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set Viewer
Auto-converted to Parquet
标题
stringlengths
9
63
审理法院
stringlengths
6
17
案件类型
stringclasses
3 values
网页链接
stringlengths
109
109
案号
stringlengths
14
19
审理程序
stringclasses
9 values
裁判日期
stringlengths
8
10
发布日期
stringlengths
8
10
text
stringlengths
754
14.7k
当事人
stringlengths
2
92
案由
stringlengths
2
14
法律依据
stringlengths
19
1.38k
裁判年份
int64
2.02k
2.02k
裁判月份
int64
1
12
唯一版权微信
stringclasses
1 value
文书类型
stringclasses
6 values
前言
stringlengths
227
8.89k
事实
stringlengths
19
10k
推理
stringlengths
40
5.92k
判决
stringlengths
55
2.49k
结尾
stringlengths
27
4.67k
康友元与黎发国、袁辉、何国平、蓬安县人民医院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蓬安县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010bc44a1ef64c64a150a83b00be5313
(2017)川1323民初1714号
一审
2017/10/16
2017/11/30
四川省蓬安县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川1323民初1714号 原告:康友元,男,1971年8月15日出生,汉族,住四川省蓬安县。 委托诉讼代理人:邓鉴国,蓬安县司法局工作人员。(法律援助) 被告:黎发国(曾用名:黎小林),男,1970年5月4日出生,汉族,住四川省蓬安县。 被告:袁辉,男,1973年2月19日出生,汉族,住四川省蓬安县。 被告:何国平,男,1971年12月13日出生,汉族,住江苏省苏州市。 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住所地:四川省蓬安县。 法定代表人:肖向华,院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赵钟鸣,四川匀天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 原告康友元与被告黎发国、袁辉、何国平、蓬安县人民医院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康友元及委托诉讼代理人邓鉴国、被告黎发国、袁辉、何国平及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赵钟鸣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康友元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黎发国、袁辉、何国平、蓬安县人民医院支付货物运输费用10,743元。事实和理由: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原告康友元驾驶川R43x**号大货车在被告袁辉承包的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的工地上运输土石方。后来,原告康友元与被告袁辉的合伙人,即被告黎发国结算运输费为15,343元,原告康友元多次催收后,至今各被告仍下欠10,743元,未支付。现为了保护原告康友元的合法权益,特起诉至法院。 被告黎发国辩称,起诉事实及下欠运输款金额属实。 被告袁辉辩称,原告康友元起诉的运输费用系其与被告黎发国结算,其不清楚具体金额。 被告何国平辩称,具体结算金额其不清楚。 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辩称,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将园林土石方工程发包给四川兴立园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与原告康友元无任何利害关系,不负担运输费用,请求驳回对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的起诉。 本院认为,被告黎发国、袁辉合伙承包了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的园林土石方工程,并与原告康友元建立了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关系,庭审中被告黎发国也认可了至今下欠原告康友元的运输费10,743元,因此上述事实本院予以确认。现由于被告黎发国、袁辉未足额向原告康友元支付运输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第二百八十八条:“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之规定,原告康友元的起诉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予以支持。 至于被告何国平、蓬安县人民医院,因二者没有与原告康友元发生合同关系,因此原告康友元起诉二者承担责任,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百八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黎发国、袁辉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康友元运输费10,743元; 二、驳回原告康友元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34元,由被告黎发国、袁辉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员  魏茏沣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六日 书记员  朱春霞
康友元,黎发国,袁辉,何国平,蓬安县人民医院
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二百八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第一款
2,017
10
DataSpider
民 事 判 决 书
四川省蓬安县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川1323民初1714号 原告:康友元,男,1971年8月15日出生,汉族,住四川省蓬安县。 委托诉讼代理人:邓鉴国,蓬安县司法局工作人员。(法律援助) 被告:黎发国(曾用名:黎小林),男,1970年5月4日出生,汉族,住四川省蓬安县。 被告:袁辉,男,1973年2月19日出生,汉族,住四川省蓬安县。 被告:何国平,男,1971年12月13日出生,汉族,住江苏省苏州市。 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住所地:四川省蓬安县。 法定代表人:肖向华,院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赵钟鸣,四川匀天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 原告康友元与被告黎发国、袁辉、何国平、蓬安县人民医院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康友元及委托诉讼代理人邓鉴国、被告黎发国、袁辉、何国平及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赵钟鸣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康友元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黎发国、袁辉、何国平、蓬安县人民医院支付货物运输费用10,743元。事实和理由: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原告康友元驾驶川R43x**号大货车在被告袁辉承包的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的工地上运输土石方。后来,原告康友元与被告袁辉的合伙人,即被告黎发国结算运输费为15,343元,原告康友元多次催收后,至今各被告仍下欠10,743元,未支付。现为了保护原告康友元的合法权益,特起诉至法院。 被告黎发国辩称,起诉事实及下欠运输款金额属实。 被告袁辉辩称,原告康友元起诉的运输费用系其与被告黎发国结算,其不清楚具体金额。 被告何国平辩称,具体结算金额其不清楚。 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辩称,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将园林土石方工程发包给四川兴立园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与原告康友元无任何利害关系,不负担运输费用,请求驳回对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的起诉。
null
本院认为,被告黎发国、袁辉合伙承包了被告蓬安县人民医院的园林土石方工程,并与原告康友元建立了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关系,庭审中被告黎发国也认可了至今下欠原告康友元的运输费10,743元,因此上述事实本院予以确认。现由于被告黎发国、袁辉未足额向原告康友元支付运输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第二百八十八条:“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之规定,原告康友元的起诉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予以支持。 至于被告何国平、蓬安县人民医院,因二者没有与原告康友元发生合同关系,因此原告康友元起诉二者承担责任,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百八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黎发国、袁辉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康友元运输费10,743元; 二、驳回原告康友元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34元,由被告黎发国、袁辉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员  魏茏沣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六日 书记员  朱春霞
嵇嘉铭与嵇美德申请宣告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特别程序民事判决书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9161834e05b2449fb5e7acfd010638a7
(2021)沪0101民特41号
特别程序
2021/1/29
2021/4/1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21)沪0101民特41号 申请人:嵇嘉铭,男,1984年3月13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闵行区。 被申请人:嵇美德,男,1954年9月24日出生,汉族,户籍地上海市黄浦区,暂住上海市黄浦区。 申请人嵇嘉铭申请宣告嵇美德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案,本院于2021年1月14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特别程序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申请人称,申请人系被申请人之子,被申请人患有XXX疾病,故申请宣告被申请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经审理查明:申请人系被申请人之子,被申请人患有XXX疾病,经上海科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司法鉴定所鉴定:被申请人嵇美德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缓解期),目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上述事实,有户籍资料、病历、鉴定意见书为证。 本院认为,被申请人经司法鉴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故申请人的申请,于法有据,本院予以确认。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宣告被申请人嵇美德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员  朱子银 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九日 书记员  邵嘉辰 附: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嵇嘉铭;嵇美德
申请宣告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
null
2,021
1
DataSpider
民 事 判 决 书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21)沪0101民特41号 申请人:嵇嘉铭,男,1984年3月13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闵行区。 被申请人:嵇美德,男,1954年9月24日出生,汉族,户籍地上海市黄浦区,暂住上海市黄浦区。 申请人嵇嘉铭申请宣告嵇美德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案,本院于2021年1月14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特别程序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申请人称,申请人系被申请人之子,被申请人患有XXX疾病,故申请宣告被申请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经审理查明:申请人系被申请人之子,被申请人患有XXX疾病,经上海科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司法鉴定所鉴定:被申请人嵇美德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缓解期),目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上述事实,有户籍资料、病历、鉴定意见书为证
本院认为,被申请人经司法鉴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故申请人的申请,于法有据,本院予以确认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宣告被申请人嵇美德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员  朱子银 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九日 书记员  邵嘉辰 附: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王新荣与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劳务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奇台县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92058858f05644aeadeea807009cccb0
(2017)新2325民初1271号
一审
2017/7/17
2017/11/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新2325民初1271号 原告:王新荣,女,汉族,现住奇台县。 被告: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奇台县城西石材工业园区 法定代表人:陈善增 原告王新荣与被告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磊基石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一案,原告于2017年5月16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同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17年7月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新荣到庭参加诉讼,被告磊基石材公司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本案依法缺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王新荣向本院提起诉讼,请求:1、被告立即支付拖欠工资14300元;2、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2014年起,原告在被告公司任会计职务,2016年12月20日经双方结算,被告欠原告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的工资14300元,由被告给原告出具书面对账单。后原告多次向被告追索拖欠工资,但被告至今分文未付,为此,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请法院审查后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磊基石材公司未到庭,也未提交书面答辩状,视为对答辩权利的放弃。 原告向法院提供对账单一份,拟证明被告欠原告工资14300元未付。本院对该组证据的真实性予以确认。 根据以上证据及当事人陈述,本院查明以下事实:2016年12月20日,被告给原告出具对账单一份,内容为:经2016年12月20日对账,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欠王新荣(身份证号)2015年1月-2016年2月工资14300元(壹万肆仟叁佰元整)。现原告持该对账单以上述理由诉至法院请求处理。 本院认为,被告欠原告工资14300元的事实有原告提供的加盖有被告公章的对账单予以证实,被告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视为对质证权利的放弃,故本院对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工资14300元的请求予以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王新荣工资14300元。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79元,由被告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梁洁秀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七日 书记员  樊玉伟
王新荣,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劳务合同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
2,017
7
DataSpider
民 事 判 决 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新2325民初1271号 原告:王新荣,女,汉族,现住奇台县。 被告: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奇台县城西石材工业园区 法定代表人:陈善增 原告王新荣与被告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磊基石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一案,原告于2017年5月16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同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17年7月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新荣到庭参加诉讼,被告磊基石材公司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本案依法缺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王新荣向本院提起诉讼,请求:1、被告立即支付拖欠工资14300元;2、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2014年起,原告在被告公司任会计职务,2016年12月20日经双方结算,被告欠原告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的工资14300元,由被告给原告出具书面对账单。后原告多次向被告追索拖欠工资,但被告至今分文未付,为此,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请法院审查后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磊基石材公司未到庭,也未提交书面答辩状,视为对答辩权利的放弃。 原告向法院提供对账单一份,拟证明被告欠原告工资14300元未付。本院对该组证据的真实性予以确认。
根据以上证据及当事人陈述,本院查明以下事实:2016年12月20日,被告给原告出具对账单一份,内容为:经2016年12月20日对账,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欠王新荣(身份证号)2015年1月-2016年2月工资14300元(壹万肆仟叁佰元整)。现原告持该对账单以上述理由诉至法院请求处理。 本院认为,被告欠原告工资14300元的事实有原告提供的加盖有被告公章的对账单予以证实,被告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视为对质证权利的放弃,故本院对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工资14300元的请求予以支持
null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王新荣工资14300元。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79元,由被告新疆磊基石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梁洁秀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七日 书记员  樊玉伟
绵阳市中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李子清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9172f596bbe841e79f11a90700846838
(2017)川0703民初4657号
一审
2017/12/22
