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son
stringlengths
2
26
self_comment
stringlengths
41
131k
other_comment
stringlengths
41
60.5k
relatedIssues
list
履行協議
系爭土地為原告所有,被告於系爭土地上有系爭房屋,無法律上原因而占用系爭土地,占用面積經複丈測量結果為55平方公尺,以系爭土地申報地價每平方公尺新台幣(下同)7,500元計算總價年息百分之5計算,被告每月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1,719元,就101年6月30日前之不當得利部分,原告已取得本院101年度司促字第47749號支付命令確定在案。為此,爰依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將坐落高雄市○○區○○段○地號土地上如附圖虛線部分所示面積55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並將該部分土地騰空返還予原告。(二)被告應自101年7月1日起至返還第一項所示之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719元。(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系爭建物確為被告於74年間購得。被告年事已高,無工作能力,希望就103年1月21日前之每月補償金能免於負擔,此後再按月給付補償金,使被告得有一屋以終老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 "lawName": "家事事件法" }, { "issueRef": "3 5 1", "lawName": "家事事件法" }, { "issueRef": "52", "lawName": "家事事件法" }, { "issueRef": "98", "lawName": "家事事件法" }, { "issueRef": "5", "lawName": "非訟事件法" } ]
返還土地 等
坐落高雄市○○區○○○段000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係原告管有土地。被告於民國95年12月15日與原告訂立「國有林地租賃契約」(下稱系爭租賃契約),承租系爭土地,然被告於系爭土地違約種植系爭租賃契約約定外之植物(香蕉、荔枝)、建有磚造平房、鐵棚及出租土地遭第三人占用等。經原告限期要求被告改善未果,原告已於97年11月13日函知被告自97年11月1日起終止系爭租賃契約,為此,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將系爭土地上磚造平房、鐵棚及香蕉樹等地上物騰空移除後,將其佔用面積50,912平方公尺之土地併同其上林木返還予原告(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22,212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自100年7月1日起迄返還系爭土地時止,按月給付681元予原告(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系爭建物確為被告於74年間購得。被告年事已高,無工作能力,希望就103年1月21日前之每月補償金能免於負擔,此後再按月給付補償金,使被告得有一屋以終老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行政程序法" } ]
撤銷信託行為等
坐落高雄市○○區○○○段000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係原告管有土地。被告於民國95年12月15日與原告訂立「國有林地租賃契約」(下稱系爭租賃契約),承租系爭土地,然被告於系爭土地違約種植系爭租賃契約約定外之植物(香蕉、荔枝)、建有磚造平房、鐵棚及出租土地遭第三人占用等。經原告限期要求被告改善未果,原告已於97年11月13日函知被告自97年11月1日起終止系爭租賃契約,為此,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將系爭土地上磚造平房、鐵棚及香蕉樹等地上物騰空移除後,將其佔用面積50,912平方公尺之土地併同其上林木返還予原告(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22,212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自100年7月1日起迄返還系爭土地時止,按月給付681元予原告(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系爭建物確為被告於74年間購得。被告年事已高,無工作能力,希望就103年1月21日前之每月補償金能免於負擔,此後再按月給付補償金,使被告得有一屋以終老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分割共有物
坐落高雄市○○區○○段000地號、936地號土地(下稱系爭2筆土地)分別各如附表一所示兩造共有。而原共有人黃清江、黃茂勇、黃謝店、K○○已先後於63年12月25日、98年8月17日、101年12月7日、104年7月24日死亡,其繼承人詳如附表一編號1、編號13②⑬⑭所示,然渠等之繼承人就黃清江所遺933地號應有部分948分之141、936地號土地應有部分36分之3、黃茂勇、黃謝店、K○○所遺933地號土地公同共有應有部分948分之73,並未辦理繼承登記,伊自得請求渠等之全體繼承人即附表一編號1、編號13②⑬⑭所示被告一併辦理繼承登記後,判決分割系爭2筆土地。又系爭2筆土地並無依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之情形,各共有人間亦無不能分割之約定,惟無法協議為分割等情,為此依民法第759條、第823條、第824條之規定,求為判決如主文第一項至第七項所示。
(一)被告h○○、丑○○、黃○○、玄○○、X○○、辰○○、甲○○、R○○○、P○○、j○○:同意按附圖二及附表二所示位置分配伊部分。(二)其餘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具狀答辯。
[ { "issueRef": "75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4 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4 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4 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5", "lawName": "民法" } ]
給付補償金
坐落高雄市○○區○○段1032地號土地(下稱1032地號土地)為原告所有,詎被告無合法使用之權源,竟於1032地號土地上建築同段628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為高雄市苓雅區○○○路123號之建物(下稱系爭建物),系爭建物占用面積前經本院92年度簡字第3421號民事案件審理後(下稱系爭前案),業已判決系爭建物占用1032土地之面積係76平方公尺(下稱系爭土地)確定。被告既無法律上之原因,以系爭建物占用系爭土地,並受有相當租金之不當得利。被告自92年7月1日起至99年6月30日止,均未繳納系爭土地之使用補償金,原告自得請求被告給付自92年7月1日起至99年6月30日止,按系爭土地占用面積及申報地價週年利率5%計算之相當於租金利益之補償金共計1,127,014元。為此,爰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並聲明:(一)如主文第1項所示。(二)願供擔保請准假執行。
(一)被告h○○、丑○○、黃○○、玄○○、X○○、辰○○、甲○○、R○○○、P○○、j○○:同意按附圖二及附表二所示位置分配伊部分。(二)其餘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具狀答辯。
[ { "issueRef": "97 1", "lawName": "土地法" }, { "issueRef": "105", "lawName": "土地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清償債務
被告吳迫於88年2月14日向原告之母鄭余玉真借款180萬元,並以其所有坐落於高雄市○○區○○段443-5及443-9地號土地及其上未辦理保存登記之建築物設定抵押權以擔保上開借款。嗣鄭余玉真於97年往生,原告為鄭余玉真之繼承人,由原告繼承上開債權及抵押權。原告於99年6月找被告吳迫協商,被告吳迫授權女兒即被告莊吳寶珠與原告洽談,兩造遂於同年月26日簽訂還款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約定被告吳迫自同年月26日起,依本金268萬及年息12%償還借款,並自99年12月起至102年11月止,每月償還5萬元,若延遲償還本金,則可依系爭協議書第3條之約定請求本金268萬元及自99年6月26日起12%之利息,並由被告莊吳寶珠擔任連帶保證人。詎被告僅清償5萬元後即未再清償其餘欠款,原告自得請求如系爭協議本金及利息,但被告所清償之5萬元可抵沖2個月之利息,故請求如聲明所示之金額。爰依系爭協議之約定提起本訴。並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268萬元及自99年8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2%計算之利息,並就原告勝訴部分,願供擔保以代釋明,請准宣告得為假執行。三、被告則以:確實有積欠原告欠款及簽訂系爭協議,伊僅願給付本金180萬元,其餘超過之本金及利息,因無力負擔故不願給付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兩造不爭執事項:(一)被告吳迫於88年2月14日向原告之母鄭余玉真借貸180萬元,並以其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443-5、443-9地號土地及其上未辦理保存登記建物設定抵押權予鄭余玉真。(二)鄭余玉真於97年往生,全體繼承人協議分割遺產,上開債權及所擔保之抵押權約定均由原告繼承,並辦妥抵押權繼承登記。(三)兩造於99年6月26日簽訂系爭協議書。(四)被告分別於100年2月8日清償3萬元、100年2月10日清償2萬元。(五)被告確有積欠原告債務未清償。五、兩造必要爭點: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之金額為若干?六、本院判斷如下:(一)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第250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稱保證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其代負履行責任之契約。保證債務,除契約另有訂定外,包含主債務之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及其他從屬於主債務之負擔,民法第739條、第740條分別定有明文。再保證債務之所謂連帶,係指保證人與主債務人負同一債務,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而言(最高法院45年台上字第1426號判例意旨參照)。(二)經查,本件原告被告有欠款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土地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土地謄本及系爭協議書為證,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堪信原告主張為真正,則揆諸前揭說明,被告自應就上述本息負連帶清償之責。至被告辯稱無力清償等語,並非拒絕清償本件借款之正當事由,無解於其等所負之清償責任,其等上開所辯,不足採信。(二)再者,依兩造簽訂之系爭協議書第3條記載:因甲方(指被告)自95年6月以即未再給付利息予乙方(指原告),利息結算至99年11月30日止,共54個月,雙方同意利息以88萬元計算,加計本金188萬元,共計268萬元,甲方同意自本書簽訂日起(即99年6月26日),上開268萬元之債權依年息12﹪計算等語。是依上開內容,經兩造結算後同意計算至99年11月30日為止,被告積欠之本金為180萬元,利息則為88萬元。按清償人所提出之給付,應先抵充費用,次充利息,次充原本。民法第323條前段固有明文。然此規定並非強制規定,當事人間自可約定倘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先行抵充本金,次充利息。依系爭協議書第4條記載:甲方承諾簽立本協議書日起,從99年12月份起,本金188萬元分36期每月償還等語。可見兩造有約定被告應先分期清償本金,而兩造不否認被告分別於100年2月8日及同年月10日,各清償3萬元及2萬元,共計5萬元,足認被告尚積欠之本金應為175萬元(180-5=175),則原告主張被告清償5萬元應先抵充利息等語,應不足採。此外,依上述協議書,兩造既然結算利息日至99年11月30日止,則原告當應自99年12份起始得再向被告請求利息,是以原告請求自99年8月26日起算之利息,並無理由。(三)次按,利息不得滾入原本再生利息。但當事人以書面約定,利息遲付逾1年後,經催告而不償還時,債權人得將遲付之利息滾入原本者,依其約定。前項規定,如商業上另有習慣者,不適用之。民法第207條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並未舉證證明兩造間曾以書面約定,被告利息遲付逾1年後,經催告而不償還時,原告得將遲付之利息滾入原本。承前所述,上述系爭協議書,僅係兩造就系爭借款迄99年6年26日為止,被告究尚積欠原告多少金額一事作確定,其上亦並未記載被告承認兩造借款當初,有合意複利之約定等語,而被告就上述未清償之88萬元,既屬利息,揆諸前揭規定,即不得再請求按兩造間約定之利率即年息12%計算利息。(四)綜上所述,原告依兩造簽定之協議書間約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263萬元,及其中175萬元自99年12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2%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七、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關於原告勝訴部分,經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至於原告上開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依附,應予駁回。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390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1年1月17日民事第一庭法官張茹棻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1年1月17日書記官林瑞標
確實有積欠原告欠款及簽訂系爭協議,伊僅願給付本金180萬元,其餘超過之本金及利息,因無力負擔故不願給付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兩造不爭執事項:(一)被告吳迫於88年2月14日向原告之母鄭余玉真借貸180萬元,並以其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443-5、443-9地號土地及其上未辦理保存登記建物設定抵押權予鄭余玉真。(二)鄭余玉真於97年往生,全體繼承人協議分割遺產,上開債權及所擔保之抵押權約定均由原告繼承,並辦妥抵押權繼承登記。(三)兩造於99年6月26日簽訂系爭協議書。(四)被告分別於100年2月8日清償3萬元、100年2月10日清償2萬元。(五)被告確有積欠原告債務未清償。五、兩造必要爭點: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之金額為若干?六、本院判斷如下:(一)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第250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稱保證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其代負履行責任之契約。保證債務,除契約另有訂定外,包含主債務之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及其他從屬於主債務之負擔,民法第739條、第740條分別定有明文。再保證債務之所謂連帶,係指保證人與主債務人負同一債務,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而言(最高法院45年台上字第1426號判例意旨參照)。(二)經查,本件原告被告有欠款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土地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土地謄本及系爭協議書為證,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堪信原告主張為真正,則揆諸前揭說明,被告自應就上述本息負連帶清償之責。至被告辯稱無力清償等語,並非拒絕清償本件借款之正當事由,無解於其等所負之清償責任,其等上開所辯,不足採信。(二)再者,依兩造簽訂之系爭協議書第3條記載:因甲方(指被告)自95年6月以即未再給付利息予乙方(指原告),利息結算至99年11月30日止,共54個月,雙方同意利息以88萬元計算,加計本金188萬元,共計268萬元,甲方同意自本書簽訂日起(即99年6月26日),上開268萬元之債權依年息12﹪計算等語。是依上開內容,經兩造結算後同意計算至99年11月30日為止,被告積欠之本金為180萬元,利息則為88萬元。按清償人所提出之給付,應先抵充費用,次充利息,次充原本。民法第323條前段固有明文。然此規定並非強制規定,當事人間自可約定倘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先行抵充本金,次充利息。依系爭協議書第4條記載:甲方承諾簽立本協議書日起,從99年12月份起,本金188萬元分36期每月償還等語。可見兩造有約定被告應先分期清償本金,而兩造不否認被告分別於100年2月8日及同年月10日,各清償3萬元及2萬元,共計5萬元,足認被告尚積欠之本金應為175萬元(180-5=175),則原告主張被告清償5萬元應先抵充利息等語,應不足採。此外,依上述協議書,兩造既然結算利息日至99年11月30日止,則原告當應自99年12份起始得再向被告請求利息,是以原告請求自99年8月26日起算之利息,並無理由。(三)次按,利息不得滾入原本再生利息。但當事人以書面約定,利息遲付逾1年後,經催告而不償還時,債權人得將遲付之利息滾入原本者,依其約定。前項規定,如商業上另有習慣者,不適用之。民法第207條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並未舉證證明兩造間曾以書面約定,被告利息遲付逾1年後,經催告而不償還時,原告得將遲付之利息滾入原本。承前所述,上述系爭協議書,僅係兩造就系爭借款迄99年6年26日為止,被告究尚積欠原告多少金額一事作確定,其上亦並未記載被告承認兩造借款當初,有合意複利之約定等語,而被告就上述未清償之88萬元,既屬利息,揆諸前揭規定,即不得再請求按兩造間約定之利率即年息12%計算利息。(四)綜上所述,原告依兩造簽定之協議書間約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263萬元,及其中175萬元自99年12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2%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七、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關於原告勝訴部分,經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至於原告上開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依附,應予駁回。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390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1年1月17日民事第一庭法官張茹棻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1年1月17日書記官林瑞標
[ { "issueRef": "20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0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2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3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40", "lawName": "民法" } ]
債務人異議之訴
被告前持本院所核發之民國88年度促字第17893號支付命令(下稱系爭支付命令)為執行名義,主張對原告有新臺幣(下同)400萬元,及自98年8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9.73%計算之利息,並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暨已合計未受償之利息1,544,387元、違約金802,818元之債權(下合稱系爭債權),聲請對原告之財產為強制執行,經本院104年度司執字第46648號強制執行事件受理,並核發扣薪命令。惟原告自70年間即罹患精神疾病迄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且屬中低收入戶,並需照料中風之母親及二名幼子,原告記憶中未曾與被告有借貸資金往來,存戶中亦未曾有款項得購置不動產等物件,亦不符合銀行授信條件,實無由積欠被告鉅款,被告亦未曾提出借款借據或其他資金交付相關證明為憑,故被告據以對原告聲請強制執行之債權,應係其往來記錄案件誤植,或因原告屬精神身心障礙之人而遭不法人士偽造原告簽名冒貸以淘空金融機構。為此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規定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確認被告對原告之系爭債權不存在。
原告所提醫療診斷證明書係於104年間所開立,並非87年6月間兩造訂立借據時之資料,無法證明原告於訂立借據當時是否罹患精神疾病,故原告應就其於87年間已罹患精神疾病乙節,負舉證責任。又縱原告於訂立借據之時患有精神疾病,惟其未受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自屬有行為能力之人,故原告所訂立之放款借據及約定書應屬有效。另原告主張本件債權借據及申請書係遭他人偽造原告簽名冒貸乙節,原告應就由何人偽造及相關事實負舉證責任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14",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issueRef": "14 1",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issueRef": "14 2",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給付土地使用補償金
被告前持本院所核發之民國88年度促字第17893號支付命令(下稱系爭支付命令)為執行名義,主張對原告有新臺幣(下同)400萬元,及自98年8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9.73%計算之利息,並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暨已合計未受償之利息1,544,387元、違約金802,818元之債權(下合稱系爭債權),聲請對原告之財產為強制執行,經本院104年度司執字第46648號強制執行事件受理,並核發扣薪命令。惟原告自70年間即罹患精神疾病迄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且屬中低收入戶,並需照料中風之母親及二名幼子,原告記憶中未曾與被告有借貸資金往來,存戶中亦未曾有款項得購置不動產等物件,亦不符合銀行授信條件,實無由積欠被告鉅款,被告亦未曾提出借款借據或其他資金交付相關證明為憑,故被告據以對原告聲請強制執行之債權,應係其往來記錄案件誤植,或因原告屬精神身心障礙之人而遭不法人士偽造原告簽名冒貸以淘空金融機構。為此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規定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確認被告對原告之系爭債權不存在。
原告所提醫療診斷證明書係於104年間所開立,並非87年6月間兩造訂立借據時之資料,無法證明原告於訂立借據當時是否罹患精神疾病,故原告應就其於87年間已罹患精神疾病乙節,負舉證責任。又縱原告於訂立借據之時患有精神疾病,惟其未受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自屬有行為能力之人,故原告所訂立之放款借據及約定書應屬有效。另原告主張本件債權借據及申請書係遭他人偽造原告簽名冒貸乙節,原告應就由何人偽造及相關事實負舉證責任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損害賠償
被告饒維忠於民國99年10月13日12時44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號營業用曳引車,沿高雄市縣188號道路由西往東方向行駛,行經高雄市○○區○○路000○00號旁之巷道交岔路口時,適伊所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重機車(下稱系爭機車)沿同向行駛至上開交岔路口時,饒維忠右轉時未禮讓直行之伊,不慎撞及伊,致伊人車倒地受有右肱骨開放性骨折、左股骨開放性及粉碎性骨折、低血容性休克、右背部鈍挫傷、多處擦傷等傷害(下稱系爭事故)。伊因此受有支出醫療費用新台幣(下同)180,368元、醫療器材費76,960元、看護費164,000元、交通費36,950元、薪資損失1,512,000元、系爭機車修理費17,650元(材料費8,837元、工資8,813元)之損害,及非財產上損害950,000元。饒維忠係被告安國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國公司)受僱人,系爭事故發生時饒維忠係在執行職務,安國公司應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1條之2、第193條、第195條及第188條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並聲明:(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2,937,92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騎乘系爭機車超速行駛,行經無號誌路口,未減速慢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就系爭事故之發生與有過失。被告饒維忠係靠行在安國公司,並非安國公司之受僱人。伊等對於原告因系爭事故支出醫療費用180,368元、看護費164,000元、交通費36,950元、系爭機車修理費17,650元,固不爭執,惟系爭機車修理費應扣除折舊。另醫療器材費其中電動床及運動器材部分無支出必要,其餘醫療器材費不爭執。又伊對於原告每月薪資28,000元不爭執,然依原告所受之傷勢毋需修養4年餘之久,原告請求之精神慰撫金亦過高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8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1-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3 1 1", "lawName":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 { "issueRef": "93 1 2", "lawName":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 { "issueRef": "102 1 7", "lawName":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 { "issueRef": "149", "lawName": "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 } ]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被告饒維忠於民國99年10月13日12時44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號營業用曳引車,沿高雄市縣188號道路由西往東方向行駛,行經高雄市○○區○○路000○00號旁之巷道交岔路口時,適伊所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重機車(下稱系爭機車)沿同向行駛至上開交岔路口時,饒維忠右轉時未禮讓直行之伊,不慎撞及伊,致伊人車倒地受有右肱骨開放性骨折、左股骨開放性及粉碎性骨折、低血容性休克、右背部鈍挫傷、多處擦傷等傷害(下稱系爭事故)。伊因此受有支出醫療費用新台幣(下同)180,368元、醫療器材費76,960元、看護費164,000元、交通費36,950元、薪資損失1,512,000元、系爭機車修理費17,650元(材料費8,837元、工資8,813元)之損害,及非財產上損害950,000元。饒維忠係被告安國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國公司)受僱人,系爭事故發生時饒維忠係在執行職務,安國公司應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1條之2、第193條、第195條及第188條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並聲明:(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2,937,92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騎乘系爭機車超速行駛,行經無號誌路口,未減速慢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就系爭事故之發生與有過失。被告饒維忠係靠行在安國公司,並非安國公司之受僱人。伊等對於原告因系爭事故支出醫療費用180,368元、看護費164,000元、交通費36,950元、系爭機車修理費17,650元,固不爭執,惟系爭機車修理費應扣除折舊。另醫療器材費其中電動床及運動器材部分無支出必要,其餘醫療器材費不爭執。又伊對於原告每月薪資28,000元不爭執,然依原告所受之傷勢毋需修養4年餘之久,原告請求之精神慰撫金亦過高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 "lawName": "信託法" }, { "issueRef": "6", "lawName": "信託法" }, { "issueRef": "6 1", "lawName": "信託法" }, { "issueRef": "24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4", "lawName": "民法" } ]
塗銷抵押權設定登記
緣熊混榮前於民國72年間因積欠被告貨款,乃提供斯時熊混榮名下如附表所示建物、訴外人熊O震名下如附表所示土地予被告設定登記抵押權以資擔保,其後熊混榮於75年9月11日將如附表所示建物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熊O震。惟熊混榮所積欠之款項至多僅為新臺幣(下同)10萬元至20萬元間,且前於73年12月7日即已屆清償期,被告之借款返還請求權已罹於時效,而被告於消滅時效完成後之5年間復未實行如附表所示抵押權,則依民法第880條規定,如附表所示抵押權因5年除斥期間經過而消滅。嗣熊O震於102年6月11日死亡,其繼承人為伊等6人,伊等已就如附表所示土地辦畢分割繼承登記,如附表所示抵押權既已消滅,其設定登記繼續存在即妨害伊等所有權之圓滿狀態,爰依民法第821條、第767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惟其前以書狀辯以:熊建鴻積欠伊貨款200萬元,尚未清償,且原告曾於100年間向伊承認欠款,伊基於情誼乃遲未執行,縱伊之請求權已罹於時效,伊之債權仍然存在,原告訴請塗銷如附表所示抵押權,應為無理由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一)按民法第880條明定:「以抵押權擔保之債權,其請求權已因時效而消滅,如抵押權人,於消滅時效完成後,五年間不實行其抵押權者,其抵押權消滅。」上開規定,係抵押權因除斥期間而消滅之規定。詳言之,抵押權因其所擔保債權之請求權之消滅時效完成及上開除斥期間之經過即歸於消滅。如抵押權人於起訴後,未行使其抵押權,其除斥期間仍在繼續進行中,不因已起訴或案件仍在法院審理中而中斷進行。又縱債務人於其後之訴訟中就業經時效完成之請求權未為拒絕給付之抗辯,致受敗訴判決確定,對於已因除斥期間之經過而消滅之抵押權不生影響(參見最高法院53年台上字第1391判例、85年度台上字第646號及89年度台上字第1476號等判決意旨)。(二)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如附表所載不動產之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在卷為證(見院卷第77頁至第87頁),核與高雄市政府地政局三民地政事務所105年8月31日高市地民價字第10570674900號函暨隨函檢附之手抄登記謄本資料相符(見院卷第59頁至第76頁);又原告主張如附表所示抵押權所擔保債權之清償期為73年12月7日之事實,為被告所不爭執(見院卷第101頁),亦與前揭土地、建物登記謄本所載,互可勾稽,足見被告自73年12月7日起,已得行使其債權之請求權,消滅時效應自斯時起算,復被告未舉出具體事證以資佐證該債權有何中斷或不完成事由,是被告之上開債權請求權迄至88年12月7日已罹於15年時效而消滅。再被告於該債權消滅時效完成後5年內未實行如附表所示抵押權,揆諸前開說明,該抵押權於93年12月7日因除斥期間經過而告消滅,此不因被告之債權是否曾真實存在、原告是否曾於100年間向被告承認債務等節而有異。五、綜上所述,原告主張如附表所示抵押權依民法第880條規定已為消滅,此登記狀態妨害其等之所有權狀態,其等依據同法第821條、第767條第1項規定,訴請被告塗銷該抵押權之設定登記,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6年3月24日民事第五庭法官林幸頎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1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6年3月24日書記官吳和卿附表┌─┬────────────┬─┬──────────────┐│編│設定抵押權之不動產標的│權│擔保債權總金額││號├────────────┤利├───────┬──────┤││登記日期│人│存續期間│清償日期││├────────────┤├───────┼──────┤││字號││設定權利範圍│設定義務人│├─┼────────────┼─┼───────┴──────┤│1│高雄市OO區OO段0000-│黃│本金新臺幣200萬元│││0000地號土地│桂├───────┬──────┤│├────────────┤森│72年12月8日至│73年12月7日│││民國72年12月14日││73年12月7日│││├────────────┤├───────┼──────┤││新地(三)字第000000號││1分之1│熊O震│├─┼────────────┼─┼───────┴──────┤│2│高雄市OO區OO段00000│黃│本金新臺幣200萬元│││-000建號建物│桂├───────┬──────┤│├────────────┤森│72年12月8日至│73年12月7日│││民國72年12月14日││73年12月7日│││├────────────┤├───────┼──────┤││新地(三)字第000000號││1分之1│熊混榮│└─┴────────────┴─┴───────┴──────┘
原告騎乘系爭機車超速行駛,行經無號誌路口,未減速慢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就系爭事故之發生與有過失。被告饒維忠係靠行在安國公司,並非安國公司之受僱人。伊等對於原告因系爭事故支出醫療費用180,368元、看護費164,000元、交通費36,950元、系爭機車修理費17,650元,固不爭執,惟系爭機車修理費應扣除折舊。另醫療器材費其中電動床及運動器材部分無支出必要,其餘醫療器材費不爭執。又伊對於原告每月薪資28,000元不爭執,然依原告所受之傷勢毋需修養4年餘之久,原告請求之精神慰撫金亦過高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76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80", "lawName": "民法" } ]
清償借款
被告分別於民國102年10月25日、同年月29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312萬8081元、167萬1919元,共計480萬元(下稱系爭2筆借款),約定借款期間依序分別為自102年10月25日至132年10月25日止、自102年10月29日至132年10月25日止,又上開2筆借款之還本付息方式均約定為自借款撥付日至104年10月25日,每月25日按月付息,另自第104年10月25日起,再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利息約定自借款撥付日起至104年10月25日止,按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二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碼年利率加碼年息0.345%浮動計息;自104年10月25日至132年10月25日止,按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二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碼年利率加碼年息0.645%浮動計息。嗣後隨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二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變動而調整,並自調整日起,按調整後之年利率計算。如未按期攤繳本息時,除上開利息外,自逾期之日起,逾期清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付違約金,並約定如有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或攤還本金者,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就系爭2筆借款均僅繳息至104年9月25日止即未依約繳納,系爭2筆借款視同全部到期,經原告催討仍未清償,依約已喪失期限利益,迄今仍積欠原告本金480萬元及其利息、違約金仍未清償。為此,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請求判決如主文所示。
其積欠女友債務,因無力清償,故而向原告貸予系爭2筆借款以清償上開債務,是其承認系爭2筆借款債務,且不爭執原告於起訴狀所載事實。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0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8", "lawName": "民法" } ]
返還價金
原告於民國107年5月16日經由訴外人永慶不動產之居間介紹,以總價新臺幣(下同)320萬元向被告購買其所有坐落高雄市鼓山區鼓中段一小段71、72、76、77、80、80-1、81、105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均為79/10000),及其上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街0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權利範圍全部)(下合稱系爭房地),並簽訂買賣契約(下稱系爭契約)。原告依約於同年6月25日付清全部價金320萬元,並支付買賣相關之契稅、登記規費、印花稅、委任代書費用,被告於同年6月7日將系爭房地交付並移轉登記為原告所有。兩造就系爭房地之買賣於議價過程中,原告係委託訴外人李孟偉與永慶新崛江加盟店(太禾不動產仲介股份有限公司)之仲介張家榆前往看屋,被告明知系爭房屋為海砂屋,特意於出售前將系爭房屋牆壁粉刷,掩飾因海砂屋導致之斑駁及龜裂,復於看屋過程中僅告知李孟偉該屋有些許漏水情形。然原告買受系爭房地不到半年,因電視新聞報導系爭房地坐落區域有海砂屋,遂於108年1月3日委託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灣檢驗公司)針對系爭房屋作相關測試,並支出8,400元測驗費用,其檢測值均較國家規定標準值高出8至13倍,甚至有高達每立方公尺2.054者,顯示系爭房屋有氯離子含量嚴重過高之重大瑕疵,經原告向被告反應,被告均置之不理。又系爭房屋為海砂屋,被告出售並交付欠缺居住安全品質之海砂屋予原告,屬違反債之本旨之交付,應負擔債務不履行之責。系爭房屋並因混凝土氯離子含量過高,影響房屋結構安全,欠缺一般房屋所應具備之通常效用,而屬物之瑕疵,被告應負物之瑕疵擔保責任。原告乃依民法第227條第1項、第226條、第256條、第259條第1、2、5款、第260條、第354條、第359條規定,以起訴狀繕本之送達作為解除系爭契約之意思表示送達,並請求被告返還價金320萬元及賠償原告支出登記規費及印花稅5,817元、代書費1萬9,000元、仲介費用6萬4,000元、裝修費98萬元、檢測費8,400元等損害,共計427萬7,217元。退步言之,倘法院認為原告解除契約顯失公平,則依據民法第359條但書規定,原告得請求減少價金,蓋因系爭房屋縱無立即之危險性,然隨時間經過,危險性增加,使系爭房屋在不動產交易市場競爭力薄弱,目前坊間尚無消除氯離子含量之治本方法,交易價值必定比正常房屋價格低,而海砂屋之交易市價與一般氯離子含量正常之不動產交易價額相較,大約為一般市價之七成,故以系爭房地交易價額320萬元為依據,被告應將系爭房屋因氯離子含量過高所導致之市場交易價值減損94萬元返還予原告。另兩造欲簽約之際,原告請求除漏水自行修繕外,有關買賣標的是否有輻射、海砂屋及凶宅等事,均要求被告應依照契約內容提供保固。惟被告斯時特別針對海砂屋一節提出爭執,稱其既未檢驗該屋,自無從知悉是否為海砂屋,並要求仲介向原告表示,從未聽說附近有海砂屋之狀況,不應負擔瑕疵擔保責任,原告遂同意被告加註系爭契約第17條(下稱系爭條款)之排除條款,然亦僅限於經仲介人員查證而不知,並未免除出賣人惡意隱匿不告知之情形,被告故意不告知系爭房屋具有海砂屋之瑕疵,刻意誘導原告同意系爭條款,依民法第222條,其故意或重大過失責任不得預先免除,且依民法第366條規定,系爭條款無效,原告並依民法第92條規定,撤銷遭詐欺所為意思表示等語。並先位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427萬7,217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下稱法定遲延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備位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94萬元,及自108年7月2日民事變更聲明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之法定遲延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雖提出台灣檢驗公司108年1月15日試驗報告(下稱系爭報告),欲證明系爭房屋之混凝土中水溶性氣離子含量超過現行標準,然系爭報告之取樣未經被告確認,故被告否認其檢驗結果之正確性。又系爭房屋係公寓之1樓,於70年12月28日建築完成,被告係首購,迄今已經將近40年,如果是海砂屋,整楝公寓被混凝土包覆之鋼筋應該早已腐朽裸露在外,但由現況照片觀之並無此情形,既然整楝公寓及系爭房屋之外觀並未出現鋼筋腐朽裸露之情形,且原告購買時有先看過屋況,事後也是經由檢驗才提出為海砂屋之質疑,而被告非建商,被告顯不可能「明知」為海砂屋仍「惡意隱瞞」將之出售予原告。況建商於69年間興建系爭房屋時,當時之中央標準局(現為標準檢驗局)並無新拌混凝土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之規定,表示被告購買當時系爭房屋並非瑕疵屋,自不應該因為現在國家訂有標準而變成瑕疵屋,否則將發生第一手出賣人毋庸負瑕疵擔保責任,反而其買受人在出賣時卻必須負瑕疵擔保責任之不合理情況,有失衡平。另兩造於107年5月16日簽約,當天在永慶房屋仲介公司的辦公室,仲介張家榆在勾選買賣合約條款時有問被告是否為海砂屋,被告說從69年建屋(建築完成日期70年12月28日)到107年已經將近40年,被告是首購,如果是海砂屋早就腐朽了等語,原告則當場以「點頭」之方式表示認同被告的說法,且是否為海砂屋,若原告認為是構成契約的重要事項,即應在簽約之前申請檢驗,再決定是否購買,原告捨此不為,於購買後再以現行國家標準來爭執,若果真受有損害,亦與有過失,依民法第217條規定,法院得減輕被告之賠償金額或免除之。而原告主張之登記規費、印花稅、代書費、裝潢費、檢驗費,並非瑕疵損害(履行利益),而是瑕疵結果損害(固有利益),原告依民法第227條第1項、第226條、第260條規定請求損害賠償,於法無據;且前述費用非原告行使解除權之前已發生損害,自不得請求被告賠償。又系爭條款第1、2項載明:「本買賣價款,賣方已折價讓與買方,故本標的物依現況交屋,賣方不負漏水修繕保固責任;本標的物仲介經紀人員經查訪鄰居、里長詢問,無從得知海砂屋之情事,賣方及仲介經紀人員簽約時,已明確告知買方知悉,賣方不負擔保責任。」足見被告並無明知係海砂屋,卻故意不告知原告其瑕疵之情形,兩造已特別排除被告關於海砂屋之瑕疵擔保責任,原告不得請求被告負瑕疵擔保責任,原告故意未提出載有系爭條款之契約資料,乃意圖誤導法院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9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2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9 1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9 1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9 1 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6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5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5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6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73",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
緣訴外人林怡○芳於民國102年12月18日分別向被告興益發建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興益發公司)購買附表編號1之不動產、被告鄭秀慧購買附表編號2之不動產(下就附表編號1、2之不動產合稱系爭不動產),價金各如附表編號1、2所示,計新臺幣(下同)7,920,000元,且各簽訂○○○香榭區(下稱系爭建案)之「房屋預定買賣契約書(下稱系爭甲約)」、「土地預定買賣契約書(下稱系爭乙約,與系爭甲約合稱系爭買賣契約)」,嗣林怡芳於105年3月29日將系爭買賣契約之買受人權利讓渡予伊。興益發公司於105年11月9日業取得系爭建案之使用執照,依系爭甲約第21條第2項約定,興益發公司至遲應於106年5月9日完成系爭建案之公共設施。伊自106年5月9日14時30分起至19時止,在系爭建案處仍發現逃生通道、電機相關設施、環保室、車道入口警衛室等公設均未完工,乃可歸責於被告之給付遲延,致被告無法依約完成交屋程序,詎興益發公司竟於106年7月4日寄發台南地方法院郵局909號存證信函(下稱909號信函),通知沒收系爭不動產總價金15%,計1,188,000元,被告無理沒收價款,致伊受損,應依民法第229條、第231條規定,連帶賠償伊1,188,000元。又被告迄至106年7月30日止,仍未全面完工系爭建案,伊得按每日1,500元標準,請求被告連帶賠償自106年5月10日起至106年7月30日止,計83日,合計124,500元之延宕交屋損害。爰依民法第229條、第231條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312,5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一位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原告雖提出台灣檢驗公司108年1月15日試驗報告(下稱系爭報告),欲證明系爭房屋之混凝土中水溶性氣離子含量超過現行標準,然系爭報告之取樣未經被告確認,故被告否認其檢驗結果之正確性。又系爭房屋係公寓之1樓,於70年12月28日建築完成,被告係首購,迄今已經將近40年,如果是海砂屋,整楝公寓被混凝土包覆之鋼筋應該早已腐朽裸露在外,但由現況照片觀之並無此情形,既然整楝公寓及系爭房屋之外觀並未出現鋼筋腐朽裸露之情形,且原告購買時有先看過屋況,事後也是經由檢驗才提出為海砂屋之質疑,而被告非建商,被告顯不可能「明知」為海砂屋仍「惡意隱瞞」將之出售予原告。況建商於69年間興建系爭房屋時,當時之中央標準局(現為標準檢驗局)並無新拌混凝土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之規定,表示被告購買當時系爭房屋並非瑕疵屋,自不應該因為現在國家訂有標準而變成瑕疵屋,否則將發生第一手出賣人毋庸負瑕疵擔保責任,反而其買受人在出賣時卻必須負瑕疵擔保責任之不合理情況,有失衡平。另兩造於107年5月16日簽約,當天在永慶房屋仲介公司的辦公室,仲介張家榆在勾選買賣合約條款時有問被告是否為海砂屋,被告說從69年建屋(建築完成日期70年12月28日)到107年已經將近40年,被告是首購,如果是海砂屋早就腐朽了等語,原告則當場以「點頭」之方式表示認同被告的說法,且是否為海砂屋,若原告認為是構成契約的重要事項,即應在簽約之前申請檢驗,再決定是否購買,原告捨此不為,於購買後再以現行國家標準來爭執,若果真受有損害,亦與有過失,依民法第217條規定,法院得減輕被告之賠償金額或免除之。而原告主張之登記規費、印花稅、代書費、裝潢費、檢驗費,並非瑕疵損害(履行利益),而是瑕疵結果損害(固有利益),原告依民法第227條第1項、第226條、第260條規定請求損害賠償,於法無據;且前述費用非原告行使解除權之前已發生損害,自不得請求被告賠償。又系爭條款第1、2項載明:「本買賣價款,賣方已折價讓與買方,故本標的物依現況交屋,賣方不負漏水修繕保固責任;本標的物仲介經紀人員經查訪鄰居、里長詢問,無從得知海砂屋之情事,賣方及仲介經紀人員簽約時,已明確告知買方知悉,賣方不負擔保責任。」足見被告並無明知係海砂屋,卻故意不告知原告其瑕疵之情形,兩造已特別排除被告關於海砂屋之瑕疵擔保責任,原告不得請求被告負瑕疵擔保責任,原告故意未提出載有系爭條款之契約資料,乃意圖誤導法院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2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1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7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67",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
被告於民國100年10月21日上午7時45分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高雄市三多一路由東向西行駛,行經該路142號前欲超越同向在前由伊所騎乘之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時,竟疏未注意保持安全距離即貿然超車,致其右側車身擦撞伊之機車之左側車身,造成伊人車倒地,受有頭部外傷併腦震盪、臉部及四肢多處擦傷、上額及頭部、左眼臉撕裂傷、左鎖骨骨折及左腳指骨折等傷害(下稱系爭傷害),為此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3條、第195條、第196條請求被告賠償伊如下之損害:①醫療費用新台幣(下同)17,687元,②因傷疤後續治療,預估仍須支出10萬元,③往返就醫共支出交通費用18,130元,④住院期間及出院後1個月(共49天)須由伊母親照顧起居,依一般看護每日薪資2,000元計算,共受有98,000元看護費用之損害,⑤財物損失包括機車修理費3,130元及重新購買太陽眼鏡1,500元、安全帽500元,⑥非財產上之損害627,970元,合計866,917元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866,917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並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請求看護費以每日2,000元計算,及精神慰撫金之金額均屬過高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32", "lawName":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1-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6", "lawName": "民法" } ]
返還不當得利
兩造為兄妹,均為坐落高雄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同段1123建號建物(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街00號,下稱系爭房屋,與系爭土地合稱系爭房地)之共有人。系爭房地原為訴外人即兩造之父潘元吉所有,為兩造之老家,潘元吉於民國89年12月2日去世後,訴外人即潘元吉之配偶潘周英、潘元吉之子女即兩造、訴外人潘信宏、潘明妹、潘明蟬、潘明慈、潘明金因而共同繼承系爭房地,潘周英原居住系爭房屋與被告同住,卻於91年2月1日遭被告趕出系爭房屋,與潘明昇同住,後於95年12月23日去世。潘周英去世後,潘周英繼承自潘元吉之應有部分6/18,由兩造及潘信宏、潘明妹、潘明蟬、潘明慈、潘明金等8人共同繼承公同共有,應繼分各1/8,又歷經拍賣、贈與後,潘明昇對系爭房地之權利範圍為5/24〔應有部分3/18+潛在的應有部分3/72(公同共有6/18×應繼分1/8)〕),潘明燕之權利範圍為42/432〔1/18+潛在的應有部分3/72(公同共有6/18×應繼分1/8)。被告長期占有居住於系爭房地達20餘年,卻未善盡扶養潘周英之義務,甚至於91年2月1日將潘周英趕出系爭房地,直至95年12月23日潘周英過世,均由原告單獨盡扶養義務,被告並非系爭房地之單獨所有權人,卻無權占有系爭房地全部,自應將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返還予原告。系爭土地面積75平方公尺,92年至104年之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新臺幣(下同)21,756元,105年至106年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26,880元,以系爭土地申報地價年息10﹪計算,潘明昇、潘明燕各得按其權利範圍,請求被告給付92年年初至106年年底之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525,919元、245,429元,為此依民法第179條規定,提起本訴等情,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潘明昇525,91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應給付潘明燕245,42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原告及潘周英、潘信宏曾以伊自92年1月1日起至93年7月8日止占用系爭房地,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由,依民法第179條向被告訴請返還不當得利,業經本院高雄簡易庭以93年度雄簡字第4455號判決原告及潘周英、潘信宏敗訴,原告及潘周英、潘信宏上訴後,仍經本院以93年度簡上字第319號判決上訴駁回而告確定(下稱前案),原告復提出本訴,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又伊及伊之配偶謝世慶、子女固自92年1月1日起長期居住系爭房地,惟伊當初婚後仍居住系爭房地,乃父母及其他兄弟姊妹拜託伊留在老家照顧父母,父母去世後,伊亦為系爭房地之共有人,有占有使用系爭房地之權限,其他共有人均因另有家庭而未居住系爭房地,除原告以外之共有人均同意伊繼續居住,且伊並未排除、妨害其他共有人使用收益,共有人潘信宏及其子潘模明亦於95年12月23日潘周英去世後不久,遷入系爭房屋3樓居住至今,伊亦未阻擋,系爭房屋1樓是堆放被告、被告配偶經營之益誠通信工程行營業所需物品,2樓有3間房間,1間是被告、被告配偶的房間,1間是兩造父母之房間,兩造父母去世後無人使用,但有放置東西,另1間是被告子女之房間,被告子女結婚遷出後只有放東西,3樓是神明廳加2間房間,潘信宏、潘模明各住1間房間,頂樓加蓋是水塔及堆放東西,故伊並未霸佔系爭房地,對系爭房地為有權占有,不生不當得利之問題,原告對伊請求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34-1 1", "lawName": "土地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6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1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0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8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40", "lawName": "民法" } ]
清償借款
兩造為兄妹,均為坐落高雄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同段1123建號建物(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街00號,下稱系爭房屋,與系爭土地合稱系爭房地)之共有人。系爭房地原為訴外人即兩造之父潘元吉所有,為兩造之老家,潘元吉於民國89年12月2日去世後,訴外人即潘元吉之配偶潘周英、潘元吉之子女即兩造、訴外人潘信宏、潘明妹、潘明蟬、潘明慈、潘明金因而共同繼承系爭房地,潘周英原居住系爭房屋與被告同住,卻於91年2月1日遭被告趕出系爭房屋,與潘明昇同住,後於95年12月23日去世。潘周英去世後,潘周英繼承自潘元吉之應有部分6/18,由兩造及潘信宏、潘明妹、潘明蟬、潘明慈、潘明金等8人共同繼承公同共有,應繼分各1/8,又歷經拍賣、贈與後,潘明昇對系爭房地之權利範圍為5/24〔應有部分3/18+潛在的應有部分3/72(公同共有6/18×應繼分1/8)〕),潘明燕之權利範圍為42/432〔1/18+潛在的應有部分3/72(公同共有6/18×應繼分1/8)。被告長期占有居住於系爭房地達20餘年,卻未善盡扶養潘周英之義務,甚至於91年2月1日將潘周英趕出系爭房地,直至95年12月23日潘周英過世,均由原告單獨盡扶養義務,被告並非系爭房地之單獨所有權人,卻無權占有系爭房地全部,自應將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返還予原告。系爭土地面積75平方公尺,92年至104年之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新臺幣(下同)21,756元,105年至106年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26,880元,以系爭土地申報地價年息10﹪計算,潘明昇、潘明燕各得按其權利範圍,請求被告給付92年年初至106年年底之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525,919元、245,429元,為此依民法第179條規定,提起本訴等情,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潘明昇525,91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應給付潘明燕245,42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原告及潘周英、潘信宏曾以伊自92年1月1日起至93年7月8日止占用系爭房地,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由,依民法第179條向被告訴請返還不當得利,業經本院高雄簡易庭以93年度雄簡字第4455號判決原告及潘周英、潘信宏敗訴,原告及潘周英、潘信宏上訴後,仍經本院以93年度簡上字第319號判決上訴駁回而告確定(下稱前案),原告復提出本訴,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又伊及伊之配偶謝世慶、子女固自92年1月1日起長期居住系爭房地,惟伊當初婚後仍居住系爭房地,乃父母及其他兄弟姊妹拜託伊留在老家照顧父母,父母去世後,伊亦為系爭房地之共有人,有占有使用系爭房地之權限,其他共有人均因另有家庭而未居住系爭房地,除原告以外之共有人均同意伊繼續居住,且伊並未排除、妨害其他共有人使用收益,共有人潘信宏及其子潘模明亦於95年12月23日潘周英去世後不久,遷入系爭房屋3樓居住至今,伊亦未阻擋,系爭房屋1樓是堆放被告、被告配偶經營之益誠通信工程行營業所需物品,2樓有3間房間,1間是被告、被告配偶的房間,1間是兩造父母之房間,兩造父母去世後無人使用,但有放置東西,另1間是被告子女之房間,被告子女結婚遷出後只有放東西,3樓是神明廳加2間房間,潘信宏、潘模明各住1間房間,頂樓加蓋是水塔及堆放東西,故伊並未霸佔系爭房地,對系爭房地為有權占有,不生不當得利之問題,原告對伊請求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0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8", "lawName": "民法" } ]
撤銷仲裁判斷
被告承攬原告之「和鑫南科廠C/RMEPphaselphase2新建工程」及「和鑫南科廠CP-03C/R+機械空調、CP04C/R+機械空調工程」(下合稱系爭工程),兩造就系爭工程分別簽訂「和鑫南科廠C/RMEPphaselphase2新建工程合約書(合約編號2011C0-04)」(下稱系爭編號4契約)、「和鑫南科廠C/RMEPphaselphase2新建工程設備合約書(合約編號2011P0-02)」(下稱系爭編號2契約)、「和鑫南科廠CP-03C/R+機械空調、CP04C/R+機械空調工程合約書(合約編號2011C0-12)」(下稱系爭編號12契約)、「和鑫南科廠CP-03C/R+機械空調設備買賣合約書(合約編號2011P0-06)」(下稱系爭編號6契約)(以上4份契約簡稱系爭4契約)。系爭工程仍有眾多缺失及未完工項目,惟被告於民國102年12月4日提付仲裁,請求原告給付工程款新臺幣(下同)518,369,500元,經仲裁庭於104年5月27日作成102年度仲雄聲義字第21號仲裁判斷(下稱系爭仲裁判斷),主文為:「一相對人(即原告)應給付聲請人(即被告)299,274,570元(包括本金285,023,400元及5%營業稅14,251,170元)及其中285,023,400元自102年9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聲請人其餘請求駁回。三仲裁費用由聲請人負擔45%,其餘由相對人負擔。」系爭仲裁判斷有下列得撤銷之事由:(一)系爭仲裁判斷認兩造間就系爭工程具有仲裁協議且無違仲裁前置程序,惟系爭4契約並非約定全部爭議事項均有仲裁協議,即系爭編號4、12契約所約定之仲裁協議範圍僅有針對契約條款發生爭議,而非契約所生一切爭議均有仲裁協議。加以被告提出之18張訂購單(下稱系爭訂購單)亦無存在仲裁協議,則被告仲裁之聲請並不合法,系爭仲裁判斷顯超出仲裁協議範圍,給付工程款亦非仲裁協議標的,構成仲裁法第38條第1款、第40條第1項第1款、第4款之撤銷仲裁事項。(二)系爭4契約約定提付仲裁前需經一定之爭執程序,始認兩造間仲裁協議之停止條件成就,仲裁協議始生效力。原告於歷次詢問會中一再向仲裁庭為程序抗辯,於保留程序抗辯前提下,始為實體答辯;系爭仲裁判斷卻以兩造於詢問會中已就爭議進行多次表示,應已踐行前置程序,毋庸再為形式上之協商行為,顯將原仲裁程序當作仲裁前置程序,系爭仲裁判斷應已構成仲裁法第40條第1項第4款之撤銷仲裁事項。(三)被告請求之依據,即系爭編號2、4契約均為原告前負責人張文毅與被告前負責人陳燦堂間所涉掏空原告公司之刑事犯罪事項,而系爭編號6、12契約及系爭訂購單之追加工程部分,基於同一刑事不法之事實,均涉及和鑫南科二廠之工程。是系爭仲裁判斷並未審酌系爭4契約內容實有虛偽情形,且涉刑事犯罪,構成仲裁法第40條第1項8款規定之撤銷仲裁判斷事項。(四)系爭工程之工程合約及設備合約基於節省印花稅考量,分開訂立,本質上仍為一個承攬契約,應有承攬報酬請求權2年時效之適用。倘依被告提出之完工證明書所載之完工日期即100年10月30日加以認定,被告之工程款請求權已罹於時效。系爭仲裁判斷判定原告給付被告之金額屬仲裁法第38條第3款「仲裁判斷,係命當事人為法律上所不許之行為者」,構成仲裁法第40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撤銷仲裁判斷事項。(五)依證人黃政事之證述,可知系爭工程並未完工,原告可得對被告課予之逾期違約金已達系爭工程合約總金額10%之上限,原告以此金額與被告請求相抵銷,惟系爭仲裁判斷未審酌黃政事簽署完工證明日期及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發出日期,逕予認定系爭工程未逾期,系爭仲裁判斷有應附理由而未附之情形。而系爭工程實作數量應以「泰興圖說」數量為履約數量依據,但系爭仲裁判斷未就原告主張系爭工程應按圖施工,遵守原設計圖說及規範施作及原告對於「VE版本」係雙方通謀虛偽之意思表示而應為無效之舉證及說明,附上不採之理由。再者,原告已在仲裁程序中提列證據證明多次召開會議討論工程缺失,被告並自承有未完成之缺失項目、無爭議項目,惟系爭仲裁判斷並未採納亦未附上理由。縱若原告與有過失,系爭仲裁判斷如何依民法第217條規定判定計算出原告應分擔4成比例之責任,亦未詳加說明,均屬仲裁法第38條第2款應附理由未附之情形,構成仲裁法第40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撤銷仲裁判斷事項。(六)承上,系爭仲裁判斷認原告應分擔4成比例之責任,顯然是仲裁庭未經當事人明示合意,逕自適用衡平法則為判斷。原告在仲裁程序中既已明確表示不同意進行衡平仲裁,系爭仲裁判斷即構成仲裁法第40條第1項第4款規定之撤銷仲裁判斷事項等語。爰依仲裁法第40條第1項第1款、第4款、第8款等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系爭仲裁判斷應予撤銷。
原告及潘周英、潘信宏曾以伊自92年1月1日起至93年7月8日止占用系爭房地,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由,依民法第179條向被告訴請返還不當得利,業經本院高雄簡易庭以93年度雄簡字第4455號判決原告及潘周英、潘信宏敗訴,原告及潘周英、潘信宏上訴後,仍經本院以93年度簡上字第319號判決上訴駁回而告確定(下稱前案),原告復提出本訴,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又伊及伊之配偶謝世慶、子女固自92年1月1日起長期居住系爭房地,惟伊當初婚後仍居住系爭房地,乃父母及其他兄弟姊妹拜託伊留在老家照顧父母,父母去世後,伊亦為系爭房地之共有人,有占有使用系爭房地之權限,其他共有人均因另有家庭而未居住系爭房地,除原告以外之共有人均同意伊繼續居住,且伊並未排除、妨害其他共有人使用收益,共有人潘信宏及其子潘模明亦於95年12月23日潘周英去世後不久,遷入系爭房屋3樓居住至今,伊亦未阻擋,系爭房屋1樓是堆放被告、被告配偶經營之益誠通信工程行營業所需物品,2樓有3間房間,1間是被告、被告配偶的房間,1間是兩造父母之房間,兩造父母去世後無人使用,但有放置東西,另1間是被告子女之房間,被告子女結婚遷出後只有放東西,3樓是神明廳加2間房間,潘信宏、潘模明各住1間房間,頂樓加蓋是水塔及堆放東西,故伊並未霸佔系爭房地,對系爭房地為有權占有,不生不當得利之問題,原告對伊請求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31", "lawName": "仲裁法" }, { "issueRef": "38 1 1", "lawName": "仲裁法" }, { "issueRef": "38 1 2", "lawName": "仲裁法" }, { "issueRef": "38 1 3", "lawName": "仲裁法" }, { "issueRef": "40 1 1", "lawName": "仲裁法" }, { "issueRef": "40 1 4", "lawName": "仲裁法" }, { "issueRef": "40 1 8", "lawName": "仲裁法" }, { "issueRef": "40 2", "lawName": "仲裁法" }, { "issueRef": "40 3", "lawName": "仲裁法" }, { "issueRef": "217", "lawName": "民法" } ]
確認董事關係不存在
原告自民國88年3月間起,遭他人擅自以原告名義登記為被告公司股東、出資額為新臺幣(下同)20萬元,嗣於89年9月間登記為被告公司董事、出資額變更為200萬元,至91年8月間出資額變更為300萬元,另登記訴外人許景昌為股東。嗣於92年1月間,原告仍為被告公司董事;惟股東變更登記為訴外人沈坤元,92年2月間原告出資額竟暴增為1,000萬元。嗣因台南市財稅資料明細記載原告100年度資產有一筆投資金額1,000萬元,扣繳單位為被告公司,致影響原告申請社會救助之資格;然原告生活拮据,並無資力投資被告公司,100年度綜合所得稅資料僅有薪資所得合計48,000元,名下車輛均為20年以上舊車而無價值,原告顯無資力投資被告公司。況且,原告每月尚領取公益團體核發之補助金維持生活,更無出資成為被告公司股東及董事之可能。為此,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確認兩造間股東關係不存在。
