reason
stringlengths
2
26
self_comment
stringlengths
41
131k
other_comment
stringlengths
41
60.5k
relatedIssues
list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期間自85年12月11日起至105年7月2日止,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共計3項,嗣本件言詞辯論終結前系爭專利最後1次申請更正為102年7月22日,系爭專利更正後申請專利範圍共計2項,系爭專利所涵蓋之成分製造威而鋼膜衣錠(下稱威而鋼),以治療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為主要適應症。威而鋼對治療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之療效卓著,解決許多長期困擾病患之勃起功能障礙疾病,該藥品同時銷售於全球市場,在台灣地區亦有廣大之知名度,並受到病患相當之信賴。被告所製造之「美好挺膜衣錠100毫克」藥品、「美好挺膜衣錠50毫克」藥品(以下合稱系爭藥品),業經衛生署核發衛署藥製字第055972號、057200號之藥品許可證,兩者主要成分及用途完全相同,僅劑量不同。系爭藥品係以「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為其主要之適應症,其主要成分為「SILDENAFILCITRATE」,該成分即為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及系爭專利更正後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列之化合物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檸檬酸鹽),是系爭藥品已落入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及系爭專利更正後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而有侵害系爭專利之情形,原告自得依92年2月6日修正公布之專利法(下稱修正前專利法)第56條第1項、84條第1項規定,請求排除他人未經原告同意而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系爭該專利物品之權利,或為其他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以防止侵害行為之發生,並請求被告賠償損害2億元,為此提起本件訴訟。(二)對被告抗辯之陳述:1、系爭藥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1)原告以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中化合物「5-[2-乙氧基-5-(4-甲基-六氫吡磺醯基)-苯基]-1-甲基-3-n-丙基-1,6-二氫-7H-吡唑酚[4,3-d]嘧啶-7-酮基」作為被告侵權之請求項次。另102年7月22日系爭專利更正後申請專利第1、2項實質相同,只是表達方式不同。(2)系爭藥品根據衛生署網站藥物、醫療器材、化妝品許可證查詢作業資料、仿單資料,可知係監視期滿學名藥,其包含SILDENAFILCITRATE,且其適應症為「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依系爭藥品仿單可知Sildenafilcitrate是一種口服有效,且對cGMP-specificPDE5(phosphodiesterasetype5)具有選擇性的抑制劑,cGMP-specificPDEV是存在於人類陰莖海綿體中主要的PDE異構酵素(isozyme)。Sildenafil的化學式為1-1-[4-ethoxy-3-(6,7-dihydro-1-methyl-7-oxo-3-p-oxo-3-propyl-1H-pyazolo[4,3-d]pyrimidin)-5-yl)n)-5-yl)phenylsulphonyl]-4-methylpiprazinecitrate,其中CAS編號是171,599-83-0。Sildensfilcitrate的實驗式為C22H30N6O4S.C6H8O7。是系爭藥品為一錠劑,適應症為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其成分Sildenafilcitrate為一種5-[2-乙氧基-5-(4-甲基-1-六氫吡磺醯基)-苯基]-1-甲基-3-n-丙基-1,6-二氫-7H-吡唑[4,3-d]嘧啶-7-酮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已落入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及系爭專利更正後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2、系爭專利並無應撤銷之原因:(1)系爭專利具產業利用性:系爭專利原說明書業已詳載系爭專利發明目的「發明係關於使用一系列的吡唑并[4,3-d]嘧啶-7-酮的用途(即,式(I)化合物治療陽痿並提供較佳的化合物)」、「製備此等化合物之方法、確定cGMP與cAMP抑制活性的體外試驗方法及其活性、其醫藥組合物及投藥路線係描述於EP-A-0000000與EP-A-0000000」之技術手段,並達成足以支持的實驗數據與實驗結果,已具製造及使用的可能性,業已符合產業利用性的要求。其次,西地那非的結構式及其即為試驗化合物UK92,480及試驗數據已於系爭專利審查過程中說明並提出,已成為歷史檔案一部分,並於系爭專利核准公告時一併公告於智慧局網站。任何人自智慧局網站公告之系爭專利公告本均可得知,技藝人士當可了解「UK92,480」的結構式並知道其即為西地那非。因此,系爭專利具備產業利用性。(2)系爭專利確具新穎性:①舉發證據4(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舉發證據4(80年6月18日申請第80104709號「吡唑並嘧啶酮類化合物」發明專利案,83年4月21日公告)揭露吡唑并[4,3-d]嘧啶-7-酮化合物,包括系爭專利的化合物,後來稱為西地那非,舉發證據3(原告85年7月27日於系爭專利審查過程中呈送之申復說明書)、舉發證據6(西元1993年2月3日公開之EP0000000A1專利案)揭露吡唑并[4,3-d]嘧啶-7-酮化合物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舉發證據12(西元1993年3月A.Taher等人於JournalofUrology,149(4):285發表之"Phosphodiesteraseactivityinhumancavernoustissueandtheeffectofvariousselectiveinhibitors.")提供實驗說明人類海綿體中有PDEIII、PDEIV及PDEV、舉發證據13(西元1993年4月,KennethJ.Murray於DrugNews&Perspective,6(3):150-156發表之"PhosphodiesteraseVAInhibitors.")關於PDEV抑制劑的回顧文獻,包括關於PDEV抑制劑的推測性可能治療、舉發證據20(西元1992年4月15日,PeterT.Peachell等人於TheJournalofImmunology,Vol.148,第0000-0000頁,發表之PRELIMINARYIDENTIFICATIONANDROLEOFPHOSPHODIESTERASEISOZYMESINHUMANBASOPHILS)鑑定人類嗜鹼性球中PDE異構酶的角色並指出Zaprinast為cGMP-專一性PDE(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民國80年6月18日申請第80104709號「吡唑並嘧啶酮類化合物」發明專利案英文補充資料)部分式(I)化合物對cAMP與cGMP間的選擇性數據及舉發證據33(西元1992年MarkE.Rassier等人於KidneyInternational,Vol.41,第88至99頁發表之"Isozymesofcyclic-3',5'-nucleotidephosphodiesterasesinrenalepithelialLLC-PK1cells")腎臟上皮LLC-PK1細胞中PDE同功酶的背景文獻,雖然揭露式(I)化合物,但沒有揭露其可治療或預防勃起障礙。因此,舉發證據4(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②舉發證據13(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舉發證據13(西元1993年4月,KennethJ.Murray,DrugNews&Perspective,6(3):150-156,1993.)關於PDEV抑制劑的回顧文獻,包括關於PDEV抑制劑的推測性可能治療,而舉發證據3、6、12、13、20、32、33如上開說明,因此,舉發證據13(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③舉發證據19(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舉發證據19(西元1992年,JacobRajferM.D.etal.,1992,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Vol.326,No.2,pp.90-94.)由電刺激或一氧化氮引起的舒張可藉cGMPPDE(M&B22,948)的抑制劑而增強,及一氧化氮涉及非腎上腺素性/非乙醯膽鹼性的神經傳導,其導致海綿體的平滑肌舒張,舉發證據7(西元1984年,AnneBowmanandAlanH.Drummond,Br.J.Pharmac.1984,81,665-674.)報導使用牛陰莖收縮肌的體外實驗說明M&B22948(即zaprinast)提高cGMP的量、舉發證據9(西元1993年FlavoTrigo-Rochaetal.,AmJPhysiol,264:H419-22,1993.)報導多個體內實驗,進一步研究是否已知的活體外介導神經-刺激誘導的陰莖組織的平滑肌舒張的cGMP路徑也可在活體內運作、舉發證據12、舉發證據18(西元1990年4月JosephA.BeavoandDavidH.Reifsnyder,TiPS-April1990,Vol.11,pages150-155.)一回顧文獻,說明PDE同功酶的命名及當時已知的抑制劑、舉發證據20,沒有提到任何式(I)化合物。亦沒有揭露式(I)化合物可治療或預防勃起障礙或不能。因此,舉發證據19(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具進步性:①舉發證據4、13、19之組合,或舉發證據4、10、13、19之組合均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A、舉發證據4僅指出血小板中的PDE種類及鑑定出其中揭示的化合物為PDEI選擇性抑制劑、PDEV選擇性抑制劑、或對PDEI或PDEV具相等選擇性的抑制劑;然舉發證據4並沒有提供關於西地那非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的任何揭露或指引。舉發證據13未教示或建議人類陰莖組織中主要的PDE為PDEV,相較於其他PDE,舉證據據13結論PDEV的組織分佈較為有限,因此,舉發證據13指出關於PDEVA抑制劑的臨床應用可能性仍存有大量的模糊不清楚處(如化合物、機制、不同PDE作用的相互作用、適應症等),且只有假設多種未來值得進一步研究的研發工作,該引證文獻沒有任何關於何種研究工作可能成功的建議。另舉發證據19指出由電刺激或一氧化氮引起的舒張可藉cGMPPDE(M&B22,948)的抑制劑而增強,及一氧化氮涉及非腎上腺素性/非乙醯膽鹼性的神經傳導,其導致海綿體的平滑肌舒張,進一步導致陰莖駁起。但該引證案完全沒有提到西地那非、其性質及其口服投藥。舉發證據10報導數個體內實驗檢測膽鹼能及非腎上腺素性/非乙醯膽鹼性(nonadrenergicnoncholinergic,NANC)神經效應子及竇狀內皮細胞在藉電刺激誘導的勃起的角色。此文獻結論海綿體平滑肌舒張是由膽鹼能及NANC神經傳導所介導,及海綿體平滑肌舒張中的神經傳導物為一氧化氮(NO)或NO-釋出物質,及細胞內路徑為cGMP系統,然舉發證據10完全沒有教示使用PDEV抑制劑治療陽痿,也沒有建議進行研究。B、由被告所提上開舉發證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日前,陰莖勃起的機制仍有許多不明瞭之處,尚未被完全了解,而先前技藝對於陰莖海綿體中的PDE種類眾說紛紜,系爭專利說明書指出發明人鑑定出人類陰莖海綿體具有三種PDE,且首次鑑定出人類海綿體中的主要PDE是PDEV。另舉發證據10、13及19並未成功建立「PDEV抑制劑必然可治療勃起不能」之推論,當然更無法得出「只要是PDEV抑制劑,就可成功治療勃起不能」之推論。②系爭專利之化合物(包括西地那非)相較於zaprinast 具有未預期的優異功效及在口服投藥上的未預期功效。而西地那非,商品名為威而剛,為全世界銷售量最大的口服的陽痿治療藥物,且其商業上成功係一般民眾均知之事實。又系爭專利係治療勃起障礙之藥物,並非消費類產品,該藥物良好的治療效果,成為醫藥界認同有效且銷售良好的藥物,其市場上的成功當為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本身直接所獲得。③他國對應案肯認系爭專利具有進步性:系爭專利日本對應案特許第2925034號專利於2000年1    月26日被異議,日本特許廳於2003年6月23日核發決定   書認為引證案沒有教示或建議系爭專利的9個較佳化合  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勃起功能障礙,且結合這些引證案 也不能推論出這9個化合物是特別好的治療或預防勃起功能障礙的化合物,因而認定具有進步性。其次,系爭專利的美國對應第6,469,012專利於2010年3月24日被提起訴訟,美國地方法院於2011年8月12日作出決定,認為沒有任何引證案提供關於人類勃起功能障礙的活體內研究,也沒有提供口服投藥的合理預期成功;技藝人士無法由引證案預期口服投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成功治療勃起障,因此具進步性。再者,雖然加拿大最高法院以可實施性問題認為系爭專利的加拿大對應專利無效,但該專利的範圍與系爭專利不同。至於進步性部分,加拿大聯邦法院及聯邦上訴法院均肯定系爭專利的可實施性及進步性,其最高法院對進步性亦無質疑。又澳洲高等法院2004年1月判決系爭專利有效;挪威Oslo地方法院於2011年8月判決系爭專利有效;蘇俄莫斯科法院在2011年8月判決系爭專利有效。3、被告有侵害系爭專利之故意:被告為學名藥廠,於生產學名藥時當然知悉原廠藥之專利權存在。原告於100年6月23日即已寄送警告函予被告,告知系爭藥品有侵害系爭專利之疑慮。被告於知悉系爭專利存在,且系爭藥品確實落入系爭專利範圍之情況下,仍持續於市場上販售系爭藥品,顯有侵害系爭專利之故意。被告並於101年4月11日新聞稿中公開表示,其製造銷貨活動一切正常等語,更彰顯被告無停止系爭侵權行為,被告為故意侵害原告之專利權。 4、損害賠償之計算:依被告因侵害行為(即製造銷售系爭藥品)所可獲得之利益計算原告因此所蒙受之損害,並以被告銷售系爭藥品之全部收入為其所得之利益。被告每年銷售系爭藥品的金額至少在6,000萬元以上,如以本件訴訟審理期間約需三年四個月計算,被告於本件訴訟審理期間可銷售系爭藥品之金額約為2億元。因此,原告依修正前專利法第85條第1項、第3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原告2億元。(三)聲明求為判決:1、被告不得製造、為販賣之要約或販賣衛署藥製字第055972號「美好挺膜衣錠100毫克」藥品、衛署藥製字第057200號「美好挺膜衣錠50毫克」藥品或為其他侵害中華民國第083372證書號「用於治療或預防男性勃起不能或女性性慾官能不良之藥學組成物」發明專利之行為。2、被告應給付原告2億元暨自101年5月3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3、就前二項聲明,原告願以現金或等值之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大安分行所發行之可轉讓定期存單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原告不具當事人適格:原告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仍有疑義,原告提出原證8讓與契約書A與原證9讓與契約書B,前者受讓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PF巴瑞斯公司及輝瑞愛爾蘭製造公司),後者讓與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C.P.國際藥廠及輝瑞愛爾蘭藥廠),由合夥組織觀之,為不同之外國法人,故原告並非專利權人,不具當事人適格。其次,原告自承於102年6月15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專屬授權登記,授權實施期間自101年1月1日起至系爭專利權屆滿日止,被授權人為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輝瑞大藥廠),系爭專利已專屬授權予輝瑞大藥廠,原告無實施本件訴訟之權能,自無當事人適格。(二)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應以85年12月11日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原告申請更正不應准許: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語焉不詳,原告未提出合理解釋,且原告屢次申請更正,迄未獲准,均不應審酌。參加人102年1月31日(102)智專三(四)02021字第10220135420號函所謂「原文說明書」,或「原文公告本」,不應予以審酌,原告不得據以為申請專利範圍解釋。2、西地那非並非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及,系爭專利說明書並無西地那非之記載,原告將西地那非植入,顯已逾   越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又「口服」並非系爭專利申   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 3、系爭專利核准後,原告8次申請專利更正,前7次之申請專利更正應視為撤回,最後1次申請更正並有失權效之適用。且比對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原告申請專利更正,已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依現行專利法第67條第4項規定,不應准許。(三)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系爭專利不具產業利用性: 系爭專利是否完成發明,應以申請日83年5月14日專利說明書為準,系爭專利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雄性動物之勃起不能,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20條有關產業利用性之規定,不具可專利性。其次,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近百種化合物,未能證明可治療勃起障礙。縱使系爭專利申請卷內有申復程序之附件,但其與申請人是否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完成發明,係屬不同範疇,原告無從抗辯已完成發明。系爭專利為未完成發明,不具產業可利用性。再者,系爭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保護範圍,對於西地那非未為任何揭露,而且說明書之記載也並非發明之真實方法,實施顯為不可能或甚為困難。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1)舉發證據4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V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可知式(I)化合物為PDEV抑制劑,可用以治療男性勃起障礙。 (2)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 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尤其舉發證據33揭示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型cGMPPDE即PDEV,再加上舉發證據32之IC50值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可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以達到治療勃起障礙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無關,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3)舉發證據19揭露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知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V抑制劑而當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舉發證據4、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在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對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性cGMPPDE(即cGMPPDEV,舉發證據33)具選擇性抑制能力,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之IC50值數據,系爭專利化合物作用於PDEV之IC50值(0.51至300nM),相較於作用於PDEIII之IC50值(23,000至100,000nM),顯得非常低,故系爭專利化合物低濃度即可抑制PDEV,係強效PDEV抑制劑。系爭專利化合物既為強效PDEV抑制劑,當然可以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達到治療勃起障礙之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並無相關。系爭專利於申請過程中之85年7月27日申復說明書,亦使用舉發證據4之PDE抑制數據說明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顯示系爭專利自承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選擇性抑制劑。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15頁第6至11行可知,其亦藉由很低的PDEV酶之IC50值,推論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有效而選擇性的抑制劑,也未證明系爭專利化合物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其次,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如Zaprinast)可治療勃起障礙。舉發證據13第154頁右欄最後段至第155頁左欄第一段上方揭示:「平滑肌放鬆似乎為PDEVA抑制劑最佳的潛在用途,且可能的醫療用途為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及治療勃起障礙」。組合舉發證據4第4頁以及舉發證據5第5頁,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的用途已包含治療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如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粥狀動脈硬化、中風、支氣管炎、腸蝡動失常。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22補強,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對照舉發證據4和舉發證據13所揭示「PDEVA抑制劑」以及「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可直接推導系爭專利化合物即「PDEV抑制劑」,除用於治療「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等病症,亦可治療勃起障礙。再者,舉發證據19揭示:使用Zaprinast(M&B22948),其為選擇性的cGMPPDEs抑制劑,人類陰莖海綿體的放鬆,無論是透過電刺激或增加NO,皆可使用Zaprinast來增進其效果。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舉發證據19揭示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對照舉發證據4,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抑制劑而當然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4的說明書並經舉發證據32、33補強,理解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之推衍過程,再加上舉發證據13告知PDEV抑制劑可以治療勃起障礙,技藝人士可輕易推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治療勃起障礙,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舉發證據4、10、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3、19已如上開說明,舉發證據10第875頁的圖6中揭示陰莖勃起之神經NO/cGMP機轉,且於第872頁的摘要中第二段最後一行至第三段亦說明在海綿體內注射cGMP相較於cAMP的誘導,對於勃起的反應有較佳的功效,且神經NO/cGMP機轉為陰莖平滑肌鬆弛及勃起之的途徑。因此,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0、舉發證據13及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確定: 「(D48)(舉發證據13)文件和(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所提出之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有相同的醫療用途,另外也提出治療勃起障礙為進一步的醫療指示。所以,(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和(D48)(舉發證據13)文件所揭露的內容至少會促使通常知識者,使用口服方式測試吡唑[4,3-d]嘧啶-7-酮(pyrazolo[4,3-d]pyrimidin-7-one)化合物治療雄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如此將引導至第3次附帶請求第1項請求項的標的,不需發明的技巧。」故認為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引證組合態樣,是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  「本件第5項修正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參考文獻1](我國舉發證據4之韓國對應案)和[參考文獻2](我國舉發證據13)、以及[參考文獻1]至[參考文獻3](我國舉發證據19)的結合就可輕易得知,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組合態樣,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5)原告辯稱西地那非(產品名稱威而鋼)為全世界銷受最    大的口服陽萎治療藥物,可作為專利進步性的佐證。然    商業性的成功屬於判斷進步性中輔因性的判斷因素,仍   需應判斷專利技術特徵是否確具有產業性、新穎性及進  步性為是否具專利性為優先;此外,商業上的成功,需 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發明之技術特徵而導致,而非如其他因素例如銷售技巧或廣告宣傳所造成,才可做為進步性的輔因性的判斷。惟威而鋼藥品係於系爭專利獲准後    始上市行銷,不能證明系爭專利於申請日有進步性;被    舉發化合物早已被舉發證據4揭示;眾所周知威而鋼以    「藍色小藥丸」之名成功行銷,頻繁於曝光於新聞等傳   播工具,無法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 而導致;威而鋼的包裝上並未依修正前專利法第79條規定標示系爭專利專利號碼,申請上市過程也未依藥事法第40條之2第1項公開專利字號或案號,無法得知威而鋼與系爭專利有關。4、系爭專利未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系爭專利說明書未載明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種類,亦未載明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且系爭專利說明書無實驗數據支持系爭專利化合物具有治療或預防勃起「不能」之功效,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無法據以實施。其次,系爭專利申請核准公告專利範圍第2項六種化合物,並無說明書實施例之支持,無法據以實施。(四)被告並無侵權行為,亦無損害賠償責任:1、被告之行為並未造成原告之損害:原告於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程序,自認威而鋼年銷售額達7億元之新聞報導,迄今原告並未提出於系爭藥品上市後,威而鋼銷售量減少之證據,既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欲保護之威而鋼銷售並未受到影響,自無任何損害可言。其次,就學名藥市場而言,於第一家學名藥廠進入市場後,原廠藥不僅不會降低售價,銷售量亦不會受到影響,市場銷售量更會因此攀升,依寰宇公司銷售市調統計資料,威而鋼銷售額,100年度為747,094,836元,101年度為748,625,016元。威而鋼銷售101年度較100年度成長1.76%,原告並未受有任何損失。再者,就SILDENAFIL成分獲准藥品許可證者,多達10張藥品輸入或製造許可證,喜力昂藥品已於去年年底上市行銷,因其為外國進口藥品,與威而鋼藥品間之競爭性,高於系爭藥品,且同類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尚有禮來藥廠的犀利士(CIALIS)、拜耳藥廠的樂威壯(LEVITRA)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學名藥喜力昂(SILDEGRA),加上威而鋼共五種競爭藥品在相同市場中相互影響,而且台灣市場近兩年來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縱使威而鋼銷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明顯與系爭藥品無關,故原告縱受有損害,亦非被告所致。2、縱使被告有造成損害,亦與原告請求之2億元,相去甚遠:(1)姑不論被告投入系爭藥品之製藥研發、申請許可藥證之成本均尚未回收,如今仍未使公司獲得純利。退步言之,僅能按被告整體營運利潤估計,被告101年度營運淨利率為8%,而被告所得利益不超過468,558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101年度系爭藥品100毫克部分銷售金額共3,904,651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銷售金額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1,952,326元,兩者合計5,856,977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468,558元。(2)退萬步言之,參照寰宇公司之統計調查數據,被告銷售系爭藥品所得利益亦不超過716,001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寰宇公司統計調查數據,系爭藥品101年度銷售統計金額為5,966,676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2,983,338元,兩者合計8,950,014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716,001元等語,資為抗辯。(五)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 1 1", "lawName": "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 }, { "issueRef": "5", "lawName": "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原告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期間自85年12月11日起至105年7月2日止,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共計3項,嗣本件言詞辯論終結前系爭專利最後1次申請更正為102年7月22日,系爭專利更正後申請專利範圍共計2項,系爭專利所涵蓋之成分製造威而鋼膜衣錠(下稱威而鋼),以治療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為主要適應症。威而鋼對治療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之療效卓著,解決許多長期困擾病患之勃起功能障礙疾病,該藥品同時銷售於全球市場,在台灣地區亦有廣大之知名度,並受到病患相當之信賴。被告所製造之「美好挺膜衣錠100毫克」藥品、「美好挺膜衣錠50毫克」藥品(以下合稱系爭藥品),業經衛生署核發衛署藥製字第055972號、057200號之藥品許可證,兩者主要成分及用途完全相同,僅劑量不同。系爭藥品係以「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為其主要之適應症,其主要成分為「SILDENAFILCITRATE」,該成分即為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及系爭專利更正後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列之化合物之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檸檬酸鹽),是系爭藥品已落入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及系爭專利更正後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而有侵害系爭專利之情形,原告自得依92年2月6日修正公布之專利法(下稱修正前專利法)第56條第1項、84條第1項規定,請求排除他人未經原告同意而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系爭該專利物品之權利,或為其他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以防止侵害行為之發生,並請求被告賠償損害2億元,為此提起本件訴訟。(二)對被告抗辯之陳述:1、系爭藥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1)原告以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中化合物「5-[2-乙氧基-5-(4-甲基-六氫吡磺醯基)-苯基]-1-甲基-3-n-丙基-1,6-二氫-7H-吡唑酚[4,3-d]嘧啶-7-酮基」作為被告侵權之請求項次。另102年7月22日系爭專利更正後申請專利第1、2項實質相同,只是表達方式不同。(2)系爭藥品根據衛生署網站藥物、醫療器材、化妝品許可證查詢作業資料、仿單資料,可知係監視期滿學名藥,其包含SILDENAFILCITRATE,且其適應症為「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依系爭藥品仿單可知Sildenafilcitrate是一種口服有效,且對cGMP-specificPDE5(phosphodiesterasetype5)具有選擇性的抑制劑,cGMP-specificPDEV是存在於人類陰莖海綿體中主要的PDE異構酵素(isozyme)。Sildenafil的化學式為1-1-[4-ethoxy-3-(6,7-dihydro-1-methyl-7-oxo-3-p-oxo-3-propyl-1H-pyazolo[4,3-d]pyrimidin)-5-yl)n)-5-yl)phenylsulphonyl]-4-methylpiprazinecitrate,其中CAS編號是171,599-83-0。Sildensfilcitrate的實驗式為C22H30N6O4S.C6H8O7。是系爭藥品為一錠劑,適應症為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其成分Sildenafilcitrate為一種5-[2-乙氧基-5-(4-甲基-1-六氫吡磺醯基)-苯基]-1-甲基-3-n-丙基-1,6-二氫-7H-吡唑[4,3-d]嘧啶-7-酮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已落入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及系爭專利更正後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2、系爭專利並無應撤銷之原因:(1)系爭專利具產業利用性:系爭專利原說明書業已詳載系爭專利發明目的「發明係關於使用一系列的吡唑并[4,3-d]嘧啶-7-酮的用途(即,式(I)化合物治療陽痿並提供較佳的化合物)」、「製備此等化合物之方法、確定cGMP與cAMP抑制活性的體外試驗方法及其活性、其醫藥組合物及投藥路線係描述於EP-A-0000000與EP-A-0000000」之技術手段,並達成足以支持的實驗數據與實驗結果,已具製造及使用的可能性,業已符合產業利用性的要求。其次,西地那非的結構式及其即為試驗化合物UK92,480及試驗數據已於系爭專利審查過程中說明並提出,已成為歷史檔案一部分,並於系爭專利核准公告時一併公告於智慧局網站。任何人自智慧局網站公告之系爭專利公告本均可得知,技藝人士當可了解「UK92,480」的結構式並知道其即為西地那非。因此,系爭專利具備產業利用性。(2)系爭專利確具新穎性:①舉發證據4(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舉發證據4(80年6月18日申請第80104709號「吡唑並嘧啶酮類化合物」發明專利案,83年4月21日公告)揭露吡唑并[4,3-d]嘧啶-7-酮化合物,包括系爭專利的化合物,後來稱為西地那非,舉發證據3(原告85年7月27日於系爭專利審查過程中呈送之申復說明書)、舉發證據6(西元1993年2月3日公開之EP0000000A1專利案)揭露吡唑并[4,3-d]嘧啶-7-酮化合物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舉發證據12(西元1993年3月A.Taher等人於JournalofUrology,149(4):285發表之"Phosphodiesteraseactivityinhumancavernoustissueandtheeffectofvariousselectiveinhibitors.")提供實驗說明人類海綿體中有PDEIII、PDEIV及PDEV、舉發證據13(西元1993年4月,KennethJ.Murray於DrugNews&Perspective,6(3):150-156發表之"PhosphodiesteraseVAInhibitors.")關於PDEV抑制劑的回顧文獻,包括關於PDEV抑制劑的推測性可能治療、舉發證據20(西元1992年4月15日,PeterT.Peachell等人於TheJournalofImmunology,Vol.148,第0000-0000頁,發表之PRELIMINARYIDENTIFICATIONANDROLEOFPHOSPHODIESTERASEISOZYMESINHUMANBASOPHILS)鑑定人類嗜鹼性球中PDE異構酶的角色並指出Zaprinast為cGMP-專一性PDE(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民國80年6月18日申請第80104709號「吡唑並嘧啶酮類化合物」發明專利案英文補充資料)部分式(I)化合物對cAMP與cGMP間的選擇性數據及舉發證據33(西元1992年MarkE.Rassier等人於KidneyInternational,Vol.41,第88至99頁發表之"Isozymesofcyclic-3',5'-nucleotidephosphodiesterasesinrenalepithelialLLC-PK1cells")腎臟上皮LLC-PK1細胞中PDE同功酶的背景文獻,雖然揭露式(I)化合物,但沒有揭露其可治療或預防勃起障礙。因此,舉發證據4(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②舉發證據13(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舉發證據13(西元1993年4月,KennethJ.Murray,DrugNews&Perspective,6(3):150-156,1993.)關於PDEV抑制劑的回顧文獻,包括關於PDEV抑制劑的推測性可能治療,而舉發證據3、6、12、13、20、32、33如上開說明,因此,舉發證據13(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③舉發證據19(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舉發證據19(西元1992年,JacobRajferM.D.etal.,1992,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Vol.326,No.2,pp.90-94.)由電刺激或一氧化氮引起的舒張可藉cGMPPDE(M&B22,948)的抑制劑而增強,及一氧化氮涉及非腎上腺素性/非乙醯膽鹼性的神經傳導,其導致海綿體的平滑肌舒張,舉發證據7(西元1984年,AnneBowmanandAlanH.Drummond,Br.J.Pharmac.1984,81,665-674.)報導使用牛陰莖收縮肌的體外實驗說明M&B22948(即zaprinast)提高cGMP的量、舉發證據9(西元1993年FlavoTrigo-Rochaetal.,AmJPhysiol,264:H419-22,1993.)報導多個體內實驗,進一步研究是否已知的活體外介導神經-刺激誘導的陰莖組織的平滑肌舒張的cGMP路徑也可在活體內運作、舉發證據12、舉發證據18(西元1990年4月JosephA.BeavoandDavidH.Reifsnyder,TiPS-April1990,Vol.11,pages150-155.)一回顧文獻,說明PDE同功酶的命名及當時已知的抑制劑、舉發證據20,沒有提到任何式(I)化合物。亦沒有揭露式(I)化合物可治療或預防勃起障礙或不能。因此,舉發證據19(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具進步性:①舉發證據4、13、19之組合,或舉發證據4、10、13、19之組合均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A、舉發證據4僅指出血小板中的PDE種類及鑑定出其中揭示的化合物為PDEI選擇性抑制劑、PDEV選擇性抑制劑、或對PDEI或PDEV具相等選擇性的抑制劑;然舉發證據4並沒有提供關於西地那非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的任何揭露或指引。舉發證據13未教示或建議人類陰莖組織中主要的PDE為PDEV,相較於其他PDE,舉證據據13結論PDEV的組織分佈較為有限,因此,舉發證據13指出關於PDEVA抑制劑的臨床應用可能性仍存有大量的模糊不清楚處(如化合物、機制、不同PDE作用的相互作用、適應症等),且只有假設多種未來值得進一步研究的研發工作,該引證文獻沒有任何關於何種研究工作可能成功的建議。另舉發證據19指出由電刺激或一氧化氮引起的舒張可藉cGMPPDE(M&B22,948)的抑制劑而增強,及一氧化氮涉及非腎上腺素性/非乙醯膽鹼性的神經傳導,其導致海綿體的平滑肌舒張,進一步導致陰莖駁起。但該引證案完全沒有提到西地那非、其性質及其口服投藥。舉發證據10報導數個體內實驗檢測膽鹼能及非腎上腺素性/非乙醯膽鹼性(nonadrenergicnoncholinergic,NANC)神經效應子及竇狀內皮細胞在藉電刺激誘導的勃起的角色。此文獻結論海綿體平滑肌舒張是由膽鹼能及NANC神經傳導所介導,及海綿體平滑肌舒張中的神經傳導物為一氧化氮(NO)或NO-釋出物質,及細胞內路徑為cGMP系統,然舉發證據10完全沒有教示使用PDEV抑制劑治療陽痿,也沒有建議進行研究。B、由被告所提上開舉發證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日前,陰莖勃起的機制仍有許多不明瞭之處,尚未被完全了解,而先前技藝對於陰莖海綿體中的PDE種類眾說紛紜,系爭專利說明書指出發明人鑑定出人類陰莖海綿體具有三種PDE,且首次鑑定出人類海綿體中的主要PDE是PDEV。另舉發證據10、13及19並未成功建立「PDEV抑制劑必然可治療勃起不能」之推論,當然更無法得出「只要是PDEV抑制劑,就可成功治療勃起不能」之推論。②系爭專利之化合物(包括西地那非)相較於zaprinast 具有未預期的優異功效及在口服投藥上的未預期功效。而西地那非,商品名為威而剛,為全世界銷售量最大的口服的陽痿治療藥物,且其商業上成功係一般民眾均知之事實。又系爭專利係治療勃起障礙之藥物,並非消費類產品,該藥物良好的治療效果,成為醫藥界認同有效且銷售良好的藥物,其市場上的成功當為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本身直接所獲得。③他國對應案肯認系爭專利具有進步性:系爭專利日本對應案特許第2925034號專利於2000年1    月26日被異議,日本特許廳於2003年6月23日核發決定   書認為引證案沒有教示或建議系爭專利的9個較佳化合  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勃起功能障礙,且結合這些引證案 也不能推論出這9個化合物是特別好的治療或預防勃起功能障礙的化合物,因而認定具有進步性。其次,系爭專利的美國對應第6,469,012專利於2010年3月24日被提起訴訟,美國地方法院於2011年8月12日作出決定,認為沒有任何引證案提供關於人類勃起功能障礙的活體內研究,也沒有提供口服投藥的合理預期成功;技藝人士無法由引證案預期口服投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成功治療勃起障,因此具進步性。再者,雖然加拿大最高法院以可實施性問題認為系爭專利的加拿大對應專利無效,但該專利的範圍與系爭專利不同。至於進步性部分,加拿大聯邦法院及聯邦上訴法院均肯定系爭專利的可實施性及進步性,其最高法院對進步性亦無質疑。又澳洲高等法院2004年1月判決系爭專利有效;挪威Oslo地方法院於2011年8月判決系爭專利有效;蘇俄莫斯科法院在2011年8月判決系爭專利有效。3、被告有侵害系爭專利之故意:被告為學名藥廠,於生產學名藥時當然知悉原廠藥之專利權存在。原告於100年6月23日即已寄送警告函予被告,告知系爭藥品有侵害系爭專利之疑慮。被告於知悉系爭專利存在,且系爭藥品確實落入系爭專利範圍之情況下,仍持續於市場上販售系爭藥品,顯有侵害系爭專利之故意。被告並於101年4月11日新聞稿中公開表示,其製造銷貨活動一切正常等語,更彰顯被告無停止系爭侵權行為,被告為故意侵害原告之專利權。 4、損害賠償之計算:依被告因侵害行為(即製造銷售系爭藥品)所可獲得之利益計算原告因此所蒙受之損害,並以被告銷售系爭藥品之全部收入為其所得之利益。被告每年銷售系爭藥品的金額至少在6,000萬元以上,如以本件訴訟審理期間約需三年四個月計算,被告於本件訴訟審理期間可銷售系爭藥品之金額約為2億元。因此,原告依修正前專利法第85條第1項、第3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原告2億元。(三)聲明求為判決:1、被告不得製造、為販賣之要約或販賣衛署藥製字第055972號「美好挺膜衣錠100毫克」藥品、衛署藥製字第057200號「美好挺膜衣錠50毫克」藥品或為其他侵害中華民國第083372證書號「用於治療或預防男性勃起不能或女性性慾官能不良之藥學組成物」發明專利之行為。2、被告應給付原告2億元暨自101年5月3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3、就前二項聲明,原告願以現金或等值之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大安分行所發行之可轉讓定期存單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原告不具當事人適格:原告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仍有疑義,原告提出原證8讓與契約書A與原證9讓與契約書B,前者受讓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PF巴瑞斯公司及輝瑞愛爾蘭製造公司),後者讓與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C.P.國際藥廠及輝瑞愛爾蘭藥廠),由合夥組織觀之,為不同之外國法人,故原告並非專利權人,不具當事人適格。其次,原告自承於102年6月15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專屬授權登記,授權實施期間自101年1月1日起至系爭專利權屆滿日止,被授權人為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輝瑞大藥廠),系爭專利已專屬授權予輝瑞大藥廠,原告無實施本件訴訟之權能,自無當事人適格。(二)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應以85年12月11日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原告申請更正不應准許: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語焉不詳,原告未提出合理解釋,且原告屢次申請更正,迄未獲准,均不應審酌。參加人102年1月31日(102)智專三(四)02021字第10220135420號函所謂「原文說明書」,或「原文公告本」,不應予以審酌,原告不得據以為申請專利範圍解釋。2、西地那非並非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及,系爭專利說明書並無西地那非之記載,原告將西地那非植入,顯已逾   越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又「口服」並非系爭專利申   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 3、系爭專利核准後,原告8次申請專利更正,前7次之申請專利更正應視為撤回,最後1次申請更正並有失權效之適用。且比對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原告申請專利更正,已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依現行專利法第67條第4項規定,不應准許。(三)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系爭專利不具產業利用性: 系爭專利是否完成發明,應以申請日83年5月14日專利說明書為準,系爭專利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雄性動物之勃起不能,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20條有關產業利用性之規定,不具可專利性。其次,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近百種化合物,未能證明可治療勃起障礙。縱使系爭專利申請卷內有申復程序之附件,但其與申請人是否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完成發明,係屬不同範疇,原告無從抗辯已完成發明。系爭專利為未完成發明,不具產業可利用性。再者,系爭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保護範圍,對於西地那非未為任何揭露,而且說明書之記載也並非發明之真實方法,實施顯為不可能或甚為困難。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1)舉發證據4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V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可知式(I)化合物為PDEV抑制劑,可用以治療男性勃起障礙。 (2)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 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尤其舉發證據33揭示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型cGMPPDE即PDEV,再加上舉發證據32之IC50值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可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以達到治療勃起障礙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無關,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3)舉發證據19揭露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知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V抑制劑而當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舉發證據4、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在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對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性cGMPPDE(即cGMPPDEV,舉發證據33)具選擇性抑制能力,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之IC50值數據,系爭專利化合物作用於PDEV之IC50值(0.51至300nM),相較於作用於PDEIII之IC50值(23,000至100,000nM),顯得非常低,故系爭專利化合物低濃度即可抑制PDEV,係強效PDEV抑制劑。系爭專利化合物既為強效PDEV抑制劑,當然可以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達到治療勃起障礙之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並無相關。系爭專利於申請過程中之85年7月27日申復說明書,亦使用舉發證據4之PDE抑制數據說明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顯示系爭專利自承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選擇性抑制劑。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15頁第6至11行可知,其亦藉由很低的PDEV酶之IC50值,推論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有效而選擇性的抑制劑,也未證明系爭專利化合物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其次,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如Zaprinast)可治療勃起障礙。舉發證據13第154頁右欄最後段至第155頁左欄第一段上方揭示:「平滑肌放鬆似乎為PDEVA抑制劑最佳的潛在用途,且可能的醫療用途為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及治療勃起障礙」。組合舉發證據4第4頁以及舉發證據5第5頁,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的用途已包含治療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如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粥狀動脈硬化、中風、支氣管炎、腸蝡動失常。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22補強,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對照舉發證據4和舉發證據13所揭示「PDEVA抑制劑」以及「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可直接推導系爭專利化合物即「PDEV抑制劑」,除用於治療「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等病症,亦可治療勃起障礙。再者,舉發證據19揭示:使用Zaprinast(M&B22948),其為選擇性的cGMPPDEs抑制劑,人類陰莖海綿體的放鬆,無論是透過電刺激或增加NO,皆可使用Zaprinast來增進其效果。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舉發證據19揭示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對照舉發證據4,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抑制劑而當然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4的說明書並經舉發證據32、33補強,理解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之推衍過程,再加上舉發證據13告知PDEV抑制劑可以治療勃起障礙,技藝人士可輕易推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治療勃起障礙,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舉發證據4、10、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3、19已如上開說明,舉發證據10第875頁的圖6中揭示陰莖勃起之神經NO/cGMP機轉,且於第872頁的摘要中第二段最後一行至第三段亦說明在海綿體內注射cGMP相較於cAMP的誘導,對於勃起的反應有較佳的功效,且神經NO/cGMP機轉為陰莖平滑肌鬆弛及勃起之的途徑。因此,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0、舉發證據13及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確定: 「(D48)(舉發證據13)文件和(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所提出之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有相同的醫療用途,另外也提出治療勃起障礙為進一步的醫療指示。所以,(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和(D48)(舉發證據13)文件所揭露的內容至少會促使通常知識者,使用口服方式測試吡唑[4,3-d]嘧啶-7-酮(pyrazolo[4,3-d]pyrimidin-7-one)化合物治療雄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如此將引導至第3次附帶請求第1項請求項的標的,不需發明的技巧。」故認為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引證組合態樣,是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  「本件第5項修正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參考文獻1](我國舉發證據4之韓國對應案)和[參考文獻2](我國舉發證據13)、以及[參考文獻1]至[參考文獻3](我國舉發證據19)的結合就可輕易得知,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組合態樣,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5)原告辯稱西地那非(產品名稱威而鋼)為全世界銷受最    大的口服陽萎治療藥物,可作為專利進步性的佐證。然    商業性的成功屬於判斷進步性中輔因性的判斷因素,仍   需應判斷專利技術特徵是否確具有產業性、新穎性及進  步性為是否具專利性為優先;此外,商業上的成功,需 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發明之技術特徵而導致,而非如其他因素例如銷售技巧或廣告宣傳所造成,才可做為進步性的輔因性的判斷。惟威而鋼藥品係於系爭專利獲准後    始上市行銷,不能證明系爭專利於申請日有進步性;被    舉發化合物早已被舉發證據4揭示;眾所周知威而鋼以    「藍色小藥丸」之名成功行銷,頻繁於曝光於新聞等傳   播工具,無法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 而導致;威而鋼的包裝上並未依修正前專利法第79條規定標示系爭專利專利號碼,申請上市過程也未依藥事法第40條之2第1項公開專利字號或案號,無法得知威而鋼與系爭專利有關。4、系爭專利未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系爭專利說明書未載明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種類,亦未載明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且系爭專利說明書無實驗數據支持系爭專利化合物具有治療或預防勃起「不能」之功效,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無法據以實施。其次,系爭專利申請核准公告專利範圍第2項六種化合物,並無說明書實施例之支持,無法據以實施。(四)被告並無侵權行為,亦無損害賠償責任:1、被告之行為並未造成原告之損害:原告於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程序,自認威而鋼年銷售額達7億元之新聞報導,迄今原告並未提出於系爭藥品上市後,威而鋼銷售量減少之證據,既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欲保護之威而鋼銷售並未受到影響,自無任何損害可言。其次,就學名藥市場而言,於第一家學名藥廠進入市場後,原廠藥不僅不會降低售價,銷售量亦不會受到影響,市場銷售量更會因此攀升,依寰宇公司銷售市調統計資料,威而鋼銷售額,100年度為747,094,836元,101年度為748,625,016元。威而鋼銷售101年度較100年度成長1.76%,原告並未受有任何損失。再者,就SILDENAFIL成分獲准藥品許可證者,多達10張藥品輸入或製造許可證,喜力昂藥品已於去年年底上市行銷,因其為外國進口藥品,與威而鋼藥品間之競爭性,高於系爭藥品,且同類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尚有禮來藥廠的犀利士(CIALIS)、拜耳藥廠的樂威壯(LEVITRA)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學名藥喜力昂(SILDEGRA),加上威而鋼共五種競爭藥品在相同市場中相互影響,而且台灣市場近兩年來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縱使威而鋼銷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明顯與系爭藥品無關,故原告縱受有損害,亦非被告所致。2、縱使被告有造成損害,亦與原告請求之2億元,相去甚遠:(1)姑不論被告投入系爭藥品之製藥研發、申請許可藥證之成本均尚未回收,如今仍未使公司獲得純利。退步言之,僅能按被告整體營運利潤估計,被告101年度營運淨利率為8%,而被告所得利益不超過468,558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101年度系爭藥品100毫克部分銷售金額共3,904,651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銷售金額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1,952,326元,兩者合計5,856,977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468,558元。(2)退萬步言之,參照寰宇公司之統計調查數據,被告銷售系爭藥品所得利益亦不超過716,001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寰宇公司統計調查數據,系爭藥品101年度銷售統計金額為5,966,676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2,983,338元,兩者合計8,950,014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716,001元等語,資為抗辯。(五)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5 1 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5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6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7",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4",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5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7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7 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9",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發明第I332923號「電熱封口機之改良結構」專利(下稱系爭專利1)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西元2010年11月11日起至2028年7月8日止;原告與訴外人○○○為中華民國發明第I260298號「輕巧型電熱封口機之改良結構」專利(下稱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2006年8月21日起至2025年4月6日止;原告與訴外人○○○為中華民國發明第I260299號「電熱封口機用之可換電熱模組」專利(下稱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2006年8月21日起至2025年4月18日止。(二)原告係訴外人緯和有限公司(WELCOMECO.,LTD.,下稱緯和公司)之副總經理,原告將系爭專利授權緯和公司進行掌上型封口機(HandySealer)產品之生產、製造與銷售。被告DRETEC公司曾下單緯和公司,約定以系爭專利技術為其代工製造封口機產品,且行之有年,並由被告DRETEC公司將系爭產品進口至台灣,再交由其在台灣之經銷商即被告霖寶貿易有限公司(下稱霖寶公司)在台灣進行販售,故被告二人對於原告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且系爭專利用於系爭產品等情知之甚詳。詎未經原告之同意與授權,被告DRETEC公司為販賣等目的而使用系爭專利及所屬之營業秘密,製成「原告所未曾生產製造過之命名為『日本DRETEC新式封口機(型號HS-110)』之產品」(下稱系爭產品),且在系爭產品表面及包裝盒上均印有「MADEINCHINA」字樣,且與被告霖寶公司共同謀意,由被告DRETEC公司將系爭產品進口台灣,再由被告霖寶公司在台灣透過其拍賣網站,並與國內許多包含遠企購物中心City'Super等,進行販售。嗣原告於民國103年2月13日在「遠企購物中心City'Super」賣場購得系爭產品,始知悉被告二人之上開侵權行為。(三)原告所受損害及所得請求之金額:被告DRETEC公司每次進口至台灣及販售系爭產品予被告霖寶公司之數量計約有1,440件,單價為美金2.2元(約新台幣74元),進口販售之次數至少3次,則被告DRETEC公司侵害原告專利權及營業秘密之舉所得之收入至少計有新台幣(下同)319,680元(計算式:74元×1,440件×3次=319,680元)。而被告霖寶公司販賣系爭產品之數量,以其向被告DRETEC公司採購之數量即1,440件x3次=4,320件計算,其單價為399元,則被告霖寶公司因侵害原告專利權及營業秘密之舉所得之收入至少計有1,723,680元(計算式:399元x4,320件=1,723,680元)。被告二人共同侵害原告專利權及營業秘密之行為所得之收入共計為2,043,360元(計算式:319,680+1,723,680=2,043,360元)。爰依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第2項,營業秘密法第13條第1項第2款、第2項,以及民法第185條之規定,請求被告二人連帶賠償損害額之3倍即6,130,080元(2,043,360x3=6,130,080)。(四)聲明:①被告二人應連帶給付原告6,130,080元整,及自本書狀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之日止,按周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原告不具當事人適格:原告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仍有疑義,原告提出原證8讓與契約書A與原證9讓與契約書B,前者受讓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PF巴瑞斯公司及輝瑞愛爾蘭製造公司),後者讓與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C.P.國際藥廠及輝瑞愛爾蘭藥廠),由合夥組織觀之,為不同之外國法人,故原告並非專利權人,不具當事人適格。其次,原告自承於102年6月15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專屬授權登記,授權實施期間自101年1月1日起至系爭專利權屆滿日止,被授權人為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輝瑞大藥廠),系爭專利已專屬授權予輝瑞大藥廠,原告無實施本件訴訟之權能,自無當事人適格。(二)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應以85年12月11日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原告申請更正不應准許: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語焉不詳,原告未提出合理解釋,且原告屢次申請更正,迄未獲准,均不應審酌。參加人102年1月31日(102)智專三(四)02021字第10220135420號函所謂「原文說明書」,或「原文公告本」,不應予以審酌,原告不得據以為申請專利範圍解釋。2、西地那非並非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及,系爭專利說明書並無西地那非之記載,原告將西地那非植入,顯已逾   越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又「口服」並非系爭專利申   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 3、系爭專利核准後,原告8次申請專利更正,前7次之申請專利更正應視為撤回,最後1次申請更正並有失權效之適用。且比對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原告申請專利更正,已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依現行專利法第67條第4項規定,不應准許。(三)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系爭專利不具產業利用性: 系爭專利是否完成發明,應以申請日83年5月14日專利說明書為準,系爭專利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雄性動物之勃起不能,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20條有關產業利用性之規定,不具可專利性。其次,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近百種化合物,未能證明可治療勃起障礙。縱使系爭專利申請卷內有申復程序之附件,但其與申請人是否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完成發明,係屬不同範疇,原告無從抗辯已完成發明。系爭專利為未完成發明,不具產業可利用性。再者,系爭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保護範圍,對於西地那非未為任何揭露,而且說明書之記載也並非發明之真實方法,實施顯為不可能或甚為困難。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1)舉發證據4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V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可知式(I)化合物為PDEV抑制劑,可用以治療男性勃起障礙。 (2)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 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尤其舉發證據33揭示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型cGMPPDE即PDEV,再加上舉發證據32之IC50值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可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以達到治療勃起障礙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無關,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3)舉發證據19揭露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知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V抑制劑而當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舉發證據4、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在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對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性cGMPPDE(即cGMPPDEV,舉發證據33)具選擇性抑制能力,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之IC50值數據,系爭專利化合物作用於PDEV之IC50值(0.51至300nM),相較於作用於PDEIII之IC50值(23,000至100,000nM),顯得非常低,故系爭專利化合物低濃度即可抑制PDEV,係強效PDEV抑制劑。系爭專利化合物既為強效PDEV抑制劑,當然可以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達到治療勃起障礙之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並無相關。系爭專利於申請過程中之85年7月27日申復說明書,亦使用舉發證據4之PDE抑制數據說明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顯示系爭專利自承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選擇性抑制劑。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15頁第6至11行可知,其亦藉由很低的PDEV酶之IC50值,推論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有效而選擇性的抑制劑,也未證明系爭專利化合物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其次,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如Zaprinast)可治療勃起障礙。舉發證據13第154頁右欄最後段至第155頁左欄第一段上方揭示:「平滑肌放鬆似乎為PDEVA抑制劑最佳的潛在用途,且可能的醫療用途為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及治療勃起障礙」。組合舉發證據4第4頁以及舉發證據5第5頁,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的用途已包含治療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如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粥狀動脈硬化、中風、支氣管炎、腸蝡動失常。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22補強,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對照舉發證據4和舉發證據13所揭示「PDEVA抑制劑」以及「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可直接推導系爭專利化合物即「PDEV抑制劑」,除用於治療「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等病症,亦可治療勃起障礙。再者,舉發證據19揭示:使用Zaprinast(M&B22948),其為選擇性的cGMPPDEs抑制劑,人類陰莖海綿體的放鬆,無論是透過電刺激或增加NO,皆可使用Zaprinast來增進其效果。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舉發證據19揭示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對照舉發證據4,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抑制劑而當然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4的說明書並經舉發證據32、33補強,理解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之推衍過程,再加上舉發證據13告知PDEV抑制劑可以治療勃起障礙,技藝人士可輕易推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治療勃起障礙,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舉發證據4、10、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3、19已如上開說明,舉發證據10第875頁的圖6中揭示陰莖勃起之神經NO/cGMP機轉,且於第872頁的摘要中第二段最後一行至第三段亦說明在海綿體內注射cGMP相較於cAMP的誘導,對於勃起的反應有較佳的功效,且神經NO/cGMP機轉為陰莖平滑肌鬆弛及勃起之的途徑。因此,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0、舉發證據13及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確定: 「(D48)(舉發證據13)文件和(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所提出之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有相同的醫療用途,另外也提出治療勃起障礙為進一步的醫療指示。所以,(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和(D48)(舉發證據13)文件所揭露的內容至少會促使通常知識者,使用口服方式測試吡唑[4,3-d]嘧啶-7-酮(pyrazolo[4,3-d]pyrimidin-7-one)化合物治療雄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如此將引導至第3次附帶請求第1項請求項的標的,不需發明的技巧。」故認為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引證組合態樣,是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  「本件第5項修正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參考文獻1](我國舉發證據4之韓國對應案)和[參考文獻2](我國舉發證據13)、以及[參考文獻1]至[參考文獻3](我國舉發證據19)的結合就可輕易得知,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組合態樣,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5)原告辯稱西地那非(產品名稱威而鋼)為全世界銷受最    大的口服陽萎治療藥物,可作為專利進步性的佐證。然    商業性的成功屬於判斷進步性中輔因性的判斷因素,仍   需應判斷專利技術特徵是否確具有產業性、新穎性及進  步性為是否具專利性為優先;此外,商業上的成功,需 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發明之技術特徵而導致,而非如其他因素例如銷售技巧或廣告宣傳所造成,才可做為進步性的輔因性的判斷。惟威而鋼藥品係於系爭專利獲准後    始上市行銷,不能證明系爭專利於申請日有進步性;被    舉發化合物早已被舉發證據4揭示;眾所周知威而鋼以    「藍色小藥丸」之名成功行銷,頻繁於曝光於新聞等傳   播工具,無法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 而導致;威而鋼的包裝上並未依修正前專利法第79條規定標示系爭專利專利號碼,申請上市過程也未依藥事法第40條之2第1項公開專利字號或案號,無法得知威而鋼與系爭專利有關。4、系爭專利未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系爭專利說明書未載明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種類,亦未載明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且系爭專利說明書無實驗數據支持系爭專利化合物具有治療或預防勃起「不能」之功效,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無法據以實施。其次,系爭專利申請核准公告專利範圍第2項六種化合物,並無說明書實施例之支持,無法據以實施。(四)被告並無侵權行為,亦無損害賠償責任:1、被告之行為並未造成原告之損害:原告於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程序,自認威而鋼年銷售額達7億元之新聞報導,迄今原告並未提出於系爭藥品上市後,威而鋼銷售量減少之證據,既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欲保護之威而鋼銷售並未受到影響,自無任何損害可言。其次,就學名藥市場而言,於第一家學名藥廠進入市場後,原廠藥不僅不會降低售價,銷售量亦不會受到影響,市場銷售量更會因此攀升,依寰宇公司銷售市調統計資料,威而鋼銷售額,100年度為747,094,836元,101年度為748,625,016元。威而鋼銷售101年度較100年度成長1.76%,原告並未受有任何損失。再者,就SILDENAFIL成分獲准藥品許可證者,多達10張藥品輸入或製造許可證,喜力昂藥品已於去年年底上市行銷,因其為外國進口藥品,與威而鋼藥品間之競爭性,高於系爭藥品,且同類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尚有禮來藥廠的犀利士(CIALIS)、拜耳藥廠的樂威壯(LEVITRA)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學名藥喜力昂(SILDEGRA),加上威而鋼共五種競爭藥品在相同市場中相互影響,而且台灣市場近兩年來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縱使威而鋼銷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明顯與系爭藥品無關,故原告縱受有損害,亦非被告所致。2、縱使被告有造成損害,亦與原告請求之2億元,相去甚遠:(1)姑不論被告投入系爭藥品之製藥研發、申請許可藥證之成本均尚未回收,如今仍未使公司獲得純利。退步言之,僅能按被告整體營運利潤估計,被告101年度營運淨利率為8%,而被告所得利益不超過468,558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101年度系爭藥品100毫克部分銷售金額共3,904,651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銷售金額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1,952,326元,兩者合計5,856,977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468,558元。(2)退萬步言之,參照寰宇公司之統計調查數據,被告銷售系爭藥品所得利益亦不超過716,001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寰宇公司統計調查數據,系爭藥品101年度銷售統計金額為5,966,676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2,983,338元,兩者合計8,950,014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716,001元等語,資為抗辯。(五)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9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 1 3",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 }, { "issueRef": "18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42 1", "lawName":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 { "issueRef": "2 1 3",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3 1 2",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3 2",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排除侵害商標權行為等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發明第I332923號「電熱封口機之改良結構」專利(下稱系爭專利1)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西元2010年11月11日起至2028年7月8日止;原告與訴外人○○○為中華民國發明第I260298號「輕巧型電熱封口機之改良結構」專利(下稱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2006年8月21日起至2025年4月6日止;原告與訴外人○○○為中華民國發明第I260299號「電熱封口機用之可換電熱模組」專利(下稱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2006年8月21日起至2025年4月18日止。(二)原告係訴外人緯和有限公司(WELCOMECO.,LTD.,下稱緯和公司)之副總經理,原告將系爭專利授權緯和公司進行掌上型封口機(HandySealer)產品之生產、製造與銷售。被告DRETEC公司曾下單緯和公司,約定以系爭專利技術為其代工製造封口機產品,且行之有年,並由被告DRETEC公司將系爭產品進口至台灣,再交由其在台灣之經銷商即被告霖寶貿易有限公司(下稱霖寶公司)在台灣進行販售,故被告二人對於原告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且系爭專利用於系爭產品等情知之甚詳。詎未經原告之同意與授權,被告DRETEC公司為販賣等目的而使用系爭專利及所屬之營業秘密,製成「原告所未曾生產製造過之命名為『日本DRETEC新式封口機(型號HS-110)』之產品」(下稱系爭產品),且在系爭產品表面及包裝盒上均印有「MADEINCHINA」字樣,且與被告霖寶公司共同謀意,由被告DRETEC公司將系爭產品進口台灣,再由被告霖寶公司在台灣透過其拍賣網站,並與國內許多包含遠企購物中心City'Super等,進行販售。嗣原告於民國103年2月13日在「遠企購物中心City'Super」賣場購得系爭產品,始知悉被告二人之上開侵權行為。(三)原告所受損害及所得請求之金額:被告DRETEC公司每次進口至台灣及販售系爭產品予被告霖寶公司之數量計約有1,440件,單價為美金2.2元(約新台幣74元),進口販售之次數至少3次,則被告DRETEC公司侵害原告專利權及營業秘密之舉所得之收入至少計有新台幣(下同)319,680元(計算式:74元×1,440件×3次=319,680元)。而被告霖寶公司販賣系爭產品之數量,以其向被告DRETEC公司採購之數量即1,440件x3次=4,320件計算,其單價為399元,則被告霖寶公司因侵害原告專利權及營業秘密之舉所得之收入至少計有1,723,680元(計算式:399元x4,320件=1,723,680元)。被告二人共同侵害原告專利權及營業秘密之行為所得之收入共計為2,043,360元(計算式:319,680+1,723,680=2,043,360元)。爰依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第2項,營業秘密法第13條第1項第2款、第2項,以及民法第185條之規定,請求被告二人連帶賠償損害額之3倍即6,130,080元(2,043,360x3=6,130,080)。(四)聲明:①被告二人應連帶給付原告6,130,080元整,及自本書狀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之日止,按周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原告不具當事人適格:原告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仍有疑義,原告提出原證8讓與契約書A與原證9讓與契約書B,前者受讓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PF巴瑞斯公司及輝瑞愛爾蘭製造公司),後者讓與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C.P.國際藥廠及輝瑞愛爾蘭藥廠),由合夥組織觀之,為不同之外國法人,故原告並非專利權人,不具當事人適格。其次,原告自承於102年6月15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專屬授權登記,授權實施期間自101年1月1日起至系爭專利權屆滿日止,被授權人為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輝瑞大藥廠),系爭專利已專屬授權予輝瑞大藥廠,原告無實施本件訴訟之權能,自無當事人適格。(二)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應以85年12月11日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原告申請更正不應准許: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語焉不詳,原告未提出合理解釋,且原告屢次申請更正,迄未獲准,均不應審酌。參加人102年1月31日(102)智專三(四)02021字第10220135420號函所謂「原文說明書」,或「原文公告本」,不應予以審酌,原告不得據以為申請專利範圍解釋。2、西地那非並非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及,系爭專利說明書並無西地那非之記載,原告將西地那非植入,顯已逾   越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又「口服」並非系爭專利申   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 3、系爭專利核准後,原告8次申請專利更正,前7次之申請專利更正應視為撤回,最後1次申請更正並有失權效之適用。且比對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原告申請專利更正,已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依現行專利法第67條第4項規定,不應准許。(三)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系爭專利不具產業利用性: 系爭專利是否完成發明,應以申請日83年5月14日專利說明書為準,系爭專利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雄性動物之勃起不能,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20條有關產業利用性之規定,不具可專利性。其次,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近百種化合物,未能證明可治療勃起障礙。縱使系爭專利申請卷內有申復程序之附件,但其與申請人是否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完成發明,係屬不同範疇,原告無從抗辯已完成發明。系爭專利為未完成發明,不具產業可利用性。再者,系爭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保護範圍,對於西地那非未為任何揭露,而且說明書之記載也並非發明之真實方法,實施顯為不可能或甚為困難。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1)舉發證據4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V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可知式(I)化合物為PDEV抑制劑,可用以治療男性勃起障礙。 (2)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 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尤其舉發證據33揭示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型cGMPPDE即PDEV,再加上舉發證據32之IC50值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可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以達到治療勃起障礙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無關,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3)舉發證據19揭露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知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V抑制劑而當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舉發證據4、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在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對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性cGMPPDE(即cGMPPDEV,舉發證據33)具選擇性抑制能力,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之IC50值數據,系爭專利化合物作用於PDEV之IC50值(0.51至300nM),相較於作用於PDEIII之IC50值(23,000至100,000nM),顯得非常低,故系爭專利化合物低濃度即可抑制PDEV,係強效PDEV抑制劑。系爭專利化合物既為強效PDEV抑制劑,當然可以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達到治療勃起障礙之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並無相關。系爭專利於申請過程中之85年7月27日申復說明書,亦使用舉發證據4之PDE抑制數據說明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顯示系爭專利自承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選擇性抑制劑。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15頁第6至11行可知,其亦藉由很低的PDEV酶之IC50值,推論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有效而選擇性的抑制劑,也未證明系爭專利化合物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其次,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如Zaprinast)可治療勃起障礙。舉發證據13第154頁右欄最後段至第155頁左欄第一段上方揭示:「平滑肌放鬆似乎為PDEVA抑制劑最佳的潛在用途,且可能的醫療用途為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及治療勃起障礙」。組合舉發證據4第4頁以及舉發證據5第5頁,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的用途已包含治療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如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粥狀動脈硬化、中風、支氣管炎、腸蝡動失常。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22補強,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對照舉發證據4和舉發證據13所揭示「PDEVA抑制劑」以及「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可直接推導系爭專利化合物即「PDEV抑制劑」,除用於治療「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等病症,亦可治療勃起障礙。再者,舉發證據19揭示:使用Zaprinast(M&B22948),其為選擇性的cGMPPDEs抑制劑,人類陰莖海綿體的放鬆,無論是透過電刺激或增加NO,皆可使用Zaprinast來增進其效果。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舉發證據19揭示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對照舉發證據4,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抑制劑而當然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4的說明書並經舉發證據32、33補強,理解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之推衍過程,再加上舉發證據13告知PDEV抑制劑可以治療勃起障礙,技藝人士可輕易推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治療勃起障礙,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舉發證據4、10、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3、19已如上開說明,舉發證據10第875頁的圖6中揭示陰莖勃起之神經NO/cGMP機轉,且於第872頁的摘要中第二段最後一行至第三段亦說明在海綿體內注射cGMP相較於cAMP的誘導,對於勃起的反應有較佳的功效,且神經NO/cGMP機轉為陰莖平滑肌鬆弛及勃起之的途徑。因此,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0、舉發證據13及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確定: 「(D48)(舉發證據13)文件和(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所提出之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有相同的醫療用途,另外也提出治療勃起障礙為進一步的醫療指示。所以,(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和(D48)(舉發證據13)文件所揭露的內容至少會促使通常知識者,使用口服方式測試吡唑[4,3-d]嘧啶-7-酮(pyrazolo[4,3-d]pyrimidin-7-one)化合物治療雄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如此將引導至第3次附帶請求第1項請求項的標的,不需發明的技巧。」故認為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引證組合態樣,是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  「本件第5項修正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參考文獻1](我國舉發證據4之韓國對應案)和[參考文獻2](我國舉發證據13)、以及[參考文獻1]至[參考文獻3](我國舉發證據19)的結合就可輕易得知,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組合態樣,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5)原告辯稱西地那非(產品名稱威而鋼)為全世界銷受最    大的口服陽萎治療藥物,可作為專利進步性的佐證。然    商業性的成功屬於判斷進步性中輔因性的判斷因素,仍   需應判斷專利技術特徵是否確具有產業性、新穎性及進  步性為是否具專利性為優先;此外,商業上的成功,需 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發明之技術特徵而導致,而非如其他因素例如銷售技巧或廣告宣傳所造成,才可做為進步性的輔因性的判斷。惟威而鋼藥品係於系爭專利獲准後    始上市行銷,不能證明系爭專利於申請日有進步性;被    舉發化合物早已被舉發證據4揭示;眾所周知威而鋼以    「藍色小藥丸」之名成功行銷,頻繁於曝光於新聞等傳   播工具,無法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 而導致;威而鋼的包裝上並未依修正前專利法第79條規定標示系爭專利專利號碼,申請上市過程也未依藥事法第40條之2第1項公開專利字號或案號,無法得知威而鋼與系爭專利有關。4、系爭專利未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系爭專利說明書未載明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種類,亦未載明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且系爭專利說明書無實驗數據支持系爭專利化合物具有治療或預防勃起「不能」之功效,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無法據以實施。其次,系爭專利申請核准公告專利範圍第2項六種化合物,並無說明書實施例之支持,無法據以實施。(四)被告並無侵權行為,亦無損害賠償責任:1、被告之行為並未造成原告之損害:原告於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程序,自認威而鋼年銷售額達7億元之新聞報導,迄今原告並未提出於系爭藥品上市後,威而鋼銷售量減少之證據,既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欲保護之威而鋼銷售並未受到影響,自無任何損害可言。其次,就學名藥市場而言,於第一家學名藥廠進入市場後,原廠藥不僅不會降低售價,銷售量亦不會受到影響,市場銷售量更會因此攀升,依寰宇公司銷售市調統計資料,威而鋼銷售額,100年度為747,094,836元,101年度為748,625,016元。威而鋼銷售101年度較100年度成長1.76%,原告並未受有任何損失。再者,就SILDENAFIL成分獲准藥品許可證者,多達10張藥品輸入或製造許可證,喜力昂藥品已於去年年底上市行銷,因其為外國進口藥品,與威而鋼藥品間之競爭性,高於系爭藥品,且同類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尚有禮來藥廠的犀利士(CIALIS)、拜耳藥廠的樂威壯(LEVITRA)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學名藥喜力昂(SILDEGRA),加上威而鋼共五種競爭藥品在相同市場中相互影響,而且台灣市場近兩年來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縱使威而鋼銷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明顯與系爭藥品無關,故原告縱受有損害,亦非被告所致。2、縱使被告有造成損害,亦與原告請求之2億元,相去甚遠:(1)姑不論被告投入系爭藥品之製藥研發、申請許可藥證之成本均尚未回收,如今仍未使公司獲得純利。退步言之,僅能按被告整體營運利潤估計,被告101年度營運淨利率為8%,而被告所得利益不超過468,558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101年度系爭藥品100毫克部分銷售金額共3,904,651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銷售金額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1,952,326元,兩者合計5,856,977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468,558元。(2)退萬步言之,參照寰宇公司之統計調查數據,被告銷售系爭藥品所得利益亦不超過716,001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寰宇公司統計調查數據,系爭藥品101年度銷售統計金額為5,966,676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2,983,338元,兩者合計8,950,014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716,001元等語,資為抗辯。(五)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4",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5",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9",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3",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45",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0 1 1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28",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issueRef": "130",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 { "issueRef": "25", "lawName":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第M271302號「線路槽構造」新型專利 (下稱: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期間自94年7月 21日起至103年11月25日止。被告等於99年1月至同年9月未經原告同意,由被告勝勤公司承攬「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高雄縣鳳山眷村新建工程」,交由被告劍鋒公司為金屬導線槽(下稱:系爭產品)施作時,運用系爭 專利之技術,侵害原告之系爭專利權。原告就被告劍鋒公司於工地現場施做,經照相附圖說後,依施作現場照片及圖說製作樣本,並委託仟運科技企業有限公司(下稱:仟運公司)於103年1月7日將待鑑定物(下稱:系爭樣品),送交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下稱:金屬中心)鑑定,其鑑定結果認系爭樣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侵害系爭專利權。原告委請律師於101年5月4日發函被告劍鋒公司告知上情,並請被告劍鋒公司停止侵害系爭專利未果,又被告等於施做時均知系爭產品侵害系爭專利權,有共同侵害之意思,渠等自應對原告造成之損害,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遂提起本件訴訟,且原告之請求權時效應自103年3月26日金屬中心鑑定報告完成時起算二年,故原告對被告等之主張,並未罹於時效消滅。(二)系爭樣品與系爭產品兩者具有相同功能、技術手段實質相同,故二者具同一性。又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載「唇邊上之定位孔」、「該盒蓋與該盒體之貼附面設有與該盒體之定位孔相吻合之數卡掣件」、「利用卡掣件之鉤卡固定於該定位孔」之技術特徵,與系爭樣品「唇邊上之開口」、「該盒蓋內側表面設有複數條狀且相互平行之卡板」、「利用卡板兩端滑入該些開口而使卡板兩端卡固於該盒體兩側的該唇邊」之技術內容,皆符合文義讀取,而構成文義侵權。縱認前開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載「利用卡掣件之鉤卡固定於該定位孔」之技術特徵,與系爭樣品「利用卡板兩端滑入該些開口而使卡板兩端卡固於該盒體兩側的該唇邊」之技術內容,其中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卡掣件」、「定位孔」元件,與系爭樣品「卡板」、「開口」內容,因結構形態不同而不符合文義讀取,惟兩者皆屬於結合二對應構件所慣用之技術手段,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替換完成,系爭樣品與系爭專利無實質差異,適用均等論,而構成均等侵權。(三)系爭專利國際專利分類號與證據2至4國際專利分類號不同,亦即不同產品,不相關的技術領域,不能作比對,可證明被告引證錯誤;又系爭專利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出具新型技術報告,依新型技術報告代碼6的意義是無法發現足以否定其新穎性等之要件之先前技術文獻等(包含說明書記載不明瞭等,認為難以有效的調查與比對之狀況),被告提出證據2、3、4主張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進步性,相當於代碼1、2,自無法跟原告的代碼6來相抗衡,應以代碼6為最高等級。(四)被告勝勤公司於103年11月20日民事爭點整理狀所附之錄音譯文及光碟顯示原告之訴訟代理人陳憲章於98年12月22日與被告勝勤公司之員工劉○○之談話內容可知,被告於施作時均知悉侵害系爭專利,具有共同侵害之故意。被告柯陳錦雀及被告鍾道雄分別為被告劍鋒公司及被告勝勤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公司法第23條之規定,自應與被告劍鋒公司及被告勝勤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爰依92年2月6日修正公布,93年7月1日施行之專利法(下稱:修正前92年專利法)第108條準用第84條第1項、第85條第1項第2款、第3項、民法第184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五)聲明: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17,220,232元,及被告劍鋒公司、柯陳錦雀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被告勝勤公司、鍾道雄自103年7月9日變更狀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原告不具當事人適格:原告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仍有疑義,原告提出原證8讓與契約書A與原證9讓與契約書B,前者受讓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PF巴瑞斯公司及輝瑞愛爾蘭製造公司),後者讓與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C.P.國際藥廠及輝瑞愛爾蘭藥廠),由合夥組織觀之,為不同之外國法人,故原告並非專利權人,不具當事人適格。其次,原告自承於102年6月15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專屬授權登記,授權實施期間自101年1月1日起至系爭專利權屆滿日止,被授權人為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輝瑞大藥廠),系爭專利已專屬授權予輝瑞大藥廠,原告無實施本件訴訟之權能,自無當事人適格。(二)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應以85年12月11日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原告申請更正不應准許: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語焉不詳,原告未提出合理解釋,且原告屢次申請更正,迄未獲准,均不應審酌。參加人102年1月31日(102)智專三(四)02021字第10220135420號函所謂「原文說明書」,或「原文公告本」,不應予以審酌,原告不得據以為申請專利範圍解釋。2、西地那非並非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及,系爭專利說明書並無西地那非之記載,原告將西地那非植入,顯已逾   越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又「口服」並非系爭專利申   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 3、系爭專利核准後,原告8次申請專利更正,前7次之申請專利更正應視為撤回,最後1次申請更正並有失權效之適用。且比對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原告申請專利更正,已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依現行專利法第67條第4項規定,不應准許。(三)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系爭專利不具產業利用性: 系爭專利是否完成發明,應以申請日83年5月14日專利說明書為準,系爭專利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雄性動物之勃起不能,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20條有關產業利用性之規定,不具可專利性。其次,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近百種化合物,未能證明可治療勃起障礙。縱使系爭專利申請卷內有申復程序之附件,但其與申請人是否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完成發明,係屬不同範疇,原告無從抗辯已完成發明。系爭專利為未完成發明,不具產業可利用性。再者,系爭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保護範圍,對於西地那非未為任何揭露,而且說明書之記載也並非發明之真實方法,實施顯為不可能或甚為困難。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1)舉發證據4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V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可知式(I)化合物為PDEV抑制劑,可用以治療男性勃起障礙。 (2)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 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尤其舉發證據33揭示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型cGMPPDE即PDEV,再加上舉發證據32之IC50值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可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以達到治療勃起障礙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無關,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3)舉發證據19揭露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知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V抑制劑而當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舉發證據4、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在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對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性cGMPPDE(即cGMPPDEV,舉發證據33)具選擇性抑制能力,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之IC50值數據,系爭專利化合物作用於PDEV之IC50值(0.51至300nM),相較於作用於PDEIII之IC50值(23,000至100,000nM),顯得非常低,故系爭專利化合物低濃度即可抑制PDEV,係強效PDEV抑制劑。系爭專利化合物既為強效PDEV抑制劑,當然可以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達到治療勃起障礙之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並無相關。系爭專利於申請過程中之85年7月27日申復說明書,亦使用舉發證據4之PDE抑制數據說明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顯示系爭專利自承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選擇性抑制劑。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15頁第6至11行可知,其亦藉由很低的PDEV酶之IC50值,推論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有效而選擇性的抑制劑,也未證明系爭專利化合物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其次,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如Zaprinast)可治療勃起障礙。舉發證據13第154頁右欄最後段至第155頁左欄第一段上方揭示:「平滑肌放鬆似乎為PDEVA抑制劑最佳的潛在用途,且可能的醫療用途為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及治療勃起障礙」。組合舉發證據4第4頁以及舉發證據5第5頁,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的用途已包含治療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如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粥狀動脈硬化、中風、支氣管炎、腸蝡動失常。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22補強,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對照舉發證據4和舉發證據13所揭示「PDEVA抑制劑」以及「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可直接推導系爭專利化合物即「PDEV抑制劑」,除用於治療「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等病症,亦可治療勃起障礙。再者,舉發證據19揭示:使用Zaprinast(M&B22948),其為選擇性的cGMPPDEs抑制劑,人類陰莖海綿體的放鬆,無論是透過電刺激或增加NO,皆可使用Zaprinast來增進其效果。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舉發證據19揭示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對照舉發證據4,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抑制劑而當然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4的說明書並經舉發證據32、33補強,理解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之推衍過程,再加上舉發證據13告知PDEV抑制劑可以治療勃起障礙,技藝人士可輕易推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治療勃起障礙,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舉發證據4、10、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3、19已如上開說明,舉發證據10第875頁的圖6中揭示陰莖勃起之神經NO/cGMP機轉,且於第872頁的摘要中第二段最後一行至第三段亦說明在海綿體內注射cGMP相較於cAMP的誘導,對於勃起的反應有較佳的功效,且神經NO/cGMP機轉為陰莖平滑肌鬆弛及勃起之的途徑。因此,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0、舉發證據13及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確定: 「(D48)(舉發證據13)文件和(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所提出之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有相同的醫療用途,另外也提出治療勃起障礙為進一步的醫療指示。所以,(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和(D48)(舉發證據13)文件所揭露的內容至少會促使通常知識者,使用口服方式測試吡唑[4,3-d]嘧啶-7-酮(pyrazolo[4,3-d]pyrimidin-7-one)化合物治療雄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如此將引導至第3次附帶請求第1項請求項的標的,不需發明的技巧。」故認為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引證組合態樣,是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  「本件第5項修正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參考文獻1](我國舉發證據4之韓國對應案)和[參考文獻2](我國舉發證據13)、以及[參考文獻1]至[參考文獻3](我國舉發證據19)的結合就可輕易得知,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組合態樣,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5)原告辯稱西地那非(產品名稱威而鋼)為全世界銷受最    大的口服陽萎治療藥物,可作為專利進步性的佐證。然    商業性的成功屬於判斷進步性中輔因性的判斷因素,仍   需應判斷專利技術特徵是否確具有產業性、新穎性及進  步性為是否具專利性為優先;此外,商業上的成功,需 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發明之技術特徵而導致,而非如其他因素例如銷售技巧或廣告宣傳所造成,才可做為進步性的輔因性的判斷。惟威而鋼藥品係於系爭專利獲准後    始上市行銷,不能證明系爭專利於申請日有進步性;被    舉發化合物早已被舉發證據4揭示;眾所周知威而鋼以    「藍色小藥丸」之名成功行銷,頻繁於曝光於新聞等傳   播工具,無法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 而導致;威而鋼的包裝上並未依修正前專利法第79條規定標示系爭專利專利號碼,申請上市過程也未依藥事法第40條之2第1項公開專利字號或案號,無法得知威而鋼與系爭專利有關。4、系爭專利未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系爭專利說明書未載明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種類,亦未載明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且系爭專利說明書無實驗數據支持系爭專利化合物具有治療或預防勃起「不能」之功效,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無法據以實施。其次,系爭專利申請核准公告專利範圍第2項六種化合物,並無說明書實施例之支持,無法據以實施。(四)被告並無侵權行為,亦無損害賠償責任:1、被告之行為並未造成原告之損害:原告於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程序,自認威而鋼年銷售額達7億元之新聞報導,迄今原告並未提出於系爭藥品上市後,威而鋼銷售量減少之證據,既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欲保護之威而鋼銷售並未受到影響,自無任何損害可言。其次,就學名藥市場而言,於第一家學名藥廠進入市場後,原廠藥不僅不會降低售價,銷售量亦不會受到影響,市場銷售量更會因此攀升,依寰宇公司銷售市調統計資料,威而鋼銷售額,100年度為747,094,836元,101年度為748,625,016元。威而鋼銷售101年度較100年度成長1.76%,原告並未受有任何損失。再者,就SILDENAFIL成分獲准藥品許可證者,多達10張藥品輸入或製造許可證,喜力昂藥品已於去年年底上市行銷,因其為外國進口藥品,與威而鋼藥品間之競爭性,高於系爭藥品,且同類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尚有禮來藥廠的犀利士(CIALIS)、拜耳藥廠的樂威壯(LEVITRA)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學名藥喜力昂(SILDEGRA),加上威而鋼共五種競爭藥品在相同市場中相互影響,而且台灣市場近兩年來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縱使威而鋼銷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明顯與系爭藥品無關,故原告縱受有損害,亦非被告所致。2、縱使被告有造成損害,亦與原告請求之2億元,相去甚遠:(1)姑不論被告投入系爭藥品之製藥研發、申請許可藥證之成本均尚未回收,如今仍未使公司獲得純利。退步言之,僅能按被告整體營運利潤估計,被告101年度營運淨利率為8%,而被告所得利益不超過468,558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101年度系爭藥品100毫克部分銷售金額共3,904,651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銷售金額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1,952,326元,兩者合計5,856,977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468,558元。(2)退萬步言之,參照寰宇公司之統計調查數據,被告銷售系爭藥品所得利益亦不超過716,001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寰宇公司統計調查數據,系爭藥品101年度銷售統計金額為5,966,676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2,983,338元,兩者合計8,950,014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716,001元等語,資為抗辯。(五)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8",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第116769號「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與淤漿以及其用途」發明專利(下稱系爭專利1)、中華民國第198297號「含有鎢蝕刻抑制劑之拋光組合物」發明專利(下稱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分別自89年7月1日起至106年11月25日止、93年3月21日起至107年7月27日止。被告韓商東進公司及台灣東進化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灣東進公司)製造及供應,並由被告坤泰公司進口及經銷供他人使用的化學機械磨光淤漿產品(下稱系爭產品),侵害系爭專利,原告爰依專利法第96條第1項規定,請求排除侵害。(二)系爭產品侵害系爭專利:1.系爭專利1係關於一種包含鐵觸媒與安定劑之化學機械磨光先質組合物,系爭產品經試驗確認其中至少包含用作觸媒之鐵及用做安定劑之丙二酸等成分,故系爭產品至少直接侵害系爭專利1請求項第8、10、11、21、22、24,及28至31,34、35項,並間接侵害系爭專利1請求項第1、4、9至11、15、21、22、24,及28至35項。2.系爭專利2係關於一種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其包含一可蝕刻鎢的化合物與至少一鎢蝕刻抑制劑,其中該鎢蝕刻抑制劑包含一包含含氮雜環官能基之化合物,且該組合物之pH值低於9。而系爭產品經試驗確認其中至少包含苯并異噻唑啉酮(即一包含含氮雜環官能基之化合物),且具有2.6之pH值,因四甲基氫氧化銨(TMAH)屬系爭專利2獨立請求項1中之鎢蝕刻抑制劑,其係包含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之官能基的化合物;且因三乙醇胺(TEA)屬鎢蝕刻抑制劑,其係包含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之官能基的化合物,以及因系爭專利2獨立請求項1中之鎢蝕刻抑制劑包含含硫胺基酸以外之胺基酸,故系爭產品至少間接侵害系爭專利2請求項第1、6、11至13、17至24、27、28、30,及32至34項。3.根據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下稱工研院)所為之檢測報告,可證系爭產品直接侵害系爭專利1範圍第8、10、11、21、22、24、28至31、34及35項,並間接侵害系爭專利1範圍第1、4、9至11、15、21、22、24、28至31、34及35項,亦間接侵害系爭專利2範圍第1、6、9、11至13、17至24、27、28、30及32至34項。4.依市場商情,被告韓商東進公司所產製之系爭產品侵害原告所有之系爭專利,該公司於韓國生產製造系爭產品,由經銷商如坤泰公司協助進口我國後,供應台灣半導體廠商使用。此外,根據台灣「SEMICONTaiwan2015國際半導體展」之官方網頁,亦可證明韓商東進公司為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之製造商,原告曾於105年4月8日發函要求韓商東進公司停止侵害原告專利權行為,但其僅覆函否認侵權行為;原告相信韓商東進公司仍持續從事侵害原告專利權之行為。(三)系爭專利1具有效性:第三人等及被告曾就系爭專利1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分別提起三次舉發程序,然該等舉發案件皆遭受「舉發不成立」之處分決定,且該專利之有效性於行政訴訟中更經鈞院104年度行專訴第33號及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判字第130號判決予以肯認。被告不服前述「舉發不成立」之審定處分且向經濟部提起訴願,經濟部已於106年10月25日以經訴字第10606311740號訴願決定書作成「訴願駁回」之決定。又系爭專利1未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71條第3款:1.系爭專利1說明書第20頁記載「根據實施例1之方法製備五種磨光淤漿以研究添加一種硝酸鐵觸媒及/或一種過氧化氫氧化劑對於CMP淤漿之鎢磨光速率影響。各種淤漿包括5重量%之煙霧狀氧化矽。各種淤漿中之過氧化氫與硝酸鐵濃度如表1所示」,且第21頁記載「根據實施例1之方法製備與試驗五種磨光淤漿以研究添加一種硝酸鐵觸媒及/或一種單過硫酸鹽氧化劑對於CMP淤漿之鎢磨光速率影響…每種淤漿包括5.0重量%之煙霧狀氧化矽。該淤漿中之硝酸鐵與單過硫酸鹽之濃度如下表2所示」。由此可知,表1或表2所示之各種淤漿均含有相同比例之煙霧狀氧化矽,其係用作如被告所指之磨料。換言之,該等試驗皆具有相同的磨料種類及含量。因此,該磨料屬該等試驗中之控制變因,故該等試驗結果所顯示出來的差異應非磨料或其含量所致。2.細繹系爭專利1說明書表1及表2所示數據可知,硝酸鐵觸媒與氧化劑之間確實能產生強烈的協合效果。所謂協合效果係指二種以上試劑的相互作用產生了較該等試劑個別效果之總和更大的組合效果。如表1所示,淤漿2及3的添加劑(即單獨使用過氧化氫氧化劑或硝酸鐵觸媒)效果總和僅為676埃/分鐘(即291與385埃/分鐘之總和)之鎢磨光速率。然,將該等添加劑併用(即淤漿5)卻能產生6214埃/分鐘之磨光速率,相當於將鎢磨光速率提高了一個級數。又如表2所示,淤漿2及3的添加劑(即單獨使用Oxone氧化劑或硝酸鐵觸媒)效果總和僅為555埃/分鐘(即291與264埃/分鐘之總和)之鎢磨光速率,然,併用該等添加劑之淤漿5卻能產生3396埃/分鐘之磨光速率。3.由上可知,該協合效果之成因顯然為「硝酸鐵觸媒及氧化劑之組合效果」,而與「硝酸鐵及氧化矽之間」或「氧化劑與氧化矽之間」之效果較無關連。由於氧化劑及觸媒併用之效果顯然遠大於彼等個別使用效果之總和,即屬協合效果,故系爭專利1說明書業已證明該協合效果係發生於觸媒及氧化劑間。縱在過氧化氫氧化劑及硝酸鐵之併用下,磨料的種類及含量會影響化學機械研磨之速率;惟表3之淤漿7及淤漿8並非因選用氧化矽磨料而展現出較高的鎢磨光速率,而是表9之淤漿1中的硝酸鐵觸媒無法發揮與氧化劑之間的協合功效,進而顯現出較低的鎢磨光速率。系爭專利1說明書並無未載明觸媒與氧化劑產生協合效果之實施必要之事項。(四)被證1、2、3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1請求項1、4、8至11、15、21、22、24,及28至31、34、35,不具進步性:1.系爭專利1請求項1係關於一種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種氧化劑,其係一種包含至少一種過氧基(-O-O-)之化合物;與至少一種具有多個氧化部位之鐵觸媒;其中該氧化劑係不同於該觸媒。固然被證1揭示較佳的氧化成分包含硝酸鐵、過氧化物及其混合物,但並未明確記載可併用2種以上之氧化組分,更未針對氧化劑之組合進一步的探討。而被證1實施例所例示之淤漿均以5%硝酸鐵作為單一氧化劑,並未使用多種氧化劑之組合;且由於說明書及其記載之相關實施例均係討論如何藉由選擇特定表面積與粒徑之細金屬氧化物粒子,以達成提高拋光品質及選擇率之功效,因此,通常知識者難有任何動機去採用特定氧化成分之組合。縱將被證1所揭示之較佳氧化成分進行組合,由於該組合包括無數的組合情形,實難以如被告所稱可輕易達成硝酸鹽及過氧化物之組成成分之組合。依被證1之揭示內容,通常知識者實無法預期前述協合功效。2.被證2係有關於過氧化氫的教科書,被證3係有關於Fenton反應之期刊論文,所揭示內容皆與CMP技術無關,亦未教示或建議可於CMP中併用過氧化氫及鐵觸媒。縱使CMP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無意間觀得被證2或被證3之內容,亦無於CMP中併用過氧化氫及鐵觸媒之動機。此外,被證2及3皆教示例如鐵等離子具有多重氧化狀態的金屬會增加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故不利地降低過氧化氫的穩定性,降低過氧化氫所可提供之效益。因此,CMP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2、3之教導,為了保持過氧化氫之活性,不僅沒有將過氧化氫與鐵觸媒組合使用之動機,反而會避免於含有過氧化氫之CMP組合物中使用鐵觸媒。是以,被證2、3對於CMP領域中併用硝酸鐵及過氧化物實構成反向教示。3.被證2、3教示鐵離子作為觸媒催化過氧化氫之分解,且被證3明確揭示其反應機制僅涉及鐵離子及過氧化氫,與系爭專利1中之鐵觸媒之目的係欲將電子自該欲氧化之金屬轉移至該氧化劑不同。由於被證1至3皆未同時揭露系爭專利1於「CMP操作」中併用「過氧基氧化劑」與「鐵觸媒」之技術手段,被證2及3與CMP技術無關,且所揭示內容對於前述併用手段構成反向教示。因此,CMP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即使無意間同時觀得被證1至3之內容,亦無法預期於CMP操作中併用過氧基氧化劑與鐵觸媒於磨光速率上可展現出顯著的協合功效,依被證1、2、3之揭示內容組合實無法輕易完成系爭專利1請求項1。4.系爭專利1請求項8係關於一種化學機械磨光先質組合物,其包含鐵觸媒與安定劑之混合產物。由於被證1至3皆未同時揭露、教示或建議系爭專利1於「CMP操作」中使用「鐵觸媒」之技術手段,遑論是於CMP淤漿中添加鐵觸媒與安定劑。此外,所謂化學機械磨光先質組合物係指包括除了氧化劑以外之CMP淤漿,以利製備、包裝及運送,而在使用前才與過氧化氫或任何其他氧化劑併用,因此,該先質組合物仍會與氧化劑併用,以於磨光中顯著提高磨光速率。同前所述,依被證1至3揭示內容實無法輕易完成系爭專利1請求項8之技術特徵,遑論預期鐵觸媒與氧化劑之併用可於CMP操作中產生協合功效。而系爭專利1請求項4、9至11、15、21、22、24,及28至31、34至35之內容均包含前述技術特徵,同前揭理由,依被證1至3揭示內容實無法輕易完成系爭專利1該等請求項之技術特徵。(五)系爭專利2未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71條第1款及第3款:1.系爭專利2請求項1中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之「pH值低於9」之限制條件,參其說明書第7頁末段「在另一個具體實例中,本發明是一種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其包含一種可蝕刻鎢的化合物和至少一種鎢蝕刻抑制劑,其中該鎢蝕刻抑制劑是一種胺基烷基化合物、一種在溶液pH低於約9.0時可形成烷基銨離子的化合物和其混合物」,及第10頁第16行記載「鎢蝕刻抑制劑在組合物pH高至約9.0下發揮效用」,可知該pH低於9之限制條件係為使包含可形成烷基銨離子的化合物之鎢蝕刻抑制劑發揮技術效果。2.系爭專利2請求項9所進一步界定「可蝕刻鎢的pH值」之限制條件,由說明書第10頁第5至7行記載「許多氧化劑在低pH下以低速率蝕刻鎢。有時,組合物的pH可提高氧化劑蝕刻鎢的速率」,及說明書表4顯示使用過氧化氫作為鎢蝕刻氧化劑的泥漿45、50及52,在不同pH值(分別為2.3、5.0及7.0)下會展現出不同的蝕刻速率,可知請求項9所界定之pH限制條件係為使包含氧化劑之可蝕刻鎢的化合物達到所欲的鎢蝕刻速率。況專利權人業已刪除請求項9,故前述被告所指「無法蝕刻鎢之pH值」之依據業已不復存在。3.如上所述,系爭專利2說明書實例中所採用之2.3、5.0及7.0等pH值係為顯示pH值對氧化劑於鎢蝕刻速率上的影響,且低於9之pH值下,包含可形成烷基銨離子的化合物之鎢蝕刻抑制劑即能發揮抑制效果,爭專利2說明書對於請求項1中pH低於9之記載具可實施性。(六)被證4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2請求項1、6、9、11至13及22,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1.被證4並未揭露一種如系爭專利2請求項1所述之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其包含可蝕刻鎢的化合物及至少一種鎢蝕刻抑制劑,該鎢蝕刻抑制劑係選自至少包含下列一官能基之化合物、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胺基烷基、除含硫胺基酸以外之胺基酸,該至少一官能基係選自含氮雜環或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或其組合,其中該組合物之pH值低於9。2.被證4僅廣泛揭示一種可用於蝕刻銅、銀、鎢及其合金之拋光劑。該拋光劑包含蝕刻劑、及在蝕刻前在銅、銀及鎢上形成保護膜的化學試劑。雖然被證4廣泛揭示該化學試劑可包含苯并三唑(BTA)、甲苯三唑、苯并咪唑、三唑(彼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中之具有含氮雜環官能基之化合物)與例如半胱胺酸之含硫胺基酸(其在酸性環境下會形成丙基銨離子,即可對應系爭專利2中之可形成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但並未具體揭露該等化學試劑可用於拋光鎢。又被證4第【0007】段記載之中譯文:藉由使用含有為目標膜材料而特定的化學試劑之拋光劑所進行的CMP,若有一保護層形成於膜上時,等向化學拋光可藉此而抑制。由此可知,被證4清楚教示其化學試劑與所欲拋光之材料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另被證4第【0010】段末7行並記載之中譯文:當Cu或Cu合金係用作含金屬材料之主要成分時,BTA、BTA衍生物…係特別有效。相較之下,當W或W合金係用作含金屬材料之主要成分時,BPA(即N-苯氧基-N-苯基羥基胺)、BPA衍生物或其混合物則特別有效。此外,被證4關於BTA之特定揭示內容皆僅與Cu有關,而與W無涉。另關於半胱胺酸,被證4並未具體揭示其係適用於拋光何種金屬。3.系爭專利2說明書實例4為一種泥漿,其包含煙霧狀矽石、硝酸鐵、過氧化氫、及包含丙二酸、草酸及/或甘胺酸等酸性物質。縱使該泥漿包含了前述酸性物質,其pH值仍可使用例如氫氧化鉀等鹼性物質以調整至所需的pH值,例如pH7.0。顯見CMP組合物的pH值與其所包含的成份雖有關聯性,但並無必然的關聯性,而可視實際所需進而調整。4.據上,被證4並未具體揭示BTA、甲苯三唑、苯并咪唑、三唑及半胱胺酸可用作在鎢上形成保護膜之化學試劑,故被證4並未揭示系爭專利2中之鎢蝕刻抑制劑,且未揭示組合物之pH低於9。是以無法證明該等請求項所請發明喪失新穎性。基於相同理由,依附於或引用請求項1之附屬請求項6、9、11至13及22亦應具備新穎性。5.被證4僅廣泛揭示一種可用於蝕刻銅、銀、鎢及其合金之拋光劑,其包含可在銅、銀及鎢上形成保護膜的化學試劑。依被證4之揭示內容及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之通常知識,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仍無法輕易推知被證4所述之化學試劑BTA可用於鎢拋光。而被證4針對其化學試劑實際上僅提供了兩個實例:用於銅拋光之BTA化學試劑及用於鎢拋光之BPA化學試劑。換言之,被證4對於鎢拋光僅具體揭露BPA之化學試劑,但BPA之化學結構與爭系爭專利2所請鎢蝕刻抑制劑之結構差異甚遠,無法自BPA輕易推知系爭專利2所請鎢蝕刻抑制劑之任一化合物。又縱使被證4揭示BTA(具有含氮雜環)之化學試劑,其僅具體揭露BTA於銅拋光之用途。然於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已知BTA係一種傳統的銅蝕刻抑制劑,因此,基於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之通常知識,依被證4教示內容,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僅能確認其所教示BTA亦可在銅CMP過程中作為有效的腐蝕抑制劑。況且,如前所述,被證4本身即教示其化學試劑與所欲拋光之材料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在缺乏任何支持性的證據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無法自被證4輕易推知,這種傳統銅腐蝕抑制劑(BTA)是否能在鎢的CMP過程中作為有效的鎢蝕刻抑制劑。6.綜上,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之通常知識,已知BTA為銅的腐蝕抑制劑,再依被證4揭示內容僅能推知BTA亦可於銅的CMP過程作為蝕刻抑制劑,然不同基板間的拋光技術無法互相轉用,甚至可能達到相反效果(如前述之甘胺酸為例),且被證4並未提供BTA亦具鎢蝕刻之抑制效果之任何證據,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無法輕易推知被證4所揭示含BTA之拋光劑亦可用作鎢之拋光劑,或BTA具有鎢蝕刻抑制之功效,遑論進一步推及所有含氮雜環皆具有鎢蝕刻抑制效果。系爭專利2請求項1相對於被證4確實具備進步性。基於相同理由,依附於或引用請求項1之附屬請求項6、9、11至13及22亦應具備進步性。(七)被證4及被證1至3與被證5揭示內容之任意組合皆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2任一請求項,不具進步性:如前所述,被證4並未揭示或建議相對應於系爭專利2所述之鎢蝕刻抑制劑。被證1至3及5揭示內容亦與鎢蝕刻抑制劑毫無關連,故無法彌補被證4關於系爭專利2發明之前述教示缺陷之處,縱使依彼等揭示內容之任意組合,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仍無法輕易完成涉及前述技術特徵之系爭專利2任一請求項,故系爭專利2相對於前述任一證據組合皆具備進步性。(八)聲明:①被告等不得直接或間接、自行或委請他人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進口標以「DSW-2500」等型號之化學機械磨光淤漿產品(英文品名:Chemical-MechanicalPlanarizationSlurry)及其他侵害中華民國第116769號發明專利「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與淤漿以及其用途」、中華民國第198297號發明專利「含有鎢蝕刻抑制劑之拋光組合物」之產品。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原告不具當事人適格:原告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仍有疑義,原告提出原證8讓與契約書A與原證9讓與契約書B,前者受讓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PF巴瑞斯公司及輝瑞愛爾蘭製造公司),後者讓與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C.P.國際藥廠及輝瑞愛爾蘭藥廠),由合夥組織觀之,為不同之外國法人,故原告並非專利權人,不具當事人適格。其次,原告自承於102年6月15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專屬授權登記,授權實施期間自101年1月1日起至系爭專利權屆滿日止,被授權人為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輝瑞大藥廠),系爭專利已專屬授權予輝瑞大藥廠,原告無實施本件訴訟之權能,自無當事人適格。(二)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應以85年12月11日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原告申請更正不應准許: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語焉不詳,原告未提出合理解釋,且原告屢次申請更正,迄未獲准,均不應審酌。參加人102年1月31日(102)智專三(四)02021字第10220135420號函所謂「原文說明書」,或「原文公告本」,不應予以審酌,原告不得據以為申請專利範圍解釋。2、西地那非並非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及,系爭專利說明書並無西地那非之記載,原告將西地那非植入,顯已逾   越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又「口服」並非系爭專利申   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 3、系爭專利核准後,原告8次申請專利更正,前7次之申請專利更正應視為撤回,最後1次申請更正並有失權效之適用。且比對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原告申請專利更正,已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依現行專利法第67條第4項規定,不應准許。(三)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系爭專利不具產業利用性: 系爭專利是否完成發明,應以申請日83年5月14日專利說明書為準,系爭專利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雄性動物之勃起不能,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20條有關產業利用性之規定,不具可專利性。其次,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近百種化合物,未能證明可治療勃起障礙。縱使系爭專利申請卷內有申復程序之附件,但其與申請人是否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完成發明,係屬不同範疇,原告無從抗辯已完成發明。系爭專利為未完成發明,不具產業可利用性。再者,系爭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保護範圍,對於西地那非未為任何揭露,而且說明書之記載也並非發明之真實方法,實施顯為不可能或甚為困難。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1)舉發證據4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V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可知式(I)化合物為PDEV抑制劑,可用以治療男性勃起障礙。 (2)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 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尤其舉發證據33揭示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型cGMPPDE即PDEV,再加上舉發證據32之IC50值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可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以達到治療勃起障礙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無關,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3)舉發證據19揭露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知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V抑制劑而當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舉發證據4、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在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對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性cGMPPDE(即cGMPPDEV,舉發證據33)具選擇性抑制能力,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之IC50值數據,系爭專利化合物作用於PDEV之IC50值(0.51至300nM),相較於作用於PDEIII之IC50值(23,000至100,000nM),顯得非常低,故系爭專利化合物低濃度即可抑制PDEV,係強效PDEV抑制劑。系爭專利化合物既為強效PDEV抑制劑,當然可以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達到治療勃起障礙之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並無相關。系爭專利於申請過程中之85年7月27日申復說明書,亦使用舉發證據4之PDE抑制數據說明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顯示系爭專利自承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選擇性抑制劑。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15頁第6至11行可知,其亦藉由很低的PDEV酶之IC50值,推論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有效而選擇性的抑制劑,也未證明系爭專利化合物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其次,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如Zaprinast)可治療勃起障礙。舉發證據13第154頁右欄最後段至第155頁左欄第一段上方揭示:「平滑肌放鬆似乎為PDEVA抑制劑最佳的潛在用途,且可能的醫療用途為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及治療勃起障礙」。組合舉發證據4第4頁以及舉發證據5第5頁,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的用途已包含治療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如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粥狀動脈硬化、中風、支氣管炎、腸蝡動失常。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22補強,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對照舉發證據4和舉發證據13所揭示「PDEVA抑制劑」以及「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可直接推導系爭專利化合物即「PDEV抑制劑」,除用於治療「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等病症,亦可治療勃起障礙。再者,舉發證據19揭示:使用Zaprinast(M&B22948),其為選擇性的cGMPPDEs抑制劑,人類陰莖海綿體的放鬆,無論是透過電刺激或增加NO,皆可使用Zaprinast來增進其效果。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舉發證據19揭示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對照舉發證據4,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抑制劑而當然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4的說明書並經舉發證據32、33補強,理解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之推衍過程,再加上舉發證據13告知PDEV抑制劑可以治療勃起障礙,技藝人士可輕易推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治療勃起障礙,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舉發證據4、10、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3、19已如上開說明,舉發證據10第875頁的圖6中揭示陰莖勃起之神經NO/cGMP機轉,且於第872頁的摘要中第二段最後一行至第三段亦說明在海綿體內注射cGMP相較於cAMP的誘導,對於勃起的反應有較佳的功效,且神經NO/cGMP機轉為陰莖平滑肌鬆弛及勃起之的途徑。因此,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0、舉發證據13及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確定: 「(D48)(舉發證據13)文件和(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所提出之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有相同的醫療用途,另外也提出治療勃起障礙為進一步的醫療指示。所以,(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和(D48)(舉發證據13)文件所揭露的內容至少會促使通常知識者,使用口服方式測試吡唑[4,3-d]嘧啶-7-酮(pyrazolo[4,3-d]pyrimidin-7-one)化合物治療雄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如此將引導至第3次附帶請求第1項請求項的標的,不需發明的技巧。」故認為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引證組合態樣,是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  「本件第5項修正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參考文獻1](我國舉發證據4之韓國對應案)和[參考文獻2](我國舉發證據13)、以及[參考文獻1]至[參考文獻3](我國舉發證據19)的結合就可輕易得知,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組合態樣,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5)原告辯稱西地那非(產品名稱威而鋼)為全世界銷受最    大的口服陽萎治療藥物,可作為專利進步性的佐證。然    商業性的成功屬於判斷進步性中輔因性的判斷因素,仍   需應判斷專利技術特徵是否確具有產業性、新穎性及進  步性為是否具專利性為優先;此外,商業上的成功,需 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發明之技術特徵而導致,而非如其他因素例如銷售技巧或廣告宣傳所造成,才可做為進步性的輔因性的判斷。惟威而鋼藥品係於系爭專利獲准後    始上市行銷,不能證明系爭專利於申請日有進步性;被    舉發化合物早已被舉發證據4揭示;眾所周知威而鋼以    「藍色小藥丸」之名成功行銷,頻繁於曝光於新聞等傳   播工具,無法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 而導致;威而鋼的包裝上並未依修正前專利法第79條規定標示系爭專利專利號碼,申請上市過程也未依藥事法第40條之2第1項公開專利字號或案號,無法得知威而鋼與系爭專利有關。4、系爭專利未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系爭專利說明書未載明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種類,亦未載明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且系爭專利說明書無實驗數據支持系爭專利化合物具有治療或預防勃起「不能」之功效,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無法據以實施。其次,系爭專利申請核准公告專利範圍第2項六種化合物,並無說明書實施例之支持,無法據以實施。(四)被告並無侵權行為,亦無損害賠償責任:1、被告之行為並未造成原告之損害:原告於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程序,自認威而鋼年銷售額達7億元之新聞報導,迄今原告並未提出於系爭藥品上市後,威而鋼銷售量減少之證據,既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欲保護之威而鋼銷售並未受到影響,自無任何損害可言。其次,就學名藥市場而言,於第一家學名藥廠進入市場後,原廠藥不僅不會降低售價,銷售量亦不會受到影響,市場銷售量更會因此攀升,依寰宇公司銷售市調統計資料,威而鋼銷售額,100年度為747,094,836元,101年度為748,625,016元。威而鋼銷售101年度較100年度成長1.76%,原告並未受有任何損失。再者,就SILDENAFIL成分獲准藥品許可證者,多達10張藥品輸入或製造許可證,喜力昂藥品已於去年年底上市行銷,因其為外國進口藥品,與威而鋼藥品間之競爭性,高於系爭藥品,且同類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尚有禮來藥廠的犀利士(CIALIS)、拜耳藥廠的樂威壯(LEVITRA)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學名藥喜力昂(SILDEGRA),加上威而鋼共五種競爭藥品在相同市場中相互影響,而且台灣市場近兩年來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縱使威而鋼銷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明顯與系爭藥品無關,故原告縱受有損害,亦非被告所致。2、縱使被告有造成損害,亦與原告請求之2億元,相去甚遠:(1)姑不論被告投入系爭藥品之製藥研發、申請許可藥證之成本均尚未回收,如今仍未使公司獲得純利。退步言之,僅能按被告整體營運利潤估計,被告101年度營運淨利率為8%,而被告所得利益不超過468,558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101年度系爭藥品100毫克部分銷售金額共3,904,651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銷售金額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1,952,326元,兩者合計5,856,977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468,558元。(2)退萬步言之,參照寰宇公司之統計調查數據,被告銷售系爭藥品所得利益亦不超過716,001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寰宇公司統計調查數據,系爭藥品101年度銷售統計金額為5,966,676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2,983,338元,兩者合計8,950,014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716,001元等語,資為抗辯。(五)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6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71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71 1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 1 3",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 }, { "issueRef": "3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 }, { "issueRef": "18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42 1", "lawName":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第116769號「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與淤漿以及其用途」發明專利(下稱系爭專利1)、中華民國第198297號「含有鎢蝕刻抑制劑之拋光組合物」發明專利(下稱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分別自89年7月1日起至106年11月25日止、93年3月21日起至107年7月27日止。被告韓商東進公司及台灣東進化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灣東進公司)製造及供應,並由被告坤泰公司進口及經銷供他人使用的化學機械磨光淤漿產品(下稱系爭產品),侵害系爭專利,原告爰依專利法第96條第1項規定,請求排除侵害。(二)系爭產品侵害系爭專利:1.系爭專利1係關於一種包含鐵觸媒與安定劑之化學機械磨光先質組合物,系爭產品經試驗確認其中至少包含用作觸媒之鐵及用做安定劑之丙二酸等成分,故系爭產品至少直接侵害系爭專利1請求項第8、10、11、21、22、24,及28至31,34、35項,並間接侵害系爭專利1請求項第1、4、9至11、15、21、22、24,及28至35項。2.系爭專利2係關於一種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其包含一可蝕刻鎢的化合物與至少一鎢蝕刻抑制劑,其中該鎢蝕刻抑制劑包含一包含含氮雜環官能基之化合物,且該組合物之pH值低於9。而系爭產品經試驗確認其中至少包含苯并異噻唑啉酮(即一包含含氮雜環官能基之化合物),且具有2.6之pH值,因四甲基氫氧化銨(TMAH)屬系爭專利2獨立請求項1中之鎢蝕刻抑制劑,其係包含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之官能基的化合物;且因三乙醇胺(TEA)屬鎢蝕刻抑制劑,其係包含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之官能基的化合物,以及因系爭專利2獨立請求項1中之鎢蝕刻抑制劑包含含硫胺基酸以外之胺基酸,故系爭產品至少間接侵害系爭專利2請求項第1、6、11至13、17至24、27、28、30,及32至34項。3.根據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下稱工研院)所為之檢測報告,可證系爭產品直接侵害系爭專利1範圍第8、10、11、21、22、24、28至31、34及35項,並間接侵害系爭專利1範圍第1、4、9至11、15、21、22、24、28至31、34及35項,亦間接侵害系爭專利2範圍第1、6、9、11至13、17至24、27、28、30及32至34項。4.依市場商情,被告韓商東進公司所產製之系爭產品侵害原告所有之系爭專利,該公司於韓國生產製造系爭產品,由經銷商如坤泰公司協助進口我國後,供應台灣半導體廠商使用。此外,根據台灣「SEMICONTaiwan2015國際半導體展」之官方網頁,亦可證明韓商東進公司為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之製造商,原告曾於105年4月8日發函要求韓商東進公司停止侵害原告專利權行為,但其僅覆函否認侵權行為;原告相信韓商東進公司仍持續從事侵害原告專利權之行為。(三)系爭專利1具有效性:第三人等及被告曾就系爭專利1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分別提起三次舉發程序,然該等舉發案件皆遭受「舉發不成立」之處分決定,且該專利之有效性於行政訴訟中更經鈞院104年度行專訴第33號及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判字第130號判決予以肯認。被告不服前述「舉發不成立」之審定處分且向經濟部提起訴願,經濟部已於106年10月25日以經訴字第10606311740號訴願決定書作成「訴願駁回」之決定。又系爭專利1未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71條第3款:1.系爭專利1說明書第20頁記載「根據實施例1之方法製備五種磨光淤漿以研究添加一種硝酸鐵觸媒及/或一種過氧化氫氧化劑對於CMP淤漿之鎢磨光速率影響。各種淤漿包括5重量%之煙霧狀氧化矽。各種淤漿中之過氧化氫與硝酸鐵濃度如表1所示」,且第21頁記載「根據實施例1之方法製備與試驗五種磨光淤漿以研究添加一種硝酸鐵觸媒及/或一種單過硫酸鹽氧化劑對於CMP淤漿之鎢磨光速率影響…每種淤漿包括5.0重量%之煙霧狀氧化矽。該淤漿中之硝酸鐵與單過硫酸鹽之濃度如下表2所示」。由此可知,表1或表2所示之各種淤漿均含有相同比例之煙霧狀氧化矽,其係用作如被告所指之磨料。換言之,該等試驗皆具有相同的磨料種類及含量。因此,該磨料屬該等試驗中之控制變因,故該等試驗結果所顯示出來的差異應非磨料或其含量所致。2.細繹系爭專利1說明書表1及表2所示數據可知,硝酸鐵觸媒與氧化劑之間確實能產生強烈的協合效果。所謂協合效果係指二種以上試劑的相互作用產生了較該等試劑個別效果之總和更大的組合效果。如表1所示,淤漿2及3的添加劑(即單獨使用過氧化氫氧化劑或硝酸鐵觸媒)效果總和僅為676埃/分鐘(即291與385埃/分鐘之總和)之鎢磨光速率。然,將該等添加劑併用(即淤漿5)卻能產生6214埃/分鐘之磨光速率,相當於將鎢磨光速率提高了一個級數。又如表2所示,淤漿2及3的添加劑(即單獨使用Oxone氧化劑或硝酸鐵觸媒)效果總和僅為555埃/分鐘(即291與264埃/分鐘之總和)之鎢磨光速率,然,併用該等添加劑之淤漿5卻能產生3396埃/分鐘之磨光速率。3.由上可知,該協合效果之成因顯然為「硝酸鐵觸媒及氧化劑之組合效果」,而與「硝酸鐵及氧化矽之間」或「氧化劑與氧化矽之間」之效果較無關連。由於氧化劑及觸媒併用之效果顯然遠大於彼等個別使用效果之總和,即屬協合效果,故系爭專利1說明書業已證明該協合效果係發生於觸媒及氧化劑間。縱在過氧化氫氧化劑及硝酸鐵之併用下,磨料的種類及含量會影響化學機械研磨之速率;惟表3之淤漿7及淤漿8並非因選用氧化矽磨料而展現出較高的鎢磨光速率,而是表9之淤漿1中的硝酸鐵觸媒無法發揮與氧化劑之間的協合功效,進而顯現出較低的鎢磨光速率。系爭專利1說明書並無未載明觸媒與氧化劑產生協合效果之實施必要之事項。(四)被證1、2、3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1請求項1、4、8至11、15、21、22、24,及28至31、34、35,不具進步性:1.系爭專利1請求項1係關於一種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種氧化劑,其係一種包含至少一種過氧基(-O-O-)之化合物;與至少一種具有多個氧化部位之鐵觸媒;其中該氧化劑係不同於該觸媒。固然被證1揭示較佳的氧化成分包含硝酸鐵、過氧化物及其混合物,但並未明確記載可併用2種以上之氧化組分,更未針對氧化劑之組合進一步的探討。而被證1實施例所例示之淤漿均以5%硝酸鐵作為單一氧化劑,並未使用多種氧化劑之組合;且由於說明書及其記載之相關實施例均係討論如何藉由選擇特定表面積與粒徑之細金屬氧化物粒子,以達成提高拋光品質及選擇率之功效,因此,通常知識者難有任何動機去採用特定氧化成分之組合。縱將被證1所揭示之較佳氧化成分進行組合,由於該組合包括無數的組合情形,實難以如被告所稱可輕易達成硝酸鹽及過氧化物之組成成分之組合。依被證1之揭示內容,通常知識者實無法預期前述協合功效。2.被證2係有關於過氧化氫的教科書,被證3係有關於Fenton反應之期刊論文,所揭示內容皆與CMP技術無關,亦未教示或建議可於CMP中併用過氧化氫及鐵觸媒。縱使CMP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無意間觀得被證2或被證3之內容,亦無於CMP中併用過氧化氫及鐵觸媒之動機。此外,被證2及3皆教示例如鐵等離子具有多重氧化狀態的金屬會增加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故不利地降低過氧化氫的穩定性,降低過氧化氫所可提供之效益。因此,CMP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2、3之教導,為了保持過氧化氫之活性,不僅沒有將過氧化氫與鐵觸媒組合使用之動機,反而會避免於含有過氧化氫之CMP組合物中使用鐵觸媒。是以,被證2、3對於CMP領域中併用硝酸鐵及過氧化物實構成反向教示。3.被證2、3教示鐵離子作為觸媒催化過氧化氫之分解,且被證3明確揭示其反應機制僅涉及鐵離子及過氧化氫,與系爭專利1中之鐵觸媒之目的係欲將電子自該欲氧化之金屬轉移至該氧化劑不同。由於被證1至3皆未同時揭露系爭專利1於「CMP操作」中併用「過氧基氧化劑」與「鐵觸媒」之技術手段,被證2及3與CMP技術無關,且所揭示內容對於前述併用手段構成反向教示。因此,CMP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即使無意間同時觀得被證1至3之內容,亦無法預期於CMP操作中併用過氧基氧化劑與鐵觸媒於磨光速率上可展現出顯著的協合功效,依被證1、2、3之揭示內容組合實無法輕易完成系爭專利1請求項1。4.系爭專利1請求項8係關於一種化學機械磨光先質組合物,其包含鐵觸媒與安定劑之混合產物。由於被證1至3皆未同時揭露、教示或建議系爭專利1於「CMP操作」中使用「鐵觸媒」之技術手段,遑論是於CMP淤漿中添加鐵觸媒與安定劑。此外,所謂化學機械磨光先質組合物係指包括除了氧化劑以外之CMP淤漿,以利製備、包裝及運送,而在使用前才與過氧化氫或任何其他氧化劑併用,因此,該先質組合物仍會與氧化劑併用,以於磨光中顯著提高磨光速率。同前所述,依被證1至3揭示內容實無法輕易完成系爭專利1請求項8之技術特徵,遑論預期鐵觸媒與氧化劑之併用可於CMP操作中產生協合功效。而系爭專利1請求項4、9至11、15、21、22、24,及28至31、34至35之內容均包含前述技術特徵,同前揭理由,依被證1至3揭示內容實無法輕易完成系爭專利1該等請求項之技術特徵。(五)系爭專利2未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71條第1款及第3款:1.系爭專利2請求項1中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之「pH值低於9」之限制條件,參其說明書第7頁末段「在另一個具體實例中,本發明是一種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其包含一種可蝕刻鎢的化合物和至少一種鎢蝕刻抑制劑,其中該鎢蝕刻抑制劑是一種胺基烷基化合物、一種在溶液pH低於約9.0時可形成烷基銨離子的化合物和其混合物」,及第10頁第16行記載「鎢蝕刻抑制劑在組合物pH高至約9.0下發揮效用」,可知該pH低於9之限制條件係為使包含可形成烷基銨離子的化合物之鎢蝕刻抑制劑發揮技術效果。2.系爭專利2請求項9所進一步界定「可蝕刻鎢的pH值」之限制條件,由說明書第10頁第5至7行記載「許多氧化劑在低pH下以低速率蝕刻鎢。有時,組合物的pH可提高氧化劑蝕刻鎢的速率」,及說明書表4顯示使用過氧化氫作為鎢蝕刻氧化劑的泥漿45、50及52,在不同pH值(分別為2.3、5.0及7.0)下會展現出不同的蝕刻速率,可知請求項9所界定之pH限制條件係為使包含氧化劑之可蝕刻鎢的化合物達到所欲的鎢蝕刻速率。況專利權人業已刪除請求項9,故前述被告所指「無法蝕刻鎢之pH值」之依據業已不復存在。3.如上所述,系爭專利2說明書實例中所採用之2.3、5.0及7.0等pH值係為顯示pH值對氧化劑於鎢蝕刻速率上的影響,且低於9之pH值下,包含可形成烷基銨離子的化合物之鎢蝕刻抑制劑即能發揮抑制效果,爭專利2說明書對於請求項1中pH低於9之記載具可實施性。(六)被證4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2請求項1、6、9、11至13及22,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1.被證4並未揭露一種如系爭專利2請求項1所述之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其包含可蝕刻鎢的化合物及至少一種鎢蝕刻抑制劑,該鎢蝕刻抑制劑係選自至少包含下列一官能基之化合物、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胺基烷基、除含硫胺基酸以外之胺基酸,該至少一官能基係選自含氮雜環或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或其組合,其中該組合物之pH值低於9。2.被證4僅廣泛揭示一種可用於蝕刻銅、銀、鎢及其合金之拋光劑。該拋光劑包含蝕刻劑、及在蝕刻前在銅、銀及鎢上形成保護膜的化學試劑。雖然被證4廣泛揭示該化學試劑可包含苯并三唑(BTA)、甲苯三唑、苯并咪唑、三唑(彼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中之具有含氮雜環官能基之化合物)與例如半胱胺酸之含硫胺基酸(其在酸性環境下會形成丙基銨離子,即可對應系爭專利2中之可形成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但並未具體揭露該等化學試劑可用於拋光鎢。又被證4第【0007】段記載之中譯文:藉由使用含有為目標膜材料而特定的化學試劑之拋光劑所進行的CMP,若有一保護層形成於膜上時,等向化學拋光可藉此而抑制。由此可知,被證4清楚教示其化學試劑與所欲拋光之材料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另被證4第【0010】段末7行並記載之中譯文:當Cu或Cu合金係用作含金屬材料之主要成分時,BTA、BTA衍生物…係特別有效。相較之下,當W或W合金係用作含金屬材料之主要成分時,BPA(即N-苯氧基-N-苯基羥基胺)、BPA衍生物或其混合物則特別有效。此外,被證4關於BTA之特定揭示內容皆僅與Cu有關,而與W無涉。另關於半胱胺酸,被證4並未具體揭示其係適用於拋光何種金屬。3.系爭專利2說明書實例4為一種泥漿,其包含煙霧狀矽石、硝酸鐵、過氧化氫、及包含丙二酸、草酸及/或甘胺酸等酸性物質。縱使該泥漿包含了前述酸性物質,其pH值仍可使用例如氫氧化鉀等鹼性物質以調整至所需的pH值,例如pH7.0。顯見CMP組合物的pH值與其所包含的成份雖有關聯性,但並無必然的關聯性,而可視實際所需進而調整。4.據上,被證4並未具體揭示BTA、甲苯三唑、苯并咪唑、三唑及半胱胺酸可用作在鎢上形成保護膜之化學試劑,故被證4並未揭示系爭專利2中之鎢蝕刻抑制劑,且未揭示組合物之pH低於9。是以無法證明該等請求項所請發明喪失新穎性。基於相同理由,依附於或引用請求項1之附屬請求項6、9、11至13及22亦應具備新穎性。5.被證4僅廣泛揭示一種可用於蝕刻銅、銀、鎢及其合金之拋光劑,其包含可在銅、銀及鎢上形成保護膜的化學試劑。依被證4之揭示內容及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之通常知識,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仍無法輕易推知被證4所述之化學試劑BTA可用於鎢拋光。而被證4針對其化學試劑實際上僅提供了兩個實例:用於銅拋光之BTA化學試劑及用於鎢拋光之BPA化學試劑。換言之,被證4對於鎢拋光僅具體揭露BPA之化學試劑,但BPA之化學結構與爭系爭專利2所請鎢蝕刻抑制劑之結構差異甚遠,無法自BPA輕易推知系爭專利2所請鎢蝕刻抑制劑之任一化合物。又縱使被證4揭示BTA(具有含氮雜環)之化學試劑,其僅具體揭露BTA於銅拋光之用途。然於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已知BTA係一種傳統的銅蝕刻抑制劑,因此,基於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之通常知識,依被證4教示內容,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僅能確認其所教示BTA亦可在銅CMP過程中作為有效的腐蝕抑制劑。況且,如前所述,被證4本身即教示其化學試劑與所欲拋光之材料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在缺乏任何支持性的證據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無法自被證4輕易推知,這種傳統銅腐蝕抑制劑(BTA)是否能在鎢的CMP過程中作為有效的鎢蝕刻抑制劑。6.綜上,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之通常知識,已知BTA為銅的腐蝕抑制劑,再依被證4揭示內容僅能推知BTA亦可於銅的CMP過程作為蝕刻抑制劑,然不同基板間的拋光技術無法互相轉用,甚至可能達到相反效果(如前述之甘胺酸為例),且被證4並未提供BTA亦具鎢蝕刻之抑制效果之任何證據,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無法輕易推知被證4所揭示含BTA之拋光劑亦可用作鎢之拋光劑,或BTA具有鎢蝕刻抑制之功效,遑論進一步推及所有含氮雜環皆具有鎢蝕刻抑制效果。系爭專利2請求項1相對於被證4確實具備進步性。基於相同理由,依附於或引用請求項1之附屬請求項6、9、11至13及22亦應具備進步性。(七)被證4及被證1至3與被證5揭示內容之任意組合皆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2任一請求項,不具進步性:如前所述,被證4並未揭示或建議相對應於系爭專利2所述之鎢蝕刻抑制劑。被證1至3及5揭示內容亦與鎢蝕刻抑制劑毫無關連,故無法彌補被證4關於系爭專利2發明之前述教示缺陷之處,縱使依彼等揭示內容之任意組合,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仍無法輕易完成涉及前述技術特徵之系爭專利2任一請求項,故系爭專利2相對於前述任一證據組合皆具備進步性。(八)聲明:①被告等不得直接或間接、自行或委請他人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進口標以「DSW-2500」等型號之化學機械磨光淤漿產品(英文品名:Chemical-MechanicalPlanarizationSlurry)及其他侵害中華民國第116769號發明專利「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與淤漿以及其用途」、中華民國第198297號發明專利「含有鎢蝕刻抑制劑之拋光組合物」之產品。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原告不具當事人適格:原告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仍有疑義,原告提出原證8讓與契約書A與原證9讓與契約書B,前者受讓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PF巴瑞斯公司及輝瑞愛爾蘭製造公司),後者讓與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C.P.國際藥廠及輝瑞愛爾蘭藥廠),由合夥組織觀之,為不同之外國法人,故原告並非專利權人,不具當事人適格。其次,原告自承於102年6月15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專屬授權登記,授權實施期間自101年1月1日起至系爭專利權屆滿日止,被授權人為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輝瑞大藥廠),系爭專利已專屬授權予輝瑞大藥廠,原告無實施本件訴訟之權能,自無當事人適格。(二)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應以85年12月11日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原告申請更正不應准許: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語焉不詳,原告未提出合理解釋,且原告屢次申請更正,迄未獲准,均不應審酌。參加人102年1月31日(102)智專三(四)02021字第10220135420號函所謂「原文說明書」,或「原文公告本」,不應予以審酌,原告不得據以為申請專利範圍解釋。2、西地那非並非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及,系爭專利說明書並無西地那非之記載,原告將西地那非植入,顯已逾   越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又「口服」並非系爭專利申   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 3、系爭專利核准後,原告8次申請專利更正,前7次之申請專利更正應視為撤回,最後1次申請更正並有失權效之適用。且比對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原告申請專利更正,已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依現行專利法第67條第4項規定,不應准許。(三)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系爭專利不具產業利用性: 系爭專利是否完成發明,應以申請日83年5月14日專利說明書為準,系爭專利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雄性動物之勃起不能,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20條有關產業利用性之規定,不具可專利性。其次,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近百種化合物,未能證明可治療勃起障礙。縱使系爭專利申請卷內有申復程序之附件,但其與申請人是否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完成發明,係屬不同範疇,原告無從抗辯已完成發明。系爭專利為未完成發明,不具產業可利用性。再者,系爭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保護範圍,對於西地那非未為任何揭露,而且說明書之記載也並非發明之真實方法,實施顯為不可能或甚為困難。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1)舉發證據4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V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可知式(I)化合物為PDEV抑制劑,可用以治療男性勃起障礙。 (2)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 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尤其舉發證據33揭示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型cGMPPDE即PDEV,再加上舉發證據32之IC50值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可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以達到治療勃起障礙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無關,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3)舉發證據19揭露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知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V抑制劑而當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舉發證據4、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在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對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性cGMPPDE(即cGMPPDEV,舉發證據33)具選擇性抑制能力,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之IC50值數據,系爭專利化合物作用於PDEV之IC50值(0.51至300nM),相較於作用於PDEIII之IC50值(23,000至100,000nM),顯得非常低,故系爭專利化合物低濃度即可抑制PDEV,係強效PDEV抑制劑。系爭專利化合物既為強效PDEV抑制劑,當然可以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達到治療勃起障礙之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並無相關。系爭專利於申請過程中之85年7月27日申復說明書,亦使用舉發證據4之PDE抑制數據說明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顯示系爭專利自承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選擇性抑制劑。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15頁第6至11行可知,其亦藉由很低的PDEV酶之IC50值,推論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有效而選擇性的抑制劑,也未證明系爭專利化合物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其次,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如Zaprinast)可治療勃起障礙。舉發證據13第154頁右欄最後段至第155頁左欄第一段上方揭示:「平滑肌放鬆似乎為PDEVA抑制劑最佳的潛在用途,且可能的醫療用途為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及治療勃起障礙」。組合舉發證據4第4頁以及舉發證據5第5頁,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的用途已包含治療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如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粥狀動脈硬化、中風、支氣管炎、腸蝡動失常。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22補強,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對照舉發證據4和舉發證據13所揭示「PDEVA抑制劑」以及「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可直接推導系爭專利化合物即「PDEV抑制劑」,除用於治療「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等病症,亦可治療勃起障礙。再者,舉發證據19揭示:使用Zaprinast(M&B22948),其為選擇性的cGMPPDEs抑制劑,人類陰莖海綿體的放鬆,無論是透過電刺激或增加NO,皆可使用Zaprinast來增進其效果。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舉發證據19揭示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對照舉發證據4,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抑制劑而當然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4的說明書並經舉發證據32、33補強,理解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之推衍過程,再加上舉發證據13告知PDEV抑制劑可以治療勃起障礙,技藝人士可輕易推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治療勃起障礙,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舉發證據4、10、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3、19已如上開說明,舉發證據10第875頁的圖6中揭示陰莖勃起之神經NO/cGMP機轉,且於第872頁的摘要中第二段最後一行至第三段亦說明在海綿體內注射cGMP相較於cAMP的誘導,對於勃起的反應有較佳的功效,且神經NO/cGMP機轉為陰莖平滑肌鬆弛及勃起之的途徑。因此,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0、舉發證據13及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確定: 「(D48)(舉發證據13)文件和(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所提出之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有相同的醫療用途,另外也提出治療勃起障礙為進一步的醫療指示。所以,(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和(D48)(舉發證據13)文件所揭露的內容至少會促使通常知識者,使用口服方式測試吡唑[4,3-d]嘧啶-7-酮(pyrazolo[4,3-d]pyrimidin-7-one)化合物治療雄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如此將引導至第3次附帶請求第1項請求項的標的,不需發明的技巧。」故認為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引證組合態樣,是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  「本件第5項修正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參考文獻1](我國舉發證據4之韓國對應案)和[參考文獻2](我國舉發證據13)、以及[參考文獻1]至[參考文獻3](我國舉發證據19)的結合就可輕易得知,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組合態樣,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5)原告辯稱西地那非(產品名稱威而鋼)為全世界銷受最    大的口服陽萎治療藥物,可作為專利進步性的佐證。然    商業性的成功屬於判斷進步性中輔因性的判斷因素,仍   需應判斷專利技術特徵是否確具有產業性、新穎性及進  步性為是否具專利性為優先;此外,商業上的成功,需 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發明之技術特徵而導致,而非如其他因素例如銷售技巧或廣告宣傳所造成,才可做為進步性的輔因性的判斷。惟威而鋼藥品係於系爭專利獲准後    始上市行銷,不能證明系爭專利於申請日有進步性;被    舉發化合物早已被舉發證據4揭示;眾所周知威而鋼以    「藍色小藥丸」之名成功行銷,頻繁於曝光於新聞等傳   播工具,無法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 而導致;威而鋼的包裝上並未依修正前專利法第79條規定標示系爭專利專利號碼,申請上市過程也未依藥事法第40條之2第1項公開專利字號或案號,無法得知威而鋼與系爭專利有關。4、系爭專利未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系爭專利說明書未載明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種類,亦未載明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且系爭專利說明書無實驗數據支持系爭專利化合物具有治療或預防勃起「不能」之功效,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無法據以實施。其次,系爭專利申請核准公告專利範圍第2項六種化合物,並無說明書實施例之支持,無法據以實施。(四)被告並無侵權行為,亦無損害賠償責任:1、被告之行為並未造成原告之損害:原告於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程序,自認威而鋼年銷售額達7億元之新聞報導,迄今原告並未提出於系爭藥品上市後,威而鋼銷售量減少之證據,既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欲保護之威而鋼銷售並未受到影響,自無任何損害可言。其次,就學名藥市場而言,於第一家學名藥廠進入市場後,原廠藥不僅不會降低售價,銷售量亦不會受到影響,市場銷售量更會因此攀升,依寰宇公司銷售市調統計資料,威而鋼銷售額,100年度為747,094,836元,101年度為748,625,016元。威而鋼銷售101年度較100年度成長1.76%,原告並未受有任何損失。再者,就SILDENAFIL成分獲准藥品許可證者,多達10張藥品輸入或製造許可證,喜力昂藥品已於去年年底上市行銷,因其為外國進口藥品,與威而鋼藥品間之競爭性,高於系爭藥品,且同類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尚有禮來藥廠的犀利士(CIALIS)、拜耳藥廠的樂威壯(LEVITRA)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學名藥喜力昂(SILDEGRA),加上威而鋼共五種競爭藥品在相同市場中相互影響,而且台灣市場近兩年來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縱使威而鋼銷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明顯與系爭藥品無關,故原告縱受有損害,亦非被告所致。2、縱使被告有造成損害,亦與原告請求之2億元,相去甚遠:(1)姑不論被告投入系爭藥品之製藥研發、申請許可藥證之成本均尚未回收,如今仍未使公司獲得純利。退步言之,僅能按被告整體營運利潤估計,被告101年度營運淨利率為8%,而被告所得利益不超過468,558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101年度系爭藥品100毫克部分銷售金額共3,904,651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銷售金額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1,952,326元,兩者合計5,856,977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468,558元。(2)退萬步言之,參照寰宇公司之統計調查數據,被告銷售系爭藥品所得利益亦不超過716,001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寰宇公司統計調查數據,系爭藥品101年度銷售統計金額為5,966,676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2,983,338元,兩者合計8,950,014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716,001元等語,資為抗辯。(五)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3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3 1 8",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3 1 1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9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9 2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0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0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6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6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7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7 1 7",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50",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3", "lawName": "商標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31", "lawName": "商標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16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第116769號「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與淤漿以及其用途」發明專利(下稱系爭專利1)、中華民國第198297號「含有鎢蝕刻抑制劑之拋光組合物」發明專利(下稱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分別自89年7月1日起至106年11月25日止、93年3月21日起至107年7月27日止。被告韓商東進公司及台灣東進化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灣東進公司)製造及供應,並由被告坤泰公司進口及經銷供他人使用的化學機械磨光淤漿產品(下稱系爭產品),侵害系爭專利,原告爰依專利法第96條第1項規定,請求排除侵害。(二)系爭產品侵害系爭專利:1.系爭專利1係關於一種包含鐵觸媒與安定劑之化學機械磨光先質組合物,系爭產品經試驗確認其中至少包含用作觸媒之鐵及用做安定劑之丙二酸等成分,故系爭產品至少直接侵害系爭專利1請求項第8、10、11、21、22、24,及28至31,34、35項,並間接侵害系爭專利1請求項第1、4、9至11、15、21、22、24,及28至35項。2.系爭專利2係關於一種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其包含一可蝕刻鎢的化合物與至少一鎢蝕刻抑制劑,其中該鎢蝕刻抑制劑包含一包含含氮雜環官能基之化合物,且該組合物之pH值低於9。而系爭產品經試驗確認其中至少包含苯并異噻唑啉酮(即一包含含氮雜環官能基之化合物),且具有2.6之pH值,因四甲基氫氧化銨(TMAH)屬系爭專利2獨立請求項1中之鎢蝕刻抑制劑,其係包含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之官能基的化合物;且因三乙醇胺(TEA)屬鎢蝕刻抑制劑,其係包含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之官能基的化合物,以及因系爭專利2獨立請求項1中之鎢蝕刻抑制劑包含含硫胺基酸以外之胺基酸,故系爭產品至少間接侵害系爭專利2請求項第1、6、11至13、17至24、27、28、30,及32至34項。3.根據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下稱工研院)所為之檢測報告,可證系爭產品直接侵害系爭專利1範圍第8、10、11、21、22、24、28至31、34及35項,並間接侵害系爭專利1範圍第1、4、9至11、15、21、22、24、28至31、34及35項,亦間接侵害系爭專利2範圍第1、6、9、11至13、17至24、27、28、30及32至34項。4.依市場商情,被告韓商東進公司所產製之系爭產品侵害原告所有之系爭專利,該公司於韓國生產製造系爭產品,由經銷商如坤泰公司協助進口我國後,供應台灣半導體廠商使用。此外,根據台灣「SEMICONTaiwan2015國際半導體展」之官方網頁,亦可證明韓商東進公司為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之製造商,原告曾於105年4月8日發函要求韓商東進公司停止侵害原告專利權行為,但其僅覆函否認侵權行為;原告相信韓商東進公司仍持續從事侵害原告專利權之行為。(三)系爭專利1具有效性:第三人等及被告曾就系爭專利1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分別提起三次舉發程序,然該等舉發案件皆遭受「舉發不成立」之處分決定,且該專利之有效性於行政訴訟中更經鈞院104年度行專訴第33號及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判字第130號判決予以肯認。被告不服前述「舉發不成立」之審定處分且向經濟部提起訴願,經濟部已於106年10月25日以經訴字第10606311740號訴願決定書作成「訴願駁回」之決定。又系爭專利1未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71條第3款:1.系爭專利1說明書第20頁記載「根據實施例1之方法製備五種磨光淤漿以研究添加一種硝酸鐵觸媒及/或一種過氧化氫氧化劑對於CMP淤漿之鎢磨光速率影響。各種淤漿包括5重量%之煙霧狀氧化矽。各種淤漿中之過氧化氫與硝酸鐵濃度如表1所示」,且第21頁記載「根據實施例1之方法製備與試驗五種磨光淤漿以研究添加一種硝酸鐵觸媒及/或一種單過硫酸鹽氧化劑對於CMP淤漿之鎢磨光速率影響…每種淤漿包括5.0重量%之煙霧狀氧化矽。該淤漿中之硝酸鐵與單過硫酸鹽之濃度如下表2所示」。由此可知,表1或表2所示之各種淤漿均含有相同比例之煙霧狀氧化矽,其係用作如被告所指之磨料。換言之,該等試驗皆具有相同的磨料種類及含量。因此,該磨料屬該等試驗中之控制變因,故該等試驗結果所顯示出來的差異應非磨料或其含量所致。2.細繹系爭專利1說明書表1及表2所示數據可知,硝酸鐵觸媒與氧化劑之間確實能產生強烈的協合效果。所謂協合效果係指二種以上試劑的相互作用產生了較該等試劑個別效果之總和更大的組合效果。如表1所示,淤漿2及3的添加劑(即單獨使用過氧化氫氧化劑或硝酸鐵觸媒)效果總和僅為676埃/分鐘(即291與385埃/分鐘之總和)之鎢磨光速率。然,將該等添加劑併用(即淤漿5)卻能產生6214埃/分鐘之磨光速率,相當於將鎢磨光速率提高了一個級數。又如表2所示,淤漿2及3的添加劑(即單獨使用Oxone氧化劑或硝酸鐵觸媒)效果總和僅為555埃/分鐘(即291與264埃/分鐘之總和)之鎢磨光速率,然,併用該等添加劑之淤漿5卻能產生3396埃/分鐘之磨光速率。3.由上可知,該協合效果之成因顯然為「硝酸鐵觸媒及氧化劑之組合效果」,而與「硝酸鐵及氧化矽之間」或「氧化劑與氧化矽之間」之效果較無關連。由於氧化劑及觸媒併用之效果顯然遠大於彼等個別使用效果之總和,即屬協合效果,故系爭專利1說明書業已證明該協合效果係發生於觸媒及氧化劑間。縱在過氧化氫氧化劑及硝酸鐵之併用下,磨料的種類及含量會影響化學機械研磨之速率;惟表3之淤漿7及淤漿8並非因選用氧化矽磨料而展現出較高的鎢磨光速率,而是表9之淤漿1中的硝酸鐵觸媒無法發揮與氧化劑之間的協合功效,進而顯現出較低的鎢磨光速率。系爭專利1說明書並無未載明觸媒與氧化劑產生協合效果之實施必要之事項。(四)被證1、2、3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1請求項1、4、8至11、15、21、22、24,及28至31、34、35,不具進步性:1.系爭專利1請求項1係關於一種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種氧化劑,其係一種包含至少一種過氧基(-O-O-)之化合物;與至少一種具有多個氧化部位之鐵觸媒;其中該氧化劑係不同於該觸媒。固然被證1揭示較佳的氧化成分包含硝酸鐵、過氧化物及其混合物,但並未明確記載可併用2種以上之氧化組分,更未針對氧化劑之組合進一步的探討。而被證1實施例所例示之淤漿均以5%硝酸鐵作為單一氧化劑,並未使用多種氧化劑之組合;且由於說明書及其記載之相關實施例均係討論如何藉由選擇特定表面積與粒徑之細金屬氧化物粒子,以達成提高拋光品質及選擇率之功效,因此,通常知識者難有任何動機去採用特定氧化成分之組合。縱將被證1所揭示之較佳氧化成分進行組合,由於該組合包括無數的組合情形,實難以如被告所稱可輕易達成硝酸鹽及過氧化物之組成成分之組合。依被證1之揭示內容,通常知識者實無法預期前述協合功效。2.被證2係有關於過氧化氫的教科書,被證3係有關於Fenton反應之期刊論文,所揭示內容皆與CMP技術無關,亦未教示或建議可於CMP中併用過氧化氫及鐵觸媒。縱使CMP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無意間觀得被證2或被證3之內容,亦無於CMP中併用過氧化氫及鐵觸媒之動機。此外,被證2及3皆教示例如鐵等離子具有多重氧化狀態的金屬會增加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故不利地降低過氧化氫的穩定性,降低過氧化氫所可提供之效益。因此,CMP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2、3之教導,為了保持過氧化氫之活性,不僅沒有將過氧化氫與鐵觸媒組合使用之動機,反而會避免於含有過氧化氫之CMP組合物中使用鐵觸媒。是以,被證2、3對於CMP領域中併用硝酸鐵及過氧化物實構成反向教示。3.被證2、3教示鐵離子作為觸媒催化過氧化氫之分解,且被證3明確揭示其反應機制僅涉及鐵離子及過氧化氫,與系爭專利1中之鐵觸媒之目的係欲將電子自該欲氧化之金屬轉移至該氧化劑不同。由於被證1至3皆未同時揭露系爭專利1於「CMP操作」中併用「過氧基氧化劑」與「鐵觸媒」之技術手段,被證2及3與CMP技術無關,且所揭示內容對於前述併用手段構成反向教示。因此,CMP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即使無意間同時觀得被證1至3之內容,亦無法預期於CMP操作中併用過氧基氧化劑與鐵觸媒於磨光速率上可展現出顯著的協合功效,依被證1、2、3之揭示內容組合實無法輕易完成系爭專利1請求項1。4.系爭專利1請求項8係關於一種化學機械磨光先質組合物,其包含鐵觸媒與安定劑之混合產物。由於被證1至3皆未同時揭露、教示或建議系爭專利1於「CMP操作」中使用「鐵觸媒」之技術手段,遑論是於CMP淤漿中添加鐵觸媒與安定劑。此外,所謂化學機械磨光先質組合物係指包括除了氧化劑以外之CMP淤漿,以利製備、包裝及運送,而在使用前才與過氧化氫或任何其他氧化劑併用,因此,該先質組合物仍會與氧化劑併用,以於磨光中顯著提高磨光速率。同前所述,依被證1至3揭示內容實無法輕易完成系爭專利1請求項8之技術特徵,遑論預期鐵觸媒與氧化劑之併用可於CMP操作中產生協合功效。而系爭專利1請求項4、9至11、15、21、22、24,及28至31、34至35之內容均包含前述技術特徵,同前揭理由,依被證1至3揭示內容實無法輕易完成系爭專利1該等請求項之技術特徵。(五)系爭專利2未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71條第1款及第3款:1.系爭專利2請求項1中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之「pH值低於9」之限制條件,參其說明書第7頁末段「在另一個具體實例中,本發明是一種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其包含一種可蝕刻鎢的化合物和至少一種鎢蝕刻抑制劑,其中該鎢蝕刻抑制劑是一種胺基烷基化合物、一種在溶液pH低於約9.0時可形成烷基銨離子的化合物和其混合物」,及第10頁第16行記載「鎢蝕刻抑制劑在組合物pH高至約9.0下發揮效用」,可知該pH低於9之限制條件係為使包含可形成烷基銨離子的化合物之鎢蝕刻抑制劑發揮技術效果。2.系爭專利2請求項9所進一步界定「可蝕刻鎢的pH值」之限制條件,由說明書第10頁第5至7行記載「許多氧化劑在低pH下以低速率蝕刻鎢。有時,組合物的pH可提高氧化劑蝕刻鎢的速率」,及說明書表4顯示使用過氧化氫作為鎢蝕刻氧化劑的泥漿45、50及52,在不同pH值(分別為2.3、5.0及7.0)下會展現出不同的蝕刻速率,可知請求項9所界定之pH限制條件係為使包含氧化劑之可蝕刻鎢的化合物達到所欲的鎢蝕刻速率。況專利權人業已刪除請求項9,故前述被告所指「無法蝕刻鎢之pH值」之依據業已不復存在。3.如上所述,系爭專利2說明書實例中所採用之2.3、5.0及7.0等pH值係為顯示pH值對氧化劑於鎢蝕刻速率上的影響,且低於9之pH值下,包含可形成烷基銨離子的化合物之鎢蝕刻抑制劑即能發揮抑制效果,爭專利2說明書對於請求項1中pH低於9之記載具可實施性。(六)被證4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2請求項1、6、9、11至13及22,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1.被證4並未揭露一種如系爭專利2請求項1所述之化學機械拋光組合物,其包含可蝕刻鎢的化合物及至少一種鎢蝕刻抑制劑,該鎢蝕刻抑制劑係選自至少包含下列一官能基之化合物、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胺基烷基、除含硫胺基酸以外之胺基酸,該至少一官能基係選自含氮雜環或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或其組合,其中該組合物之pH值低於9。2.被證4僅廣泛揭示一種可用於蝕刻銅、銀、鎢及其合金之拋光劑。該拋光劑包含蝕刻劑、及在蝕刻前在銅、銀及鎢上形成保護膜的化學試劑。雖然被證4廣泛揭示該化學試劑可包含苯并三唑(BTA)、甲苯三唑、苯并咪唑、三唑(彼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中之具有含氮雜環官能基之化合物)與例如半胱胺酸之含硫胺基酸(其在酸性環境下會形成丙基銨離子,即可對應系爭專利2中之可形成具有三個以上碳原子之烷基銨離子),但並未具體揭露該等化學試劑可用於拋光鎢。又被證4第【0007】段記載之中譯文:藉由使用含有為目標膜材料而特定的化學試劑之拋光劑所進行的CMP,若有一保護層形成於膜上時,等向化學拋光可藉此而抑制。由此可知,被證4清楚教示其化學試劑與所欲拋光之材料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另被證4第【0010】段末7行並記載之中譯文:當Cu或Cu合金係用作含金屬材料之主要成分時,BTA、BTA衍生物…係特別有效。相較之下,當W或W合金係用作含金屬材料之主要成分時,BPA(即N-苯氧基-N-苯基羥基胺)、BPA衍生物或其混合物則特別有效。此外,被證4關於BTA之特定揭示內容皆僅與Cu有關,而與W無涉。另關於半胱胺酸,被證4並未具體揭示其係適用於拋光何種金屬。3.系爭專利2說明書實例4為一種泥漿,其包含煙霧狀矽石、硝酸鐵、過氧化氫、及包含丙二酸、草酸及/或甘胺酸等酸性物質。縱使該泥漿包含了前述酸性物質,其pH值仍可使用例如氫氧化鉀等鹼性物質以調整至所需的pH值,例如pH7.0。顯見CMP組合物的pH值與其所包含的成份雖有關聯性,但並無必然的關聯性,而可視實際所需進而調整。4.據上,被證4並未具體揭示BTA、甲苯三唑、苯并咪唑、三唑及半胱胺酸可用作在鎢上形成保護膜之化學試劑,故被證4並未揭示系爭專利2中之鎢蝕刻抑制劑,且未揭示組合物之pH低於9。是以無法證明該等請求項所請發明喪失新穎性。基於相同理由,依附於或引用請求項1之附屬請求項6、9、11至13及22亦應具備新穎性。5.被證4僅廣泛揭示一種可用於蝕刻銅、銀、鎢及其合金之拋光劑,其包含可在銅、銀及鎢上形成保護膜的化學試劑。依被證4之揭示內容及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之通常知識,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仍無法輕易推知被證4所述之化學試劑BTA可用於鎢拋光。而被證4針對其化學試劑實際上僅提供了兩個實例:用於銅拋光之BTA化學試劑及用於鎢拋光之BPA化學試劑。換言之,被證4對於鎢拋光僅具體揭露BPA之化學試劑,但BPA之化學結構與爭系爭專利2所請鎢蝕刻抑制劑之結構差異甚遠,無法自BPA輕易推知系爭專利2所請鎢蝕刻抑制劑之任一化合物。又縱使被證4揭示BTA(具有含氮雜環)之化學試劑,其僅具體揭露BTA於銅拋光之用途。然於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已知BTA係一種傳統的銅蝕刻抑制劑,因此,基於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之通常知識,依被證4教示內容,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僅能確認其所教示BTA亦可在銅CMP過程中作為有效的腐蝕抑制劑。況且,如前所述,被證4本身即教示其化學試劑與所欲拋光之材料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在缺乏任何支持性的證據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無法自被證4輕易推知,這種傳統銅腐蝕抑制劑(BTA)是否能在鎢的CMP過程中作為有效的鎢蝕刻抑制劑。6.綜上,系爭專利2優先權日時之通常知識,已知BTA為銅的腐蝕抑制劑,再依被證4揭示內容僅能推知BTA亦可於銅的CMP過程作為蝕刻抑制劑,然不同基板間的拋光技術無法互相轉用,甚至可能達到相反效果(如前述之甘胺酸為例),且被證4並未提供BTA亦具鎢蝕刻之抑制效果之任何證據,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無法輕易推知被證4所揭示含BTA之拋光劑亦可用作鎢之拋光劑,或BTA具有鎢蝕刻抑制之功效,遑論進一步推及所有含氮雜環皆具有鎢蝕刻抑制效果。系爭專利2請求項1相對於被證4確實具備進步性。基於相同理由,依附於或引用請求項1之附屬請求項6、9、11至13及22亦應具備進步性。(七)被證4及被證1至3與被證5揭示內容之任意組合皆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2任一請求項,不具進步性:如前所述,被證4並未揭示或建議相對應於系爭專利2所述之鎢蝕刻抑制劑。被證1至3及5揭示內容亦與鎢蝕刻抑制劑毫無關連,故無法彌補被證4關於系爭專利2發明之前述教示缺陷之處,縱使依彼等揭示內容之任意組合,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仍無法輕易完成涉及前述技術特徵之系爭專利2任一請求項,故系爭專利2相對於前述任一證據組合皆具備進步性。(八)聲明:①被告等不得直接或間接、自行或委請他人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進口標以「DSW-2500」等型號之化學機械磨光淤漿產品(英文品名:Chemical-MechanicalPlanarizationSlurry)及其他侵害中華民國第116769號發明專利「化學機械磨光組合物與淤漿以及其用途」、中華民國第198297號發明專利「含有鎢蝕刻抑制劑之拋光組合物」之產品。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原告不具當事人適格:原告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仍有疑義,原告提出原證8讓與契約書A與原證9讓與契約書B,前者受讓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PF巴瑞斯公司及輝瑞愛爾蘭製造公司),後者讓與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C.P.國際藥廠及輝瑞愛爾蘭藥廠),由合夥組織觀之,為不同之外國法人,故原告並非專利權人,不具當事人適格。其次,原告自承於102年6月15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專屬授權登記,授權實施期間自101年1月1日起至系爭專利權屆滿日止,被授權人為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輝瑞大藥廠),系爭專利已專屬授權予輝瑞大藥廠,原告無實施本件訴訟之權能,自無當事人適格。(二)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應以85年12月11日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原告申請更正不應准許: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語焉不詳,原告未提出合理解釋,且原告屢次申請更正,迄未獲准,均不應審酌。參加人102年1月31日(102)智專三(四)02021字第10220135420號函所謂「原文說明書」,或「原文公告本」,不應予以審酌,原告不得據以為申請專利範圍解釋。2、西地那非並非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及,系爭專利說明書並無西地那非之記載,原告將西地那非植入,顯已逾   越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又「口服」並非系爭專利申   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 3、系爭專利核准後,原告8次申請專利更正,前7次之申請專利更正應視為撤回,最後1次申請更正並有失權效之適用。且比對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原告申請專利更正,已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依現行專利法第67條第4項規定,不應准許。(三)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系爭專利不具產業利用性: 系爭專利是否完成發明,應以申請日83年5月14日專利說明書為準,系爭專利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雄性動物之勃起不能,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20條有關產業利用性之規定,不具可專利性。其次,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近百種化合物,未能證明可治療勃起障礙。縱使系爭專利申請卷內有申復程序之附件,但其與申請人是否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完成發明,係屬不同範疇,原告無從抗辯已完成發明。系爭專利為未完成發明,不具產業可利用性。再者,系爭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保護範圍,對於西地那非未為任何揭露,而且說明書之記載也並非發明之真實方法,實施顯為不可能或甚為困難。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1)舉發證據4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V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可知式(I)化合物為PDEV抑制劑,可用以治療男性勃起障礙。 (2)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 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尤其舉發證據33揭示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型cGMPPDE即PDEV,再加上舉發證據32之IC50值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可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以達到治療勃起障礙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無關,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3)舉發證據19揭露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知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V抑制劑而當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舉發證據4、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在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對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性cGMPPDE(即cGMPPDEV,舉發證據33)具選擇性抑制能力,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之IC50值數據,系爭專利化合物作用於PDEV之IC50值(0.51至300nM),相較於作用於PDEIII之IC50值(23,000至100,000nM),顯得非常低,故系爭專利化合物低濃度即可抑制PDEV,係強效PDEV抑制劑。系爭專利化合物既為強效PDEV抑制劑,當然可以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達到治療勃起障礙之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並無相關。系爭專利於申請過程中之85年7月27日申復說明書,亦使用舉發證據4之PDE抑制數據說明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顯示系爭專利自承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選擇性抑制劑。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15頁第6至11行可知,其亦藉由很低的PDEV酶之IC50值,推論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有效而選擇性的抑制劑,也未證明系爭專利化合物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其次,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如Zaprinast)可治療勃起障礙。舉發證據13第154頁右欄最後段至第155頁左欄第一段上方揭示:「平滑肌放鬆似乎為PDEVA抑制劑最佳的潛在用途,且可能的醫療用途為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及治療勃起障礙」。組合舉發證據4第4頁以及舉發證據5第5頁,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的用途已包含治療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如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粥狀動脈硬化、中風、支氣管炎、腸蝡動失常。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22補強,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對照舉發證據4和舉發證據13所揭示「PDEVA抑制劑」以及「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可直接推導系爭專利化合物即「PDEV抑制劑」,除用於治療「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等病症,亦可治療勃起障礙。再者,舉發證據19揭示:使用Zaprinast(M&B22948),其為選擇性的cGMPPDEs抑制劑,人類陰莖海綿體的放鬆,無論是透過電刺激或增加NO,皆可使用Zaprinast來增進其效果。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舉發證據19揭示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對照舉發證據4,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抑制劑而當然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4的說明書並經舉發證據32、33補強,理解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之推衍過程,再加上舉發證據13告知PDEV抑制劑可以治療勃起障礙,技藝人士可輕易推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治療勃起障礙,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舉發證據4、10、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3、19已如上開說明,舉發證據10第875頁的圖6中揭示陰莖勃起之神經NO/cGMP機轉,且於第872頁的摘要中第二段最後一行至第三段亦說明在海綿體內注射cGMP相較於cAMP的誘導,對於勃起的反應有較佳的功效,且神經NO/cGMP機轉為陰莖平滑肌鬆弛及勃起之的途徑。因此,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0、舉發證據13及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確定: 「(D48)(舉發證據13)文件和(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所提出之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有相同的醫療用途,另外也提出治療勃起障礙為進一步的醫療指示。所以,(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和(D48)(舉發證據13)文件所揭露的內容至少會促使通常知識者,使用口服方式測試吡唑[4,3-d]嘧啶-7-酮(pyrazolo[4,3-d]pyrimidin-7-one)化合物治療雄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如此將引導至第3次附帶請求第1項請求項的標的,不需發明的技巧。」故認為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引證組合態樣,是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  「本件第5項修正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參考文獻1](我國舉發證據4之韓國對應案)和[參考文獻2](我國舉發證據13)、以及[參考文獻1]至[參考文獻3](我國舉發證據19)的結合就可輕易得知,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組合態樣,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5)原告辯稱西地那非(產品名稱威而鋼)為全世界銷受最    大的口服陽萎治療藥物,可作為專利進步性的佐證。然    商業性的成功屬於判斷進步性中輔因性的判斷因素,仍   需應判斷專利技術特徵是否確具有產業性、新穎性及進  步性為是否具專利性為優先;此外,商業上的成功,需 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發明之技術特徵而導致,而非如其他因素例如銷售技巧或廣告宣傳所造成,才可做為進步性的輔因性的判斷。惟威而鋼藥品係於系爭專利獲准後    始上市行銷,不能證明系爭專利於申請日有進步性;被    舉發化合物早已被舉發證據4揭示;眾所周知威而鋼以    「藍色小藥丸」之名成功行銷,頻繁於曝光於新聞等傳   播工具,無法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 而導致;威而鋼的包裝上並未依修正前專利法第79條規定標示系爭專利專利號碼,申請上市過程也未依藥事法第40條之2第1項公開專利字號或案號,無法得知威而鋼與系爭專利有關。4、系爭專利未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系爭專利說明書未載明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種類,亦未載明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且系爭專利說明書無實驗數據支持系爭專利化合物具有治療或預防勃起「不能」之功效,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無法據以實施。其次,系爭專利申請核准公告專利範圍第2項六種化合物,並無說明書實施例之支持,無法據以實施。(四)被告並無侵權行為,亦無損害賠償責任:1、被告之行為並未造成原告之損害:原告於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程序,自認威而鋼年銷售額達7億元之新聞報導,迄今原告並未提出於系爭藥品上市後,威而鋼銷售量減少之證據,既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欲保護之威而鋼銷售並未受到影響,自無任何損害可言。其次,就學名藥市場而言,於第一家學名藥廠進入市場後,原廠藥不僅不會降低售價,銷售量亦不會受到影響,市場銷售量更會因此攀升,依寰宇公司銷售市調統計資料,威而鋼銷售額,100年度為747,094,836元,101年度為748,625,016元。威而鋼銷售101年度較100年度成長1.76%,原告並未受有任何損失。再者,就SILDENAFIL成分獲准藥品許可證者,多達10張藥品輸入或製造許可證,喜力昂藥品已於去年年底上市行銷,因其為外國進口藥品,與威而鋼藥品間之競爭性,高於系爭藥品,且同類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尚有禮來藥廠的犀利士(CIALIS)、拜耳藥廠的樂威壯(LEVITRA)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學名藥喜力昂(SILDEGRA),加上威而鋼共五種競爭藥品在相同市場中相互影響,而且台灣市場近兩年來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縱使威而鋼銷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明顯與系爭藥品無關,故原告縱受有損害,亦非被告所致。2、縱使被告有造成損害,亦與原告請求之2億元,相去甚遠:(1)姑不論被告投入系爭藥品之製藥研發、申請許可藥證之成本均尚未回收,如今仍未使公司獲得純利。退步言之,僅能按被告整體營運利潤估計,被告101年度營運淨利率為8%,而被告所得利益不超過468,558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101年度系爭藥品100毫克部分銷售金額共3,904,651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銷售金額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1,952,326元,兩者合計5,856,977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468,558元。(2)退萬步言之,參照寰宇公司之統計調查數據,被告銷售系爭藥品所得利益亦不超過716,001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寰宇公司統計調查數據,系爭藥品101年度銷售統計金額為5,966,676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2,983,338元,兩者合計8,950,014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716,001元等語,資為抗辯。(五)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原告為我國商標註冊第01584994、00123387、01438652、00121827號「誠品」商標及第01595160號「誠品講堂」商標(下合稱據爭五商標)的商標權人。被告前瞻國際留學遊學顧問諮詢有限公司(下稱前瞻公司)未經原告同意,即在其經營之「誠品留學中心」網站、「誠品藝術學院」網站、Facebook網頁及其所經營之台北市、桃園市、中壢市、新竹市及台中市分公司等處,使用「誠品」、「誠品藝術學院」、「誠品留學」及「誠品遊學」等與據爭五商標相同或高度近似之圖樣;被告驅勢文教事業有限公司(下稱驅勢公司)則係與前瞻公司對外共同使用「誠品驅勢顧問團隊」與「誠品驅勢留遊學代辦中心」等與據爭五商標相同或高度近似之圖樣,侵害原告對於據爭五商標的商標權。原告因此提起本訴訟,請求被告二公司及其法定代理人(下合稱被告)連帶給付損害賠償新臺幣(下同)200萬元。被告則提出兩商標並不近似且指定使用於非同一或類似之服務,以及其為善意合理使用且非作為商標使用等抗辯。乙、雙方的主張壹、原告方面一、據爭「誠品」商標係指定使用於「舞蹈之教授或指導服務;舞蹈及相關藝術之文教活動之策劃;知識或技術方面之傳授;舉辦各種講座」等、「知識或技術之傳授、舉辦各種講座」等、「為他人籌組娛樂或教育俱樂部、娛樂或教育俱樂部、圖像藝術設計」、「代理各種百貨、圖書、文具、圖晝、藝品之進出口服務及經銷服務。各種書刊、雜誌、文具、禮品之零售服務」等服務;據爭「誠品講堂」商標則指定使用於「安排及舉行學術討論會;安排及舉行研討會;安排及舉行座談會;安排及舉行講習會;舉辦各種講座;籌辦文化或教育目的之展覽」等服務。據爭「誠品」商標與被告使用的「誠品」商標(下稱系爭「誠品」商標)相同,被告又將系爭「誠品」商標使用在與據爭商標註冊指定使用同一的服務上,違反商標法第68條第1款規定。縱使被告未違反前揭規定,其將系爭「誠品」商標使用於「留、遊學代辦」、「專業藝術諮詢和作品指導」、「語言考試課程」、「語文考試書刊零售」等服務,亦與據爭「誠品」商標指定使用的「舞蹈之教授或指導服務;知識或技術方面之傳授;舉辦各種講座」、「代理各種圖書之進出口服務及經銷服務。各種書刊、雜誌、之零售服務。」等服務相類似,且有致使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可能,違反商標法同條第2款規定。又即使可認為被告使用系爭「誠品」商標於其「藝術學院」的行為,可解釋為以「誠品藝術學院」作為商標,則「誠品藝術學院」商標與原告的據爭第01595160號「誠品講堂」商標,亦顯然為近似商標,同時又使用在同一或類似服務,客觀上存在使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可能性,違反商標法同條第3款規定。
