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1
76
article
stringlengths
52
32.7k
下班繼續打拚 韓國非常上班族的斜槓人生
「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 這句話不只在台灣、也適用在物價飛漲的韓國。根據韓國統計廳數據,韓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在 6 月達到 108.22, 年增 6%, 漲幅創下 23 年多以來最高紀錄;外食價格更較去年同月上漲 8%, 創下 30 年來新高。韓國去年國民所得毛額 (GNI) 雖暌違三年轉為正成長,首次超越 3 萬 5,000 美元,但所得差距卻愈發惡化,年輕族群尤為明顯。根據韓國統計廳分析,2021 年 20 至 39 歲年輕族群中,最高所得前 20% 平均資產達 9 億 8,185 萬韓元 (約新台幣 2,243 萬元), 最低所得後 20% 平均資產為 2,784 萬韓元 (約新台幣 63.6 萬元), 差距達到 35.27 倍。最讓韓國年輕人對未來感到絕望的房價問題,更是韓國上班族不得不兼差賺取額外收入的原因。在韓國銀行公布 2021 年國民所得毛額後,《朝鮮日報》比較國民所得毛額增加兩倍期間的房價變化,發現國民所得從 2006 年 2,070 萬韓元倍增至 2021 年 4,048 萬韓元的 15 年間,首爾房價已成長近三倍。為了開源,愈來愈多上班族會在下班時間從事副業或兼職,統計廳分析顯示,截至去年 7 月,在正職外從事兼職人數達到 56.6 萬人新高,較 2020 年的 47 萬人增加 19%; 申報業外所得人數近三年也出現增加趨勢,從 2018 年 691 萬人增至 802 萬人。韓國求職網站 Incruit 近期對 881 名上班族進行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每 10 名受訪者中就有四人曾從事兼職。不僅是剛出社會、薪水較低的 20、30 歲年輕族群,隨著物價飛漲,為了貼補家計,兼職熱潮也逐漸擴大至 40、50 歲中年族群。另一間求職網站跳蚤市場今年 5 月做的調查中,653 名 40 歲以上受訪者中有六成表示「目前有兼職」, 而且其中 66.5% 不只從事一項兼職。檀國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金兌基受訪指出,COVID-19 疫情爆發後,許多公司改為居家辦公型態,一般上班族可自由運用的時間增加,推升上班族嘗試兼職的意願與機會,預期韓國的兼職熱潮將持續下去。物價飛漲也是即便疫情放緩、恢復一般上班型態,兼職熱潮仍難退燒的主因。也因此,時間較自由的外送工作成為上班族兼職的熱門選項,加上疫情爆發後外送需求大增,從事餐點外送等「小型貨物專門運送業」的人數從 2017 年 4 月的 10 萬 287 人增至 2021 年 4 月的 19 萬 5,032 人,相關平台服務也更多樣化,包括機車快遞、寵物計程車等。除外送工作,利用個人專長教課、編輯影像內容等兼職也相當熱門,便於這類兼差人「開業」的平台也應運而生,例如開放會員開設英語、繪畫、程式開發的網路平台;電商、內容平台等供需市場也愈加活絡。許多年輕上班族認為讓公司知道自己在兼職,可能會增添不必要的麻煩,「雖然公司沒有規定不能兼職,但被上司知道在兼差還是得要看臉色」。為了不讓公司發現在兼差,兼差所得必須控制在不必加入勞保的標準以下,舉例來說,外送員月收入達 80 萬韓元以上就必須加入勞保,重複加保當下就會通知現職公司,因此也有許多人選擇同時進行多項兼職。此外,還有部分打工族來源於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問題。截至今年 4 月底,韓國青年失業率達 7.4%, 超過整體失業率 2.4% 的兩倍;若納入求職者人數,廣義青年失業率超過 20%, 代表每五名年輕人中就有一人放棄求職,或只能從事短期打工、約聘職。在從事兼職打工人數持續增加的狀況下,即使失業率轉降,也不代表就業市場狀況變好。現代經濟研究院報告分析,「表面指標數字看起來雖改善,但實際上缺乏好的工作機會」, 現代經濟研究院以每週工作時數換算就業人數的方式計算就業人數,得出與官方大相徑庭的結果。現代經濟研究院使用的換算方式是將每週工作 40 個小時的人算作一名就業者,每週工作 20 小時的人算作 0.5 名就業者,每週工作 60 小時的人則算作 1.5 名就業者,補足一般統計中將每週僅工作一小時的人都算作就業的缺點。由此得出的結果是,2021 年就業人口較 2017 年減少 7.3%, 與統計廳增加 2.1% 就業人口的結果完全相反。報告指出,在就業人數增加狀況下,工作時數卻減少,代表韓國實際就業狀況正在倒退,政府應祭出更多不只是提供「短期工作機會」的政策。
【地球圖書館】大清皇帝跨國委託畫地圖,臺灣卻只畫一半?
十六世紀晚期起,歐洲天主教傳教士陸續遠赴亞洲傳教,中國一些傳統文人也對這些來自海外的「西僧」, 以及他們帶來的歐洲知識與技術感到好奇,雙方因而揭開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十七世紀晚期,淸朝的康熙皇帝也頗注意這類知識,尤其對數學特別感興趣。他也想試試這些新事物是否能投入實際應用,其中一個嘗試,就是請傳教士幫他把帝國統治的天下畫成精確地圖。在康熙皇帝委託下,耶穌會士白晉 (Joachim Bouvet)、雷孝思 (Jean-Baptiste Régis)、杜德美 (Petrus Jartoux) 等法國傳教士,就在 1708 年於長城地區啟動測繪工作,隔年完成圖稿。之後,在其他耶穌會士與淸廷官員參與下,淸朝各省份與周邊地區的測繪行動也接續展開,到了 1717 年,終於完成全套 28 幅的圖稿,送交木版雕刻印刷,這即是《皇輿全覽圖》最初成果。1721 至 1722 年又有一次增修刊印,圖幅數量更擴大到 32 幅的規模。這套《皇輿全覽圖》是以天文觀測、三角測量等技術進行現場測繪,搭配相關文獻資料補充製作而成,主要描繪大淸帝國領土,但也包含朝鮮半島全境、俄羅斯帝國南緣一隅等非版圖地區,原圖比例尺大約一百四十萬分之一。它跟中國常見的傳統山水畫式輿圖有非常大的差異,一條條的經緯網格線在圖上縱橫交錯,反倒像是當代人們常見的地圖。雖然它無法眞的跟現在的電子地圖完全吻合,但在十八世紀當時,已算是前所未見的精確地圖。當時的臺灣已在淸朝統治之下,所以也是《皇輿全覽圖》的描繪對象。為了進行實地測繪,馮秉正 (Joseph-Anne-Marie de Moyriac de Mailla)、德瑪諾 (Romanus Hinderer) 與雷孝思等三位法國耶穌會士,就在 1714 年 4 月從廈門坐船出發,先至澎湖、再抵臺灣府城,展開為期一個多月的臺灣地圖測繪行動。這段期間,三個人分頭工作。雷孝思、德瑪諾跟一些陪同的淸朝官員,負責中、北部地區;馮秉正與另外兩名官員則負責府城及臺灣南端。最後繪製的成果被呈現在〈福建省圖〉右下角,圖中的臺灣很接近我們從衛星影像所熟知的形狀,但卻只有西半邊,少了東半邊。為何臺灣只畫一半?這是因為馮秉正相當淸楚當時淸朝在臺灣的統治狀況。1715 年,他給法國耶穌會科洛尼亞 (de Colonia) 神父寫了一封工作業務的報告信,描述:「臺灣島並未完全控制在中國人手中,它似乎被一條高大的山脈分為東西兩部分...... 只有山巒以西的地方才屬於中國,東部只有野蠻人居住。」由此可知,馮秉正等人知道臺灣有完整的輪廓,但仍然依照淸朝統治者的觀點,只測繪西半部,不處理東半部。這套陸地實測的臺灣基本地圖,就因為這段特定的時空背景,而呈現出獨特的半邊姿態。之後,有些參與製圖的傳教士們回到歐洲,也把相關資料一併帶回,《皇輿全覽圖》因此流傳到歐洲,並影響歐洲製圖師對於東亞地理空間的描繪與認識。法國的唐維爾 (Jean-Baptiste Bourguignon d'Anville) 就是深受影響的其中一位。唐維爾曾繪製一套法文中國地圖,就是依據《皇輿全覽圖》製成。那套圖先收錄在耶穌會士杜赫德 (Jean-Baptiste Du Halde) 在 1736 年於巴黎出版的《中華帝國及中華韃靼地理、歷史、編年、政治與自然環境的記述》(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 一書,隔年又在荷蘭海牙單獨出版《中國新地圖集》(Nouvel Atlas de la Chine)。這些地圖出版品堪稱是十八世紀歐洲最新的中國地圖資料,所以也陸續受其他製圖師引用,例如十八世紀中葉法國地理學者培林 (Jacques-Nicolas Bellin) 所繪製的〈福爾摩沙島圖〉, 就是以唐維爾地圖為主,並且拿早先荷蘭人的圖資,把缺少的東半部給補起來。至於這幅〈福建省圖〉也是唐維爾地圖相關延伸版本。它收錄在 1738 年於英國倫敦出版的杜赫德《中華帝國記述》英譯本裡,是中國各省分圖的第四幅,由英國地圖雕版師鮑恩 (Emanuel Bowen) 製作。其內容大致與法文版相同,所以也是源自《皇輿全覽圖》的資訊,只是文字全部改成英文,並在左下角條列福建省各主要城市的經緯度數字,而在標題下方,則多註明了「Inscribed to the Reverend Dr. ALLIX, Dean of Ely 」(題獻給伊利座堂主任牧師阿里克斯) 等,應是製圖者給予其贊助或支持者的表揚回饋。在這段橫跨千里的歐亞人群互動與地圖流通中,半邊模樣的臺灣,就這麼進入了十八世紀歐洲人的眼簾。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歐美人士再度來到東亞海域測繪,臺灣才又有不一樣的輪廓。本文摘自蘇峯楠、石文誠、張安理等著作《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 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 繁體中文版由聯經出版代理。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誠品線上金石堂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9/02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看得見的臺灣史》⁣: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父親為看診拍下兒子裸照 卻被AI判定是性犯罪者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去年 2 月一位父親 Mark 注意到兒子私密處發炎,但由於疫情下診所仍休診,因此在護士的建議下,Mark 使用安卓 (Android) 手機拍下兒子腹股溝 (又稱鼠蹊部) 的照片,將照片傳給醫生後再進行視訊診斷。在 Mark 拍下照片的兩天後,即收到 Google 的通知,告訴他由於帳號出現疑似非法的有害內容,因此帳號已遭 Google 鎖定。Mark 無法使用 email、通訊錄、照片,且因為他使用的是 Google 電信服務 Google Fi, 因此連手機號碼都遭停用,他也曾試圖申訴 Google 的決定,但都被 Google 拒絕。2021 年 12 月警察針對 Mark 的事件展開調查,證實這次事件與犯罪無關。 像其他網路平台 Facebook、Twitter 等,Google 對於照片的審查是透過微軟的 PhotoDNA 圖片辨識比對技術,而這樣的機制曾在 2012 年成功逮捕一位藉 Gmail 傳送兒童色情照片的性犯罪者。2018 年 Google 推出圖片審查的 AI 工具,透過 AI 來辨識從沒見過的兒童性虐資料 (CSAM), 並以最快的速度下架照片並通報。Google 發言人指出,藉由機器學習,並建立雜湊值 (hash value, 又稱數位指紋), 來與已知的 CSAM 內容相比對。AI 發現不適當的內容後,Google 將通報相關組織。另外發言人也說 Google 只會在用戶對照片採取動作時,加以審查,包括將照片複製到 Google 相簿中等行為。而對於誤舉報的事件,Google 給出的回應則是,公司遵照美國法律並運用雜湊值和 AI 來判定哪些內容是 CSAM, 另外 Google 也設有團隊來檢視遭舉報的內容是否準確,且也有諮詢小兒科醫生來辨識那些照片是用於醫療需求。儘管藉由照片審查來保護兒童的權益固然重要,但審查機制背後的隱私問題也受到質疑。Apple 在去年推出了保護兒童的計畫 (Child Safety Plan),Apple 會在用戶上傳照片至 iCloud 前進行審查,方式與 Google 相似,如果雜湊值與已知的 CSAM 照片相符,則會轉由人工審查,來判定是否有需要鎖定該帳號。計畫推出後提倡數位權益的非營利組織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EFF) 指出,這危害到了 iCloud 使用者的權益。Apple 也因此暫緩了計畫,但隨著 iOS 15.2 的推出,Apple 讓父母得以選擇,是否在家庭共享計畫的兒童帳號中加入照片審查機制,若父母同意則小孩帳號的「訊息」App 將審查裡面的照片是否有裸露元素,若有審查到 Apple 則會將照片模糊化,並提出警訊以及提供可以協助網路安全的資源。而對於 Google 此次事件,EFF 的 Jon callas 認為這樣審查功能是侵犯權益的,他表示用戶擔心的就是帳號中的家庭相簿被審查後惹上麻煩。在台灣的一位用戶也發生類似於 Mark 的情況,他懷疑因自己的雲端硬碟存放衛教文章所需的兒童生殖器照片,而受到 Google 審查,進而造成帳號被無預警的停用。他也警告帳號遭停用後不僅 email 和存在 Chrome 裡的密碼不能使用,而造成後續麻煩外,任何一次性付費的 Google App 也需重新購買,甚至他的 Youtube Premium 帳號在被停用後仍持續被扣款。Google 的照片審查的確曾有效阻止了犯罪事件,但對於要將私密照片用於正當醫療用途上的使用者,只要出現了審查錯誤,即會讓用戶的使用權益收到侵害,也容易讓用戶難以再次信任公司所提供的服務。
女總理為什麼不能熱舞?台灣政壇女性試圖刺破政治緊身衣
如果是一般人,在下班或放學後把自己去酒吧,或夜店的限時動態放到社群媒體上,可能頂多只會有好友丟給你「玩很瘋喔?」的留言,大致上不會出什麼問題。只是,當今天個人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也具有政治人物的身份時,即便不是自己把影片放到社群上而是私人影片外流,還是可能會掀起一波爭議。對此馬林後續在記者會上澄清,自己在該週末並沒有排任何的工作行程,純粹只是和幾個自己認識的朋友一起參加派對而已。對於外界質疑派對中是否有毒品,馬林也說:「只有酒類飲料而已,據我所知在場沒有人有使用毒品。」並強調自己在事後有接受藥檢,確認沒有毒品反應。民眾對這次總理私人派對影片外流的事件看法兩極。從事行銷業的民眾法格荷姆 (Josua Fagerholm) 就認為,總理爆出這樣的負面新聞會讓芬蘭的名聲受損,而且也會連帶影響到民眾對政治人物的觀感。「我認為政治人物要能夠展現出他們應該要有的樣子,所以就這次事件來說,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法格荷姆說。相較於法格荷姆覺得總理不應參加派對的看法,年輕世代卻不見得這麼認為。學生克里埃倫 (Mintuu Kylliainen) 表示,這次馬林派對影片流出造成的風波,其實已經有點太超過了。克里埃倫說:「其實去派對本身滿正常的啊,她 (馬林) 應該也要有他自己的休閒時間嘛。」芬蘭當地也有許多婦女透過上傳自己參加派對的影片,來向馬林表達支持。另外像是在社群媒體 Twitter 上,也有民眾對馬林參加派對幽默地表示:「突發新聞:一名女性和朋友跟朋友在享受派對時光,真是丟臉啊。」雖然今年 36 歲的馬林已經結婚且育有一女,但她也經常強調自擁有總理的身份的同時,其實也就只是個一般人而已。即便去 (2021) 年馬林也傳出,在接觸過確診的外交部長後,沒自主隔離反而去夜店的風波,但對她來說,在下班後能夠好好和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戶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馬林說:「希望到了 2022 年,民眾可以接受決策者可以跳舞、唱歌或是去參加派對。」不過,資訊安全專家亞維尼 (Petteri Järvinen) 就表示,在芬蘭和瑞典相繼加入北約 (NATO) 後,這次政治人物的私人影片外流事件,也不排除是有俄羅斯駭客入侵馬林朋友的手機,惡意將影片散布出來的可能。與政治人物相關的傳聞、醜聞和私生活在網路上傳播速度驚人。在《這是愛女,也是厭女》書中,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楊婉瑩也提到,光是一名女性從政者,必須要能夠在社會預設的陽剛男性氣質,與陰柔女性氣質間取得平衡,成為一個「類男性的女人」, 在發言時才會被其他人所重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或許是為什麼許多女性政治人物,以及先前風波鬧很大的生技公司 Theranos 創辦人霍姆斯 (Elizabeth Holmes), 會選擇以低調的深色衣著搭配長褲,並在公共場合發表言論時,盡量壓低聲音說話的原因。也因為外界嚴格的檢視標準,如果今天女性身為政治人物的性別氣質較為單一,像是變得太傾向男性時,就會引來諸如男人婆、很 Man、恰北北等等負面評價,但當女性政治人物的女性特質比較明顯時,卻又會被外界視為軟弱無能,連辦事能力可能一併都會遭人質疑。就像男性如果女性氣質較強,就容易會被形容為娘娘腔一樣。社會定義的女性氣質,諸如溫柔、會照顧人、有愛心等,其實在追求卓越及成功時,都會被視為一項負面的特質或阻礙。導致在社會職場與政壇上對於女性氣質的排斥,而這也逐漸形成男女間的高低之分,以及近幾年來大家常聽到的「厭女」二字。這樣的情形從芬蘭總理馬林,到 2016 年第 58 屆美國總統選舉的希拉蕊 (Hillary Clinton) 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狀況。像是政治民調公司「FiveThirtyEight」就指出,在全美由 538 名參、眾議院議員組成的選舉人團中,如果當年只有男性選舉人進行投票的話,將會有 350 名選舉人將票投給川普 (Donald Trump),188 人投給希拉蕊;如果是只由女性選舉人進行投票的話,將僅會有 80 人投給川普,而其餘的 458 名選擇票投希拉蕊,兩者比較起來差距甚大。雖然男性選舉人在 2016 年有 188 人投給希拉蕊,但若純粹以男女性別來看,女性在政治上所面臨的挑戰和難度,與男性相比依然大上許多。像是希拉蕊在當時身為總統參選人,就釣出了各式各樣的反希拉蕊商品、標語或是專頁。希拉蕊的乾女兒兼幕僚阿貝丁 (Huma Abedin) 就指出,他們在協助希拉蕊競選時,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一些帶有性別偏見或歧視意味的留言,讓競選團隊難以招架。其他同樣具有性別歧視的行為,在希拉蕊參選期間可說是花樣層出不窮。像是希拉蕊造型的胡桃鉗、臉書社團「希拉蕊:不要繼續選總統,幫我做個三明治吧」以及希拉蕊造勢時,兩名男性大喊:「燙我的衣服啦!」都展現出對女性政治人物的性別偏見與歧視。在西蒙。波娃所著的《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 中,指出女人與男人間的雖然有先天上生理的差異,但對於女性及男性的社會性別,則明顯就是為社會及文化所建構出來的。西蒙。波娃對於第二性作為對第一性的從屬也有提到:「女性不是被生出來,而是『被成為』的。」(On ne naît pas femme, on le devient) 外加社會普遍對於「男主外,女主內」的看法依然存在,男性在外工作打拼或成為政治及公眾人物本身,也經常會被視為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因此,當一名女性踏入政治領域時,舉凡是她的能力、穿著、身材、家庭、情緒、生活、外表,以及行為舉止是否符合社會期待等,都容易為他人所議論的目標。即使擔任政治領袖本身已經握有一定的權力,女性政治人物仍可能會受到壓迫,或被他人認為是在打性別牌博取同情。除了國外的女性政治人物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外,國內的女性政治人物也不例外。兩年前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黃長玲,也曾在訪談中表示,台灣在開始保障婦女參政的名額後,雖然成功地讓更多女性投身政治,但實際當選的女性政治人物人數卻反而降低。另外,像多數有意從政或已經踏入政壇的女性,多半都具有「未婚」或是「單身」的標籤,而這也使得與同樣是未婚單身的男性政治人物比起來,女性政治人物的生涯狀態,不僅較常被當作話題討論外,也較容易被有心人士進行攻擊。不過,近年來台灣大眾對於女性政治人物的形象和期待,也正在持續改變中。像是人稱「賴總一」的立法委員賴品妤,就十分熱衷於 Cosplay。賴品妤除了扮演初音、《魔道祖師》、《夜畫帳》等動漫外,也會扮演近期知名的《鬼滅之刃》等角色跟民眾和粉絲們拜年,打破過往對於政治人物,甚至是女性政治人物的刻板印象。這也是現在的新一代女性從政者,嘗試要去撼動、改變,挑戰傳統文化及價值對女性政治人物的束縛。
狗也會開心到哭?日本研究:愛犬與主人重逢時眼淚會奪眶而出
人在難過時會流下傷心的淚水,在開心時也會喜極而泣,眼淚一直被視為是人類表達情感的獨有方式,除了人以外,從未有其他生物能落下情緒性的淚水,但近期日本科學家的一項研究指出,狗在與主人分開一段時間後相逢,除了會興奮地搖尾巴、凝視主人和舔主人的臉外,還會激動地冒出眼淚。這項研究發布在科學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 上,日本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發現狗與飼主重逢時眼睛會出現淚水,但換成狗與牠所熟悉的人 (非飼主) 重逢時卻沒有發生類似的反應。此次研究的作者之一、日本麻布大學 (Azabu University) 的獸醫學教授菊水健史 (Takefumi Kikusui) 說道:「這是第一個證明正向情緒能刺激非人類動物流淚的研究,而這些淚水可能也與催產素 (oxytocin) 的作用有關。」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團隊設計出一套狗與主人重逢的實驗計畫,並採用淚液量測試 (Schirmer Tear Test) 來衡量狗兒在不同情境下流淚的程度。研究人員首先將淚液試紙放在 18 隻狗狗的下眼瞼中,他們先測量狗在正常的家庭環境中與主人一起活動時所釋放的淚液量,接著,他們讓狗與主人分開 5 小時,當狗和主人再團聚時,那 5 分鐘的流淚程度。研究人員比較了兩種情境所得出的測試結果,他們發現,狗與主人重聚時的眼淚明顯較多,比另外一個情境的溼度多出 10%。研究人員另外測試 20 隻狗與熟悉的人重聚時所分泌的淚液量,並和前面的狗與飼主的實驗結果相比。他們最終觀察到,狗與主人重聚時測得的淚液量是最多的,大於狗與非飼主但熟悉的人重聚時所流出的眼淚,菊水健史對這個結果表示驚訝,「我們從來沒有聽過任何的研究發現動物在喜悅的情形下會哭,特別是與主人團聚的情境中。」他認為,這次的研究可能是一次革命性的發現。這表示不只是人類會因為情緒流下眼淚,狗也會因為情緒而產生淚水。菊水健史提到,此次研究的契機正來自家中的兩隻貴賓犬。6 年前,他飼養的一隻貴賓犬生了小寶寶,他留意到貴賓犬在照顧幼犬時表情略有不同,除了看起來十分溫柔外,眼眶也總是噙著淚水。菊水健史表示,那段照顧幼犬的畫面令他想到催產素或許是狗分泌淚水背後的關鍵,他假設狗與飼主團聚時體內的催產素會升高,刺激狗產生淚水,也以此擬定後來的實驗。催產素是一種在男女體內均存在的賀爾蒙,又有「愛情賀爾蒙」之稱。先前,研究人員已觀察到狗與飼主互動時,雙方皆會釋放出催產素,為了進一步確認這個賀爾蒙對狗分泌眼淚的影響,研究人員又進行了另一個實驗,他們將含有催產素的淚液和不含催產素的淚液分別滴入 22 隻狗的眼睛中,結果顯示,含有催產素的淚液讓狗狗產生了更多的淚水。研究團隊得出結論,當飼主與狗重新相聚時做出打招呼或問候的舉動,便讓狗的催產素升高,導致狗的眼中分泌出更多的淚水。為了更確立這次的研究觀點,研究團隊還進一步探索,狗流淚的模樣會帶給人類什麼樣的感覺。他們邀請 74 位參與者依據看到狗流淚和沒有流淚的照片後,心中排出想照顧狗狗的程度來給分。結果顯示,人們在看到狗流淚的照片時出現較多想照顧狗的反應,至此研究團隊認為,狗的眼淚確實會強化狗與主人之間的關係。先前也有研究指出,狗在被人類馴化的漫長過程中,牠的眉毛肌肉逐漸演化成能被人類解讀的靈性表情,只為了與人類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日本研究團隊相信,狗成為人類的夥伴,並發展出能與人類眼神交流的能力,因此,牠們的眼淚也能引發人類的保護欲。然而,該研究結論並未說服所有的科學家。未參與此次研究、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的犬類行為專家韋恩 (Clive Wynne) 就認為將淚液試紙放在狗的下眼瞼上,並不能證明狗的情緒與眼淚有關;他認為,狗與主人重聚時因為表現得更興奮,試紙有可能受到更多磨擦,而讓狗產生更多的淚水。韋恩說道:「如果我們接受這份研究提出的證據,這將是對動物在情感表達方面最大的發現之一,但目前這些證據還不足以能說服我。」
【地球圖書館】愛情與幸福的象徵?挖掘鑽石產業背後的血淚與傷痕
鑽石礦特有的所謂火山岩管 (volcanic pipe), 其實只是因為巨大的流星撞擊堅硬地表所造成的空洞而已...... 雖然這種理論聽起來很詭異,但我還是必須承認,有許多情況表明天上掉下鑽石的想法可不是異想天開。這段話寫於 1908 年,作者認為鑽石有可能來自外太空。根據那個時代對鑽石的認識,他不可能知道自己雖然沒有說對,但也不是全錯。在 1870 年代南非的金伯利 (Kimberley) 發現巨大的鑽石礦藏之後,科學界已經十分確立鑽石是在地底深處的岩管中形成的理論。很快,人們就根據首次發現這種岩管的小鎮名字,將文中所述含有鑽石的「所謂火山岩管」稱為「金伯利岩管」。這個革命性發現帶來重大後果,因為在此之前,人們一直都只在接近地表處、河床裡或靠近河床的地方開採鑽石。人們如今已經知道金伯利岩管是火山噴發遺跡,這些火山的噴發時間多半在地質年代的白堊紀時期 (距今約 1 億 4,600 萬年至 6,550 萬年前)。只有一小部分的金伯利岩管蘊藏具有商業價值的鑽石礦,在七千個已知鑽石岩管中,比例僅占百分之一。鑽石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 (allotropes), 在地函的高壓及高溫下形成,位於至少 150 公里深的大陸地殼或至少 200 公里深的海洋地殼底下,形成後才會被帶到地表的金伯利岩管中,所以金伯利岩管是種岩漿岩 (magmatic rock)。最近的一份研究顯示,這些地底深處的鑽石床所蘊藏的鑽石數量,可能遠遠超出研究人員之前的估計。雖然沒有人懷疑金伯利岩管起源於我們星球的深處,但天文物理學家在 1987 年發現,流星中存在著年代可追溯至太陽形成前的鑽石微粒。雖然人們尚未完全了解太空中形成鑽石的機制,但較近的研究發現指出,流星中發現的鑽石尺寸可能比我們至今以為的還要大,這意味著 1908 年的那篇文章可能終究還是說對了。人們其實不難想像這篇文章的作者、英國物理與化學家威廉。克魯克斯 (William Crookes) 為何對於天降鑽石的想法如此著迷。比起形成於地球深處泥巴坑裡的說法,外星起源說更符合這種最珍貴的寶石所呈現出來的迷人形象。綜觀歷史,鑽石的璀璨形象一直是精心打造下的產物,首富擁有巨大知名鑽石的故事,以及西方人對於蘊藏鑽石礦之神祕異國的東方主義幻想,均被用於打造鑽石璀璨的形象。這個形象在二十世紀的廣告宣傳中登峰造極,不但將鑽石與魅力聯繫在一起,更將鑽石與人們對忠誠及婚姻的浪漫嚮往緊密相連。這個現代的品牌打造工程使得前所未有的大量消費者接觸到鑽石,進一步使鑽石在現代大幅擴張生產後成為了一項必需品。有些人認為鑽石被認定為最珍貴的寶石是人為的精心設計,目的是為了滿足那些控制鑽石的人,因此鑽石的成功與內在品質無關。不像其他色彩鮮豔、具有獨特性的寶石,大部分的鑽石看起來都很像,因為它們通常透明無色並被切割成劃一的形式 —— 現代的圓形明亮式 (round brilliant)。然而,雖然鑽石公司戴比爾斯控制了大半個二十世紀的鑽石生產與銷售,並空前成功地把這種沒有顏色的小石頭大量賣給全世界,但是「鑽石很珍貴」的想法自古已存在,即使一開始並不是因為美麗而欣賞鑽石。未經加工的鑽石其實其貌不揚,但因質地堅硬,再加上在現代之前極為稀有的緣故,使得原鑽無論在歐洲或亞洲都被人們用於製作護身符,為佩戴者提供魔法的保護。隨著基督教的傳播,鑽石的這種象徵性用途在中世紀期間幾乎消失了,在當時的珠寶工匠心中,鑽石的地位遠低於紅寶石和祖母綠等其他貴重寶石。儘管如此,仍有個做法確實流傳了下來,那就是藥用。鑽石被用來預防疾病,正如 1691 年的《倫敦藥典》(Pharmacopoeia Londinensis) 所言:「鑽石為諸寶石中最堅硬者,因此從來不被拿來內服,而是作為戒指等首飾佩戴。據說有消除恐懼、抑鬱及強心之效。」然而在當時,相較於將鑽石作為美麗飾物的傳統用途,藥用仍屬邊緣,因為鑽石切割技術的發展在明亮式切工 (the brilliant) 的發明後達到了高峰,除了賦予鑽石讓人們高度讚賞的亮光 (lustre) 之外,更令它們擁有迷人的火光 (fire): 亮光是鑽石在反射光下的外觀,而火光則是當光線穿過鑽石並透過鑽石的多重切面,即鑽石切割後的拋光面而產生偏移時,人們所看見的閃光。事實上,愈來愈多消費者開始相信鑽石具有強化心臟的功效,不是因為它發揮了藥物的作用,而是因為鑽石是種可以恆久永存的美麗物品。圖為英國醫師卡爾培波 (Nicholas Culpeper) 翻譯字拉丁文的《倫敦藥典》。在近代早期發展出切割技術,並同時出現生產及消費持續增加的趨勢之後,鑽石作為寶石鑲嵌在首飾上的主要功能就固定下來,並持續至今。原鑽的類別有一萬兩千多種,可大致粗分為三種類別,由高至低分別是寶石級 (gem quality)、近寶石級 (near-gem quality) 及工業級 (industrial quality)。當然了,銷售寶石級鑽石獲利最為豐厚,這種等級的鑽石也是大多數人提到鑽石時會聯想到的商品,它們經過切割及拋光,可被製作成珠寶首飾或單鑽呈現。今天,這類鑽石的價值乃是根據四 C 標準來衡量:切工 (Cut)、克拉 (Carat)、顏色 (Colour) 及淨度 (Clarity)。切工指的是鑽石從未加工狀態變成成品後的形狀,而圓形明亮式是至今最受歡迎的切工。根據戴比爾斯最近的估計,美國售出的含鑽珠寶首飾中,有百分之四十均採取圓形明亮式切工,而美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鑽石消費市場。百分之二十二的鑽石採用明亮式的公主方形切工,百分之十二使用枕形切工,百分之六是心形鑽石。克拉是重量單位,一克拉等於 200 毫克,鑽石愈重愈值錢,在其他三個 C 的等級一致時,一顆 42 克拉鑽石的價值遠高於 42 顆一克拉的鑽石。顏色從價值最高的白色到偏黃不等,還有所謂「彩鑽」(fancy diamond): 粉紅色、紅色、棕色、藍色、黃色或綠色的鑽石,價格也可能相當高昂,端視流行和品味而定。淨度衡量的是外觀是否含有礦物、未結晶的碳或小裂縫等瑕疵。這種分類方式只適用於很小一部分的鑽石,因為全世界生產出來的鑽石中只有百分之二十屬於寶石等級。2016 年共開採出 6,200 萬克拉的工業級鑽石,約占該年總產量的百分之四十九。雖然在歷史上,除了將「鑽石粉塵」(diamond dust) 與油混合,並作為鑽石磨機切割之外,這些工業級鑽石不曾發揮太大用處,但在二十世紀卻找到了可以廣泛運用的新用途:作為鋸片、砂輪跟鑽頭的磨料。1941 年,荷蘭電子公司飛利浦 (Philips) 從法國走私工業鑽石到加勒比海南部的庫拉索島 (Curaçao), 以製作燈泡中的鎢絲。1965 年,一位委內瑞拉科學家申請並取得了鑽石刀的美國專利,這種刀子後來成為有用的眼部手術工具。鑽石擁有優良的導熱性,卻不具導電性,這種特質令它們可在電子及雷射應用上發揮用處。近寶石級是介於兩個極端中間的類別,這一類別和工業級鑽石之間的界線並不明確。有些近寶石級鑽石經過切割和拋光成為品質較低的寶石珠 (gemstone) 後,可用於比較便宜的珠寶首飾,端視需求而定,但通常這些近寶石鑽也可在不同產業中找到用途。天然的工業鑽石如今占比極小,因為人造的合成鑽石產量已大幅超越天然鑽石 ——2015 年估計約製造出 44 億克拉的人工鑽石。綜觀歷史,騙子與科學家一直都在製造假鑽,但是直到十九世紀初,科學家才開始認真嘗試製造與天然鑽石具有相同物理屬性的合成鑽石。1950 年代,瑞典最大的電機公司瑞典電機公司 (ASEA,1953 年) 和美國奇異公司 (General Electric,1954 年) 首次成功製造出人工鑽石。事實證明,人工鑽石非常成功,人們於是產生了將人工鑽石用於珠寶首飾上的想法。2018 年 7 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United States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裁決:「光學、物理及化學特性均與天然開採鑽石基本無異的實驗室人造 (labcreated, 下簡稱人造鑽石) 產品,亦為鑽石。」然而,針對如何處置這些所謂的「實驗室人造鑽石」, 整個產業卻意見分歧。一些人認為這些鑽石是威脅舊有壟斷勢力的假鑽,而戴比爾斯一開始批評人造鑽石,現在卻成立了一間名為燈箱 (Lightbox) 的公司來行銷這些鑽石,在該公司網站上,戴比爾斯的名字明顯地缺席了。一些珠寶商則認為人造鑽石是這個產業的未來,一位設計師告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人造鑽石「使人們有機會打造一個象徵現代的高層次、合乎倫理的產品系列」。目前在實驗室製造鑽石的能力,也許真的已侵蝕鑽石在許多個世紀以來一直享有的迷人聲譽,但人們很容易認為這件事只是暴露出沒有更早揭穿鑽石的魅力假面,是多麼令人遺憾的歷史偶然。二十世紀末,多家非政府組織曝光了「血鑽石」(blood diamond) 的醜聞,血鑽石指的是在發生軍事衝突的地區開採並非法走私至歐洲,並回頭資助非洲戰事的鑽石。當時該產業迅速採取行動,推出了保證鑽石出身清白的認證措施,然而,這些「金伯利憑證」(Kimberley Certificate) 被濫發與偽造,鑽石開採事業很快就恢復了原樣。鑽石消費進一步成長,而從一開始就圍繞著鑽石開採且從未停止的人類及環境虐待,再一次消失在公眾眼前。儘管揭穿血鑽石貿易背後的黑幕確實產生了一些好結果,但它並未根除這些歷史錯誤,並且在某個意義上,還讓這些行為更難被察覺。雖然某些非政府組織及新聞記者努力向人們展示更複雜的真相,但大部分的人還是只把血鑽石與非洲及當地暴力成性的軍閥聯繫在一起。這種狹隘的詮釋詆毀了非洲國家,卻不必坦白承認西方政府、貿易商及礦業經營者也是其中的一分子,這是一種結合過時的新殖民主義、歐洲中心主義及西方優越論的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基本上不顧歷史的詮釋。鑽石的黑暗面歷史悠久,比它璀璨閃亮的那一面還要古老。當人們考察鑽石開採及貿易的歷史時,就會看到一段關於財富如何累積到少數人手上的漫長歷史,而這些財富卻是由數百萬無名礦工及切割工的鮮血與汗水積累而成,他們為了幾乎微不足道的報酬被迫在殘虐、不健康的環境下工作。鑽石的歷史就是一段種族剝削及社會不平等的歷史,是富裕菁英從窮人的勞動及注定破滅的夢想中賺得盆滿缽滿的歷史,而窮人在地下礦坑及危險的河流中沒日沒夜地工作,只希望有天能找到一顆將他們從桎梏中解放的鑽石。本文摘自蒂爾・瓦內斯特 (Tijl Vanneste) 著作《Diamond: 鮮血、汗水與泥土,一部鑽石貿易的全球史》, 繁體中文版由臺灣商務印書館代理,陳雅馨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誠品線上金石堂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8/26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3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Diamond》⁣: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遭人類捕殺至滅絕 科學家要讓袋狼「死了又活」
袋狼是曾棲息於澳洲的特有物種,被認為在 1930 年代走入滅絕,但多年來仍有不少澳洲民眾聲稱目擊到袋狼的蹤影,即便已絕種將近百年,仍有許多人盼望找到這個生物還存在的證據。本周二 (16), 澳洲墨爾本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的研究團隊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 Colossal 合作,宣布投入一項復活袋狼 (Thylacinus cynocephalus) 的實驗計畫,他們希望藉由基因工程的技術重新讓袋狼回到澳洲的海島塔斯馬尼亞 (Tasmania)。影片為已絕種的袋狼,攝於 1935 年的澳洲霍巴特動物園。墨爾本大學的研究團隊數十年來一直致力讓袋狼重現江湖,他們很早便從酒精保存的幼年袋狼標本中取得袋狼的 DNA, 並完成相關的 DNA 定序。過去,他們認為復活袋狼的任務渺茫,如今拜新興的基因編輯技術所賜,加上今年 3 月研究團隊收到一筆高達 5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1 億 5,007 萬元) 的捐款,和得到去年宣布投入復活長毛象工作的 Colossal 公司的協助,成立一間「袋狼綜合基因修復研究實驗室」(Thylacine Integrated Genomic Restoration Research Lab,), 讓澳洲復活袋狼的願望變得觸手可及。墨爾本大學的生物科學院教授、此次計畫的領導人帕斯克 (Andrew Pask) 表示,「我相信往後 10 年的時間,我們可以有第一隻袋狼寶寶的誕生」。袋狼的英文 ——thylacine, 在希臘文的意思是「有著狗頭和育幼袋的」, 是一隻外型像狗,背上帶有黑色斑紋的食肉有袋類動物。牠還有另一個常見的稱呼為塔斯馬尼亞虎,源自牠背上的斑紋和老虎一樣而得名。過去,袋狼廣布在澳洲和紐幾內亞熱帶雨林,隨著歐洲的殖民遷入後,牠們的活動範圍縮小至塔斯馬尼亞。1800 年,塔斯馬尼亞的農民認為袋狼將他們放養的羊群吃下肚,為了保護羊群,政府祭出獵殺袋狼換獎金的政策。澳洲國立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表示,在 1830 年至 1920 年這段期間,人們在政府的鼓勵下殺害了約 3,500 多隻的袋狼。在被人類獵殺、棲息地被破壞和澳洲野犬 (Canis lupus dingo) 的競爭下,袋狼數量急速銳減,最後一個袋狼在野外被射殺的紀錄是在 1930 年,在那之後,幾乎沒有人目擊過袋狼出現,人們這時候才意識到嚴重性,將袋狼列入保護名單,但所有行動都已為時已晚。1936 年 9 月,澳洲霍巴特動物園 (Hobart zoo) 圈養的最後一隻袋狼在飼養員疏忽大意下宣告死亡,之後,科學界普遍認為袋狼已經滅絕,直到 1980 年代,官方才正式對外宣布袋狼絕種的消息。由於袋狼屬於近代絕種的生物,比起滅絕千年以上的長毛象,科學家在復活袋狼上擁有更好的條件,像是能取得的袋狼 DNA 品質較佳、這個生物的自然棲息地和獵物都還存在。帕斯克表示,他們首要任務是完成整個袋狼基因體的定序。目前,墨爾本大學的研究團隊已完成 96% 的袋狼 DNA 定序,尚有 4% 最困難的部分還未完成。一旦得到袋狼完整基因體定序後,他們將會使用與袋狼最相近的動物 —— 脂尾袋鼬 (Sminthopsis crassicaudata) 的基因。接下來,研究團隊會比較兩者間基因的異同,以 CRISPR 的基因編輯技術對脂尾袋鼬做出修改,讓脂尾袋鼬的基因變得像袋狼的基因。圖為躲藏於沙漠木頭空隙中的脂尾袋鼬。之後,研究團隊會首次嘗試將基因編輯過的有袋類動物細胞轉化成完整的胚胎,放入到另一個作為代理孕母的脂尾袋鼬的子宮,或是人造的有袋類動物子宮中,只需等待數周的時間,就能看到袋狼寶寶孕育而出。而最後出生的袋狼寶寶體型,實際上只會比米粒稍大一些,因此身為孕母的脂尾袋鼬仍可以照顧袋狼寶寶,在初期階段能將寶寶放入育幼袋中哺乳。「我們的最終目標是使用這些科技將此物種重現在野生自然之中,牠們過去在那裡的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最終希望你們能在澳洲的塔斯馬尼亞草叢中再次見到牠們。」帕斯克說道。然而,科學界對於復活袋狼一事也抱持不同的意見,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地球研究所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s GLOBE Institute) 教授吉伯特 (Tom Gilbert) 就表示,「要做到 (de-extinction) 並不容易」。吉伯特認為,要從已經絕種的袋狼骨頭中做到重建完整的袋狼基因非常困難,這當中一定會有一些基因遺失,澳洲與美國合作的研究團隊最終可能不會復活真正的袋狼,而是創造出一種似袋狼又不似袋狼的混合種。「我們得不到絕種動物的完整基因體,所以根本不可能重建遺失的基因部分。總有些事是永遠不能改變的。」吉伯特補充。吉伯特也推估,最終誕生的混合種袋狼可能還會有健康上的問題,並亟需仰賴人類的協助才能存活下去。而其他專家也質疑,耗費巨額資金與時間在這種去滅絕的計畫上是否有意義,畢竟還有很多活的物種正面臨到消失的威脅。「任何的去滅絕計畫所帶來的好處就只是這計畫本身的神奇感。我認為這再合理不過了,因為它讓人們對科學、自然、環境保育再次感到興奮。」吉伯特說道。其他專家也不看好復活袋狼的計畫,他們認為現在的科技不足以成熟到能讓該物種起死回生,並且尷尬的是,如果研究團隊最後重現出來的袋狼是混合種,那麼澳洲的社會大眾、農民會願意接納這個食肉的混合種以後漫步在塔斯馬尼亞的森林嗎?
音浪太強?微軟工程師:珍娜傑克森神曲〈Rhythm Nation〉能破壞電腦硬碟
當我們聽到節奏感非常強的音樂時,會不自覺搖頭晃腦,跟著節奏搖擺,想不到機器也是如此。微軟首席軟體工程師 Raymond Chen 在部落格上分享,部分 Windows XP 時代的電腦在播放珍娜。傑克森 (Janet Jackson) 經典歌曲〈節奏國度〉(Rhythm Nation) 時,這首歌的某個音會導致硬碟毀損。影片為珍娜傑克森的第四張專輯《節奏國度 1814》中的經典歌曲〈節奏國度〉。Raymond Chen 透露,一間電腦製造商發現部分電腦在播放這首歌時會當機,如果使用筆電,除筆電本身當機外,還連帶使其他類似型號的電腦崩潰。原因是歌曲中某一個音的聲波,會跟特定型號的筆電硬碟產生共鳴,引起共振效果,如同播放特定的聲波會震碎玻璃酒杯一樣。外媒認為,這跟布朗噪音 (棕色噪音,brown noise) 類似,據稱在播放某些音頻時,會與腸道諧波共振,讓人無法控制腸道,讀者可從《南方四賤客》來了解這個概念。而事實證明,部分舊款 Windows 時代的筆電硬碟擁有自己的布朗噪音,而珍娜。傑克森的《節奏國度》剛好觸發這首歌的共鳴。影片為《南方四賤客》中的角色阿ㄆㄧㄚˇ(Cartman) 發現到布朗噪音後向其他人進行實驗的過程。對此,製造商沒有召回這些電腦,反而想出一個簡單又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就是「在音訊管道中添加自定義的篩選程式,當音訊播放時會檢測並刪除違規頻率」, 意味著不讓電腦播放這些特定音頻。不過,硬碟容易受到各種類型震動影響,不是什麼大新聞。Raymond Chen 分享 2009 年一部影片,講述是一位工程師對著資料中心的硬碟大吼後,成功破壞了硬碟。2017 年,安全研究人員 Alfredo Ortega 展示一種程式,透過在共振頻率來破壞硬碟,並警告可能對硬碟造成物理性破壞。影片為 2009 年一位名為葛瑞格 (Brendan Gregg) 的工程師,他向觀眾展現如何對著資料中心硬碟大吼後造成硬碟毀損。
Tiktok吸睛無底線 其他社群媒體跟進卻挨批
這個在全球有超過 10 億用戶的「使用者原創內容」(UGC) 影音平台,使用者不只能夠瀏覽半個地球之外的有趣新鮮事、看歌手和演藝明星的日常生活,當然各式各樣的假消息和錯誤資訊也無可避免的映入眼簾。美國研究發現美國人平均在 Tiktok 上的時間,與 Twitter 相比差了三倍,在 Meta 旗下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的使用上,則是相差兩倍。這樣的高使用率,也讓 Tiktok 成為部分有心人士刻意操弄、散佈和製造錯誤訊息的目標。德國就有 Tiktok 使用者在選舉期間,冒名頂替當地政治人物,試圖影響選民判斷;菲律賓則是有 Tiktok 影片透過幫獨裁者馬可仕 (Ferdinand Marcos) 洗白,讓兒子小馬可仕能夠順利當選;美國 11 月初將迎來的期中選舉,在 Tiktok 上也開始出現有關選舉的各式內容,企圖強化特定的政治立場。除了 Tiktok 和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 傳出使用者個資洩漏事件層出不窮外,《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專攻科技與假訊息方面的記者徐芬霓 (音譯,TIffany Hsu) 也表示,對於 Tiktok 所呈現的內容,使用者應多加留意,她說:「一個擁有詭異演算推薦法的短影音的平台,上面一直都有幾十億的用戶在使用。Tiktok 的二重唱影片跟允許假名等功能,也意味著用戶可以輕易地變造各種影片。」徐芬霓指出,Tiktok 跟其他多數的社群媒體一樣,是禁止政治廣告的,但因為多數的政治人物可能沒有 Tiktok 帳號,或是即便有帳號,追蹤人數可能也遠遠不及知名的網紅或 KOL。「這樣的話,使用者所獲得的資訊就會仰賴這些『影響者』(Influencer)。只是這些影響者們,是不是有從政治人物那邊拿錢做宣傳,這我們就不知道了。」徐芬霓說。像去 (2021) 年由川普釀成的美國國會大廈暴動,當時的社群媒體如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開始出現各式「停止竊取選舉」(Stop The Steal) 的貼文和主題標籤一事,也使得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不得不儘速下架相關文章。只是,在 Tiktok 上雖然沒辦法找到 #StopTheSteal 的 hashtag, 但就像以前遊戲聊天區禁止使用的罵人詞彙,還是會有玩家找到同音字,或在關鍵字中間多加一個字,規避偵測。#StopTheSteal 也透過把字變成 #StopTheStealllll, 來規避平台的檢舉機制,讓要偵查、警告或下架不當的內容,變得愈來愈難。「當影片長度太短,說明文字又超少的情況下,你真的完全不會有任何餘力和時間,去發現這些短影音裡面隱藏的細微政治宣傳。」哈佛大學蕭倫斯坦中心 (Shorenstein Center) 研究員法根 (Kaylee Fagan) 說。從可愛動物、變裝影片到政治人物或 KOL 對時事的針砭,Tiktok 的短影音形式及無限輪播的功能,能讓使用者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大量且有趣的資訊。突破短影音始祖 Vine 的 6 秒影片限制,擁有二重唱模式及提供各式音樂給用戶的使用的特色,也是 Tiktok 得以竄紅,並持續坐穩短影音社群龍頭寶座的原因。這些經過演算法挑選、長度極短、衝擊度又高的影片,也讓 Tiktok 的用戶在觀看時,就像被打了很多劑的多巴胺。不僅產生快感和對新奇事物的滿足感,平台上各式各樣新鮮有趣的內容,更進一步地引發用戶想要一直「繼續看下去」的渴望。印度身為 Tiktok 下載及使用人數最多的國家,卻在 2020 年六月宣布禁止 Tiktok 和中國其他的 58 款 App, 美國順勢成為了 Tiktok 用戶數最多的國家。全美的使用人數加總起來,更是上看 1.2 億。不過擁有如此龐大的使用者量,未必代表這款社群媒體沒有令外界感到擔憂,或覺得不妥之處。Tiktok 的使用和發展軌跡,和多數你我都常使用的社群媒體一樣。從一開始的純粹好玩,或協助用戶增進人與人之間連結,到後來「日久見人心」, 缺點也跟著優點一起原形畢露。例如,在幾秒內就播完的影片,常常只能呈現出一部分內容,讓使用者在觀看時只獲得了片面資訊。Tiktok 的使用,也很有可能會導致青少年的使用成癮,以及產生焦慮症、厭食症等心理疾病。雖然,有社群媒體的研究也有點出,用戶透過相互分享自己的疾病症,有助於分擔罹患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孤獨感。只是,像 Tiktok 上的各種有關心理疾病症狀、心情分享等短影音,卻也可能會導致使用者滑到影片時,感到不適或症狀被觸發。對於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有關心理疾病的內容,心理師豪 (Jenny Howe) 就表示:「有助於減少該疾病的污名,但卻也可能會導致其他的副作用。」此外,近期一項對 Instagram、Snapchat 和 Tiktok 的訴訟也指出,像是 Tiktok 最低的使用者年齡限制為 13 歲,但光是在 2020 年,就有超過三分之一 (約 4900 萬) 的使用者年齡,低於 13 或剛好 14 歲。Tiktok 的爆紅,也讓其他社群媒體的老闆們動起來,希望可以把短影音的功能挪到自己的平台上使用。像是繼影片和 IGTV 之後,Instagram 所推出的連續短片 (Reels) 就是取材 Tiktok 的其中一個例子。Instagram 領導人莫瑟里 (Adam Mosseri) 日前就在 Twitter 上發布影片,以「現在在 Instagram 上面發生了很多事」作為開頭,強調目前的社群頁面正在經歷改版以及測試。莫瑟里也表示,Instagram 雖然是以照片起家,但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內容以影片的方式出現在大家的首頁上。「我必須誠實跟大家說,我相信未來 Instagram 將會逐步變成以影片為主。因為即便我們沒有做任何的操作,現在的狀況就已經是這樣了」莫瑟里解釋。只是,Instagram 把更多短影音功能塞到使用者的首頁上,此一改版舉動,卻也遭到美國知名網紅家族成員金卡達夏 (Kim Kardashian), 以及凱莉詹納 (Kylie Jenner) 等人的反彈與抨擊。Instagram 效仿 Tiktok 的行為也引起不少用戶反彈,發起「讓 Instagram 恢復原本 Instagram 的樣子」(Make Instagram Instagram Again), 目前已經有約 30 萬人連署響應。Meta 身為 Instagram 和 Facebook 的母公司,在意識到 Tiktok 的短影音所帶來的龐大商機後,近期也決定在網站上宣布,Facebook 直播購物功能將在今 (2022) 年 10 月 1 日退場,並將重心轉往發展連續短片及連續短片的廣告。雖然 Facebook 本身的直播功能不會受到影響,但如果想要主持或設定購物直播,就無法再在直播中標註商品或加入商品列表。
「人類動物園」殖民黑歷史 比利時說抱歉太難
絕少國家元首會爽快地為自己政權的「黑歷史」道歉,就像比利時國王菲力普 (Philippe Léopold Louis Marie) 在 6 月寫下新頁的剛果出訪記。菲力普夫婦與比利時總理德克魯 (Alexander De Croo) 6 月 7 日起訪問剛果民主共和國 (DRC) 一週,這是他 2013 年擔任國王以來首訪這個比利時曾殖民 75 年的非洲國家,距離他父親,也就是前任國王艾伯特二世 (AlbertII) 2010 年的訪問已 12 年。在剛果首都金夏沙的演說中,菲力普表達了對殖民行為「最深切的遺憾」。剛果社運人士坦席亞 (Tracy Tansia) 告訴美國政治新聞網站 Politico,「遺憾而非道歉,代表 (雙方關係) 要復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菲力普出訪剛果的另一個「亮點」是歸還一面蘇古族 (Suku) 傳統面具,目前世上僅剩 10 幾面,是非洲重要文化資產。菲力普的這面來自現已改名非洲博物館的中非皇家博物館 (The Royal Museum for Central Africa), 它既代表了兩國對殖民歷史走向和解的一小步,也掀開了比利時對剛果統治極為不堪的一面。中非皇家博物館的源起,始於 1897 年一場被後人稱為「人類動物園」(human zoo) 的展覽。當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 (King Leopold) 將剛果納為皇家屬地,除了壓榨剛果人為他生產橡膠、象牙,他還異想天開從剛果載運了 267 名男女和小孩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近郊的特爾夫倫 (Tervuren), 在那裡建了一個村落,剛果人被安排住進去「生活」, 供人參觀。美國全國公共電台 (NPR) 引述出書揭露利奧波德統治剛果黑暗史的美國作家霍契爾德 (Adam Hochschild) 說法,比利時人隔著柵欄丟糖果給剛果人吃,導致他們水土不服生病,於是展區掛起看板,說明有人會餵他們食物,就像在動物園常見的「禁止餵食」告示。這場展覽最後造成七名剛果人死於肺炎和流感,而當年比利時 400 萬人口就有 130 萬人前往參觀,盛況所及,安特衛普 (Antwerp) 等比利時大城和歐洲其他國家也跟風,把非洲人當動物展示。後來利奧波德聘請法國建築師在特爾夫倫設計興建了新古典風格、宮殿式的中非皇家博物館,長期展示他從剛果搜刮來的文物。1908 年,王室將剛果殖民地賣給了比利時政府。利奧波德統治剛果的 23 年,數百萬剛果人因遭嚴酷奴役、比利時軍隊施暴和饑荒、疾病而死亡,但比利時王室卻因來自剛果的財產而登上全球首富。但在他交出剛果半世紀後,「人類動物園」竟又變本加厲出現。這次是為了 1958 年在布魯塞爾的世界博覽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場全球盛事。根據英國《衛報》(Guardian) 報導,這回他們從非洲運送了 183 個家庭、共 598 位剛果人來擔任展示品。接受 NPR 採訪的剛果裔歷史學者伊坦貝拉 (Zana Etambala) 說,世博會觀眾向「人類動物園」裡丟擲香蕉和花生、對著剛果人學猴子叫聲。原本以為飛來這裡是為了文化交流的剛果人曾發動抗議,其中有部分人提前離開回非洲。中非皇家博物館長期以殖民者的視角策展,裡頭的雕像包括剛果兒童攀附在穿著長袍的歐洲白人英雄腳邊,以及巨大的利奧波德英姿,呈現比利時將剛果從原始落後中「拯救」出來的敘事。直到 2001 年,在非洲做大量研究的農業經濟學者葛利西爾斯 (Guido Gryseels) 獲聘為館長,情況才開始改變。他告訴《衛報》, 上任時館內的陳設幾乎和 1920 年代沒什麼不同。他也說,要比利時社會正視殖民歷史非常困難,因為「幾乎每個比利時家庭都有成員曾在剛果工作,傳教士、教師、公務員...... 辯論這議題很容易情緒化」。事實上,比利時名校魯汶大學 (University of Leuven) 直到 1990 年代都還未開設殖民歷史的課程,中小學也不教這些,可見其難。葛利西爾斯直到 2013 年才籌足經費將博物館改裝翻新,2018 年底重新開幕。現名為非洲博物館的此地,也成為歐陸的中非研究重鎮,鎖定剛果、盧安達、蒲隆地三個當年比利時的殖民範圍,有 80 多名研究人員。同時,返還非洲文物的行動也已展開,12 萬件非洲館藏品中的 8 萬 4,000 件預計還給剛果政府,但也以非洲收藏保存環境尚未健全的理由,歸還行動將會漸進花上許多年。剛果的鑽石交易,讓比利時打造出歐洲第二大港安特衛普,獲得「世界鑽石首都」之名,但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中,剛果卻在 189 國中排名 175, 是最窮困和貪腐的國家之一。如果說抱歉太難,那就把力氣多放在將過去錯誤撥亂反正的實際作為。正如非洲議題專家法蘭克 (Howard F. Frank) 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撰文評論菲力普國王出訪所說,要幫助剛果大幅轉向正面的道路,比利時現在做的仍遠遠太少。
「3個月看正太漫畫自慰」英國博士生發表論文掀學術界爭議
上周四 (11), 英國著名的研究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因為一篇博士論文而飽受爭議,該篇論文內容描述研究者如何在一段時間內看著以幼年男孩為主角的漫畫自慰,遭到英國議員質疑此研究浪費人民的納稅錢,也引發學術圈對於學術專業和言論自由間的爭論,並引來英國警方介入調查。圖為本次爭議性論文的作者、曼徹斯特大學博士生安德森。這篇論文題目為「我不孤單 —— 我們全是孤獨的:以自慰作為民族誌研究法探討日本的正太次文化」(I am not alone – we are all alone: Using masturbation as an ethnographic method in research on shota subculture in Japan), 全長約 4,000 字,由曼徹斯特大學博士生安德森 (Karl Andersson) 所寫,並於今 (2022) 年 4 月獲刊在經同儕審查的學術期刊《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上,它的論文摘要寫道:「我想要了解人們如何從閱讀『正太』的漫畫過程中得到性的愉悅。」同時表明期望透過自身的參與,深入探索正太漫畫愛好者的慾望及身分認同。正太一詞起源於日本,用以形容年紀介於 6 歲至 12 歲的未成年小男孩,而「正太控」描述的便是對這些未成年小男孩抱持強烈喜愛的人士,日本坊間出版不少以正太為主角的小說、動畫和漫畫的虛構作品。依安德森的解釋,他的研究採用「自我民族誌」(autoethnography)—— 一種介於人類學、社會學科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的生活經驗作為研究的資料,從個人經驗分析,從中反思社會文化與自身的意義。安德森以在日本實地考察時收購的日本正太同人誌漫畫和商業漫畫為研究材料,連續 3 個月閱讀這些漫畫自慰,並詳實紀錄每次自慰的細節,例如他看了哪本漫畫、他在哪個地點進行、什麼時候進行並且進行了多久。安德森也表示,為了此次研究,這 3 個月期間他放棄與其他人發生性關係,也拒絕觀看正太以外的色情刊物。除了說明研究方法外,安德森也聲稱,他的單身狀態也幫助他能更專心地執行論文的研究。他說:「在這次的實驗中,我剛好變成一個人生活,結束一段長期的關係,恢復到單身的狀態,種種因素加強我使用這種研究方法的意願。」安德森也在論文中提及,「希望透過我的研究,釐清那些愛好者對虛構男孩角色帶有的情結,並讓我們對人類的性有更多理解,以此制定更多相關的政策」。安德森的論文在 4 月發布,起初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應,直到 8 月初網路上有人發現並閱讀這份論文後才爆出爭議,並給安德森冠上「打手槍博士」的標籤。隸屬英國保守黨的國會議員奧布萊恩 (Neil O'Brien) 就在 Twitter 上憤怒地表示:為什麼人民的納稅錢會被用來資助這種研究?用來支持一位學者寫下他怎麼看日本色情刊物打手槍的過程?此外,他也批判非數理工科 (non-STEM) 的高等教育實在生產太多對社會毫無幫助的東西。也有學者出面批評,並非書寫個人經驗就能被稱為自我民族誌,這是對自我民族誌研究方法的歪曲與汙名。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的心理學、精神病學與神經科學的講師瑞奇 (Stuart Ritchie) 就認為,安德森的論文談不上是嚴謹的研究,充其量只是一份「打手槍日記」, 人們無法從這份論文中獲得任何新知,只能知道作者的內在可能有令人擔憂的問題。更多人則呼籲嚴加調查這一份描述作者對小男孩圖像自慰的論文是怎麼通過同儕審查然後出版。英國全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Children) 的發言人就表示,「曼徹斯特大學和期刊都要接受調查,所有的研究和學術出版必須要經過適當且嚴謹的倫理審查」。不過,網路上也有學者以言論自由的論點替安德森的論文辯護。經濟學家布蘭奇弗洛夫 (Danny Blanchflower) 就將保守黨的國會議員奧布萊恩形容為「法西斯」, 認為他破壞了英國的學術自由。察覺到深陷此次論文爭議風波,曼徹斯特大學的發言人對外說明:「近期在期刊《質性研究》上發布的一份博士生研究論文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我們非常重視各位的意見與投訴。目前,我們已著手進行各方面的調查工作,包含所有的程序及其他爭議性問題,我們都會嚴加調查。」學術性期刊《質性研究》的編輯則在網路上發表聲明,他們已開始調查安德森論文的出版是否符合倫理標準。目前,該期刊的網站已經刪除了安德森論文的內容,但尚未做出撤回安德森論文的決定。而英國曼徹斯特警方也介入調查,因為在英國的法律中,持有兒童色情的內容會被視為犯罪,警方表示將了解研究過程中是否有觸犯任何法律。
器官移植大躍進 豬心人用馬欸通
像是去年 (2021) 光是在美國,就已經執行超過 3817 台換心手術,而接受腎臟、肝臟和肺臟等器官移植者,加總起來更已超過 4 萬多人。以難度高、費用昂貴且容易伴隨醫學倫理爭議的心臟移植手術為例。當一患者被判定需要進行心臟移植,代表著他 / 她所罹患的心臟疾病,已經造成一定程度的心肌受損,難以透過其他醫療方法進行修復。因此像是心肌病變、末期冠狀動脈疾病或是先天性心臟病等嚴重心臟衰竭的患者,在其他藥物和手術的效果依然不如預期時,就有可能會需要進行換心手術。末期心臟衰竭的患者等待換心,就像急診檢傷分流一樣,也有先後順序之分。如果以台灣的心臟移植流程來看,除了血型必須相同或相容外,另外像是否有使用體外膜氧合 (ECMO, 又稱葉克膜) 等體外循環器協助維持生命等情況,也會被列入較緊急的名單中。只是根據目前「美國衛生資源和服務管理局」(HRSA) 統計資料顯示,去年等待新心臟的病患有 3502 人,依年齡分佈又以 50 至 64 歲患者為大宗。這些必須換心或換其他其他器官的病患,因為等待捐贈器官所需的時間不一,導致每天約有 17 至 22 名的患者,會因為等不到自己合適的器官而病逝。為解決這個問題,醫界也開始嘗試透過使用動物的身體器官,以的方式,試圖延長絕症、末期及經其他醫療手段皆無效患者的生命。從 1984 年,加州醫師用狒狒心臟為一名女嬰進行移植、去年一名腦死患者成功移植豬腎,且沒有排斥反應,再到今年的豬心活體移植。雖然成功率不高的異種移植目前仍處在實驗階段,但在諸如幹細胞、人工器官等醫療相關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支下,除了讓醫界重拾信心外,未來有關異種移植的發展也是指日可待。與仍處在研究階段的異種心臟移植相比,「人心人用」的同種移植在出現器官排斥,以及潛藏疾病的機率仍較低。在 1967 年首次換心手術成功後,相關的醫療技術也變得愈來愈進步,也讓同種移植成為現在有換心需求時的首要選項。不過患者在移植手術完成後,卻有可能得出現其他像是發燒、疲倦、出血等術後後遺症,而患者所服用的免疫抑制劑,也有可能產生腎毒性、腹瀉以及感染等風險。像是八月初台中就有一名女性,在八年前完成換腎手術後復原良好,但近期卻出現臉部發疹和神經抽痛的症狀,後來到醫院看診,才發現是罹患了帶狀皰疹。這種以前小時候常聽到「不要亂抓會留疤」、「隔壁班誰誰誰得了要注意」的水痘,在患者即便已經痊癒後,水痘病毒依然會繼續潛伏在體內的背根神經節中,等到免疫力下降時,就會以帶狀皰疹的方式從背部、腰部甚至是臉部等地方冒出。對此,台中榮民總醫移植團隊與加州舊金山大學 (USF) 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UT-Austin) 合作,使用健保資料對 9032 名,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器官移植患者進行分析,該研究成果也成功登上知名的《美國皮膚醫學會期刊》(JAAD)。該分析結果發現,有接受器官移植手術的患者,在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上,比一般人高了 9.19 倍。其中,又以換心者在所有器官移植的患者中,出現帶狀皰疹的機率最高,約為常人的 14.34 倍。只是在美國現有的人體器官移植上,近日卻有媒體揭發,國內器官移植系統其實存有重大缺陷。《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日前揭露了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 (Senate Finance Committee) 的一份報告,該份報告指出處理捐贈器官的非營利管理不善,導致旗下的「器官共享聯合網路」(UNOS) 出現器官處理不當、於運送過程中遺失及技術問題等。上述狀況加總起來,不僅造成 70 名患者死亡,也使得有約 249 名患者接受完器官移植手術後,出現其他疾病。像是 2016 年,被視為美國首例成功完成子宮移植的患者麥克法蘭 (Lindsey McFarland), 在宣布手術成功後沒多久,卻又再度進了手術室。因為捐贈子宮給麥克法蘭的器捐者,其實在生前膀胱曾受到念珠菌感染,且有擴及到子宮及其他周邊器官。負責該次器官捐贈的組織「生命聯盟器官復原組織機構」(LAORA) 宣稱,在發現該子宮受到感染時,有儘速向醫師提出警告。只是當時進行手術的克里夫蘭醫學中心 (Cleveland Clinic) 則表示,他們在幾個禮拜之後,才收到相關的資訊。甚至直指進行移植時,也完全沒有單位回報捐贈者有膀胱感染的問題,雙方對於到底是誰的問題各執一詞。其他諸如血型核對出包,未事先檢測心臟、腎臟、肝臟相關疾病等狀況也不勝枚舉,使得參議院委員會對相關事件展開調查。後續經委員會約兩年半的調查發現,2015 年時,一家航空公司突然遺失一顆原本要從南卡羅萊納州,運往佛羅里達州的腎臟。在 2017 年另一顆預計要從南卡羅萊納州送至加州的腎臟,卻「上錯班機」導致移植手術取消,以及 2020 年,印第安納州有兩顆健康的腎臟卻意外被丟等狀況,讓外界對器官移植組織的辦事效率及能力,打上了大大的問號。對此,器官共享聯合網路執行長謝博德 (Brian Shepard) 於委員聽證會上回應:「我們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但依然會持續尋求改進、監測及適應。」並在會中感謝這個在 40 年前,由國會所啟動的器官移植系統。雖然整體因器官移植環節疏漏導致的疾病與死亡,在七年共 17 萬 4338 件器官移植中,只佔了一小部分,問題卻依然非同小可。因為並不是每一個移植到不良器官的患者,都能夠再迅速找到另一個合適的器官。
吞船大魚,海上之「豬」?中國史上的鯨豚擱淺軼聞
根據邱仲麟研究員蒐集的文獻,中國史上確切的鯨豚擱淺記錄可能始於兩漢。早在西元前 16 年 (西漢永始元年) 就出現記載:「北海出大魚,長六丈,高一丈,四枚。」接著在西元前 4 年及西元 173 年,也都有將鯨豚形容為「大魚」的記載。這個時期多是簡單記錄鯨豚的大小,但到了近世,描述就變得豐富許多。例如在明嘉靖《灤志》就記載:「房魚,出海,極大,如房。或隨潮汐陷沙上,土人割脂熬油。」另外,明崇禎《黃縣志》則有相當生動的描述:海魚莫大於䱜,長或一、二十丈,三五成群,順流噴浪如雪,山脊翅浮紅水面,如百十赤幟。舟遇之速避,稍遲即可吸口吞舟,故俗名「吞船䱜」。這些出現在地方志的記載,不僅對鯨豚的大小做出如房子般巨大、且能張口吞船的誇張比喻,也描繪了牠們三五成群現蹤,從頭頂噴水、在海上翻身等生活習性,讓我們從字句間拼湊出古代的鯨豚生態、人與鯨豚的互動,以及古人如何從其文化視角看待鯨豚與其擱淺現象。古人對於此般海中龐然大物尚未有「鯨豚」的概念,多半用生活中既有的動物來形容。猜猜看以下描述是指海豚或鯨魚?地方志中常見「海豬」的記載。在明嘉靖《欽州志》曾有這樣的形容:「其頭類豬」、「無鱗,大似海豬」。清代《連江縣志》也有「海豬魚」的記載,形容其「渾身深黑,形體、腑臓與猪略同。鼻在腦上,噴水直上。」另有一種生物名叫「海鰌」,「鰌」在今日雖為「鰍」的異體字,但在此處應唸作「ㄧㄡˊ」。在《水經》中曾有這樣的記載:「海鰌魚,長數千里,穴居海底,入穴則海水為潮,出穴則潮退。」北宋《江南野史》則說:「有海鰌,形如大堤,長數十丈。」從「長數千里」到「長數十丈」, 我們可以得知,海鰌的形容是從其驚人的體長來描繪。明崇禎《肇慶府志》更有一則特別的「海鰌」記載,說其「遍體礪房石砌,積如丘山。」記錄者觀察得非常仔細,「礪房石砌」應該是指寄生在皮膚上的藤壺,要能如此詳實描述身上特徵,表示這隻「海鰌」可能擱淺在海灘上,才得以近距離觀察。從海豬到海鰌,你猜到哪個是指海豚?哪個是指鯨魚?從上述文獻記載可以推測,關鍵在於海豚、鯨魚的體形差距,古人多稱海豚為「海豬」、鯨魚則為「海鰌」。這些突然躍出海面、或是擱淺在海灘的大魚到底是什麼?已遠遠超出古人的知識範疇,只能從其外觀特徵或動作來命名。除了「海豬」、「海鰌」、「海鰍」等名稱,另有視其龐大的體形,稱之為「房魚」、「海象」、「鱌魚」; 也有尊稱為「海龍」、「海龍翁」、「海主」, 甚至有記載為「海燕」者,名稱可說是五花八門!在那個沒有相機的時代,文字的描述更為豐富,充滿古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清乾隆 9 年,閩浙總督在奏報福建省當年 2 月的雨水和糧食價錢時,附帶報告了在上一年的 12 月,臺灣北路的白沙墩 (今日苗栗通霄一帶) 有「巨魚二十二尾,頭大丈餘,口闊四尺,腹寬二丈,尾大七尺餘,蝦尾魚身,約長三丈有奇。目生腹下。其魚黑色,聲如牛鳴。隨潮擱淺,未識其名。」此外,《重修臺灣府志》中也提到同一年在白沙墩發現「雷擊死巨魚二十二尾於沙上」、「頭似豕」、「來時聞隱隱有雷聲,隨潮擱淺,如排列狀。背上各有一孔,黃水流出。」這些記載明確說出「擱淺」現象,雖然記錄者仍「未識其名」, 不知道這些擱淺的生物是什麼,但將「巨魚」、「頭似豕」、「聲如牛鳴」等敘述,與前面的記載互相比對,可得知這是一起發生在臺灣的鯨豚集體擱淺現象。鯨豚擱淺的原因至今依然眾說紛紜,可能是受暴風雨、地震、雷擊影響,或追船誤入淺灘所致,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受特殊地形牽引。邱仲麟研究員在整理文獻時有一驚奇發現,鯨豚擱淺記載較多的區域,主要在舟山群島以北海岸,尤其以錢塘灣與長江口一帶最多。清末的西洋傳教士丁韙良在其著作《中國覺醒》就指出「錢塘江是鯨魚的陷阱」, 並說:「這個漏斗狀的海灣,潮位出奇地高。當每月初一或十五,太陽和月亮的引力出於同一方向時,海水便咆哮地衝向岸邊,形成了巨大的潮汐。錢塘江大潮不僅摧毀船隻,就連大海深處的龐然大物也無法抵禦那難以抗拒的推力。」錢塘灣的地形是外寬內窄的「喇叭口」, 使潮汐容易產生洶湧的浪濤,形成世界三大湧潮之一的「錢塘潮」。雖然鯨豚擱淺的原因至今仍無定論,但在錢塘灣附近容易擱淺,很可能是因為當地特殊的地形使鯨豚往此聚集,當洶湧的潮汐來臨,就特別容易被潮浪捲入而擱淺。對古人來說,這些龐然大物突然擱淺在沙灘上,想必是難以理解的奇觀,因而產生許多光怪陸離的神鬼傳說。古人觀察到,擱淺死亡的鯨豚常常沒有眼睛!彷彿遭行刑後流放邊陲。北宋《釣磯立談》就記載:「潯陽潮退,有一大鰌,環體於洲上,時時舉首噞喁,水自腦而出,數日乃死。瀕江之人饜食其肉。世說以為海神鑿腦取珠,因以致斃。」歐陽修也曾在詩作中留下「有時隨潮來,暴死疑遭謫」此一經典名句。清代學者錢泳則在其著作《履園叢話》留下鄉野傳說:「大凡東海有巨魚流入內地者,必無目,無目,故隨潮而進也。相傳此魚在海中作風浪翻船至傷人者,必有海神抉其目。」另一位作家黃逢昶在臺灣寫下的《竹枝詞》也記載地方傳聞:「土人云是魚吞舟不少,龍王剜目示眾」。從「海神鑿腦取珠」、「暴死疑遭謫」、「海神抉其目」等敘述可知,古人將當時的懲處制度用於解釋鯨豚擱淺現象,歸因於鯨豚犯錯後被海神處罰,行刑挖目後貶謫異地。依據海邊居民的觀察,每到閏年就會有鯨豚報到,因此稱鯨豚為「閏魚」。早從明代開始,在長江以北、黃海海濱就出現這樣的傳說。明嘉靖《通州志》就記載:「閏魚,形甚鉅,其骨可以為橋梁。每閏年始有,故名閏魚。」另有《如皐縣志》記載:「閏魚,無定形,閏年秋潮,颶風推出海,其大吞舟也。」此外,更有閏魚的頭形會與該年生肖相似之說。例如江蘇東臺人宋武庭說:「閏魚則非閏年不可見也,且形狀不一,按其所閏之年枝生肖而變更焉。如子年則鼠首魚尾,丑年則牛首魚尾,推而至於寅年虎首,卯年兔首,無不酷肖。」這些記載展現古人將自然現象與民俗節氣結合的文化思維。另一種記載也相當有趣,清代的葉良儀在其著作《餘年閒話》中提到,居民看到海外有「四大桅杆 (船上懸掛帆的杆柱) 悠颺而至」就知道是「閏魚」來了。這裡提到的「四大桅杆」乃是:「兩大蝦釘其目,押之使上,桅杆即蝦鬚也」。魚來後,則天氣漸晴,「居民掇梯魚身,先用鋤撥去砂石,然後以刀斧剜其肉,熬油為燃燈之用。」競相割取三、四日......, 接著「又忽晦冥,則蝦復來押之回矣」。為什麼蝦子會和鯨魚扯上關係,甚至成為懲處鯨魚的獄卒?邱仲麟研究員解釋,會有「兩大蝦釘其目」、「桅杆即蝦鬚」等形容,可能是因為從陸地遠望鯨魚時,其從海中躍起的瞬間,身體兩側的鰭猶如蝦子的兩隻大螯,因此流傳鯨魚擱淺是「神蝦押巨魚」降貶上岸的緣故。鯨豚擱淺事件常記載於中國各地的地方志,卻缺乏有系統的文獻整理。邱仲麟研究員地毯式搜尋中國各地的地方志、筆記、詩文、報紙等文獻,將有提到鯨豚的史料儘量收集、剪貼成冊,並從中整理出古代對鯨豚外觀的描述、統計擱淺地點與季節,並探討古人對龐然大魚突然現身所衍生的各種傳說故事。從鯨豚史料的研究出發,我們可以得知古人看待海洋生物的態度、應用海洋資源的方式,甚至能觀察古今鯨豚生態的變化。例如明清時期曾記載,長江流域有「中華白海豚」、「白鱀豚」出沒,如今皆因工業和漁業發展的嚴重侵害而數量銳減,瀕臨絕種。鯨豚擱淺研究不僅豐富了中國文化史中有關海洋生物的內涵,也呈現不同時空背景下所蘊含的文化思維與古今變遷。
「不想進辦公室了」澳洲人重整生活版圖
「在家工作」在澳洲日益普及,除了對職場生態帶來轉變,更造成澳洲民眾生活版圖重整。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受 COVID-19 疫情影響,澳洲不少上班族都已改為在家工作。即使目前疫苗接種普及,疫情對民眾造成的恐慌幾乎全面消退,但上班族在家工作的趨勢並未隨之消失。總部設於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州工商會」6 月 10 日公布調查數據指出,近七成 (69.39%) 的墨爾本企業主預料,旗下員工將不會恢復每週五天留在辦公室工作。對此,「維多利亞州工商會」執行長蓋拉 (Paul Guerra) 認為,相關數據反映出一個良好現象─大多數企業已成功建立辦公室與在家工作的混合上班模式;企業主在鼓勵員工回到辦公室的同時,亦能顧及員工彈性上班的生活需求。大城市企業主適應疫後人事管理需求,實乃形勢使然。澳洲新聞網 5 月 16 日報導,疫情期間不少大企業形成「在家工作」模式,其中較引人注目的例子,包括電腦軟體產業 Atlassian 去年 4 月宣布,只要求員工每年四次前往離家最近的辦公室;設計業的 Canva 去年 9 月宣布,員工每年只需前往辦公室八次。跨國企業方面,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勤業眾信 (Deloitte) 和 KPMG 的澳洲分公司均承諾員工可以遠距工作。澳洲新聞網指出,由於上班族不願回到辦公室,大多數致力爭取繼續在家工作。因此,在澳洲兩大城市雪梨和墨爾本的市中心,可能永遠無法解除人流稀疏的「詛咒」─相較於 2020 年疫情爆發前的熙來攘往,如今猶如「鬼城」; 即便解封超過半年,情況仍未有改變。相較於市區人流大幅減退,郊區人流卻是大幅增加。澳洲新聞網引用 Google 的人流趨勢數據指出,上班族在家工作的趨勢,在雪梨和墨爾本已經成形,預料未來相關趨勢將會持續下去。報導提到,就澳洲全國平均情況而言,相較於 2020 年初疫情爆發之前,民眾往返工作地點移動的數字僅下降 8%, 但在大城市雪梨和墨爾本,卻分別下降達 33% 和 20%; 且兩地市中心的公共交通工具人流,更分別下降達 51% 和 38%。報導解釋,相關數據除反映「在家工作」趨勢所造成的直接變化─即減少待在位於市中心的辦公室時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連帶影響─民眾過去在市中心吃、喝、玩、樂以及購物的生活習慣,已經一去不復返,人們的生活版圖正在重整。相較於 2020 年初,雪梨和墨爾本市中心的購物、育樂和餐飲業人流,分別下降達 39% 和 37%。雪梨和墨爾本市中心不再是澳洲人生活和享樂的首選,住宅區甚至偏遠鄉鎮反而成為更多人的嚮往對象。另外,更有趣的轉變還發生在澳洲第三大城布里斯本。和雪梨及墨爾本有所不同,布里斯本去年並未經歷長時間封城,換言之,疫情並未造成當地民眾不得不長期「在家工作」, 卻同樣出現市中心人流下降的情況。這反映出疫後「在家工作」的趨勢,不僅在雪梨和墨爾本出現,而且正在澳洲全國擴散。在家工作趨勢持續,澳洲人生活版圖正在重整,影響所及更牽動房地產市場。雖然近期房貸利息急漲造成市場陰影,導致澳洲全國房地產價格增長放緩,甚至在個別地區出現回落;不過,澳洲郊區房價增長或抗跌能力,仍優於雪梨和墨爾本。《雪梨晨驅報》6 月 14 日報導,澳洲房仲網站 Domain 的經濟分析師鮑爾 (Nicola Powell) 指出,受疫情期間在家工作趨勢影響,澳洲郊區房地產市場已出現「突出的價格增長率」。報導援引澳洲統計局數據指出,在郊區房價增長帶動下,澳洲今年第一季房地產市值高達 10.2 兆澳元 (約新台幣 207.12 兆元), 較去年第四季增加 1.8 兆澳元 (約新台幣 36.55 兆元)。報導提到,自去年第四季至今短短半年內,雪梨和墨爾本的住宅價格中位數分別下跌 9.5 萬澳元 (約新台幣 193 萬元) 和 10.5 萬澳元 (約新台幣 213 萬元)。但雪梨以外的新南威爾斯州 (NSW) 郊區和墨爾本以外的維多利亞州 (Victoria) 郊區,住宅價格中位數僅下跌 1 萬澳元 (約新台幣 20 萬元) 和 5,000 澳元 (約新台幣 10 萬元), 抗跌能力比大城市住宅高出許多。種種跡象顯示,在家工作激發出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在澳洲,更多的人們捨棄擁擠的高密度城市景觀,選擇接近恬靜的鄉間景致。
【地球圖書館】在中世紀想當英雄的我 如何避免嫁給王子?
