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1
76
article
stringlengths
52
32.7k
一本暗藏辱華、親美、異色的小學教材,動盪中國上下
上周四 (26), 一位網友在中國社群平台微博上分享的幾張插圖引起全國的議論。這些插圖翻拍自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 (以下簡稱人教版) 的小學數學教材,插圖中的人物眼睛細小、眼神怪異、歪嘴、亂吐舌頭、露出貼身衣物,被認為是在刻意醜化中國人。這幾張瘋傳的插圖立即驚動到中國教育部出面回應,表示會著手處理。本周一 (30), 中國教育部正式發聲明承諾已成立調查小組,會進一步徹查所有小學、中學與大學教科書的內容。這次引起爭議的是在中國已出版 8 年的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多張插圖被批評畫得過於醜陋、影響孩童審美。有些網友認為,插圖中的人物被刻意畫成眼神迷離無神、眼距過寬、髮際線過高、身體擁腫等病態的長相,失去小孩子應有的朝氣。圖為網路流傳的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插畫,網友認為這些插畫低俗、奇醜無比,傷害小學孩童的心靈。除了人物醜陋外,網友還指出,有些插圖存有明顯的性暗示 —— 許多圖中的小男孩褲子被刻意描繪出生殖器的形狀。另外還有一些插圖出現幾個人物做不雅舉動,例如,有一張插圖中的小男孩故意拉扯小女孩的裙子,同一張圖中還有小女孩從後方被人襲胸;另一張插圖裡,跳繩的小女孩向讀者露出了內褲。也有網友表示,好幾張插畫帶有親美思想,讓中國小男孩穿上了美國星條旗上衣。但網友認為,所有錯誤中最不可原諒的是帶有反中意識的插畫: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的一顆大星壓到四顆小星上,彷彿在說中國共產黨正在壓迫人民。人教版教材的插畫讓不少中國的學生家長氣憤,他們質問,這些有問題的教材到底是如何通過中國嚴格的審查機制?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人教版是由中國政府投資的國有企業,為一間大型專業出版商,其出版的教材使用占全國的 50%。此次掀起爭議的教材是在 2012-2013 年審定,已經沿用 10 年之久,但相關審查單位為什麼多年來沒有發現到這些插畫的問題,中國教育部並未正面回覆。上周四,人教版回應:「近日,關注到網路上對小學數學教材的意見,對於各界意見虛心採納,已著手繪製封面與部分插畫,改進畫風、提高藝術水平。」而對於網友質疑出版社如何審圖的過程,人教版並未答覆任何細節。人教版的回應沒有平息中國網友的怒氣。中國網友將攻擊轉向插圖的創作者吳勇與他的設計工作室。吳勇被網友形容是美國中央情報局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 派來的間諜,而吳勇畢業的母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也連帶被大肆批評,被冠上「滋生叛徒的溫床」。周一,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刊出「有毒教科書敲響意識形態的警鐘」的文章,指出這些插圖背後不只是美學問題,更是中國民族與國家思想的威脅,是西方民主文化滲透的事實。該文把近期惹出爭議的教材與此前新疆被認為有傳播少數民族、極端主義的教科書和香港教科書相提並論,提醒民眾要以蘇聯解體為戒,慎防西方民主思想的洗腦。但一些專家與家長對教科書引起的爭議不是氣憤而是感到憂心,他們擔心這場教科書風波會轉變成一場政治迫害,並讓原先就被嚴格審查的文化出版品面臨到更嚴格的檢視。美國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政治科學系講師楊大利 (Dali Yang) 表示,「我擔心這個事件已經變成政治問題,無法公正地檢視相關事實」。住在中國廣州市、身為 5 歲小孩父親的黃先生 (Paul Huang) 同意教科書中的不雅插圖應該被移除,但他也擔心這次的教科書爭議會被政治化。他說:「做為父母,與其擔心文化滲透,我更擔心過分的內容審查會限制孩子的觀點。這些審查讓教科書愈來愈保守、無聊,不利於孩子的發展。」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2015 年已禁止公立小學與中學教授西方價值的教材,外文的教科書和經典文學都不會出現在課堂上,並要求所有教材必須「符合黨的思想與國家的意志」。上周六 (25), 一家在杭州的漫畫出版商向讀者道歉,因為他們必須臨時取消即將上市的兒童繪本。出版商在微博寫道:「由於某出版商引發的社會事件,我們必須審查所有兒童繪本,延後繪本的出版時間。」
上海悶2個月解封!民眾開心生活重啟,企業卻怕中國清零
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在全面封鎖 2 個月後,終於在周一 (30) 晚間,由上海副市長宗明正式宣布 ——6 月 1 日上海解封,城市將重新啟動,全力恢復正常生活,挽救疫情期間造成的損失。周二 (31) 一早,穿著橘背心的工人拆除圍在居住區域外的圍欄,人們開始清理街道,公車、地鐵、計程車也準備恢復營運。在解封的 6 月 1 日零時,上海 2,500 萬居民迎接久違的自由,一些住宅區的天空出現煙火,民眾到街上唱歌、歡呼慶祝,「上海回來了」的留言與討論一度在中國網路社群微博攀升到第一。從 3 月下旬以來,第一次走上外灘街道的高中生陸可欣 (Lu Kexin, 音譯), 興奮地表示,「我超開心的,再封下去就要死了」。網友在微信上分享上海解封的快樂,與《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被五指山壓了 500 年後放出來的喜悅不相上下。在 2 個月前,面對 Omicron 變異株在上海急速傳播,中國政府下令上海封城,實施嚴格的清零防疫政策。封城初期,被檢測出陽性的居民被迫搬離家園,住進臨時設置的集中隔離區,而被關在家的民眾,則因來不及準備足夠的物資與食物,需要仰賴政府的配給。長時間的封城讓學校、公司、企業與工廠停止運作,而部分工廠如果想在封城期間維持生產,就必須遵守員工不返家、留在工廠睡覺的政策。許多工廠員工直到上海解封日這天,才能離開工廠回家。長達 2 個月嚴厲的封鎖措施也讓上海出現難得的抗議聲浪,但抗議活動都維持不久,很快受到平息。一些政府官員認為,發布這些意見的人大多是受到「外國勢力」影響。不過,對上海來說,封城 2 個月付出的最大代價仍是經濟。上海以製造業與出口為主,該城市長期的封鎖擾亂了中國與世界各地的供應鏈,也影響到國際間的貿易。根據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協會於 5 月 16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海 4 月的汽車銷售量掛零,因所有經銷商在封城期間處於歇業狀態。持續的封城讓這些汽車經銷商面臨莫大的財務壓力。但更大的壓力是之後出現的汽車供應鏈危機,因上海在中國汽車工業舉足輕重,全中國每 10 輛車中就有 1 輛產自上海,而汽車工業更是上海的經濟支柱之一。北京諮詢公司 Sino Auto Insights 的創辦人兼總經理涂樂 (Tu Le, 音譯) 接受《美國之音》訪談時表示,封城使上海的勞動力與汽車零件都出現短缺,「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各地車廠停產,人們買不到車,市場的動量指標 (momentum) 跟著受到打擊,整個汽車供應鏈陷入了危機」。雖然中國政府已承諾到 6 月時會讓更多企業加速復原,但涂樂對中國難以預測的封城措施感到憂心,「除非中國完全消滅 COVID-19, 否則這種不確定性會一直存在」。高科技產品在上海也面臨到類似的情況。台灣在上海主要的幾家電子零件供應廠如廣達、仁寶電子、緯創、英業達、和碩皆因配合上海防疫政策停工,其 4 月的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出兩位數的衰退。一些專家認為,中國的清零政策也影響到電子產業。台北經濟學家吳嘉隆分析,只要中國堅持清零,這些公司便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想辦法在有限的資源下生產。其他國際公司如豐田 (TOYOTA) 也受到影響,豐田宣布日本 10 家車廠因為上海封鎖導致部分零件短缺而暫停生產。美國供應鏈也深受影響,美國財政部長葉倫 (Janet Yellen) 在 5 月中旬警告中國,過於嚴格的封鎖措施會阻礙商品流動,並衝擊全球的供應鏈。在這一波上海封城下,愈來愈多外國的企業重新考慮在中國的投資。中國英國商會主席 (British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 麥柯馬克 (Julian MacCormac) 就表示,在中國投資的不確定性太高,讓投資者感到擔心與焦慮,因為中國堅持防疫清零,工廠與公司隨時可能被迫停工。《華爾街日報》也報導,科技巨頭 Apple 的產品約 90% 產自中國,日前 Apple 提議提高在越南與印度的產量,以減少對中國的倚賴。經濟學人智庫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分析師馬志昂 (Nick Marro) 也表示,「因為中國的清零政策,許多跨國公司將重點擺到了東南亞」。目前,上海以工廠開工為優先,學校、戲院、健身房、購物中心等室內場所仍舊關閉。解封後的每 72 小時後,民眾仍需要經過一輪檢測,通過檢測的人才被允許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而檢測陽性者與密切接觸者仍被要求隔離。
她曾以手榴彈、衝鋒槍暴力改革日本,aka恐攻女帝!
活躍於 1970-1980 年代間,曾發動多場恐怖攻擊、劫機事件的極左派武裝恐怖組織「日本赤軍」, 其聯合創辦人重信房子在東京服刑 20 年後,於上周六 (28) 服刑期滿出獄。今年 76 歲的重信房子,肩上披掛著黑白相間的巴勒斯坦卡夫耶 (kaffiyeh) 圍巾,在女兒重信命 (Shigenobu Mei, 音譯) 的陪同下向大眾道歉。她說:「我強烈感受到自己活著出來了。過去,我們把武裝鬥爭放在最首位,傷害到許多無辜的民眾,雖然已經是不同的時代,但我想藉此機會致上最深的歉意。」日本曾出現信奉恐怖主義的極左派武裝組織日本赤軍,由重信房子建立。該組織雖在美國等西方世界眼中是國際恐怖組織,在巴勒斯坦人民眼中卻是追求自由和勇敢的精神象徵。日本赤軍派是在日本學生運動快要落幕前的 60 年代末發跡。重信房子在那時號召群眾以共產主義推翻日本天皇與政府,呼籲用衝鋒槍與手榴彈的暴力手段來達成世界的革命,她個人也因強大的組織力和魅力,被人稱為「魔女」或「恐攻女帝」。赤軍派每次出動都是攻擊政府高官或是襲擊美軍基地,甚至到警局搶奪武器。直到 1970 年,赤軍派的秘密基地才被警方破獲,組織成員紛紛逃亡海外,重信房子潛逃到反美情緒正盛的中東,在黎巴嫩參與游擊戰訓練。在那裡,她成立了日本赤軍,投入「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Popular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PFLP) 共同對抗以色列,該組織也策劃、進行了多起國際恐怖攻擊,像是震驚日本與全世界的 1972 年「以色列盧德機場掃射事件」(The Lod Airport massacre)。在那之後,日本赤軍因 1974 年法國駐荷蘭大使館遇襲事件 (French Embassy attack in The Hague)、1975 年馬來西亞吉隆坡友邦保險大廈人質危機 (The 1975 AIA Building Hostage Crisis in Kuala Lumpur) 等事件,被美國與西方國家定調為國際恐怖組織,而身為國際恐怖組織領袖的重信房子也在此時被列入國際通緝名單。在被國際通緝後,重信房子受到中東的庇護約 30 年,直到美國對阿拉伯國家發出警告,才讓重信房子失去保護潛逃回日本。2000 年 11 月,重信房子在大阪酒店被捕。6 年後,她在東京法庭接受審判,以綁架和故意謀殺罪被判處 20 年監禁。2001 年,重信房子宣布解散日本赤軍,正式宣告一個恐怖組織的時代終結。重信房子是日本戰後出生的一代,在東京貧困的家庭長大。她訴諸暴力革命的思想受到曾是二戰少校的父親影響。60 年代,日本年輕世代隨著國際掀起的中國左派紅潮,加入反美、反越戰和抗議《美日安保條約》。重信房子大約在 20 歲時參與東京大學 (Tokyo university) 的抗議靜坐活動,無意間接觸到中東的極端主義,從此深受啟發,她很快加入左派運動,在 25 歲時離開日本。到了中東,重信房子和日本赤軍因挾持人質與劫機等惡行,在國際間留下臭名,但她在中東國家如黎巴嫩、加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地區被另類看待,她因為支持解放巴勒斯坦的理念,在中東國家被視為爭取自由的象徵、勇敢革命的鬥士。重信房子在難民營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成員生活,她在那裡結婚並生下一女重信命。重信命後來隨母親重信房子在難民營長大,直到母親在日本被捕入獄後,她才踏入日本,積極為母親獲釋上訴奔走。入獄後不久,重信房子的身體便亮起紅燈。2008 年,她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日本媒體報導她在獄中多次接受手術。2017 年,重信房子轉到醫療監獄。在獄中她也向《日本時報》(Japan Times) 投書,承認日本赤軍的失敗,其內容寫道:「我們沒有達成理想的目標,最後變得醜陋。」重信房子在周六出獄獲釋後,再次向記者表明,未來她會專注於治療癌症,因身體虛弱不會再投入社會運動。她說:「我會反思自己的過去,並帶著更多的好奇心活下去。」對於目前日本與烏克蘭的局勢,重信房子也與記者分享了她的想法,「我有關注日本國會是如何回應烏克蘭,而這讓我有一點擔憂。你可以對不同的意見撻伐或反對,但你不能只允許一種聲音」。在重信房子獲釋當日,東日本成人矯正醫療設施 (East Japan Adult Medical Facility) 聚集許多媒體到場採訪,現場也有她的支持者拉起布條,上面寫著「我愛房子」。除了支持者外,日本極右派團體也到場譴責重信房子,指責她是共產主義者、恐怖分子,不配當日本人,應該要離開這個國家。現場多名警力戒備,預防衝突發生。
疫情期間當阿宅 17歲的他造出可用意念控制的機械手臂
人們在 COVID-19 疫情期間被迫待在家防疫,住在美國維吉尼亞州 (Virginia) 的 17 歲高中生崔 (Benjamin Choi, 音譯) 雖然被迫關在家,但他可沒一刻閒著。疫情期間,他憑自己的力量打造出一台可用意念控制的機械手臂,最終成品完成性高且價格實惠,受到《史密森尼雜誌》(Smithsonian magazine) 的採訪和各家媒體的報導。17 歲高中生崔趁著疫情封城期間,在家靠 3D 列印機和他所學的機械工程知識,打造出一台可用意念控制的機械手臂。崔在 8 歲的時候,看到美國電視節目《60 分鐘》(60 Minutes) 播出的一部紀錄片介紹一種嶄新的科技,影片中的研究人員在患者大腦的運動皮質區中植入微型感測器,使患者能藉由意念控制、移動他的機械手臂義肢。崔立即被片中的概念吸引,他覺得那樣的科技很酷,就像是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 中會出現的場景。2020 年的一場 COVID-19 疫情打亂所有人生活的步驟。原先,崔計畫在暑假的時候到實驗室研究鋁空氣電池;但計畫比不上變化,實驗室因為疫情嚴峻而被迫關閉。突然間,崔只能待在家,面對多出的時間,他決定利用手邊現有的材料,研究他一直很感興趣的意念控制義肢。首先,崔借用姊姊 75 美元 (折台幣約 2,188 元) 的 3D 列印機,他親自設計出機械手臂的外型,準備將它列印出來。不過,在打印時他碰到第一個難題 —— 這台 3D 列印機一次只能印出 12 公分長的物體。不得已,他只好改變作法,將手臂先拆成好幾塊,全部印出來後,最後再用螺絲和線將各個區塊固定成形。崔花了將近 30 個小時,才將 3D 列印的手臂完成。製作出機械手臂後,崔想到用腦波圖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 取代在人腦中植入的微型感應器。他利用腦波圖偵測到的數據與頭部的姿勢來驅動機械手臂,如此一來,人們不需要動到複雜的腦部手術,便可以透過配戴在耳朵和額頭上的腦波圖儀器來控制機械手臂的動作。崔發展出用腦波圖的數據與頭部姿勢來控制機械手臂的動作。在過去,崔參加過不少製作機器人的競賽,累積了足夠的機械工程技術與編碼的經驗,知道怎麼寫出驅動機器人的程式。此外,他也曾在工程師論壇網站 Stack Overflow 上自學 Python 和 C++ 的程式語言。大約 6 個月的時間,崔最終版本的設計是透過腦波圖收集訊息,經由藍芽傳送到機械手臂裡的晶片,再由晶片中的 AI 模型 (A.I. model) 經過運算後形成有意義的指令,做出反應的動作。而崔在打造 AI 模型的運算上,找到了 6 位志願者協助他。每位志願者戴上腦波圖儀器,花費大約 2 個小時收集他們在手掌用力與放鬆時的腦波數據。崔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布在 YouTube 上後,得到在賓夕法尼亞州 (Pennsylvania) 的截肢者鄧恩 (Joseph Dunn) 的建議與協助,同時崔也得到來自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指導與資金,幫助他有更多專業的材料與技術,繼續研發這個意念控制的機械手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的生物醫學工程師偉斯特 (Brock Wester) 對於崔的成果感到驚豔。偉斯特指出,《60 分鐘》紀錄片中的意念控制技術是由一大群人一起研究完成,但崔竟然只靠他自己一人就做出成品。偉斯特:「他能夠打造出這個手臂義肢,而且建構出一套演算法,可以偵測神經訊號後轉化成指令,我認為這真的非常了不起。他應該繼續在這個領域研究,我相信他能做出更多重要的貢獻。」偉斯特也補充,崔之後如果要將手臂義肢連結到人體上,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那之後,崔經過 75 次的修正與更新,將意念控制機械手臂改用工程級材料重製,並可承受最大 4,000 公斤的重量。不過,最令人意外的是,崔的意念控制機械手臂只花費了 300 美元 (折台幣約 8,693 元), 而一般市面上的機械義肢通常造價都到上千美元不等。崔在未來會正式學習工程學,精進他的機械手臂的設計並投入一些臨床的實驗。他希望這次研究出的演算法也能幫助到輪椅族或是失語的病人,成為他們有用的輔助工具。
養精蓄銳好打拼,Wakefit打造員工專屬午睡倉,嚴格執行午睡時段
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表示午睡午有助於提高記憶力、注意力、創造力和生產力,已經有許多公司開始注重午睡這件事,根據《QUARTZ INDIA》報導,截止 2008 年,就有多達 34% 的美國公司允許員工小睡。在科技大廠 Google 午睡已經是多年的文化了。一家總部位於印度的製造床墊和枕頭的睡眠公司 Wakefit 宣布,每天為員工提供一個嚴格執行的午睡時段。員工將能夠在每天下午 2 點至 2:30 之間小睡,在這半小時內不需要做任何工作,就為了讓員工能夠養精蓄銳,在接下來的工作更有效率,更正致力於在辦公室設立午睡艙和安靜的房間。每天到下午總是昏昏欲睡嗎?通常我們會認為是因為剛吃完午飯,讓我們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但醫學上並沒有直接的證據支持這個論點雖然醫學證實「飽食」的確可以加重嗜睡度,但為何只有午餐會有這樣的作用?根據《康健》報導,午後嗜睡與人類生理節奏有關,一般人到了下午兩、三點,生理時鐘開始進入低潮,行動變得遲緩,腦筋也不靈光,才是導致人類需要午睡的真正的原因。愈來愈多的研究證實,睡午覺的確有益身心健康,譬如,可以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等。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致認為睡眠對我們的健康有多種好處。睡眠的一項重要功能是鞏固我們對白天所學和經歷的事物的記憶,這些發現是對兩天之間的認知表現進行調查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睡眠不足的人在第二天的工作表現比睡覺的人差。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曼德妮克 (SarahMednick) 做過一項有趣的對比研究,觀察分析 50 個人在「午睡」、「沒有午睡」, 以及在早晨、下午、晚上時段所表現的差異。結果發現,午後如果能夠實實在在地睡一個小時,可以讓這些受測試者的注意力恢復到早上 9 點最清明狀態的 90%, 這種注意力集中的狀態甚至可以一直持續到晚上 7 點。美國 NASA 發現,與不午睡的飛行員相比,在駕駛艙內睡 26 分鐘的飛行員的警覺性提高了 54%, 工作績效提高了 34%。根據 NASA 研究顯示,午睡最適合的時間平均 30 分鐘最適宜。一旦超過一小時以上,身體進入不容易醒的深睡期,將會越睡越累造成反效果。午睡在許多企業中已經是多年的文化,甚至有些公司為了提供給員工優良的午睡條件,在公司設有休息艙和房間,根據多項研究報告顯示,午睡對於人體來說是每天重要的行程之一,還能夠保持健康。如果工作期間感覺到疲倦,那就讓自己睡一覺吧!
打造文化上的臺灣穆斯林:臺北穆斯林的成長記憶與異質想像
臺灣最早的穆斯林隨著鄭成功而來,像是鹿港的郭家、雲林臺西的丁氏,隨著時間逐漸與當地社會彌合界線,卻能在某些日子不吃豬肉,或是拜拜不用豬肉的習慣,與廟裡的古蘭經看見這段歷史留下的痕跡。1949 後,國民黨帶來了中國回教,這些外省回教徒大多擁有不錯的社經背景,與當時國民政府的關係緊密,而後 1960 年代臺北清真寺在麗水街興建,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良好,在支援下蓋好清真寺,且有密切的外交往來。但在多年文化交融之中,許多外省回教徒的後代,並未延續信仰傳承,清真寺中的外省年輕世代逐漸流失。1980 年代後,緬甸出現排華風潮,亟思離開的華僑,在中華民國政府採取拉攏海外華人、優惠華僑政策下來到臺灣,順利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其中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雲南籍緬甸華僑,逐漸形成臺灣穆斯林社群中的主要人口。隨著臺灣走向臺灣化 / 本土化,2000 年後政策改變,華僑來臺不再那麼輕而易舉,社群擴張的速度也逐漸減緩。每當臺灣的伊斯蘭文化與社群逐漸危殆,似乎便會出現一道曙光。1990 年代,因應臺灣勞動力短缺,政府逐次放寬勞工的行業類種,並以「補充性勞力」之名,由其母國及臺灣雙方仲介進入臺灣,從事勞力工作量大且工時長的工作。臺灣東南亞移民及移工人數快速成長,也使得在台灣生活的穆斯林,從此也增加了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印尼移工。而後許多印度、土耳其的交換學生與外籍配偶的加入,也使得臺灣的穆斯林社群的文化更加多元豐富。在我上國中以前,每個星期日早上,都會被家人開車載去臺北清真寺上課。臺灣的穆斯林小朋友散佈在不同學校,在校園中我們是少數,週日的讀經班便成為了我們唯一能夠與穆斯林社群互動的時光。讀經班分為三個班級,小班會在大禮堂聽故事,會說一些聖人與古蘭經中的故事,穆罕默德曾在山洞中被蜘蛛拯救,所以我們不可以殺蜘蛛。年紀稍長一點的中班學生,可以在清真寺後面廚房的閣樓,學阿拉伯文拼音,而大班的學生則是會在男生禮拜的大殿外面,一段一段的學習經文誦讀。像許多受教育歷程的故事一樣,難以仔細回顧老師怎麼教、我又是怎麼學會的,過往學習的宗教知識悄然地銘刻在身體中,和九九乘法一起成為我的一部份。然而,許多瑣碎的記憶卻未曾隨著時間淡忘。例如,十幾年前的童年時期,每到週日讀經班的中午,會有志工媽媽在清真寺煮飯給來上課的小朋友們吃,學生與家長塞滿禮堂,午餐常常是咖哩雞肉,或者番茄味道很濃的哨子麵。阿訇會帶著小朋友們念經、做祈禱詞,之後所有人便會一起開動。許多男生會狼吞虎嚥,只為了快吃完後能夠到寺前的草皮踢球,時不時會砸到在採雜草玩扮家家酒的女生,引來一頓臭罵。那是社群還很緊密的時候,一週補給一次歸屬感。家長偶爾會在清真寺對面的大安森林公園舉辦野餐活動,各家準備一道菜到清真寺,記得每次媽媽會煮椰子飯,配著咖哩與涼拌茶葉,總是很受歡迎。這幾年長大了,不用再去讀經班,社群內的活動越來越少,好久沒有看到以前小時候在清真寺的玩伴了,許多事情都變了。偶爾週日來到清真寺,可以看見新移民、外籍配偶帶來不同文化,臉孔變得多元,清真寺的午餐出現地中海菜,焗烤魚配上淋著起司醬的飯讓許多小朋友為之著迷。物是人非,不變的是還能看見小朋友們在寺前草皮上踢球。穆斯林進行集體禮拜的日子其實是週五,世界上許多伊斯蘭國家都會選擇在這天放假,但因為臺灣的學生只有週末才不用去學校,臺北清真寺索性便將讀經班安排在週日。寒暑假期間,週五不用上課,我有時也會跟著家人一起去清真寺做禮拜。除了期待見到朋友,禮拜後清真寺內的小市集,也讓星期五成為一週中我最喜歡的日子。走進喧嚷的大禮堂,雖然人多擁擠,但通常許多男生都會有默契地讓出一個舒適的空間讓你行走,從未因為被碰到、擠到而感到不適。攤販每週賣的東西都一樣,賣清真生肉的店,可以讓穆斯林買回家冷凍,吃上一週;即食的攤位則有賣 (samosa)、水餃、雲南涼麵和土耳其料理等美食,有一陣子的週五中午,我都會去買炸雞捲餅當午餐;而在這些攤位之中,賣便當和咖哩飯的熱門攤位,每次經過都大排長龍。在清真寺大門口,週五也會有餐車來擺攤,除了這一兩年還有經營的沙威瑪餐車,過去曾經有一臺賣清真臺式雞排的發財車,更是我童年的最愛。在臺灣,清真屠宰的肉取得不易,在幾年前尤為如此。因此,雖然我在臺灣出生長大,卻不曾知曉作為臺灣國寶級美食的雞排是何種滋味。第一次吃到雞排是在清真寺門外,對小朋友而言,快樂的獲得很簡單,而對一個沒吃過雞排的穆斯林小孩而言,幸福在當時就在那臺餐車上。寒暑假的週五來清真寺禮拜、吃雞排,和朋友見面聊天,就能獲得養分。除了週五週日,間臺北清真寺免費供應,每天晚上吃飽後集體舉行,也提供了穆斯林一個能夠整個月天天見面的機會。緬甸華僑、印尼移工、外省後代、新住民和新二代們,齋月期間,每天晚上我們比肩而坐,等待喚拜聲落下的那一刻,同時將椰棗放入口中開齋。格得勒夜在伊斯蘭教中有特別的意涵,傳說這個夜晚價值一千個夜,大人們在齋戒月後十天中揣測,究竟這珍貴的一夜會降落在。在這樣寶貴地夜中他們總捨不得浪費在睡眠上,於是他們夜宿清真寺,徹夜祈禱。而跟著父母到清真寺的小朋友們在格得勒夜,像是隔宿露營或畢業旅行,可以跟朋友一整晚不睡,在禮完拜後,坐在石階上聊天。密集的見面延續到開齋節,大家穿著新衣服到清真寺禮拜,開啟我們的新年。到了宰牲節,我們也會到臺北清真寺看宰羊,對這些生命與飲食的肉抱持感激的心,以清真屠宰的方式延續我們的傳統。回顧我的成長記憶,清真寺內的年輕世代多以緬甸華僑為主,而我的好朋友有阿爾及利亞、約旦、奈及利亞、迦納、埃及、蘇丹、土耳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人。與大部分人的想像不同的是,其實在我們社群中,近年才稍微可以看到幾個印尼背景的新二代小朋友。這些臺灣穆斯林年輕世代,特別是高中生與大學生,有舉辦夏令營的傳統,在營隊晚會的環節,大家總會分享自己受到歧視的經驗。在臺灣各個角落裡我們孤單,但在這裡,不會有人笑我們是聖戰士,禮拜的時候做一樣的動作,在一樣的水房洗小淨,這時候我們都一樣,我們是吃臺灣米、喝臺灣水、在臺灣生活著的穆斯林。然而,臺北穆斯林的聲音同時也是異質且非均等的,會因為種族、族群、階級、性別,甚至年齡,在同樣的城市中有著截然不同的生命經驗。相較於外省二代在過去因著回族特殊身份可以加分,大多有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社經背景也相當高,大部分緬甸華僑來到臺灣時,教育程度不高,因為沒有讀過什麼書,又來自東南亞國家,許多人常表示有過被別人看不起的經驗。而不同的種族,尤其非裔穆斯林,則會因為膚色而有著跟其他穆斯林不同的經驗。即便他們講得一口流利華語,在臺灣長大受教育,也常被視為是他者,且更容易遇到被歧視的狀況。同時,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也交織在宗教身份中,頭巾作為信仰的符號,卻也成為臺灣社會污名、教內人士審查的雙重壓迫。移工則是在不健全的勞動條件與法規下,一再成為制度下的犧牲者。雖然在臺灣的穆斯林組成如此不同,許多人處於交織的壓迫之中,然而,鑲嵌在中國回教框架底下的臺灣穆斯林組織,使得臺灣穆斯林的管理與主要決策者的樣貌非常單一稀薄,清一色是為社會位置較高、年長的外省穆斯林男性所把持。國民黨與中國回教徒離散到臺灣六七十年,即便社會逐漸走向本土化,當時從中國帶來的回教協會卻仍維持名稱,從未經歷改變。其中,財團法人中國回教協會、中國回教協會、臺北清真寺三個相互扣連卻又時常有著矛盾的單位,每次選舉皆猶如內定,大多還沒有開票,便能知道誰會當選。過去幾十年都以外省籍掌權,即便後來緬甸華僑來到臺灣,成為社群中的多數,也容易受限於階級位置與教育程度,難以在會員代表甚至理事選舉中,撼動人數較少的外省穆斯林。在移工與大批穆斯林交換生來台,成為臺北穆斯林圖譜中重要群體後,他們的意見也不會成為社群中主流的聲音,難以施展其影響力。除了組織內的重要決策者多以外省籍穆斯林為主、聽不見不同族群與身份的穆斯林的聲音,在決策過程與權力結構中,青年與女性的參與也被排除。雖然看似有婦女會與青年會,但實際樣貌卻彷彿女性只需參加婦女會,達到關懷老人的功能即可,而青年會則只要辦一下夏令營,偶爾有些活動與講座的機會足夠了。 臺北清真寺在大安區麗水街,教徒從各個城市角落來膜拜構成臺北穆斯林的圖像。過去臺灣穆斯林的樣貌相當朦朧且扁平,有些人說是外省回教徒移工,有些人說,是移工外省回教徒。然而過往泛化而扁平的想像底下,實際上的樣貌卻是相似卻又異質的。除了組織內權力位階問題,社群內部也能聽見外省人歧視緬甸來的、華僑歧視膚色深的印巴人、印尼移工與交換學生分散不同社群、土耳其反政府的與支持政府的合不來、高雄聲音缺席的臺北穆斯林觀點的回教協會會議。同時,也有許多派系差異,清真認證有好幾家,互相不承認對方的效力,只認為自己是最正確、合乎教法的。然而在紛紛擾擾的衝突之後,每到聚禮時分,大家又會靜下來跟著阿訇動作劃一的祈禱。臺灣的穆斯林共同面臨著社群外部歧視與內部不平等,雖存在異質與衝突對立,在每日膜拜五次的儀式、節日慶典中,卻也共享著相似的日常生活實踐與價值。囡仔人有耳無喙,我是一個出生在緬甸華僑家庭、剛滿 24 歲的女生,我和許多與我相似卻又有所不同的穆斯林同儕,一起在臺北清真寺長大,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歡樂,但也有許多時刻,我感覺自己的意見是嘈雜世界中掉下的一根針。就連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都躊躇著要呈現出怎麼樣的臺北穆斯林面貌,是否要迎合大眾獵奇的眼光,寫個真善美的劇本供人觀賞、供人遺忘?然而,回想幾次哽住說不出口的話,我想我實在受夠被這個社會當作異鄉人,受夠在社群內外被噤聲。作為一個家裡是緬甸華僑背景的年輕女生,我的思想與觀點對社群無足輕重,僅辦了幾次青年會的營隊,也無法讓我做出任何改變。因此,我書寫有關臺灣穆斯林的記憶,每當我們被多建構一點,每當我們與社會對話,我們將不再隱身於城市之中。期望從文化上,我們能夠逐漸從「中國回教」成為我心中嚮往的,包含不同年齡、族群、性別與城市聲音,共同打造的臺灣穆斯林主體。而當往後人們問到誰是臺北穆斯林時,大家會知道我們好像都很不同,並理解我們面臨的困境與挑戰。當臺灣社會會聽見的臺北穆斯林是異質、有時幽微的,我們便得以在臺北紮根,最終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份。以國蛋的〈Never Say No〉傳遞出本文對於歧視、種族的態度,期望可以從文化上逐步共同打造臺灣穆斯林主體。
時光越打越倒退,俄軍挖出50歲T-62戰車上前線
隨著俄軍裝甲車輛在烏克蘭戰場損失逐漸堆積,現役車輛數目已開始不敷前線使用,近日網路上出現多輛 T-62 古董戰車,出現在俄軍占領的梅利托波爾市火車站,顯示俄軍裝甲部隊戰損已嚴重到要用塵封多年的裝備出戰。圖為出現在烏克蘭東南部梅利托波爾市 (Melitopol) 火車站的前蘇聯製 T-62 戰車。T-62 戰車是前蘇聯於 1961 年在 T-55 的基礎上推出的主力戰車,重量 40 公噸、車長 9.34 公尺、寬 3.3 公尺、高 2.4 公尺、主武器為一門 115 公釐滑膛炮,是蘇聯當時為了對應前一代 T-55 戰車,已無法有效應付美軍 M-48 戰車而開發。T-62 的研發過程相當冗長,前後經過了 139、140、141、165 和 166 工程 (Ob'yekt) 等多種設計構型,最後才確定以 166 工程設計為最終方案,成為 T-62, 在 1961~1972 年間大量生產約 22,700 輛,在後續 T-64 和 T-72 主力戰車出現之前,是蘇聯裝甲洪流的主力。在烏俄戰爭進行三個月後,俄軍從上個月開始已經將庫存的早期型號 T-72A/B 和 T-64 推上前線,根據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IISS) 估計,俄羅斯至少有 10,000 輛戰車和 8,500 輛裝甲車封存中,其中 T-62 至少仍有 2,500 輛。IISS 指出,俄羅斯庫存的 10,000 輛戰車中,應該還有許多比 T-62 更先進的型號,因此目前不清楚為何俄軍這麼快就將這款戰車推上前線。美國軍事媒體《The War Zone》推測,由於俄羅斯政府正在加速把已經占領的赫爾松省地區 (Kherson Oblast), 正式併入俄羅斯聯邦,由當地親莫斯科人民組成的行政機關,近日已向莫斯科正式請求建立軍事基地,因此這批 T-62 有可能是為了進駐新基地所需。此外,由於遭到國際經濟制裁,俄羅斯越來越難取得運作先進裝甲車輛所需的高科技零件,因此即是還有許多性能更好的庫存型號,但科技程度較低的 T-62 或許對目前的俄軍來說,妥善率壓力比較小。如果戰爭持續下去,俄軍仍然無法有效壓低戰損的話,可能再過不久就要換 T-55 上場了也說不定。
「扮父投曲」有差 作曲家仍然「應該」是男性?
已有十年創作經歷、譜寫超過 350 部作品的英國女性作曲家、鋼琴家 Annabel Bennett, 為了突破既有聽眾圈,以及經常遭受退稿或冷落的困境,決定從性別下手 —— 他認為,女性身分正是阻擋自己更上層樓的關鍵 —— 改以男性化名 Arthur Parker 發表作品。圖為女音樂家貝奈特,過去廣播電台對他的音樂作品興趣缺缺,在他改用男性化名字投稿後,事情就變得不一樣。Bennett 稱,「變性」以後,狀況真的立刻改變。幾個月都沒理他的 BBC, 突然開始播放他的音樂,現在已有超過 40 首 Arthur Parker 的原創作品,曾被 BBC 在全國與區域廣播中播送。這位「男性作曲家」有 9 首曲子名列 BBC Radio3 頻道的播放清單,還發行了在 Abbey Road 工作室錄製的首張專輯《Dying Earth》。為了達到偽裝目的,Bennett 塑造的 Arthur Parker 不接電話,只用 email 接案,並迴避所有關於此人檔案或存在證據的問題。他之所以選擇公開此事,是為了讓大家意識到他的情況,並希望激勵其他女性作曲家,從他口中仍為男性壟斷的作曲世界脫穎而出。50 歲、現居於 Padstow 的 Bennett 表示,自己以女性身分署名送件時,東西都不知哪裡去了,可是一旦改用男性名字,就馬上受到注意。他花了數月時間,用自己的名字提交作品給 BBC, 都未成功,在其它機構的狀況也是一樣:「通常都石沉大海。」同樣的東西,以 Arthur Parker 之名送出,BBC 便拿來大播特播。他認為,對方是把這位作者當成年長男性,對他們來說,由男性演奏有感染力的音樂,比較吸引人。結果就是,性別反而超越作品本身,成了選擇的標準。Bennett 指出,他在女廁對主持人 Sarah Gosling 表明身分之前,藉 Arthur Parker 之名投給 BBC 的作品,已經播放了大約 6 週,聽眾都以為自己在聽 Parker 的音樂。儘管 Gosling 個人對他表示,不論他是男是女,都會播出他的音樂;但普遍的狀況是,如果不裝成男人,他的 email 就被丟在一邊、沒人搭理。「這年頭還得做這種事,不是很奇怪嗎?」無獨有偶,Arthur Parker 在荷蘭的 Classic FM 也有播放清單。2012 年父逝之後,Bennett 開始譜曲,並與電視節目製作公司簽約,但他的作品多被歸至男性名下,於是他有天決定自己再試一次 —— 以父親 Tom Arthur Parker 之名變化而來的 Arthur Parker 計劃,因此逐漸成形。以 JK Rowling 為例,他希望更多女性作曲家懷著信心前進、希望他們受到更認真的對待 —— 這在生活中的許多層面都已實現,但作曲,依然是男性的絕對領域。其實 Bennett 的出身並不一般,作為編曲、製作人、多種樂器演奏者 Tom Parker 的女兒,大衛鮑伊 (David Bowie) 當過他與姐姐小時候的保姆,John Lee Hooker 曾睡過他家、是 Gerry Rafferty 名曲《Baker Street》的誕生地之一。父親過世之後,他演奏起年輕時彈的那部鋼琴、走出傷痛、繼續人生,一路創作了大約 350 部作品:「儘管他 (爸爸) 確實警告過我,女性要在這個產業裡求得突破有多麼困難。」講回創作,Bennett 確實在 Abbey Road 錄製了《Dying Earth》, 掛著 Arthur Parker 的名號,在實體與串流通路發行:「我只是認為,如果人們認定專輯出自男人之手,那會賣得比較好。當然,這是不應該的,我希望講出實情,也許有助於改變現狀。」
通膨疫情俄烏戰火多頭燒 拜登政府面臨嚴峻考驗
2 月 24 日,烏克蘭當地時間清晨 5 時 50 分,俄羅斯總統蒲亭無預警宣布授權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進行「特別行動」, 以將烏克蘭「去軍事化」與「去納粹化」為由,兵分三路進攻烏克蘭。破曉時分的驚天突擊,揭開俄烏戰爭序幕,震驚全世界。前總統川普的民粹政治斲喪美國民主,社會分歧空前嚴峻,弭平社會撕裂是拜登政府的嚴峻考驗;COVID-19 病毒肆虐全球,美國是全球確診數與病故數最多的國家,拜登政府急需協助民眾安度後疫情時代,在疫情與生活找尋平衡;後疫情時代引爆的經濟衰退、勞工短缺與供應鏈失衡帶來的物價飄漲,也是讓拜登政府頭疼的大問題。國際政治上,川普時代親獨裁、遠盟友的外交政策讓盟邦與合作夥伴心生質疑,修復與盟邦關係是拜登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如何與中國既競爭又合作也是多年主張與中國友好往來的拜登要思考的問題,偏偏蒲亭選擇在此時軍事入侵烏克蘭,讓拜登政府內外交迫、疲於奔命。對於蒲亭選擇在現在全面發動對烏克蘭的軍事入侵行動,許多專家學者有不同看法,但普遍認為,這是蒲亭有意識、有規劃的行動,早從 2014 年俄羅斯不顧國際反對併吞克里米亞前就已經開始執行,俄羅斯甚至建立以盧布為主的交易系統,就是預期到西方會祭出金融制裁,提早做好準備。1990 年代東歐變天,冷戰結束,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逐漸下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東擴與歐盟持續擴張,讓重視地緣政治的蒲亭芒刺在背,若烏克蘭成為北約與歐盟會員國,西方國家將能有效在俄羅斯邊境安置大規模武器設備,並掐住俄羅斯黑海艦隊航行咽喉。也因此重塑莫斯科版本的歐洲格局,打造莫斯科視野的世界新秩序,自然成為蒲亭確保政權穩定的重要一步。面對這場二戰後發生在歐洲大陸的最嚴重戰事,歐洲安全秩序受到嚴峻挑戰,歐美國家同仇敵愾,提供烏克蘭武器以協助抵禦俄羅斯入侵,並祭出一波又一波經濟制裁期望重創俄羅斯經濟,將俄羅斯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SWIFT) 支付系統之外,都將對俄羅斯經濟帶來長遠影響,也讓俄羅斯的強權夢受到重創。俄烏戰爭讓外界見識到美國出色的情報與外交斡旋能力。在美國的積極奔走下,西方盟友與夥伴團結,共同譴責、對抗並制裁俄羅斯。長期與莫斯科友好的德國重新審視雙邊關係;長期中立的芬蘭、瑞典與瑞士也響應美國的行動,協同一致共同揮出制裁大刀並伸出人道援手,讓軍力遠不如俄羅斯的烏克蘭能抵禦俄軍進攻。經此一役,美國也得以穩守世界強權地位。不論俄烏戰爭何時落幕,可以預見俄羅斯將在未來一段不短的時期內被持續排除於國際社會之外。戰爭為新冷戰拉開序幕,經濟與能源爭奪戰已經開打,新一波國際權力爭逐戰也將展開。以華府為首的民主體制與莫斯科領頭的專制陣營對峙,中國將傾向天平哪一端,外界都在看。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儘管口口聲聲呼籲和平解決問題,但一直不願公開譴責俄羅斯暴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雖然支持烏克蘭的主權獨立,也暗批北約東擴破壞歐洲大陸的穩定。北京對莫斯科的不離不棄,讓華府大感憂慮,多次公開或當面警告中國不要協助俄羅斯,否則將面臨「嚴重後果」。面對華府的警告,北京不為所動。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就認為中國與俄羅斯在尋找一個新時代,以取代現有的國際秩序,「他們喜歡強人統治而非法治、恐嚇而非自決、脅迫而非合作」。利益趨同,讓中俄關係更加緊密。這對華府來說,絕非好消息。俄烏戰爭雖然讓俄羅斯成為美國首要處理的敵人,但白宮、國務院與國防部都清楚表示,中國才是美國長遠的競爭對手,加溫的中俄關係將使美國外交政策更為棘手,也讓美國在因應歐洲戰場的同時,不僅不可能擱置印太,還更須確保印太穩定、和平與發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不久,白宮才公布印太戰略文件。文件提及中國對區域與全球的脅迫與侵略,並提出印太經濟架構 (IPEF), 期望透過推廣高標準貿易行為、管理數位經濟、改善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推動透明及高標準基礎建設投資及打造數位連結,加強美國與印太的經濟連結,聯合盟邦並制衡中國。俄烏戰爭尚未見終點、中國崛起帶來的挑戰也暫無解方,國內叢生的問題也讓拜登政府焦頭爛額。40 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企業有錢也請不到工人的勞動短缺困境、槍枝氾濫與社會分裂,讓拜登民心盡失,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 3 月底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跌到僅剩四成。疫情爆發加上俄烏戰爭,導致天然氣與石油價格大漲,晶片缺貨、貨運塞車,也連帶推升物價,讓小老百姓大喊吃不消,38% 受訪民眾直指不是戰爭,而是拜登施政不當才是通膨的主因。低迷的民調不僅反映民眾對拜登施政的不滿,更可能讓拜登所屬的民主黨在 11 月的期中選舉吞下敗戰苦果,失去國會多數地位。同一民調就顯示,46% 受訪者傾向支持共和黨掌控國會,44% 受訪者支持民主黨。儘管共和黨的支持率僅高於民主黨 2%, 但這是自 2021 年 4 月以來,共和黨首度領先民主黨,作為民主黨精神領袖的拜登必須盡快拿出牛肉,挽救民心。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國際油價一度漲破每桶 130 美元大關,創下 14 年來新高,美國境內汽油均價也一度飆到歷史新高的每加侖 4.33 美元,民眾怨聲載道。為拉低油價,拜登於 3 月底宣布將自 5 月起每天釋出約 100 萬桶戰略石油儲備,為期半年。這是拜登政府四個多月來第三度宣布釋出戰略儲油,也是歷來規模最大的釋油計畫,但能否達到具體效果,平息民怨,還有待觀察。
一名駭客潛入新疆再教育營,揭露真實情況:反抗者可擊斃
本周二 (24), 英國 BBC、法國《世界報》(Le Monde) 等媒體共同曝光一系列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族人、哈薩克人與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迫害的檔案文件,揭露新疆「再教育營」的真實景況。該檔案文件是由一名不具名的駭客,入侵中國新疆的警察電腦系統,竊取了被監禁者的照片與內部流通的書面紀錄。這些檔案被轉交給長期研究中國新疆、西藏的德國學者鄭國恩 (Adrian Zenz), 並由他再轉發給 BBC 等媒體報導。鄭國恩在 Twitter 上寫道:「從中國電腦竊取到大量新疆再教育營內部的真實資料。」在此之前,國際社會曾多次指控中國在新疆施行強迫漢化與種族滅絕的行動,中國對此皆聲稱,那些在新疆運作的機構是對抗伊斯蘭極端主義的自願性職業教育訓練中心,主要是幫助新疆維吾爾族人與穆斯林族群更加融入中國的社會。為此,中國多次接待外國官員和外媒進行再教育營的參訪活動,希望破除中國迫害、鎮壓維吾爾族人的不實指控。但根據新公布的照片與文件顯示,新疆再教育營並非如中國聲稱是自願性的職業訓練中心,並且文件中對維吾爾族人關押與移送的作法,與過去網路上曾流出的一些宣稱是再教育營的影像畫面不謀而合。檔案中有上千張男女老少的上半身照,其中最年輕的是 15 歲的少女,照片中的人都來自新疆西部的喀什地區。照片拍攝時間是 2018 年,這些人在遭受監禁前和監禁期間被拍下了這些照片。而中國政府之所以留下新疆各地區人口的照片,主要是藉由這些影像作為生物辨識系統數據的收集。其他檔案中的文字也揭露再教育營的細節與管理方法。文件透露營地裡有 3,722 名「學員」, 由超過 366 名的警察看守,每棟主要建築物裡有 25 名警力手持槍枝戒備,而瞭望塔上會有 2 名警察守衛,皆配備狙擊步槍與機關槍。文件也寫到「上課」期間,「學員」逃跑的處置流程:「學員在上課時必須受到警察的監督。當學員鬧事、逃跑時,班級安保人員需按下警報,封鎖周邊道路,通知駐校武裝警察部隊。如果學員不聽勸告,帶槍警察可鳴槍示警,若學員仍不聽勸,繼續擴大事態或企圖奪取槍枝,帶槍警察可予以擊斃。」其他曝光文件也說明當職業教育訓練中心的學員生病時,該學員如果有被羈押或有犯罪嫌疑,必須由至少 4 名保安人員押解。此外,過程中也必須讓該學員穿戴上戒具,戴上手銬與腳鐐。鄭國恩表示,這次流出的新疆警察檔案是前所未有的重要鐵證。他說:「毫無疑問,這清楚表明了這些營地的規模還有它監禁的程度。」新疆警察檔案一被公開後,周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這是反華勢力抹黑的最新例子,和他們此前慣用的伎倆如出一轍。他說:「散布謠言蒙蔽不了世人,也掩蓋不了新疆社會安寧穩定、經濟繁榮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事實。」新疆警察檔案公布之際,也適逢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 (Michelle Bachelet) 的訪問中國之旅。這是自 2005 年以來,首次有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正式訪問中國,巴切萊特此行對中國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訪中之旅從周一 (23) 開始,巴切萊特將進行為期 6 天的行程。在巴切萊特抵達中國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便與她會面,兩人也合影留念。巴切萊特還收到王毅贈送的書籍 ——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撰寫的《習近平關於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王毅特別向巴切萊特表達,「希望此行能增進理解,澄清誤會」。周三 (25), 在新疆警察檔案流出後,中國也安排習近平以視訊方式會見巴切萊特。習近平在談話強調,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他說:「中國人民的人權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中方願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同各方積極開展人權對話和合作。」據中國外交部透露,巴切萊特之後將赴廣東、新疆參訪和交流。周二,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 (Liz Truss) 呼籲中國讓巴切萊特能自由地進行訪視,「如果不能自由的訪視,那麼這次的訪視只是突顯中國在新疆掩蓋的真相」。在挪威的維吾爾學者阿尤普 (Abduweli Ayup) 表示,如果巴切萊特的訪中之旅能帶給再教育營或監禁中心一些改變,這趟訪問便會相當值得。他說:「至少就那一天,在那裡的人可以獲得比較好的對待。」阿尤普也強調,「如果巴切萊特能夠說出在新疆發生的是真的,或是部分是真的,新疆就能獲得更多國際的支持。雖然我不喜歡聯合國,它並不有力,但我們只有一個聯合國。我希望她 (巴切萊特) 能做到一些事情」。鄭國恩則表示,這些新疆警察檔案並非刻意選定在巴切萊特進行訪中之旅時公布,但他希望這些檔案能影響到此次巴切萊特的行程。
他槍殺了一位老人 俄烏戰爭第一個被判刑的戰爭罪犯
本周一 (23), 位於烏克蘭基輔 (Kyiv) 的一家地方法院宣判 21 歲的俄羅斯士兵有罪,判處最高刑期終生監禁。這名俄羅斯士兵因槍殺手無寸鐵的 62 歲烏克蘭平民什里波夫 (Oleksandr Shelipov), 成為第一位在烏克蘭因戰爭罪接受公開審判並被判刑的人。21 歲的俄羅斯陸軍坦克部隊中士希希馬林 (Vadim Shishimarin) 身穿藍灰色相間的連帽運動衫。他在聆聽法院判決期間,多數時候面無表情,也沒有太多情緒,只是靜靜地低頭聽著翻譯,坐在強化玻璃後的被告席內,看著整場法院審理的過程。希希馬林在上周出庭作證時,表示自己是在 2 月 28 日烏克蘭北邊蘇梅省 (Sumy) 的楚圭夫卡 (Chupakhivka) 村莊碰到什里波夫,因他們乘坐的坦克車發生了故障,他們當下偷了一台私家車,驅車經過村莊。那個時候什里波夫正在他們面前用手機通話,希希馬林接受到上級軍官的命令,要求他射殺這名男子,因男子可能會使用電話暴露他們的位置。希希馬林原先拒絕,但經過爭吵後他聽從了命令,對什里波夫開槍,子彈擊中什里波夫的後腦,造成他當場死亡。當時,什里波夫牽著腳踏車講電話,只距離自家幾公尺遠。上周四 (19), 什里波夫的遺孀也出庭,並與希希馬林面對面談話。什里波夫的遺孀凱特琳娜 (Kateryna Shelipova) 質問希希馬林殺害丈夫的動機:「你殺了我丈夫時,你感覺到什麼?」「害怕。」希希馬林回覆,並表示,「我明白妳大概沒辦法原諒我,但我希望能得到妳的原諒」。該案檢察官隨後詢問凱特琳娜,認為法院對俄羅斯士兵處以什麼樣的判決較為適當?凱特琳娜回答:終生監禁。但她也補充表示,她願意支持以希希馬林等俄羅斯人換取上周在烏克蘭馬立波 (Mariupol) 的亞速鋼鐵廠 (Azovstal steel plant) 被俘的烏克蘭戰士。該案是烏克蘭司法系統的第一宗戰爭罪審理案,法院說明,希希馬林是根據戰時的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受審。目前,希希馬林也已經對此認罪。檢察官桑耶克 (Andriy Sunyuk) 提出,應該要繼續對其他的俄羅斯士兵犯下的戰爭罪進行審判,並藉由希希馬林一案傳達出重要的訊息。他說:「我認為,烏克蘭其他的執法機構會依循我們此次的判決。這對準備計畫要佔領我們,但尚未侵犯我們領土的侵略者來說是很好的警惕。」「而對於那些已經在我們領土上,準備留下來並戰鬥的人來說,他們或許會三思,並認為該是時候離開這裡,回去他們的地方。」烏克蘭檢察總長維涅迪克托瓦 (Iryna Venediktova) 也相信這能帶給俄羅斯士兵強烈的訊息,讓他們不敢動到烏克蘭的平民,「如果他們做出這些暴行:殺戮、強暴、掠奪、虐待,我們會找到每一個人,並起訴每一個人,要他們為他們的暴行負責」。傳統上,戰爭罪的審判是在戰爭衝突結束後進行,通常由位於荷蘭海牙 (The Hague) 的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 負責,或是設立混合法庭 (hybrid courts) 的模式,在一國設立特別法庭追究個人犯罪行為。而在戰爭期間進行戰爭罪的判決極為少見,烏克蘭此次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作法。烏克蘭表示,他們已經整理出 1 萬 1,000 件俄羅斯士兵違反國際人道法的戰爭罪行,包含在戰爭期間造成烏克蘭平民死亡、摧毀學校與醫院的無差別攻擊行徑。烏克蘭認為,他們需要盡快行動,因為如果真的等到俄烏戰爭結束,證據和證人都會煙消雲散,任何的正義都會難以伸張。目前,違反國際人道法的個人戰爭罪可在一國法庭或在國際刑事法院接受審判,而烏克蘭的檢察官與民事法庭已率先採取行動。另外,烏克蘭也願意將其他案件交於國際刑事法院審理,並積極提出針對國家對國家之間的仲裁,向國際法庭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ICJ) 起訴俄羅斯。但有些法律專家提出警告,烏克蘭起訴階級較低的俄羅斯士兵的作法帶有風險,並且烏克蘭在戰爭衝突還未結束下就以自己的民事法庭做出審理,可能會違反《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s), 出現不公平的審判,打開國際間令人不安的先例。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 (American University's Washington College of Law) 的戰爭罪與人權專家高德曼 (Robert Goldman) 表示,他質疑該案的判決過於嚴厲,因為這名士兵的階級低而且只是聽命行事。他說:「這種審判的形式反映出一種 (collective guilt)。這名俄羅斯士兵並不是真正計畫侵略烏克蘭的人,但他被視為是普丁和俄羅斯官員的代罪羔羊。」高德曼也認為,烏克蘭審判了俄羅斯的士兵,勢必會讓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俘也採取類似的行動,並將引發一個在俄羅斯完全沒有正當程序的審判,讓俄烏交換戰俘的情勢更加複雜化。對於希希馬林的審判,俄羅斯總統普丁的首席發言人佩斯科夫 (Dmitry Peskov) 表示,克里姆林宮非常關心希希馬林,會想辦法給予他協助。先前,俄羅斯否認傷害過烏克蘭的平民。佩斯科夫也聲稱,烏克蘭對希希馬林的審判只是一場表演,完全是假的、不可理喻。
大口吃肉的幸福 考古學家從人類糞便化石找出巨石陣新發現
英國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的研究團隊在巨石陣附近的史前聚落遺跡,發現了古代的糞化石 (coprolites), 那是古時候的人類還有他們飼養的狗的排泄物。研究人員仔細地分析這些糞便的內容,還原出那段時期的生活及飲食。他們發現 4,500 年前的人會食用牛的內臟,像是心臟、肝臟、腎臟還有舌頭等器官。該研究發布於期刊《寄生蟲學》(Parasitology) 上。圖為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在巨石陣附近發現的 4,500 年前人類與狗的糞便化石。巨石陣大約是在西元前 2,500 前建成,約是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根據此前的研究資料顯示,負責建造這些巨石陣的建築工人就住在巨石陣附近 2.8 公里遠的史前聚落遺跡 —— 杜靈頓垣牆 (Durrington Walls)。此次研究的主要作者、劍橋大學考古學系教授米榭爾 (Piers Mitchell) 表示,「他們 (建築工人) 住在英國南部,夏季在那裡種植莊稼,冬季遷移到杜靈頓垣牆建造巨石陣,並舉行冬季的慶典活動」。該地點在冬季時會迎來一群建築工人露營,研究人員便是在一些史前垃圾堆中挖掘到 19 個糞便化石樣本,其中 5 個樣本感染了寄生蟲,1 個屬於人類、另外 4 個屬於狗。研究團隊表示,這次的發現具有代表性,因為這是英國已知最早含有寄生蟲的糞化石,也是英國境內的居民感染到寄生蟲的最早證據。研究人員說明,巨石陣附近的冬季慶典活動向來盛大,會放滿牛肉和豬肉在火堆上滾動烘烤,也會放在陶罐中煮沸,是一場享肉主義者的盛宴。部分證據顯示,豬隻在慶典活動中是被箭射穿而死,而非被宰殺致死。未參與此次研究的英國資深考古學家格林尼 (Susan Greaney) 給出解釋:當地可能舉行了一些作為展示力量的體育競賽活動,也有可能是成年禮,人們會在活動中獵殺豬隻。在研究人員的抽絲剝繭下,他們發現糞便化石中出現的寄生蟲卵,正來自於他們大口吃下的肉。研究人員指出,這些寄生蟲卵應該屬於毛線蟲 (capillariid worms) 的一種,物種尚不清楚,但通常寄宿在牛隻的肺、肝等內臟器官裡。當人們生吃或是吃下未煮熟的內臟時,就會吞下這些寄生蟲,經過人類的消化系統,並隨著糞便一同排出。研究人員也注意到,垃圾堆中有陶罐、石器以及超過 3 萬 8,000 根的動物骨頭,90% 來自於豬,10% 來自於牛。由於慶典上的食物供給十分充裕,他們觀察到那些丟棄的骨頭上很多還連著肉。另外,以前的人也樂意把肉分享給飼養的狗吃。米榭爾指出:「在人和狗的糞便化石中都看到寄生蟲的卵,這表示人們不只自己吃下感染寄生蟲的牛肉,他們也會將吃剩的牛肉餵給狗吃。」研究人員還對其中一隻狗的糞化石感到疑惑,因為他們發現其中一顆糞便化石裡有淡水魚的寄生蟲。英國資深考古學家格林尼認為,這隻狗帶來一個有趣的問題:那段時期的人們並不吃魚,而且吃魚是禁忌,所以狗身上的淡水魚寄生蟲從哪裡來?格林尼猜想,這隻狗可能住在湖泊的地區,或是抵達杜靈頓垣牆前偷吃了魚,這些因素都可能讓狗的腸道帶有淡水魚的寄生蟲。巨石陣是英國最受觀迎的古蹟之一,也是考古學家一直想破解的謎團。在近十年的考古研究中,研究人員已經解謎巨石從哪裡搬來,2022 年 3 月初,英國伯恩茅斯大學 (Bournemouth University) 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考古學教授達維爾 (Timothy Darvill) 更以目前考古學家們研究到的進度推測 —— 巨石陣應該是人們古老的太陽曆。因為巨石的排列方式是根基於 365.25 天的太陽日曆,史前的人們便藉由巨石陣數算當時的日子。
【地球圖書館】你聽過影響力投資嗎?小心騙人的魔鬼藏在細節裡(5/26更新)
金融界尤其認為非洲是很難賺錢的地方,除了礦業。一般的共識是:非洲應該要得到補助,而不是投資。但要解決非洲的經濟問題,目前的補助遠遠不足。非洲及其他地區的窮國要能脫貧,必須找到新方法吸引投資資本。義大利會議結束後數日,洛克菲勒基金會一位名叫安東尼。巴格– 萊文 (Antony Bugg-Levine) 的幹部寄信給與會者,記錄他們在湖畔別墅達成的重要決定。他寫道:「 經過我們的討論,現在我們要將那個做法稱為『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影響力』一詞隱含貝拉焦會議所凸顯的改革精神。」伊恩。雅帝蓋洛古魯 (Ion Yadigaroglu) 代表加拿大富豪斯克爾參與會議,對他來說,「影響力投資」一詞代表開啟新的商業模式。他說:「二○○七年十月我們選定這個詞,直接促成以此為基礎所創立的運動。」但這場會議缺少一個重要的參與者:沒有半個窮人參加,這一直是在這類會議的一大諷刺。影響力投資在富人的基金會與他們的往來銀行中流行起來,富人和富人討論可以為窮人做什麼。二○○八年的金融危機為影響力投資注入一劑強心針。股市崩盤引發人們對資本主義與傅利曼股東資本主義論的深刻批評,批評者不只是紐約祖科蒂公園 (Zuccotti Park) 和倫敦聖保羅大教堂 (St. Paul's Cathedral) 外進行占領華爾街抗議行動的學生,金融業內部也逐漸對於一味講求獲利感到不安。銀行家、交易員、投資人、監理機構做了極糟糕的決定,卻讓數百萬失去工作與家園的人承擔嚴重的後果。這麼慘重的失敗使得一些資本主義者開始接受新觀念。二○一○年華爾街金融巨擘摩根大通集團 (JP Morgan Chase & Co.) 與洛克菲勒基金會合作,發表支持影響力投資的研究報告。摩根大通集團的銀行家尼克。奧多諾霍 (Nick O'Donohoe) 和他的團隊寫到:「當政府的資源與慈善捐款不足以解決這世界的社會問題時,影響力投資提供了新的選擇。」報告中說,過去總以為投資追求獲利和捐款做公益只能二擇一,現在投資人愈來愈排拒這樣的觀念。影響力投資保證讓每個人滿意,相信投資獲利與幫助窮人可以兼顧。這個包容性的訊息 (inclusive message) 廣受歡迎,銀行家看到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發展有利可圖的新產品與新服務,慈善家看到的是籌募新資金的方法。影響力投資成了巨大的傘,甚至連教會都納入其中。在羅馬 (Rome) 的梵蒂岡市 (Vatican), 樞機主教彼得。涂克森 (Cardinal Peter Turkson) 聽到可以向金融市場的投資人募資幫助窮人,對這個構想大感興趣。他開始討論天主教會如何跟上影響力投資的潮流。涂克森樞機主教在梵蒂岡召開影響力投資會議,找來天主教徒、新教徒、猶太教徒、穆斯林、投資人、銀行家、牧師、修女、援助工作者一起討論。爭辯過程很精彩,與會者勇於挑戰幾百年來關於金錢與道德的各種倫理、智性、神學上的界線。會中來自英國的猶太私募股權先驅隆納德。柯恩爵士 (Sir Ronald Cohen) 說:「有些人認定行善一定不利於財務表現,完全錯誤。」他在英美等國政府擔任影響力投資顧問,生於埃及,一九五七年十一歲時赴英。一九五六年以色列、英國和法國要從埃及手中奪走蘇伊士運河的掌控權,他的猶太家庭便覺得非離開不可了。柯恩爵士在牛津大學 (Oxford University) 讀政治、哲學、經濟學,擔任牛津大學辯論社長。曾服務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 (McKinsey), 後創立安佰深集團 (Apax Partners), 成為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公司之一。柯恩爵士有政治野心,很關心社會議題,包括如何消除貧窮和促進以巴經濟關係。他是影響力投資運動創始者,相信數十年內這會成為兆元產業。他鼓勵人們重新思考自己的金錢態度,明白影響力投資可以和慈善捐贈一樣有益社會。柯恩爵士在梵蒂岡會議中表示,慈善的概念源自贈與金錢,因此,透過聰明投資行善兼賺錢似乎迥異於傳統的慈善觀念,但事實未必如此。樞機主教涂克森仔細凝聽他的說法,發現對這位數百萬美元的私募股權投資人所說的話大部分都能認同。涂克森認為影響力投資融合慈善與創投,可以改變教會募款與花錢的方式。涂克森說:「我們原本仰賴捐贈的觀念需要典範轉移 (paradigm shift), 傳統的慈善觀念有重新思考的必要。」對納克維而言,影響力投資的興起是擴展自身影響力的另一個機會。他具有併購喀拉蚩電力公司的經驗,對巴基斯坦、埃及這類貧窮人口眾多的國家較了解,讓他擁有多數西方慈善家欠缺的獨特資歷。納克維和銀行家、富人談話很輕鬆,他們和他相處也很自在,因為他深諳金錢世界的語言。他是個特別的人 —— 來自貧窮國家,但擁有的教育程度和財富又足以成為西方商業菁英階層的一份子。賈桂琳。諾佛葛拉茲 (Jacqueline Novogratz) 是納克維早期的支持者,引導他走入影響力投資的世界。她與銀行和基金會都有很好的關係。她的事業從一九八○年代華爾街的銀行起家,之後轉換跑道到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為非洲的窮人尋找創業資金。她曾服務於洛克菲勒基金會,也參加梵蒂岡的影響力投資會議。有一次諾佛葛拉茲去盧安達,看到一個貧窮的男孩穿著她多年前在美國捐給慈善機構的藍色毛衣,受到感動,決心致力消除貧窮,而不只是為自己或客戶增加財富。那件毛衣上面還有她的名字標籤。這件事讓她很受震撼,深深覺得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互相關聯的。既然有了領悟,她一定要採取行動。二○○一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資金讓諾佛葛拉茲創立敏銳公司 (Acumen), 她稱之為「窮人的創投基金」。她投資新興市場的事業,把重點放在他們的社會影響力而不是財務報酬。敏銳公司的投資包括衣索匹亞的養雞場,哥倫比亞的可可農場,印度的醫療保健診所等。納克維和諾佛葛拉茲發現彼此志同道合,她和納克維一樣擅長透過演說激勵觀眾,她的丈夫克里斯。安德森 (Chris Anderson) 也是這方面的專家。安德森是 TED 的主管,這個組織專門傳播鼓舞人心的演說。納克維從他們身上學會以新的方式談投資 —— 強調可以在新興市場消除貧窮。這種語言不只帶有理性,更充滿感情,納克維覺得很受用。二○○九年十一月他在紐約魯賓博物館 (Rubin Museum) 的敏銳公司年會演說,呼籲金融界推動「同理進化」(empathetic evolution), 這場演說證明他學得很快。銀行與私募股權圈常被批評為了獲利無所不用其極,很少使用「同理心」這個詞。對納克維而言,金融業談同理心就是追求以創新方式幫助窮人。諾佛葛拉茲很欣賞這個觀念。納克維善用影響力投資那種富情感的語言,很有助於開拓新的資金來源。最大的獎賞是取得西方很特別的一群政府組織所管理的錢,所謂的「開發融資機構」(development finance institutions)。這類組織要聽到的是投資之後可以如何改善生活和幫助民眾,而不只是賺錢 (美國的海外私人投資公司就是一個例子)。納克維要成為他們的最佳夥伴,但他們很多人對他懷有戒心。有些人是被謠言嚇到 —— 聽說他早期的交易資金來源可疑。難道是巴基斯坦的政客提供的嗎?謠言一直沒有停歇。納克維從這類組織成功籌得資金的唯一明顯例子就是海外私人投資公司。本文摘自西門。克拉克作品《寄生慈善:一個華爾街大騙子如何用「做好事又能致富」的謊言行騙全球菁英?》, 繁體中文版由商業周刊代理,張美惠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商周 store 金石堂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5/27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寄生慈善》⁣: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Uber司機幫你收回收!新創Ridwell用「訂閱制」扭轉回收業,前創辦人竟只有7歲?
