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1
76
article
stringlengths
52
32.7k
憂中國監控冬奧選手,美奧委會呼籲:使用拋棄式手機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從去年開始就曾經有兩次類似的警告:運動員在中國參賽的期間可能會受到數位監控。每個設備、通訊、交易和上網活動都可能受到監控,而且這些個人電子設備也可能受到惡意軟體的影響,這會對未來的使用產生負面影響。英國、加拿大和荷蘭已經警告運動員不要將他們的個人電子產品帶入中國。這樣的擔心並不是無的放矢。2019 年,中國被發現在從新疆地區入境的遊客手機上,秘密安裝監控軟體。這個地區居住著維吾爾人,是一個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民族,而且當中許多人在中國遭受監禁和酷刑。此外,所有冬奧參賽者都必須安裝的中國 My2022 奧運會應用程式,這個 App 充滿了安全漏洞,可能會導致隱私洩露、監控和駭客攻擊。早在北京舉辦 2008 年夏季奧運會時,美國國土安全部就向前往中國的旅客發布了類似的警告。然而,這一次情況有所不同,因為擔憂 COVID-19 的擴散,中國已禁止所有的外國觀眾入場觀賽。若運動員想和家人保持聯繫,僅能使用拋棄式手機,不過,許多功能都不容易使用,這也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即使運動員們想用他們的拋棄式手機上網,他們仍可能有許多網站無法進入。在 2008 年奧運會期間,中國承諾為觀眾、記者和運動員提供不受限制的網路,不過,中國似乎沒有兌現這個承諾。一些記者表示,他們仍然無法進入某些網站,包括 BBC 中國、一些香港新聞網站,以及國際特赦組織的網站。這次,中國再度表示,將允許運動員和記者能不受審查的上網,但目前還不清楚該國是否仍會封鎖某些網站。
最高罰全球收入 6%!歐洲通過《數位服務法》草案,將禁止部分目標廣告
根據 The Verge 報導,2020 年歐盟首度推出《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 近日則以 530 票贊成、 78 票反對與 80 票缺席通過草案,可望於今年正式上路。荷蘭議會議員 Paul Tang 也在 Twitter 發表草案通過結果擷圖,並以「一場大勝利」(A big win) 來描述。根據該草案,將禁止 Google、亞馬遜、臉書等數位平台把消費者的性取向、種族、宗教等個人敏感資訊用在目標廣告上,而平台也必須讓使用者可以輕易地選擇不被數據追蹤。此外,草案也禁止針對未成年人投放目標廣告,並禁用「暗黑模式」(Dark Pattern) 來誘導使用者共享數據。所謂的暗黑模式,是透過產品介面設計讓使用者不知不覺地掉入陷阱。例如:註冊新會員後,官網會透過一系列問句詢問使用者後續互動意願,第一個問句通常是否定陳述的「我不要收到廣告資訊」, 引導使用者勾選「是」; 但接下來的第二個問句,卻往往巧妙地切換成正面陳述,變成「我想要接收新產品訊息」, 讓使用者在未詳細確認之下,就糊裡糊塗地勾選「是」。如果企業違反政策,可能會被罰款高達全球收入 6%。但外媒指出,《數位服務法》仍有許多障礙要克服。
布吉納法索政治風雲錄(下)軍方統治就是最終解答嗎?
當布吉納法索總統卡波雷 (Roch Kabore) 遭軍人推翻後,首都瓦加杜古 (Ouagadougou) 出現了一群歡天喜地的民眾,紛紛開車、騎摩托車上街遊行,大鳴喇叭慶祝卡波雷失勢,盼望這場政變可以成為伊斯蘭武裝分子潰敗的開端,讓他們能重新過上太平日子。「我們真的受夠卡波雷了!」提著一籃子香蕉加入慶祝群眾的婦女德拉 (Adjara Dera) 表示:「我們的朋友死去、我們的警察死去,卡波雷的辦法根本不管用,我們受夠他了。」根據軍方的說法,接下來將由中校達米巴 (Lt. Col. Paul-Henri Sandaogo Damiba) 擔任布吉納法索的領導人,他曾遠赴法國受訓,也曾親至布吉納法索與伊斯蘭武裝分子衝突的前線,去年還曾出書談過他對西非局勢的看法,是一個理論與實務經驗兼具的軍人。對於布吉納法索的丕變,大部分國際組織都抱持著批評或是觀望的態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Antonio Guterres) 已經發表聲明,呼籲軍方盡速結束政變、恢復憲政秩序;由西非國家組成的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 (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ECOWAS) 也發表了類似說法,聲稱他們「非常擔憂」布吉納法索的未來發展。畢竟在過去 18 個月中,這已經是西非的第三起政變,前兩者分別是幾內亞、馬利,兩國至今都仍在軍政府的統治之下。那麼,在政變之後,布吉納法索民眾殷切期盼的太平日子就會來到嗎?政治刊物《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報導分析,令布吉納法索民眾苦不堪言的暴力事件,其實與該國根深柢固又未得解的困境有關,包括政府治理失能、濫權的政府官員沒有受到應得懲處、缺乏工作機會和無力應付極端氣候的威脅等問題。當伊斯蘭組織以此為口號前來招兵買馬時,憤怒又不滿的年輕人時常選擇投身其中,壯大了它們的勢力。或許因為從日常經驗中得到了與專家相似的結論,現年 31 歲的孔波雷 (Anatole Compaoré) 在受訪時直率地告訴記者,他並不認為「軍人執政」會是布吉納法索人民苦等已久的解答,即使他曾是上街要求卡波雷下台群眾中的一員。他指出,2014 年軍方推翻了執政 27 年的布吉納法索強人龔保雷 (Blaise Compaore) 後,就反覆將「一切終將改變」掛在嘴邊,真正發生的改變卻少之又少,「我不確定這次情況會有什麼不同」。回顧上篇:布吉納法索政治風雲錄 (上) 台灣前邦交國傳政變 總統卡波雷遭推翻
在日本的外籍移工(上)留學生為何會淪為學工?
日本有很多可以用來引進外籍勞動力的制度,但並沒有一種簽證叫做「外籍移工」, 而是會隨著日本政策的發展與轉變,開設各種不同的簽證及管道。以目前來說,相當於「外籍移工」的簽證就包括:特定技能 1 號、2 號 (2019 年起的新制) 技能實習生 (舊制) 留學生 (下述) 其他 (特定活動等轉換期間的短期簽證) 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如果是有在做日本移民政策研究的話,就會追溯到 1990 年代開放「回歸母國」擔任工廠工。但日裔南美人嚴格來說不算是「外籍移工」, 所以文章論述的部分會先略過。另一方面,日文裡面雖然有相當於外籍移工一詞的「(foreign workers)」, 但這個單字不是日常用語,是學術研究或新聞用語,而且通常會針對簽證種類,細分成不同的類別來談,因為不同的類別會遇到的狀況有所不同。所以日本的移工政策長期以來被批評是「掛羊皮賣狗肉」, 政府為了避免招致民眾反感,刻意避開「外籍移工」一詞,目的是不希望讓民眾誤以為日本要開放移民 (這又是另一個很大的議題⋯⋯)。不過在「特定技能 2 號」簽證種類出來後,日本在移民工政策上有了很大的改變,因為「特定技能 2 號」簽證沒有換發次數上限,又允許攜帶家眷前往日本,這是從「移工轉為移民」政策很關鍵的變化。但「特定技能」制度有其他的衍生問題,這部分就等到下一篇再慢慢揭曉。寫到這裡,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留學生」會被放到「外籍移工」的大分類底下。這和日本政府 2008 年推出的「(留学生 30 万人計画)」有很大的關係。以下簡稱「30 萬人計畫」。2008 年 1 月,時任日本首相的福田康夫在國會上喊出了「要讓日本與世界接軌」, 讓日本成為世界上人、物、資訊交流的節點,作為全球戰略的一環。半年後,各部會開會討論出來的方案就是這個「30 萬人計畫」。「30 萬人計畫」的概念非常簡單,這個計畫的目標只有讓日本境內的留學生人數,在 2020 年達到 30 萬人而已。也因為這個目標只有要看數字,所以日本在 2019 年 5 月境內留學生總數破 31 萬人的當下,這個「30 萬人計畫」提前達標,可以說是「相當成功」。也因為本來的計劃就只有到 2020 年,而且早就可以預期能提前達標了,所以在接近尾聲的時候,就有了新的方向。「特定技能」緊急上路,可能就和這有一點關係 (關於這部分後面再細講)。現在已經是 2022 年,「30 萬人計畫」也提前達標啦~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並不是所有留學生都能順利入境日本 (能入境的相對來說是少數,根本是幸運兒), 所以留學生政策今後會怎麼演變,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認的是,在「30 萬人計畫」實施期間,為了要達成「2020 年境內留學生數破 30 萬人」的目標,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日本政府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讓留學生制度逐漸變質。「30 萬人計畫」原本的立意是,擴大開放讓外籍學生入境日本,這樣可以吸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學生,未來這些留學生就可以成為日本重要的「高度人才」。這一個目標和政策還是有的。現在在日本,確實,如果是在日本就讀正規高等教育機構畢業後在日本找到工作,選擇留在日本成為白領移工的話,相對來說是非常容易取得永住權的。但這只限於白領移工,也就是日文在講的「高度人才」, 福利和優惠是很多的。台灣也是有這樣的情況,學歷好、又賺得多的外國人,相對容易留在台灣生活。但是,日本當時留學生人次只有 10 萬出頭 (2008 年底共計 123,829 人), 要讓境內留學生人數在 12 年內破 30 萬絕對不是容易的事。要知道,日本政府在 1983 年推行「(留学生 10 万人計画)」的時候,可是花了 20 年,才讓境內留學生人數,從 1 萬變 10 萬。留學生又不是錢,怎麼可能政府說人數要翻幾倍,就能翻幾倍?在過去,只有就讀大學、短大這種高等教育機構的留學生,才是持有「留學」簽證的「留學生」; 如果是就讀日本語學校,或是專門學校的學生,對不起,你的簽證叫做「就學」, 屬於「就學生」。「就學生」和「留學生」不一樣,不能列入留學生總數做計算。2010 年,日本修改《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 (出入国管理及び難民認定法)》時,將「就學」和「留學」簽證統一成「留學」。在這之後,。相較起來,修改了計算方式之後,境內留學生總數一定能比原本的計算方式來得高。這個改變並沒有不好,實際上我也認為應該要統一。因為「就學」和「留學」充其量只是簽證種類的名詞,在日常生活並不會特別是區分是「就學生」還是「留學生」,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兩者都是「留學生」, 也不該覺得高教機構就好棒棒,念語言學校或專門學校就差人一等。但問題就出在日本語學校的認證機制上。日本語學校不同於正式的教育機構。一般的學校 (幼稚園到大學) 適用《學校教育法 (学校教育法)》, 必須要是國家、地方政府或是獲得認可的學校法人才能辦學,而且是由文部科學省管轄。但日本語學校是由法務省負責,只要符合規定,民間企業或甚至是個人名義都可以辦學,成立門檻低很多。也因為成立門檻低很多,「30 萬人計畫」開辦前的 2007 年,日本境內只有 380 所日本語學校,但 2019 年日本語學校的數量已經直接翻倍,來到 775 所。就讀日本語學校的學生人數也暴漲,根據 JASSO 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資料,截止 2018 年 5 月,日本境內近 30 萬人的留學生當中,將近三分之一的留學生都是日本語學校的學生。不僅如此,這 12 年來大專院校的留學生人數和日本語學校的留學生人數不成比例,在大學的留學生人數漲幅不大的情況下,日本在 10 年內留學生人數暴增 2.5 倍,這些多出來的留學生幾乎都是日本語學校或專門學校的學生。可以說,日本為了要達成「2020 年境內留學生破 30 萬人」的目標,鼓勵各級學校積極招募外籍學生之餘,更在各地方廣設日本語學校,來衝高留學生總數。所以問題出在哪裡?平心而論,我認為像日本語學校這樣的語言學校有其必要性。對於語言學習者來說,如果有機會可以到當地有系統地學習當地語言,效果一定很顯著。再者,日本語學校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剛到日本的外國人能迅速學會基礎日文,這對於他們之後看是要留在日本唸書、工作還是生活,一定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實際上,一份發表於 2021 年的研究也指出,「30 萬人計畫」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以日本語學校當作跳板,先讓留學生入境後再轉去其他正規教育體系的「國內升學」, 而透過這個方式來到日本的留學生,過半數都是來自非漢字圈的越南或尼泊爾人。這是因為,在「30 萬人計畫」之前,留日人數前三多的國家 (中國> 韓國 > 台灣) 都是漢字圈的學生,日文比較容易上手,如果想在日本升學,比較不需要利用日本語學校當作跳板,也就不需要這麼多的日本語學校。可以說,廣設日本語學校其實間接改變了留學生的國籍組成。接下來的問題就會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留學生在日本?為什麼日本需要這麼多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到日本之後都在做什麼?接續閱讀:在日本的外籍移工 (中) 監管失靈 + 政策助長「假留學真打工」
【我們與末世的距離.下】越敢討論,越可能遠離末日?
近幾年,人類距離末日幾乎只有一線之隔,質疑末日之鐘的聲音也開始逐漸浮現,懷疑它是否能發揮當初提醒大眾注意重大危機的功能,還是已經淪為一種政治噱頭。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氣候學家曼恩 (Michael E. Mann) 指出,現在末日之鐘必須考慮非常多危機,可是每種危機的性質、尺度等都不同,將它們一概而括地用末日之鐘表示,注定使末日之鐘淪為「不完美的象徵」。曾經參與末日之鐘決策的理論物理學家克勞斯 (Lawrence Krauss) 坦言,在末日之鐘將人類與末日的距離維持在一線之隔多年後,如今人們多少有些疲勞、難以正視末日之鐘提出的警告;而這幾年科學家在討論新年度的刻度時也感到舉步維艱,有時反而得先看還剩多少時間可以調整,再回過頭來討論今年要調整多少。「以前末日之鐘是以『分』為單位移動;現在則是以『秒』為單位了。」克勞斯說道:「很明顯,末日之鐘並非一個精準、量化過的科學評估,而是一個質化指標。重點是末日之鐘移動了,而不是末日之鐘究竟移動了多少。」因此,英國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現存危機研究中心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Existential Risk) 的專家貝爾德 (SJ Beard) 建議,人們或許要改用新的眼光解讀末日之鐘:時鐘的刻度不再代表人們當前面臨的風險有多大,而是針對科學家提出的風險,人類究竟準備得如何。原子科學家公報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的執行長布朗森 (Rachel Bronson) 則提到,只要末日之鐘能喚起人們對氣候變遷、核武等重大議題的討論,它就圓滿達成目的了。從布朗森的角度來看,末日之鐘確實圓滿達成了任務。除了每年網友在末日之鐘公布最新刻度後的討論,它也成為公眾人物愛用的比喻,像是在 2021 年於蘇格蘭大城格拉斯哥 (Glasgow) 舉辦的第 26 屆氣候變遷大會 (COP26) 上,當時的英國首相強生 (Boris Johnson) 便在演講中特別提及末日之鐘的刻度,警示在場的與會人士,切記人類正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的危機。那麼會不會有一天,末日之鐘的指針真的指到了午夜?這個問題布朗森自己也沒有答案,但她真心希望不會有這一天。若想避免這天到來,布朗森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勇於和親朋好友討論這些議題,人們或許無法憑一己之力決定指針走向,但輿論的力量可以間接促使各國領袖們做出足以改變末日之鐘走向的決定。複習上篇:【我們與末世的距離。上】「歷史性的危險時刻」科學家:2024 末日之鐘距午夜僅 90 秒
威士忌雪莉桶正夯!為何偏「甜」的酒漸成顯學?
《經理人八分生活》 曾在「一喝就愛上!威士忌品飲提案」專題提到,貯藏威士忌新酒所用的木桶,會因材質種類不同,造就截然不同的風味,常見的有雪莉桶、波本桶、水楢桶;有「木桶專家」美譽的威士忌大師比爾。梁思敦博士 (Dr. Bill Lumsden) 更證實,橡木桶對威士忌的影響約占 60%, 是左右風味的關鍵因素。(延伸閱讀 / 一瓶 10 年的威士忌,放 20 年,會變 30 年的嗎?威士忌年份、熟陳的祕密) 影響威士忌 6 成風味!橡木桶、雪莉桶、重組桶,有何不同?美國威士忌 (Bourbon Whisky, 又稱波本威士忌、波本酒) 是使用全新燒烤的橡木桶所產生,通常帶有濃郁的松香水或香蕉油味道,單寧重、木質與辛香調強烈。基於《美國聯邦法規》(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規定,用過的橡木桶不能再被拿來製作波本威士忌,所以不少酒廠會將這些二手橡木桶轉賣給其它國家使用。波本酒的主要原料是玉米,且桶子經過火烤,因此在波本桶威士忌中,奶油、椰子、香草、焦糖、杏仁等風味十分顯著;蘇格蘭威士忌主要則為麥芽釀造,蘇格蘭人擔心全新橡木桶的氣味過重,會掩蓋麥芽細緻的味道,所以使用二手波本桶來陳放威士忌。由於強烈的松香、木質味已被波本酒帶走,釀造出的威士忌帶有花香、柑橘與蜂蜜味,較為清爽,酒色常是淡淡的金黃。雪莉桶威士忌則是使用陳放過西班牙雪莉酒 (Sherry) 的橡木桶,雪莉酒的原料是葡萄,能賦予威士忌強勁的葡萄果乾與糖蜜風味,口感濃郁、滑順,酒色較深,多呈琥珀色,通常還帶有海洋的鹹味、香料、榛果、巧克力、熱帶水果等香氣。許多酒廠會將波本桶與雪莉桶威士忌勾兌調和,平衡不同風味。用過多次的橡木桶,味道會逐漸變淡,此時有些酒廠會將其拆解重組,淘汰狀況不理想的木條,也就是「重組桶」(Hogshead, 又稱豬頭桶)。這類酒桶有波本桶也有雪莉桶,淵源自舊時代運輸不便,業者習慣將木桶拆成片狀以節省空間,抵達目的地再重組。因為板材來源不一,風味有更多可能性。放眼全世界,儘管波本桶才是大宗,產量占蘇格蘭威士忌產業高達 90%, 但台灣威士忌酒徒卻偏好排名第 2、約占 6% 產量的雪莉桶。不僅常見於市售熱銷款,不少酒廠甚至特別為台灣消費者量身打造,競相推出限量雪莉桶威士忌。(延伸閱讀 / 威士忌熱門品牌、送禮酒款推薦!5 款討論度最高的威士忌) 台灣人為何特別鍾愛雪莉桶?金車噶瑪蘭威士忌 (Kavalan Whisky) 品牌大使蔡欣嬑指出,與飲食習慣有關,「」各路愛好者、品飲專家也有類似觀察,大多認為雪莉桶威士忌色澤較深邃,加水、加冰塊後酒色不易渙散,適合聚會筵席;有別於波本桶的清新、淡雅,雪莉桶更厚重、濃郁、風味飽滿,適合搭配各式鹹甜台菜、中菜,能融入台灣飲食文化。隨著消費者品飲威士忌的知識、水準提升,雪莉桶的多種風味也逐漸被重視。其實雪莉桶威士忌並非只有「甜」、「順」兩種特色,根據先前存放過的雪莉酒種類不同,目前市面上主流可分為 6 種雪莉桶,風味大不相同,像是略帶海味、堅果氣、果香或葡萄乾的雪莉桶。(延伸閱讀 / 林一峰:雪莉桶進階風味解析!常見 6 大風味一次介紹) 目前僅有 3 種葡萄能用於釀造雪莉酒,市面上較流行、風味濃厚飽滿的 Oloroso 雪莉桶,味道清新的 Fino、Manzanilla, 以及珍稀難得的 Amontillado、Palo Cortado, 都是使用帕洛米諾 (Palomino) 白葡萄釀製;另一種主流的 Pedro Ximénez 雪莉桶 (PX 桶), 則採用佩德羅 - 希梅內斯 (Pedro Ximénez) 葡萄或 Moscatel 麝香葡萄釀造。近年國內外酒廠也紛紛推出各類雪莉桶威士忌來迎合台灣偏好。麥卡倫 (The Macallan) 去年便推出以歐洲紅橡木、美國白橡木兩種雪莉桶勾兌的 12 年、15 年及 18 年雙雪莉桶系列;今年 4 月,格蘭菲迪 (Glenfiddich) 也推出專為大中華區打造的 22 年雪莉之王單一麥芽威士忌。年末時分,金車噶瑪蘭威士忌也推出融合 Oloroso、Pedro Ximénez 與 Moscatel 共 3 種雪莉桶的「噶瑪蘭層豐雪莉 3 桶單一麥芽威士忌」, 創造出更多層次的風味。一眾酒廠在雪莉桶領域的推陳出新,也側面應證了台灣人對雪莉桶的喜愛確實不容小覷。
布吉納法索政治風雲錄(上)台灣前邦交國傳政變 總統卡波雷遭推翻
「到底發生什麼事了?」這是西非國家布吉納法索經歷了一個示威不斷、軍用卡車頻頻現身首都瓦加杜古 (Ouagadougou) 街頭、軍營中還不時傳出槍響的周末後,縈繞在所有民眾心中的大哉問。周一 (24) 下午,一群軍人突兀地出現在布吉納法索的國營電視台、打斷節目錄製,當場向全吉納法索民眾宣布:軍方已經發動政變,民選總統卡波雷 (Roch Kabore) 已經被囚禁,其領導的政府即刻解散,憲法暫時凍結,布吉納法索的陸、海、空邊境也立刻關閉,並實施宵禁。政變的消息放送至全國後,立刻獲得了民眾的熱烈支持,街上到處都能看到騎著摩托車出來慶祝的人,雖然沒人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重新投票選出總統,但可以換掉遲遲擺平不了邊境伊斯蘭武裝分子騷擾的卡波雷,已經遂了大部分民眾的心願,無暇聞問軍方的大選承諾。 現年 64 歲的卡波雷自 2015 年起開始肩負領導擁有 2,100 萬人、盛產金礦的布吉納法索前進的責任。在專家眼中,卡波雷的執政算是勉強及格,或許沒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政績,但也沒有爆出重大弊案、企圖集權於一身的醜聞。在 2020 年的大選中,卡波雷順利連任,得以繼續帶領布吉納法索前進。然而,在至今七年的任期當中,卡波雷怎麼樣就是無法擺平境內伊斯蘭武裝分子肆虐的問題,成為他失勢的一大硬傷。在布吉納法索北部,與鄰國馬利、奈及利亞交界一帶,向來是蓋達組織 (al-Qaida)、伊斯蘭國 (Islamic State) 等伊斯蘭武裝分子盤據的地區,民眾三不五時就會遇襲,令當地人苦不堪言。更糟糕的是,自 2019 年起,武裝分子襲擊的次數、出沒範圍明顯擴大,一些原本鮮少受到襲擊的省分也越來越常遭到攻擊,加深了民間對卡波雷執政的不滿。根據《美聯社》的報導,光是在去年,就有大約 2,000 人遇害,還有超過 140 萬人流離失所。這段期間,卡波雷曾多次派兵試圖打擊武裝分子的氣焰,可是根據軍方的說法,卡波雷政府其實常常與前線軍隊「嚴重脫節」, 布吉納法索人也耳聞過不少前線部隊無法即時取得補給,陷入斷糧、缺水困境的消息。經年累月下來,民眾的耐心逐漸耗盡,街頭已經爆發過好幾場要求他下台的示威,為卡波雷的失勢埋下遠因。「卡波雷並不是那種糟糕又貪汙的總統,」非營利組織國際危機組織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的布吉納法索專家德帕涅 (Rinaldo Depagne) 指出:「但無論對錯,很明顯的是人民現在覺得比起民選的總統,穿著制服、扛著一桿大槍的人更能保護他們。」他接著說道,「對很大一部分人來說...... 他們需要一個可以責怪的對象」。接續下篇:布吉納法索政治風雲錄 (下) 軍方統治就是最終解答嗎?
【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中)
在《中國城歲月》最核心的第二部分,時空跳到 1962 年 1 月瀰漫著農曆新年氣氛的阿薩姆馬金村,這裡有著阿薩姆地區最大的華人社群,被當地人稱為「cheenapatti」 (中國城), 華人在當地經營鞋店、雜貨店,過著富足、快樂的生活。當地有一支多族裔組成的足球隊、一個華人俱樂部,還有一間華人創立的中文學校。此部分以男女主角普洛克 (Pulok Barua) 及美玲的浪漫愛情故事為中心展開,周遭是他們所處的華印英混居社群,呈現出一幅族群和諧相處的伊甸園般景象。然而隨著中印邊境的情勢愈來愈緊張,這個和樂社區的內部也開始受到震盪。在華人社群當中引起激烈討論。作者透過眾多人物之口,讓讀者聽到當時的華裔印度人無所適從的心聲。隨著國共內戰之後,中印關係變動無常,尼赫魯政府一下與蔣介石交好,一下又變心於周恩來,這些與政治無涉的華裔印度人也受到牽連:為了跟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尼赫魯把在印度的華人當成足球一樣踢來踢去。這是什麼樣的政府?為什麼政府不告訴我們,他們希望我們怎麼樣?政府一下子因為我們不支持中國共產黨而將我們遣返出境,一下子又因為我們支持中國共產黨而處罰我們。」隨著仇華情緒日益強烈,華裔印度人紛紛被迫表態,作者藉著一位在臺上發言的華裔學生代表,說出這個族群 (馬金華人) 對印度的歸屬感:在 19 世紀上半葉,中國人來到英國統治的阿薩姆茶園工作。他們許多人都是被人口販子強迫買來的契約工。在這之後,還有許多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自願來到這裡。大部分 (中國) 人都與當地女子結婚,並安頓下來。他們以這裡為家。阿薩姆的華人都是契約工與早期移民的第 2、3、4 代,我們沒有別的地方可去,這裡是我們的祖國,這塊土地從未讓我們受苦,它餵養了我們,為我們提供了庇護與安全。在這裡,我們找到了愛!我們從這塊土地得到許多。或許我們沒有什麼可以回報,可是我們付出了辛勞與忠誠。我們的身分認同已經跟這塊土地結合在一起了。沒錯,我們是來自中國,但我們永遠也不會背叛這塊土地 (印度)。對我們來說,這是我們的祖國,我們的 janam jaga (祖國)...... 即便如此,隨著印軍潰敗,中國軍隊愈來愈逼近阿薩姆,社區內反華的情緒達到頂點,昔日的好友或戀人如今都因為具有華人血統而遭到摒棄。當地人對華裔居民充滿疑慮,質疑他們的國家認同與對印度的忠誠:這些在阿薩姆語學校就學、說著流利阿薩姆語的人究竟算是哪國人?他們當中有沒有可能藏有印度共產黨那樣的第五縱隊?當中有沒有可能有中國間諜?或是賣國賊?很難講。印度政府以「華人社群間有間諜之嫌」為由,開始逮捕他們,但此時如何界定誰是中國人,誰是阿薩姆人,成為執法員警最大的的棘手問題,也成為許多異族通婚家庭被拆散的原因。員警接到的命令是「帶走中國人」, 但在一個跨族通婚的 3 代的家庭中,哪些人算是中國人?哪些人算是阿薩姆人?一名警員便因為不知標準在哪裡,而遭到長官訓斥:「你抓這個是什麼人?我不是跟你說只要抓中國人,不要抓他們的當地老婆跟小孩嗎?你為什麼全部都抓來了?」「長官,沒辦法,全部都混在一起了,很難把他們分開來。」「什麼叫混在一起?」「有個中國人有個當地老婆。他兒子也娶了當地老婆。誰該抓?誰不該抓?」書中一名阿薩姆婦女也這麼問道:這是什麼樣的公平正義?如果我先生是中國人的話,那我也是中國人。如果我是阿薩姆人的話,那我的小孩也是阿薩姆人。如果我的兒子是中國人的話,他的小孩怎麼不是中國人?如果你要帶走一個的話,那就要把全部的人都帶走。不知所措的員警也向長官抱怨 :「長官,你派了一個很糟的任務給我。要把這些人強行從他們的至親身邊拉開真的很難。我可能已經變成罪人了。」「沒錯啊,長官。他們哭得呼天搶地,我們必須強行把他們拉走... 他們問我們為什麼要抓他們。他們不懂中國的語言,他們從來也沒有看過中國,他們看起來甚至不像中國人。」但身為國家命令執行者,在國難當前、全國同仇敵愾的當下,他們「無暇顧及人道問題。」就這樣,妻離子散的情景在阿薩姆眾多家庭裡上演。而主人翁美玲也在仇中的阿薩姆公公的陷害下被警方帶走,與其他被歸類為「中國人」的印度人,一同被送上火車,載往位在拉賈斯坦沙漠中的迪歐利拘留營,被帶走前甚至未能跟新婚夫婿普洛克見到最後一面。回頭複習:【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 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 (上) 接續閱讀:【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 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 (下)
【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下)
小說的第三部分開始於被逮捕的華裔印度人在迪歐利拘留營 (The Deoliwallahs) 的生活。將近 3,000 在拘留營惶惶終日地生活,想念被拆散的家人,不知何時才能與家人團聚。幾個月後,中國要派船來接他們「回去」的消息,在拘留營中投下了震撼彈,眾人的第一反應是「好奇怪!實在太奇怪了!」他們不由得回顧自己的過去、社會、同胞,質問自己的身分認同:他們的靈魂紮根在哪塊土地上?他們的心又繫在哪個國家?...... 沒錯,他們的根是連結在那塊土地上 (中國〕。但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是一塊他們當中許多人未曾見過的土地。他們打開眼睛看到的第一個地方,是這個國家 (印度)。「我們在中國有什麼親人?我們根本不認識那塊土地。我們打從一出生就只認識阿薩姆。媽媽是阿薩姆人、太太是阿薩姆人,就連奶奶也是阿薩姆人。我根本不會說中國話。我們要在中國做什麼?我們要怎麼生活?」然而,回想到中印戰爭爆發以來,在印度被視為仇敵的處境,一些人在掙扎之後仍決定搭上前往中國的船隻:這個國家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從拘留營) 回去以後他們要做什麼?他們的家在哪裡?戰火已經將一切燒成灰燼了。它已經摧毀了愛、信任與友誼的聖壇。戰爭將他們深植在這塊土地上的身分認同連根拔起。回去 (阿薩姆) 有什麼意義呢?美玲在非自願的情況下被遣送至中國,跟眾人一樣,「身後留下的是被分裂的靈魂的一部份。被分裂的心與被分裂的身分認同的一部份!」被遣送至中國的美玲與其他華裔印度人被安置在雲南的華僑農場,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失敗後的大饑荒時期,這些從印度來的「歸國華僑」受到當地人的排擠,被視為外國人,甚至被稱為「黑鬼」, 而中國下層官僚視他們為被敵國驅逐的無價值歸僑。到了接下來的文革時期,由於這些人來自資本主義的印度,經歷過自由民主的體制,所以也不受中國共產政府信任。當中一些被視為是共產主義的敵人而遭到嚴格監控,甚至被貼上反動份子的標籤,送到勞改營。這群人不管在印度或中國,都被視為是外人,被懷疑為間諜。「恐懼、挫折、不確定、悲傷擄獲了他們。他們似乎又回到待在馬金最後的那一段日子。」美玲在華僑農場裡生下萊琳,並教導她阿薩姆語。在中國辛苦生活了幾年之後,許多人紛紛透過各式管道到他國去,美玲便是透過假結婚來到香港,萊琳則是在閱讀亞魯納的小說之後,才得知自己的身世,原來,那個每個月來粗暴要錢的「父親」並非她的生父。全書的倒數第二章再次回到亞魯納的第一人稱敘事,講述他寫作此書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從加拿大回來後造訪馬金的經過,他探視了一些當事人,並找尋後來消失的幾名人物,包括美玲的印度夫婿普洛克。小說的最後一章場景是香港的印度華人年度聚會,這一天也是亞魯納這本新書的中文版發表會,亞魯納從阿薩姆來參加這場盛會,並帶來了神秘來賓,行蹤不明的普洛克,原來普洛克在美玲被帶走後,從此一蹶不振,過著行屍走肉、隱姓埋名的日子。整部小說結束在男女主角分離幾十年後的重逢,敘事者亞魯納也在此時與自己的父親相認,原來他的父親並未死去,也是當年被遣送至中國的華人之一。雖然小說結局有點通俗劇的味道,卻驚人地接近現實生活中的情節,因為作者邱德利的確安排了一位名為 Lingi Leyong (梁林芝) 的阿薩姆女士與被拆散 50 多年的父母相見。作者芮妲。邱德利花了 4 年時間蒐集資料,採訪 100 多位當事人,甚至遠赴中國及香港進行採訪,接著將收集到的眾多故事用歷史小說的方式呈現出來,讓讀者對於阿薩姆茶園的華工歷史有了宏觀的了解,也對書中人物在 1962 中印戰爭之後的心理折磨有細膩、深刻的描寫。關於這些華裔印度人被遣送至中國後的生活記敘尤其珍貴,因為這方面的相關史料非常稀少,而當事人擔心中國政府的言論控制,更是絕口不提。作者花費心力取得當事人信任,才獲得可靠的口述及文字資料,根據她自己的說法,她是第一個在這些人被遣送 45 年後,開始尋找他們的非華裔人士。在這本跨越 200 年歷史的小說中,作者透過書寫印度歷史中相當隱晦的一章,探討了在種族眾多的印度始終切題的身分認同、公民權、根、歸屬感等相關的議題。作者認為讓世人知道這段印度極少數族群的遭遇是她的責任,她同情這群人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當中,始終面對著認同危機,覺得有責任讓這些人不再感到恐懼。透過這部作品,一段未被充分認識的歷史得到較完整的敘述,一群人的冤曲也獲得某種形式的伸張。在今日公民權爭議尤烈的阿薩姆,本書更是不要讓悲劇重演的重要提醒。回頭複習:【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 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 (上)【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 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 (中)