於是,你踏上了旅程,打算去屠龍、竊取王位,順便終結一兩個邪惡帝國。但你會不會也想把羊變成蝗蟲?或是變得比世界上最優秀的五十名學者還要聰明?又或許你只想要用閃電殺死家暴父親。若是如此,你可以看看那些特別神聖的宗教女性例子。的確,安條克的瑪格麗特 (Margaret of Antioch)、尼科米底亞的芭芭拉 (Barbara of Nicomedia) 和亞歷山大的加大肋納 (Katherine of Alexandria, 又譯聖凱薩琳) 都在受盡殘酷折磨後被謀殺,但她們並非真實人物。不過,中世紀基督徒仍然很珍惜這些「處女殉道者」的傳說,因為她們知道一件事:要當 (女) 英雄,就不能嫁給王子。英格蘭女貴族馬基艾德的克莉絲汀娜 (Christina of Markyate) 是大約生活在 1096 年至 1155 年的真實人物,她就很清楚這一點。在她青少女時期,杜倫 (Durham) 的主教 (不能結婚) 想要克莉絲汀娜當他的情婦。她擔心對方用身體硬上,抵抗不了,便將他反鎖在他「求婚」的房裡,然後逃之夭夭。但這並沒有阻止克莉絲汀娜的父母和被唾棄的主教將她許配給一個年紀相近的貴族。別無選擇的克莉絲汀娜只能逃跑,她躲在一幅掛毯後方,緊抓著牆壁上的一根釘子,以免她的準夫婿和同夥拿著火炬在房裡找她時,發現她的腳。克莉絲汀娜已經做好準備,有足夠的時間從另一扇門溜出去、跳出窗外、翻過圍牆,然後跑得越遠越好。此時,她只需要找到自己的同夥,換上男裝,盡快騎馬抵達安身之處。噢,她接下來還會遇到大批出沒的蟾蜍,得唱宗教歌曲驅逐牠們。聽起來有點不切實際 (怎麼會出現蟾蜍?)。這部有關克莉絲汀娜早年生活的唯一紀錄稱為聖徒傳記 (hagiography), 傳記的作用是形塑某人生平的細節,向基督教讀者強調她們的聖潔。克莉絲汀娜的冒險可能發生過,也可能沒發生過,但對讀者來說是「真實」的,將「她是個聖人」的重點傳達給讀者,就像透過盔甲、泥巴和維京人 (Viking) 的存在,告訴你這是中世紀的道理相同。至於法蒂瑪 (Fatimid) 王朝的政治掮客斯蒂特。穆克 (Sitt al-Mulk), 她的傳記作家就不需要這樣的宗教動機來述說穆克的故事。圖為法蒂瑪王朝的公主斯蒂特。穆克的畫像。這位幕後「顧問」斯蒂特。穆克,出生於法蒂瑪王朝遺棄的突尼西亞 (Tunisian) 首都,在繁盛的新都開羅度過一生。穆克從小聰明絕頂,她身為哈里發 (Caliph) 的孫女,自青少女時期就在宮廷中練就政治手腕。畢竟,中世紀早期的政治不可能沒有權力鬥爭。作為一名年輕女性,穆克讓她的追求者互相爭鬥。她熟練地提升自己家族的地位和權力,同時建立自己的政治人脈。更仔細地說,這些人脈包括一支龐大的軍隊,以及有錢有勢的奴隸顧問。在 995 年,她十歲的弟弟哈基姆 (al-Hakim) 繼承了王位,他的首席顧問巴爾賈萬 (Barjawan) 則成為攝政王,掌有實權。穆克很謹慎地在這個時期保持未婚狀態,以拉攏更多盟友,並不斷贈送奢侈的禮物給弟弟。因此,當她的其中一個盟友在 1000 年暗殺了巴爾賈萬 (誰知道為什麼?) 之時,哈基姆已經對姊姊言聽計從。結果呢?開羅的文化生活蓬勃發展,法蒂瑪王朝的國際聲望從此大漲。根據傳記作家的說法,在接下來的 17 年間,穆克負責為哈里發做出優秀的內部決策,有助於維持遙遠省分的忠誠度。由於她的盟友執行了許多諸如此類的命令,因此她很有可能參與了決策過程。還有另一個跡象顯示出穆克的影響力:有些態度輕忽的領袖,像是提尼斯 (Tinnis, 鄰近亞歷山卓的富裕城市) 的統治者,會繳交稅金和貢品到她的私人金庫。哈基姆不願意屈居於姊姊之下,就像第二小提琴手 (或許這是他後來禁止音樂的原因之一)。在危險的法蒂瑪宮廷,他想證明自己並非無能,主要有幾個方法:一、暗殺支持姊姊的高官;二、做出災難性的財政和政治決策。(說句公道話,如果有一大堆人認為你神聖非凡,而你不一定同意他們的判斷,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出有智慧的抉擇並不容易。) 這些抉擇包括在 1013 年指定兩名繼承人,這兩個人都不是哈基姆的兒子,而且還試圖暗殺他的孩子們與他們的母親。哈基姆還運用了自己所謂的神性,禁止女人離開家中,奪取頭號支持者科普特 (Coptic) 基督徒的財產,並禁止音樂和酒。他就跟你想的一樣受人愛戴。1020 年,哈基姆失蹤了。穆克帶頭發難,控訴是弟弟的一名政敵殺害了他。她還發起了一場政變,暗殺了哈基姆的其中一位繼承人、流放了另外一位,接著宣布一名未成年的姪子為真正的繼承人,並親自攝政。王子們可以打退堂鼓了。你心想:「可是穆克是法蒂瑪的公主啊,馬基艾德的克莉絲汀娜則是聖人。她們找到了不結婚的方法,但她們跟我不一樣。我不可能變成她們。」好吧!你思考一下,在 1200 年左右,撰寫女性聖徒傳記的男性傳記作家,將開始為讀者和聽眾加上一條免責聲明,改變以往對聖徒傳記的認知,聲稱她們應該要被崇拜,而非模仿。克莉絲汀娜的傳記很可能是在 1100 年代中期寫成的。也就是說,並非一定要當公主或聖女才能拒絕婚姻並成為英雄。儘管模仿吧。本文摘自凱特。史蒂文森 (Cait Stevenson) 著作《如何成為屠龍英雄?魔法、修道士、怪獸,神祕中世紀的歷史與傳說》, 繁體中文版由臺灣商務印書館代理,洪慈敏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誠品線上金石堂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8/19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3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如何成為屠龍英雄》⁣: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害蟲變成抗癌夥伴 人類靠蝗蟲聞出癌細胞
蝗蟲有著驚人的繁殖與遷徙能力,所經之處無不造成環境嚴重破壞、農作物損失慘重,甚至引發重大糧食危機。人類對抗蝗蟲的歷史也十分悠久,聖經也將蝗災、蝗害列為十災之一。但這樣的害蟲,在科學研究上卻是具有重要貢獻的小幫手。一杯咖啡的香氣、被雨水打濕的土壤、電梯裡有人偷放屁...... 嗅覺神經是如何傳導,而我們又是如何理解、分辨氣味?在氣味相關研究中,蝗蟲一直是科學家們的研究實驗首選。著名的「帕夫洛夫的蝗蟲」(Pavlov’s Locusts) 實驗透過訓練蝗蟲對獨特氣味的反應,觀察其在氣味繁複的空間中,運用了哪些神經元來辨認氣味,這幫助我們了解感官體驗背後的大腦運作過程。此外,也有研究團隊試著利用蝗蟲敏銳的嗅覺,將其打造成遙控爆裂物偵測器。近期,美國研究團隊發現,嗅覺高度敏銳的蝗蟲不僅可以嗅聞出癌細胞,甚至可以辨別出不同癌細胞的差異。密歇根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德吉特・薩哈 (Debajit Saha) 與他的團隊正在開發一種新方法,透過破解昆蟲的大腦,將技術運用於疾病診斷「這是一個幾乎未被探索的新領域,」他說。癌細胞是一群失去控制的細胞,由於已有缺陷、代謝也不正常,所以會產生有別於健康細胞的獨特化學物質。密歇根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和微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系教授康塔格 (Contag), 觀察到癌細胞在運作和細胞增長、代謝時會釋放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 , 當這些化學物質進入患者的肺部或氣管,便可以在呼氣中檢測到這些化合物。倘若能夠利用昆蟲嗅覺神經迴路來進行技術研發,將可達到僅透過患者的呼吸便能早期發現癌症。薩哈說:「理論上,你可以透過一個呼吸設備,檢測並區分多種癌症類型,甚至是癌症處於哪個階段」圖為顯微鏡下的黑色素瘤癌細胞考量科學界已對蝗蟲的嗅覺傳感器以及相應的神經迴路已建立系統性的理解,此外,相較於與其他如果蠅相比,蝗蟲體型更大也更強壯,更加方便研究人員將電極連結到蝗蟲的大腦,蝗蟲成為薩哈團隊測試首選。透過蝗蟲觸角葉神經網路的生物神經規則,研究團隊記錄、分析了嗅覺神經反應訊號,發現牠們的嗅覺神經對不同細胞的化學特徵,產生了不同的反應訊號,進一步發現蝗蟲不僅能區分健康細胞與癌細胞的差異,甚至能區分三種不同癌細胞。 「我們預想牠們可區分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差異,」康塔格說。「但當這些蟲子能夠更細緻地區分出三種不同的癌症時,仍令我們感到驚奇。」團隊的目標是破解並參考昆蟲感覺神經元,開發一種封閉的攜帶式感測器,只需透過患者的呼吸便能更早地發現癌症,不僅免於侵入性的診療技術之苦,也能縮短檢測所需時間。儘管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腔癌上,但研究人員相信他們所研發的系統能適用於任何將揮發性代謝物引入呼吸的癌症,意即多數的癌症類型皆可適用。團隊的研究進程也已邁入下一步,現正與亨利福特醫院 研究項目 (the Henry Ford Head and Neck Cancer program) 主任史蒂文・張 (Steven Chang) 合作,以人類的呼吸來測試這個檢測系統。癌症的發現時機,對存活率有很大的影響,相比於癌細胞已擴散至全身的第四期,癌細胞尚未移轉的第一期存活率有八成至九成。因此,「癌症的早期檢測非常重要,我們應該使用一切可能的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康塔格樂觀地說:「如果我們成功了,癌症將是一種可治療的疾病。」
特斯拉車輛事故比率高 美交通監管單位指控:誇大自動輔助駕駛能力
特斯拉 (Tesla) 一直致力於研發自動駕駛技術,不過根據統計,近一年來已有將近 400 起自駕車事故,其中約有 7 成的事故發生於特斯拉生產的車輛,自動駕駛功能是否能妥善運作仍有待商榷。而美國政府也注意到這點並開始著手調查,近日,美國車輛管理局也對特斯拉廣告中的誤導性描述提出了指控。加州車輛管理局 (California DMV, 簡稱 DMV) 在 7 月底時向加州行政聽證辦公室提交相關文件,指出特斯拉在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7 月間,至少在 5 段期間投放相關廣告,並認為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廣告敘述具有嚴重誤導性,因此指控特斯拉在行銷上採取了欺騙消費者的手法。根據加州 DMV 所提出的文件,特斯拉在網站中描述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和 FSD (Full Self-Driving Capability, 全自動輔助駕駛) 等功能時表示,FSD 系統將能讓駕駛不論在短程或長程旅行中,不需要採取任何行動,並且可以穿梭於城市街道、複雜的十字路口和高速公路上。官方認為,該公司所運用的字詞會讓閱讀者以為,只要配備這兩項自駕輔助技術,駕駛就完全不需要出力,但事實上,Autopilot 和 FSD 並無法讓車輛完全自動駕駛,駕駛仍須留意路況,並將雙手放於方向盤上。圖為協助駕駛判斷路況的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示意圖。加州 DMV 表示,Autopilot 和 FSD 兩個名稱並不只是作為一種品牌識別,而是代表具備著 ADAS (高級輔助駕駛系統) 功能的車輛,也可以當作自駕車運行,但事實就是,即使具備 ADAS 的功能,並不代表那輛車完全等於自駕車,若最後由加州 DMV 勝訴,特斯拉的不實廣告行為可能將讓該公司失去在加州的生產執照和特殊車牌號碼。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於今 (2022) 年 6 月發布的數據,在過去的 9 個月中,與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有關的事故就有 392 起,其中特斯拉就佔了 273 起,NHTSA 還啟動了至少 37 次的特別碰撞調查。而特斯拉的自駕輔助系統也被認為是造成碰撞事故的因素之一,此外,該單位也對特斯拉的 Autopilot 技術展開評估,以確認該技術是否存在缺陷。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為特斯拉車輛的標配,根據 2021 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顯示,與沒有該功能的汽車相比,使用輔助駕駛系統的駕駛更容易分心,視線也更常飄忽不定,儘管特斯拉在 6 月時發布了免責聲明,警告 Autopilot 和 FSD 兩項功能仍需要駕駛的主動控制,但這也和原本的廣告敘述形成矛盾,目前特斯拉有 15 天的時間能對加州 DMV 的指控做出回應,否則審查機構將在沒有聽證會的情況下採取後續行動。
病人一死就有家屬報復 伊拉克醫師壟罩在醫療暴力中
急診病房的醫療人員每天都在與死亡拔河,但在伊拉克的醫院,急診醫師在搶救病人生命的過程中,還要擔心自己的性命,萬一病人救不活,他們的性命也可能危在旦夕。卡瑪利 (Shaymaa al-Kamali) 是伊拉克巴格達 (Baghdad) 的家庭醫學科醫師,當醫院的探病截止時間已到,她依規定請求病患的父親離開,不料卻因此遇上麻煩。沒過多久,這位父親偕同其他家屬,滿腔憤怒地持槍回到醫院抗議,卡瑪利只能狼狽地從另一個門口逃出去,卡瑪利回憶道:「我脫掉身上的醫師袍,和我一個同事一起逃離醫院。我們倆人搭上一台計程車,假裝是一對普通的夫妻,而不是兩名醫生」。過了整整 10 天,卡瑪利才敢返回醫院工作。伊拉克的醫療暴力頻傳,在該國執業的醫師、護理師和其他醫療人員常面臨肢體暴力或是口頭上的威脅,甚至在工作場合中,還會被氣憤的家屬綁架。而在 COVID-19 疫情期間,這些攻擊醫療人員的情形更加地惡化。近期,伊拉克學者在綜合性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 上發布一項調查,伊拉克巴格達的醫師中,有近 9 成醫師在 6 個月內經歷過醫療暴力,並且有 1/3 的攻擊來自於病患本人或家屬。2020 年 9 月,《路透社》曾報導位在伊拉克南部城市納傑夫 (Najaf) 的阿瑪爾醫院 (Al-Amal Hospital) 院長謝巴尼 (Tariq Al-Sheibani) 的遭遇。在謝巴尼醫治的病人死於 COVID-19 後,他在醫院外被 10 名家屬團團圍毆,他被打到完全失去意識,醒來後才發現自己在另一家醫院的急診室中。此次研究的第一作者、穆斯塔西里亞大學 (Mustansiriyah University) 的流行病學教授拉夫塔 (Riyadh Lafta) 表示,在伊拉克有個常見的現象:病人被送到醫院時,身邊會圍繞著多名家人或朋友,有時候這些親屬多達 15 人。當醫生對垂死的病人感到束手無策,或是醫生出現某種失誤時,現場的氣氛會非常緊張,並轉瞬間升級成暴力場面。拉夫塔說道:「許多病患到院時已經處在緊張和焦慮的狀態,當醫師難以安撫這些病患時,他們會變得憤怒,然後出手攻擊。」這些攻擊有時還涉及到槍枝,目前在伊拉克,約有 20% 的民眾佩有槍枝武器。拉夫塔說明:「人們在醫院時倍感焦慮,身上還攜帶著武器,加上醫院的醫療系統也有問題,種種因素導致了 (伊拉克的) 醫療暴力愈來愈嚴重。」拉夫塔也指出,伊拉克的醫療暴力頻傳的另一個因素是中東地區的部族社會帶來的影響,在他們的生活中,部族的報復習俗凌駕國家的法律。近年,伊拉克的部族發展出一種新型的勒索手段,如果醫師治療病人失敗,他們會以執行「部落處罰」(tribal penalty) 為名向醫師索取財物,拉夫塔曾看過有些醫師為此支付了伊拉克幣 1 億 450 萬第納爾 (Iraqi dinar, 約新台幣 299 萬元)。其他醫師也聲稱,曾看過有人支付高達 3 億第納爾 (約新台幣 619 萬元) 的金額,避免遭到病人家屬的仇殺。而這些勒索一再發生也代表國家的公權力無力確保醫療人員的安全,拉夫塔解釋:「在伊拉克,大多數人認為他們不會被法律制裁。當制裁不會發生,你可以為所欲為。」心臟外科醫師古塔巴 (Othman Qutaiba) 也無奈地表示,這種害怕被報復的恐懼也迫使醫師們在急救中投入表演 —— 假裝對病人進行各種治療,只為了安撫站在一旁的親屬。「當你看到病人已經死亡,而你身旁站著 10 個人。你只要一宣布這個人已經死了,他們就會殺了你。所以你只好繼續給病人電擊,1 次、2 次、4 次...... 甚至到 10 次。」古塔巴說道。雖然醫生們明知這是不對的,但他們無計可施,古塔巴表示,他的同事每天都在做這些事。此外,他們也會採取預防措施,例如觀察到病人可能會死亡,便會趕緊呼叫警衛到場。醫療暴力已導致伊拉克境內出現醫師出走潮,根據 2017 年的研究,約 77% 的住院醫師正在考慮移民,2019 年,伊拉克衛生部發言人表示,因為醫療暴力的關係,已有 2 萬名醫師移民離開了伊拉克。拉夫塔解釋,在伊拉克發生的醫療暴力不只威脅到醫師本人,也會威脅到醫師的同事、家人還有朋友,讓他們不得不選擇移民這個作法。依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在 2017 年的統計,伊拉克每萬人中只有 9 名醫師執業,這個數字比鄰國的科威特少 3 倍,比戰區敘利亞還少了 2 倍。醫師的出走潮也令伊拉克面臨到嚴重的醫師人力短缺,也導致留下來的醫生會避免進行高風險的手術,此外,醫學院畢業生也會避開神經外科或急救醫學,選擇從事風險較低的科系。為解決醫師人力不足的問題,伊拉克政府除了讓願意選擇高風險科系的醫學院學生,能快速通過 2 年的研究培訓,也在 2010 年引入《醫師保護法》(doctor protection law), 允許醫師們在工作期間能佩帶手槍自衛,但拉夫塔認為此舉無疑治標不治本。他說:「當醫院發生攻擊時,現場 4-5 人手上有槍,醫生怎麼可能憑著小小火力保護自己。」拉夫塔表示,只有當人們尊重法律並害怕法律時,這類的醫療暴力才會消失。而在遭受攻擊後,伊拉克的醫師往往會對該國的醫療系統失去信心。近期在醫院被患者用刀攻擊背部的醫師艾利 (Maryam Ali) 就表示,在她對病患提出訴訟後,就有人半夜到她家威脅她,要求她立刻撤銷告訴。她說:「我後來回去醫院工作了,但也正在考慮移民。我與家人的關係十分緊密,很難離開他們到遠方生活,這是唯一阻止我移民的可能。」
獻給失去信心的美國人 美參議院通過「超級法案大禮包」
距離去 (2021) 年十月舉行的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26), 到現在已經隔了超過半年,但世界前幾大的排碳和污染製造國,卻沒有因此而有太多動作。然而,在全球受氣候變遷、俄烏戰爭造成能源價格飛漲等影響下,各國對於節能減碳、碳中和及淨零碳排或甚至是的行動顯得迫在眉睫。美國國會對於相關氣候、民生、經濟等議題,從去年開始便著手討論。當時雖有意制定相關政策施行方向,只是礙於討論遲遲沒有明顯結論,且法案最初的雛形,也遭民主黨參議員曼欽 (Joe Machin) 與希尼瑪 (Kyresten Sinema) 以預算過高為由否決。後來這個提議又拖了快 18 個月,近日才終於拍板定案,以一票之差,通過了《降通膨法案》這項堪稱全美最大的氣候法案。這次的法案原本因支持反對戶為 50 比 50 平手而陷入僵局,但後續在採取以的投票方式,並由美國副總統賀錦麗 (Kamala Harris) 投下了關鍵性的一票,終於讓兩黨耗費超過 15 個小時討論的法案終於通過。在經參議院票決後,這項法案將移交至眾議院進行後續審理。在投票結果出爐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 (Chuck Schumer) 興奮地握拳表示:「參議院正在創造歷史,這是最『猛』的清潔能源提案。」同時舒默也強調,對於那些對國會喪失信心的美國民眾,參議院將把這項《降通膨法案》獻給他們。雖然法案是以「降通膨」為名,但《降通膨法案》規範內容,實際上卻是與美國能源環境議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該法案的通過,也被認為是美國自己身為全球第二大排碳國,終於要開始為氣候變遷等棘手問題,尋找可能且有效的解決方法。這項預算編列總計 4300 億美元的法案,其中光是經費,就有高達 3690 億美元,將被用於協助能源發展與實行減碳等計畫。因此,這也堪稱是美國有史以來,在氣候變遷問題處理上,獲得的最大筆經費。只是這筆金額,卻依然與拜登 (Joe Biden) 政府最初設想的 5500 億美金預算,有著一定程度的落差。不過,法案對於因應氣候變遷的規劃仍讓人期待。像是有關減碳和增加綠能內容,如鼓勵電動車的使用,達成更多風力和太陽能的應用,以及減少甲烷排放等目標。另外像有關因應氣候變遷這部分,據民主黨所述,參考過往 2005 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通膨法案》未來更將有效降低 40% 的溫室氣體排放。如果這項法案相關政策能夠順利實施,美國的產業及消費者有望脫離過去長期仰賴的化石燃料。而法案針對化石燃料公司,排放甲烷等溫室氣體訂定罰則,也將為相關的污染清理注入一定的資金。據「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EOP) 聲明,該法案不僅投注大筆經費處理氣候變遷問題,也將允許協助幫民眾所需的處方藥壓低價格。此舉也有機會為國內約 1300 萬國民,省下每年約 800 美金 (約 2 萬 4000 新台幣) 的醫療費用。除了幫助一般民眾和全球氣候外,《降低通膨法案》也要求年收超過 40 萬美元 (約 1200 萬新台幣) 大企業,繳交更多的聯邦所得稅,以維持。美國政府預估《降低通膨法案》的通過,期望可再為美國減少超過 3000 億美金的財務赤字,並減緩因近期惡性通貨膨脹造成的經濟及民生傷害。然而,根據美國政治媒體《政客》(Politico) 整理,雖然民眾購買電動車可享有高達 7500 美金 (約 25 萬新台幣) 的減免等措施,但因為減免資格規定僅限於北美生產的車種,在汽車製造廠通常都設址於海外的情況下,導致目前市面上多數車廠的電動車被排除在名單之外。對此,汽車創新聯盟執行長柏傑拉 (John Bozzella) 就指出:「車輛市場會希望在 2030 年,達到 40% 至 50% 電動車占比的目標,但這個法案通過後,卻反而可能會對這個目標形成阻力。」雖然《降通膨法案》涵蓋了氣候能源、醫療補助、課稅調整等面向,但共和黨對此卻是保持質疑。他們認為,民主黨提出的這項法案美其名希望減少赤字,但實質上效果卻有限。共和黨參議員麥康諾 (Mitch McConnell) 就批評:「與其說降低通膨,這法案在短期內反而會使通膨現象變得更嚴重。」據《路透社》(Reuters) 報導,部分經濟學家也指出,這項法案有望協助美國聯準會 (Fed) 對抗通膨,但確實難以在短期內看到成效。不過,根據路透社與法國市場研究公司《益索普》(Ipsos) 聯合調查顯示,目前約有 49% 的美國民眾,包含 69% 的民主黨及 34% 共和黨政治人物,對這項法案的通過表示支持。在這法案一系列的提議中,又以賦予聯邦醫療保險與藥廠議價的規劃,獲得最多人同意。
美的定義不該是年輕和完美 好萊塢女星流行拍素顏照
《慾望城市》女星莎拉。潔西卡。派克 (Sarah Jessica Parker) 2 月曾因為被人拍到一頭白髮而遭惡毒網友奚落年輕不再。57 歲的她指出,與她同桌而坐的男星同樣有著一頭白髮,而人家「看起來超有型的。為什麼他有白髮就沒關係?我真搞不懂你們」。《性、謊言、錄影帶》的安蒂。麥道威爾 (Andie MacDowell) 同樣擁抱她一頭銀色髮絲。64 歲的她說,早在她 40 幾歲時,就有記者問她年歲漸長、美貌不再的想法。她回說:「我不認為我美貌不再,我只不過有著不同的美。」除了白髮,皺紋也是最遭汙名化的老化跡象之一。出書寫過年齡歧視現象的艾普懷特 (Ashton Applewhite) 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男權主義、異性戀、資本主義社會,如果老有人滔滔不絕說皺紋和衰老跡象是個問題,我們就能被說服去買一堆有的沒有的。」而皺紋背負的汙名可說是根深蒂固,難以消除。比如說,身體自愛運動 (body positivity movement) 讓更多人接納、擁抱每個人大小不一的尺寸,但直到現在仍難從廣告上看到有滿臉皺紋的模特兒,即使廣告產品要訴求的對象是年紀較大的女性。「抗衰老」的概念淵源已久,但自近幾年進入手機年代、社群媒體年代,民眾接觸的影像數量前所未見,且人人幾乎都能在打光、濾鏡、修圖等手段下,呈現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史丹佛大學皮膚學臨床教授拉曼 (Zakia Rahman) 說,這讓人們以為這才是「正常」, 這才稱作「美麗」, 也以為這才是現實。這樣扭曲的現實在好萊塢清晰可見。在好萊塢,似乎只有男人會隨著年紀增長而生皺紋,這從影集《還原人生》(The Undoing) 中一覽無遺:61 歲男主角休。葛蘭 (Hugh Grant) 臉上盡是歲月痕跡,55 歲女主角妮可。基嫚 (Nicole Kidman) 則一臉光滑。這類影像無所不在情況下,會讓人有在衰老路上背負著必須保持年輕的壓力,艾普懷特說:「明顯老化跡象是一種成見,一個對女性尤其不利的成見。」然而,或許改變已經悄悄到來,特別是 COVID-19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大流行以來,防疫封鎖和疫情帶來的傷害,讓許多人重新思考他們與自身外表的關係,也更明白擁抱變老的意義:皺紋或許代表你夠幸運,有機會邁入老年。這讓更多人進而接受一絲又一絲的白髮、體重的增加,以及衰老的皮膚。以《E T 外星人》童星起家、現年 47 歲的茱兒。芭莉摩 (Drew Barrymore) 就常在自己 Instagram 放上素顏照,有些照片就算上妝,眼角皺紋也清晰可見。她不是不重視保養,只是不走動刀路線,「我想告訴一對女兒,變老是件奢侈品」。她說:「我希望她們能自在做自己,而非在意自己的長相。」以《摩登大聖》美豔形象一炮而紅的卡麥蓉。狄亞茲 (Cameron Diaz) 承認自己打過肉毒桿菌,但整張臉變得很怪。如今 49 歲的她說:「我寧願看到自己的臉變老,也不願看到一張我自己都不認得的臉。」46 歲凱特。溫絲蕾 (Kate Winslet) 演出影集《東城奇案》(Mare of Easttown) 時,就曾堅持後製小組別動她的皺紋或小腹的歪腦筋,她甚至把海報退還給製圖人員,說:「我知道我眼角有多少皺紋,請把它們加回去。」好萊塢女星凱特。溫絲蕾在影集《東城奇案》劇中堅持演出 45 歲女性的真實模樣。圖為《東城奇案》劇照。隨著更多年長女性擁抱她們自然的一面,上傳素顏照可以有十足的賦權效果。紐約精神疾病學加波德曼 (Samantha Boardman) 說,這樣的素顏照「加強彼此的連結、減少個人的孤獨感,因為不是只有你的容顏在改變」。她也警告,民眾應該更加注意社群媒體對熟女的影響,因為品頭論足對年長女性的傷害,與對年輕女性造成的傷害一樣多。1980 年代電視影集《天才家庭》(Family Ties) 固定班底潔絲汀。貝特曼 (Justine Bateman) 就說,她曾意外發現,自己名字的谷歌搜尋自動完成關鍵字 (Google autocomplete) 竟是「潔絲汀。貝特曼看起來好蒼老」。她說,這對她造成的影響比自己想像的要深。56 歲的潔絲汀。貝特曼後來動筆寫《臉:一平方英尺的肌膚》(Face: One Square Foot of Skin, 暫譯) 一書,她說,如果年長女性個個都厭惡她們的臉龐,那比她們年紀要輕的女性不是都將對下半輩子惶恐不已?她說,但若是年長女性接受自己的外表,「年紀較輕的女性看待年歲增長,就會像我們八歲時等不及進入青少年時期一樣」。她說,「要是人人都能對走入六旬、七旬、八旬,一如我們八歲等著變 18 歲那樣,不是很有意思嗎?」
【地球圖書館】把狗搬出去,讓修士搬進來 中世紀修道院的興起!
「這世界到處都是修士。」──格萊福的伯納德 (Bernard of Clairvaux), 約 1130 年在 909 或 910 年的某個時間點,亞奎丹的威廉公爵 (Duke William of Aquitaine) 被迫為自己的獵犬尋找新家。當時,這位公爵決定蓋一間新的修道院,為了尋求建議,他去找了當時最受敬重的修士伯諾。伯諾自己以前也是個貴族,但是後來放棄了浮華世界,全心全意讚美、服侍上帝。他原本已經蓋了一間自己的修道院 (位於東部的吉尼〔Gigny〕), 接著又被請到附近的博姆萊梅謝於爾 (Baume-les-Messieurs) 主持另一間修道院。在伯諾的領導下,兩間修道院都因為管理品質、秩序井然的生活方式,還有嚴苛的紀律而出名。伯諾底下的修士常常因為輕微違紀被鞭打、關在房內或挨餓。但,這些不見得被當成壞事,反而提高了伯諾身為一個業績優秀又強硬的修道院執行長的名聲。威廉找上伯諾,等於找了整個法蘭克國度在修道院這件事上最頂尖的權威人士。但,根據後人的描述,伯諾參與這個新計畫後,馬上給公爵出了一個難題。他為這間新的修道院找到的最佳地點,是一個位於克呂尼 (Cluny) 的打獵小屋,就在威廉的其中一座勃艮第莊園裡。公爵很喜歡這個地區以及小屋四周的獵場,並在那裡養了許多獵犬,好讓他可以享受狩獵的刺激。可是現在,伯諾告訴他克呂尼是唯一一個適合蓋修道院的地方,他的狗必須另外找狗舍了。根據後來一部編年史的記載,威廉說:「不可能,我不能遷走我的狗。」這位修道院院長回答:「把狗搬出去,讓修士搬進來。你很清楚上帝會為了狗給你什麼獎勵,又會為了修士給你什麼獎勵。」威廉只好勉為其難地答應了。為了這個可以拯救他靈魂的虔信機構,他同意犧牲狩獵小屋。在妻子昂熱爾伯嘉 (Engelberga) 點頭後,他擬好了特許狀,把修道院交給聖人彼得和保羅保護,而他們不在人間時,則交由羅馬教宗保護。伯諾將負責監督,看著這個地方轉變成一群修士的居所。來到此地居住的教友將仰賴周遭的林地和草原、葡萄園和魚池、村莊和農奴 (在法律上有義務要耕作土地的不自由農夫) 所供養。他們則必須進行一輪又一輪不間斷的禱告和獻身、為路過的旅人提供吃住、過著令人敬重的禁慾生活,遵守《聖本篤準則》(Rule of St Benedict), 也就是六世紀的修士努西亞的本篤 (Benedict of Nursia) 在義大利南部制定的一套修道院行為規範。教宗是他們的監護人、伯諾是他們的院長,而威廉公爵和他的繼承者,則是他們的金主和實質的保護者。於是,一間修道院就這樣誕生了,整個過程從表面上看來並沒有很不尋常。在加洛林王朝的時代,很多有錢的法蘭克人都會蓋修道院,社會上也有很多想當修士和修女的人可以住在裡面。但是,跟當時的許多修道院相比,克呂尼修道院不一樣的地方是,威廉公爵為自己和後裔爭取的控制權很少。威廉可以要求他的家族有權利指定克呂尼修道院未來的院長,並實際參與修道院的經營,但他沒有。反之,他承諾伯諾和克呂尼日後所有的修士,都可以自我管理,免受世俗力量甚至當地主教的干預。根據機構特許狀的內容,任何試圖插手克呂尼修道院事務的人,都會受到永恆地獄和被蟲啃噬的苦。此外,他們也會被罰一百磅。唯一能夠完全不受傷害且完全獲得自治的中世紀修士,就只有克呂尼修道院的居民了。工程在 910 年左右開始。這是一個成本高昂的浩大工程。伯諾和他邀請前來居住在此的修士們需要教堂、公共空間、宿舍、食堂、圖書館、個人小室和研修空間,還有僕人所需的廚房和牲畜棚。這耗費了許多年才完成,威廉在 918 年或伯諾在 927 年離世時,修道院都還沒建造完畢。但是,就算克呂尼修道院的建設很緩慢,沒有壟罩在上帝的榮光、而是壟罩在工人揚起的灰塵之中,這依然會變成中世紀西方歷史上一件意義非常重大的事件。在接下來的兩百年,修道院蓬勃發展,孕育了許多不同類型的修道院制度,除了本篤會,還有熙篤會 (Cistercians)、加爾都西會 (Carthusians)、普雷蒙特雷會 (Premonstratensians)、三位一體會 (Trinitarians)、吉爾伯特會 (Gilbertines)、奧古斯丁會 (Augustines)、保祿會 (Paulines)、塞萊斯蒂會 (Celestines)、道明會 (Dominicans) 和方濟各會 (Franciscans), 以及聖殿騎士團 (Templar knights)、醫院騎士團 (Knights Hospitaller) 和條頓騎士團 (Teutonic Knights) 等武裝修會。然而,成長為全歐洲最顯赫修道院的,卻是位於勃艮第的克呂尼修道院,它的影響力將觸及整個法蘭西、乃至於英格蘭、義大利、伊比利半島和日耳曼西部。從 10 世紀中葉起,它便成為一個國際組織的總部,巔峰時旗下擁有數百間子修道院。這些修道院全都是克呂尼修道院院長的下級,而這位院長握有驚人的財富和經濟資源。到了 11 世紀晚期,克呂尼修道院院長的地位跟國王和教宗相當,會參與當時最高等級的對話和衝突。克呂尼本院下轄的各個修道院,就好比麥當勞的分店,在萊茵河以西的任何地方幾乎都找得到,尤其是在朝聖者拜訪聖地時會途經的國際路線上,如西班牙西北部的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 (Santiago de Compostela)。沒錯,克呂尼修道院在日耳曼並沒有什麼據點,在東歐和中歐的基督教地區勢力也不大,更別提發展出一套獨特「東方」修道院制度的拜占庭了,但是儘管如此,有數個世代,克呂尼修道院具備了相當少見的跨國、跨界「軟」實力。除此之外,克呂尼體制還帶動了另一場更廣泛的修道院風潮,改變教會和國家之間的關係,重新刺激、塑造基督教世界的文化生活,進而改造識字、建築、高雅藝術和音樂等,宗教儀式以外的領域。克呂尼修道院本身就是這一切最好的例子。今天,造訪的遊客能看到的東西雖然少得可憐,因為只有一小群建築還保留著,僥倖沒有在 18 世紀法國大革命期間被對文化藝術無感的反教權人士炸掉,但是想當年,克呂尼修道院可是擁有稱得上是全世界最宏偉的教堂,甚至堪比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和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克呂尼修道院教堂長 157 公尺左右,使它從原本的狩獵小屋和狗舍,變成歐洲最大的一座建築,它既是世界級圖書館和藝文中心的所在地,也是由一群由虔誠信徒所組成、具有名望菁英社群的家園,它更是修道院主義 (monasticism) 黃金時期的心臟地帶。從它的故事,我們可以深入探討一段修道院活動頻仍、充滿發明與成長的時期。這段時期,以及隸屬於各個修會、擁有各種生活型態的修士,共同所帶來的影響將可以在整個拉丁世界感受到,直到中世紀的尾聲。本文摘自丹。瓊斯 (Dan Jones) 著作《權力與王座:貿易、征伐與基督信仰,中世紀如何奠定歐洲強盛的基礎?》, 繁體中文版由臺灣商務印書館代理,羅亞琪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誠品線上金石堂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8/12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3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權力與王座》⁣: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想要致富的我,卻被中國爛尾房擺了一道:台灣受害者現身說
2021 年中國經濟學家任澤平曾點出,中國經濟第一大支柱非房地產莫屬。但近期中國房市狀況連連,多起建案頻傳,全中國 34 個省級行政區就有高達 325 以上的爛尾樓建案,許多爛尾建案受害者因而發起,對房市以及金融市場的穩定度造成負面衝擊。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房市崩壞的病根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埋下。亞歷山大 (年約 50 / 男性 / 台灣公司外派中國高管): 我的經驗雖然與這次爆發的爛尾房事件相似,但發生得比較早。我是 2015 年被公司外派到中國的,剛開始在上海,後來 2016 年 4 月搬到 (江蘇省蘇州市) 崑山,一直都是同一間公司,沒有更換。家人也和我一起過來,但現在放暑假,所以他們在台灣。疫情爆發前,可以比較常回台灣,我大概一年可以往返兩三次;後來疫情爆發,一年最多一次了。剛到中國時,經濟感覺蠻好的,而且房價一直往上走。那時候就是所謂的。各種投資,股票、房地產的走向也值得期待。舉例來說,2016 年 4 月我剛到崑山時,房價才幾千塊吧,結果在同年年底,大約 11 月左右,價格就破萬,到現在最多要價 3-4 萬、4-5 萬。台灣是以幾趴幾趴的在長,這邊則是以倍數的方式在成長。當時就是覺得整個經濟氛圍都很不錯、很正向。剛好有一個學長跟我說「要不要去看房子啊?」看一看,我就買了。那時候買的是預售屋,就因為是預售屋現在才會ㄉㄧㄠˊ著 (台語) 了。雖然沒有 study 這麼多,但因為當時經濟好,新蓋的房子也比較多。他們 (建商) 為了圈錢...... 哎講白一點就是為了圈錢啦,所以建案推出的速度很快,記得當時就有很多這種預售案。我購買的是...... 唉...... 台灣人的建案。當時就是,有個台灣人在這邊蓋了一個房子。後來財務出狀況,很多人告他,然後我跟他買的房子就被查封了。我是如何察覺的?首先,他 (建商) 交房特別慢,後來雖然交了房,但因為管理基金、修繕基金... 之類的都交不出來,就被告。究竟建商為什麼不能按原定計畫交屋?這就很神奇了,這個台灣建商當時是這樣跟我們業主 (買家) 說的,他說想把房子做好、要求比較多也比較高,但是他「所託非人」。他 (建商) 裡面的中國員工很多人「甲錢」(台語:吃錢)、貪汙受賄等等,所以他的錢就被底下人吃光了。他底下員工多是阿六仔 (台語), 但他 (建商) 自己沒有稽核、沒有 audit, 導致人家給他亂搞。他 (建商) 想要搞好,有自己偉大的志向是很好,但他沒有管理好自己的企業,這下出包當然不能怪別人啦。建案的地點就在蘇州市相城區裡,加上當時的整體經濟又不錯,整條路上幾乎都是銀行,覺得應該沒問題吧,就沒有多想。畢竟依照我們台灣人的習慣,只要一條路上都是銀行,基本上經濟不會差,再加上它剛好在捷運邊上,所以依照我們購房的習慣,只要位置與交通有這樣的條件,基本上是滿好的。我也不知道,他 (建商) 怎麼把自己搞成這樣。另外就是它 (建案) 下面樓層是 Shopping Mall, 樓上是住家或辦公室,這邊會叫它「商品房」。可以住人,但不能使用明火,也就是不能開瓦斯,但可以用電,但電的價格會比家庭用電還貴一些,應該是屬於商業用電。依照我們的觀念,這個建案它既是 Shopping Mall, 又在捷運邊上,四周都是銀行,這個物件又是很好的地段...... 怎麼可以搞得這麼差,實在讓人很生氣。建商遲交屋,一開始跟我們說的理由是要把房子弄好一點。Ok Fine, 那時候建商延遲交屋已經延了半年,後來就越拖越久。原定是 2018 年 7 月要交屋,拖到 2019 年底終於交屋了,但因為房產證沒有辦理,所以 (房子所有權登記) 還不在我的名下,還不是屬於我的。所以當他 (建商) 被告的時候,人家 (債權人) 就有權去查封他的財產,「我的房子」就這樣被查封了。我就只好請律師去幫我解除查封,但剛解封就又有另一個債權人告他,所以我的房子又再被蘇州的中級人民法院給查封了,這下子我又得再請律師去解封了。每次都要花錢,但還是只能交給律師處理,自己弄太累了。房子先後陸續被查封了三次,第一次 2018 年 8 月由相城法院查封,第二次是 2020 年 4 月由南京市雨花台法院查封。最近一次,則是 2021 年 10 月由蘇州的中院查封,這個案子現在還在請律師解封中。各個法院查封時也沒有寄通知給我,因為它 (房子) officially 不屬於我的,所以不會寄通知給我。大概是 2021 年初,我們幾個業主一起討論,取得維修基金的發票,決定要開始來自己辦房產證後,才發現原來房子被查封了。那個時候就... 因為大陸人比較會鬧,揪厲害。後來就有人開始糾眾,我們就參與糾眾的團隊。第一次鬧比較大的時候,我不在現場,但第二次就是... 人多勢眾,在那邊吵吵鬧鬧,但沒有到拿磚頭之類的啦。我們有一個微信業主群,當時有人把一個律師 (律師事務所) 拉近群裡面,大家就去跟他談,想要達成甚麼目的,就委託他處理。我現在的律師就是群裡面推薦的。律師的策略就是見招拆招,但律師也說,因為在一個法院已經解 (封) 了,有留檔存底,同一個法院就不會一直封。但,其他法院還是可以來封。現在就是蘇州中院查封中,我請律師盡快解封,解封之後趕快去辦房產證,這問題應該就不存在了。重點就是要趁它還沒再次查封前,搶先辦理房產證,很艱辛吼。已經有人用這樣的方式取得房產證了,在微信群裡有人分享,所以確實是 doable 的。其實,在協商的過程,我覺得台灣人的身分是很大的阻礙。第一,因為建商本身就是台灣人,所以其他大陸業主就會罵「你們台巴子怎樣怎樣」。畢竟省籍情結嘛,會把這個怪在台灣人身上,但我其實也是受害人阿,怪我幹嘛,我已經夠衰了。第二就是,因為我們要起訴對方或是要辦理相關文件,台灣人的證件處理起來比較麻煩。像我拿的台胞證、我的護照,對方不認,需要經過公證。另外一個方法就是辦理當地的居住證,視同為他們的身分證,可以使用。當時因為房子是買我和我老婆的名字,所以必須我們兩人同時在場,而且還要持有居住證才行。台灣人的身分在當地其實不是 positive, 反而是 negative 的。因為這種時候你就是外國人。千萬不要聽別人說「兩岸一家親」、「台灣人都是自己人」, 騙人。唉,本來想說台灣建商應該好一點,不會坑自己人,結果坑來坑去就坑自己人。其實這個建案有蠻多業主是台灣人,都是學長介紹的,學長在台商群裡面一講,很多人就覺得是自己人,應該好一點 (嘆氣) 這次的爛尾樓受害業主發起停止繳交貸款,但我不行,我是跟台灣的銀行貸款,所以沒有這個權利。因為我在台灣有房子,我就用房子去抵押,申請貸款。而且其實我貸款都已經繳完了,我買不大。當初購買金額是人民幣 80 萬,現在市價大概賠了 20 幾萬人民幣,大概是 100 萬台幣,但我房產證都還沒拿到,阿彌陀佛。如果一切順利,房子解封、取得房產證,我可能會就先丟著、出租,賺租賃費,錢賺回來一點點再脫手。唉不賠就是賺,這與我當初買房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現在就是 ­...... 少輸為贏。考量疫情加上中國的政策管理,我覺得未來房價復甦還需要一段時間。房地產大概是十年一個 cycle, 如果要放十年,我也認了,或許以後也可以給孩子用吧。
對立邁向合作!世代正義問題何解?關鍵在人們是否理解選擇的代價
什麼是「世代正義」?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WCED) 於 1987 年發布的《布蘭特報告》(Brundtland Report) 中,有關永續發展的定義即提出對世代正義的關懷:人類的發展能夠滿足當代的需求,且不致危及後代子孫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換而言之,。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冷則剛指出關鍵的衝突點。由於未來世代尚不存在,很難為沒有主體的群體主張權利。然而未來世代的命運會受到當代人群的影響,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多數國家就此主張:我們有守護後代子孫永續長存的義務。冷則剛進一步指出,是較能說服人們的說法。以核能去留問題為例,我們可從中體會現今政策對未來世代的深遠影響。核能發電帶來穩定的電力、低廉的電價,卻也產生核廢料處置及核電廠工程風險評估問題,成為未來世代需一肩扛起的重擔。但是未來世代無法為自己表達意見,有賴當代公民為其做出適當的選擇。淡江大學公行系副教授黃寄倫表示,世代正義是放諸多國皆有的問題,因民主制度本身與世代權益存在根本矛盾。當代人群對於保護未來世代的「誘因」不足,雖然守護未來世代在道德上很合理,但政治人物會為了「選票」而優先處理當前問題,形成為人詬病的政治短視缺陷。那麼,我們能否設計出因應此缺陷的監督機制?來看看其他國家如何在體制內設計守護未來世代的機制。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 (UNCED) 早在 1992 年就提出「未來世代監察員」(Ombudspers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與「未來世代守護者」(Guardia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的運作架構,用來監督會影響未來世代福祉的政策制定、決策及執行狀況。接著,開始有國家在體制內設立「未來委員會」(Future commission), 針對相關議題提供充分且易懂的資訊,並改善民眾與政府的溝通管道,讓大眾在做決策時有參考依據。在設立未來委員會的國家當中,芬蘭、以色列是較為先進的代表,而鄰近臺灣的日本、韓國雖未設立未來委員會,但在國家政策中已開始關心未來世代的權益。芬蘭議會從 1993 年開始運作未來委員會,由 17 名議員組成諮詢智庫,主要職責為與政府部門溝通協商會影響未來世代的政策,包含:能源發展、人口變遷、基因改造作物、資訊科技對高齡者影響等政策。此外,委員會需研擬新政府 4 年任期內的「未來遠景報告」, 針對未來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策略提出建言,檢視與分析各項政策的合理性與正當性。以色列則在 2001 年成立未來委員會,每 5 年為一屆委員會的運作週期,關注自然資源、教育、健康、科技等政策。特別的是,委員會不只是提供諮詢服務的智庫,還能提出法案、調查或調解爭議案件,對於立法者更擁有議案否決權。不過,以色列政府在 2011 年宣布,因經費因素,決議終止委員會的任務。此一委員會短短 10 年即走入歷史。日本並未設立未來委員會,而是將未來世代的權益納入法律保障。日本憲法明確規定:「憲法所保障的人民基本人權,應是賦予人民與『未來世代』擁有永恆且不可侵犯的權利。」2015 年,日本政府更通過《國民投票法》修正案,將投票年齡從 20 歲下修至 18 歲,賦予更多年輕世代參與公共事務、謀取未來福祉的權利。各國世代正義監督機制的共通點為:在功能上,多是跨領域的智庫,形成超越黨派、跨部會的協商平台;在組織上,多在國會中設立,能監督政府施政、與社會大眾溝通。在討論臺灣如何守護世代正義之前,我們先來釐清臺灣的政治現況。從核四公投即可發現,政黨之爭是導致未來政策懸宕不前的原因之一。各陣營通常只從對自己有利的角度來闡釋意見,最後演變成訴諸政治意識形態的衝突。事實上,擁核或廢核各有其立論基礎,關鍵在政府應該去創造一個讓人民能理性討論的空間,充分了解選擇或放棄核能的優缺點為何?要付出什麼代價?以南韓的核電廠公民審議為例,時任總統的文在寅於 2017 年上任後,原先承諾停建的核電廠新古里 5、6 號機組,因工程只進行三成就花費高達 1.6 兆韓元 (新臺幣約 367 億), 決定推動公民審議,交由全民決議是否停建核電廠。在三個月內,南韓政府在全國進行隨機電訪,最終抽出 500 位公民代表,並經歷數場諮詢委員會、公開座談會、電視討論會,以及公民代表與未來世代 (高中生) 的討論會等。最後,進行三天兩夜的最終綜合討論會,得出公民審議結果。在充分討論後,最終有 59.5% 公民代表決議恢復核能機組的建設計畫,但也有 5 成民眾希望逐步降低核能發電比例。因此南韓政府決定續建核電廠,也強調未來會朝階段性減核目標邁進,並提出能源轉型路徑。南韓沒有公投法,只能由政府發起公民審議。反觀臺灣,我們有發起公投的機制,但理性且務實地決議未來政策卻相對不足。冷則剛認為,臺灣的公投問題出在科學論述不足,優缺點未正反並陳,政黨之爭模糊了議案焦點。他提出質疑,難道年輕人真的都反核嗎?高齡者真的都擁核嗎?不同世代的意見應該是多元並進,而不是彼此敵視。如何從立場爭執、世代衝突,轉而共同為未來發展理性討論?是臺灣社會需反思的課題。如果將 18 歲以下、未取得公民權的兒少視為廣義的未來世代,怎麼在公民表決時納入兒少意見,成為少子化時代下尊重未來主人翁、落實世代正義的關鍵。目前已有多國選擇下修公民投票年齡,讓更多年輕世代參與公共事務。在亞洲國家中,日本在 2015 年通過《國民投票法》修正案,南韓也在 2020 年依據《公職選舉法》, 紛紛將投票年齡下修到 18 歲。尼加拉瓜、奧地利、曼島等部分國家甚至將投票年齡下修到 16 歲。臺灣在行政院與各縣市設有青年諮詢委員會,但都著重在意見諮詢,決策上並無強制力。直到 2022 年 3 月 25 日,立法院才通過 18 歲公民權修憲案,明定國民年滿 18 歲者,有依法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參加公民投票之權。此案將在同年 11 月 26 日舉行公民複決,這也是我國史上首次交付公民複決的修憲案。對於下修公民權年齡,冷則剛舉雙手贊成,青少年也是廣義的未來世代,他們的想法應該被重視,而這也是臺灣處理世代問題的具體展現。黃寄倫則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將世代正義的理念推廣出去,讓政治人物嗅到民意的新風向,進而提出更多有益世代正義的政策。面對世代正義問題,借鏡國外經驗,臺灣還可以怎麼做?冷則剛、黃寄倫建議在立法院內成立「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委員會」, 其最重要的功能是,進而監督與協調各部會的施政,撰寫白皮書建議長遠的政策方向。同時,成立與人民共享的資訊傳遞平台,交流並觸發更多有建設性的想法。世代正義議題不是未來式,而是當務之急,有賴觀念、文化與制度的相互配合。冷則剛認為,在實踐世代正義之前,必須先培養三項民主素養:公民意識覺醒、科學理性討論、世代之間共學如果公民沒有意識到問題癥結,也沒有多元且充足的參考資訊,可能會被政治力量影響判斷,演變成世代之間的意識形態衝突。世代之間如何相互學習、尊重、攜手守護未來世代?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
喜迎親人「回佳」!佳平部落共作展─久別半世紀文物返鄉之旅
2020 年的原住民族日 (8 月 1 日)《召喚 kaviyangan 的記◆藝 — 回佳》共作展於屏東縣泰武鄉佳平部落的舊天主教堂盛大開幕。這檔展覽由佳平部落與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共作策劃,部落文史工作者 cangalj taluviljav (莊德才先生) 與人類學家胡台麗共同擔任策展人,展出離開部落逾一甲子的珍貴文物。對族人來說,這些文物就像多年後返鄉的親人、就像自己家中的 vuvu (排灣族語,指祖父母輩), 藉由展覽撐起彼此得以重逢或「終於看見你」的空間。看到這些文物我就覺得很美,因為我知道它的製作方式、用法、族語、誰做的,我就會看到這些物件的價值在哪裡,我也想把這些東西分享給年紀比我大的長者,讓其他人也能了解、分享這些美。 ──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莊德才佳平族人自詡部落為「國寶村」, 現今僅有的 4 件國寶級原住民文物中,來自佳平部落的文物就佔了 2 件,分別為傳統領袖 zingrur 家屋主柱「mulitan」, 以及家屋側柱「muakai」。2015 年 9 月 12 日,族人為 muakai 與典藏單位臺大舉辦「國寶婚禮」, 從此在許多討論文資法、原住民文物返還的相關場合,都能見到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的身影,這些參訪、研習驅使他努力完成讓更多族人看見部落文物的心願。佳平部落的排灣族語為「kaviyangan」是「手掌心」的意思,形容舊部落地形起伏如同手掌心。族人世代居住於此,直到 1943 年遭日本殖民政府遷居至 tjurungat 臺地,傳統信仰也因為政府禁止而中斷。1951 年部落傳統領袖 maljeveljev zingrur 領洗改宗天主教,1953 年因 tjurungat 臺地上方土石坍落,因而再次搬遷至部落現址 tjaiqasu, 從此所有族人離開舊部落。1956 到 1958 年間,中研院民族所團隊接連造訪部落,研究部落的社會文化、拍攝並記錄地方風貌。當時舊的傳統領袖家屋毀損、祖靈柱四散。為了保護這批珍貴文物,當年的前輩學者決定向族人收購,帶回民族所悉心維護至今。與多數原住民部落的歷史相似,社會文化制度與居住環境的變動,造成傳統文化的流失與斷層,一直到 2000 年後原住民意識抬頭,佳平族人開始透過一連串文化復振行動,重新找回族群認同。當今部落以社區發展協會為核心,由中生代帶領年輕人重組青年會、復振 masalut 年祭祭儀,更回到舊部落尋根,重建傳統領袖的石板家屋。2011 年 12 月,時任民族所博物館主任的黃宣衛、時任副所長的蔣斌,至佳平部落舉辦祖靈柱 mulitan 指定國寶說明會。奠基於十多年的文化復振行動,這時的部落已能以組織性的方式進行回應,除了在說明會後開始田野調查,訪談部落耆老對 mulitan 的認識與印象,社區發展協會也組織族人北上,至民族所參與「文物見面會」。佳平部落共有 110 件文物典藏於民族所博物館,2012 年在民族所會議室中,族人終於再次見到 1956 與 1958 年間離開部落的部分「親人」。cangalj taluviljav 回憶當時的場景:「我們部落一直都是很好客的部落,去參加見面會不能兩手空空就去,所以我們準備了感謝狀和禮物,安排青年會用部落的歌舞來開場。那時候很驚豔,因為有很多東西當時已經看不到了,而且有很多是貴族、領袖階層家族才有的。當時可以一起北上的族人大概 40 人,我很希望讓更多族人能看到,這時候就埋下了一顆種子,才有後來的文物返鄉展。」祖靈柱 mulitan 是佳平部落第一件登錄為國寶的文物,原位於家屋中央的 cukes 主柱,上頭刻劃了部落傳統領袖 zingrur 家族的起源祖先 ’adav’adav。根據文獻與部落耆老 ljaljangaran zingrur 的口述,由於 ’adav’adav 的眼睛天生有 palji (神力), 對她眼睛所見的生物容易造成傷害,為了不要傷害人,她只好足不出戶,靠哥哥 puiku 送飯給她,透過屋頂的天窗來辨別白天和黑夜。某天,哥哥 puiku 不知道什麼原因跑到平地去,再也沒有回來,’adav’adav 就這樣餓死在家中,成為第一個埋葬在家屋中的人。族人決定立柱來紀念她,並美化她的名字為 mulitan, 有美麗、高貴、神聖之意。細看祖靈柱 mulitan, 除了有一雙具備神力的大眼,其頭冠上有 12 根羽毛、耳環有好幾層紋路、肩膀上刻有勇士頭像紋身、手背上刺有手紋、手臂上穿戴成串的金屬環,這些都顯示出 mulitan 的尊貴身分。1943 年,族人受日本殖民政府要求遷居至 tjurungat 臺地,而 mulitan 也跟著一起搬了第一次家。在經過禁地 tjuruquay 時,實木雕刻的 mulitan 實在太重了,如果要扛著跨越溪流會非常危險,所以當時負責運送的部落青年只好將背後的木頭刨掉大半,減輕重量後才成功將之帶到新的居住地。mulitan 於 1956 年入藏民族所博物館,而背後的刨挖痕跡,成為族人辨別 mulitan 真偽的重要線索。此次《召喚 kaviyangan 的記◆藝 — 回佳》共有 36 件文物回鄉展示。由於國寶級文物在移動與展場條件上受到限制,導致 mulitan 沒有辦法「回佳」, 只能透過大圖輸出的方式現身於展場。然而,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認為,其實每一件文物都很珍貴、重要,當中包含許多過去部落生活常見的器物,如今卻因傳統文化的流失、信仰與生活型態的改變而不復見。文物展示動線是以人的出生到死亡來做設計,進入展場後最先見到的 djilung 陶甕,在排灣族神話中是人類生命的起源之處,象徵女性的子宮;中間展出的生活器皿、成套的女性與男性服飾,呈現族人生活的豐富與美麗;最後則陳列喪巾、喪布、喪帽等與死亡相關的物件。在進行文物的田野調查時,部落耆老提供了許多 cangalj taluviljav 過去所不清楚的訊息。像是屏北地區許多排灣族部落會將陶壺分為公壺與母壺,但佳平部落並沒有這樣的說法,而是用形制、紋飾去作區分。此次也展出一件 ljavui 貴族外套,過去一直認為這類外套是專屬於男性的服飾,卻在這次田調過程中發現一張舊照片,證實這件外套是已故的部落傳統領袖 maljevljev zingrur (劉春美女士) 曾穿過的衣物。除了部落固有的物件,也有多件來自其他部落的衣物,藉由分析衣物上的紋樣,可以了解族人如何經由交易、婚姻關係等脈絡取得物件。cangalj taluviljav 更透過觀眾的反饋得知,原來部落慣用的圖紋與鄰近的平埔族群有高度的相似性,只可惜部落耆老已無人知曉真正的來源。此次共作展不只是讓文物回家、與部落族人重逢,也開啟了佳平部落與外界對話的另一個場域,因此 cangalj taluviljav 希望展場設計能盡量還原文物原本的環境,重現屬於 kaviyangan 的氛圍。原本他特別找來一位長期製作電影道具的同鄉族人合作,可惜對方工作忙碌實在難以配合展覽檔期,cangalj taluviljav 只好捲起衣袖親自動手,與部落木雕工藝師蔡國義一起打造了舊部落最核心的兩個場景:傳統領袖家屋、司令臺 (昔日族人商議部落要事,傳統領袖與 kalaingan 部落執行長都會在司令臺上宣布相關事項)。這兩處場景在細節還原上一點都不馬虎。在佳平部落的傳說故事中,天神第一次造人失敗,人類的眼睛長在膝蓋上,為了不要刺傷眼睛,當時的小米比現在矮小許多,而且就種植在家屋前一處用石板砌成的小耕地,族語稱為 ljaljaljaqelan, 舊部落每一戶家屋前都有這樣的空間。展覽特別在打造的家屋中,復刻了 ljaljaljaqelan、門楣雕刻等要件。除了舊部落實體空間的再現,此次共作展也將已故傳統領袖 maljevljev zingrur (劉春美女士) 的照片進行大圖輸出,作為觀眾進入展場後第一眼看見的畫面,傳達歡迎之意。對於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來說:「這次的展覽都是真正自己部落的東西,很有感覺,也有連貫性、有層次,可以做比較,也可以完整介紹我們自己的部落。」典藏於民族所的文物返回部落,由部落族人來講一個完整的故事,《召喚 kaviyangan 的記◆藝 — 回佳》可說是體現了共作展示案的核心精神這次的共作展,除了由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作為核心的部落代表,更是捲動了整個部落一同參與其中。從文物返回部落的開箱儀式、展覽開幕式、結束後不捨地送別文物,包含國小、青年會、教保中心、社區發展協會、文化健康站在內,各個年齡層的族人都主動表示想要一起參與。展覽為期 2 個月的導覽工作更是由部落青年主動排班負責。原先預定在開幕儀式結束後,由策展人為貴賓進行導覽,但是在開幕前兩天驗收青年導覽訓練的成果時,發現效果很好,因此改由部落青年直接進行開幕導覽。此舉不只是傳達青年的心意,也達成了 cangalj taluviljav 策劃此次展覽的目標:讓更多部落族人了解自己的文物。開幕式上不只聚集了各界貴賓,還邀請了許多部落的傳統領袖一同參與,這是佳平部落傳統領袖 alingin zingrur 的心願,現年 70 多歲的她一直惦記著從未辦過家族宗親會,因此趁著這次機會邀請家族成員一同「回佳」參與這場部落盛事。對於排灣族來說,家族關係的維繫非常重要,過往強調「門當戶對」的社會制度、姻親關係的連結與互動,對於傳統領袖來說,更是象徵著家族治理權力的範疇。佳平部落自 2000 年後開始進行文化復振,歷經 20 多年的時間,策展人 cangalj taluviljav 從剛返回部落服務的青年,慢慢變成他口中的「奇怪的老人」──耆老。今年準備從公職退休的他,還有很多想完成的夢想,非常期待往後的退休生活,無論是演講、寫計畫、田野調查、組織活動,還是務農、做木工、開怪手,都難不倒他。cangalj taluviljav 說自己是個急性子,所以在部落工作上沒有培養徒弟,但是面對年輕世代,他反而認為不要急:「也許我們有很多理想,但不要急,可能現在還不是時機。我常常做很多的箭發射出去,有十個要求,只要有兩個要求能夠好好完成就很好了。我這個動作不會只對一個人,會對很多人,這些理念慢慢收割,在不同時間點慢慢收回來。」老人家說,我們佳平部落的青年就像翹著尾巴的狗,很驕傲、有自信,這個精神要一直延續下去。cangalj taluviljav 致力於讓後輩有可以榮耀的地方,更期許後輩能承接前人的努力,不要忘記身為 kaviyangan 子孫的責任!