(一)依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規定「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提起之」。查原告所稱遭登記為被告公司董事,致影響申請社會救助之資格,故訴請確認與被告公司間董事委任關係不存在云云,只說明原告之所以提起本件確認與被告公司間董事委任關係不存在之訴之起訴動機而已,並未說明原告有何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故原告提起本訴,顯然與上開法律規定不符,自應駁回原告之訴。(二)對於原告主張其自88年3月間起,遭他人以原告名義登記為被告公司股東、出資額為20萬元,嗣於89年9月間登記為被告公司董事、出資額變更為200萬元,至91年8月間出資額變更為300萬元,於92年2月間出資額增為1,000萬元;然原告生活拮据,並無資力投資被告公司云云,惟原告只要有願擔任被告公司董事之意,即足成立與被告公司間之董事委任關係,核與其資力狀況無關,故依原告目前所主張及所備證據顯不足採認。再依本院向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所函閱之雄欣有限公司登記卷宗,顯示雄欣有限公司為數次相關變更登記時,原告數次所提供之身分證正反面影本,相關住遷註記均隨遷徙狀況數度變更,表示原告每次均依雄欣有限公司變更登記之要求,而配合提供身分相關身分證影本等文件,足證原告確認識自己具有董事身分,且同意並授權雄欣有限公司進行辦理相關變更登記,益證原告確實同意接受委任擔任雄欣有限公司之董事並數次增加出資額。(三)證人潘慶星於102年12月10日到庭證述之證言,無法證明原告自始無同意擔任被告公司股東、董事或二次增資等事宜:問:是否知道上面董事長簽名何人所簽?答:被告公司簽名蓋章好之後再拿給我辦理的,而不是當場簽蓋的,因為大小章都在公司那裡。問:91年前原告是否擔任被告公司股東或被告公司股權變更狀況否清楚?答:不清楚。依經驗法則,公司委託會計事務所等人經辦公司變更登記等事宜,並無需董事長親自接洽,故被告公司簽名蓋章好之後再拿給證人辦理相關公司變更登記並無違常,又原告是否與被告公司間具董事委任關係及增資事宜,證人亦表不清楚,故就原告主張其自88年3月間起,遭他人偽以原告名義登記為被告公司股東、出資額為20萬元,嗣於89年9月間登記為被告公司董事、出資額變更為200萬元,及至91年8月間出資額變更為300萬元,於92年2月間出資額增為1,000萬元;然原告生活拮据,並無資力投資被告公司云云,至今尚無證據可茲證明,顯不足採認。(五)綜上,原告既同意接受委任,以擔任雄欣有限公司之董事並數次增加出資額,原告為本件之起訴自無理由,請求駁回原告之訴。
[]
清償借款
被繼承人朱日興為被告之子,前於民國94年1月間向訴外人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新銀行)申請通信貸款,核發額度新臺幣500,000元,貸款期限為5年,自撥款日第13個月起依年利率11.8%計算利息。詎朱日興未依約繳付本息,依約定書應行注意事項第1條第1款之約定,其即已喪失期限,欠款視為全部到期,迄至105年3月17日為止,尚有本金421,159元及其利息未為清償。因朱日興已於99年10月31日死亡,而其繼承人即被告未於法定期間聲請拋棄繼承,是被告應就繼承朱日興之遺產範圍內,償還朱日興之債務。又台新銀行於95年6月30日就本件繫屬債權(包括本金、利息、違約金或墊付費用等債權、擔保物權及其他一切從屬權利)讓與予伊,並依金融機構合併法第15條第1項第1款及同法第18條第3項之規定,以公告方式代替債權讓與通知,本件債權既已合法移轉,爰依債權讓與、消費借貸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於繼承朱日興遺產範圍內,給付本金421,159元,及支付命令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之約定利息等語。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對原告主張朱日興向台新銀行貸款後,積欠上開款項未清償沒有意見,但朱日興未遺留任何財產予伊繼承等語置辯。聲明:駁回原告之訴。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14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148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5 1 1", "lawName": "金融機構合併法" }, { "issueRef": "18 3", "lawName": "金融機構合併法" } ]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
伊承攬被告之「FCL711Z標新庄子路至中華路一段臺鐵鐵路地下化(明挖覆蓋)工程-管冪推進鋼管ψ762mm」工程(下稱系爭工程),兩造因此於民國103年2月10日簽訂材料合約書(下稱系爭合約),伊為擔保材料品質,於同年3月6日依系爭合約第4條第2項開立如附表所示本票乙紙(下稱系爭本票)交付被告,用以擔保履行系爭合約。嗣因被告不斷變更工程,並於104年7月31日通知伊無法按原管冪推進鋼管工法施作,致伊無法依約製造鋼管。被告復於105年6月6日通知取消全部鋼管製作,再於105年6月28日告知因財務困境無法繼續履約,足見被告已依民法第511條規定終止系爭合約。如認兩造間系爭合約尚未終止,伊已於105年8月17日以存證信函催告被告於10日內履行系爭合約,被告迄未履行,故伊以本件起訴狀繕本送達作為解除系爭合約之意思表示。且伊並無違約事由,伊依法解除契約後,系爭本票債權即不存在,被告應將系爭本票返還予伊。為此,依民事訴訟法第247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爰聲明求為判決:(一)確認被告持有原告所簽發之系爭本票所載票面金額,及自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債權均不存在。(二)被告應交還系爭本票。(三)就第二項聲明,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被告有向原告發包系爭工程,惟兩造簽訂系爭合約後,被告隨即給付工程總金額之30%即新臺幣(下同)4,851,000元予原告作為材料定金,並由原告開立系爭本票作為擔保其所提供材料品合格、無誤。其後,原預定管冪推進之工法,因發生無法預見之「管冪區域發現既有構造物」之故,而無法繼續以原工法施作,被告與業主不得已只能變更原施作工法。另系爭工程無法施作之原因,係出於不可歸責被告之「管冪區域發現既有構造物」所致,依民法第249條第4款規定,被告應得請求返還定金。因此,倘原告主張兩造間就系爭本票所表彰之債權債務關係不存在,原告即應返還被告已給付之定金,被告就此主張同時履行抗辯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9 1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9 1 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9 1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6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11",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
訴外人主人廣播電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主人廣播公司)因未依高雄市政府函令限期完成改選董、監事事宜,全體董、監事自民國103年6月11日起當然解任,此為被告所明知。主人廣播公司於103年5月16日通知各股東預定於同年月31日召開股東臨時會(下稱系爭股東會)後,被告竟聲請假處分,經本院103年度裁全字第837號民事裁定(下稱系爭假處分裁定)禁止原告就名下所有主人廣播公司股份於100萬股範圍內,於本案判決確定前行使股東權,被告並據系爭假處分裁定聲請假處分執行,經本院103年度司執全字第442號強制執行事件核發假處分執行命令。被告甚且利用系爭假處分裁定,起訴請求撤銷系爭股東會決議,然因未繳納裁判費,經本院103年度審訴字第1413號民事裁定駁回其訴,而系爭假處分裁定亦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103年度抗字第183號民事裁定廢棄並駁回被告聲請,上開執行命令於103年9月1日經本院撤銷。且該100萬股未經主管機關NCC許可,被告無法取得股權。然被告竟以系爭假處分裁定向廣播媒體界、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高雄市警察局、屏東縣警察局、屏東縣政府、高雄地方法院、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及屏東地方法院檢察署等機關擅自宣稱上開100萬股份屬被告所有等不實情事。被告上開行為係利用司法資源,妨礙原告於系爭股東會中行使股東權,致原告身為主人廣播公司之股東地位陷入訟爭而遭受質疑,嚴重侵害原告之信用及名譽。原告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名譽損失新台幣(下同)300萬元,為此,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被告確已受讓100萬股,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97年度訴字第1456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99年度上字第54號判決、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542號裁定肯認。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1年度重上字第65號判決雖認該100萬股未經主管機關NCC許可前,不得向主人廣播公司請求股份變更登記,而無法主張行使該100萬股之股東權利,然該判決並非否認被告已取得該100萬股股權,被告依系爭假處分裁定聲請強制執行,要求原告不得行使該100萬股之股權,係依該假處分裁定合法行使權利,縱有原告所指四處宣稱該100萬股屬於被告所有,亦難謂有何侵權行為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14", "lawName": "廣播電視法" }, { "issueRef": "18 1 4", "lawName": "廣播電視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19 1 3", "lawName": "廣播電視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返還代償款
訴外人主人廣播電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主人廣播公司)因未依高雄市政府函令限期完成改選董、監事事宜,全體董、監事自民國103年6月11日起當然解任,此為被告所明知。主人廣播公司於103年5月16日通知各股東預定於同年月31日召開股東臨時會(下稱系爭股東會)後,被告竟聲請假處分,經本院103年度裁全字第837號民事裁定(下稱系爭假處分裁定)禁止原告就名下所有主人廣播公司股份於100萬股範圍內,於本案判決確定前行使股東權,被告並據系爭假處分裁定聲請假處分執行,經本院103年度司執全字第442號強制執行事件核發假處分執行命令。被告甚且利用系爭假處分裁定,起訴請求撤銷系爭股東會決議,然因未繳納裁判費,經本院103年度審訴字第1413號民事裁定駁回其訴,而系爭假處分裁定亦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103年度抗字第183號民事裁定廢棄並駁回被告聲請,上開執行命令於103年9月1日經本院撤銷。且該100萬股未經主管機關NCC許可,被告無法取得股權。然被告竟以系爭假處分裁定向廣播媒體界、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高雄市警察局、屏東縣警察局、屏東縣政府、高雄地方法院、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及屏東地方法院檢察署等機關擅自宣稱上開100萬股份屬被告所有等不實情事。被告上開行為係利用司法資源,妨礙原告於系爭股東會中行使股東權,致原告身為主人廣播公司之股東地位陷入訟爭而遭受質疑,嚴重侵害原告之信用及名譽。原告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名譽損失新台幣(下同)300萬元,為此,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被告確已受讓100萬股,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97年度訴字第1456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99年度上字第54號判決、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542號裁定肯認。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1年度重上字第65號判決雖認該100萬股未經主管機關NCC許可前,不得向主人廣播公司請求股份變更登記,而無法主張行使該100萬股之股東權利,然該判決並非否認被告已取得該100萬股股權,被告依系爭假處分裁定聲請強制執行,要求原告不得行使該100萬股之股權,係依該假處分裁定合法行使權利,縱有原告所指四處宣稱該100萬股屬於被告所有,亦難謂有何侵權行為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清償借款
被告鄭麗齡即立中行、高隆於民國98年8月20日及98年12月15日邀被告高隆為連帶保證人,與原告簽訂借款契約,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500,000元、1,500,000元,約定第1筆借款之期間至100年8月20日止、第2筆借款之期間至102年12月15日止,均以每月為一期,按月平均攤還本息;二筆借款之利息,按借款當時原告之基準利率加年息3.4%計算,嗣後則隨原告利率之調整而隨之調整;並約定如被告未按期攤還本息時,除應付之本息外,並應自遲延時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其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者,按上開利率20%給付違約金;另並約定被告如有一期未按期清償時,即喪失一切期限及分期償還之利益,其債務視為全部到期(下稱系爭消費借貸契約)。原告於系爭消費借貸契約成立後已依約交付借款,詎被告鄭麗齡就第一筆借款自99年9月20日起,即未依約清償本息,共尚積欠原告233,877元之本金,及如主文所示之利息、違約金未清償;就第二筆借款自99年9月15日起,即未依約清償本息,共尚積欠原告1,243,932元之本金,及如主文所示之利息、違約金未清償,合計二筆借款總共積欠1,477,809元之本金未清償,依兩造系爭借款契約之約定,其即已喪失期限及分期償還之利益,欠款視為全部到期;又被告高隆為系爭借款之連帶保證人,依法應負連帶清償責任,爰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上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四、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借據、授信約定書、還款明細表、利率變動表等為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到庭爭執,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堪信為真實。五、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第250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保證債務之所謂連帶,係指保證人與主債務人負同一之債,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此就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項規定連帶連帶債務之文義參照觀之甚明。故連帶保證與普通保證不同,縱使無民法第七百四十六條所揭示之情形,亦不得主張同法第七百四十五條關於先訴抗辯權之權利。」,有最高法院45年台上字第1426號判例之意旨可資參照。被告鄭麗齡向原告借款,並由被告高隆擔任連帶保證人,而被告鄭麗齡尚積欠原告上述借款餘額未清償等事實屬實,業見上述。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項。中華民國100年1月17日民事第四庭法官郭文通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0年1月17日書記官黃琬婷
被告確已受讓100萬股,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97年度訴字第1456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99年度上字第54號判決、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542號裁定肯認。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1年度重上字第65號判決雖認該100萬股未經主管機關NCC許可前,不得向主人廣播公司請求股份變更登記,而無法主張行使該100萬股之股東權利,然該判決並非否認被告已取得該100萬股股權,被告依系爭假處分裁定聲請強制執行,要求原告不得行使該100萬股之股權,係依該假處分裁定合法行使權利,縱有原告所指四處宣稱該100萬股屬於被告所有,亦難謂有何侵權行為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0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72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4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46", "lawName": "民法" } ]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
被告張淑芬於民國92年2月12日向原告申請現金卡(卡號0000000000000000號)借款使用,自94年4月11日起即開始未按期清償借款,至96年4月10日轉列催收呆帳前,共積欠借款金額本息新台幣(下同)374,686元未清償,迄至起訴前之100年2月9日止則共積欠607,570元之本息未清償。詎被告張淑芬竟於96年6月1日將其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0000-0000地號土地之應有部分92/10000及其上同段00000-000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街28號4樓之3房屋(下稱系爭房地),出售給其配偶即被告林文鵬並於96年6月12日向高雄市新興地政事務所辦畢所有權移轉登記,被告間移轉系爭房地之行為已害及原告之債權,爰依民法第244條第2、4項之規定提起本訴,請求撤銷被告移轉所有權之債權及物權行為,並回復登記等語。並聲明:(一)被告間就系爭房地之上開買賣行為及移轉所有權之物權行為應予撤銷。(二)被告林文鵬應將系爭房地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回復登記為被告張淑芬所有。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四、下列事實業據原告提出下列證據為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到庭爭執,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堪信為真實:(一)被告張淑芬於92年2月12日向原告申請現金卡使用,自94年4月11日起未按期繳款,於96年6月12日移轉系爭房地前之96年4月10日轉列催收呆帳前,積欠之借款金額本息為374,686元,迄100年2月9日本件起訴前則積欠原告607,570元之本利息未清償,有原告提出之現金卡申請書、信用貸款約定書、催收帳卡查詢在卷可佐(卷第8至10頁)。(二)被告張淑芬、林文鵬於96年6月1日,就系爭房地以買賣之原因向高雄市新興地政事務所申請所有權移轉登記,並經該事務所於96年6月12日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之手續完畢,有系爭房地之土地及建物登記謄本、異動索引、本院向高雄市新興地政事務所調取之移轉登記資料在卷可稽(卷第11至16、28至43頁)。五、本件所應審酌之爭點:被告間就系爭房地所為之買賣及移轉登記行為,是否有害於原告之債權?被告林文鵬是否知悉?原告得否訴請撤銷?六、本院之判斷:按「債務人所為之有償行為,於行為時明知有損害於債權人之權利者,以受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為限,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債權人依第1項或第2項之規定聲請法院撤銷時,得並聲請命受益人或轉得人回復原狀。但轉得人於轉得時不知有撤銷原因者,不在此限。」,民法第244條第2、4項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上開證據為證,堪信為真實,業見前述,而被告二人係夫妻關係,衡諸常情,被告林文鵬對被告張淑芬之負債情形自不可能不知,另其二人移轉系爭房地之時間,係緊接於被告張淑芬上開借款債務96年4月23日遭列為催收款催收之後約只有2個月左右等情以觀,堪認被告林文鵬應知悉被告張淑芬積欠原告上開債務之情形。又依本院調取之被告張淑芬財產資料所示,被告張淑芬名下除系爭房地外已無任何財產,致其名下已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以清償積欠原告之債務,則被告二人移轉系爭房地之上開行為,自已害及原告之債權。從而,原告依民法第244條第2、4項之規定請求撤銷被告間之上開買賣行為及移轉所有權之物權行為,並回復登記,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中華民國100年7月11日民事第四庭法官郭文通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1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中華民國100年7月11日書記官黃琬婷
被告確已受讓100萬股,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97年度訴字第1456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99年度上字第54號判決、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542號裁定肯認。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1年度重上字第65號判決雖認該100萬股未經主管機關NCC許可前,不得向主人廣播公司請求股份變更登記,而無法主張行使該100萬股之股東權利,然該判決並非否認被告已取得該100萬股股權,被告依系爭假處分裁定聲請強制執行,要求原告不得行使該100萬股之股權,係依該假處分裁定合法行使權利,縱有原告所指四處宣稱該100萬股屬於被告所有,亦難謂有何侵權行為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4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4", "lawName": "民法" } ]
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被告張淑芬於民國92年2月12日向原告申請現金卡(卡號0000000000000000號)借款使用,自94年4月11日起即開始未按期清償借款,至96年4月10日轉列催收呆帳前,共積欠借款金額本息新台幣(下同)374,686元未清償,迄至起訴前之100年2月9日止則共積欠607,570元之本息未清償。詎被告張淑芬竟於96年6月1日將其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0000-0000地號土地之應有部分92/10000及其上同段00000-000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街28號4樓之3房屋(下稱系爭房地),出售給其配偶即被告林文鵬並於96年6月12日向高雄市新興地政事務所辦畢所有權移轉登記,被告間移轉系爭房地之行為已害及原告之債權,爰依民法第244條第2、4項之規定提起本訴,請求撤銷被告移轉所有權之債權及物權行為,並回復登記等語。並聲明:(一)被告間就系爭房地之上開買賣行為及移轉所有權之物權行為應予撤銷。(二)被告林文鵬應將系爭房地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回復登記為被告張淑芬所有。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四、下列事實業據原告提出下列證據為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到庭爭執,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堪信為真實:(一)被告張淑芬於92年2月12日向原告申請現金卡使用,自94年4月11日起未按期繳款,於96年6月12日移轉系爭房地前之96年4月10日轉列催收呆帳前,積欠之借款金額本息為374,686元,迄100年2月9日本件起訴前則積欠原告607,570元之本利息未清償,有原告提出之現金卡申請書、信用貸款約定書、催收帳卡查詢在卷可佐(卷第8至10頁)。(二)被告張淑芬、林文鵬於96年6月1日,就系爭房地以買賣之原因向高雄市新興地政事務所申請所有權移轉登記,並經該事務所於96年6月12日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之手續完畢,有系爭房地之土地及建物登記謄本、異動索引、本院向高雄市新興地政事務所調取之移轉登記資料在卷可稽(卷第11至16、28至43頁)。五、本件所應審酌之爭點:被告間就系爭房地所為之買賣及移轉登記行為,是否有害於原告之債權?被告林文鵬是否知悉?原告得否訴請撤銷?六、本院之判斷:按「債務人所為之有償行為,於行為時明知有損害於債權人之權利者,以受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為限,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債權人依第1項或第2項之規定聲請法院撤銷時,得並聲請命受益人或轉得人回復原狀。但轉得人於轉得時不知有撤銷原因者,不在此限。」,民法第244條第2、4項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上開證據為證,堪信為真實,業見前述,而被告二人係夫妻關係,衡諸常情,被告林文鵬對被告張淑芬之負債情形自不可能不知,另其二人移轉系爭房地之時間,係緊接於被告張淑芬上開借款債務96年4月23日遭列為催收款催收之後約只有2個月左右等情以觀,堪認被告林文鵬應知悉被告張淑芬積欠原告上開債務之情形。又依本院調取之被告張淑芬財產資料所示,被告張淑芬名下除系爭房地外已無任何財產,致其名下已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以清償積欠原告之債務,則被告二人移轉系爭房地之上開行為,自已害及原告之債權。從而,原告依民法第244條第2、4項之規定請求撤銷被告間之上開買賣行為及移轉所有權之物權行為,並回復登記,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中華民國100年7月11日民事第四庭法官郭文通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1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中華民國100年7月11日書記官黃琬婷
被告確已受讓100萬股,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97年度訴字第1456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99年度上字第54號判決、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542號裁定肯認。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1年度重上字第65號判決雖認該100萬股未經主管機關NCC許可前,不得向主人廣播公司請求股份變更登記,而無法主張行使該100萬股之股東權利,然該判決並非否認被告已取得該100萬股股權,被告依系爭假處分裁定聲請強制執行,要求原告不得行使該100萬股之股權,係依該假處分裁定合法行使權利,縱有原告所指四處宣稱該100萬股屬於被告所有,亦難謂有何侵權行為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
伊於民國99年6月間以新臺幣(下同)735,000元購入車牌號碼5585-E7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乙輛作為公務車使用,並交由伊員工即訴外人林芊逾使用,每日由其將系爭車輛開回高雄市○○區○○街40巷79弄4號「康詩丹庭大樓」(下稱系爭大樓)之地下停車場停放。嗣99年9月19日值凡那比颱風侵襲台灣,而被告盧真聖於當日15時許,在車輛尚未淨空之情況下,即會同其他住戶將重達幾百公斤之防水閘門設置於系爭大樓地下室停車場出入口處,後林芊逾接獲系爭大樓委任之被告港都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有限公司(下稱港都公司)管理人員於同日下午4時10分許通知將系爭車輛自停車場移開時,防水閘門業已關閉,林芊逾雖要求其他在場住戶協助搬移防水閘門,以便其將系爭車輛開出,詎被告盧真聖竟阻止其他住戶協助搬移防水閘門,致林芊逾無法將系爭車輛駛出而僅得將之停放於地下停車場出入口之車道斜坡,其後因大量雨水灌入系爭大樓停車場,導致系爭車輛完全進水而無法使用,伊遂將之以200,000元之價格轉售予訴外人寶利小客車租賃有限公司,因此受有535,000元之差額損害。被告盧真聖為系爭大樓前任主委,已無管理大樓事務之權利,竟仍阻止林芊逾及其他住戶搬動設置於系爭大樓地下停車場出入口之防水閘門,並因此致系爭車輛進水毀損,不法侵害伊之財產權,應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對伊之損害負賠償責任;而被告盧銀河當時身為系爭大樓管理委員會之主委、被告港都公司則為系爭大樓之受託管理人,均應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6條之規定善盡管理公用設施之義務,惟其等於事發當日對被告盧真聖設置防水閘門之行為竟不予制止,自均應依民法第184條第2項規定對伊負賠償責任;又被告間就原告所受之損害各自有故意或過失不法行為,且均為損害發生之共同原因而應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為此爰依民法侵權行為之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被告應連帶賠償伊53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被告盧真聖為系爭大樓之區分所有權人,於事故當日係為維護大樓地下室內發電機、電梯及尚未移出之車輛與機具免遭損害,乃在路面積水已達20公分高時,與其他住戶合力將重達百公斤之防水閘門裝置於停車場出入口處,以阻擋大水淹入地下室,而該裝置作業歷時約30分鐘始完成,且安裝完畢後亦確實發揮阻隔功效,林芊逾遲至防水閘門裝置完成後始到場要求協助搬移防水閘門,被告盧真聖係出於好意提醒現場住戶防水閘門移開後可能產生之嚴重後果後隨即離去,其並無任何阻止行為,林芊逾仍得委請其他住戶幫忙移置,實無將責任歸咎於被告盧真聖之理;再被告盧銀河當日並不在社區內,當其趕回系爭大樓時雨水已淹至中庭,對於防水閘門乙事並不知情,而被告港都公司之管理人員於當日完成通報後,亦已全力協助住戶將機車停放中庭,並負責搶搬管理中心之文件及設備,已善盡管理義務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3 1 9", "lawName":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 { "issueRef": "3 1 11", "lawName":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 { "issueRef": "16", "lawName":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 { "issueRef": "16 2", "lawName":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 { "issueRef": "36", "lawName":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 { "issueRef": "36 1 5", "lawName":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2", "lawName": "民法" } ]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陸彥合、林鋐翔及被告羅健城、張相澤、余文翔等人於民國108年10月前之某日,加入不詳詐欺集團(下稱系爭詐欺集團)。陸彥合、林鋐翔及被告羅健城擔任取款車手,被告余文翔則提供其所有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作為車手提領款項之交通工具;被告張相澤則係將其名下之中華郵政帳號700-01011910424768帳戶提供予詐騙集團作為洗錢帳戶使用。其等與系爭詐欺集團其他成年成員共同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冒用公務員名義及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及以不正方法由自動付款設備取得他人財物之故意聯絡,為下列行為:㈠於108年10月16日9時20分許,由系爭詐欺集團內某成年成員先撥打電話予原告,佯稱其積欠手機費用,要協助報案;再由系爭詐欺集團之另名成年成員,冒用檢察官名義,佯以原告帳戶涉嫌擄人勒贖案件,要求原告提供其所有的銀行帳號(含密碼)以供調查,致原告陷於錯誤,而於同日中午將現金新臺幣(下同)30萬元,連同其所有之華南商業銀行金融卡(008-760200159898號,下稱甲帳戶)、中華郵政帳戶存摺、印章及金融卡(700-00714300685385號,下稱乙帳戶)等物及親筆簽名的紙張放進一牛皮紙袋,並將該紙袋置於其機車腳踏板上,由系爭詐欺集團內不詳成年成員伺機取走,並交由搭乘被告余文翔所有之系爭車輛到場且在旁監視之陸彥合、林鋐翔及被告余文翔收受,復由陸彥合上繳予系爭詐欺集團內某成年成員收受。㈡系爭詐欺集團內某成年成員接續於同月16日16時9分、21時29分、同月17日9時34分許打電話給原告,再佯以同由陸續要求原告將乙帳戶內如附表一編號1至2所示款項匯款至羅健城之國泰世華銀行帳戶(013-0000111506286588號,下稱系爭國泰世華帳戶),致原告陷於錯誤,並分別於如附表一各編號所示時間,匯款如附表一各編號所示金額至系爭國泰世華帳戶(即附表二編號11、19所示部分)。而系爭詐欺集團內某成年成員取得甲、乙帳戶之存摺、印章及金融卡等物後,即指派如附表二所示領款車手,於附表二所示時間、地點,分別以上開甲、乙帳戶之金融卡及密碼操作自動櫃員機,接續提領或轉帳如附表二所示金額款項得手,其中如附表二編號12部分則是轉帳至被告張相澤所有中華郵政帳號(700-01011910424768號)內,被告張相澤再於匯款同日21時36分7秒,在位於高雄市○○區○○路00號之全家超商鳳山三誠門市提領1萬5千元(不含手續費)予陸彥合;編號13至15部分,則係陸彥合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搭載被告余文翔,接送林鋐翔前往各處提款,林鋐翔再將其所提領之款項全數交付予陸彥合,陸彥合再上繳系爭詐欺集團內某成年成員收受。陸彥合另指示被告羅健城於如附表三所示時間、地點,提領如附表三所示金額後交給陸彥合(即附表二編號11、19、20所示部分)。系爭詐欺集集團以上開方式對原告為詐欺取財等不法行為,侵害原告之財產權,共致原告受有如附表四至五所示之金錢損害,陸彥合、林鋐翔、被告羅健城、張相澤、余文翔等人故意共同對原告為上開詐欺行為,不法侵害原告之權利,致原告受有989,239元之損害,自應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又事發時被告羅健城尚未成年,羅惠玉為羅健城之法定代理人,是羅惠玉就被告羅健城之不法侵權行為部分,亦應與被告羅健城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2項、第187條第1項、第3項等侵權行為法律關係及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㈢並聲明:⒈林鋐翔、陸彥合、羅惠玉及被告羅健城、余文翔、張相澤應連帶給付原告989,239元,及自最後一位被告收受繕本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原告起訴林鋐翔、陸彥合及羅惠玉部分,經本院另為判決)。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被告盧真聖為系爭大樓之區分所有權人,於事故當日係為維護大樓地下室內發電機、電梯及尚未移出之車輛與機具免遭損害,乃在路面積水已達20公分高時,與其他住戶合力將重達百公斤之防水閘門裝置於停車場出入口處,以阻擋大水淹入地下室,而該裝置作業歷時約30分鐘始完成,且安裝完畢後亦確實發揮阻隔功效,林芊逾遲至防水閘門裝置完成後始到場要求協助搬移防水閘門,被告盧真聖係出於好意提醒現場住戶防水閘門移開後可能產生之嚴重後果後隨即離去,其並無任何阻止行為,林芊逾仍得委請其他住戶幫忙移置,實無將責任歸咎於被告盧真聖之理;再被告盧銀河當日並不在社區內,當其趕回系爭大樓時雨水已淹至中庭,對於防水閘門乙事並不知情,而被告港都公司之管理人員於當日完成通報後,亦已全力協助住戶將機車停放中庭,並負責搶搬管理中心之文件及設備,已善盡管理義務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7 3", "lawName": "民法" } ]
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陸彥合、林鋐翔及被告羅健城、張相澤、余文翔等人於民國108年10月前之某日,加入不詳詐欺集團(下稱系爭詐欺集團)。陸彥合、林鋐翔及被告羅健城擔任取款車手,被告余文翔則提供其所有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作為車手提領款項之交通工具;被告張相澤則係將其名下之中華郵政帳號700-01011910424768帳戶提供予詐騙集團作為洗錢帳戶使用。其等與系爭詐欺集團其他成年成員共同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冒用公務員名義及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及以不正方法由自動付款設備取得他人財物之故意聯絡,為下列行為:㈠於108年10月16日9時20分許,由系爭詐欺集團內某成年成員先撥打電話予原告,佯稱其積欠手機費用,要協助報案;再由系爭詐欺集團之另名成年成員,冒用檢察官名義,佯以原告帳戶涉嫌擄人勒贖案件,要求原告提供其所有的銀行帳號(含密碼)以供調查,致原告陷於錯誤,而於同日中午將現金新臺幣(下同)30萬元,連同其所有之華南商業銀行金融卡(008-760200159898號,下稱甲帳戶)、中華郵政帳戶存摺、印章及金融卡(700-00714300685385號,下稱乙帳戶)等物及親筆簽名的紙張放進一牛皮紙袋,並將該紙袋置於其機車腳踏板上,由系爭詐欺集團內不詳成年成員伺機取走,並交由搭乘被告余文翔所有之系爭車輛到場且在旁監視之陸彥合、林鋐翔及被告余文翔收受,復由陸彥合上繳予系爭詐欺集團內某成年成員收受。㈡系爭詐欺集團內某成年成員接續於同月16日16時9分、21時29分、同月17日9時34分許打電話給原告,再佯以同由陸續要求原告將乙帳戶內如附表一編號1至2所示款項匯款至羅健城之國泰世華銀行帳戶(013-0000111506286588號,下稱系爭國泰世華帳戶),致原告陷於錯誤,並分別於如附表一各編號所示時間,匯款如附表一各編號所示金額至系爭國泰世華帳戶(即附表二編號11、19所示部分)。而系爭詐欺集團內某成年成員取得甲、乙帳戶之存摺、印章及金融卡等物後,即指派如附表二所示領款車手,於附表二所示時間、地點,分別以上開甲、乙帳戶之金融卡及密碼操作自動櫃員機,接續提領或轉帳如附表二所示金額款項得手,其中如附表二編號12部分則是轉帳至被告張相澤所有中華郵政帳號(700-01011910424768號)內,被告張相澤再於匯款同日21時36分7秒,在位於高雄市○○區○○路00號之全家超商鳳山三誠門市提領1萬5千元(不含手續費)予陸彥合;編號13至15部分,則係陸彥合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搭載被告余文翔,接送林鋐翔前往各處提款,林鋐翔再將其所提領之款項全數交付予陸彥合,陸彥合再上繳系爭詐欺集團內某成年成員收受。陸彥合另指示被告羅健城於如附表三所示時間、地點,提領如附表三所示金額後交給陸彥合(即附表二編號11、19、20所示部分)。系爭詐欺集集團以上開方式對原告為詐欺取財等不法行為,侵害原告之財產權,共致原告受有如附表四至五所示之金錢損害,陸彥合、林鋐翔、被告羅健城、張相澤、余文翔等人故意共同對原告為上開詐欺行為,不法侵害原告之權利,致原告受有989,239元之損害,自應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又事發時被告羅健城尚未成年,羅惠玉為羅健城之法定代理人,是羅惠玉就被告羅健城之不法侵權行為部分,亦應與被告羅健城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2項、第187條第1項、第3項等侵權行為法律關係及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㈢並聲明:⒈林鋐翔、陸彥合、羅惠玉及被告羅健城、余文翔、張相澤應連帶給付原告989,239元,及自最後一位被告收受繕本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原告起訴林鋐翔、陸彥合及羅惠玉部分,經本院另為判決)。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被告盧真聖為系爭大樓之區分所有權人,於事故當日係為維護大樓地下室內發電機、電梯及尚未移出之車輛與機具免遭損害,乃在路面積水已達20公分高時,與其他住戶合力將重達百公斤之防水閘門裝置於停車場出入口處,以阻擋大水淹入地下室,而該裝置作業歷時約30分鐘始完成,且安裝完畢後亦確實發揮阻隔功效,林芊逾遲至防水閘門裝置完成後始到場要求協助搬移防水閘門,被告盧真聖係出於好意提醒現場住戶防水閘門移開後可能產生之嚴重後果後隨即離去,其並無任何阻止行為,林芊逾仍得委請其他住戶幫忙移置,實無將責任歸咎於被告盧真聖之理;再被告盧銀河當日並不在社區內,當其趕回系爭大樓時雨水已淹至中庭,對於防水閘門乙事並不知情,而被告港都公司之管理人員於當日完成通報後,亦已全力協助住戶將機車停放中庭,並負責搶搬管理中心之文件及設備,已善盡管理義務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被告於民國107年5月24日17時15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高雄市苓雅區建國一路東往西方向行駛,至建國一路72巷口時,見前方車輛欲左轉,其遂稍往右偏駛,本應注意汽車行駛時,駕駛人應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以避免危險之發生,而當時天色明亮,車況正常,柏油路面無障礙或其他缺陷,依其智識、能力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適有原告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行駛在被告之右前方,被告未注意車前狀況,致其駕駛之上開自用小客車右前方,與原告騎乘之機車左後側發生擦撞,造成原告人車倒地(下稱系爭事故),並受有左側遠端橈骨與尺骨骨折合併遠端橈尺關節脫臼等傷害(下稱系爭傷害)。原告因系爭事故而受有下列損害:㈠醫藥費及復健費新臺幣(下同)103,397元;㈡財物損失9,000元;㈢交通費2,533元;㈣其他醫療費:56,177元;㈤看護費:117,413元(含自107年5月24日起至同年月27日住院4日,出院後至107年6月27日在家休養共31日,及自108年4月25日起至同年月28日止住院4日之全日看護費用);㈥無法工作損失423,783元(自107年5月28日起至同年8月24日止,107年8月29日起至同年10月19日止,108年4月25日起至同年5月24日止之工作損失);㈦後續醫療費用(已發生)3,724元;㈧後續復健交通費(已發生)5,590元;㈨後續復健時間成本14,288元;㈩後續預估醫療費100,000元(含預估醫療費120次及往返車資共100,740元、氣血費用38,000元);(十一)復健交通費12,255元;(十二)復健時間成本:31,321元;(十三)精神慰撫金1,665,521元。綜上,原告得向被告請求賠償之總額為2,545,002元(即103,397+9,000+2,533+56,177+117,413+423,783+3,724+5,590+14,288+100,000+12,255+31,321+1,665,521=2,545,002),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2,545,002元及自108年5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對於原告請求醫療費103,397元、財物損失9,000元、交通費2,533元、自行換藥所需物品1,192元、醫生建議購買物品3,300元、看護費用54,800元(含住院日數8日全日看護及休養期間31日半日看護)、不能工作損失178,731元、後續醫療費用3,724元、復健交通費5,590元不爭執。至於其他按摩油及純露、身體經驗創傷療法個案費、氣血復健按摩等共51,685元,難認有醫學上之醫療必要性;原告休養31日期間應以半日看護為已足;原告雖因被告之過失而向公司請公傷假,惟公傷假期間公司均按原告本俸之工資數額給付,本俸部分並未扣除或減少,被告願就原告之其他薪資損失(職務加給6,474元/月、專業加給24,700元/月)部分負賠償責任,即就原告不能工作損失被告願給付178,731元【(6,474元×24,700元)/30日×172日=178,731元】;後續復健時間成本14,288元、後續醫療費用100,000元、復健交通費12,255元及復健時間成本31,321元,按原告目前提出之證據,被告認為上開花費應無必要性,金額亦爭執;另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金額過高,應以15萬元為適當等語為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59 1 2",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1-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4 3", "lawName":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 ]
損害賠償
被告於民國103年10月25日21時50分許飲酒後,在高雄市前鎮區○○○路000號前,為阻止原告於該處停車而與原告發生爭執,詎被告竟基於傷害他人身體之犯意,徒手朝原告揮拳毆打,復於同日22時許,警方據報到場處理後,以腳踹向原告身體,致原告受有左手掌第五掌骨骨折、頭臉部及頸部挫傷、左前臂挫擦傷、臉部及右手肘抓傷等傷害(下稱系爭事故),被告應賠償原告因受傷支出醫療費用38,534元、2個月無法工作之工作損失100,000元,合計138,534元,為此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38,534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四、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僅曾提出書狀以:系爭事故之發生日期為103年10月25日21時50分許,然依原告提出之診斷證明書記載,原告係於同年月29日就醫,倘如原告所言因系爭事故受有掌骨骨折之傷害,依常情應無法忍受4日始就醫,且該診斷證明書記載「病患自述意外」,原告主張之傷害是否為系爭事故所造成,容有疑問,況且,該診斷證明書亦無法明確指出原告之傷害係因肢體衝突被空手揮拳所造成。此外,原告每月薪資金額應依薪資扣繳憑單或勞保投保金額為依據,單憑在職證明書實難讓人信服等語為辯。五、本件爭點:(一)原告是否因被告行為受有傷害?被告是否應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二)承上,如是,原告得請求損害賠償之項目及金額為若干?六、得心證理由:(一)原告是否因被告行為受有傷害?被告是否應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1.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民法第184條第1項定有明文。2.原告主張其於前述時地與被告發生爭執,遭被告徒手毆打、腳踹身體之事實,業據被告於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前鎮分局(下稱前鎮分局)詢問、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訊問時自陳明確,有詢問筆錄、偵訊筆錄可考(外放警詢影卷第1、2頁、偵卷第4、5頁),被告復未予爭執,此部分事實,自堪認定。3.原告主張其遭被告毆打、腳踹而受有左手掌第五掌骨骨折、頭臉部及頸部挫傷、左前臂挫擦傷、臉部及右手肘抓傷等傷害乙節,並提出診斷證明書為證,被告雖否認之,並以前揭情詞為辯,然查:原告於系爭事故發生當日至前鎮分局接受詢問時即表示:感覺左手掌好像有腫脹(將自行到阮綜合醫院驗傷)等語,有詢問筆錄足憑(外放警詢影卷第5頁);嗣經前鎮分局詢畢後,原告即於當日23時35分前往阮綜合醫院急診,並經診斷受有左手掌第五掌骨骨折、頭臉部及頸部挫傷、左前臂挫擦傷、臉部及右手肘抓傷等傷害,亦有103年10月25日急診病歷資料影本附卷可稽(置於彌封袋),被告抗辯原告於同年月29日始就醫,其主張之傷害是否與系爭事故有關,容有疑問云云,尚無可採。其次,原告提出之診斷證明書雖記載「病患自述意外,於103年10月29日至門診求診並住院...」等語,然經本院函詢阮綜合醫院,該院104年6月4日阮醫教字第0000000000號函表示:(診斷證明書)傷勢與103年10月25日急診之傷勢有關等語,有函文存卷可參(本院卷第53頁),觀之急診病歷確有記載:原告自述受傷經過係於103年10月25日約22時遭陌生人攻擊用手打...用腳踢...等語,核與前述認定原告遭被告毆打、腳踹之情節吻合,是足認原告確實因此受有前述傷害,被告所辯尚無可採。4.綜上,原告於前述時地與被告發生爭執,遭被告徒手毆打、腳踹身體,致原告受有傷害之事實,應可認定,依前述規定,被告應就原告因此所受損害,負損害賠償責任。(二)承上,如是,原告得請求損害賠償之項目及金額為若干?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193條定有明文。原告因遭被告徒手毆打、腳踹身體,致原告受有傷害,被告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已如前述,茲就原告各項損害賠償請求應否准許,論述如下:1.醫療費用:原告主張其因受傷支出醫療費用38,534元乙節,業據其提出醫療費用收據為憑(本卷第30頁),經核相符,應予准許。2.工作損失:原告主張其受傷前係擔任中餐廚師,每月薪資50,000元,因受傷而有2個月不能工作,受有工作損失100,000元,並提出診斷證明書、在職證明為憑,惟被告否認之,並以前揭情詞為辯。經查:(1)原告提出之診斷證明書之醫師囑言已載明原告「需專人照顧1個月及休養3個月」等語(本院卷第25頁),又經本院函詢阮綜合醫院,該院104年6月4日阮醫教字第0000000000號函表示:原告左手傷勢約半年可恢復從事廚師工作等語,有函文存卷可憑(本院卷第53頁),是原告主張其因受傷而有2個月不能工作,應可採認。(2)原告於前鎮分局接受詢問時即陳明從事廚房廚師工作,核與其在職證明書所載職業相符,原告主張其受傷前擔任中餐廚師乙節,信非臨訟杜撰,應堪採信。(3)原告於受傷前擔任廚師之每月薪資若干,雖據原告提出「萬三小吃部」出具在職證明書為憑,然原告並未申報萬三小吃部之薪資所得,亦未以之為勞保投保單位,有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勞保查詢資料附卷可考(置於彌封袋),是原告主張其受傷前每月薪資50,000元,已難遽信,本院審酌勞動部職類別薪資調查動態查詢103年7月各業受僱員工(512090)餐館業廚師之總薪資【即經常性薪資(含本薪、固定津貼、按月發放的獎金)及非經常性薪資(含加班費、紅利、非按月發放的獎金)】為35,771元(本院卷第61頁),認原告因受傷不能工作損失,每月以35,771元計算,較為合理,是原告得請求2個月不能工作之損失為71,542元(35,771×2=71,542),逾此範圍之請求,並非有理。七、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10,076元(38,534+71,542=110,076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12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並無理由,應予駁回。八、本件原告勝訴部分,被告應給付之金額,未逾500,000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之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九、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9條、第389條第1項第5款,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4年7月10日民事第二庭法官陳宛榆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4年7月10日書記官莊正彬
對於原告請求醫療費103,397元、財物損失9,000元、交通費2,533元、自行換藥所需物品1,192元、醫生建議購買物品3,300元、看護費用54,800元(含住院日數8日全日看護及休養期間31日半日看護)、不能工作損失178,731元、後續醫療費用3,724元、復健交通費5,590元不爭執。至於其他按摩油及純露、身體經驗創傷療法個案費、氣血復健按摩等共51,685元,難認有醫學上之醫療必要性;原告休養31日期間應以半日看護為已足;原告雖因被告之過失而向公司請公傷假,惟公傷假期間公司均按原告本俸之工資數額給付,本俸部分並未扣除或減少,被告願就原告之其他薪資損失(職務加給6,474元/月、專業加給24,700元/月)部分負賠償責任,即就原告不能工作損失被告願給付178,731元【(6,474元×24,700元)/30日×172日=178,731元】;後續復健時間成本14,288元、後續醫療費用100,000元、復健交通費12,255元及復健時間成本31,321元,按原告目前提出之證據,被告認為上開花費應無必要性,金額亦爭執;另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金額過高,應以15萬元為適當等語為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3", "lawName": "民法" } ]
履行契約
兩造於民國100年6月13日簽訂合約書,約定由原告在101年1月完成有限責任高雄市亞太計程車運輸合作社(下稱亞太合作社)之理事主席與理、監事改選,並由被告或被告指定之人選當選,完成主管機關核發合作社理事主席變更登記文件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700萬元,被告並應於簽約時給付定金180萬元,剩餘尾款待原告完成上開事務並與被告交接後給付之,且兩造不得將合約內容洩漏予其他第三人,違反者應賠償約定總價款之1/4即175萬元(下稱系爭合約)。而原告已於101年1月18日完成亞太合作社理事主席、理監事之改選,並由被告指定之全部人選當選,且完成合作社變更登記手續,詎被告除於簽約日給付180萬元定金後,就剩餘尾款520萬元竟拒絕給付,並將系爭合約內容洩漏予第三人即被告委任之黃順天律師,由之寄發律師函予原告,顯已違反保密之約定。為此,依系爭合約提起本訴,請求被告給付尾款520萬元(0000000-0000000=0000000),及違約金175萬元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69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系爭合約係以出售亞太合作社經營權及財產為標的,惟亞太合作社係提供社員運輸經營所需服務等業務,屬公益法人,並非原告個人所有之物,經營權屬全體社員共有,原告無權以己意將亞太合作社全部經營權讓與被告,系爭合約以亞太合作社為出售標的,顯然違反禁止以公益社團法人為買賣標的之強制規範,且屬自始客觀不能之給付,依民法第71、246條規定,應屬無效。況縱認系爭合約為有效,然原告明知亞太合作社並未擁有車額(即牌照遞補數額)及計程車牌照,卻向被告佯稱其擁有合作社經營權、車額288個,並隱瞞合作社已累計虧損2,455,507元之事實,誆稱獲利甚豐,致被告陷於錯誤訂定系爭合約,被告已於101年3月9日、12日向原告為撤銷系爭合約之意思表示,原告復依系爭合約請求被告給付款項,自無理由。另原告召集理事會時已喪失社員資格,而無召集權,該次會議選任之理事、理事主席係屬無效選舉,故原告於100年度擔任理事主席所審查之入社行為,自屬無效。況原告尚未履行系爭合約第2、7、13條所約定之條件,被告亦得主張民法第264條之同時履行抗辯。又被告係為查詢系爭合約有無違法之虞,而向法律專業人士即律師諮詢請求協助,此為憲法財產權及訴訟權保障範圍,並未違反系爭合約所定之保密條款,且上開保密條款亦有違公序良俗,應屬無效,原告請求並無理由等語,以資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 "lawName": "合作社法" }, { "issueRef": "3 1 8", "lawName": "合作社法" }, { "issueRef": "7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6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6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 1 1", "lawName": "計程車運輸合作社設置管理辦法" }, { "issueRef": "3", "lawName": "高雄市政府計程車運輸合作社社員牌照遞補審查要點" }, { "issueRef": "5", "lawName": "高雄市政府計程車運輸合作社社員牌照遞補審查要點" }, { "issueRef": "6", "lawName": "高雄市政府計程車運輸合作社社員牌照遞補審查要點" } ]
清償債務
兩造於民國100年6月13日簽訂合約書,約定由原告在101年1月完成有限責任高雄市亞太計程車運輸合作社(下稱亞太合作社)之理事主席與理、監事改選,並由被告或被告指定之人選當選,完成主管機關核發合作社理事主席變更登記文件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700萬元,被告並應於簽約時給付定金180萬元,剩餘尾款待原告完成上開事務並與被告交接後給付之,且兩造不得將合約內容洩漏予其他第三人,違反者應賠償約定總價款之1/4即175萬元(下稱系爭合約)。而原告已於101年1月18日完成亞太合作社理事主席、理監事之改選,並由被告指定之全部人選當選,且完成合作社變更登記手續,詎被告除於簽約日給付180萬元定金後,就剩餘尾款520萬元竟拒絕給付,並將系爭合約內容洩漏予第三人即被告委任之黃順天律師,由之寄發律師函予原告,顯已違反保密之約定。為此,依系爭合約提起本訴,請求被告給付尾款520萬元(0000000-0000000=0000000),及違約金175萬元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69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系爭合約係以出售亞太合作社經營權及財產為標的,惟亞太合作社係提供社員運輸經營所需服務等業務,屬公益法人,並非原告個人所有之物,經營權屬全體社員共有,原告無權以己意將亞太合作社全部經營權讓與被告,系爭合約以亞太合作社為出售標的,顯然違反禁止以公益社團法人為買賣標的之強制規範,且屬自始客觀不能之給付,依民法第71、246條規定,應屬無效。況縱認系爭合約為有效,然原告明知亞太合作社並未擁有車額(即牌照遞補數額)及計程車牌照,卻向被告佯稱其擁有合作社經營權、車額288個,並隱瞞合作社已累計虧損2,455,507元之事實,誆稱獲利甚豐,致被告陷於錯誤訂定系爭合約,被告已於101年3月9日、12日向原告為撤銷系爭合約之意思表示,原告復依系爭合約請求被告給付款項,自無理由。另原告召集理事會時已喪失社員資格,而無召集權,該次會議選任之理事、理事主席係屬無效選舉,故原告於100年度擔任理事主席所審查之入社行為,自屬無效。況原告尚未履行系爭合約第2、7、13條所約定之條件,被告亦得主張民法第264條之同時履行抗辯。又被告係為查詢系爭合約有無違法之虞,而向法律專業人士即律師諮詢請求協助,此為憲法財產權及訴訟權保障範圍,並未違反系爭合約所定之保密條款,且上開保密條款亦有違公序良俗,應屬無效,原告請求並無理由等語,以資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47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8", "lawName": "民法" } ]
返還買賣價金
原告自民國103年7月21日起陸續至被告漢神名店百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漢神公司)經營之漢神百貨,向被告甜蜜約定銀樓有限公司(下稱甜蜜約定公司)於漢神百貨4樓設置之「甜蜜約定專櫃」刷卡消費購買金元寶,消費明細如附表所示,而與被告成立買賣契約(下稱系爭買賣契約),又原告之消費地點均在被告漢神公司經營之漢神百貨,發票上所載營業人、地址及統一編號均為被告漢神公司,是本件買賣關係自應存在於原告與被告漢神公司間;退步言,倘認原告與被告漢神公司未成立買賣契約,則應認買賣關係存在於原告與被告甜蜜約定公司間,惟因原告遲未取得金元寶,遂於103年9月23日以存證信函通知被告履行給付商品義務,然其等迄未履行,爰以本件起訴書狀繕本送達被告,為解除買賣契約之意思表示,系爭買賣契約既已解除,被告自應返還原告買賣價金。而因原告嗣後向聯合信用卡中心申訴,經該中心發還原告林志帆於103年7月21日持花旗銀行VISA卡(卡號末四碼1604)刷卡之金額247,000元,其餘金額迄未退還,為此爰依民法第259條第2款之規定,提起本訴,先位聲明:(一)被告漢神公司應給付原告林志帆938,300元、原告李宛霖799,900元、原告劉珈均180,000元、原告廖碧琴1,295,000元,及均自如起訴狀附表所示之消費日期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備位聲明:(一)被告甜蜜約定公司應給付原告林志帆938,300元、原告李宛霖799,900元、原告劉珈均180,000元、原告廖碧琴1,295,000元,及均自如起訴狀附表所示之消費日期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被告漢神公司:原告雖於漢神百貨內刷卡,惟伊僅出租場地予簽約廠商設立專櫃收取租金,並未銷售商品,係由各專櫃廠商自進自銷,自行對外標示廠商名稱及商標進行交易,伊並非各專櫃商品之出賣人,雖各專櫃商品銷售時開立之統一發票係以伊名義開立,但此係基於稅法之規定而為,仍須探究實質法律關係認定,且原告提出的訂貨單或估價單均係被告甜蜜約定公司之專櫃人員即訴外人袁○○所簽立,因此伊非系爭買賣契約之當事人;另據證人袁○○證述,原告是替訴外人「寶哥」代刷,因此原告刷卡非因購買金元寶,其等所持百貨專櫃訂購單亦為被告甜蜜約定公司僱用之專櫃人員袁○○事後偽造,故伊與原告間並未成立買賣關係,原告無請求給付商品之權利,自不得依解除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伊返還刷卡金額等語置辯。(二)被告甜蜜約定公司:伊於漢神百貨4樓設置甜蜜約定專櫃,專門販賣黃金、首飾及珠寶等貴重物品,自103年初起,伊之員工袁○○將伊展示於漢神百貨專櫃之商品大量出售予真實姓名不詳綽號「寶哥」之人,由「寶哥」取走商品後再委託原告林志帆至專櫃替「寶哥」刷卡付款,再由「寶哥」依據刷卡金額加計月息3分之利息,將現金交由袁○○轉交予原告林志帆,惟「寶哥」自103年6月至7月間大量向袁○○購買商品後即失去連絡,原告林志帆要求袁○○應承擔「寶哥」積欠之帳款,但袁○○無力負擔,袁○○遂將伊之商品攜出至其他銀樓轉賣,再將轉賣得款交予原告林志帆,且原告林志帆為隱匿袁○○攜出物品轉賣之事實,遂協同原告李宛霖、劉珈均與廖碧琴就袁○○攜出之商品簽帳代刷付款(刷卡明細如附表所示),再由袁○○事後偽造「商品未取」訂購單交予原告,是原告於附表所示日期在伊專櫃刷卡簽帳之目的係為寶哥或袁○○代刷,且所有刷卡表彰之商品均已由袁○○取走轉賣並將得款交予原告林志帆,因此,原告所有簽帳刷卡均是代刷,並無買賣真意,故伊與原告並未成立買賣契約,自無解除買賣契約之情事,原告主張成立買賣契約,應就伊與原告有買賣意思表示合致之情負舉證之責等語置辯。(三)均聲明: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0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0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0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9 1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45", "lawName": "民法" } ]
給付獎金
原告各於附表一編號1至17所示之到職日期與被告簽訂聘僱契約書與承攬契約書(以下分稱系爭聘僱契約、系爭承攬契約),雙方依系爭聘僱契約成立僱傭關係,由被告每月給付原告薪資,另依系爭承攬契約成立承攬關係,由被告每月依約定內容計算後給付原告承攬報酬。依據系爭承攬契約第3條約定「乙方(即原告,以下同)交付保戶簽妥之要保書及首期保險費予甲方(即被告,以下同),經甲方同意承保且契約效力確定後,乙方始得依甲方公告之『保險承攬報酬』、『年終業績獎金』領取報酬。」,及被告101年7月1日(101)三業(三)字第00001號公告(下稱系爭公告)之保險承攬報酬、服務獎金及年終業績獎金說明,「保險承攬報酬為首年度承攬報酬,以首年險種實繳保費計算:承攬報酬=首年實繳保費×給付比率;服務獎金為續年度服務獎金,以續年險種實繳保費計算:服務獎金=續年實繳保費×給付比率」,故上述服務獎金(下稱續期服務獎金)屬於承攬契約約定之承攬報酬。簡言之,保險業務員之承攬報酬,包含首年度保戶所繳納之保險費,以及第二年度以後依據保戶所繼續繳納之保險費,按照一定佣金給付比率計算之續期服務獎金。原告依系爭承攬契約,於招攬之保險契約生效後,即可享有承攬報酬,但被告將原告招攬保險可得報酬分為多年多次給付。原告應得之首年度承攬報酬,於保險契約生效保戶繳納首期保險費時即確定,續期服務獎金則於「保戶繳納續期保險費」之條件成就後,即已確定而得以領取。雖原告後來已與被告終止承攬契約,但此只是使契約自終止時起,向後失其效力,原告因已成立之保險契約所得領取之承攬報酬尤其是續期服務獎金部分,不因終止契約而失其效力。因此,保戶於原告離職後依保險契約繳納的續期保險費,被告仍應給付續期服務獎金予原告,但被告拒絕給付之,原告依照承攬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請求法院判決:被告應給付附表二編號1至17所示原告如附表二請求金額欄編號1至17所示之金額,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次日起至清償日止,依照年息5%計算之利息,並宣告假執行。
系爭承攬契約第三條所約定之承攬報酬是指保險承攬報酬以及年終業務獎金,不包括續期服務獎金。續期服務獎金是保險業務員服務保戶之對價,若保險業務員已經離職而無法繼續服務保戶,就不能領取,被告就此所定失效業務員保單移轉作業辦法(下稱保單移轉作業辦法),即將保單轉由承接之業務主管服務,並由該承接之業務主管領取續期服務獎金,原告於任職被告期間也都有領取其他離職保險業務員保單之續期服務獎金情事。另根據被告87年所使用行銷承攬契約書(下稱87年承攬契約)的附件二「保險招攬行銷辦法」第四章第四條所約定:「招攬業務員契約終止後,自終止生效日起停發各項工作酬勞」,可見保險業務員離職後即不得領取續期服務獎金,原告均有簽立與87年承攬契約近似之承攬契約,自應受該保險招攬行銷辦法之限制。因此,原告與被告終止承攬契約後,其各該保單所衍生之續期服務獎金均自己承認攬契約終止生效日起停發予原告,並改為支付予接手保單、保戶與接續服務保戶之業務員。倘如原告之主張,保險業務員一旦完成招攬即有各年度續期服務獎金之請求權,則離職之保險業務員因已取得原招保單之續期服務獎金請求權,縱使不提供保戶服務亦無所謂。反之,接手保單服務之保險業務員則因無服務獎金可領取,而怠於服務保戶,此將可能導致保險業務員完成保單招攬後即惡意終止承攬契約之風險(此舉可規避其原應提供之後續保單服務、同時卻得繼續領取續期服務獎金),進而產生保戶權益被漠視之惡性循環,更不利於一般社會大眾之保險權益及保險事業之良性發展,顯然有違反雙方承攬契約書約定及被告內部規定,亦違反保險制度與保險經紀人管理規則本旨等語為辯。
[]
拆屋還地等
原告各於附表一編號1至17所示之到職日期與被告簽訂聘僱契約書與承攬契約書(以下分稱系爭聘僱契約、系爭承攬契約),雙方依系爭聘僱契約成立僱傭關係,由被告每月給付原告薪資,另依系爭承攬契約成立承攬關係,由被告每月依約定內容計算後給付原告承攬報酬。依據系爭承攬契約第3條約定「乙方(即原告,以下同)交付保戶簽妥之要保書及首期保險費予甲方(即被告,以下同),經甲方同意承保且契約效力確定後,乙方始得依甲方公告之『保險承攬報酬』、『年終業績獎金』領取報酬。」,及被告101年7月1日(101)三業(三)字第00001號公告(下稱系爭公告)之保險承攬報酬、服務獎金及年終業績獎金說明,「保險承攬報酬為首年度承攬報酬,以首年險種實繳保費計算:承攬報酬=首年實繳保費×給付比率;服務獎金為續年度服務獎金,以續年險種實繳保費計算:服務獎金=續年實繳保費×給付比率」,故上述服務獎金(下稱續期服務獎金)屬於承攬契約約定之承攬報酬。簡言之,保險業務員之承攬報酬,包含首年度保戶所繳納之保險費,以及第二年度以後依據保戶所繼續繳納之保險費,按照一定佣金給付比率計算之續期服務獎金。原告依系爭承攬契約,於招攬之保險契約生效後,即可享有承攬報酬,但被告將原告招攬保險可得報酬分為多年多次給付。原告應得之首年度承攬報酬,於保險契約生效保戶繳納首期保險費時即確定,續期服務獎金則於「保戶繳納續期保險費」之條件成就後,即已確定而得以領取。雖原告後來已與被告終止承攬契約,但此只是使契約自終止時起,向後失其效力,原告因已成立之保險契約所得領取之承攬報酬尤其是續期服務獎金部分,不因終止契約而失其效力。因此,保戶於原告離職後依保險契約繳納的續期保險費,被告仍應給付續期服務獎金予原告,但被告拒絕給付之,原告依照承攬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請求法院判決:被告應給付附表二編號1至17所示原告如附表二請求金額欄編號1至17所示之金額,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次日起至清償日止,依照年息5%計算之利息,並宣告假執行。