(一)原告不具當事人適格:原告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仍有疑義,原告提出原證8讓與契約書A與原證9讓與契約書B,前者受讓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PF巴瑞斯公司及輝瑞愛爾蘭製造公司),後者讓與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C.P.國際藥廠及輝瑞愛爾蘭藥廠),由合夥組織觀之,為不同之外國法人,故原告並非專利權人,不具當事人適格。其次,原告自承於102年6月15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專屬授權登記,授權實施期間自101年1月1日起至系爭專利權屆滿日止,被授權人為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輝瑞大藥廠),系爭專利已專屬授權予輝瑞大藥廠,原告無實施本件訴訟之權能,自無當事人適格。(二)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應以85年12月11日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原告申請更正不應准許: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語焉不詳,原告未提出合理解釋,且原告屢次申請更正,迄未獲准,均不應審酌。參加人102年1月31日(102)智專三(四)02021字第10220135420號函所謂「原文說明書」,或「原文公告本」,不應予以審酌,原告不得據以為申請專利範圍解釋。2、西地那非並非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及,系爭專利說明書並無西地那非之記載,原告將西地那非植入,顯已逾   越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又「口服」並非系爭專利申   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 3、系爭專利核准後,原告8次申請專利更正,前7次之申請專利更正應視為撤回,最後1次申請更正並有失權效之適用。且比對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原告申請專利更正,已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依現行專利法第67條第4項規定,不應准許。(三)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系爭專利不具產業利用性: 系爭專利是否完成發明,應以申請日83年5月14日專利說明書為準,系爭專利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雄性動物之勃起不能,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20條有關產業利用性之規定,不具可專利性。其次,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近百種化合物,未能證明可治療勃起障礙。縱使系爭專利申請卷內有申復程序之附件,但其與申請人是否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完成發明,係屬不同範疇,原告無從抗辯已完成發明。系爭專利為未完成發明,不具產業可利用性。再者,系爭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保護範圍,對於西地那非未為任何揭露,而且說明書之記載也並非發明之真實方法,實施顯為不可能或甚為困難。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1)舉發證據4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V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可知式(I)化合物為PDEV抑制劑,可用以治療男性勃起障礙。 (2)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 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尤其舉發證據33揭示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型cGMPPDE即PDEV,再加上舉發證據32之IC50值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可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以達到治療勃起障礙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無關,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3)舉發證據19揭露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知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V抑制劑而當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舉發證據4、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在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對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性cGMPPDE(即cGMPPDEV,舉發證據33)具選擇性抑制能力,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之IC50值數據,系爭專利化合物作用於PDEV之IC50值(0.51至300nM),相較於作用於PDEIII之IC50值(23,000至100,000nM),顯得非常低,故系爭專利化合物低濃度即可抑制PDEV,係強效PDEV抑制劑。系爭專利化合物既為強效PDEV抑制劑,當然可以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達到治療勃起障礙之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並無相關。系爭專利於申請過程中之85年7月27日申復說明書,亦使用舉發證據4之PDE抑制數據說明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顯示系爭專利自承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選擇性抑制劑。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15頁第6至11行可知,其亦藉由很低的PDEV酶之IC50值,推論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有效而選擇性的抑制劑,也未證明系爭專利化合物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其次,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如Zaprinast)可治療勃起障礙。舉發證據13第154頁右欄最後段至第155頁左欄第一段上方揭示:「平滑肌放鬆似乎為PDEVA抑制劑最佳的潛在用途,且可能的醫療用途為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及治療勃起障礙」。組合舉發證據4第4頁以及舉發證據5第5頁,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的用途已包含治療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如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粥狀動脈硬化、中風、支氣管炎、腸蝡動失常。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22補強,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對照舉發證據4和舉發證據13所揭示「PDEVA抑制劑」以及「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可直接推導系爭專利化合物即「PDEV抑制劑」,除用於治療「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等病症,亦可治療勃起障礙。再者,舉發證據19揭示:使用Zaprinast(M&B22948),其為選擇性的cGMPPDEs抑制劑,人類陰莖海綿體的放鬆,無論是透過電刺激或增加NO,皆可使用Zaprinast來增進其效果。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舉發證據19揭示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對照舉發證據4,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抑制劑而當然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4的說明書並經舉發證據32、33補強,理解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之推衍過程,再加上舉發證據13告知PDEV抑制劑可以治療勃起障礙,技藝人士可輕易推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治療勃起障礙,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舉發證據4、10、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3、19已如上開說明,舉發證據10第875頁的圖6中揭示陰莖勃起之神經NO/cGMP機轉,且於第872頁的摘要中第二段最後一行至第三段亦說明在海綿體內注射cGMP相較於cAMP的誘導,對於勃起的反應有較佳的功效,且神經NO/cGMP機轉為陰莖平滑肌鬆弛及勃起之的途徑。因此,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0、舉發證據13及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確定: 「(D48)(舉發證據13)文件和(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所提出之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有相同的醫療用途,另外也提出治療勃起障礙為進一步的醫療指示。所以,(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和(D48)(舉發證據13)文件所揭露的內容至少會促使通常知識者,使用口服方式測試吡唑[4,3-d]嘧啶-7-酮(pyrazolo[4,3-d]pyrimidin-7-one)化合物治療雄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如此將引導至第3次附帶請求第1項請求項的標的,不需發明的技巧。」故認為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引證組合態樣,是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  「本件第5項修正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參考文獻1](我國舉發證據4之韓國對應案)和[參考文獻2](我國舉發證據13)、以及[參考文獻1]至[參考文獻3](我國舉發證據19)的結合就可輕易得知,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組合態樣,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5)原告辯稱西地那非(產品名稱威而鋼)為全世界銷受最    大的口服陽萎治療藥物,可作為專利進步性的佐證。然    商業性的成功屬於判斷進步性中輔因性的判斷因素,仍   需應判斷專利技術特徵是否確具有產業性、新穎性及進  步性為是否具專利性為優先;此外,商業上的成功,需 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發明之技術特徵而導致,而非如其他因素例如銷售技巧或廣告宣傳所造成,才可做為進步性的輔因性的判斷。惟威而鋼藥品係於系爭專利獲准後    始上市行銷,不能證明系爭專利於申請日有進步性;被    舉發化合物早已被舉發證據4揭示;眾所周知威而鋼以    「藍色小藥丸」之名成功行銷,頻繁於曝光於新聞等傳   播工具,無法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 而導致;威而鋼的包裝上並未依修正前專利法第79條規定標示系爭專利專利號碼,申請上市過程也未依藥事法第40條之2第1項公開專利字號或案號,無法得知威而鋼與系爭專利有關。4、系爭專利未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系爭專利說明書未載明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種類,亦未載明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且系爭專利說明書無實驗數據支持系爭專利化合物具有治療或預防勃起「不能」之功效,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無法據以實施。其次,系爭專利申請核准公告專利範圍第2項六種化合物,並無說明書實施例之支持,無法據以實施。(四)被告並無侵權行為,亦無損害賠償責任:1、被告之行為並未造成原告之損害:原告於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程序,自認威而鋼年銷售額達7億元之新聞報導,迄今原告並未提出於系爭藥品上市後,威而鋼銷售量減少之證據,既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欲保護之威而鋼銷售並未受到影響,自無任何損害可言。其次,就學名藥市場而言,於第一家學名藥廠進入市場後,原廠藥不僅不會降低售價,銷售量亦不會受到影響,市場銷售量更會因此攀升,依寰宇公司銷售市調統計資料,威而鋼銷售額,100年度為747,094,836元,101年度為748,625,016元。威而鋼銷售101年度較100年度成長1.76%,原告並未受有任何損失。再者,就SILDENAFIL成分獲准藥品許可證者,多達10張藥品輸入或製造許可證,喜力昂藥品已於去年年底上市行銷,因其為外國進口藥品,與威而鋼藥品間之競爭性,高於系爭藥品,且同類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尚有禮來藥廠的犀利士(CIALIS)、拜耳藥廠的樂威壯(LEVITRA)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學名藥喜力昂(SILDEGRA),加上威而鋼共五種競爭藥品在相同市場中相互影響,而且台灣市場近兩年來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縱使威而鋼銷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明顯與系爭藥品無關,故原告縱受有損害,亦非被告所致。2、縱使被告有造成損害,亦與原告請求之2億元,相去甚遠:(1)姑不論被告投入系爭藥品之製藥研發、申請許可藥證之成本均尚未回收,如今仍未使公司獲得純利。退步言之,僅能按被告整體營運利潤估計,被告101年度營運淨利率為8%,而被告所得利益不超過468,558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101年度系爭藥品100毫克部分銷售金額共3,904,651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銷售金額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1,952,326元,兩者合計5,856,977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468,558元。(2)退萬步言之,參照寰宇公司之統計調查數據,被告銷售系爭藥品所得利益亦不超過716,001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寰宇公司統計調查數據,系爭藥品101年度銷售統計金額為5,966,676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2,983,338元,兩者合計8,950,014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716,001元等語,資為抗辯。(五)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2 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5",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5 1 4",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5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9 6",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6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4",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4-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7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7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77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0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排除侵害專利權等
(一)原告為發明第I000000號「電容式觸控裝置的偵測方法」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民國101年11月1日至117年4月1日止(下稱系爭專利)。詎被告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禾瑞亞公司)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竟製造並販售侵害系爭專利之觸控控制器產品(下稱系爭產品),經原告鑑定後認系爭產品落入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而屬侵權。被告侵害行為,所造成之損害於起訴時尚難以計算,原告暫先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請求賠償最低金額新台幣(下同)150萬元。被告蘇明陽為被告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自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爰依專利法第96條第1、2項、第97條第1項第2、3款、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提起本件請求。(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揭露內容已符合「可以據以實施」要件;申請專利範圍之記載亦符合「明確性」要件,並無被告所稱違反專利法第26條規定之情事:(1)系爭專利在「實施方式」中已經明確記載,一般小尺寸觸控面板的觸控偵測方法是以一次選取兩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以取得ADC值,並利用這兩個ADC值中的一個較佳值,作為其中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其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是以循序式進行,因此在針對大尺寸觸控面板所使用「多個積體電路」的架構下會有邊界位置感應線判斷的問題(如第四圖所示),系爭專利提出了在使用「多個積體電路」的架構下的三種不同實施例,即第一實施例所採用的「平均」方式,其對感應線充放電的方式是以一次選取兩條感應線並循序式進行,而當在邊界位置時則以「平均」方式取得一較佳的ADC值作為邊界位置感應線的感應量;原告繼之以思考,更提出第二實施例,即延續第一實施例中所揭露,對感應線充放電的方式是以一次選取兩條感應線並循序式進行,由於這部分在第一實施例中的揭露已經明確記載,因此第二實施例的記載內容著重在將邊界感應線的掃描切換「單一感應線掃描模式」,而且因為只有單一感應線的感應量可能會有不正確或偏小的情形,第二實施例提出了解決方案,即是將所量得之單一感應線的感應量進行調整程序,如將其乘上2;有了第二實施例之「單一感應線掃描模式」的啟發,原告進而思及,若能改良習知一次選取兩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掃描方法,將對所有感應線充放電的操作方式改良為一次只選取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方式操作,並輔之以第二實施例中所教示將單一感應線的感應量進行調整程序,就能改善感應量不正確或偏小的情形。因此,對於系爭專利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系爭專利申請時的通常知識以及發明說明的記載,無須過度實驗,即能瞭解其內容,據以使用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並解決整理效能不佳以及邊界感應線之感應量判斷的問題,並且產生預期的功效。(2)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相當明確,即是使用多個積體電路,每一個積體電路每次只對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以取得ADC值,對於系爭專利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記載,參酌申請時的通常知識,即可明確瞭解其意義,就是使用多個積體電路,每一個積體電路循序地每次只對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以取得ADC值,對於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範圍不會產生疑義,符合「申請專利範圍記載明確」之法定要件,且為發明說明及圖式所支持。(三)系爭專利具新穎性:(1)在「系統架構」上,習知技術使用「單一」顆積體電路(APA式或AI式)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感測技術,有整體效能不佳及應用受限的問題;在「偵測方法」上,習知技術使用一次同時選取「兩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在「多個」積體電路架構下,會有邊界感應線的感應量判斷問題。而系爭爭專利所提出使用「多個」積體電路(以AI式為例)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感測技術,及使用「多個」顆積體電路,每一個積體電路每次只對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偵測方法,可以改善習知技術之上揭問題。(2)系爭專利說明書係以使用兩顆AI型陣列電容式積體電路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為例,說明系爭發明在「系統架構」上的技術內容。相較於採用APA型陣列電容式積體電路為實施例做說明,採用AI型陣列電容式積體電路作為實施例,更能簡單清楚呈現解決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手段,即使用「多個」積體電路來進行電容式觸控的架構。相對於APA型陣列電容式因感測器(pointsensor)之不同選擇會有使用自電容或互電容之差異,而系爭專利使用AI型陣列電容式為例進行說明,更能簡單清楚說明實施系爭專利之發明。惟不能因此將系爭專利限制於AI型陣列電容式的技術範圍,因對於系爭專利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無須過度實驗的情況下,即能瞭解系爭專利之發明內容,並可據以實施至APA型陣列電容式的觸控感測。(3)據上,系爭專利與習知技術不同,具新穎性。(四)被證7、8均不足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擬制新穎性:(1)被證7揭露之感測電路雖可以包括一或多個微控制器,但由於感測電路並不會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因此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使用多個觸控積體電路,且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技術特徵不相同;又被證7揭露驅動電路每次對一個群組(包含多條驅動列)同時進行施加群組脈衝(即充放電),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技術特徵亦不相同。被證7並未揭露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所有的技術特徵,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請之發明不具擬制新穎性。(2)被證8揭露之感測電路雖可以包括一或多個微控制器,但由於感測電路並不會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因此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使用多個觸控積體電路,且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技術特徵不相同。被證8揭露了驅動電路每次對一個群組(包含多條驅動列)同時進行施加群組脈衝(即充放電),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技術特徵顯然不相同。被證8並未揭露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所有的技術特徵,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請之發明不具擬制新穎性。(五)被證3、5、9之組合、或被證5、9、10之組合均不足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具進步性:被告雖提出之被證3、5、9之組合,或被證5、9、10之組合,主張系爭專利不且進步性云云,惟查,被證5與被證9分屬於不同的技術領域,且上開二種證據之組合方式,不論任何一種,各引證案並未揭露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有的技術特徵,且系爭專利與各引證案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相同,各引證案間缺乏組合的動機,故被證3、5、9之組合,或被證5、9、10之組合,均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具進步性。(六)被控侵權之觸控控制器使用之偵測方法,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6範圍:系爭產品所使用之觸控偵測方法中,在其「逐條驅動模式」時,即每個驅動器EX5418會一次只對一條感應線之驅動線進行充放電,與引證案所揭露的技術內容並不相同,因此系爭產品並非使用習知技術。被告主張系爭產品適用「先前技術阻卻」,即被告已承認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均等範圍,然被告卻又主張系爭產品不適用「均等論」,顯係自相矛盾。又系爭專利確具功效,並無被告所辯不具專利性之情事,系爭產品所使用之技術方法確已侵害系爭專利權。(七)原告於觸控產品研發已久,於國內外取得多項專利,並領先國內同業推出多種觸控產品。系爭專利亦於97年4月2日提出申請,並於98年10月16日公開,足可推知被告蘇明陽於綜理被告禾瑞亞公司業務時,應已能知悉系爭專利專利申請範圍內容,然被告公司並未獲原告同意使用系爭專利,而製造、販售之系爭產品侵害系爭專利權,是被告就侵害專利權之行為,自有故意,被告蘇明陽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應與被告禾瑞亞公司負擔連帶賠償責任。(八)並聲明:(1)被告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得未經原告同意而使用、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使用原告所有「電容式觸控裝置的偵測方法」發明專利(公告號數暨證書號數:第I000000號)之觸控控制器產品及以上開方法直接製成之消費性電子產品零組件及成品。(2)共同被告應連帶給付新台幣(下同)1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按法定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予原告。(3)請准以現金或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竹科分行之可轉讓定期存單供擔保宣告假執行。貳、被告答辯意旨略以:(一)被告禾瑞亞公司使用之技術並未侵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分析表解如下:6A一種電容式觸控裝置的偵測方法;6B該電容式觸控裝置包含一觸控板具有多條感應線以及;6C多個觸控積體電路用以掃描該多條感應線;(該偵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6D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6E以取得一類比數位轉換值;以及;6F利用該類比數位轉換值判斷所使用的感應線的感應量。而系爭產品可分析表解如下:6a系爭產品使用電容式觸控螢幕的偵測方法,6b該電容式觸控螢幕包含一觸控板具有多條驅動線及偵測線,6c多個觸控積體電路,其中2個觸控積體電路為驅動器,其負責驅動,1個觸控積體電路為偵測器,其負責偵測,6d每個驅動器每次只使用一條驅動線進行充放電,但偵測器不會對任何偵測線進行充放電,6e以取得一組類比訊號;以及,6f利用微程序控制器將類比訊號轉換為類比數位轉換值,以判斷感應點的感應量。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比對,有3個分析項相同6A、6B、6C,3個分析項6D、6E、6F不相同,依據全要件原則理論,系爭產品之偵測方法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相同。再者,系爭產品是在互電容模式操作下,進行觸控螢幕之觸控偵測,並無邊界問題,因此並未利用系爭專利之技術手段及功能,故不適用「均等論」。(二)系爭專利之發明說明未充分揭露,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無法據以實施,違反修正前專利法第26條第2項規定: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目的為解決邊界感應線的偵測問題,然系爭專利說明書中僅記載第三實施例的流程,其實施之必要技術特徵皆只以單純地功能性用語來定義其構成該必要技術特徵的必要元件或步驟,例如,該偵測方法之第一步驟(S50)述及「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以取得一類比數位轉換值」,上述說明並未具體指明:「只使用一條感應線」是指那一條?所謂「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是如何選取該條感應線?該多個觸控積體電路係如何操作?第三個實施例之第二步驟(S52)述及「利用該類比數位轉換值判斷所使用的感應線的感應量」,但說明書中並未記述該步驟中之該「判斷」要如何進行?第三實施例的目的係為了解決邊界問題,即解決只使用一條感應線的ADC值來判斷感應量時不正確或偏小的問題,因此,第三實施例的步驟中必須要有可解決該問題之手段,而綜觀步驟S50及S52,就只能利用「判斷」來克服感應量不正確或偏小的問題,「判斷」的方法為該偵測方法達成預期功效之必要及關鍵技術內容,說明書必須充份揭露發明所需的內容,惟系爭說明書對於「判斷」的方法未予以充份揭露,以致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不能瞭解發明的內容,違反了專利法第26條第2項之規定。(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明確,違反修正前專利法第26條第3項規定:系爭專利說明書及圖式可得知系爭專利之目的在於解決具有多顆AI型陣列電容式觸控IC之觸控面板在邊界感應線的偵測,並不是用於非自電容模式的觸控裝置,亦不是用來作為非邊界的感應線的偵測。然而在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原告並未記載該偵測方法是應用於邊界的感應線的偵測,而容易使公眾誤以為該偵測方法是適用於所有感應線的偵測。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第一步驟述及「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以取得一類比數位轉換值」,上述說明並未具體指明:「只使用一條感應線」是指那一條?所謂「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是如何選取該條感應線?該多個觸控積體電路係如何操作?第6項之第二步驟述及「利用該類比數位轉換值判斷所使用的感應線的感應量」,但說明書中並未記述該步驟中之該「判斷」要如何進行?而說明書亦未對於「判斷」提出具體及充份的說明,究竟是將ADC值直接作為感應量?還是將ADC值乘上一個係數後得到感應量?又或者有其他的處理方式?致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不能瞭解發明的內容。因此,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內容不明確,亦未得到發明說明及圖式之支持。(四)系爭專利欠缺新穎性、擬制新穎性及進步性,具有得撤銷之事由:1.被告提出之證據如下:①被證3係1980年1月29日公告之美國第4,000,000號「T000000000And000000000System」專利案及其中譯本。②被證5係1955年11月10日公告之日本特開平第00-000000號「表示一体型タブレツト裝置」專利案及其中譯本。③被證7係102年2月11日公告之我國第I000000號「同時感測裝置」發明案專利公告影本。④被證8係98年3月11日公告之我國第M000000號「觸控感測裝置,模組,電子裝置及行動電話」發明專利案專利公告影本。⑤被證9係美國1998年9月22日公告之第5,000,000號「ImageInput/OutputApparatus」專利案及其中譯本。⑥被證10係美國2006年2月16日公開之第2006/0000000A1號「DisplayDeviceIncludingSensingElementAndDrivingMethodThereof」公開案及其中譯本。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擬制新穎性或進步性之組合如下:①系爭專利之習知技術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具新穎性。②被證7、被證8可單獨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具擬制新穎性。③被證3、5、9之組合、或被證5、9、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6不具進步性。(五)原告所提原證4至原證8為被告禾瑞亞公司101年或102年部分之財務資料。被告禾瑞亞公司尚無法得知102年被告公司之總營收,原告竟任意推估為11.55億元,進而請求150萬元損害云云,難謂為真正。被告禾瑞亞公司未侵害系爭專利,且原告就被告蘇明陽執行職務有何故意或過失全無舉證,是原告請求被告蘇明陽應負連帶賠償責任,顯無理由。(六)並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之判決,請准被告提供擔保宣告免為假執行。參、兩造不爭執之事實:(一)原告為中華民國發明第I000000號「電容式觸控裝置的偵測方法」專利之專利權人。(二)被控侵權之觸控控制器為被告所製造、販售。肆、兩造主要爭點:(一)系爭專利否違反充分揭露而可據以實施要件及明確性要件?(二)系爭專利是否具有新穎性(是否為習知技術)及是否不具有擬制新穎性?(三)系爭專利是否具有進步性?(四)被控侵權之觸控控制器使用之偵測方法,有無落入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五)被告禾瑞亞公司是否應負侵權行為責任?(六)原告請求被告禾瑞亞公司不得使用、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使用原告享有方法專利權之觸控控制器產品及以上開方法直接製成之消費性電子產品零組件及成品,有無理由?(七)原告請求被告禾瑞亞公司負擔損害賠償責任,有無理由?(八)原告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請求被告禾瑞亞公司負責人蘇明揚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有無理由?伍、得心證之理由一、專利有效性之判斷:按當事人主張或抗辯智慧財產權有應撤銷、廢止之原因者,法院應就其主張或抗辯有無理由自為判斷,不適用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商標法、專利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或其他法律有關停止訴訟程序之規定。前項情形,法院認為有撤銷、廢止之原因時,智慧財產權人於該民事訴訟中不得對於他造主張權利,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定有明文。因本件被告抗辯系爭專利有得撤銷之原因,本院應就系爭專利有無得撤銷之原因自為判斷。而系爭專利申請日為97年4月2日,智慧財產局於101年11月1日審定准予專利,是否有得撤銷專利權之情事,自應以核准審定時所適用之92年2月6日公布,93年7月1日施行之專利法(下稱修正前專利法)論斷。
(一)原告不具當事人適格:原告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仍有疑義,原告提出原證8讓與契約書A與原證9讓與契約書B,前者受讓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PF巴瑞斯公司及輝瑞愛爾蘭製造公司),後者讓與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C.P.國際藥廠及輝瑞愛爾蘭藥廠),由合夥組織觀之,為不同之外國法人,故原告並非專利權人,不具當事人適格。其次,原告自承於102年6月15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專屬授權登記,授權實施期間自101年1月1日起至系爭專利權屆滿日止,被授權人為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輝瑞大藥廠),系爭專利已專屬授權予輝瑞大藥廠,原告無實施本件訴訟之權能,自無當事人適格。(二)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應以85年12月11日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原告申請更正不應准許: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語焉不詳,原告未提出合理解釋,且原告屢次申請更正,迄未獲准,均不應審酌。參加人102年1月31日(102)智專三(四)02021字第10220135420號函所謂「原文說明書」,或「原文公告本」,不應予以審酌,原告不得據以為申請專利範圍解釋。2、西地那非並非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及,系爭專利說明書並無西地那非之記載,原告將西地那非植入,顯已逾   越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又「口服」並非系爭專利申   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 3、系爭專利核准後,原告8次申請專利更正,前7次之申請專利更正應視為撤回,最後1次申請更正並有失權效之適用。且比對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原告申請專利更正,已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依現行專利法第67條第4項規定,不應准許。(三)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系爭專利不具產業利用性: 系爭專利是否完成發明,應以申請日83年5月14日專利說明書為準,系爭專利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雄性動物之勃起不能,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20條有關產業利用性之規定,不具可專利性。其次,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近百種化合物,未能證明可治療勃起障礙。縱使系爭專利申請卷內有申復程序之附件,但其與申請人是否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完成發明,係屬不同範疇,原告無從抗辯已完成發明。系爭專利為未完成發明,不具產業可利用性。再者,系爭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保護範圍,對於西地那非未為任何揭露,而且說明書之記載也並非發明之真實方法,實施顯為不可能或甚為困難。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1)舉發證據4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V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可知式(I)化合物為PDEV抑制劑,可用以治療男性勃起障礙。 (2)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 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尤其舉發證據33揭示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型cGMPPDE即PDEV,再加上舉發證據32之IC50值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可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以達到治療勃起障礙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無關,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3)舉發證據19揭露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知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V抑制劑而當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舉發證據4、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在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對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性cGMPPDE(即cGMPPDEV,舉發證據33)具選擇性抑制能力,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之IC50值數據,系爭專利化合物作用於PDEV之IC50值(0.51至300nM),相較於作用於PDEIII之IC50值(23,000至100,000nM),顯得非常低,故系爭專利化合物低濃度即可抑制PDEV,係強效PDEV抑制劑。系爭專利化合物既為強效PDEV抑制劑,當然可以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達到治療勃起障礙之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並無相關。系爭專利於申請過程中之85年7月27日申復說明書,亦使用舉發證據4之PDE抑制數據說明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顯示系爭專利自承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選擇性抑制劑。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15頁第6至11行可知,其亦藉由很低的PDEV酶之IC50值,推論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有效而選擇性的抑制劑,也未證明系爭專利化合物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其次,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如Zaprinast)可治療勃起障礙。舉發證據13第154頁右欄最後段至第155頁左欄第一段上方揭示:「平滑肌放鬆似乎為PDEVA抑制劑最佳的潛在用途,且可能的醫療用途為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及治療勃起障礙」。組合舉發證據4第4頁以及舉發證據5第5頁,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的用途已包含治療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如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粥狀動脈硬化、中風、支氣管炎、腸蝡動失常。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22補強,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對照舉發證據4和舉發證據13所揭示「PDEVA抑制劑」以及「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可直接推導系爭專利化合物即「PDEV抑制劑」,除用於治療「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等病症,亦可治療勃起障礙。再者,舉發證據19揭示:使用Zaprinast(M&B22948),其為選擇性的cGMPPDEs抑制劑,人類陰莖海綿體的放鬆,無論是透過電刺激或增加NO,皆可使用Zaprinast來增進其效果。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舉發證據19揭示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對照舉發證據4,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抑制劑而當然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4的說明書並經舉發證據32、33補強,理解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之推衍過程,再加上舉發證據13告知PDEV抑制劑可以治療勃起障礙,技藝人士可輕易推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治療勃起障礙,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舉發證據4、10、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3、19已如上開說明,舉發證據10第875頁的圖6中揭示陰莖勃起之神經NO/cGMP機轉,且於第872頁的摘要中第二段最後一行至第三段亦說明在海綿體內注射cGMP相較於cAMP的誘導,對於勃起的反應有較佳的功效,且神經NO/cGMP機轉為陰莖平滑肌鬆弛及勃起之的途徑。因此,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0、舉發證據13及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確定: 「(D48)(舉發證據13)文件和(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所提出之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有相同的醫療用途,另外也提出治療勃起障礙為進一步的醫療指示。所以,(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和(D48)(舉發證據13)文件所揭露的內容至少會促使通常知識者,使用口服方式測試吡唑[4,3-d]嘧啶-7-酮(pyrazolo[4,3-d]pyrimidin-7-one)化合物治療雄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如此將引導至第3次附帶請求第1項請求項的標的,不需發明的技巧。」故認為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引證組合態樣,是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  「本件第5項修正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參考文獻1](我國舉發證據4之韓國對應案)和[參考文獻2](我國舉發證據13)、以及[參考文獻1]至[參考文獻3](我國舉發證據19)的結合就可輕易得知,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組合態樣,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5)原告辯稱西地那非(產品名稱威而鋼)為全世界銷受最    大的口服陽萎治療藥物,可作為專利進步性的佐證。然    商業性的成功屬於判斷進步性中輔因性的判斷因素,仍   需應判斷專利技術特徵是否確具有產業性、新穎性及進  步性為是否具專利性為優先;此外,商業上的成功,需 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發明之技術特徵而導致,而非如其他因素例如銷售技巧或廣告宣傳所造成,才可做為進步性的輔因性的判斷。惟威而鋼藥品係於系爭專利獲准後    始上市行銷,不能證明系爭專利於申請日有進步性;被    舉發化合物早已被舉發證據4揭示;眾所周知威而鋼以    「藍色小藥丸」之名成功行銷,頻繁於曝光於新聞等傳   播工具,無法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 而導致;威而鋼的包裝上並未依修正前專利法第79條規定標示系爭專利專利號碼,申請上市過程也未依藥事法第40條之2第1項公開專利字號或案號,無法得知威而鋼與系爭專利有關。4、系爭專利未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系爭專利說明書未載明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種類,亦未載明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且系爭專利說明書無實驗數據支持系爭專利化合物具有治療或預防勃起「不能」之功效,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無法據以實施。其次,系爭專利申請核准公告專利範圍第2項六種化合物,並無說明書實施例之支持,無法據以實施。(四)被告並無侵權行為,亦無損害賠償責任:1、被告之行為並未造成原告之損害:原告於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程序,自認威而鋼年銷售額達7億元之新聞報導,迄今原告並未提出於系爭藥品上市後,威而鋼銷售量減少之證據,既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欲保護之威而鋼銷售並未受到影響,自無任何損害可言。其次,就學名藥市場而言,於第一家學名藥廠進入市場後,原廠藥不僅不會降低售價,銷售量亦不會受到影響,市場銷售量更會因此攀升,依寰宇公司銷售市調統計資料,威而鋼銷售額,100年度為747,094,836元,101年度為748,625,016元。威而鋼銷售101年度較100年度成長1.76%,原告並未受有任何損失。再者,就SILDENAFIL成分獲准藥品許可證者,多達10張藥品輸入或製造許可證,喜力昂藥品已於去年年底上市行銷,因其為外國進口藥品,與威而鋼藥品間之競爭性,高於系爭藥品,且同類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尚有禮來藥廠的犀利士(CIALIS)、拜耳藥廠的樂威壯(LEVITRA)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學名藥喜力昂(SILDEGRA),加上威而鋼共五種競爭藥品在相同市場中相互影響,而且台灣市場近兩年來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縱使威而鋼銷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明顯與系爭藥品無關,故原告縱受有損害,亦非被告所致。2、縱使被告有造成損害,亦與原告請求之2億元,相去甚遠:(1)姑不論被告投入系爭藥品之製藥研發、申請許可藥證之成本均尚未回收,如今仍未使公司獲得純利。退步言之,僅能按被告整體營運利潤估計,被告101年度營運淨利率為8%,而被告所得利益不超過468,558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101年度系爭藥品100毫克部分銷售金額共3,904,651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銷售金額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1,952,326元,兩者合計5,856,977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468,558元。(2)退萬步言之,參照寰宇公司之統計調查數據,被告銷售系爭藥品所得利益亦不超過716,001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寰宇公司統計調查數據,系爭藥品101年度銷售統計金額為5,966,676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2,983,338元,兩者合計8,950,014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716,001元等語,資為抗辯。(五)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6",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發明第I000000號「電容式觸控裝置的偵測方法」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民國101年11月1日至117年4月1日止(下稱系爭專利)。詎被告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禾瑞亞公司)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竟製造並販售侵害系爭專利之觸控控制器產品(下稱系爭產品),經原告鑑定後認系爭產品落入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而屬侵權。被告侵害行為,所造成之損害於起訴時尚難以計算,原告暫先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請求賠償最低金額新台幣(下同)150萬元。被告蘇明陽為被告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自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爰依專利法第96條第1、2項、第97條第1項第2、3款、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提起本件請求。(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揭露內容已符合「可以據以實施」要件;申請專利範圍之記載亦符合「明確性」要件,並無被告所稱違反專利法第26條規定之情事:(1)系爭專利在「實施方式」中已經明確記載,一般小尺寸觸控面板的觸控偵測方法是以一次選取兩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以取得ADC值,並利用這兩個ADC值中的一個較佳值,作為其中一條感應線的感應量,其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是以循序式進行,因此在針對大尺寸觸控面板所使用「多個積體電路」的架構下會有邊界位置感應線判斷的問題(如第四圖所示),系爭專利提出了在使用「多個積體電路」的架構下的三種不同實施例,即第一實施例所採用的「平均」方式,其對感應線充放電的方式是以一次選取兩條感應線並循序式進行,而當在邊界位置時則以「平均」方式取得一較佳的ADC值作為邊界位置感應線的感應量;原告繼之以思考,更提出第二實施例,即延續第一實施例中所揭露,對感應線充放電的方式是以一次選取兩條感應線並循序式進行,由於這部分在第一實施例中的揭露已經明確記載,因此第二實施例的記載內容著重在將邊界感應線的掃描切換「單一感應線掃描模式」,而且因為只有單一感應線的感應量可能會有不正確或偏小的情形,第二實施例提出了解決方案,即是將所量得之單一感應線的感應量進行調整程序,如將其乘上2;有了第二實施例之「單一感應線掃描模式」的啟發,原告進而思及,若能改良習知一次選取兩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掃描方法,將對所有感應線充放電的操作方式改良為一次只選取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方式操作,並輔之以第二實施例中所教示將單一感應線的感應量進行調整程序,就能改善感應量不正確或偏小的情形。因此,對於系爭專利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系爭專利申請時的通常知識以及發明說明的記載,無須過度實驗,即能瞭解其內容,據以使用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並解決整理效能不佳以及邊界感應線之感應量判斷的問題,並且產生預期的功效。(2)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相當明確,即是使用多個積體電路,每一個積體電路每次只對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以取得ADC值,對於系爭專利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記載,參酌申請時的通常知識,即可明確瞭解其意義,就是使用多個積體電路,每一個積體電路循序地每次只對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以取得ADC值,對於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範圍不會產生疑義,符合「申請專利範圍記載明確」之法定要件,且為發明說明及圖式所支持。(三)系爭專利具新穎性:(1)在「系統架構」上,習知技術使用「單一」顆積體電路(APA式或AI式)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感測技術,有整體效能不佳及應用受限的問題;在「偵測方法」上,習知技術使用一次同時選取「兩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在「多個」積體電路架構下,會有邊界感應線的感應量判斷問題。而系爭爭專利所提出使用「多個」積體電路(以AI式為例)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感測技術,及使用「多個」顆積體電路,每一個積體電路每次只對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偵測方法,可以改善習知技術之上揭問題。(2)系爭專利說明書係以使用兩顆AI型陣列電容式積體電路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為例,說明系爭發明在「系統架構」上的技術內容。相較於採用APA型陣列電容式積體電路為實施例做說明,採用AI型陣列電容式積體電路作為實施例,更能簡單清楚呈現解決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手段,即使用「多個」積體電路來進行電容式觸控的架構。相對於APA型陣列電容式因感測器(pointsensor)之不同選擇會有使用自電容或互電容之差異,而系爭專利使用AI型陣列電容式為例進行說明,更能簡單清楚說明實施系爭專利之發明。惟不能因此將系爭專利限制於AI型陣列電容式的技術範圍,因對於系爭專利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無須過度實驗的情況下,即能瞭解系爭專利之發明內容,並可據以實施至APA型陣列電容式的觸控感測。(3)據上,系爭專利與習知技術不同,具新穎性。(四)被證7、8均不足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擬制新穎性:(1)被證7揭露之感測電路雖可以包括一或多個微控制器,但由於感測電路並不會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因此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使用多個觸控積體電路,且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技術特徵不相同;又被證7揭露驅動電路每次對一個群組(包含多條驅動列)同時進行施加群組脈衝(即充放電),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技術特徵亦不相同。被證7並未揭露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所有的技術特徵,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請之發明不具擬制新穎性。(2)被證8揭露之感測電路雖可以包括一或多個微控制器,但由於感測電路並不會對感應線進行充放電,因此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使用多個觸控積體電路,且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技術特徵不相同。被證8揭露了驅動電路每次對一個群組(包含多條驅動列)同時進行施加群組脈衝(即充放電),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的技術特徵顯然不相同。被證8並未揭露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所有的技術特徵,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請之發明不具擬制新穎性。(五)被證3、5、9之組合、或被證5、9、10之組合均不足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具進步性:被告雖提出之被證3、5、9之組合,或被證5、9、10之組合,主張系爭專利不且進步性云云,惟查,被證5與被證9分屬於不同的技術領域,且上開二種證據之組合方式,不論任何一種,各引證案並未揭露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有的技術特徵,且系爭專利與各引證案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相同,各引證案間缺乏組合的動機,故被證3、5、9之組合,或被證5、9、10之組合,均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具進步性。(六)被控侵權之觸控控制器使用之偵測方法,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6範圍:系爭產品所使用之觸控偵測方法中,在其「逐條驅動模式」時,即每個驅動器EX5418會一次只對一條感應線之驅動線進行充放電,與引證案所揭露的技術內容並不相同,因此系爭產品並非使用習知技術。被告主張系爭產品適用「先前技術阻卻」,即被告已承認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均等範圍,然被告卻又主張系爭產品不適用「均等論」,顯係自相矛盾。又系爭專利確具功效,並無被告所辯不具專利性之情事,系爭產品所使用之技術方法確已侵害系爭專利權。(七)原告於觸控產品研發已久,於國內外取得多項專利,並領先國內同業推出多種觸控產品。系爭專利亦於97年4月2日提出申請,並於98年10月16日公開,足可推知被告蘇明陽於綜理被告禾瑞亞公司業務時,應已能知悉系爭專利專利申請範圍內容,然被告公司並未獲原告同意使用系爭專利,而製造、販售之系爭產品侵害系爭專利權,是被告就侵害專利權之行為,自有故意,被告蘇明陽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應與被告禾瑞亞公司負擔連帶賠償責任。(八)並聲明:(1)被告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得未經原告同意而使用、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使用原告所有「電容式觸控裝置的偵測方法」發明專利(公告號數暨證書號數:第I000000號)之觸控控制器產品及以上開方法直接製成之消費性電子產品零組件及成品。(2)共同被告應連帶給付新台幣(下同)1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按法定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予原告。(3)請准以現金或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竹科分行之可轉讓定期存單供擔保宣告假執行。貳、被告答辯意旨略以:(一)被告禾瑞亞公司使用之技術並未侵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分析表解如下:6A一種電容式觸控裝置的偵測方法;6B該電容式觸控裝置包含一觸控板具有多條感應線以及;6C多個觸控積體電路用以掃描該多條感應線;(該偵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6D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6E以取得一類比數位轉換值;以及;6F利用該類比數位轉換值判斷所使用的感應線的感應量。而系爭產品可分析表解如下:6a系爭產品使用電容式觸控螢幕的偵測方法,6b該電容式觸控螢幕包含一觸控板具有多條驅動線及偵測線,6c多個觸控積體電路,其中2個觸控積體電路為驅動器,其負責驅動,1個觸控積體電路為偵測器,其負責偵測,6d每個驅動器每次只使用一條驅動線進行充放電,但偵測器不會對任何偵測線進行充放電,6e以取得一組類比訊號;以及,6f利用微程序控制器將類比訊號轉換為類比數位轉換值,以判斷感應點的感應量。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比對,有3個分析項相同6A、6B、6C,3個分析項6D、6E、6F不相同,依據全要件原則理論,系爭產品之偵測方法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相同。再者,系爭產品是在互電容模式操作下,進行觸控螢幕之觸控偵測,並無邊界問題,因此並未利用系爭專利之技術手段及功能,故不適用「均等論」。(二)系爭專利之發明說明未充分揭露,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無法據以實施,違反修正前專利法第26條第2項規定: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目的為解決邊界感應線的偵測問題,然系爭專利說明書中僅記載第三實施例的流程,其實施之必要技術特徵皆只以單純地功能性用語來定義其構成該必要技術特徵的必要元件或步驟,例如,該偵測方法之第一步驟(S50)述及「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以取得一類比數位轉換值」,上述說明並未具體指明:「只使用一條感應線」是指那一條?所謂「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是如何選取該條感應線?該多個觸控積體電路係如何操作?第三個實施例之第二步驟(S52)述及「利用該類比數位轉換值判斷所使用的感應線的感應量」,但說明書中並未記述該步驟中之該「判斷」要如何進行?第三實施例的目的係為了解決邊界問題,即解決只使用一條感應線的ADC值來判斷感應量時不正確或偏小的問題,因此,第三實施例的步驟中必須要有可解決該問題之手段,而綜觀步驟S50及S52,就只能利用「判斷」來克服感應量不正確或偏小的問題,「判斷」的方法為該偵測方法達成預期功效之必要及關鍵技術內容,說明書必須充份揭露發明所需的內容,惟系爭說明書對於「判斷」的方法未予以充份揭露,以致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不能瞭解發明的內容,違反了專利法第26條第2項之規定。(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明確,違反修正前專利法第26條第3項規定:系爭專利說明書及圖式可得知系爭專利之目的在於解決具有多顆AI型陣列電容式觸控IC之觸控面板在邊界感應線的偵測,並不是用於非自電容模式的觸控裝置,亦不是用來作為非邊界的感應線的偵測。然而在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原告並未記載該偵測方法是應用於邊界的感應線的偵測,而容易使公眾誤以為該偵測方法是適用於所有感應線的偵測。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第一步驟述及「每一該觸控積體電路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以取得一類比數位轉換值」,上述說明並未具體指明:「只使用一條感應線」是指那一條?所謂「每次只使用一條感應線進行充放電」,是如何選取該條感應線?該多個觸控積體電路係如何操作?第6項之第二步驟述及「利用該類比數位轉換值判斷所使用的感應線的感應量」,但說明書中並未記述該步驟中之該「判斷」要如何進行?而說明書亦未對於「判斷」提出具體及充份的說明,究竟是將ADC值直接作為感應量?還是將ADC值乘上一個係數後得到感應量?又或者有其他的處理方式?致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不能瞭解發明的內容。因此,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內容不明確,亦未得到發明說明及圖式之支持。(四)系爭專利欠缺新穎性、擬制新穎性及進步性,具有得撤銷之事由:1.被告提出之證據如下:①被證3係1980年1月29日公告之美國第4,000,000號「T000000000And000000000System」專利案及其中譯本。②被證5係1955年11月10日公告之日本特開平第00-000000號「表示一体型タブレツト裝置」專利案及其中譯本。③被證7係102年2月11日公告之我國第I000000號「同時感測裝置」發明案專利公告影本。④被證8係98年3月11日公告之我國第M000000號「觸控感測裝置,模組,電子裝置及行動電話」發明專利案專利公告影本。⑤被證9係美國1998年9月22日公告之第5,000,000號「ImageInput/OutputApparatus」專利案及其中譯本。⑥被證10係美國2006年2月16日公開之第2006/0000000A1號「DisplayDeviceIncludingSensingElementAndDrivingMethodThereof」公開案及其中譯本。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擬制新穎性或進步性之組合如下:①系爭專利之習知技術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具新穎性。②被證7、被證8可單獨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不具擬制新穎性。③被證3、5、9之組合、或被證5、9、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6不具進步性。(五)原告所提原證4至原證8為被告禾瑞亞公司101年或102年部分之財務資料。被告禾瑞亞公司尚無法得知102年被告公司之總營收,原告竟任意推估為11.55億元,進而請求150萬元損害云云,難謂為真正。被告禾瑞亞公司未侵害系爭專利,且原告就被告蘇明陽執行職務有何故意或過失全無舉證,是原告請求被告蘇明陽應負連帶賠償責任,顯無理由。(六)並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之判決,請准被告提供擔保宣告免為假執行。參、兩造不爭執之事實:(一)原告為中華民國發明第I000000號「電容式觸控裝置的偵測方法」專利之專利權人。(二)被控侵權之觸控控制器為被告所製造、販售。肆、兩造主要爭點:(一)系爭專利否違反充分揭露而可據以實施要件及明確性要件?(二)系爭專利是否具有新穎性(是否為習知技術)及是否不具有擬制新穎性?(三)系爭專利是否具有進步性?(四)被控侵權之觸控控制器使用之偵測方法,有無落入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五)被告禾瑞亞公司是否應負侵權行為責任?(六)原告請求被告禾瑞亞公司不得使用、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使用原告享有方法專利權之觸控控制器產品及以上開方法直接製成之消費性電子產品零組件及成品,有無理由?(七)原告請求被告禾瑞亞公司負擔損害賠償責任,有無理由?(八)原告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請求被告禾瑞亞公司負責人蘇明揚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有無理由?伍、得心證之理由一、專利有效性之判斷:按當事人主張或抗辯智慧財產權有應撤銷、廢止之原因者,法院應就其主張或抗辯有無理由自為判斷,不適用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商標法、專利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或其他法律有關停止訴訟程序之規定。前項情形,法院認為有撤銷、廢止之原因時,智慧財產權人於該民事訴訟中不得對於他造主張權利,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定有明文。因本件被告抗辯系爭專利有得撤銷之原因,本院應就系爭專利有無得撤銷之原因自為判斷。而系爭專利申請日為97年4月2日,智慧財產局於101年11月1日審定准予專利,是否有得撤銷專利權之情事,自應以核准審定時所適用之92年2月6日公布,93年7月1日施行之專利法(下稱修正前專利法)論斷。
(一)原告不具當事人適格:原告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仍有疑義,原告提出原證8讓與契約書A與原證9讓與契約書B,前者受讓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PF巴瑞斯公司及輝瑞愛爾蘭製造公司),後者讓與人為輝瑞愛爾蘭藥廠合夥事業(合夥人為C.P.國際藥廠及輝瑞愛爾蘭藥廠),由合夥組織觀之,為不同之外國法人,故原告並非專利權人,不具當事人適格。其次,原告自承於102年6月15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專屬授權登記,授權實施期間自101年1月1日起至系爭專利權屆滿日止,被授權人為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輝瑞大藥廠),系爭專利已專屬授權予輝瑞大藥廠,原告無實施本件訴訟之權能,自無當事人適格。(二)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應以85年12月11日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準,原告申請更正不應准許: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語焉不詳,原告未提出合理解釋,且原告屢次申請更正,迄未獲准,均不應審酌。參加人102年1月31日(102)智專三(四)02021字第10220135420號函所謂「原文說明書」,或「原文公告本」,不應予以審酌,原告不得據以為申請專利範圍解釋。2、西地那非並非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及,系爭專利說明書並無西地那非之記載,原告將西地那非植入,顯已逾   越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又「口服」並非系爭專利申   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 3、系爭專利核准後,原告8次申請專利更正,前7次之申請專利更正應視為撤回,最後1次申請更正並有失權效之適用。且比對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原告申請專利更正,已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依現行專利法第67條第4項規定,不應准許。(三)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系爭專利不具產業利用性: 系爭專利是否完成發明,應以申請日83年5月14日專利說明書為準,系爭專利沒有任何實驗數據佐證式(I)化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雄性動物之勃起不能,違反核准時專利法第20條有關產業利用性之規定,不具可專利性。其次,系爭專利核准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近百種化合物,未能證明可治療勃起障礙。縱使系爭專利申請卷內有申復程序之附件,但其與申請人是否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完成發明,係屬不同範疇,原告無從抗辯已完成發明。系爭專利為未完成發明,不具產業可利用性。再者,系爭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保護範圍,對於西地那非未為任何揭露,而且說明書之記載也並非發明之真實方法,實施顯為不可能或甚為困難。2、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1)舉發證據4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V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可知式(I)化合物為PDEV抑制劑,可用以治療男性勃起障礙。 (2)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 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且由舉發證據3、6、12、13、20、32、33補強。尤其舉發證據33揭示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型cGMPPDE即PDEV,再加上舉發證據32之IC50值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可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以達到治療勃起障礙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無關,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用以治療陰莖勃起障礙。(3)舉發證據19揭露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可知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可知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V抑制劑,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V抑制劑而當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3、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舉發證據4、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在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揭露系爭專利的式(I)化合物以及其作為cGMPPDE強效抑制劑的生理功能。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對鈣/攜鈣素(Ca/CAM)-非依賴性cGMPPDE(即cGMPPDEV,舉發證據33)具選擇性抑制能力,可知系爭專利化合物為選擇性的PDEV抑制劑。舉發證據32之IC50值數據,系爭專利化合物作用於PDEV之IC50值(0.51至300nM),相較於作用於PDEIII之IC50值(23,000至100,000nM),顯得非常低,故系爭專利化合物低濃度即可抑制PDEV,係強效PDEV抑制劑。系爭專利化合物既為強效PDEV抑制劑,當然可以抑制陰莖海綿體中之PDEV,達到治療勃起障礙之效果。該效果與系爭專利化合物是否具有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並無相關。系爭專利於申請過程中之85年7月27日申復說明書,亦使用舉發證據4之PDE抑制數據說明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顯示系爭專利自承舉發證據4已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選擇性抑制劑。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15頁第6至11行可知,其亦藉由很低的PDEV酶之IC50值,推論系爭專利化合物為PDEV有效而選擇性的抑制劑,也未證明系爭專利化合物在PDEI及PDEV間的選擇性。其次,舉發證據13揭露cGMPPDEV抑制劑(如Zaprinast)可治療勃起障礙。舉發證據13第154頁右欄最後段至第155頁左欄第一段上方揭示:「平滑肌放鬆似乎為PDEVA抑制劑最佳的潛在用途,且可能的醫療用途為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及治療勃起障礙」。組合舉發證據4第4頁以及舉發證據5第5頁,揭示系爭專利化合物的用途已包含治療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如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粥狀動脈硬化、中風、支氣管炎、腸蝡動失常。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22補強,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對照舉發證據4和舉發證據13所揭示「PDEVA抑制劑」以及「與平滑肌放鬆有關的病症」,可直接推導系爭專利化合物即「PDEV抑制劑」,除用於治療「血管擴張、支氣管擴張、調控腸胃道蝡動」等病症,亦可治療勃起障礙。再者,舉發證據19揭示:使用Zaprinast(M&B22948),其為選擇性的cGMPPDEs抑制劑,人類陰莖海綿體的放鬆,無論是透過電刺激或增加NO,皆可使用Zaprinast來增進其效果。且由舉發證據7、9、12、18、20補強,舉發證據19揭示Zaprinast為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具有使人類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對照舉發證據4,系爭專利化合物亦為cGMPPDE抑制劑而當然其具有使陰莖平滑肌鬆弛之功效。因此,舉發證據4的說明書並經舉發證據32、33補強,理解系爭專利化合物為強效PDEV抑制劑之推衍過程,再加上舉發證據13告知PDEV抑制劑可以治療勃起障礙,技藝人士可輕易推知系爭專利化合物可治療勃起障礙,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舉發證據4、10、13及19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3、19已如上開說明,舉發證據10第875頁的圖6中揭示陰莖勃起之神經NO/cGMP機轉,且於第872頁的摘要中第二段最後一行至第三段亦說明在海綿體內注射cGMP相較於cAMP的誘導,對於勃起的反應有較佳的功效,且神經NO/cGMP機轉為陰莖平滑肌鬆弛及勃起之的途徑。因此,舉發證據4組合舉發證據10、舉發證據13及舉發證據19,足以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確定: 「(D48)(舉發證據13)文件和(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所提出之選擇性cGMPPDE抑制劑有相同的醫療用途,另外也提出治療勃起障礙為進一步的醫療指示。所以,(D29)(舉發證據4之歐洲對應案)文件和(D48)(舉發證據13)文件所揭露的內容至少會促使通常知識者,使用口服方式測試吡唑[4,3-d]嘧啶-7-酮(pyrazolo[4,3-d]pyrimidin-7-one)化合物治療雄性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如此將引導至第3次附帶請求第1項請求項的標的,不需發明的技巧。」故認為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歐洲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引證組合態樣,是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已被判決無效:  「本件第5項修正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參考文獻1](我國舉發證據4之韓國對應案)和[參考文獻2](我國舉發證據13)、以及[參考文獻1]至[參考文獻3](我國舉發證據19)的結合就可輕易得知,不具進步性。」因此,系爭專利之韓國對應案,支持被告提出之上開組合態樣,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5)原告辯稱西地那非(產品名稱威而鋼)為全世界銷受最    大的口服陽萎治療藥物,可作為專利進步性的佐證。然    商業性的成功屬於判斷進步性中輔因性的判斷因素,仍   需應判斷專利技術特徵是否確具有產業性、新穎性及進  步性為是否具專利性為優先;此外,商業上的成功,需 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發明之技術特徵而導致,而非如其他因素例如銷售技巧或廣告宣傳所造成,才可做為進步性的輔因性的判斷。惟威而鋼藥品係於系爭專利獲准後    始上市行銷,不能證明系爭專利於申請日有進步性;被    舉發化合物早已被舉發證據4揭示;眾所周知威而鋼以    「藍色小藥丸」之名成功行銷,頻繁於曝光於新聞等傳   播工具,無法證明該成功係直接由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 而導致;威而鋼的包裝上並未依修正前專利法第79條規定標示系爭專利專利號碼,申請上市過程也未依藥事法第40條之2第1項公開專利字號或案號,無法得知威而鋼與系爭專利有關。4、系爭專利未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系爭專利說明書未載明其在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種類,亦未載明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且系爭專利說明書無實驗數據支持系爭專利化合物具有治療或預防勃起「不能」之功效,系爭專利核准公告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無法據以實施。其次,系爭專利申請核准公告專利範圍第2項六種化合物,並無說明書實施例之支持,無法據以實施。(四)被告並無侵權行為,亦無損害賠償責任:1、被告之行為並未造成原告之損害:原告於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程序,自認威而鋼年銷售額達7億元之新聞報導,迄今原告並未提出於系爭藥品上市後,威而鋼銷售量減少之證據,既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所欲保護之威而鋼銷售並未受到影響,自無任何損害可言。其次,就學名藥市場而言,於第一家學名藥廠進入市場後,原廠藥不僅不會降低售價,銷售量亦不會受到影響,市場銷售量更會因此攀升,依寰宇公司銷售市調統計資料,威而鋼銷售額,100年度為747,094,836元,101年度為748,625,016元。威而鋼銷售101年度較100年度成長1.76%,原告並未受有任何損失。再者,就SILDENAFIL成分獲准藥品許可證者,多達10張藥品輸入或製造許可證,喜力昂藥品已於去年年底上市行銷,因其為外國進口藥品,與威而鋼藥品間之競爭性,高於系爭藥品,且同類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尚有禮來藥廠的犀利士(CIALIS)、拜耳藥廠的樂威壯(LEVITRA)與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學名藥喜力昂(SILDEGRA),加上威而鋼共五種競爭藥品在相同市場中相互影響,而且台灣市場近兩年來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縱使威而鋼銷售出現成長趨緩之現象,明顯與系爭藥品無關,故原告縱受有損害,亦非被告所致。2、縱使被告有造成損害,亦與原告請求之2億元,相去甚遠:(1)姑不論被告投入系爭藥品之製藥研發、申請許可藥證之成本均尚未回收,如今仍未使公司獲得純利。退步言之,僅能按被告整體營運利潤估計,被告101年度營運淨利率為8%,而被告所得利益不超過468,558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101年度系爭藥品100毫克部分銷售金額共3,904,651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銷售金額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1,952,326元,兩者合計5,856,977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468,558元。(2)退萬步言之,參照寰宇公司之統計調查數據,被告銷售系爭藥品所得利益亦不超過716,001元(實則被告並未獲淨利或純利),計算方式如下:寰宇公司統計調查數據,系爭藥品101年度銷售統計金額為5,966,676元,推估102年1月1日至102年6月止應為101年度銷售金額的一半即2,983,338元,兩者合計8,950,014元,依百分之8計算為716,001元等語,資為抗辯。(五)答辯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我國商標註冊第01634638、01634822及01638151號「QQBOW」商標(下合稱據爭商標)之商標權人。原告以據爭商標為品牌名稱設立電子商務網站,行銷各類服飾、皮包配件、飾品等,數年來原告致力於該品牌之建立,投入大量費用進行廣告、宣傳等,並成立QQBOW臉書粉絲團,由於原告販售之衣飾有獨特流行風格,QQBOW品牌在網路上蔚為風潮,為相關消費者廣為流傳及推薦購買,目前品牌臉書粉絲團已有多達11萬人正在追蹤且原告於該臉書粉絲團開設網路直播,由模特兒介紹所販售之商品,每次直播影片有高達1、2萬人次之消費者觀看,可證QQBOW品牌已廣為相關消費者所週知。被告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即在蝦皮購物網站使用「QQBOW」商標(下稱系爭商標)販售與原告網站商品相同款式之衣服、配件(下稱系爭商品),且種類、數量龐大,其於系爭商品之網頁,皆以斗大字體標示系爭商標字樣於商品名稱之標題處,並於商品詳情之描述文字中,再次以單獨一列註明「#韓國連線#QQB0W」文字,明顯有使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被告所販售之系爭商品為QQBOW品牌,或與QQBOW品牌有同一來源或為合作關係之企業,已侵害原告對據爭商標之商標權。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25",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9",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5",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6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我國商標註冊第01634638、01634822及01638151號「QQBOW」商標(下合稱據爭商標)之商標權人。原告以據爭商標為品牌名稱設立電子商務網站,行銷各類服飾、皮包配件、飾品等,數年來原告致力於該品牌之建立,投入大量費用進行廣告、宣傳等,並成立QQBOW臉書粉絲團,由於原告販售之衣飾有獨特流行風格,QQBOW品牌在網路上蔚為風潮,為相關消費者廣為流傳及推薦購買,目前品牌臉書粉絲團已有多達11萬人正在追蹤且原告於該臉書粉絲團開設網路直播,由模特兒介紹所販售之商品,每次直播影片有高達1、2萬人次之消費者觀看,可證QQBOW品牌已廣為相關消費者所週知。被告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即在蝦皮購物網站使用「QQBOW」商標(下稱系爭商標)販售與原告網站商品相同款式之衣服、配件(下稱系爭商品),且種類、數量龐大,其於系爭商品之網頁,皆以斗大字體標示系爭商標字樣於商品名稱之標題處,並於商品詳情之描述文字中,再次以單獨一列註明「#韓國連線#QQB0W」文字,明顯有使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被告所販售之系爭商品為QQBOW品牌,或與QQBOW品牌有同一來源或為合作關係之企業,已侵害原告對據爭商標之商標權。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我國商標註冊第01634638、01634822及01638151號「QQBOW」商標(下合稱據爭商標)之商標權人。原告以據爭商標為品牌名稱設立電子商務網站,行銷各類服飾、皮包配件、飾品等,數年來原告致力於該品牌之建立,投入大量費用進行廣告、宣傳等,並成立QQBOW臉書粉絲團,由於原告販售之衣飾有獨特流行風格,QQBOW品牌在網路上蔚為風潮,為相關消費者廣為流傳及推薦購買,目前品牌臉書粉絲團已有多達11萬人正在追蹤且原告於該臉書粉絲團開設網路直播,由模特兒介紹所販售之商品,每次直播影片有高達1、2萬人次之消費者觀看,可證QQBOW品牌已廣為相關消費者所週知。被告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即在蝦皮購物網站使用「QQBOW」商標(下稱系爭商標)販售與原告網站商品相同款式之衣服、配件(下稱系爭商品),且種類、數量龐大,其於系爭商品之網頁,皆以斗大字體標示系爭商標字樣於商品名稱之標題處,並於商品詳情之描述文字中,再次以單獨一列註明「#韓國連線#QQB0W」文字,明顯有使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被告所販售之系爭商品為QQBOW品牌,或與QQBOW品牌有同一來源或為合作關係之企業,已侵害原告對據爭商標之商標權。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23", "lawName": "中華民國憲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13", "lawName": "商業會計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商業會計處理準則" }, { "issueRef": "31", "lawName": "商業會計處理準則" }, { "issueRef": "32", "lawName": "商業會計處理準則" }, { "issueRef": "19",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0",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0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0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1 1 5",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2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2 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4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7 1 6",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7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71 1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71 1 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9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專利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9", "lawName":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 { "issueRef": "109",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係新型第216011號「電纜引導線構形」專利(下稱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期間為92年12月11日起至104年4月24日止。被告製造、販賣EET450m30RYOC,規格:螢光橘,橢圓螺旋之電纜引導線(下稱系爭產品),疑似侵害系爭專利,經委託0000生產力中心為鑑定,鑑定結論為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原告遂於101年2月14日以0000中央路郵局第57號存證信函通知被告請其停止侵權,被告於同年3月3日透過0000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函覆原告及法定代理人表示未侵權,並於同年4月12日向經濟部智慧局提出舉發申請。又被告陳義松係被告公司之法定代理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應負連帶賠償之責,爰依修正前專利法第108條、第84條第1項、第3項、第85條第1項第2款、民法第184條第1、2項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提起本件訴訟。(二)系爭專利不具應撤銷之原因:1.引證1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界定「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以該單股之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並撚捻成引導線,由於聚酯塑膠的可撓曲度有限,因此根本無法在引導線成型後,令該單股聚酯塑膠的每一段落均相鄰貼靠,所以才會在系爭專利第3圖之引導線中出現單股聚酯塑膠互為相鄰,而形成間隙之描繪;反觀引證1係可配合系爭專利先前技術第1圖觀之,該第1圖之電線導引繩索主要是將三股(或多股)聚酯線材在一中心鋼線上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螺旋狀凹凸起伏之表面,因為每一聚酯線材在撚捻後係相互交錯,因此才會在該第1圖中呈現每一聚酯線材均相鄰貼靠,而沒有像系爭專利第3圖之間隙出現,由該系爭專利先前技術之第1圖與引證1進行比對,即能輕易判斷出該沒有間隙出現的引證1同樣是以多股聚酯線材撚捻而成,非被告所稱引證1的「穿引線」是「單股的繩索構造」,明顯不同於系爭專利,因此引證1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2)引證1「single」外文字旁的圖示過小,而顯得相當模糊,且該引證1中亦無其他的文字說明可用來佐證該穿引線就是以截斷面為橢圓形之線材撚捻而成,單靠該過小、模糊的圖示,就要用來指稱系爭專利與之相同,未免過於牽強,況且圖示上擺放角度的不同,亦會形成視覺形狀判斷上之差異,讓由其他形狀構成之穿引線也可能因為該擺放角度之不同,而被誤認成橢圓形狀,顯見該無其他文字說明可用來佐證之引證1實存在有相當大的爭議,因此引證1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2.引證2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引證2導線截斷面為一長、短軸等長的圓形,係與系爭專利設呈橢圓形截斷面的引導線1不同。因此引證2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3.引證3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界定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以該單股之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並撚捻成引導線,由於聚酯塑膠的可撓曲度有限,因此根本無法在引導線成型後,令該單股聚酯塑膠的每一段落均相鄰貼靠,所以才會在系爭專利第3圖之引導線中出現單股聚酯塑膠互為相鄰,而形成間隙之描繪;反觀引證3係可配合系爭專利先前技術第1圖觀之,該第1圖之電線導引繩索主要是將三股(或多股)聚酯線材在一中心鋼線上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螺旋狀凹凸起伏之表面,因為每一聚酯線材在撚捻後係相互交錯,因此才會在該第1圖中呈現每一聚酯線材均相鄰貼靠,而沒有像系爭專利第3圖之間隙出現,由該系爭專利先前技術之第1圖與引證3進行比對,即能輕易判斷出該沒有間隙出現的引證3同樣是以多股聚酯線材撚捻而成,根本不是像被告所言的引證3的「穿引線」是「單股的繩索構造」,該明顯不同於系爭專利,因此引證3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4.引證4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4僅記載該「穿引線」延伸處理剖面形狀呈多角形之合成樹脂線材,且該合成樹脂線材係大約正三角形、正四角形、正五角形或正六角形之線材,未揭露系爭專利引導線之橢圓形狀,此乃系爭專利與引證4最大之不同處。引證4由正三角形、正四角形、正五角形或正六角形合成樹脂線材製成之穿引線,因各邊均等長,因此係無法在該穿引線上形成一長軸及一短軸,亦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特徵界定不相同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內容係指出「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反觀,遍查引證4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內容,均無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撚捻成之技術揭露,因此,實難稱系爭專利係與之相同,而不具進步性者。系爭專利引導線的截斷面呈橢圓形,以該形狀特性,將令引導線在穿設於配線管內時,僅會單點,或最多雙點與管壁形成接觸,該將能大幅降低與管壁間的磨擦阻力;反觀,引證4設呈正三角形、正四角形、正五角形或正六角形之穿引線,在穿設時,將至少會以二點與管壁形成接觸,相對於系爭專利實難稱的上是更好用的結構,因此引證4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5.引證1、引證2、引證3或引證4均未揭露系爭專利「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包含有一長軸D1及一短軸D2之橢圓形」的技術,因此,以引證1組合引證2、引證1組合引證3、引證1組合引證4、引證2組合引證3、引證2組合引證4、引證3組合引證4或引證1組合引證2、3、4亦均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6.系爭專利並無違反審定時有效時之專利法第104條第3款之規定:原告相關的專利非常多,累積了不斷的試驗和經驗後才會有單股螺旋橢圓的系爭專利出來,為何系爭專利單股螺旋橢圓會優於先前技術,原因是在改善開叉及減少摩擦的阻力。為何是橢圓形,螺旋的接觸點和管壁的摩擦點非常少,其實只有一點,圓形是全面性的摩擦管壁,三角形至少會有兩點摩擦管壁,這是為什麼單純幾何圖形沒有上、下位的主張。被告所述圓形、橢圓形及三角形,幾何圖形之間有上下位概念,被告沒有先釐清何謂上下位概念,專利法的上下位概念是要有複數技術特徵才有所謂的上下位概念,光幾何圖形之間不會有上下位概念。(三)專利權係採登記及公告制度,任何人均處於可得而知之狀態,何況原告產品均有標示專利號碼,被告辯稱毫無過失並無理由。且被告於101年2月15日收到存證信函後,即不能諉為不知,卻仍執意銷售,其所辯不足採信。(四)爰聲明: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2.被告公司應不得為製造、委託製造、販賣,販賣之要約、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原告所有系爭專利之物品。3.被告公司應將其因侵害上開專利權持有之成品、半成品、模具銷燬。4.就第1項之請求,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三、被告則抗辯以:(一)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引證1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1)引證1即00000型錄2000年版,引證1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引證1記載「single」已揭示「單股」,產品名稱「00000twist」表明為00000公司所生產之撚捻(twist)線,配合圖式可知該引導線係由單股線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包含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原告可能主張引證1未揭示「聚酯塑膠」材質,惟查此類電纜引導線為求穿入管越長,剛硬性為此產品之要求,而聚脂塑膠比其他類塑膠剛硬性較佳,故聚酯塑膠形成乃所屬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亦為系爭專利說明書所列「先前技術」所自認,且「聚酯塑膠」屬於材質並非新型標的,自不得作為區別先前技術之技術特徵。引證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2)引證1為系爭專利申請前既有之技術,引證1揭示引導線係由單股線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包含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此類電纜引導線主要為聚酯塑膠形成,乃所屬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亦為系爭專利說明書所列先前技術所自認,熟習該項技術者參照通常知識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引證1之電纜引導線構形亦可達成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阻力及簡化模具等創作功效。引證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引證2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1)引證2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引證2解決手段:「本發明之解決方法係將實施延伸處理,並形成所需直徑的合成樹脂製單一線材成形為螺旋形而成之物。又係一面加捻於線材本身,一面成形為螺旋形之物。」,引證2說明書[0007]:「本發明所謂配線用穿引線,係成為此種構成之物,在正值其之實施時,係對線材本身加捻,同時成形為螺旋形時,即使為單一線材,也可增加相對於軸線方向之壓縮力的抗壓性,亦可成為對直行性為優異之線材。」,引證2說明書[0008]:「使用之樹脂材料,以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或聚乙烯‧聚丙烯等之聚烯烴系樹脂等,由韌性與拉伸耐力優異之點較佳,不過並無特別限定,而可任意選擇。」,已揭示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1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引證2第2圖為線材半徑小於旋轉半徑之第一實施例,第4圖為線材半徑等於旋轉半徑之第二實施例,第5圖為線材半徑大於旋轉半徑之第三實施例,已揭示引導線截斷面為圓形。當橢圓形之離心率等於0即為圓形,長軸與短軸等長之圓形為包含長軸與短軸之橢圓形的下位概念。引證2之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圓形,引證2下位概念之公開使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上位概念不具新穎性。且系爭專利並未限定截斷面之方向,如引證2之圓形條狀物在斜切角度具有橢圓形的截斷面,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實已涵蓋引證2之先前技術。引證2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2)引證2為系爭專利申請前既有之技術,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引證2之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圓形,乃離心率而長徑與短徑等長之橢圓形,只要將引證2之截斷面略微調整離心率或軸長,或在實施時存在誤差,亦可形成長徑大於短徑之橢圓形,因此熟習該項技術者由引證2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引證2之電纜引導線構形亦可達成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阻力及簡化模具等創作功效。引證2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3.引證3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3即000000型錄0000-0000,封面標示「0000-0000」,封底標示「平成14年5月現在」「2002.5.M3.J7」,可知其公開於2002年5月,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2003年4月25日,為系爭專利申請前既有之技術。引證3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具有圓角的三角形。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與引證3之電纜引導線構形的差異僅在於:「截斷面為橢圓形」。引證3之電纜引導線構形亦可達成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阻力及簡化模具等創作功效。引證3亦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包含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與引證3之電纜引導線構形的唯一差異「截斷面為橢圓形」已揭示於引證3頁之電纜引導線構形。引證3第26頁與第107頁同屬電纜引導線之實施態樣,組合二者係顯而易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熟習該項技術者可輕易完成,引證3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4.引證4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4即我國發明專利申請第88102023號「穿引線」,其公開於2002年4月11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2003年4月25日,為系爭專利申請前既有之技術。引證4第1至2圖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具有圓角的三角形。引證4第4至6圖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具有圓角的多角形。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與引證4之電纜引導線構形的差異僅在於「截斷面為橢圓形」。引證4已揭示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具有圓角的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多角形。將引導線的截斷面設計為各種平面幾何圖形係顯而易見,為熟習該項技術者可輕易完成。引證4之電纜引導線構形亦可達成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阻力及簡化模具等創作功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熟習該項技術者由引證4可輕易完成且未能增進功效,引證4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5.組合引證1與引證2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1與引證2與系爭專利同屬於電纜引導線技術領域。引證1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線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包含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引證2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長徑與短徑等長之橢圓形即圓形。引證1與引證2之電纜引導線構形均可達成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阻力及簡化模具等創作功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熟習該項技術者組合引證1與引證2可輕易完成且未能增進功效,因此組合引證1與引證2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6.組合引證1與引證3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1與引證3與系爭專利同屬於電纜引導線技術領域。引證1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線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包含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引證3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具有圓角的三角形。引證1與引證3之電纜引導線構形均可達成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阻力及簡化模具等創作功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熟習該項技術者組合引證1與引證3可輕易完成且未能增進功效,因此組合引證1與引證3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7.組合引證1與引證4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1與引證4與系爭專利同屬於電纜引導線技術領域。引證1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線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包含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引證4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具有圓角之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多角形。引證1與引證4之電纜引導線構形均可達成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阻力及簡化模具等創作功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熟習該項技術者組合引證1與引證4可輕易完成且未能增進功效,因此組合引證1與引證4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8.組合引證2與引證3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2與引證3與系爭專利同屬於電纜引導線技術領域。引證2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長徑與短徑等長之橢圓形即圓形。引證3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包含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引證2之電纜引導線構形可達成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阻力及簡化模具等創作功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熟習該項技術者組合引證2與引證3可輕易完成且未能增進功效,因此組合引證2與引證3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9.組合引證2與引證4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2與引證4與系爭專利同屬於電纜引導線技術領域。引證2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長徑與短徑等長之橢圓形即圓形。引證4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具有圓角之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多角形。引證4之電纜引導線構形可達成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阻力及簡化模具等創作功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熟習該項技術者組合引證2與引證4可輕易完成且未能增進功效,因此組合引證2與引證4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0.組合引證3與引證4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3與引證4與系爭專利同屬於電纜引導線技術領域。引證3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包含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引證4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具有圓角之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多角形。引證4之電纜引導線構形可達成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阻力及簡化模具等創作功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熟習該項技術者組合引證3與引證4可輕易完成且未能增進功效,因此組合引證3與引證4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1.系爭專利違反審定時有效時之專利法第104條第3款規定:(1)系爭專利說明書記載係以「單股」、「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為技術手段而達成「避免開叉」、「減低摩擦」技術功效。引證1至4均採取「單股」、「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技術手段且亦可達成「避免開叉」、「減低摩擦」技術功效,並無區別。(2)新型專利之說明書或圖式應記載實施申請專利之新型所需的內容,始符合充分揭露要件。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1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其特徵在於:該引導線1的截斷面為包含有一長軸D1及一短軸D2之橢圓形。」惟查系爭專利對於如何製造出截斷面為橢圓形之引導線無隻字片語提及,系爭專利之說明書或圖式不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使實施為不可能或困難,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核准審定時有效之專利法第104條第3款規定,應予撤銷。(二)系爭產品並無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1.被告所提出系爭產品並無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告所提出之系爭產品截斷面為略呈8字形中間凹陷,在同一平面無法找到兩焦點使邊緣至此兩焦點之距離的和為常數,因此截斷面並非橢圓形。因系爭產品欠缺解析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橢圓形」技術特徵,文義讀取不成立;相對於解析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橢圓形」技術特徵,系爭產品之截斷面為略呈8字形中間凹陷,已產生實質差異,不適用均等論,均等侵害不成立。2.原告所提出系爭產品並無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原告所提出系爭產品之截斷面於長軸兩側並非對稱,於短軸兩側亦非對稱,截斷面為不規則形,系爭產品在同一平面無法找到兩焦點使邊緣至此兩焦點之距離的和為常數,因此截斷面並非橢圓形。因系爭產品欠缺解析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橢圓形」技術特徵,文義讀取不成;相對於解析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橢圓形」技術特徵,系爭產品之截斷面於長軸兩側並非對稱,於短軸兩側亦非對稱,截斷面為不規則形,已產生實質差異,不適用均等論,均等侵害不成立。(三)原告未提證明有在所謂專利物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當無法請求損害賠償。(四)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四、兩造不爭執下列事實(參本院卷第191頁之準備程序筆錄):(一)原告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期間為92年12月11日起至104年4月24日止。(二)被告有製造、販賣系爭產品。(三)原告於101年2月14日以0000中央路郵局第57號存證信函通知被告請其停止侵權,被告於同年3月3日透過0000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函覆原告及法定代理人表示未侵權,並於同年4月12日向經濟部智慧局提出舉發申請。五、得心證之理由:(一)原告主張其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被告製造、販賣之系爭產品侵害其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等情,被告則提出系爭專利有應撤銷之原因及系爭產品未落入申請專利範圍之抗辯。是以下本院之判斷僅須針對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論述,合先敘明。(二)系爭專利技術分析:1.系爭專利技術說明: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其引導線係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螺旋狀凹凸起伏之表面;其中,該引導線由單股聚酯塑膠線撚捻成,其截斷面包含有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如此,不但易於生產,且能改善傳統多股絞捻線材結構在彎道內容易產生開叉之缺點(參本院卷第10頁反面專利說明書【中文新型摘要】)。其主要圖式如附圖1。2.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分析: 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共計4項,其中第1項為獨立項,第2至4項為依附於第1項之附屬項。原告主張受侵害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形,該引導線1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其特徵在於:該引導線1的截斷面為包含有一長軸D1及一短軸D2之橢圓形。」(本院卷第13頁反面)。(三)系爭專利有無應撤銷原因之判斷:1.按當事人主張或抗辯智慧財產權有應撤銷、廢止之原因者,法院應就其主張或抗辯有無理由自為判斷,不適用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商標法、專利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或其他法律有關停止訴訟程序之規定。前項情形,法院認有撤銷、廢止之原因時,智慧財產權人於該民事訴訟中不得對於他造主張權利,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定有明文。2.查原告主張系爭專利之申請日為92年(即西元2003年)4月25日,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於92年12月11日審定准予專利公告,專利期間自92年12月11日起至104年4月24日止等情,有專利證書(本院卷(一)第9頁)及專利說明書公告本(本院卷(一)第10至14頁)在卷可稽,至堪認定,則系爭專利是否符合專利申請要件,應適用核准專利時所適用之90年10月24日修正之專利法(下稱90年專利法)。3.被告所提之引證資料:(1)引證1(本院卷第107至114頁):係西元2000年10月公開之00000型錄2000年版,該型錄第1頁標示「EDITION2000」,第2至7頁均標示「EDITION-REV.3OF10/2000」,可證明其公開於西元2000年10月,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西元2003年4月25日,可為先前技術。(2)引證2(本院卷第115至120頁):係西元1999年1月22日公開之特開平00-00000號日本專利案,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西元2003年4月25日,可為先前技術。其圖式如附圖2。(3)引證3(本院卷第121至127頁):係000000型錄,封面標示「0000-0000」,封底標示「平成14年5月現在」「2002.5.M3.J7」,可知其公開於西元2002年5月,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西元2003年4月25日,可為先前技術。(4)引證4(本院卷第128至144頁):係西元2002年4月11日公告之我國第483208號專利「穿引線」,其公告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西元2003年4月25日,可為先前技術。其圖式如附圖3。4.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並無違反90年專利法第104條第3款規定:(1)按90年專利法第104條第3款規定,說明書或圖式,不載明實施必要之事項,或記載不必要之事項,使實施為不可能或困難者,專利專責機關應依職權撤銷其新型專利權,並限期追繳證書,無法追回者,應公告證書作廢。(2)雖申請人主張系爭專利對於如何製造出截斷面為橢圓形之引導線並無提及,惟系爭專利所請係為電纜引導線之結構,並非電纜引導線之製造方法,故系爭專利並不需對電纜引導線之製造方法加以界定;且查系爭專利說明書、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均已明確載明電纜引導線之結構特徵,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未違反核准審定當時之90年專利法第104條第3款規定。5.引證1不足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但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引證1第5頁(本院卷第111頁)揭露一種電纜引導線結構,單股線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引導線的截斷面為橢圓形。原告雖稱引證1並非單股結構,截斷面亦非橢圓形云云,惟引證1第5頁右上角圖示已標明「single」字樣,對照原告所提之本院卷第308頁右上角圖示,益徵係指單股結構無訛(詳下述),又引證1第5頁右上角圖示已揭露截斷面為具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原告仍謂非橢圓形,要屬無由,是原告上開主張,並非可採。(2)比對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與引證1之技術特徵,經查引證1第5頁上方照片及圖示已揭露一種電纜引導線結構,係由單股(single)線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且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包含有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惟引證1未揭露單股線係為單股聚酯塑膠,故引證1不足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3)雖引證1未揭露單股線係為單股聚酯塑膠,惟查將聚酯線材應用於電纜引導線係僅為申請前既有之技術(可參本院卷第11頁反面之系爭專利說明書第4頁所自認之先前技術),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熟習該項技術者運用引證1所揭之技術內容所能輕易完成,引證1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4)原告雖稱:引證1第17頁產品編號1021,4.5mm(本院卷第308頁),其右上角之圖案即顯示係3股合1之引導線,並非如系爭專利之單股結構云云,惟本院卷第308頁之「art.」欄編號為「GVT4RIC10G」、「GVT4RIC15G」、「GVT4RIC20G」、「GVT4RIC25G」、「GVT4RIC30G」等,與本院卷第111頁之「art.」欄編號為「GVTS4RIC10R」、「GVTS4RIC15R」、「GVTS4RIC20R」、「GVTS4RIC25R」、「GVTS4RIC30R」不同,應該兩者為不同系列之產品,再參以本院卷第308頁右上角圖示與本院卷第111頁右上角圖示並不相同,足見該型錄即以如本院卷第308頁右上角圖示表示3股合1之特色,而以如本院卷第111頁右上角圖示表示單股之結構,益徵兩者確係結構不同之產品,是原告以本院卷第308頁之產品,指稱本院卷第111頁之產品非單股結構云云,核非可採。6.引證2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經查,引證2圖1至圖5(即附圖2)已揭示電纜引導線結構,引證2說明書【解決手段】、【007】及【008】段則分別揭示「本發明之解決方法係將實施延伸處理,並形成所需直徑的合成樹脂製單一線材成形為螺旋形而成之物」、「本發明所謂配線用穿引線,係成為此種構成之物,在正值其之實施時,係對線材本身加捻,同時成形為螺旋形時,即使為單一線材也可增加相對於軸線方向之壓縮力的抗壓性,亦可成為對直行性為優異之線材」及「使用之樹脂材料,以聚脂樹脂、聚醯胺樹脂或聚乙烯‧聚丙烯等之聚烯烴系樹脂等,由韌性與拉伸耐力優異之點較佳,不過並無特別限定,而可任意選擇」(本院卷第115至116頁),故引證2已揭示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該引導線1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技術特徵。(2)雖引證2所揭露之導線結構之截斷面形狀為正圓形,而非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稱「包含有一長軸D1及一短軸D2之橢圓形」(「圓形」雖落入兩造均不爭執之「橢圓形」之數學定義即「平面上到兩個固定點的距離之和是常數的軌跡」,但尚非「有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是引證2尚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惟該差異並未產生無法預期之功效,引證2亦具有如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磨擦阻力及簡化模具之相同功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引導線的截斷面形狀僅為引證2圖2、4、5所揭之引導線截面形狀之簡單變化。綜上所述,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熟習該項技術者運用引證2之技術內容所能輕易完成,故引證2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7.引證3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 查引證3第26頁(本院卷第123頁)下半部圖示已揭示一種電纜引導線構造,該引導線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引導線的截斷面為具有圓弧角之三角形,原告稱引證3第26頁為多股合一結構云云,顯與其上明白記載「單線」之文義相悖,不足採信。引證3第26頁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載之電纜引導線結構差異在於截斷面形狀(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截斷面係為包含有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雖引證3第26頁所揭之導線結構之截斷面形狀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略有差異,惟其亦具有與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磨擦阻力及簡化模具之功效。綜上所述,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熟習該項技術者運用引證3之技術內容所能輕易完成,故引證3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8.引證4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查引證4第1、2圖(即附圖3)已揭示一種穿引線之螺旋線材L,該螺旋線材L係由單股合成樹脂線材1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該螺旋線材L的截斷面為具有圓弧角之三角形,故引證4已揭示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一種電纜引導線構造(螺旋線材L),該引導線(螺旋線材L)係由單股聚酯塑膠(合成樹脂線材1)循同一徑向旋轉撚捻成具有螺旋狀凹凸起伏表面」技術特徵,引證4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載之電纜引導線結構差異在於截斷面形狀略有不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截斷面係為包含有一長軸及一短軸之橢圓形),雖引證4第1、2圖所揭之導線結構之截斷面形狀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略有差異,惟其亦具有與系爭專利之改善開叉、減低磨擦阻力及簡化模具之功效,且引證4第4至6圖(本院卷第142頁)已教示可將導線結構之截斷面形狀加以變化,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載之截斷面形狀僅為引證4第1、2圖所揭之穿引線之螺旋線材L截斷面形狀之簡單改變,惟該改變並未產生無法預期之功效。綜上所述,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熟習該項技術者運用引證4之技術內容所能輕易完成,故引證4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9.引證1、2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1或引證2均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且引證1、2均同屬於電纜引導線之技術領域,其組合係屬明顯,故引證1、2之組合自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0.引證1、3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1或引證3均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且引證1、3均同屬於電纜引導線之技術領域,其組合係屬明顯,故引證1、3之組合亦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1.引證1、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1或引證4均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且引證1、4均同屬於電纜引導線之技術領域,其組合係屬明顯,故引證1、4之組合亦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2.引證2、3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2或引證3均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且引證2、3均同屬於電纜引導線之技術領域,其組合係屬明顯,故引證2、3之組合亦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3.引證3、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引證3或引證4均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且引證3、4均同屬於電纜引導線之技術領域,其組合係屬明顯,故引證3、4之組合亦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四)綜上,原告系爭專利有前述應撤銷之事由存在,則依前述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自不得對被告主張權利,是其起訴請求被告如前揭聲明所示,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駁回之,附此敘明。(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於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予一一論述,附此敘明。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中  華  民  國  102 年  2  月  22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一庭法 官 歐陽漢菁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2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葉倩如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4 1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8",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㈠原告為註冊第01758813號「KING0NE金冠及圖」商標(下稱系爭商標)之商標權人,系爭商標尚在專用期間。詎中國大陸地區金冠公司所製造販售之型號K99、K88、K66、K55藍牙喇叭商品(下稱系爭商品),使用與系爭商標相同或近似之商標圖樣,系爭商品包裝上並印有系爭商品為金冠公司生產之資訊,而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被告李財發、被告楊健輝,以金冠公司之臺灣總經銷商身分,供貨予下游不特定娃娃機機台主、小盤商在市場販售系爭商品,侵害系爭商標權。爰依商標法第71條第1項第3款,第195條第1項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等負損害賠償責任,被告李財發並應登報道歉。㈡被告李財發部分:被告李財發即發記商行自107年7月16日(斗南分隊偵查隊依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07年聲搜字417號商標法案件搜索票執行搜索之日)至108年5月1日止(原告向海關申請提示保護生效日之前一日),以金冠公司臺灣總經銷商身分向金冠公司進口系爭商品後,在系爭商品之外包裝上另行貼上「發記」或「金色老鷹標誌」貼紙,顯示該仿冒商品係由李財發所經銷販售,是被告李財發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販售使用系爭商標之系爭商品,業已侵害系爭商標專用權。㈢被告楊健輝部分:被告楊健輝自107年5月19日(金冠公司製發之「致客戶告知書」陳明雲狐3C精品百貨商行為其經銷商)至108年5月1日止(原告向海關申請提示保護生效日之前一日),以金冠公司臺灣總經銷商身分向金冠公司購買系爭商品後,在系爭商品之外包裝上貼上代表「雲狐字樣及圖」貼紙,顯示該仿冒商品係由被告楊健輝所經銷販售,是被告楊健輝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販售使用系爭商標之系爭商品,業已侵害系爭商標專用權。㈣被告等主觀上係故意侵害系爭商標權:⒈金冠公司委任徐宏昇律師對系爭商標於107年2月間提出評定後,金冠公司仍繼續製造系爭商品於市場上販售。被告李財發為金冠公司之臺灣總經銷商,對於金冠公司與原告間之商標評定爭議應屬知悉,且被告李財發於原告另行對其提出刑事告訴之偵查程序中,亦委任與金冠公司相同之徐宏昇律師為辯護人,並曾透過辯護人與當時為告訴人之原告洽談和解、授權事宜,堪認被告李財發主觀上明知其所販售之商品係使用原告之系爭商標,且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而仍為前述侵害系爭商標權之行為。⒉早於107年4月19日TVBS電視台即以新聞報導「娃娃機最愛!『小海螺』涉侵權海關查扣」,報導中即已說明系爭商品涉及侵權。被告等為娃娃機業者,且為金冠公司之臺灣總經銷商,對於其販售之商品涉及侵權應有知悉,卻仍將繼續於市場上販售系爭商品,顯見被告等明知其所販售之商品係使用原告註冊之系爭商標,且係未經原告授權使用,而仍為前述侵害系爭商標權之行為。㈤損害賠償額之計算:原告請求依商標法第71條第1項第3款本文之規定,以系爭商品單價1500倍以下之金額計算損害。系爭商品之平均單價約為每件700元,原告得請求105萬元以下之損害賠償金額(700元×l500倍=105萬元)。原告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4項及第222條第2項規定,以訴之聲明第1、2項為請求被告等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最低金額,並聲明保留日後追加或擴張之權利。㈥道歉啟事之請求:被告李財發販售之系爭商品品質粗劣,已對原告在社會上之評價產生負面影響,使原告之名譽受損,原告自得依民法第195條之規定,請求被告李財發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要求被告李財發於報紙刊登如附件3所示之道歉啟事。㈦系爭商標雖經智慧局予以撤銷,並經訴願駁回,惟系爭商標業經商標權人即原告提起行政訴訟,於行政救濟程序確定前,仍屬有效之商標。被告等抗辯系爭商標經智慧局撤銷即無法主張商標權利,而無侵害系爭商標權云云,顯與法不合。㈧聲明:⒈被告李財發即發記商行應給付原告2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⒉被告楊健輝即雲狐3C精品百貨商行應給付原告2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⒊被告李財發即發記商行應負擔費用,將附件3所載之道歉啟事內容,以長25公分、寬19公分之篇幅,以不小於14號字之楷體字型登載於經濟日報、蘋果日報頭版下半頁登載一日。⒋原告願供擔保,請求就訴之聲明第一項、第二項准予宣告假執行。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71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排除侵害專利權行為
(一)原告係中華民國新型第M339972號「櫃體連桿結構改良」專利(下稱系爭專利1)、第M339971號「儲物架組合結構」專利(下稱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期間皆自民國97年9月11日起至107年4月22日止。近來原告於市面上購得一設有連桿之櫃體產品(下稱系爭產品),系爭產品上印有被告公司所申請註冊,其上印有「KITCHENTREASURE」字樣及一「魚」造型圖樣之商標,係由被告公司製造、販賣,疑似侵害系爭專利,原告遂將系爭產品送請鉅鼎國際聯合事務所進行鑑定,鑑定結果為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1、2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原告遂委請律師於101年4月27日發函被告要求被告不得繼續從事侵害原告系爭專利權之行為,詎被告非但置之不理,更對同業之其他廠商否認一切之侵權行為事實,原告爰依專利法第108條準用第84條、第106條第1項提出本件訴訟。(二)系爭專利1、2不具應撤銷之原因:1.引證1無法證明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主要特徵在於「連桿」內固設一「活動體」,並在「活動體」內樞設一具心軸之「軸體」,再利用「定位件」及「封固件」,將軸體固設在櫃體上,藉此同時,即可達到令「連桿」透過「活動體」在「軸體」上活動樞擺之功效,而降低連桿活動時之損耗。被告以引證1第6圖所揭露之先前技術,證明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以其中樞支軸11與後側連桿5b間之結合關係為根據。然而,樞支軸11與後側連桿5b間之結合關係,明顯係一「連桿」與「連桿」間之結合關係,與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內容所揭之有關「櫃體」與「連桿」間之結合關係,其所欲解決之問題、解決問題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已有根本上之不同,自難比附援引。若將引證1之後側連桿5b比擬為系爭專利1之連桿,則引證1之後側連桿5b上,亦未設有一「活動體」;再參照引證1專利說明書記載:「而從安裝用框體之內側將樞支軸插入軸承,在從軸承突出外部之異徑部,嵌合後側連桿之卡合孔:…」等語,是引證1之樞支軸插入軸承,再插入後側連桿之卡合孔後,係呈一卡合狀態,此與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活動體係設於連桿內,而軸體係設於活動體內,且連桿係藉活動體而於軸體上活動樞擺之結合關係及構件,完全不同。而引證1之卡合孔,係用以與樞支軸卡合,而非用以與軸承卡合,是若將引證1之軸承比擬為系爭專利1之活動體,引證1亦未揭露以一定位部將軸承卡合於後側連桿之技術內容。引證1既未揭露相當於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所載有關活動體、軸體等主要技術特徵,自亦無從揭露等同於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內容所述有關連桿、活動體、軸體等之結合關係,及其他細部構件,故引證1無法證明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2.系爭專利1、2並無違反專利法第107條第1項第3款之情事:被告主張其為系爭專利1及系爭專利2之共同發明人,提出之圖式,實係原告所屬之金華鴻廚櫃配件有限公司(下稱金華鴻公司)委託被告實施並製造系爭專利1及系爭專利2等產品時所交付予被告。更為重要者,該圖式明顯係模具圖及產品尺寸圖,與最終原告申請系爭專利1及系爭專利2所使用之圖式,仍有所不同,而原告申請系爭專利時所採用之圖式,以及申請書內容之撰寫,均係原告與負責申請系爭專利之鉅鼎國際聯合事務所承辦人員討論後,由鉅鼎國際聯合事務所人員所擬具,是被告僅以其持有上開圖式即欲證明其為系爭專利1及系爭專利2之申請權人,尚不足採。事實上,原告為金華鴻公司之實際負責人,其從事相關廚櫃配件製造、組裝及銷售工作,已長達近20年之久,就相關技術領域可謂十分專精;且原告自93年間起,即已陸續申請並取得多項專利在案,是被告辯稱原告並無相關技術背景云云,實有重大之誤會。綜上,原告不僅具有相關技術背景、更能明確陳述系爭專利之發明概念及申請經過,是系爭專利1及系爭專利2確實均為原告所發明無誤。(三)被告並無於100年7月間取得系爭專利1、2之授權:原告之配偶詹0000曾以金華鴻公司之名義與被告簽訂如被證5所示授權書之事實,原告並不爭執;然而,系爭專利1及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均為原告,而非金華鴻公司,亦且,詹0000雖為原告之配偶,依據民法第1003條第1項之規定,就系爭專利之授權問題,顯非夫妻日常家務之範圍,並無上開夫妻互為代理人規定之適用,故被告辯稱其於100年7月間已取得系爭專利1、2之授權云云,顯不足採。被告雖又抗辯本件授權應有表現代理之適用云云,惟按民法第169條之規定,原告知悉其配偶詹0000就系爭專利1、2與被告簽訂上開授權書後,隨即委請律師代為發函表示反對之意見,就此而言,已不符合民法第169條之要件,故被告稱詹0000所簽訂之授權書,對原告有表現代理之適用,實有所誤會。再退步言,縱認原告之配偶日前曾將系爭專利1、2授權被告使用,原告既以上開律師函表示反對之意見,並對被告提出本件訴訟,則自可認為原告已不同意繼續授權被告使用系爭專利1、2,是被告仍然繼續製造、販賣系爭產品,仍屬侵害原告系爭專利權之行為無誤。(四)爰聲明:被告於系爭專利1及系爭專利2存續期間,不得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上開專利權之物品。三、被告則抗辯以:(一)系爭專利1、2有應撤銷原因:1.引證1可以證明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或進步性:(1)由引證1第6圖所示觀之,可知引證1的後側連桿包括有一軸承與一樞支軸,且該樞支軸同樣設於軸承內,該引證1樞支軸與軸承的結構配置係完全相同於系爭專利1的活動體與軸體,可知引證1的後側連桿、軸承、樞支軸已揭露系利專利1的技術特徵A。引證1的後側連桿上設有卡合孔,俾供樞支軸以異徑部進行卡合,該卡合之技術,系爭專利1係直接轉用到連桿與活動體上,可見引證1的卡合孔、異徑部已揭露系爭專利1的技術特徵B無疑。引證1的後側連桿開有一卡合孔,該軸承係開設有一供樞支軸設入的軸承孔,該樞支軸則以一異徑部設於軸承的軸承孔內,該樞支軸係開設有一軸端螺孔,該卡合孔、軸承孔、異徑部、軸端螺孔相同於系爭專利1的套孔、穿孔、心軸、結合槽,顯見引證1已揭露系爭專利1的技術特徵C無疑。引證1軸承係以一墊圈、彈簧座墊進行組設,該彈簧座墊開有一螺孔,該螺孔係設入一用以緊配墊圈、彈簧座墊於後側連桿及樞支軸的安裝用螺栓,該彈簧座墊、安裝用螺栓相同於系爭專利1的封固件、定住件,顯見引證1已揭露系爭專利1的技術特徵D無疑。該後側連桿係以軸承於樞支軸上活動樞擺,藉此降低後側連桿於活動時之損耗以維持後側連桿正常之使用效果,該相較於系爭專利1的技術特徵E係明顯相同者。(2)該引證1的後側連桿上設有卡合孔,俾供樞支軸以異徑部進行卡合,該卡合之技術,系爭專利1係直接轉用到連桿與活動體上;該單純的轉用,乃為所屬技術領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所能輕易完成該系爭專利1之技術特徵者,故系爭專利1亦不具進步性。(3)依引證1所界定之特徵可知,其中該引證1已揭示了後側連桿以軸承與樞支軸進行樞紐,就系爭專利1所主張的「連桿、活動體、軸體、封固件與定位件」之相關配置,該引證1所揭示之後側連桿、軸承、樞支軸、墊圈、彈簧座墊、安裝用螺栓;已然可與系爭專利1相對應,因此系爭專利1所主張之櫃體連桿結構所能涵蓋之範圍至少不應涵蓋引證1所揭示之昇降支撐裝置形態,亦即該「連桿、活動體、軸體、封固件與定位件」之位置,已不可為系爭專利1所主張,故參酌該引證1之相關記載,可知系爭專利1上之「連桿、活動體、軸體、封固件與定位件」為同類物品之習知結構,顯見系爭專利1之技術應屬先前技術,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甚明。2.系爭專利1、2有違反專利法第107條第1項第3款之情事:依101年12月21日庭訊筆錄及原證12之圖紙、原證14之領證確認書等件觀之,系爭專利1、2確係由被告之法定代理人詹沛灝與原告之配偶詹0000兩人所共同研發創作(設計圖均早於申請日),並和專利事務所承辦之劉0000先生討論過內容,原告僅為付款人,非系爭專利1、2之創作人,自不得為系爭專利1、2之申請權人,系爭專利1、2之申請於法不合,應有無效之原因。再依原告庭陳其就系爭專利1連桿結構改良主要技術特徵之定位部、扣部、嵌口及封固件、結合槽等部分之元件名稱,可謂完全不知悉,又被問至關於何以被告手上竟有系爭專利1、2之設計圖時,渠稱「是我委託被告做的」等語,益足見系爭專利1、2確非由原告所創作無疑,而係當初三方合夥時由被告之法定代理人與原告之配偶共同研發創作完成,應係所委辦之專利代理人,逕以原告名義登記為申請人及創作人,原告取得系爭專利權,均應撤銷之,被告無成立侵權行為之餘地甚明。(二)系爭產品並無落入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及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1.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1)就櫃體連桿結構部分,系爭專利1之卡固方式、及螺栓封固鎖設之方式,明顯皆與系爭產品不同,系爭產品根本沒有定位部,自然也沒有扣部、崁口之構件;反觀系爭產品之細凸環形肋條穿設於套孔內止動之結構,亦為系爭專利所無,是兩者之連桿卡固樞擺、止動之實施方式已顯有差異;另外系爭產品亦無螺孔之設計,足見,系爭產品之設計不符文義侵害或均等侵害之要件,應未落入原告系爭專利1之申請專利範圍。(2)系爭產品活動體以肋條壓擠緊配合方式穿設於連桿套孔內;與系爭專利1係活動體與連桿則以一定位部相互固定即扣部與嵌口相互配合嵌卡以固定,兩者不相同,不符全要件原則;又系爭產品之封固螺栓件不具有螺孔,係於兩側與心軸結合軸孔鎖設;與系爭專利1以封固件、定位件封固鎖設方式不同,不符全要件原則。可知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1技術比對分析不符合文義讀取,亦無均等論之適用,故系爭產品並無落入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1)就儲物架組合結構之部分,系爭專利2係在第1、2固定件兩邊垂直延伸至各凸緣以形成容置空間;並以上、下卡槽及卡扣凸緣方式相扣合;而系爭產品之第一固定件則根本沒有垂直延伸之第二凸緣,故沒有形成第二容置空間;而且第二固定件之第一、二凸緣間也沒有卡槽和卡扣凸緣;故兩者實施扣合之技術方式差異甚大;足見,本件既無文義侵害,亦不構成均等侵害;系爭產品亦未落入系爭專利2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2)系爭產品第一固定件與第一凸緣之間不具有容置空間,不符全要件原則;系爭產品前端不具有容置空間,其第二固定件之第一凸緣係與第一固定件之第一凸緣相抵而已,無利用系爭專利2以容置空間組設之技術手段,不符全要件原則。可知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2之技術比對分析不符合文義讀取,亦無均等論之適用,故系爭產品並無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三)被告於100年7月間取得系爭專利1、2之授權:被告曾於100年7月間得到原告之配偶詹0000之授權使用系爭專利1、2,該專利授權書確係由真正有權利之人詹0000親簽授權,同前所述,詹0000係實際發明人暨金華鴻公司實際負責人兼經理人,被告僅不過實施自己之專利,無侵害系爭專利之故意或過失,原告若系公司真正負責人,豈會遲於簽約半年後等雙方拆夥後始發函否認該項授權,故被告無侵權之情事可言。(四)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兩造不爭執下列事實(參本院卷第252頁之準備程序筆錄):(一)原告係系爭專利1、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期間皆自97年9月11日起至107年4月22日止。(二)被告自101年3月間起迄今製造、販賣系爭產品。(三)原告於101年4月27日曾委請楊承彬律師發函予被告及其法定代理人,請其停止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被告於同年月30日收受。五、得心證之理由:(一)系爭專利1技術分析:1.系爭專利1技術內容:本創作旨在揭示一種櫃體連桿結構改良,連桿係包括一活動體與一軸體,該軸體係設於活動體內,而該活動體與連桿則以一定位部相互固定,使活動體設於連桿之內;該連桿開有一供活動體套接的套孔;該活動體係開設有一供軸體設入的穿孔;該軸體則以一心軸設於活動體之穿孔內,該心軸係開設有一結合槽;該活動體係與一用以蓋合套孔的封固件組設,該封固件則開有一螺孔,該螺孔係設入一用以緊配封固件於連桿及軸體的定位件;該連桿係以活動體於軸體上活動樞擺,藉此降低連桿活動時之損耗以維持連桿正常之使用效果(參本院卷第11頁說明書【中文新型摘要】)。其主要圖式如附圖1。2.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依據97(2008)年9月11日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共6項,其中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原告主張受侵害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一種櫃體連桿結構改良,該連桿係包括一活動體與一軸體,該軸體係設於活動體內,而該活動體與連桿則以一定位部相互固定,使活動體設於連桿之內;該連桿開有一供活動體套接的套孔;該活動體係開設有一供軸體設入的穿孔;該軸體則以一心軸設於活動體之穿孔內,該心軸係開設有一結合槽;該活動體係與一用以蓋合套孔的封固件組設,該封固件則開有一螺孔,該螺孔係設入一用以緊配封固件於連桿及軸體的定位件;該連桿係以活動體於軸體上活動樞擺,藉此降低連桿活動時之損耗以維持連桿正常之使用效果。」(本院卷第19頁)。(二)系爭專利2技術分析:1.系爭專利2技術內容:本創作係有關一種儲物架組合結構,主要係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其中:該第一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該第一固定件與第一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凸緣垂直延伸一卡扣凸緣,該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凸緣垂直延伸另一卡扣凸緣;該第二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該第二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第一凸緣及第二固定件之第二凸緣之間係分別設有一卡槽,該第二固定件之第一凸緣係組設於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固定件之第二凸緣係組設於第二容置空間,且該卡槽係分別與卡扣凸緣相扣合(參本院卷第28頁說明書【中文新型摘要】)。其主要圖式如附圖2。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依據97(2008)年9月11日公告之申請專利範圍共8項,其中第1、6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原告主張受侵害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為:「一種儲物架組合結構,其主要係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其中:該第一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該第一固定件與第一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該第二固定件之第一凸緣係組設於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固定件之第二凸緣係組設於第二容置空間。」(本院卷第35頁)。(三)系爭產品未落入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範圍:1.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要件可拆解如下:(1)1-1-A:一種櫃體連桿結構改良,該連桿係包括一活動體與一軸體,該軸體係設於活動體內,而該活動體與連桿則以一定位部相互固定,使活動體設於連桿之內;(2)1-1-B:該連桿開有一供活動體套接的套孔;該活動體係開設有一供軸體設入的穿孔;該軸體則以一心軸設於活動體之穿孔內,該心軸係開設有一結合槽;(3)1-1-C:該活動體係與一用以蓋合套孔的封固件組設,該封固件則開有一螺孔,該螺孔係設入一用以緊配封固件於連桿及軸體的定位件;(4)1-1-D:該連桿係以活動體於軸體上活動樞擺,藉此降低連桿活動時之損耗以維持連桿正常之使用效果。2.原告於101年11月7日言詞辯論期日提出被控侵權之系爭產品即原證4,被告同意以原證4之系爭產品作為侵權判斷之標的(本院卷第251頁)。系爭產品經對應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各要件解析其技術內容,可對應解析為4個要件:(1)1-1-a:櫃體連桿結構,連桿包括一活動體與一軸體,軸體設於活動體內,活動體表面具條狀的定位部使活動體與連桿相互固定,活動體設於連桿之內;(2)1-1-b:連桿開有一供活動體套接的套孔,活動體開設有一供軸體設入的穿孔,軸體以一心軸設於活動體之穿孔內,心軸開設有一具母螺紋的結合槽;(3)1-1-c:活動體與一用以蓋合套孔的封固件組設,封固件面向活動體的端面上延伸出一用以緊配封固件於連桿及軸體的螺栓定位件;(4)1-1-d:連桿以活動體於軸體上活動樞擺,藉此降低連桿活動時之損耗以維持連桿正常之使用效果。3.系爭產品是否為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各要件文義所讀取:(1)從系爭產品「櫃體連桿結構,連桿包括一活動體與一軸體,軸體設於活動體內,活動體表面具條狀的定位部使活動體與連桿相互固定,活動體設於連桿之內;」可以讀取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1-1-A要件「一種櫃體連桿結構改良,該連桿係包括一活動體與一軸體,該軸體係設於活動體內,而該活動體與連桿則以一定位部相互固定,使活動體設於連桿之內;」之文義。(2)從系爭產品「連桿開有一供活動體套接的套孔,活動體開設有一供軸體設入的穿孔,軸體以一心軸設於活動體之穿孔內,心軸開設有一具母螺紋的結合槽;」可以讀取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1-1-B要件「該連桿開有一供活動體套接的套孔;該活動體係開設有一供軸體設入的穿孔;該軸體則以一心軸設於活動體之穿孔內,該心軸係開設有一結合槽;」之文義。被告就此亦為自認(本院卷第284頁)。(3)因系爭產品為「封固件面向活動體的端面上延伸出一用以緊配封固件於連桿及軸體的螺栓定位件」,封固件未具螺孔,與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封固件則開有一螺孔,該螺孔係設入一用以緊配封固件於連桿及軸體的定位件」,封固件具有螺孔,兩者不同,故系爭產品無法讀取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1-1-C要件「該活動體係與一用以蓋合套孔的封固件組設,該封固件則開有一螺孔,該螺孔係設入一用以緊配封固件於連桿及軸體的定位件;」之文義。原告亦自認不符合文義讀取(本院卷第300頁)。(4)從系爭產品可以讀取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1-1-D要件「該連桿係以活動體於軸體上活動樞擺,藉此降低連桿活動時之損耗以維持連桿正常之使用效果。」之文義,被告就此亦為自認(本院卷第284頁)。(5)從而,系爭產品未落入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文義範圍。4.均等分析:系爭產品之編號1-1-c要件,與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1-1-C要件之均等分析說明:(1)系爭產品編號1-1-c要件之技術手段為「螺栓定位件的頭部一體成型為封固件,螺栓定位件用以緊配連桿及軸體」、功能為「螺栓定位件可與連桿接觸」、結果為「減少封固件之獨立零件,減少額外組裝封固件」,而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1-1-C要件之技術手段為「定位件穿過封固件螺孔後緊配於連桿及軸體」、功能為「防止定位件與連桿接觸」、結果為「使連桿與定位件的結構表面不會發生摩擦耗損」;兩者技術手段實質不相同,達成實質不相同的功能,產生實質不相同的結果,故非為均等物。(2)原告雖稱:系爭產品直接將封固件與定位件結合為一體,與系爭專利之定位件透過螺孔與封固件結合為一體之整體技術手段,要屬實質相同。系爭產品係利用一定位件(螺絲)為媒介,來達到使封固件緊配封固於連桿及軸體之功能,此與系爭專利1利用上述技術手段所產生之功能,亦屬實質相同。系爭產品透過上開手段與功能,最終達成令封固件得以蓋合套孔之效果,此與系爭專利1利用上述技術手段所產生之效果,亦屬實質相同云云,惟查,系爭專利1說明書第9頁第10至17行記載「續請配合參照第四圖至第六圖所示,本實施例以櫃體1拉出時連桿10做樞擺為說明例,當該櫃體1被拉出時,該連桿10的樞擺係以活動體20於軸體30之心軸31上活動樞轉而致,而當活動體20隨連桿10之帶動而樞轉時,用以固定連桿10與櫃體1結合的定位件60、60a受到軸體30的分隔保護下,該連桿10並未直接與定位件60、60a接觸摩擦,故連桿10與定位件60、60a的結構表面不會發生直接摩擦的耗損,亦不會造成連桿10與定位件60、60a在摩擦耗損下的鬆脫,故能長保定位件60、60a確實固定連桿10,以及連桿10正常樞擺使用的效果。」(本院卷第17頁),可知,系爭專利1以封固件開有一螺孔,該螺孔係設入一定位件,係為防止定位件與連桿接觸,使連桿與定位件的結構表面不會發生摩擦耗損,而系爭產品1螺栓定位件的頭部一體成型為封固件,其螺栓定位件的頭部因與連桿直接接觸摩擦,將無可避免的產生摩擦耗損,是系爭產品1與系爭專利1係「以實質不相同的技術手段,達成實質不相同的功能與結果」;再者,系爭專利1所界定「該封固件則開有一螺孔,該螺孔係設入一用以緊配封固件於連桿及軸體的定位件」之技術特徵,與系爭專利1說明書所載先前技術具「牽引彈簧與連桿組樞結處係因樞轉而直接相互摩擦,反覆的摩擦將逐漸耗損牽引彈簧與連桿組樞結處的結構表面」、「樞件的金屬表面係直接相互摩擦,耗損著彼此的結構表面」等問題(參本院卷第13至14頁系爭專利1說明書第5至6頁)相較,既為原告自承系爭專利1具有新穎性與進步性之重要特徵,苟認螺栓定位件的頭部一體成型為封固件之技術內容係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思及,則專利申請人就該系爭專利1具有新穎性與進步性之重要特徵部分自負有於申請專利範圍中一併揭露之義務,以利公眾使用而換取國家給予之排他獨占專利權能,否則,即屬欠缺以均等擴張保護之必要,自無均等論之適用,是原告所稱,尚不足採。5.綜上,系爭產品未落入系爭專利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文義及均等範圍。(四)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範圍: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要件可拆解如下:(1)2-1-A:一種儲物架組合結構,其主要係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其中:(2)2-1-B:該第一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該第一固定件與第一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3)2-1-C:該第二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該第二固定件之第一凸緣係組設於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固定件之第二凸緣係組設於第二容置空間。2.系爭產品經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各要件解析其技術內容,可對應解析為3個要件:(1)2-1-a:儲物架組合結構,包括缺少銳角之近似直角三角形的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2)2-1-b:缺少銳角之近似直角三角形第一固定件的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一凸緣、斜邊長約一半(在遠離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二凸緣,第一固定件與第一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3)2-1-c:缺少銳角之近似直角三角形第二固定件的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一凸緣、斜邊長約一半(在遠離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二凸緣,第二固定件與第一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第二固定件與第二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3.系爭產品是否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各要件文義所讀取:(1)從系爭產品「儲物架組合結構,包括缺少銳角之近似直角三角形的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可以讀取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2-1-A要件「一種儲物架組合結構,其主要係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其中:」之文義。此亦為被告自認(本院卷第285頁)。(2)系爭產品為「缺少銳角之近似直角三角形第一固定件的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一凸緣、斜邊長約一半(在遠離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二凸緣」,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一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不同,故系爭產品無法讀取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2-1-B要件「該第一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該第一固定件與第一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凸緣之間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之文義。此亦為原告不爭執(本院卷第302頁)。(3)系爭產品為「缺少銳角之近似直角三角形第二固定件的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一凸緣、斜邊長約一半(在遠離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二凸緣」,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二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不同,故系爭產品無法讀取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2-1-C要件「該第二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該第二固定件之第一凸緣係組設於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固定件之第二凸緣係組設於第二容置空間。」之文義。此亦為原告不爭執(本院卷第302頁)。4.均等分析:(1)系爭產品編號2-1-b、2-1-c要件之技術手段為「第一、二固定件兩邊端延伸凸緣」、功能為「第一、二固定件之第一、二凸緣對應重疊」、結果為「使儲物架組合結構的第一、二固定件均勻受力、增加結構強度」,而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2-1-B、2-1-C要件之技術手段為「第一、二固定件兩端延伸凸緣」、功能為「第一、二固定件之第一、二凸緣對應重疊」、結果為「使儲物架組合結構的第一、二固定件均勻受力、增加結構強度」;兩者技術手段實質相同,達成實質相同的功能,產生實質相同的結果,故為均等物。(2)被告雖辯稱:系爭專利2當在組裝時,需令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完全保持水平對正,讓第二固定件之第一凸緣、第二凸緣同時滑入第一固定件之第一容置空間、第二容置空間,若稍有傾斜,將導致第二固定件與第一固定件產生翹角之相互干涉,該相對需要多次嘗試對正,組裝上將不具效率,及因為滑入時,前方還具有一架體重量,故在對正過程即需要持續保持施力,以確保第二固定件水平滑入,該也是導致儲物架無法迅速、簡易被安裝上的主因。而系爭產品在組裝時,僅需要將第二固定件下方之第一凸緣滑入第一固定件下方之導槽空間內即可,該相對沒有上、下需同時對正,而在翹角發生時,即無法順利滑入之問題,讓儲物架能更迅速、省力的完成組裝,俾有效提昇組裝效率與簡化流程,因此,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應用之技術手段實質不相同云云。惟查,系爭產品第一固定件的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一凸緣、斜邊長約一半(在遠離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二凸緣,第一固定件的兩邊端均垂直延伸凸緣的技術手段,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2-1-B要件第一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的技術手段實質並無不同;系爭產品第二固定件的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一凸緣、斜邊長約一半(在遠離較短底邊)垂直延伸第二凸緣,第二固定件的兩邊端均垂直延伸凸緣的技術手段,亦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編號2-1-B要件第一固定件兩端分別垂直延伸一第一凸緣與一第二凸緣的技術手段實質並無不同,故被告稱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技術手段實質不同,並不足採。又解析待鑑定對象所得之元件、成分、步驟或其結合關係與申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必須對應,待鑑定對象中與申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特徵無關的元件、成分、步驟或其結合關係不得納入比對內容;因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並無界定「第一、二凸緣為互相平行,使第一、二固定件需完全保持水平對正」的技術特徵,被告稱「待鑑定物品儲物架當在組裝時,僅需要將第二固定件下方之第一凸緣滑入第一固定件下方之導槽空間內即可,讓儲物架能更迅速、省力的完成組裝」,係為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技術特徵無關的元件、成分、步驟或其結合關係,自應不納入均等分析的技術手段比對,故亦無被告所稱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兩者技術手段實質不相同之情事。(3)被告雖又辯稱:系爭專利2係藉由第一、二固定件之相互抵頂功能,進一步達到「增加整體結構強度,並且有效將應力平均分布,提高使用壽命」的效果,而系爭產品待鑑定物品除具「增加整體結構強度,並且有效將應力平均分布,提高使用壽命」的效果外,還具有輔助組裝,以提高結合效率之效果,因此,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2兩者之整體技術特徵所達成之效果應為實質不相同。惟查,系爭產品儲物架組合結構的第一、二固定件具有均勻受力、增加結構強度的結果,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儲物架組合結構的第一、二固定件具有均勻受力、增加結構強度的結果並無不同;至於被告主張系爭產品具輔助組裝、提高結合效率,係為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技術特徵無關的元件、成分、步驟或其結合關係,自不應納入均等分析的結果比對,故被告上開所辯,並非可採。5.綜上,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均等範圍。(五)系爭專利2有無應撤銷原因之判斷(此部分爭點參本院卷第324頁):1.按當事人主張或抗辯智慧財產權有應撤銷、廢止之原因者,法院應就其主張或抗辯有無理由自為判斷,不適用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商標法、專利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或其他法律有關停止訴訟程序之規定。前項情形,法院認有撤銷、廢止之原因時,智慧財產權人於該民事訴訟中不得對於他造主張權利,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定有明文。2.查原告主張系爭專利2之申請日為97年4月23日,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於97年9月11日審定准予專利公告,專利期間自97年9月11日起至107年4月22日止等情,有專利證書(本院卷第25頁)及專利說明書公告本(本院卷第26至39頁)在卷可稽,至堪認定,則系爭專利2是否符合專利申請要件,應適用核准專利時所適用之92年2月6日修正之專利法(下稱92年專利法)。3.系爭專利2未違反92年專利法第107條第1項第3款:(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技術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均業如前述。(2)被告固提出設計圖7紙,抗辯系爭專利2是被告法定代理人詹沛灝與原告配偶詹0000共同研發,原告並非發明人云云,惟查,被告提出之設計圖7紙(本院卷第336至339頁),其圖號為CB0001、CB0002、CB0003、CD0001、CD0002、CM0005,其中圖號為CB0001計2紙,其他圖號為1紙,總計7紙,單由7紙設計圖圖面所繪製之下拉吊櫃各種配件觀之,與系爭專利2圖式所示之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等差異甚大,二者技術特徵並不相同,尚難認該設計圖7紙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具有同一性,且被告亦未說明該設計圖7紙如何證明原告並非發明人,故系爭專利2未違反專利法第107條第1項第3款。(六)被告並未取得系爭專利2之授權:被告辯稱:其曾於100年7月間得到原告配偶詹0000之授權使用系爭專利2云云,並提出專利授權書1紙為證(本院卷第234頁),惟專利權係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被告應當知原告方為經登記為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但觀諸上開專利授權書,係由「金華鴻廚櫃配件有限公司詹0000」為系爭專利2之授權,其並非專利權人,復未表明代理原告進行授權之意旨,更未見其有何代理原告授權之權源;雖詹0000為原告配偶,惟依民法第1003條規定,夫妻僅於日常家務互為代理人,自不得謂詹0000有權代理原告進行專利授權。又被告並未陳述及證明原告有何由自己之行為表示以代理權授與詹0000,或知詹0000表示為其代理人而不為反對之表示,自無民法第169條表見代理之適用。從而,被告抗辯其因詹0000代理或表見代理而取得系爭專利2之授權云云,委無足取。(七)排除或防止侵害請求權:按發明專利權人對於侵害其專利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侵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專利法第96條第1項定有明文,並經由同法第120條準用於新型專利。被告未獲授權,製造、販賣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系爭產品,且被告未能證明系爭專利2有何應撤銷之原因,則被告自已侵害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本院審酌侵害狀態仍持續中,故原告請求令被告於系爭專利2存續期間,不得製造、販賣、為販賣之要約、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系爭專利2之產品,自屬有據。(八)綜上,原告請求被告於系爭專利2存續期間,不得製造、販賣、為販賣之要約、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系爭專利2之產品,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至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資料,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一一詳予論述之必要,附此敘明。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9條。中  華  民  國  102 年  2  月  27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一庭法 官 歐陽漢菁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2 年  3  月  1  日      書記官 葉倩如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8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7 1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8",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0",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00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00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第M340231號「具金屬握環之車輛握把套構造」新型專利(下稱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民國(下同)97年9月11日至107年1月9日止(原證1)。惟原告陸續發現訴外人○○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公司)、○○屋、○○機車材料行、○○機車材料行等販賣「CNC鋁合金手把商品」,落入原告系爭專利之請求項1,符合文義讀取。嗣經○○公司、○○屋出具切結書坦承所販賣之「CNC鋁合金手把商品」係向被告義欽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義欽公司)購買(原證3),及○○機車材料行、○○機車材料行出具切結書坦承所販賣之「CNC鋁合金手把商品」係向被告建東行即張麗華購買(原證4),是被告義欽公司、建東行即張麗華販賣「CNC鋁合金手把商品」業已對原告系爭專利權構成侵害,為此,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1至3項、第97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義欽公司、建東行即張麗華負損害賠償責任,被告許素嬌為被告義欽公司負責人,並應與被告義欽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並請求被告義欽公司、建東行即張麗華停止製造販賣等行為及銷毀侵害系爭專利權之物品。(二)並聲明:(1)被告義欽公司與許素嬌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陸拾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被告建東行即張麗華應給付原告新台幣肆拾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3)被告義欽公司、建東行即張麗華不得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原告系爭專利之物品,並應將現有存貨全數銷毀。(4)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5)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貳、被告答辯則以:一、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一)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證據如下:被證2:2006年RIZOMA出版之機車配件雜誌(正本存於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第097200628N02號舉發案)。被證3:默特國際重車精品拍賣網站關於KawasakiZX-10R06-07RizomaGR205彩炫手把的拍賣網頁。被證4:1993年8月1日公告(公開)之第082204294號「機車、腳踏車、健身器之握把套結構改良」專利案。(二)證據2、證據4之組合,及證據3、證據4之組合,均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技術特徵之比對分析,詳如104年9月21日答辯狀所述。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23",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94 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8",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0",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87", "lawName": "辦理民事訴訟事件應行注意事項"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第M340231號「具金屬握環之車輛握把套構造」新型專利(下稱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民國(下同)97年9月11日至107年1月9日止(原證1)。惟原告陸續發現訴外人○○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公司)、○○屋、○○機車材料行、○○機車材料行等販賣「CNC鋁合金手把商品」,落入原告系爭專利之請求項1,符合文義讀取。嗣經○○公司、○○屋出具切結書坦承所販賣之「CNC鋁合金手把商品」係向被告義欽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義欽公司)購買(原證3),及○○機車材料行、○○機車材料行出具切結書坦承所販賣之「CNC鋁合金手把商品」係向被告建東行即張麗華購買(原證4),是被告義欽公司、建東行即張麗華販賣「CNC鋁合金手把商品」業已對原告系爭專利權構成侵害,為此,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1至3項、第97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義欽公司、建東行即張麗華負損害賠償責任,被告許素嬌為被告義欽公司負責人,並應與被告義欽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並請求被告義欽公司、建東行即張麗華停止製造販賣等行為及銷毀侵害系爭專利權之物品。(二)並聲明:(1)被告義欽公司與許素嬌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陸拾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被告建東行即張麗華應給付原告新台幣肆拾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3)被告義欽公司、建東行即張麗華不得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原告系爭專利之物品,並應將現有存貨全數銷毀。(4)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5)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貳、被告答辯則以:一、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一)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證據如下:被證2:2006年RIZOMA出版之機車配件雜誌(正本存於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第097200628N02號舉發案)。被證3:默特國際重車精品拍賣網站關於KawasakiZX-10R06-07RizomaGR205彩炫手把的拍賣網頁。被證4:1993年8月1日公告(公開)之第082204294號「機車、腳踏車、健身器之握把套結構改良」專利案。(二)證據2、證據4之組合,及證據3、證據4之組合,均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技術特徵之比對分析,詳如104年9月21日答辯狀所述。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同時」之用語解釋,應有3種態樣,包括(1)送紙過程中進行偏移量校正;(2)送紙過程中進行行程差之校正;(3)送紙過程中進行偏移量之校正及行程差之校正云云(見本院卷3第212頁)。惟查,原告先後分別主張「系爭專利技術…讓對位單元3之從動件31可對第一物件4在同一時間裡作左右前端偏移量及行程差之校正」、「證據2…所檢測出的訊號沒有用於判斷紙張或幅材是否歪斜」(見本院卷2第226-227頁)、「『同時』是在給紙過程中,在不影響給紙過程下,同時進行校正」(見本院卷2第249頁),可見,原告係指兩者校正同時並存,即同時為行程差之校正(補償)及偏移量之校正,故原告亦肯認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同時」界定之內容,非僅為行程差之校正或偏移量之校正,而係第3種態樣之「送紙過程中進行偏移量之校正及行程差之校正」。④原告另主張:依專利侵權判斷要點第2章第2.6.4.1,當請求項與說明書記載內容不一致時,應以請求項記載之技術內容予以解釋,不得以說明書記載之技術內容解釋請求項而認定其範圍云云(見本院卷3第163頁)。惟查,專利侵權判斷要點第2章第2.6.4.1所述「請求項與說明書記載之對應技術內容不一致」,係指請求項之用詞本已經清楚,不存在多重意義之可能之情形,例如請求項界定製法之反應溫度為「100℃~200℃」,此界定之溫度範圍清楚明確,縱說明書記載製法之反應溫度為「200℃~300℃」,而產生「請求項與說明書記載之對應技術內容不一致」之情事,此時仍應以請求項為準,然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同時」之用語因具有多義性,故須參酌說明書及圖式作出客觀合理的解釋,此與上開專利侵權判斷要點內容並無衝突,原告此部分所指,尚有誤會。 (三)系爭產品之技術內容:    1.系爭產品1(主要圖式,如附圖2)、系爭產品2(主要圖式,如附圖3)之差別僅係最大用紙尺寸不同,內部結構並無差異,此為兩造所不爭(見本院卷2第183頁),故二者技術內容及其描述應相同。    2.系爭產品係一種送料機之感測補償對位裝置,利用多點感測進行中物件的前緣位置之比較,並進行補償對位之裝置,該裝置包括有:一感測單元,係配置於上述之送料機上,用以感測物件行進之行程差;及,一對位單元,係配置於上述之送料機上,分別受上述感測單元所感測及編碼器之輸出訊號,經一控制裝置處理,僅控制上物件速度與行程差之補償;其中,該對位單元為一馬達及連設於馬達之從動件所構成;其中,在單點對位時,則在兩物件行徑之規位處設有兩感測器,並於輸送台設有一對位單元;其中,在雙點對位時,則在物件行徑兩邊適當位置設有感測器,並於輸送台兩邊設有兩組對位單元。 (四)侵權比對分析:    1.系爭產品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  (1)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內容,可解析為3個要件,分別為:      要件編號1A:一種送料機之感測補償對位裝置,利用多點感測進行中物件的多點相對位置與標準位置之比較,並進行補償對位之裝置,該裝置包括有:      要件編號1B:一感測單元,係配置於上述之送料機上,用以感測物件行進之行程差或偏移量;      要件編號1C:及,一對位單元,係配置於上述之送料機上,分別受上述感測單元所感測之輸出訊號,經一控制裝置處理,同時控制物件速度與行程差之補償或偏移量之校正。    (2)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特徵比對:     (甲)要件編號1A:系爭產品亦為一種胎壓偵測器,其係利用多點感測進行中物件的前緣位置之比較,並進行補償對位之裝置。可完全對應於要件編號1A之文義。因此,系爭產品符合要件編號1A之文義讀取。(乙)要件編號1B:系爭產品具有一感測單元,係配置於上述之送料機上,用以感測物件行進之行程差之技術內容,可完全對應於要件編號1B之文義。因此,系爭產品符合要件編號1B之文義讀取。     (丙)要件編號1C:系爭產品具有一對位單元,係配置於上述之送料機上,分別受上述感測單元所感測及編碼器之輸出訊號,經一控制裝置處理,僅控制上物件速度與行程差之補償之技術內容,此與要件編號1C為同時進行兩校正之技術內容,並不相同。因此,系爭產品未符合要件編號1C之文義讀取。   (3)綜上,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內容,基於全要件分析比對結果,由於系爭產品無法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1C之文義,故系爭產品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    2.系爭產品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2至5之權利範圍:     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特徵為分析比對     結果,系爭產品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已如前述,又系爭專利請求項2-5均係直接依附於請求項1之附屬項,解釋上應包含所依附請求項(獨立項1)之所有技術特徵,而屬就被依附之請求項(獨立項1)所載的技術手段作進一步限定之請求項,則系爭產品既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自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2-5之文義範圍。 (五)從而,系爭產品既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5之文義範圍,是被告譽邦公司製造、販賣系爭產品,自無侵害系爭專利權。至於被告另抗辯系爭專利請求項1-5有應撤銷事由云云、原告請求權是否罹於消滅時效等爭點,即無再予審究之必要,併此敘明。 六、綜上所述,系爭產品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5之文義範圍,故被告譽邦公司製造、販賣系爭產品,並無侵害原告之系爭專利權可言。從而,原告依專利法第96條第1項、第2項、第97條第1項第2款、第2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等規定,訴請判決如聲明所示,即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其依據,應併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   之證據,經本院審酌後認對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   論列,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   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8 年  1  月  28  日         智慧財產法院第三庭法官張銘晃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8 年  1  月  28  日書記官葉倩如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2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71 1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確認著作權等
訴外人美商科高國際有限公司(Google)管理的Youtube影音頻道於106年7月10日以電子郵件通知,將下架原告上傳至Youtube影音頻道之系爭新聞報導,分別為「三闖天堂路,阿美族勇士成蛙人」、「國軍大秀廚藝挑戰台灣食神」、「遼寧號穿越台海國軍全程監控」、「文在寅訪美結束北韓又試射導彈」、「總統出席軍校畢業遭丟鞋抗議」、「愛國者攔截演訓天弓憾天際」、「六龜入夜紅色警戒國軍派駐防災」之新聞報導,然系爭新聞報導,只是一般的新聞陳述,依著作權法第3條之規定,系爭新聞報導非屬上開範圍之創作,又依同法第9條之規定,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系爭新聞報導只是以攝影機忠實就景物來拍攝,為單純傳達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9",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9 1 4",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註冊第00962702號「BIOZYME」商標(下稱:系爭商標1,如附圖1所示))之商標權人,權利期間自民國90年10月1日至110年9月30日止,指定商品類別為第5類,商品名稱為:「中藥;西藥;臨床試驗用製劑;醫療補助用營養製劑;農業用、環境衛生用藥劑;動物用藥品;動物用含藥性洗滌劑。」。被告大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大漢公司)於網站販售消化の優酵素粉、健康益生菌膠囊、小晶靈及魅莉纖之「酵素粉」產品(下稱:系爭商品),使用其註冊第01338734號「大漢酵素Biozyme」商標(下稱:系爭商標2,如附圖2所示),然系爭商標2外觀係以「大漢酵素Biozyme」作為一中英文字串組合,其中「酵素」聲明不在專用之列,「大漢」僅是被告大漢公司名稱,識別性則較低,準此,系爭商標1與被告系爭商標2英文「Biozyme」部分,闕為主要部分,在商標近似程度之比對,應著重於英文文字部分之比對,則被告大漢公司使用之系爭商標2與原告所有系爭商標1之英文文字均為相同,又系爭商標2僅申請註冊於第30類及第32類商品,然而,被告於系爭商品廣告文宣訴求之成分、功效均為酵素,屬分類表0503營養補充品範疇,與系爭商標1指定使用第5類之「醫療補助用營養製劑」相同,故2商標為相同商標且使用於同一商品上,符合商標法第68條第1款之規定。縱二商標並非相同之商標,由系爭商標1之識別性強、二商標為高度近似、商品為同一類別均為酵素、銷售管道相同均為藥局、藥妝店等因素,被告大漢公司於同一商品,使用近似於系爭商標1之商標,有致消費者混淆誤認,符合商標法第68條第3款之規定。(二)被告大漢公司於104年間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申請單純英文字之商標「Biozyme」,指定之商品類別為第5類,可證,被告大漢公司明知系爭商標2係註冊於第30、32類商品,卻仍在第5類商品使用,且原告業於104年11月23日委託律師通知被告大漢公司商標侵權事宜,而被告大漢公司亦有委託律師函覆,表示已為移除,惟被告大漢公司仍於通路持續販售系爭商品,是被告大漢公司確有侵害系爭商標1之故意及客觀行為。又系爭商品之消化の優酵素粉、健康益生菌膠囊、小晶靈及魅莉纖之單價,分別為新台幣(下同)850元、819.05元、838.1元、847.62元,原告依商標法第71條第1項第3款規定,以查獲侵害商標權商品之零售單價1,000倍計算賠償額為3,354,770元,原告僅先為一部請求100萬元賠償。被告黃伯誠為被告大漢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民法第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規定,應與被告大漢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爰依商標法第68條第1款、第3款、第69條第1項、第71條第1項第3款、民法第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民法第195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三)聲明:1.被告不得使用相同或近似於系爭商標1指定之相同或類似商品上。2.被告應連帶負擔費用,將本件判決之案號、當事人、案由、主文以長30公分、寬30公分之篇幅,刊登於經濟日報第1版下半頁1日。3.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18",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註冊第00962702號「BIOZYME」商標(下稱:系爭商標1,如附圖1所示))之商標權人,權利期間自民國90年10月1日至110年9月30日止,指定商品類別為第5類,商品名稱為:「中藥;西藥;臨床試驗用製劑;醫療補助用營養製劑;農業用、環境衛生用藥劑;動物用藥品;動物用含藥性洗滌劑。」。被告大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大漢公司)於網站販售消化の優酵素粉、健康益生菌膠囊、小晶靈及魅莉纖之「酵素粉」產品(下稱:系爭商品),使用其註冊第01338734號「大漢酵素Biozyme」商標(下稱:系爭商標2,如附圖2所示),然系爭商標2外觀係以「大漢酵素Biozyme」作為一中英文字串組合,其中「酵素」聲明不在專用之列,「大漢」僅是被告大漢公司名稱,識別性則較低,準此,系爭商標1與被告系爭商標2英文「Biozyme」部分,闕為主要部分,在商標近似程度之比對,應著重於英文文字部分之比對,則被告大漢公司使用之系爭商標2與原告所有系爭商標1之英文文字均為相同,又系爭商標2僅申請註冊於第30類及第32類商品,然而,被告於系爭商品廣告文宣訴求之成分、功效均為酵素,屬分類表0503營養補充品範疇,與系爭商標1指定使用第5類之「醫療補助用營養製劑」相同,故2商標為相同商標且使用於同一商品上,符合商標法第68條第1款之規定。縱二商標並非相同之商標,由系爭商標1之識別性強、二商標為高度近似、商品為同一類別均為酵素、銷售管道相同均為藥局、藥妝店等因素,被告大漢公司於同一商品,使用近似於系爭商標1之商標,有致消費者混淆誤認,符合商標法第68條第3款之規定。(二)被告大漢公司於104年間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申請單純英文字之商標「Biozyme」,指定之商品類別為第5類,可證,被告大漢公司明知系爭商標2係註冊於第30、32類商品,卻仍在第5類商品使用,且原告業於104年11月23日委託律師通知被告大漢公司商標侵權事宜,而被告大漢公司亦有委託律師函覆,表示已為移除,惟被告大漢公司仍於通路持續販售系爭商品,是被告大漢公司確有侵害系爭商標1之故意及客觀行為。又系爭商品之消化の優酵素粉、健康益生菌膠囊、小晶靈及魅莉纖之單價,分別為新台幣(下同)850元、819.05元、838.1元、847.62元,原告依商標法第71條第1項第3款規定,以查獲侵害商標權商品之零售單價1,000倍計算賠償額為3,354,770元,原告僅先為一部請求100萬元賠償。被告黃伯誠為被告大漢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民法第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規定,應與被告大漢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爰依商標法第68條第1款、第3款、第69條第1項、第71條第1項第3款、民法第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民法第195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三)聲明:1.被告不得使用相同或近似於系爭商標1指定之相同或類似商品上。2.被告應連帶負擔費用,將本件判決之案號、當事人、案由、主文以長30公分、寬30公分之篇幅,刊登於經濟日報第1版下半頁1日。3.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23 1",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6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3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3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4",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8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9", "lawName":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 ]
公平交易法損害賠償等
(一)原告為註冊第00962702號「BIOZYME」商標(下稱:系爭商標1,如附圖1所示))之商標權人,權利期間自民國90年10月1日至110年9月30日止,指定商品類別為第5類,商品名稱為:「中藥;西藥;臨床試驗用製劑;醫療補助用營養製劑;農業用、環境衛生用藥劑;動物用藥品;動物用含藥性洗滌劑。」。被告大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大漢公司)於網站販售消化の優酵素粉、健康益生菌膠囊、小晶靈及魅莉纖之「酵素粉」產品(下稱:系爭商品),使用其註冊第01338734號「大漢酵素Biozyme」商標(下稱:系爭商標2,如附圖2所示),然系爭商標2外觀係以「大漢酵素Biozyme」作為一中英文字串組合,其中「酵素」聲明不在專用之列,「大漢」僅是被告大漢公司名稱,識別性則較低,準此,系爭商標1與被告系爭商標2英文「Biozyme」部分,闕為主要部分,在商標近似程度之比對,應著重於英文文字部分之比對,則被告大漢公司使用之系爭商標2與原告所有系爭商標1之英文文字均為相同,又系爭商標2僅申請註冊於第30類及第32類商品,然而,被告於系爭商品廣告文宣訴求之成分、功效均為酵素,屬分類表0503營養補充品範疇,與系爭商標1指定使用第5類之「醫療補助用營養製劑」相同,故2商標為相同商標且使用於同一商品上,符合商標法第68條第1款之規定。縱二商標並非相同之商標,由系爭商標1之識別性強、二商標為高度近似、商品為同一類別均為酵素、銷售管道相同均為藥局、藥妝店等因素,被告大漢公司於同一商品,使用近似於系爭商標1之商標,有致消費者混淆誤認,符合商標法第68條第3款之規定。(二)被告大漢公司於104年間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申請單純英文字之商標「Biozyme」,指定之商品類別為第5類,可證,被告大漢公司明知系爭商標2係註冊於第30、32類商品,卻仍在第5類商品使用,且原告業於104年11月23日委託律師通知被告大漢公司商標侵權事宜,而被告大漢公司亦有委託律師函覆,表示已為移除,惟被告大漢公司仍於通路持續販售系爭商品,是被告大漢公司確有侵害系爭商標1之故意及客觀行為。又系爭商品之消化の優酵素粉、健康益生菌膠囊、小晶靈及魅莉纖之單價,分別為新台幣(下同)850元、819.05元、838.1元、847.62元,原告依商標法第71條第1項第3款規定,以查獲侵害商標權商品之零售單價1,000倍計算賠償額為3,354,770元,原告僅先為一部請求100萬元賠償。被告黃伯誠為被告大漢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民法第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規定,應與被告大漢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爰依商標法第68條第1款、第3款、第69條第1項、第71條第1項第3款、民法第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民法第195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三)聲明:1.被告不得使用相同或近似於系爭商標1指定之相同或類似商品上。2.被告應連帶負擔費用,將本件判決之案號、當事人、案由、主文以長30公分、寬30公分之篇幅,刊登於經濟日報第1版下半頁1日。3.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註冊第00962702號「BIOZYME」商標(下稱:系爭商標1,如附圖1所示))之商標權人,權利期間自民國90年10月1日至110年9月30日止,指定商品類別為第5類,商品名稱為:「中藥;西藥;臨床試驗用製劑;醫療補助用營養製劑;農業用、環境衛生用藥劑;動物用藥品;動物用含藥性洗滌劑。」。被告大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大漢公司)於網站販售消化の優酵素粉、健康益生菌膠囊、小晶靈及魅莉纖之「酵素粉」產品(下稱:系爭商品),使用其註冊第01338734號「大漢酵素Biozyme」商標(下稱:系爭商標2,如附圖2所示),然系爭商標2外觀係以「大漢酵素Biozyme」作為一中英文字串組合,其中「酵素」聲明不在專用之列,「大漢」僅是被告大漢公司名稱,識別性則較低,準此,系爭商標1與被告系爭商標2英文「Biozyme」部分,闕為主要部分,在商標近似程度之比對,應著重於英文文字部分之比對,則被告大漢公司使用之系爭商標2與原告所有系爭商標1之英文文字均為相同,又系爭商標2僅申請註冊於第30類及第32類商品,然而,被告於系爭商品廣告文宣訴求之成分、功效均為酵素,屬分類表0503營養補充品範疇,與系爭商標1指定使用第5類之「醫療補助用營養製劑」相同,故2商標為相同商標且使用於同一商品上,符合商標法第68條第1款之規定。縱二商標並非相同之商標,由系爭商標1之識別性強、二商標為高度近似、商品為同一類別均為酵素、銷售管道相同均為藥局、藥妝店等因素,被告大漢公司於同一商品,使用近似於系爭商標1之商標,有致消費者混淆誤認,符合商標法第68條第3款之規定。(二)被告大漢公司於104年間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申請單純英文字之商標「Biozyme」,指定之商品類別為第5類,可證,被告大漢公司明知系爭商標2係註冊於第30、32類商品,卻仍在第5類商品使用,且原告業於104年11月23日委託律師通知被告大漢公司商標侵權事宜,而被告大漢公司亦有委託律師函覆,表示已為移除,惟被告大漢公司仍於通路持續販售系爭商品,是被告大漢公司確有侵害系爭商標1之故意及客觀行為。又系爭商品之消化の優酵素粉、健康益生菌膠囊、小晶靈及魅莉纖之單價,分別為新台幣(下同)850元、819.05元、838.1元、847.62元,原告依商標法第71條第1項第3款規定,以查獲侵害商標權商品之零售單價1,000倍計算賠償額為3,354,770元,原告僅先為一部請求100萬元賠償。被告黃伯誠為被告大漢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民法第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規定,應與被告大漢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爰依商標法第68條第1款、第3款、第69條第1項、第71條第1項第3款、民法第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民法第195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三)聲明:1.被告不得使用相同或近似於系爭商標1指定之相同或類似商品上。2.被告應連帶負擔費用,將本件判決之案號、當事人、案由、主文以長30公分、寬30公分之篇幅,刊登於經濟日報第1版下半頁1日。3.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原告為發明第I259817號「車輛用安全帶」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5年8月11日起至113年5月6日止(下稱系爭專利)。詎被告汎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汎德公司)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竟製造並販售BMW3系列硬頂敞篷跑車(即E93系列車型)標準配備有「前座自動束緊式安全帶」之產品(下稱系爭產品),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5、6、9、10、13、16、17、20、21、24項而屬侵害系爭專利。被告汎德公司銷售E93系列車型,市場上價格約為每輛新台幣(下同)300萬元,惟被告汎德公司侵害行為,所造成之損害於起訴時尚難以計算,原告暫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先請求賠償最低金額新台幣(下同)1,000萬元。被告唐榮椿為被告汎德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自應與被告汎德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爰依專利法第84條第1項、第85條第1項第2款、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提起本件請求,並聲明:(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1,000萬元,暨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2)被告汎德股份有限公司不得為販賣之要約、販賣、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發明第I259817「車輛用安全帶」專利之車輛。(3)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2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新式樣第D130360號「救護箱」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民國98年8月11日起至109年10月21日止(現行法將新式樣專利改稱設計專利,下稱系爭專利)。原告嗣於102年9月1日,與訴外人中興保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保全)簽訂專利權讓與協議書,將系爭專利權讓與中興保全,惟特別約定如有民事侵害專利權之訴訟,經判決確定之損害賠償金或和解金,於專利權轉讓完成前之權利與所得均歸原告。詎原告於102年10月間發現於臺北捷運站設置之自動體外去顫器(ADE)急救設備(下稱系爭產品),裝置有外觀上悉與系爭專利救護箱相同之救護箱。經查證係被告於102年3月間所設置,共110台,此並經新聞媒體所披露。是被告在原告擁有系爭專利權期間,未經原告授權,自行仿製外觀與系爭專利救護箱相同之救護箱,顯有侵害原告專利權之行為,自應就原告所受損害負賠償責任。(二)損害賠償額:按系爭專利救護箱每台製造成本為新臺幣(下同)4,469元,市價為15,000元,每台可獲利益為10,500元。被告仿製之救護箱計有110台,故侵害原告專利權之行為可獲得之利益為1,155,000元。為此,爰依專利法97條第1項第2款之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原告1,155,000元。(三)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15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9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9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10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10 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0",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8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新式樣第D130360號「救護箱」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民國98年8月11日起至109年10月21日止(現行法將新式樣專利改稱設計專利,下稱系爭專利)。原告嗣於102年9月1日,與訴外人中興保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保全)簽訂專利權讓與協議書,將系爭專利權讓與中興保全,惟特別約定如有民事侵害專利權之訴訟,經判決確定之損害賠償金或和解金,於專利權轉讓完成前之權利與所得均歸原告。詎原告於102年10月間發現於臺北捷運站設置之自動體外去顫器(ADE)急救設備(下稱系爭產品),裝置有外觀上悉與系爭專利救護箱相同之救護箱。經查證係被告於102年3月間所設置,共110台,此並經新聞媒體所披露。是被告在原告擁有系爭專利權期間,未經原告授權,自行仿製外觀與系爭專利救護箱相同之救護箱,顯有侵害原告專利權之行為,自應就原告所受損害負賠償責任。(二)損害賠償額:按系爭專利救護箱每台製造成本為新臺幣(下同)4,469元,市價為15,000元,每台可獲利益為10,500元。被告仿製之救護箱計有110台,故侵害原告專利權之行為可獲得之利益為1,155,000元。為此,爰依專利法97條第1項第2款之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原告1,155,000元。(三)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15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被告使用「QQBOW」文字之方式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㈠以原證4第3-4頁為例(本院卷一第51-53頁),被告所販售之商品名稱為「TheSuperflyDept.韓國連線102002QQBOW款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此種標示方式係將被告所經營之商場名稱「TheSuperflyDept.」置於最前方,「韓國連線」表彰提供商品的方式(「連線」為網路購物用語,意即販售者同步提供韓國當地商品供消費者選購),「QQBOW款」係說明商品之規格或款式,「高領針織內搭+毛呢吊帶連身裙套裝2色」則是描述商品內容,可知各該商品標題實際上包含有表彰不同涵義的數個元素,其中又以置於最前方的「TheSuperflyDept.」最為醒目,被告並於所有商品圖片上加蓋「TheSuperflyDept.」之浮水印,銷售人部分並標明「thesuperflydept」及其圖示,消費者自可清楚辨別被告係以該「TheSuperflyDept.」做為指示來源的表徵,而非「QQBOW」文字。再者,「…款」用語,實際上僅係用以描述商品之規格或款式,且已成為現今網路拍賣實務上十分常見之描述及商業交易習慣。參見被證2至被證6(本院卷二第283-316頁)可知,賣家為使買家了解商品之規格或性質,多習慣在商品名稱中即一併描述,具一般經驗之消費者自會辨別該商品描述中所稱「Model同款」、「金泰亨樸智旻Jimin同款」、「GD同款」、「孫芸芸花猴同款」、「原廠款」等,並非指係源自於該等特定人士或廠商之商品,而係其商品規格或造型與之相同或類似,藉以提供消費者選購之靈感,此為網路拍賣市場之一般商業交易習慣。㈡被告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之「#QQBOW」文字,其係被告根據蝦皮購物平台提供之「Hashtag」功能設定而來。該「Hashtag」係為商品增加「標籤」功能,在欲特定的主題前加上「#」字,如:「#QQBOW」,即可用以串聯所有在蝦皮拍賣平台上與「QQBOW」主題相關聯的資訊。蓋「Hashtag」功能之本質,並非在表彰商品或服務之來源,而僅是一種用於指示某商品「所在位置」的工具,用以讓消費者方便查找、連結,消費者點選某一主題的「Hashtag」後,當會辨別各自標註該「Hashtag」之使用者為何,而不當然認為係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提供者,甚至造成混淆誤認。㈢綜上,被告實際使用「QQBOW」文字之態樣,均非用以指示商品或服務之來源,具有一般知識經驗之相關消費者不會將之視為商標之使用,而仍會以被告置於最醒目位置之「TheSuperflyDept.」商場名稱作為與他人商品或服務相區別之表徵,則被告之使用行為實不該當我國商標法所規範之「商標使用」,即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疑慮。二、退步言之,縱認被告之行為仍屬商標法上之商標使用,被告使用「QQBOW」文字,並未對原告之商標權構成侵害:㈠兩商標並不近似:據爭商標圖樣係一帶有手寫風格之設計文字,被告則使用未經設計之「QQBOW」純文字,兩者在外觀上即已帶給消費者不同之寓目印象;此外,被告實際使用時均會與「款」或「#」字連用,前者係表明服裝之款式,後者則運用「Hashtag」功能以表彰主題,而各自帶有不同之意涵,即與系爭商標在觀念上有所差異。㈡據爭商標非為相關消費者所熟悉:原告固然提出原證2之「Facebook」粉絲專頁,惟僅從粉絲追蹤人數無法得知消費者是否已熟悉據爭商標品牌,則於並無其他具體行銷事證之情形下,即無從判斷消費者已熟悉據爭商標及其所表徵之品牌。㈢原告並無多角化經營之情形: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可知,原告除從事服裝販售事業之外,並無經營其他種類之事業,其所受保護之範圍自應加以限縮。㈣無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依原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並未見有消費者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㈤被告使用「QQBOW」文字係為善意:承前所述,被告使用「QQBOW」文字僅係在表彰系爭商品之規格與款式,或僅是透過「Hashtag」功能串聯蝦皮拍賣平台中所有與「QQBOW」主題相關聯之訊息,被告復於各商品名稱的最開頭表明其賣場名稱「TheSuperflyDept.」,所有商品圖片亦皆加註相同之標示,已可使消費者清楚辨識該商品之來源,絕無攀附原告據爭商標之意圖。此外,被告更在收到本件原告之起訴狀後,立刻停止並撤除所有使用行為,更徵被告之使用行為並無惡意。
[ { "issueRef": "8",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10-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被告未經原告授權,於其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網址:http://www.lcy-family.com.tw/chmed/medinfo3.jsp)擅自重製及公開傳輸原告擁有著作財產權如圖號A58002之圖片等共計47圖(下稱系爭圖片),原告爰依著作權法第88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3項及民法第216條規定,請求被告賠償損害新臺幣10萬元。(二)系爭圖片為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原告為富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爾特科技公司)之子公司,並致力於發行創意數位影像內容及影音素材,IMAGEMORE為富爾特公司自製自有之大中華區領導品牌,客戶可透過www.imagemore.com.tw專業創意影像圖庫網站辦理正版圖片授權使用許可,而享有系爭圖片之著作財產權。系爭圖片乃由原告雇用之攝影師運用其攝影技術,決定觀景、景深、光量、攝影角度、快門或焦距等事項後拍攝而成,非僅單純為實體之機械式呈現,是系爭圖片具有原始性,且展現出攝影者之個性;又為使系爭圖片符合商業銷售需求,除由原告規劃主題、選擇素材等後,由攝影師以攝影方式創作多張類似攝影著作,再由原告專業人員與攝影師共同挑選出構圖、光影變化等最佳之作品,經原告員工以專業電腦繪圖軟體針對所選出的攝影著作進行相關後製流程,使系爭圖片更佳符合原告商業銷售需求,除耗費大量人力、資源投入創作外,無論是就攝影著作的拍攝、選擇、後製等,顯均已足以表達出特殊之思想與情感,亦即已蘊含充份之原創性,系爭圖片係屬受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無疑。2.著作權法第13條規定:「在著作之原件或其已發行之重製物上,或將著作公開發表時,以通常之方法表示著作人之本名或眾所周知之別名者,推定為該著作之著作人。」,原告於系爭圖片之刊登網頁明確記載表彰原告著作權人身分與權利歸屬之聲明,故原告應為對系爭圖片之著作人,而享有系爭圖片之著作財產權。3.原告於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對被告提出刑事告訴,經不起訴處分,原告雖已於期限內申請再議但未於期限內補呈再議理由狀,而確定在案。然依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智慧財產分署105年度上聲議字第509號處分書詳載:「按創作之有無採最低限度說,亦即該著作僅須具有最少限度之創意性,且足以表現著作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即屬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系爭之8張圖片,在著作權法以攝影著作保護,而拍攝手法為靜態,以及被拍攝物品為日常可見之中藥材,並非判斷是否有創作性之標準;雖中藥材之取材不難,惟如欲成為產品照片,除應予人可知為何產品外,仍應製造一定光度、具有健康、價值之感,如非該攝影著作已達此尚堪使用之標準,OO公司人員不可能將之納為素材,且如果該攝影著作取得如此容易,OO公司人員自己拍攝即可,又何須至他人圖庫去抓圖?足見已達最低限度之創作程度,再議聲請旨認系爭圖案具有創作性部分,非無理由」,系爭圖片顯為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三)被告信詠馨診所雖於原告通知其等所經營、建置之網站涉有侵害系爭圖片著作權之情事後,更換網站所使用之圖片。惟作為網站經營者及建置者,其所使用之圖片並非其等自行拍攝,而係利用第三人之攝影著作,自不得謂其「不知」,而將侵權責任全數推諉予一不確知是否有擔保取得圖片授權之第三人,且被告所舉證之「付款簽收簿」並不可做為系爭圖片取得授權之依據,因其僅載明名稱及電話號碼,並無任何之合約,更無製作的內容範圍。又即令被告有委託製作網頁之實,並不免除其應查核委外設計師提出利用第三人之攝影著作的合法授權證明,被告能避免而疏未避免,致侵害原告著作權情事之發生,至少有「過失」之責任。(四)按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規定:「依前項規定,如被害人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額,得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在新臺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酌定賠償額。如損害行為屬故意且情節重大者,賠償額得增至新臺幣500萬元。」,因原告不易證明實際之損害額,但被告等侵權乃是事實,而原告亦確實受有損害,爰請依法酌定賠償額為每一著作(每張圖片)10萬元,系爭圖片為47張照片,共計470萬元,原告為訴訟經濟,僅先針對其中10萬元之部分先行請求,並保留日後就其餘數額為請求之權利。(五)聲明:①被告應給付原告10萬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利息。②原告願供擔保,請宣告准為假執行。
(一)系爭圖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照片,不具特殊性及原創性,非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按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係指著作人所創作之精神上作品,而所謂精神上作品,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上之表現,且有一定表現形式等要件外,尚須具有原創性,而此所謂原創性之程度,固不如專利法中所舉之發明、新型、新式樣等專利所要求之原創性程度(即新穎性)較高,亦即不必達到完全獨創之地步。即使與他人作品酷似或雷同,如其間並無模仿或盜用之關係,且其精神作用達到相當之程度,足以表現出作者之個性及獨特性,即可認為具有原創性;惟如其精神作用的程度很低,不足以讓人認識作者的個性,則無保護之必要(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14號裁判要旨參照)。又著作既為創作,即須具有原創性,並非所有之創作都受到保護,必須是具有原創性之人類高度精神創作,始有以著作權法保護之必要;且著作權法精神在於保護具原創性之著作,故攝影著作,應指由主題之選擇,光影之處理、修飾、組合或其他藝術上之賦形方法,以攝影機產生之著作,始受保護。2.所謂攝影著作包含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創作者須透過被攝對象之選擇、背景之安排、攝影之構圖、拍攝之角度、光影之處理,抑或拍攝作品後之顯像、修改、組合等方法,進而表達創作者之思想或情感,該攝影作品始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至於該攝影作品是否經創作人於創作過程付出金錢、勞力與時間,抑或該作品是否具有美感、有無市場價值暨被攝對象之稀少性或特殊性,則與該作品是否具有創作性無涉。是以,若從照片之拍攝角度、構圖佈局、光線明暗可知,該作品僅係如實呈現拍攝時之實景,即難謂有何創作性。系爭圖片乃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圖片,除各類中藥材外,別無其他任何人、物之擺設,亦無拍攝畫面構圖、觀景、景深等拍攝技巧之運用,亦即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並無何藝術上之賦形方法可言,實無從看出該等拍攝手法達到表現出作者之獨立思想或感情之表現而具有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自難謂已符合著作權法上最低程度之創作要求,自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前曾對被告提出違反著作權之刑事告訴,經檢察官認系爭圖片僅係以攝影機拍攝實物,使閱覽者知悉某名稱之中藥材外觀,該等照片對於被攝影對象之構圖、角度、光量、光影之處理、速度之選擇及調整等,均無特殊之處,並無任何藝術上之賦形,亦未有何展現拍攝者之個性或獨特之處,無法看出該拍攝手法表現作者何種思想或感情,依上開說明,系爭圖片無原創性可言。(三)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係合理信賴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提供之中藥材圖片無違法:被告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所使用之中藥材圖片,係診所於97年7、8月間委外由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架設網站時所提供,蔡依珊並向診所收取報酬,此有「付款簽收簿」可佐;況系爭照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或原創性。又被告周秀玲係自101年11月1日起,始擔任信詠馨中醫診所負責人,斯時診所網頁即已使用系爭圖片,並非周秀玲擅自重製後始用於診所網頁。本件縱認系爭圖片屬著作權保護之客體,然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原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無理由。(四)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1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被告未經原告授權,於其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網址:http://www.lcy-family.com.tw/chmed/medinfo3.jsp)擅自重製及公開傳輸原告擁有著作財產權如圖號A58002之圖片等共計47圖(下稱系爭圖片),原告爰依著作權法第88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3項及民法第216條規定,請求被告賠償損害新臺幣10萬元。(二)系爭圖片為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原告為富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爾特科技公司)之子公司,並致力於發行創意數位影像內容及影音素材,IMAGEMORE為富爾特公司自製自有之大中華區領導品牌,客戶可透過www.imagemore.com.tw專業創意影像圖庫網站辦理正版圖片授權使用許可,而享有系爭圖片之著作財產權。系爭圖片乃由原告雇用之攝影師運用其攝影技術,決定觀景、景深、光量、攝影角度、快門或焦距等事項後拍攝而成,非僅單純為實體之機械式呈現,是系爭圖片具有原始性,且展現出攝影者之個性;又為使系爭圖片符合商業銷售需求,除由原告規劃主題、選擇素材等後,由攝影師以攝影方式創作多張類似攝影著作,再由原告專業人員與攝影師共同挑選出構圖、光影變化等最佳之作品,經原告員工以專業電腦繪圖軟體針對所選出的攝影著作進行相關後製流程,使系爭圖片更佳符合原告商業銷售需求,除耗費大量人力、資源投入創作外,無論是就攝影著作的拍攝、選擇、後製等,顯均已足以表達出特殊之思想與情感,亦即已蘊含充份之原創性,系爭圖片係屬受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無疑。2.著作權法第13條規定:「在著作之原件或其已發行之重製物上,或將著作公開發表時,以通常之方法表示著作人之本名或眾所周知之別名者,推定為該著作之著作人。」,原告於系爭圖片之刊登網頁明確記載表彰原告著作權人身分與權利歸屬之聲明,故原告應為對系爭圖片之著作人,而享有系爭圖片之著作財產權。3.原告於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對被告提出刑事告訴,經不起訴處分,原告雖已於期限內申請再議但未於期限內補呈再議理由狀,而確定在案。然依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智慧財產分署105年度上聲議字第509號處分書詳載:「按創作之有無採最低限度說,亦即該著作僅須具有最少限度之創意性,且足以表現著作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即屬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系爭之8張圖片,在著作權法以攝影著作保護,而拍攝手法為靜態,以及被拍攝物品為日常可見之中藥材,並非判斷是否有創作性之標準;雖中藥材之取材不難,惟如欲成為產品照片,除應予人可知為何產品外,仍應製造一定光度、具有健康、價值之感,如非該攝影著作已達此尚堪使用之標準,OO公司人員不可能將之納為素材,且如果該攝影著作取得如此容易,OO公司人員自己拍攝即可,又何須至他人圖庫去抓圖?足見已達最低限度之創作程度,再議聲請旨認系爭圖案具有創作性部分,非無理由」,系爭圖片顯為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三)被告信詠馨診所雖於原告通知其等所經營、建置之網站涉有侵害系爭圖片著作權之情事後,更換網站所使用之圖片。惟作為網站經營者及建置者,其所使用之圖片並非其等自行拍攝,而係利用第三人之攝影著作,自不得謂其「不知」,而將侵權責任全數推諉予一不確知是否有擔保取得圖片授權之第三人,且被告所舉證之「付款簽收簿」並不可做為系爭圖片取得授權之依據,因其僅載明名稱及電話號碼,並無任何之合約,更無製作的內容範圍。又即令被告有委託製作網頁之實,並不免除其應查核委外設計師提出利用第三人之攝影著作的合法授權證明,被告能避免而疏未避免,致侵害原告著作權情事之發生,至少有「過失」之責任。(四)按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規定:「依前項規定,如被害人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額,得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在新臺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酌定賠償額。如損害行為屬故意且情節重大者,賠償額得增至新臺幣500萬元。」,因原告不易證明實際之損害額,但被告等侵權乃是事實,而原告亦確實受有損害,爰請依法酌定賠償額為每一著作(每張圖片)10萬元,系爭圖片為47張照片,共計470萬元,原告為訴訟經濟,僅先針對其中10萬元之部分先行請求,並保留日後就其餘數額為請求之權利。(五)聲明:①被告應給付原告10萬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利息。②原告願供擔保,請宣告准為假執行。
(一)系爭圖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照片,不具特殊性及原創性,非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按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係指著作人所創作之精神上作品,而所謂精神上作品,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上之表現,且有一定表現形式等要件外,尚須具有原創性,而此所謂原創性之程度,固不如專利法中所舉之發明、新型、新式樣等專利所要求之原創性程度(即新穎性)較高,亦即不必達到完全獨創之地步。即使與他人作品酷似或雷同,如其間並無模仿或盜用之關係,且其精神作用達到相當之程度,足以表現出作者之個性及獨特性,即可認為具有原創性;惟如其精神作用的程度很低,不足以讓人認識作者的個性,則無保護之必要(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14號裁判要旨參照)。又著作既為創作,即須具有原創性,並非所有之創作都受到保護,必須是具有原創性之人類高度精神創作,始有以著作權法保護之必要;且著作權法精神在於保護具原創性之著作,故攝影著作,應指由主題之選擇,光影之處理、修飾、組合或其他藝術上之賦形方法,以攝影機產生之著作,始受保護。2.所謂攝影著作包含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創作者須透過被攝對象之選擇、背景之安排、攝影之構圖、拍攝之角度、光影之處理,抑或拍攝作品後之顯像、修改、組合等方法,進而表達創作者之思想或情感,該攝影作品始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至於該攝影作品是否經創作人於創作過程付出金錢、勞力與時間,抑或該作品是否具有美感、有無市場價值暨被攝對象之稀少性或特殊性,則與該作品是否具有創作性無涉。是以,若從照片之拍攝角度、構圖佈局、光線明暗可知,該作品僅係如實呈現拍攝時之實景,即難謂有何創作性。系爭圖片乃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圖片,除各類中藥材外,別無其他任何人、物之擺設,亦無拍攝畫面構圖、觀景、景深等拍攝技巧之運用,亦即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並無何藝術上之賦形方法可言,實無從看出該等拍攝手法達到表現出作者之獨立思想或感情之表現而具有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自難謂已符合著作權法上最低程度之創作要求,自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前曾對被告提出違反著作權之刑事告訴,經檢察官認系爭圖片僅係以攝影機拍攝實物,使閱覽者知悉某名稱之中藥材外觀,該等照片對於被攝影對象之構圖、角度、光量、光影之處理、速度之選擇及調整等,均無特殊之處,並無任何藝術上之賦形,亦未有何展現拍攝者之個性或獨特之處,無法看出該拍攝手法表現作者何種思想或感情,依上開說明,系爭圖片無原創性可言。(三)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係合理信賴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提供之中藥材圖片無違法:被告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所使用之中藥材圖片,係診所於97年7、8月間委外由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架設網站時所提供,蔡依珊並向診所收取報酬,此有「付款簽收簿」可佐;況系爭照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或原創性。又被告周秀玲係自101年11月1日起,始擔任信詠馨中醫診所負責人,斯時診所網頁即已使用系爭圖片,並非周秀玲擅自重製後始用於診所網頁。本件縱認系爭圖片屬著作權保護之客體,然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原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無理由。(四)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8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1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6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0",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0-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5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5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2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9",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被告未經原告授權,於其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網址:http://www.lcy-family.com.tw/chmed/medinfo3.jsp)擅自重製及公開傳輸原告擁有著作財產權如圖號A58002之圖片等共計47圖(下稱系爭圖片),原告爰依著作權法第88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3項及民法第216條規定,請求被告賠償損害新臺幣10萬元。(二)系爭圖片為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原告為富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爾特科技公司)之子公司,並致力於發行創意數位影像內容及影音素材,IMAGEMORE為富爾特公司自製自有之大中華區領導品牌,客戶可透過www.imagemore.com.tw專業創意影像圖庫網站辦理正版圖片授權使用許可,而享有系爭圖片之著作財產權。系爭圖片乃由原告雇用之攝影師運用其攝影技術,決定觀景、景深、光量、攝影角度、快門或焦距等事項後拍攝而成,非僅單純為實體之機械式呈現,是系爭圖片具有原始性,且展現出攝影者之個性;又為使系爭圖片符合商業銷售需求,除由原告規劃主題、選擇素材等後,由攝影師以攝影方式創作多張類似攝影著作,再由原告專業人員與攝影師共同挑選出構圖、光影變化等最佳之作品,經原告員工以專業電腦繪圖軟體針對所選出的攝影著作進行相關後製流程,使系爭圖片更佳符合原告商業銷售需求,除耗費大量人力、資源投入創作外,無論是就攝影著作的拍攝、選擇、後製等,顯均已足以表達出特殊之思想與情感,亦即已蘊含充份之原創性,系爭圖片係屬受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無疑。2.著作權法第13條規定:「在著作之原件或其已發行之重製物上,或將著作公開發表時,以通常之方法表示著作人之本名或眾所周知之別名者,推定為該著作之著作人。」,原告於系爭圖片之刊登網頁明確記載表彰原告著作權人身分與權利歸屬之聲明,故原告應為對系爭圖片之著作人,而享有系爭圖片之著作財產權。3.原告於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對被告提出刑事告訴,經不起訴處分,原告雖已於期限內申請再議但未於期限內補呈再議理由狀,而確定在案。然依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智慧財產分署105年度上聲議字第509號處分書詳載:「按創作之有無採最低限度說,亦即該著作僅須具有最少限度之創意性,且足以表現著作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即屬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系爭之8張圖片,在著作權法以攝影著作保護,而拍攝手法為靜態,以及被拍攝物品為日常可見之中藥材,並非判斷是否有創作性之標準;雖中藥材之取材不難,惟如欲成為產品照片,除應予人可知為何產品外,仍應製造一定光度、具有健康、價值之感,如非該攝影著作已達此尚堪使用之標準,OO公司人員不可能將之納為素材,且如果該攝影著作取得如此容易,OO公司人員自己拍攝即可,又何須至他人圖庫去抓圖?足見已達最低限度之創作程度,再議聲請旨認系爭圖案具有創作性部分,非無理由」,系爭圖片顯為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三)被告信詠馨診所雖於原告通知其等所經營、建置之網站涉有侵害系爭圖片著作權之情事後,更換網站所使用之圖片。惟作為網站經營者及建置者,其所使用之圖片並非其等自行拍攝,而係利用第三人之攝影著作,自不得謂其「不知」,而將侵權責任全數推諉予一不確知是否有擔保取得圖片授權之第三人,且被告所舉證之「付款簽收簿」並不可做為系爭圖片取得授權之依據,因其僅載明名稱及電話號碼,並無任何之合約,更無製作的內容範圍。又即令被告有委託製作網頁之實,並不免除其應查核委外設計師提出利用第三人之攝影著作的合法授權證明,被告能避免而疏未避免,致侵害原告著作權情事之發生,至少有「過失」之責任。(四)按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規定:「依前項規定,如被害人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額,得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在新臺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酌定賠償額。如損害行為屬故意且情節重大者,賠償額得增至新臺幣500萬元。」,因原告不易證明實際之損害額,但被告等侵權乃是事實,而原告亦確實受有損害,爰請依法酌定賠償額為每一著作(每張圖片)10萬元,系爭圖片為47張照片,共計470萬元,原告為訴訟經濟,僅先針對其中10萬元之部分先行請求,並保留日後就其餘數額為請求之權利。(五)聲明:①被告應給付原告10萬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利息。②原告願供擔保,請宣告准為假執行。
(一)系爭圖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照片,不具特殊性及原創性,非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按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係指著作人所創作之精神上作品,而所謂精神上作品,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上之表現,且有一定表現形式等要件外,尚須具有原創性,而此所謂原創性之程度,固不如專利法中所舉之發明、新型、新式樣等專利所要求之原創性程度(即新穎性)較高,亦即不必達到完全獨創之地步。即使與他人作品酷似或雷同,如其間並無模仿或盜用之關係,且其精神作用達到相當之程度,足以表現出作者之個性及獨特性,即可認為具有原創性;惟如其精神作用的程度很低,不足以讓人認識作者的個性,則無保護之必要(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14號裁判要旨參照)。又著作既為創作,即須具有原創性,並非所有之創作都受到保護,必須是具有原創性之人類高度精神創作,始有以著作權法保護之必要;且著作權法精神在於保護具原創性之著作,故攝影著作,應指由主題之選擇,光影之處理、修飾、組合或其他藝術上之賦形方法,以攝影機產生之著作,始受保護。2.所謂攝影著作包含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創作者須透過被攝對象之選擇、背景之安排、攝影之構圖、拍攝之角度、光影之處理,抑或拍攝作品後之顯像、修改、組合等方法,進而表達創作者之思想或情感,該攝影作品始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至於該攝影作品是否經創作人於創作過程付出金錢、勞力與時間,抑或該作品是否具有美感、有無市場價值暨被攝對象之稀少性或特殊性,則與該作品是否具有創作性無涉。是以,若從照片之拍攝角度、構圖佈局、光線明暗可知,該作品僅係如實呈現拍攝時之實景,即難謂有何創作性。系爭圖片乃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圖片,除各類中藥材外,別無其他任何人、物之擺設,亦無拍攝畫面構圖、觀景、景深等拍攝技巧之運用,亦即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並無何藝術上之賦形方法可言,實無從看出該等拍攝手法達到表現出作者之獨立思想或感情之表現而具有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自難謂已符合著作權法上最低程度之創作要求,自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前曾對被告提出違反著作權之刑事告訴,經檢察官認系爭圖片僅係以攝影機拍攝實物,使閱覽者知悉某名稱之中藥材外觀,該等照片對於被攝影對象之構圖、角度、光量、光影之處理、速度之選擇及調整等,均無特殊之處,並無任何藝術上之賦形,亦未有何展現拍攝者之個性或獨特之處,無法看出該拍攝手法表現作者何種思想或感情,依上開說明,系爭圖片無原創性可言。(三)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係合理信賴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提供之中藥材圖片無違法:被告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所使用之中藥材圖片,係診所於97年7、8月間委外由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架設網站時所提供,蔡依珊並向診所收取報酬,此有「付款簽收簿」可佐;況系爭照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或原創性。又被告周秀玲係自101年11月1日起,始擔任信詠馨中醫診所負責人,斯時診所網頁即已使用系爭圖片,並非周秀玲擅自重製後始用於診所網頁。本件縱認系爭圖片屬著作權保護之客體,然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原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無理由。(四)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0 1 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3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3 1 1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9 2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0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2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3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4",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3 1 1 1 43", "lawName": "商標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18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不當得利