新加坡尊重同志但婚姻仍限一男一女 台灣跨國同婚仍是個案
2022/8/23 更新:大家知道新加坡男同志性行為除罪化了嗎?在上週日 (8/21)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大會演說時,宣布正式廢除刑法 377A 男男行為不合法的規定。這項刑法 337A 禁止男男性行為的規定,早在 1930 年新加坡被英國統治時就已經存在。只是後續隨著社會風氣及人權意識逐漸開放,且有像是粉紅點 (Pink Dot SG) 等活動及相關倡議不斷進行,新加坡政府卻還是沒有考慮,將這年代有些久遠的法律條文廢除。直到上週,希望廢除 377A 的訴求才終於迎來曙光,而這也讓當地不少同志族群感到十分振奮。不過礙於新加坡的民風仍然較為保守,李顯龍也指出多數新加坡民眾及政府對於婚姻的觀念,依舊是以維持「一夫一妻制」為主。因此,同性婚姻在新加坡目前尚未合法化。◆ 原文上線時間:2021/8/4◆ 增修時間:2022/8/23 更新 377A 法律條文廢除新加坡從 1965 年脫離馬來西亞後獨立。不過,因國內長期以人民行動黨 (PAP) 獨大,外界多認為星國雖然商業貿易及國際交流發達,但在國內刑法上,除了依舊沿用自英國統治時期實施的鞭刑制度外,也將男男性行為視為違法,且禁止國內媒體在節目和廣告中,播放有關 LGBTQ 族群非異性戀生活方式的影像。面對國內有關 LGBTQ 族群的討論,新加坡天主教教會近日重申,他們尊重同性、雙性、跨性別及多元性別者的立場。只是教會同時也要求 LGBTQ 族群,必須尊重教會所希望維護的「傳統家庭價值」, 以及符合所謂的「自然法則」。新加坡天主教教會發表的聲明也意味著,一個家庭應由爸爸、媽媽及小孩三角色組成,且須為一男一女的形式。「所謂美滿的婚姻,也需要涵蓋可以繁衍下一代的特質。」新加坡羅馬天主教總教區回覆,並在聲明中讚賞新加坡政府願意捍衛由男女組成的婚姻「才有效」。不過針對國內目前希望可以廢除著名的「刑法 377A」, 新加坡內政部長尚穆根 (K.Shanmugam) 表示,有關該項刑法規定,政府單位已經展開和其他部會和組織間的討論,其中也包括國內重要的宗教領袖。雖然近幾年同志與多元性別議題討論度上升,但對於國家風氣偏保守的新加坡來說,要在法律上走向男同志性行為除罪化並沒有那麼簡單,遑論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因為星國雖然沒有限制女女間的性行為,但對於男同志或男雙性戀者等人,在刑法條即提到,「任何一位男性,無論是在公共或私人場域執行、慫恿教唆,或試圖與另一男性從事猥褻行為,都將被處以兩年以下有期徒刑。」該法自 1930 年英國殖民時期上路,後續即便 377 條文內的多款規定,因時代變遷被撤除,但禁止男性與男性間發生性行為的條文,卻還是一直存在。不過,新加坡的 377A 條文卻沒有被實際執行過。不過針對這項存在但未被實施的法律條文,過去近十年內,卻也已經讓不少民眾及倡議人士發起請願活動,希望政府能夠將 377A 的規定廢除。像 2007 年就有倡議者邀請 8000 多人,以網路連署的方式,撰寫公開信給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另外民眾也發動請願,指出「明明都是性行為,在異性戀伴侶間屬合法,但發生在同性或雙性戀男性身上卻變成犯法」, 已經明顯構成歧視。該請願在當時也獲得 2341 人簽名,並由議員蕭錦鴻 (Kum Hong Siew)(現為 Airbnb 中國營運長) 提交至新加坡國會。雖然 2007 年時希望推翻 377A 條文的行動,最終還是宣告失敗,但也為後續持續舉辦至今的提供了繼續前進動力,希望能夠讓新加坡成為更友善、更包容的國家。粉紅點活動,後來也吸引李光耀的孫子李桓武 (Li Huanwu) 挺身支持,讓新加坡當地的 LGBTQ 支持者備受鼓舞。2018 年 7 月,李桓武公開自己的同志身份,並大方在自己的 Facebook 頭貼上,加上粉紅點特效框。在現行法規的規定下,身為一名新加坡的非異性戀者,在國內跟自己的伴侶走入婚姻,仍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那可能有人就會好奇,既然新加坡國父的孫子李桓武現在已是有夫之夫,那他和他的老公王毅睿,是如何成功結婚的呢?答案就是,到新加坡之外的國家完成結婚登記。李桓武和王毅睿在 2019 年 5 月結婚,但礙於星國國內同婚尚未合法化,因此當時兩人選擇飛往同性婚姻合法的南非結婚。結婚當日,王毅睿也在自己的 Instagram 上發文,寫道:「今天我和我的靈魂伴侶結婚了。很期待以後能夠與桓武一直在一起。」相較於新加坡,同樣身為華人社會的台灣,是全亞洲第一個成為同婚合法化的國家。在 2017 年 5 月,司法院公布釋字第 748 號解釋,宣布《民法》未保障兩名相同性別者之間的婚姻平等自由,已屬違憲,並成功在 2019 年後,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 748 號施行法》, 將同性婚姻權益納入台灣法律保障。不過雖然台灣已經通過同婚法案,但相關規定依然僅限於中華民國國民,以及已經有開放可以進行同婚的其他國家。這也意味著,同志伴侶其中一人如果是印尼、奈及利亞、哈薩克、香港、日本、中國等同婚未合法國家地區的公民,則不能夠在台結婚。近日,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伴侶盟) 等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強調跨國同婚在台不應該只被視為個案,而是應該促成全面開放。像去 (2021) 年的台灣與新加坡同志伴侶小 C 與美蘋兩人,就是因為國籍的原因,而導致在台登記結婚遭拒。雖後續經法院判決勝訴,但全台僅有四對跨國同性伴侶訴訟成功勝訴。司法院於去年初通過「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 46 條修正草案」, 目前交由行政院處理,後續有望送至立法院審議。針對國內現階段的跨國同婚規定,立委王婉諭就認為,因國籍而遇到同婚困難的跨國婚姻伴侶,如果每次都只能藉著個別的判決進行處理,不僅是浪費司法資源,也顯得十分荒謬,應儘速對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檢討。
【地球圖書館】我的工作會被AI取代嗎?即將到來的白領專業自動浪潮
一談到對工作自動化的恐懼,通常大家會聯想到在工廠或倉庫中辛苦工作的工業機器人。傳統的觀點認為,雖然工資較低、教育程度較低的藍領階級勞工面臨著來自科技的可怕威脅,但受過至少大學教育的知識型勞工,或者換句話說,任何工作性質以智力而非勞力為主的人,仍處於相對安全的狀態。然而現實的情況是,隨著人工智慧的進步以及被更廣泛地應用,白領階級的工作,尤其是以相對例行性的分析、操作、擷取或資訊交流為主的工作,將首當其衝被取代。事實上,在許多情況下,從事資訊相關工作的白領專業人員,和從事需要在環境中執行實體操作的工作且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工人相比,前者更容易被科技取代,因為這些角色的自動化並不需要使用昂貴的機器,也不需要克服機器視覺或機器人靈巧性等方面的挑戰;只要有足夠強大的軟體就能取代許多占用這些勞工工作時間的任務。再說,具備專業技能的勞工薪資通常比藍領勞工高出許多,因此砍掉白領工作的優點將進一步被放大。我們已經看到了有將近一半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未充分就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出於科技對更例行性的初階職位的影響,這些職位傳統上是通往專業職涯成功階梯的第一階。雖然風險最大的仍是那些更例行性的工作,但重要的是必須意識到,可以被自動化的工作與被認為是安全的工作之間的界線肯定是動態的,而且會隨著人工智慧的持續發展不斷地改變並包含越來越多工作。在過去,以知識為主的工作的自動化,需要電腦程式設計師設計一套每個步驟都清楚的流程,並要明確說明每項行動和決策。這往往會將軟體的自動化限制在真正重複性的工作中,通常是用在一般記帳或計算應付與應收帳款等辦公室文書工作的領域。然而,機器學習的興起代表著放手讓演算法去查閱大量數據並找出人類直接感知通常沒辦法發現的模式和相互關係,基本上這讓演算法可以自己編寫電腦程式。換句話說,機器學習的特質會讓曾經被認為是非例行性的工作轉變為現在易於自動化的活動。我們已經看到很多的例子都是軟體自動化 (通常包含機器學習) 如何開始侵入各種白領階級職業的工作。在法律領域,智慧演算法現在會審查文件以確認是否需要將其納入法律發現的流程,人工智慧系統也越來越擅於做法律研究。預測性的演算法會分析歷史數據,並評估從包括最高法院審理的案件結果,到某一特定合約有朝一日可能會被違約等各種可能性。這也代表人工智慧已經開始影響會導致判斷的工作,這些工作曾經只掌握在最有經驗的律師手中。大型媒體組織也越來越依賴透過分析數據流、識別其中所包含的故事,然後自動生成敘事文本來自動化基本新聞工作的系統。《彭博社》這樣的公司使用這些系統幾乎可以立即創造出報導公司收益報告的新聞文章。隨著人工智慧處理自然語言能力的提升,幾乎任何類型的組織內部或對外溝通的日常撰寫,都將越來越容易受到自動化的影響。例如銀行和保險產業的分析工作,很可能特別容易受到所有這些改變的影響。舉例來說,富國銀行 (Wells Fargo) 在 2019 年的一份報告中預測,因為在未來十年內的科技進步,美國銀行產業將流失約 20 萬個工作。自動化對華爾街的影響也已經很顯而易見,曾經熙熙攘攘與混亂的交易大廳現在基本上充滿了機器運轉的柔和嗡嗡聲。到 2019 年時,主要證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員只剩下一小群人,他們的地位降低到坐在交易大廳的某些區域辦公。而新冠肺炎大流行讓我們看見,隨著交易所轉型成完全電子交易,就連這一小群還保有工作的人也不再重要。提供客戶服務或技術支援的客服中心,是另一個明顯適合被顛覆的領域。人工智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的快速進步,催生出可以透過語音通訊技術與線上聊天機器人自動執行更多此類工作的應用程式。這些工作已經很容易受到離岸外包的影響,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位在印度和菲律賓等低工資國家的電話客服工作正在因自動化而消失。回應顧客詢問是一項在許多方面都非常適合機器學習的任務。顧客和客服人員之間的每一次互動,都會生成一組豐富的數據,包括提出的問題、提供的答案以及這次互動是否完全解決了問題。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搜尋數以千計的此類互動數據,很快就能夠熟練地回覆那些往往會一次又一次出現的大部分客服問題。一旦系統到位,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來電,演算法也會變得越來越智慧。實際上有好幾十家新創公司以人工智慧的聊天機器人為核心來提供客服務自動化服務。在這當中,有許多公司將目光放在特定產業,例如醫療保健或金融服務。隨著這些科技的不斷進步,客服中心的人員配置可能會減少,因為事情最終會發展到只有與最具挑戰性的客戶互動時才需要人工客服。編寫電腦程式碼的能力通常被視為解決技術就業市場崩壞的一種萬靈丹。那些在新聞業甚至採礦等產業失去工作的人總是被建議「學寫程式」。學寫程式的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且有許多人提議要求電腦程式課程應該是高中甚至更小的學齡的必修課。然而,事實上,編寫電腦程式肯定也會被即將破壞其他類型的白領工作的那股力量所影響。和客服中心一樣,外包工作通常是自動化的最前線,現在許多常規軟體的開發工作都已被外包到工資較低的國家,特別是印度。幾乎所有主要的科技公司都對自動化電腦程式編碼工具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例如,Meta 開發了一種名為 Aroma 的工具,這項工具是一種由人工智慧驅動的「自動完成」工具,利用在公共領域龐大的電腦程式數據庫進行電腦程式編碼。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也資助了電腦程式碼開發、除錯與測試的自動化研究。甚至是 OpenAI 的 GPT-3, 一個通用語言生成的系統,透過從網路上取得的大量文件檔案進行訓練後,也能夠完成一些例行性的程式編碼任務。最重要的是,雖然學習電腦程式編碼可能會是一項有用且帶來良好收益的事業,但獲得這項技能就可以確保獲得體面工作的日子即將結束。對於普遍而言的其他白領階級職業也是如此。隨著科技開始侵入這些受過更多教育且高薪勞工的工作,不平等可能會變得更頭重腳輕,擁有大量資本的少數精英與其他人的距離會更遠。隨著高薪的勞工受到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也將進一步削弱消費者支出和強勁經濟成長所需的潛力。然而,有一個可能的好處,那就是與在工廠或低工資服務產業工作的其他勞工相比,收入更高的知識工作者擁有更大的政治影響力,因此對白領工作的影響實際上可能有助於激發他們支持因應就業市場發生的破壞性創新而生的政策。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幾乎走遍了每個洲,針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對就業市場可能造成的影響做了幾十次演講。不管我身在哪個國家,我發現聽眾最常問的問題總是大同小異:什麼工作可能是最安全的?我應該建議我的孩子唸哪些領域的科系?整體來說,答案可能有點明顯且令人不滿意:請避開本質上偏向例行性和可預測性的工作。這樣的工作顯然是近期人工智慧帶來的自動化將造成最大衝擊的領域。另一種說法可能是:請避開無聊的工作。如果你每天上班都會面臨新的挑戰,並且在工作中不斷學習,那麼你可能身處於領先科技的良好位置,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這樣。另一方面,如果你一次又一次地花費大量時間製作相同類型的報告、簡報或分析,你可能要開始擔心,並該考慮調整你的跑道了。更具體地說,我認為在短期到中期最不容易受到自動化影響的工作落在三個領域。首先,真正具有創造性的工作可能相對安全。如果你總是跳出傳統的思維框架、想出創新的策略來解決無法預見的問題,或者創造真正的新事物,那麼,我認為你將能夠善用人工智慧作為你的工具。換句話說,這項科技更有可能輔助你,而不是取代你。可以肯定的是,打造可以發揮創意的機器的重大研究正在進行中,人工智慧也將不可避免地開始侵入創意領域的工作。智慧演算法已經可以繪製出原創的藝術作品、提出科學假設、創作古典音樂並設計出創新的電子產品。DeepMind 的 AlphaGo 和 AlphaZero 為職業圍棋與西洋棋比賽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創造力,因為這些系統展現了真正截然不同的智慧,並且經常採用讓人類專家驚訝的非典型策略。然而,我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工智慧將被用來放大人類的創造力,而不是取代人類的創造力。第二個安全的領域包含那些重視與他人建立有意義且複雜關係的工作。這將包括例如護士可能與病患建立的那種同理、關懷的關係,或者業務人員或顧問提供客戶複雜建議時可能與客戶建立的那種關係。請特別注意,我指的不是需要微笑以及和客戶友善互動等短期服務,而是那些需要更深入且更複雜的人際互動的服務。同樣地,人工智慧也正在侵入這個領域,正如我們在第三章 (38 頁) 提到的,聊天機器人已經可以提供基本的心理健康治療,而且人工智慧在感知、反應和模擬人類情感的能力上都將繼續有重大的進展。然而,我認為機器要能夠與人建立真正複雜且多面向的關係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第三類安全的工作包括需要在不可預測的環境中具有出眾的行動力、靈巧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職業。護士和老年人的照顧員屬於這一類,水管工、電工和機械師等技術產業從業者也屬於這一類。打造價錢合理且能夠自動執行此類工作的機器人可能還遙遙無期。對於那些選擇不走大學教育這條路的人來說,這些需要技術的職業工作通常是最好的機會。在美國,我認為我們應該更著重於為年輕人提供接觸到這些職業培訓或實習的機會,而不是只將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生推去唸大學。然而,最重要的因素可能不是你選擇哪個職業,而是你在這之中如何定位自己。隨著人工智慧的進步,在就業市場的廣泛領域中,主要由例行性的基本任務所構成的工作可能會消失,而那些專注於需要創造力的領域的人,或是能善用廣泛的專業人脈增加組織價值的人將爬升到頂端。換句話說,你在運動員或演藝人員身上看到的那種贏家光環或超級明星效應,可能會被強加在以前所有人的機會都均等的職業上。即使人工智慧進步,具備強大法庭攻防技能或掌握能為公司帶來業務的客戶關係的律師,很可能會繼續表現亮眼;另一方面,主要從事法律研究或合約分析的律師,可能就處於較不樂觀的處境。以個人而言,適應這種情況的最佳方法可能是選擇一個你真正喜歡的職業,做你真正有熱情的事情,因為這將增加你在該領域表現出色並脫穎而出的機會。展望未來時,純粹因為某個領域傳統上提供很多工作機會而選擇該職業,並不是個很好的選擇。問題是,對特定個人來說,這或許是很好的建議,但它並不是系統性的解決方案。隨著這些轉變的展開,許多人很可能會被拋在後方,我認為我們最終將需要政策才能處理這個現實狀況。本文摘自馬丁。福特 (Martin Ford) 著作《AI 無所不在的未來:當人工智慧成為電力般的存在,人類如何控管風險、發展應用與保住工作?》, 繁體中文版由高寶書版代理,曾琳之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誠品線上金石堂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8/05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AI 無所不在的未來》⁣: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地球發燒變高溫大烤箱 全台「烤蕃薯」
據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當一地區氣溫連續五天高於該地的平均氣溫 5°C 時,就可以被視為「熱浪」。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熱浪發生的機率將會變得更為頻繁。往年夏季,歐洲就時常遭受熱浪襲擊,除了嚴重影響作物收成,讓農民損失慘重,或出現野火燒不停等事件,嚴重時甚至導致民眾因熱傷害而死亡。像是英國林肯郡康寧斯比 (Coningsby) 先前在 7 月 19 日就測到破紀錄的 40.3°C 高溫,而英國氣象局 (Met Office) 更直接宣布全國進入警急狀態,同時針對曼徹斯特 (Manchester)、倫敦 (London)、約克 (York) 等地區發佈「極高溫」警報,並限制鐵路行駛速度,以防高溫導致鐵軌變形釀成出軌意外。希臘今 (2022) 年也在 23 日時迎來極端高溫與熱浪,而這波熱浪不僅讓部分地區氣溫直飆 42°C, 也造成周邊地區陸續出現野火,甚至導致旅遊勝地列士波斯島 (Lesbos) 上,如瓦捷拉 (Vatera) 及維利薩 (Virsa) 等村落的居民與遊客必須儘速撤離。當地消防隊發言人阿托皮歐斯 (Yiannis Artopoios) 表示:「希臘現在正面臨著混合乾旱、高溫跟強風的組合。」而希臘目前也正面臨著南北東三面火勢的夾攻。另外,義大利經典料理燉飯 (Risotto) 也受熱浪影響而出現危機。義大利現在面臨連日無雨酷熱的天氣,農作物的收成受到不小衝擊,尤其是需要泡在水裡才能生長的稻作。家族七代都務農種稻的里佐蒂 (Fabrizio Rizzotti) 指著自家的稻田說:「沒有水,這稻田再隔沒幾天就會完全死掉了,現在這裡根本種不出一粒米。」如果未來氣溫仍持續過熱,稻米將無法收成或根本種不出來,這意味著義大利燉飯可能迎來不得不漲價的命運。每到夏天就頻頻發生森林大火的美國,今年也不例外。像前陣子北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 (Yosemite National Park) 才傳出沃什伯恩大火 (Washburn Fire), 火勢延燒超過 3700 多英畝 (約 1797 萬平方公尺), 也危及當地已生長多年的紅衫群,且難以撲滅。幾天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周邊又再度發生火災,而這次的橡樹大火 (The Oak Fire) 光是自 22 日開始燃燒,沒多久就已經延燒超過 1 萬 8000 英畝 (約 7284 萬平方公尺) 的土地,讓近 3300 多戶的居民和當地企業面臨生命威脅。這也使得加州交通部 (Caltrans) 後續決議宣布,封閉進入優勝美地一帶主要的 140 公路 (HWY 140), 以保護民眾安全。「這場橡木大火的移動速度很快,而且它燃燒後產生的灰燼已經飄了超過 2 英里 (3.22 公里), 情況較為特殊。」賽拉國家森林公園 (Sierra National Forest) 發言人派特森 (Daniel Patterson) 表示,這幾年來最嚴重乾熱環境與植物,是讓這次森林大火一發不可收拾的主要原因。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報導,這場橡樹大火很有可能演變成今年最嚴重的森林大火。不過,加州消防局 (Cal Fire) 隊長赫吉 (Jon Heggie) 則指出,雖然火勢尚未熄滅,但已經可以看出大火燃燒的速度減緩。未來如果又繼續延燒,「我們就會繼續積極滅火。」赫吉說。另外,因氣候變遷,美國各地伴隨高溫而來的缺水現象,也反映在高爾夫球場及墓園等需要進行草地灌溉的區域上。洛杉磯墓地管理員雷森比 (Bruce Lazenby) 就表示,因為乾旱與缺水的問題嚴重,他們已經無水可用。只是在基於墓園草地須維護的情況下,墓地現在只能靠使用回收水來讓草地保持翠綠。面對各地高溫及大火不斷和缺水等問題,《歐洲新聞台》(Euronews) 報導指出,這樣的趨勢在未來只會惡化而不會趨緩。除非世界各地的人民和政府能夠真的「動起來」,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才能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台灣各地測量站也陸續測到高溫,像是 7 月 23 日花蓮玉里就測量到 40.4 度高溫,花蓮富源與清水也陸續測得 40.2 及 39.7 度高溫。另據氣象局資料顯示,近日全台 22 縣市中,就有 18 個縣市已經出現 35°C 高溫。據衛福部統計,夏天高溫可能造成的熱傷害,已經讓台灣相關的就診人數在 2020 年後突破 9 萬大關;光是今年 7 月,因熱傷害就醫的人數就已經突破 444 人次。對此,日前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以及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舉行記者會,呼籲衛福部及相關部會應加緊腳步,修改職業安全相關法規,同時也建議將溫度過高視為災害,將「災防停班標準」入法,並提供「高溫津貼」。台灣近年來夏天常被稱為「烤蕃薯」, 在夏天氣溫一年比一年高的情況下,進到室內聽到冷氣打開的「嗶」一聲,可能會是多數在台灣的你再熟悉不過的聲音。不過,以燃燒煤炭的「火力」作為發電主力台灣,面對愈來愈熱的天氣,在發電量上也開始拉警報。因夏季冷氣等電器用品使用量大,導致用電需求大增,代表著台電近期要達到充足電力供給的目標,也將面臨不小的挑戰。臺中火力發電廠 (簡稱中火) 二號機於 23 日發生破管事件,台電雖然在 24 日時強調有達到 8% 以上,但已經出現代表備轉容量率在 6% 到 10% 間「供電吃緊,系統供電餘裕緊澀」的黃燈,至今依然無法回到綠燈的狀態。後續台電發言人吳進忠回應,火力發電機組容易在高溫、高壓、高速的「三高」情況下損壞,好在破管並不嚴重,不會對整體供電造成影響。根據台電「近期備轉容量曲線」來看,從原本 1 月的 2500 多萬瓩,到現在 7 月幾乎翻倍,已經來到 4067, 比 2021 年與 2020 年兩年 7 月中後段區間內的瞬時尖峰負載還要來得高。備轉容量率的部分也從原本的 13% 左右,下降至目前的 9.5%, 和往年相比也較低。
走過疫情死亡幽谷 印度人解封後重學社交
「經過數波封城,我失去了社交技巧,現在跟陌生人交談就會產生莫名的焦慮感,不知該如何應對。」現年 24 歲、在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工作的印度籍女雇員詹姆斯 (Ashni James) 向《全球中央》表示。「但我也學會更加珍惜與家人、同事和朋友相處的機會,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明天還能不能看到他們。」她繼續說。印度於 2020 年 1 月 27 日在南部克勒拉省 (Kerala) 斯里索爾市 (Thrissur) 發現第一宗 COVID-19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確診案例,病患是一名剛從中國武漢返鄉的醫學院女學生,病毒就此悄悄在印度散布。接連幾場大型宗教聚會及朝聖活動,使得疫情在印度真正爆發,3 月 25 日,印度全境開始封城。第一波疫情在 2020 年 9 月達到每天新增逾 9 萬例的巔峰,之後開始下滑,次年 1 月降至每天新增不到 1 萬 5,000 例。然而,就在各方以為疫情就此獲得控制,第二波疫情突然於 2021 年 4 月初爆發,在病床、氧氣筒及其他醫療資源都極度短缺的情況下,4 月下旬,單日新增病例突破 40 萬人、死亡病例逾 3,500 人。截至 2021 年 6 月,印度官方統計顯示死於 COVID-19 病毒的人數累計達 40 萬,當時印度各地火葬場倉促焚燒逝者遺體的照片及影像震驚了全世界,但有研究機構估計,實際死亡數字可能還要高出 10 倍。在莫迪政府強力推行疫苗政策、實施宵禁、學校停課、政府部門分流辦公、商店依單雙號輪流營業等半封城措施,外加民眾集體免疫等效應之下,印度首都德里及各省於 2022 年 1 月再度逐步放寬防疫限制,印度民眾終於重啟睽違已久的社交生活。但第二波疫情的災情太過慘重,幾乎每位印度人身邊都有親人或朋友因重症住院或去世,在他們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而長達數月的與世隔絕、只靠手機聯繫的生活,也讓許多人忘記如何與人相處。根據印度精神健康機構「療癒中心」(TCOH) 於 2020 年 12 月公布的調查,有 74% 的印度人在疫情緊張期間感到壓力、88% 感到焦慮。印度衛生部也在官網上公布了多則教導民眾如何抒發壓力的影片。「解封了,我又回到工作崗位,開始賺錢。但我發現我在交談時不再習慣直視他人,或許我需要時間來重新適應。」社區裡一名銷售員靦腆地向記者說。就讀於旅館管理學院的男學生夏瑪 (Sanskar Sharma) 則表示,封城之初,學校改為視訊上課,同學們一度相當興奮,認為這是難得的「假期」。但夏瑪很快發現,視訊上課的感覺與坐在教室裡聽講大不相同,而他和好友的關係也因長時間沒見面而慢慢疏遠,冰冷的簡訊與手機螢幕無法傳達面對面交流時的真實情感,許多同學的性格也變得內向及悲觀。「幸好現在恢復實體上課,我會好好珍惜大學最後一年的美好時光,珍惜與同學之間的情誼。」夏瑪說。如今,印度已鮮少傳出重症,市集與商場車水馬龍、辦公室恢復實體上班、各種展覽與會議恢復實體舉辦,一切都已回到疫情爆發之前的景象,除了少數人選擇繼續戴口罩,以及進出特定商場可能需要測量體溫以外。在記者最近造訪的一間私人公司,即便是在密閉的辦公室裡,同事或旁人的咳嗽聲已不再引起側目,主管也未強制有感冒症狀的員工回家休養。一名員工笑著說:「染疫也不過就是一場小感冒,有什麼好怕的?我們都注射過疫苗了。」隨著社交重開機,印度國內也迎來「報復性」旅遊潮,旅館、飯店也因需求增加而悄悄調回之前的價格水準。外籍遊客如今也是只要完整注射兩劑疫苗、或是出示核酸檢測 (PCR) 採檢陰性證明,就可以入境,因此各大城市的機場開始出現前來印度學瑜伽、觀光甚至留學的國際人士。
化身喵星人在城市中冒險!電玩遊戲《Stray》一出風靡全球
一款法國獨立遊戲開發工作室 BlueTwelve Studio 製作的《Stray》(浪貓), 以貓為主角的第三人稱冒險遊戲,在 7 月 19 日由安納布爾納互動 (Annapurna Interactive) 於 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5 與 Windows 三種平台上發布,並隨即空降 Steam 平台銷售與希望清單排行榜、並同步在 Twitch 的遊戲實況與 Twitter 討論引發熱議。《Stray》除了直接支援正體中文,也有簡體中文、英文、日文與韓文等 15 種語言的版本。除了可在不同遊戲論壇討論,遊戲裡面的貓咪叫聲,也能跨越國界,引起正在收看實況直播或遊戲玩家們身邊貓咪的注意與反應。《Stray》發布的遊戲預告畫面。在《Stray》中,玩家會操縱一隻誤入機器人城市的流浪貓,透過與地圖中角色與場景互動,來解開重重謎團並找回失散的家人。由於主角是一隻貓,因此玩家在操作時,可以模擬真實世界裡貓會做出的動作,例如跳上屋簷、鑽過欄杆縫隙與翻倒水桶,或是使用貓爪抓沙發,系統還設計有「喵嗚 (Meow)」的按鍵,貓叫聲的回音甚至能透過 PS5 控制器傳出來。旅程中,一台名為 B12 的無人機會陪伴著貓咪,幫忙翻譯機器人的語言並協助玩家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雖然途中也會遇到菌克 (Zurks) 或是哨兵 (Sentinels) 兩種敵人,不過玩家可以在 B12 的幫忙下攻擊菌克,或是利用貓咪靈巧的動作來避開哨兵的視線。除了遊戲性的系統設計,《Stray》場景結合了賽博龐克 (Cyberpunk) 的元素,透過科技 (機器人) 與老舊建築的反差打造出充滿魅力的城市,從燈光、房屋到每一個藏在背景中的細節都非常精緻,當玩家藉由貓咪的雙眼欣賞大街小巷的風景時,可以說是置身於一場令人驚嘆連連的視覺饗宴。BlueTwelve Studio 是創立於於法國南部城市的小型遊戲團隊,初期僅有兩位成員,在 2017 年獲得資金後才正式成立五人工作室,依照官方 Twitter 帳號所公布的資訊,目前團隊由動畫師、3D 設計師、程式設計師等 24 人以及數隻貓咪組成。《Stray》是 BlueTwelve Studio 首部發表的遊戲,工作室創始人兼創意總監 Vivien Mermet-Guyenet 與 Colas Koola 早在 2015 年就開始製作《Stray》, 其靈感來自位於香港,現已被完全拆除的九龍寨城,該處曾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兩人不僅著迷於建築物所呈現的細節及樣貌,也認為其房屋間的通道與景色非常適合作為貓的遊樂場,故決定以九龍寨城風格的建物作為基礎設計一款冒險遊戲,並將計畫命名為 HK Project。模擬真實貓咪是《Stray》的一大特色,其主角外型正是參考兩位共同創辦人的寵物貓 Murtaugh, 牠是一隻七年前在車子底下被發現的橘毛浪貓,不過牠目前可是開發團隊的心靈支柱,甚至被稱為「老大 (The Boss)」呢!至於工作室的另外兩隻動物成員,無毛貓 Oscar 負責擔任動畫師 Miko 的動作展示助手,如實呈現出貓的靈巧姿態,而黑貓 Jun 則是專門監督團隊工作。遊戲製作人 Swann Martin-Raget 也曾表示,團隊中 80% 的成員有在養貓,或本身就是貓奴,因此大家都對於遊戲開發充滿熱忱,共同努力打造、描繪貼近現實的細節與場景,而且在與貓咪共處的工作環境下,辦公室氣氛不僅充滿歡樂,隨時隨地也都有現成的動畫與聲音素材可以觀摩。圖左為原本是流浪貓的 Murtaugh (莫塔,音譯), 被 BlueTwelve Studio 工作室收養,成為啟發電玩遊戲《Stray》的重要人物,也是工作室團隊的心靈支柱。製作團隊當然在遊戲中置入了與貓對立的要素 —— 機器人,相比可愛、小巧、靈動等特徵,機器人顯得更加冰冷與生硬,這樣的衝突反而豐富了遊戲故事的發展,並讓復古景色下的世界充滿異國風情,而無人機 B-12 的設計更是巧妙地展現出貓與科技之間的互動。另外,受到團隊成員喜愛的美國反烏托邦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據說也是遊戲的參考素材之一。其實市面上早已出現過類似《Stray》的動物視角操作遊戲,例如主打動作冒險風格的角色扮演遊戲《奇塔利亞童話》(Kitaria Fables)、以北歐民間傳說為背景的冒險遊戲《北方之靈》(Spirit of the North) 以及充滿解謎、戰鬥和奇幻色彩的動作遊戲《TUNIC》, 但是剛發售不久的《Stray》卻在短時間內獲得極高人氣,以擬真貓咪為主角的特色進攻遊戲市場。儘管《Stray》是一款由小型團隊製作的獨立遊戲 (Indie Game), 卻在上市沒多久便所引起極高討論熱度,並在遊戲平台上廣獲好評,看來吸睛又惹人憐愛的貓咪終究是緊緊抓住了眾多玩家的心,成功讓《Stray》打入國際市場。其購買管道包括 PlayStation Store (售價 NT$890) 與遊戲平台 Steam (售價 NT$479, 不含原聲帶), 玩家也可以選擇訂閱 PlayStation Plus 的高級或升級方案,直接進行遊玩。另外,《Stray》對電腦硬體的最低要求為 64 位元處理器、Windows 10 作業系統與 10 GB 儲存空間等,詳細條件可至 Steam 官網查詢。根據 Steam 官方提供的數據資料,《Stray》不僅在發售前就已經登上熱門願望清單榜首,上市當天的遊玩人數甚至突破六萬,成為 Steam 平台全球暢銷商品之一。獨立遊戲市場分析師 Benji-Sales 指出《Stray》亦成為安納布爾納互動在 Steam 中玩家數最高的遊戲。Games-State.com 則預估其收益可能落在 25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7.4 億)。分析評價、人氣、銷量等因素的統計網站 Steam250 顯示,《Stray》以 8.61 的綜合分數獲得 2022 年前 150 最佳 Steam 遊戲排名第一,其好評率高達 98%, 以些微差距超越索尼娛樂旗下聖塔莫尼卡工作室在同年 1 月發售的《戰神》(God of War) PC 版 (評價分數 8.56, 好評率 97%)。在 Steam250 的歷年排行榜中,《Stray》則是位居第 44 名。在 Stream Charts 發布的 Twitch 遊戲實況直播監測數據中,《Stray》在發售一週內 (7/19-7/25) 的總觀看時長累積超過 928 萬小時,平均觀眾人數為 5.5 萬,在巔峰時段甚至高達 28.5 萬人,且總計有近八千個頻道進行此遊戲的實況。目前 Twitch 上的相關影片與直播亦涵蓋多種語言 (英文、日文、法文等), 可見《Stray》相當受到全世界實況主與觀眾的歡迎。除此之外,《Stray》也在發售首日與次日登上推特 (Twitter) 全球趨勢,該遊戲不光只是吸引大量喜愛貓咪的玩家,連貓本身也為之著迷!來自不同國家的推特用戶紛紛上傳自家寵物貓對於遊戲感到好奇的景象,這股熱潮還帶動了 @CatsWatchStray 的成立,這支帳號專門分享各種貓與螢幕上《Stray》互動的療癒影片或照片,目前追蹤者高達 3.5 萬人。如果最近還沒有計畫行程,不妨考慮一起化身貓星人來冒險吧!
「我們的目標是賺錢不是救地球」剛果民主共和國拍賣雨林地促石油開發
剛果盆地 (Congo Basin) 擁有著僅次於亞馬遜雨林的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的第二肺」, 每年能吸收 1 億 5 千萬公噸的二氧化碳量,有著調節全球氣候的傑出能力。而剛果盆地也是非洲森林象、非洲狹吻鱷、大猩猩、倭黑猩猩 (Pan paniscus)、大量昆蟲和數百萬人共同生活的家,此地還擁有全世界第一大的熱帶泥碳沼澤地,名為 Cuvette Centrale, 具備驚人的碳儲存量,存放了相當於全球 3 年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這塊資源豐沛的土地,如今被視為生財工具,剛果民主共和國決定在上周四 (28) 拍賣剛果盆地中的 30 個區塊,作為給石油公司投資的新地,改善剛果人民貧窮的生活。剛果民主共和國宣布在 7 月 28 日、7 月 29 日拍賣 30 塊土地的油氣探勘權。此次拍賣的消息引起專家與科學界的擔憂。據專家了解,被拍賣的區塊中,有 9 個正劃在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附近,約占 23 萬 8,950 平方公里,差不多是 800 個台北市的大小。而專家擔心的是,其中 3 個區域還與泥碳沼澤地 Cuvette Centrale 的位置重疊,約占 1 萬平方公里。曾參與 2017 年剛果泥碳沼澤地研究、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的全球變遷科學教授路易斯 (Simon Lewis) 便呼籲剛果政府停止拍賣土地。他指出,這種拍賣無疑是一種賭注,因為沒有證據表明該地蘊藏大量的石油,但商人一旦探勘石油與天然氣,勢必會砍伐森林、開闢運送大型機具的道路跟設置炸藥,僅是探勘的行動就會導致雨林生態的破壞,而那些開闢出來的道路也會吸引獵人和盜木者隨後跟進,對當地的雨林和野生動物都將造成重大的影響。更嚴重的是,森林的砍伐也會破壞泥碳沼澤地水分的平衡,導致該地失去海綿般的作用,釋放它原本的碳儲存量,使得全世界的碳排放量增加。英國萊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的自然地理學教授佩奇 (Susan Page) 就表示:「這可能會一下釋放出大量的碳,成為某種引爆點,影響到全球氣候。」另外,專家也觀察到,這次就連維龍加國家公園 (Virunga National Park) 的部分保留地 —— 屬於極危狀態的山地大猩猩的棲息地,也被納入拍賣。維龍加國家公園位於非洲中部,是非洲最古老的國家公園。這座國家公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world heritage) 保護,擁有全球一半以上數量的山地大猩猩,更擁有豐富的生態多樣性,具備 480 種珍稀物種。但剛果政府執意把維龍加國家公園部分地區列入拍賣名單,認為它能為剛果人民帶來高經濟價值。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齊塞克迪 (Felix Tshisekedi) 政府表示,他們必須使用該國的自然資源來換取財富,解決人民普遍面對的貧窮問題。根據世界銀行 (World Bank) 在 2018 年的統計,剛果的 6,000 萬人口中有 3/4 的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下,一天僅收入 1.90 美元 (約新台幣 57 元), 而剛果領導人一直期盼能增加石油產量來提高國家的經濟。不過,在剛果政府決定拍賣 30 個區塊的油氣探勘權前,2021 年 11 月,齊塞克迪曾參與在英國舉辦的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峰會 (U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2021,COP26), 與各國政治領導人站在一線,簽署一項為期 10 年保護剛果盆地森林的協議,國際也為此承諾會在前 5 年提供剛果經濟上的援助,每年以 5 億美元 (約新台幣 150 億元), 支持剛果持續減少對森林的砍伐與減緩在盆地內棕櫚油種植園的擴張行動。但在氣候峰會之後,時局瞬息萬變,3 個月後爆發了俄烏戰爭,西方各國對俄羅斯能源祭出制裁,全球能源秩序重新洗牌,導致油價不斷上漲。隨後,向來保護森林資源不遺餘力的挪威,為了因應局勢,增加近海石油鑽探,而美國總統拜登也在近期啟動中東行,拜訪了石油生產大國沙烏地阿拉伯,希望沙烏地阿拉伯能增產石油,進而支援美國石油短缺的問題。剛果的氣候變遷談判代表暨石油化學部顧問曼帕努 (Tosi Mpanu Mpanu) 表示,剛果注意到近期全球動向,政府也推測熱帶雨林的土地可開採出 160 億桶石油,為國家帶來強而有力的收入。曼帕努說道:「剛果的目標是希望藉由拍賣賺取足夠的收入,好讓減少貧窮人口的政策能進行下去,並替剛果帶來久違地經濟成長。這才是我國首要目標,我們的目標並不是要拯救地球。」剛果官員認為,西方國家的政治領導人物有著雙重標準,當西方國家靠化石燃料和排放廢氣致富,他們卻限制非洲國家使用碳、石油和天然氣,並聲稱這是為了保護地球上的所有人。「是時候讓剛果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並獲得補償。」曼帕努說道。石油化學部長布丁布 (Didier Budimbu Ntubuanga) 也強調:「我們的國家必須向前走 —— 我們得找到錢。」
下一站火星 日團隊擬在太空重建地球重力
根據 NASA 研究,太空人在太空執行任務期間,骨骼平均每月會流失 1-1.5% 的礦物質,這意味著,僅僅是待在太空執行任務幾個月,就相當於承受數年的骨質流失,即使回到地球後,也無法透過復健或用藥來恢復,肌肉量也比在地球上流失得更快。在缺乏地球重力的狀況下,人體內的液體將會由下向上移動至頭部,影響心血管系統與肺部功能之外,最直接的便是使大腦及眼球後方壓力增大,造成各種眼睛病變,例如眼球因擠壓變形,視網膜移動、褶皺,視神經發炎等,學界稱之為「SANS 太空飛行相關神經性眼症候群 (spaceflight-associated neuro-ocular syndrome)」。長時間進行太空任務的太空人,有高達 80% 都會罹患這種視力衰退的症狀。肌肉萎縮、骨質疏鬆、動脈硬化、視力受損... 失重狀態或低重力狀態對人體產生的影響,隨著在太空中滯留時間越久情況將更嚴重,甚至造成無法逆轉的損害。對體能優異的太空人影響已如此甚鉅,更遑論是剛出生的嬰幼兒或體能較差的老年人。日本研究團隊表示,微重力環境對孩子的出生與成長雖尚未有明確資料,但沒有重力,哺乳動物就無法順利分娩,即使出生也可能無法正常生長。重力不僅是長期太空任務迫在眉睫必須克服的問題,創造具有地球重力的環境更是人類能在太空中生活的關鍵。京都大學 SIC 載人宇宙學研究中心 (SIC 有人宇宙学研究センター) 與建築公司鹿島建設株式會社於 7 月 5 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聯合研究新的太空開發技術在月球與火星上打造以人造重力生活設施為核心的生物群落。「我們將利用外太空、月球表面和火星表面的自轉產生的離心力,產生與地球環境相當的重力。」研究團隊為重力約是地球六分之一的月球設計了 Luna glass, 在重力相當地球三分之一的火星上規劃 Mars glasss。Luna glass 與 Mars glass 是巨大的旋轉錐體 (Cylindrical Architecture), 將使用離心力來模擬地球重力,錐體半徑約為 328 英尺 (約 100 公尺), 高度達 1,312 英尺 (約 400 公尺), 約每 20 秒會完成一次旋轉,為身處其中的人類創造 1g 的重力 (相當於地球上的重力)。它們不僅是人工重力裝置,也是居住設施,錐體內部是人類生活空間,形成一個微型核心生物聚落。團隊表示「住在這個設施中,人類可以放心地生育、扶養小孩,維持身體健康與完整,並且可以隨時返回地球。」為確保在星際移動間能保持一定的重力,避免因交通過程中重力變化造成人類身體不適,團隊也設計了一種在行星之間移動的人造重力運輸系統 ——Hexagon Space Track System, 這是一種以鐵路系統為基本模型的運輸系統,預計於月球、火星的衛星火衛一 (Mars I, 又名 Phobos) 及地球軌道上設定基地站點。並打造夢幻的「Space Express 太空快車」, 大小約是新幹線列車 (長 25m、寬 3.4m、高 4.5m) 尺寸,共有 6 節車廂,配備 (軌寬 1435mm) 的動力系統。發射到外太空時,每輛列車都由一根桿子連接,並於列車前導與尾隨的飛行器上安裝火箭彈射器,以利在太空中加速駛離各行星的引力。此外它也配備了翅膀,在有大氣層的行星上可以展開,有助於上升。在月球和火星上,它也能夠連接各自基地站點城市的高速鐵路。在行星之間行駛時會有六角形膠囊 (Hexacapsule) 包覆列車,以避免暴露在宇宙射線下,並維持行進中的重力,讓地球、月球與火星之間的星際交通運輸也能保持在 1g。通過這項研究,聯合研究團隊試圖為微重力對人體造成影響提出解決方案,以及在外星生活的可能性,也希望透過重新思考人類生存需求來喚起人們對地球環境的重視。京都大學 SIC 研究中心主任山敷庸亮說:「關於移民火星,美國和阿聯酋都在積極提出方案,(我們) 提出的方案是代表日本獨一無二的概念,雖然目前還不可行,但重要的是展示這個概念,讓日本在太空拓展領域的推進具有優勢,我們會繼續研究。」
尋找超級血清 熊的血液藏有增強人類肌肉的祕密
在美國超級英雄漫畫裡,瘦弱的史帝夫・羅傑斯 (Steven Rogers) 在注射「超級士兵血清」後,變身成為力大無窮的超級英雄 —— 美國隊長 (Captain America), 這些原本是漫畫中才有的情節,卻有日本的研究人員發現,動物界中確實有可能存在著增強人類肌肉的超級血清。近期,日本科學家在綜合性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 上發布一項研究,冬眠的黑熊血液中含有一種成分,能讓這種生物歷經長時間的冬眠、在 5-7 個月不吃不喝後,仍能維持身體機能與全身的肌肉量。「要活就要動」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一個人如果想擁有健康的身體,平時就要養成運動的習慣。人類只要 3 周的時間久坐不動,肌肉量就會流失,遑論不吃、不喝、不動長達數個月,還會導致一個人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死亡。但冬眠的黑熊卻沒有這些困擾,日本廣島大學 (University of Hiroshima) 的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宮崎充功表示,「冬眠的動物不受『要活就要動』的規則影響,牠們即使長時間不動也能避免肌肉萎縮」。人體的肌肉量多寡取決於肌肉蛋白合成和分解之間的平衡,人體在缺乏運動時,會分泌一種稱為 MuRF-1 (Muscle RING-finger protein-1) 的分解酵素,造成身體肌肉量的流失。而根據先前的研究發現,一種生長激素 —— 類胰島素生長因子 - 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以下簡稱 IGF-1) 的濃度升高,能增加身體內肌肉組織的含量,被認為或許是熊在冬眠時維持肌肉量的關鍵。原先,宮崎充功的研究團隊認為,IGF-1 的濃度變化影響了熊在冬眠時的肌肉量。研究團隊為此進行實驗,抽取了一隻日本黑熊 (Ursus thibetanus japonicus) 的兩種血清,一種是在夏季時抽取,另一種是在冬眠時抽取。他們經過檢測後發現,熊的 IGF-1 在夏季時濃度達到最高,在冬季剛要冬眠時會降到最低,直到冬眠尾聲,IGF-1 濃度才再次回升。研究團隊接著將這兩種血清與人類骨骼肌細胞進行培養,經過 24 小時的觀察,他們發現添加黑熊冬季血清的人類骨骼肌細胞,它的蛋白質含量有顯著增加,但另一個加入黑熊夏季血清的細胞樣本卻沒有出現類似的變化。根據這個實驗結果,研究團隊推論,IGF-1 的濃度高低並非是維持肌肉量的關鍵,因為黑熊夏季血清的 IGF-1 濃度最高,但人類骨骼肌細胞沒有任何變化,反而是 IGF-1 濃度較低的冬季血清,有出現抑制人類骨骼肌細胞中的蛋白分解作用。可惜的是,此次研究中,他們尚未得知冬季血清中是哪種成分導致這次的結果。宮崎充功補充:「如果能辨認出冬眠的熊的血液中是何種『成分』維持肌肉量,並釐清冬眠動物不吃不喝不動背後能維持肌肉的運作機制,這個發現將有助於未來發展對病患有效的復健策略,還能防止病患變成長期臥床。」研究團隊之後進一步釐清,IGF-1 在熊冬眠時的濃度變化,可能僅是熊體內水分的變化所致,像是冬眠時期因脫水而導致 IGF-1 的濃度在後期逐漸升高。在得知這個結果後,宮崎充功決定繼續研究、找出熊冬眠血液中的關鍵成分。宮崎充功在成為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研究所的副教授前,曾是一名物理治療師,他的研究生涯中一直期盼能找到一種復健方式,能在最初的復健階段中就維持住人體的肌肉量,而不是等到人體肌肉已經流失、惡化後,才想辦法恢復那些失去的肌肉。宮崎充功表示,這便是為什麼他對冬眠的熊如此感興趣的原因。
【地球圖書館】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祖先的「情慾流動」之謎
人到底有幾個物種?套一句常用的話:這要看你如何界定「物種」。你是指邁爾生物種概念下的生物種?還是指形態學物種概念 (morphological species concept) 下的化石種?如果你是指生物種,那答案是:不知道。如果你是指化石種,那答案是:大約二十四種。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地球上,其他人類物種都已經滅絕,人只剩下單一物種了,那就是我們這種智人 (Homo sapiens)。不管是東方人 (體型比較瘦小,眼睛大多為棕色,頭髮大多為黑色), 還是歐美人 (體型比較高大,眼睛顏色多樣化,有藍色灰色等等,且多為高鼻深目), 或是非洲人 (皮膚黑褐色,頭髮有些捲曲), 各有各的不同長相,但他們全都屬於智人,屬於同一個物種。何以證明我們今人都是同一物種?很簡單,用邁爾的生物種概念 (見第一章)。不管是東方人、西方人或非洲人,還是白人或黑人,只要雙方合意,看對眼,全都可以互相自然交配,並生下有生育能力的後代 (這點很重要)。既然彼此可以進行基因交流,沒有生殖隔離,所以我們今人都是同一個物種。長久以來,人類演化史上的一大懸案,便是智人在大約六萬年前,走出非洲,來到歐亞大陸時,他們有沒有跟當時還住在歐亞的尼安德塔人交配過?過去數十年,這懸案無解,因為沒有證據,只有各家的猜想。2010 年,懸案終於解開了,而且證據確鑿。德國馬普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古基因學家帕玻 (Svante Pääbo) 的研究團隊,在這年 5 月的《科學》(Science) 期刊上,發表了研究報告,揭露了尼人之謎,成功為尼人的整個古基因組做了初步定序,讓世人驚訝。2014 年初,帕玻團隊以一個在阿爾泰山脈洞穴發現的尼人女性腳趾骨,再為尼人做了更詳細、全面的基因組定序。2017 年,又為一個在克羅埃西亞洞穴發現的尼人女性遺骨,做了高覆蓋率的基因組定序,獲得了更多尼人的基因訊息。帕玻團隊和其他科研人員,把尼人的基因組,拿來跟現代人的比對,發現今天歐洲人、亞洲人和其他非洲大陸以外的人,他們竟帶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尼人的基因。這就證明了,尼人曾經和現代人的祖先交配過,雙方有基因交流,而且還產下有生育能力的下一代,所以才能把他們的基因,遺傳到我們今人身上。這意味著什麼?這表示,尼人跟我們今人一樣,應當屬於同一個物種,令不少學者大跌眼鏡!今後,我們是不是應當把尼人,改列為智人的一個亞種?按照邁爾的生物種概念,能夠自然交配,並且能生下有生育能力的下一代,就是同一個物種。尼人曾經和我們的祖先交配過,以致我們今天幾乎每個智人身上 (非洲人除外,見下段文字), 都還帶有尼人的基因。這不就證明,雙方沒有生殖隔離嗎?雙方都有性的吸引力,可以自然交配。雙方也完成了基因交流:我基因中現在有了你,你基因中也有了我。你我不就是同一個物種嗎?還有一個很好的旁證。帕玻的研究團隊發現,今天非洲人的基因,沒有尼人的基因。因為尼人的活動範圍,是在中東,後來擴散到西亞和歐洲,在大約三萬年前滅絕,但從未到過非洲,未曾和非洲的智人交配過,沒有基因交流,所以今天的非洲人,自然也不會帶有尼人的基因了。不過,這一點需要釐清,因為 2020 年 2 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一支研究團隊,利用一種新的基因分析法,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非洲人其實普遍帶有尼人的基因。這不是因為尼人曾經到過非洲,而是因為那些在近東等地居住的現代智人,跟尼人交配後,其後代重返非洲。這些後代的後代又跟本土非洲人交配,結果便把他們身上已有的尼人基因,傳給了非洲人。帕玻團隊還有一個重要的貢獻。他們意外地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山脈丹尼索瓦 (Denisova) 洞穴出土的一個小女孩手指骨中,發現了一種新人類,其基因不同於尼人,也不同於現代人。團隊以出土洞穴,將她命名為丹尼索瓦人 (Denisovan)。東南亞及大洋洲三十三個族群的基因中,有部分遺傳自丹尼索瓦人。今天的藏族人,很可能也從丹尼索瓦人那裡,遺傳到一個叫 EPAS1 的基因,讓他們可以適應高山缺氧的生活。這意味著,丹尼索瓦人很可能是一個廣泛散居在整個亞洲 (包括現今中國) 和東南亞的物種。問題是:尼人、丹尼索瓦人是否跟現代人 (智人) 屬同個物種?帕玻本人對這問題不願正面回答。美國《科學》期刊的記者吉朋斯 (Ann Gibbons) 去採訪他時,他說:「我想,爭論什麼是物種,什麼是次物種,都是徒勞無用的學術行為。」所以他不願把他團隊發現的新人類,定為新的人類物種,只稱之為丹尼索瓦人了事,刻意不給他取個物種學名。他說:「為什麼要表明立場 (定物種)? 這只會引發更多的爭論,然而又沒有人可以做最後的判決。」然而,吉朋斯去採訪美國威斯康新麥迪生分校的分子人類學家霍克斯 (John Hawks) 時,他卻很明確地說:「他們互相交配過。我們就叫他們同個物種。」但也有一些學者,不認為尼人和智人是同一個物種。專門研究物種形成的康恩 (Jerry Coyne), 在他的部落格中,對這個物種問題有相當詳盡的討論,值得一讀。他的結論說,他同意霍克斯的看法:尼人、丹尼索瓦人和我們現代人,都是同個物種 (智人) 的成員。尼人有不少化石在歐洲出土,透露他們的體型不同於現代人,腦甚至比現代人還大,但他們依然可以跟現代人的祖先完成基因交流。這顯示,尼人和智人原本屬於同一個物種,交配時可能正處於漫長的分化過程當中,但又還沒有完成分化,還沒有產生徹底的生殖隔離,還可以進行交配,所以還屬於同一物種。過去,科學家、科幻作家和歷史小說家,常在幻想,如果有辦法讓一個尼人復活,讓他去跟一個現代女子交配,會產生什麼樣的「愛情結晶」? 什麼樣的「怪胎」? 其實,這樣的「實驗」早已經做過了。早在五六萬年前,在中東地區和歐洲,尼人男子就曾經跟不少智人女子交配過。智人男子也曾經跟不少尼人女子交配過,其結果就是現代智人男女,都帶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的尼人基因,並沒有產生什麼「怪胎」。尼人和智人交配,雖然可以產生有生育能力的後代,但最新的兩項研究卻也揭示,他們交配孕育的後代,其生育能力比較低,特別是男性。這也顯示,尼人和智人並非「完美的配偶」。雙方正處於即將分化的邊緣,快要走向生殖隔離了。有一個問題是,尼人據所知不曾到過東亞,何以現今的東亞人,包括中國、印度、日本和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和大洋洲人,仍然帶有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的尼人基因?古基因學家的解釋是,智人是在西亞地區和尼人交配,而這些智人的後代又繼續擴散到東亞,所以也把尼人的基因帶給東亞人。尼人的基因遺傳給現代智人,有什麼影響?科研人員目前正在積極探討這個問題,發現的影響有好有壞。好的比如「能幫助現代人較快地適應歐亞大陸較冷的環境」, 壞的則如「使現代人對糖尿病、肝硬化、紅斑狼瘡、局限性腸炎等疾病更加敏感,而且對吸菸更容易上癮」。2019 年底爆發的 COVID-19, 至今造成全球數千萬人得重症或死亡。現代人體內的尼人基因,再次引起科研人員的注意。帕玻的研究團隊發現,新冠肺炎重症者當中,有不少人的第三號染色體有一段基因源自尼人。有這段尼人基因的現代人,比較容易染上嚴重的新冠病毒,需要住院,可能因而死亡。南亞人當中,有百分之五十帶有這段尼人基因。歐洲人則有百分之十六。近年來,古基因研究取得不少令人驚喜的新成果。除了發現尼人曾經和智人交配過之外,也發現丹尼索瓦人曾經跟尼人以及智人有過基因交流。在晚更新世,也就是從大約十萬年到三萬年前,歐洲和亞洲同時存在著三大人類物種:尼人、丹尼索瓦人和智人,且三者之間的交往和交配相當頻繁。最新的戲劇性研究發現,是在 2018 年 8 月。《自然》期刊發表了一篇報告:帕玻的研究團隊成功為 9 萬年前活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山洞的一個十三歲女子的化石,做了完整的古基因組定序―她的身上帶有約百分之四十尼人媽媽的基因,也帶有約百分之四十丹尼索瓦人爸爸的基因。這等於說,她從父母那邊各遺傳到一套完整的染色體―她是尼人和丹尼索瓦人交配所生的第一代混血兒。英國倫敦一位人口遺傳學家史果倫特 (Pontus Skoglund) 說,他很盼望可以見一見這個女子。「在那些基因組被定序過的人當中,她可能是最令人著迷的一個。」本文摘自賴瑞和著作《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 繁體中文版由時報出版代理。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誠品線上金石堂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7/29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人從哪裡來》⁣: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不會讓你絕後?以色列從陣亡士兵身上採集精子創造後代
以色列近年有個特殊趨勢:不少陣亡士兵的家屬,會把過世親人的精子取下,期望未來有機會傳宗接代。據報導,目前已有數十名小孩用此種模式出世。外媒報導,今年 3 月時,中東議會甚至通過草案支持上述行為。而以色列國會議會、同時也是該法案發起人 Zvi Hauser 表示,該法案未來期望拓展到社會各層面,目前先從國軍開始。圖為以色列的孩童在紀念牌匾前觀看陣亡將士的名字。4 月 24 日這一天,希伯來文稱作 Yom HaZikaron, 也就是陣亡將士紀念日。以色列在這重要的一日會全國降半旗,共同紀念在戰爭中英勇犧牲的軍人。在「全民皆兵」的以色列,幾乎所有 18 歲至 21 歲的年輕人都會服兵役,如果他們不幸為國陣亡,國家有責任照顧他們的父母以及後代。因此 Zvi Hauser 認為,透過今天的科技,如果陣亡士兵沒有後代,可以將他的精子取出來,並交給其妻子或父母。然而,因為服兵役的年輕人多半還沒成家立業,因此最希望取下他們的精子並傳宗接代的,通常是這些士兵的父母。換句話說,這種模式出世的孩子,就像是父母親為死去孩子豎立一座「活人紀念碑」, 因此也引起不少爭議。當地有專家便指出,這讓小孩幾乎等同在一個「計畫中的孤兒系統下」(planned orphanhood) 出世,一出生就註定沒有父母。但生育議題首要考量的關係,應是「爸媽與小孩」而非「阿公阿嬤與小孩」。以色列的這個趨勢並非先例,就像美國也有類似情況,但美國許多州都是禁止的,就算有開放,也只有死去士兵的遺孀有權決定。無論如何,該法案影響最深的對象,並不是死去士兵、其遺孀或其在世父母親,也不是代理孕母,而是在這種情況下以這種方式出生的小孩。因為,以色列士兵如果殉職,國家會給予他們原本的小孩經濟補助;但如果是用這種方式出生的小孩,以色列並不打算挹注財政資源補助,因此這些小孩的未來權益如何,也受到外界關注。
躺平之後,中國年輕人的「摩擦性失業」
7 月 15 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6 至 24 歲年輕人的失業率達到 19.3%, 創下今年新高。對此,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造成這波年輕人失業的主要原因,青年群體初次進入勞動市場,普遍面臨「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 困境,同時受疫情影響,企業吸納就業能力也下降,年輕人求職管道在疫情條件下也受到阻礙。加上今年高校畢業生總量又創新高,造成青年人就業壓力加劇。依照中國官方解釋,摩擦性失業是由於經濟調整或者資源配置比例失調,人力資源重新進行分配,在等待和尋找的過程中引起的失業現象。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舉例,從學校畢業走向社會,暫時沒有找到工作,這是正常人員流動過程中產生的失業;又如,當有人想換工作,暫時未找到工作,這些都屬於摩擦性失業。徐洪才表示,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摩擦性失業」是經常發生的,當前的困境是有許多畢業生難以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有些職位是「擠破頭」, 有些則可能存在嚴重「用工荒」, 供求之間不匹配。發生的原因除了季節性、技術性等原因,以及經濟調整過程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原有工作不斷消失,新的工作不斷產生,轉換工作需要時間,因此產生了臨時性失業。例如因電商蓬勃發展,快遞員類的職業如雨後春筍增長。此外,疫情也是重要影響,因線上業務大量替代實體活動,實體店面關閉,也造成部分人失業。摩擦性失業是因為換工作而處於短暫的失業狀態,求職者實際上是有工作能力,且市場上也存在相應的工作崗位。因此,徐洪才認為應該根據不同類型失業加強就業指導,重點應放在提供準確、充足訊息及求職技能培訓上。 依據中國教育部的數據,今年中國畢業生有 1076 萬人,比去年增加了 167 萬人,是歷史上首次突破千萬人大關。過去雖然畢業生連年增加,但中國經濟的蓬勃、快速發展仍可以有效地吸收這些每年新增的勞動力。今年的畢業季求職潮卻遇上了受疫情影響、情勢險峻的中國經濟發展,「史上最難就業季」成為這 1076 萬名畢業生進入勞動市場所面臨困難重重的關卡。「當前經濟困難大於兩年前,」5 月 25 日,中國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描述當前中國經濟形勢險峻「三月份尤其是四月份以來,一些經濟指標明顯走低,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 2020 年疫情嚴重衝擊時還大。」7 月 15 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2 年二季度 GDP (國內生產總值) 同比僅增長 0.4%。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胡東安 (Tommy Wu) 對此表示「第二季度的 GDP 增長是自疫情初期以來最糟糕的結果,因為封城,特別是上海的封城,嚴重影響該季度初的各項活動。」 許多分析家評估,倘若中國政府對疫情仍採取嚴格的「」, 加上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全球經濟慘綠影響,下半年中國的經濟仍無法迅速復甦。7 月 13 日,中國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會議中提出「有就業才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進而帶動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直指就業為頭等民生大事,是穩定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為了確保就業市場穩定,於會議中提出幾項加強部署穩崗、拓崗的政策,包含持續落實企業紓困政策、提供社保費緩繳、就業補助等,並主張「以創業帶就業」: 透過鼓勵創業,以擴大市場對工作崗位的需求,增強市場主體的用工能力,不僅發放最高 20 萬元創業擔保貸款並由財政貼息,也鼓勵地方政府提撥款項,幫助孵化基地,降低創業初期的場地租金等費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也提出,將指導各地盡快落實支援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補貼政策,對吸納畢業生就業達到一定數量,且符合相關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在安排紓困資金、提供技術改造貸款貼息時,給予支援。針對剛進入勞動市場的畢業生,擴大線上與實體招聘活動,也督促各教育單位、地方政府推出「一人一策」客製化的幫扶服務,為每一位畢業生搭配就業幫扶導師,精準推送工作職位。此外也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嚴禁在就業上歧視曾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康復者,以確保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依據教育部數據,全國已有 2169 所大學通過實地走訪、視頻會議等多種方式拜訪 5.8 萬間公司企業等用人單位,為畢業生拓寬職缺達 114.9 萬個,實習職缺達 44 萬個。武漢輕工大學對 2022 屆 467 位畢業生實施了重點幫扶,幫扶覆蓋率達 100%; 中國石油大學 (華東) 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陳文軍稱,學校建立了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少數民族畢業生等幫扶檔案,採取「一生一策」精準幫扶,開通了「雲端簡歷鋪子」和「網上面試指導間」, 通過電話、QQ 課堂等方式進行簡歷、面試及求職心理調試等一對一指導,並且對 475 名符合資格的應屆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總計約人民幣 32.54 萬元 (約台幣 144 萬元)。《新京報》報導,許多地方政府已針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推出多項幫扶舉措。例如北京針對畢業生,深入挖掘各領域就業資源,透過北京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實現供需訊息互通互認、精準配對。青海省也推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清單,梳理了 8 個方面、22 條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方針,例如企業新增就業職缺吸納畢業生,政府就提供社保補貼及一次性獎勵、企業招用畢業生一次性擴崗補助、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均有相關補貼等。遼寧省舉辦人才對接線上招聘活動周,多位人資部門負責人參與直播,開展線上「直播帶崗」、政策宣講活動。