系爭承攬契約第三條所約定之承攬報酬是指保險承攬報酬以及年終業務獎金,不包括續期服務獎金。續期服務獎金是保險業務員服務保戶之對價,若保險業務員已經離職而無法繼續服務保戶,就不能領取,被告就此所定失效業務員保單移轉作業辦法(下稱保單移轉作業辦法),即將保單轉由承接之業務主管服務,並由該承接之業務主管領取續期服務獎金,原告於任職被告期間也都有領取其他離職保險業務員保單之續期服務獎金情事。另根據被告87年所使用行銷承攬契約書(下稱87年承攬契約)的附件二「保險招攬行銷辦法」第四章第四條所約定:「招攬業務員契約終止後,自終止生效日起停發各項工作酬勞」,可見保險業務員離職後即不得領取續期服務獎金,原告均有簽立與87年承攬契約近似之承攬契約,自應受該保險招攬行銷辦法之限制。因此,原告與被告終止承攬契約後,其各該保單所衍生之續期服務獎金均自己承認攬契約終止生效日起停發予原告,並改為支付予接手保單、保戶與接續服務保戶之業務員。倘如原告之主張,保險業務員一旦完成招攬即有各年度續期服務獎金之請求權,則離職之保險業務員因已取得原招保單之續期服務獎金請求權,縱使不提供保戶服務亦無所謂。反之,接手保單服務之保險業務員則因無服務獎金可領取,而怠於服務保戶,此將可能導致保險業務員完成保單招攬後即惡意終止承攬契約之風險(此舉可規避其原應提供之後續保單服務、同時卻得繼續領取續期服務獎金),進而產生保戶權益被漠視之惡性循環,更不利於一般社會大眾之保險權益及保險事業之良性發展,顯然有違反雙方承攬契約書約定及被告內部規定,亦違反保險制度與保險經紀人管理規則本旨等語為辯。
[]
確認土地申購權存在
高雄市○○區○○段000地號土地(面積33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全部,下稱系爭土地)為被告經管之國有土地。坐落同段445地號土地上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0號房屋係於民國23年8月前建造,與其附屬設施圍籬(下稱系爭建物)於89年1月14日(即國有財產法修正施行日)前即為原告所有,依國有財產法第52條之2、同法施行細則第55條之3第2項第1款、辦理國有財產法第52條之2讓售案件注意事項(下稱系爭讓售注意事項)第5條第1項第1款規定,原告得向被告申請讓售系爭土地。原告前於99年10月12日備齊承購國有非公用不動產申請應繳之證明文件,向被告申購系爭土地,遭被告以100年5月23日台財產南處字第00000000000號函駁回原告申購系爭土地之申請。惟依原告提出之79年5月4日、80年4月11日之航空照片套繪地籍圖(下稱航照圖)所示,系爭土地上有圍牆庭院、車輛停車廠使用及部分建築物占用,於79年5月4日至80年4月11日已連續直接使用,被告應以前開航照圖做為依據始合理。另原告本件聲明雖請求確認就系爭土地有申購權存在,惟主張內容涉及系爭土地使用時間、面積範圍、位置之爭執,另有系爭土地遭受相當於租金損害之爭訟,係一訴主張確認債權上請求權存否及確認國有財產法第52條之2之申購權(形成權)存在之二訴訟標的,申購權依權利人意思表示為之,於相對人瞭解或到達相對人時即生效力,須經確認訴訟方式始達目的,自有權利保護之必要,且本件申購權與民法第839條購買權,兩者立法目的均同使法律關係單純化,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讓售或購買,實質具有形成權之性質,是本件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為此,爰依國有財產法第52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確認原告就被告所管理之系爭土地,面積125平方公尺有申購權存在。
系爭承攬契約第三條所約定之承攬報酬是指保險承攬報酬以及年終業務獎金,不包括續期服務獎金。續期服務獎金是保險業務員服務保戶之對價,若保險業務員已經離職而無法繼續服務保戶,就不能領取,被告就此所定失效業務員保單移轉作業辦法(下稱保單移轉作業辦法),即將保單轉由承接之業務主管服務,並由該承接之業務主管領取續期服務獎金,原告於任職被告期間也都有領取其他離職保險業務員保單之續期服務獎金情事。另根據被告87年所使用行銷承攬契約書(下稱87年承攬契約)的附件二「保險招攬行銷辦法」第四章第四條所約定:「招攬業務員契約終止後,自終止生效日起停發各項工作酬勞」,可見保險業務員離職後即不得領取續期服務獎金,原告均有簽立與87年承攬契約近似之承攬契約,自應受該保險招攬行銷辦法之限制。因此,原告與被告終止承攬契約後,其各該保單所衍生之續期服務獎金均自己承認攬契約終止生效日起停發予原告,並改為支付予接手保單、保戶與接續服務保戶之業務員。倘如原告之主張,保險業務員一旦完成招攬即有各年度續期服務獎金之請求權,則離職之保險業務員因已取得原招保單之續期服務獎金請求權,縱使不提供保戶服務亦無所謂。反之,接手保單服務之保險業務員則因無服務獎金可領取,而怠於服務保戶,此將可能導致保險業務員完成保單招攬後即惡意終止承攬契約之風險(此舉可規避其原應提供之後續保單服務、同時卻得繼續領取續期服務獎金),進而產生保戶權益被漠視之惡性循環,更不利於一般社會大眾之保險權益及保險事業之良性發展,顯然有違反雙方承攬契約書約定及被告內部規定,亦違反保險制度與保險經紀人管理規則本旨等語為辯。
[ { "issueRef": "52", "lawName": "國有財產法" }, { "issueRef": "52-2", "lawName": "國有財產法" }, { "issueRef": "55-3", "lawName": "國有財產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55-3 2 1", "lawName": "國有財產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839", "lawName": "民法" } ]
返還定金等
兩造於民國103年8月20日簽訂採購合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由伊提供2款「花媽」公仔造型筆(下稱系爭公仔造型筆)之設計圖檔含前側後視圖、背卡設計,被告負責製作系爭公仔造型筆及包裝(包括2款公仔造型筆、OPP袋、背卡為1套,以下合稱系爭商品)共30,000套,總價金為新台幣(下同)750,000元,伊已給付定金225,000元,被告依約應提供產前樣品交由伊確認後,於103年9月30日交付第1批貨品、103年10月15日交付第2批貨品。詎被告未先提供產前樣品予伊確認,逕於103年9月30日交付第1批商品,惟因該商品具有公仔筆之造型不符設計圖之瑕疵,遭伊全數退還,伊並拒絕受領同樣之第2批貨品。而系爭商品係為了103年高雄市九合一選舉而訂購,並準備於選舉期間販售,被告既不按照時期履行,遲延後之給付於伊已無利益,伊自得依民法第255條或同法第502條第2項之規定不經催告逕行解除契約,爰以本件起訴狀繕本送達作為解除系爭契約之意思表示,並依民法第259條第2款規定,請求被告返還定金225,000元,及依民法第260條規定請求被告賠償伊所失利益450,000元【計算式:每組獲利15元x3000組=450,000元。】,合計675,000元。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67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系爭承攬契約第三條所約定之承攬報酬是指保險承攬報酬以及年終業務獎金,不包括續期服務獎金。續期服務獎金是保險業務員服務保戶之對價,若保險業務員已經離職而無法繼續服務保戶,就不能領取,被告就此所定失效業務員保單移轉作業辦法(下稱保單移轉作業辦法),即將保單轉由承接之業務主管服務,並由該承接之業務主管領取續期服務獎金,原告於任職被告期間也都有領取其他離職保險業務員保單之續期服務獎金情事。另根據被告87年所使用行銷承攬契約書(下稱87年承攬契約)的附件二「保險招攬行銷辦法」第四章第四條所約定:「招攬業務員契約終止後,自終止生效日起停發各項工作酬勞」,可見保險業務員離職後即不得領取續期服務獎金,原告均有簽立與87年承攬契約近似之承攬契約,自應受該保險招攬行銷辦法之限制。因此,原告與被告終止承攬契約後,其各該保單所衍生之續期服務獎金均自己承認攬契約終止生效日起停發予原告,並改為支付予接手保單、保戶與接續服務保戶之業務員。倘如原告之主張,保險業務員一旦完成招攬即有各年度續期服務獎金之請求權,則離職之保險業務員因已取得原招保單之續期服務獎金請求權,縱使不提供保戶服務亦無所謂。反之,接手保單服務之保險業務員則因無服務獎金可領取,而怠於服務保戶,此將可能導致保險業務員完成保單招攬後即惡意終止承攬契約之風險(此舉可規避其原應提供之後續保單服務、同時卻得繼續領取續期服務獎金),進而產生保戶權益被漠視之惡性循環,更不利於一般社會大眾之保險權益及保險事業之良性發展,顯然有違反雙方承攬契約書約定及被告內部規定,亦違反保險制度與保險經紀人管理規則本旨等語為辯。
[ { "issueRef": "23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9 1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9 1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6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9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0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02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03",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
被告於民國102年10月8日上午6時50分,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貨車(下稱系爭小貨車),沿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快車道由北往南行駛至民族一路與天祥一路交岔口(下稱系爭路口)之際,欲左轉往東行駛時,未依規定遵守交通標誌、標線、號誌之指示及應注意車輛前後左右有無障礙或車輛行人,即貿然自系爭路口左轉駛入,適原告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系爭機車),沿民族一路慢車道由南向北直行行駛至系爭路口,見狀已避煞不及,兩車因而發生碰撞(下稱系爭事故),致原告人車倒地,並受有雙側硬腦膜下出血、蛛網膜下出血、右側遠端橈骨骨折、左側股骨骨折合併脫臼、四肢多處擦挫傷、頸部撕裂傷,創傷嚴重度19分,嚴重外傷之傷害(下稱系爭傷害)。原告因系爭事故而受有下列損害:(一)醫療費用74,900元;(二)看護費用72,000元;(三)一年無法工作損失822,031元;(四)精神慰撫金500,000元。為此,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等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1,468,931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伊當時是要左轉,號誌直行綠燈開始轉黃燈時就開始左轉,左轉到原告機車道三分之一20公尺之前,就看到原告騎機車很快來到,伊就煞車,是在靜止狀態下原告自己撞上伊的車,伊認為原告也有過失。對於原告主張之醫療費用部分,認為原告已經申請保險給付;對於原告主張看護費用部分無意見;又醫院報告表示原告是在家休養3個月,如原告在工廠表現好,休養完回公司,主管應該會給他繼續工作,故認為原告表示一年無法上班並不合理,又對於原告所提出之薪資證明無意見,惟係前一年的薪資所得;另精神慰撫金之請求金額亦過高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乙、得心證之理由一、查被告於102年10月8日上午6時50分許,駕駛系爭小貨車,沿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快車道由北往南行駛至系爭路口之際,明知在設有劃分島劃分快慢車道且設有號誌管制之道路,在快車道行駛之車輛應依號誌指示轉彎,且依當時天候晴,日間自然光線,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或障礙物,視距良好,並無不能注意之情形,被告竟疏未注意,未待路口號誌之左轉指示燈亮起即逕自從快車道左轉,適原告騎乘系爭機車沿民族一路慢車道由南往北行經系爭路口,肇致系爭事故,造成原告受有系爭傷害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並有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下稱市警局)三民二分局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一)、(二)、市警局交通大隊交通事故談話記錄表及事故現場照片在卷可考,而被告因系爭事故經本院檢察署檢察官以過失傷害案件起訴,現由本院以105年度審交易字第76號案件審理中等情,亦經本院調閱前開刑事案卷(含偵查卷)全卷查核無訛,應堪信為真實。被告雖辯稱原告行經系爭路口當時都沒有未減速,可能還有加速云云,惟據被告於偵訊中自陳:那路口燈號是綠燈閃黃燈,轉紅燈之後,左轉指示燈才會亮起,伊是在綠燈閃黃燈時就先左轉等語(見前開刑案偵一卷第8頁),足見被告未遵守號誌指示,在左轉指示燈尚未亮起時就先左轉,致兩車發生碰撞,依一般人對於突發狀況之反應時間,原告應不能及時注意被告該違規左轉之狀況,當難認系爭事故係因原告有超速所致,且亦無證據可證明原告有車速過快之情形,是被告辯稱原告就系爭事故之發生與有過失云云,實難憑採。二、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又不法侵害他人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減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負損害賠償責任;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查被告因過失不法侵害原告之身體、健康等權利,依上開規定,被告自應賠償其所受之財產及非財產上之損害。玆就原告所請求之各項費用,是否應予准許,分述如下:(一)醫療費用部分:原告主張因系爭事故支出醫療費用共計74,900元乙節,業有高雄榮民總醫院(下稱高雄榮總)醫療費用收據在卷可憑(見司雄調卷第30至43頁),核其費用均屬必要且合理,且被告對於原告因系爭事故受有系爭傷害並不爭執,惟辯稱原告已經申請保險給付云云。然保險制度旨在保護被保險人,非為減輕損害事故加害人之責任。保險給付請求權之發生,係以定有支付保險費之保險契約為基礎,與因侵權行為所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並非出於同一原因。後者之損害賠償請求權,殊不因受領前者之保險給付而喪失,兩者除有保險法第53條關於代位行使之關係外,不生損益相抵問題。是原告請求醫療費用74,900元,應屬有據,被告所辯,尚無可採。(二)看護費用部分:原告主張因系爭傷害致生活諸多不便,皆須第三人協助處理,而請求2個月之看護費用72,000元乙節,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9頁),且原告確實因系爭傷害於102年10月8日經急診入高雄榮總加護病房治療,於同年月12日轉住普通病房,同年月24日出院,醫囑建議修養三個月,需專人照顧一個月,右手三個月內不可負重,需後續門診追蹤至少一年等情,有高雄榮總診斷證明書在卷可佐(見司雄調卷第6頁),是此部分之請求堪予認定。(三)一年不能工作之損失部分:原告主張其受傷前任職於○○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公司),受傷後實際休養2年,僅請求1年不能工作之損失共822,031元等語,並提出財政部國稅局10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高雄榮總診斷證明書及公司請假單為證(見司雄調卷第7頁、第16至28頁)。雖被告否認之,並辯稱原告表示一年無法上班並不合理云云,然原告因系爭傷害自102年10月24日出院後,建議休養三個月,需專人照顧一個月,右手三個月內不可負重,需後續門診追蹤至少一年等情,有前揭高雄榮總診斷證明書可參;且原告於系爭事故發生前係在○○公司仁武機械廠機工課擔任搪銑操作技術員,車禍後傷假在家休養自102年11月1日起,至104年10月8日始回復正常工作等情,有前開公司請假單在卷可憑;另原告在102年10月8日傷口縫合,同年月11日進行左側半髖人工關節置換術、右側遠端橈內固定手術,且102年10月31日至104年10月8日共骨科門診治療22次等情,亦有前揭診斷證明書、醫療費用收據存卷可考,復佐以原告已將近66歲,復原不易,且在工廠從事機械加工,需要體力,足徵原告主張因系爭事故無法工作,實際休養2年乙節,堪可採信。綜上各情可知,若非原告受傷後之身體狀況仍無法立即勝任需要體力之工作,原告亦不至於任其經濟壓力與日遽增而閒賦在家,則原告主張因系爭傷害受有1年(實際休養期間達2年)不能工作之損失822,031元,尚屬有據,應予准許。(四)精神慰撫金部分:按精神慰撫金之酌定,除原告所受之傷害程度外,尚應審酌兩造之身分地位、學識經歷、財產狀況、痛苦程度等節以定之。次按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痛苦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非不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最高法院迭著有51年台上字第223號、76年台上字第1908號判例要旨可資參照。查本件被告未待系爭路口號誌之左轉指示燈亮起即逕自從快車道左轉,行駛過程復疏未注意車前狀況,因而造成系爭事故,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害,除身體傷痛難以言喻,及須多次往返醫院回診治療及復健,勞心費神外,又原告年事已高,因系爭事故受有嚴重外傷,影響其日常生活甚鉅,身心自受有莫大痛苦,可堪認定。爰審酌兩造經濟狀況、被告之過失情節、原告所受傷害程度及因系爭傷害所生之生活上不便等一切情狀,認以原告請求之慰撫金50萬元尚屬過高,應以30萬元為適當,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五)綜上,原告因系爭事故所受損害共計1,268,931元(醫療費用74,900元+看護費用72,000元+工作損失822,031元+精神慰撫金300,000元=1,268,931元)。並扣除原告已受領強制險保險金81,820元(見司雄調卷第29頁)後,原告得請求之金額應為1,187,111元【計算式:1,268,931元-81,820元=1,187,111元】。
[ { "issueRef": "53", "lawName": "保險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兩造均為高雄市三民區建國三路「典藏家大樓」住戶,被告於民國108年1月26日18時12分許,因停車場燈光管理爭議,被告當場基於公然侮辱之犯意,在大樓9樓之樓梯間,當面辱罵原告「討客兄」、「肖查某」(台語),妨害原告之名譽。而原告自90年至108年6月間受聘於屏東縣及高雄市之國高中擔任家政暨餐旅技藝教育授課教師近20年,原告大學畢業,為人師表,舉止言行戰戰兢兢,敏於事慎於言,循規蹈矩,潔身自愛,以作為學生之最佳典範,絕不敢有絲毫差錯,而原告配偶係奉公守法公務人員退休,原告兒子任職銀行,全家人均有正當職業,知書知禮,被告竟口無遮攔,以「討客兄」、「肖查某」辱罵原告,嚴重妨害原告之人格與名譽,亦讓原告之夫及全家人受辱。且原告全家人於82年起即居住在典藏家大樓已有27年之久,原告又被推任本屆管理委員會之監委,整棟大樓全部住戶均認識原告,被告亦自承其大聲辱罵原告是想讓整棟大樓的住戶都聽見,足證被告欲毀損原告名譽,使原告在大樓名譽顏面盡失,無立足之地,並致原告受有相當於新臺幣(下同)120萬元慰撫金之精神上痛苦等語,爰依據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2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訴外人陳立晨與被告有糾紛,其所提供給刑事法院之錄影經過剪接,被告亦不知其有錄影,且被告就刑事一審判決已上訴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89 1 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92 2", "lawName": "民法" } ]
給付薪資等
原告於民國90年12月21日起受僱被告擔任工程師一職,經核定月薪數額為新臺幣(下同)56,500元(含本薪41,000元、績效獎金1,200元、職等津貼7,500元、伙食津貼1,800元、主管加給5,000元)。雙方約定薪資採後付原則,即每月5日發放前1個月薪資(下稱系爭勞動契約)。惟被告自106年11月5日、106年12月5日連續未給付2個月薪資(即106年10、11月份薪資),原告遂於107年2月21日函知被告自106年11月30日終止兩造間僱傭關係。為此,原告依系爭勞動契約關係、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自106年10月1日起至106年11月30日止積欠之工資共113,000元;另依勞動基準法第14條第4項、第17條、勞工退休條例第12條第1項,原告工作年資自90年12月21日起至106年11月30日止合計16年,請求被告給付資遣費541,459元【計算式:】;再依勞工退休條例第6條第1項、第14條第1項規定,被告自106年9月份起即未為原告提繳退休金,請求被告給付於106年9至11月份應提繳而未提繳之退休金共計10,404元。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664,863元,並自準備書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本院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述。四、本院得心證理由:(一)、按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同自認,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同條第3項本文並規定,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者,準用上開第1項規定。經查,原告起訴主張受僱於被告,月薪數額為56,500元,被告自106年11月5日、106年12月5日連續未給付2個月薪資(即106年10、11月份薪資),並經原告於107年2月21日函知被告自106年11月30日終止兩造間僱傭關係等情,業據提出勞保投保明細表、106年6至9月份月薪給清單、存證信函、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資爭議調解紀錄、勞工退休金提繳明細等件為憑,又原告於起訴時雖稱:係自90年12月21日起受僱被告云云,惟其於本院107年11月6日言詞辯論期日則當庭更正為:係自92年1月25日起受僱於被告等語(見院卷第66頁),本院審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爭執,依前引規定,應視同被告自認。故堪認原告前揭主張之事實,均屬為真。(二)、次按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但法令另有規定或勞雇雙方另有約定者,不在此限;雇主不依勞動契約給付工作報酬者,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2項、第14條第1項第5款定有明文。查,本件被告自106年11月5日、106年12月5日連續未給付2個月薪資(即106年10、11月份薪資),且經原告於107年2月21日函知被告自106年11月30日終止兩造間僱傭關係,則原告請求被告應給付前揭積欠薪資共計113,000元【計算式:56,500元×2=113,000元】,並主張系爭勞動契約業經其合法終止,自均屬有據。(三)、又按「雇主依前條終止勞動契約者,應依左列規定發給勞工資遣費:一、在同一雇主之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每滿1年發給相當於1個月平均工資之資遣費。
訴外人陳立晨與被告有糾紛,其所提供給刑事法院之錄影經過剪接,被告亦不知其有錄影,且被告就刑事一審判決已上訴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4",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14 1",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14 1 5",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14 4",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17",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22 2",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6 1", "lawName": "勞工退休金條例" }, { "issueRef": "12", "lawName": "勞工退休金條例" }, { "issueRef": "12 1", "lawName": "勞工退休金條例" }, { "issueRef": "14 1", "lawName": "勞工退休金條例" }, { "issueRef": "24 1", "lawName": "勞工退休金條例" }, { "issueRef": "31 1", "lawName": "勞工退休金條例" } ]
履行契約
原告及柯俊昌、鄭乾良與被告公司共同合作投資,在澎湖縣○○鄉○○村○○○0號之島嶼上興建餐廳與10間民宿,雙方並於民國99年10月11日簽署合約書(下稱系爭合約書),約定柯俊昌、鄭乾良、原告分別投資5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被告公司則以8年為期,返還原告、柯俊昌、鄭乾良投資應得之金額共1,600萬元,即自100年10月15日起至107年10月15日止,按年於每年之10月15日返還200萬元,並由被告公司法定代理人涂義福預先開立8張支票交予柯俊昌作為擔保。另因系爭合約書已約定雙方同意由本院為管轄法院,故本院依法自有管轄權。嗣被告公司於100年至103年間共返還800萬元(即每年200萬元×4年),而原應於104年10月15日給付之200萬元,另由被告公司以發票日105年6月30日、票面金額200萬元之支票代替,惟柯俊昌於105年6月30日提示該紙支票時,卻因存款不足及拒絕往來而遭退票,被告公司甚自此失聯,迄未返還其餘4期共800萬元之款項,原告自得依投資比例10分之2請求被告公司返還160萬元(計算式:800萬元×2/10=160萬元)。又被告公司既未依期返還約定款項,依系爭合約書第6條約定、民法第831條準用第821條但書規定,被告公司須將附表所示船舶優先轉讓予原告及柯俊昌、鄭乾良,則被告應將附表所示船舶之所有權,按5分之1、2分之1、10分之3之比例,分別移轉登記予原告、柯俊昌、鄭乾良,然上開船舶業經臺灣澎湖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查封拍賣,並移轉所有權於他人,被告已無法依約轉讓上開船舶,自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而上開船舶各曾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678萬元,以此計算,原告得依出資比例1/5請求上開船隻無法移轉之損害賠償為406萬8,000元(計算式:6,780,000元×3×1/5=4,068,000元)。為此,爰依系爭合約書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一)被告公司應給付原告566萬8,000元及自民事變更訴之聲明(二)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四、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五、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合約書、被告開立之支票4紙、退票理由單等為證(見本院卷第13至14頁),與其主張互核一致,並有交通部航港局南部航務中心106年7月25日南馬字第1063353647號函(見本院卷第52至58頁)為憑,經本院調查結果,應堪信為真實。而被告已於相當期日受合法通知,卻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書狀作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規定,視同自認,故堪信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為真正。揆諸前揭法條,原告依系爭合約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566萬8,000元,及民事變更訴之聲明(二)狀寄存送達翌日即107年3月25日(見本院卷第120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六、本件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就原告勝訴如主文第1項部分,經核與規定相符,爰酌定如主文第3項所示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中華民國107年5月10日民事第六庭法官朱世璋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7年5月10日書記官陳威志附表:┌──┬────────┬────┬─────┬──────────┬──┐│編號│船舶名稱│執照字號│總噸數│登記所有人│備註│├──┼────────┼────┼─────┼──────────┼──┤│1│名揚10號載客小船│7410│19.74公噸│名揚育樂開發有限公司││├──┼────────┼────┼─────┼──────────┼──┤│2│名揚12號載客小船│7407│19.94公噸│同上││├──┼────────┼────┼─────┼──────────┼──┤│3│名揚16號載客小船│7269│19.94公噸│同上││└──┴────────┴────┴─────┴──────────┴──┘
訴外人陳立晨與被告有糾紛,其所提供給刑事法院之錄影經過剪接,被告亦不知其有錄影,且被告就刑事一審判決已上訴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82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31", "lawName": "民法" } ]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被告於民國106年5月5日12時10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輕型機車,沿高雄市三民區建興路由南往北方向行駛,行經該路段與正興路交岔路口,欲超越同向前方由原告騎乘之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而左轉進入正興路,本應注意超越前車時,應保持兩車並行之間隔,而依當時天候晴、日間自然光線、路面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上情即貿然超越原告騎乘之機車,兩車因而發生擦撞,致原告人車倒地(下稱系爭事故),原告因而受有頭部外傷、上唇撕裂傷、左側第五指指骨及掌骨骨折,左側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等傷害(下稱系爭傷害)。原告因系爭事故支出醫療器材費用新臺幣(下同)8,500元、看護費120,000元,且受有無法工作之工資損失404,839元(原請求480,000元,因原告已領取強制汽車責任保險金75,161元,自行扣除保險給付後僅向被告請求404,839元),共計受有533,339元之損失。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及第193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賠償上開金額等語。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533,33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伊對於騎乘機車未保持併行間隔,而與原告發生碰撞之事實無意見,但伊是被撞的,交通鑑定報告也顯示原告同有過失。對於原告支出之醫療器材費用8,500元、看護費用120,000元、無法工作之工資損失404,839元均不爭執,但伊沒有錢可以賠償等語置辯。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予假執行。
[ { "issueRef": "32", "lawName":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1-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4 3", "lawName":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 ]
給付買賣價金
兩造於民國100年9月間簽立「產學合作開發專案合約」(下稱系爭契約),約定由伊將楊俊彬教授開發具有專利之「複動化鍛造模具」(下稱系爭模具)及模具設計圖出售予被告,供被告搭配於400噸及1600噸鍛機上,用於「車用連桿之鍛壓成形」之生產,讓被告將整套設備系統出售予大陸地區之正大新成精密鍛造有限公司(下稱正大公司),系爭契約價金為新臺幣(下同)4,600,000元,伊已交付系爭模具及設計圖予被告,被告乃先行給付伊2,300,000元。又伊為配合被告與正大公司間之試模,派遣人員出差至大陸並因此支出差旅費及材料費300,000元,此差旅費及材料費不包含在系爭契約金額範圍內,被告亦同意負擔,伊遂將單據正本交付被告,則被告除未給付之價金外,尚應支付300,000元予伊。嗣被告因試模、鍛機運轉不順並有遲延交機等情,於101年8月14日同意以價值美金85,000元之沖床賠償正大公司,復於101年9月11日同意賠償正大公司人民幣80,000元即美金12,500元,此雖與伊無關,然伊本於合作精神,同意自買賣價金中扣除753,135元,顯見兩造就此賠償責任已結算終結,被告自不得請求伊另為賠償;詎被告竟以伊交付之系爭模具其中模仁部分於沖鍛過程發生沖頭斷裂之瑕疵,致其與正大公司間之採購契約遭解除而受有損害為由,拒不給付上開款項,然依系爭契約約定,伊僅就使用系爭模具鍛造之車用連桿之外形尺寸規格,經量測結果符合圖紙要求即屬履約,而沖頭斷裂係因被告使用訴外人寰興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寰興公司)提供之自動潤滑噴覆系統及潤滑劑存在瑕疵所致,經過伊所屬人員親赴正大公司改用其他廠牌之潤滑劑並以手動噴覆後即可順利運作,此經被告公司人員陳信宏以電子郵件向楊俊彬教授確認,被告交付正大公司之整套設備系統業經檢驗合格,縱正大公司嗣後僅使用系爭模具及模架生產而未使用伊提供之模仁,僅係正大公司新任高層主觀上不認同系爭模具使用之新製程方式而未採用,並非伊提供之系爭模具欠缺預定品質,被告自無拒絕給付價金之理,被告以其無法收取尾款之損害主張抵銷,並無理由。況本件縱認伊須就被告之損失負責,然被告無法收取價金之尾款包含成本及利潤,其中僅利潤部分始為被告之損失,成本部分不應算入其損失金額。為此,爰依系爭契約以及兩造間關於出差費之約定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1,846,865元,及其中1,680,000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其中166,865元自105年5月3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正大公司於100年8月27日向伊採購沖床設備及周邊配屬一批,伊就特定項目中之模具(即周邊配屬之一部分)轉向原告採購,用於「車用連桿之鍛壓成形」之生產,惟系爭契約附件「產學合作計畫書」中已載明總經費金額包含國內外差旅費,況原告出差至大陸地區係為了解決系爭模具未能符合預定品質所產生之問題,此部分差旅費用之產生係可歸責於原告,伊並未同意於系爭契約約定外,另行給付原告所派人員之差旅費及材料費,原告請求伊給付派遣人員至大陸地區之差旅費及材料費即無理由。又因原告所開發製作之系爭模具之模仁部分因具有瑕疵,造成搭配使用之自動潤滑劑噴覆系統亦無法使用,導致沖鍛過程中沖頭容易斷裂,經採用手動潤滑亦無法改善,需耗費4至5小時方能鍛造120支零件,而無法正常運作,致伊試模及鍛機運轉不順,經正大公司驗收評估無法投入量產,遂解除與伊之間有關模具之採購,伊無從收取尾款而受有美金125,000元之損失,系爭模具無法達成約定之效用而屬不完全給付,並可歸責於原告,爰以此損害賠償債權主張抵銷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53 1",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
兩造於民國100年9月間簽立「產學合作開發專案合約」(下稱系爭契約),約定由伊將楊俊彬教授開發具有專利之「複動化鍛造模具」(下稱系爭模具)及模具設計圖出售予被告,供被告搭配於400噸及1600噸鍛機上,用於「車用連桿之鍛壓成形」之生產,讓被告將整套設備系統出售予大陸地區之正大新成精密鍛造有限公司(下稱正大公司),系爭契約價金為新臺幣(下同)4,600,000元,伊已交付系爭模具及設計圖予被告,被告乃先行給付伊2,300,000元。又伊為配合被告與正大公司間之試模,派遣人員出差至大陸並因此支出差旅費及材料費300,000元,此差旅費及材料費不包含在系爭契約金額範圍內,被告亦同意負擔,伊遂將單據正本交付被告,則被告除未給付之價金外,尚應支付300,000元予伊。嗣被告因試模、鍛機運轉不順並有遲延交機等情,於101年8月14日同意以價值美金85,000元之沖床賠償正大公司,復於101年9月11日同意賠償正大公司人民幣80,000元即美金12,500元,此雖與伊無關,然伊本於合作精神,同意自買賣價金中扣除753,135元,顯見兩造就此賠償責任已結算終結,被告自不得請求伊另為賠償;詎被告竟以伊交付之系爭模具其中模仁部分於沖鍛過程發生沖頭斷裂之瑕疵,致其與正大公司間之採購契約遭解除而受有損害為由,拒不給付上開款項,然依系爭契約約定,伊僅就使用系爭模具鍛造之車用連桿之外形尺寸規格,經量測結果符合圖紙要求即屬履約,而沖頭斷裂係因被告使用訴外人寰興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寰興公司)提供之自動潤滑噴覆系統及潤滑劑存在瑕疵所致,經過伊所屬人員親赴正大公司改用其他廠牌之潤滑劑並以手動噴覆後即可順利運作,此經被告公司人員陳信宏以電子郵件向楊俊彬教授確認,被告交付正大公司之整套設備系統業經檢驗合格,縱正大公司嗣後僅使用系爭模具及模架生產而未使用伊提供之模仁,僅係正大公司新任高層主觀上不認同系爭模具使用之新製程方式而未採用,並非伊提供之系爭模具欠缺預定品質,被告自無拒絕給付價金之理,被告以其無法收取尾款之損害主張抵銷,並無理由。況本件縱認伊須就被告之損失負責,然被告無法收取價金之尾款包含成本及利潤,其中僅利潤部分始為被告之損失,成本部分不應算入其損失金額。為此,爰依系爭契約以及兩造間關於出差費之約定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1,846,865元,及其中1,680,000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其中166,865元自105年5月3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正大公司於100年8月27日向伊採購沖床設備及周邊配屬一批,伊就特定項目中之模具(即周邊配屬之一部分)轉向原告採購,用於「車用連桿之鍛壓成形」之生產,惟系爭契約附件「產學合作計畫書」中已載明總經費金額包含國內外差旅費,況原告出差至大陸地區係為了解決系爭模具未能符合預定品質所產生之問題,此部分差旅費用之產生係可歸責於原告,伊並未同意於系爭契約約定外,另行給付原告所派人員之差旅費及材料費,原告請求伊給付派遣人員至大陸地區之差旅費及材料費即無理由。又因原告所開發製作之系爭模具之模仁部分因具有瑕疵,造成搭配使用之自動潤滑劑噴覆系統亦無法使用,導致沖鍛過程中沖頭容易斷裂,經採用手動潤滑亦無法改善,需耗費4至5小時方能鍛造120支零件,而無法正常運作,致伊試模及鍛機運轉不順,經正大公司驗收評估無法投入量產,遂解除與伊之間有關模具之採購,伊無從收取尾款而受有美金125,000元之損失,系爭模具無法達成約定之效用而屬不完全給付,並可歸責於原告,爰以此損害賠償債權主張抵銷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塗銷抵押權設定登記
原告於民國88年間購買高雄市前鎮區○○段000○000地號土地及暨坐落其上同區段4032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高雄市前鎮區○○路00號25樓之5(下稱系爭房地;權利範圍、面積均詳如附表所示),並向訴外人昱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昱成公司)及被告申請「輕鬆付款」貸款新臺幣(下同)540,000元,約定原告按月將分期款2,646元至被告指定之昱成公司向臺灣土地銀行鳳山分行所申設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以為清償,原告復於88年9月15日提供系爭房地設定最高限額540,000元、權利存續期間自88年9月14日起至108年9月13日之第二順位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予被告,以擔保上開系爭房地貸款債務。嗣原告已依約按期繳付73期貸款分期款合計145,160元,惟因被告行方不明,致被告無從依約續付分期餘款共計394,840元。然原告於104年8月20日接獲法務部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執行命令,要求原告將滯欠被告之抵押貸款394,840元予以解繳,以抵償被告之欠稅,並經原告於同年月26日代為繳納完畢。基此,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貸款債權業已全數清償完畢,則系爭抵押權亦應隨之消滅。為此,爰依法提起本訴,並聲明:如主文第1、2項所示。
正大公司於100年8月27日向伊採購沖床設備及周邊配屬一批,伊就特定項目中之模具(即周邊配屬之一部分)轉向原告採購,用於「車用連桿之鍛壓成形」之生產,惟系爭契約附件「產學合作計畫書」中已載明總經費金額包含國內外差旅費,況原告出差至大陸地區係為了解決系爭模具未能符合預定品質所產生之問題,此部分差旅費用之產生係可歸責於原告,伊並未同意於系爭契約約定外,另行給付原告所派人員之差旅費及材料費,原告請求伊給付派遣人員至大陸地區之差旅費及材料費即無理由。又因原告所開發製作之系爭模具之模仁部分因具有瑕疵,造成搭配使用之自動潤滑劑噴覆系統亦無法使用,導致沖鍛過程中沖頭容易斷裂,經採用手動潤滑亦無法改善,需耗費4至5小時方能鍛造120支零件,而無法正常運作,致伊試模及鍛機運轉不順,經正大公司驗收評估無法投入量產,遂解除與伊之間有關模具之採購,伊無從收取尾款而受有美金125,000元之損失,系爭模具無法達成約定之效用而屬不完全給付,並可歸責於原告,爰以此損害賠償債權主張抵銷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767 1", "lawName": "民法" } ]
修繕漏水
(一)原告為「鑽石大樓」(下稱系爭大樓)之區分所有權人,被告為系爭大樓管理委員會。原告所有之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號12樓建物(下稱系爭建物)坐落於系爭大樓之頂樓,因系爭大樓屋頂平台年久失修,致生多處滲漏水,造成系爭建物之室內、頂樓板多處漏水而受損,經原告於民國106年2月6日正式寄發存證信函通知被告改善在案。系爭大樓屋頂平台屬系爭大樓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共用,原告就漏水原因亦並無可歸責事由,自應由被告以公共基金支付系爭建物及系爭大樓頂樓平台修繕費用,此為被告不否認之事實。原告亦應被告要求,於105年間提供廠商供被告洽詢修繕報價,並由廠商逕行向被告討論及報價,惟被告並未與廠商討論施作方式是否合宜及議價等程序,逕於106年3月4日召開系爭大樓105年度第2次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聲稱工程施作報價1,355,000元係由原告提出,並投票表決通過「12樓頂防漏施工討論」議案,決議採用部分防漏工程整修。惟查,部分防漏工程是否可達恢復原狀而不漏水狀態並非被告本身可自行判斷,系爭大樓屋齡老舊,頂樓平台長年未維修,如採部分整修而非全面屋頂整修,恐有無法恢復原狀至不漏水狀態之虞,上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顯失公平且屬權利濫用。(二)原告因系爭大樓之屋頂平台年久之修,多處漏水,向被告反應,被告均置之不理,原告方於105年9月間就系爭大樓屋頂女兒牆外側部分,自行雇工施作防水改善工程,耗費12萬元。(三)原告爰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條第4款、第10條第2項本文、第11條規定,及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將系爭建物及系爭大樓全面屋頂頂樓平台修復至不再漏水狀態。為此,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將系爭建物及至全面屋頂頂樓平台,修復至不再漏水之狀態(修繕費用135萬元)。(二)被告應給付原告12萬元。(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按共用部分之修繕,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款規定,由管理委員會為之。關於系爭大樓之樓頂平台漏水事件,原告要求被告進行修繕,而被告同意為局部修繕(即何處漏水即先修該處,修繕至不漏水之原則),此等修繕方式亦係依系爭大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辦理。詎原告不同意被告之修繕方式,竟要求被告耗費鉅資將樓頂平台全部翻修,如依原告要求之修繕費用需達133萬元餘,惟原告明知系爭大樓公共基金僅於20萬元,顯係強人所難且無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為無足採。實則系爭大樓第12層僅原告1人擁有,其屋頂天花板亦係樓頂平台之地板,二者間有共同壁之事實,原告為利於其房屋出租,竟要求全體住戶出資為其大興土木以翻修樓頂平台,顯係為其個人利益而損害大眾利益,而違反民法第148條權利濫用之規定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3 1 4", "lawName":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 { "issueRef": "10 1 2", "lawName":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 { "issueRef": "10 2", "lawName":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 { "issueRef": "14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1 1",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
(一)原告為「鑽石大樓」(下稱系爭大樓)之區分所有權人,被告為系爭大樓管理委員會。原告所有之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號12樓建物(下稱系爭建物)坐落於系爭大樓之頂樓,因系爭大樓屋頂平台年久失修,致生多處滲漏水,造成系爭建物之室內、頂樓板多處漏水而受損,經原告於民國106年2月6日正式寄發存證信函通知被告改善在案。系爭大樓屋頂平台屬系爭大樓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共用,原告就漏水原因亦並無可歸責事由,自應由被告以公共基金支付系爭建物及系爭大樓頂樓平台修繕費用,此為被告不否認之事實。原告亦應被告要求,於105年間提供廠商供被告洽詢修繕報價,並由廠商逕行向被告討論及報價,惟被告並未與廠商討論施作方式是否合宜及議價等程序,逕於106年3月4日召開系爭大樓105年度第2次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聲稱工程施作報價1,355,000元係由原告提出,並投票表決通過「12樓頂防漏施工討論」議案,決議採用部分防漏工程整修。惟查,部分防漏工程是否可達恢復原狀而不漏水狀態並非被告本身可自行判斷,系爭大樓屋齡老舊,頂樓平台長年未維修,如採部分整修而非全面屋頂整修,恐有無法恢復原狀至不漏水狀態之虞,上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顯失公平且屬權利濫用。(二)原告因系爭大樓之屋頂平台年久之修,多處漏水,向被告反應,被告均置之不理,原告方於105年9月間就系爭大樓屋頂女兒牆外側部分,自行雇工施作防水改善工程,耗費12萬元。(三)原告爰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條第4款、第10條第2項本文、第11條規定,及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將系爭建物及系爭大樓全面屋頂頂樓平台修復至不再漏水狀態。為此,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將系爭建物及至全面屋頂頂樓平台,修復至不再漏水之狀態(修繕費用135萬元)。(二)被告應給付原告12萬元。(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按共用部分之修繕,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款規定,由管理委員會為之。關於系爭大樓之樓頂平台漏水事件,原告要求被告進行修繕,而被告同意為局部修繕(即何處漏水即先修該處,修繕至不漏水之原則),此等修繕方式亦係依系爭大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辦理。詎原告不同意被告之修繕方式,竟要求被告耗費鉅資將樓頂平台全部翻修,如依原告要求之修繕費用需達133萬元餘,惟原告明知系爭大樓公共基金僅於20萬元,顯係強人所難且無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為無足採。實則系爭大樓第12層僅原告1人擁有,其屋頂天花板亦係樓頂平台之地板,二者間有共同壁之事實,原告為利於其房屋出租,竟要求全體住戶出資為其大興土木以翻修樓頂平台,顯係為其個人利益而損害大眾利益,而違反民法第148條權利濫用之規定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
(一)原告為「鑽石大樓」(下稱系爭大樓)之區分所有權人,被告為系爭大樓管理委員會。原告所有之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號12樓建物(下稱系爭建物)坐落於系爭大樓之頂樓,因系爭大樓屋頂平台年久失修,致生多處滲漏水,造成系爭建物之室內、頂樓板多處漏水而受損,經原告於民國106年2月6日正式寄發存證信函通知被告改善在案。系爭大樓屋頂平台屬系爭大樓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共用,原告就漏水原因亦並無可歸責事由,自應由被告以公共基金支付系爭建物及系爭大樓頂樓平台修繕費用,此為被告不否認之事實。原告亦應被告要求,於105年間提供廠商供被告洽詢修繕報價,並由廠商逕行向被告討論及報價,惟被告並未與廠商討論施作方式是否合宜及議價等程序,逕於106年3月4日召開系爭大樓105年度第2次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聲稱工程施作報價1,355,000元係由原告提出,並投票表決通過「12樓頂防漏施工討論」議案,決議採用部分防漏工程整修。惟查,部分防漏工程是否可達恢復原狀而不漏水狀態並非被告本身可自行判斷,系爭大樓屋齡老舊,頂樓平台長年未維修,如採部分整修而非全面屋頂整修,恐有無法恢復原狀至不漏水狀態之虞,上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顯失公平且屬權利濫用。(二)原告因系爭大樓之屋頂平台年久之修,多處漏水,向被告反應,被告均置之不理,原告方於105年9月間就系爭大樓屋頂女兒牆外側部分,自行雇工施作防水改善工程,耗費12萬元。(三)原告爰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條第4款、第10條第2項本文、第11條規定,及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將系爭建物及系爭大樓全面屋頂頂樓平台修復至不再漏水狀態。為此,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將系爭建物及至全面屋頂頂樓平台,修復至不再漏水之狀態(修繕費用135萬元)。(二)被告應給付原告12萬元。(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按共用部分之修繕,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款規定,由管理委員會為之。關於系爭大樓之樓頂平台漏水事件,原告要求被告進行修繕,而被告同意為局部修繕(即何處漏水即先修該處,修繕至不漏水之原則),此等修繕方式亦係依系爭大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辦理。詎原告不同意被告之修繕方式,竟要求被告耗費鉅資將樓頂平台全部翻修,如依原告要求之修繕費用需達133萬元餘,惟原告明知系爭大樓公共基金僅於20萬元,顯係強人所難且無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為無足採。實則系爭大樓第12層僅原告1人擁有,其屋頂天花板亦係樓頂平台之地板,二者間有共同壁之事實,原告為利於其房屋出租,竟要求全體住戶出資為其大興土木以翻修樓頂平台,顯係為其個人利益而損害大眾利益,而違反民法第148條權利濫用之規定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清償債務
伊為香港居民,從事建材批發生意,被告於94年11月24日以其私人因素在香港LanghmHotel向伊借貸港幣360,000元(下稱系爭借款),約定清償日為95年1月1日。伊於當日將面額均為港幣1,000元,合計360,000元之現金交付被告,經被告點收並當場親自簽署借據及現金貸款簽收單(即系爭文件)交予伊收執,顯見兩造確有消費借貸之意思表示合致,並因借款業已交付而成立消費借貸契約,詎料被告屆期未清償系爭借款,伊自95年1月起即多次透過電話向被告催討,亦於95年5月6日至9日、同年9月26日至10月2日及同年11月14日至16日三次來臺向被告催討債務,並將系爭文件交付彭大勇律師向本院聲請假扣押,然被告均置之不理。系爭借款以1元港幣兌換4.03元臺幣之匯率計算,約為新臺幣(下未標明幣別者同)1,450,800元【計算式:360,000元匯率4.03=1,450,800元】,為此爰依民法第229條、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及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1,450,800元,及自支付命令聲請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前與訴外人即伊兄長李○○於香港地區經營之惠達公司有業務往來,94年6月間惠達公司與原告終止合作關係,伊受李○○所託於94年11月24日前往香港處理惠達公司與原告間之債權債務關係,原告係與惠達公司有金錢往來,且尚積欠惠達公司債務未清償,但伊從未向原告借貸金錢,兩造間亦無其他金錢往來,伊從未看過系爭文件,亦未曾於其上簽名,伊否認系爭文件之真正,原告亦未提出資金流向可證確有交付港幣360,000元予伊;再港幣360,000元並非小數目,面額1,000元之港幣於香港常遭拒收,流通性不佳,伊於香港並無設立帳戶,取得系爭借款亦無法存入,不可能冒著持有高額現金遭海關沒入之風險向原告借款,且兩造並無何情誼,原告不可能突然出借大筆款項,其將本件債務多年置之不理亦有違常情,況期間原告尚有將積欠惠達公司之款項交予被告收受,若伊果真積欠債務,原告大可以之抵銷、或者要求伊承受與惠達公司間之債務即可,無須還款,本件原告所述多與常情有違,其稱兩造間有消費借貸關係云云不足採信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0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6", "lawName":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 { "issueRef": "6 1", "lawName":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 { "issueRef": "62", "lawName":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 { "issueRef": "38", "lawName": "香港澳門關係條例" } ]
確認抵押權不存在
被告楊樹權曾向原告申請信用卡、信用貸款及現金卡使用,後因清償其屆至未予清償,經原告依督促程序聲請本院核發98年度司促字第36847號支付命令確定,嗣經原告聲請換發本院98年度司執字第122822號債權憑證,楊樹權迄今尚積欠原告本金新臺幣(下同)815,421元及違約金、利息。由於楊樹權於96年初即未按期繳款,明知與被告韓道明間並無借貸債權債務關係存在,竟於96年4月10日與韓道明通謀虛偽意思表示,將其所有坐落於高雄市○○區○○段28地號土地,及其上同區段3765建號建物(門牌號碼高雄市左營區○○○路322之3號2樓,下稱系爭房地)設定擔保債權總金額為2,000,000元之第二順位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予被告韓道明,圖以虛增消極財產之方式以削弱原告債權之總擔保,以規避清償債務之目的。為此,爰依民法第87條第1項、第242條、第113條規定,提起本訴。並主張:(一)確認被告間就系爭房地於96年4月10日所為之系爭抵押權設定登記行為不存在。(二)被告韓道明應將系爭抵押權設定登記予以塗銷。
原告前與訴外人即伊兄長李○○於香港地區經營之惠達公司有業務往來,94年6月間惠達公司與原告終止合作關係,伊受李○○所託於94年11月24日前往香港處理惠達公司與原告間之債權債務關係,原告係與惠達公司有金錢往來,且尚積欠惠達公司債務未清償,但伊從未向原告借貸金錢,兩造間亦無其他金錢往來,伊從未看過系爭文件,亦未曾於其上簽名,伊否認系爭文件之真正,原告亦未提出資金流向可證確有交付港幣360,000元予伊;再港幣360,000元並非小數目,面額1,000元之港幣於香港常遭拒收,流通性不佳,伊於香港並無設立帳戶,取得系爭借款亦無法存入,不可能冒著持有高額現金遭海關沒入之風險向原告借款,且兩造並無何情誼,原告不可能突然出借大筆款項,其將本件債務多年置之不理亦有違常情,況期間原告尚有將積欠惠達公司之款項交予被告收受,若伊果真積欠債務,原告大可以之抵銷、或者要求伊承受與惠達公司間之債務即可,無須還款,本件原告所述多與常情有違,其稱兩造間有消費借貸關係云云不足採信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8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1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70",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
原告為網路遊戲「新楓之谷」遊戲(下稱系爭遊戲)資深玩家,遊戲中之暱稱為「大學士」,另於系爭遊戲相關之「巴哈姆特論壇」(下稱系爭論壇)暱稱為「徐風」;被告在系爭論壇之暱稱為浪子美眉,因其自認與原告有過節,竟出於有計畫之真實惡意(如附表編號2至5所示言論),於民國101年4月13日在系爭論壇上發表如附表編號1(1)至(3)所述文章或回覆(文中所稱「頂傷夜使」、「大學士」、「卡圖哥」均係指原告),佯稱原告曾說出「雞掰扒卡緊」(台語)(下稱系爭A言論)、「萱X、米露,下面癢快去躺著讓人幹」(下稱系爭B言論)等語,復毫無根據而稱原告自抬身價、虛偽、欠錶、老番癲、嘴賤等,及捏造原告曾打電話約女生去看肉蒲團之不實情事(下稱系爭C言論,系爭A、B、C言論合稱系爭言論),實已侵害原告名譽權,致原告精神上受有痛苦,原告自得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新台幣(下同)20萬元,並刊登道歉啟事。爰起訴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20萬元,暨自本訴狀送達翌日起算,以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二)被告應於本判決確定後30日內,將內容為:「浪子美眉道歉啟事:本人前於巴哈姆特論壇數次發表不實文章,佯稱『徐風約女網友看肉圃團』、並誆稱『徐風口出惡言等事件』,均屬虛構,因此造成徐風之名譽受損,特此刊登聲明道歉」之道歉啟事,以20級以上之標楷體粗黑字體,刊登於巴哈姆特論壇1日。(三)第1項聲明,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三、被告則以:被告文中均係為事實陳述,並無惡意侵害他人名譽之情事(爰就文章內容答辯如附表)。縱認被告確有侵害原告名譽,然原告之名譽權亦不值20萬元,且被告在系爭遊戲及系爭論壇中較原告資深,各項表現及數值、貢獻度、人氣等,均高於原告,原告尚非小有名氣;又因其在系爭遊戲中之卡圖行為,早於100年9月28日就開始計畫想以文章陷害激怒被告,因證據不足無法提起刑事告訴,始以本訴企圖對被告取得不法利益,其請求為無理由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四、兩造不爭執事項:(一)原告為系爭遊戲資深玩家,遊戲中之暱稱為「大學士」或「kuso大學士」,另於系爭論壇註冊之帳號為「Z000000000」、暱稱為「徐風」,註冊時間為民國98年12月10日,上站次數達1202次,發表文章及留言次數達75篇,總人氣為2534次,好友圈為18;原告常在系爭論壇之網頁發表系爭遊戲之心得。(二)被告在系爭遊戲中之暱稱為「可愛米露」,系爭論壇上之帳號「Amy0214」,暱稱「浪子美眉」,曾發表如附表所示之文章或回覆,其中所稱「頂傷夜使」(按:頂傷係指攻擊怪物之傷害值到頂、夜使為其職業)、「大學士」、「卡圖哥」等均指原告。(三)系爭遊戲以攻打各個地圖中之怪獸及魔王為目的,某些特定地圖會限制須以組團方式進入攻打,每次以1組成員為限,如有1組在內,其他人就不得進入地圖中遊戲;各玩家為便利組團及避免紛爭,以公會組織為單位,約定各公會可進入特定地圖遊戲之時段。若占用其他公會時段進入地圖內遊戲,或於遊戲結束後仍不離開地圖,即屬「卡圖行為」,原告曾因故意或過失之卡圖行為,遭含被告在內之多數人指摘,原告並因而在遊戲中以廣播方式向大家道歉。五、本院得心證之理由: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不法侵害他人之名譽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查系爭論壇發言,係存於網路虛擬世界,參與之人固係使用帳號、暱稱及別號,然因各參與者透過帳號與其他成員經由發表留言、加入好友、互相關注查詢等行為而有往來互動,逐漸產生、型塑人際關係,故原告之帳號、暱稱等身分,足以表彰其個人之價值,影響其在系爭論壇中他人之評價、認知與互動,亦關乎其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發展,自屬名譽權保護之對象,其保障應與真實社會無異,應堪認定。是本件應先釐清系爭言論有無侵害原告之名譽權,如認確屬侵害,方審酌其得請求之精神慰撫金數額及應否刊登道歉啟事等聲明有無理由。分述如下:(一)被告所發表如附表所示之文章或回覆,是否為真實?有無侵害原告之名譽權?1.言論自由旨在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名譽則在維護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發展,此二者均為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利,二者發生衝突時,對於行為人之刑事責任,現行法制之調和機制係建立在刑法第310條第3項「真實不罰」,以及刑法第311條「合理評論」之規定。故對於可受公評之事,善意發表而為適當之評論,固可阻卻違法,然其評論仍須出於善意且為適當之發表為要;至真實不罰之基礎,仍以公共利益為前提,如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自非言論保障之範疇。是若行為人之言論與評論之事本身無關,而係散布不實之事,或所散布之言論縱然屬實,涉及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均顯非適當,且有毀損被害人名譽之故意,使被害人之社會評價亦因此而受有貶損,被害人自得主張其名譽權受侵害,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2.原告主張系爭言論均屬不實,為被告惡意捏造等語,被告否認之,並聲請傳喚證人甲○○(暱稱為慕OO芊)即兩造所屬公會的副會長,於本院中結證稱:伊於系爭遊戲開站時就加入了,兩造均是同公會之會員,因原告發言用辭非常不雅,經常得罪人,經公會委婉說明後原告即自動退出,原告除卡圖行為外,有時會廣播一些污辱女性的言語,原告確實曾邀約伊去大遠百看肉蒲團,當時原告剛要入伍或是入伍中已忘記了,因首次約見面竟是看三級片,已對伊造成騷擾,但認為原告年紀還小,就沒放在心上,後來原告還挑釁問「敢不敢去」、「你不敢嗎?」,但伊均不予理會或回覆,這些事曾跟公會的人說過,原告除了在公會專屬的聊天室,也在個人私密聊天室中邀請過,他也曾在遊戲中開廣播說過「萱X、可愛米露,下面癢快去躺著讓人幹」,所有玩家都看得到,可愛米露是指被告,萱X則是指萱霓,萱霓是別的公會的人;另從別處聽說原告有向被告說過「你給我小心一點,不要以為我甚麼都不知道?雞掰扒卡緊(台語)」,時間太久,忘記誰說的,原告常與人在廣播間有辱罵衝突的行為,還勸過他很多次等語綦詳(本院卷(一)第238頁至第240頁、第242頁至第244頁、本院卷(二)第52頁至第55頁),而證人甲○○為兩造所屬公會副會長,與兩造均為系爭遊戲之玩家,現實生活中從未見過面,與原告亦無交惡,業據其陳明在卷(本院卷(一)第238頁、卷(二)第55頁),則其與兩造既無利害關係,要無甘冒偽證罪責而迴護被告之必要,且依其在系爭遊戲之地位及經常以大姐身分就原告不當發言方式規勸原告等節觀之,其證述尚稱客觀公正,應無偏頗之情。應認證人甲○○之證述,核屬真實可信。3.雖原告稱:原告於96年入伍,3D肉蒲團則是100年台灣香港同步上映,時間顯不相符,且甲○○證述原告在九曲堂當兵、居住地是鳳山等,亦與事實不符,原告不需隱瞞其當兵資訊,證人也可能係將他人誤認為原告,其證述顯不可信等語。然查,證人甲○○陳稱:原告何時入伍、退伍等事,都是原告所自承,伊不可能一一求證,而且系爭遊戲已經有8年多,認識原告也有5年左右,交談時都會看到對方的暱稱,這些暱稱很特定且清楚,不會弄錯等語(本院卷(二)第52頁至第54頁、本院卷(一)第243頁)。而查,兩造及證人均係長期打玩系爭遊戲之人,均以資深玩家自稱,在系爭遊戲中相識達5年之久,對於系爭遊戲中之角色及場景自屬相當熟悉,且兩造之爭執期間長達數年,應可排除誤認之可能,證人甲○○陳稱其不會弄錯等語,應屬實在。至原告之入伍時期、當兵地點、居住地點等節,縱然與事實不符,惟觀之系爭論壇上被告所發表之言論中,敘及「有人知道這位頂傷夜使9月退伍,感覺好像會被打」、「說什麼9月退伍的事,都是本浪子到處宣傳的,超好笑的,9月退伍是這位頂傷夜使到處挑撥,自己大嘴巴講出來的好嗎?」等語(本院卷(一)第14頁),堪認系爭言論發表之101年4月13日,論壇上確有關於原告將於9月間退伍之傳言,網友們主觀上認為原告當時正在當兵且即將退伍(亦未見原告有加以澄清之情);況網路世界中,因彼此毋庸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各參與者未必會提供完整或確實資訊,不實資訊四處充斥,早已司空見慣,且原告當兵之真實與否,網友間未必關心,亦無加以求證之必要;是證人甲○○因上開網路傳言,證述原告係於入伍前或當兵中,邀請其看肉蒲團等語,並非無據,應非臨訟編纂,至原告之居住地、當兵及其地點之資訊來源,係網路謠言或原告刻意隱瞞或散布不實資訊等,亦非重要。況證人甲○○若欲臨訟造假做偽證,就原告之居住地、肉蒲團上映時間等訊息,並非不得輕易查知,益證其所述原告何時入伍、退伍等事,都是原告自承,伊不可能一一求證等語,堪認實在。另原告提出關於被告在網路上與人對罵的資料(本院卷(二)第59頁至第64頁),縱然屬實,惟此僅係證明被告曾與他人發生衝突,其用語固然較為強烈,尚無法證明系爭言論為不實在。4.又原告雖有卡圖之行為,導致系爭遊戲之其他玩家群情激憤,紛紛向原告抗議或指摘,影響多數人之利益,而為可受公評之事,應可認定;被告據此提出各該評論,係屬個人主觀評價,與真實與否無涉,其用語縱然較為激烈,惟尚屬言論自由保障之範疇。然而被告所為系爭言論部分,實與前開原告卡圖之行為無涉,亦難認屬於善意發表評論;且系爭言論之內容,均表彰原告個人之口德或其對於特定女性不尊重之事實,與公共利益無關,固與真實相符,顯非適當,難謂其並無毀損原告名譽之故意,並使原告之社會評價因而受有貶損。從而,原告主張其名譽權受侵害,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語,自屬有據。(二)原告得向被告請求之金額為何?1.本件被告在系爭論壇上散布系爭言論,縱然屬實,惟涉及原告之個人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已如前述,足使原告為大眾親友所非議,或受到輕視羞辱,其精神受有痛苦,自不待言,原告請求被告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自屬有據。而名譽被侵害者,關於非財產上之損害,加害人雖亦負賠償責任,但以相當之金額為限;所謂相當,自應以實際加害情形與其名譽影響是否重大,及被害者之身分地位與加害人經濟狀況等關係定之,有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1221號判例可資參照;而被害人名譽影響重大與否,應以客觀之社會價值衡量,不得專以受害人主觀之感受為斷。2.本院審酌被告所散布毀損原告名譽之內容並非虛偽,且B言論中原告所陳述之內容,係以開廣播之方式所為,C言論係原告在公會中公然邀約,已廣為其所屬公會中或系爭遊戲中之特定多數玩家所共見共聞,加以系爭遊戲或論壇中之參與者,均毋庸以真實身分面對,發生衝突或有不滿時,動輒以互嗆、謾罵之方式交談、發表言論,亦有系爭遊戲之截圖及系爭論壇留言及回覆文可稽(本院卷(一)第110頁至第115頁、第121頁至第125頁、第132頁至第139頁、第171頁至第174頁),是系爭言論對原告造成之影響,雖擴大系爭論壇及系爭遊戲中見聞者之數量,惟此等資訊早已為該領域中之多數人所知悉;且兩造因原告在系爭遊戲中卡圖後,即不斷互嗆、挑釁及杯葛,原告並在網路上自承:「我承認我搶圖,…我為什麼要搶?因為託你的福到處流言我圖狗,既然我圖狗,我就讓你看什麼是真正的圖狗,你--讓我衍生出對正規團負面形象。」等語,有原告之網路創作內容可參(本院卷(二)第66頁背面),兩造在系爭遊戲中,原告稱「今天我只針對米露」、「只要有米露在的地圖,就別想打了」等語,被告亦發表「本浪子不會放過機會笑他」、「現在換我長期折磨他,就算為錶而錶…」等語,復有遊戲畫面截圖(本院卷(一)第113頁)及附表編號1(4)、編號4(7)所示言論可參,足見兩造間之紛爭,並非單方所致,亦非不得以平和方式相互溝通、協調;復參原告為高職畢業,曾任房仲業務、日月光公司作業員,現職為餐飲業外燴外場服務生等工作(本院卷(一)第90頁),被告不願提供其個人學、經歷(本院卷(一)第102頁背面),惟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其個人財產及所得資料,其名下有不動產、在兩間私人公司有薪資所得,年收入約二十餘萬元等節,有其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在卷可考(本院卷(一)第154頁密封袋內),及兩造之工作、身分地位,及兩造在系爭遊戲及論壇之資歷、表現及名聲等一切情狀,認原告因名譽受侵害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非財產上損害,應以2萬元為適當,至原告逾此數額之請求,即無理由,應予駁回。(三)原告得否請求被告刊登如訴之聲明(二)所示內容之道歉啟事?被告所為之A、B、C言論,均有相當理由可信其為真實,則依原告聲明(二)所示被告自承系爭言論為不實之道歉啟事內容,不應准許之。是原告此部分之聲明,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六、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2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1月20日(本件起訴狀繕本係於103年1月9日寄存送達至被告之戶籍地,於10日後發生送達之效力,本院卷(一)第93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所為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就原告勝訴部分,因所命給付金額未逾50萬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而毋庸命原告供擔保,並另依被告之聲請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就原告敗訴部分,其訴既經駁回,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核與本件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再予斟酌,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原告之訴部分有理由、部分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第392條第2項、第79條,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3年8月4日民事第六庭法官呂明燕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3年8月4日書記官李柏親附表:┌─┬──────────────────────────────┐│編│原告主張被告所發表之文章或回覆之內容││號││├─┼──────────────────────────────┤│1│發表時間:101年4月13日發表,刊登至今│││標題:【閒聊】某項傷夜使者之龍王我的,巴哈我的!(被告發表)│││內文:(1)被告談到與原告通電話一事,描述內容如下:本浪子:「還│││有什麼話要說嗎?沒有的話,我有事要忙了喔!」頂傷夜使│││:「你給我小心一點,不要以為我什麼都不知道?雞掰扒卡│││緊(台語)。」嘴巴真臭,不知道幾百年沒刷牙了。│││(2)相信不少藍寶人都有看到,狐顏公會的會長、4-3的彬彬和│││本浪子,都拿這件事笑過這位頂傷夜使,這位頂傷夜使惱羞│││成怒的開廣:「萱X、米露,下面癢快去躺著讓人幹。」「│││我不想跟被人騙裝的弱智說話!聽說什麼乖什麼彬最近被騙│││過裝?」整個嘴賤到不行。│││(3)還有更骯髒的事,打電話約女生去看玉蒲團,女生當然不願│││意,這位頂傷夜使還直接嗆女生:「不敢去喔!真沒膽。」│││拜託,哪個正常女生會跟一個不認識的男生去看玉蒲團阿?│││!到底是在低能幾點的。│││(4)結果,在巴哈版上,發文言文炫耀自己的頂傷夜使不成,反│││被巴哈人砲,當然本浪子不會放過機會笑他囉!│├─┼──────────────────────────────┤│2│發表日期:102年6月12日│││標題:【心得】TMS新楓之谷超能再起夜使者vs梅格耐斯暨端午佳節│││愉快(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你可是藍寶鼎鼎大名的大學士呢!大家要打王的時候,都很怕│││的大學士呢!有誰不認識你,不需要再自我介紹了吧!打王心│││得會分享,大家都知道,可以簡略文章,不要加一些不相干的│││東西在文章內嗎?相信你的水準應該辦得到吧!│├─┼──────────────────────────────┤│3│發表日期:102年6月12日│││標題:有關浪子妹眉的異音(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安安,大家都知道龍王事件是你先挑起戰爭的,打這篇文章只│││會讓看出你一個男生的氣度僅止於此,某人約見過面的女網友│││出來看肉蒲團,足以看得出這個人的水準簡直X流。不要把自│││己說得這個清高,你不來惹我,沒人會去惹你,龍王事件也是│││,巴哈事件也是你自己先挑釁,讓別人看不下去的。至於緋夜│││劍魂,這件事又不是我扯出來的,你拿出來講,只會讓人更相│││信你跟緋夜有交情,懂嗎?│├─┼──────────────────────────────┤│4│發表日期:102年6月14日│││標題:【心得】TMS新楓之谷超能再起夜使者vs梅格耐斯及BOSS相關│││技能介紹(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1)你確定原來有寫出處嗎?他文章最大的詬病,就是喜歡拿別人│││來比喻or暗錶+引用文章圖片未標出處+炫耀+自我抬高身價│││,才是被錶的主因。│││(2)當然加減搬出舊事,是因為之前做人失敗,白目卡圖,就已經│││是全民公敵了,他可以錶人,別人不能錶他,才會步上翔大和│││太郎後塵,被錶活該。│││(3)這次的花木蘭事件也是,當事者不太喜歡這種比喻,玩個遊戲│││,什麼女中豪傑,什麼花木蘭的,有需要吹捧別人到這麼虛偽│││嗎?│││(4)另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你長期打王被亂假的,而且│││龍王還是12小時制的時候,你就會了解我們的痛了。│││(5)不是我愛記仇或是愛挑釁,某人就是欠錶,文章老是要挑釁人│││,加上之前藍寶龍王圖卡圖事件,已經是全民公敵了,還這麼│││囂張跋扈,早就不理他了,一定要這樣有意無意的挑釁別人嗎│││?│││(6)我覺得最沒品的是,某人之前想挑撥我跟朋友不成,拿我沒輒│││,打電話給我,亂罵一通,我都淡定問他還有嗎?他最後罵不│││下去直接用台語罵我「雞掰背卡安咧」,超沒水準。│││(7)以前長期折磨藍寶人,我是最大苦主,現在換我長期折磨他,│││就算為錶而錶,也是某人自找的。│├─┼──────────────────────────────┤│5│發表日期:102年6月14日│││標題:【心得】又被鎖文了,整個就是爽(被告發表)│││內容:(1)拎祖罵就是故意出酸語,讓你們幫卡圖哥對號入座,讓我用│││文明人的方式,有正當理由錶卡圖哥,進而鎖文,這就是卡│││圖哥為什麼每篇文章偏激到被板務刪文的理由,拜託你們有│││點頭腦,不要整天都裝可憐或是裝正義,整個就是腦。│││(2)抱歉啊!卡圖哥,你喜歡灌水我幫你的年齡加了幾歲而已,│││你幫我少打了不少年紀,我100歲,不是3X歲,有人從2X歲│││~4X歲,甚至5X歲都有人講,我習慣了,並不在意好嗎?倒│││是你這個老番癲,受不了別人酸你,嘴巴就不要這麼賤,錶│││你剛好而已。│││(3)對了,卡圖哥約女網友看肉蒲團的事,我公會會員是當事者│││,看到卡圖哥惱羞急於撇清,我整個超想笑,還有卡圖哥不│││是放下豪語說謊會被車撞嗎?怎麼到現在還沒被車撞咧?│└─┴──────────────────────────────┘