2018/6/22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川0703民初4657号 原告:绵阳市中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住所地:绵阳市游仙区东津路**号。 法定代表人:任坤玉,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赵显涂,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李兰兰,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李子清,男,汉族,1978年12月9日出生,住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 绵阳市中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物业公司)与李子清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1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中天物业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李兰兰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李子清经本院公告传唤,逾期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中天物业公司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支付拖欠的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的物业服务费、垃圾清运费9763元,并按照所欠费用的30%支付滞纳金2928.9元;2.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李子清未作答辩。 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原告是三级物业服务企业,被告系阳光水岸18幢2单元6楼1号房的业主。原、被告于2010年9月18日签订了《阳光水岸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约定原告为被告提供物业服务;三楼以上业主按照1元/平米.月交纳物业费。同日,原、被告签订《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协议》,约定被告按1元/平米.月、每月119.17元的标准向原告交纳物业服务费,并约定由原告代收的垃圾清运费。被告如无故拖欠物业管理费用,原告可按应交费用的1%计收每天滞纳金。被告从2011年1月1日起未向原告交纳物业服务费及垃圾清运费。 本院认为,原告提交了《阳光水岸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协议》、出房单、房屋登记信息、照片等证据原件,证明被告在阳光水岸18幢2单元6楼1号居住以及原告提供物业服务的事实,本院予以采信。被告未按时交纳物业费已构成违约,应按约继续交纳物业费用,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被告共计欠付2011年1月1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物业服务费9295.26元(78月×119.17元/月)、垃圾清运费468元(78月×6元/月),原告主张要求被告支付物业费及垃圾清运费9763元,本院予以支持。按照原、被告约定,逾期交纳物业费按照每日1%计收滞纳金的标准过高,原告主动调整为按照总金额的30%支付滞纳金的请求,本院予以支持。 综上,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李子清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绵阳市中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支付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的物业费、垃圾清运费9763元,并支付滞纳金2928.9元(9763元×30%)。 如果未能按照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受理费118元,由被告李子清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张 莉 人民陪审员  张琼惠 人民陪审员  王 岚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书 记 员  陈 静 1
绵阳市中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李子清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2,017
12
DataSpider
民 事 判 决 书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川0703民初4657号 原告:绵阳市中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住所地:绵阳市游仙区东津路**号。 法定代表人:任坤玉,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赵显涂,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李兰兰,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李子清,男,汉族,1978年12月9日出生,住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 绵阳市中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物业公司)与李子清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1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中天物业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李兰兰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李子清经本院公告传唤,逾期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中天物业公司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支付拖欠的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的物业服务费、垃圾清运费9763元,并按照所欠费用的30%支付滞纳金2928.9元;2.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李子清未作答辩。
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原告是三级物业服务企业,被告系阳光水岸18幢2单元6楼1号房的业主。原、被告于2010年9月18日签订了《阳光水岸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约定原告为被告提供物业服务;三楼以上业主按照1元/平米.月交纳物业费。同日,原、被告签订《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协议》,约定被告按1元/平米.月、每月119.17元的标准向原告交纳物业服务费,并约定由原告代收的垃圾清运费。被告如无故拖欠物业管理费用,原告可按应交费用的1%计收每天滞纳金。被告从2011年1月1日起未向原告交纳物业服务费及垃圾清运费
本院认为,原告提交了《阳光水岸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协议》、出房单、房屋登记信息、照片等证据原件,证明被告在阳光水岸18幢2单元6楼1号居住以及原告提供物业服务的事实,本院予以采信。被告未按时交纳物业费已构成违约,应按约继续交纳物业费用,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被告共计欠付2011年1月1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物业服务费9295.26元(78月×119.17元/月)、垃圾清运费468元(78月×6元/月),原告主张要求被告支付物业费及垃圾清运费9763元,本院予以支持。按照原、被告约定,逾期交纳物业费按照每日1%计收滞纳金的标准过高,原告主动调整为按照总金额的30%支付滞纳金的请求,本院予以支持
综上,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李子清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绵阳市中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支付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的物业费、垃圾清运费9763元,并支付滞纳金2928.9元(9763元×30%)。 如果未能按照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受理费118元,由被告李子清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张 莉 人民陪审员  张琼惠 人民陪审员  王 岚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书 记 员  陈 静 1
朱祖硕与叶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d2673dbd975b48d795bda8bf00a3c3ff
(2017)粤0605民初18753号
一审
2018/1/12
2018/4/1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粤0605民初18753号 原告:朱祖硕,男,汉族,1991年6月2日出生,住广西武宣县, 被告:叶先,男,汉族,1991年2月12日出生,住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 委托代理人:吴少波,系广东毅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钟珊珊,系广东毅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住所地: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17号之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600893549665J。 负责人:何中元。 委托代理人:陈美婷,女,汉族,1990年3月23日出生,住广东省普宁市,系该公司职员。 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住所地:广东省佛山市季华五路9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600893530577B。 负责人:朱杰勇。 原告朱祖硕诉被告叶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12月1日受理后,根据原告的申请,依法追加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人民保险公司)作为本案的共同被告参加诉讼。本案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同年12月2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的诉讼请求:1.判令各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因交通事故所产生的各项损失合计21000元;2.本案诉讼费用由各被告承担。 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辩称:1.沪A×××××临时号牌小型轿车在我司购买了交强险及保险限额为50万元的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含不计免赔),事发在保险期限内。本次事故是三车相撞,无责车辆粤Y×××××号小型轿车应在交强险无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2.被告叶先醉酒驾驶车辆属于责任免除,我司在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限额内不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法院判决我司在交强险限额内垫付,我司保留对被告叶先追偿的权利。3.原告部分诉请不合理。车辆损失费,原告未提供鉴定机构的资质证书,也没有维修发票,对鉴定价格不予认可;2.医疗费,没有发票佐证,不予认可,且应扣除自费用药部分;误工费,原告未提供收入减少的依据,请法院驳回;其他损失,原告没有提供证据证明,不予认可???4.我司不承担受理费。 被告叶先辩称:原告的车辆损失应按发票计算;医疗费应按发票进行赔偿,原告主张过高;误工费,原告没有误工损失,不予赔偿;其他损失没有证据证明也不予赔偿。 被告人民保险公司没有答辩,也没有提交书面答辩意见。 本院经审理查明:2017年11月20日1时25分许,叶先醉酒后驾驶沪A×××××临时号牌小型轿车行驶至南海区××村××路科韵路口时,碰撞同车道前方停着等红灯的由朱祖硕驾驶的桂G×××××号小型面包车(搭载梁文萍、朱子存、吴海梅),随后桂G×××××号小型面包车碰撞同车道前方停着等红灯的由谭鸿忠驾驶的粤Y×××××号小型轿车,造成三车损坏、朱祖硕、梁文萍、朱子存、吴海梅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叶先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朱祖硕、谭鸿忠、梁文萍、朱子存、吴海梅均不承担事故的责任。 事故发生后,原告即被送往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进行了一次门诊治疗。为此产生了医疗费814.17元,并产生了外购药品费53元。 事故造成属原告所有的桂G×××××号小型面包车损坏,经佛山市南海区正信价格事务所有限公司鉴定,车辆损失价值7824元。原告为此支出了估价费541元,并支出了拖车费350元。 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实其在事发前从事的工作及收入情况。 肇事车辆沪A×××××临时号牌小型轿车的登记权人是被告叶先。该车向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参投了交强险及保险限额为500000元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含不计免赔特约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限内。其中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第二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保险责任的责任免除中第二十四条约定:在上述保险责任范围内,下列情况下,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费用,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二)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2、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 谭鸿忠驾驶的粤Y×××××号小型轿车在被告人民保险公司处参投了交强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限内。 在本案中各被告均没有向原告垫付过款项。 本院认为,公安交警部门对本起交通事故所作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事实清楚、责任划分准确,本院予以采信。 关于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在商业第三者责任险限额内是否需要赔偿,本院认为,由于被告叶先醉酒驾驶机动车,根据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的约定,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在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范围内不需承担赔偿责任。虽然被告叶先辩称投保单上的签名并非其本人所签,但其确认在事发前是收到过保单及条款并因另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其车辆损坏而向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申请过理赔,故应视为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对于免责条款向被告叶先履行了明确说明的义务,该被告在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限额内不需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本院查明的事实,本院核定原告的损失为:1.医疗费867.17元(含外购药品费);2.误工费50.33元[1510元/月(佛山地区最低工资标准)÷30天/月×1天(原告进行了1次门诊治疗,故按1天计算)];3.车辆损失费8715元(含估价费及拖车费)。原告主张的超出本院核定的部分,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由于本起事故同时造成梁文萍受伤,交强险有责任及无责任限额应按比例进行分配,故原告上述损失合共9632.5元,应由被告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分别在交强险的医疗费用及伤残赔偿的无责任限额及有责任限额范围内分别赔偿83.41元、834.09元,超出部分8715元,应由被告叶先赔偿予以原告。 被告人民保险公司经本院合法传唤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判决。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赔偿83.41元予原告朱祖硕。 二、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赔偿834.09元予原告朱祖硕。 三、被告叶先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赔偿8715元予原告朱祖硕。 四、驳回原告朱祖硕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162.5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朱祖硕负担88.4元,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叶先分别负担0.65元、6.45元、67元。上述各被告应负担的受理费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迳付予原告,本院不另收退。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张少华 二〇一八年一月十二日 书记员  麦换弟
朱祖硕,叶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
2,018
1
DataSpider
民 事 判 决 书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粤0605民初18753号 原告:朱祖硕,男,汉族,1991年6月2日出生,住广西武宣县, 被告:叶先,男,汉族,1991年2月12日出生,住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 委托代理人:吴少波,系广东毅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钟珊珊,系广东毅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住所地: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17号之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600893549665J。 负责人:何中元。 委托代理人:陈美婷,女,汉族,1990年3月23日出生,住广东省普宁市,系该公司职员。 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住所地:广东省佛山市季华五路9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600893530577B。 负责人:朱杰勇。 原告朱祖硕诉被告叶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12月1日受理后,根据原告的申请,依法追加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人民保险公司)作为本案的共同被告参加诉讼。本案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同年12月2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的诉讼请求:1.判令各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因交通事故所产生的各项损失合计21000元;2.本案诉讼费用由各被告承担。 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辩称:1.沪A×××××临时号牌小型轿车在我司购买了交强险及保险限额为50万元的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含不计免赔),事发在保险期限内。本次事故是三车相撞,无责车辆粤Y×××××号小型轿车应在交强险无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2.被告叶先醉酒驾驶车辆属于责任免除,我司在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限额内不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法院判决我司在交强险限额内垫付,我司保留对被告叶先追偿的权利。3.原告部分诉请不合理。车辆损失费,原告未提供鉴定机构的资质证书,也没有维修发票,对鉴定价格不予认可;2.医疗费,没有发票佐证,不予认可,且应扣除自费用药部分;误工费,原告未提供收入减少的依据,请法院驳回;其他损失,原告没有提供证据证明,不予认可???4.我司不承担受理费。 被告叶先辩称:原告的车辆损失应按发票计算;医疗费应按发票进行赔偿,原告主张过高;误工费,原告没有误工损失,不予赔偿;其他损失没有证据证明也不予赔偿。 被告人民保险公司没有答辩,也没有提交书面答辩意见。
本院经审理查明:2017年11月20日1时25分许,叶先醉酒后驾驶沪A×××××临时号牌小型轿车行驶至南海区××村××路科韵路口时,碰撞同车道前方停着等红灯的由朱祖硕驾驶的桂G×××××号小型面包车(搭载梁文萍、朱子存、吴海梅),随后桂G×××××号小型面包车碰撞同车道前方停着等红灯的由谭鸿忠驾驶的粤Y×××××号小型轿车,造成三车损坏、朱祖硕、梁文萍、朱子存、吴海梅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叶先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朱祖硕、谭鸿忠、梁文萍、朱子存、吴海梅均不承担事故的责任。 事故发生后,原告即被送往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进行了一次门诊治疗。为此产生了医疗费814.17元,并产生了外购药品费53元。 事故造成属原告所有的桂G×××××号小型面包车损坏,经佛山市南海区正信价格事务所有限公司鉴定,车辆损失价值7824元。原告为此支出了估价费541元,并支出了拖车费350元。 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实其在事发前从事的工作及收入情况。 肇事车辆沪A×××××临时号牌小型轿车的登记权人是被告叶先。该车向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参投了交强险及保险限额为500000元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含不计免赔特约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限内。其中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第二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保险责任的责任免除中第二十四条约定:在上述保险责任范围内,下列情况下,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费用,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二)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2、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 谭鸿忠驾驶的粤Y×××××号小型轿车在被告人民保险公司处参投了交强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限内。 在本案中各被告均没有向原告垫付过款项
本院认为,公安交警部门对本起交通事故所作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事实清楚、责任划分准确,本院予以采信。 关于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在商业第三者责任险限额内是否需要赔偿,本院认为,由于被告叶先醉酒驾驶机动车,根据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的约定,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在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范围内不需承担赔偿责任。虽然被告叶先辩称投保单上的签名并非其本人所签,但其确认在事发前是收到过保单及条款并因另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其车辆损坏而向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申请过理赔,故应视为被告太平洋保险公司对于免责条款向被告叶先履行了明确说明的义务,该被告在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限额内不需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本院查明的事实,本院核定原告的损失为:1.医疗费867.17元(含外购药品费);2.误工费50.33元[1510元/月(佛山地区最低工资标准)÷30天/月×1天(原告进行了1次门诊治疗,故按1天计算)];3.车辆损失费8715元(含估价费及拖车费)。原告主张的超出本院核定的部分,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由于本起事故同时造成梁文萍受伤,交强险有责任及无责任限额应按比例进行分配,故原告上述损失合共9632.5元,应由被告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分别在交强险的医疗费用及伤残赔偿的无责任限额及有责任限额范围内分别赔偿83.41元、834.09元,超出部分8715元,应由被告叶先赔偿予以原告。 被告人民保险公司经本院合法传唤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判决