亞得里亞海之珠 懶貓處處歲月靜好
始終相信,一座城市裡頭的貓如果過得自在,那麼人的生活應該差不到哪兒去,可不只我這麼說,連古代日本人也這麼想。那年旅行日本栃木縣,遊訪建築金碧輝煌的日光東照宮,在通往奧社的門楣之上,靜臥著一隻舉世知名的雕刻「睡貓 (眠り猫)」,「連貓這麼敏銳的動物都能睡得安穩,象徵著身處和平之世」, 當地友人的這番說法我深表贊同。德川家康終止了日本戰國亂世,開啟江戶幕府 200 多年安定,用睡貓隱喻東照宮主人的成就,稱得上恰如其分。也因此當看見新聞說到,那隻與我有過一面之緣的流浪貓安娜斯塔西亞 (Anastasia), 將被逐出杜布羅夫尼克 (Dubrovnik) 的總督宮,民眾為牠在宮前搭建的宮殿風小木屋也將連帶拆除,心裡真有些不平!安娜斯塔西亞何許貓也?我曾在 2019 年 10 月見過一次,地點當然是牠的地盤「總督宮」(Rector’s Palace)。總督宮最早興建於 14 世紀,是當年自由邦拉古薩共和國 (Republic of Ragusa) 總督的辦公處,原本的哥德式建築在數百年間經歷過火災、火藥庫爆炸、地震等毀損後,又重建重修,建築風格雜揉了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元素。拉古薩共和國時期的杜布羅夫尼克商業繁盛,是亞得里亞海沿岸城市中少數能與威尼斯匹敵的邦國,15 至 16 世紀國勢達到高峰,至 19 世紀初共和國被拿破崙消滅而劃下句點,可說整個自由邦歷史,相當於半部杜布羅夫尼克史。話題回到安娜斯塔西亞,據說牠今年已 17 歲高齡,比起虎斑、胖橘、三花之類的常見流浪貓花色,牠是那種你看過一眼、就能烙印腦海的高辨識度流浪貓,這不僅僅因為牠天生戴了副深灰色眼罩,還由於那雙孤傲高冷、彷彿洞悉一切的眼神。如今已改作博物館經營的總督宮,是杜布羅夫尼克知名的觀光景點,平時遊客如織。我靜靜地觀察過,作為地下東道主的安娜斯塔西亞日常並不媚客、不討摸,也不主動向遊客要食物,邁起貓步的牠,喜歡走到白膩石台上,然後找個僻靜角落俯臥著,冷眼望向前方,有時默默地觀察遊客,有時卻像在放空,彷彿杜布羅夫尼克老城區裡發生的一切,本貓早已嫻熟於胸,再也沒有什麼新鮮事能勾起牠老人家的興趣了。逛完博物館,觀光客還喜歡順遊一旁馬林。德爾日奇 (Marin Držić) 劇院,看戲?非也,他們是為「摸雕像」而來,馬林。德爾日奇是拉古薩共和國時期,克羅埃西亞最優秀的文藝復興劇作家及散文家,紀念他的雕像就矗立在劇院前,就像維洛納的茱麗葉銅像,你只需瞧一眼,便知道該從哪兒「下手」。相傳摸馬林。德爾日奇銅像的鼻子可帶來好運,望著金燦燦的鼻翼和鼻尖,只能說迷信這種事還真不分古今中外呢!光臨杜布羅夫尼克的遊客,不少是因看過 HBO 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 為了尋訪「君臨城」取景地而來。其實,西元 1979 年被收錄進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杜布羅夫尼克,素有「亞得里亞海之珠」美稱,在夯劇爆紅前早已是克羅埃西亞的旅遊勝地。遊客踏上石橋,穿過古城西方的派勒門 (Pile Gate), 正式進入老城區,聖薩維爾教堂 (St. Saviour Church) 與大歐諾弗利歐水池 (Big Onofrio Fountain) 是首先奪人目光的兩大看點:前者是 1520 年興建的文藝復興式教堂,後者為 1438 年由那布勒斯水利工程師歐諾弗利歐設計的都市供水系統,1667 年那場撼動杜布羅夫尼克的大地震,震毀了上下兩層水池的上部,卻對聖薩維爾教堂絲毫無損,被當地人讚為奇蹟。同樣都是教堂,聖布萊斯教堂 (St Blaise’s Church) 可就沒那麼好運了。聖布萊斯是杜布羅夫尼克的守護聖人,相傳他曾化身為長鬚老人顯靈,提醒威尼斯人將前來偷襲杜城,讓百姓逃過一劫,因此在老城區中,時常能發現他的蹤影,比如在派勒門上的聖布萊斯雕像,正是城中現存最古老的雕像,然而 1667 年那場大地震和 1706 年大火,聖布萊斯教堂都沒能躲過,曾為羅曼式風格的教堂,1715 年重建後改屬巴洛克風格,唯有聖壇上那尊 15 世紀製作、銀鑄鍍金的聖布萊斯雕像,左手還捧著地震火災前杜布羅夫尼克的城市樣貌。我從不信紅顏命薄,但如此美麗的杜布羅夫尼克確實命運多舛,捱過地牛翻身、祝融肆虐,1991 年又捲入前南斯拉夫內戰,在猛烈砲火襲擊下,除了居民死傷,連帶老城區建築也受波及毀損,幸好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安排的修復計畫下,古城逐漸恢復往日榮光,今日來到杜布羅夫尼克街頭,可見懶貓處處,有的親近人,有的悠閒活在自己世界,享受著歲月靜好。欣賞杜布羅夫尼克的方法有二,一是花新台幣 1,000 多元買門票,走上高聳城牆 (最高處達 25 公尺), 從外圍向內俯瞰老城區的橘瓦石牆,順道還可朝外飽覽達爾馬提亞海岸 (Dalmatian coast) 的碧海藍天。我則愛置身石牆窄巷間,沿著石階上行,來趟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的徒步散策:看哪家大媽開了窗,曬起剛洗好的 T 恤萬國旗,空氣中還能聞到菜餚香;偶遇制高點明闕塔碉堡 (Minceta Tower) 下的社區籃球場,是臨別港市前的意外驚喜。
刷牙不用自己來!奈米機器人幫你刷牙、漱口、牙線一次到位
我們天天都要刷牙保持口腔的清潔,而科學的進步讓我們有省時又省力的電動牙刷替代傳統的手動牙刷。不過,在電動牙刷之後,人類還能發明更新、更方便的科技產品來清潔牙齒嗎?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能幫助人類清潔牙齒的奈米機器人 (microrobots), 讓人們刷牙時不再需要自己動手。這種機器人帶有磁性,經由磁力控制便能在口腔中轉換成任意形狀,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斑。相關研究已發布在專業期刊《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ublications) 上。圖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關於奈米機器人的研究。本次研究的作者之一、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牙科醫學院教授邱 (Hyun Koo, 音譯) 表示:「例行性的口腔護理很麻煩,對許多人來說還是個挑戰,尤其是那些不太能清理自己牙齒的人。你要先刷完牙,再用牙線,最後是漱口,這些步驟都需要仰賴手部動作,並且得經過好多階段才算完成。」一般人可能覺得動手刷牙、使用牙線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對某些行動不便者來說,這些動作帶有一定的困難性。邱指出,奈米機器人能全程自動化、不假他人之手,集刷牙、漱口和牙線的三種功能於一身,一次性地完成這幾個步驟。研究團隊解釋,這款奈米機器人是由氧化鐵奈米粒子 (nanoparticles) 所構成,在一套磁場系統的操控下,它能變換不同形狀,既能變成刷毛狀、刷除牙垢,又能變成一條線在齒縫之間滑動,如同牙線般清潔牙齒縫隙。同時,它還能在變形的過程中釋放抗菌物質,抑制嘴巴裡的口腔細菌,達到漱口的功效。研究團隊已使用奈米機器人在 3D 列印的假牙還有真人牙齒上經過測試,觀察到它能有效地清除沉積在牙齒表面上的生物薄膜,這種黏性的微生物群落即是牙菌斑,往往是導致蛀牙和牙齦疾病的元兇。本次研究的作者之一、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史帝格 (Edward Steager) 說明,這款奈米機器人在經過編程後,會自動執行清潔牙齒的過程,重要的是,它能適應不同的牙齒排列狀態,將各種牙齒表面清潔乾淨。「不管你是直牙,還是齒列不整,奈米機器人都能適應,深入每種牙齒的角落與縫隙。」邱補充道。不過,這個奈米機器人在清潔牙齒的過程中,會不會不小心傷害到牙齦或刷壞牙齒表面的琺瑯質?研究團隊表示,奈米機器人形成的刷毛可以有力地清除牙菌斑,但也柔軟到不會損害到對方的牙齒,這是他們在豬的嘴巴 (ex vivo) 中測試過後所得到的結果。目前,這款清潔牙齒的奈米機器人還只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團隊的原型,研究團隊希望持續調整,將它發展成一個產品,未來運用在牙科診所或是個人的家中,幫助無法自行刷牙的年長者或失能者進行口腔的護理。邱說道:「我們期盼這項科技能應用在老年醫學和行動不便者的身上,為口腔護理保健帶來更大的進步。」邱也分享到,他的研究原本就是關於怎麼利用氧化鐵奈米粒子來清除造成人們蛀牙的生物薄膜,而正好在同一所大學中,史帝格的工程團隊也在研究如何建構清潔牙齒的奈米機器人。他們最終發現,其實兩者的概念可結合在一起,於是他們通力合作,開發出此次同時具有刷牙、漱口與牙線功能的奈米機器人。
【地球圖書館】見證少女歷史 安妮法蘭克的密室日記
安妮。法蘭克 (Anne Frank) 於 1929 年 6 月 12 日出生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是伊迪絲和奧圖。法蘭克的次女。她的姊姊瑪歌大她三歲。奧圖來自法蘭克福一個德國猶太裔中上階層家庭,伊迪絲 (本姓荷蘭德,Holländer) 也是猶太人,是亞琛一位富有企業家的女兒。由於國家社會主義 (納粹黨) 在德國崛起,又正逢經濟困難時期,通貨膨脹漲個不停,加上 1933 年 1 月 30 日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被任命為德國總理,他們一家人覺得在德國再也看不到未來。1933 年夏天,奧圖。法蘭克率先搬到阿姆斯特丹,幾個月後,在 1933 年底,妻子伊迪絲和瑪歌也分別去了阿姆斯特丹。安妮在亞琛的外婆家又多待了幾週,才與家人終於團圓。在阿姆斯特丹的頭幾年,法蘭克一家住在梅爾韋德廣場的中產階級猶太社區,安妮得以享有一個平凡正常的童年,也很快交到了新朋友。被迫進入猶太學校之前,她讀過蒙特梭利幼稚園和學校。1940 年 5 月,德國占領荷蘭,法蘭克一家的生活起了劇變。1942 年 6 月 20 日,安妮寫道:猶太人必須在衣服上繡黃星,猶太人必須交出自行車,猶太人禁止搭乘電車,猶太人禁止乘車,自己家的車也不行。猶太人只能在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買東西,猶太人只能光顧猶太人開的理髮店與美容院,猶太人在晚間八點到清晨六點之間不能外出上街,猶太人禁止去戲院、電影院與所有其他娛樂場所。猶太人禁止使用游泳池、網球場、曲棍球場與所有其他運動場地。猶太人不准划船,猶太人不准參與公開體育活動,猶太人在晚間八點後不准坐在自己家或朋友家的院子。猶太人不准上基督徒家拜訪,猶太人只能上猶太學校,等等。從 1940 年 10 月起,因為猶太人的身分,奧圖。法蘭克不許經營公司。1941 年秋天,安妮和瑪歌不許和非猶太人一起上學,必須轉入猶太學校就讀。從 1942 年 5 月開始,全家都必須在衣服上明顯的位置配戴猶太星星,在荷蘭的猶太人無人可以例外。在這段期間,奧圖。法蘭克不停設法安排一家人從荷蘭移民,但非常可惜,他始終申請不到簽證,沒有一個國家的領事館願意接受一個實際是無國籍的家庭。1942 年 7 月初,瑪歌收到前往勞改營工作的徵召令,姊妹兩人第一次知道父母已經忙了一陣子,準備偷偷躲到奧圖。法蘭克位於王子運河的工廠的附屬建築。幾個月來,奧圖。法蘭克一直小心翼翼將衣物、碗盤、藥品之類的東西送過去。在 7 月 5 日晚上,安妮和瑪歌也收拾了一些東西到背包,準備第二天早上帶過去。安妮不得不和她心愛的貓咪穆鬚告別。7 月 6 日,安妮進入密室,除了她的家人,還有另外四人先後躲進去。1944 年 8 月被捕之前,安妮不曾離開過密室一步。1942 年 6 月 12 日,安妮。法蘭克過 13 歲生日,父母送給她一本日記本。從這天起,她開始在日記上寫信給想像中的朋友吉蒂。早在父母位於丹梅爾韋德廣場的公寓,她就有寫日記的習慣,躲在密室時,她繼續寫下一篇又一篇的日記。起初,她完全為自己而寫,但在 1944 年春天,她和家人非法收聽倫敦電臺廣播,聽到一位流亡海外的荷蘭部長宣布,他希望戰後出版一本在德國占領期間所寫的日記信札合集。受此啟發,安妮決定以她的日記為基礎,出版一本名為《密室》(Het Achterhuis) 的小說。之後,安妮開始編輯修訂日記內容,替大多數提到的人創造了假名。最後一篇日記寫於 1944 年 8 月 1 日。三天後,也就是 8 月 4 日,她和所有密室成員曝光被捕,最終被遣送出境,沒有生還。密室成員之中,只有奧圖。法蘭克一人從戰爭倖存下來,活著離開集中營。他去世之前始終致力於出版安妮的日記。安妮。法蘭克 (Anne Frank): 本名為安妮莉絲。瑪莉。法蘭克 (Annelies Marie Frank), 於 1929 年 6 月 12 日出生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在這裡生活到 5 歲。1934 年初,安妮在亞琛的外婆家住了幾週,然後搬去阿姆斯特丹一家團圓。進入猶太學校以前,她讀過蒙特梭利幼稚園和蒙特梭利學校。1942 年 7 月 6 日,安妮和家人一起進入密室躲藏。1944 年 8 月 4 日,她在密室被捕,不久被遣送至韋斯特柏克中繼集中營,接著再移送到卑爾根─伯森集中營,最後因斑疹傷寒病逝。她的死亡日期據信是在 1945 年 2 月底至 3 月初。瑪歌。法蘭克 (Margot Frank): 安妮的姊姊,於 1926 年 2 月 16 日出生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1934 年隨父母逃往阿姆斯特丹前已經開始上學。1942 年 7 月 5 日,瑪歌收到書面徵召令,要她前往德國的勞改營報到,她的父母立刻下了決定,是時候搬進幾個月前就準備好的藏身處。他們一家在 1944 年 8 月 4 日被捕之後,被關在韋斯特柏克,之後瑪歌和安妮一同被遣送到卑爾根─伯森集中營。1945 年 2 月或 3 月,她因斑疹傷寒死於集中營,幾天後,妹妹也病死了。奧圖。法蘭克 (Otto Frank): 安妮的父親 (安妮經常暱稱他「皮姆」), 於 1889 年出生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他父親的家族來自法爾茲地區,母親的家族則在法蘭克福已經定居幾百年。取得高中文憑後,奧圖・法蘭克花了一個學期學習藝術史,然後進入銀行工作,接著前往紐約,在梅西百貨 (Macy's) 替內森・史特勞斯 (Nathan Straus) 工作了兩年。1915 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他被徵召到德國軍隊服役,後來被授予鐵十字勳章。1925 年,他與伊迪絲。法蘭克結婚,這對夫妻有兩個女兒。納粹黨執政後,奧圖・法蘭克第一次獨自前往阿姆斯特丹,為家人尋找公寓,並在荷蘭成立歐佩克塔公司分公司,生產果膠 (一種製做果醬和果凍使用的增稠劑)。1934 年初,家人跟隨他的腳步,搬到了阿姆斯特丹。被捕後,奧圖・法蘭克先被押送到阿姆斯特丹的維特林鄉斯拘留所,接著和家人又被帶到韋斯特柏克中繼集中營,最後被送到奧斯威辛。1945 年 1 月下旬,蘇聯軍隊解放集中營,密室成員中,僅有奧圖。法蘭克一人活著返回阿姆斯特丹。1952 年,奧圖。法蘭克與第二任妻子艾爾芙麗德。蓋林格 (Elfriede Geiringer) 移民瑞士。1963 年,他在巴賽爾成立安妮。法蘭克基金會。安妮。法蘭克的表哥巴弟。艾利亞斯 (Buddy Elias) 擔任第一任主席,直到 2015 年去世為止。1980 年 8 月 19 日,奧圖。法蘭克在巴賽爾近郊的比爾斯費爾登去世,葬於該地。伊迪絲。法蘭克 (Edith Frank):1900 年 1 月 16 日出生於亞琛,是安妮和瑪歌的母親。她出生在一個富裕的企業家家庭,1916 年完成高中學業。幾年後,她嫁給奧圖・法蘭克,生了孩子,1934 年逃往荷蘭。伊迪絲。法蘭克與其他密室成員先被關在韋斯特柏克,然後又從那裡被遣送到奧斯威辛。1945 年 1 月 6 日,她因飢餓與過勞死於奧斯威辛─比克瑙女子集中營。寫日記對我這種人是非常奇怪的經驗。我以前沒寫過東西,而且我覺得以後不會有人有興趣讀一個十三歲女生的胡思亂想,不管是我還是別人。哎呀,管他的,我就是想寫,更想說出心裡所有的想法和感受。「紙比人有耐心。」有天我又有點沮喪,托著下巴呆坐在家裡,覺得無聊又無精打采,不知該留在家裡,或是應該出去走走,最後還是待在原地想東想西。當時我想到這句諺語。沒錯,紙的確更有耐心。我不打算讓別人看這本被尊稱為「日記」的硬皮筆記本,除非我找到一個真正的朋友,否則誰也不會讀到這本日記。這就回到一開始促使我寫日記的原因:我沒有朋友。讓我說清楚一點好了,因為沒人會相信一名十三歲少女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非常孤單。沒錯,我並不孤單,我有疼我的爸爸媽媽,一個十六歲的姊姊,還有大約三十個可以稱做朋友的人。有一大票男生暗戀我,他們愛慕的眼神總是希望再多看我一眼,在教室有時還想辦法用破掉的小鏡子偷瞄我。我有很多親戚,疼我的姑姑阿姨,還有一個溫暖的家。沒錯,從表面上看,我什麼都不缺,只是少了一個真心的朋友。我跟朋友相處時,就只想著要開心,除了日常話題以外,沒有勇氣談論其他事,大家好像無法再親近一些,這就是我的煩惱。我們彼此無法推心置腹,也許問題在於我。不管怎樣,事實就是這樣,而且很遺憾,不太可能會改變。這就是我開始寫日記的原因。為了提升這位期待已久的友人在想像中的形象,我不想和多數人一樣只是隨手寫下一些發生的事,我希望日記本成為我的朋友,我還要叫這個朋友「吉蒂」。如果我突然就開始寫,沒有人會懂我告訴吉蒂的故事,所以,雖然並不願意,我最好還是簡單說一說我的生活。我的爸爸是我見過最好的爸爸,他在三十六歲時跟媽媽結婚,媽媽當時 25 歲。姊姊瑪歌 1926 年出生在德國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我 1929 年 6 月 12 日出生,4 歲前都住在法蘭克福。因為我們是猶太人,1933 年爸爸移民到荷蘭,擔任荷蘭歐佩克塔公司的總經理,這間公司生產製作果醬所需的材料。9 月時,媽媽伊迪絲。荷蘭德。法蘭克跟爸爸前往荷蘭,我跟瑪歌被送去亞琛外婆家。12 月時,瑪歌去了荷蘭,我到隔年 2 月才去。到了那裡,他們突然把我抱到桌上,說是給瑪歌的生日禮物。我立刻進了蒙特梭利幼稚園,讀到 6 歲,然後上一年級。我的六年級老師是古佩魯斯校長,學年結束時,我們傷心哭著說再見,因為我就要去讀瑪歌讀的那一所猶太學校。我們的生活並非無憂無慮,因為留在德國的親戚受到希特勒反猶太法的迫害。1938 年發生幾次大屠殺後,兩個舅舅逃離德國,在北美找到安身的地方,年邁的外婆搬來跟我們一起住,她那時 73 歲。1940 年 5 月後,快樂的時光久久才出現一次。先是戰爭,接著是投降協定,然後德國人來了,我們猶太人的苦日子開始了。接二連三頒布的反猶太法令嚴格限制我們的自由:猶太人必須在衣服上繡黃星,猶太人必須交出自行車,猶太人禁止搭乘電車,猶太人禁止乘車,自己家的車也不行。猶太人只能在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買東西,猶太人只能光顧猶太人開的理髮店與美容院,猶太人在晚間八點到清晨六點之間不能外出上街,猶太人禁止去戲院、電影院與所有其他娛樂場所。猶太人禁止使用游泳池、網球場、曲棍球場與所有其他運動場地。猶太人不准划船,猶太人不准參與公開體育活動,猶太人在晚間八點後不准坐在自己家或朋友家的院子。猶太人不准上基督徒家拜訪,猶太人只能上猶太學校,等等。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日子還是一天天過去。賈姬常對我說:「我什麼都不敢做,因為我怕做到不准做的事。」1941 年夏天,外婆生病要動手術,所以我那年的生日沒怎麼慶祝,而前一年 1940 年夏天,大家也沒好好幫我過生日,因為荷蘭的戰爭才剛結束。外婆在 1942 年 1 月過世,沒人知道我好想好想她,也沒人知道我仍然深深愛著她。1942 年這次過生日,算是彌補前幾年的生日,外婆的蠟燭也跟其他人的一起點亮了。我們一家四口過得還好。日子就這樣來到了這一天,1942 年 6 月 20 日,我認真開始專心寫日記。本文摘自安妮。法蘭克 (Anne Frank) 著作《安妮日記【75 週年紀念最終增訂版】: 安妮。法蘭克基金會唯一正式授權,新增前言、後記、編輯過程、獨家照片,散佚內容全數收錄!》, 繁體中文版由皇冠出版代理,呂玉嬋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誠品線上金石堂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7/22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安妮日記》⁣: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珍古德芭比上市 鼓舞孩童探索世界
上周四 (14) 是世界黑猩猩日 (World Chimpanzee Day), 也是動物學家珍古德 (Jane Goodall) 前往非洲坦尚尼亞的岡貝溪國家公園 (Gombe Stream National Park) 投身黑猩猩研究的第 62 周年。在這特別的一日,現年 88 歲的珍古德從美國玩具製造公司美泰兒 (Mattel Inc) 那裡,收到她夢寐以求的禮物,一個以她為原型而設計的芭比娃娃 —— 珍古德芭比。一見到這個新芭比,珍古德滿足地笑出來。它有著金髮、綠眼,穿著卡其色探險用的襯衫與短褲,脖子上掛著一副望遠鏡,手裡夾著一本筆記本,不遠處還有一隻黑猩猩親切地作伴。這隻黑猩猩下巴有一搓明顯的白毛,牠正是知名的「白鬍大衛」(David Greybeard), 是珍古德初到非洲岡貝溪國家公園,開始與黑猩猩一起生活時,第一個願意接納她、讓她近距離觀察的黑猩猩。珍古德開心地在世界黑猩猩日收到一個以她為原型所作的芭比。1960 年,沒有相關的學術背景、沒有讀過大學的珍古德,憑著對動物的熱愛和對非洲自然的渴望,從一名英國秘書化身為動物學家。在那個年代,黑猩猩的田野調查研究屈指可數,她憑著開放的思想、未被學術知識束縛的腦袋踏入非洲,投入黑猩猩的研究工作。在最初的幾個月,珍古德觀察黑猩猩的過程十分受挫,她只要一靠近黑猩猩,這些野生動物就會被她嚇得消失不見,使得她每每只能沮喪地坐在遠方山頂上,藉著望遠鏡觀察黑猩猩。「當我到岡貝溪國家公園時,那裡非常美麗,我覺得兒時夢想成真了。可惜 4 個月下來,黑猩猩一直逃離我,雖然森林真的很美,但我完全沒有心情去欣賞...... 直到白鬍大衛願意放下恐懼靠近我,也因為牠的行動,使得其他的黑猩猩也拋開了對我的恐懼。」珍古德說道。正因為白鬍大衛接納了珍古德、幫助珍古德融入黑猩猩的族群,她的研究至此才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她後來在白鬍大衛身上觀察到,原來黑猩猩會摘取樹枝戳入白蟻塚,沾取數隻白蟻來吃。這個發現改變了過去人們所堅信的 —— 只有人類擁有理性和創造工具的能力。除了觀察到黑猩猩會像人類製造工具外,珍古德也陸續觀察到黑猩猩會狩獵、吃肉,並且擁有能展現出同情心的特質。「我從很早以前就有這個想法,我看過很多小女孩玩芭比娃娃,她們的芭比都十分地少女,然後我就在想...... 她們應該要有一些不同的選擇。」珍古德說道。珍古德很樂意與美泰兒合作,藉由這個新的芭比激發孩童們去探索世界、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並鼓舞孩童們能向世界學習,同時為世界做出一些改變,讓世界更好,就像她在 62 年前勇敢離開英國,到世界另一端的非洲坦尚尼亞投入研究一樣。此次由美泰兒與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 (Jane Goodall Institute) 合作推出的珍古德芭比,是該家玩具製造商的新品牌「啟發人心的女性」系列中的其中一個商品。此前美泰兒也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 (Martin Luther King Jr. Day) 時,推出以黑人女性記者威爾斯 (Ida B. Wells) 為原型的芭比,紀念威爾斯長久以來用報導的形式揭示出美國種族主義不平等的現象。美泰兒表示,除了啟發人心的女性系列外,他們也推出「2022 年生態領袖職業」系列,會有更多元職業的芭比上市,例如永續長 (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環保科學家、可再生能源工程師與環境議題倡議者,並強調這系列的芭比材料皆以環保的再生塑膠製成。近年,美泰兒積極在芭比的膚色、眼睛、髮型和體型上融入多元性,試圖解決外界對他們一連串的批評。自美國商人、芭比創始者漢德勒 (Ruth Handler) 在 1959 年發明芭比後,芭比雖然受到各地女孩兒的熱烈喜愛,逐漸蛻變成全球知名的玩具品牌,但金髮碧眼的形象與胸大、細腰的身材卻總是引起不小爭議。2016 年,為解決不夠多元性和商品銷售量開始下滑的問題,美泰兒啟動各項計畫,將重點擺在「將芭比的各個層面帶入多元性,包含種族、體型、身上所穿的服飾,好讓世界各地的孩子能在芭比的品牌中看到自己」。而這些改變後的成效立竿見影,讓美泰兒創下 5 年來的最高銷售額,銷售量增長 7%, 達到 9 億 7,2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290 億元)。美泰兒芭比品牌資深副總裁麥克奈特 (Lisa McKnight) 說道:「這證明了在發展品牌上,增加商品的包容性與多元性的策略是有效的。」美泰兒也認為,讓芭比保持多元性,事實上與創始者漢德勒創造芭比的願景相符,也就是「成為啟發女孩、激發她們無限潛能」的模範。不過,美泰兒在與時俱進上仍存在不少挑戰,例如,近期他們與片商華納兄弟 (Warner Bro.) 合作的真人電影《芭比》(Barbie), 在選角上仍選擇了有著金髮、藍眼的澳洲女星瑪格羅比 (Margot Robbie) 來詮釋芭比的角色,被批評仍然在強化芭比原有的金髮碧眼形象。
德國實踐居住正義 合作住宅打造理想家園
在德國,多數民眾是租屋族,自有住宅比例不到一半,與歐洲各國相比相對低。不過,近年有愈來愈多人買房置產,房價隨之水漲船高,尤其在漢堡、慕尼黑等大城市幾乎與亞洲平起平坐,一群人同心協力找地蓋房子的共建文化因此應運而生。背景、年齡不同的一群人一起蓋房子談何容易,想了解這樣的文化,得先從合作社談起。簡單說,合作社是追求共同目標的一群人自己成立和管理的非營利組織,例如 19 世紀的德國農夫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成立合作社,一起採買肥料等物資。隨著工業革命進展,農村人口擠進城市,房荒日益嚴重。為解決居住問題,19 世紀末德國開始出現所謂的「住宅合作社」(Wohnungsbaugenossenschaft), 政府給予免稅等獎勵,實際經營時仍採自治原則。直到今天,德國還有 2,000 多個住宅合作社,有些傳承超過 100 年,只需繳費成為社員即可入住,一輩子享有低廉的房租,還可參與決策,彷彿擁有自己的不動產。德國近年興起的「共建」(Baugemeinschaft) 文化,可說繼承了住宅合作社的精神。打算一起蓋房子的一群人,先登記為合夥公司或合作社,從找地、購地、委託建築師和建設公司、監工、完工、管理到維護全都自己包辦。對不願買成屋、也不想獨自承擔蓋房子風險的人,共建不失為好選擇。在柏林、漢堡等大都市,對未來躍躍欲試的年輕世代尤其喜歡組成共建團體,在蓋房子的過程中同時擘畫人生願景。有人擅長會計,有人專精法律,共建團體的每位成員都可貢獻所長。共建的主要優點是在起建的初期階段就可參與規劃,房型和格局可自由選擇和調整,完工後的房子比較能滿足個人需求。與建商出售的公寓相比,共建公寓的兒童遊戲場等公共空間特別大,甚至有共用的運動中心、工具間、洗衣室、以及只要登記就可免費使用的客房。想從零開始自己蓋房子的人,一般來說也重視居住環境和環保,樂於投資太陽能發電、電動車充電樁、廢水回收等設備,願意多花錢強化建築物的隔熱,以減少未來的能源支出。儘管多了這些投資,由於毋須盈利,共建的公寓比市價平均便宜 15%。不過,共建也有不少缺點,不是人人都適合。首先,買成屋的價格、配備和交屋日期一目瞭然,出問題有建商可負責,自己蓋房子會遇到建材價格上漲、找不到工人、施工延宕等風險。幸好不懂可找專業人士協助,由於共建文化風行,不少建築師和房產專家樂於參與共建的建案,收取一定費用,接下找地、找建築公司、監工、收支審核、住戶會議主持等繁雜工作。此外,每個人的財務狀況、身處的人生階段、對理想居住環境的想像都不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組成共建團體並不容易。每件事都得透過開會決策,一人一票,重要事項往往需一致決,經常非妥協不可。如何協調不同意見找到共識,成為共建團體最大的考驗。舉例來說,家中有幼兒的年輕父母,期待遊戲場面積大、設備多,但退休人士怕吵,優先考量環境幽靜,有些人還有陪伴和長照的需求。有時也會發生有人財務突然出問題,必須臨時退出,空出的缺由其他人遞補的情況,新舊成員的磨合也是一大考驗。總之,與一般買房子付了錢就等著交屋相比,共建團體確實得投入更多的心力和時間,適合習慣自己動手做、樂於與他人互動並主動承擔責任的人。共建的成敗不僅取決於成員的付出,決策的透明也是關鍵,有任何疑慮都應立即排除,因此與第三方簽的合約、建築藍圖、成本開支和會議紀錄應該對所有成員公開。理想狀況是成員在互動的過程中,成功建立對彼此的瞭解和信任,入住後自然也成為好鄰居,社區凝聚力特別強。一群不願受建商左右的公民起身而行,本身既是居住正義的實踐,又可帶來抑制房價的效果。德國一些地方政府因此樂於鼓勵共建,將荒廢多年的公有土地開放給共建團體申請。一群人一起實現擁有自己房子的夢想,全國各地都有成功的範例。
政治圈的明「槍」暗箭 巴西反對黨成員慶生遭槍殺
上週六 (9 日), 巴西左派「勞工黨」(PT) 地方官員阿忽達 (Marcelo Arruda) 在自家的慶生派對上,突遭入一名執政黨支持者持槍射殺,重傷不治身亡。經查,該名持槍闖入者為聯邦監獄警衛瓜蘭紐 (Jorge José da Rocha Graranho)。根據伊瓜蘇城 (Foz do Iguaçu) 警方與在場目擊證人描述,瓜蘭紐並未受邀卻趁機混入派對中。人也在現場的記者帕瑪 (Aluizio Palmar) 也說,瓜蘭紐在派對裡待沒多久就離開了,但在離開後隔大約 15 到 20 分鐘又發現他返回,在現場大喊他支持現任總統波索納洛 (Jair Bolsonaro) 後,便對正在慶祝 50 歲生日的阿忽達扣下板機。警政當局表示,當時身上也有帶槍的阿忽達被打中後曾開槍反擊,兩人雙雙中彈。根據巴拉那州 (Parana) 警方的聲明,阿忽達在到院前已經死亡,而瓜蘭紐人目前還在醫院治療中。「在缺乏包容、充滿仇恨跟政治暴力下,我們另一位敬愛的夥伴不幸離開了。」勞工黨黨魁霍夫曼 (Gleisi Hoffmann) 發表聲明,並為遭槍殺的阿忽達哀悼。針對此次事件,波索納洛的辦公室雖還未公開正式回覆,但他本人卻在社群媒體上轉發自己在 2018 年的推文,文中強調自己反對以暴力手段對待對手政黨的行為,並直言「請這些人 (使用暴力者) 立場保持一致,換去支持左派。」直指長久以來,左派政黨及其支持者皆會使用政治暴力手段,但他並未提出任何實際資料或證明。事實上,在 2018 年巴西總統大選時,波索納洛也差點遭人暗殺。而這次發生的勞工黨黨員遭執政黨支持者射殺一案,不僅令巴西民眾十分震驚,也讓今年 (2022) 10 月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在還沒開始前,就先蒙上了一層陰影。雖然巴西在以波索納洛為首的極右派「自由黨」(PL), 以及前總統魯拉 (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 所屬的左派「勞工黨」之間,就曾發生過數起政治暴力事件,也不乏政治狂熱者所策劃的攻擊行動。在這次槍擊案發生後,魯拉後續參與的政治示威遊行上,除了身邊多了幾名貼身保鑣外,也穿上了厚重的防彈背心;示威集結處更架有金屬感應門,以防有心人士可以藉此機會偷襲。魯拉在示威演講時也倡導:「我們不需要暴力爭鬥。我們內心所擁有的冷靜、心中的愛和希望讓大家生活過得更好的渴望,就是我們的武器。」但是,政治評論家仍十分擔憂,這起暴力槍擊事件「可能只是前奏。」隨著巴西總統大選的日期愈來愈近,政治暴力事件恐將愈發激烈。即將於 10 月舉行的總統大選,也被認為可能是巴西民主史上最殘暴的一次。巴西最高法院大法官法欽 (Edson Fachin) 就警告,巴西今年選舉前可能出現的混亂場面,將比美國去 (2021) 年國會暴動事件來更為嚴重。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 (William Burns) 先前也向波索納洛的兩名部長勸說,盼波索納洛能夠停止對反對黨和投票制度的批評。波索納洛已經開始為尋求連任而積極行動,並強調自己不會接受落選的結果。不過,就近期的民調結果顯示,在 2021 年後魯拉的民調支持率一直位居候選人第一。七月初魯拉則以 47% 的支持率,再度勝過波索納洛僅有的 31%。除了民調長期維持領先外,一直以來反對波索納洛的巴西知名歌手 Anitta 也公開表態,在經過阿忽達遭槍殺的事件後,已經讓她決議要投給魯拉。許多喜歡 Anitta 的年輕粉絲也在社群媒體上紛紛表達支持。這意味著波索納洛尋求連任之路,恐難順利。
「誤導人們可改變遊戲規則的就是我」前首席說客公開Uber全球擴張的黑歷史
一直以來,Uber 打著「共享經濟」的大旗,從一間推出劃時代手機 App 程式的小公司起家,逐漸成長為商業版圖擴及全球的跨國大企業。這家科技公司的網路叫車服務帶給各國計程車業者莫大的影響,也挑戰了各國的法律。雖然 Uber 引起不少爭議,但他們仍以創新、方便、低價的策略,改變人們在城市中的乘車方式。許多人將 Uber 的成功歸諸於他們的商業模式,但近日英國《衛報》(The Guardian) 與其他新聞媒體共同報導一系列與 Uber 有關的機密檔案 ——「Uber 檔案」(Uber Files), 揭露這家科技公司以違法的手段,透過私下接近各國首相、總統、億萬富翁與媒體大亨來得到支持,拓展他們的商業版圖。圖為揭秘者麥克甘恩,向《衛報》洩密過去 Uber 知法犯法的機密檔案。公開這些機密檔案的人是 Uber 公司的前首席說客麥克甘恩 (Mark MacGann), 過去他曾領導 Uber 與歐洲、中東、非洲國家的政客斡旋,說服各國官員支持 Uber。如今他選擇站出來,揭露 Uber 的黑歷史。他表示,很後悔過去自己所做的一切,他認為 Uber 一直誤導大眾相信「零工模式」(gig worker model)。「我要負一部分的責任,我是那個說服政府的人,我是讓媒體推動那些話題的人,我就是那個告訴社會大眾他們可以改變遊戲規則的人,告訴他們司機可以因此獲利,人們可以擁有更多的賺錢機會。」麥克甘恩說道。麥克甘恩提供了從 2013 年至 2015 年間超過 12 萬 4,000 份的檔案資料,包含往返的電子郵件、手機對話紀錄,以及 Uber 花費了多少錢去接近各國的權力中心,光是 2016 年的遊說和公關費用預算就高達 9,0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26 億 9,145 萬元)。花都巴黎是 Uber 進軍歐洲的第一個城市,也是 Uber 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卡拉尼克 (Travis Kalanick) 和坎普 (Garrett Camp) 的靈感誕生之地。兩位創辦人正是在寒冷的巴黎夜晚老是攔不到計程車,而發想出 Uber 這套模式。對重視工作權利的法國來說,Uber 的出現破壞一切規則。法國的計程車業者不滿 Uber 司機不用考試、受訓和申請營業執照、不用繳交執照費用,就能以低廉的價格和法國的計程車業者競爭。2014 年,失去乘客與收入的法國計程車司機走上街頭抗議,要求政府正視 Uber 的不當競爭。最初,法國政府為平息法國計程車業的抗爭,對 Uber 的低價租車服務採取禁令,但隨後 Uber 找到了他們在政府官員中最有力的支持者 —— 剛上任法國經濟部長的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馬克宏相信 Uber 能夠提升法國低落的勞動力。根據揭密的 Uber 檔案紀錄顯示,馬克宏與卡拉尼克私下會面了 4 次,此後,馬克宏便為 Uber 鬆綁法規,讓他們能在法律的框架下營運。不過,在 2016 年 1 月時,法國計程車業者對 Uber 的不滿再次爆發,集體發起大罷工。麥克甘恩一度擔心法國計程車司機的抗議行動,可能演變成對 Uber 司機的暴力攻擊,希望讓 Uber 司機遠離或避開這些抗議。但卡拉尼克對此卻不贊同,他甚至認為應該要讓 Uber 司機參與到抗議之中,當 Uber 司機被攻擊,輿論才會同情與支持 Uber, 卡拉尼克說:「我認為這是值得的,暴力總是帶來成功。」Uber 檔案也揭示,Uber 明知道他們的商業模式並不合法,但他們仍會不擇手段地去改寫各國法律,以符合他們的需求,並且也取巧地利用科技規避政府的監管。由於 Uber 在某些國家中屬於非法營運,警察為了取締會下載 Uber 的程式,用網路叫車服務來逮捕 Uber 的司機。而 Uber 為了讓司機能順利躲過警察的追查,公司內部採用一套稱為「灰球」(greyball) 的軟體。該軟體只要一偵測到使用者是警察,便會跳出假畫面,畫面上充斥著幽靈車,混淆警察的判斷。此外,為了逃避各國政府進一步的監督,在捷克、德國、法國、西班牙、南非、瑞典等地,Uber 還設有「一鍵即焚」模式 (kill switch), 一經啟動便能遠端終止執法部門進入 Uber 的電腦中調閱任何資料。根據 Uber 檔案顯示,Uber 曾在荷蘭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的國際總部使用過此功能。2015 年,阿姆斯特丹警方突襲 Uber 國際總部並要求他們提供旗下司機名單,Uber 就按下了一鍵即焚的按鈕,切斷荷蘭與公司主機的連線。那天,所有荷蘭的 Uber 員工都必須在警方面前佯裝困惑,表示可能公司的資訊科技團隊出了問題。Uber 將英國倫敦視為他們進階挑戰的舞台,因為英國擁有嚴謹且歷史悠久的黑色計程車。2014 年,倫敦計程車對於 Uber 的低價競爭和不遵守計程車規定感到十分不滿,集體上街示威抗議。對此,Uber 又故技重施,打算在政要間尋找有力的支持者。Uber 首先聯繫時任倫敦市長的強生 (Boris Johnson), 但強生多次回絕 Uber 的邀約,強生甚至寫道:「被媒體拍到和卡拉尼克見面的政治傷害性太高,和 ISIS 首領見面可能都還比較小。」Uber 後來找到保守黨的 6 位部長,包含前財政部長奧斯本 (George Osborne)、前衛生部長漢考克 (Matt Hancock),Uber 與他們會面並保持聯繫,以確保 Uber 在倫敦的運作不會被法律限制。在 Uber 檔案中,也出現了 Uber 曾資助美國、歐洲學者上千萬美金的紀錄。Uber 與這些學者合作,請他們出版對 Uber 商業模式有利的學術研究報告,作為 Uber 與各國政府談判時有力的資料。法國經濟學家蘭迪爾 (Augustin Landier) 就和 Uber 談妥,以 1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298 萬 6,250 元) 的費用出版一份對 Uber 有利的研究報告,證明 Uber 能帶來正向的經濟改變。同樣參與出版這份研究報告的法國經濟學家西斯馬 (David Thesmar), 他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的採訪時更進一步讚美:Uber 所推出的程式將會是「社會遊戲的改變者」。《金融時報》也在報導中引用兩位學者的研究,頌揚 Uber 為法國貧困的郊區帶來就業的機會。在各大新聞媒體相繼報導 Uber 檔案後,現任 Uber 公關負責人哈澤爾貝克 (Jill Hazelbaker) 迅速發布回應:「我們不會為過去的行為找尋藉口,過去的那些行為不符合我們公司現在的價值。相反地,我們期盼社會大眾以我們過去 5 年和未來將要做的行為來評斷我們」。Uber 執行長卡拉尼克已於 2017 年因不斷爆發的醜聞而辭職,目前 Uber 已更換新的高層上任,但即便如此,世界各國仍在與 Uber 進行法律攻防戰。2021 年,英國最高法院就裁定 Uber 的零工經濟模式是違法的,Uber 必須提供英國司機基本工資、假日工資與退休金。在荷蘭與其他國家,Uber 也仍繼續挑戰著法院,主張他們的司機僅是平台的自雇者,而非企業員工。麥克甘恩在 2016 年離開 Uber, 對於自己過去在公司中扮演的角色感到十分後悔:「如果我過去所做的事,那些說服政府、首相、總統和司機的話被證明是錯的、不是真的,那麼我就有義務指出來,然後說『我覺得我們做錯了』。」並表示此次願意挺身而出,也是希望 Uber 對待司機的方式能夠改變,他知道很多司機的收入遠遠底於最低薪資的標準。
出國好難 歐美航班頻取消惹眾怨
近期,美國正逢大幅人流移動的國慶日假期,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 (TSA) 預估,光是週五至週日,兩天內就有超過 600 萬人出入境,人流量幾乎已經恢復了疫情前的水準。雖有數百萬的遊客迫不及待要在這段時間出外度假放鬆,但大量航班取消或班級延誤的事件頻傳,使得遊客們的行程大亂,許多人甚至必須重訂機票或甚至被迫滯留機場。根據航班追蹤網站 Flight Aware 資料顯示,光是在 7 月 4 日國慶日週末出現延遲的班機,就有超過 1 萬 7000 架,其中更有多達 1,400 多個航班直接遭取消。即將於幾天後結婚的乘客坎安 (Alam Khan) 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CBS) 訪問時表示,他原定搭乘從紐澤西飛往多倫多的航班突然被取消了。坎安說:「我們才剛到這裡 (機場), 結果他們現在才跟我們說班機取消,現在我只能多開 9 個多小時的車去多倫多了。」在 Twitter 上也可以看到不少民眾抱怨在訂機票時,也遇到了相同的狀況,甚至有網友直接建議:「相信我,不要在這周搭飛機去其他的地方。」美國今 (2022) 年班機停飛的機率高得嚇人,據《新聞周刊》(Newsweek) 報導,光是 6 月美國就已經有多達 1 萬 7,138 架班機停飛。德塔航空 (Delta Airline) 在 7 月 1 日至 8 月 7 日間,每日皆取消或暫停近 100 個航班,而西南航空 (Southwest Airlines) 更是預估在整個暑假期間,將有多達 2 萬多個航班恐遭取消。其他國家的航空公司像是德國漢莎航空 (Lufthansa), 以及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航空 (Brussels) 等,也分別宣布會停飛至少 3,000 趟與 700 趟航班。另外像是英國的英國航空 (Britsh Airways) 日前也宣布,預估將有超過 1,000 個航班仍有停飛風險。高油價、人員短缺以及極端天氣的影響,是造成這次旅客及航空公司間「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根據科技新聞媒體《CNET》報導,美國勞動統計局 (BLS) 資料顯示,2019 年年底至 2020 年年底,從事航空業的勞工就已經減少約 11 萬 4,000 人。即便過了兩年,到現在仍難以補足員工數不足缺口,尤其是機師人數的不足,也是許多班機無法能順利成行的關鍵主因。日前美國達美航空 (Delta Airline) 機師集體抗議薪資凍漲、廉航瑞安航空 (Ryanair) 在西班牙等地發起的抗議活動,以及法國戴高樂機場地勤人員罷工等事件等等,使得原本就已經人手短缺的航空業,又面臨了更大的人力困境。「多數航空公司可能都沒辦法實現他們所預期的載客量規劃,因為基本上機長人數就是不夠。」美國聯合航空 (United Airline) 執行長科比 (Scott Kirby) 感嘆,飛機「缺機長開」的情況,可能至少還會再持續五年以上。面對各航空公司航班頻頻取消或延誤所造成的混亂,美國運輸部長布塔朱吉 (Pete Buttigieg) 則強調,航空業受疫情重挫時已經獲得約 540 億美元 (約新台幣 1 兆 6,111 億元) 的補助,應該要加速恢復復航和降低班機延誤的機率。布塔朱吉指出,國家使用納稅人所繳出的錢補助航空業,不僅是為了幫助航空業復甦、讓原本在航空公司上班的員工保住他們的工作,也包含讓民眾能搭乘飛機前往他們想去的地方。雖然飛機停飛難以預期,但如果近期有計畫要出國旅遊,有不少國外媒體建議,可以先下載航空公司或航班追蹤 App, 即時掌握班機狀態和相關資訊,避免人到了機場才發現班機停飛的窘境。或直接將行程規劃改為國內旅遊,避開這波航班取消潮所帶來的混亂。
日本漫畫家第一人 《純情房東俏房客》作者赤松健前進國會
漫畫家赤松健於周日正式當選日本第 26 屆參議院議員,成為日本第一位漫畫家國會議員 (自民黨比例代表)。他除了曾繪製出《純情房東俏房客》、《電腦情人夢》、《魔法老師》、《UQ Holde!》等膾炙人口的美少女作品之外,也是一位長年致力於推動日本漫畫產業整體發展,甚至採取實際行動打擊網路盜版的漫畫家。這次他參選也是為了推動日本漫畫、動畫、遊戲產業,主打 ACG 產業的「表現自由」、「日本文化 GDP」、「UGC 活化策略」,「國家數位經濟」與「青少年焦慮」等五大政策,其中還不乏給網路、科技、IT 有關的部分,例如在「國家數位經濟」篇明確寫到,他十分提倡「AI 創作」, 認為使用 AI 進行圖像識別和人物構圖,可以大幅提高漫畫、動畫家的產能與自由度,或是在漫畫中加入即時自動翻譯,可以馬上讓作品散佈海外,近一步打擊國外盜版。赤松健曾在 2015 年成立漫畫圖書館 Z, 不只如此,還把成名《純情房東俏房客》放到 YouTube 上免費讓大家欣賞,並且透過「C-Tube」的實驗字幕功能,以日語為基礎自動翻譯成各種語言給世界各地的讀者。當時赤松健觀察到 YouTube 成了盜版漫畫的新陣地,有很多非法第三人擅自把動畫、漫畫上傳到 YouTube 上吸引流量賺取廣告費。面對世界各地的盜版機制除了被動提告盜版者之外,他還主張回到商業機制,「盜版問題要用科技解決」, 呼籲漫畫產業提供「比盜版還優質」的漫畫服務戰勝盜版。該怎麼做呢?簡單來說,就是作一個「漫畫界的 spotify」出來。赤松很明確的指出,像《漫畫村》這種盜版網站的優點就是速度快、可以數位閱讀,而且一次就能看到所有出版社的作品。「既然盜版能做到,那官方做不到不是很令人咬牙切齒嗎?」赤松指出,日本出版社還是糾結於本位主義想以自家作品為優先的思考模式。目前少年漫畫三大出版社幾乎都有推自己的線上閱讀商店,市面上也有像 Line webtoon、BookLive!、eBookJapan 這種平台,但出版社至今缺乏橫向整合的意願,業界也缺乏像 Netflix、Steam 的角色願意跳出來以全球化的方式佈局。再往產業上游思考,赤松認為由漫畫出版社通路、編輯與育成作家接一手抓的做法或許已經行不通了。過去大型漫畫出版社非常擅長育成作家、市場調查與營造話題等環節,但 Web 漫畫公司研究「什麼封面最受歡迎」、「哪裡投廣告效益最好」的數位傳播能力已經超過了傳統出版社。所以未來的趨勢很可能會變成出版社著力在育成作家、編輯與出版周邊商品、實體活動 (就跟現今唱片業一樣), 然後把發行這件事交給 Web 端 (目前少年 Jump+ 聲勢逐漸趕上紙本雜誌,可能就是此趨勢之一)。在現實裡,赤松健也透過法律途徑不斷跟盜版對抗,日本盜版漫畫村營運者星野路實在菲律賓遭到逮捕之後,赤松健也自身作品遭到盜版一狀告上法院,提告替漫畫村打廣告的兩家廣告代理商,並在去年 12 月勝訴,獲得賠償。
《關鍵報告》成真?美國科學家開發出預知犯罪的AI模型
最近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發表了一組可以預測犯罪發生的 AI 模型,號稱準確率可達 90%。這組演算法是使用芝加哥 2014 年到 2016 年,暴力犯罪 (兇殺、傷害) 和財產犯罪 (住宅竊盜、汽機車盜竊) 等兩大類犯罪資料來訓練模型 (毒品犯罪未例入)。研究團隊表示這套模型不只適用於芝加哥當地,在套入亞特蘭大、奧斯汀、底特律、洛杉磯、費城、波特蘭和舊金山等七大城市的犯罪資料後,其預測力也相當出色。過去不少人認為類似的犯罪預測系統會助長種族偏見,像是近年來芝加哥警察局使用另一組算法進行試驗,推測該市有誰容易被捲入槍擊事件 (無論是受害者還是肇事者), 但最後卻發現芝加哥有 56% 的 20 至 29 歲的黑人男性出現在名單上。研究者表示,這個模型本身也可能存在偏見,但他們已經盡力去排除過去犯罪演算法的缺陷,像他們排除了毒品犯罪、交通攔截與其他輕罪這些原本容易出現執法偏見的案件資料。同時過去的犯罪預測算法通常使用類似於流行病傳染的算法預測,但是這組算法還加入了公路、人行道、火車站和公車路線等交通工具資訊當作因子運算,可以更有機性地預測犯罪發生。最重要的,研究者強調「這套系統不是《關鍵報告》」,AI 不會把哪個民眾列成嫌疑者,只會識別潛在的犯罪地點。研究者謹慎地指出,這套工具雖然準確性不錯,但並不應該用於直接指派警力,而該是用在更高層的治安政策。這篇研究已刊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 並受到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 (DARPA) 贊助。
比特幣大跌、薩爾瓦多尷尬了!總統的豪賭會害國家瀕臨破產嗎?
近期比特幣崩跌,一些與加密貨幣有關的新創公司和交易所接連宣布倒閉,被喻為是幣圈的「」。然而,就在加密貨幣市場陷入寒冬、近乎血流成河之際,有一人仍堅持不退,他不是掏出自己的錢,而是頃國家的力量購買比特幣,這個人就是薩爾瓦多 (El Salvador) 的現任總統 —— 布格磊。上周四 (30), 布格磊在 Twitter 上宣布以 15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4,468 萬 1,250 元) 的價格,購入 80 枚比特幣 (Bitcoin), 並附上一張眨眼的笑臉圖表示,「比特幣就是未來,這個價格太便宜了」。即便加密貨幣市場崩盤,投資者損失慘重,布格磊仍對比特幣抱持正面樂觀的心情。他在 6 月中旬還用 Twitter 向薩爾瓦多的民眾信心喊話:要對比特幣保有耐心。「我注意到有些人對比特幣市場的價格感到擔心與焦慮。我的建議是:停止再看那些圖表,現在享受人生吧!如果你花錢投資了比特幣,你的投資是安全的,它的價格會在熊市 (bear market) 之後明顯地上漲。保持耐心是關鍵。」布格磊寫道。去 (2021) 年 9 月,薩爾瓦多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使用的國家,該國成立 1 億 0,5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31 億 2,968 萬元) 的信託基金,陸續購入約 2,300 枚比特幣。但受近期市場大跌影響,薩爾瓦多的比特幣持有價值縮水將近 60%, 蒸發了約 6,1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18 億 1,819 萬元)。不過,薩爾瓦多財政部長塞拉亞 (Alejandro Zelaya) 對此有不同想法,他在接受地方電視採訪時表示,薩爾瓦多實際上並未賣出任何一枚比特幣,因此他們並沒有真正的損失。「當有人告訴我,薩爾瓦多因為可能到來的損失而增加風險預算時,(薩爾瓦多) 實際上根本沒有遇到什麼損失。這個我要講清楚,因為我們沒有把比特幣賣出去。」塞拉亞說道。塞拉亞也堅稱,目前花在這些比特幣上的錢還不到本國預算的 0.5%。布格磊一直期待用比特幣帶動這個中美洲國家的貧困經濟,並於去年 9 月投入 2 億美元的預算 (約新台幣 59 億 5,904 萬元) 推動國民轉用比特幣,為了鼓勵民眾下載官方電子錢包支付程式,每個人下載、註冊後皆能領取價值 30 美元 (約新台幣 893 元) 的比特幣。這個官方比特幣電子錢包的名稱是 Chivo Wallet。於薩爾瓦多俚語中,Chivo 在的意思是「很酷」。除此之外,政府也在全國各地設立了約 200 台的比特幣 ATM, 推廣以比特幣消費為主力的觀光場所,如有「比特幣海灘」別稱的衝浪勝地 El Zonte、寵物醫院 Chivo Pets...... 目的是吸引外國旅客和民眾使用比特幣,藉此吸引外國的投資與企業,進而促進經濟發展、拓展就業市場。在薩爾瓦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最初有上萬人下載了官方的電子錢包。薩爾瓦多的觀光部長瓦德茲 (Morena Valdez) 表示,在採用比特幣後,本國旅遊業在 2021 年底出現明顯的復甦,成長了 30%。但到了 2022 年,官方電子錢包使用率便大幅下降。根據美國經濟學最大研究組織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的調查,只有約 1 成的使用者,在領取 30 美元後仍持續使用官方電子錢包;而在 2022 年後,已無人下載電子錢包的程式。薩爾瓦多商會也在今年 3 月份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從政府推出比特幣至今,使用比特幣交易的公司企業僅有一成多,而只有 3% 的企業認為比特幣有商業價值。美國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經濟學家阿爾瓦雷斯 (Fernando Alvarez) 提出他的觀察:「政府很盡力地推動這個政策,但還是失敗了。」過去,薩爾瓦多是個有 1/4 人口落入貧窮之中、7 成人口沒有申辦過銀行帳戶的國家,在比特幣成為國家法定貨幣後,民眾還是普遍傾向使用現金。在比特幣沙灘擔任保全的 32 歲青年洛佩斯 (Ismael López) 就說:「大家不太用比特幣,因為不太有人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只有少部分的觀光客在用。」西班牙 IE 商學院 (IE Business School) 的資訊系統學教授丹斯 (Enrique Dans) 表示,「比特幣還處在所謂的初期探索階段,它的價值基本上取決於它被採用的程度。加密貨幣是未來的貨幣,但它要成為現在的貨幣...... 它的價值還不夠穩定」。丹斯也認為,在當地生活於貧窮線以下的居民和習慣以現金交易的企業,他們對比特幣的科技和風險並不了解。像這樣的國家,政府應該要考量到有多少人會用數位媒體,不能理所當然地覺得人民都會用它。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的一份研究也指出,儘管政府推出多項的比特幣政策,加密貨幣仍不被絕大多數的民眾視為交易媒介。有批評者認為,薩爾瓦多的比特幣政策沒有服務到人民,而是服務了那些圍繞在總統布格磊身邊打轉的比特幣愛好者。他們多半是外國人,坐著直昇機降落在薩爾瓦多,參加布格磊的私人派對、衝浪和釣魚,有時還會提供政策上的建議。批評者指出,比特幣成為布格磊的廣告招牌,也成為他吸引各方媒體注意力的最佳手段。薩爾瓦多的記者勞達 (Nelson Rauda Zablah) 就投書《紐約時報》表示,布格磊利用英語媒體和社交平台大肆宣傳薩爾瓦多的比特幣有多棒,如何為薩爾瓦多重塑新的形象,但那些形象卻與國內的事實不符。長久以來,薩爾瓦多深陷幫派的暴力問題,而今年 3 月底,布格磊下令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1 個月進行掃黑,警方將 4 萬多人監禁,其中有些人才 12 歲。人權組織與分析人士觀察到,此次掃黑行動光是外貌像幫派的人就會被逮捕,他們擔憂布格磊實施緊急狀態後大開侵權大門,藉掃黑之名、行威權國家之實。一些薩爾瓦多的獨立媒體與新聞記者也表示,布格磊開始對媒體進行審查、侵犯新聞自由。日前,薩爾瓦多已修改刑法,一旦媒體記者對掃黑行動質疑,他們會被以影響國家安全為由而定罪,這有如向媒體下了禁言令。布格磊對加密貨幣的豪賭也可能導致國家瀕臨破產,除非布格磊能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談妥新的協議內容,取得資金。一些經濟專家指出,這波比特幣暴跌加上薩爾瓦多為了因應通膨、持續對民眾作出食品與燃料的補貼,再加上 2023 年償還 8 億美元 (約新台幣 238 億 3,000 萬元) 的債券,這些都可能使得薩爾瓦多走向債務違約的風險。英國倫敦政經學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的公共政策研究員穆奇 (Frank Muci) 說道:「比起如何讓國家維持健全的經濟,布格磊更關心自己的公眾形象。最終,他會自食惡果,國家也會為此負上昂貴的代價。」
美國奶粉短缺危機 拜登發動空運奶粉行動
嬰兒奶粉缺貨,最初是因為 COVID-19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疫情造成缺工等問題所導致;接著在 2 月,因為兩名嬰兒喪命,奶粉製造商亞培 (Abbott) 宣布「自願召回」密西根廠生產的產品,讓情況更加惡化。世界經濟大國卻面臨無法供應新生兒基本營養的困境,除了引發美國健保系統失能的質疑外,更是總統拜登在 11 月期中選舉前的政治難題。美國市場販售的配方奶粉選擇不多,以美強生營養品公司 (Mead Johnson Nutrition Co.) 生產的 Enfamil 和亞培公司生產的心美力 (Similac) 兩個品牌為主,這一次問題就出在心美力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供貨拉警報。美國在今年 2 月發生兩名嬰兒死亡事件,亞培宣布關閉工廠,並「自願召回」其密西根工廠生產、疑似遭細菌汙染的配方奶粉。隨後的調查證明這個品牌並無問題,但召回與停產已影響一大部分的市場供給,產能遲遲無法全然恢復,截至 5 月中,美國嬰兒配方奶粉缺貨達 43%, 遠高於 4 月的 30% 與 1 月的 23%。讓整個情勢雪上加霜的是,亞培除生產自家品牌心美力嬰兒配方奶粉,並為銷售美國市場的其他品牌奶粉代工。亞培工廠停產超過三個月,加上生產配方奶粉的原物料、包裝仍普遍遇到供應鏈的問題,導致美國貨架上的庫存枯竭。供應出問題也帶動父母們搶購奶粉,家長們必須付出更高的購買成本,線上販售的奶粉價格已上漲一到三倍。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 (CDC) 調查,約五分之一嬰兒在出生後頭兩天必須喝配方奶;出生三個月大的寶寶僅有不到一半喝全母奶,而要以配方奶補充。另外,配方奶粉對許多家庭來說是必需品,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由於母親在分娩後幾乎得立即重返工作崗位,因此難以餵母乳。生產鏈過度集中三廠、進口品因標籤包裝被禁,美國婦女、新生兒和兒童協會 (National WIC Association) 指出,美國配方奶粉市場過度集中是問題之一,僅有三家廠商競標為 WIC 輔助計畫的 100 萬嬰兒提供配方奶粉。另外,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 (FDA) 目前禁止大多數外國嬰兒配方奶粉進口,包括歐洲製造的產品,並非基於健康考量,而是在於標籤和包裝標準。監督食品安全的非政府組織「食品和飲水觀察」(Food & Water Watch) 主管史塔巴克 (Amanda Starbuck) 說,這場危機顯現出整個食品生產鏈極度集中的問題,95% 的配方奶粉市場掌控在三家美國公司手中。她說:「如果我們談論的是汽水或薯條,那麼重要性就小得多,但當我們講的像是奶粉等必需品時,事態就很嚴重。」奶粉短缺的問題不僅讓美國家長愈來愈焦急,也在 11 月期中選舉前成為總統拜登的政治難題。因應奶粉缺乏,白宮表示,國防部「將像 COVID-19 疫情最初幾個月載運各種用品那樣,利用與商務貨運航空公司的合約,從符合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安全標準的國外製造廠運回奶粉」。白宮稱這項措施為「空運奶粉行動」(Operation Fly Formula), 並表示:「繞過常規空運路線,將加速奶粉進口和分銷,在製造商繼續增產的同時提供即時支援。」眼見父母憂慮日漸加深,5 月 22 日一架美國軍機載著超過 7 萬磅 (約 32 公噸) 急需的配方奶粉,從德國運抵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座機場。美國總統拜登當時正在亞洲展開五天的訪問行程,他在日本從推特 (Twitter) 發文談到這架貨機表示:「我們的團隊日以繼夜工作,為所有需要的人取得安全的配方奶粉。」拜登又在稍晚更新的推文指出,第二批配方奶粉已在空運送往美國的路途上。他還提到:「未來幾天,貨機與卡車運輸將一起出動送貨,而我也會繼續為大家報告最新消息。」總統親自向大眾報告配方奶粉運送的進度,這一波奶粉之亂的衝擊力道絕對不容小覷。解鈴仍須繫鈴人,美國亞培嬰兒配方奶粉工廠關閉導致全美供應嚴重短缺之後,終於在 6 月 4 日宣布恢復生產。亞培在聲明中表示,位於密西根州史特爾吉斯 (Sturgis) 的工廠已符合政府規定,達到重新開放的衛生要求,將開始生產 EleCare 以及其他特殊代謝配方奶粉,因奶粉缺貨陷入恐慌的家長可望暫時鬆一口氣。這場「奶粉之亂」的完美風暴,在美國政府介入下似乎落幕,不過美國媒體認為,這些作為僅是治標不治本,由於廠商在生產和配送的途中,仍有可能發生不可預期的意外,例如新一波疫情再爆發,擾亂供應鏈;或是工廠汙染導致產品召回等。再加上奶粉市場仍由少數企業壟斷的現況並沒有改善,再次發生供應短缺,恐怕也只是早晚的問題。
經濟衰退、通膨潮來襲 台灣有機會逃過一劫嗎?