被告文中均係為事實陳述,並無惡意侵害他人名譽之情事(爰就文章內容答辯如附表)。縱認被告確有侵害原告名譽,然原告之名譽權亦不值20萬元,且被告在系爭遊戲及系爭論壇中較原告資深,各項表現及數值、貢獻度、人氣等,均高於原告,原告尚非小有名氣;又因其在系爭遊戲中之卡圖行為,早於100年9月28日就開始計畫想以文章陷害激怒被告,因證據不足無法提起刑事告訴,始以本訴企圖對被告取得不法利益,其請求為無理由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四、兩造不爭執事項:(一)原告為系爭遊戲資深玩家,遊戲中之暱稱為「大學士」或「kuso大學士」,另於系爭論壇註冊之帳號為「Z000000000」、暱稱為「徐風」,註冊時間為民國98年12月10日,上站次數達1202次,發表文章及留言次數達75篇,總人氣為2534次,好友圈為18;原告常在系爭論壇之網頁發表系爭遊戲之心得。(二)被告在系爭遊戲中之暱稱為「可愛米露」,系爭論壇上之帳號「Amy0214」,暱稱「浪子美眉」,曾發表如附表所示之文章或回覆,其中所稱「頂傷夜使」(按:頂傷係指攻擊怪物之傷害值到頂、夜使為其職業)、「大學士」、「卡圖哥」等均指原告。(三)系爭遊戲以攻打各個地圖中之怪獸及魔王為目的,某些特定地圖會限制須以組團方式進入攻打,每次以1組成員為限,如有1組在內,其他人就不得進入地圖中遊戲;各玩家為便利組團及避免紛爭,以公會組織為單位,約定各公會可進入特定地圖遊戲之時段。若占用其他公會時段進入地圖內遊戲,或於遊戲結束後仍不離開地圖,即屬「卡圖行為」,原告曾因故意或過失之卡圖行為,遭含被告在內之多數人指摘,原告並因而在遊戲中以廣播方式向大家道歉。五、本院得心證之理由: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不法侵害他人之名譽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查系爭論壇發言,係存於網路虛擬世界,參與之人固係使用帳號、暱稱及別號,然因各參與者透過帳號與其他成員經由發表留言、加入好友、互相關注查詢等行為而有往來互動,逐漸產生、型塑人際關係,故原告之帳號、暱稱等身分,足以表彰其個人之價值,影響其在系爭論壇中他人之評價、認知與互動,亦關乎其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發展,自屬名譽權保護之對象,其保障應與真實社會無異,應堪認定。是本件應先釐清系爭言論有無侵害原告之名譽權,如認確屬侵害,方審酌其得請求之精神慰撫金數額及應否刊登道歉啟事等聲明有無理由。分述如下:(一)被告所發表如附表所示之文章或回覆,是否為真實?有無侵害原告之名譽權?1.言論自由旨在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名譽則在維護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發展,此二者均為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利,二者發生衝突時,對於行為人之刑事責任,現行法制之調和機制係建立在刑法第310條第3項「真實不罰」,以及刑法第311條「合理評論」之規定。故對於可受公評之事,善意發表而為適當之評論,固可阻卻違法,然其評論仍須出於善意且為適當之發表為要;至真實不罰之基礎,仍以公共利益為前提,如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自非言論保障之範疇。是若行為人之言論與評論之事本身無關,而係散布不實之事,或所散布之言論縱然屬實,涉及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均顯非適當,且有毀損被害人名譽之故意,使被害人之社會評價亦因此而受有貶損,被害人自得主張其名譽權受侵害,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2.原告主張系爭言論均屬不實,為被告惡意捏造等語,被告否認之,並聲請傳喚證人甲○○(暱稱為慕OO芊)即兩造所屬公會的副會長,於本院中結證稱:伊於系爭遊戲開站時就加入了,兩造均是同公會之會員,因原告發言用辭非常不雅,經常得罪人,經公會委婉說明後原告即自動退出,原告除卡圖行為外,有時會廣播一些污辱女性的言語,原告確實曾邀約伊去大遠百看肉蒲團,當時原告剛要入伍或是入伍中已忘記了,因首次約見面竟是看三級片,已對伊造成騷擾,但認為原告年紀還小,就沒放在心上,後來原告還挑釁問「敢不敢去」、「你不敢嗎?」,但伊均不予理會或回覆,這些事曾跟公會的人說過,原告除了在公會專屬的聊天室,也在個人私密聊天室中邀請過,他也曾在遊戲中開廣播說過「萱X、可愛米露,下面癢快去躺著讓人幹」,所有玩家都看得到,可愛米露是指被告,萱X則是指萱霓,萱霓是別的公會的人;另從別處聽說原告有向被告說過「你給我小心一點,不要以為我甚麼都不知道?雞掰扒卡緊(台語)」,時間太久,忘記誰說的,原告常與人在廣播間有辱罵衝突的行為,還勸過他很多次等語綦詳(本院卷(一)第238頁至第240頁、第242頁至第244頁、本院卷(二)第52頁至第55頁),而證人甲○○為兩造所屬公會副會長,與兩造均為系爭遊戲之玩家,現實生活中從未見過面,與原告亦無交惡,業據其陳明在卷(本院卷(一)第238頁、卷(二)第55頁),則其與兩造既無利害關係,要無甘冒偽證罪責而迴護被告之必要,且依其在系爭遊戲之地位及經常以大姐身分就原告不當發言方式規勸原告等節觀之,其證述尚稱客觀公正,應無偏頗之情。應認證人甲○○之證述,核屬真實可信。3.雖原告稱:原告於96年入伍,3D肉蒲團則是100年台灣香港同步上映,時間顯不相符,且甲○○證述原告在九曲堂當兵、居住地是鳳山等,亦與事實不符,原告不需隱瞞其當兵資訊,證人也可能係將他人誤認為原告,其證述顯不可信等語。然查,證人甲○○陳稱:原告何時入伍、退伍等事,都是原告所自承,伊不可能一一求證,而且系爭遊戲已經有8年多,認識原告也有5年左右,交談時都會看到對方的暱稱,這些暱稱很特定且清楚,不會弄錯等語(本院卷(二)第52頁至第54頁、本院卷(一)第243頁)。而查,兩造及證人均係長期打玩系爭遊戲之人,均以資深玩家自稱,在系爭遊戲中相識達5年之久,對於系爭遊戲中之角色及場景自屬相當熟悉,且兩造之爭執期間長達數年,應可排除誤認之可能,證人甲○○陳稱其不會弄錯等語,應屬實在。至原告之入伍時期、當兵地點、居住地點等節,縱然與事實不符,惟觀之系爭論壇上被告所發表之言論中,敘及「有人知道這位頂傷夜使9月退伍,感覺好像會被打」、「說什麼9月退伍的事,都是本浪子到處宣傳的,超好笑的,9月退伍是這位頂傷夜使到處挑撥,自己大嘴巴講出來的好嗎?」等語(本院卷(一)第14頁),堪認系爭言論發表之101年4月13日,論壇上確有關於原告將於9月間退伍之傳言,網友們主觀上認為原告當時正在當兵且即將退伍(亦未見原告有加以澄清之情);況網路世界中,因彼此毋庸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各參與者未必會提供完整或確實資訊,不實資訊四處充斥,早已司空見慣,且原告當兵之真實與否,網友間未必關心,亦無加以求證之必要;是證人甲○○因上開網路傳言,證述原告係於入伍前或當兵中,邀請其看肉蒲團等語,並非無據,應非臨訟編纂,至原告之居住地、當兵及其地點之資訊來源,係網路謠言或原告刻意隱瞞或散布不實資訊等,亦非重要。況證人甲○○若欲臨訟造假做偽證,就原告之居住地、肉蒲團上映時間等訊息,並非不得輕易查知,益證其所述原告何時入伍、退伍等事,都是原告自承,伊不可能一一求證等語,堪認實在。另原告提出關於被告在網路上與人對罵的資料(本院卷(二)第59頁至第64頁),縱然屬實,惟此僅係證明被告曾與他人發生衝突,其用語固然較為強烈,尚無法證明系爭言論為不實在。4.又原告雖有卡圖之行為,導致系爭遊戲之其他玩家群情激憤,紛紛向原告抗議或指摘,影響多數人之利益,而為可受公評之事,應可認定;被告據此提出各該評論,係屬個人主觀評價,與真實與否無涉,其用語縱然較為激烈,惟尚屬言論自由保障之範疇。然而被告所為系爭言論部分,實與前開原告卡圖之行為無涉,亦難認屬於善意發表評論;且系爭言論之內容,均表彰原告個人之口德或其對於特定女性不尊重之事實,與公共利益無關,固與真實相符,顯非適當,難謂其並無毀損原告名譽之故意,並使原告之社會評價因而受有貶損。從而,原告主張其名譽權受侵害,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語,自屬有據。(二)原告得向被告請求之金額為何?1.本件被告在系爭論壇上散布系爭言論,縱然屬實,惟涉及原告之個人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已如前述,足使原告為大眾親友所非議,或受到輕視羞辱,其精神受有痛苦,自不待言,原告請求被告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自屬有據。而名譽被侵害者,關於非財產上之損害,加害人雖亦負賠償責任,但以相當之金額為限;所謂相當,自應以實際加害情形與其名譽影響是否重大,及被害者之身分地位與加害人經濟狀況等關係定之,有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1221號判例可資參照;而被害人名譽影響重大與否,應以客觀之社會價值衡量,不得專以受害人主觀之感受為斷。2.本院審酌被告所散布毀損原告名譽之內容並非虛偽,且B言論中原告所陳述之內容,係以開廣播之方式所為,C言論係原告在公會中公然邀約,已廣為其所屬公會中或系爭遊戲中之特定多數玩家所共見共聞,加以系爭遊戲或論壇中之參與者,均毋庸以真實身分面對,發生衝突或有不滿時,動輒以互嗆、謾罵之方式交談、發表言論,亦有系爭遊戲之截圖及系爭論壇留言及回覆文可稽(本院卷(一)第110頁至第115頁、第121頁至第125頁、第132頁至第139頁、第171頁至第174頁),是系爭言論對原告造成之影響,雖擴大系爭論壇及系爭遊戲中見聞者之數量,惟此等資訊早已為該領域中之多數人所知悉;且兩造因原告在系爭遊戲中卡圖後,即不斷互嗆、挑釁及杯葛,原告並在網路上自承:「我承認我搶圖,…我為什麼要搶?因為託你的福到處流言我圖狗,既然我圖狗,我就讓你看什麼是真正的圖狗,你--讓我衍生出對正規團負面形象。」等語,有原告之網路創作內容可參(本院卷(二)第66頁背面),兩造在系爭遊戲中,原告稱「今天我只針對米露」、「只要有米露在的地圖,就別想打了」等語,被告亦發表「本浪子不會放過機會笑他」、「現在換我長期折磨他,就算為錶而錶…」等語,復有遊戲畫面截圖(本院卷(一)第113頁)及附表編號1(4)、編號4(7)所示言論可參,足見兩造間之紛爭,並非單方所致,亦非不得以平和方式相互溝通、協調;復參原告為高職畢業,曾任房仲業務、日月光公司作業員,現職為餐飲業外燴外場服務生等工作(本院卷(一)第90頁),被告不願提供其個人學、經歷(本院卷(一)第102頁背面),惟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其個人財產及所得資料,其名下有不動產、在兩間私人公司有薪資所得,年收入約二十餘萬元等節,有其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在卷可考(本院卷(一)第154頁密封袋內),及兩造之工作、身分地位,及兩造在系爭遊戲及論壇之資歷、表現及名聲等一切情狀,認原告因名譽受侵害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非財產上損害,應以2萬元為適當,至原告逾此數額之請求,即無理由,應予駁回。(三)原告得否請求被告刊登如訴之聲明(二)所示內容之道歉啟事?被告所為之A、B、C言論,均有相當理由可信其為真實,則依原告聲明(二)所示被告自承系爭言論為不實之道歉啟事內容,不應准許之。是原告此部分之聲明,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六、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2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1月20日(本件起訴狀繕本係於103年1月9日寄存送達至被告之戶籍地,於10日後發生送達之效力,本院卷(一)第93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所為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就原告勝訴部分,因所命給付金額未逾50萬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而毋庸命原告供擔保,並另依被告之聲請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就原告敗訴部分,其訴既經駁回,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核與本件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再予斟酌,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原告之訴部分有理由、部分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第392條第2項、第79條,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3年8月4日民事第六庭法官呂明燕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3年8月4日書記官李柏親附表:┌─┬──────────────────────────────┐│編│原告主張被告所發表之文章或回覆之內容││號││├─┼──────────────────────────────┤│1│發表時間:101年4月13日發表,刊登至今│││標題:【閒聊】某項傷夜使者之龍王我的,巴哈我的!(被告發表)│││內文:(1)被告談到與原告通電話一事,描述內容如下:本浪子:「還│││有什麼話要說嗎?沒有的話,我有事要忙了喔!」頂傷夜使│││:「你給我小心一點,不要以為我什麼都不知道?雞掰扒卡│││緊(台語)。」嘴巴真臭,不知道幾百年沒刷牙了。│││(2)相信不少藍寶人都有看到,狐顏公會的會長、4-3的彬彬和│││本浪子,都拿這件事笑過這位頂傷夜使,這位頂傷夜使惱羞│││成怒的開廣:「萱X、米露,下面癢快去躺著讓人幹。」「│││我不想跟被人騙裝的弱智說話!聽說什麼乖什麼彬最近被騙│││過裝?」整個嘴賤到不行。│││(3)還有更骯髒的事,打電話約女生去看玉蒲團,女生當然不願│││意,這位頂傷夜使還直接嗆女生:「不敢去喔!真沒膽。」│││拜託,哪個正常女生會跟一個不認識的男生去看玉蒲團阿?│││!到底是在低能幾點的。│││(4)結果,在巴哈版上,發文言文炫耀自己的頂傷夜使不成,反│││被巴哈人砲,當然本浪子不會放過機會笑他囉!│├─┼──────────────────────────────┤│2│發表日期:102年6月12日│││標題:【心得】TMS新楓之谷超能再起夜使者vs梅格耐斯暨端午佳節│││愉快(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你可是藍寶鼎鼎大名的大學士呢!大家要打王的時候,都很怕│││的大學士呢!有誰不認識你,不需要再自我介紹了吧!打王心│││得會分享,大家都知道,可以簡略文章,不要加一些不相干的│││東西在文章內嗎?相信你的水準應該辦得到吧!│├─┼──────────────────────────────┤│3│發表日期:102年6月12日│││標題:有關浪子妹眉的異音(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安安,大家都知道龍王事件是你先挑起戰爭的,打這篇文章只│││會讓看出你一個男生的氣度僅止於此,某人約見過面的女網友│││出來看肉蒲團,足以看得出這個人的水準簡直X流。不要把自│││己說得這個清高,你不來惹我,沒人會去惹你,龍王事件也是│││,巴哈事件也是你自己先挑釁,讓別人看不下去的。至於緋夜│││劍魂,這件事又不是我扯出來的,你拿出來講,只會讓人更相│││信你跟緋夜有交情,懂嗎?│├─┼──────────────────────────────┤│4│發表日期:102年6月14日│││標題:【心得】TMS新楓之谷超能再起夜使者vs梅格耐斯及BOSS相關│││技能介紹(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1)你確定原來有寫出處嗎?他文章最大的詬病,就是喜歡拿別人│││來比喻or暗錶+引用文章圖片未標出處+炫耀+自我抬高身價│││,才是被錶的主因。│││(2)當然加減搬出舊事,是因為之前做人失敗,白目卡圖,就已經│││是全民公敵了,他可以錶人,別人不能錶他,才會步上翔大和│││太郎後塵,被錶活該。│││(3)這次的花木蘭事件也是,當事者不太喜歡這種比喻,玩個遊戲│││,什麼女中豪傑,什麼花木蘭的,有需要吹捧別人到這麼虛偽│││嗎?│││(4)另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你長期打王被亂假的,而且│││龍王還是12小時制的時候,你就會了解我們的痛了。│││(5)不是我愛記仇或是愛挑釁,某人就是欠錶,文章老是要挑釁人│││,加上之前藍寶龍王圖卡圖事件,已經是全民公敵了,還這麼│││囂張跋扈,早就不理他了,一定要這樣有意無意的挑釁別人嗎│││?│││(6)我覺得最沒品的是,某人之前想挑撥我跟朋友不成,拿我沒輒│││,打電話給我,亂罵一通,我都淡定問他還有嗎?他最後罵不│││下去直接用台語罵我「雞掰背卡安咧」,超沒水準。│││(7)以前長期折磨藍寶人,我是最大苦主,現在換我長期折磨他,│││就算為錶而錶,也是某人自找的。│├─┼──────────────────────────────┤│5│發表日期:102年6月14日│││標題:【心得】又被鎖文了,整個就是爽(被告發表)│││內容:(1)拎祖罵就是故意出酸語,讓你們幫卡圖哥對號入座,讓我用│││文明人的方式,有正當理由錶卡圖哥,進而鎖文,這就是卡│││圖哥為什麼每篇文章偏激到被板務刪文的理由,拜託你們有│││點頭腦,不要整天都裝可憐或是裝正義,整個就是腦。│││(2)抱歉啊!卡圖哥,你喜歡灌水我幫你的年齡加了幾歲而已,│││你幫我少打了不少年紀,我100歲,不是3X歲,有人從2X歲│││~4X歲,甚至5X歲都有人講,我習慣了,並不在意好嗎?倒│││是你這個老番癲,受不了別人酸你,嘴巴就不要這麼賤,錶│││你剛好而已。│││(3)對了,卡圖哥約女網友看肉蒲團的事,我公會會員是當事者│││,看到卡圖哥惱羞急於撇清,我整個超想笑,還有卡圖哥不│││是放下豪語說謊會被車撞嗎?怎麼到現在還沒被車撞咧?│└─┴──────────────────────────────┘
[ { "issueRef": "310 3", "lawName": "中華民國刑法" }, { "issueRef": "311", "lawName": "中華民國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清償借款
被告甲○○於民國94年10月20日邀同訴外人何蕭娘即張蕭娘向伊借款新臺幣(下同)75萬元,約定於98年10月28日清償,借款利率依8%計算,除按上開利率計息外,其逾期在六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六個月以上,按上開利率20%計算加計違約金。詎被告甲○○僅繳息至97年8月26日起即未依約按期繳納款項,屢經催討迄未清償。嗣何蕭娘即張蕭娘於104年6月20日死亡,被告為其繼承人,應於繼承被繼承人何蕭娘即張蕭娘之遺產範圍內連帶負清償責任,爰依消費借貸、連帶保證及繼承等法律關係,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三、被告之答辯:(一)被告何裕祥、甲○○及簡浩峰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無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二)被告張子良、高張桂蘭、張桂蕉及簡茹萍則以:被告未繼承得到任何遺產,原告應僅能於被繼承人之遺產範圍內取償,不應該影響到各繼承人自身之財產等語。均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連帶債務之債權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稱保證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其代負履行責任之契約,民法第273條第1項、第739條亦有明文。另保證債務之所謂連帶,係指保證人與主債務人負同一債務,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而言。再按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人本身者,不在此限。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又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連帶責任,民法第1148條、第115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五、經查,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貸款暨動產抵押契約書、客戶基本資料、轉催呆查詢資料、繼承系統表、除戶戶籍謄本、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109年5月27日高少家宗家高0000000000號函、戶籍謄本等件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7至47頁),復為張子良、高張桂蘭、張桂蕉及簡茹萍所不爭執,經本院調查結果,應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連帶保證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於繼承何蕭娘即張蕭娘之遺產範圍內,連帶給付原告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至被告張子良、高張桂蘭、張桂蕉及簡茹萍雖抗辯其等並未繼承取得被繼承人何蕭娘即張蕭娘、被繼承人之遺產並無任何財產價值等語,並提出遺產稅財產參考清單、欠稅查復表、全國贈與資料清單、遺產稅信託課稅資料參考清單、遺產稅死亡前2年內有償移轉不動產明細表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95頁至第105頁),惟被繼承人何蕭娘即張蕭娘實際上有無任何遺產由被告繼承,均屬日後有無遺產可供強制執行之問題,與本件原告請求於實體上有無理由並不生影響,是被告此部分所辯,並無可採。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七、按共同訴訟人因連帶或不可分之債敗訴者,應連帶負擔訴訟費用,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項定有明文。本院斟酌本件係原告全部勝訴,被告為限定繼承之連帶債務人等情,諭知訴訟費用之負擔如主文第2項所示。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2項、第385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9年12月10日民事第一庭法官張雅文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9年12月10日書記官陳褘翎
被告文中均係為事實陳述,並無惡意侵害他人名譽之情事(爰就文章內容答辯如附表)。縱認被告確有侵害原告名譽,然原告之名譽權亦不值20萬元,且被告在系爭遊戲及系爭論壇中較原告資深,各項表現及數值、貢獻度、人氣等,均高於原告,原告尚非小有名氣;又因其在系爭遊戲中之卡圖行為,早於100年9月28日就開始計畫想以文章陷害激怒被告,因證據不足無法提起刑事告訴,始以本訴企圖對被告取得不法利益,其請求為無理由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四、兩造不爭執事項:(一)原告為系爭遊戲資深玩家,遊戲中之暱稱為「大學士」或「kuso大學士」,另於系爭論壇註冊之帳號為「Z000000000」、暱稱為「徐風」,註冊時間為民國98年12月10日,上站次數達1202次,發表文章及留言次數達75篇,總人氣為2534次,好友圈為18;原告常在系爭論壇之網頁發表系爭遊戲之心得。(二)被告在系爭遊戲中之暱稱為「可愛米露」,系爭論壇上之帳號「Amy0214」,暱稱「浪子美眉」,曾發表如附表所示之文章或回覆,其中所稱「頂傷夜使」(按:頂傷係指攻擊怪物之傷害值到頂、夜使為其職業)、「大學士」、「卡圖哥」等均指原告。(三)系爭遊戲以攻打各個地圖中之怪獸及魔王為目的,某些特定地圖會限制須以組團方式進入攻打,每次以1組成員為限,如有1組在內,其他人就不得進入地圖中遊戲;各玩家為便利組團及避免紛爭,以公會組織為單位,約定各公會可進入特定地圖遊戲之時段。若占用其他公會時段進入地圖內遊戲,或於遊戲結束後仍不離開地圖,即屬「卡圖行為」,原告曾因故意或過失之卡圖行為,遭含被告在內之多數人指摘,原告並因而在遊戲中以廣播方式向大家道歉。五、本院得心證之理由: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不法侵害他人之名譽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查系爭論壇發言,係存於網路虛擬世界,參與之人固係使用帳號、暱稱及別號,然因各參與者透過帳號與其他成員經由發表留言、加入好友、互相關注查詢等行為而有往來互動,逐漸產生、型塑人際關係,故原告之帳號、暱稱等身分,足以表彰其個人之價值,影響其在系爭論壇中他人之評價、認知與互動,亦關乎其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發展,自屬名譽權保護之對象,其保障應與真實社會無異,應堪認定。是本件應先釐清系爭言論有無侵害原告之名譽權,如認確屬侵害,方審酌其得請求之精神慰撫金數額及應否刊登道歉啟事等聲明有無理由。分述如下:(一)被告所發表如附表所示之文章或回覆,是否為真實?有無侵害原告之名譽權?1.言論自由旨在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名譽則在維護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發展,此二者均為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利,二者發生衝突時,對於行為人之刑事責任,現行法制之調和機制係建立在刑法第310條第3項「真實不罰」,以及刑法第311條「合理評論」之規定。故對於可受公評之事,善意發表而為適當之評論,固可阻卻違法,然其評論仍須出於善意且為適當之發表為要;至真實不罰之基礎,仍以公共利益為前提,如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自非言論保障之範疇。是若行為人之言論與評論之事本身無關,而係散布不實之事,或所散布之言論縱然屬實,涉及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均顯非適當,且有毀損被害人名譽之故意,使被害人之社會評價亦因此而受有貶損,被害人自得主張其名譽權受侵害,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2.原告主張系爭言論均屬不實,為被告惡意捏造等語,被告否認之,並聲請傳喚證人甲○○(暱稱為慕OO芊)即兩造所屬公會的副會長,於本院中結證稱:伊於系爭遊戲開站時就加入了,兩造均是同公會之會員,因原告發言用辭非常不雅,經常得罪人,經公會委婉說明後原告即自動退出,原告除卡圖行為外,有時會廣播一些污辱女性的言語,原告確實曾邀約伊去大遠百看肉蒲團,當時原告剛要入伍或是入伍中已忘記了,因首次約見面竟是看三級片,已對伊造成騷擾,但認為原告年紀還小,就沒放在心上,後來原告還挑釁問「敢不敢去」、「你不敢嗎?」,但伊均不予理會或回覆,這些事曾跟公會的人說過,原告除了在公會專屬的聊天室,也在個人私密聊天室中邀請過,他也曾在遊戲中開廣播說過「萱X、可愛米露,下面癢快去躺著讓人幹」,所有玩家都看得到,可愛米露是指被告,萱X則是指萱霓,萱霓是別的公會的人;另從別處聽說原告有向被告說過「你給我小心一點,不要以為我甚麼都不知道?雞掰扒卡緊(台語)」,時間太久,忘記誰說的,原告常與人在廣播間有辱罵衝突的行為,還勸過他很多次等語綦詳(本院卷(一)第238頁至第240頁、第242頁至第244頁、本院卷(二)第52頁至第55頁),而證人甲○○為兩造所屬公會副會長,與兩造均為系爭遊戲之玩家,現實生活中從未見過面,與原告亦無交惡,業據其陳明在卷(本院卷(一)第238頁、卷(二)第55頁),則其與兩造既無利害關係,要無甘冒偽證罪責而迴護被告之必要,且依其在系爭遊戲之地位及經常以大姐身分就原告不當發言方式規勸原告等節觀之,其證述尚稱客觀公正,應無偏頗之情。應認證人甲○○之證述,核屬真實可信。3.雖原告稱:原告於96年入伍,3D肉蒲團則是100年台灣香港同步上映,時間顯不相符,且甲○○證述原告在九曲堂當兵、居住地是鳳山等,亦與事實不符,原告不需隱瞞其當兵資訊,證人也可能係將他人誤認為原告,其證述顯不可信等語。然查,證人甲○○陳稱:原告何時入伍、退伍等事,都是原告所自承,伊不可能一一求證,而且系爭遊戲已經有8年多,認識原告也有5年左右,交談時都會看到對方的暱稱,這些暱稱很特定且清楚,不會弄錯等語(本院卷(二)第52頁至第54頁、本院卷(一)第243頁)。而查,兩造及證人均係長期打玩系爭遊戲之人,均以資深玩家自稱,在系爭遊戲中相識達5年之久,對於系爭遊戲中之角色及場景自屬相當熟悉,且兩造之爭執期間長達數年,應可排除誤認之可能,證人甲○○陳稱其不會弄錯等語,應屬實在。至原告之入伍時期、當兵地點、居住地點等節,縱然與事實不符,惟觀之系爭論壇上被告所發表之言論中,敘及「有人知道這位頂傷夜使9月退伍,感覺好像會被打」、「說什麼9月退伍的事,都是本浪子到處宣傳的,超好笑的,9月退伍是這位頂傷夜使到處挑撥,自己大嘴巴講出來的好嗎?」等語(本院卷(一)第14頁),堪認系爭言論發表之101年4月13日,論壇上確有關於原告將於9月間退伍之傳言,網友們主觀上認為原告當時正在當兵且即將退伍(亦未見原告有加以澄清之情);況網路世界中,因彼此毋庸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各參與者未必會提供完整或確實資訊,不實資訊四處充斥,早已司空見慣,且原告當兵之真實與否,網友間未必關心,亦無加以求證之必要;是證人甲○○因上開網路傳言,證述原告係於入伍前或當兵中,邀請其看肉蒲團等語,並非無據,應非臨訟編纂,至原告之居住地、當兵及其地點之資訊來源,係網路謠言或原告刻意隱瞞或散布不實資訊等,亦非重要。況證人甲○○若欲臨訟造假做偽證,就原告之居住地、肉蒲團上映時間等訊息,並非不得輕易查知,益證其所述原告何時入伍、退伍等事,都是原告自承,伊不可能一一求證等語,堪認實在。另原告提出關於被告在網路上與人對罵的資料(本院卷(二)第59頁至第64頁),縱然屬實,惟此僅係證明被告曾與他人發生衝突,其用語固然較為強烈,尚無法證明系爭言論為不實在。4.又原告雖有卡圖之行為,導致系爭遊戲之其他玩家群情激憤,紛紛向原告抗議或指摘,影響多數人之利益,而為可受公評之事,應可認定;被告據此提出各該評論,係屬個人主觀評價,與真實與否無涉,其用語縱然較為激烈,惟尚屬言論自由保障之範疇。然而被告所為系爭言論部分,實與前開原告卡圖之行為無涉,亦難認屬於善意發表評論;且系爭言論之內容,均表彰原告個人之口德或其對於特定女性不尊重之事實,與公共利益無關,固與真實相符,顯非適當,難謂其並無毀損原告名譽之故意,並使原告之社會評價因而受有貶損。從而,原告主張其名譽權受侵害,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語,自屬有據。(二)原告得向被告請求之金額為何?1.本件被告在系爭論壇上散布系爭言論,縱然屬實,惟涉及原告之個人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已如前述,足使原告為大眾親友所非議,或受到輕視羞辱,其精神受有痛苦,自不待言,原告請求被告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自屬有據。而名譽被侵害者,關於非財產上之損害,加害人雖亦負賠償責任,但以相當之金額為限;所謂相當,自應以實際加害情形與其名譽影響是否重大,及被害者之身分地位與加害人經濟狀況等關係定之,有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1221號判例可資參照;而被害人名譽影響重大與否,應以客觀之社會價值衡量,不得專以受害人主觀之感受為斷。2.本院審酌被告所散布毀損原告名譽之內容並非虛偽,且B言論中原告所陳述之內容,係以開廣播之方式所為,C言論係原告在公會中公然邀約,已廣為其所屬公會中或系爭遊戲中之特定多數玩家所共見共聞,加以系爭遊戲或論壇中之參與者,均毋庸以真實身分面對,發生衝突或有不滿時,動輒以互嗆、謾罵之方式交談、發表言論,亦有系爭遊戲之截圖及系爭論壇留言及回覆文可稽(本院卷(一)第110頁至第115頁、第121頁至第125頁、第132頁至第139頁、第171頁至第174頁),是系爭言論對原告造成之影響,雖擴大系爭論壇及系爭遊戲中見聞者之數量,惟此等資訊早已為該領域中之多數人所知悉;且兩造因原告在系爭遊戲中卡圖後,即不斷互嗆、挑釁及杯葛,原告並在網路上自承:「我承認我搶圖,…我為什麼要搶?因為託你的福到處流言我圖狗,既然我圖狗,我就讓你看什麼是真正的圖狗,你--讓我衍生出對正規團負面形象。」等語,有原告之網路創作內容可參(本院卷(二)第66頁背面),兩造在系爭遊戲中,原告稱「今天我只針對米露」、「只要有米露在的地圖,就別想打了」等語,被告亦發表「本浪子不會放過機會笑他」、「現在換我長期折磨他,就算為錶而錶…」等語,復有遊戲畫面截圖(本院卷(一)第113頁)及附表編號1(4)、編號4(7)所示言論可參,足見兩造間之紛爭,並非單方所致,亦非不得以平和方式相互溝通、協調;復參原告為高職畢業,曾任房仲業務、日月光公司作業員,現職為餐飲業外燴外場服務生等工作(本院卷(一)第90頁),被告不願提供其個人學、經歷(本院卷(一)第102頁背面),惟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其個人財產及所得資料,其名下有不動產、在兩間私人公司有薪資所得,年收入約二十餘萬元等節,有其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在卷可考(本院卷(一)第154頁密封袋內),及兩造之工作、身分地位,及兩造在系爭遊戲及論壇之資歷、表現及名聲等一切情狀,認原告因名譽受侵害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非財產上損害,應以2萬元為適當,至原告逾此數額之請求,即無理由,應予駁回。(三)原告得否請求被告刊登如訴之聲明(二)所示內容之道歉啟事?被告所為之A、B、C言論,均有相當理由可信其為真實,則依原告聲明(二)所示被告自承系爭言論為不實之道歉啟事內容,不應准許之。是原告此部分之聲明,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六、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2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1月20日(本件起訴狀繕本係於103年1月9日寄存送達至被告之戶籍地,於10日後發生送達之效力,本院卷(一)第93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所為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就原告勝訴部分,因所命給付金額未逾50萬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而毋庸命原告供擔保,並另依被告之聲請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就原告敗訴部分,其訴既經駁回,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核與本件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再予斟酌,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原告之訴部分有理由、部分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第392條第2項、第79條,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3年8月4日民事第六庭法官呂明燕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3年8月4日書記官李柏親附表:┌─┬──────────────────────────────┐│編│原告主張被告所發表之文章或回覆之內容││號││├─┼──────────────────────────────┤│1│發表時間:101年4月13日發表,刊登至今│││標題:【閒聊】某項傷夜使者之龍王我的,巴哈我的!(被告發表)│││內文:(1)被告談到與原告通電話一事,描述內容如下:本浪子:「還│││有什麼話要說嗎?沒有的話,我有事要忙了喔!」頂傷夜使│││:「你給我小心一點,不要以為我什麼都不知道?雞掰扒卡│││緊(台語)。」嘴巴真臭,不知道幾百年沒刷牙了。│││(2)相信不少藍寶人都有看到,狐顏公會的會長、4-3的彬彬和│││本浪子,都拿這件事笑過這位頂傷夜使,這位頂傷夜使惱羞│││成怒的開廣:「萱X、米露,下面癢快去躺著讓人幹。」「│││我不想跟被人騙裝的弱智說話!聽說什麼乖什麼彬最近被騙│││過裝?」整個嘴賤到不行。│││(3)還有更骯髒的事,打電話約女生去看玉蒲團,女生當然不願│││意,這位頂傷夜使還直接嗆女生:「不敢去喔!真沒膽。」│││拜託,哪個正常女生會跟一個不認識的男生去看玉蒲團阿?│││!到底是在低能幾點的。│││(4)結果,在巴哈版上,發文言文炫耀自己的頂傷夜使不成,反│││被巴哈人砲,當然本浪子不會放過機會笑他囉!│├─┼──────────────────────────────┤│2│發表日期:102年6月12日│││標題:【心得】TMS新楓之谷超能再起夜使者vs梅格耐斯暨端午佳節│││愉快(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你可是藍寶鼎鼎大名的大學士呢!大家要打王的時候,都很怕│││的大學士呢!有誰不認識你,不需要再自我介紹了吧!打王心│││得會分享,大家都知道,可以簡略文章,不要加一些不相干的│││東西在文章內嗎?相信你的水準應該辦得到吧!│├─┼──────────────────────────────┤│3│發表日期:102年6月12日│││標題:有關浪子妹眉的異音(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安安,大家都知道龍王事件是你先挑起戰爭的,打這篇文章只│││會讓看出你一個男生的氣度僅止於此,某人約見過面的女網友│││出來看肉蒲團,足以看得出這個人的水準簡直X流。不要把自│││己說得這個清高,你不來惹我,沒人會去惹你,龍王事件也是│││,巴哈事件也是你自己先挑釁,讓別人看不下去的。至於緋夜│││劍魂,這件事又不是我扯出來的,你拿出來講,只會讓人更相│││信你跟緋夜有交情,懂嗎?│├─┼──────────────────────────────┤│4│發表日期:102年6月14日│││標題:【心得】TMS新楓之谷超能再起夜使者vs梅格耐斯及BOSS相關│││技能介紹(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1)你確定原來有寫出處嗎?他文章最大的詬病,就是喜歡拿別人│││來比喻or暗錶+引用文章圖片未標出處+炫耀+自我抬高身價│││,才是被錶的主因。│││(2)當然加減搬出舊事,是因為之前做人失敗,白目卡圖,就已經│││是全民公敵了,他可以錶人,別人不能錶他,才會步上翔大和│││太郎後塵,被錶活該。│││(3)這次的花木蘭事件也是,當事者不太喜歡這種比喻,玩個遊戲│││,什麼女中豪傑,什麼花木蘭的,有需要吹捧別人到這麼虛偽│││嗎?│││(4)另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你長期打王被亂假的,而且│││龍王還是12小時制的時候,你就會了解我們的痛了。│││(5)不是我愛記仇或是愛挑釁,某人就是欠錶,文章老是要挑釁人│││,加上之前藍寶龍王圖卡圖事件,已經是全民公敵了,還這麼│││囂張跋扈,早就不理他了,一定要這樣有意無意的挑釁別人嗎│││?│││(6)我覺得最沒品的是,某人之前想挑撥我跟朋友不成,拿我沒輒│││,打電話給我,亂罵一通,我都淡定問他還有嗎?他最後罵不│││下去直接用台語罵我「雞掰背卡安咧」,超沒水準。│││(7)以前長期折磨藍寶人,我是最大苦主,現在換我長期折磨他,│││就算為錶而錶,也是某人自找的。│├─┼──────────────────────────────┤│5│發表日期:102年6月14日│││標題:【心得】又被鎖文了,整個就是爽(被告發表)│││內容:(1)拎祖罵就是故意出酸語,讓你們幫卡圖哥對號入座,讓我用│││文明人的方式,有正當理由錶卡圖哥,進而鎖文,這就是卡│││圖哥為什麼每篇文章偏激到被板務刪文的理由,拜託你們有│││點頭腦,不要整天都裝可憐或是裝正義,整個就是腦。│││(2)抱歉啊!卡圖哥,你喜歡灌水我幫你的年齡加了幾歲而已,│││你幫我少打了不少年紀,我100歲,不是3X歲,有人從2X歲│││~4X歲,甚至5X歲都有人講,我習慣了,並不在意好嗎?倒│││是你這個老番癲,受不了別人酸你,嘴巴就不要這麼賤,錶│││你剛好而已。│││(3)對了,卡圖哥約女網友看肉蒲團的事,我公會會員是當事者│││,看到卡圖哥惱羞急於撇清,我整個超想笑,還有卡圖哥不│││是放下豪語說謊會被車撞嗎?怎麼到現在還沒被車撞咧?│└─┴──────────────────────────────┘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7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3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14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153 1", "lawName": "民法" } ]
清償借款
被告李旻芳於民國83年3月2日邀同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為連帶保證人,向訴外人高雄區中小企業銀行(下稱高雄企銀)借款新臺幣(下同)3,600,000元,被告李旻芳復於同日再向訴外人高雄企銀借款6,200,000元,約定借款期間均自83年3月2日起至84年2月26日止,利率按借款當時之基本放款利率9.6%加碼年息3.75%計算,嗣後則隨利率之調整而調整,如有遲延履行本息之情形,除仍按原定利率計息外,並應自遲延時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其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者,按上開利率20%加計違約金。詎被告李旻芳未依約繳納本息,前開債權嗣經先後移轉予訴外人龍星昇第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開發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昇國際資產管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原告。而前開債權前經龍星昇第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拍賣抵押物分配後,計算至94年7月22日止尚餘23,787,014元(包括本金、利息及違約金,其中債務本金部分為9,800,000元)未獲清償;又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為前開3,600,000元借款之連帶保證人,依法應負連帶清償責任,爰依消費借貸、連帶保證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第2項所示;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三、被告方面:(一)被告李旻芳經合法通知,未於本院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二)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則以:被告李旻芳當初向伊表示僅需保證一年,豈料一年後被告李旻芳並未變更保證人,伊係受騙而為被告李旻芳保證。又原告前於93年間曾對被告李旻芳名下財產聲請強制執行,但執行所得並未平均分配抵充被告李旻芳所借貸之2筆借款,卻全數抵充620萬元之借款,再向伊請求全額清償,顯有不公,且原告前並未曾向伊執行,其請求權應已罹於時效。再者,縱認原告請求權並未罹於時效,惟原告請求之約定利率加上違約金亦已達年息20%之最高限制,應予核減等語為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一)原告請求被告李旻芳給付前開款項有無理由?1.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及第250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債權之讓與,非經讓與人或受讓人通知債務人,對於債務人不生效力,民法第279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2.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借據、授信約定書、債權讓與證明書、債權讓與通知函、郵件回執、本院民事執行處強制執行金額計算書分配表、戶籍謄本等為證,且經本院核對無訛,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亦坦承確有為被告李旻芳借貸而擔任連帶保證人之事實,而被告李旻芳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復未提出準備書狀及證據作何答辯或陳述以供本院審酌,本院依上開證據調查結果,認原告主張之事實,堪信為真。(二)原告請求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給付前開款項有無理由?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並不否認擔任被告李旻芳借貸360萬元之連帶保證人,惟以前揭情詞置辯。而查:1.按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但詐欺係由第三人所為者,以相對人明知其事實或可得而知者為限,始得撤銷之。被詐欺而為之意思表示,其撤銷不得以之對抗善意第三人。前條之撤銷,應於發見詐欺或脅迫終止後,一年內為之。但自意思表示後,經過十年,不得撤銷。民法第92條、第93條分別定有明文。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所辯當初係受被告李旻芳詐騙而擔任連帶保證人乙節縱然屬實,惟原告乃自原債權銀行即高雄區中小企業銀行陸續轉讓債權而取得本件債權,而原債權銀行為金融機構,審核被告李旻芳所提供之物保及人保後始予以核發貸款,顯無知悉連帶保證人即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係受被告李旻芳詐騙而擔任保證人之可能,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自不得以此對抗債權人。況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係於83年3月間簽署借據而擔任連帶保證人,距今亦已超逾10年,揆諸前揭法條規定,亦不得主張撤銷其連帶保證之意思表示。2.按數人負同一債務,明示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為連帶債務,民法第272條第1項已有明文,而所謂連帶保證債務,係指保證人與主債務人負同一債務,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而言(最高法院45年台上字第1426號判例參照);而連帶債務人之債權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且連帶債務未全部履行前,全體債務人仍負連帶責任;保證債務,除契約另有訂定外,包含主債務之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及其他從屬於主債務之負擔;向主債務人請求履行,及為其他中斷時效之行為,對於保證人亦生效力。民法第273條、第740條、第747條亦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借款債務之清償期為84年2月26日,此有借據2份在卷可稽,而原告前手龍星昇第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於93年8月6日曾就上開2筆債權以本院84年度拍字第2818號民事確定裁定,聲請對被告李旻芳名下財產為強制執行程序,並於94年7月22日經分配受償2,502,225元,此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93年度執字第41837號卷核閱無訛,則依民法第129條第2項第5款、第137條規定,本件債權請求權已因債權人於93年間聲請強制執行而中斷,並自中斷事由終止時(本件即係強制執行程序分配完畢時),重行起算15年之請求權時效,原告於100年6月30日(起訴狀收文戳章參見)提起本訴,自未罹於時效。則依前述民法第747條規定,原告向主債務人即被告李旻芳為上開中斷時效之行為,對於保證人即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亦生效力,故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所辯時效消滅云云,尚屬無據。3.被告簽署之授信約定書第6條載明「立約人對貴行負擔數宗債務時,如清償人所提出之給付不足清償全部債務者,由貴行指定應抵充之債務。前項債務性質,清償人所提出之給付,得由貴行決定其抵充之方法及順序。」(本院卷第7、8頁),故債權人依約定本有決定抵充方法及順序之權利。況依民法第322條第2款規定,債務均已屆清償期或均未屆清償期者,以債務之擔保最少者,儘先抵充;擔保相等者,以債務人因清償而獲益最多者,儘先抵充;獲益相等者,以先到期之債務,儘先抵充。而被告李旻芳所積欠之360萬元及620萬元債務,2筆債務之清償期、利息均屬相同,620萬元之債務甚未提供人保,依上開規定,本應優先於有提供人保之360萬元債務而受清償抵充,故原告將於93年間強制執行被告李旻芳之財產分配所得先用以抵充被告李旻芳所積欠之620萬元債務,於法並無違誤,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上開所辯,亦無可採。4.按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為民法第252條所明定,惟此規定乃係賦與法院得依兩造所提出之事證資料,斟酌社會經濟狀況並平衡兩造利益而為妥適裁量、判斷之權限,非謂法院須依職權蒐集、調查有關當事人約定之違約金額是否有過高之事實,而因此排除債務人就違約金過高之利己事實,依辯論主義所應負之主張及舉證責任。況違約金之約定,為當事人契約自由、私法自治原則之體現,雙方於訂約時,既已盱衡自己履約之意願、經濟能力、對方違約時自己所受損害之程度等主、客觀因素,本諸自由意識及平等地位自主決定,除非債務人主張並舉證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而顯失公平,法院得基於法律之規定,審酌該約定金額是否確有過高情事及應予如何核減至相當數額,以實現社會正義外,當事人均應同受該違約金約定之拘束,法院亦應予以尊重,始符契約約定之本旨。倘債務人於違約時,仍得任意指摘原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而要求核減,無異將債務人不履行契約之不利益歸由債權人分攤,不僅對債權人難謂為公平,抑且有礙交易安全及私法秩序之維護。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2747號著有裁判要旨可參。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固主張原告請求之違約金加上利率已達法定最高利率年息20%,顯然過高云云。惟原告請求按年息13.35%之20%計算之違約金,其違約金利率為年息2.67%(13.35%×20%=0.0267),加上利息利率為16.02%(13.35%+2.67%=16.02%),並未超逾法定最高利率年息20%之限制,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對於約定之違約金如何過高?應減至何程度為宜?等項,並未能舉證以實,請求酌減,尚乏依據。五、綜上所述,被告李旻芳積欠原告上開款項未償,而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為被告李旻芳之連帶保證人,依前開說明,應負連帶清償責任。從而,原告本於債權讓與、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以及請求被告李旻芳給付如主文第2項所示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均應予准許。六、本件原告及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均陳明願供擔保請准為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之宣告,經核均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七、本件為判決之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陳述及所提其他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於判決之結果無影響,亦與本案之爭點無涉,自無庸逐一論述,併此敘明。八、按共同訴訟人,按其人數,平均分擔訴訟費用。但共同訴訟人於訴訟之利害關係顯有差異者,法院得酌量其利害關係之比例,命分別負擔,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院斟酌本件係原告全部勝訴,被告李旻芳為本件債務之主債務人,被告李庭嘉即李潮洲僅就借款3,600,000元之債務負連帶保證責任等情,諭知訴訟費用之負擔如主文第3項所示。九、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85條第1項、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規定,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0年11月25日民事第五庭法官郭宜芳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0年11月25日書記官何秀玲