一、原告於2001年間,向被告訂購由被告所設計、製造、銷售之電腦切換器設備,包括MasterConsole、Paragon、DominionSwitchesandSystems(下稱被控侵權產品),因訴外人美國ApexInc.(後更名為AvocentRedmondCorp.下稱Apex公司)認上開產品侵害其美國第5884096號、0000000號及0000000號專利權,於2001年11月15日於美國紐約州對原告及被告提起訴訟,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美金9400萬元。嗣後原告與Apex公司以賠償美金2100萬元達成和解,原告因委任WardandOlivio法律事務所而於2005年6月13日支付計美金2,890,952.88元。原告與被告共同侵害Apex公司之專利權,依專利法第96條及第97條及民法第185條規定,對第三人應連帶負賠償責任,原告自得向被告請求償還所支出之損害賠償及負擔之費用,然經原告多次向被告請求負擔前開律師費用,被告迄今仍未支付。則被告因原告支付律師費用,而得以解決與Apex公司間就專利權所生之紛爭,並免除損害賠償責任,不論依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或依原被告間買賣契約之權利瑕疵擔保義務(民法第350條),致原告受損害,原告皆得向被告請求返還所受利益或原告所受損害。而關於內部分擔之計算,則應依民法第280條及第281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平均分擔義務。
(一)系爭圖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照片,不具特殊性及原創性,非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按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係指著作人所創作之精神上作品,而所謂精神上作品,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上之表現,且有一定表現形式等要件外,尚須具有原創性,而此所謂原創性之程度,固不如專利法中所舉之發明、新型、新式樣等專利所要求之原創性程度(即新穎性)較高,亦即不必達到完全獨創之地步。即使與他人作品酷似或雷同,如其間並無模仿或盜用之關係,且其精神作用達到相當之程度,足以表現出作者之個性及獨特性,即可認為具有原創性;惟如其精神作用的程度很低,不足以讓人認識作者的個性,則無保護之必要(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14號裁判要旨參照)。又著作既為創作,即須具有原創性,並非所有之創作都受到保護,必須是具有原創性之人類高度精神創作,始有以著作權法保護之必要;且著作權法精神在於保護具原創性之著作,故攝影著作,應指由主題之選擇,光影之處理、修飾、組合或其他藝術上之賦形方法,以攝影機產生之著作,始受保護。2.所謂攝影著作包含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創作者須透過被攝對象之選擇、背景之安排、攝影之構圖、拍攝之角度、光影之處理,抑或拍攝作品後之顯像、修改、組合等方法,進而表達創作者之思想或情感,該攝影作品始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至於該攝影作品是否經創作人於創作過程付出金錢、勞力與時間,抑或該作品是否具有美感、有無市場價值暨被攝對象之稀少性或特殊性,則與該作品是否具有創作性無涉。是以,若從照片之拍攝角度、構圖佈局、光線明暗可知,該作品僅係如實呈現拍攝時之實景,即難謂有何創作性。系爭圖片乃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圖片,除各類中藥材外,別無其他任何人、物之擺設,亦無拍攝畫面構圖、觀景、景深等拍攝技巧之運用,亦即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並無何藝術上之賦形方法可言,實無從看出該等拍攝手法達到表現出作者之獨立思想或感情之表現而具有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自難謂已符合著作權法上最低程度之創作要求,自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前曾對被告提出違反著作權之刑事告訴,經檢察官認系爭圖片僅係以攝影機拍攝實物,使閱覽者知悉某名稱之中藥材外觀,該等照片對於被攝影對象之構圖、角度、光量、光影之處理、速度之選擇及調整等,均無特殊之處,並無任何藝術上之賦形,亦未有何展現拍攝者之個性或獨特之處,無法看出該拍攝手法表現作者何種思想或感情,依上開說明,系爭圖片無原創性可言。(三)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係合理信賴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提供之中藥材圖片無違法:被告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所使用之中藥材圖片,係診所於97年7、8月間委外由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架設網站時所提供,蔡依珊並向診所收取報酬,此有「付款簽收簿」可佐;況系爭照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或原創性。又被告周秀玲係自101年11月1日起,始擔任信詠馨中醫診所負責人,斯時診所網頁即已使用系爭圖片,並非周秀玲擅自重製後始用於診所網頁。本件縱認系爭圖片屬著作權保護之客體,然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原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無理由。(四)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96",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8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8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81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5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我國第M287721號「磨刀座結構改良」新型專利(下稱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民國(下同)95年2月21日起至104年8月25日止。原告發現被告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富邦公司)在被告富邦公司有線電視購物頻道及富邦momo購物網販售之「韓國熱銷EverySharp萬用磨刀組」(商品代碼為0000000,下稱系爭產品),侵害原告系爭專利更正後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專利範圍。原告即於101年8月17日發律師信函予被告富邦公司,告知其所販賣之系爭商品侵害系爭專利,並促其出面和解洽談賠償事宜,惟因被告富邦公司缺乏和解誠意,原告乃提起本件訴訟。(二)系爭商品係由被告歐瑞斯國際有限公司(下稱被告歐瑞斯公司)進口,並由被告凱亞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凱亞公司)向被告歐瑞斯公司購買後,再轉予通路商即被告富邦公司銷售。被告歐瑞斯公司係專門從事國際貿易業務之廠商,被告凱亞公司亦長期從事國貿業務、日常用品廚房器具批發零售業務,均應能期待其等就進口、販售之產品或服務盡最低限度之查證,以避免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則其等主觀上均有侵害系爭專利專利權之過失。被告富邦公司未經原告同意,即販售侵害系爭專利之系爭商品,觀諸被告富邦公司經營網路及電視購物平台業務已近10年,且其資本額高達新臺幣(下同)15億元,與一般業者相較,雖其商品種類眾多,惟同時可期待其法務管理採購等單位篩選、審核出售商品之能力與可運用之資源,亦相對較高,雖其與供應商訂有合約,惟其主觀上仍應盡其注意義務,加以大陸地區侵權情形嚴重,則對於大陸地區製造、進口之商品,僅需稍加查詢即施以普通之注意程度,亦能知悉系爭商品係侵權商品不應上架販售,且其亦應要求供應商等上架前提出足以表彰其商品權利之相關必要證明資料等文件,則被告富邦公司主觀上自有過失存在。另就系爭商品下架時間而言,系爭商品亦非原告發信後立即停止販售,而係繼續販售至101年11月8日始由被告凱亞公司向其申請下架移除,足見被告富邦公司就商品於事後下架之處理亦有過失。況且,被告富邦公司未曾停止仿冒商品之銷售,其係於下架後再以不同貨號上架販賣,顯見其有侵害系爭專利之故意。(三)被告等之行為關聯共同,應成立共同侵權行為,爰依修正前專利法第108條、第84條第1項、第3項、第85條第1項第2款、民法第184條第1、2項等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並排除侵害。查本件被告公司販售之系爭產品以每件單價890元計,若以每月生產1000件計算,其每年販售所得之金額即為890000元*12=1068萬元,原告僅暫先主張損害賠償金額為新台幣150萬元,另待確定實際之損害賠償金額後,再予以減縮或擴張。另關於排除侵害部分,原告除得請求禁止被告公司續為製造、委託製造、販售、及進、出口外,就其所持有製成之成品、半成品,併應命被告銷燬之。(四)並聲明: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被告應不得為製造、委託製造、販賣,販賣之要約、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原告所有新型第M287721號「磨刀座結構改良」專利之物品。3.被告應將其因侵害上開專利權持有之成品、半成品銷燬。4.就第1項之請求,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系爭圖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照片,不具特殊性及原創性,非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按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係指著作人所創作之精神上作品,而所謂精神上作品,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上之表現,且有一定表現形式等要件外,尚須具有原創性,而此所謂原創性之程度,固不如專利法中所舉之發明、新型、新式樣等專利所要求之原創性程度(即新穎性)較高,亦即不必達到完全獨創之地步。即使與他人作品酷似或雷同,如其間並無模仿或盜用之關係,且其精神作用達到相當之程度,足以表現出作者之個性及獨特性,即可認為具有原創性;惟如其精神作用的程度很低,不足以讓人認識作者的個性,則無保護之必要(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14號裁判要旨參照)。又著作既為創作,即須具有原創性,並非所有之創作都受到保護,必須是具有原創性之人類高度精神創作,始有以著作權法保護之必要;且著作權法精神在於保護具原創性之著作,故攝影著作,應指由主題之選擇,光影之處理、修飾、組合或其他藝術上之賦形方法,以攝影機產生之著作,始受保護。2.所謂攝影著作包含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創作者須透過被攝對象之選擇、背景之安排、攝影之構圖、拍攝之角度、光影之處理,抑或拍攝作品後之顯像、修改、組合等方法,進而表達創作者之思想或情感,該攝影作品始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至於該攝影作品是否經創作人於創作過程付出金錢、勞力與時間,抑或該作品是否具有美感、有無市場價值暨被攝對象之稀少性或特殊性,則與該作品是否具有創作性無涉。是以,若從照片之拍攝角度、構圖佈局、光線明暗可知,該作品僅係如實呈現拍攝時之實景,即難謂有何創作性。系爭圖片乃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圖片,除各類中藥材外,別無其他任何人、物之擺設,亦無拍攝畫面構圖、觀景、景深等拍攝技巧之運用,亦即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並無何藝術上之賦形方法可言,實無從看出該等拍攝手法達到表現出作者之獨立思想或感情之表現而具有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自難謂已符合著作權法上最低程度之創作要求,自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前曾對被告提出違反著作權之刑事告訴,經檢察官認系爭圖片僅係以攝影機拍攝實物,使閱覽者知悉某名稱之中藥材外觀,該等照片對於被攝影對象之構圖、角度、光量、光影之處理、速度之選擇及調整等,均無特殊之處,並無任何藝術上之賦形,亦未有何展現拍攝者之個性或獨特之處,無法看出該拍攝手法表現作者何種思想或感情,依上開說明,系爭圖片無原創性可言。(三)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係合理信賴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提供之中藥材圖片無違法:被告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所使用之中藥材圖片,係診所於97年7、8月間委外由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架設網站時所提供,蔡依珊並向診所收取報酬,此有「付款簽收簿」可佐;況系爭照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或原創性。又被告周秀玲係自101年11月1日起,始擔任信詠馨中醫診所負責人,斯時診所網頁即已使用系爭圖片,並非周秀玲擅自重製後始用於診所網頁。本件縱認系爭圖片屬著作權保護之客體,然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原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無理由。(四)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8",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0",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我國第M287721號「磨刀座結構改良」新型專利(下稱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民國(下同)95年2月21日起至104年8月25日止。原告發現被告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富邦公司)在被告富邦公司有線電視購物頻道及富邦momo購物網販售之「韓國熱銷EverySharp萬用磨刀組」(商品代碼為0000000,下稱系爭產品),侵害原告系爭專利更正後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專利範圍。原告即於101年8月17日發律師信函予被告富邦公司,告知其所販賣之系爭商品侵害系爭專利,並促其出面和解洽談賠償事宜,惟因被告富邦公司缺乏和解誠意,原告乃提起本件訴訟。(二)系爭商品係由被告歐瑞斯國際有限公司(下稱被告歐瑞斯公司)進口,並由被告凱亞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凱亞公司)向被告歐瑞斯公司購買後,再轉予通路商即被告富邦公司銷售。被告歐瑞斯公司係專門從事國際貿易業務之廠商,被告凱亞公司亦長期從事國貿業務、日常用品廚房器具批發零售業務,均應能期待其等就進口、販售之產品或服務盡最低限度之查證,以避免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則其等主觀上均有侵害系爭專利專利權之過失。被告富邦公司未經原告同意,即販售侵害系爭專利之系爭商品,觀諸被告富邦公司經營網路及電視購物平台業務已近10年,且其資本額高達新臺幣(下同)15億元,與一般業者相較,雖其商品種類眾多,惟同時可期待其法務管理採購等單位篩選、審核出售商品之能力與可運用之資源,亦相對較高,雖其與供應商訂有合約,惟其主觀上仍應盡其注意義務,加以大陸地區侵權情形嚴重,則對於大陸地區製造、進口之商品,僅需稍加查詢即施以普通之注意程度,亦能知悉系爭商品係侵權商品不應上架販售,且其亦應要求供應商等上架前提出足以表彰其商品權利之相關必要證明資料等文件,則被告富邦公司主觀上自有過失存在。另就系爭商品下架時間而言,系爭商品亦非原告發信後立即停止販售,而係繼續販售至101年11月8日始由被告凱亞公司向其申請下架移除,足見被告富邦公司就商品於事後下架之處理亦有過失。況且,被告富邦公司未曾停止仿冒商品之銷售,其係於下架後再以不同貨號上架販賣,顯見其有侵害系爭專利之故意。(三)被告等之行為關聯共同,應成立共同侵權行為,爰依修正前專利法第108條、第84條第1項、第3項、第85條第1項第2款、民法第184條第1、2項等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並排除侵害。查本件被告公司販售之系爭產品以每件單價890元計,若以每月生產1000件計算,其每年販售所得之金額即為890000元*12=1068萬元,原告僅暫先主張損害賠償金額為新台幣150萬元,另待確定實際之損害賠償金額後,再予以減縮或擴張。另關於排除侵害部分,原告除得請求禁止被告公司續為製造、委託製造、販售、及進、出口外,就其所持有製成之成品、半成品,併應命被告銷燬之。(四)並聲明: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被告應不得為製造、委託製造、販賣,販賣之要約、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原告所有新型第M287721號「磨刀座結構改良」專利之物品。3.被告應將其因侵害上開專利權持有之成品、半成品銷燬。4.就第1項之請求,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系爭圖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照片,不具特殊性及原創性,非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按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係指著作人所創作之精神上作品,而所謂精神上作品,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上之表現,且有一定表現形式等要件外,尚須具有原創性,而此所謂原創性之程度,固不如專利法中所舉之發明、新型、新式樣等專利所要求之原創性程度(即新穎性)較高,亦即不必達到完全獨創之地步。即使與他人作品酷似或雷同,如其間並無模仿或盜用之關係,且其精神作用達到相當之程度,足以表現出作者之個性及獨特性,即可認為具有原創性;惟如其精神作用的程度很低,不足以讓人認識作者的個性,則無保護之必要(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14號裁判要旨參照)。又著作既為創作,即須具有原創性,並非所有之創作都受到保護,必須是具有原創性之人類高度精神創作,始有以著作權法保護之必要;且著作權法精神在於保護具原創性之著作,故攝影著作,應指由主題之選擇,光影之處理、修飾、組合或其他藝術上之賦形方法,以攝影機產生之著作,始受保護。2.所謂攝影著作包含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創作者須透過被攝對象之選擇、背景之安排、攝影之構圖、拍攝之角度、光影之處理,抑或拍攝作品後之顯像、修改、組合等方法,進而表達創作者之思想或情感,該攝影作品始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至於該攝影作品是否經創作人於創作過程付出金錢、勞力與時間,抑或該作品是否具有美感、有無市場價值暨被攝對象之稀少性或特殊性,則與該作品是否具有創作性無涉。是以,若從照片之拍攝角度、構圖佈局、光線明暗可知,該作品僅係如實呈現拍攝時之實景,即難謂有何創作性。系爭圖片乃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圖片,除各類中藥材外,別無其他任何人、物之擺設,亦無拍攝畫面構圖、觀景、景深等拍攝技巧之運用,亦即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並無何藝術上之賦形方法可言,實無從看出該等拍攝手法達到表現出作者之獨立思想或感情之表現而具有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自難謂已符合著作權法上最低程度之創作要求,自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前曾對被告提出違反著作權之刑事告訴,經檢察官認系爭圖片僅係以攝影機拍攝實物,使閱覽者知悉某名稱之中藥材外觀,該等照片對於被攝影對象之構圖、角度、光量、光影之處理、速度之選擇及調整等,均無特殊之處,並無任何藝術上之賦形,亦未有何展現拍攝者之個性或獨特之處,無法看出該拍攝手法表現作者何種思想或感情,依上開說明,系爭圖片無原創性可言。(三)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係合理信賴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提供之中藥材圖片無違法:被告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所使用之中藥材圖片,係診所於97年7、8月間委外由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架設網站時所提供,蔡依珊並向診所收取報酬,此有「付款簽收簿」可佐;況系爭照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或原創性。又被告周秀玲係自101年11月1日起,始擔任信詠馨中醫診所負責人,斯時診所網頁即已使用系爭圖片,並非周秀玲擅自重製後始用於診所網頁。本件縱認系爭圖片屬著作權保護之客體,然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原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無理由。(四)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原告為我國第M287721號「磨刀座結構改良」新型專利(下稱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民國(下同)95年2月21日起至104年8月25日止。原告發現被告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富邦公司)在被告富邦公司有線電視購物頻道及富邦momo購物網販售之「韓國熱銷EverySharp萬用磨刀組」(商品代碼為0000000,下稱系爭產品),侵害原告系爭專利更正後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專利範圍。原告即於101年8月17日發律師信函予被告富邦公司,告知其所販賣之系爭商品侵害系爭專利,並促其出面和解洽談賠償事宜,惟因被告富邦公司缺乏和解誠意,原告乃提起本件訴訟。(二)系爭商品係由被告歐瑞斯國際有限公司(下稱被告歐瑞斯公司)進口,並由被告凱亞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凱亞公司)向被告歐瑞斯公司購買後,再轉予通路商即被告富邦公司銷售。被告歐瑞斯公司係專門從事國際貿易業務之廠商,被告凱亞公司亦長期從事國貿業務、日常用品廚房器具批發零售業務,均應能期待其等就進口、販售之產品或服務盡最低限度之查證,以避免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則其等主觀上均有侵害系爭專利專利權之過失。被告富邦公司未經原告同意,即販售侵害系爭專利之系爭商品,觀諸被告富邦公司經營網路及電視購物平台業務已近10年,且其資本額高達新臺幣(下同)15億元,與一般業者相較,雖其商品種類眾多,惟同時可期待其法務管理採購等單位篩選、審核出售商品之能力與可運用之資源,亦相對較高,雖其與供應商訂有合約,惟其主觀上仍應盡其注意義務,加以大陸地區侵權情形嚴重,則對於大陸地區製造、進口之商品,僅需稍加查詢即施以普通之注意程度,亦能知悉系爭商品係侵權商品不應上架販售,且其亦應要求供應商等上架前提出足以表彰其商品權利之相關必要證明資料等文件,則被告富邦公司主觀上自有過失存在。另就系爭商品下架時間而言,系爭商品亦非原告發信後立即停止販售,而係繼續販售至101年11月8日始由被告凱亞公司向其申請下架移除,足見被告富邦公司就商品於事後下架之處理亦有過失。況且,被告富邦公司未曾停止仿冒商品之銷售,其係於下架後再以不同貨號上架販賣,顯見其有侵害系爭專利之故意。(三)被告等之行為關聯共同,應成立共同侵權行為,爰依修正前專利法第108條、第84條第1項、第3項、第85條第1項第2款、民法第184條第1、2項等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並排除侵害。查本件被告公司販售之系爭產品以每件單價890元計,若以每月生產1000件計算,其每年販售所得之金額即為890000元*12=1068萬元,原告僅暫先主張損害賠償金額為新台幣150萬元,另待確定實際之損害賠償金額後,再予以減縮或擴張。另關於排除侵害部分,原告除得請求禁止被告公司續為製造、委託製造、販售、及進、出口外,就其所持有製成之成品、半成品,併應命被告銷燬之。(四)並聲明: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被告應不得為製造、委託製造、販賣,販賣之要約、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原告所有新型第M287721號「磨刀座結構改良」專利之物品。3.被告應將其因侵害上開專利權持有之成品、半成品銷燬。4.就第1項之請求,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系爭圖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照片,不具特殊性及原創性,非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按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係指著作人所創作之精神上作品,而所謂精神上作品,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上之表現,且有一定表現形式等要件外,尚須具有原創性,而此所謂原創性之程度,固不如專利法中所舉之發明、新型、新式樣等專利所要求之原創性程度(即新穎性)較高,亦即不必達到完全獨創之地步。即使與他人作品酷似或雷同,如其間並無模仿或盜用之關係,且其精神作用達到相當之程度,足以表現出作者之個性及獨特性,即可認為具有原創性;惟如其精神作用的程度很低,不足以讓人認識作者的個性,則無保護之必要(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14號裁判要旨參照)。又著作既為創作,即須具有原創性,並非所有之創作都受到保護,必須是具有原創性之人類高度精神創作,始有以著作權法保護之必要;且著作權法精神在於保護具原創性之著作,故攝影著作,應指由主題之選擇,光影之處理、修飾、組合或其他藝術上之賦形方法,以攝影機產生之著作,始受保護。2.所謂攝影著作包含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創作者須透過被攝對象之選擇、背景之安排、攝影之構圖、拍攝之角度、光影之處理,抑或拍攝作品後之顯像、修改、組合等方法,進而表達創作者之思想或情感,該攝影作品始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至於該攝影作品是否經創作人於創作過程付出金錢、勞力與時間,抑或該作品是否具有美感、有無市場價值暨被攝對象之稀少性或特殊性,則與該作品是否具有創作性無涉。是以,若從照片之拍攝角度、構圖佈局、光線明暗可知,該作品僅係如實呈現拍攝時之實景,即難謂有何創作性。系爭圖片乃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圖片,除各類中藥材外,別無其他任何人、物之擺設,亦無拍攝畫面構圖、觀景、景深等拍攝技巧之運用,亦即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並無何藝術上之賦形方法可言,實無從看出該等拍攝手法達到表現出作者之獨立思想或感情之表現而具有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自難謂已符合著作權法上最低程度之創作要求,自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前曾對被告提出違反著作權之刑事告訴,經檢察官認系爭圖片僅係以攝影機拍攝實物,使閱覽者知悉某名稱之中藥材外觀,該等照片對於被攝影對象之構圖、角度、光量、光影之處理、速度之選擇及調整等,均無特殊之處,並無任何藝術上之賦形,亦未有何展現拍攝者之個性或獨特之處,無法看出該拍攝手法表現作者何種思想或感情,依上開說明,系爭圖片無原創性可言。(三)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係合理信賴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提供之中藥材圖片無違法:被告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所使用之中藥材圖片,係診所於97年7、8月間委外由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架設網站時所提供,蔡依珊並向診所收取報酬,此有「付款簽收簿」可佐;況系爭照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或原創性。又被告周秀玲係自101年11月1日起,始擔任信詠馨中醫診所負責人,斯時診所網頁即已使用系爭圖片,並非周秀玲擅自重製後始用於診所網頁。本件縱認系爭圖片屬著作權保護之客體,然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原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無理由。(四)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原告享有光碟影音產品片名「匯通天下」、「布衣神相」在中華民國台、澎、金、馬地區之著作財產權,被告明知系爭影片係原告享有專屬授權之視聽著作,不得擅自以移轉所有權之方法散布重製物,亦明知其於民國96年1、2月間某日,於網路上以新台幣(下同)250元之價格購得之系爭影片盜版光碟一套6片,非告訴人生產或授權生產,而係擅自重製系爭影片之非法重製物,竟基於散布之犯意,將系爭影片盜版光碟一套,於96年3月14日,在其位於台北縣新莊市○○○路36號2樓住處,利用住處之電腦暨網際網路連線設備,連結至「雅虎奇摩拍賣」網站,以其所申請「piggy7813」之帳號,在雅虎奇摩拍賣網站上刊登販賣系爭影片光碟之訊息,供上網瀏覽之不特定人下標購買,嗣經原告公司執行網路巡邏發現上揭廣告,遂請友人下標購買取得系爭光碟,另於如附表所示之時間,以其所申請「piggy7813」之帳號,在雅虎奇摩拍賣網站上分別販賣「匯通天下」、「布衣神相」予如附表所示之賣家。(二)按著作權法第88條第1項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著作財產權或製版權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暨第3項規定:「依前項規定,如被害人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額,得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在新台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酌定賠償額。如損害行為屬故意且情節重大者,賠償額得增至新台幣500萬元。」原告就被告所侵害著作財產權之影音產品,原告除須以龐大金額購買版權外,且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為該等系列影音產品宣傳、企劃。今被告以網路拍賣非法重製物之方式提供上開盜版光碟予不特定人自由下載觀賞,被告此等不法侵害行為不僅造成原告市場萎縮,不肖人士之群起傚尤,更甚者降低合法下游廠商簽約意願以及取締被告違法行為費用的支出,原告之損失不可謂不高,亦難以估算之。(三)為此,依據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三、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據其提出專屬授權書、授權證明書等件為證(詳本院卷第9-10頁),被告經合法通知,既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爭執,復不提出書狀以資抗辯,自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四、法律見解之說明:(一)按依著作權法第88條第1項規定請求損害賠償,如被害人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額,得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在新臺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酌定賠償額。如損害行為屬故意且情節重大者,賠償額得增至新臺幣500萬元,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固有明文。然「當事人已證明受有損害而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法院應審酌一切情況,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民事訴訟法第222條亦定有明文。是關於被害人已證明受有損害,而不能證明其實際損害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即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額)者,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係法官行使自由心證認定損害額之一般性規定,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則係對於法官行使自由心證一般性規定所附加之限制。即法官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規定行使自由心證時,關於損害額之認定並未受有限制,但於侵害著作財產權之場合,法官僅能按侵害行為是否係屬故意且情節重大,分別在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與1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之範圍內,依自由心證認損害額,而不能逾越前揭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所限定之範圍。則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並未創設較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更大之權利予著作財產權人,反而係於侵害著作財產權之場合限制法官行使自由心證認定損害額之範圍。因此,著作財產權人於依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請求法院依自由心證酌定損害額時,仍須受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規定要件之限制,即必須於已證明有損害發生,而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額時,始有適用之餘地,不因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僅規定「如被害人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額,得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在新臺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酌定賠償額。如損害行為屬故意且情節重大者,賠償額得增至新臺幣500萬元」,而未規定「已證明有損害發生」,即可謂著作財產權人雖未證明有損害之發生,亦得依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之規定請求法院依自由心證酌定損害額。否則,勢將嚴重悖離「無損害即無賠償」之損害賠償最基本法理。(二)次按「有損害即有賠償」亦為損害賠償之另一基本原理,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之規定雖係於89年2月9日始修正公布,然最高法院21年上字第972號判例早已揭示「當事人已證明受有損害而不能證明損害之數額時,法院應斟酌損害之原因及其他一切情事,作自由心證定其數額,不得以其數額未能證明,即駁回其請求。」換言之,縱未修正增訂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之規定,我國民事訴訟實務長久以來於當事人已證明受有損害而不能證明損害數額之場合,均須依自由心證酌定損害額,不能因當事人未能證明損害額即駁回其請求,否則,即屬判決有違反判例之當然違背法令情事,並嚴重違反「有損害即有賠償」之損害賠償最基本原理。雖然我國81年6月10日修正公布之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即已規定:「依前項規定,如被害人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額,得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在新臺幣1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酌定賠償額。如損害行為屬故意且情節重大者,賠償額得增至新臺幣100萬元」,於我國89年2月9日修正公布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規定前,較一般民事訴訟之當事人僅得於「已證明有損害而不能證明損害之數額」時,始能請求法院依自由心證酌定賠償額,而於不易證明損害尚未達於不能證明之場合,並無法令或判例拘束法官必須依自由心證認定損害賠償額,可謂係賦予著作財產權人較一般民事訴訟當事人更多之權利。然現行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規定於89年2月9日修正公布後,一般民事訴訟之當事人於證明已受有損害而損害額之證明顯有重大困難之場合,亦得請求法院依自由心證酌定損害額,則一般民事訴訟當事人就損害額之證明事項所享有之權利即與著作財產權人同步,著作權法第88條第2項相對於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即有賦予著作財產權人更多權利之效果,除具有限制法官行使自由心證酌定賠償額之效力外,已喪失其特殊性。(三)再按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所謂損害數額之證明顯有重大困難,或著作權法第88條第2項所謂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額,大致可區分為三種型態:其一為事實上之客觀難以或不易證明,例如,房屋遭火災燒燬致證據連同滅失,古董被毀損而無客觀市價可資參酌,非法販賣光碟常業犯之受害人無法確定受害範圍;其二為程序上之主觀難以或不易證明,例如,相關帳冊為他造當事人或他人持有中而拒絕提出;其三為因經濟效益之考量甚難期待當事人舉證,例如,為釐清數萬元修繕房屋費用之確實數額,然卻支出數拾萬元之鑑定費用。凡有一於此,均得請求法院依自由心證酌定損害額。至於當事人如無法證明有損害之發生,則不得依據前揭規定請求法院推測損害。又法院依自由心證酌定損害額時,就經濟分所之立場而言,係一種在無法確定損害額之狀況下,依據具體個案之週遭事實推估損害額之心智過程,自由心證形成之過程中必須以具體個案之事實作為推估損害額之依據,而不得以恣意或推測之方式憑空猜測損害額,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規定亦甚明確。例如:於酌定遭火災燒毀房屋內之家具損害數額時,必須審酌相類似房屋內通常具有之家具價值,屋主之經濟狀況,屋內居住人數之多寡等因素,為綜合之考量;再如:於酌定非法販賣光碟常業犯受害人之受害範圍時,必須審酌常業犯經營之時間長短,營業規模,被害人數多寡,及侵害情節等一切因素,為綜合之考量,亦即法院酌定損害額時必須本於既有之事實利用合理之方式加以推估損害額,不得為毫無事實依據之猜測。五、得心證之理由:(一)按有明知為侵害著作財產權之物而以移轉所有權或出租以外之方式散布,或明知為侵害著作財產權之物,意圖散布而公開陳列或持有之情形者,除著作權法另有規定外,視為侵害著作權,同法第87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著作財產權或製版權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數人共同不法侵害者,連帶負賠償責任。前項損害賠償,被害人得依下列規定擇一請求:一依民法第216條之規定請求。但被害人不能證明其損害時,得以其行使權利依通常情形可得預期之利益,減除被侵害後行使同一權利所得利益之差額,為其所受損害。二請求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之利益。但侵害人不能證明其成本或必要費用時,以其侵害行為所得之全部收入,為其所得利益。依前項規定,如被害人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額,得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在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酌定賠償額。如損害行為屬故意且情節重大者,賠償額得增至新臺幣五百萬元。」著作權法第88條亦定有明文。查被告知悉如附表所示之視聽著作係屬非法重製之盜版光碟,復上網拍賣,自係故意侵害原告之著作財產權,原告自得依前揭規定請求被告賠償損害。(二)關於損害額之核定:1.經查原告僅證明被告有上網販賣「匯通天下」盜版光碟1套6片,及如附表所示盜版光碟之行為,此外,並未具體陳明與證明被告尚有何其他侵害原告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已據原告於本院100年1月12日審理時陳述甚明(詳本院卷第75頁),則原告所受之損害即為被告上網販賣「匯通天下」盜版光碟1套6片,及如附表所示盜版光碟所受之損害。原告依據著作權法第88條第2項之規定請求法院酌定損害額,自須限定於因被告上網販賣「匯通天下」盜版光碟1套6片,及如附表所示盜版光碟所生之損害範圍內,尚不得因被告有上網販賣「匯通天下」盜版光碟1套6片,及如附表所示盜版光碟之行為,而任意推測被告另有其他侵害原告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並將此推測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作為推估損害額之基礎,否則,即屬推估損害,而非推估損害額,違反前揭法條規定文義,為法所不許,合先敘明。2.次查被告上網販賣侵害原告著作財產權之「匯通天下」盜版光碟1套6片,及如附表所示之光碟6套,於正常情形下原告所受之損害即為喪失以正常市場價格銷售正版片7套所可獲得之利潤,惟因盜版猖獗致下游廠商簽約意願降低,勢將導致原告銷售之價格偏離正常市場行情,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系爭視聽著作之價格並非正常市場之價格,原告自無從提出正常市場合理交易價格可供酌定,核屬不易證明其實際損害數額,本院審酌正常市場之正版光碟價格通常為盜版片之2至3倍,而被告銷售系爭盜版光碟每套之價格約在250~280元之間,按盜版片價格3倍計算,正常市場下正版片之價格約在750~840元之間,則原告主張正版片每套之價格約在500~800元之間等語(詳本院卷第75頁),自屬可信,並審酌被告所販售之套數總計為7套,及其他一切情狀,酌定被告應賠償原告之數額為5600元(即原告主張正版片之最高價格800元乘上被告販售之套數7套)。3.原告雖主張:依原告於96年1月刊登之報紙公告,港劇每集售價為500-600元之間,另依原告與出租店於97年3月12日簽約授權出租使用之金額每集為800元,而扣案光碟一套32集,「布衣神相」一套為30集,故被告之進貨成本應為62*500=31000元,或62*800=49600元,亦即為原告損失之利益云云,並提出授權出租協議書與報紙各1件為證。惟查原告所提出之前揭資料係其授權影音光碟出租店出租影音光碟之價格,為出租店家於特定期間內得不限次數出租予消費者之對價,而非其直接販售予消費者之價格,自不能以原告授權予出租店而可獲取之對價,視為其出售系爭影音光碟予一般消費者之價格,核原告此部分之主張,顯屬無據,不足採信。六、從而,原告依據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5600元,及自99年7月21日即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七、假執行之宣告部分:本院判命被告給付之金額,未逾新台幣50萬元,爰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又原告雖聲請本院就其敗訴部分宣告假執行,惟其請求之金額未逾新台幣50萬元,縱令全部勝訴,亦無聲請假執行之必要,核其假執行宣告之聲請僅係促使本院為職權之發動,並無審酌之必要,附此敘明。八、結論: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段前、第79條、第389條第1項第5款,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9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三庭法 官 何君豪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9  日      書記官 周其祥
(一)系爭圖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照片,不具特殊性及原創性,非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按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係指著作人所創作之精神上作品,而所謂精神上作品,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上之表現,且有一定表現形式等要件外,尚須具有原創性,而此所謂原創性之程度,固不如專利法中所舉之發明、新型、新式樣等專利所要求之原創性程度(即新穎性)較高,亦即不必達到完全獨創之地步。即使與他人作品酷似或雷同,如其間並無模仿或盜用之關係,且其精神作用達到相當之程度,足以表現出作者之個性及獨特性,即可認為具有原創性;惟如其精神作用的程度很低,不足以讓人認識作者的個性,則無保護之必要(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14號裁判要旨參照)。又著作既為創作,即須具有原創性,並非所有之創作都受到保護,必須是具有原創性之人類高度精神創作,始有以著作權法保護之必要;且著作權法精神在於保護具原創性之著作,故攝影著作,應指由主題之選擇,光影之處理、修飾、組合或其他藝術上之賦形方法,以攝影機產生之著作,始受保護。2.所謂攝影著作包含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創作者須透過被攝對象之選擇、背景之安排、攝影之構圖、拍攝之角度、光影之處理,抑或拍攝作品後之顯像、修改、組合等方法,進而表達創作者之思想或情感,該攝影作品始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至於該攝影作品是否經創作人於創作過程付出金錢、勞力與時間,抑或該作品是否具有美感、有無市場價值暨被攝對象之稀少性或特殊性,則與該作品是否具有創作性無涉。是以,若從照片之拍攝角度、構圖佈局、光線明暗可知,該作品僅係如實呈現拍攝時之實景,即難謂有何創作性。系爭圖片乃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圖片,除各類中藥材外,別無其他任何人、物之擺設,亦無拍攝畫面構圖、觀景、景深等拍攝技巧之運用,亦即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並無何藝術上之賦形方法可言,實無從看出該等拍攝手法達到表現出作者之獨立思想或感情之表現而具有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自難謂已符合著作權法上最低程度之創作要求,自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前曾對被告提出違反著作權之刑事告訴,經檢察官認系爭圖片僅係以攝影機拍攝實物,使閱覽者知悉某名稱之中藥材外觀,該等照片對於被攝影對象之構圖、角度、光量、光影之處理、速度之選擇及調整等,均無特殊之處,並無任何藝術上之賦形,亦未有何展現拍攝者之個性或獨特之處,無法看出該拍攝手法表現作者何種思想或感情,依上開說明,系爭圖片無原創性可言。(三)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係合理信賴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提供之中藥材圖片無違法:被告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所使用之中藥材圖片,係診所於97年7、8月間委外由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架設網站時所提供,蔡依珊並向診所收取報酬,此有「付款簽收簿」可佐;況系爭照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或原創性。又被告周秀玲係自101年11月1日起,始擔任信詠馨中醫診所負責人,斯時診所網頁即已使用系爭圖片,並非周秀玲擅自重製後始用於診所網頁。本件縱認系爭圖片屬著作權保護之客體,然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原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無理由。(四)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1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7 1 6",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自82年起創刊流行音樂樂譜「最新排行」期刊,至今共已發行136期,歷時24年之久,該音樂樂譜均為原告與訴外人卓○○共同改作樂譜,再交由卓著出版社集結出版,屬具有創作性之衍生著作(下稱:系爭著作),共同享有著作財產權。被告為「天將樂團藝文工作室」之負責人,從事喜慶音樂之商業表演並擔任主持人兼主唱,訴外人卓○○於101年10月28日在被告之「臉書」(天將樂團)網頁上,發現被告張貼其從事商演時使用系爭著作中「最重要的決定」歌曲之樂譜照片,經警於102年3月6日下午3時許至天將樂團工作室搜索,當場查扣被告非法複印重製系爭著作並將之裝訂成冊之樂譜歌本共5本,其中查扣「華聲本」所含內容即為附件1所示樂譜歌本(下稱:系爭華聲歌本),封面並貼有被告的姓名與聯絡資訊,嚴重侵害原告的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又系爭著作之獨特處在於,即使被告從未聽過該歌曲,只要依照樂譜上的各種設定來彈奏,即可彈出原曲神韻,則被告於從事商業演出時,若無樂譜,單有彈琴技術,將無法進行商業演出,必須仰賴樂譜內容與彈奏技術兩項要件,其兩項要件各有所專,缺一不可,則被告使用系爭華聲歌本在公共場所進行商演,並因而獲得商演報酬,致原告受有損害,被告應返還原告商演報酬2分之1之不當得利。(二)原告前於101年底報請保智大隊員警協助隨機調查包含被告在內之訴外人楊○○、林○○、易○○等互不認識、互不相關的侵害系爭著作之盜版嫌犯,並分別於渠等住處查扣非法重製系爭著作並裝訂成冊之樂譜歌本數本在案,嗣經原告於104年9月1日仔細核對各該扣案樂譜歌本,始查知訴外人楊○○、林○○、易○○亦各持有與系爭華聲歌本均含有相同非法重製系爭著作中之130首樂譜的資料夾歌本,且該130首非法重製樂譜皆有相同的手寫筆記、手寫符號、汙點與編排順序…等特徵,因訴外人楊○○、林○○、易○○3人於本院另案刑事案件(案號:104年度刑智上易字第86號)審理被告違反著作權法案件出庭作證時均證稱不認識被告,因此,原告合理懷疑被告係透過第3人間接將非法重製系爭著作之系爭華聲歌本散布予訴外人楊○○、林○○、易○○3人,而侵害系爭著作之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爰依民法第179條、著作權法第88條第1項、第3項、第89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三)聲明:1.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2.被告應負擔費用將道歉啟事登載於原告所發行之雜誌最新排行與流行豆芽譜內頁中的一頁。3.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系爭圖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照片,不具特殊性及原創性,非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按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係指著作人所創作之精神上作品,而所謂精神上作品,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上之表現,且有一定表現形式等要件外,尚須具有原創性,而此所謂原創性之程度,固不如專利法中所舉之發明、新型、新式樣等專利所要求之原創性程度(即新穎性)較高,亦即不必達到完全獨創之地步。即使與他人作品酷似或雷同,如其間並無模仿或盜用之關係,且其精神作用達到相當之程度,足以表現出作者之個性及獨特性,即可認為具有原創性;惟如其精神作用的程度很低,不足以讓人認識作者的個性,則無保護之必要(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14號裁判要旨參照)。又著作既為創作,即須具有原創性,並非所有之創作都受到保護,必須是具有原創性之人類高度精神創作,始有以著作權法保護之必要;且著作權法精神在於保護具原創性之著作,故攝影著作,應指由主題之選擇,光影之處理、修飾、組合或其他藝術上之賦形方法,以攝影機產生之著作,始受保護。2.所謂攝影著作包含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創作者須透過被攝對象之選擇、背景之安排、攝影之構圖、拍攝之角度、光影之處理,抑或拍攝作品後之顯像、修改、組合等方法,進而表達創作者之思想或情感,該攝影作品始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至於該攝影作品是否經創作人於創作過程付出金錢、勞力與時間,抑或該作品是否具有美感、有無市場價值暨被攝對象之稀少性或特殊性,則與該作品是否具有創作性無涉。是以,若從照片之拍攝角度、構圖佈局、光線明暗可知,該作品僅係如實呈現拍攝時之實景,即難謂有何創作性。系爭圖片乃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圖片,除各類中藥材外,別無其他任何人、物之擺設,亦無拍攝畫面構圖、觀景、景深等拍攝技巧之運用,亦即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並無何藝術上之賦形方法可言,實無從看出該等拍攝手法達到表現出作者之獨立思想或感情之表現而具有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自難謂已符合著作權法上最低程度之創作要求,自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前曾對被告提出違反著作權之刑事告訴,經檢察官認系爭圖片僅係以攝影機拍攝實物,使閱覽者知悉某名稱之中藥材外觀,該等照片對於被攝影對象之構圖、角度、光量、光影之處理、速度之選擇及調整等,均無特殊之處,並無任何藝術上之賦形,亦未有何展現拍攝者之個性或獨特之處,無法看出該拍攝手法表現作者何種思想或感情,依上開說明,系爭圖片無原創性可言。(三)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係合理信賴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提供之中藥材圖片無違法:被告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所使用之中藥材圖片,係診所於97年7、8月間委外由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架設網站時所提供,蔡依珊並向診所收取報酬,此有「付款簽收簿」可佐;況系爭照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或原創性。又被告周秀玲係自101年11月1日起,始擔任信詠馨中醫診所負責人,斯時診所網頁即已使用系爭圖片,並非周秀玲擅自重製後始用於診所網頁。本件縱認系爭圖片屬著作權保護之客體,然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原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無理由。(四)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4",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4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46",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47",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4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48-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49",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0",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4",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6",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6-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7",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9",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9-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0",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5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5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9",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9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自82年起創刊流行音樂樂譜「最新排行」期刊,至今共已發行136期,歷時24年之久,該音樂樂譜均為原告與訴外人卓○○共同改作樂譜,再交由卓著出版社集結出版,屬具有創作性之衍生著作(下稱:系爭著作),共同享有著作財產權。被告為「天將樂團藝文工作室」之負責人,從事喜慶音樂之商業表演並擔任主持人兼主唱,訴外人卓○○於101年10月28日在被告之「臉書」(天將樂團)網頁上,發現被告張貼其從事商演時使用系爭著作中「最重要的決定」歌曲之樂譜照片,經警於102年3月6日下午3時許至天將樂團工作室搜索,當場查扣被告非法複印重製系爭著作並將之裝訂成冊之樂譜歌本共5本,其中查扣「華聲本」所含內容即為附件1所示樂譜歌本(下稱:系爭華聲歌本),封面並貼有被告的姓名與聯絡資訊,嚴重侵害原告的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又系爭著作之獨特處在於,即使被告從未聽過該歌曲,只要依照樂譜上的各種設定來彈奏,即可彈出原曲神韻,則被告於從事商業演出時,若無樂譜,單有彈琴技術,將無法進行商業演出,必須仰賴樂譜內容與彈奏技術兩項要件,其兩項要件各有所專,缺一不可,則被告使用系爭華聲歌本在公共場所進行商演,並因而獲得商演報酬,致原告受有損害,被告應返還原告商演報酬2分之1之不當得利。(二)原告前於101年底報請保智大隊員警協助隨機調查包含被告在內之訴外人楊○○、林○○、易○○等互不認識、互不相關的侵害系爭著作之盜版嫌犯,並分別於渠等住處查扣非法重製系爭著作並裝訂成冊之樂譜歌本數本在案,嗣經原告於104年9月1日仔細核對各該扣案樂譜歌本,始查知訴外人楊○○、林○○、易○○亦各持有與系爭華聲歌本均含有相同非法重製系爭著作中之130首樂譜的資料夾歌本,且該130首非法重製樂譜皆有相同的手寫筆記、手寫符號、汙點與編排順序…等特徵,因訴外人楊○○、林○○、易○○3人於本院另案刑事案件(案號:104年度刑智上易字第86號)審理被告違反著作權法案件出庭作證時均證稱不認識被告,因此,原告合理懷疑被告係透過第3人間接將非法重製系爭著作之系爭華聲歌本散布予訴外人楊○○、林○○、易○○3人,而侵害系爭著作之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爰依民法第179條、著作權法第88條第1項、第3項、第89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三)聲明:1.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2.被告應負擔費用將道歉啟事登載於原告所發行之雜誌最新排行與流行豆芽譜內頁中的一頁。3.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系爭圖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照片,不具特殊性及原創性,非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按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係指著作人所創作之精神上作品,而所謂精神上作品,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上之表現,且有一定表現形式等要件外,尚須具有原創性,而此所謂原創性之程度,固不如專利法中所舉之發明、新型、新式樣等專利所要求之原創性程度(即新穎性)較高,亦即不必達到完全獨創之地步。即使與他人作品酷似或雷同,如其間並無模仿或盜用之關係,且其精神作用達到相當之程度,足以表現出作者之個性及獨特性,即可認為具有原創性;惟如其精神作用的程度很低,不足以讓人認識作者的個性,則無保護之必要(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14號裁判要旨參照)。又著作既為創作,即須具有原創性,並非所有之創作都受到保護,必須是具有原創性之人類高度精神創作,始有以著作權法保護之必要;且著作權法精神在於保護具原創性之著作,故攝影著作,應指由主題之選擇,光影之處理、修飾、組合或其他藝術上之賦形方法,以攝影機產生之著作,始受保護。2.所謂攝影著作包含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創作者須透過被攝對象之選擇、背景之安排、攝影之構圖、拍攝之角度、光影之處理,抑或拍攝作品後之顯像、修改、組合等方法,進而表達創作者之思想或情感,該攝影作品始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至於該攝影作品是否經創作人於創作過程付出金錢、勞力與時間,抑或該作品是否具有美感、有無市場價值暨被攝對象之稀少性或特殊性,則與該作品是否具有創作性無涉。是以,若從照片之拍攝角度、構圖佈局、光線明暗可知,該作品僅係如實呈現拍攝時之實景,即難謂有何創作性。系爭圖片乃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圖片,除各類中藥材外,別無其他任何人、物之擺設,亦無拍攝畫面構圖、觀景、景深等拍攝技巧之運用,亦即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並無何藝術上之賦形方法可言,實無從看出該等拍攝手法達到表現出作者之獨立思想或感情之表現而具有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自難謂已符合著作權法上最低程度之創作要求,自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前曾對被告提出違反著作權之刑事告訴,經檢察官認系爭圖片僅係以攝影機拍攝實物,使閱覽者知悉某名稱之中藥材外觀,該等照片對於被攝影對象之構圖、角度、光量、光影之處理、速度之選擇及調整等,均無特殊之處,並無任何藝術上之賦形,亦未有何展現拍攝者之個性或獨特之處,無法看出該拍攝手法表現作者何種思想或感情,依上開說明,系爭圖片無原創性可言。(三)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係合理信賴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提供之中藥材圖片無違法:被告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所使用之中藥材圖片,係診所於97年7、8月間委外由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架設網站時所提供,蔡依珊並向診所收取報酬,此有「付款簽收簿」可佐;況系爭照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或原創性。又被告周秀玲係自101年11月1日起,始擔任信詠馨中醫診所負責人,斯時診所網頁即已使用系爭圖片,並非周秀玲擅自重製後始用於診所網頁。本件縱認系爭圖片屬著作權保護之客體,然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原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無理由。(四)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自82年起創刊流行音樂樂譜「最新排行」期刊,至今共已發行136期,歷時24年之久,該音樂樂譜均為原告與訴外人卓○○共同改作樂譜,再交由卓著出版社集結出版,屬具有創作性之衍生著作(下稱:系爭著作),共同享有著作財產權。被告為「天將樂團藝文工作室」之負責人,從事喜慶音樂之商業表演並擔任主持人兼主唱,訴外人卓○○於101年10月28日在被告之「臉書」(天將樂團)網頁上,發現被告張貼其從事商演時使用系爭著作中「最重要的決定」歌曲之樂譜照片,經警於102年3月6日下午3時許至天將樂團工作室搜索,當場查扣被告非法複印重製系爭著作並將之裝訂成冊之樂譜歌本共5本,其中查扣「華聲本」所含內容即為附件1所示樂譜歌本(下稱:系爭華聲歌本),封面並貼有被告的姓名與聯絡資訊,嚴重侵害原告的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又系爭著作之獨特處在於,即使被告從未聽過該歌曲,只要依照樂譜上的各種設定來彈奏,即可彈出原曲神韻,則被告於從事商業演出時,若無樂譜,單有彈琴技術,將無法進行商業演出,必須仰賴樂譜內容與彈奏技術兩項要件,其兩項要件各有所專,缺一不可,則被告使用系爭華聲歌本在公共場所進行商演,並因而獲得商演報酬,致原告受有損害,被告應返還原告商演報酬2分之1之不當得利。(二)原告前於101年底報請保智大隊員警協助隨機調查包含被告在內之訴外人楊○○、林○○、易○○等互不認識、互不相關的侵害系爭著作之盜版嫌犯,並分別於渠等住處查扣非法重製系爭著作並裝訂成冊之樂譜歌本數本在案,嗣經原告於104年9月1日仔細核對各該扣案樂譜歌本,始查知訴外人楊○○、林○○、易○○亦各持有與系爭華聲歌本均含有相同非法重製系爭著作中之130首樂譜的資料夾歌本,且該130首非法重製樂譜皆有相同的手寫筆記、手寫符號、汙點與編排順序…等特徵,因訴外人楊○○、林○○、易○○3人於本院另案刑事案件(案號:104年度刑智上易字第86號)審理被告違反著作權法案件出庭作證時均證稱不認識被告,因此,原告合理懷疑被告係透過第3人間接將非法重製系爭著作之系爭華聲歌本散布予訴外人楊○○、林○○、易○○3人,而侵害系爭著作之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爰依民法第179條、著作權法第88條第1項、第3項、第89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三)聲明:1.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2.被告應負擔費用將道歉啟事登載於原告所發行之雜誌最新排行與流行豆芽譜內頁中的一頁。3.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系爭圖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照片,不具特殊性及原創性,非著作權法保護之攝影著作:1.按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係指著作人所創作之精神上作品,而所謂精神上作品,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上之表現,且有一定表現形式等要件外,尚須具有原創性,而此所謂原創性之程度,固不如專利法中所舉之發明、新型、新式樣等專利所要求之原創性程度(即新穎性)較高,亦即不必達到完全獨創之地步。即使與他人作品酷似或雷同,如其間並無模仿或盜用之關係,且其精神作用達到相當之程度,足以表現出作者之個性及獨特性,即可認為具有原創性;惟如其精神作用的程度很低,不足以讓人認識作者的個性,則無保護之必要(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214號裁判要旨參照)。又著作既為創作,即須具有原創性,並非所有之創作都受到保護,必須是具有原創性之人類高度精神創作,始有以著作權法保護之必要;且著作權法精神在於保護具原創性之著作,故攝影著作,應指由主題之選擇,光影之處理、修飾、組合或其他藝術上之賦形方法,以攝影機產生之著作,始受保護。2.所謂攝影著作包含照片、幻燈片及其他以攝影之製作方法所創作之著作,創作者須透過被攝對象之選擇、背景之安排、攝影之構圖、拍攝之角度、光影之處理,抑或拍攝作品後之顯像、修改、組合等方法,進而表達創作者之思想或情感,該攝影作品始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至於該攝影作品是否經創作人於創作過程付出金錢、勞力與時間,抑或該作品是否具有美感、有無市場價值暨被攝對象之稀少性或特殊性,則與該作品是否具有創作性無涉。是以,若從照片之拍攝角度、構圖佈局、光線明暗可知,該作品僅係如實呈現拍攝時之實景,即難謂有何創作性。系爭圖片乃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而得之圖片,除各類中藥材外,別無其他任何人、物之擺設,亦無拍攝畫面構圖、觀景、景深等拍攝技巧之運用,亦即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並無何藝術上之賦形方法可言,實無從看出該等拍攝手法達到表現出作者之獨立思想或感情之表現而具有個性或獨特性之程度,自難謂已符合著作權法上最低程度之創作要求,自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前曾對被告提出違反著作權之刑事告訴,經檢察官認系爭圖片僅係以攝影機拍攝實物,使閱覽者知悉某名稱之中藥材外觀,該等照片對於被攝影對象之構圖、角度、光量、光影之處理、速度之選擇及調整等,均無特殊之處,並無任何藝術上之賦形,亦未有何展現拍攝者之個性或獨特之處,無法看出該拍攝手法表現作者何種思想或感情,依上開說明,系爭圖片無原創性可言。(三)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係合理信賴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提供之中藥材圖片無違法:被告信詠馨中醫診所網站所使用之中藥材圖片,係診所於97年7、8月間委外由網頁設計師蔡依珊架設網站時所提供,蔡依珊並向診所收取報酬,此有「付款簽收簿」可佐;況系爭照片僅係單純對中藥材實物拍攝,其拍攝之方式並無特殊性或原創性。又被告周秀玲係自101年11月1日起,始擔任信詠馨中醫診所負責人,斯時診所網頁即已使用系爭圖片,並非周秀玲擅自重製後始用於診所網頁。本件縱認系爭圖片屬著作權保護之客體,然被告並無故意或過失侵害著作財產權之行為,原告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無理由。(四)聲明:①原告之訴駁回。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原告順德木業有限公司(下稱順德公司)於民國90年2月21日取得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發明專利,證書號為第129033號,專利期間自90年2月21日起至107年9月21日止(下稱系爭發明專利),原告並據以生產門框組件等系爭專利產品。原告經聽聞同業轉述得知被告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下稱竣冠新公司)販售侵害系爭發明專利之門框產品,原告遂於97年1月初向被告購買一組門框產品(下稱系爭侵權產品),被告於97年1月10日送達至原告位在臺北市○○區○○街20號4樓處,並於當日開立統一發票一紙。嗣後原告將系爭產品送予宏興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進行專利侵害鑑定,鑑定得知係侵害原告之上揭系爭發明專利。故而被告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最遲至97年1月間起,即擅自販賣及要約與系爭發明專利結構相同之門框產品,已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權。被告經同業告知已侵害原告之系爭發明專利,竟仍置之不理,繼續侵害,已屬故意侵害。系爭專利門框組件產品,係由原告耗費心思發明,迭取得台灣、美國、中國大陸之專利權,並曾獲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第十二屆國家發明獎甄選入圍決審。而被告申請新型專利據以販售侵害原告所有發明專利門框產品之門斗結構改良專利(專利證書號:M331030,下稱新型專利),業據原告對被告提出專利舉發申請書,且其申請時間為96年9月14日,核准日為97年4月21日,均遠在原告取得系爭發明專利之後。且在原告申請系爭發明專利之前,國內外市場均未見利用原告門框組件之產品在市場上流通,亦未見有使用原告之工法從事門框之製造。是系爭產品亦可受推定係使用原告之專利方法而製造,被告侵害原告之專利權亦可獲認定。原告既為系爭發明專利權人,依法得排除侵害。另被告黃麗芬係被告竣冠新公司之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業已侵害原告專利權,顯已違反法令規定,依法應與被告竣冠新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被告竣冠新公司自97年1月間(或更早),販賣侵權之門框產品,應有為數不少之獲利,惟其金額難為原告所預知,暫就金錢損害賠償部分先為一部請求。爰依專利法第84條第1項、第85條第1項第2款、第85條第3項、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第28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請求被告竣冠新公司、被告黃麗芬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00萬元整,及排除侵害。(二)原告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雖名為施工法,系爭發明專利其性質並非單純之方法專利,亦兼有物品專利之內涵,此從原告系爭發明專利申請專利範圍之第1項、第3項、第5項可得知。亦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至少針對U型固定構件(能滑合縱框之背槽,該固定構件(2)之各突板(22)突出距離(d)係小於該縱框(1)之背槽(11)之深度)、縱框(係於背面縱向凹設至少一背槽)、飾板(其中該飾板(5)含有一嵌入端(51)嵌入該縱、橫框之側槽(12,42);與一貼壁端(52)藉黏(矽)膠黏貼於門牆壁面上。)等結構、要件之特徵要求。原告之系爭發明專利除了施工方法之步驟,亦兼及物品結構部分無疑。(三)退步言之,倘因系爭發明專利名稱為「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一事,即謂原告之發明專利為「方法專利」而非物品專利,惟按專利法第56條規定,自不能因被告主張其所有之門斗結構改良專利係屬「新型專利」,性質為「物品專利」;而系爭發明專利為「方法專利」即謂性質不同而無侵害可能性。因此,本件被告販售之門框商品是否有侵害原告之發明專利,應以被告之門框商品與原告之發明專利做比對。就此,原告已提出專利侵害鑑定報告、專利侵害補充鑑定報告為憑。依上揭鑑定結論,被告之門框商品,依全要件原則,確實侵害原告發明專利無訛。再從被告之門框商品觀察,依通常一般之人之標準,其亦未使用「實質不同之技術手段」達成實質相同之功能或結果,被告之門框商品確實侵害原告之發明專利。(四)聲明:1.被告竣冠新有限公司、被告黃麗芬不得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權之物品及其他侵害前開專利權之行為。」2.被告竣冠新有限公司、被告黃麗芬應連帶給付原告1,000萬元整,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3.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56",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7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排除侵害商標權行為等
原告順德木業有限公司(下稱順德公司)於民國90年2月21日取得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發明專利,證書號為第129033號,專利期間自90年2月21日起至107年9月21日止(下稱系爭發明專利),原告並據以生產門框組件等系爭專利產品。原告經聽聞同業轉述得知被告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下稱竣冠新公司)販售侵害系爭發明專利之門框產品,原告遂於97年1月初向被告購買一組門框產品(下稱系爭侵權產品),被告於97年1月10日送達至原告位在臺北市○○區○○街20號4樓處,並於當日開立統一發票一紙。嗣後原告將系爭產品送予宏興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進行專利侵害鑑定,鑑定得知係侵害原告之上揭系爭發明專利。故而被告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最遲至97年1月間起,即擅自販賣及要約與系爭發明專利結構相同之門框產品,已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權。被告經同業告知已侵害原告之系爭發明專利,竟仍置之不理,繼續侵害,已屬故意侵害。系爭專利門框組件產品,係由原告耗費心思發明,迭取得台灣、美國、中國大陸之專利權,並曾獲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第十二屆國家發明獎甄選入圍決審。而被告申請新型專利據以販售侵害原告所有發明專利門框產品之門斗結構改良專利(專利證書號:M331030,下稱新型專利),業據原告對被告提出專利舉發申請書,且其申請時間為96年9月14日,核准日為97年4月21日,均遠在原告取得系爭發明專利之後。且在原告申請系爭發明專利之前,國內外市場均未見利用原告門框組件之產品在市場上流通,亦未見有使用原告之工法從事門框之製造。是系爭產品亦可受推定係使用原告之專利方法而製造,被告侵害原告之專利權亦可獲認定。原告既為系爭發明專利權人,依法得排除侵害。另被告黃麗芬係被告竣冠新公司之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業已侵害原告專利權,顯已違反法令規定,依法應與被告竣冠新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被告竣冠新公司自97年1月間(或更早),販賣侵權之門框產品,應有為數不少之獲利,惟其金額難為原告所預知,暫就金錢損害賠償部分先為一部請求。爰依專利法第84條第1項、第85條第1項第2款、第85條第3項、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第28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請求被告竣冠新公司、被告黃麗芬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00萬元整,及排除侵害。(二)原告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雖名為施工法,系爭發明專利其性質並非單純之方法專利,亦兼有物品專利之內涵,此從原告系爭發明專利申請專利範圍之第1項、第3項、第5項可得知。亦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至少針對U型固定構件(能滑合縱框之背槽,該固定構件(2)之各突板(22)突出距離(d)係小於該縱框(1)之背槽(11)之深度)、縱框(係於背面縱向凹設至少一背槽)、飾板(其中該飾板(5)含有一嵌入端(51)嵌入該縱、橫框之側槽(12,42);與一貼壁端(52)藉黏(矽)膠黏貼於門牆壁面上。)等結構、要件之特徵要求。原告之系爭發明專利除了施工方法之步驟,亦兼及物品結構部分無疑。(三)退步言之,倘因系爭發明專利名稱為「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一事,即謂原告之發明專利為「方法專利」而非物品專利,惟按專利法第56條規定,自不能因被告主張其所有之門斗結構改良專利係屬「新型專利」,性質為「物品專利」;而系爭發明專利為「方法專利」即謂性質不同而無侵害可能性。因此,本件被告販售之門框商品是否有侵害原告之發明專利,應以被告之門框商品與原告之發明專利做比對。就此,原告已提出專利侵害鑑定報告、專利侵害補充鑑定報告為憑。依上揭鑑定結論,被告之門框商品,依全要件原則,確實侵害原告發明專利無訛。再從被告之門框商品觀察,依通常一般之人之標準,其亦未使用「實質不同之技術手段」達成實質相同之功能或結果,被告之門框商品確實侵害原告之發明專利。(四)聲明:1.被告竣冠新有限公司、被告黃麗芬不得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權之物品及其他侵害前開專利權之行為。」2.被告竣冠新有限公司、被告黃麗芬應連帶給付原告1,000萬元整,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3.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5", "lawName": "公司名稱及業務預查審核準則" }, { "issueRef": "18",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18 1",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69 1",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0",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0 1 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4",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5",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3 1 1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4",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0 1 1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5",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5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4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2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2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1", "lawName": "商標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確認專利權等
壹、原告為附表一編號2至5專利(以下合稱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及真正權利人,得請求被告將系爭專利之專利權移轉登記予原告:原告中國砂輪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上市公司,也是世界鑽石工具(用以研磨、切削)之領導廠商。因被告自稱其具有研發製造鑽石工具之能力,兩造乃於85年10月28日簽訂英文版「JointVentureAgreement」(原證1),延攬被告為原告研發製造鑽石工具之相關技術(下稱「他案合作案」),原告並與被告簽訂工作契約(原證2)、聘任合約書(原證3)。為維持鑽石工具技術在全球的領導地位,除委聘被告外,原告經年持續進行產學合作,資助或委託學界開發新技術。96年至98年間,原告出資委託中華大學陳○○教授開發相關鑽石工具新技術,包括:96年簽署「化學機械拋光(CMP)的延伸技術」研究案,經費新臺幣(下同)74萬元;97年度簽署「次世代鑽石修整器研製及技術開發」研究案,經費76萬元;98年度簽署「鑽石碟新產品開發」研究案,經費76萬元(原證4至6,以下合稱系爭產學合作契約)。系爭產學合作案產生之技術成果,即採用機械力結合方式製作之「組合式鑽石碟」(BrazedOrganicDiamondDisk;以下簡稱「BODD」),至少產生包含附表一所示5件專利在內之7件專利(原證7)。因上開委託研究案屬鑽石工具製造技術,原告委由被告代表原告聯繫監督委託研究案。依系爭產學合作契約,委託研究案所生之智慧財產歸屬於原告(原證4、6、8、9)。詎被告不僅未向原告呈送系爭委託研究案之成果報告,反利用職權勸誘陳○○教授,將委託研究案所生之專利,以被告自己名義申請登記為發明人或共同發明人,不法據為己有,被告再向原告謊稱此等專利為「他案合作案」所生,藉此向原告詐取專利申請維護費用及權利金。惟系爭專利均是原告與中華大學陳○○教授間產學合作契約之研發成果,原告始為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之真正權利人,為此,原告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544條、第227條、第213條第1項、第179條等規定,請求被告將附表一編號2至5所示專利之專利權移轉登記予原告。貳、原告就附表一編號2至5所示之專利權,對被告有「防止侵害請求權」:按專利權為準物權,具有類似民法第767條所有權人禁止侵害、排除侵害及防止侵害之權能(附件8至12)。系爭專利均是原告與中華大學間產學合作契約之研發成果,原告始為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之真正權利人,在被告將系爭專利移轉登記予原告之前,原告依民法第767條、專利法第96條第1項等規定,有權禁止被告就系爭專利為處分、設定負擔、授權或為任何變更。被告辯稱系爭專利屬於「他案合作案」所生之專利,並不可採,惟縱如被告所辯(原告仍否認之),原告基於他案合作案對被告之「專利移轉請求權」、「契約上不作為請求權」,及由原告就系爭專利「三分之二所有權」之防止侵害請求權等權利,亦有權禁止被告就系爭專利為處分、設定負擔、授權或為任何變更。參、被告違反競業禁止及保密義務,原告得依「聘任合約書」第19條第2項約定,請求被告給付懲罰性違約金暨利息:一、兩造間之「聘任合約書」(原證3)第15條約定:「競業禁止:非經乙方(即原告)書面同意,甲方(即被告)不得為下列行為:(一)甲方以其自己或他人名義經營與乙方業務性質相類似之公司或商號等營業機構,或投資前述事業資本額或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上。(二)為與乙方業務、或營業、研發目標相同或類似之公司…之受僱人、受任人、代理人、承攬人或顧問。…」。第10條約定:「機密資訊:本合約所稱之機密資訊,係指甲方(即被告)於聘任期間,所取得、創作、開發、收集或知悉(不論是否與其職務有關)之乙方(即原告)…之資訊,且該資訊係指非一般涉及該類資訊之人所知悉,乙方(即原告)並已對其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者。前述機密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商業上、技術上或生產上之概念…資料…文件…研究…機器裝置…模具或其他設備以及專門技術(Know-How)…等。」、第11條約定:「保密義務:甲方(即被告)同意對其聘任期間所知悉或持有之前條機密資訊負保密義務…且非經乙方(即原告)書面同意,甲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將其洩漏、告知、交付或使他人得以知悉、轉移他人或對外發表。本條保密約定於本合約終止或解除後仍然有效」。第19條第2項約定:「甲方(即被告)如違反保密、禁止競業、禁止行索賄之規定,除依前項規定外,乙方(即原告)並得另行請求相當於所給付甲方報酬總數(包含歷年薪資、以請求當日市價計算之歷年紅利、獎金等)之懲罰性賠償金」。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7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2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4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2",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被告丙○○及六乘二有限公司(下稱六乘二公司)共同侵害原告公司之著作權的背景事實:(一)原告為國內享有盛名之著名設計公司,其負責人甲○○更被尊稱為國內企業識別教父(原證1)。原告公司係由甲○○於民國(下同)77年3月於美國洛杉磯成立,並於85年間於台北設立臺灣公司。原告公司亦屢獲ACI、PIA、PRINT等國際平面及企業識別設計大獎,並於2012年11月榮獲聘為世界最重要的德國iF設計大獎之評審,為國爭光,原告公司也為國內執行過知名企業及集團企業識別設計案例最多的公司,也係對企業識別設計的應用及發展規範經驗最豐富的公司,其除曾為其客戶中國信託、兆豐金控、中華電信、台北悠遊卡、上海商銀設計規劃企業識別案件外,所經手設計規劃之案件為數眾多,亦無法細數。(二)被告丙○○於89年9月至98年3月間曾於原告公司任職(原證2-1)。於任職期間,被告丙○○最初雖係應徵設計師,但任職數月後因設計能力表現不佳而轉任業務,直到離職為止均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參原證12-1第1頁、原證14-1第1頁、原證17第3頁、原證18-1第2頁之業務代表欄)。因被告丙○○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並未實際參與設計工作,故於在職期間均未提供任何著作物予原告,因此被告丙○○對於原告擁有著作權之圖片並未擁有任何權利。(三)被告丙○○自原告公司離職後,於101年1月13日設立六乘二公司,並擔任董事一職(原證2-2),被告六乘二公司亦係經營企業識別設計及品牌管理等與原告相同之業務範圍。被告丙○○為推廣六乘二公司之業務,迺將其任職原告公司時因職務關係所取得之由原告製作的設計案之相關照片、設計圖等(如附表1、2所示,以下合稱系爭著作)提供予被告六乘二公司,讓其放置該照片、設計圖於被告六乘二公司之網站、部落格及臉書等處,既未告知原告且未加以說明為原告所有,企圖使人誤解為被告六乘二公司之設計作品,以資招攬業務,實已嚴重侵害原告之著作財產權與著作人格權。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3", "lawName": "中華民國憲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9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3 1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9",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0",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0-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1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2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2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6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6 4",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9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2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22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26-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4",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4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5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4",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5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5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被告丙○○及六乘二有限公司(下稱六乘二公司)共同侵害原告公司之著作權的背景事實:(一)原告為國內享有盛名之著名設計公司,其負責人甲○○更被尊稱為國內企業識別教父(原證1)。原告公司係由甲○○於民國(下同)77年3月於美國洛杉磯成立,並於85年間於台北設立臺灣公司。原告公司亦屢獲ACI、PIA、PRINT等國際平面及企業識別設計大獎,並於2012年11月榮獲聘為世界最重要的德國iF設計大獎之評審,為國爭光,原告公司也為國內執行過知名企業及集團企業識別設計案例最多的公司,也係對企業識別設計的應用及發展規範經驗最豐富的公司,其除曾為其客戶中國信託、兆豐金控、中華電信、台北悠遊卡、上海商銀設計規劃企業識別案件外,所經手設計規劃之案件為數眾多,亦無法細數。(二)被告丙○○於89年9月至98年3月間曾於原告公司任職(原證2-1)。於任職期間,被告丙○○最初雖係應徵設計師,但任職數月後因設計能力表現不佳而轉任業務,直到離職為止均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參原證12-1第1頁、原證14-1第1頁、原證17第3頁、原證18-1第2頁之業務代表欄)。因被告丙○○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並未實際參與設計工作,故於在職期間均未提供任何著作物予原告,因此被告丙○○對於原告擁有著作權之圖片並未擁有任何權利。(三)被告丙○○自原告公司離職後,於101年1月13日設立六乘二公司,並擔任董事一職(原證2-2),被告六乘二公司亦係經營企業識別設計及品牌管理等與原告相同之業務範圍。被告丙○○為推廣六乘二公司之業務,迺將其任職原告公司時因職務關係所取得之由原告製作的設計案之相關照片、設計圖等(如附表1、2所示,以下合稱系爭著作)提供予被告六乘二公司,讓其放置該照片、設計圖於被告六乘二公司之網站、部落格及臉書等處,既未告知原告且未加以說明為原告所有,企圖使人誤解為被告六乘二公司之設計作品,以資招攬業務,實已嚴重侵害原告之著作財產權與著作人格權。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0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2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4 1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4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7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71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9",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專利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18 3", "lawName": "專利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7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確認未侵害專利權
一、被告丙○○及六乘二有限公司(下稱六乘二公司)共同侵害原告公司之著作權的背景事實:(一)原告為國內享有盛名之著名設計公司,其負責人甲○○更被尊稱為國內企業識別教父(原證1)。原告公司係由甲○○於民國(下同)77年3月於美國洛杉磯成立,並於85年間於台北設立臺灣公司。原告公司亦屢獲ACI、PIA、PRINT等國際平面及企業識別設計大獎,並於2012年11月榮獲聘為世界最重要的德國iF設計大獎之評審,為國爭光,原告公司也為國內執行過知名企業及集團企業識別設計案例最多的公司,也係對企業識別設計的應用及發展規範經驗最豐富的公司,其除曾為其客戶中國信託、兆豐金控、中華電信、台北悠遊卡、上海商銀設計規劃企業識別案件外,所經手設計規劃之案件為數眾多,亦無法細數。(二)被告丙○○於89年9月至98年3月間曾於原告公司任職(原證2-1)。於任職期間,被告丙○○最初雖係應徵設計師,但任職數月後因設計能力表現不佳而轉任業務,直到離職為止均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參原證12-1第1頁、原證14-1第1頁、原證17第3頁、原證18-1第2頁之業務代表欄)。因被告丙○○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並未實際參與設計工作,故於在職期間均未提供任何著作物予原告,因此被告丙○○對於原告擁有著作權之圖片並未擁有任何權利。(三)被告丙○○自原告公司離職後,於101年1月13日設立六乘二公司,並擔任董事一職(原證2-2),被告六乘二公司亦係經營企業識別設計及品牌管理等與原告相同之業務範圍。被告丙○○為推廣六乘二公司之業務,迺將其任職原告公司時因職務關係所取得之由原告製作的設計案之相關照片、設計圖等(如附表1、2所示,以下合稱系爭著作)提供予被告六乘二公司,讓其放置該照片、設計圖於被告六乘二公司之網站、部落格及臉書等處,既未告知原告且未加以說明為原告所有,企圖使人誤解為被告六乘二公司之設計作品,以資招攬業務,實已嚴重侵害原告之著作財產權與著作人格權。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被告丙○○及六乘二有限公司(下稱六乘二公司)共同侵害原告公司之著作權的背景事實:(一)原告為國內享有盛名之著名設計公司,其負責人甲○○更被尊稱為國內企業識別教父(原證1)。原告公司係由甲○○於民國(下同)77年3月於美國洛杉磯成立,並於85年間於台北設立臺灣公司。原告公司亦屢獲ACI、PIA、PRINT等國際平面及企業識別設計大獎,並於2012年11月榮獲聘為世界最重要的德國iF設計大獎之評審,為國爭光,原告公司也為國內執行過知名企業及集團企業識別設計案例最多的公司,也係對企業識別設計的應用及發展規範經驗最豐富的公司,其除曾為其客戶中國信託、兆豐金控、中華電信、台北悠遊卡、上海商銀設計規劃企業識別案件外,所經手設計規劃之案件為數眾多,亦無法細數。(二)被告丙○○於89年9月至98年3月間曾於原告公司任職(原證2-1)。於任職期間,被告丙○○最初雖係應徵設計師,但任職數月後因設計能力表現不佳而轉任業務,直到離職為止均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參原證12-1第1頁、原證14-1第1頁、原證17第3頁、原證18-1第2頁之業務代表欄)。因被告丙○○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並未實際參與設計工作,故於在職期間均未提供任何著作物予原告,因此被告丙○○對於原告擁有著作權之圖片並未擁有任何權利。(三)被告丙○○自原告公司離職後,於101年1月13日設立六乘二公司,並擔任董事一職(原證2-2),被告六乘二公司亦係經營企業識別設計及品牌管理等與原告相同之業務範圍。被告丙○○為推廣六乘二公司之業務,迺將其任職原告公司時因職務關係所取得之由原告製作的設計案之相關照片、設計圖等(如附表1、2所示,以下合稱系爭著作)提供予被告六乘二公司,讓其放置該照片、設計圖於被告六乘二公司之網站、部落格及臉書等處,既未告知原告且未加以說明為原告所有,企圖使人誤解為被告六乘二公司之設計作品,以資招攬業務,實已嚴重侵害原告之著作財產權與著作人格權。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被告丙○○及六乘二有限公司(下稱六乘二公司)共同侵害原告公司之著作權的背景事實:(一)原告為國內享有盛名之著名設計公司,其負責人甲○○更被尊稱為國內企業識別教父(原證1)。原告公司係由甲○○於民國(下同)77年3月於美國洛杉磯成立,並於85年間於台北設立臺灣公司。原告公司亦屢獲ACI、PIA、PRINT等國際平面及企業識別設計大獎,並於2012年11月榮獲聘為世界最重要的德國iF設計大獎之評審,為國爭光,原告公司也為國內執行過知名企業及集團企業識別設計案例最多的公司,也係對企業識別設計的應用及發展規範經驗最豐富的公司,其除曾為其客戶中國信託、兆豐金控、中華電信、台北悠遊卡、上海商銀設計規劃企業識別案件外,所經手設計規劃之案件為數眾多,亦無法細數。(二)被告丙○○於89年9月至98年3月間曾於原告公司任職(原證2-1)。於任職期間,被告丙○○最初雖係應徵設計師,但任職數月後因設計能力表現不佳而轉任業務,直到離職為止均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參原證12-1第1頁、原證14-1第1頁、原證17第3頁、原證18-1第2頁之業務代表欄)。因被告丙○○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並未實際參與設計工作,故於在職期間均未提供任何著作物予原告,因此被告丙○○對於原告擁有著作權之圖片並未擁有任何權利。(三)被告丙○○自原告公司離職後,於101年1月13日設立六乘二公司,並擔任董事一職(原證2-2),被告六乘二公司亦係經營企業識別設計及品牌管理等與原告相同之業務範圍。被告丙○○為推廣六乘二公司之業務,迺將其任職原告公司時因職務關係所取得之由原告製作的設計案之相關照片、設計圖等(如附表1、2所示,以下合稱系爭著作)提供予被告六乘二公司,讓其放置該照片、設計圖於被告六乘二公司之網站、部落格及臉書等處,既未告知原告且未加以說明為原告所有,企圖使人誤解為被告六乘二公司之設計作品,以資招攬業務,實已嚴重侵害原告之著作財產權與著作人格權。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1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7 4",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91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91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被告丙○○及六乘二有限公司(下稱六乘二公司)共同侵害原告公司之著作權的背景事實:(一)原告為國內享有盛名之著名設計公司,其負責人甲○○更被尊稱為國內企業識別教父(原證1)。原告公司係由甲○○於民國(下同)77年3月於美國洛杉磯成立,並於85年間於台北設立臺灣公司。原告公司亦屢獲ACI、PIA、PRINT等國際平面及企業識別設計大獎,並於2012年11月榮獲聘為世界最重要的德國iF設計大獎之評審,為國爭光,原告公司也為國內執行過知名企業及集團企業識別設計案例最多的公司,也係對企業識別設計的應用及發展規範經驗最豐富的公司,其除曾為其客戶中國信託、兆豐金控、中華電信、台北悠遊卡、上海商銀設計規劃企業識別案件外,所經手設計規劃之案件為數眾多,亦無法細數。(二)被告丙○○於89年9月至98年3月間曾於原告公司任職(原證2-1)。於任職期間,被告丙○○最初雖係應徵設計師,但任職數月後因設計能力表現不佳而轉任業務,直到離職為止均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參原證12-1第1頁、原證14-1第1頁、原證17第3頁、原證18-1第2頁之業務代表欄)。因被告丙○○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並未實際參與設計工作,故於在職期間均未提供任何著作物予原告,因此被告丙○○對於原告擁有著作權之圖片並未擁有任何權利。(三)被告丙○○自原告公司離職後,於101年1月13日設立六乘二公司,並擔任董事一職(原證2-2),被告六乘二公司亦係經營企業識別設計及品牌管理等與原告相同之業務範圍。被告丙○○為推廣六乘二公司之業務,迺將其任職原告公司時因職務關係所取得之由原告製作的設計案之相關照片、設計圖等(如附表1、2所示,以下合稱系爭著作)提供予被告六乘二公司,讓其放置該照片、設計圖於被告六乘二公司之網站、部落格及臉書等處,既未告知原告且未加以說明為原告所有,企圖使人誤解為被告六乘二公司之設計作品,以資招攬業務,實已嚴重侵害原告之著作財產權與著作人格權。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7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7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9",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0-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被告丙○○及六乘二有限公司(下稱六乘二公司)共同侵害原告公司之著作權的背景事實:(一)原告為國內享有盛名之著名設計公司,其負責人甲○○更被尊稱為國內企業識別教父(原證1)。原告公司係由甲○○於民國(下同)77年3月於美國洛杉磯成立,並於85年間於台北設立臺灣公司。原告公司亦屢獲ACI、PIA、PRINT等國際平面及企業識別設計大獎,並於2012年11月榮獲聘為世界最重要的德國iF設計大獎之評審,為國爭光,原告公司也為國內執行過知名企業及集團企業識別設計案例最多的公司,也係對企業識別設計的應用及發展規範經驗最豐富的公司,其除曾為其客戶中國信託、兆豐金控、中華電信、台北悠遊卡、上海商銀設計規劃企業識別案件外,所經手設計規劃之案件為數眾多,亦無法細數。(二)被告丙○○於89年9月至98年3月間曾於原告公司任職(原證2-1)。於任職期間,被告丙○○最初雖係應徵設計師,但任職數月後因設計能力表現不佳而轉任業務,直到離職為止均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參原證12-1第1頁、原證14-1第1頁、原證17第3頁、原證18-1第2頁之業務代表欄)。因被告丙○○係於原告公司擔任業務代表之職務,並未實際參與設計工作,故於在職期間均未提供任何著作物予原告,因此被告丙○○對於原告擁有著作權之圖片並未擁有任何權利。(三)被告丙○○自原告公司離職後,於101年1月13日設立六乘二公司,並擔任董事一職(原證2-2),被告六乘二公司亦係經營企業識別設計及品牌管理等與原告相同之業務範圍。被告丙○○為推廣六乘二公司之業務,迺將其任職原告公司時因職務關係所取得之由原告製作的設計案之相關照片、設計圖等(如附表1、2所示,以下合稱系爭著作)提供予被告六乘二公司,讓其放置該照片、設計圖於被告六乘二公司之網站、部落格及臉書等處,既未告知原告且未加以說明為原告所有,企圖使人誤解為被告六乘二公司之設計作品,以資招攬業務,實已嚴重侵害原告之著作財產權與著作人格權。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9 2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3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3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3 1 1 1 4", "lawName": "商標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公平交易法損害賠償等
(一)被告為塑膠家用產品之製造、銷售商,與原告之家用產品製造、銷售業務具有競爭關係。原告於民國101年間與訴外人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邦公司)合作,由原告提供名稱為:「媽媽樂-不佔空間360度旋轉離心力脫水拖把」、「免沾手不佔空間360度旋轉離心力迅速脫水拖把」等項產品(下稱系爭產品)為販賣。原告於101年12月18日接獲被告委請誠邦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下稱城邦事務所)以存證信函通知如附件一所示,同時富邦公司通知原告其亦接獲被告委請誠邦事務所函文如附件二所示,內容以系爭產品侵害被告新式樣專利申請號第101301555號、證書號D151099、「脫水桶」新式樣專利(102年修正專利法施行後改稱設計專利,下稱系爭專利),要求停止為販賣要約及販賣行為(下稱第一次發函)。經原告於當月查詢結果,系爭專利尚無專利權有效期間之記載,故未就系爭產品之銷售進行任何調整。被告於102年1月21日再以誠邦事務所如附件三所示函文通知富邦公司(下稱第二次發函),富邦公司自102年2月起全面下架、停止銷售系爭產品。嗣被告以原告、富邦公司、凱東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東利公司)為被告提起專利權侵害之損害賠償訴訟,經本院102年度民專訴字第23號判決以系爭產品並未對系爭專利構成侵害為由駁回被告之訴並確定在案(下稱前案訴訟)。(二)被告第一次發函時,系爭專利尚未生效,無從依專利法規定行使權利,所附台北市機械技師公會鑑定報告(下稱系爭鑑定報告)未依專利侵害鑑定要點規定之流程進行比對,亦未檢附完整鑑定報告供原告及富邦公司查驗及比對,無法判斷侵權之具體事實,且經前案訴訟比對結果,不存在被告所指侵權行為。被告發函予富邦公司前,並未先行通知原告以請求排除侵害,直接要求富邦公司下架系爭產品,被告濫發警告函行為違反104年2月修正前之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事業發侵害著作權、商標權或專利權警告函案件之處理原則(下稱警告函案件處理原則)第4點第1項第2款規定。被告第二次發函富邦公司前未事先或同時發函予原告,亦未明確指訴產品內容與範疇,且未提出專利證書、說明書或專利公報證明系爭專利合法有效,亦未檢附鑑定報告敘明具體侵權事實,系爭專利僅為脫水桶乙項,卻要求將脫水拖把產品全部下架停止銷售,又附件所指系爭產品之網頁品號0000000包含無花紋脫水桶(下稱系爭舊款產品)及有花紋脫水桶(下稱系爭新款產品),惟品號0000000僅有新款產品,無新舊款分別,被告於前案訴訟片面自行製作開封錄影截圖,不足採信。系爭新款產品遲至前案訴訟中之102年8月間始提出鑑定報告,富邦公司就系爭產品之交易相對人為原告,被告提出寄予凱東利公司如附件四所示警告函與本件無涉,且未包含系爭新款產品,不符合警告函案件處理原則之規定與立法目的。被告第二次發函行為違反警告函案件處理原則第4點第1項第1、2款規定。被告未踐行警告函案件處理原則第3、4點,已違反104年2月修正前公平交易法第24條規定。又被告實有兩次發函行為,與被告所稱一整體行為無關。縱認被告發函行為已踐行先行程序,然依警告函案件處理原則第5點第2項規定,仍應檢視內容有無違反公平交易法規定。被告委請城邦事務所發函行為並非公平交易法第45條規定所稱依照專利法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被告在系爭專利獲准公告前即濫發警告函,目的在使富邦公司停止繼續銷售原告產品,富邦公司亦將系爭舊款及新款產品下架,停止與原告交易,亦影響原告未來與富邦公司建立新的交易關係,兩造間為同類產品之競爭對手,被告所為僅為損害原告為目的,已造成不公平競爭,被告所為足以影響交易秩序,違反公平交易法第19條第1款、第24條規定,原告依同法第31、32條規定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三)被告兩次發函行為僅間隔一個月,富邦公司將原告提供之系爭舊款及新款產品連同脫水拖把一併全面下架,造成原告損害無法割裂視之,原告有長達10個月期間無法與富邦公司進行任何交易,且依富邦公司函覆可知其係因被告兩次發函行為而下架系爭產品,被告所為與原告損害間有因果關係,已造成原告之實際損失。原告提出發票中記載之號碼為倉庫編號,非如被告揣測有多種脫水桶。原告所失利益之計算,依民法第216條規定及最高法院48年台上字第1934號判例意旨,以每組產品於電視通路獲利約新臺幣(下同)97.24元,平均每月約銷售5555組,網路通路每組獲利約131.48元,平均每月銷售898組,因被告兩次發函行為所受損失為6,582,372元〔(97.24×5555×10)+(131.48×898×10)〕,原告請求被告在650萬元之範圍內負損害賠償責任,應屬合理且允當。被告所為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不以產生實害為必要,即屬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4條規定,至於其法律效果為同法第31條之民事損害賠償,原告已舉證損害及其計算方式,並無違反公平交易法第31、32條規定。(四)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6,5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為假執行。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19",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19 1 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4",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45",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123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1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背景事實(一)原告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104年9月1日至122年5月2日止。原告於104年間發現被告公司竟未經原告同意擅自製造、販賣實施系爭專利之系爭產品(自行車用「氣嘴接頭」,包含於打氣筒商品)。(二)原告於104年11月2日寄發存證信函(原證四)予被告,表明自己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請其勿侵害系爭專利權。原告並於105年1月間明確通知被告製造販售之系爭產品侵害系爭專利。(三)被告接獲上揭存證信函及事務所之通知後,分別於105年2月15日、同年3月31日委由文彬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寄發2份律師函(原證五)回覆原告。但原告仍於同年3月14日在訴外人德懋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營業處所購得伊向被告公司購入轉售之系爭產品(品名ABS2打氣桶,品牌LEZYNE即被告公司名稱)。顯見被告係「故意」侵害系爭專利權並藉此牟利。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3",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97", "lawName": "專利法" } ]
排除侵害專利權等
(一)原告為知名之面板顯示器研發與製造廠商,所創作之字元型顯示模組,業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核准,取得第I360793號發明專利權在案(請參見原證1號,下稱系爭專利),專利權期間自民國101年3月21日至118年2月24日止。(二)原告之離職員工訴外人詹茂源、廖浚瑋於離職後隨即至與原告互有競爭關係之被告擔任要職,違反其與原告間之競業禁止約定,業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調查、審理並獲同院102年勞訴字11號判決肯認。被告在其網站上所製造、為販賣之要約及販賣之型號WH1602EYIFF000、WH1602FYIFF000等侵害系爭專利之顯示模組產品(以下分別稱為系爭產品A1、系爭產品A2)之相關產品販售資訊,業經原告於103年11月20日分別購得系爭產品A1及A2。原告遂將系爭產品A1及A2之實物進行侵權比對分析,並確認系爭產品A1及A2至少已被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9、10、17至20、35至47等項文義讀取而落入系爭專利之專利權範圍。因此,被告其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擅自製造、為販賣之要約及販賣系爭產品A1及A2之行為已構成系爭專利權之侵害。(三)爰依專利法第96條第1、3項規定,請求被告不得自行、受託或委託他人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系爭產品A1、A2及其他任何侵害系爭專利之產品,如已製造、販賣、使用者,應即回收銷毀之。依專利法第96條第2項向被告請求系爭專利公告日101年3月21日起之損害賠償。被告嗣後所推出包括系爭產品A1及A2在內與原告經營業務範圍多所重疊之產品,實已該當明知系爭專利之存在,卻仍執意為系爭產品A1及A2之製造、為販賣之要約及販賣等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實已具備侵害故意而有專利法第97條第2項之三倍懲罰性損害賠償規定之適用,原告先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4項之規定,暫就專利權侵害之損害賠償表明全部請求之最低金額即100萬元,而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視證據調查情況再行補充給付範圍之聲明。依民法第195條第1項,被告之系爭產品A1及A2侵害原告之系爭專利,請求被告勝化光公司為登報道歉之回復名譽行為。(四)並聲明:1.被告不得自行、受託或委託他製造、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型號WH1602EYIFF000、WH1602FYIFF000等產品及其他任何侵害中華民國證書號第I360793號發明專利之產品,如已製造、販賣、使用者,應即回收銷毀之;且其從事上開專利侵害行為相關之原料或器具,亦請求一併銷毀。2.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100萬元整,暨自104年9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3.被告應負擔費用將本案判決書之標題、案號、當事人欄、案由及主文登載於聯合報、自由時報第一版報頭下1日。4.關於第二點聲明,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三、被告抗辯:(一)系爭專利說明書記載有違反核准當時專利法第26條第2項規定之情事:1.系爭產品A1為OLED字元型顯示模組,使用OLED螢幕,自然裝設有偏光片,系爭專利說明書所述的「偏光片」並無改變入射光波長或濾光而改變其顏色之功能,且非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研讀系爭專利說明書可以理解的範疇,原告混用光之波長與頻率一事,此為國中物理教材內容,實屬公知常識。系爭專利所屬技術領域之通常技藝者,即光電產業所習知之偏光片(Analyzer),即為極化器(Polarizer),或稱偏光膜(PolarizingFilm),其皆只有將非極化光轉為極化光,亦即使其極化的功能,並未有系爭專利說明書所述之「改變入射光波長」或「濾光而改變其顏色」之功能,因此系爭專利明顯記載不明確且未充分揭露,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光電磁學)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並不能由系爭專利說明書所載,而明瞭其所述能「改變入射光波長」及「濾光進而改變發光顏色」之「偏光片」技術內容究竟為何,更無從據以實現,2.由於偏光片僅與光的偏振方向有關,系爭專利所屬技術領域之通常技藝者,即光電產業所習知之「偏光片」(Analyzer),即為「極化器」(Polarizer),或稱「偏光膜」(PolarizingFilm),其皆只有將非極化光轉為極化光,亦即「使其極化」的功能,且此偏極特性就是偏光膜之獨特功能,因此系爭專利說明書所述的「偏光片」並無改變入射光波長或濾光而改變其顏色之功能,則該發明如何達成如此功能,並非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研讀系爭專利說明書即可以理解的範疇,以致於不能據以實現。(二)系爭專利請求項1、9、10、17至20、35至37、39至41,不具進步性:1.引證1至引證4的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同於引證1的區別技術特徵,早已經分別為引證2、3、4所揭露,且引證1至4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並且系爭專利所能達成的功效顯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直接預期而輕易完成者,其亦有明顯之組合動機(依據客戶要求由市售組件輕易組合而成一可販售之商品),則引證1至引證4的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1不具備進步性要件。2.引證1至4與引證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9不具進步性:由引證1至4與引證5的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9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且引證1至5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系爭專利的請求項9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及引證5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進步性。3.引證1至4與引證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10不具進步性:由引證1至4與引證5的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0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且引證1至5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系爭專利的請求項10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及引證5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進步性要件。4.引證1至4與引證6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17不具進步性:由引證1至4與引證6的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7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且引證1至4及引證6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系爭專利的請求項17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及引證6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進步性。5.引證1至4與引證6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18不具進步性:由引證1至4與引證6的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8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且引證1至4及引證6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系爭專利的請求項18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及引證6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進步性。6.引證1至4與引證7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19不具進步性:由引證7說明書【發明內容】有「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亮度調整電路,利用電阻分壓的比例改變,來進行電位調變,進而調整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亮度」的記載。由此可知,引證7揭露的外部的電源供應系統,包含具有電阻而可調整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亮度的亮度調整電路,該電路與其電阻若設置在外部的電源供應系統,應是設置於印刷電路板上,意即引證7揭露「印刷電路板設有電阻使其能調整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亮度」的技術特徵,故已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9進一步界定的「該印刷電路板電性連結一電阻」的特徵與功效,由引證1至4與引證7的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9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系爭專利的請求項19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及引證7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備進步性要件。7.引證1至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20不具進步性:由引證1至4的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20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且引證1至4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系爭專利的請求項20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進步性。8.引證1至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35不具進步性:由引證1至4的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35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且引證1至4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系爭專利的請求項35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進步性要件。9.引證1至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36不具進步性:由引證1至4的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36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且引證1至4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系爭專利的請求項36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進步性。10.引證1至4與引證8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37不具進步性:由引證1至4與引證8之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37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且引證1至4及引證8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系爭專利的請求項37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與引證8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進步性。11.引證1至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39不具進步性:由引證1至4之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39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且引證1至4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系爭專利的請求項39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進步性。12.引證1至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40不具進步性:由引證1至4之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40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且引證1至4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系爭專利的請求項40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進步性。13.引證1至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的請求項41不具進步性:由引證1至4之組合,能輕易得出系爭專利請求項41記載的所有構造特徵,且引證1至4皆為面板領域相關的先前技術,彼此之間容易置換、組合,系爭專利的請求項41顯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引證1至4所能輕易完成者,不具備進步性。14.系爭專利之「優點」或其說明書所謂之「改進」,全部係屬OLEDLCD顯示幕本身的技術特性與其固有功效,即「無需背光模組提供光源進而節省成本與空間,更因著直接光電轉換而能節能省電,透過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更能提高顯示畫質、提升反應速度、增廣視角及強化對比進而擴大使用範圍」等優點,屬於OLEDLCD顯示幕與其驅動晶片組,而與系爭專利之專利範圍,即該等LCD顯示幕組件如何「組裝」為「字元型顯示模組」的整體結構無關。而此等由STN、TFT、OLED等各式常見市售LCD顯示幕與其相應之驅動晶片板模組中,選用其中之OLEDLCD顯示幕、驅動晶片板模組加以簡單組合,即能具有原告於系爭專利說明書所述之OLEDLCD顯示幕之固有功效與特性,實為三十餘年來字元組顯示模組同業之慣行,其為「簡單之選用、置換與組合行為」,顯然「為其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所能輕易完成」者,而系爭專利請求項1、9至10、17至20、35至37、39至41,已為前揭引證所揭露,不具進步性。(三)系爭產品A1、A2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9至10、17至20、35至37、39至41等之專利範圍:1.關於系爭產品A1與請求項1:將系爭專利在請求項1的技術特徵與系爭產品A1的對應要件相互比對,可知系爭專利在請求項1要件編號1-6、1-8、1-9的技術特徵沒有對應表現在系爭產品A1中,故系爭產品A1未為系爭專利請求項1界定的文義所讀取。又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6界定的內容為「該印刷電路板(30)相對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的第二連結部(12)設有一位於該第二組裝部(32)一側的第二連接部(34);」,由於系爭產品A1無對應「第二連接部(34)」技術特徵的要件,故不適用「均等論」。又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8界定的內容為「複數導電元件(50),係設於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與該印刷電路板(30)之間,」,由於系爭產品A1僅有一導電元件50,無另一對應此技術特徵的要件,故不均等。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9界定的內容為「(複數導電元件)分別與該印刷電路板(30)的第一連接部(33)及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的第一連結部(11)連接,與該印刷電路板(30)的第二連接部(34)及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的第二連結部(12)連接,令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受該驅動控制器(40)的面板控制單元(41)及面板驅動單元(42)驅動控制」;而系爭產品A1的對應要件A1-9是「導電元件50與該印刷電路板30的第一連接部33及該驅動控制器40連接」,惟查系爭產品A1要件標號A1-9的「手段」是以「一導電元件50」連接,而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9的「手段」是「至少二導電元件(50)」連接,兩者連接的手段不同。且系爭產品A1要件標號A1-9的「功能」是「將驅動控制器40與印刷電路板30連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9的「功能」是「將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的第一、第二連結部(11)(12)與印刷電路板(30)的第一、第二連接部(33)(34)」連接,兩者的功能不同。系爭產品A1要件標號A1-9的「結果」是「令已能驅動控制字元型OLED面板10的驅動控制器40與印刷電路板30連接」,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9的「將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與印刷電路板(30)連接,令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受該驅動控制器(40)的面板控制單元(41)及面板驅動單元(42)驅動控制」的「結果」不同。綜上所述,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標號1-9的界定技術特徵,其手段、功能、結果皆與系爭產品A1的對應要件A1-9不同,兩者為實質不相同的技術,兩者並不均等。是系爭產品A1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專利權範圍。2.關於系爭產品A1與請求項2至41:由於系爭產品A1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專利範圍,系爭專利請求項2至41是直接或間接依附於請求項1,包含系爭專利請求項1沒有對應表現在系爭產品中且不適用均等論的技術特徵,因此系爭產品A1也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2至41(包含9至10、17至20、35至37、39至41等)之專利範圍。(四)原告製造販賣系爭專利之商品時,並未標示專利證書號數,亦未能舉證證明被告等明知或可得而知其為專利物,被告等並無侵害系爭專利之故意或過失,原告不得請求損害賠償:1.原告分別於103年11月20日及同年12月5日購得系爭產品,即應以103年1月22日公布,於同年3月24日施行之專利法(下稱現行專利法)判斷之。原告製造販賣系爭專利之商品時,並未在專利物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亦未於標籤、包裝或以其他足以引起他人認識之顯著方式標示之。而原告臚列被告等之已離職或現職員工曾任職於原告處等情狀,惟其均不足以證明被告等明知或可得而知其為專利物,且因原告OLED產品研發及OLED業務開發部門當時都是由其董事長廖育斌親自帶領,而相關資料也都是被列為機密,並未公布周知,所以不可能有所接觸,則被告公司現職或離職人員,皆未接觸系爭專利,更無可能知悉其內容。而原告所提之關於「專利研發獎勵」之公告上也僅載有系爭專利之名稱「字元型顯示模組」7個字而已,原告如何能夠推知訴外人詹茂源與廖浚瑋由此7個字即可得知該專利內容。2.訴外人詹茂源與廖浚瑋於離職原告處後,因原告並未給付他們任何競業補償金,由於經濟壓力,乃於101年6月11日及同年月1日至被告勝化光公司任職謀生,惟旋即為原告提告競業,並同於102年1月17日離職。其等任職於被告僅短暫之6個月期間,未能開發出任何產品可供販售。系爭產品A1及A2乃被告於103年底自行研發相關驅動器技術完成後,遲於其等離職後近兩年後之103年11月許始將系爭產品A1、A2之標準顯示器模組型錄刊載於公司網站,則原告將訴外人詹茂源與廖浚瑋任職原告期間曾接獲原告於100年4月21日透過電子郵件發布之關於「專利研發獎勵」之公告,而公告上僅載有系爭專利之名稱而已,即遽指稱訴外人詹茂源與廖浚瑋即應知悉系爭專利之內容,並不合理。且被告並不知原告對其所製造與販售產品擁有系爭專利,於原告起訴前又無人告知被告或曾對其發出警示,被告自無從得知系爭產品A1、A2有涉嫌侵害他人專利權情事,則依專利法第96條第2項之明文規定,原告並不得請求損害賠償。且原告起訴前又無人告知被告或曾對被告發出警示,被告自無從得知系爭產品A1、A2有涉嫌侵害他人專利權情事,足認被告顯無故意更無過失,原告不得請求損害賠償,原告所請為無理由。(五)並聲明:判決駁回原告之訴,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四、經查下列事實,有各該證據附卷可稽,且為兩造所不爭執(本院(二)第32至34頁),自堪信為真實。(一)原告於98年2月25日向智慧局申請「字元型顯示模組」發明專利,經該局審查核准後,發給第360793號專利證書(下稱系爭專利),專利權期間自101年3月21日起至118年2月24日止。(二)原告所提原證4之WH1602EREV.A(下稱系爭產品A1)以及WH1602FREV.A(下稱系爭產品A2)等產品,係由被告所製造、販賣。(三)原告公司前離職員工詹茂源、廖浚瑋,離職後至被告任職,該部分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2年度勞訴字第11號判決原告勝訴(原證2號)。(四)引證1至引證8,其等公告日均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98年2月25日),均可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五、本件兩造所爭執之處,經協議簡化如下(本院卷(二)第34至35頁):(一)系爭產品(A1、A2)是否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9、10、17至20、35至41之申請專利範圍?(二)系爭專利是否具無效事由:1.系爭專利之說明書內容是否有違反核准審定時專利法第26條第2項之規定,而應予撤銷?2.引證1、2、3、4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20、35、36、39至41不具進步性?3.引證1、2、3、4、5之組合是否足以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9、10不具進步性?4.引證1、2、3、4、6之組合是否足以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7、18不具進步性?5.引證1、2、3、4、7之組合是否足以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9不具進步性?6.引證1、2、3、4、8之組合是否足以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37、38不具進步性?(三)原告可否請求被告賠償損害?如可請求,損害賠償金額應如何計算?(四)原告可否請求排除損害或防止損害及登報部分?六、得心證理由:(一)本件系爭專利請求項共計47項,其中第1項、第42項為獨立項,其餘為直接或間接依附於獨立項之附屬項。原告主張系爭產品A1、A2侵害系爭專利系爭專利請求項1、9、10、17至20、35至41,是本件僅就前揭請求項為論述,合先敘明。(二)系爭專利之技術內容:1.系爭專利係為一種字元型顯示模組,包含一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一與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電性連接的印刷電路板30、一設於該印刷電路板30的驅動控制器40,且與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電性連接進行驅動控制及一將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定位於該印刷電路板30上的框架60,藉此提供更輕、更薄、高品質、省成本及省能源的字元型顯示模組。(見本院卷(一)第24頁系爭專利說明書中文摘要)。其主要示意圖如附圖一所示。2.系爭專利請求項1、9、10、17至20、35至41內容如下:(1)請求項1:一種用字元型顯示模組,包含:一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係採用點矩陣顯示,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設有一第一連結部及一第二連結部;一偏光片,係設於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發光路徑上;一印刷電路板,係設有一第一組裝部及一第二組裝部,該印刷電路板相對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第一連結部設有一位於該第一組裝部一側的第一連接部,該印刷電路板相對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第二連結部設有一位於該第二組裝部一側的第二連接部;一驅動控制器,係具有一面板控制單元及一面板驅動單元;複數導電元件,係設於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與該印刷電路板之間,分別與該印刷電路板的第一連接部及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第一連結部連接,與該印刷電路板的第二連接部及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第二連結部連接,令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受該驅動控制器的面板控制單元及面板驅動單元驅動控制;以及一框架,係相對該印刷電路板的第一組裝部設有一與該第一組裝部配合定位的第一定位部及該印刷電路板的第二組裝部設有一與該第二組裝部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部,藉此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受該框架定位於該印刷電路板上。(2)請求項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厚度為0.4mm~5mm。(3)請求項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厚度較佳為0.4mm、0.5mm、0.55mm、0.7mm、1.0mm、1.1mm、1.4mm或2.0mm。(4)請求項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印刷電路板厚度介於0.2mm~10mm。(5)請求項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印刷電路板厚度較佳為0.4mm、0.6mm、0.8mm、1.0mm或1.6mm。(6)請求項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印刷電路板電性連結一電阻。(7)請求項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印刷電路板的第一組裝部與第二組裝部分別設有穿孔及通孔與該框架的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配合。(8)請求項3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導電元件為液體、固體或膠體的彈性導電材質製作而成。(9)請求項3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彈性導電材質較佳為導電橡皮、銀膠、碳粉、異向性導電膜(ACF)或扁平電纜(FFC)。(10)請求項3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框架為鐵或不鏽鋼的金屬。⑾請求項3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框架為塑膠的非金屬。⑿請求項3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框架的第一定位部與該第二定位部分別設有定位凸,該框架透過該第一定位部的定位凸插設於該印刷電路板之第一組裝部的穿孔與通孔上及該第二定位部的定位凸插設於該印刷電路板之第二組裝部的穿孔與通孔上。⒀請求項4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第一定位部的定位凸具有一用於變形定位於該印刷電路板上的活動端,該第二定位部的定位凸具有一用於變形定位於該印刷電路板上的活動端。⒁請求項4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印刷電路板的第一組裝部與該第二組裝部採相對設置,該框架的第一定位部與第二定位部採相對設置,該面板的第一連結部與第二連結部採相對設置,該印刷電路板的第一連接部及第二連接部採相對設置。(三)系爭產品技術內容:依原證4之照片可知系爭產品A1、A2均為一種字元型顯示模組,其中該字元型顯示模組包含字元型OLED面板10'、偏光板20'、印刷電路板30'、驅動控制器40'、導電元件50'以及框架60',該字元型OLED面板10'係為點矩陣顯示,且字元型OLED面板10'之兩側設有第一連結部11'以及第二連結部12',該偏光板20'係設置於OLED面板10'的發光路徑上,該印刷電路板30'之兩側則設有第一組裝部31'以及第二組裝部32',該印刷電路板30'的第一連接部33'相對於該字元型OLED面板10'的第一連結部11',且該印刷電路板30'之第一連接部33'位於印刷電路板30'之第一組裝部31'一側,該驅動控制器40'可直接驅動字元型OLED面板10',該導電元件50'位於該印刷電路板30'的一側繞過而與該驅動控制器40'電訊號連接,該導電元件50'可將印刷電路板30'之第一連接部33'與字元型OLED面板10'之第一連結部11'以及第二連結部12'電訊號連接,透過該驅動控制器40'可直接驅動字元型OLED面板10',該框架60'設有第一定位部61'以及第二定位部62',利用該框架60'之第一定位部61'與該印刷電路板30'之第一組裝部31'配合,以及該框架60'之第二定位部62'與該印刷電路板30'之第二組裝部32'配合,藉此將該字元型OLED面板10'受到該框架60'定位於該印刷電路板30'上。(本院卷(一)第50至55頁,分別如附圖二所示)。兩造均同意以系爭產品A1作為比對基礎,因此以下分析以系爭產品A1代表系爭產品,合先敘明(本院卷(一)第31頁)。(四)解析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之技術特徵:系爭專利請求項1可解析為10個要件,分別為A至J,經對應於系爭專利請求項1各要件解析系爭產品之技術特徵,亦可各解析為10個要件,分別為a至j,均詳如附表1所示。(五)系爭產品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及均等範圍:1.文義讀取之分析:茲比對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系爭產品之各要件,其中系爭產品之要件a、b、c、d、e、g、j為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A、B、C、D、E、G、J之文義所讀取,此亦為被告所是認(見本院卷(二)第188至189頁),兩造僅對F、H、I要件有爭執,茲分述如下:(1)F要件部分:①由原證4可知系爭產品之該印刷電路板30'的第一連接部33'透過導電元件50'與該字元型OLED面板10'電性連接,該印刷電路板30'相對於該字元型OLED面板10'之第二連結部12'並未設有位於第二組裝部32'之第二連接部34',故從系爭產品A1無法讀取到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F之技術特徵(本院卷(一)第51頁反面)。②至原告雖稱「…且位於其第二組裝部一側邊有一相對於二極體面板第二連接部之第二連接部…」、「…忽略編號A1-2的OLED面板『第二連結部』技術意義致使無法和印刷電路板的『第二連接部』對應……」、「……『第二連接部』與『第一連接部』的相對位置觀察,應可將『第二連接部』區隔出『第一連接部』……」,故系爭產品A1可文義讀取云云。惟查,系爭專利請求項1係界定印刷電路板30設有第一連接部33以及第二連接部34,並界定第一連接部33位於第一組裝部31的一側,以及第二連接部34位於第一組裝部32的一側,但依原證4第4頁之印刷電路板30'僅設有第一連接部33',雖可將第二組裝部32'一側的導線視作第二連接部(見附圖三藍框部分),但該第二連接部並非設置於印刷電路板30'上,該第二連結部僅能視為導電元件50'的一部分,因此,系爭產品A1之印刷電路板30'並未設有第二連接部。次查,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E係界定「該印刷電路板相對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第一連結部設有一位於該第一組裝部一側的第一連接部」,而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F係界定「該印刷電路板相對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第二連結部設有一位於該第二組裝部一側的第二連接部」,故系爭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E以及要件F已明確界定在印刷電路板30設有接近第一組裝部31的一側以及接近第二組裝部32的一側,原告亦自承「導電元件各自將字元型OLED面板之兩側與印刷電路板之兩側電性連接,以構築電子迴路」等語(本院卷(二)第98頁),而系爭產品之第二連接部34'係位於第一組裝部31'的一側而非第二組裝部32'的一側(見附圖四藍框部分),是尚難認原告此部分之主張為可採。(2)H要件部分:①由原證4可知系爭產品組裝完成時,該導電元件50'位於該印刷電路板30'的一側繞過而與該驅動控制器40'電訊號連接,因此系爭產品A1與系爭專利之導電元件的數量以及設置位置並不相同,故從系爭產品A1無法讀取到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H技術特徵(見附圖五,本院卷(一)第50頁)。②至原告雖稱「……事實上從源頭的連結部數量觀察,該導電元件應至少由兩組導電元件所構成……倘若系爭產品A1只有一個導電元件,應無法在同一時間提供OLED正極和負極作為電流傳輸循環……」、「……系爭產品……事實上該導電元件應至少由兩組導電元件構成……倘若系爭產品A1只有一個導電元件,應無法在同一時間提供OLED正極和負極作為電流傳輸循環……」可文義讀取云云。惟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H係界定「複數導電元件,係設於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與該印刷電路板之間」技術特徵,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I另界定「分別與該印刷電路板的第一連接部及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第一連結部連接,與該印刷電路板的第二連接部及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第二連結部連接,令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受該驅動控制器的面板控制單元及面板驅動單元驅動控制;以及」技術特徵,故要件H以及要件I已明確界定一導電元件50與印刷電路板30的第一連接部33及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的第一連結部11連接,而另一個導電元件50則與印刷電路板30的第二連接部34及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的第二連結部12連接,而系爭產品A1僅有一個導電元件50'將印刷電路板30'之第一連接部33'與字元型OLED面板10'之第一連結部11'以及第二連結部12'電訊號連接之技術特徵,且系爭專利之複數導電元件50與系爭產品A1僅有一個導電元件50',兩者的數量已不相同。是原告所述,並不可採。(3)I要件部分:①由原證4可知系爭產品A1之導電元件50'可將印刷電路板30'之第一連接部33'與字元型OLED面板10'之第一連結部11'以及第二連結部12'電訊號連接,透過該驅動控制器40'可直接驅動字元型OLED面板10',該印刷電路板30'並未設有第二連接部34'如前所述,故從系爭產品無法讀取到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I特徵(見附圖六,本院卷(一)第50頁)。②至原告雖又稱「……複數條導電元件,係設於該二極體面板與該印刷電路板之間……與該印刷電路板的第二連接部……連接。」、「……『連接』一語,可解釋為『空間上的連結』或『電性上的連結』……被證15欠未考量『連接』亦可解釋為『電性上的連結』……」,可文義讀取云云。惟查,系爭產品之印刷電路板30'並未設有第二連接部,已如前述;再者,原告係將字元型OLED面板與電路板拆解後照片進行比對,因此,導電元件50'係於字元型OLED面板10'與印刷電路板30'之間,此並非系爭產品實際運作時的組裝方式,系爭產品組裝完成時,如原證4第1頁之系爭產品之正面以及背面照片可知(本院卷(一)第50頁),導電元件50'繞過該印刷電路板30'的一側,此時導電元件50'並未設於字元型OLED面板10'與印刷電路板30'之間。又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D係界定「一印刷電路板,係設有一第一組裝部及一第二組裝部」,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E係界定「該印刷電路板相對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第一連結部設有一位於該第一組裝部一側的第一連接部」,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F係界定「該印刷電路板相對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的第二連結部設有一位於該第二組裝部一側的第二連接部」,因此,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I雖未界定「空間上的連結」之技術特徵,但要件D、E、F中界定第二連接部34的空間上的連結關係,而系爭產品A1之印刷電路板30'並未設有第二連接部,已如前述,是原告所述,亦不可採。(4)綜上,系爭產品無法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第F、H、I要件之文義,基於全要件原則,系爭產品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以下續為均等論之分析。2.均等論之分析:(1)F要件部分: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F,係為該印刷電路板30相對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的第二連結部12設有一位於該第二組裝部32一側的第二連接部34,而系爭產品之印刷電路板30'上並無第二連接部,故難認系爭產品要件編號f相較於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編號F,係以實質相同之技術手段,達成實質相同之功能,並產生實質相同之結果者,故無均等論之適用。因此,系爭產品要件編號f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F之均等範圍。②至原告主張系爭產品之驅動控制器既然與字元型OLED面板第二連結部連接,則必然利用導體線路提供字元型OLED面板電源或訊號,以控制字元型OLED面板發光,故符合均等論云云。惟查系爭產品之印刷電路板30'並未設有第二連接部,已如前述,故難認系爭產品要件編號f相較於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編號F,係以實質相同之技術手段,達成實質相同之功能,並產生實質相同之結果者,故無均等論之適用。是原告所述,並不可採。(2)H要件部分: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編號H要件,係為「複數」導電元件50設於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與該印刷電路板30之間,而系爭產品A1編號h要件,係為「一」導電元件50'位於該印刷電路板30'的一側繞過而與該驅動控制器40'連接,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的技術手段實質不相同;再者,系爭專利請求項1編號H要件之導電元件50係為將該印刷電路板30與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電訊號連接之功能,而系爭產品編號h要件之導電元件50'係為將印刷電路板30'與該驅動控制器40'電訊號連接之功能,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的電訊號連接對象的功能實質不相同;末者,系爭專利請求項1編號H要件之導電元件50可使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受驅動控制器40控制之結果,而系爭產品編號h要件之導電元件50'僅是連結印刷電路板30'與該驅動控制器40',因此導電元件50'非將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受驅動控制器40'控制之結果,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的結果實質不相同。綜上,系爭產品要件編號h相較於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編號H,難認係以實質相同之技術手段,達成實質相同之功能,並產生實質相同之結果者,故無均等論之適用。因此,系爭產品要件編號h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H之均等範圍。②原告雖主張系爭產品技術手段之「構築字元型OLED面板與印刷電路板間的電子迴路」,可達成「傳遞電源或訊號至字元型OLED面板」之功能,以促成「令該字元型OLED面板發光」之結果,而符合均等論云云。惟查,系爭產品係為「一」導電元件50'之技術手段,該導電元件50'具有電訊號連接該驅動控制器40'之功能,該導電元件50'並未提供受驅動控制器40'控制之結果,已如前述,故難認系爭產品要件編號h相較於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編號H,係以實質相同之技術手段,達成實質相同之功能,並產生實質相同之結果者。是以,原告所述,並不可採。(3)I要件部分: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I,係以導電元件50與該印刷電路板30的第一連接部33及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的第一連結部11連接,另一導電元件50與該印刷電路板30的第二連接部34及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的第二連結部12連接,使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受該驅動控制器40的面板控制單元41及面板驅動單元42驅動控制,而系爭產品編號i要件,係以一導電元件50'與印刷電路板30'之第一連接部33'及字元型OLED面板10'之第一連結部11'及第二連結部12'電訊號連接,透過該驅動控制器40'可直接驅動字元型OLED面板10',系爭產品之印刷電路板30'並無第二連接部,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的技術手段實質不相同;再者,系爭專利請求項1編號I要件之該印刷電路板30上設有第一連接部33以及第二連接部34,該第一連接部33以及該第二連接部34提供導電元件50穿透印刷電路板30之功能,而系爭產品編號i要件之該印刷電路板30'上僅設有第一連接部33',該第一連接部33'提供導電元件50'繞過該印刷電路板30'一側之功能,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的功能實質不相同;末者,系爭專利請求項1編號I要件之印刷電路板30的第一連接部33以及第二連接部34可使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受驅動控制器40驅動之結果,而系爭產品編號i要件之印刷電路板30'的第一連接部33'僅是連結印刷電路板30'與該驅動控制器40',因此第一連接部33'非將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受驅動控制器40'驅動之結果,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的結果實質不相同。綜上,系爭產品A1要件編號i相較於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編號I,難認係以實質相同之技術手段,達成實質相同之功能,並產生實質相同之結果者,故無均等論之適用。因此,系爭產品要件編號i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I之均等範圍。②雖原告又稱系爭產品其技術手段之導電元件各自將字元型OLED面板之兩側與印刷電路板之兩側電性連接,以構築電子迴路而達成「傳遞電源或訊號至字元型OLED面板」之功能,以促成「令該字元型OLED面板發光」之結果,符合均等論云云。惟查,系爭產品之印刷電路板30'僅具有第一連接部33'並無第二連接部之技術手段,該第一連接部33'並未提供穿透印刷電路板30'之功能,該第一連接部33'非將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受驅動控制器40'驅動之結果,已如前述,再者,系爭專利之一導電元件50與印刷電路板30的第一連接部33及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的第一連結部11連接,而另一個導電元件50則與印刷電路板30的第二連接部34及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的第二連結部12連接,如此便可使該字元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體面板10受驅動控制器40的驅動控制,而系爭產品A1僅有「一」導電元件50'將印刷電路板30'之電源訊號傳送至驅動控制器40',該導電元件50'並未提供任何字元型OLED面板10'的電壓以及時脈的「驅動」訊號給予驅動控制器40',故難認系爭產品A1要件編號i相較於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要件編號I,係以實質相同之技術手段,達成實質相同之功能,並產生實質相同之結果者。是原告所述,並不可採。(4)因此,系爭產品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均等範圍。3.結論:系爭產品無法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第F、H、I要件之文義,亦未落入其均等範圍,基於全要件原則,系爭產品自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六)系爭產品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9、10、17至20、35至41之文義及均等範圍:系爭專利請求項9、10、17至20、35至41係為依附於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附屬項,因此包含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所有要件,然系爭產品未落入系爭專利獨立項請求項1之文義及均等範圍既已如前述,則系爭產品亦未落入依附於獨立項請求項1之附屬項請求項9、10、17至20、35至41之文義及均等範圍。七、綜上所述,系爭產品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9、10、17至20、35至41,是被告並未侵害原告系爭專利權,從而原告依專利法第96條第1項、第2項及第97條第1項、第2項、民法第195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原告10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並請求被告排除或防止侵害及登報部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如系爭專利是否有應撤銷事由存在、本件損害賠償金額應如何計算)及所提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均毋庸再予論述,附此敘明。九、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規定,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5年  4  月  26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三庭法 官 林靜雯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5 年  4  月  26  日      書記官 王英傑
(一)原告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第1項被告侵害其門框組件產品,惟依法條規定,被告之新型專利核與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並非相同,是以,應無推定以原告專利方法製造可言。(二)被告之「門斗結構改良」係新型專利,原告之「先築門牆後之門框速固施工法」係發明專利,二者法定要件相異。且被告不知原告之該發明專利。當事人在工地之施工方法,核與專利法所載內容不一定相同。被告施工方法略以:將所有門斗元件,在地面上組裝為ㄇ字形後,再裝入預留孔,而原告組裝方法,係將一元件一元件直接裝在預留孔上,故原告自不得執被告之專利說明書,逕稱被告侵害其方法專利。再者,原告系爭發明專利,係以「施工法」為之,即係方法發明,且究其申請專利內容,亦係以施工「方法」為標的,另原告於99年3月8日民事爭點整理狀爭執事項,亦主張依專利法第87條規定(本條為專利方法製造之推定)被告侵害其專利權,是以,可證本件原告主張之發明為「方法發明」無疑。(三)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其第一圖、第二圖,與被告系爭發明專利,就門框固定座及邊緣凸片部分比較,前者該圖之該固定構件(2)(即基板)之各突板(2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及其二側邊緣設有一凸片(111)相較,可知二者不同,蓋前者固定構件(2)與後者門框固定座(11)形狀相異,前者為橫向,後者為長方形,且在長型凸片上,有二固定孔(112),此為前者所無。另前者有四個固定構件(2),後者僅有三個門框固定座。足徵被告之新型專利,為改良之創作,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並未侵害原告系爭發明專利。(四)暫不論被告之發明為「新型專利」與上述原告「發明專利」相異,原告迄未能舉證證明被告如何侵害其方法發明,益徵原告請求,顯無理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發展研究院對兩造之專利鑑定,其最終結論係:『由竣冠新興業有限公司所製造或販售之「門框」,其結構內容以及所代表之施工方法,應未落入中華民國發明第129033號「先築門牆之門框速固施工法」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足證被告新型專利並未侵害其系爭發明專利。(五)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2-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新型第M260171號「按摩椅」專利(下稱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期間係自民國94年4月1日起至103年7月8日止。原告於97年6月9日申請,並於98年6月10日取得系爭專利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詎被告莨蓁公司明知原告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竟擅自生產與系爭專利技術相同之型號為「LC-601」、產品名稱為「莨蓁愛樂椅」之按摩椅產品(下稱系爭產品),並於其全省門市○○路銷售販賣。而被告風閣公司於其公司登記設立地點經營之「尋夢園精華汽車旅館」內設置被告莨蓁公司所生產之系爭產品。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共有7項,其中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被告莨蓁公司製造、販賣之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第6項,而侵害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二)系爭專利具有新穎性、進步性及有效性:1.就證據1(即92年8月11日公告第91216542號新型「情趣椅具結構」專利,下稱證據1)與證據2(即84年12月11日公告新型第84207880號「電動擺動床、椅」專利,下稱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即93年2月1日公告新型第91221817號「休閒按摩椅」專利之專利公報,下稱證據3)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係一種按摩椅,包含:一基座;一座具;一搖擺機構,係設置於該基座與該座具之間,使得該座具以可移動之方式連接於該基座上;以及一驅動機構,係設於該基座上,可驅動該搖擺機構帶動該座具相對該基座沿一預定軌跡移動。系爭專利中搖擺機構中之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二轉輪,以及一第一轉輪,且該第二轉輪與該第一轉輪間套設有一皮帶,使得該第二轉輪可帶動該第一轉輪旋轉。由系爭專利第二圖之圖式可知設於基座下之馬達可驅動水平搖擺組中規格較小之第二轉輪轉動,進一步藉皮帶帶動規格較大之第一轉輪,其施以較小的力,即可輕易達到較大之作功,以較少之電能發揮較大之功效。且該第一轉輪上且偏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另有一主架,一端與該萬向軸承連接,該萬向軸承之功能,其可多方向轉動,是以當該第一轉輪旋轉時,在萬向軸承之作用下該主架可於平面上產生一多方向之轉動,並藉此該座具即可產生水平面上多方向之搖擺。(2)被告所提出證據1之曲柄及連桿、證據2於馬達之軸心所設轉輪,再於轉輪偏心處樞設之連桿、證據3傳動元件所設之偏心軸,皆以偏心原理,來達到傳動之目的,其所能驅使帶動座墊部位之移動,因而侷限於單純往復式前後移動,與系爭專利之水平搖擺組所能產生水平面上多方向之搖擺形態完全不相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之技術特徵顯非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將證據1、證據2或證據1、證據3之習知技術輕易組合完成,且較證據1、證據2或證據1、證據3之組合明顯具有進步性。是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之組合無法證明原告所有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故系爭專利未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2.就證據1、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2之組合均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係以驅動機構帶動搖擺機構,使座具於水平面上產生多方向搖擺之作動;而證據1利用驅動裝置組接之曲柄,且於該曲柄之旋端係樞結一連桿,帶動椅主體產生前後方向之移動,其所能產生之效果顯然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能產生之效果不相同,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另由證據2之圖三可知證據2之「電動搖擺床、椅」其擺動形態即如圖所示般僅係單純前後方向之移動,與系爭專利以驅動機構帶動搖擺機構,進而始座具可產生擺動之位移型態完全不同。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與證據2之差異並非單純僅有文字記載之不同,由證據2無法得知其技術特徵。3.就證據2、證據4(即92年9月1日公告新型第91201265號「多用途情趣椅」專利專利公報,下稱證據4)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由系爭專利之第五圖可知,該垂直搖擺組具有複數油壓缸,各該油壓缸之一端係設於該基座之平台上,另端係抵頂於該座具之坐墊部下方,而該等油壓缸可分別受控產生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垂直方向之傾斜搖擺(如第三及四圖所示)亦即該座具藉由油壓缸之作動,可單獨調整為前傾或後仰,或產生沿一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該座具如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實際可調整傾斜角度。然由被告所提出證據2之圖一可知證據2係揭示搖擺架,乃藉四組搖桿形成一可擺動之機構,當驅動機構所包含之馬達持續驅動而連動搖擺架以適當之速度前、後方向(圖示方向為左、右)搖擺(如證據2圖三所示),因此休憩乘坐時,如同乘坐搖擺籃般之搖擺。(2)由被告所提出證據4之第七圖可知該彈性機構所設之彈性元件,實為依其垂直方向擺動範圍有限之彈簧,並利用調節螺帽鎖設,藉此調節彈性元件之壓縮力及座墊體之角度,因而使該座墊體所能產生垂直方向之擺動範圍相當有限,且調節座墊體時需賴調節螺帽,然其鎖設於固定座上,以致使用者無法任意、隨時、快捷地長時間真正改變座墊體之傾斜角度。然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利用垂直搖擺組內之三油壓缸分別受控使坐墊部產生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垂直方向之傾斜搖擺,相較於證據4搖擺範圍有限,系爭專利在垂直方向之傾斜搖擺更具有無法預期之功效。是以證據2、證據4根本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有進步性。且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證據4更具有進步性。4.就證據2與證據5(即84年4月21日公告新型第83210879號「油壓式升降洗髮椅」專利之專利公報,下稱證據5)或證據4與證據5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有效性部分:(1)證據2之搖桿實際上僅能帶動座墊產生一前後方向之水平移動,而無法產生垂直方向之擺動,其在結構上根本非同於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是證據2之搖桿根本無法產生類似系爭專利沿一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且證據4所能擺動之範圍有限,與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所具有之功效所差甚遠。(2)證據5雖係利用油壓缸控制洗髮椅升降,然其在構造上僅具備一只油壓缸,僅能帶動坐墊部整體之昇降,無法單獨僅就坐墊部產生沿一垂直方向反覆移動或調整角度,該洗髮椅可調整角度之部分係坐墊部及背靠部。相較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該垂直搖擺組具有三油壓缸,各該油壓缸之一端係設於該基座之平台上,另端係抵頂於該座具之坐墊部下方,而該等油壓缸可分別受控產生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垂直方向之傾斜搖擺,亦即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可調整座具之傾斜角度或使之呈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更能符合使用者不同之需求或更符合人體工學,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證據5更具有無法預期之功效。5.就證據1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有效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因該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二轉輪,以及一第一轉輪,且該第二轉輪與該第一轉輪間套設有一皮帶,使得該第二轉輪可帶動該第一轉輪旋轉。且該第一轉輪上且偏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另有一主架,一端與該萬向軸承連接,且該主架上設有二橫向支架,而該座具之坐墊部設置於該主架以及該二支架上,當該第一轉輪旋轉時,該主架係沿一預定軌跡移動,藉此,該座具即可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該馬達係可帶動該水平搖擺組之第二轉輪轉動,進而帶動該第一轉輪旋轉。亦即系爭專利之水平搖擺組以規格較小之第二轉輪帶動規格較大之第一轉輪(見系爭專利第五圖),當第二轉輪轉動時,進一步使萬向軸承帶動坐墊部產生水平面上多方向之擺動。(2)證據1之第二圖所揭露之技術特徵,係利用曲柄連動一連桿,藉由偏心之原理,使椅主體單純產生往復式前後滑移,而不似系爭專利採用萬向軸承,因此證據1之椅主體無法於一水平面上產生更多方向之搖擺,而與系爭專利之水平搖擺組所能產生之功效不相同。是以證據1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有效性。6.就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特別指出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按摩椅,其中更包含有二油壓缸,該二油壓缸係分別固定於該基座上,且各該油壓缸之外端設有一扶手,而各該油壓缸係可驅動其扶手沿一垂直方向反覆移動,或為單獨調整扶手高度之用,可依使用者身形、使用習慣等進行調整,使其更符合人體工學之設計,給予使用者更多便利性。然證據2之扶手部分係固定於拖架,拖架又固定於支柱上,不具調整高度或沿一垂直方向反覆移動之功能,而證據5之座椅雖利用油壓缸調整坐墊部,惟由證據5之圖式可知扶手係樞接於坐墊部,需隨坐墊部之昇降一同昇降,無法單獨調整扶手部位之高度或沿一垂直方向反覆移動。復以證據2及證據5僅係依照一般電動搖擺椅或洗髮椅通常之外觀造型所製造,皆未就扶手部分再為加強改進,且證據2及證據5之專利說明書內皆未就扶手部分為特別說明,實無以認定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專申請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三)被告風閣公司於其經營之尋夢園精華汽車旅館內擺設供顧客使用侵害系爭專利之系爭產品係被告莨蓁公司所製造、販售,則被告風閣公司及被告莨蓁公司有共同侵害原告專利權之行為,自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而被告莨蓁公司製造侵害系爭專利之系爭產品,並於全省門市○○路銷售,亦屬侵害原告專利權之行為,至被告鍾昌賜及被告許秀霞分別為被告風閣公司及被告莨蓁公司之負責人,因執行公司業務違反專利法而侵害原告專利權,致原告受有損害,自應與其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爰依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同法第108條準用第84條第1項及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公司法第23條等規定,請求被告等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並停止侵害之行為。(四)又專利法第108條準用同法第85條第1項第2款規定,依專利法第84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得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之利益計算損害,於侵害人不能就其成本或必要費用舉證時,以銷售該項物品全部收入為所得利益。原告就被告風閣公司營業所得之利益原告請求被告四人應連帶賠償原告200萬元。另就被告莨蓁公司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即擅自製造及於全省門市○○路銷售販賣侵害系爭專利之系爭產品,請求被告莨蓁公司及其負責人許秀霞連帶賠償原告300萬元。並聲明:(一)被告四人應連帶給付原告2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莨蓁公司及被告許秀霞應連帶給付原告3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三)被告風閣公司及莨蓁公司不得就原告所有之新型第M260171號「按摩椅」專利物品,為任何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該物品之行為。(四)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五)第一項、第二項聲明,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該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一轉輪,而該驅動機構具有一馬達,而該第一轉輪上距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其係與一主架連接,而該座具係設置於該主架上,當該第一轉輪受該馬達驅動旋轉時,該主架係可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主架上設有若干支架。2.系爭專利案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係界定其水平搖擺組之細部結構組配型態,但其所欲達到之功效仍為令其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並無任何新功效之訴求。惟證據1係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兩者之功效目的,均係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界定利用轉輪偏心帶動一主架之傳動結構型態,為常見習知傳動機構。而證據2係揭示其馬達之軸心所設轉輪,均係透過於偏心處樞設一連桿型態來達到傳動之目的,且其最終功效均係藉以令其搖擺架及座墊達到前後搖擺移動之目的。至證據3係揭示其前、後移動裝置之傳動元件設有一偏心軸以驅使椅座墊前、後移動之結構設計,亦等同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之架構原理與功效。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所揭技術特徵,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所揭示之習知技術輕易組合而完成,故不具進步性。(二)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1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由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可知系爭專利標的係一種「按摩椅」,然其申請專利範圍內容中均無任何按摩構件之定義,故系爭專利實質上係為座具可移動式之椅具,與按摩功能實無關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三)由證據2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四)由證據1與證據2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與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又系爭專利與證據1、證據2均為達到令座具相對基座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之功效,系爭專利顯然仍為該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即證據1或證據2)內容中之教示可輕易完成,自不具進步性,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五)由證據2、證據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其內容主要界定該搖擺機構具有垂直搖擺組,以改變該座具之傾斜角度。惟證據2所揭搖擺架即是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20樞組於其底座上,且當其驅動機構驅使其搖擺架前後擺動時,同樣能夠利用搖擺架之垂向連結牽引作用,令其座墊之傾斜角度改變,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2所揭示,兩者僅有文字表達之差異而已,然所達成之功效均為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證據4揭示習知「多用途情趣椅」之公告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立設有前後間隔設置且呈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係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其同樣能夠令其座椅被坐靠使用時傾斜角度產生改變搖擺狀態。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4所揭示,兩者所達成之功效均係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4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但由前述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基於證據2或證據2與證據4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六)由證據2或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主要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垂直搖擺組係為油壓缸所構成之型態。惟證據2所揭示搖擺架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樞組於底座上之結構,係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界定之垂直搖擺組。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所立設呈垂直向型態的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亦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至證據5所揭示椅具藉由油壓缸之設置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技術特徵,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為證據2、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或置換而已。2.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依證據2所揭示四組垂向設置的搖桿之技術特徵,組合證據5所揭示藉由油壓缸驅動坐墊部之技術特徵;或者將證據2所揭示四組搖桿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示之技術特徵,或者亦可將證據4所揭示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七)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搖擺機構具一水平搖擺組以帶動該座具沿水平方向移動。惟證據1之說明書第6頁最末段至第7頁第1段內容配合該案第6圖所載「其隱藏設置於椅腳座之驅動裝置係由迴旋之曲柄旋端連動一連桿,並使連桿另端驅動椅主體,對椅主體呈主動往復式驅動前後滑移。」,可知證據1中所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二者之功效目的,均是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並無不同。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1充分揭示,故不具新穎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同樣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八)由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結構上並包括藉由油壓缸驅動而垂直向反覆移動之扶手。惟證據3揭示有椅具可擺動位移之結構設計,且證據2之圖二已揭示椅具裝設有扶手之結構設計,而證據5揭示有椅具中藉由設置油壓缸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結構設計。足見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證據5所揭習知技術,輕易將證據5所揭之油壓缸轉用以驅使證據2所揭扶手產生升降動作,如此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證據5之輕易組合,自不具進步性。又況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藉由油壓缸驅動扶手垂直向反覆移動之結構型態,於系爭專利說明書中根本未曾提到該結構設計有何功效增進之處,亦可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不具進步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之規定。(九)系爭專利之必要構件以及組配型態均已被附呈之證據所充分揭露,且系爭專利並無運用優於熟習該項技術者所能預期之一般技術發展,顯可輕易由相同或相關之先行技術中相互組合或推論獲得,故系爭專利實不具專利要件,已違反專利法規定,應予撤銷新型專利權。並答辯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3.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8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4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4 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8",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5",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排除侵害專利權
(一)原告為中華民國新型第M260171號「按摩椅」專利(下稱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期間係自民國94年4月1日起至103年7月8日止。原告於97年6月9日申請,並於98年6月10日取得系爭專利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詎被告莨蓁公司明知原告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竟擅自生產與系爭專利技術相同之型號為「LC-601」、產品名稱為「莨蓁愛樂椅」之按摩椅產品(下稱系爭產品),並於其全省門市○○路銷售販賣。而被告風閣公司於其公司登記設立地點經營之「尋夢園精華汽車旅館」內設置被告莨蓁公司所生產之系爭產品。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共有7項,其中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被告莨蓁公司製造、販賣之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第6項,而侵害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二)系爭專利具有新穎性、進步性及有效性:1.就證據1(即92年8月11日公告第91216542號新型「情趣椅具結構」專利,下稱證據1)與證據2(即84年12月11日公告新型第84207880號「電動擺動床、椅」專利,下稱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即93年2月1日公告新型第91221817號「休閒按摩椅」專利之專利公報,下稱證據3)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係一種按摩椅,包含:一基座;一座具;一搖擺機構,係設置於該基座與該座具之間,使得該座具以可移動之方式連接於該基座上;以及一驅動機構,係設於該基座上,可驅動該搖擺機構帶動該座具相對該基座沿一預定軌跡移動。系爭專利中搖擺機構中之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二轉輪,以及一第一轉輪,且該第二轉輪與該第一轉輪間套設有一皮帶,使得該第二轉輪可帶動該第一轉輪旋轉。由系爭專利第二圖之圖式可知設於基座下之馬達可驅動水平搖擺組中規格較小之第二轉輪轉動,進一步藉皮帶帶動規格較大之第一轉輪,其施以較小的力,即可輕易達到較大之作功,以較少之電能發揮較大之功效。且該第一轉輪上且偏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另有一主架,一端與該萬向軸承連接,該萬向軸承之功能,其可多方向轉動,是以當該第一轉輪旋轉時,在萬向軸承之作用下該主架可於平面上產生一多方向之轉動,並藉此該座具即可產生水平面上多方向之搖擺。(2)被告所提出證據1之曲柄及連桿、證據2於馬達之軸心所設轉輪,再於轉輪偏心處樞設之連桿、證據3傳動元件所設之偏心軸,皆以偏心原理,來達到傳動之目的,其所能驅使帶動座墊部位之移動,因而侷限於單純往復式前後移動,與系爭專利之水平搖擺組所能產生水平面上多方向之搖擺形態完全不相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之技術特徵顯非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將證據1、證據2或證據1、證據3之習知技術輕易組合完成,且較證據1、證據2或證據1、證據3之組合明顯具有進步性。是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之組合無法證明原告所有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故系爭專利未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2.就證據1、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2之組合均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係以驅動機構帶動搖擺機構,使座具於水平面上產生多方向搖擺之作動;而證據1利用驅動裝置組接之曲柄,且於該曲柄之旋端係樞結一連桿,帶動椅主體產生前後方向之移動,其所能產生之效果顯然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能產生之效果不相同,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另由證據2之圖三可知證據2之「電動搖擺床、椅」其擺動形態即如圖所示般僅係單純前後方向之移動,與系爭專利以驅動機構帶動搖擺機構,進而始座具可產生擺動之位移型態完全不同。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與證據2之差異並非單純僅有文字記載之不同,由證據2無法得知其技術特徵。3.就證據2、證據4(即92年9月1日公告新型第91201265號「多用途情趣椅」專利專利公報,下稱證據4)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由系爭專利之第五圖可知,該垂直搖擺組具有複數油壓缸,各該油壓缸之一端係設於該基座之平台上,另端係抵頂於該座具之坐墊部下方,而該等油壓缸可分別受控產生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垂直方向之傾斜搖擺(如第三及四圖所示)亦即該座具藉由油壓缸之作動,可單獨調整為前傾或後仰,或產生沿一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該座具如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實際可調整傾斜角度。然由被告所提出證據2之圖一可知證據2係揭示搖擺架,乃藉四組搖桿形成一可擺動之機構,當驅動機構所包含之馬達持續驅動而連動搖擺架以適當之速度前、後方向(圖示方向為左、右)搖擺(如證據2圖三所示),因此休憩乘坐時,如同乘坐搖擺籃般之搖擺。(2)由被告所提出證據4之第七圖可知該彈性機構所設之彈性元件,實為依其垂直方向擺動範圍有限之彈簧,並利用調節螺帽鎖設,藉此調節彈性元件之壓縮力及座墊體之角度,因而使該座墊體所能產生垂直方向之擺動範圍相當有限,且調節座墊體時需賴調節螺帽,然其鎖設於固定座上,以致使用者無法任意、隨時、快捷地長時間真正改變座墊體之傾斜角度。然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利用垂直搖擺組內之三油壓缸分別受控使坐墊部產生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垂直方向之傾斜搖擺,相較於證據4搖擺範圍有限,系爭專利在垂直方向之傾斜搖擺更具有無法預期之功效。是以證據2、證據4根本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有進步性。且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證據4更具有進步性。4.就證據2與證據5(即84年4月21日公告新型第83210879號「油壓式升降洗髮椅」專利之專利公報,下稱證據5)或證據4與證據5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有效性部分:(1)證據2之搖桿實際上僅能帶動座墊產生一前後方向之水平移動,而無法產生垂直方向之擺動,其在結構上根本非同於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是證據2之搖桿根本無法產生類似系爭專利沿一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且證據4所能擺動之範圍有限,與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所具有之功效所差甚遠。(2)證據5雖係利用油壓缸控制洗髮椅升降,然其在構造上僅具備一只油壓缸,僅能帶動坐墊部整體之昇降,無法單獨僅就坐墊部產生沿一垂直方向反覆移動或調整角度,該洗髮椅可調整角度之部分係坐墊部及背靠部。相較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該垂直搖擺組具有三油壓缸,各該油壓缸之一端係設於該基座之平台上,另端係抵頂於該座具之坐墊部下方,而該等油壓缸可分別受控產生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垂直方向之傾斜搖擺,亦即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可調整座具之傾斜角度或使之呈垂直方向之反覆移動,更能符合使用者不同之需求或更符合人體工學,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證據5更具有無法預期之功效。5.就證據1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有效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因該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二轉輪,以及一第一轉輪,且該第二轉輪與該第一轉輪間套設有一皮帶,使得該第二轉輪可帶動該第一轉輪旋轉。且該第一轉輪上且偏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另有一主架,一端與該萬向軸承連接,且該主架上設有二橫向支架,而該座具之坐墊部設置於該主架以及該二支架上,當該第一轉輪旋轉時,該主架係沿一預定軌跡移動,藉此,該座具即可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該馬達係可帶動該水平搖擺組之第二轉輪轉動,進而帶動該第一轉輪旋轉。亦即系爭專利之水平搖擺組以規格較小之第二轉輪帶動規格較大之第一轉輪(見系爭專利第五圖),當第二轉輪轉動時,進一步使萬向軸承帶動坐墊部產生水平面上多方向之擺動。(2)證據1之第二圖所揭露之技術特徵,係利用曲柄連動一連桿,藉由偏心之原理,使椅主體單純產生往復式前後滑移,而不似系爭專利採用萬向軸承,因此證據1之椅主體無法於一水平面上產生更多方向之搖擺,而與系爭專利之水平搖擺組所能產生之功效不相同。是以證據1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有效性。6.就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特別指出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按摩椅,其中更包含有二油壓缸,該二油壓缸係分別固定於該基座上,且各該油壓缸之外端設有一扶手,而各該油壓缸係可驅動其扶手沿一垂直方向反覆移動,或為單獨調整扶手高度之用,可依使用者身形、使用習慣等進行調整,使其更符合人體工學之設計,給予使用者更多便利性。然證據2之扶手部分係固定於拖架,拖架又固定於支柱上,不具調整高度或沿一垂直方向反覆移動之功能,而證據5之座椅雖利用油壓缸調整坐墊部,惟由證據5之圖式可知扶手係樞接於坐墊部,需隨坐墊部之昇降一同昇降,無法單獨調整扶手部位之高度或沿一垂直方向反覆移動。復以證據2及證據5僅係依照一般電動搖擺椅或洗髮椅通常之外觀造型所製造,皆未就扶手部分再為加強改進,且證據2及證據5之專利說明書內皆未就扶手部分為特別說明,實無以認定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專利專申請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三)被告風閣公司於其經營之尋夢園精華汽車旅館內擺設供顧客使用侵害系爭專利之系爭產品係被告莨蓁公司所製造、販售,則被告風閣公司及被告莨蓁公司有共同侵害原告專利權之行為,自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而被告莨蓁公司製造侵害系爭專利之系爭產品,並於全省門市○○路銷售,亦屬侵害原告專利權之行為,至被告鍾昌賜及被告許秀霞分別為被告風閣公司及被告莨蓁公司之負責人,因執行公司業務違反專利法而侵害原告專利權,致原告受有損害,自應與其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爰依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同法第108條準用第84條第1項及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公司法第23條等規定,請求被告等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並停止侵害之行為。(四)又專利法第108條準用同法第85條第1項第2款規定,依專利法第84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得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之利益計算損害,於侵害人不能就其成本或必要費用舉證時,以銷售該項物品全部收入為所得利益。原告就被告風閣公司營業所得之利益原告請求被告四人應連帶賠償原告200萬元。另就被告莨蓁公司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即擅自製造及於全省門市○○路銷售販賣侵害系爭專利之系爭產品,請求被告莨蓁公司及其負責人許秀霞連帶賠償原告300萬元。並聲明:(一)被告四人應連帶給付原告2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莨蓁公司及被告許秀霞應連帶給付原告3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三)被告風閣公司及莨蓁公司不得就原告所有之新型第M260171號「按摩椅」專利物品,為任何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該物品之行為。(四)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五)第一項、第二項聲明,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該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一轉輪,而該驅動機構具有一馬達,而該第一轉輪上距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其係與一主架連接,而該座具係設置於該主架上,當該第一轉輪受該馬達驅動旋轉時,該主架係可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主架上設有若干支架。2.系爭專利案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係界定其水平搖擺組之細部結構組配型態,但其所欲達到之功效仍為令其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並無任何新功效之訴求。惟證據1係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兩者之功效目的,均係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界定利用轉輪偏心帶動一主架之傳動結構型態,為常見習知傳動機構。而證據2係揭示其馬達之軸心所設轉輪,均係透過於偏心處樞設一連桿型態來達到傳動之目的,且其最終功效均係藉以令其搖擺架及座墊達到前後搖擺移動之目的。至證據3係揭示其前、後移動裝置之傳動元件設有一偏心軸以驅使椅座墊前、後移動之結構設計,亦等同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之架構原理與功效。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所揭技術特徵,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所揭示之習知技術輕易組合而完成,故不具進步性。(二)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1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由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可知系爭專利標的係一種「按摩椅」,然其申請專利範圍內容中均無任何按摩構件之定義,故系爭專利實質上係為座具可移動式之椅具,與按摩功能實無關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三)由證據2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四)由證據1與證據2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與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又系爭專利與證據1、證據2均為達到令座具相對基座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之功效,系爭專利顯然仍為該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即證據1或證據2)內容中之教示可輕易完成,自不具進步性,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五)由證據2、證據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其內容主要界定該搖擺機構具有垂直搖擺組,以改變該座具之傾斜角度。惟證據2所揭搖擺架即是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20樞組於其底座上,且當其驅動機構驅使其搖擺架前後擺動時,同樣能夠利用搖擺架之垂向連結牽引作用,令其座墊之傾斜角度改變,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2所揭示,兩者僅有文字表達之差異而已,然所達成之功效均為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證據4揭示習知「多用途情趣椅」之公告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立設有前後間隔設置且呈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係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其同樣能夠令其座椅被坐靠使用時傾斜角度產生改變搖擺狀態。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4所揭示,兩者所達成之功效均係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4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但由前述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基於證據2或證據2與證據4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六)由證據2或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主要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垂直搖擺組係為油壓缸所構成之型態。惟證據2所揭示搖擺架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樞組於底座上之結構,係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界定之垂直搖擺組。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所立設呈垂直向型態的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亦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至證據5所揭示椅具藉由油壓缸之設置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技術特徵,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為證據2、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或置換而已。2.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依證據2所揭示四組垂向設置的搖桿之技術特徵,組合證據5所揭示藉由油壓缸驅動坐墊部之技術特徵;或者將證據2所揭示四組搖桿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示之技術特徵,或者亦可將證據4所揭示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七)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搖擺機構具一水平搖擺組以帶動該座具沿水平方向移動。惟證據1之說明書第6頁最末段至第7頁第1段內容配合該案第6圖所載「其隱藏設置於椅腳座之驅動裝置係由迴旋之曲柄旋端連動一連桿,並使連桿另端驅動椅主體,對椅主體呈主動往復式驅動前後滑移。」,可知證據1中所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二者之功效目的,均是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並無不同。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1充分揭示,故不具新穎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同樣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八)由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結構上並包括藉由油壓缸驅動而垂直向反覆移動之扶手。惟證據3揭示有椅具可擺動位移之結構設計,且證據2之圖二已揭示椅具裝設有扶手之結構設計,而證據5揭示有椅具中藉由設置油壓缸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結構設計。足見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證據5所揭習知技術,輕易將證據5所揭之油壓缸轉用以驅使證據2所揭扶手產生升降動作,如此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證據5之輕易組合,自不具進步性。又況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藉由油壓缸驅動扶手垂直向反覆移動之結構型態,於系爭專利說明書中根本未曾提到該結構設計有何功效增進之處,亦可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不具進步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之規定。(九)系爭專利之必要構件以及組配型態均已被附呈之證據所充分揭露,且系爭專利並無運用優於熟習該項技術者所能預期之一般技術發展,顯可輕易由相同或相關之先行技術中相互組合或推論獲得,故系爭專利實不具專利要件,已違反專利法規定,應予撤銷新型專利權。並答辯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3.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2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8",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8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8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原告係新型第M335527號「抗沖蝕植生網毯」專利(下稱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為民國97年7月1日至107年1月10日止。原告日前發現訴外人雨辰工程有限公司(下稱雨辰公司)承包之「100年度水里鄉國有林地野溪治理工程」,所使用綠纖植生網毯(下稱系爭產品)與原告專利產品十分相似,訴外人雨辰公司自承系爭產品部分係先委託訴外人茂誼工程有限公司(下稱茂誼公司)施作,茂誼公司再將其中系爭產品材料部分轉包予被告永曦國際興業有限公司(下稱永曦公司),由被告永曦公司負責系爭產品施工,原告取樣代表在「100年度水里鄉國有林地野溪治理工程」工地中取得由被告永曦公司施作使用之系爭產品,其構造特徵與原告系爭專利並無不同,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5、7項(原告於101年11月14日言詞辯論期日稱已不主張被告侵害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參本院卷第266頁)。又被告永曦相關企業被告輔彬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輔彬公司)於98年12月17日曾向原告採購抗沖蝕植生網毯,被告翰璋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被告翰璋公司)負責人與被告永曦公司、被告輔彬公司負責人皆為被告李雯霞,且翰璋公司之網頁宣稱之工程實績與被告輔彬公司相同,顯係同一負責人以三家公司行銷並仿冒原告公司之專利產品,侵害系爭專利權利甚明,爰依專利法第108條準用第84條第1項、第85條第1項第2款、第3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提起本訴訟。(二)系爭專利不具應撤銷原因:1.被證3不能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5、7項不具進步性:被證3公開日為西元2008年1月10日,原告申請時為西元2008年1月11日(相差一日),不可能看到前一日日本公開之資料,系爭專利之構思及研發時間在2007年,比被證3更早,無先商品化者模仿後公開者的道理。且被證3主要特徵為垂簾狀的線狀體垂下的植被基礎體,顯而易見是為一種垂直線簾之概念(類似紗線狀垂直門簾、窗簾之概念)利用重力作用將紗線垂直到坡面,以達到其說明之效果。其所有的施工鋪設均為網布平面朝上,如用於噴植施工時,由於整個網布平面以上並無立體的突出結構組織可以有效的握持植生基材。系爭專利則係採用人體絨毛組織結構形狀概念,以剛性較強的單纖維或紗線為材料,所形成之抗沖蝕圈挺立於基網(圈狀是以提起方式織造,並非插入),以達到抗沖蝕植生之效果,突起的抗沖蝕圈,可以有效的握持住植生基材,抵抗徑流水對其之沖蝕,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研發理念。故被證3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5、7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4不能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不具進步性:被證4為二道加工模式,主要是應用傳統的地毯製作方法,使用在平織的格網布上簇絨方式生產(如簇絨機、針軋機等設備),產品厚重簇絨緊密(稱之為土工合成「墊」,應類似地毯的結構)其主要的功能用於溝渠之抗沖蝕、土壤加勁、及過濾裝置草皮加勁,此類產品重量有高達19.6oz/yd2相當於666.7g/m2(參見英文原件TABLE4之內容說明)、透光率不小於1.5%,如此厚重密實之土工合成墊如用於坡面植生,不但有礙草根之順利生長,本身置重過大,加上植生基材之重量,當坡面太長或坡度過大時,會使得植生坡面因地工材料加上植生基材本身置重,重力作用而負荷過大,而遭致破壞之可能,用於掛網植生並非適當,且二段式加工製造成本高昂。然系爭專利為一體成型織造加工並非二道加工,重量輕(約7-8oz/yd2相當於約220-250g/m2)成本低,孔隙率大於65%以上(實際上可達90%以上),為專業之掛網植生護坡材料,3D環狀結構能有效握持植生基材,與被證4兩者差異性更大,為不同的研發理念及加工模式,是故被證4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不具進步性。(三)爰聲明:1.被告永曦公司與被告李雯霞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00萬元整,暨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起至清償日起按年息5%計算法定利息。2.被告翰璋公司與被告李雯霞應連帶給付原告1,000萬元整,暨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起至清償日起按年息5%計算法定利息。3.被告輔彬公司與被告李雯霞應連帶給付原告1,000萬元整,暨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起至清償日起按年息5%計算法定利息。4.被告永曦公司與被告李雯霞如已為給付時,被告翰璋公司與被告輔彬公司於其給付金額之範圍內同免為給付義務;被告翰璋公司與被告李雯霞如已為給付時,被告永曦公司與被告輔彬公司於其給付金額之範圍內同免為給付義務;被告輔彬公司與被告李雯霞如已為給付時,被告永曦公司與被告翰璋公司於其給付金額之範圍內同免為給付義務。5.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三、被告則抗辯以:(一)系爭專利有應撤銷原因:1.被證3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被證3為日本特許廳特許編號特開2008-84專利公告,名稱為「植被基礎體及其製造方法和綠化工法」,有防治土壤侵蝕作用,由上述公告第0024項與圖4可知,此植被基礎體1是包括植被網4,而上述公告第0023項可知植被網4是由經度線2與緯度線3編織成網狀,再依上述公告第0024項揭露在植被網4上形成數條線6,各線6下垂再返回插入經度線2,因而可知各線6係形成單面環狀立體結構。雖然被證3之各經度線2係由數條單纖絲編織成類似辮子狀的結構,與系爭專利之經向或緯向任意一者編織成的多數個交叉環的環狀結構略有不同,然由系爭專利說明書內容可知,利用現有的編織技術將經向或緯向編織成其他形狀或結構,並不會產生實質上的影響,只要經向與緯向編織後形成網格狀的基體即可,因而被證3揭露的經度線2雖然採用了不同於系爭專利的編織方法,但是形成網格狀之基體本來就有數種不同的編織方式可採,而且改變編織方式對於此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之人士而言係可以輕易完成。再者,雖被證3揭露的線6從末端剪斷使之形成如圖1之局部放大視圖所揭示的外觀,但被證3之0024項亦揭露可視需求不將線6的末端剪斷,因而被證3揭露的植被網4也就會沿著經向形成單面環狀的立體結構。故被證3已揭露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被證4為美國專利公告係揭露應用於侵蝕防治、草皮及土壤加勁的簇絨墊之土工合成結構,而此土工合成結構包括一土木合成墊,土木合成墊包括一網格布以及形成在網格布上的複數簇絨經線,其中網格布是由複數縱向經線與橫向經線所編成,且各經線所需厚度、組成物、細絲數等,以一種適當方式編織,簇絨經紗是由複數簇絨經絲所形成,另被證4說明書及圖式揭露土木合成墊提供三個維度的空隙,證據4的FIG3又揭露簇絨經紗14形成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結構,此外被證4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15、25、26、31、33項揭露「各簇絨經紗形成一個簇絨至該網格布的捲圈,各捲圈包含一個具有多數環圈的重複樣式,各個重複樣式的環圈界定有複數空隙用以抓住植被與保持土壤,該數空隙指向三維空間以創造不小於1.5%的光線穿透度」等,足證被證4已揭露縱向經線18或橫向經線22可以利用適當方式編織環圈,與系爭專利相較,只是編織的方式略有差異。因而系爭專利相對於被證4而言,其改變之處對熟悉此技術領域中的普通知識人士而言是可以輕易完成的。故被證4已揭露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3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申請範圍第5項雖記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抗沖蝕植生網毯,其中該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結構於每平方公尺數量可達一萬個以上。」,然依被證3公告第0013項揭露植被基礎體1之植被網4的網目長度介於0.5cm至10cm間計算,每平方公尺之單面環狀立體結構數量可達100個至4萬個,再配合被證3公告圖2所示線6分布情況,可知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相符,故由被證3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僅是數量變化,應不具進步性。4.被證3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依附於該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且由記載「其中該一體成型之環狀立體網毯結構底部網狀組織,可以變化為各式尺寸之幾何形狀」等語可知,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僅是單純的形狀變化,當不具進步性。被證3公告第0028項所示植被基礎體1的網目形狀如圖6採用菱形,如圖7採用六角形,由此可知被證3已揭露系爭專利「…環狀立體網毯結構底部網狀組織,可以變化為各式尺寸之幾何形狀」的技術,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相較於被證3,僅是簡單的形狀變化,不具進步性。5.被證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被證4為美國專利公告提及網格布可用任何適用之編織布、不織布或其他纖維來形成該網格布,由此可知網格布12也可以採用其他種結構且具有足夠之孔隙的布料,故網格布12之網目形狀可以是四邊形以外的形狀,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與此相較,亦僅是簡單的形狀變化,當不具進步性。(二)系爭產品並無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5、7項:1.系爭產品相較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其技術內容為一種抗沖蝕植生網毯;以縱向、橫向線材編織;其中一方向由複數線材編織成辮子條狀,另一方向由複數線材併攏所構成;在辮子條狀的線材拉出複數個環圈,各環圈皆獨立並未形成連續狀。兩相比較,系爭產品不符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之文義讀取亦無均等論之適用,故系爭產品並無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2.系爭產品相較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其技術內容為每平方公尺可達一萬個以上的環圈。兩相比較,系爭產品不符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之文義讀取亦無均等論之適用,故系爭產品並無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3.系爭產品相較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依附於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但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限制植生網毯藉由經向與緯向線材一體成形同步織造,即構成植生網毯的線材只有兩個方向,所以其植生網毯無法構成四邊形以外之幾何形狀(如三角形、五邊形、六邊形…等)網孔,所以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無法成立,與系爭產品植生網毯具有四邊形網孔的網狀組織無法比對,故系爭產品並無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三)被告無侵害系爭專利之故意或過失:訴外人雨辰公司承攬「100年度水里鄉國有林地野溪治理工程」,並將「植生網毯工程」委託訴外人茂誼公司施作後,由茂誼公司出具「綠纖植生網毯示意圖」之招標文件向被告永曦公司採購,因上述工程為公共工程,依政府採購法第26條第3項前段明文規定,致被告確信「綠纖植生網毯示意圖」所示工材,應無侵害他人專利,而採購系爭產品交付予茂誼公司,故被告確無侵害原告專利之故意或過失。(四)損害賠償部份:1.出售系爭產品予訴外人茂誼公司者,為被告永曦公司,有合約書可證,而原告另主張被告輔彬公司及翰璋公司亦行銷仿冒原告專利產品,然並未提出銷售產品侵害其專利之事證,故其請求損害賠償,當屬無據。再者,本件係由被告永曦公司出售系爭產品,並非被告法定代理人李雯霞執行被告輔彬公司或被告翰璋公司之業務,故本案當無因被告法定代理人李雯霞於執行非輔彬公司或翰璋公司業務之行為,致被告輔彬公司與被告翰璋公司需與法定代理人李雯霞負不真正連帶賠償責任之理。2.被告永曦公司出售系爭產品予訴外人茂誼公司之金額為3萬1,395元,原告就其主張受有1,000萬元損失,並未提出任何計算及事證證明,空言主張,當不足採,且被告永曦公司並無侵害原告專利之故意,故原告請求三倍賠償,亦屬無由。次查原告雖主張因被告侵權,致其經銷商盟鑫公司100年停止採購,而每年損失500萬元云云,然原告並未提出任何證據證明盟鑫公司為其經銷商、何時停止採購及停止採購是因被告所致等情事,誠屬無據。又系爭產品僅被告永曦公司出售予茂誼公司,被告輔彬公司及翰璋公司並未參與銷售,當無侵害原告專利之行為,故與負責人李雯霞並無負不真正連帶賠償1,000萬元之責。且被告所出售系爭產品,是依上述公共工程招標文件中「綠纖植生網毯示意圖」採購,並非因使用原告系爭專利而獲得銷售機會,倘認被告之系爭產品落入原告之系爭專利,被告之銷售與系爭專利並無相當因果關係,原告仍不得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五)爰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聲請均駁回;若受不利判決,請准供擔保後,免為假執行宣告。四、兩造不爭執下列事實(參本院卷第166頁、第205頁之準備程序、言詞辯論筆錄):(一)原告係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為97年7月1日至107年1月10日止。(二)雨辰工程有限公司承包「100年度水里鄉國有林地野溪治理工程」,其中「植生網毯工程」部分係先委託茂誼工程有限公司施作,茂誼公司再將其中「綠纖植生網毯」材料部分轉包予被告永曦公司,由被告永曦公司負責材料。五、得心證之理由:(一)原告主張其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被告販賣之系爭產品侵害其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5、7項等情,被告則提出系爭專利有應撤銷之原因及系爭產品未落入申請專利範圍等之抗辯。是以下本院之判斷僅須針對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5、7項論述,合先敘明。(二)系爭專利之技術分析:1.系爭專利技術內容:系爭專利係一種抗沖蝕植生網毯,其主要係將人造纖維或紗線以機械加工經緯向同時織造成一體成型之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編織網毯,其凸狀環數高,握持力強,結構空隙率大,利於植栽生長,用於各項護坡及水土保持工程時,形成一完整加勁植生面,藉由植物草根生長時所產生之糾結和固持現象,可達到防止表面土壤流失,並增進表面土壤透氣性和保水性之功能(參本院卷第14頁反面【中文新型摘要】)。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共7項,其中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本院卷第18頁)。原告主張被告侵害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一種抗沖蝕植生網毯,係藉由經向、緯向之線材以一體成型方式同步織造,其中單向形成多數個交叉環及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結構。」;第5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抗沖蝕植生網毯,其中該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結構於每平方公尺數量可達一萬個以上。」;第7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抗沖蝕植生網毯,其中該一體成型之環狀立體網毯結構底部網狀組織,可以變化為各式尺寸之幾何形狀」(本院卷第18頁)。相關圖式如附圖1所示(本院卷第19頁)。(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之解釋:1.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單向形成」:原告稱係指包括任何方向之單一方向,被告對此解釋並不爭執(本院卷第205頁)。2.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底部網狀組織」:原告稱指無交叉環凸起的那一面,它可以形成任何形狀的網狀組織(本院卷第10頁),被告對此解釋亦不爭執(本院卷第205頁)。3.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幾何形狀」:原告謂乃指任何形狀,包括三角形、四邊形、菱形等多邊形之圖案(本院卷第10頁),被告則謂只限於原告申請專利時圖式或樣品所呈現之形狀(本院卷第205頁)。惟被告上開主張,顯然將專利說明書內容讀入申請專利範圍文字而不當限縮申請專利範圍,有違解釋申請專利範圍原則,自非可採,仍應以原告之解釋為據。(四)系爭專利有無應撤銷原因之判斷:1.按當事人主張或抗辯智慧財產權有應撤銷、廢止之原因者,法院應就其主張或抗辯有無理由自為判斷,不適用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商標法、專利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或其他法律有關停止訴訟程序之規定。前項情形,法院認有撤銷、廢止之原因時,智慧財產權人於該民事訴訟中不得對於他造主張權利,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定有明文。2.查原告主張系爭專利之申請日為97年1月11日,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於97年7月1日審定准予專利公告,專利期間自97年7月1日起至107年1月10日等情,有專利證書(本院卷第13頁)及專利說明書公告本(本院卷第14至19頁)在卷可稽,至堪認定,則系爭專利是否符合專利申請要件,應適用核准專利時所適用之92年2月6日修正之專利法(下稱92年專利法)。3.被告所提之引證資料:被告於本件民事訴訟中提出被證3、4主張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被證3:①被證3為西元2008年(97年)1月10日公開之日本特開第2008-84號「植被基礎體及其製造方法和綠化工法」專利案(本院卷第128至133頁)。其公告日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97年1月11日),可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②被證3引證案之目的係提供不使用薄棉,而能防止侵蝕,進一步能使飛來種子等容易定著的植被基礎體及其製造方法,並將該植被基礎體使用於人造斜坡的綠化工法。其解決課題的手段為該植被基礎體係以構成網子的經度線、緯度線或是自兩線呈垂簾的線狀體垂下並與之合為一體來組成(參本院卷第134頁反面被證3說明書中譯本0006、0007段落)。其圖式如附圖2。(2)被證4:①被證4為西元1997年(86年)7月29日公告之美國第5651641號「土工合成材料」專利案。其公告日係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97年1月11日),可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②被證4引證案係揭示一種可應用於侵蝕防治、草皮加勁及土壤加勁的簇絨墊(tuftedmats)。該墊係由網格布(scrim)具有多數簇絨經紗所形成(最好在傳統的地毯機上),以提供高拉伸強度、大孔隙及可撓性的墊,其可以容易安裝,但其包括多數空隙用以抓住根系統、保持土壤、及控制水流。此墊的屬性係可藉由控制形成此網格布(若是編織)之橫向經紗與縱向經紗(或為對應經紗、細絲或纖維,若是針織或不織布)、及簇絨到該網格布之簇絨經紗的屬性與安排來輕易地控制與最佳化(參本院卷第152頁說明書中譯文【摘要】)。該專利提供土木合成墊及結構,其大致上係根據兩個步驟的製程所形成。一個或多數個網格布具有所需經紗數之縱向與橫向經紗(machinedi-rectionandcrossmachinedirectionends),各組經紗具有所需的厚度、組成物、細紗數、與其它所需屬性,且以一種適當方式編製,例如在傳統應用於生產工業用編織品的織布機上編製。或者該網格布可以針織或傳統方式形成。然後,該網格布可以在簇絨設備(例如傳統地毯簇絨機)上被簇絨。圖1(即附圖3A)及圖1A(即附圖3B)顯示該新型較佳實施例之一種土工合成墊(geosyntheticmat)10。該土工合成墊10一般係由一網格布12所構成,在該網格布12上簇絨有複數個簇絨經紗(tuftedends)。又該網格布係由複數縱向經紗(machinedirectionends)18與橫向經紗(crossmachinedirectionends)22所編製(參本院卷第154頁說明書中譯文【實施方式】)。如上述,網格布12係由複數個簇絨經紗14簇絨而成(參本院卷第154頁反面說明書中譯文第22行)。4.被證3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3提供一種不使用薄棉,而能防止侵蝕,進一步能使飛來種子等容易定著的植被基礎體及其製造方法,並揭示將該植被基礎體使用於人造斜坡的綠化工法,該專利與系爭專利係屬於相同之技術領域。被證3揭示之植被基礎體1,參照說明書【0021】至【0024】段落以及附圖2,可瞭解其係以經向線2及緯向線3以raschel編織機編織一層植被網,其於編織時並於經向線2處垂下25mm而延伸出線6,其可再返回插入經向線2,反覆垂下25mm的動作,順序將線6自經向線2處垂下。然後,剪斷垂下之線6下端循環部分,即成為一條條獨立的線狀體5。然而,【0024】段落更提到「此時可視需求,也可以採用不裁剪的東西。折返的部分就如同堤壩的效果,可以更有效捕捉土壤粒子。」(本院卷第135頁反面)。(2)被證3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其經向線相當於系爭專利的經向線材,其緯向線相當於系爭專利的緯向線材,又自經向線2延伸之線6(參附圖2)則相當於系爭專利的凸狀環,其可構成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結構。系爭專利與被證3的差異僅在於系爭專利可於經向或緯向任一單向形成多數個交叉環(參本院卷第16頁反面說明書【實施方式】第9至10行指出緯向纖維織造中係形成多數個交叉環),而被證3揭示「以數條單纖絲以鎖針編成鎖線當成網子編織用經向線2,將上述15mm×15mm間隔擺放,再將扁平絲製成之編織網用緯向線3依序纏上」(本院卷第135頁反面),其可形成類似辮子狀的結構,但並未形成多數個交叉環。然而,於系爭專利申請前,已知可利用不同的編織方法來形成網格狀之基體,該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自可輕易選擇不同的編織方式來編織經向線及緯向線以形成辮子狀或交叉環狀,且利用現有的編織技術將經向或緯向編織成其他形狀或結構,並不會產生實質上的影響,只要經向與緯向編織後形成網格狀的基體即可,是該結構之差異對於系爭專利植生網之主要技術特徵,即有效提高握持力而言,並未產生無法預期之功效;又如系爭專利說明書第6頁【實施方式】第11至12行所述,「本創作重要特點之一,即是此多數個凸狀環34係可構成一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結構,…因此,將可有效提高本創作之握持力,因而可有效防止開發坡地土壤被雨水大量沖刷而流失,達到水土保持之功效」(本院卷第16頁反面)。被證3已揭示一連續式單面環狀結構,亦可達到有效捕捉土壤粒子,即有效保護土壤表面,並防止土壤表面的侵蝕(參本院卷第135頁被證3說明書中譯本【0014】段落及【0024】段落),因此同樣也可達到水土保持之功效,故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3及系爭專利申請前之通常知識,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新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3)原告雖稱:系爭專利係採用人體絨毛組織結構形狀概念,以剛性較強的單纖維或紗線為材料,所形成之抗沖蝕圈挺立於基網(圈狀是以提起方式織造,並非插入),以達到抗沖蝕植生之效果,突起的抗沖蝕圈,可以有效的握持住植生基材,抵抗徑流水對其之沖蝕,是完全不同的研發理念云云。惟系爭專利說明書並未記載所稱採用人體絨毛組織結構形狀概念等語,亦未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界定經向及緯向之線材的材質種類及剛性強度,因此,尚無法據此稱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與被證3之技術特徵有別而具有進步性,是原告上開主張,尚非可採。(4)綜上,被證3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4係揭示一種可應用於侵蝕防治、草皮加勁及土壤加勁的三維空間之土工合成墊(geosyntheticmat),該專利與系爭專利係屬於相同之技術領域。該土工合成墊大致上係根據兩個步驟的製程所形成。一個或多數個網格布具有所需經紗數之縱向與橫向經紗(machinedirectionandcrossmachinedirectionends),各組經紗具有所需的厚度、組成物、細紗數、與其它所需屬性,且以一種適當方式編製,例如在傳統應用於生產工業用編織品的織布機上編製。或者該網格布可以針織或傳統方式形成。然後,該網格布可以在簇絨設備(例如傳統地毯簇絨機)上被簇絨(參本院卷第153頁說明書中譯文【發明內容】第1至9行)。被證4圖1及圖1A(如附圖3A、3B)顯示該新型較佳實施例之一種土工合成墊10。該土工合成墊10一般係由一網格布12所構成,在該網格布12上簇絨有複數個簇絨經紗(tuftedends)。又該網格布係由複數縱向經紗(machinedirectionends)18與橫向經紗(crossmachinedirectionends)22所編製(參本院卷第154頁說明書中譯文【實施方式】第1至7行)。如上述,網格布12係由複數個簇絨經紗14簇絨而成(參本院卷第154頁反面中譯文第22行)。被證4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則揭示一種土工合成結構,包括:a.一個微粒材料的基底;b.設置在該微粒材料的基底上的一層簇絨土工合成墊,其包括由多數合成經紗形成的網格布,該網格布簇絨有多數合成簇絨經紗,各簇絨經紗形成一個簇絨至該網格布的捲圈(coil),各捲圈包含一個具有多數環圈(loops)的重複樣式,各個重複樣式的環圈界定有複數空隙用以抓住植被與保持土壤,該空隙指向三維空間以創造不小於1.5%的光線穿透度;及c.植被,其至少部分植根在該微粒材料的基底內,及至少部分延伸通過該層簇絨土工合成墊的空隙(本院卷第155頁)。(2)被證4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被證4之簇絨土工合成墊可應用於侵蝕防治、草皮加勁及土壤加勁,因此亦為一種為抗沖蝕的植生網;又被證4簇絨土工合成墊之網格布12係由複數縱向經紗18與橫向經紗22所編製,該縱向經紗及橫向經紗可相當於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經向、緯向之線材。又被證4網格布上複數的簇絨經紗可形成具有多數環圈的捲圈,可相當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凸狀環;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解釋,系爭專利所述之「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結構」係指由多數個凸狀環所構成之立體結構。而被證4之複數個簇絨經紗可形成具有多數環圈的捲圈,該簇絨經紗亦可形成「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結構」。(3)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與被證4之差異在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植生網毯係藉由經向、緯向之線材以一體成型方式同步織造而完成該單向形成多數個交叉環及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結構,然而被證4之簇絨土工合成墊係由兩個製程所形成,即先由縱向與橫向經紗編製成網格布,再以簇絨設備於該網格布上形成簇絨,該結構並非以一體成型方式同步織造所形成。惟就針織領域之通常知識者而言,利用一般編織機之針織方式以一體成型方式同步織造出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植生網毯,並無困難,且該一體成型方式同步織造之特徵,並未對系爭專利以「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結構」為主要技術特徵產生有實質之影響,亦即對於系爭專利強調之提高該創作之握持力並無增進之功效。因此,難謂以此主張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具有進步性。(4)原告雖主張被證4為二道加工模式,產品厚重簇絨緊密,此類產品重量有高達19.6oz/yd2相當於666.7g/m2,如此厚重密實之土工合成墊如用於坡面植生,不但有礙草根之順利生長,而且本身置重過大,且二段式加工製造成本高昂云云。然被證4並未界定該土工合成墊之重量。又被證4已揭示「縱向經紗18與橫向經紗22較佳係由合成材料所形成,…。合成材料對於滿足各種侵蝕防治、草皮加勁、與土壤加勁應用之本新型的強度、耐用性、密度、與成本因素非常重要」(參本院卷第154頁反面中譯文說明書第6頁第14至17行),且對於簇絨經紗之材料選擇也有相同敘述(同頁中譯文說明書第32至34行)。因此,可得知被證4並未限定縱向經紗、橫向經紗及簇絨經紗的材料,而係揭示可視其使用之需要來選擇適當的材料。又被證4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也揭示「各簇絨經紗形成一個簇絨至該網格布的捲圈(coil),各捲圈包含一個具有多數環圈(loops)的重複樣式,各個重複樣式的環圈界定有複數空隙用以抓住植被與保持土壤,該空隙指向三維空間以創造不小於1.5%的光線穿透度」,即表示被證4已揭示環圈的空隙度與抓住植被與保持土壤之關係,因此,空隙度之調整亦為通常知識者視其需求而可以調節的。又將兩段式加工改成一段式以節省成本實為所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之常識,因此,原告之主張均無理由。(5)此外,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另界定有「單向形成多數個交叉環」之特徵,惟查被證4之土工合成墊於網格布上不論在經向經紗及橫向經紗上均無「單向形成多數個交叉環」之特徵;然而該特徵僅是使用不同之編織方式所形成,如前所述,係習知技術手段之選擇,為該技術領域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完成者,且該結構之差異對於系爭專利植生網之主要技術特徵,即有效提高握持力而言,並未產生無法預期之功效。(6)綜上,被證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3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第1項之附屬項,其權利範圍除了具有第1項之全部技術特徵之外,尚包含第5項之附加技術特徵,亦即「其中該連續式單面環狀立體結構於每平方公尺數量可達一萬個以上」。惟如前述理由,被證3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第5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於每平方公尺至少有一萬個以上的環狀結構,即原告所稱相當於每平方公分至少有一個環狀結構。惟關於單面環狀立體結構的密度大小,係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根據該植生網的空隙度大小,針對其所欲達到的抗沖蝕程度而可做出之選擇,因此,該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經由被證3及該領域的一般例行性的選擇,可輕易完成第5項,故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3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第1項之附屬項,其權利範圍除了具有第1項之全部技術特徵之外,尚包含第7項之附加技術特徵,亦即「其中該一體成型之環狀立體網毯結構底部網狀組織,可以變化為各式尺寸之幾何形狀。」。惟如前述理由,被證3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第7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僅係將網毯結構底部網狀組織變化成不同尺寸的幾何形狀,如三角形、四邊形或菱形等形狀,乃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改變申請前已有的編織方式即可輕易完成者,如被證3說明書【0028】段落已揭示該植被基礎體的網目形狀,可如圖6之菱形,或圖7之六角形,或四角形(本院卷第136頁)。系爭專利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經由被證3及系爭專利申請前之通常知識即可輕易完成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故不具進步性。8.被證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第1項之附屬項,其權利範圍除了具有第1項之全部技術特徵之外,尚包含第7項之附加技術特徵,亦即「其中該一體成型之環狀立體網毯結構底部網狀組織,可以變化為各式尺寸之幾何形狀。」。惟如前述理由,被證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第7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僅係將網毯結構底部網狀組織變化成不同尺寸的幾何形狀,如三角形、四邊形或菱形等形狀,乃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改變申請前已有的編織方式即可輕易完成者。因此,該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經由被證4及系爭專利申請前之通常知識即可輕易完成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故不具進步性。(五)綜上所述,被證3、被證4分別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5項及第7項不具進步性,而有應撤銷之事由存在,則依前述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自不得對被告主張權利,是其請求判決如其聲明所示,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駁回之,附此敘明。又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於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予一一論述,附此敘明。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2  月  14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三庭法 官 歐陽漢菁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葉倩如