漫遊香檳酒莊 在漢斯大教堂遇見貞德
那年從巴黎出發,要到法國東北的亞爾薩斯訪友,移動方式不搭飛機、不選火車,我偏愛坐長途巴士旅行,好處之一自然是便宜,車程五、六小時之內的目的地,單程車資通常在 10 餘歐元以內,偶遇減價打折、冷門時段,單程車票只須個位數的優惠也不少見。其次是安全,不像火車站、列車上出入分子複雜,巴士上的乘客單純,停靠點也不多;更重要是乾淨舒適,一人一座附上 USB 充電座及免費 Wi-Fi, 正好消磨旅途時間。如果行程不趕,我更喜歡在路線必經的大小城市中,物色一兩處當作中繼點,過夜停留玩個幾天,於是,位於巴黎東方不到兩小時車程的漢斯 (Reims, 或譯「蘭斯」), 就這麼碰巧成為我的漫遊目的地。觀光客來漢斯,一是為香檳,二是想親眼看看舉辦過最多任法國國王加冕儀式的大教堂,規模該是何等雄偉壯觀?長途巴士在漢斯的停靠點,正位於法國高速鐵路「香檳 - 阿登 (Champagne-Ardenne TGV)」車站前,站名開宗明義點出巴士已在法國知名香檳區,既然如此,我且入境隨俗,來趟長知識且犒賞味蕾的香檳酒莊之旅吧!這種類似台灣參訪觀光工廠的行程,在漢斯行之有年,一些叫得出名號的香檳大牌,都規劃了給觀光客預約報名、參觀酒廠、酒窖,尾聲再附上一杯香檳品飲的體驗遊程。我選擇參加導覽的夢香檳 (G.H. MUMM) 酒莊,創立於西元 1827 年,至今將近 200 年歷史,酒瓶身上亮眼的紅色緞帶標示,象徵曾獲得法國國家榮譽勳章的光榮歷史。從千禧年開始,G.H. MUMM 成了一級方程式賽車 (F1) 的官方贊助商,冠軍拿起夢香檳搖瓶狂灑、放肆慶祝的畫面深植人心,當然,也包括對香檳知識純屬門外漢的我。準時赴約,參觀行程從認識葡萄品種開始,再到介紹釀酒過程,最後進入長年低溫的地下酒窖,見識夢香檳古董級釀酒器具和存酒。酒農用黑皮諾、諾尼耶皮諾、夏多內三大品種葡萄榨取葡萄汁,存放在酒桶中做第一次發酵;之後再將酒液中混入酵母、糖分及酒精,於瓶中進行時長超過 1.3 年以上的二次發酵,香檳那細緻又綿密的氣泡正是從這個階段產生。至於沉澱在酒瓶內的酵母殘渣,必須施以「轉瓶法」去除:每天將酒瓶旋轉 90 度,每轉一次,瓶身也需慢慢立直,從平放、20 度、30 度、45 度、60 度至瓶口朝下呈垂直 90 度,此刻酒液中的渣滓隨地心引力沉積在瓶口,再利用冷凍技術把這一小段帶渣的酒液凍結成冰,最後靠著瓶中氣體壓力將冰塊推出,就能完美去渣了。介紹完轉瓶法,導覽女士突然神神祕祕地掏出一支黑色短棍,要我們猜猜功用為何?敲打香檳?不對;當攪拌棒?錯得離譜!答案揭曉:原來是復健器材啊!由於過去轉瓶工序必須仰賴人力,轉瓶工人一天得轉上萬瓶香檳,重複同一組動作,容易引起肌腱損傷,所以偶爾要用雙手握棍、來回旋轉做手腕保健操,時至今日,酒廠大多已改用機器轉瓶,不過實際嘗試過保健操,驚覺倒蠻適合復健我每天操作電腦的「滑鼠手」。離開夢香檳,轉往漢斯聖母大教堂 (Notre-Dame de Reims) 巡禮,這棟建於 13 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地位不亞於巴黎聖母院,歷史上卻也曾經歷烈焰、戰火洗禮,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更遭受嚴重破壞。百年前,教堂著手修復近 20 年,之後重新開放,於 1991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拜訪漢斯大教堂期間正值耶誕節前夕,周邊街道、廣場擺滿耶誕市集攤位,一包吉拿棒、一杯熱紅酒在手,我很自然地融入了溫馨的過節氛圍之中。漢斯的耶誕市集除了一般吃吃喝喝、販售日常雜貨、紀念品攤位外,竟有偌大一區規劃成香檳吧,還真不愧是法國香檳的重要產區呢!逛著逛著,就在覓得稍坐歇腿地方的同時,發現了在馬背上仰望大教堂的聖女貞德銅像。法蘭克王國首任國王克洛維一世,在漢斯大教堂接受洗禮、舉行加冕典禮,此傳統延續至後代王朝,共有 25 位法國國王在此「君權神授」、加冕登基;其中包括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聖女貞德帶領法蘭西王國軍隊反抗英格蘭入侵,保護還是王太子的新王查理七世進入漢斯,見證在大教堂舉行的加冕儀式。教堂周圍共有 2,000 多尊大小、形象各異的複製石雕像,真品被保存在鄰近的原主教宅邸「朵宮 (Palais du Tau)」中,走進挑高 38 公尺的宏偉正殿,高聳廊柱將視線引導至拱頂,抬頭仰望,任誰都會忍不住發出一聲讚嘆!五彩光線穿過華麗斑斕的玫瑰花窗,出自名藝術家夏卡爾 (Marc Chagall) 手筆,映射入堂更添神聖感受。我靜靜地走著、欣賞著,最後在教堂一隅光線幽暗的角落遇見貞德石像,久經戰陣的鐵甲外,罩著一襲妝點百合花飾的鵝黃色束腰外衣,既彰顯女性身分,又表達對宗教聖地的尊重;雙手撐劍、雙目微睜、表情平靜,彷彿訴說著內心對信仰的堅定不移。
為何孩子越生越少?人口學家鄭雁馨談少子化困境
「新生兒再創新低」、「生育率全球最低」, 臺灣生育率警訊年年登上新聞。多年來,政府從育嬰假、生育津貼、第二胎獎勵等各式政策輪番端上桌,但生育數據卻似乎鐵了心,一去不回頭。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了?許多人直指低薪、高房價、工時過長,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鄭雁馨則把焦點轉向文化與傳統價值,她直言:「經濟結構有它的影響力。但我認為,放到東亞文化脈絡來看,低生育率和家庭性別文化脫不了關係。」在美國主修社會學與人口學的鄭雁馨,五年前開始投入生育議題的量化研究。她發現過去三、四十年,臺灣的家庭模式經歷劇烈變化,晚婚日趨普遍、同居逐漸不再是禁忌,但同時許多傳統價值依然延續,例如香火傳承、孩子必須在婚姻關係中出生。鄭雁馨運用戶政資料和社會調查進行人口研究,爬梳數據背後的婚育圖像,試圖從更廣泛的文化視角,探究低生育率的根本構成。「臺灣與東亞各國的狀況非常相似,經濟發展已高度現代化,但父權文化和家庭主義盛行,長輩對年輕人成家仍有很強影響力。我們需要從東亞文化的角度出發,來分析生育率議題。」東亞家庭與性別文化,交織出臺灣特殊的生育圖像。一大特色是:相較於西方多數國家,臺灣的生育率持續走低,沒有「回血」的跡象。媒體報導常提及的探底生育率,指的是「」(Period Total Fertility Rate, PTFR)。以 2020 年為例,計算方式是:將 1971-2005 年次各年齡的女性生育率加總起來推算,如果女性依循這一系列年齡別生育率,度過可生育階段 (15-49 歲) 後會有幾個孩子,以此推估婦女一生的平均生育數。這項指標方便快速,能立即呈現生育景況,不過也有盲點。由於計算方式混合了 35 個世代,一旦社會急速變遷,大量女性晚婚晚育,讓 15-30 歲的生育率明顯大幅下降,PTFR 便會被低估而失真。「PTFR 適合用來比較全世界的生育概況,描繪出鉅觀的圖像。但是若一個社會經歷劇烈變化,要精準地分析生育狀況與診斷低生育率成因,世代生育率 (CTFR) 是比較可靠的指標。」「」 (Cohort Total Fertility Rate, CTFR) 不受生育步調的影響,但必須等到女性年滿 49 歲 (或至少滿 45 歲) , 才能計算出同一世代的女性實際平均生育數。當女性地位提升後,開始大量接受高等教育、進入職場,生育年齡因而逐步後延,會讓時期生育率 (PTFR) 顯著下滑⸺這是已開發國家都曾走過的路。例如,20 世紀瑞典生育率從 3.6 到世紀末腰斬至 1.5。不過如同少部分高生育率的西方國家,瑞典 CTFR 一直維持在平穩的兩個小孩,PTFR 雖然看似下降,CTFR 卻能撐住在替代水準,主要是那些「行程 」延後的瑞典女性最後都有加入生育行列 。這個現象來到東亞,卻明顯不存在!比對臺灣這兩項生育率指標,自 2000 年初以來,PTFR 已近二十年低於 1.5, 香港、南韓和日本同樣低迷,始終看不到生育率回補逆轉。進一步觀察 1950-1979 年出生者的 CTFR, 東亞是全世界極少數持續下滑的地區。主要原因是:15–30 歲延後未發生的大量生育率,在 30–45 歲回補力道不足,造成 PTFR 和 CTFR 雙雙下跌。其中關鍵,便在於日益增多的各年齡層未婚人口!「 同時參照 PTFR 和 CTFR, 才能掌握低生育率的真實結構,進一步分析為何臺灣或東亞生育率無法回補。 」鄭雁馨強調。在東亞各國,未婚人口對生育率的影響異常關鍵,因為東亞的一大婚育特色是:孩子必須出生在婚姻關係中。以臺灣來說,非婚生育僅 2~4%, 數十年不動如山。獨特的「婚育包裹」文化,讓不結婚幾乎等同不會生孩子,因此分析世代總生育率 (CTFR)、並對照未婚率,便能拆解生育率的結構。那麼比對數據,究竟是「誰」不生孩子了?1965 年之後出生的女性,同一世代生育率開始低於兩人。然而,一直到近年,已婚婦女的平均生育數依舊達到兩人,世代生育率下滑,其實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沒有結婚。以六年級中段班 (1975 年出生) 為例,世代生育率為 1.6 人,但已婚人妻平均生育兩名子女,細究來看,原因是有 20% 未婚女性。「 一窩蜂只關注時期生育率 (PTFR) 超低,很容易陷入盲點,通通鎖定在『大家不想生孩子』。實情是,多數夫妻婚後都會生育,甚至逾七成生到兩胎以上。」換言之,低生育率的關鍵密碼並非不生孩子,更可能是:還沒結婚。當越來越多人不只晚婚,且最後根本沒有走入婚姻,在東亞文化背景下,也意味著關上了生育大門,西方常見的生育率延後回補,因此失靈。1980 年代以前,「不結婚」這個人生選項鮮少出現。若三字頭還是孤家寡人,左鄰右舍、叔伯阿姨早已爭相出手牽紅線。 當時,40 歲仍未婚的比例不到 5%。如今,大齡單身男女不再鳳毛麟角,45-49 歲仍未婚的比例已近二成。鄭雁馨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從模型推估,到了 2050 年,臺灣 40-49 歲男性未婚比例很可能將超過 30%、女性超過 25%。換言之,假設非婚生育仍不被主流文化接受,幾乎也就預告了生育率一路下滑的劇本。想要打破冰凍三尺的生育率,進一步理解這些未婚者的生命狀態,至關重要。「如果因為負擔不起成家壓力,提升薪資水平、生育補助或許有效;如果多數人是不婚主義,經濟政策自然無濟於事。」結婚不好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另一條路?他們是堅持不婚?渴望成家卻找不到另一半?受限經濟壓力不敢「婚頭」? 或者,想有孩子但不想結婚?從臺灣社會變遷調查來看,越年輕的世代,越傾向不把婚姻視為人生必選題,認同「未婚也能幸福和享受生活」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敗犬」標籤慢慢被「一個人也很精采」取代。然而,許多單身者其實並非是不婚主義者。根據 2013 年主計處調查,未婚女性裡學歷越高、結婚意願越強,而且 45-49 歲仍有兩成考慮成家。那麼,她們單身的原因又是什麼?除了學生族群以外,「尚未遇到適婚對象」在各年齡、學歷都壓倒性勝利,尤其以大專以上最明顯。顯然,並非徹底拒絕結婚,而是難以找到共度人生的「牽手」, 是不少單身女性的難題。雖然結婚和生育是兩個人的事,但弔詭的是:社會調查很少詢問男性未婚的原因,所以其生命處境是否與女性相似,仍亟待研究。「許多人傾向結婚,但沒有找到合適對象。關鍵在於社會高速發展後,新世代對婚姻、家庭角色的期待轉變,而與傳統文化發生衝突,這就形成了婚育配對的困難。」鄭雁馨分析。半世紀以來,臺灣的政治、經濟飛躍性成長,躋身先進國家。女性的教育、就業與社會成就,不斷突破傳統限制,公領域裡女力崛起,但目光移轉至家庭與文化價值,傳統父權力道的鬆動遠不如預期。拚兒子是其中一個例子。在臺灣胎次越高,新生兒性別比例的失衡越嚴重。當媽媽拚到第三、四胎,經常承受非男孩不可的香火壓力,「性別篩選」成為不能說的秘密。對照 2006 年與 2016 年東亞社會調查,儘管已相隔十年,臺灣男性認為「至少要生下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 始終有堅定不移的 44% 。家務分工是另一個東亞共同性別文化。時至今日,臺灣婦女依舊負擔近八成的家務,家事、小孩一肩扛。但即便丈夫想共同育兒,性別環境的土壤也未必足夠厚實。北歐廣泛使用的雙親育嬰假,移植到臺灣,2017 年統計 76% 媽媽申請育嬰假,但爸爸僅 8%。除了傳統文化通常預設母親是優先照顧者,兩性的薪水差異,也讓爸爸休假帶孩子,必須同時承受經濟成本與傳統文化的雙重壓力。「我們的性別平等改革,在教育、就業率表現很高。相對來說,文化層面的變化沒那麼明顯,包括婚育、家庭關係,這是東亞文化圈的共性。」鄭雁馨分析。因為家庭關係緊密,長輩對下一代婚姻具有高度影響。新好媳婦除了上網「靠北婆家」, 回到現實世界,多半仍得努力和長輩們磨合。這也意味,在講求孝道與家庭主義的社會,家庭內的傳統性別文化更難動搖。種種盡在不言中的文化規範,交織出一片無形的婚育壓力,也形成兩性對婚姻家庭的期待落差。對高社經背景的女性而言,走入家庭、養育照顧孩子,要付出比男性更高的機會成本,可能間接延緩兩性結婚的時程。走入婚姻,需要直面傳統文化壓力,但單身者卻也可能被同一套價值,無情拒於門外。鄭雁馨研究發現,二字頭的未婚男女,未來結婚的機率兩性相差不大;但若到了 35-39 歲,往後十年,女性結婚的機率就遠比男性下降許多。研究突顯了殘酷的社會現實:在婚姻市場裡,大齡是女性的「被扣分項」。背後不僅隱含父權文化對性別角色、形象的期待,另一個關鍵原因仍是生育──好不好生、生得好不好,經常被歸責在母親身上。鄭雁馨直言:「十幾年來,我們的公衛體系依然不斷強調『34 歲以前是黃金生育年齡』, 而且主要針對高齡女性。但現實是,整個社會有一半女性 (和男性) 此時還沒有進入婚姻,但她們已經被貼上不好生的標籤。」隨之而來,也是她們在婚姻市場上將面對的歧視與擇偶困境。事實上,高齡生育風險不僅存在女性身上,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也指出高齡爸爸對母親生育的影響,但我們的社會選擇忽視後者而強調前者。當社會結構急速轉變,家庭與文化價值變動緩慢,齒輪時不時被卡絆,凍結的人口成長有機會回溫嗎?「我們必須認清,人口萎縮是必然的。」鄭雁馨認為,生育率下滑已非一日之秋,現階段只能減緩速度。綜觀來看,已婚夫妻的生育狀況並不悲觀,了解結婚率下滑的原因是較直接的目標。但相較於日本早已進行系統性研究,臺灣對未婚圖像的掌握始終蒼白貧乏。「如果高生育率奠基於昔日女性必須犧牲受教和就業權,人生只有育兒持家一個選項,那當代的低生育率或許沒什麼不好。」鄭雁馨直言:「但如果很多女性想成家卻無法實現,政策應該更努力解決,包括未婚而想當父母的人,我們能否有更彈性開放的思維,達到生育自主。」有多少人渴望成家?有多少人因為低薪高房價,不敢組成家庭?又有多少單身者只想要孩子?更多細緻的實證研究,是思考生育政策的重要基礎。持續推動友善、支持婚育的性別平權社會,更是根本。「歐洲經驗告訴我們,家戶內的性別平等如果沒有跟上,整體生育率就很難提升。」鄭雁馨這麼說,「育兒需要成為一整個村莊、社會、國家的事,而不是女性理所當然的天職。」
【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上)
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辦的一場國際作家論壇上,來自阿薩姆邦的男作家亞魯納。博拉 (Arunabh Bora) 被介紹給知名加拿大華裔女作家覃萊琳 (Lailin Tham, 以以粵語音譯或作陳萊琳), 不料卻得到對方反常的無禮回應,錯愕的他仍試著向對方示好,並想知道箇中原因,萊琳不屑地回答:「你一個印度人,真的了解友情是什麼嗎?真的知道真心是什麼嗎?...... 你想知道我為什麼討厭你?因為你是印度人。我恨印度人。」亞魯納在萊琳眼中看到的不只是恨意與憤怒,他想要了解隱藏在那之後的深沉情感,便鍥而不捨地追問下去,萊琳拋出一連串問題:「你覺得我看起來像是哪裡人?你聽過一個叫『馬金』的村莊嗎?你知道哪裡曾經有過一個中國城嗎?不知道是吧!連大部分的阿薩姆人都不知道,可是對我來說,那就是我永遠也無法擺脫的不堪過去」。萊琳繼續挑戰他:「你敢說出來嗎?你有勇氣說出我們這群住在印度土地上的人的故事嗎?」《中國城歲月》一書便以這樣充滿懸念的遭逢開始,讓讀者跟著敘事者亞魯納,一步步發現阿薩姆華工的血淚故事。芮妲。邱德利是備受推崇的阿薩姆作家,作品得過印度的,曾在 (Cotton University) 教授政治科學,亦曾擔任印度致力於推廣閱讀的機構國家圖書信託 (National Book Trust) 的主席。她在 2010 年出版了長達 600 頁以阿薩姆文寫成的小說《馬金》(Makam, 即阿薩姆村莊 Makum, 早期當地華人稱為馬金,描繪了長達兩百年歷史的阿薩姆華人社群,成為當年度的暢銷書,後來作者又自己將這部小說譯成英文,並於 2018 年出版,名為《中國城歲月》。將近四百頁的《中國城歲月》全書包含敘事者的簡短序言及三大部分,每一部份內又分為十幾個章節。在序言中,敘事者 — 阿薩姆土生土長的男作家亞魯納。博拉 — 以第一人稱敘述父親早逝的自己,與寡母及妻兒原本過著平靜滿足的生活,若真要說有什麼憾事的話,那就是沉默的母親似乎隱藏著讓人無法穿透的心事。後來在他得知萊琳一家的故事之後,他自己的人生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接下來全書幾乎皆以第三人稱寫成,第一部分由亞魯納與萊琳不友善的遭逢開始,亟欲了解真相的亞魯納,繼而認識萊琳住在香港社會救助公寓的母親美玲 (Mei Lin), 得知了美玲的過去,並寫成書籍。《中國城歲月》便以萊琳閱讀亞魯納小說的書中書形式呈現,小說外的讀者 (我們) 跟著小說內的讀者 (萊琳) 跟隨亞魯納的文字,走進美玲與其祖先的故事。那是怎樣的一段故事?我經歷了他們那段沒有任何歷史能夠記錄的現實。我走進那些人性與文明失足的黑暗角落,就連歷史走到那裡也會披上冷漠的外衣,然後回頭。I experienced their reality, which no history could record. I stepped into those dark corners where humanity and civilization had lost their footing, from where even history returned, shrouded in sheer indifference. 第一部分由兩大敘事線構成,一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時期的阿薩姆茶園開發,另一是中國清朝時期契約華工的販運,接著兩條敘事線交集在美玲的中國祖先被販賣至阿薩姆茶園的情節上。一開始時光倒流至 1823 年的阿薩姆地區,在茶葉市場被中國壟斷的時期,英國極力尋找中國茶的替代品,蘇格蘭商人及軍人布魯斯兄弟,在喝到阿薩姆東鄰景頗 (族) 王國的當地野生茶飲後,便千方百計地與景頗國王達成協議,大量種植茶樹。接著場景從阿薩姆跳到美玲祖先何漢 (Ho Han) 所在的中國南方,一個飽受貧困折磨的村莊,一個以子女交換一袋白米與一兩銀子是常態的時代,年幼的何漢便因為家貧,被父母賣給的肉販兼鴉片商。成年後的何漢有一天在市場被穿金戴銀、舌燦蓮花的人力仲介吸引,簽下 7 年的契約,接著逃離原主人,被帶上前往南洋的船隻。「他人生未來的種子」, 也跟茶樹一樣,在阿薩姆「開始發芽」。兩條敘事線的場景互相穿插,一邊是阿薩姆茶園的發展,一邊是何漢一路被販賣流動的過程,隨著茶樹愈來愈茁壯,茶園愈來愈茂密,何漢跟阿薩姆的距離也愈來愈近。阿薩姆茶園逐漸擴張,需要更多的勞力,然而歐美反對奴隸交易的聲浪逐漸升高,因此中國苦力成為海外勞力市場上的熱門商品。英國殖民者成立的「阿薩姆茶葉公司」開始從馬來亞、新加坡、檳榔嶼、澳門輸入華工,就是在這樣的供需關係下,何漢所搭的苦力船緩緩駛進加爾各答的港口,在這之前,他已經在檳榔嶼的錫礦場工作多年。何漢接著又被輾轉賣到極需勞力的阿薩姆,靠著勤勞及敏捷的手腳,與其他華工在茶園裡過起相對舒適的生活,跟眾多其他印度族裔的人用茶園特別發展出來的混合語言溝通。小說第一部分以何漢與同樣從印度貧困村莊被販賣至阿薩姆的女子普瑪蒂結婚作結。接續閱讀:【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 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 (中)【南亞書田】《中國城歲月》: 阿薩姆的茶園與華工 (下)
【逃跑之後】找一個暫時的家——庇護所裡逃跑移工的世界
根據勞動部 2017 年 4 月份的統計,目前在台灣被登記為「行方不明」的移工總數超過 5 萬人,也就是說,每 12 位移工中,即有一名為逃跑移工。當這群行方不明的移工在被檢舉之後,即進入「收容所」或是「庇護中心」等待返家的時日。移工逃跑除了個人因素,也反映出台灣勞動體制背後的結構問題。過往已有許多相關報導文獻整理出移工「為何而跑」的原因,本文將焦點轉向移工逃跑後的境遇,以庇護中心為景,試圖觀照在這個場域中上演的真實生命故事。復興南路和和平東路的黃金交叉路段,寬敞的道路每天吞吐著為數可觀的人群,車潮絡繹隔開對望的大廈,人潮挺著一把骨幹瘦弱的傘,支撐著漫天狂降的雨。伴隨著令人窒息的沈悶空氣和在雨中稍嫌刺耳的聲響,來往的人都有嚮往的目的地,誰都不想多逗留。沿著復興南路旁的指標,竄進了其中一條小巷,沿路風景由寬敞道路上緊密相連的店家,轉換成一棟棟規格統一的大樓,再往前走,望進眼中的是一棟簡單不起眼的民宅,和周圍新建的大樓建戶形成強烈的對比。而這裡卻是某些人在都市叢林中,得來不易能夠暫時安放身心的一隅。空氣中瀰漫著不熟悉的獨特香味,廚房裡傳來炸物下鍋的滋滋聲響,「你們可以吃啊!」 在這裡已經待上半年的 Putay 傳來熱情的招呼,幾個女孩正在料理的是印尼傳統美食 Tempe Goreng, 一種以黃豆製成的餅,是印尼人用以填飽肚子的日常點心,現在,更是她們在異鄉的慰藉。這裡是由現任臺北清真寺基金會常務董事兼執行董事的馬良棣先生開辦的「庇護中心」, 被移工們稱為「馬爸爸」的馬良棣,因其祖輩即為穆斯林,考慮到穆斯林因文化獨特,造成其信仰在生活上的諸多不便,所以幫助、照顧穆斯林便成為馬爸爸心上的責任。自 2014 年以來,馬爸爸自費租下此棟民宅的二樓,為穆斯林逃跑移工提供短期安置及法律諮詢。此外,也藉由《古蘭經》的訓誡,保持並維護著移工們對伊斯蘭的虔誠,在生理需求之上,圓滿了移工對信仰的堅定與忠貞。作為一個暫時躲避外頭風雨的保護傘,庇護中心不只是逃跑移工得以「不必再逃」的終點;也是等待返回家鄉的中繼站。自開辦以來,馬良棣已協助超過四百名逃跑移工順利回國,有些人是逃跑後不小心被抓到,也有許多人只是單純「想回家了」, 都會到馬良棣先生這邊來「自首」, 等待向移民署申報、繳交罰鍰,備妥相關回國文件後,回到家鄉。此類型的庇護中心,也就是現行《入出國及移民法》第 38 條中所規範的「具保制度」, 又被稱作「替代收容」制度的實施,旨在保障以往的「暫與收容」制度所侵害的人身自由及基本人權。根據《入出國及移民法》第 36 條,逃跑移工在被認定「行方不明」後,一經查獲,行政機關將會裁定「遣返回國」處分。而在等待遣返之前,逃跑移工會被送到全台四個收容所之一,在封閉的狹小空間裡等待遣返的時日到來。為人所詬病的是,法律中符合收容制度的條件為,有「無相關旅行證件,不能依規定執行」、「有事實足認有行方不明、逃逸或不願自行出國之虞」、「受外國政府通緝」等情形之一,且非予收容顯難強制驅逐出國者。也就是說,正常而言,行政機關應先主動提出證明為何非得收容該當事人,基於「不得已」才採用該處分。再者,法律上所謂的「行方不明」, 並非刑事上受到羈押的被告,也不是經法院審理過後的受刑人,僅僅是受到移民署行政處分。對此限制人身自由,也使得收容制度受到質疑。基於上述侵害人權之疑慮,《入出國及移民法》於 104 年 2 月 5 日修正施行,「具保制度」開始出現,並由移民署各執法單位運用於實務上。捍衛人身自由以外,也舒緩了四個收容所人滿為患的困境。目前在馬爸爸的庇護所中,大約有十幾個移工暫居於此,等待返家的日子。「我現在每天都很快樂。」從一開始即熱情款待的 Putay, 在台灣工作六年,因爲契約期限已到,在朋友的介紹之下,來到了馬爸爸的庇護所。「因為在印尼很難找工作,但老公和小孩都希望我回去,我還想多賺一點錢。怕回去了,老公和小孩就不讓我來了。」Putay 緩緩道出逃跑的原因,並非大眾印象中的受到雇主或仲介的不平對待,僅僅只是為了賺取更多的時日,成就改善未來生活的可能。而在每個選擇背後,都是看不見的艱難犧牲。「現在在馬爸爸這裡幫忙照顧 Aya 的小孩,每天都很開心很快樂。」「因為要開心快樂。」訪談中 Putay 的話並不多,少有延續性的對話,但重複強調了數次的「現在很快樂」。欲言又止的沈默片刻,反映出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將如同過往雲煙,只留在 Putay 的心中。生命運轉之中,沈默是生存之必要。「這裡的人會來到這裡的原因都不一樣,有些是仲介公司莫名其妙倒了,發現他的證件都是假的,後來調查才發現是人口販運;有些人是工廠不給休息時間和加班費;有些印尼人之間互搶女朋友,然後互相陷害,就被檢舉。」每個人來到這裡都有各自的來歷和緣由,協助馬爸爸在庇護所處理移工返國相關事務的李先生看得很多,「什麼人都有啦,很多人都是移民署的漏洞。」李先生這話說得很輕,語氣中藏有一些不平的無奈和心疼。「我們就是能幫就盡量幫啊!」幫的方式有千百種,庇護所提供了基本功能的配備、滿足了日常生活最低限度的需求。廚房的料理還在進行,外頭桌上擺有一個大鐵盤,裡面是一顆顆散發晶瑩翠綠色的印尼點心 Klepon。一旁的 Aya 正熟練地捏起糯米糰,在手中搓揉呈圓形、壓扁,舀入敲碎的塊狀黑糖,再雙手合十搓滾成像湯圓的形狀,「你們要一起做嗎?」手中的工作還在進行,Aya 一邊遞來友善的邀請。這個女孩看起來約莫二十多歲,明亮的大眼嵌在稚嫩的臉龐上,還透著黝黑的光,看不出已是一個孩子的媽。十八歲時,Aya 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持到台灣來,其實也有她心中無所畏懼的企盼,「姊姊以前也過來台灣,來了很久,回去之後就可以蓋房子啊、買東西啊。我就跟媽媽說我要來台灣工作,媽媽說不要,因為我才 18 歲。我就跟媽媽說:『想要跟姊姊一樣,可以買房子,可以賺多一點錢給妳。』媽媽就覺得好啦好啦!說如果妳在那邊不習慣,就回來。」對於許多印尼的年輕人來說,當年「出國打工」的風潮洶湧襲來,就像是一塊鍍上夢幻色澤般的寶石,懷抱對未來騷動的未知,怎麼說也值得拼搏ㄧ次。問起 Aya 當初逃跑的原因,只見她有些害羞怯懦地說,「年輕的時候不懂事啊,聽朋友說逃跑比較好、很自由,可以到處找朋友啊、吃東西,可以跟朋友到處玩,錢也比較多。」Aya 在台灣,負責照顧一位年長的阿嬤。早上煮飯、按摩、陪阿嬤吃飯,帶阿嬤去醫院抽血檢查、到公園散步,晚上回來煮飯,隨時照看,預防阿嬤跌倒,這樣的行程即是 Aya 每天例行的工作。「當然辛苦啊!每個工作都很辛苦,忍一下就好了啊。」幸虧雇主和阿嬤待 Aya 如同家人,算是離家在外最大的寬懷,「到了第三年,我要回去的時候,老闆還說要給我多一點錢,希望我可以留下來。到了四年多的時候,我就跑掉了。」一時興起愛玩的心,如同每個十多歲的孩子總想著拋開父母的束縛,Aya 選擇了「聽說更自由」的逃跑一路。逃跑後的生活,得到了行動上的自由,卻換來被整個社會禁錮的壓力。Aya 坐在床沿,一手抱著十一個月大的孩子 Bima, 倚著微弱的暖爐,黃光照耀在她的側臉,一顰一笑都特別暖和,「 一開始都會很害怕,在外面買便當看到警察,都會想說:『他們是不是要來抓我?』後來都會裝沒事,但其實我們自己心裡都會很擔心。」擔心被查獲的心境,如同揮之不去的夢魘一般,就連睡覺都會夢到,更何況還帶上了一個尚未學走的孩子。「現在覺得不要跑掉,每次有朋友跟我說他們要逃跑,我都跟他們說:不要。如果在台灣要賺錢,就好好工作、好好賺錢,每個工作都很辛苦。」經過這些時日,Aya 有了和年輕時全然不同的體會。若非遭受不平對待、不得不逃,在外頭的非法工作,賺得多、花的更多,沒有勞健保的身份。生活所需的開銷和惶惶度日的心境,讓 Aya 像是隱形在社會中的人,和社會和平共處底下,其實蘊含著騷動的不安,一被發現就是人人喊打。對逃跑移工來說,「逃跑」是一場未知的賭局,賭輸了就遣返回國,很可能全盤皆輸。「不要了,現在有了孩子,在這裡等證件辦好,就要回家了。」庇護所能照應的逃跑移工的生活起居,完善穆斯林對信仰的堅持,但終究不是個家。經過幾個年歲的 Aya, 臉上泛起溫柔的笑容,上揚的角度逐漸消弭了過往經歷的不安和無助。將「外勞」、「移工」、「逃跑」的標籤一一撕下,才想起來這才是個二十出頭的孩子,有慾望、渴望自由、會犯錯,也有不知所措的時候,但駝著兩個生命的重量,逃跑後的經歷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走出 Aya 的房間,庇護所裡的各種家務還在持續進行。運作的風扇、收音機、鍋鏟和鍋子碰撞的聲音,甫剛完成的料理傳來誘人的香味。一旁被充當為辦公桌的桌子上還擱置著許多待處理的文件,每份文件都是一個個獨特生命的深刻印照。庇護所像個家,但還不是真正的家。窗外還下著令人絕望的雨,房內傳來 Bima 嚎啕的哭聲。不哭了,回家就好了。數篇文章集結成專題的形式,內容涵蓋不同面向的移工議題,試圖以更多元的角度深度理解各個議題。One-Forty 相信唯有一一撕下標籤,再慢慢找出重新貼上的路徑,才有機會穿過重重隔離,將焦點聚焦在這群「移動的人」身上,藉由專題,爬梳出更完整的議題樣貌。One-Forty 自 2015 年創立以來,致力於培力東南亞移工,讓他們能透過教育與學習累積自己,回鄉後有能力經濟獨立、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我們開辦移工人生學校,幫助超過 1000 名移工接受長期培訓,課程內容包含中文課、理財課、創業課等!每年,更寄送 1000 份的專屬的中文學習包到全台灣各個縣市、偏鄉、外島,讓移工們都能獲得免費的實體教材與線上學習資源,在工作之餘學習中文、認識台灣文化,創造與雇主更好的溝通,也感受到台灣人的善意。「改變,從來不是一個人做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一點點。」你的行動,可以和我們一起創造改變,創造更實質友善、包容的台灣社會!
15歲就成立資安公司!天才少年駭進全球25輛特斯拉,如何揭發巨頭漏洞?