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赔偿83.41元予原告朱祖硕。 二、被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赔偿834.09元予原告朱祖硕。 三、被告叶先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赔偿8715元予原告朱祖硕。 四、驳回原告朱祖硕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162.5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朱祖硕负担88.4元,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叶先分别负担0.65元、6.45元、67元。上述各被告应负担的受理费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迳付予原告,本院不另收退。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张少华 二〇一八年一月十二日 书记员  麦换弟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张庆东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cb7afe9b59e54c669826a77e001133c7
(2017)冀02民终332号
二审
2017/3/24
2017/5/25
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冀02民终332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住所地:唐山市丰南区文化路路口。 主要负责人毕京臣,该公司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曹金卓,河北徐立民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张庆东,男,1977年6月29日出生,民族,职业,现住唐山市曹妃甸区。 委托诉讼代理人丁丽丽,河北实同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么二强,男,1988年12月7日出生,民族,职业,现住唐山市丰南区。 原审被告:唐山市丰南区群利汽车队。住所地:唐山市丰南区西外环南苑街。 主要负责人:李超,该车队负责人。 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因与被上诉人张庆东、原审被告么二强、唐山市丰南区群利汽车队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不服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法院(2016)冀0209民初277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7年1月11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事实和理由:1、车辆损失系单方公估;2、施救费过高;3、误工费和护理费应按农村标准计算。 张庆东辩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的上诉请求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原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张庆东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58596.96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6年6月2日14时00分许,被告 么二强驾驶冀B×××××号重型自卸货车由南向北闯红灯行驶至曹 妃甸区东外环与沿海路(80公里)交叉口时,与原告驾驶的由西向东驾驶的冀B×××××号中型非载货专项作业本相撞,相撞后被告么二强驾驶冀B×××××号重型自卸货车又与霍广付驾驶载乘霍岳来由东向西行驶的冀B×××××号轻型厢式货车相撞,相撞后,被告么二强驾驶冀B×××××号重型自卸货车又与王伟骑行的头西尾东停放的电动自行车相撞,造成么二强、张庆东、霍岳来、王伟受伤,四车不同程度受损的交通事故。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第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被告么二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张庆东、霍岳来、王伟无责任。事故发生后,原告于2016年6月2日至2016年6月10日在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住院治疗8天,医院诊断为:右大腿开放伤清创缝合术后、右前臂开放伤清创缝合术后、双肩软组织挫伤。原告张庆东与艾俊平系夫妻关系,原告住院期间由艾俊平护理。冀B×××××号车为原告张庆东实际所有。冀B×××××号车在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及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交强险赔偿限额总额为122000元,其中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商业三者险保险金额为50万元,且不计免赔率。此次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上述事实双方无争议,该院予以认定。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部分,不违反法 律规定,予以支持。公民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唐山市 曹妃甸区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第一交通警察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 事故认定书对此次交通事故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证明事实清楚工程序合法,予以采纳。被告么二强负事故全部责任,原告未举证证明被告唐山市丰南区群利汽车队在此次交通事故中存在过错,故被告唐山市丰南区群利汽车队不承担赔偿责任,被告么二强对原告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因冀B×××××号车在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及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原告损失应由该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在保险限额范围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因原告驾驶的冀B×××××号车未与此次事故中霍广付驾驶的冀B×××××号车接触,与原告的损失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对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主张原告损失应先扣除冀B×××××号车交强险无责任保险限额的抗辩不予支持。对原告诉请的医疗费予以支持。住院天数按照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住院病历为准,住院伙食补助费给付时间按照住院天数,按40元/天计算。原告诉请的误工费、护理费按河北省2016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有关参考数城镇居民标准计算,予以支持。误工期限及护理期限按照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医嘱分别为29天和8天计算。交通费酌定给付400元。原告支出的施救费客观真实,予以支持。鉴定费属于原告为确定其车辆损失支付的必要、合理费用,该损失予以支持,应由保险人承担。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申请对冀B×××××号车辆损失重新鉴定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关于重新鉴定的情形规定,故对其重新鉴定的主张不予支持。原告的车辆损失费,以河北天元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公估的数额为准。综上所述,核定原告因此次交通事故造成合理的人身损失为:医疗费6049.26元,住院伙食补助费为40元/天×8天=320元,误工费为71.65元/天×29天=2077.85元,护理费71.65元/天×8天=573.2元,交通费酌定给付400元,合计9420.31元。原告因此次交通事故造成合理的合理财产损失为:车辆损失费46120元,施救费1500元,鉴定费1385元,合计49005元,上述损失共计58425.31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之规定,判决: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在保险范围内共计赔偿原告张庆东损失58425.31元。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履行。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 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632元,由被告么二强负担。 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围绕上诉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 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当事人二审争议的事实,本院认定如下:被上诉人张庆东提交了车辆维修发票和维修清单,证实修理车辆实际支出46120元。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质证称由法院核实维修发票和维修清单后依法判决。因被上诉人张庆东的车损有公估报告和维修票据等证据证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原审被告么二强驾驶机动车与被上诉人张庆东 驾驶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张庆东受伤,经公安交通管 理部门认定,么二强负事故全部责任,故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应在承保限额内进行理赔。关于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所提公估报告系单方委托的问题,因其未提交证据予以反驳,故该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关于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所提施救费过高的问题。因施救费系被上诉人张庆东的实际支出,故该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关于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所提误工费和护理费应按农村标准计算的问题,因商品房买卖合同、购房发票、碧海云天小区物业公司证明等证据证实被上诉人张庆东在城镇居住,故该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 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 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261元,由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 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员陈宝聚代理审判员朱正代理审判员赵国莹 二〇一七年三月二十四日 书记员  高菲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张庆东,么二强,唐山市丰南区群利汽车队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2,017
3
DataSpider
民 事 判 决 书
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冀02民终332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住所地:唐山市丰南区文化路路口。 主要负责人毕京臣,该公司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曹金卓,河北徐立民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张庆东,男,1977年6月29日出生,民族,职业,现住唐山市曹妃甸区。 委托诉讼代理人丁丽丽,河北实同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么二强,男,1988年12月7日出生,民族,职业,现住唐山市丰南区。 原审被告:唐山市丰南区群利汽车队。住所地:唐山市丰南区西外环南苑街。 主要负责人:李超,该车队负责人。 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因与被上诉人张庆东、原审被告么二强、唐山市丰南区群利汽车队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不服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法院(2016)冀0209民初277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7年1月11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事实和理由:1、车辆损失系单方公估;2、施救费过高;3、误工费和护理费应按农村标准计算。
张庆东辩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的上诉请求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原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张庆东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58596.96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6年6月2日14时00分许,被告 么二强驾驶冀B×××××号重型自卸货车由南向北闯红灯行驶至曹 妃甸区东外环与沿海路(80公里)交叉口时,与原告驾驶的由西向东驾驶的冀B×××××号中型非载货专项作业本相撞,相撞后被告么二强驾驶冀B×××××号重型自卸货车又与霍广付驾驶载乘霍岳来由东向西行驶的冀B×××××号轻型厢式货车相撞,相撞后,被告么二强驾驶冀B×××××号重型自卸货车又与王伟骑行的头西尾东停放的电动自行车相撞,造成么二强、张庆东、霍岳来、王伟受伤,四车不同程度受损的交通事故。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第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被告么二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张庆东、霍岳来、王伟无责任。事故发生后,原告于2016年6月2日至2016年6月10日在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住院治疗8天,医院诊断为:右大腿开放伤清创缝合术后、右前臂开放伤清创缝合术后、双肩软组织挫伤。原告张庆东与艾俊平系夫妻关系,原告住院期间由艾俊平护理。冀B×××××号车为原告张庆东实际所有。冀B×××××号车在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及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交强险赔偿限额总额为122000元,其中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商业三者险保险金额为50万元,且不计免赔率。此次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上述事实双方无争议,该院予以认定。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部分,不违反法 律规定,予以支持。公民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唐山市 曹妃甸区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第一交通警察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 事故认定书对此次交通事故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证明事实清楚工程序合法,予以采纳。被告么二强负事故全部责任,原告未举证证明被告唐山市丰南区群利汽车队在此次交通事故中存在过错,故被告唐山市丰南区群利汽车队不承担赔偿责任,被告么二强对原告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因冀B×××××号车在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及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原告损失应由该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在保险限额范围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因原告驾驶的冀B×××××号车未与此次事故中霍广付驾驶的冀B×××××号车接触,与原告的损失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对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主张原告损失应先扣除冀B×××××号车交强险无责任保险限额的抗辩不予支持。对原告诉请的医疗费予以支持。住院天数按照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住院病历为准,住院伙食补助费给付时间按照住院天数,按40元/天计算。原告诉请的误工费、护理费按河北省2016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有关参考数城镇居民标准计算,予以支持。误工期限及护理期限按照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医嘱分别为29天和8天计算。交通费酌定给付400元。原告支出的施救费客观真实,予以支持。鉴定费属于原告为确定其车辆损失支付的必要、合理费用,该损失予以支持,应由保险人承担。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申请对冀B×××××号车辆损失重新鉴定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关于重新鉴定的情形规定,故对其重新鉴定的主张不予支持。原告的车辆损失费,以河北天元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公估的数额为准。综上所述,核定原告因此次交通事故造成合理的人身损失为:医疗费6049.26元,住院伙食补助费为40元/天×8天=320元,误工费为71.65元/天×29天=2077.85元,护理费71.65元/天×8天=573.2元,交通费酌定给付400元,合计9420.31元。原告因此次交通事故造成合理的合理财产损失为:车辆损失费46120元,施救费1500元,鉴定费1385元,合计49005元,上述损失共计58425.31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之规定,判决: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在保险范围内共计赔偿原告张庆东损失58425.31元。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履行。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 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632元,由被告么二强负担。 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围绕上诉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 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当事人二审争议的事实,本院认定如下:被上诉人张庆东提交了车辆维修发票和维修清单,证实修理车辆实际支出46120元。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质证称由法院核实维修发票和维修清单后依法判决。因被上诉人张庆东的车损有公估报告和维修票据等证据证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原审被告么二强驾驶机动车与被上诉人张庆东 驾驶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张庆东受伤,经公安交通管 理部门认定,么二强负事故全部责任,故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应在承保限额内进行理赔。关于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所提公估报告系单方委托的问题,因其未提交证据予以反驳,故该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关于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所提施救费过高的问题。因施救费系被上诉人张庆东的实际支出,故该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关于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所提误工费和护理费应按农村标准计算的问题,因商品房买卖合同、购房发票、碧海云天小区物业公司证明等证据证实被上诉人张庆东在城镇居住,故该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 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
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 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261元,由上诉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 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支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员陈宝聚代理审判员朱正代理审判员赵国莹 二〇一七年三月二十四日 书记员  高菲
裴玉敏、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管理:其他(质量监督)二审行政判决书
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案件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76ad505c37f747438055aaf501660db5
(2019)黔03行终259号
行政二审
2019/9/30
2019/12/26