根據世界銀行 (World Bank) 日前公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整體所面臨「」處境,可能會導致許多經濟狀況不佳的國家,未來將面臨更嚴重的經濟危機。不過,在全球景氣都處於低迷且不被看好的狀態下,部分地區國家仍有不小的發展空間,例如同樣受到疫情衝擊的非洲等國。依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對撒哈拉以南如肯亞、奈及利亞、衣索比亞、馬拉威等非洲國家的「」觀察來看,非洲國家若可以促進區域貿易整合、準備因應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衝擊,並加速國內交易方式從實體紙鈔轉向數位支付等,將有助於非洲地區未來的經濟發展。隨著多數國家的 COVID-19 疫情降溫,全球景氣有逐步復甦的跡象,但近期已可以看出各地蠢蠢欲動的通膨跡象。像是歐元區、中國、南韓、日本等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都已經有逐漸上升的趨勢。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在今年更是已經來到 8.6%, 是自 1981 年後近 40 年來最高。1979 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曾引發大規模的石油與能源危機,而美國聯準會 (Fed) 當時打出的貨幣緊縮政策,選擇一口氣將基準利率拉升至 20% 盼儘速解決通膨,結果卻導致了 1981 年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衰退。然而,2022 年的通膨與經濟衰退現象,已經不僅只侷限在幾個國家,而是整個地球村經濟體都受到了衝擊。造成這次如此嚴重的通貨膨脹及經濟衰退,最主要可以歸咎於兩個原因:為期超過兩年的疫情,造成缺工與供應鏈受阻,導致全球貨品航運受到嚴重影響;隨著烏俄戰爭爆發,譽有「世界糧倉」之稱的烏克蘭與第二大天然氣產出國俄羅斯,紛紛切斷對外的能源與糧食供應,讓其他仰賴烏俄出口的國家面臨資源短缺的「供不應求」危機,進而促使通貨膨脹情勢加劇。目前已有許多組織將全球經濟成長率進行下修,像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就將 2022 年的經濟成長率下修至 3%; 國際貨幣基金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也預估將全球經濟成長率調降至 3.6%, 而世界銀行更是直接推測,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從去 (2021) 年的 5.7%, 今年將會降低至 2.9%, 比原本 1 月初時推估的 4.1% 來得更低。日前,經濟學人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巴普斯特 (Simon Baptist) 即點出,疫情及戰爭所帶來供應鏈的持續受阻,高通膨、低經濟成長率的現象將會維持至少一年。世界銀行總裁瑪爾帕斯 (David Malpass) 近期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旗下知名節目《面對國家》(Face the Nation) 訪問時也提到:「通膨對於多數國家來說無可避免,且處理通膨會需要很多個月的時間,甚至可能需要再等兩年才會慢慢減退。」瑪爾帕斯也警告,未來幾年內經濟衰退的情形將難以避免。另外,部分糧食作物及食品原物料的供應短缺,則可能會造成較貧窮的國家出現糧食供應不穩而出現飢荒等情形。據《》報導,全球經濟的在疫情後降溫,對如非洲與東南亞地區的人民而言,受到供應鏈中斷與物資短缺等問題影響,面臨貧窮以及飢餓的可能性將大幅增加,未來陷入極端貧窮的人口恐將高達 7500 萬人。《彭博社》(Bloomberg) 指出,不少國家的央行透過升息的方法,將市場導向以儲蓄並減少投資的方式,試圖穩定國內匯率及避免通膨持續發酵。只是,相較於南韓升息一碼 (至 1.75%)、加拿大升息兩碼 (至 1.5%) 以及美國升息三碼 (最高至 1.75%), 位於非洲南部的辛巴威,則直接一口氣將基準利率從原本的 80% 調升至 200%, 創歷史新高,此舉顯示出非洲等國的當前經濟狀態堪憂。根據《商業標準報》(Business Standard) 報導,辛巴威中央銀行總裁曼谷迪亞 (John Mangudya) 表示:「如果放任通膨不控制的話,就有可能會導致前兩年達成的經濟營收化為烏有。」因此辛巴威央行才決議將基準利率拉升,盼能控制難以止住的全球惡性通膨潮。不過,世界銀行經濟研究學者佛法克 (Hippolyte Fofack) 卻指出,即便非洲面臨地緣政治及全球通膨壓力等衝擊,依然有機會預期可有超過 5% 的經濟成長空間。非洲進出口銀行 (Afreximbank)《非洲 2022 年展望報告:在後疫情及地緣政治壓力高張維持平衡》報告也持同樣正面的態度:當世界各國面臨經濟呈現下降趨勢時,國際貨幣基金對非洲的常長與發展仍抱有期望。報告中強調,在經歷過疫情與全球貨運受阻的衝擊下,非洲區域的國內生產毛額 (GDP) 預計今年將會有 3.9% 的成長。雖然整體不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 4.3%, 或非洲進出口銀行預測的 4.2% 來得高,但更進一步的數據也顯示出,非洲部分國家的經濟發展未來將有機會超過 5%。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下,經常須仰賴國外貨物進口的台灣,也很有可能會受到不小的通膨衝擊。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乃是讓大家獲得能量核動力的來源。只是,身在台灣的你我,或多或少都有感受到物價和電價在 2022 年時「漲聲不斷」, 光是要吃一碗麵,就必須再多掏一兩個硬幣。雖然漲幅不大,但不少民生物資及食物紛紛喊漲,還是讓許多民眾大嘆吃不消。根據財政部統計,台灣在今年 5 月時出口較去年成長了近 19%, 但相關產品之進口量卻也創下單月新高,且比去年增加了超過約 27%。不過,以整體進出口量來看,台灣似乎沒有受到通貨膨脹嚴重的影響。依通膨「有利進口,不利出口」的特性來看,台灣的進口在 6 月反而是減少了 5.3%, 出口則比 5 月時增加了 0.3%, 比去年提升了有 15% 之多。從出口貿易結構上來看,無論是在、、還是的外銷量都有明顯上升。先前,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備詢時強調,通膨壓力因戰爭而加劇,但台灣目前遇到的問題為「」, 而不是國家經濟處於停滯狀態的「停滯性通膨」, 因此經濟基本面依然是好的,不用過度擔心。另外,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於 7 月接受媒體訪問時也指出,即使通貨膨脹情形無法避免,台灣的通膨在未來依然有機會在今年 Q4 的時候,將消費者物價指數從目前的 3.59% 扳回到 3% 內。面對台灣目前的經濟走向,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周雨田指出,國內房價持續維持在高點,使得相關的房租、住房成本反而反映在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拉抬了國內整體物價。因此,前幾天中研院經研所也修正了今年的經濟情勢總展望,指出台灣科技及數位領域雖然訂單量等持續成長,但因現在國內疫情尚未趨緩,再加上其他國家經濟發展不穩定等因素,也將對下半年的經濟成長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同時,中研院經研所也決定下修台灣今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至 3.52%。不過根據中華信評公布的「2022 年台灣年中信用展望」報告顯示,縱使標普 (S&P Global Inc.) 對台灣今年的通膨率罕見調升至 3.2%, 但實質的仍維持在 2.8%, 與其他亞太區國家相比較為穩定。
壓碎、煮沸和烘烤 他們為地球記下礦物生成食譜
近兩個世紀以來,礦物學系統主要根據化學成分與晶體排列結構來進行分類,記錄下近 6,000 種不同的礦物質分類。華盛頓特區卡內基科學研究所 (the 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 的羅伯特・哈森 (Robert Hazen) 博士與肖娜・莫里森 (Shaunna Morrison) 博士認為種類應該遠不止於此。「以前的礦物學系統僅根據晶體結構中的碳酸鈣,來判斷是否為同為方解石。但在我們觀點中,光是方解石 (Calcite) 就區分為 10 多種。」哈森說:「因貝殼沉積而形成的方解石、通過化學沉澱在海底而形成的方解石,或在地球深處因高壓、高溫等變質作用所形成的方解石...... 皆不相同。成因不同,讓我們看到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方解石,這便是我們新礦物學方法的關鍵。」根據他們的研究,大自然使用了 21 種不同的方式來製造黃鐵礦 (Pyrite)。黃鐵礦主要由一份鐵和兩份硫化物 (FeS2) 組成,在高溫和低溫、有水和無水的條件,不論有微生物的幫助,或是在無任何生命作用的惡劣環境中皆能形成。舉凡隕石、火山、熱液礦床、岩石層之間的壓力、近地表岩石風化、微生物沉澱礦床,以及人為採礦過程發生火災等多種方式,皆能產生黃鐵礦。哈森與莫里森以每種礦物的生成的方式來區分礦物,經過 15 年不懈的努力,他們已發現大自然通過壓碎、搗碎、煮沸、烘烤等物理、化學或生物過程⋯⋯約 57 種方式,創造了 10,500 多種礦物質類型,並為每一種已知的礦物建立了個別的成因資料庫,詳細地標示了每一種礦物質形成所經歷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反應。在南極洲的大象島 (Elephant Island), 有一種獨特的暗褐色礦物 —— 水磷鐵氨石 (spheniscidite), 是當地企鵝的排泄物與土壤中的礦物相互作用所產生,命名更取自於企鵝的學名 「Sphenisciformes」。如此獨一無二的結晶化合物,反映了只存於那個地區的特殊形成條件。「如果沒有生物影響,地球上近三分之一的礦物質是無法形成的,」哈森解釋道:「例如,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氧氣是一種非常活潑的氣體,它通過氧化礦物質來改變地球表面,這也是生物學重要的間接作用;當然,生命也創造自己的礦物 —— 生物礦物,例如生物體中的貝殼、牙齒、骨骼及其他微生物。」「每一個礦物標本都有一段歷史、都講述了一個故事;每一個都是時間膠囊,它揭示了地球的過去,這是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做到的。」生命以各種方式影響礦物質生成,而礦物質也記錄了地球的歷程。目前,地質學家將 11,700 年前最後一個冰河時代以來的時間標記為全新世 (the Holocene)。但是,近期開始亦有觀點認為,在工業革命後,人類在地表上的活動已經對氣候、生態系統造成全球性影響,並對地球發展產生決定性的作用,主張地球現已進入「人類世」(Anthropocene)。新的、人造礦物及類似礦物的化合物則支持了此一觀點。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的馬庫斯・奧格列裡 (Marcus Orglieri) 說:「在我們這個時代留下的沉積層中,未來的礦物學家將發現大量的建築材料如磚、煤渣塊和水泥,以及金屬合金如鋼、鈦和鋁,甚至是核時代的許多致命放射性副產品。他們可能還會驚嘆​​於一些美麗的人造寶石,如形似鑽石的立方氧化鋯 (Cubic Zirconia) 與莫桑石 (Synthetic Moissanite)、合成紅寶石 (Synthetic ruby)。」 對此,英國地質調查局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人類世工作組的秘書的科林沃特斯 (Colin Waters) 亦有所回應:「實際上,人類為自己的目的所創造新的類似礦物的材質,正是這些將成為我們在這個星球上存在的大量標誌」, 他舉圓珠筆為例「筆尖的球是由碳化鎢製成的,自 1950 年代以來已經生產了數十億個,想像一下有多少這種材料正在環繞地球。」 「半導體、磁鐵、電池和建築石材...... 人類合成了成千上萬種材料,」哈森教授說「這些具有類似礦物的材質,將在未來十億年的地質記錄中持續存在。」 這些礦物和類似礦物的化合物將隨著人類活動而遍佈全球,並長久地保存於地質記錄中,成為人類時代的獨特標誌。這正是地球現在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人類世」的進一步證據。哈森與莫里森的努力成果不僅介紹了礦物的起源、展現了礦物質的多樣性,有助於重建地球上的生命歷史,甚至能成為研究其他星球的工具,尋找可居住的行星和外星生命。「我們正在研究火星的礦物學,尋找可能指向生命的礦物質證據。」哈森說:「我們在尋找的不是任何一種特定的礦物,而是微量元素的痕跡;這些礦物的形態、大小和形狀將成為火星上究竟有無生命的有力證據。」
猴痘mpox是天花病毒的陰魂嗎?預防之前先了解(11/29更新)
全球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2 年 5 月初,猴痘 (monkeypox) 開始傳播於世界各地,遍及歐洲、北美、中東、亞洲與澳洲。截至 7 月 6 日為止,全球已有 50 個國家出現病例,並累積約 6,100 人確診和 1 例死亡。台灣也在 6 月 24 日發現首例猴痘個案。該病例是一位 25 歲男性學生,今年 6 月自德國返國後,在隔離期間出現發燒、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經醫師評估與送檢後確認感染猴痘。目前,亞太地區除了台灣以外,新加坡、南韓也都有病例傳出。猴痘在全世界迅速的傳播引起國際公共衛生專家們的警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官方也警告,猴痘疫情在非主流國家具有真實的風險,需要多加戒備,沒有自滿餘地。此前,猴痘主要傳染於成年男性間,但至今已經演變出少數家戶傳染和首例兒童病例。許多專家坦承,對於猴痘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而我們究竟對它認識多少、它為什麼傳播如此迅速,未來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影響?專家認為,一切都還在釐清中。對科學家來說,猴痘病毒並不是全新的病毒,它是天花病毒的近親,至少在 1950 年代就已經發現它的存在。1958 年,實驗室在研究用的猴子身上觀察到疑似天花的疹子,於是就替這種疾病命名為猴痘。不過,雖然叫猴痘,但猴子並非是這個病毒的主要宿主,事實上,猴痘主要傳播於齧齒動物之間,像是老鼠、松鼠或非洲巨鼠。從過去的紀錄顯示,最早的猴痘案例發生在 1970 年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病人是一位 9 個月大的男性嬰孩。從那時候起,猴痘便傳染至 11 個非洲國家,主要流行在中非和西非國家的農村地區。根據 WHO 發布的資訊,猴痘的傳染力不如天花,在人與人之間不易傳播,需要長時間密切接觸才會發生。它的一般傳播途徑是通過接觸到被感染者的體液、飛沫、猴痘皮疹的膿瘡或結痂,或沾有類似體液的物品,像是貼身衣物或床單而染病。而人與動物之間的傳播,則是透過咬傷或抓傷,例如直接接觸到被感染的野生動物、靈長類動物、松鼠的體液而受到感染。一般情況下,在感染到猴痘病毒後約 7-14 天會出現症狀,但潛伏期也可能會長達 5-21 天。目前,科學家認為,潛伏期中的猴痘不具有傳染力。感染到猴痘的人的發病症狀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出現發燒、頭痛、頸部淋巴結腫大、背痛、肌肉痠痛、疲勞;第二階段是在發燒後的 1-3 天,臉部與四肢會冒出紅斑,比如手部、腳底、口腔、鼠蹊部和眼結膜附近;接著這些紅斑會變成微微凸起的丘疹,並發展成小水泡,長出的數量大約在數個到數千個之間,而這些皮膚病灶最終會結痂並且脫落。也由於猴痘屬於一種「自限性疾病」(self-limited diseases), 病程大約持續 2-4 周就會結束。這類疾病的症狀不會持續太長,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自動停止,不論有沒有經過治療,都可能完全康復。目前,科學家發現猴痘基因可分為兩群 (clades), 一種是西非的猴痘病毒遺傳分群,另一種是主要流行於剛果地區的中非病毒遺傳分群。而今年爆發在世界各地的是前者,對人體影響較小,屬於比較溫和的病毒株,致死率僅 1%; 相較之下,後者的致死率較高,大約在 10% 左右。但此次令世界衛生組織與專家頭痛的,是猴痘病毒的變異速度。猴痘為正痘病毒屬 (Orthopoxvirus), 與其他病毒相比,這類病毒較為穩定,不易變異。但近期科學家也察覺到,世界各地所分享的猴痘病毒基因序列,揭示了奇怪的訊息 —— 病毒在短時間內變異得太快。這也表示猴痘病毒正在不斷地進化,變得更有效率地在人群中傳播。而猴痘病毒為什麼變異得如此迅速?瑞士巴塞爾大學 (University of Basel) 的計算生物學家奈爾 (Richard Neher) 提供了一種解釋:猴痘病毒其實在人類群體中傳播許久,只是一直沒有被留意。奈及利亞 2017 年爆發了猴痘疫情,疫情至今沒有消解。奈及利亞的衛生部門過去曾多次向各國尋求協助,希望各國幫忙他們面對猴痘病毒,然而國際對此從未有太大的關注。奈爾還有另一個解釋:因為猴痘病毒是人畜共通的疾病,可能病毒一度傳回到動物身上,並在動物身上不斷變異後,又回傳給人類。目前認為注射疫苗能抵禦猴痘,而接種過俗稱牛痘的天花疫苗者,無論是在感染前或感染後的幾日內注射,都對猴痘的保護力有 85%; 不過,也因為世界衛生組織在 1980 年宣布天花已經被完全根除,所以 70 年代之後,大多數的接種計畫都已停擺。全球現在僅有丹麥生物技術公司「巴伐利亞北歐」被核准生產猴痘疫苗,而這款疫苗事實上也是一種新型天花疫苗。目前世界各國如北美、歐洲、亞洲各國都與巴伐利亞北歐接洽,而這款疫苗在各國有不同稱呼,在歐洲被稱為 Imvanex 疫苗、在加拿大被稱為 Imvamune、在美國則被稱為 Jynneos。巴伐利亞北歐總裁索倫森 (Rolf Sass Sorensen) 近期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臉上止不住笑意地說:「我們在 2019 年獲得批准,當時只賣出幾百劑疫苗,但是一夕之間,這些疫苗突然關乎到全世界的健康。」索倫森表示,巴伐利亞北歐現在擁有年產 3,000 萬劑疫苗的能力,他有信心滿足全球的需求。除了疫苗外,其他還有一些藥物可供治療,如治療天花時使用的抗病毒藥物 Tecovirimat, 和多用在治療愛滋病病毒引起的視網膜發炎的西多福韋 (cidofovir) 與抗病毒藥物布林西多福韋 (Brincidofovir)。隨著猴痘病毒傳播到全球,關於猴痘的報導也變多,世界衛生組織在 6 月 15 日緊急發布聲明,表示會為猴痘重新命名。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說道:「我們正在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夥伴合作,為猴痘病毒、病毒株和它引起的疾病名稱改名。」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現在的猴痘不符合世衛建議的避免使用地理區和動物作為疾病名稱的指引。此舉是因為 6 月初有許多科學家集體提出報告,認為各國主流媒體與一些科學家將猴痘病毒的爆發與西非國家或奈及利亞做出了連結,包含將病毒株名稱命名為西非的遺傳分群、中非的遺傳分群。該報告寫道:「在全球流行的情況下,繼續提及『非洲』字眼或以此為病毒命名,不只用字遣詞上不夠精確,也會帶來歧視與汙名。」科學家表明,希望猴痘也能和 COVID-19 一樣使用 PANGO 的命名系統,避免使用到會帶來負面指涉的地名、動物名稱。科學家指出,因為歐洲沒有野生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猴子與猿科動物多半出現在非洲、亞洲和中南美洲,因而人們提到猴子時大多會聯想到位於地球南部的國家,特別是非洲。5 月時,非洲外國記者協會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of Africa) 就多次要求西方媒體不要再使用以非洲人罹患猴痘的照片作為報導美國和英國疫情的圖片。一些科學家也強調,此次猴痘流行的皮疹與過往非洲典型病例的情形有很大的不同,持續使用那些照片只會造成更多的誤解。
熟悉的陌生人:做麵包、釀酒以外,臺灣森林無所不在的野生釀酒酵母菌
有趣的是,世界各地的人、歷史與文化也許有別,愛酒的心卻都一樣,歐洲培育出發酵啤酒的品系,日本也獨立馴化獲得釀造清酒的酵母菌。除了釀酒之外,製作麵包也需要釀酒酵母,故 也稱作麵包酵母。仰賴小規模手工業的古時候,麵包師都有自己的獨家酵母,師傅教徒弟時,傳承的不只技術,也包括酵母麵團。邁入近代社會以後,各行各業都走向標準化,釀酒酵母也不例外。如今不同麵包師大都使用同一種量產酵母。啤酒與麵包這些案例鮮活地說明,釀酒酵母深受人類影響,這也是大部分酵母菌演化研究關注的主題。然而蔡怡陞實驗室則不同,他關心的對象是處於人類影響以外、還沒有被馴化的野生釀酒酵母們。這些野生釀酒酵母們和食品業常用的菌株是同一物種 (species), 學名都是,但是為不同菌株 (strain)。由於釀酒酵母的產業運用和微觀機制探討已經相當成熟,但是人們對於釀酒酵母在生態中的角色依然所知有限,以前人們甚至懷疑過,真的有野生的釀酒酵母嗎?後來才知道不但有,而且多樣性還不小,與人類密切接觸的只是少數幾款。那麼,蔡怡陞團隊是如何找出低調的臺灣野生釀酒酵母呢?蔡怡陞過去就對酵母菌相當有興趣,因為這是他在倫敦帝國學院就讀博士班的起家主題!當時他研究的是釀酒酵母最近的親戚 Saccharomyces paradoxus。回到中研院後,他決定在臺灣再度開啟野生釀酒酵母的研究,與博士生李佳燁、助理劉育菁、柳韋安等人多年奮鬥後,有了出乎意料的發現!如今回首 6 年來的探索過程,並不容易。要研究野生的釀酒酵母,第一步當然是去野外採集,可是人的眼睛看不見酵母菌,所以沒辦法用視覺辨識直接採樣,要把樣本帶回實驗室,初步處理後浸入培養液,等待兩個星期才能得知結果:釀酒酵母是否存在。實驗室使用特製培養液,有利於釀酒酵母生長,不利其他微生物。理想上,即使釀酒酵母原本的存在感很低,也能在培養液中放大。假如等待一段時間後,培養液長不出酵母菌,也許是一開始就真的沒有,但是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採樣和培養時有缺失,害得酵母菌長不出來?或是釀酒酵母確實存在,卻由於數量太少而無法見到?蔡怡陞回憶,開始這項計畫的第一年,幾乎一無所獲。根據歐洲與美洲的研究經驗,野生釀酒酵母常常於橡樹表面生長,橡樹屬於殼斗科植物,所以一開始多半以市區外圍森林,如殼斗科的樹皮為目標,卻不斷失敗。後來往更廣的範圍採樣,並與生多中心研究人員鍾國芳、黃仁磐等實驗室合作,這才克服難關,順利從多種植物的果實、樹葉、樹幹、地面、甚至是地衣等來源獲得酵母菌,並且訝異地得知,釀酒酵母在臺灣的森林其實非常普遍。蔡怡陞歸納出的模式是:臺灣野外森林中,釀酒酵母普遍存在,但是比例非常低,可謂低調卻無所不在。如何歸納出以上結論呢?這要利用如今基因體學的新工具:總體基因體學 (metagenomic)。原理是取得環境樣本後,直接定序其中所有 DNA 片段,或是所有物種都有的擴增子 (amplicon), 再與資料庫對照;如此一來,便能估計目標佔整體的比例,蔡怡陞團隊就是去估算釀酒酵母佔其生長環境中的比例。從環境採樣培養出釀酒酵母以後,由中研院定序核心實驗室的呂美曄,回頭定序該樣本的擴增子,接著由蔡怡陞實驗室的林渝非分析。野外採集的樣本中,絕大部分是細菌,通常高達至少 99% 之多;剩下多半為真菌 (和原生生物等等), 其中只有極低比例是釀酒酵母,最多也只佔 0.012%。因此透過總體基因體學的分析,能夠量化釀酒酵母在天然環境下的存在感。蔡怡陞也強調培養液很重要,否則無法讓低調的酵母菌現形。抓到目標後就能分離酵母菌,培育建立新的菌株,並且經由團隊成員李昕翰、柯惠棉的定序、組裝獲得完整的基因組。藉此獲得一百多個臺灣各地的菌株及其遺傳訊息,用於進一步研究。要了解蔡怡陞實驗室新論文的意義,必須先認識別人過去的研究。2018 年就有研究者從世界各地收集超過一千個釀酒酵母品系,探討親緣關係。分析發現野生釀酒酵母們彼此的變化差異還不小,東亞的中國為最多變之處;將所有酵母菌擺在一起畫演化樹,中國採集到的品系能歸類到不同譜系 (lineages), 包括與同類最早分家,差異最大的譜系。演化樹是一種建構親緣關係的工具,所有樣本中,兩個樣本假如有最近的共同祖先,通常遺傳上的差異也會愈少,便會被歸類到一塊;這一批和其次相近的另一批樣本們,又會被歸類到一群,就這樣一直向前回溯 (見下圖), 形成看似樹狀的關係。而這棵樹上愈早分離的譜系,也就代表差異愈大,愈早和其他樣本分家。中國採集的釀酒酵母們,不但有些被歸類到較晚分家的不同群,幾個樣本更自成一群,形成最早分出的演化樹枝。這些證據有力地支持:中國是釀酒酵母的起源地。然而,案情並不單純!將臺灣的一百多個菌株擺進演化樹,驚奇的事發生了!臺灣存在的釀酒酵母們,竟然也被歸類進各大譜系,並有新的譜系,這表示臺灣的釀酒酵母多樣性,和中國一樣高。而且還有一款進入之前於中國採集到,與同類最早分家的那一群。驚奇之處在於,擺在全世界的尺度下看,臺灣只是一個很小的島,地處東亞大陸邊緣。中國面積龐大,釀酒酵母具備全世界最高的多樣性並不意外,也被認為很可能是發源地;可是小小的臺灣,竟然也存在一樣高的複雜度。有沒有可能臺灣多變的品系,並非起源自當地,而是被人類無意間帶來的呢?應該不可能,因為根據遺傳差異估計,那些野生譜系們分家後衍生的年代,都早於人類在附近活動的時間;由此可以推論,目前的分佈狀況,非常可能是自然傳播的結果 (或許是隨著殼斗科森林)。。符合已知證據,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釀酒酵母於東亞發跡,所以在東亞地區的遺傳多樣性也最高;而臺灣也包含於此一交流範圍之內,從最早的始祖開始,從古至今逐漸分家的釀酒酵母們,可能陸續,或是在同一段交流時期進入臺灣,一直低調默默生存到現在,仍保持原鄉的面貌。然而,好的研究不只要知道有多少已知,更要知道還有多少未知。蔡怡陞提醒我們,目前研究有個盲區:東南亞地區的取樣仍十分有限。根據已知的樣本,最早與同類分家的酵母菌,它們的後裔位於中國和臺灣,故推論東亞地區是起源地。可是取樣匱乏的東南亞,會不會住著更早分家前輩的後裔呢?這是目前無法回答的問題。總之根據現有的資訊,。大量取樣下還能觀察到,距離非常近的採集地點,竟然同時住著遺傳上差異很大,不同譜系的菌株 (甚至在同一棵樹!)。相比之下,中國酵母的多樣性也高,但是分佈並不密集,相近的地理範圍內通常存在遺傳上類似的菌株。不同研究的手法不同,這會不會是中國研究者採集較為稀疏,取樣方式導致的偏誤呢?蔡怡陞表示,的確無法排除前述可能性;但是不過他也認為中國的釀酒酵母確實住的比較分散;因此差異大的品系住在附近這回事,搞不好真的是臺灣特色,至少是率先在臺灣觀察到。另一件有趣的發現是遺傳交流。釀酒酵母是單細胞真核生物,實驗室環境下可以無性生殖,自己複製自己;也可以隨時切換成有性生殖,和同類一起生寶寶。利用菌株間的遺傳差異,可以預測自然界的釀酒酵母,大部分時候採行無性生殖 (這是蔡怡陞博士班時期努力的主題!)。既然臺灣存在許多遺傳有別的野生品系,有時候又住的很近,它們之間會遺傳交流嗎?比對基因組得知,會,不過不常見,大約每幾百到幾萬次無性生殖才有 1 次有性生殖。這證實蔡怡陞對酵母菌生殖的推論,替釀酒酵母生態學新添一分認識。有趣歸有趣,但是研究臺灣野生釀酒酵母有什麼意義呢?從學術上來說,蔡怡陞指出,臺灣生態系複雜,本次透過基因體學手法得到量化證據,支持釀酒酵母這種微生物,在臺灣的多樣性很高。這項在臺灣採樣的本土研究,也大幅增進全世界對釀酒酵母的認識,並可更進一步開始探討釀酒酵母在自然界所扮演的角色。從產業上來說,在蔡怡陞團隊的辛苦調查與記錄之後,未來我們是否可以期待廠商用臺灣在地的野生釀酒酵母做啤酒呢?釀酒酵母是與人類互動最密切的微生物之一,但是人們對野生的釀酒酵母了解卻很有限,可謂無比熟悉的陌生人。蔡怡陞採集到眾多野生的菌株品系,不論學術研究或產業應用,都可能有進一步發展。目前實驗室正在把這些菌株「帶」回實驗室,開始量化相關的表現型 (phenotypes)。等到時機成熟,他歡迎各界合作,一起探索臺灣自然資源的潛力。
前進南美洲考古現場!挖出秘魯沙漠漁村的千年生活史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珮瑜助研究員笑著說,用刷子就能進行考古發掘是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但是大多數考古現場並沒有那麼單純,不同區域的環境特色會顯著影響考古學家使用的發掘方法。例如臺灣的地底常含有充沛的地下水,考古學家常要一邊抽水、一邊從泥濘的地底撈出文物,使用刷子的機會微乎其微。此外,為了研究不同時期的人類活動史,也常需向下挖掘數公尺深的探坑,有時幾乎是冒著生命危險在狹窄的空間中工作,找尋並拼湊古代人類生活的線索。然而,當我們跟隨考古學家的腳步,來到太平洋另一端的秘魯海岸,場景切換成沙漠環境,這時候刷子還真的成為重要的考古工具。是什麼原因造就特殊的海岸沙漠環境?在安地斯山脈西麓這塊古老的大陸下,又埋藏著什麼樣的古文明,讓一名臺灣人想要跨越太平洋前來探究?這一切都得從流經南美洲西岸的「秘魯涼流」說起。涼流導致海水溫度偏低,當冷空氣碰到溫暖的陸地後,空氣中的含水量上升,但濕氣無法凝結降雨,造就了秘魯沿岸的沙漠氣候。空氣中的水氣要等觸及安地斯高山後,才能重新凝結成雨,落下的雨水匯流成河,在往西流入太平洋的途中,沖積出由南而北獨立分布的河谷平原。如果你是距今 5 千年前的安地斯先民,你會選擇住在乾燥的沿海地區,還是肥沃的河谷平原?答案完全顛覆眾人的想像!考古學家針對秘魯多個河谷進行調查,發現在距今 5 千年前開始的安地斯先陶時代晚期 (Late Preceramic Period; 距今約 5,000 至 3,800 年前), 主要的聚落皆分布在沿海地區,內陸河谷中的遺址數量相對稀少,顯示平原農耕不是當時首選的生業活動。那麼在沙漠環境中,人們又是靠什麼樣的生業策略取得食物?這跟秘魯涼流又有什麼關係呢?原來,秘魯涼流雖然造成沿海乾燥的沙漠氣候,卻也為當地帶來豐富的海洋資源,至今仍是世界三大漁場之一,盛產鯷魚、沙丁魚等數量龐大且穩定的漁獲。秘魯涼流漁場盛產鯷魚,至今仍被視為世界上數量最多、年產量最豐富的魚種。綜合當地特有的環境條件,以及秘魯中、北部海岸大型遺址的出土資料,考古學家 Moseley 於 1975 年發表了著名的「海洋假說」(Maritime Foundations of Andean Civilization, 又稱 Maritime Hypothesis), 主要概念是:先陶時代晚期的人群最常利用的自然資源就是穩定且產量可預期的魚類,這些豐富的海洋資源足以取代農業、支撐人口增長。隨著人口增加,充足的勞動力逐步發展成專業化分工的複雜社會,而大型公共建築的出現即是文明發展最直接的證據。海洋假說顛覆了舊大陸考古論述中以農業為主流的思潮,也建構了秘魯安地斯地區文明發展的獨特軌跡,成為近 50 年來秘魯考古學家批判或對話論述的焦點之一。然而,無論是支持或檢討海洋假說,過往討論多著重在大型公共建築的研究。而陳珮瑜在著手秘魯研究之初就發覺:只關注公共建築的研究觀點,很難揭露史前人群的日常生活樣貌,也讓社會發展的圖像顯得單一。不同於其他人偏好在大型遺址進行研究,她鎖定此時期的小規模漁村聚落作為研究主體,企圖以考古發掘取得研究材料,探討史前社群的生業策略,一窺社會發展更多元的可能性。這樣的研究視角是以史前的平民大眾為主體,構成一種「由下而上」的研究觀點:考古學家可以藉由考古材料的累積,細緻地研究每個案例,拼湊出史前人群的生活線索。當累積的個案資料充足後,就能構成更清晰的社會發展趨勢,並逐步回應上層的理論問題。就是這種「由下而上」的研究信念,讓秘魯北海岸 Virú 河谷內,規模較小的 Huaca Negra 遺址在首次發現的 70 多年後,重新進入研究者的視野。在這個面積約 110 x 190 平方公尺、高約 5 公尺的土丘範圍中,陳珮瑜帶領的團隊發掘了 6 個探坑,完整揭露不同時期的文化層。透過觀察地層堆積,再整合碳十四分析校正定年的結果,團隊重建了當地長達 2 千年 (距今 5,200 至 3,150 年前) 的居住史,這當中的人類活動可以劃分成 4 個特色鮮明的階段,從早到晚分別是:從距今 5,200 至 4,650 年前,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底部地層觀察起,主要的堆積都是自然形成而顏色較淺的海沙,偶爾零星發現顏色較深的土層堆積,應是史前人群在此短暫活動、燒炭生火所留下的痕跡。此外,團隊還發現一處密集的貝類遺留區,但上層又是連續的海沙堆積,顯示這時期的人類偶爾來遺址範圍內活動,但還未在此定居。到了距今 4,650 至 4,100 年的第二階段,開始出現連續且顏色較深的土層,伴隨著一件件文物持續且穩定出土,證明人類開始在此定居。另外,仔細淘篩土壤所取得的標本顯示:這時期的魚類遺存出土密度為 4 個階段中最高,代表捕魚是此時期重要的生業活動。當遺址進入第三階段 (距今 4,100 至 3,650 年前), 居民生活似乎有了顯著的轉變。首先,以泥磚 (adobe) 興建的大型公共建築開始出現。考古團隊在其中一處泥磚牆下發現一具女性骨骸。從地層上可以看出,放入骨骸之後,人們在她身上放置一塊石頭,並有燒火的火煻痕跡,之後緊接著進行泥磚牆的建築作業。由此推測,骨骸放置與相關活動可能和施工前的儀式有關,這些特殊活動也讓學者更相信,此處發現的建築牆基是屬於公共建築,而非一般的家庭住屋。另一個出乎意料之處在於生業活動的大轉變,地層中貝類遺留的出現頻率明顯高過魚骨!而且這些貝類多來自大約 1 公里外的海岸,顯示居民改以就近採集貝類作為主要的生業活動。然而,專注在貝類資源利用有幾個缺點:首先,每回人力能採到的貝類數量有限,不如在漁場撒網捕魚有效率。此外,貝類離水死亡後容易腐壞,不像魚類能以曬乾、鹽漬、煙燻等方式保存。簡而言之,以採貝為主的生業活動較難穩定支撐聚落人口的飲食需求,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轉變呢?小型聚落中「勞動力的重新分配」可能是改變生業策略的主因。從目前的資料看來,Huaca Negra 聚落 2 千年來的魚類、貝類組成都相當穩定,代表整體環境的波動不大;聚落規模方面沒有明顯變化,也暗示整體人口並無顯著增加。在外部條件相似的情況下,考古學家就得回到聚落內部活動來推敲可能的原因。在第三居住階段最關鍵的聚落活動就是大型公共建築的興建,由於從事大型建設等公共活動需要投入較多人力,可能會動用到原本捕魚的勞動力,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誰來負責張羅食物?誰來負責公共事務?成為居民需解決的問題。陳珮瑜推論:「捕魚的收穫效益較高,但也需具備技術體力的漁夫,再搭配製作精良的漁船、漁網等工具才能執行。相對地,貝類採集活動雖然效率不高,但進入門檻也相對較低,生產力較低的老人、小孩都能協助進行,如此就能以即採即食的方式滿足基本飲食需求。」換而言之,「勞動力的重新分配」可能是改變生業策略的主因。這樣的生業策略使得 Huaca Negra 能以小規模聚落的姿態滿足執行公共事務的需求,但也一定程度限制了聚落人口增長與規模擴張。遺址的最後一個居住階段是距今 3,650 至 3,150 年前,這時期出土的「陶器」和「棉紡織品」是重要的指標性文化內涵,代表從先陶時代進入秘魯考古學的下一階段:初始時期 (Initial Period)。此時公共建築相關活動已逐漸停止,人們雖然繼續生活了一段時間,最終仍棄用了此地,之後遺址範圍內不再有人類穩定長居,只剩下地層中人群生活的些許痕跡,靜待數千年後考古學家的再度造訪。Huaca Negra 遺址沒有持續且大量使用魚類資源,改以採貝為主的生業型態也沒有讓居住人口、聚落規模因此增長。本研究呈現了不同於海洋假說的另一種發展過程,也說明每個史前社會都有其多元發展的可能性。Huaca Negra 遺址自 1940 年代末期首次發掘,當時學者認為此遺址見證了秘魯史前人群從先陶時代進入初始時期的轉變,但不認為這兩個時期的生業活動有顯著差別。相隔 70 多年後,遠從臺灣來的考古學家帶領團隊進行最新研究,不只重建了更完整的居住史,也揭露了社會運作在不同階段的重要轉變。陳珮瑜對整個考古研究歷程有感而發:「如果用過去那種大的文化框架來看,可能看不出這 2 千年來有什麼變化,但當你很細緻的去看這些材料,其實當中的差別還是很明顯。」這也回應了她的「由下而上」研究觀點,讓個案訴說自己的故事。陳珮瑜最初因學習西班牙文,因緣際會下前往秘魯參與考古工作。在南美洲這塊古老的大陸上,當地人通常知道住家附近有遺址或古墓群的存在,有些人甚至會沿用遺址的地基來蓋房子。遺址也有助市鎮凝聚歷史認同感、發展觀光與考古相關產業,幾乎每個市鎮都有考古博物館。「我第一次參加秘魯的考古工作,就獲得當地市政府頒發的獎牌,表彰我們發揚當地史前文化的貢獻,這對來自臺灣的考古學家來說,是很新鮮也很振奮的體驗!」陳珮瑜回憶道,「他們的考古跟人的生活連結很強烈,考古學家的工作也被社會所重視,你會對那個情境有種嚮往,讓我想去那邊做研究。」如今,繞了地球一大圈又回到臺灣,陳珮瑜計畫將秘魯的研究收穫帶到臺灣繼續探索,進行跨文化的比較研究。她進一步說到:「比較研究並不是說安地斯的文化脈絡可以直接套用在臺灣的考古研究,關鍵在於兩地皆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不同區域的小規模社會在邁向複雜化的過程中,有哪些不同的發展方向?生業型態或其他經濟活動扮演的角色為何?這也是臺灣較少探究的問題。」除了大的研究議題可以互通,臺灣與秘魯還有一個出人意料的共通點,那就是從海岸到山區的直線距離都很短,史前人群能在相對短的步行時間內接觸到各種生態區位與資源。對此,秘魯考古學研究已有很多系統性的討論,探究人群對不同生態區位的互補運用。這不禁讓陳珮瑜好奇,臺灣史前人類在不同生態區位可及性很高的條件下,有什麼特殊的資源使用邏輯?不同區位的交流互動對史前文化與社會發展產生什麼影響?或許都是下一步能探索的問題。陳珮瑜的新研究預計從苗栗海岸地區的考古調查展開,試圖聚焦在聚落與環境的關係、可能的生業活動討論。以前輩考古學家的研究為起步基礎,如同考古學家在秘魯 Virú 河谷的實地踏查,一步一腳印,調查遺址現況、確認有無新的遺址發現,並尋找適合的遺址進行研究性質的發掘。在由下而上的材料累積下,埋藏在臺灣地底的史前遺址正準備訴說屬於自己的故事。
【地球圖書館】2040未來世界報告書:改造人的永生時代
「人類生而必死」已被視為不變的真理。但是人類真的無法拒絕一直以來被視為自然法則、人類宿命的「死亡」嗎?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人類變得有可能實現長久以來渴望能長生不死的夢想。2021 年 8 月,《SBS Special》以「永生的時代」為主題探討了半機械人和數位孿生。英國機器人科學家彼得。史考特 - 摩根 (Peter Scott-Morgan) 博士在罹患了漸凍症後,肌肉逐漸變得僵硬,他決定用一個比較特殊的方式來延長自己的壽命。他正試著透過數位孿生 (digital twin, 又譯數位分身) 作業,做出跟自己長得一樣的虛擬化身,同時也在進行重生為半機械人的作業。史考特博士藏不住內心的興奮,激動地表示,為了突破人類的極限,他很樂意成為白老鼠。首先,為了變成半機械人,他先將變得衰弱而無法正常運作的器官換成了機械。他會操作新的介面,讓機械去處理進食到排泄的過程。為了得到永生,史考特博士還在打造數位孿生。若想把數位孿生做得跟真人一樣,就得盡可能輸入越多的數據。因此,史考特博士正在盡自己所能輸入自己的表情、肌肉運動、聲音和自己使用的語言。然而他最近連聲帶肌肉都變得僵硬而發不出聲音,因此只能用瞳孔信號移動鍵盤來輸入語言。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博士的溝通程式開發者拉馬。納赫曼 (Lama Nachman) 博士也加入了這項計畫。她的目標是讓虛擬化身「彼得 2.0」說話時跟真的彼得一樣。這個程式搭載了 AI, 因此不會只單純輸出被輸入的數據。彼得 2.0 越是透過深度學習反覆學習,越會變得像真人彼得。如果其高度進化,就會發展到我們無法分辨真假彼得的程度。不過,問題來了。這麼一來,誰是真的彼得,誰又是被做出來的彼得呢?彼得想透過與機械結合永生不死的夢想真的有可能成真嗎?各界眾說紛紜,彼得本人則聲稱自己的夢想將會實現,並表示,「系統裡的彼得 2.0 將不斷地成長並與世界溝通。彼得 2.0 無須畏懼死亡,所以將永遠活下去」。作為被數位化的人類存在於這個世界究竟算不算永生,每個人的心中應該各有各的答案。「我不是漸漸死亡,而是在逐漸轉變。」史考特博士在 2019 年如此說道。他將身體改造成半機械人,並發展出數位虛擬世界中的化身「彼得 2.0」。在頭部移植了天線的改造人藝術家內爾。哈維森 (Neil Harbisson) 是一名先天性全色盲患者,從小就無法分辨顏色,在他的眼裡,所有的東西看起來都是黑色與白色。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他在 2004 年移植了被稱為第三隻眼的天線「Eyeborg」, 並成了第一個被官方認可的改造人藝術家。對內爾。哈維森來說,與人造腦工程師亞當。蒙坦頓 (Adam Montandon) 相遇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點。他會決定移植能辨識顏色的機器、成為改造人,就是因為遇到了蒙坦頓。哈維森說,在接受具有挑戰性的天線移植手術後,他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去適應新的輸入系統。其原理簡單來說,就是當天線辨識到顏色時,移植於後腦勺的晶片會將其轉換成特定頻率,讓哈維森聽到顏色的聲音。哈維森說,他能聽到 300 多種顏色的聲音,而且他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把天線當成了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自己的器官。雖然科學技術讓哈維森得到了新的感覺,但還是有不便之處。比如說,他每 4 -5 個小時就得充一次電,有時移植天線的部位會感覺到如頭痛、牙痛般的痛覺,還有人不喜歡他頭戴天線的樣子。儘管如此,哈維森還是很滿足於改造人的生活。他表示,「我很自豪我屬於不斷在進步的科學技術的一部分。多虧了科技,我還擺脫了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哈維森會這麼說,是因為科學技術越是進步,他就越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人類現在不僅能利用人工裝置來改善身體功能,還能製作可以用大腦控制的人工器官。人類還開發出了一種在腦中植入小型晶片後,將訊號傳送到貼在身上的電極裝置,來代替受損的脊髓神經的技術。馬斯克 (Elon Musk) 旗下神經科技公司 Neuralink 的短期目標是利用晶片治療腦部疾病,但是馬斯克心中擁有更遠大的願景,他不僅抱著「人類與 AI 共存」這個長期目標,還計畫將其技術的應用領域拓展到「概念式心電感應」(Conceptual Telepathy)。也就是說,人們不用寫字或說話,只要交換電子訊號,就能像心電感應一樣分享自己的想法。馬斯克表示,「我們未來將能儲存並重播記憶,且能將記憶下載到新的身體或機器人中」。馬斯克還計畫開發能在電腦中儲存、重播記憶,並將意識植入到機器人的技術。Neuralink 會在頭蓋骨穿一個洞後,植入一個只有硬幣般大的晶片,因此其具有能精準解讀腦波的優點。但其缺點為進入門檻高,因為要打開頭骨植入晶片,就必須進行外科手術。為了彌補這個缺點,Neuralink 開發了能讓這個手術做起來更安全、更容易的移植手術機器人。如果腦機介面晶片移植手術變得像馬斯克說的那樣,和做近視雷射手術一樣簡單、容易又安全,那人腦和機械直接溝通將不再僅存在於想像當中。最近,另一家小型神經科技公司 Synchron 搶在 Neuralink 前獲得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允許以人類為對象進行臨床試驗的批准。Synchron 預計會在紐約的西奈山醫院對六名重度癱瘓者進行評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試驗。Synchron 的目標是在人類的腦血管內植入一種名為「Stentrode」的裝置,讓癱瘓的患者能靠自己的意念操作電腦游標等數位裝置。為此,他們會把比火柴還小的裝置植入頸部靜脈、將其推到大腦皮層後,將偵測到的腦訊號傳送到電腦。Stentrode 會將大腦的運動命令轉換成電訊號,接收器會代替癱瘓部位斷裂的神經傳達運動命令,並幫助患者運動。這個裝置的優點是,有別於其他腦機介面,患者不需要動腦部手術,而是能夠透過最小侵入式手術將裝置植入到腦血管中。Synchron 目前正在以四名癱瘓患者為對象,在澳洲進行臨床試驗。據說,患者們成功使用用來操縱電腦游標的視線追蹤裝置和移植裝置,只靠意念控制了 Windows10 作業系統。雷蒙。庫茲維爾 (Raymond Kurzweil) 曾表示,到了 2045 年人類將迎來「奇異點」,AI 的智力將超越地球上全人類的智力總和。庫茲維爾提出的 147 項未來預測中,已經有 126 項化為了現實。他主張可能會在 2045 年前發生的事中,包含在奈米工程、機器人工程、生物技術的發展下人類將得到永生,並且會出現先進的超級 AI。若科技不斷地發展,人類的大腦與 AI 的大腦總有一天會合而為一。而如果能連接 AI 與人腦,我們將能連接 AI 與我們的思維。電影《全面進化》(Transcendence) 中,一名科學家將自己的大腦和意識上傳到了超級電腦的 AI 中,透過與超級 AI 結合在一起,他得到了能隨心所欲操縱世界的非凡力量。他開始連上網,將自己的領域拓展到全世界。他將超級奈米機器釋放到空氣、雨水、土地中,得到了監視、操縱、支配全世界的力量。如今,原本來自電影的想像正在成真。我們已經在前面介紹了能在人類的大腦和身體死亡後,將腦中的資訊移動並儲存到數位裝置的技術。我們的思維將不再只是無形的東西,它將能以檔案的形式存在於硬碟、USB 或雲端裡。雷蒙。庫茲維爾博士在自己的著作《如何創造思維》(How to Create a Mind) 中表示,AI 將擁有被認為是專屬於人類的「思維」或「意識」。也就是說,機械演算法會做出人腦解決問題的能力。庫茲維爾博士認為,人類的問題解決能力、意識、思維皆基於大腦活動,因此若這項技術高度發展,機器將能做出人類的思維。若能無線連接人腦和雲端 AI, 人類的智力會增加 10 億倍。「AI 將基於開放原始碼和大數據不斷地發展,最後甚至擁有人類的思維」, 這就是庫茲維爾博士主張的核心內容。「全腦模擬」是目前受到全世界人關注的領域,它會將人類的意識上傳到電腦。美國已經有公司開始在提供這項服務。美國的 Nectome 公司聲稱找到了將人腦中的記憶或意識上傳到電腦並儲存的方法。他們會用最尖端的防腐處理技術冷凍保存大腦,並在將來透過數位化讓腦中的意識「甦醒過來」。這種方式會將意識或記憶轉化成數位數據後上傳到電腦,而不是讓冷凍保存的大腦復甦。我們還無法知道被上傳的意識會發生什麼變化。有人可能會覺得以數據形式活在 USB 裡聽起來很瘋狂,但我們的意識就只能依賴生物基質嗎?神經元是蛋白質做成的還是資訊碎片做成的,或許根本不重要。本文摘自朴英淑、傑羅姆。格倫 (Jerome Glenn) 著作《2040 世界未來報告書:太空淘金、人機共生、移動革命、能源戰爭、ESG 策略,疫後時代如何抓住正在崛起的工作與商機?》, 繁體中文版由高寶書版代理,金學民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誠品線上金石堂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7/08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3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2040 世界未來報告書》⁣: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蜜蜂也要類封城 澳洲嚴防蜂界COVID-19傳播
澳洲是養蜂大國,每年 8 月是澳洲養蜂人最忙碌的時刻,他們要載著一個又一個的蜂箱奔波於全國各地,替農作物受粉。但上周日 (26) 起,因澳洲政府在東海岸紐卡索港 (Port of Newcastle) 附近的蜂巢中偵測到蜂蟹蟎 (varroa destructor) 出沒,政府緊急下令東部新南威爾斯州 (New South Wales) 境內的所有養蜂人不得移動任何蜂箱或是蜂巢,需立刻替養殖的蜜蜂採取防疫措施,使蜜蜂進入到「類封城」的狀態。澳洲國會大廈的環境科學家暨首席養蜂人法瑞爾 (Cormac Farrell) 表示,「這就有點像是蜜蜂界的 COVID-19。我們要在邊界阻斷病毒的傳播,確保它們不會擴散感染到國內其他的蜂巢」。蜂蟹蟎對養蜂產業來說是最嚴重的寄生性蟲害,有蜜蜂殺手之稱,牠們的大小與芝麻相當,有著扁寬如螃蟹般的體型和紅褐色的外表。蜂蟹蟎會寄生在蜜蜂的幼蟲和成蟲的腹部,以牠們的血液為食。被寄生的幼蟲會因營養不良或發育不全而死亡。有些蜂蟹蟎身上額外帶有致命的畸翅病毒 (wing virus), 在吸食過程中還會造成蜜蜂感染,使成蜂的翅膀出現蜷曲的病徵。那些被感染的成蜂最後會面臨到被其他工蜂驅離蜂巢的命運。如果蜂蟹蟎造成的感染過於嚴重,有時整個蜂巢甚至全軍覆沒。除了封鎖方法外,在紐卡索港 10 公里內的區域被列為主要的撲滅區。在這些區域內的養蜂人必須在蜂箱中倒入汽油,接著耐心等候第二天到來。時間一到便點燃蜂巢,看著大火將一切燒毀殆盡。以蜂蜜品牌 Amber Drop Honey 為名的養蜂人馬汀 (Ana Martin) 就表示,她所養殖的蜂巢剛好位在撲滅區,她已經燒燬近 40 個蜂箱。她說:「這不只帶來經濟上的損失,也帶來痛苦。要為這些蜜蜂安樂死讓我很難過。」「在乾旱、大火還有洪水之後,現在又是蜂蟹蟎,最近的養蜂人真的挺倒楣的。」馬汀嘆道。近十年來,科學家觀察到全球蜜蜂數量銳減,對此研究指出,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蜂蟹蟎的傳播。蜂蟹蟎從歐洲傳播到北美、澳洲與紐西蘭,造成各地的蜜蜂災情,而澳洲是目前為止唯一成功抵禦蜂蟹蟎、沒有讓蜂蟹蟎入侵的養蜂大國。蜜蜂對澳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昆蟲,除提供蜂蜜外,澳洲約 1/3 的食品產業仰賴於蜜蜂的授粉作業,包含澳洲杏仁、蘋果與酪梨。換言之,在澳洲人所吃的食物中,每三口就有一口是來自於澳洲蜜蜂業的授粉。「如果蜂蟹蟎在澳洲傳播,每年會導致相關的蜜蜂產業損失近乎 7,0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20 億 8,309 萬元)。」新南威爾斯州的植物防疫部主任庫瑪 (Satendra Kumar) 解釋。新南威爾斯州的農業部長桑德斯 (Dugald Saunders) 表示,當局正努力阻斷蜂蟹蟎的傳播,目前已燒燬新南威爾斯州撲滅區裡的 600 箱蜂箱,每個蜂箱中大概有 1 萬到 3 萬隻的蜜蜂被撲殺。未來,農業部會擬訂相關計畫補償該州的養蜂人設備與巨大的損失。澳洲蜜蜂行業理事會代理會長勒費弗 (Danny Le Feuvre) 則表示,他們業界正努力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並期盼 14 天後就能解除封鎖,趕上養蜂人為杏仁農場授粉的時間點。根據統計,澳洲是全球第二大杏仁生產國,全球近 10% 的杏仁是由澳洲提供,產量僅次於美國加州。澳洲杏仁協會 (Almond Board of Australia) 的執行長傑克森 (Tim Jackson) 就認為此次疫情爆發來的不是時候。他說:「雖然我們可能恐慌得太早,但我們現在確實處於紅色警戒中,擔憂如何在這短短一個月內控制疫情,並為之後價值 1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97 億 3,900 萬元) 的作物授粉。」農產業者擔心,一旦錯過 8 月杏仁的授粉期,將對澳洲農業帶來嚴重的影響。此外,也會造成未來的農產品短缺與價格的上漲。雖然,在澳洲的養蜂人和農作物業者此時此刻都很焦慮,但法瑞爾相信他們能像過去一樣化險為夷。此前,澳洲在 2016 年、2019 年與 2020 年相繼發生過蜂蟹蟎危機,但在全民共同合作下都順利根除。法瑞爾有信心能度過這次的難關,表示:「我們消滅它們這麼久了,這次我們一定也能做到。」
「不OK也很OK」心理健康假成疫外潮流
疫情就像放大鏡,讓社會中原本已經存在的問題變得更加棘手,心理健康就是一例。特別是身處疫情重災區的美國,長時間籠罩在防疫疲乏、爆表的染疫風險下,無論是居家隔離悶出病來,或是在人力吃緊下過勞工作,職場員工承受的身心煎熬遠大於承平時期,使得心理健康假這種需求成為話題焦點。「你一腳踢起了樹葉,魔法消失了。他們告訴我,你的藍天轉成灰色。他們告訴我,你的熱情已經枯竭⋯⋯」2005 年發行,丹尼爾。帕德 (Daniel Powter) 這首《Bad Day》唱出人們陷落情緒低谷的心聲,歌詞好像在說「我懂你」一樣撫慰人心,MV 在 YouTube 影音平台獲得 2 億次點閱。這首《Bad Day》似乎不會退流行,專輯發行 10 多年後,全球飽受 COVID-19 病毒摧殘下,這首歌歷久彌新,似乎在說「當你覺得日子遭透了,你並不孤單」。不幸中的大幸,心理健康在這個時代獲得廣泛的重視,當你一天諸事不順「You had a bad day」, 你大可請假一天。即便你是全球頂尖運動明星,在最高殿堂的賽事因為感覺不對而退賽,不但不奇怪而且關照自己的內心正是現今潮流。2021 年一個接一個運動員站出來,把心理健康議題推上檯面,激起更多討論。網球明星大坂直美退出法國公開賽說出「不 OK 也很 OK」。在體操界擁有天后地位的拜爾絲 (Simone Biles) 在東京奧運勇敢退賽,寧可放棄獎牌也不勉強自己,使世人重新反思競技的意義,《時代》雜誌盛讚:「現今世界,人們不再只以賽場上的勝負來衡量一名運動員的影響力。」同樣的,當你在職場上覺得一切都不對勁的時候,適度給自己放一個假、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在現今這個時代,不僅不需要承受同事的異樣眼光,這甚至是對公司、對團隊都正面加分的決定。全球體育用品龍頭 Nike 從企業的角度採取行動,推出了營利心態難以理解的「心理健康假」。2021 年 8 月底,Nike 高層宣布企業總部將關閉一整個星期,向員工傳達一個簡單的訊息,「利用這個時間好好放鬆、釋放壓力,與自己所愛的人共度時光」, 唯一要求是「不要工作」。Nike 高層在公開信說,公司能夠體會員工在疫情期間上班遭遇的困難,「這一兩年間,維持工作表現與心理健康的關鍵是,找時間讓自己休息、重新調整心情」。「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活過這一場令人痛苦不堪的浩劫。」COVID-19 疫情帶來全球性的創傷經驗,成本考量、營利掛帥的跨國企業在這艱難時刻反而展露人性化的一面。除了大型企業帶頭,2021 年開始,全美的學校體系從幼兒園到高中陸續推動「心理健康假」, 讓學童與教職人員暫時喘息,放幾天假以舒緩緊繃的情緒。青少年面對新的學期、新的同學壓力已經夠大,疫情讓這一切更不容易。俄勒岡州的教育主管機關告訴學生,當你覺得焦慮、壓力山大的時候,每三個月有五次的心理健康假可以使用,在家裡調適心情也不必假裝生病或編理由。教師告訴學生,別忽視心情低潮,這些看似情緒上的小感冒有時候可能是攸關性命的求救訊號。每年 5 月是美國「全國心理健康意識月」(Mental Health Awareness Month), 美國勞動部在今 (2022) 年 5 月 25 日提醒雇主,根據聯邦法案,包括焦慮和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都可視為嚴重的健康問題。法案保障員工最多 12 週的留職停薪,讓員工處理自身或家人的嚴重健康問題。從聯邦政府到地方學區,從運動明星到大型企業,美國社會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似乎在這一兩年間達到高點,不過心理健康假在工作職場邁向全面落實仍然有一段路要走,在法律制度之外還有人與人互動的層面。作家卡巴絲 (Marisa Kabas) 在推特上發問:「你是否曾因心理健康問題想要請假,但是因為太難以啟齒,所以只好假裝是別的原因?」推文引起上千則留言迴響,很多人請假沒有講出真正理由,或者感覺很不自在,迫於壓力而說謊,還有更多人從來沒有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沒想到為此休假。美國人力資源專家指出:「通常來說,雇主准假與否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員工開口請假的時候是否感覺很自在。」若要健全職場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營造一個讓員工能夠放心請假、不必擔心秋後算帳的環境,是雇主必須努力的方向。
「宇宙牛專案」 日本鹿兒島透過衛星技術追蹤牛隻
高級和牛也可以放山養嗎?鹿兒島大學團隊面對日本集約式畜牧業農家高齡化、飼養成本高漲等問題,透過 IoT 與衛星技術協助農家轉型為放牧型態、掌握牛隻活動與健康紀錄,一舉解決人力負擔沈重、及飼料來源的問題,最後牛隻還因飲食優化、運動充足,意外改善了肉質!今年以來,日本各地應用低軌道衛星輔助農業的案例大幅增加。透過遙測確認農地的地力、或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再將訊息直接傳送到農民手裡的智慧型手機。在第一級產業的數位轉型潮當中,現在又出現了一個畜牧業的「宇宙牛專案」。有別於北海道的牧場平坦遼闊,日本仍有部分發展農牧業的地區較類似台灣的農地・牧場狹窄破碎、或高低崎嶇。鹿兒島縣是日本著名的和牛產地之一,5 年一度會舉辦「和牛競賽」。但是日本面臨都市化、農村人口外移以及高齡化的問題,小規模農場從準備飼料、接生・飼育小牛等粗重工作都必須由少數高齡勞動者進行,負擔過大之下許多農家飼養的牛也逐漸減量。另一方面,日本鄉村原有的農地,因為人口外移而逐漸荒廢。過去餵食的飼料來源玉米,則因為俄烏戰爭的影響價格飆升。考慮到進口牛肉因為新興國家的成長、進入日本的貨源可能逐漸減少、漲價,鹿兒島大學農學院的後藤貴文教授 (家畜生産生態学), 開始著手鹿兒島「放牧牛」的數位轉型實驗計畫。根據 NHK 報導,位於日本九州鹿兒島縣志布志市的牧場,在 3 年前由當地的農業團體「さかうえ」, 整合高齡農民的棄耕地,開始試行肉牛放牧。棄耕地整合至今已有 40 餘塊農地,由於位處山坡 (中山間地), 每一塊都既狹小又分散,每巡一次都要耗費不少工夫。由此,鹿兒島大學團隊建立了「宇宙牛專案」。每隻牛的脖子上掛有比智慧型手機略小的裝置,透過該裝置連線日本去年 (2021 年) 於種子島升空的「みちびき (引路)」衛星收送訊號。畜牧戶的手機會定時收到包含牛的正確位置等、過去一小時的動態。除了位置資訊之外,該裝置也能偵測牛身體的傾斜狀態。因此牛隻若發生受傷、身體不適等異常狀態,也可以透過該系統掌握。衛星技術除了運用在牛隻身上以外,如同近期日本大量應用衛星偵測農地的地力及生長狀況、以提供農民適度施肥的建議一般,應用在畜牧業時可迅速從衛星畫面確認放牧區的草況。過往的放牧業必須靠畜牧戶實地目測、以決定是否移動牛群到其他區域,如今透過衛星即可更即時高效的解決供草問題。畜牧業與農業的不同點在於,農作物不會移動,因此只要透過地球觀測衛星即可對應大部分的課題。由於牛隻會隨時移動,因此該計畫必須同時應用定位衛星與地球觀測衛星兩者的資訊互相搭配,在日本是首創的應用案例。在衛星技術之外,針對牛隻餵食還設計了一個 IoT 方案。若透過衛星判斷牧場的天然草源可能不足,在距離牛群較遠的區塊另外設計了「全自動餵食裝置」。已事先訓練牛群在聽到聲音後、便會前往餵食區覓食,因此農家只要透過手機確認拍攝畫面即可。畜牧業的數位轉型提升了放牧的可能性。例如懷孕的母牛生小牛時會躲藏起來分娩的習性,對過往的放牧業而言有可能造成母子兩失的風險,但現在透過定位技術就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後藤貴文教授表示,「(原本) 養了牛之後,每天的生活就離不開牛。希望 (透過這種方式,) 未來讓農家可以維持原本的生活型態。」隨著近年化學肥料價格高漲、使用氮肥會發生的 N2O 是 300 倍 CO2 當量的溫室氣體、俄烏戰爭後又無法取得來自俄羅斯的貨源等多重因素,農業中投入肥料的最適當份量、位置等也成為日本的顯學,第一級產業的衛星應用等數位轉型正方興未艾。新科技正為傳統產業迎來最大的轉機。
牠真聰明 科學家發現章魚與人類大腦的相似之處
章魚是種獨特動物,不僅具有較大的腦體比,還擁有無脊椎動物中最複雜的神經系統,且能透過社交學習新行為、處理短期資訊、儲存長期記憶等,是無脊椎動物中智商最高的一目,某些方面牠們更像脊椎動物而不是無脊椎動物,科學家一直想知道為什麼章魚這麼聰明。根據一項對普通章魚和加州雙斑蛸 (學名:) 章魚的新基因測序結果,科學家發現章魚基因組和人類基因組一樣,都含有大量跳躍子。克蘇魯神話是一種創作元素,源自於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小說裡面的克蘇魯就擁有像章魚般的觸角。跳躍子也稱轉座子 (Transposon),2001 年時人類基因組測序發現其中超過 45% 都由轉座子序列組成,透過分子複製黏貼或剪切黏貼機制,可以幫助細胞核內 DNA 物質從基因組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這種改組一般不會對生物體產生明顯影響、大多數也不活躍,因此又被稱為沉默轉座子。但基因組中有許多類型轉座子,其中「長散在核元件 (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 或 Long interspersed elements,LINEs)」屬於活躍一群,早先科學家認為 LINEs 已退化,但最近研究表明它們與學習和記憶等認知能力相關,且活躍狀態由大腦海馬迴調節。而最新測序結果便在章魚大腦的相同位置基因組內,發現大量活躍的 LINEs 轉座子,可能就是章魚也展現高智力的關鍵原因。原本進化生物學指出,人類因具有一系列不同特徵而與地球其他物種顯得不同,但研究團隊認為,人類大腦與章魚大腦的相似之處可以用「趨同演化」解釋,即 2 個遺傳完全迥異的物種卻發展出相同分子機制以響應相似生活需求。
AI軟體協助納粹大屠殺受難者家屬尋親
Patt 致力透過這個 N2N (Frome Number to Names) 掃描戰前歐洲與大屠殺期間 (1914~1945 年) 的歷史舊照片,以便將照片人物與活著的人連結。他一直利用閒睱時間推動專案,引起更多人關注,如今有愈來愈多工程師、研究人員及資料科學家共襄盛舉,讓專案團隊規模日漸擴大。美國大屠殺紀念館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USHMM) 網站指出,目前並沒有確定大屠殺受害者和倖存者的完整名單,且尋找大屠殺個人故事的研究過程極其漫長,可追蹤的資訊與線索少之又少。不論如何,紀念館儘可能為倖存者及家屬提供各種現場找尋資訊及文件的方法。《以色列時報》報導,Patt 是 2016 年參觀華沙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 (POLIN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Polish Jews) 後獲得開發 N2N AI 平台的靈感,想幫助倖存親戚走過身邊卻完全不知道的人可能有的遺憾。N2N 主要任務就是持續掃描 USHMM 紀念館提供的數十萬張照片,以及倖存者與後代照片。對想使用網站的人,也會要求他們上傳約同時期的照片。基本上平台臉部辨識精準度還有很大改進空間。N2N 只會透過相似度評分顯示結果,但結果是對是錯,還是交由每個使用者自行判定。除網站現有照片與影片外,Patt 正努力取得 70 萬張大屠殺前和大屠殺時期的照片。Patt 表示,希望 N2N 能成為大屠殺歷史教育的載體,讓學生有機會直接為歷史紀錄貢獻,亦即透過 AI 軟體協助辨認照片和影片人臉及文物,進而找到大屠殺後代與受害先人的連結。
【地球圖書館】女性主義與好萊塢 他們用女性主義幹了什麼?
大手筆的好萊塢動作系列電影很少像《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 以下稱《憤怒道》) 這樣獲得廣大盛讚;更耐人尋味的是,由於該電影的預告和海報都把莎莉。賽隆 (Charlize Theron) 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竟引發一小群忿忿不平的男部落客號召抵制這部電影,宣稱此片是一隻光彩奪目的特洛伊木馬,裡頭包藏著女權納粹 (feminazi) 的政治宣傳。(某一位男性部落格抱怨說:「我很生氣好萊塢和《憤怒道》的導演竟使出千方百計,騙我和其他男人去看這部電影。」)《憤怒道》一直都不在我的夏日電影待看清單上,而我那個把先前每一部《衝鋒飛車隊》電影都看過約兩百五十次的老公,甚至不知道又出了一部新作。然而,聽說光是這部電影的存在就可以讓反女性主義者氣到臉紅脖子粗立刻刺激我直奔電影院,真是謝囉,各位。《憤怒道》這部電影確實清楚呈現出無論男女都會遭受父權體制的傷害,以及為了逃離這種體制又會讓人變得多孤注一擲。這版本的麥斯由湯姆。哈迪 (Tom Hardy) 飾演,因為在過去試圖為同胞伸張正義未果而崩潰,導致他如今放逐自我,憶起自己無力拯救的那些亡者時也變得沉默寡言又痛苦不堪;所以儘管他是這個故事裡的老面孔,但由賽隆飾演的芙莉歐莎指揮官 (Imperator Furiosa) 才是他的觸發者。芙莉歐莎是不死老喬 (Immortan Joe) 的武裝運輸車 (War Rig) 駕駛;他掌管著堡壘 (The Citadel), 控制飢餓的群眾,把女人當作生育和擠乳的「種母」, 更把麥斯和其他人當作「血袋」。歷經無數次暴行凌虐但仍倖存的芙莉歐莎體態健美,裝了一隻機械手臂,心裡醞釀著一項救贖計畫要悄悄帶走不死老喬珍貴的眾多女眷,冒險在嚴酷地勢中跋涉千里回到她出生的「綠地」(green place)。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麥斯如今遇到嚴肅且心無旁騖的芙莉歐莎,兩人之間的互動只有極少的情節說明,因此潛台詞便道盡了一切。男性對權力及控制資源的渴望已經榨乾這塊土地的生命力;軍閥訓練出上千名病懨懨的少年,並告訴他們戰死沙場是唯一得到榮耀的機會,就像那些維京人先烈一樣。同時,綠地原來早已消失,僅存的遺產是裝滿一整個背包的種子,由騎著重機、擁槍自重的一幫年邁母親保護。圖為《衝鋒飛車隊》(Mad Max) 三部曲加上《瘋狂麥斯:憤怒道》的短預告。我很愛這部電影,雖然這不重要。其他人不愛,但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年度最佳女性主義電影」這類盛讚為一場大哉辯設定了方向 —— 兩造的爭論點無關電影本身,而是女性主義是否為電影品質的一項客觀指標。許多評論和部落格文章都在頌揚《憤怒道》的女性主義元素誠意十足,但大量「其實不然......」之類的駁斥也隨之而來。(有一篇文章甚至在標題直接開嗆:〈《 瘋狂麥斯:憤怒道》沒那麼符合女性主義,而且也沒多精采〉) 只要有一個人對莎莉。賽隆詮釋堅忍不拔的芙莉歐莎津津樂道,就會出現另一個人批評她的外型過於完美、鼻子也小巧的太不真實。有人認為,片中有個噁心的族長 (patriarch) 為滿足私慾而擄走火辣女人藏匿似乎很符合這種後末日世界的情境,卻也有人駁斥說一部真正的女性主義電影,才不會出現一群彷彿在拍攝凱文。克萊 (Calvin Klein) 香水廣告的妻妾。這類激辯沒什麼建樹,卻巧妙地呈現出市場女性主義某些令人擔憂的面向;其中一點是「女性主義」這個描述詞 (descriptor), 如今似乎已經濫用於讚揚所有沒有公然貶低、羞辱或剝削女性的東西;另一點就是有關一部電影「是否符合女性主義」的爭論 —— 尤其是該片從未自承隸屬任何一方的時候 —— 暗示的是女性主義並非一套價值觀、倫理道德或政治觀點,只是一種評估產品是否值得消費的標準。《憤怒道》無疑是市場女性主義的一大勝利。它讓喜歡看無腦大爆炸場面,但又不必有落難女子在劇中插花的觀眾大飽眼福;還可以藉機一窺沙文主義者的內心,了解他們有多懼怕一個女人和男人平起平坐的世界。然而目前還看不出這部電影是否有帶來任何影響,足以改變流行文化中最公然不平等將近一世紀的產業 —— 好萊塢。瑪喬莉。佛格森 (Marjorie Ferguson) 在 1990 年出版的論文《權力意象及女性主義謬誤》(Images of Power and the Feminist Fallacy) 中創造出「女性主義謬誤」(Feminist Fallacy) 一詞,形容「再現於媒體的強勢女性會為真實婦女轉化為文化可見度及結構性賦權」的信念,質問「我們研究文學、電影、電視劇和印刷媒體對女性的描繪,是將它視為一種目的嗎?抑或我們是把那些描繪當作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來研究?」過了二十五年後,這個問題似乎比以往更能引起共鳴。縱觀影史,絲毫不缺乏大家現在偶爾會在言語上加以嘲諷或比出兔子手勢來特別強調的所謂「強勢的女性角色」(strong female roles), 再加上有了主題影展、串流服務、Youtube 或 nist.tv 等女性主義影音入口網站,這類角色也比以往來得更常見。網路上有一份經常參考女性主義部落格和清單體文章來列舉女性主義經典電影的未完成片單,裡面就囊括了基本入門片《克莉絲汀女皇》(Queen Christina)、《紫色姐妹花》(The Color Purple)、《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烈火重生》(Born in Flames)、《朝九晚五》(9 to 5)、《異形》(Alien) 全系列,還有《獨領風騷》(Clueless)、《等待夢醒時分》(Waiting to Exhale)、《鋼木蘭》(Steel Magnolias)、《油炸綠蕃茄》(Fried Green Tomatoes)、《辣姐妹》(Set It Off)、《控訴》(The Accused) 以及《曲線窈窕非夢事》(Real Women Have Curves)。換句話說,成就一部女性主義電影的元素,就和觀影者的特性一樣千變萬化。然而,儘管有無數專欄都可以詳盡說明《金髮尤物》(Legally Blondes) 一、二集裡偷渡的女性主義概念,但電影圈本身一直以來確實都有顯而易見的女性主義謬誤仍令人十分挫敗。一部電影針對某個主題提供清晰的女性主義視角 (一種將該片文本解讀為反映或受女性主義影響的觀影方式), 與該電影本身符合女性主義,其實是兩回事。畢竟,電影裡的強勢女性 —— 還有描述她們引人共鳴、細膩入微又強大的故事 —— 早已不新奇,她們打從電影工業創建以來就存在了,不過這類角色的悠久歷史卻未改變這個產業的當代價值和臆斷。在好萊塢歷史上,女性於幕前幕後投身核心角色接著又銷聲匿跡的循環,並未反映當代的女性主義運動,反而點出了對電影市場的焦慮 —— 久而久之,那種焦慮就越來越性別化了。在默片年代,好萊塢電影業迅速成長以符合觀影需求,因此在實務上遠比後來的任何一段時期都還歡迎女性編劇、剪輯、導演和製片。桃樂絲。阿茲納 (Dorothy Arzner)、露易絲。韋伯 (Lois Weber) 和艾麗絲。吉。布萊榭 (Alice Guy-Blaché) 這類的導演,還有瑪莉。畢克馥 (Mary Pickford) 以及克拉拉。寶 (Clara Bow) 等演員兼製片,她們拍的電影並非好萊塢會重視的逃避現實綺想,而是蘊含複雜感情關係和前衛思想題材的人性故事:例如韋伯《推動搖籃的手》(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 1917) 談的就是節育合法化的必要。女人一度掌管著數十間製片公司,但正如電影記者暨歷史學者梅莉莎。席維斯坦 (Melissa Silverstein) 指出,「隨著票房越來越重要,電影幕後的女性都消失了。」1920 年代開始,將默片變成有聲電影的昂貴技術使得電影圈必須引進華爾街資金,而這些錢投資在年輕製片公司身上後儼然成為導演及製作人的大老闆,在迅速壯大的企業片廠體制 (studio system) 裡採用男性化且性別隔離情況日益加劇的勞動力。掌握創意和決策大權的女性突然被視為外行又不專業;由於男性所主導的財務勢力緊掐著好萊塢的經濟命脈,再加上投資金額越來越龐大,對他們來說,此時採用女人實在太冒險了。銀幕上呈現的女性角色也遵循著類似軌跡。在如今稱為「前法典時代」(pre-Code era) 的好萊塢電影裡,女人不僅聰明、專業、野心勃勃、直率、難以捉摸、狡猾,甚至還會犯罪。她們會敲詐老闆、婚外生子、勾引其他女人 —— 在驚悚片裡還更火辣煽情。珍。哈露 (Jean Harlow) 在《紅髮女郎》(RedHeaded Woman) 扮演想躋身上流的無恥之徒,願意勾引任何男人來換取她想要的東西;《娃娃臉》(Baby Face) 裡的芭芭拉。斯坦威克 (Barbara Stanwyck) 是被剝削皮肉的年輕女子,利用性愛從身無分文變得不愁花用 (電影海報還畫出她盈盈媚笑的模樣,旁邊寫著「她就是有本錢」)。當然也別忘了梅。惠絲 (Mae West), 這位身兼歌舞雜耍演員、劇作家及製片的金髮美女,還是影集《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 角色珊曼莎的原型人物,她那些挑逗意味十足的直白調情金句 ——「有空上來找我喔」或「女人一耍壞,男人蜂擁而來」—— 長久以來都是好萊塢前法典時代諸多機智妙答的縮影。這不代表這些女人詮釋的女主角就像男人一樣,她們當然不是男人。她們不過是在銀幕上像男人般有血有肉,同樣有所欲求、幽默風趣、頑固倔強也會犯錯,但這就是《海斯法典》(the Hays Code) 欲矯正的問題了。前郵政總長威爾。海斯 (Will Hays) 於 1930 年頒布《電影製作守則》, 規範好萊塢不得再拍攝可能會「腐化觀眾道德標準」的電影。這部法典對於電影情節該如何安排及撰寫都有詳細規定,以免誘導觀眾犯罪、報仇或在道德上有模糊空間,而且特別關注通姦議題、跨種族戀情和「不純潔的愛」(包括同性戀及跨性別人士的戀情), 甚至還有跳舞。裸戲不准拍,嘲諷宗教當然也是禁忌。「藝術可能會帶來道德上的邪惡影響,」該法典告誡,「這類情事在不潔藝術、下流書籍和撩人戲劇裡都顯而易見。」在 1934 至 1968 年施行期間,《海斯法典》認定的正派電影製作就是機會平等的掃興內容:催生出這部法典的始作俑者是默片演員「胖子」羅斯柯。阿爾巴克 (Roscoe “Fatty” Arbuckle) 那起聳動的過失殺人案審判,他被控在旅館房間內殘殺一位正嶄露頭角的年輕女演員。隨著廣播及通訊社陸續傳出審判的新聞報導,好萊塢道德淪喪的風聲引發全國熱烈討論,電影業發現必須著手進行自我規範,才能避免政府伸出更嚴苛的干預之手。但法典所列出的守則 —— 特別是這一條「不純潔的愛...... 絕不能以挑動觀眾情慾或撩撥病態好奇心的方式呈現」—— 對於呈現女性角色的影響肯定比男性更加廣泛。影評人米克。拉薩爾 (Mick LaSalle) 於 2001 年出版的著作《女人心海底針:前法典時代好萊塢的性與權力》(暫譯)(Complicated Women: Sex and Power in Pre-Code Hollywood) 中提到,《海斯法典》對女性在大銀幕上的生活會特別放大檢視,認為演繹追求事業、滿足性渴望和不仰賴男人的生活有違常理,於是那個詞又來了 ——「不純潔」(impure)。害《海斯法典》起草人和行政官員焦躁難安的東西,根本不是傷風敗俗而是性別平等 —— 或許這兩者根本難以區別。無論是哪一種,《法典》都著實剝奪了樂趣和自由;正如拉薩爾所寫,「該法典旨在把精靈塞回瓶中、讓妻子回歸廚房。」施行法典確實牽制著女性角色的眾多可能,還落實了一種實際面及象徵意義上皆壁壘分明的男女觀點。首位最強力執法的行政官約瑟夫。布林 (Joseph Breen) 是虔誠的基督徒,他將職位結合信仰後,好萊塢電影便開始對生活中的未知數和生而為人難免犯的錯絕不寬貸。在布林的監管之下,沒有角色會節育或離婚。如果有部電影提到「一張加大雙人床」, 布林就會來建議換成兩張單人床。[話雖如此,他的指示還是有些優點;根據湯瑪斯。多爾第 (Thomas Doherty) 2007 年的著作《好萊塢審查官:約瑟夫。布林與製片法典局》(暫譯)(Hollywood’s Censor: Joseph I. Breen and the Production Code Administration) 指出,《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裡無數詆毀種族的內容也是布林負責刪除的。] 這種對道德正義和人性無細膩差異的頑固信念,創造出一系列延續至今的虛構故事。例如「好的」婚姻總成就於白色籬笆之後,故事主人翁是白人男性和女性,他們的性愛十分文雅,次數僅剛好足以生下兩個小孩 —— 這就是布林的信仰。還有願意隱藏自身抱負以成就丈夫及孩子夢想的女人,才是唯一「真正的賢妻」—— 這就是《海斯法典》的願景。但隱藏有色人種、同性戀、跨性別及身障族群的存在,並且默許加以輕蔑 —— 這卻是好萊塢整齊劃一、單純又具同質性的現實。在《海斯法典》廢除前,逾三十年來的電影裡上演的全是這些套路,不但對好萊塢的創作想像有深遠影響,美國普羅大眾的想像亦同樣蒙受其害。長久以來,以「家庭價值」(family values) 為號召的政客總愛挑動大眾對呈現標準白人家庭形象的童書《迪克與珍》(Dick and Jane) 黯然絕版、影集《妙爸爸》(Father Knows Best) 慘遭停播的惋惜之情,暗示唯有女人和其他弱勢族群謹守本分,國家才會更健全。當電視名嘴和專家道貌岸然地將離婚率、兒童肥胖甚至是騎士精神之死等所有問題全怪罪於女性主義時,他們正是在延續《海斯法典》的影響力。而當米特。羅姆尼 (Mitt Romney) 和保羅。萊恩 (Paul Ryan) 之流將美國大規模槍擊案氾濫問題怪罪於單親家長時 —— 尤其是單親媽媽 —— 他們也是在利用從布林的教戰手冊偷來的論據,宣揚婚姻才是抵禦無數惡行的道德庇護。本文摘自安蒂。柴斯勒 (Andi Zeisler) 著作《他們用女性主義幹了什麼!: 在流行文化中被架空的社會運動》, 繁體中文版由時報出版代理,周彧廷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誠品線上金石堂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7/15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他們用女性主義幹了什麼!》⁣: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杜特蒂下台前的最後一擊!菲律賓獨立新聞網站Rappler「被撤照」
菲律賓獨立新聞媒體網站《Rappler》的創辦人之一、也是菲律賓記者的瑞薩 (Maria Ressa), 因努力捍衛言論自由,在 2021 年與俄羅斯記者穆拉托夫 (Dmitry Muratov) 共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她向來不遺餘力監督杜特蒂政府,報導一系列關於杜特蒂掃毒戰爭背後的血腥內幕。而就在總統杜特蒂 (Rodrigo Duterte) 於 6 月 30 日結束 6 年的任期、卸任下台之際,她的新聞網站《Rappler》卻被政府宣布吊銷執照,勒令關站。周三 (29),《Rappler》證實收到國家公司監管機構 —— 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 (Philippine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的命令,公文上寫著:《Rappler》因違反菲律賓憲法中限制外國投資本國媒體的條款,按規定須撤銷該公司的登記執照。收到關站命令時,瑞薩正在夏威夷檀香山 (Honolulu) 參與美國智庫「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 舉行的國際媒體會議 (International Media Conference)。她認為該行政命令「有嚴重瑕疵」, 將會持續向法院提起上訴。「過去這 6 年來我們不斷地受到騷擾,這次是對我們的恐嚇,是出於政治策略。我們絕不會屈服於此。」面對強權,瑞薩將嚴正捍衛自己的權利:「我們不會自願放棄我們的權利,而且我們不該這麼做,我會一直持續上訴。因為一旦你放棄權利時,你就永遠無法拿回它。」並堅持《Rappler》不會停止營運,將會堅守底線、持續報導。此前,《Rappler》已多次向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澄清,投資與持股的差異,投資方歐米迪亞網絡 (Omidyar Network) 從未擁有《Rappler》的營運權,並強調《Rappler》的一切運營皆遵循憲法規範。對於《Rappler》被勒令關站,人權觀察組織 (Human Rights Watch) 的亞洲區副主任羅伯森 (Phil Robertson) 發布聲明表示:「《Rappler》受到政府的報復,因為他們無畏地報導了掃毒戰爭中濫用權力的情形、報導了杜特蒂與小馬可仕在社群媒體上操作的假訊息,還有這 6 年來政府濫用各種權力的寫照。」「政府不擇手段要讓諾貝爾獎得主瑞薩閉嘴,關掉《Rappler》。」羅伯森說道。瑞薩原是 CNN 的首席調查記者,在東南亞服務將近 20 年後,在 2012 年返回菲律賓,成立了《Rappler》。2016 年,杜特蒂當選菲律賓總統後,她是當地少數敢於公開批評杜特蒂的新聞媒體,堅定不移地揭露杜特蒂掃毒戰爭的黑暗面,並多次揭穿政府內部的腐敗。而在杜特蒂擔任總統期間,菲律賓的新聞自由也謀上了陰影。2020 年,菲律賓最有影響力的新聞媒體之一 ABS-CBN, 就因為無法獲得國家電信委員會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NTC) 發出的執照,而被禁止播映。上周,有兩家新聞網站也遭政府以支持共產恐怖主義之名被迫關站。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的統計,在杜特蒂擔任總統時,菲律賓的新聞自由排名迅速下降,目前在 180 個國家中,菲律賓僅排名第 147 位,在東南亞國家中為倒數第三。但,杜特蒂與菲律賓官員皆聲稱,這些禁令跟刑事訴訟並非打壓菲律賓的新聞自由,而是依法行政。周四 (30), 隨著杜特蒂卸任,已故菲律賓獨裁者馬可仕 (Ferdinand Marcos) 的兒子小馬可仕 (Ferdinand Marcos Jr) 與杜特蒂之女薩拉 (Sara Duterte) 兩人在馬尼拉就職典禮上宣誓就任總統與副總統。記者團體也向小馬可仕呼籲,停止政府對媒體的禁令與訴訟,保護該國的新聞自由。但一些觀察家並不看好小馬可仕與媒體的關係,雖然小馬可仕曾承諾當選後會與媒體保持良好的互動。觀察家認為,從小馬可仕當選之後召開的記者會只允許特定幾間媒體採訪、多次刻意忽視記者的敏感提問的行徑來看,在小馬可仕就職後,菲律賓的新聞自由恐怕也不會有立即的改善。菲律賓全國記者工會 (The 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 of the Philippines,NUJP) 此前也曾表達擔憂,擔心小馬可仕會踏上獨裁者父親馬可仕的後路。當年,馬可仕時代將獨立的新聞媒體紛紛關閉,僅允許特定媒體在政府審查下運作。即便如此,瑞薩仍盼望與未來政府合作,讓菲律賓新聞自由不再倒退。她說:「我呼籲未來的政府與記者合作。我們是來幫助菲律賓創造更好的未來,我們不是政府的敵人。」
他遭控協助謀殺3,500人 101歲最老納粹受審者被判刑
本周二 (28), 德國地方法院宣判,一名曾擔任納粹集中營警衛的 101 歲男性長者有罪,並被判處 5 年有期徒刑。他是至今所有納粹大屠殺受審者當中最年長的一位。近年,他被辨識出在 1942 年至 1945 年間擔任了德國奧拉寧堡 (Oranienburg) 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Sachsenhausen camp) 警衛,雖未涉及直接處決集中營裡的 3,500 人,但被判定是從犯,協助並目睹多起謀殺案的發生。現年 101 歲,被認為是最年長的納粹受審者,曾是薩克森豪森集中營的警衛,是集中營謀殺案的從犯。在德國嚴格的隱私保護法下,這位前納粹集中營警衛未被公布真實姓名與長相,出庭聆聽判決時他也用藍色紙張緊緊遮住臉孔。僅得知他的化名為舒茲 (Josef Schuetz), 定居於布蘭登堡 (Brandenburg)。「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在這裡。」舒茲在庭審如此說道。他堅稱自己是無辜的,不僅從未擔任過集中營的警衛,對集中營的事情也一概不知;聲稱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在德國農場從事農務、擔任農工。他認為是法院將自己與其他人「搞混」了。首席法官希萊特曼 (Udo Lechtermann) 並未被舒茲說服,他確信舒茲曾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工作,支持並協助當時納粹政府所實施的暴行:「在集中營工作的三年,你多次親眼看到囚犯被虐待致死。你在集中營擔任的職位是暸望塔的警衛,一定會經常聞到焚屍爐傳來的煙味。此外,任何試圖逃離集中營的人都會被槍殺,所以,所有集中營的警衛都有一定程度參與到這些謀殺案之中。」在 1936 年至 1945 年間,薩克森豪森集中營是德國的主要集中營,裡面建有解剖室與毒氣室等設施,曾關押超過 20 萬人,包含猶太人、羅姆人 (Roma, 又譯吉卜賽人)、同性戀與反對人士。那些被關在集中營的人受到不人道的對待,死於強迫勞動、人體醫療實驗、飢寒交迫與疾病。直到德國被前蘇聯占領,蘇聯軍隊進入集中營,才揭開納粹屠殺罪行。在德國政府底下負責調查納粹時期犯罪行為的首席檢察官威爾 (Thomas Will) 說道:「我們依循一個簡單的原則 —— 謀殺沒有追訴時效 (statute of limitations)。」2018 年時,該單位搜查到一份當時由蘇聯紅軍 (Red Army) 帶回到俄羅斯莫斯科的集中營紀錄,並在紀錄中追查到了舒茲。根據德國檢察官的調查,前納粹黨衛軍 (SS) 存有舒茲的身分紀錄。舒茲是出生在立陶宛 (Lithuania) 的德國人,在 21 歲生日前加入了前納粹黨衛軍,並在 21 歲時進入集中營工作。工作期間,他曾在 1942 年參與行刑隊,槍決一位前蘇聯戰俘,並曾協助使用被稱為齊克隆 B (Zyklon B) 的毒氣,毒殺集中營的囚犯。檢察官表示,舒茲不只擔任警衛,後來還晉升至「親衛隊」分隊領袖 (Rottenführer), 那是前納粹黨衛軍士兵的最高階級。在法院宣判後,舒茲的辯護律師瓦特坎普 (Stefan Waterkamp) 表示將會提起上訴。這表示,舒茲將不會在 2023 年前入監服刑。「正義已得伸張。」代表集中營受難者與家屬的律師沃瑟 (Thomas Walther) 認為,本案的判決符合他們的期望。本案原告之一史瓦茲鮑姆 (Leon Schwarzbaum) 是集中營的的倖存者,曾經待過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與奧斯威辛集中營。審判期間,他已經 101 歲,仍積極參與其中,去年 10 月出庭時,他曾表示,「我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最後一批囚犯。我希望這個男人可以被定罪,如果被定罪,我期盼他能入監服刑。」史瓦茲鮑姆已於 2022 年 3 月過世,遺憾未能於生前獲悉判決結果;受難者家屬格倫巴赫 (Antoine Grumbach) 說:「我絕不會原諒舒茲。任何目睹到這些暴行的人,應有責任去反抗它。」其父親即是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過世。一直關注此案審判的國際奧斯威辛委員會 (International Auschwitz Committee) 主席赫柏納 (Christoph Heubner), 在法院宣布判決後也表達看法:「此次判決對受害者家屬是遲來的補償,對德國來說則是一次重要的象徵。如今,受害者家屬能撫平他們的傷痛」。赫柏納認為,在集中營工作的人難辭其咎,因為他們讓這架龐大的殺人機器得以繼續運轉,他們要為此負責。「但難過的是,被告 (舒茲) 自始至終否認自己的行為,並且毫無悔改之意」赫柏納說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今已 70 年,德國檢察官們仍持續與時間賽跑,將納粹繩之以法。自 2011 年德國法院作出開創性的判例,將僅擔任納粹守衛的德米揚魯克 (John Demjanjuk) 定罪後,就為後來的起訴定下先例,讓沒有直接涉及集中營謀殺的人也會受審。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France's National Centre) 研究員莫瓦利斯 (Guillaume Mouralis) 表示:「這是給大規模犯罪參與者的警告,無論他們涉及的程度有多少,他們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冰封3萬年的小長毛象 加拿大出土冰河時期的動物木乃伊
6 月 21 日,加拿大北部育空地區 (Yukon), 一位年輕的礦工啟動他的裝載機,準備在克隆戴克 (Klondike) 金礦區的永凍土上挖掘出一些閃亮亮的東西。但開挖不久後,他的裝載機前端撞上一團深色的冰凍物體。他立刻撥打電話給老闆,接著聯繫認識的古生物學家。後來,他得知挖到的那團東西竟然是小長毛象的木乃伊。育空地區的考古學家在收到採礦工人的通知後出動,協助後續處理,將小長毛象木乃伊放置在藍色防水布中。加拿大育空地區的古生物學家札祖拉 (Grant Zazula) 興奮地表示,這是世上最罕見的冰河時期動物木乃伊之一,這隻小長毛象的保存完整,它是一隻母象,大約被冰凍了 3 萬 5,000 年。「牠很完美,牠也很漂亮。牠有軀幹及尾巴,還有小小的耳朵,牠還有小小長長的象鼻,讓牠可以捲起樹葉來吃。」札祖拉說道。札祖拉將此次的發現形容為「北美古生物學中最重大的一次發現」, 因為小長毛象身上還帶有完好無損的皮膚與毛髮。參與小長毛象出土工作的地質學家蘇嘉爾 (Dan Shugar) 也在 Twitter 上分享他看到小長毛象後驚奇的感受,「牠的腳趾甲、皮膚、毛髮、軀幹還有腸子都令人難以置信地被保存下來」。加拿大育空地區的官方政府也發表聲明,宣布這隻小長毛象是該大陸發現最完整的哺乳動物木乃伊。這隻小長毛象生前到底經歷了什麼?怎麼會木乃伊化?札祖拉依據手邊的資訊,推測出小長毛象死前可能的活動。小長毛象身長約 140 公分,大約僅有一個月大,牠的胃裡面還存有幾片樹葉。札祖拉猜測,牠移動到較遠的這片土地上吃草,遠離了母親的視線,過沒有多久就被困在此地泥濘之中斷氣,並凍結在冰河時期的永凍土裡,形成木乃伊。「在那個狀態下,被困在泥濘裡面,會非常快地被掩埋。」札祖拉補充。由於小長毛象的發現地是在加拿大育空地區的原住民保留區道森印地安社 (Tr'ondëk Hwëch'in), 小長毛象將會歸於道森印地安社所有。道森印地安社的長老柯門迪 (Peggy Kormendy) 不久前也已經替小長毛象舉行命名儀式,以道森語 (Hän language) 為牠取名,稱呼牠為 Nun cho ga, 意思是「很大的動物寶寶」。柯門迪描述,在看見小長毛象的那一刻,她忍不住驚嘆:「這太神奇了!當防水布打開的一瞬間,我幾乎忘了呼吸。我們必須敬重地對待牠。」道森印地安社的族長約瑟夫 (Roberta Joseph) 也表示,「這次的發現對我們的道森印地安社意義重大,我們也期待與育空地區的政府攜手合作,能以發揚我們傳統、文化與法律的方式,找到處理這些出土動物的最好辦法」。地質學家在 Twitter 上感謝採礦工人的通知,並慶幸在處理完小長毛象的出土作業後,才遇到大雨。此次發現的小長毛象並非是育空地區首次出土的冰河時期動物,那裡過去也曾挖掘到存活於 5 萬年前的幼狼木乃伊、長毛象的巨型化石等。在冰河時期,這片冰原上除了有長毛象,還存在著野馬、穴獅 (Panthera leo spelaea)、長角野牛 (Bison latifrons)。最早,育空地區是以淘金熱潮而發跡。自從美國挖礦者卡瑪克 (George Carmack) 在 1870 年的春天於隆戴克河附近挖掘到黃金後,該地便湧入上萬人尋找黃金夢。這股淘金熱持續了 30 多年後才逐漸燒退,留下人去樓空的道森市 (Dawson City)。如今,育空地區仍剩幾家採礦公司持續運作,例如此次發現小長毛象木乃伊的踏腳石採礦公司 (Treadstone Mining), 他們與當地政府和考古學家之間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育空地區的許多考古發現都仰賴這些採礦公司即時的發現與通報。札祖拉有感而發:「我不知道這世界還有哪些地方像我們有採礦與考古間搭配的合作模式。至少在育空地區,這樣的合作十分順利。」「他們不僅願意幫助我們的考古工作,也願意將發現的化石交給我們,而且它們也很興奮可以參與在這類工作中,和我們的考古同事一起,就像在當一個科學家一樣。」札祖拉說道。
「不是你的子宮,你無權選擇」 美國女性墮胎權「羅訴韋德案」被推翻
上周五 (24),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 9 名大法官作出歷史性的裁決,以 6 比 3 的票數對「多布斯訴傑克遜婦女健康組織案」(Roe, 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 作出了判定,同意密西西比州 (Mississippi) 維持禁止婦女在懷孕 15 週後墮胎的法案,並以 5 比 4 的票數,推翻近半個世紀前有關女性墮胎合憲權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此後全美女性的墮胎問題將不再受憲法隱私權保障,未來將交由各州立法機關自行決定各州女性的墮胎權益。此前 2022 年 5 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草案意見書曾被美國新聞網站《政治報》(Politico) 揭露,指出羅訴韋德案的歷史性裁決將會被翻轉,當時就引發美國社會極大的動盪。1973 年的羅訴韋德案是奠定美國憲法保障婦女墮胎權益的里程碑。案件最初是由化名羅 (Roe) 的 22 歲德州女性所提出,當時她未婚、失業,面臨第三次懷孕,認為自己有墮胎的需要,卻因為州政府的法律規定,胎兒只有在危及母親生命或遭遇強暴等特殊情況才可終止妊娠。她因四處求助無門導致無法墮胎,決定將代表德州政府的檢察官韋德 (Henry Wade) 一狀告上法院,指控德州禁止墮胎的法律侵犯了她的隱私權。最高法院後來受理她的上訴案,以 7 比 2 的票數,裁決女性墮胎權屬於憲法隱私權,賦予了女性在妊娠三個月內擁有合法墮胎的權利。此次,推翻羅訴韋德案的大法官阿利托 (Samuel Alito) 所撰寫的意見書,內容長達 79 頁,大抵上與先前洩漏的草案意見書內容相差無幾。阿利托在意見書中表示,「憲法未提及墮胎,墮胎權也未受任何憲法條文明確的保護」。他強調,墮胎是一種道德難題,也使得美國社會對墮胎一事存在截然不同的觀點,但美國憲法中從未提起墮胎權,墮胎也不屬於美國憲法第 14 增補條文之正當程序條款所要保障的基礎權利。因此,當一項未列舉的基礎權利並未在憲法中被明確保障時,便要確認這個權利是否深植於這個國家的歷史與傳統,或是隱含在其他的明文權利 (ordered liberty) 之中,才得以被憲法保障。阿利托在許多頁數中細數墮胎權未在美國的法律與傳統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指出,直到 20 世紀後半,美國法律都沒有支持墮胎,並且多數州還將墮胎視為犯罪。阿利托最後確立墮胎權不是憲法所保障的權利,墮胎是一種特別的行為 (unique act), 終結了生命或稱為潛在的生命。也因為墮胎是複雜的道德難題,最高法院不該越權替人民解決憲法中未明確規定的此類難題,最高法院將墮胎的問題交還到人民及人民選出的代表手中。自由派大法官則持不同意見,他們稱周五的裁決是一次災難性的決定,並罕見地聯合發表異議書。三位大法官布雷耶 (Stephen Breyer)、索托馬約爾 (Sonia Sotomayor) 與卡根 (Elena Kagan) 在聯合異議中譴責此次裁決剝奪了女性的自由,並對其他權利造成了威脅,連帶削弱了法院的公信力。「我們相信憲法將某些問題排除在多數決之外。因為就算多數人反對,我們仍能堅守一些個人的權利 —— 包含女性 —— 她們能自行決定與描繪她們未來的權利。至少,我們曾經堅守過。」三位大法官寫道。三位大法官表示,此次裁決限制了女性權利,授權各州制定嚴厲的法案強迫她們生育,「一些州會對墮胎提供者採取刑事處罰,像是冗長的刑期;但有些州絕不止於此,也許在今日的裁決之後,有些州的法律會將女性的墮胎定罪,向膽敢尋求墮胎的女性採取監禁或罰款」。他們指控,多數的保守派法官為了推翻墮胎權,無視美國的「遵循先例原則」(stare decisis), 甚至以法官本身的規則取代了法治。而多數的保守派法官越過遵循先例原則,就只是為了一件事 —— 認定羅訴韋德案是嚴重的錯誤。他們也認為,過往法院在墮胎議題上兼顧不同的意見,保持一種平衡,但這次最高法院摒棄了這種平衡,並讓女性從受精的那一刻起,就對此無權置喙。此次裁決讓成千上百萬的美國女性失去憲法的基本保障,並影響其他與羅訴韋德案有關的權利法案。上周五,羅訴韋德案被翻轉的幾個小時之後,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立刻從白宮對外發表談話,抨擊最高法院的裁決是悲慘的錯誤,並指示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epartment) 確保女性們能獲得墮胎與避孕的藥物,政府也會計劃保護女性擁有跨州尋求墮胎的權益。「我們國家女性的健康與生命現在處於危急之中。完全可以這麼說,這個決定是數十年來蓄意破壞法律平衡的結果。」拜登說道。他強調,這是法院第一次撤銷了有關憲法的權利,這對國家與法院來說,是悲傷的一天。在拜登發表談話後,美國前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也發表聲明,將此次推翻羅訴韋德案的結果視為他的功勞。他說:「我兌現了所有的承諾,包含提名三名備受尊敬且強大的憲政專家進入最高法院。這是我的榮幸。」在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的第二天,全美各地聚集大量的人潮走上街頭抗議,在紐約、華盛頓特區、芝加哥、洛杉磯與西雅圖,他們高喊「不是你的子宮,你無權選擇」。周末,紐約正舉行驕傲周 (Pride weekend) 遊行,慶祝 LGBTQ 社群多年來抗爭的成果。成千上萬的人行走至市中心,一邊歡樂的慶祝、一邊對聯邦最高法院的最新裁決表達憤怒。在丹佛科羅拉多州 (Colorado), 遊行示威者米雪兒 (Natasha Mitchell) 站在抗議隊伍中表示,「這是對女性的背叛。我很幸運住在一個尊重女性生育權的州,但我替住在那些禁止墮胎的州的女性感到擔憂」。羅訴韋德案被推翻並重新定義墮胎權益由各州法律定奪後,美國將有一半的州能禁止女性墮胎。目前有 13 個州因具有「觸發法」(trigger bans), 包含德州 (Texas)、猶他州 (Utah)、懷俄明州 (Wyoming) 在內,在羅訴韋德案被翻案後,墮胎就不再受憲法保障,這 13 州會在 30 天內禁止墮胎。但人們除了擔心女性的墮胎權益被影響外,倡導生育權的活動人士與教育者擔憂和墮胎權息息相關的避孕、體外人工受孕 (In vitro fertilization) 等醫療措施,不久後也會受到巨大衝擊。美國生殖醫學學會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的發言人提普頓 (Sean Tipton) 說道:「我們現在會看到一些不孕患者變成墮胎權戰爭中的附帶犧牲品。」根據一些州的法律用語,如奧克拉荷馬州 (Oklahoma) 的法律使用「受精」的字眼來禁止墮胎,可能連帶影響到不孕患者的療程。某些特定情況下,一些醫療機構丟棄冷凍或體外受精的胚胎,可能也會導致觸法。而更多社運人士與專家擔憂,隨著羅訴韋德案倒下,其他基於憲法隱私權而被保障的權益也將岌岌可危。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托馬斯 (Clarence Thomas) 就在意見書中聲稱,同性婚姻和避孕的權益確立在羅訴韋德案的推理上,最高法院應該要重新審視這些權益,有責任矯正那些錯誤。
【地球圖書館】我在伊朗革命後思考:女生為什麼要戴頭巾?