在台灣丟回收,總得配合回收車的時間,一旦錯過了,就只能等待下次。所以時不時地,家裡可能會堆滿了來不及回收的垃圾。有沒有一種服務是能配合民眾的時間,並且如同麥當勞訂餐一樣,事先預訂你所要的回收組合及回收時間,就有人可以到府幫你收回收了呢?美國新創 Ridwell 可能會是你的救星。Ridwell 採訂閱制,根據使用者所需回收的品項多寡,繳交每月 10~14 美元 (折台幣約 296 元~414 元) 的訂閱費用,並且將回收物裝在 Ridwell 提供的回收箱裡,每兩週與 Ridwell 簽約的 Uber 或 Lyft 司機,就會來收取回收。司機在收回收後,會將它們送到 Ridwell 存放資源回收物的地方,進行分類,待分類後,才會送到回收廠。這樣看來 Ridwell 和一般的回收業者或許並無不同,但特別的是 Ridwell 顛覆了回收的體驗。以往請人收回收,總得和回收公司配合回收的時間,並且耗費心力和回收公司,說明自己要回收的塑膠、紙箱還是大型家具、方便收回收的時間,溝通成本很高。但 Ridwell 讓使用者把自己方便的時間、要回收的類別直接填寫在平台上,系統就會自動媒合 Uber 及 Lyft 的司機前來收取回收節省了使用者與回收公司溝通的成本。圖左為 Ridwell 回收訂閱制最初的發想者 —— 當年年僅 7 歲的歐文 (Owen Metzger)。在發展出商業模式之前,Ridwell 的前身其實是個非營利組織:Owen's List。年僅 7 歲的 Owen 在回收時,發現許多民眾深受西雅圖嚴苛的回收法規所苦。西雅圖法規規定,若民眾未能正確進行回收,且在政府予以一次警告後,仍無改善者,將需繳交 50 美元的罰款。不過即便是在嚴苛的法律之下,一般垃圾中發現可回收垃圾的比例仍然將近 10%, 原因在於西雅圖嚴苛的回收規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穀物袋和薯片袋同樣都是食品包裝,但因為前者只有塑膠薄膜的材質,所以可回收,後者則混合到其他材質,所以不可回收。然而一般民眾,其實很難分辨哪種包裝是否混合到其他材質,導致他們也不知道要怎麼回收。於是 Owen 和他的爸爸 Metzger 創立了非營利組織 Owen’s list, 蒐集鄰居回收的需求,並幫忙處理各種垃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Owen's List 的客戶增長到 4,000 多人。隨著 Owen's List 的發展,現行的組織已無法支應龐大的回收需求,因此 Metzger 決定聯合好友 Aliya Marder、David Dawson 和 Justin Gough 還有他 7 歲的兒子 Owen, 於 2019 年共同創立 Ridwell, 並且外包運送服務給 Lyft、Uber 司機,以支應龐大的回收訂閱制服務。Ridwell 的前身幫助鄰居處理回收,之後逐漸發展成規模較大的回收公司。目前 Ridwell 已在美國 40 個城市設點,專門協助民眾處理他們的回收物品。Ridwell 回收訂閱制服務上線 3 年,除了做回收外,他們還要做公益。Ridwell 在收回收物時,會另外向顧客徵求家中多餘的,或是可重複使用的物品,以捐贈給非營利組織。比如說外賣食品中的一次性餐具、筷子和調味包,捐贈給食物銀行;閒置的兒童圖書、未使用的尿布,捐贈給福利院。目前 Ridwell 已在太平洋西北部的 40 多個城市開展服務,並且累積超過 35,000 名會員。據官網資料所示,他們已經成功減少了 500 萬噸的垃圾。
用藻類光合作用來發電!劍橋大學開發新系統,可供電微處理器
最近英國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研究人員開發新發電系統,由藻類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來為微處理器 (microprocessor) 供電。目前,該系統已順暢運轉長達 1 年,未來可望應用於偏遠地區的小型設備供電。根據 Digital Trends 報導,該系統採用「集胞藻」(Synechocystis), 當藻類曬太陽進行光合作用時,就會產生電流並傳送到鋁電極 (aluminum electrode), 接著再傳送到處理器。圖為劍橋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新發電系統。整個系統外型大概與 3 號 AA 電池差不多,儘管所產生的電流較小,但已經足以供電給微處理器了。不只如此,由於光合作用在暫時缺乏陽光直射的情況下,也能繼續維持一段時間;因此,就算是在晚上也不需擔心,該系統亦能持續發電。研究人員指出,隨著物聯網 (IoT) 連接設備愈來愈多,大家也需要愈來愈多的電力;而這種便宜又低耗電的系統,可望能取代相對昂貴的鋰離子電池 (lithium-ion battery) 以及採用環境有害材料的傳統光電系統。圖左為參與此次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劍橋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豪爾 (Christopher Howe), 圖右為此次研究的主要作者、劍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巴貝利 (Dr Paolo Bombelli)。在測試階段時,研究人員將該系統與物聯網設備常見的微處理器 Arm Cortex M0+ 相連接,並放在半戶外環境下。一開始,研究團隊原以為該系統在運轉幾週後,就會停止;沒想到,目前已經順利運轉長達一年。未來,該系統期望能應用於偏遠地區的小型設備供電。完整研究發表於英國學術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瀏覽細節。
TikTok將996引進美國,一週開會85小時!揭開亮麗短影音背後的血汗工廠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揭露了 TikTok 成功背後的秘辛 —— 員工的超時投入。TikTok 員工稱,每週要花大約 85 小時開會,因此需要騰出更多時間來完成工作。 再加上美國與中國的時差,為配合中國的上班時間,美國員工必須在假日工作,這樣的工作模式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造成家庭失和。抖音及 TikTok 母企字節跳動上市傳聞不斷,據公司註冊處紀錄,字節跳動有限公司已改名為抖音集團有限公司,名稱生效時間為 2022 年 5 月 6 日,有分析估計改動與字節跳動與即將到香港上市有關。TikTok 自創立以來,已經蟬聯四年下載量最高的應用程式,勝過 Meta 旗下 Facebook 等社群媒體。TikTok 上充斥著唱歌、跳舞的歡樂短影片,該平台也自稱是全網上最快樂的地方,但對於員工來說,活躍的公眾形象背後卻是嚴格的管理風格和苛刻的內部文化。截至 2020 年年中,TikTok 在美國擁有約 1,500 名員工,TikTok 去年表示,希望將這一數字增加到 10,000 名。他們的大部分工作是為美國觀眾轉換在中國開發的產品,以及開拓美國廣告市場。《華爾街日報》指出,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大,而這間跨國企業在兩個文化截然不同的國家,卻運用相同的工作管理模式,是非常危險的決策。TikTok 將中國的「996 工時」引進美國,也就是「每週工作 6 天從上午 9 點到晚上 9 點」, 這樣的工作時數讓美國的員工們吃不消。工作時數已經令人無法負荷,再加上與位於中國的總公司有 12 小時的時差,美國的星期日已是中國的星期一,美國的員工們不得不利用假日時間與中國公司開會。報導指,有多名員工反映,他們在 TikTok 工作期間平均每週開 85 個小時的會議,且還得抽出更多時間來完成工作;更有多員工表示,身體健康已受到嚴重的影響,健康報告顯示可能危及生命的情況後,才說服老闆讓他免於連續通宵工作。《華爾街日報》報導,前員工 Melody Chu 表示,「在 TikTok 工作給我帶來的壓力超出了我的想像,並且教會了我更多關於產品策略、執行和跨文化細微差別的知識」。但代價是,她把生活大部分的時間都給了工作,以至於她與她的丈夫需要尋求婚姻治療,此外還伴隨著體重急劇下降、難以入睡等現象,「我的所有休閒娛樂,包括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以及心理健康,都讓位給了 TikTok」。她說,「如果我知道在 TikTok 工作會讓生活變成這樣,我永遠不會接受這份工作」。TikTok 則表示,「已經對美國分公司實踐和工作文化進行了一些調整,以實現建立和培養一支能夠支持我們不斷發展的全球社區的團隊的目標」。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補充說,TikTok 鼓勵透明和反饋的文化,並致力於建立一個公平的平台和業務,讓社群和員工都能茁壯成長。這樣的高壓生活讓 TikTok 的離職率居高不下,凱文・梅耶 (Kevin Mayer) 在 2020 年初擔任 TikTok 執行長,但在三個月後就提出離職;2021 年,來自新加坡的 Shou Zi Chew 成為 TikTok 執行長,美國員工認為,此舉進一步鞏固了 TikTok 在東方的權力基礎。TikTok 工程團隊經理 Lucas Ou-Yang 在 Twitter 上發文,為了與中國同事同步,並按計劃工作的壓力,導致與他共事的 10 名產品經理全部辭職,入職時間僅有大約一年;前員工 Chloe Shih 在 YouTube 影片中說,「知道公司的大多數人在我應該睡覺的時候都醒著,讓我晚上非常焦慮」。TikTok 隨時面臨大規模的離職潮,但卻能夠有無數的人願意補上這些空缺。TikTok 有一項機制是,禁止員工共享組織成員結構,主要是希望阻止競爭對手挖角。新加坡前員工 Jamie Lim Yin Yin 說,「當收到同事發來的電子郵件時,還必須在 LinkedIn 上搜尋,才能確定對方所在的團隊」。TikTok 的保密程度與眾不同,也就是說,駭人的工作文化並沒有廣為流傳,還是有許多人渴望進入 TikTok。TikTok 前員工提到,幾乎每次全體會議都會提出有關工作生活平衡的問題,但從未被解決。這間跨國企業正在面臨管理員工的挑戰,也讓所有跨國企業反思,應該尊重每一位員工,以及每一個國家的文化,在世界傳遞歡樂的同時,也須確保員工的身心靈健康。
新冠疫苗供過於求 窮國卻還在等
強制打疫苗也許被認為是人權問題,但相反的,沒疫苗可打,也是個人權問題。儘管全球仍有數十億人連第一劑都還沒打,美國、英國、法國和以色列已經從最高風險人口開始施打第四劑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 (Mike Ryan) 今年 1 月指出,世界上超過一半的人口接種了兩劑 COVID-19 疫苗,但只有 7% 非洲人口已完全接種疫苗。他認為,疫苗公平分配是擺脫疫情的最佳方式,在南部非洲發現了 Omicron 變種,這進一步證明了低接種率可以促進病毒突變,然後傳播到接種比率高得多的國家。根據世界銀行 2021 年的報告,持續的 COVID-19 大流行加劇了全球收入不平等,部分扭轉了過去 20 年不平等的下降趨勢。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復甦乏力預計會加劇國家間的不平等。國際製藥生產聯盟 (IFPMA) 數據顯示,疫情爆發以來疫苗產量超過 130 億劑,疫苗施打量則達 110 億劑,而這個數量足以給全球每一位成年人打上兩針。聯盟主席庫恩尼 (Thomas Cueni) 告訴法新社:「2021 年中以來,全球疫苗的產量即超過全球疫苗需求量,且這項差距還在持續擴大當中。」前英國首相、現為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衛生籌資大使的布朗 (Gordon Brown) 今年 2 月指出:「即便到現在,全球超過 70% 的疫苗仍朝 G20 成員國運去,換言之,其餘 175 個國家都在吃虧。」2020 年成立的 COVID-19 疫苗全球取得機制 (COVAX) 旨在確保貧窮國家能公平取得疫苗,但去年上半年卻出現激烈競爭,富有國家要求先給他們發貨。英國在 2021 年 4 月向印度一家廠房討取 500 萬劑阿斯特捷利康 (AstraZeneca) 疫苗,到 5 月中,印度日均染疫死亡人數超過 4,000 人,印度繼而頒布疫苗出口禁令。COVAX 分配疫苗的情況至今差強人意,但只能等待富有國家捐獻過剩庫存,這意味著疫苗供應變得不穩定。全球疫苗與預防注射聯盟 (GAVI) 執行長柏克利 (Seth Berkley) 表示,雖然透過 COVAX 全球配送疫苗一開始面臨像是出口禁令、疫苗民族主義等障礙,但目前狀況慢慢步上軌道。非洲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主任恩肯加松 (John Nkengasong) 表示,非洲國家沒有「疫苗猶豫」的現象,接種疫苗的挑戰反而是物流和配送問題。他說:「無論是在 2022 或 2023 年終結這次疫情,加強合作是終結疫情的途徑。」過去有 60 個國家一直試圖說服世界貿易組織取消疫苗專利權,印度和南非是主要的倡議者。但之前遭到美國川普政府、英國和歐盟的強烈反對。拜登政府縱使口頭上支持豁免,但美國藥廠始終不願開放技術專利。不少人爭辯,增加全球疫苗供應的唯一法門就是分享信使核糖核酸 (mRNA) 疫苗生產技術與知識,讓更多生產商能加入。這類型疫苗有潛力被廣泛採用,並迅速投產。世界衛生組織也同意這想法。世衛祕書長譚德塞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2 月宣布,南非、埃及與肯亞等六國將成首批獲 mRNA 新冠疫苗製造技術的非洲國家,並將興建疫苗工廠。世衛去年在南非設立全球 mRNA 技術轉讓中心,以支持中低收入國家的製造商自行生產疫苗。參與合作的南非企業和大學,正根據美國疫苗大廠莫德納公司已公開的新冠疫苗核酸序列開發製作自己的 mRNA 疫苗。而莫德納公司也承諾不在疫情期間強制執行相關專利權。莫德納在 3 月更表示將擴大專利承諾,永遠不會對 COVAX 預先市場承諾機制 (AMC) 的 92 個貧困和中等所得國家,強制執行 COVID-19 疫苗專利。不過疫苗公司顯然更傾向在非洲建立自己的疫苗廠。莫德納 3 月宣布,在與肯亞政府簽署每年生產多達 5 億劑疫苗的協議後,將在非洲建立莫德納首個 mRNA 疫苗生產設施。目前非洲使用的疫苗中,只有百分之一是在非洲大陸生產。而與美國輝瑞 (Pfizer) 合力推出 mRNA 新冠疫苗的德國 BioNTech 2 月宣布,已發展一套以貨櫃生產 mRNA 疫苗的流程,預計下半年將第一套生產設備送到非洲,約一年就可生產。然而,輝瑞對開放其新冠疫苗技術仍然抗拒,其合作夥伴 BioNTech 被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的一篇文章指控,試圖阻撓南非的有關項目。疫苗主要生產商及其所在國的論點是,僅僅放棄專利並不能解決疫苗供應不足的問題。疫苗專利涵蓋基本內容,但不包括精確的生產過程。德國政府也稱:「限制疫苗生產的因素是生產能力和生產疫苗所需的高標,而不是專利保護。」疫苗生產廠商的另一個擔憂是疫苗的品質和安全。國際製藥生產聯盟主席庫尼表示,疫苗供應短缺問題需要解決,富裕國家不願與貧困國家分享疫苗也令人失望,但他很擔憂豁免疫苗專利保護可能會令疫苗的「品質和安全」受到影響。
成功改寫蟑螂基因 日本科學家打開基因編輯昆蟲的大門
本周一 (16), 科學家宣布研究出簡單又便宜的基因編輯方法,可以用來編輯生活中大多數昆蟲的基因。這項技術由日本京都大學 (Kyoto University) 的科學團隊研發,他們首次嘗試以 CRISPR-Cas9 的技術成功編輯了蟑螂的基因體,誕生了首隻「基因剔除蟑螂」(knockout cockroaches)。該研究成果發布於在生命科學期刊《細胞報導方法》(Cell Reports Methods) 上。圖為京都大學科學團隊基因編輯蟑螂時採用的新方法,將遺傳物質注射進雌性蟑螂的體內,而不是蟑螂的受精卵中,達到基因操作。CRISPR-Cas9 通常簡稱為 CRISPR, 又被稱為基因剪刀,是近十年發明的著名技術。透過 Cas9 蛋白質精準地切割生物體內選定的 DNA 序列,並引入人工合成的 DNA, 藉此達成基因編輯的目標。這個革命性的編輯基因工具為癌症、遺傳性疾病、異種器官移植的療法帶來嶄新的突破,發現這個技術的兩位科學家 —— 夏彭緹耶 (Emmanuelle Charpentier) 與道納 (Jennifer Doudna), 也在 2020 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CRISPR 的技術迄今已大量應用在許多生物實驗上,例如,科學家研究出帶有抗瘧疾基因的蚊子,並能將這個基因傳遞給下一代,期盼一勞永逸地遏制瘧疾。不過,CRISPR 這個技術應用到昆蟲身上時卻遇到諸多的限制,因為科學家如果想編輯昆蟲的基因,就必須將遺傳物質 (genetic materials) 注射進昆蟲的胚胎裡,而有些昆蟲的胚胎天生受到了硬殼的保護,像是蟑螂的卵就被一層堅硬的外殼防護。當科學家想對某些昆蟲進行基因編輯時,往往費時費力,有時也束手無策。京都大學以 CRISPR 為基礎,開發出了新的方法,可以繞過大部分昆蟲卵所帶來的限制,而將基因編輯的技術成功用在生活中約 90% 的昆蟲上。「某種意義上,研究人員總算能擺脫昆蟲卵難以被注射的煩惱,我們將能更自由地編輯昆蟲的基因體。」參與此次研究的京都大學農學研究所教授大門高明說道。京都大學的新方法稱為「直接 CRISPR」(direct parental CRISPR), 簡稱 DIPA-CRISPR。過去,科學家要努力想辦法把遺傳物質注射進昆蟲卵,但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所採用的方式,則是直接將遺傳物質注射進成年的雌性蟑螂的 (haemocoel) 內。透過這種方法,當雌性蟑螂體內注入遺傳物質後,牠所孕育的蟑螂卵便會生出基因編輯過的蟑螂後代,而這個編輯過的基因也會隨著後代的交配,繼續傳遞下去。此次研究的主要作者、京都大學研究人員白井雄在研究中寫道,他們將帶有白色眼睛的基因注入俗稱德國蟑螂的德國姬蠊 (Blattella germanica) 身上,並觀察到出生的德國蟑螂後代有 21.8% 出現白色眼睛的特徵。白井雄的團隊隨後把同樣的方法應用在一種紅色的麵粉蟲 —— 擬榖盜 (Tribolium castaneum) 上,並得出 50% 的後代身上出現基因編輯後的樣態。DIPA-CRISPR 的方法替研究昆蟲基因工程的道路上,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京都大學的科學團隊期盼這個方法對農業害蟲與控制上有更多幫助,也可以協助一些發展中的國家,開發出可食用的昆蟲。不過,也由於這種新的方法過於簡單且更加的方便,大門高明敦促未來的科學家們在使用這個方法時務必嚴格遵守規範,必須在完全封閉的實驗環境中進行,避免基因編輯過的昆蟲逃跑。
澳洲確診與死亡數上升 總理堅持共存 這波疫情會影響大選嗎?
澳洲即將迎來周六 (21) 的聯邦大選,現任的澳洲總理莫里森 (Scott Morrison) 積極投入選戰的最後衝刺。莫里森將澳洲過去在 COVID-19 疫情中的成功表現視為政績,原以為能幫助選戰,但這幾周澳洲的疫情局勢,卻與前幾年大不相同。6 個月前,澳洲的確診案例約在 2,000 例左右,近幾周確診人數大幅激增,每日確診數攀升至 5 萬 3,000 例。雖然澳洲疫情升溫,總理莫里森卻強調,不會再針對 COVID-19 採取封鎖策略,因澳洲要與病毒共存。「我們會學習與病毒共存,不會再有每日的疫情記者會,也不會再有封鎖邊境或封城的措施。」莫里森說道。莫里森領導的澳洲政府在最初 COVID-19 疫情初期快速做出應變,迅速關閉邊境並祭出入境 14 天隔離措施,有效地控制疫情在澳洲的散播。除此之外,各州反應也十分迅速,快速的篩檢、追查感染源、保持社交距離、戴上口罩,這都讓澳洲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僅有 7,000 例的低死亡數,這個數字讓澳洲成為了防疫良好的國家之一。「如果你用死亡率來衡量一個地方的防疫是否成功,那麼毫無疑問地,澳洲、紐西蘭、台灣等地都是成功的案例。」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柯比醫學研究所 (Kirby Institute at UNSW Sydney) 的流行病學教授多爾 (Greg Dore) 分析道。雖然澳洲在嚴厲的邊境管制與封城上附出巨大的代價,但也因為這些措施,人民的生活能安全無虞。不過,到 2021 年年中,Delta 變異株開始侵入澳洲,隨後也發現,澳洲政府在疫苗政策上並沒有先前反應的那麼迅速。多爾表示,「我們花了太長的時間才驚覺零確診的泡泡破滅了。2021 年的疫苗接種過於緩慢,政府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放棄零確診的公共衛生政策」。2021 年底,澳洲政府在各州達成疫苗接種的目標後,下定決心與病毒共存,放寬邊境的限制,承諾讓國際的旅客能夠進入澳洲。可是真正替澳洲政府帶來危機的是 Omicron 變異株。在 Omicron 變異株進入澳洲後,澳洲民眾突然從一個極端被放到另一個極端之中。原先 2021 年底,澳洲病例數共 40 萬例,過了一個月,馬上激增至 210 萬例。雖然死亡人數仍舊偏低,但 2022 年的死亡人數已經是 2020 年加上 2021 年的兩倍之多。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柯比醫學研究所流行病學家馬辛泰 (Raina MacIntyre) 在 1 月時曾表示:「所有政府的衛生部門都通過預測模型得知,當防疫措施鬆綁時,確診數與住院人數會激增,但政府卻沒有對此做出規劃,我們現在的第三劑施打率頗仍然低落。」「沒有規劃第三劑的施打、沒有擴大檢測能力和增加快篩,沒有居家治療或學校是否可以開放的指引,也沒有說明家人感染 COVID-19 病毒時,人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保護家人。」在澳洲受到 Omicron 變異株侵襲後,民眾多半卡在沒有盡頭的排隊隊伍中,等待 PCR 的檢測;想要快篩的民眾發現快篩試劑實在太過昂貴,而且難以取得。一些染疫的民眾試圖搞懂澳洲政府定義的「密切接觸者」, 因為政府的規定混亂,讓他們感到困惑。但在這一波疫情中,遭受最大的打擊是澳洲的老人療養院與機構。澳洲雪梨大學 (University of Sydney) 健康與醫學科學榮譽教授吉爾伯特 (Lyn Gilbert) 給出一些疫情中的數據:2020 年,因 COVID-19 疫情死亡的 910 人中,有 3/4 是來自老人療養院的居民;到了 2022 年 1 月,隨著鬆綁防疫政策與病例激增,加上老人療養院與機構人員短缺,使得 1,000 家的機構就出現 7,000 多例確診案例。截至目前為至 (19), 澳洲是每日確診數全球第三高的國家,而在競選期間,莫里森的政府對未來如何減緩 COVID-19 的疫情避而不談。本周三 (18), 莫里森在記者會上試圖減輕民眾對疫情升高的擔憂,他指出:「確診數增加是一定會發生的,因為這是國家計畫的一部分,而在這樣的確診數下,有很多死去的人們有 COVID-19, 然而他們並不都是因 COVID-19 死亡,很多人有其他的致死原因,只是都被記錄為 COVID-19 的死亡數。」反對黨工黨領袖艾班尼斯 (Anthony Albanese) 則表示,如果周六大選後由工黨勝出,他將在下周召開國家級戰略會議,找出面對疫情的最好政策,將 COVID-19 的影響減至最輕,「我們不但要關注死亡人數,更要關注住院人數和感染的人數」。那麼在這一波疫情中,澳洲民眾如何看待?澳洲樂卓博大學 (La Trobe University) 新聞與政治學副教授卡森 (Andrea Carson) 表示,根據她的調查,COVID-19 並不在澳洲民眾首要關注的清單裡,「這可能因為過去每日新聞報導都是 COVID-19, 包含政府如何處理,還有關於 COVID-19 各個層面的評估。我認為澳洲民眾已經厭倦再聽到 COVID-19, 他們想重新開始生活」。運動科學家、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道格瑪 (Sera Dogramac) 則表示,她會努力幫孩子接種疫苗、做好個人防護並繼續過生活,但如果要她給澳洲政府在處理疫情的政策上打分數,她說:「滿分 10 分我會給 5 分,因為政府太自滿,而且沒有做好計畫。」
法官英明?英國勞工法庭判決:罵男人禿頭構成性騷擾
上周三 (11), 英國勞工法庭 (employment tribunal) 出現一項罕見的判決。勞工法庭判定在工作職場中稱男性為禿頭構成一種性騷擾。該案是由英國西約克郡 (West Yorkshire) 一名 64 歲男性員工芬恩 (Tony Finn) 所提出,他在西約克郡一間製造橡木桶蓋的公司 —— 英國邦谷企業 (The British Bung Company), 服務將近 24 年,擔任電工一職。去年 5 月,他被公司解雇,事後他將公司舉發到勞工法庭,並聲稱在工作期間曾遭受男性上司金 (Jamie King) 的性騷擾,被上司以「禿頭婊子」(bald cunt) 的字眼辱罵。之後,上司還使用「老」這個字眼咒罵芬恩,讓芬恩在工作期間覺得身心倍感壓力。此案由法官布萊恩 (Jonathan Brain) 和另外兩人組成仲裁小組。審理過程中,仲裁小組必須要確認罵男性「禿頭」究竟是一種汙辱還是一種性騷擾?布萊恩表示:「在我們的判決中,禿頭與性別特徵有關。」判決書寫道,相較於女性,禿頭在男性中較為常見,因此在使用禿頭這個話語時,它會涉及到性別的涵義,這便構成一種針對性別的騷擾。由法官布萊恩組成的仲裁小組認為,禿頭是非常強烈的用字,「雖然我們發現,在工業區工作時使用的用語都很強烈,但我們的判決認為,當金先生的用語涉及到評論當事人的外表時,那就是越界了」。法院最後裁定,被告稱芬恩為禿頭,侵犯了他的尊嚴,並讓他處在「充滿敵意、有辱人格的」環境中。而禿頭這個字眼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它也與性別有關。在判決上,法院也引用 1995 年的一個案例,該案是一位女性經理對底下女性員工的胸部大小品頭論足。這位經理被告上勞工法庭,並被判為性騷擾。為此案公司辯護的律師,針對法庭的判決曾提出意見,表示「女性與男性一樣都有可能禿頭」。但仲裁小組三人各自為此擔保,他們根據各自禿頭的經驗表示:禿頭的男性比女性多。而那在之後,芬恩能判得多少賠償,法院也將再公布。依據過往英國勞工法庭判決的賠償金額,性騷擾的賠償大約在 2 萬 4,035 英鎊 (折台幣約 87 萬 4,162 元) 到 4 萬 0,059 英鎊 (折台幣約 148 萬 0,597 元) 之間。未參與此案的英國勞動法律師芮德 (Jacqui Reed), 在了解完此次的裁決後解釋,「此案的關鍵在於禿頭與男性有關,而這種傷害的形式是否能構成性騷擾的一種?因為禿頭這個字眼特別指向男性,而他們 (法院) 認定性騷擾與性別有關,雖然這與我們普遍認知到的性騷擾不同,但禿頭在這裡被視為是一種騷擾,並且與性別有關」。芮德補充:「以南非的法律為例,無論是性騷擾或是其他形式的騷擾,都會被認為是一種歧視。」英國評論家與作家梅里特 (Stephanie Merritt) 則認為,批評男性的髮際線所造成的傷害,遠遠不及人們對女性胸部指手畫腳時,對她們造成的傷害。梅里特解釋:「男性開女性的玩笑會被譴責,而女性開男性的玩笑則多少被認為是無傷大雅,這是因為長久以來,我們的性別權力失衡。男性很少會因為女性評論他們的身體而感到威脅,即便他們並不喜歡這樣。」但梅里特也認為,在社會上,男性也被教導成不需要太關注別人對他們外表的評斷,而當別人討論起他們的外表時,也不需要表現出真實的感受。她認為,男性在工作中確實會遇到性騷擾,往往也更難站出來,「這類判決可以幫助男性更公開地承認,對他們外表侮辱會是有害的」。梅里特說道。不過,梅里特也強調,無論再怎麼輕蔑,辱罵男性禿頭和「性騷擾」仍有一段距離。「如果什麼都是性騷擾,那就沒有什麼會是性騷擾了。把這類的事拉到性騷擾的層級看待,實質上對誰都沒有幫助。」她寫道。
慷慨英雄VS.保守小卒──社會心理學剖析助人行為的深層秘密
1. 見義勇為,立即出手援助!2. 深怕第一個出手反而招來麻煩,還是先觀察一下好了。3. 當作沒看到,少一事是一事。這樣的場景常在公共場合發生,多數人會忖量他人行為來評估是否出手助人,這正是社會心理學所關注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面對單一的待援者時,作為一個旁觀者的「我」, 往往會等待他人搶先一步伸出援手。或許是出於自利心態,也可能是「責任分擔」心理作祟,這樣的旁觀者效應在不同狀態下對助人行為的影響與衝突,引發社會心理學家想進一步探究人類社會行為的動機。社會心理學 (Social Psychology) 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行為的學科,以科學方法研究在不同情境下,人們會採取的行動,以及這些行動所造成的後果。上述提到的旁觀者效應是社會心理學的經典案例,通常是數名援助者面對單一待援者會產生的現象,那麼若是單一援助者面對數名待援者,又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呢?江彥生提到,許多研究證據指出,當單一援助者面對數名待援者,這名援助者更願意展現「英雄氣概」, 援助通常會給得很霸氣!但是,當有好幾名援助者面對單一待援者,此時似乎沒有展現英雄氣概的機會,若只能當「小卒」, 那還是先等看看其他人會不會出手吧!為了驗證上述心理狀態,江彥生借用行為經濟學 (Behavioral Economics) 中的「獨裁者遊戲」(Dictator Game) 來設計實驗。實驗以匿名方式進行,先支付每位受試者新臺幣 200 元酬勞,再請受試者擔任援助者的角色。在絕對自由的情境下,觀察受試者會選擇獨享這 200 元,抑或將部分所得捐給其他待援者。實驗結果顯示,手上握有酬勞的人或多或少都願意捐款。此外,江彥生也發現,比起面對單一待援者,若面對數名待援者時,受試者通常願意捐得更多。然而,當知道有其他握有酬勞的援助者時,受試者就不會這麼大方了,原因可能出自「責任分擔」心理,甚至可能在援助者之間產生社經地位的比較心態,不想因捐款而讓自己的經濟狀況趨於劣勢。研究結果與「英雄 / 小卒效應」可說是不謀而合。「英雄 / 小卒效應」獲得驗證後,江彥生更想進一步探究的是:在面對眾多援助者時,一個人所減少的慷慨度,比起面對眾多待援者所增加的慷慨度,是否相同?換句話說,助人行為的群眾效應是否對稱?為什麼會談到「對稱」呢?原來在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 中,有一個著名的「不對稱理論」, 源於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所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 或譯「前景理論」)。展望理論指出,「損失」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比起「獲得」的正面感受,人們更在意損失所帶來的影響。這說明了人類對於「得」與「失」的感受是不對稱的。那麼英雄和小卒之間的助人行為會是對稱的嗎?在下列圖示中,援助者贈與待援者的金額為「縱軸」, 而援助者與待援者的人數比例為「橫軸」。來看看受試者得知援助者和待援者的人數變化時,捐款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實驗結果顯示,當援助者的人數超過待援者時,贈與金額下滑的幅度 (小卒效應), 比起援助者少於待援者時,贈與金額上升的幅度 (英雄效應), 竟足足多出了一倍之多!「小卒效應」是「英雄效應」的兩倍強!換句話說,當我們發現自己當不了英雄,選擇「縮手」的程度反而更快!即便有當英雄的機會,「出手」也不盡然闊綽。「英雄 / 小卒效應」不僅揭露人在面對弱勢者的心理變化,更能運用在線上捐款或募資活動的設計上。江彥生以「Kiva」平台為例,這是一個和全球微型貸款合作的網站,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捐款幫助他人,減緩貧窮問題。平台上的待援者會寫出自己的背景和財務需求,供援助者瀏覽後決定要給予多少經濟支援。若能利用上述的「英雄效應」, 透過調整演算法,調配出最適當的瀏覽分配比例,應能激發援助者最大的英雄氣概,盡量不遺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社會心理學家常常遊走在不同的社群之間,藉由精心設計的實驗,發掘人性的各種衝突與複雜層面。江彥生談到,一名社會心理學家要對組織或社群互動感興趣,關注人格、社會影響力,以及群體的行為狀態。除此之外,你還需具備設計實驗的想像力。江彥生笑著說,做實驗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導演!設計實驗有點像在編寫劇本,要先在腦海中沙盤推演角色可能的行為舉止,思考如何讓角色之間產生互動。接著還要讓角色投入實驗情境,然後觀察這些人在情境中的反應。正統的社會學像是紀錄片,而社會心理學就像電影,透過劇本的編寫,設計一個實驗情境,觀察個人或群體的互動關係、心理反應,以科學研究分析其中的因果關係。江彥生的研究室有佔滿整片牆的黑板,上頭用粉筆畫了許多圖式及演算公式,是在反覆推敲不對稱助人行為等研究計畫所留下的思考軌跡。面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情景,江彥生卻以銳利的眼光探究每個行為背後更深層的心理狀態。雖然自嘲是「談話殺手」, 但在訪談之間,卻處處顯露江彥生對研究的熱情,藉由剖析當前複雜的社會系統,讓我們更了解芸芸眾生難以言說的內心劇場。
【地球圖書館】愛上第一座裸女像 傳說中阿芙洛蒂大腿上的污跡
希臘與羅馬作家一次又一次探索這個概念「最佳的藝術形式是真實世界的完美幻象」, 或換句話說他們認為藝術成就的最高點是圖像與原型之間沒有明顯差異。在這歷史潮流下,有件最著名的軼事與西元前五世紀晚期兩位畫家對頭有關,這兩人一個叫宙克西斯 (Zeuxis) 一個叫巴赫希斯 (Parrhasios), 他們舉行一場比賽來決定誰的畫技最高超。宙克西斯畫的一串葡萄幾可亂真,連鳥兒都飛近前想要啄食,這是最高境界的幻象,宙克西斯可說已然勝券在握。然而巴赫希斯畫的卻是一幅帷幕,而被勝利沖昏頭的宙克西斯竟當場要求巴赫希斯將帷幕拉開展示底下畫作。普林尼在他的百科全書內重述整場事件經過,據他所說,宙克西斯很快發現自己犯下錯誤,於是就說「我只騙過鳥兒,但巴赫希斯卻騙過了我」而甘願認輸。如果這類畫作不是只存在於民間傳說中,那它們現在也未留下半點痕跡,但我們確實有證據顯示一座大理石雕像是類似情節之下的產物,只是這兒的情節比較讓人不安。這座雕像於西元前三三○年左右出自普拉克西特列斯 (Praxiteles) 之手,現在它通常被稱為「尼多斯的阿芙洛蒂」(Aphrodite of Knidos), 尼多斯是位在現代土耳其西海岸的希臘城鎮,是這座雕像最早安放的地方。上古世界稱頌這座雕像為藝術上的里程碑,因為數百年來像這樣的女性雕像都被雕成穿衣服的造型,而它是史上第一座真人大小的女性裸體全身像 (題材本身是以女性面貌現身的女神)。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原作早已不知下落,有個故事說它最終被帶往君士坦丁堡,五世紀時在那裡毀於火中。不過,因為它太有名,因而在古代世界出現數百件複製品與部分模仿的創作,有的是同樣大小,有的比較縮小,甚至還有的是錢幣上的圖樣;這些作品有許多留存到今日。現在這類裸女像已經極為常見,但西元前四世紀最初的觀者絕不可能習於看到女性胴體公開展示,我們很難超越成見體會到這對他們而言是多麼大膽而危險 (在希臘世界某些地方,至少上層階級的女性出門時會戴面紗)。就連「第一座裸女像」這句話都降低了此事的真實衝擊性,而暗示著這是時勢所趨不得不然的審美或藝術風格發展過程。事實上,無論普拉克西特列斯進行這實驗性創作的動機是什麼 (這又是一場我們不清楚成因的「希臘藝術革命」), 他都是在摧毀傳統對藝術與性別的假設,就像馬歇爾。杜象 (Marcel Duchamp)、翠西。艾敏 (Tracey Emin) 後來所做的一樣;杜象將一個小便斗變成藝術品,艾敏則將她的帳篷作品命名為《跟我一起睡過的的每一個人》(Everyone I Have Ever Slept With)。藝術家推銷這尊新阿芙洛蒂像的第一個對象是位在土耳其外海島嶼上的希臘城鎮科斯 (Kos), 不出意料的是,科斯回應說「不了,謝謝」, 然後要了一尊穿著衣服的安全版本。但單純的裸體問題只是整件事的一部分,這尊阿芙洛蒂像就是不一樣,它明白展現出一種情色意味,光是雕像雙手就已經很明顯。它們是否試圖為她遮羞?它們是否指向觀者最想看的地方?或它們單純只是在挑逗?無論答案是什麼,普拉克西特列斯在此建立起女性雕像與假設中的男性觀者之間充滿緊張性的關係,這關係在歐洲藝術史上自此從未消失,而某些古希臘觀看者對此也有清清楚楚的感覺。有個令人難忘的傳說故事,最完整的版本是一份大約寫成於西元前三百年的小品文,說一名男子將大理石雕的阿芙洛蒂女神像當作活生生女人那樣去對待;故事中這座被賦予戲劇性的雕像,它所呈現的其中一面就是前述雕像與觀者之間的關係。我們幾乎可以確定文章作者敘述是一場虛構的三名男性辯論,一個獨身主義者、一個異性戀者和一個同性戀者。他們進行一場又長又微妙的討論,爭執說:「如果要有性行為的話,哪一種性行為為最佳?」過程中他們抵達尼多斯,前往參觀城裡最重要的景點,也就是阿芙洛蒂神廟中的著名神像。異性戀者看著神像臉龐與胸部垂涎三尺,好男色的那位則窺看著她後方,此時他們發現雕像大腿根部內側大理石上有個小污痕,位置接近她的臀部。身為愛好藝術的狂熱分子,獨身主義者立刻開始盛讚普拉克西特列斯,說他竟有本事把大理石材原有的缺陷藏在如此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但神廟的女管理者打斷了他,說這污痕背後原因其實是很惡質的事情。她解釋說,曾有一名年輕男子狂烈愛上這座雕像,某一夜他成功讓自己與她一同被鎖在神殿內,而雕像上的小污痕則是該名男子發洩慾望所留下的殘存痕跡。這下子異性戀者與同性戀者都興高采烈聲稱自己的觀點得到證實 (一人說就連石雕的女人都能引發情慾,另一人說那污痕的位置顯示她是從背後被侵犯,像是與男人性交一樣)。然而管理者堅持說完後續發生的悲劇,說那名年輕男子最後發瘋而跳崖喪命。這個故事裡銘刻著數條令人不自在的教訓,它提醒我們這場希臘藝術革命的某些含意有多麼刺激人心,且若將栩栩如生的大理石和真實活人界線模糊掉,那會造成多麼具有誘惑力的效果,但此事又是何等危險愚昧。這故事告訴我們一尊女性雕像如何能引男性瘋狂,又說藝術品如何能成為強暴案的證人 (請面對這事實)。別忘了,阿芙洛蒂在此事中從未表達同意。本文摘自瑪莉。畢爾德作品《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 繁體中文版由聯經出版代理,張毅瑄翻譯。《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與《遇見文明。文化如何交流?》為典藏套書,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金石堂 Readmoo 讀墨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5/20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植物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 科學家首次用月球土壤種出地球植物
把地球的種子埋到月球的土壤裡,種子會發芽長出植物嗎?近期,佛羅里達大學 (University of Florida) 研究團隊進行的一場實驗,找出了這個問題的解答。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太空總署 (下文簡稱 NASA) 那裡取得的月球土壤樣本,嘗試從零開始種植地球的植物。令他們驚訝的是,才經過二天,埋在月球土壤裡的種子竟然順利發芽了。這是科學家第一次用月球的土壤樣本種出的地球植物。參與此次研究的佛羅里達大學園藝科學教授保羅 (Anna-Lisa Paul) 表示:「在得知這個結果後,我們非常驚訝。」該研究發布在生物科學期刊《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 上。本次研究由佛羅里達大學與 NASA 合作,將實驗室中最常見的植物 —— 阿拉伯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種植到月球土壤裡,而經過這次的實驗,阿拉伯芥被證明是第一個能在月球土壤裡成功發芽的地球植物。保羅與此次研究的共同作者、佛羅里達大學的園藝科學教授費爾 (Robert Ferl) 拿到了共 12 克的月球土壤樣本,它們是在 50 年前的「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 中所採集到的。1969 年,NASA 發射的阿波羅 11 號 (Apollo) 搭載阿姆斯壯 (Neil Armstrong) 與艾德林 (Buzz Aldrin) 成功登陸月球。不久後,人類又登上月球 5 次,而阿波羅 17 號 (Apollo 17) 在 1972 年負責了最後一次的登月任務。在 6 次的任務中,太空人都蒐集了月球的碎石與土壤樣本,以真空、密封的形式將樣本帶回地球,並封存在 NASA。而在此次的種植實驗中,保羅各取了阿波羅 11 號、12 號與 17 號採集的土壤樣本進行測試。測試前,樣本從來未接觸過空氣、水,或是地球上的任何物質。保羅回想起他們將種子埋入土壤樣本,第一次要替土壤加水時,他們都很緊張,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保羅說道:「我們不知道它會不會爆炸,會不會等下失敗後冒出大量的泡沫。」幸好,加了水的月球土壤沒有造成任何意外,不過研究人員察覺到,這些土壤樣本非常厭水。為此,研究人員花了很多時間讓土壤吸收水分,他們還替土壤添加了一些營養液。接下來發生的事就和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裡的角色名言一樣 —— 生命會找到出路。阿拉伯芥發芽,並長出小小的綠葉。但好消息並沒有持續太久,到了第六天,三個樣本都呈現出發育不良,種植在阿波羅 11 號土壤樣本的阿拉伯芥甚至死亡。研究人員判斷,可能是因為阿波羅 11 號採集到的月球岩屑層 (regolith), 曾暴露在較多的宇宙射線 (cosmic rays) 和太陽風之中,使得那個區域的土壤較不適合植物生長。研究人員也進一步得出結論:此次實驗中的植物生長狀態,和一般植物在鹽分過高等惡劣條件下的生長情形頗為類似,也就是說,月球土壤對地球植物來說,其實是一種逆境的介質。不過,費爾仍肯定了這次的實驗結果,「植物能在月球土壤發芽就讓我們感到驚奇了。沒錯,雖然它最後發育不良,但實驗告訴我們,植物有在生長,還有些樣本沒有死亡。它可以適應月球的土壤」。研究人員保羅與費爾小心翼翼地進行實驗,他們完全不曉得什麼樣的植物能在月球的土壤裡發芽並茁壯。此次實驗結果表明,人類想到月球種菜,恐怕還有很多的困難需要克服,包含可能要改造阿拉伯芥的基因,讓它更適應月球的土壤。NASA 認為,這個研究結果鼓舞人心,讓他們對 2024 年人類重返月球的「阿提米斯計畫」(Artemis program) 有更多的準備。「這個研究對想發展長程探索太空的 NASA 來說十分重要,因為未來我們希望使用月球和火星的資源,開發太空人所需要的食物。」現任的 NASA 局長尼爾森 (Bill Nelson) 解釋。未參與此次研究、NASA 人類探索與營運任務部首席科學家布萊契爾 (Jacob Bleacher) 補充:「NASA 不會從地球打包所有的東西到月球和火星上,我們會利用現場的資源。我們必須學會在那裡生存。」未參與此次研究的 NASA 生物科學部門首席研究員巴塔查雅 (Sharmila Bhattacharya) 表示:「植物不僅能帶給人們愉悅的感覺,也能成為人類的糧食,作為人類探索太空的一大助力。國際太空站上也種植了植物,太空人很喜歡待在植物的附近,用業餘的時間照顧它們。」巴塔查雅表示,可以感覺到這些植物的存在對太空人別具意義。「當他們慶生時,他們會選在有植物的地方進行。」巴塔查雅說道。
垃圾學問大 從垃圾見證廢棄蘇聯核武基地的日子
在波蘭森林深處,隱藏著一座離最近村莊有幾英里遠的蘇聯軍事基地。曾在那裡生活的軍人家庭,跟普通人過著一樣的生活。每天,小孩子會興沖沖地跑到外頭用塑膠手槍玩角色扮演,打鬧得不亦樂乎,而他們的母親則是會在一旁坐下來下象棋。這些日常光景都可以從他們遺留下來的垃圾中判斷出。波蘭斯塞新大學 (Szczecin University) 的考古學家基亞爾日斯 (Grzegorz Kiarszys) 研究了波蘭西北部三個廢棄蘇聯核武基地的廢墟及垃圾,他得出結論:「指揮官非常清楚,為了軍人的心理健康,營造出和平的日常生活假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隱藏在這些平靜假象底下的,是可能比 1945 年投放在廣島、長崎的原子彈威力更大的核彈。圖為波蘭博爾斯科的蘇聯軍事基地。這三個基地分別在波德博爾斯科 (Podborsko)、坦普爾沃 (Templewo) 和布熱日尼察科隆 (Brzeźnica Kolonia), 這些廢棄蘇聯基地曾住著約 140 人,其中大部分是士兵,但也有部分軍官以及他們的直系親屬被允許住在那邊。雖然 1960 到 1970 年代的解密衛星圖像、和其他種種照片都證明了蘇聯軍人家庭的存在,但基亞爾日斯認為,他們所遺留下的訊息和垃圾,才是研究當時生活情形最有力的證據。垃圾可以告訴我們一個人、或團體的狀況,而這種現象被稱作「垃圾學」(garbology)。一個人的垃圾,即使是比較噁心的部分,也是一種數據,它們都帶有大量關於人們的行為訊息,而這些訊息往往是在別的地方無法獲取的。而那些敢篩選、研究這些人類垃圾的人,就被稱作「垃圾學家」(garbologists)。挪威奧斯陸大學 (University of Oslo) 的人類學家埃里克森 (Thomas Hylland Eriksen) 表示,研究垃圾可以帶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直接性,「它為你打開了一扇非常直接又特殊的窗戶,來瞭解人們實際上的生活方式」。圖為基亞爾日斯在廢棄蘇聯基地中找到的垃圾。在這些廢棄基地裡,有舊的制服碎片混雜在落葉中腐爛,旁邊還有糖果包裝紙、橡皮小鴨和玩具電話,這些物品上的文字和日期,都透露出它們的產地是蘇聯。基亞爾日斯表示,這些垃圾與同一年代的波蘭垃圾場中的垃圾「完全不一樣」。例如,有些來自西方、有品牌的鞋子,和許多樂高積木等玩具,都是在共產黨統治之下的東歐難以獲得的東西,只有少數人才能購買到這些物品,像是可以使用外國貨幣的蘇聯軍官。雖然波蘭西部的當地人知道,在冷戰期間蘇聯軍隊曾在他們的家園經營許多設施,但直到 1991 年蘇聯解體後,波蘭人才真正得知:原來有些基地是被用來存放核武的。基亞爾日斯解釋道:「多年來,我們一直被告知,在波蘭境內是沒有核武的。」這些隱藏在基地深處的可怕武器,足以在歐洲的戰爭中發揮強大的破壞力。「這個想法本身就很瘋狂,但這就是蘇聯將軍們所認為的歐洲戰爭方式」, 基亞爾日斯補充。
花大錢栽培兒子卻抱不到孫 印度父母將兒子告上法院
在印度北方的北安查爾邦 (Uttarakhand) 出現了一件罕見的訴訟案,61 歲退休人士桑吉夫 (Sanjeev Prasad Sinha) 和他的妻子薩達娜 (Sadhana Prasad Sinha) 不滿結婚 6 年的兒子與兒媳始終沒有為他們生下可愛的金孫,剝奪他們當祖父母的權利,因而把兒子跟媳婦一狀告上法院。桑吉夫與薩達娜要求兩人必須在一年內讓他們抱孫,不然就得賠償過往投注在他們身上的所有費用 ——65 萬美金 (折台幣約 1,936 萬 3,825 元)。圖為此次將兒子與媳婦告上法院的當事者 —— 印度父母桑吉夫與薩達娜。桑吉夫與薩達娜兩人告上印度法庭,以「精神騷擾」指控兒子與媳婦沒有為他們生一個孫兒。桑吉夫表示,「我們只有一個兒子,我把所有的積蓄都花在他的成長和教育上」。他們努力栽培兒子、拉拔他長大,在 2006 年時付出 6 萬 5,000 美元 (折台幣約 193 萬 6,350 元) 送兒子到美國接受飛行員的訓練。一年過後,正逢全球金融海嘯危機,兒子找不到工作只好回到家,他們又照顧他一段時間,直到他在私人航空公司擔任飛行駕駛。桑吉夫接續說道,在兒子總算找到工作後,他們馬上替兒子安排了適當的嫁娶對象。好不容易等到兒子在 2016 年準備步入婚姻,桑吉夫與妻子又額外拿出一筆錢,替兒子辦了一場五星級酒店的奢華婚禮,替他購入價值 8 萬美金 (折台幣約 238 萬 3,840 元) 的名貴轎車,也送兒子與媳婦到泰國渡蜜月。「我的兒子已經結婚 6 年了,但他們依然沒有準備生一個小孩。」在接受《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 採訪時,桑吉夫難過地說道。上周六 (7), 桑吉夫在遞交至赫爾德瓦爾 (Haridwar) 城中法院的訴狀書上表示,「為了養育兒子,我們扼殺了自己的夢想,為他借貸將近 200 萬盧比 (折台幣約 77 萬元), 提供他最好的教育。但我們的兒子辜負了一切,我們原以為退休後可以含飴弄孫,他和媳婦卻剝奪我們成為祖父母的權利,帶給我們精神上的痛苦。而社會對我們的期望,同樣帶給我們壓力。」為這對老夫妻打法律戰的律師斯里瓦斯塔瑪 (Arvind Kumar Srivastava) 說道:「他們向小孩要求精神賠償,因為當祖父母是所有父母的夢想。他們一直努力說服他們的兒子與媳婦盡責,但這兩位年輕夫妻並不理會他們的要求。他們會心碎至死,因為看不到他們盼望的兒孫。」對於兒子、媳婦沒讓他們抱孫一事,桑吉夫也解釋他們並不是無理的父母,他們也處處為兒子、媳婦著想,「雖然兒子與媳婦住在不同的城市,但我們對待媳婦就像對待親生的女兒一樣。我們甚至告訴媳婦,如果她因為工作而擔心照顧孩子,我們完全可以負擔兒孫的成長,她可以把孩子交給我們。」桑吉夫說道。桑吉夫與薩達娜的案件預計在 5 月 15 日市中心德拉敦 (Dehradun city) 舉行聽證會。印度媒體向桑吉夫與薩達娜的兒子與媳婦詢問意見,但兩人皆未做出任何答覆。現今的印度仍是非常傳統、保守的社會,以祖父母、叔叔、阿姨、姪子、姪女等大家庭為主要的社會組成,而一直以來,父母對子女人生擁有很大的掌控權,不僅包辦他們的婚姻,甚至能決定他們的職業走向。作為印度父母的子女,違背父母的意願結婚或工作,會被視為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不過,印度近年有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搬離父母,並不再以家庭為重。2019 年,印度也出現一起罕見的訴訟新聞。當年 27 歲、擔任印度企業高階主管的男子山謬 (Raphael Samuel) 信奉反出生主義 (Antinatalism), 想把父母告上法院,認為父母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就生下他,讓他忍受終生的痛苦。但該案最後不了了之,因為山謬找不到願意為他辯護的律師,而且他的父母還是知名律師。他的律師母親在得知兒子要告他們後,就曾幽默地向兒子放話:「別期望我會讓你好過,我會在法庭上摧毀你。」
「軍用級」聽起來很威,對老兵來說只是「廉價廢物」的禮貌說法
世界各國軍方在採購軍用品時,都會針對該項裝備所需具備的性能、價格和耐用度訂定標準,並在招標時要求競標廠商的產品表現不得低於標準,但由於政府招標案通常受到法律規定,必須以最低價者得標,所以最後採購發到官兵手上的產品,經常只是些堪用的便宜貨。雖然美軍訂定的標準也產生不少經典產品,例如模組化戰術背心上的 MOLLE 系統、步槍的皮卡汀尼導軌 (MIL-STD-1913 Picatinny rail) 等,讓單兵裝備產生重大質變,但仍然有許多讓官兵哭笑不得的裝備。以迷彩服為例,美軍前一代的「通用迷彩樣式」(Universal Camouflage Pattern, UCP) 戰鬥服,由於過灰的色調,陸軍官兵普遍認為 UCP 不論什麼地形的隱蔽度都很差,因此沒多久就被新一代的「作戰迷彩樣式」(Operational Camouflage Pattern, OCP) 取代。海軍前一代的深藍色「海軍一型制服」(Type 1 Navy Uniform), 也普遍遭海軍官兵詬病,認為在海上作業時,身上穿著跟海洋融為一體的迷彩服,對落水者搜救完全沒有幫助。前海軍陸戰隊員格雷澤 (Dan Grazier) 在接受軍事媒體《任務與目的》(Task & Purpose) 訪問時表示,隨便問一個待過阿富汗或伊拉克的美軍就知道,光是公發耳塞戴起來有多難過,就知道最低價標的毛病在哪了,最後大家都各自去買合適的來用。「我還記得當年行軍訓練時,陸戰隊給每人發了三個睡袋,結果我半夜還是冷到睡不著。」格雷澤回憶,每次裹著公發睡袋發抖時,就不禁想起家裡自己買的登山睡袋,又薄又保暖。美國空軍退役上校,暢銷書「五角大廈戰爭」(The Pentagon Wars) 作者柏頓 (James Gordon Burton) 指出,當年服役期間,他為了開發中的 M2 布萊德利步兵戰鬥車鋼板和國防部長官爭辯多年。因為廠商雖然按照國防部標準開發了鋁合金鋼板,但這種標準的鋼板遇上蘇聯穿甲彈時,彈頭產生的高溫時會將鋼板融化,會嚴重危及車組員安全,國防部最終重新測試發現柏頓論點正確,才趕緊重新設計鋼板強度標準。近年來五角大廈為了彌補最低價得標帶來的弊端,修改法規增加了性價比分數,藉由提高品質和性能分數,讓一些價格較高但性價比更好的產品能得標,或是訂定裝備規格認證制度,讓官兵可以自行購買各家廠商取得軍方認證過的產品,例如軍靴、頭盔、戰鬥服或戰術背心等,增加彈性讓官兵能取得品質更好的裝備。因此將來若聽到哪家廠商號稱產品使用了「軍用級」規格,除了覺得聽起來很酷之外,可能也要想一下這個詞背後代表的意思,才不會產生過度的期待。
新創Kindred推「工作版Airbnb」:不用住宿費,就能免費到其他人家裡工作
「創立 Kindred 的目的是要讓人們在遠端上班時,能打破環境的限制,不再只能在一陳不變的在家工作。」Kindred 創辦人 Tasneem Amina 和 Justine Palefsky 這麼說。Tasneem Amina 和 Justine Palefsky 過去在房地產公司 Opendoor 工作。疫情後,遠端工作成為常態,也連帶打擊了房地產市場,而這也使得她們萌生了離開房地產公司的想法。在成為遠端工作的一員後,Tasneem Amina 和 Justine Palefsky 發現長時間待在家上班,工作效率不僅越來越差,愈來愈想離開家裡,到其他地方上班,而這樣的困擾是多數遠端工作者都有的。這之中有人會選擇入住 Airbnb, 讓自己換個地點工作,但是 Airbnb 的價錢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的,遑論長期入住 Airbnb 工作。於是一個想法開始在她們腦中醞釀 —— 她們要讓遠端工作更有趣並且更經濟實惠,於是她們參考 Airbnb 入住私宅的模式,與 Airbnb 不同的是,使用者完全不用付住宿費,就能入住其他人的家。Kindred 採取會員制,加入時必須要有如同 Clubhouse 的邀請碼,以及繳交 300 美元的年費才能成為會員。會員在每次住宿時,不需要支付任何住宿費,只要向 Kindred 支付清潔費和每晚 30 美元的服務費,即可入住其他會員的家,以及開放自己的家給其他會員入住。不過要入住其他會員的家也不是毫無限制的,因為 Kindred 要打造的是一個開放家庭的網絡,所以要入住其他會員的家,必須先開放自己的家,也就是說有人入住你家之後,你才能去住別人家。相較於 Airbnb, 入住一次需要花費 1,700 美元~3,000 美元不等,使用 Kindred 住宿一次,僅需花費 300~500 美元,也就是說住一次 Airbnb 的價格,可以入住 Kindred10 次,而且 Kindred 的服務不限於房屋自有者才能體驗,租房者只要經過房東同意,便也可以和其他會員交換房屋。Kindred 自 2021 創辦至今不到一年,已達每月創造近百筆交換的成績,並累積 1,000 多名會員,及數百個家庭可選擇入住。3 月時 Kindred 籌集了由 Andreessen Horowitz 領投的 775 萬美元種子輪資金,用於增長北美更多的服務據點,以打破目前僅在北美 20 多個主要城市,包括舊金山灣區、加拿大和墨西哥上線的服務限制。不過這樣的服務雖然帶給使用者新的工作環境選擇,但我們也可以思考,如果要在亞洲市場複製的話,首先面臨的就是安全上的疑慮。雖然 Kindred 企圖以會員互相開放房屋的網絡避免發生房客在屋主家偷竊貴重物品、毀損家具等問題,但因為 Kindred 僅要求屋主與房客在入住前後要拍照而已,所以當發生紛爭時,Kindred 能提供的也只有房客與屋主所拍攝的照片,或者祭出取消會員資格的懲罰,但這麼做可能也不能完全消除使用者安全上的疑慮,要使免費入住私宅模式得以延續,目前能倚賴的,只有會員之間的自律了。
抓到了!火星人基地的大門?好奇號最新照片 Twitter 熱議中!