(一)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該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一轉輪,而該驅動機構具有一馬達,而該第一轉輪上距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其係與一主架連接,而該座具係設置於該主架上,當該第一轉輪受該馬達驅動旋轉時,該主架係可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主架上設有若干支架。2.系爭專利案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係界定其水平搖擺組之細部結構組配型態,但其所欲達到之功效仍為令其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並無任何新功效之訴求。惟證據1係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兩者之功效目的,均係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界定利用轉輪偏心帶動一主架之傳動結構型態,為常見習知傳動機構。而證據2係揭示其馬達之軸心所設轉輪,均係透過於偏心處樞設一連桿型態來達到傳動之目的,且其最終功效均係藉以令其搖擺架及座墊達到前後搖擺移動之目的。至證據3係揭示其前、後移動裝置之傳動元件設有一偏心軸以驅使椅座墊前、後移動之結構設計,亦等同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之架構原理與功效。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所揭技術特徵,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所揭示之習知技術輕易組合而完成,故不具進步性。(二)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1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由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可知系爭專利標的係一種「按摩椅」,然其申請專利範圍內容中均無任何按摩構件之定義,故系爭專利實質上係為座具可移動式之椅具,與按摩功能實無關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三)由證據2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四)由證據1與證據2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與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又系爭專利與證據1、證據2均為達到令座具相對基座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之功效,系爭專利顯然仍為該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即證據1或證據2)內容中之教示可輕易完成,自不具進步性,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五)由證據2、證據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其內容主要界定該搖擺機構具有垂直搖擺組,以改變該座具之傾斜角度。惟證據2所揭搖擺架即是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20樞組於其底座上,且當其驅動機構驅使其搖擺架前後擺動時,同樣能夠利用搖擺架之垂向連結牽引作用,令其座墊之傾斜角度改變,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2所揭示,兩者僅有文字表達之差異而已,然所達成之功效均為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證據4揭示習知「多用途情趣椅」之公告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立設有前後間隔設置且呈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係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其同樣能夠令其座椅被坐靠使用時傾斜角度產生改變搖擺狀態。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4所揭示,兩者所達成之功效均係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4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但由前述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基於證據2或證據2與證據4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六)由證據2或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主要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垂直搖擺組係為油壓缸所構成之型態。惟證據2所揭示搖擺架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樞組於底座上之結構,係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界定之垂直搖擺組。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所立設呈垂直向型態的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亦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至證據5所揭示椅具藉由油壓缸之設置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技術特徵,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為證據2、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或置換而已。2.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依證據2所揭示四組垂向設置的搖桿之技術特徵,組合證據5所揭示藉由油壓缸驅動坐墊部之技術特徵;或者將證據2所揭示四組搖桿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示之技術特徵,或者亦可將證據4所揭示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七)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搖擺機構具一水平搖擺組以帶動該座具沿水平方向移動。惟證據1之說明書第6頁最末段至第7頁第1段內容配合該案第6圖所載「其隱藏設置於椅腳座之驅動裝置係由迴旋之曲柄旋端連動一連桿,並使連桿另端驅動椅主體,對椅主體呈主動往復式驅動前後滑移。」,可知證據1中所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二者之功效目的,均是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並無不同。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1充分揭示,故不具新穎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同樣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八)由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結構上並包括藉由油壓缸驅動而垂直向反覆移動之扶手。惟證據3揭示有椅具可擺動位移之結構設計,且證據2之圖二已揭示椅具裝設有扶手之結構設計,而證據5揭示有椅具中藉由設置油壓缸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結構設計。足見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證據5所揭習知技術,輕易將證據5所揭之油壓缸轉用以驅使證據2所揭扶手產生升降動作,如此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證據5之輕易組合,自不具進步性。又況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藉由油壓缸驅動扶手垂直向反覆移動之結構型態,於系爭專利說明書中根本未曾提到該結構設計有何功效增進之處,亦可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不具進步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之規定。(九)系爭專利之必要構件以及組配型態均已被附呈之證據所充分揭露,且系爭專利並無運用優於熟習該項技術者所能預期之一般技術發展,顯可輕易由相同或相關之先行技術中相互組合或推論獲得,故系爭專利實不具專利要件,已違反專利法規定,應予撤銷新型專利權。並答辯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3.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8",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6 3", "lawName": "政府採購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被告明知系爭伴唱機可連結未經授權之著作,仍意圖提供系爭伴唱機,使消費者點播歡唱並藉此營利,系爭伴唱機具有公開傳輸功能,被告並提供網路,以供透過網路將著作下載至系爭伴唱機云云,被告否認上情,並抗辯:僅為伴唱機臺承租業者,並未提供電腦程式,也無能力進行任何電腦程式之修改等語,故原告應先就其主張事實盡舉證之責。查系爭伴唱機於點播系爭視聽著作之過程,在系爭視聽著作之曲名旁會出現「雲朵結合往下箭頭」之符號,業經被告不爭在卷,然被告否認此符號係為「下載」符號。又系爭視聽著作點播過程也會出現「串流歌曲傳輸中,請稍後」等語,有原告提出之蒐證畫面翻拍照片在卷可參(本院卷一第297頁)。而串流(Streaming)是指將一連串的影像壓縮後,經過網際網路分段傳送資料,在網路上即時傳輸影音的一種技術,並不將多媒體資料實際拷貝一份存放在本機,而是利用客戶端緩衝記憶體(Buffer)的概念,將資料不經實體儲存而直接由緩衝記憶體讀取播放後丟棄,故若系爭視聽著作播放係經由上開「串流」技術,自有可能並未重製在系爭伴唱機。而播放系爭視聽著作所運用之技術,屬於原告應舉證之事實,雖被告實際上持有系爭伴唱機,但被告僅為系爭伴唱機之承租人,並非製造、銷售、出租等知悉或具有創建更動系爭視聽著作播放技術能力之人,難認有舉證責任分配之調整規定適用。而由本件原告提出之證據以觀,尚難認系爭視聽著作曲名旁之「雲朵結合往下箭頭」之符號,足以證明系爭視聽著作重製在系爭伴唱機。再者,原告主張系爭視聽著作之播放縱係利用串流技術,然系爭視聽著作之播放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屬於「非法」網路中繼性傳輸,仍應評價為侵害重製權云云,然串流技術既係將一連串的影像壓縮後,經過網際網路分段傳送資料,在網路上即時傳輸影音的一種技術,則須先有傳輸需求之啟動,即須先有點選曲目之作為,然除原告公司派員蒐證而點播系爭視聽著作之外,並無證據顯示於被告擺放系爭伴唱機期間,系爭視聽著作曾遭點播,而原告公司派員蒐證點播,並非未經原告公司授權之舉,除此之外,並無證據證明確有系爭視聽著作透過串流技術而經由系爭伴唱機讀取播放,自難認有因「非法」網路中繼性傳輸而侵害系爭視聽著作之重製權。⒌本件原告公司所提證據尚無法證明系爭視聽著作重製在系爭伴唱機,業如前述,自難認系爭伴唱機具有下載、存取系爭視聽著作之作用。而經點播系爭視聽著作後,雖畫面出現「串流歌曲傳輸中,請稍後」等語,但原告公司並未舉證背後實際運作之技術內涵,而以被告身為伴唱機承租者之身分,尚難認有舉證責任調整規定之適用,亦如前述,則原告公司既主張存有系爭視聽著作公開傳輸權遭侵害之情事,自應由原告公司負舉證之責,其舉證未盡之時,自當承擔敗訴之結果。又系爭視聽著作係利用網路串流方式點播,為被告所陳在卷(本院卷二第403頁),而系爭視聽著作呈現在點播畫面僅有曲名及演唱歌手,則於消費者點選曲名後,其背後技術運作如何連結一事,實無可知,然若係以過往熟悉之「超連結」方式運作,則是使用者藉由點選連結路徑開啟、新增外部網站,將使用者帶至該經連結之網頁為瀏覽,故超連結之技術手段只是「提供」外部原始已經存在足以供不特定大眾瀏覽、播放各該著作之「路徑」,事實上向公眾提供或傳達著作內容者為將影片上傳之外部影音平台之人,而不是提供超連結之人,因此,單純提供超連結,不應認為是我國著作權法第3條第1項第10款「公開傳輸」行為。因此,縱然認為系爭伴唱機點播畫面呈現之曲名,係以「超連結」方式進行運作,則單純提供該等超連結,亦不遭評價為「公開傳輸」行為。則被告擺放系爭伴唱機、提供網路之舉,以原告公司所提證據,自更難認為係我國著作權法規範之「公開傳輸」行為。⒍按著作權法第87條第1項第7款「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本法另有規定外,視為侵害著作權或製版權:七、未經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授權,意圖供公眾透過網路公開傳輸或重製他人著作,侵害著作財產權,對公眾提供可公開傳輸或重製著作之電腦程式或其他技術,而受有利益者」,本款是在96年6月14日修正通過,其立法理由謂「一、部分不肖網路平台業者,以免費提供電腦下載程式為號召,並藉口收取手續與網路維修費等營利行為,在網路上直接媒合下載與上傳著作權人之文字與影音著作,卻不願支付權利金給著作權人,嚴重侵害著作權人之合法權益,及故意陷付費良善下載者於民、刑法之追訴恐懼中,上述行為至為不當,有必要明確修法來規範不肖平台業者的行為。」該款構成要件有三:1、未經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授權;2、意圖供公眾透過網路公開傳輸或重製他人著作,侵害著作財產權;3、對公眾提供可公開傳輸或重製著作之電腦程式或其他技術,而受有利益。因此,該款所稱「對公眾提供可公開傳輸或重製著作之電腦程式或其他技術」,依上開立法理由可知,並不限於點對點(PeertoPeer)技術,隨著科技進步,任何可公開傳輸或重製著作之電腦程式或其他技術,均應包含在第7款範圍內。首先,被告雖擺放系爭伴唱機在「天成主題館﹝KTV館﹞」,但其係伴唱機之承租者,並非建構維護系爭伴唱機運作技術之人,本件原告公司並未舉證系爭視聽著作於畫面點選後之連結技術運作,均如前述,而若參照過往為人所熟之超連結方式而讓使用者可以連結至外部網站觀看系爭視聽著作,此提供超連結之行為並不構成「公開傳輸」,且消費者點選曲目連結後僅單純觀看影片,消費者並沒有就該影片為「公開傳輸」之行為,因此,單純提供超連結之行為,並不符合本款「意圖供公眾透過網路『公開傳輸』他人著作…對公眾提供『可公開傳輸』之電腦程式或其他技術」之要件。再者,消費者點選曲目超連結後,僅會連結到外部特定平台觀看影片,而未「重製」該著作,又串流伺服器雖然會將壓縮之影音資料封包後經由網路傳輸到消費者的裝置螢幕,但是這種暫存封包屬技術操作過程中必要之過渡性、附帶性而不具獨立經濟意義之暫時性重製,依著作權法第22條第3項規定,不屬於非法重製,因此,若單純提供超連結之行為,亦不符合該款「意圖供公眾透過網路『重製』他人著作…對公眾提供『可重製』著作之電腦程式或其他技術」之要件,故本件原告公司主張被告在「天成主題館﹝KTV館﹞」擺放系爭伴唱機之行為,應評價符合著作權法第87條第1項第7款之要件,自不可採。⒎另於108年4月16日修正通過、同年5月1日施行之著作權法第87條第1項第8款規定:「明知他人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之著作侵害著作財產權,意圖供公眾透過網路接觸該等著作,有下列情形之一而受有利益者:㈠提供公眾使用匯集該等著作網路位址之電腦程式。㈡指導、協助或預設路徑供公眾使用前目之電腦程式。㈢製造、輸入或銷售載有第一目之電腦程式之設備或器材。」本件被告付費向訴外人美華公司承租系爭伴唱機,訴外人美華公司保證伴唱機使用聯網雲端串流點歌服務暨歌曲,視聽著作、公開演出、公開上映等,均已取得合法使用授權,若有任何第三人對伴唱機聯網雲端串流點歌服務暨歌曲,提出權利爭議,概由訴外人美華公司負責處理,有版權聲明、版權保證書及版權聲明書在卷可參(本院卷一第239至243頁),則被告主張其僅單純承租伴唱機,信賴訴外人美華公司之上開擔保,尚非不可採信。原告公司雖主張其曾寄發存證信函與被告、被告曾向其承租伴唱機,故被告自當知悉原告公司為受有系爭視聽著作專屬授權之人,顯然符合上開規定之「明知」。查系爭視聽著作僅為9首,相較伴唱設備多達數千首、上萬首之曲庫而言,所佔比例極微,要難以系爭視聽著作可透過系爭伴唱機串流連結,遽以推論被告即知悉此情;況且以所佔比例以觀,更見被告未即時發現系爭視聽著作可藉由系爭伴唱機運作而串流連結,尚符常情。又原告公司雖於109年10月7日寄發存證信函與被告,然該存證信函僅載其為包括訴外人華研公司在內之數家唱片公司在台澎金馬地區專屬獨家之伴唱代理商,有存證信函在卷可參(本院卷一第49至55頁),故縱然被告曾收受原告公司寄發之上開存證信函,然此存證信函僅係原告公司自稱受有多家唱片公司之台澎金馬地區專屬獨家之伴唱代理商,然究竟是哪些曲目、何等內容之著作財產權之專屬授權等,於存證信函中全然未見,被告身為營業場所之伴唱機承租者,對於承租機臺之合法性雖應負有較一般家用伴唱機使用者更高之查明義務,然我國目前並無視聽著作、音樂著作等專屬授權之查詢管道或途徑,原告公司所發之存證信函內容如此簡略,而訴外人美華公司更提出前開擔保,則被告因此信賴訴外人美華公司出租之伴唱機所使用聯網雲端串流點歌服務暨歌曲,視聽著作、公開演出、公開上映等,均已取得合法使用授權,尚符常情。況且,原告公司寄發存證信函係於派員蒐證之前所為,則原告公司若未經派員蒐證而實際點選,也不清楚系爭伴唱機所連結曲目究竟是否有無原告公司所得據以主張權利之視聽著作,此更可見於本件原告公司蒐證起訴前,被告於訴外人美華公司擔保之下,於茫茫曲庫當中,應未查知系爭伴唱機可串流連接系爭視聽著作,及他人公開傳輸之系爭視聽著作侵害著作財產權,應不該當著作權法第87條第1項第8款規定。⒏另按「在著作之原件或其已發行之重製物上,或將著作公開發表時,以通常之方法表示著作人之本名或眾所周知之別名者,推定為該著作之著作人。」「出資聘請他人完成之著作,除前條情形外,以該受聘人為著作人。但契約約定以出資人為著作人者,從其約定。依前項規定,以受聘人為著作人者,其著作財產權依契約約定歸受聘人或出資人享有。未約定著作財產權之歸屬者,其著作財產權歸受聘人享有。依前項規定著作財產權歸受聘人享有者,出資人得利用該著作。」著作權法第13條第1項、第12條分別定有明文。查系爭唱片公司出具之專屬授權證明書記載:..營業用原聲原影單曲伴唱視聽著作於台、澎、金、馬地區之重製權、公開上映權、公開傳輸權早已授權原告公司等語,有專屬授權證明書在卷可參(本院卷一第33頁、47頁),被告至本件言詞辯論終結均未對上開文書之形式真正有所爭執,故可認定系爭唱片公司確實各將系爭視聽著作在台、澎、金、馬地區之重製權、公開上映權、公開傳輸權專屬授權原告公司。而原告公司主張派員蒐證攝得之系爭視聽著作均為各該歌曲之原聲原影MV,被告就此並未否認或有所爭執,故可認原告公司派員蒐證攝得之系爭視聽著作應是各該歌曲之原聲原影MV。而原聲原影MV係唱片公司發行唱片時,會挑選其中主打歌曲,根據歌曲意境聘請導演拍攝傳達一定意涵之影片,多於發行唱片時併同推出於市,並於MV顯示唱片公司名稱,而系爭視聽著作當中除「少女」、「小小天涯」、「落在胸口的星星」之外,均有於MV左上角或右上角呈現系爭唱片公司名稱,故原告公司主張系爭視聽著作當中「你就不要想起我」、「星火」、「伯樂」、「兜圈」、「眼色」、「傳說」,依著作權法第13條規定,推定訴外人華研公司為著作人,洵屬有據,被告僅空言否認訴外人華研公司為前開視聽著作之著作人,並未提出反證,被告此等抗辯,難認有據。被告雖抗辯各該唱片公司為法人,無法自行創作,必須聘請導演拍攝系爭視聽著作,而原告公司未提出唱片公司與導演之間之約定,由著作權法第12條規定,唱片公司僅取得利用權,自無從專屬授權與原告公司云云,就系爭視聽著作當中「你就不要想起我」、「星火」、「伯樂」、「兜圈」、「眼色」、「傳說」,依著作權法第13條規定推定華研公司為著作人,業如上述,此時應由被告負反證舉證之責,被告僅空言提出上開抗辯,自無從予以推翻,原告公司自無庸提出唱片公司與導演間之約定以求符合著作權法第12條規定。然就系爭視聽著作當中「少女」、「小小天涯」、「落在胸口的星星」,因原告公司提出之原聲原影MV翻拍照片並未有訴外人華研公司、聽見時代公司之名稱出現(本院卷二第298至299頁、第304至307頁),原告公司亦未提出其他符合著作權法第13條第1項規定而推定系爭唱片公司為著作人之事實或佐證,自無法依著作權法第13條規定推定訴外人華研公司、聽見時代公司為原聲原影MV之著作人,而原聲原影MV多係唱片公司聘請導演進行拍攝而來,原告公司就「少女」、「小小天涯」、「落在胸口的星星」視聽著作並未舉證符合著作權法第12條規定(即有約定由出資者為著作人或約定出資者享有著作財產權),故就「少女」、「小小天涯」、「落在胸口的星星」原聲原影MV尚難認訴外人華研公司或聽見時代公司為著作人或享有著作財產權,則原告公司主張就「少女」、「小小天涯」、「落在胸口的星星」視聽著作享有重製權、公開上映權、公開傳輸權之專屬授權云云,難認有據。⒐另著作權法第87條係就若干本身未構成侵害著作權或製版權之行為,為加強保護著作權或製版權,以擬制之立法體例,明定視為侵害,以資保護權利人,此有上開規定81年6月10日之立法理由可參。而本件原告公司係系爭視聽著作之特定部分著作財產權之專屬被授權人,並非系爭視聽著作之著作權人或取得完整著作財產權之專屬被授權人,則是否能執此等擬制視為侵害著作權之規定,主張侵害其所受專屬授權之特定著作財產權,並因此受有損害而請求賠償,亦非無疑,附此敘明。⒑按「商標之使用,指為行銷之目的,而有下列情形之一,並足以使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商標:一、將商標用於商品或其包裝容器。
(一)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該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一轉輪,而該驅動機構具有一馬達,而該第一轉輪上距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其係與一主架連接,而該座具係設置於該主架上,當該第一轉輪受該馬達驅動旋轉時,該主架係可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主架上設有若干支架。2.系爭專利案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係界定其水平搖擺組之細部結構組配型態,但其所欲達到之功效仍為令其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並無任何新功效之訴求。惟證據1係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兩者之功效目的,均係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界定利用轉輪偏心帶動一主架之傳動結構型態,為常見習知傳動機構。而證據2係揭示其馬達之軸心所設轉輪,均係透過於偏心處樞設一連桿型態來達到傳動之目的,且其最終功效均係藉以令其搖擺架及座墊達到前後搖擺移動之目的。至證據3係揭示其前、後移動裝置之傳動元件設有一偏心軸以驅使椅座墊前、後移動之結構設計,亦等同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之架構原理與功效。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所揭技術特徵,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所揭示之習知技術輕易組合而完成,故不具進步性。(二)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1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由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可知系爭專利標的係一種「按摩椅」,然其申請專利範圍內容中均無任何按摩構件之定義,故系爭專利實質上係為座具可移動式之椅具,與按摩功能實無關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三)由證據2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四)由證據1與證據2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與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又系爭專利與證據1、證據2均為達到令座具相對基座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之功效,系爭專利顯然仍為該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即證據1或證據2)內容中之教示可輕易完成,自不具進步性,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五)由證據2、證據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其內容主要界定該搖擺機構具有垂直搖擺組,以改變該座具之傾斜角度。惟證據2所揭搖擺架即是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20樞組於其底座上,且當其驅動機構驅使其搖擺架前後擺動時,同樣能夠利用搖擺架之垂向連結牽引作用,令其座墊之傾斜角度改變,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2所揭示,兩者僅有文字表達之差異而已,然所達成之功效均為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證據4揭示習知「多用途情趣椅」之公告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立設有前後間隔設置且呈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係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其同樣能夠令其座椅被坐靠使用時傾斜角度產生改變搖擺狀態。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4所揭示,兩者所達成之功效均係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4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但由前述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基於證據2或證據2與證據4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六)由證據2或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主要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垂直搖擺組係為油壓缸所構成之型態。惟證據2所揭示搖擺架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樞組於底座上之結構,係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界定之垂直搖擺組。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所立設呈垂直向型態的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亦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至證據5所揭示椅具藉由油壓缸之設置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技術特徵,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為證據2、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或置換而已。2.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依證據2所揭示四組垂向設置的搖桿之技術特徵,組合證據5所揭示藉由油壓缸驅動坐墊部之技術特徵;或者將證據2所揭示四組搖桿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示之技術特徵,或者亦可將證據4所揭示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七)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搖擺機構具一水平搖擺組以帶動該座具沿水平方向移動。惟證據1之說明書第6頁最末段至第7頁第1段內容配合該案第6圖所載「其隱藏設置於椅腳座之驅動裝置係由迴旋之曲柄旋端連動一連桿,並使連桿另端驅動椅主體,對椅主體呈主動往復式驅動前後滑移。」,可知證據1中所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二者之功效目的,均是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並無不同。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1充分揭示,故不具新穎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同樣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八)由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結構上並包括藉由油壓缸驅動而垂直向反覆移動之扶手。惟證據3揭示有椅具可擺動位移之結構設計,且證據2之圖二已揭示椅具裝設有扶手之結構設計,而證據5揭示有椅具中藉由設置油壓缸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結構設計。足見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證據5所揭習知技術,輕易將證據5所揭之油壓缸轉用以驅使證據2所揭扶手產生升降動作,如此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證據5之輕易組合,自不具進步性。又況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藉由油壓缸驅動扶手垂直向反覆移動之結構型態,於系爭專利說明書中根本未曾提到該結構設計有何功效增進之處,亦可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不具進步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之規定。(九)系爭專利之必要構件以及組配型態均已被附呈之證據所充分揭露,且系爭專利並無運用優於熟習該項技術者所能預期之一般技術發展,顯可輕易由相同或相關之先行技術中相互組合或推論獲得,故系爭專利實不具專利要件,已違反專利法規定,應予撤銷新型專利權。並答辯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3.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5",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84",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3 1 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3 1 10",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3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2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22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4",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7",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7 1 7",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7 1 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7 1 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2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排除侵害專利權等
(一)原告為世界知名之直流無刷散熱風扇(DCBrushlessFan)、鼓風扇(Blower)、交流工業用扇(ACFan)、風扇相關零組件之製造商。原告致力於產品研發,並已取得2千多件專利,其中在國內即高達5百多件,並為發明第I384723號「微型馬達」(下稱系爭專利1)、第I389429號「馬達」(下稱系爭專利2)、第I318559號「散熱結構之底座」(下稱系爭專利3)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期間分別為民國98年12月11日至115年12月24日、102年2月1日至118年11月11日及102年3月11日至118年10月19日(原證1-3)。(二)被告鴻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鴻進公司)未經原告同意,即製造、販賣或使用系爭專利之物品。被告鴻進公司之型號「RFA-1804」(下稱系爭產品1)、「RFB-1804」(下稱系爭產品2)、「RFA-1708」(下稱系爭產品3)、「RFB-3004」風扇(下稱系爭產品4)經原告送請鑑定,比對結果為:系爭產品1落入系爭專利1請求項1-6、8(原證7),並落入系爭專利2請求項1、2、5、9-11、13(原證8);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1請求項1-6、8(原證9),並落入系爭專利2請求項1、2、5、9-11、13(原證10);系爭產品3落入系爭專利3請求項1-5、7-9、18-22(原證11);系爭產品4落入系爭專利3請求項1-8、10-17(原證10),並落入系爭專利1請求項1-6、8(原證13)及系爭專利2請求項1、2、5、9-11、13(原證14),業已構成專利侵權行為。(三)就系爭產品1-4(原證5),被告不僅以廣告紙宣傳,更對外販售(原證6)。原告就系爭產品1、4曾緊急向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聲請證據保全,經該院以104年度聲字第180號裁定准許並實施保全程序(原證15),並至被告鴻進公司現場保全正在產製之系爭產品1、4之成品、半成品(原證16),證明被告鴻進公司確實產製上開侵權產品並對外銷售或為銷售之要約等侵權行為。原告亦於104年12月21日具狀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請求被告於本案確定前禁止侵害原告系爭專利(原證17),已繫屬於本院104年度民暫字第21號中。(四)被告洪金英為被告鴻進公司負責人(原證4),被告黃江城為被告洪金英之配偶,名為被告鴻進公司員工,實為被告鴻進公司實際負責人,此為被告黃江城於證據保全筆錄(原證16)及存證信函中(原證18)所自承,該二人對外代表被告鴻進公司,對內總攬被告鴻進公司一切事務,被告鴻進公司不法侵害原告專利權,實與渠等之職務行為有相當之牽連關係,渠等難謂推諉為不知,渠等未經原告同意即擅自使用系爭專利,自屬業務之執行而侵害系爭專利,致原告受有損害,爰依專利法第96條第1、3項及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88條第1項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請求被告等排除、防止侵害,並依專利法第96條第2項、第97條第1項第1、2款、第2項,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民法第188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五)損害賠償額:請求以證據保全卷內所複製、保全之被告鴻進公司104年度1月至4月份之帳冊資料,並應命被告鴻進公司提出104年5月至今之帳冊資料,以證明被告鴻進公司之不法利益。又,迄至105年4月間,仍見被告鴻進公司於報章上刊登廣告以銷售系爭產品1、2(原證24),更顯見被告鴻進公司之惡意,至今仍販售侵權產品,故有必要命其提供迄今之帳冊,以證明其因侵權行為之利得。(六)聲明: 1、被告等就系爭產品1-4,或其他一切侵害原告所有系爭專利之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自行或使第三人為製造、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使用、進口、出口或其他一切相關之行為;亦不得為陳列、散佈、或其他一切廣告、型錄、標貼、說明書、價目表或其他具有促銷宣傳性質之文書,且不得於報章雜誌或其他傳播媒體上為廣告行為。被告等應將其侵害系爭專利所持有之成品、半成品、零組件及模具銷毀。 2、被告等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1,800萬元及自本起訴狀繕本送達至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3、原告願以現金或等額之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新興分行無記名可轉讓定期存單為被告等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該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一轉輪,而該驅動機構具有一馬達,而該第一轉輪上距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其係與一主架連接,而該座具係設置於該主架上,當該第一轉輪受該馬達驅動旋轉時,該主架係可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主架上設有若干支架。2.系爭專利案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係界定其水平搖擺組之細部結構組配型態,但其所欲達到之功效仍為令其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並無任何新功效之訴求。惟證據1係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兩者之功效目的,均係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界定利用轉輪偏心帶動一主架之傳動結構型態,為常見習知傳動機構。而證據2係揭示其馬達之軸心所設轉輪,均係透過於偏心處樞設一連桿型態來達到傳動之目的,且其最終功效均係藉以令其搖擺架及座墊達到前後搖擺移動之目的。至證據3係揭示其前、後移動裝置之傳動元件設有一偏心軸以驅使椅座墊前、後移動之結構設計,亦等同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之架構原理與功效。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所揭技術特徵,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所揭示之習知技術輕易組合而完成,故不具進步性。(二)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1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由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可知系爭專利標的係一種「按摩椅」,然其申請專利範圍內容中均無任何按摩構件之定義,故系爭專利實質上係為座具可移動式之椅具,與按摩功能實無關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三)由證據2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四)由證據1與證據2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與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又系爭專利與證據1、證據2均為達到令座具相對基座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之功效,系爭專利顯然仍為該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即證據1或證據2)內容中之教示可輕易完成,自不具進步性,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五)由證據2、證據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其內容主要界定該搖擺機構具有垂直搖擺組,以改變該座具之傾斜角度。惟證據2所揭搖擺架即是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20樞組於其底座上,且當其驅動機構驅使其搖擺架前後擺動時,同樣能夠利用搖擺架之垂向連結牽引作用,令其座墊之傾斜角度改變,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2所揭示,兩者僅有文字表達之差異而已,然所達成之功效均為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證據4揭示習知「多用途情趣椅」之公告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立設有前後間隔設置且呈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係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其同樣能夠令其座椅被坐靠使用時傾斜角度產生改變搖擺狀態。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4所揭示,兩者所達成之功效均係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4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但由前述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基於證據2或證據2與證據4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六)由證據2或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主要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垂直搖擺組係為油壓缸所構成之型態。惟證據2所揭示搖擺架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樞組於底座上之結構,係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界定之垂直搖擺組。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所立設呈垂直向型態的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亦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至證據5所揭示椅具藉由油壓缸之設置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技術特徵,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為證據2、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或置換而已。2.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依證據2所揭示四組垂向設置的搖桿之技術特徵,組合證據5所揭示藉由油壓缸驅動坐墊部之技術特徵;或者將證據2所揭示四組搖桿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示之技術特徵,或者亦可將證據4所揭示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七)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搖擺機構具一水平搖擺組以帶動該座具沿水平方向移動。惟證據1之說明書第6頁最末段至第7頁第1段內容配合該案第6圖所載「其隱藏設置於椅腳座之驅動裝置係由迴旋之曲柄旋端連動一連桿,並使連桿另端驅動椅主體,對椅主體呈主動往復式驅動前後滑移。」,可知證據1中所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二者之功效目的,均是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並無不同。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1充分揭示,故不具新穎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同樣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八)由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結構上並包括藉由油壓缸驅動而垂直向反覆移動之扶手。惟證據3揭示有椅具可擺動位移之結構設計,且證據2之圖二已揭示椅具裝設有扶手之結構設計,而證據5揭示有椅具中藉由設置油壓缸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結構設計。足見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證據5所揭習知技術,輕易將證據5所揭之油壓缸轉用以驅使證據2所揭扶手產生升降動作,如此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證據5之輕易組合,自不具進步性。又況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藉由油壓缸驅動扶手垂直向反覆移動之結構型態,於系爭專利說明書中根本未曾提到該結構設計有何功效增進之處,亦可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不具進步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之規定。(九)系爭專利之必要構件以及組配型態均已被附呈之證據所充分揭露,且系爭專利並無運用優於熟習該項技術者所能預期之一般技術發展,顯可輕易由相同或相關之先行技術中相互組合或推論獲得,故系爭專利實不具專利要件,已違反專利法規定,應予撤銷新型專利權。並答辯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3.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8 1", "lawName": "民法" } ]
排除侵害商標專用權行為等
(一)原告等為註冊00000000號「錠嵂」商標圖樣之商標權人(下稱系爭商標,註冊號碼、商標圖樣、權利期間、商品或服務名稱等如附圖所示),原告錠嵂保險經紀人公司於80年10月29日即以「錠嵂」為公司名稱及服務表徵,持續使用「錠嵂」相關商標長達20多年之久,長期持續在全台投入大量行銷廣告,並於歷年之「保險卓越獎」中多次獲獎,是就其知名度、規模及企業形象而言,系爭商標已足使相關事業或消費者普遍認知,而為著名商標。詎被告錠嵂生命禮儀有限公司(下稱錠嵂生命禮儀公司)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於101年8月29日設立公司名稱為「錠嵂生命禮儀有限公司」,並早於101年6月起即懸掛「錠嵂」(放大字體)「生命禮儀」(縮小字體)字樣之招牌刊登廣告招攬業務,藉以推其於社會價值觀念上與原告人生無憂慮之相關企業形象進行不當連結且經營具有相當落差之殯葬服務業務,其行為造成相關消費者產生系爭商標有從事殯葬業務之印象,並減損系爭商標之識別性及信譽,所從事之服務與原告商標專用權內容幾乎完全相同與重複,已違反商標法第70條第1、2款規定,而侵害原告系爭商標權。縱系爭商標非屬著名商標,然被告未經原告同意,為行銷之目的,而於同一或類似之商品或服務,使用相同原告之註冊商標,顯已違反商標法第68條第1、2款規定。另原告之公司名稱「錠嵂」之表徵已為相關事業及消費者所普遍認知,被告上開行為使人與原告商品混淆,顯係攀附原告商譽、高度抄襲及搾取他人努力成果,亦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24條規定。(二)被告朱穗盈於被告公司設立前,即以系爭商標「錠嵂」之名稱刊登廣告對外招攬業務,其侵害原告商標權至為明顯,嗣又成立被告公司擔任負責人,仍有繼續或反覆使用已經製作相同或近似於系爭商標之物品之虞,依民法第28條規定應與法人負連帶賠償責任,且被告朱穗盈另有以他人名義申請「錠嵂」商標,基於紛爭解決一回性原則,實有對被告朱穗盈一併請求之必要。(三)爰依商標法第69條第1、2項、公平交易法第30條、第34條、民法第195條、第28條規定,提起本件請求,並聲明:(1)被告不得使用相同或近似於「錠嵂」之字樣作為其公司名稱之特許部分。(2)被告應向經濟部商業司申請變更其公司名稱特取部分為不含相同或近似於「錠嵂」字樣之名稱。(3)被告不得使用含有相同或近似於「錠嵂」字樣之招牌、名片、廣告、網頁或其他行銷物品。(4)被告應除去及銷毀含有相同或近似於「錠嵂」字樣之招牌、名片及其他行銷物品。(5)被告應將本件判決書案號、當事人欄、案由欄及判決主文內文,以新細明體14號字體刊載於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及蘋果日報全國版頭版下半頁各1日。(6)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7)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該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一轉輪,而該驅動機構具有一馬達,而該第一轉輪上距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其係與一主架連接,而該座具係設置於該主架上,當該第一轉輪受該馬達驅動旋轉時,該主架係可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主架上設有若干支架。2.系爭專利案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係界定其水平搖擺組之細部結構組配型態,但其所欲達到之功效仍為令其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並無任何新功效之訴求。惟證據1係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兩者之功效目的,均係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界定利用轉輪偏心帶動一主架之傳動結構型態,為常見習知傳動機構。而證據2係揭示其馬達之軸心所設轉輪,均係透過於偏心處樞設一連桿型態來達到傳動之目的,且其最終功效均係藉以令其搖擺架及座墊達到前後搖擺移動之目的。至證據3係揭示其前、後移動裝置之傳動元件設有一偏心軸以驅使椅座墊前、後移動之結構設計,亦等同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之架構原理與功效。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所揭技術特徵,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所揭示之習知技術輕易組合而完成,故不具進步性。(二)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1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由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可知系爭專利標的係一種「按摩椅」,然其申請專利範圍內容中均無任何按摩構件之定義,故系爭專利實質上係為座具可移動式之椅具,與按摩功能實無關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三)由證據2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四)由證據1與證據2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與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又系爭專利與證據1、證據2均為達到令座具相對基座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之功效,系爭專利顯然仍為該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即證據1或證據2)內容中之教示可輕易完成,自不具進步性,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五)由證據2、證據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其內容主要界定該搖擺機構具有垂直搖擺組,以改變該座具之傾斜角度。惟證據2所揭搖擺架即是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20樞組於其底座上,且當其驅動機構驅使其搖擺架前後擺動時,同樣能夠利用搖擺架之垂向連結牽引作用,令其座墊之傾斜角度改變,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2所揭示,兩者僅有文字表達之差異而已,然所達成之功效均為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證據4揭示習知「多用途情趣椅」之公告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立設有前後間隔設置且呈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係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其同樣能夠令其座椅被坐靠使用時傾斜角度產生改變搖擺狀態。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4所揭示,兩者所達成之功效均係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4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但由前述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基於證據2或證據2與證據4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六)由證據2或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主要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垂直搖擺組係為油壓缸所構成之型態。惟證據2所揭示搖擺架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樞組於底座上之結構,係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界定之垂直搖擺組。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所立設呈垂直向型態的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亦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至證據5所揭示椅具藉由油壓缸之設置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技術特徵,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為證據2、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或置換而已。2.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依證據2所揭示四組垂向設置的搖桿之技術特徵,組合證據5所揭示藉由油壓缸驅動坐墊部之技術特徵;或者將證據2所揭示四組搖桿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示之技術特徵,或者亦可將證據4所揭示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七)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搖擺機構具一水平搖擺組以帶動該座具沿水平方向移動。惟證據1之說明書第6頁最末段至第7頁第1段內容配合該案第6圖所載「其隱藏設置於椅腳座之驅動裝置係由迴旋之曲柄旋端連動一連桿,並使連桿另端驅動椅主體,對椅主體呈主動往復式驅動前後滑移。」,可知證據1中所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二者之功效目的,均是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並無不同。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1充分揭示,故不具新穎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同樣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八)由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結構上並包括藉由油壓缸驅動而垂直向反覆移動之扶手。惟證據3揭示有椅具可擺動位移之結構設計,且證據2之圖二已揭示椅具裝設有扶手之結構設計,而證據5揭示有椅具中藉由設置油壓缸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結構設計。足見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證據5所揭習知技術,輕易將證據5所揭之油壓缸轉用以驅使證據2所揭扶手產生升降動作,如此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證據5之輕易組合,自不具進步性。又況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藉由油壓缸驅動扶手垂直向反覆移動之結構型態,於系爭專利說明書中根本未曾提到該結構設計有何功效增進之處,亦可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不具進步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之規定。(九)系爭專利之必要構件以及組配型態均已被附呈之證據所充分揭露,且系爭專利並無運用優於熟習該項技術者所能預期之一般技術發展,顯可輕易由相同或相關之先行技術中相互組合或推論獲得,故系爭專利實不具專利要件,已違反專利法規定,應予撤銷新型專利權。並答辯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3.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0 1 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0 1 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4",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4",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6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4",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營業秘密損害賠償等
(一)原告等為註冊00000000號「錠嵂」商標圖樣之商標權人(下稱系爭商標,註冊號碼、商標圖樣、權利期間、商品或服務名稱等如附圖所示),原告錠嵂保險經紀人公司於80年10月29日即以「錠嵂」為公司名稱及服務表徵,持續使用「錠嵂」相關商標長達20多年之久,長期持續在全台投入大量行銷廣告,並於歷年之「保險卓越獎」中多次獲獎,是就其知名度、規模及企業形象而言,系爭商標已足使相關事業或消費者普遍認知,而為著名商標。詎被告錠嵂生命禮儀有限公司(下稱錠嵂生命禮儀公司)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於101年8月29日設立公司名稱為「錠嵂生命禮儀有限公司」,並早於101年6月起即懸掛「錠嵂」(放大字體)「生命禮儀」(縮小字體)字樣之招牌刊登廣告招攬業務,藉以推其於社會價值觀念上與原告人生無憂慮之相關企業形象進行不當連結且經營具有相當落差之殯葬服務業務,其行為造成相關消費者產生系爭商標有從事殯葬業務之印象,並減損系爭商標之識別性及信譽,所從事之服務與原告商標專用權內容幾乎完全相同與重複,已違反商標法第70條第1、2款規定,而侵害原告系爭商標權。縱系爭商標非屬著名商標,然被告未經原告同意,為行銷之目的,而於同一或類似之商品或服務,使用相同原告之註冊商標,顯已違反商標法第68條第1、2款規定。另原告之公司名稱「錠嵂」之表徵已為相關事業及消費者所普遍認知,被告上開行為使人與原告商品混淆,顯係攀附原告商譽、高度抄襲及搾取他人努力成果,亦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24條規定。(二)被告朱穗盈於被告公司設立前,即以系爭商標「錠嵂」之名稱刊登廣告對外招攬業務,其侵害原告商標權至為明顯,嗣又成立被告公司擔任負責人,仍有繼續或反覆使用已經製作相同或近似於系爭商標之物品之虞,依民法第28條規定應與法人負連帶賠償責任,且被告朱穗盈另有以他人名義申請「錠嵂」商標,基於紛爭解決一回性原則,實有對被告朱穗盈一併請求之必要。(三)爰依商標法第69條第1、2項、公平交易法第30條、第34條、民法第195條、第28條規定,提起本件請求,並聲明:(1)被告不得使用相同或近似於「錠嵂」之字樣作為其公司名稱之特許部分。(2)被告應向經濟部商業司申請變更其公司名稱特取部分為不含相同或近似於「錠嵂」字樣之名稱。(3)被告不得使用含有相同或近似於「錠嵂」字樣之招牌、名片、廣告、網頁或其他行銷物品。(4)被告應除去及銷毀含有相同或近似於「錠嵂」字樣之招牌、名片及其他行銷物品。(5)被告應將本件判決書案號、當事人欄、案由欄及判決主文內文,以新細明體14號字體刊載於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及蘋果日報全國版頭版下半頁各1日。(6)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7)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該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一轉輪,而該驅動機構具有一馬達,而該第一轉輪上距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其係與一主架連接,而該座具係設置於該主架上,當該第一轉輪受該馬達驅動旋轉時,該主架係可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主架上設有若干支架。2.系爭專利案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係界定其水平搖擺組之細部結構組配型態,但其所欲達到之功效仍為令其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並無任何新功效之訴求。惟證據1係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兩者之功效目的,均係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界定利用轉輪偏心帶動一主架之傳動結構型態,為常見習知傳動機構。而證據2係揭示其馬達之軸心所設轉輪,均係透過於偏心處樞設一連桿型態來達到傳動之目的,且其最終功效均係藉以令其搖擺架及座墊達到前後搖擺移動之目的。至證據3係揭示其前、後移動裝置之傳動元件設有一偏心軸以驅使椅座墊前、後移動之結構設計,亦等同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之架構原理與功效。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所揭技術特徵,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所揭示之習知技術輕易組合而完成,故不具進步性。(二)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1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由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可知系爭專利標的係一種「按摩椅」,然其申請專利範圍內容中均無任何按摩構件之定義,故系爭專利實質上係為座具可移動式之椅具,與按摩功能實無關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三)由證據2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四)由證據1與證據2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與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又系爭專利與證據1、證據2均為達到令座具相對基座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之功效,系爭專利顯然仍為該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即證據1或證據2)內容中之教示可輕易完成,自不具進步性,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五)由證據2、證據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其內容主要界定該搖擺機構具有垂直搖擺組,以改變該座具之傾斜角度。惟證據2所揭搖擺架即是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20樞組於其底座上,且當其驅動機構驅使其搖擺架前後擺動時,同樣能夠利用搖擺架之垂向連結牽引作用,令其座墊之傾斜角度改變,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2所揭示,兩者僅有文字表達之差異而已,然所達成之功效均為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證據4揭示習知「多用途情趣椅」之公告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立設有前後間隔設置且呈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係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其同樣能夠令其座椅被坐靠使用時傾斜角度產生改變搖擺狀態。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4所揭示,兩者所達成之功效均係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4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但由前述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基於證據2或證據2與證據4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六)由證據2或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主要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垂直搖擺組係為油壓缸所構成之型態。惟證據2所揭示搖擺架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樞組於底座上之結構,係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界定之垂直搖擺組。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所立設呈垂直向型態的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亦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至證據5所揭示椅具藉由油壓缸之設置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技術特徵,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為證據2、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或置換而已。2.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依證據2所揭示四組垂向設置的搖桿之技術特徵,組合證據5所揭示藉由油壓缸驅動坐墊部之技術特徵;或者將證據2所揭示四組搖桿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示之技術特徵,或者亦可將證據4所揭示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七)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搖擺機構具一水平搖擺組以帶動該座具沿水平方向移動。惟證據1之說明書第6頁最末段至第7頁第1段內容配合該案第6圖所載「其隱藏設置於椅腳座之驅動裝置係由迴旋之曲柄旋端連動一連桿,並使連桿另端驅動椅主體,對椅主體呈主動往復式驅動前後滑移。」,可知證據1中所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二者之功效目的,均是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並無不同。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1充分揭示,故不具新穎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同樣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八)由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結構上並包括藉由油壓缸驅動而垂直向反覆移動之扶手。惟證據3揭示有椅具可擺動位移之結構設計,且證據2之圖二已揭示椅具裝設有扶手之結構設計,而證據5揭示有椅具中藉由設置油壓缸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結構設計。足見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證據5所揭習知技術,輕易將證據5所揭之油壓缸轉用以驅使證據2所揭扶手產生升降動作,如此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證據5之輕易組合,自不具進步性。又況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藉由油壓缸驅動扶手垂直向反覆移動之結構型態,於系爭專利說明書中根本未曾提到該結構設計有何功效增進之處,亦可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不具進步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之規定。(九)系爭專利之必要構件以及組配型態均已被附呈之證據所充分揭露,且系爭專利並無運用優於熟習該項技術者所能預期之一般技術發展,顯可輕易由相同或相關之先行技術中相互組合或推論獲得,故系爭專利實不具專利要件,已違反專利法規定,應予撤銷新型專利權。並答辯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3.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排除侵害專利權等
(一)原告為知名之酒架製造廠商,其所創作之酒架功能實用且造型式樣新穎獨特,業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核准,分別取得中華民國新型第M266777號「酒窖之組合構造」專利(下稱第777號專利),新式樣第D109387號「酒架」(現行法將新式樣專利改稱設計專利,下稱第387號專利)、新式樣第D109417號「溫濕度控制器」專利(下稱第417號專利)之專利權人,其等之專利權期間分別自94年6月11日起至103年12月20日止、自95年3月1日起至105年12月20日止、95年3月1日起至105年12月20日止(以下合稱系爭專利)。被告得淳公司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製造與第777、387號專利相似之酒架(下稱系爭酒架)及與第417號專利相似之溫濕度控制器(下稱系爭溫濕度控制器),並至少銷售予訴外人橡木桶洋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橡木桶公司)忠孝店、汐止店及台灣威能有限公司-Vinum新加坡酒商(下稱威能公司)3家酒品銷售門市,是被告得淳公司顯已侵害原告之專利權。又被告邵泓銘自89年3月20日起至93年6月30日止,先後擔任原告工程部工程師及主任,曾參與原告所有系爭專利產品雛型之研發與製造,對於產品形狀、構造及組合方式等內容知之甚詳。嗣後,被告邵泓銘任職於被告得淳公司,且於被告得淳公司製造工廠生產系爭酒架與溫濕度控制器,是被告邵泓銘亦已侵害原告系爭專利權,且與被告得淳公司成立民法第185條第2項之共同侵權行為,其等應就原告所受損害負連帶賠償責任,被告得淳公司並應依專利法第96條第1項之規定排除及防止侵害。再者,縱被告得淳公司並未構成侵害專利權之行為,惟其未善盡對被告邵泓銘之監督責任,依民法第188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被告得淳公司亦應與被告邵泓銘負連帶賠償責任。此外,被告林逸凱為被告得淳公司之負責人,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規定,被告林逸凱就被告得淳公司之侵權行為,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二)被告邵泓銘另於95至96年間,受訴外人陳○○委託設計施作訴外人楊○○、鄭○○(確實姓名見本院卷二第43至44頁)住處之酒窖,並於該住處更換4台溫濕度控制器,且更換之溫濕度控制器亦已侵害原告第417號專利權,是被告邵泓銘應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獨立負損害賠償責任。(三)損害賠償額之計算:1、依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新莊稽徵所函覆,被告得淳公司自99年7月起至103年6月止之銷售總額為新臺幣(下同)18,538,758元,因被告得淳公司故意拒不交付相關發票等細項資料,令系爭酒架之總銷售金額無法核算,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82條之1第1項證明妨礙之規定,以全數總銷售金額18,538,758元作為製造販賣系爭酒架之總銷售金額,並依專利法第142條第1項、第120條分別準用同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之規定,以上開總銷售金額乘以木質容器製造業同業利潤標準表所示之毛利率百分之21即3,893,139元,作為侵害原告第777、387號專利之損害賠償額。又原告分別於101年4月25日、102年10月24日寄送存證信函及律師函予被告得淳公司要求下架系爭酒架及溫濕度控制器,並賠償原告之損失,惟被告得淳公司置之不理,仍繼續從事系爭酒架、溫濕度控制器之製造銷售,是被告得淳公司所為顯係故意侵害原告之專利權,爰依專利法第142條第1項、第120條分別準用同法第97條第2項之規定,請求法院酌定至多3倍之懲罰性損害賠償。2、被告邵泓銘任職於被告得淳公司前所販賣之4台溫濕度控制器侵害第417號專利部分,被告邵泓銘雖無法提出銷售發票,惟從原告同款溫濕度控制器產品售價每部為150,000元等情觀之,4台溫濕度控制器之總銷售額即為600,000元,並參酌冷氣機製造業之同業利潤標準表所示之毛利率百分之29,可推知被告邵泓銘所獲利益為174,000元(600,000×29%=174,000)。此外,被告邵泓銘曾為原告離職員工,早已知悉第417號專利之技術內容為原告公司重要資產,竟於離職後向他人販賣侵權產品,是被告邵泓銘所為核屬故意侵權,請求法院依法酌定至多3倍之懲罰性損害賠償。(三)聲明: 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2、被告邵泓銘應給付原告10萬元,及自103年10月22日民事訴之聲明追加聲請暨準備(五)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3、被告得淳公司不得自行或使他人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系爭酒架及其他侵害第777、387號專利之物品。 4、被告得淳公司不得自行或使他人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系爭溫濕度控制器及其他侵害第417號專利之物品。5、第1、2項聲明,原告願以現金或同額之可轉讓定期存單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該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一轉輪,而該驅動機構具有一馬達,而該第一轉輪上距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其係與一主架連接,而該座具係設置於該主架上,當該第一轉輪受該馬達驅動旋轉時,該主架係可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主架上設有若干支架。2.系爭專利案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係界定其水平搖擺組之細部結構組配型態,但其所欲達到之功效仍為令其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並無任何新功效之訴求。惟證據1係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兩者之功效目的,均係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界定利用轉輪偏心帶動一主架之傳動結構型態,為常見習知傳動機構。而證據2係揭示其馬達之軸心所設轉輪,均係透過於偏心處樞設一連桿型態來達到傳動之目的,且其最終功效均係藉以令其搖擺架及座墊達到前後搖擺移動之目的。至證據3係揭示其前、後移動裝置之傳動元件設有一偏心軸以驅使椅座墊前、後移動之結構設計,亦等同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之架構原理與功效。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所揭技術特徵,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所揭示之習知技術輕易組合而完成,故不具進步性。(二)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1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由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可知系爭專利標的係一種「按摩椅」,然其申請專利範圍內容中均無任何按摩構件之定義,故系爭專利實質上係為座具可移動式之椅具,與按摩功能實無關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三)由證據2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四)由證據1與證據2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與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又系爭專利與證據1、證據2均為達到令座具相對基座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之功效,系爭專利顯然仍為該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即證據1或證據2)內容中之教示可輕易完成,自不具進步性,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五)由證據2、證據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其內容主要界定該搖擺機構具有垂直搖擺組,以改變該座具之傾斜角度。惟證據2所揭搖擺架即是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20樞組於其底座上,且當其驅動機構驅使其搖擺架前後擺動時,同樣能夠利用搖擺架之垂向連結牽引作用,令其座墊之傾斜角度改變,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2所揭示,兩者僅有文字表達之差異而已,然所達成之功效均為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證據4揭示習知「多用途情趣椅」之公告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立設有前後間隔設置且呈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係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其同樣能夠令其座椅被坐靠使用時傾斜角度產生改變搖擺狀態。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4所揭示,兩者所達成之功效均係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4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但由前述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基於證據2或證據2與證據4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六)由證據2或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主要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垂直搖擺組係為油壓缸所構成之型態。惟證據2所揭示搖擺架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樞組於底座上之結構,係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界定之垂直搖擺組。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所立設呈垂直向型態的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亦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至證據5所揭示椅具藉由油壓缸之設置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技術特徵,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為證據2、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或置換而已。2.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依證據2所揭示四組垂向設置的搖桿之技術特徵,組合證據5所揭示藉由油壓缸驅動坐墊部之技術特徵;或者將證據2所揭示四組搖桿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示之技術特徵,或者亦可將證據4所揭示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七)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搖擺機構具一水平搖擺組以帶動該座具沿水平方向移動。惟證據1之說明書第6頁最末段至第7頁第1段內容配合該案第6圖所載「其隱藏設置於椅腳座之驅動裝置係由迴旋之曲柄旋端連動一連桿,並使連桿另端驅動椅主體,對椅主體呈主動往復式驅動前後滑移。」,可知證據1中所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二者之功效目的,均是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並無不同。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1充分揭示,故不具新穎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同樣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八)由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結構上並包括藉由油壓缸驅動而垂直向反覆移動之扶手。惟證據3揭示有椅具可擺動位移之結構設計,且證據2之圖二已揭示椅具裝設有扶手之結構設計,而證據5揭示有椅具中藉由設置油壓缸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結構設計。足見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證據5所揭習知技術,輕易將證據5所揭之油壓缸轉用以驅使證據2所揭扶手產生升降動作,如此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證據5之輕易組合,自不具進步性。又況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藉由油壓缸驅動扶手垂直向反覆移動之結構型態,於系爭專利說明書中根本未曾提到該結構設計有何功效增進之處,亦可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不具進步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之規定。(九)系爭專利之必要構件以及組配型態均已被附呈之證據所充分揭露,且系爭專利並無運用優於熟習該項技術者所能預期之一般技術發展,顯可輕易由相同或相關之先行技術中相互組合或推論獲得,故系爭專利實不具專利要件,已違反專利法規定,應予撤銷新型專利權。並答辯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3.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85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4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4 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9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10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10 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0",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9",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4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42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8 1", "lawName": "民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被告恒邦國際互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恒邦公司)於民國96年6、7月間因欲投標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發包之「新竹縣北埔老聚落數值測量及多媒體製作案」(下稱系爭標案),被告恒邦公司負責人即被告萬秉恒與原告洽談系爭標案之影音簡介,原告遂提出承攬該案之規劃簡介及報價單,並提供自行拍攝之北埔影音簡介短片(下稱系爭短片),以供被告恒邦公司瞭解原告預定拍攝之內容與風格。被告恒邦公司向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提出參與評選之專案說明書中,除大量引用原告提供之資料外,並將原告組織之影視團隊列為該公司專案組織之團隊成員。詎被告恒邦公司事後未委託原告製作,被告萬秉恒及恒邦公司於送交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之系爭標案光碟中,擅自重製系爭短片作為該光碟之開場影片,以供被告新竹縣政府驗收並給付報酬,並將系爭短片以超連結方式重製,使不特定人公開傳輸系爭短片。待98年7月間,原告上網點閱被告恒邦公司網站,發現系爭短片已遭擅自公開發表並重製,隨後向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索取系爭標案之光碟,始悉被告萬秉恒、恒邦公司竟以隱匿著作人姓名方式公開發表、重製並以公開傳輸方式侵害原告之著作人格權暨財產權。而被告萬秉恒既係被告恒邦公司之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顯已不法侵害原告之著作權,致原告受有損害,應與被告恒邦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又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於辦理系爭標案時,就被告萬秉恒及恒邦公司將原告虛列為團隊成員及侵害原告著作權之行為未詳加查核,並製作光碟,自有過失,復未經原告同意,公開發表、重製、散布、公開傳輸系爭短片,原告自得依著作權法第85條第1項、第88條第1項、第3項、民法第185條第1項、第28條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新台幣(下同)100萬元。(二)對被告抗辯之陳述:1、系爭短片之圖片、影像及旁白文字多源於原告創意,屬視聽著作,原告為系爭短片之著作權人:系爭短片片長為85秒,其圖片部分,除影片15秒處之四張圖片及影片40秒處之二張圖片係使用被告提供之文獻內圖片外,其餘影片及圖片均由原告自行拍攝;音樂部分,系爭短片之背景音樂係使用95年客家桐花祭-桐花之歌「桐花盛開」。至於旁白部分,旁白內容係原告針對系爭短片所欲呈現之風貌所撰寫,實具原創性。系爭短片縱非視聽著作,亦屬編輯著作,蓋系爭短片內之圖片、音樂、影像均經原告選輯及排列完成,系爭短片就資料之選擇及編排具創作性,非依被告指使,倘系爭短片非屬視聽著作,亦應屬編輯著作。系爭短片呈現客家文化之歷史,具特定內容,短片中部分圖片係由原告自行拍攝,圖片出現之順序、比例大小及色調呈現之手法等均由原告自行設計,為原告創意,是系爭短片具原創性,且原告為系爭短片之著作權人。2、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為被告新竹縣政府之分支機構,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因其業務範圍內之事項,原告仍能列新竹縣政府為被告,被告新竹縣政府具被告適格。3、原告之請求並未罹於時效,蓋原告於98年7月間始發現被告侵權,而原告起訴時點為100年6月28日,尚未罹於著作權法第89條之1規定之二年時效。4、被告恒邦公司確有侵害原告之著作權:製作系爭短片之目的原係為使被告恒邦公司能瞭解倘委託原告製作該標案影片,原告之展演手法為何,且原告製作系爭短片出於主動,非依被告指示,原告自始並未同意或授權被告使用系爭短片,被告恒邦公司亦明知上情,卻擅將系爭短片置入投標影片中,已侵害原告之著作權。5、原告請求100萬元之損害賠償為有理由:(1)原告對被告恒邦公司就系爭標案之製作費用報價為525,000元,原告因被告恒邦公司未經授權、擅自重製用於系爭標案所致之著作財產權損害金額為525,000元,乃屬合理。(2)原告與被告間無僱傭或受聘關係,亦未自被告受有報酬,系爭短片並無依著作權法第11、12條規定有權利轉讓之情形。蓋原告為系爭短片之著作權人,就系爭短片享有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被告於光碟中擅自公開發表系爭短片,且未於其上表示原告為著作人,業已侵害原告之著作人格權,原告因認其著作人格權遭被告侵害,故請求非財產上損害賠償475,000元。(3)系爭短片用於該光碟之開場,除表彰光碟意義外,更有以獨創動人之視聽效果打動閱聽者進一步瀏覽內容,以達文化傳播效果,倘開場無系爭短片,則光碟傳播之文化效果恐將大打折扣,系爭短片顯具十分重要之橋樑關係,足證系爭短片對該光碟產生之效益,不能僅以原始製作之報價為基準,是被告所造成之損害應以被告恒邦公司就系爭標案中所獲得之報酬為基準,不應僅侷限於系爭短片之製作費等消極損害,且縱認被告侵害原告系爭短片,損害額難以估計,然鑒於被告所獲不法利益甚鉅,原告因此受有極大損失,系爭短片之價值並非由時間長短決定,系爭短片所彰顯及展現之客家精神為被告得標影片之精髓,被告明知就系爭短片並無著作權,仍擅自重製,侵權情節重大,依著作權法第88條第3項規定,酌定被告應賠償原告100萬元。(三)聲明求為判決: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三、被告恒邦公司、萬秉恒則以:(一)系爭短片之配音、配樂、照片及文字資料,無原創性:被告恒邦公司係向文藝復興整合行銷有限公司(下稱文藝復興公司)取得系爭短片,原告亦未提出系爭短片之相關照片、影片、旁白、音樂及配音之原始製作檔(來源)。又系爭影片之配音、配樂及錄音製作均由被告恒邦公司付費委請訴外人製作,原告偽稱系爭短片均係其製作,顯然不實。且系爭短片中諸多照片及文字資料均係由被告提供予原告。是系爭短片之配音、配樂、照片及文字資料多為被告提供予原告,原告再依被告之指示加以編輯整理,其無原創性,原告自無著作權。(二)被告無侵害原告系爭短片之著作權:被告恒邦公司取得系爭短片,是因欲付費委由文藝復興公司或原告製作編輯,期間原告又因被告之指示而多次修改,原告並無原創之著作權。退萬步言,原告於提供系爭短片予被告時即明知係為參與系爭標案之投標使用,原告亦同意被告作此使用,被告自無侵害原告之著作權。(三)本件為單純民事債務不履行事件:被告使用系爭短片片段,係因該短片由被告付費委請文藝復興公司製作,其後並經由該公司提供予被告,原告亦於另案台灣台北地方法院100年度智訴字第29號刑事案件自承交付系爭短片予被告,被告確實係因民事契約關係取得該影片。被告既為參與投標而付費委請原告製作或編輯系爭短片,雖因原告未曾請款致被告尚未付款,然不因此妨礙被告得以該短片投標。本件肇因被告得標後未繼續委由原告製作後續影片,縱原告認被告依約應於得標後繼續委由其製作後續影片,而被告因原告報價過高不再委託原告,此乃屬民事債務不履行事件,與侵害原告著作無涉。(四)原告縱因系爭短片而受損害,損害數額亦僅為13,000元:1、原告於另案台灣台北地方法院100年度智訴字第29號刑事案件中自承系爭短片之拍攝費用為13,000元,則原告縱因系爭短片而受損害,其損害數額亦僅13,000元。原告雖依報價單請求被告賠償525,000元,然該報價單上所載之報價係指原告完成全部影片製作之金額,原告現僅完成該報價單上之前製作業部分,其餘均未完成。2、原告請求475,000元之非財產損害顯然重複計算且金額過高,原告既自承其報價525,000元係負責完成系爭標案之全部攝影,明知其作品會成為該標案完成品之一部分,原告並無獨立之著作人格權,其請求非財產之損害賠償顯然重複計算且金額過高。(五)原告之請求權已罹於時效:原告於96年8月交付系爭短片予被告使用,如原告認被告使用系爭短片侵害其著作權,則原告於96年8月間即應知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存在,惟原告卻遲至100年6月始提出訴訟,顯已罹於時效等語,資為抗辯。(六)答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被告新竹縣政府則以:(一)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並非新竹縣政府之分支機構:新竹縣文化局與新竹縣政府為個別之獨立機關,新竹縣文化局已更名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其法令依據為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組織規程;即令原告主張屬實,被告新竹縣政府亦從未與被告恒邦公司有任何接洽或互動,原告應向新竹縣文化局主張權利,被告新竹縣政府既從未辦理系爭標案,何來過失可言等語,資為抗辯。(二)答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五、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94頁)(一)系爭短片係由被告恒邦公司為參與系爭標案即「新竹縣北埔老聚落數值測量及多媒體製作案」,由文藝復興公司之聯絡人即原告交付予被告恒邦公司,原告曾提出報價單,被告恒邦公司尚未支付任何費用。(二)系爭短片,片長共計85秒,歷時2天完成,系爭標案除介紹影片之拍攝外,工作項目更包括資料掃瞄及建檔、多媒體應用整體架構、網頁架構、資料建構、網頁多媒體平台完成等多項重大工作,前後歷時1年2個月完成。(三)被告恒邦公司完成系爭標案之契約金額為340萬元。原告所提出之報價單完成系爭標案全部之影片製作報價金額為525,000元,原告並未完成系爭標案之全部影片製作,僅完成前製作業。六、本件經依民事訴訟法第271條之1準用同法第270條之1第1項第3款、第3項規定,整理並協議簡化爭點如下:(見本院卷第94至95頁)(一)原告可否列被告新竹縣政府為本件被告?(二)本件原告起訴是否已罹於消滅時效?(三)原告是否為系爭短片之著作權人,並享有著作財產權及著作人格權?(四)被告有無侵害系爭短片之著作權?(五)原告可否請求被告連帶賠償?損害賠償項目及金額如何計算?七、本院之判斷:(一)原告可否列被告新竹縣政府為本件被告?1、按原告起訴於當事人適格有欠缺者,係屬訴無理由,法院應以判決駁回之,不得認為不合法,以裁定形式予以裁判(最高法院29年抗字第347號判例參照)。而權利保護要件中,關於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之要件與關於當事人適格之要件不同。前者,屬於實體上權利保護要件,即原告所主張之法律關係存否之問題;後者,屬於訴訟上權利保護要件,即就原告所主張之法律關係有無為訴訟之權能之問題。是以當事人是否適格,應依原告起訴時所主張之事實定之,而非依審判之結果定之(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1834號判決意旨參照)。又中央或地方機關,有當事人能力,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4項定有明文。2、本件原告固主張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為被告新竹縣政府之分支機構,系爭標案雖係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負責招標採購,被告新竹縣政府仍具有被告適格等語。惟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係依新竹縣政府組織自治條例合法設立之機關,並依該條例第11條第1項規定訂有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組織規程,具有獨立之編制、預算及組織規程,可對外行文並招標採購,依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4項規定為地方機關,並有當事人能力,尚難謂係被告新竹縣政府之分支機構或其內部單位,與總公司、分公司或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及其各地區分處之情形不同,無從相提併論或比附援引。則原告既主張系爭標案係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負責招標採購,且辦理系爭標案時,就被告萬秉恒及恒邦公司侵害原告著作權之行為未詳加查核,並製作光碟,擅自公開傳輸、重製系爭短片,侵害原告著作權等情,自應列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為被告,始具備當事人適格,縱被告新竹縣政府對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負有監督之權責,亦不因此可取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成為本件被告。準此,原告列新竹縣政府為本件被告,自屬當事人不適格,是其請求被告新竹縣政府給付100萬元及自起訴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算之利息,為無理由,不應准許。(二)本件原告起訴是否已罹於消滅時效?1、按著作權法第89條之1規定:「第85條及第88條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所謂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之知,係指明知而言。如當事人間就知之時間有所爭執,應由賠償義務人就請求權人知悉在前之事實,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72年台上字第1428號判例意旨參照)。2、本件被告恒邦公司、萬秉恒固主張原告於96年8月即交付系爭短片予被告使用,如原告認使用系爭短片侵害其著作權,則原告於96年8月間即應知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存在,惟原告卻遲至100年6月始提出訴訟,顯已罹於二年時效等語。然為原告所否認,主張係98年7月間上網點閱被告恒邦公司網站,始發現系爭短片已遭擅自公開發表並重製,而被告就原告於96年8月即明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存在之事實,並未提出任何證據資料證明,則被告恒邦公司、萬秉恒既無法舉證證明原告知悉在前之事實,自難謂原告起訴業已罹於消滅時效。(三)原告是否為系爭短片之著作權人,並享有著作財產權及著作人格權?1、按所謂視聽著作,係將思想或感情以連續影像加以表現之著作,依「著作權法第5條第1項各款著作內容例示」第2項第7款規定:「視聽著作:包括電影、錄影、碟影、電腦螢幕上顯示之影像及其它藉機械或設備表現系列影像,不論有無附隨聲音而能附著於任何媒介物上之著作」。故不附隨聲音而能產生連續影像者亦屬之,亦即以攝影機錄影拍攝影片,雖未附隨任何聲音,倘若符合著作權法第3條第1項第1款所規定之著作,即屬視聽著作。2、系爭短片,片長共計85秒,其影像內容部分為原告拍攝錄影,並交付予被告恒邦公司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而系爭短片之影像部分既係原告拍攝錄影並予以剪接,影像內容係呈現北埔客家文化歷史,具有原創性,能具體以影像加以表現而屬於藝術範圍之人類精神力參與的創作,縱未附隨聲音,仍係受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視聽著作,原告並為系爭短片影像部分視聽著作(下稱原告著作)之著作權人。至原告雖主張就系爭短片所使用之圖片、音樂、旁白之文字均源於其創意,亦應一併屬於其視聽著作之範圍等語。然為被告所否認,而原告自承系爭短片之配樂係使用95年客家桐花祭-桐花之歌「桐花盛開」,並至客家委員會網站下載,且圖片部分係拍攝文獻之圖片(見本院卷第98、109頁),是就該音樂、圖片部分原告自未享有著作權;另原告亦未提出任何證據資料證明旁白之文字內容為其所創作,尚難認原告就系爭短片之旁白文字亦享有著作權,並就系爭短片之之圖片、音樂、旁白文字部分均屬於其著作權之範圍。其次,被告雖辯稱係向文藝復興公司取得系爭短片,且系爭短片因被告之指示而多次修改,原告並無原創之著作權等語。然依原告所提影片製作估價單(見本院卷第83至86頁、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卷第25至28頁),其上並未記載係由文藝復興公司製作或提供,反載明原告監製,與其他估價單(見本院卷第72至75頁)均明確記載文藝復興公司,迥不相同,即難遽認原告著作係屬文藝復興公司享有著作權。另被告並未提出證據資料證明原告著作係在被告指示下進行拍攝錄影,亦即被告無法舉證證明原告僅係聽命被告指示而單純操作錄影器材之人,亦難認被告恒邦公司或萬秉恒始為系爭短片影像部分之著作權人。準此,原告著作縱未附隨聲音,仍係受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視聽著作,原告並為該視聽著作之著作權人,享有著作財產權及著作人格權,被告此部分所辯,尚無可採。(四)被告有無侵害系爭短片之著作權? 1、按著作財產權人得授權他人利用著作,其授權利用之地域、時間、內容、利用方法或其他事項,依當事人之約定;其約定不明之部分,推定為未授權,著作權法第37條第1項定有明文。依該規定意旨,有關著作財產權之授權,雖不以書面為必要,然以明示為原則,凡未明示之部分,除有其他證據證明外,推定為未授權,反面言之,未明示授權部分,除有積極證據證明外,並無默示授權之適用。2、原告主張被告萬秉恒及恒邦公司於送交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之系爭標案光碟中,擅自重製原告著作作為該光碟之開場影片,以供驗收,並將系爭短片於被告恒邦公司網站以超連結方式重製,使不特定人公開傳輸系爭短片等情,為被告萬秉恒、恒邦公司所不否認,然辯稱:原告提供系爭短片予被告時即明知係為參與系爭標案之投標使用,原告亦同意被告作此使用,雖因原告未曾請款致被告尚未付款,然不因此影響被告之使用,僅屬民事債務不履行事件,與侵害原告著作無涉等語。3、本件原告提出影片製作估價單予被告恒邦公司,載明完成系爭標案全部之影片製作報價金額為525,000元,原告並未完成系爭標案之全部影片製作,僅完成前製作業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並有該估價單在卷足憑(見本院卷第83至86頁、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卷第25至28頁);另原告與被告恒邦公司並未就此估價單達成協議,被告恒邦公司得標後並未委由原告完成系爭標案全部影片製作之事實,亦為兩造所不否認。則原告應係為使被告恒邦公司能順利標得系爭標案,方先拍攝系爭短片之影像,並交付予被告恒邦公司,完成估價單所載之前製作業,以利被告恒邦公司取得標案後與其正式訂約,準此,原告充其量僅係同意被告恒邦公司將其著作即系爭短片之影像部分作為系爭標案之投標使用,使被告恒邦公司於得標後願意與其訂約完成全部影片之製作,尚難認原告業已同意被告恒邦公司將其著作即系爭短片之影像部分,充作被告恒邦公司完成系爭標案內容之一部分,送交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驗收,並重製成光碟,甚至置於被告恒邦公司網站以超連結方式供不特定人瀏覽下載。況依被告所提證據資料均無法證明原告同意或授權被告恒邦公司可使用其著作即系爭短片之影像部分作為被告恒邦公司完成系爭標案內容之一部分,或置於被告恒邦公司網站供不特定人瀏覽下載,即難謂被告恒邦公司、萬秉恒有權重製或公開傳輸原告著作,被告此部分所辯,尚無可採,業已侵害原告著作。(五)原告可否請求被告連帶賠償?損害賠償項目及金額如何計算?1、按法人對於其董事或其他有代表權之人因執行職務所加於他人之損害,與該行為人連帶負賠償之責任,民法第28條定有明文。本件被告萬秉恒於被告恒邦公司侵害原告著作之期間擔任該公司之負責人,且係被告萬秉恒於其職務範圍就系爭標案與原告接洽,並在未獲原告同意或授權之情況下重製及公開傳輸原告著作,自係因執行職務所加於他人之損害,並有故意或過失,是原告主張依民法第28條規定,被告恒邦公司、萬秉恒對原告所受損害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即無不合。2、著作財產權部分:(1)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著作財產權或製版權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數人共同不法侵害者,連帶負賠償責任;前項損害賠償,被害人得依下列規定擇一請求:一、依民法第216條之規定請求,但被害人不能證明其損害時,得以其行使權利依通常情形可得預期之利益,減除被侵害後行使同一權利所得利益之差額,為其所受損害;
(一)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不具進步性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該水平搖擺組具有一第一轉輪,而該驅動機構具有一馬達,而該第一轉輪上距離其圓心預定距離處設有一萬向軸承,其係與一主架連接,而該座具係設置於該主架上,當該第一轉輪受該馬達驅動旋轉時,該主架係可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使得該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主架上設有若干支架。2.系爭專利案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係界定其水平搖擺組之細部結構組配型態,但其所欲達到之功效仍為令其座具產生水平方向之搖擺,並無任何新功效之訴求。惟證據1係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兩者之功效目的,均係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又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界定利用轉輪偏心帶動一主架之傳動結構型態,為常見習知傳動機構。而證據2係揭示其馬達之軸心所設轉輪,均係透過於偏心處樞設一連桿型態來達到傳動之目的,且其最終功效均係藉以令其搖擺架及座墊達到前後搖擺移動之目的。至證據3係揭示其前、後移動裝置之傳動元件設有一偏心軸以驅使椅座墊前、後移動之結構設計,亦等同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之架構原理與功效。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及第6項所揭技術特徵,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由證據1與證據2或證據1與證據3所揭示之習知技術輕易組合而完成,故不具進步性。(二)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1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由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可知系爭專利標的係一種「按摩椅」,然其申請專利範圍內容中均無任何按摩構件之定義,故系爭專利實質上係為座具可移動式之椅具,與按摩功能實無關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三)由證據2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依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三章之2.4新穎性之判斷基準規定,可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四)由證據1與證據2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主要構成要件及其組配型態完全相同於證據1與證據2,兩者縱有形狀上之差異,然此種差異僅在於文字之記載形式或能直接且無歧異得知之技術特徵而已。又系爭專利與證據1、證據2均為達到令座具相對基座沿一預定軌跡移動之功效,系爭專利顯然仍為該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前之先前技術(即證據1或證據2)內容中之教示可輕易完成,自不具進步性,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違反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五)由證據2、證據4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其內容主要界定該搖擺機構具有垂直搖擺組,以改變該座具之傾斜角度。惟證據2所揭搖擺架即是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20樞組於其底座上,且當其驅動機構驅使其搖擺架前後擺動時,同樣能夠利用搖擺架之垂向連結牽引作用,令其座墊之傾斜角度改變,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2所揭示,兩者僅有文字表達之差異而已,然所達成之功效均為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2.證據4揭示習知「多用途情趣椅」之公告日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立設有前後間隔設置且呈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係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其同樣能夠令其座椅被坐靠使用時傾斜角度產生改變搖擺狀態。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4所揭示,兩者所達成之功效均係改變座具傾斜角度,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4之教示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但由前述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基於證據2或證據2與證據4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六)由證據2或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主要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內容進一步界定該垂直搖擺組係為油壓缸所構成之型態。惟證據2所揭示搖擺架藉由垂向設置的四組搖桿樞組於底座上之結構,係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界定之垂直搖擺組。又證據4之第七圖右側座椅下方所立設呈垂直向型態的螺旋狀彈性支撐體,亦等同系爭專利之垂直搖擺組。至證據5所揭示椅具藉由油壓缸之設置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技術特徵,足見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為證據2、證據4其中任一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或置換而已。2.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可依證據2所揭示四組垂向設置的搖桿之技術特徵,組合證據5所揭示藉由油壓缸驅動坐墊部之技術特徵;或者將證據2所揭示四組搖桿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示之技術特徵,或者亦可將證據4所揭示垂直向型態之螺旋狀彈性支撐體置換為證據5所揭示油壓缸驅動方式,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揭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七)由證據1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搖擺機構具一水平搖擺組以帶動該座具沿水平方向移動。惟證據1之說明書第6頁最末段至第7頁第1段內容配合該案第6圖所載「其隱藏設置於椅腳座之驅動裝置係由迴旋之曲柄旋端連動一連桿,並使連桿另端驅動椅主體,對椅主體呈主動往復式驅動前後滑移。」,可知證據1中所揭示曲柄以及連桿等構件,即等同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界定之水平搖擺組,且二者之功效目的,均是藉以帶動座具(即椅主體)沿水平方向移動(即往復式前後滑移),並無不同。故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技術特徵已被證據1充分揭示,故不具新穎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同樣基於證據1而不具新穎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八)由證據2與證據5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之部分:1.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進一步界定其結構上並包括藉由油壓缸驅動而垂直向反覆移動之扶手。惟證據3揭示有椅具可擺動位移之結構設計,且證據2之圖二已揭示椅具裝設有扶手之結構設計,而證據5揭示有椅具中藉由設置油壓缸以調整坐墊部升降狀態與傾斜角度之結構設計。足見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自可依證據2、證據5所揭習知技術,輕易將證據5所揭之油壓缸轉用以驅使證據2所揭扶手產生升降動作,如此即可輕易完成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是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證據5之輕易組合,自不具進步性。又況系爭專利本項所界定藉由油壓缸驅動扶手垂直向反覆移動之結構型態,於系爭專利說明書中根本未曾提到該結構設計有何功效增進之處,亦可證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技術特徵不具進步性。2.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雖依附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解釋上應包括其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全部技術內容,然由前述舉發理由已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基於證據2而不具新穎性與進步性,故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係為證據2與證據5之輕易組合而不具進步性,有違專利法第94條第4項之規定。(九)系爭專利之必要構件以及組配型態均已被附呈之證據所充分揭露,且系爭專利並無運用優於熟習該項技術者所能預期之一般技術發展,顯可輕易由相同或相關之先行技術中相互組合或推論獲得,故系爭專利實不具專利要件,已違反專利法規定,應予撤銷新型專利權。並答辯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3.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1 1", "lawName": "新竹縣政府組織自治條例"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6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7",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37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5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9-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自1988年起獲得美國CRABTREE&EVELYNLTD授權,在臺灣地區獨家代理銷售該公司以萃取花果及草本植物精華聞名之香氛及皮膚保養產品。原告將CRABTREE&EVELYN商品引進臺灣後,為提昇消費者對CRABTREE&EVELYN商品之辨識性,乃依各類香氛產品之特性、成分創設中文名稱,其中使用於皮膚及身體用保溼霜、身體乳液、沐浴精等保養商品之「園藝大師」、「春回大地」等商標,早經原告創設使用以推廣產品,已達20年以上,夙富盛名,嗣正式申請經智慧財產局核准,取得商標註冊證第01411639號、註冊證第01411640號商標專用權在案。(二)原告日前發現被告德蔻天然有機產品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德蔻公司)未經原告同意,擅自於其公司網路(網址:http://www.decor99.com/catalog/index.php)使用「園藝大師」、「春回大地」二商標販售CRABTREE&EVELYN之「SUMMER-HILL-HandTherapy」、「GARDENERSHandTherapy」護手霜,致令消費者混淆誤認其所販賣之護手霜為原告代理之產品,原告乃於民國99年7月14日委請律師寄發(99)音律字第0714號律師函,警告被告二人自即日起停止使用相同或近似「春回大地」、「園藝大師」等商標於同類商品,經被告99年7月15日收執無誤,並向原告允諾絕不再使用該二商標。詎被告於99年7月29日、8月19日在其銷售網站竟改以近似「園藝大師」商標之「園藝」販售該系列之護手霜、洗手乳,嚴重侵害原告「園藝大師」商標專用權(下稱系爭商標),違反商標法第29條第2項第3款。(三)被告林西池為被告德蔻公司負責人,未經原告同意,於德蔻公司電子網站使用近似「園藝大師」之商標販售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之護手霜及洗手乳,其中園藝護手霜容量250ML售價新臺幣(下同)650元,園藝洗手乳容量250ML售價383元,園藝護手提籃組售價1150元。依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3款規定,原告以查獲侵害商標權商品之零售單價1500倍之金額計算損害,被告二人應連帶賠償原告3,274,500元(計算方式:〈650+383+1150〉×1500=3,274,500),爰依商標法第61條第1、2項、第63條第1項第3款、公司法第28條,請求如訴之聲明第1項。又被告二人冒用原告「園藝大師」商標,且未於銷售網站及產品包裝加註說明該商品來源與原告無關,致消費者誤認該商品為原告代理,若所售品項品質未達標準、過期或即將過期、或未提供適當之售後服務,均即影響原告信譽,爰依商標法第64條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負擔費用,將侵害商標權情勢之判決內容刊載新聞紙。(四)對被告答辯之陳述:1、原告前向智慧財產局申請「園藝大師」商標註冊登記時,智慧財產局曾於99年2月24日發文(99)慧商0329字第09990126480號函,要求原告說明本件標章使用態樣、非商品說明之具體事證及已取得識別性之證據等。原告於99年3月22日提出商標核駁意見書,向智慧財產局說明,智慧財產局認同是項說明,故「園藝大師」商標終獲審查通過,准原告註冊登記,足證「園藝大師」並非「GARDENERSHandTherapy」之商品說明,且具有商標識別性。2、被告辯稱出售之CRABTREE&EVELYN產品,係真品平行輸入云云,原告否認,原告為CRABTREE&EVELYNLTD在臺灣地區唯一之獨家代理商,被告竟連CRABTREE&EVELYN之中文名稱及商標為「瑰珀翠」皆不知,記載為「瑰柏翠」,又毫未舉證販售之CRABTREE&EVELYN係向CRABTREE&EVELYN購得之真品,憑空指稱販售之商品來源與原告相同,顯無理由。3、退萬步言,縱使被告販售之CRABTREE&EVELYN產品係向原廠購得,惟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HandTherapy」,其產品英文名稱為「GARDENERSHandTherapy」,CRABTREE&EVELYNLTD在全球各地透過代理商銷售,各地區產品名稱、商品名稱,商標、廣告、行銷方式等皆由各地區代理商自行決定,CRABTREE&EVELYN並未干涉。臺灣地區由原告創設該系列產品名稱為「園藝大師」,因此「園藝大師」並非CRABTREE&EVELYNLTD銷售「GARDENERS」系列產品之中文名稱,且該商標權係原告所有,被告未經原告同意不得使用。4、被告辯稱「GARDENERS」之中譯為「花匠」、「園丁」、「園藝工作者」,「園藝」更長年為國內消費者使用,其以中文翻譯使用該名稱,非作商標使用,並未侵犯原告商標權云云,誠屬謬誤:(1)原告早自1983年間,已將CRABTREE&EVELYN產品引進臺灣且為提昇消費者對CRABTREE&EVELYN商品之辨識性,乃依各類產品之特性、成分創設中文名稱,如「GARDENERS」為園藝大師。「SUMMERHILL」為春回大地,此即為表彰商品之標示,並於出售商品貼附中文標示「園藝大師護手霜總代理商兆星有限公司」,「GARDENERS」系列產品以「園藝」、「園藝大師」供消費者辨識,當然係原告20餘年致力行銷推廣之成果。且各系列商品名稱係供消費者辨識、表彰商品,該足供辨識之商品標示,自屬商標,否則瑰珀翠產品數十種以上,消費者如何區別各種商品之差異。臺灣2002年1月1日正式加入WTO前,禁止化妝品平行輸入,國內消費者對CRABTREE&EVELYN各系列產品之認識均係原告努力行銷之成果,而所謂網路銷售者使用「園藝」一詞,縱有其情,亦不過近一、二年來網路購物漸興以後之事,用意則無非剽取原告20餘年來花費大量時間、金錢、精神推廣而來之商標識別性。(2)CRABTREE&EVELYNLTD生產之「GARDENERS」系列產品在臺並無中文名稱,倘被告確係向CRABTREE&EVELYN購買「GARDENERS」系列產品,應自行創設該系列產品名稱,豈有冒用類似原告專用之「園藝大師」商標銷售之理?實則,被告明知無權使用「園藝大師」或「園藝」商標於「GARDENERS」系列商品,乃於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後,始於網站銷售GARDENERS系列產品移除「園藝」標示該商品,且未以任何中文標示該商品,足證被告辯稱「園藝」非作商標使用,與事實不符。5、被告主張在公司網頁最末一行已標示該公司銷售商品係平行輸入,消費者並無誤認產品為原告代理銷售之虞云云,觀諸被告公司網頁最末一行雖有平行輸入等文字,惟該文字字體過小且並未標示在適當位置,一般消費者選購商品時,直接在商品分類點選商品,根本難以注意該行文字之存在,消費者於網路購買商品時,仍有誤以該商品來源出自原告公司之虞。況查,標示平行輸入與否,並不影響商標權侵害行為之成立。6、被告辯稱系爭商標依法應予撤銷云云,誠屬謬誤,民事法院應受行政處分之拘束,最高法院曾以52年度臺上字第694號民事判例闡釋甚詳,本件系爭商標經智慧財產局准原告註冊登記商標之行政處分,亦拘束民事法院,除非系爭商標經評定撤銷,否則被告無權爭執系爭商標欠缺識別性。7、被告辯稱系爭商標識別性之有無,應以消費者是否均會憑藉「園藝大師」區別商品係來自於代理商或其他真品輸入業者為判斷云云,亦屬無稽,蓋消費者前往原告在各大百貨公司設立瑰珀翠專櫃購買CRABTREE&EVELYN系列商品時,即知購買之商品為正品,享有代理商提供之品質保證及保固服務,此即商品之辨識性,與是否確實知悉代理該產品之原告公司名稱毫無關聯。(五)爰聲明: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3,274,5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被告應連帶負擔費用,將本件民事判決之標題、案號、當事人、案由、主文,以14公分乘5公分之版面登載於中國時報頭版報頭一日。
(一)系爭「園藝大師」商標於註冊時已違反商標法第23條第1項第1款(第5條第2項部分)、第2款及第3款等規定而有同法第50、54條之撤銷原因,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於本件民事訴訟中自不得以系爭商標權對於被告主張權利:1、本件兩造所販售者均為美國品牌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所差異者,僅原告強調自己為Crabtree&Evelyn品牌於臺灣地區之獨家總代理商,故系爭商標識別性之有無,即應以消費者是否均會憑藉「園藝大師」文字記載來區別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係來自於代理商或其他真品輸入業者為判斷。2、無論是總代理商引進之商品或其他平行輸入業者所引進之真品,我國社會大眾、一般消費者均早已習以「園藝」或「園藝大師」中文來稱呼該GARDENERS系列商品,除了原告已在100年3月24日言詞辯論筆錄中自認外,被告亦可自網路上輕易取得佐證資料:(1)不確定張貼之時點是否在原告申請註冊前者:被證7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平行輸入」、「直接購於美國專櫃」的產品,但仍使用「園藝護手乳」作為商品名稱)、被證9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第2頁(賣方所銷售者為「平行輸入」商品,但仍使用「迷你園藝60秒手部護膚組」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0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原裝大陸批發」產品,惟亦使用「園藝護手霜」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1號104buty網站資料(第2頁載明「所有產品均經專人從國外下單訂貨,經由合法平行輸入及正式海關程序空運來台」,但同樣也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被證13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網頁左端已載明「商店都是合法報關平行輸入」,惟仍標識「園藝大師護手霜」)。(2)張貼時點確實早在原告申請註冊以前者:被證12號gomy網路商店資料(第2頁表明「我們的商品是真品平行輸入」,但仍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且由第2頁資料中的「廠商回覆時間2008/2/27」記載以觀,可知該網頁比原告註冊時間早了近兩年)、被證17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自問題7、8、11、12的問與答內容以觀,賣方係自美國平行輸入商品,惟買賣雙方仍均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商品,且時間點係2009/12~2010/11,亦即不論是原告註冊前後,社會上之買賣雙方都是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平行輸入商品)、被證18號雜貨市場網路商店資料(網頁上記載「000000000」、「Gardeners園藝護手霜」、「100%真品,由國外帶回」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平行輸入真品)、被證19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網頁上記載「園藝」、「產品採購自美國紐約瑰柏翠專賣店」、「000000000」、「000000000」、「2010-3-4」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自己平行輸入的真品)、被證20號MadamYang之個人網路部落格(第3頁有網友riko在000000000的評論,並於第4頁表示「Crabtree倒是再美國很便宜我是在outlet買的…護手霜店面是賣$20吧它賣$13的樣子…我都是用園藝的那種…」,足證消費者早在原告註冊前四年就已經使用「園藝」來泛稱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甚至就算是消費者自己直接在美國outlet商店購得的商品,也是以「園藝」兩字稱呼之)、被證21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wmntreasure定居美國並自己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代購販售至臺,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字樣,時間點早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半年)、被證22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kate自美國專櫃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至臺灣,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園藝大師」、「0000000000」、「0000000000」字樣,足證一般大眾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的時間點,至少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兩年多)。3、原告對被證7號、被證9~13、被證17~22,雖以「不應將侵權行為合理化」及「該等網頁所銷售商品未必真是平行輸入真品」回應,惟我國對於商標權是採「註冊主義」,而非「使用主義」,原告直至99年6月間始申請取得系爭商標之商標權,在此之前並未就系爭商標享有專用權,且任何人在99年6月以前均有權自由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來稱呼表彰自己之商品服務,甚至直接作為自己商標使用,被告所提前開證物均是有權、合法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且不論前開銷售網頁上實際銷售者是否為平行輸入真品,該等網路賣家既然已明示自己所銷售者係平行輸入真品,而非臺灣總代理商經銷商品,則該等賣家均已向消費者清楚表明「貨物來源並非原告」之旨,消費者亦無誤認商品來源為原告之可能。社會通念上只是單純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作為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之中文名稱,並非認定凡稱呼「園藝」或「園藝大師」之商品即表彰為原告總經銷代理者。4、智慧財產局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過程中早已對其「是否具備識別性」存有疑竇,惟原告在申請過程中顯然刻意隱匿不利於己資料、故意不告知「網路上早在至少
[ { "issueRef": "28",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3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3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3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9 2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50",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54",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3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4",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自1988年起獲得美國CRABTREE&EVELYNLTD授權,在臺灣地區獨家代理銷售該公司以萃取花果及草本植物精華聞名之香氛及皮膚保養產品。原告將CRABTREE&EVELYN商品引進臺灣後,為提昇消費者對CRABTREE&EVELYN商品之辨識性,乃依各類香氛產品之特性、成分創設中文名稱,其中使用於皮膚及身體用保溼霜、身體乳液、沐浴精等保養商品之「園藝大師」、「春回大地」等商標,早經原告創設使用以推廣產品,已達20年以上,夙富盛名,嗣正式申請經智慧財產局核准,取得商標註冊證第01411639號、註冊證第01411640號商標專用權在案。(二)原告日前發現被告德蔻天然有機產品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德蔻公司)未經原告同意,擅自於其公司網路(網址:http://www.decor99.com/catalog/index.php)使用「園藝大師」、「春回大地」二商標販售CRABTREE&EVELYN之「SUMMER-HILL-HandTherapy」、「GARDENERSHandTherapy」護手霜,致令消費者混淆誤認其所販賣之護手霜為原告代理之產品,原告乃於民國99年7月14日委請律師寄發(99)音律字第0714號律師函,警告被告二人自即日起停止使用相同或近似「春回大地」、「園藝大師」等商標於同類商品,經被告99年7月15日收執無誤,並向原告允諾絕不再使用該二商標。詎被告於99年7月29日、8月19日在其銷售網站竟改以近似「園藝大師」商標之「園藝」販售該系列之護手霜、洗手乳,嚴重侵害原告「園藝大師」商標專用權(下稱系爭商標),違反商標法第29條第2項第3款。(三)被告林西池為被告德蔻公司負責人,未經原告同意,於德蔻公司電子網站使用近似「園藝大師」之商標販售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之護手霜及洗手乳,其中園藝護手霜容量250ML售價新臺幣(下同)650元,園藝洗手乳容量250ML售價383元,園藝護手提籃組售價1150元。依商標法第63條第1項第3款規定,原告以查獲侵害商標權商品之零售單價1500倍之金額計算損害,被告二人應連帶賠償原告3,274,500元(計算方式:〈650+383+1150〉×1500=3,274,500),爰依商標法第61條第1、2項、第63條第1項第3款、公司法第28條,請求如訴之聲明第1項。又被告二人冒用原告「園藝大師」商標,且未於銷售網站及產品包裝加註說明該商品來源與原告無關,致消費者誤認該商品為原告代理,若所售品項品質未達標準、過期或即將過期、或未提供適當之售後服務,均即影響原告信譽,爰依商標法第64條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負擔費用,將侵害商標權情勢之判決內容刊載新聞紙。(四)對被告答辯之陳述:1、原告前向智慧財產局申請「園藝大師」商標註冊登記時,智慧財產局曾於99年2月24日發文(99)慧商0329字第09990126480號函,要求原告說明本件標章使用態樣、非商品說明之具體事證及已取得識別性之證據等。原告於99年3月22日提出商標核駁意見書,向智慧財產局說明,智慧財產局認同是項說明,故「園藝大師」商標終獲審查通過,准原告註冊登記,足證「園藝大師」並非「GARDENERSHandTherapy」之商品說明,且具有商標識別性。2、被告辯稱出售之CRABTREE&EVELYN產品,係真品平行輸入云云,原告否認,原告為CRABTREE&EVELYNLTD在臺灣地區唯一之獨家代理商,被告竟連CRABTREE&EVELYN之中文名稱及商標為「瑰珀翠」皆不知,記載為「瑰柏翠」,又毫未舉證販售之CRABTREE&EVELYN係向CRABTREE&EVELYN購得之真品,憑空指稱販售之商品來源與原告相同,顯無理由。3、退萬步言,縱使被告販售之CRABTREE&EVELYN產品係向原廠購得,惟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HandTherapy」,其產品英文名稱為「GARDENERSHandTherapy」,CRABTREE&EVELYNLTD在全球各地透過代理商銷售,各地區產品名稱、商品名稱,商標、廣告、行銷方式等皆由各地區代理商自行決定,CRABTREE&EVELYN並未干涉。臺灣地區由原告創設該系列產品名稱為「園藝大師」,因此「園藝大師」並非CRABTREE&EVELYNLTD銷售「GARDENERS」系列產品之中文名稱,且該商標權係原告所有,被告未經原告同意不得使用。4、被告辯稱「GARDENERS」之中譯為「花匠」、「園丁」、「園藝工作者」,「園藝」更長年為國內消費者使用,其以中文翻譯使用該名稱,非作商標使用,並未侵犯原告商標權云云,誠屬謬誤:(1)原告早自1983年間,已將CRABTREE&EVELYN產品引進臺灣且為提昇消費者對CRABTREE&EVELYN商品之辨識性,乃依各類產品之特性、成分創設中文名稱,如「GARDENERS」為園藝大師。「SUMMERHILL」為春回大地,此即為表彰商品之標示,並於出售商品貼附中文標示「園藝大師護手霜總代理商兆星有限公司」,「GARDENERS」系列產品以「園藝」、「園藝大師」供消費者辨識,當然係原告20餘年致力行銷推廣之成果。且各系列商品名稱係供消費者辨識、表彰商品,該足供辨識之商品標示,自屬商標,否則瑰珀翠產品數十種以上,消費者如何區別各種商品之差異。臺灣2002年1月1日正式加入WTO前,禁止化妝品平行輸入,國內消費者對CRABTREE&EVELYN各系列產品之認識均係原告努力行銷之成果,而所謂網路銷售者使用「園藝」一詞,縱有其情,亦不過近一、二年來網路購物漸興以後之事,用意則無非剽取原告20餘年來花費大量時間、金錢、精神推廣而來之商標識別性。(2)CRABTREE&EVELYNLTD生產之「GARDENERS」系列產品在臺並無中文名稱,倘被告確係向CRABTREE&EVELYN購買「GARDENERS」系列產品,應自行創設該系列產品名稱,豈有冒用類似原告專用之「園藝大師」商標銷售之理?實則,被告明知無權使用「園藝大師」或「園藝」商標於「GARDENERS」系列商品,乃於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後,始於網站銷售GARDENERS系列產品移除「園藝」標示該商品,且未以任何中文標示該商品,足證被告辯稱「園藝」非作商標使用,與事實不符。5、被告主張在公司網頁最末一行已標示該公司銷售商品係平行輸入,消費者並無誤認產品為原告代理銷售之虞云云,觀諸被告公司網頁最末一行雖有平行輸入等文字,惟該文字字體過小且並未標示在適當位置,一般消費者選購商品時,直接在商品分類點選商品,根本難以注意該行文字之存在,消費者於網路購買商品時,仍有誤以該商品來源出自原告公司之虞。況查,標示平行輸入與否,並不影響商標權侵害行為之成立。6、被告辯稱系爭商標依法應予撤銷云云,誠屬謬誤,民事法院應受行政處分之拘束,最高法院曾以52年度臺上字第694號民事判例闡釋甚詳,本件系爭商標經智慧財產局准原告註冊登記商標之行政處分,亦拘束民事法院,除非系爭商標經評定撤銷,否則被告無權爭執系爭商標欠缺識別性。7、被告辯稱系爭商標識別性之有無,應以消費者是否均會憑藉「園藝大師」區別商品係來自於代理商或其他真品輸入業者為判斷云云,亦屬無稽,蓋消費者前往原告在各大百貨公司設立瑰珀翠專櫃購買CRABTREE&EVELYN系列商品時,即知購買之商品為正品,享有代理商提供之品質保證及保固服務,此即商品之辨識性,與是否確實知悉代理該產品之原告公司名稱毫無關聯。(五)爰聲明: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3,274,5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被告應連帶負擔費用,將本件民事判決之標題、案號、當事人、案由、主文,以14公分乘5公分之版面登載於中國時報頭版報頭一日。
(一)系爭「園藝大師」商標於註冊時已違反商標法第23條第1項第1款(第5條第2項部分)、第2款及第3款等規定而有同法第50、54條之撤銷原因,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於本件民事訴訟中自不得以系爭商標權對於被告主張權利:1、本件兩造所販售者均為美國品牌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所差異者,僅原告強調自己為Crabtree&Evelyn品牌於臺灣地區之獨家總代理商,故系爭商標識別性之有無,即應以消費者是否均會憑藉「園藝大師」文字記載來區別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係來自於代理商或其他真品輸入業者為判斷。2、無論是總代理商引進之商品或其他平行輸入業者所引進之真品,我國社會大眾、一般消費者均早已習以「園藝」或「園藝大師」中文來稱呼該GARDENERS系列商品,除了原告已在100年3月24日言詞辯論筆錄中自認外,被告亦可自網路上輕易取得佐證資料:(1)不確定張貼之時點是否在原告申請註冊前者:被證7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平行輸入」、「直接購於美國專櫃」的產品,但仍使用「園藝護手乳」作為商品名稱)、被證9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第2頁(賣方所銷售者為「平行輸入」商品,但仍使用「迷你園藝60秒手部護膚組」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0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原裝大陸批發」產品,惟亦使用「園藝護手霜」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1號104buty網站資料(第2頁載明「所有產品均經專人從國外下單訂貨,經由合法平行輸入及正式海關程序空運來台」,但同樣也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被證13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網頁左端已載明「商店都是合法報關平行輸入」,惟仍標識「園藝大師護手霜」)。(2)張貼時點確實早在原告申請註冊以前者:被證12號gomy網路商店資料(第2頁表明「我們的商品是真品平行輸入」,但仍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且由第2頁資料中的「廠商回覆時間2008/2/27」記載以觀,可知該網頁比原告註冊時間早了近兩年)、被證17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自問題7、8、11、12的問與答內容以觀,賣方係自美國平行輸入商品,惟買賣雙方仍均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商品,且時間點係2009/12~2010/11,亦即不論是原告註冊前後,社會上之買賣雙方都是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平行輸入商品)、被證18號雜貨市場網路商店資料(網頁上記載「000000000」、「Gardeners園藝護手霜」、「100%真品,由國外帶回」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平行輸入真品)、被證19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網頁上記載「園藝」、「產品採購自美國紐約瑰柏翠專賣店」、「000000000」、「000000000」、「2010-3-4」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自己平行輸入的真品)、被證20號MadamYang之個人網路部落格(第3頁有網友riko在000000000的評論,並於第4頁表示「Crabtree倒是再美國很便宜我是在outlet買的…護手霜店面是賣$20吧它賣$13的樣子…我都是用園藝的那種…」,足證消費者早在原告註冊前四年就已經使用「園藝」來泛稱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甚至就算是消費者自己直接在美國outlet商店購得的商品,也是以「園藝」兩字稱呼之)、被證21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wmntreasure定居美國並自己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代購販售至臺,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字樣,時間點早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半年)、被證22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kate自美國專櫃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至臺灣,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園藝大師」、「0000000000」、「0000000000」字樣,足證一般大眾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的時間點,至少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兩年多)。3、原告對被證7號、被證9~13、被證17~22,雖以「不應將侵權行為合理化」及「該等網頁所銷售商品未必真是平行輸入真品」回應,惟我國對於商標權是採「註冊主義」,而非「使用主義」,原告直至99年6月間始申請取得系爭商標之商標權,在此之前並未就系爭商標享有專用權,且任何人在99年6月以前均有權自由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來稱呼表彰自己之商品服務,甚至直接作為自己商標使用,被告所提前開證物均是有權、合法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且不論前開銷售網頁上實際銷售者是否為平行輸入真品,該等網路賣家既然已明示自己所銷售者係平行輸入真品,而非臺灣總代理商經銷商品,則該等賣家均已向消費者清楚表明「貨物來源並非原告」之旨,消費者亦無誤認商品來源為原告之可能。社會通念上只是單純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作為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之中文名稱,並非認定凡稱呼「園藝」或「園藝大師」之商品即表彰為原告總經銷代理者。4、智慧財產局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過程中早已對其「是否具備識別性」存有疑竇,惟原告在申請過程中顯然刻意隱匿不利於己資料、故意不告知「網路上早在至少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為設計第D159799號「木雕佛聯」(下稱系爭專利)專利權人,專利期間自民國103年4月11日至114年7月14日止。被告所販賣之「佛道禪心(素面)木雕佛聯(規格107cm×107cm)」(下稱系爭產品)侵害原告系爭專利之專利權,爰依專利法第136條第1項、第142條準用第96條第1、2項、第97條第1項第2款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以系爭產品販售價格新臺幣(下同)18,000/幅為據,若以毛利9000元/幅,每月可銷售5幅,及仿銷行為2年計算,則被告因侵害行為可獲得之利益至少超過100萬元(計算式:9,000×5×24=1,080,000),乃請求被告給付100萬元及法定利息如訴之聲明第1項。(二)系爭專利為一種安裝配置在佛堂處的佛聯,系爭產品為木雕佛聯並安裝配置在佛堂處,兩者均設置在佛堂處,以提昇佛堂之整體美觀及藝術感,用途相同,二者實為相同物品。又就二者外觀造型直接觀察,佛聯左右兩側主要視覺均呈現有位在中央的U型式樣及環繞位在內、外側的立體雕刻窗花格圖樣及呈浮雕式字型,且均具有一厚度的木板經雷射雕刻而成,木板製成立體雕刻浮突狀花格圖樣及經文字體與兩側頂部有浮突狀花格,每一部分的形狀花紋係呈現U型式樣,U型式樣外側並搭配以立體雕刻成型的經文字體,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之整體的視覺印象沒有明顯差異。縱有「U型式樣內的花格為立體雕刻浮突狀」、「經文字體的頂部配置有立體雕刻浮突狀花格」、「系爭產品右側面積大於左側面積」、「系爭產品無如系爭專利之鏤空部分」,但不足影響普通消費者會將系爭產品誤認為系爭專利產品,而足判斷系爭產品侵害系爭專利。(三)系爭產品的整體外觀造型包括有:由具有一厚度的木板經雷射雕刻技術製作而成;包括有兩部分,右側部分的面積大於位在左側的面積,每一部分均在木板製作成立體雕刻浮突狀花格圖樣及各字型呈浮雕形式;每一部分的形狀花紋係呈現U型式樣;在U型式樣的外側搭配以立體雕刻成型的經文字體且兩側頂部配置有立體雕刻浮突狀花格,在內側搭配有圓形的立體雕刻浮突狀花格。反觀引證文獻的圖式所呈現的佛聯外觀形狀與系爭產品比對,引證文獻圖式與系爭產品之間沒有相同或近似之處,外觀形狀有明顯不同,系爭產品不適用先前技藝阻卻。(四)被告所提證據1至3,其中證據1所揭示的雷射陽刻心經內容、證據2、3所揭示佛聯有不同大小尺寸的板體及在板體上具有圖樣及經文的內容,均未揭露系爭專利在U型式樣的外側搭配以立體雕刻成型的經文字體,且兩側頂部配置有立體雕刻浮突狀花格,並於內側搭配有圓形的立體雕刻浮突狀花格等造型特徵,均不足證明系爭專利不具有新穎性。再者,證據1、2、3的圖式相同,僅勉強看出為一佛聯及有兩大小不同板體上有圖樣及經文等內容,所屬技藝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證據1、2、3的先前技術,並參酌申請時之通常知識,仍然無法易於思及,而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創作性。(五)聲明:①被告應至少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②被告不得再行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中華民國設計第D159799號「木雕佛聯」專利權之物品及其他侵害該專利權之行為。③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一)系爭「園藝大師」商標於註冊時已違反商標法第23條第1項第1款(第5條第2項部分)、第2款及第3款等規定而有同法第50、54條之撤銷原因,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於本件民事訴訟中自不得以系爭商標權對於被告主張權利:1、本件兩造所販售者均為美國品牌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所差異者,僅原告強調自己為Crabtree&Evelyn品牌於臺灣地區之獨家總代理商,故系爭商標識別性之有無,即應以消費者是否均會憑藉「園藝大師」文字記載來區別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係來自於代理商或其他真品輸入業者為判斷。2、無論是總代理商引進之商品或其他平行輸入業者所引進之真品,我國社會大眾、一般消費者均早已習以「園藝」或「園藝大師」中文來稱呼該GARDENERS系列商品,除了原告已在100年3月24日言詞辯論筆錄中自認外,被告亦可自網路上輕易取得佐證資料:(1)不確定張貼之時點是否在原告申請註冊前者:被證7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平行輸入」、「直接購於美國專櫃」的產品,但仍使用「園藝護手乳」作為商品名稱)、被證9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第2頁(賣方所銷售者為「平行輸入」商品,但仍使用「迷你園藝60秒手部護膚組」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0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原裝大陸批發」產品,惟亦使用「園藝護手霜」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1號104buty網站資料(第2頁載明「所有產品均經專人從國外下單訂貨,經由合法平行輸入及正式海關程序空運來台」,但同樣也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被證13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網頁左端已載明「商店都是合法報關平行輸入」,惟仍標識「園藝大師護手霜」)。(2)張貼時點確實早在原告申請註冊以前者:被證12號gomy網路商店資料(第2頁表明「我們的商品是真品平行輸入」,但仍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且由第2頁資料中的「廠商回覆時間2008/2/27」記載以觀,可知該網頁比原告註冊時間早了近兩年)、被證17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自問題7、8、11、12的問與答內容以觀,賣方係自美國平行輸入商品,惟買賣雙方仍均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商品,且時間點係2009/12~2010/11,亦即不論是原告註冊前後,社會上之買賣雙方都是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平行輸入商品)、被證18號雜貨市場網路商店資料(網頁上記載「000000000」、「Gardeners園藝護手霜」、「100%真品,由國外帶回」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平行輸入真品)、被證19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網頁上記載「園藝」、「產品採購自美國紐約瑰柏翠專賣店」、「000000000」、「000000000」、「2010-3-4」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自己平行輸入的真品)、被證20號MadamYang之個人網路部落格(第3頁有網友riko在000000000的評論,並於第4頁表示「Crabtree倒是再美國很便宜我是在outlet買的…護手霜店面是賣$20吧它賣$13的樣子…我都是用園藝的那種…」,足證消費者早在原告註冊前四年就已經使用「園藝」來泛稱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甚至就算是消費者自己直接在美國outlet商店購得的商品,也是以「園藝」兩字稱呼之)、被證21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wmntreasure定居美國並自己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代購販售至臺,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字樣,時間點早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半年)、被證22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kate自美國專櫃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至臺灣,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園藝大師」、「0000000000」、「0000000000」字樣,足證一般大眾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的時間點,至少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兩年多)。3、原告對被證7號、被證9~13、被證17~22,雖以「不應將侵權行為合理化」及「該等網頁所銷售商品未必真是平行輸入真品」回應,惟我國對於商標權是採「註冊主義」,而非「使用主義」,原告直至99年6月間始申請取得系爭商標之商標權,在此之前並未就系爭商標享有專用權,且任何人在99年6月以前均有權自由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來稱呼表彰自己之商品服務,甚至直接作為自己商標使用,被告所提前開證物均是有權、合法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且不論前開銷售網頁上實際銷售者是否為平行輸入真品,該等網路賣家既然已明示自己所銷售者係平行輸入真品,而非臺灣總代理商經銷商品,則該等賣家均已向消費者清楚表明「貨物來源並非原告」之旨,消費者亦無誤認商品來源為原告之可能。社會通念上只是單純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作為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之中文名稱,並非認定凡稱呼「園藝」或「園藝大師」之商品即表彰為原告總經銷代理者。4、智慧財產局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過程中早已對其「是否具備識別性」存有疑竇,惟原告在申請過程中顯然刻意隱匿不利於己資料、故意不告知「網路上早在至少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3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4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排除侵害商標權行為等
(一)本件背景事實:1.原告係成立於67年,主要業務為總代理國外知名藥廠之藥品,在台灣醫院、藥房、診所進行推廣及銷售等工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為SchwabePharmaceutical(許偉伯藥廠)位於德國,係全世界最大「天然植物藥」藥廠,其自行研發之產品有4種:Cerenin(銀杏葉抽取物)之針劑、滴劑、片劑、Neuroplant(聖約翰草抽取物)之片劑、Crataegutt(歐、山渣抽取物)之滴劑、片劑、Venoplant(七葉樹抽取物)之片劑,尤其以「銀杏葉」日產量75,000,000錠而言,堪稱為全世界最成功之植物性藥物,業經原告代理引進台灣銷售多年,並在台建立品牌「循利寧膜衣錠」(英文品名:CERENINFILM-COATEDTABLETS,衛署藥輸字第016451號,原證1,下稱原告產品),而成為在台灣地區治療末梢血行障礙之指標性產品(原證2)。原告並為商標註冊號00000000「循利寧」文及圖文商標(原證3,下稱據爭商標,如本判決附圖一所示)之商標權人,前經原告於94年8月1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核准註冊取得商標專用權,權利期間為自94年8月1日起至114年7月31日止,指定使用於「西藥、血液循環改善藥劑」。2.原告為行銷據爭商標之產品,聘請知名藝人為「循利寧」及原告旗下其他產品拍攝廣告(網址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WBbcz6jXSdEpoItoMggGQ/),並於各大網路平台通路開設賣場進行行銷與販售,且於各大藥局及公車、電視均有原告為行銷據爭商標之產品廣告。又據爭商標已成為智慧局所編列為「近5年著名商標名錄及案件彙編」之名冊中(詳參智慧局網址:https://www.tipo.gov.tw/ct.asp?xItem=569025&ctNode=7746&mp=1)。(二)被告天承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承公司,法定代理人為被告蔡懷德)公開販售其生產製造之「循易寧錠」(下稱系爭產品),不法侵害原告之商標權:1.經查,本件據爭商標係由「循利寧」等3個中文字所組成,為原告所自創,並無特定之字義,可知據爭商標為原告運用智慧獨創所得,非沿用既有詞彙或事物之獨創性標識,予消費者之印象深刻,其商標識別性極強,應堪予認定。2.原告日前於網路平台「Yahoo奇摩拍賣」上發現,被告天承公司所生產製造之系爭產品,竟由帳號為「Z0000000000」(原證4)、「Z0000000000」(原證5)之網友,分別架設「°☆Beauty網路藥妝☆°」、「小喬健康管理站」等網路賣場,刊登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前者並以「【循易寧錠100顆】2盒免運費」為標題,後者則以「循易寧錠100s送清寶EPA.DHA膠囊30粒」為標題,公開銷售予一般瀏覽該網路賣場之不特定消費大眾外,被告天承公司亦於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桃園市蘆竹區、新北市淡水區等地,以「天康連鎖藥局」為名義,開設實體藥局,販售系爭產品及其他各類藥品,顯見被告公司係以行銷為目的,於公開購物網站,使不特定消費者得以瀏覽上開網頁而購買取得系爭產品,亦堪為認定。3.嗣後,經消費者分別於上開兩個網路賣場購得系爭產品後,發現被告天承公司對外以「循易寧錠(銀杏)食品」(下稱據爭標識)為系爭產品之標識品名(原證6、7),並為顯著使用,除陳列於上開被告蔡懷德開設之「天康連鎖藥局」而對外公開販售外,亦於各大網路購物平台發現有開設網路賣場,刊登系爭標識圖樣之產品包裝及實物照片,販售予瀏覽該網頁之不特定第三人。是被告天承公司所販售之系爭產品,使用系爭標識確實用於商品、包裝及廣告上,均足以使消費者認識其為表彰商品服務來源之標示,且係出於行銷目的為之,自構成商標法所稱商標之使用無誤。4.又查,被告天承公司對外販售有「循易寧錠(銀杏)食品」標識(下稱系爭標識)之系爭產品,與據爭商標「循利寧」相較,均含中文第1字「循」、第3字「寧」等2字,且據爭標識第2字「易」字與據爭商標「循利寧」第2字「利」字,二者發音相彷且均列為第2字之處;又系爭產品「循易寧錠」亦有「錠」字列於字尾,亦與原告合法代理之藥品「循利寧膜衣錠」將「錠」列於字尾相彷,故上開二者整體外觀予人印象極為相彷,應屬構成近似之商標。5.再者,原告產品係指定使用於西藥、血液循環改善藥劑,及末梢血行障礙輔助治療之藥品,與系爭產品,其在外包裝上載明「(銀杏)食品」等,成份亦顯示為:「銀杏果,…」等文字,亦係具有達到改善末梢血行障礙及腦血管循環不良等問題之功能,二者商品性質同一或高度類似,一般消費者極可能會誤認二商標之商品來自同一來源,或誤認二商標之使用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足認系爭產品之系爭標識與據爭商標間,有使相關消費者發生混淆誤認之虞。6.從而,被告天承公司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下,以行銷為目的,於性質上為高度類似之藥品,使用近似於據爭商標,有致一般消費大眾混淆誤認之虞,已侵害原告之商標權,且侵害原告受公平交易法所保障之表徵,已違反商標法第68條第3款、公平交易法第22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應堪予認定。(三)據爭商標是否為商標法第70條第1款所定著名商標,被告行為有致減損據爭商標之識別性或信譽之虞:1.經查,原告為行銷所代理之「循利寧膜衣錠」、「循利寧滴劑」等產品,自102年間起,於各大電視媒體刊登廣告,分別有循利寧聚餐篇、問題篇、孫子篇、火災篇,甚至於107年1月亦邀請臺灣本土知名男演員、金鐘獎得主陳慕義擔綱廣告主角(循利寧煮水篇)(原證8),故原告為行銷系爭商標之上開產品,邀請知名演員配合演出,而投入大量廣告行銷費用;原告更自101年間起,即於各大電視媒體刊登廣告;亦於大台北地區各大主要公車路線,於公車車身上刊登廣告;亦於台北大眾捷運刊登燈箱廣告;並於主要各大電視媒體如台視、中視、華視三台、三立台灣台、三立都會台、FOX體育台、衛視中文台、TVBS、東森電影台、東森綜合台、民視新聞台、GTV、緯來綜合台、中天新聞台、國家地理頻道等媒體,刊登播放大量電視廣告,近三年即自105年1月起至107年12月止,播放檔次高達5萬8千檔以上,總共投入亦有近億上千萬元之廣告費用;且尚有知名綜藝電視節目「全民最大黨」以據爭商標及前述原告所託播之廣告內容,模仿據爭商標及廣告內容(原證9),顯見原告所註冊「循利寧」據爭商標及其相關原告產品,均廣為一般消費大眾所熟知,且原告刊登之廣告亦深入人心,令大眾深刻印象,以致於當年以模仿戲劇為名之電視節目,亦挑選原告相關廣告作為其模仿之主題;再者,據爭商標亦為智慧局所編列之「近5年著名商標名錄及案件彙編」之名冊中(原證10,本院卷第189頁)(網址:https://www.tipo.gov.tw/lp.asp?CtNode=7866&CtUnit=3810&BaseDSD=7&mp=1)。準此,堪認據爭商標屬著名商標無疑。2.而系爭產品所使用之系爭標識,與據爭商標屬構成近似之商標,業如前述,雖系爭產品其在外包裝上載明「(銀杏)食品」文字,而與原告產品為藥品不同,惟查,被告公司之系爭產品為「錠」狀,亦與原告產品之藥品類型為「錠狀」(原證1)相仿,且此二者產品均為消費者口服之產品,顯見二者性質上均為「高度類似之商品」。況且,被告蔡懷德所經營之天康連鎖藥局亦陳列系爭產品於公開架上,顯見向藥局購買此二者產品之消費者亦有重疊,故渠等產品間之性質、外型均極為相似,且購買之對象、場所亦多所重疊,堪認一般消費者極可能會誤認上開二者產品來自同一來源,或誤認上開商品之銷售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足認系爭產品與原告產品間,有使相關消費者發生混淆誤認之虞;又系爭產品與原告產品均為內服藥品或食品,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倘若一般消費者誤認被告公司所生產製造之系爭產品為原告授權生產,且嗣後發生一般消費者食用系爭產品後,而有任何不適之情形,亦有減損原告公司信譽之虞。(四)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3項、公平交易法第30條、民法第184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等規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165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並依商標法第69條第1、2項、公平交易法第29條及第33條等規定,請求排除侵害、銷毀及登報道歉,為有理由: 1.損害賠償部分:查原告為據爭商標之商標權人,且據爭商標為著名商標,被告天承公司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以行銷為目的使用近似於據爭商標之系爭標識為其食品名稱,屬商標使用,並有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及減損據爭商標之識別性及信譽之虞,而侵害據爭商標之商標權,已如前述,原告自受有損害;又經原告向主管機關查詢,並無被告天承公司以系爭產品申請審核通過為健康食品或膠囊錠狀食品之資料(原證11),顯見被告天承公司於取得相關健康食品許可證以前,原告業已取得據爭商標之專屬權利,故被告天承公司於使用「循易寧」字樣為其食品名稱以前,顯未盡其查證義務,即向一般消費大眾銷售系爭產品,除有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之相關規定外,亦堪認被告天承公司有侵害原告商標權之故意存在。是被告天承公司上開行為已違反商標法68條第3款、第70條第1款規定,而被告蔡懷德為被告天承公司之負責人,對於被告公司業務上之執行有侵害原告之商標權,則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3項、公平交易法第30條、民法第184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即屬有據。又依原證7之公證書可知,系爭產品3件之售價總計為3,300元,故每盒單價即為1,100元,依上開商標法第71條第3款規定,就本件系爭產品之零售單價為1,100元,則原告自得向被告請求連帶給付該單價之1,500倍,即165萬元(計算式:1,100元×1,500倍=165萬元)之損害賠償。2.排除侵害、銷毀及登報道歉部分:被告天承公司確有侵害原告之商標權,業如前述,又原告係於106年10月間發現被告天承公司有上開侵害據爭商標權之行為,有原證4至7之公證書可佐,顯見被告天承公司持續侵害原告商標權,且亦有繼續侵害之可能性存在。從而,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1項、公平交易法第29條及第33條規定,請求被告天承公司不得使用含有相同或類似於「循利寧」字樣之廣告、網頁或或其他行銷物件,或從事其他為行銷目的而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請求,及請求被告將本件判決書案號、當事人欄、案由欄及判決主文內文,以新細明體10號字體刊載於蘋果日報全國頭版下半頁1日;另依商標法第69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天承公司應將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之文字或圖樣於同一或類似「錠狀」之健康食品及其實體或電子之廣告、招牌、宣傳品、仿單、外盒銷毀或刪除,均屬有據,應予准許。(五)並聲明:1.被告天承公司與被告蔡懷德應連帶給付原告16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被告天承公司不得使用含有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廣告、網頁或其他行銷物件,或從事其他為行銷目的而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行為。3.被告天承公司應將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之文字或圖樣於同一或類似「錠狀」之健康食品及其實體或電子之廣告、招牌、宣傳品、仿單、外盒銷毀或刪除。4.被告天承公司應將本件判決書案號、當事人欄、案由欄及判決主文內文,以新細明體10號字體刊載於蘋果日報全國頭版下半頁1日。5.第一項聲明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6.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一)系爭「園藝大師」商標於註冊時已違反商標法第23條第1項第1款(第5條第2項部分)、第2款及第3款等規定而有同法第50、54條之撤銷原因,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於本件民事訴訟中自不得以系爭商標權對於被告主張權利:1、本件兩造所販售者均為美國品牌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所差異者,僅原告強調自己為Crabtree&Evelyn品牌於臺灣地區之獨家總代理商,故系爭商標識別性之有無,即應以消費者是否均會憑藉「園藝大師」文字記載來區別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係來自於代理商或其他真品輸入業者為判斷。2、無論是總代理商引進之商品或其他平行輸入業者所引進之真品,我國社會大眾、一般消費者均早已習以「園藝」或「園藝大師」中文來稱呼該GARDENERS系列商品,除了原告已在100年3月24日言詞辯論筆錄中自認外,被告亦可自網路上輕易取得佐證資料:(1)不確定張貼之時點是否在原告申請註冊前者:被證7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平行輸入」、「直接購於美國專櫃」的產品,但仍使用「園藝護手乳」作為商品名稱)、被證9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第2頁(賣方所銷售者為「平行輸入」商品,但仍使用「迷你園藝60秒手部護膚組」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0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原裝大陸批發」產品,惟亦使用「園藝護手霜」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1號104buty網站資料(第2頁載明「所有產品均經專人從國外下單訂貨,經由合法平行輸入及正式海關程序空運來台」,但同樣也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被證13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網頁左端已載明「商店都是合法報關平行輸入」,惟仍標識「園藝大師護手霜」)。(2)張貼時點確實早在原告申請註冊以前者:被證12號gomy網路商店資料(第2頁表明「我們的商品是真品平行輸入」,但仍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且由第2頁資料中的「廠商回覆時間2008/2/27」記載以觀,可知該網頁比原告註冊時間早了近兩年)、被證17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自問題7、8、11、12的問與答內容以觀,賣方係自美國平行輸入商品,惟買賣雙方仍均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商品,且時間點係2009/12~2010/11,亦即不論是原告註冊前後,社會上之買賣雙方都是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平行輸入商品)、被證18號雜貨市場網路商店資料(網頁上記載「000000000」、「Gardeners園藝護手霜」、「100%真品,由國外帶回」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平行輸入真品)、被證19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網頁上記載「園藝」、「產品採購自美國紐約瑰柏翠專賣店」、「000000000」、「000000000」、「2010-3-4」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自己平行輸入的真品)、被證20號MadamYang之個人網路部落格(第3頁有網友riko在000000000的評論,並於第4頁表示「Crabtree倒是再美國很便宜我是在outlet買的…護手霜店面是賣$20吧它賣$13的樣子…我都是用園藝的那種…」,足證消費者早在原告註冊前四年就已經使用「園藝」來泛稱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甚至就算是消費者自己直接在美國outlet商店購得的商品,也是以「園藝」兩字稱呼之)、被證21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wmntreasure定居美國並自己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代購販售至臺,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字樣,時間點早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半年)、被證22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kate自美國專櫃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至臺灣,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園藝大師」、「0000000000」、「0000000000」字樣,足證一般大眾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的時間點,至少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兩年多)。3、原告對被證7號、被證9~13、被證17~22,雖以「不應將侵權行為合理化」及「該等網頁所銷售商品未必真是平行輸入真品」回應,惟我國對於商標權是採「註冊主義」,而非「使用主義」,原告直至99年6月間始申請取得系爭商標之商標權,在此之前並未就系爭商標享有專用權,且任何人在99年6月以前均有權自由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來稱呼表彰自己之商品服務,甚至直接作為自己商標使用,被告所提前開證物均是有權、合法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且不論前開銷售網頁上實際銷售者是否為平行輸入真品,該等網路賣家既然已明示自己所銷售者係平行輸入真品,而非臺灣總代理商經銷商品,則該等賣家均已向消費者清楚表明「貨物來源並非原告」之旨,消費者亦無誤認商品來源為原告之可能。社會通念上只是單純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作為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之中文名稱,並非認定凡稱呼「園藝」或「園藝大師」之商品即表彰為原告總經銷代理者。4、智慧財產局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過程中早已對其「是否具備識別性」存有疑竇,惟原告在申請過程中顯然刻意隱匿不利於己資料、故意不告知「網路上早在至少
[ { "issueRef": "23",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2 1 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2 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9",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3",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5",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5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5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0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6", "lawName": "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 }, { "issueRef": "17", "lawName":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 ]
專利權移轉登記
(一)本件背景事實:1.原告係成立於67年,主要業務為總代理國外知名藥廠之藥品,在台灣醫院、藥房、診所進行推廣及銷售等工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為SchwabePharmaceutical(許偉伯藥廠)位於德國,係全世界最大「天然植物藥」藥廠,其自行研發之產品有4種:Cerenin(銀杏葉抽取物)之針劑、滴劑、片劑、Neuroplant(聖約翰草抽取物)之片劑、Crataegutt(歐、山渣抽取物)之滴劑、片劑、Venoplant(七葉樹抽取物)之片劑,尤其以「銀杏葉」日產量75,000,000錠而言,堪稱為全世界最成功之植物性藥物,業經原告代理引進台灣銷售多年,並在台建立品牌「循利寧膜衣錠」(英文品名:CERENINFILM-COATEDTABLETS,衛署藥輸字第016451號,原證1,下稱原告產品),而成為在台灣地區治療末梢血行障礙之指標性產品(原證2)。原告並為商標註冊號00000000「循利寧」文及圖文商標(原證3,下稱據爭商標,如本判決附圖一所示)之商標權人,前經原告於94年8月1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核准註冊取得商標專用權,權利期間為自94年8月1日起至114年7月31日止,指定使用於「西藥、血液循環改善藥劑」。2.原告為行銷據爭商標之產品,聘請知名藝人為「循利寧」及原告旗下其他產品拍攝廣告(網址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WBbcz6jXSdEpoItoMggGQ/),並於各大網路平台通路開設賣場進行行銷與販售,且於各大藥局及公車、電視均有原告為行銷據爭商標之產品廣告。又據爭商標已成為智慧局所編列為「近5年著名商標名錄及案件彙編」之名冊中(詳參智慧局網址:https://www.tipo.gov.tw/ct.asp?xItem=569025&ctNode=7746&mp=1)。(二)被告天承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承公司,法定代理人為被告蔡懷德)公開販售其生產製造之「循易寧錠」(下稱系爭產品),不法侵害原告之商標權:1.經查,本件據爭商標係由「循利寧」等3個中文字所組成,為原告所自創,並無特定之字義,可知據爭商標為原告運用智慧獨創所得,非沿用既有詞彙或事物之獨創性標識,予消費者之印象深刻,其商標識別性極強,應堪予認定。2.原告日前於網路平台「Yahoo奇摩拍賣」上發現,被告天承公司所生產製造之系爭產品,竟由帳號為「Z0000000000」(原證4)、「Z0000000000」(原證5)之網友,分別架設「°☆Beauty網路藥妝☆°」、「小喬健康管理站」等網路賣場,刊登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前者並以「【循易寧錠100顆】2盒免運費」為標題,後者則以「循易寧錠100s送清寶EPA.DHA膠囊30粒」為標題,公開銷售予一般瀏覽該網路賣場之不特定消費大眾外,被告天承公司亦於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桃園市蘆竹區、新北市淡水區等地,以「天康連鎖藥局」為名義,開設實體藥局,販售系爭產品及其他各類藥品,顯見被告公司係以行銷為目的,於公開購物網站,使不特定消費者得以瀏覽上開網頁而購買取得系爭產品,亦堪為認定。3.嗣後,經消費者分別於上開兩個網路賣場購得系爭產品後,發現被告天承公司對外以「循易寧錠(銀杏)食品」(下稱據爭標識)為系爭產品之標識品名(原證6、7),並為顯著使用,除陳列於上開被告蔡懷德開設之「天康連鎖藥局」而對外公開販售外,亦於各大網路購物平台發現有開設網路賣場,刊登系爭標識圖樣之產品包裝及實物照片,販售予瀏覽該網頁之不特定第三人。是被告天承公司所販售之系爭產品,使用系爭標識確實用於商品、包裝及廣告上,均足以使消費者認識其為表彰商品服務來源之標示,且係出於行銷目的為之,自構成商標法所稱商標之使用無誤。4.又查,被告天承公司對外販售有「循易寧錠(銀杏)食品」標識(下稱系爭標識)之系爭產品,與據爭商標「循利寧」相較,均含中文第1字「循」、第3字「寧」等2字,且據爭標識第2字「易」字與據爭商標「循利寧」第2字「利」字,二者發音相彷且均列為第2字之處;又系爭產品「循易寧錠」亦有「錠」字列於字尾,亦與原告合法代理之藥品「循利寧膜衣錠」將「錠」列於字尾相彷,故上開二者整體外觀予人印象極為相彷,應屬構成近似之商標。5.再者,原告產品係指定使用於西藥、血液循環改善藥劑,及末梢血行障礙輔助治療之藥品,與系爭產品,其在外包裝上載明「(銀杏)食品」等,成份亦顯示為:「銀杏果,…」等文字,亦係具有達到改善末梢血行障礙及腦血管循環不良等問題之功能,二者商品性質同一或高度類似,一般消費者極可能會誤認二商標之商品來自同一來源,或誤認二商標之使用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足認系爭產品之系爭標識與據爭商標間,有使相關消費者發生混淆誤認之虞。6.從而,被告天承公司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下,以行銷為目的,於性質上為高度類似之藥品,使用近似於據爭商標,有致一般消費大眾混淆誤認之虞,已侵害原告之商標權,且侵害原告受公平交易法所保障之表徵,已違反商標法第68條第3款、公平交易法第22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應堪予認定。(三)據爭商標是否為商標法第70條第1款所定著名商標,被告行為有致減損據爭商標之識別性或信譽之虞:1.經查,原告為行銷所代理之「循利寧膜衣錠」、「循利寧滴劑」等產品,自102年間起,於各大電視媒體刊登廣告,分別有循利寧聚餐篇、問題篇、孫子篇、火災篇,甚至於107年1月亦邀請臺灣本土知名男演員、金鐘獎得主陳慕義擔綱廣告主角(循利寧煮水篇)(原證8),故原告為行銷系爭商標之上開產品,邀請知名演員配合演出,而投入大量廣告行銷費用;原告更自101年間起,即於各大電視媒體刊登廣告;亦於大台北地區各大主要公車路線,於公車車身上刊登廣告;亦於台北大眾捷運刊登燈箱廣告;並於主要各大電視媒體如台視、中視、華視三台、三立台灣台、三立都會台、FOX體育台、衛視中文台、TVBS、東森電影台、東森綜合台、民視新聞台、GTV、緯來綜合台、中天新聞台、國家地理頻道等媒體,刊登播放大量電視廣告,近三年即自105年1月起至107年12月止,播放檔次高達5萬8千檔以上,總共投入亦有近億上千萬元之廣告費用;且尚有知名綜藝電視節目「全民最大黨」以據爭商標及前述原告所託播之廣告內容,模仿據爭商標及廣告內容(原證9),顯見原告所註冊「循利寧」據爭商標及其相關原告產品,均廣為一般消費大眾所熟知,且原告刊登之廣告亦深入人心,令大眾深刻印象,以致於當年以模仿戲劇為名之電視節目,亦挑選原告相關廣告作為其模仿之主題;再者,據爭商標亦為智慧局所編列之「近5年著名商標名錄及案件彙編」之名冊中(原證10,本院卷第189頁)(網址:https://www.tipo.gov.tw/lp.asp?CtNode=7866&CtUnit=3810&BaseDSD=7&mp=1)。準此,堪認據爭商標屬著名商標無疑。2.而系爭產品所使用之系爭標識,與據爭商標屬構成近似之商標,業如前述,雖系爭產品其在外包裝上載明「(銀杏)食品」文字,而與原告產品為藥品不同,惟查,被告公司之系爭產品為「錠」狀,亦與原告產品之藥品類型為「錠狀」(原證1)相仿,且此二者產品均為消費者口服之產品,顯見二者性質上均為「高度類似之商品」。況且,被告蔡懷德所經營之天康連鎖藥局亦陳列系爭產品於公開架上,顯見向藥局購買此二者產品之消費者亦有重疊,故渠等產品間之性質、外型均極為相似,且購買之對象、場所亦多所重疊,堪認一般消費者極可能會誤認上開二者產品來自同一來源,或誤認上開商品之銷售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足認系爭產品與原告產品間,有使相關消費者發生混淆誤認之虞;又系爭產品與原告產品均為內服藥品或食品,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倘若一般消費者誤認被告公司所生產製造之系爭產品為原告授權生產,且嗣後發生一般消費者食用系爭產品後,而有任何不適之情形,亦有減損原告公司信譽之虞。(四)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3項、公平交易法第30條、民法第184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等規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165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並依商標法第69條第1、2項、公平交易法第29條及第33條等規定,請求排除侵害、銷毀及登報道歉,為有理由: 1.損害賠償部分:查原告為據爭商標之商標權人,且據爭商標為著名商標,被告天承公司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以行銷為目的使用近似於據爭商標之系爭標識為其食品名稱,屬商標使用,並有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及減損據爭商標之識別性及信譽之虞,而侵害據爭商標之商標權,已如前述,原告自受有損害;又經原告向主管機關查詢,並無被告天承公司以系爭產品申請審核通過為健康食品或膠囊錠狀食品之資料(原證11),顯見被告天承公司於取得相關健康食品許可證以前,原告業已取得據爭商標之專屬權利,故被告天承公司於使用「循易寧」字樣為其食品名稱以前,顯未盡其查證義務,即向一般消費大眾銷售系爭產品,除有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之相關規定外,亦堪認被告天承公司有侵害原告商標權之故意存在。是被告天承公司上開行為已違反商標法68條第3款、第70條第1款規定,而被告蔡懷德為被告天承公司之負責人,對於被告公司業務上之執行有侵害原告之商標權,則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3項、公平交易法第30條、民法第184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即屬有據。又依原證7之公證書可知,系爭產品3件之售價總計為3,300元,故每盒單價即為1,100元,依上開商標法第71條第3款規定,就本件系爭產品之零售單價為1,100元,則原告自得向被告請求連帶給付該單價之1,500倍,即165萬元(計算式:1,100元×1,500倍=165萬元)之損害賠償。2.排除侵害、銷毀及登報道歉部分:被告天承公司確有侵害原告之商標權,業如前述,又原告係於106年10月間發現被告天承公司有上開侵害據爭商標權之行為,有原證4至7之公證書可佐,顯見被告天承公司持續侵害原告商標權,且亦有繼續侵害之可能性存在。從而,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1項、公平交易法第29條及第33條規定,請求被告天承公司不得使用含有相同或類似於「循利寧」字樣之廣告、網頁或或其他行銷物件,或從事其他為行銷目的而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請求,及請求被告將本件判決書案號、當事人欄、案由欄及判決主文內文,以新細明體10號字體刊載於蘋果日報全國頭版下半頁1日;另依商標法第69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天承公司應將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之文字或圖樣於同一或類似「錠狀」之健康食品及其實體或電子之廣告、招牌、宣傳品、仿單、外盒銷毀或刪除,均屬有據,應予准許。(五)並聲明:1.被告天承公司與被告蔡懷德應連帶給付原告16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被告天承公司不得使用含有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廣告、網頁或其他行銷物件,或從事其他為行銷目的而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行為。3.被告天承公司應將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之文字或圖樣於同一或類似「錠狀」之健康食品及其實體或電子之廣告、招牌、宣傳品、仿單、外盒銷毀或刪除。4.被告天承公司應將本件判決書案號、當事人欄、案由欄及判決主文內文,以新細明體10號字體刊載於蘋果日報全國頭版下半頁1日。5.第一項聲明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6.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一)系爭「園藝大師」商標於註冊時已違反商標法第23條第1項第1款(第5條第2項部分)、第2款及第3款等規定而有同法第50、54條之撤銷原因,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於本件民事訴訟中自不得以系爭商標權對於被告主張權利:1、本件兩造所販售者均為美國品牌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所差異者,僅原告強調自己為Crabtree&Evelyn品牌於臺灣地區之獨家總代理商,故系爭商標識別性之有無,即應以消費者是否均會憑藉「園藝大師」文字記載來區別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係來自於代理商或其他真品輸入業者為判斷。2、無論是總代理商引進之商品或其他平行輸入業者所引進之真品,我國社會大眾、一般消費者均早已習以「園藝」或「園藝大師」中文來稱呼該GARDENERS系列商品,除了原告已在100年3月24日言詞辯論筆錄中自認外,被告亦可自網路上輕易取得佐證資料:(1)不確定張貼之時點是否在原告申請註冊前者:被證7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平行輸入」、「直接購於美國專櫃」的產品,但仍使用「園藝護手乳」作為商品名稱)、被證9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第2頁(賣方所銷售者為「平行輸入」商品,但仍使用「迷你園藝60秒手部護膚組」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0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原裝大陸批發」產品,惟亦使用「園藝護手霜」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1號104buty網站資料(第2頁載明「所有產品均經專人從國外下單訂貨,經由合法平行輸入及正式海關程序空運來台」,但同樣也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被證13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網頁左端已載明「商店都是合法報關平行輸入」,惟仍標識「園藝大師護手霜」)。(2)張貼時點確實早在原告申請註冊以前者:被證12號gomy網路商店資料(第2頁表明「我們的商品是真品平行輸入」,但仍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且由第2頁資料中的「廠商回覆時間2008/2/27」記載以觀,可知該網頁比原告註冊時間早了近兩年)、被證17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自問題7、8、11、12的問與答內容以觀,賣方係自美國平行輸入商品,惟買賣雙方仍均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商品,且時間點係2009/12~2010/11,亦即不論是原告註冊前後,社會上之買賣雙方都是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平行輸入商品)、被證18號雜貨市場網路商店資料(網頁上記載「000000000」、「Gardeners園藝護手霜」、「100%真品,由國外帶回」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平行輸入真品)、被證19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網頁上記載「園藝」、「產品採購自美國紐約瑰柏翠專賣店」、「000000000」、「000000000」、「2010-3-4」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自己平行輸入的真品)、被證20號MadamYang之個人網路部落格(第3頁有網友riko在000000000的評論,並於第4頁表示「Crabtree倒是再美國很便宜我是在outlet買的…護手霜店面是賣$20吧它賣$13的樣子…我都是用園藝的那種…」,足證消費者早在原告註冊前四年就已經使用「園藝」來泛稱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甚至就算是消費者自己直接在美國outlet商店購得的商品,也是以「園藝」兩字稱呼之)、被證21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wmntreasure定居美國並自己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代購販售至臺,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字樣,時間點早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半年)、被證22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kate自美國專櫃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至臺灣,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園藝大師」、「0000000000」、「0000000000」字樣,足證一般大眾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的時間點,至少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兩年多)。3、原告對被證7號、被證9~13、被證17~22,雖以「不應將侵權行為合理化」及「該等網頁所銷售商品未必真是平行輸入真品」回應,惟我國對於商標權是採「註冊主義」,而非「使用主義」,原告直至99年6月間始申請取得系爭商標之商標權,在此之前並未就系爭商標享有專用權,且任何人在99年6月以前均有權自由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來稱呼表彰自己之商品服務,甚至直接作為自己商標使用,被告所提前開證物均是有權、合法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且不論前開銷售網頁上實際銷售者是否為平行輸入真品,該等網路賣家既然已明示自己所銷售者係平行輸入真品,而非臺灣總代理商經銷商品,則該等賣家均已向消費者清楚表明「貨物來源並非原告」之旨,消費者亦無誤認商品來源為原告之可能。社會通念上只是單純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作為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之中文名稱,並非認定凡稱呼「園藝」或「園藝大師」之商品即表彰為原告總經銷代理者。4、智慧財產局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過程中早已對其「是否具備識別性」存有疑竇,惟原告在申請過程中顯然刻意隱匿不利於己資料、故意不告知「網路上早在至少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本件背景事實:1.原告係成立於67年,主要業務為總代理國外知名藥廠之藥品,在台灣醫院、藥房、診所進行推廣及銷售等工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為SchwabePharmaceutical(許偉伯藥廠)位於德國,係全世界最大「天然植物藥」藥廠,其自行研發之產品有4種:Cerenin(銀杏葉抽取物)之針劑、滴劑、片劑、Neuroplant(聖約翰草抽取物)之片劑、Crataegutt(歐、山渣抽取物)之滴劑、片劑、Venoplant(七葉樹抽取物)之片劑,尤其以「銀杏葉」日產量75,000,000錠而言,堪稱為全世界最成功之植物性藥物,業經原告代理引進台灣銷售多年,並在台建立品牌「循利寧膜衣錠」(英文品名:CERENINFILM-COATEDTABLETS,衛署藥輸字第016451號,原證1,下稱原告產品),而成為在台灣地區治療末梢血行障礙之指標性產品(原證2)。原告並為商標註冊號00000000「循利寧」文及圖文商標(原證3,下稱據爭商標,如本判決附圖一所示)之商標權人,前經原告於94年8月1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核准註冊取得商標專用權,權利期間為自94年8月1日起至114年7月31日止,指定使用於「西藥、血液循環改善藥劑」。2.原告為行銷據爭商標之產品,聘請知名藝人為「循利寧」及原告旗下其他產品拍攝廣告(網址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WBbcz6jXSdEpoItoMggGQ/),並於各大網路平台通路開設賣場進行行銷與販售,且於各大藥局及公車、電視均有原告為行銷據爭商標之產品廣告。又據爭商標已成為智慧局所編列為「近5年著名商標名錄及案件彙編」之名冊中(詳參智慧局網址:https://www.tipo.gov.tw/ct.asp?xItem=569025&ctNode=7746&mp=1)。(二)被告天承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承公司,法定代理人為被告蔡懷德)公開販售其生產製造之「循易寧錠」(下稱系爭產品),不法侵害原告之商標權:1.經查,本件據爭商標係由「循利寧」等3個中文字所組成,為原告所自創,並無特定之字義,可知據爭商標為原告運用智慧獨創所得,非沿用既有詞彙或事物之獨創性標識,予消費者之印象深刻,其商標識別性極強,應堪予認定。2.原告日前於網路平台「Yahoo奇摩拍賣」上發現,被告天承公司所生產製造之系爭產品,竟由帳號為「Z0000000000」(原證4)、「Z0000000000」(原證5)之網友,分別架設「°☆Beauty網路藥妝☆°」、「小喬健康管理站」等網路賣場,刊登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前者並以「【循易寧錠100顆】2盒免運費」為標題,後者則以「循易寧錠100s送清寶EPA.DHA膠囊30粒」為標題,公開銷售予一般瀏覽該網路賣場之不特定消費大眾外,被告天承公司亦於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桃園市蘆竹區、新北市淡水區等地,以「天康連鎖藥局」為名義,開設實體藥局,販售系爭產品及其他各類藥品,顯見被告公司係以行銷為目的,於公開購物網站,使不特定消費者得以瀏覽上開網頁而購買取得系爭產品,亦堪為認定。3.嗣後,經消費者分別於上開兩個網路賣場購得系爭產品後,發現被告天承公司對外以「循易寧錠(銀杏)食品」(下稱據爭標識)為系爭產品之標識品名(原證6、7),並為顯著使用,除陳列於上開被告蔡懷德開設之「天康連鎖藥局」而對外公開販售外,亦於各大網路購物平台發現有開設網路賣場,刊登系爭標識圖樣之產品包裝及實物照片,販售予瀏覽該網頁之不特定第三人。是被告天承公司所販售之系爭產品,使用系爭標識確實用於商品、包裝及廣告上,均足以使消費者認識其為表彰商品服務來源之標示,且係出於行銷目的為之,自構成商標法所稱商標之使用無誤。4.又查,被告天承公司對外販售有「循易寧錠(銀杏)食品」標識(下稱系爭標識)之系爭產品,與據爭商標「循利寧」相較,均含中文第1字「循」、第3字「寧」等2字,且據爭標識第2字「易」字與據爭商標「循利寧」第2字「利」字,二者發音相彷且均列為第2字之處;又系爭產品「循易寧錠」亦有「錠」字列於字尾,亦與原告合法代理之藥品「循利寧膜衣錠」將「錠」列於字尾相彷,故上開二者整體外觀予人印象極為相彷,應屬構成近似之商標。5.再者,原告產品係指定使用於西藥、血液循環改善藥劑,及末梢血行障礙輔助治療之藥品,與系爭產品,其在外包裝上載明「(銀杏)食品」等,成份亦顯示為:「銀杏果,…」等文字,亦係具有達到改善末梢血行障礙及腦血管循環不良等問題之功能,二者商品性質同一或高度類似,一般消費者極可能會誤認二商標之商品來自同一來源,或誤認二商標之使用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足認系爭產品之系爭標識與據爭商標間,有使相關消費者發生混淆誤認之虞。6.從而,被告天承公司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下,以行銷為目的,於性質上為高度類似之藥品,使用近似於據爭商標,有致一般消費大眾混淆誤認之虞,已侵害原告之商標權,且侵害原告受公平交易法所保障之表徵,已違反商標法第68條第3款、公平交易法第22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應堪予認定。(三)據爭商標是否為商標法第70條第1款所定著名商標,被告行為有致減損據爭商標之識別性或信譽之虞:1.經查,原告為行銷所代理之「循利寧膜衣錠」、「循利寧滴劑」等產品,自102年間起,於各大電視媒體刊登廣告,分別有循利寧聚餐篇、問題篇、孫子篇、火災篇,甚至於107年1月亦邀請臺灣本土知名男演員、金鐘獎得主陳慕義擔綱廣告主角(循利寧煮水篇)(原證8),故原告為行銷系爭商標之上開產品,邀請知名演員配合演出,而投入大量廣告行銷費用;原告更自101年間起,即於各大電視媒體刊登廣告;亦於大台北地區各大主要公車路線,於公車車身上刊登廣告;亦於台北大眾捷運刊登燈箱廣告;並於主要各大電視媒體如台視、中視、華視三台、三立台灣台、三立都會台、FOX體育台、衛視中文台、TVBS、東森電影台、東森綜合台、民視新聞台、GTV、緯來綜合台、中天新聞台、國家地理頻道等媒體,刊登播放大量電視廣告,近三年即自105年1月起至107年12月止,播放檔次高達5萬8千檔以上,總共投入亦有近億上千萬元之廣告費用;且尚有知名綜藝電視節目「全民最大黨」以據爭商標及前述原告所託播之廣告內容,模仿據爭商標及廣告內容(原證9),顯見原告所註冊「循利寧」據爭商標及其相關原告產品,均廣為一般消費大眾所熟知,且原告刊登之廣告亦深入人心,令大眾深刻印象,以致於當年以模仿戲劇為名之電視節目,亦挑選原告相關廣告作為其模仿之主題;再者,據爭商標亦為智慧局所編列之「近5年著名商標名錄及案件彙編」之名冊中(原證10,本院卷第189頁)(網址:https://www.tipo.gov.tw/lp.asp?CtNode=7866&CtUnit=3810&BaseDSD=7&mp=1)。準此,堪認據爭商標屬著名商標無疑。2.而系爭產品所使用之系爭標識,與據爭商標屬構成近似之商標,業如前述,雖系爭產品其在外包裝上載明「(銀杏)食品」文字,而與原告產品為藥品不同,惟查,被告公司之系爭產品為「錠」狀,亦與原告產品之藥品類型為「錠狀」(原證1)相仿,且此二者產品均為消費者口服之產品,顯見二者性質上均為「高度類似之商品」。況且,被告蔡懷德所經營之天康連鎖藥局亦陳列系爭產品於公開架上,顯見向藥局購買此二者產品之消費者亦有重疊,故渠等產品間之性質、外型均極為相似,且購買之對象、場所亦多所重疊,堪認一般消費者極可能會誤認上開二者產品來自同一來源,或誤認上開商品之銷售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足認系爭產品與原告產品間,有使相關消費者發生混淆誤認之虞;又系爭產品與原告產品均為內服藥品或食品,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倘若一般消費者誤認被告公司所生產製造之系爭產品為原告授權生產,且嗣後發生一般消費者食用系爭產品後,而有任何不適之情形,亦有減損原告公司信譽之虞。(四)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3項、公平交易法第30條、民法第184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等規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165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並依商標法第69條第1、2項、公平交易法第29條及第33條等規定,請求排除侵害、銷毀及登報道歉,為有理由: 1.損害賠償部分:查原告為據爭商標之商標權人,且據爭商標為著名商標,被告天承公司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以行銷為目的使用近似於據爭商標之系爭標識為其食品名稱,屬商標使用,並有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及減損據爭商標之識別性及信譽之虞,而侵害據爭商標之商標權,已如前述,原告自受有損害;又經原告向主管機關查詢,並無被告天承公司以系爭產品申請審核通過為健康食品或膠囊錠狀食品之資料(原證11),顯見被告天承公司於取得相關健康食品許可證以前,原告業已取得據爭商標之專屬權利,故被告天承公司於使用「循易寧」字樣為其食品名稱以前,顯未盡其查證義務,即向一般消費大眾銷售系爭產品,除有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之相關規定外,亦堪認被告天承公司有侵害原告商標權之故意存在。是被告天承公司上開行為已違反商標法68條第3款、第70條第1款規定,而被告蔡懷德為被告天承公司之負責人,對於被告公司業務上之執行有侵害原告之商標權,則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3項、公平交易法第30條、民法第184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即屬有據。又依原證7之公證書可知,系爭產品3件之售價總計為3,300元,故每盒單價即為1,100元,依上開商標法第71條第3款規定,就本件系爭產品之零售單價為1,100元,則原告自得向被告請求連帶給付該單價之1,500倍,即165萬元(計算式:1,100元×1,500倍=165萬元)之損害賠償。2.排除侵害、銷毀及登報道歉部分:被告天承公司確有侵害原告之商標權,業如前述,又原告係於106年10月間發現被告天承公司有上開侵害據爭商標權之行為,有原證4至7之公證書可佐,顯見被告天承公司持續侵害原告商標權,且亦有繼續侵害之可能性存在。從而,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1項、公平交易法第29條及第33條規定,請求被告天承公司不得使用含有相同或類似於「循利寧」字樣之廣告、網頁或或其他行銷物件,或從事其他為行銷目的而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請求,及請求被告將本件判決書案號、當事人欄、案由欄及判決主文內文,以新細明體10號字體刊載於蘋果日報全國頭版下半頁1日;另依商標法第69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天承公司應將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之文字或圖樣於同一或類似「錠狀」之健康食品及其實體或電子之廣告、招牌、宣傳品、仿單、外盒銷毀或刪除,均屬有據,應予准許。(五)並聲明:1.被告天承公司與被告蔡懷德應連帶給付原告16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被告天承公司不得使用含有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廣告、網頁或其他行銷物件,或從事其他為行銷目的而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行為。3.被告天承公司應將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之文字或圖樣於同一或類似「錠狀」之健康食品及其實體或電子之廣告、招牌、宣傳品、仿單、外盒銷毀或刪除。4.被告天承公司應將本件判決書案號、當事人欄、案由欄及判決主文內文,以新細明體10號字體刊載於蘋果日報全國頭版下半頁1日。5.第一項聲明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6.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一)系爭「園藝大師」商標於註冊時已違反商標法第23條第1項第1款(第5條第2項部分)、第2款及第3款等規定而有同法第50、54條之撤銷原因,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於本件民事訴訟中自不得以系爭商標權對於被告主張權利:1、本件兩造所販售者均為美國品牌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所差異者,僅原告強調自己為Crabtree&Evelyn品牌於臺灣地區之獨家總代理商,故系爭商標識別性之有無,即應以消費者是否均會憑藉「園藝大師」文字記載來區別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係來自於代理商或其他真品輸入業者為判斷。2、無論是總代理商引進之商品或其他平行輸入業者所引進之真品,我國社會大眾、一般消費者均早已習以「園藝」或「園藝大師」中文來稱呼該GARDENERS系列商品,除了原告已在100年3月24日言詞辯論筆錄中自認外,被告亦可自網路上輕易取得佐證資料:(1)不確定張貼之時點是否在原告申請註冊前者:被證7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平行輸入」、「直接購於美國專櫃」的產品,但仍使用「園藝護手乳」作為商品名稱)、被證9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第2頁(賣方所銷售者為「平行輸入」商品,但仍使用「迷你園藝60秒手部護膚組」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0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原裝大陸批發」產品,惟亦使用「園藝護手霜」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1號104buty網站資料(第2頁載明「所有產品均經專人從國外下單訂貨,經由合法平行輸入及正式海關程序空運來台」,但同樣也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被證13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網頁左端已載明「商店都是合法報關平行輸入」,惟仍標識「園藝大師護手霜」)。(2)張貼時點確實早在原告申請註冊以前者:被證12號gomy網路商店資料(第2頁表明「我們的商品是真品平行輸入」,但仍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且由第2頁資料中的「廠商回覆時間2008/2/27」記載以觀,可知該網頁比原告註冊時間早了近兩年)、被證17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自問題7、8、11、12的問與答內容以觀,賣方係自美國平行輸入商品,惟買賣雙方仍均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商品,且時間點係2009/12~2010/11,亦即不論是原告註冊前後,社會上之買賣雙方都是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平行輸入商品)、被證18號雜貨市場網路商店資料(網頁上記載「000000000」、「Gardeners園藝護手霜」、「100%真品,由國外帶回」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平行輸入真品)、被證19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網頁上記載「園藝」、「產品採購自美國紐約瑰柏翠專賣店」、「000000000」、「000000000」、「2010-3-4」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自己平行輸入的真品)、被證20號MadamYang之個人網路部落格(第3頁有網友riko在000000000的評論,並於第4頁表示「Crabtree倒是再美國很便宜我是在outlet買的…護手霜店面是賣$20吧它賣$13的樣子…我都是用園藝的那種…」,足證消費者早在原告註冊前四年就已經使用「園藝」來泛稱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甚至就算是消費者自己直接在美國outlet商店購得的商品,也是以「園藝」兩字稱呼之)、被證21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wmntreasure定居美國並自己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代購販售至臺,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字樣,時間點早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半年)、被證22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kate自美國專櫃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至臺灣,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園藝大師」、「0000000000」、「0000000000」字樣,足證一般大眾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的時間點,至少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兩年多)。3、原告對被證7號、被證9~13、被證17~22,雖以「不應將侵權行為合理化」及「該等網頁所銷售商品未必真是平行輸入真品」回應,惟我國對於商標權是採「註冊主義」,而非「使用主義」,原告直至99年6月間始申請取得系爭商標之商標權,在此之前並未就系爭商標享有專用權,且任何人在99年6月以前均有權自由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來稱呼表彰自己之商品服務,甚至直接作為自己商標使用,被告所提前開證物均是有權、合法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且不論前開銷售網頁上實際銷售者是否為平行輸入真品,該等網路賣家既然已明示自己所銷售者係平行輸入真品,而非臺灣總代理商經銷商品,則該等賣家均已向消費者清楚表明「貨物來源並非原告」之旨,消費者亦無誤認商品來源為原告之可能。社會通念上只是單純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作為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之中文名稱,並非認定凡稱呼「園藝」或「園藝大師」之商品即表彰為原告總經銷代理者。4、智慧財產局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過程中早已對其「是否具備識別性」存有疑竇,惟原告在申請過程中顯然刻意隱匿不利於己資料、故意不告知「網路上早在至少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1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3 1 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3 1 1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3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3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22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26-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37 4",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排除侵害商標權行為
(一)本件背景事實:1.原告係成立於67年,主要業務為總代理國外知名藥廠之藥品,在台灣醫院、藥房、診所進行推廣及銷售等工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為SchwabePharmaceutical(許偉伯藥廠)位於德國,係全世界最大「天然植物藥」藥廠,其自行研發之產品有4種:Cerenin(銀杏葉抽取物)之針劑、滴劑、片劑、Neuroplant(聖約翰草抽取物)之片劑、Crataegutt(歐、山渣抽取物)之滴劑、片劑、Venoplant(七葉樹抽取物)之片劑,尤其以「銀杏葉」日產量75,000,000錠而言,堪稱為全世界最成功之植物性藥物,業經原告代理引進台灣銷售多年,並在台建立品牌「循利寧膜衣錠」(英文品名:CERENINFILM-COATEDTABLETS,衛署藥輸字第016451號,原證1,下稱原告產品),而成為在台灣地區治療末梢血行障礙之指標性產品(原證2)。原告並為商標註冊號00000000「循利寧」文及圖文商標(原證3,下稱據爭商標,如本判決附圖一所示)之商標權人,前經原告於94年8月1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核准註冊取得商標專用權,權利期間為自94年8月1日起至114年7月31日止,指定使用於「西藥、血液循環改善藥劑」。2.原告為行銷據爭商標之產品,聘請知名藝人為「循利寧」及原告旗下其他產品拍攝廣告(網址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WBbcz6jXSdEpoItoMggGQ/),並於各大網路平台通路開設賣場進行行銷與販售,且於各大藥局及公車、電視均有原告為行銷據爭商標之產品廣告。又據爭商標已成為智慧局所編列為「近5年著名商標名錄及案件彙編」之名冊中(詳參智慧局網址:https://www.tipo.gov.tw/ct.asp?xItem=569025&ctNode=7746&mp=1)。(二)被告天承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承公司,法定代理人為被告蔡懷德)公開販售其生產製造之「循易寧錠」(下稱系爭產品),不法侵害原告之商標權:1.經查,本件據爭商標係由「循利寧」等3個中文字所組成,為原告所自創,並無特定之字義,可知據爭商標為原告運用智慧獨創所得,非沿用既有詞彙或事物之獨創性標識,予消費者之印象深刻,其商標識別性極強,應堪予認定。2.原告日前於網路平台「Yahoo奇摩拍賣」上發現,被告天承公司所生產製造之系爭產品,竟由帳號為「Z0000000000」(原證4)、「Z0000000000」(原證5)之網友,分別架設「°☆Beauty網路藥妝☆°」、「小喬健康管理站」等網路賣場,刊登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前者並以「【循易寧錠100顆】2盒免運費」為標題,後者則以「循易寧錠100s送清寶EPA.DHA膠囊30粒」為標題,公開銷售予一般瀏覽該網路賣場之不特定消費大眾外,被告天承公司亦於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桃園市蘆竹區、新北市淡水區等地,以「天康連鎖藥局」為名義,開設實體藥局,販售系爭產品及其他各類藥品,顯見被告公司係以行銷為目的,於公開購物網站,使不特定消費者得以瀏覽上開網頁而購買取得系爭產品,亦堪為認定。3.嗣後,經消費者分別於上開兩個網路賣場購得系爭產品後,發現被告天承公司對外以「循易寧錠(銀杏)食品」(下稱據爭標識)為系爭產品之標識品名(原證6、7),並為顯著使用,除陳列於上開被告蔡懷德開設之「天康連鎖藥局」而對外公開販售外,亦於各大網路購物平台發現有開設網路賣場,刊登系爭標識圖樣之產品包裝及實物照片,販售予瀏覽該網頁之不特定第三人。是被告天承公司所販售之系爭產品,使用系爭標識確實用於商品、包裝及廣告上,均足以使消費者認識其為表彰商品服務來源之標示,且係出於行銷目的為之,自構成商標法所稱商標之使用無誤。4.又查,被告天承公司對外販售有「循易寧錠(銀杏)食品」標識(下稱系爭標識)之系爭產品,與據爭商標「循利寧」相較,均含中文第1字「循」、第3字「寧」等2字,且據爭標識第2字「易」字與據爭商標「循利寧」第2字「利」字,二者發音相彷且均列為第2字之處;又系爭產品「循易寧錠」亦有「錠」字列於字尾,亦與原告合法代理之藥品「循利寧膜衣錠」將「錠」列於字尾相彷,故上開二者整體外觀予人印象極為相彷,應屬構成近似之商標。5.再者,原告產品係指定使用於西藥、血液循環改善藥劑,及末梢血行障礙輔助治療之藥品,與系爭產品,其在外包裝上載明「(銀杏)食品」等,成份亦顯示為:「銀杏果,…」等文字,亦係具有達到改善末梢血行障礙及腦血管循環不良等問題之功能,二者商品性質同一或高度類似,一般消費者極可能會誤認二商標之商品來自同一來源,或誤認二商標之使用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足認系爭產品之系爭標識與據爭商標間,有使相關消費者發生混淆誤認之虞。6.從而,被告天承公司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下,以行銷為目的,於性質上為高度類似之藥品,使用近似於據爭商標,有致一般消費大眾混淆誤認之虞,已侵害原告之商標權,且侵害原告受公平交易法所保障之表徵,已違反商標法第68條第3款、公平交易法第22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應堪予認定。(三)據爭商標是否為商標法第70條第1款所定著名商標,被告行為有致減損據爭商標之識別性或信譽之虞:1.經查,原告為行銷所代理之「循利寧膜衣錠」、「循利寧滴劑」等產品,自102年間起,於各大電視媒體刊登廣告,分別有循利寧聚餐篇、問題篇、孫子篇、火災篇,甚至於107年1月亦邀請臺灣本土知名男演員、金鐘獎得主陳慕義擔綱廣告主角(循利寧煮水篇)(原證8),故原告為行銷系爭商標之上開產品,邀請知名演員配合演出,而投入大量廣告行銷費用;原告更自101年間起,即於各大電視媒體刊登廣告;亦於大台北地區各大主要公車路線,於公車車身上刊登廣告;亦於台北大眾捷運刊登燈箱廣告;並於主要各大電視媒體如台視、中視、華視三台、三立台灣台、三立都會台、FOX體育台、衛視中文台、TVBS、東森電影台、東森綜合台、民視新聞台、GTV、緯來綜合台、中天新聞台、國家地理頻道等媒體,刊登播放大量電視廣告,近三年即自105年1月起至107年12月止,播放檔次高達5萬8千檔以上,總共投入亦有近億上千萬元之廣告費用;且尚有知名綜藝電視節目「全民最大黨」以據爭商標及前述原告所託播之廣告內容,模仿據爭商標及廣告內容(原證9),顯見原告所註冊「循利寧」據爭商標及其相關原告產品,均廣為一般消費大眾所熟知,且原告刊登之廣告亦深入人心,令大眾深刻印象,以致於當年以模仿戲劇為名之電視節目,亦挑選原告相關廣告作為其模仿之主題;再者,據爭商標亦為智慧局所編列之「近5年著名商標名錄及案件彙編」之名冊中(原證10,本院卷第189頁)(網址:https://www.tipo.gov.tw/lp.asp?CtNode=7866&CtUnit=3810&BaseDSD=7&mp=1)。準此,堪認據爭商標屬著名商標無疑。2.而系爭產品所使用之系爭標識,與據爭商標屬構成近似之商標,業如前述,雖系爭產品其在外包裝上載明「(銀杏)食品」文字,而與原告產品為藥品不同,惟查,被告公司之系爭產品為「錠」狀,亦與原告產品之藥品類型為「錠狀」(原證1)相仿,且此二者產品均為消費者口服之產品,顯見二者性質上均為「高度類似之商品」。況且,被告蔡懷德所經營之天康連鎖藥局亦陳列系爭產品於公開架上,顯見向藥局購買此二者產品之消費者亦有重疊,故渠等產品間之性質、外型均極為相似,且購買之對象、場所亦多所重疊,堪認一般消費者極可能會誤認上開二者產品來自同一來源,或誤認上開商品之銷售人間存在關係企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足認系爭產品與原告產品間,有使相關消費者發生混淆誤認之虞;又系爭產品與原告產品均為內服藥品或食品,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倘若一般消費者誤認被告公司所生產製造之系爭產品為原告授權生產,且嗣後發生一般消費者食用系爭產品後,而有任何不適之情形,亦有減損原告公司信譽之虞。(四)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3項、公平交易法第30條、民法第184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等規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165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並依商標法第69條第1、2項、公平交易法第29條及第33條等規定,請求排除侵害、銷毀及登報道歉,為有理由: 1.損害賠償部分:查原告為據爭商標之商標權人,且據爭商標為著名商標,被告天承公司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以行銷為目的使用近似於據爭商標之系爭標識為其食品名稱,屬商標使用,並有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及減損據爭商標之識別性及信譽之虞,而侵害據爭商標之商標權,已如前述,原告自受有損害;又經原告向主管機關查詢,並無被告天承公司以系爭產品申請審核通過為健康食品或膠囊錠狀食品之資料(原證11),顯見被告天承公司於取得相關健康食品許可證以前,原告業已取得據爭商標之專屬權利,故被告天承公司於使用「循易寧」字樣為其食品名稱以前,顯未盡其查證義務,即向一般消費大眾銷售系爭產品,除有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之相關規定外,亦堪認被告天承公司有侵害原告商標權之故意存在。是被告天承公司上開行為已違反商標法68條第3款、第70條第1款規定,而被告蔡懷德為被告天承公司之負責人,對於被告公司業務上之執行有侵害原告之商標權,則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3項、公平交易法第30條、民法第184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即屬有據。又依原證7之公證書可知,系爭產品3件之售價總計為3,300元,故每盒單價即為1,100元,依上開商標法第71條第3款規定,就本件系爭產品之零售單價為1,100元,則原告自得向被告請求連帶給付該單價之1,500倍,即165萬元(計算式:1,100元×1,500倍=165萬元)之損害賠償。2.排除侵害、銷毀及登報道歉部分:被告天承公司確有侵害原告之商標權,業如前述,又原告係於106年10月間發現被告天承公司有上開侵害據爭商標權之行為,有原證4至7之公證書可佐,顯見被告天承公司持續侵害原告商標權,且亦有繼續侵害之可能性存在。從而,原告依商標法第69條第1項、公平交易法第29條及第33條規定,請求被告天承公司不得使用含有相同或類似於「循利寧」字樣之廣告、網頁或或其他行銷物件,或從事其他為行銷目的而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請求,及請求被告將本件判決書案號、當事人欄、案由欄及判決主文內文,以新細明體10號字體刊載於蘋果日報全國頭版下半頁1日;另依商標法第69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天承公司應將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之文字或圖樣於同一或類似「錠狀」之健康食品及其實體或電子之廣告、招牌、宣傳品、仿單、外盒銷毀或刪除,均屬有據,應予准許。(五)並聲明:1.被告天承公司與被告蔡懷德應連帶給付原告16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被告天承公司不得使用含有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廣告、網頁或其他行銷物件,或從事其他為行銷目的而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字樣之行為。3.被告天承公司應將使用相同或近似於「循利寧」之文字或圖樣於同一或類似「錠狀」之健康食品及其實體或電子之廣告、招牌、宣傳品、仿單、外盒銷毀或刪除。4.被告天承公司應將本件判決書案號、當事人欄、案由欄及判決主文內文,以新細明體10號字體刊載於蘋果日報全國頭版下半頁1日。5.第一項聲明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6.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一)系爭「園藝大師」商標於註冊時已違反商標法第23條第1項第1款(第5條第2項部分)、第2款及第3款等規定而有同法第50、54條之撤銷原因,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於本件民事訴訟中自不得以系爭商標權對於被告主張權利:1、本件兩造所販售者均為美國品牌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所差異者,僅原告強調自己為Crabtree&Evelyn品牌於臺灣地區之獨家總代理商,故系爭商標識別性之有無,即應以消費者是否均會憑藉「園藝大師」文字記載來區別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係來自於代理商或其他真品輸入業者為判斷。2、無論是總代理商引進之商品或其他平行輸入業者所引進之真品,我國社會大眾、一般消費者均早已習以「園藝」或「園藝大師」中文來稱呼該GARDENERS系列商品,除了原告已在100年3月24日言詞辯論筆錄中自認外,被告亦可自網路上輕易取得佐證資料:(1)不確定張貼之時點是否在原告申請註冊前者:被證7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平行輸入」、「直接購於美國專櫃」的產品,但仍使用「園藝護手乳」作為商品名稱)、被證9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第2頁(賣方所銷售者為「平行輸入」商品,但仍使用「迷你園藝60秒手部護膚組」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0號露天拍賣網站資料(賣方所銷售者雖為「原裝大陸批發」產品,惟亦使用「園藝護手霜」作為商品名稱)、被證11號104buty網站資料(第2頁載明「所有產品均經專人從國外下單訂貨,經由合法平行輸入及正式海關程序空運來台」,但同樣也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被證13號PChomeOnline商店街資料(網頁左端已載明「商店都是合法報關平行輸入」,惟仍標識「園藝大師護手霜」)。(2)張貼時點確實早在原告申請註冊以前者:被證12號gomy網路商店資料(第2頁表明「我們的商品是真品平行輸入」,但仍使用「園藝大師護手霜」的名稱。且由第2頁資料中的「廠商回覆時間2008/2/27」記載以觀,可知該網頁比原告註冊時間早了近兩年)、被證17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自問題7、8、11、12的問與答內容以觀,賣方係自美國平行輸入商品,惟買賣雙方仍均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商品,且時間點係2009/12~2010/11,亦即不論是原告註冊前後,社會上之買賣雙方都是以「園藝」、「園藝大師」來稱呼該系列平行輸入商品)、被證18號雜貨市場網路商店資料(網頁上記載「000000000」、「Gardeners園藝護手霜」、「100%真品,由國外帶回」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平行輸入真品)、被證19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網頁上記載「園藝」、「產品採購自美國紐約瑰柏翠專賣店」、「000000000」、「000000000」、「2010-3-4」等字樣,可知至少早於原告註冊時間一年前,業者就會使用「園藝」字樣來稱呼自己平行輸入的真品)、被證20號MadamYang之個人網路部落格(第3頁有網友riko在000000000的評論,並於第4頁表示「Crabtree倒是再美國很便宜我是在outlet買的…護手霜店面是賣$20吧它賣$13的樣子…我都是用園藝的那種…」,足證消費者早在原告註冊前四年就已經使用「園藝」來泛稱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甚至就算是消費者自己直接在美國outlet商店購得的商品,也是以「園藝」兩字稱呼之)、被證21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wmntreasure定居美國並自己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代購販售至臺,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字樣,時間點早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半年)、被證22號露天拍賣網頁資料(賣家kate自美國專櫃平行輸入Crabtree&Evelyn商品至臺灣,網頁上記載「園藝」、「0000000000」、「園藝大師」、「0000000000」、「0000000000」字樣,足證一般大眾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的時間點,至少在原告取得系爭商標前兩年多)。3、原告對被證7號、被證9~13、被證17~22,雖以「不應將侵權行為合理化」及「該等網頁所銷售商品未必真是平行輸入真品」回應,惟我國對於商標權是採「註冊主義」,而非「使用主義」,原告直至99年6月間始申請取得系爭商標之商標權,在此之前並未就系爭商標享有專用權,且任何人在99年6月以前均有權自由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來稱呼表彰自己之商品服務,甚至直接作為自己商標使用,被告所提前開證物均是有權、合法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字樣。且不論前開銷售網頁上實際銷售者是否為平行輸入真品,該等網路賣家既然已明示自己所銷售者係平行輸入真品,而非臺灣總代理商經銷商品,則該等賣家均已向消費者清楚表明「貨物來源並非原告」之旨,消費者亦無誤認商品來源為原告之可能。社會通念上只是單純使用「園藝」或「園藝大師」作為Crabtree&Evelyn之GARDENERS系列商品之中文名稱,並非認定凡稱呼「園藝」或「園藝大師」之商品即表彰為原告總經銷代理者。4、智慧財產局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過程中早已對其「是否具備識別性」存有疑竇,惟原告在申請過程中顯然刻意隱匿不利於己資料、故意不告知「網路上早在至少