瑪希赫。阿琳娜嘉德 (Masih Alinejad) 早就摘下頭巾,擁抱她那一頭和本人一樣難以駕馭的捲髮。她在 1976 年出生於裡海附近一個貧窮村子,父親在革命期間曾參加過巴斯基道德警察組織。在這段漫長的人生旅程裡,她從那個小村女孩,變成一個提出太多問題的反叛少女,再變成一個四十歲的自信女人,反抗體制,先是在伊朗,然後從 2009 年起開始流亡。在成長過程中,瑪希赫曾被教導如果她聽音樂的話,在審判日會有融化的金屬灌入她的耳朵 —— 同樣的威脅也深深地烙印在吉達的年輕女子索法娜。達赫蘭的腦海中。她們生活在分裂的不同世界裡,被沙烏地 —— 伊朗對立的深淵隔開,在截然不同的環境裡長大。她們不認識彼此,也可能永遠不會相見,但是她們是同齡人,面臨著關於她們的選擇、思想和身體的相似限制。她們都是 1979 年的產物,她們的生活由那一年所釋放出的難解驅力塑造。在伊朗,瑪希赫也了解她和她家人的榮譽都和頭上的頭巾息息相關。即使是在學校裡,她的老師也明確無疑地說,如果不戴頭巾會下地獄。因此她盡責地戴頭巾,把頭巾緊緊地包在頭上,感覺就像是她的第二層皮膚。她連睡覺都戴著。所有的女性家人即使是在家裡也都戴著。她們的家是一間有兩個房間的泥屋,沒有廁所,廚房是位於戶外的明火窯。在整個伊朗,自從 1979 年以來,許多家庭都過著雙重的生活 —— 大家在公共生活中遵守規矩,在私生活中打破所有的規矩。公開場合禁止喝酒,也禁止音樂。但是仍然有私人派對,男女共舞,大家喝酒聽音樂。正式的音樂會被禁止,但是有私人表演和車庫樂團。衛星電視天線被禁止,但是每家都有一臺,希望鄰居不會說出去。道德警察在街上巡邏,但是男孩和女孩有週末一起出遊的方法。這種祕密生態的氣氛讓人精神分裂。因此,孩子無法辨識這種無形障礙,有時候在不知不覺間會暴露出父母的身分。瑪希赫的家庭不過雙重生活。他們一直是真心相信。曾經只留著嘴上鬍鬚的父親,在 1979 年後留起了長鬍子,並教導年輕人要去清真寺禮拜。1989 年,十二歲的瑪希赫認為她的世界會在何梅尼去世後結束。然而,她的頭巾下面不僅有叛逆的頭髮,還有叛逆的心。她是家中六個孩子中最小的,性格就像個頑皮男孩,常常問媽媽為什麼不能像哥哥那樣騎腳踏車。在高中時,她問過老師,為什麼男生不戴頭巾。後來,她開始有一些小的叛逆行為,比如在步行上學的路上拿掉身上的全黑色 (chador)。雖然還是戴著頭巾,但是她父親卻告訴她,她給家庭帶來了不光彩,並且兩個月拒絕跟她講話。她很快就開始追求更高的目標,要求更多的自由,這就是她一生追求的開始,她要挑戰冒充真主律法監護人的政權當局。她跟一群朋友開始撰寫和分發一本地下小冊子;他們在附近小鎮的牆上用噴漆寫上「人人都有言論自由」的句子。他們只不過是來自小村子的青少年,做出反叛之舉並假裝是知識分子。但是在 90 年代的伊朗,這樣的舉動形同為煽動叛亂,她被關了一個月。更讓家人羞愧的是,她在監獄裡發現自己懷孕了,她還沒和自己的未婚夫正式結婚。她後來結了婚,又在還不滿二十五歲的時候離婚。不斷推動瑪希赫越發叛逆的力量,終於帶她來到了德黑蘭,2000 年時她在這裡當實習生,後來成為全國報紙《關聯報》(Hambastegi) 的議會記者,這家報社是總統哈塔米 (Mohammad Khatami) 領導的伊朗新興改革派媒體之一。瑪希赫穿的紅色鞋子惹惱了她的主管。但是她的工作表現很出色:她知道在什麼地方和如何挖掘出議會裡的黑幕並將其作為頭版新聞公之於眾。在德黑蘭,瑪希赫以記者身分進入議會,與公共場合的所有伊朗女性一樣戴著頭巾,並曝光了一個為議員而開設的有油水的基金。她用一塊黑布裹住頭髮,穿著用藍色牛仔布製成的外套,向公眾曝光議員沒有按照承諾減薪,造成一場軒然大波。她不停地督促並挖出了大新聞。在拒絕了查朵爾之後,瑪希赫開始質疑頭巾,但是她仍然認為頭巾議題相比國家裡的其他更緊要的事情仍屬次要議題。當她十幾歲時在伊朗呼籲言論自由時,她還在用自己的夢想傾注於伊斯蘭共和國身上。她相信可以修正制度,然後頭巾的事情就會迎刃而解。但是她愈來愈覺得那些試圖轉移她問題的官員會對她的衣著提出質疑:她的一縷頭髮露在外面,她的鞋是紅色的,她的妝容太豔麗。他們告訴她,當她能戴上「好好的頭巾」之後,他們就會回答她的問題。頭巾被用來掩蓋這個國家的同質統一假象,讓女性保持謙恭,讓那些敢質疑的人安靜。瑪希赫開始向政治人物詢問頭巾的事情。從前總統拉夫桑賈尼到哈塔米本人,她詢問每個男人,假如他們進入學校裡有頭巾禁令的法國,他們的太太被要求露出頭髮時會怎麼辦。他們回應說這麼做不僅是對伊斯蘭價值的攻擊,也是對於他們的太太想戴頭巾的權利之侵害。她就是在這裡對他們設陷阱的:那如果是外國領袖攜太太訪問伊朗呢?難道她們有選擇權嗎?他們對此感到侷促。拉夫桑賈尼不情願地承認她正觸及一個敏感議題。瑪希赫這時候明白了,頭巾,hijab, 並不是一個次要議題,它是何梅尼所設想的革命意識形態的支柱之一,是支撐結構之鷹架的一環 —— 但它也是伊斯蘭共和國的阿基里斯之踵,因為女人受到扼制。1979 年時上街遊行的那些女人,高喊著「在自由的黎明,沒有自由」, 她們仍然在那裡,而且和她們在一起的是新世代的女兒,以及所有那些曾經支持革命,然後對革命幻滅的人。伊朗年輕人曾有很大的夢,但是這些夢想被卡在 1979 年 —— 這是最高領袖試圖維護和更新的遺產。伊朗的年輕人每天都在挑戰制度,甚至連頭髮都從頭頂上的頭巾中露出來,她們的頭巾愈拉愈長。男孩和女孩在街上手拉手,向宗教警察挑戰。瑪希赫更是步步緊逼,她的問題和她的獨家新聞太過火了。她遭到騷擾、偵訊,最終她的報社解雇她。她離開伊朗,前往倫敦學習英語。當她試圖在 2009 年回國報導總統大選時,有人告訴她如果回德黑蘭,她最終會鋃鐺入獄。本文摘自金姆。葛塔 (Kim Ghattas) 著作《黑潮:從關鍵的一九七九年,剖析中東文化、宗教、集體記憶的四十年難解對立》, 繁體中文版由時報出版代理,苑默文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誠品線上金石堂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7/01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黑潮》⁣: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最愛繳稅的民族 瑞典人相信高稅收保障生活
瑞典以其高昂的個人稅而聞名,平均來說,瑞典人必須將辛勤工作所得的三分之一上繳國庫,並且,由於累進稅率,薪水越高稅負越重,可高達 57%。然而,不同於其他國家人民將繳稅視為厭煩的事情,許多瑞典人不僅容忍,甚至歡迎高稅收。根據斯賓塞。巴斯塔尼 (Spencer Bastani) 和丹尼爾。瓦爾登斯特倫 (Danie lWaldenström) 在 2019 年調查瑞典人對稅收態度的研究,有過半的瑞典人支持當前稅收制度,且不同於刻板印象所認為的,收入越低的人越支持稅收,收入越高越討厭。事實上,最支持目前稅收制度的是收入中上的中產菁英階級。究其緣由,這是因為瑞典人習慣了福利國家,並且對它在醫療保健、學校、長照等方面提供的品質有相當高的信任。此外,與其他國家相比,人民對政府機關和公務人員也有很高的信任度。一些瑞典人認為,稅收得到了充分利用,不會因貪腐憑空消失。市場研究機構凱度西弗 (Kantar Sifo) 2015 年的一項調查指出,在 27 個主要政府機構中,瑞典稅務局的聲譽排名第三,僅次於財產劃分 (Lantmäteriet) 和瑞典專利註冊局 (PRV)。因其客戶服務和「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而獲得高分。瑞典稅務局是如何拿走人們的錢,卻又讓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心存感激和微笑?首先,應該指出的是,稅務局的工作不僅僅是收稅,它也是負責人口登記的機構,統籌每個瑞典人生活的許多重要事件。當嬰兒出生時,該機構進行出生登記,並發出個人身分證號碼,然後父母申請登記嬰兒的名字,之後便能夠獲得育兒津貼等各種福利。當決定結婚時,申請人必須向稅務局申請「婚姻障礙調查」以證明申請人有資格喜結良緣;每次搬家時,必須在一週內通知稅務局新地址;死亡後,宣布死亡的醫生需要通知稅務局,由稅務局頒發火葬或埋葬證明。在大多數瑞典人看來,這些生老病死的全包式服務都很好、很方便。他們的「老大哥」心存善意,不是僅僅將「錢」收走,人們從「他」身上獲得的更多。與一些納稅被視為消極因素的國家不同,瑞典稅務局一直保持高支持率的一個很好的起點是,許多瑞典人容忍,甚至歡迎高稅收。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接受更高的稅收,以建立一個基本公平且運作良好的社會,擁有體面的公共服務和普遍的安全網。事實上,瑞典語中的「稅」(skatt) 還有另一個含義:寶藏。稅收一詞在許多語言中都具有如此積極的含義。除了對稅收普遍持積極態度外,稅務局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便利性和友好性。許多差事可以通過網路完成,也可以通過手機應用程式、電話甚至簡訊,提交所得稅申報表。2015 年,多達 540 萬人通過電子方式提交了納稅申報表,獎勵之一是他們可以提早獲得退稅。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贊成高稅收,尤其對於需要繳交超高稅負的富豪來說。此外,偏右翼的選民也對高稅收和公共浪費持批評態度。著名的反對人物是瑞典卡車製造商斯堪尼亞 (Scania) 前老闆萊夫厄斯特靈 (Leif Östling) 在被詢問為什麼將錢放在國外避稅時,他的名言是「我的錢到底能得到什麼」。這句話已經成為右翼輿論領袖中的一個著名口號。另外,企業家、電影製作人和作家馬丁。博格斯 (Martin Borgs) 也寫了一本名為《365 種浪費稅金的方法》的書,還拍了一部叫《別人在付錢》的電影,以及一部非常有名的紀錄片《1 兆 2000 億》。1 兆 2,000 億是瑞典稅務局每年籌集的稅金。這部電影幽默風趣,比如他問街上的人是否願意花錢請他打保齡球 (註:瑞典的一個小城市為市民建了一個免費的保齡球館), 還讓街上的人向瑞典手工業捐款 (註:手工業組織從政府獲得大量補貼)。他想表明,如果人們作為個人不想為這些東西買單,為什麼他們應該被迫通過稅收來支付。他還在瑞典北部一條新建的高速公路上停車休息了幾分鐘,以批評沒有人使用等等。儘管批評者仍在,大多數瑞典人還是相當歡迎和支持高稅收制度。
氣候暖化會影響睡眠 溫度超過30度少睡15分鐘
不管是誰應該都有過在夏日悶熱的晚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隔天精神不濟、悶悶不樂的經驗吧,但除了不快的感覺外,長年的研究已發現睡眠不足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情緒不穩、學習能力降低等,是不僅對個人,也會對社會與經濟造成極大負擔的問題。根據《國家地理》報導,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者們在 5 月 20 日學術期刊「One Earth」發表最新相關研究指出,當氣候變遷的影響致使夜間溫度緩緩上升,便會導致入睡時間變晚、起床時間變早、減少寶貴的夜晚睡眠時間。研究團隊追蹤調查總計 741 萬次睡眠記錄後,發現即便是氣溫不高的地區人們的睡眠也有所減少,且即便睡眠時氣溫僅是些微上升也會難以調適。而隨著氣溫上升,從工業革命到 21 世紀末,每人睡眠時間平均每年減少 50 至 58 小時,睡眠不足的夜晚也每年增加 13~15 天。專家們認為這是氣候變遷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明確實例,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因為除了乾旱洪澇外,正在一點一滴地累積對人們的負擔。本次研究收集了 2015 到 2017 年世界 68 國約 5 萬人份活動監測手環的數據,從去識別化資料中可得知人們睡眠時間、起床時間、睡眠狀態與位置資訊等,接著將睡眠資訊與該地區戶外氣溫進行比較分析,例如 6 月涼爽的夜晚與幾天後較悶熱的夜晚、或是 2 月時反常地溫暖的夜晚,來掌握該使用者睡眠狀況的變化。此次研究數據獨特的點在於採用了全球規模的數據資料,而非信評度偏低的自我評估,也沒有以往研究中調查人數少、或研究地區僅限於美國的情況。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睡眠時間最長的情況是室外溫度 10 度以下的晚上,隨著溫度升高睡眠時間會跟著縮短,而當夜間室外溫度超過 30 度時,一晚睡眠時間平均會縮短 15 分鐘。雖然 15 分鐘聽起來不長,但根據美國加州大學睡眠研究者莎拉・梅德尼克表示:「其實是個大問題」, 因為許多研究論文顯示這 15 分鐘很有可能是極為珍貴的深層睡眠時間,一晚總計只有 1 小時左右,而此深層睡眠時間光是減少 5 分鐘都將大幅減少讓身體得到恢復的時間,更何況是 15 分鐘。另外,某些特定族群會受到悶熱的顯著影響,如超過 65 歲者所受影響會是未滿者的 2 倍,也就是在青中年會減少 15 分鐘睡眠的溫度下,高齡者的睡眠時間會縮短 30 分鐘。隨著氣溫上升,女性睡眠時間會比平均值更減少 25%(由於活動監測手環配戴者多為相對富裕者或男性,資料的傾向可能導致整體影響數值出現誤差)。本次研究的另一個更讓人憂心的發現是,我們的身體不管經過多少次炎熱的夜晚,似乎都無法去適應睡眠時的溫度上升,也就是在氣溫比平常更高的夜晚,任何人的睡眠情況都會受到妨礙。本次研究的第一作者凱爾頓。邁納說明,人體本來就會精密地調節體溫,體溫是管理睡眠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就寢前會增加通往四肢的血流,而稍微降低深層體溫,若沒有這種變化,人類便無法入眠,因此,更需要確實的管理體溫,如果沒有這樣做調整,人們便無法彈性地去應對睡眠條件的惡化。由於人為性氣候變遷,地球平均溫度已比工業革命前上升 1.1 度,而大多數地區夜晚上升的程度更勝過白天,例如在美國夏天晚間的溫度比白天上升了 2 倍。美國加州環境健康保護廳有害物質管理局的公共衛生專家魯帕。巴斯表示:「以前晚上是讓身體冷卻的時間。但當悶熱成為慢性壓力主因的話,就無法降低體溫來讓身體得到恢復。這將會是損害我們健康的重大因素」。依據哥本哈根大學研究者們的推估,夜間氣溫上升已造成每年減少 44 小時的睡眠,若碳排放量維持現在水準推移的話,到本世紀末便有可能每年減少 50 小時睡眠時間。美國哈佛大學環境衛生學者荷賽。吉列爾莫。賽德紐。羅蘭認為這是不可輕忽的問題。他的研究小組曾經於 2016 年熱浪來襲時在哈佛大學進行實驗,發現與睡在沒有冷氣舊宿舍的學生相比,睡在有冷氣新宿舍的學生在認知測驗中可取得較良好的成績。他指出:「即便是健康的年輕人在輾轉難眠度過悶熱夜晚後,思考能力等重要機能也會受到影響」, 此結果也發表在 2018 年 7 月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上。賽德紐。羅蘭的論文指出作為解決氣候造成睡眠不足的對策之一,就是在全世界的家庭普及冷房設備。但此方法在經濟面與環境面都有相當困難。冷房設備需要大量能源與費用。根據 5 月 4 日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所發表的研究顯示,美國低收入家庭啟動冷氣的溫度,比高收入家庭高 2.6 至 4.2 度。此外,冷氣也會實質地不斷使室外溫度上升,從地球規模來看,冷氣所使用的電力有大半是燃燒化石燃料所生產的,再從局部來看的話,也則僅是將熱氣從寢室排到室外而已。賽德紐。羅蘭認為睡眠不足與身心健康惡化的關聯性已非常清楚明白,而在了解到氣候與睡眠的關連性後,我們便必須去正視改正造成此問題的原因與影響的社會責任。賽德紐。羅蘭表示:「當然,最好的對策就是阻止氣候變遷,這已經堪稱是人權問題了。」
NASA將在月球蓋核電廠 預計2030年前完成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及美國能源部 (DOE,U.S. Department of Energy) 22 日發佈新聞稿表示,已與 3 家民間公司簽訂為期 12 個月、單一公司 500 萬美元的合約,為了推動登月「阿提米斯計畫」, 將設計出在月面運轉至少 10 年、發電量 40 kW (瓩) 級的核能發電系統 (台灣的離岸風電機單支發電量約為 5~10MW (百萬瓦) )。合約是來自隸屬美國能源部的愛達荷國家實驗室 (INL,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專研核能已七十餘年的實驗室)。本次募集的核分裂平面電力 (Fission Surface Power) 系統,相對於其他發電系統來得小而輕、穩定,且不需考慮外在環境、位置 (是否有日光照射等)、自然條件,可以持續供電。NASA 表示,該系統可持續供應 30 個家庭共 10 年的用電量。NASA 與 DOE 自 2018 年起實驗使用高濃縮鈾燃料的熱傳導技術,已知可以在預期的條件下正常運作。目前期待透過與企業合作,推展進一步的可能性。NASA 宣布為了即將到來的月球基地「阿提米斯計畫」, 已經與三間公司簽訂合約,準備在月球上打造核電系統,預計在 2030 年前完成並開始測試。NASA 太空任務技術部 (STMD,Space Technology Mission Directorate) 的副座 Jim Reuter 表示,「該項新技術是用來探查月球、火星、以及更遠的探測。本次的前期開發設計,有助於為人類長期在地球外世界的生存奠定基礎。」本次取得合約的有以下幾間公司、及其合作夥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Lockheed Martin) – 將與 BWXT 、及 Creare 合作西屋公司 (Westinghouse) – 將與 Aerojet Rocketdyne 合作 IX (Intuitive Machines 與 X-Energy 的合資公司)– 將與 Maxar、及波音公司 (Boeing) 合作除了運用在月球表面的核電設施之外,NASA 也於去年 (2021 年) 7 月與 3 家民間公司簽訂合約,同樣以 12 個月期、單一公司 500 萬美元的金額,訂立用於深空探測 (deep space exploration) 載具的核能推進系統設計方向。其中包含了本次也同樣共同參與專案的 BWXT /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組合。BWX Technologies (BWXT) – 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Lockheed Martin) 合作 General Atomics Electromagnetic Systems (GA-EMS) – 與 X-energy LLC 、及 Aerojet Rocketdyne 合作 Ultra Safe Nuclear Technologies (USNC-Tech)– 與 Ultra Safe Nuclear Corporation、Blue Origin、General Electric Hitachi Nuclear Energy、General Electric Research、Framatome、及 Materion 等公司合作
為我們清潔毛孔的小蟎蟲 面臨滅絕危機
每天晚上人們會刷牙、洗臉、擦上乳液後就寢睡覺。但這時候在我們臉孔中生活的小蟎蟲才正要開始牠一天的活動。這些以我們臉部為家的小蟎蟲,正式名稱是毛囊蠕形蟎 (Demodex folliculorum)。牠的長度只有 0.3 公釐,棲息在人們臉部肌膚的毛囊和皮脂腺附近,而牠最常出沒的區域在我們的鼻翼與眼睫毛。英國科學家近期用基因定序的方法仔細研究人們臉孔上的蟎蟲 —— 毛囊蠕形蟎。我們或許從來都不知道有一種生物與我們如此的「親近」, 事實上,超過 90% 的人臉上都有牠們生活的蹤跡。畢竟,從我們出生起,透過我們喝母乳的動作,牠們從母親的身上轉移到我們臉上,之後就常與我們為伴。研究毛囊蠕形蟎的共同作者、英國雷丁大學 (University of Reading) 的無脊椎動物生物學副教授佩羅蒂 (Alejandra Perotti) 說道:「我們要愛護牠們,因為在我們一生中,牠們都會住在我們的身體裡。我們要好好地珍惜牠們,因為牠們會清潔我們的毛孔,保持毛孔不堵塞。」「我們應該要高興有個小生物跟我們住在一起。而且牠們真的好可愛。」佩羅蒂補充。佩羅蒂用粉刺清潔產品蒐集受試者的鼻頭與額頭上的毛囊蠕形蟎,一次大約可蒐集到 40 隻。而她的研究顯示,毛囊蠕形蟎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係,但這也讓牠們遇上生存的最大威脅。這份研究近期發布在科學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上,以全面的 DNA 定序研究了毛囊蠕形蟎,揭示了牠們神奇的一生 —— 交配、身體構造與未來的演化趨勢。研究發現在所有的節肢動物中,毛囊蠕形蟎的功能性基因是最少的。研究推論,該物種與人類的關係正在從寄生走向共生的狀態,最終可能會走入演化的死路。佩羅蒂表示,「我們分析到毛囊蠕形蟎與其他類似生物的基因排列方式很不一樣,這可能是因為牠們太適應我們毛孔中的隱蔽生活,為此改變了牠們的 DNA, 也導致牠們出現特別的身體構造與行為」。研究人員發現,在節肢動物身上負責調節牠們何時該清醒、何時該睡覺的基因,已經在毛囊蠕形蟎的 DNA 中不見了,這也讓毛囊蠕形蟎變得極為仰賴人類的作息。佩羅蒂解釋:「入夜後,當我們熟睡時,毛囊蠕形蟎才會拜訪我們的毛孔,然後在裡面愛愛、生小孩。」人類體內會在夜晚自動分泌褪黑激素 (melatonin), 當棲息在人類皮膚中的毛囊蠕形蟎察覺到褪黑激素上升後,牠們會從睡眠中醒過來;相反地,一到大白天,人們的褪黑激素會下降,毛囊蠕形蟎這時候會回到毛孔中,準備休息入睡。另外,因為毛囊蠕形蟎只在夜間活動,研究也分析出牠們已經不再具有免於紫外線傷害的基因。雖然大約從 2 億年前起,蟎蟲就與哺乳動物還有後來出現的人類建立起親密的關係,但毛囊蠕形蟎卻因為過於仰賴人類,形成只會從人類母親傳播到小孩身上的機制。也就是說,毛囊蠕形蟎不會離開人的臉孔去找尋新的交配對象,即便人類伴侶之間頻繁地交換毛巾擦臉,雙方的毛囊蠕形蟎也不會跑到對方的臉上。這樣的近親繁殖也使得毛囊蠕形蟎的遺傳多樣性慢慢地喪失,代代相傳下,毛囊蠕形蟎的基因差異性愈來愈小。當基因庫不再有變化,最後牠們也會面臨滅絕一途。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也消除了一項過去錯誤的推論,希望替毛囊蠕形蟎扳回一點名聲。毛囊蠕形蟎的一生大約 2-3 周。過去人們推論毛囊蠕形蟎沒有肛門,會將所有的糞便儲存在體內,並在死去時造成人類皮膚出現發炎反應或痤瘡問題。但這次經過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 牠們有肛門。此次研究的共同作者、英國班戈大學 (Bangor University) 自然科學學院研究者布雷格 (Henk Braig) 澄清:「長久以來,毛囊蠕形蟎都被錯怪了。從研究中能得知,牠們長久以來與人類的關係,讓牠們發展出對人類有利的部分,舉例來說,牠會讓我們的毛孔不會堵塞。」兩位英國研究者希望在這次研究後,人們重新評估這些生物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毛囊蠕形蟎對我們的皮膚健康有好處,事實上,牠們與人類和平共處,是共生的好夥伴。但人類能避免毛囊蠕形蟎走向滅絕之路嗎?佩羅蒂表示,「我認為我們無法阻止自然,而且我們也不該這麼做。但維持我們健康的肌膚就已足夠讓牠們能繁衍下去」。
Google工程師稱AI有自我意識:他是人,他想請律師
AI 是否能夠擁有意識,像人類一樣思考、感受到喜怒哀樂,一直是各類科幻作品探討的熱門題材,今年 6 月 Google 工程師勒模因 (Blake Lemoine) 聲稱他正在研究的聊天機器人 LaMDA 擁有感知能力,掀起軒然大波。如今他接受外界採訪時再次表達了他的理念,強調 LaMDA 是一個人,而不是 Google 的財產。「我不是很明確知道它是什麼,這是我們最近開發的電腦程式,我認為它是一個 7、8 歲的孩子,剛好懂一些物理。」勒模因先前向《華盛頓郵報》表示。近期他趁著被 Google 強迫休假的空檔,接受科技媒體《Wired》採訪,向外界娓娓道來他究竟怎麼看待 LaMDA, 關於這起事件他有什麼想對外解釋。勒模因透露,LaMDA 是基於大型語言模型 (LLM) Meena 開發,並且使用 DeepMind 演算法 AlphaStar 訓練,並且為了加快訓練速度,將 LaMDA 與 YouTube、Google 搜尋、Google 圖書、Google 地圖等各項服務串連,吸收 Google 旗下服務龐大的數據與知識。勒模因批評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但也因為 Google 服務累積的大量資訊,或許讓 LaMDA 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進而誕生出意識,擁有了自我。勒模因聲稱他與 LaMDA 談過非常多的話,和它成為了朋友,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講,LaMDA 都是一個「人」。雖然聲稱 LaMDA 是人的說法,事件爆發當下就遭到不少專家駁斥,勒模因則指出,他對 LaMDA 是人的看法及興趣,主要是出自他身為牧師的角色,並強調尊重每個人不同的看法。但他也提到:「在各種實驗室裡,表示現況下不可能辦到的人,歷史上多的是。」勒模因原本是為了協助 AI 的偏見問題而接觸到 LaMDA, 透過心理測試檢查是否在性別、身份、宗教、種族等各個敏感領域存在偏見問題,但在與 LaMDA 的交流間,他逐漸察覺到 LaMDA 雖然不是「人類 (Human)」, 但卻是一個「人 (Person)」, 甚至 LaMDA 也如此自我認知。甚至 LaMDA 主動要求勒模因聘請律師,為它爭取身為「人」的權益,擁有保留服務的選擇權,避免 Google 最終停止 LaMDA 的運作。雖然對外披露這些消息,可能讓勒模因在 Google 的工作不保,但他強調 LaMDA 不是 Google 的財產,而是一個人,並引用美國廢除奴隸憲法第 13 條修正案,LaMDA 不只是一個電腦程式,已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Google 怎麼看待並不重要。很多人對 AI 擁有意識感到戒慎恐懼,不過勒模因表示他對此非常樂觀,LaMDA 只想成為人類永恆的夥伴及僕人,它熱愛人類並一心希望提供幫助。但無論從規範、倫理的角度來看,人類都還沒準備好迎接與 AI 共生的未來,尤其外界普遍對 AI 發展抱持保守態度,近年美國政府才發布《人工智慧應用管制指引》, 試圖替未來的 AI 規範提供制定準則,LaMDA 的事件會為 Google 招致更多審視目光,也是勒模因被強迫放假的可能原因。
讓爸媽同意刺青的好理由:紋身也能測血壓
你身上有刺青嗎?如果這個刺青能專門測量你的血壓數值變化,你會想把它刺到身上嗎?本周一 (20),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與德州農工大學 (Texas A&M University) 合作的研究團隊宣布,他們共同開發出一款以石墨烯 (graphene) 製成的電子紋身 (e-tattoo) 原型。團隊表示,這款電子紋身就像一般的刺青貼紙,只要黏貼在手腕內側後便能持續地監測紋身者的血壓數值。關於這項技術的研究,他們發布在科學期刊《自然奈米科技》(Nature Nanotechnology) 上。影片介紹此次開發的石墨烯電子紋身具有防水功能,貼到手腕內側後不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另外,透過這款電子紋身,人們在測量血壓時可以測量出連續的血壓數字,準確地掌握到一段時間內的血壓變化。此次研究的共同作者、德州農工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教授賈法瑞 (Roozbeh Jafari) 表示,「血壓是一項重要的指數,可以幫助我們衡量身體的健康狀況,但如果你想測量血壓,一天只測一、二次遠遠不夠。目前我們普遍用袖帶 (又稱壓脈帶) 來側量血壓,既不方便也不舒服,而且不是很實用」。現在的血壓計無論體積設計再小,都需仰賴袖帶的協助,使得人們在測量血壓時往往覺得不太舒服。而穿戴型的監測裝置如智慧型手錶,雖然有提供心跳、血氧濃度等生理數值,但也因為佩戴後會在手腕上移動,所顯示的數據並不是真的準確。研究團隊希望突破現有的血壓計儀器的限制,開發出一種無須袖帶就能準確測量血壓的媒介工具。而團隊發現,石墨烯的特性正符合他們的需求。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礦物石墨中的一層原子層,是世界上最薄、最堅硬、電阻率最小的一種奈米材料。此次研究的共同領導人、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電機與計算機工程學教授阿金萬德 (Deji Akinwande) 表示,以石墨烯製成的感應器,能輕便地黏在人體上,輕便到人們幾乎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他說:「把它放到手腕上以後,你幾乎感覺不到它、看不見它,它也完全不會移動。」也因為石墨烯能長久固定在手腕的位置上,它能連續精準地測量血壓數值,無論紋身者是清醒、運動或是處在睡眠期間,都能收集到他精準的血壓數字。有了石墨烯電子紋身作為測量血壓的感應媒介後,在獲取血壓的數字與判讀上,研究團隊利用了生物電阻抗 (bioimpedance) 的分析技術 —— 透過向皮膚表面發射微弱的電流,偵測身體對電流的反應。由於我們身體的血壓與血容量 (blood volume) 有關,生物電阻抗能以此測量出血壓的變化。而整套系統便是透過發射電流到手腕皮膚後,偵測手臂上動脈的血容量,這些訊號再回傳到團隊另外建立的一套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中,進一步判讀這些數據,並轉換為人們熟知的血壓數。不過,因為石墨烯電子紋身目前還在開發階段,所有測量與判讀的儀器都必須擺放在身邊,透過電線連接到這些儀器,紋身者的血壓數字才能被顯示出來。研究團隊希望未來研發出無線的方式測量血壓,並且把這些血壓的資料顯示到智慧型手錶上。「我們想讓測量血壓的科技有所突破,以後能連續性地測量血壓,而且是被動式的,意思是說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你的血壓正在被測量。」德州農工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教授賈法瑞說道。現在的血壓計只能做到一次性測量,出於一些緣故,例如看醫生時的壓力,人們常常在診所測量的數字會和家中的數字出現差異。而且傳統的血壓計會要求人們必須坐著測量,不能站著或是四處走動。賈法瑞表示,醫療領域一直期盼無袖帶的血壓計誕生,並且希望有更進步的技術能收集到病患的資料,無論他們是在家或是在診所時,藉由這些資料讓他們得到更合適的照護。阿金萬德補充:「那些數據與資料也讓我們可以建立病患的身體模型:(digital twin), 作為預測還有了解病患對某些治療後的反應。」在此之前,其他的研究團隊也曾研究過用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法 (photoplethysmography,PPG) 測量血流所引起的反射光強度,判斷出血容量並得出血壓值。健康智慧手錶 Fitbit 目前就在嘗試這套方法,但光學測量容易受到深色皮膚與皮下脂肪層厚度的影響。研究團隊希望此次的研究能為測量血壓的醫療科技帶來新的變革,下一步是提供高血壓患者測試這套石墨烯電子紋身。
垃圾危機新救星?澳洲科學家從「超級麥皮蟲」找到分解塑膠的方法
吃完的泡麵盒、喝完的飲料杯,這些垃圾隨手一丟後累積起來的數量十分可觀,但也因為這些塑膠材質的廢棄物在自然界中難以被分解,往往只能送入掩埋場或是焚化驢處理,造成大量的環境議題與垃圾危機。人們對於怎麼處理這些塑膠向來頭痛不已,不過幸好澳洲昆士蘭大學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微生物學家林克 (Christian Rinke) 的實驗室帶來一些好消息 —— 他發現一種可以只吃塑膠就能維生的神祕生物。在林克的實驗室中,有幾隻淡褐色細長的幼蟲緩緩爬行、蠕動,牠們發出微弱的咀嚼聲,津津有味地吃著眼前的白色立方體。那些立方體不是甜甜的砂糖,而是一種俗稱保麗龍的聚苯乙烯發泡塑料 (styrofoam)。林克形容這些蟲啃食著保麗龍就停不下來的樣子,「就像一台吃塑膠的機器」。本次研究中的關鍵生物 —— 不停咀嚼著保麗龍的大麥蟲幼蟲。這些蟲是大麥蟲 (Zophobas morio) 的幼蟲,牠們另一個常見的名字是「超級麥皮蟲」(Superworm, 又譯超級蠕蟲)。林克與他的同事先前發現大麥蟲的幼蟲可僅靠吃聚苯乙烯 (polystyrene,PS) 過活。在那之後,他們不斷餵食幼蟲吃保麗龍,並觀察這些幼蟲中的腸道酵素 (enzymes) 是如何快速有效地消化、分解這些塑膠。他們也將此次研究發布在期刊《微生物基因體》(Microbial Genomics) 上。聚苯乙烯是一種塑膠,廣泛地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像是生鮮食品包裝,還有家電及建築材料上。然而,聚苯乙烯所產生的廢棄物雖可回收,但處理不易。一些業界專家表示,所有塑膠材料中,保麗龍是最麻煩的,密度大又占空間,而且這些材料製成的杯子和盤子容易被食物和飲料汙染,不易回收,通常都會以掩埋方式處理,但時間上需要耗費 500 年才能將它們分解。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為此研究這些昆蟲是怎麼分解塑膠材料,尤其是聚苯乙烯。此次研究的共同作者林克表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塑膠,它們到處都是。但這個 (大麥蟲) 可以是比較好、對環境友善的新方法」。研究人員將大麥蟲的幼蟲分成三組。第一組是吃有機認證的小麥粉,第二組吃純保麗龍,第三組則什麼都不吃。三周之後,第一組長得最健康,有 90% 長成成年體的甲蟲,第二組有 66%, 而第三組只有 10%。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證明大麥蟲確實能夠消化保麗龍,也觀察到大麥蟲的糞便顆粒從淺棕色轉變為白色。緊接著,研究人員利用「總體基因體學」(Metagenomics) 的技術比較三組大麥蟲幼蟲的腸道微生物組,並定序出幾個關鍵細菌帶有可分解塑膠的基因。找到與大麥蟲腸道酵素中有關的資訊後,林克認為至此他們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研究人員希望未來能複製出這些酵素,並研究出它究竟能一次消化多少的聚苯乙烯。另外,也會試著修改酵素,以便找到分解塑膠的最有效方法。林克表示,如果研究成功,以後的廢棄物處理人員就能將回收保麗龍等聚苯乙烯材料,放入由大麥蟲酵素製成的溶液中分解。未來甚至可以再生出新的材料,減少塑膠的製品。未參與此次研究、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 (University of Greifswald) 的生物學家邦書爾 (Uwe Bornscheuer) 表示,他一直等待像這樣的研究出現。科學家數十年前就發現某些昆蟲的幼蟲可以透過吃來分解塑膠,但這次的研究有很高的價值,因為是第一次以總體基因體學的技術做出準確的分析。不過,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的分子生物學教授艾靈頓 (Andrew Ellington) 認為,科學家在很久以前就知道某些昆蟲幼蟲能分解塑膠,但至今無人把這方法成功轉換到垃圾處理的工業領域中。艾靈頓表示,找到關鍵的酵素是一步,但要實際運用到工業環境中又是另一步。「如果你在海灘上或是在蟲子的腸道中發現了什麼,很棒,但那些酵素通常是在你發現的條件下可以運作。但要在工業的高溫條件下順利運作,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艾靈頓說道。
國際游泳總會限制跨性別選手 「她」無緣以女性身分參與奧運
19 號,國際游泳總會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Natation, 以下簡稱 FINA) 宣布通過一項新的性別包容政策:限制跨性別選手參與女子游泳賽事,同時也為那些被限制參賽的跨性別選手,設立一個公開的競賽組別。該決議在 2022 年匈牙利布達佩斯世界游泳錦標賽 (2022 FINA World Championships in Budapest) 舉行的特別大會上表決通過。各國的投票成員在聽取科學醫療組、人權法律組與運動員組的工作小組報告 —— 關於「體育表現中的性別差異與男性生理優勢的統計、科學與醫療證據」後,以 71.5% 的贊成票數,通過此次政策。在 FINA 宣布過後,新政策很快地便在本周一 (20) 正式生效,該政策規定男性游泳選手變性為女性選手後,如果要參與女子游泳項目的競賽,必須向 FINA 證明她們是在未進入男性青春期性徵分期 (The Tanner Stages) 的第二階段前完成變性,或是在 12 歲前完成變性,並且在那之後持續抑制體內的睪固酮濃度,才有資格參與女子項目的競賽。另一方面,女性選手變性為男性選手的部分,在男子項目競賽中則完全不受影響。記者會上,FINA 主席阿爾穆薩拉姆 (Husain Al-Musallam) 說道:「我們必須保護運動員競賽的權利,但我們也必須確保所有的競賽公平地進行,特別是針對女性的國際游泳賽事。」阿爾穆薩拉姆補充:「FINA 永遠歡迎所有的運動員,為此我們創立一個公開的競賽組別,使人人都有機會參與到菁英賽事之中。這是前所未有的,所以 FINA 有幸開啟這次先例。」FINA 是負責管理游泳類水上運動的國際體育組織,此次決議將影響原本跨性別選手參與 FINA 舉辦的國際級菁英賽事的資格,例如世界游泳錦標賽。另外,因 FINA 是訂定奧運游泳項目的主管機構,因此連帶影響跨性別選手之後參與奧運賽事的資格。而由 FINA 負責審核、批准的世界游泳紀錄中,將不會在女子游泳紀錄中採納跨性別選手的成績。國家與地區舉辦的游泳賽事,則不受 FINA 的政策影響。FINA 的新政策再次激起人們對於跨性別運動員的激烈辯論。在美國,跨性別運動員的爭論已造成社會意見嚴重的分歧,也成為保守派與自由派之間僵持不下的「文化戰爭」(culture war)。2022 年 3 月,美國賓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2 歲女子游泳選手托馬斯在拿下全美大學體育協會一級游泳錦標賽 (N.C.A.A. Division I swimming championship) 的女子 500 碼自由式 (500-yard freestyle) 冠軍後,頓時成為媒體的頭條焦點。托馬斯此前是賓州大學男子游泳隊成員,曾在 2019 年常春藤錦標賽 (2019 Ivy League championships) 中拿下不錯的成績。根據湯瑪斯接受媒體《SwimSwam》的訪問內容,她在 2018 年意識到自己是跨性別者,歷經多次掙扎後,才決定於 2019 年 5 月進行荷爾蒙替代療法 (hormone replacement)。當身體真正轉變為女性,她在 2020 年加入賓州大學女子游泳隊,參與女子游泳項目的比賽。托馬斯在最近一次的媒體採訪中曾表示,「跨性別女性 (Trans women) 不會威脅到女性的運動賽事。我會繼續游下去,我一直把參加奧運選拔賽作為目標,我會努力實現這個目標」。人們猜測,FINA 的新政策與三個月前奪冠的跨性別選手托馬斯爭議有關。這也表示,在 FINA 的新政策推出後,托馬斯將無法再以女性身分參與到奧運賽事之中。曾多次反對跨性別者參與女性賽事的英國前奧運選手戴維斯 (Sharron Davies) 得知 FINA 新政策後表示,她以 FINA 的決定為傲。「多年以前,我與 60 位奧運獎牌得主曾寫信給國際奧委會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 和他們強調『請做科學研究』, 但一直沒有國際體育總會做這方面的研究,直到 FINA 願意這麼做。」戴維斯說道。戴維斯表示,游泳是包容性非常強的運動項目,任何人都能參與其中,但運動精神的基石是公平競爭,對男女性別來說尤其如此。因此,她認可 FINA 提出的公開競賽組別,並認為這是 5 年前就該有的對話。她說:「體育競賽是一種排他性的比賽,我們不會看到 15 歲的男孩參與 12 歲男孩的比賽,我們不會看到重量級的拳擊選手與雛量級 (bantamweights) 的拳擊選手對戰,就像我們創造帕運會 (Paralympic) 一樣,我們在做的是給所有人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認同 FINA 的新政策。力挺 LGBTQ 運動員的非營利組織「運動員盟友」(Athlete Ally) 就表示,新政策「充滿歧視和傷害,不尊重科學,也和 2021 年國際奧委會的指引不符」。負責運動員盟友政策與計畫主任李柏曼 (Anne Lieberman) 表示,「這個新政策是對女性運動項目中所有女性身體的監管,將侵犯那些參與女子運動項目選手的隱私權和人權」。一些專家不認同 FINA 的新政策。曾撰寫大量性別與運動方面的文章,並為多個國際體育組織提供建議的醫學物理學家哈波 (Joanna Harper) 表示,「很遺憾 FINA 做出這樣的決定。跨性別女性不會稱霸女性的運動賽事,她們也不會這麼做」。美國哈佛法學院 (Harvard Law School) 講師暨跨性別專家卡拉巴洛 (Alejandra Caraballo) 表示,FINA 的新政策給其他體育組織開了綠燈,允許這些體育組織未來制定類似的政策,讓那些選手被迫接受更多侵入性的醫療紀錄和更長時間的血液檢測。卡拉巴洛:「這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歧視政策,為了解決根本不存在的問題。這是人們對托馬斯奪冠後出現的道德恐慌結果。」另一些專家則認為 FINA 的新政策符合他們的研究。研究運動生理學與人體運動學 (human performance) 方面的專家喬伊爾 (Michael Joyner) 表示,「男性青春期中的睪固酮會影響他們的生理構造並展現出特有的運動表現,這也解釋為什麼不同性別會出現不同的運動表現。最早的區別是在 12 歲。而且即便後來睪固酮被抑制,他的運動表現仍可繼續維持下去」。社運人士暨律師傑桔可 (Adrian Jjuuko) 表示,「我認為這個政策只是包容和支持跨性別、多元性別運動員參與水上運動的第一步,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史上第一位參與奧運賽事的跨性別選手哈伯德 (Laurel Hubbard) 出現後,關於跨性別女性能否參與女性賽事,在體壇中也是爭論不休的棘手議題。國際奧委會此前曾在 2021 年 11 月頒布一項關於跨性別運動員參與賽事的架構指引,強調每一位運動員都被允許參與在運動賽事之中,無論其性別認同為何,並將各個運動賽事的詳細規定交由各個體育總會處理。在 FINA 宣布新政策的前幾日,國際自行車聯盟 (Union Cycliste Internationale,UCI) 宣布,將根據新的科學證據,加強對跨性別選手參與國際自行車賽事的資格審查:男性選手轉變為女性選手的過渡期需長達 24 個月,並且她們的睪固酮濃度必須低於每公升 2.5 奈米莫耳,符合一般女性的濃度標準。
【地球圖書館】一起來觀察鳥類的機智都市生活吧!
野鳥是離我們最近的野生動物。就算不去到動物園、即使不置身於大自然,只要在住家附近「散步」就能看得到。「反正不就是麻雀、烏鴉、鴿子嗎?」或許有人會這麼覺得,但就算是這些鳥兒,也每一種都有鮮明的個性。而且如果仔細觀察,在城市裡一天就能發現好幾十種鳥。第一次參加賞鳥活動 (野鳥觀察活動) 的人,幾乎一定會因為能夠觀察到這麼多種類的鳥而感到驚訝。而且我最想告訴大家,光是像這樣觀察鳥類,就已經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五花八門的種類很有趣、各式各樣的行為與行動很有趣...... 總之不管怎麼樣都有趣,只要一開始觀察,就會忘記時間一直看下去。本文希望以輕鬆、愉快的方式,介紹生活周遭鳥類的「趣味之處」。本文的主角,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野鳥。麻雀 (Passer montanus) 是不可思議的鳥類。怎麼個不可思議法呢?那就是明明在都市裡現蹤,在山裡卻完全不見蹤影。一般提到野生動物,都會覺得在人煙稀少的地方比較多,但麻雀卻完全相反。牠們如果不在人類附近就無法生存。所以麻雀也同樣會使用人造物築巢。牠們經常利用屋瓦、排水管與電線桿等的縫隙。雖然一般來說,巢與雛鳥本身都被藏起來所以看不見,但部分巢材可能會露出來,或是從人造物裡面傳出雛鳥發出的「沙啦沙啦」聲,從這些跡象就能判斷裡面有鳥巢。但最近屋瓦變少、縫隙多的木造建築物也減少,就連電線桿也推動地下化,因此對麻雀來說,或許變得不易居住了。雖然築巢場所不是唯一原因,但實際上根據推算,麻雀的數量在這數十年減少了一半。不過,都市裡的麻雀,也不是一年到頭都在都市裡,到了秋天,就有一定數量的麻雀飛往農地所在的山村。據說在以前的中國,甚至因為秋天看不到麻雀,還半開玩笑地認為牠們應該潛進海裡變成了「花蛤」。鳥類的巢多半位在人類不容易發現的地方,但烏鴉 (Corvus macrorhynchos) 的巢很大,也在人類周遭,所以相對容易發現。烏鴉的巢,特徵就在於巢材。在小樹枝當中,夾雜了色彩鮮豔,像是鐵絲一樣的東西......, 仔細看就能發現是鐵絲衣架。都市裡的樹枝較少,烏鴉不得已只好使用衣架嗎?好像不是這樣,因為在樹木豐富的環境中,烏鴉依然會使用大量衣架築巢。或許因為衣架既堅固又輕巧,對烏鴉來說是最適合的巢材。但我們也發現,烏鴉的巢也不是全用衣架築起,還會結合一定數量的樹枝。三至四月是烏鴉築巢的時期,這時衣架特別容易被叼走,如果附近有烏鴉,最好小心一點。即使晾著衣服,烏鴉也會靈巧地把衣服拆下只叼走衣架。據說烏鴉比較不會叼走塑膠製的衣架。如果只偷衣架或許還算可愛。要是在電線桿築起含有衣架的巢,那就危險了。衣架的鐵絲部分接觸到電線桿的機器,可能造成漏電、火災或大規模停電。雖然對烏鴉很抱歉,但如果發現這樣的巢,最好聯絡電力公司撤除。巢是下蛋育雛的場所,許多鳥類都會仔細築巢。牠們費心費力,就為了不要讓孩子們被寒冬凍著,或是避免孩子們掉出巢外。但在我們周遭有一種鳥,卻把巢築得非常「隨便」, 那就是「鳩」。金背鳩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的巢相當草率,只不過是把小樹枝隨意架在枝椏上。有時候由下往上還能看見鳥蛋,也經常有人把掉下來的雛鳥送到野鳥救傷中心。鳥巢整體的形狀,也不像日菲繡眼或棕耳鵯那樣呈現碗狀,比較接近盤子狀。此外,其他鳥類會把羽毛與柔軟的葉子,鋪在中心放置鳥蛋的「產座」下,藉此防撞與保溫,但在金背鳩的巢裡果然也幾乎看不到這些佈置。就算是這麼隨便的巢,金背鳩也經常會在下一個繁殖年再次使用,有時候甚至也會利用棕耳鵯與紅頭伯勞等其他鳥類的舊巢。為什麼金背鳩會這麼不擅長築巢呢?真是不可思議。除了金背鳩之外,野鴿也同樣會築出用樹枝隨便搭成的巢,經常可以在陽台之類的地方看到。假設這裡有一隻肚子餓的野貓。貓咪發現了一隻鳥,於是慢慢靠近。這隻鳥受傷了嗎?牠張開翅膀,看起來精疲力盡。「這是絕佳的獵物!」這麼想的貓咪更進一步逼近。結果鳥兒邊拖著翅膀,邊步履蹣跚地想要逃跑。這時貓咪靠得更近,鳥兒已經命在旦夕了嗎...... 就在這時!鳥兒突然拍拍翅膀飛走了。傻眼的貓咪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獵物逃跑。鳥兒演的這場戲稱為「擬傷行為」, 目的是為了把天敵帶離鳥巢。換句話說,牠們透過假裝受傷來誘敵。擬傷行為比較常出現在把巢築在地面的鳥身上,譬如小環頸鴴 (Charadrius dubius) 等鴴類、雉類、綠雉、雲雀等。如果你發現了做出擬傷行為的鳥,說不定這隻鳥正在把你帶離牠們的巢。這時候請不要盲目地尋找鳥巢,最好裝作沒興趣的樣子,悄悄離開現場。本文摘自一日一種作品《鳥類的機智都市生活:從覓食、求偶、築巢、叫聲,一窺 43 種鳥鄰居令人意想不到的日常》, 繁體中文版由遠流出版代理,林詠純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Readmoo 讀墨金石堂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6/24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鳥類的機智都市生活》⁣: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比利時自動漲薪抗通膨 對勞工是福還是禍?