這張 NASA 新進釋出,由好奇號 (Curiosity) 於 (地球) 標準時間 7 日上午 7:58 拍攝的照片,據現在釋出不到一天即在社群平台爆發熱議。照片右側的平直切面洞窟開口,如果不是一座門,還有可能會是什麼?火星表面目前有三台探測器運作中,分別為美國太空總署的好奇號 (Curiosity, 2012 年著陸)、毅力號 (Perseverance, 2021 年 2 月著陸)、以及中國航天局的祝融號 (2021 年 5 月著陸)。NASA 對於 Sol 3466 圖片的說明很簡單,「本影像由設置在 NASA 火星探測車好奇號上的 Mast Camera (Mastcam) 於 Sol 3466 所拍攝 (2022-05-07 07:58:16 UTC)」。Sol 源自於拉丁語中的太陽 (Sun), 意指在火星上的一個太陽日 (a Mars-Day, 火星的一天)。火星的一天以地球的一日為單位換算,平均約為 24 小時又 39 分鐘多;火星的一年約有 668 個 Sol (火星日)。Sol 是自美國上世紀 70 年代的維京號 (Viking program) 計畫以來,開始用於火星日的單位計算。一般會將個別火星任務的 Sol 0 定義為火星探測車著陸的太陽日,好奇號任務因著陸位置微調而與任務時鐘略有數秒的誤差。好奇號為目前 NASA 火星探測主力「毅力號 (Perseverance)」的前任機種,目標為探測火星曾經存在生命的證據、採集地質樣本送回地球。2012 年 8 月 6 日於蓋爾 (Gale) 撞擊坑登陸。即使後繼機種毅力號已開始服役,但好奇號仍然帶給地球包含「火星日蝕」等許多驚喜畫面。影片為 NASA 用火星探測器所拍攝到的火星日蝕。不久前才在火星上慶祝執行任務 3000 Sol 的好奇號,這次又帶給火星迷無限歡樂的想像。或許這正是它成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火星探測車的原因之一!
俄烏戰爭改寫世界格局 東西對抗新冷戰成形
俄羅斯總統蒲亭 2022 年 2 月 24 日揮師烏克蘭,情勢緊繃數月的俄烏對峙終究還是開戰。俄國侵烏堪稱繼 2001 年 911 恐攻後,本世紀第二起讓全球地緣政治改觀的重大事件,俄國與西方撕破臉、美國將中國視為全球頭號眼中釘,莫斯科與北京的戰略同盟勢必更緊密,今後世界恐重回到類似冷戰兩大陣營對立、競合的老路。俄羅斯以「去軍事化、去納粹化」揮師烏克蘭,開戰一個月後聲稱已有效削弱烏國戰力,3 月底宣布作戰進入第二階段。外界研判,俄國在無法快速降伏烏克蘭及奪取首都基輔後,將戰略目標轉為強攻烏東頓巴斯地區,戰事恐得再持續數月。開戰以來烏克蘭公民拿起武器抗敵,數以百萬計人民外逃,烏國沿黑海、亞速海整個海岸線幾喪失殆盡,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另闢戰場,除了透過視訊鼓舞民心外,並向西方政治領袖與國會演說求援,促使歐美各國由消極態度轉向積極,陸續提供戰場情報與先進武器,阻撓俄軍對烏克蘭的攻勢,成為烏克蘭的戰爭英雄。《華盛頓郵報》指出,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成功領導西方盟國一致對俄國連番制裁,包括凍結俄國央行外匯儲備、將 80% 的俄國銀行踢出全球金融體系,西方制裁面向可謂鋪天蓋地。二戰結束 70 多年來始終嚴格把關武器輸出的德國,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連永久中立國瑞士也罕見加入制裁行列,包括波蘭在內的歐洲繼 2010 年代中東戰事後,再次迎來大量難民。美國財經新聞網 CNBC 指出,蒲亭發動侵烏戰爭及全球對戰事的反應,將讓俄國經濟倒退 30 年,今後俄羅斯經濟上的孤立少說五年,更有可能是幾十年的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歷史連結,最早可回溯到九世紀,當時古代東斯拉夫人在基輔建立一個民族國家,這也是為何蒲亭時常稱烏克蘭與俄羅斯系出同源。在蘇聯 1991 年 8 月解體前,烏克蘭由於龐大農業產業及重要的黑海港口,境內還有大量核武器與高端軍工製造業,一直是蘇聯一個極重要的戰略組成。在蘇聯解體並宣布獨立後,烏克蘭仍與俄羅斯在能源和安全上保有密切關係。到了 2013 年,烏克蘭與俄國情勢因為基輔當局要與歐盟簽署指標性的政治與自由貿易協議而日益緊張。隔年,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 (Viktor Yanu kovych) 政府在示威風潮下倒台,親西方的基輔新政權對烏東親俄地區武力相向,莫斯科認定這是西方國家製造顏色革命,把烏克蘭塑造成反俄前哨。蒲亭曾在 2014 年訪問蒙古時,被拍到演奏俄羅斯國歌時落淚的畫面,他還透露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落千丈,自己一度兼差開計程車,俄羅斯努力向西方靠攏、改革政治與經濟,換來的卻是西方永不停止的猜忌與北約東擴。專門研究烏克蘭的政治學者庫茲優 (Taras Kuzio) 認為,西方必須認識到俄羅斯的民族主義,並正視他的內容與邏輯。俄羅斯民族主義主張「大俄羅斯」, 烏克蘭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無權決定自身命運。蒲亭一切的作為都源自於這個意識形態,這也是今日烏克蘭危機的根本原因。也有學者從不同角度看這場俄烏戰爭。美國權威政治學者、芝加哥大學教授米夏摩 (John Mearsheimer) 則認為,如果美國與歐洲盟邦把烏克蘭當成與俄國的緩衝中立國,而非拉攏靠向北約並一心把烏克蘭西方化,根本不會有這場戰爭。俄羅斯固然無法將烏克蘭一戰成擒,但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要基輔放棄克里米亞等失土、確保烏克蘭永守中立不加入北約等戰略目標,也沒有妥協餘地。為保留手上軍力以應對萬一美國與北約參戰,俄國不會再投入更多兵力到烏克蘭,撤除對基輔的包圍後將軍力轉入烏東。華盛頓戰爭研究所 (ISW) 認為,戰事可能因而演變為持久戰;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 (Jens Stoltenberg) 表示,蒲亭有拿下整個烏克蘭的野心,俄烏戰爭恐持續數年。有軍事分析認為,俄國依然會維持最初戰略方向,即全面占據烏東地區,消滅烏軍主力,達成「去軍事化、去納粹化」, 讓基輔政權只剩烏西,既無力重整軍備也不能加入北約,但俄軍不進入烏西,以免陷入阿富汗式的泥沼。俄國打贏頓巴斯戰役後,很可能將烏克蘭從第聶伯河一分為二,整個烏東納入親俄勢力範圍,烏西留作與北約的緩衝。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陳定定表示,俄烏衝突是真正的分水嶺,歷史影響不會低於 911 恐攻,中、美、俄在全球的影響力都將發生重大轉變。他認為,俄羅斯地大物博富含天然資源,且從 2014 年就開始經濟轉型,減少對西方依賴,不會因這次的制裁「傷筋動骨」, 從戰爭獲得的戰略收益更遠非經濟帳面所能衡量,美國原本聚焦印太的戰略注意力,或多或少又得轉移一些回歐洲。《華爾街日報》引述一些美國卸任、現任官員表示,華府雖強化在歐洲鄰近俄國的美軍存在感,但將中國視為頭號對手的長期目標應不會改變。報導引述不具名五角大廈官員說:「我們的評估裡,中國仍是今後唯一能系統性地挑戰美國的國家,意味北京是在外交、科技、經濟、軍事及地緣政治上全方位挑戰美國。俄國還不到這個級別,一年前乃至今日都不是。」曾合著《超限戰》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湘穗指出,亞太是未來世界的經濟中心,然而美國藉烏克蘭打擊俄羅斯以致俄烏開戰,把俄羅斯推向東方,又想通過烏克蘭危機遏制歐元圈發展,時間一久必將導致歐洲與美國矛盾加劇,美國若與俄羅斯、中國和歐洲對抗,將犯下四處樹敵的戰略錯誤。反觀中俄合作因俄國被迫轉投東方而深化,歐亞大陸的重心進一步倒向亞洲,製造業大國的中國與資源豐富的俄羅斯高度互補,可形成相互保障的「背靠背」關係,甚至休戚與共的「共同體」。《紐約時報》指出,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隨俄羅斯為反抗西方制裁,向北京尋求支持,俄國將中國作為自己外交和經濟生命線,以及地緣政治重要戰略支撐的依賴程度將愈來愈大。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Henry L. Stimson Center) 中國項目主任孫韻直言,從長遠看,俄羅斯將成為國際社會棄兒,「除了中國,俄羅斯將找不到其他可以求助的國家」。《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史蒂芬斯 (Bret L. Stephens) 一篇〈烏克蘭戰爭後,我們需要為新世界制定新規則〉專文代表一股新的思維與趨勢。文章直言自由貿易只應在自由世界,應與中國脫鉤讓自由國家間達成經濟一體化;高喊應透過武裝幫助像台灣、烏克蘭這類所謂「自助者」, 還強調打造平行的全球機構,像是另闢新機構取代世界貿易組織 (WTO)、國際刑警組織 (INTERPOL), 擺脫中、俄的掣肘。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 (Carnegi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研究員趙通指出,俄國今後會與認定的「友好」國家實質結盟,攜手對抗西方所建的國際體系,西方則因對俄羅斯威脅感知驟升而加劇抱團,形成更廣泛的「新東西對抗」。《華盛頓郵報》4 月 16 日一篇報導透露,美國及歐洲盟友正在制定一份針對俄羅斯的新長期戰略,要從國防、金融、貿易、國際外交等多個層面,積極削弱和長期孤立俄羅斯,不再嘗試與俄羅斯共存或合作。美歐仍在修訂幾份重要文件,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公布。這篇報導還說,美國五角大廈在 3 月也以機密形式向國會提交新的國防戰略,它在簡短摘要中把「俄羅斯在歐洲的挑戰」以及「中國的威脅」列為優先事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國當代德國研究所」榮譽主席簡斯 (Jackson Janes) 表示,若俄烏戰爭預示一個新時代到來,「那這個新時代究竟會是什麼,是冷戰 2.0 嗎」? 簡斯認為,對歐洲人來說,因地理上靠近前線,讓俄烏戰爭更可怕。但地理遙遠的美國對戰爭態度是否始終如一,無疑讓歐洲人忐忑,「通膨、能源需求壓力都沒消失,美國這次的確建立起西方團結抗俄,但能持續多久?我所問過的每一位德國政壇領袖都說,是啊,美國回來了,但會多久?萬一 2024 年川普又回鍋或來個跟川普一樣的人怎麼辦」? 前國安會副祕書長、台北論壇基金會執行長楊永明指出,俄烏戰爭將重組世界格局,國際政治將走向集團對抗─美國與西方集團對抗中俄與亞洲集團。前者含北約、歐盟成員、五眼聯盟、日、韓、台灣等西方與親美國家,後者以俄中為首,加上伊朗、巴基斯坦、北韓、中亞上合組織等亞洲國家,另像東南亞、阿拉伯各國甚至金磚五國都不選邊,與北京的經濟、外交關係卻日益密切。俄烏戰爭下的歐洲新冷戰與進行中的美中新冷戰將結合為東西集團對抗,戰略安全與地緣政治經濟利益,將會主導兩大集團對抗的主軸。集團對抗不是零和關係,正常貿易繼續進行,氣候變遷仍然合作,但是集團對抗下,會有更多出口管制與制裁 (包含二級制裁), 國際貿易與企業布局面臨更多局限。
為什麼有人愛在公共場所看謎片?
住在英國曼徹斯特 (Manchester) 城鎮的 21 歲女子芮德 (Bronwen Reed), 像往常一樣進到市立圖書館,她準備找個位子坐下,跟在場的其他學生一起念書。但她留意到旁邊一名男子的奇怪行徑 —— 他正用圖書館的公用電腦觀看成人影片。芮德以為這只是「一場意外」, 但幾周後她再次到圖書館,她發現在同一個位置、同一位男人,一樣大喇喇地在那裡看著成人影片。芮德的經歷並不罕見,有愈來愈多英國女性表示,她們都曾撞見男性旁若無人地在公共場所觀看色情影片。今年 5 月初,英國當地報紙《曼徹斯特晚報》(The Manchester Evening News) 就曾報導一名男子連續幾周都在公車上刻意坐到女性身旁觀看成人影片,並偷偷地觀察她們的反應,已有 6 名女性受到此番騷擾。另外,英國近日也爆發一件醜聞,英國保守黨 (Conservative Party) 的下議院議員派瑞許 (Neil Parish), 在英國下議院 (House of Commons) 裡用手機觀看成人影片,起初他辯稱是不小心按到的,他原本只是想瀏覽一個介紹曳引機的網站。但他不只被抓到一次,當第二次他又被發現在國會議會廳座位席上看成人影片後,他受到社會大眾與選民的強烈抗議,保守黨決定將他停職,而他也在一周內主動辭去職務。許多人都有觀看成人影片的經驗,事實上觀看成人影片並不是新鮮事,根據英國通訊管理局 (Ofcom) 的監測數據顯示,英國約有一半的成人平常有在看成人影片。但真正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某些人會在公共場所觀看,而不選擇私下瀏覽?英國非營利社會組織羅瑞爾中心 (The Laurel Centre) 心理治療師霍爾 (Paula Hall), 在機構中主要協助性成癮 (pornography addiction) 方面的心理議題,她說道:「當人們對某樣事物嚴重上癮時,他們會無法控制想做那些事物的衝動。」她進一步解釋,以成人影片為例,某些人「當下就想看成人影片」的衝動,遠大於理智告訴他的「等回到家再看」。換言之,當某些人出現上癮的情況時,他的理智通常難以克制他的衝動。但色情網站與手機的普遍性,以及主流文化對色情內容接受的程度,都助長了人們在公共場合看成人影片的行為,並在潛移默化中,人們也開始認為這種行為是正常的。霍爾說道:「和過去幾年相比,色情內容的傳播不減反增,並且在什麼是『色情出版品』的定義上愈來愈模糊。」「有些人在看色情內容時,他可能會想『附近的人大概都在看』, 因而覺得在公開場合看這些是很正常的。」但霍爾也指出,有一小部分男性在公開場合觀看成人影片,涉及到根深蒂固的性別權力議題。「有些厭女主義者認為他有權在公眾場合看成人影片,如果讓身旁周遭的人感到不適,並不是他的問題。」近日,面對這類行為變得頻繁,英國也出現一些聲浪要求嚴加立法禁止在大眾場合看成人影片。英國上議院議員肯尼迪 (Helena Kennedy) 就表示,近年在蘇格蘭,有愈來愈多男性會在公車、火車等大眾交通工具上,甚至是工作場合中,坐在不認識的女性旁邊觀看色情內容。肯尼迪表示,社交媒體的崛起和容易到訪的色情網站,導致了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又譯網路去抑制化效應), 也增加女性在公開場合被性騷擾的事件。肯尼迪:「這已經不是新聞,以往也發生過很多次,許多女性被不當地對待,例如不顧她們的意願抓住她們或是碰觸她們,或在言語上騷擾她們。而根據我長達一年的調查,這些與社交媒體的影響有很大的關係。」「人們因為網路上的匿名性而變得肆無忌憚,並且影響他們在真實世界中的行動,因此在現今的公開場合或工作場所裡,他們會說一些十年前不敢說的話。」肯尼迪補充,特別是處於權力位置中心的人,他們做這些事會比其他人更加離譜,因為某種程度他們相信,他們不會受到懲罰。她說:「是時候讓這些人清楚知道,做出這些事是有後果的。」目前,英國的蘇格蘭自治政府已在考慮立法將厭女主義者對婦女的犯罪加重刑罰,蘇格蘭現任首席部長史特金 (Nicola Sturgeon) 已收到肯尼迪的報告與建議,並會慎重考慮。而在派瑞許在國會殿堂上看成人影片的事件後,負責婦女兒童保障政策 (safeguarding) 的 (Shadow minister) 菲利浦斯 (Jess Phillips) 也聲明,派瑞許可能違反英國《1981 年不雅展示控制條例》(Indecent Displays (Control) Act 1981)—— 公開展示不雅物品的犯罪行為 —— 而面臨罰款或最高兩年的刑期。菲利浦斯也表示,由於該法案鮮為人知,近期會大力宣廣,讓人們明白在公共場合觀看成人影片已是非法行為。
啊有老鼠!那些年美國紐約的人鼠交鋒難分難捨
隨著 COVID-19 疫情解封,美國人對疫情的態度漸漸放寬,民眾也逐漸走出房子到外用餐。在用餐時,有些人會選擇在空氣較流通的戶外用餐區吃飯,這時若在餐桌上留下吃剩的飯菜,就有可能會遇到那些剩菜大盜 —— 老鼠。顯然,在人們逐漸從疫情的陰影中走出的同時,跟人一起走出的還有老鼠。依照美國紐約城市數據表明,人們目擊老鼠的紀錄比十年前更加頻繁。光是今年 4 月份,民眾就已經報告了約 7,400 起看到老鼠蹤跡的紀錄,這比去年同期的 6,150 起報告增加了不少,而又比 2019 年的前 4 個月,也就是疫情還沒開始前增加了 60% 左右。雖然紐約市原本就有大約 200 萬隻老鼠,數量是否有增加還有待商榷,但疫情的確把老鼠的問題變得更明顯了。現在隨著溫度逐漸升高,有愈來愈多人開始在戶外活動,老鼠的蹤跡有沒有可能激增?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紐約害蟲管理專家弗萊 (Matt Frye) 回答道:「這取決於有多少食物、和哪裡有食物可以提供給牠們。」因為當初疫情肆虐,而人們被關在家中不敢出門時,失去固定食物來源的老鼠就開始從陰暗的地下搬到戶外,在街道、公園和路邊垃圾堆中大啖一番。這些老鼠不僅影響市容,會讓民眾感到恐懼,也有可能造成衛生問題。去年至少有 13 人因為鉤端螺旋體病 (leptospirosis) 送醫,其中一人死亡。鉤端螺旋體病是一種攻擊腎臟和肝臟的疾病,人類感染的案例大多和老鼠有關。其實這些在紐約市肆虐的老鼠,並不是北美洲的原生動物。紐約市中的老鼠以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 為主,一種最早源自中國的褐色老鼠,但是經由挪威的帆船傳播到世界各地,所以也可以稱做挪威鼠。根據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的資料顯示,褐家鼠約在 1776 年乘船抵達美國,而自此之後,牠們就成為讓美國人頭痛的一種生物了。自從紐約市成立以來,老鼠一直是個大麻煩,而每一任市長、區長都試圖用更好的方式來控制老鼠的數量,並展現其成效,但似乎都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大麻煩。例如由亞當斯 (Eric Adams) 擔任布魯克林 (Brooklyn) 區長時,他就展示了一個捕鼠陷阱,一個裝滿醋的毒湯桶,用來引誘老鼠在聞到食物氣味後,從而淹死牠們。然而,這也惹火了動物權利倡導者,還讓記者感到很不舒服。善待動物組織 (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PETA) 表示,老鼠就像紐約人一樣,只是試圖在這個城市勉強生存罷了。前市長白思豪 (Bill de Blasio) 斥資 3,2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9 億 4,828 萬 8,000 元), 透過更頻繁清理垃圾、鋪設老鼠藥和捕鼠器、更積極巡視房屋,以及將一些公寓地下室的泥土地板換成水泥地板來減少老鼠數量。此外,白思豪還曾實施一項計畫,就是使用乾冰讓老鼠在洞穴中窒息,雖然他們曾經為記者展示過這一項技術,但在那次活動中,工作人員沒有抓到任何一隻動物。最近,現任市長亞當斯在時代廣場 (Times Square) 的記者會上,宣布了他最近的努力:將路邊的垃圾桶上鎖,以防堆積的大量垃圾袋成為老鼠的自助餐。亞當斯說:「人們已經厭倦了這些齧齒動物,也對那些味道感到厭煩,而且厭惡看到溢出的食物和垃圾。」
水庫屍體好吃驚 美國水庫乾到屍體浮出水面
在美國內華達州 (Nevada) 和亞利桑那州 (Arizona) 的交界處,坐落著美國最大的人造湖兼水庫──米德湖 (Mead Lake)。米德湖為美國西南部 7 個州的城市供水,有將近 4,000 萬人靠著米德湖的水來解渴,然而從 1983 年以來,米德湖的水位至今已經下降了超過 52 公尺,蓄水量只剩三成左右。最近美國西南部遭遇了千年來最嚴重的旱災,米德湖直直落的水面也讓一些多年以來埋藏在湖底的秘密重見天日,而位在米德湖附近的賭城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 更是替這些秘密添加了刺激的色彩。5 月 1 日,在米德湖划船的人發現了露出水面的金屬桶,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 (National Park Service) 的人員便在附近搜索,發現這個金屬桶裡裝有骸骨。拉斯維加斯大都會警察局 (Las Vegas Metropolitan Police Department) 發布了新聞稿,證明這位受害人死於槍傷。調查人員也指出,根據受害者身上的衣著來判斷,他大概是在 1970-1980 年代遇害,但死者的身分仍然不明。「隨著水位持續下降,我們很可能會發現更多人類屍體」, 警察局副警監史賓賽 (Ray Spencer) 提出了預測。史賓賽所言不假,就在短短一周內,米德湖又有一具屍體被發現。5 月 7 日,梅爾文 (Melvin) 姊妹在米德湖划船時,發現一個最近浮出水面的沙洲上出現了奇怪的東西。一開始,她們以為這是大角羊 (Ovis canadensis) 的骸骨,但她們越看越不對勁,就發現了一個帶有牙齒的人類下巴。國家公園管理局再度出動,也發表聲明確認了這是人類的骸骨。拉斯維加斯警方在 9 號表示,由於沒有直接的犯罪證據,所以除非是驗屍官認為這起案件很可疑,否則警方不會展開兇殺案的調查。「如果米德湖的水位再降下去,我們很可能會發現非常有趣的東西浮出水面。」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的歷史教授葛倫 (Michael Green) 表示。順帶一提,葛倫的父親在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擔任了幾十年的荷官。「我敢打賭,接下來還會發現更多屍體」, 葛倫說道。「沒人知道我們還會在米德湖找到什麼,」拉斯維加斯的前市長 (Oscar Goodman) 表示,「這座湖是個不錯的棄屍地點」。古德曼拒絕透漏這些屍體可能的身分,但他笑著說:「我敢肯定不是 (Jimmy Hoffa)。」他補充,他有許多前客戶似乎對「氣候控制」(climate control) 很感興趣──以黑幫行話來說,就是讓湖面保持上升的狀態,屍體才能深深地沉入水中墳墓。位於拉斯維加斯的 (Mob Museum) 副館長舒馬赫 (Geoff Schumacher) 對這些水庫屍體發表了見解:「我認為其中應該有很多人是溺水的受害者。」舒馬赫指的是那些在划船和游泳過程中失蹤的人,但他接著話鋒一轉:「但把屍體裝進金屬桶很有黑幫特色。他們有時候會把金屬桶丟到水裡。」歷史教授葛倫和舒馬赫都提到了一個知名案例:「帥哥強尼」(John "Handsome Johnny" Roselli) 之死。帥哥強尼是 1950 年代拉斯維加斯的黑幫人士,在 1976 年失蹤,幾天過後,他的屍體被發現藏在邁阿密 (Miami) 海邊一個載浮載沉的金屬桶之中。這些事件吸引了大眾的目光,也有人想早一步調查米德湖底到底還藏了什麼秘密。前警察柯爾梅爾 (David Kohlmeier) 主持了一個名為《問題解決大師秀》(The Problem Solver Show, 暫譯) 的電視節目,上周還祭出了 5,000 美元 (折台幣約 14 萬 9,082 元) 的獎金,希望可以讓合格的潛水員到湖底找找其他的金屬桶,甚至還有遠在聖地牙哥 (San Diego) 和佛羅里達州 (Florida) 的民眾都躍躍欲試。但國家公園管理局跳出來阻止了這個大膽的節目企劃,並表示湖底的數百個金屬桶大部分都可以追溯到 1930 年代胡佛水壩 (Hoover Dam) 的建設過程。浮出水面的屍體讓眾人浮想聯翩,不禁將事件和黑幫連結在一起,但歷史教授葛倫提醒大家:「人們覺得我們會解決每一起黑幫謀殺案...... 但要記住,黑幫其實不喜歡兇殺案發生在拉斯維加斯地區,因為他們不希望散播壞名聲。」拉斯維加斯的前市長古德曼認為,無論桶中屍體背後究竟有什麼故事,它都會為這個城市添加傳奇性的色彩。「在我的市長任期內,每當參加各種建築工程的破土儀式時,我都會怕到發抖,因為我擔心這些年來遇到的某些人會因此被發現」, 前市長古德曼語出驚人。「我們有個非常有趣的歷史背景。」他補充:「這無疑增添了拉斯維加斯的神祕感。」
時代的眼淚 Apple宣布關閉20多年來的iPod產線
Apple 在周二 (10) 發布了一篇名為〈音樂永存〉(The music lives on) 的新聞稿,正式宣布他們將停止隨身聽 iPod 的生產線,讓這項發售長達 20 餘年的產品走入歷史。根據風險投資顧問公司 Loup Ventures 的說法,Apple 自從 2001 年推出第一台 iPod 以來,已經賣出了 4 億多台的 iPod。然而,去年 iPod 的銷量只有 300 萬台,遠遠跟不上 2 億台 iPhone 的數量。Apple 將繼續銷售唯一還在架上的 iPod 系列產品──iPod touch, 直到賣完為止。Apple 的傳奇人物、前執行長賈伯斯 (Steve Jobs) 就是開發 iPod 的重要推手。賈伯斯曾在 1973 年被踢出 Apple, 事隔多年後在 1997 年重返公司,而他的任務就是為從事傳統電腦業務的 Apple 帶來新的轉變。賈伯斯熱愛音樂,尤其喜歡披頭四 (The Beatles) 和巴布・狄倫 (Bob Dylan), 他也希望可以利用人們對音樂的喜愛,將人們的注意力從當時市佔率高達 9 成的微軟 (Microsoft) PC 轉移到麥金塔 (Macintosh) 電腦上。「你根本不用做任何市場調查,」Apple 當時的首席硬體工程師魯賓斯坦 (Jon Rubinstein) 表示,「大家都愛音樂」。當初 Apple 還收購了一間 MP3 軟體公司,與 iPod 的開發幾乎是同時進行,這個軟體也成為了未來 iTunes 程式的基礎。這個音樂庫程式讓賈伯斯看到了人們在數位時代購買音樂的新方式。iPod 首次登場在 2001 年,是當時第一款能夠儲存 1,000 首歌曲的 MP3 播放器,機身只有 185 公克重。在那個隨身聽還未普及、大部分人要聽音樂還得仰賴 CD 的年代,輕巧的 iPod 是個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產品。在 iPod 造成一股熱潮後,Apple 隨後在 2003 年推出了自家的音樂商店 iTunes Store 來販賣歌曲,一首歌的價格通常落在 0.99 美元 (折台幣約 29 元)。對一些用戶而言,購買歌曲並放到 iPod 裡的行為帶給了他們擁有樂曲的滿足感。iPod 的推出在音樂界的影響力非同小可,足以媲美 Sony 在 1979 年推出的 Walkman 隨身聽所帶來的風潮。iPod 不只席捲了音樂界,甚至也替處在破產邊緣的 Apple 打了一針強心劑。到了 2004 年,Apple 發表了「iPod mini」, 而這項產品也名符其實,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價格更實惠。初代 iPod 的 399 美元 (折台幣約 1 萬 1,890 元) 售價讓一些人卻步,但隨著 iPod mini 的價格降到了 249 美元 (折台幣約 7,420 元),iPod 的銷量便有了爆炸性的增長。就在這年,iPod 的網路銷售額高達 13 億美元 (折台幣約 387 億元), 是前一年的 3 倍之多。2005 年初,新款的「iPod shuffle」登場,這款 iPod 的體積不但比任何前輩還小,甚至連螢幕都不見了,售價為 99 美元 (折台幣約 2,950 元)。接著到了 2005 年中,Apple 推出了 iPod mini 的繼任者「iPod nano」, 體積和重量都比前輩還要輕巧許多,並且新增了許多音樂之外的功能,例如世界時鐘和內建的小遊戲等等。iPod shuffle 和 iPod nano 兩項產品相當受歡迎,自從發售以來便不斷地推陳出新,其中 iPod nano 更是成為了史上最暢銷的隨身聽。正當 iPod 的聲勢如日中天時,到了 2007 年,事情開始產生了變化,因為 Apple 推出了另一款革命性的產品:iPhone 手機。iPhone 採用了觸控螢幕,還結合了手機和 iPod 的功能於一機,在全球造成了轟動。與此同時,Apple 也推出了和 iPhone 外觀與功能相差無幾的 iPod touch, 基本上就是台沒有通話功能的 iPhone。iPod 的網路銷售量接著在 2008 年達到了 92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741 億元), 是 iPod 發售以來的最高峰。而 iPhone 的到來,似乎也象徵了像 iPod 這樣純粹的隨身聽即將要開始慢慢步下舞台。各式各樣的 iPod 在這段期間不斷推陳出新,但到了 2015 年,Apple 便不再公布 iPod 的銷售額。到了 2017 年,Apple 便宣布終止販售 iPod shuffle 和 iPod nano 這兩項產品,僅保留 iPod touch。到了 2022 年的今天,iPod touch 也即將正式揮別這個舞台。被稱為「iPod 之父」的發明家法戴爾 (Tony Fadell) 是主導 iPod 研發的功臣之一,他也參與了 iPhone 早期的研發,但他在 2008 年便離開了 Apple, 並自行成立公司。法戴爾向科技媒體 TechCrunch 表示,如果沒有 iPod, 就不會有 iPhone, 也不會有平板電腦 iPad。「我們曾經做過 iPod 手機 (iPod Plus Phone)」, 法戴爾說明,iPod 手機基本上就是裝著電話的 iPod, 如果使用者想打電話的話,得先戴起耳麥,然後用類似的轉輪按鈕 (Click Wheel) 來撥號或選擇姓名。但最後這個計畫胎死腹中,因為 iPod 手機沒有文字輸入的功能。雖然 iPod 手機無緣進到市場,但它也催生出了最受歡迎的 iPhone。Apple 全球行銷資深副總裁喬瑟 (Greg Joswiak) 表示:「音樂一直是 Apple 核心價值的一部分,iPod 將音樂帶給數億使用者的方式,不僅影響了音樂產業,更重新定義探索、聆聽和分享音樂的方式。如今,iPod 的精神將以不同形式永存。」在這個智慧型手機和串流音樂平台無處不在的時代,現代人可能很難想像一台只有 5GB 容量、只能裝 1,000 首歌的隨身聽在當時是個多麼革命性的存在。但無疑的是,無論 Apple 現在繼續生產 iPod 與否,iPod 將在科技史和人們的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原來外貌不是重點,好笑才是!科學家發現幽默是最有效的調情技巧
來自美國與挪威的研究人員共同合作,嘗試找出人們在吸引異性時最有效的調情技巧,並且為什麼有效?此次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期刊《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 上,研究人員採取的方法是問卷調查,他們給美國與挪威的 1,000 名男性和女性填寫問卷。這些志願者根據他們找尋長期或短期伴侶的經驗,回答研究者的問題,並排出他們心中認為有效的調情技巧。負責此次研究的主要作者、挪威科技大學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人格心理學教授卡內爾 (Leif Edward Ottesen Kennair) 表示,「找到對你有效的調情方法,要依據你的性別,還有你想尋求的是長期關係還是短期關係來訂定」。在確定最佳的調情方法前,先來認識什麼是「調情」? 卡內爾解釋:「調情涉及到人們傳遞給對方的各種訊息,主要是為了吸引到有興趣的對象。男性與女性都會藉由調情來吸引目標的注意力,藉此獲得一時的激情或建立起一段浪漫的關係。」因此,也可以說人們藉由調情來達到吸引異性的目的。此次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國巴克內爾大學 (Bucknell University) 的心理學教授韋德 (T. Joel Wade) 補充:「調情可以是口語,也可以是非口語的。」在了解調情的意思後,接下來跳到該研究的重點,到底什麼樣的調情技巧會是有效的呢?事實上,因應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調情策略。卡內爾說道:「對於積極想找尋短期關係的女性來說,明確表達出可以發生性關係的訊號是很重要的。」因此,像是擁抱、親吻臉頰等等友善的碰觸,這類調情技巧在此刻便不太有效。而在另一種情況中,表現出「慷慨和願意給予承諾」的男性,在尋找長期關係的伴侶時較擁有優勢。同樣參與此次研究的挪威科技大學心理學教授班迪森 (Mons Bendixen) 解釋:「男性如果想找尋長久關係或是人生的伴侶,最好不要表現出太吝嗇或時常在更換伴侶的狀態。」但此次研究也發現最有力、也是大部分男女都適用的有效調情技巧,那就是 —— 幽默。卡內爾說道:「人們認為幽默,或是讓人覺得好笑是有效的調情方法,這或許是因為人們相信機智的幽默難以被偽造,而這也代表你有很高的創造力,很好相處。」「不過,對想找一夜情的女性來說,幽默就不太有用。但總而言之,幽默對兩性而言是有效的,特別是對想找尋長久關係的男性來說更是如此。」參與此次研究的心理學家柏琦 (Rebecca Burch) 進一步說明,「對女性來說,向潛在對象表現出『覺得他說得笑話很好笑』也是有效的調情策略」。所以對於不擅長搭訕或是約會的人,保持幽默或是講些好笑的笑話會是不錯的第一步。卡內爾也提醒,「微笑還有眼神的交流同樣不可或缺,最好在那之後再逐步開展你的調情策略」。對研究者來說,此次的研究結果也讓他們有另一番收穫。他們引用「」(sexual strategies theory) 做闡釋,根據研究結果顯示,雖然美國與挪威對於性的開放程度約略不同,但兩邊的調查結果卻大同小異。卡內爾說道:「這次研究結果顯示美國與挪威的調情大體相同。」這表示有效的調情策略對美國和挪威來說是一體適用,只有在肢體語言和初始的接觸上會出現各國民情文化上的不同。韋德分享到,有效的調情可以是世界各地通用的,其實不難理解,畢竟找尋伴侶的動力是一種生物本能。柏琦補充,「研究也顯示,人們會依據他們的文化所強調的部分微調他們的調情方法,而這也是比較聰明和彈性的方式」。
「期待外星人回覆」科學家準備將人類裸圖訊號發射到太空
由美國太空總署 (下文簡稱 NASA) 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上個月開發出新的訊號聯繫方式,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發射到太空中,給可能生存於外太空的外星生物。訊息內容包含 DNA 圖像、簡單的世界地圖、地心引力的圖表、一些代數和一些數學運算的圖示、地球在銀河系中的精確位置,以及一張看起來很開心地向外星人招手的一男一女裸體像素圖畫。這並不是 NASA 首次向太空發射人類裸圖,先前在 1970 年代時,先鋒號 (Pioneer) 就曾傳送過這張照片到太空,只不過這次的圖像看起來更加地清晰。此次向外太空傳訊的計畫名稱叫做「銀河系燈塔」(A Beacon in the Galaxy,BITG), 該計畫的傳訊方法與研究內容已發表在科學論文資料庫 Arxiv 上。目前有 11 位來自世界各地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參與其中,專門推動探測外太空計畫的 NASA 加州分部噴氣推進實驗室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也共襄盛舉。銀河系燈塔採用的是二進制碼 (binary code) 的編碼訊息,研究人員表示,這種訊號對外星智慧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來說最容易判讀。研究內容寫道:「二進制碼是與外星智慧溝通的最佳方式,雖然外星智慧可能無法辨認人類的數學概念,但二進位在所有宇宙生物中應該是普遍存在的,因二進位是最簡單的數學形式,它涉及兩個對立的概念,0 或 1, 是或不是,非黑即白。」研究也表示,期望藉由傳送這些帶有人類外觀的視學圖像,能讓外星智慧對人類的外貌有所理解,對人類產生興趣,並採取行動與人類做進一步的接觸。換句話說,科學家認為外星人或許會想知道人類長什麼樣子,就如同人類會對外星人的長相充滿好奇。此前,地球已向太空發射過數次的訊息,最早是 1974 年的阿雷西博訊號 (Arecibo message), 發射至 2 萬 5,000 光年外的球狀星團 M13, 也就是知名的「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ETI), 透過當時最大的單鏡面望遠鏡 —— 阿雷西博望遠鏡,尋找外星文明的訊號以及向外太空發射地球文明的訊號。過去所發射的多半是關於人類的文化和語言,例如 1977 年隨著航海家一號、二號太空探測船一起航向太空的「航海家金唱片」;2021 年從地球發射到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群的露西號探測器 (Lucy), 搭載美國青年桂冠詩人戈爾曼 (Amanda Gorman) 的詩,以及披頭四的歌詞與名言。NASA 加州分部噴氣推進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也是此次銀河系燈塔研究人員之一的蔣江濤表示,這次的發射借鑑了過往向外太空發射訊號的經驗,科學家將更著重在對外星智慧而言較易讀的概念:數學與物理。蔣江濤說道:「我們會盡可能地用最少的訊息傳遞最大量的人類資訊。」不過,此次所有發射的訊號中,最引起爭議的並非人類的裸圖,而是標示出地球精確位置的太陽系圖示。已逝世的物理學家霍金 (Stephen Hawking) 曾公開反對用先進科技接觸外星人,認為此舉將為地球帶來巨大的風險,甚至可能會導致人類毀滅。但銀河系燈塔計畫卻不這麼想,蔣江濤表示,一個能在宇宙中交流的外星生物,很可能已經了解到和平與合作的價值,在此機會中,人類也能從外星生物的身上學到更多,「我們相信成功建立此次溝通過程的科學進展,將大大超過人們所擔憂的風險」, 蔣江濤補充。銀河系燈塔計畫會像是一封寄給宇宙另一端的星際郵件,打開來後將有一連串像幻燈片的訊息,首先會有元素周期表的常見元素、DNA 圖像、世界地圖等等,最後由招著手微笑的裸體人類作結,邀請接收到此訊號的外星人回覆,並告知可使用哪種無線電頻率做溝通。整個銀河系燈塔的計畫也將借助世界最大、被稱作「中國天眼」的 500 米口徑球面無線電望遠鏡 (FAST), 預計在 3 月至 10 月間,地球與太陽角度呈現最少干擾的時候,發射訊號到 1 萬 3,000 光年之外的銀河系中心的數百萬顆恆星之中。不過,科學家也推估,這次訊號發出去後可能需要數萬年的時間,地球才會收到來自外星智慧的回覆。
所以我說那個鵝肝醬呢?法國鵝肝沒得吃
法國烹飪界的瑰寶、米其林餐廳的經典高級菜 ——(Foie gras), 現在正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當中,它們逐漸從菜單上消失了。鵝肝怎麼會變少呢?原來,都是禽流感惹的禍。這幾個月以來,歐洲已經被禽流感困擾許久,禽流感不只影響到家禽業的生計,更威脅到米其林餐廳的鵝肝供應量。法國西南部米其林一星餐廳 Le 1862 老闆兼主廚隆巴德 (Pascal Lombard) 說:「自我們減少鵝肝以來,已經有一個月了,然而這周我們已經徹底沒有鵝肝了。」隆巴德餐廳中的定期配額豪華鵝肝已經沒了,他除了趕緊與當地生產商開緊急會議外,也在努力研發新的菜餚,以填補鵝肝出現的空缺。隆巴德說:「在禽流感、俄烏戰爭和其他狀況下,我們缺乏很多產品,所以我們不得不用現有的食材來代替。2022 年將是蔬菜多一點,肉類少一點的一年。」隆巴德的餐廳 Le 1862 位於佩里戈爾 (Périgord) 地區萊塞濟 (Les Eyzies), 而這裡正是禽流感疫情的重災區。法國農業及食品部 (French Agriculture Ministry) 證實,自 2021 年 11 月禽流感爆發以來,法國已經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撲殺了 1,600 萬隻家禽,並試圖控制禽流感的災情。法國鵝肝生產商的跨領域委員會主席佩 (Marie-Pierre Pé) 宣稱:「這個數字對法國來說是前所未有的,鵝肝從來沒有遇到如此大規模的危機。」由於禽流感已經影響到法國 80% 的鵝肝生產商,預計今年法國鵝肝的產量將下降 50%。對於待在鵝肝產業已有 35 年之久的佩來說,禽流感並不陌生。跟人類季節性爆發的流感一樣,禽流感幾乎每年都會在鳥類遷徙出或入非洲時,襲捲歐洲。而今年的禽流感在春天出現,並擴散到法國西部羅亞爾河地區 (la Loire) 和西南部的佩里戈爾地區,也就是法國最主要的家禽養殖地區。根據佩的說法,光是羅亞爾河地區所孵化的鵝和鴨,就佔了法國鵝肝產業的 72% 佩接著表示:「我們必須互相分享,今年人們應該減少鵝肝的消費,讓更多人能夠有機會享受這種美味。」她補充道:「為了方便為所有顧客服務,一定會有小包裝的鵝肝。」雪上加霜的是,歐洲其他主要的鵝肝生產國也面臨著類似的危機,所以法國很難透過進口來彌補鵝肝短缺的情況。根據歐盟的最新報告,去年 10 月時整個歐盟國家都發現了禽流感,其中包括歐洲鵝肝聯盟 (European Federation of Foie Gras) 的成員國西班牙、比利時、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為了讓肆虐已久的禽流感結束,讓鵝肝的產量在 2023 年恢復正常,佩和她的同伴希望可以效仿 COVID-19 疫情的模式:隔離和接種疫苗。佩解釋道:「我們有一個監督計畫,就是遵循對抗 COVID-19 的原則。」佩表示,家禽業正在努力保護他們的鵝和鴨不受候鳥感染,並減少農場內的家禽數量,以便鴨鵝在室內有足夠的空間。目前有兩種禽流感疫苗正在進行臨床實驗,但它們最早要在 2023 年才能上市。其實對許多動物權利倡導者來說,聽到鵝肝減少的消息,他們可能反而會鬆一口氣。因為鵝肝一直飽受爭議,有些地方為了增加鵝肝的產量,會強行餵養鵝和鴨。因此在許多地方也有頒布對鵝肝的禁令,例如巴西聖保羅 (Sao Paulo) 在 2015 年時就曾下令禁止鵝肝的生產及販賣。在動保團體的宣導下,也有一些地方採用較人道的方式來飼養鵝肝。
嗡嗡嗡別吃我!科學家發現蝙蝠會學蜜蜂叫
在危機四伏的生存環境中,有許多動物會選擇模仿其他動物的特徵來擾亂捕食者。最近有科學家發現,有種蝙蝠會透過學習蜜蜂等昆蟲的嗡嗡聲來欺騙天敵。在生物界之中,這種弱勢物種模仿強勢物種的行為被稱為 (Batesian mimicry), 而目前科學家發現到的貝氏擬態大部分都跟視覺有關,例如無毒的腥紅王蛇 (Lampropeltis elapsoides) 會利用紅黑黃相間的條紋來模仿有毒的珊瑚蛇 (Micrurus fulvius); 有些無害的蝴蝶身上也帶著與有毒蝴蝶相似的繽紛色彩;許多亞馬遜地區的雛鳥甚至還會模仿有毒毛毛蟲的外觀和移動方式來避免被吃掉。而在種種的擬態之中,跟聲音有關的案例可說是少之又少。「在自然界中,聲音的擬態非常少見。」義大利拿坡里費德里克二世大學 (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 的生物學家安西洛托 (Leonardo Ancillotto) 不但發現了聲音擬態的新案例,而且這個案例還是第一個模仿昆蟲的哺乳類動物──會學蜜蜂嗡嗡叫的蝙蝠。周一 (9), 安西洛托和他的同事將這次的報告發表於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 上。雖然蝙蝠以回聲定位來鎖定獵物聞名,但牠們其實也會發出各種叫聲來進行社交。「我們知道聲音對蝙蝠來講很重要。」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哥斯大黎加大學 (University of Costa Rica) 的行為生態學家查薇莉 (Gloriana Chaverri) 表示:「這是個嶄新的發現──牠們會利用聲音來欺敵。」早在 20 年前,這個研究的想法就已經首度浮現在學者們的腦海中。當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拿坡里費德里克二世大學的生物學家羅素 (Danilo Russo) 還是一位研究生時,他正著手於建立義大利所有蝙蝠的回聲資料庫。當羅素在蒐集大鼠耳蝠 (Myotis myotis) 的聲響時,他被蝙蝠所發出的巨大嗡嗡聲所震懾,而且這個嗡嗡聲和蜜蜂的聲響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事隔多年,他才有辦法開始檢驗蝙蝠這麼做是為了欺敵的假說。那麼蝙蝠到底是為什麼要學蜜蜂嗡嗡叫呢?研究人員判斷,蝙蝠的這個舉動是為了逃離天敵貓頭鷹的鳥爪,因為貓頭鷹也不喜歡被蜜蜂叮。在被貓頭鷹抓住之後,大鼠耳蝠就會藉由嗡嗡叫來試圖欺騙貓頭鷹,讓貓頭鷹誤以為自己是隻會螫人的蜜蜂,藉此來爭取逃跑時間,哪怕只有一秒,都可能成為順利逃脫的機會。為了得知蝙蝠發出的嗡嗡聲是不是真的在模仿昆蟲聲響來躲避捕食者,研究人員把研究重點放在了蜜蜂和貓頭鷹的關係上。研究人員透過架設音響來測試貓頭鷹對不同聲響的反應,他們發現當貓頭鷹聽到嗡嗡聲時會遠離音響,而聽到蝙蝠的叫聲時則會靠近音響,野生貓頭鷹的反應也比人類飼養的貓頭鷹更加強烈。貓頭鷹趨吉避凶的行為支持了研究人員的假設──大鼠耳蝠知道要發出什麼聲音來讓貓頭鷹頭痛。除此之外,研究人員也發現,在貓頭鷹的聽力範圍內,蝙蝠發出的嗡嗡聲和西方蜜蜂 (Apis mellifera) 及黃邊胡蜂 (Vespa crabro) 非常相似。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的演化生物學家普芬尼格 (David Pfennig) 對蝙蝠的適應能力感到相當好奇,然而他也對研究提出質疑:「貓頭鷹是夜行性動物,但蜜蜂不是。」即便如此,普芬尼格仍然認為這個研究很酷:「模仿是個很厲害的點子,尤其是在科學和演化生物學之中,它顯現出即使是在關係相差甚遠的族群之間,動物也能有強大的適應能力。」另一位沒有參與研究的美國波士頓大學 (Boston University) 演化生物學家馬倫 (Sean Mullen) 注意到,這項研究有些潛在的限制,因為觀察的貓頭鷹數量太少了,還不足以支持這項假說,所以他希望研究可以進一步擴大觀察範圍。「我們總是能找到進化能導向適應的例子,這能進一步證明生命有多麼神奇。」馬倫說道。
紙也能裝酒?試試英國推出的環保紙瓶葡萄酒吧
幾個世紀以來,玻璃瓶一直是飲酒傳統的一部分。但是當在羅馬公司一直在尋找其他減少碳足跡的方法,因為製造玻璃瓶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玻璃的回收率也很低。除了紙瓶葡萄酒外,當在羅馬公司致力於說服英國人使用其他更環保的葡萄酒容器,像是他們之前推出的盒裝酒或罐裝酒。「這些『另類包裝』獲得了不公平的『壞評價』」, 馬林解釋道:「人們認為盒裝葡萄酒是垃圾。這很荒謬,因為大多數澳洲的葡萄酒都是用巨大盒裝運送過來的。」馬林說:「好的葡萄酒不一定要裝在玻璃瓶裡,無論你是用玻璃瓶喝,還是用紙瓶喝,葡萄酒的品質都不會受到影響。」接著,馬林又告誡大家不要把紙瓶放在冰桶裡:「它會變濕的,你需要使用一個乾式冷卻器。」這種紙瓶是由永續包裝公司 Frugalpac 製造,其中瓶子有 94% 是再生紙,碳足跡只有一次性玻璃瓶的 1/6, 價格則和玻璃瓶差不多。但由於最近受到俄烏戰爭影響,不只玻璃價格飆升,玻璃瓶的能源成本也上升,甚至有很多製造玻璃的工廠都關閉了。圖為 Frugalpac 所製造的環保紙瓶。Frugalpac 的執行長沃 (Malcolm Waugh) 說:「玻璃的生產會涉及大量能源,所以玻璃成本正在飛漲。」在某些情況下,玻璃的價格會漲兩到三倍,但這也取決於瓶子的類型,可能會有 30% 至 40% 的增長。沃也表示今年 Frugalpac 公司的銷售額增漲了五倍,而他們的紙瓶也接到了大量詢問,這些紙瓶也可以用於烈酒和橄欖油。事實上,除了當在羅馬外,去年瑞典品牌絕對伏特加 (Absolut Vodka) 也嘗試用了紙製伏特加酒瓶,其中成分由 57% 的紙和內層 43% 的回收塑膠組成。現在,當在羅馬的紙瓶葡萄酒可以在歐卡多集團 (Ocado) 的網站上買到,歐卡多的採購經理格蘭姆斯 (Rob Grimes) 表示:「很高興能引進當在羅馬的紙瓶葡萄酒,也很開心可以看到當在羅馬的團隊一直在挑戰葡萄酒包裝的界線,並將此導向更多元、永續的方向。」馬林也補充道:「隨著新產品推出,我們覺得這樣的產品真的能在行業中留下深遠的影響,特別是鼓勵其他人跟隨我們走向更永續未來的方面。」