[ { "issueRef": "25",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9",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68",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0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凵型架」之解釋,因系爭專利說    明書對於「凵型架」並無特別之定義,且按說明書之     實施例或圖式僅係新型之實施態樣之一,解釋申請專    利範圍時不應將其視為限制條件而讀入申請專利範圍   ,是以上開特徵須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予以解釋,  而對於一般機械、土木工程人員而言,認為在視覺呈 現出凵字形狀之架體,即可視為「凵型架」,該「凵型架」字面意義應屬明確,故就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凵型架」就文字而言,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為「在三度空間中可看出概呈凵字型之架體」,該「凵型架」一詞屬於上位概念,並不限制一定要整體造型完全為凵型架。②關於系爭專利請求項1「插設」之解釋,因系爭專利說明書對於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並無特別之定義,且按說明書之實施例或圖式僅係新型之實施態樣之一,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不應將其視為限制條件而讀入申請專利範圍,是以上開特徵須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予以解釋,因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等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認知「插設」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接方式並嵌合二元件,將該二元件組配在一起,該「插設」字面意義亦屬明確,故就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就文字而言,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為「具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接方式並嵌合二元件,將該二元件組配一起」(見本院卷第195頁)。(2)被告主張:    ①系爭專利所稱之「凵型架」,對照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前後文內容:「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則當係指具有二支往前凸伸之「插腳」,基此,其整體造型乃概呈一「凵字型」者而言;參照系爭專利說明書第一圖,以及第6頁所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凵型架體,而   其前端的二支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  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 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等語,亦可得證。②解釋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所稱「嵌插槽」之定義時,     應特別注意系爭專利請求項2就「嵌插槽」為進一步     形狀限定所生之影響,亦即系爭專利係於其申請專利    請求項2中,方將其「嵌插槽」明確限定為「該等嵌   插槽係由一具有內凹狀槽室的套座固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側牆上,使該槽室與擋水牆立柱的側牆之間共同構 成一嵌插槽者」,以最廣義之文義解釋原則,則任何具凹狀結構之槽體,即均符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稱「嵌插槽」之定義。    ③又系爭專利所稱「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插設」之定義   ,當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接方式並  嵌合二元件,藉此將該二元件組配在一起者而言。( 見本院卷第167頁)(3)本院意見:    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嵌插槽」、    「插設」於說明書中並無特別之定義,又說明書之實   施例或圖式僅為實施態樣之一,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  不應將其細部描述之結構視為限制條件而讀入申請專 利範圍,須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就「ㄩ型架」、「嵌插槽」、「插設」用詞予以解釋。    ②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就請求項    1之結構及作用之記載為「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顯見「ㄩ型架」  具有二支插腳用於插設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此 就機械、土木工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只要認為在視覺上整體可呈現出ㄩ字形狀之架體,且具有二支插腳,即可視為「ㄩ型架」。又,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6頁第11行至第14行記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ㄩ型架體,而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之內容,可知系爭專利之「ㄩ型架」具有與嵌插槽插設之二支插腳元件。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在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架體」。    ③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於請求項    1記載為「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二側」,又由上開「ㄩ型架」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用於提供ㄩ型架之二支插腳插設,顯見「嵌插槽」須具有可供插腳插入之凹槽結構。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④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於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內容,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     識者由上開「ㄩ型架」及「嵌插槽」用詞之解釋,整    體可知「插設」一詞係指具有凹凸配合之二元件,運   用插入之設置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故系爭專利  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 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7.系爭專利有效:(1)被證1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①被證1顯示之WaybackMachine自2009年6月11日即儲存該網址之網頁內容。被證1所揭露之內容為2009年6月11日前即已經公開於刊物(公眾能得知其網頁及位置而取得該資訊),雖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申     請日(98年8月21日),惟被證1之北京營造防水閘    門網頁上方出現北部、南部電話係由何○○(即原告   配偶)新設北部電話(00)0000000,為101年8月14  日安裝完成,南部電話(00)0000000係102年8月15日安裝完成(見原證10),兩者安裝完成時間均晚於系爭專利申請日,亦晚於該網路時光回溯器之網站記錄日期(98年6月11日),顯見被證1所載日期時間點真實性非無疑義。又由原證11之中華電信桃園營運處回函(見本院卷第147頁)說明,亦可證實該電話為101年8月14日新裝。再由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查詢被證1之2009年6月11日時間點網頁資料所顯示資料共有9件裝設防水閘門之案例,該9案例均應屬系爭專利申請後始完成裝設,其裝設日期由原證     12所檢附之北京營造公司開立予彰化龍邦大第、精銳    悅築雙城、中山先生等建案管理委員會及土地銀行大     里分行防水閘門等發票收據,可知上開案例為98年12    月後裝設完成,顯然被證1網頁於2009年6月12日已   能刊載上開完成案例,似有不符。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網站係屬網頁資料回溯查詢使用,其查詢結果與相關證據顯示有所歧異,故難以證明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所查資料已為正確。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②縱如被告所述被證1具證據能力,可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而被證1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云云。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1比對,依被證1照片之迫緊裝置外觀僅能看出一迫緊單元設置於擋水牆立柱頂端之罩套上,而無法清楚分辨出迫緊單元本體與頂柱罩套之連接關係,且被證1照片之門片所對應之擋水牆立柱處僅約有類似罩套結構,而該罩套結構之黑影部分並未能看出係為一嵌插槽,從其餘圖片亦無法看出該黑影部分可作為迫緊單元之二支插腳插設之嵌插槽。故被證1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等技術特徵,且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無法由被證1照片內容直接且無歧異得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整體技術特徵。因此,被證1縱具有證據能力,但仍不足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   (2)被證2與被證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2、3進行技術比對如下:(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頂端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技 術特徵,由被證2圖式第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5至6行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供萬能鉗14夾固迫緊防水片8且萬能鉗14兩端設螺絲15鎖固,進而達到防水片防滲漏效果。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技術特徵,相當於被證2之防水閘門迫緊裝置。 (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由被證2第1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     ,萬能鉗14具有ㄩ型架之二端,藉由螺絲15可調整    任意高度裝卸配置於框架2外側溝槽上,惟系爭專   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成對之預設高度各  設複數嵌插槽,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 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2第1    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可經螺絲15   鬆脫而任意調整萬能鉗裝卸高度,再由萬能鉗兩端  設螺絲鎖固框架溝槽,而達到固定作用,惟系爭專 利係利用迫緊單元之插腳插設而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嵌插槽上,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     (丁)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     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    徵,由於被證2僅揭露萬能鉗係以螺絲鎖固框架溝   槽,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二端具有插腳,  而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兩者之結構及組裝方式 皆有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戊)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技術特徵部分:      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     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    徵,被證2第1圖雖揭露萬能鉗以具有彈簧頂壓把手可經螺絲鎖固而達到緊密效果,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可直接頂壓柵板,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②由被證3圖式第1、2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14至16行揭露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可嵌入側槽柱10或中間柱20     上端連接座50之限位槽51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    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3圖式第  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9至13行揭露壓迫架60上設有 一可上下螺行運動之控制桿63,而控制桿63下端設有一壓迫塊64,藉由利用壓迫架60之壓迫塊64壓迫位於相對下方之重疊組合柵板40而達緊密接觸結合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    ③被證3雖揭露連結座50設限位槽51供壓迫架60之定位    端61嵌卡之技術內容,惟被證3並未揭示其連結座50   可具有複數、且以多種預設高度而成對設置;又被證  3之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雖可嵌入限位槽51中,惟被 證3之定位端61未具有系爭專利利用ㄩ型架之二支插腳來插設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從而,被證3亦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④依上述,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    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   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  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 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⑤被告辯稱,被證2已揭露呈「凵字型」架體之迫緊單     元,且更具體教示該迫緊單元可以設在立柱上不同高    度處之技術手段,是被證2與系爭專利之差異僅在於   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被證3揭露一種迫緊單  元,其具有一往前凸伸之插腳,並以插設之方式,與 設於立柱上之嵌插槽而相結合,即可達到組裝及拆卸便利之功效;是以,熟習該項技術領域之人只要組合被證2、被證3所揭露之先前技術,即可推導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載之全部技術內容,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等語(本院卷第165頁以下),惟由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嵌插槽」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指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而「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     術特徵配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及「插設    」用詞,解釋為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   架體以二支插腳經凹凸配合設置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  嵌插槽中。顯見系爭專利請求項1須具有可設於擋水 牆立柱二側的內凹槽室之結構體,然而被證2係以螺絲鎖入萬能鉗之螺孔而固定於框架上,被證3係以壓迫架之定位端插入設於側槽柱或中間柱頂部之連接座的限位槽內,故被證2及被證3並未揭露系爭專利之複數嵌插槽結構及設置位置,亦被證2及被證3未有利用具有ㄩ型架結構插設於立柱二側結構體的嵌插槽,此些差異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即能輕易推導完成,被告此部分主張,並不足採。   (3)被證1、2、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    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   ,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  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 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已如前述。又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而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應予剔除;且縱使被證1未予以剔除,被證1與被證2、3組合同樣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1、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4)綜上,被告所提被證1、被證2、3之組合與被證1、2、3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系爭專利無得撤銷之事由。 (二)系爭產品技術內容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範圍: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   (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係依原告提出之原證3及原證8(專   利侵害鑑定報告)所附照片解析而得。被告等販售之「    防水閘門」產品,包含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    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   ,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  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 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可由螺牙轉動而達到伸縮自如之動作。   (2)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如附圖五所示。原告稱系爭待鑑定    物為被告公司所製造後交付被告之經銷商大禹工程行販   售,原告委託第三人成易工程行,向被告之經銷商大禹  工程行購買,系爭鑑定物現由原告保管,存放於原告住 所地。2.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比對分析:   (1)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內容可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   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    ;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   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  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 ;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2)系爭產品技術內容,經解析可對應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號   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  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 包括:」;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3)系爭專利請求項1可以讀取系爭產品的各要件:    (甲)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    」,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   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之文義範圍。   (乙)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   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之文義範圍。(丙)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其中系爭產品之「具垂直向開口之嵌插槽」為嵌插槽開口方向之進一步限定,嵌插槽之開口雖為垂直地面方向,惟系爭專利之嵌插槽並未界定開口之方向。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之文義範圍。(丁)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可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之文義範圍。(戊)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系爭產品之插腳係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組構呈L型為插腳形狀之進一步限定。系爭專利請求項1「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技術特徵,並未限定ㄩ型架之插腳係採垂直走向或水平走向,只要ㄩ型架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從而,系爭產品之插腳雖由橫肋及立肋構成,惟系爭產品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之開口中,故系爭產品之二支呈L型形狀之插腳仍為系爭專利請求項1文義所包含。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文義範圍。(己)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元件頂壓臂係以螺旋方式進一步限定頂壓臂作動之結構。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並未限定頂壓臂以何種結構形式來移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臂以螺旋進行高度升降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故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之文義範圍。(4)基於全要件比對及分析,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可讀取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故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自無須進行均等範圍之判斷。比對分析表如附件所示。(5)被告雖辯稱:系爭產品之「迫緊單元」之左右「凸體」    仍分別由一「立肋」及一「橫肋」所組成,故其整體係   呈一扣勾狀,而非直接呈現一「凵型狀」,又系爭產品  關於「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手段,係以該「朝 上凸伸」之「立肋」,扣勾於設於立柱上嵌槽內之「邊柱」,而形成一限制水平位移之嵌制力;同時需再搭配「迫緊單元」上之頂壓元件抵靠於柵板上,而形成另一限制垂直位移之嵌制力,藉此二嵌制力之同時作用,方能完成迫緊單元之設置。故系爭產品有關「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顯然係屬「扣接」,而非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另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證據2(即本件系爭專利)  依其圖式第一至四圖及說明書第6頁所述,其迫緊單元 之凵型架體,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係「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中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該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之技術特徵不同,兩者構造並不相同。(見被證十七)。故系爭產品確實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專利範圍無誤等語(見本院卷第396頁)。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    設」一詞,由上開解釋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   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其組配方式並無達  到相互固設之目的,只要能有組配之結合關係而以凹凸 形態相結合即可。系爭產品為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設有二支插腳,二支插腳由一對橫肋及立肋組成,立肋恰可垂直向上組配於前述嵌插槽中,其插腳、嵌插槽為凹凸相配合之元件,運用插接方式的結合關係,由上開解釋之插設結合關係,自已相符,是以系爭產品之立肋與嵌槽之結合方式,即為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實質等同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另被告辯稱被證17中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本件系爭專利之迫緊單元之凵型架插設於嵌插槽,與該審定書所載之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的技術特徵及構造亦不相同部分。但是本件係以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比對,與該審定書之系爭專利內容並無涉,且該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是否具有相同技術特徵尚有疑義,故不足認定兩者的技術特徵及構造已不相同。被告此部分主張,尚不足採。(三)被告有製造銷售及侵害系爭產品之行為: 1.按新型專利權人對於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其專利權者,得請 求損害賠償,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3項設有規定。被告辯稱其未製造或販售「防水閘門」產品,僅為訴外人 吳○○裁切、加工立柱、防水柵板等習知防水閘門共通零件,與系爭專利無涉;另原告提出之原證2之被告公司網頁,然所刊載者為公司之電話、地址等無法證明被告有販賣之行為,其中營業項目關於產品領域雖曾揭示「防水閘門」,然被告主要營業項目仍為各類金屬材料之加工,所涉「防水閘門」領域,亦僅係加工而已;原告所提原證18指被告涉有販賣系爭產品,但原證18統一發票係被告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所收取之加工報酬,此由被證12、13之大禹工程行向訴外人鴻星公司購買「防水閘門緊迫器」可知,其無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等情。  2.惟查︰  (1)被告冠勝公司在其公司網站登載之營業項目,關於產品  領域子頁面上刊載「防水柵門」產品資訊(見原證2, 本院卷第20頁),消費者或安裝業者,可透過該網站知悉被告公司製造、販售系爭「防水柵門」產品,欲購買防水閘門商品之人閱覽網站後,即可依據網站聯絡資料向被告購買。  (2)被告公司提供其營業址作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此須  代理大禹工程行處理高雄地區各類經營事宜,兩者間關 係密切,訴外人至被告公司之營業址接洽,自認被告公司代理大禹工程行為相關往來之事業處。又原告於本件起訴後,於103年6月4日查詢大禹工程行網頁聯絡資料,顯示被告公司之營業址仍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並無變更(見原證9,本院卷第144頁),足認被告仍與大禹工程行間有合作經營防水閘門之事實。(3)訴外人吳○○及林○○於本院另案(即103年度民專上字第9號)提出統一發票3紙(即原證18,見本院卷第294至296頁),其顯示由被告冠勝公司為營業人分別於開立予買受人大禹工程行,記載品名為「水閘門代工」(簽發日為101年9月25日)、「水閘門」(簽發日為101年11月25日),既有在前之「水閘門代工」,則    可認之後「水閘門」產品是為被告公司所製造,且如非   整組水閘門產品,應係僅記載「鋁板」或「鋁柱」即可  ,無須記載「水閘門」或「水閘門代工」。被告雖提出 被證13(見本院卷第403頁),據此證明迫緊單元為其他廠商製造,但被證13為報價單,且廠商名稱經隱匿,無法證明係向鴻星公司購買,被證12雖有訴外人鴻星公司、長虹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之統一發票(見本院卷第399至402頁),但其品名係記載「鋁擠型加工」「鋁擠型」等,反而不是「水閘門」「水閘門加工」,是此尚不足為被告有利之證明。(4)專利權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狀態,又過失概念已有客觀化傾向,其意涵「應注意而不注意」或「怠於交易上所必要之注意」時,自應負過失責任。況智慧財產侵權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面臨之風險,事業於從事生產、製造與銷售之際,應較以往負更高之風險意識與注意義務,避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對具一般風險意識之事業而言,從事生產或銷售行為,自應就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無侵害專利作最低限度查證,未查證者,難謂無過失。本件原告於102年5月30日委請英典法律事務所代發律師函,已明確告知其為訴    外人吳○○及大禹工程行所生產之鋁製防水閘門已侵害   系爭專利,被告公司於102年5月31日收受該函(見原    證6,本院卷第38至40頁),然被告公司於103年5月   14日網頁仍有以營業址為大禹工程行高雄地區聯絡處之  行為(見原證9),是可推認被告公司持續為大禹工程 行代工防水閘門產品,已具侵害原告專利權之故意。 (四)原告請求損害賠償額部分:1.按依前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專利權人得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計算損害賠償額,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次按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  公司法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2.
    ①系爭專利所稱之「凵型架」,對照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前後文內容:「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則當係指具有二支往前凸伸之「插腳」,基此,其整體造型乃概呈一「凵字型」者而言;參照系爭專利說明書第一圖,以及第6頁所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凵型架體,而   其前端的二支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  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 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等語,亦可得證。②解釋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所稱「嵌插槽」之定義時,     應特別注意系爭專利請求項2就「嵌插槽」為進一步     形狀限定所生之影響,亦即系爭專利係於其申請專利    請求項2中,方將其「嵌插槽」明確限定為「該等嵌   插槽係由一具有內凹狀槽室的套座固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側牆上,使該槽室與擋水牆立柱的側牆之間共同構 成一嵌插槽者」,以最廣義之文義解釋原則,則任何具凹狀結構之槽體,即均符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稱「嵌插槽」之定義。    ③又系爭專利所稱「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插設」之定義   ,當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接方式並  嵌合二元件,藉此將該二元件組配在一起者而言。( 見本院卷第167頁)(3)本院意見:    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嵌插槽」、    「插設」於說明書中並無特別之定義,又說明書之實   施例或圖式僅為實施態樣之一,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  不應將其細部描述之結構視為限制條件而讀入申請專 利範圍,須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就「ㄩ型架」、「嵌插槽」、「插設」用詞予以解釋。    ②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就請求項    1之結構及作用之記載為「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顯見「ㄩ型架」  具有二支插腳用於插設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此 就機械、土木工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只要認為在視覺上整體可呈現出ㄩ字形狀之架體,且具有二支插腳,即可視為「ㄩ型架」。又,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6頁第11行至第14行記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ㄩ型架體,而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之內容,可知系爭專利之「ㄩ型架」具有與嵌插槽插設之二支插腳元件。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在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架體」。    ③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於請求項    1記載為「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二側」,又由上開「ㄩ型架」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用於提供ㄩ型架之二支插腳插設,顯見「嵌插槽」須具有可供插腳插入之凹槽結構。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④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於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內容,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     識者由上開「ㄩ型架」及「嵌插槽」用詞之解釋,整    體可知「插設」一詞係指具有凹凸配合之二元件,運   用插入之設置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故系爭專利  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 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7.系爭專利有效:(1)被證1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①被證1顯示之WaybackMachine自2009年6月11日即儲存該網址之網頁內容。被證1所揭露之內容為2009年6月11日前即已經公開於刊物(公眾能得知其網頁及位置而取得該資訊),雖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申     請日(98年8月21日),惟被證1之北京營造防水閘    門網頁上方出現北部、南部電話係由何○○(即原告   配偶)新設北部電話(00)0000000,為101年8月14  日安裝完成,南部電話(00)0000000係102年8月15日安裝完成(見原證10),兩者安裝完成時間均晚於系爭專利申請日,亦晚於該網路時光回溯器之網站記錄日期(98年6月11日),顯見被證1所載日期時間點真實性非無疑義。又由原證11之中華電信桃園營運處回函(見本院卷第147頁)說明,亦可證實該電話為101年8月14日新裝。再由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查詢被證1之2009年6月11日時間點網頁資料所顯示資料共有9件裝設防水閘門之案例,該9案例均應屬系爭專利申請後始完成裝設,其裝設日期由原證     12所檢附之北京營造公司開立予彰化龍邦大第、精銳    悅築雙城、中山先生等建案管理委員會及土地銀行大     里分行防水閘門等發票收據,可知上開案例為98年12    月後裝設完成,顯然被證1網頁於2009年6月12日已   能刊載上開完成案例,似有不符。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網站係屬網頁資料回溯查詢使用,其查詢結果與相關證據顯示有所歧異,故難以證明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所查資料已為正確。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②縱如被告所述被證1具證據能力,可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而被證1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云云。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1比對,依被證1照片之迫緊裝置外觀僅能看出一迫緊單元設置於擋水牆立柱頂端之罩套上,而無法清楚分辨出迫緊單元本體與頂柱罩套之連接關係,且被證1照片之門片所對應之擋水牆立柱處僅約有類似罩套結構,而該罩套結構之黑影部分並未能看出係為一嵌插槽,從其餘圖片亦無法看出該黑影部分可作為迫緊單元之二支插腳插設之嵌插槽。故被證1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等技術特徵,且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無法由被證1照片內容直接且無歧異得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整體技術特徵。因此,被證1縱具有證據能力,但仍不足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   (2)被證2與被證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2、3進行技術比對如下:(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頂端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技 術特徵,由被證2圖式第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5至6行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供萬能鉗14夾固迫緊防水片8且萬能鉗14兩端設螺絲15鎖固,進而達到防水片防滲漏效果。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技術特徵,相當於被證2之防水閘門迫緊裝置。 (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由被證2第1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     ,萬能鉗14具有ㄩ型架之二端,藉由螺絲15可調整    任意高度裝卸配置於框架2外側溝槽上,惟系爭專   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成對之預設高度各  設複數嵌插槽,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 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2第1    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可經螺絲15   鬆脫而任意調整萬能鉗裝卸高度,再由萬能鉗兩端  設螺絲鎖固框架溝槽,而達到固定作用,惟系爭專 利係利用迫緊單元之插腳插設而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嵌插槽上,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     (丁)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     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    徵,由於被證2僅揭露萬能鉗係以螺絲鎖固框架溝   槽,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二端具有插腳,  而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兩者之結構及組裝方式 皆有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戊)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技術特徵部分:      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     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    徵,被證2第1圖雖揭露萬能鉗以具有彈簧頂壓把手可經螺絲鎖固而達到緊密效果,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可直接頂壓柵板,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②由被證3圖式第1、2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14至16行揭露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可嵌入側槽柱10或中間柱20     上端連接座50之限位槽51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    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3圖式第  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9至13行揭露壓迫架60上設有 一可上下螺行運動之控制桿63,而控制桿63下端設有一壓迫塊64,藉由利用壓迫架60之壓迫塊64壓迫位於相對下方之重疊組合柵板40而達緊密接觸結合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    ③被證3雖揭露連結座50設限位槽51供壓迫架60之定位    端61嵌卡之技術內容,惟被證3並未揭示其連結座50   可具有複數、且以多種預設高度而成對設置;又被證  3之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雖可嵌入限位槽51中,惟被 證3之定位端61未具有系爭專利利用ㄩ型架之二支插腳來插設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從而,被證3亦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④依上述,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    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   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  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 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⑤被告辯稱,被證2已揭露呈「凵字型」架體之迫緊單     元,且更具體教示該迫緊單元可以設在立柱上不同高    度處之技術手段,是被證2與系爭專利之差異僅在於   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被證3揭露一種迫緊單  元,其具有一往前凸伸之插腳,並以插設之方式,與 設於立柱上之嵌插槽而相結合,即可達到組裝及拆卸便利之功效;是以,熟習該項技術領域之人只要組合被證2、被證3所揭露之先前技術,即可推導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載之全部技術內容,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等語(本院卷第165頁以下),惟由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嵌插槽」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指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而「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     術特徵配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及「插設    」用詞,解釋為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   架體以二支插腳經凹凸配合設置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  嵌插槽中。顯見系爭專利請求項1須具有可設於擋水 牆立柱二側的內凹槽室之結構體,然而被證2係以螺絲鎖入萬能鉗之螺孔而固定於框架上,被證3係以壓迫架之定位端插入設於側槽柱或中間柱頂部之連接座的限位槽內,故被證2及被證3並未揭露系爭專利之複數嵌插槽結構及設置位置,亦被證2及被證3未有利用具有ㄩ型架結構插設於立柱二側結構體的嵌插槽,此些差異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即能輕易推導完成,被告此部分主張,並不足採。   (3)被證1、2、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    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   ,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  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 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已如前述。又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而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應予剔除;且縱使被證1未予以剔除,被證1與被證2、3組合同樣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1、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4)綜上,被告所提被證1、被證2、3之組合與被證1、2、3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系爭專利無得撤銷之事由。 (二)系爭產品技術內容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範圍: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   (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係依原告提出之原證3及原證8(專   利侵害鑑定報告)所附照片解析而得。被告等販售之「    防水閘門」產品,包含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    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   ,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  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 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可由螺牙轉動而達到伸縮自如之動作。   (2)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如附圖五所示。原告稱系爭待鑑定    物為被告公司所製造後交付被告之經銷商大禹工程行販   售,原告委託第三人成易工程行,向被告之經銷商大禹  工程行購買,系爭鑑定物現由原告保管,存放於原告住 所地。2.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比對分析:   (1)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內容可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   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    ;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   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  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 ;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2)系爭產品技術內容,經解析可對應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號   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  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 包括:」;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3)系爭專利請求項1可以讀取系爭產品的各要件:    (甲)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    」,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   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之文義範圍。   (乙)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   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之文義範圍。(丙)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其中系爭產品之「具垂直向開口之嵌插槽」為嵌插槽開口方向之進一步限定,嵌插槽之開口雖為垂直地面方向,惟系爭專利之嵌插槽並未界定開口之方向。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之文義範圍。(丁)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可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之文義範圍。(戊)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系爭產品之插腳係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組構呈L型為插腳形狀之進一步限定。系爭專利請求項1「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技術特徵,並未限定ㄩ型架之插腳係採垂直走向或水平走向,只要ㄩ型架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從而,系爭產品之插腳雖由橫肋及立肋構成,惟系爭產品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之開口中,故系爭產品之二支呈L型形狀之插腳仍為系爭專利請求項1文義所包含。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文義範圍。(己)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元件頂壓臂係以螺旋方式進一步限定頂壓臂作動之結構。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並未限定頂壓臂以何種結構形式來移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臂以螺旋進行高度升降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故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之文義範圍。(4)基於全要件比對及分析,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可讀取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故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自無須進行均等範圍之判斷。比對分析表如附件所示。(5)被告雖辯稱:系爭產品之「迫緊單元」之左右「凸體」    仍分別由一「立肋」及一「橫肋」所組成,故其整體係   呈一扣勾狀,而非直接呈現一「凵型狀」,又系爭產品  關於「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手段,係以該「朝 上凸伸」之「立肋」,扣勾於設於立柱上嵌槽內之「邊柱」,而形成一限制水平位移之嵌制力;同時需再搭配「迫緊單元」上之頂壓元件抵靠於柵板上,而形成另一限制垂直位移之嵌制力,藉此二嵌制力之同時作用,方能完成迫緊單元之設置。故系爭產品有關「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顯然係屬「扣接」,而非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另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證據2(即本件系爭專利)  依其圖式第一至四圖及說明書第6頁所述,其迫緊單元 之凵型架體,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係「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中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該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之技術特徵不同,兩者構造並不相同。(見被證十七)。故系爭產品確實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專利範圍無誤等語(見本院卷第396頁)。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    設」一詞,由上開解釋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   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其組配方式並無達  到相互固設之目的,只要能有組配之結合關係而以凹凸 形態相結合即可。系爭產品為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設有二支插腳,二支插腳由一對橫肋及立肋組成,立肋恰可垂直向上組配於前述嵌插槽中,其插腳、嵌插槽為凹凸相配合之元件,運用插接方式的結合關係,由上開解釋之插設結合關係,自已相符,是以系爭產品之立肋與嵌槽之結合方式,即為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實質等同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另被告辯稱被證17中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本件系爭專利之迫緊單元之凵型架插設於嵌插槽,與該審定書所載之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的技術特徵及構造亦不相同部分。但是本件係以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比對,與該審定書之系爭專利內容並無涉,且該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是否具有相同技術特徵尚有疑義,故不足認定兩者的技術特徵及構造已不相同。被告此部分主張,尚不足採。(三)被告有製造銷售及侵害系爭產品之行為: 1.按新型專利權人對於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其專利權者,得請 求損害賠償,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3項設有規定。被告辯稱其未製造或販售「防水閘門」產品,僅為訴外人 吳○○裁切、加工立柱、防水柵板等習知防水閘門共通零件,與系爭專利無涉;另原告提出之原證2之被告公司網頁,然所刊載者為公司之電話、地址等無法證明被告有販賣之行為,其中營業項目關於產品領域雖曾揭示「防水閘門」,然被告主要營業項目仍為各類金屬材料之加工,所涉「防水閘門」領域,亦僅係加工而已;原告所提原證18指被告涉有販賣系爭產品,但原證18統一發票係被告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所收取之加工報酬,此由被證12、13之大禹工程行向訴外人鴻星公司購買「防水閘門緊迫器」可知,其無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等情。  2.惟查︰  (1)被告冠勝公司在其公司網站登載之營業項目,關於產品  領域子頁面上刊載「防水柵門」產品資訊(見原證2, 本院卷第20頁),消費者或安裝業者,可透過該網站知悉被告公司製造、販售系爭「防水柵門」產品,欲購買防水閘門商品之人閱覽網站後,即可依據網站聯絡資料向被告購買。  (2)被告公司提供其營業址作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此須  代理大禹工程行處理高雄地區各類經營事宜,兩者間關 係密切,訴外人至被告公司之營業址接洽,自認被告公司代理大禹工程行為相關往來之事業處。又原告於本件起訴後,於103年6月4日查詢大禹工程行網頁聯絡資料,顯示被告公司之營業址仍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並無變更(見原證9,本院卷第144頁),足認被告仍與大禹工程行間有合作經營防水閘門之事實。(3)訴外人吳○○及林○○於本院另案(即103年度民專上字第9號)提出統一發票3紙(即原證18,見本院卷第294至296頁),其顯示由被告冠勝公司為營業人分別於開立予買受人大禹工程行,記載品名為「水閘門代工」(簽發日為101年9月25日)、「水閘門」(簽發日為101年11月25日),既有在前之「水閘門代工」,則    可認之後「水閘門」產品是為被告公司所製造,且如非   整組水閘門產品,應係僅記載「鋁板」或「鋁柱」即可  ,無須記載「水閘門」或「水閘門代工」。被告雖提出 被證13(見本院卷第403頁),據此證明迫緊單元為其他廠商製造,但被證13為報價單,且廠商名稱經隱匿,無法證明係向鴻星公司購買,被證12雖有訴外人鴻星公司、長虹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之統一發票(見本院卷第399至402頁),但其品名係記載「鋁擠型加工」「鋁擠型」等,反而不是「水閘門」「水閘門加工」,是此尚不足為被告有利之證明。(4)專利權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狀態,又過失概念已有客觀化傾向,其意涵「應注意而不注意」或「怠於交易上所必要之注意」時,自應負過失責任。況智慧財產侵權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面臨之風險,事業於從事生產、製造與銷售之際,應較以往負更高之風險意識與注意義務,避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對具一般風險意識之事業而言,從事生產或銷售行為,自應就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無侵害專利作最低限度查證,未查證者,難謂無過失。本件原告於102年5月30日委請英典法律事務所代發律師函,已明確告知其為訴    外人吳○○及大禹工程行所生產之鋁製防水閘門已侵害   系爭專利,被告公司於102年5月31日收受該函(見原    證6,本院卷第38至40頁),然被告公司於103年5月   14日網頁仍有以營業址為大禹工程行高雄地區聯絡處之  行為(見原證9),是可推認被告公司持續為大禹工程 行代工防水閘門產品,已具侵害原告專利權之故意。 (四)原告請求損害賠償額部分:1.按依前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專利權人得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計算損害賠償額,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次按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  公司法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2.原告主張:兩造同為生產相同種類商品廠商,被告公司完全仿造系爭專利圖說,以系爭專利圖說為藍本開模生產,原告並委託律師發函予被告公司,然其仍持續製造銷售,具有故意,爰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7條第1項第2款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公司與負責人即被告邱昭仁連帶賠償100萬元等情。3.經查:被告公司開立予訴外人吳○○及林○○之統一發票3紙,其金額分別為392,596元(含營業稅後為412,226元)、734,862元(含營業稅後為36,742元)、179,712元(含營業稅後為8,986元),合計為1,307,134元(見原證18),已逾原告請求之100萬元賠償額,而被告就其製作系爭產品之成本提出扣除額之相關證明,是原告請求被告公司賠償上開100萬元數額,應屬有據。  4.被告邱昭仁為被告公司負責人,有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3頁),其任職負責人期間,被告公司從事生產及銷售系爭產品而侵害原告系爭專利,致原告受有損害,依前揭規定,被告邱昭仁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六、綜上所述,被告抗辯系爭專利無效,並不足採,而被告公司製造之系爭防水閘門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是原告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2項、第97條第1項第2款、第2項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4月4日(參本院卷第51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皆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0  月  30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二庭法 官 李維心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2  日     書記官 王英傑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0",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原告著有「輕輕鬆鬆查字典」(原名稱為「小學生形音義辭典」),於民國92年榮獲國家圖書館評定為臺灣TOP1、93年又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評定為第22次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其中「字與155個不同部首組合體」為原告享有著作權之編輯著作(下稱系爭著作)。原告已公開發行,故被告實有接觸系爭著作之合理機會。詎被告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世一公司)與被告莊朝根明知系爭著作為原告創作,竟未經原告之授權,於100年8月6日在臺北地區之書店販賣98年、99年出版之「最新常用國語辭典」(修訂二版五、六刷),其「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即抄襲系爭著作而來,侵害原告就系爭著作享有之編輯著作權,爰提起本件訴訟。(二)原告主張被侵害之客體為「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並非舊案之「部首之不同字之組合」(即「易誤判部首單字表」),「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不等同於「部首之不同字之組合」。被告辯稱臺南地方法院98年度智字第15號判決、鈞院98年度民著上易字第12號判決、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智字第97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智上字第13號判決、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1903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再字第49號判決、臺北地方法院97年度北智簡字第6號判決、鈞院97年度民著訴字第3號判決、鈞院97年度民著上易字第6號判決、鈞院98年度民著上易字第1號判決認原告被侵害之著作係「易誤判部首單字表」,「易誤判部首單字表」是方法,因思想表達合致,故「易誤判部首單字表」不受著作權保護。但本件原告被侵害之著作係「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與上開判決原告被侵害之著作均不同。原告被侵害之「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有很多種表達形式,是故,系爭著作屬於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系爭著作非上開判決既判力效力所及範圍,亦無爭點效之適用。(三)日本漢字之形體、筆劃數、部首總數、部首歸屬、使用字總數(日本使用漢字總數僅兩千餘字),與我國文字之形體、筆劃數、部首總數、部首歸屬、使用字總數(原告使用字總數則多達六千餘字)相比較,差異處極多;被告字典若參考日本,其結果應與日本相同;但其結果,與日本有所差異,但卻與原告完全相同:更佐證被告確有抄襲原告之情事。(四)爰聲明:被告公司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萬元整,及自最後一名被告收受繕本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之利息;被告莊朝根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三、被告則抗辯以:(一)被告堅決否認侵害系爭著作,亦否認系爭著作之組合體為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經查,原告於本件所主張之「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與原告先前訴訟曾主張之「易誤判部首單字表」比對後,並無差異,二者實為同一編輯著作,且原告曾於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7年度智字第15號一審判決、鈞院98年度民著上易字第12號二審判決中,以「輕輕鬆鬆查字典」之「易誤判部首單字表」為被告所出版之修訂二版三刷「最新常用國語辭典」所侵害,該判決均認「易誤判部首單字表」,欠缺原創性,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不得享有著作權,縱享有著作權,被告所出版之修訂二版三刷「最新常用國語辭典」,亦未涉及抄襲,加上被告所出版之修訂二版「最新常用國語辭典」,並未改版,顯見,原告於本件訴訟所主張者,應受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7年度智字第15號一審判決、鈞院98年度民著上易字第12號二審判決之既判力所及,原告就此不得再行提起訟爭,請鈞院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7款之規定,裁定駁回原告之訴。(二)縱認本件訴訟未受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7年度智字第15號一審判決、鈞院98年度民著上易字第12號二審判決之既判力所及,然原告曾以其所編輯之小學生形音義辭典內之「易誤判部首單字表」主張為其所創作,有編輯著作權,對被告提起民、刑事訴訟,惟原告所稱之「易誤判部首單字表」,業經民、刑事各級法院多次判決認其並非著作權所保護之標的;或原告以不能證明該檢字方法為其所獨創等,均認被告未侵害其著作,參諸檢察署、民、刑事法院及鈞院一再不起訴、判決駁回,足見原告之請求,顯無理由又浪費司法資源,請鈞院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3項之規定,逕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並處原告6萬元之罰鍰。(三)退步言之,若原告系爭著作受著作權之保護,被告之「最新常用國語辭典」乃其獨立創作之結果,其間並無抄襲之情事,且所稱「抄襲」,係指侵害人重製之著作,為模倣著作權人著作中,受著作權保護之成分,已達實質近似之程度,故主張他人之著作抄襲自己之著作,而構成著作權侵害者,應先證明他人之著作模倣自己著作受保護之表達,已達實質近似之程度,是以,原告應先證明被告之「最新常用國語辭典」(修訂二版五、六刷),構成重製或抄襲,侵害其著作財產權。又中文字之每一個部首會造成易誤判字之情形,原有所侷限,再加上此二字典都是針對國小及國中學生之需求所編寫,因此,在易誤解部首之選字方面,本不宜過於偏澀,更難免受到較多限制,而產生諸多相同之表達,此乃表達方式受限,至觀念與表達合一使然,故而,原告主張被告侵害其著作權乙事,即無理由。(四)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得心證之理由:(一)按著作權法第10條之1規定:「依本法取得之著作權,其保 護僅及於該著作之表達,而不及於其所表達之思想、程序、製程、系統、操作方法、概念、原理、發現。」是以著作權之保護標的僅及於表達,而不及於思想,此即思想與表達二分法。然思想如僅有一種或有限之表達方式,則此時因其他著作人無他種方式或僅可以極有限方式表達該思想,如著作權法限制該等有限表達方式之使用,將使思想為原著作人所壟斷,該有限之表達即因與思想合併而非著作權保護之標的,因此,就同一思想僅具有限表達方式之情形,縱他人表達方式有所相同或近似,此為同一思想表達有限之必然結果,亦不構成著作權之侵害。次按,著作權法第7條規定:「就資料之選擇及編排具有創作性者為編輯著作,以獨立之著作保護之。編輯著作之保護,對其所收編著作之著作權不生影響。」是以編輯著作其受著作權保護標的為著作人對資料之「選擇及編排」而具有創作性之部分,並未及於著作人所選擇或編排之資料本身。(二)復按所謂著作「抄襲」,其侵害著作權人之著作財產權主要以重製權、改作權為核心,原告必須證明被告有為有形的或無形的重製行為;對於後者如無直接證據,原告應舉證證明被告有「接觸」其著作,及被告著作之表達「實質類似」於原告著作之表達。所謂「接觸」,指依社會通常情況,可認為他人有合理機會或可能性見聞自己之著作而言。所謂「實質相似」,則由法院就爭執部分著作之質或量加以觀察,為價值判斷,認為二者相似程度頗高,或屬著作之主要部分者,始足當之。(三)經查,原告主張其應受著作權保護之著作為其於92年出版之「小學生形音辭典」內之「字與155個不同部首組合體」編輯著作,而觀諸該表(詳本院卷第84至256頁標示「原告」部分,係散布於外放於卷之上開辭典),係在每一特定部首設有「容易誤解部首的字」欄位,將容易遭誤解部首之文字依總筆劃序分類列出,文字下方則以括弧標示正確部首,括弧下方再以國字數字標示該文字所在頁碼;再就原告所指被告涉及抄襲系爭著作之「最新常用國語辭典」(證物外放)部分(內容詳本院卷第84至256頁標示「被告」部分),係在每一特定部首文字後將容易遭誤解部首之文字列出但未依總筆劃予以分類,文字下方亦以括弧標示正確之部首,括弧下方則再以阿拉伯數字列出該字所在頁數。基於上揭比對說明,可知兩造係使用相同之檢字法,但此為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之「方法」。至於「表達」部分,就資料之編排而言,兩造就是否將所選取之字依總筆劃分類不同,另就資料之選擇部分,兩造亦顯有不同,以部首「田」為例(參本院卷第84頁,原告辭典第386頁,被告辭典第616頁),原告所選取之易誤判部首為「田」的字共47個,而被告僅選列16個字,又以部首「疋」為例(參本院卷第85頁,原告辭典第390頁,被告辭典第622頁),原告所選取易誤判部首為「疋」的字有7個,而被告則未選列任何字。又被告所選取的字固有與原告選取者相同、重複者,然此係因系爭著作係依中文或漢字之結構拆解其近似之部首加以編纂而成,而中文或漢字之結構可能拆解之部首亦有限,在思想同一而表達有限之情形下,單就兩造選取文字有重複之事實,仍非可據以認定被告有抄襲原告系爭著作之行為。(四)綜上,原告不能證明被告有抄襲系爭著作之行為,是原告主張被告侵害其著作權,請求被告連帶賠償其1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之法定遲延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至原告聲請調閱各法院其他原告提起之訴訟案卷部分,因本件事實及法律之判斷無以他案為證據之必要,爰不予調閱,又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資料,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一一詳予論述之必要,附此敘明。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1  月  13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一庭法 官 歐陽漢菁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1  月  15  日      書記官 葉倩如
    ①系爭專利所稱之「凵型架」,對照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前後文內容:「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則當係指具有二支往前凸伸之「插腳」,基此,其整體造型乃概呈一「凵字型」者而言;參照系爭專利說明書第一圖,以及第6頁所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凵型架體,而   其前端的二支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  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 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等語,亦可得證。②解釋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所稱「嵌插槽」之定義時,     應特別注意系爭專利請求項2就「嵌插槽」為進一步     形狀限定所生之影響,亦即系爭專利係於其申請專利    請求項2中,方將其「嵌插槽」明確限定為「該等嵌   插槽係由一具有內凹狀槽室的套座固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側牆上,使該槽室與擋水牆立柱的側牆之間共同構 成一嵌插槽者」,以最廣義之文義解釋原則,則任何具凹狀結構之槽體,即均符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稱「嵌插槽」之定義。    ③又系爭專利所稱「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插設」之定義   ,當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接方式並  嵌合二元件,藉此將該二元件組配在一起者而言。( 見本院卷第167頁)(3)本院意見:    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嵌插槽」、    「插設」於說明書中並無特別之定義,又說明書之實   施例或圖式僅為實施態樣之一,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  不應將其細部描述之結構視為限制條件而讀入申請專 利範圍,須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就「ㄩ型架」、「嵌插槽」、「插設」用詞予以解釋。    ②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就請求項    1之結構及作用之記載為「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顯見「ㄩ型架」  具有二支插腳用於插設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此 就機械、土木工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只要認為在視覺上整體可呈現出ㄩ字形狀之架體,且具有二支插腳,即可視為「ㄩ型架」。又,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6頁第11行至第14行記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ㄩ型架體,而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之內容,可知系爭專利之「ㄩ型架」具有與嵌插槽插設之二支插腳元件。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在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架體」。    ③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於請求項    1記載為「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二側」,又由上開「ㄩ型架」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用於提供ㄩ型架之二支插腳插設,顯見「嵌插槽」須具有可供插腳插入之凹槽結構。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④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於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內容,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     識者由上開「ㄩ型架」及「嵌插槽」用詞之解釋,整    體可知「插設」一詞係指具有凹凸配合之二元件,運   用插入之設置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故系爭專利  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 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7.系爭專利有效:(1)被證1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①被證1顯示之WaybackMachine自2009年6月11日即儲存該網址之網頁內容。被證1所揭露之內容為2009年6月11日前即已經公開於刊物(公眾能得知其網頁及位置而取得該資訊),雖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申     請日(98年8月21日),惟被證1之北京營造防水閘    門網頁上方出現北部、南部電話係由何○○(即原告   配偶)新設北部電話(00)0000000,為101年8月14  日安裝完成,南部電話(00)0000000係102年8月15日安裝完成(見原證10),兩者安裝完成時間均晚於系爭專利申請日,亦晚於該網路時光回溯器之網站記錄日期(98年6月11日),顯見被證1所載日期時間點真實性非無疑義。又由原證11之中華電信桃園營運處回函(見本院卷第147頁)說明,亦可證實該電話為101年8月14日新裝。再由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查詢被證1之2009年6月11日時間點網頁資料所顯示資料共有9件裝設防水閘門之案例,該9案例均應屬系爭專利申請後始完成裝設,其裝設日期由原證     12所檢附之北京營造公司開立予彰化龍邦大第、精銳    悅築雙城、中山先生等建案管理委員會及土地銀行大     里分行防水閘門等發票收據,可知上開案例為98年12    月後裝設完成,顯然被證1網頁於2009年6月12日已   能刊載上開完成案例,似有不符。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網站係屬網頁資料回溯查詢使用,其查詢結果與相關證據顯示有所歧異,故難以證明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所查資料已為正確。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②縱如被告所述被證1具證據能力,可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而被證1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云云。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1比對,依被證1照片之迫緊裝置外觀僅能看出一迫緊單元設置於擋水牆立柱頂端之罩套上,而無法清楚分辨出迫緊單元本體與頂柱罩套之連接關係,且被證1照片之門片所對應之擋水牆立柱處僅約有類似罩套結構,而該罩套結構之黑影部分並未能看出係為一嵌插槽,從其餘圖片亦無法看出該黑影部分可作為迫緊單元之二支插腳插設之嵌插槽。故被證1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等技術特徵,且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無法由被證1照片內容直接且無歧異得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整體技術特徵。因此,被證1縱具有證據能力,但仍不足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   (2)被證2與被證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2、3進行技術比對如下:(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頂端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技 術特徵,由被證2圖式第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5至6行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供萬能鉗14夾固迫緊防水片8且萬能鉗14兩端設螺絲15鎖固,進而達到防水片防滲漏效果。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技術特徵,相當於被證2之防水閘門迫緊裝置。 (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由被證2第1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     ,萬能鉗14具有ㄩ型架之二端,藉由螺絲15可調整    任意高度裝卸配置於框架2外側溝槽上,惟系爭專   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成對之預設高度各  設複數嵌插槽,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 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2第1    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可經螺絲15   鬆脫而任意調整萬能鉗裝卸高度,再由萬能鉗兩端  設螺絲鎖固框架溝槽,而達到固定作用,惟系爭專 利係利用迫緊單元之插腳插設而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嵌插槽上,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     (丁)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     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    徵,由於被證2僅揭露萬能鉗係以螺絲鎖固框架溝   槽,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二端具有插腳,  而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兩者之結構及組裝方式 皆有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戊)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技術特徵部分:      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     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    徵,被證2第1圖雖揭露萬能鉗以具有彈簧頂壓把手可經螺絲鎖固而達到緊密效果,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可直接頂壓柵板,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②由被證3圖式第1、2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14至16行揭露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可嵌入側槽柱10或中間柱20     上端連接座50之限位槽51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    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3圖式第  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9至13行揭露壓迫架60上設有 一可上下螺行運動之控制桿63,而控制桿63下端設有一壓迫塊64,藉由利用壓迫架60之壓迫塊64壓迫位於相對下方之重疊組合柵板40而達緊密接觸結合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    ③被證3雖揭露連結座50設限位槽51供壓迫架60之定位    端61嵌卡之技術內容,惟被證3並未揭示其連結座50   可具有複數、且以多種預設高度而成對設置;又被證  3之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雖可嵌入限位槽51中,惟被 證3之定位端61未具有系爭專利利用ㄩ型架之二支插腳來插設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從而,被證3亦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④依上述,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    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   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  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 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⑤被告辯稱,被證2已揭露呈「凵字型」架體之迫緊單     元,且更具體教示該迫緊單元可以設在立柱上不同高    度處之技術手段,是被證2與系爭專利之差異僅在於   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被證3揭露一種迫緊單  元,其具有一往前凸伸之插腳,並以插設之方式,與 設於立柱上之嵌插槽而相結合,即可達到組裝及拆卸便利之功效;是以,熟習該項技術領域之人只要組合被證2、被證3所揭露之先前技術,即可推導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載之全部技術內容,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等語(本院卷第165頁以下),惟由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嵌插槽」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指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而「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     術特徵配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及「插設    」用詞,解釋為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   架體以二支插腳經凹凸配合設置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  嵌插槽中。顯見系爭專利請求項1須具有可設於擋水 牆立柱二側的內凹槽室之結構體,然而被證2係以螺絲鎖入萬能鉗之螺孔而固定於框架上,被證3係以壓迫架之定位端插入設於側槽柱或中間柱頂部之連接座的限位槽內,故被證2及被證3並未揭露系爭專利之複數嵌插槽結構及設置位置,亦被證2及被證3未有利用具有ㄩ型架結構插設於立柱二側結構體的嵌插槽,此些差異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即能輕易推導完成,被告此部分主張,並不足採。   (3)被證1、2、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    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   ,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  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 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已如前述。又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而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應予剔除;且縱使被證1未予以剔除,被證1與被證2、3組合同樣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1、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4)綜上,被告所提被證1、被證2、3之組合與被證1、2、3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系爭專利無得撤銷之事由。 (二)系爭產品技術內容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範圍: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   (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係依原告提出之原證3及原證8(專   利侵害鑑定報告)所附照片解析而得。被告等販售之「    防水閘門」產品,包含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    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   ,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  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 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可由螺牙轉動而達到伸縮自如之動作。   (2)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如附圖五所示。原告稱系爭待鑑定    物為被告公司所製造後交付被告之經銷商大禹工程行販   售,原告委託第三人成易工程行,向被告之經銷商大禹  工程行購買,系爭鑑定物現由原告保管,存放於原告住 所地。2.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比對分析:   (1)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內容可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   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    ;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   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  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 ;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2)系爭產品技術內容,經解析可對應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號   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  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 包括:」;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3)系爭專利請求項1可以讀取系爭產品的各要件:    (甲)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    」,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   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之文義範圍。   (乙)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   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之文義範圍。(丙)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其中系爭產品之「具垂直向開口之嵌插槽」為嵌插槽開口方向之進一步限定,嵌插槽之開口雖為垂直地面方向,惟系爭專利之嵌插槽並未界定開口之方向。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之文義範圍。(丁)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可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之文義範圍。(戊)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系爭產品之插腳係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組構呈L型為插腳形狀之進一步限定。系爭專利請求項1「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技術特徵,並未限定ㄩ型架之插腳係採垂直走向或水平走向,只要ㄩ型架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從而,系爭產品之插腳雖由橫肋及立肋構成,惟系爭產品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之開口中,故系爭產品之二支呈L型形狀之插腳仍為系爭專利請求項1文義所包含。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文義範圍。(己)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元件頂壓臂係以螺旋方式進一步限定頂壓臂作動之結構。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並未限定頂壓臂以何種結構形式來移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臂以螺旋進行高度升降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故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之文義範圍。(4)基於全要件比對及分析,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可讀取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故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自無須進行均等範圍之判斷。比對分析表如附件所示。(5)被告雖辯稱:系爭產品之「迫緊單元」之左右「凸體」    仍分別由一「立肋」及一「橫肋」所組成,故其整體係   呈一扣勾狀,而非直接呈現一「凵型狀」,又系爭產品  關於「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手段,係以該「朝 上凸伸」之「立肋」,扣勾於設於立柱上嵌槽內之「邊柱」,而形成一限制水平位移之嵌制力;同時需再搭配「迫緊單元」上之頂壓元件抵靠於柵板上,而形成另一限制垂直位移之嵌制力,藉此二嵌制力之同時作用,方能完成迫緊單元之設置。故系爭產品有關「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顯然係屬「扣接」,而非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另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證據2(即本件系爭專利)  依其圖式第一至四圖及說明書第6頁所述,其迫緊單元 之凵型架體,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係「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中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該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之技術特徵不同,兩者構造並不相同。(見被證十七)。故系爭產品確實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專利範圍無誤等語(見本院卷第396頁)。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    設」一詞,由上開解釋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   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其組配方式並無達  到相互固設之目的,只要能有組配之結合關係而以凹凸 形態相結合即可。系爭產品為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設有二支插腳,二支插腳由一對橫肋及立肋組成,立肋恰可垂直向上組配於前述嵌插槽中,其插腳、嵌插槽為凹凸相配合之元件,運用插接方式的結合關係,由上開解釋之插設結合關係,自已相符,是以系爭產品之立肋與嵌槽之結合方式,即為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實質等同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另被告辯稱被證17中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本件系爭專利之迫緊單元之凵型架插設於嵌插槽,與該審定書所載之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的技術特徵及構造亦不相同部分。但是本件係以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比對,與該審定書之系爭專利內容並無涉,且該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是否具有相同技術特徵尚有疑義,故不足認定兩者的技術特徵及構造已不相同。被告此部分主張,尚不足採。(三)被告有製造銷售及侵害系爭產品之行為: 1.按新型專利權人對於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其專利權者,得請 求損害賠償,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3項設有規定。被告辯稱其未製造或販售「防水閘門」產品,僅為訴外人 吳○○裁切、加工立柱、防水柵板等習知防水閘門共通零件,與系爭專利無涉;另原告提出之原證2之被告公司網頁,然所刊載者為公司之電話、地址等無法證明被告有販賣之行為,其中營業項目關於產品領域雖曾揭示「防水閘門」,然被告主要營業項目仍為各類金屬材料之加工,所涉「防水閘門」領域,亦僅係加工而已;原告所提原證18指被告涉有販賣系爭產品,但原證18統一發票係被告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所收取之加工報酬,此由被證12、13之大禹工程行向訴外人鴻星公司購買「防水閘門緊迫器」可知,其無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等情。  2.惟查︰  (1)被告冠勝公司在其公司網站登載之營業項目,關於產品  領域子頁面上刊載「防水柵門」產品資訊(見原證2, 本院卷第20頁),消費者或安裝業者,可透過該網站知悉被告公司製造、販售系爭「防水柵門」產品,欲購買防水閘門商品之人閱覽網站後,即可依據網站聯絡資料向被告購買。  (2)被告公司提供其營業址作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此須  代理大禹工程行處理高雄地區各類經營事宜,兩者間關 係密切,訴外人至被告公司之營業址接洽,自認被告公司代理大禹工程行為相關往來之事業處。又原告於本件起訴後,於103年6月4日查詢大禹工程行網頁聯絡資料,顯示被告公司之營業址仍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並無變更(見原證9,本院卷第144頁),足認被告仍與大禹工程行間有合作經營防水閘門之事實。(3)訴外人吳○○及林○○於本院另案(即103年度民專上字第9號)提出統一發票3紙(即原證18,見本院卷第294至296頁),其顯示由被告冠勝公司為營業人分別於開立予買受人大禹工程行,記載品名為「水閘門代工」(簽發日為101年9月25日)、「水閘門」(簽發日為101年11月25日),既有在前之「水閘門代工」,則    可認之後「水閘門」產品是為被告公司所製造,且如非   整組水閘門產品,應係僅記載「鋁板」或「鋁柱」即可  ,無須記載「水閘門」或「水閘門代工」。被告雖提出 被證13(見本院卷第403頁),據此證明迫緊單元為其他廠商製造,但被證13為報價單,且廠商名稱經隱匿,無法證明係向鴻星公司購買,被證12雖有訴外人鴻星公司、長虹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之統一發票(見本院卷第399至402頁),但其品名係記載「鋁擠型加工」「鋁擠型」等,反而不是「水閘門」「水閘門加工」,是此尚不足為被告有利之證明。(4)專利權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狀態,又過失概念已有客觀化傾向,其意涵「應注意而不注意」或「怠於交易上所必要之注意」時,自應負過失責任。況智慧財產侵權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面臨之風險,事業於從事生產、製造與銷售之際,應較以往負更高之風險意識與注意義務,避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對具一般風險意識之事業而言,從事生產或銷售行為,自應就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無侵害專利作最低限度查證,未查證者,難謂無過失。本件原告於102年5月30日委請英典法律事務所代發律師函,已明確告知其為訴    外人吳○○及大禹工程行所生產之鋁製防水閘門已侵害   系爭專利,被告公司於102年5月31日收受該函(見原    證6,本院卷第38至40頁),然被告公司於103年5月   14日網頁仍有以營業址為大禹工程行高雄地區聯絡處之  行為(見原證9),是可推認被告公司持續為大禹工程 行代工防水閘門產品,已具侵害原告專利權之故意。 (四)原告請求損害賠償額部分:1.按依前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專利權人得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計算損害賠償額,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次按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  公司法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2.原告主張:兩造同為生產相同種類商品廠商,被告公司完全仿造系爭專利圖說,以系爭專利圖說為藍本開模生產,原告並委託律師發函予被告公司,然其仍持續製造銷售,具有故意,爰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7條第1項第2款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公司與負責人即被告邱昭仁連帶賠償100萬元等情。3.經查:被告公司開立予訴外人吳○○及林○○之統一發票3紙,其金額分別為392,596元(含營業稅後為412,226元)、734,862元(含營業稅後為36,742元)、179,712元(含營業稅後為8,986元),合計為1,307,134元(見原證18),已逾原告請求之100萬元賠償額,而被告就其製作系爭產品之成本提出扣除額之相關證明,是原告請求被告公司賠償上開100萬元數額,應屬有據。  4.被告邱昭仁為被告公司負責人,有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3頁),其任職負責人期間,被告公司從事生產及銷售系爭產品而侵害原告系爭專利,致原告受有損害,依前揭規定,被告邱昭仁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六、綜上所述,被告抗辯系爭專利無效,並不足採,而被告公司製造之系爭防水閘門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是原告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2項、第97條第1項第2款、第2項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4月4日(參本院卷第51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皆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0  月  30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二庭法 官 李維心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2  日     書記官 王英傑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0-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著有「輕輕鬆鬆查字典」(原名稱為「小學生形音義辭典」),於民國92年榮獲國家圖書館評定為臺灣TOP1、93年又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評定為第22次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其中「字與155個不同部首組合體」為原告享有著作權之編輯著作(下稱系爭著作)。原告已公開發行,故被告實有接觸系爭著作之合理機會。詎被告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世一公司)與被告莊朝根明知系爭著作為原告創作,竟未經原告之授權,於100年8月6日在臺北地區之書店販賣98年、99年出版之「最新常用國語辭典」(修訂二版五、六刷),其「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即抄襲系爭著作而來,侵害原告就系爭著作享有之編輯著作權,爰提起本件訴訟。(二)原告主張被侵害之客體為「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並非舊案之「部首之不同字之組合」(即「易誤判部首單字表」),「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不等同於「部首之不同字之組合」。被告辯稱臺南地方法院98年度智字第15號判決、鈞院98年度民著上易字第12號判決、臺北地方法院93年度智字第97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智上字第13號判決、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1903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再字第49號判決、臺北地方法院97年度北智簡字第6號判決、鈞院97年度民著訴字第3號判決、鈞院97年度民著上易字第6號判決、鈞院98年度民著上易字第1號判決認原告被侵害之著作係「易誤判部首單字表」,「易誤判部首單字表」是方法,因思想表達合致,故「易誤判部首單字表」不受著作權保護。但本件原告被侵害之著作係「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與上開判決原告被侵害之著作均不同。原告被侵害之「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有很多種表達形式,是故,系爭著作屬於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系爭著作非上開判決既判力效力所及範圍,亦無爭點效之適用。(三)日本漢字之形體、筆劃數、部首總數、部首歸屬、使用字總數(日本使用漢字總數僅兩千餘字),與我國文字之形體、筆劃數、部首總數、部首歸屬、使用字總數(原告使用字總數則多達六千餘字)相比較,差異處極多;被告字典若參考日本,其結果應與日本相同;但其結果,與日本有所差異,但卻與原告完全相同:更佐證被告確有抄襲原告之情事。(四)爰聲明:被告公司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萬元整,及自最後一名被告收受繕本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之利息;被告莊朝根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三、被告則抗辯以:(一)被告堅決否認侵害系爭著作,亦否認系爭著作之組合體為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經查,原告於本件所主張之「字與不同部首之組合體」,與原告先前訴訟曾主張之「易誤判部首單字表」比對後,並無差異,二者實為同一編輯著作,且原告曾於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7年度智字第15號一審判決、鈞院98年度民著上易字第12號二審判決中,以「輕輕鬆鬆查字典」之「易誤判部首單字表」為被告所出版之修訂二版三刷「最新常用國語辭典」所侵害,該判決均認「易誤判部首單字表」,欠缺原創性,非著作權法所保護之著作,原告不得享有著作權,縱享有著作權,被告所出版之修訂二版三刷「最新常用國語辭典」,亦未涉及抄襲,加上被告所出版之修訂二版「最新常用國語辭典」,並未改版,顯見,原告於本件訴訟所主張者,應受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7年度智字第15號一審判決、鈞院98年度民著上易字第12號二審判決之既判力所及,原告就此不得再行提起訟爭,請鈞院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7款之規定,裁定駁回原告之訴。(二)縱認本件訴訟未受臺灣臺南地方法院97年度智字第15號一審判決、鈞院98年度民著上易字第12號二審判決之既判力所及,然原告曾以其所編輯之小學生形音義辭典內之「易誤判部首單字表」主張為其所創作,有編輯著作權,對被告提起民、刑事訴訟,惟原告所稱之「易誤判部首單字表」,業經民、刑事各級法院多次判決認其並非著作權所保護之標的;或原告以不能證明該檢字方法為其所獨創等,均認被告未侵害其著作,參諸檢察署、民、刑事法院及鈞院一再不起訴、判決駁回,足見原告之請求,顯無理由又浪費司法資源,請鈞院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3項之規定,逕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並處原告6萬元之罰鍰。(三)退步言之,若原告系爭著作受著作權之保護,被告之「最新常用國語辭典」乃其獨立創作之結果,其間並無抄襲之情事,且所稱「抄襲」,係指侵害人重製之著作,為模倣著作權人著作中,受著作權保護之成分,已達實質近似之程度,故主張他人之著作抄襲自己之著作,而構成著作權侵害者,應先證明他人之著作模倣自己著作受保護之表達,已達實質近似之程度,是以,原告應先證明被告之「最新常用國語辭典」(修訂二版五、六刷),構成重製或抄襲,侵害其著作財產權。又中文字之每一個部首會造成易誤判字之情形,原有所侷限,再加上此二字典都是針對國小及國中學生之需求所編寫,因此,在易誤解部首之選字方面,本不宜過於偏澀,更難免受到較多限制,而產生諸多相同之表達,此乃表達方式受限,至觀念與表達合一使然,故而,原告主張被告侵害其著作權乙事,即無理由。(四)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得心證之理由:(一)按著作權法第10條之1規定:「依本法取得之著作權,其保 護僅及於該著作之表達,而不及於其所表達之思想、程序、製程、系統、操作方法、概念、原理、發現。」是以著作權之保護標的僅及於表達,而不及於思想,此即思想與表達二分法。然思想如僅有一種或有限之表達方式,則此時因其他著作人無他種方式或僅可以極有限方式表達該思想,如著作權法限制該等有限表達方式之使用,將使思想為原著作人所壟斷,該有限之表達即因與思想合併而非著作權保護之標的,因此,就同一思想僅具有限表達方式之情形,縱他人表達方式有所相同或近似,此為同一思想表達有限之必然結果,亦不構成著作權之侵害。次按,著作權法第7條規定:「就資料之選擇及編排具有創作性者為編輯著作,以獨立之著作保護之。編輯著作之保護,對其所收編著作之著作權不生影響。」是以編輯著作其受著作權保護標的為著作人對資料之「選擇及編排」而具有創作性之部分,並未及於著作人所選擇或編排之資料本身。(二)復按所謂著作「抄襲」,其侵害著作權人之著作財產權主要以重製權、改作權為核心,原告必須證明被告有為有形的或無形的重製行為;對於後者如無直接證據,原告應舉證證明被告有「接觸」其著作,及被告著作之表達「實質類似」於原告著作之表達。所謂「接觸」,指依社會通常情況,可認為他人有合理機會或可能性見聞自己之著作而言。所謂「實質相似」,則由法院就爭執部分著作之質或量加以觀察,為價值判斷,認為二者相似程度頗高,或屬著作之主要部分者,始足當之。(三)經查,原告主張其應受著作權保護之著作為其於92年出版之「小學生形音辭典」內之「字與155個不同部首組合體」編輯著作,而觀諸該表(詳本院卷第84至256頁標示「原告」部分,係散布於外放於卷之上開辭典),係在每一特定部首設有「容易誤解部首的字」欄位,將容易遭誤解部首之文字依總筆劃序分類列出,文字下方則以括弧標示正確部首,括弧下方再以國字數字標示該文字所在頁碼;再就原告所指被告涉及抄襲系爭著作之「最新常用國語辭典」(證物外放)部分(內容詳本院卷第84至256頁標示「被告」部分),係在每一特定部首文字後將容易遭誤解部首之文字列出但未依總筆劃予以分類,文字下方亦以括弧標示正確之部首,括弧下方則再以阿拉伯數字列出該字所在頁數。基於上揭比對說明,可知兩造係使用相同之檢字法,但此為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之「方法」。至於「表達」部分,就資料之編排而言,兩造就是否將所選取之字依總筆劃分類不同,另就資料之選擇部分,兩造亦顯有不同,以部首「田」為例(參本院卷第84頁,原告辭典第386頁,被告辭典第616頁),原告所選取之易誤判部首為「田」的字共47個,而被告僅選列16個字,又以部首「疋」為例(參本院卷第85頁,原告辭典第390頁,被告辭典第622頁),原告所選取易誤判部首為「疋」的字有7個,而被告則未選列任何字。又被告所選取的字固有與原告選取者相同、重複者,然此係因系爭著作係依中文或漢字之結構拆解其近似之部首加以編纂而成,而中文或漢字之結構可能拆解之部首亦有限,在思想同一而表達有限之情形下,單就兩造選取文字有重複之事實,仍非可據以認定被告有抄襲原告系爭著作之行為。(四)綜上,原告不能證明被告有抄襲系爭著作之行為,是原告主張被告侵害其著作權,請求被告連帶賠償其1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之法定遲延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至原告聲請調閱各法院其他原告提起之訴訟案卷部分,因本件事實及法律之判斷無以他案為證據之必要,爰不予調閱,又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資料,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一一詳予論述之必要,附此敘明。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1  月  13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一庭法 官 歐陽漢菁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1  月  15  日      書記官 葉倩如
    ①系爭專利所稱之「凵型架」,對照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前後文內容:「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則當係指具有二支往前凸伸之「插腳」,基此,其整體造型乃概呈一「凵字型」者而言;參照系爭專利說明書第一圖,以及第6頁所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凵型架體,而   其前端的二支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  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 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等語,亦可得證。②解釋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所稱「嵌插槽」之定義時,     應特別注意系爭專利請求項2就「嵌插槽」為進一步     形狀限定所生之影響,亦即系爭專利係於其申請專利    請求項2中,方將其「嵌插槽」明確限定為「該等嵌   插槽係由一具有內凹狀槽室的套座固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側牆上,使該槽室與擋水牆立柱的側牆之間共同構 成一嵌插槽者」,以最廣義之文義解釋原則,則任何具凹狀結構之槽體,即均符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稱「嵌插槽」之定義。    ③又系爭專利所稱「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插設」之定義   ,當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接方式並  嵌合二元件,藉此將該二元件組配在一起者而言。( 見本院卷第167頁)(3)本院意見:    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嵌插槽」、    「插設」於說明書中並無特別之定義,又說明書之實   施例或圖式僅為實施態樣之一,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  不應將其細部描述之結構視為限制條件而讀入申請專 利範圍,須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就「ㄩ型架」、「嵌插槽」、「插設」用詞予以解釋。    ②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就請求項    1之結構及作用之記載為「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顯見「ㄩ型架」  具有二支插腳用於插設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此 就機械、土木工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只要認為在視覺上整體可呈現出ㄩ字形狀之架體,且具有二支插腳,即可視為「ㄩ型架」。又,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6頁第11行至第14行記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ㄩ型架體,而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之內容,可知系爭專利之「ㄩ型架」具有與嵌插槽插設之二支插腳元件。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在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架體」。    ③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於請求項    1記載為「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二側」,又由上開「ㄩ型架」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用於提供ㄩ型架之二支插腳插設,顯見「嵌插槽」須具有可供插腳插入之凹槽結構。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④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於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內容,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     識者由上開「ㄩ型架」及「嵌插槽」用詞之解釋,整    體可知「插設」一詞係指具有凹凸配合之二元件,運   用插入之設置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故系爭專利  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 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7.系爭專利有效:(1)被證1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①被證1顯示之WaybackMachine自2009年6月11日即儲存該網址之網頁內容。被證1所揭露之內容為2009年6月11日前即已經公開於刊物(公眾能得知其網頁及位置而取得該資訊),雖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申     請日(98年8月21日),惟被證1之北京營造防水閘    門網頁上方出現北部、南部電話係由何○○(即原告   配偶)新設北部電話(00)0000000,為101年8月14  日安裝完成,南部電話(00)0000000係102年8月15日安裝完成(見原證10),兩者安裝完成時間均晚於系爭專利申請日,亦晚於該網路時光回溯器之網站記錄日期(98年6月11日),顯見被證1所載日期時間點真實性非無疑義。又由原證11之中華電信桃園營運處回函(見本院卷第147頁)說明,亦可證實該電話為101年8月14日新裝。再由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查詢被證1之2009年6月11日時間點網頁資料所顯示資料共有9件裝設防水閘門之案例,該9案例均應屬系爭專利申請後始完成裝設,其裝設日期由原證     12所檢附之北京營造公司開立予彰化龍邦大第、精銳    悅築雙城、中山先生等建案管理委員會及土地銀行大     里分行防水閘門等發票收據,可知上開案例為98年12    月後裝設完成,顯然被證1網頁於2009年6月12日已   能刊載上開完成案例,似有不符。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網站係屬網頁資料回溯查詢使用,其查詢結果與相關證據顯示有所歧異,故難以證明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所查資料已為正確。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②縱如被告所述被證1具證據能力,可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而被證1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云云。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1比對,依被證1照片之迫緊裝置外觀僅能看出一迫緊單元設置於擋水牆立柱頂端之罩套上,而無法清楚分辨出迫緊單元本體與頂柱罩套之連接關係,且被證1照片之門片所對應之擋水牆立柱處僅約有類似罩套結構,而該罩套結構之黑影部分並未能看出係為一嵌插槽,從其餘圖片亦無法看出該黑影部分可作為迫緊單元之二支插腳插設之嵌插槽。故被證1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等技術特徵,且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無法由被證1照片內容直接且無歧異得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整體技術特徵。因此,被證1縱具有證據能力,但仍不足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   (2)被證2與被證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2、3進行技術比對如下:(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頂端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技 術特徵,由被證2圖式第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5至6行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供萬能鉗14夾固迫緊防水片8且萬能鉗14兩端設螺絲15鎖固,進而達到防水片防滲漏效果。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技術特徵,相當於被證2之防水閘門迫緊裝置。 (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由被證2第1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     ,萬能鉗14具有ㄩ型架之二端,藉由螺絲15可調整    任意高度裝卸配置於框架2外側溝槽上,惟系爭專   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成對之預設高度各  設複數嵌插槽,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 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2第1    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可經螺絲15   鬆脫而任意調整萬能鉗裝卸高度,再由萬能鉗兩端  設螺絲鎖固框架溝槽,而達到固定作用,惟系爭專 利係利用迫緊單元之插腳插設而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嵌插槽上,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     (丁)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     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    徵,由於被證2僅揭露萬能鉗係以螺絲鎖固框架溝   槽,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二端具有插腳,  而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兩者之結構及組裝方式 皆有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戊)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技術特徵部分:      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     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    徵,被證2第1圖雖揭露萬能鉗以具有彈簧頂壓把手可經螺絲鎖固而達到緊密效果,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可直接頂壓柵板,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②由被證3圖式第1、2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14至16行揭露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可嵌入側槽柱10或中間柱20     上端連接座50之限位槽51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    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3圖式第  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9至13行揭露壓迫架60上設有 一可上下螺行運動之控制桿63,而控制桿63下端設有一壓迫塊64,藉由利用壓迫架60之壓迫塊64壓迫位於相對下方之重疊組合柵板40而達緊密接觸結合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    ③被證3雖揭露連結座50設限位槽51供壓迫架60之定位    端61嵌卡之技術內容,惟被證3並未揭示其連結座50   可具有複數、且以多種預設高度而成對設置;又被證  3之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雖可嵌入限位槽51中,惟被 證3之定位端61未具有系爭專利利用ㄩ型架之二支插腳來插設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從而,被證3亦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④依上述,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    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   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  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 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⑤被告辯稱,被證2已揭露呈「凵字型」架體之迫緊單     元,且更具體教示該迫緊單元可以設在立柱上不同高    度處之技術手段,是被證2與系爭專利之差異僅在於   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被證3揭露一種迫緊單  元,其具有一往前凸伸之插腳,並以插設之方式,與 設於立柱上之嵌插槽而相結合,即可達到組裝及拆卸便利之功效;是以,熟習該項技術領域之人只要組合被證2、被證3所揭露之先前技術,即可推導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載之全部技術內容,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等語(本院卷第165頁以下),惟由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嵌插槽」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指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而「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     術特徵配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及「插設    」用詞,解釋為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   架體以二支插腳經凹凸配合設置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  嵌插槽中。顯見系爭專利請求項1須具有可設於擋水 牆立柱二側的內凹槽室之結構體,然而被證2係以螺絲鎖入萬能鉗之螺孔而固定於框架上,被證3係以壓迫架之定位端插入設於側槽柱或中間柱頂部之連接座的限位槽內,故被證2及被證3並未揭露系爭專利之複數嵌插槽結構及設置位置,亦被證2及被證3未有利用具有ㄩ型架結構插設於立柱二側結構體的嵌插槽,此些差異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即能輕易推導完成,被告此部分主張,並不足採。   (3)被證1、2、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    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   ,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  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 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已如前述。又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而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應予剔除;且縱使被證1未予以剔除,被證1與被證2、3組合同樣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1、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4)綜上,被告所提被證1、被證2、3之組合與被證1、2、3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系爭專利無得撤銷之事由。 (二)系爭產品技術內容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範圍: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   (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係依原告提出之原證3及原證8(專   利侵害鑑定報告)所附照片解析而得。被告等販售之「    防水閘門」產品,包含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    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   ,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  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 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可由螺牙轉動而達到伸縮自如之動作。   (2)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如附圖五所示。原告稱系爭待鑑定    物為被告公司所製造後交付被告之經銷商大禹工程行販   售,原告委託第三人成易工程行,向被告之經銷商大禹  工程行購買,系爭鑑定物現由原告保管,存放於原告住 所地。2.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比對分析:   (1)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內容可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   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    ;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   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  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 ;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2)系爭產品技術內容,經解析可對應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號   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  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 包括:」;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3)系爭專利請求項1可以讀取系爭產品的各要件:    (甲)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    」,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   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之文義範圍。   (乙)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   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之文義範圍。(丙)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其中系爭產品之「具垂直向開口之嵌插槽」為嵌插槽開口方向之進一步限定,嵌插槽之開口雖為垂直地面方向,惟系爭專利之嵌插槽並未界定開口之方向。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之文義範圍。(丁)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可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之文義範圍。(戊)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系爭產品之插腳係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組構呈L型為插腳形狀之進一步限定。系爭專利請求項1「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技術特徵,並未限定ㄩ型架之插腳係採垂直走向或水平走向,只要ㄩ型架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從而,系爭產品之插腳雖由橫肋及立肋構成,惟系爭產品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之開口中,故系爭產品之二支呈L型形狀之插腳仍為系爭專利請求項1文義所包含。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文義範圍。(己)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元件頂壓臂係以螺旋方式進一步限定頂壓臂作動之結構。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並未限定頂壓臂以何種結構形式來移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臂以螺旋進行高度升降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故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之文義範圍。(4)基於全要件比對及分析,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可讀取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故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自無須進行均等範圍之判斷。比對分析表如附件所示。(5)被告雖辯稱:系爭產品之「迫緊單元」之左右「凸體」    仍分別由一「立肋」及一「橫肋」所組成,故其整體係   呈一扣勾狀,而非直接呈現一「凵型狀」,又系爭產品  關於「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手段,係以該「朝 上凸伸」之「立肋」,扣勾於設於立柱上嵌槽內之「邊柱」,而形成一限制水平位移之嵌制力;同時需再搭配「迫緊單元」上之頂壓元件抵靠於柵板上,而形成另一限制垂直位移之嵌制力,藉此二嵌制力之同時作用,方能完成迫緊單元之設置。故系爭產品有關「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顯然係屬「扣接」,而非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另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證據2(即本件系爭專利)  依其圖式第一至四圖及說明書第6頁所述,其迫緊單元 之凵型架體,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係「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中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該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之技術特徵不同,兩者構造並不相同。(見被證十七)。故系爭產品確實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專利範圍無誤等語(見本院卷第396頁)。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    設」一詞,由上開解釋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   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其組配方式並無達  到相互固設之目的,只要能有組配之結合關係而以凹凸 形態相結合即可。系爭產品為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設有二支插腳,二支插腳由一對橫肋及立肋組成,立肋恰可垂直向上組配於前述嵌插槽中,其插腳、嵌插槽為凹凸相配合之元件,運用插接方式的結合關係,由上開解釋之插設結合關係,自已相符,是以系爭產品之立肋與嵌槽之結合方式,即為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實質等同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另被告辯稱被證17中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本件系爭專利之迫緊單元之凵型架插設於嵌插槽,與該審定書所載之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的技術特徵及構造亦不相同部分。但是本件係以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比對,與該審定書之系爭專利內容並無涉,且該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是否具有相同技術特徵尚有疑義,故不足認定兩者的技術特徵及構造已不相同。被告此部分主張,尚不足採。(三)被告有製造銷售及侵害系爭產品之行為: 1.按新型專利權人對於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其專利權者,得請 求損害賠償,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3項設有規定。被告辯稱其未製造或販售「防水閘門」產品,僅為訴外人 吳○○裁切、加工立柱、防水柵板等習知防水閘門共通零件,與系爭專利無涉;另原告提出之原證2之被告公司網頁,然所刊載者為公司之電話、地址等無法證明被告有販賣之行為,其中營業項目關於產品領域雖曾揭示「防水閘門」,然被告主要營業項目仍為各類金屬材料之加工,所涉「防水閘門」領域,亦僅係加工而已;原告所提原證18指被告涉有販賣系爭產品,但原證18統一發票係被告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所收取之加工報酬,此由被證12、13之大禹工程行向訴外人鴻星公司購買「防水閘門緊迫器」可知,其無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等情。  2.惟查︰  (1)被告冠勝公司在其公司網站登載之營業項目,關於產品  領域子頁面上刊載「防水柵門」產品資訊(見原證2, 本院卷第20頁),消費者或安裝業者,可透過該網站知悉被告公司製造、販售系爭「防水柵門」產品,欲購買防水閘門商品之人閱覽網站後,即可依據網站聯絡資料向被告購買。  (2)被告公司提供其營業址作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此須  代理大禹工程行處理高雄地區各類經營事宜,兩者間關 係密切,訴外人至被告公司之營業址接洽,自認被告公司代理大禹工程行為相關往來之事業處。又原告於本件起訴後,於103年6月4日查詢大禹工程行網頁聯絡資料,顯示被告公司之營業址仍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並無變更(見原證9,本院卷第144頁),足認被告仍與大禹工程行間有合作經營防水閘門之事實。(3)訴外人吳○○及林○○於本院另案(即103年度民專上字第9號)提出統一發票3紙(即原證18,見本院卷第294至296頁),其顯示由被告冠勝公司為營業人分別於開立予買受人大禹工程行,記載品名為「水閘門代工」(簽發日為101年9月25日)、「水閘門」(簽發日為101年11月25日),既有在前之「水閘門代工」,則    可認之後「水閘門」產品是為被告公司所製造,且如非   整組水閘門產品,應係僅記載「鋁板」或「鋁柱」即可  ,無須記載「水閘門」或「水閘門代工」。被告雖提出 被證13(見本院卷第403頁),據此證明迫緊單元為其他廠商製造,但被證13為報價單,且廠商名稱經隱匿,無法證明係向鴻星公司購買,被證12雖有訴外人鴻星公司、長虹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之統一發票(見本院卷第399至402頁),但其品名係記載「鋁擠型加工」「鋁擠型」等,反而不是「水閘門」「水閘門加工」,是此尚不足為被告有利之證明。(4)專利權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狀態,又過失概念已有客觀化傾向,其意涵「應注意而不注意」或「怠於交易上所必要之注意」時,自應負過失責任。況智慧財產侵權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面臨之風險,事業於從事生產、製造與銷售之際,應較以往負更高之風險意識與注意義務,避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對具一般風險意識之事業而言,從事生產或銷售行為,自應就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無侵害專利作最低限度查證,未查證者,難謂無過失。本件原告於102年5月30日委請英典法律事務所代發律師函,已明確告知其為訴    外人吳○○及大禹工程行所生產之鋁製防水閘門已侵害   系爭專利,被告公司於102年5月31日收受該函(見原    證6,本院卷第38至40頁),然被告公司於103年5月   14日網頁仍有以營業址為大禹工程行高雄地區聯絡處之  行為(見原證9),是可推認被告公司持續為大禹工程 行代工防水閘門產品,已具侵害原告專利權之故意。 (四)原告請求損害賠償額部分:1.按依前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專利權人得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計算損害賠償額,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次按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  公司法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2.原告主張:兩造同為生產相同種類商品廠商,被告公司完全仿造系爭專利圖說,以系爭專利圖說為藍本開模生產,原告並委託律師發函予被告公司,然其仍持續製造銷售,具有故意,爰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7條第1項第2款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公司與負責人即被告邱昭仁連帶賠償100萬元等情。3.經查:被告公司開立予訴外人吳○○及林○○之統一發票3紙,其金額分別為392,596元(含營業稅後為412,226元)、734,862元(含營業稅後為36,742元)、179,712元(含營業稅後為8,986元),合計為1,307,134元(見原證18),已逾原告請求之100萬元賠償額,而被告就其製作系爭產品之成本提出扣除額之相關證明,是原告請求被告公司賠償上開100萬元數額,應屬有據。  4.被告邱昭仁為被告公司負責人,有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3頁),其任職負責人期間,被告公司從事生產及銷售系爭產品而侵害原告系爭專利,致原告受有損害,依前揭規定,被告邱昭仁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六、綜上所述,被告抗辯系爭專利無效,並不足採,而被告公司製造之系爭防水閘門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是原告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2項、第97條第1項第2款、第2項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4月4日(參本院卷第51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皆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0  月  30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二庭法 官 李維心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2  日     書記官 王英傑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7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8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8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8",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葉雅惠公然陳列、出售仿冒原告商標之商品,因仿冒品之品質粗劣,已對原告在社會上之評價產生負面影響,而使原告名譽受損,故請求依民法第195條之規定,請求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即命於報紙刊登如附件之道歉啟事(原告起訴狀第5頁,本院卷一第6頁)。(二)【33】惟系爭皮包是葉雅惠於ASAP閃電購物網上刊登、販賣,由警方於囤貨倉庫搜索查扣,此亦為原告起訴主張之事實(原告起訴狀第2頁,本院卷一第4頁背面),由此可知相關消費者應該還沒有接觸過系爭皮包,只能在網路上看到系爭皮包,原告認為系爭皮包品質粗劣,而使原告名譽受損,恐怕缺乏實證可以支持。更何況,原告自己授權之鑑定人○○○在審理中都說:「這四件(按:指系爭皮包)相較於我平常鑑定的疑似仿冒品,其仿真程度相對是比較高」(本院卷一第241頁),所以即使相關消費者有機會實際接觸系爭皮包,而可以感受系爭皮包之品質,也未必會認為「品質粗劣」,而使原告名譽受損。(三)【34】據上,原告請求刊登道歉啟事,並無理由。六、原告於本案之商標權利行使,有無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一)【35】由於○○○在說明鑑定意見時指出:「我們不對一般消費者提供鑑定的工作,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鼓勵消費者到LV專門店購買LV產品,以確保產品為真品。」(本院卷一第244頁),被告因而據此抗辯:原告身為國際精品大廠,為打壓二手市場,竟故意不提供防偽文件或設置辨別真偽之程序,並一概拒絕民眾辨別真偽之請求,藉此圖謀自身利益,傲慢可議,故為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亦應認為原告之商標權利行使屬於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二)【36】我認為:原告作為商標權人,根據權利耗盡原則,對於已經銷售出去的真品,確實無權干涉二手市場之形成及其運作,但商標權人也沒有真正的法律義務去協助或輔導二手市場正常運作。所以並不能因為原告不提供防偽文件或設置辨別真偽程序,以供消費者利用,就認為原告行使其商標權是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然而,就如同我在本判決前面所闡釋(前述【09】至【14】段參照),如果原告既不提供真品鑑定服務,又將真品鑑定完全以營業秘密保護,那原告就必須將其真品鑑定工作之獨立性及可信賴性,提供外界審視檢驗。除此以外,原告也可以提供事前真品鑑定服務,甚至以合理條件,與二手商品業者合作,對於合規之二手商品業者給予認證,並稽核其二手真品之銷售,藉此建立合理之真偽品鑑定機制。以上各種方式,有待原告與市場共同協力確立其發展方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原告持續將真品鑑定完全以營業秘密保護,又不願與二手市場業者作出任何協力合作,以後倘經對造舉證(可透過請求原告開示而為之)足以否定其授權鑑定人之獨立性及可信賴性,原告就將受敗訴判決。但無論如何,這只能算是非真正法律義務,也就是說在上述情況下,是因原告不能證明是偽品銷售而敗訴,並不是因為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而敗訴。(三)【37】據上,原告於本案之商標權利行使,並無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肆、結論一、【38】根據上述賠償責任及金額之認定結果,本案原告之訴,於主文所示第一項之範圍內,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其中主文第一項准許之法定遲延利息,其法律依據為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第203條;利息起算日為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其送達證書詳見本院卷一第31、32頁。
    ①系爭專利所稱之「凵型架」,對照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前後文內容:「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則當係指具有二支往前凸伸之「插腳」,基此,其整體造型乃概呈一「凵字型」者而言;參照系爭專利說明書第一圖,以及第6頁所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凵型架體,而   其前端的二支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  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 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等語,亦可得證。②解釋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所稱「嵌插槽」之定義時,     應特別注意系爭專利請求項2就「嵌插槽」為進一步     形狀限定所生之影響,亦即系爭專利係於其申請專利    請求項2中,方將其「嵌插槽」明確限定為「該等嵌   插槽係由一具有內凹狀槽室的套座固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側牆上,使該槽室與擋水牆立柱的側牆之間共同構 成一嵌插槽者」,以最廣義之文義解釋原則,則任何具凹狀結構之槽體,即均符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稱「嵌插槽」之定義。    ③又系爭專利所稱「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插設」之定義   ,當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接方式並  嵌合二元件,藉此將該二元件組配在一起者而言。( 見本院卷第167頁)(3)本院意見:    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嵌插槽」、    「插設」於說明書中並無特別之定義,又說明書之實   施例或圖式僅為實施態樣之一,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  不應將其細部描述之結構視為限制條件而讀入申請專 利範圍,須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就「ㄩ型架」、「嵌插槽」、「插設」用詞予以解釋。    ②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就請求項    1之結構及作用之記載為「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顯見「ㄩ型架」  具有二支插腳用於插設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此 就機械、土木工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只要認為在視覺上整體可呈現出ㄩ字形狀之架體,且具有二支插腳,即可視為「ㄩ型架」。又,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6頁第11行至第14行記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ㄩ型架體,而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之內容,可知系爭專利之「ㄩ型架」具有與嵌插槽插設之二支插腳元件。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在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架體」。    ③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於請求項    1記載為「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二側」,又由上開「ㄩ型架」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用於提供ㄩ型架之二支插腳插設,顯見「嵌插槽」須具有可供插腳插入之凹槽結構。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④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於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內容,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     識者由上開「ㄩ型架」及「嵌插槽」用詞之解釋,整    體可知「插設」一詞係指具有凹凸配合之二元件,運   用插入之設置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故系爭專利  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 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7.系爭專利有效:(1)被證1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①被證1顯示之WaybackMachine自2009年6月11日即儲存該網址之網頁內容。被證1所揭露之內容為2009年6月11日前即已經公開於刊物(公眾能得知其網頁及位置而取得該資訊),雖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申     請日(98年8月21日),惟被證1之北京營造防水閘    門網頁上方出現北部、南部電話係由何○○(即原告   配偶)新設北部電話(00)0000000,為101年8月14  日安裝完成,南部電話(00)0000000係102年8月15日安裝完成(見原證10),兩者安裝完成時間均晚於系爭專利申請日,亦晚於該網路時光回溯器之網站記錄日期(98年6月11日),顯見被證1所載日期時間點真實性非無疑義。又由原證11之中華電信桃園營運處回函(見本院卷第147頁)說明,亦可證實該電話為101年8月14日新裝。再由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查詢被證1之2009年6月11日時間點網頁資料所顯示資料共有9件裝設防水閘門之案例,該9案例均應屬系爭專利申請後始完成裝設,其裝設日期由原證     12所檢附之北京營造公司開立予彰化龍邦大第、精銳    悅築雙城、中山先生等建案管理委員會及土地銀行大     里分行防水閘門等發票收據,可知上開案例為98年12    月後裝設完成,顯然被證1網頁於2009年6月12日已   能刊載上開完成案例,似有不符。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網站係屬網頁資料回溯查詢使用,其查詢結果與相關證據顯示有所歧異,故難以證明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所查資料已為正確。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②縱如被告所述被證1具證據能力,可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而被證1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云云。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1比對,依被證1照片之迫緊裝置外觀僅能看出一迫緊單元設置於擋水牆立柱頂端之罩套上,而無法清楚分辨出迫緊單元本體與頂柱罩套之連接關係,且被證1照片之門片所對應之擋水牆立柱處僅約有類似罩套結構,而該罩套結構之黑影部分並未能看出係為一嵌插槽,從其餘圖片亦無法看出該黑影部分可作為迫緊單元之二支插腳插設之嵌插槽。故被證1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等技術特徵,且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無法由被證1照片內容直接且無歧異得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整體技術特徵。因此,被證1縱具有證據能力,但仍不足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   (2)被證2與被證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2、3進行技術比對如下:(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頂端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技 術特徵,由被證2圖式第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5至6行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供萬能鉗14夾固迫緊防水片8且萬能鉗14兩端設螺絲15鎖固,進而達到防水片防滲漏效果。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技術特徵,相當於被證2之防水閘門迫緊裝置。 (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由被證2第1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     ,萬能鉗14具有ㄩ型架之二端,藉由螺絲15可調整    任意高度裝卸配置於框架2外側溝槽上,惟系爭專   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成對之預設高度各  設複數嵌插槽,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 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2第1    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可經螺絲15   鬆脫而任意調整萬能鉗裝卸高度,再由萬能鉗兩端  設螺絲鎖固框架溝槽,而達到固定作用,惟系爭專 利係利用迫緊單元之插腳插設而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嵌插槽上,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     (丁)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     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    徵,由於被證2僅揭露萬能鉗係以螺絲鎖固框架溝   槽,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二端具有插腳,  而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兩者之結構及組裝方式 皆有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戊)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技術特徵部分:      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     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    徵,被證2第1圖雖揭露萬能鉗以具有彈簧頂壓把手可經螺絲鎖固而達到緊密效果,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可直接頂壓柵板,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②由被證3圖式第1、2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14至16行揭露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可嵌入側槽柱10或中間柱20     上端連接座50之限位槽51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    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3圖式第  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9至13行揭露壓迫架60上設有 一可上下螺行運動之控制桿63,而控制桿63下端設有一壓迫塊64,藉由利用壓迫架60之壓迫塊64壓迫位於相對下方之重疊組合柵板40而達緊密接觸結合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    ③被證3雖揭露連結座50設限位槽51供壓迫架60之定位    端61嵌卡之技術內容,惟被證3並未揭示其連結座50   可具有複數、且以多種預設高度而成對設置;又被證  3之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雖可嵌入限位槽51中,惟被 證3之定位端61未具有系爭專利利用ㄩ型架之二支插腳來插設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從而,被證3亦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④依上述,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    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   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  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 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⑤被告辯稱,被證2已揭露呈「凵字型」架體之迫緊單     元,且更具體教示該迫緊單元可以設在立柱上不同高    度處之技術手段,是被證2與系爭專利之差異僅在於   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被證3揭露一種迫緊單  元,其具有一往前凸伸之插腳,並以插設之方式,與 設於立柱上之嵌插槽而相結合,即可達到組裝及拆卸便利之功效;是以,熟習該項技術領域之人只要組合被證2、被證3所揭露之先前技術,即可推導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載之全部技術內容,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等語(本院卷第165頁以下),惟由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嵌插槽」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指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而「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     術特徵配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及「插設    」用詞,解釋為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   架體以二支插腳經凹凸配合設置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  嵌插槽中。顯見系爭專利請求項1須具有可設於擋水 牆立柱二側的內凹槽室之結構體,然而被證2係以螺絲鎖入萬能鉗之螺孔而固定於框架上,被證3係以壓迫架之定位端插入設於側槽柱或中間柱頂部之連接座的限位槽內,故被證2及被證3並未揭露系爭專利之複數嵌插槽結構及設置位置,亦被證2及被證3未有利用具有ㄩ型架結構插設於立柱二側結構體的嵌插槽,此些差異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即能輕易推導完成,被告此部分主張,並不足採。   (3)被證1、2、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    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   ,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  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 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已如前述。又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而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應予剔除;且縱使被證1未予以剔除,被證1與被證2、3組合同樣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1、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4)綜上,被告所提被證1、被證2、3之組合與被證1、2、3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系爭專利無得撤銷之事由。 (二)系爭產品技術內容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範圍: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   (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係依原告提出之原證3及原證8(專   利侵害鑑定報告)所附照片解析而得。被告等販售之「    防水閘門」產品,包含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    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   ,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  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 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可由螺牙轉動而達到伸縮自如之動作。   (2)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如附圖五所示。原告稱系爭待鑑定    物為被告公司所製造後交付被告之經銷商大禹工程行販   售,原告委託第三人成易工程行,向被告之經銷商大禹  工程行購買,系爭鑑定物現由原告保管,存放於原告住 所地。2.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比對分析:   (1)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內容可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   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    ;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   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  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 ;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2)系爭產品技術內容,經解析可對應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號   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  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 包括:」;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3)系爭專利請求項1可以讀取系爭產品的各要件:    (甲)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    」,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   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之文義範圍。   (乙)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   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之文義範圍。(丙)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其中系爭產品之「具垂直向開口之嵌插槽」為嵌插槽開口方向之進一步限定,嵌插槽之開口雖為垂直地面方向,惟系爭專利之嵌插槽並未界定開口之方向。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之文義範圍。(丁)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可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之文義範圍。(戊)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系爭產品之插腳係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組構呈L型為插腳形狀之進一步限定。系爭專利請求項1「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技術特徵,並未限定ㄩ型架之插腳係採垂直走向或水平走向,只要ㄩ型架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從而,系爭產品之插腳雖由橫肋及立肋構成,惟系爭產品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之開口中,故系爭產品之二支呈L型形狀之插腳仍為系爭專利請求項1文義所包含。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文義範圍。(己)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元件頂壓臂係以螺旋方式進一步限定頂壓臂作動之結構。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並未限定頂壓臂以何種結構形式來移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臂以螺旋進行高度升降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故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之文義範圍。(4)基於全要件比對及分析,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可讀取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故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自無須進行均等範圍之判斷。比對分析表如附件所示。(5)被告雖辯稱:系爭產品之「迫緊單元」之左右「凸體」    仍分別由一「立肋」及一「橫肋」所組成,故其整體係   呈一扣勾狀,而非直接呈現一「凵型狀」,又系爭產品  關於「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手段,係以該「朝 上凸伸」之「立肋」,扣勾於設於立柱上嵌槽內之「邊柱」,而形成一限制水平位移之嵌制力;同時需再搭配「迫緊單元」上之頂壓元件抵靠於柵板上,而形成另一限制垂直位移之嵌制力,藉此二嵌制力之同時作用,方能完成迫緊單元之設置。故系爭產品有關「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顯然係屬「扣接」,而非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另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證據2(即本件系爭專利)  依其圖式第一至四圖及說明書第6頁所述,其迫緊單元 之凵型架體,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係「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中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該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之技術特徵不同,兩者構造並不相同。(見被證十七)。故系爭產品確實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專利範圍無誤等語(見本院卷第396頁)。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    設」一詞,由上開解釋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   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其組配方式並無達  到相互固設之目的,只要能有組配之結合關係而以凹凸 形態相結合即可。系爭產品為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設有二支插腳,二支插腳由一對橫肋及立肋組成,立肋恰可垂直向上組配於前述嵌插槽中,其插腳、嵌插槽為凹凸相配合之元件,運用插接方式的結合關係,由上開解釋之插設結合關係,自已相符,是以系爭產品之立肋與嵌槽之結合方式,即為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實質等同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另被告辯稱被證17中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本件系爭專利之迫緊單元之凵型架插設於嵌插槽,與該審定書所載之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的技術特徵及構造亦不相同部分。但是本件係以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比對,與該審定書之系爭專利內容並無涉,且該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是否具有相同技術特徵尚有疑義,故不足認定兩者的技術特徵及構造已不相同。被告此部分主張,尚不足採。(三)被告有製造銷售及侵害系爭產品之行為: 1.按新型專利權人對於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其專利權者,得請 求損害賠償,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3項設有規定。被告辯稱其未製造或販售「防水閘門」產品,僅為訴外人 吳○○裁切、加工立柱、防水柵板等習知防水閘門共通零件,與系爭專利無涉;另原告提出之原證2之被告公司網頁,然所刊載者為公司之電話、地址等無法證明被告有販賣之行為,其中營業項目關於產品領域雖曾揭示「防水閘門」,然被告主要營業項目仍為各類金屬材料之加工,所涉「防水閘門」領域,亦僅係加工而已;原告所提原證18指被告涉有販賣系爭產品,但原證18統一發票係被告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所收取之加工報酬,此由被證12、13之大禹工程行向訴外人鴻星公司購買「防水閘門緊迫器」可知,其無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等情。  2.惟查︰  (1)被告冠勝公司在其公司網站登載之營業項目,關於產品  領域子頁面上刊載「防水柵門」產品資訊(見原證2, 本院卷第20頁),消費者或安裝業者,可透過該網站知悉被告公司製造、販售系爭「防水柵門」產品,欲購買防水閘門商品之人閱覽網站後,即可依據網站聯絡資料向被告購買。  (2)被告公司提供其營業址作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此須  代理大禹工程行處理高雄地區各類經營事宜,兩者間關 係密切,訴外人至被告公司之營業址接洽,自認被告公司代理大禹工程行為相關往來之事業處。又原告於本件起訴後,於103年6月4日查詢大禹工程行網頁聯絡資料,顯示被告公司之營業址仍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並無變更(見原證9,本院卷第144頁),足認被告仍與大禹工程行間有合作經營防水閘門之事實。(3)訴外人吳○○及林○○於本院另案(即103年度民專上字第9號)提出統一發票3紙(即原證18,見本院卷第294至296頁),其顯示由被告冠勝公司為營業人分別於開立予買受人大禹工程行,記載品名為「水閘門代工」(簽發日為101年9月25日)、「水閘門」(簽發日為101年11月25日),既有在前之「水閘門代工」,則    可認之後「水閘門」產品是為被告公司所製造,且如非   整組水閘門產品,應係僅記載「鋁板」或「鋁柱」即可  ,無須記載「水閘門」或「水閘門代工」。被告雖提出 被證13(見本院卷第403頁),據此證明迫緊單元為其他廠商製造,但被證13為報價單,且廠商名稱經隱匿,無法證明係向鴻星公司購買,被證12雖有訴外人鴻星公司、長虹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之統一發票(見本院卷第399至402頁),但其品名係記載「鋁擠型加工」「鋁擠型」等,反而不是「水閘門」「水閘門加工」,是此尚不足為被告有利之證明。(4)專利權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狀態,又過失概念已有客觀化傾向,其意涵「應注意而不注意」或「怠於交易上所必要之注意」時,自應負過失責任。況智慧財產侵權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面臨之風險,事業於從事生產、製造與銷售之際,應較以往負更高之風險意識與注意義務,避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對具一般風險意識之事業而言,從事生產或銷售行為,自應就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無侵害專利作最低限度查證,未查證者,難謂無過失。本件原告於102年5月30日委請英典法律事務所代發律師函,已明確告知其為訴    外人吳○○及大禹工程行所生產之鋁製防水閘門已侵害   系爭專利,被告公司於102年5月31日收受該函(見原    證6,本院卷第38至40頁),然被告公司於103年5月   14日網頁仍有以營業址為大禹工程行高雄地區聯絡處之  行為(見原證9),是可推認被告公司持續為大禹工程 行代工防水閘門產品,已具侵害原告專利權之故意。 (四)原告請求損害賠償額部分:1.按依前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專利權人得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計算損害賠償額,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次按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  公司法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2.原告主張:兩造同為生產相同種類商品廠商,被告公司完全仿造系爭專利圖說,以系爭專利圖說為藍本開模生產,原告並委託律師發函予被告公司,然其仍持續製造銷售,具有故意,爰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7條第1項第2款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公司與負責人即被告邱昭仁連帶賠償100萬元等情。3.經查:被告公司開立予訴外人吳○○及林○○之統一發票3紙,其金額分別為392,596元(含營業稅後為412,226元)、734,862元(含營業稅後為36,742元)、179,712元(含營業稅後為8,986元),合計為1,307,134元(見原證18),已逾原告請求之100萬元賠償額,而被告就其製作系爭產品之成本提出扣除額之相關證明,是原告請求被告公司賠償上開100萬元數額,應屬有據。  4.被告邱昭仁為被告公司負責人,有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3頁),其任職負責人期間,被告公司從事生產及銷售系爭產品而侵害原告系爭專利,致原告受有損害,依前揭規定,被告邱昭仁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六、綜上所述,被告抗辯系爭專利無效,並不足採,而被告公司製造之系爭防水閘門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是原告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2項、第97條第1項第2款、第2項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4月4日(參本院卷第51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皆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0  月  30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二庭法 官 李維心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2  日     書記官 王英傑
[ { "issueRef": "36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0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葉雅惠公然陳列、出售仿冒原告商標之商品,因仿冒品之品質粗劣,已對原告在社會上之評價產生負面影響,而使原告名譽受損,故請求依民法第195條之規定,請求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即命於報紙刊登如附件之道歉啟事(原告起訴狀第5頁,本院卷一第6頁)。(二)【33】惟系爭皮包是葉雅惠於ASAP閃電購物網上刊登、販賣,由警方於囤貨倉庫搜索查扣,此亦為原告起訴主張之事實(原告起訴狀第2頁,本院卷一第4頁背面),由此可知相關消費者應該還沒有接觸過系爭皮包,只能在網路上看到系爭皮包,原告認為系爭皮包品質粗劣,而使原告名譽受損,恐怕缺乏實證可以支持。更何況,原告自己授權之鑑定人○○○在審理中都說:「這四件(按:指系爭皮包)相較於我平常鑑定的疑似仿冒品,其仿真程度相對是比較高」(本院卷一第241頁),所以即使相關消費者有機會實際接觸系爭皮包,而可以感受系爭皮包之品質,也未必會認為「品質粗劣」,而使原告名譽受損。(三)【34】據上,原告請求刊登道歉啟事,並無理由。六、原告於本案之商標權利行使,有無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一)【35】由於○○○在說明鑑定意見時指出:「我們不對一般消費者提供鑑定的工作,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鼓勵消費者到LV專門店購買LV產品,以確保產品為真品。」(本院卷一第244頁),被告因而據此抗辯:原告身為國際精品大廠,為打壓二手市場,竟故意不提供防偽文件或設置辨別真偽之程序,並一概拒絕民眾辨別真偽之請求,藉此圖謀自身利益,傲慢可議,故為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亦應認為原告之商標權利行使屬於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二)【36】我認為:原告作為商標權人,根據權利耗盡原則,對於已經銷售出去的真品,確實無權干涉二手市場之形成及其運作,但商標權人也沒有真正的法律義務去協助或輔導二手市場正常運作。所以並不能因為原告不提供防偽文件或設置辨別真偽程序,以供消費者利用,就認為原告行使其商標權是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然而,就如同我在本判決前面所闡釋(前述【09】至【14】段參照),如果原告既不提供真品鑑定服務,又將真品鑑定完全以營業秘密保護,那原告就必須將其真品鑑定工作之獨立性及可信賴性,提供外界審視檢驗。除此以外,原告也可以提供事前真品鑑定服務,甚至以合理條件,與二手商品業者合作,對於合規之二手商品業者給予認證,並稽核其二手真品之銷售,藉此建立合理之真偽品鑑定機制。以上各種方式,有待原告與市場共同協力確立其發展方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原告持續將真品鑑定完全以營業秘密保護,又不願與二手市場業者作出任何協力合作,以後倘經對造舉證(可透過請求原告開示而為之)足以否定其授權鑑定人之獨立性及可信賴性,原告就將受敗訴判決。但無論如何,這只能算是非真正法律義務,也就是說在上述情況下,是因原告不能證明是偽品銷售而敗訴,並不是因為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而敗訴。(三)【37】據上,原告於本案之商標權利行使,並無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肆、結論一、【38】根據上述賠償責任及金額之認定結果,本案原告之訴,於主文所示第一項之範圍內,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其中主文第一項准許之法定遲延利息,其法律依據為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第203條;利息起算日為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其送達證書詳見本院卷一第31、32頁。
    ①系爭專利所稱之「凵型架」,對照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前後文內容:「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則當係指具有二支往前凸伸之「插腳」,基此,其整體造型乃概呈一「凵字型」者而言;參照系爭專利說明書第一圖,以及第6頁所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凵型架體,而   其前端的二支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  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 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等語,亦可得證。②解釋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所稱「嵌插槽」之定義時,     應特別注意系爭專利請求項2就「嵌插槽」為進一步     形狀限定所生之影響,亦即系爭專利係於其申請專利    請求項2中,方將其「嵌插槽」明確限定為「該等嵌   插槽係由一具有內凹狀槽室的套座固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側牆上,使該槽室與擋水牆立柱的側牆之間共同構 成一嵌插槽者」,以最廣義之文義解釋原則,則任何具凹狀結構之槽體,即均符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稱「嵌插槽」之定義。    ③又系爭專利所稱「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插設」之定義   ,當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接方式並  嵌合二元件,藉此將該二元件組配在一起者而言。( 見本院卷第167頁)(3)本院意見:    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嵌插槽」、    「插設」於說明書中並無特別之定義,又說明書之實   施例或圖式僅為實施態樣之一,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  不應將其細部描述之結構視為限制條件而讀入申請專 利範圍,須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就「ㄩ型架」、「嵌插槽」、「插設」用詞予以解釋。    ②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就請求項    1之結構及作用之記載為「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顯見「ㄩ型架」  具有二支插腳用於插設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此 就機械、土木工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只要認為在視覺上整體可呈現出ㄩ字形狀之架體,且具有二支插腳,即可視為「ㄩ型架」。又,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6頁第11行至第14行記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ㄩ型架體,而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之內容,可知系爭專利之「ㄩ型架」具有與嵌插槽插設之二支插腳元件。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在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架體」。    ③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於請求項    1記載為「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二側」,又由上開「ㄩ型架」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用於提供ㄩ型架之二支插腳插設,顯見「嵌插槽」須具有可供插腳插入之凹槽結構。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④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於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內容,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     識者由上開「ㄩ型架」及「嵌插槽」用詞之解釋,整    體可知「插設」一詞係指具有凹凸配合之二元件,運   用插入之設置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故系爭專利  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 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7.系爭專利有效:(1)被證1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①被證1顯示之WaybackMachine自2009年6月11日即儲存該網址之網頁內容。被證1所揭露之內容為2009年6月11日前即已經公開於刊物(公眾能得知其網頁及位置而取得該資訊),雖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申     請日(98年8月21日),惟被證1之北京營造防水閘    門網頁上方出現北部、南部電話係由何○○(即原告   配偶)新設北部電話(00)0000000,為101年8月14  日安裝完成,南部電話(00)0000000係102年8月15日安裝完成(見原證10),兩者安裝完成時間均晚於系爭專利申請日,亦晚於該網路時光回溯器之網站記錄日期(98年6月11日),顯見被證1所載日期時間點真實性非無疑義。又由原證11之中華電信桃園營運處回函(見本院卷第147頁)說明,亦可證實該電話為101年8月14日新裝。再由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查詢被證1之2009年6月11日時間點網頁資料所顯示資料共有9件裝設防水閘門之案例,該9案例均應屬系爭專利申請後始完成裝設,其裝設日期由原證     12所檢附之北京營造公司開立予彰化龍邦大第、精銳    悅築雙城、中山先生等建案管理委員會及土地銀行大     里分行防水閘門等發票收據,可知上開案例為98年12    月後裝設完成,顯然被證1網頁於2009年6月12日已   能刊載上開完成案例,似有不符。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網站係屬網頁資料回溯查詢使用,其查詢結果與相關證據顯示有所歧異,故難以證明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所查資料已為正確。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②縱如被告所述被證1具證據能力,可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而被證1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云云。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1比對,依被證1照片之迫緊裝置外觀僅能看出一迫緊單元設置於擋水牆立柱頂端之罩套上,而無法清楚分辨出迫緊單元本體與頂柱罩套之連接關係,且被證1照片之門片所對應之擋水牆立柱處僅約有類似罩套結構,而該罩套結構之黑影部分並未能看出係為一嵌插槽,從其餘圖片亦無法看出該黑影部分可作為迫緊單元之二支插腳插設之嵌插槽。故被證1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等技術特徵,且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無法由被證1照片內容直接且無歧異得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整體技術特徵。因此,被證1縱具有證據能力,但仍不足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   (2)被證2與被證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2、3進行技術比對如下:(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頂端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技 術特徵,由被證2圖式第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5至6行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供萬能鉗14夾固迫緊防水片8且萬能鉗14兩端設螺絲15鎖固,進而達到防水片防滲漏效果。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技術特徵,相當於被證2之防水閘門迫緊裝置。 (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由被證2第1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     ,萬能鉗14具有ㄩ型架之二端,藉由螺絲15可調整    任意高度裝卸配置於框架2外側溝槽上,惟系爭專   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成對之預設高度各  設複數嵌插槽,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 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2第1    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可經螺絲15   鬆脫而任意調整萬能鉗裝卸高度,再由萬能鉗兩端  設螺絲鎖固框架溝槽,而達到固定作用,惟系爭專 利係利用迫緊單元之插腳插設而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嵌插槽上,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     (丁)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     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    徵,由於被證2僅揭露萬能鉗係以螺絲鎖固框架溝   槽,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二端具有插腳,  而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兩者之結構及組裝方式 皆有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戊)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技術特徵部分:      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     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    徵,被證2第1圖雖揭露萬能鉗以具有彈簧頂壓把手可經螺絲鎖固而達到緊密效果,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可直接頂壓柵板,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②由被證3圖式第1、2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14至16行揭露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可嵌入側槽柱10或中間柱20     上端連接座50之限位槽51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    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3圖式第  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9至13行揭露壓迫架60上設有 一可上下螺行運動之控制桿63,而控制桿63下端設有一壓迫塊64,藉由利用壓迫架60之壓迫塊64壓迫位於相對下方之重疊組合柵板40而達緊密接觸結合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    ③被證3雖揭露連結座50設限位槽51供壓迫架60之定位    端61嵌卡之技術內容,惟被證3並未揭示其連結座50   可具有複數、且以多種預設高度而成對設置;又被證  3之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雖可嵌入限位槽51中,惟被 證3之定位端61未具有系爭專利利用ㄩ型架之二支插腳來插設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從而,被證3亦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④依上述,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    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   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  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 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⑤被告辯稱,被證2已揭露呈「凵字型」架體之迫緊單     元,且更具體教示該迫緊單元可以設在立柱上不同高    度處之技術手段,是被證2與系爭專利之差異僅在於   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被證3揭露一種迫緊單  元,其具有一往前凸伸之插腳,並以插設之方式,與 設於立柱上之嵌插槽而相結合,即可達到組裝及拆卸便利之功效;是以,熟習該項技術領域之人只要組合被證2、被證3所揭露之先前技術,即可推導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載之全部技術內容,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等語(本院卷第165頁以下),惟由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嵌插槽」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指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而「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     術特徵配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及「插設    」用詞,解釋為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   架體以二支插腳經凹凸配合設置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  嵌插槽中。顯見系爭專利請求項1須具有可設於擋水 牆立柱二側的內凹槽室之結構體,然而被證2係以螺絲鎖入萬能鉗之螺孔而固定於框架上,被證3係以壓迫架之定位端插入設於側槽柱或中間柱頂部之連接座的限位槽內,故被證2及被證3並未揭露系爭專利之複數嵌插槽結構及設置位置,亦被證2及被證3未有利用具有ㄩ型架結構插設於立柱二側結構體的嵌插槽,此些差異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即能輕易推導完成,被告此部分主張,並不足採。   (3)被證1、2、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    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   ,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  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 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已如前述。又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而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應予剔除;且縱使被證1未予以剔除,被證1與被證2、3組合同樣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1、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4)綜上,被告所提被證1、被證2、3之組合與被證1、2、3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系爭專利無得撤銷之事由。 (二)系爭產品技術內容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範圍: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   (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係依原告提出之原證3及原證8(專   利侵害鑑定報告)所附照片解析而得。被告等販售之「    防水閘門」產品,包含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    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   ,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  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 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可由螺牙轉動而達到伸縮自如之動作。   (2)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如附圖五所示。原告稱系爭待鑑定    物為被告公司所製造後交付被告之經銷商大禹工程行販   售,原告委託第三人成易工程行,向被告之經銷商大禹  工程行購買,系爭鑑定物現由原告保管,存放於原告住 所地。2.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比對分析:   (1)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內容可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   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    ;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   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  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 ;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2)系爭產品技術內容,經解析可對應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號   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  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 包括:」;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3)系爭專利請求項1可以讀取系爭產品的各要件:    (甲)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    」,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   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之文義範圍。   (乙)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   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之文義範圍。(丙)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其中系爭產品之「具垂直向開口之嵌插槽」為嵌插槽開口方向之進一步限定,嵌插槽之開口雖為垂直地面方向,惟系爭專利之嵌插槽並未界定開口之方向。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之文義範圍。(丁)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可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之文義範圍。(戊)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系爭產品之插腳係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組構呈L型為插腳形狀之進一步限定。系爭專利請求項1「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技術特徵,並未限定ㄩ型架之插腳係採垂直走向或水平走向,只要ㄩ型架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從而,系爭產品之插腳雖由橫肋及立肋構成,惟系爭產品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之開口中,故系爭產品之二支呈L型形狀之插腳仍為系爭專利請求項1文義所包含。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文義範圍。(己)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元件頂壓臂係以螺旋方式進一步限定頂壓臂作動之結構。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並未限定頂壓臂以何種結構形式來移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臂以螺旋進行高度升降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故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之文義範圍。(4)基於全要件比對及分析,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可讀取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故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自無須進行均等範圍之判斷。比對分析表如附件所示。(5)被告雖辯稱:系爭產品之「迫緊單元」之左右「凸體」    仍分別由一「立肋」及一「橫肋」所組成,故其整體係   呈一扣勾狀,而非直接呈現一「凵型狀」,又系爭產品  關於「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手段,係以該「朝 上凸伸」之「立肋」,扣勾於設於立柱上嵌槽內之「邊柱」,而形成一限制水平位移之嵌制力;同時需再搭配「迫緊單元」上之頂壓元件抵靠於柵板上,而形成另一限制垂直位移之嵌制力,藉此二嵌制力之同時作用,方能完成迫緊單元之設置。故系爭產品有關「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顯然係屬「扣接」,而非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另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證據2(即本件系爭專利)  依其圖式第一至四圖及說明書第6頁所述,其迫緊單元 之凵型架體,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係「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中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該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之技術特徵不同,兩者構造並不相同。(見被證十七)。故系爭產品確實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專利範圍無誤等語(見本院卷第396頁)。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    設」一詞,由上開解釋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   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其組配方式並無達  到相互固設之目的,只要能有組配之結合關係而以凹凸 形態相結合即可。系爭產品為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設有二支插腳,二支插腳由一對橫肋及立肋組成,立肋恰可垂直向上組配於前述嵌插槽中,其插腳、嵌插槽為凹凸相配合之元件,運用插接方式的結合關係,由上開解釋之插設結合關係,自已相符,是以系爭產品之立肋與嵌槽之結合方式,即為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實質等同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另被告辯稱被證17中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本件系爭專利之迫緊單元之凵型架插設於嵌插槽,與該審定書所載之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的技術特徵及構造亦不相同部分。但是本件係以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比對,與該審定書之系爭專利內容並無涉,且該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是否具有相同技術特徵尚有疑義,故不足認定兩者的技術特徵及構造已不相同。被告此部分主張,尚不足採。(三)被告有製造銷售及侵害系爭產品之行為: 1.按新型專利權人對於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其專利權者,得請 求損害賠償,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3項設有規定。被告辯稱其未製造或販售「防水閘門」產品,僅為訴外人 吳○○裁切、加工立柱、防水柵板等習知防水閘門共通零件,與系爭專利無涉;另原告提出之原證2之被告公司網頁,然所刊載者為公司之電話、地址等無法證明被告有販賣之行為,其中營業項目關於產品領域雖曾揭示「防水閘門」,然被告主要營業項目仍為各類金屬材料之加工,所涉「防水閘門」領域,亦僅係加工而已;原告所提原證18指被告涉有販賣系爭產品,但原證18統一發票係被告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所收取之加工報酬,此由被證12、13之大禹工程行向訴外人鴻星公司購買「防水閘門緊迫器」可知,其無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等情。  2.惟查︰  (1)被告冠勝公司在其公司網站登載之營業項目,關於產品  領域子頁面上刊載「防水柵門」產品資訊(見原證2, 本院卷第20頁),消費者或安裝業者,可透過該網站知悉被告公司製造、販售系爭「防水柵門」產品,欲購買防水閘門商品之人閱覽網站後,即可依據網站聯絡資料向被告購買。  (2)被告公司提供其營業址作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此須  代理大禹工程行處理高雄地區各類經營事宜,兩者間關 係密切,訴外人至被告公司之營業址接洽,自認被告公司代理大禹工程行為相關往來之事業處。又原告於本件起訴後,於103年6月4日查詢大禹工程行網頁聯絡資料,顯示被告公司之營業址仍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並無變更(見原證9,本院卷第144頁),足認被告仍與大禹工程行間有合作經營防水閘門之事實。(3)訴外人吳○○及林○○於本院另案(即103年度民專上字第9號)提出統一發票3紙(即原證18,見本院卷第294至296頁),其顯示由被告冠勝公司為營業人分別於開立予買受人大禹工程行,記載品名為「水閘門代工」(簽發日為101年9月25日)、「水閘門」(簽發日為101年11月25日),既有在前之「水閘門代工」,則    可認之後「水閘門」產品是為被告公司所製造,且如非   整組水閘門產品,應係僅記載「鋁板」或「鋁柱」即可  ,無須記載「水閘門」或「水閘門代工」。被告雖提出 被證13(見本院卷第403頁),據此證明迫緊單元為其他廠商製造,但被證13為報價單,且廠商名稱經隱匿,無法證明係向鴻星公司購買,被證12雖有訴外人鴻星公司、長虹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之統一發票(見本院卷第399至402頁),但其品名係記載「鋁擠型加工」「鋁擠型」等,反而不是「水閘門」「水閘門加工」,是此尚不足為被告有利之證明。(4)專利權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狀態,又過失概念已有客觀化傾向,其意涵「應注意而不注意」或「怠於交易上所必要之注意」時,自應負過失責任。況智慧財產侵權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面臨之風險,事業於從事生產、製造與銷售之際,應較以往負更高之風險意識與注意義務,避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對具一般風險意識之事業而言,從事生產或銷售行為,自應就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無侵害專利作最低限度查證,未查證者,難謂無過失。本件原告於102年5月30日委請英典法律事務所代發律師函,已明確告知其為訴    外人吳○○及大禹工程行所生產之鋁製防水閘門已侵害   系爭專利,被告公司於102年5月31日收受該函(見原    證6,本院卷第38至40頁),然被告公司於103年5月   14日網頁仍有以營業址為大禹工程行高雄地區聯絡處之  行為(見原證9),是可推認被告公司持續為大禹工程 行代工防水閘門產品,已具侵害原告專利權之故意。 (四)原告請求損害賠償額部分:1.按依前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專利權人得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計算損害賠償額,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次按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  公司法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2.原告主張:兩造同為生產相同種類商品廠商,被告公司完全仿造系爭專利圖說,以系爭專利圖說為藍本開模生產,原告並委託律師發函予被告公司,然其仍持續製造銷售,具有故意,爰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7條第1項第2款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公司與負責人即被告邱昭仁連帶賠償100萬元等情。3.經查:被告公司開立予訴外人吳○○及林○○之統一發票3紙,其金額分別為392,596元(含營業稅後為412,226元)、734,862元(含營業稅後為36,742元)、179,712元(含營業稅後為8,986元),合計為1,307,134元(見原證18),已逾原告請求之100萬元賠償額,而被告就其製作系爭產品之成本提出扣除額之相關證明,是原告請求被告公司賠償上開100萬元數額,應屬有據。  4.被告邱昭仁為被告公司負責人,有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3頁),其任職負責人期間,被告公司從事生產及銷售系爭產品而侵害原告系爭專利,致原告受有損害,依前揭規定,被告邱昭仁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六、綜上所述,被告抗辯系爭專利無效,並不足採,而被告公司製造之系爭防水閘門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是原告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2項、第97條第1項第2款、第2項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4月4日(參本院卷第51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皆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0  月  30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二庭法 官 李維心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2  日     書記官 王英傑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2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29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29 1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29 1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29 1 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2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3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37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6",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3 1 1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3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22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9-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葉雅惠公然陳列、出售仿冒原告商標之商品,因仿冒品之品質粗劣,已對原告在社會上之評價產生負面影響,而使原告名譽受損,故請求依民法第195條之規定,請求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即命於報紙刊登如附件之道歉啟事(原告起訴狀第5頁,本院卷一第6頁)。(二)【33】惟系爭皮包是葉雅惠於ASAP閃電購物網上刊登、販賣,由警方於囤貨倉庫搜索查扣,此亦為原告起訴主張之事實(原告起訴狀第2頁,本院卷一第4頁背面),由此可知相關消費者應該還沒有接觸過系爭皮包,只能在網路上看到系爭皮包,原告認為系爭皮包品質粗劣,而使原告名譽受損,恐怕缺乏實證可以支持。更何況,原告自己授權之鑑定人○○○在審理中都說:「這四件(按:指系爭皮包)相較於我平常鑑定的疑似仿冒品,其仿真程度相對是比較高」(本院卷一第241頁),所以即使相關消費者有機會實際接觸系爭皮包,而可以感受系爭皮包之品質,也未必會認為「品質粗劣」,而使原告名譽受損。(三)【34】據上,原告請求刊登道歉啟事,並無理由。六、原告於本案之商標權利行使,有無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一)【35】由於○○○在說明鑑定意見時指出:「我們不對一般消費者提供鑑定的工作,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鼓勵消費者到LV專門店購買LV產品,以確保產品為真品。」(本院卷一第244頁),被告因而據此抗辯:原告身為國際精品大廠,為打壓二手市場,竟故意不提供防偽文件或設置辨別真偽之程序,並一概拒絕民眾辨別真偽之請求,藉此圖謀自身利益,傲慢可議,故為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亦應認為原告之商標權利行使屬於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二)【36】我認為:原告作為商標權人,根據權利耗盡原則,對於已經銷售出去的真品,確實無權干涉二手市場之形成及其運作,但商標權人也沒有真正的法律義務去協助或輔導二手市場正常運作。所以並不能因為原告不提供防偽文件或設置辨別真偽程序,以供消費者利用,就認為原告行使其商標權是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然而,就如同我在本判決前面所闡釋(前述【09】至【14】段參照),如果原告既不提供真品鑑定服務,又將真品鑑定完全以營業秘密保護,那原告就必須將其真品鑑定工作之獨立性及可信賴性,提供外界審視檢驗。除此以外,原告也可以提供事前真品鑑定服務,甚至以合理條件,與二手商品業者合作,對於合規之二手商品業者給予認證,並稽核其二手真品之銷售,藉此建立合理之真偽品鑑定機制。以上各種方式,有待原告與市場共同協力確立其發展方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原告持續將真品鑑定完全以營業秘密保護,又不願與二手市場業者作出任何協力合作,以後倘經對造舉證(可透過請求原告開示而為之)足以否定其授權鑑定人之獨立性及可信賴性,原告就將受敗訴判決。但無論如何,這只能算是非真正法律義務,也就是說在上述情況下,是因原告不能證明是偽品銷售而敗訴,並不是因為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而敗訴。(三)【37】據上,原告於本案之商標權利行使,並無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肆、結論一、【38】根據上述賠償責任及金額之認定結果,本案原告之訴,於主文所示第一項之範圍內,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其中主文第一項准許之法定遲延利息,其法律依據為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第203條;利息起算日為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其送達證書詳見本院卷一第31、32頁。