年僅 19 歲的德國少年大衛。可倫坡 (David Colombo) 本週在資安領域成為了全球焦點,因為他聲稱發現的資安漏洞,讓他成功遠端駭進全球 13 個國家,超過 25 輛的特斯拉電動車。雖然可倫坡指出,問題不是出在特斯拉電動車身上,而是受到許多車主使用的一款用於收集及分析車輛行駛數據的開源軟體,但特斯拉資安人員還是在該消息爆出後主動聯繫了他。這事甚至驚動了美國政府,美國國家公路交通管理局聲稱,他們已經就此事聯繫特斯拉,他們的資安團隊也會協助評估事情的嚴重程度。可倫坡表示,儘管他駭進特斯拉電動車後,並不能直接控制車輛移動,但能夠做到操控車頭燈、車內音響、按喇叭、開啟車門等行為,依舊對行車安全有所影響。「這種事不應該發生。」可倫坡認為,「尤其是我們讓車子連上網路,並致力確保其安全無虞。這需要每個人一起努力。」根據《彭博社》報導,他在為一間法國公司做資安稽核 (security audit) 時,發現有些不尋常的地方,公司網路內的一款軟體,竟披露了執行長的特斯拉電動車各種資料,包括車輛過往所有行駛數據,以及當下所處的位置。可倫坡因此提起興趣深入研究,最終發現他不只能夠閱覽各種行駛紀錄,甚至可以主動向遠在他方的電動車發出指令,像是開關車門、播放音樂等,即使沒辦法實際控制方向盤、腳踏板,依然相當危險。但因為該漏洞還沒有修復,因此可倫坡並沒有公開關於操控車輛是怎麼實現,以及漏洞的詳細資訊。他的推文在網路上 7,200 個以上的按讚,以及超過 1,100 次的分享,這個發現毫不意外地在網路上成為話題焦點。「迴響非常瘋狂。」可倫坡表示,「支持反對特斯拉雙方的討論非常激烈,整個事情完全爆開了。」不過,他聲稱自己是特斯拉的粉絲,強調特斯拉的電動車在這次事件中並沒有任何問題,問題反倒是在車主身上,但他只是個普通人,沒有辦法一一找到車主並通知漏洞所在,因而決定公開這個漏洞。可倫坡從 10 歲開始接觸程式語言,13 歲時母親罹癌的惡耗,更讓他全心投入在學習寫程式中,好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卻也因此成為練就寫程式本領的契機。他的母親在隔年不幸辭世。15 歲,一個剛邁入高中生活的年紀,他卻認為上學是件浪費時間的事。「我非得學拉丁文和文學賞析,我想這是為什麼?(這些時間) 我可以保護企業,做些跟資安有關的事。」可倫坡指出。最後是他的父親幫他向德國政府申請,每週可以只去學校兩天,剩餘的時間他就用來磨練自己的資安能力,甚至創立了一間資安公司 Colombo Technology, 協助世界各國的企業評估資安防護能力。根據 Colombo Technology 官網,該公司主要提供的服務有滲透測試、資安稽核、資安諮詢,並會舉辦各種資安主題的活動。他在 LinkedIn 上的介紹寫道,「我希望幫助每個企業在網路世界中,免於受到日益增加的駭客威脅。」雖然這次問題不是出在特斯拉身上,但身為電動車先驅,並以線上更新軟體為賣點,自然也受到更多資安專家的審視。加上特斯拉過往也有被發現嚴重資安漏洞的歷史。2020 年 11 月,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資安研究人員沃特斯 (Lennert Wouters) 就披露 Model X 門鎖中的一個漏洞,讓有心人士能在短短 90 秒內,偷走一輛高價的電動車。根據網路資料庫《Statista》的數據,預計 2025 年全球將有超過 4 億輛聯網汽車,未來不只是電腦與手機,電動車也可能成為駭客入侵與竊取資料的目標。尤其當人類甚至有意將駕駛的任務也交給 AI 時,保證車輛免受駭客威脅也必須更受到重視。
19歲,我開著飛機環繞世界!(下)曾到台灣喝珍奶 比利時少女胸懷新夢想:當太空人
按照盧瑟福 (Zara Rutherford) 最初的規劃,她計劃在 2021 年的 8 月 18 日從比利時起飛,往西經過英國、格陵蘭,飛往加拿大。接著,她將沿著美東一路南行至中南美洲,抵達哥倫比亞後再北返,經墨西哥往北至阿拉斯加,飛越白令海峽抵達俄羅斯,再次南下經過南韓、台灣、新加坡,最後一路西行,途經印度、阿拉伯半島、北非返回歐洲,回到啟航點比利時。從地圖上來看,這條航線其實很迂迴,一部分固然是出於現實考量,但另一部分也是因為盧瑟福想要趁機來場大冒險,她說:「我是可以縮短旅程沒錯啊,但我覺得這麼做會很無聊。」彷彿是聽到了盧瑟福的心願一樣,整趟旅行中,盧瑟福的挑戰從沒少過,三不五時就會被奇怪的天氣影響行程,西伯利亞的低溫更是讓她吃盡苦頭。「我認為,整趟旅行最艱苦的部分莫過於飛越西伯利亞 —— 超、級、冷。當時,地面溫度是攝氏零下 35 度。」盧瑟福在返鄉後的記者會上表示:「要是引擎突然熄火,救難隊得花好幾個小時才能來,我沒把握我可以撐多久。」另一段沿著美西飛往西雅圖的航程也令盧瑟福印象深刻。去年 9 月適逢美西野火不斷,盧瑟福起飛後隨即發現能見度很糟,而且濃煙還不斷飄進駕駛艙,她只好掉頭飛回加州;去年年底飛抵印度時,盧瑟福本來要降落在孟買,不料一場罕見的暴雨打亂了她的計畫,無奈之下只得繞道降落他處。一路上不只天公常常不做美,盧瑟福還遇到了很多人為挑戰,導致她的計畫生變。像是在美國阿拉斯加的那次,盧瑟福就因為簽證、天氣等問題,讓她足足等了快一個月才能橫越白令海峽。好不容易到了俄羅斯,盧瑟福在往南飛的路上,又突然收到中國拒絕讓她飛入空域的消息,導致她得多花 6 小時飛到海面上,繞路抵達南韓。期間,她一度動起「冒險直接穿越北韓」的想法。「北韓一直都在無預警地試射飛彈。如果他們在螢幕上看到一架小飛機低空朝他們飛去,他們很可能會派人來看看發生什麼事。」權衡了一陣子之後,盧瑟福決定放棄這麼做:「老實說,我對那種狀況一點興趣都沒有!」不過,老天並非只有給她苦頭吃。在飛行的路上,盧瑟福也從空中遍覽了世界各地的美景,冰島的活火山、西伯利亞的蒼白大地、沙烏地阿拉伯的藍天配黃沙等景象,都在她心中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在走遍大江南海的同時,全球人們的善意也在盧瑟福心裡留下相當美好的回憶。像是當盧瑟福飛抵加拿大時,擔任加拿大空軍搜救飛行員的普拉特 (Erin Pratt) 就特地來接機,並且將自己 7 年來日日配戴的吊墜送給盧瑟福;前獨駕環球紀錄保持人韋茲 (Shaesta Waiz) 也特別來為她加油打氣,順便分享自己的經驗談。在她受困阿拉斯加的近一個月裡,接待她的家庭雖然才剛迎來一名小女嬰,卻依舊熱情地把她留下,與盧瑟福分享他們的喜悅,盧瑟福打趣地表示:「我離開的時候,小女孩才 5 周大,所以我也算參與了 (當時的女嬰) 大半輩子的人生吧!」飛抵台灣的時候,台灣人的善意也讓盧瑟福留下深刻印象。當她打開機艙時,地勤人員已經帶著標語和珍奶在等她,讓沒喝過珍奶的她興奮地表示:「奶茶裡的東西很奇怪,但我很喜歡!」雖然只在台灣待了一晚便啟程飛往菲律賓,不過盧瑟福表示她相當喜愛台灣舒適宜人的氣溫,山脈、城市的美景也令她難忘。如今完成了這項壯舉,盧瑟福表示她打算花點時間和家人待在一起,順便陪陪她養的貓。今年 9 月,她就要走進大學校園,準備展開一場全新的冒險,目前學校還沒有出爐,不過她希望可以前往美國、英國的大學攻讀工程學,朝著成為一名太空人的夢想前進。當盧瑟福談到這整趟旅程的意義時,她表示很希望這能啟發更多女性一起踏入航空、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等領域,她說:「女性常常被鼓勵應該要甜美、溫柔和善解人意。但透過我的旅程,我想告訴所有年輕女性你也可以大膽、雄心勃勃地實現自己的夢想。」至於對那些跟她一樣、心懷瘋狂夢想的人,盧瑟福說:「如果你有機會,那就放手一搏吧!因為你的人生只有一次而已。」回顧上篇:19 歲,我開著飛機環繞世界!(上) 比利時少女創紀錄 155 天環球之旅圓滿達陣
複雜骨折新解方?日本與瑞典研發「造骨微型機器人」
瑞典林雪坪大學與日本岡山大學從嬰兒的囪門 (fontanelle) 獲得靈感。其中嬰兒必須要通過狹窄的產道才能呱呱墜地,因此一開始嬰兒的頭骨並非一整塊,頭骨之間還有縫隙「囪門」, 保留彈性與空間,之後才會逐漸硬化並關閉。跨國團隊希望能研發出可以改變硬度的材料。林雪坪大學物理化學生物系 (IFM) 副教授 Edwin Jager 表示,得在不同時間點具備不同屬性,且必須​饒有彈性,硬化時又能固定到位,這樣一來材料才有用處,好比應用在複雜骨折處理,當成人體體內的微型機器人,注射進體內後可展開並發展成「骨骼」。這個神奇材料是條狀的海藻酸鹽水膠,水膠兩側分別附塗導電聚合物聚吡咯 (Polypyrrole,PPy)、生物分子。團隊指出,當低壓電流經過 PPy 時,PPy 體積也會隨之增加,讓條狀水膠彎曲,如果在材料上切割出不同圖案,就可彎成不同形狀;團隊使用的生物分子則取自骨骼生長的重要細胞膜,希望最終注入微型機器人到體內後,可以像骨骼一樣自然礦化和硬化。目前團隊也在實驗室用化學性質跟人類最相似的雞骨進行實驗,最後也成功融合。團隊盼有朝一日,由上述材料製成的「微型機器人」可以成為治療複雜骨折的方式之一,透過施加電流使材料擴張,最終硬化填補原本骨骼的缺口。
【我們與末世的距離.上】「歷史性的危險時刻」科學家:2024末日之鐘距午夜僅90秒
在 2023 年之前,末日之鐘已連續三年穩定不動,人類與世界末日的距離都是不多不少的 100 秒鐘。當時,國際間的局勢似乎呈現穩定狀態,原子科學家公報的主席斯夸索尼 (Sharon Squassoni) 指出,國際間固然有令人振奮的消息,例如美俄同意延長削減戰略武器數量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New START)、各國和伊朗重新展開核談判;但也充滿讓人憂心的事件,包括許多強權國家大舉投資核武、各國挽救氣候變遷的計畫口號多而行動少等現象,令科學家們對世界的前景難以樂觀。沒想到,剛剛公布 2022 年末日之鐘的狀態,2022 年 2 月 24 日就爆發了俄烏戰爭,大幅加劇全球的危險局勢。因此,2023 年 1 月,原子科學家公報將末日之鐘調整為史上距離末日最近的 90 秒,聲稱世界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危險時期」。本週二 (23 日), 原子科學家公報依例於記者會上,公布了 2024 年末日之鐘的最新刻度:2024 年,人類距離末日只剩 90 秒鐘,與 2023 年的距離相同。原子科學家公報表示,過去一年中各種全球性的威脅,都促使他們做出這樣決定,包括俄烏戰爭惡化、核武器使用風險提升、2023 年被認定為地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加薩地區爆發的以哈衝突等等。他們也提到,過去一年崛起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可能成為一股「破壞性力量」, 擴大假訊息的風險。原子科學家公報的執行長布朗森 (Rachel Bronson) 指出,將指針維持於 90 秒的位置,不代表世界保持穩定,而是強調全球處在「歷史性的危險時刻」, 迫切地需要各國政府、社群起身行動。不過布朗森也表示:「看見年輕一代帶頭衝鋒陷陣,原子科學家公報備受鼓舞,並感到一切仍有希望。」從斯夸索尼的一席話中可以看出,決定末日之鐘的秒數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科學家得綜合考量各種風險做出判斷。但其實在最一開始,整件事並沒有那麼複雜,科學家唯一需要考慮的風險就是「核武」。「末日之鐘」誕生於 20 世紀中葉,是由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所發想出來的概念。這個組織是由一批曾參與過美國核武開發計畫「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 的科學家成立,他們深知自己研究成果之可怕,因而決定創立原子科學家公報,定期發表期刊,企圖喚醒大眾對核武的關注。在 1947 年 6 月的期刊封面,「末日之鐘」首度在插畫家朗斯多夫 (Martyl Langsdorf) 的筆下誕生,以 1/4 的鐘面和向著午夜前進的指針,提醒大眾核武議題之急迫與關鍵。往後每年 1 月,原子科學家公報會定期舉辦記者會,發布當年人類與末日之間的距離,一開始通常都在 10 分鐘上下。但在 1991 年,末日之鐘被調整至深夜 11 點 43 分,也就是距離午夜 17 分鐘的位置,創下史上最佳紀錄 —— 其中兩大關鍵變化分別是美、蘇簽訂了第一階段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START I), 及蘇聯的解體。從 1947 年以降,每年科學家都會於 1 月公布末日之鐘的最新刻度。史上最佳成績出現於 1991 年,當年科學家認為人類距離末日約 17 分鐘。不過隨著時代變遷,科學家逐漸意識到危及人類文明的危機不再僅限於核武,因此在 2007 年,「氣候變遷」首度被科學家列入考量當中,接著生物多樣性、人工智慧,乃至於假新聞等,先後都成了會左右該年度末日之鐘指針位置的關鍵議題。或許正因為危機越來越多,進入 21 世紀後,末日之鐘再也沒回到如同 1991 年那時的佳績。少數令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2016 年,該年末日之鐘被回撥了 3 分鐘,主要原因是各國與伊朗達成了核協議,並且在聯合國的氣候峰會中簽訂了《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 所致。到了 2017 年,末日之鐘首度打破了以「分」為移動單位的傳統,往前移動了 30 秒,之後連年以秒為單位變化。2022 年,末日之鐘再次被定格於晚間 11 點 58 分 20 秒的位置。但與此同時,世界各國開始浮現了質疑末日之鐘的聲音,聲稱它已喪失功能、淪為一種「政治噱頭」...... 接續下篇:【我們與末世的距離。下】越敢討論,越可能遠離末日?
19歲,我開著飛機環繞世界!(上)比利時少女創紀錄 155天環球之旅圓滿達陣
周四 (20),19 歲的比利時少女盧瑟福 (Zara Rutherford) 在獨自飛行 155 天後,成功刷新世界紀錄,成為史上獨駕飛機環繞地球的最年輕女性。飛抵家鄉的那一刻,盧瑟福小心翼翼地駕駛著飛機,在四架比利時紅魔鬼表演隊飛機 (Belgian Red Devils) 的陪同下降落;同一時間,她的家人、支持者們則是報以熱烈的掌聲,歡迎這位新世界紀錄得主返回家鄉。「這真的很瘋狂,我還在消化這件事。」剛走下飛機的盧瑟福向著身旁圍著她的家人、記者們說道。算下來,在這段長達 5 個多月的旅程當中,盧瑟福總共飛了超過 5 萬公里,沿途降落於 52 個不同的國家。上一位跟她達成同樣壯舉的女性是阿富汗裔的美國飛行員韋茲 (Shaesta Waiz), 她在 2017 年時以 30 歲的年紀完成這項壯舉。聽聞自己的紀錄被打破,韋茲一點都不介意,反而很為盧瑟福感到開心,「這證明了一切都與性別或是年齡無關,完全是取決於決心」。別看盧瑟福年紀輕輕、到 2020 年才拿到正式的飛行執照,19 歲的她其實擁有非常豐富的飛行經驗。盧瑟福出身飛行世家,她的父親是一名職業飛行員,母親則是業餘飛行愛好者。自幼,她就時常跟著父親到處飛行,14 歲便開始接受正式的飛行訓練。小時候,盧瑟福就懷著獨自駕駛飛機繞行地球的夢想,但也就僅止於夢想而已,因為這種旅行方式不僅需要雄厚的資金,旅途中還充滿了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後勤補給問題更是複雜得難以想像。可是在中學畢業後,盧瑟福清楚地意識到:如果這輩子想幹些什麼瘋狂的事,現在就是最佳時刻。但盧瑟福還是得想辦法解決錢和飛行風險這兩大問題。前者,贊助商替她包辦了;後者,則幾乎是靠她自己一人克服。位於斯洛伐克的飛機製造商 Shark.Aero 提供了盧瑟福一台雙座小飛機及訓練課程。這台小飛機雖然靈巧、容易駕駛,但受制於機械和法規等因素,盧瑟福的飛行高度相當有限,在有經驗的飛行員眼中,低空飛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別說是要低空繞著地球飛一圈。加拿大空軍的女飛行員普拉特 (Erin Pratt) 在盧瑟福旅途中曾特別見了她一面,普拉特表示:「我看著她心想:『女孩,你真的很厲害。』」接續下篇:19 歲,我開著飛機環繞世界!(下) 曾到台灣喝珍奶 比利時少女胸懷新夢想:當太空人
誰背叛了安妮法蘭克?(下)
阿姆斯特丹猶太文化區 (Amsterdam's Jewish Cultural Quarter) 主任施賴弗 (Emile Schrijver) 表示,潘科克等人提出的證據實在太單薄了,「他們用大量假設做出很強烈的指控,但一切全是立基於一小部分的訊息」。在 2003 年出版《誰背叛了安妮・法蘭克》 (Who Betrayed Anne Frank?, 暫譯) 一書的作者巴諾 (David Barnouw) 雖然也同意身為阿姆斯特丹猶太居民委員會 (Jewish Council) 成員的范登伯格 (Arnold van den Bergh) 很可疑,卻沒有一口咬定他就是背叛安妮一家的兇手,畢竟除了安妮的父親奧托 (Otto Frank) 收過的匿名紙條,研究團隊也沒有提出其他更有力的證據支撐他們的論點。首先讓專家起疑的,就是研究團隊提到的那份紀錄阿姆斯特丹猶太人藏身地點的清單是否存在。研究團隊推測,當初范登伯格正是用這張清單,才向德國納粹交換到一家人的安全,免於被送往集中營。荷蘭戰爭、猶太大屠殺暨種族滅絕研究所 (NIOD Institute) 的專家瓦斯騰豪特 (Laurien Vastenhout) 指出,如果猶太人都打定主意要躲起來了,「為何他們還要把藏身地的地址交給猶太居民委員會」? 即使這張清單確實存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安妮法蘭克中心 (Anne Frank Center) 的主任斯蒂維克 (Doyle Stevick) 也很懷疑安妮一家的藏身地點會出現在那上面。「如果法蘭克一家的躲藏地點確實是透過奧托的商業夥伴代為安排,那麼這個地點為何會出現在那張清單上?」斯蒂維克說道:「這可不是躲藏者,或是幫安妮一家安排藏身地的人會分享出去的資訊。」對於專家們的質疑,身為研究成員之一的荷蘭記者范特維斯克 (Pieter van Twisk) 也坦言他們確實沒有找到這張清單,但「有好幾個來源告訴我們這張清單確實存在」。現在負責經營當年安妮一家藏身地點的機構安妮之家 (Anne Frank House) 的主任利奧波德 (Ronald Leopold) 也提到,他確實耳聞過清單存在的說法,「但那是來自於不可靠的來源」。況且,當時猶太居民委員會受到非常嚴格的審查,如果那張清單確實存在,「那將會是極度危險的事」。自二戰結束以後,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責任歸屬一直是各方爭論不休的話題。其中有一派說法主張,在大屠殺中,肯定有猶太人為納粹的行政、警察體系提供協助,否則沒有自己人的參與,很難想像納粹可以發動這樣大規模、徹底的殺戮行動。舉例來說,出身荷蘭的猶太女性安・范戴克 (Ans van Dijk), 二戰期間與納粹保安處 (​Sicherheitsdienst) 合作,出賣了數以百計的同胞,甚至是自己的家人,過去曾被列為背叛安妮一家的嫌疑人。而在范戴克之外,曾與納粹站在同陣線、負責實施部分納粹政策的猶太居民委員會,不意外地成了人們嚴厲指責的對象之一。但有專家提醒,對於爭論現有證據能否證實「范登伯格是叛徒」一說,或是將炮火轉移到猶太居民委員會身上等作為,人們必須非常小心,以免落入過度的 (Holocaust inversion) 思維當中。瓦斯騰豪特提醒,人們應該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而她並沒有在《「安妮法蘭克背叛案」中的有力新線索》(A Strong New Lead in 'The Betrayal of Anne Frank', 暫譯) 一書中看到這樣的證據,加上書裡又充斥著「最有可能」這類模稜兩可的詞彙,讓專家們很難信服其結論。「問題在於他們 (指研究團隊) 沒有提供真實可靠的證據,就做出了如此強烈的指控」。瓦斯騰豪特說道。安妮之家的主任利奧波德也表示,安妮之家不會將研究團隊的成果當作「事實」展出,但它們會考慮將這份作品與其他「理論」並陳,讓人們多方了解安妮一家被捕的可能真相。「不,我不認為我們可以說謎底已經揭曉了。我認為他們確實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資訊,但我也認為這個謎團還有很多缺漏的部分,我們需要更深入的調查,才能去評估這個理論的價值。」發起這項研究計畫的電視製作人貝恩斯 (Thijs Bayens) 則表示,即使對安妮一家被捕的真相還有疑慮,這次的研究也足以凸顯出納粹的可怕之處 —— 它將人們逼上絕路,以至於人們開始背叛彼此。「我們本想找出始作俑者,最後卻只找到了受害者。」回頭看上篇:誰背叛了安妮法蘭克?(上)
蘇富比將拍555.55克拉黑鑽「謎」20年秘寶首度公開亮相
近期,拍賣公司蘇富比 (Sotheby) 宣布他們計劃將於半個月後舉行線上拍賣會,拍賣重達 555.55 克拉的黑鑽石 ——「謎」(The Enigma)。一如其名,「謎」從頭到腳黑的發亮,其內部也是全然不透明,散發著不同於一般鑽石的風采。根據 BBC 的說法,黑鑽石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在 1841 年於巴西發現,通體全黑的顏色令葡萄牙人聯想到了被燒過的木炭,便將其命名為「carbonado」, 即葡萄牙語「被燃燒過的」之意。目前除了巴西,全球僅有中非共和國有較多的發現紀錄。 就像它的顏色一樣,黑鑽石的來歷也同樣神秘。直到今天,專家都還無法十拿九穩地解釋黑鑽石的形成過程,其中一個說法認為黑鑽石是隨著隕石撞擊來到地球,期間產生一連串的變化,才讓黑鑽石得以擁有獨特的色澤。根據蘇富比的說法,即將於下個月拍賣的「謎」, 很可能就是 26-38 億年前一次隕石撞擊後的產物。在過去 20 多年中,「謎」一直都是由私人藏家所收藏,因此這次亮相,其實是它首度現身於公眾面前。此外,除了通體發黑,「謎」上下都充滿了與數字「5」之間的連結,像是它的重量恰巧是 555.55 克拉,當初切割它的工匠在「謎」的表面上切出 55 個切面,整顆鑽石的外型與中東的掌形符號「法蒂瑪之手」(Khamsa) 很相似。蘇富比杜拜分公司的珠寶專家史蒂文斯 (Sophie Stevens) 表示,在中東地區,法蒂瑪之手象徵著「保護」的意思,而「Khamsa」這個字在阿拉伯文指的也是「5」,「數字 5 這個主軸很完整地貫穿了整個鑽石」。 依照拍賣方的規劃,「謎」預計將於今年 2 月 3 日至 2 月 9 日舉辦的線上拍賣會中拍賣「謎」, 落槌價估計上看 50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1 億 3,947 萬 5,000 元), 得標者也可以選擇用加密貨幣付款 —— 這是去年蘇富比珠寶亞洲區副主席于文浩所提出的新政策,旨在吸引更年輕的族群加入拍賣市場。蘇富比倫敦分公司的珠寶專家比納尼 (Nikita Binani) 表示,這場拍賣會是「畢生難逢」的機會,將讓多金買家有機會可以入手一顆「人類已知範圍中最稀有、擁有 10 億年歷史的太空贈禮」。
誰背叛了安妮法蘭克?(上)
1944 年 8 月 4 日,安妮・法蘭克 (Anne Frank)、她的家人以及其他一起躲避德國納粹暴政兩年的伙伴在藏身處一同被逮捕,隨後被送往納粹的集中營。隔年,年僅 15 歲的安妮便撒手人寰。但安妮的名字並沒有消失,她在躲藏期間撰寫的日記在出版後,成了二戰期間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成了納粹暴行的第一手見證。然而,多年來歷史學家、《安妮日記》(The Diary of Anne Frank) 的書迷心中始終有一個大哉問:為什麼安妮一家會被納粹發現?如今,在前美國聯邦調查局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FBI) 探員潘科克 (Vincent Pankoke) 及多位專家六年多來的努力下,雖然沒有 100% 的把握,但他們相信這是肇因於被人背叛。而背叛者的名字,叫做范登伯格 (Arnold van den Bergh)。范登伯格是一位住在荷蘭大城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的猶太人,是阿姆斯特丹猶太居民委員會 (Jewish Council) 的成員之一。猶太居民委員會是納粹為了控制猶太人成立的行政組織,負責執行一部分納粹的政策,其成員身分證上會被特別註記,以免他們被送往集中營。1943 年,阿姆斯特丹猶太居民委員會被納粹解散,大部分成員都被送往集中營,唯獨范登伯格例外,得以和家人繼續留在阿姆斯特丹安然度日。潘科克表示,在研究團隊分析大量資料、應用人際網絡分析技術釐清複雜的人際關係後,他們深信在某個時刻,范登伯格將猶太居民委員會持有的一張秘密清單交給了納粹,那張清單上記載了阿姆斯特丹市內猶太居民的藏身地點,從而使大量猶太居民落入納粹手中,安妮一家也包括在內。做為交換,納粹保障了范登伯格一家的平安,讓他們免受家破人亡之苦。研究團隊坦言,安妮一家是被猶太同胞背叛的結論一度令他們感到很掙扎、很痛苦。但另一方面,更令他們訝異的是,安妮的父親奧托 (Otto Frank), 也就是法蘭克家族唯一的倖存者,可能早就知道范登伯格背叛了他們,只是他至死都未曾揭發此事,選擇將這個秘密帶進棺材裡。研究團隊發現,在 1945 年奧托離開集中營返家後,他曾收到一張匿名的紙條,指控范登伯格就是背叛猶太人的叛徒,而這也是研究團隊認定「范登伯格就是叛徒」的關鍵證據之一。為何奧托不公開此事?身為研究成員之一的荷蘭記者范特維斯克 (Pieter van Twisk) 推測,可能是因為奧托無法證實這個指控可不可靠,加上他擔心公開後反而會助長反猶主義的氣焰才選擇沉默。此外,奧托可能也擔心公開後范登伯格的三個女兒將因為父親的所作所為,而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奧托去過奧斯威辛集中營 (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范德維斯克說道:「他知道在困難的情境中,有時人們會做出不道德的事情。」周二 (18), 研究團隊將他們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新書《「安妮法蘭克背叛案」中的有力新線索》(A Strong New Lead in 'The Betrayal of Anne Frank', 暫譯) 於美國、荷蘭上市,美國電視台 CBS 也在知名節目《60 分鐘》(60 minutes) 中特別製作專題,報導潘科克團隊的研究成果。然而,許多專業的歷史學家、二戰史學家在檢視過研究團隊的說法後,紛紛對他們的主張大起疑竇...... 接續下篇:誰背叛了安妮法蘭克?(下)
微軟爸爸買什麼?(下)動視暴雪收購再等等 性別歧視、壟斷審查怎麼解?
去年,美國加州的公平就業與居住部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air Employment and Housing) 將動視暴雪 (Activision Blizzard) 一狀告上法院,因為在經過兩年的調查後,它們發現動視暴雪內部有嚴重的性別歧視、性騷擾問題,惡質的「兄弟會」文化 (frat boy) 盛行,整間公司形同「騷擾、歧視女性的溫床」。此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也正在調查類似的問題。更糟糕的是,多年來動視暴雪執行長科蒂克 (Bobby Kotick) 其實對這些問題完全知情,但他卻選擇漠視、放任問題繼續惡化。去年 11 月,動視暴雪的員工還曾聯手發動抗議,要求科蒂克和其他高層辭職下台。在這一連串的醜聞當中,動視暴雪的股價也一路下探,一度下跌超過 37%, 留下相當難堪的紀錄。在周二 (18) 發表的收購聲明當中,微軟執行長納德拉 (Satya Nadella) 強調,動視暴雪推動「職場文化」更新很重要,「這筆收購案的成敗將取決與此」。至於收購完成後動視暴雪執行長科蒂克的動向,目前仍未有定論。微軟的官方聲明中指出,收購完成後科蒂克將繼續擔任動視暴雪的執行長,微軟遊戲 (Microsoft Gaming) 的執行長斯賓塞 (Phil Spencer) 會成為他的頂頭上司;但《華爾街日報》指出,收購案完成後,科蒂克將卸下執行長一職,《紐約時報》則補充他日後可能會轉任顧問。目前,微軟、動視暴雪的董事會已經雙雙批准了這筆收購案,微軟方面估計,如果一切順利,整筆收購案大約能在 2023 年落幕。前提是,歐美的監管機構沒有出手阻撓。CNN 指出,最近這幾年,歐美各國的監管機構普遍加大了反壟斷審查的力度,注意力尤其集中在 Facebook、蘋果 (Apple)、Google、亞馬遜 (Amazon) 等科技巨頭身上,而在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後,幾乎可以肯定監管機構不會輕易放過它。「從近期美國、歐盟和英國等反托拉斯機構的行動來看,它們肯定會仔細檢視這筆收購案。」前美國司法部反托拉斯部門的主管德拉西姆 (Makan Delrahim) 說道。《華爾街日報》指出,監管機構預料會把重點放在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後在遊戲及遊戲主機上的影響力,畢竟在買下動視暴雪後,微軟大可將動視暴雪開發的作品列為 Xbox 專屬。這種作法可說是變相強迫在 SONY 的 PS 主機、任天堂的 Switch 及微軟的 Xbox 主機三者間猶豫不決的消費者非選 Xbox 不可,讓微軟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不過,微軟似乎很有信心可以通過歐美監管機構的審查。《路透社》在報導中指出,微軟在收購合約中承諾,倘若收購失敗,微軟將支付一筆 3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837 億 1,500 萬元) 的違約金,足見公司高層對監管機構審查這點所抱持的態度。「又一次,微軟,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再次不知廉恥地吞併了一位競爭者,試圖鞏固其市場定位。」關注消保議題的美國非營利組織公共公民 (Public Citizen) 成員哈曼說道。「聯邦交易委員會和司法部絕對不可能會同意這筆併購案。如果微軟想押寶元宇宙,它應該投資新科技,而不是吞併競爭對手。」還沒看過上篇的小隊員這邊請:微軟爸爸買什麼?(上) 豪擲 687 億收購動視暴雪 微軟的電玩狂想曲
微軟爸爸買什麼?(上)豪擲687億收購動視暴雪 微軟的電玩狂想曲
周二 (18), 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宣布將以 687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 兆 9,170 億元) 的天價,收購知名的遊戲開發商動視暴雪 (Activision Blizzard), 一口氣把《決勝時刻》 (Call of Duty)、《暗黑破壞神》(Diablo)、《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 等知名電玩作品收歸旗下。透過這筆遊戲史上最大的收購案,微軟不僅向其他競爭對手宣示了進軍元宇宙的決心,也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的遊戲發行商,僅次於中國的騰訊和日本的 SONY。消息宣布當天,動視暴雪 (ATVI) 的股價一下大漲了 26%, 收在每股 82.1 美元 (折台幣約 2,291 元); 微軟方面則是下跌了 2.4%, 收在每股 302.6 美元 (折台幣約 8,444 元)。分析師指出,近年來電玩業務已經成為微軟的重要獲利來源,COVID-19 疫情的爆發,更是讓微軟的電玩業務蓬勃發展。去年 1 月,拜市場對微軟遊戲主機 Xbox Series X、Xbox Series S 的需求及訂閱制遊戲服務 Xbox Game Pass 創造的現金流所賜,微軟電玩業務的營收首度突破了 5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395 億 2,500 萬元) 大關。《彭博社》(Bloomberg) 分析,微軟電玩業務的蓬勃發展,與執行長納德拉 (Satya Nadella) 的「3C 策略」—— 雲端 (cloud)、內容 (content) 和創作者 (Creator)—— 有很大的關係。此前收購電玩《上古卷軸》(The Elder Scrolls)、《毀滅戰士》(Doom)、《異塵餘生》(Fallout) 的母公司 ZeniMax Media;《當個創世神》(Minecraft) 的開發商 Mojang Studios, 以及其他族繁不及備載的 28 間遊戲開發商,都可以看做是 3C 戰略下的產物。但即使已經手握超過 20 間遊戲開發商,美國證券商 Wedbush 的分析師艾夫斯 (Dan Ives) 認為,「微軟想要實現它的串流野心,勢必得發動更激進的收購」。如今買下動視暴雪,微軟將一次擁有動視暴雪旗下種種高知名度作品,以及每個月 4 億的活躍玩家,前者將能豐富 Xbox Game Pass 的遊戲庫,後者則有望成為微軟電玩業務繼續成長的重要動力。除了上述兩大優點,動視暴雪的加入也能補足微軟遊戲帝國中的一塊硬傷:手機遊戲。微軟遊戲 (Microsoft Gaming) 執行長斯賓塞 (Phil Spencer) 曾指出,「手機」確實是當前全球最主流的遊戲設備,偏偏在這個領域微軟卻少有建樹,成為微軟電玩業務的營收仍難敵騰訊、SONY 的重要原因。分析師認為,從動視暴雪的收購案中,微軟也將《Candy Crush》等一系列知名遊戲收編旗下,有望補足其遊戲版圖中始終欠缺的一塊,甚至將手機、平板電腦、筆電等設備的玩家一併納入 Xbox 生態系中。「在遊戲產業中,規模確實是一大優勢。」《Candy Crush》遊戲開發商 King 的前財務長科克倫 (Hope Cochran) 說道:「你想要建立社群,就會需要足夠的人。」不過,有些專家認為微軟執行長納德拉著眼的不只現在,因為動視暴雪的收購案,同樣有利於微軟佈局蓬勃發展中的元宇宙商機。納德拉在收購聲明中指出:「遊戲是目前所有平台中最有活力,也最令人興奮的一種娛樂,而且在元宇宙平台的發展中,遊戲勢必會扮演重要角色。」財富管理公司 Wedbush 的分析師艾夫斯也預測,「遊戲」將是元宇宙中第一個成功變現的產業,現在微軟有了動視暴雪助拳,將更有機會在元宇宙中搶占先機。Aptus 資本顧問公司 (Aptus Capital Advisors) 的證券分析師瓦格納 (David Wagner) 則形容,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形同「點燃了元宇宙的軍備競賽」。但在這筆收購案中,微軟買下的不只是動視暴雪豐富的遊戲資產...... 接續下篇:微軟爸爸買什麼?(下) 動視暴雪收購成形再等等 性別歧視、壟斷審查怎麼解?
英國能源價格為何一直漲?(上)繳不起帳單? 英國能源公司:抱寵物取暖吧!
這個冬天,對英國家家戶戶而言並不好過。自從去年 10 月,英國的能源監管機構英國天然氣暨電力市場管制局 (Office of Gas and Electricity Markets, Ofgem) 開會調漲了能源價格上限後,英國家庭的能源帳單平均上漲了約 12% 左右。這段期間,有些能源公司紛紛推出了各式各樣的「節能小撇步」, 試圖減輕民眾的負擔,但有些建議不僅沒幫到忙,反而讓民眾看了一肚子火...... 舉例來說,上周全英國第二大的能源供應商 E.ON Next, 就寄給 3 萬戶家庭每戶一雙襪子,上頭還附著一張小標籤,寫著「暖氣降溫,減排二氧化碳」, 鼓勵民眾在此期間一起環保愛地球。OVO 能源 (Ovo Energy) 持有的子公司 SSE 能源服務 (SSE Energy Services) 則在官方部落格中提供「10 大保暖妙招」, 建議大家如果會冷,可以熬一碗熱粥、開合跳、跟孩子來場搖呼拉圈比賽,或是抱緊你的寵物 / 家人來暖暖身子。也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這名網友在 Twitter 中無奈地表示,他本人先是收到了 SSE 能源服務提供的「10 大保暖妙招」, 他的親戚則在不久後收到了 E.ON Next 送的襪子。想當然耳,這兩家能源公司送上的「冬日小禮物」讓英國民眾感到相當不滿,紛紛上網砲轟。「我才不想要你們送的廉價、討人厭的爛襪子,」一名收到 E.ON Next 贈品襪的網友生氣地說道:「拜託,我只想要便宜一點的帳單。」另一名網友則是在收到禮物後表示:「能源價格正在上漲...... 搞什麼鬼。」OVO 能源也沒有過得比較輕鬆,他們的十大保暖妙招遭到了英國網友、非營利組織和國會議員的三方夾擊。英國智庫倫尼米德信託基金 (Runnymede Trust) 種族平權主任貝古姆 (Halima Begum) 就不滿地表示,在英國 700 萬無力支付能源帳單的家庭當中,過半都是由身障,或是家中有坐輪椅親人的家庭組成,「然後他們得多跳幾下開合跳維持最基本的取暖權嗎?」在龐大的消費者壓力之下,兩家公司先後都為荒謬的活動致歉。E.ON Next 在 Twitter 上坦承,在人們面臨繳帳單壓力時推出這檔活動很不應該,讓家戶們的感受更加糟糕;OVO 能源也承認在發稿前沒有審慎檢視,裡頭的意見一點用都沒有,公司老闆菲茨帕特里克 (Stephen Fitzpatrick) 更親自上 BBC 受訪致歉,直言最開始根本就不該寫這些東西。但究其根本,這兩檔活動的出現都與近期英國能源價格大漲的現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英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才會使得能源價格急遽上漲呢?(待續) 下篇:英國能源價格為何一直漲?(下) 需求大增、俄羅斯攪局 英國如何解「2022 能源危機」?
英國能源價格為何一直漲?(下)需求大增、俄羅斯攪局 英國如何解「2022能源危機」?