104天跑104場馬拉松 南非抗癌跑者用義肢跑出世界紀錄
住在美國亞利桑那州 (Arizona) 鳳凰城的 46 歲女性布瑞斯瑪 (Jacky Hunt-Broersma), 她的口頭禪是「相信自己沒有做不到的事」, 而她確實如此。2022 年 1 月 17 日起,布瑞斯瑪為自己訂下每天跑 42.2 公里馬拉松的目標,在堅持連續跑完 104 天後,她打破女子馬拉松的金氏世界紀錄。不過,令人驚奇的是,她其實是一位身障跑者,靠著裝上碳纖維的義肢跑完了全程。上周日 (1), 布瑞斯瑪從床上醒來時終於覺得自己能夠放鬆,暫時不用煩惱跑步的事。她說:「一部分的我很開心完成馬拉松,不過另一部分的我還想著『我得跑起來』。」布瑞斯瑪在 4 月 30 日完成連續跑 104 天馬拉松的壯舉,金氏世界紀錄的發言人表示,這次紀錄會需要 3 個月的時間來通過審查。*2022/10/28 更新:審查通過,布瑞斯瑪成為「連續跑馬拉松距離最多天數的女性」(Most consecutive days to run a marathon distance (female) - LA2) 刷新金氏世界紀錄布瑞斯瑪是一位左腳截肢的身障人士,但她認為自己沒有做不到的事,她裝上碳纖維義肢,跑出金氏世界紀錄。布瑞斯瑪在南非出生及長大,她曾到英國與荷蘭旅居。在 26 歲時,她被荷蘭的醫生診斷出患有尤文氏肉瘤 (Ewing's sarcoma), 為罕見的惡性腫瘤,也是一種骨癌。醫生告訴她,必須替她動截肢手術,以挽救她的性命。兩周之後,她便失去了左腳。一切發生如此之快,在截肢的最初幾年,布瑞斯瑪努力適應新生活。剛開始,布瑞斯瑪在公共場合會刻意穿上長褲,掩飾她的截肢,並且截肢後的她常被醫療人員告知「不可以做這個、不能做那個」。她表示那種感覺好像自己被放進名為失能的箱子裡,「真的很惱人」, 她說。直到 2016 年某天,在她替跑馬拉松的丈夫加油時,她覺得自己內心某個頑強的部分甦醒了,所以她打算讓自己嘗試跑馬拉松。常規的義肢無法讓布瑞斯瑪跑步,她冒險買下跑步用的義肢,投資自己 1 萬美元 (折台幣約 29 萬 7,685 元),「在美國,跑步用的刀鋒 (碳纖維義肢) 非常昂貴,因為美國醫療保險並不給付,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奢侈品」。布瑞斯瑪為自己報名半程馬拉松 (21 公里), 而她這一跑便發現自己再也回不了頭。「我是個要做就要一次做到的人,所以我全心投入其中。我喜歡突破界線,並看自己到底有多少能耐。」布瑞斯瑪說道。2020 年,在她看到美國女跑者克拉克 (Alyssa Clark) 創下連續跑 95 天的世界紀錄後,她給自己訂下目標:100 天跑完 100 場馬拉松。在連續跑馬拉松不久後,布瑞斯瑪立即曉得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一天起床,她會感覺到腿部傳來的異常沉重感,有幾天她會覺得自己特別疲勞,另外幾天她則覺得自己神氣清爽。她解釋:「你會漸漸習慣這種循環,這變成一種新常態,起床的時候你會說『我的身體好累』, 但你還是得繼續跑下去。」「因為設定了目標,所以你的身體會找到與痛苦共處的方法。但最難的是精神層面,有的時候早上起來時,你會想『我今天只想做點別的,我不想跑了』。不過這就像工作,你偶爾會有完全不想上班的時候,可是工作會得到報酬,因此我學會專注在這一點上,強迫自己跑下去,因為你知道最後會得到你想要的報酬。」但布瑞斯瑪也分享,她有一、兩天是真的撐不下去。某天,在她差不多跑了 24 公里後,「我坐下來,然後開始大哭起來,內心喊『我再也跑不下去了,我受夠了,我好累』」。「在那樣的日子裡,一部分的你知道如果真的放棄了,你會對自己感到失望,而另一部分的你會告訴自己:再多撐 1 公里。當你真的多撐一下時,不知不覺竟然跑完了,然後你就像是『好吧!我又跑完一天馬拉松了,那明天再來跑吧』。」布瑞斯瑪以 Instagram 紀錄下她跑馬拉松的點點滴滴。截至 5 月 9 日為止,她的 Instagram 帳號已有 4.9 萬位追蹤者。布瑞斯瑪也有其他感到挫折的時候,包含最後幾天,她的義肢不堪負荷而脫落。那天,她不得不打電話給丈夫,請丈夫替她帶膠水來黏合義肢。而布瑞斯瑪的日常除了跑馬拉松外,還有家庭需要兼顧。她每天例行的行程是:起床、送兩個孩子上學、跑馬拉松、接孩子放學、看孩子的家庭作業、晚餐、做家務及休息時間。布瑞斯瑪:「我必須湊合著剩餘的一點時間來用,有時會晚一點才開始跑步。」另外一個小插曲是,英國女跑者傑登 (Kate Jayden) 比她捷足先登,在 2022 年 4 月中旬先一步完成連續 100 天跑 100 場馬拉松的紀錄。為此,原本只想跑 100 天的布瑞斯瑪,為了超越傑登的紀錄,必須比她再多跑個幾天。而她最後決定以 104 天跑 104 場馬拉松為自己畫下此次馬拉松的句點。不但如此,布瑞斯瑪也透過跑馬拉松的行動,為其他截肢跑者進行募款,目前她已為非營利組織「截肢刀鋒跑者」(Amputee Blade Runners) 募得超過 8 萬 8,000 美元 (折台幣約 262 萬 0,596 元), 作為支持截肢跑者們購買跑步用刀鋒的資金。布瑞斯瑪:「跑步對我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它讓我知道我的身體比我想像的還要強壯,也讓我重新認識自己,並相信自己沒有做不到的事。」布瑞斯瑪分享到,在跑了那麼久後,她只希望自己能更早一點開始跑步。在連續跑完 104 天之後,布瑞斯瑪會休息一段時間,重新調整身體的狀態,並準備挑戰她的下一個目標 —— 在美國猶他州摩艾布 (Moab) 10 月時將舉行的全長 386 公里超級馬拉松。
美國小城市明星公雞卡爾慘遭殺害 居民紛紛悼念以示不捨
但在上周,卡爾卻突然失蹤了。斯特布利在 4 月 25 日發現卡爾不見了,當時他選擇在店裡等待卡爾回家。然而在第二天,斯特布利經幾番詢問後,發現沒有人看到卡爾,於是他也逐漸擔心了起來。經過幾天的努力搜查之後,還是找不到卡爾的身影。直到一天,斯特布利透過監視器的影像發現,在 4 月 24 日凌晨 3 點左右,有一群人在卡爾的活動範圍附近徘徊,然後一名女性抓住卡爾並把牠抱走。憂心忡忡的斯特布利最終迎來的只有一個壞消息:卡爾被一名擔任少年矯正人員的 35 歲女子沙弗 (Kendra Shaffer) 殺害,屍體則被扔在附近的停車場裡。沙弗因虐待動物而被傳喚,然而這只是一項輕罪。根據瓊斯郡 (Jones County) 警長柏林 (Joe Berlin) 上周四 (5) 發表的聲明,沙弗在事發後立即被瓊斯郡的少年輔育院 (Jones County Juvenile Detention Center) 開除了。奇怪的是,這間少年輔育院位於海泉市以北約 100 英里 (約 161 公里) 遠,離她在瓊斯郡的家也有將近兩個小時的車程,目前還不清楚為何沙弗會出現在海泉市。其實,根據海泉市警察局刑事調查部門的勒梅爾 (Ryan LeMaire) 表示,他們在附近的監視器中看到,公雞卡爾被抱走的 15 分鐘後,就被扔在附近的停車場中。但隨後的一小時內,又有一名男子路過撿到卡爾的屍體,並把牠裝進塑膠袋就離開了。斯特布利已經懸賞尋找卡爾屍體了,他解釋道:「我們正試圖為卡爾籌劃一個小小的 (second line, 暫譯) 葬禮,我覺得如果有卡爾的屍體在,就會更特別一點。」圖為斯特布利為紀念他的寵物公雞卡爾所做的刺青作品。除了斯特布利對卡爾的死亡感到難過外,海泉市的居民們也紛紛對沙弗的行徑感到憤慨,並為卡爾建立了臨時的紀念館,和製作了些卡爾的紀念工藝品以示哀悼。除此之外,居民們在卡爾每天都會路過的店家、道路上也獻上花朵,孩子們也寫了信件,貼滿整座城市道路旁的窗子。當地企業更是製作了公雞卡爾的衣服和貼紙,並將收入捐贈給當地的動物慈善機構。其中藝術家羅布 (Cali Rob) 還為卡爾繪製了一幅壁畫。羅布宣稱:「卡爾不僅僅是一隻公雞。」他認為卡爾更是他們「社區的支柱」。雖然有許多人都想捐出公雞給斯特布利領養,但斯特布利表示他還沒有準備好。他對此說明道:「在這點上,我對於要將另一隻動物又置於危險處境上感到非常愧疚,我不認為我可以這麼快就再次面對這樣的問題。」
從頭蓋到腳 塔利班再祭出嚴格罩袍規定 阿富汗女權開倒車
周六 (7), 塔利班政府頒布了一條法令,要求阿富汗女性應該要待在家裡,如果不得不出門的話,就必須在公眾場合戴上頭巾 (hijab)。在這項規定中,任何覆蓋女性身體部位的服裝都可以被認定為頭巾,而且布料不能過緊或過薄,不可以顯現出女性的身材曲線。塔利班的勸善懲惡部 (Ministry for the Promotion of Virtue and Prevention of Vice) 在聲明中提到,最理想的頭巾選擇是「查多里」(chadori, 暫譯) 這種深藍色的 (burka), 這也是塔利班在 1996-2001 年統治期間規定女性出門在外必須穿的全身罩袍。如果有位女性沒有依照規定好好把臉遮起來就出門,勸善懲惡部的人員將會到她家,並建議她的男性監護人 (mahram) 勸她遵守規定,否則就會被傳喚。如果仍不遵守規定,這位男性將被監禁 3 天,甚至被送到宗教法庭進行進一步的懲罰。除此之外,男性公務員也會因為妻女沒有遵守規定而丟了飯碗。除了男性會受連坐懲罰之外,少數能工作的女性 (例如護士、醫生、教師等) 如果違反規定,也會面臨相同的失業下場。勸善懲惡部的官員穆罕默德 (Shir Mohammad)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所有端莊的阿富汗婦女」都應該要把自己從頭到腳都遮起來。「太老或太年輕的女人必須把臉蓋起來,除了眼睛之外。」他補充。作為阿富汗保守文化的產物,全身罩袍存在已久,早在 1990 年代塔利班掌權之前就已經存在。即使是在前朝由西方國家支持的政府統治之下,還是有許多婦女會穿著全身罩袍,其中農村地區或偏鄉的女性占了多數。自從去年 8 月塔利班接管阿富汗以來,首都喀布爾 (Kabul) 有越來越多女性穿上了全身罩袍,但街道上大部分的女性 (尤其是年輕或受過教育的女性) 仍傾向配戴覆蓋面積較小的頭巾,幾乎露出了整張臉。「為什麼要物化女性?」化名為馬爾齊亞 (Marzia) 的大學教授提出了質疑。出於對塔利班政權的恐懼,她選擇了化名接受採訪。「我是個信奉伊斯蘭教的人,並重視我所得到的知識。如果有穆斯林男性對我的頭巾不滿,那他們應該顧好自己的頭巾,並撇開目光。」「為什麼我們要被當成三等公民?就因為他們沒辦法遵守教義、無法控制自己的性慾?」馬爾齊亞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怒火。今年 24 歲的女權倡議者沙布迪茲 (Shabana Shabdeez) 堅定地拒絕用全身罩袍掩蓋自己,即使被殺也在所不惜。她補充:「女性生來自由。自由走動是她們的基本人權。」塔利班限縮女性權力已經有先例。從塔利班這次接管阿富汗以來,大多數的女子學校都被關閉,到了今年 3 月,塔利班原先承諾將開放所有高中校園 (包含女校), 然而就在開放校園的前一晚,政策卻突然髮夾彎,塔利班宣布將繼續關閉女校。這個舉動讓阿富汗眾人措手不及,甚至有許多女學生在隔天流著眼淚離開了校園,同時也引發國際社會譁然。在開放女校的臨門一腳拉剎車的理由也跟服裝有關。塔利班教育部表示,要等到女學生的校服都按照伊斯蘭傳統和法律設計過後,女校才能重新開放。其實在上次塔利班統治阿富汗的期間,塔利班政府就曾經禁止女性接受教育,女性可以從事的職業也寥寥無幾。無論是關閉女校還是規定女性的服飾,塔利班種種限縮女性權力的動作飽受國際社會批評。即使塔利班表示,與上次統治阿富汗時相比,他們已經有所改變,並試圖樹立更溫和的形象,但最近幾個月以來的種種跡象都顯示,塔利班並沒有遵守原先的承諾。塔利班最近還新增了一些規定,包括限制單身女性的行動自由、禁止男女一起參觀公園等等。聯合國駐阿富汗援助團 (United Nations Assistance Mission in Afghanistan, 以下簡稱 UNAMA) 在 7 號發布一份聲明,他們將立刻要求與塔利班會談,並就這項議題展開討論。UNAMA 補充,他們可以藉由和國際社會的其他成員協商來影響這次的裁決結果。聲明提到:「UNAMA 對塔利班當局今天 (7) 的宣布表達深刻關切...... 這個決定和許多保護、尊重阿富汗人權的承諾互相矛盾。」自從去年 8 月以來,美國和其他國家已經對阿富汗中斷了經濟援助,並對其金融系統實施制裁,世界銀行 (World Bank) 也以不尊重女性權利為由而暫停了價值約 6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78 億元) 的發展計畫,將阿富汗的經濟推向崩潰邊緣。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認塔利班政權的合法性。
看不到最新蝙蝠俠,俄羅斯電影院帶頭看盜版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不少好萊塢電影工作室跟進商業制裁,停止新片在俄羅斯上映。然而奇怪的是,就算明確受到電影官方抵制,不少俄羅斯電影院還是持續上映最新的蝙蝠俠等電影大片。但有外媒報導指出,原來這些電影院在拿不到正版授權,又坐吃山空的窘境下,開始悄悄採用違法種子來源下載電影片源來放映。自烏俄戰爭爆發以來,不少國家與商業團體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以抗議普丁宣戰的行為。像金融界 SWIFT 數位跨國匯款系統就大規模地封鎖了俄羅斯數家主要銀行,加上俄羅斯官方於開戰後限制匯兌外國貨幣以及跨國股市投資,造成龐大的經濟衝擊。也有不少產業或個別公司直接拒絕與俄羅斯境內的生意往來,或者拒絕提供大眾消費服務。影音娛樂方面,不僅 Netflix、Spotify 等串流暫停在俄羅斯的服務,電影商派拉蒙、迪士尼、華納兄弟、索尼影業都宣佈暫停在俄羅斯上映新電影。俄羅斯電影院負責人協會指出,好萊塢大片進不了俄羅斯,讓整個產業瀕臨崩潰,估計電影院整體營收損失 80%, 而俄羅斯自產的影片不論質或量都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沒有退路的情況下,不少電影院開始播放起了盜版片源的院線電影甚至影集,除了上述提到華納的「蝙蝠俠」, 還可以看到 Netflix 的「千萬別抬頭」等。在莫斯科 WIP 現代美術館還舉辦了蝙蝠俠電影的「藝術鑑賞」, 也就是把播放蝙蝠俠的畫面用畫框框起來,作為對好萊塢拋下俄羅斯市場行為的藝術演繹,票價約 500 盧布 (約 210 元台幣)。在俄羅斯常用的社群網站 VK、Telegram 上,則有不同電影院宣傳著好萊塢大片照常播放的訊息,在線上訂票頁面可以看到未經授權的蝙蝠俠還是一天排滿 5 檔場次。電影院則會在官網上標註蝙蝠俠上映是「私人活動」, 相關資訊是該主辦方提供。社群網路上也有「Kino Non-Stop」 和「World Movies On the Big Screen」這樣的帳號開始直接提供好萊塢電影線上看。不過另一方面,下載盜版並公開放映明顯屬於非法行為,會同時觸犯俄羅斯的民法與刑法,也遭到電影院負責人協會譴責,並呼籲業界社群重視盜版問題。
水短缺、溫室效應怎麼辦?你的「尿」或許可以拯救地球
水資源短缺、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成長目前都是頗為嚴重的環境問題,科學家正提出與實驗一系列的方式試圖拯救世界。但有新發現:重複使用人類尿液或許是好解方。一組科學家今 (3 日) 向法新社表示,與農民目前使用的方法相比,人尿可能是一種更好的大規模農產品施肥的工具。植物需要氮、磷和鉀來生長和生產水果,但現在這些現代肥料的化學成分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人類尿液包含了上述所有的成分。美國富土研究所的 Julia Cavicchi 表示,尿液中大約有 80% 的成分中含有氮,超過一半的磷。如果能建立尿液分流和收集的設施,這將是農業企業可以使用的豐富資源。之前就有一些人購買堆肥廁所,將人類排出的固態廢物轉化成可用的肥料。一些園丁使用普通的自製尿液來增加營養,並促進生物多樣性。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方式已經十分普及,不過,法新社表示,尿液收集的試點計畫,在少數實施的地區中可能相當受歡迎。人類學家 Marine Legrand 表示,隨著水資源短缺的情況加劇,和水成為越來越有價值的全球資源,大量用尿液取代農作物肥料的規模將越來越大。
人類上火星探勘,研究:回來可能得洗腎
太空人返回地球後身體狀況一直受科學家關注,據美國太空總署報告,結束太空任務的太空人有 30 多人報告罹患腎結石。科學家認為,一可能是微重力環境導致骨密度下降,使鈣流失到血液導致腎結石。脫水是另一個可能因素。此外,太空人服用避免太空飛行導致視覺異常的藥物,也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科學家想更深入研究太空旅行導致腎結石的機制。美國太空總署旗下的艾姆斯研究中心 (Ames Research Center) 與倫敦大學研究員兼腎臟專家分析 2020 年底放上國際太空站 10 隻老鼠腎臟,以及 20 隻地球實驗室暴露於太空輻射的老鼠腎臟比較。科學家使用大數據組學方法檢查腎臟,尋找腎臟蛋白質和 RNA 譜生物分子變化。另外採用全器官 3D 成像技術觀察結構變化和微觀損傷。研究還沒有完成,但科學家已觀察到宇宙輻射,包括伽馬輻射及高能粒子可能會對腎臟 DNA 造成損害,並影響脂肪運輸和代謝。且腎臟細胞周圍蛋白質也出現變化跡象,代表器官正在適應或受損。科學家表示,暴露於實驗室宇宙輻射的老鼠參與運輸離子如鈉、鈣和磷酸鹽的蛋白質較低。研究結果還顯示細胞的動力源粒線體受到損害。腎臟關鍵部分是近端腎小管細胞,這種細胞完全仰賴粒線體產生的能量運作,都是會對腎臟造成不良影響的因素,且國際太空站的老鼠也發現類似結果。實驗室老鼠暴露的輻射劑量只相當於去火星旅行一年半劑量,而這些罹患腎結石的太空人只在國際太空站待一個月,研究團隊認為微重力環境可能會放大輻射影響。科學家表示,雖然人類許多器官可承受一定輻射量,但腎臟是對輻射最敏感的器官之一,當近端腎小管細胞下降,就會導致腎功能衰竭。僅根據這項初步研究,科學家就稱「你可能會到火星,但回來的路上可能需要洗腎」。這篇研究不只試圖解決人類太空旅行可能遭遇的問題,由於現在腎結石患病率愈來愈高,但醫學界對大多數結石形成的原因仍不夠了解,這項研究可望揭開腎結石形成的過程與原因,為治療方式開闢新途徑。
戴不戴沒那麼簡單 美國口罩背後的文化戰爭
一塊布料織品蒙住口鼻的簡單動作,美國人經歷了多少的衝突與掙扎,發生無數的暴力事件,甚至有人斷送性命。疫情爆發兩年多,美國人從原本幾乎不戴口罩,走過了一段時期的掙扎與衝突,到社會大眾多數能接受在公眾場合戴上口罩,政府大量免費發送防護力更強的 N95 口罩。慢慢又隨著疫苗的普及、Omicron 輕症化趨勢,各州逐漸取消室內戴口罩的強制規定。這一路走來,在美國戴口罩這件事一直都沒那麼簡單。2020 年 6 月底,COVID-19 疫情在美國爆發三個月,加州洛杉磯郡的防疫指揮官費瑞 (Barbara Ferrer) 發表聲明,呼籲社會與執法單位正視,她與衛生局團隊人員為了推動防疫,收到越來越多的謾罵與死亡威脅,「我在線上疫情簡報時,有人留言要槍殺我」。顯然「口罩可以救命」這樣的訊息,在疫情爆發之初的幾個月,對許多美國人而言多麼難以接受。在費瑞聲明的幾個星期前,同樣在南加州,橘郡的防疫指揮官奎克 (Nichole Quick) 因為堅持口罩令,在議會遭到地方勢力圍剿,黯然下台。時間再往後半年,2021 年 1 月,美國疫情的最高峰,疫苗尚未普及之時。當時人口約 1,000 萬的大洛杉磯地區,單日新增確診破 1 萬例,病毒的威脅與部分美國人對口罩的抗拒程度似乎一樣高。當時在洛杉磯市區,20、30 多名反口罩團體無視防疫規定,拿著「口罩納粹」的標語闖進超市、賣場、購物中心,裸露口鼻向路人喊叫「脫下口罩」。美國在疫情籠罩下,除了非裔男佛洛伊德遭白人警察壓頸致死引發的全國動盪,與 2020 年 11 月總統大選升到最高點的黨派對立氣氛,口罩、社交距離、疫苗等防疫話題,經常也是社會人際衝突的引爆點。自從疫情發生以來,飛機上的脫序舉動層出不窮。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統計 2021 年到 2022 年 4 月,美國機上乘客違規事件有 7,062 件,其中 4,997 件跟口罩有關,諸如乘客堅持不戴口罩,不服規勸毆打空服員、大鬧班機,網路上有許多影片瘋傳。為了保障空服員免於受到違規旅客的騷擾,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年 4 月初提案,如果乘客在飛機上做出違規舉動,依法可以禁止他未來搭乘任何商用飛機。內華達大學教授凱默邁爾 (Markus Kemmelmeier) 去年 7 月發表的一篇研究,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在 COVID-19 疫情期間,美國人對於戴口罩防疫的態度分歧原因。這篇研究的出發點認為,口罩這項防止空氣傳染的工具,在美國特殊的文化環境之下,呈現出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保守派和自由派等文化面向的分歧。凱默邁爾的研究發現,個體主義人士認為戴口罩是為了個人利益,是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表現,但一些集體主義的美國人則是認為,應該為了社會群體的公共利益而戴。美國社會對防疫措施的意見分歧,最主要來自政治立場的不同。政治傾向保守的人士較不願意戴口罩,對口罩大多抱持負面態度。在美國南方的幾個州,戴口罩甚至被認為是對一個人公眾形象的破壞,損害了個人的尊嚴與權益。凱默邁爾提出心理學領域中關於美國榮譽文化 (Culture of Honor) 的分析,探討反對口罩陣營的心態。榮譽文化源自美國南方,大多來自經濟上較為弱勢、政府與法律約束力較低的地區,這樣的文化傾向鼓勵公開展示個人的強悍與力量,強調個人的獨立自主,不主動侵犯別人,但一旦個人聲譽或利益受到威脅,不惜用肢體或武力攻擊的方式回應,藉此達到恫嚇效果,防止別人侵犯。凱默邁爾認為,對於某些根深蒂固信仰榮譽文化的美國人來說,一個人戴了口罩,等於是在病毒面前承認自己不堪一擊,戴上口罩等同展示自己的軟弱,這個時候口罩不再是防疫工具,反而是一種對個人外觀形象的威脅。再加上政治立場的不同,看待疫情的出發點也大不相同。傾向自由派的,認為病毒是迫在眉睫的公共危機,政府與社會全體都要上緊發條,嚴陣以待;但保守派認為,疫情沒那麼嚴重,不必過度反應,認為防疫措施大多無效,對政府管太多的擔心程度反而大於病毒本身。疫情在今年初 Omicron 變種病毒流行到達另一個高峰,但也因輕症化的特徵,美國將 COVID-19 視為地方流行病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解除口罩規定的時機也頗為微妙。今年 2 月,在洛杉磯的一場 7 萬人聚集的美式足球賽,當時仍規定室內公共空間及大型活動必須戴口罩。然而,民主黨加州州長紐松、洛杉磯市長賈西迪公然違規,沒戴口罩與傳奇球星魔術強森合影。賈西迪回應批評說,他大部分時間都戴著口罩,只有拍照合影的時候脫下,而且屏住呼吸。這個屏住呼吸的說法太過牽強,又遭到另一波的批評,說學校孩童每天仍然戴口罩上學,州長、市長卻公然違規,批評人士藉此要求政府盡快解除口罩規定。這一段插曲也看出,戴不戴口罩在美國不只是防疫問題,更是政治與文化的衝突點。
經濟不景氣 那就吃點零食犒勞辛苦的自己吧
上周,Oreo 餅乾的公司億滋國際 (Mondelez) 報告,今年截至 3 月底的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7% 以上。世上最大的食品製造商雀巢 (Nestlé) 也報告,他們今年前三個月的銷售額與去年相比,增加了 5% 左右。此外,星巴克最近也公布,美國門市同一家店的銷售額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約 18%。為什麼這些食品飲料公司銷售額紛紛上漲呢?那是因為,在經濟不景氣、世界陷入混亂時,消費者會轉而用點心零食作為放縱的方式。卡夫亨氏旗下的酷愛飲料 (Kool-Aid) 就在 1929 年的經濟大蕭條 (Great Depression) 的時期奠定自己的品牌地位,因為它是一種一般人也可以負擔得起的「日常奢侈品」。根據支付服務提供商 Square 公司的數據,COVID-19 疫情期間美國消費者在零食、點心中,尤其是甜食上花了更多錢。例如從 2019 年到 2021 年,三層巧克力餅乾的銷售額就增長了超過 5000%。儘管因為物價上漲,今年 3 月的三層巧克力餅乾與去年相比貴了 8.8%, 但還是沒有阻止消費者對它的喜愛。在零食當中,冰淇淋是一個銷售量顯著提升的產品,光是在 2021 年 3 月至 5 月期間,冰淇淋新產品的銷售量就比 2019 年同期增長 24%。而隨著銷量的增加,消費者對於新口味的需求也在增加,那些獨特又有創意的新口味在冰淇淋類別中非常受到歡迎。而除了這些新口味外,主打健康和植物性的甜食也在疫情期間崛起,其中包括少糖、添加蛋白質、益生菌等產品。因為有 77% 左右的消費者希望可以過上比疫情流行前更健康的生活,許多消費者開始主動管理其健康和飲食習慣。另外,巧克力也非常受民眾歡迎,依據全國糖果協會 (National Confectioners Association) 的文章顯示,巧克力品項的銷售額從 2019 年到 2020 年增長了 10.5%, 而僅在美國就高達 219 億美元 (折台幣約 6,457 億 5,435 萬元)。在疫情的壓力下,消費者會靠吃糖果、點心來獲得短暫的快樂。巧克力、糖果製造商克魯格公司 (Krüger) 的客戶經理克萊默 (Connor Kramer) 說道:「現在有更多消費者從網路平台訂購零食,或是在去雜貨店的短暫行程中囤積大量的零食,這些訂購模式正在增加零售商的銷售額,也取代消費者以往去餐廳或旅遊時所獲得的甜食。」克萊默接著說道:「當然,身體和精神健康也是因素之一。這場疫情肯定帶給很多家庭大量壓力和悲劇,而我認為人們會轉向攝取巧克力這樣的甜食,來獲得即時的舒適和快樂感,在這些時候,人們會更容易接受『犒勞自己』的食物,它們會使你快樂,即使只是短暫的快樂。」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食品史學家本特利 (Amy Bentley) 解釋:「當經濟不景氣時,有一點小小的放縱,吃一些『必要、實際』的小點心也很重要,因為它們會讓我們覺得即使現況很糟糕...... 也還是有可以慶祝的事情在。」本特利表示,那些建議可以減少每天喝星巴克飲料來提高存款的金融專家們忽略了一點,就是一杯拿鐵也是犒賞自己的方式。本特利接著補充道,在疫情期間工作仍照常運作,無論有沒有遠距工作,這些食物都是激勵我們度過一天的興奮劑,無論是作為提神還是鎮靜用途。現在,零食也許正在成為現代飲食重要的一個部分,億滋國際的執行長范德普 (Dirk Van de Put) 說:「我認為,對現代消費者來說,零食不再是那麼隨意的東西了。」在中國,零食、餅乾的銷售也有很大的增長,因為它們已經成為一種正餐選擇了。
來去太空住一晚 美國新創公司估2025年建立太空飯店
在不久後的將來,人類或許不用再傷腦筋到底要去哪裡度假,因為未來有了全新的度假勝地 —— 太空。本周二 (3), 總部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 (Alabama) 的新創公司「軌道組裝」(Orbital Assembly Corporation,OAC) 公布他們劃時代的太空站計畫,他們將打造一個既能給太空人進行研究,又能提供一般人體驗太空旅行的複合式商業太空站。軌道組裝表示,他們預計在 2025 年開始營運提供 48 人住宿與活動的先鋒太空站 (The Pioneer station); 到 2027 年時,另一個能容納 400 多人的領航者太空站 (Voyager Station) 也將落成。而這兩個太空站將會是由好幾個太空艙模組拼裝而成,外型看起來就像是在太空中緩慢旋轉的巨大車輪,並在低地球軌道上穩定運行。首座太空飯店預計在 2025 年開幕,新創公司的營運長阿拉托爾表示,「我們的願景是讓太空成為人們可以嚮往的地點」。軌道組裝的營運長阿拉托爾 (Tim Alatorre) 相信,太空旅行會是未來的一個重要趨勢,因為民營航太公司紛紛崛起。近年,如億萬富豪布蘭森 (Richard Branson) 創辦的航太公司「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 與貝佐斯 (Jeff Bezos) 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 都推出讓未曾受過太空訓練的普通人得以體驗搭太空船飛上太空的行程。他也指出,太空飯店能讓整個太空之旅有一個更明確的目的地,畢竟一個沒有航行目標的旅行,「就像是你想去大峽谷 (Grand Canyon) 觀光,但你只是開車過去然後就馬上開回家」。雖然對一般大眾而言,另一個首先需要克服的問題是:上太空的費用所費不貲,但阿拉托爾認為這樣的障礙會被慢慢地排除。過去幾年,民營企業努力發展太空飛船把人送上太空,不過這些企業接下來準備互相競逐建造太空站。服役滿 21 年的國際太空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 預計將在 2030 年底退役,並墜落在太平洋無人居住的「尼莫點」(Point Nemo)。而 2021 年 12 月時,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已經和藍色起源、納米艙 (Nanoracks)、諾斯洛普格拉曼 (Northrop Grumman) 簽訂商業太空站的合約,NASA 打算在 2030 年時使用這三家所建造的新太空站。阿拉托爾表示,軌道組裝正努力領先其他企業,試著成為太空站競賽中的一匹黑馬。軌道組裝的太空飯店將會保有地球 1/6 的重力,透過直徑長達 70 公尺的重力環,以旋轉方式模擬出人造地心引力,讓人們在裡面可以像往常一樣四處走動,也可以吃飯和淋浴。阿拉托爾說明,這個重力環的設計原理,就是藉由旋轉造成的重力,使原本在太空中會失重的人能夠被一股重力留在地面,「整個太空飯店會一起旋轉,讓太空飯店裡的物體彷彿被推向地面,這有點像是原地旋轉的水桶,水桶裡面的水被推向邊緣處,但仍會停在原地」。早在 2001 年時,國際太空站就曾接待美國富商蒂托 (Dennis Tito), 讓他以一般遊客的身分抵達國際太空站。不過,阿拉托爾認為,和國際太空站相比,未來太空飯店會舒服很多,人們不會在那裡看到露出來的電線器材。阿拉托爾:「太空飯店不會讓你覺得像是進到了工廠或研究機構,相反的,那裡會讓你覺得自己像在做一場『科幻夢』, 並感到賓至如歸。」阿拉托爾也提到整個太空飯店的設計美學,參考了美國導演庫柏力克 (Stanley Kubrick) 在 1968 年執導的經典太空電影《2001: 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我認為庫柏力克強調了人性和科技之間的鴻溝,所以他所設計的太空站才會看起來一塵不染,給人無菌、陌生的感受。」阿拉托爾說道。軌道組裝介紹建造領航者太空站的科技,以及完工後內部的奢華裝潢。曾是 NASA 太空飛行員、現在是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航空太空系主任的霍夫曼 (Jeffrey A. Hoffman), 認為太空旅行最需要擔心的還是安全性,他建議太空旅行與現有的航空旅行一樣,都必須要有完備的紀錄,讓太空旅行變得愈來愈安全與成熟。霍夫曼對於目前發展中的這些太空計畫也抱持樂觀的態度:「我很高興看到愈來愈多人能夠上太空體驗,希望他們能帶著全新的感受回到地球。」
研究:狗狗的品種可能跟個性沒有太大關係
上周四 (28), 研究人員在《科學》期刊 (Science) 上發表研究,證實狗狗的品種與個性沒有太大的關係,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美國馬薩諸塞大學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的遺傳學家卡爾森 (Elinor Karlsson) 說道:「每個品種的狗都有差異很大的行為變化,歸根究柢是因為每隻狗都是獨立的個體。」狗狗的主人總是喜歡談論狗的個性,說這種狗比較親人、那種狗比較皮。而就是這些寵物主人們的熱情,激發了卡爾森的好奇心,因為她想知道這些行為模式有多大機率是因為遺傳?狗的獨特性和可預測的行為模式究竟與品種有多大的關係?研究顯示,雖然靈緹的長腿或是大麥町的斑點等身體特徵顯然是因為遺傳,但品種並不是影響任何一隻狗狗個性的主要因素。這是根據研究大量的數據分析而來的答案。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遺傳學家博伊科 (Adam Boyko) 說,這次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數據,是迄今為止彙編最大量的數據。研究人員調查了 2,155 隻狗狗的基因組,並分析其行為模式,他們發現有一些行為如嚎叫、指路和對陌生人類表示友好,還是有一些遺傳基礎的,但這些遺傳也並非代代相傳。依照平均數據而言,品種只能解釋狗狗行為模式變化的 9%。沒有參加研究的密西根大學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的遺傳學家基德 (Jeff Kidd) 表示:「狗的行為和品種之間的關聯性比大多數人預期的要低。」雖然早在 1 萬 4,000 多年前,狗狗就已經成為人類最好的朋友了,狗也是農業出現之前唯一被馴化的動物。但狗的品種這一概念是近代才有的,大約在 160 年前,人們就開始有選擇性的培育狗種了,讓這些狗狗具有一些特殊的身體特徵,例如毛的質感、顏色和耳朵形狀等等。此外,研究人員無法找到狗狗攻擊性行為的遺傳基礎,也找不到這個行為與特定品種的聯繫。例如危險名聲遠播的比特犬,並不比其他狗更有攻擊性。這些狗狗的行為是被他們所處的環境所塑造的,而非牠們的品種。因此,若是人們正在尋找擁有特定個性的狗狗,卡爾森補充道:「你不應該從產品目錄中挑選狗狗,因為每隻狗都是一個獨立個體。」
墮胎權論戰再起!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意見書外流 影響全美婦女墮胎權益
本周一 (2), 一份關於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阿利托 (Samuel Alito) 撰寫的草案意見書內容被美國新聞網站《政治報》(Politico) 披露。報導內容指出,最高法院的 9 位大法官之中,有 5 位大法官有意推翻 1973 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 的歷史性判決,此舉將影響 50 年來美國保障婦女墮胎合法的權益。如果大法官推翻成立,美國婦女墮胎權將不再受憲法隱私權保障,未來將交由各州立法機關決定婦女終止妊娠究竟屬合法或是違法。這篇報導在周二晚間發布後,隨即引發美國社會巨大的震盪。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茲 (John Roberts) 證實此報導內容屬實,但他也強調這還不是最終決定,關於此案尚處在討論與投票的過程,大法官仍能隨時改變他們的立場,最終的裁決要等到 6 月時才由最高法院正式公布。美國婦女墮胎權一直是美國社會爭論不休的議題,此次讓最高法院大法官重新討論墮胎權益是否符合憲法保障的關鍵,是密西西比州 (Mississippi) 上訴到最高法院的「多布斯訴傑克遜婦女健康組織案」(Roe, 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該案以密西西比州的衛生部門負責人多布斯 (Thomas Dobbs) 和密西西比州的最後一家合法墮胎診所為名。此案圍繞著密西西比州 2019 年制定的法案 —— 婦女在懷孕 15 週後禁止墮胎一事,該法案通過時被傑克遜婦女健康組織告上地方法院,地方法院判此法案違憲。但當此案上訴到最高法院時,卻罕見地被最高法院接受,表示目前以保守派為多數的大法官可能就「多布斯訴傑克遜婦女健康組織案」的審理,推翻此前美國憲法隱私權保障美國婦女可以墮胎的重要依據 —— 羅訴韋德案,使得美國婦女墮胎合法與否的問題將被重新看待。羅訴韋德案如果被翻案,美國有 20 多個州將會隨之嚴格限制、甚至禁止婦女墮胎,並影響美國約 58% 的育齡婦女。1973 年的羅訴韋德案是女性墮胎權益的里程碑,當年最高法院以 7 比 2 的票數做出羅訴韋德案的裁決,賦予了全美婦女在懷孕 3 個月內可以墮胎的絕對權利。而羅訴韋德案的判例也廢除許多州政府禁止墮胎的法律,並且規定胎兒在母體外不能自然保持其生命之期間 (fetal viability, 此判例中認定為 24 周), 州政府不能禁止女性墮胎。這個案件最初是由一名化名為羅 (Jane Roe) 的德州女性提告州政府,她的原名是麥考芙莉 (Norma McCorvey), 當時她因為未婚懷孕而認為需要墮胎,但德州法律規定,只有在胎兒危及母親生命等特殊情況才允許終止妊娠。羅之後提出告訴,認為德州法律侵犯她的隱私權。那時,負責代表多數大法官意見、撰寫草案意見書的是大法官布雷克蒙 (Harry Blackmun), 他最後寫下判決書,判定德州法律侵犯了女性的隱私權,並違反美國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 (U.S. Constitution's Fourteenth Amendment)。「隱私權足以涵蓋一名女性能否決定她要終止妊娠的權利。」布雷克蒙的判決書寫道。而此次被洩密的大法官草案意見書內容,阿利托就認為當年布雷克蒙等人的判決是錯誤的,阿利托寫道:「羅訴韋德案從一開始就大錯特錯,它的法律推理過程十分微弱,因此它的判決也帶來破壞性的後果。」「羅訴韋德案必須要被推翻,是時候要依據憲法,並讓墮胎的議題交還到民眾選出的民選代表身上。」雖然,目前美國社會大眾全部焦點都放在羅訴韋德案是否會被推翻,不過最高法院現在最關注的反而是:草案意見書究竟是誰洩漏出去的?常駐華盛頓特區的《衛報》記者史密斯 (David Smith) 就表示此事非同小可:「這次的洩密事件史無前例且令人震驚。」由律師、法學教授組成的知名新聞網站「最高法院部落格」(Scotusblog), 也認為這次大法官的草案意見書在裁決前被披露,很可能會嚴重破壞之後法院與工作人員間的信任關係,也會為法院內部人事運作帶來極大的變動。首席大法官羅伯茲也將此次洩密案形容是「絕無僅有且嚴重違反信任,對法院工作者們的一種侮辱」, 並將立即對洩密案展開徹查。而洩密案所導致的墮胎權爭議,也掀起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的攻防戰,並催動雙方陣營的選民挺身投票,撼動美國期中選舉。民主黨普遍認為假如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將會是美國民權的倒退,也會是一場災難。周二,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表示墮胎應是女性的基本權利,呼籲國會通過立法,將羅訴韋德案 (codifying)。拜登也呼籲民主黨選民在秋天選舉出來投票,選出更多參議員和拿下更多眾議院的席次,確保聯邦法能保護婦女的墮胎權。共和黨則認為有人意圖對大法官施加壓力,故意將草案意見書提前洩漏給媒體,也將這次的洩密歸咎於民主黨,強烈要求相關單位應嚴格調查此次洩密案。羅訴韋德案可能被推翻一事,也讓法律專家憂心後續產生的骨牌效應。一些美國自由派的專家擔心羅訴韋德案的挫敗,將會導致根植於憲法隱私權保障的同性婚姻、避孕等其他權利也受到威脅。前聯邦檢察官范斯 (Joyce White Vance) 就曾在 Twitter 上寫道:「我們必須審慎看待這件事,如果羅訴韋德案這棵樹倒下了,樹上其他脆弱的權利枝幹也將被影響。」
「你的身分就是我的身分」美國男子借用雙胞胎身分盜領退伍軍人福利
上周二 (26), 美國佛羅里達州 (Florida) 64 歲的鮑恩 (Wayne Bowen) 被傑克遜聯邦法院 (Jacksonville federal court) 判處兩年監禁,還得支付 6 萬 3,773 美元 (折台幣約 187 萬 7,445 元), 因為他利用了雙胞胎兄弟的身分,獲取數萬美元的退伍軍人福利。檢察官表示,鮑恩承認他多年以來一直使用雙胞胎兄弟的身分,還利用他的身分獲得了一張佛羅里達州的身分證。一開始,鮑恩說他們兩兄弟都曾在美國軍隊服役過,並光榮退役,但後來承認這些都是謊言。根據調查,鮑恩從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那兒領取了 3 萬 2,434 美元 (折台幣約 95 萬 4,850 元) 的醫療服務,在美國住房及城市發展部拿到 1 萬 8,905 美元 (折台幣約 55 萬 6,559 元) 的住房補貼,而在美國農業部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則獲得 1 萬 2,434 美元 (折台幣約 36 萬 6,054 元) 的營養津貼。根據刑事程序中,鮑恩與檢察官所達成的認罪協商 (plea agreement) 寫道,鮑恩在 2014 年就使用了他疏遠的雙胞胎兄弟的名字、社會安全卡 (Social Security card) 以及退伍軍人文件 (military discharge papers), 來申請一項由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 (U.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和美國住房及城市發展部 (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管理的計畫 —— 為貧困退伍軍人提供的住房補助福利。對此,鮑恩的雙胞胎兄弟證實,他沒有申請任何相關的福利,也從未允許鮑恩使用他的名字,而且他根本不住在佛羅里達州,而是住在別的州。2020 年,也曾經有過詐領退伍軍人福利的案例。北卡羅萊納州 (North Carolina) 一名 57 歲男子庫克 (John Paul Cook) 承認他以捏造的殘疾名義為由,索取了將近 97 萬 8,138.60 美元 (折台幣約 2,888 萬 6,682 元) 的退伍軍人福利。根據法院的文件上顯示,1985 年庫克開始從軍,但在 6 個月後他就因為在執行任務時意外受傷。庫克對此抱怨道,那次事故讓他眼睛的狀況惡化了。1987 年經過醫療評估後,庫克被列入退休名單中,並開始接受殘疾退伍軍人補助。在接下來的 30 年內,庫克竟變本加厲,多次謊稱因「嚴重視力障礙」而導致視力損傷加重和失業,他獲取的殘疾補助金不斷地增加。2005 年時庫克被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宣布成為法定盲人,開始按照最高比率領取殘疾福利金。但是,這位號稱是盲人的男子,卻有辦法多次更新他的駕照,並購買了 30 輛車,甚至擔任童子軍的射箭以及 BB 槍教練。最終,在 2017 年一位匿名檢舉者的提醒下,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發現了庫克這一系列的計畫。庫克被判處最高 10 年的監禁及 25 萬美元 (折台幣約 738 萬 3,075 元) 的罰款,並沒收他不法獲得的 97 萬 8,138.60 美元。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發言人威廉姆斯 (Joe Williams) 表示,他們非常認真對待這些詐欺案件,因為它們最終會影響到那些為國家無私奉獻、犧牲的軍人。威廉姆斯解釋道:「許多退伍軍人事務部的員工本身就是退伍軍人,所以我們會盡快解決這些跟詐欺有關的既得利益事件。」此外,他們也正在研究如何「建立未來的分析方法,以檢查異常的情況和處理類似的詐欺案件」。
它造就出《侏羅紀公園》的迅猛龍!新的恐爪龍化石首次登上佳士得拍賣
在 1993 年,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拍攝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中,有一場令觀眾屏氣凝神的經典追逐場景:擁有可怕利爪的兩隻恐龍闖入餐廳,兇猛地追著侏羅紀公園創始人的孫子、孫女,並差一點就將他們吞吃入腹。這兩隻恐龍在電影中被稱作迅猛龍 (velociraptors), 但嚴格來說迅猛龍並非牠們真正的學名。對於古生物學家來說,這兩隻恐龍的正確學名應該是恐爪龍 (Deinonychus antirrhopus), 而非迅猛龍。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當年創作《侏羅紀公園》小說的作者麥克。克萊頓 (Michael Crichton) 看到了恐爪龍的化石,便決定要把這隻恐龍寫進書中,但左思右想覺得恐爪龍這個名稱不夠響亮,於是自作主張替牠們換一個更威風的名字 —— 迅猛龍,而這個「美麗的錯誤」後來也被沿用到電影裡,使得迅猛龍 (正確名稱是恐爪龍) 隨著電影的傳播成為世人熟知的明星恐龍,但真正的迅猛龍 (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 又譯蒙古伶盜龍) 其實是一隻體型較小,發現於亞洲蒙古的恐龍。不過,這個啟發麥克。克萊頓《侏羅紀公園》故事的恐爪龍,近日再次成為考古學家與私人收藏家的熱門焦點。上周六 (30), 佳士得 (Christie) 宣布將在 5 月 12 日舉行恐爪龍化石的拍賣會,這是史上第一次有恐爪龍的化石登上拍賣會場。佳士得首次拍賣的罕見恐爪龍化石,引起私人收藏家與科學界的關注。這個即將被拍賣的恐爪龍化石,據說是現存最完整的骨骼標本。7 年前它於美國蒙大拿州 (Montana) 的狼之谷 (Wolf Canyon) 出土,全長 304 公分,活在大約 1 億 1,500 萬年前至 1 億 08,00 萬年前之間。佳士得的科學及自然歷史部主管海斯洛普 (James Hyslop) 表示:「這隻恐爪龍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化石骨架,有 126 根原始的骨頭,包含牠最有名的爪子。」佳士得將這隻恐爪龍的化石取名為赫克托 (Hector), 並預估它的成交價可達 4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1 億 1,816 萬元) 到 6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1 億 7,724 萬元)。恐爪龍的化石讓有錢的私人收藏家們蠢蠢欲動,但古生物學家對拍賣化石的作法看法不一。有些古生物學家強烈反對拍賣化石,認為可能會讓重要的化石標本落入到某些收藏家手裡,而這些收藏家有時並不願意將化石公開展示,或是提供給科學家們從事研究。英國愛丁堡大學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的古生物學及演化學教授布魯薩特 (Steve Brusatte) 就表示,「如果這些化石消失在那些的地下室中,對科學家還有社會大眾來說都是莫大的遺憾」。一次一次飆高的化石拍賣金額讓科學界陷入恐慌,猶他州的古生物學家柯爾蘭 (Jim Kirkland) 直言,「這種商業市場對我們的科學不利」。柯爾蘭表示,他已經花費數十年尋找一個對他研究至關重要的化石魚頭骨,但自從它消失在私人收藏家的手裡後,他就再也找不到它的下落。近幾年,史前的生物標本成為拍賣市場的新寵,比藝術品更受到收藏家的注意。一些畫廊也開始經手化石標本的買賣,英國倫敦老字號愛倫畫廊 (David Aaron) 的董事愛倫 (Salomon Aaron) 表示:「這個市場正急速增長,因為人們愈來愈想要多樣化的收藏,並且希望他們的周圍圍繞著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物品。」愛倫相信,「自然歷史的標本現在是藝術市場最迷人的領域」。最先開啟這段化石買賣熱潮,可能是綽號為蘇 (Sue) 的霸王龍 (Tyrannosaurus rex) 化石。1997 年,蘇的完整化石骨骼以 836 萬美元 (折台幣約 2 億 4,672 萬元) 的落槌價售出。而到了 2020 年,一隻被稱為史坦的霸王龍化石,在佳士得拍賣會上創下 318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9 億 3,849 萬元) 的天價紀錄,拍賣完後沒有人知道買家是誰,因為買家選擇匿名。那天之後,許多古生物學家努力追尋史坦的下落,直到 2022 年的 4 月,阿布達比 (Abu Dhabi) 才正式對外宣布,史坦會在他們新落成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中展出。伴隨著化石的拍賣熱潮,化石的挖掘地也成為商人眼中的目標。美國西部地區如蒙大拿州、懷俄明州 (Wyoming)、猶他州 (Utah) 和科羅拉多州 (Colorado) 就出現有如淘金潮般的挖掘化石潮,與此同時,一些非法出口、盜採化石的問題也相繼出現。另一個問題是,因在美國私人土地上挖掘的化石可以合法出售與出口,使得化石挖掘的價值之高,一些美國私人土地的農場經營者寧願將土地出租給私人的化石挖掘商賺取外快,也不願將土地提供給古生物學家慢慢考古。此次在佳士得上拍賣的赫克托是從私人土地上挖掘,也是私人挖掘商聘請到的古生物學家挖到的化石。佳士得的科學及自然歷史部主管海斯洛普表示,他希望買下赫克托的買家會是一位願意讓它能公開展示的買主,「我心中的小男孩仍希望能一次又一次的見到它 (赫克托)」。