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决 书 (2019)黔03行终259号 上诉人(一审原告):裴玉敏,女,汉族,生于1967年7月28日,黑龙江省尚志市人,现住黑龙江省尚志市。 委托代理人:陈利,贵州祥景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穆迪,该局局长。 行政机关出庭负责人:袁图强,该局副局长。 委托代理人:汪先应,贵州名城(仁怀)律师事务所律师。 一审第三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中黔酒业公司有限公司(下称中黔酒业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运邦。 一审第三人:王运万,男,汉族,生于1976年8月13日,贵州省仁怀市人,住仁怀市。 一审第三人:王超丽,女,汉族,生于1983年11月16日,贵州省仁怀市人,住仁怀市。 一审第三人:郭婷,女,汉族,生于1985年8月7日,贵州省仁怀市人,住仁怀市。 一审第三人:余化锋,男,汉族,生于1975年2月7日,贵州省仁怀市人,住仁怀市。 以上第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聂洪波,贵州止争律师事务所律师。 一审第三人:张应超,女,汉族,生于1988年6月9日,贵州省仁怀市人,住仁怀市。 上诉人裴玉敏因与被上诉人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称仁怀市市监局)及第三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中黔酒业公司有限公司(下称中黔酒业公司)、王运万、王超丽、郭婷、余化锋、张应超工商行政登记一案,不服习水县人民法院(2018)黔0330行初170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9年7月2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裴玉敏委托代理人陈利,被上诉人仁怀市市监局行政机关出庭负责人袁图强,委托代理人汪先应,第三人中黔酒业公司、王运万、王超丽、郭婷、余化锋共同委托代理人聂洪波到庭参加了诉讼,第三人张应超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15年5月20日,经当事人申请,仁怀市市监局对中黔酒业公司进行了公司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王运万变更为张应超,股东由王运万(出资额4659万元,出资比例89.61%)、王超丽(出资额100万元,出资比例1.93%)、裴玉敏(出资额440万元,出资比例8.46%)变更为张应超(出资额4659万元,出资比例89.61%)、郭婷(出资额100万元,出资比例1.93%)、裴玉敏(出资额440万元,出资比例8.46%)。 上诉人裴玉敏在一审中诉请判决撤销仁怀市市监局所作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中黔酒业公司有限公司股东王运万变更为张应超(出资额4659万元,出资比例89.61%)、王超丽变更为郭婷(出资额100万元,出资比例1.93%)的变更登记行为。 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中黔酒业公司设立于2013年1月,法定代表人王运万,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王运万出资46%,裴玉敏出资44%,王超丽出资10%。2013年9月26日,中黔酒业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变更为5199万元,股东王运万出资额变更为4659万元,持股比例89.61%;裴玉敏出资额变更为440万元,持股比例8.46%;王超丽出资额100万元,持股比例1.93%。 2015年5月18日,中黔酒业公司向贵州省仁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变更登记,提交了《申请》、《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同时提交了委托书、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登记附表、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任免职文件、转让协议、转让费收据、营业执照正副本等资料。其中,《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经公司签章和法定代表人王运万签名,并载明:法定代表人由王运万拟变更为张应超,股东王运万(出资额4659万元,持股比例89.61%)拟变更为张应超(出资额4659万元,持股比例89.61%),王超丽(出资额100万元,持股比例1.93%)拟变更为郭婷(出资额100万元,持股比例1.93%),股东裴玉敏(出资额440万元,持股比例8.46%)仍为裴玉敏(出资额440万元,持股比例8.46%)。股东会决议有原股东签名,公司章程上有变更后的股东签名,也分别载明了上述法定代表人变更和股东变更情况。被告贵州省仁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审查后,于2015年5月20日核准后进行了变更登记,并核发了法定代表人为张应超的营业执照。 后原告与第三人产生纠纷,于2018年5月25日向仁怀市市监局查询并调取了中黔酒业公司的登记档案,得知涉案登记后于2018年7月12日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公司登记机关。第八条规定,设区的市(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直辖市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设区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区分局,负责本辖区内的公司登记。被告仁怀市市监局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对本辖区内的公司进行登记或变更登记的行政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公司)设立、变更、终止,应当依照本条例办理公司登记。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第二十七条规定,公司申请变更登记,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二)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公司变更登记事项涉及修改公司章程的,应当提交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本案中,中黔酒业公司申请股东变更登记,提交了经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收据、原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等资料,被告经审查后,依据相对人提交的上述资料核准并进行变更登记,所作行政行为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具体规定。 关于原告诉称中黔酒业公司提交的股东会决议和公司章程的签名非原告本人所签的理由,虽然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未否认该事实,但该事实涉及未参加诉讼的其他第三人的利益,未参加诉讼的第三人未对该事实予以确认,且是否属原告本人签名属于专业性问题,依据一般常理无法作出判断,原告也未提交证据予以证明,故一审法院对该诉称理由不予采纳。如原告确有证据证明非本人签名,可依法申请被告进行更正。 关于本案是否超过起诉期限问题。因被告仁怀市市监局提供给原告的企业登记档案的时间为2018年5月25日,当事人又无其他证据证明原告此前知悉该登记事实,应推定原告于该时间才得知被诉行政行为的内容,其于2018年7月12日提起诉讼,符合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未超过起诉期限,故对被告及第三人超过起诉期限的辩称意见,一审法院不予采纳。 关于原告提起行政诉讼是否有事实依据问题。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时的事实依据与实体裁判时的事实依据并非同一概念,起诉时的事实依据是指《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事实根据,是当事人在起诉时能够提出行政关机实施被诉行政行为的基础依据。本案中,原告起诉提交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和企业变更登记档案等证据,分别记载有股东出资信息和变更登记的相关内容,且被告事实上实施了公司变更登记行为,故原告起诉的事实根据充分,符合法律规定。 关于本案属于民事争议还是行政争议问题。本案所诉为公司登记行为,公司登记是公司登记机关经申请人申请,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作出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行为,该登记行为系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被告所作公司登记,是对公司登记这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产生争议,因而属于行政争议。虽然本案争议事实上由股东之间的股权变化等民事争议引起,但本案所诉并非民事争议。故当事人认为本案属于民事争议的理由没有法律依据,一审法院不予采纳。 综上,被告所做股东出资情况变更登记行政行为合法,原告裴玉敏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依据,一审法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裴玉敏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负担。 宣判后,裴玉敏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支持上诉人在一审提出的诉讼请求。其理由为:一、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依据庭审到庭第三人认可的事实能够认定中黔酒业公司提交的股东会决议和公司章程中的签名非上诉人本人所签,其提供的变更登记材料系虚假材料。二、一审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之规定审查被上诉人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系适用法律错误。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的规定,被上诉人据此作出准予变更登记行为,其本身不违反法定程序,责任在第三人。但因第三人提供的变更登记申请材料中原告的签名系他人代签,导致被上诉人的变更登记缺乏事实依据,系主要证据不足,应当予以撤销。2、被上诉人在本案诉讼中具有更正错误登记行为的义务,对于被上诉人所坚持的申请材料作形式审查即可的意见,一审法院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法办[2012]62号)的规定,判决撤销登记行为,而并非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之规定,以被上诉人已经尽到审慎审查义务为由驳回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仁怀市市监局二审中答辩称,一、答辩人对中黔酒业公司的变更登记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二、一审中到庭第三人均陈述中黔酒业公司初始登记时,上诉人并未到场,而是委托他人进行的登记,中黔酒业公司后面的变更登记均是通过电话征得上诉人的同意,上诉人在一审诉状中明确其作为公司的发起人向答辩人申请设立公司登记。因此,在股东会决议和公司章程中若上诉人未签字并不代表其没有同意或授权,对于上诉人是否同意公司变更登记应当通过民事诉讼予以查清。三、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本案人民法院审查的是答辩人变更登记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在本案中,答辩人的变更登记行为完全符合《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四、《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法办[2012]62号)不是法律,也不是司法解释,不能作为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并且《公司法》第二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第五条对股东会效力等作出明确规定,因此,上诉人主张被上诉人适用法律错误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综上,答辩人作出公司变更登记行为合法,不存在过错和违法行为,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二审中,第三人中黔酒业公司、王运万、王超丽、郭婷、余化锋、张应超均未向本院提交书面参诉意见。 各方当事人向一审法院提交的证据材料均已随案移送本院。经审查,一审法院对证据的认定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二审开庭查明的案件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行政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根据上述规定,本案主要审查被上诉人仁怀市市监局作出的变更登记行为是否合法。 本案中黔酒业公司申请注册资本变更登记,提交了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及《申请》、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等资料,被上诉人经审查后,依据中黔酒业公司提交的上述资料核准并进行变更登记,被上诉人作出的被诉变更登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其已尽到公司变更登记的审查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上诉人裴玉敏主张中黔酒业公司在涉案变更登记中提交的股东决议及公司章程上其签字不是本人所签,其对中黔酒业公司变更登记并不知情,中黔酒业公司提供的变更登记材料系虚假材料,不具有真实性,涉案变更登记应予撤销。因上述材料中上诉人的签字不是本人所签,并不必然表示其对涉案变更登记不知情,涉案变更登记材料系虚假材料,是否虚假材料应结合本案具体案件事实及相应证据予以综合判定。本案中,上诉人对该主张未提供充分依据予以证明,本院不予支持。上诉人如确有证据证明上述股东决议及公司章程违法,可依法申请被上诉人进行更正。 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裴玉敏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赖丽莉 审判员  王 伟 审判员  冯再军 二〇一九年九月三十日 书记员  陈 顺
裴玉敏;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中黔酒业公司有限公司;王运万;王超丽;郭婷;余化锋;张应超
其他(质量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
2,019
9
DataSpider
行 政 判 决 书
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决 书 (2019)黔03行终259号 上诉人(一审原告):裴玉敏,女,汉族,生于1967年7月28日,黑龙江省尚志市人,现住黑龙江省尚志市。 委托代理人:陈利,贵州祥景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穆迪,该局局长。 行政机关出庭负责人:袁图强,该局副局长。 委托代理人:汪先应,贵州名城(仁怀)律师事务所律师。 一审第三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中黔酒业公司有限公司(下称中黔酒业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运邦。 一审第三人:王运万,男,汉族,生于1976年8月13日,贵州省仁怀市人,住仁怀市。 一审第三人:王超丽,女,汉族,生于1983年11月16日,贵州省仁怀市人,住仁怀市。 一审第三人:郭婷,女,汉族,生于1985年8月7日,贵州省仁怀市人,住仁怀市。 一审第三人:余化锋,男,汉族,生于1975年2月7日,贵州省仁怀市人,住仁怀市。 以上第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聂洪波,贵州止争律师事务所律师。 一审第三人:张应超,女,汉族,生于1988年6月9日,贵州省仁怀市人,住仁怀市。 上诉人裴玉敏因与被上诉人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称仁怀市市监局)及第三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中黔酒业公司有限公司(下称中黔酒业公司)、王运万、王超丽、郭婷、余化锋、张应超工商行政登记一案,不服习水县人民法院(2018)黔0330行初170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9年7月2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裴玉敏委托代理人陈利,被上诉人仁怀市市监局行政机关出庭负责人袁图强,委托代理人汪先应,第三人中黔酒业公司、王运万、王超丽、郭婷、余化锋共同委托代理人聂洪波到庭参加了诉讼,第三人张应超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15年5月20日,经当事人申请,仁怀市市监局对中黔酒业公司进行了公司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王运万变更为张应超,股东由王运万(出资额4659万元,出资比例89.61%)、王超丽(出资额100万元,出资比例1.93%)、裴玉敏(出资额440万元,出资比例8.46%)变更为张应超(出资额4659万元,出资比例89.61%)、郭婷(出资额100万元,出资比例1.93%)、裴玉敏(出资额440万元,出资比例8.46%)。 上诉人裴玉敏在一审中诉请判决撤销仁怀市市监局所作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中黔酒业公司有限公司股东王运万变更为张应超(出资额4659万元,出资比例89.61%)、王超丽变更为郭婷(出资额100万元,出资比例1.93%)的变更登记行为。
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中黔酒业公司设立于2013年1月,法定代表人王运万,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王运万出资46%,裴玉敏出资44%,王超丽出资10%。2013年9月26日,中黔酒业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变更为5199万元,股东王运万出资额变更为4659万元,持股比例89.61%;裴玉敏出资额变更为440万元,持股比例8.46%;王超丽出资额100万元,持股比例1.93%。 2015年5月18日,中黔酒业公司向贵州省仁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变更登记,提交了《申请》、《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同时提交了委托书、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登记附表、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任免职文件、转让协议、转让费收据、营业执照正副本等资料。其中,《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经公司签章和法定代表人王运万签名,并载明:法定代表人由王运万拟变更为张应超,股东王运万(出资额4659万元,持股比例89.61%)拟变更为张应超(出资额4659万元,持股比例89.61%),王超丽(出资额100万元,持股比例1.93%)拟变更为郭婷(出资额100万元,持股比例1.93%),股东裴玉敏(出资额440万元,持股比例8.46%)仍为裴玉敏(出资额440万元,持股比例8.46%)。股东会决议有原股东签名,公司章程上有变更后的股东签名,也分别载明了上述法定代表人变更和股东变更情况。被告贵州省仁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审查后,于2015年5月20日核准后进行了变更登记,并核发了法定代表人为张应超的营业执照。 后原告与第三人产生纠纷,于2018年5月25日向仁怀市市监局查询并调取了中黔酒业公司的登记档案,得知涉案登记后于2018年7月12日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公司登记机关。第八条规定,设区的市(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直辖市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设区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区分局,负责本辖区内的公司登记。被告仁怀市市监局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对本辖区内的公司进行登记或变更登记的行政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公司)设立、变更、终止,应当依照本条例办理公司登记。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第二十七条规定,公司申请变更登记,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二)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公司变更登记事项涉及修改公司章程的,应当提交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本案中,中黔酒业公司申请股东变更登记,提交了经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收据、原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等资料,被告经审查后,依据相对人提交的上述资料核准并进行变更登记,所作行政行为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具体规定。 关于原告诉称中黔酒业公司提交的股东会决议和公司章程的签名非原告本人所签的理由,虽然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未否认该事实,但该事实涉及未参加诉讼的其他第三人的利益,未参加诉讼的第三人未对该事实予以确认,且是否属原告本人签名属于专业性问题,依据一般常理无法作出判断,原告也未提交证据予以证明,故一审法院对该诉称理由不予采纳。如原告确有证据证明非本人签名,可依法申请被告进行更正。 关于本案是否超过起诉期限问题。因被告仁怀市市监局提供给原告的企业登记档案的时间为2018年5月25日,当事人又无其他证据证明原告此前知悉该登记事实,应推定原告于该时间才得知被诉行政行为的内容,其于2018年7月12日提起诉讼,符合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未超过起诉期限,故对被告及第三人超过起诉期限的辩称意见,一审法院不予采纳。 关于原告提起行政诉讼是否有事实依据问题。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时的事实依据与实体裁判时的事实依据并非同一概念,起诉时的事实依据是指《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事实根据,是当事人在起诉时能够提出行政关机实施被诉行政行为的基础依据。本案中,原告起诉提交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和企业变更登记档案等证据,分别记载有股东出资信息和变更登记的相关内容,且被告事实上实施了公司变更登记行为,故原告起诉的事实根据充分,符合法律规定。 关于本案属于民事争议还是行政争议问题。本案所诉为公司登记行为,公司登记是公司登记机关经申请人申请,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作出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行为,该登记行为系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被告所作公司登记,是对公司登记这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产生争议,因而属于行政争议。虽然本案争议事实上由股东之间的股权变化等民事争议引起,但本案所诉并非民事争议。故当事人认为本案属于民事争议的理由没有法律依据,一审法院不予采纳。 综上,被告所做股东出资情况变更登记行政行为合法,原告裴玉敏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依据,一审法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裴玉敏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负担。 宣判后,裴玉敏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支持上诉人在一审提出的诉讼请求。其理由为:一、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依据庭审到庭第三人认可的事实能够认定中黔酒业公司提交的股东会决议和公司章程中的签名非上诉人本人所签,其提供的变更登记材料系虚假材料。