被告文中均係為事實陳述,並無惡意侵害他人名譽之情事(爰就文章內容答辯如附表)。縱認被告確有侵害原告名譽,然原告之名譽權亦不值20萬元,且被告在系爭遊戲及系爭論壇中較原告資深,各項表現及數值、貢獻度、人氣等,均高於原告,原告尚非小有名氣;又因其在系爭遊戲中之卡圖行為,早於100年9月28日就開始計畫想以文章陷害激怒被告,因證據不足無法提起刑事告訴,始以本訴企圖對被告取得不法利益,其請求為無理由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四、兩造不爭執事項:(一)原告為系爭遊戲資深玩家,遊戲中之暱稱為「大學士」或「kuso大學士」,另於系爭論壇註冊之帳號為「Z000000000」、暱稱為「徐風」,註冊時間為民國98年12月10日,上站次數達1202次,發表文章及留言次數達75篇,總人氣為2534次,好友圈為18;原告常在系爭論壇之網頁發表系爭遊戲之心得。(二)被告在系爭遊戲中之暱稱為「可愛米露」,系爭論壇上之帳號「Amy0214」,暱稱「浪子美眉」,曾發表如附表所示之文章或回覆,其中所稱「頂傷夜使」(按:頂傷係指攻擊怪物之傷害值到頂、夜使為其職業)、「大學士」、「卡圖哥」等均指原告。(三)系爭遊戲以攻打各個地圖中之怪獸及魔王為目的,某些特定地圖會限制須以組團方式進入攻打,每次以1組成員為限,如有1組在內,其他人就不得進入地圖中遊戲;各玩家為便利組團及避免紛爭,以公會組織為單位,約定各公會可進入特定地圖遊戲之時段。若占用其他公會時段進入地圖內遊戲,或於遊戲結束後仍不離開地圖,即屬「卡圖行為」,原告曾因故意或過失之卡圖行為,遭含被告在內之多數人指摘,原告並因而在遊戲中以廣播方式向大家道歉。五、本院得心證之理由: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不法侵害他人之名譽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查系爭論壇發言,係存於網路虛擬世界,參與之人固係使用帳號、暱稱及別號,然因各參與者透過帳號與其他成員經由發表留言、加入好友、互相關注查詢等行為而有往來互動,逐漸產生、型塑人際關係,故原告之帳號、暱稱等身分,足以表彰其個人之價值,影響其在系爭論壇中他人之評價、認知與互動,亦關乎其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發展,自屬名譽權保護之對象,其保障應與真實社會無異,應堪認定。是本件應先釐清系爭言論有無侵害原告之名譽權,如認確屬侵害,方審酌其得請求之精神慰撫金數額及應否刊登道歉啟事等聲明有無理由。分述如下:(一)被告所發表如附表所示之文章或回覆,是否為真實?有無侵害原告之名譽權?1.言論自由旨在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名譽則在維護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發展,此二者均為憲法所保障之基本權利,二者發生衝突時,對於行為人之刑事責任,現行法制之調和機制係建立在刑法第310條第3項「真實不罰」,以及刑法第311條「合理評論」之規定。故對於可受公評之事,善意發表而為適當之評論,固可阻卻違法,然其評論仍須出於善意且為適當之發表為要;至真實不罰之基礎,仍以公共利益為前提,如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自非言論保障之範疇。是若行為人之言論與評論之事本身無關,而係散布不實之事,或所散布之言論縱然屬實,涉及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均顯非適當,且有毀損被害人名譽之故意,使被害人之社會評價亦因此而受有貶損,被害人自得主張其名譽權受侵害,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2.原告主張系爭言論均屬不實,為被告惡意捏造等語,被告否認之,並聲請傳喚證人甲○○(暱稱為慕OO芊)即兩造所屬公會的副會長,於本院中結證稱:伊於系爭遊戲開站時就加入了,兩造均是同公會之會員,因原告發言用辭非常不雅,經常得罪人,經公會委婉說明後原告即自動退出,原告除卡圖行為外,有時會廣播一些污辱女性的言語,原告確實曾邀約伊去大遠百看肉蒲團,當時原告剛要入伍或是入伍中已忘記了,因首次約見面竟是看三級片,已對伊造成騷擾,但認為原告年紀還小,就沒放在心上,後來原告還挑釁問「敢不敢去」、「你不敢嗎?」,但伊均不予理會或回覆,這些事曾跟公會的人說過,原告除了在公會專屬的聊天室,也在個人私密聊天室中邀請過,他也曾在遊戲中開廣播說過「萱X、可愛米露,下面癢快去躺著讓人幹」,所有玩家都看得到,可愛米露是指被告,萱X則是指萱霓,萱霓是別的公會的人;另從別處聽說原告有向被告說過「你給我小心一點,不要以為我甚麼都不知道?雞掰扒卡緊(台語)」,時間太久,忘記誰說的,原告常與人在廣播間有辱罵衝突的行為,還勸過他很多次等語綦詳(本院卷(一)第238頁至第240頁、第242頁至第244頁、本院卷(二)第52頁至第55頁),而證人甲○○為兩造所屬公會副會長,與兩造均為系爭遊戲之玩家,現實生活中從未見過面,與原告亦無交惡,業據其陳明在卷(本院卷(一)第238頁、卷(二)第55頁),則其與兩造既無利害關係,要無甘冒偽證罪責而迴護被告之必要,且依其在系爭遊戲之地位及經常以大姐身分就原告不當發言方式規勸原告等節觀之,其證述尚稱客觀公正,應無偏頗之情。應認證人甲○○之證述,核屬真實可信。3.雖原告稱:原告於96年入伍,3D肉蒲團則是100年台灣香港同步上映,時間顯不相符,且甲○○證述原告在九曲堂當兵、居住地是鳳山等,亦與事實不符,原告不需隱瞞其當兵資訊,證人也可能係將他人誤認為原告,其證述顯不可信等語。然查,證人甲○○陳稱:原告何時入伍、退伍等事,都是原告所自承,伊不可能一一求證,而且系爭遊戲已經有8年多,認識原告也有5年左右,交談時都會看到對方的暱稱,這些暱稱很特定且清楚,不會弄錯等語(本院卷(二)第52頁至第54頁、本院卷(一)第243頁)。而查,兩造及證人均係長期打玩系爭遊戲之人,均以資深玩家自稱,在系爭遊戲中相識達5年之久,對於系爭遊戲中之角色及場景自屬相當熟悉,且兩造之爭執期間長達數年,應可排除誤認之可能,證人甲○○陳稱其不會弄錯等語,應屬實在。至原告之入伍時期、當兵地點、居住地點等節,縱然與事實不符,惟觀之系爭論壇上被告所發表之言論中,敘及「有人知道這位頂傷夜使9月退伍,感覺好像會被打」、「說什麼9月退伍的事,都是本浪子到處宣傳的,超好笑的,9月退伍是這位頂傷夜使到處挑撥,自己大嘴巴講出來的好嗎?」等語(本院卷(一)第14頁),堪認系爭言論發表之101年4月13日,論壇上確有關於原告將於9月間退伍之傳言,網友們主觀上認為原告當時正在當兵且即將退伍(亦未見原告有加以澄清之情);況網路世界中,因彼此毋庸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各參與者未必會提供完整或確實資訊,不實資訊四處充斥,早已司空見慣,且原告當兵之真實與否,網友間未必關心,亦無加以求證之必要;是證人甲○○因上開網路傳言,證述原告係於入伍前或當兵中,邀請其看肉蒲團等語,並非無據,應非臨訟編纂,至原告之居住地、當兵及其地點之資訊來源,係網路謠言或原告刻意隱瞞或散布不實資訊等,亦非重要。況證人甲○○若欲臨訟造假做偽證,就原告之居住地、肉蒲團上映時間等訊息,並非不得輕易查知,益證其所述原告何時入伍、退伍等事,都是原告自承,伊不可能一一求證等語,堪認實在。另原告提出關於被告在網路上與人對罵的資料(本院卷(二)第59頁至第64頁),縱然屬實,惟此僅係證明被告曾與他人發生衝突,其用語固然較為強烈,尚無法證明系爭言論為不實在。4.又原告雖有卡圖之行為,導致系爭遊戲之其他玩家群情激憤,紛紛向原告抗議或指摘,影響多數人之利益,而為可受公評之事,應可認定;被告據此提出各該評論,係屬個人主觀評價,與真實與否無涉,其用語縱然較為激烈,惟尚屬言論自由保障之範疇。然而被告所為系爭言論部分,實與前開原告卡圖之行為無涉,亦難認屬於善意發表評論;且系爭言論之內容,均表彰原告個人之口德或其對於特定女性不尊重之事實,與公共利益無關,固與真實相符,顯非適當,難謂其並無毀損原告名譽之故意,並使原告之社會評價因而受有貶損。從而,原告主張其名譽權受侵害,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語,自屬有據。(二)原告得向被告請求之金額為何?1.本件被告在系爭論壇上散布系爭言論,縱然屬實,惟涉及原告之個人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已如前述,足使原告為大眾親友所非議,或受到輕視羞辱,其精神受有痛苦,自不待言,原告請求被告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自屬有據。而名譽被侵害者,關於非財產上之損害,加害人雖亦負賠償責任,但以相當之金額為限;所謂相當,自應以實際加害情形與其名譽影響是否重大,及被害者之身分地位與加害人經濟狀況等關係定之,有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1221號判例可資參照;而被害人名譽影響重大與否,應以客觀之社會價值衡量,不得專以受害人主觀之感受為斷。2.本院審酌被告所散布毀損原告名譽之內容並非虛偽,且B言論中原告所陳述之內容,係以開廣播之方式所為,C言論係原告在公會中公然邀約,已廣為其所屬公會中或系爭遊戲中之特定多數玩家所共見共聞,加以系爭遊戲或論壇中之參與者,均毋庸以真實身分面對,發生衝突或有不滿時,動輒以互嗆、謾罵之方式交談、發表言論,亦有系爭遊戲之截圖及系爭論壇留言及回覆文可稽(本院卷(一)第110頁至第115頁、第121頁至第125頁、第132頁至第139頁、第171頁至第174頁),是系爭言論對原告造成之影響,雖擴大系爭論壇及系爭遊戲中見聞者之數量,惟此等資訊早已為該領域中之多數人所知悉;且兩造因原告在系爭遊戲中卡圖後,即不斷互嗆、挑釁及杯葛,原告並在網路上自承:「我承認我搶圖,…我為什麼要搶?因為託你的福到處流言我圖狗,既然我圖狗,我就讓你看什麼是真正的圖狗,你--讓我衍生出對正規團負面形象。」等語,有原告之網路創作內容可參(本院卷(二)第66頁背面),兩造在系爭遊戲中,原告稱「今天我只針對米露」、「只要有米露在的地圖,就別想打了」等語,被告亦發表「本浪子不會放過機會笑他」、「現在換我長期折磨他,就算為錶而錶…」等語,復有遊戲畫面截圖(本院卷(一)第113頁)及附表編號1(4)、編號4(7)所示言論可參,足見兩造間之紛爭,並非單方所致,亦非不得以平和方式相互溝通、協調;復參原告為高職畢業,曾任房仲業務、日月光公司作業員,現職為餐飲業外燴外場服務生等工作(本院卷(一)第90頁),被告不願提供其個人學、經歷(本院卷(一)第102頁背面),惟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其個人財產及所得資料,其名下有不動產、在兩間私人公司有薪資所得,年收入約二十餘萬元等節,有其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在卷可考(本院卷(一)第154頁密封袋內),及兩造之工作、身分地位,及兩造在系爭遊戲及論壇之資歷、表現及名聲等一切情狀,認原告因名譽受侵害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非財產上損害,應以2萬元為適當,至原告逾此數額之請求,即無理由,應予駁回。(三)原告得否請求被告刊登如訴之聲明(二)所示內容之道歉啟事?被告所為之A、B、C言論,均有相當理由可信其為真實,則依原告聲明(二)所示被告自承系爭言論為不實之道歉啟事內容,不應准許之。是原告此部分之聲明,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六、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2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3年1月20日(本件起訴狀繕本係於103年1月9日寄存送達至被告之戶籍地,於10日後發生送達之效力,本院卷(一)第93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所為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就原告勝訴部分,因所命給付金額未逾50萬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而毋庸命原告供擔保,並另依被告之聲請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就原告敗訴部分,其訴既經駁回,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核與本件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再予斟酌,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原告之訴部分有理由、部分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第392條第2項、第79條,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3年8月4日民事第六庭法官呂明燕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3年8月4日書記官李柏親附表:┌─┬──────────────────────────────┐│編│原告主張被告所發表之文章或回覆之內容││號││├─┼──────────────────────────────┤│1│發表時間:101年4月13日發表,刊登至今│││標題:【閒聊】某項傷夜使者之龍王我的,巴哈我的!(被告發表)│││內文:(1)被告談到與原告通電話一事,描述內容如下:本浪子:「還│││有什麼話要說嗎?沒有的話,我有事要忙了喔!」頂傷夜使│││:「你給我小心一點,不要以為我什麼都不知道?雞掰扒卡│││緊(台語)。」嘴巴真臭,不知道幾百年沒刷牙了。│││(2)相信不少藍寶人都有看到,狐顏公會的會長、4-3的彬彬和│││本浪子,都拿這件事笑過這位頂傷夜使,這位頂傷夜使惱羞│││成怒的開廣:「萱X、米露,下面癢快去躺著讓人幹。」「│││我不想跟被人騙裝的弱智說話!聽說什麼乖什麼彬最近被騙│││過裝?」整個嘴賤到不行。│││(3)還有更骯髒的事,打電話約女生去看玉蒲團,女生當然不願│││意,這位頂傷夜使還直接嗆女生:「不敢去喔!真沒膽。」│││拜託,哪個正常女生會跟一個不認識的男生去看玉蒲團阿?│││!到底是在低能幾點的。│││(4)結果,在巴哈版上,發文言文炫耀自己的頂傷夜使不成,反│││被巴哈人砲,當然本浪子不會放過機會笑他囉!│├─┼──────────────────────────────┤│2│發表日期:102年6月12日│││標題:【心得】TMS新楓之谷超能再起夜使者vs梅格耐斯暨端午佳節│││愉快(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你可是藍寶鼎鼎大名的大學士呢!大家要打王的時候,都很怕│││的大學士呢!有誰不認識你,不需要再自我介紹了吧!打王心│││得會分享,大家都知道,可以簡略文章,不要加一些不相干的│││東西在文章內嗎?相信你的水準應該辦得到吧!│├─┼──────────────────────────────┤│3│發表日期:102年6月12日│││標題:有關浪子妹眉的異音(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安安,大家都知道龍王事件是你先挑起戰爭的,打這篇文章只│││會讓看出你一個男生的氣度僅止於此,某人約見過面的女網友│││出來看肉蒲團,足以看得出這個人的水準簡直X流。不要把自│││己說得這個清高,你不來惹我,沒人會去惹你,龍王事件也是│││,巴哈事件也是你自己先挑釁,讓別人看不下去的。至於緋夜│││劍魂,這件事又不是我扯出來的,你拿出來講,只會讓人更相│││信你跟緋夜有交情,懂嗎?│├─┼──────────────────────────────┤│4│發表日期:102年6月14日│││標題:【心得】TMS新楓之谷超能再起夜使者vs梅格耐斯及BOSS相關│││技能介紹(原告發表)│││被告回文內容:│││(1)你確定原來有寫出處嗎?他文章最大的詬病,就是喜歡拿別人│││來比喻or暗錶+引用文章圖片未標出處+炫耀+自我抬高身價│││,才是被錶的主因。│││(2)當然加減搬出舊事,是因為之前做人失敗,白目卡圖,就已經│││是全民公敵了,他可以錶人,別人不能錶他,才會步上翔大和│││太郎後塵,被錶活該。│││(3)這次的花木蘭事件也是,當事者不太喜歡這種比喻,玩個遊戲│││,什麼女中豪傑,什麼花木蘭的,有需要吹捧別人到這麼虛偽│││嗎?│││(4)另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你長期打王被亂假的,而且│││龍王還是12小時制的時候,你就會了解我們的痛了。│││(5)不是我愛記仇或是愛挑釁,某人就是欠錶,文章老是要挑釁人│││,加上之前藍寶龍王圖卡圖事件,已經是全民公敵了,還這麼│││囂張跋扈,早就不理他了,一定要這樣有意無意的挑釁別人嗎│││?│││(6)我覺得最沒品的是,某人之前想挑撥我跟朋友不成,拿我沒輒│││,打電話給我,亂罵一通,我都淡定問他還有嗎?他最後罵不│││下去直接用台語罵我「雞掰背卡安咧」,超沒水準。│││(7)以前長期折磨藍寶人,我是最大苦主,現在換我長期折磨他,│││就算為錶而錶,也是某人自找的。│├─┼──────────────────────────────┤│5│發表日期:102年6月14日│││標題:【心得】又被鎖文了,整個就是爽(被告發表)│││內容:(1)拎祖罵就是故意出酸語,讓你們幫卡圖哥對號入座,讓我用│││文明人的方式,有正當理由錶卡圖哥,進而鎖文,這就是卡│││圖哥為什麼每篇文章偏激到被板務刪文的理由,拜託你們有│││點頭腦,不要整天都裝可憐或是裝正義,整個就是腦。│││(2)抱歉啊!卡圖哥,你喜歡灌水我幫你的年齡加了幾歲而已,│││你幫我少打了不少年紀,我100歲,不是3X歲,有人從2X歲│││~4X歲,甚至5X歲都有人講,我習慣了,並不在意好嗎?倒│││是你這個老番癲,受不了別人酸你,嘴巴就不要這麼賤,錶│││你剛好而已。│││(3)對了,卡圖哥約女網友看肉蒲團的事,我公會會員是當事者│││,看到卡圖哥惱羞急於撇清,我整個超想笑,還有卡圖哥不│││是放下豪語說謊會被車撞嗎?怎麼到現在還沒被車撞咧?│└─┴──────────────────────────────┘
[ { "issueRef": "9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29 2 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3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0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72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7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79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322 1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4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47", "lawName": "民法" } ]
返還所有物
系爭房屋及附表編號2所示土地(下稱系爭土地,與系爭房屋合稱系爭房地)為附表所示之共有,被告未得原告同意居住於系爭房屋,自屬無權占有。兩造嗣以切結書約定,被告應於109年2月2日前搬遷並交還系爭房屋,如有違約,願賠償原告5萬元(下稱系爭切結書)。詎被告自109年2月3日迄今仍無權占有系爭房屋,並受有相當於租金之利益,且使原告因而受有損害。爰依民法第767條、第821條、第179條規定及系爭切結書之約定提起本訴,請求原告自系爭房屋遷讓,並給付違約金5萬元,另依原告就系爭房地之應有部分比例,按月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1,927元等語。並聲明:如前述變更後之聲明。
被告與訴外人林義琬(即林德璋之胞姊、陳志華之妻林瓊芳之胞妹)居住於系爭房屋已逾3年,林義琬稱系爭房屋為其所有,但內部破舊,需修繕並添購相關用品方能居住。被告為此出資整修並購買電器用品及床組,方使屋內之廁所及其中一個房間得為被告與林義琬居住使用。此情為林義琬之父母、兄弟姊妹及親戚所知悉且同意,林義琬更稱被告於其死後可繼續居住於系爭房屋。系爭切結書非被告自願簽訂,縱認系爭切結書有效,然被告之父亦於108年12月25日死亡,至109年1月18日方處理完畢相關喪事事宜,嗣因照顧身體不適之家母而無法返回系爭房屋整理搬遷之物品,致未能於109年2月2日前搬離,有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違約金金額過高系爭房屋因林義琬在屋內上吊自殺而成凶宅,又屋內僅一個房間及廁所堪用,且系爭房屋未曾出租他人使用,是應以每月750元租金計算不當得利方為合理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97 1", "lawName": "土地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0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1", "lawName": "民法" } ]
債務人異議之訴
被告前依公司法第48條及第109條規定向本院聲請裁定命原告將拉拉聖薔國際有限公司(下稱拉拉聖薔公司)之財產文件、帳簿、表冊提供予其查閱,經本院98年度審聲字第164號、99年度聲字第189號民事裁定准許被告查閱拉拉聖薔公司如裁定附表所示之財產文件、帳簿、表冊。嗣被告持前開裁定為執行名義(下稱系爭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對原告強制執行,經本院以99年度司執字第38469號、100年度司執字第125822號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惟系爭執行名義如附表一、二所示之資料,因拉拉聖薔公司未曾製作,或因不曾取得,或因拉拉聖薔公司早已於民國98年3月間即申請停業,或已逾保存年限,而客觀不存在,原告自無提出之可能及義務,又系爭執行名義如附表三、四所示之資料,則均已全部提出,或由執行法院函調相關資料而履行完畢,原告就上開債務分別有不成立(自始不存在)、消滅(已履行完畢)或妨礙(罹於保存年限)債權人請求之事由存在。詎執行法院仍就原告早已履行完畢、或無履行可能而理應執行終結之執行程序,再於民國103年6月3日核發執行命令,復於103年12月2日發函通知原告應依自動履行命令之內容履行,顯係誤依被告重複聲請執行所為不適法行為,而應予撤銷。並聲明:如主文第1至4項所示。
就附表一、二所示之文件確實存在,拉拉聖薔公司雖已於98年3月間申請停業,但停業期滿,若仍要繼續停業,應依法令規定繼續申請停業,且因公司迄今尚未辦理清算作業,故仍應繼續編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產目錄、停業損益表等財務報表,方屬合法;拉拉聖薔公司款項遭原告挪用,股東權益大幅改變,必須製作股東權益表,屬重大會計事項,必須揭露,仍要編制,否則違法;拉拉聖薔公司曾在97年度分配股利,必有股東股利分配表;拉拉聖薔公司於98年間停業後仍有營業,雇用員工,給付薪資,且在永豐銀行三民分行帳戶有薪資轉帳情形,必有員工名冊及銀行薪資轉帳清冊;依健保局投保單位明細表,可知原告擔任拉拉聖薔公司董事期間有支領報酬,必有董事報酬之支付證明;拉拉聖薔公司從事美容化妝品公司,採會員制,必有會員資料清冊,以確認每個會員美容課程堂數;公司營業報告、財務報表等為商業會計法第66條規定及公司組織章程要求製作,原告必有編制;普通序時帳簿為商業會計法第23條要求支作業規範,公司之交易事項均需製作傳票,並據以製作每日普通序時帳簿,進而編制月結的總分類帳,且年度終了要提交股東會簽名確認,屬「未結會計事項」而不受5年保存期限的規範,故原告以文件「逾保存期限而無保存義務且事實上不存在」為由,已悖離會計作業規範,且有違法令,自無理由;拉拉聖薔公司既符合成立之有限公司,自無可能未有設立時選任董監事會議之紀錄?且公司章程第三章第9條亦有明文規定,若無選任,則要由何人代表公司並運作?顯然必有設立時選任董監事會議之紀錄;公司必留存員工扣繳憑單,此乃總分類帳之憑證,員工離職證明書亦為勞健保退保依據,不可能不存在。又原告就拉拉聖薔公司如附表
[ { "issueRef": "48",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109",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3", "lawName": "商業會計法" }, { "issueRef": "66", "lawName": "商業會計法" }, { "issueRef": "14 1",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issueRef": "14 2",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給付違約金
被告前於民國103年5月20日向伊借款新臺幣(下同)100萬元,嗣被告為延期還款,於同年8月8日簽發票面金額100萬元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1紙予伊,並於同日簽立同意書1紙,載明「若此本票屆期未按時完全清償完畢時,本人同意另支付300萬元之懲罰性之違約金」等語,然伊於103年8月8日向被告提示系爭本票請求付款,被告置之不理,伊自得請求被告依約給付300萬元之懲罰性違約金,為此,爰依上開同意書之約定及民法第250條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300萬元,及自支付命令聲請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一)按民法第252條規定:「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故約定之違約金苟有過高情事,法院即得依此規定核減至相當之數額,並無應待至債權人請求給付後始得核減之限制。此項核減,法院得以職權為之,亦得由債務人訴請法院核減,最高法院79年台上字第1612號判例要旨參照。又約定之違約金是否過高,應就債務人若能如期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得享受之一切利益為衡量之標準,而非以僅約定一日之違約金額若干為衡量之標準。約定之違約金是否相當,須依一般客觀事實,社會經濟狀況及當事人所受損害情形,以為斟酌之標準。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19號、79年台上字第1915號判例可資參照。(二)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於103年5月20日向其借款100萬元,嗣於同年8月8日簽發系爭本票予原告,並於同日簽立同意書約定系爭本票屆期未按時完全清償完畢時,被告同意另支付300萬元之懲罰性之違約金,然原告於103年8月8日向被告提示系爭本票仍未獲付款等情,業經原告提出借據、系爭本票暨同意書各1紙附卷可稽,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期或提出書狀予以爭執,應視同自認,是原告前揭主張,堪認為真實。又原告已執系爭本票向本院聲請核發本票裁定,經本院以104年度司票字第103號裁定核准在案,而於104年4月4日確定,原告並持該本票裁定為執行名義,以系爭本票之100萬元本票債權及自103年8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6%計算之遲延利息債權,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被告財產,由本院以104年度司執字第84413號執行事件受理在案等情,業經本院依原告聲請調閱上開執行事件卷宗核閱屬實,而因兩造簽立之前揭同意書已載明,被告未按期清償系爭本票票款時即應另給付原告300萬元之懲罰性違約金等語,已如前述,是兩造間約定之違約金性質並非預定以一定總額之損害為給付,而屬懲罰性違約金性質,故原告雖已於另案強制執行程序請求被告清償系爭本票票款及法定遲延利息,損害已受填補,但仍得請求本件之違約金,先予敘明。(三)惟本院審酌原告係因借款100萬元予被告,而自被告處取得系爭本票,被告並於簽發系爭本票時另簽立前揭同意書,承諾如未履約願給付300萬元懲罰性違約金,可見兩造約定之懲罰性違約金係為督促被告確實清償上開100萬元借款,倘被告如期履行,原告可將該100萬元另行貸與他人或存在銀行,依民法第205條規定,原告最高可收取按年息20%計算之利息,即原告每年最高僅可收取20萬元之利息(計算式:1,000,000×20%=200,000元),但依兩造間上開違約金之約定,係無論被告違約日數,被告均應給付300萬元,以兩造間約定之300萬元懲罰性違約金換算,等同被告一次需給付原告15年之違約金(計算式:3,000,000÷200,000=15),參以原告自陳其所受實際損失係上開借款本金10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本院卷第62頁),及原告已於另案強制執行程序中,以100萬元本票債權及年息6%之遲延利息債權,請求強制執行被告之財產,已如前述,本院斟酌上情,認原告請求300萬元違約金顯有過高,再參酌被告違約之情節及違約日數等情,認應依職權酌減上開違約金至25萬元,始為允當,逾此範圍不應准許。五、綜上所述,原告依前揭同意書之約定,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25萬元,及自支付命令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4年7月2日(本院卷第18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所為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就原告勝訴部分,因所命給付金額未逾50萬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而毋庸命原告供擔保。就原告敗訴部分,其訴既經駁回,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其餘主張及舉證,核與本件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再予斟酌,併此敘明。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389條第1項第5款,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5年2月4日民事第六庭法官徐彩芳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5年2月5日書記官李聖章
就附表一、二所示之文件確實存在,拉拉聖薔公司雖已於98年3月間申請停業,但停業期滿,若仍要繼續停業,應依法令規定繼續申請停業,且因公司迄今尚未辦理清算作業,故仍應繼續編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產目錄、停業損益表等財務報表,方屬合法;拉拉聖薔公司款項遭原告挪用,股東權益大幅改變,必須製作股東權益表,屬重大會計事項,必須揭露,仍要編制,否則違法;拉拉聖薔公司曾在97年度分配股利,必有股東股利分配表;拉拉聖薔公司於98年間停業後仍有營業,雇用員工,給付薪資,且在永豐銀行三民分行帳戶有薪資轉帳情形,必有員工名冊及銀行薪資轉帳清冊;依健保局投保單位明細表,可知原告擔任拉拉聖薔公司董事期間有支領報酬,必有董事報酬之支付證明;拉拉聖薔公司從事美容化妝品公司,採會員制,必有會員資料清冊,以確認每個會員美容課程堂數;公司營業報告、財務報表等為商業會計法第66條規定及公司組織章程要求製作,原告必有編制;普通序時帳簿為商業會計法第23條要求支作業規範,公司之交易事項均需製作傳票,並據以製作每日普通序時帳簿,進而編制月結的總分類帳,且年度終了要提交股東會簽名確認,屬「未結會計事項」而不受5年保存期限的規範,故原告以文件「逾保存期限而無保存義務且事實上不存在」為由,已悖離會計作業規範,且有違法令,自無理由;拉拉聖薔公司既符合成立之有限公司,自無可能未有設立時選任董監事會議之紀錄?且公司章程第三章第9條亦有明文規定,若無選任,則要由何人代表公司並運作?顯然必有設立時選任董監事會議之紀錄;公司必留存員工扣繳憑單,此乃總分類帳之憑證,員工離職證明書亦為勞健保退保依據,不可能不存在。又原告就拉拉聖薔公司如附表
[ { "issueRef": "20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2", "lawName": "民法" } ]
清償債務
兩造為兄妹關係,因被告於民國72年間積欠他人債務,向原告借款新台幣(下同)540萬元(下稱系爭債務)用以清償該債務,嗣屢經原告催討,被告均表示無力償還,遂於90年8月8日書立切結書(下稱系爭切結書)表示願意放棄兩造之母即訴外人高○○所有門牌號碼台北市○○○路○段000巷00弄00號2樓(下稱民生東路房屋)及台北市○○街00巷00號3樓房屋(下稱歸綏街房屋)之繼承權,而由原告單獨繼承,以清償系爭債務。而因高○○已於96年1月間出售民生東路房屋,並交由原告將其中價款274萬元定存,該部分存款於高○○死亡後雖屬高○○遺產,應由兩造各分得137萬元,然因被告除積欠系爭債務外,另前後向原告借款約180萬元,被告請求以其可分得高○○所遺留上開137萬存款以抵償此180萬元欠款,經原告應允,惟高○○死亡後,被告仍滯日未歸,致未能辦理由原告單獨繼承歸綏街房屋,且民生東路房屋亦由高○○出售,被告顯無從履行系爭切結書之約定,以抵償系爭債務,為維護原告權益,爰依消費借貸及系爭切結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就附表一、二所示之文件確實存在,拉拉聖薔公司雖已於98年3月間申請停業,但停業期滿,若仍要繼續停業,應依法令規定繼續申請停業,且因公司迄今尚未辦理清算作業,故仍應繼續編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產目錄、停業損益表等財務報表,方屬合法;拉拉聖薔公司款項遭原告挪用,股東權益大幅改變,必須製作股東權益表,屬重大會計事項,必須揭露,仍要編制,否則違法;拉拉聖薔公司曾在97年度分配股利,必有股東股利分配表;拉拉聖薔公司於98年間停業後仍有營業,雇用員工,給付薪資,且在永豐銀行三民分行帳戶有薪資轉帳情形,必有員工名冊及銀行薪資轉帳清冊;依健保局投保單位明細表,可知原告擔任拉拉聖薔公司董事期間有支領報酬,必有董事報酬之支付證明;拉拉聖薔公司從事美容化妝品公司,採會員制,必有會員資料清冊,以確認每個會員美容課程堂數;公司營業報告、財務報表等為商業會計法第66條規定及公司組織章程要求製作,原告必有編制;普通序時帳簿為商業會計法第23條要求支作業規範,公司之交易事項均需製作傳票,並據以製作每日普通序時帳簿,進而編制月結的總分類帳,且年度終了要提交股東會簽名確認,屬「未結會計事項」而不受5年保存期限的規範,故原告以文件「逾保存期限而無保存義務且事實上不存在」為由,已悖離會計作業規範,且有違法令,自無理由;拉拉聖薔公司既符合成立之有限公司,自無可能未有設立時選任董監事會議之紀錄?且公司章程第三章第9條亦有明文規定,若無選任,則要由何人代表公司並運作?顯然必有設立時選任董監事會議之紀錄;公司必留存員工扣繳憑單,此乃總分類帳之憑證,員工離職證明書亦為勞健保退保依據,不可能不存在。又原告就拉拉聖薔公司如附表
[ { "issueRef": "320", "lawName": "民法" } ]
清償債務
原告前擔任被告之負責人乙職,並於85年7月12日將自身所有之2,000,000元(下稱系爭款項)匯入被告前身即光進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進公司)設於合作金庫銀行鳳山分行帳號: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甲帳戶),提供資金以供被告營運周轉。詎被告遲未返還該筆款項,經原告於以起訴狀繕本送達作為催告被告還款之意思表示,然被告於收受該起訴狀繕本送達後迄今仍未清償,是被告受領上開款項乃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原告受有損害,爰依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該利益等語,並聲明求為判決:(一)被告應給付原告2,000,000元,及自100年5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擔任被告負責人職務迄85年12月31日止,期間兩造多有資金調度往來,且原告亦利用其私人帳戶作為調度被告等黃氏家族關係企業資金之用。原告於85年間利用職權將被告資金轉入以原告私人名義設於合作金庫銀行鳳山分行,帳號為0000000000000號之帳戶(下稱乙帳戶),並擅自動用乙帳戶內之金錢,而借款2,000,000元予訴外人即原告姪子黃璽文。嗣黃璽文簽發到期日為85年7月10日,面額為2,000,000元之支票(下稱系爭支票)以清償上開借款,經原告將系爭支票存入乙帳戶中託收票款,再於85年7月12日將所兌現之票款即系爭款項2,000,000匯入甲帳戶以彌平帳目,故被告收受系爭款項並無不當得利之情形。又原告主張其交付系爭款項之當時,被告另於第一商業銀行所設其他帳戶之存款餘額總數,多大於200萬元,自無向原告借款之必要。此外,原告亦曾於85年9月10日向被告借款20,000,000元,並於當日內即轉入原告私人帳戶內,原告隨後於85年9月11日將該筆款項領出使用。綜上,故原告之請求並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7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確認股東權不存在
址設高雄市○○區○○路000號之商號「阿旺黑砂糖刨冰店」(營利事業統一編號:00000000號,下稱系爭商號),原為被告及訴外人即被告配偶李OO共同經營(原登記李OO獨資,嗣於民國98年9月3日申請變更登記為被告獨資),因負債周轉不靈,被告遂請伊代為清償債務,並邀同伊加入合夥經營系爭商號,兩造為此於101年4月29日簽立合夥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約定自簽約日起,系爭商號由兩造合夥,出資比例各1/2,由伊提供資金作為出資,代清償系爭商號、被告及李OO所積欠第三人之債務,並由伊擔任執行合夥事務之股東,負責管理系爭商號之人事、財務、會計、行政及營運事項。詎被告簽約後,竟有附表所示之違約情事,依系爭協議書第30條約定,被告所持有之系爭商號全部股權,即應歸屬伊所有。然李OO迄今仍對外宣稱其係系爭商號之負責人,且以系爭商號名義向他人借款,伊因此須不斷出面向被告之債權人解釋或協助處理被告或李OO所欠債務,故有訴請確認系爭商號之股權已全數歸伊所有之必要,爰依系爭協議書第30條約定,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確認被告於系爭商號之股份為原告所有。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提起之;確認證書真偽或為法律關係基礎事實存否之訴,亦同,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若縱經法院判決確認,亦不能除去其不安之狀態者,即難認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最高法院52年台上字第1240號判例要旨參照)。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有附表所示之違約情事,依系爭協議書第30條約定,被告所持有之系爭商號全部股權應歸屬其所有,此種不安之狀態,得以確認判決加以除去,依上開說明,有確認利益,合先敘明。(二)依系爭協議書第8條、第15條、第16條及第30條分別約定略以:「甲(指被告)、丙(指李OO)方應將阿旺刨冰店之經營模式、方法以及相關產品之技術,負責教授予乙方(指原告)及乙方所指定之人,至乙方及乙方所指定之人全部熟悉、明瞭為止‧‧‧。」、「為免影響阿旺刨冰店之商譽,甲、丙方保證自簽約日起,不得以阿旺刨冰店之名義或以其係阿旺刨冰店股東或負責人之名義,向第三人借款‧‧‧。」、「阿旺刨冰店原為甲方獨資經營,經乙方加入合夥後,甲、丙方應對外聲明阿旺刨冰店已由個人獨資改為股東合夥經營之型態,以免他人誤認‧‧‧。」、「違約條款:‧‧‧如有違反本協議書任何一條之規定者,甲方同意甲方所持有之阿旺刨冰店之全部股權均歸乙方所有‧‧‧。」(本院卷第18至21頁),可見被告或李OO有違反系爭協議書第8條、第15條及第16條等約定時,原告自得依系爭協議書第30條約定,請求被告將其於系爭商號之股份移轉為原告所有。(三)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協議書暨債務明細表、102年7月8日、7月9日之錄音光碟,及還款證明等件為證,復有財政部高雄國稅局102年10月4日財高國稅南銷字第0000000000號函附資料在卷可稽(本院卷第37至43頁)。經查,本院勘驗上開錄音光碟結果,確有自稱李OO債主之人至系爭商號,並稱李OO於簽立系爭協議書後仍以系爭商號名義向其借款,且李OO未向其表明系爭商號已由個人獨資改為股東合夥經營之型態,此有本院勘驗筆錄附卷可佐(本院卷第51至54、92、93頁)。證人即原告配偶潘OO於本院審理時結證:當時李OO在外欠債,希望伊與原告協助處理債務,並邀同入股,嗣由兩造及李OO簽立系爭協議書,雖被告為系爭商號之名義負責人,但實際仍由李OO負責經營;李OO並未教授我們如何製作技術、管理、經營等,且曾有債主稱李OO以系爭商號名義借款,並到場催討債務,伊有在上開錄音光碟內容所示時間在現場與債主洽談,故上開光碟內容為真實;伊去年在店內有聽到一位客人稱「李OO是我們同鄉,老闆是他」,可見李OO並未對外說明系爭商號為合夥型態等語明確(本院卷第89至94頁)。另證人即原告外甥林O供證:伊於101年5月份任職於系爭商號,負責食品生產兼送貨司機,被告與李OO當時並未教導伊任何技術等語(本院卷第98頁)。雖證人2人與原告分別為配偶及血親關係,然其等所為之上開證述,業經其等依法具結,係以刑事責任擔保其等證言之真實性,自無須甘冒偽證罪風險故為不實之證述之理,其等所為之證述,自堪採信。進依上開證人所述及上開錄音光碟勘驗結果,可認原告主張上開事實,堪信為真。(四)準此,被告既有附表所示之違約情事,自應依系爭協議書第30條約定,將其於系爭商號之股份移轉為原告所有,是原告訴請確認,即屬有據。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協議書第30條約定,請求確認被告於系爭商號之股份為其所有,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3年6月23日民事第五庭審判長法官張維君法官李育信法官饒志民附表:┌──┬─────────────────┬─────────┐│編號│原告主張被告之違約情事│違反系爭協議書條項│├──┼─────────────────┼─────────┤│1│被告及李OO未將系爭商號之經營模式│第8條│││、方法及相關產品之技術,教授予原告││││。││├──┼─────────────────┼─────────┤│2│李OO對外仍以其為系爭商號負責人之│第15條│││名義,藉系爭商號需周轉為由,向第三││││人借貸。││├──┼─────────────────┼─────────┤│3│李OO對外仍宣稱系爭商號為其獨資經│第16條│││營,未聲明已改為股東合夥經營之型態││││。││└──┴─────────────────┴─────────┘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3年6月23日書記官許白梅
原告擔任被告負責人職務迄85年12月31日止,期間兩造多有資金調度往來,且原告亦利用其私人帳戶作為調度被告等黃氏家族關係企業資金之用。原告於85年間利用職權將被告資金轉入以原告私人名義設於合作金庫銀行鳳山分行,帳號為0000000000000號之帳戶(下稱乙帳戶),並擅自動用乙帳戶內之金錢,而借款2,000,000元予訴外人即原告姪子黃璽文。嗣黃璽文簽發到期日為85年7月10日,面額為2,000,000元之支票(下稱系爭支票)以清償上開借款,經原告將系爭支票存入乙帳戶中託收票款,再於85年7月12日將所兌現之票款即系爭款項2,000,000匯入甲帳戶以彌平帳目,故被告收受系爭款項並無不當得利之情形。又原告主張其交付系爭款項之當時,被告另於第一商業銀行所設其他帳戶之存款餘額總數,多大於200萬元,自無向原告借款之必要。此外,原告亦曾於85年9月10日向被告借款20,000,000元,並於當日內即轉入原告私人帳戶內,原告隨後於85年9月11日將該筆款項領出使用。綜上,故原告之請求並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給付扶養費
原告呂昱群之法定代理人即生母謝佳容與被告呂冠緯於民國96年12月22日結婚,婚前育有一名未成年子女呂昱群(民國96年7月25日生),96年8月10日由被告認領,嗣於97年2月29日兩造離婚,並約定呂昱群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由生母謝佳容任之,自此呂昱群與生母謝佳容共同生活,並由謝佳容獨立照顧原告,而謝佳容與原告食衣住行開銷逐漸增加,謝佳容除要照顧原告呂昱群還要工作,生活費大部分依賴存款,現已捉襟見絀。且離婚當初對於呂昱群扶養金額當初協議離婚時已議定,且被告在家樂福家電部上班,1個月薪資含獎金約3萬元,且被告名下有BMW車代步,不願變賣,寧可支付高額汽、燃稅及保養費、加油之費用,且被告晚上還經營PUB,被告卻自97年離婚之後一直拖欠支付子女之扶養費用,爰依據民法第1116條之2規定起訴請求被告應自97年3月1日起至116年7月25日止,按月給付原告呂昱群扶養費一萬元,被告如有一期遲誤履行,其後之給付視為全部到期,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等語。四、被告先前到場則以:伊一毛錢都不會付,且伊會要回小孩子呂昱群之監護權,且離婚當初有與謝佳容協議,謝佳容答應不會跟伊要扶養費,當時離婚時伊也給謝佳容一棟房子,且這三年謝佳容都沒有工作,都帶小孩子出去玩,伊目前罹患口腔癌仍在就醫中,伊每天還有兩份工作要做,每天睡不到四、五個小時等語置辯,並求為駁回原告之訴,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五、兩造所不爭執之事實:(一)原告呂昱群之生母即法定代理人謝佳容與被告呂冠緯民國96年12月22日結婚,婚前育有一名未成年子女呂昱群(民國96年7月25生),96年8月10日由被告認領,嗣於97年2月29日兩造離婚,並約定呂昱群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由原告任之。(見本院卷第15頁至第18頁兩造戶籍謄本)(二)謝佳容與呂冠緯離婚後,未成年子女呂昱群由謝佳容獨力扶養。六、本院得心證之理由:(一)按「非婚生子女經認領者,關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準用第1055條、第1055條之1及第1055條之2之規定。」民法第1069條之1定有明文,再按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教養之權利義務;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父母共同行使或負擔之;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義務;民法第1084條第2項、第1089條第1項、第1114條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不因結婚經撤銷或離婚而受影響,此觀之民法第1116條之2規定自明。故父母離婚後,未行使親權之父母一方,僅其親權之行使暫時停止,其與未成年子女之身分關係,不因離婚而受影響,父、母仍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及身分,與未成年子女之需要,共同對未成年子女負保護教養之義務,不因父、母之一方之經濟能力足以使受扶養人獲得完全滿足之扶養,而解免他方之共同保護教養義務(最高法院92年度臺上字第2184號判決意旨參照),故本件被告於97年2月29日離婚後雖非行使負擔對於其未成年子女呂昱群之權利義務,但仍應負擔扶養費用,不因呂昱群已受完全滿足之扶養而解免其義務。(二)再按,父母對其未成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係基於父母子女之身分而來。父母離婚所消滅者,乃婚姻關係,縱因離婚而使一方之親權處於一時之停止狀態,但對於父母子女間之直系血親關係毫無影響,均應依各自資力對子女負扶養義務。若均有扶養能力時,對於子女之扶養費用均應分擔。因此,父母之一方單獨扶養,自得依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他方償還代墊其應分擔之扶養費用(最高法院92年度臺上字第1699號判決意旨參照)。又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雖有法律上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第179條定有明文。故而扶養義務人履行其本身之扶養義務,致他扶養義務人得因此不必盡其應盡之扶養義務,而受有利益,此時他扶養義務人所受之利益為「免履行扶養義務」之利益,而為履行扶養義務者即因逾其原應盡之義務,而受有損害,兩者間即有因果關係存在。是原告之生母謝佳容與被告間應分擔之扶養費用部分,固屬原告生母謝佳容應履行之法定扶養義務,但逾越其應分擔之部分,即屬為被告代墊之部分,非不得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三)原告生母謝佳容未曾與被告協商有關未成年子女呂昱群扶養費事宜,業據證人梁宇彤即離婚協議書上之見證人到庭證述:「(問:當初兩造離婚,關於小朋友扶養費部分、贍養費部分是否瞭解她們的約定?)之前的協議我沒有聽到,我只知道他們需要證人我到那邊去簽名,需要我幫忙作證。」(見本院卷第67頁)。被告辯稱原告生母謝佳容與被告協議且謝佳容容答應不會跟伊要扶養費云云,實難採信,至於被告另辯稱離婚時給原告生母謝佳容一棟房屋作為子女扶養費之用云云,然對此復未舉證以實其說,益徵其主張不足採信。(四)經審酌被告呂冠緯現年38歲,於家樂福股份有限公司服務,97年度薪資所得422466元、98年度薪資所得346342元,名下無任何不動產;原告現年34歲,目前於家樂福股份有限公司服務,96年度薪資所得403262元、97年度薪資所得316765元、98年度薪資所得159046元,名下有房屋1筆、土地1筆,財產總值0000000元,有本院職權調閱之稅務電子閘門資料查詢表附卷可參(見本院卷20頁至第28頁)。衡之被告生母謝佳容及被告之年齡、經濟收入及目前身體狀況,及原告之親權由謝佳容行使負擔,謝佳容所付出之勞力、心力亦非不可評價為扶養費之一部等情,認謝佳容與被告應依一比二之比例分擔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用。(五)又按行政院主計處每年發布之『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其經常性支出包括消費性支出及非消費性支出,其項目則涵括食衣住行育樂及保險等生活範圍,且係不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一般日常生活之消費支出,固非無反映國民生活水準之功能,惟衡諸目前國人貧富差距擴大,且漸有M型化社會之趨勢,在財富集中於少數人之情況下,若以該調查報告所載之統計結果作為支出標準,如非家庭收入達中上程度者,恐難以負荷。此觀諸卷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所載以子女居住地域之高雄市市民,96年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為18,848元,97年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為18,450元,98年度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為18,835元,(元以下均四捨五入),是本院衡酌上開高雄市每月每人平均消費金額,認以每月18000元作為原告呂昱群扶養費之標準為妥適,而謝佳容與被告應依一比二之比例分擔扶養費用(18000×2/3=12000),已如前述,是原告請求被告應自97年3月1日起至116年7月25日止,按月給付原告呂昱群扶養費一萬元,自屬有理,應予准許。且因按月給付之金額不高,為恐日後被告有拒絕或拖延之情,而不利子女之利益,併諭知如被告遲誤一期履行,其後之給付視為亦已到期,以確保未成年子女受扶養之權利。(六)命履行扶養義務之判決,就起訴前最近六個月及訴訟中履行期已到之部分,法院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是原告勝訴部分,如主文第一項所示命被告給付之扶養費金額中已到期部分,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如主文第三項所示。(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所為之其他主張與攻擊、防禦方法,核與本件裁定結果無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併予敘明七、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389條第1項第2款,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0年6月30日家事法庭法官何清富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中華民國100年6月30日書記官鄧思辰
原告擔任被告負責人職務迄85年12月31日止,期間兩造多有資金調度往來,且原告亦利用其私人帳戶作為調度被告等黃氏家族關係企業資金之用。原告於85年間利用職權將被告資金轉入以原告私人名義設於合作金庫銀行鳳山分行,帳號為0000000000000號之帳戶(下稱乙帳戶),並擅自動用乙帳戶內之金錢,而借款2,000,000元予訴外人即原告姪子黃璽文。嗣黃璽文簽發到期日為85年7月10日,面額為2,000,000元之支票(下稱系爭支票)以清償上開借款,經原告將系爭支票存入乙帳戶中託收票款,再於85年7月12日將所兌現之票款即系爭款項2,000,000匯入甲帳戶以彌平帳目,故被告收受系爭款項並無不當得利之情形。又原告主張其交付系爭款項之當時,被告另於第一商業銀行所設其他帳戶之存款餘額總數,多大於200萬元,自無向原告借款之必要。此外,原告亦曾於85年9月10日向被告借款20,000,000元,並於當日內即轉入原告私人帳戶內,原告隨後於85年9月11日將該筆款項領出使用。綜上,故原告之請求並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069-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08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089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114 1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116-2", "lawName": "民法" } ]
解除契約等
(一)原告於民國106年5月5日加盟被告甲○○○○○○○○○○(下稱宋勁頡),並由宋勁頡之妻即被告丁○○代理宋勁頡與原告簽立洗鞋職人加盟合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約定加盟金為新臺幣(下同)45萬元(依合約金額50萬元打九折),原告已全數付清。因宋勁頡與原告約定於106年5月8日原告開始上課後一個月內即106年6月8日前,提供原告完整之商店經營、專業技能課程訓練等如附表課程內容、時數欄所示之30堂共118.5小時之教學(下稱系爭課程表),以利原告能於106年6月16日如期開幕營業。惟宋勁頡根本未按系爭課程表教學,實際完成內容如附表「原告主張之實際授課時數」欄所示,且被告二人鮮少提供課程訓練,均僅由訴外人即工讀生林佑峻向原告說明、指導,非由宋勁頡提供專業課程訓練,特殊清洗、染色、補染技術、客製化技術、商店經營等完全未教,且教學過程中態度極差,開幕之前亦未依系爭契約進行實務操作之考試、綜合實際操作等課程,導致原告未有足夠專業技術及商店經營技巧之情形下,於106年6月16日於台南市○區○○路000號(下稱系爭青年店)匆忙開幕。因系爭契約約定原告於106年6月16日如期開幕營業,屬定期給付之約定,宋勁頡遲未完成給付,原告得依民法第255條解除系爭契約,縱非定期給付之約定,原告亦得主張民法第254條解除契約,請求返還加盟金。若系爭契約為繼續性契約且不得解除契約,原告主張繼續契約之終止,並類推適用民法第227、254-256條,並於終止後依民法第263條準用第259條之規定請求回復原狀。最後主張類推適用委任契約終止系爭契約,且宋勁頡為委任人,原告為受任人,得依民法第546條第1項、第549條第1項請求宋勁頡償還加盟金,並以起訴狀、準備書狀對宋勁頡為解除、終止之意思表示。(二)丁○○未經查證,於原告甫加盟後之106年5月15日,惡意向其他加盟店家即永康店之乙○○中傷原告養男友、被人包養,並於系爭加盟群組表示要放生原告、毫無教化可能性,惡意詆毀原告,侵害原告之人格權、名譽權、身體健康權甚鉅,原告自得依民法第195條規定請求精神慰撫金15萬元。為此,依民法第179條、第195條第1項、第227、254-256條、第259條第1、2款、第546條第1項、第549條第1項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請求法院判決:1.宋勁頡應給付原告4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2.丁○○應給付原告1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3.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宋勁頡與原告簽立系爭契約時並無約定何時開幕,當時原告尚未找到店面,被告也無承諾於106年6月8日前授課完畢,系爭契約不是民法第255條所謂依契約性質,非於一定時期為給付不能達契約目的之定期給付契約。實則,宋勁頡除授與原告技術外並會依其授權技術內容繼續性供給原告洗鞋相關原料,原告就技術、繼續供給原料部分必需支付相對應之對價,故系爭契約為繼續性契約。且因宋勁頡應為原告提供教學課程、顧問服務,原告則應支付被告報酬,類似於委任契約,以原告為委任人(支付報酬之一方)、被告為受任人(提供勞務即教學課程、顧問服務),應類推委任契約之性質,因此依民法第549條,當事人之任何一方,得隨時終止委任契約。又依系爭契約第8、9條,加盟店不得販售直銷商品,然原告卻販賣直銷商品黑白錠,且稱被告二人騙加盟金,原告所為已違反加盟本旨,宋勁頡業於106年7月10日以高雄廣澤第119號存證信函(下稱系爭存證信函),通知原告於文到2日內改善,逾期未改善即以該存證信函終止系爭契約,原告既未改善,系爭契約業經宋勁頡任意終止,原告再主張解除、終止契約均無理由。(二)又被告提供之專業課程訓練係先教學,再予原告實際演練,實務操作時係由原告實際在店面操作,被告並不一定在旁,然一定有被告店內正式員工而非工讀生陪同,原告實際演練完畢後被告會負責驗收,檢視原告實際演練結果,是以被告授課時數不一定與系爭課程表所載時數一致,惟一定係原告表示瞭解教學課程內容或被告驗收通過始進行下一步驟。嗣原告開幕後表示不滿課程內容,故由被告丁○○於106年6月26日至30日至原告店內教學,主要教導原告染色及原告認有疑問之部分,直至原告完全瞭解為止,宋勁頡就技術教學業已給付完全。至於有關原告包養、被包養是丁○○與乙○○之間私人對話,僅有乙○○知曉,若乙○○將該對話轉知原告,侵害原告名譽之人亦是乙○○而非丁○○。另丁○○身為宋勁頡配偶,因宋勁頡與原告發生爭吵後已先向原告表示:對於我的態度先跟你(指原告)說聲抱歉……」,豈料原告竟表示「講這式後話有何意義」,丁○○才會表達原告「無教化可能性」之言論,但仍基於原告家庭狀況不佳,劉玨紜基於關心心態,方稱「因為他們家沒大人教育所以大家得擔任他們家人」等語,並無侵害原告名譽等語為辯,並聲明: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4-25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9 1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9 1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6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2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3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46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4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49 1",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
(一)原告於民國106年5月5日加盟被告甲○○○○○○○○○○(下稱宋勁頡),並由宋勁頡之妻即被告丁○○代理宋勁頡與原告簽立洗鞋職人加盟合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約定加盟金為新臺幣(下同)45萬元(依合約金額50萬元打九折),原告已全數付清。因宋勁頡與原告約定於106年5月8日原告開始上課後一個月內即106年6月8日前,提供原告完整之商店經營、專業技能課程訓練等如附表課程內容、時數欄所示之30堂共118.5小時之教學(下稱系爭課程表),以利原告能於106年6月16日如期開幕營業。惟宋勁頡根本未按系爭課程表教學,實際完成內容如附表「原告主張之實際授課時數」欄所示,且被告二人鮮少提供課程訓練,均僅由訴外人即工讀生林佑峻向原告說明、指導,非由宋勁頡提供專業課程訓練,特殊清洗、染色、補染技術、客製化技術、商店經營等完全未教,且教學過程中態度極差,開幕之前亦未依系爭契約進行實務操作之考試、綜合實際操作等課程,導致原告未有足夠專業技術及商店經營技巧之情形下,於106年6月16日於台南市○區○○路000號(下稱系爭青年店)匆忙開幕。因系爭契約約定原告於106年6月16日如期開幕營業,屬定期給付之約定,宋勁頡遲未完成給付,原告得依民法第255條解除系爭契約,縱非定期給付之約定,原告亦得主張民法第254條解除契約,請求返還加盟金。若系爭契約為繼續性契約且不得解除契約,原告主張繼續契約之終止,並類推適用民法第227、254-256條,並於終止後依民法第263條準用第259條之規定請求回復原狀。最後主張類推適用委任契約終止系爭契約,且宋勁頡為委任人,原告為受任人,得依民法第546條第1項、第549條第1項請求宋勁頡償還加盟金,並以起訴狀、準備書狀對宋勁頡為解除、終止之意思表示。(二)丁○○未經查證,於原告甫加盟後之106年5月15日,惡意向其他加盟店家即永康店之乙○○中傷原告養男友、被人包養,並於系爭加盟群組表示要放生原告、毫無教化可能性,惡意詆毀原告,侵害原告之人格權、名譽權、身體健康權甚鉅,原告自得依民法第195條規定請求精神慰撫金15萬元。為此,依民法第179條、第195條第1項、第227、254-256條、第259條第1、2款、第546條第1項、第549條第1項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請求法院判決:1.宋勁頡應給付原告4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2.丁○○應給付原告1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3.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一)宋勁頡與原告簽立系爭契約時並無約定何時開幕,當時原告尚未找到店面,被告也無承諾於106年6月8日前授課完畢,系爭契約不是民法第255條所謂依契約性質,非於一定時期為給付不能達契約目的之定期給付契約。實則,宋勁頡除授與原告技術外並會依其授權技術內容繼續性供給原告洗鞋相關原料,原告就技術、繼續供給原料部分必需支付相對應之對價,故系爭契約為繼續性契約。且因宋勁頡應為原告提供教學課程、顧問服務,原告則應支付被告報酬,類似於委任契約,以原告為委任人(支付報酬之一方)、被告為受任人(提供勞務即教學課程、顧問服務),應類推委任契約之性質,因此依民法第549條,當事人之任何一方,得隨時終止委任契約。又依系爭契約第8、9條,加盟店不得販售直銷商品,然原告卻販賣直銷商品黑白錠,且稱被告二人騙加盟金,原告所為已違反加盟本旨,宋勁頡業於106年7月10日以高雄廣澤第119號存證信函(下稱系爭存證信函),通知原告於文到2日內改善,逾期未改善即以該存證信函終止系爭契約,原告既未改善,系爭契約業經宋勁頡任意終止,原告再主張解除、終止契約均無理由。(二)又被告提供之專業課程訓練係先教學,再予原告實際演練,實務操作時係由原告實際在店面操作,被告並不一定在旁,然一定有被告店內正式員工而非工讀生陪同,原告實際演練完畢後被告會負責驗收,檢視原告實際演練結果,是以被告授課時數不一定與系爭課程表所載時數一致,惟一定係原告表示瞭解教學課程內容或被告驗收通過始進行下一步驟。嗣原告開幕後表示不滿課程內容,故由被告丁○○於106年6月26日至30日至原告店內教學,主要教導原告染色及原告認有疑問之部分,直至原告完全瞭解為止,宋勁頡就技術教學業已給付完全。至於有關原告包養、被包養是丁○○與乙○○之間私人對話,僅有乙○○知曉,若乙○○將該對話轉知原告,侵害原告名譽之人亦是乙○○而非丁○○。另丁○○身為宋勁頡配偶,因宋勁頡與原告發生爭吵後已先向原告表示:對於我的態度先跟你(指原告)說聲抱歉……」,豈料原告竟表示「講這式後話有何意義」,丁○○才會表達原告「無教化可能性」之言論,但仍基於原告家庭狀況不佳,劉玨紜基於關心心態,方稱「因為他們家沒大人教育所以大家得擔任他們家人」等語,並無侵害原告名譽等語為辯,並聲明: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如受不利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損害賠償
(一)被告何建德前為原告公司之董事長,105年4月22日因車禍昏迷至今,經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下稱少家法院)於105年7月13日以105年度監宣字第367號民事裁定宣告受監護,並選定何建忠為監護人。(二)訴外人李典昆於106年間訴請本院106年訴字第468號民事事件請求借款,經判決原告應給付李典昆360萬元及自106年2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計算之利息;原告因而與李典昆於108年3月29日達成協議,以160萬200元買回李典昆持有之36萬股權,並續向前董事長何建德提告背信民事訴訟行為。(三)李典昆持有原告公司上開股權,係因被告欺瞞原告,明知係被告向李典昆借款入股原告公司,卻向原告公司詐稱,李典昆係投資360萬元,致使原告公司受有360萬元之損害,因李典昆與原告達成和解,由原告以1,600,200元買回李典昆持股360萬元,因依法原告不得持有自己股權,上開股權必須銷除,故原告受有1,600,200元之損害。(四)被告擔任原告公司董事長期間,與原告間有委任關係,因被告處理委任事務違法,致使原告受有1,600,200元損害,爰依民法第541條及第227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賠償損害。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600,2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一)被告自105年4月22日已發生車禍至今未醒,而前案民事判決已說明原告公司是在105年5月23日召開董事會就增資事宜決議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補足,被告根本無法參加董事增資會議,原告開會文件均以被告名義主持簽名用印,造假事實明顯。原告主導之增資事件,難道不知是違反公司法,將增資事件推給無法視事的被告,行為可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27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4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44", "lawName": "民法" } ]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一)被告陳中吉前向原告申辦信用卡使用,自民國96年1月4日因逾期未清償,債務視同全部到期而轉列為呆帳,經原告取得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3年度司執進字第46240號債權憑證,迄100年3月7日止仍積欠新臺幣(下同)347,106元未清償,詎被告陳中吉竟於100年3月7日將其所有坐落於高雄市○○區○○段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32分之4)及其上同段5424建號建物(門牌號碼為高雄市○○區○○街00○0號)(以下合稱系爭不動產)以買賣為原因,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被告陳添福(下稱系爭買賣),然被告陳中吉於出賣系爭不動產後,仍長年設籍於系爭不動產內而為使用收益,從未向戶政機關辦理遷出登記,仍以所有權人自居,有違買賣交易常情,且不符一般經驗法則,顯見系爭買賣應非真實,倘被告間之買賣屬實,則買受人理應支付價金予出賣人,系爭不動產之價值不菲,何以被告陳中吉於收取被告陳添福之買賣價金後,明知尚積欠原告區區信用卡債務,竟遲未清償原告之欠款,足見渠等所為屬於無交付價金之虛偽買賣,依民法第87條第1項規定,該通謀虛偽意思表示應屬無效;又縱認系爭買賣契約及所有權移轉行為屬實,然客觀上,被告間之買賣行為已使被告陳中吉整體財產減少,致原告不能強制執行受償,已害及原告債權;主觀上,被告間之買賣未支付買賣價金,實質上屬無償行為,且有害及原告之債權,即得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規定撤銷之。又被告2人關係密切,並非素不相識之人,再衡諸被告陳中吉於出賣系爭不動產後仍長年設籍於系爭不動產,依一般社會通念,難認非有藉買賣不動產名義致使債權人無從對其財產強制執行求償之脫產行為,足認被告陳添福對被告陳中吉積欠原告之債務情形應屬知悉,自得依民法第244條第2項規定撤銷之。是而原告先位請求確認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所為買賣債權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不存在;備位請求撤銷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所為買賣債權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並依民法第242條前段規定,代位請求被告等就系爭不動產以買賣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為此爰依民法第87條第1項、第242條、第244條第1項、第2項、第4項等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二)並先位聲明:1.確認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於100年2月22日所為之買賣債權行為及100年3月7日之移轉所有權登記之物權行為均不存在。2.被告陳添福應將系爭不動產於100年3月7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三)及備位聲明:1.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於100年2月22日所為之買賣債權行為及100年3月7日5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2.被告陳添福應將系爭不動產於100年3月7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並回復登記為被告陳中吉所有。
(一)被告自105年4月22日已發生車禍至今未醒,而前案民事判決已說明原告公司是在105年5月23日召開董事會就增資事宜決議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補足,被告根本無法參加董事增資會議,原告開會文件均以被告名義主持簽名用印,造假事實明顯。原告主導之增資事件,難道不知是違反公司法,將增資事件推給無法視事的被告,行為可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8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4", "lawName": "民法" } ]
撤銷贈與行為 等
(一)被告陳中吉前向原告申辦信用卡使用,自民國96年1月4日因逾期未清償,債務視同全部到期而轉列為呆帳,經原告取得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3年度司執進字第46240號債權憑證,迄100年3月7日止仍積欠新臺幣(下同)347,106元未清償,詎被告陳中吉竟於100年3月7日將其所有坐落於高雄市○○區○○段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32分之4)及其上同段5424建號建物(門牌號碼為高雄市○○區○○街00○0號)(以下合稱系爭不動產)以買賣為原因,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被告陳添福(下稱系爭買賣),然被告陳中吉於出賣系爭不動產後,仍長年設籍於系爭不動產內而為使用收益,從未向戶政機關辦理遷出登記,仍以所有權人自居,有違買賣交易常情,且不符一般經驗法則,顯見系爭買賣應非真實,倘被告間之買賣屬實,則買受人理應支付價金予出賣人,系爭不動產之價值不菲,何以被告陳中吉於收取被告陳添福之買賣價金後,明知尚積欠原告區區信用卡債務,竟遲未清償原告之欠款,足見渠等所為屬於無交付價金之虛偽買賣,依民法第87條第1項規定,該通謀虛偽意思表示應屬無效;又縱認系爭買賣契約及所有權移轉行為屬實,然客觀上,被告間之買賣行為已使被告陳中吉整體財產減少,致原告不能強制執行受償,已害及原告債權;主觀上,被告間之買賣未支付買賣價金,實質上屬無償行為,且有害及原告之債權,即得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規定撤銷之。又被告2人關係密切,並非素不相識之人,再衡諸被告陳中吉於出賣系爭不動產後仍長年設籍於系爭不動產,依一般社會通念,難認非有藉買賣不動產名義致使債權人無從對其財產強制執行求償之脫產行為,足認被告陳添福對被告陳中吉積欠原告之債務情形應屬知悉,自得依民法第244條第2項規定撤銷之。是而原告先位請求確認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所為買賣債權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不存在;備位請求撤銷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所為買賣債權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並依民法第242條前段規定,代位請求被告等就系爭不動產以買賣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為此爰依民法第87條第1項、第242條、第244條第1項、第2項、第4項等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二)並先位聲明:1.確認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於100年2月22日所為之買賣債權行為及100年3月7日之移轉所有權登記之物權行為均不存在。2.被告陳添福應將系爭不動產於100年3月7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三)及備位聲明:1.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於100年2月22日所為之買賣債權行為及100年3月7日5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2.被告陳添福應將系爭不動產於100年3月7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並回復登記為被告陳中吉所有。
(一)被告自105年4月22日已發生車禍至今未醒,而前案民事判決已說明原告公司是在105年5月23日召開董事會就增資事宜決議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補足,被告根本無法參加董事增資會議,原告開會文件均以被告名義主持簽名用印,造假事實明顯。原告主導之增資事件,難道不知是違反公司法,將增資事件推給無法視事的被告,行為可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24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5", "lawName": "民法" } ]
聲請起訴證明
(一)被告陳中吉前向原告申辦信用卡使用,自民國96年1月4日因逾期未清償,債務視同全部到期而轉列為呆帳,經原告取得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3年度司執進字第46240號債權憑證,迄100年3月7日止仍積欠新臺幣(下同)347,106元未清償,詎被告陳中吉竟於100年3月7日將其所有坐落於高雄市○○區○○段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32分之4)及其上同段5424建號建物(門牌號碼為高雄市○○區○○街00○0號)(以下合稱系爭不動產)以買賣為原因,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被告陳添福(下稱系爭買賣),然被告陳中吉於出賣系爭不動產後,仍長年設籍於系爭不動產內而為使用收益,從未向戶政機關辦理遷出登記,仍以所有權人自居,有違買賣交易常情,且不符一般經驗法則,顯見系爭買賣應非真實,倘被告間之買賣屬實,則買受人理應支付價金予出賣人,系爭不動產之價值不菲,何以被告陳中吉於收取被告陳添福之買賣價金後,明知尚積欠原告區區信用卡債務,竟遲未清償原告之欠款,足見渠等所為屬於無交付價金之虛偽買賣,依民法第87條第1項規定,該通謀虛偽意思表示應屬無效;又縱認系爭買賣契約及所有權移轉行為屬實,然客觀上,被告間之買賣行為已使被告陳中吉整體財產減少,致原告不能強制執行受償,已害及原告債權;主觀上,被告間之買賣未支付買賣價金,實質上屬無償行為,且有害及原告之債權,即得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規定撤銷之。又被告2人關係密切,並非素不相識之人,再衡諸被告陳中吉於出賣系爭不動產後仍長年設籍於系爭不動產,依一般社會通念,難認非有藉買賣不動產名義致使債權人無從對其財產強制執行求償之脫產行為,足認被告陳添福對被告陳中吉積欠原告之債務情形應屬知悉,自得依民法第244條第2項規定撤銷之。是而原告先位請求確認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所為買賣債權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不存在;備位請求撤銷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所為買賣債權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並依民法第242條前段規定,代位請求被告等就系爭不動產以買賣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為此爰依民法第87條第1項、第242條、第244條第1項、第2項、第4項等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二)並先位聲明:1.確認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於100年2月22日所為之買賣債權行為及100年3月7日之移轉所有權登記之物權行為均不存在。2.被告陳添福應將系爭不動產於100年3月7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三)及備位聲明:1.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於100年2月22日所為之買賣債權行為及100年3月7日5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2.被告陳添福應將系爭不動產於100年3月7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並回復登記為被告陳中吉所有。