Omicron 如照妖鏡,上海人關在家研究「潤 (Run) 學」
上海封城不只嚇壞上海人,冷血手段讓全世界都震驚不已。與香港一樣,香港疫情期間不只外國人走了,許多香港本地高階人才也離開,現在許多有權有勢的上海人逃往海外,更多沒來得及跑的人愈來愈想離開,原本與中國本土不同的自由之都,困境如照妖鏡,瞬間敲碎上海人的自信心。過去兩年全球疫情肆虐時,上海一直是眾神眷顧之地,不曾發生嚴重疫情,幾場零星疫情也很快散去,邊境隔離政策下各種安置都讓許多上海人感到滿意。由於不能出國,內捲消費狂潮讓上海商機史無前例蓬勃,上海人對政府信心十足,但誰也沒預料到疫情來得措手不及,上海再國際化、再自以為多與眾不同,也無法違抗中央指令。上海可能不僅出現外籍人士外流,還會出現中國中產階級公民外流。日經新聞訪問一名上海當地人,「現在這座城市發生的一切都超出我的理解。」很多人都失望的說。原本對這個國家的信心完全消失,甚至有人認為整個社會恢復到 50 年前,主要原因是看到上海街上城管有多冷血,有人稱很像文化大革命紅衛兵。在上海創業多年的台商也表示,這次疫情封城的手段讓他對這個城市失去信心,即使上海發展機會很多,過去幾年在上海建立事業基礎,整個中國市場商機也非常誘人,但面對不確定性,恐懼感使他認真考慮將事業轉至其他國家,再也不想回上海。封鎖期間許多上海人在網路談起所謂「潤學」, 暗指 run, 反應年輕人對移民海外的渴望。報導指出,4 月微信關於移民的搜尋次數增加七倍,當地移民機構也不停接電話,大多數人都在問投資移民,譬如到希臘只要投資約 25 萬歐元房子,就可立即取得居留權,將來想回中國生活或工作也可以。中國移民似乎最喜歡加拿大,3 月最後一週,百度移民主題的加拿大移民政策搜尋量暴增 2,846%, 位居中國搜尋引擎排行榜榜首。一家移民機構表示,客戶主要是 30~50 歲中產階級,將美國、加拿大、澳洲和新加坡等英語國家列為首選目的地。中國人一直嚮往國外生活,但真正移居海外的人並沒有想像多,2017 年報告稱,約有 1 千萬中國公民住在中國以外,近一半分布於美國和香港。2020 年全球移民人口有 2.8 億人,占全球人口 3.6%。即使詢問度暴增,但移民機構人員也認為,大多數人只是封城的下意識反應,超過 90% 不是不符合移民要求就是缺錢。雖然上海封鎖期詢價的人增加很多,但只有約一成認真考慮這件事。中國政府心中,疫情清零是最高宗旨,相信人民想法只是一時,就如香港林鄭月娥面對記者詢問香港人才外流問題時答覆,她說疫情結束,這些人很快就會回來。
曾是最受憧憬的工作,卻爆發離職潮?Netflix只要英雄、不問忠誠的傭兵文化陷苦戰
在 Netflix 上班一向是媒體領域最受憧憬的工作,他們從不吝於開出一流的薪資招募頂尖人才。根據標普全球的資料,Netflix 2020 年薪資中位數達到 219,577 美元,遙遙領先所有媒體企業。然而,Netflix 只論能力的傭兵文化,是他們在全球建立起輝煌串流帝國的武器,然而在帝國傾頹之際,這不要忠誠、只要英雄的作法,卻可能使得他們陷入人才流失的危機。令人心動的高報酬,是一流人才蜂擁至 Netflix 最主要的理由,Netflix 從不講求情感,付錢就是為了請來最優秀的人才,只要能夠以一擋百的超級英雄,不跟你稱兄道弟。但 2022 年第一季財報公佈後,股價一落千丈動搖了員工對公司前景的信心,許多人持有的股票選擇權也因此價值縮水,匯集優秀人才頂尖團隊,在此刻可能面臨分崩離析的危機。有員工就因此要求公司多發股份,彌補他們在選擇權上遇到的損失。根據《彭博社》報導,有內部員工透露,現在想離開公司的人比記憶中任何時候都要來得多。這意謂著若股價持續低迷,Netflix 很可能會因此爆發人才出走潮。有別於許多試圖營造「大家庭」氛圍的企業,Netflix 更像是一個戰場,要求所有人持續成功、締造良好表現,倘若無法繼續繳出滿意的成果,公司也會毫不留情的請你離開。創辦人海斯汀 (Reed Hastings) 把公司鐵血的文化視作成功關鍵,他將公司形容為一個雲集明星球員的一流團隊,強調「我們不是一家人」, 所有人只是為達成目標共同奮鬥。海斯汀曾撰寫《零規則》一書,向外界披露 Netflix 獨特的企業文化,在這邊你可以自由判斷、動用各種資源,只要做得出成果就行。但相對地,你必須承擔所有責任,這是個自由也高壓的職場。Netflix 並不適合所有求職者,但對於滿懷野心、只怕無處施展才華的頂尖人才,卻是個絕佳的舞台。然而在公司面臨成長瓶頸時,這樣的舞台也同樣受到了影響。Netflix 目前的策略開始壓縮成本,代表著未來更沒有犯錯空間,員工的發揮都將受到更高度的審視。《The Information》披露,Netflix 已經在前陣子的會議上,告訴員工必須在支出與招募人才方面用錢都必須更加謹慎。在 Netflix 揮灑創意的自由也可能受到影響。稍早《TheWrap》指出,Netflix 內部解僱了創意總監及原創動畫開發負責人等數名員工,許多受歡迎的動畫影集都被擱置甚至取消;另外還有消息指出,Netflix 正在重組工程部門,將過往扁平的組織架構分出層級。儘管公司聲稱,這麼做是為了幫助員工的職涯發展,但許多員工認為這只是為了節省成本,讓他們能夠僱用薪資較低、沒那麼優秀的員工,擔心在節省支出的壓力下,Netflix 將變得越來越平庸。且更有人擔心,海斯汀可能會在幾年內慢慢淡出日常營運,2020 年任命營運長薩蘭多斯 (Ted Sarandos) 擔任聯合執行長便是一個警訊,然而面對 Netflix 近 10 年來最大的挑戰,肯定需要創辦人的密切參與。
英慈善機構千萬元買下《簡愛》作者13歲創作 送回勃朗特故居
一本比撲克牌還要小的迷你手工線裝書,在一針一線縫起的書頁裡記載了十首未被發表過的押韻詩。這些詩都出自同一人的手筆,而它的作者正是 19 世紀傳奇的英國女作家夏綠蒂。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夏綠蒂。勃朗特與她兩位親妹妹艾蜜莉。勃朗特 (Emily Bronte)、安妮。勃朗特 (Anne Bronte) 都是作家和詩人,三人是文學史上有名的「勃朗特三姊妹」。身為大姊的夏綠蒂,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是她的第二部小說《簡愛》(Jane Eyre), 書中描述一名生活在 18 世紀英國保守社會的女性,勇於衝破世俗陳規追尋理想的人生和愛情。《簡愛》的故事轟動了當時的英國文壇,夏綠蒂藉著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文壇中的地位。歷經了一世紀,夏綠蒂。勃朗特 13 歲的作品再次出現在世人眼前,並由紐約古書展舉行拍賣活動。這本迷你小巧的手工書是夏綠蒂在 1829 年 13 歲時嘗試的作品。2022 年 4 月底,它現身於紐約古書展 (New York International Antiquarian book fair), 是此次展覽中最受矚目的拍賣品。在經過為期一周的預展,它以 125 萬美元 (折台幣約 3,681 萬 4,375 元) 的高價賣出,未來將會被送回位於英國西約克郡 (West Yorkshire) 的勃朗特牧師博物館 (Bronte Parsonage Museum) 珍藏,那裡是勃朗特三姊妹與牧師父親的故居,也是英國目前收藏最多勃朗特手稿的博物館。夏綠蒂和她的兩位妹妹從小便展露出她們的創作力及文學才華,那些手工製的小書多半是為了最小的弟弟布倫威爾 (Branwell Bronte) 的玩具士兵所寫。這些類似的小書,夏綠蒂一共做了 16 本,這次在紐約古書展上拍賣的是其中一本,而這本書的封面有她親自題寫的書名《一本押韻詩》(A Book of Rhymes, 暫譯), 並寫著「無人發行由她自己印製」, 整本書大約耗時三個月完成,詩歌內容包含對巴別塔廢墟的感想,以及至加拿大森林旅遊時譜寫關於流亡和冥想的詩歌。「夏綠蒂雖以小說聞名,但原本她想成為詩人。有個我們都很熟知的故事,夏綠蒂曾把她創作的詩集寄給當時的桂冠詩人 (poet laureate) 騷塞 (Robert Southey) 閱讀,並向他表明她想當詩人的雄心壯志,但這位詩人後來給她的回覆是『文學不是、也不該是女人的事業』。」勃朗特牧師博物館館長丁斯戴爾 (Ann Dinsdale) 解釋道。不過,這本書能順利地回到原本的家,中間也經歷過不小的冒險旅程。「這整件事太神奇了。」丁斯戴爾說道:「我到現在還不敢相信,也還在試著接受。」在夏綠蒂過世後,她的手稿和手工製小書由她的丈夫繼承,直到她丈夫的第二任妻子去世,這些作品就因無人保管而四散各地。這本書上一次出現是在 1916 年的紐約,以 520 美元 (折台幣約 1 萬 5,359 元) 的價格售出,自此便消失在眾人眼前。到底是誰買下了這些小書?這段期間由誰來保管這些書?這些謎題始終沒有找到解答。直到 2022 年,這些手工小書再次神奇地出現在世人眼前,而英國慈善機構 (Friends of the National Libraries) 向來不遺餘力拯救那些散落在外的文學遺產,在得知夏綠蒂手工製小書再現並將在紐約古書展上拍賣後,他們決定立即展開行動。國家圖書館之友主席葛瑞格 (Geordie Greig) 表示:「我們只有二周的時間可以募款,這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而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順利完成任務,並將辛苦買下的《一本押韻詩》贈送給勃朗特牧師博物館。葛瑞格:「將夏綠蒂的手工小書保存下來,對英國而言可說是如獲至寶。讓這些文學寶藏回到它們的出生地 —— 勃朗特牧師博物館,對研究這位偉大女作家的學者和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葛瑞格手中拿著洪雷斯菲爾德圖書館所收藏的夏綠蒂。勃朗特手工小書,他負責收購下洪雷斯菲爾德圖書館內館藏的所有作家手稿與珍貴信件。照片拍攝於 2021 年 6 月。去年,國家圖書館之友也有一次戲劇性出手的紀錄,他們募資到 2,0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5 億 8,903 萬元), 將蘇富比 (Southeby's) 拍賣的洪雷斯菲爾德圖書館 (Honresfield Library) 的私人珍藏全數收購,包含勃朗特姊妹的手稿和珍。奧斯汀 (Jane Austen) 寫給妹妹卡桑德拉 (Cassandra) 的兩封重要信件。丁斯戴爾感激圖書館之友的鼎力相助,「當一件屬於勃朗特家族的東西回到勃朗特博物館時總令人振奮。而且對我們而言別具意義的是,這是最後一本被找回的小書,回到它原本被製作的地方」。勃朗特三姊妹與弟弟在當時的英國北部荒野住宅裡,創作出複雜奇幻的世界伴隨他們孤寂的童年,他們創作出名為安格利亞 (Angria) 的國家和一個玻璃小鎮 (Glass Town), 這些想像力日後也成為他們作品的重要推手,例如夏綠蒂的《簡愛》和艾蜜莉的《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包含此次購回的手工小書,勃朗特牧師博物館已有 9 本收藏,另外加上洪雷斯菲爾德圖書館的 7 本,總共 16 本夏綠蒂的手工小書都被全數找回。未來手工小書將會公開展示並經過數位化,讓全世界的讀者透過網路一同閱讀。
聽古典樂開車更省電
在各家車廠陸續宣布在未來的十年間將逐步停產汽柴油車而轉向電動車,我們將可以預期電動車的時間即將要全面到來了。在可預見的未來,汽車行銷也將會由推銷多省油,改成多省電了。那麼電動車的電要怎麼省呢?除了寄望有更好的省電科技之外,不要懷疑,聽古典音樂,也會有幫助喔。日前韓國一間車廠,就以及將要發行的一款電動車來做測試,看看駕駛在聆聽不一樣的音樂時,對於車子行駛的耗電量會不會有影響。經過測試發現,電動車駕駛如果在開車時聆聽古典樂,將有助車子以更省電的方式行駛在馬路上。測試的方式是讓不同的駕駛們 (都是電動車駕駛的新手) 邊開著電動車邊聆聽一份已經設計好的歌單,行駛一段有城市道路、鄉間小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然後再紀錄每一首音樂播放時,車子的耗電量狀況為何?結果在這份包含嘻哈、抒情樂,古典樂及電音舞曲的歌單中,平均下來,聆聽古典樂時,駕駛能讓車子以更省電的方式來行駛。D 小調第 9 號交響曲是貝多芬最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全部四個樂章演奏下來需要耗時約一個小時。影片中的表演者為不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 (Die 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 Bremen), 及愛沙尼亞裔指揮家帕佛・賈維 (Paavo Järvi)。在這份歌單中所選擇的古典樂為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第二樂章,他佔了整個歌單總長當中的 32.5%, 然而在整體的耗電量中只佔了 7.7%。相對來說,The Weekend 所演唱的《Blinding Lights》(快節奏的流行樂) 雖然只佔歌單總長的 10.4%, 耗電量卻佔了 23.6%。實驗的結果簡單來說,聽古典樂有助於駕駛以更省電的方式駕馭車輛,而快節奏的流行樂則會讓駕駛沒有意識的加快速度。Tycho – 《Awake》Adele– 《Hello》The Weeknd – 《Blinding Lights》Anna Meredith – 《Nautilus》Kanye West – 《Fade》Beethoven –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2nd movement
行動不便長者的回診救星!日ZMP推出自駕接送機器人往返養護機構與醫院
日本機器人開發商 ZMP 近年來開發數款自駕機器人有成。根據日媒報導,本月下旬起將針對東京都內生活在養護機構的高齡者,提供以自動駕駛機器人接送至醫療機關的服務。ZMP 的自駕機器人讓走路變得輕鬆起來,讓高齡的長輩外出變得更安心。ZMP 近幾年除了工業用機器人開發之外,在生活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領域也有許多成功的上路案例。如去年 (2021 年) 春季在東京中央區佃公園周邊試行的賞花專案;秋季在兵庫縣姬路市推動車站往返姬路城試乘實驗。該公司非載人服務也因應疫情期間不便外出用餐,於 2021 年 2 月、2022 年 2 月均試行自動外送服務,只要在手機向試行專案的合作夥伴點餐,餐點到達後就可以使用傳送到手機的 QR Code 掃碼取餐,實現零接觸取餐服務。「賞花活動今日開始!」ZMP 推出櫻花賞花專案,可以乘坐自駕機器人「RakuRo」在行人步道上悠閒的欣賞花季。本次的載人服務跳脫過往半觀光性質的驗證實驗型態,直接針對行動不便的高年齡層提供往返醫院回診。只要出發時設定目的地,外型類似代步車的自駕機器人「RakuRo」便會以平均約 4 公里的時速,自動載送乘客到達合作醫院。最大優勢在於網路常時連線,可遠端掌握使用者的位置與安全性。目前 ZMP 與多間醫療設施及養護機構合作,由養護機構的員工協助高齡者預約,在以養護機構與醫院周邊約 500 公尺的範圍內運用,未來也將研討回診以外,散步、購物等擴大服務。金額目前以單次利用 300~500 日圓 (折約台幣 75~125 元) 為原則。有關適法性,目前「RakuRo」定位在電動輪椅的範疇,行進在人行步道上。服務的最初階段將會有 ZMP 的員工在一旁同行輔助,到夏季前會切換為從 ZMP 的據點遠端監控。面對高齡化社會,看護人力需求日增。該公司也舉例,透過「RakuRo」協助,在散步時間、看護人員不再需要一對一推動輪椅協助高齡者移動,便可大幅減輕人力需求。期待今後為高齡者機構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英國染疫免強制隔離 與病毒共存憑這關鍵
英國首相強生 (Boris Johnson) 2 月 21 日宣布「與病毒共存」政策,除了持續以疫苗為第一線防禦工具,將陸續取消強制隔離、接觸史追蹤、憑快篩陰性結果進入公共場所等限制措施。強生在國會表示,政府將鼓勵民眾「自我約束」, 就算有症狀亦然,比照對流行性感冒的態度。他強調,經全國上下兩年努力,如今防疫應由「政府限制、干預」邁向訴諸「個人責任感」, 在不喪失自由、維持緊急應變能力的前提下保護自己和他人。他指出,「我們不需動用法律強迫民眾為他人著想」。但他也提到,英國能與病毒共存有賴成功的疫苗政策、強大的篩檢能量和先進的治療方式。英國政府解除的規定包括已完整接種、但有密切接觸史的民眾需連續七天每天採檢;未完整接種、但有密切接觸史的民眾需自我隔離;自國外入境需事先預訂篩檢套組並在期限內完成篩檢,送交實驗室化驗;學校班級有師生確診,該班級師生需連續五到七天每天出門前自行快篩,篩檢結果呈現陰性才能到校等。強生指出,疫情不會突然消失,那些期待在抗疫之戰「徹底結束」前都保留防疫限制的人,是在長期限制英國民眾的自由,而他領導的政府「不相信這是正確、或是必要的做法」。他還說,防疫限制給經濟、社會、精神健康及孩童生活造成巨大成本,英國不需再付出這樣的代價。去年冬季英國曾發生 Omicron 變異病毒株嚴峻疫情,但英國仍維持開放,並保持經濟成長速度領先其他七大工業國集團 (G7) 國家的佳績。官方數據顯示,英國有近 68% 的 12 歲以上民眾已接種三劑 COVID-19 疫苗。根據新規範,免疫力特別弱以及 75 歲以上老年人等高風險族群,可在施打第三劑後,間隔三個月以上施打第四劑。英國有近 7,000 萬人口,目前每日平均確診數為每 10 萬人約 464 人確診,但重症率已較高峰期低很多。事實上,COVID-19 的死亡率越來越接近流行感冒。在宣布「與病毒共存」前的幾個月,英國境內死於 COVID-19 的人數平均每天低於 300, 較上一次發生嚴峻流感疫情的 2017 至 2018 年冬季染疫死亡人數達高峰時少。雖然政府已不強制民眾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各式公共場所及密閉空間戴口罩,仍有不少人會在相關地點使用口罩,部分場館及交通運輸節點也會要求或強烈建議民眾戴上口罩。多數專家認為,成功的疫苗政策、便宜 (甚至免費) 易取得的篩檢工具和設施,以及對抗疫情等應用領域的研發創新能力,是英國可與病毒共存的重要條件。2 月啟動新政策前,英國政府提供大量易取得、易操作且免費的快篩工具,在人潮較多和人群流動較頻繁的地點發放,民眾也能到藥局索取。這有助及早防止病毒擴散、預防因未採取必要的隔離和照護措施而讓症狀惡化。不過,這也造成財政負擔:2020-2021 財政年度的檢測、追蹤和隔離相關預算超越內政部一整年的預算。英國政府決定「降載」, 包括自 4 月 1 日起取消對大眾實施的有症狀及無症狀免費採檢,僅老年人及其他高風險族群可持續實施以「有症狀」為前提的免費採檢。在新政策發布前,英國政府共編列 370 億英鎊投入檢測和追蹤工作。群體免疫力顯著提升也是英國能與病毒共存的重要條件。疫苗在 2020 年冬季推出,當時英國民眾的抗體水準非常低。不過,官方數據顯示,如今無論是哪個年齡區間,至少 97% 民眾擁有抗體。抗體來源包括疫苗和染疫後復原。不過,要與病毒共存,最關鍵的恐怕還是民眾心態,而民眾心態與當局態度也不無關係。如果社會難以接受每天數以百計、千計的確診數,且避免承擔重大決策衍生的政治責任和風險,要想邁向後疫情正常生活和經濟活動,大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珊瑚為何會同時間大量產卵?關鍵在日落到月昇的黑暗期!
由於珊瑚只能附著在固定位置、無法移動,因此曾被誤認為是植物。而且珊瑚的外觀又很容易誤導民眾,直覺認為一大株珊瑚就是一個生物體。但事實上,大多數的珊瑚其實是一群珊瑚蟲的聚落;只有少數像蕈珊瑚科 (Fungiidae) 部分種類,才是一隻巨大珊瑚蟲為一株珊瑚個體。以造礁珊瑚為例,珊瑚蟲聚落可分成非生物與生物兩個部分:成分為碳酸鈣的珊瑚石是保護殼和居所;覆蓋在珊瑚石上面的就是無數隻活跳跳的珊瑚蟲。珊瑚蟲被分類在刺絲胞動物門,牠們外觀跟同門的海葵相似,有著圓筒身軀、一個開口,開口周圍分布數隻觸手,觸手上密布著刺絲胞,能捕撈浮游生物來吃。珊瑚蟲另一種食物來源是由互利共生的蟲黃藻提供,蟲黃藻會行光合作用產生養分與氧氣,同時也為白色的珊瑚石、透明的珊瑚蟲帶來繽紛色彩。在海裡看到大大小小的珊瑚,最初都是由一隻體積微小的珊瑚蟲,分裂再分裂而來,珊瑚蟲們不斷進行無性生殖,經年累月分裂出大量個體。為數眾多的珊瑚蟲們世世代代分泌的碳酸鈣逐漸堆積,一直到如城堡般巨大,就形成所謂的「珊瑚礁」。珊瑚礁被科學家們認為是海中的熱帶雨林,提供魚類、甲殼類等生物棲息地與豐富食物、能量。中研院副研究員野澤洋耕認為,珊瑚是種非常神奇的生物,從原本微小到肉眼無法辨認的一隻珊瑚蟲個體,居然能不停分裂生殖,最後數以億計隻珊瑚蟲群聚成唯一能夠從外太空觀察到的地球生命:大堡礁。只是,珊瑚蟲用分裂生殖新增的,是跟上一代基因、外形一模一樣的個體,這類無性生殖無法增加基因多樣性,還會讓族群失去面對環境變動的適應能力。因此珊瑚必須要另外花費時間、能量排精產卵,行有性生殖製造具有嶄新基因的後代。不像魚類可以找到配偶後再產卵受精,固定不動的珊瑚只能直接把精卵釋放到海水中。為了克服無法移動的劣勢,牠們會採取同步策略,約好在短時間內一起排出數量驚人的精卵。如此一來就能大大提高精卵濃度來增加受精成功率,即使有掠食者在旁想趁機飽餐一頓,也會頓時眼花撩亂、顧此失彼。人們眼中珊瑚產卵的美景,同時也是生物為了繁衍而克服大自然困境的努力。珊瑚同步產卵還能再細分成兩種模式,野澤洋耕指出,珊瑚一年只產卵一次,有些種類偏好分散風險,群體內珊瑚同時產卵,各群體間則是彼此錯開,可能往前往後幾天;另外有些珊瑚則是孤注一擲,約好「全部」一起生。相對來說後者受精機率當然更大,但當天要是碰到暴雨、颱風等天氣因素攪局,該年可能幾乎不會有後代成功生存。「看起來風險很高,只是既然會演化出不同方法,就代表雙方各有優勢。」野澤洋耕解釋地說。但不管是謹慎還是賭性堅強的種類,無法移動、不能彼此溝通的珊瑚,到底是用什麼方法約好一起產卵?自從 1980 年同步產卵現象被發現後,這謎團足足讓世人困惑了 40 年之久。從 2010 年開始,野澤洋耕的研究團隊每年都會在珊瑚繁殖季 (南臺灣通常是四、五、六月), 來到綠島潛水調查。調查期間,團隊每晚下水記錄珊瑚種類、數量與排卵時間,在累積七年的調查資料後,博士後研究員林哲宏發現每一種珊瑚都有明顯的生殖模式。根據研究團隊現有紀錄,隸屬於繩紋珊瑚科 (Merulinidae) 的珊瑚是採取分散風險策略,不同群體分批同步產卵。雖然群體間產卵日子錯開,但時程非常固定,都是在「滿月」之後五到八天;綠島還有另一大宗珊瑚,是分在軸孔珊瑚屬 (Acropora) 下的一些種類,牠們是「全部」約好在同一天產卵,但到底是哪一天,每年觀察到的日期都不太一樣。「繩紋珊瑚科就是固定在滿月後五到八天產卵;軸孔珊瑚屬也是在滿月後,但毫無規則可言。」林哲宏說。即使如此,兩者都是在滿月後產卵,研究團隊於是鎖定月週期的因子:月光,來進行檢驗。由於繩紋珊瑚科的環菊珊瑚 (Dipsastraea speciosa) 在綠島很常見,觀察、樣本取得都很容易,加上生殖時間又有跡可循,團隊就選擇該物種來進行實驗。「將月光遮住後,環菊珊瑚就提早產卵了。」野澤洋耕表示,初步實驗結果意味著滿月後的黑暗,就是通知珊瑚準備產卵的環境訊號。為了避開其他環境因子干擾,實驗首先是在研究室的水缸中進行;接著團隊來到綠島北邊的公館附近,要確認珊瑚不論是在人工環境或自然棲地中,都會因為黑暗籠罩提前產卵。「我們每天都下水,在滿月前三天、前一天,還有滿月後一天幫珊瑚蓋上不透光的鋁箔布或透明布。」林哲宏說。結果符合預期:珊瑚越早被蓋上黑布,就會越快產卵,很規律地在接收到黑暗訊號之後的五到八天大量產卵。除了照光與否,林哲宏還加入光源光譜與密集度的試驗。因為 2006 年刊登在《Science》期刊的一篇論文指出,珊瑚可能會偵測月光。野澤洋耕提到,論文中說明珊瑚只要照到月光,體內的 cry 基因就會表現,而且 cry 基因對藍光特別有反應。所以團隊再回到研究室內,用人工光源模擬月光強度,分別給予紅、藍、綠三種不同色光,想確認是否真的如文獻資料敘述,不同光譜光源會給珊瑚帶來不同程度的刺激。但實驗證實,三種色光照下去,珊瑚都一樣不產卵。也就是說,目前蒐集到的線索都指向:黑暗是珊瑚產卵的關鍵。經過一連串抽絲剝繭,終於確認夜間光線會抑制珊瑚產卵。然而團隊想進一步了解,珊瑚於漫漫長夜中只要一瞬間照到光就會被干擾,還是要有多長曝光才能達到抑制效果。因此團隊在實驗室環境中,個別探討了整晚黑暗、整晚照光、前半夜 (日落到午夜) 照光,還有下半夜 (午夜到日出) 照光等四種情形。結果顯示,下半夜照光跟整晚保持黑暗的組別一樣,珊瑚在五天之後同步排卵;前半夜照光,效果與整晚照光相同,會讓珊瑚延遲生產且產卵同步率下降。「看到這現象,我們推測珊瑚感應光線的受器應該有『營業時間』。」林哲宏笑著說,受器營業時間大概是在日落後到午夜,不過不同珊瑚個體還是存在著些許差異。答案終於揭曉:這也解釋了珊瑚為什麼都挑在滿月後繁殖,林哲宏指出,因為地球自轉同時月球又繞地球轉的緣故,每天月球升起的時間會延遲約莫 30-70 分鐘 ()。對照繁殖季四月的月週期,月初時月球升起會落在下午兩點多,之後每天延遲直到滿月,月球才會於日落後升起,而中間的黑暗期就是在告訴珊瑚:可以準備生產了。選在滿月後生產是有其優勢的,野澤洋耕提醒說,環菊珊瑚產卵適逢黑暗、小潮,昏暗的環境能稍微蒙蔽掠食者目光,加上小潮時海浪沒那麼強,精卵不至於馬上被沖散。至於繩紋珊瑚科固定在滿月後五到八天產卵的微觀機制,研究團隊還在努力研究中,有可能與精、卵的成熟機制有關,以下是研究團隊針對觀察現象的推測。繩紋珊瑚科是雌雄同體,珊瑚蟲體內先產生精子與尚未成熟的卵子,當珊瑚接收到連續兩天黑暗的刺激,卵子的細胞核就會逐漸往卵細胞邊緣移動。整個過程稱作胚核遷移 (germinal vesicle migration, GVM), 需要花費五天左右。胚核遷移完成後,卵細胞核會開始瓦解,耗時約莫三到四個小時,稱作胚核破裂 (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 GVBD), 此時卵細胞幾乎已經為受精做好準備。接著,成熟的卵子與精子會被打包在一起,變成叫做「精卵束」的構造。野澤洋耕提到,精卵束被珊瑚排出體外後,會一路浮到水面,畢竟精卵在二維的海面相遇機率要比在三維的水下空間來得大些。精卵束在水面破裂,釋出的卵子只剩最後一個步驟:擠出細胞內的極體 (polar body), 就可以跟精子結合了。有趣的是,年輕的卵會優先跟不同珊瑚的精子結合;但時間一長,即使是同一個珊瑚的精子也會接受。「不然再等下去,不是被沖散就是被吃掉,受精機會只會越來越渺茫。」林哲宏補充地說。成功受精後受精卵會沉到水裡,並發育成一隻具有纖毛、可以自由活動的實囊幼蟲。實囊幼蟲會花好幾天在海底尋尋覓覓,待找到合適的地點,就附著、變態成為再也無法隨意移動的珊瑚蟲。接著珊瑚蟲會不停地分裂、分泌碳酸鈣,長成一株株珊瑚。「說起來實在幸運,原本稿子都投到其他期刊去了。」論文第一作者林哲宏笑著說,前一陣子日本學者高橋俊一來臺灣訪問交流,意外讓這次珊瑚產卵新發現得以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上。琉球大學教授高橋俊一在中研院停留時,順道拜訪同鄉人野澤洋耕的研究室,閒聊之下發現兩人居然還是大學同學。「大學時我們僅是點頭之交,畢業後再也沒有對方消息了。」野澤洋耕表示,高橋俊一後來在琉球大學進行熱帶生物基因、分子領域研究;自己則是在中研院、綠島兩邊奔走,做珊瑚生態、行為調查,沒想到老同學會偶然在學術圈再度相遇。在高橋俊一的建議之下,雙方合作將實驗擴展得更加完善。林哲宏提到,高橋提供一些安排實驗、投稿期刊的秘訣,像是在實驗室內與自然環境中重複出相同結果,增加成果的說服力;撰寫論文時盡量保守,只寫已經確定的內容,不要節外生枝;還有花心思修飾文字段落安排,保持耐心與審查委員溝通等等。巧妙的緣分促成臺日研究團隊跨國合作,也讓野澤洋耕與林哲宏等人多年來勤奮研究的成果有機會能夠被刊登在重量級期刊中,讓珊瑚產卵真相可以得到更多注意。回想起當初因為潛水的興趣才選擇珊瑚當作研究主題,經過 20 多年後,野澤洋耕慢慢開始期待自己的研究,能為持續減少的珊瑚族群帶來些貢獻。野澤洋耕提到:「很開心可以在這裡研究,中研院的支持讓我沒有後顧之憂。」解開環菊珊瑚的同步產卵之謎後,林哲宏接下來要到現任老闆的老同學:高橋俊一在琉球大學的實驗室,展開新的珊瑚研究計畫。而野澤洋耕表示,他還是會繼續協助林哲宏的博士後研究,因為這次主要聚焦在環菊珊瑚,他們還想知道同樣是繩紋珊瑚科的其他種類,是否也是因為黑暗刺激同步產卵;還有軸孔珊瑚滿月後不規律的產卵模式,以及缺乏光照反而不產卵的現象,背後是否有更多秘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珊瑚產卵的成果發表後,野澤洋耕收到來自以色列巴伊蘭大學學者 Levy Oren 的來信。Levy Oren 是在紅海研究光害對於當地珊瑚族群的影響,他對這次刊登的研究內容非常感興趣,更期待有機會能合作。原本珊瑚產卵的主題,因為一年只有一次觀察產卵機會,還要天天夜間潛水調查,風險之高、過程之辛苦,讓許多學者望之卻步。如今野澤洋耕與林哲宏等人多年來的堅持有了回報,而且橫跨紅海、綠島、琉球三地的搶救珊瑚大冒險,就在前方等待著他們。
想離開先寫完稿!日本趕稿咖啡廳大受歡迎
在日本東京高圓寺一條繁忙的街道轉角,坐落著一間在今年 4 月新開幕的咖啡廳。咖啡廳小而精緻,只有十幾個座位。如果你只是想在咖啡香之中度過一個優閒的午後,那你可能來錯地方了,因為這間咖啡廳不但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氛圍,每位顧客也都聚精會神地試圖完成手上的任務。這間咖啡廳名為「原稿執筆咖啡廳」(原稿執筆カフェ,Manuscript Writing Cafe), 短短幾周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趕稿聖地,小小的咖啡廳幾乎每天都座無虛席。原稿執筆咖啡廳有獨特的店規,店內的服務和設備都是為了讓顧客專心達成目標而存在。原稿執筆咖啡廳正如其名,是間只對有趕稿壓力的人開放的咖啡廳,只要你做的是寫文章、畫漫畫、寫企劃書、動畫及影片編輯之類的工作,就可以花費一個小時 150 日圓 (折台幣約 35 元) 進到店裡認真做事。為了讓趕稿人能在時間內順利完成工作,這間咖啡廳提供了各種服務和設備來協助顧客保持效率,包含了可以無限續杯的茶和咖啡、高速 Wi-fi、充電座、筆電散熱墊等等,顧客想攜帶外食也可以。店長川井在咖啡廳剛開幕時還會在店裡播放爵士樂,藉此來蓋過大家敲鍵盤的聲音。但他之後發現,其實街道上傳來的人聲和交通聲就是恰到好處的環境音,因為人們也不想要像圖書館那樣寂靜無聲的環境。顧客一進到店裡,首先要先拿紙條寫下名字、今天的工作目標、預計花費的時間,只要你交出了紙條,就等於你接受了挑戰──沒達到目標就不能離開。除此之外,紙條上還有「溫和、普通、嚴格」三個選項,你的選擇就會影響店長對你的態度。如果你選了溫和,店長只會在結帳的時候向你詢問工作進度;如果你選了普通或嚴格,店長會每隔一小時就來關心你的工作進度,還會時不時嘮叨你幾句,或是站在你的背後盯著你。「我不是在監督他們,我是在支持他們。」店長川井表示,有些顧客在 3 小時內就完成了他們本來認為要耗費一整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原稿執筆咖啡廳在 Twitter 上爆紅,雖然有些人對嚴厲的店規敬謝不敏,但大多數網友對這間咖啡廳抱持著強烈的興趣。對許多在辦公室或家裡無法集中精神工作的人而言,這間咖啡廳可說是他們理想中的工作地點。當被問到顧客的反應時,川井回答:「看著每個顧客都完成了目標、神清氣爽地走出店門,讓人印象深刻。」在 2020 年,也正是 COVID-19 疫情剛開始肆虐時,日本各地旅館的生意一落千丈,旅館業者們想盡千方百計來吸引顧客上門。在東京文京區,一間擁有 60 年歷史的老牌旅館「鳳明館森川別館」推出了別出心裁的「文豪閉關方案」(文豪缶詰プラン), 讓人們有機會一圓成為文學大師的夢想。日本眾多文學大師如川端康成、太宰治、三島由紀夫等人都有長時間住在旅館內寫作的習慣。文豪體驗方案讓旅客可以體驗文豪在旅館中寫作的感覺,旅客也可以選擇加價服務,讓責任編輯站在窗外舉牌督促你寫作。牌子上寫的是「進度如何?」。選擇這個方案的旅客們將會在房間裡進行寫作,除了特殊情況外,旅客都不能走出房間。而旅館的工作人員會稱呼旅客為「老師」, 還會以出版社編輯的身分打電話關心「文豪」的寫作進展,並且敦促文豪在退房前趕快完成寫作。此外,工作人員甚至還可以扮演文豪的妻子跟外遇對象,並演出在旅館內碰面的修羅場。旅館的營業代表海津智子非常歡迎文豪的到來:「受到 COVID-19 疫情的影響,人們對於人潮密集的地方感到焦慮,所以我們認為這樣子的一人閉關方案會非常有效。我們將竭盡全力歡迎文豪們的蒞臨,也希望大家會喜歡。」可惜的是,最初提供這套方案的鳳明館從 2021 年 5 月開始休業,但文豪們也不用傷心,「鳳明出版社」組織接續了文豪閉關方案,並在東京都內的旅館不定期舉辦文豪體驗活動。
歐盟下定決心斬斷俄羅斯石油供應 普丁祭出制裁的制裁
今年 3 月,美國和英國率先喊停進口俄羅斯石油,但當時的歐盟 (EU) 因為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較重,因此不願跟進制裁。時至今日,歐盟終於也決定對俄羅斯的石油展開制裁,並在昨天 (4) 說明了制裁手段──歐盟成員國將在接下來的 6 個月內禁止俄羅斯的石油進口,而精煉油的進口將在年底前完全禁止。「我們必須講清楚,這並不容易。」歐盟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在會議上對歐洲議員們說:「有些成員國非常依賴俄羅斯的石油,但我們必須在這方面付出努力。」歐盟這次決定跟進制裁的轉捩點在於,俄羅斯大舉進攻烏克蘭的東部城市馬力波 (Mariupol), 甚至使用砲火猛烈攻擊當地的亞速鋼鐵廠 (Azovstal steel plant), 而該鋼鐵廠被視為抵禦的最後防線。馬力波在受到入侵之前擁有 40 萬的人口,在歷經了數周的腥風血雨和砲擊後,許多居民已經撤離當地,但根據馬力波市長博伊琴科 (Vadym Boichenko) 的說法,目前仍有超過 200 位平民和烏克蘭士兵躲藏在亞速鋼鐵廠中、10 萬名左右的馬力波市民仍留在當地。俄羅斯進攻馬力波的目的在於切斷烏克蘭與黑海 (Black Sea) 之間的聯繫,因為馬力波除了是糧食和金屬出口的重鎮,還是能夠串連已經被俄羅斯控制的頓內次克 (Donetsk) 與盧甘斯克 (Luhansk) 地區的關鍵地點。目前俄羅斯聲稱已經控制馬力波。歐盟這次的制裁對象除了石油之外,也包含了參與布查 (Bucha) 和馬力波大屠殺等具有戰爭罪嫌疑的俄羅斯軍官、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 (SberBank), 以及俄羅斯東正教教會領袖等。歐盟決定對俄羅斯的石油下手是個艱難的決定,因為俄羅斯不但提供了歐洲 40% 的天然氣,也提供了整個歐盟約 25% 的石油,其中最大的石油買家是荷蘭和德國。荷蘭政府表示,他們希望能在年底前禁止所有俄羅斯化石燃料的進口,而德國也已經將俄羅斯石油的進口從 35% 大幅縮減至 12%。主席馮德萊恩在宣布了對俄羅斯石油的制裁措施後,獲得了議會成員的熱烈掌聲,但所有人都明白,這項制裁不但難以進行,而且很可能會為歐洲的經濟帶來巨大的衝擊。在制裁措施宣布的當天,油價就大幅上漲,布蘭特原油 (Brent Crude Oil) 飆升了 3.7%, 來到了每桶 108.88 美元 (折台幣約 3,207 元) 的價格。這個制裁方案必須先得到歐盟各國大使的批准,才能在未來幾天內完成簽署。但目前歐盟內已經出現了一些異音,例如匈牙利就跳出來拒絕了這項提議,而捷克和斯洛伐克則希望能有個過渡期。上述的 3 個國家都是內陸國,重度仰賴俄羅斯的燃料供應和鄰國的接應。匈牙利政府的發言人科瓦奇 (Zoltán Kovács) 表示,歐盟很清楚這項提議和匈牙利的利益有所衝突,「如果我們這麼做,我們就會徹底毀掉匈牙利的經濟」。而捷克和斯洛伐克都希望能有 2-3 年的過渡期來解決管線的問題。在歐盟正式宣布石油制裁的前一天 (3), 俄羅斯總統普丁 (Vladimir Putin) 簽署了一項法令,這項法令將禁止俄羅斯向制裁名單上的人或國家出口產品或原料。根據俄羅斯總統府公布的文件,這項法令旨在「保護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以應對那些不友善的舉動」, 文件也指出,這些由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不友善行為不僅違反了國際法,也剝奪了俄羅斯和其公民的權益。這項法令在公布的當天隨即生效,這也讓俄羅斯有權利在全球市場上製造更大的混亂,因為俄羅斯可以隨時喊停出口,或者是撕毀與制裁對象之間的合約。至於有誰在俄羅斯的制裁名單上?根據普丁的指示,俄羅斯政府從法令公布當天起,還有 10 天的時間來擬定制裁對象名單。普丁曾多次警告,俄羅斯面對這些制裁將會以牙還牙。到這次的法案提出之前,克里姆林宮 (Kremlin) 做過最嚴厲的回擊是切斷對波蘭和保加利亞的天然氣供應,因為這兩個國家拒絕了用盧布支付費用的要求。然而波蘭和保加利亞都表示,即使沒有俄羅斯的天然氣,他們也自有解決方法。在美國和各國的經濟制裁之下,目前俄羅斯面臨了 30 年來最嚴重的經濟收縮。根據俄羅斯前財政部長庫德林 (Alexei Kudrin) 上個月的說法,俄羅斯的政府機構預測今年的 GDP 降幅將在 8-10% 左右。而世界銀行 (World Bank) 則預計俄羅斯的經濟今年將收縮 11.2%。
【地球圖書館】無法抗拒的香氣 讓千年前的中日貴族愛不釋手的芳香
西元一千年時,中國人與外國的貿易連結,比世上其他任何民族都來得廣泛。中國輸出高級陶瓷和其他製造品給半個地球外的中東、非洲、印度和東南亞消費者,而那些國家的供應商也提供商品給中國消費者。中國的國際接觸廣泛到社會所有階層都受影響 —— 不光是中國港市的居民,還有深居內陸的民眾。那時的中國人並非經歷全球化的預備階段;他們根本就住在全球化的世界。在宋朝統治三百年間 (九六○—— 一二七六年), 全球化世界已臻成熟。那時中國人大量購買的物資中,有些是熟面孔:珍珠和貓眼石被當成珠寶或衣著飾品使用;工藝師把象牙和犀牛角改造成漂亮的居家展示品;椰子和波羅蜜等熱帶水果無法在中國種植,而連同黑胡椒、丁香、肉豆蔻和小豆蔻,它們能為料理增添風味。中國最常見的東南亞舶來品是沉香。沉香採自沉香樹 (Aquilaria), 而沉香樹在東南亞大陸沿岸和印尼群島各處都有生長。遭到某種黴菌入侵時,這種樹會分泌芳香的樹脂,而受感染的樹木也會散發宜人的香氣。中國會把沉香片放在金屬盒裡;點燃後,沉香會慢慢焚燒,將香氣釋放進空氣中。許多香劑配方都以大量沉香為基底,因為沉香能與其他香味充分融合在一起。在芳香物消耗量大爆發之前,其用途僅限於社會頂層。我們可以在《源氏物語》一書中瞥見菁英階層的使用情況。那是在西元一千年前後,由住在當時日本首都京都的日本女作家紫式部撰寫的小說。《源氏物語》雖非世界第一部小說 —— 這個頭銜屬於某些希臘文和拉丁文撰寫的作品 —— 但我們可以稱之為世上最早的心理小說,因為作者敏銳、詳盡地描述了多名角色的情感。《源氏物語》描繪了京都皇居內外十平方哩 (二十六平方公里) 的空間裡,極為封閉的廷臣世界。紫式部將小說背景設在西元十世紀初,比她寫作時間早了約一百年,內容敘述身為天皇嫡子、但被父親剝奪繼位資格的源氏所經歷的友誼、戀情,以及最終的死亡。而與我們的故事關係最密切的是:小說中的幾名要角 —— 皇室家族、攝政王家族、高階貴族 —— 都投注相當大的心力於芳香物、自己調製混合劑,以便讓自己的衣物散發獨特的香氣,並使空氣彌漫清香。這些芳香物都產自伊斯蘭世界和東南亞,經由中國宋朝運送到福岡港 (時稱博多)—— 日本聯絡外界的門戶。在《源氏物語》這個單純化的世界,文人雅士的標記便是本身獨特的香味。源氏的朋友 —— 以及他的多位情人 —— 都可以從氣味認出他來,而那濃郁到他離開房間後仍久久不散。製造香劑的不是僕人的工作:源氏自己花了很多時間研磨、混合各種香料和木頭,直到調出完美比例為止。女人也會讓衣物散發香味。除了偶爾出門去神社寺廟,她們絕大多數時間待在家裡和花園。一如今天的日本,當時就連最富裕的人家也住在沒有桌椅的簡樸房屋。人人坐榻榻米,也在榻榻米上睡覺。有一天,源氏打算幫女兒明石姬君辦一場奢華的生日派對,並決定在派對上舉行調香競賽。在蒐集了瓶瓶罐罐充當足夠雅致的容器後,他開始調製自己的香劑。覺得只用最新從中國運來的香木還不夠好,他加入品質更好的陳年芳香物。(懷舊是小說反覆出現的主題。) 他的配方混合了丁香和沉香,因為沉香是調和香劑的最佳基底。多數參加生日派對的賓客都交出與特定季節有關的香劑:一款香劑吐露梅花的氣息,讓人想到春天;源氏調製的則帶秋意。每個人的個別氣味 —— 本身體味和用來薰衣服的調製品混合成的味道 —— 會隨季節變化。有名宮女選擇調出非常濃郁的香劑,濃到百步以外就聞得到。當評選時刻來臨,源氏同父異母的兄弟宇治八之宮並未選出優勝,而是一一給予讚美,展現自己對各種香氣的深刻鑑賞力 —— 畢竟那是住在宮裡的人天天都會聞到的味道。紫式部的小說相當罕見地詳述了芳香物在日本皇室生活的地位,而中國皇帝與宮廷貴族也可以聞香辨人。因為許多帶香味的物質不是木頭就是樹脂,中國人和日本人不常用香水或芳香液。他們喜歡用原始狀態的木頭或樹脂,常混在一起焚燒來釋放香氣。他們會用不同木頭的煙薰衣服、把香囊塞在衣服裡、在添加香劑的水中沐浴。他們也會用芳香木料製造的家具和貯藏容器布置家裡。芳香物大受歡迎是因為中國人花了很多心思改變物品的氣味和味道。民眾不常沐浴,絲綢衣物也不易清洗。窮人沒什麼衣服 —— 通常是苧麻、大麻 (漢麻) 和其他韌皮纖維製成 —— 洗滌並不實際。芳香物在西元一千年的世界比現在重要得多,現在,香氛蠟燭和焚香的主要用途是使空氣芬芳,而經常這麼做的人並不多 (線香的主要消費者是東亞的寺廟香客)。西元一千年時,超級富豪 —— 日本和中國的皇室 —— 會消耗大量芳香物,而芳香物最大的市場絕對非中國莫屬。漢語對「芳香物」有個統稱:「香」, 包含芳香樹膠、帶香氣的木頭和樹脂,以及諸如麝香和龍涎香等保香劑。有些只有一種功能:麝香,即青藏高原麝香鹿的乾燥腺體,以及龍涎香,鯨消化道裡的灰色物質,能使香味更濃、更持久。同樣地,阿拉伯半島產的乳香和沒藥,也會在焚燒時散發強烈香氣。有些功能較多:印度或爪哇產的檀木可用來製造家具或盒子,可改變香劑的香味,也可幫食物和藥物調味。本文摘自韓森作品《西元一千年》, 繁體中文版由時報出版代理,洪世民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金石堂誠品線上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5/13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西元一千年》⁣: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沉睡4,500年 加薩走廊的迦南女神像重見天日
除了戰爭新聞外,加薩地區難得公布好消息。本周一 (25), 哈瑪斯 (Hamas) 宣布在加薩地區南部的農地中,發現一尊 4,500 年前的迦南女神頭像。這尊頭像的發現者是一名巴勒斯坦農夫伊德 (Nidal Abu Eid), 他住在加薩地區南部城市可汗優斯 (Khan Younis), 在整理自家農田時不經意地在田地裡挖出這尊頭像。他說:「我發現它 (頭像) 時,它上面覆滿泥土,洗乾淨後馬上意識到這可能是件珍貴的物品。」加薩旅遊文物部將頭像展示於迦薩地區唯一的博物館,也期許此地的歷史文物能愈來愈豐富。這尊頭像長約 22 公分,組成物是石灰石,經過巴勒斯坦考古學家鑑定,認為它應該還有身體的部分,但在現場卻沒有發掘到雕像頭部以下的部分。考古學家認為,頭像的年代可追溯到 4,500 年前,當時正是青銅器時代晚期。而它的身分正好是古代迦南人信奉的神衹 —— 迦南女神阿納特 (Anat)。「迦南」(Canaan) 一字出現在西元 1,500 年前的古埃及文獻與舊約聖經之中。當時的迦南指的是現在的敘利亞、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部分地區。各種神明與寺廟塑造出迦南人民的信仰,但長久以來描繪這方面的文物非常稀少,使得頭像的發現變得彌足珍貴。在迦南神話中,阿納特象徵著愛、美麗與戰爭,是文化裡十分重要的女神,她在埃及、敘利亞北部古老港都烏加里特 (Ugarit)、賽普勒斯 (Cyprus) 和美索不達米亞 (Mesopotamia) 等地都受到民眾的崇拜,各地稱呼她的方式不一,有的稱作阿納圖 (Anatu), 有的則是亞納 (Anath)。在埃及象島 (Elephantine) 上發現的莎草紙就曾記載,一名被稱為阿納特 - 雅虎 (Anat-Yahu) 的女神,在敬拜耶和華的神殿中也受到崇拜。沙草紙所描述的年代大約是西元前 587 年,當時猶太人的猶大國 (Judah) 因被巴比倫征服,導致猶太難民流離失所,莎草紙所描述的這座神殿便是猶太難民所建。在這段記載中,阿納特 - 雅虎也被形容為耶和華的妻子。另外,阿納特也被認為可能是希臘神話的女戰神雅典娜 (Athena) 的靈感來源。此次出土的阿納特頭像雕塑,頭上便戴著蛇型的頭冠,象徵著神明的力量與隱形的能力,而這些蛇的形象也常伴隨在雅典娜的雕像旁。阿納特的頭像目前收藏在加薩地區唯一的博物館 —— 巴薩博物館 (Qasr al-Basha), 並在博物館中公開展示。在周一舉行的記者會上,加薩旅遊文物部 (Ministry of Tourism and Antiquities) 部長瑞達 (Jamal Abu Reda) 針對這次的發現發表看法,他說:「頭像抵禦了時間的考驗,並受到專家們詳細的檢視。這類文物的發現證明了巴勒斯坦具有文明和歷史,任何人都不能否認或竄改這段歷史。」他再次強調,「這是巴勒斯坦人民和他們古老的迦南文明」。儘管哈瑪斯已聲稱這是屬於迦南時代的古物,但以色列的學者對此次發現的頭像有不同的意見。「我辨認不出來這尊頭像,因為和我以往看過的都不一樣,我認不出來,所以我沒辦法知道它是出自哪一個時期。」來自以色列巴伊蘭大學 (Bar-Ilan University) 的考古學家米耶 (Aren Maeir) 說道。米耶也留意到無論是巴勒斯坦或是以色列的考古學家,最近都將一些考古發現當作政治資本。他提醒,「將頭像與當前的政治做連結是『不切實際』的」。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從加薩向以色列發射 2 枚火箭彈,以色列的鐵穹防禦系統 (Iron Dome defense) 隨即啟動。阿納特頭像的消息於網路上公開後,一些來自加薩地區的網友揶揄道「戰爭女神來得真是時候」。加薩地區在哈瑪斯的統治下多次與以色列爆發激烈的衝突,而今年因穆斯林齋戒月與猶太教逾越節重疊,雙方為數眾多的信徒同時湧入耶路薩冷,使得上周四 (21) 起,阿克薩清真寺 (Al-Aqsa Mosque) 多次傳出以色列警方與巴勒斯坦人的衝突事件。在雙方暴力逐漸升級成零星的軍事衝突後,以色列空軍與巴勒斯坦的武裝部隊在加薩邊境已出現短暫的交火。雙方衝突如果再繼續升級,難保不會重演去年在加薩地區上演的以巴衝突。