二、一审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之规定审查被上诉人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系适用法律错误。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的规定,被上诉人据此作出准予变更登记行为,其本身不违反法定程序,责任在第三人。但因第三人提供的变更登记申请材料中原告的签名系他人代签,导致被上诉人的变更登记缺乏事实依据,系主要证据不足,应当予以撤销。2、被上诉人在本案诉讼中具有更正错误登记行为的义务,对于被上诉人所坚持的申请材料作形式审查即可的意见,一审法院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法办[2012]62号)的规定,判决撤销登记行为,而并非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之规定,以被上诉人已经尽到审慎审查义务为由驳回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仁怀市市监局二审中答辩称,一、答辩人对中黔酒业公司的变更登记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二、一审中到庭第三人均陈述中黔酒业公司初始登记时,上诉人并未到场,而是委托他人进行的登记,中黔酒业公司后面的变更登记均是通过电话征得上诉人的同意,上诉人在一审诉状中明确其作为公司的发起人向答辩人申请设立公司登记。因此,在股东会决议和公司章程中若上诉人未签字并不代表其没有同意或授权,对于上诉人是否同意公司变更登记应当通过民事诉讼予以查清。三、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本案人民法院审查的是答辩人变更登记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在本案中,答辩人的变更登记行为完全符合《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四、《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法办[2012]62号)不是法律,也不是司法解释,不能作为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并且《公司法》第二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第五条对股东会效力等作出明确规定,因此,上诉人主张被上诉人适用法律错误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综上,答辩人作出公司变更登记行为合法,不存在过错和违法行为,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二审中,第三人中黔酒业公司、王运万、王超丽、郭婷、余化锋、张应超均未向本院提交书面参诉意见。 各方当事人向一审法院提交的证据材料均已随案移送本院。经审查,一审法院对证据的认定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二审开庭查明的案件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行政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根据上述规定,本案主要审查被上诉人仁怀市市监局作出的变更登记行为是否合法。 本案中黔酒业公司申请注册资本变更登记,提交了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及《申请》、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等资料,被上诉人经审查后,依据中黔酒业公司提交的上述资料核准并进行变更登记,被上诉人作出的被诉变更登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其已尽到公司变更登记的审查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上诉人裴玉敏主张中黔酒业公司在涉案变更登记中提交的股东决议及公司章程上其签字不是本人所签,其对中黔酒业公司变更登记并不知情,中黔酒业公司提供的变更登记材料系虚假材料,不具有真实性,涉案变更登记应予撤销。因上述材料中上诉人的签字不是本人所签,并不必然表示其对涉案变更登记不知情,涉案变更登记材料系虚假材料,是否虚假材料应结合本案具体案件事实及相应证据予以综合判定。本案中,上诉人对该主张未提供充分依据予以证明,本院不予支持。上诉人如确有证据证明上述股东决议及公司章程违法,可依法申请被上诉人进行更正。 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裴玉敏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赖丽莉 审判员  王 伟 审判员  冯再军 二〇一九年九月三十日 书记员  陈 顺
甘肃岷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白会爱、杜睿锋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岷县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87484c8d93b444deb3c7a8c2017e8d17
(2018)甘1126民初467号
一审
2018/2/26
2018/4/16
甘肃省岷县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8)甘1126民初467号 原告:甘肃岷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岷县农商银行)。住所地岷县岷阳镇岷州西路北侧。 法定代表人:雷军锋,系该行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罗晓东,系该行风险总监。 委托代理人:任军民,系该行十里分理处主任。 被告:白会爱,女,1968年6月5日出生,汉族,居民,现住岷县。 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永明,甘肃智鹏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杜睿锋,男,1990年6月20日出生,汉族,干部,现住岷县。系原告白会爱之子。 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永明,甘肃智鹏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王罗贵,男,1972年2月11日出生,汉族,教师,现住岷县。 被告:杜睿浩,男,1982年3月2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岷县。 委托诉讼代理人:焦蕊,甘肃智鹏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岷县农商银行诉被告白会爱、杜睿锋、王罗贵、杜睿浩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8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岷县农商银行委托诉讼代理人罗晓东、任军民、被告白会爱、杜睿峰及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永明、被告王罗贵、被告杜睿浩及委托诉讼代理人焦蕊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岷县农商银行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白爱会、杜睿峰偿还原告逾期借款150,000元及相应利息(至判决执行完毕之日止),利息按照年利率7.83%计收,逾期部分按照合同规定另行计算;2、判令被告王罗贵、杜睿浩对借款本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2013年2月4日,原告与被告白会爱丈夫杜贵祥签订了《个人借款∕保证担保合同》,合同约定杜贵祥向原告借款150,000元,用于承包建筑工程,借款期限12个月,利率11.10%,并由被告王罗贵、杜睿浩为该笔贷款提供连带担保。借款到期后经双方协商对该笔借款进行了展期,展期于2015年2月2日到期,被告王罗贵、杜睿浩继续提供连带担保。2014年4月杜贵祥因病死亡,由白会爱及其子杜睿峰继承了岷县岷阳镇水利宾馆斜对面房产。借款到期后经原告信贷人员多次上门或电话催收,并以书面形式通知白会爱、杜睿峰及担保人王罗贵、杜睿浩归还贷款,但上述被告以种种理由推诿拖延,致使原告借款本金及利息无法收回。综上,为确保原告的信贷资金安全,原告提起诉讼,望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公正裁判。 白会爱、杜睿峰辩称,原告将被告白会爱、杜睿峰列为被告属于诉讼主体不适格,且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应予驳回。 王罗贵辩称,原告主张的对借款人的诉讼时效已经超过,故答辩人的担保期限也已超过诉讼时效,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杜睿浩辩称,答辩人只是对借款人第一次借款提供担保,借款到期后原告并未向答辩人催收,答辩人对借款展期并不知情,也未签字确认。现答辩人的担保期限已经届满,请求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对于当事人双方没有争议的事实,本院予以确认。对有争议的证据和事实,本院认定如下:1.原告提交的白会爱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授权书,被告白会爱、杜睿峰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授权书中的签名“白会爱”并非白会爱本人书写,因原告未提供其他相关证据佐证,且与本案并无关联。被告白会爱、杜睿峰的异议成立,对该证据不予采信;2.原告提交的3份贷款催收通知及催收照片,证实原告在合理期限内向4被告催收借款的事实,4被告对上述证据的证明目的提出异议,认为原告催收时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被告杜睿浩并未对展期借款提供担保,因原告提供的上述证据能够与《个人借款∕保证担保合同》及借款展期协议相互印证,均能证实原告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向被告白会爱、杜睿峰、王罗贵催收,于担保期间届满后向被告杜睿浩催收的事实,并不能证实原告在合理期限内向上述4被告催收,故4被告的异议成立,对上述证据的证明目的不予认可;3.原告提交的借款展期协议,被告杜瑞浩提出异议,认为其并未在该协议上签名确认,因原告未提供其他相关证据佐证,且未申请鉴定,被告的异议成立,对该借款展期协议上被告杜睿浩的签名不予采信;4.原告提交的报销单据粘贴单复印件2张、借条复印件1张,证实杜睿峰继承了杜贵祥的遗产,被告白会爱、杜睿峰提出异议,认为证据来源不清楚,无单位盖章,两笔款不能作为杜贵祥的遗产,与杜贵祥没有关系,因原告未提供原件,也未提供其他相关证据佐证,被告白会爱、杜睿峰的异议成立,对上述证据不予采信。 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2013年2月4日,原告与被告白会爱丈夫杜贵祥签订了《个人借款∕保证担保合同》,合同约定杜贵祥向原告借款150,000元,用于承包建筑工程,借款期限12个月,利率11.10%,被告王罗贵、杜睿浩为该笔贷款提供连带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为贷款到期之日起二年。当日原告按照约定将借款150,000元交付杜贵祥。2014年1月30日,原告与杜贵祥签订了借款展期协议,约定借款展期期限12个月,自2014年2月2日起至2015年2月2日止,被告王罗贵继续为该笔展期借款提供担保。2014年农历4月21日杜贵祥因病死亡。2015年3月9日,原告向被告王罗贵催收借款,被告王罗贵未签字确认。2017年6月12日,原告向被告杜睿峰、王罗贵催收借款,被告杜睿峰、王罗贵未签字确认。2017年6月14日,原告向被告杜睿浩催收借款,被告杜睿浩未签字确认。 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两点:一是该案诉讼时效期间是否超过;二是担保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 一、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案中借款展期届满时间为2015年2月2日,原告应自该期限届满之日起二年内主张权利,其虽于2015年3月9日向被告王罗贵进行了催收,致使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但原告直至2017年6月12日才向被告王罗贵催收借款,王罗贵亦未签字认可,致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原告于2017年6月14日向被告杜睿浩进行了催收,杜睿浩亦未签字认可,致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应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庭审中原告主张该案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七条的规定,权利人权利受到损害的事实发生在2017年9月30日之前,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至2017年10月1日超过二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不因《民法总则》的实行而变更,尚未超过二年的,其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故原告的主张本院不予采纳。 二、被告杜睿浩是否承担保证责任的问题。被告杜睿浩未在借款展期协议上签字,根据签订的《个人借款∕保证担保合同》,其对该笔借款的保证期间为借款到期之日起二年。原告于2017年6月14日向被告杜睿浩进行了催收,杜睿浩亦未签字认可,致保证期间经过,被告杜睿浩免除保证责任。 综上,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驳回原告甘肃岷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被告白会爱、杜睿峰、王罗贵的诉讼请求。 二、免除被告杜睿浩对该笔借款的保证责任。 案件受理费3300元,因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减半收取1650元由原告甘肃岷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甘肃省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郭东霞 二〇一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书记员  祝建波
甘肃岷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白会爱,杜睿锋,王罗贵,杜睿浩
借款合同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2,018
2
DataSpider
民 事 判 决 书
甘肃省岷县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8)甘1126民初467号 原告:甘肃岷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岷县农商银行)。住所地岷县岷阳镇岷州西路北侧。 法定代表人:雷军锋,系该行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罗晓东,系该行风险总监。 委托代理人:任军民,系该行十里分理处主任。 被告:白会爱,女,1968年6月5日出生,汉族,居民,现住岷县。 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永明,甘肃智鹏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杜睿锋,男,1990年6月20日出生,汉族,干部,现住岷县。系原告白会爱之子。 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永明,甘肃智鹏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王罗贵,男,1972年2月11日出生,汉族,教师,现住岷县。 被告:杜睿浩,男,1982年3月2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岷县。 委托诉讼代理人:焦蕊,甘肃智鹏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岷县农商银行诉被告白会爱、杜睿锋、王罗贵、杜睿浩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8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岷县农商银行委托诉讼代理人罗晓东、任军民、被告白会爱、杜睿峰及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永明、被告王罗贵、被告杜睿浩及委托诉讼代理人焦蕊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岷县农商银行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白爱会、杜睿峰偿还原告逾期借款150,000元及相应利息(至判决执行完毕之日止),利息按照年利率7.83%计收,逾期部分按照合同规定另行计算;2、判令被告王罗贵、杜睿浩对借款本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2013年2月4日,原告与被告白会爱丈夫杜贵祥签订了《个人借款∕保证担保合同》,合同约定杜贵祥向原告借款150,000元,用于承包建筑工程,借款期限12个月,利率11.10%,并由被告王罗贵、杜睿浩为该笔贷款提供连带担保。借款到期后经双方协商对该笔借款进行了展期,展期于2015年2月2日到期,被告王罗贵、杜睿浩继续提供连带担保。2014年4月杜贵祥因病死亡,由白会爱及其子杜睿峰继承了岷县岷阳镇水利宾馆斜对面房产。借款到期后经原告信贷人员多次上门或电话催收,并以书面形式通知白会爱、杜睿峰及担保人王罗贵、杜睿浩归还贷款,但上述被告以种种理由推诿拖延,致使原告借款本金及利息无法收回。综上,为确保原告的信贷资金安全,原告提起诉讼,望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公正裁判。 白会爱、杜睿峰辩称,原告将被告白会爱、杜睿峰列为被告属于诉讼主体不适格,且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应予驳回。 王罗贵辩称,原告主张的对借款人的诉讼时效已经超过,故答辩人的担保期限也已超过诉讼时效,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杜睿浩辩称,答辩人只是对借款人第一次借款提供担保,借款到期后原告并未向答辩人催收,答辩人对借款展期并不知情,也未签字确认。现答辩人的担保期限已经届满,请求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对于当事人双方没有争议的事实,本院予以确认。对有争议的证据和事实,本院认定如下:1.原告提交的白会爱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授权书,被告白会爱、杜睿峰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授权书中的签名“白会爱”并非白会爱本人书写,因原告未提供其他相关证据佐证,且与本案并无关联。被告白会爱、杜睿峰的异议成立,对该证据不予采信;2.原告提交的3份贷款催收通知及催收照片,证实原告在合理期限内向4被告催收借款的事实,4被告对上述证据的证明目的提出异议,认为原告催收时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被告杜睿浩并未对展期借款提供担保,因原告提供的上述证据能够与《个人借款∕保证担保合同》及借款展期协议相互印证,均能证实原告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向被告白会爱、杜睿峰、王罗贵催收,于担保期间届满后向被告杜睿浩催收的事实,并不能证实原告在合理期限内向上述4被告催收,故4被告的异议成立,对上述证据的证明目的不予认可;3.原告提交的借款展期协议,被告杜瑞浩提出异议,认为其并未在该协议上签名确认,因原告未提供其他相关证据佐证,且未申请鉴定,被告的异议成立,对该借款展期协议上被告杜睿浩的签名不予采信;4.原告提交的报销单据粘贴单复印件2张、借条复印件1张,证实杜睿峰继承了杜贵祥的遗产,被告白会爱、杜睿峰提出异议,认为证据来源不清楚,无单位盖章,两笔款不能作为杜贵祥的遗产,与杜贵祥没有关系,因原告未提供原件,也未提供其他相关证据佐证,被告白会爱、杜睿峰的异议成立,对上述证据不予采信。 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2013年2月4日,原告与被告白会爱丈夫杜贵祥签订了《个人借款∕保证担保合同》,合同约定杜贵祥向原告借款150,000元,用于承包建筑工程,借款期限12个月,利率11.10%,被告王罗贵、杜睿浩为该笔贷款提供连带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为贷款到期之日起二年。当日原告按照约定将借款150,000元交付杜贵祥。2014年1月30日,原告与杜贵祥签订了借款展期协议,约定借款展期期限12个月,自2014年2月2日起至2015年2月2日止,被告王罗贵继续为该笔展期借款提供担保。2014年农历4月21日杜贵祥因病死亡。2015年3月9日,原告向被告王罗贵催收借款,被告王罗贵未签字确认。2017年6月12日,原告向被告杜睿峰、王罗贵催收借款,被告杜睿峰、王罗贵未签字确认。2017年6月14日,原告向被告杜睿浩催收借款,被告杜睿浩未签字确认
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两点:一是该案诉讼时效期间是否超过;二是担保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 一、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案中借款展期届满时间为2015年2月2日,原告应自该期限届满之日起二年内主张权利,其虽于2015年3月9日向被告王罗贵进行了催收,致使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但原告直至2017年6月12日才向被告王罗贵催收借款,王罗贵亦未签字认可,致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原告于2017年6月14日向被告杜睿浩进行了催收,杜睿浩亦未签字认可,致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应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庭审中原告主张该案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七条的规定,权利人权利受到损害的事实发生在2017年9月30日之前,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至2017年10月1日超过二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不因《民法总则》的实行而变更,尚未超过二年的,其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故原告的主张本院不予采纳。 二、被告杜睿浩是否承担保证责任的问题。被告杜睿浩未在借款展期协议上签字,根据签订的《个人借款∕保证担保合同》,其对该笔借款的保证期间为借款到期之日起二年。原告于2017年6月14日向被告杜睿浩进行了催收,杜睿浩亦未签字认可,致保证期间经过,被告杜睿浩免除保证责任。 综上,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驳回原告甘肃岷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被告白会爱、杜睿峰、王罗贵的诉讼请求。 二、免除被告杜睿浩对该笔借款的保证责任。 案件受理费3300元,因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减半收取1650元由原告甘肃岷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甘肃省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郭东霞 二〇一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书记员  祝建波
沈少华与商水县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袁志愿姓名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河南省商水县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b3b4e20eb539435e903bacbc009e22c6
(2020)豫1623民初5358号
民事一审
2020/12/10
2021/1/26