(一)被告自105年4月22日已發生車禍至今未醒,而前案民事判決已說明原告公司是在105年5月23日召開董事會就增資事宜決議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補足,被告根本無法參加董事增資會議,原告開會文件均以被告名義主持簽名用印,造假事實明顯。原告主導之增資事件,難道不知是違反公司法,將增資事件推給無法視事的被告,行為可議。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767", "lawName": "民法" } ]
塗銷抵押權設定登記
坐落高雄市○○區○○段2256地號土地上之建物即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68號鋼筋混泥土造4層樓房(建號:同段2436建號,應有部分二分之一,下稱系爭建物)原為訴外人蔡昌宏所有,而被告於民國81年7月間與蔡昌宏之父同居,因而持有蔡昌宏之印章、印鑑證明及系爭建物所有權狀等,其乃藉此機會偽造與蔡昌宏間具有新臺幣(下同)400萬元之消費借貸契約,並持上開印鑑證明、系爭建物所有權狀、印章等至高雄縣岡山地政事務所(現為:高雄市政府地政局岡山地政事務所,下稱岡山地政事務所)辦理抵押權設定登記,經岡山地政事務所以81年岡字第015583號收件後,於81年7月28日將系爭建物登記設定存續期間自81年7月27日至82年7月27日,清償日期為82年7月27日,擔保債權總金額400萬元之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予被告,嗣蔡昌宏已於81年10月間將系爭建物所有權以買賣為原因移轉登記予伊,而被告與蔡昌宏間既無消費借貸契約存在,其等間之抵押權應未成立,系爭抵押權之登記業已妨害伊之所有權,是伊應得請求被告塗銷系爭抵押權登記,為此爰依民法第767條之規定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被告應將系爭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伊為訴外人即原告之祖母鄭鴛鴦的養女,原與原告及蔡昌宏為同居之家屬,而蔡昌宏名下產業係伊於同居當時將收入交予鄭鴛鴦所購置,嗣伊於81年間發現系爭建物登記於蔡家名下,伊基於金錢全部投資在蔡家未成年子女上,而要求設定抵押,且伊給與養父母之金錢不能立借據,原告確實有積欠伊400萬元之債務,現原告應先還錢後,始得要求伊塗銷系爭抵押權設定登記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767", "lawName": "民法" } ]
清償債務
原告主張被告自民國93年3月10日起,即先後於附表編號1至6、8至11所示票據發票日,陸續向原告借款共計新臺幣(下同)88萬8,000元,並交付如附表編號1至6、8至11所示票據作為擔保;嗣因附表編號8所示借款未能遵期清償,被告復簽發附表編號7所示票據作為擔保。詎料,被告迄今僅清償消費借貸款之利息35萬元,就附表各編號所示借款本金均未依約清償。為此,爰依法提起本訴請求被告清償借款。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88萬8,000元,及自98年10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伊僅陸續向原告借款共計44萬元,並分別交付如附表編號4、5、6、8所示票據作為擔保,惟嗣後已陸續清償消費借貸款之本金共計35萬元予原告,迄今僅積欠借款餘額共計9萬元。又附表編號1至3、10至11所示票據,雖均為伊所簽發,然實際上原告並未交付任何借款;另附表編號9所示票據則非伊簽發,與伊無涉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除9萬元外,餘者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請准供擔保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29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8", "lawName": "民法" } ]
拆屋還地
原告於民國101年9月4日經法院拍賣程序拍定取得訴外人即執行債務人黃致豪、黃郁仁、黃政煌、黃珮婷所公同共有坐落於高雄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及同區段330、331、332-1地號土地,並於102年6月7日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完畢,為系爭土地及同區段330、331、332-1地號土地之所有權人,而被告為坐落系爭土地上之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0號未辦保存登記房屋(下稱系爭房屋)之事實上處分權人,然被告無占有系爭土地之權限,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物上請求權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拆除系爭房屋,並將該屋坐落系爭土地之部分面積返還原告。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將坐落系爭土地上如附圖所示A部分(面積225.33平方公尺)之系爭房屋拆除,並將該屋占用之土地返還原告。(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系爭土地原為訴外人黃有火所有,重測前地號為赤崁段潮州寮小段1318-9地號(下稱1318-9地號),1318-9地號土地則係於70年10月22日由同段1318-4地號(下稱1318-4地號)土地分割而來,而1318-4地號土地係於70年3月23日由同段1318地號(下稱1318地號)土地分割而來,訴外人黃有火係於41年6月19日以買賣為原因登記為1318地號土地之共有人,嗣因土地分割黃有火自70年11月10日起登記為系爭土地(當時為1318-9地號)之單獨所有人。另系爭屋原為訴外人黃買香於56年6月間即已建築完成並設立房屋稅籍,黃買香與黃有火為夫妻,分別於91年6月26日、95年9月8日過世,渠等生前曾收養訴外人黃先謨、孫黃秀珠,而訴外人黃先謨已於74年3月14日過世,訴外人黃先謨生前育有訴外人黃致豪、黃郁仁、黃政煌、黃珮婷,故系爭房屋於91年6月26日訴外人黃買香過世後,由黃有火、孫黃秀珠及黃先謨之代位繼承人黃致豪、黃郁仁、黃政煌、黃珮婷共同繼承,彼等6人於91年12月25日向國稅局辦理遺產稅申報時,簽訂遺產分割協議書,協議由訴外人黃致豪一人單獨取得系爭房屋,並於93年8月將該屋之稅籍變更為黃致豪,之後訴外人黃致豪又於101年8月將該屋讓與被告,被告取得該屋之事實上處分權,應依民法第425條之1第1項規定及最高法院48年台上字第1457號判例及89年度台上字第284號判決意旨,認被告於系爭房屋得使用期限內,對系爭土地有租賃關係存在,為有權占有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10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25-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25-1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25-1 1 1 1 0-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1", "lawName": "民法" } ]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被告顏阮彩霞之前因積欠原告等互助會款共計新臺幣(下同)3,550,500元,而於98年10月30日陸續簽發本票予原告後,旋即於98年11月3日將其所有之系爭土地,以買賣為原因移轉所有權登記予被告朱進財,俟原告等所持有之本票到期日陸續到期後,朱進財又於101年3月19日將系爭土地,以買賣為登記原因移轉所有權登記予被告顏秋玫,惟顏阮彩霞嗣並未清償所積欠之債務,而其與朱進財為好友,更與顏秋玫有姑嫂關係,往來密切,系爭土地過戶時點並分別為顏阮彩霞簽發本票及本票到期日後,渠等間顯無買賣之真意及價金之支付,僅係藉此脫產,嚴重影響原告債權之受償權益,為此提起本訴,並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或第2項規定,請求擇一為勝訴判決等語。並聲明:(一)顏秋玫、朱進財就系爭土地於101年3月3日所為買賣之債權行為,及於101年3月19日完成所有權移轉買賣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二)顏秋玫應將系爭土地於101年3月19日以買賣為原因,向高雄市仁武地政事務所辦理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回復登記為朱進財所有;(三)朱進財、顏阮彩霞就系爭土地於98年11月5日所為買賣之債權行為,及於98年11月5日完成所有權移轉買賣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四)朱進財應將系爭土地於98年11月5日以買賣為原因,向高雄市仁武地政事務所辦理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回復登記為顏阮彩霞所有。三、被告則以:系爭土地原乃慈天宮之信徒為興建廟宇而集資購置,因慈天宮尚未合法設立登記,無法辦理所有權人登記,故乃將系爭土地借名登記在當時擔任總務之顏阮彩霞名下,嗣宮廟興建完成後,慈天宮管理委員會(下稱慈天宮委員會)決議將系爭土地改登記在委員朱進財名下,並於98年11月間完成移轉登記,因朱進財事後未常參與廟務,且近年來身體欠佳,無法盡心處理廟務,慈天宮委員會乃再於101年3月間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主任委員陳泰麟之配偶即顏秋玫,是系爭土地實屬慈天宮所有,並非顏阮彩霞所有之財產,原告指稱系爭土地為顏阮彩霞所有,渠等欲藉此脫產,並非事實等語,以資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兩造不爭執之事項:(一)原告為顏阮彩霞之債權人。(二)顏阮彩霞於98年11月5日以買賣為登記名義,將原登記在其名下之系爭土地,移轉所有權登記予朱進財,朱進財嗣於101年3月19日復以買賣為登記原因,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顏秋玫。(三)上開二次移轉登記實際上並無買賣之債權行為存在。(四)系爭土地上目前建有慈天宮之宮廟。五、本院得心證之理由:(一)原告提起本訴是否逾法定除斥期間?按民法第244條所規定之撤銷權,自債權人知有撤銷原因時起,1年間不行使而消滅;民法第245條規定甚明。而所謂知有原因,係指知悉撤銷權要件之各項事由而言,故無償行為須知有詐害事實,有償行為則須知悉詐害意思。本件原告主張顏阮彩霞積欠渠等債務未償,渠等於102年2月始查悉系爭土地移轉情事,知悉詐害行為尚未逾1年等情,並提出與所述相符之民事裁定暨確定證明書、異動索引等資料為證,而系爭異動索引上所載之列印時間為102年2月20日,與原告上開主張相符,且被告就此亦未事爭執,則原告上開主張,應屬可採,故原告於102年6月17日提起本件撤銷之訴(起訴狀收文戳章參照),並未逾上開除斥期間,合先敘明。(二)系爭土地之實質所有權人為何?1.按主張法律關係存在之當事人,固應就該法律關係發生所須具備之特別要件,負舉證之責任,惟此特別要件之具備,茍能證明間接事實,且該間接事實與要件事實間,依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已足推認其因果關係存在者,自無不可,非以直接證明要件事實為必要。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1971號裁判要旨可參。2.系爭土地原於94年7月1日以買賣為登記原因,由訴外人張巴金蕊移轉所有權登記予顏阮彩霞,有土地登記申請書1份在卷可參(本院卷一第126-128頁)。而證人即94年7月1日辦理移轉登記手續之地政士江曉玲於本院審理時結證稱:系爭土地是伊辦理簽約過戶,簽約時,價格已經談好,因為一般辦理過戶簽約通常是到伊事務所或客戶住家,伊印象很深刻,本件是到一個透天厝,由透天厝外面的樓梯上到頂樓的一個宮廟,當時現場很多長輩,賣方是一個婆婆和她媳婦一起去,買地資金來源伊不清楚,但當時他們有說地是要買來蓋宮廟,因為他們有要求伊幫他們問寺廟的相關法規,伊也有幫忙問,但後來不是伊幫他們處理,正常情形土地無法登記在宮廟名下,要有法人性質才可以,後來伊從系爭土地經過,是有一間中型的廟宇等語(本院卷一第245、246頁);參以慈天宮係於94年5月3日向高雄縣道教會申設道堂(本院卷二第5頁),97年重新申請時,設址所在已變更為系爭土地上之現址即高雄市○○區○○里○○○0○0號(本院卷二第6頁),且原告亦不否認系爭土地上確存有慈天宮宮廟之事實,證人江曉玲上開證述自堪信為實,是系爭土地係為興建慈天宮宮廟所購置者,應堪認定。3.證人即慈天宮委員陳聖日結證稱:伊一開始是在透天厝樓上的小廟拜,因為當時經費有限,所以有跟信眾募款,伊也有出錢,陳主委他們出的錢比較多,後來買地後,大家陸續出錢蓋廟。當時只有簡單記帳,因為沒有專業會計人員,如果有人捐獻就會給他們感謝狀。當時土地無法登記在寺廟名下,就看誰比較有空管理宮廟事務,就登記在她名下,顏阮彩霞當時是總務管雜務的,後來顏阮彩霞說她不想管了,才會移轉登記,伊等開會時,因為當時朱進財比較有空,所以就登記到他名下,後來因為朱進財身體不好,沒辦法管,才移轉到顏秋玫名下,登記名義是買賣,但實際上並沒有買賣行為,是宮廟借用他們名義來登記等語(本院卷一第249、250頁),所述與卷附信眾捐獻照片(本院卷二第12-34頁)、被告提出之慈天宮98年10月23日、101年2月11日管理委員會會議紀錄,及慈天宮96年度邀請信眾參與平安宴之請柬記載「總務顏阮彩霞」等情相符(本院卷一第74、123-125、73頁),並符合民間供奉神祇,因所需建設廟宇之經費龐大,多均由信眾集資購地、興建之情,所述堪以採信。佐以原告供稱顏阮彩霞以前並沒有工作,僅偶爾跟其擔任貨車司機之配偶出車工作等語(本院卷二第41頁),足見顏阮彩霞之經濟資力並非優渥,衡情應無能力或意願單獨出資購置系爭土地專供慈天宮建廟使用;況顏阮彩霞於96年間即因遭人倒會週轉不靈而陸續冒標名下互助會員之會款,經濟陷於困頓,此經本院調閱本院100年度訴字第434號刑事偽造文書案卷核閱無訛,然其尚於99年間處分其名下所有高雄市○○區○○巷000○000號房屋以清償債務,亦有不動產買賣契約書、清償收據、匯款單、分配表等附於上開刑事案卷可稽,如其有意脫產,早於96年間即可移轉系爭土地所有權,以避免債權人追償,更無獨將因專供慈天宮廟宇使用,而無法自行居住利用、難以轉售之系爭土地移轉朱進財,以保存資產,卻將利用性及轉價性較高之297、298號房屋保留在其名下,日後出售償債之理。4.至原告指稱顏阮彩霞可能將渠等互助會款用以支付系爭土地價金,且被告並未提出購地資金帳目資料云云,惟顏阮彩霞係於95年7月起開始召集互助會,此參前開刑事判決即明,而系爭土地則係於94年7月1日即已購入,斯時顏阮彩霞尚未開始召集互助會,自無如原告所指將互助會款用以購地之可能;而慈天宮已說明其因未辦理寺廟登記,且當初處於草創階段,資金有限,並未聘請專職會計人員記帳,亦未備置帳冊,所需資金除信眾捐獻外,不足部分多由委員補足等語,而民間未具一定規模之宮廟草創時期,因資金、人手不足,多未詳細備具會計帳目,是慈天宮所述尚不違反一般經驗法則,況慈天宮斯時僅為寄居於透天厝樓頂之小宮廟,未經寺廟或法人登記,無法以其名義開設金融機構帳戶,自無可能得存有以其名義出入之金融機構帳戶來往資料可供查詢,是原告上開主張,並無可採。5.從而,本院認以系爭土地購地原即專為慈天宮建廟之用,其管理使用並均由慈天宮委員會為之,及顏阮彩霞之經濟資力等情綜合觀察,系爭土地應為慈天宮信眾所集資購置,實質所有權人為慈天宮,並非顏阮彩霞之事實,應堪認定。是渠,顏阮彩霞於98年間將系爭土地移轉所有權登記予朱進財,及朱進財於101年間將系爭土地移轉登記與顏秋玫,顯係慈天宮陸續終止其與顏阮彩霞、朱進財間之借名登記所衍生者。原告主張顏阮彩霞為系爭土地真正所有權人,自無足採。(三)被告之行為是否有害及原告之債權?1.按民法第244條所規定之債權人撤銷訴權,係以債務人其財產所為之有償或無償行為有害及債權之清償為要件,則債權人得行使撤銷權之標的,係以債務人之財產變動行為為限,若原即不屬債務人之財產,縱有變動,亦不得對之行使撤銷權。2.再按,稱「借名登記」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將自己之財產以他方名義登記,而仍由自己管理、使用、處分,他方允就該財產為出名登記之契約,其成立側重於借名者與出名者間之信任關係,在性質上應與委任契約同視,倘其內容不違反強制、禁止規定或公序良俗者,應賦予無名契約之法律上效力,並類推適用民法委任之相關規定(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76號判決意旨參照)。而借名登記內部間仍應承認借名人為真正所有權人,出名者既非該借名登記財產之真正所有權人,該登記財產原不構成出名人自己債務之總擔保(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448號、95年度台上字第2590號判決意旨可參)。又虛偽意思表示,隱藏他項法律行為者,適用關於該項法律行為之規定,民法第87條第2項定有明文。3.本件被告間就系爭土地雖無買賣之意思表示合致,其買賣之債權行為固屬無效,然其所隱藏之他項法律行為,實係慈天宮借用被告等之名義登記,縱被告間之買賣關係不存在,但渠等與慈天宮間之借名登記契約,仍屬合法有效,揆諸前揭說明,應依其性質及當事人間之合意,適用與其性質相近之民法委任之相關規定。而當事人之任何一方得隨時終止委任契約,為民法第549條第1項所明定,借名登記契約之性質既類同於委任契約,自得類推適用此規定,則借名登記關係合法終止後,受借名登記者自負有將該借名登記之財產返還予真正所有人或其指定名義人之義務。而依前揭事證,既已足證明系爭土地確係慈天宮出資購買取得,僅係借名登記於顏阮彩霞名下,並非屬顏阮彩霞所有,顏阮彩霞於借名登記契約終止後,將系爭土地移轉予慈天宮指定之名義人朱進財名下,及朱進財將系爭土地移轉與慈天宮指定之顏秋玫名下,均僅係在履行其在慈天宮終止借名登記契約後應履行之債務,並不因此而使顏阮彩霞總財產減少,自不因此而害及原告之債權,故原告主張依上開規定請求撤銷,即屬無據,不應准許。六、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244條規定請求撤銷朱進財、顏秋玫,及顏阮彩霞、朱進財間就系爭土地之買賣行為及移轉登記行為,並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七、本件為判決之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陳述及所提其他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於判決之結果無影響,亦與本案之爭點無涉,自無庸逐一論述,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合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3年2月27日民事第五庭法官郭宜芳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3年2月27日書記官何秀玲
系爭土地原乃慈天宮之信徒為興建廟宇而集資購置,因慈天宮尚未合法設立登記,無法辦理所有權人登記,故乃將系爭土地借名登記在當時擔任總務之顏阮彩霞名下,嗣宮廟興建完成後,慈天宮管理委員會(下稱慈天宮委員會)決議將系爭土地改登記在委員朱進財名下,並於98年11月間完成移轉登記,因朱進財事後未常參與廟務,且近年來身體欠佳,無法盡心處理廟務,慈天宮委員會乃再於101年3月間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主任委員陳泰麟之配偶即顏秋玫,是系爭土地實屬慈天宮所有,並非顏阮彩霞所有之財產,原告指稱系爭土地為顏阮彩霞所有,渠等欲藉此脫產,並非事實等語,以資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兩造不爭執之事項:(一)原告為顏阮彩霞之債權人。(二)顏阮彩霞於98年11月5日以買賣為登記名義,將原登記在其名下之系爭土地,移轉所有權登記予朱進財,朱進財嗣於101年3月19日復以買賣為登記原因,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顏秋玫。(三)上開二次移轉登記實際上並無買賣之債權行為存在。(四)系爭土地上目前建有慈天宮之宮廟。五、本院得心證之理由:(一)原告提起本訴是否逾法定除斥期間?按民法第244條所規定之撤銷權,自債權人知有撤銷原因時起,1年間不行使而消滅;民法第245條規定甚明。而所謂知有原因,係指知悉撤銷權要件之各項事由而言,故無償行為須知有詐害事實,有償行為則須知悉詐害意思。本件原告主張顏阮彩霞積欠渠等債務未償,渠等於102年2月始查悉系爭土地移轉情事,知悉詐害行為尚未逾1年等情,並提出與所述相符之民事裁定暨確定證明書、異動索引等資料為證,而系爭異動索引上所載之列印時間為102年2月20日,與原告上開主張相符,且被告就此亦未事爭執,則原告上開主張,應屬可採,故原告於102年6月17日提起本件撤銷之訴(起訴狀收文戳章參照),並未逾上開除斥期間,合先敘明。(二)系爭土地之實質所有權人為何?1.按主張法律關係存在之當事人,固應就該法律關係發生所須具備之特別要件,負舉證之責任,惟此特別要件之具備,茍能證明間接事實,且該間接事實與要件事實間,依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已足推認其因果關係存在者,自無不可,非以直接證明要件事實為必要。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1971號裁判要旨可參。2.系爭土地原於94年7月1日以買賣為登記原因,由訴外人張巴金蕊移轉所有權登記予顏阮彩霞,有土地登記申請書1份在卷可參(本院卷一第126-128頁)。而證人即94年7月1日辦理移轉登記手續之地政士江曉玲於本院審理時結證稱:系爭土地是伊辦理簽約過戶,簽約時,價格已經談好,因為一般辦理過戶簽約通常是到伊事務所或客戶住家,伊印象很深刻,本件是到一個透天厝,由透天厝外面的樓梯上到頂樓的一個宮廟,當時現場很多長輩,賣方是一個婆婆和她媳婦一起去,買地資金來源伊不清楚,但當時他們有說地是要買來蓋宮廟,因為他們有要求伊幫他們問寺廟的相關法規,伊也有幫忙問,但後來不是伊幫他們處理,正常情形土地無法登記在宮廟名下,要有法人性質才可以,後來伊從系爭土地經過,是有一間中型的廟宇等語(本院卷一第245、246頁);參以慈天宮係於94年5月3日向高雄縣道教會申設道堂(本院卷二第5頁),97年重新申請時,設址所在已變更為系爭土地上之現址即高雄市○○區○○里○○○0○0號(本院卷二第6頁),且原告亦不否認系爭土地上確存有慈天宮宮廟之事實,證人江曉玲上開證述自堪信為實,是系爭土地係為興建慈天宮宮廟所購置者,應堪認定。3.證人即慈天宮委員陳聖日結證稱:伊一開始是在透天厝樓上的小廟拜,因為當時經費有限,所以有跟信眾募款,伊也有出錢,陳主委他們出的錢比較多,後來買地後,大家陸續出錢蓋廟。當時只有簡單記帳,因為沒有專業會計人員,如果有人捐獻就會給他們感謝狀。當時土地無法登記在寺廟名下,就看誰比較有空管理宮廟事務,就登記在她名下,顏阮彩霞當時是總務管雜務的,後來顏阮彩霞說她不想管了,才會移轉登記,伊等開會時,因為當時朱進財比較有空,所以就登記到他名下,後來因為朱進財身體不好,沒辦法管,才移轉到顏秋玫名下,登記名義是買賣,但實際上並沒有買賣行為,是宮廟借用他們名義來登記等語(本院卷一第249、250頁),所述與卷附信眾捐獻照片(本院卷二第12-34頁)、被告提出之慈天宮98年10月23日、101年2月11日管理委員會會議紀錄,及慈天宮96年度邀請信眾參與平安宴之請柬記載「總務顏阮彩霞」等情相符(本院卷一第74、123-125、73頁),並符合民間供奉神祇,因所需建設廟宇之經費龐大,多均由信眾集資購地、興建之情,所述堪以採信。佐以原告供稱顏阮彩霞以前並沒有工作,僅偶爾跟其擔任貨車司機之配偶出車工作等語(本院卷二第41頁),足見顏阮彩霞之經濟資力並非優渥,衡情應無能力或意願單獨出資購置系爭土地專供慈天宮建廟使用;況顏阮彩霞於96年間即因遭人倒會週轉不靈而陸續冒標名下互助會員之會款,經濟陷於困頓,此經本院調閱本院100年度訴字第434號刑事偽造文書案卷核閱無訛,然其尚於99年間處分其名下所有高雄市○○區○○巷000○000號房屋以清償債務,亦有不動產買賣契約書、清償收據、匯款單、分配表等附於上開刑事案卷可稽,如其有意脫產,早於96年間即可移轉系爭土地所有權,以避免債權人追償,更無獨將因專供慈天宮廟宇使用,而無法自行居住利用、難以轉售之系爭土地移轉朱進財,以保存資產,卻將利用性及轉價性較高之297、298號房屋保留在其名下,日後出售償債之理。4.至原告指稱顏阮彩霞可能將渠等互助會款用以支付系爭土地價金,且被告並未提出購地資金帳目資料云云,惟顏阮彩霞係於95年7月起開始召集互助會,此參前開刑事判決即明,而系爭土地則係於94年7月1日即已購入,斯時顏阮彩霞尚未開始召集互助會,自無如原告所指將互助會款用以購地之可能;而慈天宮已說明其因未辦理寺廟登記,且當初處於草創階段,資金有限,並未聘請專職會計人員記帳,亦未備置帳冊,所需資金除信眾捐獻外,不足部分多由委員補足等語,而民間未具一定規模之宮廟草創時期,因資金、人手不足,多未詳細備具會計帳目,是慈天宮所述尚不違反一般經驗法則,況慈天宮斯時僅為寄居於透天厝樓頂之小宮廟,未經寺廟或法人登記,無法以其名義開設金融機構帳戶,自無可能得存有以其名義出入之金融機構帳戶來往資料可供查詢,是原告上開主張,並無可採。5.從而,本院認以系爭土地購地原即專為慈天宮建廟之用,其管理使用並均由慈天宮委員會為之,及顏阮彩霞之經濟資力等情綜合觀察,系爭土地應為慈天宮信眾所集資購置,實質所有權人為慈天宮,並非顏阮彩霞之事實,應堪認定。是渠,顏阮彩霞於98年間將系爭土地移轉所有權登記予朱進財,及朱進財於101年間將系爭土地移轉登記與顏秋玫,顯係慈天宮陸續終止其與顏阮彩霞、朱進財間之借名登記所衍生者。原告主張顏阮彩霞為系爭土地真正所有權人,自無足採。(三)被告之行為是否有害及原告之債權?1.按民法第244條所規定之債權人撤銷訴權,係以債務人其財產所為之有償或無償行為有害及債權之清償為要件,則債權人得行使撤銷權之標的,係以債務人之財產變動行為為限,若原即不屬債務人之財產,縱有變動,亦不得對之行使撤銷權。2.再按,稱「借名登記」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將自己之財產以他方名義登記,而仍由自己管理、使用、處分,他方允就該財產為出名登記之契約,其成立側重於借名者與出名者間之信任關係,在性質上應與委任契約同視,倘其內容不違反強制、禁止規定或公序良俗者,應賦予無名契約之法律上效力,並類推適用民法委任之相關規定(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76號判決意旨參照)。而借名登記內部間仍應承認借名人為真正所有權人,出名者既非該借名登記財產之真正所有權人,該登記財產原不構成出名人自己債務之總擔保(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448號、95年度台上字第2590號判決意旨可參)。又虛偽意思表示,隱藏他項法律行為者,適用關於該項法律行為之規定,民法第87條第2項定有明文。3.本件被告間就系爭土地雖無買賣之意思表示合致,其買賣之債權行為固屬無效,然其所隱藏之他項法律行為,實係慈天宮借用被告等之名義登記,縱被告間之買賣關係不存在,但渠等與慈天宮間之借名登記契約,仍屬合法有效,揆諸前揭說明,應依其性質及當事人間之合意,適用與其性質相近之民法委任之相關規定。而當事人之任何一方得隨時終止委任契約,為民法第549條第1項所明定,借名登記契約之性質既類同於委任契約,自得類推適用此規定,則借名登記關係合法終止後,受借名登記者自負有將該借名登記之財產返還予真正所有人或其指定名義人之義務。而依前揭事證,既已足證明系爭土地確係慈天宮出資購買取得,僅係借名登記於顏阮彩霞名下,並非屬顏阮彩霞所有,顏阮彩霞於借名登記契約終止後,將系爭土地移轉予慈天宮指定之名義人朱進財名下,及朱進財將系爭土地移轉與慈天宮指定之顏秋玫名下,均僅係在履行其在慈天宮終止借名登記契約後應履行之債務,並不因此而使顏阮彩霞總財產減少,自不因此而害及原告之債權,故原告主張依上開規定請求撤銷,即屬無據,不應准許。六、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244條規定請求撤銷朱進財、顏秋玫,及顏阮彩霞、朱進財間就系爭土地之買賣行為及移轉登記行為,並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七、本件為判決之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陳述及所提其他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於判決之結果無影響,亦與本案之爭點無涉,自無庸逐一論述,併此敘明。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合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3年2月27日民事第五庭法官郭宜芳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3年2月27日書記官何秀玲
[ { "issueRef": "87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49 1", "lawName": "民法" } ]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
原告自民國77年1月3日起受僱於被告,按月領取薪資報酬(下稱系爭僱傭契約),先後派駐於被告國內外廠區服務,任職期間已有26年餘,亦均能圓滿達成被告交付之任務,並已符合退休條件。詎被告接獲不實檢舉,於103年9月15日將原告停職,並停發薪資及年中主管酬勞金(下稱系爭獎勵金)新台幣(下同)900,000元,進而於103年9月30日以原告「於99-103年承辦福欣特殊鋼發包及寧波二期擴建工程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收取賄賂(以下統稱賄賂),並在臺灣、大陸接受廠商邀宴」為由,依被告工作規則第15條第3款規定,將原告予以免職,所為自屬無據;退步言之,縱原告涉有所指不法,然被告業於103年8月15日向訴外人永記造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記公司)總經理張德仁查知相關索賄情節,隨後並在同年月27日向法務部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下稱調查局)提出檢舉,惟卻遲至103年9月30日始終止契約,亦已逾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第12條第2項所定30日除斥期間,所為終止自非合法,系爭僱傭契約仍屬存在。又被告受領勞務遲延,原告自無補服勞務之義務,依原告99年全年薪資為2,267,418元,換算每月薪資188,951元,加上未發放103年度之系爭獎勵金約900,000元,及被告自103年9月15日起至103年9月30日止停發之薪資94,475元,被告應給付原告994,475元,並應自103年10月1日起至原告回復工作前1日止,按月於翌月20日前給付原告188,951元等情。爰依民法第487條及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等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一)確認系爭僱傭契約存在。(二)被告應給付原告994,475元,及自103年10月1日起至原告回復工作前1日止,按月於翌月20日前給付原告188,951元。(三)就前開已到期部分,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係自77年1月3日起受僱於被告,迄至103年9月30日經免職為止,共任職26年8個月,雖符合勞基法第53條規定之退休資格,惟原告並未提出申請。又被告於100年間至大陸福建漳州市台商工業園區投資興建「福欣特殊鋼廠」(下稱福欣廠),並指派時任工務部處長之原告及訴外人徐光明、陳奇顯等三名主管負責籌備建造及發包等事宜。因興建鋼廠需要鋼構、油漆與螺栓等材料,原告在得知永記公司欲爭取繼續供應福欣廠用漆及被告寧波二期廠房擴建工程(下稱寧波二廠,並與福欣廠合稱系爭廠房)油漆供應商資格,遂利用其有選擇規格、監造審標職權之機會,向訴外人永記公司總經理張德仁索討賄賂1千萬元,經討價還價後,最後由張德仁交付750萬元予原告,不僅涉犯刑法背信罪嫌,業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下稱南檢)檢察官提起公訴在案(下稱系爭刑案),亦造成被告遭受鉅額損失及商譽嚴重斲傷,確已違反被告工作規則第15條及台塑關係企業人事管理規則(下稱系爭管理規則)第9.2條等相關規定。此外,原告另涉向被告位於寧波二廠之承攬商收取賄賂,並接受廠商不當邀宴,事後又一再矢口否認,嚴重違反忠誠義務,已令兩造間勞雇關係之信賴基礎蕩然無存,原告顯有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所定違反勞動契約、工作規則情節重大之情事,被告不得不予以免職,系爭僱傭契約已不存在。況依勞基法第2條有關平均工資之計算,係指計算事由發生當日前6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原告所主張之平均工資,亦非有理。另原告並未舉證證明被告於103年度有應發放而未發放系爭獎勵金900,000元之情事,所為請求自屬無據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若受不利判決,願以現金或等值之銀行可轉讓定期存單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2",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12 1 4",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12 2",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29",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53",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487",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
伊與被告陳致瑋為夫妻,二人婚姻關係自民國102年12月29日迄今仍存續中。被告二人於108年4、5月間因就讀高雄科技大學附設進修學院而結識,被告韓禹芯明知被告陳致瑋為有配偶之人,被告陳致瑋竟於108年12月間傳遞記載「好想你呀」之字句給被告韓禹芯;被告韓禹芯也曾於夜間12時51分、2時05分、3時02分間撥打電話與被告陳致瑋通話27分26秒、35分33秒、1時50秒;被告二人更曾於夜間1時39分相約會面;或由被告陳致瑋傳送I▼(愛心型圖樣,因系統造字之侷限,下均以▼代之)U之貼圖予被告韓禹芯,被告二人之往來顯已逾越男女正常社交應有之分際,而超越社會一般通念所能容忍之曖昧情愫,足以破壞伊與被告陳致瑋間婚姻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伊為此精神大受打擊,至今仍需固定至精神科看診並依賴藥物生活及睡眠,被告所為已不法侵害伊基於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且情節重大,使伊受有相當於新臺幣(下同)600,000元之非財產上損害,伊自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95條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負賠償責任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連帶給付6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之被告翌日即109年6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於108年12月25日趁被告陳致瑋沐浴時竊取其手機,嗣又未經被告陳致瑋允許,違法取得手機內與被告韓禹芯間在社群通訊軟體LINE內之簡訊對話而據以提起本件訴訟,原告已嚴重侵害被告陳致瑋之隱私權,所取得之資料不應賦予證據能力,況被告分別擔任進修學院學生議會之正、副議長,故二人均係因學校辦理學生議會事務所需而互有聯繫,加以被告韓禹芯需輪班照顧生病家人,僅得利用深夜時分討論學校事務或當面交付資料,又被告陳致瑋亦因課業問題久未能向被告韓禹芯請益,出於單純對同學之想念始傳訊好想你等文字,且遍觀被告二人傳訊內容均未涉及情人間之親暱、笑鬧或狎玩等內容,可見被告間之交情僅止於同學界限,而未外溢至男女朋友之親密範圍,原告徒憑前開簡訊內容即無端推論被告間有不正常男女關係顯屬無理等語置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假執行。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3", "lawName": "民法" } ]
返還不當得利
伊於民國87年5月14日將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一小段755地號土地(面積77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228/10000)及其上同區段680建號即門牌號碼高雄市三民區○○○路341號9樓之3之建物(面積97.4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全部)(下稱系爭房地),以買賣為原因,移轉登記予伊女即被告,惟實際係伊贈與系爭房地予被告,兩造並約定被告應扶養伊終生,且伊得終生居住於系爭房地,兩造間應成立贈與契約。詎被告取得系爭房地後,除未盡扶養義務外,嗣又因與其男友搬入系爭房地,遭伊反對,於100年3月中旬辱罵伊去死,出去中風等不孝言語;於100年4月初,利用伊外出之際,將伊衣櫃內物品丟置屋外走廊,並將大門反鎖,強行不讓伊進入系爭房地;於100年4月25日教唆其男友毆打伊受傷。爰依民法第416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以起訴狀繕本之送達撤銷對被告之贈與,並依民法第419條第2項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房地。並聲明:被告應將系爭房地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原告。三、被告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先前陳述則以:系爭房地實係由伊先父購買而借名登記於原告名下,雖原告將系爭房地以贈與為原因移轉登記予伊,然系爭房地實係伊向先父借款3百萬元向原告購買。伊一向孝順父母,不曾毆打伊母即原告,亦不曾對原告為侵權行為或不履行扶養義務。兩造同居於系爭房地期間,原告屢受伊胞姊曹慧伶之慫恿及挑撥。原告與曹慧伶反對伊與伊男友林文紀交往,並於100年4月25日伊返回系爭房地住處拿取衣物時追打伊及男友,伊遂向本院家事庭聲請保護令並經本院以100年度家護字第923號核發保護令在案,伊對原告並未有教唆傷害之行為。又曹慧伶於100年5月間以原告手機傳送簡訊辱罵伊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兩造不爭執之事項:(一)兩造為母女關係。(二)原告於87年7月31日將系爭房地以買賣為原因(原因發生日期為87年5月14日)移轉登記予被告。(三)被告前以原告及其胞姐曹慧伶於100年4月25日對其有家庭暴力行為,向本院聲請核發民事通常保護令,經本院100年度家護字第923號裁定獲准。原告及曹慧伶不服提起抗告,經本院100年度家護抗字第75號駁回抗告確定。(四)原告另以被告於100年4月25日教唆林文紀毆打原告,涉犯教唆傷害罪嫌提出刑事告訴,經台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以100年度偵字第17524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五、本件之爭點:(一)兩造就系爭房地有無贈與契約關係?(二)原告依民法第416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撤銷系爭房地之贈與,並依同法第419條第2項之規定請求返還系爭房地,有無理由?六、兩造就系爭房地有無贈與契約關係?
原告於108年12月25日趁被告陳致瑋沐浴時竊取其手機,嗣又未經被告陳致瑋允許,違法取得手機內與被告韓禹芯間在社群通訊軟體LINE內之簡訊對話而據以提起本件訴訟,原告已嚴重侵害被告陳致瑋之隱私權,所取得之資料不應賦予證據能力,況被告分別擔任進修學院學生議會之正、副議長,故二人均係因學校辦理學生議會事務所需而互有聯繫,加以被告韓禹芯需輪班照顧生病家人,僅得利用深夜時分討論學校事務或當面交付資料,又被告陳致瑋亦因課業問題久未能向被告韓禹芯請益,出於單純對同學之想念始傳訊好想你等文字,且遍觀被告二人傳訊內容均未涉及情人間之親暱、笑鬧或狎玩等內容,可見被告間之交情僅止於同學界限,而未外溢至男女朋友之親密範圍,原告徒憑前開簡訊內容即無端推論被告間有不正常男女關係顯屬無理等語置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假執行。
[ { "issueRef": "304", "lawName": "中華民國刑法" }, { "issueRef": "416 1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19 2",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等
原告於民國105年3月1日向被告林謝金花承租坐落屏東縣東港鎮大鵬灣橋旁之魚塭(下稱系爭魚塭),簽立魚塭租賃契約(下稱系爭租賃契約),並給付被告林謝金花一年份租金及保證金共計新臺幣(下同)23萬元。原告另以151,919元向被告黃金宗購買該魚塭上如「大鵬灣魚塭設備清冊」所載設備(下稱系爭設備)。惟被告林謝金花非上開魚塭土地之所有人,且被告二人均於104年8月間即明知上開魚塭業經屏東縣政府通知不可再養殖魚苗,且將收回整理,仍共同詐騙原告,致原告仍租用上開魚塭地並整地、僱請員工等,因此受有損害。另原告因被告二人之詐欺,而給付上開金額,原告原依民法第92條之規定撤銷意思表示,並以本起訴狀繕本之送達為撤銷意思表示之通知,原告並得依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被告二人返還所受利益。又被告2人共同詐騙原告,致原告因被告二人欺瞞,於租用系爭魚塭後,開始整地、僱請員工、整理魚塭、洗臭土、支付水電費、購買水管、幼鰻飼料等共支出13萬7,105元(下稱系爭前置費用),另原告投注心力工作四個多月,以每月3萬元計算共12萬元之賠償金(下稱系爭勞力損失),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系爭前置費用13萬7,105元及勞力損失12萬元,合計25萬7,105元等語。並聲明:(一)被告林謝金花應給付原告13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黃金宗應給付原告15萬1,91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三)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25萬7,10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四)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於108年12月25日趁被告陳致瑋沐浴時竊取其手機,嗣又未經被告陳致瑋允許,違法取得手機內與被告韓禹芯間在社群通訊軟體LINE內之簡訊對話而據以提起本件訴訟,原告已嚴重侵害被告陳致瑋之隱私權,所取得之資料不應賦予證據能力,況被告分別擔任進修學院學生議會之正、副議長,故二人均係因學校辦理學生議會事務所需而互有聯繫,加以被告韓禹芯需輪班照顧生病家人,僅得利用深夜時分討論學校事務或當面交付資料,又被告陳致瑋亦因課業問題久未能向被告韓禹芯請益,出於單純對同學之想念始傳訊好想你等文字,且遍觀被告二人傳訊內容均未涉及情人間之親暱、笑鬧或狎玩等內容,可見被告間之交情僅止於同學界限,而未外溢至男女朋友之親密範圍,原告徒憑前開簡訊內容即無端推論被告間有不正常男女關係顯屬無理等語置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假執行。
[ { "issueRef": "9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2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
被告陳劉秋蘭積欠原告新臺幣(下同)766,652元未清償,經原告聲請強制執行,因執行無實益而核發債權憑證在案。詎陳劉秋蘭竟於民國88年5月4日,以其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000○00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1121建號建物(下稱系爭不動產),設定500萬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予被告吳雪萍(下稱系爭抵押權),惟系爭不動產現遭其他債權人假扣押查封,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業已確定,而被告間並無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存在,是系爭抵押權應失所附麗而不存在或因無效之法律行為應予塗銷,然陳劉秋蘭怠於行使權利,原告自得代位請求塗銷系爭抵押權設定登記。為此,爰依民法第113條、第242條、第767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一)確認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於88年5月4日所為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500萬元之債權不存在。(二)被告吳雪萍應將系爭不動產於88年5月4日向高雄市鹽埕地政事務所,以88鹽專(二)字第014600號收件字號所設定之最高限額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三、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曾提出任何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述。四、得心證之理由: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視同自認,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主張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所設定之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系爭抵押權應失所附麗而應予塗銷,業已提出土地及建物登記謄本、本院100年度司執字152026號債權憑證等資料為證。因兩造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上開規定,視為自認,應認原告之主張可採。則原告主張被告間就系爭房地之抵押權不存在,請求判決如主文第1、2項所示,即有理由,應予准許。五、結論: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5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2年11月29日民事第三庭法官陳樹村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2年11月29日書記官鄧思辰
原告於108年12月25日趁被告陳致瑋沐浴時竊取其手機,嗣又未經被告陳致瑋允許,違法取得手機內與被告韓禹芯間在社群通訊軟體LINE內之簡訊對話而據以提起本件訴訟,原告已嚴重侵害被告陳致瑋之隱私權,所取得之資料不應賦予證據能力,況被告分別擔任進修學院學生議會之正、副議長,故二人均係因學校辦理學生議會事務所需而互有聯繫,加以被告韓禹芯需輪班照顧生病家人,僅得利用深夜時分討論學校事務或當面交付資料,又被告陳致瑋亦因課業問題久未能向被告韓禹芯請益,出於單純對同學之想念始傳訊好想你等文字,且遍觀被告二人傳訊內容均未涉及情人間之親暱、笑鬧或狎玩等內容,可見被告間之交情僅止於同學界限,而未外溢至男女朋友之親密範圍,原告徒憑前開簡訊內容即無端推論被告間有不正常男女關係顯屬無理等語置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假執行。
[ { "issueRef": "11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lawName": "民法" } ]
債務人異議之訴
被告前持有訴外人全國不動產土地仲介實業行(下稱全國實業行)與蔡蕙璟共同簽發,票面金額新台幣(下同)500萬元(發票日98年4月6日、票號:0000000號)之本票乙紙(下稱系爭本票),經提示未獲付款,而取得本院100年度鳳簡字第353號之民事假執行判決(下稱系爭原審判決),復主張全國實業行為合夥團體,伊為全國實業行之合夥人,而以系爭原審判決為執行名義,聲請本院101年度司執字第52754號強制執行(下稱系爭執行事件)伊所有如附表所示財產。然查,依系爭原審判決認定,系爭本票簽發之原因係基於全國實業行與被告間之共同投資地產合夥契約書,然蔡蕙璟於本院102年度訴字第678號民事確認債權存在訴訟中,曾證稱該500萬元係伊一個人拿的等語;被告於本院101年度易字第105、340號刑事案件所委請之丁玉雯律師,曾自承認諾「整個共同投資契約書都是假的,這500萬竟然進入蔡蕙璟帳戶!」等語;台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101年度偵續字第320號不起訴處分書,認定「施勝民97年2月18日因健康因素而退夥…,而於99年11月23日再加入…」,足認執行名義成立後有消滅債權人請求之事由存在。又系爭本票中全國實業行之印文亦係蔡蕙璟所偽造,蔡蕙璟並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1年度上易字第703、704號刑事判決犯詐欺、損害債權等罪而入監服刑,故伊不知情且與之無涉。另蔡蕙璟於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1年度重上字第132號民事案件,亦自承上開共同投資地產合夥契約書為其配合訴外人陳文吉所虛擬,故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為虛假無效,系爭本票債權即不存在。次查,系爭本票實為蔡蕙璟因通姦之私德不檢所致不法行為,票據款項亦係由相姦人陳文吉匯入蔡蕙璟之私人帳戶,故蔡蕙璟就系爭本票之簽發,顯非執行全國實業行之職務,依法亦不得成立代理,依民法第110條規定,應由蔡蕙璟自負民事責任。復查,伊於97年2月18日曾退出與蔡蕙璟之合夥,於99年11月25日始加入全國實業行,並於100年3月4日因同為合夥人之訴外人鄭素珠無實質出資而變更為伊獨資,則系爭本票簽發時為蔡蕙璟獨資,且嗣全國實業行之權利主體已變更,前一主體之票據責任不應由後一主體負責,而理應由蔡蕙璟負其民、刑事責任,故被告不得對非執行名義效力所及之伊為強制執行。為此,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第14條之1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一)系爭執行事件關於原告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二)被告應返還原告所有如附表編號1所示房地拍賣價金共570,666元,並禁止分配如附表編號2所示土地之拍賣價款。
系爭原審判決經全國實業行提起上訴,業經本院102年2月27日101年度簡上字第147號判決駁回,嗣系爭實業行再提起上訴,亦經本院102年4月2日101年度簡上字第147號裁定駁回,全國實業行對該裁定再提起抗告,終經最高法院102年度台簡抗字第80號裁定駁回。而參諸本院101年度簡上字第147號判決(下稱系爭確定判決)理由所述可知,上開投資契約係屬真正而非虛假無效,且原告參與該投資土地買賣事件,亦有分得款項,並非蔡蕙璟獨得,且系爭本票簽發時合夥代表人為蔡蕙璟,簽發系爭本票屬合夥事務範圍,系爭本票係為擔保全國實業行於系爭投資契約終止時,對伊應踐行之返還投資款義務,屬有權代理,並非蔡蕙璟因通姦所致之不法行為,而原告亦自陳系爭本票上所蓋全國實業行之大小章為真正,則原告於事後辯稱上開投資契約為通謀虛偽、其對投資土地買賣乙事均不知情、系爭本票上大小章係遭蔡蕙璟偽造、系爭本票之簽發非屬執行全國實業行職務等,難認可採。而伊所提本院102年度訴字第678號民事確認債權存在訴訟,係欲請求蔡蕙璟返還積欠訴外人洪偉良之不當得利後由伊受領,蔡蕙璟於該案中之證詞,係為免洪偉良亦負返還責任所為辯解之詞,實難據此即得出原告對該票款不知情且無涉之結論。又蔡蕙璟因涉犯刑事詐欺、毀損債權罪而入獄服監乙事,並不影響伊行使系爭本票之權利,原告亦不得主張因此脫免合夥人連帶清償系爭本票債務之責任,而原告所提本院101年度易字第105、340號詐欺案之公開審判筆錄,其中伊之告訴代理人所稱「這整筆共同投資契約書都是假的」等語,其意旨係指蔡蕙璟利用共同投資契約詐欺伊,致伊因而受騙,陷於錯誤而交付500萬元予蔡蕙璟之意,亦不影響上開投資契約之效力。次查,依系爭確定判決理由所述可知,原告與蔡蕙璟於96年10月5日曾簽立合夥契約,合夥經營全國不動產土地仲介企業行(下稱全國企業行),嗣蔡蕙璟於97年3月18日曾申請變更全國企業行名稱為全國實業行,然因當時該合夥遭強制執行而未果,而蔡蕙璟於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101年度他字第3121號偽造有價證券案件中亦證稱,其於簽發系爭本票時,全國企業行業經核准更名為全國實業行,且備妥全國實業行印章,其已開始使用新印章等情,故蔡蕙璟雖遲至99年11月25日始向主管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將原登記由其獨資經營之全國實業行,變更為以其為負責人及原告為合夥人之合夥型態,然仍足認原告與蔡蕙璟之合夥關係於96年10月5日合夥契約成立時即已存在,且渠等於97年3月間起即有使用全國實業行名義以代全國企業行對外營業情事,且無證據可推認原告於99年11月23日簽立新約前有何退夥聲明情事,故原告主張全國實業行之合夥型態已因原告於97年2月18日退夥而不存在等語,為無足採。又參諸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2年度上易字第169號、109號民事確定判決理由,亦均認鄭素珠與蔡蕙璟間轉讓出資額即辦理變更商業登記之行為並非出於通謀虛偽意思表示,故系爭本票簽發時,全國實業行確為原告與蔡蕙璟合夥,且系爭原審判決宣判時,全國實業行仍為合夥,故全國實業行之權利主體並未變更,系爭確定判決之效力,自及於全國實業行與為合夥人之原告。末查,本件原告之全部主張,均已於上述確定判決中提出並經法院調查證據及判斷後,於判決做出認定結果,均非屬執行名義成立後所發生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實,自無再由原告以本件訴訟重為主張,否則與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有悖,且上開判決經嚴格認定,已確認原告為全國實業行之合夥人,故原告之訴為無理由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4-2 1 2",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issueRef": "14",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issueRef": "14 1",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issueRef": "14-1",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issueRef": "11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 "lawName": "票據法" } ]
確認債務不存在
被告前持有訴外人全國不動產土地仲介實業行(下稱全國實業行)與蔡蕙璟共同簽發,票面金額新台幣(下同)500萬元(發票日98年4月6日、票號:0000000號)之本票乙紙(下稱系爭本票),經提示未獲付款,而取得本院100年度鳳簡字第353號之民事假執行判決(下稱系爭原審判決),復主張全國實業行為合夥團體,伊為全國實業行之合夥人,而以系爭原審判決為執行名義,聲請本院101年度司執字第52754號強制執行(下稱系爭執行事件)伊所有如附表所示財產。然查,依系爭原審判決認定,系爭本票簽發之原因係基於全國實業行與被告間之共同投資地產合夥契約書,然蔡蕙璟於本院102年度訴字第678號民事確認債權存在訴訟中,曾證稱該500萬元係伊一個人拿的等語;被告於本院101年度易字第105、340號刑事案件所委請之丁玉雯律師,曾自承認諾「整個共同投資契約書都是假的,這500萬竟然進入蔡蕙璟帳戶!」等語;台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101年度偵續字第320號不起訴處分書,認定「施勝民97年2月18日因健康因素而退夥…,而於99年11月23日再加入…」,足認執行名義成立後有消滅債權人請求之事由存在。又系爭本票中全國實業行之印文亦係蔡蕙璟所偽造,蔡蕙璟並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1年度上易字第703、704號刑事判決犯詐欺、損害債權等罪而入監服刑,故伊不知情且與之無涉。另蔡蕙璟於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1年度重上字第132號民事案件,亦自承上開共同投資地產合夥契約書為其配合訴外人陳文吉所虛擬,故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為虛假無效,系爭本票債權即不存在。次查,系爭本票實為蔡蕙璟因通姦之私德不檢所致不法行為,票據款項亦係由相姦人陳文吉匯入蔡蕙璟之私人帳戶,故蔡蕙璟就系爭本票之簽發,顯非執行全國實業行之職務,依法亦不得成立代理,依民法第110條規定,應由蔡蕙璟自負民事責任。復查,伊於97年2月18日曾退出與蔡蕙璟之合夥,於99年11月25日始加入全國實業行,並於100年3月4日因同為合夥人之訴外人鄭素珠無實質出資而變更為伊獨資,則系爭本票簽發時為蔡蕙璟獨資,且嗣全國實業行之權利主體已變更,前一主體之票據責任不應由後一主體負責,而理應由蔡蕙璟負其民、刑事責任,故被告不得對非執行名義效力所及之伊為強制執行。為此,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第14條之1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一)系爭執行事件關於原告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二)被告應返還原告所有如附表編號1所示房地拍賣價金共570,666元,並禁止分配如附表編號2所示土地之拍賣價款。
系爭原審判決經全國實業行提起上訴,業經本院102年2月27日101年度簡上字第147號判決駁回,嗣系爭實業行再提起上訴,亦經本院102年4月2日101年度簡上字第147號裁定駁回,全國實業行對該裁定再提起抗告,終經最高法院102年度台簡抗字第80號裁定駁回。而參諸本院101年度簡上字第147號判決(下稱系爭確定判決)理由所述可知,上開投資契約係屬真正而非虛假無效,且原告參與該投資土地買賣事件,亦有分得款項,並非蔡蕙璟獨得,且系爭本票簽發時合夥代表人為蔡蕙璟,簽發系爭本票屬合夥事務範圍,系爭本票係為擔保全國實業行於系爭投資契約終止時,對伊應踐行之返還投資款義務,屬有權代理,並非蔡蕙璟因通姦所致之不法行為,而原告亦自陳系爭本票上所蓋全國實業行之大小章為真正,則原告於事後辯稱上開投資契約為通謀虛偽、其對投資土地買賣乙事均不知情、系爭本票上大小章係遭蔡蕙璟偽造、系爭本票之簽發非屬執行全國實業行職務等,難認可採。而伊所提本院102年度訴字第678號民事確認債權存在訴訟,係欲請求蔡蕙璟返還積欠訴外人洪偉良之不當得利後由伊受領,蔡蕙璟於該案中之證詞,係為免洪偉良亦負返還責任所為辯解之詞,實難據此即得出原告對該票款不知情且無涉之結論。又蔡蕙璟因涉犯刑事詐欺、毀損債權罪而入獄服監乙事,並不影響伊行使系爭本票之權利,原告亦不得主張因此脫免合夥人連帶清償系爭本票債務之責任,而原告所提本院101年度易字第105、340號詐欺案之公開審判筆錄,其中伊之告訴代理人所稱「這整筆共同投資契約書都是假的」等語,其意旨係指蔡蕙璟利用共同投資契約詐欺伊,致伊因而受騙,陷於錯誤而交付500萬元予蔡蕙璟之意,亦不影響上開投資契約之效力。次查,依系爭確定判決理由所述可知,原告與蔡蕙璟於96年10月5日曾簽立合夥契約,合夥經營全國不動產土地仲介企業行(下稱全國企業行),嗣蔡蕙璟於97年3月18日曾申請變更全國企業行名稱為全國實業行,然因當時該合夥遭強制執行而未果,而蔡蕙璟於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101年度他字第3121號偽造有價證券案件中亦證稱,其於簽發系爭本票時,全國企業行業經核准更名為全國實業行,且備妥全國實業行印章,其已開始使用新印章等情,故蔡蕙璟雖遲至99年11月25日始向主管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將原登記由其獨資經營之全國實業行,變更為以其為負責人及原告為合夥人之合夥型態,然仍足認原告與蔡蕙璟之合夥關係於96年10月5日合夥契約成立時即已存在,且渠等於97年3月間起即有使用全國實業行名義以代全國企業行對外營業情事,且無證據可推認原告於99年11月23日簽立新約前有何退夥聲明情事,故原告主張全國實業行之合夥型態已因原告於97年2月18日退夥而不存在等語,為無足採。又參諸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2年度上易字第169號、109號民事確定判決理由,亦均認鄭素珠與蔡蕙璟間轉讓出資額即辦理變更商業登記之行為並非出於通謀虛偽意思表示,故系爭本票簽發時,全國實業行確為原告與蔡蕙璟合夥,且系爭原審判決宣判時,全國實業行仍為合夥,故全國實業行之權利主體並未變更,系爭確定判決之效力,自及於全國實業行與為合夥人之原告。末查,本件原告之全部主張,均已於上述確定判決中提出並經法院調查證據及判斷後,於判決做出認定結果,均非屬執行名義成立後所發生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實,自無再由原告以本件訴訟重為主張,否則與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有悖,且上開判決經嚴格認定,已確認原告為全國實業行之合夥人,故原告之訴為無理由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被告與原告於民國105年12月9日上午10時33分許,分別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MFC-6737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系爭機車),沿高雄市前鎮區中華五路由南往北方向行駛。詎被告行經中華五路與新光路口時,本應注意超車時應顯示左方向燈並於前車左側保持半公尺以上之間隔超過,行至安全距離後,再顯示右方向燈駛入原行路線,而依當時天候晴、有日間自然光線、路面鋪設柏油、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被告竟疏於注意及此而超車不當,自左側超越原告機車後未久即逕行剎車,騎在其後之原告因閃避不及而擦撞被告所騎乘之機車後側(下稱系爭事故),致原告人車倒地而受有頭部外傷併蜘蛛膜下腔出血、左顴骨骨折、左鎖骨骨折、左肋骨第2、3、4、5節骨折、左胸挫傷、左肩挫傷及多處擦傷之傷害(下稱系爭傷害)。原告因系爭事故而支出醫療費用新臺幣(下同)114,218元、住院期間及居家看護費204,000元、就診交通費12,695元及系爭機車維修費7,000元,且受有12個月無法工作之損失252,100元,並請求精神慰撫金800,000元,另起訴時主張之高雄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覆議會之鑑定費用2,000元則不再請求,原告所受損害共計1,390,013元,扣除強制險保險金124,761元後,被告尚應賠償1,265,252元。為此,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91條之2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1,267,252元,及自107年2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被告沿高雄市前鎮區中華五路由南向北行駛,通過高雄市前鎮區新光路(西向東)路口時,該路口號誌為黃燈,並看見前方之新光路(東向西)路口號誌已是紅燈,故被告快速通過新光路(西向東)路口後即減速煞車停等紅燈,然原告既與被告行駛相同方向,理應同煞車減速,卻遲至發現將要撞到被告機車車尾才開始煞車,故原告有未注意車前狀況之疏失,原告自應負與有過失責任。又原告請求之醫療費(含醫材)112,672元部分,除住院期間膳食費2,630元屬原告日常支出,非因住院所增加支出,應予剔除外,其餘醫療費均不爭執。另就原告住院期間之看護費,於40,000元範圍內不爭執。再原告請求之交通費部分,除有單據之2,470元不爭執,其餘均爭執。此外,原告提出之在職證明書為原告配偶所開立,亦未載明薪資,無法證明原告於系爭事故發生時確有工作及收入,縱原告當時有薪資所得,依國軍高雄總醫院之回函表示原告出院後3個月應可逐漸恢復工作能力,是原告至多僅得請求3個月不能工作之損失。又原告請求之機車修理費部分應扣除折舊。末原告請求之精神慰撫金則屬過高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准免假執行。
[ { "issueRef": "32", "lawName":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 }, { "issueRef": "18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1-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3 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5 6", "lawName":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 }, { "issueRef": "101 1 5", "lawName":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 ]
損害賠償
被告與原告分別為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高屏區第40區秘書長及富達分會會長,於民國103年6月29日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全國會長聯誼會在臺東地區舉行會議,僱用遊覽車自高雄出發,於同日上午10時許,原告在該遊覽車上中間走道前方持有裝飾六角圓型鑽石突起物之麥克風說明另行組團經過及費用相關事宜時,被告為阻止原告繼續發言,明知強行搶取他人手持之物發生拉扯,可能造成他人受有傷害,竟不違其本意,於原告以右手持上開麥克風尚在發言之際,徒手搶取原告右手所持之麥克風,並喝止原告繼續發言,惟原告仍欲繼續以右手持該麥克風發言,被告遂徒手拉扯原告右手所持之該支麥克風,而與原告右手發生拉扯衝突,致原告受有右腕扭挫傷及右拇指擦挫傷等傷害(下稱系爭事故),且造成原告精神受創而有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及失眠等症狀,原告因上開身體傷勢至原祿骨科醫院就醫支出醫藥費新台幣(下同)698元,並因上揭精神症狀陸續於103年7月15日、103年7月22日、103年8月8日、104年1月7日、104年1月22日、104年2月6日、104年3月10日前往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身心科就醫支出醫藥費用共2,250元,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3條第1項及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賠償上揭醫藥費用合計2,948元,及精神慰撫金50萬元等語。為此,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502,94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及失眠等精神症狀與其傷害行為無關,原告不得請求被告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之醫藥費2,250元,且其請求之慰撫金亦顯然過高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宣告分別財產制