最近,全球都能明顯感受到天然氣批發價上漲帶來的衝擊,但對於高度仰賴天然氣的英國來說,漲價的衝擊尤其深刻。BBC 在報導中指出,目前全英國有近 1/3 的電力都是來自燃氣發電廠,國內 85% 的家庭擁有自己的天然氣供暖系統,入冬後的英國幾乎可以說是靠天然氣度日。然而,隨著全球步入後 COVID-19 時代、經濟逐漸復甦,各國對天然氣的需求也逐漸增加,亞洲國家尤其積極,作為全球最大天然氣進口國的中國也動作頻頻,積極採購天然氣發電、減少國內的碳排放量。另一方面,俄羅斯在這波漲價潮中也扮演重要角色,英國顧問公司能源面相 (Energy Aspects) 的天然氣專家西科爾斯基 (Trevor Sikorski) 表示,今日價格上漲的結果「很多都與俄羅斯人做的事」有關。《紐約時報》指出,近期俄羅斯總統普丁 (Vladimir Putin) 屢屢用天然氣減產當威脅,施壓歐盟盡速啟用連結德國、俄羅斯兩國的北溪 2 號天然氣管線 (Nord Stream 2), 上周普丁還公開承諾,只要歐盟批准了,俄羅斯天然氣的產量就會恢復。然而,歐洲諸國也不敢就這樣輕易放行,因為北溪 2 號管線一經啟用,俄羅斯國營企業「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 對歐洲能源市場的掌控度也會隨之提高,和今日相仿的局面未嘗不會重演。有了這些原因,再加上 2020 年冬季漫長,大幅消耗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庫存、法國核電廠停機維修短期內難以供電等因素,就造就了英國家庭能源帳單大幅上漲的結果。BBC 表示,去年 10 月能源監管機構 Ofgem 新訂的能源價格上限已經讓英國家庭的能源支出上漲 12%, 到了今年 4 月再次開會時,價格上限可能會再次提高,英國家庭可能得再多花 600 英鎊 (折台幣約 2 萬 3,160 元) 在能源帳單上。如果政府放任能源價格繼續上漲下去,英國智庫決議基金會 (Resolution Foundation) 估計,從今年 4 月起,將有 27% 的家庭落入「能源貧窮」(fuel poverty) 的處境當中,意即這些家庭超過 10% 的家庭收入都將用在支付能源帳單上。對此,英國工黨就公開呼籲英國首相強生 (Boris Johnson) 應該要對英國兩大石油公司 BP 和殼牌 (Shell) 課徵暴利稅 —— 受惠於天然氣漲價,這兩家公司近期的利潤都創下了新高。但英國石化工業組成的利益團體 OGUK 嚴正警告強生三思,因為開徵暴利稅後,這些公司也會相應減少對英國本土的投資,會對英國石化產業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英國消費者將「更容易受到全球天然氣不足的影響」。英國工黨主張,除了課徵暴利稅,它們還計畫要提案,將能源貧窮家庭的能源補助從現行的每年 140 英鎊 (折台幣約 5,404 元), 調漲至每年 400 英鎊 (折台幣約 1 萬 5,440 元)。英國智庫決議基金會推測,有了這筆補助,陷入能源貧窮的家庭應該可以減少 100 萬戶。至於強生政府,則是將心力著重於幫助民間企業,規劃了一筆 200 億英鎊 (折台幣約 7,719 億 9,996 萬元) 的低利貸款,想要幫助企業抵銷昂貴能源支出造成的衝擊。不管英國政府想要怎麼做,英國能源顧問公司康沃爾洞察 (Cornwall Insight) 的執行長米勒 (Gareth Miller) 都奉勸,千萬不能再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維解決問題,而是應該要趁著這次機會,重新思考英國的能源架構。米勒建議,英國政府應該要再次檢視發展低碳能源科技的可能性,也可以考慮開採國內的天然氣資源,因為只要英國朝零碳排目標持續前進、不斷減少用量,「天然氣從哪來的並不重要」。「當前的能源危機是經濟領域普遍關注的議題,它有可能會對商業競爭力、通貨膨脹、家庭負擔能力造成影響,」米勒總結道:「政府採取行動的速度和規模,必須能因應當前的經濟風險,人們必須將注意力從權宜之計,轉向更大規模的能源改革上。」上篇:英國能源價格為何一直漲?(上) 繳不起帳單?英國能源公司:抱寵物取暖吧!
【地球圖書館】白天房產商,晚上殺人魔:反社會人格連環殺手「托德」
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一個只有幾百人的小鎮上,2003 年時發生過一起駭人的謀殺案。某天,一個顧客走進當地一家著名的摩托車店購車,發現店內的四個店員全都遇害了。他們集體遭到行刑式槍決,頭部被打爆。通常商家店員集體遇害,都是因為搶劫,但本案中的財物並未遭受損失,現場也沒有打鬥痕跡。警方調查了四個受害人的生活圈,也未發現他們有任何仇家。這起恐怖的謀殺案打破了當地社區的平靜,令市民們感到憤怒和震驚。更令所有人困惑不解的是本案的作案動機,如果不是為財的話,誰會懷有這麼大的仇恨,以至於在光天化日之下走進店裡,開槍屠殺四人?此案十幾年沒有被偵破,一度成為南卡州歷史上最著名的懸案之一。轉眼到了 2016 年,在南卡州的另一個小鎮上,一對情侶離奇失蹤了。2016 年 8 月 31 日,32 歲的查理 (Charlie) 和小他 2 歲的女友卡拉 (Kala) 在某個時間點一起出了家門。他們約了朋友一起吃晚餐,卻沒有赴約。朋友打兩人的手機,都是關機。接到報案後,警方去這對情侶的家裡看了看,發現他們是駕車外出的。房門沒鎖,裡面的隱形眼鏡和眼鏡、每日服用的藥物都沒帶走。這對情侶看起來並不像有長期出行的計畫,但他們卻遲遲沒有回家。幾天後,查理的臉書突然更新了,發出一則令其好友們震驚的消息,他宣布和卡拉結婚。過了一個禮拜,他又發了一則消息,說他和卡拉兩人一切都好。查理以前不太用臉書,但那陣子他的帳號變得很活躍,不時會發一些暴力的圖片和文字,以及轉發其他失蹤人口的消息。種種跡象似乎顯示,查理可能瘋了,是他綁架了或者殺了卡拉。警方更相信,是兩個成年人自己出走的,畢竟家裡沒有亂翻的跡象,也沒有血跡或者打鬥的痕跡。不過,後來警方透過手機定位,發現 8 月 31 日兩人的手機訊號曾出現在郊外某處。他們派了一架直升機在那片區域的空中搜索,想找到卡拉的白色汽車,依舊一無所獲。後來警方才發現,卡拉的汽車居然被漆成了棕色,藏在茂密的樹林中,從空中難以被發現。從這個細節看,兇手具有反偵查能力。警方調查發現,手機訊號最後出現的地方有一塊占地 100 英畝的空地,這塊地屬於當地的一個房地產商托德。科爾赫普 (Todd Kohlhepp)。於是,他們試著調了托德在 8 月 31 日的手機訊號範圍,吃驚地發現當天傍晚,其訊號與這兩個失蹤者的手機訊號曾完全重合。憑著這一發現,警方立刻申請了搜查令。托德是南卡羅萊納州的一個成功的房產商,案發時 45 歲。他有自己的房產仲介公司,十幾名房產仲介掛在他的公司名下。他曾被評為當地「年度最出色」的房產仲介。客戶都形容他極為專業,性格外向,時常談笑風生。托德住在一個高檔社區,開著 BMW, 同時還有飛行執照,並且單身。在 2014 年買下這塊占地 100 英畝的空地,並花了 8 萬美元在這片空地周圍裝了柵欄。雖然看似事業成功,但他也有讓周圍人不舒服的一面,比如同事發現他會在上班時間在電腦上看色情片;下屬說他有時候很暴虐,對金錢很貪婪。他在帶一些客戶看房時,會唐突地講一些黃色笑話,讓女客戶感到很不舒服、很尷尬 (儘管努力偽裝,但反社會人格者依然會蠢蠢欲動地試探他人對其越界行為的接受度,像惡作劇的小孩)。11 月 3 日,警方兵分三路,有的去托德家堵他,有的去他其他產業所在地,有的去搜索空地。他們在空地上發現了一個用粗鏈條鎖起來的奇怪箱子,仔細聽,箱子裡傳來了敲擊的聲音。警方用電鋸切割開那個大鎖,終於找到了卡拉。她的脖子上戴了一根數米長的鐵鍊,被固定在箱子上,手腳被銬住,已被囚禁在黑暗中兩個多月。和卡拉一起見到陽光的,還有托德的秘密。8 月 31 日那天,托德開了一個優渥的價格,雇卡拉來這裡幫自己打掃,卡拉的男友查理陪她一起過來。當兩人走進那棟建築後,托德走出來迎接他們。毫無徵兆地,他突然掏槍,迎面打死了站在卡拉身邊的查理。卡拉嚇傻了。托德把她的手腳、頭部用鏈條鎖起來,關進了箱子。為了製造查理帶著卡拉出走的假像,他把車子漆成了棕色,藏在樹林裡,又登錄查理的臉書帳號發出各種資訊混淆視聽。或許是很有自信卡拉不可能活著走出去,托德竟然向她坦白,這塊土地裡埋的不僅有查理,還有另外四具屍體。他甚至向卡拉承認,附近小鎮上摩托車店裡的那四個店員就是他殺的。「沒錯,我是個連環殺手。」他笑道,並說自己殺的人現在只是兩位數,他會繼續殺人。警方掘地三尺,找到了包含查理在內的三具屍體,沒有他自稱的那麼多。托德在審訊期間,談笑風生,甚至和員警開玩笑道,這下他的名氣可以替他的房地產公司打廣告了。托德自稱已經不清楚自己到底殺了多少人,最後被判 7 個無期徒刑,外加 60 年刑期,且不得假釋。而卡拉向他發起了民事訴訟,2018 年,法院判決托德向卡拉支付 630 萬美元,以賠償她在被囚禁 2 個月中受到的精神和身體傷害。奇妙的是,托德已經犯下了多起殺人罪,但當他發現自己被起訴的罪名中有一條強姦罪時,卻暴怒了,吼道:「我沒有強姦她們!性行為需要雙方同意才能進行。我是不會強姦卡拉的,違背女性意願的性愛是我所反對的⋯⋯。」托德重新「定義」了強姦。這個邏輯非常有趣。從中可以看出兩點: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通常都很自戀,他可能無法接受「強姦」所暗含的資訊:女人討厭他,厭惡和他做愛。他並不能理解善惡、是非的核心。是他的智商不夠不能理解嗎?不是。邪惡而又自戀的人,會故意曲解善惡,混淆邏輯,追求流於表面的正義感,只為堅持一個核心原則:我!沒!錯!錯的是別人。這樣的「托德們」從不會反省自己的罪行,正如托德對員警所說的:「我殺死的每個人都是罪有應得。」那麼,看看受害人是如何如他所說「罪有應得」的。2003 年,托德去摩托車店買了一輛摩托車,但他沒法騎,於是認為是車出了問題,又回到店裡找店員。據他所說,當時店員嘲笑他不懂怎麼騎摩托又不願意教他。他感覺自己沒有受到禮貌的對待,於是後來一次去店裡時,他開槍殺死了所有人。托德對這四個受害人至今毫無悔意,還開玩笑:「我打高爾夫不怎麼樣,但我殺起人來還不錯。」遇害者的家人至今沉浸在悲痛中,他們怎麼都無法理解,兇手竟是為這個原因而殺人。而至於店員是否真的「嘲笑」了他,也是他的片面之詞,很可能只是他過於「敏感、易怒」。我看了媒體對托德母親的採訪,可以看出他們母子情深。但我依然被她的話震驚到了。她的第一句話是:「我們 (她和兒子) 也是受害人。」「我兒子是個好人,他不是壞人,更不是禽獸。他殺人不是為了享受,而是因為他被傷害了,很生氣。」當記者問,他為什麼要把女孩拴起來時,她回答:「因為他那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她會去報警的⋯⋯他沒傷害她,我兒子還向我保證,他對她很好⋯⋯」記者問她,托德為什麼要殺查理,她回答:「托德雇他工作,給他付很高的薪水,可是他油嘴滑舌,老是生氣,很齷齪,所以托德殺了他。」有時候在生活中,孩子自己撞到了桌子,家長為了安撫孩子,就會「痛打」、「責罵」桌子:都怪桌子不好!雖然這只是小事,但小事如果朝同一個方向累積,會讓孩子錯誤地認為,成長道路上的挫折,永遠是別人的錯,甚至連一個靜止的桌子也該為自己的疼痛負責,而自己可以隨意對那個替罪羔羊發脾氣。父母不明事理、無原則地溺愛孩子,與家庭氛圍冷酷,父母不愛孩子,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卻都可能教出缺少共情、反省能力的孩子。當然,反社會人格的成因沒有定論,每個連環殺手的家庭都不完全一樣,遺傳基因也被認為起重要作用。一個連環殺手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結合的結果。本文摘自​何襪皮作品《人性追兇》, 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誠品線上金石堂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1/21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3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衰爆大歷史》⁣: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清濁之間】Yamaha掛川工廠見聞(三)
沿著裝配線繼續前進,來到調整鍵盤高度與深度的工作站。這項工作在傳統工廠中,是由技師一個鍵一個鍵完成:以鋁製木製的水平工具量測每一鍵高度是否一致,太低的鍵在其下加上紙圈墊高,太高的則將底下的紙圈抽掉。紙圈有多種不同厚度,最薄的紙圈近百分之一公釐,堪比蟬翼,經驗熟練的技師才能很快地判斷要用哪一種厚度的紙。高度確定之後,技師以定規輔助按壓琴鍵來判斷其深度是否理想,若不理想則按先前紙圈加減的方式來調整。每一個鍵都需要如此反覆測試、調整,所以 88 個鍵全部完成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在此廠區中,我很意外這件工作是由機器進行:鍵盤先通過雷射儀器來測量其水平高度,接著一台罩子般的機器覆蓋整個鍵盤,幾分鐘後罩子打開,全部工作就完成了。大約猜想罩子內發生的事:機械按壓鍵盤確認深度、將全部鍵由鍵床移開、將高度深度所需的紙圈一次全部墊好 (至少數百個紙圈要放)、將鍵放回鍵床。雖然不曉得到底實際如何運作,但是光看它的工作成果就令人吃驚,速度是傳統的百倍以上。任何工作只要能標準化,就能以機械完成,我深深感受到這件事。接下來看到的,是關於運動機構的調整,這裡就沒有機器的身影了 (鬆了口氣)。技師們在幾個鄰近的工作站中,按壓琴鍵,觀察並感覺其運動狀態,然後以特定工具伸進機構中調整。鋼琴的調整非常重要,它影響著彈奏者的手感,這些調整當然都有標準可循,但這些工作卻沒有自動化,我相信其中的理由第一是成本太高,要以小機械臂伸進複雜的機構中、判斷需要什麼工具、將工具對準調整處再操作,這種科幻片般的機械如果存在真實世界,成本必定非同小可;第二是這些調整標準彼此牽動,要將之標準化很複雜,不容易簡化到機器能操作的程度;第三,也是我認為真正最重要的因素:這些標準的最終判斷是「人」, 當一個鍵按起來不理想的時候,有很多地方可以去修正,有經驗的技師可以在各處做出稍微的調整,甚至是逾越標準之外,綜合起來就能得到符合標準的按鍵感覺,這種權衡卻是機器不擅長的。機器也許可能把每一處都調到它的正確範圍內,但萬一全部綜合起來時的觸鍵感仍不理想時,機器就無能為力了,它不會思考如何改善,也不可能逾越標準回頭去把先前已經完成的「正確調整」改「錯」, 這種靈活權衡是機器無法辦到的事。這讓我聯想到鋼琴調音,學習鋼琴調音,首先學習的便是「不要相信調音器,要相信自己耳朵」, 為什麼?因為調音器只判斷單音頻率是否符合理論標準,但即便是每個單音都符合標準,組合起來卻不見得就是我們所期待的結果。調音的目的是得到一組和諧的音律,換句話說,是多個單音綜合的成果,當綜合的成果無法讓我們滿意時,我們會試著去更動每個單音,甚至使之稍微偏離原本的單音標準,藉此來創造最終的和諧,這種變通,就是機器所不能。在我自己的鋼琴中音域有一個音,當把它調整到與其他音和諧的狀態時,它會偏離調音器標準大約 6%,6% 在中音域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以調音器為聖旨的話,甚至可以說這個音根本失準,可是如果按調音器調,它卻反而無法與其他音形成和諧的和聲,這種兩難時刻就是調音師必須權衡的關鍵點,是要相信機器呢?還是要相信自己的耳朵?答案很明顯:耳朵。因為機器並不明白我們所追求的是各音之間最終的和諧,它只知道單個單個音有沒有達標,它不會理解單音達標不過是完成最終工作的一種手段,當這個手段失效時就應該變通。機器不懂這道理,機器的強項也不在於懂這些道理,這是人類的強項。回到工廠,一台一台的鋼琴經過調整之後安裝止音器,然後進入最後整音與調音階段,此二工作的進行都需要技師靠耳朵確認,所以在獨立的隔音房間中進行。整音與調音工作會進行好幾次以求穩定,之後便進入最終檢查室,在這個隔音間內,經驗最老到的技師會詳細檢查每一個細節,從外觀到聲音到觸鍵,鋼琴從頭到尾被檢測一遍,未臻理想處就由資深技師直接修正。通過最終檢測後,鋼琴的製造可以算是完工了,不過它們還沒準備離開工廠,它們搭著無人車繼續前進到最後一站:「氣候適應室」。那是兩間大型儲藏室,內部溫濕度分別對應歐美與亞洲氣候,儲藏室內有十幾公尺高的貨架,貨架被劃分為一格格長方形儲藏空間,當軌道車運著鋼琴來到貨架底下,鋼琴會被自動堆高機舉起,然後像抽屜一樣滑進某一格儲藏空間中,這是鋼琴在整個生產線中離開自動車的唯一時刻。離開的瞬間,忽然讓我有種「畢業了」的感慨。不過並不是真的畢業,之後它們會待在適應室中數個月甚至數年時光,讓木頭以及所有零件在設定好的溫濕度中徹底穩定,然後才被銷售到與適應室氣候相仿的目標市場。以上是我在 Yamaha 平台鋼琴生產線的所見所聞,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不時感受到機械化、自動化的威力,相信那是 Yamaha 鋼琴品質之所以穩定的關鍵;但也因為如此徹底的自動化,才更可見人的可貴,所有需要判斷、辨別、權衡、變化的工作,都是由人來完成,而樂器的精髓,或者誇張點說靈魂,恰在那些工作之中。在作業過程裡機械確實能夠某種程度代勞,但機械能代的也僅止於「勞」, 功夫始終在人的身上。第一篇:【清濁之間】Yamaha 掛川工廠見聞 (一) 第二篇:【清濁之間】Yamaha 掛川工廠見聞 (二)
麥當勞薯餅又停止供應!為何會全卡在海上?解密百年一遇航運熱
走進麥當勞點早餐,熟悉的「薯餅」從菜單上消失,這不是因為麥當勞不賣薯餅,而是全球日益嚴重的「塞港」問題,讓薯餅全部卡在海上。麥當勞解釋,由於全球海運狀況不穩定,所以先做出暫停提供薯餅的決定。實際上不只是薯餅,其他肉類、海鮮製品也都卡在越南的港口無法出貨,接下來菜單上受影響的商品,可能更多。今年以來,航運股價大漲,平均漲幅都有 250% 以上。以長榮為例,去年 8 月股價仍在 13 元上下,今年 7 月一度來到 233 元高點,8 月的股價下滑到 121.5 元,變動如同海上巨浪般劇烈。不只台灣航運三雄股價飆升,全球航運龍頭馬士基 (Maersk Sealand)、赫伯羅特 (Hapag-Lloyd) 8 月股價也來到歷史新高。這波航海王股票奇遇記,特別之處在於它是一股全球等級的現象,背後反映出 2 大原因:航運界貨運需求爆增、港口效率不彰,導致運價暴漲,帶動獲利提升所致。最好的例子是台灣航運三雄 (長榮、陽明、萬海),2021 上半年稅後純益加總達 1,709 億元,創下史上最好成績。台新投顧資深經理喬慕恩指出,其實全球海運運力仍是超過全球需求的,因此問題並不完全在船不夠、貨櫃不夠,而是港口物流運效率變差,所導致的大塞車。疫情期間,有些碼頭工人、拖車司機染疫,導致人力非常吃緊,一艘貨輪靠港後,從卸貨、貨櫃運輸,一路抵達終點的倉儲,整個運輸流程都慢了下來,影響到後面要進港的船隻,最後使得港口大塞車。貨運量增加則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各國開始實施寬鬆貨幣政策與各項紓困方案,推動經濟復甦、帶動防疫物資及民生用品等需求。再加上今年疫苗施打率上升,各國經濟活動逐漸解封重啟,讓貨物運送需求飆升。除了疫情,今年天災人禍也特別多,去年 3 月,長榮的長賜輪 (Ever Given) 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卡住,全球近 3 成的貨櫃輪,每天都必須經過這條運河;7 月時歐洲爆發嚴重水患、東南亞國家疫情變嚴重,再度面臨停工、封城。船運諮詢公司 Transport Intelligence 執行長 John Manners-Bell 在《金融時報》中指出,過去一年港口基礎設施已不堪負荷,疫情更加凸顯港口急需投資,這些因素全部碰撞在一起,讓全球塞港狀況更加惡化。假設一艘貨輪本來 10 天可以跑一趟,現在則要拉長到 13 天,一個月可以運的趟數減少,一家航運公司能夠吃下的總貨物艙位數也會降低,導致供應鏈大亂。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在股東會上分析,港口塞車導致貨櫃供給調度不及,在「一櫃難求」情況下,運價自然漲高,造就海運產業今年以來獲利、股價表現大爆發;且在 Delta 變種病毒肆虐全球情況下,「塞港恐怕會成為新常態。」回顧歷史脈絡,更能體會 2021 年的航運奇蹟有多特別。航運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產業之一,早期的貨船是將貨物裝在貨艙中,但這種方式有不少缺點,除了每個貨物大小不一,無法有效率填滿貨艙所有空間,船靠港後,碼頭工人需要在岸上盤點貨物、重新裝箱才能運到目的地,效率並不好,運費也很貴。「貨櫃」在 1950 年代被發明出來後,由於格式統一,可以有效率地層層堆疊,到港口後也方便快速轉移到火車、卡車上,且不需要再分裝,讓大量製造的商品,可以低成本地運輸到世界各地。不過,航運產業本身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曾歷經 10 多年的低潮。尤其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後,全球貿易規模達到半世紀以來低點,在規模經濟壓低製造成本影響下,貨輪愈造愈大,使得全球運載力過剩,運價、獲利都無法衝高。要進一步看懂這波航運奇蹟,則得討論貨船類型與商業模式。海運貨船大致可分為「貨櫃輪 (Container Ship)」、「散裝貨輪 (Bulk Carrier)」2 種,貨櫃輪是運輸家具等工業製品,會有固定的航線跟航班;散裝貨輪則是運輸如煤炭等原物料,不是以貨櫃來裝運,也沒有定期的航班跟航線。台灣的航運三雄都是主攻貨櫃輪生意的公司。而貨櫃輪與散裝貨輪的商業模式,又可分成自營 (自己買船)、租船兩種。自營是指航運公司自己買船,船上有自家的駕駛、船員負責開船,透過跟客戶收取貨櫃運費來賺錢。租船則指航運公司不需自己經營每艘船,若旗下船隊有很多艘船,可將一部分租給其他航運公司,透過「收租金」方式賺錢。好處是收入穩定,缺點是賺錢機會受限。目前全球前 10 大航商 (包含台灣三雄), 旗下自有船、外租船都有,只是數量的比例不同而已。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說,租船合約通常是簽 1 年甚至更長,期間運價飆升,無法直接反映在獲利上,若運價持續上揚,要等到合約重新簽訂,租金才能上調。蔡明翰表示,每一家船公司會根據自己的營運優勢評估,「兩種營運模式沒有絕對好壞。」事實上,分析一家航運公司表現除了財務數字外,主要可以參考運量、運價兩大指標。國際上使用 TEU (20 呎標準貨櫃) 來做為運量單位,指的是一艘貨船可以運多少 20 呎貨櫃,一家航運公司能運送多少貨櫃數量,概念接近工廠「產能」, 會影響到市占率;運價則關乎到該公司的營收跟獲利表現。從指標性的波羅的海貨櫃運價指數 (Freightos Baltic Index, FBX) 來看,今年 7 月時,因為發生歐洲水患,導致貨物無法順利送達港口,國際運價就飆漲到 10,176 美元,帶動長榮 7 月營收首次突破 400 億元大關。台灣是海運強國,根據航運市場研究機構 Alphaliner 排名,長榮 (第 7)、陽明 (第 9)、萬海 (第 10), 運量都在全球前 10 大,三雄運力合計約占全球 9.8%, 約 244 萬 TEU (20 呎貨櫃)。喬慕恩表示,全球有強大航運商的國家,都曾是某個時代的製造業出口大國,因為製造業茁壯,本身有一堆貨可運,造就經濟成長,像在歐洲國家工業化的早期,誕生了馬士基 (Maersk Sealand) 等航商;到後來的台灣、日本,都曾因為是製造出口大國,因此有成熟的海運產業。航運業資本投資很大,一艘貨船少說要幾百萬美元起跳,背後還要有國家力量的支持,因此除了併購,很少會有新競爭者的加入,這也是航運業的特別之處。如台灣三家航運業者,各有不同的優勢與特色。長榮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民營航商,主要經營美國、遠東長程航線;亞洲到美國的航線,長榮市占就達 4 成。陽明同樣專攻歐美長程航線,比較不同的是背景有官股色彩。萬海則專攻亞洲航線,擁有全球貨櫃航運公司最多、最密集的「亞洲」市場航班。然而今年開始,因為看好美國解封所帶動的消費能量,萬海今年 3 月宣布,要砸下 15 億美元訂購 13 艘 13,000 TEU 的大型貨輪,開闢亞洲到美東航線。這也是萬海成立 56 年以來,首度開闢美東航線。隨著股市變化,航運股價逐漸回歸修正,未來航運股的觀察重點將是如何「降低每貨櫃的載運成本」。「大船當道」時代來臨,各航運公司紛紛開始下訂上萬 TEU 的巨型貨輪。當一艘船可以載運的貨櫃數愈多,每個貨櫃的載運成本就會下降。規模經濟將是維持獲利的關鍵。喬慕恩分析,大船的優勢是一次可載大量貨物,但營運上易受全球景氣影響。像萬海的船型較小,雖然載的量少,卻可透過靈活調度維持獲利。至於環境面,短期內全球航運業者需面對的挑戰依舊是塞港,以及運能持續供不應求。「得船、得貨櫃者得天下。」航海王股價奇蹟能否續演,還得看時空環境與股民熱情在不在。而百年一遇的航運熱現象,至少讓台灣人看見本土三雄在產業裡的硬實力。更多【數位時代】精彩內容:全球航運持續緊繃!華爾街:前 6 大貨櫃航商佔全球 70% 運力,貨主任宰割禮物全卡在海上!全球嚴重塞港又強碰年底購物潮,零售業端出這兩大對策長榮海運傳年終最高 40 個月掀討論!「航海王」賺翻,陽明也擬發到 8 個月
東加王國海底火山爆發 紐西蘭、澳洲為何不立刻登島救援?
上周六 (15), 太平洋島國東加王國附近的海底火山「洪加東加 - 洪加哈派火山」(Hunga Tonga-Hunga Haʻapai volcano, 下文簡稱洪加哈派火山) 於傍晚爆發,整座東加王國幾乎都被壟罩於厚重的火山灰下,加上通訊全數中斷,島上災情陷入一片撲朔迷離之中。從衛星雲圖來看,洪加哈派火山爆發當下,彷彿有灰色的花朵突然綻放在東加王國的海域,網路上流傳的影片中也能看到赫然聳立在海面上的巨大火山灰柱。在各國聚焦於島上災情之餘,環太平洋諸國則是緊盯著潮水變化,還發佈了預防性的海嘯警報,要求民眾提高警覺,有些國家更緊急關閉了海灘,就怕有不怕死的遊客跑來戲水、被突如其來的海嘯捲走。這次爆發的洪加哈派火山位於東加王國首都努瓜婁發 (Nuku'alofa) 以北約 64 公里處。嚴格說起來,它並不算是特別活躍的火山;去年 12 月,科學家發現洪加哈派火山開始有間歇性噴發的跡象,不過今年 1 月 11 日,洪加哈派火山被認定為進入休眠狀態。誰知道,僅僅過了 4 天,洪加哈派火山便再次噴發,摔破了一眾科學家的眼鏡。洪加哈派火山噴發當下,國際紅十字會、紅新月會的首席代表伍德 (Katie Greenwood) 人就在附近的島國斐濟 (Fiji) 上,洪加哈派火山突如其來的爆發,完全不在她的意料之內。「實際爆發的規模令人相當震驚。」伍德向媒體表示:「我們在斐濟都聽得到火山爆發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大炮開炮,或是地震轟鳴。」據說就連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阿拉斯加,都能聽到火山爆發的聲音。「即使遠在 700 公里外,我們都能感覺到門、窗整整晃了大約半小時。」伍德餘悸猶存地說道。有鑑於目前東加王國的通訊已經全數中斷,目前僅能透過紐西蘭總理阿爾登提供的資訊,以及網路上的零星片段來了解島上居民的現況。影片即為一處海嘯吞沒東加王國一處社區的畫面。可是從爆發至今,外界對東加王國的災情所知甚微,因為島上的電話、網路都已經全數中斷,讓東加王國宛如成了一座現代通訊孤島,許多旅居海外的東加僑民也因為無法聯繫親友,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因此,大部分有關東加王國災情的消息都是由紐西蘭提供,輔以網路上流傳的片段,東加王國的官方消息從上周日下午就已經停止更新。紐西蘭總理阿爾登 (Jacinda Ardern) 在上周日 (16) 的記者會中表示,目前已知的災情主要以財物損失為主,東加王國首都努瓜婁發北部的災情尤其嚴重,小規模的海嘯將船隻、巨石沖上陸地,部分店家、民宅也被海水淹沒,加上首都幾乎被籠罩在厚厚的火山灰之下,因此東加王國政府已發出警告,提醒民眾口罩戴好戴滿,並盡量以飲用礦泉水為主。雖然並沒有傳出傷亡消息,但阿爾登指出,隨著東加王國恢復對外通訊,並聯繫上住在海濱、更偏遠小島上的居民,就有可能會出現傷亡數字。阿爾登提到,現在該國海軍已經準備好要登島協助救災,政府也準備了 50 萬紐西蘭元 (折台幣約 959 萬元) 的救災預算;澳洲外交部長佩恩 (Marise Payne) 也提到,澳洲聯邦政府將撥出 1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2,789 萬元) 用於救災。可是,兩國到目前都不敢輕易派人登陸東加王國。一方面是不清楚東加王國的災情、規模,另一方面則是擔心加劇東加王國的 COVID-19 疫情。早在 2020 年 3 月,東加王國便宣布關閉邊境,雖然國內的經濟台柱旅遊業遭受重創,但也成功地將 COVID-19 疫情阻於國門之外,至今僅有 1 例確診案例。因此,各國的救援部隊都不敢輕舉妄動,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讓東加王國的 COVID-19 疫情邁向無法挽回的境地。不過周一 (17), 紐、澳兩國都已經派出偵察機前往東加王國勘查災情,以釐清接下來的救災計畫。除了密切關注東加王國的災情,環太平洋的國家也緊盯潮位變化,以防遭海嘯突襲。紐西蘭、日本、澳洲、智利等國幾乎都預防性關閉了海灘,美國也對住在夏威夷、阿拉斯加、太平洋沿岸的居民發出警示,建議他們遠離海岸、前往高處避難,並隨時留意當局是否有發佈警報。「我們從未發布過海岸線這麼長的警報...... 這絕對不是常見的現象。」美國國家海嘯預警中心的專家斯奈德 (Dave Snider) 說道。而海嘯也確實出現了,澳洲、日本皆出現了波高約 1.2 公尺的海嘯,部分日本民眾甚至得在深夜帶著行李登高逃難。不過總體而言,環太平洋地區的海嘯災情都不嚴重,以船隻翻覆為大宗,並沒有傳出大規模的人員傷亡。唯獨秘魯出現了兩名遇難者,不過這可能與當局誤判災情、沒有及時關閉海灘有關,才導致兩名跑來戲水的女遊客溺斃。台灣方面則同樣有海嘯出現的紀錄,只是規模都不大,也未傳出嚴重災情。儘管災情不嚴重,紐西蘭奧克蘭大學 (University of Auckland) 地質學專家克羅寧 (Shane Cronin) 依舊警告大家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從洪加哈派火山的歷史噴發紀錄來看,這次噴發可能會一連持續上好幾周、好幾個月,「而且未來的噴發規模很有可能會與今年 1 月 15 日的噴發規模相仿」。「東加王國的民眾務必對日後的噴發,尤其是短期內可能發生的海嘯保持警覺,並盡可能避免前往低窪地區。」聯合國太平洋地區的發言人也提到了類似的觀點,並警告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噴發及海嘯」。
【清濁之間】Yamaha掛川工廠見聞(二)
穿過第二道門,進入產線,第一印象是:太乾淨了呀!牆壁、地面、欄杆、機械臂,乃至工作人員的制服鞋子,全部都乾淨無比,幾乎到了一塵不染的地步,簡直躺在地上睡覺都可以,比躺在自己房間還要乾淨。帶著這種吃驚的心情,我們開始循序參觀產線上的每一站。這個廠區是由組合鋼琴外框與內部鋼骨開始,由機械臂輔助,將鋼骨置入木框後,這個沒有腿的鋼琴半成品便搭著軌道車,循序通過廠區中的每一個裝配站,直到進入存放室為止都不會離開它自己的軌道車。裝配流程很長,為了有效利用空間,長長的自動車軌道以「貪食蛇」的方式配置,先一條直線到底,然後迴轉,再一條直線回到頭,然後又一次迴轉直線到底,來去數回,約成「己」字狀。由於軌道與行人通道有很多交叉,所以廠區內有許多小小的「平交道」, 每個平交道都設有紅綠燈、警笛與柵欄,每當有軌道車要經過時,都會有燈號與警笛提醒,我們這些行人就得站在平交道前的安全區域等待自動車載著鋼琴慢慢駛過,如同日常生活中的火車平交道,非常有趣。加藤小姐告訴我們,軌道車本身的設計相當複雜精密,除了自動移動之外,還可以按裝配技師的偏好來升降或傾斜,這是為了避免技師因工作姿勢而造成職業傷害,同時也可以增加工作效率。順著指引望去,果然見到好幾個師傅,每人各負責一台琴,雖然進行著相同裝配工作,但每台琴的高度角度都不同。下重本採用如此高成本的保護措施是因為這些師傅是廠中最重要的資源,即使自動化程度這麼高的工廠,仍然是由熟練的技師來完成諸多裝配,因為鋼琴本身的構造複雜纖細,其中有許多需要人類經驗與判斷才能完成的工作。例如安裝琴弦,兩百多條弦必須一一勾在鋼骨末端的弦尾釘上,接著壓住泛音共鳴條,然後以特定角度繞過琴橋釘,穿過琴弦固定鈕,再穿進正確的調律釘,然後才能旋轉拉緊,最後再確認這條弦是否恰當地緊貼在琴橋以及其他各個接觸點、纏繞於調音釘上的弦線圈是否恰當緊實、與其他弦的間距是否理想。這樣細緻且需要判斷調整的工作不容易完全自動化。不過在安裝過程中,機械倒可以提供很大程度的協助。我見到安裝琴弦的工作站內,所有琴弦都由技師後方的機械臂提供,機械臂可移動配合技師工作位置,就定位後直接從臂中抽出所需粗細的弦,最後再以前方的另一機械臂鎖緊,不似傳統工廠,師傅必須從成捆的琴弦理出恰當長度、角度,使之不交纏才能開始安裝,安裝下一條弦時又必須重複一次這樣的過程,加上每一根調音釘都需要手動旋緊,對傳統師傅而言,即便技術純熟也仍是一項耗費體力的工作,由機械來完成這些體力工作是再合適不過,不僅效率更高,技師也也能省下體力專注在判斷調整的工作上。影片中可以看到技師配合機械手臂,安裝琴弦的過程。這讓我回憶起從前讀機械系時唸過的一句話 (同時也是某大公司的格言),「機器能做的事就讓機器代勞,讓人類從事更富創造性的活動」。在這個廠區中,該格言幾乎完全實現。重複性、勞力性的工作全由機械完成,鋼琴由軌道車運送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又例如調律釘的安裝,此工作是將兩百多根小指大小的調音釘,按固定角度一一打入琴身的木板中,由於角度固定、孔洞也已經事先鑽好,除了確認調音釘插入的深度之外沒有太多調整需要,傳統工廠中是由師傅拿著鐵鎚慢慢敲,此廠中則是由一台巨大機器在專屬房間中自動進行,不僅準確穩定,而且同時可以安裝數台鋼琴,乒乒乓乓效率驚人。又如按鍵檢測,一台架在鋼琴上方的機器不停地循序敲擊每一個鍵,從而確認組裝品質並使新安裝的弦儘速穩定下來,這個工作機器完全比人更合適做,機械本體伸出 88 支小小的推桿,上上下下按壓每一個琴鍵,速度固定不眠不休持續數千數萬次,大概沒有人類有耐心與體力完成這件事。 看著機械推桿循序運作,形成波浪般的動態,鋼琴也不間斷地重複奏出非音樂也非噪音的連續音階,我感覺某種出神,彷彿時間停在這短暫的片刻,不停迴轉重播。(待續) 第一篇:【清濁之間】Yamaha 掛川工廠見聞 (一) 第三篇:【清濁之間】Yamaha 掛川工廠見聞 (三)
那些越過圍牆的孩子 他們,後來怎麼了?