河南省商水县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20)豫1623民初5358号 原告:沈少华,男,1990年3月22日出生,汉族,住商水县。 委托诉讼代理人:高俊锋,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特别授权。 被告:沈少华,又名沈军力、沈县委,男,1991年4月12日出生,汉族,住商水县姚集镇姚集村**,身份证号4127231991********。 委托诉讼代理人:李邦亭,河南明辨(商水)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一般代理。 被告:商水县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住所地:商水县姚集镇大庄行政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411723418665974C。 法定代表人:贾秀华,该校校长。 被告:袁志愿,男,1969年7月5日出生,汉族,住商水县,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原告沈少华与被告沈少华、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袁志愿姓名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20年11月20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20年11月25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沈少华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高俊锋、被告沈少华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李邦亭、被告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法定代表人贾秀华、被告袁志愿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沈少华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一、依法判令被告沈少华停止侵害原告的姓名权,并向原告赔礼道歉;二、依法判令被告沈少华赔偿原告精神赔偿金15万元;三、依法判令被告沈少华赔偿原告律师服务费10000元(当庭增加);四、依法判令被告商水县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被台袁志愿对第二、三项请求承担连带责任;五、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原告与被告沈少华同村同组,被告沈少华在2008年6月参加中招考试时,因考试成绩分数低未被录取。2008年9月被告沈少华在商水县××二中复读,后再次参加中招考试。被告沈少华和他的班主任老师即被告袁志愿在原告不知情且未取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冒用原告的学籍参加2009年6月的中招考试,从而由往届生改为应届生身份,于2009年9月被商水县一高录取,并且用原告的学籍和姓名参加了高考。为了让高考信息和参加中招考试时学籍卡上面的信息一致,2010年4月被告沈少华又将户口本上的名字改换成原告的名字。2019年9月份,原告所在村组发放社会保障卡,原告发现有两份以原告名字登记的社会保障卡。一份是原告自己的,另一份是原告的姓名,但却是被告沈少华的照片和身份证号。经多方询问,终于发现了被告沈少华侵犯原告姓名权的事实和来龙去脉。十年来,原告多次要求被告沈少华停止使用原告的名字,但被告少华一直不能更名,为此还发生多次争执,给原告及家人的精神上带来深重的打击和伤痛。被告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与被告袁志愿应该知道公民的姓名权受法律保护,却私自提供原告的学籍信息给被告使用,应该承担共同侵权的法律责任。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现提起诉讼。 被告沈少华辩称,原告起诉超过法定诉讼时效,依法应驳回其诉讼请求;被告沈少华本人主观上无侵权的故意,客观上也采取各种措施弥补原告的损失;自本案事件发生至今,被告未对原告的家庭、日常生活等造成任何影响及损失,原告所诉无相关事实及法律依据,应当予以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本院审理认定事实如下:原、被告沈少华原均系商水县姚集镇姚集村第**村民,原告2007年上初中八年级第二学期时退学。由于当时的政策规定,复读生参加中招,较应届生分数线上浮10分。被告沈少华在2009年毕业参加中招时,属于非应届生。被告为享受应届生待遇,便使用了同村的原告个人姓名及学籍信息并于当年考取了商水县一高中。2019年9月份,原告所在村组发放社会保障卡,原告发现有两份以原告名字登记的社会保障卡。一份是原告自己的,另一份是原告的姓名,但却是被告沈少华的照片和身份证号。为此,原、被告再次双方发生纠纷。原告诉至本院。 本院认为: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本案中,被告因当时政策限制性规定,冒用其同村已于2007年退学的原告名字及学籍信息参加当年的中招考试,考取了商水县一高中。该行为是对原告姓名权的特殊侵害形式,且时间持续较长,给原告生活造成了不便,故原告要求被告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本院根据本案实际情况酌定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使用其姓名,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承担原告支付律师代理费用10000元的诉讼请求,有事实依据,本院亦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袁志愿、被告商水县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承担连带责任,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沈少华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停止使用沈少华名字并向原告沈少华赔礼道歉; 二、被告沈少华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沈少华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 三、被告沈少华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律师服务费10000元; 四、驳回原告沈少华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300元,减半收取650元,由原告沈少华负担550元,被告沈少华负担10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并于上诉之日起七日内向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将诉讼费交费凭证交至本院查验,逾期视为放弃上诉。 审判员 郑 凯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 书记员 聂聪聪
沈少华;商水县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袁志愿
姓名权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九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六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七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八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九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十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五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六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七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八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五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二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第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第四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第六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2,020
12
DataSpider
民 事 判 决 书
河南省商水县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20)豫1623民初5358号 原告:沈少华,男,1990年3月22日出生,汉族,住商水县。 委托诉讼代理人:高俊锋,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特别授权。 被告:沈少华,又名沈军力、沈县委,男,1991年4月12日出生,汉族,住商水县姚集镇姚集村**,身份证号4127231991********。 委托诉讼代理人:李邦亭,河南明辨(商水)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一般代理。 被告:商水县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住所地:商水县姚集镇大庄行政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411723418665974C。 法定代表人:贾秀华,该校校长。 被告:袁志愿,男,1969年7月5日出生,汉族,住商水县,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原告沈少华与被告沈少华、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袁志愿姓名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20年11月20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20年11月25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沈少华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高俊锋、被告沈少华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李邦亭、被告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法定代表人贾秀华、被告袁志愿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沈少华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一、依法判令被告沈少华停止侵害原告的姓名权,并向原告赔礼道歉;二、依法判令被告沈少华赔偿原告精神赔偿金15万元;三、依法判令被告沈少华赔偿原告律师服务费10000元(当庭增加);四、依法判令被告商水县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被台袁志愿对第二、三项请求承担连带责任;五、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原告与被告沈少华同村同组,被告沈少华在2008年6月参加中招考试时,因考试成绩分数低未被录取。2008年9月被告沈少华在商水县××二中复读,后再次参加中招考试。被告沈少华和他的班主任老师即被告袁志愿在原告不知情且未取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冒用原告的学籍参加2009年6月的中招考试,从而由往届生改为应届生身份,于2009年9月被商水县一高录取,并且用原告的学籍和姓名参加了高考。为了让高考信息和参加中招考试时学籍卡上面的信息一致,2010年4月被告沈少华又将户口本上的名字改换成原告的名字。2019年9月份,原告所在村组发放社会保障卡,原告发现有两份以原告名字登记的社会保障卡。一份是原告自己的,另一份是原告的姓名,但却是被告沈少华的照片和身份证号。经多方询问,终于发现了被告沈少华侵犯原告姓名权的事实和来龙去脉。十年来,原告多次要求被告沈少华停止使用原告的名字,但被告少华一直不能更名,为此还发生多次争执,给原告及家人的精神上带来深重的打击和伤痛。被告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与被告袁志愿应该知道公民的姓名权受法律保护,却私自提供原告的学籍信息给被告使用,应该承担共同侵权的法律责任。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现提起诉讼。 被告沈少华辩称,原告起诉超过法定诉讼时效,依法应驳回其诉讼请求;被告沈少华本人主观上无侵权的故意,客观上也采取各种措施弥补原告的损失;自本案事件发生至今,被告未对原告的家庭、日常生活等造成任何影响及损失,原告所诉无相关事实及法律依据,应当予以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本院审理认定事实如下:原、被告沈少华原均系商水县姚集镇姚集村第**村民,原告2007年上初中八年级第二学期时退学。由于当时的政策规定,复读生参加中招,较应届生分数线上浮10分。被告沈少华在2009年毕业参加中招时,属于非应届生。被告为享受应届生待遇,便使用了同村的原告个人姓名及学籍信息并于当年考取了商水县一高中。2019年9月份,原告所在村组发放社会保障卡,原告发现有两份以原告名字登记的社会保障卡。一份是原告自己的,另一份是原告的姓名,但却是被告沈少华的照片和身份证号。为此,原、被告再次双方发生纠纷。原告诉至本院。 本院认为: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本案中,被告因当时政策限制性规定,冒用其同村已于2007年退学的原告名字及学籍信息参加当年的中招考试,考取了商水县一高中。该行为是对原告姓名权的特殊侵害形式,且时间持续较长,给原告生活造成了不便,故原告要求被告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本院根据本案实际情况酌定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使用其姓名,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承担原告支付律师代理费用10000元的诉讼请求,有事实依据,本院亦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袁志愿、被告商水县姚集镇第二初级中学承担连带责任,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null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沈少华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停止使用沈少华名字并向原告沈少华赔礼道歉; 二、被告沈少华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沈少华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 三、被告沈少华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律师服务费10000元; 四、驳回原告沈少华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300元,减半收取650元,由原告沈少华负担550元,被告沈少华负担10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并于上诉之日起七日内向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将诉讼费交费凭证交至本院查验,逾期视为放弃上诉
审判员 郑 凯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 书记员 聂聪聪
周新夫与新疆天源鑫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租赁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民法院
民事案件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7f69fed3dedb4ec0ad78abec012367bb
(2019)新0109民初7194号
民事一审
2020/6/22
2020/1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9)新0109民初7194号 原告:周新夫,男,1983年12月5日出生,汉族,无固定职业,住乌鲁木齐市。 委托诉讼代理人:张丽平,新疆广翼律师事务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张丽萍,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正中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新疆天源鑫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住所地: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柏杨河乡梧桐窝子村养殖区。 法定代表人:苏孝,该合作社社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朱海红,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真心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委托诉讼代理人:朱晓梅,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真心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周新夫与被告新疆天源鑫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天源养殖合作社)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9年11月13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20年1月6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周新夫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张丽平、张丽萍,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法定代表人苏孝及委托诉讼代理人朱海红到庭参加诉讼。因案情复杂,本案于2020年2月3日转为普通程序。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20年4月2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周新夫及委托诉讼代理人张丽平、张丽萍,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委托诉讼代理人朱海红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周新夫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原、被告2019年6月9日的租赁关系无效;2、判令被告退还房屋占有使用费38,958元;3、邮寄送达费60元由被告承担;4、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2019年6月9日,原、被告达成口头协议,原告租赁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位于乌鲁木齐市××区范围内480平方米左右彩钢板房一间,租赁期限一年,租赁费42,500元。2019年6月9日、2019年6月10日,原告通过微信转账向天源养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苏孝汇款合计42,500元。汇款后,原告开始使用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的库房。2019年7月4日,在涉案土地上由于案外人在油漆作业中造成失火事故,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执法局把原告租赁的库房拆除掩埋,造成原告的经济损失。原告没有和徐国运签订租赁合同。苏孝见过原告,但原告没有向被告明示要租赁厂房,也没有要求被告出具两份收条。2019年租金也是徐国运和苏孝协商,原告和徐国运一起向苏孝汇款。关于被告提供的承包土地转包合同书,用于证明宋新生、苏孝从周乐文处承包涉案土地,从事养殖,该合同没有村委会的盖章,原告无法核实真实性。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建造的厂房没有规划手续,故原、被告的租赁合同无效。原告主张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退还租金38,958元,是因为原告使用库房一个月,要求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退还剩余的租金。原告多次索要无果,故诉至法院。 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辩称,原、被告没有签订租赁合同。我合作社和徐国运存在租赁关系,也收到徐国运支付的租赁费。关于原告提供的收条,用于证明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向徐国运收取租金80,000元,其中徐国运租赁一部分库房,原告租赁一部分库房,我合作社认可此收条,但款项系徐国运支付。苏孝出具收条时,徐国运没有告知原告租赁库房,当然也没有问原告向苏孝汇款的原因。关于原告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用于证明原告向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苏孝支付42,500元,原告于2019年7月9日联系苏孝要求退还租金,我合作社认可真实性。关于原告提供的徐国运和原告于2020年1月6日的电话录音,我合作社不认可。故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2019年6月9日,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苏孝出具收条,内容为:“今收到徐国运交来房租捌万五仟元整(85000)”。2019年6月9日、2019年6月10日,原告通过微信转账向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苏孝汇款合计45,000元。2019年7月4日,位于乌鲁木齐甘泉堡神华厂区徐国运雕花油漆加工厂厂房发生火灾。 2019年7月9日,原告和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苏孝通过微信联系,原告要求苏孝退还租金,苏孝回复原告和徐国运联系好后一起商量。 以上查明事实有收条、微信聊天记录及本院庭审笔录在卷为证。 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原、被告是否存在租赁合同关系。首先,被告的法定代表人苏孝向案外人徐国运出具收条,明确收取徐国运交来的租金。其次,在庭审中,原告陈述没有向被告明示出租厂房,也没有要求被告向其本人出具收到租金的收条。最后,原告向本院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原、被告存在租赁合同关系,且被告不予认可。故原告要求确认原、被告于2019年6月9日的租赁关系无效、退还房屋占有使用费以及支付邮寄送达费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周新夫的全部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843.95元,由原告周新夫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刘亚军 人民 陪 审员   朱 琳 人民 陪 审员   郭 燕 二 〇 二 〇 年 六 月 二 十 二 日 书  记  员   许晶友  
周新夫;新疆天源鑫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租赁合同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2,020
6
DataSpider