見微知著 南韓學者靠垃圾研究北韓
南韓東亞大學 (Dong-A University) 教授姜東完 (Kang Dong Wan) 經常會去兩韓邊界附近南韓島嶼的海灘,不過他可不是去玩的,而是去撿垃圾。然而,撿垃圾也不是為了淨灘,他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 —— 研究北韓。自 2020 年 9 月以來,姜東完已經走訪了南韓西部海岸的五個邊境島嶼,並收集了大約 2,000 件北韓垃圾,其中包括零食袋、果汁袋、糖果包裝紙和飲料瓶等。他驚訝地發現了幾十種不同的彩色包裝,每一種都為不同產品設計,舉凡調味料、冰棒、牛奶優格等的包裝都帶有各種圖形元素、卡通人物和搭配的文宣字體。雖然以西方的標準來說,這些設計還是顯得很過時,而且明顯抄襲日本和南韓的設計。也有其他專家學者會透過北韓媒體廣播和出版物,研究北韓商品和包裝多樣性,但姜東完收集垃圾的研究可以進行更徹底的分析。他為北韓研究打開了一扇有趣的窗口。這些垃圾對姜東完來說是「寶藏」, 因為透過撿拾北韓漂來的垃圾,可以窺探到北韓這個相對封閉的國家。姜東完告訴《美聯社》:「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瞭解到北韓在製造什麼商品,人民在使用什麼產品。」姜東完表示,他收集垃圾是為了更了解北韓人民,研究在未來統一的情況下,該如何跨越南韓與北韓之間的鴻溝。比如說,在檢查果汁包裝上的成分表後,可以發現北韓使用樹葉來代替糖的成分,而姜東完懷疑這是因為北韓缺乏糖,也沒有糖的加工設備。他還發現 30 多種人工食品增味劑,這可能意味著北韓的家庭買不起更貴的天然原料 (例如魚肉類) 來煮菜。很多南韓人民出於健康考量,已經不用這類人工增味劑了。北韓的清潔劑塑膠袋上有「家庭主婦的好朋友」或「樂於助人的婦女」等字樣,因為他們假設只有婦女才會做這樣的工作,反映在由男性主導的北韓社會中,婦女低下的地位。還有一些包裝紙上寫了很誇張的文宣,諸如核桃味的小蛋糕是比肉更好的蛋白質來源;膠原蛋白冰淇淋不僅能讓孩子長高,還能緊緻皮膚彈性;有一個用微藻製成的小蛋糕甚至宣稱,它們可以預防糖尿病、心臟病和抗衰老。但由於姜東完只收集到垃圾,所以無法核實內容物有沒有跟包裝上寫的一樣。首爾建國大學 (Seoul's Konkuk University) 教授全英善 (Jeon Young-sun, 音譯) 表示,雖然近年來北韓的餅乾零食普遍變得更加柔軟美味,但品質還是落後南韓那些在國際上具有知名度的品牌一大截。脫北者盧賢貞 (Noh Hyun-jeong, 音譯) 說,她在 2007 年抵達南韓,並吃到麵包、蛋糕後,她感到「欣喜若狂」。因為她在北韓吃到的糖果點心往往是苦的,還「跟石頭一樣硬」。其他脫北者也表示,他們以前在北韓吃到的餅乾是「沒有味道的」。COVID-19 的疫情使外界更難以得知北韓內部的情形,因此姜東完是萬不得已下才採用這種特殊的訊息蒐集方式。姜東完認為,依據這些垃圾種類、數量日益增加和精緻的程度,證實了北韓媒體的報導,即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正在推動消費品的生產以及擴大工業設計部門以滿足人民需求、改善人民生計。儘管金正恩實行獨裁統治,但他也不能忽視消費者的口味。因為現在該國民眾在資本主義風格的市場上購物,北韓的社會主義配給制已經崩潰,在疫情期間經濟困境也更加惡化。姜東完解釋:「目前這一代的北韓居民已經認知到什麼是市場和經濟,如果金正恩只是一昧地壓制和控制他們,並堅持發展他的核計畫,將無法贏得人民對他的支持。金正恩需要在他執政的時代做出變化。」
仿生肢體增加信心 巴勒斯坦截肢者出門不怕異樣眼光
根據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的數據,加薩走廊 (Gaza) 200 萬人口中,至少有 1,600 名截肢者。照顧傷者和殘疾人士的阿薩拉馬慈善協會 (Assalama Charitable Society) 估計,約有 532 名巴勒斯坦人在與以色列爆發的以巴衝突中失去四肢。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因歷史淵源與界線相近,導致兩國多次爆發以巴衝突,無數人民受害。現在的加薩走廊雖然是由哈馬斯 (Hamas)、一個成立於 1987 年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教遜尼派組織所掌管,但此地不只多次遭到以色列的空襲,還會有內部巴勒斯坦人的襲擊。此前加薩走廊就發生過 2007 年的加薩之戰,由哈瑪斯 (Hamas) 對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中最大派別的法塔赫 (Fatah), 在城市中爆發激烈的衝突。哈姆達 (Ahmed Abu Hamda) 也是其中之一,2007 年時因為引爆了未爆彈,而失去了他的右手。最近,他在一家位於加薩走廊的哈瑪德醫院 (Hamad hospital) 裝了仿生的肌電控制義肢後,讓他得以和兩個孩子們正常地玩耍,吃喝拉撒和維修家電也不在話下,種種事情都讓他重拾自尊。哈姆達表示:「自從裝了這個義肢後,我的外在形象得到改善,人們並不知道我有截肢。」哈姆達接著說道:「在家裡我不僅可以喝水,去到市場時也可以拿起袋子和手機。」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可以盡情擁抱他的孩子。被卡達贊助 (Qatari-funded) 的哈瑪德醫院提供民眾安裝肌電控制義肢,這種義肢由電池供電,並接收大腦由肌肉產生的電訊號,藉此控制義肢。這個計畫是在巴勒斯坦領土上的首例,自 3 月以來,該醫院已經幫助 21 名病患安裝了肌電控制義肢,預計還要幫 40 名病患安裝。於 2019 年落成的哈瑪德醫院,已經治療了數百名截肢者,而自 2014 年以來,卡達已經花費了超過 1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92 億 6,350 萬元) 在加薩走廊的建設和救濟的計畫上。哈馬德醫院院長薩拉赫 (Noureldeen Salah) 指出,病人不需要付錢安裝一隻約 2 萬美元 (折台幣約 58 萬 5,590 元) 的肌電控制義肢,費用全由院方承擔。隨著科技的發達,人類在仿生肢體的研發上也越來越進步,諸如像肌電控制義肢,幫助截肢者可以找回使用手臂的感覺。而在外觀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將金屬與逼真的膚色外觀結合,更加擬真。然而除了逼真的義肢外,也有些團隊反其道而行,參考遊戲裡的角色,製作出科幻感十足的義肢,一圓遊戲愛好者的夢。英國遊戲愛好者梅爾維爾獲得了一隻跟遊戲角色相仿的義肢。天生缺少一隻手的英國遊戲玩家梅爾維爾 (Daniel Melville), 在日本電子遊戲製作商柯樂美 (Konami) 和英國 3D 列印仿生義肢公司 Open Bionics 的幫助下獲得了一隻超酷仿生手臂,跟遊戲《潛龍諜影》(Metal Gear Solid) 中角色毒蛇 (Venom Snake) 的義肢設計如出一轍。梅爾維爾對此感到非常滿意,並覺得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義肢。
藍色螢光好浪漫 不耗電的「生物發光」點綴法國小鎮
入夜後的巴黎近郊小鎮朗布耶 (Rambouillet), 河岸的街道被綠松石般的螢光照亮,宛如科幻電影中才有的場景。這種新的照明模式稱為「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 這些螢光背後的動力來源不是電力,而是倚靠有機生命體的自然光,由法國一家新創公司 Glowee 研發應用。新創公司 Glowee 在 2021 年 6 月首次嘗試在戶外裝設生物發光的小型照明燈,地點就選在法國小鎮朗布耶。從去年開始,Glowee 就與法國小鎮朗布耶展開合作,在當地的 COVID-19 疫苗接種中心布置圓柱形的藍色光源,取代一部分的路燈。不少民眾在打完疫苗後,會被引導到休息區等待,他們就沐浴在一盞盞令人放鬆的藍色螢光之中,體驗這種新型的照明設備。除了接種中心外,Glowee 的螢光過沒多久也分布在朗布耶廣場的樹蔭之中,取代一小部分的照明設施,巴黎其他城鎮也陸續加入 Glowee 的實驗,例如法國首都的戴高樂機場 (Charles de Gaulle Airport), 也在螢光計畫之中。生物發光其實是一種自然界中常見的現象,像是螢火蟲、真菌或是深海中的魚類,都有類似的發光功能,透過生物體內的一些化學反應進而產生光源。以螢火蟲來說,牠們是透過發光吸引配偶;有些海中的藻類則因為水體攪動而受到刺激發光;一些深海魚類如約氏黑鮟鱇 (Melanocetus johnsonii), 則會靠頭上的細菌發光,藉此吸引獵物靠近。圖為 Glowee 的工作人員正在疫苗接種中心外的街道上測試和調整生物發光的亮度。Glowee 正是取用自然界本有的發光奇觀,他們收集法國海岸邊廣泛分布的一種海洋細菌 —— 費氏弧菌 (Aliivibrio fischeri), 作為替人類照明的新工具。「我們的目標是想改變城市用光的模式,創造出更尊重公民、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在地氛圍,藉著輸入這種替代性的用光新哲學。」Glowee 創辦人兼執行長瑞 (Sandra Rey) 說道。Glowee 透過將特殊的細菌儲存到充滿鹽水的水管中,讓它們在裡頭循環流動,宛如發光的水族箱。這些生物發光的過程原是一種生物體內新陳代謝的正常反應,因此不需要任何能源,只需要提供管內細菌活動時所需要的食物即可。這也成為 Glowee 操作光的關鍵,他們把綜合的營養素跟著空氣加壓泵入到水管中,提供細菌足夠的氧氣,細菌就能維持發光。假如想要「關燈」, 只需要切斷泵入的空氣,細菌就能轉化成厭氧狀態停止發光。瑞也相信,生物發光的過程,在未來是一種可行的節約手段,畢竟在 1879 年傳統燈泡問世後,人類照明的方式並沒有改變太多,即便 1960 年推出了 LED 燈泡,增進發光的效率,但這些照明方式仍舊仰賴電力,而生產電力又需要倚賴燃燒化石燃料。瑞表示:「與製造 LED 燈泡相比,生物發光所要消耗的水比較少,製造出的二氧化碳更少,而且水管中的液體是可以生物分解 (biodegradable) 的。雖然看上去生物發光的流明少於 LED 燈,但生物發光相較於 LED 燈所需的電力少了非常多。」目前,Glowee 只生產幾種發出螢光的裝置,未來他們會嘗試研發更多款式,像是在街道上能發光的長椅。不過,嚴格來說在 Glowee 之前,人類其實早已知道如何利用生物發光作為照明工具,這個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 350 年,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將螢火蟲發出的光稱為「冷光」; 煤礦工人在進入礦井前也會捕捉螢火蟲放入罐子裡,充當他們的照明工具,因為在礦井中不能出現任何的蠟燭、提燈,或是小小的火苗,避免隨時造成莫大的悲劇。但將生物發光設計為城市照明並實驗成功的,Glowee 是第一個。Glowee 也正積極與其他國家如比利時、瑞士、葡萄牙進行協議。雖然 Glowee 有著美好的前景,但美國范德比大學 (Vanderbilt University) 生物科學教授約翰遜 (Carl Johnson) 認為,要大量生產生物發光這種照明設備,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第一,你必須餵養那些細菌,並在它們生長時稀釋它們。第二,這個裝置會仰賴溫度的調適,我很懷疑它在冬天時有沒有作用。第三,與用電的照明相比,生物發光黯淡許多,但他們 (Glowee) 也可能會提高亮度。」約翰遜分析道。英國卡地夫大學 (Cardiff University) 投入細菌生物發光研究的生物科學講師威廉姆斯 (Catrin Williams), 也認同培養細菌、讓細菌長期活著不是易事,但如果不靠細菌,靠「化學發光」(chemiluminescence) 也未嘗不可,例如從細菌擷取有發光作用的螢光素酶 (Luciferase), 來做到不放入細菌就能產生光的裝置,這類作法是行得通的,而 Glowee 也正朝這個方向努力。威廉姆斯肯定地說道「Glowee 的研發非常新穎和創新,並且棒極了。」
第一次連任法國總統就上手?馬克宏未來挑戰艱鉅沒有蜜月期
本周日 (24), 法國總統大選終於落幕,44 歲的親歐中間派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再次贏得未來五年的總統任期,擊敗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 候選人勒龐 (Marine Le Pen), 以 58.55% 對 41.45% 的得票率拿下本次總統大選。然而,馬克宏雖贏得輕鬆,但卻不如上次贏得大放異彩,未來五年他也要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法國比以往更加分裂,而且居住在法國郊區與小鎮中的民眾感受到經濟負擔變重,入不敷出的情況導致他們生活困難。周日晚間,在得知勝選消息後,馬克宏牽著他的妻子布莉姬 (Brigitte Macron), 與家人一同走入艾菲爾鐵塔 (Eiffel Tower) 下方的戰神廣場 (Champ de Mars)。在那裡,馬克宏發表了他的勝選演說:「我知道許多投票給我的人並不是因為支持我,而是不願極右派政黨獲勝。我要感謝並告訴他們,我會在未來的時間對他們盡到責任和管理國家,因他們賦予我這個義務。」馬克宏承諾將重新修復「這個充滿懷疑與分歧的社會」, 也將努力平息法國選民的憤怒,特別是那些將票投給勒龐的選民。「沒有人會被留在路邊置之不理。」馬克宏說道。「謝謝,這是我欠你們的。」馬克宏的勝選演說簡短低調,但過程中仍掩不住勝利的喜悅。此次的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率創下 1969 年以來的新低,僅有 66% 的法國民眾參與了投票,而在這極低的投票數中,廢票也創下多達 300 萬張的紀錄,顯示許多法國選民對馬克宏並不滿意,但也沒有其他候選人可以滿足他們。一位退休人士魯 (Jean-Pierre Roux) 在第一輪投票中投給了法國共產黨 (Parti Communiste Francais,PCF) 的候選人魯賽爾 (Fabien Roussel), 他表示在第二輪投票時,要在傲慢的馬克宏和極右的勒龐之間做出抉擇,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他只好投下空白票。不過,馬克宏的勝利仍然讓歐洲各國鬆一口氣。德國總理蕭茲 (Olaf Scholz) 是第一位致電恭賀馬克宏連任的人,蕭茲辦公室隨後發出聲明:「未來德國與法國將繼續保持密切和信任的關係,特別是考慮到當前的挑戰,像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歐洲各國領導人齊聲歡呼馬克宏當選是因為競選期間,歐盟將極右派候選人勒龐視為他們的最大威脅,她的願景與歐盟完全相反,她不擁護有 27 個成員國的歐盟,而是捍衛她的法國民族主義精神,她公開承諾當選後將淡化歐盟、北約 (NATO) 以及與德國的關係,嚇壞了這些領導人。法國對歐盟、北約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尤其 2022 年春天後,將輪到法國擔任為期六個月的歐盟主席國,如果勒龐當選成功,她會重重打擊歐盟與北約對俄羅斯的抵抗陣線。緊接著總統大選之後,馬克宏在法國內部首先要面對的是 6 月的國會大選,先前在總統大選中對他深感不滿的選民,將有機會表達意見,影響他所屬政黨 ——「前進黨」(En Marche) 拿下多數議會席位。如此一來,馬克宏最大的麻煩可能是失去對議會的控制,甚至不得不任命極左派政黨「不屈法國」(Jean-Luc Mélenchon) 的梅蘭雄 (Jean-Luc Mélenchon) 擔任總理一職,形成 (cohabitation) 的最慘局面。「通常緊接而來的國會大選結果會與總統大選相差無幾。但我不禁猜想這次結果會不會不一樣,馬克宏贏得了總統,大感挫折的選民卻覺得沒有表達出他們的心聲,為了避免極右派當選,他們被迫投給了馬克宏。我好奇他們會不會利用國會大選作為表達意見的最後管道。」歐洲智庫的歐洲外交關係協會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高級研究員丹妮森 (Susi Dennison) 說道。馬克宏在上一任期中因為調整柴油價格而遭遇強烈的「黃背心」抗議,在新的任期中,他發誓將履行承諾,準備推行另一波制度改革,著手對法國複雜的退休金進行重組,並將法國退休年齡從 62 歲提高到 65 歲。退休年齡與退休金在法國一直是爭議性最大,也最容易引起全國各種罷工行動的煽動性話題。馬克宏深知這個議題會帶來極大的反應,在競選期間他也曾緩頰表示,如果法國民眾對調整退休年齡有共識,他很願意做出妥協,「我可以改變時間表,不一定要在 2030 年前完成改革。如果民眾實在過於擔心這項政策,我也願意將原先設定的 65 歲退休,調整到 64 歲」。另外,馬克宏的氣候政策兌現率低,2017 年任期開始時他給出許多令人振奮的願景,但經過仔細檢視後,他受到環保人士的質疑,被稱為「對氣候變遷沒有什麼作為的總統」。馬克宏這次在競選期間再次承諾,將徹底改善他的環境政策。他宣布下一任總理將直接負責與規劃所有的環境政策,並有兩位部長協助,第一位是能源規畫部長,其任務是使法國成為首個不需要石油、天然氣和煤碳的國家;第二位是國家領土環境規畫部長,其任務則是處理國內交通運輸問題,加速老屋重建計劃,和增進水、空氣、食安的品質。俄烏戰爭已邁入第 60 天。在俄烏戰爭上,馬克宏去年曾不斷嘗試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電話、會面,以外交的手段阻止俄烏戰爭爆發,但可惜他始終未能力挽狂瀾。不過,在戰爭期間,馬克宏持續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Volodymyr Zelensky) 保持密切聯繫,法國也持續不斷提供烏克蘭軍事裝備和收留烏克蘭難民。近日,當馬克宏順利連任法國總統時,澤倫斯基也在 Twitter 上給予祝福,稱馬克宏是烏克蘭的「真朋友」。在之後處理方針上,馬克宏仍希望繼續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對話,他不排除再次與普丁交涉,建立在馬立波 (Mariupol) 的人道救援。馬克宏也強調如果要讓俄羅斯停火,歐洲不能停止與各方談話,必須展現更多的影響力,「歐洲必須留在談判桌上。我們得非常小心,避免落入一種情況,因為當我們決定不再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對話,屆時參與談判的將會是土耳其或中國的總統」。馬克宏也表示,歐洲與法國都應該要避免直接軍事介入俄烏戰爭,導致衝突進一步升級,演變成世界大戰。「送軍事裝備如坦克或飛機,保持所謂 (co-belligerence) 會是較好的方式。」馬克宏說道。
【地球圖書館】披著中國皮的日本外包動畫 優渥薪資福利「真香」
東京都町田市住宅區一棟公寓。搭電梯上了五樓後,進入一間小房間,幾名年輕的男女拿著觸控筆,在很大的平板上畫著像是神社的圖畫。這是一間名為 ColoredPencilAnimationJapan 的動漫工作室。他們正在繪製中國的「全職高手」等人氣作品。沒錯,ColoredPencil 是中國重慶市動漫工作室「彩色鉛筆動漫」的日本據點,為了支援中國的動漫製作,於二○一八年成立。最近像彩色鉛筆動漫這樣,以日本為據點雇用日本動漫創作者的中國企業變多了。在中國,雖然動漫深受歡迎,但從國外來的網路影音娛樂卻必須遵守重重規範,大約從二○一八年起,對於購買日本動漫亦有所限制。因此,為了加強自己公司的播放內容,影音公司採取的策略是自製產品,亦即「日本品質的自製化」。彩色鉛筆動漫是由中國網路巨頭騰訊控股旗下的閱文集團所出資。騰訊的通訊軟體「微信」在日本也非常有名,騰訊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遊戲開發大廠,在國際股市的股價總值上跟 GAFA 並列,排入前十名。另外它也經營影音媒體平台「騰訊視頻」, 發展自有的串流平台,在該平台上就播放了全職高手等動漫影片。負責繪製的便是 ColoredPencil。也就是說,這樣的中國巨擘,在將日本的製作公司納入旗下之後,就能運用豐富的資金製作出高品質的自製影片,並在自家平台獨家播放。中國企業之所以能夠收編日本人的動漫創作者,原因在於市場的擴大把待遇提高了。調查公司帝國數據銀行的飯島大介調查了動漫產業的動向,他認為:「對於市場不斷擴大的中國而言,他們非常渴望能找到日本的動畫業界人才。由於中國企業付得起日本年收三倍的薪資,今後日本動漫人才被中國挖角的例子會越來越多。」事實上,ColoredPencil 跟日本的製作公司,在對員工的待遇上有非常大的不同。ColoredPencil 雇用畫師為員工,新人的薪水比業界高,約十七萬五○○○日圓。通常是彈性上下班,只有忙的時候要加班,但也能夠補休,工作環境良好。另外也會提供居住及交通津貼。ColoredPencil 的執行長江口文治郎表示:「為了爭取優秀的人才,整頓漫畫家的待遇及環境是最優先的。」這樣的背景在於日本動漫創作者的薪資過於廉價。動漫產業雖然被稱為「日本的傳家寶」, 但事實上工時長薪水又少。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動漫。演出協會 (東京千代田) 在二○一九年的調查中指出,日本動漫創作者以正職身分工作的只有一四 %。去除部分大規模的製作公司後,有一半以上都是簽約型式的 SOHO 族。動漫創作者的平均年薪約四四○萬日圓,一個月的休息天數為五。四天。有的調查還顯示新人的年收只有約一一○萬日圓。對現在收入滿意的動漫創作者只有不到三成,有八成擔心年老後的生活,並且覺得精神負擔很重。任職廣告公司的中山隆央熟稔動漫業界,他批評道:「換算成時薪的話,不到一○○日圓,為了生計兼職打工的人很多,動漫界是把夢想當成誘餌的剝削。」日本的動漫創作者薪資會這麼低,是出於構造的問題。動漫的製作方式是由出版社或電視台等多間企業出資的「製作委員會」方式來執行。現在日本的動漫產業有一半以上的業績來自海外,而海外或周邊商品販賣等版權相關利潤,大多會進到廣告代理商或電視台這些出資的製作委員會手裡。就算作品再怎麼大賣,沒有製作委員會出資的話,原本的製作公司也拿不到這些錢。當然在這麼多作品中想要爆紅的機率是很小的,所以製作委員會背負著較大的風險,因此出資的公司分散一點是有好處的。然而。「以製作委員會方式製作的話,只能做出預算內的作品。周邊或音樂等等每家公司的立場都不同,大家想要達成共識會很花時間。」中山表示。另一方面,在製作美國或中國的作品時,交涉的對象就只有一家。為了取得良好的品質跟成品,中美在預算上當然給的很優渥。事實上 ColoredPencil 從美國或中國公司拿到的案子,取得的製作費用是日本動漫界的二倍。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動畫協會 (東京文京) 表示,日本動漫產業市場的規模已經連續十年增加,二○一九年跟二○○九年相比成長約二倍,為二兆五一一二億日圓。「鬼滅之刃」紅遍各地,電影方面則有新海誠導演的「天氣之子」票房突破一四○億日圓,前景一片光明。另一方面,二○一九年動漫製作公司 (二七三間) 的總營業額合計為二四二七億日圓,僅占市場規模的一成。然而製作公司拿到的錢沒有增加,經營困頓卻在持續。日本雖然有二百七十間以上的製作公司,但依據帝國數據銀行資料顯示,經營呈現赤字的動漫製作公司在二○一八年超過三成,是過去十年來最高,破產跟解散的公司也是歷來最多。雖然二○一九年有所改善,但某製作公司的高層主管表示:「外包單價一直調降,人手不足所以想要擴大產能也沒辦法,這樣就陷入了惡性循環。很多公司是只要有人離職就無法接案,造成經營赤字。」無力的經營環境也削弱了動漫業界的成長力。某位擔任動漫原畫繪製的東京都四十歲男性,由於沒有工作室所以都在自家畫畫,再由員工開車來拿成品。過著幾乎沒人可以說話、也見不到人的孤獨生活。「不止性格會變陰沈,無法靠這種方式過活而辭職的人也很多。現在的作品要求比以前更精細、更耗費時間,但酬勞仍然維持著一張圖幾百日圓。由於工作滿檔,所以也無暇去學習電腦繪圖。」就是這樣,不僅無法培育人才,技能也變得空洞了。ColoredPencil 的江口執行長有著煩惱的過去。「這樣的品質無法播出啊。」有一陣子,因為 ColoredPencil 的人手不足,所以發了外包給其他的日本製作公司,結果收到了中國總公司嚴厲的回應。江口執行長指出:「中國有著龐大的資金,在電腦繪圖上的設備也一應俱全,動漫的品質已經非常好了。日本由於待遇差所以品質也變差,這樣很可能會造成業界停滯不前。」在中國影音大公司內,已經開始出現了「除了日本頂級工作室之外,不要外包給其他便宜但品質差的工作室」這樣的聲音。中國的求職網顯示,動漫創作者的平均月收,杭州是三萬四○六二元人民幣 (約五十二萬日圓)、北京約三萬元人民幣 (約四十五萬日圓)。受到影響的還有手遊等動畫。由於收入極高,在中國的美術大學學習素描等四年的基礎技術後跑去做動漫的例子很多。被稱為中國版「Niconico 動畫」的影片分享網站「Bilibili」, 投注資金在日本的動漫製作委員會上,學習日本的動漫技術。並且大力資助在專門學校學習動漫的中國學生,這些作法將中國的國產動漫品質一口氣提升上來。「過去中國是日本的外包商,今後可能要倒過來了。」江口執行長說。技術的傳承若沒有進展的話,最終會連海外的單子都沒有。也就是說「被買走的技術」是業界的另一個問題。想要培育人才跟投資設備以提升生產力,需要穩定的利潤。製作委員會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分散風險,但在全球化競爭下的利潤分配機制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摘自比中藤玲作品《廉價日本》, 繁體中文版由好優文化代理、呂丹芸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誠品線上金石堂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4/29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實體贈書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扭曲的氣候危機》⁣: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復活節蛋放了70年還不吃?因為威爾斯奶奶捨不得
埃文斯奶奶的母親將這顆復活節巧克力蛋藏在櫥櫃中,直到 2002 年才交由埃文斯奶奶自己保管。「我母親把它放在衣櫃的底部,自從她去世後,它 (復活節巧克力蛋) 就一直生活在那裡。」現在,埃文斯奶奶覺得這顆復活節巧克力蛋已經太有紀念價值了,更捨不得吃掉它,雖然現在也不能吃了。時至今日,裝有這顆復活節巧克力蛋的盒子已經將近十年沒有開過了,埃文斯奶奶邊撕開包在盒子上的保鮮膜邊解釋道:「我把它包起來,以免空氣進入。」在盒子中,巧克力蛋的上面還有一層塑膠包裝,蛋上裝飾著紅色、黃色和粉紅色的玫瑰花,以及用糖霜製作的綠色大蝴蝶結。經過多年來的風霜,復活節巧克力蛋上的裝飾雖有些褪色,但埃文斯奶奶驚訝地發現,她仍能聞到一絲絲巧克力的香味。而埃文斯奶奶會想把自己的收藏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其實是看到其他新聞中也有類似的復活節巧克力蛋收藏報導的關係。上圖為約克郡博物館 (Yorkshire Museum) 展示的 1,600 多歲老蛋,下圖為收藏於北約克郡約克城堡博物館,從 1920 年代保存至今的復活節巧克力蛋。根據 BBC 的報導,除了埃文斯奶奶的復活節蛋之外,2017 年在北約克郡 (North Yorkshire museum) 約克城堡博物館 (York Castle Museum) 也展示了目前最古老的兩顆復活節巧克力蛋,它們已經保存了 90 幾年。約克城堡博物館表示,這兩顆復活節巧克力蛋極為罕見,而且保存狀況令人難以置信。1926 年,一位 14 歲的男孩送給他的母親一顆朗特里復活節巧克力蛋 (Rowntree's egg), 而他的母親捨不得吃掉這顆巧克力蛋,因此將它做為紀念品保留下來。另一顆復活節巧克力蛋則是由糖果公司泰瑞 (Terry's, 暫譯) 生產,在 1920 年代的復活節到來之前,原本禮物的主人、那位小男孩就已經去世了,隨後這個禮物就被捐贈給當地的博物館了。約克城堡博物館的館務員布朗 (Katie Brown) 表示:「這顆泰瑞復活節巧克力蛋背後有著一個令人難過的故事,依據它的短籤上寫道,這顆巧克力蛋原本的主人已經逝世了。不幸的是,我們並不能透露出他是誰或曾住在哪,這些訊息可能已經永遠地消失了。」
全球首富竟是無殻蝸牛!馬斯克名下無房產,只能輪流住朋友家
全球首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竟是無殼蝸牛!馬斯克近日接受 TED 負責人 Chris Anderson 的採訪時表示,他名下沒有房子,平常都是在朋友家輪流借住,馬斯克的極簡生活模式與一般人對知名企業家的想像相距甚遠。Aderson 同時問到馬斯克,對於大眾批評他和其他億萬富翁過於富有,讓貧富差距過大,對於這事是否感到難過,馬斯克說他不太在意這些評論。馬斯克受訪片段,影片中談到他名下沒有房子,目前都借住在朋友家。擁有一架私人飛機,但只是為了工作需要。或許外界對馬斯克這樣的知名企業家有刻板印象,例如 Elizabeth Warren 等美國參議員就批評這些有錢的企業家可以獲得較低的所得稅率。儘管馬斯克名下的淨資產約有 2,510 億美元,但過去馬斯克曾在推特上表示他預計要賣掉所有財產,即將沒有房子,而根據去年《Insider》報導,馬斯克的主要住所是和 SpaceX 租來的組合屋。他的伴侶 Grimes 日前受訪時表示,她覺得他們的生活水準有時候還在貧窮線以下,尤其一家人住在沒有保全、價值約 4 萬至 5 萬美元的組合屋內,讓 Grimes 覺得很沒有安全感。她甚至提到有一次想要更換有破洞的床墊,但馬斯克並沒有打算幫她購買新的。早在 2015 年時,Google 的共同創始人 Larry Page 就曾表示馬斯克如果前往矽谷時會發郵件問他:「我不知道今晚可以住在哪裡,可以去你家嗎?」雖然馬斯克表示他都是住在朋友家的備用客房,但根據《華爾街日報》, 馬斯克偶爾會住在同為 Paypal 創辦人之一的 Ken Howery 所購買的豪宅中。熱心的《華爾街日報》記者柯普蘭 (Rob Copeland) 在 Twitter 上比較馬斯克在 SpaceX 附近租的組合屋 (上圖), 和他偶爾借住的友人家 ——Ken Howery 的豪宅 (下圖)。馬斯克說:「當然如果我每年都花費數十億美元在我個人消費,那會是嚴重的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馬斯克大部分的資產都和他在特斯拉的股份有關,雖然他有一架私人飛機,不過他表示飛機可以保障他的工作時間不會被浪費,並不是作為休閒娛樂的用途。在同一天的採訪中,馬斯克也提到有關他收購 Twitter 的計畫後續,他表示如果推特不接收他的出價,他還有一個備用的計畫,但有關此計畫的詳情他不願透漏任何細節。他還表示雖然他無法直接收購公司,但他有足夠的資產並且可以用「技術性」的方式負擔花費。而推特目前預計用大量發行新股的「毒藥丸計畫 (Poison Pill)」稀釋馬斯克手上握有的股份,希望以此對馬斯克的收購計畫進行防守。
霸道總裁讓我賣 馬斯克豪擲440億美元收購Twitter
周一 (25),Twitter 總算是接受了全球首富、特斯拉 (Tesla) 兼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的提議:用 44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 兆 2,867 億元) 買下 Twitter。這場收購進行順利的話,這將是科技公司史上最大的收購之一,並可能大大左右了社群平台的發展方向。馬斯克與藍色小鳥的羅曼史發展已久,早在 2017 年就有人開玩笑地叫馬斯克買下 Twitter, 而最近的風波始於 4 月 4 日,馬斯克藉由買下 Twitter 約 9.2% 的股份而成為了 Twitter 的最大股東,Twitter 的執行長阿格拉瓦爾 (Parag Agrawal) 也敞開雙臂歡迎馬斯克加入董事會。然而到了 4 月 9 日,劇情急轉直下,這天本來是馬斯克加入董事會的日子,但在當天早上他便表示,他不加入董事會了。在這段期間,馬斯克不斷發表各種抨擊 Twitter 的推文,像是「Twitter 死了嗎?」。這個髮夾彎的決定也替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埋下了伏筆,因為如果照著原本馬斯克加入 Twitter 董事會的劇本發展,他在董事會的任期之間不能持有超過 14.9% 的股票,也代表著他這段時間內無法買下整個 Twitter。4 月 14 日,馬斯克開出了大膽的條件──以 (折台幣約 1,594 元)、總共約 43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 兆 2,648 億元) 的價格收購 Twitter。消息一出,Twitter 內部也對此提議召開了相關會議,而當時的 Twitter 還沒準備好把自己拱手賣給馬斯克。根據一份 Twitter 在 15 號發布的公告,Twitter 當時想採用一項稱為「」(poison pill) 的防禦手段,藉此來降低任何個人或團體獲得 Twitter 控制權的可能性。雖然 Twitter 原本想拒絕霸道總裁馬斯克的提議,但在馬斯克詳細介紹了他的收購計畫之後,Twitter 的態度便有所軟化,最後決定答應馬斯克。不過雖然 Twitter 已經點頭答應,但實際上的收購還得經過 Twitter 股東們的批准,才能在今年完成。如果股東們不准,或者是 Twitter 找到了新買家,或甚至是馬斯克籌不出錢的話,馬斯克還需要支付高達 1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94 億元) 的 (break-up fee) 給 Twitter。有 Twitter 員工表示,在聽到馬斯克和 Twitter 達成交易時,他們沒聽到管理層解釋這項決定會對大家造成什麼影響,這讓員工們不免感到有點沮喪。也有些負責審查工作的員工擔心,他們先前所做的努力將付之一炬,也有人擔憂馬斯克難以預測的管理風格、突如其來的發言會破壞 Twitter 的文化。除此之外,員工們最關心的便是他們的薪水。許多 Twitter 員工一半以上的報酬都來自 Twitter 的股票,因此他們相當煩惱馬斯克會影響到這些股票的長期價值。在 25 號的員工會議上,主管們也試圖安撫員工,保證員工在收購完成的一年內都可以享有相同的待遇與福利,而且近期公司也沒有裁員計畫。執行長阿格拉瓦爾表示,員工手上的股票期權將轉換為現金。「我希望即使是最唱衰我的批評者也可以繼續留在 Twitter 上,因為這才是言論自由的真諦。」馬斯克在一則推文中提到他對 Twitter 上言論自由的高度期待,他也自稱是「言論自由的絕對主義者」(free speech absolutist)。Twitter 多年以來希望能促進平台上「健康的討論」, 於是增加了內容審核機制,這樣的設計讓大家褒貶不一,像馬斯克就覺得這是種對言論自由的箝制。除了言論自由之外,馬斯克也希望 Twitter 逐步減少對廣告的依賴,將重心轉往訂閱制。在 2021 年,廣告就佔了 Twitter 約 90% 的總收入。馬斯克提出的建議包羅萬象,包含增加萬眾矚目的編輯按鈕、杜絕垃圾訊息機器人、放寬 280 字的推文長度限制等等,他甚至還想關閉 Twitter 在美國舊金山 (San Francisco) 的總部大樓,然後不給董事會發薪水。馬斯克為許多保守派人士帶來了一絲希望,他們希望馬斯克能把言論自由的空氣帶回 Twitter, 也希望被 Twitter 封鎖的美國前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能藉此機會重返平台。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馬斯克的到來感到歡欣鼓舞,有些人就擔心馬斯克只會激化網路上的仇恨言論。像是英國演員賈米爾 (Jameela Jamil) 就認為,在馬斯克的領導之下,無限制的言論自由將會讓這個平台上的仇恨言論達到無法無天的地步,因此她就決定離開 Twitter。「我不想要仇恨言論的自由,因為這對被壓迫的人非常不利。」她在 Instagram 貼文中寫道:「如果他們認為那些在 app 上令人厭惡的謾罵就是所謂的『自由』, 沒人是安全的。」賈米爾在 Twitter 上發布了她的最後一則推文。雖然馬斯克舉著言論自由的大旗買下了 Twitter, 但也有許多人對這個口號感到懷疑,也有人擔心中國政府會藉由馬斯克來箝制 Twitter 上對北京政府不利的言論。這個憂慮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馬斯克很大一部分的商業利益來自中國。中國外交部在周二 (26) 表示,這些中國政府會利用特斯拉來影響 Twitter 的猜測都無憑無據。馬斯克的太空競爭對手──藍色起源 (Blue Origin) 的執行長、亞馬遜 (Amazon) 的前老闆貝佐斯 (Jeff Bezos) 轉推了《紐約時報》的記者傅才德 (Mike Forsythe) 的推文。傅才德在推文中提到,中國不但是特斯拉在全球第二大的市場,還是電動車的電池主要供應來源。在 2009 年,中國政府就封鎖了 Twitter, 因此在 Twitter 上幾乎沒有直接的影響力。「有趣的問題。中國政府是不是剛在獲得了一點影響力?」貝佐斯在推文寫道,然後自問自答:「我自己覺得大概不是。比起 Twitter 的審查制度,特斯拉在中國的複雜性更可能首當其衝。但我們等著看吧。馬斯克非常擅於駕馭這種複雜性。」
神祕的土耳其咖啡 濃稠芳香的絕妙滋味
「靈魂何需咖啡或咖啡館?它追尋知心人,咖啡不過是個藉口。」土耳其諺語這麼說。早上起床一杯咖啡對許多人而言具儀式感,入口瞬間才是一天的開始。他們該感謝土耳其。咖啡經過伊斯坦堡而從衣索比亞和葉門等原產地傳入歐洲和世界各地。舉世最早咖啡館 16 世紀在伊斯坦堡開張,成為土耳其咖啡文化的濫觴。儘管從來沒有具體推廣策略,社會各階層廣泛飲用的土耳其咖啡已經成為融合友誼、好客、傳統習俗、社交儀節的文化標籤,對土耳其人生活方式有著深遠影響。傳統的土耳其咖啡濃醇芳香,許多人喝過後都難以忘懷。土耳其咖啡不只是飲料,它是一種集體文化實踐,是典禮場合不可或缺的一環,並且受到文學與歌曲頌揚。土耳其人家如果沒有咖啡杯或專屬煮製用具,這幾乎不可能。另一句土諺說:「喝你一杯咖啡,情牽 40 年。」一起喝過咖啡聊過天才算朋友,而且因此友誼長存。邀請朋友喝咖啡表明你需要親密交談或分享生活習題。訂婚、節日、特定社交場合必有喝咖啡的環節。即使經濟困窘的年代,此一習俗也不中斷,但曾改以鷹嘴豆、開心果取代咖啡豆,足見咖啡對庶民生活的深層影響。煮製土耳其咖啡手法相當原始,咖啡館裡沒有電動磨豆機和咖啡機,也不用濾紙、虹吸壺,更看不到鮮奶油發泡器、拉花杯、奶泡壺。調煮時,首先將新鮮烘焙的咖啡豆磨成細粉,然後將細粉、冷水和糖一起加入有長柄的金屬土耳其咖啡壺 (cezve) 中慢慢煮,以產生理想的泡沫。土耳其咖啡從不會在煮好之後才加糖,你得先決定口味。主人或咖啡館服務人員一定會先問客人「加糖、少糖、中糖、不加糖」。在堪稱老安卡拉樣板的哈曼歐努 (Hamamonu), 或伊斯坦堡地標塔克辛廣場 (Taksim Square), 都可以看到咖啡館師傅在加熱的沙子裡調煮土耳其咖啡。「我的朋友告訴我土耳其咖啡會在沙子裡煮,原因是這樣受熱均勻。而且每個土耳其人小時候在家,媽媽都會教導大家怎麼樣煮咖啡,是必備技能。」總統蔡英文曾在網路社群平台上分享喝土耳其咖啡的體驗。與土耳其咖啡文化傳統有關的學問、煮製技巧、儀式靠著口傳,在家庭成員中藉由觀察和參與而「非正式」地流傳。出生在土耳其家庭的人很自然地就從上一代學會怎麼煮咖啡並且內化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土耳其咖啡以其濃稠芳香、特殊煮製技術和供應方式而聞名於世。「土耳其咖啡文化與傳統」於 2013 年 12 月 5 日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這個傳統是好客、友誼、優雅及休閒的象徵,彌漫在社會各階層中」、「土耳其咖啡的知識與儀式是由家庭成員透過觀察和參與非正式地傳承的」, 教科文組織官網這麼定位和描述此一文化傳統,並說土耳其咖啡都是以小杯飲用,搭配一杯水,主要是在咖啡館裡飲用,人們在那裡會面交談、分享消息、看書。蔡總統的發文還說:「喝咖啡當然要搭配甜點⋯⋯最有名的就是土耳其軟糖 (Lokum)。」如果是在咖啡館裡,端上桌的土耳其咖啡通常會以鄂圖曼風格的金屬雕花外杯盛放,而且會有土耳其軟糖和一杯開水為伴。如果在親友家,講究的主人一定會用高雅美觀、具藝術價值的精緻杯具款待客人。將咖啡從長柄咖啡壺倒入杯中時,泥狀咖啡渣會順帶被倒進杯子裡。啜飲土耳其咖啡前先用開水洗淨味蕾,有些人會等待咖啡稍微冷却、咖啡渣沉澱到杯子底部,這才端起杯子品嘗咖啡。不過更多人選擇咖啡仍處於混著咖啡渣的懸濁液狀態時,便直接大口暢飲濃濁的土耳其咖啡。由於土耳其咖啡不濾咖啡渣,因此喝完還可以用咖啡渣占卜。占卜者會將咖啡碟倒扣在杯口,默默想著想要占卜的問題或困擾,拿著疊在一起的杯和碟依順時針方向轉三圈,然後倒轉杯、碟,讓杯底的咖啡渣落到碟子上,同時將戒指或硬幣放在倒置的咖啡杯底「匯聚能量」, 等咖啡渣慢慢冷卻才打開杯子解讀圖案。咖啡渣形成猶如安納托利亞起伏海岸線的圖案,令人想到時而驚濤駭浪,時而風平浪靜的風雲變幻。從拜占庭到鄂圖曼、從君士坦丁堡到伊斯坦堡、從凱末爾到艾爾段、從聖索菲亞大教堂到聖索菲亞清真寺,他們都算到了嗎?如果拿杯底圖形為這國家占卜時,不知道該如何推斷吉凶禍福。
料理烤焦就自動點餐!荷蘭麥當勞推物聯網煙霧偵測器
防疫期間,你的廚藝有進步嗎?自己下廚難免失手,一不小心煮過頭還會搞得整間廚房煙霧瀰漫,餐點也報銷。這時候飢腸轆轆的你只好拿出手機叫外賣...... 等等,麥當勞已經幫你點好餐了!只有在荷蘭麥當勞才有的服務 —— 麥當勞智慧煙霧偵測器,並在影片中展示其功能,告訴大家不用再害怕菜煮失敗沒東西吃了。荷蘭麥當勞宣布推出結合智慧煙霧偵測器與點餐系統的 IoT 方案,只要把這台大麥克外型的煙霧偵測器安裝在廚房,一偵測到料理失敗產生的過量濃煙,他就會自動連線到距離最近的麥當勞下單使用者先設定好的餐點,並且外送到你家。這款煙霧偵測器採用 3D 列印製成,並且為 IoT 連網裝置,當偵測到濃煙時,會響起經典的麥當勞主旋律 (叭啦叭叭叭) 並送出訂單。麥當勞智慧煙霧偵測器是利用大麥克的外型作為巧思,設計出煙霧偵測器的零件。當然這並非常規產品,而是荷蘭麥當勞的一檔行銷活動,因此外面是買不到的。如果你剛好人在荷蘭,在 4/13 到 5/2 期間只要在荷蘭麥當勞 app 內上傳最慘的料理失敗照片,就有機會免費獲得這款大麥克智慧煙霧偵測點餐器,以及一台真正的煙霧偵測器。畢竟大麥克煙霧偵測器不能取代正規火災防護產品,再餓還是得注意安全。
給下一輪十年太空探測計畫的優先建議:去天王星!
非政府組織學術機構「美國國家學院 (the National Academies , 相當於台灣的「中研院」)」發布了最新一期行星科學與天體生物學的十年戰略報告。本報告涵蓋 2023~2032 年國家學院對 NASA 提出的優先任務戰略建議,近乎出人意表的是,這次清單首位的建議是發射天王星軌道衛星、以及可進入天王星大氣層的探測器。行星科學十年調查 (The Planetary Science Decadal Survey) 是由 NASA 委託美國國家學院每十年編纂一次的報告,簡稱「十年 (the decadal)」。自 2002 年首度發布、經過 2011 年,本次為第三次發行。有別於「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十年調查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Decadal Survey)」建議投入預算在透過大型 (太空) 望遠鏡觀測深空,行星科學家藉由十年調查檢視在太陽系中的主要探索目標、排列優先順序,提供 NASA 一個不犧牲探測其他行星的平衡計畫。NASA 未來將編列高達千億元的預算,用來探索距離地球約 28 億公里遠的天王星。本次的報告書以「起源、星體、與生命 (Origins, Worlds, and Life)」為題,旨在了解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生命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可以生存;以及如何在太陽系內外尋找潛在可居住環境。儘管天王星在太陽系中的存在感十分巨大 (直徑約地球的 4 倍), 但人類對天王星所知並不如想像的多。人類距離天王星最近的一次接觸僅有 NASA 在 1977 年發射、直到 1986 年底飛掠該行星的航海家 2 號 (Voyager 2) 任務,當時從大氣層上 8 萬多公里所拍下的藍綠色行星仍是至今最清晰的天王星彩色照片。行星科學家認為,天王星的藍綠色可能是源自於大氣當中的甲烷雲,且主要由岩石、冰、氫、氦等成分構成,但是只有透過軌道衛星、及探測器才能確知。相對於類地行星與木星、土星至今都曾進行過軌道環繞探測,我們對於天王星與海王星的實際認識仍接近空白。探索類似天王星與海王星這種大型的冰行星的重要性在於,NASA 近期公布已發現 5,000 個太陽系外行星,行星科學家認為這種冰巨行星是最常見的行星之一,而非我們更早開始探索的氣態巨行星ーー如木星與土星。下一個十年適合探測天王星的理由還有一個,在於行星的排列位置。根據報導,若在 2031 或 2032 年發射,將可利用木星的重力拋擺 (gravity assist) 將探測器加速甩出,使去程時間縮減到 13 年。除了天王星任務之外,列於本次十年報告書優先清單上的第二位是探索土衛二 (Enceladus , 土星的第六大衛星) 任務。過去主要以探索土星及土衛六 (Titan, 土星最大衛星) 為目標的卡西尼ー惠更斯號 (Cassini–Huygens) 曾在 2005 年多次飛掠土衛二,取得大量數據。藉由測量數據結果,2014 年 NASA 表示發現土衛二存在大量液態水的證據。科學家認為土衛二作為一個海洋世界的星體,是至今為止最活躍、也最容易進入的。「十年」提出令人心動的新任務,但也強調沒有比將毅力號火星探測車 (Perseverance rover) 採集的岩石樣本帶回地球更重要的事。當我們想起毅力號火星探測任務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天體生物學尋找古代生命證據時,會發現無論是天王星探索所體現、試圖了解普遍存在我們宇宙的冰巨行星世界,抑或是探索土衛二海洋、以尋找生命跡象為目標,貫穿十年計畫的主題確實切中報告書的要旨:「 Origins, Worlds, and Life」。歐洲太空總署 (ESA) 於 2021 年提出 Voyage 2050 長程計畫,任務主題中包含了針對巨行星衛星的探索,也提及美歐太空合作的經典計畫「卡西尼ー惠更斯號任務」。考慮到這筆預估高達 42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230 億 4,362 萬元) 的鉅額計畫經費,未來是否有機會看到世界兩大太空強權再度攜手大型探測、飛往天王星?期待從新世代天文學家手中看見研究成果的那一天!