去年 8 月,美軍在阿富汗啟動了大撤退行動,計畫在一個月內,帶著一部分阿富汗人離開,結束阿富汗戰爭。雖然已經盡力制定了撤離計畫,但撤退期間現場仍是一片兵荒馬亂,一些阿富汗父母看著眼前萬頭纂動的畫面,紛紛決定暫時將手上的孩子交給陌生的美軍士兵,打算等擠進機場後一家人再行團圓。然而,這些被交給美軍的孩子,真的有與父母團圓嗎?對於還不到一歲的莉亞 (Liya) 來說,答案是有。在撤退行動期間,當時僅 16 天大的莉亞被一名陌生的美國海軍士兵拉過鐵絲網,交到了一旁的父親哈米德 (Hameed) 手上。這個短暫的瞬間上遍了各大國際媒體,成為最能代表阿富汗撤離行動的照片之一。去年 8 月,哈米德冒險讓一名陌生士兵把女兒拉過鐵絲網,以免他命喪人群中。現在,一家人已經平安到達美國,這支影片即為當初他和妻子一起受訪的影片。身為語言學家、文化學家的哈米德,已經擔任美軍翻譯、顧問 5 年。撤退行動期間,哈米德都住在機場裡幫忙規劃撤退工作,不被准許離開,導致他錯過了女兒的誕生。去年 8 月 19 日,哈米德的妻子帶著女兒來到機場。儘管隔著一道圍牆,哈米德依舊一眼發現了牆外的妻子和女兒,看著圍牆外混亂的場面,哈米德很擔心女兒會在意外中喪命,只能拜託一名陌生士兵幫忙想想辦法。「他告訴我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忙把孩子拉過鐵絲網,但她可能會受傷。」哈米德回憶道:「我馬上告訴他我願意擔這個風險。我寧可看到女兒受傷,也不願她命喪人群中。」很快地,陌生的士兵抓住年幼的莉亞,一把將她拉過圍牆、交到哈米德手上,那也是他首次將女兒擁入懷裡。但他只感動了片刻,隨即將莉亞轉交給另一名陌生士兵,轉身投入工作,並想辦法讓筋疲力竭的妻子擠進機場。直到夜晚搭上飛機的那一刻,一家三口這才再次團圓。「等我女兒大一點,我會告訴她『你是個戰士』。她出生沒多久,就成功熬過了最糟的時刻。」哈米德回憶起一家人的驚險撤離時光時說道。然而,並非每對將孩子交出去的父母都能擁有一模一樣的結局。同樣在去年 8 月 19 日,曾任美國駐阿富汗大使館警衛的艾哈邁迪 (Mirza Ali Ahmadi) 也帶著一家來到機場外準備撤離,看著洶湧的人潮,艾哈邁迪也將不到一歲大的兒子索海爾 (Sohail Ahmadi) 交給圍牆另一端的美軍士兵,盤算著等會進機場,一家人就能再次團圓。不料,孩子交出去後不久,阿富汗塔利班組織 (Taliban) 的成員隨即介入,強勢推開人群控管秩序,導致艾哈邁迪一家多花了近半小時,才成功進入機場。但是放眼望去,艾哈邁迪就是找不著兒子索海爾在哪裡。艾哈邁迪表示,當天他幾乎走遍了整座機場,絕望地想要找到索海爾,「我問了可能超過 20 個人吧,每碰到一個官員 —— 不管是軍方還是其他公務員 —— 我就問他們知不知道孩子的下落」。可是直到登機前一刻,艾哈邁迪依舊沒找到兒子,只能暗自祈禱他也被送上前往美國的班機。事實上,索海爾從來就沒有離開阿富汗,甚至沒離開過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在 8 月 19 日當天,現年 29 歲的薩菲 (Hamid Safi) 搭著手足的便車一起混進機場,企圖找個機會搭飛機一起撤離阿富汗。在機場的某個角落,薩菲意外發現了被遺棄在地的索海爾。薩菲表示,當天他也在機場繞了好幾圈,試圖要找到索海爾的父母。但在努力找了半天卻一點結果都沒有後,薩菲心一橫,決定把索海爾帶回家,親自撫養他長大。平時,薩菲以開計程車為業,他的母親已經離世。據他的說法,媽媽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已經有三個女兒的薩菲能再生個兒子,只是一直到她辭世,這個願望始終沒有實現,但索海爾的到來,讓薩菲家有了多添一個男丁的機會。「我決定要留下索海爾。」去年 11 月薩菲受訪時說道:「如果找到了他的家人,我就會把孩子還給他們;如果沒有,我就會自己將他撫養成人。」帶著索海爾回家後,薩菲將這個孩子另外起名為阿貝德 (Abed), 而他確實將索海爾視如己出,還帶他到醫院做了健康檢查。同時,他也將索海爾的照片發佈到 Facebook 上,替他尋找親生家人。在社群、媒體報導的推波助瀾下,人在美國的艾哈邁迪很快就獲悉兒子的下落,特地拜託索海爾的外公拉札維 (Mohammad Qasem Razawi) 想辦法把外孫接回家。於是在去年年底,住在阿富汗東北部的拉札維一連跋涉了兩天,帶著一整頭屠宰的羊、新衣服等禮物前來拜訪薩菲一家,既要表達感謝,也是要把索海爾接回家。不料,薩菲在這當口卻反悔了。他一口拒絕拉札維的要求,據《路透社》的報導,除了因為他很想要一個兒子,薩菲還想利用這個機會離開阿富汗。在過去約 7 周的時間裡,兩家人一直在討價還價,拉札維一度還向紅十字會 (Red Cross) 求助,卻始終無法把索海爾帶回家。無可奈何下,拉扎維最後只好向塔利班組織的警察報案,指控薩菲「綁架」索海爾。有了警方介入,兩家人總算達成共識:索海爾將重新回到親生家族,其家人也同意支付 10 萬阿富汗尼 (阿富汗貨幣單位,折台幣約 2 萬 6,534 元) 給薩菲一家,感謝他們悉心照料索海爾 5 個月。上周日 (9), 薩菲依約將索海爾交還給拉札維,當天所有人都哭成了淚人兒,薩菲一家尤其難過,捨不得和他們剛得來的兒子告別。拉札維一旁看了也跟著落淚,但他告訴薩菲夫婦:「你們都還年輕,阿拉必賜給你們兒子,而且不只是一個,會是好多個。」離開薩菲家後,拉札維如釋重負地說道:「我們得想辦法讓索海爾回到親生父母身邊,這是我現在唯一的任務了。」對比於薩菲一家的哀傷,索海爾的父親艾哈邁迪一家則是興奮地又唱又跳,拉札維形容,視訊電話裡的他們開心地「就好像是在辦婚禮一樣」。去年 12 月初,阿拉又提前送了艾哈邁迪一家一份禮物 —— 這家人在美國密西根州找到一間小公寓,現在已經定居下來展開新生活。如今他們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索海爾可以盡早抵達美國,好讓一家人能真正團圓。「(索海爾失蹤時) 我整天以淚洗面,哭著尋找我的孩子,」索海爾的親生母親蘇拉亞 (Suraya) 說道:「現在,我只希望他能平安地抵達美國。」上線時間:2022/01/13 增修時間:2022/01/17 修正內文、大標並補充資訊
北京清大摸魚課爆紅背後 年輕人對抗996血淚
中國清華大學教學生如何「摸魚」? 去年,清華線上學習平台「荷塘雨課堂」上,有一門「摸魚學導論」爆紅,「開課」不久就吸引 1,300 人選課,達修課上限。實際上,這堂課是由一名學生創辦,該學生表示,「開」這門課只為提高學生幸福感。陸媒報導,清華這套線上學習平台其中一項功能,就是學生可自行創建「課堂」並允許其他學生進入「聽課」。學生創建的課程不會出現在清華官方選課系統,也不會像傳統課程般納入期末學分。創辦這門課的清華大一生發現,「荷塘雨課堂」上每個人都能創建一門課程、擁有一席「講台」, 原本只是半開玩笑地想說自己開堂課,沒想到吸引這麼多同學加入。這個摸魚課還一度登上網路熱搜第一名,成為中國社會一個話題。為讓課程顯得更加真實,他跟授課教師一樣,製作了課程說明 PPT, 還有相應的課程大綱、學習資料、作業等等元素,並表明開課目的是為提升同學的幸福感,收穫快樂的校園生活。摸魚課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過他想像,「500 人的社群很快就滿了,荷塘雨課堂上也有更多人選擇課程,課容量從原來的 500 人擴增到 2,000 人」。對於「摸魚課」爆紅現象,有人認為這背後是中國年輕人對抗「996」的辛酸血淚。所謂 996, 指的是「早上 9 時上班,晚上 9 時下班,每週工作六天」的工作方式,有時也被用來代指資方要求勞方延長工時,而不額外給加班費的工作制度。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聽了學生們真實的聲音後覺得,「摸魚」並不意味「不想努力」, 而是學生在高壓下的調侃和自嘲,是釋放壓力的出口,「這是一種反抗,一種辛酸,一種正義」。網路媒體「愛范兒」一篇分析為何摸魚課會爆紅的文章指出,經歷過職場壓榨的年輕人,愈來愈常把摸魚當成一個積極應付 996 的方式,「每天蹲廁 10 分鐘,一年就能多出五天假」, 但和混水摸魚不同,「摸魚」摸的不是私人利益,而是變相的無聲抗議。文章指出,享譽中國科幻小說界的《三體》, 是作者在發電廠上班時「摸魚」所創作出,這種行為當然不對,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值得探討,即「工作時創造相對自由的時間,否則只能機械輸出」。如今,聰明的企業已開始幫助員工「摸魚」, 鼓勵通過創造提高效率,不去做無意義的加班;為員工提供社交空間,改善辦公環境;帶著員工去接觸大自然,創新辦公模式等。中國網路巨頭字節跳動帶頭改變高科技企業加班文化,去年 11 月起鼓勵員工「1075」(朝 10 晚 7、每週工作五天), 算是對令人詬病的「996」開第一槍。澎湃新聞披露,字節跳動更新了企業內部針對中國員工的加班管理規定,其中提到,員工若需在晚間 7 時以後繼續工作,要經過主管批准;每天最多加班三小時,每月最多 36 小時。新規還明確規範如何處理加班薪資。若在工作日加班,薪資為原薪資的 1.5 倍,休息日為兩倍,節假日為三倍。字節跳動是社群平台抖音 (海外版為 TikTok) 的母公司,旗下還有新聞平台「今日頭條」等,業務覆蓋全球逾百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成長最快的網路企業之一。據路透社,公司近期估值約 3,000 億美元。2019 年開始,中國網路行業員工抵制「996」的運動受到廣泛關注。中國最高法院去年 8 月指「996」工作制度違法後,一些科技公司陸續宣布採取措施改進工作環境,例如取消單雙週輪休的「大小週」制度。中國大型科技公司正遭遇政府之手強力監管,北京推出「共同富裕」的概念限制資本家階層收入。英國廣播公司 (BBC) 中文網引述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系學者廖康宇表示,中國網路公司處於政府和員工雙重壓力下,積極調整加班制度可以理解,但若 (供需和職場競爭等) 結構性問題改變不了,「表象可能大於實質 (改變)」。也有網友質疑員工的工作量是否因此減少,若工作量與工作效率不變,強制要求減少上班時間,只會導致員工下班回家工作,「老闆都笑瘋了」。
老婆老婆妳在哪?英國單身穆斯林買路邊廣告找老婆
從結果來看,下實體廣告這個辦法顯然十分有效。馬利克提到,廣告刊出後沒多久,就有超過百人傳來自我介紹,表示有興趣想認識他,馬利克幾乎沒空一一看完。「我還沒看過全部的內容,」馬利克有些頭疼地表示:「我需要一點時間。」目前,廣告看板刊登已經接近尾聲,不過「幫馬利克找老婆」這個網站至今依舊還未關閉,網站中也提到很歡迎人們推薦身邊可能符合條件的朋友,因此如果小隊員自己,或是恰巧認識也在找伴侶的友人,或許能趁這次機會搭起一段難能可貴的姻緣唷!
【清濁之間】Yamaha掛川工廠見聞(一)
世界最大的樂器製造商 Yamaha 發跡於日本濱松,創始人山葉寅楠先生原本是醫療器材的維修人員,受託修理一台美國製的風琴後,意外進入樂器製造的事業,隔年便製造出日本第一台風琴。他最初成立了山葉樂器製造所,後改組為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最後再改為 Yamaha (山葉)。Yamaha 事業版圖極大,樂器、半導體、車輛、軟體、音響設備、合成纖維等等包山包海,但最早的山葉是以樂器製造起家,所以它的商標始終與音樂有關。仔細看 Yamaha 的商標,無論是樂器或機車上的 Logo 都一樣,是三支音叉疊在一起的形狀。這個 Logo 造型幾經演變,但音叉始終沒有換過,大約就是毋忘初衷的意思吧!編註:1955 年,旗下摩托車部門從當時的母公司「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獨立出來營運,為「山葉發動機株式會社」(​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商標上同樣沿用 Yamaha 字樣與音叉圖樣,但細節上有所不同。今天我們來到 Yamaha 的鋼琴生產基地「掛川工廠」參觀,一進到廠區,立刻看到門口旗桿上有一面中華民國國旗,吃了一驚難道 Yamaha 有台灣股份?後來詢問工作人員才知,原來今天有台灣人來參觀,所以特別掛上國旗來迎賓...... 這...... 太好禮了呀!進入建築後,首先見到的是展示廳,除了 Yamaha 相關的各種歷史文件之外,還陳列著數台具紀念價值的鋼琴與風琴,包括 Yamaha 所製造的第一台風琴、第一台平台鋼琴、還有艾爾頓強「遠端現場音樂會」(Remote Live) 所使用的同步鋼琴,此琴能自動演出艾爾頓強在其他國家現場音樂會中的即時彈奏,所有琴鍵踏板的動作都能重現。展示中的琴正自動演奏著,搭配播放著的演奏會影像紀錄,彷彿隱形的艾爾頓強就坐在琴前彈奏。另外展示了鋼琴內部機構剖面與解說、舊型錄等文件、口琴笛子等各種其他樂器,以及讓我非常興奮的:兩台李希特大師的專用鋼琴!李希特 (Sviatoslav Richter, 1915-1997) 是我最喜愛的鋼琴家,風格內斂,他所演出的平均律鋼琴曲集是我心中永遠的第一名。李希特生前便為 Yamaha 代言,過世之後他專用的鋼琴便留在工廠中的這間 Richter Room。來參觀前沒有料到可以見到此物,而且還可以自己動手彈奏,意外的大驚喜!試彈之後感覺大師的琴好彈聲音又好,工作人員說明大師的琴只有譜架稍做修改以符合他的要求,其餘都是 Yamaha 的標準規格 (當然,是最高等級琴的標準)。身為粉絲,我對大師使用的樂器總有些不切實際的戲劇性幻想,比如經過了稀奇古怪的特殊訂製、或者經過超嚴格標準檢驗才給大師使用......, 知道了大師的琴是標準規格品,雖沒滿足我的幻想,倒是很清楚說明了 Yamaha 的品質,在觸鍵與聲音上無須特別訂製就達到要求。 英語極流利的導覽員加藤小姐為我們介紹展示廳的各項展品,然後親手彈奏了 Yamaha 所生產的第一台風琴以及第一台平台鋼琴讓我們欣賞,這二琴過百年了依然運作良好聲音響亮,讓人印象深刻。接著她引我們進入視聽室,觀賞了一段 Yamaha 企業簡介影片並且稍事說明平台鋼琴的運作原理之後,就進入正題 - 參觀平台鋼琴的裝配生產線。可惜產線不允許拍照,謹以文字記敘我的所見。我們離開原本的建築,穿過馬路,進入一廠房。進入廠房需要經過兩道門,兩門之間是隔離間,目的是隔離外界空氣,維持廠房內恆濕恆溫。就在我們待在隔離間,聽著加藤小姐介紹木材在加工之前所必須經過的存放與處理程序之時,隔壁另一隔離間響起警笛以及警示燈,我們隔著玻璃窗看到:一台平台鋼琴半成品 (沒有腿) 由自動軌道車載著,從工廠內部緩緩駛進隔離房。接著該房對外的捲門打開,軌道車慢慢駛出,橫過馬路,進入對面的廠房。全程無人,軌道車自己走自己的路,只有閃爍的黃燈以及咿咿嗚嗚的警笛。相當科幻感,難怪加藤小姐不斷叮嚀我們小心過馬路,原來路上會有這種無人車輛經過!(待續) 第二篇:【清濁之間】Yamaha 掛川工廠見聞 (二) 第三篇:【清濁之間】Yamaha 掛川工廠見聞 (三)
該送他離開嗎?重病動物的安寧照護與生活品質評估
所謂的指的是當動物罹患不治之症且嚴重影響動物的生活時提供醫療協助來緩解動物的不適感,順利的話可以讓動物在沒有承受太多痛苦的情況下自然離世。例如腎臟病末期的動物若頻繁出現噁心嘔吐,這時止吐就會是安寧照護的重點。雖然止吐藥並不能延緩腎臟病的惡化,但卻可以緩解動物的嘔吐症狀,讓動物能以相對較舒服的狀態到達生命終點。指的是用藥物或其他物理方式,在不造成動物疼痛、緊張與不適的情況下結束動物的生命。小動物醫療上最常使用方式的就是先給予麻醉藥讓動物陷入無知覺的狀態後再注射氯化鉀 (KCl) 讓動物的心跳自然停止。任何疾病進展到無法用藥物或手術治療且病情嚴重影響到動物的生活品質時都須考慮轉為安寧照護,下面列出一些常見會採取安寧照護的情況:末期腫瘤。慢性病:末期腎臟病與心臟血管疾病或慢性呼吸道疾病。嚴重的骨關節疾病導致動物無法行走。年老衰弱不良於行或出現認知障礙。無法確診的虛弱動物 *。這邊必需針對最後一點做個說明。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應該確認動物罹患何種疾病後再決定是否該進行安寧照護,但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是可以考慮直接採取安寧的手段。例如一隻很虛弱的動物懷疑腦部有病變,但此時身體狀態不適合麻醉拍攝核磁共振或採樣這類具有風險的檢查,這種情況下也是可以考慮直接進入安寧照護。不過若是動物的狀態允許,我們最好先確認動物罹患何種疾病後再來討論是否採取安寧照護。有些主人聽到家中的寵物得到腫瘤,第一時間的想法便是:醫生,我想讓他安寧或安樂死 。不少腫瘤疾病經過手術或藥物治療都可以獲得控制甚至痊癒,腫瘤跟絕症並非就是畫上等號,這就是一個對於病況不了解而做出錯誤的判斷的典型例子。在思考是否進行安寧照護或安樂死之前都應該先跟獸醫師進行諮詢,如果動物的疾病發展屬於早期或預期對治療反應良好就值得進行治療。當你了解動物的病況後下一步就是衡量治療所需投入的資源。重症的動物往往需要頻繁回診與付出許多治療費用,如果現實狀況不允許我們投入這麼多時間與金錢的話,讓動物在保有生活品質的前提下接受安寧照護與疾病穩定共存也是可接受的作法。安寧照護並不代表放棄所有醫療,而是將治療的目標是從根除疾病轉為維持有品質的生活。安寧照護也不單單只是維持動物的生理機能、同時也要滿足動物的社交功能及心理情緒的健康。動物的生活品質會是決定是否該讓重病動物離開的重要關鍵,最常採用的評估方式為,這五個 H 分別代表疼痛 (Hurt)、飢餓 (Hunger)、水分狀態 (Hydration)、清潔 (Hygiene)、快樂 (Happiness), 兩個 M 分別是移動能力 (Mobility) 及較多的好日子 (More Good days than bad)。我們會請負責照顧動物的成員根據動物的狀況從 0-10 分進行評分,分數愈高代表動物的狀態愈好。一般而言若總分小於 35 就代表動物的生活品質受到威脅,但比起單純用總分做決定,另一個評估的重點在於動物是否每況愈下 (分數愈來愈低) 或單項分數過低 (小於 5 分), 如果動物的評測結果符合上述幾項情況的話,適時地介入用比較平穩的方式讓動物離開會是比較理想的做法。陪伴生病動物的最後一哩路往往是煎熬又辛苦的,建議平常就需要為他們準備一些醫療資金或寵物保險,避免當動物生了重病的時候無力應付。平常也可以多多用照片或影片記錄動物的日常生活動作,如此當動物進入安寧照護的階段需要評估生活品質時才比較明確的依據可以看出在生活的細節上是否有差異。
有Pokemon go犯人Let it go 美國警察值勤玩寶可夢遭開除
周二 (12), 美國法院駁回了兩名遭開除的警察上訴,同意這兩名在值勤期間只顧著抓寶可夢、不抓犯人的警察理應被開除。在 2017 年 4 月 15 日當天,美國洛杉磯警局的警察洛薩諾 (Louis Lozano) 和米切爾 (Eric Mitchell) 被指派到轄區裡巡邏。期間,兩人的上司戈麥斯 (Jose Gomez) 接獲報案電話,附近的一間梅西百貨 (Macy's) 遭數名歹徒行搶、急需支援,他連忙抓起無線電,打算要派洛薩諾和米切爾支援逮人。誰知在這緊要關頭,不管他怎麼呼叫,兩人就是不回應,而他也無從得知兩人究竟幹什麼去了。回到局裡後,洛薩諾和米切爾告訴戈麥斯,當時他們恰巧位於「吵雜區域」, 聽不到無線電的聲音才會漏接。但戈麥斯稍加調查後就發現,實際狀況根本不是兩人說的那樣。警車的車內錄影系統顯示,當時兩人其實是故意不接戈麥斯的無線電,而且不到五分鐘後,兩人就發動引擎離開案發現場附近,跑去抓米切爾新發現的一隻卡比獸,另一位趕往支援追捕搶劫犯的警察,還疑似目擊了兩人離開、跑去抓寶可夢的身影。法庭記錄提到,在洛薩諾和米切爾離開現場後的約 20 分鐘裡,他們開著警車滿街跑,一邊暢聊寶可夢,一邊抓卡比獸和新發現的波克基古。抓卡比獸抓到異常興奮的洛薩諾一度在警車內喊著「別跑!別跑!」; 在他身旁抓波克基古的米切爾則是陷入苦戰,向同伴抱怨波可基古「快把我逼瘋了」。最後,兩人都成功抓到寶可夢,米切爾還得意洋洋地在車上表示「其他人肯定會羨慕得要死」、「兄弟,我今天幫你抓到一隻新的寶可夢」。回警局後,面對戈麥斯和政風單位的質問,米切爾和洛薩諾堅稱他們當時「沒有聽到無線電的呼叫聲」, 但謊言很快就被戳破,戈麥斯也決定採納政風處的建議開除他們。政風單位指出,兩人在值勤期間玩寶可夢的行為「丟臉又不專業」、「有違大眾的信任」。開庭期間,米切爾和洛薩諾堅持他們當時沒有打開 Pokemon Go 遊戲,只有透過一款寶可夢追蹤軟體追蹤寶可夢的蹤跡,至於那些聽起來疑似在抓寶可夢的對話,只是兩人在和網友聊天時的用語而已。他們的律師雅庫賓 (Greg Yacoubian) 則是反過來指控洛杉磯警局用車內錄影當作證據,開除米切爾、洛薩諾的決定有違法之虞,因為兩人當下並不知道他們的「私人聊天」內容會被錄下。此外,雅庫賓還指控戈麥斯在質問兩人之餘,並沒有讓他們有機會請律師或勞方代表到場,此舉已經侵犯了兩人的權益。不過,雅庫賓的主張並沒有改變判決結果,法院依舊宣布兩人遭開除的下場並無任何問題。
一個移工的誕生:直擊印尼仲介訓練所
一年兩次,One-Forty 團隊夥伴會實地到印尼,一個佔台灣最多移工母國比例的國家,進行田野調查,為的是能夠更完整了解「移工」這段跨國界的生命旅程。畢竟,除了在台灣工作這段期間,移工從什麼樣的地方來、工作結束回到自己家鄉發生什麼樣的事、這趟旅程中發生了哪些問題,也都是好重要的事情。當然,這也包含了「仲介」這個環節。對於一般人來說,仲介似乎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有些人說他是移工聘僱流程中一個問題、有些人覺得仲介是雇主的好幫手、幫助你第一次聘請外籍移工就上手。在這一趟旅程中,我們很幸運的在印尼當地遇見一位熱情的台商,當得知 One-Forty 在做的事情,他也毫不猶豫的幫忙介紹一家當地的仲介公司,讓我們直接進入仲介訓練所去拜訪。根據印尼政府勞工部的規定,凡是第一次來台灣工作的家庭監護工,都必須由印尼當地的仲介公司進行為期 600 個小時的密集訓練,內容包括中文聽 / 說能力、照護技巧、家事訓練等等。受訓完畢後,再由印尼勞工部頒發證明,才能憑證明搭機出國工作。正因如此,仲介訓練所,成了每一位出國移工的第一站。一踏入仲介訓練所,先是一間辦公室,一區是想要出國的移工來到這裡和仲介面談和簽約,一區則是在這裡待滿一定期間、開始和國外雇主視訊面試的會談桌。 當天,由兩位機構內的中文老師接待我們,她們兩位都是印尼人,一位曾經在台灣唸研究所、一位曾經在台灣從事九年的看護工作。他們告訴我們,這是一所以「家庭看護」為主的仲介訓練所,所以在這裡,清一色都是女生。目前包含他們在內,共 3 位的老師,會教這裡 300 多位即將出國的移工語言和照護知識。隔著旁邊的一扇門出去,就是這三百多名移工在出國之前,接受職前訓練和生活的地方。這裡比一般的房屋再大一點,也比一般剛剛有冷氣的辦公室、甚至比印尼戶外更悶熱許多。在這一個大空間內,沒有隔間,只有兩大塊白色拉門,區隔出三個即將去不同國家工作的人們。有趣的是,儘管這個空間容納三百多人,卻靜得讓在一旁低語的我們和相機快門聲聽得一清二楚。我們詢問兩位中文老師他們在做什麼,他們說,他們正在上課。要去台灣的學中文、要去新加坡的學英文、要去香港的學廣東話。於是,就這樣三個不同目的國、不同語言的學習教室,一起在這個地方發生了。 往二樓走,還有一個特殊的班級,他們是已經去過台灣、現在在等待第二份工作合約的移工。白天,這裡是他們的教室,到了晚上,堆疊在後方的軟墊一鋪、枕頭一拿,就成了這三百多人的房間。「那他們要怎麼學習照顧人呢?」老師引導我們到室外另外一區,那邊有三個房間,三個房間內有不同的場景。一間擺了病床、輪椅和一些醫療設備。一間是嬰兒房,有嬰兒床、假的嬰兒。另一間則是擺了洗衣機和其他家電。「大家就會輪流在這邊學怎麼照顧病人、小孩。」「那這也是你們教嗎?」「對啊我們都會教。」 「那你們要不要直接上一下中文課呀?」仲介訓練所的老闆娘在得知 One-Forty 做的事情之後,便邀請我們直接現場教中文。老師們幾乎是動員了整間仲介訓練所,把原先兩片隔板拉門打開、把在二樓的學生也叫下樓來聽課。問題是,只有一個白板、一支雜音不斷的麥克風、三個不同目的地的工作國、三百多個語言能力各不相同的學生,我們該怎麼教才能讓每個人都至少學到一點什麼、為這個死寂的課堂注入一些學習該有的活力?「那不如放我們的線上課程影片吧!」接好投影設備和電腦,我們就在這個現成的大講堂,播起中文學習影片。2015 年開始,One-Forty 針對印尼籍移工設計許多課程。我們有中文課,透過語言讓移工可以更快適應在台生活、甚至讓他們能用中文這項語言能力,在回國後找到更好的工作。我們也設計了系列商業工作坊,讓有意回國開店的移工能提前做準備並學習相關技能。2017 年初,我們更開始製作中文學習影片,放在網路上,讓沒有辦法定期放假來上課的移工,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學習。沒想到有一天,這些中文學習影片,真的跨出台灣,在印尼當地的仲介訓練所,成為這些還沒出國移工的認識台灣的另外一道窗。我們播了生活系列影片,教他們怎麼用中文買東西、飲料。我們也播了中文發音的影片,用一些有趣的方式引導非中文母語者可以正確發出像是ㄓ、ㄔ、ㄕ 這些不好學的聲音。有趣的是,原本每個面容都拘謹無表情的他們,看著影片一些有趣的學習小技巧,也漸漸展開面容、跟著影片一起發音、練習。「這些影片真的很好,我自己也可以用來學耶,像是我也很想學怎麼寫中文 (笑)。」短暫的中文課結束之後,兩位中文老師也和我們分享這樣的回饋。 作為一個致力於移工培力的組織,實地走訪移工仲介訓練中心、看看移工實際的職前訓練過程,我們不斷在思索,在這段跨國移動旅程之中,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就像我們曾經拜訪的另外一位所說:「再怎麼努力,總有一塊是很難教的,那就是真的飛到台灣後的心理建設。」除了課程之外,我們是否還能做些什麼,讓這些移工,在飛到台灣之後,可以被台灣社會溫柔地接住。短暫的中文課程結束之後,我們把 One-Forty 的印尼 Facebook 社團名稱留在白板上。「如果你們之後來到台灣,週末放假的時候可以來和我們一起上課,或是參加東南亞星期天認識新朋友。今天很高興認識你們唷,祝你們成功!」而我們都好期待有一天,能夠在台灣,在 One-Forty 的課堂或活動中,再次遇到這天所遇到的人們,讓 One-Forty 成為他們出國工作的這趟旅程中,一個能夠溫柔接住他們、一個像家一樣的地方。One-Forty 自 2015 年創立以來,致力於培力東南亞移工,讓他們能透過教育與學習累積自己,回鄉後有能力經濟獨立、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我們開辦移工人生學校,幫助超過 1000 名移工接受長期培訓,課程內容包含中文課、理財課、創業課等!每年,更寄送 1000 份的專屬的到全台灣各個縣市、偏鄉、外島,讓移工們都能獲得免費的實體教材與線上學習資源,在工作之餘學習中文、認識台灣文化,創造與雇主更好的溝通,也感受到台灣人的善意。「改變,從來不是一個人做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一點點。」你的行動,可以和我們一起創造改變,創造更實質友善、包容的台灣社會 >> !