民 事 判 决 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9)新0109民初7194号 原告:周新夫,男,1983年12月5日出生,汉族,无固定职业,住乌鲁木齐市。 委托诉讼代理人:张丽平,新疆广翼律师事务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张丽萍,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正中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新疆天源鑫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住所地: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柏杨河乡梧桐窝子村养殖区。 法定代表人:苏孝,该合作社社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朱海红,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真心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委托诉讼代理人:朱晓梅,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真心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周新夫与被告新疆天源鑫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天源养殖合作社)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9年11月13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20年1月6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周新夫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张丽平、张丽萍,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法定代表人苏孝及委托诉讼代理人朱海红到庭参加诉讼。因案情复杂,本案于2020年2月3日转为普通程序。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20年4月2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周新夫及委托诉讼代理人张丽平、张丽萍,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委托诉讼代理人朱海红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周新夫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原、被告2019年6月9日的租赁关系无效;2、判令被告退还房屋占有使用费38,958元;3、邮寄送达费60元由被告承担;4、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2019年6月9日,原、被告达成口头协议,原告租赁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位于乌鲁木齐市××区范围内480平方米左右彩钢板房一间,租赁期限一年,租赁费42,500元。2019年6月9日、2019年6月10日,原告通过微信转账向天源养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苏孝汇款合计42,500元。汇款后,原告开始使用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的库房。2019年7月4日,在涉案土地上由于案外人在油漆作业中造成失火事故,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执法局把原告租赁的库房拆除掩埋,造成原告的经济损失。原告没有和徐国运签订租赁合同。苏孝见过原告,但原告没有向被告明示要租赁厂房,也没有要求被告出具两份收条。2019年租金也是徐国运和苏孝协商,原告和徐国运一起向苏孝汇款。关于被告提供的承包土地转包合同书,用于证明宋新生、苏孝从周乐文处承包涉案土地,从事养殖,该合同没有村委会的盖章,原告无法核实真实性。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建造的厂房没有规划手续,故原、被告的租赁合同无效。原告主张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退还租金38,958元,是因为原告使用库房一个月,要求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退还剩余的租金。原告多次索要无果,故诉至法院。 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辩称,原、被告没有签订租赁合同。我合作社和徐国运存在租赁关系,也收到徐国运支付的租赁费。关于原告提供的收条,用于证明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向徐国运收取租金80,000元,其中徐国运租赁一部分库房,原告租赁一部分库房,我合作社认可此收条,但款项系徐国运支付。苏孝出具收条时,徐国运没有告知原告租赁库房,当然也没有问原告向苏孝汇款的原因。关于原告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用于证明原告向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苏孝支付42,500元,原告于2019年7月9日联系苏孝要求退还租金,我合作社认可真实性。关于原告提供的徐国运和原告于2020年1月6日的电话录音,我合作社不认可。故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2019年6月9日,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苏孝出具收条,内容为:“今收到徐国运交来房租捌万五仟元整(85000)”。2019年6月9日、2019年6月10日,原告通过微信转账向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苏孝汇款合计45,000元。2019年7月4日,位于乌鲁木齐甘泉堡神华厂区徐国运雕花油漆加工厂厂房发生火灾。 2019年7月9日,原告和被告天源养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苏孝通过微信联系,原告要求苏孝退还租金,苏孝回复原告和徐国运联系好后一起商量。 以上查明事实有收条、微信聊天记录及本院庭审笔录在卷为证
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原、被告是否存在租赁合同关系。首先,被告的法定代表人苏孝向案外人徐国运出具收条,明确收取徐国运交来的租金。其次,在庭审中,原告陈述没有向被告明示出租厂房,也没有要求被告向其本人出具收到租金的收条。最后,原告向本院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原、被告存在租赁合同关系,且被告不予认可。故原告要求确认原、被告于2019年6月9日的租赁关系无效、退还房屋占有使用费以及支付邮寄送达费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周新夫的全部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843.95元,由原告周新夫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副本,上诉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刘亚军 人民 陪 审员   朱 琳 人民 陪 审员   郭 燕 二 〇 二 〇 年 六 月 二 十 二 日 书  记  员   许晶友  
null
邹玉柱与中山市公安局、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坦洲大队行政处罚决定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
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案件
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e4a8607e2d56495695c3ac31003078e9
(2020)粤20行终618号
行政二审
2020/7/27
2020/9/11
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决 书 (2020)粤20行终618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邹玉柱,男,1982年10月12日出生,汉族,住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委托代理人:肖福军、肖宇行,广东莱特律师事务所律师、实习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山市公安局,住所地广东省中山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4***********729E。 法定代表人:郑泽晖,局长。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坦洲大队,住所地广东省中山市坦*********。 负责人:麦振华,大队长。 委托代理人:吴庆丰,该大队工作人员。 委托代理人:胡超,中山市公安局坦洲分局工作人员。 上诉人邹玉柱因不服被上诉人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坦洲大队(下称坦洲交警大队)及中山市公安局(下称市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一案,不服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2019)粤2071行初1551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2018年04月10日06时49分许,邹玉柱驾驶粤C*****号小型轿车从中山市坦洲镇中澳世纪城中智药房对开往丽珠花园方向行驶,启动车辆右转弯的过程中,涉嫌与停定的粤C*****号小型轿车(肇事前由沙某驶至该地点)发生碰撞并驾车逃逸。事后,坦洲交警大队对沙某的报案立案处理。经勘查,民警制作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收集了事发地点的视频监控录像及邹玉柱、沙某的当事人陈述材料,对粤C*****号和粤C*****号小型轿车受损情况进行拍照对比,并分别传唤邹玉柱、沙某进行询问。2018年7月4日,坦洲交警大队作出山公交(坦洲)认字[2018]第4420192018C00080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2018年04月10日06时49分许,邹玉柱驾驶粤C*****号小型轿车从中山市坦洲镇中澳世纪城中智药房对开往丽珠花园方向行驶,启动车辆右转弯的过程中,与停定的粤C*****号小型轿车(肇事前由沙某驶至该地点)发生碰撞而肇事,事故造成双方车辆损坏。肇事后,邹玉柱驾车逃逸。……邹玉柱驾驶机动车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其应承担此事故的全部责任,沙某不承担此事故的责任。”邹玉柱不服,向市交警支队提出复核申请。经审查,市交警支队于2018年7月30日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结论,维持了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上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2018年8月22日,坦洲交警大队办案民警对邹玉柱制作了《中山市公安局行政处罚告知笔录》,告知了拟对其作出罚款2000元,记12分、行政拘留10日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其依法享有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邹玉柱未提出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并在该告知笔录上签名确认。同日,坦洲交警大队作出山公(交)决字[2019]第44201*******50552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款、第七十二条第二款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决定给予邹玉柱罚款2000元的处罚,并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记12分。市公安局亦于当日对其作出了山公行罚决字[2019]1936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款的规定,决定对邹玉柱处以拘留十日并处罚款2000元,罚款履行方式另附文书。邹玉柱均在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签名确认,并已缴纳了2000元罚款。邹玉柱不服,诉至原审法院,请求法院判令:1、撤销市公安局作出的山公行罚决字[2019]1936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2、撤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山公(交)决字[2019]第44201*******50552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3、由市公安局、坦洲交警大队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原审法院认为,本案是不服公安交警行政处罚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市公安局具有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的法定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第一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坦洲交警大队具有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法定职权。虽然市公安局、坦州交警大队作出的处罚决定中均有对邹玉柱罚款2000元的内容,但坦州交警大队解释,上述作法是为了方便当事人交纳罚款,并非实施了两次罚款2000元的处罚。邹玉柱对此并无异议。 结合本案双方诉辩意见,举证质证情况及庭审意见,邹玉柱对坦洲交警大队及市公安局作出涉案行政处罚决定的职权没有异议,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一、坦洲交警大队、市公安局认定邹玉柱实施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违法行为事实是否充分的问题;二、坦洲交警大队、市公安局对邹玉柱处以罚款2000元、行政拘留10日并记12分的行政处罚是否适当的问题。 关于焦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一款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本案中,邹玉柱作为通过机动车驾驶员资格考试并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机动车驾驶人理应知悉并自觉遵守上述规定,在涉案事故发生后,其未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迅速报警处理,其行为导致公安交警部门未能及时查明事故责任以及事故发生时邹玉柱的身体、精神状况,邹玉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事故现场两车刮痕受损程度,邹玉柱提出的事发时不知情的抗辩理由,不符合正常的一般认知,原审法院不予采信。坦洲交警大队根据当事人邹玉柱、沙某的询问笔录、涉案车辆受损情况照片及视频监控录像等证据认定邹玉柱实施了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并无不当,原审法院予以支持。 关于焦点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本案中,坦洲交警大队办案民警在告知邹玉柱拟对其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后,邹玉柱并未提出陈述、申辩事由及在法定时间内申请听证,坦洲交警大队、市公安局依据上述规定对邹玉柱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分别处以罚款2000元及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系在法定范围之内,符合法律规定,程序合法。另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五十六条“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与记分同时进行。”及该规定第五十六条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证的六年有效期内,每个记分周期均未记满12分的,换发十年有效期的机动车驾驶证;在机动车驾驶证的十年有效期内,每个记分周期均未记满12分的,换发长期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附件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第一点第(四)项“一、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四)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的规定,对邹玉柱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记12分,亦无不当。 综上,邹玉柱提出撤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山公(交)决字[2019]第44201*******50552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公安局作出的山公行罚决字[2019]1936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原审法院一并予以驳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邹玉柱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0元,由邹玉柱负担。 上诉人邹玉柱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从事故发生的影像看,事发时两车没有发生碰撞,是否发生刮擦也无法确认,上诉人主观上没有意识到自己驾驶的车辆与对方的车辆发生刮擦,认定逃逸要求驾驶人主观上有肇事的意识,但事发时上诉人对于车辆是否发生刮擦是不知情的,视频中上诉人驾驶车辆直接驶离了现场,并没有下车查看等情形,就此认定上诉人肇事逃逸过于牵强。基于上述事实,上诉人认为,第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涉案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违基本的案件事实。上诉人对车辆是否发生刮擦并不知情,主观上没有肇事的意识,肇事逃逸也就无从说起。第二,市公安局和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处罚过重,有违比例原则。本案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也并未造成任何社会不良影响。事后上诉人了解到事情经过后也积极对对方车主进行了赔偿并取得了谅解。但是两被上诉人还是对上诉人作出了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的顶格处罚,处罚过重有违依法行政所要求的比例原则。综上所述,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判决,依法改判撤销市公安局作出的山公行罚决字[2019]1936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撤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山公(交)决字[2019]第44201*******50552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判令本案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被上诉人市公安局没有作出答辩,亦未在二审法庭调查中出庭应诉。 被上诉人坦洲交警大队答辩称,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涉案处罚决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邹玉柱驾驶车辆与对方车辆发生碰撞肇事后逃逸,经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坦洲交警大队对事故责任作出认定,邹玉柱驾驶机动车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七十条第一款之规定,邹玉柱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坦洲交警大队在进行处罚告知后,作出涉案处罚,合法有据。就邹玉柱提出的异议,一是从事故现场监控视频可见,邹玉柱驾驶的车辆和对方车辆发生碰撞后,车辆停顿了一下才离开事故现场,可以判断邹玉柱应当知道发生了事故,邹玉柱没有及时保护现场及报警处理,而是驾车离开,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二是经对两车的碰撞痕迹进行比对,碰撞位置吻合,从两车碰撞的全过程看,与邹玉柱反映的情况不符。综上所述,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本院查明,原审法院查明事实清楚,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案为不服道路交通安全行政处罚案。本案市公安局和坦洲交警大队就上诉人邹玉柱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分别作出两份处罚决定,其中关于罚款2000元的处罚措施两份处罚决定均涉及。虽然坦洲交警大队在一审时作出解释是由于方便邹玉柱交纳罚款所需,实际并未对同一违法行为课以两次罚款,但是本院认为,市公安局和坦洲交警大队的罚款处罚方式形式上仍然构成“一事二罚”,对于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罚款处罚决定应予撤销。鉴于邹玉柱对实际执罚一次无异议,从保障行政效率出发,本院在撤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罚款处罚决定的基础上,确定本案二审审查的焦点在于市公安局作出的涉案处罚决定的合法性问题。 对于市公安局作出的涉案处罚决定的合法性问题,根据邹玉柱的诉讼及上诉意见,焦点在于该处罚决定认定邹玉柱在涉案交通事故中构成肇事逃逸行为事实是否充分合法的问题,同时市公安局对于邹玉柱处以拘留十日的处罚措施是否适当的问题。首先,对于邹玉柱的行为是否构成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问题,邹玉柱主张其事发当时主观上并不知道碰撞到对方车辆,本院认为,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行为责任,只要客观上存在肇事方逃逸的行为即应当将逃逸责任归责于肇事方,而不论肇事方主观上是否注意到车辆碰撞的发生。坦洲交警大队通过调取事故现场监控视频和对双方车辆进行技术检测认定邹玉柱存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事实认定依据充分。车辆驾驶人对于安全驾驶应当有足够的注意义务,因主观上疏忽大意而未能注意到碰撞到他人车辆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为责任应当归咎于车辆驾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责任规定都是以行为为要件的,而不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考究肇事者的主观认识。由此,对于邹玉柱以其主观认识否定逃逸行为构成的上诉意见,本院不予采纳。第二,对于市公安局对邹玉柱的行为处以十日拘留处罚措施是否适当的问题,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不构成犯罪的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处以拘留措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二款赋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视肇事方逃逸的情节决定是否处以拘留处罚。本案坦洲交警大队经审查现场视频等证据,认为邹玉柱肇事后逃逸的情节明显,邹玉柱碰撞他人车辆后倒车再驶离的行为及两车受损的程度证明邹玉柱应当注意到肇事的情况,即使主观上没有充分注意到,亦属于忽视了驾驶安全义务的严重疏忽大意,从充分保障道路交通公共安全的管理需要出发,对于邹玉柱的该行为处以拘留处罚,有利于教育邹玉柱及警示广大机动车驾驶人注意安全驾驶、保障公共安全的作用。由此,本院认为市公安局针对邹玉柱的逃逸行为对其作出拘留十日的处罚并不过当,对于邹玉柱的该上诉意见本院不予采纳。市公安局作出的涉案处罚决定合法、适当,本院予以支持。需要说明的是,本院虽撤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罚款处罚决定,但是对于该大队对邹玉柱的行为作出的记分措施,由于记分措施并非处罚措施,而属于对驾驶人驾驶资格的行政管理措施,记12分并不直接涉及吊销驾驶资格的处罚,因此,本院撤销坦洲交警大队的罚款处罚决定,并不涉及该大队对邹玉柱记12分的管理性措施的效力问题,该措施依然有效。 综上所述,上诉人邹玉柱的上诉理据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判决处理不准确,本院予以变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第(六)项、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变更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2019)粤2071行初1551号行政判决为:撤销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坦洲大队作出的山公(交)决字[2019]第44201*******50552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驳回邹玉柱要求撤销中山市公安局作出的山公行罚决字[2019]1936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诉讼请求。 一审案件受理费维持不变,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邹玉柱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陈 薇 审判员 陶香琴 审判员 王 昕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日 书记员 何君岚