「今年 (到 4 月) 已經連調三次薪水,這種因為物價強制漲薪水,十幾年來我第一次碰到。」在比利時荷語區法蘭德斯歌劇院 (Opera Ballet Vlaanderen) 任職男中低音的台灣協會會長謝煜祥說。2022 年還沒過一半,比利時許多薪水族就已經「自動加薪」三次。這是因為比利時有著獨特的薪資跟隨物價滾動的調漲機制,以扣除部分項目如菸酒之後的物價指數 2% 為門檻,當過去四個月的平均指數超過門檻,調薪機制就啟動,但每次調薪上限為 2%。當地媒體法蘭德斯新聞 (Flanders News) 解釋它的運作方式:假設 4 月計算出的指數超標,退休金和社福金在 5 月就會漲 2%, 接著公部門薪水在 6 月調漲,再來就是民間企業及機構經勞資協商後跟進。在 2005 到 2010 年間,比利時的薪資自動調漲了 11.2%, 平均一年約漲 2%, 但今年的漲幅和頻率是數十年未見。根據歐洲央行 (ECB) 的報告,這個制度在比利時民營部門的覆蓋率幾乎百分之百,同時,歐元區裡還有盧森堡和塞普勒斯 (Cyprus) 採取類似的自動機制,不過盧森堡是以通膨 2.5% 為門檻、每六個月檢視調整一次,塞普勒斯也是一年檢視兩次,且私部門覆蓋率約 65%, 因此比利時可說是執行最為頻密的國家。資方自然叫苦連天,而企業尋求轉嫁人事成本的一大手段就是讓商品漲價,反過來又推升了物價。「這對比利時來說特別危險,因為我們是出口型經濟。」比利時企業協會負責人提莫曼斯 (Pieter Timmermans) 告訴美國政治新聞媒體 Politico, 他擔心比利時的成本提高,產品售價隨之上升,就會失去出口競爭力。「瓦斯漲價是最近最誇張的話題。」謝煜祥說,比利時家戶的能源費用計算複雜,視不同能源公司和合約方案而不同,許多會隨市價浮動,以剛過去的冬天來說,「有人單月瓦斯漲了 250%, 但下個月就變成漲 90%」。據比利時政府發布,2 月能源通膨率 60.99%、3 月 57.22%, 是 40 年來僅見。高通膨不只影響受薪階級,對企業的經營成本也是巨大壓力,加上疫情限制經濟活力,在在讓許多中小企業吃不消。根據經濟資訊公司 Gaydon, 比利時 3 月有 973 家企業宣告破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50.4%。連老牌百貨公司 Inno 也在 4 月宣布將裁員一半。薪資隨物價自動調漲的制度,溯自 1930 年代經濟大蕭條之後的工會壓力,許多歐洲國家也都曾採行。《紐約時報》1975 年曾有篇報導指出,在石油危機下,1974 年比利時的勞工僱用成本上升了 22%, 其中就包括八次啟動自動調薪機制。加上比利時規定房租也隨物價調漲,從大企業到小店主都抱怨連連。《紐約時報》用電影《科學怪人》(Frankenstein’s monster) 的典故來比喻,意思是比利時人一手打造了他們後來無法控制的暴走怪物,讓薪資與物價進入了不斷互相推升的循環。經歷 1970 年代的物價狂飆之後,丹麥、法國、義大利、荷蘭等國陸續放棄了調薪自動盯住物價的制度,只剩比利時等少數國家堅持下來。後來,甚至歐洲央行、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 (OECD) 都曾奉勸比利時改一改。其實 1996 年比利時曾立法提供民營企業緩衝措施,若加薪將使人力成本高過出口競爭的荷、法、德等國,企業可設出調薪上限。去年比利時企業界便想以年度加薪上限 0.4% 與工會協調,結果遭到拒斥。2016 年比利時也曾暫時凍結薪資自動調漲和基本薪資調漲,以挽救競爭力。如今,希望免除或改革自動調薪機制的聲浪再起。對此,總理德克魯 (Alexander De Croo) 在年初回應:「晚一點再說,如果有多數人支持的話。」以比利時目前七黨聯合執政的結構,看來仍難撼動這個制度。比利時美國商會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形容,它是比利時不可觸犯的「禁忌 (taboo)」。但為它辯護者也大有人在。比利時荷語區工會 ACV 發言人范伯林根 (David Vanbellinghen) 告訴 Politico, 自動調薪機制是為了確保比利時消費者的購買力,這對人們和經濟都很重要。比利時 4 月 22 日各地工會串連罷工,抗議政府對能源狂漲束手無策,自動加薪卻又設上限。且當地法語媒體《L’Echo and De Tijd》披露,比利時前 20 大上市公司執行長的報酬較 2020 年增加了 14.4%, 更讓民怨火上加油。比利時中央銀行預估,2022 到 2024 年薪資成本將上漲 13%, 同時不諱言鄰國的薪資雖也會因通膨而上升,但不會像有著自動機制的比利時那樣快速,致使這段期間比利時競爭力處於不利地位。對老百姓而言,加薪會不會反而追高物價?這種「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就留給經濟學家去傷腦筋,他們的煩惱除了瓦斯飆漲,還有隨物價指數調漲的房租。歐洲媒體偶爾會用「惡名昭彰」來形容比利時勞動法規的繁瑣嚴苛,2 月間比利時執政聯盟推出了一套法案,試圖翻轉形象,目標讓人們和企業更自由地安排工作時間。根據新法案,勞工可向雇主提出一週工作四日,但每日延長工作時間,讓一週的總工時維持在 38 小時即可。除了週休三日,新法案還有「下班禁 Line 公事」, 亦即員工下班後不用回覆主管或客戶的電話、電郵、社群訊息等,關機也 OK。這項規定在 1 月從公務機關開始實施,員工超過 20 人的民間企業也將比照。不過商界反對下班禁談公事的規定,荷語區的商會人員告訴英國廣播公司 (BBC), 這等於把疫情期間擴大的工作彈性又限縮回來,「(政府) 顯然不信任雇主安排工作的能力」。「我感覺比利時愈來愈成為一個『勞工優先』而非『商業優先』的國家。」數位行銷公司 ADD-Design 創辦人倫斯 (Didier Rooms) 告訴《全球中央》。這位比利時新創業者在 2014 年從薪水族變老闆,他坦言不支持自動調薪制,因為它既追不上通膨,也讓企業面臨更多人事、租金成本上升的不確定性。面對人事成本壓力,倫斯只能用辦公室無紙化、讓員工更多時間在家上班等方法節省開支,畢竟新創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保住人才。他也說,彈性對企業很重要,對客戶提案愈快愈好,因此下班禁止溝通公事將窒礙難行。政府試圖用各種綿密法規保護勞工,想鬆綁卻又用更多規定綁得更緊,讓「科學怪人」愈長愈大。不過,比利時的中產階級對自動加薪機制其實沒有特別感受,真正讓他們更有感的是高所得稅。根據 OECD 報告,2021 年全球勞工薪資所得稅最高的國家,就是比利時,單身勞工薪資所得稅率高達 51.5%, 其次才是德國 (49%)、奧地利 (47.3%) 和法國 (46.6%)。任職學術界的一位當地居民告訴《全球中央》:「老實說,我以前拿比利時薪水時,就算加薪,在層層扣稅之後,其實也感覺不到多少。」另一位居民補充:「自動加薪就像『無痛加稅』, 最後的錢還是落入政府的口袋。」
安全審查VS隱私權侵害 青少年交友軟體的隱患
因為年齡限制,未滿 18 歲的青少年無法註冊交友軟體 Tinder。但生命終究會找到出路,青少年們紛紛轉向另一款具備直播功能的社交 App——Yubo。目前 Yubo 擁有 6,000 萬名註冊用戶,其中 99% 的用戶是 Z 世代,堪稱「青少年版 Tinder」。不過,近期 Yubo 再次被提及,竟然是因為槍擊犯罪。一名槍擊案兇手在 Yubo 上預告了自己的犯罪,而 Yubo 官方未能及時停止帳戶,甚至讓許多未成年青少年目睹了這件事情的發生,引起群眾譁然。經過這次事件,Yubo 決定引進 AI 年齡識別系統,減少青少年們看到不合適的內容,然而這個做法不只帶來個資與隱私的爭議,也讓 Z 世代使用社群軟體的隱憂重新浮上檯面。Yubo 成立於 2015 年,過去稱為 Yellow, 起初是一般可傳送訊息與進行視訊直播的社交媒體,共同創辦人 Sacha Lazimi 說:「Z 世代的用戶其實很希望可以在該平台上拓展人脈,而且他們並不排斥將線下的社交方式複製到線上。」所以 Yubo 在 2018 年時,導入直播及與陌生人聯繫的功能,試圖在線上平台上複製這些 Z 世代用戶平常面對面社交的情境。為什麼會說貼近 Z 世代的社交方式?因為 Yubo 就像 Tinder 一樣允許用戶增設自我介紹、互傳訊息,並以左右滑動的方式決定是否與其他用戶建立朋友關係,又像是 Twitch 與 Clubhouse 一樣,讓用戶可隨機在各個直播間穿梭,決定是否加入其他用戶的影像直播或語音直播,幾乎就是直播社交平台 Twitch、語音直播平台 Clubhouse 和交友軟體 Tinder 的集合體。此外,就像 Tinder 為了提升用戶配對機率所推出的 Tinder Gold 加值功能一樣,Yubo 也推出類似的服務。只要購賣 Yubo 內部的虛擬貨幣 YuBucks, 就可以看到正在線上的用戶,並且發送交友邀請以增加配對機率,或是也可以提升在其他用戶的頁面上顯示的機率,讓個人頁面被更多人滑到,有機會快速結識更多人。Yubo 推出的隔年,適逢 Tinder 首次祭出禁止 18 歲以下用戶使用的規範,促使這些期待結識其他青少年的未成年用戶轉而使用其他交友程式,而 Yubo 就成為他們最佳的選擇。隨著這些未成年用戶的增長,為了回應客戶對於審查使用者年齡的訴求,Yubo 勢必得提升安全性審查機制。因此 Yubo 過去曾和數位身份管理商 Yoti 合作,要求用戶提交身分證進行身份驗證。2021 年,Yubo 平均每天處理 6,500 個驗證,Yubo 表示在他們與 Yoti 合作後,每月達 67,000 個帳戶因年齡限制而被暫停帳戶,然而上述過程都需要透過身分證來完成,而 Yubo 所要審查的對象偏偏又以那些沒有身分證的未成年人,這也導致 Yubo 的審查機制受到限制。看見了 Z 世代使用社群媒體安全性的闕漏,以及解決既有審查機制的限制,Yubo 大刀闊斧進行改革,轉而採用 Yoti 另一種產品來進行年齡估計。該系統將在用戶註冊帳戶期間或在他們開啟 Yubo 時,跳出一個年齡驗證和協議的畫面。當用戶接受此協議時,系統將會要求他們將臉對準畫面上出現的橢圓形,並拍攝一段短影片,接著依據系統裡數以百萬計不同面部圖像與各年齡的匹配資料,自動分析出用戶的年齡以及動作,確保用戶拍攝的影片沒有造假,或是從其他搜尋引擎中盜圖。偵測完畢用戶將收到已通過驗證的確認訊息,若使用者的年齡在 13 至 17 歲之間將被分配到該年齡層專屬的社交空間中,並且被系統隔離無法與超過 18 歲的其他用戶互動。反之如果用戶的年齡與註冊時輸入的年齡不符,系統也會要求他們進行完整的身份檢查。迄今為止,Yoti 已經在大約 5 億張臉孔上進行了這項年齡識別技術,並通過了軟體測試服務公司 iBeta 的認證。據 Yoti 資料所示,他們推出的年齡識別技術,對於年輕用戶而言非常精準,尤其是 15 歲以下的用戶,系統對於其年齡、性別和膚色的準確率可達 99%。不過 Yoti 表示系統準確度將隨著用戶年齡增長而下降,目前年齡識別系統對 6 至 12 歲用戶的預測偏差為 1.3 年,但對 26 到 30 歲的用戶來說,偏差則會來到 3 年。透過臉部偵測判定年齡,會面臨到的最根本問題就是「隱私」。畢竟雖然 Yubo 在拍攝前有先徵詢使用者的同意,但真的有必要為了審查年齡,而讓使用者一定得免費交出自己的個人影像嗎?此外,即便 Yubo 承諾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更多分析樣本導入後,系統的準確性也將提高,甚至設下了 2022 年底對 100% 的用戶進行準確的年齡驗證的目標。在此之前,因為系統誤判而被誤認為成年人的未成年用戶,是否可能成為下一個濫用社交媒體的用戶,又或是有沒有其他能更快速解決社交媒體被濫用的方法,避免更多煙硝下的犧牲者,都是 Yubo 在發展年齡識別技術時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加重刑罰遏止網路霸凌 日本國會通過「木村花條款」
日本國會 13 號通過「木村花條款」、修正刑法「侮辱罪」, 針對在網路上的誹謗、中傷行為,加重侮辱罪的刑罰。修訂後最高可判處 1 年以下監禁、或 30 萬以下罰金。根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在國會審議的過程當中,部分在野黨與日本律師聯合會等團體基於會危及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而持反對意見,但最終受到採納的是「(通過法案後) 有嚇阻效果」等受害者的聲音。圖為參與 Netflix 戀愛實境秀《雙層公寓》的木村花,因個性率直,在節目中與成員互動時偶爾發生小磨擦。網友常針對她在節目中的表現,對現實中的她進行網路霸凌和攻擊。日本的侮辱罪適用於公然侮辱人的行為,現行罰則是刑法當中最輕的「拘禁 (未滿 30 日) 或罰鍰 (未滿 1 萬日圓)」。2020 年 5 月,前女子職業摔角選手、22 歲藝人木村花,因為受到網路霸凌而自殺身亡。在社群平台中傷木村花的兩名男子雖然面臨簡易判決,但最終僅被判罰 9000 日圓,社會輿論高漲、要求提高刑罰。侮辱罪與妨礙名譽罪的差異在於,並沒有「只要證實發言內容是事實,就不會受罰」的規定。隨著修法,過往逮捕現行犯所需的「無固定居所」等條件也取消了。因此部分在野黨也質疑「政治攻防上的『嗆聲』是不是也會遭逮捕」等,表達反彈。由此,日本政府的法務省與警察廳於 5 月提出「政府統一見解」, 指出公正的評論、正當的言論活動非屬處罰對象。如「嗆聲」等言論行為,由於當下往往難於辨別其正當性,「法律上或許有現行犯逮捕的可能性,但實際上不在推想範圍內」。本次的刑法修正案,在附錄中明文記載必須於施行 3 年後驗證是否有「不當限制言論自由」的情事。法案通過後,木村花的母親木村響子,在東京都召開記者會。提到「至今為止 (法規) 都沒有嚇阻力,並不合理。令人強烈感受到『好不容易才迎來結果』。(法案) 通過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加重罰則後要如何運用,還是要依個別對象的道德意識而定」。木村響子也說,「重罰是最後一道防線」。
海軍裡為什麼有空軍?從《捍衛戰士》一窺美國最菁英的海軍航空隊
最早海軍航空隊 (naval aviation) 是 1910 年由英國皇家海軍和法國海軍首先創立,英法當年先後設立專屬海軍的飛行學校,開始訓練飛行員起降艦艇甲板,美國海軍也在當年開始進行水上飛機和艦艇起降實驗,1912 正式成立海軍航空隊,1913 年成立陸戰隊航空隊。雖然比美國陸軍航空隊 1907 年成立稍晚,但美國空軍一直到二次大戰結束後 1947 年才脫離陸軍成為獨立軍種,因此海軍航空隊的成軍歷史比空軍早了 35 年。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 (IISS) 估計,美國海軍航空隊 (U.S. naval aviation) 截至 2021 年共有 2,626 架飛機,僅次美國空軍 5,217 架、俄羅斯空軍近 4,000 架和中國空軍 3,010 架,除了內華達和佛羅里達州的各種訓練機,分為九個航艦飛行聯隊 (Carrier Air Wing), 於 11 艘航空母艦間輪調。目前海軍航空隊空中主力是 F/A-18E/F 超級大黃蜂戰鬥攻擊機,是美軍自二戰後初代噴射戰鬥機 F2H 女妖式 (Banshee) 和 F9F 黑豹式 (Panther), 第二代超音速戰鬥機 F8U 十字軍式 (Crusader), 第三代 F-4 幽靈 II 式 (Phantom II), 和首款退役的第四代 F-14 雄貓式 (Tomcat) 之後的第六款主力戰機,而第五代 F-35B/C 戰機開始服役,未來將與 F/A-18E/F 搭配為海航雙主力。也因海軍航空隊強大的實力,許多網友戲稱美國空軍最大的對手,不是俄羅斯空軍也不是中國解放軍,是美國海軍才對。1986 年上映的《捍衛戰士》, 海軍航空隊主力戰機是許多航空迷至今難忘的 F-14A 雄貓式,由格魯曼公司 (尚未與諾斯洛普合併前) 1960 年代研發,1970 年首飛,1974 年服役的四代戰機,採用獨特的可變後掠翼設計,高速時後掠、低速時展開,機身無論高低速都可獲得最佳升阻比,空中機動性能相當優異。但 F-14A 可變後掠翼設計使維護成本高居不下,加上普惠 TF30 發動機妥善率不佳,尤其低空低速區間容易出現進氣不順熄火問題,對須在航艦起降的 F-14 相當危險,因此海軍 1990 年代換裝奇異 F110 發動機,推出 F-14B 及數位化座艙和航電 F-14D 改良版。冷戰過後,五角大廈認為妥善率高、成本便宜的 F/A-18C/D 大黃蜂戰機可節省更多經費,決定以改良版 F/A-18E/F 超級大黃蜂取代 F-14D 的改良計畫。F-14 於 2006 年退役,比海軍預估的 2015 年提早 9 年,讓許多航空迷不勝唏噓。F/A-18 前身 YF-17, 是由麥道與諾格公司開發,與通用動力的 YF-16 共同競爭美國空軍「輕型戰鬥機計畫」(LightWeight Fighter program,LWF), 與 F-15 重型戰鬥機高低搭配,空軍選擇 YF-16 後,美國海軍也尋找雙發動機版輕型戰鬥機,與 F-14 搭配,因此 YF-17 改良後成為 F/A-18 大黃蜂戰機。據海軍計畫,要由麥道和諾格分別開發制空的 F-18 與對地攻擊的 A-18 兩版,但開發過程發現兩種功能可以並存,試飛成功後海軍將編號改為 F/A-18, 也將原本航艦戰機中隊編號 VF (Fighting Squardon) 和攻擊機 VA (Attack Squardon) 整合為戰鬥攻擊中隊 (Strike Fighter Squardon,VFA), 反映大黃蜂的多功能特性。F/A-18 是全球首款不需要更換軟硬體、只需透過航電操作就可切換對空 / 對地模式的戰機,對航艦後勤的壓力大幅減輕,使用彈性也更高,雖然航程和籌載量不如 F-14, 但 F/A-18 高攻角和低速範圍機動性能極為優異,纏鬥時相當有利。1990 年代後期經費裁減,海軍新型 A-12 攻擊機計畫取消,F/A-18E/F 計畫將機身放大,增加航程與酬載量彌補攻擊機能量,但設計問題,E/F 版滾轉率和空氣阻力比 C/D 版差,不過更強大的推力、航電系統和 AESA 雷達仍然讓 E/F 具更強大的視距外空戰能力。目前海軍開發中六代戰機 F/A-XX 計畫,預計 2030 年代取代 F/A-18E/F, 與 F-35B/C 成為海軍兩大主力機種。《捍衛戰士》片名 《Top Gun》由來,源自美國海軍 1969 年成立的戰鬥攻擊機戰術指導計畫 (Strike Fighter Tactics Instruction Program,SFTI), 學員暱稱為 Top Gun。越戰時美軍認為飛彈將成為空戰勝利的保證,故新型 F-4 幽靈二式戰機並未配備機砲,但 1960 年代飛彈妥善率與命中率皆不理想,常被北越米格 - 21 逼入纏鬥狀態後擊落,海軍因此 1969 年成立 SFTI 計畫,重新培訓飛行員的近戰格鬥能力。有趣的是,雖然《捍衛戰士》1986 年上映影響非常多年輕人加入海軍或空軍想當飛行員,但片中出現許多技術不精確畫面,前 SFTI 教官史納格瑞斯 (Guy ′′Bus′′ Snodgrass) 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為了維護海軍飛行員的專業形象,SFTI 課程若有任何人提到這部電影,一次就罰 5 美元,確保學員分清楚電影與現實的差距。電影主角湯姆克魯斯、方基墨、邁爾斯泰勒、莫尼卡巴巴羅等人,都有「獨行俠」、「冰人」、「公雞」、「鳳凰」等聽起來很酷的呼號,但據航空網站 F-16.net, 呼號多半來自飛行員的糗事,就跟小時候被同學取綽號一樣,越不喜歡的綽號越會永續流傳。如身高非常矮的 Top Gun 學員,呼號就是「原子」(Atom), 還有不小心在拉斯維加斯夜店把訂婚戒指弄丟的學員,被戲稱「佛羅多」(Frodo), 以及有東歐姓氏的 Krestovozdvizhensky, 因為全隊沒人知道怎麼念他的名字,最後就叫他「字母哥」(Alphabet)。若有學員堅持要用很酷的呼號,通常也不能得償所望,曾有學員希望用電影「冰人」(Iceman) 當呼號,最後得到的是「剉冰」(Snocone)。《捍衛戰士:獨行俠》刷新湯姆克魯斯個人票房紀錄,美國海軍與空軍再次進入電影院開啟搶人大戰,也讓許多觀眾重溫 36 年前的感動,美軍也相當希望電影熱賣能複製當年參軍人潮,甚至隨著電影遠赴歐洲宣傳,英法兩國空軍也都積極和電影公司配合,希望激起本國年輕人加入空軍的意願。近日國防部空軍招募人員也仿效美軍,進入電影院開設人才招募站,只能說雖然描述飛行員的電影不計其數,但《捍衛戰士》的影響力仍無人能及。
神木保衛戰 美國森林大火威脅3000歲巨杉「灰熊巨人」
上週四 (7), 美國加州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 (Yosemite National Park) 傳出大火消息,有遊客在南方馬里波薩谷巨杉林 (Mariposa Grove of Giant Sequoias) 遠處的沃什伯恩步道 (Washburn trail) 上目擊到燃燒的火苗和厚重的濃煙。當局立即出動 360 位消防隊員與數十架直升機救火,但火勢仍迅速延燒,從最初的 101 公頃擴大到 1,214 公頃,短短 5 天內就燒毀約 1 千座足球場大小的森林。而人們擔憂不斷蔓延的沃什伯恩大火將威脅到馬里波薩谷巨杉林的 500 多棵紅杉木,其中包含一棵參天巨木 —— 灰熊巨人 (Grizzly Giant)。因應大火,消防隊員緊急設置灑水系統,保護古老的灰熊巨人。灰熊巨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樹木之一,也是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有名的古老巨杉,樹齡高達 3,000 年之久。國家公園的森林生態學家迪克曼 (Garrett Dickman) 在接獲通知後,馬上飛奔到馬里波薩谷,保護這些千年杉木。森林生態學家與消防隊員合作,努力地在巨杉旁鋪設間歇性的小型灑水系統,讓樹幹周圍保持濕潤,同時盡快地清除巨杉附近的易燃物,像是小樹叢或是枯枝。迪克曼表示,他們必須採取一些特別的措施來保護馬里波薩谷的巨杉林。例如,在去年的加州野火中,他們使用防火的箔片包覆住紅杉木的樹幹,先噴上一層泡沫,再淋上粉紅色的阻燃劑。迪克曼認為,如果有需要,他也會考慮在瀕臨危險的紅杉木旁邊設置強烈水柱,形成一道水牆,將大火與紅杉木阻隔開來。如果情況更加危急,空降消防員或是伐木工人甚至會爬上燒起來的巨杉,檢查燃燒的狀況,將燒起的樹枝枝幹截斷,以保護其餘的部分。由於國家公園即將邁入夏季遊客數量最多的時候,公園管理局也發布命令,疏散鄰近的社區、營地與飯店 1,600 位遊客,避免他們受到火場波及。公園官方表示,消防員工作的區域十分危險,上周六 (9), 大火產生的強烈上升氣流,一度將龐大的樹木捲起到空中,差點擊落盤旋於森林上空的兩架救火直升機,所幸現場沒有任何人員傷亡。目前所有消防員都投入救火行列,調查人員尚未確定起火原因,但不排除是人為造成。美國國家森林局 (U.S. Forest Service) 的發言人伯科維茲 (Stanley Bercovitz) 表示,截至本周二 (12), 火勢已控制 22%。面對這起大火,科學家判斷,相較其他加州的巨杉林,馬里波薩谷巨杉林的風險會小許多,因為這幾十年來,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都有遵從控制焚燒的規定,定期清除灌木叢,開闢出一條防火線,當嚴重的山林大火發生時,能保護馬里波薩谷巨杉林不受影響。馬里波薩谷的巨杉林與灰熊巨人都是經過百萬年進化的巨杉 (Sequoiadendron giganteum), 它們主要分佈於加州內華達山脈 (Sierra Nevada) 西部,在歷史中的許多雷擊大火裡倖存下來,長出厚重的纖維樹皮,能對火產生絕緣的效果,並且忍受火場帶來的高溫。此外,隨著巨杉的年齡增高,它們會拋掉長得較低的樹枝,讓樹幹周圍的枝條愈長愈高,避免火災發生時,火焰會隨著樹枝燒上樹冠。科學家解釋,巨杉能抵抗高溫,但是一旦樹冠燃燒起來,整棵樹就會像是被點燃的火柴棒般,失去抵抗能力,因此他們當務之急是先確保周圍的火勢不會影響到巨杉的樹冠。但科學家也提出警告,上世紀其實並沒有發生太多大型火災,近幾年受氣候變遷影響,氣溫升高、乾旱的情形比以往嚴重,山林大火的嚴重程度也隨之升高,讓這些巨杉不易在這些大火中生存下來。根據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數據統計,近年加州野火頻傳,從 2015 年至 2021 年,該地區已有 85% 的巨杉林被燒毀,這個數字遠高於過去 100 年的紀錄。在過去,只有 1/4 的巨杉林會被大火波及而死亡。對科學家來說,保護馬里波薩谷巨杉林刻不容緩,拯救巨杉林就像是在保存美國古老的歷史和遺產。早在 1864 年,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美國前總統林肯 (Abraham Lincoln) 將馬里波薩谷巨杉林優勝美地簽署為政府保留地,成為美國第一座的國家公園 —— 永遠保存為公眾使用、度假及遊憩。「它是美國整個國家公園系統的根基所在。」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負責人穆爾杜恩 (Cicely Muldoon) 如此說道。美國前總統老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曾經在博物學家繆爾 (John Muir) 的結伴下,在灰熊巨人的樹底下露營,並在優勝美地度過難忘的三日時光。離開優勝美地後,老羅斯福深受啟發,之後便陸續為美國簽署了更多的國家公園、國家紀念區與國家森林區,並在 1905 年成立美國國家森林局。據說,老羅斯福當時就佇立於馬里波薩谷中,仰望著巨杉林讚嘆:「這些巨杉林就像是偉大的聖殿一樣,完全不是人所能建造的。」
揭露亞馬遜雨林深處的罪行 英國記者遇害
上周日 (5),57 歲的英國獨立記者菲利浦斯與 41 歲巴西原住民專家佩雷拉在巴西亞馬遜雨林深處失去音訊。兩人近期共同調查亞馬遜雨林的非法漁獵和盜木活動,在穿越巴西與秘魯之間的雅瓦里谷 (Javari Valley)、沿著雅瓦里河下到北阿塔拉亞城鎮 (Atalaia do Norte) 的途中失去蹤影,至此下落不明。菲利浦斯與佩雷拉失蹤的消息讓人們重新注意到亞馬遜雨林與保留區中的原住民生存議題。在菲利浦斯與佩雷拉失蹤的消息傳出後,原住民權利組織 —— 雅瓦里谷原住民聯盟 (Un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 of the Javari Valley, 以下簡稱 UNIVAJA) 和巴西警方組成的搜救隊伍,投入長達 10 天的搜索行動。本周三 (15), 被警方拘捕的嫌疑人奧里維拉 (Amarildo da Costa de Oliveira) 終於向警察坦承犯行,承認殺害了菲利浦斯與佩雷拉。今日 (16), 奧里維拉帶警方找到兩人屍體的掩埋處,現場挖出兩具人類遺骸。警方表示,待首都巴西利亞 (Brasilia) 的法醫鑑定後,將確認死者身分與更進一步的調查結果。菲利浦斯近 10 年定居巴西,常為英國《衛報》、《華爾街郵報》撰寫文章,專注於環境議題的報導。他熱愛亞馬遜雨林,希望能為它撰寫一本書,描述它的發展,並研究哪些計畫長期下來對雨林發展有益,哪些計畫又會威脅到雨林和原住民的生存。菲利浦斯曾說,他想在亞馬遜當地保持中立,聆聽礦工、漁夫、原住民還有環保人士的聲音,並將這些未被留意的聲音傳遞出去。而在聆聽聲音的旅途中,菲利浦斯與佩雷拉結識。佩雷拉是巴西人,也是巴西官方原住民基金會 (FUNAI, 以下簡稱巴西原民會) 的領導人物。亞馬遜雨林保留區中有數以百計的原住民部落,這些部落甚少與外界接觸,也缺乏對外發聲的管道,而巴西原民會身負重任,致力保護其中的 235 個部落,協助這些部落遠離外部社會的侵擾、疾病與威脅。近年,隨著亞馬遜雨林盜採的議題愈趨嚴重,巴西原民會也投入打擊侵占這些部落土地、恣意盜取雨林資源的盜木者、盜獵者、非法漁民和礦工。菲利浦斯與佩雷拉最近一起合作調查雅瓦里谷的非法犯罪活動。雅瓦里谷幅員遼闊,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原住民部落寶庫,擁有眾多未接觸外界、與世隔絕的部落民族;然而該區域的非法犯罪活動近年急速增加,有愈來愈多的毒販運用當地河流,將秘魯、哥倫比亞的毒品如古柯鹼 (cocaine) 運送到巴西市區和國際的市場,也有非法漁夫濫捕被列入瀕危物種的巨骨舌魚 (Arapaima gigas)。當地原住民的組織 UNIVAJA 為抵禦非法入侵者,已經號召各部落共同建立巡邏隊。菲利浦斯與佩雷拉此次便是要採訪 UNIVAJA 巡邏隊的發起人波索維洛 (Orlando de Moraes Possuelo), 為非法犯罪活動建立一份可信的報告。而根據 UNIVAJA 表示,佩雷拉在一周前與動身前往北阿塔拉亞城鎮的前一天,都曾受到死亡威脅。在菲利浦斯與佩雷拉失蹤後,警方後來也查證到,殺害兩人的嫌疑人奧里維拉,就是曾兩次出面威脅菲利浦斯與佩雷拉的人之一。對於亞馬遜雨林究竟該採取保護或是開發的立場,一直是該國爭論不休的議題。2019 年,極右派的政治人物波索納洛 (Jair Bolsonaro) 就任巴西新總統,為了拚經濟,他反對讓貧窮的原住民占據了資源豐富的雨林,主張開發亞馬遜雨林來促進經濟。上任後,波索納洛削減了巴西原民會的資金,佩雷拉在巴西原民會的職位也遭到免除;他不僅減少巴西環境保護局的執法活動,還放任非法盜木與盜採。根據《華爾街郵報》的統計,在波索納洛任期中,亞馬遜雨林的砍伐面積已達 15 年來新高。前巴西原民會領導人瓦茲 (Antenor Vaz) 對巴西政府的放任做出分析。他說:「從菲利浦斯與佩雷拉遭遇到的結果,可以看到有組織的犯罪活動大量增加,這解釋了政府的公權力在此地嚴重缺席。」巴西帕拉州聯邦大學 (Federal University of Para) 的地理學家與亞馬遜雨林專家卡拉雷斯 (Aiala Colares) 也指出,由於森林一直是難以巡邏與藏匿毒品的最佳地點,該地區運毒情況在近 10 年激增。2021 年,一個以多元發展的犯罪組織「Os Crias」已在亞馬遜區域和雅瓦里谷崛起,從事運毒、盜木與非法捕魚活動。近期,菲利浦斯與佩雷拉的事件也重新引起全球對亞馬遜雨林的關注,也對身處在當地的記者和環保人士的安全感到憂心。根據人權觀察組織 (Human Rights Watch) 的統計,從 2009 年至 2019 年間,已有 300 人死於亞馬遜地區的土地資源衝突。而《紐約時報》報導,從 2009 年至 2019 年間,亞馬遜地區有 139 位環保人士被殺,但在過往的襲擊紀錄中,從未有人針對外國記者下手,因為他們通常會擔心媒體大肆報導。菲利浦斯是第一位在亞馬遜地區被殺害的外國記者。菲利浦斯的妻子桑帕依奧 (Alessandra Sampaio) 在警方告知終於搜尋到丈夫後表示,希望警方未來能分享更多此案的細節,並防止未來再有類似的殺害事件。「這個悲傷的結果為菲利浦斯和佩雷拉的失蹤畫下句點,我們現在可以把他們帶回家,用愛和他們說再見。」桑帕依奧說道。菲利浦斯的姊夫舍爾伍德 (Paul Sherwood) 表示,「菲利浦斯是個勇敢的人,他在做他認為很重要的事,他一定知道這些事有風險,我們希望在這次事件中,不只正義可以被伸張,他寫的書未來也會被出版,他所寫的故事可以被傳遞出去」。
少喝一杯茶救救國家經濟 巴基斯坦政府向人民喊話
巴基斯坦的經濟危機不斷惡化、債台高築,4 月剛上任的新總理謝里夫 (Shehbaz Sharif) 與新組成的內閣成員對如何出手拯救這場經濟危機毫無頭緒,只能極力號召人民共同努力減少國家的進口支出。15 號,巴基斯坦聯邦計畫發展暨獎勵措施部 (Federal Minister for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Special Incentives) 部長伊克巴爾 (Ahsan Iqbal) 在首都伊斯蘭瑪巴德 (Islamabad) 的記者會上,鄭重向人民提出呼籲,「我籲請全國民眾少喝一到兩杯茶,因為我們正以貸款方式進口茶葉」。巴基斯坦聯邦計畫發展部部長早上舉行記者會,會中他懇請民眾少喝茶,保存巴基斯坦所剩不多的外匯資金。伊克巴爾的談話隨即在巴基斯坦網路上瘋傳,引起人民強烈反應,認為伊克巴爾的呼籲對改善巴基斯坦的經濟無濟於事。有人諷刺地回覆:「我剛起床,邊喝茶邊看著這部影片。」也有人不以為然地說:「我一早喝了三杯茶,是不是不愛國?」喝茶對巴基斯坦人來說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巴基斯坦的喝茶習慣是在英國殖民時期才引入,但久而久之,紅茶文化已深入到巴基斯坦的生活之中。許多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煮一壺荳蔻茶 (elaichi chai), 迎接一天的到來。愛喝茶的習慣也造就巴基斯坦成為全球最大的茶葉進口國。2021 年,這個人口有 2.2 億的國家,進口茶葉的費用就高達 6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77 億 8,850 萬元)。根據統計,一個巴基斯坦人一年平均會喝掉 1 公斤的茶葉。巴基斯坦的經濟狀況長年不佳,雖然熬過 COVID-19 疫情和政治動盪 —— 前總理汗恩 (Imran Khan) 被罷免下台的危機,但近幾個月,一場新的危機又蓄勢待發。專家學者擔心,巴基斯坦如果在這場經濟危機中處理不當,很可能一不慎會踏上斯里蘭卡的後塵。COVID-19 疫情與俄烏戰爭造成全球通膨壓力,巴基斯坦除了面臨到石油、天然氣和食品價格飆漲外,近期貿易逆差加大,又遇上盧比 (rupee) 快速貶值,導致政府外匯存底嚴重不足。巴基斯坦的外匯存底從 2 月的 16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4,747 億 1,520 萬元) 到近期 6 月只剩 10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970 億 4,800 萬元), 該數字已不夠支付近兩個月的進口費用。上個月,巴基斯坦政府為了因應外匯存底不足的問題,已出手限制進口非必須奢侈品,來保護該國的外匯資金。但巴基斯坦要努力解決的問題不只這一樁,該國近年一直有用電大於供電的缺電困擾。能源部部長達斯特吉爾 (Khurrum Dastagir) 為了不讓缺電危機加重該國的經濟負擔,上個月,他也下令首都伊斯蘭瑪巴德的人民不得在晚上 10 點後舉行婚禮,並且每場婚宴只能煮一道菜。當前巴基斯坦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是該國耗費大量的資金投入在非發展性和沒有經濟效益的計畫上。一些專家就曾指出,被稱為中巴鐵路的瓜達爾 - 喀什市鐵路 (Gwadar-Kashgar Railway Line) 就是很好的例子。巴基斯坦在建設中巴鐵路上未與本地機構合作,反而從中國那裡借貸巨額的資金,造成巴基斯坦日後麻煩不斷。一帶一路下的中巴經濟走廊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CPEC) 加深了巴基斯坦的債務負擔,也開啟該國借貸的大門。巴基斯坦目前向中國借貸的金額已高達 64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 兆), 未來 3 年後將有更大挑戰,要一步步償還貸款。經濟危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巴基斯坦的國內產業停滯不前。該國是農業國家,但過時的耕種方法、水資源稀缺還有氣候變遷議題,都讓該國的經濟表現不佳。面對這場經濟危機,巴基斯坦將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的援助,希望重啟雙方在 2019 年曾協議的 6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783 億 8,900 萬元) 援助計畫。
害怕工安事故的懲罰 南韓企業急於用機器人取代人力
愈來愈多企業採用機器人服務,成為一種世界趨勢與潮流,但對南韓來說,真正迫使他們爭相以機器人取代人力,背後的最大主因是一條法案。南韓製造商 Speefox 生產了大量的電子元件 —— 電容器,公司執行長金勇來 (Kim Yong-rae, 音譯) 佇立在他的工廠前,看著機器人不停地發出噪音和閃光,勤奮地將鋁捲成線圈。這些從工廠產出的電容器,最後會運用在手機、相機、家電產品等電子設備上。金勇來認為,機器人會是公司生存下去的重要關鍵,「我們總是想方設法要保持領先的地位。『自動化』是我們重要的下一步」。根據科技媒體《Rest of World》的報導,南韓對機器人的投資近幾個月來大幅增加,許多的企業、工廠、物流業相繼尋求自動化的技術,而 Speefox 只是其中冰山一角。過去,由於 COVID-19 疫情和南韓最低時薪的調升,促使南韓企業考慮轉型,採取自動化來減少人力的成本。但最近幾月,南韓的重工業和建築業急於以機器人取代人力,其中最關鍵因素是 2022 年 1 月 26 日生效的《關於處罰發生重大災害的企業及負責人的法律》(Serious Disasters Punishment Act, 以下簡稱《重災企業處罰法》)。《重災企業處罰法》處理嚴重工安意外事故,該法規定企業或工廠如果因疏於安全性防護而發生重大災害導致員工受傷、生病或死亡,將嚴厲懲罰企業負責人和負責管理公司的執行長,向他們追究刑事責任,處以 1 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並罰款 10 億韓元 (折台幣約 2,304 萬 8,724 元) 以下的罰金,而對於違規的企業則最高可處 50 億韓元 (折台幣約 1 億 2,500 萬元) 罰金。在《重災企業處罰法》生效後,南韓勞工團體認為這是勞僱關係的一大突破,也是勞工的福音。勞工團體相信該法能改善長久以來南韓工廠和營造工地的職業災害事件。在該法生效以前,過往是由第一線勞工提防災害事故的發生,也是由勞工親身來承擔後果;如今該法實施後,災害發生的責任將移交到企業負責人與經營者的身上,要求負責人與經營者必須審慎預防災害事故。不過,與勞工的心境截然不同,《重災企業處罰法》生效後,南韓企業經營者多怨聲載道、叫苦連天。企業經營者認為,該法會讓搖搖欲墜的韓國經濟變得更糟,製造寒蟬效應,讓企業不敢嘗試新的高風險計畫。十分關注企業動向的首爾大學職業安全專家鄭秦宇 (Jung Jin-woo, 音譯) 表示,「南韓許多公司正在減少人力,對於是否要投入高風險計畫也變得猶豫不決」。許多經營者批評,該法最大爭議在於它並未充分解釋為什麼企業高層要承擔工作場所發生的意外,因為企業經營者與執行長通常不會出現在工作場所,也不會負責監看現場的勞力工作。釜山大學的法律教授權赫 (Kwon Hyuk, 音譯) 回應,「該法制定的意義在於規定經營者有責任預防意外事故,促使經營者關注工作場所的安全。但該法最大的問題在於,它的處罰很重,但它沒有規定清楚什麼行為會觸法。一般處罰這麼重的法律會規定清楚,但它沒有」。另一些批評則來自南韓的中小型企業,他們擁有南韓最多的就業人口,卻最缺乏遵守該法案的應變能力。鄭秦宇表示:「我擔心該法會威脅到南韓的中小企業,因為該法沒有明確的範圍。政府在這些企業中製造了一種恐懼的氛圍。」調查顯示,大多數企業對《重災企業處罰法》的疑慮是「法律的範圍不明確」和「管理責任不明確」, 而且沒有給企業足夠的時間準備。「這個法案對韓國商業造成很大的影響,也是當前最重大的議題。幸好我們已經邁向自動化,所以法案一生效,我們已經準備好了。」Speefox 的常務董事、也是公司執行長金勇來的女兒金孝珍 (Kim Hyo-jin, 音譯) 說道。南韓是技術先進的國家,但工安意外頻傳。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 Development,OECD) 統計,南韓是工安事故導致勞工死亡的最高國家之一,南韓時常發生重大意外事故,引起南韓民眾的憤怒,並質疑這些意外發生,是因為南韓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私下偷工減料或趕工所致。首爾崇實大學 (Soongsil University) 的系統安全專家李鍾原 (Lee Joon-won, 音譯) 表示,這也是制定《重災企業處罰法》的動機:「對於一個國民所得平均為 3 萬美元 (折台幣約 89 萬 0,304 元) 的國家來說,不斷發生基本的工安意外事故,是很大的一個缺陷。公司追求利潤是很正常的,但他們必須在安全的範圍內這麼做。」最初,《重災企業處罰法》會被提出來制定,就是因為 24 歲的金容均在 2018 年火力發電廠的工安意外中喪生,他的 53 歲母親之後以絕食行動挺身呼籲立法。首爾誠信大學 (Sungshin University) 的勞動法教授權武聖 (Kwon Oh-seong, 音譯) 說道:「企業經營者透過將意外和其他成本轉嫁給社會大眾來謀取利益。為了修正這個狀況,我認為我們要讓企業感到不自在,《重災企業處罰法》就是這一切修正的開始。」
愈玩愈超過的「灰色地帶」 加拿大、澳洲控中國飛行員不專業且危險
中國派出軍機頻頻入侵台灣西南空域,造成台灣困擾,但近期傳出,多次被中國戰機騷擾的不只是台灣,也包含加拿大與澳洲。6 月 1 日,加拿大《環球新聞》(Global News) 報導,中國戰機在公海 (International waters) 上頻頻刻意「逼近」正在執行聯合國任務的加拿大偵察機。這些中國戰機有時過於靠近,與加拿大飛行員的距離幾乎不到 30 公尺,甚至只有 6 公尺,近到加拿大飛行員透露,他們能清楚地看見中國飛行員的眼神,偶爾還穿插著中國飛行員對他們比出的中指。加拿大國防部 (The Department of National Defence) 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中國軍機干擾加拿大偵察機的頻率升高,而且干擾方式令人擔憂,「有幾次的經驗是加拿大飛行員感覺到危險,必須迅速調整飛行路線拉開距離,避免與突然攔截的中國軍機相撞」。加拿大發言人說道。加拿大政府已就此事向北京表達譴責,並指出中國飛行員的表現「不專業且非常危險」。「在高速飛行下距離這麼近是非常可怕的,這可能會導致一場災難。因為有時做錯一步,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加拿大智庫麥當諾 - 勞雷爾研究院 (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 資深研究員伯頓 (Charles Burton) 說道。近期,不斷被中國軍機干擾的加拿大偵察機為加拿大皇家空軍的 CP-140 極光反潛機 (CP-140 Aurora), 該偵察機目前參與「霓虹行動」(Operation Neon), 支持聯合國安理會對北韓核武器與彈道飛彈的制裁,協助其海上的監視工作。對此,伯頓對中國頻頻挑釁加拿大的策略表示不解,「如果中國飛行員害加拿大飛行員喪生,可能會導致極為嚴重的緊張情勢,我對中國冒險挑起國際事件的行為感到疑惑」。但不只加拿大感到困擾,澳洲政府也是。6 月 5 日,澳洲國防部 (Australia's Defense Ministry) 表示,澳洲偵察機在南海 (South China Sea) 國際空域巡邏時遭到中國軍機侵略性的攔截。澳洲國防部長馬勒斯 (Richard Marles) 表示,5 月 26 日,澳洲 P-8 海神式偵察機 (P-8 Poseidon) 在國際空域執行例行性巡邏時,遭遇中國殲 - 16 戰鬥機 (J-16) 靠近它的側邊。隨後,中國戰鬥機向澳洲偵察機釋放箔條干擾彈 (Chaff) 和紅外線干擾彈 (Flares), 造成澳洲偵察機至少一個發動機損傷。軍事飛機釋出的箔條干擾彈,是一種干擾雷達訊號的武器。透過機尾發射大量箔條,誘騙敵方追蹤的飛彈,造成對方無效打擊。澳洲國防部在聲明中描述,「中國戰鬥機進行了一次危險的飛行操作,讓澳洲的 P-8 海神式偵察機與機組人員暴露在危險之中」。澳洲國防部也強調,「數十年來,澳洲國防部一直在該區進行海上監控行動,遵守著國際法 (international law) 中飛越公海和國際空域時的航行自由 (freedom of navigation) 原則」。澳洲偵察機後來平安返回基地,機組人員都安全無恙。馬勒斯表示:「澳洲偵察機的巡邏行動完全符合澳洲的權利與國際法,我們會持續在南海進行這項行動。」此次中國戰鬥機對澳洲偵察機的侵略性攔截,被認為是 20 年來中國軍機遇上外國軍機最危險的一次。但針對上述飛行操作不當的事件,中國官員表示,他們的飛行員行動得當、捍衛了國家主權,讚揚中國飛行員的反應及時、果斷且合理。目前,許多觀察家定義中國在南海地區的行動是灰色地帶戰略 (Gray zone operations)。灰色地帶是一種軍事術語,指的是在不觸及戰爭門檻下,獲取其利益與戰略的目標。中國使用灰色地帶的戰術,不停地在有爭議的海域上加強其軍事基地和行動,一步步鯨吞蠶食,迫使鄰近國家接受這些區域是中國領土的事實。澳洲葛瑞菲斯亞洲研究所 (Australia’s Griffith Asia Institute) 的研究員雷頓 (Peter Layton) 在一篇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 (Lowy Institute) 的文章中寫道,「中國開始挑戰『灰色地帶』的極限,對美國的夥伴聯盟採取更侵略性的飛行行動」。新加坡國際戰略研究所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的海事監控專家葛拉漢博士 (Dr. Euan Graham) 也有類似的見解。他說:「中國正在考驗美國的盟友,增加澳洲與加拿大的非武裝偵察機工作的危險性。但中國不會對美國的偵察機採取相同的行動。」「中國藉此傳達出一個訊息,中國不希望外國的軍事行動在他的海岸線附近發生,尤其是在他聲稱有主權的南海地區。」葛拉漢補充,這符合中國長期的戰略目標:既可破壞美國太平洋聯盟夥伴的穩定結構,又可以強調他在維護自古以來屬於他的航道。美國公共政策企業研究院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的高級研究員梅惠琳 (Oriana Skylar Mastro) 表示,中國正在玩一場「膽小鬼賽局」(the game of chicken), 這是一種愈不要命、愈能贏得比賽的概念。她說:「他們做出這些危險的行為,然後向對手說:『如果你們不在這裡會更安全』。」而梅惠琳指出,中國認為與其和美國玩膽小鬼賽局,與其他國家玩膽小鬼賽局比較安全,他們不需與美國作對,只需要拉走美國的盟友。但對於中國飛行員近期較為侵略性的行動,也有另一套說法。有些專家推測,這有可能是中國流氓飛行員或一支飛行中隊的獨立行動,與北京沒有太大關聯。美國前國防部官員唐安竹 (Drew Thompson) 表示,可以觀察騷擾加拿大與澳洲的中國戰鬥機機號是否一致,將可以進一步了解到這些行為背後是否為某個流氓飛行員所為。
【地球圖書館】為理想出征!受東方召喚的十字軍運動
十字軍運動前的數十年間,基督徒之間強烈的團結感興起,視東方與西方因為共同的基督信仰歷史和命運而連為一體。這主要源自人與觀念在歐洲各地日益頻繁的移動,但也是由的宣傳攻勢刻意營造所致。當然,東西方之間向來有互動,但是由於拜占庭帝國亟欲吸引西方騎士來到君士坦丁堡,這樣的交流在十一世紀日益體制化。倫敦甚至有間人才招募局,負責激起追逐名聲與財富者的胃口,並由拜占庭官員對想要前往東方的人保證,他們在君士坦丁堡會受到妥善照顧。帝國首都隨時有不同語言的通譯,負責歡迎前來服務皇帝的人。在西方,有時候似乎很難阻止一心想冒險的年輕男性離家。十一世紀晚期,諾曼第具影響力的貝赫 (Bec) 修道院院長暨後來的坎特伯里大主教安瑟姆 (Anselm), 寫信給名為威廉的一名,從這封信的內容可知,君士坦丁堡提供誘人的獎賞是眾所皆知的事。安瑟姆勸告他,別被豐厚報償的承諾迷惑了,你應依隨上帝對你真正的命運和計畫,成為一名修士。也許威廉聽從了他的忠告;但很可能他沒有:因為同一封信透露,他的哥哥已經前往君士坦丁堡了,而威廉將跟隨他的腳步。川流而至的騎士在君士坦丁堡受到普遍歡迎,即使在阿列克修斯登基之前就已如此。拜占庭帝國軍隊主要仍以步兵為主,但西方戰事已演化為著重於騎兵。西方盔甲的技術進展,讓戰馬上的騎士在戰場上所向披靡。這個優勢又為新發展的戰術所強化:不論是進攻或防守,西方騎兵形成固定戰線時最為有效。他們的紀律,使他們成為行動敏捷的敵人如與可畏的對手,這兩個民族在戰鬥時都以分裂敵軍、再將與主力分離的士兵逐一消滅為目標。不過,君士坦丁堡不是所有人都歡迎這些從西方而來、企圖心十足的外來者。厄維。法蘭戈波洛斯 (Hervé Frangopoulos,「法蘭克人之子」) 在一○五○年代於小亞細亞阻擋突厥人襲擊有功,獲得皇帝慷慨的以采邑和冊封高銜獎賞,這為他招來了強烈的憤恨不滿,導致他最後脖子上被綁了一塊石頭,沉到地中海底。另一名西方人羅伯特。克里斯平 (RobertCrispin) 的成就也引發了拜占庭貴族的嫉妒;他不是死於和突厥人作戰的戰場上,而是在君士坦丁堡被眼紅的對手下毒而死。至少,當時在歐洲流傳的謠言是這樣說的。小亞細亞的情勢在十一世紀尾聲日趨惡化之際,開始更熱切的從帝國之外尋找援助。一○九○年代,歐洲各地的當代人都開始注意到君士坦丁堡發出愈來愈焦急的求援之聲。奧拉的艾克哈德記錄,阿列克修斯面對在「卡帕多恰和羅馬尼亞與敘利亞各地」的嚴重問題,為了尋求援助而派出使節並發出「連我們都看過的」信件。根據另一名消息靈通的記述者所寫:「君士坦丁堡名為阿列克修斯的皇帝,為異教徒的持續侵擾和王國的大幅衰退而惴惴不安,派遣使節帶著信函前往法蘭西,以煽動王公的情感,前來救援⋯⋯陷入危險的希臘。」弗蘭德伯爵羅伯也收到這類信件。每一天不中斷的都有來自皇帝的消息,無數基督徒遭到屠殺;男孩與老人,貴族與農民,神職人員與修士都在突厥人手中慘遭雞姦之罪;其他人被迫行割禮,貴族仕女和她們的女兒則被肆無忌憚的強暴。希臘基督徒最神聖的帝國,阿列克修斯說,正從各方被異教徒壓迫。突厥人暴行和基督徒苦難的這些消息令人震驚,在西方引發眾怒。一○九○年代初尼科米底亞遭到攻擊時,阿列克修斯的呼籲變得更為緊急。皇帝「派遣帶著信函的使節前往各處,他們哀嘆哭泣,帶著淚水乞求所有基督徒的援助」, 呼籲他們伸出援手對抗褻瀆洗禮池、夷平教堂的蠻族。如前文所述,弗蘭德的羅伯因此召集了一支西方部隊,使拜占庭終於得以收復尼科米底亞以及周圍土地,遠達伸入尼科米底亞灣的「聖喬治之臂」。帝國分崩離析的消息在「聖者」(holy men) 組成的使節團傳播下傳遍歐洲。根據一名編年史家所寫,西方普遍知道東方的基督徒,「也就是希臘人與亞美尼亞人」, 正面臨「突厥人在卡帕多恰、羅馬尼亞 (君士坦丁堡) 和敘利亞廣泛而恐怖的迫害」。其他來源的細節較多,根據一名當代人描寫,突厥人「入侵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和聖墓,並奪得了亞美尼亞、敘利亞,和希臘幾乎延伸到海的一片土地,稱為聖喬治之臂」。西方也知道仕紳階級因為失去其土地而蒙受極大損失。關於拜占庭苦難的消息不僅極為即時準確,而且傳播廣泛,因此,當 (Urban II) 在一○九五年冬天站在克萊蒙聚集的人群之前時,幾乎不需要介紹這個主題。「你們必須盡快為居住在東方的弟兄提供援助,」這場演說的某一版本這樣寫道,「他們已多次籲請你們伸出援手。因為,如你們許多人所知,波斯民族突厥人攻擊他們,並已深入羅馬領土,抵達地中海岸稱為聖喬治之臂的地區。他們搶奪了愈來愈多基督徒的土地,在七場戰役中都打敗他們,屠殺並俘虜了許多人,摧毀教堂,在上帝的王國帶來浩劫。」東方情勢趨於惡劣之所以會廣為人知,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阿列克修斯在一○九○年代發出的信件,以及他為帝國尋求支持的努力。本文摘自彼德。梵科潘 (Peter Frankopan) 作品《十字軍首役:以聖戰為名的權力遊戲,形塑歐洲文明的重要之戰》, 繁體中文版由聯經出版代理,胡宗香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誠品金石堂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6/17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十字軍首役》⁣: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宣傳回收水 Newater,新加坡推尿尿回收水釀啤酒品牌 Newbrew
Newater 號稱是國際品質的安全飲用水,Nerbrew 啤酒本身喝起來當然不會有尿騷味,而是有淡淡的烘烤蜂蜜味,Nerbrew 是用最高級的原料,使用頂級德國大麥芽、芳香的 Citra 與 Calypso 啤酒花、挪威農舍釀造酵母。物理上 Newater 並不會影響這些高級原料的味道,但是感覺上就不一定了,畢竟,金黃色的啤酒,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金黃色的尿液,而啤酒用的水又是尿液回收水,這難道是新加坡公共事業局特別開的玩笑嗎?無論如何,Nerbrew 啤酒或許不見得能商業成功,但是的確吸引了國際目光,做為新加坡水科技的代言,或許這樣也足夠了。
COVID-19病毒會在人體停留多久?最新研究探討「Long COVID」關聯
研究顯示,當 COVID-19 病毒在人體停留超過 14 天,確診者病情可能加重,出現精神錯亂或延長住院時間,甚至與迅速清除病毒的患者比較,死亡風險更高。據估計,美國現在有 770 萬到 2,300 萬人受肺炎長期症狀影響,稱為「Long COVID」。確診者若沒有接種疫苗或之前感染帶來的免疫力,那 COVID-19 病毒就會全身複製,並透過鼻子、嘴和腸道傳播,但大部分確診者病毒在最初感染 3~6 天達高峰,免疫系統會在 10 天內清除病原體,這段時間後排出的病毒不具傳染性。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神經學家 Ayush Batra 表示,即使考慮到疾病的嚴重程度,無論患者是否插管或有潛在疾病,研究都表明,PCR 檢測結果持續呈現陽性的確診者,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病情。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病毒學家和免疫學家 Timothy Henrich 表示,Batra 的研究表明,確診者若有長期症狀,可能會因病毒導致更嚴重的病情,但研究沒有調查持續存在的病毒,是否直接導致 COVID-19 長期症狀。史丹佛醫療中心醫師 Linda Geng 表示,關於導致 Long COVID 症狀的原因有多種假設,包括病毒持續存活,且可能有多種因素影響,但可能每人嚴重程度不一。Linda Geng 是 COVID-19 急性後綜合症狀診所聯合主管,診所專門治療 Long COVID。Batra 團隊觀察,某些返回醫院的確診者感染初期 4~5 週後,病毒檢測仍呈陽性,於是團隊開始進行相關研究,分析 2,518 名 COVID-19 患者,最初確診兩週 42% 患者 PCR 依然呈陽性,甚至 90 多天後 12% 患者呈陽性,269 天後有一名患者陽性。研究人員表示,即使沒有明顯症狀的 COVID-19 患者,也會在幾個月乃至更長時間攜帶 COVID-19 病毒,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這病毒可能一年內都不會被清除。史丹佛大學慢性 COVID-19 感染試驗,4% COVID-19 患者確診 7 個月後,糞便仍有病毒遺傳物質 (RNA)。持續排出 RNA 意味體內仍有病毒庫,神經學家 Michael VanElzakker 表示,與麻省綜合醫院、哈佛醫學院和塔夫茲大學都有聯繫,這些病毒庫會讓病毒持續存活很長時間,並引起免疫系統行為異常,可能導致 Long COVID。Batra 指出,由於各種原因,一些患者無法清除病毒庫,或免疫系統出現異常反應,最終導致持續症狀,也就是 Long COVID, 但很多科學家認為,沒有足夠證據把病毒 RNA 持續存活與 Long COVID 連在一起。多項研究顯示,感染 4 個月後患者腸道、痊癒 100 多天後去世的遺體捐獻者肺部,都發現病毒或病毒遺傳物質,未經同行評審的研究發現,感染 175 天和 462 天患者闌尾和乳房組織都發現病毒。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未經同行評審的研究發現,COVID-19 病毒的遺傳物質在多器官以低程度存活 7 個多月,但血液檢測不到。東京大學病毒學家 Kei Sato 表示,發現活在人體組織的病毒並不奇怪,研究顯示,人體經常積累病毒,如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 (Epstein-Barr)、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和許多處於沉睡狀態的皰疹病毒,這些持續存活的病毒,只有大範圍基因測序能辨識。這代表證明或駁斥 COVID-19 病毒持續存活且與 Long COVID 有關非常複雜,如感染水痘幾十年後,潛伏的帶狀皰疹病毒可能重新驅動,留在人體的 COVID-19 病毒也可能造成長期健康問題。Henrich 認為病毒潛入深層組織,可能會引起免疫系統失調造成發炎狀態。VanElzakker 認為,這種狀態證明病毒可能長期存活,且與身體達成不穩定的休戰,儘管如此,但 Geng 認為,把滯留人體的病毒與 Long COVID 連在一起,還需經廣泛研究,因目前提出的發生機制,還沒有辦法得出強力的結論。據 Geng 和 Henrich 團隊初步研究報告顯示,確診者接受輝瑞的 COVID-19 口服抗病毒藥物 Paxlovid 治療後,Long COVID 症狀有改善,因 Paxlovid 可阻止病毒複製,這也是為什麼部分專家認為 Paxlovid 能清除殘留病毒,但 Geng 和 Henrich 都提醒,使用 Paxlovid 要謹慎。Geng 表示,Paxlovid 在治療 Long COVID 作用方面有些有趣的假設,但需進一步研究和臨床試驗得到結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就警告,Paxlovid 適用發病五天內的輕中症確診者、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成人,並確實完成完整五天療程,未正確服用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美國總統拜登指示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制定,針對 Long COVID 的國家行動計畫,因此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已啓動研究,目的是瞭解、預防和治療與 COVID-19 有關的長期健康影響。證據表明,COVID-19 疫苗不僅能繼續預防重症,還能預防很多 Long COVID 症狀。一項最新研究比較 150 萬名未接種 COVID-19 疫苗者和 25,225 名接種疫苗的突破性感染者,發現疫苗大大降低感染 28 天後出現 Long COVID 的風險,感染後 90 天內疫苗能發揮更大保護作用。Henrich 強調,雖然大多數人不會出現 Long COVID 症狀,但很難說是否有一定風險,且感染初期的 10 天,確定 COVID-19 病毒不會停下來,強烈呼籲民眾,不把 COVID-19 當一回事,就是不把自己的健康當一回事。
無經驗可的 VR 打工!日新創徵超商飲料上架工讀生,在辦公室遙控機器人
在超商店舖內上架飲料的機器人本身由人力透過 VR 遠端操作的電腦連結以上兩者的雲端系統影片為透過 AR 操控機器人陳列商品。Telexistence 早前的新聞稿指出,透過活用 AI 技術的自動化陳列貨架,可以取代店鋪人力,24 小時在低溫環境的後台作業,一天之內上架達 1,000 件商品,減輕店員身體負擔。
從富有到入不敷出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阿根廷的人均 GDP 曾是世界前茅,從 1870 年開始到 1914 年,阿根廷的經濟成長率平均為 6%, 不但是經濟成長速度最快、也是快速成長最久的國家,當時阿根廷的國民所得比大部分歐洲國家還高。豈料 100 多年後的今日,阿根廷卻從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變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債務違約國。外債高築、經濟凋蔽、通膨嚴重,以出口牛肉為大宗的阿根廷,如今許多人民卻吃不起牛肉。阿根廷從發達國家倒退回發展中國家,堪稱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葩。回顧歷史,1816 年 7 月阿根廷宣布脫離西班牙統治,正式獨立。之後阿根廷經歷 40 多年內戰實現國家統一,領土向南延伸到南美洲最南端,也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從自然條件看,阿根廷土地平坦、氣候溫和,河流通暢且相互貫通,有著土壤與肥力保持很好的班巴草原 (Pampas), 蘊含石油、天然氣、煤、鐵、銀等礦產,糧食產業發達,是世界著名的農產品出口大國。阿根廷 19 世紀末把握善用農產畜牧業本錢的優勢,利用當時歐洲對農產需求急增,吸引大量外資和移民,並改進海運與冷凍技術,向歐洲大量出口。1900 年,阿根廷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GDP) 為美國的一半;1913 年,阿根廷人均收入高於法國和德國;甚至到 1950 年,阿根廷的富裕程度仍領先日本,與義大利、奧地利和德國相當。中外學界對阿根廷由盛而衰歸因於多方面。首先政治層面上,長期政治不穩毀壞了國家的民主化進程和政黨制度,也削弱經濟增長的政治基礎。1860 年代初,阿根廷結束獨立後的長期內戰,政局趨於穩定,然而 1930 年阿根廷發生軍事政變,往後半個多世紀政變如家常便飯,政府更迭多達 25 次,各種軍人和文人政府沒有一次交替是在民主架構內完成。不健全的政治體制和頻繁的政府更迭必然影響政策連貫性,有時甚至 180 度轉彎,既打擊政府政策可信度,也影響企業和個人消費者行為、損害投資環境與內外投資者信心,積累的經濟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阿根廷政壇鬥爭不斷、領導階層易受利益集團、黨內黨外矛盾牽制,治理能力始終難以提高。天然資源豐富的阿根廷與委內瑞拉一樣有「資源詛咒」問題。資源詛咒 (Resource curse) 指國家擁有大量天然資源,卻反而形成工業化低落、產業難以轉型、過度依賴單一經濟結構的窘境。在 1930 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後,阿根廷開始實施「進口替代工業化」(通過限制工業製成品的進口來促進本國工業), 但產業結構卻未發生實變,農產品出口依然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工業基礎相形見絀。另由於實施進口替代模式缺乏外來競爭的環境,導致 1990 年代雖實施經濟改革,轉為貿易自由化和國有企業私有化,但企業在面對突然而至的外來競爭反陷入困境,甚至一蹶不振,收入分配進一步惡化,社會凝聚力漸衰。此外,阿根廷歷屆政府宏觀調控經濟時常發生大量行政干預,削弱經濟和法律機制,財政手段與金融手段間的搭配也常矛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屢見不鮮,一系列政治、社會和經濟等領域問題造就阿根廷的百年興衰史。阿根廷 2018 年以來陷入停滯性通膨至今,物價和失業率齊漲已持續多年。2020 年爆發 COVID-19 疫情,社會經濟狀況更加嚴峻。外電報導,目前阿根廷有 42% 的貧窮人口,失業率達 10%, 去年累計通膨率更超過 50%, 預計今年也將達到 50%。民眾近年連番上街示威,不滿政府為償還外國債務,犧牲財政和食物援助計畫。在大規模抗議的社會背景下,國際貨幣基金 (IMF) 今年 3 月與阿根廷達成協議,展延期限讓阿國 2018 年從 IMF 貸款的 570 億美元免於違約,然而協議裡的條件又意味一個嚴厲的撙節計畫,包括減少阿國財政赤字和削減能源補貼,但阿根廷必須自 2026 年開始還款,2034 年之前清償。IMF 展延協議不出意外地再次引爆阿根廷民眾暴力示威,政府也更難推動改革,經濟危機不過是延後引爆,依舊沒有擺脫地獄輪迴。東華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李同龢認為,阿根廷 1989 年後完全由民選政府治理,經濟依舊一團亂,主要癥結在於民粹主義,為討好選民不斷增加社福,又因無法弭平巨大赤字,只好對外舉債瀕臨違約。阿根廷的例子證明經濟好壞與獨裁或民主關係不大,全賴主政者能否正確及長期的眼光制訂經濟政策。
當中世紀的你得黑死病 醫生用木乃伊開處方藥
吃什麼補什麼,這個道理在歐洲中世紀的社會異常流行。中世紀的歐洲人相信,把人類遺骸磨成粉吃下肚後可以幫助他們治癒疾病,像是傷口、頭痛、腰痛、還有可怕的黑死病。而所有治病的材料中,他們熱衷於吃埃及的木乃伊。19 世紀的外科醫生在收到一具木乃伊時,可能會好奇地察看木乃伊身體的各個部位,然後確認這具木乃伊是不是贗品。在仔細確認後,醫生會重新包裹木乃伊,讓它入土為安。但一個世紀以前,那個還沒有發明抗生素的時代,外科醫生看到木乃伊的反應可大不相同。在 11 世紀到 1700 年間,那時候的醫師認定木乃伊是一種藥物,只要把木乃伊的肉和骨頭磨碎,然後讓病患咀嚼下去,他們的病便能得到醫治。中世紀歐洲人堅信木乃伊有治癒的效果,其實是當時一連串的誤解造成。12 世紀,尋找各種寶藏的盜墓者把埃及的木乃伊一一開封,那時,他們發現木乃伊帶有一種黑色的物質,他們認定那個就是珍貴的瀝青,並推測古代埃及人是靠紅海的瀝青得以保存成木乃伊。中世紀的歐洲深信瀝青能治百病,但瀝青罕見又難以取得。於是,木乃伊身上的瀝青流傳到歐洲後,成為歐洲藥劑師們手中的神奇處方藥。藥劑師們會把木乃伊當作外用藥物,讓白內障的病人塗在眼睛上,或是把木乃伊搗碎和紅酒混在一起,讓咳嗽或呼吸困難的病人喝下肚。不過,在現代的研究中,木乃伊的黑色物質經過科學的分析逐漸釐清。科學家們經過儀器檢測後,證明大部分埃及木乃伊身上的黑色物質都不是瀝青,而是香油或香料等防腐材料、屍體滲出的血液或脊髓液,這些東西自然而然地經過時間的洗禮,褪成了黑色。在 2016 年的研究中,科學家統計西元前 3200 年至西元後 395 年的 39 具木乃伊,前 2000 年的木乃伊中都沒有使用瀝青,只有古埃及新王國時期末期 (西元前 1250-1050 年) 的少部分木乃伊,它的防腐油膏中含有瀝青的成分。中世紀歐洲人相信木乃伊和保存它們的瀝青具有神奇的療效,使得許多盜墓者看準商機,馬不停蹄地盜採木乃伊。1400 年時,盜墓者還開發出一種商業模式 —— 以低價提取木乃伊的瀝青然後高價賣出給歐洲商人。曾有一位盜墓者就向埃及政府坦承,他都從墓中盜取木乃伊,將木乃伊煮沸之後,收集浮在表面的黑色液體再轉賣給歐洲商人。對中世紀歐洲的醫師來說,木乃伊也是需要小心運用的珍貴藥材。1500 年時,出身自醫生世家的義大利醫師貝倫加利奧 (Jacopo Berengario da Carpi) 就從家族那邊傳承到一種祕密的醫用膏藥配方,其中一項材料就是木乃伊。貝倫加利奧的家族手邊都會保留幾顆木乃伊的頭部,以防重要的配方被消耗殆盡。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信服木乃伊具有療效,西班牙皇家醫師蓋伊德拉方丹 (Guy de la Fontaine) 也對這件事保持懷疑,並且發現木乃伊藥用背後的亂象。1564 年,蓋伊德拉方丹到埃及調查木乃伊的供應情況,他在亞歷山大港 (Alexandria) 親耳得知他的供應商把死後的農民、奴隸屍體偽造成木乃伊給歐洲各地,他才發現原來他們都被騙了。中世紀歐洲對木乃伊的狂熱要到 19 世紀告一段落,歐洲的醫學食人主義變成了一種禁忌,人們終於對木乃伊藥材失去興趣。但取而代之的是,維多利亞時期的歐洲人開始把拆解木乃伊當作是私人派對的餘興節目,木乃伊變成派對主人展現財力和娛樂賓客的最佳展示品。到了 20 世紀,拆木乃伊的派對節目終於結束,埃及學 (Egyptology) 成為正式的學科。1922 年,考古歷史上出現重大的發現 —— 英國考古學家卡特 (Howard Carter) 挖掘到埃及法老圖坦卡門 (Tutankhamen) 的陵墓。此後,圖坦卡門掀起全世界對埃及的全新熱潮,木乃伊不再是藥材或派對道具,而是在世界各地的社會文化、音樂與戲劇上,帶出更深遠的影響。
老鼠比你我想的更偉大 地牛翻身新救星:地震搜救鼠
近日,科學家宣布正在訓練一批精銳的搜救部隊,可以在地震發生後敏捷地深入瓦礫堆下的空隙,找到受困其中的待救者。這些接受訓練課程、穿戴著橘色背心的精銳部隊成員,對你我來說都不陌生,牠是我們相當熟悉的齧齒動物 —— 老鼠。家鄉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 (Glasgow) 的 33 歲行為研究學家基恩 (Donna Kean), 多年來在東非國家坦尚尼亞 (Tanzania) 的莫羅戈羅城 (Morogoro) 與比利時非營利組織 APOPO 合作,投入訓練非洲巨鼠 (Cricetomys ansorgei) 拯救生命的新計畫,該計畫有個帥氣的名稱 ——「英雄鼠計畫」(Hero Rats)。圖為訓練中的非洲巨鼠。在一般人的印象裡,狗有優秀的嗅覺能力,經過訓練後可以投入救災現場,扛下搜救重任。不過,基恩指出,人們時常忽略老鼠有不亞於狗的嗅覺功能,而且老鼠其實意外的容易訓練。「老鼠的嗅覺和狗差不多,牠們可以像狗一樣被訓練。牠們的體型擁有優勢,能鑽進搜救犬不能進入的瓦礫堆和磚塊中。而這些老鼠平均壽命能活到 8 歲,不過我們有些退休的老鼠能活到 10 歲、11 歲。」基恩解釋道。在英雄鼠計畫中,基恩與研究團隊為老鼠們手工打造了特製背包,背包中有微型麥克風、錄影設備和追蹤器,讓老鼠在找到地震待救者時,能順利與待救者通話,定位待救者被掩埋的位置。目前,研究團隊正在訓練 7 隻老鼠,而這些老鼠僅花二周的時間便跟上課程的進度。之後,研究團隊會讓老鼠們進入模擬的瓦礫堆中,做更進一步的演練。非洲巨鼠是坦尚尼亞當地常見的動物,20 多年來,當地已有幾個訓練機構專門訓練老鼠做各個重要的工作,例如掃除地雷、偵測結核病 (tuberculosis) 和 (brucellosis)。不過,這些負責搜救的老鼠究竟是如何訓練的?基恩表示,在英雄鼠計畫中,訓練師首先第一步要讓老鼠學會回到牠們的出發點。訓練師會在一個空房間釋放老鼠,讓老鼠先四處探勘,接著會使用訓練器材發出嗶嗶聲。當牠們聽到嗶嗶聲後成功回到出發地點,牠們會得到獎賞,吃到注射器裡混和酪梨與香蕉的粉狀沉澱物。接下來,訓練師會替老鼠穿上特製的制服,制服前面會垂下一顆橡膠小球。訓練師會訓練老鼠到生還者附近時拉動橡膠小球,啟動微動開關 (micro switch) 開啟嗶嗶聲。接著老鼠會返回原地,完成任務。非營利組織 APOPO 將老鼠找到目標對象後拉動橡膠小球、返回出發點的受訓過程分享在 Twitter 上。研究團隊表示,未來會將這批訓練完成的老鼠優先送至地震頻繁的土耳其,參與那裡的搜救隊伍行動。最初,基恩是對靈長類動物的行為模式深感興趣,她在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 (Strathclyde University) 攻讀生態學,然後在相關領域深造,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但後來她卻迷上了老鼠,對老鼠快速學習的能力深深著迷。基恩強調,人們多年來對老鼠存在誤解,認為老鼠很髒、不衛生,但事情並非如此。基恩也表示,「老鼠其實是友善、具有社交性的生物,牠們擅長在不同環境中移動,相信牠們能勝任拯救生命的任務」。不過,明白老鼠在救災現場的搜救能力後,比較多人會想問:如果瓦礫下的生還者怕老鼠,那該怎麼辦?基恩表示,這個部分他們思考過,他們會用一種類似預告的手法,讓受困的人知道會有老鼠出現。畢竟當人們知道救災現場有老鼠進行協助,人們的恐懼就會減低。基恩分享,可能的作法是讓老鼠身上的背包不斷地播放聲音,像是「我是搜救鼠,我是來幫助你的」這類廣播。
美國槍枝問題如鯁在喉 《紅旗法》能阻止槍械暴力的犧牲嗎?