普立茲攝影獎照片也名列其中!美聯社正在建立自家 NFT 新聞照市場
除了藝術家、名人之外,也有不少新聞媒體紛紛跟上這一年的 NFT 熱潮。在國外有時代雜誌《TIME》、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中文世界則有《端傳媒》做為先例,另外像內容平台《Matters》、《方格子》也都宣佈了自己的 NFT 發行計畫。全球最具權威的新聞通訊社 - 美聯社 (The Associated Press,AP) 也不例外,去年 10 月就已經在幣安鏈發行過一次限量的 NFT。但今天美聯社則是宣佈進一步成立 NFT「新聞攝影市場」, 將會把他們收藏一百多年來的珍貴新聞照片分門別類鑄造成 NFT 公開販售 (就連獲得普利茲獎的經典作品也有!)。美聯社表示將跟區塊鏈公司 Xooa 合作在以太坊側鏈 Polygon 上發行,除了圖檔本體之外,美聯社 NFT 還會詳細紀錄這些珍貴照片的拍攝時間、地點以及攝影師。首批將在 1 月 31 日發行,但目前還不知道詳細的發行數量以及價格,不過預計將會每兩週釋出一次被稱為「Pulitzer Drops」(估計是釋出普利茲獎新聞照片) 的活動,並且買家也能在該平台的二級市場上轉售這些 NFT。美聯社表示買家在二級市場的每次轉售,都將回饋 10% 費用給美聯社與 Xooa, 而作為一間非營利性的新聞通訊社,這些販售、或是展售 NFT 所產生的收益,將直接拿來資助繼續產出真實且公正的美聯社新聞。
喬科維奇打贏簽證法律戰 塞爾維亞球王前進澳網
過去幾天,全球體壇的焦點都集中在當今網壇的世界球王喬科維奇 (Novak Djokovic) 身上。拒打 COVID-19 疫苗的他,在上周試圖入境澳洲時被移民官攔下,告知他並不具備疫苗豁免資格,撤銷了他的入境簽證,還準備要把他遣返回國。周一 (10) 澳洲法官推翻喬科維奇簽證遭撤銷的結果,稱政府的決定有違程序正義原則,還給喬科維奇參與本屆澳網,競逐冠軍獎盃的機會。獲悉法官的決定後,喬科維奇很快在 Twitter 上表示:「我很開心,也很感謝法官推翻簽證遭撤銷的結果。雖然發生了這麼多事,但接下來我將繼續留在澳洲,試著在澳網中爭取佳績。」目前,喬科維奇已經抵達澳網會場備賽,還公布了一張他站在決賽場館拉沃體育場 (Rod Laver Arena) 內的照片,彷彿暗示著他已將這場遣返危機拋在腦後,準備好要在網球史上創下史無前例的紀錄。接獲法官推翻撤銷簽證決定的消息後,喬科維奇隨即發文向法官致謝,並附上一張他站在澳網球場內的照片,揭示自己將利用僅剩的時間全力備賽。這場「遣返風暴」的起點,始於喬科維奇在澳網開打前申請的疫苗豁免資格。一直以來,喬科維奇都是一位堅定的疫苗懷疑論者,在 COVID-19 疫苗問世之際,他就曾公開表示並不相信疫苗的效果,也沒有計畫要接種。2020 年 6 月,喬科維奇首度確診 COVID-19, 康復後他依舊不改本性,仍拒絕接種疫苗,多虧當時各國還未設下嚴格的疫苗接種門檻,喬科維奇還是能照常出席大大小小的賽事。可是當喬科維奇今年來到澳洲,情況已經不一樣了。依照澳洲政府的規定,任何人都必須接種兩劑 COVID-19 疫苗才能入境,唯有取得疫苗豁免資格的人,才可以在無需隔離的情況下直接入境澳洲。出賽澳網的選手們想要取得疫苗豁免資格,首先得備齊文件送交澳洲網協 (Tennis Australia,TA), 交由專家小組匿名審查,通過後申請文件將交棒給維多利亞州政府 (註) 的另一個專家小組匿名審查,兩者皆通過後方能取得疫苗豁免資格。至於兩個專家小組的審查標準,都是依據澳洲免疫技術技術諮詢小組 (Australian Technical Advisory Group on Immunisation,ATAGI) 的指南制定,其中一條得以獲發疫苗豁免資格的條件就是「若 (申請人) 過去 6 個月內,有 PCR 篩檢陽性紀錄」, 即可獲准免接種入境澳洲。註:澳網舉辦於維多利亞州境內的大城墨爾本。澳洲網協執行長泰利 (Craig Tiley) 指出,今年共有超過 3,500 位選手、工作人員將出席澳網賽事,其中有 26 人申請疫苗豁免資格,僅有「少數人」通過,世界球王喬科維奇也是其中之一。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喬科維奇申請疫苗豁免資格的依據,是一份在去年 12 月 16 日取得的 PCR 陽性證明及其他證實他已康復的文件,並順利取得疫苗豁免資格。喬科維奇的律師還提到,當時他還有收到澳洲網協、澳洲內政部分別寄來的信,通知他已經取得疫苗豁免資格。「任何理性的人都會跟喬科維奇一樣,將此理解為他已經滿足澳洲政府的要求。」喬科維奇的律師伍德 ((Nicholas Wood) 說道。但弔詭的是,在澳洲中央政府眼裡,走完了這些手續的喬科維奇還是不符合疫苗豁免資格。去年 11 月,澳洲衛生部長亨特 (Greg Hunt) 曾特別致信給澳洲網協執行長泰利,告訴他曾經確診過 COVID-19 並「不代表可以取得疫苗豁免資格」, 因為這條規定僅適用於國內旅行,並不適用於像喬科維奇這樣的國際旅客。然而,澳洲網協也曾接獲聯邦政府衛生部門顧問的通知,表示維多利亞州政府擁有核發豁免資格的最終決定權,而去年 12 月,維多利亞政府曾告知澳洲網協確診過 COVID-19 的人可以取得疫苗豁免資格,雙方也是據此審查、給予喬科維奇疫苗豁免資格。因此在各方說法相互牴觸的情況下,外國旅客如何才能取得疫苗豁免資格,就成了一道羅生門。澳洲雪梨大學的法律教授克羅克 (Mary Crock) 形容,澳洲的防疫規定根本是「一團亂」。「規定永遠在變來變去,沒人知道該適用哪條規定...... 移民法、生物安全法、州政府、聯邦政府之間全部存在巨大衝突,所有事情都是一團糟。」當時間來到上周三 (5) 深夜,手持疫苗豁免資格的喬科維奇於晚間 11 點半抵達澳洲機場,隨即被邊防官員攔下,最後在上周四 (6) 早上 7 點 40 分左右,因無法即時提交其他證據證明自己無法接種 COVID-19 疫苗,簽證遭撤銷,隨時都有可能被遣返。當時澳洲衛生部長亨特說道:「喬科維奇無法提供適當證據,滿足澳洲的入境要求。他要不要上訴是他家的事,但如果有人的簽證被撤銷,他就得離開澳洲。」「事涉邊境時,規定就是規定。」澳洲總理莫里森 (Scott Morrison) 也在 Twitter 上強硬地表示:「沒有人可以凌駕規定之上,澳洲強硬的邊境政策很重要,它讓我們在 COVID-19 肆虐的世界中得以享有最低死亡率,我們會持續保持警戒。」所幸在同一天,喬科維奇的律師團隊便光速提出上訴,讓他暫時獲准留在澳洲,被安置於用來收容難民、非法移民的旅店中,一連過了 4 個晚上。在法庭上,喬科維奇的律師早早就將攻防焦點鎖定在「政府撤銷喬科維奇簽證的程序充滿瑕疵,有違程序正義原則」上。律師指控澳洲邊防官員並未給予喬科維奇充分機會聯繫律師、弄懂狀況,反而急著要他簽字,證明他知情自己的簽證遭撤銷。舉例來說,在雙方討論問題期間,邊防官員曾同意喬科維奇可以等到上周四早上 8 點 30 分,聯繫過律師、經紀人、澳洲網協工作人員後,再回來商議該如何解決問題,可是最後在早上 7 點 42 分,邊防官員就來要求喬科維奇簽字並撤銷了他的簽證。這一連串的說法,也為喬科維奇博得了法官凱利 (Anthony Kelly) 的支持,最終宣布喬科維奇勝訴,推翻其簽證被撤銷的決定,允許他入境澳洲。這紙判決,也在喬科維奇的支持者、反對者間引發了兩極化的反應。打從喬科維奇取得疫苗豁免資格開始,澳洲人和其反對者就大為不滿,有人認為他是靠球王光環才拿到豁免資格,否則憑什麼喬科維奇可以享有特殊待遇,其他民眾就得乖乖被關在家,還無法和海外親戚相會。可是另一方面,喬科維奇的支持者及塞爾維亞人反到異常興奮,當喬科維奇於邊境受阻的消息傳出時,塞爾維亞人立刻群起反對,主張澳洲政府的舉動是出於政治動機,喬科維奇的家人也召開記者會力挺他,連塞爾維亞總統也出來喊聲,表示「整個塞爾維亞都力挺我們的喬科維奇」。而對於球王喬科維奇本人而言,獲准入境參賽對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畢竟今年的澳洲大滿貫可能是他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場大滿貫賽事。當前的男子網壇呈三王鼎足而立的形式,喬科維奇、西班牙網球好手納達爾 (Rafael Nadal)、瑞士網球選手費德勒 (Roger Federer) 生涯各自累積了 20 座大滿貫冠軍,誰先拿下下一座大滿貫金盃,誰就將成為史無前例的世界球王。三人當中,目前喬科維奇最有機會寫下紀錄,費德勒並未參與本屆澳網,身為「紅土之王」的納達爾在澳網的硬地球場也無優勢,只要喬科維奇延續去年氣勢衛冕,他將率先成為史上第一人。然而,除了納達爾和其他一眾男網好手,還有一人可以阻止喬科維奇寫下歷史紀錄:澳洲移民部長霍克 (Alex Hawke)。《華爾街日報》指出,即使法院推翻政府撤銷喬科維奇簽證的決定,霍克依舊可以基於公共利益行使撤銷權,再次撤銷喬科維奇的簽證、將他驅逐出境。若真如此,未來三年內,喬科維奇將會被拒於澳洲國門之外,霍克也會成為威脅喬科維奇寫下歷史紀錄的頭號程咬金。不過截至目前為止,霍克還未做出最後決定。
【地球圖書館】「我的食物裡有蟲!」搭乘飲食便車的訪客
乾燥食品,特別是穀物相關製品中的昆蟲,大部分都是商品在送到消費者手中前,便已自加工廠、庫房等場所中侵入,再隨著銷售管道進駐人類家中。畢竟農人、商人把這些植物果實及種子大量收集,又長時間堆放在固定的地點,往往無意間成為了孕育特定昆蟲的溫床。雖然開封後的食物也可能吸引蟲子進入,然而食物中的蟲,多數其實是讓我們自己給帶進室內的。至於新鮮蔬果上的昆蟲,大部分都是來自栽培環境,再隨著那些採收不久的商品而來到人類手中。同理,作物從種植、採收到出售的一系列過程裡,任何大量、長期積聚食材的空間,難免都有蟲子侵入繁殖的風險。米、麥是人類最廣泛的主食,家家戶戶的廚房裡幾乎都有這些農作物或其加工製品。出現在裡頭的節肢動物通常具有耐受乾燥的特性,能在室內環境長時間生存。米象大概是米缸中最讓人熟悉的昆蟲了。牠們一般不會危害完整的稻穀,然而當米粒去掉了外殼 (穎殼), 便有機會讓米象在上頭產下卵。當帶有卵粒的白米、糙米放置了一段時間,成蟲大量羽化,便可能會在室內牆壁或地板上四處爬行。由於體型不大,甚至有時在米飯煮熟後才發現裡頭有著些許死亡的成蟲。另一種名為穀蠹的小型甲蟲,是穀倉環境知名的害蟲,有些時候也會隨著食品夾帶至一般家庭中。穀蠹不僅吃米粒、燕麥等,還能直接咬破、啃食尚未去殼的稻穀。但由於穀蠹一般將卵產在稻穀表面,採收的稻穀經過碾米時,卵常會連同外殼一併被除去,所以牠們在一般家庭中出現的機率比米象要來得低。擬穀盜則常伴隨著加工過的米、麥製品出現,麵粉、穀類加工品中都有可能發現牠們。當擬穀盜大量出現時,牠們偏好鑽到室內各個角落縫隙處,且因擬穀盜本身帶有特殊氣味,常會導致食品變質與發臭。穀物裡常見的可不只有甲蟲類,粉斑螟蛾的幼蟲也很常現身在糙米或燕麥片中,而且繁殖力相當強,因為幼蟲會鑽進穀物堆裡,甚至時常在成蟲羽化飛出後才讓人發覺。當然,有時在穀物及相關製品中也可能發現其他螟蛾科的蛾類。體型微小較不起眼的穀粉茶蛀蟲或其他近似種嚙蟲,則時常會孳生於發霉或破損的穀粒上;不過牠們並非全都來自食品包裝中,也可能在食品買回後才從室內環境侵入食物。豆科植物果實有時也被歸類在「五穀類」, 在生活中相當常見。雖然不如穀類那麼容易長蟲,儲藏的豆類偶爾仍可見少量的豆象,如四紋豆象。牠們產卵於豆類種子的表面,幼蟲便在豆子裡取食、成長,尤其出現在綠豆、紅豆中的頻率最高。某些金花蟲科豆象亞科的昆蟲,也可能會隨著進口的蠶豆或特定豆類來到家庭中。食性廣泛的菸甲蟲有時也會出現在豆類包裝中,菸甲蟲可能來自食品工廠,也可能是老早定居在住家的個體咬破包裝袋而侵入。很多乾燥的堅果、種子製品是由國外進口,這類食品常被當成零食,或添加在料理中。如果在食品包裝裡發覺明顯的粉狀碎屑,或堅果表面有些許蛀洞,這些跡象通常與甲蟲類有關。花生或堅果類,偶爾會發現米出尾蟲或其他出尾蟲科的小型甲蟲藏匿,這些小甲蟲通常偏愛富含油質的植物種子,或發酵、腐熟的果實類食品。久置而變質的穀物及相關製品也是牠們會取食的對象,但正常狀態的穀物一般對牠們則較不具吸引力。核桃和腰果裡,有時也會有鋸胸粉扁蟲之類的細扁甲科甲蟲,以及穀粉茶蛀蟲出沒。中藥材的種類多樣,有分為礦物、植物、動物性的種類,不過一般家庭中還是以植物性的中藥材,包括植物的花朵或根莖製品最為普遍。例如當歸的根部、金銀花的花苞等常見中藥,蟲蛀的情形並不罕見。菸甲蟲幾乎是這類儲藏中藥材最容易孳生的昆蟲,偶爾也可能發現另一種藥材甲蟲,而兩者都是蛛甲科的成員,也是世界性分布的倉儲害蟲。長角象鼻蟲科的長角象鼻蟲,難免有時也會出現在中藥材裡頭。這些甲蟲的共通點都是生性活潑,如果屋子裡有許多小甲蟲飛來飛去,趕緊去檢查家中囤放的中藥類吧!薑黃粉、辣椒粉、番紅花等植物性調味品或香料,以及花草茶的茶包,就如同中藥材,都可能成為菸甲蟲、長角象鼻蟲蛀食危害的對象。畢竟這些小昆蟲偏好植物性成分,所以當發現牠們從香料裡鑽出來時,其實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雖然會取食多種不同的食材,但中藥與香料幾乎可說是菸甲蟲的最愛,尤其菸甲蟲在花草茶茶包裡出沒的案例相當頻繁。剝水果時赫然發現果肉裡有蟲,幾乎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吧?新鮮的水果如柑橘類,以及芒果、火龍果中常見的蛆狀蟲子,大部分都是果實蠅科的東方果實蠅幼蟲。牠們是台灣水果的嚴重害蟲,成蟲能以產卵管刺破果皮,將卵產在果肉中,幼蟲便以蛀食果肉維生,嚴重時還會造成果實腐爛。體型相對小很多的果蠅科昆蟲,牠們的幼蟲在某些情況也會出現在一般水果果肉中;但幼蟲通常只會出現在過度成熟且外表明顯破裂或撞傷的水果,甚至水果類廚餘反而比新鮮水果更容易孳生果蠅。而一般在荔枝、龍眼這類無患子科水果果實裡常出現的,則是細蛾科的小型蛾類幼蟲,其中細蛾 (Conopomorpha spp.) 為常見種類。此外,市場買回來的香蕉,有時也會夾帶一些粉介殼蟲,不過這類蟲一般只會附著在果皮表面,不會接觸到果肉的部分。菜葉上有蟲咬的痕跡,或夾帶蟲子,這種情況在每個家庭中同樣相當頻繁。隨著新鮮蔬菜進入室內的蟲,共通點是無法忍受乾燥,且因為缺乏可持續食用的寄主植物,因而大部分種類均不易在家中長期生存。小菜蛾與白粉蝶的幼蟲是我們頻繁接觸的甘藍菜、小白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最常見的種類。小菜蛾的幼蟲專門以十字花科植物為食,白粉蝶食性雖較廣,也取食山柑科、金蓮花科植物,但牠們的幼蟲在栽培的十字花科蔬菜上出現的頻率特別高。其他如斜紋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以及一些夜蛾科、螟蛾科的幼蟲,偶爾也會出現在地瓜葉、萵苣等其他種類的蔬菜中。至於根莖類蔬菜,最常讓人撞見的,就是從甘藷塊根中鑽出來的甘藷蟻象,實際上這是由於少量的幼蟲與卵,老早就藏在甘藷裡的緣故。大蒜則是很常有夾帶粉斑螟蛾幼蟲的情形。看到這裡,你心裡或許不太好受,畢竟回頭想想,許多昆蟲會附著在食物上、在加工廠的機具上走動,少量蟲體或碎片殘渣在食品生產、加工、包裝過程中混入食物的情況終究是很難避免。或許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無意間吃下了不少蟲或蟲卵⋯⋯雖然對特定體質的人而言,食品中的昆蟲仍有可能會造成過敏反應 (就如同有些人會對蝦蟹、貝類等海鮮過敏), 但我們也不必過度擔心。因為就算不小心吃到蟲,一般也不至於生病或中毒。正因為食物中的「動物性雜質」難以避免,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便針對各種食物中存在的天然雜質訂定相關標準,例如在每 100 公克巧克力中,不得含有超過 60 片昆蟲碎片;咖啡豆中所含的昆蟲量不得超過 10%; 每 50 克麵粉中的昆蟲碎片不得超過 75 塊⋯⋯也就是說,這些規範的食品中昆蟲含量都屬於「能接受的範圍」。當然,不管怎麼說,多數人肯定還是會介意食物裡有蟲。所以在購買商品時,不妨注意檢查食材表面是否有任何可疑的蛀孔,底部是否有大量疑似蟲蛀造成的碎屑。若仍不放心,務必優先選擇真空包裝的食品,並多加留意保存期限、包裝是否破損。至少,這些行動可以減低讓你吃到蟲的機率。最後,換個方式來安慰大家好了。其實,我們老早在不知情狀況下吃下許多含有昆蟲成分的食品添加物!許多市售的巧克力球、口香糖,甚至西藥膠囊,其成分中可能含有「蟲膠」的成分,那蟲膠即是由半翅目的一種介殼蟲「膠蟲」磨碎後提煉而來。一些市售的草莓口味優格、優酪乳、紅色的果醬、加工肉類,有沒有看過包裝上有「天然胭脂紅萃取物」的字樣?這指的是天然食用色素「胭脂紅」, 來自半翅目的胭脂蟲,是以沸水或蒸氣蒸煮胭脂蟲,或者將風乾的蟲體研磨後萃取而取得的。所以說,既然食品添加物裡有蟲都不奇怪了,食物夾帶蟲子這種小事,還是別太計較了吧。本文摘自摘自李鍾旻、詹美鈴作品《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聯經出版), 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金石堂 Readmoo 讀墨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1/14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3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台灣常見室內節肢動物圖鑑》⁣: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義大利警察靠Google Maps逮黑手黨通緝犯 「鍵盤柯南」也能立大功!
自從 20 年前,義大利惡名昭彰的黑手黨通緝犯加米諾 (Gioacchino Gammino) 成功逃出羅馬的瑞比比亞監獄 (Rebibbia prison) 後,義大利警方就千方百計地想把他逮捕歸案。就在上個月,義大利警方意外在一張 Google maps 街景照片中發現了疑似加米諾的身影,隨即與西班牙警察合作,最終順利地在西班牙小鎮加拉帕加爾鎮 (Galapagar) 逮到了加米諾。不過似乎是怕外界誤會警方,負責整起案件的義大利檢察官洛沃伊 (Francesco Lo Voi) 特別向記者澄清:「我們沒有整天都坐在電腦前滑 Google Maps 找通緝犯啦。」「此前我們進行了很多調查,之後才將焦點聚焦到西班牙。(事實證明) 我們調查的方向是對的,而 Google Maps 幫助我們確認了調查成果。」暴露出加米諾身影的照片攝於西班牙加拉帕加爾鎮上的蔬果店「馬努的花園」(El Huerto de Manu) 前,照片裡身穿一襲卡其色襯衫的加米諾正在跟某個男人聊天。在訪問中,洛沃伊並未透露警方將追查行動一路聚焦至加拉帕加爾鎮的過程,但在發現這張照片後,警方隨即開始追查馬努的花園的來歷。警方發現,馬努的花園和附近一間在前幾年倒閉的餐廳「馬努的廚房」(La Cocina de Manu) 共用同一支電話。在馬努的廚房 Facebook 粉絲專頁上,警方找到了一張可疑的廚師照,那名廚師與加米諾十分神似,下巴有道一模一樣的傷疤。雖然警方沒有加米諾近期的照片,可是透過容貌模擬技術,警方拿到了一張加米諾 20 年後可能長相的模擬圖,這些線索結合起來,讓警方深信那名在 Google Maps 街景照片中出現的可疑男子就是加米諾。去年 12 月 17 日,在義大利警方的協助下,西班牙警察成功逮捕了在街上散步、毫無防備的加米諾。「天佑勇者 (Fortune favours the bold),」義大利反黑手黨調查局的副局長阿爾蒂羅 (Nicola Altiero) 說道:「用一張 Google Maps 街景照看到 (加米諾) 確實有點幸運,但我們手上還有其他線索,最終還是會找到他的。Google Maps 只是加速了整個過程。」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現年 61 歲的加米諾隸屬於義大利西西里島黑手黨 (Cosa Nostra) 的分支「星星」(The stidda), 是由 1980 年代一群不滿於西西里島黑手黨領袖的成員組成。在 1990 年代,「星星」曾和西西里島黑手黨爆發過一場激烈地搶地盤大戰,造成 200 多人身亡。1999 年,加米諾因謀殺罪而遭逮捕,據信他在 2002 年 2 月 26 日,於羅馬的瑞比比亞監獄等候審判結果出爐之際,趁著一個劇組到監獄拍攝的時候逃獄成功,流亡到西班牙。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加米諾被逮捕時完全不敢置信,他還問警方:「你們到底怎麼找到我的?我已經整整 10 年都沒有聯繫我的家人了耶。」現在,他還被拘留於西班牙境內,不過義大利警方希望在二月底前就能把他引渡回國受審。
「規工欸」要怎麼用英文說?用英文來說這些 2021 年的流行語!
流行語就像是現代人的口頭禪一樣,除了能夠在網路上使用,還能用在現實生活的對話中。但是要注意,不是每個人都聽得懂現代的流行語,今天跟著 VoiceTube 一起來看看這些 2021 的流行語背後的起源和英文說法,讓你的朋友們對你刮目相看!大家還記得在五月中台灣疫情爆發的初期,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委婉地使用「人與人的連結」形容肺炎確診者跟茶室工作者的關係嗎?這句話當時在網路上被瘋傳。人與人的連結字面上可以直接用 a person-to-person connection 或使用 have an entanglement 來表示。 作為名詞有「糾纏;糾葛;牽連」的意思,在這裡暗指和人發生性關係或婚外情。日本知名動漫《進擊的巨人》有一幕是艾連對萊納說「萊納,你坐啊!」萊納在馬萊國見到艾連時,因為太過恐懼而愣在原地,所以艾連便用命令的語氣叫他坐下,顯示此時的萊納已經失去過去強大的形象。Sit down 通常是上對下的命令語氣,若是想要請人坐下時,可以改說 才會比較有禮貌。知名 YouTuber 喬瑟夫有一段影片,討論到現今飲料店奇怪的飲料品項取名,並倡導飲料店家改善此風氣。他利用他取名的「 QQ ㄋㄟㄋㄟ好喝到咩噗茶」來示範消費者點餐時,要唸出品項全名的尷尬來加強他的論點。影片裡除了 QQ ㄋㄟㄋㄟ好喝到咩噗茶外,還有另一個有趣的句子就是「你要不要聽聽看你現在到底在講什麼?」這句以字面上的意思來翻會翻作 Did you hear what you just said? 但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用一種質疑的方式問他人 Are you joking?(你在開玩笑吧?) 或是表示 Are you serious?(你認真的嗎?) 這句話不管是面無表情或面帶微笑的說都是諷刺感十足呢!在台灣剛進入疫情第三級警戒時,有一名網友為了鼓勵大家待在家別出門,表示「看好了世界,台灣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三級。」一開始很多人都覺得很勵志,不斷轉發。這句話當時甚至紅到登上了《時代雜誌》, 雜誌上這句話翻成 雖然說最後並沒有如這句話所言,成功在兩週內成功解除三級警戒,不過大家在疫情期間都有好好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才能在之後漸漸讓生活逐漸恢復正常。但我們也還是不能就這樣掉以輕心,還是要勤洗手跟戴口罩來防止病毒!大家或許很常在社群媒體、網路論壇上看到一張柴犬圖片,牠坐在購物車裡,露出委屈的表情被人用手指著,彷彿是被指責一樣。有網友突發奇想,在原圖底下上了「不可以色色!」的圖片說明,讓整張圖充滿趣味性。 作形容詞,除了是「有角的」意思外,在這裡則是作「好色的」意思。這張梗圖進而在網路上掀起一波圖戰,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版本。網友將各種柴犬圖片做成遊戲王卡,除了發動「不可以色色」卡還有其他卡片,例如「可以色色」的攻擊卡或是抵禦色色的「防色色監獄」魔法卡。這句話來自一段在國外爆紅的抖音影片,影片是一隻被人撈起來的水母,其身體和頭分離,直接悲慘滑落的畫面。台灣一位網紅把自己的臉後製在水母身上,再搭配上自己的惡搞配音,讓這段影片迅速在台灣迷因界走紅。水母最後一句遺言為「規工欸!」常被網友誤以為是「很麻煩耶!」的意思,但原本台語「規工」是「整天」的意思,水母是在指責人類整天找他麻煩,讓他覺得到底夠了沒。若是想表達「有完沒完啊」, 英文可以用 Come on! 來表達,但這句話也有不同意思,包括「拜託、快點、加油、來吧」等等,大家要依照情境及語氣來判斷。有沒有身邊的朋友,經常無論聊什麼都只會回覆「笑死」? 每次收到這種訊息總會讓人感覺被敷衍,可能明明就沒有在聊好笑的事,但還是會收到「笑死」這種字面上表示好笑,但事實上卻總是讓對話結束的句點用語。由於笑死已漸漸演變成一種敷衍用語,這裡我們可以把它翻成 雖然聽起來像在稱讚別人,但其實是有「是喔,好喔」的敷衍意味。如果真的想要表達很好笑的話,可以用「哈哈!」 Lol!(laugh of loud) 或「笑到我屁股都要掉了」 Lmao!(laugh my ass off) 來表示。看完這些 2021 的流行語後,是否感覺自己有跟上今年這幾波潮流呢?下次如果遇到有人不懂的話,透過這篇文章你就可以好好跟他介紹啦,還可以教他如何用英文表達這些有趣的流行語,可謂一舉兩得!
研究:狗狗可以分辨不同語言 原來雙語牠也略懂、略懂?
想像一下,今天你隻身一人帶著行李、狗狗搬到海外展開新生活。走出機場那一刻,你一定能察覺自己來到一個全新的國度,天氣、建築都與家鄉不一樣,耳邊傳來的陌生語言也在提醒你此刻身在異鄉。這時候你大概會好奇,那麼陪在你身邊的狗狗,也分辨得出來旁人講的是另一種全然不同的語言嗎?這正是匈牙利伊歐提佛斯・羅蘭大學 (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 下文簡稱羅蘭大學) 的腦科學專家庫亞 (Laura Cuaya) 曾經有過的疑問。如今經過 4 年多來的研究後,她證實狗狗確實能分辨不同語言,當聽到不同語言時,牠們的腦部反應也不一樣,顯示人類最好的朋友對人的語言有一定的敏感度。大約在 4 年前,庫亞帶著她的兩隻狗狗坤坤 (Kun Kun) 和奧丁 (Odín) 從墨西哥搬至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Budapest), 打算在那裡進行她的博士後研究。庫亞對布達佩斯的頭幾個印象,就是匈牙利人對狗狗非常熱情,而這恰巧也很合坤坤、奧丁的胃口 —— 牠們都非常熱愛與人互動,「但我突然很好奇,」庫亞表示,對於這兩隻已經聽慣她用西班牙語講話的狗狗而言,「牠們有發現附近的人講的是一種不同的語言嗎」? 庫亞並沒有把這個疑惑藏在心底,她很快就和新夥伴一起設計了實驗來一探究竟。一行人總共找來了 18 隻年介 3-11 歲的狗狗,牠們平時聽慣的語言大多是西班牙語或匈牙利語,但沒有狗狗「精通雙語」。這 18 隻狗狗包括了 5 隻黃金獵犬、6 隻邊境牧羊犬、2 隻澳洲牧羊犬、1 隻拉不拉多犬、1 隻可卡獵犬和 3 隻混種狗狗,庫亞飼養的坤坤也參與了實驗,「坤坤超開心可以參加的。你可以看出牠很興奮,實驗當中牠也受到很多關注。」庫亞說道。實驗開始前,這些狗狗都經過特訓,好讓牠們可以習慣戴著耳機躺在功能性磁振造影儀 (fMRI) 裡而不會驚慌失措。為了這次的實驗,庫亞及她的同事共找來 18 隻狗狗一起接受測驗。圖中 3 隻狗狗就是其中三位受試者。從磁振造影儀中研究者發現,當分別聽到熟悉和陌生的語言時,狗狗們大腦中負責處理聽覺的「次級聽覺皮質」(secondary auditory cortex) 活動方式明顯不同,羅蘭大學的神經行為學通訊實驗室 (Neuroethology of Communication Lab) 主任安迪斯 (Attila Andics) 指出,這顯示「狗狗的大腦可以區分這兩種語言」。「這其實和我們在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身上觀察到的狀況很類似,他們也是在會講話之前就能自發地區分不同語言。」「研究結果也令我們很興奮,因為這顯示學習語言之間的差異並非人類獨有的能力。不過目前我們還不知道這是狗狗才有的能力,抑或是其實非人物種普遍都有這項能力。」庫雅則提到,研究結果顯示狗狗對人類語言的認識明顯比她預想的還要深,而在她看來,這項能力也讓狗狗身為一個物種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讓狗狗能更了解周遭環境」。有趣的是,這種腦部活動方式的差異在「年紀較大的狗」以及「鼻子較長的狗」身上又特別明顯,顯示牠們分辨語言的能力更為出色。前者庫雅認為應該是經驗所致,畢竟年紀較大的狗聆聽飼主慣用語言的時間也比較長,但為何鼻子較長的狗分辨語言的能力也比較好,可就難倒庫亞了。未參與研究的美國康乃爾大學獸醫學院行為醫學專家霍普特 (Katherine Houpt) 猜測,鼻子較長的頭骨形狀在牧羊犬身上很常見,這類狗狗大多能輕易理解牧羊人下的指令,因此或許鼻子較長的狗狗分辨語言能力也較佳的關鍵就在於此。「很多人都假設我們說話時,狗狗只會聽到一堆 blah blah blah 的東西,」未參與研究的英國林肯大學 (University of Lincoln) 動物行為專家魯特古特里奇 (Holly Root-Gutteridge) 說道:「但牠們其實是在了解我們說話的節奏,以及我們使用一種語言時聽起來的聲音。」而庫雅也深有同感,因為這份研究已經向她證實狗狗理解人類語言的能力確實比以往人們所認知的都還要優秀。「我們的研究顯示狗狗可以從身處的社會環境中學習,即使人們沒有直接教導牠們也一樣。」庫亞表示:「所以,(飼主們), 請繼續讓狗狗融入你的家庭,讓牠們有機會可以不斷學習。」安迪斯則指出,接下來研究團隊想要訓練狗狗學會研究期間盡量不要亂動,這樣研究者就能得到更精確的結果,無須額外排除狗狗移動身體所造成的腦部活動變化。她接著補充,飼主們其實無不必用到功能性磁振造影儀,也能在家裡觀察到跟研究團隊相似的成果。「用一個你家狗狗從沒聽過的語言對牠說話,牠應該會露出一副很驚訝的表情。」
大腦的音樂酬賞:震顫
音樂如何讓人 ASMR、體驗到心頭一震、脊柱一涼的感覺?以往的報告 (1995) 顯示,女性受到音樂深度刺激時,比男性容易「震顫」, 也被稱為「皮膚高潮」(skin orgasms)(2014)。2005 年另一個針對音樂激起生理反應的研究則指出,只有大約一半的受試者聽到令人愉快振奮的音樂時,毛髮會豎起;如果是享樂的音樂,則較常引起出汗等其它皮膚刺激反應。在這些生理反應的背後,人的腦部經歷了什麼樣的過程?2020 年發表於《神經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的論文,使用新的高密度腦電儀 (EEG), 觀察到與這些震顫相關的大腦皮質反應模式。法國 Bourgogne Franche-Comté 大學的 Thibault Chabin 與研究夥伴,找來覺得自己聽喜歡的音樂時常有這類經驗的相似者、為他們戴上非侵入式腦電儀,讓每位受試者從預先自選、能夠引起他們反應的曲目庫中,聽取 90 秒的片段,並即時填寫問卷,為音樂引起的 ASMR 程度評分。紀錄顯示,每次震顫持續的平均時間是 8.75 秒,Chabin 在報告中提到,受試者都能準確指出音樂引起反應的時間點,但大多震顫發生在選段的許多部分,而非只出現在預期的段落。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腦電儀顯示:當愉快的音樂引起震顫,前額葉皮層 θ 波 (4 ~ 7Hz, 與潛意識層面相關) 增加、情緒喚起與反應的程度也增高。此外,他們也確認了另外兩個與震顫相關的特定皮層模式:右側中央區域的 θ 波減少,反映輔助運動區有所活動,這可能與節奏的預期處理過程相關。右顳葉的 θ 波也減少,可能與音樂欣賞有關,它反映的是右側顳上迴的活動。這些區域共同對音樂進行處理,觸發腦部的酬賞系統、放出多巴胺,結合對喜愛樂段的期待,產生刺上心頭的震顫,也就是顯示皮層連結加強的生理反應。該研究指出,腦電圖與先前研究中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 (fMRI) 及正子斷層掃描 (PET scan) 呈現的結果相呼應,是探索聆樂報償過程的可靠工具,而且比起高度倚靠神經顯影技術的後兩者,傳統腦電儀可以在實驗室外得到更直觀的應用,意即提供了在更自然的環境 (例如群體之中) 進行研究的機會,為探索音樂情感開闢了新的視野。Chabin 等人希望未來能夠走入實際的日常情境,例如音樂會或演出現場,就地測量音樂引起的身體及腦部反應,以了解其中奧秘。
BMW 聯手元太打造 iX Flow 概念車,車體表面黑白變幻運用什麼黑科技?
iX Flow 是以 E Ink 電子紙結合 BMW 的智慧設計演算法,讓車色能以動態流動方式,從黑色轉變成白色。iX Flow 採用 E Ink Prism 可變色電子紙,此電子紙薄膜技術是為建築與設計領域所開發,可透過程式編碼進行設計,提供 BMW 充分發揮創意的空間。實際上,多數顯示器具有自發光特性,而電子紙不會自發光,透過反射環境光源顯示內容的反射式特性,也讓電子紙顯示器具有如同印刷顯示與自然的視覺體驗。電子墨水由數百萬個帶色粒子構成微膠囊架構,與現今印刷產業使用的墨水色彩原理相同,帶色粒子可透過電場驅動控制其上下移動位置,以改變所呈現的內容。從影片 2:54 秒開始,可以看到以電子紙包覆車體外觀的概念車款 BMW iX Flow 不斷變換外觀顏色。改變車體外觀顏色的功能除了可以展現個人化特色以外,還有助於提升車輛的效率。以物理性質來探討,外觀車色為白色時,可在炎熱氣候下反射陽光,若為黑色,在寒冷氣候則可吸收陽光,透過這個特性可減少車輛消耗車內升溫與降溫所需的電力。iX Flow 外觀車色的改變過程以高效模式運用能源,E Ink 電子紙具雙穩態特性,意即只在更換顯示色彩時才耗電,畫面持續顯示時零耗電。這項技術獨特性使得 iX Flow 在只用些微電力改變外觀車色的同時,也符合純電動車款的永續發展使命。為了創造最佳功能與完美色彩切換等特性,這項專案是由元太與 BMW 雙方旗下研發團隊密切合作,從複雜的雷射切割,到打造可精準貼合車體曲線的可變色電子紙,呈現精湛科技與工藝的結合。元太科技董事長李政昊指出,由於電子紙具有超低耗電、耐用以及軟性可撓特性,元太期盼能將電子紙技術應用在各式不同的表現上。雙方這次合作的概念車款,展示未來顯示表面可以隨心轉換,呈現個人化風格,以及客製化資訊等特性。BMW iX Flow 專案負責人 Stella Clarke 則表示,這項技術與 BMW 大弧度的車體表面貼合成型,呈現結果超乎預期。
終結盜版音樂、成唱片業救星卻難逃虧損!Spotify能否靠聲音經濟止血?