邹玉柱;中山市公安局;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坦洲大队
其他(公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十条第六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
2,020
7
DataSpider
行 政 判 决 书
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决 书 (2020)粤20行终618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邹玉柱,男,1982年10月12日出生,汉族,住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委托代理人:肖福军、肖宇行,广东莱特律师事务所律师、实习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山市公安局,住所地广东省中山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4***********729E。 法定代表人:郑泽晖,局长。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坦洲大队,住所地广东省中山市坦*********。 负责人:麦振华,大队长。 委托代理人:吴庆丰,该大队工作人员。 委托代理人:胡超,中山市公安局坦洲分局工作人员。 上诉人邹玉柱因不服被上诉人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坦洲大队(下称坦洲交警大队)及中山市公安局(下称市公安局)行政处罚决定一案,不服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2019)粤2071行初1551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2018年04月10日06时49分许,邹玉柱驾驶粤C*****号小型轿车从中山市坦洲镇中澳世纪城中智药房对开往丽珠花园方向行驶,启动车辆右转弯的过程中,涉嫌与停定的粤C*****号小型轿车(肇事前由沙某驶至该地点)发生碰撞并驾车逃逸。事后,坦洲交警大队对沙某的报案立案处理。经勘查,民警制作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收集了事发地点的视频监控录像及邹玉柱、沙某的当事人陈述材料,对粤C*****号和粤C*****号小型轿车受损情况进行拍照对比,并分别传唤邹玉柱、沙某进行询问。2018年7月4日,坦洲交警大队作出山公交(坦洲)认字[2018]第4420192018C00080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2018年04月10日06时49分许,邹玉柱驾驶粤C*****号小型轿车从中山市坦洲镇中澳世纪城中智药房对开往丽珠花园方向行驶,启动车辆右转弯的过程中,与停定的粤C*****号小型轿车(肇事前由沙某驶至该地点)发生碰撞而肇事,事故造成双方车辆损坏。肇事后,邹玉柱驾车逃逸。……邹玉柱驾驶机动车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其应承担此事故的全部责任,沙某不承担此事故的责任。”邹玉柱不服,向市交警支队提出复核申请。经审查,市交警支队于2018年7月30日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结论,维持了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上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2018年8月22日,坦洲交警大队办案民警对邹玉柱制作了《中山市公安局行政处罚告知笔录》,告知了拟对其作出罚款2000元,记12分、行政拘留10日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其依法享有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邹玉柱未提出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并在该告知笔录上签名确认。同日,坦洲交警大队作出山公(交)决字[2019]第44201*******50552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款、第七十二条第二款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决定给予邹玉柱罚款2000元的处罚,并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记12分。市公安局亦于当日对其作出了山公行罚决字[2019]1936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款的规定,决定对邹玉柱处以拘留十日并处罚款2000元,罚款履行方式另附文书。邹玉柱均在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签名确认,并已缴纳了2000元罚款。邹玉柱不服,诉至原审法院,请求法院判令:1、撤销市公安局作出的山公行罚决字[2019]1936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2、撤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山公(交)决字[2019]第44201*******50552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3、由市公安局、坦洲交警大队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原审法院认为,本案是不服公安交警行政处罚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市公安局具有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的法定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第一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坦洲交警大队具有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法定职权。虽然市公安局、坦州交警大队作出的处罚决定中均有对邹玉柱罚款2000元的内容,但坦州交警大队解释,上述作法是为了方便当事人交纳罚款,并非实施了两次罚款2000元的处罚。邹玉柱对此并无异议。 结合本案双方诉辩意见,举证质证情况及庭审意见,邹玉柱对坦洲交警大队及市公安局作出涉案行政处罚决定的职权没有异议,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一、坦洲交警大队、市公安局认定邹玉柱实施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违法行为事实是否充分的问题;二、坦洲交警大队、市公安局对邹玉柱处以罚款2000元、行政拘留10日并记12分的行政处罚是否适当的问题。 关于焦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一款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本案中,邹玉柱作为通过机动车驾驶员资格考试并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机动车驾驶人理应知悉并自觉遵守上述规定,在涉案事故发生后,其未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迅速报警处理,其行为导致公安交警部门未能及时查明事故责任以及事故发生时邹玉柱的身体、精神状况,邹玉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事故现场两车刮痕受损程度,邹玉柱提出的事发时不知情的抗辩理由,不符合正常的一般认知,原审法院不予采信。坦洲交警大队根据当事人邹玉柱、沙某的询问笔录、涉案车辆受损情况照片及视频监控录像等证据认定邹玉柱实施了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并无不当,原审法院予以支持。 关于焦点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本案中,坦洲交警大队办案民警在告知邹玉柱拟对其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后,邹玉柱并未提出陈述、申辩事由及在法定时间内申请听证,坦洲交警大队、市公安局依据上述规定对邹玉柱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分别处以罚款2000元及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系在法定范围之内,符合法律规定,程序合法。另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五十六条“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与记分同时进行。”及该规定第五十六条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证的六年有效期内,每个记分周期均未记满12分的,换发十年有效期的机动车驾驶证;在机动车驾驶证的十年有效期内,每个记分周期均未记满12分的,换发长期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附件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第一点第(四)项“一、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四)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的规定,对邹玉柱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记12分,亦无不当。 综上,邹玉柱提出撤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山公(交)决字[2019]第44201*******50552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公安局作出的山公行罚决字[2019]1936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原审法院一并予以驳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邹玉柱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0元,由邹玉柱负担。 上诉人邹玉柱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从事故发生的影像看,事发时两车没有发生碰撞,是否发生刮擦也无法确认,上诉人主观上没有意识到自己驾驶的车辆与对方的车辆发生刮擦,认定逃逸要求驾驶人主观上有肇事的意识,但事发时上诉人对于车辆是否发生刮擦是不知情的,视频中上诉人驾驶车辆直接驶离了现场,并没有下车查看等情形,就此认定上诉人肇事逃逸过于牵强。基于上述事实,上诉人认为,第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涉案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违基本的案件事实。上诉人对车辆是否发生刮擦并不知情,主观上没有肇事的意识,肇事逃逸也就无从说起。第二,市公安局和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处罚过重,有违比例原则。本案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也并未造成任何社会不良影响。事后上诉人了解到事情经过后也积极对对方车主进行了赔偿并取得了谅解。但是两被上诉人还是对上诉人作出了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的顶格处罚,处罚过重有违依法行政所要求的比例原则。综上所述,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审判决,依法改判撤销市公安局作出的山公行罚决字[2019]1936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撤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山公(交)决字[2019]第44201*******50552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判令本案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被上诉人市公安局没有作出答辩,亦未在二审法庭调查中出庭应诉。 被上诉人坦洲交警大队答辩称,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涉案处罚决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邹玉柱驾驶车辆与对方车辆发生碰撞肇事后逃逸,经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坦洲交警大队对事故责任作出认定,邹玉柱驾驶机动车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七十条第一款之规定,邹玉柱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坦洲交警大队在进行处罚告知后,作出涉案处罚,合法有据。就邹玉柱提出的异议,一是从事故现场监控视频可见,邹玉柱驾驶的车辆和对方车辆发生碰撞后,车辆停顿了一下才离开事故现场,可以判断邹玉柱应当知道发生了事故,邹玉柱没有及时保护现场及报警处理,而是驾车离开,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二是经对两车的碰撞痕迹进行比对,碰撞位置吻合,从两车碰撞的全过程看,与邹玉柱反映的情况不符。综上所述,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本院查明,原审法院查明事实清楚,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案为不服道路交通安全行政处罚案。本案市公安局和坦洲交警大队就上诉人邹玉柱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分别作出两份处罚决定,其中关于罚款2000元的处罚措施两份处罚决定均涉及。虽然坦洲交警大队在一审时作出解释是由于方便邹玉柱交纳罚款所需,实际并未对同一违法行为课以两次罚款,但是本院认为,市公安局和坦洲交警大队的罚款处罚方式形式上仍然构成“一事二罚”,对于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罚款处罚决定应予撤销。鉴于邹玉柱对实际执罚一次无异议,从保障行政效率出发,本院在撤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罚款处罚决定的基础上,确定本案二审审查的焦点在于市公安局作出的涉案处罚决定的合法性问题。 对于市公安局作出的涉案处罚决定的合法性问题,根据邹玉柱的诉讼及上诉意见,焦点在于该处罚决定认定邹玉柱在涉案交通事故中构成肇事逃逸行为事实是否充分合法的问题,同时市公安局对于邹玉柱处以拘留十日的处罚措施是否适当的问题。首先,对于邹玉柱的行为是否构成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问题,邹玉柱主张其事发当时主观上并不知道碰撞到对方车辆,本院认为,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行为责任,只要客观上存在肇事方逃逸的行为即应当将逃逸责任归责于肇事方,而不论肇事方主观上是否注意到车辆碰撞的发生。坦洲交警大队通过调取事故现场监控视频和对双方车辆进行技术检测认定邹玉柱存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事实认定依据充分。车辆驾驶人对于安全驾驶应当有足够的注意义务,因主观上疏忽大意而未能注意到碰撞到他人车辆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为责任应当归咎于车辆驾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责任规定都是以行为为要件的,而不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考究肇事者的主观认识。由此,对于邹玉柱以其主观认识否定逃逸行为构成的上诉意见,本院不予采纳。第二,对于市公安局对邹玉柱的行为处以十日拘留处罚措施是否适当的问题,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不构成犯罪的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处以拘留措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二款赋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视肇事方逃逸的情节决定是否处以拘留处罚。本案坦洲交警大队经审查现场视频等证据,认为邹玉柱肇事后逃逸的情节明显,邹玉柱碰撞他人车辆后倒车再驶离的行为及两车受损的程度证明邹玉柱应当注意到肇事的情况,即使主观上没有充分注意到,亦属于忽视了驾驶安全义务的严重疏忽大意,从充分保障道路交通公共安全的管理需要出发,对于邹玉柱的该行为处以拘留处罚,有利于教育邹玉柱及警示广大机动车驾驶人注意安全驾驶、保障公共安全的作用。由此,本院认为市公安局针对邹玉柱的逃逸行为对其作出拘留十日的处罚并不过当,对于邹玉柱的该上诉意见本院不予采纳。市公安局作出的涉案处罚决定合法、适当,本院予以支持。需要说明的是,本院虽撤销坦洲交警大队作出的罚款处罚决定,但是对于该大队对邹玉柱的行为作出的记分措施,由于记分措施并非处罚措施,而属于对驾驶人驾驶资格的行政管理措施,记12分并不直接涉及吊销驾驶资格的处罚,因此,本院撤销坦洲交警大队的罚款处罚决定,并不涉及该大队对邹玉柱记12分的管理性措施的效力问题,该措施依然有效。 综上所述,上诉人邹玉柱的上诉理据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判决处理不准确,本院予以变更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第(六)项、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变更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2019)粤2071行初1551号行政判决为:撤销中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坦洲大队作出的山公(交)决字[2019]第44201*******50552号《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驳回邹玉柱要求撤销中山市公安局作出的山公行罚决字[2019]1936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诉讼请求。 一审案件受理费维持不变,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邹玉柱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陈 薇 审判员 陶香琴 审判员 王 昕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日 书记员 何君岚
End of preview. Expand in Data Studio

Dataset Card for Dataset Name

This dataset card aims to be a base template for new datasets. It has been generated using this raw template.

Dataset Details

Dataset Description

  • Curated by: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 Funded by [optional]: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 Shared by [optional]: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 Language(s) (NLP):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 License: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Dataset Sources [optional]

  • Repository: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 Paper [optional]: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 Demo [optional]: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Uses

Direct Use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Out-of-Scope Use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Dataset Structure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Dataset Creation

Curation Rationale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Source Data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Who are the source data producers?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Annotations [optional]

Annotation process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Who are the annotators?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Personal and Sensitive Information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Bias, Risks, and Limitations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Recommendations

Users should be made aware of the risks, bias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dataset.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for further recommendations.

Citation [optional]

BibTeX: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APA: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Glossary [optional]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More Information [optional]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Dataset Card Authors [optional]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Dataset Card Contact

[More Information Needed]

Downloads last month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