    ①系爭專利所稱之「凵型架」,對照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前後文內容:「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則當係指具有二支往前凸伸之「插腳」,基此,其整體造型乃概呈一「凵字型」者而言;參照系爭專利說明書第一圖,以及第6頁所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凵型架體,而   其前端的二支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  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 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等語,亦可得證。②解釋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所稱「嵌插槽」之定義時,     應特別注意系爭專利請求項2就「嵌插槽」為進一步     形狀限定所生之影響,亦即系爭專利係於其申請專利    請求項2中,方將其「嵌插槽」明確限定為「該等嵌   插槽係由一具有內凹狀槽室的套座固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側牆上,使該槽室與擋水牆立柱的側牆之間共同構 成一嵌插槽者」,以最廣義之文義解釋原則,則任何具凹狀結構之槽體,即均符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稱「嵌插槽」之定義。    ③又系爭專利所稱「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插設」之定義   ,當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接方式並  嵌合二元件,藉此將該二元件組配在一起者而言。( 見本院卷第167頁)(3)本院意見:    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嵌插槽」、    「插設」於說明書中並無特別之定義,又說明書之實   施例或圖式僅為實施態樣之一,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  不應將其細部描述之結構視為限制條件而讀入申請專 利範圍,須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就「ㄩ型架」、「嵌插槽」、「插設」用詞予以解釋。    ②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就請求項    1之結構及作用之記載為「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顯見「ㄩ型架」  具有二支插腳用於插設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此 就機械、土木工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只要認為在視覺上整體可呈現出ㄩ字形狀之架體,且具有二支插腳,即可視為「ㄩ型架」。又,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6頁第11行至第14行記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ㄩ型架體,而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之內容,可知系爭專利之「ㄩ型架」具有與嵌插槽插設之二支插腳元件。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在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架體」。    ③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於請求項    1記載為「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二側」,又由上開「ㄩ型架」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用於提供ㄩ型架之二支插腳插設,顯見「嵌插槽」須具有可供插腳插入之凹槽結構。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④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於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內容,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     識者由上開「ㄩ型架」及「嵌插槽」用詞之解釋,整    體可知「插設」一詞係指具有凹凸配合之二元件,運   用插入之設置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故系爭專利  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 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7.系爭專利有效:(1)被證1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①被證1顯示之WaybackMachine自2009年6月11日即儲存該網址之網頁內容。被證1所揭露之內容為2009年6月11日前即已經公開於刊物(公眾能得知其網頁及位置而取得該資訊),雖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申     請日(98年8月21日),惟被證1之北京營造防水閘    門網頁上方出現北部、南部電話係由何○○(即原告   配偶)新設北部電話(00)0000000,為101年8月14  日安裝完成,南部電話(00)0000000係102年8月15日安裝完成(見原證10),兩者安裝完成時間均晚於系爭專利申請日,亦晚於該網路時光回溯器之網站記錄日期(98年6月11日),顯見被證1所載日期時間點真實性非無疑義。又由原證11之中華電信桃園營運處回函(見本院卷第147頁)說明,亦可證實該電話為101年8月14日新裝。再由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查詢被證1之2009年6月11日時間點網頁資料所顯示資料共有9件裝設防水閘門之案例,該9案例均應屬系爭專利申請後始完成裝設,其裝設日期由原證     12所檢附之北京營造公司開立予彰化龍邦大第、精銳    悅築雙城、中山先生等建案管理委員會及土地銀行大     里分行防水閘門等發票收據,可知上開案例為98年12    月後裝設完成,顯然被證1網頁於2009年6月12日已   能刊載上開完成案例,似有不符。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網站係屬網頁資料回溯查詢使用,其查詢結果與相關證據顯示有所歧異,故難以證明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所查資料已為正確。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②縱如被告所述被證1具證據能力,可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而被證1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云云。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1比對,依被證1照片之迫緊裝置外觀僅能看出一迫緊單元設置於擋水牆立柱頂端之罩套上,而無法清楚分辨出迫緊單元本體與頂柱罩套之連接關係,且被證1照片之門片所對應之擋水牆立柱處僅約有類似罩套結構,而該罩套結構之黑影部分並未能看出係為一嵌插槽,從其餘圖片亦無法看出該黑影部分可作為迫緊單元之二支插腳插設之嵌插槽。故被證1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等技術特徵,且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無法由被證1照片內容直接且無歧異得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整體技術特徵。因此,被證1縱具有證據能力,但仍不足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   (2)被證2與被證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2、3進行技術比對如下:(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頂端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技 術特徵,由被證2圖式第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5至6行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供萬能鉗14夾固迫緊防水片8且萬能鉗14兩端設螺絲15鎖固,進而達到防水片防滲漏效果。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技術特徵,相當於被證2之防水閘門迫緊裝置。 (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由被證2第1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     ,萬能鉗14具有ㄩ型架之二端,藉由螺絲15可調整    任意高度裝卸配置於框架2外側溝槽上,惟系爭專   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成對之預設高度各  設複數嵌插槽,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 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2第1    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可經螺絲15   鬆脫而任意調整萬能鉗裝卸高度,再由萬能鉗兩端  設螺絲鎖固框架溝槽,而達到固定作用,惟系爭專 利係利用迫緊單元之插腳插設而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嵌插槽上,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     (丁)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     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    徵,由於被證2僅揭露萬能鉗係以螺絲鎖固框架溝   槽,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二端具有插腳,  而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兩者之結構及組裝方式 皆有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戊)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技術特徵部分:      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     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    徵,被證2第1圖雖揭露萬能鉗以具有彈簧頂壓把手可經螺絲鎖固而達到緊密效果,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可直接頂壓柵板,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②由被證3圖式第1、2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14至16行揭露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可嵌入側槽柱10或中間柱20     上端連接座50之限位槽51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    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3圖式第  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9至13行揭露壓迫架60上設有 一可上下螺行運動之控制桿63,而控制桿63下端設有一壓迫塊64,藉由利用壓迫架60之壓迫塊64壓迫位於相對下方之重疊組合柵板40而達緊密接觸結合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    ③被證3雖揭露連結座50設限位槽51供壓迫架60之定位    端61嵌卡之技術內容,惟被證3並未揭示其連結座50   可具有複數、且以多種預設高度而成對設置;又被證  3之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雖可嵌入限位槽51中,惟被 證3之定位端61未具有系爭專利利用ㄩ型架之二支插腳來插設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從而,被證3亦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④依上述,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    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   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  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 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⑤被告辯稱,被證2已揭露呈「凵字型」架體之迫緊單     元,且更具體教示該迫緊單元可以設在立柱上不同高    度處之技術手段,是被證2與系爭專利之差異僅在於   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被證3揭露一種迫緊單  元,其具有一往前凸伸之插腳,並以插設之方式,與 設於立柱上之嵌插槽而相結合,即可達到組裝及拆卸便利之功效;是以,熟習該項技術領域之人只要組合被證2、被證3所揭露之先前技術,即可推導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載之全部技術內容,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等語(本院卷第165頁以下),惟由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嵌插槽」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指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而「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     術特徵配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及「插設    」用詞,解釋為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   架體以二支插腳經凹凸配合設置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  嵌插槽中。顯見系爭專利請求項1須具有可設於擋水 牆立柱二側的內凹槽室之結構體,然而被證2係以螺絲鎖入萬能鉗之螺孔而固定於框架上,被證3係以壓迫架之定位端插入設於側槽柱或中間柱頂部之連接座的限位槽內,故被證2及被證3並未揭露系爭專利之複數嵌插槽結構及設置位置,亦被證2及被證3未有利用具有ㄩ型架結構插設於立柱二側結構體的嵌插槽,此些差異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即能輕易推導完成,被告此部分主張,並不足採。   (3)被證1、2、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    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   ,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  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 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已如前述。又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而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應予剔除;且縱使被證1未予以剔除,被證1與被證2、3組合同樣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1、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4)綜上,被告所提被證1、被證2、3之組合與被證1、2、3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系爭專利無得撤銷之事由。 (二)系爭產品技術內容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範圍: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   (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係依原告提出之原證3及原證8(專   利侵害鑑定報告)所附照片解析而得。被告等販售之「    防水閘門」產品,包含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    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   ,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  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 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可由螺牙轉動而達到伸縮自如之動作。   (2)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如附圖五所示。原告稱系爭待鑑定    物為被告公司所製造後交付被告之經銷商大禹工程行販   售,原告委託第三人成易工程行,向被告之經銷商大禹  工程行購買,系爭鑑定物現由原告保管,存放於原告住 所地。2.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比對分析:   (1)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內容可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   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    ;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   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  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 ;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2)系爭產品技術內容,經解析可對應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號   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  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 包括:」;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3)系爭專利請求項1可以讀取系爭產品的各要件:    (甲)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    」,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   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之文義範圍。   (乙)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   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之文義範圍。(丙)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其中系爭產品之「具垂直向開口之嵌插槽」為嵌插槽開口方向之進一步限定,嵌插槽之開口雖為垂直地面方向,惟系爭專利之嵌插槽並未界定開口之方向。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之文義範圍。(丁)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可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之文義範圍。(戊)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系爭產品之插腳係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組構呈L型為插腳形狀之進一步限定。系爭專利請求項1「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技術特徵,並未限定ㄩ型架之插腳係採垂直走向或水平走向,只要ㄩ型架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從而,系爭產品之插腳雖由橫肋及立肋構成,惟系爭產品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之開口中,故系爭產品之二支呈L型形狀之插腳仍為系爭專利請求項1文義所包含。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文義範圍。(己)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元件頂壓臂係以螺旋方式進一步限定頂壓臂作動之結構。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並未限定頂壓臂以何種結構形式來移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臂以螺旋進行高度升降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故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之文義範圍。(4)基於全要件比對及分析,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可讀取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故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自無須進行均等範圍之判斷。比對分析表如附件所示。(5)被告雖辯稱:系爭產品之「迫緊單元」之左右「凸體」    仍分別由一「立肋」及一「橫肋」所組成,故其整體係   呈一扣勾狀,而非直接呈現一「凵型狀」,又系爭產品  關於「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手段,係以該「朝 上凸伸」之「立肋」,扣勾於設於立柱上嵌槽內之「邊柱」,而形成一限制水平位移之嵌制力;同時需再搭配「迫緊單元」上之頂壓元件抵靠於柵板上,而形成另一限制垂直位移之嵌制力,藉此二嵌制力之同時作用,方能完成迫緊單元之設置。故系爭產品有關「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顯然係屬「扣接」,而非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另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證據2(即本件系爭專利)  依其圖式第一至四圖及說明書第6頁所述,其迫緊單元 之凵型架體,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係「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中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該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之技術特徵不同,兩者構造並不相同。(見被證十七)。故系爭產品確實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專利範圍無誤等語(見本院卷第396頁)。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    設」一詞,由上開解釋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   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其組配方式並無達  到相互固設之目的,只要能有組配之結合關係而以凹凸 形態相結合即可。系爭產品為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設有二支插腳,二支插腳由一對橫肋及立肋組成,立肋恰可垂直向上組配於前述嵌插槽中,其插腳、嵌插槽為凹凸相配合之元件,運用插接方式的結合關係,由上開解釋之插設結合關係,自已相符,是以系爭產品之立肋與嵌槽之結合方式,即為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實質等同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另被告辯稱被證17中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本件系爭專利之迫緊單元之凵型架插設於嵌插槽,與該審定書所載之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的技術特徵及構造亦不相同部分。但是本件係以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比對,與該審定書之系爭專利內容並無涉,且該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是否具有相同技術特徵尚有疑義,故不足認定兩者的技術特徵及構造已不相同。被告此部分主張,尚不足採。(三)被告有製造銷售及侵害系爭產品之行為: 1.按新型專利權人對於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其專利權者,得請 求損害賠償,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3項設有規定。被告辯稱其未製造或販售「防水閘門」產品,僅為訴外人 吳○○裁切、加工立柱、防水柵板等習知防水閘門共通零件,與系爭專利無涉;另原告提出之原證2之被告公司網頁,然所刊載者為公司之電話、地址等無法證明被告有販賣之行為,其中營業項目關於產品領域雖曾揭示「防水閘門」,然被告主要營業項目仍為各類金屬材料之加工,所涉「防水閘門」領域,亦僅係加工而已;原告所提原證18指被告涉有販賣系爭產品,但原證18統一發票係被告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所收取之加工報酬,此由被證12、13之大禹工程行向訴外人鴻星公司購買「防水閘門緊迫器」可知,其無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等情。  2.惟查︰  (1)被告冠勝公司在其公司網站登載之營業項目,關於產品  領域子頁面上刊載「防水柵門」產品資訊(見原證2, 本院卷第20頁),消費者或安裝業者,可透過該網站知悉被告公司製造、販售系爭「防水柵門」產品,欲購買防水閘門商品之人閱覽網站後,即可依據網站聯絡資料向被告購買。  (2)被告公司提供其營業址作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此須  代理大禹工程行處理高雄地區各類經營事宜,兩者間關 係密切,訴外人至被告公司之營業址接洽,自認被告公司代理大禹工程行為相關往來之事業處。又原告於本件起訴後,於103年6月4日查詢大禹工程行網頁聯絡資料,顯示被告公司之營業址仍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並無變更(見原證9,本院卷第144頁),足認被告仍與大禹工程行間有合作經營防水閘門之事實。(3)訴外人吳○○及林○○於本院另案(即103年度民專上字第9號)提出統一發票3紙(即原證18,見本院卷第294至296頁),其顯示由被告冠勝公司為營業人分別於開立予買受人大禹工程行,記載品名為「水閘門代工」(簽發日為101年9月25日)、「水閘門」(簽發日為101年11月25日),既有在前之「水閘門代工」,則    可認之後「水閘門」產品是為被告公司所製造,且如非   整組水閘門產品,應係僅記載「鋁板」或「鋁柱」即可  ,無須記載「水閘門」或「水閘門代工」。被告雖提出 被證13(見本院卷第403頁),據此證明迫緊單元為其他廠商製造,但被證13為報價單,且廠商名稱經隱匿,無法證明係向鴻星公司購買,被證12雖有訴外人鴻星公司、長虹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之統一發票(見本院卷第399至402頁),但其品名係記載「鋁擠型加工」「鋁擠型」等,反而不是「水閘門」「水閘門加工」,是此尚不足為被告有利之證明。(4)專利權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狀態,又過失概念已有客觀化傾向,其意涵「應注意而不注意」或「怠於交易上所必要之注意」時,自應負過失責任。況智慧財產侵權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面臨之風險,事業於從事生產、製造與銷售之際,應較以往負更高之風險意識與注意義務,避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對具一般風險意識之事業而言,從事生產或銷售行為,自應就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無侵害專利作最低限度查證,未查證者,難謂無過失。本件原告於102年5月30日委請英典法律事務所代發律師函,已明確告知其為訴    外人吳○○及大禹工程行所生產之鋁製防水閘門已侵害   系爭專利,被告公司於102年5月31日收受該函(見原    證6,本院卷第38至40頁),然被告公司於103年5月   14日網頁仍有以營業址為大禹工程行高雄地區聯絡處之  行為(見原證9),是可推認被告公司持續為大禹工程 行代工防水閘門產品,已具侵害原告專利權之故意。 (四)原告請求損害賠償額部分:1.按依前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專利權人得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計算損害賠償額,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次按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  公司法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2.原告主張:兩造同為生產相同種類商品廠商,被告公司完全仿造系爭專利圖說,以系爭專利圖說為藍本開模生產,原告並委託律師發函予被告公司,然其仍持續製造銷售,具有故意,爰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7條第1項第2款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公司與負責人即被告邱昭仁連帶賠償100萬元等情。3.經查:被告公司開立予訴外人吳○○及林○○之統一發票3紙,其金額分別為392,596元(含營業稅後為412,226元)、734,862元(含營業稅後為36,742元)、179,712元(含營業稅後為8,986元),合計為1,307,134元(見原證18),已逾原告請求之100萬元賠償額,而被告就其製作系爭產品之成本提出扣除額之相關證明,是原告請求被告公司賠償上開100萬元數額,應屬有據。  4.被告邱昭仁為被告公司負責人,有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3頁),其任職負責人期間,被告公司從事生產及銷售系爭產品而侵害原告系爭專利,致原告受有損害,依前揭規定,被告邱昭仁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六、綜上所述,被告抗辯系爭專利無效,並不足採,而被告公司製造之系爭防水閘門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是原告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2項、第97條第1項第2款、第2項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4月4日(參本院卷第51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皆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0  月  30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二庭法 官 李維心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2  日     書記官 王英傑
[ { "issueRef": "6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3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4",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9", "lawName":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葉雅惠公然陳列、出售仿冒原告商標之商品,因仿冒品之品質粗劣,已對原告在社會上之評價產生負面影響,而使原告名譽受損,故請求依民法第195條之規定,請求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即命於報紙刊登如附件之道歉啟事(原告起訴狀第5頁,本院卷一第6頁)。(二)【33】惟系爭皮包是葉雅惠於ASAP閃電購物網上刊登、販賣,由警方於囤貨倉庫搜索查扣,此亦為原告起訴主張之事實(原告起訴狀第2頁,本院卷一第4頁背面),由此可知相關消費者應該還沒有接觸過系爭皮包,只能在網路上看到系爭皮包,原告認為系爭皮包品質粗劣,而使原告名譽受損,恐怕缺乏實證可以支持。更何況,原告自己授權之鑑定人○○○在審理中都說:「這四件(按:指系爭皮包)相較於我平常鑑定的疑似仿冒品,其仿真程度相對是比較高」(本院卷一第241頁),所以即使相關消費者有機會實際接觸系爭皮包,而可以感受系爭皮包之品質,也未必會認為「品質粗劣」,而使原告名譽受損。(三)【34】據上,原告請求刊登道歉啟事,並無理由。六、原告於本案之商標權利行使,有無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一)【35】由於○○○在說明鑑定意見時指出:「我們不對一般消費者提供鑑定的工作,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鼓勵消費者到LV專門店購買LV產品,以確保產品為真品。」(本院卷一第244頁),被告因而據此抗辯:原告身為國際精品大廠,為打壓二手市場,竟故意不提供防偽文件或設置辨別真偽之程序,並一概拒絕民眾辨別真偽之請求,藉此圖謀自身利益,傲慢可議,故為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亦應認為原告之商標權利行使屬於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二)【36】我認為:原告作為商標權人,根據權利耗盡原則,對於已經銷售出去的真品,確實無權干涉二手市場之形成及其運作,但商標權人也沒有真正的法律義務去協助或輔導二手市場正常運作。所以並不能因為原告不提供防偽文件或設置辨別真偽程序,以供消費者利用,就認為原告行使其商標權是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然而,就如同我在本判決前面所闡釋(前述【09】至【14】段參照),如果原告既不提供真品鑑定服務,又將真品鑑定完全以營業秘密保護,那原告就必須將其真品鑑定工作之獨立性及可信賴性,提供外界審視檢驗。除此以外,原告也可以提供事前真品鑑定服務,甚至以合理條件,與二手商品業者合作,對於合規之二手商品業者給予認證,並稽核其二手真品之銷售,藉此建立合理之真偽品鑑定機制。以上各種方式,有待原告與市場共同協力確立其發展方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原告持續將真品鑑定完全以營業秘密保護,又不願與二手市場業者作出任何協力合作,以後倘經對造舉證(可透過請求原告開示而為之)足以否定其授權鑑定人之獨立性及可信賴性,原告就將受敗訴判決。但無論如何,這只能算是非真正法律義務,也就是說在上述情況下,是因原告不能證明是偽品銷售而敗訴,並不是因為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而敗訴。(三)【37】據上,原告於本案之商標權利行使,並無權利濫用或違反誠信原則。肆、結論一、【38】根據上述賠償責任及金額之認定結果,本案原告之訴,於主文所示第一項之範圍內,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其中主文第一項准許之法定遲延利息,其法律依據為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第203條;利息起算日為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其送達證書詳見本院卷一第31、32頁。
    ①系爭專利所稱之「凵型架」,對照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前後文內容:「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則當係指具有二支往前凸伸之「插腳」,基此,其整體造型乃概呈一「凵字型」者而言;參照系爭專利說明書第一圖,以及第6頁所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凵型架體,而   其前端的二支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  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 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等語,亦可得證。②解釋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所稱「嵌插槽」之定義時,     應特別注意系爭專利請求項2就「嵌插槽」為進一步     形狀限定所生之影響,亦即系爭專利係於其申請專利    請求項2中,方將其「嵌插槽」明確限定為「該等嵌   插槽係由一具有內凹狀槽室的套座固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側牆上,使該槽室與擋水牆立柱的側牆之間共同構 成一嵌插槽者」,以最廣義之文義解釋原則,則任何具凹狀結構之槽體,即均符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稱「嵌插槽」之定義。    ③又系爭專利所稱「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插設」之定義   ,當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接方式並  嵌合二元件,藉此將該二元件組配在一起者而言。( 見本院卷第167頁)(3)本院意見:    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嵌插槽」、    「插設」於說明書中並無特別之定義,又說明書之實   施例或圖式僅為實施態樣之一,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  不應將其細部描述之結構視為限制條件而讀入申請專 利範圍,須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就「ㄩ型架」、「嵌插槽」、「插設」用詞予以解釋。    ②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就請求項    1之結構及作用之記載為「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顯見「ㄩ型架」  具有二支插腳用於插設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此 就機械、土木工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只要認為在視覺上整體可呈現出ㄩ字形狀之架體,且具有二支插腳,即可視為「ㄩ型架」。又,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6頁第11行至第14行記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ㄩ型架體,而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之內容,可知系爭專利之「ㄩ型架」具有與嵌插槽插設之二支插腳元件。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在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架體」。    ③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於請求項    1記載為「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二側」,又由上開「ㄩ型架」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用於提供ㄩ型架之二支插腳插設,顯見「嵌插槽」須具有可供插腳插入之凹槽結構。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④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於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內容,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     識者由上開「ㄩ型架」及「嵌插槽」用詞之解釋,整    體可知「插設」一詞係指具有凹凸配合之二元件,運   用插入之設置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故系爭專利  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 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7.系爭專利有效:(1)被證1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①被證1顯示之WaybackMachine自2009年6月11日即儲存該網址之網頁內容。被證1所揭露之內容為2009年6月11日前即已經公開於刊物(公眾能得知其網頁及位置而取得該資訊),雖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申     請日(98年8月21日),惟被證1之北京營造防水閘    門網頁上方出現北部、南部電話係由何○○(即原告   配偶)新設北部電話(00)0000000,為101年8月14  日安裝完成,南部電話(00)0000000係102年8月15日安裝完成(見原證10),兩者安裝完成時間均晚於系爭專利申請日,亦晚於該網路時光回溯器之網站記錄日期(98年6月11日),顯見被證1所載日期時間點真實性非無疑義。又由原證11之中華電信桃園營運處回函(見本院卷第147頁)說明,亦可證實該電話為101年8月14日新裝。再由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查詢被證1之2009年6月11日時間點網頁資料所顯示資料共有9件裝設防水閘門之案例,該9案例均應屬系爭專利申請後始完成裝設,其裝設日期由原證     12所檢附之北京營造公司開立予彰化龍邦大第、精銳    悅築雙城、中山先生等建案管理委員會及土地銀行大     里分行防水閘門等發票收據,可知上開案例為98年12    月後裝設完成,顯然被證1網頁於2009年6月12日已   能刊載上開完成案例,似有不符。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網站係屬網頁資料回溯查詢使用,其查詢結果與相關證據顯示有所歧異,故難以證明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所查資料已為正確。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②縱如被告所述被證1具證據能力,可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而被證1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云云。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1比對,依被證1照片之迫緊裝置外觀僅能看出一迫緊單元設置於擋水牆立柱頂端之罩套上,而無法清楚分辨出迫緊單元本體與頂柱罩套之連接關係,且被證1照片之門片所對應之擋水牆立柱處僅約有類似罩套結構,而該罩套結構之黑影部分並未能看出係為一嵌插槽,從其餘圖片亦無法看出該黑影部分可作為迫緊單元之二支插腳插設之嵌插槽。故被證1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等技術特徵,且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無法由被證1照片內容直接且無歧異得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整體技術特徵。因此,被證1縱具有證據能力,但仍不足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   (2)被證2與被證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2、3進行技術比對如下:(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頂端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技 術特徵,由被證2圖式第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5至6行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供萬能鉗14夾固迫緊防水片8且萬能鉗14兩端設螺絲15鎖固,進而達到防水片防滲漏效果。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技術特徵,相當於被證2之防水閘門迫緊裝置。 (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由被證2第1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     ,萬能鉗14具有ㄩ型架之二端,藉由螺絲15可調整    任意高度裝卸配置於框架2外側溝槽上,惟系爭專   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成對之預設高度各  設複數嵌插槽,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 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2第1    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可經螺絲15   鬆脫而任意調整萬能鉗裝卸高度,再由萬能鉗兩端  設螺絲鎖固框架溝槽,而達到固定作用,惟系爭專 利係利用迫緊單元之插腳插設而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嵌插槽上,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     (丁)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     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    徵,由於被證2僅揭露萬能鉗係以螺絲鎖固框架溝   槽,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二端具有插腳,  而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兩者之結構及組裝方式 皆有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戊)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技術特徵部分:      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     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    徵,被證2第1圖雖揭露萬能鉗以具有彈簧頂壓把手可經螺絲鎖固而達到緊密效果,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可直接頂壓柵板,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②由被證3圖式第1、2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14至16行揭露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可嵌入側槽柱10或中間柱20     上端連接座50之限位槽51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    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3圖式第  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9至13行揭露壓迫架60上設有 一可上下螺行運動之控制桿63,而控制桿63下端設有一壓迫塊64,藉由利用壓迫架60之壓迫塊64壓迫位於相對下方之重疊組合柵板40而達緊密接觸結合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    ③被證3雖揭露連結座50設限位槽51供壓迫架60之定位    端61嵌卡之技術內容,惟被證3並未揭示其連結座50   可具有複數、且以多種預設高度而成對設置;又被證  3之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雖可嵌入限位槽51中,惟被 證3之定位端61未具有系爭專利利用ㄩ型架之二支插腳來插設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從而,被證3亦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④依上述,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    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   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  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 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⑤被告辯稱,被證2已揭露呈「凵字型」架體之迫緊單     元,且更具體教示該迫緊單元可以設在立柱上不同高    度處之技術手段,是被證2與系爭專利之差異僅在於   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被證3揭露一種迫緊單  元,其具有一往前凸伸之插腳,並以插設之方式,與 設於立柱上之嵌插槽而相結合,即可達到組裝及拆卸便利之功效;是以,熟習該項技術領域之人只要組合被證2、被證3所揭露之先前技術,即可推導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載之全部技術內容,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等語(本院卷第165頁以下),惟由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嵌插槽」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指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而「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     術特徵配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及「插設    」用詞,解釋為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   架體以二支插腳經凹凸配合設置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  嵌插槽中。顯見系爭專利請求項1須具有可設於擋水 牆立柱二側的內凹槽室之結構體,然而被證2係以螺絲鎖入萬能鉗之螺孔而固定於框架上,被證3係以壓迫架之定位端插入設於側槽柱或中間柱頂部之連接座的限位槽內,故被證2及被證3並未揭露系爭專利之複數嵌插槽結構及設置位置,亦被證2及被證3未有利用具有ㄩ型架結構插設於立柱二側結構體的嵌插槽,此些差異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即能輕易推導完成,被告此部分主張,並不足採。   (3)被證1、2、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    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   ,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  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 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已如前述。又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而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應予剔除;且縱使被證1未予以剔除,被證1與被證2、3組合同樣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1、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4)綜上,被告所提被證1、被證2、3之組合與被證1、2、3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系爭專利無得撤銷之事由。 (二)系爭產品技術內容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範圍: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   (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係依原告提出之原證3及原證8(專   利侵害鑑定報告)所附照片解析而得。被告等販售之「    防水閘門」產品,包含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    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   ,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  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 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可由螺牙轉動而達到伸縮自如之動作。   (2)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如附圖五所示。原告稱系爭待鑑定    物為被告公司所製造後交付被告之經銷商大禹工程行販   售,原告委託第三人成易工程行,向被告之經銷商大禹  工程行購買,系爭鑑定物現由原告保管,存放於原告住 所地。2.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比對分析:   (1)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內容可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   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    ;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   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  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 ;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2)系爭產品技術內容,經解析可對應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號   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  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 包括:」;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3)系爭專利請求項1可以讀取系爭產品的各要件:    (甲)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    」,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   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之文義範圍。   (乙)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   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之文義範圍。(丙)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其中系爭產品之「具垂直向開口之嵌插槽」為嵌插槽開口方向之進一步限定,嵌插槽之開口雖為垂直地面方向,惟系爭專利之嵌插槽並未界定開口之方向。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之文義範圍。(丁)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可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之文義範圍。(戊)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系爭產品之插腳係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組構呈L型為插腳形狀之進一步限定。系爭專利請求項1「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技術特徵,並未限定ㄩ型架之插腳係採垂直走向或水平走向,只要ㄩ型架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從而,系爭產品之插腳雖由橫肋及立肋構成,惟系爭產品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之開口中,故系爭產品之二支呈L型形狀之插腳仍為系爭專利請求項1文義所包含。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文義範圍。(己)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元件頂壓臂係以螺旋方式進一步限定頂壓臂作動之結構。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並未限定頂壓臂以何種結構形式來移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臂以螺旋進行高度升降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故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之文義範圍。(4)基於全要件比對及分析,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可讀取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故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自無須進行均等範圍之判斷。比對分析表如附件所示。(5)被告雖辯稱:系爭產品之「迫緊單元」之左右「凸體」    仍分別由一「立肋」及一「橫肋」所組成,故其整體係   呈一扣勾狀,而非直接呈現一「凵型狀」,又系爭產品  關於「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手段,係以該「朝 上凸伸」之「立肋」,扣勾於設於立柱上嵌槽內之「邊柱」,而形成一限制水平位移之嵌制力;同時需再搭配「迫緊單元」上之頂壓元件抵靠於柵板上,而形成另一限制垂直位移之嵌制力,藉此二嵌制力之同時作用,方能完成迫緊單元之設置。故系爭產品有關「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顯然係屬「扣接」,而非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另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證據2(即本件系爭專利)  依其圖式第一至四圖及說明書第6頁所述,其迫緊單元 之凵型架體,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係「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中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該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之技術特徵不同,兩者構造並不相同。(見被證十七)。故系爭產品確實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專利範圍無誤等語(見本院卷第396頁)。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    設」一詞,由上開解釋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   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其組配方式並無達  到相互固設之目的,只要能有組配之結合關係而以凹凸 形態相結合即可。系爭產品為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設有二支插腳,二支插腳由一對橫肋及立肋組成,立肋恰可垂直向上組配於前述嵌插槽中,其插腳、嵌插槽為凹凸相配合之元件,運用插接方式的結合關係,由上開解釋之插設結合關係,自已相符,是以系爭產品之立肋與嵌槽之結合方式,即為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實質等同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另被告辯稱被證17中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本件系爭專利之迫緊單元之凵型架插設於嵌插槽,與該審定書所載之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的技術特徵及構造亦不相同部分。但是本件係以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比對,與該審定書之系爭專利內容並無涉,且該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是否具有相同技術特徵尚有疑義,故不足認定兩者的技術特徵及構造已不相同。被告此部分主張,尚不足採。(三)被告有製造銷售及侵害系爭產品之行為: 1.按新型專利權人對於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其專利權者,得請 求損害賠償,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3項設有規定。被告辯稱其未製造或販售「防水閘門」產品,僅為訴外人 吳○○裁切、加工立柱、防水柵板等習知防水閘門共通零件,與系爭專利無涉;另原告提出之原證2之被告公司網頁,然所刊載者為公司之電話、地址等無法證明被告有販賣之行為,其中營業項目關於產品領域雖曾揭示「防水閘門」,然被告主要營業項目仍為各類金屬材料之加工,所涉「防水閘門」領域,亦僅係加工而已;原告所提原證18指被告涉有販賣系爭產品,但原證18統一發票係被告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所收取之加工報酬,此由被證12、13之大禹工程行向訴外人鴻星公司購買「防水閘門緊迫器」可知,其無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等情。  2.惟查︰  (1)被告冠勝公司在其公司網站登載之營業項目,關於產品  領域子頁面上刊載「防水柵門」產品資訊(見原證2, 本院卷第20頁),消費者或安裝業者,可透過該網站知悉被告公司製造、販售系爭「防水柵門」產品,欲購買防水閘門商品之人閱覽網站後,即可依據網站聯絡資料向被告購買。  (2)被告公司提供其營業址作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此須  代理大禹工程行處理高雄地區各類經營事宜,兩者間關 係密切,訴外人至被告公司之營業址接洽,自認被告公司代理大禹工程行為相關往來之事業處。又原告於本件起訴後,於103年6月4日查詢大禹工程行網頁聯絡資料,顯示被告公司之營業址仍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並無變更(見原證9,本院卷第144頁),足認被告仍與大禹工程行間有合作經營防水閘門之事實。(3)訴外人吳○○及林○○於本院另案(即103年度民專上字第9號)提出統一發票3紙(即原證18,見本院卷第294至296頁),其顯示由被告冠勝公司為營業人分別於開立予買受人大禹工程行,記載品名為「水閘門代工」(簽發日為101年9月25日)、「水閘門」(簽發日為101年11月25日),既有在前之「水閘門代工」,則    可認之後「水閘門」產品是為被告公司所製造,且如非   整組水閘門產品,應係僅記載「鋁板」或「鋁柱」即可  ,無須記載「水閘門」或「水閘門代工」。被告雖提出 被證13(見本院卷第403頁),據此證明迫緊單元為其他廠商製造,但被證13為報價單,且廠商名稱經隱匿,無法證明係向鴻星公司購買,被證12雖有訴外人鴻星公司、長虹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之統一發票(見本院卷第399至402頁),但其品名係記載「鋁擠型加工」「鋁擠型」等,反而不是「水閘門」「水閘門加工」,是此尚不足為被告有利之證明。(4)專利權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狀態,又過失概念已有客觀化傾向,其意涵「應注意而不注意」或「怠於交易上所必要之注意」時,自應負過失責任。況智慧財產侵權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面臨之風險,事業於從事生產、製造與銷售之際,應較以往負更高之風險意識與注意義務,避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對具一般風險意識之事業而言,從事生產或銷售行為,自應就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無侵害專利作最低限度查證,未查證者,難謂無過失。本件原告於102年5月30日委請英典法律事務所代發律師函,已明確告知其為訴    外人吳○○及大禹工程行所生產之鋁製防水閘門已侵害   系爭專利,被告公司於102年5月31日收受該函(見原    證6,本院卷第38至40頁),然被告公司於103年5月   14日網頁仍有以營業址為大禹工程行高雄地區聯絡處之  行為(見原證9),是可推認被告公司持續為大禹工程 行代工防水閘門產品,已具侵害原告專利權之故意。 (四)原告請求損害賠償額部分:1.按依前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專利權人得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計算損害賠償額,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次按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  公司法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2.原告主張:兩造同為生產相同種類商品廠商,被告公司完全仿造系爭專利圖說,以系爭專利圖說為藍本開模生產,原告並委託律師發函予被告公司,然其仍持續製造銷售,具有故意,爰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7條第1項第2款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公司與負責人即被告邱昭仁連帶賠償100萬元等情。3.經查:被告公司開立予訴外人吳○○及林○○之統一發票3紙,其金額分別為392,596元(含營業稅後為412,226元)、734,862元(含營業稅後為36,742元)、179,712元(含營業稅後為8,986元),合計為1,307,134元(見原證18),已逾原告請求之100萬元賠償額,而被告就其製作系爭產品之成本提出扣除額之相關證明,是原告請求被告公司賠償上開100萬元數額,應屬有據。  4.被告邱昭仁為被告公司負責人,有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3頁),其任職負責人期間,被告公司從事生產及銷售系爭產品而侵害原告系爭專利,致原告受有損害,依前揭規定,被告邱昭仁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六、綜上所述,被告抗辯系爭專利無效,並不足採,而被告公司製造之系爭防水閘門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是原告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2項、第97條第1項第2款、第2項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4月4日(參本院卷第51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皆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0  月  30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二庭法 官 李維心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2  日     書記官 王英傑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系爭專利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鏡頭組,以改變鏡片與透鏡之距離,達到調整鏡頭組之焦距之功效;創作之次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能降低製造成本之可變焦的鏡頭組,則被控侵權物品只再具有能改變鏡片與透鏡之距離之主要目的功能,雖不具有可變焦之次一目的功能,亦可為系爭專利之均等範圍所涵蓋云云。被告則抗辯:被控侵權物品之鏡頭座之頂部並未設有鏡片,其機殼上之透明平板係屬機殼之一部分,並非鏡頭組之光學元件,非系爭專利編號B要件之對應技術內容,不可讀入作為比對均等之對象;又系爭專利既具有可變焦之功能,則其鏡頭座頂部之鏡片自須為透鏡始會具有變焦之功能,而被控侵權物品編號B之技術特徵並非透鏡,自非系爭專利之均等物。茲析述如后。(2)被控侵權物品如附表編號B之技術內容可否讀入作為比對均等之對象:經查被控侵權物品之鏡頭座之頂部並未設有一鏡片,而係於鏡頭座上方之手機機殼背面嵌設一透明平板,及該透明平板與鏡片座上之透鏡搭配並無光學變焦之事實,已據兩造所不爭執(詳本院卷第164、203頁),自堪信為真實,則被控侵權物品附表編號B之技術內容是否應讀入作為比對均等之對象,必須先視系爭專利鏡頭座頂部設置之功能為何始能判定。次查系爭專利鏡頭座頂部設置鏡片之功能為何,觀諸申請專利範圍之文義,並無法判斷,自須參酌發明說明之記載,而系爭專利說明書之「目的及功效」記載:「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鏡頭組,由於該鏡頭座之周緣繞設有一電磁線圈組,且該鏡片座係由導磁材質製成,裨於該電磁線圈組通電後可產生磁力來推動該鏡片座位移,以改變鏡片與透鏡之距離,達到調整鏡頭組之焦距的功效。」(詳本院卷第13頁),則系爭專利鏡頭座頂部設置之鏡片與設置於鏡片座之透鏡搭配,必須具有可調整鏡頭組焦距之功效,又參酌牛頓物理辭典之解釋,變焦係指「①在一透鏡系統中,2組或更多組透鏡相對移動,以連續改變焦距及放大率,而成像平面保持不動。②把被照的物件拉進或者推遠。」,則被控侵權物品機殼背面之透明平板與設置於鏡片座之透鏡搭配,並不具有可調整焦距之功能,自不可將被控侵權物品編號B之技術內容讀入作為比對均等之對象。(3)原告雖主張:被控侵權物品僅須具有利用電磁線圈組通電後可產生磁力來推動該鏡片座位移,以改變鏡片與透鏡之距離之主要目的功能,不必具有調整焦距之功能,即為系爭專利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則被控侵權物品編號B之技術內容與設置於鏡片座之透鏡搭配雖無變焦功能,然仍須讀入作為比對均等之對象云云。惟查被控侵權物品既未於鏡頭座之頂部設置鏡片,如准許將被控侵權物品不具有系爭專利功能而與系爭專利無關之透明平板讀入為比對專利之對象,除與前揭所示被控侵權物品之構成要件可否讀入作為比對均等對象之基準不符外,且無異係將鏡頭座頂部設置鏡片之技術特徵省略,違反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不得省略技術特徵之基本要求。核原告此部分之主張,顯無可採。(4)綜上所述,被控侵權物品如附表編號B之技術內容並非系爭專利之均等物。(四)綜上所述,基於全要件分析,被控侵權物品如附表編號B所示之技術內容要件,未為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要件B之文義所讀取,且被控侵權物要件B不可讀入作為比對均等之對象,故被控侵權物品並未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均等範圍。五、本院既認被控侵權物品並未落入系爭專利第2項之文義或均等範圍,自未侵害系爭專利,則系爭專利是否具有新穎性與進步性,對於本院所為判斷自不生影響,無庸逐一論述,併予敘明。六、從而,原告依據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1)被告應給付原告50萬1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2)被告不得自行或委託、授權他人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任何侵害原告中華民國新型第M183532號專利證書新型專利之物品,為無理由,均應駁回。又原告既受敗訴之判決,其假執行宣告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七、結論: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0 年  6  月  30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三庭法 官 何君豪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0 年  6  月  30  日              書記官 張君豪
    ①系爭專利所稱之「凵型架」,對照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前後文內容:「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則當係指具有二支往前凸伸之「插腳」,基此,其整體造型乃概呈一「凵字型」者而言;參照系爭專利說明書第一圖,以及第6頁所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凵型架體,而   其前端的二支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  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 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等語,亦可得證。②解釋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所稱「嵌插槽」之定義時,     應特別注意系爭專利請求項2就「嵌插槽」為進一步     形狀限定所生之影響,亦即系爭專利係於其申請專利    請求項2中,方將其「嵌插槽」明確限定為「該等嵌   插槽係由一具有內凹狀槽室的套座固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側牆上,使該槽室與擋水牆立柱的側牆之間共同構 成一嵌插槽者」,以最廣義之文義解釋原則,則任何具凹狀結構之槽體,即均符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稱「嵌插槽」之定義。    ③又系爭專利所稱「凵型架係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插設」之定義   ,當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接方式並  嵌合二元件,藉此將該二元件組配在一起者而言。( 見本院卷第167頁)(3)本院意見:    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嵌插槽」、    「插設」於說明書中並無特別之定義,又說明書之實   施例或圖式僅為實施態樣之一,解釋申請專利範圍時  不應將其細部描述之結構視為限制條件而讀入申請專 利範圍,須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就「ㄩ型架」、「嵌插槽」、「插設」用詞予以解釋。    ②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就請求項    1之結構及作用之記載為「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   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顯見「ㄩ型架」  具有二支插腳用於插設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此 就機械、土木工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只要認為在視覺上整體可呈現出ㄩ字形狀之架體,且具有二支插腳,即可視為「ㄩ型架」。又,由系爭專利說明書第6頁第11行至第14行記載「該迫緊單元4具有一ㄩ型架體,而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或12)中,且令該等插腳41的前端部設有弧形面42,俾利順暢引導該插腳串插進入嵌插槽中」之內容,可知系爭專利之「ㄩ型架」具有與嵌插槽插設之二支插腳元件。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ㄩ型架」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在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架體」。    ③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於請求項    1記載為「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   的二側」,又由上開「ㄩ型架」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用於提供ㄩ型架之二支插腳插設,顯見「嵌插槽」須具有可供插腳插入之凹槽結構。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嵌插槽」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④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於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內容,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     識者由上開「ㄩ型架」及「嵌插槽」用詞之解釋,整    體可知「插設」一詞係指具有凹凸配合之二元件,運   用插入之設置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故系爭專利  請求項1記載之「插設」用詞整體上依通常習慣總括 之意義解釋應為「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7.系爭專利有效:(1)被證1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①被證1顯示之WaybackMachine自2009年6月11日即儲存該網址之網頁內容。被證1所揭露之內容為2009年6月11日前即已經公開於刊物(公眾能得知其網頁及位置而取得該資訊),雖其公開日早於系爭專利申     請日(98年8月21日),惟被證1之北京營造防水閘    門網頁上方出現北部、南部電話係由何○○(即原告   配偶)新設北部電話(00)0000000,為101年8月14  日安裝完成,南部電話(00)0000000係102年8月15日安裝完成(見原證10),兩者安裝完成時間均晚於系爭專利申請日,亦晚於該網路時光回溯器之網站記錄日期(98年6月11日),顯見被證1所載日期時間點真實性非無疑義。又由原證11之中華電信桃園營運處回函(見本院卷第147頁)說明,亦可證實該電話為101年8月14日新裝。再由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查詢被證1之2009年6月11日時間點網頁資料所顯示資料共有9件裝設防水閘門之案例,該9案例均應屬系爭專利申請後始完成裝設,其裝設日期由原證     12所檢附之北京營造公司開立予彰化龍邦大第、精銳    悅築雙城、中山先生等建案管理委員會及土地銀行大     里分行防水閘門等發票收據,可知上開案例為98年12    月後裝設完成,顯然被證1網頁於2009年6月12日已   能刊載上開完成案例,似有不符。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網站係屬網頁資料回溯查詢使用,其查詢結果與相關證據顯示有所歧異,故難以證明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所查資料已為正確。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②縱如被告所述被證1具證據能力,可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而被證1可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云云。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1比對,依被證1照片之迫緊裝置外觀僅能看出一迫緊單元設置於擋水牆立柱頂端之罩套上,而無法清楚分辨出迫緊單元本體與頂柱罩套之連接關係,且被證1照片之門片所對應之擋水牆立柱處僅約有類似罩套結構,而該罩套結構之黑影部分並未能看出係為一嵌插槽,從其餘圖片亦無法看出該黑影部分可作為迫緊單元之二支插腳插設之嵌插槽。故被證1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等技術特徵,且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無法由被證1照片內容直接且無歧異得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整體技術特徵。因此,被證1縱具有證據能力,但仍不足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   (2)被證2與被證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①系爭專利請求項1與被證2、3進行技術比對如下:(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頂端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技 術特徵,由被證2圖式第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5至6行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供萬能鉗14夾固迫緊防水片8且萬能鉗14兩端設螺絲15鎖固,進而達到防水片防滲漏效果。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技術特徵,相當於被證2之防水閘門迫緊裝置。 (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由被證2第1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     ,萬能鉗14具有ㄩ型架之二端,藉由螺絲15可調整    任意高度裝卸配置於框架2外側溝槽上,惟系爭專   利請求項1之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成對之預設高度各  設複數嵌插槽,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 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技術特徵。     (丙)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2第1    圖雖揭露框架2外側各設兩個溝槽13,可經螺絲15   鬆脫而任意調整萬能鉗裝卸高度,再由萬能鉗兩端  設螺絲鎖固框架溝槽,而達到固定作用,惟系爭專 利係利用迫緊單元之插腳插設而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嵌插槽上,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     (丁)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     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    徵,由於被證2僅揭露萬能鉗係以螺絲鎖固框架溝   槽,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二端具有插腳,  而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兩者之結構及組裝方式 皆有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戊)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技術特徵部分:      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     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    徵,被證2第1圖雖揭露萬能鉗以具有彈簧頂壓把手可經螺絲鎖固而達到緊密效果,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可直接頂壓柵板,兩者結構不同。是以被證2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②由被證3圖式第1、2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14至16行揭露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可嵌入側槽柱10或中間柱20     上端連接座50之限位槽51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    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   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技術特徵。由被證3圖式第  1圖及說明書第7頁第9至13行揭露壓迫架60上設有 一可上下螺行運動之控制桿63,而控制桿63下端設有一壓迫塊64,藉由利用壓迫架60之壓迫塊64壓迫位於相對下方之重疊組合柵板40而達緊密接觸結合之技術內容,可知被證3已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技術特徵。    ③被證3雖揭露連結座50設限位槽51供壓迫架60之定位    端61嵌卡之技術內容,惟被證3並未揭示其連結座50   可具有複數、且以多種預設高度而成對設置;又被證  3之壓迫架60之定位端61雖可嵌入限位槽51中,惟被 證3之定位端61未具有系爭專利利用ㄩ型架之二支插腳來插設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從而,被證3亦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    ④依上述,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    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   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  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 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⑤被告辯稱,被證2已揭露呈「凵字型」架體之迫緊單     元,且更具體教示該迫緊單元可以設在立柱上不同高    度處之技術手段,是被證2與系爭專利之差異僅在於   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被證3揭露一種迫緊單  元,其具有一往前凸伸之插腳,並以插設之方式,與 設於立柱上之嵌插槽而相結合,即可達到組裝及拆卸便利之功效;是以,熟習該項技術領域之人只要組合被證2、被證3所揭露之先前技術,即可推導出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載之全部技術內容,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等語(本院卷第165頁以下),惟由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嵌插槽」用詞解釋,可知嵌插槽係指具有內凹槽室之結構體,而「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     術特徵配合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ㄩ型架」及「插設    」用詞,解釋為三度空間中整體結構可呈現ㄩ字型之   架體以二支插腳經凹凸配合設置於擋水牆立柱二側的  嵌插槽中。顯見系爭專利請求項1須具有可設於擋水 牆立柱二側的內凹槽室之結構體,然而被證2係以螺絲鎖入萬能鉗之螺孔而固定於框架上,被證3係以壓迫架之定位端插入設於側槽柱或中間柱頂部之連接座的限位槽內,故被證2及被證3並未揭露系爭專利之複數嵌插槽結構及設置位置,亦被證2及被證3未有利用具有ㄩ型架結構插設於立柱二側結構體的嵌插槽,此些差異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2、3組合之先前技術即能輕易推導完成,被告此部分主張,並不足採。   (3)被證1、2、3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   進步性:    被證2、3均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   ,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  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 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已如前述。又被證1不具證據能力,而無法作為系爭專利相關之先前技術,應予剔除;且縱使被證1未予以剔除,被證1與被證2、3組合同樣未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及「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難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被證1、2、3組合之先前技術顯能輕易完成,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4)綜上,被告所提被證1、被證2、3之組合與被證1、2、3尚不能證明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系爭專利無得撤銷之事由。 (二)系爭產品技術內容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範圍: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   (1)系爭產品技術內容係依原告提出之原證3及原證8(專   利侵害鑑定報告)所附照片解析而得。被告等販售之「    防水閘門」產品,包含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係    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   ,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  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 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可由螺牙轉動而達到伸縮自如之動作。   (2)系爭產品之實物照片如附圖五所示。原告稱系爭待鑑定    物為被告公司所製造後交付被告之經銷商大禹工程行販   售,原告委託第三人成易工程行,向被告之經銷商大禹  工程行購買,系爭鑑定物現由原告保管,存放於原告住 所地。2.系爭產品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比對分析:   (1)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技術內容可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   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    ;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   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  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 ;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2)系爭產品技術內容,經解析可對應解析為6個要件:    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要件編號   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  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 包括:」;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3)系爭專利請求項1可以讀取系爭產品的各要件:    (甲)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牆的柵板迫緊裝置    」,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一種擋水   牆的柵板迫緊裝置」之文義範圍。   (乙)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   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該迫緊裝置包括:」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B「係安裝在擋水牆立柱上並可對擋水牆柵板提供迫緊壓力,以提升擋水牆柵板疊縫的密封性,其包括:」之文義範圍。(丙)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具有兩個垂直地面方向開口之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其中系爭產品之「具垂直向開口之嵌插槽」為嵌插槽開口方向之進一步限定,嵌插槽之開口雖為垂直地面方向,惟系爭專利之嵌插槽並未界定開口之方向。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c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C「複數嵌插槽,係以多種預設高度且成對地設在擋水牆立柱的二側」之文義範圍。(丁)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可讀取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D「一迫緊單元,其可裝卸自如地配置於前述嵌插槽上,其具有」之文義範圍。(戊)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一在三度空間中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一端設有二支插腳,該插腳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相連組成,立肋恰可插設於前述嵌插槽之開口中;」系爭產品之插腳係由一橫肋及一立肋組構呈L型為插腳形狀之進一步限定。系爭專利請求項1「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技術特徵,並未限定ㄩ型架之插腳係採垂直走向或水平走向,只要ㄩ型架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中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從而,系爭產品之插腳雖由橫肋及立肋構成,惟系爭產品之插腳可插設於嵌插槽之開口中,故系爭產品之二支呈L型形狀之插腳仍為系爭專利請求項1文義所包含。是以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e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E「一ㄩ型架,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之文義範圍。(己)由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之彎折架體另一端上,且其具有一頂壓臂,頂壓臂上設有螺牙可進行轉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元件頂壓臂係以螺旋方式進一步限定頂壓臂作動之結構。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並未限定頂壓臂以何種結構形式來移動而達到升降之動作,系爭產品之頂壓臂以螺旋進行高度升降即為系爭專利所涵蓋之專利範圍。故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f可讀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F「以及一頂壓元件,設置在前述ㄩ型架上,其具有可伸縮自如的頂壓臂」之文義範圍。(4)基於全要件比對及分析,系爭專利請求項1(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可讀取系爭產品(要件編號1a至要件編號1f),故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系爭產品已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自無須進行均等範圍之判斷。比對分析表如附件所示。(5)被告雖辯稱:系爭產品之「迫緊單元」之左右「凸體」    仍分別由一「立肋」及一「橫肋」所組成,故其整體係   呈一扣勾狀,而非直接呈現一「凵型狀」,又系爭產品  關於「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手段,係以該「朝 上凸伸」之「立肋」,扣勾於設於立柱上嵌槽內之「邊柱」,而形成一限制水平位移之嵌制力;同時需再搭配「迫緊單元」上之頂壓元件抵靠於柵板上,而形成另一限制垂直位移之嵌制力,藉此二嵌制力之同時作用,方能完成迫緊單元之設置。故系爭產品有關「迫緊單元」與「立柱」之結合方式,顯然係屬「扣接」,而非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另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證據2(即本件系爭專利)  依其圖式第一至四圖及說明書第6頁所述,其迫緊單元 之凵型架體,其前端的二支插腳(41)係「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11)中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中「該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之技術特徵不同,兩者構造並不相同。(見被證十七)。故系爭產品確實並未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1專利範圍無誤等語(見本院卷第396頁)。惟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之「插    設」一詞,由上開解釋係指具有凹凸相配合之二元件,   運用插入方式將該二元件相互組配,其組配方式並無達  到相互固設之目的,只要能有組配之結合關係而以凹凸 形態相結合即可。系爭產品為概呈ㄩ型彎折之架體,架體設有二支插腳,二支插腳由一對橫肋及立肋組成,立肋恰可垂直向上組配於前述嵌插槽中,其插腳、嵌插槽為凹凸相配合之元件,運用插接方式的結合關係,由上開解釋之插設結合關係,自已相符,是以系爭產品之立肋與嵌槽之結合方式,即為系爭專利所稱之「插設」或「插接」,實質等同系爭專利請求項1記載「設有二支插腳恰可插設於前述擋水牆立柱二側的嵌插槽中」。另被告辯稱被證17中智慧財產局於舉發審定書之審定理由中載明,本件系爭專利之迫緊單元之凵型架插設於嵌插槽,與該審定書所載之二擋止部係抵靠於該第一止擋部的技術特徵及構造亦不相同部分。但是本件係以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比對,與該審定書之系爭專利內容並無涉,且該系爭專利與系爭產品是否具有相同技術特徵尚有疑義,故不足認定兩者的技術特徵及構造已不相同。被告此部分主張,尚不足採。(三)被告有製造銷售及侵害系爭產品之行為: 1.按新型專利權人對於因故意或過失侵害其專利權者,得請 求損害賠償,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3項設有規定。被告辯稱其未製造或販售「防水閘門」產品,僅為訴外人 吳○○裁切、加工立柱、防水柵板等習知防水閘門共通零件,與系爭專利無涉;另原告提出之原證2之被告公司網頁,然所刊載者為公司之電話、地址等無法證明被告有販賣之行為,其中營業項目關於產品領域雖曾揭示「防水閘門」,然被告主要營業項目仍為各類金屬材料之加工,所涉「防水閘門」領域,亦僅係加工而已;原告所提原證18指被告涉有販賣系爭產品,但原證18統一發票係被告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所收取之加工報酬,此由被證12、13之大禹工程行向訴外人鴻星公司購買「防水閘門緊迫器」可知,其無侵害系爭專利之行為等情。  2.惟查︰  (1)被告冠勝公司在其公司網站登載之營業項目,關於產品  領域子頁面上刊載「防水柵門」產品資訊(見原證2, 本院卷第20頁),消費者或安裝業者,可透過該網站知悉被告公司製造、販售系爭「防水柵門」產品,欲購買防水閘門商品之人閱覽網站後,即可依據網站聯絡資料向被告購買。  (2)被告公司提供其營業址作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此須  代理大禹工程行處理高雄地區各類經營事宜,兩者間關 係密切,訴外人至被告公司之營業址接洽,自認被告公司代理大禹工程行為相關往來之事業處。又原告於本件起訴後,於103年6月4日查詢大禹工程行網頁聯絡資料,顯示被告公司之營業址仍為大禹工程行之聯絡處,並無變更(見原證9,本院卷第144頁),足認被告仍與大禹工程行間有合作經營防水閘門之事實。(3)訴外人吳○○及林○○於本院另案(即103年度民專上字第9號)提出統一發票3紙(即原證18,見本院卷第294至296頁),其顯示由被告冠勝公司為營業人分別於開立予買受人大禹工程行,記載品名為「水閘門代工」(簽發日為101年9月25日)、「水閘門」(簽發日為101年11月25日),既有在前之「水閘門代工」,則    可認之後「水閘門」產品是為被告公司所製造,且如非   整組水閘門產品,應係僅記載「鋁板」或「鋁柱」即可  ,無須記載「水閘門」或「水閘門代工」。被告雖提出 被證13(見本院卷第403頁),據此證明迫緊單元為其他廠商製造,但被證13為報價單,且廠商名稱經隱匿,無法證明係向鴻星公司購買,被證12雖有訴外人鴻星公司、長虹公司開立予大禹工程行之統一發票(見本院卷第399至402頁),但其品名係記載「鋁擠型加工」「鋁擠型」等,反而不是「水閘門」「水閘門加工」,是此尚不足為被告有利之證明。(4)專利權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狀態,又過失概念已有客觀化傾向,其意涵「應注意而不注意」或「怠於交易上所必要之注意」時,自應負過失責任。況智慧財產侵權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面臨之風險,事業於從事生產、製造與銷售之際,應較以往負更高之風險意識與注意義務,避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對具一般風險意識之事業而言,從事生產或銷售行為,自應就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無侵害專利作最低限度查證,未查證者,難謂無過失。本件原告於102年5月30日委請英典法律事務所代發律師函,已明確告知其為訴    外人吳○○及大禹工程行所生產之鋁製防水閘門已侵害   系爭專利,被告公司於102年5月31日收受該函(見原    證6,本院卷第38至40頁),然被告公司於103年5月   14日網頁仍有以營業址為大禹工程行高雄地區聯絡處之  行為(見原證9),是可推認被告公司持續為大禹工程 行代工防水閘門產品,已具侵害原告專利權之故意。 (四)原告請求損害賠償額部分:1.按依前條請求損害賠償時,專利權人得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計算損害賠償額,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次按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  公司法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2.原告主張:兩造同為生產相同種類商品廠商,被告公司完全仿造系爭專利圖說,以系爭專利圖說為藍本開模生產,原告並委託律師發函予被告公司,然其仍持續製造銷售,具有故意,爰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7條第1項第2款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公司與負責人即被告邱昭仁連帶賠償100萬元等情。3.經查:被告公司開立予訴外人吳○○及林○○之統一發票3紙,其金額分別為392,596元(含營業稅後為412,226元)、734,862元(含營業稅後為36,742元)、179,712元(含營業稅後為8,986元),合計為1,307,134元(見原證18),已逾原告請求之100萬元賠償額,而被告就其製作系爭產品之成本提出扣除額之相關證明,是原告請求被告公司賠償上開100萬元數額,應屬有據。  4.被告邱昭仁為被告公司負責人,有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3頁),其任職負責人期間,被告公司從事生產及銷售系爭產品而侵害原告系爭專利,致原告受有損害,依前揭規定,被告邱昭仁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六、綜上所述,被告抗辯系爭專利無效,並不足採,而被告公司製造之系爭防水閘門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1之文義範圍,是原告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2項、第97條第1項第2款、第2項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4月4日(參本院卷第51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皆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0  月  30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二庭法 官 李維心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2  日     書記官 王英傑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8", "lawName": "專利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被告謝紹祖為被告承傑有限公司(下稱承傑公司)代表人,於民國95年4月至95年7月間,擔任原告公司代表人,並於95年7月至99年4月間,擔任原告公司產品經理、監察人,嗣謝紹祖雖於99年4月辭任監察人,惟仍持續擔任原告公司產品經理,至今未有辭任之意思表示;而謝紹祖之配偶即被告林美鈴於98年8月至99年4月間擔任原告公司之董事、業務代表,嗣林美鈴雖於99年4月辭任董事,惟仍持續擔任原告公司業務代表,至今未有辭任之意思表示。96年10月間,原告為拓展「PU合成皮業溶劑回收系統」之業務,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二人以被告承傑有限公司(下稱承傑公司)名義,獨家代理原告所製造的有機溶劑回收設備(下稱系爭設備)之業務企劃、規劃設計或銷售事宜,並於業主同意與原告簽約後,由原告完成系爭設備後續之安裝、試車及驗收等事宜。但被告謝紹祖、林美鈴二人卻意圖為自己之利益,未經原告同意,擅為以下行為,致生損害於原告:1.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陽公司)高雄廠之有機廢氣處理設備(下稱光陽案):光陽公司於99年1月間,連繫原告洽商規劃及製造該公司所需有機廢氣處理設備,並提供該公司VOCs之相關資訊;原告公司代表人於同年月20日,將上開業務指示業務部副理楊成立(Leoyang)以電子郵件(000000000@0000.net)交由被告謝紹祖、林美玲二人處理後續事宜。詎該二人受任辦理「光陽案」後,除承傑公司員工呂紹安曾向原告代表人張豐堂提出企劃案外,迄今從未向原告報告或說明後續處理情形;嗣經原告於101年5月3日前往光陽公司高雄廠,詢問光陽案後續處理情況後,始知該被告二人逕以承傑公司名義,直接向光陽公司承攬製造上開設備之業務。2.福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福懋公司)雲林廠有機廢氣處理設備(下稱福懋案):原告於98年6月間,為承攬製造福懋公司上開設備工程案件,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玲二人辦理後續接洽事宜,並於98年8月間由被告林美鈴開始以電子郵件(00000000@0000.net)向福懋公司承辦人員進行報價,原告代表人張豐堂則提供上開設備所需之「流動床溶劑回收計算書」、「DMF冷凝核凝吸收溶劑回收計算書」及修正案,使該被告二人得以承傑公司之名義,完成上開設備之規劃及設計。被告謝紹祖並於同年12月30日,寄予原告電子郵件,表示福懋案已經與福懋公司工務部承辦人員(合作方式)議價完成,將依所提處理方案進行設備採購預算、規範建立及後續採購議約程序。詎自福懋案(合作方式)議價完成後,該被告二人迄未向原告報告或說明後續處理情形,嗣經原告於102年5月間寄發福懋公司存證信函,同年月22日即接獲被告謝紹祖以承傑公司名義委由陳文正律師之覆函,始知該被告二人竟以承傑公司名義,直接向福懋公司承作上開設備,並已施作完成等情,該被告二人明顯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福懋案」承攬利益之損害。3.承傑公司與原告之合作備忘錄約定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原告之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被告承傑公司與原告間具有償委任關係,對於原告公司應負忠實義務及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再者,被告謝紹祖同時擔任被告承傑公司之代表人、被告林美鈴亦同時擔任被告承傑公司之經理、監察人,分別核屬公司法第8條第1項、第2項所定之負責人,其二人執行職務時違反民法第535條所定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規定,應與被告承傑公司依民法第544條對於原告公司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二)原告繪製系爭設備(又稱流體化床設備、活性碳流體化床設備、流體化床回收設備、浮動床回收設備、流體化浮動床回收設備)之設計圖面(即原證附件1、原證39、40、41,下稱系爭圖面)、簡報(原證32末6頁),及材料明細表(原證附件2),於完成時即享有著作財產權,其中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也是原告重要之營業秘密。詎99年4月間承傑公司擬向廠商承攬工程,被告謝紹祖及林美鈴遂與被告承源環境科技企業有限公司(下稱承源公司)負責人即被告江素芬,共同基於侵害原告著作財產權及營業秘密之侵權故意,由謝紹祖出面要求原告公司已離職但仍負有保密義務之員工游清亮提供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並加以重製作為被告承傑公司及承源公司承攬其他多家廠商(包括但不限於福懋公司、光陽公司、曜智公司、安得公司、台灣華培公司、長春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工程時之施工圖面使用,且於與其下包廠商訴外人弘泰機械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弘泰公司)、豐辰有限公司(下稱豐辰公司)簽訂契約時,亦將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重製併入為契約內容,侵害原告之著作權及營業秘密。被告承傑公司、承源公司共同侵害原告之著作權財產權及營業秘密之行為,核屬故意不法侵害行為,並違反保護原告公司之法律,自應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項及第185條第1項之規定負連帶賠償責任;且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規定,因上開侵權行為發生時,被告謝紹祖、被告林美鈴身為被告承傑公司之負責人,被告江素芬、劉訓全亦為被告承源公司之負責人,其等對於所屬公司業務之執行,侵害原告公司之權利,自均應與承傑公司、承源公司共同負連帶賠償責任。又依合作備忘錄所約定原告應給付被告承傑公司代理費為訂單總金額5%至10%原則,及「溶劑回收設備賣斷給承傑之價格計算,即原告賣斷設備予被告承傑公司之價格1,935萬元【計算式:2,150萬元╳(1-10%)=1,935萬元】,扣除原告之總成本(直接成本及管銷成本)為1,682萬6,087元【計算式1,935萬元÷1.15=1,682萬6,08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原告於光陽案損失之利潤應為252萬3913元【計算式:1,935萬元─1,682萬6,087元=252萬3913元】;福懋案部分依不起訴處分書所示被告承傑公司與福懋公司簽訂「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買賣契約價金為4,300萬元之上限10%計算業務代理費,即原告公司賣斷設備予被告承傑公司之價格3,870萬元【計算式:4,300萬元╳(1-10%)=3,870萬元】扣除原告公司之總成本(直接成本及管銷成本)應為3,365萬2,174元【計算式3,870萬元÷1.15=3,365萬2,174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原告於福懋案損失之利潤應為504萬7,826元【計算式:3,870萬元─3,365萬2,174元=為504萬7,826元】,合計為757萬1,739元【計算式:252萬3913元+504萬7,826元=757萬1,739元】。(三)原告爰依民法第544條、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185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謝紹祖、被告林美鈴及被告承傑公司連帶損害賠償、返還其所受領之不當得利共新臺幣300萬元及利息。復依著作權法第88條第1項、營業秘密法第12條第1項、第13條第1項第2款、民法第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承傑公司、被告謝紹祖、被告承源公司、被告劉訓全、被告林美鈴及被告江素芬負連帶賠償200萬元及利息。另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承傑公司、被告承源公司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四)聲明:①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及被告承傑公司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300萬元整暨自104年8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②被告承傑公司、謝紹祖、承源公司、劉訓全、林美鈴及被告江素芬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200萬元整暨自104年8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③被告承傑公司、謝紹祖、承源公司、劉訓全、林美鈴及被告江素芬應立即停止使用如附件1、2所示之設計圖面及材料明細表並應將所有如附件1、2所示設計圖面及材料明細表之重製物,包括但不限於紙本或以其他載體儲存之電磁紀錄銷燬。④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8 1",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8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2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3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4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1",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2 1",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3 1 2",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9 1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4",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公平交易法損害賠償等
(一)被告謝紹祖為被告承傑有限公司(下稱承傑公司)代表人,於民國95年4月至95年7月間,擔任原告公司代表人,並於95年7月至99年4月間,擔任原告公司產品經理、監察人,嗣謝紹祖雖於99年4月辭任監察人,惟仍持續擔任原告公司產品經理,至今未有辭任之意思表示;而謝紹祖之配偶即被告林美鈴於98年8月至99年4月間擔任原告公司之董事、業務代表,嗣林美鈴雖於99年4月辭任董事,惟仍持續擔任原告公司業務代表,至今未有辭任之意思表示。96年10月間,原告為拓展「PU合成皮業溶劑回收系統」之業務,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二人以被告承傑有限公司(下稱承傑公司)名義,獨家代理原告所製造的有機溶劑回收設備(下稱系爭設備)之業務企劃、規劃設計或銷售事宜,並於業主同意與原告簽約後,由原告完成系爭設備後續之安裝、試車及驗收等事宜。但被告謝紹祖、林美鈴二人卻意圖為自己之利益,未經原告同意,擅為以下行為,致生損害於原告:1.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陽公司)高雄廠之有機廢氣處理設備(下稱光陽案):光陽公司於99年1月間,連繫原告洽商規劃及製造該公司所需有機廢氣處理設備,並提供該公司VOCs之相關資訊;原告公司代表人於同年月20日,將上開業務指示業務部副理楊成立(Leoyang)以電子郵件(000000000@0000.net)交由被告謝紹祖、林美玲二人處理後續事宜。詎該二人受任辦理「光陽案」後,除承傑公司員工呂紹安曾向原告代表人張豐堂提出企劃案外,迄今從未向原告報告或說明後續處理情形;嗣經原告於101年5月3日前往光陽公司高雄廠,詢問光陽案後續處理情況後,始知該被告二人逕以承傑公司名義,直接向光陽公司承攬製造上開設備之業務。2.福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福懋公司)雲林廠有機廢氣處理設備(下稱福懋案):原告於98年6月間,為承攬製造福懋公司上開設備工程案件,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玲二人辦理後續接洽事宜,並於98年8月間由被告林美鈴開始以電子郵件(00000000@0000.net)向福懋公司承辦人員進行報價,原告代表人張豐堂則提供上開設備所需之「流動床溶劑回收計算書」、「DMF冷凝核凝吸收溶劑回收計算書」及修正案,使該被告二人得以承傑公司之名義,完成上開設備之規劃及設計。被告謝紹祖並於同年12月30日,寄予原告電子郵件,表示福懋案已經與福懋公司工務部承辦人員(合作方式)議價完成,將依所提處理方案進行設備採購預算、規範建立及後續採購議約程序。詎自福懋案(合作方式)議價完成後,該被告二人迄未向原告報告或說明後續處理情形,嗣經原告於102年5月間寄發福懋公司存證信函,同年月22日即接獲被告謝紹祖以承傑公司名義委由陳文正律師之覆函,始知該被告二人竟以承傑公司名義,直接向福懋公司承作上開設備,並已施作完成等情,該被告二人明顯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福懋案」承攬利益之損害。3.承傑公司與原告之合作備忘錄約定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原告之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被告承傑公司與原告間具有償委任關係,對於原告公司應負忠實義務及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再者,被告謝紹祖同時擔任被告承傑公司之代表人、被告林美鈴亦同時擔任被告承傑公司之經理、監察人,分別核屬公司法第8條第1項、第2項所定之負責人,其二人執行職務時違反民法第535條所定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規定,應與被告承傑公司依民法第544條對於原告公司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二)原告繪製系爭設備(又稱流體化床設備、活性碳流體化床設備、流體化床回收設備、浮動床回收設備、流體化浮動床回收設備)之設計圖面(即原證附件1、原證39、40、41,下稱系爭圖面)、簡報(原證32末6頁),及材料明細表(原證附件2),於完成時即享有著作財產權,其中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也是原告重要之營業秘密。詎99年4月間承傑公司擬向廠商承攬工程,被告謝紹祖及林美鈴遂與被告承源環境科技企業有限公司(下稱承源公司)負責人即被告江素芬,共同基於侵害原告著作財產權及營業秘密之侵權故意,由謝紹祖出面要求原告公司已離職但仍負有保密義務之員工游清亮提供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並加以重製作為被告承傑公司及承源公司承攬其他多家廠商(包括但不限於福懋公司、光陽公司、曜智公司、安得公司、台灣華培公司、長春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工程時之施工圖面使用,且於與其下包廠商訴外人弘泰機械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弘泰公司)、豐辰有限公司(下稱豐辰公司)簽訂契約時,亦將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重製併入為契約內容,侵害原告之著作權及營業秘密。被告承傑公司、承源公司共同侵害原告之著作權財產權及營業秘密之行為,核屬故意不法侵害行為,並違反保護原告公司之法律,自應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項及第185條第1項之規定負連帶賠償責任;且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規定,因上開侵權行為發生時,被告謝紹祖、被告林美鈴身為被告承傑公司之負責人,被告江素芬、劉訓全亦為被告承源公司之負責人,其等對於所屬公司業務之執行,侵害原告公司之權利,自均應與承傑公司、承源公司共同負連帶賠償責任。又依合作備忘錄所約定原告應給付被告承傑公司代理費為訂單總金額5%至10%原則,及「溶劑回收設備賣斷給承傑之價格計算,即原告賣斷設備予被告承傑公司之價格1,935萬元【計算式:2,150萬元╳(1-10%)=1,935萬元】,扣除原告之總成本(直接成本及管銷成本)為1,682萬6,087元【計算式1,935萬元÷1.15=1,682萬6,08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原告於光陽案損失之利潤應為252萬3913元【計算式:1,935萬元─1,682萬6,087元=252萬3913元】;福懋案部分依不起訴處分書所示被告承傑公司與福懋公司簽訂「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買賣契約價金為4,300萬元之上限10%計算業務代理費,即原告公司賣斷設備予被告承傑公司之價格3,870萬元【計算式:4,300萬元╳(1-10%)=3,870萬元】扣除原告公司之總成本(直接成本及管銷成本)應為3,365萬2,174元【計算式3,870萬元÷1.15=3,365萬2,174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原告於福懋案損失之利潤應為504萬7,826元【計算式:3,870萬元─3,365萬2,174元=為504萬7,826元】,合計為757萬1,739元【計算式:252萬3913元+504萬7,826元=757萬1,739元】。(三)原告爰依民法第544條、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185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謝紹祖、被告林美鈴及被告承傑公司連帶損害賠償、返還其所受領之不當得利共新臺幣300萬元及利息。復依著作權法第88條第1項、營業秘密法第12條第1項、第13條第1項第2款、民法第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承傑公司、被告謝紹祖、被告承源公司、被告劉訓全、被告林美鈴及被告江素芬負連帶賠償200萬元及利息。另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承傑公司、被告承源公司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四)聲明:①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及被告承傑公司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300萬元整暨自104年8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②被告承傑公司、謝紹祖、承源公司、劉訓全、林美鈴及被告江素芬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200萬元整暨自104年8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③被告承傑公司、謝紹祖、承源公司、劉訓全、林美鈴及被告江素芬應立即停止使用如附件1、2所示之設計圖面及材料明細表並應將所有如附件1、2所示設計圖面及材料明細表之重製物,包括但不限於紙本或以其他載體儲存之電磁紀錄銷燬。④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4",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5",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3",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4",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45",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6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5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3",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7 1", "lawName": "民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被告謝紹祖為被告承傑有限公司(下稱承傑公司)代表人,於民國95年4月至95年7月間,擔任原告公司代表人,並於95年7月至99年4月間,擔任原告公司產品經理、監察人,嗣謝紹祖雖於99年4月辭任監察人,惟仍持續擔任原告公司產品經理,至今未有辭任之意思表示;而謝紹祖之配偶即被告林美鈴於98年8月至99年4月間擔任原告公司之董事、業務代表,嗣林美鈴雖於99年4月辭任董事,惟仍持續擔任原告公司業務代表,至今未有辭任之意思表示。96年10月間,原告為拓展「PU合成皮業溶劑回收系統」之業務,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二人以被告承傑有限公司(下稱承傑公司)名義,獨家代理原告所製造的有機溶劑回收設備(下稱系爭設備)之業務企劃、規劃設計或銷售事宜,並於業主同意與原告簽約後,由原告完成系爭設備後續之安裝、試車及驗收等事宜。但被告謝紹祖、林美鈴二人卻意圖為自己之利益,未經原告同意,擅為以下行為,致生損害於原告:1.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陽公司)高雄廠之有機廢氣處理設備(下稱光陽案):光陽公司於99年1月間,連繫原告洽商規劃及製造該公司所需有機廢氣處理設備,並提供該公司VOCs之相關資訊;原告公司代表人於同年月20日,將上開業務指示業務部副理楊成立(Leoyang)以電子郵件(000000000@0000.net)交由被告謝紹祖、林美玲二人處理後續事宜。詎該二人受任辦理「光陽案」後,除承傑公司員工呂紹安曾向原告代表人張豐堂提出企劃案外,迄今從未向原告報告或說明後續處理情形;嗣經原告於101年5月3日前往光陽公司高雄廠,詢問光陽案後續處理情況後,始知該被告二人逕以承傑公司名義,直接向光陽公司承攬製造上開設備之業務。2.福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福懋公司)雲林廠有機廢氣處理設備(下稱福懋案):原告於98年6月間,為承攬製造福懋公司上開設備工程案件,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玲二人辦理後續接洽事宜,並於98年8月間由被告林美鈴開始以電子郵件(00000000@0000.net)向福懋公司承辦人員進行報價,原告代表人張豐堂則提供上開設備所需之「流動床溶劑回收計算書」、「DMF冷凝核凝吸收溶劑回收計算書」及修正案,使該被告二人得以承傑公司之名義,完成上開設備之規劃及設計。被告謝紹祖並於同年12月30日,寄予原告電子郵件,表示福懋案已經與福懋公司工務部承辦人員(合作方式)議價完成,將依所提處理方案進行設備採購預算、規範建立及後續採購議約程序。詎自福懋案(合作方式)議價完成後,該被告二人迄未向原告報告或說明後續處理情形,嗣經原告於102年5月間寄發福懋公司存證信函,同年月22日即接獲被告謝紹祖以承傑公司名義委由陳文正律師之覆函,始知該被告二人竟以承傑公司名義,直接向福懋公司承作上開設備,並已施作完成等情,該被告二人明顯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福懋案」承攬利益之損害。3.承傑公司與原告之合作備忘錄約定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原告之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被告承傑公司與原告間具有償委任關係,對於原告公司應負忠實義務及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再者,被告謝紹祖同時擔任被告承傑公司之代表人、被告林美鈴亦同時擔任被告承傑公司之經理、監察人,分別核屬公司法第8條第1項、第2項所定之負責人,其二人執行職務時違反民法第535條所定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規定,應與被告承傑公司依民法第544條對於原告公司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二)原告繪製系爭設備(又稱流體化床設備、活性碳流體化床設備、流體化床回收設備、浮動床回收設備、流體化浮動床回收設備)之設計圖面(即原證附件1、原證39、40、41,下稱系爭圖面)、簡報(原證32末6頁),及材料明細表(原證附件2),於完成時即享有著作財產權,其中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也是原告重要之營業秘密。詎99年4月間承傑公司擬向廠商承攬工程,被告謝紹祖及林美鈴遂與被告承源環境科技企業有限公司(下稱承源公司)負責人即被告江素芬,共同基於侵害原告著作財產權及營業秘密之侵權故意,由謝紹祖出面要求原告公司已離職但仍負有保密義務之員工游清亮提供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並加以重製作為被告承傑公司及承源公司承攬其他多家廠商(包括但不限於福懋公司、光陽公司、曜智公司、安得公司、台灣華培公司、長春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工程時之施工圖面使用,且於與其下包廠商訴外人弘泰機械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弘泰公司)、豐辰有限公司(下稱豐辰公司)簽訂契約時,亦將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重製併入為契約內容,侵害原告之著作權及營業秘密。被告承傑公司、承源公司共同侵害原告之著作權財產權及營業秘密之行為,核屬故意不法侵害行為,並違反保護原告公司之法律,自應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項及第185條第1項之規定負連帶賠償責任;且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規定,因上開侵權行為發生時,被告謝紹祖、被告林美鈴身為被告承傑公司之負責人,被告江素芬、劉訓全亦為被告承源公司之負責人,其等對於所屬公司業務之執行,侵害原告公司之權利,自均應與承傑公司、承源公司共同負連帶賠償責任。又依合作備忘錄所約定原告應給付被告承傑公司代理費為訂單總金額5%至10%原則,及「溶劑回收設備賣斷給承傑之價格計算,即原告賣斷設備予被告承傑公司之價格1,935萬元【計算式:2,150萬元╳(1-10%)=1,935萬元】,扣除原告之總成本(直接成本及管銷成本)為1,682萬6,087元【計算式1,935萬元÷1.15=1,682萬6,08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原告於光陽案損失之利潤應為252萬3913元【計算式:1,935萬元─1,682萬6,087元=252萬3913元】;福懋案部分依不起訴處分書所示被告承傑公司與福懋公司簽訂「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買賣契約價金為4,300萬元之上限10%計算業務代理費,即原告公司賣斷設備予被告承傑公司之價格3,870萬元【計算式:4,300萬元╳(1-10%)=3,870萬元】扣除原告公司之總成本(直接成本及管銷成本)應為3,365萬2,174元【計算式3,870萬元÷1.15=3,365萬2,174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原告於福懋案損失之利潤應為504萬7,826元【計算式:3,870萬元─3,365萬2,174元=為504萬7,826元】,合計為757萬1,739元【計算式:252萬3913元+504萬7,826元=757萬1,739元】。(三)原告爰依民法第544條、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185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謝紹祖、被告林美鈴及被告承傑公司連帶損害賠償、返還其所受領之不當得利共新臺幣300萬元及利息。復依著作權法第88條第1項、營業秘密法第12條第1項、第13條第1項第2款、民法第185條第1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承傑公司、被告謝紹祖、被告承源公司、被告劉訓全、被告林美鈴及被告江素芬負連帶賠償200萬元及利息。另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承傑公司、被告承源公司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四)聲明:①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及被告承傑公司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300萬元整暨自104年8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②被告承傑公司、謝紹祖、承源公司、劉訓全、林美鈴及被告江素芬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200萬元整暨自104年8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③被告承傑公司、謝紹祖、承源公司、劉訓全、林美鈴及被告江素芬應立即停止使用如附件1、2所示之設計圖面及材料明細表並應將所有如附件1、2所示設計圖面及材料明細表之重製物,包括但不限於紙本或以其他載體儲存之電磁紀錄銷燬。④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為新型第M371881號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9年1月1日起至108年8月30日止(下稱系爭專利)。詎被告德國曼茲公司所製造、被告德國曼茲公司及被告亞智公司共同販賣給被告聯景公司使用的SPEEDPICKER機器(下稱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原告自得請求損害賠償,原告暫先請求3,000萬元,並請求禁止被告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侵權之系爭產品並銷燬之。又被告迪特‧曼茲(DieterManz)為被告亞智公司、被告德國曼茲公司之法定代理人,被告沈傳芳為被告聯景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自應各自與被告公司連帶負賠償責任。爰依專利法第108條準用同法第84條第1、3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提起本件請求,並聲明:(1)被告等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3,0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2)被告等不得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原告新型第M371881號「太陽能電池檢測用輸送設備」之物品。(3)被告等所製造、販賣侵害原告新型第M371881號「太陽能電池檢測用輸送設備」專利之物品、原料或器具應予銷燬。(4)第一項請求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5)訴訟費用由被告等連帶負擔。(二)對被告抗辯所為之陳述:1.下列證據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1)被證7:被證7「背光輸送帶」係客製化的變更設計,僅為製造者與客戶兩者得以知悉,非屬已公開之技術內容。又被證7之「凸條通常是焊接或黏著於皮帶上」,其中因焊接方式固定於皮帶上,凸條與皮帶包含不透光的金屬材質,因此不得認定系爭專利中之「透明凸條」可由被證7中之「凸條」能直接且無岐異得知。另「凸條」係分屬被證7中兩部分技術內容,被告將被證7中兩個部分技術內容加以組合,指稱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違反新穎性判斷原則。(2)被證9:被證9記載「thetranslucentbelt」意指「半透明帶」,不同於系爭專利之「透光輸送帶」。又被證9第2頁右側第一張產品圖片顯示的輸送帶上並無被證9封面或第2頁左上圖式所示輸送帶因亮光照射產生的亮區,二者為不同型式的輸送機具,被告結合被證9中數種不同的輸送設備主張系爭專利申請專利不具新穎性,顯然違反專利新穎性之單獨比對原則。2.下列證據之組合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15、16:被證15未揭露系爭專利帶體承載面上設有複數平行間隔排列的透光凸條。被證16雖揭示其帶體的承載面上設有肋狀柱的凸塊承載液晶面板,然不同於系爭專利之「透光凸條」,且其目的係為減少與液晶面板接觸面積之功效,與系爭專利凸條之功效不同,系爭專利具有被證15、16之組合所無法預期之功效。(2)被證15、17:被證15未揭露系爭專利帶體承載面上設有複數平行間隔排列的透光凸條。被證17雖揭示輸送帶單元之輸送面上間隔設置有凸出狀支撐部,但未揭示或教示該凸出狀支撐部可為透光之技術特徵。是被證15及被證17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可維持透光輸送帶的透光性而能進行太陽能電池檢測,使太陽能電池與帶體承載面間具有間隙,以利氣流流通,使機械手臂易於吸取搬移太陽能電池,而降低太陽能電池破片之功效。(3)被證14、18:被證14之影片無法證明公開日在系爭專利申請日之前,且由影片中無法明確判斷其光源設置於何處及輸送帶是否可透光,亦未見透光凸條。而被證18無從判斷底面白色的區塊是否為輸送帶之帶面、有無透光性、光線照射方向等,且被證18圖片底面白色的亮帶區間有灰色非亮光的條紋,顯然條紋處為不透光。是被證14以及被證18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4)被證15、19:被證15未揭露可透光凸條,而被證19輸送帶表面雖有白色條紋,但無法證明該白色條紋為凸出輸送帶表面的凸條,亦無法證明具有透光性,且被證19對於達成「減少破損率」的技術手段為何並未明確的揭示,是被證15及被證19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條紋,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5)被證15、11、12與13-1:被證11、被證12以及被證13-1均未揭示其輸送帶內側面設置有光源,用以提供光源發射的光線穿過過輸送帶及凸緣,且其帶體表面上的凸緣或直溝紋,僅為補強或減少摩擦等目的,是被證15、11、12、13-1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上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6)被證14、11與12:被證14、11、12之輸送帶未揭示之技術特徵者業如上述,其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7)被證8、11與12:被證8未揭露平行間隔排列之透光凸條,以及光源供應件所設置於機台上鄰近帶體的內側面等技術特徵。是被證8、11、12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8)被證7與14:被證7未明確揭示透光凸條之實施例,亦未揭示系爭專利所述透光輸送帶及其帶體的承載面上設有複數透光之凸條等技術特徵,被證14業如上述。是被證7及被證14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9)被證9與13-1:被證9無法判斷其光源正確的設置位置,被證13-1業如上述。是被證9及被證13-1皆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0)被證14與13-1:被證14及被證13-1皆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8",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7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 1 3",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42 1", "lawName":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 ]
營業秘密排除侵害等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為新型第M371881號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9年1月1日起至108年8月30日止(下稱系爭專利)。詎被告德國曼茲公司所製造、被告德國曼茲公司及被告亞智公司共同販賣給被告聯景公司使用的SPEEDPICKER機器(下稱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原告自得請求損害賠償,原告暫先請求3,000萬元,並請求禁止被告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侵權之系爭產品並銷燬之。又被告迪特‧曼茲(DieterManz)為被告亞智公司、被告德國曼茲公司之法定代理人,被告沈傳芳為被告聯景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自應各自與被告公司連帶負賠償責任。爰依專利法第108條準用同法第84條第1、3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提起本件請求,並聲明:(1)被告等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3,0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2)被告等不得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原告新型第M371881號「太陽能電池檢測用輸送設備」之物品。(3)被告等所製造、販賣侵害原告新型第M371881號「太陽能電池檢測用輸送設備」專利之物品、原料或器具應予銷燬。(4)第一項請求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5)訴訟費用由被告等連帶負擔。(二)對被告抗辯所為之陳述:1.下列證據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1)被證7:被證7「背光輸送帶」係客製化的變更設計,僅為製造者與客戶兩者得以知悉,非屬已公開之技術內容。又被證7之「凸條通常是焊接或黏著於皮帶上」,其中因焊接方式固定於皮帶上,凸條與皮帶包含不透光的金屬材質,因此不得認定系爭專利中之「透明凸條」可由被證7中之「凸條」能直接且無岐異得知。另「凸條」係分屬被證7中兩部分技術內容,被告將被證7中兩個部分技術內容加以組合,指稱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違反新穎性判斷原則。(2)被證9:被證9記載「thetranslucentbelt」意指「半透明帶」,不同於系爭專利之「透光輸送帶」。又被證9第2頁右側第一張產品圖片顯示的輸送帶上並無被證9封面或第2頁左上圖式所示輸送帶因亮光照射產生的亮區,二者為不同型式的輸送機具,被告結合被證9中數種不同的輸送設備主張系爭專利申請專利不具新穎性,顯然違反專利新穎性之單獨比對原則。2.下列證據之組合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15、16:被證15未揭露系爭專利帶體承載面上設有複數平行間隔排列的透光凸條。被證16雖揭示其帶體的承載面上設有肋狀柱的凸塊承載液晶面板,然不同於系爭專利之「透光凸條」,且其目的係為減少與液晶面板接觸面積之功效,與系爭專利凸條之功效不同,系爭專利具有被證15、16之組合所無法預期之功效。(2)被證15、17:被證15未揭露系爭專利帶體承載面上設有複數平行間隔排列的透光凸條。被證17雖揭示輸送帶單元之輸送面上間隔設置有凸出狀支撐部,但未揭示或教示該凸出狀支撐部可為透光之技術特徵。是被證15及被證17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可維持透光輸送帶的透光性而能進行太陽能電池檢測,使太陽能電池與帶體承載面間具有間隙,以利氣流流通,使機械手臂易於吸取搬移太陽能電池,而降低太陽能電池破片之功效。(3)被證14、18:被證14之影片無法證明公開日在系爭專利申請日之前,且由影片中無法明確判斷其光源設置於何處及輸送帶是否可透光,亦未見透光凸條。而被證18無從判斷底面白色的區塊是否為輸送帶之帶面、有無透光性、光線照射方向等,且被證18圖片底面白色的亮帶區間有灰色非亮光的條紋,顯然條紋處為不透光。是被證14以及被證18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4)被證15、19:被證15未揭露可透光凸條,而被證19輸送帶表面雖有白色條紋,但無法證明該白色條紋為凸出輸送帶表面的凸條,亦無法證明具有透光性,且被證19對於達成「減少破損率」的技術手段為何並未明確的揭示,是被證15及被證19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條紋,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5)被證15、11、12與13-1:被證11、被證12以及被證13-1均未揭示其輸送帶內側面設置有光源,用以提供光源發射的光線穿過過輸送帶及凸緣,且其帶體表面上的凸緣或直溝紋,僅為補強或減少摩擦等目的,是被證15、11、12、13-1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上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6)被證14、11與12:被證14、11、12之輸送帶未揭示之技術特徵者業如上述,其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7)被證8、11與12:被證8未揭露平行間隔排列之透光凸條,以及光源供應件所設置於機台上鄰近帶體的內側面等技術特徵。是被證8、11、12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8)被證7與14:被證7未明確揭示透光凸條之實施例,亦未揭示系爭專利所述透光輸送帶及其帶體的承載面上設有複數透光之凸條等技術特徵,被證14業如上述。是被證7及被證14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9)被證9與13-1:被證9無法判斷其光源正確的設置位置,被證13-1業如上述。是被證9及被證13-1皆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0)被證14與13-1:被證14及被證13-1皆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5",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9",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0 1 1",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0 1 2",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0 1 4",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1 1",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1 2",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2 1",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issueRef": "13 1", "lawName": "營業秘密法" } ]
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損害賠償等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為新型第M371881號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9年1月1日起至108年8月30日止(下稱系爭專利)。詎被告德國曼茲公司所製造、被告德國曼茲公司及被告亞智公司共同販賣給被告聯景公司使用的SPEEDPICKER機器(下稱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原告自得請求損害賠償,原告暫先請求3,000萬元,並請求禁止被告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侵權之系爭產品並銷燬之。又被告迪特‧曼茲(DieterManz)為被告亞智公司、被告德國曼茲公司之法定代理人,被告沈傳芳為被告聯景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自應各自與被告公司連帶負賠償責任。爰依專利法第108條準用同法第84條第1、3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提起本件請求,並聲明:(1)被告等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3,0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2)被告等不得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原告新型第M371881號「太陽能電池檢測用輸送設備」之物品。(3)被告等所製造、販賣侵害原告新型第M371881號「太陽能電池檢測用輸送設備」專利之物品、原料或器具應予銷燬。(4)第一項請求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5)訴訟費用由被告等連帶負擔。(二)對被告抗辯所為之陳述:1.下列證據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1)被證7:被證7「背光輸送帶」係客製化的變更設計,僅為製造者與客戶兩者得以知悉,非屬已公開之技術內容。又被證7之「凸條通常是焊接或黏著於皮帶上」,其中因焊接方式固定於皮帶上,凸條與皮帶包含不透光的金屬材質,因此不得認定系爭專利中之「透明凸條」可由被證7中之「凸條」能直接且無岐異得知。另「凸條」係分屬被證7中兩部分技術內容,被告將被證7中兩個部分技術內容加以組合,指稱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違反新穎性判斷原則。(2)被證9:被證9記載「thetranslucentbelt」意指「半透明帶」,不同於系爭專利之「透光輸送帶」。又被證9第2頁右側第一張產品圖片顯示的輸送帶上並無被證9封面或第2頁左上圖式所示輸送帶因亮光照射產生的亮區,二者為不同型式的輸送機具,被告結合被證9中數種不同的輸送設備主張系爭專利申請專利不具新穎性,顯然違反專利新穎性之單獨比對原則。2.下列證據之組合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15、16:被證15未揭露系爭專利帶體承載面上設有複數平行間隔排列的透光凸條。被證16雖揭示其帶體的承載面上設有肋狀柱的凸塊承載液晶面板,然不同於系爭專利之「透光凸條」,且其目的係為減少與液晶面板接觸面積之功效,與系爭專利凸條之功效不同,系爭專利具有被證15、16之組合所無法預期之功效。(2)被證15、17:被證15未揭露系爭專利帶體承載面上設有複數平行間隔排列的透光凸條。被證17雖揭示輸送帶單元之輸送面上間隔設置有凸出狀支撐部,但未揭示或教示該凸出狀支撐部可為透光之技術特徵。是被證15及被證17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可維持透光輸送帶的透光性而能進行太陽能電池檢測,使太陽能電池與帶體承載面間具有間隙,以利氣流流通,使機械手臂易於吸取搬移太陽能電池,而降低太陽能電池破片之功效。(3)被證14、18:被證14之影片無法證明公開日在系爭專利申請日之前,且由影片中無法明確判斷其光源設置於何處及輸送帶是否可透光,亦未見透光凸條。而被證18無從判斷底面白色的區塊是否為輸送帶之帶面、有無透光性、光線照射方向等,且被證18圖片底面白色的亮帶區間有灰色非亮光的條紋,顯然條紋處為不透光。是被證14以及被證18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4)被證15、19:被證15未揭露可透光凸條,而被證19輸送帶表面雖有白色條紋,但無法證明該白色條紋為凸出輸送帶表面的凸條,亦無法證明具有透光性,且被證19對於達成「減少破損率」的技術手段為何並未明確的揭示,是被證15及被證19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條紋,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5)被證15、11、12與13-1:被證11、被證12以及被證13-1均未揭示其輸送帶內側面設置有光源,用以提供光源發射的光線穿過過輸送帶及凸緣,且其帶體表面上的凸緣或直溝紋,僅為補強或減少摩擦等目的,是被證15、11、12、13-1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上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6)被證14、11與12:被證14、11、12之輸送帶未揭示之技術特徵者業如上述,其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7)被證8、11與12:被證8未揭露平行間隔排列之透光凸條,以及光源供應件所設置於機台上鄰近帶體的內側面等技術特徵。是被證8、11、12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8)被證7與14:被證7未明確揭示透光凸條之實施例,亦未揭示系爭專利所述透光輸送帶及其帶體的承載面上設有複數透光之凸條等技術特徵,被證14業如上述。是被證7及被證14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9)被證9與13-1:被證9無法判斷其光源正確的設置位置,被證13-1業如上述。是被證9及被證13-1皆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0)被證14與13-1:被證14及被證13-1皆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為新型第M371881號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9年1月1日起至108年8月30日止(下稱系爭專利)。詎被告德國曼茲公司所製造、被告德國曼茲公司及被告亞智公司共同販賣給被告聯景公司使用的SPEEDPICKER機器(下稱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原告自得請求損害賠償,原告暫先請求3,000萬元,並請求禁止被告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侵權之系爭產品並銷燬之。又被告迪特‧曼茲(DieterManz)為被告亞智公司、被告德國曼茲公司之法定代理人,被告沈傳芳為被告聯景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自應各自與被告公司連帶負賠償責任。爰依專利法第108條準用同法第84條第1、3項、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提起本件請求,並聲明:(1)被告等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3,0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2)被告等不得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原告新型第M371881號「太陽能電池檢測用輸送設備」之物品。(3)被告等所製造、販賣侵害原告新型第M371881號「太陽能電池檢測用輸送設備」專利之物品、原料或器具應予銷燬。(4)第一項請求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5)訴訟費用由被告等連帶負擔。(二)對被告抗辯所為之陳述:1.下列證據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新穎性:(1)被證7:被證7「背光輸送帶」係客製化的變更設計,僅為製造者與客戶兩者得以知悉,非屬已公開之技術內容。又被證7之「凸條通常是焊接或黏著於皮帶上」,其中因焊接方式固定於皮帶上,凸條與皮帶包含不透光的金屬材質,因此不得認定系爭專利中之「透明凸條」可由被證7中之「凸條」能直接且無岐異得知。另「凸條」係分屬被證7中兩部分技術內容,被告將被證7中兩個部分技術內容加以組合,指稱系爭專利不具新穎性,違反新穎性判斷原則。(2)被證9:被證9記載「thetranslucentbelt」意指「半透明帶」,不同於系爭專利之「透光輸送帶」。又被證9第2頁右側第一張產品圖片顯示的輸送帶上並無被證9封面或第2頁左上圖式所示輸送帶因亮光照射產生的亮區,二者為不同型式的輸送機具,被告結合被證9中數種不同的輸送設備主張系爭專利申請專利不具新穎性,顯然違反專利新穎性之單獨比對原則。2.下列證據之組合不足以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15、16:被證15未揭露系爭專利帶體承載面上設有複數平行間隔排列的透光凸條。被證16雖揭示其帶體的承載面上設有肋狀柱的凸塊承載液晶面板,然不同於系爭專利之「透光凸條」,且其目的係為減少與液晶面板接觸面積之功效,與系爭專利凸條之功效不同,系爭專利具有被證15、16之組合所無法預期之功效。(2)被證15、17:被證15未揭露系爭專利帶體承載面上設有複數平行間隔排列的透光凸條。被證17雖揭示輸送帶單元之輸送面上間隔設置有凸出狀支撐部,但未揭示或教示該凸出狀支撐部可為透光之技術特徵。是被證15及被證17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可維持透光輸送帶的透光性而能進行太陽能電池檢測,使太陽能電池與帶體承載面間具有間隙,以利氣流流通,使機械手臂易於吸取搬移太陽能電池,而降低太陽能電池破片之功效。(3)被證14、18:被證14之影片無法證明公開日在系爭專利申請日之前,且由影片中無法明確判斷其光源設置於何處及輸送帶是否可透光,亦未見透光凸條。而被證18無從判斷底面白色的區塊是否為輸送帶之帶面、有無透光性、光線照射方向等,且被證18圖片底面白色的亮帶區間有灰色非亮光的條紋,顯然條紋處為不透光。是被證14以及被證18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4)被證15、19:被證15未揭露可透光凸條,而被證19輸送帶表面雖有白色條紋,但無法證明該白色條紋為凸出輸送帶表面的凸條,亦無法證明具有透光性,且被證19對於達成「減少破損率」的技術手段為何並未明確的揭示,是被證15及被證19之組合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條紋,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5)被證15、11、12與13-1:被證11、被證12以及被證13-1均未揭示其輸送帶內側面設置有光源,用以提供光源發射的光線穿過過輸送帶及凸緣,且其帶體表面上的凸緣或直溝紋,僅為補強或減少摩擦等目的,是被證15、11、12、13-1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上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6)被證14、11與12:被證14、11、12之輸送帶未揭示之技術特徵者業如上述,其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7)被證8、11與12:被證8未揭露平行間隔排列之透光凸條,以及光源供應件所設置於機台上鄰近帶體的內側面等技術特徵。是被證8、11、12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8)被證7與14:被證7未明確揭示透光凸條之實施例,亦未揭示系爭專利所述透光輸送帶及其帶體的承載面上設有複數透光之凸條等技術特徵,被證14業如上述。是被證7及被證14並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9)被證9與13-1:被證9無法判斷其光源正確的設置位置,被證13-1業如上述。是被證9及被證13-1皆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10)被證14與13-1:被證14及被證13-1皆未教示或隱含其透明輸送帶之凸緣或直溝紋設計,可如系爭專利透光凸條之效用,其組合自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排除侵害專利權等
㈠原告為新型第M494510號「壓扣」專利、設計第D168218號「壓扣」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分別自西元2015年2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止、2015年6月11日至2026年7月21日止(下稱系爭新型專利、系爭設計專利,原告107年5月8日民事準備書㈠狀附件1、2)。而被告煌程企業有限公司(下稱煌程公司)之法定代理人即被告陳俊欽先後於民國104年2月26日、107年1月31日對系爭新型專利提起舉發,均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認定舉發不成立,並經經濟部駁回訴願(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07年度補字第49號卷【下稱南院卷】聲證四、本院卷原證7、原告108年4月17日言詞辯論意旨狀附件1),是被告等明知系爭新型專利尚存且有效,詎被告煌程公司仍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製造並販售侵害系爭專利之壓扣具產品(下稱系爭產品)予訴外人○○○(經營旭安安全帽行)、鼎立興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鼎立興公司)、格增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格增公司)。經原告比對後(原告起訴狀附表一),認系爭產品落入系爭新型專利請求項1而屬侵權,即聲請證據保全並獲准(本院106年度民聲字第37號,下稱保全卷),而扣得系爭產品、送貨單等證據。又被告已自承系爭產品落入系爭新型專利之專利權範圍(被告答辯狀第2頁),且其前揭提起系爭專利之舉發已不成立,其明知系爭新型專利尚存且有效,然仍持續製造、販賣系爭產品,顯具侵權故意,依專利法第97條第2項之規定,原告得請求依本院保全卷中至被告工廠扣得部分訂單之金額為計算基礎,並酌定損害額以上之損害賠償數額,惟本件原告僅請求被告給付其中之新臺幣(下同)50萬元。又被告陳俊欽為被告煌程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自應與被告煌程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爰依專利法第140條準用第96條第1、2、3項、第97條第1、2項;第120條準用第96條第1、2、3項、第97條第1、2項,第184條第1項前段、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提起本件訴訟。㈡系爭產品落入系爭設計專利之專利權範圍:系爭設計專利物品係指「可適用於帽體扣具之壓扣」,設計之說明則為「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壓扣之設計,指一種具嶄新層次立體外觀質感設計。」,是自應先確認系爭產品是否相同或近似,再就外觀是否相同或近似予以判斷:⒈就物品是否相同或近似部份:系爭設計專利物品係指用於帽體扣具之壓扣,且於設計說明中強調為具立體外觀上之設計,是就物品部份係指該壓扣之整體。而系爭產品亦係用於帽體扣具上之壓扣,與系爭設計專利之物體相同。 ⒉就外觀部份:①系爭設計專利強調為立體外觀上之設計,系爭設計專利係採前低後高之梯狀斜面設計,梯狀上方前側有方塊狀排列之止滑凸點,梯狀上方之後側些微下凹,另於後側左右兩方設計兩不同形狀之內凹設計,藉此成為一梯狀之立體外觀,另自仰視圖中可見物品下方後側中央設計有兩平行之狹窄孔縫設計。系爭產品亦為前低後高之梯狀斜面設計,梯狀上方之後側些微下凹,另於後側左右兩方設計與系爭設計專利相同之內凹形狀,物品下方後側中央設計亦有兩平行之狹窄孔縫設計,可見系爭產品與系爭設計專利之外觀大部份均為相同。②被告雖辯稱系爭產品前端中央為直邊,直邊兩側為斜邊,系爭設計專利左側特徵為半圓形;又系爭產品靠近前端表面設置止滑凸粒,前方配合直邊為直向排列,二側配合斜邊為斜向排列方正型之凸點設計不同;且前述止滑凸粒中央為平面,並設置外文「HC」,系爭設計專利之止滑凸面無此外文「HC」之設計云云。惟查,系爭設計專利強調為立體外觀設計,系爭產品雖將半圓形之邊線改為直線,然立於普通消費者之角度,系爭產品與系爭設計專利均採前低後高之梯狀斜面設計,且兩側凹面均相同,僅為圓形邊線修改為直線,並未更改系爭設計專利之主要特徵,系爭產品與系爭設計專利自屬相似;又系爭產品止滑凸粒之設計,與系爭設計專利為方正型之凸點設計固有不同,然僅稍微更改其凸點排列之方式,然該凸點亦排列於梯狀斜面前側,與系爭設計專利位置相同,且其分布所佔斜面之比例亦與系爭設計專利相近,是自整體觀之,仍與系爭設計專利相似;至被告雖於系爭產品凸點中央部份改為平面並增加「HC」之標示,惟此一修改就系爭設計專利之立體外觀而言,亦非重要,自不影響系爭產品與系爭設計專利相同或相近之整體判斷。③綜上,本件系爭設計專利強調其立體外觀上之設計,著重於其採前低後高之梯狀斜面設計、兩側之內凹形狀及後方下側之兩平行窄縫,系爭產品就此些部份均與系爭設計專利完全相同,而被告前揭所指系爭產品與系爭設計專利之差異處,均非系爭設計專利之重要特徵,自應認系爭產品與系爭設計專利相同或近似,自屬侵權。㈢被證1、2、3之組合,足以證明系爭新型專利請求項1至7不具進步性:⒈被證1之壓塊係在按壓部30B之後側延伸有彈性臂34,且該彈性臂34上設有導引柱35(見圖十五),被證2亦同(圖FTG.4),然系爭新型專利請求項1之本體並無此延伸之彈性臂、導引柱的構造。又被證1之31B部分雖設第一、二插槽,然該二插槽係相對設置,被證2亦同(FTG.3),此與系爭新型專利本體2之扣階段內22內表面凹設呈間隔設置第一斜槽24及第二斜槽25,並不相同。被證1及被證2雖設有凹槽,但該凹槽為相對設置,顯與系爭新型專利請求項1所述之「第一斜槽、第二斜槽為平行設置」之構造不同,且被證1及被證2之金屬元件為「半圓弧狀並設有咬合齒之構造」,亦與系爭新型專利之「ㄇ字型止檔片,且分別對應第一、二斜槽而形成緊密配置」之構造不同,顯見被告所提被證1及被證2並未揭露系爭新型專利之「平行設置第一、二斜槽」及「止檔片」之技術,對於系爭新型專利透過「平行設置第一、二斜槽」及「止檔片」之技術特徵(即相互對應,結合後即可達到緊密配置),達到防止止檔片鬆拖效果之技術,並未達到教示之效果,自難證明系爭新型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⒉被證3係以扣合片24呈現階梯狀為其特徵,然此與系爭專利請求項1之ㄇ字型之「止檔片3,具有分別可對應插設在該(本體2)第一斜槽24、第二斜槽25之第一板體31、第二板體32及覆設於該扣階段內表面且連接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一端之間的第三板體33」之構造特徵顯然不同。再者,被證3之扣合片設置可扣合公扣之扣孔側壁之階梯部,與該扣扭前緣之扣合端黏合組接、接合元件組街或灌包成型(被證3請求項3至5、說明書第4頁第18至20行及第一、四、五圖),顯與系爭新型專利請求項所稱之「扣接段之內表面凹設呈間隔設置之第一斜槽及第二斜槽;以及一止擋片,具有分別對應插設在該第一斜槽、第二斜槽之一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及覆設於該扣接段內表面且連接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一端之間的第三板體,該止擋片之第一板體、第二板體係與該第一斜槽、第二斜槽形成緊配。」不同,足證被告所提被證3並未揭露系爭新型專利中「第一斜槽、第二斜槽」及「止檔片」之技術特徵。甚且,被證3之止檔片為「階梯狀」,其特徵亦與系爭新型專利止檔片之「ㄇ字狀」之技術特徵不符,是兩者間不僅結合方式不同,止檔片之技術特徵亦不相同,仍不足證明系爭新型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⒊又系爭新型專利請求項2至7乃依附於請求項1,被證1至3既均如前述無法證明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自亦無從佐證請求項2至7不具進步性。㈣並聲明:⒈被告不得自行或使他人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系爭新型專利及系爭設計專利專利權之物品。⒉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時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⒊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⒋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58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8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0",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40",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4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0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公平交易法損害賠償等
市面上多款威士忌酒類中,六角柱形酒瓶與外包裝盒,結合以藍色為基底、黑、金、白等色為輔之設色者,僅原告生產之「紳藍」乙節,雖為被告否認,辯稱:外包裝盒採六角形早見於我國公告第363595及252451號專利公報上,其公開日期皆早於「紳藍」上市之93年;又關於國內酒品市場上具六角柱形外包裝盒及六角玻璃瓶身容器之產品品名及出品公司有紅喜酒業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之「麥倫士威士忌」、祥賀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之「喜登紅雀威士忌」、承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之「MY麥本威士忌」、笠宇國際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之「天羿威士忌」、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出產之「玉山頂級陳高」等,故六角瓶身實係各酒商慣用之瓶身云云,然原告主張之表徵,非僅為六角柱形酒瓶與外包裝盒,而須結合其設色與比例綜合以觀,是被告僅以之前已有六角柱形之外包裝盒專利,或其他酒品或非酒類商品亦有六角柱形之包裝,抗辯原告「紳藍」之包裝設計無法表彰商品來源,非為表徵云云,即非可採。又上開威士忌產品之酒瓶及外包裝雖均為六角柱狀,但酒瓶、瓶口或外包裝設色與原告產品不同,即便其中「天羿威士忌」之外包裝亦以藍色為基底輔以白、金等色,可認與系爭包裝最為相近,但其酒瓶瓶口顏色、酒瓶雕花及商標貼附位置與大小仍與原告「紳藍」明顯有異,此有該等產品(證物外放)及其照片(本院卷(二)第106至108頁)在卷可參;至於「玉山頂級陳高」之酒瓶較為矮胖,與原告產品酒瓶之高瘦比例寓目印象亦迥不相同,有其照片存卷可憑(本院卷(三)第183頁)。從而,被告既未能舉出市面上另有以系爭包裝為包裝之產品,則其抗辯系爭包裝無法表彰商品來源云云,要不可採,應認系爭包裝為原告「紳藍」所獨有。2.次查,原告主張「紳藍」於93年10月上市後,其即大量、密集於93年10、11月購買媒體廣告,其後不僅投入電視廣告,更於95年於台北市○○路以紳藍都會藍色基調設立「PRIMEBLUEBAR」專門用以推廣與銷售紳藍威士忌,更於98年起密集於臺北、臺中、高雄三大都會區舉辦「紳藍之夜」品酒會等情,業據提出報紙剪報、網頁、廣告檔次明細表、貝立德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之「三得利紳藍威士忌2004~2010/09廣告投資量」(本院卷(一)第65至80、256至300頁、本院卷(二)第1至64頁)等件為證,堪信實在。又依聯準行銷研究顧問公司製作之「2012年度威士忌消費者實態研究調查報告」(調查期間:101年2月23日至3月12日,本院卷(三)第16至126頁),第23頁顯示紳藍威士忌於年齡在20至59歲之消費者中,知名度高達6成以上;第32頁顯示認為紳藍之酒瓶設計有特色之消費者占所有知名品牌之冠;第71頁顯示未經提示廣告照片,有38%之消費者看過紳藍廣告,經出示廣告照片後,更有48%之消費者看過紳藍廣告。另104市調中心製作之「威士忌品牌認知網路調查」(本院卷(三)第127至158頁),第6頁顯示於提示品牌後,紳藍之知名度(65.5%)位列知名品牌之第八位,知名度高達65.5%。綜上,可知原告確實投入甚多資源廣告「紳藍」,也因此在威士忌消費者族群已建立相當之知名度,又自剪報及網頁內容可知,原告行銷「紳藍」特別強調其酒瓶包裝設計之美感,其設立之「PRIMEBLUEBAR」亦呼應其包裝設色以藍色為基底佐以白色字體,顯然原告已努力建立消費者心中系爭包裝與「紳藍」威士忌之連結,而前開市調亦顯示消費者認同「紳藍」之包裝設計於各大品牌中最有特色,足見原告上開努力亦確實有其效果,從而,應認系爭包裝已經長期使用而達到相關大眾所共知並以之為區別商品來源之認定對象,為消費者普遍認知並與原告「紳藍」產品連結,足以表徵原告商品之來源,揆諸首揭說明,系爭包裝已為原告「紳藍」為相關消費者所普遍認知之之表徵。(三)被告以原告上開表徵為相同或類似之使用:1.按判斷事業有無以他人表徵為相同或類似之使用,應以具有普通知識經驗之一般商品購買人,於購買時施以普通所用之注意,就兩表徵之外觀隔離及通體觀察,有無引起混同誤認之虞以為斷,蓋消費者於選購時,鮮有直接將兩商品並列比較之可能,多僅憑藉對商品表徵之整體印象而為。故兩表徵在外觀予消費者之整體印象或觀感近似,足以使一般相關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之虞者,即為類似之使用。又判斷是否對表徵為類似之使用,固以總括全體隔離觀察為原則,惟若表徵中之一定部份特別引人注意,有此部分而表徵之識別功能特別顯著者,自可就此部分加以比較觀察,以判斷兩表徵是否近似,此與單純將表徵割裂分別比較者不同。2.經本院於101年8月20日之期日勘驗原告「紳藍」與系爭產品,結果如下,除記明筆錄外(本院卷(二)第104頁),並有兩造產品(證物外放)及照片(本院卷(二)第123至142頁)可佐:(1)外紙盒部分:①「紳藍」與系爭產品之外包裝盒顏色均為藍色六角柱,六角柱的頂面均為黑色、金色、藍色,僅色調略有不同。原告者頂端側邊為黑底鑲金線,被告者頂端側邊為黑底鑲金線及白線,長度略有差異。②「紳藍」之外包裝盒正面有一個紳士脫帽之人形圖樣加上英文字母之標示;系爭產品之外包裝盒之正面係一鴿子圖樣加上「DukeBlue」、「藍爵」等字樣。但均為金色、白色設色。③「紳藍」之外包裝盒側面僅記載有「TastingNotes」等英文標示;系爭產品之外包裝盒之側面除了有鴿子圖樣加上「DukeBlue」、「藍爵」等字樣外,並有中文字來介紹品牌名稱等字樣。④兩者外包裝盒的大小和高度以肉眼觀察,幾盡相同。(2)玻璃酒瓶部分:①「紳藍」之瓶蓋標籤長度約為6公分,系爭產品瓶蓋之標籤長度約為2.5公分。②「紳藍」瓶身後方之產品標示標籤為透明底白字;系爭產品之瓶身後方產品標示標籤之顏色為藍色、金色搭配。③系爭產品於瓶身上有一鴿子浮標,「紳藍」無任何浮標。④「紳藍」之瓶身為六邊形,系爭產品之瓶身從瓶口俯視成八邊形,但從瓶底看是六邊形。兩者瓶底形狀大    小接近相同。⑤兩者瓶身高度以肉眼觀察相同,但瓶底厚度不同。⑥瓶蓋均為黑色、金色設色。3.揆諸原告「紳藍」之包裝設計,最容易給予消費者之印象,乃修長之六角柱造形,並以深藍色為基底,搭配黑色之飾邊及金色或白色之字體,強調其時尚都會風格。而觀諸上開本院勘驗結果,系爭產品包裝亦為修長之六角柱造形,高度、比例與原告「紳藍」肉眼難辨不同,設色亦均以深藍色為基底,搭配黑色、金色及白色之飾邊或字體,其他如品名標籤貼附於玻璃酒瓶之位置、玻璃酒瓶略帶弧度之曲線亦與原告「紳藍」如出一轍,應認給予消費者之寓目印象十分相近。至於前述兩造產品包裝於色調、人形或鴿子圖樣、浮雕有無、瓶蓋標籤長度、產品標示標籤、瓶底厚度等處雖略有差異,但已屬細節上之不同,不影響包裝整體予消費者寓目印象相近之事實。從而,本院認被告於系爭產品已對原告之系爭包裝表徵為類似之使用,致與原告產品混淆。4.被告雖辯稱:原告產品售價570元,系爭產品則為295元,價格差距甚大,故消費者不致產生混淆云云,惟被告於系爭產品使用類似原告之系爭包裝表徵,已足致與原告產品混淆,業如前述,至於兩者售價雖有差異,惟售價易受市場供需狀況、訂價策略調整、通路等因素影響而浮動,是自難僅以現時一般售價差異之因素,即反認消費者未產生混淆,故被告此一抗辯,要難遽採。(四)被告使用類似原告系爭包裝之表徵,並非依商標法或專利法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被告雖抗辯稱:被告公司係取得訴外人轉寫公司同意,而使用我國新式樣D121991號之酒瓶設計,且其瓶身玻璃浮雕係經商標權人徐國祥同意使用之鴿子圖形,故被告乃依商標法或專利法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依公平交易法第45條,不適用該法之規定云云,惟如前所述,原告主張之表徵,非僅為酒瓶形狀,而須綜合其包裝整體設色與比例以觀,是被告公司縱有權使用我國新式樣D121991號之酒瓶設計,並不意味其必須或有權將該酒瓶設計結合系爭包裝之整體設色與比例使用於系爭產品,又鴿子浮雕部分並不包含於原告主張之表徵,是此部分被告有無經商標權人同意,要與本件判斷無涉。綜上,被告此一抗辯,亦無理由。(五)被告公司有無違反公平法之故意或過失部分:被告辯稱:原告曾向公平會以相同事由檢舉訴外人轉寫公司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1項第1款及第24條,公平會於100年7月28日以公參字第10014614431號函認依現有事證,尚難認有違反公平交易法規定之情事等情,業據提出公平會100年7月28日公參字第10014614431號函為證(本院卷(二)第302頁),且經本院調閱該檢舉案卷宗核閱屬實。是公平會前既曾對系爭產品未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1項第1款及第24條表示意見,雖與本院判斷不同,且其意見不能拘束本院,然畢竟公平會為公平交易法之主管機關,被告信賴該會之意見而主張其無違反公平交易法之故意或過失,難謂無理由,是應認公平會於100年7月28日作出上開判斷意見後,即免除被告公司違反公平法之故意或過失。惟在公平會於100年7月28日作出上開判斷意見前,被告公司有無故意或過失,仍應依其客觀情狀判斷。衡諸原告「紳藍」為具相當知名度之知名威士忌,已如前述,被告復為產銷威士忌酒之業者,當無不知原告「紳藍」系爭包裝之理,而系爭產品之包裝與原告「紳藍」極為類似,亦如前述,自其類似程度、及被告當知原告「紳藍」之包裝設計以觀,已足認定被告係刻意仿效原告「紳藍」之系爭包裝,是被告於100年7月28日前產銷系爭產品而對原告表徵為類似使用之行為,應認有違反公平交易法之故意。(六)原告依公平交易法第31條、第32條、民法第28條、第195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請求被告連帶賠償300萬元及其法定遲延利息部分:1.原告請求財產上之損害賠償150萬元部分:(1)按「事業違反本法之規定,致侵害他人權益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法院因前條被害人之請求,如為事業之故意行為,得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以上之賠償。但不得超過已證明損害額之三倍。侵害人如因侵害行為受有利益者,被害人得請求專依該項利益計算損害額」,公平交易法第31、32條定有明文。被告公司既於公平會在100年7月28日作出上開判斷前得認有違反公平交易法之故意,已如前述,是原告請求被告就此段期間內之行為負損害賠償責任,並以其因侵害行為受有之利益計算損害額,自有理由;至於被告公司於100年7月28日公平會表示意見後之行為,因欠缺違反公平法之故意或過失,依損害賠償「過失責任主義」,此部分即不負損害賠償責任。次按「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公司法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經查,被告方繼陳係被告公司之負責人,有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在卷可稽(本院卷(一)第102頁),被告方繼陳於從事公司之產銷系爭產品時,係違反公平交易法之規定侵害原告之表徵,致原告受有損害,自應依前揭規定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2)查原告主張被告銷售系爭產品之情形如附表所示,每瓶售價為295元等情,為被告所不爭執(本院卷(三)第175頁),則被告自99年11月起至100年7月止銷售系爭產品之總瓶數為3,760瓶【計算式:2,400+1,000+360=3,760】,乘以每瓶單價295元,總銷售額為1,109,200元【計算式:3,760x295=1,109,200】。又因被告為故意侵害,經審酌兩造產品包裝類似程度、原告資本額30,000,000元,被告公司資本額3,000,000元(參本院卷(一)第101至102頁公司基本資料查詢)等一切情況,本院認應以已證明損害額之1.5倍酌定賠償,即1,663,800元【計算式:1,109,200x1.5=1,663,800】。惟因原告就此部分僅請求150萬元,故此部分被告應連帶賠償之金額為150萬元。2.原告請求業務上信譽受損之非財產損害賠償150萬元部分:原告固主張系爭產品品質低劣,卻使消費者誤認為原告之產品,使原告蒙受商譽、營業損害,對於被告模仿原告「紳藍」之表徵或攀附原告商譽對原告造成商譽損害,原告自得依民法第195條請求被告給付150萬元之非財產上損害賠償等語,惟就系爭產品品質是否確實低劣、是否確有造成原告商譽損害等節,均未舉證以實其說,是其遽依民法第195條、第28條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請求被告連帶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150萬元,自難認有理由。(七)原告依公平交易法第30條請求:1.被告公司不得以PRIMEBLUE如原證A所示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為相同或類似之使用,亦不得販賣、運送、輸出、輸入使用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原證B)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之商品;2.被告公司應將其所有業已輸入、製造之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即原證B)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全部收回。3.被告公司應將載有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即原證B)之產品型錄、廣告文書全部收回部分:按「事業違反本法之規定,致侵害他人權益者,被害人得請求除去之;有侵害之虞者,並得請求防止之」,公平交易法第30條有明文規定。而此項排除及防止侵害之請求,並不以行為人具備主觀上之故意或過失為要件。查被告於系爭產品使用類似原告表徵之包裝,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1項第1款,已如前述,則原告依上開法文請求被告為前述排除及防止侵害之行為,自有理由。(八)綜上,原告請求被告連帶給付1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1年5月17日(參本院卷(一)第107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及被告公司不得以PRIMEBLUE如原證A所示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為相同或類似之使用,亦不得販賣、運送、輸出、輸入使用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原證B)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之商品;被告公司應將其所有業已輸入、製造之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即原證B)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全部收回;被告公司應將載有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即原證B)之產品型錄、廣告文書全部收回,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至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資料,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一一詳予論述之必要,附此敘明。六、假執行之宣告: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以代釋明,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經核原告勝訴部分,均與法律規定相符,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予以准許;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因訴之駁回而失所附麗,不應准許。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9條。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2  月  28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三庭法 官 歐陽漢菁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2  月  28  日      書記官 葉倩如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0 1 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4",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45",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專利權移轉登記
市面上多款威士忌酒類中,六角柱形酒瓶與外包裝盒,結合以藍色為基底、黑、金、白等色為輔之設色者,僅原告生產之「紳藍」乙節,雖為被告否認,辯稱:外包裝盒採六角形早見於我國公告第363595及252451號專利公報上,其公開日期皆早於「紳藍」上市之93年;又關於國內酒品市場上具六角柱形外包裝盒及六角玻璃瓶身容器之產品品名及出品公司有紅喜酒業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之「麥倫士威士忌」、祥賀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之「喜登紅雀威士忌」、承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之「MY麥本威士忌」、笠宇國際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之「天羿威士忌」、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出產之「玉山頂級陳高」等,故六角瓶身實係各酒商慣用之瓶身云云,然原告主張之表徵,非僅為六角柱形酒瓶與外包裝盒,而須結合其設色與比例綜合以觀,是被告僅以之前已有六角柱形之外包裝盒專利,或其他酒品或非酒類商品亦有六角柱形之包裝,抗辯原告「紳藍」之包裝設計無法表彰商品來源,非為表徵云云,即非可採。又上開威士忌產品之酒瓶及外包裝雖均為六角柱狀,但酒瓶、瓶口或外包裝設色與原告產品不同,即便其中「天羿威士忌」之外包裝亦以藍色為基底輔以白、金等色,可認與系爭包裝最為相近,但其酒瓶瓶口顏色、酒瓶雕花及商標貼附位置與大小仍與原告「紳藍」明顯有異,此有該等產品(證物外放)及其照片(本院卷(二)第106至108頁)在卷可參;至於「玉山頂級陳高」之酒瓶較為矮胖,與原告產品酒瓶之高瘦比例寓目印象亦迥不相同,有其照片存卷可憑(本院卷(三)第183頁)。從而,被告既未能舉出市面上另有以系爭包裝為包裝之產品,則其抗辯系爭包裝無法表彰商品來源云云,要不可採,應認系爭包裝為原告「紳藍」所獨有。2.次查,原告主張「紳藍」於93年10月上市後,其即大量、密集於93年10、11月購買媒體廣告,其後不僅投入電視廣告,更於95年於台北市○○路以紳藍都會藍色基調設立「PRIMEBLUEBAR」專門用以推廣與銷售紳藍威士忌,更於98年起密集於臺北、臺中、高雄三大都會區舉辦「紳藍之夜」品酒會等情,業據提出報紙剪報、網頁、廣告檔次明細表、貝立德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之「三得利紳藍威士忌2004~2010/09廣告投資量」(本院卷(一)第65至80、256至300頁、本院卷(二)第1至64頁)等件為證,堪信實在。又依聯準行銷研究顧問公司製作之「2012年度威士忌消費者實態研究調查報告」(調查期間:101年2月23日至3月12日,本院卷(三)第16至126頁),第23頁顯示紳藍威士忌於年齡在20至59歲之消費者中,知名度高達6成以上;第32頁顯示認為紳藍之酒瓶設計有特色之消費者占所有知名品牌之冠;第71頁顯示未經提示廣告照片,有38%之消費者看過紳藍廣告,經出示廣告照片後,更有48%之消費者看過紳藍廣告。另104市調中心製作之「威士忌品牌認知網路調查」(本院卷(三)第127至158頁),第6頁顯示於提示品牌後,紳藍之知名度(65.5%)位列知名品牌之第八位,知名度高達65.5%。綜上,可知原告確實投入甚多資源廣告「紳藍」,也因此在威士忌消費者族群已建立相當之知名度,又自剪報及網頁內容可知,原告行銷「紳藍」特別強調其酒瓶包裝設計之美感,其設立之「PRIMEBLUEBAR」亦呼應其包裝設色以藍色為基底佐以白色字體,顯然原告已努力建立消費者心中系爭包裝與「紳藍」威士忌之連結,而前開市調亦顯示消費者認同「紳藍」之包裝設計於各大品牌中最有特色,足見原告上開努力亦確實有其效果,從而,應認系爭包裝已經長期使用而達到相關大眾所共知並以之為區別商品來源之認定對象,為消費者普遍認知並與原告「紳藍」產品連結,足以表徵原告商品之來源,揆諸首揭說明,系爭包裝已為原告「紳藍」為相關消費者所普遍認知之之表徵。(三)被告以原告上開表徵為相同或類似之使用:1.按判斷事業有無以他人表徵為相同或類似之使用,應以具有普通知識經驗之一般商品購買人,於購買時施以普通所用之注意,就兩表徵之外觀隔離及通體觀察,有無引起混同誤認之虞以為斷,蓋消費者於選購時,鮮有直接將兩商品並列比較之可能,多僅憑藉對商品表徵之整體印象而為。故兩表徵在外觀予消費者之整體印象或觀感近似,足以使一般相關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之虞者,即為類似之使用。又判斷是否對表徵為類似之使用,固以總括全體隔離觀察為原則,惟若表徵中之一定部份特別引人注意,有此部分而表徵之識別功能特別顯著者,自可就此部分加以比較觀察,以判斷兩表徵是否近似,此與單純將表徵割裂分別比較者不同。2.經本院於101年8月20日之期日勘驗原告「紳藍」與系爭產品,結果如下,除記明筆錄外(本院卷(二)第104頁),並有兩造產品(證物外放)及照片(本院卷(二)第123至142頁)可佐:(1)外紙盒部分:①「紳藍」與系爭產品之外包裝盒顏色均為藍色六角柱,六角柱的頂面均為黑色、金色、藍色,僅色調略有不同。原告者頂端側邊為黑底鑲金線,被告者頂端側邊為黑底鑲金線及白線,長度略有差異。②「紳藍」之外包裝盒正面有一個紳士脫帽之人形圖樣加上英文字母之標示;系爭產品之外包裝盒之正面係一鴿子圖樣加上「DukeBlue」、「藍爵」等字樣。但均為金色、白色設色。③「紳藍」之外包裝盒側面僅記載有「TastingNotes」等英文標示;系爭產品之外包裝盒之側面除了有鴿子圖樣加上「DukeBlue」、「藍爵」等字樣外,並有中文字來介紹品牌名稱等字樣。④兩者外包裝盒的大小和高度以肉眼觀察,幾盡相同。(2)玻璃酒瓶部分:①「紳藍」之瓶蓋標籤長度約為6公分,系爭產品瓶蓋之標籤長度約為2.5公分。②「紳藍」瓶身後方之產品標示標籤為透明底白字;系爭產品之瓶身後方產品標示標籤之顏色為藍色、金色搭配。③系爭產品於瓶身上有一鴿子浮標,「紳藍」無任何浮標。④「紳藍」之瓶身為六邊形,系爭產品之瓶身從瓶口俯視成八邊形,但從瓶底看是六邊形。兩者瓶底形狀大    小接近相同。⑤兩者瓶身高度以肉眼觀察相同,但瓶底厚度不同。⑥瓶蓋均為黑色、金色設色。3.揆諸原告「紳藍」之包裝設計,最容易給予消費者之印象,乃修長之六角柱造形,並以深藍色為基底,搭配黑色之飾邊及金色或白色之字體,強調其時尚都會風格。而觀諸上開本院勘驗結果,系爭產品包裝亦為修長之六角柱造形,高度、比例與原告「紳藍」肉眼難辨不同,設色亦均以深藍色為基底,搭配黑色、金色及白色之飾邊或字體,其他如品名標籤貼附於玻璃酒瓶之位置、玻璃酒瓶略帶弧度之曲線亦與原告「紳藍」如出一轍,應認給予消費者之寓目印象十分相近。至於前述兩造產品包裝於色調、人形或鴿子圖樣、浮雕有無、瓶蓋標籤長度、產品標示標籤、瓶底厚度等處雖略有差異,但已屬細節上之不同,不影響包裝整體予消費者寓目印象相近之事實。從而,本院認被告於系爭產品已對原告之系爭包裝表徵為類似之使用,致與原告產品混淆。4.被告雖辯稱:原告產品售價570元,系爭產品則為295元,價格差距甚大,故消費者不致產生混淆云云,惟被告於系爭產品使用類似原告之系爭包裝表徵,已足致與原告產品混淆,業如前述,至於兩者售價雖有差異,惟售價易受市場供需狀況、訂價策略調整、通路等因素影響而浮動,是自難僅以現時一般售價差異之因素,即反認消費者未產生混淆,故被告此一抗辯,要難遽採。(四)被告使用類似原告系爭包裝之表徵,並非依商標法或專利法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被告雖抗辯稱:被告公司係取得訴外人轉寫公司同意,而使用我國新式樣D121991號之酒瓶設計,且其瓶身玻璃浮雕係經商標權人徐國祥同意使用之鴿子圖形,故被告乃依商標法或專利法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依公平交易法第45條,不適用該法之規定云云,惟如前所述,原告主張之表徵,非僅為酒瓶形狀,而須綜合其包裝整體設色與比例以觀,是被告公司縱有權使用我國新式樣D121991號之酒瓶設計,並不意味其必須或有權將該酒瓶設計結合系爭包裝之整體設色與比例使用於系爭產品,又鴿子浮雕部分並不包含於原告主張之表徵,是此部分被告有無經商標權人同意,要與本件判斷無涉。綜上,被告此一抗辯,亦無理由。(五)被告公司有無違反公平法之故意或過失部分:被告辯稱:原告曾向公平會以相同事由檢舉訴外人轉寫公司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1項第1款及第24條,公平會於100年7月28日以公參字第10014614431號函認依現有事證,尚難認有違反公平交易法規定之情事等情,業據提出公平會100年7月28日公參字第10014614431號函為證(本院卷(二)第302頁),且經本院調閱該檢舉案卷宗核閱屬實。是公平會前既曾對系爭產品未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1項第1款及第24條表示意見,雖與本院判斷不同,且其意見不能拘束本院,然畢竟公平會為公平交易法之主管機關,被告信賴該會之意見而主張其無違反公平交易法之故意或過失,難謂無理由,是應認公平會於100年7月28日作出上開判斷意見後,即免除被告公司違反公平法之故意或過失。惟在公平會於100年7月28日作出上開判斷意見前,被告公司有無故意或過失,仍應依其客觀情狀判斷。衡諸原告「紳藍」為具相當知名度之知名威士忌,已如前述,被告復為產銷威士忌酒之業者,當無不知原告「紳藍」系爭包裝之理,而系爭產品之包裝與原告「紳藍」極為類似,亦如前述,自其類似程度、及被告當知原告「紳藍」之包裝設計以觀,已足認定被告係刻意仿效原告「紳藍」之系爭包裝,是被告於100年7月28日前產銷系爭產品而對原告表徵為類似使用之行為,應認有違反公平交易法之故意。(六)原告依公平交易法第31條、第32條、民法第28條、第195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請求被告連帶賠償300萬元及其法定遲延利息部分:1.原告請求財產上之損害賠償150萬元部分:(1)按「事業違反本法之規定,致侵害他人權益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法院因前條被害人之請求,如為事業之故意行為,得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以上之賠償。但不得超過已證明損害額之三倍。侵害人如因侵害行為受有利益者,被害人得請求專依該項利益計算損害額」,公平交易法第31、32條定有明文。被告公司既於公平會在100年7月28日作出上開判斷前得認有違反公平交易法之故意,已如前述,是原告請求被告就此段期間內之行為負損害賠償責任,並以其因侵害行為受有之利益計算損害額,自有理由;至於被告公司於100年7月28日公平會表示意見後之行為,因欠缺違反公平法之故意或過失,依損害賠償「過失責任主義」,此部分即不負損害賠償責任。次按「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公司法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經查,被告方繼陳係被告公司之負責人,有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在卷可稽(本院卷(一)第102頁),被告方繼陳於從事公司之產銷系爭產品時,係違反公平交易法之規定侵害原告之表徵,致原告受有損害,自應依前揭規定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2)查原告主張被告銷售系爭產品之情形如附表所示,每瓶售價為295元等情,為被告所不爭執(本院卷(三)第175頁),則被告自99年11月起至100年7月止銷售系爭產品之總瓶數為3,760瓶【計算式:2,400+1,000+360=3,760】,乘以每瓶單價295元,總銷售額為1,109,200元【計算式:3,760x295=1,109,200】。又因被告為故意侵害,經審酌兩造產品包裝類似程度、原告資本額30,000,000元,被告公司資本額3,000,000元(參本院卷(一)第101至102頁公司基本資料查詢)等一切情況,本院認應以已證明損害額之1.5倍酌定賠償,即1,663,800元【計算式:1,109,200x1.5=1,663,800】。惟因原告就此部分僅請求150萬元,故此部分被告應連帶賠償之金額為150萬元。2.原告請求業務上信譽受損之非財產損害賠償150萬元部分:原告固主張系爭產品品質低劣,卻使消費者誤認為原告之產品,使原告蒙受商譽、營業損害,對於被告模仿原告「紳藍」之表徵或攀附原告商譽對原告造成商譽損害,原告自得依民法第195條請求被告給付150萬元之非財產上損害賠償等語,惟就系爭產品品質是否確實低劣、是否確有造成原告商譽損害等節,均未舉證以實其說,是其遽依民法第195條、第28條及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請求被告連帶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150萬元,自難認有理由。(七)原告依公平交易法第30條請求:1.被告公司不得以PRIMEBLUE如原證A所示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為相同或類似之使用,亦不得販賣、運送、輸出、輸入使用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原證B)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之商品;2.被告公司應將其所有業已輸入、製造之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即原證B)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全部收回。3.被告公司應將載有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即原證B)之產品型錄、廣告文書全部收回部分:按「事業違反本法之規定,致侵害他人權益者,被害人得請求除去之;有侵害之虞者,並得請求防止之」,公平交易法第30條有明文規定。而此項排除及防止侵害之請求,並不以行為人具備主觀上之故意或過失為要件。查被告於系爭產品使用類似原告表徵之包裝,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1項第1款,已如前述,則原告依上開法文請求被告為前述排除及防止侵害之行為,自有理由。(八)綜上,原告請求被告連帶給付1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1年5月17日(參本院卷(一)第107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及被告公司不得以PRIMEBLUE如原證A所示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為相同或類似之使用,亦不得販賣、運送、輸出、輸入使用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原證B)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之商品;被告公司應將其所有業已輸入、製造之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即原證B)之外包裝盒及包裝容器全部收回;被告公司應將載有DukeBlueWHISKY(即藍爵威士忌)(即原證B)之產品型錄、廣告文書全部收回,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至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資料,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一一詳予論述之必要,附此敘明。六、假執行之宣告: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以代釋明,聲請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經核原告勝訴部分,均與法律規定相符,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予以准許;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因訴之駁回而失所附麗,不應准許。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9條。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2  月  28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三庭法 官 歐陽漢菁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2  月  28  日      書記官 葉倩如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原告係註冊第00949320號、第01250072號「章光101及圖ZHANGGUANG」(下稱系爭商標1)、「101及圖」(下稱系爭商標2,與系爭商標1合稱系爭商標)等商標之商標權人,商標專用期間分別為民國90年7月16日至100年7月15日止、96年2月16日至106年2月15日止。被告育髮堂公司、被告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邦公司)、被告華科貿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科公司),曾經先後與原告簽訂經銷合約,為原告章光101產品之經銷商,銷售標有系爭商標之章光101產品。經查,被告富邦公司於96年7月30日既已與原告簽署「供應商合作契約書」,卻遲未進貨,被告等為貪圖不法利益,共同販賣大陸商品,在被告富邦公司MOMO購物電視銷售,並以正宗章光101文字,共同合作販賣101東方魔水養髮組合(下稱系爭產品),包裝盒上並標示「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侵害系爭商標,經原告於98年8月16日及99年7月7日發函予被告,被告不予理會繼續販賣,嗣警方於99年8月10日在被告富邦公司MOMO購物台查獲105件,又在被告華科公司查獲85件,總共查獲190件系爭產品,被告才下架停止販賣,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99年6月17日智商0305字第09980278250號函,鑑定系爭產品與原告系爭商標構成近似,爰依商標法第63條第3項提起本件訴訟。(二)爰聲明: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955,000元整,及自本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2.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三、被告則抗辯以:(一)被告育髮堂公司部分:被告育髮堂公司,經合法通知未到場,亦無提出書狀作何答辯或陳述。(二)被告富邦公司部分:1.被告富邦公司並無侵害系爭商標之故意或過失:(1)我國實務認一般通路商並無能力就其所銷售千百種產品,一一細探其包裝內容並進而判斷是否侵害他人商標權,因而主觀上並不具侵害他人商標之故意或過失。被告富邦公司銷售之商品種類與數量繁多,實無法逐一檢驗商品是否有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之情事,被告富邦公司於與系爭產品之供應商(即被告華科公司)所簽訂供應商合作契約書第10條第2項明訂「甲方(即華科公司)保證所提供予乙方(被告富邦公司)代為上刊之商品組合、樣品、周邊附件、相關文件、圖檔、軟體、數位化商品,均確實為甲方合法取得之真品且擁有行銷播送之權利,若有侵害第三人權利或違反法律規定之情事時,概由甲方負責,並擔負因而產生之損失或費用,甲方提供之商品係侵害他人商標權(俗稱仿冒品)或侵害著作權時,每一案件應另給予乙方新台幣壹百萬元整做為懲罰違約金」,被告公司乃藉由與供貨廠商的契約條款中要求廠商負嚴格擔保責任與高額之懲罰違約金,確保所銷售之商品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虞,易言之,系爭產品既業經被告華科公司保證未侵害他人之商標權,被告富邦公司於系爭產品上架前,復曾要求被告華科公司提供北京章光公司大陸地區商標註冊證、授權書、進口報單等文件供核,確認系爭產品應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情,被告富邦公司實已盡可能之注意義務,自無侵害他人商標之故意或過失可言。(2)次查,被告為一電視與網路購物平台業者,並不負責任何商品之研發與製造,亦不具備商品開發與製造之專業,依據被告營業項目所載,被告所銷售之商品種類包含不動產、電信器材、日常用品、布疋、菸酒、化妝品、汽機車零件、資訊軟體等共計一百餘類,目前商品總數已達40萬件以上,在此商品數量繁多之情形下,實無從期待被告得就所有銷售商品,逐一探究其包裝與文宣之內容,並進一步檢驗其是否侵害每一期商標公報上公告之商標權,是以,依據前述實務見解所揭意旨,被告既非專門研發、製造或經銷養髮商品之廠商,並無判斷其所銷售之系爭產品是否侵害系爭商標權之可能,且業於供貨契約內要求供應商保證其所提供之商品未有侵害他人權利之情事,被告富邦公司甚且於接獲原告99年7月7日寄發之存證信函後,立即向供貨廠商瞭解狀況,且為避免爭議,旋於99年7月27日16:00將系爭產品下架,被告實已克盡避免侵害他人商標權之注意義務,自難認被告具有侵害系爭商標之故意或過失。2.系爭產品外盒所標示之「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文字,並非作為商標之使用,顯無構成侵害系爭商標之可能:(1)依據現行商標法第5條及行為時商標法第6條規定,商標「使用」係以「足使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商標」為要件,尚非一經標示於產品包裝或出現於產品廣告內之文字、圖樣,即當然構成商標之使用。且依智慧財產法院98年民商上字第11號判決所載,並非載於產品包裝上或出現於產品廣告內之文字,即當然構成商標之使用,尚應綜合審酌該等字體之字形、大小和配置,有無顯著性以使消費者藉以區別其所表彰之商品來源。(2)被告育髮堂公司於智慧局本即註冊有「101育髮堂東方魔水」及「101育髮堂COSMETICS」等商標,而由系爭產品之整體包裝觀之,最醒目之主要部分為燙印有育髮堂公司註冊之「東方魔水」金色字樣,由該「東方魔水」字樣在整個產品包裝上之字形、大小和配置整體觀之,一般消費者即可輕易觀認識該產品真正具有識別性之商標為「東方魔水」。至於原告所指稱之「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僅以極及小之字體分別位於系爭產品包裝外盒左上方角落及東方魔水字樣下方,且觀其實際使用之位置、字體大小、字型與顏色,並無特別顯著而足使消費者認識其為商標,此外,該「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等文句之整體前後文字均使用相同之字體、顏色與大小,並未特別凸顯其中之「章光101」或「101」字樣,該等文句僅單純描述產品屬性為來自大陸地區的北京趙章光101公司之系列產品,被告顯無將其中之「章光101」或「101」字樣與「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整體文句敘述相割裂而作為商標使用之情事。故系爭產品外盒所標示之「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文字,僅係以善意且合理使用之方法,表示系爭產品之品質、功用及產地等有關該商品本身之說明,顯非作為商標使用,依商標法第30條第1第1款之規定,自無構成「於同一或類似商品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之侵害系爭商標行為之可言,彰彰甚明。基此,原告曾就系爭產品之銷售爭議,對本件各被告提出侵害商標權之刑事告訴,案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二次之偵察程序,均認系爭產品包裝所載「章光101」之文字並非作為商標使用,並無構成違反商標法之犯行,此參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99年度偵字第26631號不起訴處分書所揭及臺北地檢100年度偵續字第389號不起訴處分書明載等語,即足為證。3.系爭商標1係主要由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章光101」、及「ZHANGGUANG」之英文字樣,加上外圍一圓圈外框所組成,就商標整體而視,最醒目之部分為其中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加上外圍一圓圈外框」,其次應屬字數較多之「ZHANGGUANG」英文字樣,最後才是其中「章光101」部份。依混淆誤認基準所揭示之原則,於比對是否近似時,應以系爭商標之圖樣整體觀之,自無將其中最不醒目之「章光101」字樣割裂出來單獨作為比對之理,合先敘明。而就系爭產品外盒所載「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之文字而言,姑且不論該文字並非系爭產品之商標而僅是一描述性的說明文字,已如前述。縱算以該文字作為與系爭商標比對之標的,其外觀係由一長方形外框包圍,並無任何英文字樣或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通體觀察,其整體外觀與前述系爭商標一顯然毫不近似。至於系爭產品外盒所載「101滋養液」之文字,則是由數字與中文字排列而成,並未包含任何英文字樣或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其整體外觀與前述系爭商標一之整體亦顯然毫不近似。故不論是「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或「101滋養液」之文字,雖有部分內容之讀音與系爭商標1相同,但其整體外觀與觀念與系爭商標1迥異,與系爭商標1予人之整體印象亦截然不同,顯無引起消費者混淆之可能,顯非「近似」之商標。次查,系爭商標2除阿拉伯數字「101」外,外圍並有一圓圈外框及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其中該「101」文字乃一般數字之排列,且經常被使用於各種事物,於日常生活中甚為常見,其識別性甚低,是系爭商標2真正具有識別性之主要部分,應係圓圈外框及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之部分。然系爭產品外盒所載「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之文字,外圍係一長方形外框,並無圓形外框與流線圖案,「101滋養液」之文字,亦是由阿拉伯數字與中文字排列而成,未包含任何圓形外框與流線圖案,故不論是「北京趙章光101養髮系列」或「101滋養液」之文字,通體觀察,其外觀與觀念與系爭商標2迥然不同,二者予人之整體印象亦相異,顯然亦非「近似」之商標。4.原告指稱由智慧局99年6月17日(99)智商0305字第09980278250號鑑定報告認系爭產品與系爭商標構成近似云云,然查,系爭產品外包裝真正具有識別性之商標乃「東方魔水」之標示已如前述,智慧局函則僅以系爭產品外盒「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等非作為商標使用之文字與系爭商標進行比對,其比對之客體已屬有誤,實無足為據。次查,智慧局函僅單純以系爭產品外盒「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之描述性文字與系爭商標比較,因其中均包含有「章光101」、「101」字樣而認定兩者構成近似云云,惟查,二商標是否構成近似,應以「商標圖樣整體」為比對之客體,並應就商標整體外觀、觀念或讀音來觀察,據此判斷二商標予人之整體印象是否近似,已如前述。而系爭商標最醒目之部分為其中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加上外圍一圓圈外框」,其次則包含「ZHANGGUANG」英文字樣,最後才是「章光101」部份;系爭商標除阿拉伯數字「101」外,外圍並有一圓圈外框及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已分析如前。依據混淆基準所揭商標是否近似之判斷標準,應以系爭商標之「圖樣整體」進行比對,亦即,該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均應納入系爭商標整體圖樣之一部來進行比對,始符法治,然智慧局函僅以系爭商標中「章光101」或「101」之文字部分為割裂之觀察比對,實已嚴重悖離混淆基準所揭判斷原則而無足採信。因此,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100年度偵續字第389號不起訴處分書業清楚敘明,經其比對系爭產品外盒,並未見與系爭商標類似之標誌或圖案,故就智慧局函表示見解未予採憑。更何況,智慧局所為之解釋僅係行政機關之單方見解,難謂為一「鑑定」,且無拘束法院之效力,況查,該智慧局函之亦載明「是否構成近似需待司法機關之認定」,明確表示究竟是否構成商標侵害,仍須由司法機關判定,此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99年度偵字第26631號不起訴處分書所揭「告訴意旨雖執智慧局99年6月17日(99)智商0305字第09980278250號函中認定被告販賣之上開商品與原告商標構成近似,主張檢察機關應受鑑定結果之拘束等語,惟智慧局上開認定僅係該局所為之解釋,並非鑑定,且該函亦已說明是否有近似,仍需待司法機關之認定,是該函本無任何拘束力」等語可稽,故智慧局之函文解釋對鈞院自無任何拘束力可言,原告仍執該不具拘束力之智慧局函指摘系爭產品與系爭商標構成近似云云,實屬無據,洵無足採。5.綜上所述,被告富邦公司並未構成任何侵害系爭商標之行為,主觀上亦無任何侵害商標之故意或過失,原告之訴顯無理由。6.爰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免假執行。(三)被告華科公司部分:1.被告華科公司為被告育髮堂公司之銷售商,當初是因被告育髮堂公司提供產品進口報關證明及相關授權文件,且有海基會、海協會等公證文件,自是不疑有他。原告主張智慧局99年6月17日(99)智商0305字第09980278250號函,實則是原告製作一近似被告等所銷售系爭產品之盒裝,再委請立法委員到場施壓,以致智慧局承辦人員被矇騙所致。原告製作之外盒,除與被告所銷售系爭產品之外觀明顯不同外,並未曾在市場上銷售,原告為故意陷被告入罪,特別製造之外盒,系爭商標與其所註冊之商標明顯不同,已違反商標法,理應撤銷。而北京趙張光實為此項商品的原創人,銷售世界50餘國,並為大陸註冊專利之商品;反觀原告利用兩岸法律不明確,訛詐原創人後在臺註冊(授權期間已經到期),且雙方都曾發律師函終止瘦權,原告才是仿冒的黑心廠商,被告即是因為發現後才拒絕與原告合作。況北京趙章光實為地區及人名,被告顯無將整體文句敘述相割裂,而作為商標使用之情事。2.爰聲明:駁回原告之訴;如受不利益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四、得心證之理由:(一)原告主張其為系爭商標之商標權人,指定使用於化粧品、護髮劑、頭髮保養品、燙髮液、染髮劑、人體用清潔劑等商品,專用期間分別自90年1月16日起至110年7月15日止及96年2月16日起至116年2月15日止;又被告有販賣如附圖2所示之系爭產品等情,業據提出商標註冊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1年度智字第21號卷〈下稱北院卷〉第8至9頁)、系爭產品照片(北院卷第10頁)等件為證,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自堪信為真實。(二)原告主張被告於其銷售之系爭產品上使用「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字樣,已侵害其系爭商標權等語;被告則抗辯其並未將「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等字作為商標使用,且該等字樣與系爭商標亦不類似等語。經查:1.被告並未將「章光101」字樣作為商標使用:(1)按商標法所稱商標之使用,指為行銷之目的,將商標用於商品、服務或其有關之物件,或利用平面圖像、數位影音、電子媒體或其他媒介物足以使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商標,修正前商標法第6條定有明文。是商標之使用應具備下列要件:①使用人須有表彰自己之商品或服務來源之意思;②使用人需有行銷商品或服務之目的;③需有標示商標之積極行為;④所標示者需足以使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商標。次按商標者,乃用以表彰商業主體商品或服務之標識,受保護之商標須具有顯著性,亦即應足以使商品或服務之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標識,並得藉以與他人之商品或服務區別。基於表彰商品或服務之目的將商標使用於商品或服務,始為商標法上所謂之商標使用;若非因表彰商品或服務之目的,形式上縱有商標用於商品或服務之事實,審酌其目的與方法,僅係用以表示商品或服務之相關說明者,而不具有商標使用之意圖者(intenttouse),乃屬通常之使用,非商標法所稱之商標使用(最高行政法院98年度判字第1487號判決意旨參照)。而判斷是否作為商標使用,應綜合審酌其平面圖像、數位影音或電子媒體等版(畫)面之前後配置、字體字型、字樣大小、顏色及設計有無特別顯著性,並考量其使用性質是否足使消費者藉以區別所表彰之商品或服務來源,暨其使用目的是否有攀附商標權人商譽之意圖等客觀證據綜合判斷,尚非一經標示於產品包裝或出現於產品廣告、說明書內之文字、圖樣,即當然構成商標之使用。(2)經查,依附圖2系爭產品照片所示,其外包裝中央位置以較大字體、特殊字型及燙金方式印刷有「東方魔水」字樣,其下並有「101養髮液.森髮液」之較小字體,另左上角以更小字體及普通字型標示「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字樣,是綜合審酌上開各字樣之配置、字體字型、字樣大小、顏色及設計,應認「東方魔水」方為較具識別性之部分。又被告抗辯北京趙章光實為此項商品之原創人,原告曾與北京章光公司有合作關係,後來結束,北京章光公司另再授權被告育髮堂公司進口養髮液原料等情,業經檢察官認定無訛,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99年度偵字第26631號、100年度偵字第4719號、100年度偵續字第389號等不起訴處分書在卷可稽(本院卷第58至67頁),且為原告所未爭執。據此參酌被告育髮堂公司於系爭產品外盒以小號字體、普通字型於左上方角落註明「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且未特別凸顯系爭商標文字部分「章光101」,堪認其意在表明其產品係源自北京趙章光之事實,而非作為商標使用。綜上,應認被告並未將「章光101」字樣作為商標使用。2.系爭產品上「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字樣與系爭商標並不近似:(1)按所謂商標構成相同或近似者,係指以具有普通知識經驗之一般商品購買人,於購買時施以普通所用之注意,就兩商標主要部分之外觀、觀念或讀音隔離觀察,有無引起混同誤認之虞以為斷。故兩商標在外觀、觀念或讀音上,其主要部分之文字、圖形或記號,有一近似,足以使一般相關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之虞者,即為近似之商標。而衡酌商標在外觀或觀念上有無混同誤認之虞,應本客觀事實,按下列原則判斷之:①以具有普通知識經驗之購買者,施以普通所用之注意為標準;②商標之文字、圖形或記號,應異時異地隔離及通體觀察為標準;③商標以文字、圖形或記號為聯合式者,應就其各部分觀察,以構成主要之部分為標準。故判斷兩商標是否近似,應就各商標在「外觀」、「觀念」、「讀音」上特別突出顯著,足以讓消費者對標誌整體形成核心印象之主要部分異時異地隔離各別觀察,以辨其是否足以引起混淆誤認之虞。(2)查系爭商標1主要由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章光101」、及「ZHANGGUANG」之英文字樣,加上外圍一圓圈外框所組成,就商標整體而視,最醒目之主要部分應為其中「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加上外圍一圓圈外框」部分。而就系爭產品外盒所載「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之文字而言,姑且不論該文字僅是一描述性的說明文字,已如前述。縱算以該文字作為與系爭商標1比對之標的,其外觀係由一長方形外框包圍,並無任何英文字樣或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通體觀察,尚難僅以其中包含有系爭商標1中非主要部分之「章光101」文字,即認其整體外觀與系爭商標1近似。(3)又查,系爭商標2除阿拉伯數字「101」外,外圍並有一圓圈外框及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其中該「101」文字乃一般數字之排列,且經常被使用於各種事物,於日常生活中甚為常見,其識別性甚低,是系爭商標2真正具有識別性之主要部分,應係圓圈外框及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之部分。然系爭產品外盒所載「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之文字,外圍係一長方形外框,並無圓形外框與流線圖案,是通體觀察,其外觀與觀念與系爭商標2迥然不同,二者予人之整體印象亦相異,亦難認為近似之商標。(4)至於原告雖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曾鑑定兩者為近似商標等語,惟並未提出鑑定報告供本院參酌其論述理由,況法院本於司法職權所為訴訟上之判斷,當不受行政機關見解之拘束,是原告此一主張,並無理由。(三)綜上所述,被告雖有販賣外包裝上標示「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字樣之系爭產品,但該等字樣意在表明其產品係源自北京趙章光,並非作為商標使用,且亦與系爭商標不構成近似,自不得謂被告有何侵害原告系爭商標權之行為。從而,原告主張其系爭商標權受侵害,起訴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6,95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既受敗訴判決,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不應准許。至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資料,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一一詳予論述之必要,附此敘明。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中  華  民  國  102 年  5  月  17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一庭法 官 歐陽漢菁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2 年  5  月  22  日      書記官 邱于婷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5",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3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係註冊第00949320號、第01250072號「章光101及圖ZHANGGUANG」(下稱系爭商標1)、「101及圖」(下稱系爭商標2,與系爭商標1合稱系爭商標)等商標之商標權人,商標專用期間分別為民國90年7月16日至100年7月15日止、96年2月16日至106年2月15日止。被告育髮堂公司、被告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邦公司)、被告華科貿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科公司),曾經先後與原告簽訂經銷合約,為原告章光101產品之經銷商,銷售標有系爭商標之章光101產品。經查,被告富邦公司於96年7月30日既已與原告簽署「供應商合作契約書」,卻遲未進貨,被告等為貪圖不法利益,共同販賣大陸商品,在被告富邦公司MOMO購物電視銷售,並以正宗章光101文字,共同合作販賣101東方魔水養髮組合(下稱系爭產品),包裝盒上並標示「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侵害系爭商標,經原告於98年8月16日及99年7月7日發函予被告,被告不予理會繼續販賣,嗣警方於99年8月10日在被告富邦公司MOMO購物台查獲105件,又在被告華科公司查獲85件,總共查獲190件系爭產品,被告才下架停止販賣,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99年6月17日智商0305字第09980278250號函,鑑定系爭產品與原告系爭商標構成近似,爰依商標法第63條第3項提起本件訴訟。(二)爰聲明:1.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955,000元整,及自本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2.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三、被告則抗辯以:(一)被告育髮堂公司部分:被告育髮堂公司,經合法通知未到場,亦無提出書狀作何答辯或陳述。(二)被告富邦公司部分:1.被告富邦公司並無侵害系爭商標之故意或過失:(1)我國實務認一般通路商並無能力就其所銷售千百種產品,一一細探其包裝內容並進而判斷是否侵害他人商標權,因而主觀上並不具侵害他人商標之故意或過失。被告富邦公司銷售之商品種類與數量繁多,實無法逐一檢驗商品是否有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之情事,被告富邦公司於與系爭產品之供應商(即被告華科公司)所簽訂供應商合作契約書第10條第2項明訂「甲方(即華科公司)保證所提供予乙方(被告富邦公司)代為上刊之商品組合、樣品、周邊附件、相關文件、圖檔、軟體、數位化商品,均確實為甲方合法取得之真品且擁有行銷播送之權利,若有侵害第三人權利或違反法律規定之情事時,概由甲方負責,並擔負因而產生之損失或費用,甲方提供之商品係侵害他人商標權(俗稱仿冒品)或侵害著作權時,每一案件應另給予乙方新台幣壹百萬元整做為懲罰違約金」,被告公司乃藉由與供貨廠商的契約條款中要求廠商負嚴格擔保責任與高額之懲罰違約金,確保所銷售之商品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虞,易言之,系爭產品既業經被告華科公司保證未侵害他人之商標權,被告富邦公司於系爭產品上架前,復曾要求被告華科公司提供北京章光公司大陸地區商標註冊證、授權書、進口報單等文件供核,確認系爭產品應無侵害他人商標權之情,被告富邦公司實已盡可能之注意義務,自無侵害他人商標之故意或過失可言。(2)次查,被告為一電視與網路購物平台業者,並不負責任何商品之研發與製造,亦不具備商品開發與製造之專業,依據被告營業項目所載,被告所銷售之商品種類包含不動產、電信器材、日常用品、布疋、菸酒、化妝品、汽機車零件、資訊軟體等共計一百餘類,目前商品總數已達40萬件以上,在此商品數量繁多之情形下,實無從期待被告得就所有銷售商品,逐一探究其包裝與文宣之內容,並進一步檢驗其是否侵害每一期商標公報上公告之商標權,是以,依據前述實務見解所揭意旨,被告既非專門研發、製造或經銷養髮商品之廠商,並無判斷其所銷售之系爭產品是否侵害系爭商標權之可能,且業於供貨契約內要求供應商保證其所提供之商品未有侵害他人權利之情事,被告富邦公司甚且於接獲原告99年7月7日寄發之存證信函後,立即向供貨廠商瞭解狀況,且為避免爭議,旋於99年7月27日16:00將系爭產品下架,被告實已克盡避免侵害他人商標權之注意義務,自難認被告具有侵害系爭商標之故意或過失。2.系爭產品外盒所標示之「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文字,並非作為商標之使用,顯無構成侵害系爭商標之可能:(1)依據現行商標法第5條及行為時商標法第6條規定,商標「使用」係以「足使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商標」為要件,尚非一經標示於產品包裝或出現於產品廣告內之文字、圖樣,即當然構成商標之使用。且依智慧財產法院98年民商上字第11號判決所載,並非載於產品包裝上或出現於產品廣告內之文字,即當然構成商標之使用,尚應綜合審酌該等字體之字形、大小和配置,有無顯著性以使消費者藉以區別其所表彰之商品來源。(2)被告育髮堂公司於智慧局本即註冊有「101育髮堂東方魔水」及「101育髮堂COSMETICS」等商標,而由系爭產品之整體包裝觀之,最醒目之主要部分為燙印有育髮堂公司註冊之「東方魔水」金色字樣,由該「東方魔水」字樣在整個產品包裝上之字形、大小和配置整體觀之,一般消費者即可輕易觀認識該產品真正具有識別性之商標為「東方魔水」。至於原告所指稱之「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僅以極及小之字體分別位於系爭產品包裝外盒左上方角落及東方魔水字樣下方,且觀其實際使用之位置、字體大小、字型與顏色,並無特別顯著而足使消費者認識其為商標,此外,該「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等文句之整體前後文字均使用相同之字體、顏色與大小,並未特別凸顯其中之「章光101」或「101」字樣,該等文句僅單純描述產品屬性為來自大陸地區的北京趙章光101公司之系列產品,被告顯無將其中之「章光101」或「101」字樣與「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整體文句敘述相割裂而作為商標使用之情事。故系爭產品外盒所標示之「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文字,僅係以善意且合理使用之方法,表示系爭產品之品質、功用及產地等有關該商品本身之說明,顯非作為商標使用,依商標法第30條第1第1款之規定,自無構成「於同一或類似商品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之侵害系爭商標行為之可言,彰彰甚明。基此,原告曾就系爭產品之銷售爭議,對本件各被告提出侵害商標權之刑事告訴,案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二次之偵察程序,均認系爭產品包裝所載「章光101」之文字並非作為商標使用,並無構成違反商標法之犯行,此參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99年度偵字第26631號不起訴處分書所揭及臺北地檢100年度偵續字第389號不起訴處分書明載等語,即足為證。3.系爭商標1係主要由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章光101」、及「ZHANGGUANG」之英文字樣,加上外圍一圓圈外框所組成,就商標整體而視,最醒目之部分為其中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加上外圍一圓圈外框」,其次應屬字數較多之「ZHANGGUANG」英文字樣,最後才是其中「章光101」部份。依混淆誤認基準所揭示之原則,於比對是否近似時,應以系爭商標之圖樣整體觀之,自無將其中最不醒目之「章光101」字樣割裂出來單獨作為比對之理,合先敘明。而就系爭產品外盒所載「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之文字而言,姑且不論該文字並非系爭產品之商標而僅是一描述性的說明文字,已如前述。縱算以該文字作為與系爭商標比對之標的,其外觀係由一長方形外框包圍,並無任何英文字樣或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通體觀察,其整體外觀與前述系爭商標一顯然毫不近似。至於系爭產品外盒所載「101滋養液」之文字,則是由數字與中文字排列而成,並未包含任何英文字樣或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其整體外觀與前述系爭商標一之整體亦顯然毫不近似。故不論是「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或「101滋養液」之文字,雖有部分內容之讀音與系爭商標1相同,但其整體外觀與觀念與系爭商標1迥異,與系爭商標1予人之整體印象亦截然不同,顯無引起消費者混淆之可能,顯非「近似」之商標。次查,系爭商標2除阿拉伯數字「101」外,外圍並有一圓圈外框及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其中該「101」文字乃一般數字之排列,且經常被使用於各種事物,於日常生活中甚為常見,其識別性甚低,是系爭商標2真正具有識別性之主要部分,應係圓圈外框及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之部分。然系爭產品外盒所載「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之文字,外圍係一長方形外框,並無圓形外框與流線圖案,「101滋養液」之文字,亦是由阿拉伯數字與中文字排列而成,未包含任何圓形外框與流線圖案,故不論是「北京趙章光101養髮系列」或「101滋養液」之文字,通體觀察,其外觀與觀念與系爭商標2迥然不同,二者予人之整體印象亦相異,顯然亦非「近似」之商標。4.原告指稱由智慧局99年6月17日(99)智商0305字第09980278250號鑑定報告認系爭產品與系爭商標構成近似云云,然查,系爭產品外包裝真正具有識別性之商標乃「東方魔水」之標示已如前述,智慧局函則僅以系爭產品外盒「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等非作為商標使用之文字與系爭商標進行比對,其比對之客體已屬有誤,實無足為據。次查,智慧局函僅單純以系爭產品外盒「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及「101滋養液」之描述性文字與系爭商標比較,因其中均包含有「章光101」、「101」字樣而認定兩者構成近似云云,惟查,二商標是否構成近似,應以「商標圖樣整體」為比對之客體,並應就商標整體外觀、觀念或讀音來觀察,據此判斷二商標予人之整體印象是否近似,已如前述。而系爭商標最醒目之部分為其中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加上外圍一圓圈外框」,其次則包含「ZHANGGUANG」英文字樣,最後才是「章光101」部份;系爭商標除阿拉伯數字「101」外,外圍並有一圓圈外框及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已分析如前。依據混淆基準所揭商標是否近似之判斷標準,應以系爭商標之「圖樣整體」進行比對,亦即,該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均應納入系爭商標整體圖樣之一部來進行比對,始符法治,然智慧局函僅以系爭商標中「章光101」或「101」之文字部分為割裂之觀察比對,實已嚴重悖離混淆基準所揭判斷原則而無足採信。因此,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100年度偵續字第389號不起訴處分書業清楚敘明,經其比對系爭產品外盒,並未見與系爭商標類似之標誌或圖案,故就智慧局函表示見解未予採憑。更何況,智慧局所為之解釋僅係行政機關之單方見解,難謂為一「鑑定」,且無拘束法院之效力,況查,該智慧局函之亦載明「是否構成近似需待司法機關之認定」,明確表示究竟是否構成商標侵害,仍須由司法機關判定,此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99年度偵字第26631號不起訴處分書所揭「告訴意旨雖執智慧局99年6月17日(99)智商0305字第09980278250號函中認定被告販賣之上開商品與原告商標構成近似,主張檢察機關應受鑑定結果之拘束等語,惟智慧局上開認定僅係該局所為之解釋,並非鑑定,且該函亦已說明是否有近似,仍需待司法機關之認定,是該函本無任何拘束力」等語可稽,故智慧局之函文解釋對鈞院自無任何拘束力可言,原告仍執該不具拘束力之智慧局函指摘系爭產品與系爭商標構成近似云云,實屬無據,洵無足採。5.綜上所述,被告富邦公司並未構成任何侵害系爭商標之行為,主觀上亦無任何侵害商標之故意或過失,原告之訴顯無理由。6.爰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免假執行。(三)被告華科公司部分:1.被告華科公司為被告育髮堂公司之銷售商,當初是因被告育髮堂公司提供產品進口報關證明及相關授權文件,且有海基會、海協會等公證文件,自是不疑有他。原告主張智慧局99年6月17日(99)智商0305字第09980278250號函,實則是原告製作一近似被告等所銷售系爭產品之盒裝,再委請立法委員到場施壓,以致智慧局承辦人員被矇騙所致。原告製作之外盒,除與被告所銷售系爭產品之外觀明顯不同外,並未曾在市場上銷售,原告為故意陷被告入罪,特別製造之外盒,系爭商標與其所註冊之商標明顯不同,已違反商標法,理應撤銷。而北京趙張光實為此項商品的原創人,銷售世界50餘國,並為大陸註冊專利之商品;反觀原告利用兩岸法律不明確,訛詐原創人後在臺註冊(授權期間已經到期),且雙方都曾發律師函終止瘦權,原告才是仿冒的黑心廠商,被告即是因為發現後才拒絕與原告合作。況北京趙章光實為地區及人名,被告顯無將整體文句敘述相割裂,而作為商標使用之情事。2.爰聲明:駁回原告之訴;如受不利益判決,被告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四、得心證之理由:(一)原告主張其為系爭商標之商標權人,指定使用於化粧品、護髮劑、頭髮保養品、燙髮液、染髮劑、人體用清潔劑等商品,專用期間分別自90年1月16日起至110年7月15日止及96年2月16日起至116年2月15日止;又被告有販賣如附圖2所示之系爭產品等情,業據提出商標註冊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1年度智字第21號卷〈下稱北院卷〉第8至9頁)、系爭產品照片(北院卷第10頁)等件為證,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自堪信為真實。(二)原告主張被告於其銷售之系爭產品上使用「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字樣,已侵害其系爭商標權等語;被告則抗辯其並未將「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等字作為商標使用,且該等字樣與系爭商標亦不類似等語。經查:1.被告並未將「章光101」字樣作為商標使用:(1)按商標法所稱商標之使用,指為行銷之目的,將商標用於商品、服務或其有關之物件,或利用平面圖像、數位影音、電子媒體或其他媒介物足以使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商標,修正前商標法第6條定有明文。是商標之使用應具備下列要件:①使用人須有表彰自己之商品或服務來源之意思;②使用人需有行銷商品或服務之目的;③需有標示商標之積極行為;④所標示者需足以使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商標。次按商標者,乃用以表彰商業主體商品或服務之標識,受保護之商標須具有顯著性,亦即應足以使商品或服務之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表彰商品或服務之標識,並得藉以與他人之商品或服務區別。基於表彰商品或服務之目的將商標使用於商品或服務,始為商標法上所謂之商標使用;若非因表彰商品或服務之目的,形式上縱有商標用於商品或服務之事實,審酌其目的與方法,僅係用以表示商品或服務之相關說明者,而不具有商標使用之意圖者(intenttouse),乃屬通常之使用,非商標法所稱之商標使用(最高行政法院98年度判字第1487號判決意旨參照)。而判斷是否作為商標使用,應綜合審酌其平面圖像、數位影音或電子媒體等版(畫)面之前後配置、字體字型、字樣大小、顏色及設計有無特別顯著性,並考量其使用性質是否足使消費者藉以區別所表彰之商品或服務來源,暨其使用目的是否有攀附商標權人商譽之意圖等客觀證據綜合判斷,尚非一經標示於產品包裝或出現於產品廣告、說明書內之文字、圖樣,即當然構成商標之使用。(2)經查,依附圖2系爭產品照片所示,其外包裝中央位置以較大字體、特殊字型及燙金方式印刷有「東方魔水」字樣,其下並有「101養髮液.森髮液」之較小字體,另左上角以更小字體及普通字型標示「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字樣,是綜合審酌上開各字樣之配置、字體字型、字樣大小、顏色及設計,應認「東方魔水」方為較具識別性之部分。又被告抗辯北京趙章光實為此項商品之原創人,原告曾與北京章光公司有合作關係,後來結束,北京章光公司另再授權被告育髮堂公司進口養髮液原料等情,業經檢察官認定無訛,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99年度偵字第26631號、100年度偵字第4719號、100年度偵續字第389號等不起訴處分書在卷可稽(本院卷第58至67頁),且為原告所未爭執。據此參酌被告育髮堂公司於系爭產品外盒以小號字體、普通字型於左上方角落註明「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且未特別凸顯系爭商標文字部分「章光101」,堪認其意在表明其產品係源自北京趙章光之事實,而非作為商標使用。綜上,應認被告並未將「章光101」字樣作為商標使用。2.系爭產品上「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字樣與系爭商標並不近似:(1)按所謂商標構成相同或近似者,係指以具有普通知識經驗之一般商品購買人,於購買時施以普通所用之注意,就兩商標主要部分之外觀、觀念或讀音隔離觀察,有無引起混同誤認之虞以為斷。故兩商標在外觀、觀念或讀音上,其主要部分之文字、圖形或記號,有一近似,足以使一般相關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之虞者,即為近似之商標。而衡酌商標在外觀或觀念上有無混同誤認之虞,應本客觀事實,按下列原則判斷之:①以具有普通知識經驗之購買者,施以普通所用之注意為標準;②商標之文字、圖形或記號,應異時異地隔離及通體觀察為標準;③商標以文字、圖形或記號為聯合式者,應就其各部分觀察,以構成主要之部分為標準。故判斷兩商標是否近似,應就各商標在「外觀」、「觀念」、「讀音」上特別突出顯著,足以讓消費者對標誌整體形成核心印象之主要部分異時異地隔離各別觀察,以辨其是否足以引起混淆誤認之虞。(2)查系爭商標1主要由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章光101」、及「ZHANGGUANG」之英文字樣,加上外圍一圓圈外框所組成,就商標整體而視,最醒目之主要部分應為其中「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加上外圍一圓圈外框」部分。而就系爭產品外盒所載「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之文字而言,姑且不論該文字僅是一描述性的說明文字,已如前述。縱算以該文字作為與系爭商標1比對之標的,其外觀係由一長方形外框包圍,並無任何英文字樣或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通體觀察,尚難僅以其中包含有系爭商標1中非主要部分之「章光101」文字,即認其整體外觀與系爭商標1近似。(3)又查,系爭商標2除阿拉伯數字「101」外,外圍並有一圓圈外框及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其中該「101」文字乃一般數字之排列,且經常被使用於各種事物,於日常生活中甚為常見,其識別性甚低,是系爭商標2真正具有識別性之主要部分,應係圓圈外框及一近似英文『Z』字或阿拉伯數字『2』之流線圖案之部分。然系爭產品外盒所載「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之文字,外圍係一長方形外框,並無圓形外框與流線圖案,是通體觀察,其外觀與觀念與系爭商標2迥然不同,二者予人之整體印象亦相異,亦難認為近似之商標。(4)至於原告雖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曾鑑定兩者為近似商標等語,惟並未提出鑑定報告供本院參酌其論述理由,況法院本於司法職權所為訴訟上之判斷,當不受行政機關見解之拘束,是原告此一主張,並無理由。(三)綜上所述,被告雖有販賣外包裝上標示「北京趙章光101森髮系列」字樣之系爭產品,但該等字樣意在表明其產品係源自北京趙章光,並非作為商標使用,且亦與系爭商標不構成近似,自不得謂被告有何侵害原告系爭商標權之行為。從而,原告主張其系爭商標權受侵害,起訴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6,95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既受敗訴判決,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不應准許。至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資料,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一一詳予論述之必要,附此敘明。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中  華  民  國  102 年  5  月  17  日智慧財產法院第一庭法 官 歐陽漢菁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  華  民  國  102 年  5  月  22  日      書記官 邱于婷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3 1 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3 1 10",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5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22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26-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排除侵害專利權等