受不了公司硬要慶生 美國男子告上法院獲判千萬賠償
2019 年 8 月,美國肯塔基州 (Kentucky) 的一名 29 歲男子曾警告公司不要替他慶生,但公司仍執意替他辦理員工生日派對,讓他精神大受影響。該名男子在派對現場恐慌發作,連續兩天無法順利到公司上班,公司以此將他解雇。事後,男子一狀把公司告上美國肯頓郡 (Kenton County) 的法院,陪審團判定他可以從公司那裡獲得 45 萬美元 (折台幣約 1,315 萬 3,275 元) 的賠償。這名肯塔基州的男子名叫柏林 (Kevin Berlining),2018 年中旬順利獲得重力診斷實驗室 (Gravity Diagnostics) 的檢驗工作,他到職時曾和實驗室經理告知,不要替他辦例行性的員工生日派對,那會引發他嚴重的焦慮,讓他想起不愉快的童年經驗。但數個月過去,經理完全將這件事拋諸腦後,也未曾轉告實驗室其他同事。2019 年柏林生日前夕,實驗室的同事為柏林策畫了一場驚喜的生日派對,偷偷在員工餐廳牆上掛上慶祝字眼的布條。他們原以為會是溫馨的場面,但整個狀況卻很快地陷入失控。柏林在踏入休息時間的員工餐廳,看到眼前所布置的繽紛景象和同事的生日祝福後,當場喘不過氣、恐慌發作,他奪門而出回到自己的車上,利用呼吸練習試圖平復恐慌,然後他在車上吃完了午餐,並向經理傳送一則訊息,表達他對他的需求被忽視而感到不安。第二天,柏林的兩位直屬主管邀請他就昨日的情形召開一場會議,但會議上柏林感受到主管不斷「面質與批評」他的行為,控訴柏林「偷走公司同事替他慶生的樂趣」、「跟個小女孩一樣」, 柏林當下第二次恐慌發作,之後連續兩天都在家休息。但第三天,他收到被公司解僱的消息。重力診斷實驗室以擔心柏林後續會出現暴力攻擊為由,將他開除。柏林得知後非常不高興,一個多月過去,他決定對重力診斷實驗室提起訴訟,認為公司歧視他有精神疾病,當他對公司提出要求時,被公司報復予以開除。2022 年 3 月,在為期兩天的審判後,陪審團做出裁決,判定重力診斷實驗室對柏林構成就業歧視,判賠 45 萬美元,包含 15 萬美元 (折台幣約 439 萬 6,275 元) 的工資和 3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879 萬 2,550 元) 的精神損害賠償。對於陪審團的判決結果,重力診斷實驗室的律師馬利 (John Maley) 表示,他們將對判決提出質疑,請求審後動議 (post-trial motions)。馬利表達反對理由:「此案並不符合就業歧視標準,因為柏林從未向公司坦誠他患有焦慮症。而且重力診斷實驗室有權開除柏林,因柏林是實驗室技師,他的僱傭關係符合 (At-will employment)。」馬利補充重力診斷實驗室解僱柏林的正當理由:「他在會議中滿臉通紅握緊拳頭,大聲喝斥他的主管閉嘴,嚇到他們。」重力診斷實驗室的創始者兼首席營運長布萊佐 (Julie Brazil) 進一步說明:「兩位主管當下害怕極了,擔心受到肢體上的攻擊,至今還不能平復。」柏林的律師布克 (Tony Bucher) 駁斥重力診斷實驗室的說法,為柏林的行為做出澄清:「重力診斷實驗室描述的行為,其實是柏林在會議中恐慌發作,因為其中一位主管批評他在生日派對上表現不當,柏林當時努力讓自己冷靜。」「那時,柏林請他們不要說話,然後採取調適技巧,握緊拳頭,將拳頭移到胸前,像要抱緊自己那樣。柏林在會議之後回到家,也有傳送訊息和主管致歉,並解釋他那個時候恐慌發作。」布克說道。布克也強調,生日事件發生的一周前,柏林才收到公司上個月的考核結果,上面寫著「工作傑出」。在此之前,公司未曾給過他負面評價,法庭文件上也記載他紀律嚴明。布克最後也分享道,柏林很高興獲得了這份工作,雖然在生日事件後的一周,柏林的恐慌次數較多,但之後很少再發作。根據美國焦慮症與憂鬱症協會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的報告,焦慮症是美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每年有 4 千萬名成人因罹患焦慮症而影響到他們的生活。紐約線上心理諮商平台 Talkspace 的諮商師安瓦爾 (Bisma Anwar) 分享:「對於那些在焦慮症與恐慌症中受苦的人來說,能和主管討論會是很棒的想法,主管可以給予他們很大的支持。」安瓦爾也提醒,工作量過重和社交壓力都會導致焦慮,「某些人與經理或同事互動時也會引發社交焦慮。假如有一位員工對公司替他慶生這件事會感到不適甚至感到焦慮,他應該擁有退出活動的權利」。
「鹹」人救星 日本發明增強鹹味電子筷
最近,日本明治大學教授宮下芳明和以啤酒聞名的麒麟控股株式會社 (Kirin Holdings Company, 下文簡稱麒麟啤酒) 共同開發了一款筷子。不過這可不是什麼普通的筷子,而是一種可以增強鹹味的電子筷,幫助需要減少飲食中鈉含量的人。電子筷設備還包含配戴在手腕上的微型電腦裝置。那麼,具體上電子筷是怎麼增加鹹味的呢?這雙筷子會產生不影響人體的微弱電流,並配合戴在手腕上的微型電腦裝置,調整離子的作用,例如帶來鹹味的氯化鈉 (sodium chloride) 和帶來鮮味的谷氨酸鈉 (sodium glutamate) 中的離子,從而加強或減弱人們對味覺的感知。「鹹味可以增強到 1.5 倍」, 宮下說道。宮下對一些遵循低鈉飲食習慣的人進行臨床實驗,用電子筷將他們食物的鹹味提高了 1.5 倍,而這些試驗者在吃過實驗用的味噌湯後表示,「菜餚的豐富性、甜味和整體美味」都有所改善,並表達讚賞。日本傳統飲食習慣偏鹹,常使用味噌、醬油等調味料,因此日本成年人平均每天就要消耗約 10 克的鹽,是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建議人們一天攝取量的兩倍之多。日本的衛生機構提議將男性的每日食鹽攝取量減少到 7.5 克,女性則為 6.5 克。攝取過量的鈉,會提升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發病率。麒麟啤酒的研究員佐藤愛解釋道:「為了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我們需要減少鹽的攝取量。如果我們試圖以傳統的方式減少吃鹽,就得忍痛放棄我們喜歡的食物,或者忍受吃味道平淡的食物。」目前宮下和麒麟啤酒正在持續改善電子筷的原型,並希望最快在明年商品化。宮下和他的實驗室一直致力於探索其他可以刺激人類感官的技術,除了這次的電子筷以外,他們在 2021 年還發明了一種可以舔的電視螢幕,並透過舔的動作,感受螢幕裡食物的味道,它被稱作「品嘗電視」(Taste-the-TV)。這種品嘗電視是由 10 個味道噴罐組成一個轉盤,而不同味道噴罐的組合可以創造出不同食物的味道。將這些味道噴在電視螢幕的「衛生薄膜」(hygienic film) 上面,並移動到螢幕適當位置,以供觀眾舔嚐。宮下說道:「我們的目標是讓人們即使待在家裡,也可以體驗到如同在世界另一端的餐廳中吃飯的感覺。」那麼,這個技術有機會商品化嗎?宮下對此表示,一台品嘗電視的商品化製作成本約為 10 萬日幣 (折台幣約 2 萬 2,749 元)。另外,宮下與他的團隊一直努力於和其他公司商談噴罐技術的應用,例如開發一些可以將披薩或巧克力的味道附加在烤麵包上的設備等。
【地球哈一口】這電影好純!與時俱進的好萊塢「大麻電影」發展史
好萊塢有各種類型電影,例如西部片、黑幫片或是黑色電影 (Film Noir), 其中有一種與吸大麻相關的類型電影較少被提起,稱之為大麻電影 (stoner film), 有時又被稱為大麻喜劇 (stoner comedy)。在英文中,stoned 描述的是人們吸食大麻後整個人思緒飄忽、兩眼無神,在其他人眼裡看來彷彿石化的狀態。以此類推,stoner 便被用來形容常常在吸大麻的人,而 stoner film 指的就是大麻電影,通常有固定的劇情模式:主角與好友一起吸毒 (通常是大麻), 兩人可能嘗試建造大麻事業,然後經歷一連串令人瞠目結舌的冒險故事。最早在默片時代,也就是無聲電影中,大麻通常被視為一種噱頭,大多數片段呈現了某些人集體吸食冒著煙霧的煙草,全體陷入咯咯笑的奇特狀況。接著在好萊塢進入有聲電影時代,美國禁酒令於 1933 年畫下句點,新成立的美國聯邦麻藥署 (Federal Bureau of Narcotics, 又譯聯邦麻醉藥品管理局) 找到它下手的目標,開始向民眾傳達大麻的危險性。好萊塢嗅到政治氛圍的變化後,立即在那個時期推出好幾部反大麻的電影,把大麻形容成令人上癮,會誘人發瘋做出暴力、犯罪行為的違禁品。最為出名的例子是 1936 年的《大麻狂熱》(Reefer Madness), 這部教育性質的紀錄片,描述青少年吸大麻後做出駭人聽聞的犯罪行為,徹底引發人們反對大麻的輿論浪潮。1937 年,在社會反大麻的最高峰,美國聯邦麻藥署公布《大麻稅法》(Marihuana Tax Act), 正式將大麻全面納入管理,也將大麻確立為受管制藥品。不過,在進入 60 年代後,美國越戰開打,社會逐漸走向反主流文化,名為嬉皮 (Hippies) 的流行風潮興起。在這群嬉皮青年親身體驗與理解大麻所帶來的反應後,抹黑大麻的《大麻狂熱》反而開始在午夜場時段大賣,吸引觀眾到電影院朝聖,也被視作邪典電影 (cult film) 的代表。1936 年《大麻狂熱》電影劇照。美國許多大麻愛好者會選在 4 月 20 日的國際大麻日,以半朝聖、半好玩的心態觀賞這部電影。60 年代起,美國娛樂用毒品逐漸氾濫,好萊塢電影工業新一代導演與工作人員也開始接觸大麻,並將大麻帶入到電影之中。好萊塢 1969 年上映的《逍遙騎士》(Easy Rider), 便被視為嬉皮與大麻電影的經典指標,描述愛吸大麻的懷亞特 (Wyatt) 和比利 (Billy), 靠著毒品交易發財,兩人經濟自由後乘著哈雷機車踏上公路之旅,滿懷期待想看看美國這個自由國度,但旅程中實際的體驗卻與他們的想像相去甚遠。兩位主演彼得。方達 (Peter Fondar) 和丹尼斯・霍柏 (Dennis Hopper) 在電影上映後被視作反主流文化的偶像,他們在電影裡表現出的反叛和自由精神,得到當代好評。但美國政府並不喜歡《逍遙騎士》, 美國前副總統安格紐 (Spiro Agnew) 就曾批評《逍遙騎士》是「正中毒品文化的圈套」。在電影上映兩年後,1971 年 6 月,前總統尼克森 (Richard Nixon) 因應社會上毒品氾濫的問題,正式向毒品宣戰,開啟長達 40 年之久的反毒戰爭 (War on Drugs), 此次確立毒品與犯罪畫上等號,也將大麻列入第一級管制毒品。美國喜劇向來從社會禁忌裡挖掘靈感,在這一波嚴禁大麻的時期,馬丁 (Cheech Marin) 和瓊 (Tommy Chong) 組成的喜劇二人組 Cheech & Chong, 不遺餘力宣揚他們對大麻的熱愛,把大麻和「酷」、「有趣」的形象連結在一起。他們主演的 1978 年喜劇電影《煙霧迷漫》(Up in Smoke), 宛如一封給大麻文化的情書,描述兩個愛吸大麻的傻瓜,開著車不斷陷入荒謬的小插曲。這部片上映後獲得票房巨大的成功,也成為大麻電影的原型,建立起一種劇情公式:愛吸大麻的主角和友人四處亂跑,兩人頻頻遭遇荒謬不斷、莫名其妙的喜劇情節。在此之後的大麻電影幾乎仿效《煙霧迷漫》, 不然就是受到《煙霧迷漫》的影響。時序來到 80 年代,這時候的大麻電影漸漸式微,很大一部分與前總統雷根 (Ronald Reagan) 在反毒戰爭的力道加嚴有關。整個 80 年代,雷根政府投入近 2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583 億元) 的預算打擊毒品,因毒品而入獄的人數更達到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1983 年由布萊恩。狄帕瑪 (Brian De Palma) 執導、艾爾。帕西諾 (Al Pacino) 主演的影史黑幫經典作《疤面煞星》(Scarface), 藉由主角東尼的故事,深切反映當代社會對毒品的恐懼,並對海外販毒集團有著更多的刻劃,例如《疤面煞星》中的一些配角便是根據美國邁阿密中玻利維亞 (Bolivia) 和哥倫比亞 (Colombia) 販毒集團的真實人物改編。直到 90 年,大麻電影才漸漸復甦,隨著雷根時代結束,社會對毒品的態度也放鬆下來。而在大麻的議題上,隨著醫用大麻 (Cannabis médical) 在加利福尼亞州 (California) 合法,媒體與社會有更多與大麻之間的對話,包含前總統柯林頓 (Bill Clinton) 在選舉期間,曾談過自己的大麻經驗「曾經嘗試過,但從來沒有吸食過」。而 90 年代的好萊塢導演們,受過 Cheech & Chong 電影的洗禮,在既有的大麻電影路線上,他們也試圖創造出自己的風格。李察。林克雷特 (Richard Linklater) 拍出《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 柯恩兄弟 (Coen brothers) 拍出備受好評的《謀殺綠腳趾》(The Big Lebowski), 這兩部作品都是不折不扣的大麻電影,時常在各大電影媒體列出的大麻電影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其他導演有時則把大麻當作彩蛋埋入電影中,像是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也曾在他的成名作《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中,將所有場景的時鐘都設置成 4 點 20 分,致敬 420 國際大麻日。除了電影,有些明星則大方公開他們吸大麻的事實,知名影星如冰塊酷巴 (Ice Cube)、塞斯。羅根 (Seth Rogen) 各自發揮他們對大麻電影和大麻文化的影響力,在他們飾演的電影角色中總有吸食大麻的畫面出現。時至今日,近代的好萊塢對反毒戰爭的敘事也變得更多元,從非黑即白轉入灰色地帶。2015 年加拿大導演丹尼。維勒納夫 (Sicario) 執導的《怒火邊界》(Sicario) 便把美墨邊境的反毒戰爭,描繪成永遠打不贏的一場仗,電影中的是非善惡模糊,戲中角色用盡所有骯髒手段,只為了維持一種理想中的秩序。2008 年首播的好萊塢影集《絕命毒師》(Breaking Bad) 也把反毒戰爭、中年危機巧妙結合在一起,從布萊恩。克萊斯頓 (Bryan Cranston) 飾演的高中化學老師華特 (Walt) 的層層心境轉變上,講述更多關於人性的慾望與缺陷。隨著主流社會對毒品的態度,未來數十年,好萊塢對毒品的描述仍會千變萬化。不過,大麻與毒品的合法性卻也考驗著電影創作者如何掌控大麻這個娛樂題材。在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 (Columbia College Chicago) 教授編劇與電影史的副教授法爾佐 (Ron Falzone) 表示,他相信未來大麻合法化的確會影響到看大麻電影的一些樂趣:「喜劇有一部份就是在跟禁忌打交道,一旦打交道的對象合法,有些東西就不一樣了。從編劇的角度來看,我想知道的是,我們是否需要更加合理化影視作品中的角色使用大麻的動機。因為有越來越多觀眾了解大麻是什麼,也知道大麻到底有什麼作用。」DQ 為呼應 420 國際大麻日,推出【地球哈一口】專題,希望能帶動討論並了解大麻相關知識,並非鼓勵小隊員吸食大麻。也提醒小隊員,大麻在台灣屬於二級毒品,不管是購買或使用都是違法,請勿以身試法喔~
80年後物歸原主 被納粹偷走的懷錶奇蹟回到孫女手中
一塊在二戰期間被納粹士兵偷走的銀色懷錶,在 80 年後被發現於比利時的農場,神奇地返回原主人的孫女手中。歷經數十年,老懷錶的功能仍舊正常。圖為在比利時農場中被發現的銀色懷錶,現在找回了它真正的主人。率先發現懷錶的是比利時人彼得 (Pieter Janssens), 他在處理祖父遺留下的玉米田和一些財產時,從農舍的時鐘中發現了它。彼得猜想,祖父應該是無意間發現這一塊懷錶並悄悄地把它藏到時鐘裡。因為二戰期間,這座農田曾被強制徵收,作為安置納粹士兵的居所,這種情形在當時的比利時與荷蘭十分常見。彼得將手上的懷錶翻到背面,發現背後刻印的銘文寫著比利時的地名和一個荷蘭名字,「1910 年納沙托 (Neufchâteau), 歐佛史崔德 (A.A. Overstrijd) 製造,給我的兄弟路易斯 (pour mon frère Louis)」。在看到銘文的一瞬間,彼得似乎想通了祖父為什麼會把錶藏在時鐘裡。彼得認為懷錶可能是其中一位德國納粹士兵遺落的,撿到此錶的祖父在檢查懷錶背面所刻的名字後察覺另有隱情,於是沒有直接還給士兵,而是想找到它真正的主人。祖父隨後把懷錶偷藏到時鐘裡,卻沒想到一藏 80 年就過去了。彼得依循這個唯一的線索,聯繫上專門研究猶太歷史的荷蘭歷史學家史尼德斯 (Rob Snijders), 打算藉由歷史學家的幫助,替祖父將錶物歸原主。在史尼德斯的協助下,彼得在網路上寫了一篇關於懷錶的文章,並發布於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彼得:「不到 24 小時,我們就收到一則回覆的訊息,提議我可以向馮阿梅登 (Richard van Ameijden) 聯繫。馮阿梅登是懷錶造主的孫女,她在二戰時倖存下來,並育有三名孩子。」他們透過 LinkedIn 和馮阿梅登連絡上,安排了一次會面。彼得 (左) 與懷錶主人的孫女馮阿梅登 (中) 相見,兩人與彼此的兄弟姐妹共同合影。馮阿梅登在看見祖父的懷錶時,立即流下喜悅的淚水,她表示:「這是一樁很了不起的美事,整件事竟然這麼剛好,而且來得突如其來。」馮阿梅登很高興能與祖父的懷錶重逢,但她認為懷錶的出現,再次凸顯這世上還有其他的暴行:「當我凝視著這一塊懷錶,它觸動了我內心的一部分。」馮阿梅登想起現正發生的俄烏戰爭,「當我看著錶時,我腦海浮現的畫面是被炮火攻擊的烏克蘭馬里烏波爾 (Mariupol) 車站,小孩和老人睡在裡面,緊抱著他們僅存的隨身物品」。不過令人好奇的是,這一塊懷錶到底如何從馮阿梅登的祖父輾轉到納粹士兵的手中,最後流落在比利時的農田?史尼德斯依據得到的線索,重塑了這段旅程。在二戰期間,比利時與荷蘭的人民被迫讓出居住空間的一部分給德國納粹,彼得的祖父古斯塔夫 (Gustave Janssens) 所擁有的農舍就住進了三位納粹士兵。史尼德斯推斷,古斯塔夫或許出於某種不滿,把給納粹使用的廁所安排在隔壁的玉米田中。其中一位士兵如廁時,懷錶可能從口袋裡掉落,之後被古斯塔夫撿起,而古斯塔夫一定注意到懷錶背後的刻字,意會到懷錶是被士兵偷走的。他沒有直接歸還,而是將錶藏了起來。史尼德斯表示,這一塊懷錶是由製錶學徒歐佛史崔德於 1910 年製造,他是一名住在荷蘭鹿特丹 (Rotterdam) 的猶太人,他特別打造銀色的懷錶,作為送給親弟弟路易斯剛滿 18 歲的生日禮物。然而,在 1942 年時,路易斯被送至集中營,也許就是在那個時間點,納粹士兵從路易斯身上或是他的家中拿走了懷錶。路易斯和他的哥哥歐佛史崔德最後都被送往位於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 (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 兄弟倆都沒有在那次劫難中倖存下來。在懷錶回到她的身邊後,馮阿梅登感嘆她的母親沒能活著見到祖父製作的傳家寶。馮阿梅登表示,她與其他姊妹對祖父的故事知道的不多,也從來不知道懷錶的事,「我的父母深受戰爭帶來的創傷,我們知道一些片段,但這始終不是可以公開談論的話題」。馮阿梅登也將與她的姊妹共享懷錶的所有權。身為古斯塔夫的孫子,彼得很高興能按照祖父的遺願,找到懷錶的主人,雖然祖父在世時可能忘記了時鐘裡的懷錶,但懷錶的故事不能被忘記,他表示:「它 (懷錶) 的故事需要被永遠記憶下來。」
烤肉串飛高高!土耳其餐廳老闆一圓太空夢 發射烤肉串上太空
在各國政府積極發展太空科技、民間企業如 SpaceX 正努力建造火箭將人送往太空之際,在太空競賽上已落後許久的土耳其人,決定無視總統艾爾段 (Recep Tayyip Erdogan) 不久前才宣布的十年登月計畫,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完成屬於土耳其的太空美夢。在 4 月 12 日這一天,土耳其美食成為比土耳其人更早進入太空的存在。本周二 (12), 一名土耳其餐廳的老闆艾丁 (Yaşar Aydın) 自告奮勇,決定要實現他個人的太空夢,不過他不是將自己送上太空,而是將享譽世界的土耳其國民美食 —— 源自南部阿達納省 (Adana) 的特色烤肉串 (kebab)—— 送到太空之中。阿達納烤肉串是近年廣受歡迎的土耳其美食,kebab 即是土耳其語「烤肉」的意思,又因這道料理源自阿達納省,所以被稱為阿達納烤肉串 (Adana kebab)。阿達納烤肉串與土耳其傳統烤肉串作法相近,都是把牛肉、羊肉、洋蔥、大蒜,以及土耳其辛香料打碎混合,將碎肉固定在一根烤肉叉上面,接著放在烤爐上烘烤。而與土耳其傳統烤肉串不同的是,傳統烤肉串是一塊塊的,阿達納烤肉串的形狀則呈現扁長型。一名廚師正在為阿達納烤肉串撒上特製的土耳其香料。為了讓發射烤肉串的歷程更有意義,艾丁與他的太空同好特別選擇了 4 月 12 日「國際載人太空飛行日」(International Day of Human Spaceflight) 作為發射的良辰吉日。國際載人太空飛行日是由聯合國設立,紀念首位上太空的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 (Yuri Gagarin), 他於 1961 年 4 月 12 日搭乘太空飛船東方 3KA 號 (Vostok 3KA), 在太空船升空後衝上 301 公里的高度,成為第一個環繞地球軌道的人類,在飛行長達 1 小時 29 分鐘後回到大氣層,平安跳傘返回陸地。此行也正式宣布人類將踏入探索太空的新時代。在發射日,艾丁準備好一盤豐盛的阿達納烤肉串,委託正在學習太空工程的學生阿爾巴伊拉克 (İdris Albayrak) 協助指導整個發射的過程。他們將一盤阿達納烤肉串裝進保麗龍盒,再裝上追蹤器與攝影機,盒外綁著一條長線,連著當作推進裝置的大型氦氣球。要升空前,艾丁還不忘在盒子底下掛一面小型的土耳其國旗。在眾人一陣歡呼和緊張的目光下,烤肉串迅速升空。然而,甫飛上天不久,烤肉串旁邊的各式配菜,無論是洋蔥還是沙拉都紛紛落地,只剩烤肉串安穩地待在保麗龍盒上。帶著烤肉串升空的氦氣球,在航行到 38 公里時就因不堪壓力的負荷而破掉,烤肉串因此失去動力墜落,三小時之後平安降落在土耳其附近的海岸。按現今共識,上太空的定義普遍認為是超過卡門線 (Kármán line) 的高度,所謂海平面以上 100 公里處;不過按照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 的標準,只要成功飛到海平面以上 80 公里處,也算是進入太空。但可惜的是,烤肉串雖飛入平流層,卻未升空至 80 公里,因此無論依照哪個標準來看,都不算是成功登上太空。艾丁和團隊從距離發射地 121 公里的哈塔伊省 (Hatay) 帕亞斯 (Payas) 區域的海上找到烤肉串,他們發現浮在海上的烤肉串已經被魚群啃了幾口。拿回烤肉串的艾丁左思右想,然後說:「我想是外星人把烤肉串送回來,因為胡椒太多太辣了,我下次胡椒會放少一點。」艾丁也肯定這次烤肉串的表現,說道:「我是個喜歡當第一的人,之後還想嘗試更多不同的計劃,而且我是個做烤肉串的,所以我的計畫都會和烤肉串有關。」「我們能升到這樣的高度已經很不容易了,未來希望還能讓烤肉串上升到更高的地方。我們可以將烤肉串送到世界各地。」雖然艾丁的烤肉串未能拿下史上第一個登入太空的烤肉串封號,但它肯定能被稱為「史上飛最高的烤肉串」。有趣的是,艾丁不是歷史上第一個天馬行空想將奇怪物品送上太空的人,歷年來人們已經把不少物品發射入太空,包含迪士尼的動畫人物巴斯光年、樂高、星際大戰的光劍,還有另一個傳統美食 —— 披薩。2000 年,必勝客 (Pizza Hut) 便完成了花費 79 萬歐元 (折台幣約 2,666 萬 2,500 元) 將披薩外送至太空的壯舉。
吃水果不想洗手嗎?東京大學團隊開發機器人完成「剝香蕉皮」動作
你喜歡吃香蕉嗎?東京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款人工神經網路機器人,透過模仿人類雙手的兩支機器手臂,一手持香蕉、一手剝皮,首度完成了可以處理柔軟水果的「剝香蕉皮」作業。影片中可以看到機器人溫柔地剝下香蕉皮的樣子。對於機器人開發而言,難度最高的部分莫過於精細動作。該團隊花費 811 分鐘 (約 13 小時多) 的時間,先以手動方式控制機器手臂剝去數百根香蕉的皮,透過機械學習的演算法訓練機器人本身的動作技巧。該演算法會先取得數個樣本後、生成其數據,並用於重現機器人的動作,最終機器人可以自行在 3 分鐘之內剝除香蕉皮。根據上個月 24 日發表在《新科學人 (New Scientist)》雜誌的結果,成功率達到 57% , 以同類型的實驗而言,是相當可觀的成果。尤其是彎曲手腕、以兩根手指剝皮的動作,被視為相當近似人類的動作。東京大學研發出的剝香蕉機器人動作十分精細,也有一定的成功率。開發團隊的一員,論文作者之一的金希哲 (Heecheol Kim) 強調,這次的方法是高效的 (data-efficient), 因為僅使用 13 小時的時間訓練數據 (training), 而非數百、數千個小時。「它仍然需要很大量的 GPUs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 , 圖像處理單元)」, 金希哲說,「但是使用這個架構,我們可以大幅降低運算」。研究團隊的學者國吉康雄表示,該訓練手法對人類而言或許很簡單,但他認為 AI 系統也可以協助執行需要大量協調性與動作機能的的任務。儘管現階段機器人要實現人類手指細部動作仍有難度,但今後包含醫療用途或日常生活支援、甚至身心障礙者的生活輔助等,這款機器人的學習發展都值得期待。在實現剝香蕉不傷到香蕉果肉的作業技巧後,或許有一天,誰能說不會有抱小孩的育嬰機器人出現呢?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英國名校海外分校大受亞洲家長歡迎
近年來,許多英國頂尖名校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亞洲國家中設立海外分校,並在校內設立學生宿舍,雖然服務對象主要為西方家庭,但當地人只要能負擔起每年約 3 萬 6,000 英鎊 (折台幣約 137 萬 0,735 元) 的高昂學費,也可以就讀這些英國名校。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global accounting and consultancy firm EY) 亞太分區私人股權投資 (private equity) 負責人派斯 (Luke Pais) 表示:「英國的課程受到好評,特別是在與英國有歷史淵源的國家,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數據顯示,去年東南亞地區的人們在私立學校上花費了 80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 兆 3,302 億元), 比六年前 60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 兆 7,479 億 3,200 元) 的數字還要增加不少。雖然人們在私立學校的花費越來越多,但受到 COVID-19 疫情影響,數字的增長便慢了下來。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估計,受疫情影響以來一直停滯不前的支出,在未來幾個月有望快速增加。圖為馬爾堡在馬來西亞的分校。該校設施有別於當地學校,他們有一座有機農場、高爾夫球場和用於水上活動的湖泊。40 多年前,來自馬來西亞的許太太 (Lyn Khaw, 音譯) 千里迢迢到英國多塞特郡 (Dorset) 頂尖名校謝爾本女子學校 (Sherborne Girls, 暫譯) 就讀,她認為這個寶貴的經驗培養了她獨立自主生活和學習的能力。然而現在,許太太的兒子也獲得了相同的機會,不過這次她不再需要離鄉背井送孩子到英國,只需要將她的孩子送到這些英國頂尖名校位於東南亞的分校就好。許太太讓兒子就讀的學校是 2012 年英國威爾特郡 (Wiltshire) 馬爾堡學院 (Marlborough College, 暫譯) 在馬來西亞的依斯干達公主城 (Iskandar Puteri) 設立唯一的海外分校。許太太表示,馬爾堡在馬來西亞的分校離他們所在吉隆坡 (Kuala Lumpur) 比較近,只要 3.5 小時的車程或 50 分鐘的航行時間就可以到達,這樣逢年過節許太太的兒子都可以輕鬆返鄉。不過,儘管距離縮短了,費用還是不便宜。為了讓兒子寄宿在馬爾堡學院,許太太的家庭每年需要負擔總額為 20 萬 0,400 令吉 (折台幣約 137 萬 6,227 元) 的費用,依據馬來西亞官方數據,這樣的金額是當地平均年薪的五倍之多。不過,許太太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是什麼原因讓許太太不惜一擲千金,也要把小孩送進英國名校?撇除距離因素外,選擇英國海外校區還有其他原因。根據調查顯示,英美國家教育受亞洲學生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歐洲其他國家。柬埔寨發展中心 (Cambodia Development Center) 的研究委員金光恆 (Kimkong Heng, 音譯) 表示,東南亞國家的有錢父母之所以願意將孩子送到這些英國頂尖學校的亞洲分校,是因為他們認為,學校的課程不但有著高水準,而且還是以英語這個最通用的國際語言進行教授。歐盟駐東南亞國家協會 (ASEAN) 大使德里斯曼 (Igor Driesmans) 解釋道:「英語國家的學校在語言方面有著不可否認的優勢,使用英語還是許多亞洲學生選學校的主要因素。」除了語言優勢外,這些海外分校中的學生在民族、人種上往往較多元,教師也是從英國或其他國家聘請的,這樣一來,校園中就形成了一個小型的多元社會。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和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研究,人們在來自不同種族和地區的環境中,會產生認知上的摩擦並促進相互討論,學習到更多硬實力及軟實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更有機會進入世界名列前茅的大學當中。
沒有濾鏡、不能修圖、不能按讚的「反IG」社群軟體,為何登上App熱門排行?
現代青少年透過 Instagram 經營自己的形象,試圖展現出「完美」的一面給大眾觀賞。久而久之,人們之間產生出「比較心態」, 互相對比自己與他人的身材、生活豐不豐富等內容,導致人們難以在 Instagram 上表達真實自我。根據華爾街日報在 2021 年的報導,他們揭露 Facebook 2020 年的內部研究,發現約有三成的青少女在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時,瀏覽 Instagram 會感覺更不舒服。同時,有 13% 的英國用戶及 6% 的美國用戶因為 Instagram 有了自殺的念頭。有鑑於此,BeReal 於 2020 年成立,這款應用程式沒有內建濾鏡,又不允許用戶上傳相簿裡的照片,反而每天在隨機的時間裡跳出通知,規定用戶在 2 分鐘內拍下無濾鏡的前後鏡頭照,讓 IG 上癮的「Z 世代」以真實的姿態相互交流。BeReal 每天隨機在任一時間發送通知,規定用戶在 2 分鐘內上傳動態。Bereal 創辦人 Alexis Barreyat 過去曾擔任 GoPro 的影像製作,有許多與網紅工作的經驗。他看見人們在社群平台上塑造自己形象的過程,引起了他成立 BeReal 的動機。用戶只要下載 BeReal, 輸入手機號碼自動新增好友後,就會在每天隨機的時間收到通知:「Time to BeReal」, 從那一刻起的 2 分鐘內,用戶得拍下前後鏡頭的照片,也就是自己的自拍還有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用戶將在完全無預警的情況下收到通知,沒有時間化妝、整理與修圖就必須拍自己當下的模樣。假如用戶超過了 2 分鐘或重複拍攝,後來發布的動態就會顯示用戶延遲了多久發文,以及拍了多少遍。而且用戶分享完照片後,才擁有瀏覽其他人動態的權限。「如果你在 BeReal 上總是遲到,那麼就去 Instagram, 因為你仍然是假的。」有位用戶對此發表看法。比起 Instagram 可以決定自己何時發文,BeReal 規定人們「不得不分享最平凡、真實的生活」, 並不鼓勵在社群平台上「潛水」, 因此透過限制時間、顯示拍攝次數等方式,鼓勵用戶誠實。BeReal 同時減少用戶與朋友相互比較 Instagram 版面而產生出的焦慮。過去瀏覽朋友的動態時,我們在 Facebook 上有表情符號可以按讚、表達喜怒哀樂,甚至爭相比較讚數。在 BeReal 上沒有按讚功能,用戶藉由「RealMojis」, 創建自己模仿表情符號的無濾鏡自拍,對朋友的動態發表心情或留言,還能利用「桌布小工具」(Widget) 將朋友發表的心情自拍放在桌面。一位用戶 Alan Phan 對此表示,BeReal 消除了社群媒體的「競爭」成分。用戶能利用「桌布小工具」(Widget) 將朋友發表的心情自拍放在桌面。「我們的核心理念就是讓人們盡可能少花時間在手機上 —— 包括 BeReal, 現實世界就在那裡,而不是線上。」BeReal 公關 Elisabeth Schuster 說道。這同時成為 BeReal 的優勢,耶魯大學二年級學生 Katie So 說,她每天花兩三個小時瀏覽 Instagram, 但在 BeReal 上花不到一個小時。上線一年左右,BeReal 就躍升為法國十大社群媒體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在法國、美國、英國的下載量排名第四,從年初至今,用戶更暴增 315%, 現擁有超過百萬用戶,分別在法國及美國社群軟體排行榜拿下第 9 名和第 8 名,並於 2021 年 6 月募資到 3,000 萬美元資金。為了打進 Z 世代用戶,BeReal 更籌辦校園大使計劃,邀請大學生一同舉辦校園推廣活動,吸引更多用戶。目前,BeReal 也正著手開發用戶不必將帳戶綁定電話號碼,以及用戶能選擇自己的動態被誰看見等功能。Elisabeth Schuster 提到,這些功能讓周遭朋友不會透過電話號碼發現該用戶,同時希望人們不必為了營造形象而在網路上展現完美生活。
【地球哈一口】逐漸主流商業化 420國際大麻日背後的秘辛
4 月 20 日,成千上萬的人會為一種植物歡慶,因為那天對他們而言是個意義非凡的節日 —— 國際大麻日。每年,美國各地都會為此舉辦大型的活動,特別是在科羅拉多州 (Colorado)、加利福尼亞州 (California) 和其他大麻合法化的州,為大麻愛好者提供一同吸食大麻的場合。為什麼國際大麻日被訂在 4 月 20 日?一直以來,國際大麻日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中一個說法是,1970 年代有一群加州的青少年,他們固定在每天下午 4:20 吸食大麻,而這樣的行為很快地擴散開來,420 就順其自然地成為大麻的代號。為了將此行為記載在日曆上,420 被轉換成為 4 月 20 日,於是國際大麻日就這樣誕生了。其他說法還有 420 是加州警察、刑法對大麻的規定條文,或大麻原料中的成分數量等等,但沒有一個完整且確切的證據可以證明這些說法。雖然國際大麻日的由來不明,這個日子還是成為大麻愛好者們重要的節日。雖然 420 這個代號的起源成謎,但人類使用大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2,500 年前。根據 2019 年的考古研究,在中國西部和塔吉克共和國接壤處的帕米爾高原 (Pamir Mountains) 上,一個被稱作吉爾贊喀勒墓地 (Jirzankal Cemetery) 的古代遺跡裡,一群由中國和德國組成的研究團隊採集到一些燃燒殘留物,經過分析後,他們發現那是四氫大麻酚 (Tetrahydrocannabinol, 下文簡稱 THC)。大麻在早期普遍被用來做醫療用途,1830 年時,美洲和歐洲人就知道大麻的藥用功效。愛爾蘭醫生奧肖納西 (Sir William Brooke O'Shaughnessy) 記錄了大麻萃取物可以緩解霍亂引起胃痛、嘔吐等症狀,19 世紀末的歐美人還可以在藥局或診所買到大麻萃取物,以治療胃痛、偏頭痛、失眠等症狀。但隨著 20 世紀初人們流行將大麻用於娛樂上後,因擔心大麻成癮帶來的危害,美國各洲在 1916 年間到 1931 年間逐漸開始限制大麻,並在 1937 年通過《大麻稅法》(Marihuana Tax Act of 1937), 在全美禁用大麻。現在備受熱議的大麻化合物,主要分為兩種,大麻二酚 (cannabidiol, 下文簡稱 CBD) 和四氫大麻酚 THC。CBD 和 THC 都與大腦中釋放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一起運作,因此它們可以影響人體疼痛、情緒、睡眠和記憶等。而兩者的差別在於,娛樂大麻中的精神活性化學物質 THC 含量相對較高,THC 是帶來興奮感的主要成分;醫用大麻中 CBD 的含量較高,CBD 不會讓人亢奮,相反的是它有舒緩情緒、使人鎮靜的功效。雖然 CBD 和 THC 皆可用於醫療,但若過度濫用,也會出現頭暈、嘔吐、記憶缺失等症狀,THC 在娛樂上的濫用風險也較高。2018 年,世界衛生組織藥物依賴性專家委員會 (Expert Committee on Drug Dependence,ECDD) 對大麻及其他受國際管制的大麻相關物質進行了正式審查,並建議有些醫用大麻不應被歸類在國際管制之下,例如 CBD 被濫用或造成依賴性的可能性較低,但對於治療癲癇的兒童卻有顯著的益處。自世界衛生組織藥物依賴性專家委員會給出一系列的建議後,2020 年聯合國麻醉藥品委員會 (Commission on Narcotic Drugs,CND) 通過表決,重新分類大麻和大麻脂,將它們從最嚴厲的管制清單《麻醉品單一公約》(Single Convention on Narcotic Drugs) 附表四中移除,但仍繼續將它們保留在第二嚴厲的控制級別 —— 附表一中。專家表示,這樣的決定雖不會對放鬆國際管制大麻產生直接的影響,但聯合國的決定將對相關大麻政策產生長期而深遠的影響。近年來,各國依據聯合國的改變,開始更熱烈地討論大麻和毒品政策是否需要重新檢視、調整。隨著許多國家地區的大麻合法化,國際大麻日最初抗議社會和法律對大麻汙名化的初衷已淡化,國際大麻日從反文化的象徵地位,變得更主流和商業化。許多企業也在努力搭上大麻的潮流,讓國際大麻日與商業做結合,銷售大麻相關商品。就如同聖誕節現在成為購買禮物的消費狂歡節日一樣,對大多數人來說,節日的意義已經改變了。現在,4 月 20 日也逐漸成為一個商業節日。馬斯克在 2018 年上美國喜劇演員羅根 (Joe Rogan) Podcast 的採訪時,所拍攝的「馬斯克吸大麻」照,已成為廣為流傳的迷因了。420 這個數字,也備受特斯拉 (Tesla) 創辦人馬斯克 (Elon Musk) 所喜愛,例如最近他就提出將以每股 54.20 美元 (折台幣約 1,585 元) 的價格收購 Twitter, 四年前馬斯克也在一則 Twitter 提到,考慮將特斯拉私有化,並以 420 美元 (折台幣約 1 萬 2,287 元) 的價格回購股份。現在,大麻在流行文化中變成一種梗,在生活中時常被提起、開玩笑。對於大麻愛好者來說,大麻逐漸被大眾接受絕對是喜聞樂見的,但在毒品政策專家的眼裡,是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他們擔心,大麻產業會像菸酒產業一樣,被一些不負責任的人推到孩子眼前,或有些人會過度成癮。毒品政策專家認為,相比對於大麻產業賺進利潤的渴望,更重要的是關心公眾健康和安全。事實上,大麻從未被明確指出與任何重大疾病有直接關聯,而且與酒精相比,大麻引發致命事故可能性更小,約只有酒精的十分之一。在疫情期間,美國因酒精而喪命的人不計其數,因此許多毒品政策專家將酒精的前車之鑑視為一種警告,而不是其他毒品應該欽佩、效仿的。若大麻產業像菸酒產業一樣蓬勃發展,很有可能會帶動更多美國人嘗試,甚至是定期使用大麻。因大麻產業而興起的公司企業,也有可能在未來影響立法者,從而改變有關大麻濫用的法規或其他政策。站在大麻合法化支持者的觀點來說,他們認為美國的大麻禁令並未減少人們取得和使用大麻,反而浪費了數十億美元,還導致每年數十萬人因此被捕。而若開放大麻合法化,人們不僅可以不用冒著被逮捕的風險吸食大麻,各級政府也可以從銷售大麻中獲得新收入。根據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在 2013 年的報告,每年約有幾十萬人因持有大麻被捕。逮捕不僅耗費執法部門的時間和金錢,更損害政府的公信力。華盛頓特區警察局 (DC Police) 前局長拉尼爾 (Cathy Lanier) 解釋道:「這些逮捕所導致的只是讓人們更討厭我們,吸食大麻的人鮮少襲擊或殺害警察,他們只是想買一袋薯片放鬆一下。不如說,酒精是一個更大的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大麻禁令為販毒集團和其他犯罪集團創造了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墨西哥競爭力研究所 (Mexican Institute of Competitiveness) 和美國智庫蘭德公司 (RAND Corporation) 的研究表明,大麻一度占販毒集團收入的 20% 到 30% 左右。一旦大麻合法化,大麻就只能在合法市場銷售,這些販毒集團便會失去一大部分的收入,合法化也可以削弱它們在世界各地展開暴力行動的資源。綜上所述,現在世界各國包括台灣都為了大麻合法化而爭論不休,在得出結論的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DQ 為呼應 420 國際大麻日,推出【地球哈一口】專題,希望能帶動討論並了解相關知識,並非鼓勵小隊員吸食大麻。 也提醒小隊員,大麻在台灣屬於二級毒品,不管是購買或使用都是違法,請勿以身試法喔~
混合工作甜蜜點,哈佛:一週進辦公室兩天最好
美國展開混合工作模式的大規模實驗,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教授研究發現,雇主預計近四分之一工作日將在家,但實際遠距工作天數方面,雇主和僱員有相當大差距,且愈高階經理人愈不希望遠距工作。美國疫情趨緩,愈來愈多企業開始召回員工,3 月 9 日這週美國 10 個大都市地區平均辦公室入駐率為 40.5%, 是去年 12 月以來最高百分比。微軟是第一家宣布希望員工 2 月底前重返辦公室的大型科技公司。Twitter 告訴員工可以永遠在家工作,也表示將在 3 月中旬開放辦公室。蘋果與 Google 都漸進式召回員工。但這些公司也告訴員工,五天辦公週時代已結束,一些員工可在家工作。蘋果確定 4 月 11 日讓員工返回,每週至少一天到辦公室工作,到 5 月 2 日員工必須每週兩天至辦公室上班,5 月 23 日開始員工每週需在辦公室上班三天。這是蘋果所謂的混合工作計劃實驗。但很多蘋果員工反對沒有完全遠距工作選項的召回計畫。但員工不見得喜歡完全遠距工作。哈佛大學研究人員 2020 年夏天實驗發現對員工與企業而言雙贏的安排。實驗將 130 名行政人員隨機分三組,一組人在辦公室工作日不到 25%, 另一組人超過 40%, 第三組在中間,相當於每週進辦公室 1-2 天,為期九週。研究人員分析行政人員發送的 3 萬多封電子郵件,使用文本分析衡量新穎性。發現中間組比其他組產生更多原創作品,差異很顯著,經理的評價也更高。且每週只來辦公室幾天的人,不會像完全遠距工作的員工認為自己被排除在核心之外。 研究人員表示,中級混合工作似乎是最佳選擇,員工有靈活性,也不像完全遠距工作的人孤立。這項發現與其他僅調查員工偏好的研究最大差別在於實際調查混合工作員工的成效。史丹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表示,混合辦公室與在家工作已成為標準之一,員工也希望繼續遠距工作,至少每週工作一部分時間。當今勞動力市場緊張下,企業最糟糕的措施就是期望員工每週五天來公司上班,還說「這是摧毀公司的最快方法」。
【地球哈一口】大麻觀光好好玩?還是帶來「大麻」煩?
尼德蘭 (舊稱荷蘭) 在 1976 年將大麻定為軟性毒品,大麻雖然被了,但至今尚未合法化。長久以來,尼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對娛樂性用藥和性產業的寬容眾所皆知,也吸引了許多觀光客慕名而來。然而,在 COVID-19 的疫情影響之下,阿姆斯特丹街道上那些鬧哄哄、醉醺醺的遊客一夕之間消失。這個空前絕後的機會讓許多當地人發現,沒了觀光客的阿姆斯特丹,原來空氣也能如此新鮮、令人心曠神怡,整個城市都快活了起來。許多當地人對難得恬靜的阿姆斯特丹感到高興,他們終於能回到過往不想靠近的街區逛逛。實際上,多年以來當地人已經對吵鬧的觀光客積怨已久,觀光客亂丟垃圾、甚至隨地大小便的失序行為更是讓他們反感。「阿姆斯特丹需要觀光客,沒有觀光客的話,我們那些美好的博物館和餐廳就無法生存。」在阿姆斯特丹住了 30 年的居民西奧伯爾德 (Nicola Theobald) 表示,「但疫情讓觀光客進不來,也是另一種收穫。不會再有大批人群擠在運河旁,更不會有人因為喝酒或呼麻而吐得一蹋糊塗。我們拿回了我們的城市,我們喜歡如此」。經歷過沒有失控觀光客的美好時光之後,阿姆斯特丹便下定決心擺脫「派對之都」的形象。隨著 COVID-19 疫情趨緩、旅遊限制逐步解封,阿姆斯特丹即將再度向觀光客敞開大門,但這次,他們可不歡迎只想喝酒、嗑藥、尋歡的人。市議會的聲明寫道:「我們不想再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情況,那時娛樂區和紅燈區的大量人潮帶給了居民很大的困擾...... 我們不歡迎不尊重當地居民和文物的遊客。」當地議員海夫蘭 (Rob Hefland) 對這個情況也直言不諱:「如果你想在今年夏天看到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請到阿姆斯特丹來;但如果你想喝得爛醉、到處亂來,還穿得像根屌,那就去別的地方!」荷蘭鹿特丹應用科技大學 (Rotterdam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的教授科恩斯 (Ko Koens) 可以理解為什麼阿姆斯特丹想擺脫糜爛的名聲,但他對目前的做法抱持懷疑的態度。「阿姆斯特丹的品牌形象建立在 600 年以來的寬容和開放之上。」科恩斯說:「你要怎麼保持一個開放寬容的形象,但同時又釋放出『親愛的遊客們,該長大囉』的訊號?」除了歐洲最有名的阿姆斯特丹之外,位於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也是大麻大國。多年來,美國的觀光客熱愛前往阿姆斯特丹進行大麻之旅,然而在阿姆斯特丹對大麻客漸漸關上了門後,美國自己也有望能填補這個空缺。到今年 4 月以前,美國的大麻合法化一直處在一國多制的狀態,聯邦政府不會去干預各州的決定,因此美國各州對大麻合法化的規範不盡相同,娛樂用和醫療用的開放程度也有所差異,其中科羅拉多州 (Colorado) 是全美第一個合法販售娛樂大麻的州。截至今年 4 月,美國有 37 個州將大麻合法化 (包含娛樂與醫療用途), 而有 13 個州完全禁止大麻。而這個一國多制的狀況在未來有望能改變。4 月 1 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個解除聯邦大麻禁令的法案,名為《大麻機會再投資和除罪法》(The Marijuana Opportunity Reinvestment and Expungement Act, 暫譯), 由民主黨議員納德勒 (Jerrold Nadler) 帶頭提出。然而,這個法案是否能在參議院中通過,並讓總統拜登 (Joe Biden) 同意簽署?目前外界並不看好,因為美國參議院的兩大黨幾乎可說是勢均力敵,這項法案要得到共和黨的支持可說是難之又難。雖然美國是否能全面合法化還不好說,但這幾年來越來越多州紛紛合法化大麻,也帶動了大麻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在許多大麻合法化的州,「大麻巴士之旅」是個相當受歡迎的旅遊形式,觀光客們可以參觀合法的大麻商店、大麻種植場,也可以購買各式各樣的大麻商品,甚至還有些行程提供了大麻繪畫藝術課程。不過各州對大麻旅遊還是有各式各樣的限制,有些州不准乘客在車上吸菸,其中也包含了大麻菸;有些州禁止在烹飪課程中使用大麻,因為大麻只能當作替代品。和一國多制的美國不同,加拿大走的是全面開放路線。2018 年 10 月,加拿大總理杜魯道 (Justin Trudeau) 兌現了他在 2015 年許下的競選承諾,成功地將娛樂性大麻在加拿大合法化。這個舉動讓加拿大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全面合法化大麻的國家,而烏拉圭則在 2017 年拿下了第一名。雖然大麻合法了,但加拿大的大麻旅遊業並沒有因此一飛沖天,因為大麻買賣除了有嚴格的法律規範之外,文化、信仰、道德等因素也讓加拿大的旅遊機構難以大力推銷大麻行程。雖然加拿大旅遊局常常推廣葡萄酒相關的行程,但大麻就無福受到和酒精一樣的待遇了。講到葡萄酒之旅,大家可以想像,行程裡大概會包含參觀葡萄園、釀酒工廠,甚至還能親自體驗釀造過程。對比之下,加拿大對大麻觀光的標準嚴苛了許多:參觀大麻田?不行;在現場消費?也不行,你只能攜帶自己的大麻。雖然加拿大將大麻合法化的主要目的是打擊地下市場,但根據 BBC 在 2019 年的報導,全加拿大仍有 75% 的大麻使用者傾向購買非法的大麻,因為合法的大麻不但少,還很貴。大麻合法化一年後,許多大麻公司的收入並無法達到預期,合法商店的開設速度也跟不上需求,大麻相關股票的市場價值近乎腰斬。上述的歐美國家距離我們相當遙遠,想哈一下的人該何去何從呢?位在亞洲、距離台灣不遠的泰國在未來或許有機會成為大家的首選。泰國曾經是世界上對毒品犯罪最嚴格的國家之一,光是持有大麻就會被判處 15 年的徒刑。然而,泰國也是東南亞第一個在 2018 年批准醫用大麻的國家;2020 年,泰國將大麻從麻醉藥品名單剔除,泰國的醫院甚至能夠提供大麻點心;今年 1 月,泰國麻醉品管制局 (Thailand's narcotics board) 便宣布將低於 0.2% 的大麻從毒品中除名,成為亞洲第一個開放的國家。2019 年,泰國的觀光客人數多達 3,990 萬人。根據估計,2022 年將會有 2,770 萬人會到泰國進行養生旅遊,並且花費多達 25 億美元 (折台幣約 731 億元)。許多人相信,大麻觀光業非常有潛力能搭上泰國養生旅遊的熱潮。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Prohibition Partners 的估計,到了 2024 年,泰國的大麻市場有機會創造 4 億 2,4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124 億元) 的價值。許多人認為大麻觀光可以為國家帶來龐大的商機,是個充滿潛力的旅遊形式。隨著大麻觀光元老阿姆斯特丹的淡出、美加和泰國等國家的崛起,大麻觀光業是否能在各國嶄露頭角,還有待時間考驗。DQ 為呼應 420 國際大麻日,推出【地球哈一口】專題,希望能帶動討論並了解大麻相關知識,並非鼓勵小隊員吸食大麻。也提醒小隊員,大麻在台灣屬於二級毒品,不管是購買或使用都是違法,請勿以身試法喔~
不只國寶犬討喜 秋田古風魅力賽京都
睽違兩年的「日本東北遊樂日」, 於 3 月初時在台北花博公園花海廣場開辦,人潮洶湧,反映疫情時代下許多人對行旅日本的想念。會場中秋田縣除在手作體驗區推出男鹿生鬼面具免費彩繪,更擺出巨型秋田犬裝置藝術坐鎮,引來不少訪客圍觀拍照。秋田犬無疑是秋田的象徵,但秋田豈只有這種國寶級的犬種,從世界遺產到人文史蹟,從好米佳釀到湖光山色,自有其獨特風情。日本東北地方有青森、秋田、岩手、山形、宮城、福島六縣,其中面日本海的秋田,緯度雖低於青森,也是一座逢隆冬之際便如銀白雪國的縣市,四季分明、各有風采。東北六縣幾乎都具自然魅力、鄉野風情,秋田也不例外,比如位於西北側的白神區,抑或是東北側的十和田八幡平地區,森林廣布、湖泊湛藍,別有走進自然、舒活身心的意趣。在秋田縣西北這一端,有著橫跨青森、秋田兩縣的白神山地,廣達 13 萬公頃,保留了大片的山毛櫸森林,1993 年時入列世界自然遺產,從林木群到苔蕨等植物,保有原始自然風貌,也有黑啄木鳥等諸多野生動物出沒。白神山地有核心區域與緩衝地帶,遊客可從秋田或青森入山,探索核心區域外的森林散步道;若是從秋田縣方向,可透過位於八峰町的白神交流館,預約嚮導導覽等健行活動。在台灣若想賞覽大片山毛櫸,可到宜蘭太平山,在山林步道之間,仰望環視這種珍稀的冰河時期孑遺植物。不過,在白神山地,更有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體驗,比如導遊會帶著遊客耳貼樹木,嘗試「聆聽」樹脈之間的聲響,甚至還會掏出聽診器來聽,十分特別,而森林間偶見熊的爪印的痕跡,也讓人頗感驚奇。在日本,有不少人們口耳相傳是宮崎駿電影靈感來源的景點,比如一講到《神隱少女》, 有人就聯想到道後溫泉、銀山溫泉等等,而白神山地與位在九州的屋久島,則是經常被稱為彷如《魔法公主》中充滿神祕氣息、茂密幽深的古老森林。秋田在西北側有白神山地橫越兩縣,東北方的十和田八幡平國立公園則同時橫跨青森、秋田、岩手三縣。這座公園包含十和田湖以及周邊的火山群,若來到十和田湖南岸、秋田縣鹿角郡這一側的發荷峠展望台,標高約 631 公尺,視野開闊,恰可將優美的湖景盡收眼底,不論是天晴時倒映天光雲影,或是冬日裡雪山環抱,四時各有不同魅力。在秋田縣之北的大館市,距離十和田湖約莫一小時車程,是一座最適合認識秋田犬的城市。體型比柴犬大、尾巴厚實、擁有三角形立耳的秋田犬,自古以來即是日本最受歡迎的犬種之一,既曾是獵犬、鬥犬,其忠犬形象也深植人心。在大館市這個地方,有座歷史悠久的秋田犬會館,不僅展示赤色、白色、虎斑色等不同毛色的秋田犬,也陳列以秋田犬等主題的木雕工藝,並以圖表等細數秋田犬與人類長久以來彼此相伴的歷史。相較於帶點古老氣息的秋田犬會館,三年前在大館車站旁開設的秋田犬之里,除了同樣可見到秋田犬,還有諸多可愛的飾品、娃娃等等,相當討人喜歡。秋田縣除了入列世界遺產的白神山地等自然風情,欲觀人文風華,則位於角館的武家屋敷,可徜徉於日式傳統老屋之間,感受歷史情懷。所謂武家屋敷,是日本古時武士居住的宅邸,在日本許多縣市都有留下相關陳跡,而秋田縣角館町的武家屋敷,仍留下多座保存完整、可供遊客入內參訪的宅邸,尤其當地櫻樹夾道,逢春櫻盛開之際,古風極其浪漫。我雖非在春日走訪,但徘徊其間,仍可感受懷古幽情。角館町由於其古樸風情,而有陸奧小京都之稱,但其實秋田縣還有一項文化,也讓人想到京都,那便是藝妓。人盡皆知京都祇園等地有藝妓,但其實以前在秋田市的繁華街,宴席之間藝妓文化同樣盛行。如今在秋田市千秋公園的古建築內,設有舞妓劇場,可近距離觀覽舞妓表演,親睹「秋田美人」的風采。走訪秋田,還可滿足味蕾。比如肉質 Q 彈的比內地雞,與薩摩土雞、名古屋軍雞齊稱日本三大土雞;而稻庭烏龍麵又與香川的讚岐烏龍麵、群馬的水澤烏龍麵並稱三大烏龍麵;秋田產米亦佳,有小町米等超人氣品種。既有好米,也能釀好酒,因此秋田也為美酒之鄉,而秋田和牛因以秋田有機稻米飼育,品質亦是上佳。在諸多秋田美食當中,看似簡單的米棒,既好吃、也好玩。米棒起源自獵人料理,古時獵人入山,身上帶的飯糰冷了,於是將飯糰包覆於長棒之上,在野地裡生火烤。時至今日,烤米棒或是將米棒切段後煮成米棒鍋,都仍在秋田縣內相當風行,也有些體驗工房,可讓遊人自烤米棒。就在米棒的焦香之間,對秋田也就留下了難忘的味道記憶。
【地球圖書館】親手挖掘自由 柏林圍牆下讓57人成功逃亡的地底通道
1964 年 10 月,星期六晚上,東柏林,一小群年輕人緊張卻堅定地走在街上。他們努力表現得不引人注意,無視狂跳的心臟,以免引來在這區巡邏的邊防人員懷疑。他們一面數著房屋號碼,一面快速巡視周遭。一抵達目的地 55 號建築,就迅速進入裡頭,遠離窺探的目光。「東京,」他們低聲對著等在裡面的人說。一個點頭後,他們脫掉鞋子,被領著走過一條走道,進入外頭的庭院。不久,這群中的第一個人肚子貼地趴下,垂下目光望向一條細窄且令人畏懼的隧道,它能帶領所有人奔向自由。 尤欽。諾曼 (Joachim Neumann) 在 1960 年早期曾是東德的學生,裝成瑞士公民逃往自由西德,也就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的一部分。然而,被他留下的家人朋友仍持續面對危險,使得他和他的同伴想出一個膽大包天的計畫:在惡名昭彰的柏林圍牆下方挖通隧道,好讓更多人能成功逃亡。圍牆在 3 年前興建,近 4 公尺高,155 公里長,是一條直切首都核心的障礙。 1964 年春天,計畫啟動,就從圍牆附近一間廢棄麵包坊的地下室開始,諾曼和其他共謀者就地開挖,意義上唯一的器具只有小花園鏟,以及將土運出去的基本型運貨小車。 泥土、黑暗,汗水與恐懼發出的惡臭;因為怕會昏倒,怕步步進逼的死亡,或在大堆大堆土壤底下慢慢窒息而死。也怕發出太多聲響,怕被豎耳傾聽的邊防人員聽見,怕被抓被處決。12 小時後,一個輪班會結束,接著再開始另一個輪班。一天過一天、 一夜過一夜,盡可能輪流做出最多進展。每個人都住在該處連續數週,也是要避免若天天都有固定人潮來了又走,會遭到懷疑。往下挖到碰到地下水位後,他們改成水平方式挖掘隧道,帶著鐵鍬和泛光燈,沿著這令人畏懼的知名 (Death Strip) 緩步往下。最終,5 個月後終於有所突破。儘管困難重重,例如偷偷摸摸在地下挖洞導致視覺喪失,他們終於獲得好運,突破一棟公寓後方廢棄的茅房。挖隧道者終於成功挖到東柏林,也就是這個受獨裁主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殘忍統治的城市。消息迅速傳開。整整兩晚,史崔勒扎街 (Strelitzer Straße) 55 號迎來外表看來十分冷靜的訪客,這些人透過這條地下通道成功逃往西德,獲得新生活。在不超過 80 公分寬的隧道──高度甚至更低──逃亡者必須用肚子貼地,一路爬行,慢慢往前推進。140 公尺後,他們終於抵達安全的廢棄麵包坊,越過圍牆到另一邊,終獲自由。 然而,之後第二晚,諾曼試圖從隧道救出他女友後不久 (巧合的是,她剛從監獄被放出來), 部分邊防人員終於決定調查這些人到底去了哪裡,並迅速發現整個狀況,拉響警鈴。策劃者鳥獸散,槍聲四起,一名邊防人員被殺,整個計畫叫停。共 57 個東柏林人在兩晚中成功逃脫,因此人們將此地取名「隧道 57」。 柏林圍牆將持續聳立於此,直到舉世皆知於 1989 年 11 月倒下。 在它聳立近 30 年間,有許多人企圖闖越──隧道 57 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可是成功的只有一小部分,例如「隧道 29」。 NBC 電視臺甚至派出了一支團隊,在此事發生當下記錄了整個逃亡過程。不過,沒有一個比得上諾曼辛苦打造的隧道一次解放那麼多人,在近 300 名從柏林圍牆下方逃脫的人數中,占了可觀的比例。本文摘自克里斯。費區作品《地底世界地圖》, 繁體中文版由聯經出版代理,林琳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金石堂 Readmoo 讀墨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4/22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3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地底世界地圖》⁣: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睡不著!全民壓力大又失眠 促成韓國「睡眠產業」