多年來,盜版音樂令唱片業者蒙受巨大損失,根據美國唱片協會估計,21 世紀初唱片產業因盜版損失一半以上的收入。而 Spotify 的出現,成為解決猖獗盜版問題的轉機。「Spotify 是將上億盜版用戶轉變為付費用戶的重要力量。」P2P 音樂網站 Napster 共同創辦人尚恩。帕克 (Sean Parker) 如此評價,「一點都不誇張,可以說,創辦人丹尼爾 (Daniel Ek) 拯救了音樂產業。」Napster 被外界視為盜版音樂的最大根據地,使唱片產業逾 10 年間損失數十億美元收入,然而 Spotify 憑藉基本免費、便捷快速的服務,以及龐大的音樂陣容,成功籠絡原先拒絕向版權音樂付費的盜版用戶。Spotify 由瑞典工程師丹尼爾。艾克於 2006 年成立,為了進軍美國這個全球最大音樂市場,他花費超過 3 年時間與唱片公司斡旋,才終於說服他們接受合約,授權開放 Spotify 推出帶廣告的免費音樂串流服務。2011 年 Spotify 首度登上美國市場時,串流音樂業務整體價值只有約 6 億美元,占唱片產業年營收的 4%。然而 2020 年時串流音樂市場已成長至 134 億美元,占據整體產業的 62% 營收。2021 年第 3 季財報中,Spotify 營收較 2020 年同期成長 27% 達到 29 億美元,其中廣告收入銷售額成長 75% 至 3.75 億美元;每月活躍用戶數也成長 20% 達到 3.8 億人,其中付費訂閱的會員數更是達到 1.7 億人以上。即便蘋果、亞馬遜、Google 等科技巨頭接連推出音樂串流服務,Spotify 的領導地位絲毫沒有被動搖,不僅付費用戶數遙遙領先亞軍 Apple Music 的 7000 萬用戶,更吸引超過 2 億免費用戶。媒體研究公司 LightShed Partners 合夥人格林菲爾德 (Richard Greenfield) 指出,「過去基於廣告的免費音樂,只是吸引用戶訂閱的入口,但現在這本身就是個大商機。」但與穩健成長的營收、用戶數成反比,Spotify 在 2020 年全年股價不漲反跌,歸根究底原因在於獲利能力低迷,Spotify 營收的 70% 都必須付給唱片公司或音樂創作者,這使得他們創立至今仍在虧損,2020 年同比虧損更擴大 2 倍至 7.1 億美元。為了破解這樣的局面,Spotify 正積極投入 Podcast 領域,投資大量創作者打造原創內容,例如 2019 年便砸近 4 億美元買下 GimletParcast 及 Anchor 等 3 間 Podcast 公司,還重金收編喬。羅根 (Joe Rogan)、《Call Her Daddy》等人氣 Podcast 主播與節目。另外,Spotify 還在 2021 年建立了廣告網路,讓品牌能夠在這些原創內容上投放廣告,且積極與創作者分享用戶數據,協助針對趨勢及需求打造賣座 Podcast 內容。且不光進軍 Podcast,Spotify 還仿照一度暴紅的語音社交 App《Clubhouse》推出直播功能 Greenroom, 並收購有聲書發行商 Findaway。艾克認為,聲音經濟被外界遠遠低估,「聲音將成為一個千億美元產業,我們的勝算很大。」從音樂、Podcast 到有聲書、新聞、語音演講,艾克提到,他們希望成為各種聲音內容的集散地,並透過演算法將個人化內容推薦給用戶,如同聲音界的 Instagram、YouTube 般,正是 Spotify 下一步想做的事。更多【數位時代】精彩內容:台灣大哥大併台灣之星開啟「新三國」! 業者分析:將不再有低價吃到飽台灣如何布局第 3 類半導體?技術、應用、人才三方衝刺,打造下一代護國群山生技界「台積電模式」CDMO 需求爆發!新版生技條例展利多,台原料廠搶佈局
追求人性化工作模式 「大辭職潮」吹向澳洲
全球研究公司 Gar tner 向澳洲 ABC 電視台發布的新數據顯示,公司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現在將留住勞動力視為首要戰略重點。研究表明,澳洲雇主面臨著一條崎嶇的道路,公司需要「推銷職業發展前景」以吸引雇員和求職者。狄金大學 (Deakin University) 附設澳洲人力資源研究院研究員馬凱文 (Aaron McEwen), 以及澳洲心理學會執行長勃吉斯 (Zena Burgess) 均估計,大辭職潮可能即將在澳洲出現。但對大多數上班族來說,他們更關心的議題是:大辭職潮是否真能惠及大多數人,而非獨厚少數職場菁英?對此,馬凱文樂觀地認為,即將來臨的這一波大辭職潮並非只有少數人受惠。馬凱文接受 ABC 訪問時坦承,的確有些人會比其他人更有條件辭掉工作;不過,大辭職潮議題的重點,並不在於雇員要不要辭職。馬凱文解釋,大辭職潮作為社會現象,是指眾多企業存在著惡性的職場環境,例如員工被騷擾、霸凌、羞辱,以及健康受損等,在這前提下,雇員自然會對於自身所處的職場環境提出質詢,而雇主也自然需要改變自己的行為。馬凱文指出,疫情的出現已對雇員的心理造成衝擊;有別於過往新自由主義及 2008 年金融海嘯後撙節政策橫行的時代,隨著疫情的到來,人們開始不甘於繼續充當經濟活動的機器部件;人們希望被當成是有血有肉、性格多元、偶然犯錯也偶有佳作、有人性的人。馬凱文認為,雖然澳洲尚未出現大辭職潮,但已經有迎接大辭職潮的相關跡象。他指出,有別於很多其他國家,澳洲社會普遍對經濟前景感到樂觀,就業市場也正在復甦;他同時預料,澳洲 2022 年將會有很多雇員對自身待遇感到不滿。馬凱文相信,受疫情影響,很多雇員所領取的年終獎金勢必會被打折扣,或者升遷機會不如往年。在經濟前景樂觀以及雇員不滿現狀的兩項因素重疊影響之下,他預估今年 3 月澳洲將會出現大辭職潮。馬凱文建議,雇主應該要把握這個一整個世代難得出現一次的機會,重新調整工作環境,以便迎接新時代的到來。例如,雇員朝九晚五待在辦公室的工作方式,是 19、20 世紀的過時產物。馬凱文分析,過往朝九晚五的工時安排,是為了配合太陽上、下山時間;而大家都得待在辦公室的要求,主要是因為以前員工家裡沒有電腦或傳真機等設備。馬凱文提醒,企業必須注意員工的需要,並找出讓員工能夠獲得成長,而非被榨乾的工作方式。澳洲心理學會與墨爾本大學針對 193 名來自各行各業和不同教育程度的雇員進行意見調查,並在去年 11 月底公布報告指出,雇主愈是能夠讓員工發揮所長,並且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將會愈有可能留得往人才。該調查發現,逾半受訪者同意自己是「邁向有目標和有意義的生活」, 同時 48% 對工作感到熱忱。該調查特別提到,所謂的工作熱忱,應是基於良性的工作與生活平衡而造就的,是有別於沉迷於工作並且與個人興趣相衝突的工作熱忱。勃吉斯認為,大辭職潮將會給企業和員工帶來雙贏。她相信,經由大辭職潮的洗鍊,要是企業裡能夠升級推行「工作塑造」(job crafting) 人力資源管理的話,職場將會更能夠讓雇員在工作上獲得滿足感,同時企業又能獲得更大利潤。勃吉斯解釋,「工作塑造」的管理概念,是針對不同雇員特質分派任務,並讓雇員能夠在工作中學習成長,進而增加雇員的工作滿足感;另外,在針對如何讓企業成長的議題上,要是雇員能夠獲得更多發言機會,可有助企業擴大利潤。如此,企業和雇員都可達到雙贏。
南韓三年百起火災都怪貓?消防局:小心,貓皇可能會「縱火」
最近,住在南韓首都首爾的寵物飼主,尤其是貓奴們,紛紛收到一則不尋常的通知:敬請留意貴宅貓皇,因為在過去三年中,共有超過百起火災背後的元兇都指向牠們。根據南韓首爾市消防廳的說法,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間,共有 107 起火災得歸咎於貓咪,總計造成 4 人受傷,財物損失達 1 億 4,100 萬韓元 (折台幣約 354 萬 7,560 元); 在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9 月,這段期間就有 31 件火災是由貓咪引起,而 2016 年同期只有 8 起。究竟,家裡的貓皇為何會無緣無故成為縱火的兇手呢?首爾消防廳解釋,這些火警大多肇因於貓咪誤觸電陶爐開關,導致電陶爐啟動、快速升溫,最後過熱而起火,一旦波及旁邊的易燃物,火勢往往一發不可收拾。首爾消防廳的官員鄭教哲 (Chung Gyo-chul, 音譯) 因此建議飼主們「必須多加留意,因為要是沒有人在家,火勢更有可能擴大」。在日常防範上,消防單位建議飼主們應該拔掉電陶爐的插頭再出門,同時避免在電陶爐旁放易燃物,像是衛生紙、抹布等物品,以免火勢輕易擴大。如果可行的話,最好想個方法避免家裡的寵物靠近爐火。南韓某家電大廠的工程師則告訴《南華早報》, 有預算的民眾也可以選購高級一點電陶爐來避免失火災情,這些電陶爐都有自動鎖定功能,或是會自動偵測爐子上是否有物品,避免電陶爐無緣無故不斷加熱。倘若家裡用的是一般的瓦斯爐,則是可以暫時把瓦斯爐開關拆掉,或是加上蓋子,避免寵物跳上開關、意外點燃爐火。心有餘力的話還可以整理一下家裡的電線,以免寵物出於好奇而跑去咬電線,提高電線走火的機率。其實不只是南韓的貓咪,近年來全球各地都曾傳出寵物導致家庭失火的案件。美國人道協會 (American Humane Association) 指出,全美每年約有 1,000 起住宅失火案件可以歸咎到寵物頭上,而且這裡提到的寵物並不限於貓狗 ——2019 年聖誕夜才有一隻 45 歲的陸龜在飼主不在家的時候,不慎把加熱燈撞倒在自己的窩上引發火災,所幸附近的鄰居見到濃煙發覺苗頭不對,這才讓陸龜倖存下來。不過也要為寵物們平反一下,牠們並非只會惹禍,其實還是有不少救下飼主的案例。像是 2017 年時,加拿大有一隻貓皇於凌晨發現火警,機警地跑進臥室裡用力咬了咬貓奴的手臂,幫助他們一家毫髮無傷地逃離火場。
在台掀「精品巧克力」旋風!鄭畬軒:為什麼我花了 5 年,只為做出一款甜點?
沒有醒目的招牌,也不像其他甜點店,將透明糕點櫃朝外吸引顧客,一般人大概很容易錯過隱藏在台北市大安區巷弄裡的畬 (音同余) 室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 (Yu Chocolatier)。畬室以乾燥香料和巧克力盒裝點門面。這和主廚鄭畬軒的理想相符,用味道,而不只是漂亮的外觀贏得顧客的心。「巧克力這種東西,你不吃它,你餓不死,那你為什麼還要花那個錢,甚至是比吃飯還貴的價格?就是為了快樂。」他認為這份歡愉應該要來自於味道。台灣首位連 3 年獲邀至巴黎巧克力大展的鄭畬軒,憶起 19 歲時,想在情人節親手做巧克力給喜歡的女孩,訂了來自法國頂級巧克力製造商法芙娜 (Valrhona, 有巧克力界的愛馬仕美譽) 的原料,好吃到讓他起雞皮疙瘩,促使他踏進巧克力的世界。2012 年至巴黎斐杭狄廚藝高等學校 (Ferrandi) 學習法式甜點,學成歸國後開店,成為專職巧克力師,單純地想用味道感動人。巧克力師分為兩種,一種是專門做 bean to bar, 從挑選可可豆開始,進行烘焙、碾壓到製成巧克力塊,負責所有製程,這兩年在世界巧克力大賽大放異彩的屏東巧克力 (如福灣巧克力), 就是屬於這一類。另一種是將巧克力變成巧克力甜點,《巧克力時尚之旅》把這一類型的師傅,稱為巧克力「熔煉師」。這樣的形容聽起來很浪漫,有點石成金的意味,卻很貼切。因為巧克力變成甜點的過程,要先以約 50°C 高溫融化後,慢慢降溫處理。「正確調溫的巧克力,表面會有一層溫柔的光澤,像玉一樣。」怕講得太艱澀,他以巧克力放冰箱太久或冷藏保存不當為例說明,當濕度、溫度被破壞,巧克力外面會浮上白色的結晶,那就是內部可可脂跑出來,連帶破壞巧克力「好吃」的平衡、走味了。巧克力師在調溫時,會用溫度計去量,但那只是一個參考,大部分的時候還是仰賴師傅的肉眼、經驗,評斷這短短 15~30 分鐘的降溫過程,在什麼溫度做什麼動作,有時候差別只在 1、2°C 之間。例如他最近發現,一塊夾心巧克力,如果要讓外層的薄脆狀態和光澤最好看,內層夾心的甘納許 (ganache, 一種巧克力和鮮奶油的混合) 包覆時溫度愈高愈好,但太高可能會讓巧克力的外殼因過熱無法包覆,「之前可能是 19、20°C, 但我發現大約到 22°C 最適合。」為了一個好的味道,畬室可能用 1 年、甚至 5 年時間才推出一款新甜品,只為了等待對的食材。例如基本款的畬室巧克力,就研發了兩年;近期推出的草莓千層派花了 5 年,只為了把草莓香氣在甜點中擴到最大,找到了台灣的豐香草莓,再用 3 種不同做法,從新鮮草莓到熬煮的草莓果醬,還有為了仿熟透草莓的味道,用糖漬和草莓果液攪拌,催出最大甜香。那麼久推一款新品,在社交媒體發達,照片先吃時代,不怕客人嫌太慢、沒新鮮感?「我希望大家對甜點店能像對咖啡館一樣,你不會下個月去,期待他又出了 10 種新咖啡口味,你習慣點的永遠是美式、摩卡、卡布,但為什麼大家對甜點會有這樣的期待?」他比喻,就像去小吃店,你不會要求老闆來碗新口味的魯肉飯,因為你去吃,就是要那個 10 年不變的味道。不論是吃一個經典或懷舊,他要創造的是客人為了簡單的幾個品項,願意重複造訪,但「所有的境界裡,簡單的最難。」這就是巧克力師的功課,在簡單的品項裡,設計令人難忘的味覺記憶。例如獲 2017 年世界巧克力大賽亞太區銀獎的作品「雪莉桂圓」, 把台灣噶瑪蘭威士忌加上嘉義中埔的柴燒桂圓融合。鄭畬軒說,。他做這些味道是讓大家理解,台灣味的巧克力不是只有一兩種刻板印象,而是帶有台灣文化的脈絡,對多元文化的包容,不單只是加了某種特產的食品,只是加了芒果、烏龍茶、柑橘等容易想像的調味。「巧克力迷人的地方在於,所有的食物裡,除了冰以外,只有它會在你的嘴中融化,會在你的口中一直改變狀態。」鄭畬軒形容,從入口的第一秒到融化,到最後吃下去,巧克力的狀態都在改變,味道也會因而有不同層次。雖然味覺很主觀,但他認為人吃得出來製作者的用心,「之前和太太吃東西,常會說這東西吃起來有沒有靈魂。」雖然很抽象,但食物有沒有被好好對待,人一定可以感受到。要讓人體會到在這顆方寸之間的投入,「比我們甜點華麗的大有人在,但對我來說,你的巧克力可以讓別人感受你的用心,那就是我想做的事。」
不符「國安標準」: 立陶宛暫緩與中資建商簽約 中國「錢進」歐洲再受挫
周三 (5), 立陶宛政府表示出於「國安因素」, 其國營鐵路公司立陶宛鐵路 (Lithuanian Railways) 將暫緩與一間中資背景的西班牙企業簽訂造橋契約。在去年立陶宛政府舉辦的招標會中,註冊於西班牙的「橋梁和道路基礎設施公司」(Puentes y Calzadas Infraestructuras) 以 6,250 萬歐元 (折台幣約 17 億 4,562 萬 5,000 元) 的低價勝出,大有機會贏下合約,負責興建一座位於立陶宛中部、長約 1.5 公里的鐵道橋。然而,礙於這間企業有豐富的中資背景,2/3 的股份都握在名列美國制裁名單中的中國國營企業「中國交通建設」上,因此其合約還得經由一個特別委員會審查,以確保橋梁和道路基礎設施公司確實滿足立陶宛的國安標準。「委員會已經決定,立陶宛鐵路公司與橋梁和道路基礎設施公司的合約並無法滿足我國的國安需求。」立陶宛總理辦公室的發言人賈基萊蒂恩 (Rasa Jakilaitienė) 在記者會中表示。但她也補充,簽約與否最終仍將交由立陶宛內閣來決定。雖然簽約與否還不到最終定論,可是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橋梁和道路基礎設施公司拿下合約的機率正快速縮小中,也意味著中國在中歐、東歐地區的投資可能又將遭逢一次挫敗。在 2008 年的金融海嘯及後來的歐債危機後,中國攜帶著大量銀彈來到歐洲,將目標鎖定中歐、東歐地區,打算透過投資,讓中國有機會在歐洲建立起影響力。對於中國及中 / 東歐國家而言,雙方可以說是一拍即合。一方面這些國家經濟成就普遍不如西歐,本就相當歡迎外資;對於中國而言,這裡很適合作為前進歐盟的跳板,加上這些國家的法規也比較寬鬆、不若西歐嚴格,中國公司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在中國的倡議下,先後有 17 個國家與中國共同組成了「中國 - 中 / 東歐合作機制」(China-CEE cooperation, 有時亦被稱為 17+1), 做為各方開拓經貿合作的基礎。一帶一路計畫上路後,也為許多中資企業與中 / 東歐國家牽線,直到今天,這裡依舊有不少中資投資案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舉例來說,去年 12 月克羅埃西亞才為國內最大的風力發電廠舉辦啟用典禮,這座發電廠正是在中國公司的協助下落成;去年 11 月底,塞爾維亞境內也開始動工修築連接首都貝爾格萊德 (Belgrade) 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Budapest) 的鐵路。今年預料也可以看到不少中資工程上路,先前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已經透露,「穩定的外國投資」依舊會是中國 2022 年的經濟優先事項。然而,時間久了以後,許多中 / 東歐國家卻發現與中國合作沒有如當初想像的美好。它們漸漸發現中國不善於兌現承諾,其投資案並沒有產生相應的工作機會,經濟成長幅度也相當有限。而且在合作過程當中,中國往往會見縫插針,利用這些國家脆弱的政府機構、疲軟的公民社會等弱點,擴大自己的政經影響力。近年來隨著政局變遷,新一批對中國抱持懷疑態度的政治菁英先後上台執政,加上歐盟、美國先後介入,部分中 / 東歐國家在權衡過經濟,乃至戰略利益後,紛紛傾向不再與中國合作。以中國倡議組成的中國 - 中 / 東歐合作機制來說,它讓中國有管道可以和參與國家交流,但參與的國家卻沒有獲得太多經濟利益,許多國家對此逐漸喪失興趣。在 2021 年首度由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主持的線上峰會當中,就有 6 位領導人未出席。去年 5 月,立陶宛開出第一槍,宣布退出「無法帶來預期經濟效益」的中國 - 中 / 東歐合作機制。美國顧問公司榮鼎集團 (Rhodium Group) 也指出,在 2000 年至 2020 年期間,中國對立陶宛的投資額不到 1,0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2 億 7,930 萬元), 名列歐盟後段班。這之後,立陶宛、中國的關係急轉直下。去年 8 月中國刻意拒絕讓往返中歐鐵路的火車停靠立陶宛首都維拉紐斯 (Vilnius), 許多立陶宛廠商被迫緊急尋找替代的運輸方案;隨後又陸續發生中國阻撓立陶宛商品入關、拒收立陶宛產蘭姆酒等衝突,間接牽起立陶宛與臺灣間的友誼。立陶宛智庫東歐研究中心 (Eastern Europe Studies Centre) 的中國計畫專家博魯塔 (Raigirdas Boruta) 指出,立陶宛對中國的批評,或多或少都反應了中 / 東歐國家對中國的失望。他形容,中國與中 / 東歐國家的關係現已走到「十字路口」, 有些國家像是匈牙利、希臘等,會選擇繼續與中國合作;但也有國家會仿效立陶宛,進而在歐盟對中政策轉型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不過,他認為短期內歐盟應該還無法訂出一套口徑一致的對中政策,因為當前中國正努力鞏固與匈牙利、希臘等中 / 東歐歐盟國家間的關係,也很積極地與當地對話、加深立足點,因此歐盟想要整合出一套完整的對中政策可能並不容易。
愛在阿薩姆:一場真愛無敵的跨種姓婚禮
「我無法跟你形容我覺得自己有多幸福,在經歷這麼多的波折之後,我終於娶到你,這一切都很值得,因為你是如此特別,而我或許配不上你,但是你這麼與眾不同,讓我願意克服這麼多的困難。我不會辜負你的信任,從今以後,你會永遠幸福。」新婚之夜,昌德拉深情款款地對莫妮卡說完這些話後,這對被連日來馬不停蹄的婚禮儀式折騰得筋疲力盡的新人,便在親友鋪滿花瓣的新床上沉沉睡去...... 來自印度中央邦的莫妮卡是病毒學博士,目前是大學裡的助理教授;在阿薩姆土生土長的昌德拉則是非傳染性疾病博士,兩人在先前共事的阿薩姆邦迪布加地區醫學研究中心認識,相識 7 年,交往 4 年,雖然私下互許終生,卻一直不敢奢望婚姻,他們知道這很可能是一場打不贏的苦戰,因為,昌德拉是婆羅門,而莫妮卡不是。高學歷、思想進步、不打算生子的兩人,並不是因為對婚姻有不切實際的浪漫嚮往,而想要走入婚姻。保守的印度社會對未婚伴侶施加諸多有形與無形的限制,導致日常生活上的不便,再加上其他相同種姓的家庭到昌德拉與莫妮卡雙方家中提親的次數愈來愈多,使得兩人終究興起了結婚的念頭,好讓法律及社會正式認可他們的伴侶關係,但卻也由此開始了一段艱辛的過程。從兩人有了成家的想法後,昌德拉花了一年的時間才鼓足勇氣告訴家人他們的決定,接著錯愕的家人又花了一年的時間消化這個消息,最後才趁著今 (2021) 年初新冠疫情稍微緩和時,開始籌備一場充滿妥協與無奈的婚禮。印度種姓制度 (caste) 由來甚久,且結構、概念複雜。學界對於種姓制度的起源及定義至今仍無統一的看法,用極簡化的方式來說,種姓制度的概念架構為早期印度教經典中所提及的瓦爾納 (Varna, 原意為顏色,最早出現於《梨俱吠陀》)。瓦爾納被分為 4 大類,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各類別各有其職能與權力,這是當時外來的雅利安人 (Aryan) 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依照膚色建立起來的區別,可說是婆羅門「理想中」的社會分級架構。不過印度社會「實際運作」的原則是「迦提」(jati, 原意為血統、起源), 具體指的是相同職業、具有相同生活方式並進行內婚的社群,印度社會共有 3,000 多個迦提。某些學者認為,英國殖民者為了統治之便,強化了階級架構,讓種姓制度進一步僵化。印度獨立後,由倡導種姓平等的安倍卡博士 (Bhimrao Ramji Ambedkar) 設計的憲法在 1950 年生效,當中明定不得因種姓而歧視他人,但有著 3,000 多年歷史的種姓觀念仍舊深植人心,影響生活中的權力關係與人際互動。不過對於人種、社會結構、歷史發展都不同於印度主流社會的印度東北地區來說,種姓制度可說是由婆羅門移民自外邦引入的概念。此外,阿薩姆在 16 世紀時,曾經有過由宗教學家兼社會改革家桑卡德瓦 (Srimanta Sankardeva, 1449-1568) 帶領的新毗濕奴派奉愛主義運動 (New-Vaishnavism Bhakti movement), 宣揚各種姓及各宗教平等,對於阿薩姆地區的宗教思想影響深遠。因此我們可發現阿薩姆的種姓制度顯得較不僵化,例如阿薩姆的婆羅門可以吃某些肉類,大部分時候與非婆羅門正常互動,而且也沒有賤民的概念。但即使如此,與婆羅門之外的族群聯姻仍是極力被避免的禁忌。昌德拉的父親早逝,因此一直以來是由擔任印度教祭司的叔叔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他同時也是昌德拉的精神導師及道德嚮導。和莫妮卡論及婚嫁後,昌德拉遲遲不敢向叔叔提起這件事,他最大的恐懼是,這位從小將他們扶養長大,而且是他們精神支柱的叔叔會拋棄他們一家。若是叔叔真的堅持反對這段婚姻的話,他也和莫妮卡想過各種方案:離開阿薩姆、離開印度,選擇不被祝福的情侶最常使用的途徑 —— 私奔。一年,昌德拉猶豫了一年,最後才終於大膽說出口。「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但我建議你不要。你們的婚姻不會得到我們的認可。」叔叔這麼回答。一年,叔叔和家人勸了他一年,但昌德拉始終意志堅決,最後家人只好無可奈何地接受,但也講明:「婚禮不會依照婆羅門的傳統方式舉行。」這是多麼得來不易的首肯。但就在鬆了一口氣的兩人要開始籌備繁瑣的婚禮時,卻在此時爆發了新冠疫情。又煎熬了一年,在 2021 年年初,新冠疫情稍微受到控制時,這對有情人終於舉辦了婚禮。傳統的阿薩姆婚禮包含婚禮前、婚禮當天、婚禮後的幾項重要儀式。婚禮前一天,新郎母親會帶著女性親友來訪,致贈新娘與新娘母親禮品,這個重要的阿薩姆儀式稱為「茱然」(Juran), 是準婆婆向媳婦表達愛意,並向新娘母親致謝的時刻,然而,為了顧及婆羅門社群的感受,昌德拉的母親缺席了。這是第一個遺憾...... 茱然禮的隔天是婚禮正式舉行的日子,理想的舉辦地點是在男方家中,但對這對跨種姓的新人來說是不可能的。最後兩人在叔叔選定的一間位於古瓦哈蒂市區的印度教寺廟成婚。按照阿薩姆習俗,新郎的母親在婚禮當天並不出席,但代表父親的叔叔當然也沒有來。一場不能在家中舉辦且男方家長未到場的婚禮。這是第二個遺憾...... 第 3 天是在飯店舉行的喜宴,親朋好友前來向新人致意、贈禮、用餐。昌德拉的叔叔跟母親仍然沒有出現,但叔叔打電話給莫妮卡的父親,兩人在電話中談了很久,叔叔給了新人他的祝福,電話兩頭的家人都哭了...... 婚禮結束後,我問昌德拉,他滿意自己的婚禮嗎?「這場婚禮是個笑話」, 他苦笑地說。母親不能參加某些儀式、婚禮在廟宇舉行,這種種讓他用「悲劇」來形容自己的大喜之日。那莫妮卡呢?在準新人各自發出的喜帖中,莫妮卡的家人名字全都出現在喜氣洋洋的卡片上,與她一起邀請親朋好友來見證這場得來不易的婚禮,而昌德拉的喜帖上卻只有他自己孤零零的署名;此外,婆羅門社群要求莫妮卡的父親寫一封致該社群的信件,交代自己的家庭背景、以及女兒嫁給某某人等,以示證明,這種超出常理的做法讓她感到憤慨;昌德拉的舅舅是婚禮當天男方的長者代表,婆羅門社群要他支付一筆金額不大 (2,000 盧比) 的象徵性「罰款」, 以處罰他促成這場跨種姓婚姻完成,這也讓莫妮卡感到啼笑皆非。儘管終身大事締結在一場不完美的婚禮中,婚禮結束後,這對新人心上的大石終於落下,緊繃的神經也可以鬆弛,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專注於研究與教學,並享受不用再受社會指指點點的伴侶生活。不過,第一年的阿薩姆新年與其他節慶,莫妮卡尚不能跟著昌德拉回家鄉過節,但昌德拉充滿希望地說,叔叔與哥哥一直在與當地婆羅門社群溝通,明年他們就可以在不用恐懼被排斥的情況下,回家鄉拜年了。相信不只是明年,他們從今爾後的每一年都會幸福圓滿。婚禮前另一個重要的儀式叫做蒂拉克 (tilak), 在這個儀式中,莫妮卡的兄長在準妹婿的額頭塗上薑黃糊做成的蒂卡 (tika), 為新人祈福。婚禮過後沒多久,印度的新冠疫情捲土重來,莫妮卡的兄長也在此波疫情中喪生,莫妮卡一家在完成了困難重重的婚禮之後,旋即又陷入了失去至親的傷痛,謹以此文向這個堅強的家庭致意......
台科技廠在印度碰壁,彭博:印度不是中國
一年前緯創資通旗下印度工廠爆發數千名工人因工資被拖延的問題而發生暴力事件,這個月又有富士康清奈工廠數百名工人食物中毒,超過 150 人住院。蘋果與富士康都承認工廠管理出問題,上月中已關閉清奈工廠,重新開業時間未定。對蘋果這個大客戶而言,等於一年內就爆發兩次與印度供應商有關的衝突。據稱因為這起事件,富士康及 11 家包括提供食物與生活設施的承包商被傳喚與印度州政府會面,外媒分析,雖然這起事件對 iPhone 生產影響不大,但對蘋果與台灣科技製造業有更深層意義,即印度不是中國,印度取代中國不那麼容易。面對中國勞動力短缺、經濟轉型,以及政治面台美都試圖避免太依賴中國,台灣企業正在將業務轉移到印度,同時印度也趁著這股趨勢吸引投資,取代中國,在全球商品貼上印度製造標籤。為了實現製造大計,印度政府去年為 13 產業推出相當 270 億美元的激勵措施,包括 100 億美元半導體產業激勵計畫,是所有產業金額最高,台印雙方也就各種投資機會協商。以中國經驗看海外生產對台灣科技製造業而言還算風調雨順,且印度與台灣雙方也都情投意合,但事情沒這麼簡單。彭博分析,過去 50 年台灣電子製造業在中國相處還算融洽的部分原因,在於共同語言和歷任領導人的親商政策,為開辦工廠和僱傭工人鋪平道路。但印度不那麼容易,無論語言障礙、文化差異還是紛亂的民主制度,在在顯示印度不是下一個中國,而是有自己特點和差別的國家。彭博點出關鍵原因,第一點是中國工人並非比印度工人順從,而是迫不得已時中國地方政府會站在企業方,不是工人。但在印度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因印度領導人選舉時需要選民支持。另一個最大挑戰是管理風格。台灣企業通常在中國使用台灣人管理,但可能發現在印度行不通,必須更仰賴當地領導人經營業務,前提是必須提供足夠培訓和支持,讓他們能以台灣的嚴格管理融合當地輕鬆的勞工文化。適應環境與文化需要數十年時間,中國製造中心也是經過長時間慢慢建立,但這次似乎更趕,為了分散中國重心,客戶急著在印度擴大生產規模,台灣也急著與印度政府建立更深貿易關係,這次台灣製造業沒有時間適應,將來在印度碰到的衝突與挑戰恐怕更多。
進入緊急狀態!哈薩克能源價格飛漲 民間示威遭強力鎮壓
哈薩克於 1 月 1 日取消液化石油氣的價格上限後,價格一夕翻漲。有鑑於液化石油氣是大多數當地汽車使用的燃料,失控的燃料價格導致民眾紛紛上街發動示威。從哈薩克西部石油重鎮扎瑙津 (Zhanaozen) 開始,抗議行動在全國遍地開花,甚至逐漸演變成暴力衝突。動亂在哈薩克第一大城阿拉木圖 (Almaty) 尤其嚴重,商店和餐館的窗戶被砸碎,甚至有警車遭到縱火。從網路上流出的影片可以看到,阿拉木圖市中心聚集了防暴警察和眾多人群,估計有超過 5,000 人在場。據報導,在民眾拒絕解散後,警方使用了閃光彈和催淚瓦斯等強硬手段試圖驅離人群。周三 (5), 哈薩克總統托卡葉夫 (Kassym-Jomart Tokayev) 宣布阿拉木圖及西部的曼吉斯套州 (Mangystau) 進入緊急狀態。同時,總理馬明 (Askar Mamin) 也因騷亂而選擇辭職,托卡葉夫隨後任命第一副總理斯邁洛夫 (Alikhan Smailov) 出任代理總理。從阿拉木圖民眾拍攝的影片中,可以看到警方接連發射數枚閃光彈。液化石油氣的價格上漲,起因於三年前的國家政策。2019 年,哈薩克推動改用電子交易平台 (ETP) 買賣液化石油氣,並實施為期三年的過渡期,逐步減少對液化石油氣的補貼,使其價格由國家控制慢慢轉為市場決定。早期,哈薩克液化石油氣的售價受國家監管,價格甚至會低於生產成本,迫使廠商得賠本出售、生產意願也相當低落,液化石油氣短缺的狀況更是時有所聞。此外,低廉的液化石油氣往往也成為誘人的黑市商品,被不肖業者走私到周遭售價較高的國家出售,如:俄羅斯或吉爾吉斯。因此對於生產、銷售液化石油氣的廠商而言,哈薩克政府放手讓液化石油氣價格回歸市場機制是一大利多,將有助於它們翻新老舊設備,哈薩克越來越頻繁的液化石油氣短缺問題也能得到改善。今年 1 月,三年期滿,哈薩克政府完全取消液化石油氣的價格上限,並交由電子交易平台根據市場供需情況來定價。這導致短短幾天內,哈薩克西部曼吉斯套地區液化石油氣的價格,迅速從每公升 60 坦吉 (折台幣 3.81 元) 漲價到每公升 120 坦吉 (折台幣 7.62 元), 整整翻了一倍。這令住在哈薩克西部的民眾苦不堪言,因為這裡雖然石化資源豐富,但發展程度卻遠不如首都努爾蘇丹 (Nur Sultan) 和商業大城阿拉木圖,食物與民生物資必須長途運輸。因此,任何成本的提高都會影響自 COVID-19 疫情以來已大幅上漲的物價,加上這裡使用燃氣汽車的比率比其他地區高,約有 70-90% 的車輛以液化石油氣做燃料,居民們對價格上漲的不滿也更為強烈。不過,針對此次事件,哈薩克的官員們則表示,轉由電子交易、市場定價不是價格飛漲的唯一因素,哈薩克能源部長穆爾扎哈利耶夫 (Magzum Mirzagaliyev) 就指責曼吉斯套地區的加油站操縱價格,擅自加價 25-50%, 明顯「高於正常」, 目前反壟斷機構正介入調查。在官員點出問題之後,曼吉斯套地區的加油站也馬上做出回應,在 1 月 3 日迅速將液化石油氣的價格調降至每公升 90 坦吉 (折台幣 5.72 元)。哈薩克總統托卡葉夫 4 日晚間也於推特上表示,將恢復曼吉斯套州每公升 50 坦吉 (折台幣 3.18 元) 的價格上限,以確保國內局勢的穩定。但如今看來,人民的抗議可能不僅僅是針對能源價格,更像傾洩長期累積的不滿。即使政府釋出善意穩定價格,抗議行動並未因此冷卻,民眾的抗議方向逐漸政治化,宣洩他們對暗中影響政局的前領導人納扎爾巴耶夫 (Nursultan Nazarbayev)、現任總統托卡葉夫的不滿。在他們兩人的領導之下,哈薩克靠著豐富的天然資源賺取大量財富,卻積攢在少數人手中,平民多半仍過著艱苦的生活。阿拉木圖市中心一間家用品店的店長埃爾加利耶娃 (Manshuk Ergaliyeva) 就表示:「有了石油收入,我們本來可以過得像杜拜,但前提是它沒有被掠奪。」她認為民眾現在的行為是由於對哈薩克的腐敗感到失望。在抗爭中可以聽到民眾不斷大喊「老頭子滾」(old man out), 這裡的老頭子指的正是納扎爾巴耶夫,他是哈薩克獨立後的第一位領導人,統治近 30 年,直到 2019 年才卸任。卸任後,納扎爾巴耶夫由目前轉為幕後掌權,繼續影響著心腹,也就是哈薩克現任總統托卡葉夫,其影響力從 2019 年托卡葉夫一上任就將首都從阿斯塔納 (Astana), 直接改為納札爾耶夫的名字努爾蘇丹 (Nursultan) 中可見一斑。托卡葉夫上任後也維持一貫的威權統治作風,期間雖有零星抗議行動,但往往遭到警方無情鎮壓。在此次的抗爭行動中,已有超過 200 人遭到警方拘留,政府也迅速發布了為期兩周的緊急狀態。即便改變現狀的希望看似渺茫,但一位阿拉木圖市的居民仍表示:「也許抗議行動無法影響最終的價格,但這件事很重要,它傳達了人們有多絕望。」
印度揭幕400公斤C羅雕像 揭果阿省殖民傷口惹議
位於印度西部的果阿省,曾經被葡萄牙殖民了 400 餘年 (葡屬印度);1947 年,印度自英國手中獨立,不過隸屬葡屬印度的果阿省直到 1961 年 12 月,才得以擺脫殖民者的統治。1955 年時,印度甚至曾對果阿省發動經濟封鎖,逼迫葡萄牙殖民者交出果阿省,而這段歷史也成了印度民眾的共同記憶。現已成為一位律師的薩爾德賽 (Libia Lobo Sardesai), 當年就曾是其中一位致力於解放果阿省的民眾。在 1955 年,她和丈夫瓦曼 (Vaman Sardesai) 一起在森林裡經營地下電台,提供果阿省民眾外界的消息,大大鼓舞了果阿省民眾的士氣。她形容,聽聞葡萄牙殖民者投降那天是她一生中最開心的時刻,「我感覺我好像得飛到天空,宣布果阿省終於擺脫葡萄牙長達 450 年的統治、重獲自由的消息」—— 事實上,她後來還真的得到了一個機會,搭著飛機在果阿省上空灑傳單,宣布果阿省已脫離葡萄牙人之手,也算是實踐了當初的夢想。不過,或許正是因為曾被葡萄牙殖民的關係,今日果阿省最風行的運動正是足球,而非印度的國球板球;葡萄牙足球國家隊在這裡也相當有人氣。這層層歷史因素交疊起來,也難怪這次果阿省的 C 羅雕像在民間引發兩極的評價,加上省長洛博又選在 2021 年 12 月,也就是果阿省脫離葡萄牙殖民滿 60 周年的時刻舉辦揭幕儀式,自然引發了許多民眾的不滿。在果阿省的 C 羅雕像落成典禮開始前,許多民眾就已經帶著黑旗在附近聚集,準備發動示威。「選在今年 (2021) 豎立一尊葡萄牙足球選手的雕像簡直是褻瀆!」右派民眾希羅德卡 (Guru Shirodkar) 生氣地告訴《印度亞洲新聞》(Indo-Asian News Service) 的記者:「很多果阿省的自由鬥士都被侮辱了。」其他還有許多人對果阿省政府選擇為 C 羅,而不是印度自己的足球明星立雕像感到不高興,尤其是印度明明還有像是奈克 (Samir Naik)、布魯諾 (Bruno Coutinho) 或是般迪亞 (Bhaichung Bhutia) 這樣不輸 C 羅的好手。CNN 在報導中指出,若要選擇印度選手,擁有「印度貝克漢」之稱的前印度國家隊隊長般迪亞應該會是個適合的人選,一來他是印度第一位和歐洲足球俱樂部簽下職業合約的球員,二來在現役國際球員的進球榜單上,般迪亞 80 顆的成績也足以稱霸一方,僅次於 C 羅的 115 顆。省長洛博稍後則是反駁,選擇 C 羅是因為他的超高知名度:「當人們提到足球,就會隨之提到 C 羅。所以我們才會決定要樹立這尊雕像,讓年輕的男女都可以被啟發,對足球的愛與熱忱也能與日俱增。」他還反過來指控,聲稱那些示威者根本就只是「討厭足球」。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民眾相當喜歡這尊 C 羅雕像,還看好它可以成為「幫助印度前進世界盃足球賽的重要基礎」。
好想吃吃看!紐西蘭新創獲億元募資,用新冠疫苗原理做出會牽絲、冒泡的「素起司」
New Culture 的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 Matt Gibson 出生於紐西蘭,畢業於奧克蘭大學,主修基因學與微生物學。2018 年時,他看見素食製品的領域開始有新創崛起,像是做非植物性蛋白質的生技公司 The EVERY Company、Perfect Day, 以及做植物肉的 Upside Foods、New Age Meats 等,決定投身加入這股趨勢,「我厭倦了只待在一旁,我真的想做,而且我決定去做。我知道技術、我知道如何做,我想要投身其中,盡我能做的一份力量。」他之所以選擇嘗試製造素的「起司」, 是因為看到乳製品對紐西蘭的生態影響。紐西蘭雖然以乳製品聞名世界,但當地的酪農業卻對環境造成巨大傷害,包含大量牛隻佔用水資源,過度放牧造成土壤退化,以及全球性的溫室氣體議題等。根據 World Wild Life 網站顯示,世界上大約有 2.7 億頭牛正在供給人類對牛奶及相關乳製品的需求,但大量的牛隻會製造出大量甲烷 (造成溫室效應的一種氣體) 加劇全球暖化。此外,要種植他們所吃的牧草也容易犧牲掉自然生態棲地,像天然的草原、濕地、森林等,對當地的生態系、水質、土壤都造成不良影響。Matt Gibson 看見這些環境問題,除了選擇吃素之外,更希望用科學的方式,為家鄉帶來改變。他花了 4~6 個月透過 Linkedin 到處介紹自己的理念,看看有沒有相似願景、熱情與專長的合作夥伴。最後他找到英國劍橋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博士 Inja Radman 成為他的共同創辦人,並成功加入知名創投 SOSV 的矽谷 IndieBio 加速器,正式開啟他的「素起司」創業之旅。目前市面上的素起司大致由椰子、大豆、堅果、澱粉等原料製成,但這些植物性原料卻無法複製出起司牽絲、冒泡、流動的口感 —— 因為少了「酪蛋白 (Casein)」, 也就是牛奶中最主要的蛋白質成分。既然無法透過牛奶取得酪蛋白,New Culture 先透過基因工程技術,將能產生目標蛋白質的 DNA 序列注入微生物中,透過大型的發酵槽讓這些微生物進行繁殖,進而大量製造出目標蛋白質,也就是素起司所需的酪蛋白。接著,公司從發酵槽中取出酪蛋白,按照配方將酪蛋白與水、植物油脂、植物糖、維生素與礦物質混合,進而產出市面上最普及的起司:莫札瑞拉 (mozzarella)。「我們很早便發現要做出好吃的起司,關鍵在於乳製的蛋白質。更精確的說,就是哺乳類動物身上獨有的酪蛋白,但問題是它並不存在於植物界中。因此,與其透過乳牛產出這些酪蛋白,我們用的是微生物。找出帶有酪蛋白的 DNA 後,我們便能將其放入微生物中,讓他們在發酵槽中成長。」New Culture 的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 Matt Gibson 說道。Matt Gibson 坦承,New Culture 並不是第一間用微生物來製造重組蛋白的公司,不過因為擁有能大量生產酪蛋白的獨門製程,讓 New Culture 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專攻素莫札瑞拉起司的公司,因為酪蛋白是能做出莫札瑞拉起司的重要關鍵。如何將成本高昂的重組蛋白與發酵技術,提升到量產的階段,成為一種真的可以普及化的替代方案,是 New Culture 面臨的下一步挑戰。New Culture 目前尚未有產品上市,他們將先透過與披薩店合作來進入市場,預計明年初便可在特定的披薩店,嚐到鋪滿 New Culture 素起司做成的披薩。事實上,這種重組蛋白的技術除了用在食品科學外,在生醫領域也十分常見。舉例來說,新冠疫苗中美國的諾瓦瓦克斯 (Novavax)、台灣的高端及聯亞生技疫苗、B 型肝炎跟 HPV (人類乳突病毒) 疫苗都是透過這種技術 —— 先篩選出目標蛋白質 (以 New Culture 來說是酪蛋白,生技廠來說是病原蛋白質), 以基因工程技術將其植入細胞培養,再進行後續純化等工作。根據 2021 年 8 月指出,到 2030 年時,植物性食品將佔全球蛋白質市場的 7.7%, 將達到 1,620 億美元市值,相較與 2020 年成長 5 倍之多,未來發展潛力極大。在素食主義漸趨流行的風潮下,台灣也開始出現鎖定植物食品的新創,包含做植物性泡麵的 immi、植物肉脂肪的 Lypid 等,國際上植物肉公司 Beyond Meat 已在 2019 年掛牌上市、今年燕麥奶品牌 Oatly 也 IPO 出場、人造肉大廠 Impossible Foods 也表示未來有上市打算。
黑莓機步入歷史:歐巴馬也愛不釋手 傳奇手機正式終止服務
大約 20 年前,加拿大科技公司 BlackBerry 推出的新款手機在市場上颳起一股「黑莓機」旋風,並在接下來約 10 年裡,擄獲無數政商名流的芳心,就連前美國總統歐巴馬 (Barack Obama) 都是其愛用者,即使後來 BlackBerry 放棄手機業務,仍有一票死忠粉絲堅持非黑莓機不用。可是周一 (4), 那個眾人心知肚明的日子終究還是來了:BlackBerry 依計畫停止支援 BlackBerry 10、BlackBerry 7.1 OS 或是更早的作業系統,使用以上系統的設備將無法繼續「可靠運作」, 上網、傳簡訊或是打電話這類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少數不受影響的是先前中國電子公司 TCL 在黑莓授權下推出的 BlackBerry KEY2 等產品,採用 Android 系統開發的它們將不受影響,或將成為黑莓機鐵粉們的最後避風港。黑莓機的傳奇地位,建立於黑莓在 21 世紀頭十年所打下的基礎。當時的黑莓機以穩定、可靠的系統著稱,除了一般的打電話、傳簡訊功能外,又附帶可以收發 email, 還有公司自行開發的即時通訊軟體 BBM (BlackBerry Messenger) 可以使用,加上那組標誌性的實體 QWERTY 鍵盤設計,讓黑莓機受到了許多商務人士的歡迎。英國市場調查公司 CCS 洞察 (CCS Insight) 的產業分析師伍德 (Ben Wood) 說道:「它 (QWERTY 鍵盤) 讓黑莓機裝置在人們手裡握起來更舒適,甚至讓人發展出肌肉記憶,可以快速、精確地輸入資訊」。在 2010 年前後,黑莓機的發展進入全盛時期,黑莓機的市占率近 20%, 每年銷量超過 5,000 萬台,從華爾街的白領菁英、電視名人金卡戴珊 (Kim Kardashian), 到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等人,通通都是黑莓機的愛用者。歐巴馬曾在 2020 年出版的回憶錄《應許之地》(A Promised Land) 中透露,在白宮期間,他為了能繼續使用黑莓機,還不惜和資安團隊開了好幾周的會議、來回協商,最終才獲准可以繼續使用黑莓機。當然,那支黑莓機已經被大幅改造,只能收發約 20 個聯絡人的 email, 不能講電話,耳機孔、麥克風也通通不能用。「蜜雪兒 (Michelle Obama, 歐巴馬的妻子) 曾調侃說我的黑莓機就像那些給嬰兒的玩具手機一樣,就是那種可以按按鈕,會發光、產生聲音,但實際上一點用處都沒有的手機。」然而,在 2007 年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以 iPhone 開啟了觸控螢幕時代後,黑莓機傳奇便開始走下坡,即使後來它試著推出與對手相仿的手機,搭載了時下流行的觸控螢幕和虛擬鍵盤,依舊無力挽回頹勢,消費者們也先後投入 iPhone 和 Android 陣營的懷抱,只剩下一小批死忠粉絲打死不退。幾經嘗試後,2016 年黑莓宣布退出手機業務,轉型成了一間軟體公司,致力於「為企業開發軟體解決方案」, 間接宣布了黑莓機的謝幕已經進入倒數計時。經營 YouTube 頻道 TechOdyssey 的 YouTuber 馬特洛克 (Adam Matlock) 表示,他其實很能理解死忠粉絲們堅持使用黑莓機的原因,「他們堅持使用黑莓機很久,因為它真的無法取代。」「我一直覺得,黑莓機的特別源自於它有實體的鍵盤,而且不想成為另一支有觸控螢幕的手機。」但另一方面,馬特洛克也可以理解黑莓公司的決定,「這些系統現在都已經過時了」。況且,當未來幾年美國大型電信商 Verizon、AT&T 和 T-Mobile 慢慢停止提供 3G 訊號後,黑莓機一樣得下台一鞠躬。不過,做為一個 3C 專家,馬特洛克的工作室裡依舊可以擺了一些歷久不衰的科技產品,像是 2000 年初期推出的 BlackBerry 7100g 手機,彷彿是要緬懷這些產品及其背後的公司。「它們對我來說真的很特別。」馬特洛克說道。
開旅店、掃廁所兼差當國王 英國小島旅店老闆+皮爾島之王全面開徵!