(一)緣被告即債務人張坤德積欠原告債務達新台幣(下同)511,294元,經原告數次催索,被告張坤德均置之不理,迄未償還上開債務。嗣原告向台灣屏東地方法院聲請對被告張坤德財產強制執行,惟經執行無效果,有台灣屏東地方法院於100年3月7日核發之99年度司執字第21215號債權憑證可憑。而原告向國稅局調閱其之最新年度財產所得資料,發現其名下亦無任何可供執行受償之財產。(二)被告張坤德與被告夏英美二人目前婚姻關係仍然存在,未以契約訂立夫妻財產制,原以法定財產制為其夫妻財產制。經向本院查詢網站公告,被告張坤德與被告夏英美間二人迄仍未向法院聲請辦理夫妻分別財產契約登記。(三)按夫妻未以契約訂立夫妻財產制者,除民法另有規定外,以法定財產制,為其夫妻財產制者,除民法另有規定外,以法定財產制,為其夫妻財產制;債權人對於夫妻一方之財產以為扣押,而為得受清償時,法院因債權人之聲請,得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民法第1005條、第1011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所謂未得受清償,包括前無可扣押之物或所扣押之物數量不足,及所扣押之財產不足清償,該為扣押之債權人債權等情形(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854號判決足資參照)。又民法第1011條之立法意旨,係為貫徹物權法定主義及保護交易安全,同時避免夫妻藉登記夫妻財產制之方式,逃避債權人之強制執行。(四)揆之前揭事實說明,被告張坤德向原告借款未依約清償,經原告取得執行名義後,聲請法院強制執行結果,上有如前述所述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未獲清償,被告張坤德名下亦無可供扣押執行之財產。是原告訴請裁判被告張坤德與被告夏英美間之夫妻財產制改用分別財產制,於法洵屬有據,為此,依民法第1011條之規定,訴請宣告被告間之夫妻財產制改為分別財產制等語。並聲明:求為判決如主文所示。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四、按夫妻未以契約訂立夫妻財產制者,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以法定財產制為其夫妻財產制,民法第1005條定有明文。次按債權人對於夫妻一方之財產已為扣押,而未得受清償時,法院因債權人之聲請,得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民法第1011條亦規定甚明。而所謂未得受清償,包括全無可扣押之物或所扣押之物數量不足及所扣押之財產不足清償該為扣押之債權人債權等情形(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854號民事判決參照)。五、經查,原告主張被告張坤德、夏英美現為夫妻,且被告間婚後並未約定夫妻財產制,及原告為被告張坤德之債權人,並經原告向國稅局查詢被告張坤德最新年度財產所得資料,顯示被告張坤德名下亦無財產可供執行,且原告曾向台灣屏東地方法院聲請對被告張坤德財產強制執行,業因執行無效果,台灣屏東地方法院於100年3月7日核發99年度司執字第21215號債權憑證在案,是以目前被告張坤德已無可供執行之財產等情,業據其提出被告戶籍謄本2件、台灣屏東地方法院債權憑證、國稅局100年度財產所得清單、法院夫妻財產登記資料公告各1件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台灣屏東地方法院99年度司執辛字第21215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卷核閱無誤,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是以,被告間婚後未約定夫妻財產制,自應以法定財產制為夫妻財產制,且被告張坤德之財產經強制執行仍無法滿足原告之債權,依前開說明,應屬已為扣押,而未得受清償之情形,則原告本於民法第1011條之規定,訴請本院宣告被告間之夫妻財產制應改用分別財產制,洵屬正當。六、從而,原告本於民法第1011條之規定,訴請本院宣告被告間之夫妻財產制應改用分別財產制,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5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0年11月22日家事法庭法官廖家陽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1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裁判費。中華民國100年11月22日書記官邱靜銘
原告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及失眠等精神症狀與其傷害行為無關,原告不得請求被告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之醫藥費2,250元,且其請求之慰撫金亦顯然過高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00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011", "lawName": "民法" } ]
返還不當得利等
被告楊文琪、游雅惠、黃瓊誼均為業務員,代為銷售被告和荔公司之「和荔樂活服務契約」(下稱系爭契約),被告等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原告,施用詐術銷售系爭契約,其等行為分述如下:(一)原告潘俊斌於98年8月在交友網站上認識被告楊文琪,被告楊文琪即經常在原告軍職休假期間邀約見面,使原告誤以為兩人係男女朋友交往,嗣被告楊文琪以其剛進入婚顧公司上班為由邀約原告,原告乃應邀於99年5月29日至被告楊文琪所稱之婚顧公司即被告和荔公司(位於高雄市○○區○○○路000號18樓,現懸掛招牌為「建誼實業」),被告楊文琪即當場拿出系爭契約申購書,表示希望原告購買以投資被告和荔公司,每份契約價金20萬元,可分期,頭期款為45,000元,並佯稱將來可增值,且保證要幫原告轉售獲利,共推銷原告購買2份契約,致原告誤信為真,當場以現金及刷卡支付該等契約頭期款共計9萬元。嗣被告楊文琪於100年12月5日再度要求原告加碼投資,並表示契約已增值,每份契約價金25萬元,可分期,頭期款5萬元,每月可獲分紅,經其換算每份契約每月可獲利約2,500元,並保證日後會幫原告轉售,原告因相信每月可領取分紅,便購買3份契約,並支付頭期款共15萬元,及提供大眾銀行之帳號予被告和荔公司以領取分紅。惟嗣原告收受被告和荔公司(以建誼實業名義)匯入之款項(101年2月15日11,370元、同年3月26日2,974元,同年4月25日2,537元),與被告楊文琪所稱公司營運良好及換算之紅利金額顯有落差。再者,訴外人葉○○準備於101年7月結婚而表示願意承購原告先前購買之2份契約,即約定於101年3月初至被告和荔公司洽談轉售事宜,然洽談當日被告楊文琪不但不願幫原告轉售契約予葉○○,反而再次推銷新契約,原告始發現被告楊文琪當初簽約時所作承諾,即契約增值、轉售予友人以獲利賺取差價等均非事實,以不實銷售手段詐騙原告簽約而騙取24萬元。(二)原告張慈賢於101年11月底於網站上認識被告游雅惠,爾後被告游雅惠即經常約原告吃飯。被告游雅惠向原告表示其在公司之業績不足,無法轉為正職,要求原告購買婚顧契約,並於102年1月11日至被告游雅惠工作地點簽約,該契約每份價格26萬,可分期付款,頭期款6萬,被告游雅惠佯稱將來可保值,並保證要幫原告轉讓1份予他人,原告最後購買2份契約,並以現金12萬元支付該等頭期款。被告游雅惠復於同年1月21日表示被告和荔公司推出新方案,每份契約將撥8,000元作為回饋金,並佯稱越早購買回饋越多、保證一定賺、自己亦有購買等語,致原告又簽約購買8份,並透過被告游雅惠向渣打銀行貸款以支付上開8份契約之頭期款合計48萬元予被告和荔公司。然嗣被告游雅惠又要求原告介紹新人購買契約,惟被告和荔公司給付之回饋金愈趨減少,不足以支付貸款,被告游雅惠復陸續藉口其他事由而與原告連絡至5月12日,並傳簡訊稱「快崩潰,要一個人靜一靜,要休長假」,原告因擔心被告游雅惠安危,至警局報案始發現被告游雅惠並非休假而係離職。原告向被告和荔公司反映契約承辦人離職為何未告知簽約人,被告和荔公司卻藉詞推託,被告游雅惠亦失聯,任令原告背負高額貸款,原告始知受騙。(三)原告翁華鍾於102年1月透過婚友社認識被告黃瓊誼,雙方約會數次後,於102年6月23日被告黃瓊誼向原告表示公司想找人做問卷,原告至被告和荔公司後,被告黃瓊誼所稱之姐姐便前來推銷原告翁華鍾購買契約,每份契約總價款26萬元,可分期付款,頭期款6萬元,原告勉強表示只願買1份,但卻被強力推銷購買2份,並當場以現金及刷卡支付契約頭期款共計12萬元,然被告僅給付原告1份合約。嗣被告黃瓊誼又繼續推銷原告簽3份契約,原告表示契約具有效期限只須1份,被告黃瓊誼即佯稱會幫原告轉售其他契約,且稱轉售後將漲至7萬元,並保證被告和荔公司所給回饋金定足夠原告繳納貸款利息,還可能獲利,愈早購買可領回饋金愈多等語,致原告信以為真,總計購買5份契約,並向大眾銀行貸款以支付該等頭期款合計30萬元之款項予被告和荔公司。然於102年7月5日銀行撥款予原告後,被告黃瓊誼即漸疏遠原告、不再連絡,且先前簽約時所稱之回饋金亦是被告和荔公司隨意給與,獲利不如預期,始知受騙。被告楊文琪、游雅惠、黃瓊誼以上開方式銷售被告和荔公司之系爭契約,係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原告,或無結婚或交往之真意,卻以佯裝交往之方式惡意詐欺原告,致原告受有損害,而被告和荔公司為共同侵權行為人,應與被告楊文琪、游雅惠、黃瓊誼連帶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又縱認被告等之侵權行為未能成立,惟原告委任被告和荔公司為婚禮顧問服務,被告和荔公司迄無任何付出或提供服務,原告已無需要亦未使用過該等服務,備位請求終止原告與被告和荔公司間之系爭契約,終止後請求被告和荔公司返還所收款項。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185條第1項、第549條、第263條、第258條、第260條及不當得利等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和荔公司與被告楊文琪利應連帶給付原告潘俊斌24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和荔公司與被告游雅惠應連帶給付原告張慈賢6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三)被告和荔公司與被告黃瓊誼應連帶給付原告翁華鍾3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及均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三、被告和荔公司則以:被告楊文琪、游雅惠為訴外人建誼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建誼公司)之業務員,被告黃瓊誼則係跑單幫之人員,均非被告和荔公司僱傭之業務員;又被告楊文琪、游雅惠、黃瓊誼等人僅收取佣金,代為銷售被告和荔公司之服務性商品即系爭婚事契約,購買者日後倘須使用婚禮服務時,則由被告和荔公司履約,均無施用詐術或以違反公序良俗之手段騙取原告簽約,是其等行銷系爭契約之手法,並無原告主張之侵權行為情事,況縱認被告楊文琪、游雅惠、黃瓊誼等有侵權行為,被告和荔公司亦非共同侵權行為人,自無庸負侵權行為責任;另原告潘俊斌對於被告楊文琪之一部分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業已罹於時效而消滅。再者,系爭契約為一無名契約,關於當事人終止契約之權利義務已在系爭契約中約明,原告不能逕以民法第549條委任契約之規定主張終止後返還已繳交之款項,而須依照系爭契約附件一第5點第2款之約定,於契約簽訂逾10日後終止契約者,只能請求退還頭期款之10%,並且須扣除已領之紅利,又上開終止契約後退款比例之約定,於簽約前已給予原告合理期間審閱,且並無顯失公平之處,自不得依照原告主張之全額退款等語資為抗辯。被告楊文琪、游雅惠、黃瓊誼則均以:伊等並未以交往為前提、成為男女朋友等手段勸誘原告購買系爭契約,亦未向原告保證獲利或保證可幫忙找人轉讓,均未詐騙原告,原告等均係因系爭契約之回饋金豐厚而決定購買多份契約,伊等並無詐欺之侵權行為;又原告潘俊斌原本欲轉讓之友人葉○○,當下並無答應要承受系爭契約,故並非被告楊文琪拒絕幫忙轉讓予葉○○等語置辯。並均聲明駁回原告之訴;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之宣告。四、兩造不爭執之事項:(一)原告潘俊斌於99年5月29日經由被告楊文琪向被告和荔公司購買2份契約(本院卷一第15、21頁),每份契約總價金20萬元,頭期款為45,000元,並已支付該等契約頭期款9萬元;嗣於100年12月5日、101年1月16日再購買3份契約(本院卷一第23、30、28頁),每份契約總價金25萬元,並支付頭期款共15萬元。總計支付系爭契約5份頭期款共24萬元予被告和荔公司。(二)原告張慈賢先後於102年1月11日、同年1月21日經由被告游雅惠向被告和荔公司購買共計10份契約,每份契約總價金26萬元,頭期款6萬,並已支付該等契約頭期款合計60萬元予被告和荔公司。(三)原告翁華鍾於102年6月23日透過被告黃瓊誼向被告和荔公司陸續購買系爭契約共5份,每份契約總價款26萬元,頭期款6萬元,總計支付該等契約之頭期款共計30萬元予被告和荔公司。(四)原告等簽約後均曾自被告和荔公司處領得紅利,其數額迄至103年7月底止如下:原告潘俊斌共領得55,004元、原告張慈賢領得97,878元、原告翁華鍾領得24,767元之紅利(本院卷二第10頁、第83頁)。(五)系爭契約為繼續性契約,契約之內容應包含購買婚禮顧問服務及給付紅利二部分;關於婚禮顧問服務部分,原告均已繳付依各該契約所訂之頭期款,而被告尚未開始提供給付(本院卷二第112至113頁)。五、得心證之理由(一)原告基於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等連帶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是否有據?1.被告和荔公司雖抗辯原告潘俊斌對於被告楊文琪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業已罹於時效而消滅云云,已據原告否認,並主張其係自刑案偵查中提起告訴時即101年7月10日始知悉被告等有詐欺行為等語。惟按因侵權行為所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須自請求權人「知悉」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2年間不行使方消滅,民法第197條第1項前段規定甚明。本件原告潘俊斌購買契約之時間固為99年5月29日、100年12月5日及101年1月16日,有系爭契約申購書共5份在卷可稽(本院卷一第21頁正反面、第23、28、30頁),然依原告提出之分紅資料,被告和荔公司於101年2月份尚有匯入相當數額之紅利,嗣紅利數額方逐月遞減,此有原告提出之帳戶匯款資料在卷可佐(本院卷二第12頁),足證原告於上開簽約之時尚無任何損害或侵權行為可資查悉,此外,被告就其抗辯原告之請求權罹於時效部分,復未舉出其他證據資以證明,應認原告主張其係自刑案偵查中提起告訴時即101年7月10日始知悉被告等有詐欺行為等語,尚非無據,自可採憑。從而,原告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尚未罹於時效,被告前開辯解,並無可採。2.原告主張被告楊文琪、游雅惠、黃瓊誼於銷售系爭契約時,係無結婚或交往之真意,卻以佯裝交往之方式惡意詐欺原告,係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原告乙節,為被告等所否認,而此部分除原告潘俊斌、張慈賢、翁華鍾於刑事案件偵查中之單方面指訴外,原告迄未舉出其他具體證據證明之,自難以其等當初對被告楊文琪等抱持好感、欲進一步追求之主觀情感,即遽認兩造間確為交往中之男女朋友關係。又系爭契約可區分為兩部分,一為婚禮服務契約,一則為給付紅利,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第5點),而關於該婚禮服務部分,被告和荔公司確曾依約履行,業據曾請求被告和荔公司履行契約之客戶即證人邱俊嘉、許育臺、李智中、陳信享等人於偵查中證述明確,且原告等亦確曾領取如上開數額之紅利(見不爭執事項第4點),是就系爭契約之商品內容、事後履約等項觀之,尚難認有何異常,自難謂系爭契約有何故意虛構商品或詐騙情事;況原告潘俊斌於偵查中已自承知悉簽訂系爭契約之商品性質係婚禮服務契約,且可領取紅利等語(見其102年10月1日偵查訊問筆錄,102年度偵字第912號卷第14頁反面),原告張慈賢、翁華鍾亦自承其等原本僅欲購買1份,但因可領回饋金,始購買多份等語(見本件起訴狀),顯見原告等購買系爭契約之目的,係在領取紅利即投資報酬,尚難認與被告楊文琪等交往成為男女朋友有何關連,復參以原告等均為智識正常之成年男子,其等自行判斷利弊得失後,決定購買系爭契約,並基於自由意識在系爭契約之申購書上簽名並支付頭期款之行為,要難認有何受詐騙之情事。是原告等上開主張難認屬實,並無可採。3.又原告等雖主張被告楊文琪等係以保證契約可轉讓、保證每月可獲得一定數額之紅利等不實行銷手法,詐騙其等簽約云云,均為被告所否認。而關於被告等曾保證契約可轉讓乙節,原告雖舉證人葉○○之證詞為據,然證人葉○○於偵查中雖證稱:伊當時準備結婚,欲請楊文琪辦理轉讓潘俊斌之契約予伊之手續,然楊文琪一直推銷要伊購買新契約,伊就沒有簽等語(102年3月12日訊問筆錄),及於本院中以書狀陳述:當時潘俊斌要將其契約轉讓予伊,楊文琪並未說不可以,然楊文琪未有後續辦理轉讓程序之動作,仍復推銷自家商品,令伊覺得其非有真意轉讓之表現,似有推諉之嫌等情(本院卷二第89頁),惟衡諸被告楊文琪當時為業務員之身份,其為提升業績,對推銷新立契約較為積極、對轉讓舊有契約則採較為消極之反應,亦屬常情,且被告楊文琪與和荔公司均未表示系爭契約不可轉讓,亦據證人葉○○於前開偵查中證述明確,尚難僅憑證人葉○○上開證詞即採為對原告有利之認定。另關於原告主張被告等保證每月獲發一定紅利乙節,亦為被告所否認;至被告雖舉空白之成長專案報聘申請書1紙,主張原告等當初係簽立同上之申請書以領取紅利,故發放紅利之標準應依上開申請書第5點約定發放,即每售出1件提撥8千元,乘以當月業績,再除以全台客戶總數發放紅利云云(本院卷二第84頁),然為原告等否認,並陳稱:當初有簽1張同意書,但並非該張報聘申請書等語(本院卷二第85頁),則被告既未提出原告等簽名之該等同意書,固難認其前開主張為真;惟此部分原告既未舉證以實其說,復自承兩造就每月可領取紅利之數額為何,並未於系爭契約內約明,亦無以其他書面載明等情不諱,自難認原告已盡舉證之責。則原告主張被告楊文琪等有上開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原告之侵權行為,尚屬無據。4.再原告主張被告和荔公司亦有共同侵權行為,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云云。惟按法人乃法律上擬制之人格,其一切事務必須依靠其代表人或受僱人行使職權或執行職務始得為之,故其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之成立,係於其董事或其他有代表權人,因執行職務所加於他人之損害,或法人之受僱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時,始與各該行為人連帶負賠償之責任(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594號判決意旨參照)。查被告楊文琪等均非被告和荔公司之員工,有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回函、建誼實業有限公司居間人資料表等在卷可憑(本院卷一第160頁、第218、219頁),原告就此亦未爭執或舉證證明之(本院卷二第25頁),則被告和荔公司既非被告楊文琪等之僱用人,尚無庸對被告楊文琪等之行為連帶負賠償責任;而原告亦未舉證證明被告和荔公司之董事或其他有代表權之人有何因執行職務而加損害於其之侵權行為,自難認被告和荔公司有何共同侵權行為可言。復參以原告潘俊斌前以上開事由對被告和荔公司之負責人林○○、被告楊文琪、游雅惠提起詐欺等刑事告訴,經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查結果,認查無積極證據證明被告等有原告所指之詐欺罪嫌,而以102年度偵字第912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業據本院調取相關卷宗核閱屬實,且有該不起訴處分書附卷可參(本院卷一第139至143頁;至同案號被告楊文琪另遭起訴係販售聖恩全生涯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之未上市上櫃股票部分,與本案無關,見影卷地檢署102年度偵字第912號卷二第299至301頁)。從而,原告依據侵權行為之法則,請求被告等連帶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均屬無據。(二)原告得否依民法第549條終止系爭契約,並請求被告返還已收之款項?1.按基於私法自治及契約自由原則,當事人得自行決定契約之種類及內容,以形成其所欲發生之權利義務關係,且倘無違反法律強制規定或公序良俗,契約內容即為有效,雙方當事人應受其拘束。又當事人所訂定之契約,其性質究係屬成文法典所預設之契約類型(民法各種之債或其他法律所規定之有名契約),或為法律所未規定之契約種類(非典型契約,包含純粹之無名契約與混合契約)有所不明,致造成法規適用上之疑義時,法院即應為契約之定性(辨識或識別),將契約內容或待決之法律關係套入典型契約之法規範,以檢視其是否與法規範構成要件之連結對象相符,進而確定其契約之屬性,俾選擇適當之法規適用,以解決當事人間之紛爭。且此項契約之定性及法規適用之選擇,乃對於契約本身之性質在法律上之評價,屬於法院之職責,自不受當事人所陳述法律意見之拘束。次按,稱委任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委託他方處理事務,他方允為處理之契約;當事人之任何一方,得隨時終止委任契約,民法第528條、第549條第1項定有明文。再按,隱名合夥人係為出名營業人而出資,出資後其權利即移屬於出名營業人,隱名合夥並無所謂合夥財產;隱名合夥人,僅於其出資之限度內,負分擔損失之責任;隱名合夥不過為隱名合夥人與出名營業人之契約關係,隱名合夥人就出名營業人所為之行為,對於第三人無何權利義務(民法第700條、第701條、第702條、第703條、第704條)。準此,基於契約自由原則,於不違反強制、禁止等規定之情形下,關於隱名合夥契約之存續,及其契約終止後隱名合夥人出資之返還,本得任由當事人自由約定。必當事人間無約定,方有依民法第701條準用第693條之規定,或適用第709條規定之餘地(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062號判決意旨參照)。2.原告主張系爭契約之性質為委任契約,其得依民法第549條規定終止契約,終止後依同法第263條準用第258條、第260條等規定,被告應返還其已繳付之「頭期款全額」云云,被告固不爭執原告得終止系爭契約,然否認終止後原告得依上開規定請求返還全部頭期款,辯稱:系爭契約係屬無名契約,兩造間就契約終止及終止後應返還之金額等項於系爭契約附件一第五點已另行約定,自應依該等約款返還等語。經查,依兩造簽訂之系爭契約書與原告等自承均曾簽立同意書並已領取紅利等情觀之,足見系爭契約之內容實包含二部分:其一為原告預先支付頭期款,取得委任被告為其從事婚禮顧問服務之權利,俟將來需實際使用該婚禮顧問服務時,再支付尾款而請求被告履行,性質上為委任契約;其二為原告所繳付之該等頭期款,除支付被告之營運成本及必要費用外,所餘部分即屬原告出資由被告投資,倘有利益並分受之,即一般俗稱之投資契約(係無名契約,若無約定,其法律效果始應類推適用民法隱名合夥契約之規定),系爭契約既兼有上開二種契約性質,即屬非典型契約之混合契約,應堪認定。又兩造間構成系爭契約內容之附件一第5點約款(原告等因簽約時間不同致契約版本略有差異,惟上開約款內容則屬大同小異,見本院卷一第18頁、第25頁反面、第44頁),業已載明:1.自契約簽訂日起10日內,甲方(原告)得向乙方(被告)提出解除合約之請求,乙方應退還甲方已繳付之全部價款;2.自契約簽訂日起逾10日以上,甲方要求終止本契約時,乙方得扣除契約頭期款之各項成本共計90%(含管銷、佣金及各項行政作業費用)後,將其餘頭期款10%退還甲方,但乙方已開始提供服務者,其費用應予扣除【原告潘俊斌前2份契約附件一第5點第2款之內容則為:2.本契約簽訂逾10日,甲方要求終止契約時,甲方選擇分期付款者,乙方退還甲方已繳付價款扣除契約總價20%後之餘額,但乙方已開始提供服務者,其費用應予扣除(見本院卷一第18頁)】。綜觀上開契約約款與兩造間不爭之原告繳付頭期款而獲配發紅利等事實,原告等所支付之頭期款,除作為支付被告和荔公司營運成本與營業費用、開銷外,所餘即由原告出資予出名營業人即被告為投資,倘投資獲利則分由原告享有,堪認兩造間有成立投資契約之合意,且該等頭期款係屬隱名合夥人之出資甚明,參照上開說明,自得任由當事人自由約定退夥之事由及出資之返還,且系爭契約亦無限制當事人終止契約或其他違反法律強制規定或公序良俗之情形,堪認兩造間系爭契約上開契約終止與終止後返還款項等規定,尚非法所不許,應屬有效。準此,原告悖於兩造上開約定,主張本件應依民法委任契約之相關規定終止契約,並依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返還頭期款全額云云,自屬無據。3.原告又主張系爭契約關於上開終止後僅能退還部分或少額頭期款之約定,顯失公平,且屬定型化契約條款而無效云云。按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違反誠信原則,對消費者顯失公平者,無效。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推定其顯失公平:一、違反平等互惠原則。
原告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及失眠等精神症狀與其傷害行為無關,原告不得請求被告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之醫藥費2,250元,且其請求之慰撫金亦顯然過高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9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6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6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2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4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549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69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0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0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0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0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0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2", "lawName": "消費者保護法" }, { "issueRef": "14", "lawName": "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 } ]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
(一)先位之訴:被告黃美秀前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210萬元,惟自民國102年下半年起即未依約清償,原告已對被告黃美秀取得執行名義即本院103年度訴字第1779號民事確定判決。詎被告黃美秀竟於102年10月25日將其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段00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小段1143建號建物(權利範圍均為全部,下合稱系爭房地),以贈與為原因,移轉登記予被告吳裕平;吳裕平於103年5月21日以信託為原因,將系爭房地移轉登記予被告侯明志;再於103年11月25日以買賣為原因,將系爭房地移轉登記予被告李智惠,致原告之債權嚴重受損,迨原告聲請假扣押時向地政事務所查詢始悉上情。被告間就系爭房地之贈與、信託及買賣等行為係出於通謀虛偽意思表示,依民法第87條規定均屬無效,原告自得訴請塗銷上開登記,又被告所為上開行為法律關係存否未確定,原告之債權有受侵害之虞,自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爰請求先位聲明:①確認被告侯明志、李智惠就系爭房地於103年10月29日所為之買賣行為及103年11月25日所為之所有權移轉行為無效。②被告李智惠應將系爭房地於103年11月25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③確認被告吳裕平、侯明志就系爭房地於103年5月16日所為之信託行為及103年5月21日所為之所有權移轉行為無效。④被告侯明志應將系爭房地於103年5月21日以信託為原因所為之信託登記予以塗銷。⑤確認被告黃美秀、吳裕平就系爭房地於102年10月25日所為之贈與行為及所有權移轉行為無效。⑥被告吳裕平應將系爭房地於102年10月25日以贈與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二)第一備位之訴:若認被告間就系爭房地所為上開贈與、信託及買賣等行為有效,無法將系爭房地回復為被告黃美秀所有時,則應審理第一備位之訴,因被告間上開行為均屬詐害債權行為,原告乃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第2項及第4項規定,請求撤銷上開行為並塗銷登記、回復為被告黃美秀所有,爰請求審理第一備位聲明:①被告侯明志、李智惠就系爭房地於103年10月29日所為之買賣行為及103年11月25日所為之所有權移轉行為應予撤銷。②被告李智惠應將系爭房地於103年11月25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③被告吳裕平、侯明志就系爭房地於103年5月16日所為之信託行為及103年5月21日所為之所有權移轉行為應予塗銷。④被告侯明志就系爭房地於103年5月21日以信託為原因所為之信託登記應予塗銷。⑤被告黃美秀、吳裕平就系爭房地於102年10月25日所為贈與行為及所有權移轉行為應予撤銷。⑥被告吳裕平就系爭房地102年10月25日以贈與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應塗銷。(三)第二備位之訴:若系爭房地無法回復為被告黃美秀所有,被告間上開所為贈與、信託、買賣等行為之時點係在被告黃美秀債務逾期履行困難,可能將受強制執行之敏感時間,是被告間上開行為顯有為被告黃美秀脫產之惡意,應屬故意以悖於善良風俗之方法,侵害原告上開210萬元債權,應依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規定,對原告負連帶賠償責任。又被告吳裕平與黃美秀上開贈與行為、被告侯明志與吳裕平上開信託行為為通謀虛偽意思表示而無效或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第2項規定而撤銷,被告吳裕平、侯明志均無法律上原因受領系爭房地買賣價金350萬元,被告吳裕平、黃美秀均得依民法第179條、第181條、第182條第2項規定,分別請求被告侯明志、吳裕平償還上開350萬元,而吳裕平、黃美秀怠於行使上揭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原告乃依民法第242條規定代位請求被告侯明志將出賣系爭房地之價金350萬元返還予被告黃美秀,並請求吳裕平應將該出賣系爭房屋之價金350萬元返還予被告黃美秀,於原告210萬債權範圍內,由原告代位受領之,爰就第二備位之訴聲明:①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21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或被告侯明志應將新台幣350萬元返還予被告吳裕平,被告吳裕平應將350萬元返還予被告黃美秀,並就其中210萬元部分,由原告代位受領。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及失眠等精神症狀與其傷害行為無關,原告不得請求被告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之醫藥費2,250元,且其請求之慰撫金亦顯然過高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8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2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5", "lawName": "民法" } ]
給付土地使用費等
兩造前於民國108年8月1日簽立高業約(108)字第3025號民用航空局高雄國際航空站房屋使用合約,又於109年1月1日簽立高業約(109)字第5004號民用航空局高雄國際航空站土地使用合約、高業約(109)字第1210號民用航空局高雄國際航空站房屋使用合約(下合稱系爭合約),約定由被告向原告租用原告所管領坐落高雄國際機場範圍內之土地及房屋,供其停放裝備與作為辦公室等目的使用,並約定土地使用費每月為新臺幣(下同)12,996元,房屋使用費每月分別為117,220元、311,344元。另被告應依其班機實際降落架次、停留日數及使用擴音設備次數,向原告繳納降落與停留等費用,及依其辦公室實際進駐人數繳納每人每月20元之一般廢棄物,且依其實際用電度數按每度6元繳納電費,並依報到櫃臺實際使用數量及天數繳納報到櫃臺使用費。詎被告自109年1月起即未繳納上開各項費用,經原告多次發函催告繳納,然被告均置之不理而迄未清償。原告遂自109年2月21日起終止系爭合約。嗣被告於109年3月9日函知原告,表示其因人力吃緊,規劃將於同年3月20日前完成清理作業,請求原告能暫緩其搬遷作業,然被告屆期未能履行,最終由原告依系爭契約第13條約定,於109年6月23日自行雇工將被告之遺留物搬離及清空。又被告積欠附表所示金額合計3,455,976元尚未清償,扣除被告先前之押金313,498元,被告應給付3,142,478元予原告。爰依系爭合約及合約終止後之不當得利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情。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142,47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暨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之判決(原告減縮應受判決事項聲明部分,不再贅述)。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四、經查:原告主張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登記表、系爭合約3份、原告公司109年2月11日、109年3月5日催繳及終止系爭合約函、存證信函、請求項目之計算表2份、銀行銷帳資料查詢、報到櫃檯使用收費統計表109年1、2月份及被告公司109年3月5日函等為證(審訴卷頁19至65、訴卷頁33至37),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視同自認(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1項參照),則原告上開主張堪信為真實。五、綜上所述,原告本於系爭合約及不當得利等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142,478元,及自110年3月13日(起訴狀繕本於同年3月12日送達,見訴卷頁17之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經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六、本件原告全部勝訴,其繳納之第一審訴訟費用即裁判費32,185元,應由被告負擔。據上結論,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7條第1項、第390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10年4月20日民事第二庭法官劉定安 ┌─────────────────────────────────┐│附表│├──┬────────┬──────┬──────────────┤│編號│請求項目│請求金額│計算式與計算說明│├──┼────────┼──────┼──────────────┤│1│土地使用費│78,692元│【終止租約前】│││││①109年1月:13,646元(含營業│││││稅)。│││││②109年2月1至20日:9,411元。│││││【終止租約後】│││││①109年2月21日至29日:4,235│││││元。│││││②109年3月1日至同年6月23日│││││:51,400元。│├──┼────────┼──────┼──────────────┤│2│房屋使用費│2,594,954元│【終止粗約前】│││││①109年1月:449,992元(含營│││││業稅)。│││││②109年2月1至20日:310,339│││││元。│││││【終止租約後】│││││①109年2月21至29日:139,653│││││元。│││││②109年3月1日至同年6月23日:│││││1,694,970元│├──┼────────┼──────┼──────────────┤│3│土地及房屋使用費│47,003元│依兩造間合約約定按日加收千分│││之遲延費用││之二。│├──┼────────┼──────┼──────────────┤│4│降落費及停留費(│516,884元│不含滯納金│││含擴音費用)│││├──┼────────┼──────┼──────────────┤│5│水電費│34,188元││├──┼────────┼──────┼──────────────┤│6│一般廢棄物處理費│1,080元││├──┼────────┼──────┼──────────────┤│7│辦公室房舍清運費│56,000元││├──┼────────┼──────┼──────────────┤│8│報告櫃檯使用費│127,175元│含滯納金│├──┴────────┼──────┼──────────────┤│合計│3,455,976元││└───────────┴──────┴──────────────┘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如對本判決不服,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10年4月20日書記官張家瑜
原告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及失眠等精神症狀與其傷害行為無關,原告不得請求被告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之醫藥費2,250元,且其請求之慰撫金亦顯然過高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宣告分別財產制
被告邱林美月曾於民國98年間簽發票面金額新臺幣(下同)50萬元之支票(下稱系爭支票)與原告,經原告提示遭退票,原告乃聲請對被告邱林美月核發支付命令,經本院核發98年度司促字第2438號支付命令在案。原告復於99年間以上開支付命令為執行名義,聲請對被告邱林美月為強制執行,惟因被告邱林美月無財產可供執行,本院乃於99年12月15日發給雄院高99司執菊字第146008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債權憑證),被告邱林美月計尚積欠原告50萬元及自98年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而被告邱林美月與邱本福為夫妻關係,二人並未以契約訂立夫妻財產制,依民法第1005條之規定,應以法定財產制為其夫妻財產制,原告復已對被告邱林美月聲請強制執行,然未受清償,爰依民法第1011條之規定,聲明請求宣告被告間之夫妻財產制改用分別財產制。
其二人自結婚迄今,均未以契約訂立夫妻財產制,係因訴外人曾鍾金英積欠原告債務,被告邱林美月乃借票給曾鍾金英,曾鍾金英即將之轉交與原告,曾鍾金英就其與原告間之債務,事後已清償原告20萬元,其餘款項則陸續清償中,目前尚未清償完畢等語置辯,並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
[ { "issueRef": "100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011", "lawName": "民法" } ]
清償借款
農欣企業有限公司(下稱農欣公司)邀同羅祐成、陳敬文為連帶保證人,於民國109年7月1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6,000,000元(下稱系爭借款)。約定借款期間自109年7月3日起至110年7月3日止。約定自實際撥款日起按月給付利息,到期清償本金,借款利率按利率引用指標加週年利率1.905%(合計2.75%)計算。借款人遲延還本或付息時,除願就遲延利息改以原告基準利率(採按月調整)加計週年利率3%(目前共計5.22%)計息,並應就未還本金,約定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借款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借款利率20%計付違約金。詎農欣公司至110年7月3日起未依約清償本金,迄今尚積欠本金合計5,977,211元及利息、違約金未清償。又羅祐成、陳敬文為系爭借款之連帶保證人,依法自應負連帶清償責任。為此,爰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三、被告均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何有利於己之聲明或陳述。四、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及第250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數人負同一債務,明示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為連帶債務,民法第272條第1項已有明文,而保證債務之所謂連帶,係指保證人與主債務人負同一債務,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而言,此觀諸民法第272條第1項規定連帶債務之文義即明(最高法院45年度台上字第1426號裁判意旨參照)。再者,連帶債務人之債權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且連帶債務未全部履行前,全體債務人仍負連帶責任,民法第273條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借據、授信約定書、台灣企銀放款利率表及放款利率歷史資料表、系爭借款還款明細查詢單等件為證,經本院核對無訛,而本院依上開資料所載內容為審核結果,確與原告所述之事實相符,故原告主張之事實,堪信為真。從而,原告本於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5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10年11月26日民事第四庭法官郭任昇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10年11月26日書記官林秀敏
其二人自結婚迄今,均未以契約訂立夫妻財產制,係因訴外人曾鍾金英積欠原告債務,被告邱林美月乃借票給曾鍾金英,曾鍾金英即將之轉交與原告,曾鍾金英就其與原告間之債務,事後已清償原告20萬元,其餘款項則陸續清償中,目前尚未清償完畢等語置辯,並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
[ { "issueRef": "23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50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72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7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478", "lawName": "民法" } ]
履行契約
被告擔任負責人之創勝電訊網絡有限公司(下稱創勝公司)恢復營業後,兩造於民國104年7月22日簽訂股份轉讓同意書(下稱系爭同意書),約定原告分別將其等持有愴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愴聖公司)普通股轉讓予被告,被告應支付股款予原告,分別為原告張家振新臺幣(下同)295萬元、原告廖詩涵、徐國豪及郭達馳各50萬。系爭同意書雖名為股份轉讓同意書,兩造亦使用「轉讓」之用語,惟依系爭同意書所載,應認兩造係成立由原告等人分別移轉愴聖公司普通股予被告,被告則分別支付原告價金之買賣契約,與員工認購新股之認股行為對象係公司有別。兩造關於被告給付價金時間及原告移轉股份之時間並無特約,原告已依系爭同意書將名下愴聖公司普通股總計445,000股轉讓予被告並已辦妥過戶,惟被告迄未給付價金。經原告於105年4月18日以楊梅郵局第255號存證信函催告被告限期履約未果,被告應自上開存證信函送達翌日即105年4月20日起負遲延責任。為此,爰依系爭同意書約定及民法第345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張家振295萬元,及自105年4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應給付原告廖詩涵50萬元,及自105年4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三)被告應給付原告徐國豪50萬元,及自105年4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四)被告應給付原告郭達馳50萬元,及自105年4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五)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被告經營之創勝公司於102年間辦理停業,至103年4月17日停業期滿。原告張家振於104年間向被告借創勝公司經營,被告同意後,將創勝公司之公司章及負責人印章交予原告張家振,由原告張家振委託會計師辦理公司變更登記,將創勝公司變更登記為愴聖公司。嗣原告張家振稱欲至大陸經營,要將愴聖公司返還被告,被告為辦理變更登記,由原告張家振委託會計師辦理公司負責人登記。而被告前將創勝公司轉讓予原告張家振時並未向原告收取任何金額,自無可能用445萬元向原告張家振買受無任何資產及生財器具,且積欠勞保費及營業稅1萬餘元之無價值公司。又系爭同意書內容係原告為將愴聖公司股份轉讓予被告,亦即原告返還向被告所借之股權,需送經濟部辦理股東名義變更所需之文件,並非被告向原告購買股份之買賣契約書,兩造間並無股權買賣,亦無買賣股份之合意,是原告請求為無理由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假執行。
[ { "issueRef": "345", "lawName": "民法" } ]
給付退休金
伊自民國63年8月13日起受僱被告,歷任被告之董事、監察人兼被告轉投資100%之美國公司即訴外人美國春雨工廠股份有限公司(即UnifastInc公司之前身,下稱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且依被告之人事令長期派駐美國工作,並因被告之需求而至不同轉投資公司任職,礙於斯時尚無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及健保法等制度,及適值被告草創階段,制度仍未完整,旋即派伊前往美國任職。被告雖未曾為伊投保勞工保險,惟於91年2月27日之董事會會議(下稱系爭會議)中,業確認伊之年資應自73年6月15日再度回任UnifastInc公司重新起算,依勞基法第57條但書之規定,應併計入受僱被告之年資。嗣伊於99年11月11日,突接獲被告之人事令,通知免除伊擔任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乙職,並要求伊返台敘職。詎伊依被告指示返台後,另接獲被告之人事通知單,調派回被告處任職,然卻無指派單位與職稱,且薪資亦無核定,方悉被告以假藉調整職務為由予以逼退,伊遂於100年2月22日提出辭退申請書(下稱系爭辭退書),依勞基法第53條第2款規定辦理退休,並經被告完成簽核程序,同意於即日起退休,惟被告迄今仍拒絕給付退休金。按伊任職被告之年資計26年8月8日,且伊適用舊制(即依勞基法規定為退休金之適用),依勞基法第55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退休金為42個基數,退休前6個月之平均工資為美金15,278.6元,依此計算,伊可請求之退休金係美金641,701.2元(計算式:15,278.6x42=641,701.2)。爰依兩造間之僱傭契約及勞基法第53條第2款、第55條之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美金641,701.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1年12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三、被告則以:兩造間無僱傭關係存在,原告自71年12月25日起至75年9月20日止擔任伊之董事,自75年8月9日起至81年3月28日止、自93年6月25日起至102年6月28日止,則擔任伊之監察人,依公司法第192條第4項、第222條之規定,兩造間屬委任關係,且委任關係與僱傭關係不能並存,原告自無從於前揭期間兼任伊之董、監事及受僱人。其次,伊之前○○○即訴外人李○○於美國投資多家公司,含訴外人NAC公司、KingInnMotel公司、Solectron公司、CHUNYUWORKS(U.S.A)INC公司(即美國春雨公司)及UnifastInc公司等,該等公司各自獨立,法人格互異,原告就UnifastInc公司係美國春雨公司之前身應負舉證之責。又系爭會議僅確認原告在UnifastInc公司之年資自73年6月15日起算,非確認原告在伊處之年資,且伊不曾為原告投保勞、健保,益徵兩造間無僱傭關係存在。基於美國春雨公司係李○○所投資設立,遂由伊統籌發布人事命令免除原告在該公司之總經理職務,然美國春雨公司方屬原告之雇主。至原告向伊提出之系爭辭退書,業經伊之○○○即訴外人李○○簽註意見,表示依使用者付費原則,自應由美國春雨公司支付費用,伊無給付退休金予原告之義務。縱認兩造間具僱傭關係存在,伊就原告之退休金為42個基數雖不爭執,惟原告僅提出美國國稅局之電子文件,充其量僅得判斷原告於99年度之收入總額,然該等數額尚與勞基法之工資有別,況依勞基法之退休金給與標準,平均工資係按事由發生當日前6個月內之工資總額,原告自應提出自99年9月起至100年2月止之工資總額,俾計算平均工資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之宣告。四、兩造不爭執之事項:(一)原告自71年12月25日起至75年9月20日止擔任被告之董事,自75年8月9日起至81年3月28日止、自93年6月25日起至102年6月28日止,則擔任被告之監察人。(二)原告自73年6月15日起擔任UnifastInc公司總經理,迄至美國春雨公司成立後,改擔任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至99年11月11日止。(三)被告就美國春雨公司之持股係100%,訴外人李○○係被告及美國春雨公司創始人,李○○往生後,由李○○(即原告之○)任被告之董事長及美國春雨公司董事長。(四)系爭會議紀錄載明決議原告年資:1.自69年11月24日至KingInnMotel公司就職-算離職,依離職金辦法計算當時標準之離職金。2.73年6月15日再次回UnifastInc公司-起算新年資。(五)被告於99年11月11日發佈人事令,主旨為免除原告在被告轉投資事業即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之職務,並自發佈日起生效。(六)原告於100年2月22日提出系爭辭退書,經被告完成簽核程序,同意於即日起退休。(七)原告所提出美國國稅局之電子文件,其雇主係登載美國春雨公司,被告不曾為原告投保勞、健保。(八)倘認兩造間具僱傭關係,應以舊制計算原告之退休金基數,且基數為42。五、本件之爭點:(一)兩造間是否具僱傭關係存在?(二)原告依勞基法第53條第2款、第55條之規定,得否請求被告給付退休金,及數額若干?六、本院得心證之理由:(一)兩造間是否具僱傭關係存在?1.依勞基法第2條第6款規定:「勞動契約:謂約定勞雇關係之契約」,又「勞工:謂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亦為同條第1、3款所明定。是勞動契約之勞工與雇主間具有使用從屬及指揮監督之關係,勞動契約非僅限於僱傭契約,關於勞務給付之契約,其具有從屬性勞動性質者,縱兼有承攬、委任等性質,仍應屬勞動契約(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1301號判決意旨參照)。另基於保護勞工之立場,一般就勞動契約關係之成立,均從寬認定,只要有部分從屬性,即應成立(最高法院81年度台上字第347號判決意旨參照)。兩造對於其等間契約類型究竟為委任契約或僱傭契約,固有爭執,然依前揭說明,倘為勞務給付之契約,而具有從屬性質者,不論其為僱傭契約、委任契約,即可認屬勞基法所稱之勞動契約而有該法之適用至明。2.其次,勞動契約之從屬性乃勞動契約之特色,所謂從屬性具有下列三個內涵:(1)人格上從屬性,此乃勞動者自行決定之自由權的一種壓抑,在相當期間內,對自己之作息時間不能自行支配,而勞務給付內容之詳細情節亦非自始確定,勞務給付之具體詳細內容非由勞務提供者決定,而係由勞務受領者決定之,其重要特徵在於指示命令權,例如:勞動者須服從工作規則,而雇主享有懲戒權等等。(2)經濟上從屬性,此係指受僱人完全被納入雇主經濟組織與生產結構之內,即受僱人並非為自己之營業勞動,而係從屬於他人,為該他人之目的而勞動,故受僱人不能用指揮性、計畫性或創作性方法對於自己所從事工作加以影響,此乃從屬性之最重要意涵。(3)組織上從屬性,在現代企業組織型態之下,勞動者與雇主訂立勞動契約時,其勞務之提供大多非獨自提供即能達成勞動契約之目的,雇主要求之勞動力,必須編入其生產組織內遵循一定生產秩序始能成為有用之勞動力,因此擁有勞動力之勞動者,也將依據企業組織編制,安排其職務成為企業從業人員之一,同時與其他同為從業人員之勞動者,共同成為有機的組織,此即為組織上從屬性。承前,勞動契約關係係指勞工於雇主之指揮監督下從事勞動,並獲得屬勞動本身對價之工資而言;不論勞務關係形式上為委任或僱傭契約之外形,實質上確存在使用從屬關係者,應認為屬勞動契約關係。至於是否具備使用從屬關係,則須以提供勞務時有無時間、場所之拘束性,以及對勞務給付方法之規制程度,雇主有無一般指揮監督權等為中心,再參酌勞務提供有無代替性,報酬對勞動本身是否具對價性等因素,作一綜合判斷。3.查,原告自71年12月25日起至75年9月20日止擔任被告之董事,自75年8月9日起至81年3月28日止、自93年6月25日起至102年6月28日止,則擔任被告之監察人;原告自73年6月15日起擔任UnifastInc公司總經理,迄至美國春雨公司成立後,改擔任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至99年11月11日止等節,為兩造所不爭,是原告在美國擔任UnifastInc公司及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之期間,尚身兼被告之董、監事,固認屬實。4.惟查,被告就美國春雨公司之持股係100%,李○○係被告及美國春雨公司○○人,李○○往生後,由李○○(即原告之○)任被告之董事長及美國春雨公司董事長乙節,為兩造所不爭,而被告之○○○兼原告之○○弟即證人李○○於本院證述:原告起初在被告處工作,擔任企劃組組長,為伊長官,後來升任台北分公司經理,再被派去美國考察市場,…伊於66年間被派至印尼雄獅工業擔任總經理,67年正式上任,從事培訓工作,至73年回台灣擔任被告之副總經理,…,據伊所知,當時美國春雨公司及被告之董事長均係原告之父李○○,伊不了解李○○與原告洽談回美國春雨公司過程(見本院卷第203頁)。…被告係100%持股美國春雨公司,被告屬母體態樣,以投資者身份監督美國春雨公司,美國春雨公司之董事長係由被告董事會指派董事擔任法人代表,故某些事要聽被告之指示,如在美國公司各地設立分公司、對外投資等重大事項(見本院卷第202頁)。…被告係美國春雨公司之投資者,可決定派任該公司董事長人選,該公司第一任董事長係李○○、第二任係訴外人孫得賓等語(見本院卷第204頁)。…原告擔任被告之董、監事期間,被告自6、7年前開始實施按月給付報酬,數年前每月新臺幣(下同)8萬元,2、3年前改為5萬元等語(見本院卷第208頁)。李○○身居被告之要職,與原告利害關係相反,當無甘冒偽證風險,故為不利被告證述之必要,李○○所言應屬可採。參酌原告陳稱:伊離開台北分公司之經理職位到美國時,當時董事長為伊○○○李○○,即被告之創始人,…67年至美國要幫李○○做很多事,…68年要求伊成立UnifastInc公司,…當時該公司董事長係李○○,…69年伊搬至德州,向UnifastInc公司投資25%之公司支薪,3年後再回加州,…72年李○○過世,73年伊○李○○擔任被告之○○○,問伊要否接UnifastInc公司,自73年起至99年止都在UnifastInc公司,82年UnifastInc公司改制成美國春雨公司等語(見本院卷第210頁)。足認美國春雨公司及被告核屬家族型企業,且美國春雨公司屬被告100%海外轉投資公司,被告對美國春雨公司於財務、人事上均握有指揮監督權,美國春雨公司之董事長尚須由被告指派,且聽命於被告,依舉重明輕原則,美國春雨公司之總經理對被告之指示當更無置喙餘地,則原告對被告具人格上、組織上從屬性,自無庸置疑。至原告自71年間起至102年間止,雖陸續擔任被告之董、監事,然原告自67年起至99年11月11日接獲被告免職令止,均在美國公司服務,縱擔任被告之董、監事,亦遲至6、7年前始受領報酬,被告復無舉證證明原告兼任董、監事期間,對被告具獨立裁量權,本院自難以原告身兼被告之董、監事,即遽認原告對被告欠缺從屬性(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60號判決意旨參照)。4.被告雖辯稱:UnifastInc公司非伊所投資設立之公司云云,然系爭會議紀錄載明決議原告年資:1.自69年11月24日至KingInnMotel公司就職-算離職,依離職金辦法計算當時標準之離職金。2.73年6月15日再次回UnifastInc公司-起算新年資乙節,經兩造所不爭執,依常理而論,若UnifastInc公司非由被告出資設立,被告自無大費周章就原告任職UnifastInc公司期間之年資疑義,召集董事會,並決議原告之年資自73年6月15日回UnifastInc公司重新起算之必要。況觀之系爭辭退書(見本院卷第14頁),被告之總經理李○○復批示原告之年資計算應按董事會決議,自73年起算等語明確,益見UnifastInc公司亦屬被告轉投資公司,受被告指揮監督,原告任職UnifastInc公司期間,對被告亦具從屬性甚明,故被告前揭所辯,顯悖常情,不足採信。5.又被告於99年11月11日發佈人事令,主旨為免除原告在被告轉投資事業即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之職務,並自發佈日起生效;原告於100年2月22日提出系爭辭退書,經被告完成簽核程序,同意於即日起退休等節,為兩造所不爭,參酌被告於99年12月30日之人事通知單(見本院卷第13頁),載明原告原服務美國春雨公司,調被告處,自100年2月1日生效;另觀之系爭辭退書(見本院卷第14頁),簽核單位含被告之人事課、管理部、公關室、庶務課、財務部、副總經理、副總及總經理;及被告於本院審理中,得提出美國春雨公司為被告購買之退休保險文件(見本院卷第266頁)等情相互以觀,佐以被告自承:美國春雨公司由伊前董事長李○○所投資設立,故統籌由被告發布人事命令等語明確(見本院卷第39頁),顯見原告就是否為被告提供勞務、給付內容等勞務給付之細節,甚而終止之行政程序,均須受被告之指揮及監督,且被告得命美國春雨公司提出原告之人事資料,足徵原告對被告合於前述從屬性內涵,殆無疑義。6.原告所提出美國國稅局之電子文件,其雇主係登載美國春雨公司,被告不曾為原告投保勞、健保乙節,雖屬兩造所不爭,然承前述,原告自67年起至99年11月止,均依被告之指示,在被告直接或間接出資,並設立於美國之相關公司任職,即使原告依美國當地法令申報相關所得,仍無礙於原告係完全被納入被告所屬之經濟組織與生產結構內,誠非屬為自己之營業勞動,依前揭說明,原告於經濟上亦從屬於被告至明。7.至被告雖爰引公司法第192條第4項、第222條規定,及最高行政法院92年度判字第1539號判決意旨,指稱原告係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美國春雨公司係伊海外轉投資事業,與伊法人格各自獨立,另原告同期間分別兼任伊之董、監事,依法與伊僅構成委任關係,原告無勞基法之適用云云。而按公司與董事間之關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依民法關於委任之規定;監察人不得兼任公司董事、經理人或其他職員,公司法第192條第4項、第222條固有明文。惟勞務契約是否為適用勞基法之勞動契約,端視提供勞務者與受領勞務者間有無使用從屬及指揮監督關係為斷,不以提供勞務者所任職稱、職位高低、職務內容、報酬多寡為區別之標準。且勞動契約非僅限於僱傭契約,關於勞務給付之契約,其具有從屬性勞動性質者,縱兼有委任性質,仍應屬勞動契約。準此,兩造間之勞務契約既有如前述之人格、組織及經濟面之從屬性及指揮監督關係,即應認有勞基法之適用,自不因原告隸屬之公司名稱、職位等因素而異其認定。另最高行政法院92年度判字第1539號判決意旨固載明「依公司法經理人、董事與公司間之關係係屬委任關係,非屬勞動基準法所稱受雇主僱用之勞工」,惟該案係涉及股份有限公司為其法定代理人(即董事長)辦理退休時,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自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支付該董事長之退休金,且經最高行政法院審理後認為應由股份有限公司自行籌措發給董事長退休金,而不得自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中支付,尚與本件原告逕向被告請求給付退休金,及原告非被告之董事長之事實迥異,被告自不得據此比附援引。況李○○於93年6月25日卸任被告之○○○職務時,亦經被告之董事會決議,按勞基法所定方式計算發放退休金乙節,有被告提出之董事會會議紀錄、函文及被告職工申請退休金事實表在卷足憑(見本院卷第220至223頁),堪認被告就其董事長之退休,亦適用勞基法之規定核發退休金,故被告辯稱原告無勞基法適用云云,洵無可取。(二)原告依勞基法第53條第2款、第55條之規定,得否請求被告給付退休金,及數額若干?1.按勞工工作年資以服務同一事業者為限。但受同一雇主調動之工作年資,及依第20條規定應由新雇主繼續予以承認之年資,應予併計;勞工工作年資自受僱之日起算,適用本法前之工作年資,其資遣費及退休金給與標準,依其當時應適用之法令規定計算;當時無法令可資適用者,依各該事業單位自訂之規定或勞雇雙方之協商計算之。適用本法後之工作年資,其資遣費及退休金給與標準,依第17條及第55條規定計算,勞基法第57條、第84條之2分別定有明文。準此,勞基法第55條第1項第1款所定工作年資,,應自受僱之初起算,其「每滿一年給與兩個基數」之15年工作年資,亦應自受僱之初起算。次按勞工工作25年以上者,得自請退休,勞基法第53條第2款亦有明文。2.承前所論,既認原告對被告具勞動契約之從屬性,得適用勞基法之規定,且原告之年資自73年6月15日起算,迄100年2月22日原告申請退休止,年資計26年8月8日,則原告依勞基法第53條第2款規定申請退休,核屬有據。而原告之年資基數為42乙節,業經被告所不爭執,則原告據此計算退休金,亦屬有據。3.又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原告於起訴原因已有相當之證明,而被告於抗辯事實並無確實證明方法,僅以空言爭執者,當然認定其抗辯事實之非真正,而應為被告不利益之裁判(最高法院18年上字第1679號判例意旨參照)。且按,聲明書證,係使用他造所執之文書者,應聲請法院命他造提出;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從提出文書之命者,法院得審酌情形認他造關於該文書之主張或依該文書應證之事實為真實。前項情形,於裁判前應令當事人有辯論之機會。民事訴訟法第342條第1項、第345條分別定有明文。復按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平均工資:謂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6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工作未滿6個月者,謂工作期間所得工資總額除以工作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工資按工作日數、時數或論件計算者,其依上述方式計算之平均工資,如少於該期內工資總額除以實際工作日數所得金額60%者,以60%計;雇主應置備勞工工資清冊,將發放工資、工資計算項目、工資總額等事項記入。工資清冊應保存5年,勞基法第2條第1項第3款、第4款、第23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4.經查,原告主張其退休前6個月之平均工資為美金15,278.6元乙節,業提出美國國稅局之電子文件(見本院卷第15頁),被告空言執前詞否認,且屢經本院要求,均表示無法提出原告之薪資資料等語明確(見本院卷第106、274、275頁),亦不能提出任何證明前揭數額包含非應計入平均工資之項目,揆諸上開規定,應認原告就平均工資之主張為真正,是原告主張其退休前6個月之平均工資為美金15,278.6元,自堪認為真正。5.依此計算,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美金641,701.2元(計算式:15,278.6x42=641,701.2)之退休金,於法有據。七、綜上所述,原告自73年6月15日起至100年2月22日申請退休止,雖係任職於被告轉投資美國之公司,及兼任被告之董、監事,惟原告對被告具勞動契約之從屬性,得適用勞基法之規定,請領退休金。從而,原告依勞基法第53條第2款、第55條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美金641,701.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1年12月12日(見本院卷第34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八、本件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請准為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之宣告,經核均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九、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經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十、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3年2月27日勞工法庭法官何佩陵上為正本係依原本作成。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1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3年2月27日書記官秦富潔