一、原告於民國(下同)101年4月20日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新型專利,101年8月21日經核准而公告,取得中華民國專利證書第M436162號「水平儀微調結構」專利(下稱系爭專利),專利權期間自101年8月21日至111年4月19日止。被告亞士精密有限公司(下稱被告亞士公司)竟未經原告之同意或授權,於商店街市集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網路平台(下稱PCHOME),販售相同侵害系爭專利權之ALEX-5測量儀器(下稱系爭產品),經原告之多家經銷商於102年底向原告反應,原告於103年2月7日在PCHOME以新臺幣(下同)35,000元購得系爭產品一台,經拆解比對後確實落入系爭專利之請求項1,被告亞士公司顯已侵害原告之系爭專利權,被告許淑雯係被告亞士公司之負責人,自應依法與被告亞士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為此,爰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專利法第96條、第97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訴,請求排除、防止被告所為侵害系爭專利權之行為,並請求被告損害賠償,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4項,先表明全部請求之最低金額1,026,000元。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9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4 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0",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於民國91年10月24日向智慧財產局申請「於網際網路連通後經由網頁或撥接電信網路直接確認密碼之資料計費方法」之發明專利,經智慧財產局於96年08月21日公告核准為第I285826號專利,專利權存續期間自2007年8月21日至2022年10月23日止(下稱系爭專利),就前開方法專利,依專利法第56條第2項規定,原告專有排除他人未經其同意而使用該方法及使用、為販賣之要約、販賣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該方法直接製成物品之權。(二)被告於訴外人天昱通有限公司(下稱天昱通公司)94年12月1日停業後,接手經營華人語音娛樂網網站(http://5170.com.tw/)(下稱5170網站),線上聊天機制採撥接電信網路驗證亂數密碼且計時計費。5170網站資料傳輸計費方法,經原告委由「宇州事務所」所做成之鑑定報告,「5170網站」資料傳輸計費方法與系爭專利完全符合全要件分析,且不適用逆均等論,而侵害原告之專利權。又待鑑定物符合「文義讀取」但不適用「逆均等論」,應判斷待鑑定物落入系爭專利的專利權(文義)範圍。鑑定結論:「啟嘉多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檢送之華人語音娛樂網站資料傳輸計費方法實質上落入發明專利證書編號第I285826號之專利權範圍。」顯見被告經營網站之傳輸計費方式實已侵害原告上開專利權。原告經委請律師發函促請原經營該網站之天昱通有限公司提出解決方案,然並未獲被告善意回應。(三)原告依專利法第85條第1項第2款規定「依侵害人因侵害行為所得之利益。於侵害人不能就其成本或必要費用舉證時,以銷售該項物品全部收入為所得利益。」,本件被告經營該網站,獲利甚鉅,被告於接手當時是否即已依原告所發明之專利收費,抑或於原告聲請專利後被告始變更其收費方式,此部分屬對被告有利之事實,依民訴法第277條規定應由被告負舉證責任。原告爰依法請求被告賠償新臺幣(下同)1000萬元。(四)依專利法第84條第1項規定「發明專利權受侵害時,專利權人得請求賠償損害,並得請求排除其侵害,有侵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被告經營之華人語音娛樂網網站侵害原告之專利,原告自得請求禁止被告實施系爭專利以排除侵害。(五)為此,依據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聲明請求:1.被告應給付原告1000萬元整,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實際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2.禁止被告製造、販賣、為販賣之要約、使用及為上述目的而進口如起訴狀附件一所示「資料計費方法」,及為任何侵害發明專利第I285826號「於網際網路連通後經由網頁或撥接電信網路直接確認密碼之資料計費方法」專利之行為。3.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4.第一項聲明請准供擔保宣告假執行。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4",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原告係新型第193747號「碎石排水袋」(下稱係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專利期間為自民國91年8月11日至103年1月30日止,係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包含:1.一種碎石排水袋,係包含有本體,讓本體設導水管,及導水管後方設壁面,且於該壁面固設有網面,此網面位於導水管之入口處;又設有袋體,及袋體設網狀面;另面設塑膠布面,如此以使水份經網狀面進入袋體中,再於袋體內填設有碎石,可利用碎石防止土石堵塞導水管之入口處,並提供擋土牆良好之排水效果。2.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碎石排水袋,其中在袋體之網狀面及塑膠布面之上緣設條狀公/母粘扣帶,當於袋體內裝填碎石後,利用粘扣帶進行封口動作。3.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碎石排水袋,其中粘扣帶之厚度,以使鋼釘可釘設入擋土牆中,即可令排水袋被固定在洩水管之內側。(二)被告林鎮垣為被告饒惠珍即潔庭企業社之工程料部負責人,對外為販賣之要約或販賣侵害第193747號專利權系爭排水袋,並於100年3月22日以單價新台幣(下同)28元,販售係爭排水袋予設址於高雄市○○區○○路398號4樓之光裕營造有限公司(下稱光裕營造公司)共50只,總價1400元整(如原證一),被告饒惠珍即潔庭企業社,並開立出廠證明單、發票SY00000000及出貨單予光裕營造公司。(三)就系爭排水袋與第193747號專利權之申請專利範圍為侵權分析比較如下:1.第193747號專利權「設本體2,本體2設導水管20,導水管20後方設壁面21,且於該壁面21設網面22,網面22位於導水管20之入口處200。」而系爭排水袋「設本體,本體設導水管,導水管後方設壁面,且於該壁面設網面,網面位於導水管之入口處。」則係爭排水袋設相同之「本體」、本體設「導水管」、導水管後方設「壁面」、壁面設「網面」、網面位於導水管之入口處壁面,因此,得證兩者之對應元件之文義讀取均相同。2.第193747號專利權「設有袋體3,及袋體3設網狀面31;另面設塑膠布面32,如此以使水份經網狀面31進入袋體3中,再於袋體3內填設有碎石,可利用碎石防止土石堵塞導水管之入口處,並提供擋土牆良好之排水效果。」及為使袋體可被填入碎石,乃於袋體之入口處設在袋體之網狀面及塑膠布面之上緣設條狀公/母粘扣帶(參第193747號專利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系爭排水袋「設有袋體,及袋體設網狀面;另面設塑膠布面,如此以使水份經網狀面進入袋體中,再於袋體內填設有碎石,可利用碎石防止土石堵塞導水管之入口處,並提供擋土牆良好之排水效果。」及為使袋體可被填入碎石,並於袋體之入口處設在袋體之網狀面及塑膠布面之上緣設條狀公/母粘扣帶。則係爭排水袋皆設相同之「袋體」、袋體設「網狀面」、袋體另面設「塑膠布面」、袋體之封口亦設有封口用之「公/母粘扣帶」於將來運用時須於袋體內填入碎石,作為擋土牆之過濾砂石之用。因此,得證兩者之「袋體」、「網狀面」、「塑膠布面」、「袋體可被填入碎石」之文義讀取均相同。3.綜上,系爭排水袋確實落入第193747號專利權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與2項之特徵中。(四)為此,依據專利法第108條、第84條第1項、第85條之規定及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等應連帶賠償原告145萬元整,並自訴狀送達次日起以百分之5計算利息,並聲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8", "lawName": "專利法" } ]
停止侵害專利權行為
(一)原告為新型第M489174號「具防止下滑之針織物」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103年11月1日起至113年6月30日止(下稱系爭專利)。被告瑞奇喬伊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公司)與其法定代理人即被告林均凱均明知未獲原告授權同意,仍製造與系爭專利相同之「VITALENERGY防護鍺骨架護膝」產品(下稱系爭產品),並於其所經營之「VitalSalveo紗比優機能服飾」網站、各網路購物平台及實體店面市場上銷售。經原告所營之忠盛有限公司(下稱忠盛公司)上網購買系爭商品並送鑑定後,確認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內。爰依據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58條第1、2項、第96條第1項等規定排除被告等之侵害。(二)系爭專利權效力及於系爭產品:系爭產品其包裝背面載有:「製造行銷者:瑞奇喬伊有限公司」等字樣,被告顯然表明其為製作人。則被告雖另提出被證1其向大松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松發公司)購買系爭產品型號之系爭發票,並不足以證明大松發公司之護具產品型號CJ-5108S、CJ-5108XL及CJ-5108XXL即為被告公司所製作之系爭產品。且縱與系爭產品為同一物品,至多僅能證明被告與大松發公司間有製造與行銷之內部分工,並無法證明系爭產品已於市場上流通。而被告另舉被證3之產品目錄主張西元2013年秋冬及2014年春夏所流通之產品型錄與系爭產品相同,然被證3之產品型錄中並無標示年月及日期,實無法證明被告之言。被告再提出被證4各媒體曝光資料以證明系爭產品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即公開實施,惟被證4之資料為網頁資料,其內容本質上易於變造,且被告復未以WaybackMachine網路回溯器等程式證明上開網路資料確實公開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之前,故應無證據能力。(三)系爭專利請求項1、2具進步性:被證5第1圖之圖示並無被告所言被證5第1圖揭露:7-a織物、7-b織物設中空狀之布條、7-c邊條、7-d邊條直接穿置於中空狀之布條等語。加以被告未提出被證5中譯本以供參照比對,實無法證明系爭專利之技術已因被證5所揭露。另被告未說明被證5之先前技術,對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有何教示、建議或提示動機等,而能使熟習該項技術者能運用該等先前技術輕易完成系爭專利之技術特徵,是被告主張系爭專利不具進步性,實不足採。(四)並聲明:1.被告等不得為販賣之要約、販賣、使用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侵害中華民國新型第M489174號「具防止下滑之針織物」專利權之物品及其他侵害前開專利權之行為。2.訴訟費用由被告等負擔。3.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三、被告抗辯: (一)系爭專利權效力不及系爭產品:1.依被證1-4之勾稽,可知被告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已為販售及媒體曝光系爭產品,顯於系爭專利申請前已在國內實施。縱原告為專利權人,提出證據指稱系爭產品落入系爭專利請求項,惟依被證1-4可得知系爭產品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前實施之事實,故依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59條,系爭產品為系爭專利權效力所不及,原告不得向被告主張系爭專利權。2.另依被證7,補充被證2實品於2014年1月24日已為銷售之單據,益證被告於系爭專利申請日2014年7月1日之前,已為實施、販售被證2之事實,故原告主張被證2侵害其系爭專利權之主張實不足採,被告依我國現行專利法第120條準用第59條規定主張專利權不及之主張應有理由。(二)系爭專利請求項1不具進步性;請求項2則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1.依被證1-4之勾稽,可得知系爭產品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103年7月1日之前,已為販售及媒體曝光,被證2已揭露系爭專利之所有技術特徵,是被證1-4之實施日期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故知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可由被證1-4揭露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2.被證5揭露織物(fabric10)側邊設有捲起呈中空狀之布條(edges12),並於中空狀布條(edges12)中穿入邊條(weltingcord20),而系爭專利請求項1所述之「複數塑膠條集中於長條管」技術特徵,即是集成複數條為單條狀態的塑膠條,等同於被證5的邊條,且系爭專利及被證5該技術領域熟習技術者自可選擇單一或複數邊條穿置於中空狀布條,而完成系爭專利請求項2「複數塑膠條直接穿置中空狀布條」之技術特徵,故系爭專利請求項1、2均可由被證5所揭露,自不具進步性。3.據此,被證1-4可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2不具新穎性及進步性;被證5可揭露系爭專利請求項1、2不具進步性。(三)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得心證之理由:為便利兩造及社會公眾閱讀法官對於本案的判斷理由,以下除分點敘述外,並就各段均冠以流水段號以便查找及引述。(一)本案審理過程概要【01】本案是原告於105年9月8日向本院呈遞起訴狀,先經本院審查庭進行案件流程管理,命被告提出答辯狀,再命兩造提出爭點整理狀後,於106年1月13日將本案分由我辦理。由於兩造先前所提出書狀,對於言詞辯論之準備仍有未盡,為達成審理集中化之目標,我又根據兩造先前於書狀中之攻防情形,再命進行一次書狀先行程序(本院卷第106頁)。其後我認為準備已經充足,乃於106年3月10日通知兩造將於106年5月2日就本件為言詞辯論,並請兩造預先充分準備,勿於言詞辯論期日又臨時提出證據或爭執,以避免失權(本院卷第136頁),最後如期辯論程序,並為本判決。(二)兩造爭點分析【02】原告主張被告產銷之系爭產品侵害原告之系爭專利,被告則抗辯其產銷之系爭產品依法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所不及以及系爭專利有無效之原因,因此本案之主要爭點有二:第一、系爭產品是否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所不及?第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58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8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9",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9 1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59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0", "lawName": "專利法" } ]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原告於民國87年間於○○○○○○○○(下稱○○○)國語教學中心首先開設「台語輕鬆學」課程並自行編講義,嗣以91年完成之碩士論文「華語文教學中之閩南語教學研究」、99年編擬之「實用台語會話」為基礎以及多年來教學心得完成「台語輕鬆學」講義(下合稱系爭著作),專門教授外籍人士台語。101年9月時,原告因聲帶受損請假,校方找被告代課,被告明知系爭著作均為原告享有著作權之語文著作及編輯著作,非經原告同意或授權,不得擅自重製、改作及編輯,竟擅自抄襲編印成「快樂講台語」講義(下稱被告講義),製成投影片作為教材,自101年12月19日起在○○○國語教學中心504演講廳散布使用,造成原告授課班級學生人數下降,侵害原告著作權。爰依民法第18條、第184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第216條,著作權法第85條第1項、第88條規定,對被告請求損害賠償。(二)系爭著作為原告享有著作權之語文著作及編輯著作,原告獨創適合外國人學習之簡易台語拼音方式,並非單純英文字母之排列,不具備通用性質,並提升外國人學習成效,為其他教師所無,台語七聲調練習、台語變調規則、台語變調基本原則係原告融會台語之通用語法,考量教學對象為外國人,以使學習者能夠理解之方式表述,具有原創性,被告混淆教學目的與方式所得結論不可採。原告就台語變調規則使用圖像教學方式,與李勤岸編著之「哈佛台語101」(下稱「哈佛台語101」)之圖形畫法差異大,核為展現原告個性及獨特性之教學方式而具原創性,被告抄襲原告教學方式與台語通用語法無關。系爭著作部分內容為原告所原創(簡易台語拼音、認識朋友課程之會話內容等),其餘部分則係將所理解之閩南語基本概念、理論等,經過整理、歸納、消化、擷取重點,並以文字、圖表等方式表達,使閱讀者易於理解及掌握重點(圖示以箭頭表示變調規則、台語變調基本四原則、生詞表及補充資料等),是原告已將其對於閩南語教學相關知識,透過其精神作用表現出來,足以展現其個性及獨特性,係具有原創性之語文著作及編輯著作。(三)系爭著作與被告講義相同及相似處如附表一所示,被告確有抄襲系爭著作。附表一中編號1:兩造之「調號」、「字例」完全相同,被告係使用教會羅馬拼音,兩造著作之「調值」卻相同,編者鄭良偉、方南強、趙順文等編著之「生活台語」(下稱「生活台語」)並無前揭用法,拼音部分亦不同,且依被告於刑事案件偵訊時稱時間很趕所以趕快寫講義等情,可徵被告因臨時代課又無獨立編撰講義能力而為抄襲,所辯筆誤云云不可採。編號2:原告91年5月完成碩士論文首創以箭頭表示變調規則,教授外國人台語乃十分專業領域,不可能開課前幾日即完成講義之編寫及艱深之變調規則圖示,「哈佛台語101」圖示畫法及方向均與兩造不同,「生活台語」並未以箭頭表示變調規則,被告提出陳冠學台語講座之網站網頁為2013年後之資料,其他網頁圖示亦與原告不同。編號3:被告無法解釋何以被告講義此部分與系爭著作幾乎相同,被告所辯之3本著作係提供國內讀者學習台語之用,兩造著作係專攻外國學生之用,著作內容有別。編號4、5:會話部分兩造著作相差兩字,生詞表部分華語單字量數以千萬計,兩造著作14個生字中有13個相同,被告無法解釋內容幾乎完全相同。編號6:兩造資料不同處僅臺灣改為泰國,其餘國家一樣,原告在完成碩士論文時已研究來臺學習台語人數,依來臺較多之國籍補充字彙,係經原告整理歸納足以展現獨特性,受著作權法保障,依○○○國語教學中心簡介網頁資料顯示,學員來自世界各地七十多個國家,被告自稱已有一段時間沒教台語,所辯來臺學華語之外籍生大約是這幾個國家,且為其平日教學經驗累積云云,顯不足採。又○○○國語教學中心並非依法設立之各級學校,是類似補習班之單位,著作權法第65條明示排除營利教育目的,被告亦未善盡明示出處義務,不得主張合理使用。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抄襲系爭著作內容,侵害原告台語教學之表達,被告以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函釋所為答辯不可採。另被告於原告提起刑事告訴後方改正「調值」用語及拼音內容,益徵被告確有抄襲,亦足認被告專業能力不足,不可能獨立編撰被告講義。證人○○○對本件事實均避重就輕,且多與事實不符,其證詞不可採。(四)系爭著作依著作權法第13條第2項規定推定原告為系爭著作之著作財產權人。被告未說明教學台語之職務為何必然包含為學校編寫講義,原告係○○○國語教學中心聘任之兼職教師,並非僱傭關係,且雙方未就著作權歸屬另行約定,依著作權法第12條第2項後段規定,著作財產權歸屬於原告,被告辯稱系爭著作依著作權法第11條規定屬○○○云云,並無可採。被告自101年12月起抄襲系爭著作,在○○○國語教學中心所領取之講師費新臺幣(下同)6萬元(計算式:每次講師費初估1,500元×上課次數40次),原告依著作權法第88條第1、3項規定,據為請求被告賠償財產上損害之金額。又被告講義封面右下角記載「陳慶華老師編寫」,足使他人誤認被告講義內容全屬被告所著,侵害原告之姓名表示權、名譽、聲望及人格利益等在法律上享有之權利,且系爭著作為原告長期教學及研究心得、嘔心瀝血之作,原告在對外籍人士之台語教學可謂首屈一指,除教學表現屢經政府機關及知名電視臺肯認外,日本同志社○○中文系之教授○○○○亦將原告所開設的台語課程列為必修課程,被告利用代課機會抄襲系爭著作,且授課內容之拼音系統前後不一,教學成果不彰,使學生將被告誤認為原告,影響原告開設台語課程,嚴重侵害原告近20年來努力教學之成果,考量被告犯後至今仍無悔意,及其加害手段、次數,且原告所受之精神上痛苦甚鉅等一切情事,對於被告侵害原告著作人格權部分請求100萬元。(五)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06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被告承傑公司與無原告間並無原告所稱之委任關係:1.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非原告公司之經理人,與原告之間並無委任關係存在,有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104年度偵字第562號不起訴書「被告謝紹祖、林美鈴與傑智公司間無委任關係存在,亦非傑智公司經理人」等語可參。又原告委由承傑公司銷售代理系爭設備,非委託被告謝紹祖、林美鈴銷售代理,亦有合作備忘錄為憑;佐以光陽公司專員黃昭凌之證詞,被告謝紹祖與光陽公司接洽時所持名片是承傑公司之名片,並未以傑智公司之名義接洽。至被告謝紹祖於95年7月開始擔任原告公司監察人,於99年4月被原告解任,依公司法第222條規定,謝紹祖於擔任監察人期間,不得擔任原告公司經理人;況被告謝紹祖、林美鈴兩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並無原告為投保單位。縱被告謝紹祖使用之0000_0000@0000.net為承傑公司使用之郵件帳號,被告林美鈴使用000_000@0000.net所發電子郵件,下方清楚記載「承傑有限公司」等語,不能由此認定被告謝紹祖、林美鈴為原告公司經理人。2.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簽立之合作備忘錄,僅約定由承傑公司獨家銷售代理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未約定合作期間被告承傑公司不得推介其他公司之他款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是推介光陽公司及福懋公司安裝他款有機廢棄回收處理設備,並未違背合作備忘錄約定。遑論99年1月至6月間,被告承傑公司確實有向光陽公司進行推介原告設備之工作,光陽公司從未決定採用傑智公司設備,被告謝紹祖嗣後向光陽公司推介他款設備,由光陽公司自行評估採用,光陽公司決定不採用原告之設備,不能歸責於被告,被告行為並無違反委任意旨。至原告稱98年間委由被告向福懋公司報價,並於98年12月間已議價完成;然被告承傑公司該年並未得標,本無所謂於98年間與福懋公司議價完成之事;且被告承傑公司於99年間與福懋公司設置之設備為「凝核成長+流體化碳床」之1定,與原告所稱98年間向福懋公司承攬製造之設備根本不同,兩案時間點更有差異,屬不同事件,況訴外人福懋公司組長曾銘正於他案到庭證稱,福懋公司自始認知之交易對象即為承傑公司,並非傑智公司。3.光陽公司、福懋公司從未曾允諾採用原告公司之設備,原告公司並無所謂承攬利益存在,更無受損害可言。原告稱被告二人所為,違反原告委任意旨,致使原告受有承攬利益之損失並無可採。(二)原告系爭設備圖面上尺寸標註之選擇,非屬表達,本非受著作權保護標的,至於該等圖面上長度大小、管徑、標示方式、加工符號等標註,屬以工程製圖通用製圖方式標示繪製,仍不具原創性。縱認有原創性,圖面標註之表達方式極其有限,基於「構想與表達合併原則」,原告仍不得主張著作權受侵害。又原告提出之系爭圖面均為抄襲他人著作,無原創性,因原告負責人張豐堂曾任職於華懋公司,系爭圖面之繪製與日本吳羽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下稱吳羽化工)之圖面之間具有「接觸可能性」,且根據證人游清亮於105年5月24日言詞辯論期日之證詞與提出之3份書面資料,系爭圖面係抄襲被告承傑公司及吳羽化工之脫附塔設計圖面;而材料明細表僅是表格,依著作權法第9條第3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三)系爭圖面及材料明細表,非屬營業秘密法所保護之營業秘密,因附件1圖面上「委外製造圖(機密)」、附件2明細表上「內部製造圖(機密)」等之註記與原圖面不符,顯係原告臨訟編造。又材料明細表為原告與被告承傑公司合作時使用資料,原被告間並無任何應守密協議,非屬營業祕密,且原告竟刻意將「曜智」塗改為「計產」,涉嫌臨訟變造證物。又原告對於所有之文件、資訊等,並未採取保密措施,員工可任意存取,且未註記「委外製造圖(機密)」,並未採保密措施,非屬營業祕密。(四)原告對系爭圖面、材料明細表並無著作權,且該等圖面與明細表亦非屬營業祕密,原告本不得依著作權法第84條、第88條之1、營業秘密法第11條規定,請求被告停止使用系爭圖面及明細表,並將其銷毀。尤其原告訴之聲明第三項請求被告停止使用,惟排除侵害之請求屬對未來繼續侵害行為予以排除之請求,但材料表、圖面僅先前於曜智公司施作有機溶劑回收設備時使用,該工程案件早已完成,此後未再使用,傑智公司請求被告停止使用云云,尤屬無據;至被證13係原告自行提供予福懋公司,被告承傑公司無重製行為。又原告以計算承攬報酬之方法計算實施授權可得之合理權利金,本屬錯誤,且原告未釐清「設計及協辦招標決標」工作項目之承攬報酬中設計費用所佔比例,即逕以該項目全部報酬金額上限計算合理授權金,計算所得金額顯然虛增,不符損害填補法則,其逕以自己先期研發實驗費用、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計算被告減省之人力、時間成本,亦不合理。原告未能舉證其損害,請求顯屬無據。(五)聲明: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②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7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7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9 1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0-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1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1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2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13 2",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46",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65",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5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1", "lawName": "著作權法" }, { "issueRef": "88 3", "lawName": "著作權法" } ]
侵害專利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一)被告阿囉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公司)之產品編號G-32-2「1W三段LED單前燈」(下稱系爭產品2)落入原告專利證書新型第M329137號「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下稱系爭專利2):1、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期間自民國97年3月21日至106年4月19日止,其申請專利範圍共有6項,第1項為獨立項,第2至6項為附屬項,附屬項係依附於第1項而請求之項目,是認定其權利範圍時,應包括其所依附獨立項之全部技術內容。2、將被告公司生產之系爭產品2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解析比對,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二)被告公司之系爭產品2落入原告專利證書新式樣第D124083號「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三)」(下稱系爭專利3):1、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期間自97年8月1日至108年4月19日止,其創作特點在於燈體之握持筒身,在下緣內凹弧線造形上,搭配尾端部多凹槽條紋,使整體呈現立體層次美感,而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更是與握持筒之形體產生線條相互輝映感受,完全擺脫傳統單調造形之窠臼,予人全新流暢印象。2、被告公司之系爭產品2與系爭專利3,經依新式樣鑑定流程圖分析可知,兩物品之視覺設計同屬「燈頭部具橫槽紋、握持筒身下緣具內凹弧造型、尾端部具凹槽條紋」,兩物品之功能與用途係屬「相同物品(功能相同、用途相同)」,兩物品之視覺設計整體係為「相同設計(形狀、花紋均相同」,並符合系爭專利2「燈頭部具橫槽紋、握持筒身下緣具內凹槽條紋」之「新穎特徵」,且無適用禁反言或先前技術阻卻。是系爭產品2整體外觀設計落入系爭專利3申請專利範圍。(三)被告具侵害系爭專利權之過失:1、系爭專利2原告均有具體量產產品,且已分別依專利法第108、129條準用第79條規定,在其專利產品上標示證書號數及申請案號,有原證16之產品包裝標示「00000000(系爭專利2申請號)…00000000(系爭專利3申請號)…PATENTED」可證,是原告確有依專利法第79條規定盡其標示義務,而得對被告等請求損害賠償。2、被告公司前曾因侵害原告專利證書新型第M244248號「圓管夾鎖扣結構改良」(下稱第M244248號專利),業經原告於99年3月5日請求損害賠償,被告公司已於99年5月13日與原告調解成立(鈞院99年度司民專調字第55號),並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0,000元賠償金,而該第M244248號專利係置放於原告專利證書新型第M262398號「發光警示燈改良」(下稱系爭專利1,業經原告於100年2月22日具狀撤回被告公司產品侵害系爭專利1之主張)之產品中,而與系爭專利1產品一同販賣,可證被告公司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且係屬可得而知原告之產品為專利物品。3、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規定均為民法第184條第2項保護他人之法律,被告未經同意而販賣系爭產品2,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其過失亦可推定。(四)原告得請求損害賠償之範圍:1、被告侵害系爭專利2之期間應為99年4月25日起至99年8月間:(1)原告於99年4月25日登入被告公司網址(http://www.aloha-light.com)下載網頁及系爭產品型錄,並於同日至露天拍賣網站購買系爭產品2。(2)被告公司侵害系爭專利,係於網路上以廣告向不特定之大眾告知有生產、製造、販賣如其網頁所載產品型錄產品之能力。是被告公司刊登侵害系爭專利產品型錄之行為,應屬販賣之要約。(3)原告就系爭專利雖未蒐集到被告為販賣之要約進行侵害期間之直接證據,惟參酌被告公司網頁早於99年4月25日前即已開始運作,依經驗法則,實可合理推斷被告「為販賣之要約」係早在同年4月25日前已存在,故為計算上之考量,乃以99年4月25日計算侵害期間起點,且亦屬對被告從寬之計算。2、原告得依專利法第108條、第129條、第84條第1項、第85條第1項第2款、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500,000元:(1)本件確係遭被告以「為販賣之要約」而受侵害,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辦理民事訴訟應行注意事項第87條第2項規定等補充專利法第85條性質之規定,原告得以系爭專利之合理授權金數額計算原告損害,是為計算上考量,原告就系爭專利2產品可收取之合理權利金保守估計約為500,000元。(2)被告洪益勝為被告公司之法定代理人,其既於執行被告公司有關販賣系爭產品之業務時,侵害系爭專利權,則依上開規定,被告洪益勝自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五)對被告答辯之陳述:1、被證6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依系爭專利2圖示可知,系爭專利2之發光體60不是直接與電路板41組設,而是發光體60與投光筒30內之定位座31組設,並間隔該散熱板70而與電路板41對應。而被證6之燈泡251是直接組設在電路基板250上,電路基板250再隔該導熱片26與燈座23組設,並沒有系爭專利2定位座31之元件,且其燈泡251是與電路基板250直接組設,當然也沒有系爭專利2所揭露以發光體60頭端穿設定位座31穿孔32之技術特徵。(2)另系爭專利2之正、負極腳61A、61B與被證6之LED燈接點253、254之設置對象不同,系爭專利2之正、負極腳61A、61B是靠置在定位座31上,而被證6LED燈接點253、254是設在電路基板250上,且系爭專利2是以正、負極導電件43、44經過缺槽孔71與正、負極腳61A、61B接觸,被證6則須以第一、二端子238、239跨過電路基板250側端以與LED燈接點253、254接觸,故其結構形式根本不同,作用方式也不一樣,且被證6並無系爭專利2定位座31元件之設計,已如前述,當然亦無其他上述系爭專利2由定位座31所衍生之穿孔32、供正、負極腳61A、61B靠置之技術特徵。系爭專利2之技術特徵並非其所屬技術特徵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技術所能輕易完成,故被證6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6既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自不足以證明依附其上並做進一步界定之第2、3、5項等附屬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不具進步性:(1)依系爭專利2說明書第10頁第11-17行所載及第5、7圖,可知系爭專利2散熱板70所開設之缺槽孔71並非僅開設一小孔洞而已,而是除了讓正、負極腳61A、61B可以顯露外,其可提供正、負極導電件43、44在不接觸到缺槽孔71之狀況下,而妥當的與正、負極腳61A、61B接觸導電,避免發生電力短路之狀況;惟依被證7第3圖可見其發光元件30係與下蓋20貼合,而下蓋20又與電路板60貼合,以及其導電元件50係穿設導孔22及導電孔61,導電元件50與導孔22及導電孔61間並無隔離設計,亦即被證7的發光元件30、下蓋20、電路板60、導電元件50都是相互導通的,並沒有系爭專利第2項申請範圍第6項進一步界定之正、負極導電件43、44不接觸缺槽孔71之技術特徵。(2)又被證6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是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不足以證明依附申請範圍第1項並做進一步界定之第4、6項附屬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被證8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不具進步性:依被證8第2圖所示,被證8揭露以軟質膠套26觸壓控制開關25使電傳導單元24觸動發光二極體231發光之技術特徵,其中並無任何同於系爭專利2設置缺槽孔71讓正、負極腳61A、61B顯露,及正、負極導電件43、44不接觸缺槽孔71之技術特徵,且如前說明,系爭專利2揭露之技術特徵係以正、負極導電件43、44穿過缺槽孔71而與正、負極腳61A、61B接觸導電,而被證8之導電方式與系爭專利2所述內容不同,又被證7亦未揭露該部分技術特徵,已如前述,故被證7、被證8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7、被證8、被證9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被證7、8組合未揭露等同於系爭專利2設置缺槽孔71讓正、負極腳61A、61B顯露,及正、負極導電件43、44不接觸缺槽孔71之技術特徵,已如前述,而被告所稱被證9揭露之「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技術,亦未揭露系爭專利2之前揭技術特徵,故被證7、被證8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8、被證10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6項不具進步性:依被證10第3圖可知,被證10燈座125的第一端子電極57是直插入支撐托架50內,並與第一導體39配合導通電力而發光,其中並無任何如同系爭專利2設置缺槽孔71讓正、負極腳61A、61B顯露,及正、負極導電件43、44不接觸缺槽孔71之技術特徵。而被證8亦未揭露該部分技術特徵,因而被證8、10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6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被證10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被證8、9、10並無任何如同系爭專利2設置缺槽孔71讓正、負極腳61A、61B顯露,及正、負極導電件43、44不接觸缺槽孔71之技術特徵,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12、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或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1)系爭專利3之專利範圍,參酌圖面及創作說明之記載,可知系爭專利3除具有:①燈具整體概為圓柱狀,特別於握持筒下緣呈現內凹弧線的造型;②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③尾端部多凹槽條紋的新穎特徵外,在主體輪廓型式上,參照六面視圖及立體圖顯示:①其燈頭部外徑由後端向前端呈漸縮狀,握持筒外徑由前端向後端漸縮;②握持筒外輪廓於上方及左、右側均呈圓弧線狀,③握持筒後端居中具有開孔,而左、右兩側為圓弧造型,使其外型呈現兩側向中間凹陷之型態。(2)反觀被證12之主體輪廓,就其專利說明書第二圖所示,其燈頭部外徑前後一致,握持筒雖具有前端向後端漸縮型態,惟其上方輪廓於前端係先呈一平直狀,於中段時方陡然斜切向後端漸縮;再觀被證12說明書第1圖,其握持筒上方係呈扁平狀,與左、右兩側之外輪廓整體觀來如同四方柱狀,而非圓柱狀,且握持筒在左右兩側轉向至後端處係呈直角狀轉折。(3)是以,被證12在燈頭部、握持筒之外周基本構形等主體輪廓上,與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設計並不相同,而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與系爭專利3相去更遠,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此外,就造型比例而論,被證3、4之燈頭部與握持筒之長寬比例,顯異於系爭專利3,系爭專利3與被證12、13、14相較,先天上已有主體輪廓與造型比例之差異,且被證12、13、14在燈頭部及握持筒之外表面上,各自存有相異之花紋設計,故在燈具主體輪廓、造型比例及外表面設計之歧異影響下,系爭專利3之新穎特徵及主體輪廓、造型比例,並非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2、13、14所能輕易思及,因此,系爭專利3應具有創造性。8、按專利權係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之狀態,故該發明或創作所屬技術或技藝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自不得諉稱不知專利權之存在,抗辯其無過失。而智慧財產侵權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所應面臨之風險下,事業於從事生產、製造與銷售之際,較諸以往而言,事業實應負有更高之風險意識與注意義務,避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因此,對於具有一般風險意識之事業而言,其從事生產、銷售行為之際,自應就其所實施之技術作最低限度的專利權查證,倘未查證者,即有過失。如經查證,仍為製造或銷售,則為故意。本件被告未經查證即為銷售系爭商品2,亦有過失。9、原告雖撤回系爭專利1之主張,惟僅系爭專利2、3之合理授權金額亦應有50萬元,故仍暫請求被告給付50萬元。(六)爰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為先前技術所揭露而應予撤銷:1、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95年8月1日公告,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96年4月20日),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包含一套筒21(即手持筒)、一燈座23、一強光型LED燈25(即發光體)、一導熱片26(即散熱板)及一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頭部套管277(即透光前蓋)前端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是以螺合之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導熱片26(即散熱板)具有一導片體260及由導片體260周緣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即發光體背面);電路基板250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由此可知導熱片對應於兩接點253、254,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電路基板250(即電路板)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即正、負極導電件)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其一是透過第一彈性件213、套筒21本身、第一端子238及接點253,另一則是經由第二彈性件234、第二端子239及接點254,所以即可使該燈泡251通電運作,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②被證6已揭露「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LED燈25);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LED燈25之兩接點253、254),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導熱板26);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導熱支片261的片數與電路基板250的邊數相等,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③被證6雖係將頭部套管277前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則是以螺合的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而導熱套管278後端是螺合於頭部套管277前端,藉由旋轉導熱套管278,使導熱套管278相對於頭部套管277前進或是後退,而調整透鏡275與LED燈25間的焦距。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左、右兩單元281、282分別為一半圓形圓柱片,兩者合併後形成一完整的圓柱,於兩單元281、282內側沿著下側緣具有一第一卡緣285、況著上側緣具有一第二卡緣286,左、右兩單元281、282合併後,第一卡緣285會卡制燈座23之第一卡槽230、第二卡緣286會卡制於聚光鏡27上的第二卡槽273;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聚光鏡27以第二卡槽273卡掣於保護殼體28之第二卡緣286),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LED燈經聚光鏡27之穿孔271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被證6在保護殼體28之兩單元281、282開設有供電路基板250(設有燈泡251)卡入定位的卡槽283,亦能達到LED燈25準確組裝於保護殼體28內之效果,故仍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結構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且本實施例的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該投光筒(保護殼體28)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穿孔271)裝設發光體(LED燈25),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穿孔271)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於95年8月1日公告,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3)被證7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6所揭露),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與被證7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專利圍第4項亦不具進步性。3、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2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該LED 係包含:一上蓋10(即相當於投光筒),係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11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即相當於聚光罩);一下蓋20,亦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兩側設有與上蓋10相對且軸心相同之穿孔21,另於下蓋20上設有至少兩導孔22。該上蓋10與下蓋20皆是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發光元件30所釋放出來的熱能,亦能快速的藉由金屬材料的良好散熱效果,故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發光元件30,設置於上蓋10與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間,並被容設於容置槽12內部,而凸設於透孔11,發光元件30底部設有兩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由發光元件30內部向外延伸而出,下蓋20所設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使兩導接層31由導孔22處顯露;如圖3所示,電路板60上對置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即正、負極腳),各有一導電元件50、彈性元件51及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俾使其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達成電性連結;則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可對發光元件30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元件30設在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心及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可直接位在折射區13光源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7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折射區13),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透孔11)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下蓋20);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 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係二段式請求項,其「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前言部份係屬先前技術,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電性連接,且該開關對應手電筒上按鍵之技術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參酌被證8即可輕易完成之發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  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上蓋10內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透孔11裝設發光元件30,發光元件30既被「容設」於容置槽12,對應導接層31(即相當於正、負極腳)於左右設有一靠置面,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兩導接層31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導孔22(即相當於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據以電路板60之兩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可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元件兩導接層31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導孔22)裝設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項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因此下蓋20(即散熱板)相對於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分別形成一導孔22(即缺槽孔),與上蓋10鎖固之電路板60(相當於控制座),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穿過導孔22與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接觸達到電性連結效果,該導孔22之孔形為圓形且分立,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不相接觸,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下蓋20)相對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4、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2006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揭露一種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3)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7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4)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5、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10係於93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一種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3所示,係設置在筒身21(即手持筒)前端筒內與乾電池31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筒身21前端之透光面蓋25加以鎖密,其包括一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及開關40及導體39、42(相當於控制座),在該頭部24內部前端設一反射器101(即聚光罩);且如圖4、6所示,使反射器101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上絕緣固持器48上,在該固持器48中心位置設有一孔106;此外,由該孔106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燈泡59(即發光體);該燈泡59在固持器48上伸展有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由該缺槽孔139處顯露。設置開關40之目的係為啟斷及閉合電池與燈泡59某一電極之電通路,本發明在本文中之其他態樣亦可搭配手電筒常用之他種開關;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由此可知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燈泡59(即發光元件)裝設在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而直接位在反射器101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達到免校正作用;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反射器101),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孔106)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燈泡59);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兩孔139),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③其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且使用電路板與切換開關仍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被證8之先前技術即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技術,故不具備進步性。此外,如圖3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至於系爭專利2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4所示在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後,燈泡59之電極57及58將自燈座125之下端及燈座器119穿出。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電極57及58係分別由接點55及83以摩擦方式(即相當於靠置面之功能)固定於定位,此一設計可使燈座125持續緊貼孔143之壁面,進而保持燈絲60相對於筒身21軸線之對準關係。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發光體(即燈泡59),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電極57及58),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第一接點55及第二接點83),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兩孔139),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被證10已揭露將發光體所伸展之正、負極腳利用摩擦方式分別固定於對應之容置處產生定位的作用,使得發光體得緊貼於壁面,並與正、負極導電件接觸,構成電性連結,進而保持發光體相對於筒身之對準關係(即準確對焦),因此,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先前技術可直接置換之等效技術。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一方面則可使電極57與58彼此絕緣;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因此,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此外,如圖3、11、12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相對發光體(即燈泡59)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孔139);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各自分立),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被證10分別形成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此外,系爭專利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且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被證10係於2004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已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如圖3所示,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已揭露如圖3所示及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之技術特徵。②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10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7、系爭專利2為智慧財產局作成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認定全部之申請專利範圍皆不具進步性,原告理應先證明系爭專利2確實具進步性,才能對被告主張權利。(二)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而應予撤銷:1、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1)被證12係於94年7月13日公告,被證13係於88年6月16日公告,被證14係於88年2月10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3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不具創作性之適格。(2)按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係以圖面所揭露之整體設計為準,結合圖說所指定之物品始得主張其權利,而依系爭專利3之圖面及圖說,可知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為:「燈具整體概為圓柱狀,特別於握持筒下緣呈現內凹弧線的造形」及「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尾端部多凹槽條紋」。(3)被證12說明書揭露一具防水充電的手電筒,如圖1、2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特別係於該手電筒主體10(即握持筒部份)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因此,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因此不具創作性。2、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鑑於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而不具創作性:(1)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並且如右視圖所示,其握持筒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2)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不具創作性。(三)原告應證明被告公司有侵害系爭專利權之故意或過失:1、按最高法院93年度臺上字第2292號判決意旨、司法院98年智慧財產法律座談會提案及研討結果民事訴訟類第13號多數見解,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其專利權而請求損害賠償,自應由原告就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其專利權,先盡舉證責任,如原告不能舉證,縱被告公司不能證明抗辯事實、或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訴。2、被告公司並非製造商,事先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任何專利技術,亦無任何故意或過失:(1)被告公司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對於各該商品所使用之技術為何?是否擁有專利?有無取得合法專利授權?是否涉及專利侵權等,不僅無從自外觀上判斷,且專利問題涉及高度技術性及專業性之判斷,即使逐一檢視商品,被告公司亦無從藉由檢視商品之方式,辨識或判斷各該商品是否侵害他人專利。(2)又M244248號專利公告說明書內容及圖式,均未提及手電筒內部構造,因此,與系爭專利2無涉;此外,圖式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式樣亦與系爭專利3相去甚遠,是被告前雖曾與原告就侵害M244248號專利請求賠償一事調解成立,然據此逕謂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實屬跳躍式推論或流於臆測。況且,按諸一般經驗法則,倘若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極為熟悉,要無可能不將系爭產品2併入調解內容,由此可知,被告對於系爭專利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之情事極其明顯。(3)此外,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共有858筆資料,其中494筆新型專利及320筆新式樣專利,而被告僅為資本額1000萬元之LED照明產品零售商,根本不可能期待被告能知悉所有手電筒專利。(4)綜上所述,被告公司事前既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專利技術,且事後接獲原告專利侵權之通知後,立即移除爭議網頁並停止販賣系爭產品,實難謂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之侵害行為可言。(四)原告應舉證證明已於系爭產品上依專利法第108、129條準用第79條規定,標示證書號數及申請案號:1、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系爭專利,應就其於系爭專利物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提出證明。2、原告並未提出具體證據證明其於專利侵權主張之通知時,已在所生產專利產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提出具體證據證明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五)關於系爭產品2之銷售資料:1、被告提出原告主張計算侵害期間起點(99年4月25日)迄今之系爭產品2銷售資料(被證15),可知系爭產品2之銷售數量為80個,每一個單價約為180.95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0.95×1.05=約190元)或約189.52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9.52×1.05=約199元),總計金額為約14,510.47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總計金額為1,4510.47×1.05=約15,236元)。2、事實上系爭產品2並非被告所製造,此亦為原告所不爭執。系爭產品2為中國廠商所製造並於中國販賣,迄今中國商品貿易網站「阿里巴巴」及「淘寶網」等網站仍販賣系爭產品2,被告亦係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後於臺灣地區轉賣。被告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之成本每個為30元人民幣,若以99年3月31日之匯率4.631計算,則購買成本為約139元。此外,被告之成本尚應包括中國至臺灣之運費,且系爭產品2尚包括夾持扣、電池、包裝等不在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範圍內之附件,亦應列為成本予以扣除,因此被告之成本應約為150元。全部80個系爭產品2之購買成本約12,000元(即150X80=12,000)。是以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所得利益為3,236元(即15,236-12,000=3,236),原告所得請求之損害賠償亦應以此數額為限。原告雖主張以合理權利金計算損害賠償數額,惟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及辦理民事訴訟應行注意事項第87條第2項規定,僅於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始得由法院審酌一切情形,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或於侵害智慧財產權之損害賠償事件時參考智慧財產權人於實施授權時可得收取之合理權利金數額核定之,然而本件並非上述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之情形。(六)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參、本院之判斷:一、兩造不爭執之事項:(見本院卷(二)第113、114頁)(一)原告為新型專利第M329137號「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即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3月21日至106年4月19日止(見原證3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2專利說明書影本)。(二)原告為新式樣專利第D124083號「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三)」(即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8月1日至108年4月19日止(見原證5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3專利圖說影本)(三)被告阿囉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之負責人為洪益勝(見原證9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影本)。(四)被告確有販賣G-32-2「1W三段LED單前燈」之產品(即系爭產品2)(見原證8網頁資料、原證10統一發票影本)。(五)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不否認。(六)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不否認。二、得心證之理由:(一)經查,被告就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及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既不爭執,已如前述,則原告就上開部分之主張,即堪採信,合先敘明。又兩造就系爭專利2、3有無應撤銷之原因,經協議簡化爭點為(1)被證6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被證8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 (4)被證7、被證8、被證9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8、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12、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8)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見本院卷(二)第114頁)爰分述如下:(二)系爭專利2部分: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共計6項,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本件原告係主張系爭產品2侵害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被告亦針對原告前開主張而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茲就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解析如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一所示):(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一種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主要改良在於,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並使聚光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6為中華民國95年8月1日公告之第M295221號新型專利「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公告日期為95年8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強光手電筒包含一套筒、一燈座、一LED燈及一保護殼體,該套筒內可容置至少一電池,該燈座一端組裝於套筒上、另一端則組裝該LED燈,該LED燈具有一用以輔助散熱並具有兩接點的電路基板,分別以一端子電性連接於電池兩極,保護殼體具有左、右兩單元,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及LED燈加以連結;其特徵在於在該電路基板與燈座間夾置有一導熱片並穿出保護殼體彎折向其周壁有複數導熱支片,於該電路基板及燈座外,套組有一導熱套管,使LED燈的高熱經由複數導熱支片、導熱套管傳送至套筒作快速散熱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二所示)。(2)被證7為中華民國95年9月21日公告之第M298068號新型專利「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公告日期為95年9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係一種與高功率LED有關之設計,尤指一種應用在電路板上且具有高功率之LED者;其主要包含有一上蓋、一下蓋、一發光元件、複數固定元件以及複數導電元件,其中發光元件係設置於上蓋與下蓋間,而透過固定元件將上蓋與下蓋固定於電路板上,並透過導電元件將發光元件與電路板進行電路連結,使整體LED得以於電路板上進行拆解,除可便於組立外,亦當發光元件失效或更換不同顏色LED時,得以快速更換發光元件,而無須進行整組LED之更換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三所示)。(3)被證8為中華民國95年12月21日公告之第M303320號新型專利「小型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2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包括一供電池(3)容置的中空殼體(21)、一發光單元(23)、一電傳導單元(24)、及一控制開關(25),其特徵在於中空殼體(21)的第二端部(212)由一端蓋(27)封閉,端蓋(27)內容置軟質膠套(26),且軟質膠套(26)內容置控制開關(25),前述端蓋(27)中央具有穿孔(271)以容軟質膠套(26)的中央弧凸觸塊(261)外露出來,且端蓋(27)內壁具有內螺牙(272)與上述第二端部(212)外緣設置的外螺牙(213)相互螺合,進而使第二端部(212)與端蓋(27)之間有防滲的軟質膠套(26)介入(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四所示)。(4)被證9為中華民國95年11月1日公告之第I265256號發明專利「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1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是包括有一管體,設有一切換開關,其內部具有一第一架設空間,於該第一架設空間內容置有至少一個的電池;一燈罩,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其內部具有一第二架設空間;一封閉座,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二端,並具有一彈性元件向著該第一架設空間用以頂推於電池並電性連接於一極,該彈性元件並與該封閉座電性連接;及一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是裝設於燈罩內部第二架設空間內,且包括有一散熱座、一高功率發光組及一反射罩,其中該高功率發光組受該切換開關控制可電性連接於電池另一極,該散熱座於燈罩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定位時是與管體接觸作電性連接並可作大面積的散熱,確保手電筒作強光型投射使用的安全及延長其使用壽命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五所示)。(5)被證10為中華民國99年8月16日公開之第200415329號發明專利「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公開日期為93年8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元件組包括一燈泡及一燈座;該燈泡具有一對電極、及一延伸於該等電極間之燈絲。該燈座可容納該燈泡之電極。在將該燈泡固定於該燈座後,該等電極將穿過該燈座,該燈泡將鄰近該燈座,且該燈泡之燈絲將對準一貫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該燈座之構造可安放在一燈座容器上所設之一孔中,俾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與該反射器之主軸成一直線,該燈座容器之安裝位置係鄰近該反射器(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六所示)。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6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而依被證6圖1與說明書第9頁第3~5行所示,其係利用左、右兩單元(281、282),以左右夾制之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固定,雖其結構不同於系爭專利2將聚光罩組設於定位座上,再利用定位座定位該發光體於中心位置之穿孔上,且該發光體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惟由被證6藉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而該LED燈(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可知被證6可利用聚光鏡之中心孔達成系爭專利2定位座將該發光體定位於中心之功效;又被證6之電路板係LED燈本身固設之電路板,雖結構與系爭專利2控制座上之電路板不同(該LED未直接固設於電路板上),惟電路板之功用係做為LED與電池間電性連接,被證6既已揭示電路板,兩者所達成之目的及功效相同,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完成。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查被證6已揭示聚光鏡中間穿孔形成,相當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做為結合燈座之LED之用,可使LED與聚光鏡準確定位,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是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查被證6已揭示LED燈(25)下設導熱片(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該LED燈之「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由此可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達成簡易構成電性連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已如前述,由於被證6之導接帽(34)與套管(33)因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因此被證6之正、負導線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達成避免電性短路,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欲達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據此,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6、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由被證7第1圖及第3圖可知,其上蓋(10)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定位座、定位座中心位置穿孔、聚光罩」,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之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據此,被證6組合被證7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4、5項不具進步性,惟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7、被證8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7之上蓋(10)具有斜面(10)與透孔(11),可形成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光罩;被證7之上蓋(10)亦具有容置槽(12),可以容置發光元件(30),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定位座,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上蓋所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此外,被證7之「發光元件(30)、金屬之下蓋(20)、電路板(60)」亦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體、散熱板、電路板」,故被證7已實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欲達到準確對焦之發明功效「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而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實質差異僅在於被證7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設置於投光筒內具有切換開關之切換開關。惟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已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故手電筒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將被證8所揭露之按壓式開關設置應用於被證7,所以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之上蓋(10)揭露有容置槽(12),第2圖揭露有圓形之發光元件(30),第3圖則揭露該發光元件(30)可以密合套設於該上蓋(10)之容置槽(12)內,故被證7之容置槽(1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而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上蓋(10)容置槽(12)並未揭露具有可供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之一靠置面,且依據被證7圖式第2圖,其揭露該發光元件(30)為圓形,其導揭層(31)並未「伸展」出該發光元件(30)之圓形本體,故被證7事實上並未實質揭露其如何確保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可確實被定位並與導電元件(50),或第二彈性元件(51)正確電性連接。此外,被證8亦無相關技術特徵之揭露,故被證7與被證8皆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附加揭示之靠置面之相關技術特徵,是以,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已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其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揭露其金屬下蓋(20)具有可供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穿過組設之導孔(22),就具有手電筒領域之通常知識者而言,該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與金屬下蓋(20)之導孔(22)間必然為非電性接觸,否則將因電性短路致使手電筒無法正常操作,而為避免其間之電性接觸,無非以加大導孔(22)之孔徑、孔形或施加絕緣套於兩者之間,此皆為一般普遍採用之技術手段,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附加揭示之「缺槽孔」,至於「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則為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顯能輕易思及。又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依據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而被證9亦揭露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亦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8、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查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來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僅係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不同。是被證8組合被證10並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技術特徵,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所有之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8、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8、被證9、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而依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僅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之技術特徵不同。是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仍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發光體、散熱板與電路板間之聯結關係,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三)系爭專利3部分:1、系爭專利3之物品用途為一種裝設在自行車上,當照明及警示使用之自行車燈具,尤指可輕易的在自行車上安裝,並能快速從自行車上拆下當手電筒使用的照明警示兩用燈。其創作之特點在於燈體的握持筒身,在下緣內凹弧線的造形上,搭配尾端部多凹槽條紋,使整體呈現立體層次美感,而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更是與握持筒的形體產生線條相互輝映感受,完全擺脫傳統單調造形的窠臼,予人全新流暢印象;是依據系爭專利3創作說明與圖面可知,系爭專利3所揭露之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燈體之握持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尾端部則具有多凹槽條紋,燈頭部則具有多橫槽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七所示)。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3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12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200420066855.6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具防水充電裝置的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4年7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主要包括一手電筒主體,並以一按鍵部控制照明部,該照明部由充電部提供電源,且該手電筒具防水功能,可固定於自行車上提供照明(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八所示)。(2)被證13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01641.8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8年6月16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九所示)。(3)被證14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15090.4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斜式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6年11月25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十所示)。3、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2第1、2圖可知,其手電筒主體(10)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造形;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左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右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由被證12說明書第一圖可知,其握持筒上方係成扁平狀,與左、右兩側之外輪廓整體觀之如同四方柱狀,而非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故被證12在燈頭部、握持筒之外周基本構形等主體輪廓上,與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設計並不相同,而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相去更遠,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4、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右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至於其筒身則係整體小於其燈頭部,而非僅於其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左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明顯與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不同,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被證13組合被證14尚未能揭露系爭專利3之主要設計特徵,且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為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四)綜上所述,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而被告辯稱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部分雖不可採,惟原告主張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有過失或有推定之過失云云(見本院卷第118頁),既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開情詞置辯,爰就此析述如下:1、按專利權受侵害時,專利權人得請求損害賠償,並得請求排除其侵害,有侵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專利法第129條、108條準用同法第84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開條文雖未規定對專利權受侵害請求損害賠償之主觀要件,惟基於專利侵害亦屬侵權行為之一環,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係為填補權利人因侵權行為所生財產上或非財產上之損害,在調和個人自由及社會安全之基本價值下,係採過失責任主義為原則,亦即以加害人有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為其成立要件,若其行為並無故意或過失,即無賠償可言。是在現行專利法未明文排除原則之適用下,加害人須有故意或過失,專利權人始得對其請求損害賠償。又所謂過失係指能預見或避免損害之發生而未注意,致使損害發生;至所謂能預見或避免之程度,即行為人之注意義務,則因具體事件之不同而有高低之別,通常係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程度為衡酌基準,在專利侵權事件,法律雖無明文規定,惟製造商或競爭同業與單純之零售商,對能否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注意程度,必不相同,應就個案事實,視兩造個別之營業項目、範圍等情形判斷被告有無注意義務之違反,即有無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過失。(1)經查,被告辯稱其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且其販售之商品高達476種等語,為原告所不爭執,並有原告所提被告商品網頁資料在卷可稽(見原證8),堪可採信;又被告辯稱手電筒為日常生活用品,系爭產品2售價亦非高,且經其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亦多達858筆資料,其中新型專利為494筆,新式樣專利為320筆一節,亦有被告所提中華民國檢索系統檢索資料附卷可佐(見被證19),被告既非系爭產品2之製造商,自不能僅以系爭專利3已經公告,即認被告就系爭產品2之零售販賣有注意義務違反之過失,是原告主張專利權係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之狀態,被告未經查證即銷售系爭產品2為有過失云云,尚難憑採。(2)又原告以被告曾因侵害原告另一新型第M244248號「圓管夾鎖扣結構改良」專利而與原告成立調解,主張被告對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云云,固據其提出被告不爭執之調解筆錄為證(見原證7),惟前開新型專利之說明書及圖示,均未提及手電筒之內部構造,而與系爭專利2無涉,其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亦與系爭專利3不同,自不能以兩造間就其他專利之調解事件,逕認被告知悉本件系爭專利之存在而仍販售系爭產品2,是原告之上開主張亦不足採。2、次按民法第184條第2項固規定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損害賠償責任。然所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係指行為義務之違反,雖其法律之定義包括法律或其他法律授權制定之行政命令等,惟其重點在於該特定之法律必須具有個別保護性質,即係保護個人或單一特定之人範圍內,且其法律用語應為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是以不能僅以專利權之本質或其立法目的,即認違反專利法即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否則在現代社會中,所有法律規範幾乎均係保護他人之法律,如此將造成侵權行為過失體系之空洞化。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關於專利權權利範圍之規定,其用語並非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即非為保護個別特定法益之規定,故非屬民法第184條第2項所謂保護他人之法律。原告既未具體舉出被告所為係違反何具有個別保護性質之特定法條,則其逕以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為民法第184條第2項保護他人之法律,主張被告未經同意販賣系爭產品2,可推定有過失云云,亦無足採。(五)綜上所述,系爭產品2雖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既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已如前述,而系爭產品2雖亦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惟原告未能證明被告能預見或避免系爭專利3侵權損害之發生,仍未盡其應盡之注意義務致發生損害,自亦不能向被告請求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如訴之聲明所示之損害賠償,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六)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駁回之。
[ { "issueRef": "79",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4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85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08",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3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29",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1 1",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法院組織法" } ]
營業秘密損害賠償等
(一)被告阿囉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公司)之產品編號G-32-2「1W三段LED單前燈」(下稱系爭產品2)落入原告專利證書新型第M329137號「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下稱系爭專利2):1、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期間自民國97年3月21日至106年4月19日止,其申請專利範圍共有6項,第1項為獨立項,第2至6項為附屬項,附屬項係依附於第1項而請求之項目,是認定其權利範圍時,應包括其所依附獨立項之全部技術內容。2、將被告公司生產之系爭產品2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解析比對,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二)被告公司之系爭產品2落入原告專利證書新式樣第D124083號「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三)」(下稱系爭專利3):1、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期間自97年8月1日至108年4月19日止,其創作特點在於燈體之握持筒身,在下緣內凹弧線造形上,搭配尾端部多凹槽條紋,使整體呈現立體層次美感,而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更是與握持筒之形體產生線條相互輝映感受,完全擺脫傳統單調造形之窠臼,予人全新流暢印象。2、被告公司之系爭產品2與系爭專利3,經依新式樣鑑定流程圖分析可知,兩物品之視覺設計同屬「燈頭部具橫槽紋、握持筒身下緣具內凹弧造型、尾端部具凹槽條紋」,兩物品之功能與用途係屬「相同物品(功能相同、用途相同)」,兩物品之視覺設計整體係為「相同設計(形狀、花紋均相同」,並符合系爭專利2「燈頭部具橫槽紋、握持筒身下緣具內凹槽條紋」之「新穎特徵」,且無適用禁反言或先前技術阻卻。是系爭產品2整體外觀設計落入系爭專利3申請專利範圍。(三)被告具侵害系爭專利權之過失:1、系爭專利2原告均有具體量產產品,且已分別依專利法第108、129條準用第79條規定,在其專利產品上標示證書號數及申請案號,有原證16之產品包裝標示「00000000(系爭專利2申請號)…00000000(系爭專利3申請號)…PATENTED」可證,是原告確有依專利法第79條規定盡其標示義務,而得對被告等請求損害賠償。2、被告公司前曾因侵害原告專利證書新型第M244248號「圓管夾鎖扣結構改良」(下稱第M244248號專利),業經原告於99年3月5日請求損害賠償,被告公司已於99年5月13日與原告調解成立(鈞院99年度司民專調字第55號),並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0,000元賠償金,而該第M244248號專利係置放於原告專利證書新型第M262398號「發光警示燈改良」(下稱系爭專利1,業經原告於100年2月22日具狀撤回被告公司產品侵害系爭專利1之主張)之產品中,而與系爭專利1產品一同販賣,可證被告公司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且係屬可得而知原告之產品為專利物品。3、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規定均為民法第184條第2項保護他人之法律,被告未經同意而販賣系爭產品2,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其過失亦可推定。(四)原告得請求損害賠償之範圍:1、被告侵害系爭專利2之期間應為99年4月25日起至99年8月間:(1)原告於99年4月25日登入被告公司網址(http://www.aloha-light.com)下載網頁及系爭產品型錄,並於同日至露天拍賣網站購買系爭產品2。(2)被告公司侵害系爭專利,係於網路上以廣告向不特定之大眾告知有生產、製造、販賣如其網頁所載產品型錄產品之能力。是被告公司刊登侵害系爭專利產品型錄之行為,應屬販賣之要約。(3)原告就系爭專利雖未蒐集到被告為販賣之要約進行侵害期間之直接證據,惟參酌被告公司網頁早於99年4月25日前即已開始運作,依經驗法則,實可合理推斷被告「為販賣之要約」係早在同年4月25日前已存在,故為計算上之考量,乃以99年4月25日計算侵害期間起點,且亦屬對被告從寬之計算。2、原告得依專利法第108條、第129條、第84條第1項、第85條第1項第2款、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500,000元:(1)本件確係遭被告以「為販賣之要約」而受侵害,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辦理民事訴訟應行注意事項第87條第2項規定等補充專利法第85條性質之規定,原告得以系爭專利之合理授權金數額計算原告損害,是為計算上考量,原告就系爭專利2產品可收取之合理權利金保守估計約為500,000元。(2)被告洪益勝為被告公司之法定代理人,其既於執行被告公司有關販賣系爭產品之業務時,侵害系爭專利權,則依上開規定,被告洪益勝自應與被告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五)對被告答辯之陳述:1、被證6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依系爭專利2圖示可知,系爭專利2之發光體60不是直接與電路板41組設,而是發光體60與投光筒30內之定位座31組設,並間隔該散熱板70而與電路板41對應。而被證6之燈泡251是直接組設在電路基板250上,電路基板250再隔該導熱片26與燈座23組設,並沒有系爭專利2定位座31之元件,且其燈泡251是與電路基板250直接組設,當然也沒有系爭專利2所揭露以發光體60頭端穿設定位座31穿孔32之技術特徵。(2)另系爭專利2之正、負極腳61A、61B與被證6之LED燈接點253、254之設置對象不同,系爭專利2之正、負極腳61A、61B是靠置在定位座31上,而被證6LED燈接點253、254是設在電路基板250上,且系爭專利2是以正、負極導電件43、44經過缺槽孔71與正、負極腳61A、61B接觸,被證6則須以第一、二端子238、239跨過電路基板250側端以與LED燈接點253、254接觸,故其結構形式根本不同,作用方式也不一樣,且被證6並無系爭專利2定位座31元件之設計,已如前述,當然亦無其他上述系爭專利2由定位座31所衍生之穿孔32、供正、負極腳61A、61B靠置之技術特徵。系爭專利2之技術特徵並非其所屬技術特徵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技術所能輕易完成,故被證6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6既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自不足以證明依附其上並做進一步界定之第2、3、5項等附屬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不具進步性:(1)依系爭專利2說明書第10頁第11-17行所載及第5、7圖,可知系爭專利2散熱板70所開設之缺槽孔71並非僅開設一小孔洞而已,而是除了讓正、負極腳61A、61B可以顯露外,其可提供正、負極導電件43、44在不接觸到缺槽孔71之狀況下,而妥當的與正、負極腳61A、61B接觸導電,避免發生電力短路之狀況;惟依被證7第3圖可見其發光元件30係與下蓋20貼合,而下蓋20又與電路板60貼合,以及其導電元件50係穿設導孔22及導電孔61,導電元件50與導孔22及導電孔61間並無隔離設計,亦即被證7的發光元件30、下蓋20、電路板60、導電元件50都是相互導通的,並沒有系爭專利第2項申請範圍第6項進一步界定之正、負極導電件43、44不接觸缺槽孔71之技術特徵。(2)又被證6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是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不足以證明依附申請範圍第1項並做進一步界定之第4、6項附屬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被證8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不具進步性:依被證8第2圖所示,被證8揭露以軟質膠套26觸壓控制開關25使電傳導單元24觸動發光二極體231發光之技術特徵,其中並無任何同於系爭專利2設置缺槽孔71讓正、負極腳61A、61B顯露,及正、負極導電件43、44不接觸缺槽孔71之技術特徵,且如前說明,系爭專利2揭露之技術特徵係以正、負極導電件43、44穿過缺槽孔71而與正、負極腳61A、61B接觸導電,而被證8之導電方式與系爭專利2所述內容不同,又被證7亦未揭露該部分技術特徵,已如前述,故被證7、被證8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7、被證8、被證9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被證7、8組合未揭露等同於系爭專利2設置缺槽孔71讓正、負極腳61A、61B顯露,及正、負極導電件43、44不接觸缺槽孔71之技術特徵,已如前述,而被告所稱被證9揭露之「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技術,亦未揭露系爭專利2之前揭技術特徵,故被證7、被證8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8、被證10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6項不具進步性:依被證10第3圖可知,被證10燈座125的第一端子電極57是直插入支撐托架50內,並與第一導體39配合導通電力而發光,其中並無任何如同系爭專利2設置缺槽孔71讓正、負極腳61A、61B顯露,及正、負極導電件43、44不接觸缺槽孔71之技術特徵。而被證8亦未揭露該部分技術特徵,因而被證8、10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6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被證10之組合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被證8、9、10並無任何如同系爭專利2設置缺槽孔71讓正、負極腳61A、61B顯露,及正、負極導電件43、44不接觸缺槽孔71之技術特徵,無法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12、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或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不能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1)系爭專利3之專利範圍,參酌圖面及創作說明之記載,可知系爭專利3除具有:①燈具整體概為圓柱狀,特別於握持筒下緣呈現內凹弧線的造型;②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③尾端部多凹槽條紋的新穎特徵外,在主體輪廓型式上,參照六面視圖及立體圖顯示:①其燈頭部外徑由後端向前端呈漸縮狀,握持筒外徑由前端向後端漸縮;②握持筒外輪廓於上方及左、右側均呈圓弧線狀,③握持筒後端居中具有開孔,而左、右兩側為圓弧造型,使其外型呈現兩側向中間凹陷之型態。(2)反觀被證12之主體輪廓,就其專利說明書第二圖所示,其燈頭部外徑前後一致,握持筒雖具有前端向後端漸縮型態,惟其上方輪廓於前端係先呈一平直狀,於中段時方陡然斜切向後端漸縮;再觀被證12說明書第1圖,其握持筒上方係呈扁平狀,與左、右兩側之外輪廓整體觀來如同四方柱狀,而非圓柱狀,且握持筒在左右兩側轉向至後端處係呈直角狀轉折。(3)是以,被證12在燈頭部、握持筒之外周基本構形等主體輪廓上,與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設計並不相同,而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與系爭專利3相去更遠,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此外,就造型比例而論,被證3、4之燈頭部與握持筒之長寬比例,顯異於系爭專利3,系爭專利3與被證12、13、14相較,先天上已有主體輪廓與造型比例之差異,且被證12、13、14在燈頭部及握持筒之外表面上,各自存有相異之花紋設計,故在燈具主體輪廓、造型比例及外表面設計之歧異影響下,系爭專利3之新穎特徵及主體輪廓、造型比例,並非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2、13、14所能輕易思及,因此,系爭專利3應具有創造性。8、按專利權係採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之狀態,故該發明或創作所屬技術或技藝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自不得諉稱不知專利權之存在,抗辯其無過失。而智慧財產侵權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所應面臨之風險下,事業於從事生產、製造與銷售之際,較諸以往而言,事業實應負有更高之風險意識與注意義務,避免侵害他人之智慧財產權。因此,對於具有一般風險意識之事業而言,其從事生產、銷售行為之際,自應就其所實施之技術作最低限度的專利權查證,倘未查證者,即有過失。如經查證,仍為製造或銷售,則為故意。本件被告未經查證即為銷售系爭商品2,亦有過失。9、原告雖撤回系爭專利1之主張,惟僅系爭專利2、3之合理授權金額亦應有50萬元,故仍暫請求被告給付50萬元。(六)爰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為先前技術所揭露而應予撤銷:1、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95年8月1日公告,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96年4月20日),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包含一套筒21(即手持筒)、一燈座23、一強光型LED燈25(即發光體)、一導熱片26(即散熱板)及一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頭部套管277(即透光前蓋)前端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是以螺合之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導熱片26(即散熱板)具有一導片體260及由導片體260周緣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即發光體背面);電路基板250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由此可知導熱片對應於兩接點253、254,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電路基板250(即電路板)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即正、負極導電件)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其一是透過第一彈性件213、套筒21本身、第一端子238及接點253,另一則是經由第二彈性件234、第二端子239及接點254,所以即可使該燈泡251通電運作,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②被證6已揭露「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LED燈25);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LED燈25之兩接點253、254),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導熱板26);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導熱支片261的片數與電路基板250的邊數相等,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③被證6雖係將頭部套管277前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則是以螺合的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而導熱套管278後端是螺合於頭部套管277前端,藉由旋轉導熱套管278,使導熱套管278相對於頭部套管277前進或是後退,而調整透鏡275與LED燈25間的焦距。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左、右兩單元281、282分別為一半圓形圓柱片,兩者合併後形成一完整的圓柱,於兩單元281、282內側沿著下側緣具有一第一卡緣285、況著上側緣具有一第二卡緣286,左、右兩單元281、282合併後,第一卡緣285會卡制燈座23之第一卡槽230、第二卡緣286會卡制於聚光鏡27上的第二卡槽273;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聚光鏡27以第二卡槽273卡掣於保護殼體28之第二卡緣286),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LED燈經聚光鏡27之穿孔271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被證6在保護殼體28之兩單元281、282開設有供電路基板250(設有燈泡251)卡入定位的卡槽283,亦能達到LED燈25準確組裝於保護殼體28內之效果,故仍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結構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且本實施例的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該投光筒(保護殼體28)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穿孔271)裝設發光體(LED燈25),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穿孔271)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於95年8月1日公告,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3)被證7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6所揭露),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與被證7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專利圍第4項亦不具進步性。3、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2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該LED 係包含:一上蓋10(即相當於投光筒),係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11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即相當於聚光罩);一下蓋20,亦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兩側設有與上蓋10相對且軸心相同之穿孔21,另於下蓋20上設有至少兩導孔22。該上蓋10與下蓋20皆是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發光元件30所釋放出來的熱能,亦能快速的藉由金屬材料的良好散熱效果,故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發光元件30,設置於上蓋10與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間,並被容設於容置槽12內部,而凸設於透孔11,發光元件30底部設有兩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由發光元件30內部向外延伸而出,下蓋20所設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使兩導接層31由導孔22處顯露;如圖3所示,電路板60上對置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即正、負極腳),各有一導電元件50、彈性元件51及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俾使其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達成電性連結;則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可對發光元件30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元件30設在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心及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可直接位在折射區13光源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7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折射區13),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透孔11)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下蓋20);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 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係二段式請求項,其「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前言部份係屬先前技術,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電性連接,且該開關對應手電筒上按鍵之技術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參酌被證8即可輕易完成之發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  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上蓋10內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透孔11裝設發光元件30,發光元件30既被「容設」於容置槽12,對應導接層31(即相當於正、負極腳)於左右設有一靠置面,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兩導接層31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導孔22(即相當於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據以電路板60之兩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可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元件兩導接層31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導孔22)裝設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項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因此下蓋20(即散熱板)相對於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分別形成一導孔22(即缺槽孔),與上蓋10鎖固之電路板60(相當於控制座),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穿過導孔22與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接觸達到電性連結效果,該導孔22之孔形為圓形且分立,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不相接觸,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下蓋20)相對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4、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2006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揭露一種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3)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7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4)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5、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10係於93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一種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3所示,係設置在筒身21(即手持筒)前端筒內與乾電池31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筒身21前端之透光面蓋25加以鎖密,其包括一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及開關40及導體39、42(相當於控制座),在該頭部24內部前端設一反射器101(即聚光罩);且如圖4、6所示,使反射器101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上絕緣固持器48上,在該固持器48中心位置設有一孔106;此外,由該孔106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燈泡59(即發光體);該燈泡59在固持器48上伸展有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由該缺槽孔139處顯露。設置開關40之目的係為啟斷及閉合電池與燈泡59某一電極之電通路,本發明在本文中之其他態樣亦可搭配手電筒常用之他種開關;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由此可知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燈泡59(即發光元件)裝設在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而直接位在反射器101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達到免校正作用;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反射器101),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孔106)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燈泡59);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兩孔139),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③其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且使用電路板與切換開關仍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被證8之先前技術即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技術,故不具備進步性。此外,如圖3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至於系爭專利2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4所示在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後,燈泡59之電極57及58將自燈座125之下端及燈座器119穿出。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電極57及58係分別由接點55及83以摩擦方式(即相當於靠置面之功能)固定於定位,此一設計可使燈座125持續緊貼孔143之壁面,進而保持燈絲60相對於筒身21軸線之對準關係。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發光體(即燈泡59),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電極57及58),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第一接點55及第二接點83),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兩孔139),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被證10已揭露將發光體所伸展之正、負極腳利用摩擦方式分別固定於對應之容置處產生定位的作用,使得發光體得緊貼於壁面,並與正、負極導電件接觸,構成電性連結,進而保持發光體相對於筒身之對準關係(即準確對焦),因此,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先前技術可直接置換之等效技術。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一方面則可使電極57與58彼此絕緣;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因此,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此外,如圖3、11、12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相對發光體(即燈泡59)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孔139);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各自分立),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被證10分別形成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此外,系爭專利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且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被證10係於2004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已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如圖3所示,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已揭露如圖3所示及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之技術特徵。②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10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7、系爭專利2為智慧財產局作成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認定全部之申請專利範圍皆不具進步性,原告理應先證明系爭專利2確實具進步性,才能對被告主張權利。(二)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而應予撤銷:1、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1)被證12係於94年7月13日公告,被證13係於88年6月16日公告,被證14係於88年2月10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3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不具創作性之適格。(2)按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係以圖面所揭露之整體設計為準,結合圖說所指定之物品始得主張其權利,而依系爭專利3之圖面及圖說,可知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為:「燈具整體概為圓柱狀,特別於握持筒下緣呈現內凹弧線的造形」及「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尾端部多凹槽條紋」。(3)被證12說明書揭露一具防水充電的手電筒,如圖1、2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特別係於該手電筒主體10(即握持筒部份)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因此,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因此不具創作性。2、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鑑於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而不具創作性:(1)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並且如右視圖所示,其握持筒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2)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不具創作性。(三)原告應證明被告公司有侵害系爭專利權之故意或過失:1、按最高法院93年度臺上字第2292號判決意旨、司法院98年智慧財產法律座談會提案及研討結果民事訴訟類第13號多數見解,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其專利權而請求損害賠償,自應由原告就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其專利權,先盡舉證責任,如原告不能舉證,縱被告公司不能證明抗辯事實、或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訴。2、被告公司並非製造商,事先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任何專利技術,亦無任何故意或過失:(1)被告公司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對於各該商品所使用之技術為何?是否擁有專利?有無取得合法專利授權?是否涉及專利侵權等,不僅無從自外觀上判斷,且專利問題涉及高度技術性及專業性之判斷,即使逐一檢視商品,被告公司亦無從藉由檢視商品之方式,辨識或判斷各該商品是否侵害他人專利。(2)又M244248號專利公告說明書內容及圖式,均未提及手電筒內部構造,因此,與系爭專利2無涉;此外,圖式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式樣亦與系爭專利3相去甚遠,是被告前雖曾與原告就侵害M244248號專利請求賠償一事調解成立,然據此逕謂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實屬跳躍式推論或流於臆測。況且,按諸一般經驗法則,倘若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極為熟悉,要無可能不將系爭產品2併入調解內容,由此可知,被告對於系爭專利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之情事極其明顯。(3)此外,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共有858筆資料,其中494筆新型專利及320筆新式樣專利,而被告僅為資本額1000萬元之LED照明產品零售商,根本不可能期待被告能知悉所有手電筒專利。(4)綜上所述,被告公司事前既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專利技術,且事後接獲原告專利侵權之通知後,立即移除爭議網頁並停止販賣系爭產品,實難謂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之侵害行為可言。(四)原告應舉證證明已於系爭產品上依專利法第108、129條準用第79條規定,標示證書號數及申請案號:1、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系爭專利,應就其於系爭專利物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提出證明。2、原告並未提出具體證據證明其於專利侵權主張之通知時,已在所生產專利產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提出具體證據證明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五)關於系爭產品2之銷售資料:1、被告提出原告主張計算侵害期間起點(99年4月25日)迄今之系爭產品2銷售資料(被證15),可知系爭產品2之銷售數量為80個,每一個單價約為180.95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0.95×1.05=約190元)或約189.52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9.52×1.05=約199元),總計金額為約14,510.47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總計金額為1,4510.47×1.05=約15,236元)。2、事實上系爭產品2並非被告所製造,此亦為原告所不爭執。系爭產品2為中國廠商所製造並於中國販賣,迄今中國商品貿易網站「阿里巴巴」及「淘寶網」等網站仍販賣系爭產品2,被告亦係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後於臺灣地區轉賣。被告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之成本每個為30元人民幣,若以99年3月31日之匯率4.631計算,則購買成本為約139元。此外,被告之成本尚應包括中國至臺灣之運費,且系爭產品2尚包括夾持扣、電池、包裝等不在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範圍內之附件,亦應列為成本予以扣除,因此被告之成本應約為150元。全部80個系爭產品2之購買成本約12,000元(即150X80=12,000)。是以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所得利益為3,236元(即15,236-12,000=3,236),原告所得請求之損害賠償亦應以此數額為限。原告雖主張以合理權利金計算損害賠償數額,惟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及辦理民事訴訟應行注意事項第87條第2項規定,僅於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始得由法院審酌一切情形,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或於侵害智慧財產權之損害賠償事件時參考智慧財產權人於實施授權時可得收取之合理權利金數額核定之,然而本件並非上述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之情形。(六)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參、本院之判斷:一、兩造不爭執之事項:(見本院卷(二)第113、114頁)(一)原告為新型專利第M329137號「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即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3月21日至106年4月19日止(見原證3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2專利說明書影本)。(二)原告為新式樣專利第D124083號「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三)」(即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8月1日至108年4月19日止(見原證5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3專利圖說影本)(三)被告阿囉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之負責人為洪益勝(見原證9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影本)。(四)被告確有販賣G-32-2「1W三段LED單前燈」之產品(即系爭產品2)(見原證8網頁資料、原證10統一發票影本)。(五)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不否認。(六)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不否認。二、得心證之理由:(一)經查,被告就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及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既不爭執,已如前述,則原告就上開部分之主張,即堪採信,合先敘明。又兩造就系爭專利2、3有無應撤銷之原因,經協議簡化爭點為(1)被證6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被證8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 (4)被證7、被證8、被證9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8、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12、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8)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見本院卷(二)第114頁)爰分述如下:(二)系爭專利2部分: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共計6項,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本件原告係主張系爭產品2侵害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被告亦針對原告前開主張而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茲就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解析如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一所示):(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一種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主要改良在於,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並使聚光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6為中華民國95年8月1日公告之第M295221號新型專利「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公告日期為95年8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強光手電筒包含一套筒、一燈座、一LED燈及一保護殼體,該套筒內可容置至少一電池,該燈座一端組裝於套筒上、另一端則組裝該LED燈,該LED燈具有一用以輔助散熱並具有兩接點的電路基板,分別以一端子電性連接於電池兩極,保護殼體具有左、右兩單元,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及LED燈加以連結;其特徵在於在該電路基板與燈座間夾置有一導熱片並穿出保護殼體彎折向其周壁有複數導熱支片,於該電路基板及燈座外,套組有一導熱套管,使LED燈的高熱經由複數導熱支片、導熱套管傳送至套筒作快速散熱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二所示)。(2)被證7為中華民國95年9月21日公告之第M298068號新型專利「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公告日期為95年9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係一種與高功率LED有關之設計,尤指一種應用在電路板上且具有高功率之LED者;其主要包含有一上蓋、一下蓋、一發光元件、複數固定元件以及複數導電元件,其中發光元件係設置於上蓋與下蓋間,而透過固定元件將上蓋與下蓋固定於電路板上,並透過導電元件將發光元件與電路板進行電路連結,使整體LED得以於電路板上進行拆解,除可便於組立外,亦當發光元件失效或更換不同顏色LED時,得以快速更換發光元件,而無須進行整組LED之更換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三所示)。(3)被證8為中華民國95年12月21日公告之第M303320號新型專利「小型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2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包括一供電池(3)容置的中空殼體(21)、一發光單元(23)、一電傳導單元(24)、及一控制開關(25),其特徵在於中空殼體(21)的第二端部(212)由一端蓋(27)封閉,端蓋(27)內容置軟質膠套(26),且軟質膠套(26)內容置控制開關(25),前述端蓋(27)中央具有穿孔(271)以容軟質膠套(26)的中央弧凸觸塊(261)外露出來,且端蓋(27)內壁具有內螺牙(272)與上述第二端部(212)外緣設置的外螺牙(213)相互螺合,進而使第二端部(212)與端蓋(27)之間有防滲的軟質膠套(26)介入(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四所示)。(4)被證9為中華民國95年11月1日公告之第I265256號發明專利「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1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是包括有一管體,設有一切換開關,其內部具有一第一架設空間,於該第一架設空間內容置有至少一個的電池;一燈罩,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其內部具有一第二架設空間;一封閉座,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二端,並具有一彈性元件向著該第一架設空間用以頂推於電池並電性連接於一極,該彈性元件並與該封閉座電性連接;及一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是裝設於燈罩內部第二架設空間內,且包括有一散熱座、一高功率發光組及一反射罩,其中該高功率發光組受該切換開關控制可電性連接於電池另一極,該散熱座於燈罩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定位時是與管體接觸作電性連接並可作大面積的散熱,確保手電筒作強光型投射使用的安全及延長其使用壽命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五所示)。(5)被證10為中華民國99年8月16日公開之第200415329號發明專利「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公開日期為93年8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元件組包括一燈泡及一燈座;該燈泡具有一對電極、及一延伸於該等電極間之燈絲。該燈座可容納該燈泡之電極。在將該燈泡固定於該燈座後,該等電極將穿過該燈座,該燈泡將鄰近該燈座,且該燈泡之燈絲將對準一貫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該燈座之構造可安放在一燈座容器上所設之一孔中,俾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與該反射器之主軸成一直線,該燈座容器之安裝位置係鄰近該反射器(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六所示)。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6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而依被證6圖1與說明書第9頁第3~5行所示,其係利用左、右兩單元(281、282),以左右夾制之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固定,雖其結構不同於系爭專利2將聚光罩組設於定位座上,再利用定位座定位該發光體於中心位置之穿孔上,且該發光體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惟由被證6藉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而該LED燈(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可知被證6可利用聚光鏡之中心孔達成系爭專利2定位座將該發光體定位於中心之功效;又被證6之電路板係LED燈本身固設之電路板,雖結構與系爭專利2控制座上之電路板不同(該LED未直接固設於電路板上),惟電路板之功用係做為LED與電池間電性連接,被證6既已揭示電路板,兩者所達成之目的及功效相同,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完成。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查被證6已揭示聚光鏡中間穿孔形成,相當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做為結合燈座之LED之用,可使LED與聚光鏡準確定位,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是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查被證6已揭示LED燈(25)下設導熱片(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該LED燈之「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由此可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達成簡易構成電性連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已如前述,由於被證6之導接帽(34)與套管(33)因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因此被證6之正、負導線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達成避免電性短路,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欲達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據此,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6、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由被證7第1圖及第3圖可知,其上蓋(10)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定位座、定位座中心位置穿孔、聚光罩」,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之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據此,被證6組合被證7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4、5項不具進步性,惟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7、被證8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7之上蓋(10)具有斜面(10)與透孔(11),可形成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光罩;被證7之上蓋(10)亦具有容置槽(12),可以容置發光元件(30),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定位座,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上蓋所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此外,被證7之「發光元件(30)、金屬之下蓋(20)、電路板(60)」亦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體、散熱板、電路板」,故被證7已實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欲達到準確對焦之發明功效「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而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實質差異僅在於被證7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設置於投光筒內具有切換開關之切換開關。惟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已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故手電筒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將被證8所揭露之按壓式開關設置應用於被證7,所以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之上蓋(10)揭露有容置槽(12),第2圖揭露有圓形之發光元件(30),第3圖則揭露該發光元件(30)可以密合套設於該上蓋(10)之容置槽(12)內,故被證7之容置槽(1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而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上蓋(10)容置槽(12)並未揭露具有可供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之一靠置面,且依據被證7圖式第2圖,其揭露該發光元件(30)為圓形,其導揭層(31)並未「伸展」出該發光元件(30)之圓形本體,故被證7事實上並未實質揭露其如何確保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可確實被定位並與導電元件(50),或第二彈性元件(51)正確電性連接。此外,被證8亦無相關技術特徵之揭露,故被證7與被證8皆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附加揭示之靠置面之相關技術特徵,是以,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已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其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揭露其金屬下蓋(20)具有可供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穿過組設之導孔(22),就具有手電筒領域之通常知識者而言,該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與金屬下蓋(20)之導孔(22)間必然為非電性接觸,否則將因電性短路致使手電筒無法正常操作,而為避免其間之電性接觸,無非以加大導孔(22)之孔徑、孔形或施加絕緣套於兩者之間,此皆為一般普遍採用之技術手段,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附加揭示之「缺槽孔」,至於「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則為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顯能輕易思及。又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依據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而被證9亦揭露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亦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8、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查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來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僅係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不同。是被證8組合被證10並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技術特徵,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所有之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8、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8、被證9、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而依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僅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之技術特徵不同。是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仍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發光體、散熱板與電路板間之聯結關係,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三)系爭專利3部分:1、系爭專利3之物品用途為一種裝設在自行車上,當照明及警示使用之自行車燈具,尤指可輕易的在自行車上安裝,並能快速從自行車上拆下當手電筒使用的照明警示兩用燈。其創作之特點在於燈體的握持筒身,在下緣內凹弧線的造形上,搭配尾端部多凹槽條紋,使整體呈現立體層次美感,而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更是與握持筒的形體產生線條相互輝映感受,完全擺脫傳統單調造形的窠臼,予人全新流暢印象;是依據系爭專利3創作說明與圖面可知,系爭專利3所揭露之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燈體之握持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尾端部則具有多凹槽條紋,燈頭部則具有多橫槽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七所示)。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3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12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200420066855.6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具防水充電裝置的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4年7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主要包括一手電筒主體,並以一按鍵部控制照明部,該照明部由充電部提供電源,且該手電筒具防水功能,可固定於自行車上提供照明(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八所示)。(2)被證13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01641.8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8年6月16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九所示)。(3)被證14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15090.4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斜式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6年11月25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十所示)。3、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2第1、2圖可知,其手電筒主體(10)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造形;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左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右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由被證12說明書第一圖可知,其握持筒上方係成扁平狀,與左、右兩側之外輪廓整體觀之如同四方柱狀,而非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故被證12在燈頭部、握持筒之外周基本構形等主體輪廓上,與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設計並不相同,而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相去更遠,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4、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右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至於其筒身則係整體小於其燈頭部,而非僅於其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左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明顯與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不同,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被證13組合被證14尚未能揭露系爭專利3之主要設計特徵,且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為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四)綜上所述,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而被告辯稱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部分雖不可採,惟原告主張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有過失或有推定之過失云云(見本院卷第118頁),既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開情詞置辯,爰就此析述如下:1、按專利權受侵害時,專利權人得請求損害賠償,並得請求排除其侵害,有侵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專利法第129條、108條準用同法第84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開條文雖未規定對專利權受侵害請求損害賠償之主觀要件,惟基於專利侵害亦屬侵權行為之一環,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係為填補權利人因侵權行為所生財產上或非財產上之損害,在調和個人自由及社會安全之基本價值下,係採過失責任主義為原則,亦即以加害人有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為其成立要件,若其行為並無故意或過失,即無賠償可言。是在現行專利法未明文排除原則之適用下,加害人須有故意或過失,專利權人始得對其請求損害賠償。又所謂過失係指能預見或避免損害之發生而未注意,致使損害發生;至所謂能預見或避免之程度,即行為人之注意義務,則因具體事件之不同而有高低之別,通常係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程度為衡酌基準,在專利侵權事件,法律雖無明文規定,惟製造商或競爭同業與單純之零售商,對能否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注意程度,必不相同,應就個案事實,視兩造個別之營業項目、範圍等情形判斷被告有無注意義務之違反,即有無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過失。(1)經查,被告辯稱其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且其販售之商品高達476種等語,為原告所不爭執,並有原告所提被告商品網頁資料在卷可稽(見原證8),堪可採信;又被告辯稱手電筒為日常生活用品,系爭產品2售價亦非高,且經其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亦多達858筆資料,其中新型專利為494筆,新式樣專利為320筆一節,亦有被告所提中華民國檢索系統檢索資料附卷可佐(見被證19),被告既非系爭產品2之製造商,自不能僅以系爭專利3已經公告,即認被告就系爭產品2之零售販賣有注意義務違反之過失,是原告主張專利權係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之狀態,被告未經查證即銷售系爭產品2為有過失云云,尚難憑採。(2)又原告以被告曾因侵害原告另一新型第M244248號「圓管夾鎖扣結構改良」專利而與原告成立調解,主張被告對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云云,固據其提出被告不爭執之調解筆錄為證(見原證7),惟前開新型專利之說明書及圖示,均未提及手電筒之內部構造,而與系爭專利2無涉,其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亦與系爭專利3不同,自不能以兩造間就其他專利之調解事件,逕認被告知悉本件系爭專利之存在而仍販售系爭產品2,是原告之上開主張亦不足採。2、次按民法第184條第2項固規定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損害賠償責任。然所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係指行為義務之違反,雖其法律之定義包括法律或其他法律授權制定之行政命令等,惟其重點在於該特定之法律必須具有個別保護性質,即係保護個人或單一特定之人範圍內,且其法律用語應為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是以不能僅以專利權之本質或其立法目的,即認違反專利法即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否則在現代社會中,所有法律規範幾乎均係保護他人之法律,如此將造成侵權行為過失體系之空洞化。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關於專利權權利範圍之規定,其用語並非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即非為保護個別特定法益之規定,故非屬民法第184條第2項所謂保護他人之法律。原告既未具體舉出被告所為係違反何具有個別保護性質之特定法條,則其逕以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為民法第184條第2項保護他人之法律,主張被告未經同意販賣系爭產品2,可推定有過失云云,亦無足採。(五)綜上所述,系爭產品2雖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既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已如前述,而系爭產品2雖亦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惟原告未能證明被告能預見或避免系爭專利3侵權損害之發生,仍未盡其應盡之注意義務致發生損害,自亦不能向被告請求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如訴之聲明所示之損害賠償,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六)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駁回之。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公平交易法損害賠償等
一、原告成立於民國96年,加拿大商.吉爾登活躍服裝公司(GildanActivewearInc.,以下簡稱吉爾登公司,品牌名稱為Gildan)於98年起將其名下Gildan品牌服飾之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之總經銷授權予原告,並得基於銷售Gildan品牌服飾之目的,使用Gildan在我國註冊第01249988號及第01732489號商標圖樣,及商品圖片與商品說明等著作物,此有經濟部公司登記資料、Gildan經銷商授權證書及Gildan商標公告資料可稽。根據吉爾登公司經銷商授權證書記載及服飾領標,原告為Gildan品牌服飾在台灣地區唯一經銷及銷售之總代理。
(一)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為先前技術所揭露而應予撤銷:1、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95年8月1日公告,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96年4月20日),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包含一套筒21(即手持筒)、一燈座23、一強光型LED燈25(即發光體)、一導熱片26(即散熱板)及一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頭部套管277(即透光前蓋)前端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是以螺合之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導熱片26(即散熱板)具有一導片體260及由導片體260周緣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即發光體背面);電路基板250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由此可知導熱片對應於兩接點253、254,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電路基板250(即電路板)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即正、負極導電件)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其一是透過第一彈性件213、套筒21本身、第一端子238及接點253,另一則是經由第二彈性件234、第二端子239及接點254,所以即可使該燈泡251通電運作,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②被證6已揭露「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LED燈25);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LED燈25之兩接點253、254),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導熱板26);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導熱支片261的片數與電路基板250的邊數相等,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③被證6雖係將頭部套管277前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則是以螺合的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而導熱套管278後端是螺合於頭部套管277前端,藉由旋轉導熱套管278,使導熱套管278相對於頭部套管277前進或是後退,而調整透鏡275與LED燈25間的焦距。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左、右兩單元281、282分別為一半圓形圓柱片,兩者合併後形成一完整的圓柱,於兩單元281、282內側沿著下側緣具有一第一卡緣285、況著上側緣具有一第二卡緣286,左、右兩單元281、282合併後,第一卡緣285會卡制燈座23之第一卡槽230、第二卡緣286會卡制於聚光鏡27上的第二卡槽273;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聚光鏡27以第二卡槽273卡掣於保護殼體28之第二卡緣286),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LED燈經聚光鏡27之穿孔271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被證6在保護殼體28之兩單元281、282開設有供電路基板250(設有燈泡251)卡入定位的卡槽283,亦能達到LED燈25準確組裝於保護殼體28內之效果,故仍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結構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且本實施例的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該投光筒(保護殼體28)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穿孔271)裝設發光體(LED燈25),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穿孔271)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於95年8月1日公告,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3)被證7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6所揭露),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與被證7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專利圍第4項亦不具進步性。3、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2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該LED 係包含:一上蓋10(即相當於投光筒),係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11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即相當於聚光罩);一下蓋20,亦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兩側設有與上蓋10相對且軸心相同之穿孔21,另於下蓋20上設有至少兩導孔22。該上蓋10與下蓋20皆是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發光元件30所釋放出來的熱能,亦能快速的藉由金屬材料的良好散熱效果,故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發光元件30,設置於上蓋10與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間,並被容設於容置槽12內部,而凸設於透孔11,發光元件30底部設有兩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由發光元件30內部向外延伸而出,下蓋20所設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使兩導接層31由導孔22處顯露;如圖3所示,電路板60上對置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即正、負極腳),各有一導電元件50、彈性元件51及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俾使其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達成電性連結;則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可對發光元件30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元件30設在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心及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可直接位在折射區13光源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7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折射區13),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透孔11)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下蓋20);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 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係二段式請求項,其「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前言部份係屬先前技術,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電性連接,且該開關對應手電筒上按鍵之技術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參酌被證8即可輕易完成之發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  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上蓋10內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透孔11裝設發光元件30,發光元件30既被「容設」於容置槽12,對應導接層31(即相當於正、負極腳)於左右設有一靠置面,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兩導接層31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導孔22(即相當於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據以電路板60之兩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可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元件兩導接層31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導孔22)裝設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項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因此下蓋20(即散熱板)相對於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分別形成一導孔22(即缺槽孔),與上蓋10鎖固之電路板60(相當於控制座),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穿過導孔22與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接觸達到電性連結效果,該導孔22之孔形為圓形且分立,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不相接觸,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下蓋20)相對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4、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2006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揭露一種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3)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7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4)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5、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10係於93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一種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3所示,係設置在筒身21(即手持筒)前端筒內與乾電池31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筒身21前端之透光面蓋25加以鎖密,其包括一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及開關40及導體39、42(相當於控制座),在該頭部24內部前端設一反射器101(即聚光罩);且如圖4、6所示,使反射器101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上絕緣固持器48上,在該固持器48中心位置設有一孔106;此外,由該孔106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燈泡59(即發光體);該燈泡59在固持器48上伸展有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由該缺槽孔139處顯露。設置開關40之目的係為啟斷及閉合電池與燈泡59某一電極之電通路,本發明在本文中之其他態樣亦可搭配手電筒常用之他種開關;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由此可知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燈泡59(即發光元件)裝設在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而直接位在反射器101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達到免校正作用;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反射器101),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孔106)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燈泡59);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兩孔139),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③其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且使用電路板與切換開關仍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被證8之先前技術即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技術,故不具備進步性。此外,如圖3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至於系爭專利2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4所示在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後,燈泡59之電極57及58將自燈座125之下端及燈座器119穿出。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電極57及58係分別由接點55及83以摩擦方式(即相當於靠置面之功能)固定於定位,此一設計可使燈座125持續緊貼孔143之壁面,進而保持燈絲60相對於筒身21軸線之對準關係。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發光體(即燈泡59),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電極57及58),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第一接點55及第二接點83),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兩孔139),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被證10已揭露將發光體所伸展之正、負極腳利用摩擦方式分別固定於對應之容置處產生定位的作用,使得發光體得緊貼於壁面,並與正、負極導電件接觸,構成電性連結,進而保持發光體相對於筒身之對準關係(即準確對焦),因此,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先前技術可直接置換之等效技術。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一方面則可使電極57與58彼此絕緣;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因此,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此外,如圖3、11、12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相對發光體(即燈泡59)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孔139);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各自分立),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被證10分別形成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此外,系爭專利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且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被證10係於2004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已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如圖3所示,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已揭露如圖3所示及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之技術特徵。②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10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7、系爭專利2為智慧財產局作成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認定全部之申請專利範圍皆不具進步性,原告理應先證明系爭專利2確實具進步性,才能對被告主張權利。(二)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而應予撤銷:1、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1)被證12係於94年7月13日公告,被證13係於88年6月16日公告,被證14係於88年2月10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3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不具創作性之適格。(2)按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係以圖面所揭露之整體設計為準,結合圖說所指定之物品始得主張其權利,而依系爭專利3之圖面及圖說,可知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為:「燈具整體概為圓柱狀,特別於握持筒下緣呈現內凹弧線的造形」及「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尾端部多凹槽條紋」。(3)被證12說明書揭露一具防水充電的手電筒,如圖1、2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特別係於該手電筒主體10(即握持筒部份)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因此,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因此不具創作性。2、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鑑於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而不具創作性:(1)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並且如右視圖所示,其握持筒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2)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不具創作性。(三)原告應證明被告公司有侵害系爭專利權之故意或過失:1、按最高法院93年度臺上字第2292號判決意旨、司法院98年智慧財產法律座談會提案及研討結果民事訴訟類第13號多數見解,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其專利權而請求損害賠償,自應由原告就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其專利權,先盡舉證責任,如原告不能舉證,縱被告公司不能證明抗辯事實、或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訴。2、被告公司並非製造商,事先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任何專利技術,亦無任何故意或過失:(1)被告公司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對於各該商品所使用之技術為何?是否擁有專利?有無取得合法專利授權?是否涉及專利侵權等,不僅無從自外觀上判斷,且專利問題涉及高度技術性及專業性之判斷,即使逐一檢視商品,被告公司亦無從藉由檢視商品之方式,辨識或判斷各該商品是否侵害他人專利。(2)又M244248號專利公告說明書內容及圖式,均未提及手電筒內部構造,因此,與系爭專利2無涉;此外,圖式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式樣亦與系爭專利3相去甚遠,是被告前雖曾與原告就侵害M244248號專利請求賠償一事調解成立,然據此逕謂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實屬跳躍式推論或流於臆測。況且,按諸一般經驗法則,倘若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極為熟悉,要無可能不將系爭產品2併入調解內容,由此可知,被告對於系爭專利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之情事極其明顯。(3)此外,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共有858筆資料,其中494筆新型專利及320筆新式樣專利,而被告僅為資本額1000萬元之LED照明產品零售商,根本不可能期待被告能知悉所有手電筒專利。(4)綜上所述,被告公司事前既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專利技術,且事後接獲原告專利侵權之通知後,立即移除爭議網頁並停止販賣系爭產品,實難謂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之侵害行為可言。(四)原告應舉證證明已於系爭產品上依專利法第108、129條準用第79條規定,標示證書號數及申請案號:1、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系爭專利,應就其於系爭專利物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提出證明。2、原告並未提出具體證據證明其於專利侵權主張之通知時,已在所生產專利產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提出具體證據證明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五)關於系爭產品2之銷售資料:1、被告提出原告主張計算侵害期間起點(99年4月25日)迄今之系爭產品2銷售資料(被證15),可知系爭產品2之銷售數量為80個,每一個單價約為180.95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0.95×1.05=約190元)或約189.52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9.52×1.05=約199元),總計金額為約14,510.47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總計金額為1,4510.47×1.05=約15,236元)。2、事實上系爭產品2並非被告所製造,此亦為原告所不爭執。系爭產品2為中國廠商所製造並於中國販賣,迄今中國商品貿易網站「阿里巴巴」及「淘寶網」等網站仍販賣系爭產品2,被告亦係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後於臺灣地區轉賣。被告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之成本每個為30元人民幣,若以99年3月31日之匯率4.631計算,則購買成本為約139元。此外,被告之成本尚應包括中國至臺灣之運費,且系爭產品2尚包括夾持扣、電池、包裝等不在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範圍內之附件,亦應列為成本予以扣除,因此被告之成本應約為150元。全部80個系爭產品2之購買成本約12,000元(即150X80=12,000)。是以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所得利益為3,236元(即15,236-12,000=3,236),原告所得請求之損害賠償亦應以此數額為限。原告雖主張以合理權利金計算損害賠償數額,惟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及辦理民事訴訟應行注意事項第87條第2項規定,僅於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始得由法院審酌一切情形,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或於侵害智慧財產權之損害賠償事件時參考智慧財產權人於實施授權時可得收取之合理權利金數額核定之,然而本件並非上述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之情形。(六)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參、本院之判斷:一、兩造不爭執之事項:(見本院卷(二)第113、114頁)(一)原告為新型專利第M329137號「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即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3月21日至106年4月19日止(見原證3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2專利說明書影本)。(二)原告為新式樣專利第D124083號「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三)」(即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8月1日至108年4月19日止(見原證5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3專利圖說影本)(三)被告阿囉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之負責人為洪益勝(見原證9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影本)。(四)被告確有販賣G-32-2「1W三段LED單前燈」之產品(即系爭產品2)(見原證8網頁資料、原證10統一發票影本)。(五)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不否認。(六)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不否認。二、得心證之理由:(一)經查,被告就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及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既不爭執,已如前述,則原告就上開部分之主張,即堪採信,合先敘明。又兩造就系爭專利2、3有無應撤銷之原因,經協議簡化爭點為(1)被證6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被證8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 (4)被證7、被證8、被證9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8、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12、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8)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見本院卷(二)第114頁)爰分述如下:(二)系爭專利2部分: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共計6項,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本件原告係主張系爭產品2侵害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被告亦針對原告前開主張而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茲就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解析如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一所示):(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一種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主要改良在於,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並使聚光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6為中華民國95年8月1日公告之第M295221號新型專利「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公告日期為95年8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強光手電筒包含一套筒、一燈座、一LED燈及一保護殼體,該套筒內可容置至少一電池,該燈座一端組裝於套筒上、另一端則組裝該LED燈,該LED燈具有一用以輔助散熱並具有兩接點的電路基板,分別以一端子電性連接於電池兩極,保護殼體具有左、右兩單元,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及LED燈加以連結;其特徵在於在該電路基板與燈座間夾置有一導熱片並穿出保護殼體彎折向其周壁有複數導熱支片,於該電路基板及燈座外,套組有一導熱套管,使LED燈的高熱經由複數導熱支片、導熱套管傳送至套筒作快速散熱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二所示)。(2)被證7為中華民國95年9月21日公告之第M298068號新型專利「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公告日期為95年9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係一種與高功率LED有關之設計,尤指一種應用在電路板上且具有高功率之LED者;其主要包含有一上蓋、一下蓋、一發光元件、複數固定元件以及複數導電元件,其中發光元件係設置於上蓋與下蓋間,而透過固定元件將上蓋與下蓋固定於電路板上,並透過導電元件將發光元件與電路板進行電路連結,使整體LED得以於電路板上進行拆解,除可便於組立外,亦當發光元件失效或更換不同顏色LED時,得以快速更換發光元件,而無須進行整組LED之更換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三所示)。(3)被證8為中華民國95年12月21日公告之第M303320號新型專利「小型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2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包括一供電池(3)容置的中空殼體(21)、一發光單元(23)、一電傳導單元(24)、及一控制開關(25),其特徵在於中空殼體(21)的第二端部(212)由一端蓋(27)封閉,端蓋(27)內容置軟質膠套(26),且軟質膠套(26)內容置控制開關(25),前述端蓋(27)中央具有穿孔(271)以容軟質膠套(26)的中央弧凸觸塊(261)外露出來,且端蓋(27)內壁具有內螺牙(272)與上述第二端部(212)外緣設置的外螺牙(213)相互螺合,進而使第二端部(212)與端蓋(27)之間有防滲的軟質膠套(26)介入(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四所示)。(4)被證9為中華民國95年11月1日公告之第I265256號發明專利「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1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是包括有一管體,設有一切換開關,其內部具有一第一架設空間,於該第一架設空間內容置有至少一個的電池;一燈罩,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其內部具有一第二架設空間;一封閉座,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二端,並具有一彈性元件向著該第一架設空間用以頂推於電池並電性連接於一極,該彈性元件並與該封閉座電性連接;及一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是裝設於燈罩內部第二架設空間內,且包括有一散熱座、一高功率發光組及一反射罩,其中該高功率發光組受該切換開關控制可電性連接於電池另一極,該散熱座於燈罩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定位時是與管體接觸作電性連接並可作大面積的散熱,確保手電筒作強光型投射使用的安全及延長其使用壽命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五所示)。(5)被證10為中華民國99年8月16日公開之第200415329號發明專利「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公開日期為93年8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元件組包括一燈泡及一燈座;該燈泡具有一對電極、及一延伸於該等電極間之燈絲。該燈座可容納該燈泡之電極。在將該燈泡固定於該燈座後,該等電極將穿過該燈座,該燈泡將鄰近該燈座,且該燈泡之燈絲將對準一貫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該燈座之構造可安放在一燈座容器上所設之一孔中,俾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與該反射器之主軸成一直線,該燈座容器之安裝位置係鄰近該反射器(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六所示)。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6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而依被證6圖1與說明書第9頁第3~5行所示,其係利用左、右兩單元(281、282),以左右夾制之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固定,雖其結構不同於系爭專利2將聚光罩組設於定位座上,再利用定位座定位該發光體於中心位置之穿孔上,且該發光體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惟由被證6藉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而該LED燈(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可知被證6可利用聚光鏡之中心孔達成系爭專利2定位座將該發光體定位於中心之功效;又被證6之電路板係LED燈本身固設之電路板,雖結構與系爭專利2控制座上之電路板不同(該LED未直接固設於電路板上),惟電路板之功用係做為LED與電池間電性連接,被證6既已揭示電路板,兩者所達成之目的及功效相同,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完成。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查被證6已揭示聚光鏡中間穿孔形成,相當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做為結合燈座之LED之用,可使LED與聚光鏡準確定位,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是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查被證6已揭示LED燈(25)下設導熱片(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該LED燈之「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由此可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達成簡易構成電性連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已如前述,由於被證6之導接帽(34)與套管(33)因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因此被證6之正、負導線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達成避免電性短路,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欲達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據此,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6、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由被證7第1圖及第3圖可知,其上蓋(10)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定位座、定位座中心位置穿孔、聚光罩」,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之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據此,被證6組合被證7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4、5項不具進步性,惟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7、被證8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7之上蓋(10)具有斜面(10)與透孔(11),可形成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光罩;被證7之上蓋(10)亦具有容置槽(12),可以容置發光元件(30),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定位座,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上蓋所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此外,被證7之「發光元件(30)、金屬之下蓋(20)、電路板(60)」亦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體、散熱板、電路板」,故被證7已實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欲達到準確對焦之發明功效「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而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實質差異僅在於被證7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設置於投光筒內具有切換開關之切換開關。惟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已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故手電筒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將被證8所揭露之按壓式開關設置應用於被證7,所以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之上蓋(10)揭露有容置槽(12),第2圖揭露有圓形之發光元件(30),第3圖則揭露該發光元件(30)可以密合套設於該上蓋(10)之容置槽(12)內,故被證7之容置槽(1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而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上蓋(10)容置槽(12)並未揭露具有可供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之一靠置面,且依據被證7圖式第2圖,其揭露該發光元件(30)為圓形,其導揭層(31)並未「伸展」出該發光元件(30)之圓形本體,故被證7事實上並未實質揭露其如何確保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可確實被定位並與導電元件(50),或第二彈性元件(51)正確電性連接。此外,被證8亦無相關技術特徵之揭露,故被證7與被證8皆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附加揭示之靠置面之相關技術特徵,是以,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已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其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揭露其金屬下蓋(20)具有可供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穿過組設之導孔(22),就具有手電筒領域之通常知識者而言,該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與金屬下蓋(20)之導孔(22)間必然為非電性接觸,否則將因電性短路致使手電筒無法正常操作,而為避免其間之電性接觸,無非以加大導孔(22)之孔徑、孔形或施加絕緣套於兩者之間,此皆為一般普遍採用之技術手段,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附加揭示之「缺槽孔」,至於「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則為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顯能輕易思及。又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依據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而被證9亦揭露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亦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8、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查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來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僅係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不同。是被證8組合被證10並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技術特徵,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所有之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8、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8、被證9、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而依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僅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之技術特徵不同。是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仍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發光體、散熱板與電路板間之聯結關係,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三)系爭專利3部分:1、系爭專利3之物品用途為一種裝設在自行車上,當照明及警示使用之自行車燈具,尤指可輕易的在自行車上安裝,並能快速從自行車上拆下當手電筒使用的照明警示兩用燈。其創作之特點在於燈體的握持筒身,在下緣內凹弧線的造形上,搭配尾端部多凹槽條紋,使整體呈現立體層次美感,而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更是與握持筒的形體產生線條相互輝映感受,完全擺脫傳統單調造形的窠臼,予人全新流暢印象;是依據系爭專利3創作說明與圖面可知,系爭專利3所揭露之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燈體之握持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尾端部則具有多凹槽條紋,燈頭部則具有多橫槽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七所示)。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3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12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200420066855.6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具防水充電裝置的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4年7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主要包括一手電筒主體,並以一按鍵部控制照明部,該照明部由充電部提供電源,且該手電筒具防水功能,可固定於自行車上提供照明(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八所示)。(2)被證13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01641.8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8年6月16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九所示)。(3)被證14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15090.4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斜式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6年11月25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十所示)。3、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2第1、2圖可知,其手電筒主體(10)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造形;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左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右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由被證12說明書第一圖可知,其握持筒上方係成扁平狀,與左、右兩側之外輪廓整體觀之如同四方柱狀,而非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故被證12在燈頭部、握持筒之外周基本構形等主體輪廓上,與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設計並不相同,而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相去更遠,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4、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右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至於其筒身則係整體小於其燈頭部,而非僅於其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左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明顯與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不同,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被證13組合被證14尚未能揭露系爭專利3之主要設計特徵,且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為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四)綜上所述,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而被告辯稱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部分雖不可採,惟原告主張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有過失或有推定之過失云云(見本院卷第118頁),既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開情詞置辯,爰就此析述如下:1、按專利權受侵害時,專利權人得請求損害賠償,並得請求排除其侵害,有侵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專利法第129條、108條準用同法第84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開條文雖未規定對專利權受侵害請求損害賠償之主觀要件,惟基於專利侵害亦屬侵權行為之一環,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係為填補權利人因侵權行為所生財產上或非財產上之損害,在調和個人自由及社會安全之基本價值下,係採過失責任主義為原則,亦即以加害人有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為其成立要件,若其行為並無故意或過失,即無賠償可言。是在現行專利法未明文排除原則之適用下,加害人須有故意或過失,專利權人始得對其請求損害賠償。又所謂過失係指能預見或避免損害之發生而未注意,致使損害發生;至所謂能預見或避免之程度,即行為人之注意義務,則因具體事件之不同而有高低之別,通常係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程度為衡酌基準,在專利侵權事件,法律雖無明文規定,惟製造商或競爭同業與單純之零售商,對能否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注意程度,必不相同,應就個案事實,視兩造個別之營業項目、範圍等情形判斷被告有無注意義務之違反,即有無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過失。(1)經查,被告辯稱其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且其販售之商品高達476種等語,為原告所不爭執,並有原告所提被告商品網頁資料在卷可稽(見原證8),堪可採信;又被告辯稱手電筒為日常生活用品,系爭產品2售價亦非高,且經其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亦多達858筆資料,其中新型專利為494筆,新式樣專利為320筆一節,亦有被告所提中華民國檢索系統檢索資料附卷可佐(見被證19),被告既非系爭產品2之製造商,自不能僅以系爭專利3已經公告,即認被告就系爭產品2之零售販賣有注意義務違反之過失,是原告主張專利權係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之狀態,被告未經查證即銷售系爭產品2為有過失云云,尚難憑採。(2)又原告以被告曾因侵害原告另一新型第M244248號「圓管夾鎖扣結構改良」專利而與原告成立調解,主張被告對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云云,固據其提出被告不爭執之調解筆錄為證(見原證7),惟前開新型專利之說明書及圖示,均未提及手電筒之內部構造,而與系爭專利2無涉,其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亦與系爭專利3不同,自不能以兩造間就其他專利之調解事件,逕認被告知悉本件系爭專利之存在而仍販售系爭產品2,是原告之上開主張亦不足採。2、次按民法第184條第2項固規定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損害賠償責任。然所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係指行為義務之違反,雖其法律之定義包括法律或其他法律授權制定之行政命令等,惟其重點在於該特定之法律必須具有個別保護性質,即係保護個人或單一特定之人範圍內,且其法律用語應為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是以不能僅以專利權之本質或其立法目的,即認違反專利法即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否則在現代社會中,所有法律規範幾乎均係保護他人之法律,如此將造成侵權行為過失體系之空洞化。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關於專利權權利範圍之規定,其用語並非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即非為保護個別特定法益之規定,故非屬民法第184條第2項所謂保護他人之法律。原告既未具體舉出被告所為係違反何具有個別保護性質之特定法條,則其逕以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為民法第184條第2項保護他人之法律,主張被告未經同意販賣系爭產品2,可推定有過失云云,亦無足採。(五)綜上所述,系爭產品2雖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既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已如前述,而系爭產品2雖亦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惟原告未能證明被告能預見或避免系爭專利3侵權損害之發生,仍未盡其應盡之注意義務致發生損害,自亦不能向被告請求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如訴之聲明所示之損害賠償,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六)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駁回之。
[ { "issueRef": "23",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8",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1 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1 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4",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5",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29",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0",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1",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31 2", "lawName": "公平交易法" }, { "issueRef": "9", "lawName": "商品標示法" }, { "issueRef": "9 1 2", "lawName": "商品標示法" }, { "issueRef": "1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0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商標權移轉登記
(一)被告蘇愛珠(更名前為蘇珍琳)於民國103年3月間因需要資金,遂與原告達成頂讓東方麗緻婚禮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麗緻公司)之合意,並授權原告使用註冊第140593、140594號商標(以下分稱第593、594號商標)。詎料,被告竟與訴外人蘿亞結婚精品有限公司(下稱蘿亞公司)另有爭訟,被告與蘿亞公司於104年6月18日成立和解,將第593、594號商標移轉登記予蘿亞公司。蘿亞公司取得前揭商標權後,對原告提起違反商標權之自訴,使原告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5年度自字第3號(下稱系爭判決)判處拘役50日在案。(二)因被告現實上已不能再將第593、594號商標登記予原告,遂同意將註冊第1409163、1409432號商標(以下合稱系爭商標)移轉予原告,並簽署106年10月3日之具結書2份,表明得由原告自行用印於申請商標權轉讓之契約書。後因辦理移轉登記行政作業需要被告提出個人身分證影本及戶籍謄本,被告拒絕提出,原告遂為本件起訴請求。(三)聲明:被告應將系爭商標移轉登記予原告。