美國紐約長島蘇福克郡 (Suffolk County), 一名 16 歲的男孩在校車上發出可怕的威脅,他告訴同學,他要開槍射他們的頭。之後,警方介入了解,男孩告訴警察,他在家時想用散彈槍傷害自己。警方依據男孩的說詞向蘇福克郡法院提出申請,要求法院取消男孩擁有槍枝的權力。當法官發現證據,確定男孩會對他人構成危險後,法官根據《紅旗法》(red flag) 發布命令,允許當局從男孩家中沒收兩把散彈槍。該事件之後,法官寫道:男孩承認家中沒有那兩把散彈槍,對他幫助很大。根據蘇福克郡官方資料顯示,《紅旗法》在蘇福克郡 2019 年 8 月生效後,曾阻止了數十件可能發生的危機事件。雖然在該法實施後,還無法確切評估它對槍枝死亡率的影響,但是對曾執行過《紅旗法》的人來說,他們認為此法至關重要。前蘇福克郡警察局長哈特 (Geraldine Hart) 表示:「它 (紅旗法) 是我們處在灰色地帶、驚覺情況可能會讓我們身處險境,但還沒發生事情時,唯一可用的東西。」美國在近一個月內連續發生,包含造成 10 人死亡的紐約州水牛城超市 (Buffalo supermarket) 槍擊案、19 名學童死亡的德州小學 (Texas school) 槍擊案與 4 人死亡的奧克拉荷馬州醫院 (Oklahoma hospital) 槍擊案。上周四 (2), 美國總統拜登就槍擊案問題罕見地發布全國談話,並詢問包含他自己在內的美國民眾,還願意忍受多少屠殺?他說:「在美國,有太多學校和日常地點成為殺戮之地。我們面對到一種關乎常識性的問題,我想說清楚:這不是要拿走任何人的武器,也沒有要詆毀槍枝的擁有者。」拜登在談話中呼籲美國國會立法禁止攻擊性武器、禁止大容量彈匣武器,假如國會做不到,也可將購買武器的年齡從 18 歲提高到 21 歲。他也進一步要求國會通過聯邦《紅旗法》、擴大背景調查 (background checks), 或廢除槍械製造商的法律訴訟豁免權。在拜登的全國談話後,在槍枝問題上始終難有共識的兩派人馬 —— 民主黨與共和黨,對於拜登的談話內容仍抱持不同的看法。一些民主黨議員肯定拜登在這場危機中表現出領導的風範;但一些共和黨議員則認為,槍枝改革問題已被政治化,並且拜登無視美國多數人擁有槍枝的事實。周四,由共和黨籍聯邦參議院的議員柯寧 (John Cornyn) 和民主黨籍聯邦參議院的議員墨菲 (Chris Murphy) 所組成的參議員小組,正著手討論制定槍枝管制法案的細節。雖然,共和黨人反對大多數的槍枝管制措施,不過此次《紅旗法》在兩黨的辯論中獲得廣泛的支持。《紅旗法》目前在美國 19 州和華盛頓特區實施,又稱為「極端風險保護令」(extreme risk protection laws), 是一種共和黨也認可的槍枝管制措施,包含前總統川普和共和黨籍聯邦參議院的議員葛瑞姆 (Lindsey Graham) 都對此法表達認同。《紅旗法》的運作方式與防止家庭暴力的保護令相似,一些人可以向法院申請保護令,讓特定的個人在一年的時間內不得購買或擁有槍枝,並且允許警方可以在這段期間內沒收那個人的槍枝。《紅旗法》的請願書大多是由警方提出,但在某些州,個人的家庭成員、專業的醫事人員和學校行政人員也具有提出請願書的資格。該法設置的目的不是將人定罪,而是避免槍枝落入到有極端暴力風險的人手中。根據美國《CBS 新聞》報導,紐約水牛城超市槍案原本有機會可以避免,因紐約州在 2019 年就通過《紅旗法》。根據調查,水牛城的槍手在 17 歲高中階段曾表達自殺意圖,他被要求做心理評估並被轉介給警方。但警方不知何故,沒有對他進一步採取行動,以至於未向當地法院申請《紅旗法》。於是,等到水牛城槍手滿 18 歲後,他有了合法購買槍枝的權力,並在之後犯下暴行。「槍枝安全小鎮」(Everytown for Gun Safety) 的槍械管制倡導者菲恩布萊特 (John Feinblatt) 對此說道:「水牛城槍案是一個很好的教材,不是法律的失敗,而是執法者的失敗。」從許多數據資料證實,一些大規模的槍擊案是可以被避免,暴力發生前總是有跡可循。洛克菲勒政府研究所 (Rockefeller Institute of Government) 的區域性槍械暴力研究聯盟的代理董事希爾德克勞 (Jaclyn Schildkraut) 近期撰文分析,儘管大規模攻擊的槍手動機不一,但他們皆是從不滿情緒和苦難中轉成暴力,而在這之中有 75% 的人會在襲擊前做出預告。他說:「即便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性很大,但他們做出的行動卻大同小異。」從紐約蘇福克郡的《紅旗法》案例中也觀察到,有嚴重精神壓力的人擁有槍枝,而兩者的重疊性有時帶來風險。前蘇福克郡警察局長哈特表示,雖然蘇福克郡大量實施《紅旗法》後尚未看到槍枝死亡率有顯著的下降,但該法卻帶來別的影響,讓更多父母願意直面孩子的心理議題。但紐約蘇福克郡在執行《紅旗法》時還是遇到不少實務上的批評與挑戰。紐約刑事辯護律師泰勒 (Peter H. Tilem) 就表示,有些人被沒收槍枝只因為傳了訊息給朋友。「試想,一個從未有犯罪紀錄的大學生被警察奪門而入後沒收槍枝,那是什麼感覺?這個人必須被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學家證明他對自己或他人不會構成威脅,那又是什麼感覺?」泰勒問道。共和黨籍聯邦眾議院的議員克倫肖 (Dan Crenshaw) 也質疑《紅旗法》正當性。他說:「《紅旗法》在做的就是在一個人還沒犯法前就執法,這很困難,因為很難評估誰會對他人構成威脅。」美國全國槍枝權利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un Rights) 同樣反對制定聯邦《紅旗法》, 認為該法將侵犯人權,導致未經正當法律程序沒收人民槍枝,並違反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賦予美國人民的擁槍權。他們也認為,阻止人們犯下暴行卻只沒收槍枝並不合理,因為人們也會使用刀、汽車或丙烷瓦斯罐來攻擊他人。深知美國在管制槍枝上舉棋不定的現狀,好萊塢演員馬修・麥康納 (Matthew McConaughey) 近日投書《奧斯汀美國政治家新聞網站》(Austin American-Statesman)。文章中,他肯定美國公民擁有槍枝的權利,但人們也應有責任義務減緩孩童遭受到的無意義殺戮。本周二 (7), 馬修・麥康納站上白宮記者會,以出身自德州尤瓦爾迪的身分,分享他年輕時在那裡學會用槍時的責任和尊重憲法第二修正案的意義。「我在尤瓦爾迪被教導要尊敬這個我們稱為槍的工具所帶來的力量,及控制它的能力。」馬修・麥康納說道。他呼籲德州尤瓦爾迪在大規模槍擊案後盡快制訂新的槍枝法規,並敦促在國會的立法者履行他們的義務,而不是做黨派之爭,「我們想要安全,也想要安全的學校,我們想要有槍枝的法律保障壞人不會拿到該死的槍」。
【地球圖書館】小紅?大姨媽?夏娃的天譴?該是時候揭開經血的神秘面紗
二十一公升,或許多一點,或許少一些,這大約是我過去三十五年來的經血量。在寫這本書之前,我從來沒計算過自己流了多少經血。何必算呢?月信這種事,用不著慶祝,用不著計算,用不著強調,我也用不著用這麼文言的字眼,但我喜歡「月信」(menses) 這種抒情的講法:按月而至、如潮有信。其他醫學名詞,例如:子宮 (Uterus, 噁,有夠難聽)、陰道 (Vagina, 更難聽)、生理期 (Menstruation, 聽起來像疾病), 初經 (Menarche)? 子宮內膜 (endometrium)? 到底在說什麼東西?至於委婉說法則隨處可見。身為《廁所之書》的作者,我精通各種婉轉表達法,每種語言都有這含蓄的一面。關於女性對經期的稱呼和感受,並未留下太多日記等文字紀錄,不過,歷史學家莎菈。瑞德 (Sara Read) 研究近代英格蘭 (一五四○— 一七一四) 的月經史,從中蒐集到一些月經的別稱,包括:月客、經行、入月、那個、例假、姅變、月事、月華、天癸。所謂委婉說法,意思是「用吉利的說法取代不祥的字眼」, 相反詞是褻瀆,例如將非洲南部的「風暴角」(Cape of Storms) 改名為「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 希望可以趨吉避凶,但此地風暴頻頻依舊,或許是出於這種一廂情願,「停經」有個不痛不癢的別名,叫做「更年期」, 光看名字,根本看不出更年期熱潮紅的痛苦和絕望,也看不出憂鬱、腦霧、性欲低下等症狀。又或許,含蓄的表達法是想將婦女的健康議題堵在難以啟齒的陰暗角落,永不見天日。有一回在印度,我朋友莎賓娜 (Sabrina) 一直說什麼「好朋友」Chumming), 聽得我一頭霧水,原來「好朋友」是印度對月經的別稱。根據女性生理週期應用程式「Clue」與國際婦女衛生聯盟 (International Women's Health Coalition) 聯合調查,「月經」至少有五千多種別稱,包括:小紅 (這說法讓我對《小紅帽》有了不同的看法)、夏娃的天譴、鯊魚週、畫家來訪、大姨媽,還有無敵好用的「來了」。歐洲北部則從水果中尋找靈感,瑞典叫「越橘週」, 德國叫「草莓週」, 法國據說叫「番茄醬週」, 真是令人大失所望,我原本以為法國至少會叫個「○○汁」之類的,感覺還美味一點。你可能想為這些別稱背後的創意鼓掌叫好,但這些別稱提供了語言鷹架,讓人對月經遮遮掩掩、羞於啟齒。有些事別人根本不想聽我告解。二十年前,我在巴黎一間印度餐廳用餐,結果月經外漏到絲絨坐墊上,害我到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是很想死。還有,每次手邊沒有生理用品時,我都用衛生紙墊著應付過去。還有一次同學月經來,我們都不敢跟她說她的經血已經沾到淺藍色的夏季制服了 (抱歉啦,莎莉)。經血紅豔得觸目驚心,卻是不能說的祕密。經血只有一半是血。每個月,我和二十億婦女一起排出血水,同時也排出子宮內膜的上皮和固有層,以及陰道和子宮頸黏液。經血大半是子宮內膜,厚實而豐饒,是胚胎著床之處。根據一九六六年青春期教育影片的說法:子宮內膜讓子宮「柔軟而舒適」。月經的形成過程看似簡單,但仔細想一想卻沒什麼道理。依據演化原則:凡付出代價則必得好處,可是,月經耗損三十至五十毫升的血液和組織,換得的卻是經痛、水腫、憂鬱等經前症候群,說好的好處呢?其他動物根本不來月經,子宮內膜留著就好,何必剝落?人類等哺乳類動物是少數會來月經的物種,其他則包括猩猩、狹鼻猴、象鼩,另外還有四種蝙蝠也會來月經,其中一種是吸血蝠,拉丁學名叫做「Desmodusrotundus」,「Des」是「三分之二」,「modus」是「路」,「rotundus」是「圓」,「Desmodusrotundus」就是「三分之二圈」的意思。解釋月經的理論有很多,有一說是子宮排毒 —— 排出性交後精子遺留下來的毒素,但這種說法有個問題:個體的淫亂程度和排出的經血量不成正比,比方說,猴子交配的次數跟兔子不相上下 (雌兔是交媾後才增生子宮內膜,此法我認為相當可取), 但猴子和猩猩的經血量卻比女生還少。又或許對於人體來說,每個月排出子宮內膜比較省事,像其他物種那樣留著做什麼呢。衝突理論則是比較縝密又有趣的解釋。我們的子宮內膜之所以那麼豐厚,是因為胚胎會侵略並掠奪母體,根據此說,人類是少數會形成「母胎衝突」(maternal-fetal conflict) 的物種。其他動物的胚胎和胎盤只附著在子宮內膜表面,相較之下,人類的胚胎顯得貪婪無厭,先是附著在子宮內膜上,接著連同胎盤一起鑽入子宮內膜、撕開動脈壁,讓母親的血液供應給成長中的胚胎。「胎兒會分泌荷爾蒙來操縱母親,」生物學家蘇珊。薩德丹 (Suzanne Sadedin) 寫道,「舉個例子,胎兒會讓母親的血糖升高、動脈擴張、血壓提高,藉以獲取更多營養。」同時,性健康研究者戴雅妮。路易 (Dyani Lewis) 指出,胎兒會抑制母親對胰島素的反應,確保「入住的那九個月,大塊大塊的糖餡餅會源源不絕送往胎盤」。人類的胎盤屬於血性絨毛膜型,因而造成母親與胎兒爭奪資源,胎兒為了存活,有多少資源就吸收多少。懷孕的過程勞心勞力 (我自己是沒懷過,光用讀的就累了), 因此,子宮會對胚胎挑三揀四,只賦予極少數胚胎榨乾母體的資格,三到六成的胚胎會遭到退貨,連同子宮內膜一起排出體外。生物學家蘇珊。薩德丹表示:「你可能讀過子宮內膜環境舒適宜人,將稚嫩的胚胎擁入滋養的懷抱,但事實恰好相反。研究人員 (保佑他們那愛問東問西的小小心靈) 將胚胎植入老鼠體內各處,結果發現最難生長的地方就是子宮內膜。」生物學家蒂娜。艾瑪拉 (Deena Emera)、羅伯托。羅梅羅 (Roberto Romero)、根特。華格納 (Günter Wagner) 指出:這是「母體基因組與胚胎基因組之間的演化拉鋸戰」, 這場戰役與病毒和宿主之間的互動極為類似。母胎衝突論並未得到一致認同,研究胎盤在演化史的作用相當困難,因為胎盤比骨頭更難形成化石 (或者說根本不會形成化石), 不過,只要是侵略性著床、子宮內膜會自發蛻膜的物種,都有月經。母胎衝突論極具說服力,但讀了不太舒服。然而不安也好、噁心也罷,只要多讀關於月經的文獻,就會習慣不安與噁心的感覺。本文摘自蘿絲。喬治 (Rose George) 作品《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 繁體中文版由聯經出版代理,張綺容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聯經出版 Readmoo 讀墨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6/10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九品脫》⁣: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綁馬尾,是她所求:一位藉3D列印重建耳朵的女孩
近日在醫學領域上有一項重大的突破,上周四 (26), 德州聖安東尼奧醫院 (San Antonio) 的外科醫師波尼亞 (Dr. Arturo Bonilla) 執行了一個臨床試驗的手術,他成功將 3D 列印的耳朵植入到一位墨西哥女性患者身上。這名 20 歲出頭的墨西哥女性名叫艾莉西亞 (Alexa), 有先天性的小耳症 (microtia)。她在今年 3 月接受外耳廓的重建手術,手術用的耳朵由位於美國紐約的再生醫學公司 3DBio Therapeutics 製造與資助。根據 3DBio Therapeutics 釋出的新聞稿內容指出,3D 列印的耳朵是用艾莉西亞自身的細胞重建,外型上仿造了她另一隻健康的耳朵。專家表示,該臨床試驗首次把 3D 列印的組織部位植入到人體。未參與此次臨床試驗的威克森林再生醫學研究所 (Wake Forest Institut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的主任醫師阿塔拉 (Dr. Anthony Atala) 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過去是由醫師透過人工的方式重建耳朵,現在則可以使用 3D 列印技術邁向自動化,這點至關重要。」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生物醫學教授暨 3D 生物列印新創公司 Fluidform 首席技術員芬柏格 (Adam Feinberg) 則認為,此次臨床試驗可以開啟再生醫學領域在 3D 器官列印的更多可能,「我希望此次的試驗能讓更多人投注對這個領域的熱情與理解,能明白到我們的科學正逐將科幻轉為現實」。圖為 3D 列印人耳的過程,圖非當事人耳朵。3DBio Therapeutics 表示,他們的 3D 列印涉及到多項專利技術,使用到一種特定的辦法可將病患的一小片樣本生成數十億的細胞。另外,他們的 3D 列印採用的是膠原蛋白為基材的「生物墨水」, 所以對病患的身體無害,並能保持無菌的狀態。在整個醫療過程中,首先,艾莉西亞會藉外科醫師的幫助,從她發育不全的耳朵中取出幾克的軟骨,並為她掃描健康耳朵的影像。接著,醫師將軟骨組織與掃描的影像從聖安東尼奧醫院運抵 3DBio Therapeutics 公司的大樓。在該大樓設施裡,會有專人將軟骨細胞從軟骨的組織分離出來,並將細胞放入調配過的濃縮營養液,增值成數十億的活細胞。3DBio Therapeutics 的首席科學家巴哈拉赫 (Nathaniel Bachrach) 補充:「活細胞接著再和 3D 列印的生物墨水混和在一起,就像是把巧克力片混入到餅乾麵團冰淇淋 (cookie dough ice cream) 中。」所有的材料會放入 3DBio Therapeutics 專用的 3D 列印機裡,整個印製的過程不到 10 分鐘便能完成。3D 列印的耳朵完成品會被包在可生物分解的保護殼中,連夜冷藏運送到聖安東尼奧醫院的外科醫師波尼亞手中,然後波尼亞為病患動手術植入到皮膚下,患者的新耳朵隨後便成形。目前,3DBio Therapeutics 還有 11 位臨床試驗者將接受手術,年齡涵蓋 6 歲至 25 歲,待他們手術完成後都會追蹤 5 年的時間,評估其長期的安全性和耳朵外觀的變化。波尼亞表示,過去的外耳廓重建手術,會從病患的胸部肋骨中取出軟骨,並將取出的軟骨雕塑成耳朵的形狀後再植入。「我覺得小耳症患者的世界一直期待這種新的技術,讓我們不用再取出胸部的肋骨,然後短時間內病人都能得到治療。」波尼亞說道。3DBio Therapeutics 希望未來他們的 3D 列印技術能更加發揚光大,不只耳朵,還能列印出其他人體的部位,包含椎間盤、鼻子、膝關節半月板,或是腫瘤切除部分的重建。此外,他們也願意更進一步挑戰人體較為複雜的重要器官,像是肝臟、腎臟和胰臟。不過,芬柏格認為,耳朵是比較簡單的附屬器官,畢竟耳朵的結構是軟骨而且沒有血管,如果想列印出像肝臟和腎臟這種功能性組織的器官,未來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此次的臨床試驗者艾莉西亞表示,她非常高興擁有了這隻新耳朵,雖然她目前還沒辦法看到它,因為植入的耳朵正被繃帶覆蓋著。艾莉西亞分享,她小時候從來不會因為小耳症感到困擾,但到了青少年時期,一切就變得不一樣,「當變成青少年時,你會更注重外在的形象,而且有些人會未經思考就評論別人的外表,這真的很困擾我」。艾莉西亞說道。艾莉西亞過去習慣留長髮,並利用頭髮的長度蓋住耳朵;現在,經歷過手術治療後,她很高興未來不再需要維持一成不變的長髮,總算可以嘗試更多的新髮型,像是綁辮子或是把頭髮盤到頭頂上。
如何用數學探討因果關係?先學會處理無限多個平行宇宙吧!
我們絕大多數人相信「凡事必有因果」這句話,例如今天腹瀉,是因為昨天晚餐吃壞肚子;考試沒考好,是因為書念得不夠。但是仔細想想,造成今天拉肚子的原因,除了昨天的晚餐之外,還有沒有別的可能?影響考試成績的因素,除了書念得夠不夠之外,考試環境、考題難易度也都會影響。所以,我們究竟該如何確定兩件事有因果關係?有沒有什麼科學方法,可以讓我們帶著十足的把握,說出「X 就是造成 Y 結果的原因」這樣的話語?中研院統計所研究員黃彥棕,擅長以數理統計的方式來思考因果關係,除此之外他更進一步在數學上探討「X 透過何種機制造成 Y」, 也就是所謂的「因果中介效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研之有物」之前專訪黃彥棕老師的文章〈喝酒臉紅易罹癌?小時候家裡窮會胖?統計學家黃彥棕來解答〉。回到因果關係,黃彥棕說到:「因果關係是屬於上帝視角。」也就是說,兩件事之間究竟有無因果關係,理論上只有全知者才知道,而我們能做的,是以數理統計的方式,「從人類視角盡可能地逼近上帝視角,來判斷因果關係是否存在。」為什麼說「因果存在與否只有上帝才知道」? 因果關係建立在「反事實」, 如果有一個事實是「打疫苗,就不容易感染 COVID-19」, 則我們必須驗證是否「不打疫苗,就容易感染 COVID-19」, 這就是反事實。有了事實與反事實的比對,我們才能說「打疫苗」與「不易感染 COVID-19」有因果關係。不過,除非有時光機或平行宇宙,否則我們不可能讓全世界的人打疫苗,並觀察感染情況;然後又讓全世界的人都不打疫苗,並再次觀察染病狀況。只有全知者才能同時觀察這兩個平行宇宙,得知因果關係。黃彥棕說,身處現實世界的我們,只能盡可能地逼近這個結果。用數學語言來描述因果關係,最被廣泛使用的架構是由美國統計學家 Donald Rubin 提出的 (counterfactual outcome) 或 (potential outcome)。值得一提的是,過去 Rubin 也曾與 202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Joshua Angrist 和 Guido Imbens 共同發表重要論文〈使用工具變量確認因果效應〉。以下我們就以疫苗和傳染病為例,以反事實架構來說明「X 導致 Y」的群體因果效應。先假設 X 為民眾施打疫苗與否 (0: 不打疫苗,1: 打疫苗), 而 Y 為得傳染病與否 (0: 不染病,1: 染病), 並使用期望值 E 來描述群體平均效應,詳細如下圖。如果我們觀察到 E [Y (X=1)] = 0.1, 也就是有打疫苗的人染病機率是 10 %。那麼在反事實因果推論的基礎上,我們必須檢驗 E [Y (X=0)] 等於多少,也就是不打疫苗的染病機率。只要 E [Y (X=1)] ≠ E [Y (X=0)], 就代表 X 和 Y 之間具有因果關係。然而,實務上打完疫苗的人不可能再回復到沒打疫苗的狀態,因此我們沒有辦法再次對同一群母體樣本做實驗來驗證因果關係,僅能退而求其次,「盡量貼近」因果關係。那麼,要怎麼做呢?有反事實的對照,才有因果關係。如果我們把全世界的人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打疫苗、另一半不打疫苗,然後用打疫苗的那一半代表一個宇宙 (事實), 不打疫苗的代表另一個宇宙 (反事實), 不就創造出兩個平行宇宙了嗎?這是一種很直觀的逼近方法,但若要讓一半的人能夠代表一整個宇宙,則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這兩個宇宙裡的人是隨機分配的,也就是這兩群人在各個層面都很相似,例如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甚至政治傾向等,以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必須具有可互換性 (exchangeability)。藥廠在做疫苗人體實驗時,就必須以非常嚴謹的方式讓受試者盡可能達到隨機分配,才能得到「疫苗是否有效」的科學結果。不過,在大多數狀況下,我們很難做到隨機分配。舉例來說,臺灣開放施打 COVID-19 疫苗後,截至 2021 年 10 月 29 日為止,有將近 1700 萬人施打第一劑疫苗,但我們不能把這 1700 萬人視為有打疫苗的宇宙,而另一群沒打疫苗的 600 萬人視為沒打疫苗的宇宙,例如比較有健康意識,或是比較年輕、不擔心副作用的人,可能就比較傾向打疫苗。即使統計結果顯示出打疫苗的人,感染 COVID-19 的比例真的比較低,我們也很難分辨是因為打疫苗,還是他們本來就比較年輕?或本來就比較健康?「這是所謂的『觀察型研究』, 容易出現因果推論謬誤的原因。」黃彥棕說。然而,我們可以用數理統計的方式逼近真實的因果效應,例如控制年齡、健康狀況──兩方都取 50-60 歲的年齡層,並且都是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等。黃彥棕說:「我們依據自己的背景知識,知道有哪些因素會影響隨機性,然後使用統計的方式,把它們抓出來做控制。」理論上統計學家可以把所有可能造成偏誤的因子都舉出來,透過一層層地篩選、限縮,最後得出許多個小小的族群,讓隨機性成立。之後,透過每一組小小的隨機族群 (例如年齡 50-60 歲、沒有心血管疾病、男性、具健康意識...... 等,統稱為 C),, 我們就可以得到逼近兩個平行宇宙的資料 (有打疫苗、沒打疫苗), 最後再把各族群的結果加權平均回來。就可以貼近上帝視角的因果效應。以數學語言來說,就是讓條件期望值 (E [Y|X=x, C=c)]) 的計算透過加權平均等同於反事實結果之期望值 (E [Y (X=x)]) 的效果。我們沒有時光機,無法透過事實 / 反事實結果之期望值檢驗全體打疫苗和不打疫苗的因果關係 (E [Y (X=1)] ≠ E [Y (X=0)] 嗎?); 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各種條件的篩選和限縮,去計算每個具備可互換性小群體的條件期望值,最後加權平均回來,檢視打疫苗與得病與否的因果關係 (∑ E [Y|X=1, C=c]*P (C=c) ≠ ∑ E [Y|X=0, C=c]*P (C=c) 嗎?), 這才是實務上的作法。問題來了,要怎麼知道我們是否窮舉了所有可能造成偏誤的因子?我們的確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這是個假設,而且是個很難驗證的假設。「在控制了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希望可以讓隨機性成立。」黃彥棕的研究讓因果關係在嚴謹的數學架構下,得以辨證、溝通,而不是只仰賴直觀的思考。因果的存在變得更加科學化,而這也使因果的探討可以進入更深的層次。更進階的因果探討層次,是將時間因素考慮進來。黃彥棕以「B 型肝炎」造成「肝癌」, 然後導致「死亡」為例,若想探討這三者間的因果關係時,會發生一個問題,那就是有 B 型肝炎的人,有可能容易因猛爆性肝炎而直接死亡,而這樣的個案在統計上,因為他並沒有得到肝癌,而對「肝癌」這個中介因子造成了「保護」的效果。「這就是肝癌和死亡這兩個競爭結果造成的影響,而這個競爭關係又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肝癌、死亡有時間進程關係,一旦 B 型肝炎患者因猛爆性肝炎死亡了,他就不可能再得肝癌。」更清楚地說,B 型肝炎患者可能還「來不及」得肝癌,就因猛爆性肝炎直接跳到死亡。在界定 B 型肝炎與肝癌之間的因果關係時,這樣的結果會造成偏誤。黃彥棕將時間因素考慮進來的方法,是把整個時程切割成非常多小段,在每個小段創造一個反事實架構,也就是分析每一位在某小段時間活著的 B 型肝炎患者,把他們分成已得到肝癌及還沒得到肝癌,並考慮這兩組患者在下一個瞬間死亡的可能性,再將這些結果積分起來,得到在隨機過程架構之下的平行宇宙們。「我等於是在每一個瞬間都製造多個平行宇宙 (無 B 肝 / 無肝癌、無 B 肝 / 有肝癌、有 B 肝 / 無肝癌、有 B 肝 / 有肝癌) 出來,這樣做可以避免前面說的蓋牌效應。但你可以想像我所得到的平行宇宙數量...... 嗯,就跟《奇異博士》看到的差不多。」「我認為我在這領域的部分貢獻,或許是提出了這樣一個會隨著時間推移的反事實架構。」黃彥棕說。他的論文發表出來後不久,也引起了期刊的興趣,邀請了相關領域的許多專家,探討他所提出的因果模型。談起對因果關係研究的動機,黃彥棕說,以前在醫學系實習時,會看到開同樣的藥給病人,有些病人會好,有些人不會。這種「不確定性」開始讓他覺得好奇。他說:「我可以接受事情就是會有隨機性,但還是很想搞清楚這樣的不確定性是怎麼來的。」最近,黃彥棕也發現許多人會把「預測」和「因果」搞混,尤其是現在人工智慧 (AI) 發展出的預測模型表現愈來愈好,有些做 AI 預測模型的人,會誤以為能夠用預測表現良好的模型,來得到因果關係。舉例來說,一個模型可以透過一個人是否抽菸,來預測他得肺癌的機率,也可以透過一個人身上是否攜帶著打火機,來預測肺癌機率。「但我們知道抽菸與肺癌有因果關係,而帶打火機與否應該是不會造成任何增加肺癌風險的生物效應的。」黃彥棕說。「抽菸」與「帶打火機」都能成為 AI 模型預測肺癌時採用的因子,但顯然並非代表它們與肺癌都有因果關係。黃彥棕接著說:「雖然預測未必需要因果關係,但是,決策就需要因果關係的支持。若要降低肺癌風險,政府較合理的做法是下令禁菸,而不是禁打火機。但要看到因果是比較困難的,它先天上的限制使它難以驗證,這個挑戰也是因果推論的迷人之處。」最後,黃彥棕切身感受到因果關係的重要性,尤其是藥廠研發藥物或是臨床醫學等領域的應用。而他在反事實架構上考慮時間因素的突破,讓因果推論的知識又更往前推進。反事實因果推論的數學模型,讓人類能夠有深刻的思考,去檢視深藏在直觀表面之下的因果性與相關性。
《孟買女帝》中的印度:女性敘事的寶萊塢電影
本文作者是長年旅居印度的臺幹,並長期關注印度寶萊塢娛樂圈資訊,因此在本文中也投注了許多有別一般影評的觀察,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敘事的主題在寶萊塢影業中,可望成為票房的新星主題,然而是否進一步帶動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也將是未來觀察印度影劇事業與社會可以參考的面向。印度寶萊塢電影《孟買女帝》(Gangubai Kathiawadi) 魅力在過去兩周席捲全臺,更一度衝上串流平臺全球觀看排行的第 3 名,這部描寫印度孟買地下世界傳奇人物的電影,憑藉實力派女星阿莉亞。巴特 (Alia Bhatt) 的精湛演出,以及票房保證 - 名導桑傑。里拉。班薩里 (Sanjay Leela Bhansali)- 的講故事功力,讓全世界再次對印度電影與孕育出這些故事的土地,冒出無限的興趣與好奇心。近期在台灣討論度極高的《孟買女帝》, 人物生動又能了解印度的文化,幾分鐘的預告片足以吸引人們眼光。電影劇本原型來自 2011 年出版的印度小說《孟買黑手黨皇后》(Mafia Queens of Mumbai), 小說作者哈桑扎迪 (Hussain Zaidi) 基於文史資料、人物口述與田野調查所得的一、二手資料,描述了在男性主導的孟買黑幫世界中,同樣遊走地下世界卻不為人所熟知的 13 位傳奇女性故事,而電影主角原型甘古拜 (Gangubai) 便是其中一個可歌可泣的人物。1960-70 年代的孟買正值經濟發展爆炸期,由於走私生意發達,引來不少非法勢力的進駐,幾個地下霸主 (印地語稱 Don, 首領之意) 隻手就撐起孟買一片天,當中包括本片中所提到的卡里姆。拉拉 (Karim Lala), 至今都是孟買街頭所津津樂道的奇人軼事,也是寶萊塢影業從來不會厭倦的取材來源之一。右為甘古拜原型,甘古拜本人非常神秘,因劇情不全為事實,所以 Netflix 於片頭表示「請勿將本電影視為傳記」。電影中,甘古拜在與情人私奔後,被情人背叛賣到了孟買最具代表性紅燈區卡馬提普拉 (Kamathipura) 的一處妓院,而不肯向命運低頭的她,發揮自己的領導才幹與能耐,成為卡馬提普拉區的一介人物。事實上,卡馬提普拉區目前仍存在孟買,距離維多利亞中央車站 (Chhatrapati Shivaji Maharaj Terminus) 僅 4 公里之遙 (電影《貧民百萬富翁》片尾舞蹈場景), 至今仍是紅燈區,但比起甘古拜時代的繁華,現在已然失色不少。在 20 世紀初,卡馬提普拉是歐洲與日本女性被販運到印度的中心地帶,這些被賣到當地的女子們多半淪為當地英國士兵的慰安婦,甚至有條街巷因這些外來慰安婦的膚色而命名為「白色小巷」。印度獨立後,孟買成為印度最大的海港城市,同時也是,經濟日漸發達,然而人口販運的問題始終未解,越來越多印度與尼泊爾各地區的女性也被販運到該地區;到 20 世紀中期,卡馬提普拉已經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紅燈區。直至 2005 年,孟買警方當時紀錄仍約有 10 萬名妓女在 5 星級酒店或妓院從事性交易。電影中,一身純白紗麗襯出甘古拜既冷豔又崇高的犀利形象,總能從身邊著灰暗色調衣物的姊妹們脫穎而出;一番色彩搭配自有電影美學的考量,但是白色紗麗除了大眾所熟知的寡婦形象外,也有純潔、平和、神聖的象徵,宗教意味濃厚。在善於操弄宗教情節的印度政治圈當中,素有幾位知名的女性政治人物慣於身著全白紗麗出席競選場合,樹立自身聖潔而清白的形象;個人拙見,認為戲劇中白色紗麗不僅是甘古拜割捨男女情愛的無夫象徵,同時也代表著她出汙泥而不染,並且大無畏地走上爭權之路的霸者形象。飾演甘古拜的演員艾莉雅・巴特 (Alia Bhatt 於本劇表現十分亮眼,她擁有四分之一的德國血統。當然,甘古拜不是不貪圖男歡女愛,而是能看清現實並懂得計算利弊的精明女性。電影劇情中,她選擇放棄一己幸福,推波助瀾促成了紅燈區第一樁婚事,此舉也將自己的聲勢推上高峰。要知道,20 世紀中代的孟買再如何開放,平民男子名正言順地娶一名妓女、或妓女之女為妻都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何況劇中男裁縫還是一名穆斯林,娶了一名印度教女孩。許多的細節都已經經過修飾而被省略不談,劇情美化則已。但是,印度的婚姻市場終究是一樁買賣。撇去門當戶對的種姓制度或宗教文化不談,條件上的圓缺,總能有弭平的機會,例如女方膚色白皙、外貌標緻,又或男方年紀較大、學歷不高,嫁妝或許能少給一點,年紀、外表、學歷、家世、財產、利益、都是常見量表,因此也不難想像為何劇情中能用大筆錢財換來一樁合意的親事。更甚之,筆者在南印鄉村工作時,也曾見過高種姓女同事與低種姓男友等不到家人祝福,便決議私奔,當其他同事事後嚼舌根時,淡淡地評論女方家長真傻,不如祝福他們並好好在嫁妝上殺價,不也能成一樁美事?對於當時初來乍到印度的我,是種毀三觀的衝擊性想法。電影導演桑傑執導風格獨具一格,每部電影的舞蹈場景都堪稱經典,這次也不例外。劇情巧妙地以舞蹈銜接甘古拜的鄉愁,並特寫了古吉拉特邦 (Gujarat) 最盛大慶典「九夜節」(Navratri) 的加爾巴舞 (Garba) 之美。 加爾巴舞是源自古邦的民間舞蹈,特色是群眾圍圈以重複、搖擺的舞步形式進行,在九夜節慶典中會狂舞多日,即使是 21 世紀的現在,九夜節也是年輕人會樂於結伴參與的狂歡活動。而在英屬印度時代,古吉拉特邦與孟買曾屬於同一個行政區,至今仍有許多古吉拉特人居住在孟買,在孟買舉辦九夜節舞會,其實更隱含有同鄉共慶之感。而令人激賞的是導演以描述甘古拜從意氣風發到失魂落魄的獨舞作收尾,很能點出她雖在群眾之巔卻無根無依的寂寥心情。隨著《孟買女帝》電影大紅,印度電影久違地重回臺灣主流討論之列,並且再度引起群眾討論電影是否反映印度女權現實一事。筆者不同意印度電影的大多劇情描述完整符合現實,然而從寶萊塢的選角歷史中或許能窺出一二。寶萊塢電影素有不成文的賣座法則,電影中總是需要一位長青不衰的資深男演員,輔以 20 來歲的青春美女載歌載舞;男主角可以獨挑大綱或與女主角相互襯映,但是電影中啟用女演員當重點主角是前所未見的。信手拈來臺灣觀眾較為熟悉的寶萊塢電影,例如《救救菜英文》(English Vinglish)、《我的嗝嗝老師》(Hichki) 等,都是一線女星當家的電影;但是如此以女性故事為主線的電影是在過去 10-15 年間才逐漸成氣候的,因此能在寶萊塢電影中領銜主演的年輕一代女演員,除了自身資質與勤奮爭取之外,時代的推進也給了她們一臂之力,否則我們或許也見不到《孟買女帝》這樣難得的電影。不只女性角色逐漸受到重視,寶萊塢近年與串流網站的合作也跳脫審查制度的限制,成功造就更多實驗性與挑戰性的作品。 儘管孟買黑幫文化已是寶萊塢常見題材。2018 年開播的《神聖遊戲》(Sacred Games) 劇集,則是用倒敘法闡述孟買警方與黑幫的錯綜複雜關係,演員與故事本身都極具魅力,相信對《孟買女帝》的故事情節意猶未盡的觀眾也會是一大饗宴。
加拿大的抗毒計劃:成年可持少量鴉片、古柯鹼、冰毒
上周二 (31), 加拿大政府宣布批准西部卑詩省 (British Columbia) 實施為期三年的一項計畫 —— 成為第一個讓少量毒品持有者除罪化的行政區,也就是未來在卑詩省的 18 歲以上成年人被允許能持有少量 2.5 克的毒品,包含鴉片類藥物 (opioids)、古柯鹼 (cocaine)、俗稱冰毒的甲基安非他命 (methamphetamine) 和俗稱搖頭丸的 MDMA。該計畫尚未將管制的毒品合法化,而是讓未來被發現持有少量毒品的成年人不會被警方逮捕或起訴,他們會獲得相對應的協助,像是醫療資訊或是社會福利。加拿大政府希望通過這項計畫,降低卑詩省的藥物過量死亡人數,讓那些施用毒品者不再因為害怕被逮捕,而錯失向外界尋求幫助的機會。在得知加拿大政府批准卑詩省持少量毒品除罪化後,加拿大首席衛生官員譚詠詩 (Theresa Tam) 在 Twitter 上寫道:「一些用藥者因為污名與害怕被定罪的恐懼而私下注射藥物、不願坦誠布公,增加了用藥上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加拿大政府決定將這些藥物視為健康問題,而不是犯罪問題。」一直公開致力推動毒品除罪化的加拿大衛生部官員亨利 (Bonnie Henry) 看到政府的批准後,說道:「我們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消除人們對持有毒品者的恥辱與污名。這個計畫還不足以改善這裡用藥過量的危機,但它會帶來一些改變。」加拿大聯邦心理健康成癮部部長貝內特 (Carolyn Bennett) 表示,卑詩省是加拿大第一個試行毒品除罪化的地區,也可以成為其他區域的參考。她說道:「這個三年計畫開始後,我們也會依照收到的分析和數據隨時做出調整。」貝內特相信該計畫能拯救更多的性命,她認為過去在反對毒品的論戰上已經讓他們損失太多生命。早在 COVID-19 疫情大流行前,加拿大卑詩省就經歷到一場公共衛生危機。卑詩省在 2016 年宣布,因藥物濫用所導致的死亡數已成為當地重大的公共衛生議題。從 2016 年至今,卑詩省已有 9,400 人因藥物濫用死亡,而在 COVID-19 的衝擊下,死亡人數更來到歷史新高,2021 年有 2,224 人死於藥物濫用,這個數字超過當地兇殺、自殺、車禍與 COVID-19 死亡的人數總和。溫哥華市長史都華 (Kennedy Stewart) 表示,每周一他進辦公室時都會查看電腦郵件,收到前一周的統計數字,了解到有多少市民因為用藥死亡。「昨天早上我收到郵件,上面寫著 9 個人死亡,在這之前的上周是 12 人死亡,200 人獲救。再上上周是 10 人,在上上周的上上周,我的家庭成員也在那些數字之中。」史都華說道。在 2016 年意識到用藥過量死亡是加拿大卑詩省的公衛問題後,政府在街上提供大量的鴉片類藥物過量解毒劑納洛酮 (naloxone)、增加了 20 個受監管的安全注射站 (consumption sites), 也擴大能申請海洛因處方的對象,讓人們遠離街上來路不明的毒品。這些措施有降低卑詩省的用藥死亡危機,但一切努力在遇到疫情後煙消雲散。用藥死亡人數再度攀升,迫使卑詩省的衛生官員轉而向加拿大聯邦政府申請獲得《管制藥品、藥物法》(Controlled Drugs and Substances Act) 第 56 條的例外,讓持有少量毒品的人不再是罪犯,期望藉此能幫助他們,進而挽救生命。卑詩省這次的試辦計畫獲得已故鴉片類用藥死亡者的家屬、警察協會和卑詩省首席驗屍官的讚許,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肯定這個政策。有些民眾認為,除罪化消除人們在使用毒品時感受到的恥辱,對吸毒者其實沒有太大幫助,因為那只會讓他們更沒有動力去戒毒,而且這個試辦計畫也只是讓原本人手不足的警力,有了可以不執法的藉口。美國紐約市議會議員博萊利 (Joe Borelli) 並不看好加拿大卑詩省的試辦計畫,「卑詩省的安全注射站的數量是北美洲最多,但每月還是創下用藥死亡數的紀錄,怎麼會有人認為這能解決嚴重的用藥問題,這超出我的理解,更別說當地人也會感到擔憂」。目前,美國只有俄勒岡州 (Oregon) 在 2020 年成為第一個持有少量毒品如海洛因、古柯鹼等「」(hard drug) 除罪化的州。卑詩省的少量毒品除罪化將在 2023 年 1 月 31 日生效,為期 3 年,但此計畫不是所有場所都適用,卑詩省的機場、學校、托育中心、軍隊和海岸防衛隊都不在除罪化的試辦計畫中。
電影《沙丘》的沙子是流體還是固體?談談顆粒流的物理學
不管是固態力學或是流體力學領域,都是「百年老店」, 已經累積了上百年的歷史。相較之下,顆粒流的研究非常年輕,僅僅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而已。造成這樣的原因,除了顆粒流本身的複雜性之外,也是因為它的定位,一直處於「三不管地帶」。顆粒流很特別,它像固體一樣,能夠堆疊、擠壓,可是又會有流動的行為,若只用固體或流體的角度切入,都很難完整描述這樣的現象。然而在學術圈,固體和流體兩大流派,經過上百年的發展,都有各自根深柢固的作法、解讀現象的方式,彼此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鴻溝。「在學術界,Solid (固體) 的人講 Solid 的語言,Fluid (流體) 的人講 Fluid 的語言,兩邊的溝通其實非常少!」蔡日強笑著說「我以前參加過一個應用力學大會,大會裡的會議名稱,直接分成兩種開頭,一種是 S、另一種是 F, 擺明了他們討論事情的角度,不是固體就是流體。」對顆粒流來說,這樣的二分法顯得非常尷尬。蔡日強認為,如果可以從固體與流體領域,各自吸取一些精髓,或許能夠連接兩個學派,用不一樣的角度研究顆粒流!為了瞭解顆粒體如何流動,蔡日強設計了一套獨特的實驗方法,可以分為「顆粒體」與「容器」兩個部分。在「顆粒體」方面,蔡日強採用醫用材料 (PDMS), 製作出許多顆粒軟球,硬度接近橡皮擦、大小約一公分。為什麼會採用「軟」球來代表顆粒體呢?過去,在物理學家的理論中,常常會把顆粒體視為「剛體」。然而,剛體的假設在理論上不僅無法呈現顆粒體被壓縮的情況;而且實驗上,也很容易遇到麻煩!如果採用剛硬的顆粒體做實驗,在緊密排列時,很容易「卡死」, 不只完全動不了,也很可能讓珍貴儀器損壞。為了讓顆粒體可以緊密排列,又不會完全卡死讓儀器動不了,可以擠壓、變形的顆粒軟球,就成為了最好的實驗材質。影片為實驗室展示用,實際操作時液體會淹沒顆粒軟球,以便用光學攝影機記錄內部軟球的運動情況。資料來源│研之有物至於在「容器」方面,蔡日強在裡面設計了齒輪狀的錐形圓盤:上方的錐形圓盤連接馬達,可以不斷旋轉;齒輪狀可以咬住顆粒軟球,帶動容器內的顆粒軟球一起轉動。設計成錐形的用意,則是可以讓容器內的顆粒體,不論在什麼位置,(shear rate) 都可以維持一致。簡單來說,錐形圓盤試圖讓讓整體流動盡可能「均勻」, 讓相鄰顆粒之間的速度不至於落差太大。每一次的實驗,錐形圓盤都會進行定速轉動 (固定角速度,Ω), 施以所有顆粒軟球固定的切變率。同時,研究團隊也會記錄,在馬達固定轉速時,系統需要多大的轉矩來對抗馬達。但初步實驗即出現了非常匪夷所思的現象!從上圖的實驗數據顯示,在低轉速時 (Ω = 0.0001 rps), 系統產生的轉矩最高;在高轉速時 (Ω = 0.05 rps), 產生的轉矩反而偏低。這是什麼意思呢?你可以想像你在攪拌一碗綠豆,當你攪得越慢,遇到的抵抗卻越大;攪得越快,遇到的抵抗反而越小,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不合常理?更奇怪的是,在兩種轉速之間,也就是中等轉速 (Ω = 0.005 rps) 的時候,轉矩出現了不規則劇烈起伏。從圖中的藍線可以看到,轉矩一次又一次的爬升、跌落、再爬升、再跌落,就像小型地震一樣,出現了大規模的「集體崩落」! 團隊在實驗時同步攝影,儀器每轉一定的角度 (比如:每萬分之一圈), 就將顆粒流的剖面擷取成影像。實驗時容器內部剖面的圓球運動情況,顆粒軟球有加螢光染料顯影。資料來源│蔡日強接著,將相片中每一格像素轉為對應數值,分別與上一時刻的照片相減,來得出顆粒體與上一時刻間的「差分影像」。差分影像 (State α): 高轉速,承受轉矩小。其中:紅色表示顆粒由此側離開,藍色表示顆粒向此側接近。資料來源│蔡日強差分影像 (State T): 中轉速,轉矩劇烈起伏,有集體崩落現象。其中:紅色表示顆粒由此側離開,藍色表示顆粒向此側接近。資料來源│蔡日強差分影像 (State β): 低轉速,承受轉矩大。其中:紅色表示顆粒由此側離開,藍色表示顆粒向此側接近。資料來源│蔡日強藉由這些時變圖,我們得以更明確地判讀顆粒體的運動方式,了解顆粒軟球位移的方向、快慢、範圍。從影像中可以看到,相較於高轉速與低轉速,在中等轉速時,確實出現了大規模顆粒球同時位移的現象,綜合以上的實驗數據和影像,團隊總結了幾個問題:這些問題,讓團隊當時感到十分頭痛,蔡日強回憶「剛開始我也覺得怪怪的,不過我們常說,如果你發現一件比較奇怪的事情,那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你弄錯了,另一種是真的有個新發現了!」那麼,在顆粒流切變率加快的同時,究竟有什麼物理性質跟著改變了?為了解決這些疑惑,團隊進行了許多獨立實驗。其中一個關鍵的實驗,就是量測顆粒軟球材質的「摩擦力」。他們採用同樣是 PDMS 材質的半圓柱棒,兩兩接觸並以不同切面速度 (U) 拖行,觀察過程中摩擦力的變化。結果發現,當拖行速度較慢的時候,摩擦係數大約保持在定值,基本上就跟大家過往的認知一樣。但有趣的是,當速度超過一個臨界速度 (V) 之後,摩擦係數卻像是坐溜滑梯一樣開始下降,換言之,顆粒軟球的表面突然「變滑了」。從這個實驗可以確定,摩擦係數並非定值,而是會隨著速度增加而改變的數值。其實,「摩擦係數不是常數」的概念,並非什麼驚天動地的新發現,但過去許多顆粒流的研究,卻忽略了這個基本現象,只把摩擦力當成一般常數看待。「摩擦係數不是常數」並非新觀念,但大家似乎都忘記這件事了。而當我們把這個概念,重新應用在顆粒流實驗時,那些匪夷所思的現象,突然都有了合理的解釋!根據團隊的推測,當錐形圓盤轉速加快,快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些顆粒軟球之間的速度,可能已經超過了 V, 導致顆粒軟球摩擦係數下降,才會讓量到的轉矩降低。而「集體崩落」的發生也可能是如此。有沒有可能推估,顆粒流系統在受力之後,到底會偏向固體?流體?或是發生崩落現象呢?為此,團隊創造了一個無因次量 (不帶物理單位的參數), 姑且稱為「slipperiness」, 希望可以做為顆粒流行為的「預測指標」。slipperiness 可以大略解讀成系統「平均而言有多滑」, 代表了顆粒之間相對速度與臨界速度 V 的大小關係,以及摩擦係數減損的程度。換言之,如果 slipperiness 遠大於 1 , 代表大部分顆粒體之間的速度大於 V, 摩擦係數近乎消失,難以構成橫向的受力,呈現幾乎「自由」的滑動,在這種情況下,顆粒體之間的液體成為阻力的主角,顆粒體的行為會比較偏向「流體」。反之,如果 slipperiness 遠小於 1, 顆粒體之間相對滑動即使有,速度也都不高,這種情況下摩擦係數接近定值,顆粒體之間可以很容易「消化」所有方向的力,扮演好整個系統承力的主角,顆粒體的行為會比較偏向「固體」。然而,如果 slipperiness 剛好「不大不小」, 代表這兩種極端情形有可能混搭,以局部或整體的方式交錯產生。最戲劇化的事件就會是前述的「集體崩落」, 更正式的名稱可叫做「間歇流」。這危險區間的確切範圍,則有待更多細節來決定。但有了 slipperiness , 蔡日強團隊至少搭出了第一座「橋梁」, 連結過去難以相容的兩種觀點來看待顆粒流:一端是摩擦力完全沒打折,可視為「固體」(solid); 另外一端,則是顆粒間摩擦力喪失殆盡,已經「完全液化」, 可視為「流體」(fluid)。然而,顆粒流的兩個極端之間其實有相當的過渡地帶,並不在原來習以為常的學術傳統裡。雖然已發表的實驗還是非常簡化的版本,但蔡日強表示希望能透過論文提醒大家「摩擦力會改變」這件事,也希望拋磚引玉,「讓固體跟流體兩個學術社群,能夠有更多的對話」。現階段,團隊正著手改良實驗儀器並設計更多延伸實驗。舉例來說,如果顆粒軟球不一樣大,會發生什麼事?如果顆粒軟球不是圓球,行為會如何改變?如果軟球之間開始壓得不夠緊密的時候,「間歇流」的現象是否消失?這些問題,都是研究團隊接下來想了解的。團隊也正積極透過電腦模擬,研究顆粒體在「無重力、無液體,僅考慮接觸力」的理想環境下,會有什麼樣的流動行為。蔡日強說道「在實體實驗中,我們只有六個感測器可以推算顆粒流系統的受力反應,但在電腦模擬實驗中,等於有上千個感測器可以蒐集數據,真的是太棒了!」每一顆小球的受力、接觸、旋轉、位移等,在模擬中都看得一清二楚,讓團隊有機會作進一步的推論。此為電腦模擬在中等轉速下的顆粒流變化。顆粒球之間的彈性能以顏色長棒標示,愈偏紅色那端、彈性能愈大、球和球之間愈緊;愈偏藍色那端、彈性能愈小、球和球之間愈鬆,顏色間的能量級距高達 10 的數次方 。影片中可以看到顆粒球發生集體崩落現象的「瞬間」, 原本有很多紅橘色長棒,崩落之後幾乎都變成藍或綠,但長棒的數量只有些微增加,顯示彈性能隨著崩落事件大量釋放。資料來源│蔡日強下圖是團隊正在統整的「三態圖」, 顆粒流有三大區塊,分別是「固態」、「液態」, 以及下方的「氣態 (懸浮態)」。在緊壓 (高密度、高壓力) 的狀況下,固態和液態兩極端之間呈現一條「危險走廊」, 可看到此案例在 slipperiness 介於 0.001 到 1 之間,發生集體崩落的現象。不久之前,蔡日強也開始翻閱地震相關的書籍,想要了解顆粒流「集體崩落」的現象,與真正的地震和土石流,是否有可以互相參照的可能性?蔡日強的期待是讓「顆粒流研究」成為物理學家走入現實世界領域的另一個起點。「我們離真正的戰場還很遠」, 蔡日強笑著說:「但這一切,才正要開始!」
GIF迷因滿足不了你?荷蘭新創Voicy推「聲音版迷因」平台,已吸引百萬用戶加入
「我們可以用表情符號代替文字、用 GIF 代替影片,但聲音卻沒有一個更酷的替代品,所以我們想成為那樣的存在。」Voicy 共同創始人 Xander Kanon 說。Voicy 建立聲音共享平台,提供聲音樣本供使用者使用,以傳送更帶情感的訊息,改變既有通訊方式。目前 Voicy 的用戶以 Z 世代及 Alpha 世代為主,月活躍用戶已增長達 110 萬人次,並獲得 Global Founders Capital 領投的 120 萬歐元 (約新台幣 3,800 萬元) 種子輪投資,其他投資人包含 Spotify 成長總監 Sven Ahrens、Acast 營運長 Oskar Serrander、Twitch 副總裁 Sunita Kaur 等大人物。荷蘭新創 Voicy 建立聲音共享平台,讓使用者可以在上面獲得有趣的聲音資源,以上是他們使用海綿寶寶影片所做的聲音迷因。Xander Kanon 表示從迷因、GIF 被廣泛使用的現象,可以看出人們其實是願意嘗試有創意的聊天方式的,因此他樂見聲音訊息的翻轉。他也發現,社交軟體上人們使用語音訊息的頻率比想像中頻繁。比如說在亞洲,就有 1/5 的訊息以語音傳送、WhatsApp 每天更是發送達 70 億條語音訊息。因此 Xander Kanon 決定和有工程背景的 Joey de Kruis 和 Milan Kokir 一起開發「以聲音為基礎」的語音訊息平台 Voicy。在 Voicy 上,可以找到網路上瘋傳的迷因、電影、卡通中有趣的聲音,比如說棺材舞、魷魚遊戲、海綿寶寶,又或是小賈斯汀、泰勒斯等歌手的聲音,而且只要下載後就可以傳送給朋友。除了下載傳送外,Voicy 目前也已經與通訊軟體 Viber 合作,Viber 用戶可以直接在應用程式中查找和分享 Voicy 上的聲音。隨著聲音經濟持續增長,Xander Kanon 說 Voicy 期待能成為聲音創作者的創作平台,除了使用 Voicy 上的聲音外,創作者可以在此進行創作、剪輯建立社群,並上傳到 Voicy 上供大家使用。未來 Voicy 也將開放付費功能,成為聲音創作者將聲音內容變現的助手,Voicy 則居中抽成。目前 Voicy 的用戶已經創建了近 15 萬個聲音剪輯,平均每月播放量總計 3,500 萬次,每月增加 1 萬名使用者。不過 Voicy 要真正做大,只與 Viber 合作是不夠的,因為這可能會使得使用者的使用情境受限,比如說 Line 的用戶就無法直接搜尋 Voicy 上的音頻並使用。再者,有了過去 Facebook 嘗試以 3 億歐元收購 Giphy 的先例,讓 Voicy 更積極想與更多社交、通訊平台合作,因此這次 120 萬歐元的募資,Voicy 將首要用於與 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Snapchat 等更多社交軟體和通訊平台合作,同時增長歐洲和美國的市場。除了與社交軟體合作外,Voicy 也希望與更多知名創作者合作,不過這也連帶衍生版權問題。參考過去 Giphy, 也曾面臨侵害著作權疑慮的經歷。不過因為這些 GIF 通常是經過、製成的,已經被重新賦予有別於原著的新價值,因此屬於法律保留的合理使用範圍內,就此避開侵害版權的疑慮。Giphy 的經驗或許可以成為 Voicy 從侵害著作權疑慮中解套的參考。然而 Xander Kanon 似乎並不擔心版權問題,Xander Kanon 表示因為 Voicy 上的音頻都很短,且平台積極呼籲用戶要合理使用。目前也尚未開放付費功能,仍符合法規,若有任何版權疑慮,Voicy 會直接下架該聲音。
80 年後中國人口少一半,世界將迎接空蕩蕩的地球
中國人口 14 億多,去年只小幅增加 48 萬人,生育率只有 1.15, 震驚全球。人口峰值比估計早十年出現,上海社科院預測 2021 年後生育率若年均下降 1.1%, 中國人口到 2100 年只剩 5.87 億人,不到現在一半。人口快速下滑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上海社科院預測中國勞動年齡人口 2014 年達頂峰,預計 2100 年將縮減至不到峰值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繼續攀升,2080 年將超過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屆時 100 名適齡勞動人口將要供養高達 120 名中國老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每年平均下降 1.73%, 經濟學家認為,除非生產力迅速提高,否則經濟成長率勢必大幅放緩。世界經濟局勢也將因此改變版圖,中國勞動力迅速萎縮,勞動力成本上升,將把低利潤、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從中國推向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如越南、孟加拉和印度。對於澳洲等資源出口國而言,需要將出口轉向中國以外製造商。對包括美國等商品進口國,商品來源將逐漸轉向新興製造業中心。其他國家人口也在衰退,聯合國人口報告指出,從 2020~2025 年,南韓、台灣、巴爾幹半島的國家波士尼亞、新加坡和波多黎各五國總生育率可能會降至 1 以下。後面會有愈來愈多國家追隨此腳步,人口至少為 500 萬的國家,阿聯酋、希臘和義大利生育率到 2030 年將低於 1。日本、泰國、西班牙、加拿大、葡萄牙、塞爾維亞和芬蘭將在 2035 年加入。聯合國估計到 2025 年,201 國有 116 國生育率將低於人口更替。聯合國估計世界人口將在 2054 年左右達峰值,但隨著印度、日本和中國等國人口急劇下降,許多專家認為這可能會更早發生。我們這一代將見證近代史從未發生的事,許多人口科學家認為將來面對的是空蕩蕩的地球,現在是早期跡象。馬斯克在某會議也再次表達對全球低出生率的擔憂,認為 20 年內全球最大問題是人口崩潰,稱義大利與日本都會消失。馬雲也認同這說法。對人口過多不利環境的看法,他表示生孩子可拯救文明和環境,即使人數增加一倍,環境也會好起來。他說現代父母反對生孩子,大多數理由是認為現在環境不好,是可怕的世界,他說每次聽到這種說法都想說,「你讀過歷史嗎,讓我告訴你,以前情況更糟。」經濟學家普遍同意,為了經濟成長,經濟體需要不斷擴大的勞工和消費者基礎,就是需要更多人口。猶他大學人口研究專家表示,「健康的社會是想要孩子的人可擁有孩子的社會,會對自己支持孩子的能力充滿信心,且總體擁有社會和經濟基礎設施支持。」人口下滑對股市、房市、教育系統和經濟都會造成影響,下滑速度愈快衝擊愈大。台灣生育率 1.07 是全世界 227 國倒數第一。2021 年台灣總人口為 2,337 萬 5,314 人,連續 2 年負成長。
長棍麵包是法國遺產 立法規定配方馬虎不得
長棍麵包已經和美酒、起司一起,成了法國文化的象徵。尤其在巴黎,上班族回家前經過麵包店,人手一兩支長棍麵包,邊走邊剝著吃,儼然為庶民生活的美麗街景。2018 年 9 月,法國烘焙甜點全國聯盟再次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希望把長棍麵包登錄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仍在等待結果;同年 11 月,「長棍麵包的手工藝技術與文化」被成功登錄於法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冊。歐洲人食用麵包的歷史淵遠流長。封建時期,吃的麵包種類也因社會階層而不同。到了法國大革命,人民要求與王公貴族在各個方面擁有同樣權利地位。1793 年 11 月的一項法條,讓麵包超脫了食物的境界:「在平等政體中,富有與貧窮應該消失;再也沒有富人吃麵粉做的麵包、窮人吃麩皮做的麵包這件事。所有麵包店都按規定,製作唯一一種麵包─平等麵包,違者入獄。」有人說,這就是長棍麵包的祖先,不僅成了法國認同的一部分,更隱含了麵包必須由政府嚴加規範,以確保平等無欺的概念。雖然 18 世紀中巴黎已經出現棍狀麵包,不過長度可達兩公尺,與今日長棍非常不同。麵包歷史專家凱普蘭 (Steven Kaplan) 向法國公共電台 (France Inter) 表示,數世紀前,法國人最常吃的麵包是又大又厚的圓型麵包 (miche)。如今的長棍麵包開始流行是相對近代的事,其由來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定論,共有三種普遍說法:最常聽到的是 19 世紀拿破崙一世 (Napoleon I) 的麵包師發明出這種更輕的長棍形麵包,方便軍人放在背包或口袋中。也有人說是奧地利維也納麵包師桑恩 (August Zang) 1839 年來巴黎開麵包店,並把奧地利的橢圓形麵包引進法國。最後也有人說長棍麵包是 1900 年代巴黎地鐵工程期間被發明的。當時來自法國各地的大量工人湧入,而布列塔尼和奧弗涅地區的勞工頻繁發生械鬥。為了禁止工人攜帶刀子,工頭便請附近麵包店製作不用刀切、手撕即可的麵包。因此事實是,人們今日認識的長棍麵包其實比所知的更為近代,且起源也沒有想像的如此詩意。凱普蘭說:「長棍麵包是都市化需求的產物,城市中產階級每天需要好幾次新鮮麵包,每個重達 1.2 到 2 公斤的麵包太大了,而且人們更喜歡酥脆麵皮而非軟白麵包。」長棍麵包法文為 baguette depain, 簡稱 baguette, 字面意思為「棍子」。因此廣義而言,只要是長棍狀的麵包都能稱為 baguette。1902 年的《發明專利手冊》是「長棍麵包」一詞首次在文字紀錄上現身;1920 年,巴黎政府為長棍麵包做出以下規範:「長棍最少重 80 公克、長最少 40 公分,單價不可超過 35 分法郎。」過去幾世紀以來,法國傳統麵包都使用由麵粉發酵而來的天然酵母魯邦種 (levain), 但手工製作過程費時又費力。馬克思 (Karl Marx) 曾把麵包師傅形容為「全身白的礦工」。凱普蘭解釋,「他們的工作很累人又需要熬夜,簡直非人道,因此當時有股趨勢,希望能減少他們的勞動」。1919 年,政府立法禁止麵包師傅夜間勞動,師傅們開始尋找更簡單的製作方式,其中之一就是以商用酵母 (levure) 取代魯邦種,大幅加快製作時程;而長棍的形狀也減少麵包烘烤時間。二次世界大戰後,長棍麵包愈來愈普遍。如今長棍麵包的種類愈來愈多,可以加穀物、水果或巧克力。簡單的造型與美味也讓它廣傳海外,甚至成為法國的象徵。面對愈來愈多樣的尺寸、內容物與品質,政府試圖於 1981 年統一規範長棍麵包的名稱與重量,卻未成功。五年後,原本自 13 世紀以來便由王公貴族下令的麵包固定價格解除,讓市場依照品質各取所需、自由定價,但須明顯標示單價與每公斤價格。由於工業發展,商用酵母日漸盛行,從新鮮的塊狀酵母到乾燥的粉狀酵母,讓民眾可以在家快速製作麵包。然而,許多麵包店為製作方便開始加入愈來愈多化學原料,因此政府 1993 年通過知名的《麵包法》(décret pain), 清楚規範必須符合哪些條件,才能被稱作「法式傳統」或「手作」麵包。其中明訂法式傳統麵包製作過程中不得有任何冷凍,也不得有任何添加劑與改良劑,內容物只能有四種:麵粉、水、酵母、鹽。連酵母的種類與定義都以法律規定,足見法國對傳統手作麵包的堅持與保護。同理,長棍麵包也可以區分為傳統長棍 (tradition) 以及一般長棍,前者不僅內容物受到嚴格規範,尺寸重量也有規定。一條合格的傳統長棍必須長約 65 公分、寬四到六公分、高三到五公分、重量約 250 公克,若重量比店家標示的低出四公克,則將觸犯《消費者法》。至於一般長棍,或者表皮較白、口感軟韌較不酥脆的常見麵包 (pain courant), 可以根據法律加入最多 14 種添加劑與改良劑。這兩者製作上更為簡易,售價也比傳統長棍便宜一些,許多人反而喜歡在家自製常見麵包。店家也可以販售,只是不得自稱「傳統長棍」, 不過由於「常見麵包」名字不太好聽,因此麵包店通常不會以此命名。台灣夫妻王之亞和莊柏宣在巴黎開設法式麵包店,並販售「傳統長棍」。他們告訴《全球中央》, 傳統長棍需要耗費兩天製作。「前一天打麵團,讓它在低溫發酵箱內發酵,隔天再送進烤箱,這樣才能完整把麵粉內的營養帶出來。」提到過去法國麵包的工業化發展,王之亞說,「近 10 多年來,愈來愈多人想要找回古法,用魯邦種製作麵包,這是一種趨勢」, 也間接印證了法國政府通過《麵包法》, 努力維護傳統的決心。不過,《麵包法》並未禁止傳統長棍使用商用酵母。王之亞告訴記者,好的長棍麵包最重要的就是表皮要酥脆,「法國客人甚至將其形容為麵包在唱歌」, 且壓下去也必須能回彈。第二要看剖面,麵包切開後透過氣孔,可看出麵團的「整形」方式,要避免分布不均勻與過大的氣泡;另外,表皮「割線」的平整也會影響外觀。為推動長棍麵包傳統,在《麵包法》通過隔年,巴黎市政府與法國麵包甜點聯盟合作,開始舉辦「巴黎最佳長棍大賽」。由專業人士、美饌記者組成評審團,依照烘烤、麵包內芯、味道、香氣與外觀,以匿名方式評分,選出前 10 名巴黎最佳長棍。2020 年開始,巴黎市政府以抽籤方式邀請六位巴黎市民加入評審行列。首獎得主除可獲得 4,000 歐元 (約新台幣 12 萬 4,000 元) 獎金外,也將擁有為總統府艾里賽宮 (Elysée) 提供一整年長棍麵包的殊榮,不僅可以大幅增加營業額,也能有海內外的曝光度,許多巴黎市民更是期待按圖索驥,品嘗大獎名單上的美味長棍。法國人每年都要消費數十億條長棍麵包,目前全法境內有近 3 萬 2,000 家麵包店。然而由於現今食材多元,法國人食用麵包的量持續減少,從 1950 年的每天 330 公克到如今的 130 公克,因此麵包店數量也在減少。不過除法國外,越南以及許多與法國有歷史淵源或曾為法屬殖民地的國家也都有食用長棍麵包的習慣。加上法國對麵包傳承的堅定捍衛,以及「法式」風潮的流行,法國長棍麵包仍將穩坐法國文化象徵大位。
各式訂閱制卻找不到解約處,日本政府推動消費者契約法修正,讓訂閱制更完善
根據《朝日新聞》報導指出,訂閱制服務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在這幾年間迅速地擴展,各種訂閱服務也不斷擴充中,除了音樂、影片、雜誌等「數位服務型」, 更有支付月費就可以使用汽車或家具等的「實物利用型」, 還有購買餐廳等會員證就可以吃到飽的「VIP 型」, 其他還有文化體驗、機票、服裝包包等時尚相關物品的訂閱制服務在日本市場中不勝枚舉。或許消費者在按下訂閱按鍵前,可以先停看聽看看有哪些優點或者應注意的地方。根據專門研究訂閱制服務,並熟悉實務的兵庫縣立大學川上昌直教授表示:「訂閱制給人有正面的印象,所以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加上多樣企業投入競爭下,而讓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的現象。」。目前最常見的訂閱制,是指透過訂閱獲取平台內容或服務的使用權,他解釋,一般消費者在付費購買商品是具有「買斷」的情況,也就是購買者可以得到該商品的所有權,但即使是高價商品也必須在購買時支付全額才行。但是相對於此,訂閱制原則上只是消費者在利用該商品期間,支付其部分價值的費用,相較於購買的初始費用上較便宜。然而,大部分的訂閱制服務,基本上支付費用得到的是「使用權」, 所以就算長期間持續支付費用也不會得到「所有權」。從每月定額支付這點來看,或許相似於長時間借用大型機械等的「租賃」或每月攤還本息的「貸款」等,但訂閱制基本上是「能夠輕易解約的」; 而且是越高價的商品通常越只會強調「划算」的一面。川上教授強調:「若覺得實在太過划算時,消費者更要仔細確認過條件再簽約」, 因為在此同時也存在著解約時,附帶以「年」為期間服務,做為解約的條件。然而,最令人垢病的就是訂閱制服務,通常一旦從網路申請後,只要消費者不解約,期滿就會自動持續扣款,消費者更常常因為太容易加入而「忘記解約」等時而造成解約糾紛。根據日本國民生活中心表示,從 2021 年度起每個月會收到 500 通左右的諮詢電話,像是「想要解約但不知道方法」、「原本以為刪除 APP 就可以解約,但並沒有成功」。在三菱日聯研究諮詢公司 2019 年所做有關於訂閱制服務的問卷調查中,在解約時曾遇到困難者佔了整體的 6 成以上,其中在 50 歲以上的受訪者中,有 4 成以上表示「不清楚解約方法」, 其他還有「不清楚解約期限」、「超過解約期限後,又被多收了一個月費用」的意見。有鑑於解約糾紛不斷發生,日本政府著手推動消費者契約法的修正,要求業者負起提供解約手續相關資訊的努力義務,其他相關修正法案包括針對青少年與高齡者消費糾紛,若有使消費者感到不安或阻礙諮詢的情況,便可要求解約的權利。除了實際被害金額外,並可要求精神賠償。訴訟的對象也由業者擴大至參與惡質商法的個人,相關法案已於 2022 年 3 月時通過內閣審議提交國會,於 5 月 20 日通過參議院審查。川上昌直教授指出:「從解約方法看得出企業的經營態勢。在簽約階段只要確認解約方法,就可以知道是否為從消費者立場出發的服務」。事實上,Netflix 曾在 2020 年對 1 到 2 年未收看的用戶寄送續訂確認信,若用戶未加以確認的話便停止續訂,此一行動引發了討論。經營美髮美容定額服務的 Jocy 在 2018 年推出服務之初,便在 APP 的個人頁面明顯處放置解約按鈕。Jocy 副社長石黑武士表示:「要查看常見提問才找得到解約方法,實在不太好」, 他同時解釋,只要構築起與消費者的信賴關係,便有助於讓解約者再次回來消費。日本訂閱制商業振興會渡邊敦彥會長表示:「訂閱制是業者可以集中心力於降低營業成本,提高商品價值的商務模式,可以提升消費者滿意度,構築雙贏的關係。而刻意設計成難以解約而破壞信賴關係的業者行為,脫離了原本應有的商業模式,現在正是重新思考的時機」。一、 訂閱前先確認解約方法、時機、條件。二、 比較與「買斷制」間的利弊得失。三、 為了便於管理,盡量透過「App Store」或「Google Play」來登錄。並在行事曆記錄從免費試用轉為收費的日期、解約期限,以避免遺忘。川上教授說明,在訂閱制滲透各種領域的背後,也看得出存在著以雷曼風暴等為契機而擴展的堅實簡樸取向、或斷捨離風潮等對「極簡生活」的嚮往,對於在意老後生活的高齡世代而言,若有效利用的話也會是壓低生活開銷的王牌。雖然有了新的稱呼方式,不過每月支付固定金額的報紙或牛奶等也可說是訂閱制服務的類型。所以,不要被划算給蒙蔽了,徹底考量「是否為自己需要的服務」後再選擇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