兩造間無僱傭關係存在,原告自71年12月25日起至75年9月20日止擔任伊之董事,自75年8月9日起至81年3月28日止、自93年6月25日起至102年6月28日止,則擔任伊之監察人,依公司法第192條第4項、第222條之規定,兩造間屬委任關係,且委任關係與僱傭關係不能並存,原告自無從於前揭期間兼任伊之董、監事及受僱人。其次,伊之前○○○即訴外人李○○於美國投資多家公司,含訴外人NAC公司、KingInnMotel公司、Solectron公司、CHUNYUWORKS(U.S.A)INC公司(即美國春雨公司)及UnifastInc公司等,該等公司各自獨立,法人格互異,原告就UnifastInc公司係美國春雨公司之前身應負舉證之責。又系爭會議僅確認原告在UnifastInc公司之年資自73年6月15日起算,非確認原告在伊處之年資,且伊不曾為原告投保勞、健保,益徵兩造間無僱傭關係存在。基於美國春雨公司係李○○所投資設立,遂由伊統籌發布人事命令免除原告在該公司之總經理職務,然美國春雨公司方屬原告之雇主。至原告向伊提出之系爭辭退書,業經伊之○○○即訴外人李○○簽註意見,表示依使用者付費原則,自應由美國春雨公司支付費用,伊無給付退休金予原告之義務。縱認兩造間具僱傭關係存在,伊就原告之退休金為42個基數雖不爭執,惟原告僅提出美國國稅局之電子文件,充其量僅得判斷原告於99年度之收入總額,然該等數額尚與勞基法之工資有別,況依勞基法之退休金給與標準,平均工資係按事由發生當日前6個月內之工資總額,原告自應提出自99年9月起至100年2月止之工資總額,俾計算平均工資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之宣告。四、兩造不爭執之事項:(一)原告自71年12月25日起至75年9月20日止擔任被告之董事,自75年8月9日起至81年3月28日止、自93年6月25日起至102年6月28日止,則擔任被告之監察人。(二)原告自73年6月15日起擔任UnifastInc公司總經理,迄至美國春雨公司成立後,改擔任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至99年11月11日止。(三)被告就美國春雨公司之持股係100%,訴外人李○○係被告及美國春雨公司創始人,李○○往生後,由李○○(即原告之○)任被告之董事長及美國春雨公司董事長。(四)系爭會議紀錄載明決議原告年資:1.自69年11月24日至KingInnMotel公司就職-算離職,依離職金辦法計算當時標準之離職金。2.73年6月15日再次回UnifastInc公司-起算新年資。(五)被告於99年11月11日發佈人事令,主旨為免除原告在被告轉投資事業即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之職務,並自發佈日起生效。(六)原告於100年2月22日提出系爭辭退書,經被告完成簽核程序,同意於即日起退休。(七)原告所提出美國國稅局之電子文件,其雇主係登載美國春雨公司,被告不曾為原告投保勞、健保。(八)倘認兩造間具僱傭關係,應以舊制計算原告之退休金基數,且基數為42。五、本件之爭點:(一)兩造間是否具僱傭關係存在?(二)原告依勞基法第53條第2款、第55條之規定,得否請求被告給付退休金,及數額若干?六、本院得心證之理由:(一)兩造間是否具僱傭關係存在?1.依勞基法第2條第6款規定:「勞動契約:謂約定勞雇關係之契約」,又「勞工:謂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亦為同條第1、3款所明定。是勞動契約之勞工與雇主間具有使用從屬及指揮監督之關係,勞動契約非僅限於僱傭契約,關於勞務給付之契約,其具有從屬性勞動性質者,縱兼有承攬、委任等性質,仍應屬勞動契約(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1301號判決意旨參照)。另基於保護勞工之立場,一般就勞動契約關係之成立,均從寬認定,只要有部分從屬性,即應成立(最高法院81年度台上字第347號判決意旨參照)。兩造對於其等間契約類型究竟為委任契約或僱傭契約,固有爭執,然依前揭說明,倘為勞務給付之契約,而具有從屬性質者,不論其為僱傭契約、委任契約,即可認屬勞基法所稱之勞動契約而有該法之適用至明。2.其次,勞動契約之從屬性乃勞動契約之特色,所謂從屬性具有下列三個內涵:(1)人格上從屬性,此乃勞動者自行決定之自由權的一種壓抑,在相當期間內,對自己之作息時間不能自行支配,而勞務給付內容之詳細情節亦非自始確定,勞務給付之具體詳細內容非由勞務提供者決定,而係由勞務受領者決定之,其重要特徵在於指示命令權,例如:勞動者須服從工作規則,而雇主享有懲戒權等等。(2)經濟上從屬性,此係指受僱人完全被納入雇主經濟組織與生產結構之內,即受僱人並非為自己之營業勞動,而係從屬於他人,為該他人之目的而勞動,故受僱人不能用指揮性、計畫性或創作性方法對於自己所從事工作加以影響,此乃從屬性之最重要意涵。(3)組織上從屬性,在現代企業組織型態之下,勞動者與雇主訂立勞動契約時,其勞務之提供大多非獨自提供即能達成勞動契約之目的,雇主要求之勞動力,必須編入其生產組織內遵循一定生產秩序始能成為有用之勞動力,因此擁有勞動力之勞動者,也將依據企業組織編制,安排其職務成為企業從業人員之一,同時與其他同為從業人員之勞動者,共同成為有機的組織,此即為組織上從屬性。承前,勞動契約關係係指勞工於雇主之指揮監督下從事勞動,並獲得屬勞動本身對價之工資而言;不論勞務關係形式上為委任或僱傭契約之外形,實質上確存在使用從屬關係者,應認為屬勞動契約關係。至於是否具備使用從屬關係,則須以提供勞務時有無時間、場所之拘束性,以及對勞務給付方法之規制程度,雇主有無一般指揮監督權等為中心,再參酌勞務提供有無代替性,報酬對勞動本身是否具對價性等因素,作一綜合判斷。3.查,原告自71年12月25日起至75年9月20日止擔任被告之董事,自75年8月9日起至81年3月28日止、自93年6月25日起至102年6月28日止,則擔任被告之監察人;原告自73年6月15日起擔任UnifastInc公司總經理,迄至美國春雨公司成立後,改擔任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至99年11月11日止等節,為兩造所不爭,是原告在美國擔任UnifastInc公司及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之期間,尚身兼被告之董、監事,固認屬實。4.惟查,被告就美國春雨公司之持股係100%,李○○係被告及美國春雨公司○○人,李○○往生後,由李○○(即原告之○)任被告之董事長及美國春雨公司董事長乙節,為兩造所不爭,而被告之○○○兼原告之○○弟即證人李○○於本院證述:原告起初在被告處工作,擔任企劃組組長,為伊長官,後來升任台北分公司經理,再被派去美國考察市場,…伊於66年間被派至印尼雄獅工業擔任總經理,67年正式上任,從事培訓工作,至73年回台灣擔任被告之副總經理,…,據伊所知,當時美國春雨公司及被告之董事長均係原告之父李○○,伊不了解李○○與原告洽談回美國春雨公司過程(見本院卷第203頁)。…被告係100%持股美國春雨公司,被告屬母體態樣,以投資者身份監督美國春雨公司,美國春雨公司之董事長係由被告董事會指派董事擔任法人代表,故某些事要聽被告之指示,如在美國公司各地設立分公司、對外投資等重大事項(見本院卷第202頁)。…被告係美國春雨公司之投資者,可決定派任該公司董事長人選,該公司第一任董事長係李○○、第二任係訴外人孫得賓等語(見本院卷第204頁)。…原告擔任被告之董、監事期間,被告自6、7年前開始實施按月給付報酬,數年前每月新臺幣(下同)8萬元,2、3年前改為5萬元等語(見本院卷第208頁)。李○○身居被告之要職,與原告利害關係相反,當無甘冒偽證風險,故為不利被告證述之必要,李○○所言應屬可採。參酌原告陳稱:伊離開台北分公司之經理職位到美國時,當時董事長為伊○○○李○○,即被告之創始人,…67年至美國要幫李○○做很多事,…68年要求伊成立UnifastInc公司,…當時該公司董事長係李○○,…69年伊搬至德州,向UnifastInc公司投資25%之公司支薪,3年後再回加州,…72年李○○過世,73年伊○李○○擔任被告之○○○,問伊要否接UnifastInc公司,自73年起至99年止都在UnifastInc公司,82年UnifastInc公司改制成美國春雨公司等語(見本院卷第210頁)。足認美國春雨公司及被告核屬家族型企業,且美國春雨公司屬被告100%海外轉投資公司,被告對美國春雨公司於財務、人事上均握有指揮監督權,美國春雨公司之董事長尚須由被告指派,且聽命於被告,依舉重明輕原則,美國春雨公司之總經理對被告之指示當更無置喙餘地,則原告對被告具人格上、組織上從屬性,自無庸置疑。至原告自71年間起至102年間止,雖陸續擔任被告之董、監事,然原告自67年起至99年11月11日接獲被告免職令止,均在美國公司服務,縱擔任被告之董、監事,亦遲至6、7年前始受領報酬,被告復無舉證證明原告兼任董、監事期間,對被告具獨立裁量權,本院自難以原告身兼被告之董、監事,即遽認原告對被告欠缺從屬性(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60號判決意旨參照)。4.被告雖辯稱:UnifastInc公司非伊所投資設立之公司云云,然系爭會議紀錄載明決議原告年資:1.自69年11月24日至KingInnMotel公司就職-算離職,依離職金辦法計算當時標準之離職金。2.73年6月15日再次回UnifastInc公司-起算新年資乙節,經兩造所不爭執,依常理而論,若UnifastInc公司非由被告出資設立,被告自無大費周章就原告任職UnifastInc公司期間之年資疑義,召集董事會,並決議原告之年資自73年6月15日回UnifastInc公司重新起算之必要。況觀之系爭辭退書(見本院卷第14頁),被告之總經理李○○復批示原告之年資計算應按董事會決議,自73年起算等語明確,益見UnifastInc公司亦屬被告轉投資公司,受被告指揮監督,原告任職UnifastInc公司期間,對被告亦具從屬性甚明,故被告前揭所辯,顯悖常情,不足採信。5.又被告於99年11月11日發佈人事令,主旨為免除原告在被告轉投資事業即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之職務,並自發佈日起生效;原告於100年2月22日提出系爭辭退書,經被告完成簽核程序,同意於即日起退休等節,為兩造所不爭,參酌被告於99年12月30日之人事通知單(見本院卷第13頁),載明原告原服務美國春雨公司,調被告處,自100年2月1日生效;另觀之系爭辭退書(見本院卷第14頁),簽核單位含被告之人事課、管理部、公關室、庶務課、財務部、副總經理、副總及總經理;及被告於本院審理中,得提出美國春雨公司為被告購買之退休保險文件(見本院卷第266頁)等情相互以觀,佐以被告自承:美國春雨公司由伊前董事長李○○所投資設立,故統籌由被告發布人事命令等語明確(見本院卷第39頁),顯見原告就是否為被告提供勞務、給付內容等勞務給付之細節,甚而終止之行政程序,均須受被告之指揮及監督,且被告得命美國春雨公司提出原告之人事資料,足徵原告對被告合於前述從屬性內涵,殆無疑義。6.原告所提出美國國稅局之電子文件,其雇主係登載美國春雨公司,被告不曾為原告投保勞、健保乙節,雖屬兩造所不爭,然承前述,原告自67年起至99年11月止,均依被告之指示,在被告直接或間接出資,並設立於美國之相關公司任職,即使原告依美國當地法令申報相關所得,仍無礙於原告係完全被納入被告所屬之經濟組織與生產結構內,誠非屬為自己之營業勞動,依前揭說明,原告於經濟上亦從屬於被告至明。7.至被告雖爰引公司法第192條第4項、第222條規定,及最高行政法院92年度判字第1539號判決意旨,指稱原告係美國春雨公司總經理,美國春雨公司係伊海外轉投資事業,與伊法人格各自獨立,另原告同期間分別兼任伊之董、監事,依法與伊僅構成委任關係,原告無勞基法之適用云云。而按公司與董事間之關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依民法關於委任之規定;監察人不得兼任公司董事、經理人或其他職員,公司法第192條第4項、第222條固有明文。惟勞務契約是否為適用勞基法之勞動契約,端視提供勞務者與受領勞務者間有無使用從屬及指揮監督關係為斷,不以提供勞務者所任職稱、職位高低、職務內容、報酬多寡為區別之標準。且勞動契約非僅限於僱傭契約,關於勞務給付之契約,其具有從屬性勞動性質者,縱兼有委任性質,仍應屬勞動契約。準此,兩造間之勞務契約既有如前述之人格、組織及經濟面之從屬性及指揮監督關係,即應認有勞基法之適用,自不因原告隸屬之公司名稱、職位等因素而異其認定。另最高行政法院92年度判字第1539號判決意旨固載明「依公司法經理人、董事與公司間之關係係屬委任關係,非屬勞動基準法所稱受雇主僱用之勞工」,惟該案係涉及股份有限公司為其法定代理人(即董事長)辦理退休時,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自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支付該董事長之退休金,且經最高行政法院審理後認為應由股份有限公司自行籌措發給董事長退休金,而不得自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中支付,尚與本件原告逕向被告請求給付退休金,及原告非被告之董事長之事實迥異,被告自不得據此比附援引。況李○○於93年6月25日卸任被告之○○○職務時,亦經被告之董事會決議,按勞基法所定方式計算發放退休金乙節,有被告提出之董事會會議紀錄、函文及被告職工申請退休金事實表在卷足憑(見本院卷第220至223頁),堪認被告就其董事長之退休,亦適用勞基法之規定核發退休金,故被告辯稱原告無勞基法適用云云,洵無可取。(二)原告依勞基法第53條第2款、第55條之規定,得否請求被告給付退休金,及數額若干?1.按勞工工作年資以服務同一事業者為限。但受同一雇主調動之工作年資,及依第20條規定應由新雇主繼續予以承認之年資,應予併計;勞工工作年資自受僱之日起算,適用本法前之工作年資,其資遣費及退休金給與標準,依其當時應適用之法令規定計算;當時無法令可資適用者,依各該事業單位自訂之規定或勞雇雙方之協商計算之。適用本法後之工作年資,其資遣費及退休金給與標準,依第17條及第55條規定計算,勞基法第57條、第84條之2分別定有明文。準此,勞基法第55條第1項第1款所定工作年資,,應自受僱之初起算,其「每滿一年給與兩個基數」之15年工作年資,亦應自受僱之初起算。次按勞工工作25年以上者,得自請退休,勞基法第53條第2款亦有明文。2.承前所論,既認原告對被告具勞動契約之從屬性,得適用勞基法之規定,且原告之年資自73年6月15日起算,迄100年2月22日原告申請退休止,年資計26年8月8日,則原告依勞基法第53條第2款規定申請退休,核屬有據。而原告之年資基數為42乙節,業經被告所不爭執,則原告據此計算退休金,亦屬有據。3.又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原告於起訴原因已有相當之證明,而被告於抗辯事實並無確實證明方法,僅以空言爭執者,當然認定其抗辯事實之非真正,而應為被告不利益之裁判(最高法院18年上字第1679號判例意旨參照)。且按,聲明書證,係使用他造所執之文書者,應聲請法院命他造提出;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從提出文書之命者,法院得審酌情形認他造關於該文書之主張或依該文書應證之事實為真實。前項情形,於裁判前應令當事人有辯論之機會。民事訴訟法第342條第1項、第345條分別定有明文。復按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平均工資:謂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6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工作未滿6個月者,謂工作期間所得工資總額除以工作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工資按工作日數、時數或論件計算者,其依上述方式計算之平均工資,如少於該期內工資總額除以實際工作日數所得金額60%者,以60%計;雇主應置備勞工工資清冊,將發放工資、工資計算項目、工資總額等事項記入。工資清冊應保存5年,勞基法第2條第1項第3款、第4款、第23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4.經查,原告主張其退休前6個月之平均工資為美金15,278.6元乙節,業提出美國國稅局之電子文件(見本院卷第15頁),被告空言執前詞否認,且屢經本院要求,均表示無法提出原告之薪資資料等語明確(見本院卷第106、274、275頁),亦不能提出任何證明前揭數額包含非應計入平均工資之項目,揆諸上開規定,應認原告就平均工資之主張為真正,是原告主張其退休前6個月之平均工資為美金15,278.6元,自堪認為真正。5.依此計算,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美金641,701.2元(計算式:15,278.6x42=641,701.2)之退休金,於法有據。七、綜上所述,原告自73年6月15日起至100年2月22日申請退休止,雖係任職於被告轉投資美國之公司,及兼任被告之董、監事,惟原告對被告具勞動契約之從屬性,得適用勞基法之規定,請領退休金。從而,原告依勞基法第53條第2款、第55條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美金641,701.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01年12月12日(見本院卷第34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八、本件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請准為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之宣告,經核均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九、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經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十、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3年2月27日勞工法庭法官何佩陵上為正本係依原本作成。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1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3年2月27日書記官秦富潔
[ { "issueRef": "192 4",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22", "lawName": "公司法" }, { "issueRef": "2 1 1",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2 1 3",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2 1 4",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2 1 6",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17",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20",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23 2",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53 1 2",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55",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55 1 1",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57",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issueRef": "84-2", "lawName": "勞動基準法" } ]
撤銷信託登記
伊前與被告張鎮國間之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訴訟(即本院101年度重訴字第267號民事判決、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2年度重上字第99號民事判決及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132號民事裁定)獲得勝訴判決確定後,伊就上開案件得對被告張鎮國請求給付之訴訟費用合計為新臺幣(下同)1,424,000元,並得請求其利息,故伊即以本院103年度司聲字第859號民事裁定暨確定證明書及最高法院103年度台聲字第997號民事裁定為執行名義,聲請就被告張鎮國之財產為強制執行,因未獲清償,伊乃取得本院核發之103年度司執字第169666號債權憑證。另被告張鎮國明知其對伊已無上開本票債權存在,前竟執該等本票對伊之財產聲請強制執行,此舉已侵害伊之權利,並致伊受有2,560,179元之損害,伊就此業已另行提起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訴,現由本院以103年度訴字第2176號審理中。詎被告張鎮國竟於民國103年11月4日將其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段0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10建號建物(以下合稱系爭不動產),以同年月1日之信託為原因,移轉所有權登記予其女即被告張青立,因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所為信託之債權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有害於伊對被告張鎮國之上開債權,伊自得依信託法第6條第1項規定請求撤銷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所為之上開債權行為及物權行為,並得類推適用民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請求被告張青立將系爭不動產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等語,並聲明:(一)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於103年11月1日所為信託之債權行為,及於同年月4日所為所有權移轉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二)被告張青立應將系爭不動產於103年11月4日以信託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並回復登記為被告張鎮國所有。
本院103年度訴字第2176號民事訴訟尚未判決確定,且被告間之信託行為並未損及原告債權,本件尚不該當信託法第6條、民法第244條所定要件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1", "lawName": "信託法" }, { "issueRef": "6", "lawName": "信託法" }, { "issueRef": "6 1", "lawName": "信託法" }, { "issueRef": "7", "lawName": "信託法" }, { "issueRef": "24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4", "lawName": "民法" } ]
拆屋還地
高雄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00地號土地、系爭00地號土地,合稱系爭土地)為原告所有,被告共有之同段00建號建物(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號)圍牆無權占用系爭00地號土地如附圖編號甲所示32.95平方公尺、系爭00號地號土地如附圖編號乙所示0.74平方公尺,原告自得請求被告拆除占用系爭土地之地上物返還土地,又被告因而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原告併依系爭土地申報地價年息10%計算,請求被告按系爭建物應有部分比例給付民國101年10月26日起至起訴前一日即102年3月7日止,及自102年3月8日起訴時起至交還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此,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79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一)被告應將坐落系爭0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編號甲所示面積32.95平方公尺之地上物拆除,並將占用土地交還原告;(二)被告應將坐落系爭0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編號乙所示面積0.74平方公尺之地上物拆除,並將占用土地交還原告;(三)被告許政雄應給付原告1,263元,及自102年3月25日(即被告提出委任狀之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並自102年3月8日起至交還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292元;(四)被告許政治應給付原告842元,及自102年3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並自102年3月8日起至交還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94元;(五)被告許政抱應給付原告421元,及自102年3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並自102年3月8日起至交還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97元;(六)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不再抗辯非無權占用系爭土地,占用土地以複丈成果圖為準,但鑑定圖界線應該是畫在牆址上,對原告主張以申報地價年息10%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無意見等語。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97", "lawName": "土地法" }, { "issueRef": "97 1", "lawName": "土地法" }, { "issueRef": "105", "lawName": "土地法" }, { "issueRef": "148", "lawName": "土地法" }, { "issueRef": "25", "lawName": "土地法施行細則"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1", "lawName": "民法" } ]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
被告洪料田前向伊借款新臺幣(下同)260萬元,並開立本票3紙予伊,嗣被告洪料田並未清償上開欠款,其竟於民國103年11月5日將其所有坐落高雄市○○區○○段00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1396建號即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街00號建物(以下合稱系爭房地)以同年10月30日之買賣為原因,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被告洪嘉穗。然依一般買賣常理,買受人會於辦理買賣移轉登記同時一併塗銷原有之抵押權登記,或另向其他金融機構轉貸,重新設定抵押權,並變更債務人及設定義務人為買受人,惟被告洪料田甫於同年6月11日以系爭房地設定抵押權予華南商業銀行以資借款,不到5個月時間即將系爭房地以出售並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被告洪嘉穗,然系爭房地上之抵押權人、債務人及設定義務人均未變動而仍為被告洪料田,顯不合常理,足見被告間就系爭房地之買賣應屬虛偽,而係被告洪料田為逃避債務所為之脫產行為,此舉自已侵害伊之債權。又被告洪料田怠於行使其權利,伊為保全債權,自得依民法第87條、第113條、第242條等規定,訴請確認被告間之上開買賣及所有權移轉登記行為均為無效,並代位被告洪料田請求被告洪嘉穗將系爭房地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又縱認被告間之買賣關係確屬有效,因被告間並無實際資金往來,其等所為之無償行為業使伊之債權有不能受償之虞,伊亦得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第4項規定訴請撤銷上開買賣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行為,並請求將系爭房地回復登記為被告洪料田所有,為此爰依法提起本訴,並為先位聲明:(一)確認被告間就系爭房地於103年10月30日所為買賣之債權行為及於103年11月5日所為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無效;(二)被告洪嘉穗應將系爭房地於103年11月5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併為備位聲明:(一)被告間就系爭房地於103年10月30日所為買賣之債權行為及於103年11月5日所為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二)被告洪嘉穗應將系爭房地於103年11月5日以買賣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三、被告均經合法通知,皆未於本院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述。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而民事訴訟法第247條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得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者而言,故確認法律關係成立或不成立之訴,苟具備前開要件,即得謂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縱其所求確認者為他人間之法律關係,亦非不得提起,此有最高法院42年台上字第1031號判例要旨可資參照。本件原告主張其係被告洪料田之債權人,而被告間就系爭房地之買賣為通謀虛偽意思表示等情,攸關原告得否代位被告洪料田行使回復原狀之權利,及其得否就系爭房地聲請強制執行以使其債權獲得滿足,則被告間就系爭房地之買賣暨所有權移轉登記是否為真實,自影響原告就系爭房地受償之可能性,此自足令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得以其對於被告間之確認判決除去,揆諸前揭判例意旨,原告提起先位之訴自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存在,堪予准許,先予敘明。(二)次按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同自認;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者,準用第1項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前段、第3項前段各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洪料田積欠其款項260萬元未清償,被告洪料田為逃避債務,而於103年10月30日將名下系爭房地,以虛偽之買賣為原因,移轉所有權予被告洪嘉穗,並於同年11月5日完成登記等節,業據其提出本票3紙、民事假扣押聲請狀、民事聲明異議狀、本院103年度司裁全字第1870號及103年度事聲字第245號民事裁定、系爭房地登記謄本為證(見本院卷第6至17頁),並經本院向高雄市政府地政局仁武地政事務所調取103年仁地字第75180號登記申請案全卷影本及系爭房地異動索引等相關資料核閱無訛(見本院卷第40至57頁),又被告2人經本院合法通知,並未以言詞或提出書面表示爭執,依上開規定,即視同自認,故原告上開主張應堪信為真實。(三)再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而為虛偽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無效,民法第87條第1項前段著有規定,該條項所謂通謀虛偽意思表示,係指表意人與相對人雙方故意為不符真意之表示而言。本件系爭房地移轉登記之原因為買賣,而被告間對於系爭房地並無成立買賣關係之意思及行為已如前述,則被告間自均知悉對方為非真意之表示,而相與為非真意之合意,進而以「買賣」為系爭房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之原因,則該買賣之債權行為及移轉系爭房地所有權登記之物權行為,顯係出於通謀之虛偽意思表示,依上開規定,均應屬無效,是原告主張被告間對於系爭房地並無買賣關係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關係存在,應屬可採。(四)復按無效法律行為之當事人,於行為當時知其無效,或可得而知者,應負回復原狀或損害賠償之責任;債務人怠於行使其權利時,債權人因保全債權,得以自己之名義,行使其權利,民法第113條、第242條前段各定有明文。本件被告間就系爭房地所為買賣之債權行為及移轉所有權登記之物權行為均係出於通謀虛偽意思表示而屬無效等情業經本院認定如前,揆諸前開規定,被告洪料田自得請求被告洪嘉穗將基於該無效之買賣行為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使系爭房地回復為被告洪料田之財產,惟被告洪料田未為此項請求,自屬怠於行使其上開權利,而原告為被告洪料田之債權人,則其代位被告洪料田請求被告洪嘉穗將系爭房地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以回復所有權完整之狀態,即屬有據,自為可採。五、綜上所述,本件原告先位之訴以被告間就系爭房地所為買賣之債權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為通謀虛偽意思表示為由,訴請確認被告間之上開行為均屬無效,並以被告洪料田之債權人身分,代位請求被告洪嘉穗塗銷系爭房地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均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第2項所示。又本院既認原告先位聲明為有理由,並據此為其勝訴之判決,自無庸再行審酌其備位聲明,併予敘明。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5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中華民國104年7月14日民事第三庭法官陳芸珮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4年7月14日書記官蔡蓓雅
不再抗辯非無權占用系爭土地,占用土地以複丈成果圖為準,但鑑定圖界線應該是畫在牆址上,對原告主張以申報地價年息10%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無意見等語。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87",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1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44 4", "lawName": "民法" } ]
損害賠償
被告乙○○於100年9月27日晚上10時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普通重型機車沿高雄市仁武區義大二路由北往南方向行駛。同日晚上10時30分許,被告乙○○騎乘機車至該路近水管路口之北側路段時,未注意該路段速限為50公里,仍以時速60至70公里之速度超速行駛,且違規從原告騎乘之機車右側超車,致追撞前方同行向原告騎乘之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之右後方,致原告人車倒地(下稱系爭事故),受有左側鼻翼撕裂傷併多處顏面擦傷之傷害,被告乙○○亦因此犯過失傷害罪,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2年度交上易字第8號案判處有期徒刑三個月確定。原告因系爭事故受有醫療費用計58,513元、看護費用計12,000元、醫療用品費用計38,667元、購買疤痕凝膠費用計71,400元、將來需整型費用計300,000元、學雜費計30,866元之損害及精神上痛苦異常,請求精神慰撫金1,071,566元,又系爭事故發生時被告乙○○時年19歲(81年11月26日生)為未成年人,被告甲○○、丙○○為乙○○之法定代理人,就系爭事故致原告所受損害應負連帶賠償責任。為此,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7條第1項前段、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1,767,96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予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與被告乙○○同向行駛,系爭事故發生原因係因原告欲變換車道卻未打右轉方向燈,向右偏駛且轉彎車未禮讓直行之被告先行,兩車因而發生碰撞。原告為系爭事故之肇事主因。就原告主張之各項損害金額,其中看護費用12,000元不爭執。醫藥費用中24,000元之病房費用,雖有住院之必要,但原告捨棄健保病房而選擇特等病房,此部分自應由原告自行承擔,非必要費用。如鈞院認為病房費用為必要費用,則應以雙人房費用計算。醫療用品費用計38,667元不爭執。惟將來購買疤痕護理凝膠所需費用計71,400元,被告否認原告有此項費用之損害。關於原告因本件事故受有左側鼻翼撕裂傷併多處顏面擦傷之傷害,須塗抹疤痕護理理凝膠部分,原告就塗抹期間須2年並未舉證證明。且依原告所提出之購買疤痕護理凝膠發票所載原告已購入16條,核已足夠原告使用。且依醫生專家之意見塗抹凝膠期間只需半年。再者,原告請求將來進行疤痕整型費用計184,948元及將來醫療費用:計300,000元部分,原告雖曾於100年11月22日至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整形外科就診時經醫生初估進行疤痕整形費用需約200,000元,但原告於101年7月11日至高雄榮民總醫院美容中心進行修疤手術,並於同年7月18日拆線,高雄榮民總醫院美容中心醫師函覆內容為原告「須待此次手術完成後,視復原狀況再予評估下次疤痕修整手術之時間及所需費用」,原告未舉證證明是否有再修疤手術之必要及所需疤痕修整手術之費用數額及術後醫療費用數額,此部分請求無理由。另原告請求學雜費損失計30,866元,原告於該期間曾外出參加考試,無休學之必要,此費用非必要費用。另精神慰撫金之請求過高等語。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30", "lawName":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1-2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3 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29 2",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5 8", "lawName":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 }, { "issueRef": "48 1", "lawName":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 { "issueRef": "93 1", "lawName":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 { "issueRef": "102 1 7", "lawName":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 { "issueRef": "40", "lawName":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 { "issueRef": "48 1", "lawName":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 ]
清償借款
兩造於民國94年5月13日簽訂借款約定書,被告借款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40萬元、借款期間自實際撥款日起計20年,約定以撥款日起前12期按原告房屋貸款指標利率加0.3%計付,第25期開始則全部依原告當時之房屋貸款指標利率加1.25%後之年利率計付,若被告遲延還本或付息時,本金自到期日起,利息自應付息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以本借款利率之10%,逾期六個月以上,就超過部分,按借款利率之20%加計違約金,若被告未依約清償前述借款本金時,原告無須事先通知或催告,即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於96年5月15日起即未依約清償,尚欠本金55萬8947元及利息、違約金未清償。為此,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訴,並聲明求為判決如主文所示。
原告與被告乙○○同向行駛,系爭事故發生原因係因原告欲變換車道卻未打右轉方向燈,向右偏駛且轉彎車未禮讓直行之被告先行,兩車因而發生碰撞。原告為系爭事故之肇事主因。就原告主張之各項損害金額,其中看護費用12,000元不爭執。醫藥費用中24,000元之病房費用,雖有住院之必要,但原告捨棄健保病房而選擇特等病房,此部分自應由原告自行承擔,非必要費用。如鈞院認為病房費用為必要費用,則應以雙人房費用計算。醫療用品費用計38,667元不爭執。惟將來購買疤痕護理凝膠所需費用計71,400元,被告否認原告有此項費用之損害。關於原告因本件事故受有左側鼻翼撕裂傷併多處顏面擦傷之傷害,須塗抹疤痕護理理凝膠部分,原告就塗抹期間須2年並未舉證證明。且依原告所提出之購買疤痕護理凝膠發票所載原告已購入16條,核已足夠原告使用。且依醫生專家之意見塗抹凝膠期間只需半年。再者,原告請求將來進行疤痕整型費用計184,948元及將來醫療費用:計300,000元部分,原告雖曾於100年11月22日至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整形外科就診時經醫生初估進行疤痕整形費用需約200,000元,但原告於101年7月11日至高雄榮民總醫院美容中心進行修疤手術,並於同年7月18日拆線,高雄榮民總醫院美容中心醫師函覆內容為原告「須待此次手術完成後,視復原狀況再予評估下次疤痕修整手術之時間及所需費用」,原告未舉證證明是否有再修疤手術之必要及所需疤痕修整手術之費用數額及術後醫療費用數額,此部分請求無理由。另原告請求學雜費損失計30,866元,原告於該期間曾外出參加考試,無休學之必要,此費用非必要費用。另精神慰撫金之請求過高等語。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
拆屋還地等
高雄市○○區○○段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面積分別為4,787平方公尺、711平方公尺,下合稱系爭土地,分別則以各地號稱之)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下稱國有財產署)管理之國有土地,而3393-1地號土地面積82平方公尺、3393-59地號土地面積20平方公尺(下稱系爭租用部分),係由原告向國有財產署長期租用,最近一次係於民國99年12月10日與國有財產署簽訂,租期自100年1月1日至108年12月31日,原告於租用期間曾將系爭租用部分借予被告管理使用,雙方訂有「土地使用管理同意書」(下稱系爭同意書),原應繳付國有財產署之租金則由被告代為繳納,使用期限至104年11月13日止。原告於借期屆至前數月即多次告知被告不予續借,應將系爭租用部分上如附件複丈成果圖之A、B、C、D、E、F、G、H之地上建物(下稱系爭建物)拆除並返還土地予原告使用,惟被告迄今仍拒絕履行。為此,爰依民法第962條及系爭同意書,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應將坐落系爭土地上之系爭建物拆除,交還系爭租用部分予原告使用。
被告因信徒眾多,原廟址不敷使用,而由信徒樂捐覓址建廟,由時任慈音宮委員之原告及其妻陳惠嬌提供系爭土地供作廟地,遂於95年成立慈音宮興建委員會,動工興建慈音宮即系爭建物,後因竣工後財務問題及被告拒絕原告擔任慈音宮宮主等情,原告乃憤而退出。嗣國有財產署於96年年中通知被告辦理承租系爭租用部分,被告因轉知原告,始由原告以其名義與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簽訂國有基地租賃契約,實際上之承租人乃為被告,兩造就向國有財產署承租系爭租用部分有借名租賃之法律關係。然原告退出後怨氣難消,取得租約後即於96年8月1日擅將系爭建物設置在原告住處之電源總開關關閉,致斷電108日,後經里長協調,經雙方於96年11月14日簽訂系爭同意書,原告始予復電。又原告與陳惠嬌於96年2月5日捐獻系爭租用部分供興建系爭建物使用,且已交付被告占有,此有被告出具之96年2月5日感謝狀(系爭感謝狀)可憑,原告履行道德上義務之贈與未曾撤銷,自不因事後反悔而當然無效或不存在,而系爭土地之承租權與使用權均已歸被告合法享有,原告便已喪失系爭土地之使用管理權限,原告以此與被告簽立系爭同意書,顯屬契約標的不能,反之,被告就自己享有之土地使用管理權,與原告簽立系爭同意書,應認契約目的不達,而有無效情形存在;再者,系爭同意書略以:「土地使用期間屆滿雙方再議是否繼續由乙方(即被告)管理使用,若甲方(即原告)不同意時,乙方應歸還甲方使用管理,乙方之地上物負責拆遷,否則任由甲方自由處理,乙方不得主張任何補償‧‧」觀諸內容顯已違背慈音宮永續運作之目的,侵害信徒信仰自由,有悖於公序良俗,系爭同意書應屬無效;次者,被告係在迫於無水無電可用之窘況下,虛偽簽訂系爭同意書,原告明知被告並無拆除系爭建物將土地交還原告使用之意,依民法第86條規定系爭使用同意書應為無效;而原告既得隨時對系爭建物斷電,致被告於無水無電可用之窘況,原告脅迫被告之情形,實未間斷,此觀原告於105年2月25日上午,復擅將電源總開關關閉,企圖再以斷電方式迫使被告屈服至明,被告自得以受原告脅迫為由,撤銷系爭同意書;此外,系爭同意書關於「乙方之地上物負責拆遷,否則任由甲方自由處理」之約定,涉及不動產所有權之拋棄,雖民法第166條之1第1項尚未施行,仍非不得作為法理援用,是系爭同意書既未踐行公證之法定方式,依民法第73條規定應為無效。另系爭租用部分上之系爭建物確由被告興建,並非土地承租人即原告所有,原告無端興訟,亦致原告與國有財產署間之租約有遭受撤銷之虞,倘被告確須拆除系爭建物,所支出之建廟費用新臺幣(下同)2,724,793元亦屬白費,凡此,對於原告皆無何利益可言,即原告訴請拆屋還地,實屬權利濫用。綜上,原告主張並無理由,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42 1 2", "lawName": "國有財產法" }, { "issueRef": "7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66-1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62", "lawName": "民法" } ]
確認租賃關係不存在
(一)坐落高雄市三民區○○○段三小段3715、3715-1、3715-2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及毗鄰之高雄市○○區○○段一小段170、171、172、172-1地號土地,均為被告南和興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和興公司)所有,伊自民國90年1月1日起向南和興公司承租上開7筆土地經營跳蚤市場,雙方僅口頭成立租約,且未訂明租賃期限,約定租金為每月新臺幣(下同)470,000元,後因伊營運不佳,租金遂自92年1月1日起調降為每月450,000元(下稱系爭甲租約)。然而,南和興公司為逃避出租土地所需繳納之鉅額地價稅及營業稅,遂另以家族成員成立訴外人萬事通有限公司、萬眾有限公司(下稱萬眾公司)及被告萬利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利通公司)等多家紙上公司,再與紙上公司簽訂虛偽之租賃關係,表面上將土地出租紙上公司經營停車場,藉此享受政府機關鼓勵私人設置停車場之低稅率地價稅,另一方面又向實際承租人收取高額租金。(二)嗣於93年間,審計部高雄市審計處發現南和興公司慣用前揭手法逃漏稅捐,遂對之展開行政調查,南和興公司竟於95年9月5日與萬利通公司,就系爭土地通謀虛偽成立租賃期間自90年9月1日起至99年8月31日止之租賃契約(下稱系爭乙租約),並否認與伊之間成立之系爭甲租約。嗣萬利通公司進而以系爭乙租約為依據,主張系爭土地遭伊侵奪,對伊提起拆屋還地之訴訟,嗣經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98年度上更(二)字第8號判決,命伊應將系爭土地返還予萬眾公司,由萬利通公司代位受領,並經最高法院以99年度台上字第1409號駁回上訴而確定(下稱系爭確定判決)。嗣萬利通公司即持系爭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對伊聲請強制執行,由鈞院以99年度司執字第44312號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然於執行程序進行中,伊發現系爭乙租約已於99年8月31日屆滿,故萬利通公司應已無權代位萬眾公司受領系爭土地,萬利通公司竟再與南和興公司於99年7月12日通謀虛偽訂立「租賃契約展期協議書」,將系爭乙租約按原條件展期至100年8月31日。則伊在100年8月31日前,究竟有無合法占用系爭土地之權源,及伊得否依據系爭甲租約排除萬利通公司對伊就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等節,均須先確認系爭乙租約不存在,故伊就本件自有確認利益等情。並聲明請求:確認被告間展期至100年8月31日之系爭乙租約之租賃關係不存在。
被告因信徒眾多,原廟址不敷使用,而由信徒樂捐覓址建廟,由時任慈音宮委員之原告及其妻陳惠嬌提供系爭土地供作廟地,遂於95年成立慈音宮興建委員會,動工興建慈音宮即系爭建物,後因竣工後財務問題及被告拒絕原告擔任慈音宮宮主等情,原告乃憤而退出。嗣國有財產署於96年年中通知被告辦理承租系爭租用部分,被告因轉知原告,始由原告以其名義與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簽訂國有基地租賃契約,實際上之承租人乃為被告,兩造就向國有財產署承租系爭租用部分有借名租賃之法律關係。然原告退出後怨氣難消,取得租約後即於96年8月1日擅將系爭建物設置在原告住處之電源總開關關閉,致斷電108日,後經里長協調,經雙方於96年11月14日簽訂系爭同意書,原告始予復電。又原告與陳惠嬌於96年2月5日捐獻系爭租用部分供興建系爭建物使用,且已交付被告占有,此有被告出具之96年2月5日感謝狀(系爭感謝狀)可憑,原告履行道德上義務之贈與未曾撤銷,自不因事後反悔而當然無效或不存在,而系爭土地之承租權與使用權均已歸被告合法享有,原告便已喪失系爭土地之使用管理權限,原告以此與被告簽立系爭同意書,顯屬契約標的不能,反之,被告就自己享有之土地使用管理權,與原告簽立系爭同意書,應認契約目的不達,而有無效情形存在;再者,系爭同意書略以:「土地使用期間屆滿雙方再議是否繼續由乙方(即被告)管理使用,若甲方(即原告)不同意時,乙方應歸還甲方使用管理,乙方之地上物負責拆遷,否則任由甲方自由處理,乙方不得主張任何補償‧‧」觀諸內容顯已違背慈音宮永續運作之目的,侵害信徒信仰自由,有悖於公序良俗,系爭同意書應屬無效;次者,被告係在迫於無水無電可用之窘況下,虛偽簽訂系爭同意書,原告明知被告並無拆除系爭建物將土地交還原告使用之意,依民法第86條規定系爭使用同意書應為無效;而原告既得隨時對系爭建物斷電,致被告於無水無電可用之窘況,原告脅迫被告之情形,實未間斷,此觀原告於105年2月25日上午,復擅將電源總開關關閉,企圖再以斷電方式迫使被告屈服至明,被告自得以受原告脅迫為由,撤銷系爭同意書;此外,系爭同意書關於「乙方之地上物負責拆遷,否則任由甲方自由處理」之約定,涉及不動產所有權之拋棄,雖民法第166條之1第1項尚未施行,仍非不得作為法理援用,是系爭同意書既未踐行公證之法定方式,依民法第73條規定應為無效。另系爭租用部分上之系爭建物確由被告興建,並非土地承租人即原告所有,原告無端興訟,亦致原告與國有財產署間之租約有遭受撤銷之虞,倘被告確須拆除系爭建物,所支出之建廟費用新臺幣(下同)2,724,793元亦屬白費,凡此,對於原告皆無何利益可言,即原告訴請拆屋還地,實屬權利濫用。綜上,原告主張並無理由,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 "issueRef": "14 1", "lawName": "強制執行法" } ]
返還車輛
原告於民國105年12月30日以新台幣(下同)636萬元之價格〔其中430萬元係向訴外人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星展銀行)貸款,餘以現金給付〕向訴外人保時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保時捷公司)購買如附表所示車輛乙部(下稱系爭車輛),並於同日完成過戶登記程序。原告之友人即訴外人季福龍於原告購入系爭車輛數日後,向原告洽借系爭車輛供短期使用,原告為此將系爭車輛併同相關車籍資料交付予季福龍,未曾過問其用途。嗣原告於106年1月12日接獲星展銀行來電表示因系爭車輛已非原告所有,無法依約設定動產抵押等情,始驚覺有異,季福龍亦無法回應何以如此,而斯時系爭車輛已消失無蹤遍尋不著,原告即刻報警協尋。俟翌日向交通部公路總局高雄區監理所(下稱高雄區監理所)查詢後,始知系爭車輛業經訴外人蔡維哲先於106年1月11日擅自辦理過戶予己,再於同日數小時後過戶予被告,現為被告占有使用。蔡維哲未經原告同意,擅自將系爭車輛出售交付予被告之行為,係屬無權處分,且未經原告為承認之意思表示,依民法第118條第1項規定,對原告不生效力。又系爭車輛於同日數小時內更易2次車主,遭蔡維哲過戶日期距離原告購買日期僅11天,售予被告之價格竟僅490萬元,與原告買價差距近150萬元,低於市場行情甚鉅,足見蔡維哲急欲脫手系爭車輛,依常理顯有蹊蹺,極可能為遺失物或前手經由不法手段取得,被告具專業車商背景,對系爭車輛之市場行情知之甚詳,依其專業應能查得有上開悖於交易常情之處,其明知卻故意漠視此情,未向蔡維哲確認車輛來源,已有可議。況據悉蔡維哲交付系爭車輛予被告時,被告竟能發現原告原裝設於系爭車輛之定位追蹤器,倘為正常買賣而善意受讓系爭車輛之人,實不致於發現該定位追蹤器之存在。縱係因檢查車輛時尋得,按常理亦應立即返還予裝設者即原告,被告卻逕自將該定位追蹤器拔除而未交還,不符常理,被告是否係經蔡維哲告知該定位追蹤器之位置,或係知悉蔡維哲非透過正常管道取得系爭車輛而欲免遭定位追蹤,尚非無疑。是被告受讓系爭車輛顯非善意,或具有未盡汽車交易時所應負注意義務之重大過失,依民法第948條第1項但書規定,被告不得主張善意取得。綜上,原告仍為系爭車輛之所有人,自得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第962條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返還系爭車輛。又被告明知或可得而知蔡維哲係無權讓與系爭車輛,該當民法第113條規定之要件,且被告上述過失行為造成原告權利受損,核屬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之侵權行為,被告即應依民法第213條第1項規定,對原告負損害賠償之回復原狀責任。被告既不能主張善意取得,其受領系爭車輛即為無法律上之原因使原告受有損害,應依民法第179條之規定,返還系爭車輛予原告。退步言之,倘認被告善意取得系爭車輛,然系爭車輛係遭蔡維哲無權處分,屬盜贓物、遺失物或非基於原告之意思而喪失占有,原告自得依民法第949條之規定,請求被告返還系爭車輛並回復所有權。為此,依上開法規定提起本訴,請求法院擇一為勝訴判決。又倘不能回復原狀或回復原狀顯有困難,被告即應依民法第215條之規定,以系爭車輛未轉讓予被告時之狀態價值即原告所支付系爭車輛買賣價金636萬元賠償損害。並聲明:(一)被告應將系爭車輛返還原告,並登記回復為原告所有。如不能返還時,應給付原告636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為經營車輛出租、出售行業之人,無由不知系爭車輛之中古行情約525萬元。原告雖稱係將系爭車輛借予友人,卻遭蔡維哲擅自過戶,直至106年1月12日接獲銀行來電始驚覺系爭車輛已遺失,經查詢方知系爭車輛已遭依序過戶予蔡維哲、被告等情,然此僅為原告片面主張,被告爰予否認。原告既係借車,卻連同車輛相關車籍資料一併交付,顯不符常理,如無原告同意並交付印章、車籍資料,蔡維哲亦無從辦理過戶。又蔡維哲為訴外人武虎國際有限公司(下稱武虎公司)之負責人,專門從事高級車輛租售業。蔡維哲於106年1月11日至被告之車行,告以其有藍寶堅尼車輛因借款500萬元質押於台中,亟需現款清償,而其手上現有之系爭車輛,乃因其所有之另一麥拿輪跑車遭他人撞損,肇事者以系爭車輛賠償予其等語,並出示上載車主為蔡維哲之行車執照正本、身分證正本及新領牌照登記書正本等文件為憑。因蔡維哲前曾於105年9月15日出售一租賃車車牌號碼000-0000號(現已變更車牌號碼為AQV-9363號)藍寶堅尼廠牌之自小客車(下稱系爭前車)予被告,雙方亦均有履行買賣契約之義務,且106年1月12日被告委託職員即訴外人王凱禾(王先建堂弟)至監理所辦理,亦順利完成過戶手續,故被告對蔡維哲之說辭並無懷疑。而被告於系爭車輛完成過戶後,本欲以匯款交付買賣價金,然因蔡維哲表示匯款須候1小時始得提領,其尚須趕至台中,為免來不及,始改以現金交付,故被告與蔡維哲及其同行友人即分別駕車至銀行,由被告取款(蔡維哲及其友人於車內等候)後於車上以現金交付買賣價金予蔡維哲。是蔡維哲係以車主身分處分系爭車輛,並非無權處分。且系爭車輛既為市價約525萬元之中古車,則被告以490萬元之價格買受,亦無過低。反觀原告為經營車輛租售業之專業人士,卻毫無憑據將系爭車輛及其過戶證件交予第三人,難認所述屬實。至於系爭車輛上之定位追蹤器,乃蔡維哲於買賣當日或翌日表示為其客戶留於車上,要求被告之配偶即訴外人王先建先將之取出並暫時保管,其將取回等語,王先建始至系爭車輛尋得定位追蹤器並加以保管,並非被告自行發現。是被告係善意取得系爭車輛,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系爭車輛為蔡維哲無權處分之情事,原告主張依民法第113條、第184條、第213條規定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為無理由。再者,系爭車輛為原告交給蔡維哲,係出於原告自己之意思而交付,非盜贓或遺失物,與民法第949條規定不符。縱認相符,然因蔡維哲為經營高級車買賣、出租之人,被告係向販賣同種之物之商人善意買受,故依民法第950條規定,原告非償還被告所支出之買賣價金,亦不得請求回復其物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86",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1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18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7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215",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767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0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4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48",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48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49",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49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50",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962", "lawName": "民法" } ]
清償借款
被告於民國105年4月20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70萬元,約定共分36期分期攤還本息,約定利率為3.75%,並有如主文所示之違約金,以及如有未依約清償則視為全部到期之約定。詎被告自106年3月21日起即未依約繳款,尚積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此爰依兩造間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請求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提出之書狀記載:因近期資金拮据,延誤支付,已擬與原告協商,但尚未談妥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四、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借款契約書、貸放明細歸戶查詢表、貸放主檔資料查詢、動用/繳款紀錄查詢等在卷可證(參司促卷第3至6頁),堪信可採;而被告雖以前詞置辯,但此部分尚不足以作為否認原告對被告可依約請求之理由。從而,原告請求被告應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中華民國106年9月26日民事第四庭法官李怡蓉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中華民國106年9月26日書記官劉冠宏
原告為經營車輛出租、出售行業之人,無由不知系爭車輛之中古行情約525萬元。原告雖稱係將系爭車輛借予友人,卻遭蔡維哲擅自過戶,直至106年1月12日接獲銀行來電始驚覺系爭車輛已遺失,經查詢方知系爭車輛已遭依序過戶予蔡維哲、被告等情,然此僅為原告片面主張,被告爰予否認。原告既係借車,卻連同車輛相關車籍資料一併交付,顯不符常理,如無原告同意並交付印章、車籍資料,蔡維哲亦無從辦理過戶。又蔡維哲為訴外人武虎國際有限公司(下稱武虎公司)之負責人,專門從事高級車輛租售業。蔡維哲於106年1月11日至被告之車行,告以其有藍寶堅尼車輛因借款500萬元質押於台中,亟需現款清償,而其手上現有之系爭車輛,乃因其所有之另一麥拿輪跑車遭他人撞損,肇事者以系爭車輛賠償予其等語,並出示上載車主為蔡維哲之行車執照正本、身分證正本及新領牌照登記書正本等文件為憑。因蔡維哲前曾於105年9月15日出售一租賃車車牌號碼000-0000號(現已變更車牌號碼為AQV-9363號)藍寶堅尼廠牌之自小客車(下稱系爭前車)予被告,雙方亦均有履行買賣契約之義務,且106年1月12日被告委託職員即訴外人王凱禾(王先建堂弟)至監理所辦理,亦順利完成過戶手續,故被告對蔡維哲之說辭並無懷疑。而被告於系爭車輛完成過戶後,本欲以匯款交付買賣價金,然因蔡維哲表示匯款須候1小時始得提領,其尚須趕至台中,為免來不及,始改以現金交付,故被告與蔡維哲及其同行友人即分別駕車至銀行,由被告取款(蔡維哲及其友人於車內等候)後於車上以現金交付買賣價金予蔡維哲。是蔡維哲係以車主身分處分系爭車輛,並非無權處分。且系爭車輛既為市價約525萬元之中古車,則被告以490萬元之價格買受,亦無過低。反觀原告為經營車輛租售業之專業人士,卻毫無憑據將系爭車輛及其過戶證件交予第三人,難認所述屬實。至於系爭車輛上之定位追蹤器,乃蔡維哲於買賣當日或翌日表示為其客戶留於車上,要求被告之配偶即訴外人王先建先將之取出並暫時保管,其將取回等語,王先建始至系爭車輛尋得定位追蹤器並加以保管,並非被告自行發現。是被告係善意取得系爭車輛,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系爭車輛為蔡維哲無權處分之情事,原告主張依民法第113條、第184條、第213條規定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為無理由。再者,系爭車輛為原告交給蔡維哲,係出於原告自己之意思而交付,非盜贓或遺失物,與民法第949條規定不符。縱認相符,然因蔡維哲為經營高級車買賣、出租之人,被告係向販賣同種之物之商人善意買受,故依民法第950條規定,原告非償還被告所支出之買賣價金,亦不得請求回復其物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被告於民國98年10月16日上午9時40分許,在伊上班處所即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五總隊4樓出納室,以「薛海燕,妳是沒奶的女人,妳怎麼還賴在這裡上班」、「為什麼還不退休,可憐呀,每天還拖著要死不活的身體來上班」等言語對伊辱罵,伊不堪受辱,遂要求被告離去,被告拒不離開,兩人發生肢體拉扯,被告徒手猛力推撞伊前胸,致伊受有胸壁挫傷、抓傷0.1公分×1公分、0.1公分×2公分等傷害(下稱系爭事件),案經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99年度上易字第1194號刑事判決判決確定,伊精神及身心備受折磨,甚感痛苦,並申請提前10年退休,訴請賠償非財產上損害,及於新聞紙刊登回復名譽之道歉啟事。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5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應於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全國版報頭下方,以5公分×7.5公分之版面,字體16,刊登如附件所示道歉啟事2日;(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為經營車輛出租、出售行業之人,無由不知系爭車輛之中古行情約525萬元。原告雖稱係將系爭車輛借予友人,卻遭蔡維哲擅自過戶,直至106年1月12日接獲銀行來電始驚覺系爭車輛已遺失,經查詢方知系爭車輛已遭依序過戶予蔡維哲、被告等情,然此僅為原告片面主張,被告爰予否認。原告既係借車,卻連同車輛相關車籍資料一併交付,顯不符常理,如無原告同意並交付印章、車籍資料,蔡維哲亦無從辦理過戶。又蔡維哲為訴外人武虎國際有限公司(下稱武虎公司)之負責人,專門從事高級車輛租售業。蔡維哲於106年1月11日至被告之車行,告以其有藍寶堅尼車輛因借款500萬元質押於台中,亟需現款清償,而其手上現有之系爭車輛,乃因其所有之另一麥拿輪跑車遭他人撞損,肇事者以系爭車輛賠償予其等語,並出示上載車主為蔡維哲之行車執照正本、身分證正本及新領牌照登記書正本等文件為憑。因蔡維哲前曾於105年9月15日出售一租賃車車牌號碼000-0000號(現已變更車牌號碼為AQV-9363號)藍寶堅尼廠牌之自小客車(下稱系爭前車)予被告,雙方亦均有履行買賣契約之義務,且106年1月12日被告委託職員即訴外人王凱禾(王先建堂弟)至監理所辦理,亦順利完成過戶手續,故被告對蔡維哲之說辭並無懷疑。而被告於系爭車輛完成過戶後,本欲以匯款交付買賣價金,然因蔡維哲表示匯款須候1小時始得提領,其尚須趕至台中,為免來不及,始改以現金交付,故被告與蔡維哲及其同行友人即分別駕車至銀行,由被告取款(蔡維哲及其友人於車內等候)後於車上以現金交付買賣價金予蔡維哲。是蔡維哲係以車主身分處分系爭車輛,並非無權處分。且系爭車輛既為市價約525萬元之中古車,則被告以490萬元之價格買受,亦無過低。反觀原告為經營車輛租售業之專業人士,卻毫無憑據將系爭車輛及其過戶證件交予第三人,難認所述屬實。至於系爭車輛上之定位追蹤器,乃蔡維哲於買賣當日或翌日表示為其客戶留於車上,要求被告之配偶即訴外人王先建先將之取出並暫時保管,其將取回等語,王先建始至系爭車輛尋得定位追蹤器並加以保管,並非被告自行發現。是被告係善意取得系爭車輛,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系爭車輛為蔡維哲無權處分之情事,原告主張依民法第113條、第184條、第213條規定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為無理由。再者,系爭車輛為原告交給蔡維哲,係出於原告自己之意思而交付,非盜贓或遺失物,與民法第949條規定不符。縱認相符,然因蔡維哲為經營高級車買賣、出租之人,被告係向販賣同種之物之商人善意買受,故依民法第950條規定,原告非償還被告所支出之買賣價金,亦不得請求回復其物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184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195 1", "lawName": "民法" } ]
確認會議決議無效等
被告於民國98年10月16日上午9時40分許,在伊上班處所即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五總隊4樓出納室,以「薛海燕,妳是沒奶的女人,妳怎麼還賴在這裡上班」、「為什麼還不退休,可憐呀,每天還拖著要死不活的身體來上班」等言語對伊辱罵,伊不堪受辱,遂要求被告離去,被告拒不離開,兩人發生肢體拉扯,被告徒手猛力推撞伊前胸,致伊受有胸壁挫傷、抓傷0.1公分×1公分、0.1公分×2公分等傷害(下稱系爭事件),案經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99年度上易字第1194號刑事判決判決確定,伊精神及身心備受折磨,甚感痛苦,並申請提前10年退休,訴請賠償非財產上損害,及於新聞紙刊登回復名譽之道歉啟事。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5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應於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全國版報頭下方,以5公分×7.5公分之版面,字體16,刊登如附件所示道歉啟事2日;(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原告為經營車輛出租、出售行業之人,無由不知系爭車輛之中古行情約525萬元。原告雖稱係將系爭車輛借予友人,卻遭蔡維哲擅自過戶,直至106年1月12日接獲銀行來電始驚覺系爭車輛已遺失,經查詢方知系爭車輛已遭依序過戶予蔡維哲、被告等情,然此僅為原告片面主張,被告爰予否認。原告既係借車,卻連同車輛相關車籍資料一併交付,顯不符常理,如無原告同意並交付印章、車籍資料,蔡維哲亦無從辦理過戶。又蔡維哲為訴外人武虎國際有限公司(下稱武虎公司)之負責人,專門從事高級車輛租售業。蔡維哲於106年1月11日至被告之車行,告以其有藍寶堅尼車輛因借款500萬元質押於台中,亟需現款清償,而其手上現有之系爭車輛,乃因其所有之另一麥拿輪跑車遭他人撞損,肇事者以系爭車輛賠償予其等語,並出示上載車主為蔡維哲之行車執照正本、身分證正本及新領牌照登記書正本等文件為憑。因蔡維哲前曾於105年9月15日出售一租賃車車牌號碼000-0000號(現已變更車牌號碼為AQV-9363號)藍寶堅尼廠牌之自小客車(下稱系爭前車)予被告,雙方亦均有履行買賣契約之義務,且106年1月12日被告委託職員即訴外人王凱禾(王先建堂弟)至監理所辦理,亦順利完成過戶手續,故被告對蔡維哲之說辭並無懷疑。而被告於系爭車輛完成過戶後,本欲以匯款交付買賣價金,然因蔡維哲表示匯款須候1小時始得提領,其尚須趕至台中,為免來不及,始改以現金交付,故被告與蔡維哲及其同行友人即分別駕車至銀行,由被告取款(蔡維哲及其友人於車內等候)後於車上以現金交付買賣價金予蔡維哲。是蔡維哲係以車主身分處分系爭車輛,並非無權處分。且系爭車輛既為市價約525萬元之中古車,則被告以490萬元之價格買受,亦無過低。反觀原告為經營車輛租售業之專業人士,卻毫無憑據將系爭車輛及其過戶證件交予第三人,難認所述屬實。至於系爭車輛上之定位追蹤器,乃蔡維哲於買賣當日或翌日表示為其客戶留於車上,要求被告之配偶即訴外人王先建先將之取出並暫時保管,其將取回等語,王先建始至系爭車輛尋得定位追蹤器並加以保管,並非被告自行發現。是被告係善意取得系爭車輛,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系爭車輛為蔡維哲無權處分之情事,原告主張依民法第113條、第184條、第213條規定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為無理由。再者,系爭車輛為原告交給蔡維哲,係出於原告自己之意思而交付,非盜贓或遺失物,與民法第949條規定不符。縱認相符,然因蔡維哲為經營高級車買賣、出租之人,被告係向販賣同種之物之商人善意買受,故依民法第950條規定,原告非償還被告所支出之買賣價金,亦不得請求回復其物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分割共有物
坐落高雄市○○區○○段000地號土地(地目建、面積290.14㎡,下稱系爭550地號土地)、同段553地號土地(地目建、面積110.81㎡,下稱系爭553號土地)、同段599地號土地(地目建、面積324.81㎡,下稱系爭599地號土地),為兩造所共有,各共有人在系爭3筆土地上之原應有部分比例均如附表二所示,兩造就系爭3筆土地並無不能分割之約定,亦無依法不能分割之情事,惟兩造就分割方法難以達成協議,爰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前段、第824條規定,請求分割如附圖一分割方案一所示:編號A1、A2、A3分歸原告取得,編號B1、B2、B3分歸被告林棟欽取得,編號C1、C2、C3分歸被告林慧虔、林娟儀、林沛緹取得並保持共有;倘認被告林棟欽取得編號B1、B2、B3之面積過於狹長無法利用,則請求將編號B1、B2、B3分歸原告取得,並由原告以土地公告現值加4成照價補償被告林棟欽。
原告為經營車輛出租、出售行業之人,無由不知系爭車輛之中古行情約525萬元。原告雖稱係將系爭車輛借予友人,卻遭蔡維哲擅自過戶,直至106年1月12日接獲銀行來電始驚覺系爭車輛已遺失,經查詢方知系爭車輛已遭依序過戶予蔡維哲、被告等情,然此僅為原告片面主張,被告爰予否認。原告既係借車,卻連同車輛相關車籍資料一併交付,顯不符常理,如無原告同意並交付印章、車籍資料,蔡維哲亦無從辦理過戶。又蔡維哲為訴外人武虎國際有限公司(下稱武虎公司)之負責人,專門從事高級車輛租售業。蔡維哲於106年1月11日至被告之車行,告以其有藍寶堅尼車輛因借款500萬元質押於台中,亟需現款清償,而其手上現有之系爭車輛,乃因其所有之另一麥拿輪跑車遭他人撞損,肇事者以系爭車輛賠償予其等語,並出示上載車主為蔡維哲之行車執照正本、身分證正本及新領牌照登記書正本等文件為憑。因蔡維哲前曾於105年9月15日出售一租賃車車牌號碼000-0000號(現已變更車牌號碼為AQV-9363號)藍寶堅尼廠牌之自小客車(下稱系爭前車)予被告,雙方亦均有履行買賣契約之義務,且106年1月12日被告委託職員即訴外人王凱禾(王先建堂弟)至監理所辦理,亦順利完成過戶手續,故被告對蔡維哲之說辭並無懷疑。而被告於系爭車輛完成過戶後,本欲以匯款交付買賣價金,然因蔡維哲表示匯款須候1小時始得提領,其尚須趕至台中,為免來不及,始改以現金交付,故被告與蔡維哲及其同行友人即分別駕車至銀行,由被告取款(蔡維哲及其友人於車內等候)後於車上以現金交付買賣價金予蔡維哲。是蔡維哲係以車主身分處分系爭車輛,並非無權處分。且系爭車輛既為市價約525萬元之中古車,則被告以490萬元之價格買受,亦無過低。反觀原告為經營車輛租售業之專業人士,卻毫無憑據將系爭車輛及其過戶證件交予第三人,難認所述屬實。至於系爭車輛上之定位追蹤器,乃蔡維哲於買賣當日或翌日表示為其客戶留於車上,要求被告之配偶即訴外人王先建先將之取出並暫時保管,其將取回等語,王先建始至系爭車輛尋得定位追蹤器並加以保管,並非被告自行發現。是被告係善意取得系爭車輛,並無明知或可得而知系爭車輛為蔡維哲無權處分之情事,原告主張依民法第113條、第184條、第213條規定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為無理由。再者,系爭車輛為原告交給蔡維哲,係出於原告自己之意思而交付,非盜贓或遺失物,與民法第949條規定不符。縱認相符,然因蔡維哲為經營高級車買賣、出租之人,被告係向販賣同種之物之商人善意買受,故依民法第950條規定,原告非償還被告所支出之買賣價金,亦不得請求回復其物等語置辯。並聲明:(一)原告之訴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 "issueRef": "823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4",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4 2 1",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4 3", "lawName": "民法" }, { "issueRef": "824 4", "lawName": "民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