(一)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為先前技術所揭露而應予撤銷:1、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95年8月1日公告,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96年4月20日),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包含一套筒21(即手持筒)、一燈座23、一強光型LED燈25(即發光體)、一導熱片26(即散熱板)及一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頭部套管277(即透光前蓋)前端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是以螺合之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導熱片26(即散熱板)具有一導片體260及由導片體260周緣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即發光體背面);電路基板250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由此可知導熱片對應於兩接點253、254,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電路基板250(即電路板)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即正、負極導電件)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其一是透過第一彈性件213、套筒21本身、第一端子238及接點253,另一則是經由第二彈性件234、第二端子239及接點254,所以即可使該燈泡251通電運作,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②被證6已揭露「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LED燈25);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LED燈25之兩接點253、254),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導熱板26);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導熱支片261的片數與電路基板250的邊數相等,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③被證6雖係將頭部套管277前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則是以螺合的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而導熱套管278後端是螺合於頭部套管277前端,藉由旋轉導熱套管278,使導熱套管278相對於頭部套管277前進或是後退,而調整透鏡275與LED燈25間的焦距。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左、右兩單元281、282分別為一半圓形圓柱片,兩者合併後形成一完整的圓柱,於兩單元281、282內側沿著下側緣具有一第一卡緣285、況著上側緣具有一第二卡緣286,左、右兩單元281、282合併後,第一卡緣285會卡制燈座23之第一卡槽230、第二卡緣286會卡制於聚光鏡27上的第二卡槽273;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聚光鏡27以第二卡槽273卡掣於保護殼體28之第二卡緣286),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LED燈經聚光鏡27之穿孔271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被證6在保護殼體28之兩單元281、282開設有供電路基板250(設有燈泡251)卡入定位的卡槽283,亦能達到LED燈25準確組裝於保護殼體28內之效果,故仍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結構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且本實施例的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該投光筒(保護殼體28)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穿孔271)裝設發光體(LED燈25),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穿孔271)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於95年8月1日公告,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3)被證7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6所揭露),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與被證7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專利圍第4項亦不具進步性。3、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2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該LED 係包含:一上蓋10(即相當於投光筒),係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11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即相當於聚光罩);一下蓋20,亦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兩側設有與上蓋10相對且軸心相同之穿孔21,另於下蓋20上設有至少兩導孔22。該上蓋10與下蓋20皆是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發光元件30所釋放出來的熱能,亦能快速的藉由金屬材料的良好散熱效果,故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發光元件30,設置於上蓋10與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間,並被容設於容置槽12內部,而凸設於透孔11,發光元件30底部設有兩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由發光元件30內部向外延伸而出,下蓋20所設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使兩導接層31由導孔22處顯露;如圖3所示,電路板60上對置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即正、負極腳),各有一導電元件50、彈性元件51及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俾使其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達成電性連結;則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可對發光元件30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元件30設在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心及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可直接位在折射區13光源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7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折射區13),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透孔11)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下蓋20);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 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係二段式請求項,其「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前言部份係屬先前技術,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電性連接,且該開關對應手電筒上按鍵之技術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參酌被證8即可輕易完成之發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  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上蓋10內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透孔11裝設發光元件30,發光元件30既被「容設」於容置槽12,對應導接層31(即相當於正、負極腳)於左右設有一靠置面,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兩導接層31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導孔22(即相當於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據以電路板60之兩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可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元件兩導接層31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導孔22)裝設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項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因此下蓋20(即散熱板)相對於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分別形成一導孔22(即缺槽孔),與上蓋10鎖固之電路板60(相當於控制座),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穿過導孔22與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接觸達到電性連結效果,該導孔22之孔形為圓形且分立,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不相接觸,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下蓋20)相對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4、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2006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揭露一種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3)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7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4)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5、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10係於93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一種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3所示,係設置在筒身21(即手持筒)前端筒內與乾電池31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筒身21前端之透光面蓋25加以鎖密,其包括一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及開關40及導體39、42(相當於控制座),在該頭部24內部前端設一反射器101(即聚光罩);且如圖4、6所示,使反射器101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上絕緣固持器48上,在該固持器48中心位置設有一孔106;此外,由該孔106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燈泡59(即發光體);該燈泡59在固持器48上伸展有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由該缺槽孔139處顯露。設置開關40之目的係為啟斷及閉合電池與燈泡59某一電極之電通路,本發明在本文中之其他態樣亦可搭配手電筒常用之他種開關;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由此可知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燈泡59(即發光元件)裝設在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而直接位在反射器101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達到免校正作用;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反射器101),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孔106)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燈泡59);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兩孔139),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③其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且使用電路板與切換開關仍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被證8之先前技術即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技術,故不具備進步性。此外,如圖3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至於系爭專利2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4所示在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後,燈泡59之電極57及58將自燈座125之下端及燈座器119穿出。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電極57及58係分別由接點55及83以摩擦方式(即相當於靠置面之功能)固定於定位,此一設計可使燈座125持續緊貼孔143之壁面,進而保持燈絲60相對於筒身21軸線之對準關係。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發光體(即燈泡59),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電極57及58),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第一接點55及第二接點83),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兩孔139),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被證10已揭露將發光體所伸展之正、負極腳利用摩擦方式分別固定於對應之容置處產生定位的作用,使得發光體得緊貼於壁面,並與正、負極導電件接觸,構成電性連結,進而保持發光體相對於筒身之對準關係(即準確對焦),因此,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先前技術可直接置換之等效技術。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一方面則可使電極57與58彼此絕緣;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因此,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此外,如圖3、11、12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相對發光體(即燈泡59)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孔139);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各自分立),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被證10分別形成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此外,系爭專利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且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被證10係於2004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已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如圖3所示,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已揭露如圖3所示及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之技術特徵。②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10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7、系爭專利2為智慧財產局作成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認定全部之申請專利範圍皆不具進步性,原告理應先證明系爭專利2確實具進步性,才能對被告主張權利。(二)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而應予撤銷:1、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1)被證12係於94年7月13日公告,被證13係於88年6月16日公告,被證14係於88年2月10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3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不具創作性之適格。(2)按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係以圖面所揭露之整體設計為準,結合圖說所指定之物品始得主張其權利,而依系爭專利3之圖面及圖說,可知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為:「燈具整體概為圓柱狀,特別於握持筒下緣呈現內凹弧線的造形」及「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尾端部多凹槽條紋」。(3)被證12說明書揭露一具防水充電的手電筒,如圖1、2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特別係於該手電筒主體10(即握持筒部份)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因此,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因此不具創作性。2、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鑑於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而不具創作性:(1)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並且如右視圖所示,其握持筒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2)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不具創作性。(三)原告應證明被告公司有侵害系爭專利權之故意或過失:1、按最高法院93年度臺上字第2292號判決意旨、司法院98年智慧財產法律座談會提案及研討結果民事訴訟類第13號多數見解,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其專利權而請求損害賠償,自應由原告就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其專利權,先盡舉證責任,如原告不能舉證,縱被告公司不能證明抗辯事實、或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訴。2、被告公司並非製造商,事先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任何專利技術,亦無任何故意或過失:(1)被告公司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對於各該商品所使用之技術為何?是否擁有專利?有無取得合法專利授權?是否涉及專利侵權等,不僅無從自外觀上判斷,且專利問題涉及高度技術性及專業性之判斷,即使逐一檢視商品,被告公司亦無從藉由檢視商品之方式,辨識或判斷各該商品是否侵害他人專利。(2)又M244248號專利公告說明書內容及圖式,均未提及手電筒內部構造,因此,與系爭專利2無涉;此外,圖式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式樣亦與系爭專利3相去甚遠,是被告前雖曾與原告就侵害M244248號專利請求賠償一事調解成立,然據此逕謂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實屬跳躍式推論或流於臆測。況且,按諸一般經驗法則,倘若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極為熟悉,要無可能不將系爭產品2併入調解內容,由此可知,被告對於系爭專利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之情事極其明顯。(3)此外,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共有858筆資料,其中494筆新型專利及320筆新式樣專利,而被告僅為資本額1000萬元之LED照明產品零售商,根本不可能期待被告能知悉所有手電筒專利。(4)綜上所述,被告公司事前既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專利技術,且事後接獲原告專利侵權之通知後,立即移除爭議網頁並停止販賣系爭產品,實難謂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之侵害行為可言。(四)原告應舉證證明已於系爭產品上依專利法第108、129條準用第79條規定,標示證書號數及申請案號:1、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系爭專利,應就其於系爭專利物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提出證明。2、原告並未提出具體證據證明其於專利侵權主張之通知時,已在所生產專利產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提出具體證據證明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五)關於系爭產品2之銷售資料:1、被告提出原告主張計算侵害期間起點(99年4月25日)迄今之系爭產品2銷售資料(被證15),可知系爭產品2之銷售數量為80個,每一個單價約為180.95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0.95×1.05=約190元)或約189.52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9.52×1.05=約199元),總計金額為約14,510.47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總計金額為1,4510.47×1.05=約15,236元)。2、事實上系爭產品2並非被告所製造,此亦為原告所不爭執。系爭產品2為中國廠商所製造並於中國販賣,迄今中國商品貿易網站「阿里巴巴」及「淘寶網」等網站仍販賣系爭產品2,被告亦係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後於臺灣地區轉賣。被告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之成本每個為30元人民幣,若以99年3月31日之匯率4.631計算,則購買成本為約139元。此外,被告之成本尚應包括中國至臺灣之運費,且系爭產品2尚包括夾持扣、電池、包裝等不在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範圍內之附件,亦應列為成本予以扣除,因此被告之成本應約為150元。全部80個系爭產品2之購買成本約12,000元(即150X80=12,000)。是以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所得利益為3,236元(即15,236-12,000=3,236),原告所得請求之損害賠償亦應以此數額為限。原告雖主張以合理權利金計算損害賠償數額,惟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及辦理民事訴訟應行注意事項第87條第2項規定,僅於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始得由法院審酌一切情形,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或於侵害智慧財產權之損害賠償事件時參考智慧財產權人於實施授權時可得收取之合理權利金數額核定之,然而本件並非上述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之情形。(六)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參、本院之判斷:一、兩造不爭執之事項:(見本院卷(二)第113、114頁)(一)原告為新型專利第M329137號「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即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3月21日至106年4月19日止(見原證3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2專利說明書影本)。(二)原告為新式樣專利第D124083號「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三)」(即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8月1日至108年4月19日止(見原證5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3專利圖說影本)(三)被告阿囉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之負責人為洪益勝(見原證9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影本)。(四)被告確有販賣G-32-2「1W三段LED單前燈」之產品(即系爭產品2)(見原證8網頁資料、原證10統一發票影本)。(五)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不否認。(六)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不否認。二、得心證之理由:(一)經查,被告就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及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既不爭執,已如前述,則原告就上開部分之主張,即堪採信,合先敘明。又兩造就系爭專利2、3有無應撤銷之原因,經協議簡化爭點為(1)被證6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被證8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 (4)被證7、被證8、被證9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8、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12、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8)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見本院卷(二)第114頁)爰分述如下:(二)系爭專利2部分: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共計6項,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本件原告係主張系爭產品2侵害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被告亦針對原告前開主張而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茲就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解析如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一所示):(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一種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主要改良在於,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並使聚光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6為中華民國95年8月1日公告之第M295221號新型專利「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公告日期為95年8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強光手電筒包含一套筒、一燈座、一LED燈及一保護殼體,該套筒內可容置至少一電池,該燈座一端組裝於套筒上、另一端則組裝該LED燈,該LED燈具有一用以輔助散熱並具有兩接點的電路基板,分別以一端子電性連接於電池兩極,保護殼體具有左、右兩單元,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及LED燈加以連結;其特徵在於在該電路基板與燈座間夾置有一導熱片並穿出保護殼體彎折向其周壁有複數導熱支片,於該電路基板及燈座外,套組有一導熱套管,使LED燈的高熱經由複數導熱支片、導熱套管傳送至套筒作快速散熱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二所示)。(2)被證7為中華民國95年9月21日公告之第M298068號新型專利「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公告日期為95年9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係一種與高功率LED有關之設計,尤指一種應用在電路板上且具有高功率之LED者;其主要包含有一上蓋、一下蓋、一發光元件、複數固定元件以及複數導電元件,其中發光元件係設置於上蓋與下蓋間,而透過固定元件將上蓋與下蓋固定於電路板上,並透過導電元件將發光元件與電路板進行電路連結,使整體LED得以於電路板上進行拆解,除可便於組立外,亦當發光元件失效或更換不同顏色LED時,得以快速更換發光元件,而無須進行整組LED之更換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三所示)。(3)被證8為中華民國95年12月21日公告之第M303320號新型專利「小型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2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包括一供電池(3)容置的中空殼體(21)、一發光單元(23)、一電傳導單元(24)、及一控制開關(25),其特徵在於中空殼體(21)的第二端部(212)由一端蓋(27)封閉,端蓋(27)內容置軟質膠套(26),且軟質膠套(26)內容置控制開關(25),前述端蓋(27)中央具有穿孔(271)以容軟質膠套(26)的中央弧凸觸塊(261)外露出來,且端蓋(27)內壁具有內螺牙(272)與上述第二端部(212)外緣設置的外螺牙(213)相互螺合,進而使第二端部(212)與端蓋(27)之間有防滲的軟質膠套(26)介入(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四所示)。(4)被證9為中華民國95年11月1日公告之第I265256號發明專利「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1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是包括有一管體,設有一切換開關,其內部具有一第一架設空間,於該第一架設空間內容置有至少一個的電池;一燈罩,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其內部具有一第二架設空間;一封閉座,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二端,並具有一彈性元件向著該第一架設空間用以頂推於電池並電性連接於一極,該彈性元件並與該封閉座電性連接;及一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是裝設於燈罩內部第二架設空間內,且包括有一散熱座、一高功率發光組及一反射罩,其中該高功率發光組受該切換開關控制可電性連接於電池另一極,該散熱座於燈罩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定位時是與管體接觸作電性連接並可作大面積的散熱,確保手電筒作強光型投射使用的安全及延長其使用壽命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五所示)。(5)被證10為中華民國99年8月16日公開之第200415329號發明專利「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公開日期為93年8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元件組包括一燈泡及一燈座;該燈泡具有一對電極、及一延伸於該等電極間之燈絲。該燈座可容納該燈泡之電極。在將該燈泡固定於該燈座後,該等電極將穿過該燈座,該燈泡將鄰近該燈座,且該燈泡之燈絲將對準一貫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該燈座之構造可安放在一燈座容器上所設之一孔中,俾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與該反射器之主軸成一直線,該燈座容器之安裝位置係鄰近該反射器(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六所示)。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6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而依被證6圖1與說明書第9頁第3~5行所示,其係利用左、右兩單元(281、282),以左右夾制之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固定,雖其結構不同於系爭專利2將聚光罩組設於定位座上,再利用定位座定位該發光體於中心位置之穿孔上,且該發光體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惟由被證6藉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而該LED燈(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可知被證6可利用聚光鏡之中心孔達成系爭專利2定位座將該發光體定位於中心之功效;又被證6之電路板係LED燈本身固設之電路板,雖結構與系爭專利2控制座上之電路板不同(該LED未直接固設於電路板上),惟電路板之功用係做為LED與電池間電性連接,被證6既已揭示電路板,兩者所達成之目的及功效相同,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完成。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查被證6已揭示聚光鏡中間穿孔形成,相當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做為結合燈座之LED之用,可使LED與聚光鏡準確定位,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是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查被證6已揭示LED燈(25)下設導熱片(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該LED燈之「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由此可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達成簡易構成電性連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已如前述,由於被證6之導接帽(34)與套管(33)因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因此被證6之正、負導線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達成避免電性短路,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欲達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據此,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6、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由被證7第1圖及第3圖可知,其上蓋(10)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定位座、定位座中心位置穿孔、聚光罩」,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之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據此,被證6組合被證7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4、5項不具進步性,惟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7、被證8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7之上蓋(10)具有斜面(10)與透孔(11),可形成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光罩;被證7之上蓋(10)亦具有容置槽(12),可以容置發光元件(30),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定位座,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上蓋所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此外,被證7之「發光元件(30)、金屬之下蓋(20)、電路板(60)」亦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體、散熱板、電路板」,故被證7已實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欲達到準確對焦之發明功效「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而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實質差異僅在於被證7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設置於投光筒內具有切換開關之切換開關。惟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已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故手電筒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將被證8所揭露之按壓式開關設置應用於被證7,所以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之上蓋(10)揭露有容置槽(12),第2圖揭露有圓形之發光元件(30),第3圖則揭露該發光元件(30)可以密合套設於該上蓋(10)之容置槽(12)內,故被證7之容置槽(1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而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上蓋(10)容置槽(12)並未揭露具有可供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之一靠置面,且依據被證7圖式第2圖,其揭露該發光元件(30)為圓形,其導揭層(31)並未「伸展」出該發光元件(30)之圓形本體,故被證7事實上並未實質揭露其如何確保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可確實被定位並與導電元件(50),或第二彈性元件(51)正確電性連接。此外,被證8亦無相關技術特徵之揭露,故被證7與被證8皆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附加揭示之靠置面之相關技術特徵,是以,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已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其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揭露其金屬下蓋(20)具有可供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穿過組設之導孔(22),就具有手電筒領域之通常知識者而言,該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與金屬下蓋(20)之導孔(22)間必然為非電性接觸,否則將因電性短路致使手電筒無法正常操作,而為避免其間之電性接觸,無非以加大導孔(22)之孔徑、孔形或施加絕緣套於兩者之間,此皆為一般普遍採用之技術手段,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附加揭示之「缺槽孔」,至於「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則為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顯能輕易思及。又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依據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而被證9亦揭露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亦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8、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查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來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僅係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不同。是被證8組合被證10並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技術特徵,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所有之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8、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8、被證9、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而依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僅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之技術特徵不同。是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仍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發光體、散熱板與電路板間之聯結關係,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三)系爭專利3部分:1、系爭專利3之物品用途為一種裝設在自行車上,當照明及警示使用之自行車燈具,尤指可輕易的在自行車上安裝,並能快速從自行車上拆下當手電筒使用的照明警示兩用燈。其創作之特點在於燈體的握持筒身,在下緣內凹弧線的造形上,搭配尾端部多凹槽條紋,使整體呈現立體層次美感,而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更是與握持筒的形體產生線條相互輝映感受,完全擺脫傳統單調造形的窠臼,予人全新流暢印象;是依據系爭專利3創作說明與圖面可知,系爭專利3所揭露之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燈體之握持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尾端部則具有多凹槽條紋,燈頭部則具有多橫槽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七所示)。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3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12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200420066855.6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具防水充電裝置的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4年7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主要包括一手電筒主體,並以一按鍵部控制照明部,該照明部由充電部提供電源,且該手電筒具防水功能,可固定於自行車上提供照明(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八所示)。(2)被證13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01641.8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8年6月16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九所示)。(3)被證14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15090.4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斜式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6年11月25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十所示)。3、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2第1、2圖可知,其手電筒主體(10)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造形;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左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右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由被證12說明書第一圖可知,其握持筒上方係成扁平狀,與左、右兩側之外輪廓整體觀之如同四方柱狀,而非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故被證12在燈頭部、握持筒之外周基本構形等主體輪廓上,與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設計並不相同,而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相去更遠,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4、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右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至於其筒身則係整體小於其燈頭部,而非僅於其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左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明顯與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不同,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被證13組合被證14尚未能揭露系爭專利3之主要設計特徵,且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為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四)綜上所述,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而被告辯稱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部分雖不可採,惟原告主張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有過失或有推定之過失云云(見本院卷第118頁),既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開情詞置辯,爰就此析述如下:1、按專利權受侵害時,專利權人得請求損害賠償,並得請求排除其侵害,有侵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專利法第129條、108條準用同法第84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開條文雖未規定對專利權受侵害請求損害賠償之主觀要件,惟基於專利侵害亦屬侵權行為之一環,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係為填補權利人因侵權行為所生財產上或非財產上之損害,在調和個人自由及社會安全之基本價值下,係採過失責任主義為原則,亦即以加害人有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為其成立要件,若其行為並無故意或過失,即無賠償可言。是在現行專利法未明文排除原則之適用下,加害人須有故意或過失,專利權人始得對其請求損害賠償。又所謂過失係指能預見或避免損害之發生而未注意,致使損害發生;至所謂能預見或避免之程度,即行為人之注意義務,則因具體事件之不同而有高低之別,通常係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程度為衡酌基準,在專利侵權事件,法律雖無明文規定,惟製造商或競爭同業與單純之零售商,對能否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注意程度,必不相同,應就個案事實,視兩造個別之營業項目、範圍等情形判斷被告有無注意義務之違反,即有無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過失。(1)經查,被告辯稱其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且其販售之商品高達476種等語,為原告所不爭執,並有原告所提被告商品網頁資料在卷可稽(見原證8),堪可採信;又被告辯稱手電筒為日常生活用品,系爭產品2售價亦非高,且經其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亦多達858筆資料,其中新型專利為494筆,新式樣專利為320筆一節,亦有被告所提中華民國檢索系統檢索資料附卷可佐(見被證19),被告既非系爭產品2之製造商,自不能僅以系爭專利3已經公告,即認被告就系爭產品2之零售販賣有注意義務違反之過失,是原告主張專利權係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之狀態,被告未經查證即銷售系爭產品2為有過失云云,尚難憑採。(2)又原告以被告曾因侵害原告另一新型第M244248號「圓管夾鎖扣結構改良」專利而與原告成立調解,主張被告對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云云,固據其提出被告不爭執之調解筆錄為證(見原證7),惟前開新型專利之說明書及圖示,均未提及手電筒之內部構造,而與系爭專利2無涉,其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亦與系爭專利3不同,自不能以兩造間就其他專利之調解事件,逕認被告知悉本件系爭專利之存在而仍販售系爭產品2,是原告之上開主張亦不足採。2、次按民法第184條第2項固規定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損害賠償責任。然所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係指行為義務之違反,雖其法律之定義包括法律或其他法律授權制定之行政命令等,惟其重點在於該特定之法律必須具有個別保護性質,即係保護個人或單一特定之人範圍內,且其法律用語應為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是以不能僅以專利權之本質或其立法目的,即認違反專利法即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否則在現代社會中,所有法律規範幾乎均係保護他人之法律,如此將造成侵權行為過失體系之空洞化。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關於專利權權利範圍之規定,其用語並非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即非為保護個別特定法益之規定,故非屬民法第184條第2項所謂保護他人之法律。原告既未具體舉出被告所為係違反何具有個別保護性質之特定法條,則其逕以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為民法第184條第2項保護他人之法律,主張被告未經同意販賣系爭產品2,可推定有過失云云,亦無足採。(五)綜上所述,系爭產品2雖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既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已如前述,而系爭產品2雖亦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惟原告未能證明被告能預見或避免系爭專利3侵權損害之發生,仍未盡其應盡之注意義務致發生損害,自亦不能向被告請求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如訴之聲明所示之損害賠償,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六)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駁回之。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侵害商標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一)原告於101年3月27日以「捕蚊達人」文字指定使用於商標法施行細則第19條所定商品及服務分類表第21類之「蟑螂捕捉器;蒼蠅拍;蚊香器;捕蠅器;捕蟲器;電蚊香器;電驅蟲器;超音波蟑螂驅除器;驅蟲燈;電子驅蚊器;滅蚊燈;電子滅蚊器;電殺蟲器;電蟑螂捕殺器;電蚊拍;誘殺昆蟲電力裝置」之商品申請註冊,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於104年9月16日核准列為註冊第01728235號商標,權利期間自104年9月16日起至114年9月15日止(如附圖一所示,下稱系爭商標)。(二)原告於106年3月間發現被告廣億百貨有限公司(下稱廣億公司)竟未經原告同意,擅自使用相同於系爭商標之文字於其所販售之「LED光觸媒吸入式捕蚊器(型號GE-399)」商品上(原證1,下稱GE-399商品),經原告委請律師於106年4月10日函請被告廣億公司停止侵害系爭商標之行為後(原證2),被告廣億公司雖委請律師於106年4月14日回函主張其為善意先使用(原證3),惟依該函檢附之資料觀之,被告廣億公司主張善意先使用之「光觸媒吸入式捕蚊器(型號SY-555)」商品(下稱SY-555商品),非但與原告主張之GE-399商品不符,且其所檢附之資料亦均無法證明被告廣億公司有善意先使用之情事,蓋SY-555商品所使用之商標為「上元」,而非「捕蚊達人」,使用人也非被告,是原告乃於106年5月17日委請律師函覆上情,並請被告廣億公司停止一切侵害原告系爭商標權之行為以及出面協商(原證4)。被告廣億公司收受上開函文後,其法定代理人即被告梁海文雖曾於106年5月18日致電原告委任之律師事務所表示伊知悉原告為系爭商標之商標權人,惟不同意洽談賠償事宜且無法停止一切侵害原告系爭商標之行為等云云,嗣後即未再與原告聯繫。(三)被告廣億公司明知系爭商標權為原告享有,仍於其販售之GE-399商品上使用相同於系爭商標之文字,顯有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原告爰依商標法第68條第1款及第69條第1至3項規定請求排除、防止侵害。(四)損害賠償額:原告無法取得被告廣億公司銷售侵害系爭商標產品所得利益,故爰依商標法第71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以原告購得GE-399商品金額新臺幣(下同)429元之1,500倍計算(參原證1),則被告廣億公司造成原告損害之數額總計為643,500元(計算式:429元×1,500倍=643,500元)。而被告梁海文為被告廣億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依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自應與被告廣億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五)聲明: 1、先位聲明:(1)被告廣億公司不得使用「捕蚊達人」字樣於系爭商標之專用商品及其類似商品或前揭商品之包裝、吊牌、說明書,亦不得使用於銷售前揭商品之通路、招牌或為行銷前揭商品目的所製作之廣告文宣、網站及其他媒體。(2)被告廣億公司、梁海文應將違反前項所使用於商品、包裝、吊牌、說明書、通路、招牌、廣告文宣、網站及其他媒體上「捕蚊達人」之文字除去或刪除,並銷毀其庫存之侵權商品。(3)被告廣億公司、梁海文應連帶給付原告643,5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4)前項聲明,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2、備位聲明:(1)被告於使用「捕蚊達人」字樣於其原使用之型號GE-399號捕蚊燈商品包裝、吊牌、說明書或其他任何表徵商標之行為時,應以同一比例及同一版面方式附加「本商品與環保之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中華民國註冊第01728235號商標無關」之文字。(2)除前項所列型號商品外,被告廣億公司、梁海文不得使用「捕蚊達人」字樣或含有相同或近似於「捕蚊達人」字樣於系爭商標之專用商品及其類似商品或前揭商品之包裝、吊牌、說明書,亦不得使用於銷售前揭商品之通路、招牌或為行銷前揭商品目的所製作之廣告文宣、網站及其他媒體,並應將現使用含有「捕蚊達人」或相同、近似於「捕蚊達人」字樣之產品、網頁、廣告及其他行銷物件等均銷毀及刪除。
(一)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為先前技術所揭露而應予撤銷:1、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95年8月1日公告,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96年4月20日),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包含一套筒21(即手持筒)、一燈座23、一強光型LED燈25(即發光體)、一導熱片26(即散熱板)及一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頭部套管277(即透光前蓋)前端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是以螺合之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導熱片26(即散熱板)具有一導片體260及由導片體260周緣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即發光體背面);電路基板250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由此可知導熱片對應於兩接點253、254,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電路基板250(即電路板)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即正、負極導電件)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其一是透過第一彈性件213、套筒21本身、第一端子238及接點253,另一則是經由第二彈性件234、第二端子239及接點254,所以即可使該燈泡251通電運作,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②被證6已揭露「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LED燈25);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LED燈25之兩接點253、254),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導熱板26);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導熱支片261的片數與電路基板250的邊數相等,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③被證6雖係將頭部套管277前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則是以螺合的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而導熱套管278後端是螺合於頭部套管277前端,藉由旋轉導熱套管278,使導熱套管278相對於頭部套管277前進或是後退,而調整透鏡275與LED燈25間的焦距。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左、右兩單元281、282分別為一半圓形圓柱片,兩者合併後形成一完整的圓柱,於兩單元281、282內側沿著下側緣具有一第一卡緣285、況著上側緣具有一第二卡緣286,左、右兩單元281、282合併後,第一卡緣285會卡制燈座23之第一卡槽230、第二卡緣286會卡制於聚光鏡27上的第二卡槽273;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聚光鏡27以第二卡槽273卡掣於保護殼體28之第二卡緣286),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LED燈經聚光鏡27之穿孔271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被證6在保護殼體28之兩單元281、282開設有供電路基板250(設有燈泡251)卡入定位的卡槽283,亦能達到LED燈25準確組裝於保護殼體28內之效果,故仍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結構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且本實施例的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該投光筒(保護殼體28)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穿孔271)裝設發光體(LED燈25),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穿孔271)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於95年8月1日公告,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3)被證7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6所揭露),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與被證7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專利圍第4項亦不具進步性。3、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2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該LED 係包含:一上蓋10(即相當於投光筒),係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11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即相當於聚光罩);一下蓋20,亦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兩側設有與上蓋10相對且軸心相同之穿孔21,另於下蓋20上設有至少兩導孔22。該上蓋10與下蓋20皆是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發光元件30所釋放出來的熱能,亦能快速的藉由金屬材料的良好散熱效果,故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發光元件30,設置於上蓋10與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間,並被容設於容置槽12內部,而凸設於透孔11,發光元件30底部設有兩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由發光元件30內部向外延伸而出,下蓋20所設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使兩導接層31由導孔22處顯露;如圖3所示,電路板60上對置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即正、負極腳),各有一導電元件50、彈性元件51及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俾使其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達成電性連結;則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可對發光元件30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元件30設在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心及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可直接位在折射區13光源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7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折射區13),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透孔11)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下蓋20);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 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係二段式請求項,其「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前言部份係屬先前技術,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電性連接,且該開關對應手電筒上按鍵之技術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參酌被證8即可輕易完成之發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  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上蓋10內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透孔11裝設發光元件30,發光元件30既被「容設」於容置槽12,對應導接層31(即相當於正、負極腳)於左右設有一靠置面,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兩導接層31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導孔22(即相當於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據以電路板60之兩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可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元件兩導接層31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導孔22)裝設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項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因此下蓋20(即散熱板)相對於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分別形成一導孔22(即缺槽孔),與上蓋10鎖固之電路板60(相當於控制座),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穿過導孔22與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接觸達到電性連結效果,該導孔22之孔形為圓形且分立,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不相接觸,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下蓋20)相對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4、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2006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揭露一種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3)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7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4)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5、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10係於93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一種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3所示,係設置在筒身21(即手持筒)前端筒內與乾電池31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筒身21前端之透光面蓋25加以鎖密,其包括一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及開關40及導體39、42(相當於控制座),在該頭部24內部前端設一反射器101(即聚光罩);且如圖4、6所示,使反射器101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上絕緣固持器48上,在該固持器48中心位置設有一孔106;此外,由該孔106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燈泡59(即發光體);該燈泡59在固持器48上伸展有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由該缺槽孔139處顯露。設置開關40之目的係為啟斷及閉合電池與燈泡59某一電極之電通路,本發明在本文中之其他態樣亦可搭配手電筒常用之他種開關;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由此可知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燈泡59(即發光元件)裝設在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而直接位在反射器101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達到免校正作用;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反射器101),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孔106)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燈泡59);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兩孔139),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③其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且使用電路板與切換開關仍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被證8之先前技術即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技術,故不具備進步性。此外,如圖3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至於系爭專利2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4所示在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後,燈泡59之電極57及58將自燈座125之下端及燈座器119穿出。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電極57及58係分別由接點55及83以摩擦方式(即相當於靠置面之功能)固定於定位,此一設計可使燈座125持續緊貼孔143之壁面,進而保持燈絲60相對於筒身21軸線之對準關係。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發光體(即燈泡59),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電極57及58),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第一接點55及第二接點83),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兩孔139),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被證10已揭露將發光體所伸展之正、負極腳利用摩擦方式分別固定於對應之容置處產生定位的作用,使得發光體得緊貼於壁面,並與正、負極導電件接觸,構成電性連結,進而保持發光體相對於筒身之對準關係(即準確對焦),因此,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先前技術可直接置換之等效技術。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一方面則可使電極57與58彼此絕緣;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因此,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此外,如圖3、11、12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相對發光體(即燈泡59)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孔139);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各自分立),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被證10分別形成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此外,系爭專利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且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被證10係於2004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已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如圖3所示,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已揭露如圖3所示及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之技術特徵。②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10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7、系爭專利2為智慧財產局作成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認定全部之申請專利範圍皆不具進步性,原告理應先證明系爭專利2確實具進步性,才能對被告主張權利。(二)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而應予撤銷:1、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1)被證12係於94年7月13日公告,被證13係於88年6月16日公告,被證14係於88年2月10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3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不具創作性之適格。(2)按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係以圖面所揭露之整體設計為準,結合圖說所指定之物品始得主張其權利,而依系爭專利3之圖面及圖說,可知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為:「燈具整體概為圓柱狀,特別於握持筒下緣呈現內凹弧線的造形」及「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尾端部多凹槽條紋」。(3)被證12說明書揭露一具防水充電的手電筒,如圖1、2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特別係於該手電筒主體10(即握持筒部份)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因此,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因此不具創作性。2、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鑑於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而不具創作性:(1)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並且如右視圖所示,其握持筒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2)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不具創作性。(三)原告應證明被告公司有侵害系爭專利權之故意或過失:1、按最高法院93年度臺上字第2292號判決意旨、司法院98年智慧財產法律座談會提案及研討結果民事訴訟類第13號多數見解,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其專利權而請求損害賠償,自應由原告就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其專利權,先盡舉證責任,如原告不能舉證,縱被告公司不能證明抗辯事實、或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訴。2、被告公司並非製造商,事先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任何專利技術,亦無任何故意或過失:(1)被告公司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對於各該商品所使用之技術為何?是否擁有專利?有無取得合法專利授權?是否涉及專利侵權等,不僅無從自外觀上判斷,且專利問題涉及高度技術性及專業性之判斷,即使逐一檢視商品,被告公司亦無從藉由檢視商品之方式,辨識或判斷各該商品是否侵害他人專利。(2)又M244248號專利公告說明書內容及圖式,均未提及手電筒內部構造,因此,與系爭專利2無涉;此外,圖式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式樣亦與系爭專利3相去甚遠,是被告前雖曾與原告就侵害M244248號專利請求賠償一事調解成立,然據此逕謂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實屬跳躍式推論或流於臆測。況且,按諸一般經驗法則,倘若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極為熟悉,要無可能不將系爭產品2併入調解內容,由此可知,被告對於系爭專利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之情事極其明顯。(3)此外,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共有858筆資料,其中494筆新型專利及320筆新式樣專利,而被告僅為資本額1000萬元之LED照明產品零售商,根本不可能期待被告能知悉所有手電筒專利。(4)綜上所述,被告公司事前既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專利技術,且事後接獲原告專利侵權之通知後,立即移除爭議網頁並停止販賣系爭產品,實難謂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之侵害行為可言。(四)原告應舉證證明已於系爭產品上依專利法第108、129條準用第79條規定,標示證書號數及申請案號:1、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系爭專利,應就其於系爭專利物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提出證明。2、原告並未提出具體證據證明其於專利侵權主張之通知時,已在所生產專利產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提出具體證據證明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五)關於系爭產品2之銷售資料:1、被告提出原告主張計算侵害期間起點(99年4月25日)迄今之系爭產品2銷售資料(被證15),可知系爭產品2之銷售數量為80個,每一個單價約為180.95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0.95×1.05=約190元)或約189.52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9.52×1.05=約199元),總計金額為約14,510.47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總計金額為1,4510.47×1.05=約15,236元)。2、事實上系爭產品2並非被告所製造,此亦為原告所不爭執。系爭產品2為中國廠商所製造並於中國販賣,迄今中國商品貿易網站「阿里巴巴」及「淘寶網」等網站仍販賣系爭產品2,被告亦係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後於臺灣地區轉賣。被告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之成本每個為30元人民幣,若以99年3月31日之匯率4.631計算,則購買成本為約139元。此外,被告之成本尚應包括中國至臺灣之運費,且系爭產品2尚包括夾持扣、電池、包裝等不在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範圍內之附件,亦應列為成本予以扣除,因此被告之成本應約為150元。全部80個系爭產品2之購買成本約12,000元(即150X80=12,000)。是以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所得利益為3,236元(即15,236-12,000=3,236),原告所得請求之損害賠償亦應以此數額為限。原告雖主張以合理權利金計算損害賠償數額,惟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及辦理民事訴訟應行注意事項第87條第2項規定,僅於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始得由法院審酌一切情形,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或於侵害智慧財產權之損害賠償事件時參考智慧財產權人於實施授權時可得收取之合理權利金數額核定之,然而本件並非上述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之情形。(六)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參、本院之判斷:一、兩造不爭執之事項:(見本院卷(二)第113、114頁)(一)原告為新型專利第M329137號「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即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3月21日至106年4月19日止(見原證3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2專利說明書影本)。(二)原告為新式樣專利第D124083號「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三)」(即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8月1日至108年4月19日止(見原證5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3專利圖說影本)(三)被告阿囉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之負責人為洪益勝(見原證9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影本)。(四)被告確有販賣G-32-2「1W三段LED單前燈」之產品(即系爭產品2)(見原證8網頁資料、原證10統一發票影本)。(五)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不否認。(六)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不否認。二、得心證之理由:(一)經查,被告就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及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既不爭執,已如前述,則原告就上開部分之主張,即堪採信,合先敘明。又兩造就系爭專利2、3有無應撤銷之原因,經協議簡化爭點為(1)被證6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被證8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 (4)被證7、被證8、被證9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8、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12、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8)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見本院卷(二)第114頁)爰分述如下:(二)系爭專利2部分: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共計6項,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本件原告係主張系爭產品2侵害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被告亦針對原告前開主張而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茲就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解析如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一所示):(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一種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主要改良在於,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並使聚光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6為中華民國95年8月1日公告之第M295221號新型專利「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公告日期為95年8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強光手電筒包含一套筒、一燈座、一LED燈及一保護殼體,該套筒內可容置至少一電池,該燈座一端組裝於套筒上、另一端則組裝該LED燈,該LED燈具有一用以輔助散熱並具有兩接點的電路基板,分別以一端子電性連接於電池兩極,保護殼體具有左、右兩單元,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及LED燈加以連結;其特徵在於在該電路基板與燈座間夾置有一導熱片並穿出保護殼體彎折向其周壁有複數導熱支片,於該電路基板及燈座外,套組有一導熱套管,使LED燈的高熱經由複數導熱支片、導熱套管傳送至套筒作快速散熱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二所示)。(2)被證7為中華民國95年9月21日公告之第M298068號新型專利「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公告日期為95年9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係一種與高功率LED有關之設計,尤指一種應用在電路板上且具有高功率之LED者;其主要包含有一上蓋、一下蓋、一發光元件、複數固定元件以及複數導電元件,其中發光元件係設置於上蓋與下蓋間,而透過固定元件將上蓋與下蓋固定於電路板上,並透過導電元件將發光元件與電路板進行電路連結,使整體LED得以於電路板上進行拆解,除可便於組立外,亦當發光元件失效或更換不同顏色LED時,得以快速更換發光元件,而無須進行整組LED之更換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三所示)。(3)被證8為中華民國95年12月21日公告之第M303320號新型專利「小型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2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包括一供電池(3)容置的中空殼體(21)、一發光單元(23)、一電傳導單元(24)、及一控制開關(25),其特徵在於中空殼體(21)的第二端部(212)由一端蓋(27)封閉,端蓋(27)內容置軟質膠套(26),且軟質膠套(26)內容置控制開關(25),前述端蓋(27)中央具有穿孔(271)以容軟質膠套(26)的中央弧凸觸塊(261)外露出來,且端蓋(27)內壁具有內螺牙(272)與上述第二端部(212)外緣設置的外螺牙(213)相互螺合,進而使第二端部(212)與端蓋(27)之間有防滲的軟質膠套(26)介入(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四所示)。(4)被證9為中華民國95年11月1日公告之第I265256號發明專利「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1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是包括有一管體,設有一切換開關,其內部具有一第一架設空間,於該第一架設空間內容置有至少一個的電池;一燈罩,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其內部具有一第二架設空間;一封閉座,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二端,並具有一彈性元件向著該第一架設空間用以頂推於電池並電性連接於一極,該彈性元件並與該封閉座電性連接;及一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是裝設於燈罩內部第二架設空間內,且包括有一散熱座、一高功率發光組及一反射罩,其中該高功率發光組受該切換開關控制可電性連接於電池另一極,該散熱座於燈罩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定位時是與管體接觸作電性連接並可作大面積的散熱,確保手電筒作強光型投射使用的安全及延長其使用壽命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五所示)。(5)被證10為中華民國99年8月16日公開之第200415329號發明專利「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公開日期為93年8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元件組包括一燈泡及一燈座;該燈泡具有一對電極、及一延伸於該等電極間之燈絲。該燈座可容納該燈泡之電極。在將該燈泡固定於該燈座後,該等電極將穿過該燈座,該燈泡將鄰近該燈座,且該燈泡之燈絲將對準一貫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該燈座之構造可安放在一燈座容器上所設之一孔中,俾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與該反射器之主軸成一直線,該燈座容器之安裝位置係鄰近該反射器(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六所示)。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6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而依被證6圖1與說明書第9頁第3~5行所示,其係利用左、右兩單元(281、282),以左右夾制之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固定,雖其結構不同於系爭專利2將聚光罩組設於定位座上,再利用定位座定位該發光體於中心位置之穿孔上,且該發光體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惟由被證6藉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而該LED燈(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可知被證6可利用聚光鏡之中心孔達成系爭專利2定位座將該發光體定位於中心之功效;又被證6之電路板係LED燈本身固設之電路板,雖結構與系爭專利2控制座上之電路板不同(該LED未直接固設於電路板上),惟電路板之功用係做為LED與電池間電性連接,被證6既已揭示電路板,兩者所達成之目的及功效相同,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完成。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查被證6已揭示聚光鏡中間穿孔形成,相當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做為結合燈座之LED之用,可使LED與聚光鏡準確定位,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是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查被證6已揭示LED燈(25)下設導熱片(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該LED燈之「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由此可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達成簡易構成電性連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已如前述,由於被證6之導接帽(34)與套管(33)因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因此被證6之正、負導線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達成避免電性短路,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欲達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據此,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6、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由被證7第1圖及第3圖可知,其上蓋(10)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定位座、定位座中心位置穿孔、聚光罩」,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之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據此,被證6組合被證7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4、5項不具進步性,惟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7、被證8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7之上蓋(10)具有斜面(10)與透孔(11),可形成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光罩;被證7之上蓋(10)亦具有容置槽(12),可以容置發光元件(30),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定位座,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上蓋所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此外,被證7之「發光元件(30)、金屬之下蓋(20)、電路板(60)」亦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體、散熱板、電路板」,故被證7已實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欲達到準確對焦之發明功效「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而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實質差異僅在於被證7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設置於投光筒內具有切換開關之切換開關。惟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已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故手電筒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將被證8所揭露之按壓式開關設置應用於被證7,所以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之上蓋(10)揭露有容置槽(12),第2圖揭露有圓形之發光元件(30),第3圖則揭露該發光元件(30)可以密合套設於該上蓋(10)之容置槽(12)內,故被證7之容置槽(1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而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上蓋(10)容置槽(12)並未揭露具有可供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之一靠置面,且依據被證7圖式第2圖,其揭露該發光元件(30)為圓形,其導揭層(31)並未「伸展」出該發光元件(30)之圓形本體,故被證7事實上並未實質揭露其如何確保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可確實被定位並與導電元件(50),或第二彈性元件(51)正確電性連接。此外,被證8亦無相關技術特徵之揭露,故被證7與被證8皆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附加揭示之靠置面之相關技術特徵,是以,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已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其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揭露其金屬下蓋(20)具有可供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穿過組設之導孔(22),就具有手電筒領域之通常知識者而言,該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與金屬下蓋(20)之導孔(22)間必然為非電性接觸,否則將因電性短路致使手電筒無法正常操作,而為避免其間之電性接觸,無非以加大導孔(22)之孔徑、孔形或施加絕緣套於兩者之間,此皆為一般普遍採用之技術手段,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附加揭示之「缺槽孔」,至於「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則為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顯能輕易思及。又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依據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而被證9亦揭露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亦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8、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查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來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僅係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不同。是被證8組合被證10並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技術特徵,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所有之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8、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8、被證9、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而依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僅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之技術特徵不同。是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仍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發光體、散熱板與電路板間之聯結關係,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三)系爭專利3部分:1、系爭專利3之物品用途為一種裝設在自行車上,當照明及警示使用之自行車燈具,尤指可輕易的在自行車上安裝,並能快速從自行車上拆下當手電筒使用的照明警示兩用燈。其創作之特點在於燈體的握持筒身,在下緣內凹弧線的造形上,搭配尾端部多凹槽條紋,使整體呈現立體層次美感,而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更是與握持筒的形體產生線條相互輝映感受,完全擺脫傳統單調造形的窠臼,予人全新流暢印象;是依據系爭專利3創作說明與圖面可知,系爭專利3所揭露之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燈體之握持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尾端部則具有多凹槽條紋,燈頭部則具有多橫槽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七所示)。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3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12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200420066855.6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具防水充電裝置的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4年7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主要包括一手電筒主體,並以一按鍵部控制照明部,該照明部由充電部提供電源,且該手電筒具防水功能,可固定於自行車上提供照明(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八所示)。(2)被證13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01641.8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8年6月16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九所示)。(3)被證14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15090.4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斜式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6年11月25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十所示)。3、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2第1、2圖可知,其手電筒主體(10)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造形;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左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右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由被證12說明書第一圖可知,其握持筒上方係成扁平狀,與左、右兩側之外輪廓整體觀之如同四方柱狀,而非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故被證12在燈頭部、握持筒之外周基本構形等主體輪廓上,與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設計並不相同,而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相去更遠,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4、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右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至於其筒身則係整體小於其燈頭部,而非僅於其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左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明顯與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不同,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被證13組合被證14尚未能揭露系爭專利3之主要設計特徵,且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為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四)綜上所述,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而被告辯稱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部分雖不可採,惟原告主張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有過失或有推定之過失云云(見本院卷第118頁),既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開情詞置辯,爰就此析述如下:1、按專利權受侵害時,專利權人得請求損害賠償,並得請求排除其侵害,有侵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專利法第129條、108條準用同法第84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開條文雖未規定對專利權受侵害請求損害賠償之主觀要件,惟基於專利侵害亦屬侵權行為之一環,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係為填補權利人因侵權行為所生財產上或非財產上之損害,在調和個人自由及社會安全之基本價值下,係採過失責任主義為原則,亦即以加害人有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為其成立要件,若其行為並無故意或過失,即無賠償可言。是在現行專利法未明文排除原則之適用下,加害人須有故意或過失,專利權人始得對其請求損害賠償。又所謂過失係指能預見或避免損害之發生而未注意,致使損害發生;至所謂能預見或避免之程度,即行為人之注意義務,則因具體事件之不同而有高低之別,通常係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程度為衡酌基準,在專利侵權事件,法律雖無明文規定,惟製造商或競爭同業與單純之零售商,對能否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注意程度,必不相同,應就個案事實,視兩造個別之營業項目、範圍等情形判斷被告有無注意義務之違反,即有無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過失。(1)經查,被告辯稱其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且其販售之商品高達476種等語,為原告所不爭執,並有原告所提被告商品網頁資料在卷可稽(見原證8),堪可採信;又被告辯稱手電筒為日常生活用品,系爭產品2售價亦非高,且經其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亦多達858筆資料,其中新型專利為494筆,新式樣專利為320筆一節,亦有被告所提中華民國檢索系統檢索資料附卷可佐(見被證19),被告既非系爭產品2之製造商,自不能僅以系爭專利3已經公告,即認被告就系爭產品2之零售販賣有注意義務違反之過失,是原告主張專利權係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之狀態,被告未經查證即銷售系爭產品2為有過失云云,尚難憑採。(2)又原告以被告曾因侵害原告另一新型第M244248號「圓管夾鎖扣結構改良」專利而與原告成立調解,主張被告對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云云,固據其提出被告不爭執之調解筆錄為證(見原證7),惟前開新型專利之說明書及圖示,均未提及手電筒之內部構造,而與系爭專利2無涉,其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亦與系爭專利3不同,自不能以兩造間就其他專利之調解事件,逕認被告知悉本件系爭專利之存在而仍販售系爭產品2,是原告之上開主張亦不足採。2、次按民法第184條第2項固規定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損害賠償責任。然所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係指行為義務之違反,雖其法律之定義包括法律或其他法律授權制定之行政命令等,惟其重點在於該特定之法律必須具有個別保護性質,即係保護個人或單一特定之人範圍內,且其法律用語應為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是以不能僅以專利權之本質或其立法目的,即認違反專利法即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否則在現代社會中,所有法律規範幾乎均係保護他人之法律,如此將造成侵權行為過失體系之空洞化。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關於專利權權利範圍之規定,其用語並非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即非為保護個別特定法益之規定,故非屬民法第184條第2項所謂保護他人之法律。原告既未具體舉出被告所為係違反何具有個別保護性質之特定法條,則其逕以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為民法第184條第2項保護他人之法律,主張被告未經同意販賣系爭產品2,可推定有過失云云,亦無足採。(五)綜上所述,系爭產品2雖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既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已如前述,而系爭產品2雖亦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惟原告未能證明被告能預見或避免系爭專利3侵權損害之發生,仍未盡其應盡之注意義務致發生損害,自亦不能向被告請求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如訴之聲明所示之損害賠償,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六)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駁回之。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5",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9 1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29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0 1 8",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6",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6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36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8 1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2",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69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71 1 3", "lawName": "商標法" }, { "issueRef": "19", "lawName": "商標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排除侵害專利權等
系爭專利1使用焊料或稱接合材料(如錫膏或導電膠),而被證1-2並無焊料;系爭專利1導電線路材料與接合材料(如錫膏或導電膠)不同,而被證1-2導電線路材料係為金、銅,未揭露有任何接合材料;系爭專利1使用焊接設備,直接用傳統錫爐或特製設備焊接,而被證1-2焊接設備係透過超音波振動的方式連(焊)接;系爭專利1使用印刷電路板,而被證1-2使用無機質填充物之熱硬化性樹脂所構成之配線板,亦可使用矽基板等;系爭專利1係直接將LED晶片電極等製成SMD的模式,而被證1-2的電極是傳統前封裝的模式,故系爭專利1與被證1-2存有技術之差異云云(見本院卷4第17頁背面、本院卷5第140頁)。惟查:被證1-2與系爭專利1所使用之結合方式雖有不同,惟系爭專利1所使用之焊料(如錫膏或導電膠)為LED領域所使用之習知慣用技術,對於發明並未產生無法預期之效果;又被證1-2第1、3圖及說明書第8頁第16至19行記載「本發明之照明單元係光半導體裸晶安裝倒裝片於光半導體裸晶安裝用印刷電路板上照明單元,其特徵在於使用上述印電路板作為半導體裸晶安裝用印刷電路板」已揭示將LED裸晶未經過封裝製程即結合於印刷電路板(2)上,形成的照明單元1,亦即揭示將LED不經過封裝程序直接接合於印刷電路板上即可使用之技術。另由被證1-2說明書第12頁(第一實施態樣)段記載「第1圖係本實施樣態之照明單元1之平面圖。照明單元1係於配線板2上,64個LED晶片…之陣列上整然地安裝而構成…配線板2係加入無機質填充物之熱硬化樹脂之所構成之絕緣板5、6(參照第3圖)之表面形成由金屬所構成之配線圖案8、7所構成之基板3、4積層多數層…配線圖案7、8使用金(Au)…」(見本院卷2第45頁背面)可知,其中的配線板2即為前述之印刷電路板,且該段係關於印刷電路板之結構及材料例示,由於系爭專利1請求項中並未限定印刷電路板之組成結構及材料,且被證1-2所例示之板材材料亦為印刷電路板之一種,故被證1-2亦已揭示系爭專利之印刷電路板之技術特徵,原告前揭主張,尚無可取。⑥
(一)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為先前技術所揭露而應予撤銷:1、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95年8月1日公告,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96年4月20日),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包含一套筒21(即手持筒)、一燈座23、一強光型LED燈25(即發光體)、一導熱片26(即散熱板)及一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頭部套管277(即透光前蓋)前端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是以螺合之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導熱片26(即散熱板)具有一導片體260及由導片體260周緣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即發光體背面);電路基板250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由此可知導熱片對應於兩接點253、254,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電路基板250(即電路板)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即正、負極導電件)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其一是透過第一彈性件213、套筒21本身、第一端子238及接點253,另一則是經由第二彈性件234、第二端子239及接點254,所以即可使該燈泡251通電運作,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②被證6已揭露「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LED燈25);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LED燈25之兩接點253、254),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導熱板26);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導熱支片261的片數與電路基板250的邊數相等,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③被證6雖係將頭部套管277前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則是以螺合的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而導熱套管278後端是螺合於頭部套管277前端,藉由旋轉導熱套管278,使導熱套管278相對於頭部套管277前進或是後退,而調整透鏡275與LED燈25間的焦距。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左、右兩單元281、282分別為一半圓形圓柱片,兩者合併後形成一完整的圓柱,於兩單元281、282內側沿著下側緣具有一第一卡緣285、況著上側緣具有一第二卡緣286,左、右兩單元281、282合併後,第一卡緣285會卡制燈座23之第一卡槽230、第二卡緣286會卡制於聚光鏡27上的第二卡槽273;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聚光鏡27以第二卡槽273卡掣於保護殼體28之第二卡緣286),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LED燈經聚光鏡27之穿孔271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被證6在保護殼體28之兩單元281、282開設有供電路基板250(設有燈泡251)卡入定位的卡槽283,亦能達到LED燈25準確組裝於保護殼體28內之效果,故仍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結構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且本實施例的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該投光筒(保護殼體28)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穿孔271)裝設發光體(LED燈25),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穿孔271)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於95年8月1日公告,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3)被證7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6所揭露),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與被證7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專利圍第4項亦不具進步性。3、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2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該LED 係包含:一上蓋10(即相當於投光筒),係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11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即相當於聚光罩);一下蓋20,亦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兩側設有與上蓋10相對且軸心相同之穿孔21,另於下蓋20上設有至少兩導孔22。該上蓋10與下蓋20皆是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發光元件30所釋放出來的熱能,亦能快速的藉由金屬材料的良好散熱效果,故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發光元件30,設置於上蓋10與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間,並被容設於容置槽12內部,而凸設於透孔11,發光元件30底部設有兩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由發光元件30內部向外延伸而出,下蓋20所設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使兩導接層31由導孔22處顯露;如圖3所示,電路板60上對置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即正、負極腳),各有一導電元件50、彈性元件51及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俾使其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達成電性連結;則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可對發光元件30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元件30設在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心及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可直接位在折射區13光源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7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折射區13),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透孔11)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下蓋20);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 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係二段式請求項,其「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前言部份係屬先前技術,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電性連接,且該開關對應手電筒上按鍵之技術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參酌被證8即可輕易完成之發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  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上蓋10內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透孔11裝設發光元件30,發光元件30既被「容設」於容置槽12,對應導接層31(即相當於正、負極腳)於左右設有一靠置面,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兩導接層31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導孔22(即相當於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據以電路板60之兩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可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元件兩導接層31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導孔22)裝設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項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因此下蓋20(即散熱板)相對於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分別形成一導孔22(即缺槽孔),與上蓋10鎖固之電路板60(相當於控制座),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穿過導孔22與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接觸達到電性連結效果,該導孔22之孔形為圓形且分立,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不相接觸,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下蓋20)相對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4、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2006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揭露一種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3)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7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4)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5、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10係於93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一種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3所示,係設置在筒身21(即手持筒)前端筒內與乾電池31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筒身21前端之透光面蓋25加以鎖密,其包括一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及開關40及導體39、42(相當於控制座),在該頭部24內部前端設一反射器101(即聚光罩);且如圖4、6所示,使反射器101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上絕緣固持器48上,在該固持器48中心位置設有一孔106;此外,由該孔106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燈泡59(即發光體);該燈泡59在固持器48上伸展有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由該缺槽孔139處顯露。設置開關40之目的係為啟斷及閉合電池與燈泡59某一電極之電通路,本發明在本文中之其他態樣亦可搭配手電筒常用之他種開關;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由此可知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燈泡59(即發光元件)裝設在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而直接位在反射器101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達到免校正作用;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反射器101),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孔106)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燈泡59);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兩孔139),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③其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且使用電路板與切換開關仍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被證8之先前技術即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技術,故不具備進步性。此外,如圖3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至於系爭專利2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4所示在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後,燈泡59之電極57及58將自燈座125之下端及燈座器119穿出。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電極57及58係分別由接點55及83以摩擦方式(即相當於靠置面之功能)固定於定位,此一設計可使燈座125持續緊貼孔143之壁面,進而保持燈絲60相對於筒身21軸線之對準關係。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發光體(即燈泡59),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電極57及58),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第一接點55及第二接點83),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兩孔139),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被證10已揭露將發光體所伸展之正、負極腳利用摩擦方式分別固定於對應之容置處產生定位的作用,使得發光體得緊貼於壁面,並與正、負極導電件接觸,構成電性連結,進而保持發光體相對於筒身之對準關係(即準確對焦),因此,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先前技術可直接置換之等效技術。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一方面則可使電極57與58彼此絕緣;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因此,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此外,如圖3、11、12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相對發光體(即燈泡59)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孔139);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各自分立),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被證10分別形成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此外,系爭專利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且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被證10係於2004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已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如圖3所示,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已揭露如圖3所示及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之技術特徵。②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10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7、系爭專利2為智慧財產局作成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認定全部之申請專利範圍皆不具進步性,原告理應先證明系爭專利2確實具進步性,才能對被告主張權利。(二)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而應予撤銷:1、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1)被證12係於94年7月13日公告,被證13係於88年6月16日公告,被證14係於88年2月10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3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不具創作性之適格。(2)按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係以圖面所揭露之整體設計為準,結合圖說所指定之物品始得主張其權利,而依系爭專利3之圖面及圖說,可知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為:「燈具整體概為圓柱狀,特別於握持筒下緣呈現內凹弧線的造形」及「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尾端部多凹槽條紋」。(3)被證12說明書揭露一具防水充電的手電筒,如圖1、2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特別係於該手電筒主體10(即握持筒部份)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因此,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因此不具創作性。2、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鑑於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而不具創作性:(1)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並且如右視圖所示,其握持筒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2)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不具創作性。(三)原告應證明被告公司有侵害系爭專利權之故意或過失:1、按最高法院93年度臺上字第2292號判決意旨、司法院98年智慧財產法律座談會提案及研討結果民事訴訟類第13號多數見解,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其專利權而請求損害賠償,自應由原告就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其專利權,先盡舉證責任,如原告不能舉證,縱被告公司不能證明抗辯事實、或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訴。2、被告公司並非製造商,事先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任何專利技術,亦無任何故意或過失:(1)被告公司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對於各該商品所使用之技術為何?是否擁有專利?有無取得合法專利授權?是否涉及專利侵權等,不僅無從自外觀上判斷,且專利問題涉及高度技術性及專業性之判斷,即使逐一檢視商品,被告公司亦無從藉由檢視商品之方式,辨識或判斷各該商品是否侵害他人專利。(2)又M244248號專利公告說明書內容及圖式,均未提及手電筒內部構造,因此,與系爭專利2無涉;此外,圖式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式樣亦與系爭專利3相去甚遠,是被告前雖曾與原告就侵害M244248號專利請求賠償一事調解成立,然據此逕謂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實屬跳躍式推論或流於臆測。況且,按諸一般經驗法則,倘若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極為熟悉,要無可能不將系爭產品2併入調解內容,由此可知,被告對於系爭專利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之情事極其明顯。(3)此外,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共有858筆資料,其中494筆新型專利及320筆新式樣專利,而被告僅為資本額1000萬元之LED照明產品零售商,根本不可能期待被告能知悉所有手電筒專利。(4)綜上所述,被告公司事前既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專利技術,且事後接獲原告專利侵權之通知後,立即移除爭議網頁並停止販賣系爭產品,實難謂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之侵害行為可言。(四)原告應舉證證明已於系爭產品上依專利法第108、129條準用第79條規定,標示證書號數及申請案號:1、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系爭專利,應就其於系爭專利物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提出證明。2、原告並未提出具體證據證明其於專利侵權主張之通知時,已在所生產專利產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提出具體證據證明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五)關於系爭產品2之銷售資料:1、被告提出原告主張計算侵害期間起點(99年4月25日)迄今之系爭產品2銷售資料(被證15),可知系爭產品2之銷售數量為80個,每一個單價約為180.95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0.95×1.05=約190元)或約189.52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9.52×1.05=約199元),總計金額為約14,510.47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總計金額為1,4510.47×1.05=約15,236元)。2、事實上系爭產品2並非被告所製造,此亦為原告所不爭執。系爭產品2為中國廠商所製造並於中國販賣,迄今中國商品貿易網站「阿里巴巴」及「淘寶網」等網站仍販賣系爭產品2,被告亦係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後於臺灣地區轉賣。被告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之成本每個為30元人民幣,若以99年3月31日之匯率4.631計算,則購買成本為約139元。此外,被告之成本尚應包括中國至臺灣之運費,且系爭產品2尚包括夾持扣、電池、包裝等不在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範圍內之附件,亦應列為成本予以扣除,因此被告之成本應約為150元。全部80個系爭產品2之購買成本約12,000元(即150X80=12,000)。是以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所得利益為3,236元(即15,236-12,000=3,236),原告所得請求之損害賠償亦應以此數額為限。原告雖主張以合理權利金計算損害賠償數額,惟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及辦理民事訴訟應行注意事項第87條第2項規定,僅於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始得由法院審酌一切情形,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或於侵害智慧財產權之損害賠償事件時參考智慧財產權人於實施授權時可得收取之合理權利金數額核定之,然而本件並非上述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之情形。(六)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參、本院之判斷:一、兩造不爭執之事項:(見本院卷(二)第113、114頁)(一)原告為新型專利第M329137號「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即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3月21日至106年4月19日止(見原證3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2專利說明書影本)。(二)原告為新式樣專利第D124083號「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三)」(即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8月1日至108年4月19日止(見原證5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3專利圖說影本)(三)被告阿囉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之負責人為洪益勝(見原證9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影本)。(四)被告確有販賣G-32-2「1W三段LED單前燈」之產品(即系爭產品2)(見原證8網頁資料、原證10統一發票影本)。(五)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不否認。(六)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不否認。二、得心證之理由:(一)經查,被告就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及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既不爭執,已如前述,則原告就上開部分之主張,即堪採信,合先敘明。又兩造就系爭專利2、3有無應撤銷之原因,經協議簡化爭點為(1)被證6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被證8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 (4)被證7、被證8、被證9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8、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12、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8)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見本院卷(二)第114頁)爰分述如下:(二)系爭專利2部分: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共計6項,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本件原告係主張系爭產品2侵害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被告亦針對原告前開主張而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茲就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解析如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一所示):(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一種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主要改良在於,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並使聚光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6為中華民國95年8月1日公告之第M295221號新型專利「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公告日期為95年8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強光手電筒包含一套筒、一燈座、一LED燈及一保護殼體,該套筒內可容置至少一電池,該燈座一端組裝於套筒上、另一端則組裝該LED燈,該LED燈具有一用以輔助散熱並具有兩接點的電路基板,分別以一端子電性連接於電池兩極,保護殼體具有左、右兩單元,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及LED燈加以連結;其特徵在於在該電路基板與燈座間夾置有一導熱片並穿出保護殼體彎折向其周壁有複數導熱支片,於該電路基板及燈座外,套組有一導熱套管,使LED燈的高熱經由複數導熱支片、導熱套管傳送至套筒作快速散熱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二所示)。(2)被證7為中華民國95年9月21日公告之第M298068號新型專利「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公告日期為95年9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係一種與高功率LED有關之設計,尤指一種應用在電路板上且具有高功率之LED者;其主要包含有一上蓋、一下蓋、一發光元件、複數固定元件以及複數導電元件,其中發光元件係設置於上蓋與下蓋間,而透過固定元件將上蓋與下蓋固定於電路板上,並透過導電元件將發光元件與電路板進行電路連結,使整體LED得以於電路板上進行拆解,除可便於組立外,亦當發光元件失效或更換不同顏色LED時,得以快速更換發光元件,而無須進行整組LED之更換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三所示)。(3)被證8為中華民國95年12月21日公告之第M303320號新型專利「小型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2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包括一供電池(3)容置的中空殼體(21)、一發光單元(23)、一電傳導單元(24)、及一控制開關(25),其特徵在於中空殼體(21)的第二端部(212)由一端蓋(27)封閉,端蓋(27)內容置軟質膠套(26),且軟質膠套(26)內容置控制開關(25),前述端蓋(27)中央具有穿孔(271)以容軟質膠套(26)的中央弧凸觸塊(261)外露出來,且端蓋(27)內壁具有內螺牙(272)與上述第二端部(212)外緣設置的外螺牙(213)相互螺合,進而使第二端部(212)與端蓋(27)之間有防滲的軟質膠套(26)介入(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四所示)。(4)被證9為中華民國95年11月1日公告之第I265256號發明專利「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1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是包括有一管體,設有一切換開關,其內部具有一第一架設空間,於該第一架設空間內容置有至少一個的電池;一燈罩,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其內部具有一第二架設空間;一封閉座,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二端,並具有一彈性元件向著該第一架設空間用以頂推於電池並電性連接於一極,該彈性元件並與該封閉座電性連接;及一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是裝設於燈罩內部第二架設空間內,且包括有一散熱座、一高功率發光組及一反射罩,其中該高功率發光組受該切換開關控制可電性連接於電池另一極,該散熱座於燈罩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定位時是與管體接觸作電性連接並可作大面積的散熱,確保手電筒作強光型投射使用的安全及延長其使用壽命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五所示)。(5)被證10為中華民國99年8月16日公開之第200415329號發明專利「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公開日期為93年8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元件組包括一燈泡及一燈座;該燈泡具有一對電極、及一延伸於該等電極間之燈絲。該燈座可容納該燈泡之電極。在將該燈泡固定於該燈座後,該等電極將穿過該燈座,該燈泡將鄰近該燈座,且該燈泡之燈絲將對準一貫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該燈座之構造可安放在一燈座容器上所設之一孔中,俾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與該反射器之主軸成一直線,該燈座容器之安裝位置係鄰近該反射器(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六所示)。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6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而依被證6圖1與說明書第9頁第3~5行所示,其係利用左、右兩單元(281、282),以左右夾制之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固定,雖其結構不同於系爭專利2將聚光罩組設於定位座上,再利用定位座定位該發光體於中心位置之穿孔上,且該發光體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惟由被證6藉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而該LED燈(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可知被證6可利用聚光鏡之中心孔達成系爭專利2定位座將該發光體定位於中心之功效;又被證6之電路板係LED燈本身固設之電路板,雖結構與系爭專利2控制座上之電路板不同(該LED未直接固設於電路板上),惟電路板之功用係做為LED與電池間電性連接,被證6既已揭示電路板,兩者所達成之目的及功效相同,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完成。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查被證6已揭示聚光鏡中間穿孔形成,相當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做為結合燈座之LED之用,可使LED與聚光鏡準確定位,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是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查被證6已揭示LED燈(25)下設導熱片(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該LED燈之「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由此可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達成簡易構成電性連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已如前述,由於被證6之導接帽(34)與套管(33)因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因此被證6之正、負導線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達成避免電性短路,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欲達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據此,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6、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由被證7第1圖及第3圖可知,其上蓋(10)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定位座、定位座中心位置穿孔、聚光罩」,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之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據此,被證6組合被證7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4、5項不具進步性,惟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7、被證8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7之上蓋(10)具有斜面(10)與透孔(11),可形成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光罩;被證7之上蓋(10)亦具有容置槽(12),可以容置發光元件(30),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定位座,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上蓋所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此外,被證7之「發光元件(30)、金屬之下蓋(20)、電路板(60)」亦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體、散熱板、電路板」,故被證7已實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欲達到準確對焦之發明功效「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而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實質差異僅在於被證7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設置於投光筒內具有切換開關之切換開關。惟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已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故手電筒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將被證8所揭露之按壓式開關設置應用於被證7,所以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之上蓋(10)揭露有容置槽(12),第2圖揭露有圓形之發光元件(30),第3圖則揭露該發光元件(30)可以密合套設於該上蓋(10)之容置槽(12)內,故被證7之容置槽(1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而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上蓋(10)容置槽(12)並未揭露具有可供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之一靠置面,且依據被證7圖式第2圖,其揭露該發光元件(30)為圓形,其導揭層(31)並未「伸展」出該發光元件(30)之圓形本體,故被證7事實上並未實質揭露其如何確保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可確實被定位並與導電元件(50),或第二彈性元件(51)正確電性連接。此外,被證8亦無相關技術特徵之揭露,故被證7與被證8皆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附加揭示之靠置面之相關技術特徵,是以,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已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其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揭露其金屬下蓋(20)具有可供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穿過組設之導孔(22),就具有手電筒領域之通常知識者而言,該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與金屬下蓋(20)之導孔(22)間必然為非電性接觸,否則將因電性短路致使手電筒無法正常操作,而為避免其間之電性接觸,無非以加大導孔(22)之孔徑、孔形或施加絕緣套於兩者之間,此皆為一般普遍採用之技術手段,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附加揭示之「缺槽孔」,至於「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則為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顯能輕易思及。又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依據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而被證9亦揭露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亦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8、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查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來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僅係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不同。是被證8組合被證10並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技術特徵,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所有之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8、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8、被證9、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而依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僅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之技術特徵不同。是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仍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發光體、散熱板與電路板間之聯結關係,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三)系爭專利3部分:1、系爭專利3之物品用途為一種裝設在自行車上,當照明及警示使用之自行車燈具,尤指可輕易的在自行車上安裝,並能快速從自行車上拆下當手電筒使用的照明警示兩用燈。其創作之特點在於燈體的握持筒身,在下緣內凹弧線的造形上,搭配尾端部多凹槽條紋,使整體呈現立體層次美感,而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更是與握持筒的形體產生線條相互輝映感受,完全擺脫傳統單調造形的窠臼,予人全新流暢印象;是依據系爭專利3創作說明與圖面可知,系爭專利3所揭露之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燈體之握持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尾端部則具有多凹槽條紋,燈頭部則具有多橫槽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七所示)。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3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12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200420066855.6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具防水充電裝置的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4年7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主要包括一手電筒主體,並以一按鍵部控制照明部,該照明部由充電部提供電源,且該手電筒具防水功能,可固定於自行車上提供照明(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八所示)。(2)被證13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01641.8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8年6月16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九所示)。(3)被證14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15090.4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斜式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6年11月25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十所示)。3、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2第1、2圖可知,其手電筒主體(10)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造形;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左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右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由被證12說明書第一圖可知,其握持筒上方係成扁平狀,與左、右兩側之外輪廓整體觀之如同四方柱狀,而非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故被證12在燈頭部、握持筒之外周基本構形等主體輪廓上,與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設計並不相同,而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相去更遠,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4、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右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至於其筒身則係整體小於其燈頭部,而非僅於其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左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明顯與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不同,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被證13組合被證14尚未能揭露系爭專利3之主要設計特徵,且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為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四)綜上所述,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而被告辯稱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部分雖不可採,惟原告主張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有過失或有推定之過失云云(見本院卷第118頁),既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開情詞置辯,爰就此析述如下:1、按專利權受侵害時,專利權人得請求損害賠償,並得請求排除其侵害,有侵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專利法第129條、108條準用同法第84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開條文雖未規定對專利權受侵害請求損害賠償之主觀要件,惟基於專利侵害亦屬侵權行為之一環,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係為填補權利人因侵權行為所生財產上或非財產上之損害,在調和個人自由及社會安全之基本價值下,係採過失責任主義為原則,亦即以加害人有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為其成立要件,若其行為並無故意或過失,即無賠償可言。是在現行專利法未明文排除原則之適用下,加害人須有故意或過失,專利權人始得對其請求損害賠償。又所謂過失係指能預見或避免損害之發生而未注意,致使損害發生;至所謂能預見或避免之程度,即行為人之注意義務,則因具體事件之不同而有高低之別,通常係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程度為衡酌基準,在專利侵權事件,法律雖無明文規定,惟製造商或競爭同業與單純之零售商,對能否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注意程度,必不相同,應就個案事實,視兩造個別之營業項目、範圍等情形判斷被告有無注意義務之違反,即有無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過失。(1)經查,被告辯稱其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且其販售之商品高達476種等語,為原告所不爭執,並有原告所提被告商品網頁資料在卷可稽(見原證8),堪可採信;又被告辯稱手電筒為日常生活用品,系爭產品2售價亦非高,且經其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亦多達858筆資料,其中新型專利為494筆,新式樣專利為320筆一節,亦有被告所提中華民國檢索系統檢索資料附卷可佐(見被證19),被告既非系爭產品2之製造商,自不能僅以系爭專利3已經公告,即認被告就系爭產品2之零售販賣有注意義務違反之過失,是原告主張專利權係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之狀態,被告未經查證即銷售系爭產品2為有過失云云,尚難憑採。(2)又原告以被告曾因侵害原告另一新型第M244248號「圓管夾鎖扣結構改良」專利而與原告成立調解,主張被告對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云云,固據其提出被告不爭執之調解筆錄為證(見原證7),惟前開新型專利之說明書及圖示,均未提及手電筒之內部構造,而與系爭專利2無涉,其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亦與系爭專利3不同,自不能以兩造間就其他專利之調解事件,逕認被告知悉本件系爭專利之存在而仍販售系爭產品2,是原告之上開主張亦不足採。2、次按民法第184條第2項固規定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損害賠償責任。然所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係指行為義務之違反,雖其法律之定義包括法律或其他法律授權制定之行政命令等,惟其重點在於該特定之法律必須具有個別保護性質,即係保護個人或單一特定之人範圍內,且其法律用語應為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是以不能僅以專利權之本質或其立法目的,即認違反專利法即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否則在現代社會中,所有法律規範幾乎均係保護他人之法律,如此將造成侵權行為過失體系之空洞化。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關於專利權權利範圍之規定,其用語並非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即非為保護個別特定法益之規定,故非屬民法第184條第2項所謂保護他人之法律。原告既未具體舉出被告所為係違反何具有個別保護性質之特定法條,則其逕以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為民法第184條第2項保護他人之法律,主張被告未經同意販賣系爭產品2,可推定有過失云云,亦無足採。(五)綜上所述,系爭產品2雖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既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已如前述,而系爭產品2雖亦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惟原告未能證明被告能預見或避免系爭專利3侵權損害之發生,仍未盡其應盡之注意義務致發生損害,自亦不能向被告請求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如訴之聲明所示之損害賠償,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六)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駁回之。
[ { "issueRef": "3", "lawName": "中央法規標準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2 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2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7 1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7 1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7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67 4",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1",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6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1 3",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97 2", "lawName": "專利法" }, { "issueRef": "1",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 "issueRef": "32",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 }, { "issueRef": "24", "lawName": "民事訴訟費用法" }, { "issueRef": "25", "lawName": "民事訴訟費用法" }, { "issueRef": "27", "lawName": "民事訴訟費用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 "lawName": "法院辦理民事事件證人鑑定人日費旅費及鑑定費支給標準" }, { "issueRef": "4 3", "lawName": "法院辦理民事事件證人鑑定人日費旅費及鑑定費支給標準" }, { "issueRef": "150", "lawName": "行政程序法" } ]
確認專利權等
系爭專利1使用焊料或稱接合材料(如錫膏或導電膠),而被證1-2並無焊料;系爭專利1導電線路材料與接合材料(如錫膏或導電膠)不同,而被證1-2導電線路材料係為金、銅,未揭露有任何接合材料;系爭專利1使用焊接設備,直接用傳統錫爐或特製設備焊接,而被證1-2焊接設備係透過超音波振動的方式連(焊)接;系爭專利1使用印刷電路板,而被證1-2使用無機質填充物之熱硬化性樹脂所構成之配線板,亦可使用矽基板等;系爭專利1係直接將LED晶片電極等製成SMD的模式,而被證1-2的電極是傳統前封裝的模式,故系爭專利1與被證1-2存有技術之差異云云(見本院卷4第17頁背面、本院卷5第140頁)。惟查:被證1-2與系爭專利1所使用之結合方式雖有不同,惟系爭專利1所使用之焊料(如錫膏或導電膠)為LED領域所使用之習知慣用技術,對於發明並未產生無法預期之效果;又被證1-2第1、3圖及說明書第8頁第16至19行記載「本發明之照明單元係光半導體裸晶安裝倒裝片於光半導體裸晶安裝用印刷電路板上照明單元,其特徵在於使用上述印電路板作為半導體裸晶安裝用印刷電路板」已揭示將LED裸晶未經過封裝製程即結合於印刷電路板(2)上,形成的照明單元1,亦即揭示將LED不經過封裝程序直接接合於印刷電路板上即可使用之技術。另由被證1-2說明書第12頁(第一實施態樣)段記載「第1圖係本實施樣態之照明單元1之平面圖。照明單元1係於配線板2上,64個LED晶片…之陣列上整然地安裝而構成…配線板2係加入無機質填充物之熱硬化樹脂之所構成之絕緣板5、6(參照第3圖)之表面形成由金屬所構成之配線圖案8、7所構成之基板3、4積層多數層…配線圖案7、8使用金(Au)…」(見本院卷2第45頁背面)可知,其中的配線板2即為前述之印刷電路板,且該段係關於印刷電路板之結構及材料例示,由於系爭專利1請求項中並未限定印刷電路板之組成結構及材料,且被證1-2所例示之板材材料亦為印刷電路板之一種,故被證1-2亦已揭示系爭專利之印刷電路板之技術特徵,原告前揭主張,尚無可取。⑥
(一)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為先前技術所揭露而應予撤銷:1、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95年8月1日公告,早於系爭專利申請日(96年4月20日),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包含一套筒21(即手持筒)、一燈座23、一強光型LED燈25(即發光體)、一導熱片26(即散熱板)及一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頭部套管277(即透光前蓋)前端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是以螺合之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導熱片26(即散熱板)具有一導片體260及由導片體260周緣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即發光體背面);電路基板250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由此可知導熱片對應於兩接點253、254,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電路基板250(即電路板)設置燈泡251的一側表面上配置一些必要電路,且於燈泡251兩側設有不同極性的LED燈接點253、254(即正、負極腳)…於置放於燈座23的第一端面231時,還必須使接點253靠近第一凹槽236,使接點254靠近導槽237,而前述延伸至第一端面231上方的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即正、負極導電件)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其一是透過第一彈性件213、套筒21本身、第一端子238及接點253,另一則是經由第二彈性件234、第二端子239及接點254,所以即可使該燈泡251通電運作,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②被證6已揭露「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LED燈25);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LED燈25之兩接點253、254),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導熱板26);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導熱支片261的片數與電路基板250的邊數相等,可分別對應貼觸在電路基板250各邊),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電路基板250),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第一、第二端子238、239分別焊接於兩接點253、254,使得兩接點253、254分別電性連接於電池215的兩極性);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③被證6雖係將頭部套管277前端扣接於聚光鏡27上,而後端則是以螺合的方式結合於套筒21前端靠近開口210處,而透鏡275及護蓋276則是固設於導熱套管278前端,且可與導熱套管278一起連動,而導熱套管278後端是螺合於頭部套管277前端,藉由旋轉導熱套管278,使導熱套管278相對於頭部套管277前進或是後退,而調整透鏡275與LED燈25間的焦距。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該保護殼體28(即投光筒)於本實施例中具有左、右兩單元281、282,而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左、右兩單元281、282分別為一半圓形圓柱片,兩者合併後形成一完整的圓柱,於兩單元281、282內側沿著下側緣具有一第一卡緣285、況著上側緣具有一第二卡緣286,左、右兩單元281、282合併後,第一卡緣285會卡制燈座23之第一卡槽230、第二卡緣286會卡制於聚光鏡27上的第二卡槽273;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聚光鏡27以第二卡槽273卡掣於保護殼體28之第二卡緣286),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LED燈經聚光鏡27之穿孔271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被證6在保護殼體28之兩單元281、282開設有供電路基板250(設有燈泡251)卡入定位的卡槽283,亦能達到LED燈25準確組裝於保護殼體28內之效果,故仍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結構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於該LED燈25相反於燈座23的一側設有一聚光鏡27,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於其側邊環設有一第二卡槽273,而該燈泡251是對準該穿孔271;且本實施例的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該投光筒(保護殼體28)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穿孔271)裝設發光體(LED燈25),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穿孔271)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6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6說明書已揭露一種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中電路基板30於LED燈25的一側面,鄰近兩相對應邊300'、300"各凸設有一正極接點35及一負極接點36(即正、負極腳),該正極接點35並連設有一正極導線350,該負極接點36並連設有一負極導線360,而該散熱座32中央貫設有一中孔320,該套管33即置入並定位於中孔320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未顯示),導接帽34也封組在散熱座32遠離電路基板30的一端321,導接帽34與套管33是受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上述的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且如圖示在LED燈25下設導熱板26,該導熱板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的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②被證6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正極接點35)及負極腳(負極接點36),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正極導線350)及負極導電件(負極導線360)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6,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係於95年8月1日公告,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3)被證7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6所揭露),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6與被證7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專利圍第4項亦不具進步性。3、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95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2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該LED 係包含:一上蓋10(即相當於投光筒),係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11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即相當於聚光罩);一下蓋20,亦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其兩側設有與上蓋10相對且軸心相同之穿孔21,另於下蓋20上設有至少兩導孔22。該上蓋10與下蓋20皆是利用金屬材料所製成,發光元件30所釋放出來的熱能,亦能快速的藉由金屬材料的良好散熱效果,故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發光元件30,設置於上蓋10與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間,並被容設於容置槽12內部,而凸設於透孔11,發光元件30底部設有兩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由發光元件30內部向外延伸而出,下蓋20所設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使兩導接層31由導孔22處顯露;如圖3所示,電路板60上對置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即正、負極腳),各有一導電元件50、彈性元件51及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俾使其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達成電性連結;則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可對發光元件30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元件30設在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心及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可直接位在折射區13光源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7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折射區13),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透孔11)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下蓋20);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 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係二段式請求項,其「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前言部份係屬先前技術,電路板60與切換開關電性連接,且該開關對應手電筒上按鍵之技術為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參酌被證8即可輕易完成之發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  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上蓋10內容置槽12週圍部份(即相當於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透孔11裝設發光元件30,發光元件30既被「容設」於容置槽12,對應導接層31(即相當於正、負極腳)於左右設有一靠置面,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兩導接層31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導孔22(即相當於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據以電路板60之兩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可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相當於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元件兩導接層31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導孔22)裝設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導電元件50及彈性元件51組合),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亦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導電件功能,其高突於電路板60表面,且因第二彈性元件51而具有彈性相當於導電彈片或導電彈簧功能,俾穿過下蓋20(相當於散熱板)之導孔22(即缺槽孔)接觸發光元件30之兩導接層31,藉其壓縮彈性,乃使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達到電性連結效果。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即導孔22)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兩導接層31)上電性連結」。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項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設於下蓋20之導孔22內部之導電元件50,受到第二彈性元件5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被向外頂出,使該導電元件50得以與電路板60上之導電孔61緊密接觸,使其發光元件30底部之導電層31得以透過導電元件50以及第二彈性元件51達到電性連結的效果」,因此下蓋20(即散熱板)相對於導接層31(即正負極腳)分別形成一導孔22(即缺槽孔),與上蓋10鎖固之電路板60(相當於控制座),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相當於正、負極導電件)穿過導孔22與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接觸達到電性連結效果,該導孔22之孔形為圓形且分立,使得各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不相接觸,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下蓋20)相對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兩導接層31),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導孔22);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彈性元件51、導電元件50與導電孔61之組合)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與被證8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4、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係於2006年9月21日公告,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被證7說明書已揭露「一種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中一發光元件30,被容設於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而凸設於透孔11(即穿孔)間,其上蓋10(相當於投光筒)中折射區13(即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容置槽12週圍部份(相當於定位座)上,由該容置槽中心位置形成一透孔11(即穿孔)裝設一發光元件30延伸折射區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一面端相對發光元件30之形體,乃以透孔11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元件30裝設在透孔11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揭露一種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3)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7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上蓋10)內聚光罩(即折射區13)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容置槽12週圍部份)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透孔11)裝設一發光體(即發光元件30)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4)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5、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95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10係於93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一種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3所示,係設置在筒身21(即手持筒)前端筒內與乾電池31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筒身21前端之透光面蓋25加以鎖密,其包括一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及開關40及導體39、42(相當於控制座),在該頭部24內部前端設一反射器101(即聚光罩);且如圖4、6所示,使反射器101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上絕緣固持器48上,在該固持器48中心位置設有一孔106;此外,由該孔106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燈泡59(即發光體);該燈泡59在固持器48上伸展有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由該缺槽孔139處顯露。設置開關40之目的係為啟斷及閉合電池與燈泡59某一電極之電通路,本發明在本文中之其他態樣亦可搭配手電筒常用之他種開關;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由此可知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燈泡59(即發光元件)裝設在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中心而直接位在反射器101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達到免校正作用;此外,被證8說明書揭露一控制單元包括一驅動電路(42)受控制開關(25)控制,以決定是否供給該導通電壓給該發光二極體(231)。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即反射器101),並使聚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即孔106)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即燈泡59);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即第一端子電極57及第二端子電極58),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兩孔139),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等技術特徵。此外,被證8已揭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此一技術特徵。③其第一導體39、第二導體42與開關40設置係為對於燈泡59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功能相當於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功能,且使用電路板與切換開關仍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被證8之先前技術即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技術,故不具備進步性。此外,如圖3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至於系爭專利2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不具進步性。(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②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4所示在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後,燈泡59之電極57及58將自燈座125之下端及燈座器119穿出。第一電極57將進一步穿過下絕緣體41內之孔49,並與第一接點55(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第二電極則將伸入下絕緣體41前表面上之軸向長孔85,並與第二接點83(相當於導電件)形成電接觸。如此一來,電極57及58亦將分別與第一導體39及第二導體42形成電接觸。電極57及58係分別由接點55及83以摩擦方式(即相當於靠置面之功能)固定於定位,此一設計可使燈座125持續緊貼孔143之壁面,進而保持燈絲60相對於筒身21軸線之對準關係。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中心位置形成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發光體(即燈泡59),該定位座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即電極57及58),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即第一接點55及第二接點83),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兩孔139),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③被證10已揭露將發光體所伸展之正、負極腳利用摩擦方式分別固定於對應之容置處產生定位的作用,使得發光體得緊貼於壁面,並與正、負極導電件接觸,構成電性連結,進而保持發光體相對於筒身之對準關係(即準確對焦),因此,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技術特徵係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參酌先前技術可直接置換之等效技術。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亦不具進步性。(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鑑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如圖7、8所示將元件組121之燈座125放入孔143(設置於容器119);燈座125可以陶瓷製成,一方面可防止燈座在手電筒之操作過程中因某些燈泡所產生之高溫熔化,一方面則可使電極57與58彼此絕緣;容器119得以適當之金屬(如鋁)製成,使用金屬容器119之一優點為:該容器將可發揮散熱器之功能;因此,燈座容器119與燈座125組合即相當於散熱板功能;因此,燈泡59設置於具有散熱功能之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上(即相當於散熱板);如圖11、12所示兩孔139係沿旋轉軸141之方向貫穿燈座125,俾容納電極57及58,故已揭露對應正負極各一缺槽孔之技術特徵。此外,如圖3、11、12所示,第一、二端子電極(即正、負極)穿過散熱板與導電件連結,完成電通路,燈座125相對於燈泡59之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②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即燈座容器119及燈座125)相對發光體(即燈泡59)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即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即孔139);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各自分立),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③被證10分別形成一缺槽孔139各自分立,其孔形使第一、二端子電極57、58不相接觸,此外,系爭專利雖以導電件穿過散熱板與極腳連結完成電通路,且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然此僅屬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之人可直接置換之等效置換。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較於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的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亦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係於2006年12月21日公告,被證9係於2006年11月1日公告,被證10係於2004年8月16日公開,均早於系爭專利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之適格。(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鑑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而不具進步性:①被證10說明書已揭露一種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中如圖3所示,頭部24(相當於投光筒)與反射器101(即聚光罩)光源入口設於上絕緣固持器48上;此外,如圖3、4、6、7、8所示容器119係安裝於筒身21之前端,且可安放在固持器48之中央孔106中,俾進一步保證孔143軸線將與筒身21之軸線成一直線;乃以中央孔106為中心,形成一裝配框,以限定裝設於容器119內之燈泡59,使之能簡易完成在固持器48上準確組裝。此外,被證9說明書亦已揭露如圖3所示及以該高功率發光組6凸設有一高功率LED燈的多角狀盤60的第一面600,對準高功率LED燈61於該反射罩7平坦架設面71中央穿設有一配置孔710之技術特徵。②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已揭露「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被證10與被證8組合所揭露),其中,該投光筒(即頭部24)內聚光罩(即反射器101)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即固持器48)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一穿孔(即中央孔106)裝設一發光體(即燈泡59)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③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較於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其構件之成型、組裝均無太大的困難,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結構作組合設計顯能輕易完成,未產生無法預期功效,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在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之前提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亦不具進步性。7、系爭專利2為智慧財產局作成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認定全部之申請專利範圍皆不具進步性,原告理應先證明系爭專利2確實具進步性,才能對被告主張權利。(二)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而應予撤銷:1、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可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不具創作性:(1)被證12係於94年7月13日公告,被證13係於88年6月16日公告,被證14係於88年2月10日公告,均早於系爭專利3之申請日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明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不具創作性之適格。(2)按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係以圖面所揭露之整體設計為準,結合圖說所指定之物品始得主張其權利,而依系爭專利3之圖面及圖說,可知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為:「燈具整體概為圓柱狀,特別於握持筒下緣呈現內凹弧線的造形」及「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尾端部多凹槽條紋」。(3)被證12說明書揭露一具防水充電的手電筒,如圖1、2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特別係於該手電筒主體10(即握持筒部份)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因此,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因此不具創作性。2、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範圍鑑於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而不具創作性:(1)被證13說明書揭露一手電筒,其中如立體圖所示該手電筒整體概為一圓柱狀,其燈頭部設有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並且如右視圖所示,其握持筒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的造形;被證14說明書亦揭露一斜式手電筒,其握持部尾端有三道凹槽條紋設計。(2)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專利權範圍事實上僅是在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及習知技術之基礎上,易於思及之新式樣,不具創作性。(三)原告應證明被告公司有侵害系爭專利權之故意或過失:1、按最高法院93年度臺上字第2292號判決意旨、司法院98年智慧財產法律座談會提案及研討結果民事訴訟類第13號多數見解,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其專利權而請求損害賠償,自應由原告就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其專利權,先盡舉證責任,如原告不能舉證,縱被告公司不能證明抗辯事實、或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訴。2、被告公司並非製造商,事先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任何專利技術,亦無任何故意或過失:(1)被告公司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對於各該商品所使用之技術為何?是否擁有專利?有無取得合法專利授權?是否涉及專利侵權等,不僅無從自外觀上判斷,且專利問題涉及高度技術性及專業性之判斷,即使逐一檢視商品,被告公司亦無從藉由檢視商品之方式,辨識或判斷各該商品是否侵害他人專利。(2)又M244248號專利公告說明書內容及圖式,均未提及手電筒內部構造,因此,與系爭專利2無涉;此外,圖式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式樣亦與系爭專利3相去甚遠,是被告前雖曾與原告就侵害M244248號專利請求賠償一事調解成立,然據此逕謂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實屬跳躍式推論或流於臆測。況且,按諸一般經驗法則,倘若被告對於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極為熟悉,要無可能不將系爭產品2併入調解內容,由此可知,被告對於系爭專利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之情事極其明顯。(3)此外,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共有858筆資料,其中494筆新型專利及320筆新式樣專利,而被告僅為資本額1000萬元之LED照明產品零售商,根本不可能期待被告能知悉所有手電筒專利。(4)綜上所述,被告公司事前既無從得知系爭產品是否使用專利技術,且事後接獲原告專利侵權之通知後,立即移除爭議網頁並停止販賣系爭產品,實難謂被告公司有何故意或過失之侵害行為可言。(四)原告應舉證證明已於系爭產品上依專利法第108、129條準用第79條規定,標示證書號數及申請案號:1、原告既主張被告公司侵害系爭專利,應就其於系爭專利物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提出證明。2、原告並未提出具體證據證明其於專利侵權主張之通知時,已在所生產專利產品上標示專利證書號數,或提出具體證據證明被告公司明知或有事實足證其可得而知為專利物品之事實。(五)關於系爭產品2之銷售資料:1、被告提出原告主張計算侵害期間起點(99年4月25日)迄今之系爭產品2銷售資料(被證15),可知系爭產品2之銷售數量為80個,每一個單價約為180.95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0.95×1.05=約190元)或約189.52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單價為189.52×1.05=約199元),總計金額為約14,510.47元(未含稅,含5%營業稅後之總計金額為1,4510.47×1.05=約15,236元)。2、事實上系爭產品2並非被告所製造,此亦為原告所不爭執。系爭產品2為中國廠商所製造並於中國販賣,迄今中國商品貿易網站「阿里巴巴」及「淘寶網」等網站仍販賣系爭產品2,被告亦係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後於臺灣地區轉賣。被告自中國買得系爭產品2之成本每個為30元人民幣,若以99年3月31日之匯率4.631計算,則購買成本為約139元。此外,被告之成本尚應包括中國至臺灣之運費,且系爭產品2尚包括夾持扣、電池、包裝等不在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範圍內之附件,亦應列為成本予以扣除,因此被告之成本應約為150元。全部80個系爭產品2之購買成本約12,000元(即150X80=12,000)。是以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所得利益為3,236元(即15,236-12,000=3,236),原告所得請求之損害賠償亦應以此數額為限。原告雖主張以合理權利金計算損害賠償數額,惟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及辦理民事訴訟應行注意事項第87條第2項規定,僅於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始得由法院審酌一切情形,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或於侵害智慧財產權之損害賠償事件時參考智慧財產權人於實施授權時可得收取之合理權利金數額核定之,然而本件並非上述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之情形。(六)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參、本院之判斷:一、兩造不爭執之事項:(見本院卷(二)第113、114頁)(一)原告為新型專利第M329137號「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即系爭專利2)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3月21日至106年4月19日止(見原證3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2專利說明書影本)。(二)原告為新式樣專利第D124083號「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三)」(即系爭專利3)之專利權人,專利權期間自97年8月1日至108年4月19日止(見原證5專利證書影本、原證13專利圖說影本)(三)被告阿囉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之負責人為洪益勝(見原證9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影本)。(四)被告確有販賣G-32-2「1W三段LED單前燈」之產品(即系爭產品2)(見原證8網頁資料、原證10統一發票影本)。(五)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不否認。(六)被告就原告主張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不否認。二、得心證之理由:(一)經查,被告就系爭產品2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及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既不爭執,已如前述,則原告就上開部分之主張,即堪採信,合先敘明。又兩造就系爭專利2、3有無應撤銷之原因,經協議簡化爭點為(1)被證6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被證8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不具進步性? (4)被證7、被證8、被證9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8、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8、被證9、被證10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12、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8)被證13、被證14之組合可否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見本院卷(二)第114頁)爰分述如下:(二)系爭專利2部分: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共計6項,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為附屬項,本件原告係主張系爭產品2侵害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被告亦針對原告前開主張而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茲就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解析如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一所示):(1)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一種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係設置在手持筒前端筒內與電池電性連結,並由一鎖固在該手持筒前端之透光前蓋加以鎖密,其至少包括一投光筒及一控制座;主要改良在於,該投光筒之內部前端設一聚光罩,並使聚光罩之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一定位座上,且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有一穿孔上,由該穿孔上裝設一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的發光體;該發光體在定位座上伸展有一正極腳及一負極腳,背面貼設有一散熱板;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使正極腳及負極腳由該缺槽孔處顯露;該控制座之一端設一電路板,並具有一與手持筒上按鍵對應的切換開關,且該電路板上對置該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一正極導電件及一負極導電件;俾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電性連結;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及切換開關對發光體之電光模式切換控制,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2)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3)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4)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控制座上電路板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設有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高突電路板表面,具彈性之導電彈片,或是為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5)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準確對焦的手電筒燈頭構造,其中,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6為中華民國95年8月1日公告之第M295221號新型專利「強光手電筒散熱構造」,其公告日期為95年8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強光手電筒包含一套筒、一燈座、一LED燈及一保護殼體,該套筒內可容置至少一電池,該燈座一端組裝於套筒上、另一端則組裝該LED燈,該LED燈具有一用以輔助散熱並具有兩接點的電路基板,分別以一端子電性連接於電池兩極,保護殼體具有左、右兩單元,以左、右夾制的方式將燈座及LED燈加以連結;其特徵在於在該電路基板與燈座間夾置有一導熱片並穿出保護殼體彎折向其周壁有複數導熱支片,於該電路基板及燈座外,套組有一導熱套管,使LED燈的高熱經由複數導熱支片、導熱套管傳送至套筒作快速散熱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二所示)。(2)被證7為中華民國95年9月21日公告之第M298068號新型專利「高功率LED結構改良」,其公告日期為95年9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係一種與高功率LED有關之設計,尤指一種應用在電路板上且具有高功率之LED者;其主要包含有一上蓋、一下蓋、一發光元件、複數固定元件以及複數導電元件,其中發光元件係設置於上蓋與下蓋間,而透過固定元件將上蓋與下蓋固定於電路板上,並透過導電元件將發光元件與電路板進行電路連結,使整體LED得以於電路板上進行拆解,除可便於組立外,亦當發光元件失效或更換不同顏色LED時,得以快速更換發光元件,而無須進行整組LED之更換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三所示)。(3)被證8為中華民國95年12月21日公告之第M303320號新型專利「小型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2月2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包括一供電池(3)容置的中空殼體(21)、一發光單元(23)、一電傳導單元(24)、及一控制開關(25),其特徵在於中空殼體(21)的第二端部(212)由一端蓋(27)封閉,端蓋(27)內容置軟質膠套(26),且軟質膠套(26)內容置控制開關(25),前述端蓋(27)中央具有穿孔(271)以容軟質膠套(26)的中央弧凸觸塊(261)外露出來,且端蓋(27)內壁具有內螺牙(272)與上述第二端部(212)外緣設置的外螺牙(213)相互螺合,進而使第二端部(212)與端蓋(27)之間有防滲的軟質膠套(26)介入(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四所示)。(4)被證9為中華民國95年11月1日公告之第I265256號發明專利「具有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5年11月1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該手電筒是包括有一管體,設有一切換開關,其內部具有一第一架設空間,於該第一架設空間內容置有至少一個的電池;一燈罩,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其內部具有一第二架設空間;一封閉座,是組設於管體的第二端,並具有一彈性元件向著該第一架設空間用以頂推於電池並電性連接於一極,該彈性元件並與該封閉座電性連接;及一高功率模組化燈座,是裝設於燈罩內部第二架設空間內,且包括有一散熱座、一高功率發光組及一反射罩,其中該高功率發光組受該切換開關控制可電性連接於電池另一極,該散熱座於燈罩組設於管體的第一端定位時是與管體接觸作電性連接並可作大面積的散熱,確保手電筒作強光型投射使用的安全及延長其使用壽命者(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五所示)。(5)被證10為中華民國99年8月16日公開之第200415329號發明專利「手電筒及用以使手電筒燈泡對準之元件組」,其公開日期為93年8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2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又其元件組包括一燈泡及一燈座;該燈泡具有一對電極、及一延伸於該等電極間之燈絲。該燈座可容納該燈泡之電極。在將該燈泡固定於該燈座後,該等電極將穿過該燈座,該燈泡將鄰近該燈座,且該燈泡之燈絲將對準一貫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該燈座之構造可安放在一燈座容器上所設之一孔中,俾使該燈座之預定軸線與該反射器之主軸成一直線,該燈座容器之安裝位置係鄰近該反射器(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六所示)。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6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而依被證6圖1與說明書第9頁第3~5行所示,其係利用左、右兩單元(281、282),以左右夾制之方式將燈座(23)、LED燈(25)及聚光鏡(27)加以連結固定,雖其結構不同於系爭專利2將聚光罩組設於定位座上,再利用定位座定位該發光體於中心位置之穿孔上,且該發光體延伸入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惟由被證6藉該聚光鏡(27)中間具有一穿孔(271),而該LED燈(251)是對準該穿孔(271),可知被證6可利用聚光鏡之中心孔達成系爭專利2定位座將該發光體定位於中心之功效;又被證6之電路板係LED燈本身固設之電路板,雖結構與系爭專利2控制座上之電路板不同(該LED未直接固設於電路板上),惟電路板之功用係做為LED與電池間電性連接,被證6既已揭示電路板,兩者所達成之目的及功效相同,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輕易完成。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聚光罩內端光源部入口組設在定位座上,由該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一穿孔裝設一發光體延伸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該定位座一面端相對發光體之形體,乃以穿孔為中心,形成有一裝配框;俾發光體裝設在穿孔內,藉由裝配框對發光體的限定,使發光體能簡易完成在定位座上準確組裝」;查被證6已揭示聚光鏡中間穿孔形成,相當於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做為結合燈座之LED之用,可使LED與聚光鏡準確定位,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是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投光筒內定位座中心位置形成穿孔裝設發光體,該定位座上對應發光體所伸展的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靠置面;俾發光體裝設在牙孔內,藉由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展現在靠置面上定位的作用,乃使散熱板缺槽孔能常態對置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據以控制座上電路板之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穿過散熱板缺槽孔,並在該靠置面上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簡易構成電性連結」;查被證6已揭示LED燈(25)下設導熱片(26)具導片體(260)及呈輻射狀地往外延伸形成複數導熱支片(261)所構成,該LED燈之「正極導線(35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一缺口(301)彎折入中孔(320)並電性連接於套管(33),該套管(33)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正極電性導通,而負極導線(360)由該電路基板(30)經其中另一缺口(301),順著散熱座(32)的導槽(322)彎折並電性連接於導接帽(34),該導接帽(34)於組設完成時可與電池(215)的負極電性導通」,由此可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達成簡易構成電性連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是以,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其附加揭示「該散熱板相對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分別形成有一缺槽孔;該控制座組設在投光筒內,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缺槽孔與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接觸電性連結,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據以避免發光體之觸發工作電力短路」;查被證6之正、負導線係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已如前述,由於被證6之導接帽(34)與套管(33)因設散熱座(32)隔開不電性連接,因此被證6之正、負導線藉由穿過導片體之間空隙達成避免電性短路,與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欲達成功效相同,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據此,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6與被證7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6、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被證6之「套筒(21)、LED燈(25)、導熱片(26)、保護殼體(28)、聚光鏡(27)」等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手持筒、發光體、散熱板、投光筒、聚光罩」等元件;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由被證7第1圖及第3圖可知,其上蓋(10)中央處設有一透孔(11),透孔下方設有一容置槽(12),上方則設有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定位座、定位座中心位置穿孔、聚光罩」,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之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被證6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據此,被證6組合被證7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與被證8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4、5項不具進步性,惟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7、被證8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7之上蓋(10)具有斜面(10)與透孔(11),可形成一折射區(13),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光罩;被證7之上蓋(10)亦具有容置槽(12),可以容置發光元件(30),此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定位座,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被證7前揭構件係由單一構件上蓋所組成,系爭專利2則由定位座與聚光罩兩構件組成,惟就達成之功效而言,兩者並無不同。此外,被證7之「發光元件(30)、金屬之下蓋(20)、電路板(60)」亦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體、散熱板、電路板」,故被證7已實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欲達到準確對焦之發明功效「藉由發光體裝設在投光筒中心位置,並直接位在聚光罩光源部入口中心處投射光源的焦點免校正作用,達到燈頭組裝便捷,品質穩定的效益」。而被證7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實質差異僅在於被證7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設置於投光筒內具有切換開關之切換開關。惟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已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故手電筒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將被證8所揭露之按壓式開關設置應用於被證7,所以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之上蓋(10)揭露有容置槽(12),第2圖揭露有圓形之發光元件(30),第3圖則揭露該發光元件(30)可以密合套設於該上蓋(10)之容置槽(12)內,故被證7之容置槽(12)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配框,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而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亦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上蓋(10)容置槽(12)並未揭露具有可供發光元件(30)導接層(31)之一靠置面,且依據被證7圖式第2圖,其揭露該發光元件(30)為圓形,其導揭層(31)並未「伸展」出該發光元件(30)之圓形本體,故被證7事實上並未實質揭露其如何確保發光元件(30)之導接層(31)可確實被定位並與導電元件(50),或第二彈性元件(51)正確電性連接。此外,被證8亦無相關技術特徵之揭露,故被證7與被證8皆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附加揭示之靠置面之相關技術特徵,是以,被證7組合被證8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之「第二彈性元件(51)、金屬下蓋(20)、導孔(22)」,已可對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導電彈簧、散熱板、缺槽孔」,故其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該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可以是導電彈簧,俾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穿過散熱板缺槽孔接觸發光體之正極腳及負極腳,藉其壓縮彈性,乃使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能穩定的著壓在發光體正極腳及負極腳上電性連結」之技術特徵,且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不具進步性。(5)被證7組合被證8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被證7圖式第1圖揭露其金屬下蓋(20)具有可供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穿過組設之導孔(22),就具有手電筒領域之通常知識者而言,該第二彈性元件(51)與導電元件(50)與金屬下蓋(20)之導孔(22)間必然為非電性接觸,否則將因電性短路致使手電筒無法正常操作,而為避免其間之電性接觸,無非以加大導孔(22)之孔徑、孔形或施加絕緣套於兩者之間,此皆為一般普遍採用之技術手段,是被證7已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附加揭示之「缺槽孔」,至於「該缺槽孔之孔形為不被正極導電件及負極導電件接觸或觸及的槽形孔」則為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顯能輕易思及。又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6、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可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而依據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7組合被證8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而被證9亦揭露有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之技術特徵,故被證7、被證8與被證9之組合亦可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7、被證8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項不具進步性:(1)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經比較被證8、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查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來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僅係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不同。是被證8組合被證10並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技術特徵,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2)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所有之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3)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不具進步性。(4)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包含有其所依附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而被證8組合被證10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不具進步性,已如前述,故被證8組合被證10亦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不具進步性。8、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係依附於第1項獨立項,經比較被證8、被證9、被證10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被證8說明書第5頁第14行至第16行揭露於手電筒筒身前端設置有按壓式開關為已知之先前技術;而依被證9說明書第10頁第18行至第19行「該高功率LED燈61的周緣所圈設的隔熱圈墊610,塞堵定位於該配置孔710後」之揭露,被證9之配置孔(710)即為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附加揭示之裝配框,且兩者皆具有使LED燈或發光體定位之功能;被證10則揭露一種用以使一燈泡對準一反射器主軸之元件組,其係利用燈泡(59)之電極穿過燈座(125),並將該燈座(125)安放於燈座容器(119)上所設之一孔(143)中,再依被證10說明書第28頁第4行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其利用基座部分(145)之前表面、向後表面、或兩者可設置對準用之結構,將其置於固持器(48)與下絕緣體(41)間複雜之結構關係達到對準之目的,此明顯與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僅利用定位座將發光體裝設於投光筒中心位置之技術特徵不同。是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仍未揭露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依附第1項獨立項之發光體、散熱板與電路板間之聯結關係,故被證8、被證9與被證10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不具進步性。(三)系爭專利3部分:1、系爭專利3之物品用途為一種裝設在自行車上,當照明及警示使用之自行車燈具,尤指可輕易的在自行車上安裝,並能快速從自行車上拆下當手電筒使用的照明警示兩用燈。其創作之特點在於燈體的握持筒身,在下緣內凹弧線的造形上,搭配尾端部多凹槽條紋,使整體呈現立體層次美感,而燈頭部多橫槽紋的設計,更是與握持筒的形體產生線條相互輝映感受,完全擺脫傳統單調造形的窠臼,予人全新流暢印象;是依據系爭專利3創作說明與圖面可知,系爭專利3所揭露之自行車照明警示兩用燈燈體之握持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尾端部則具有多凹槽條紋,燈頭部則具有多橫槽紋(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七所示)。2、被告抗辯系爭專利3有應撤銷原因之引證:(1)被證12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200420066855.6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具防水充電裝置的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94年7月13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主要包括一手電筒主體,並以一按鍵部控制照明部,該照明部由充電部提供電源,且該手電筒具防水功能,可固定於自行車上提供照明(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八所示)。(2)被證13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01641.8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8年6月16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九所示)。(3)被證14為中國大陸申請號第97315090.4號專利(公告第CN0000000號)「斜式手電筒」,其公告日期為86年11月25日,早於系爭專利3申請日期96年4月20日,故具有證據能力(其相關圖示如附圖十所示)。3、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2第1、2圖可知,其手電筒主體(10)下緣呈現一內凹弧線造形;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左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右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由被證12說明書第一圖可知,其握持筒上方係成扁平狀,與左、右兩側之外輪廓整體觀之如同四方柱狀,而非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故被證12在燈頭部、握持筒之外周基本構形等主體輪廓上,與系爭專利3之新式樣設計並不相同,而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相去更遠,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2、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4、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依據被證13之俯視圖、立體圖或右視圖可知,其燈頭部設有複數個橫槽紋之設計,至於其筒身則係整體小於其燈頭部,而非僅於其筒身下緣具有內凹弧線之造形;依據被證14之主視圖、左視圖或立體圖可知,其尾端具有三道凹槽條紋,惟被證13、被證14之外周基本構形明顯與系爭專利3之半圓柱狀不同,其主體輪廓難謂與系爭專利3有近似之處。故被證13組合被證14尚未能揭露系爭專利3之主要設計特徵,且系爭專利3藉由筒身下緣內凹弧線搭配尾端之多凹槽條紋及燈頭部之多橫槽紋,可產生線條相互輝映而呈現出立體層次美感之特異視覺效果,非為通常知識者基於被證13與被證14所能輕易思及,故被證13與被證14之組合難以證明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四)綜上所述,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5項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而被告辯稱系爭專利3不具創作性部分雖不可採,惟原告主張被告販賣系爭產品2有過失或有推定之過失云云(見本院卷第118頁),既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開情詞置辯,爰就此析述如下:1、按專利權受侵害時,專利權人得請求損害賠償,並得請求排除其侵害,有侵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專利法第129條、108條準用同法第84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開條文雖未規定對專利權受侵害請求損害賠償之主觀要件,惟基於專利侵害亦屬侵權行為之一環,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係為填補權利人因侵權行為所生財產上或非財產上之損害,在調和個人自由及社會安全之基本價值下,係採過失責任主義為原則,亦即以加害人有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為其成立要件,若其行為並無故意或過失,即無賠償可言。是在現行專利法未明文排除原則之適用下,加害人須有故意或過失,專利權人始得對其請求損害賠償。又所謂過失係指能預見或避免損害之發生而未注意,致使損害發生;至所謂能預見或避免之程度,即行為人之注意義務,則因具體事件之不同而有高低之別,通常係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程度為衡酌基準,在專利侵權事件,法律雖無明文規定,惟製造商或競爭同業與單純之零售商,對能否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注意程度,必不相同,應就個案事實,視兩造個別之營業項目、範圍等情形判斷被告有無注意義務之違反,即有無預見或避免損害發生之過失。(1)經查,被告辯稱其並非系爭產品之製造商,且其販售之商品高達476種等語,為原告所不爭執,並有原告所提被告商品網頁資料在卷可稽(見原證8),堪可採信;又被告辯稱手電筒為日常生活用品,系爭產品2售價亦非高,且經其以專利名稱「手電筒」檢索中華民國專利系統,亦多達858筆資料,其中新型專利為494筆,新式樣專利為320筆一節,亦有被告所提中華民國檢索系統檢索資料附卷可佐(見被證19),被告既非系爭產品2之製造商,自不能僅以系爭專利3已經公告,即認被告就系爭產品2之零售販賣有注意義務違反之過失,是原告主張專利權係登記及公告制度,處於任何人均可得知悉之狀態,被告未經查證即銷售系爭產品2為有過失云云,尚難憑採。(2)又原告以被告曾因侵害原告另一新型第M244248號「圓管夾鎖扣結構改良」專利而與原告成立調解,主張被告對原告之相關產品及專利應極為熟悉云云,固據其提出被告不爭執之調解筆錄為證(見原證7),惟前開新型專利之說明書及圖示,均未提及手電筒之內部構造,而與系爭專利2無涉,其所揭露之手電筒外觀亦與系爭專利3不同,自不能以兩造間就其他專利之調解事件,逕認被告知悉本件系爭專利之存在而仍販售系爭產品2,是原告之上開主張亦不足採。2、次按民法第184條第2項固規定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損害賠償責任。然所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係指行為義務之違反,雖其法律之定義包括法律或其他法律授權制定之行政命令等,惟其重點在於該特定之法律必須具有個別保護性質,即係保護個人或單一特定之人範圍內,且其法律用語應為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是以不能僅以專利權之本質或其立法目的,即認違反專利法即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否則在現代社會中,所有法律規範幾乎均係保護他人之法律,如此將造成侵權行為過失體系之空洞化。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關於專利權權利範圍之規定,其用語並非禁止法條或命令法條,即非為保護個別特定法益之規定,故非屬民法第184條第2項所謂保護他人之法律。原告既未具體舉出被告所為係違反何具有個別保護性質之特定法條,則其逕以專利法第106條第1項、第123條第1項為民法第184條第2項保護他人之法律,主張被告未經同意販賣系爭產品2,可推定有過失云云,亦無足採。(五)綜上所述,系爭產品2雖落入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文義範圍,惟系爭專利2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既有應撤銷之原因存在,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6條第2項規定,原告自不得就系爭專利2對被告主張權利,已如前述,而系爭產品2雖亦落入系爭專利3專利權範圍,惟原告未能證明被告能預見或避免系爭專利3侵權損害之發生,仍未盡其應盡之注意義務致發生損害,自亦不能向被告請求專利侵權之損害賠償;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如訴之聲明所示之損害賠償,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六)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駁回之。
[ { "issueRef": "4", "lawName":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