最近,29 歲的公關智恩 (Ji-Eun, 音譯) 失眠了,因為自從她開始承受非常艱鉅的工作量後,就再也無法好好放鬆了。一般情況下,智恩會從早上 7 點工作到晚上 10 點,但是在特別忙碌的日子裡,她會在辦公室內工作更久,到凌晨 3 點都不一定能忙完。智恩的老闆經常在半夜打電話來,並要求她即時處理一些工作事項。為此夜夜失眠的智恩說:「這讓我幾乎忘記怎麼放鬆。」像智恩這樣受失眠所苦的例子,在韓國比比皆是。加上韓國普遍夜生活豐富,因此人們會試圖透過周末補眠的方式來彌補平日睡眠不足的狀況,導致韓國人的睡眠非常不規律。韓國首爾繁華的江南區 (Gangnam district) 美夢睡眠診所 (Dream Sleep Clinic) 中,專門研究人們睡眠問題的精神科醫師李智賢 (Ji-hyeon Lee, 音譯) 表示:「在韓國,這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從 2002 年到 2012 年,失眠患者的數量就增加了一倍,接下來每年都增加 8%。」韓國健康保險審查及評估組織 (Health Insurance Review & Assessment Service,HIRA) 調查,約有 9 萬 2,000 人因為睡眠困難而接受醫生的治療。精神科醫師李智賢為長期受低覺醒症狀 (hypo-arousal) 所苦的病患看病,他們有幾十年沒有睡好覺,而且每天都只睡寥寥幾個小時。李智賢說:「他們為此感到很難過,但仍抱著一絲希望來到診所就醫,這真是悲哀。」此外,她經常看到那些每晚需要服用多達 20 種安眠藥的病人。通常睡覺需要花一些時間才能入眠,但由於韓國人想要快速睡著,所以他們選擇服用藥物。很多相關副作用的報告開始浮出水面,包括喪失記憶和出現幻覺等。李智賢說道:「有些人有夢遊的症狀,他們走到冰箱前,在不知不覺中吃了很多食物,還包括沒煮熟的生食,甚至有夢遊的病患在首爾市中心造成車禍的案例。」安眠藥物成癮已經像是全國性的傳染病了,根據韓國健康保險審查及評估組織的數據,估計有 10 萬名韓國人對安眠藥上癮。其實,這些統計數據反映韓國經濟起飛背後的代價。在短短幾十年間,韓國從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躋身成為世界上科技數一數二先進的國家,不僅擁有強大的軟實力,韓國在流行文化上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大。類似這樣經濟快速起飛的國家,例如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可以利用其蘊藏的自然資源發展,然而韓國卻沒有這樣的隱藏財富。韓國通過推動民族主義,讓人民用純粹奉獻的方式,更加努力、快速地工作才發展成為如今的樣貌。但這樣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韓國人民工作過度、壓力過大,睡眠更是嚴重不足。工作壓力不但讓韓國人睡不好,甚至讓韓國的自殺率高居全球第一,也對韓國的人口造成了衝擊。另外,韓國的烈酒消費量非常高,還有大量的人服用抗憂鬱藥物。時至今日,失眠議題已經在韓國衍生出蓬勃發展的睡眠產業。2019 年,睡眠產業市值估計高達 25 億美元 (折台幣約 726 億 6,950 萬元)。若你親身蒞臨首爾,就可以見到琳瑯滿目的睡眠產業,例如當地的百貨公司中就陳列了非常多睡眠產品,舉凡床單到枕頭,應有盡有。再比如藥局,貨架上滿滿的都是助眠藥草療方及補藥。除了物質上的商品外,韓國更發展出治療失眠的相關技術。兩年多前,來自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雜誌的前記者、現在是作家兼商人的圖德 (Daniel Tudor) 開發了一款冥想 App——Kokkiri, 想要藉此幫助壓力過大的韓國年輕人們。雖然韓國是一個佛教國家,但年輕人一直認為冥想是老人在做的消遣方式,跟首爾的上班族根本沾不上邊。但圖德解釋道,他必須將冥想做為一個西方理念,並重新引進、包裝一番,才能讓韓國年輕人發現它的吸引力。圖德開發的冥想 App——Kokkiri, 廣受韓國年輕人歡迎。隨著 Kokkiri 的盛行,韓國近年吹起了一股冥想的流行風氣,有很多傳統宗教機構也加入了這一行列。過去冥想這類休息活動是留給那些希望得到佛教教誨和祈願的退休人士,但現在參與寺廟靜修的人往往是年輕、工作中的韓國人。雖然有些人表示參加過這種佛教靜修會後,已經學會為自己的壓力負責了。李惠利 (Lee Hye-ri, 音譯) 也是其中之一,她在那裡學到「所有的問題都是從『我』開始的」。但是,把解決壓力和睡眠不足的問題都作為個人層面的事情,是正確的嗎?有些人認為,韓國的失眠問題是出自於不合理的工作文化和社會壓力,不只關乎個人。這些批評者也指責這種個人主義的說法,說它無異於在檢討受害者。他們認為,冥想和放鬆只是一塊治標不治本的「OK 繃」, 真正的解決方案唯有透過改變社會的根本性才能達成。
想當人體信用卡?英國公司幫你植入微晶片 從此嗶手不嗶卡
現年 37 歲的荷蘭生物駭客保曼 (Patrick Paumen), 近年來他出門從不帶手機、信用卡或是錢包,無論他進到哪家店購物,每當要付錢時,他只要對著感應器舉起左手,就能自動付款成功。擔心出門忘記帶錢包或信用卡?裝上微晶片在手上,就不用再煩惱出門忘東忘西。保曼表示,他樂於享受每次付款時店內收銀員目瞪口呆的表情。回顧 2019 年,他在左手皮膚的表層下植入了感應式支付的微晶片,整個過程的費用約 170 英鎊 (折台幣約 6,444 元), 他形容被注射的感覺輕鬆而簡單,「就像有人在你的皮膚上小力的戳了一下」。1998 年,英國工程師暨考文垂大學 (Coventry University) 副校長沃威克 (Kevin Warwick) 成為歷史上首位手部植入晶片的人類,不過這個晶片只在沃威克身上停留 9 天。在那之後,這項技術沒有太大發展,直到近年才出現第一家英國公司支付摩 (Walletmor, 暫譯), 提供人們植入感應式支付微晶片的商業服務,並在全球通用。「感應式支付的微晶片可以讓你在巴西里約 (Rio) 的海灘買酒、在紐約買咖啡、在巴黎做頭髮,或是在你家附近的便利商店買東西,」公司創辦者兼執行長帕普羅塔 (Wojtek Paprota) 說道:「只要有零接觸支付 (contactless payments) 的地方就能付款。」支付摩出售的感應式支付微晶片,重量不到 1 公克,外觀比一粒米大一些,由微晶片和天線組成,並用類似像薄膜的可分解式材料 —— 生物高分子聚合物 —— 包裹而成。帕普羅塔表示,植入微晶片非常安全,人們植入後立即可以工作,而且晶片會安穩地嵌在手上,不用電池也不需要充電。「目前,我們已經賣出 500 多個」, 帕普羅塔說道。支付摩的微晶片使用的是被稱為近距離無線通訊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 的技術,這個技術已大量的使用在智慧手機的行動支付中,充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裡。但要將支付裝置植入到手上,對許多人來說仍是一種全新的概念,或許也帶來一些隱憂。一項在 2021 年對英國與歐盟的 4,000 人進行的調查指出,只有 51% 的人表示會考慮植入晶片。這類技術引起人們的擔心,如果未來的科技愈來愈進步、微晶片愈來愈先進,並搭載更多關於個人的隱私訊息,會不會反而產生安全的疑慮,甚至讓個人行蹤被輕易監控?金融科技 (Financial technology) 專家劉䂀曼認為,感應式支付微晶片其實是一種物聯網延伸應用,但也帶來新的個人資料交換的爭議。她相信這種支付的方式更加輕鬆便利,但人們也需要衡量進步背後的利弊,她說:「為了方便,我們願意付上多大的代價?我們會如何在隱私與安全問題上設限?誰會來負責維護它的程式還有那些植入裝置的人?」英國雷丁大學 (Reading University) 亨利商學院的政策治理、倫理學教授卡卡巴茲 (Nada Kakabadse), 也認為對微晶片需要謹慎以對,「這項技術有它的黑暗面,而且很可能被濫用。對那些不在乎個人自由的人而言,這項技術開闢了一條誘人的機會去控制、操控和壓迫他人」。但保曼卻對於人體植入微晶片的作法抱持樂觀的態度,「寵物走失時,我們可以透過寵物晶片找到牠們,但我們沒辦法只透過晶片追蹤,一定要找到牠們的實體並掃描後,才能知道那是我們的寵物」。寵物晶片使用的是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一種普遍運用在信用卡、悠遊卡和寵物晶片上的技術。保曼表示,「微晶片中負責讀取的線圈是有距離限制的,必須要在電磁感應的區域內,像是 RFID 或 NFC 的感應器旁邊,讀取器和感應器之間要有電感耦合 (magnetic coupling) 才能啟動」。保曼更身體力行表達他對微晶片的信心,截至 2022 年為止,他已在身上植入 32 個微晶片。在 COVID-19 疫情流行期間,瑞典新創公司 Dsruptive Subdermals 也加速推廣微晶片服務,讓人們在植入晶片後,可以透過感應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或篩檢報告。總經理斯喬布拉德 (Hannes Sjoblad) 表示,只要透過手機上的程式,就能更新手上微晶片的內容,所以每天可以加入不同的訊息,例如今天上傳 LinkedIn 的履歷,明天則放入 COVID-19 疫苗的證明。喬布拉德說明,他們的植入價格是 112 美金 (折台幣約 3,267 元), 而且瑞典已有成千上萬的人使用這項服務。喬布拉德:「如果你了解這個東西的原理,你會知道它不能自行傳輸訊息,它基本上是完全被動的。它不能告知你所在地,只有在跟智慧型手機碰觸到時,才看得到晶片裡的內容,所以這表示它不能拿來作為追蹤器。」目前,Dsruptive Subdermals 開發了另一種微晶片,在植入後能用手機測量人體的體溫,作為一種體溫計來使用。
廢棄穀倉撿到寶 美國藝術家海因斯的藝術品重見光明
原來,這個廢棄穀倉是海因斯搬到沃特敦後所租的工作室之一,也是他儲藏大半藝術作品的倉庫。在 2016 年去世,享耆壽 96 歲的 (Abstract Expressionism) 藝術家海因斯,以一系列大型「包裝」公共藝術聞明,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用 8,000 碼 (約 7,315 公尺) 白色聚酯纖維的織品「打包」華盛頓廣場拱門 (Washington Square Arch)。因為當時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社區關係主任聯繫了他,表示他們正在努力籌得資金,清理及振興華盛頓廣場拱門,並引發人們關注紐約市維護不佳的古蹟。於是,他們一拍即合,創作出這個讓海因斯名聲大噪的大型公共藝術品。除此之外,海因斯也在紐約市內包裝了至少十座建築物,其中包括約翰。甘迺迪國際機場 (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 和紐新港務局客運總站 (Port Authority Bus Terminal)。圖為海因斯 (最右) 2008 年參加畫展的畫面。海因斯的作品經常會被拿來和地景藝術家夫婦克里斯托 (Christo) 與珍妮 - 克勞德 (Jeanne-Claude) 的藝術品做比較,2021 年時他們曾將巴黎的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 用聚丙烯布料給包起來,雖然這件作品是在他們離世後才交由團隊完成的,但這件巨型作品也在去年造成了轟動。在發現這些藝術品的主人後,惠普就立刻聯繫了海因斯的家人,但幸運的是,海因斯的兒子允許惠普可以保留、或是販賣這些藝術品,並將他輾轉介紹給藝術史學家福克。海因斯重見天日的部分作品於 2021 年康乃狄克州沃特伯里的瑪塔塔克博物館 (Mattatuck Museum, 暫譯) 展出,而惠普最近決定要出售其中幾件藝術品,因此他與紐約的塔格特畫廊 (Hollis Taggart, 暫譯) 攜手合作,下個月將舉辦展覽。惠普和福克在這幾年間一直致力於提高人們對海因斯作品的興趣和知名度,如今努力終於有了回報,惠普表示:「當我把海因斯的藝術品從垃圾桶裡拉出來時,我就愛上了它們,我與它們建立了某種形式的連結。而我的目標是讓海因斯載入史冊。」
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印度新德里 推行用真菌改善空氣
對印度首都新德里 (New Delhi) 而言,時序進入春季,代表偶爾從天空降下的陣雨和溫暖的陽光能夠消解秋冬時期在城市上空繚繞不去的刺鼻霧霾,讓新德里的市民總算能好好地享受大口呼吸的片刻。在市中心外的古爾岡 (Gurugram) 定居長達 10 年的居民珂卡 (Shaheen Khokhar), 見證了這個年復一年的景象。每當她驅車前往市中心,她的車窗外都會覆蓋上不自然的灰色,「1 分鐘前還有陽光,沒多久馬上被黑暗的霧氣吞沒」, 她說:「每天我們都會看到這般怵目驚心的畫面,提醒著我們正被迫生活在這樣的空氣汙染之中。」每年 10 月到 11 月間,新德里周邊區域的學校就會因為空汙過於嚴重而被迫停課,有時候停課時間甚至會長達 2 周之久。珂卡無奈地說:「早在 COVID-19 疫情大流行之前的一段時間,我們的兒童就已經戴上了口罩。」根據瑞士組織空氣品質指標 (Air Quality Index,AQI) 的報告,截至 2021 年,新德里已連續 4 年拿下全球第一,成為全球首都中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用來衡量空氣汙染中細懸浮微粒 (particulate matter,PM) 濃度的指標,被稱之為 PM2.5, 其在印度新德里的數值年年都超標,遠大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的空氣品質標準,大約 10 倍以上。目前已知細懸浮微粒對人體健康有害,從皮膚到眼睛,緊接神經系統、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都在它影響範圍內。此外,它還會導致人們罹患癌症以及增加死亡率。從印度智庫觀察員研究基金會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 的觀察數據顯示,工業汙染與車輛廢氣排放是占印度全年空氣汙染的最大宗,但在 10 月至 11 月期間,印度農民採用的傳統農法「刀耕火種」, 更加劇了空氣汙染的程度。雖然這類農法在 2015 年已被印度德里、拉賈斯坦邦 (Rajasthan)、北部的旁遮普邦 (Punjab)、哈里亞納邦 (Haryana) 等區域禁止,但法令卻難以阻斷印度農民燃燒稻桿的習慣。2019 年,印度啟動國家空氣淨化計畫 (National Clean Air Program), 希望用 5 年的時間監測及改善國家的空氣品質,而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 (Ind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的主任辛格 (Ashok Kumar Singh) 也同意,為了改善空氣汙染,調整印度農民的耕種方法勢在必行。在 2021 年 9 月的某天下午,永續農業數位平台 (nurture.farm) 工程師兼營運長索尼 (Dhruv Sawhney), 在印度哈里亞納邦卡爾納爾縣 (Karnal) 中的一處農村空地中演講。索尼向村中 200 名男女介紹一種新的清除雜草方法,能幫助農民獲得更多收成,長遠來看也能為土地帶來更多好處。索尼向農民拍胸保證,他開了玩笑:「如果沒用,我會自己動手焚燒你的田地。」索尼請農民嘗試的是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開發的有機微生物噴劑,名為普薩分解者 (Pusa Decomposer), 是由七種不同的真菌所組成。在經過多次實驗中,被證明能有效分解農業廢棄物種,可以在休耕的三周期間,將剩餘的農作物與土壤融合,形成下一季農作生長期所需的堆肥。而普薩分解者也被認為較符合印度農民的需求,可能為改善印度空汙的計畫帶來一絲曙光。印度農業以種植水稻和小麥為主,這些農作物需要大量的地下水灌溉,但在 10 年前因地下水枯竭,農民將水稻播種的季節往後挪移到 6 月,也讓 11 月收成之後再整地播種小麥的時間變得更加吃緊,使得農民多半求快,用焚燒的方式快速解決。辛格表示,普薩分解者會以粉末的形式提供給農民,300 公克的配方可以噴灑在大約半公頃的土地上,政府也會提供免費的器材,讓農民能更均勻的噴灑。辛格補充:「殘留的稻茬腐爛後會使土壤肥沃,也能減少農地對化肥的依賴約 25%。」相較之下,過往用焚燒的方式反而殺死土壤中有益的微生物。普薩分解者是印度因應空汙的許多辦法之一,此前也曾有各種發明,例如能同時種植和清除稻桿的快樂播種機 (The Happy Seeder), 但在農民試用後發現有種子分配不均和播種後無法發芽的問題,因此拒絕採用。近年,印度也在德里耗資重金興建巨型的空氣清淨機 —— 除霾塔 (smog tower), 原以為能淨化方圓 1 公里內的髒空氣,但根據印度科學與環境中心 (Center for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的說法,目前運作的兩座除霾塔,連方圓 80 公尺的空氣都淨化不了。雖然印度新德里因為地理位居內陸,加上糟糕的城市規劃、住商嚴重混雜、落後的建材以及不夠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讓整個城市的空汙問題始終難以解決,但印度科學與環境中心的空氣汙染專家羅伊喬杜里 (Anumita Roychowdhury) 相信,一步步對症下藥,針對工業、家庭與公共交通著手,採取行動後,必能做出變革。
我要打90劑!德國男子為販賣COVID-19疫苗接種卡狂打針
近日,德國東部薩克森自由州 (Saxony) 馬德堡 (Magdeburg) 有一名 60 歲男子為了販賣疫苗接種卡 (Vaccination cards), 在幾個月內於州內的疫苗接種中心注射了多達 90 劑 COVID-19 疫苗,直到這個月才被警察抓住。然而,目前還不清楚混打 90 劑不同廠牌的疫苗對這名男子的健康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據《德新社》(Deutsche Presse-Agentur,DPA) 報導,這名男子在薩克森自由州的艾倫堡 (Eilenburg) 的一個疫苗接種中心被逮捕,因為他連續兩天來打 COVID-19 疫苗。警方沒收了他身上幾張空白的疫苗接種卡,並對他提起刑事訴訟。這名男子的罪名是擅自發放疫苗接種卡和偽造文書,雖然他沒有被拘留,但仍在接受調查中。雖然德國的國會議員一直致力於讓成年人接種 COVID-19 疫苗,但許多人仍拒絕接種疫苗,卻又渴望擁有 COVID-19 的疫苗接種卡,想要享有更方便進入公共場所的權利,如餐廳、電影院、游泳池等,因此疫苗接種卡變得非常搶手。而這名男子所想出的生意,就是向這些人提供帶有序號的疫苗接種卡正品。近幾個月以來,德國警方已經針對偽造的疫苗接種卡做了好幾次突襲檢查,並查獲了許多相關案件。既然這麼想要擁有疫苗接種卡,為什麼不打疫苗就好?根據科學家的調查,影響人們接種 COVID-19 疫苗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說法就是「5C 理論」: 信心 (Confidence): 人們對疫苗功效及安全性、生產疫苗的衛生機構、政府的相關政策有無信心。滿足 (Complacency): 人們是否擔心疫情對自己的健康造成威脅?若人們對現況感到滿意則不會去施打疫苗。計算 (Calculation): 人們試圖透過蒐集大量資料來權衡接種疫苗的利弊。限制或便利性 (Constraints or convenience): 取得疫苗的難易度及限制。集體責任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人們是否有為了保護他人而接種疫苗的責任感。除了上述的 5C 理論外,2021 年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對於針頭的恐懼也會影響一個人接種疫苗的意願,這類人約佔有 10% 人口。這幾周內,德國確診人數一直居高不下,德國聯邦疾病防治研究所 (Rober Koch Institut,RKI) 最近公布的確診案例一日就多達 11 萬 1,224 例。然而,當地一些防疫措施卻在 1 號就解除,這代表在雜貨店和大多數的電影院已不再強制民眾戴口罩了,但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還是全面強制戴口罩。在德國大部分學校裡,學生也不必再強制戴口罩,德國教師協會 (DEUTSCHE LEHRERVERBAND,DL) 主席麥迪納 (Heinz-Peter Meidinger) 表示:「現在有一種危機,一方面戴口罩的孩子會被同儕取笑為懦夫或過度保護,另一方面不戴口罩的人也備受壓力。」因此,他主張讓師生都自願承諾在課堂上和校園中繼續配戴口罩,至少戴到復活節假期為止。
今天正式開拆!東京最奇特的建築「中銀膠囊塔」50年歷史劃下句點
一棟長相奇特的方塊建築豎立在日本東京的都市叢林之中,讓所有東京人都過目難忘──這棟建築名為「中銀膠囊塔」(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Nakagin Capsule Tower)。眺望著東京的風景長達 50 年,這座膠囊塔的歷史將在今天 (12) 劃下句點。早在 2007 年,中銀膠囊塔的多數屋主就投票決定拆除該建築,因為這棟建築不但老舊、管線年久失修,建築過程還使用了大量對人體有害的。但直至今日 (12), 延宕已久的拆除工程才正式動工。中銀膠囊塔在 1972 年完工,這棟有著兩個主幹的建築總共有多達 144 個膠囊。一間膠囊房間約有 10 平方公尺大,並配置了具有太空艙風格的家具和一個不能打開的造型窗戶。剛落成時,每間膠囊房的售價約為 380 萬至 480 萬日圓不等,若考慮到通貨膨脹,換算為現今的價值則是 1,090 萬至 1,380 萬日圓 (折台幣約 252 萬至 320 萬元)。中銀膠囊塔被視為 (メタボリズム,Metabolism) 的經典作品之一,這是場為了一掃二戰陰霾而起的建築運動。參與運動的建築師和設計師對日本的新城市抱持著嶄新的看法,並從大自然之中尋找靈感,這些有志之士將建築物設想為像有機體一般能夠進化和變化的巨型結構,如同細胞的部件可以在建築整體之中被插入和替換。代謝運動的領頭人之一黑川紀章就是中銀膠囊塔的設計者,他在設計這棟大樓的時候有個相當大膽的想法──讓這些一格一格的膠囊房可以被拆除和更換。最一開始建造時,中銀膠囊塔的目的不是成為人們溫馨的家,而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中為上班族提供物美價廉的小型公寓,讓人們免於長途通勤或花大錢住旅館。儘管代謝運動的建築想法非常大膽,黑川最初還想讓膠囊塔每 25 年就來一次膠囊大風吹,但膠囊塔落成至今,膠囊從來沒被移動或更換過。膠囊塔之所以 50 年來都紋風不動,是因為如果想拆掉其中一個膠囊,上方其他的膠囊也得跟著一併拆除,導致拆除工程相當浩大,是個十分令人頭疼的設計缺陷。曾經風光一時的中銀膠囊塔到了今日,除了建築結構本身相當老舊之外,運作機能也在近年來逐漸停擺,例如在中央熱水器停用之後,剩下的居民只好自行安裝熱水器、去地下室使用臨時的淋浴設備,或者去公共澡堂。社區逐漸萎縮,讓中銀膠囊塔成為了一棟看起來既老舊又新潮的建築。在 2007 年的拆除決定確認下來之後,許多居民、藝術家、建築家等來自各地的人們,紛紛發起了保存膠囊塔的活動,希望能讓這棟充滿特色的建築活下去。其中最有名的是膠囊塔的住戶之一前田達之在 2014 年發起的「中銀膠囊塔保存・再生計畫」(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保存・再生プロジェクト), 這個計畫試圖為膠囊塔續命,致力於讓世人們了解這座塔背後的深遠意義,也曾經和無印良品合作推出舒適的出租房間。前田曾經要求當地政府對拆除的決定進行干預,甚至考慮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提出保護建築的申請,也試圖尋找願意買下整棟大樓的買家,但這些方法到最後都宣告失敗。「日本沒有保護這種建築文化的相關法律,」前田接受了 CNN 的電話採訪,「很遺憾,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現代建築之一將會消失」。中銀膠囊塔曾經在 2018 年和無印良品合作,推出了月租膠囊套房,一個月的租金 (含水電費) 為 12 萬日圓 (折台幣約 2 萬 7,830 元)。即使眾人努力讓膠囊塔保存下來,但膠囊塔還是無法避免被拆除的命運,讓許多人不禁感慨萬分。但膠囊塔的生命並沒有到此結束,它將會以另外一個形式存在人們的記憶之中。擁有膠囊塔的房地產業者和中銀膠囊塔保存・再生計畫、黑川紀章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展開合作,決定將膠囊塔的部分膠囊捐贈給博物館及美術館,以及作為住宿設施再度利用。他們收到了來自日本國內外約 80 間美術館和企業的詢問,當中包含了法國的龐畢度中心 (Centre Pompidou), 日本國內的埼玉縣立近代美術館也已經收藏了其中一個膠囊。
改編自真實故事?《如何謀殺你的丈夫》美國作家涉嫌謀殺丈夫
現年 68 歲的羅曼史作家南西 (Nancy Crampton Brophy), 是美國羅曼史小說作家協會 (Romance Writers of American) 的一員,曾經寫過「錯誤的男人」系列,包含《錯誤的丈夫》(The Wrong Husband)、《錯誤的警察》(The Wrong Cop) 等,她每本書都以「錯誤從來沒有感覺這麼對」作為系列主軸,所有故事幾乎圍繞在男女主角間的情愛糾葛,並有犯罪、懸疑、慾望還有謀殺的成分。然而,巧合的是這位作家筆下的故事竟與她的人生十分相近。上周一 (4), 南西被控謀殺她的丈夫,為此她在俄勒岡州的地方法院出庭接受審判。南西在 20 年前結識她的丈夫丹尼爾 (Daniel Brophy), 一名烹飪學校的老師。她曾在自己的部落格記錄她們定情的那一夜,她描繪心中所愛的男人親自為她下廚,精心預備著開胃菜,而她「無法想像未來的生活沒有這個男人」。然而,現實往往比小說更離奇。2018 年 6 月 2 日的早晨,63 歲的丹尼爾驅車前往他開設的烹飪教室,準備上課要用的器材。但沒過多久,他被前來上課的學生發現躺在廚房水槽邊,胸前與背後中彈死亡。警察到場檢視了一切,現場沒有打鬥的痕跡,丹尼爾的現金和錢包依然在身上,室內也沒有搶劫與強行闖入的跡象,由於烹飪教室沒有裝設監視攝影機,所以丹尼爾的死成了一大謎團。案情發生的第二天,南西在 Facebook 上發文寫道:「我的丈夫,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昨日早上被殺了。那些和我親近,認為我需要關心的人,你們是對的,我還在努力整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幾個月後,南西被警方逮捕,檢察官指控她涉嫌槍殺丈夫,理由是檢調單位發現,烹飪教室附近的道路監視器拍到了她的豐田麵包車在案發現場出沒了 13 分鐘左右。在周一的法庭上,檢察官歐沃斯崔 (Attorney Shawn Overstreet) 向陪審團表示,南西謀殺丈夫是出於貪婪,看上丈夫價值 14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4,044 萬 0,680 元) 的保險金。檢察官在法庭文件上聲稱,南西面臨到財務困難,並在槍案發生的兩年前,夫妻倆就花光了退休帳戶的所有存款,而南西出版的系列小說實際上又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南西想出謀殺丈夫的計畫,詐領保險金和謀取丈夫的資產。對於南西的謀殺動機,檢察官還在文件上進一步描述:「丹尼爾想要簡單的生活,但南西想要更多。隨著經濟陷入絕望,南西別無選擇,她施行了完美的謀殺,她認為謀殺能帶她徹底擺脫經濟上的絕望。」檢察官表示,南西在波特蘭 (Portland) 槍展上購買了克拉克 (Glock) 9 釐米手槍,隨後又在 ebay 購買相似的手槍滑套與槍管,她替換這兩支槍的槍管並殺了丈夫,再把槍枝換回原狀,造成彈殼比對痕跡不符的情形。此外,警方也調查到南西曾購買「幽靈槍」(ghost gun) 零件 —— 一種沒有打印槍枝管制編號、無法被追蹤的自製槍,存放在她租聘的倉庫。作為南西的辯護律師麥克斯菲爾德 (Lisa Maxfield), 則以「愛」為反駁的論點。麥克斯菲爾德表示,「南西失去了一個偉大的傾聽者、完美的愛人、技藝精湛的廚師,還有她人生的伴侶,在這起指控南西的間接案件中,請陪審團不要對最明顯的證據視而不見:愛」。「南西徹底深愛著丹尼爾,直到今天依然愛著。在案件發生前的一個月,她們夫妻共度了幾次浪漫的假期,還計畫未來到拉什莫爾山 (Mount Rushmore) 旅遊。」麥克斯菲爾德指出,檢察官實在誇大了這對夫妻的財務狀況,與檢察官陳述的事實相反,在案件發生前,兩人財務狀況已好轉。而南西是為了寫作所需才研究幽靈槍,她此前也曾研究過古董手槍與手銬,購買克拉克手槍則是因為近期美國槍擊案件頻傳令她不安。特別的是,南西在 7 年前撰寫《如何謀殺你的丈夫》, 一篇專門分析殺死邪惡丈夫利弊的部落格文章。在周一的法庭上,法官裁定這篇文章不適合作為證據,因為它是多年前在寫作研討會中的創作,為了避免造成陪審團的偏見,因此不予以採用。南西的審判將持續 6 周,在審判期間她也將有機會為自己辯護。
串流內容戰爭:大美國電影吸引力不足,在地化內容才能搶下更多新用戶
根據專業串流用戶數據公司 Antenna 顯示,透過大規模製作的電影或影集所吸引的人,在半年內約會流失 50%──雖然沒有公布之後的數據,但按照趨勢圖來看,降低的人數會逐漸平緩,換句話說,還是有近一半比例的人可能成為固定的訂閱者。因為疫情的關係,2020 年成為串流影視服務的爆發年,不過最早從 2020 年的疫情獲得大幅度增長的,是最先跨入串流影視服務的 Netflix, 該公司在 2020 年增加了 3,300 萬新用戶,這主要得益於疫情的大流行,相比之下 2021 年只增加了 1,820 萬的新用戶,相比於主要競爭對手 Disney+ 的 3,430 萬少了 1,510 萬用戶。2 月 9 日迪士尼的財報出來後,因為迪士尼在 2022 第一季獲得 1,180 萬的用戶,用戶數超過華爾街預期,但是虧損也因為內容投資而逐漸擴大。去年第四季財報中,迪士尼就曾預告 2022 年 Disney+ 的虧損會比 2021 年還多。幸好迪士尼的樂園活動逐步復甦,也開始填補了迪士尼的財務大洞──由於 2021 年迪士尼在大票倉中國一部電影都上不了,這也會對於迪士尼之後的獲利與戰略造成影響。相比於已經發展多年的、開始遭遇瓶頸的 Netflix,Disney+ 還在用戶成長的甜蜜期。從用戶成長的速率來看,Netflix 的表現的確不太亮眼,但如果從 Parror Analytics 發表的「觀看影片時長」研究來看,Netflix 影片被觀看的總時長仍然遠多於其他串流影音服務。這部份要歸功於 Netflix 已經有 2.2 億的訂閱用戶,加上 136 億美元的內容預算──在內容的投資上只輸給迪士尼,但迪士尼的投資也包含院線片,在動輒三、四億美元一部漫威電影的當下,迪士尼在影片製作方面的資本支出相當驚人,在 2021 年的支出為 250 億美元。而這也是 Disney+ 目前最亮眼的地方:他們靠著大成本製作的電影與影集,在一開始就獲得不少粉絲支持訂閱。而華納的 HBO Max 本質上也與 Disney+ 雷同,不但擁有老牌的 HBO 品質精美的影片內容支持,同時也有華納投資的大成本電影可以觀看。在疫情之中,這兩者打著院線片上映後 45 天左右就會上映的策略,吸引了許多不敢去電影院的人訂閱。但當你製作電影的成本較高,就容易排擠其他的影片製作預算、導致串流服務本身的內容豐富度不足。Disney+ 即使擁有花大錢砸出的《復仇者聯盟》、《星際大戰》、《皮克斯》等 I.P. , 但很明顯在大預算的院線片以外的內容深度還不太夠,現在能夠有 1.2 億的訂閱用戶,很大一部分是靠原本累積的粉絲,增長的速度才能在初期讓人滿意,但 Disney+ 的隱憂就是原創影片不足。願意花大錢砸出影片是很好,但內容生產的速度似乎還不足以滿足粉絲的觀影需求。對於串流的訂閱用戶來說,影片好看自然是持續訂閱的首要條件,但是有沒有足夠的新影片能夠吸引他們持續觀看、在這個串流服務上花費夠多的時間,讓用戶感覺訂閱這個服務是「物超所值」, 才是一個串流服務最重要的事情。至於這個影片花費多少成本、多長時間才製作完成,對用戶來說是次要的。畢竟大成本製作跟影片本身是否好看,很多時候並不成正比。現在串流服務的內容來源,除了自製的原創內容外,購買其他工作室或發行商的版權影片也是填補空隙的重要做法。在各大串流本身製作的原創影片以外,他們還會花大錢購買像《六人行》這類歷久不衰的超強影集。但不是所有影片都能像《六人行》那樣強勢,由於影片本身的價值容易隨著時間過去而衰退,因此幾乎大部分的片商與工作室,基本都會對各大串流的授權費來者不拒──除非有其中一家串流願意付夠多錢獨占,不然這些片商在有利益的情況下,會寧願讓影片可以在不同的串流服務中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這類大家都有的影片,對使用者來說比較偏向「沒看也沒差」──而且有的時候串流影片的版權很混亂,使用者常常搞不清楚影片什麼時候上架、什麼時候又下架。相比這類不穩定的版權影片,各家製作的原創影片反而比較容易吸引用戶持續觀看,也因此原創影片成為各家串流的決勝點。以原創內容來看,目前除了迪士尼以外的幾家串流服務,在原創內容的投資上都還沒有像 Netflix 這麼多──Netflix 本身很清楚,自己是一個隨時都會被追過去的後起之秀 (畢竟他們是租錄影帶起家), 不靠內容投資、拍出更多影片就很難拉起護城河。當然迪士尼本身放在串流上的獨家內容也不少,但扣除院線片、兒童節目、運動節目授權等內容,真正投資只會在 Disney+ 上播放的影片,可能沒有想像中多。而且影視投資最麻煩的地方是,這類投資不管你花了多少錢,訂閱用戶這一生可能只會看這影片一次:除非你的影片是特別經典、或成為經典,不然使用者很難有重複觀看影片的意願 (相較之下,音樂比較有重複聆聽的可能), 這也是導致使用者會在訂閱後六個月內逐漸退訂的原因之一。影片是一種需要投資、難以產生循環效應的內容。也是因為如此,影視串流在內容上的投資都必須非常驚人。因為一不注意,隨時就可能在這場內容大戰中掉隊。即使是迪士尼這種有著強大智財與悠久歷史的公司,迪士尼 + 的影視內容目前也被認為尚有不足,就可以知道維持這類服務的難度有多高──畢竟《復仇者聯盟》再好看,能持續看好幾遍的人畢竟是少數。雖然 Netflix 股價從去年底近 700 元到接近腰斬,但仍然有分析師力挺,認為現在正是買入 Netflix 的時候。這些分析師能夠對 Netflix 如此有信心,正是認為 Netflix 擁有眾多的獨家內容足以做為護城河。相比於 HBO、Disney 等競爭對手,Netflix 反而更注重投資各國當地的工作室拍攝影片,也代表 Netflix 更願意製作各國的在地化內容。也是這樣持續不懈的投資,Netflix 才能催生出去年的現象劇《魷魚遊戲》──但是這部劇並非是真正的南韓在地內容,比較偏向是南韓人製作出好萊塢大片的感覺 (不過原始發想肯定來自於多部日本動漫)。但這部劇成功地打入了全球市場,成為歐美甚至用盜版觀看的中國都有火熱討論的話題神劇。Netflix 成功用亞洲工作室的原創內容反攻歐美,這點是目前的其他串流競爭者都還沒做到的。HBO 有在新加坡、台灣等地投資過一些戲劇,雖然叫好但可惜沒有太多突破;迪士尼則曾想用「好萊塢模式」製作亞洲內容,包括《花木蘭》、《尚氣》等劇情都塞入大量中國與亞洲劇情,但卻沒有迎來中國市場的歡呼聲,一個以亞洲面孔為主角甚至找來影帝梁朝偉的《尚氣》, 最後卻無法在中國上映。許多人都猜測無法上映的原因主要歸因在政治問題,但《尚氣》比較偏向「西方人看中國人」的美國電影、而非是真正的中國在地化影片,即使最後沒有在中國上映,但已經遭受許多看過的中國網民吐槽。這類自以為在地化、但其實還是拿好萊塢思維去製作的影片,有時候不見得能獲得真正的在地用戶認同。換句話說,現在早已經不是「美國 IP 吃天下」的時代了。相較之下,Netflix 雖然在 2019 年就跟愛奇藝結束合作,沒有打算 (或沒辦法) 繼續進軍中國市場,但仍然從中國引入了紀錄片與動畫等版權合作,同時也大量購買中國工作室製作的影音內容,不但藉此擴展版圖,也讓亞洲用戶有更多熟悉的文化與影視選擇。相比之下 Netflix 有著更為宏觀但卻燒錢的在地化原創內容,也據此與中國串流服務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競爭,並打造專屬於當地文化的原創節目。台灣受到歐美文化影響甚鉅,所以會對例如《魔戒》、《玩命關頭》、《復仇者聯盟》等等的大 IP 有較高關注度。但近年來本土劇也在各大串流協助、投資,加上本土的政府機關與廠商資助,也開始有一些品質較佳的戲劇發展。換句話說,在地化才有更吸引人的條件。而東南亞市場將會是這些美國影音串流公司的下一個戰場。別相信「在地化等於國際化」這句話,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陷阱,這世界真正達成「在地化等於國際化」的國家只有美國,因為他們早在上一個百年就文化侵略了全世界。
政治僵局難解,白宮辦 TikTok 帳號吸引年輕族群,改變選民結構
美國總統拜登 (Joseph Robinette Biden) 的非營利組織 Building Back Together 在周三 (6 日) 推出自己的 TikTok 帳戶,這個組織是專門針對 2022 年期中選舉時,吸引年輕人參與政治的主要計畫之一。該組織鑑於 TikTok 受年輕人的喜愛程度,所以在網路的時代中,能讓多一些年輕人看到,就有機會吸引到更多年輕選民,這些族群也是將來選舉中的要角。帳戶 @buildingbacktogether 的功能主要是向年輕用戶為主的群眾,解釋拜登總統的作為與理念。該組織的工作人員經常將有關總統的新聞和影音放上平台。Building Back Together 發言人表示,透過 TikTok 帳戶,目標是接觸到該平台龐大且不斷成長的用戶群,其中包括許多年輕人,而且組織也希望 TikTok 的用戶看到總統的行為與理念後,增加對於政治的關注度。拜登的「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 提案於去年年底在國會中停滯不前,使氣候和社會安全網條款陷入困境。民主黨雖然在眾議院佔有優勢,不過在參議院雙方勢均力敵,為了打破僵局,吸引更多選民關注就是最重要的任務,而且,對於今 (2022) 年 11 月的美國期中選舉而言,年輕選民的力量將會決定權力的鐘擺走向。不過,使用 TikTok 依然有其隱憂,TikTok 受中國政府所控制,難免會有擔心的聲音,但白宮認為 TikTok 作為一種宣傳工具,利大於弊。白宮數位戰略主管弗萊厄蒂 (Rob Flaherty) 表示,TikTok 是美國公眾了解最新情況的一個重要途徑。隨著社群媒體的影響力迅速擴大,平台的使用也是新型態選戰宣傳的利器,在 Instagram 上,Building Back Together 經常發布拜登政府的新聞片段和訊息。此外,Building Back Together 發言人指出,將使用 TikTok 的特有功能,配合流行的影音、舞蹈等功能製作白宮的訊息,讓政府與年輕人能更靠近。
星巴克創辦人回任 CEO!「工會潮」延燒、咖啡成本飆,舒茲為何選在這時回鍋?
舒茲首次卸下星巴克執行長職位是 2000 年,當時他轉任董事長,負責開拓國際市場。接下來兩任執行長將重心轉向衝高店數、提高坪效,卻因為快速擴張,導致星巴克咖啡品質不一、客人來店內也聞不到咖啡香,這些東西都反映在數字上:來店人數、獲利節節衰退。直到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重創星巴克的業績,舒茲重回公司擔任執行長救火。事實上,當時華爾街對他的回鍋非常不看好。他一回任便召集員工展開高峰會,重新定義星巴克,總結出幾個優先價值:受大眾認同的咖啡權威、更好的內部訓練及福利、喚回顧客對品牌的情感等。舒茲在《平地而起》訴說這段過程,他表示,所謂的「星巴克體驗」是無數細節的加總:咖啡師以專業手法為你準備飲料、讓人感覺新鮮又熟悉的店內裝潢等,「我們在這些年不斷背離這些元素,造成了微妙傷害。」2008 年,他們在全美同時關閉 7100 家分店,以便重新訓練咖啡師手藝,改善飲料品質;喚醒星巴克因為快速擴張而失去的核心價值。接下來兩年,星巴克也砍掉部分產品線與業務、關閉虧損門市,開始引進新產品、更新店內裝潢、提高對世界各地咖啡農的支持,讓星巴克再次瀰漫現磨咖啡豆的香氣。經過舒茲的體質調整後,2011 年星巴克開始創下連續 30 個財政季度的最高營收與收益紀錄。舒茲到了 2017 年才再次卸任執行長,並由強生接手,當時舒茲已把星巴克經營成一個規模化、全球化的生意,更是美國第二大的餐飲品牌,其營業額僅次於麥當勞。回顧強生擔任執行長的這 5 年,其實表現也不差。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銷售額曾一落千丈,但 2020 年 6 月,星巴克開始調整店型,在市區的店型縮減用餐座位區,強調外帶訂單;在市郊增加得來速店型,成功讓銷售額止跌回升。星巴克 2021 的會計年度營業額為 291 億美元,高於 2017 年強生接任時的 224 億美元。相較於舒茲上次回歸,這次除了大環境的供應鏈問題導致成本上升,星巴克的體質似乎還不錯。不過外界有些分析師、教授推測,舒茲這次的回歸,是為了阻止工會運動擴張。美國星巴克自從 2021 年 12 月以來,已經有 6 家門市投票決定成立工會、至少 140 家門市提交工會選舉請願書。而過去在舒茲的任期內,星巴克也歷經多次的工會鬥爭,都還算完整落幕。1987 年舒茲收購星巴克時,已有 6 家門市及一家烘焙廠組建了工會,當時舒茲隨即取消工會認證,「我相信在我的領導下,員工會意識到我會傾聽他們的擔憂。如果他們對我和我的動機有信心,他們就不需要工會。」他在 1997 年出版的回憶錄《全心投入》(暫譯,英文書名為《Pour Your Heart Into It》) 寫道。不過,去年舒茲曾前往水牛城 (Buffalo) 試圖說服工人投票反對工會,星巴克員工兼工會組織者雅茲・布里薩克 (Jaz Brisack) 表示,舒茲對公司的影響力曾經很大,但現在他的影響力已經減弱,而且他在拜訪水牛城期間,曾冒犯了一些員工,「很多人覺得他們是在被一個失望的父親教訓,因為他們不懂得感恩。」作為臨時執行長,舒茲表示自己並不打算重返公司,不過他希望能協助公司再次轉型,「我知道公司必須做出一些改變,才能迎接下個高峰。」擁有星巴克股票 126 萬持股的路博邁集團 (Neuberger Berman) 資深副總凱文・麥卡錫 (Kevin McCarthy) 表示,投資人都很歡迎舒茲臨時回歸,因為依照過去他回歸的紀錄,他都能幫公司創造新價值,「如果星巴克追求一個更大的轉變,我能想像他會待到 2024 年。」不過,聖母大學門多薩商學院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s Mendoza College of Business) 管理學助理教授蒂莫西・哈伯德 (Timothy Hubbard) 認為,星巴克這麼大的公司沒有一個完善的接任計畫滿令人意外的,且沒辦法在一年內找到繼任者也是滿奇怪的。根據強生的一封公開信,一年前他就曾向董事會提議,等到疫情趨緩,他會考慮退休。而現在正是那個時候,「我們很幸運,創辦人舒茲願意在這個時間點擔任臨時執行長,讓董事會有時間探索潛在的候選人,為公司做出正確、長期的繼任者決定。」星巴克指出,董事會去年就已經著手接班計畫,預計在今年秋天前選出一位新領導者。董事會主席梅樂蒂・霍布森 (Mellody Hobson) 也表示,舒茲非常有資格擔任公司的臨時執行長,「誰能比創辦人更有資格強化我們的文化?」
「來一場Fika吧」 感受瑞典式慢活哲學
喝咖啡有許多種方式、許多風格,有些人匆匆從便利商店買杯咖啡邊走邊喝,或是邊打電腦邊喝;有些人連喝了好幾杯咖啡,只為了讓自己不要打瞌睡;有些人站在櫃台前將 Espresso 一飲而盡,而這些都不是瑞典的 Fika。就像義大利一樣,喝咖啡是一種生活態度和信仰,瑞典的 Fika 也不僅僅是喝咖啡吃甜點,它隱含了這個社會的社交和文化密碼,而重要的關鍵字就是「暫停」和「社交」。Fika 就像是按了暫停鍵的信號,擁抱「慢活」的生活態度。在工作上,Fika 是重要的辦公室內隱文化,提供非正式社交的橋梁。對於瑞典人來說,Fika 可以拉近不太熟又有點熟的人的關係,將慢熱的瑞典人連結起來。也許生性害羞、也許氣候寒冷,瑞典人在路上不會隨便與人攀談,不容易認識新朋友。瑞典人也不隨意和鄰居閒談,平常如果邀請一起吃晚餐太過正式、卻又沒有機會坐下來聊聊天,這時,鄰居之間可透過邀請 Fika 建立關係和友誼。比起正式的晚餐,Fika 準備起來較不費功夫,可以一小時之內結束,不會過長、也不會太短,很適合瑞典人凡事講求剛剛好的個性。當然,三五好友或是親密的家人朋友也能聚在一起享受 Fika 時光。同樣的,瑞典人在工作上也不會和同事談及自己的生活和私事,下班後也幾乎不會和同事連絡。再加上他們不習慣閒聊,Fika 在辦公室文化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社交空間和機會,新進同事透過 Fika 和公司同事認識彼此,建立關係。除了提供非正式社交空間之外,Fika 可說是瑞典辦公室裡的內隱文化。在辦公室裡 Fika 不會被認為是在「偷懶」, 如果同事邀你 Fika, 你卻說正在忙,這也是奇怪的。因為 Fika 是辦公室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辦公室社交的途徑,被視為是工作的一環。因此,和同事 Fika 絕不會被老闆白眼。甚至,有許多公司裡重要的決策都是在 Fika 中決定,沒有參加 Fika 等於失去參與重要決策的機會。因此,一般來說,公司新人是不會錯過參加任何 Fika 的機會。許多雜誌也大力鼓吹 Fika 對公司文化的好處。總括來說,Fika 在辦公室文化能夠提供以下好處:建立信任:Fika 通過面對面的聯繫和交流來促進信任。避免官僚主義:花幾分鐘聚在一起說出要說的話。減少層次結構:Fika 通過介紹來自不同團隊和資歷級別的同事來幫助促進全公司的參與。提升能量和創造力:通過短暫改變位置讓員工恢復精神,激發活力。鼓勵員工:Fika 允許員工真正斷開工作幾分鐘,結識同事,並為自己加油。瑞典的上班時間,大概有上午和下午共兩次約 20 分鐘的 Fika。許多公司將 Fika 制度化,為員工提供免費咖啡和甜點,有時候一家公司的招聘廣告上還會特別提到公司有非常豐富的 Fika 點心,吸引人才加入。瑞典人酷愛咖啡,一天要來三杯以上。在 Fika 時間,人們喜歡搭配的是瑞典傳統黑咖啡。不同於美式咖啡,瑞典黑咖啡味道強烈、酸甜感強,卻不苦澀。許多外地人不習慣這種風格強烈的咖啡,但瑞典人卻對此情有獨鍾。瑞典黑咖啡的特色是大火淺度烘焙,保留咖啡豆甜味和酸度。而在一般咖啡廳裡,這種傳統黑咖啡都可以免費續杯,讓愛好此味的瑞典人喝得非常過癮。瑞典 Fika 不只喝咖啡,一定要配上佐咖啡的甜點。在一般咖啡廳裡,最常見的有肉桂卷、巧克力球、杏仁塔、充滿童趣顏色 (主要是綠色或粉色) 的公主蛋糕、蘿蔔蛋糕、巧克力蛋糕、各式各樣的曲奇餅乾,還有季節性的鮮奶油圓麵包、以及 12 月的露西亞麵包等。瑞典人對這些佐咖啡麵包近乎痴狂,還為它們發起節日。自 1999 年開始,每年 10 月 4 日是肉桂卷日;復活節前 47 天的「肥死人星期二」(fettisdagen) 則是鮮奶油圓麵包日;露西亞麵包日則是在 12 月 13 日以慶祝露西亞節。創立於 1928 年,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最古老、最負盛名的小麥貓咪 (Vete-Katten) 咖啡廳更是從早到晚人潮絡繹不絕,足見瑞典人對 Fika 的狂熱。下次來瑞典,不妨走訪最道地的咖啡廳,來一場 Fika 吧。
以後愈活愈年輕 英科學家成功讓53歲女性皮膚細胞回到23歲
人類始終抱持著返老還童的美夢,找尋著傳說中的不老泉水,希望一口飲下就能恢復年輕的樣貌,如今科學家似乎發現一種猶如不老泉水般的科學技術,能讓人再次變得年輕起來。近日,英國劍橋大學合作組織巴伯拉罕研究所 (Babraham Institute in Cambridge) 的研究團隊,將一名 53 歲女性的皮膚細胞樣本回春到了 23 歲時的狀態,此次的研究成果發布在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期刊《eLife》上。「我們想實現這個夢想很久了,因為很多疾病都與老化有關,一想到能在這方面對人類有所幫助,我們就覺得很興奮。」巴伯拉罕研究所組長,也是此次研究的第一作者雷克 (Wolf Reik) 表示,他希望這個技術最終能幫助人們在邁入老年時,身體能更加健康。不過,有鑑於這還只是早期研究階段,雷克強調,要實際運用在醫療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一一克服。但值得高興的是,這次的研究確實讓再生醫學又邁出關鍵的一步。事實上,再生醫學的興起與上世紀 90 年代複製桃莉羊 (Dolly the Sheep) 的技術密不可分。1996 年,正當山中伸彌在整形外科醫師之路上不甚順遂時,他受到桃莉羊的啟發,在看到體細胞透過核移轉技術形成胚胎並長成完整的個體後,他的內心萌生一個大膽的想法。2006 年,山中與研究團隊成功將桃莉羊的複製技術簡化,發展出名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的新方法,透過嵌入四種關鍵的基因 (又稱為山中因子) 並耗費 50 天的時間,將體細胞順利轉化成幹細胞。這些幹細胞,也就是所謂的 iPS 細胞,將可以繼續在實驗室中分化成各種組織與人類器官,避開了人們擔心的「透過複製人或受精卵細胞才能得到器官」的極大爭議,山中也因這突破性的研究獲得 2012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奠基於山中研究的基礎,巴伯拉罕研究團隊想找出更簡單的方法,打算使體細胞再生且不會轉化成幹細胞,保留原先體細胞的功能。研究團隊徵召 3 位平均年齡 50 歲的捐贈者,捐出皮膚細胞的樣本,然後將這些皮膚細胞施以山中因子,但只花費 13 天就將山中因子移除,接著觀察細胞的生長狀況。巴伯拉罕研究團隊之一的生物科學博士吉爾 (Dilgeet Gill) 說道:「我記得那天看到結果,我簡直不敢相信,那些細胞比原本的細胞年輕了 30 歲,這真是令人興奮的一天。」在經過 (epigenetic clock) 的測量和 (transcriptome) 的定序後,團隊肯定皮膚細胞的樣本確實回到了年輕的細胞狀態。在實驗室中,逆齡成功的皮膚細胞與對照組中的皮膚細胞相比,逆齡的皮膚細胞產生更多的膠原蛋白 (collagen), 也能更快地癒合傷口。「我們證明細胞可以在不失去原來的功能下再生,還能修復老舊的細胞功能。」吉爾說道。不過要將這次研究結果應用到臨床醫療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為就現有的資料來看,iPS 細胞仍存有致癌風險。巴伯拉罕研究所組長雷克相信,雖然團隊尚未完全明白此次再生的機制,但知道細胞可以被再生和修復,為他們帶來希望,他們期待未來能找到更安全的方法達到細胞的再生。雷克:「長遠目標是延長人類的健康而不是壽命,如此一來,人們可以愈老活得愈健康。」雷克指出,在未來,這些技術或許能做成抗衰老藥丸,「這技術早前已經試用在實驗室老鼠身上,出現細胞再生恢復活力的跡象。像是一項研究就表示,如果能將胰臟再生,將有可能治癒糖尿病」。人類許多疾病像是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風、阿茲海默症,都與細胞的老化和缺損有關,如果與這些疾病關聯的細胞能夠再生,便能治癒這些疾病。但倫敦生物醫學中心克里克研究所 (Crick Institute) 教授洛威爾貝吉 (Robin Lovell-Badge) 認為,光從此次研究結果就談到抗衰老藥物或是臨床上的應用都還太早,「如果你找到一種安全替代的方法,那很好,不過結果可能還是會一樣糟,因為其他細胞又會需要另一種方法,最終它們是難以控制的。要進展到全身細胞都能安然無恙,大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那之前,這都只是一種猜測而已」。
不再有悲傷的道別?美國有錢人現正流行複製寵物
讓寵物死而復生似乎是好萊塢電影情節才有的事,但在美國的現實社會裡,有愈來愈多的有錢人正委託科技公司複製他們心愛的寵物。今年 32 歲,住在美國德州奧斯汀 (Austin) 的安德森 (Kelly Anderson) 在 4 年前失去她最愛的白貓茶 (Chai)。就在她陷入與愛貓天人永隔、悲痛萬分的時刻,她想起了室友曾和她聊到的一個地方 —— 一間能替飼主複製寵物的生物科技公司 ViaGen Pets。安德森隔天一早立刻撥電話,與 ViaGen Pets 取得聯繫。4 年後,她帶了一隻白貓回到家中,這隻白貓長得就和去世的茶幾乎一模一樣,牠有純白色的貓毛與藍色的眼睛,安德森將牠取名為貝菈 (Belle)。安德森複製愛貓的故事近日被當作新聞播報。有些人羨慕,有些人卻不太贊同她的決定。「茶與我非常的親近,牠是我的靈魂伴侶。」安德森說道,「但貝菈是貝菈,我從未把貝菈看作是茶,牠只是茶的一部分,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這可以讓我帶著一部分的茶生活下去」。安德森透露她當年複製一隻貓的費用,大約是 2 萬 5,000 美元 (折台幣約 72 萬 0,712 元), 而 4 年後的今天,複製一隻貓的價格已經飛漲到 3 萬美元 (折台幣約 86 萬 4,405 元), 複製一隻狗則需要 5 萬美元 (折台幣約 144 萬 0,675 元)。ViaGen Pets 是美國目前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提供複製寵物的公司。1998 年,ViaGen 向孕育桃莉羊 (Dolly the Sheep) 的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 (The Roslin Institute) 購買複製技術的知識產權。原先他們希望用在牛、羊等牲畜身上,作為動物育種,增強動物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不過這六年卻意外發展出複製寵物的新興事業。ViaGen 客服經理羅德里奎茲 (Melain Rodriguez) 表示,雖然他們的費用高昂,也很少刊登廣告,但透過口耳相傳,近年愈來愈多人向他們購買服務。羅德里奎茲估計,自從 ViaGen Pets 在 2015 年開始服務,截至目前為止已複製了上百隻寵物,近期每周都有新的狗狗誕生。而羅德里奎茲也透露,正因為複製寵物的程序非常複雜,費用才會貴得嚇人。複製寵物的程序,大致上會從寵物的大腿或是腹部採集皮膚樣本,培養出足夠的細胞,接著把該細胞的細胞核植入去核的未受精卵中,培養成胚胎,最後放入到動物代理孕母的子宮中,等待生下小貓,或是小狗。羅德里奎茲指出,在他們現有的顧客群中,大約有九成的顧客是選擇冷凍保存寵物的細胞樣本,以備不時之需,花費約 1,600 美元 (折台幣約 4 萬 6,114 元)。目前,ViaGen Pets 最有名客戶就屬芭芭拉。史翠珊 (Barbra Streisand)。2018 年,芭芭拉。史翠珊請 ViaGen Pets 複製了她 2017 年過世的棉花面紗犬薩曼莎 (Samantha)。而她不只複製一隻,她一次就複製了兩隻,一隻取名紫羅蘭 (Violet), 另一隻則叫史嘉蕾 (Scarlett)。除了美國,複製寵物這個行業在其他國家也持續擴展,在中國北京有希諾谷 (Sinogene), 在韓國則有 Sooam Biotech 提供服務。芭芭拉。史翠珊在 2017 年的 Instagram 上分享她的兩隻複製犬,其中還有另一隻她收養的薩曼莎近親。不過,隨著複製寵物這項服務的興起,動物福利組織也開始擔憂。他們指出,多項研究表明複製技術並不是完美無缺,成功率僅有 20%, 並且複製的寵物也容易罹患疾病。此外,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Roy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的動物福利專家霍金斯 (Penny Hawkins) 也提醒,那些捐贈卵子和做為代理孕母的動物很可能因此受苦,並且複製出來的寵物永遠不是百分之百原來的那隻,霍金斯說道:「就算是複製出來的動物,牠們經歷了不同的生活也會造就出不同的性格。」根據研究,動物的行為與性格的養成確實只有 75% 靠遺傳,約有 25% 取決於後天生活的環境。善待動物組織 (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Peta) 的主任艾連 (Elisa Allen) 表示,希望人們與其複製寵物,不如到流浪動物救援中心收養一隻:「動物的個性、怪癖與牠的本質根本無法被複製。」她強調,「思考一下,每年有這麼多可愛的貓和狗被棄養,在流浪動物救援中心飽受痛苦,你會意識到複製寵物只是在加劇這些無家可歸的動物們的危機而已」。
發推狂人馬斯克正式入股Twitter 新股東將帶來什麼樣的新氣象?
周一 (4),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的一份文件指出,熱愛使用社群平台 Twitter 的馬斯克 (Elon Musk) 已經買下了 Twitter 高達 9.2% 的股份,讓他一夜之間成為了 Twitter 的最大股東,他所持有的股份比 Twitter 的共同創辦人兼前執行長多西 (Jack Dorsey) 還更多。而就在隔天 (5),Twitter 便正式宣布馬斯克加入了公司的董事會。馬斯克這幾周以來和 Twitter 執行長阿格拉瓦爾 (Parag Agrawal) 有許多公開交流,馬斯克對於重塑社交網路非常有想法,與阿格拉瓦爾不謀而合。在馬斯克正式成為董事會成員後,阿格拉瓦爾發布了一則推文:「這幾周以來跟馬斯克的談話讓我們清楚看到,他能夠為董事會帶來巨大的價值。」下面的留言提到:「他既是個熱忱的信徒,也是個強烈的批評者,他可以讓我們在長遠的未來變得更加強大,而這就是 Twitter 和董事會所需要的。歡迎馬斯克!」Twitter 在一份文件中提到,馬斯克在董事會之中的任期將長達兩年,只要他還在這個職位上,就不能擁有超過 14.9% 的公司股票。實際上,這意味著他在這段期間內並無法直接掌管這間公司。Twitter 的一位發言人表示,馬斯克並不會參與公司的政策制定,政策的決定如往常由員工負責,公司也將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時保持公正。眾所皆知,馬斯克是個 Twitter 狂人,有事沒事都喜歡發個推文。根據數據分析公司 Socialtracker 提供的數據,他在全 Twitter 最受歡迎的用戶榜上排第 8 名。即使他身為 Twitter 的愛用者,但他總是毫不避諱地大肆批評 Twitter、質疑其對言論自由的承諾,甚至還揚言他「認真考慮創一個新的社群平台」。「言論自由對一個正常運作的民主國家很重要,」馬斯克在 3 月 25 日發布了一則帶有投票功能的推文,「你覺得 Twitter 有恪守這個原則嗎?」, 而這個投票吸引了 70%(約 200 萬人) 投下了反對票。但就現階段而言,Twitter 讓馬斯克加入董事會之後,可以確保他不會追隨美國前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的腳步創立自己的社群平台。馬斯克入股 Twitter 讓保守派人士歡欣鼓舞,他們認為馬斯克的到來可以讓言論自由的空氣重回 Twitter。長久以來,Twitter 一直受到保守派人士的抨擊,因為 Twitter 總是對保守派人物和言論進行嚴格的審查。例如,Twitter 在 2021 年用煽動暴力為由封鎖了川普的帳號;2020 年封鎖了《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 對於現任總統拜登 (Joe Biden) 兒子的筆電醜聞報導。種種審查和封鎖讓許多保守派人士對 Twitter 大感不滿。許多保守派人士相當樂見馬斯克入股 Twitter, 有些人大讚馬斯克此舉是科技界言論自由的重要轉捩點,也有不少人發推文敦促 Twitter 讓川普重回平台。馬斯克加入了 Twitter 後,有許多鄉民都敲碗等著 Twitter 的變革,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編輯文章的功能。Twitter 一項為人詬病的特色就是,推文一旦發了出去就再也無法編輯,想更正推文的話只能刪掉重發。許多 Twitter 用戶的願望就是能夠擁有編輯按鈕,但 Twitter 總是置之不理,甚至相當熱衷於拿這點開玩笑,於是沒有編輯功能的 Twitter 也成為了一個官方民間皆公認的網路笑話。而這個網路笑話有望在可預見的未來走入歷史。馬斯克在入股 Twitter 後,隨即在 Twitter 上發起投票,問大家想不想要編輯按鈕,還故意把選項的英文都拼錯。Twitter 在上周五 (1) 的愚人節發文表示他們正在著手開發編輯按鈕,但這個玩笑也被證實即將成真。Twitter 先前曾經推出訂閱服務「Twitter Blue」, 其訂閱者可以搶先一步體驗正在測試的編輯功能。Twitter 曾經發推文表示「你不需要編輯按鈕,你只需要原諒你自己」。即使競爭對手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早早就推出了編輯功能,Twitter 的前老闆多西在 2018 年曾經公開表示,由於對言論的透明公開程度有所擔憂,公司「大概永遠不會」新增編輯功能。Twitter 自己也承認,編輯按鈕是用戶最需要的功能之一,但他們否認這個新功能與馬斯克的投票有關係,實際上,Twitter 聲稱他們在去年就已經著手開發這個功能。大家對編輯功能議論紛紛,有一派人敞開雙臂歡迎,有另一派人質疑這個功能會對平台的可信度和整體話語權產生衝擊。不公開也不透明的編輯功能有著潛在的風險,雖然大家可以將青春期發過的尷尬推文改掉,但這也代表著公眾人物和政治人物可以改變他們曾經發表過的聲明、轉變立場,甚至隱瞞事實。「我知道沒人想聽,但我不希望 Twitter 新增編輯功能。我覺得這只會讓 Twitter 變得更糟。」人權觀察 (Human Rights Watch) 歐洲媒體主任斯特萊恩 (Andrew Stroehlein) 寫道。他補充:「例如,我看不出來 Twitter 如何避免這個功能被極端主義政客和相關人士濫用,他們可以發表仇恨、有煽動性和針對性的號召,然後靠著編輯它來避免懲罰。」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海因茲学院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s Heinz College) 的數位媒體行銷教授萊特曼 (Ari Lightman) 認為,編輯功能將會徹頭徹尾改變 Twitter。「無論是在創新方面、可信度方面,還是使用者需求方面,這對品牌都是件好事。但它會造成傷害嗎?」萊特曼表示,「只要用錯方法的話,絕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