最近適逢年末轉職潮,英國西部濱海的巴羅自治市 (Barrow Borough Council) 也開出了一項有趣的職缺,打算替轄區內的皮爾島 (Piel Island) 招募一位酒吧老闆,負責經營島上的船旅店 (Ship Inn), 順便兼任「皮爾島之王」一職。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巴羅自治市暫時委託一間公司代管船旅店,現在疫情稍稍放緩,它們打算招募一位精明的老闆來經營這間旅館。聽起來雖然很有吸引力,不過在島上居住多年的居民墨菲 (John Murphy) 提醒所有應徵者,這份工作將需要「全心投入」, 應徵者最好是個習於獨處的人。「畢竟在皮爾島,你沒法隨心所欲地跑去超市特易購 (Tesco) 買條麵包嘛。你得全心投入工作,並樂於待在寧靜平和的環境、甚至是獨處才行,這份工作需要很特殊的人格特質。」但只要能適應這些部分,或許新老闆也能像當地居民墨菲那般,說起家鄉的美景只有讚不絕口。「即使你氣在頭上,皮爾島美不勝收的景色仍能驚艷你,讓你無法忽視。」墨菲還自誇他絕對睡過皮爾島上的「每一塊草地」, 而且他「百睡不厭」。「不管是喝醉還是醒著,我就是愛極了這裡。」皮爾島距離英國西北部大城曼徹斯特 (Manchester) 約 100 公里,面積約 20 公頃,在每年 4-9 月的旅遊旺季,遊客們會搭乘渡輪來到欣賞島嶼風光,留宿的旅客則會住在船旅店,或是在島上的營地紮營過夜。此外,島上還有一座由神父們在 14 世紀初修築的城堡,當年之所以會建造這棟建築,是為了防範蘇格蘭入侵者。雖然當地風景十分秀麗,但巴羅自治市也提醒應徵者三思而後行,確定自己有能力面對皮爾島的電力不穩、交通不易及氣候等問題後再來應徵。一如招募廣告提到的一樣,應徵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負責經營船旅店,替來島上的觀光客張羅酒水。除此之外,整理營地、清掃營區廁所等工作,也是由船旅店的老闆負責。工作雖然有些辛苦,可是他的付出也能獲得全島居民的認可。根據老居民墨菲的說法,新老闆上任時,居民們將會循著傳統為他舉辦加冕典禮 —— 新老闆得坐在椅子上,讓居民將一桶又一桶的啤酒澆在他頭上。此外,他還得朗誦誓詞,宣誓會努力當個「節制的菸槍、優秀的酒友,以及所有男女的愛人」(be a modest smoker, a good drinker, [and] a lover of all women or all men)。這項奇怪的傳統究竟是怎麼來的,目前也沒人可以交代清楚,但島上倒是流傳著一個說法,指出這很可能與 15 世紀一場失敗的政變陰謀有關。在 1487 年,一支企圖要推翻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七世 (Henry VII) 的部隊,簇擁著他們 10 歲的魁儡領袖西姆內爾 (Lambert Simnel) 來到島上,計畫隔天一早就要渡海展開政變。但這支部隊並沒有成就什麼氣候,很快就在斯托克戰役 (Battle of Stoke Field) 中被擊潰,西姆內爾也被逮捕,不過他隨後就被赦免,還進了倫敦塔,成了一位馴養老鷹的人。接著在 19 世紀中葉,一些喝醉的漁夫聽說了這個故事後靈光一現,「如果皮爾島沒辦法擁有一個未來的英國國王,總可以有這座島的國王吧?」隨後,「皮爾島之王」的頭銜,以及這場奇怪的加冕典禮就這樣誕生了。在這支介紹皮爾島的影片中,0:52 秒處就是島民們為新任的「皮爾島之王」舉辦加冕典禮的過程。墨菲告訴記者,要不是他自知已經 73 歲、沒什麼體力負荷船旅店老闆的工作,他就會果斷投履歷應徵,爭取當一回「皮爾島之王」的機會。現在,墨菲還在考慮要不要就這樣熱血一回,「我很認真在思考一個問題:當人生來到盡頭,我有沒有辦法帶著微笑和附近的 800 隻海豹共享 1 品脫 (約 473 毫升) 的啤酒?」「我覺得我可以,你知道的。」
媽媽我不想努力了!想多生一個?研究顯示:爸爸先當「神隊友」
2019 年,《82 年生的金智英》颳起一陣話題旋風。電影細膩刻劃主角金智英在成長過程、家庭、職場面臨的性別處境,包括同工不同酬、婚姻與育兒負擔,不只衝出南韓高票房,在臺灣同樣掀起熱議。「未婚的時候催趕快結婚,結婚以後催趕快生孩子,有了女兒又說再生兒子,生個孩子也不會改變什麼。」電影這段揪心金句,道出了無數女性面對婚育壓力的心聲。然而,生個孩子,真的不會改變什麼嗎?中研院社會所鄭雁馨副研究員,從多年研究提供幾個具體數據。根據國外不同學者在 2005、2019 年發表的論文 (Gjerdingen & Center, 2005;Kim & Cheung, 2019), 當家庭迎來新生兒,妻子花在家務和育兒的時間會大幅上升,丈夫的改變則不大。類似現象,也出現在臺灣。隨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臺灣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節節上升,不過,家務勞動的時間卻沒有明顯變化。鄭雁馨從 2016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發現,臺灣婦女平均仍負擔近 80% 的家務,多數人白天在職場奔波,回家後,太太與媽媽們的「第二輪班」才正要開始...... 誰做家事?誰來分攤育兒壓力?乍看只是小夫妻的互動模式,實際影響遠遠不止於此。長年研究人口學的鄭雁馨直言:「臺灣女性在公領域和男性平起平坐,但如果私領域的性別平等沒有跟上腳步,整體生育率就很難提升。」眾多的西方調查已顯示,有沒有一個「神隊友」, 將會影響女性是否想再生一胎。然而過往的研究較少針對東亞社會,鄭雁馨採用 2016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從 3564 筆年齡介於 15–49 歲且至少有一個 18 歲以下子女的女性樣本,分析「教育程度」與「家務分工」對臺灣婦女生育意願的影響,進行本土性的實證探討。研究結果在 2020 年獲刊於美國頂尖家庭期刊《Journal of Marrige and Family》, 這也是將近 10 年後臺灣的家庭研究再次登上此期刊。從數據來看,臺灣家庭分工呈現何種面貌?調查發現,臺灣已婚婦女平均每天要花上 6.2 個小時,包括處理家事雜務、照顧一家老小,種種占了將近八成的家務。已婚男性則大約負擔 22% 的整體家務,家事、育兒的比例相差不大。其中,有 48.5% 的女性受過高等教育,而這些高等教育程度的婦女,通常會獲得丈夫比較多的家務支持。整體而言,妻子的教育程度、收入與丈夫投入家務分工比例,呈現正相關──當妻子的社經地位越高,有越高機率擁有一個更積極分工家務的丈夫。換言之,家務分工會隨著社會階層呈現不同樣貌:高社經婦女確實多了不少來自隊友的「後盾」支持。第二個問題:家務分工會影響生育態度嗎?當先生攬下越多家務,太太們會不會有更高的生育意願?答案很有趣。整體來說,當丈夫家務總時數增加,妻子的生育意願也會增加,但進一步分析,還有三個影響關鍵。首先,如果區分丈夫做了哪類家務,結果則不一樣。若丈夫是勤快地「做家事」, 並不會影響妻子的生育意願;但如果丈夫分攤更多「照顧子女」的工作,妻子的生育意願會明顯增加。顯然對媽媽來說,比起多洗一次碗、多摺兩件衣服,爸爸能在孩子大哭大鬧時陪玩安撫、換尿布哄睡,更稱得上是神隊友。此外,這個影響主要發生在「一寶媽」, 讓她們更有意願生第二胎;對於有兩個以上寶寶的女性,影響不大。原因可能是,經歷過一次「育兒地獄」, 媽媽們便能看清隊友的「屬性」, 若先生沒有放自己單打獨鬥,新手媽媽自然比較願意迎接第二個寶寶;而二寶或三寶媽要再生下一胎,必須付出更高成本、考量更多面向,因此家務分工較難產生實質作用。除了家務分工內容、胎次,第三個影響因素則是妻子的社經背景。只有在高教育程度妻子身上,丈夫投入更多家務育兒,才會明顯提高生育意願。總的來說,研究成果顯示:更平等的家務分工,特別是分攤育兒工作,能提升高教育女性生第二胎的意願。數據也顯示,所謂「更平等的家務分工」並不是嚴格的 1:1。實際上,只要先生負擔超過 20% 的育兒責任,就能提高妻子的生育意願。換句話說,公平只是一種感覺,媽媽期待的不一定是全能爸爸,而是隊友實際表現出願意共同承擔照顧壓力,就能讓妻子備感支持。鄭雁馨談到,女性承擔高比例家務是臺灣「跨世代的共同現象」。熟齡世代高達八、九成,青壯世代女性也依然負擔七、八成的家務勞動。「減少的那一兩成,也不一定是先生做更多,可能是自動化幫了忙。」鄭雁馨犀利道出痛點。從掃地機器人、洗碗機常見的廣告語「解放媽媽雙手」、「讓媽媽不再腰痠背痛」, 家務商品預設出的消費者形象,也恰恰說明了家務一把罩,仍然是社會對女性的普遍想像。不只在臺灣。「育兒家事 = 太太媽媽」, 這個如影隨形的標籤,普遍存在於東亞國家。攤開數據,1990 年代中期,日本婦女每週家務勞動時數是丈夫的 13 倍;韓國為 4 倍,而且經過 20 年,「歐巴們」沒有太大改變,2019 年的研究顯示 (Kim & Cheung, 2019) 當家裡迎來新生兒,並不會影響韓國爸爸投入家務的時間。對照電影中金智英的無奈心聲:「醫生反問我,飯是電子鍋煮的,衣服是洗衣機洗的,為什麼我的手腕會痛?」婦女承擔「第二輪班」的壓力,仍未完全被看見和同理。過去,男人出外打天下,女人的戰場是「家庭」, 打掃煮飯、照顧老小、專心一打多。如今,許多女性同樣在職場發光發熱,但經歷生產和育嬰關卡時,她們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除了承受懷孕的巨大身心變化,還可能影響升遷、中斷年資,甚至被不友善的職場隱性「驅逐出場」。這也是為何研究反映出,蠟燭兩頭燒的高社經女性,更容易因為家務分工而影響生育意願。「家務分工的均衡,影響最大的通常是高社經女性。」鄭雁馨分析:「她們可能有很好的職場表現,正在追求自己的事業和成就感,一旦生產、育兒,勢必要面臨職涯和婚育的衝突。當職場和家庭讓人身心俱疲,又發現丈夫不可能調整工作和作息,總是媽媽要犧牲,越來越多女性遲疑,或者生一個後就此打住。」臺灣生育率節節下滑,一谷還有一谷低,青年低薪、高房價、公托不足都可能是影響因素。但這項實證研究也反映出,跟不上時代腳步的性別文化,更讓不少蠟燭兩頭燒的女性成為「厭世媽咪」, 不願輕易再談媽媽經。「為什麼北歐國家的生育率能回升?很大原因是,他們完成了兩階段的性別革命。」鄭雁馨解釋,家務分工與生育率的持續走低息息相關,西方人口學家稱之為「停滯的性別革命」──大量女性活躍在公領域中,但男性在私領域的性別角色仍然停滯不前。這也是東亞文化圈面臨的共同問題,包括臺灣、香港、日本、南韓和中國。舉例來說,請育嬰假、獨自推嬰兒車散步、上街買菜,是街頭常見的北歐爸爸群像。然而,當育嬰假政策來到東亞,2017 年臺灣、日本、韓國的爸爸使用率全都低於 10%。 「如果文化價值、社會環境沒有跟著改變,立意良善且進步的政策反而強化了性別分工。」鄭雁馨提醒。回看電影,當金智英滿臉疲憊而怨懟的這麼說:「可以不要再說『幫』我了嗎?幫我做家事、幫我帶小孩、幫我找工作,這難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嗎?」這或許也是大螢幕外許多「偽單親媽媽」的真實吶喊。透過實證研究再次顯示:生育不只是女人的事,家務分工也絕非是夫妻的家內風景。若我們希望力挽狂瀾、翻轉生育率,便不應該忽視公私領域的性別結構。【研之有物】延伸閱讀:Yen-hsin Alice Cheng and Chen-Hao Hsu, 2020, “No More Babies without Help for Whom? Education, Division of Labor, and Fertility Inten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82 (4) 鄭雁馨的個人網頁
就是不想付錢給NHK,日本民眾如何靠電視訊號阻斷器抵制公共媒體付費制
像是台灣的公共媒體 —— 公共電視,也有《公視法》確保公共電視的經費包含政府編列的預算 (也就是納稅人的錢), 讓公共電視成為一個相較於商業媒體,比較獨立客觀、可以製作不一定會熱賣,但具有時代意義或社會公益的內容。那既然《放送法》第 64 條的規定是,「只要有一個可以接收到電視訊號的機器」就要付錢給 NHK, 那如果家裡的電視看不到 NHK, 還需要付錢給 NHK 嗎?好問題,最新的判決的結果答案是「還是要」2014 年,筑波大學掛谷英紀的研究室開發出一款名為「」的信號阻斷器。這個直徑只有 2.1 公分、長 7.5 公分的金屬管狀裝置,只要裝在電視和電視線之間,它就可以過濾掉 NHK 的電視訊號,讓電視沒有辦法播映 NHK 的頻道。這款 IRANEHK 從 2014 年 7 月起就在網路上販售,2015 年 4 月更以「只看不到 NHK 的訊號接受器 (NHK だけ映らないアンテナ)」參加 niconico 超會議 (ニコニコ超会議), 榮獲「研究狂 (研究してみたマッドネス)」類別大獎。既然裝了 IRANEHK, 電視就看不到 NHK 這一台了,那還需要付錢給 NHK 嗎?開了第一槍的人物是,口號為「打爆 NHK (NHK をぶっ壊す!)」的立花孝志。時任千葉縣船橋市議員立花孝志,2015 年 6 月在黨部兼自家的電視上,裝上 IRANEHK, 確認完這樣真的看不到 NHK 之後,就立刻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表明自己看不到 NHK, 所以不需要付錢給 NHK。這起判決的結果可想而知。法官認為只要把 IRANEHK 拿下,就可以看到 NHK 了,所以認定立花孝志還是需要付錢給 NHK, 即使立花孝志他本人並沒有想要看 NHK 的意思。接著,立花孝志將 IRANEHK 熔接在電視上,還曾經把 IRANEHK 嵌在牆壁電視線插孔裡面,「這樣就不能把 IRANEHK 拔下來了吧?」, 再次提起訴訟都紛紛敗訴。既然熔接不行,那如果買來的電視早已內建「收不到 NHK 訊號」的濾波器,那這樣還要付錢給 NHK 嗎?2018 年 10 月,東京都內一名女性主動聯繫研發出 IRANEHK 的筑波大學,請他們幫忙做了一台「看不到 NHK 的電視」。具體做法是,先由筑波大學花了日幣 3,000 元買一台二手電視,筑波大學將這台電視改裝成「看不到 NHK」的狀態後,再由這名女性以原價 3,000 日圓買回。後來這件事情也上了法院,2020 年 6 月,東京地方法院裁定,縱使只要再加上訊號增幅器就可以讓這台電視看得到 NHK, 但以這名女性的狀況,她並不具備可以自己把這台「看不到 NHK 的電視」變成「看得到 NHK」的專門知識,而且還必須要自費添購訊號增幅器才能看到 NHK, 不論當事人的動機是什麼,這台電視既然不能收到 NHK 的訊號,就沒有和 NHK 簽約的義務。然而,這起訴訟上訴二審後,逆轉改判 NHK 勝訴,當事人上訴三審後,最高法院在星期四 (2021 年 12 月 2 日) 駁回上訴,維持二審判決結果,當事人即便使用一台「看不到 NHK 的電視」, 依舊要付錢給 NHK。曾為 NHK 當紅主播,現已轉為自由記者的堀潤,在 2020 年一審判決出爐時曾表示,自己是靠著大家付的錢「受信料」在 NHK 培育出來的媒體人,知道 NHK 有其他媒體辦不到的地方,希望讓 NHK 的後輩們也都可以靠著這個制度,在新聞工作的前線努力工作。但同時,堀潤也認為這一連串的事情,也反映出 NHK 內部也必須要重新思考公共媒體的意義是什麼,希望 NHK 可以藉由這個機會取得大眾的信任,而不是要靠著上訴法院才能聽見大眾的聲音。事實上,NHK 的「受信料」付費率在 2019 年度來到 82.8%, 和前一年度相比成長幅度達 0.7%, 是歷年最高,但「受信料」總收入只有 7,115 億日圓,和前一年度相比少了 7 億日圓。去年因為疫情還有調降「受信料」金額的關係,2020 年度「受信料」總收入只有 6,895 億日圓,付費率也降到 81%, 是 2005 年度以來的最低點。現在靠著手機或電腦接大螢幕,就可以看到很多節目,很多人家裡根本沒有裝電視。可以想見,未來 NHK 如果單靠《放送法》第 64 條「家裡就電視就可以收受信料」這招,可以收到的「受信料」總額一定會減少。如果 NHK 沒有辦法讓大眾了解到公共媒體的意義,或沒有辦法讓民眾信服,NHK 可以扮演好公共媒體的角色,只會加速觀眾的流失,也會有越來越多人抵制、拒付「受信料」給 NHK。如果 NHK 可以提供更有彈性、多樣化的收費方式,也許可以提高民眾願意支付「受信料」的意願。例如,針對只使用網路收看節目的用戶,提供網路平台專屬的固定月費訂閱制,或是提供網路用戶購買有興趣的單集節目,未嘗不是一個方法。目前想要在網路上收看 NHK 的節目,必須使用 NHK 在 2020 年 4 月正式上線的專屬收看平台「NHK+(NHK プラス)」。在 NHK + 上除了可以同步收看 NHK 無線台和教育台的節目外,如果錯過喜歡的節目,在節目開播的一週內,隨時都可以使用 NHK + 重播。但如果沒有和 NHK 簽約,定期支付「受信料」的話,就沒有辦法使用 NHK+。催生出 IRANEHK, 帶動社會討論 NHK「受信料」議題的掛谷英紀 (實際上是他研究室底下的大四學生開發出 IRANEHK 的), 接受訪問時曾多次表示,他自己會看 NHK, 也有和 NHK 簽約,定期付「受信料」給 NHK。但他覺得收費方式有問題,也覺得 NHK 不再公正。對於掛谷英紀來說,他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是,2013 年 3 月 8 日,當時為民主黨 (現為立憲民主黨) 眾議員的辻元清美,在預算委員會上和日本維新之會的眾議員中山成彬就「慰安婦」議題進行質詢時,雙邊立場截然不同。雖然當時 NHK 在電視上的國會直播有記錄下這個鏡頭,但是當這段影片上傳到 YouTube 後,NHK 要求必須要將中山成彬的發言片段刪除,但卻沒有禁止將辻元清美的發言片段給下架。掛谷英紀認為 NHK 這種做法有失公平,而且類似的事件一再發生,不管左派右派都在質疑 NHK 的中立性,這代表 NHK 內部的監管機制出了問題,已經失去 NHK 作為公共媒體該有的中立及信賴。這起事件促使他決定要協助學生開發 IRANEHK, 從法律上正面對抗 NHK。但實際上掛谷英紀認為 NHK 的問題不僅如此。掛谷英紀表示,他發現 NHK 為了要收到更多的「受信料」, 開始將「開源」的對象瞄準日文不好又不了解這套收費方式的留學生。他說他負責照顧的留學生就曾遇過,兩個留學生合租一間房子,理論上一戶只要和 NHK 簽約一次即可,但 NHK 卻分別和兩個人簽約,而且明明學生家裡的電視收不到衛星訊號,NHK 卻在合約上勾了費用較貴的衛星訊號方案。掛谷英紀幫忙學生打給 NHK, 要取消兩人份的合約和把衛星訊號方案改成有線電視 (地上波) 方案。雖然最後成功把方案改掉了,但多付的錢 NHK 卻不願退還。掛谷英紀還提到,NHK 目前的立場是,如果大樓裝有衛星訊號接收線,家裡也剛好有一台可以接收衛星訊號的電視,就算這台電視沒有和牆壁上的電視孔相接,NHK 也會要求必須選擇衛星訊號的方案。所以上一次,立花孝志協助一名租屋族打官司時,掛谷英紀就有協助破壞那名房客電視內部的衛星訊號接收器。因為那一次的訴訟案件,是在講房客認為房間裡的電視線是房東裝的,所以拒付「受信料」。這起訴訟案一審認定房客不需要付「受信料」給 NHK, 但二審改判 NHK 勝訴,上訴三審遭法院駁回,二審判決定讞。掛谷英紀表示,根據過去郵政省 (現已改為總務省) 的說法,所以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話,他可以協助破壞電視裡的衛星訊號接收器。他也說到,最近 SONY 等大廠,終於有推出沒有裝衛星訊號接收器的網路電視,如果是打算只看網路電視,不想看也不打算付錢給 NHK 的人,可以考慮這類型的大螢幕電視機,事情會比較簡單。
印度再傳女性穆斯林遭上線拍賣 馬拉拉、女影星通通可以買
上周日 (2), 印度政府宣布將對拍賣網站 Bulli Bai 展開調查。這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拍賣網站,而是近年來印度惡名昭彰的「女性穆斯林拍賣網」—— 它會盜用受害者的公開照片、資料,並將其掛在網站上拍賣,就好像是在拍賣商品一樣。雖然在上周六 (1) 出現後不到 24 小時就被下架,目前也沒有傳出任何受害者被「交貨」給買家的消息,可是類似網站反覆出現的結果,已然讓印度上下民怨沸騰,現在印度政府更是繃緊了神經,打算徹查 Bulli Bai 的幕後黑手。印度國會議長塔魯爾 (Shashi Tharoor) 也在 Twitter 上不滿地表示:「在網路上『賣』某個人就是網路犯罪。」「我呼籲警方立刻採取行動,讓幕後主使面臨應得的譴責和處罰。」現正與警方合作調查 Bulli Bai 案的印度事實查核媒體《另類新聞》(Alt News) 共同創辦人祖拜爾指出 (Mohammed Zubair), 光是從「Bulli Bai」這個名字,人們就可以感受到架站者滿滿的惡意 —— 在南印度慣用俚語中,「Bulli」意指「陰莖」;「Bai」則是北印度地區用來指涉「女僕」的詞彙。祖拜爾接著表示,目前受害女性大約有 100 多人,她們的背景琳瑯滿目,不乏像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 (Malala Yousafzai)、印度女星亞茲米 (Shabana Azmi) 等人,其餘也都是頗有聲量的女記者、學者或是女權倡議者。雖然上線時間很短,但許多受害者已經飽受驚嚇,有些人更直接在 Twitter 上譴責兇手,另一部分人則坦言心裡已經因此而留下創傷。周日這天,住在新德里的記者阿拉 (Ismat Ara) 以 Bulli Bai 案受害者的身分向警方報案,要求警方查出誰是幕後指使,好讓他付出代價。但她其實不抱有任何期待,因為在過去一年來發生的多起類似案件中,警方通常查了半天也沒個結果,最後只能以封鎖或是下架拍賣網站的方式草草收場,幕後兇手依舊逍遙法外。舉例來說,去年 5 月 YouTube 帳號「Liberal Doge」在開齋節這天辦了一場拍賣巴基斯坦、印度裔女性穆斯林的「線上直播拍賣」, 幕後主使者付出的唯一代價就是帳號被刪除。同年 7 月,又有 80 餘名的女性穆斯林的照片被上傳到 App「Sulli Deals」上拍賣 —— 這個詞彙是右翼印度教男性用來蔑稱女性的詞語 ——, 受害者身分與這次的 Bulli Bai 案如出一轍,有記者、作家、網紅等人,一連存在了好幾周才被封鎖,警方也是查了半天卻沒有逮捕任何人,令這些受害的女性相當不滿。Liberal Doge 案的受害者阿敏 (Hasiba Amin) 向《半島電視台》抱怨,要是警方一開始就採取足夠的行動,類似的案件絕不會一再發生。「正是 (警方) 這種不作為,才讓他們 (兇手) 得以逍遙法外。」不過警方其實亦有一些說不出口的苦衷。CNN 在報導中指出,印度雖然有針對網路犯罪的法規,但並沒有特別針對網路霸凌的規範,多少讓警方辦起案來綁手綁腳。此外,印度複雜的司法系統、有時受害者及家屬想要息事寧人的態度等,種種因素結合起來都讓兇手可以繼續逍遙法外,加害更多人。這些難以在一夜之間改變的問題,都讓 Sulli Deals 案的受害者阿拉感到很沮喪,她說:「看到這些仇恨販子可以無所畏懼地針對穆斯林女性真的很令人難過。」「那些被針對的女性都是有聲量、願意在社群媒體上帶動穆斯林相關議題討論的人。這很明顯是一宗企圖堵住女性穆斯林嘴巴的陰謀,因為我們在網路上挑戰了印度右翼份子的仇恨犯罪。」事實上,近年來在印度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 及執政的印度人民黨 (Bharatiya Janata Party,BJP) 治理下,印度境內穆斯林的處境確實變得越來越艱難,不僅法規對他們不友善,許多人也對他們心存偏見,即使是在印度警察之間也不例外。在 2019 年的一份警務調查中,半數受訪警員都表示穆斯林「天生就更有可能」犯罪。其中女性穆斯林又因為性別及宗教的緣故,處境尤其糟糕,這點在網路上更是一覽無疑。2020 年國際特赦組織 (Amnesty International) 做的一份調查顯示,調查中 100 位印度女性政治人物在網路上被針對的情形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除了政見,她們還會因為性別、宗教、種姓、婚姻狀況等各式各樣的理由被謾罵。結合近年來印度穆斯林的處境,印度專精隱私、數位權利的律師班達里 (Vrinda Bhandari) 深信女性穆斯林政治人物受到的攻擊又比信奉印度教的同事更為嚴重。前國際特赦組織印度分會的發言人埃魯姆 (Nazia Erum) 提到,這些精心策畫的攻擊都是為了要從受過教育、勇於談論伊斯蘭恐懼症 (Islamophobia) 議題的女性穆斯林手中「搶走麥克風」。「這是為了試圖讓她們閉嘴、羞辱她們,並且奪走她們所擁有的場域。」但也有另一部分人認為,這一起起網路霸凌針對的不只是女性穆斯林,廣大印度女性也都是受害者的一員。在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出版的《2021 全球性別差距報告》(Global Gender Gap 2021 report) 中,調查單位指出印度長期存在著性別不平等的問題,女性勞動參與率低,即使上了職場,往往還得面對薪資不平等的問題。此外,許多人在家裡也得面對受虐,或是被伴侶控制等形形色色的困境。曾寫信敦促印度政府著手處里 Sulli Deals、Liberal Doge 案的印度議員查圖維迪 (Priyanka Chaturvedi) 表示,這些案件在在都證明了保護印度女性安全,尤其是在網路空間安全的必要性。印度女性穆斯林前進運動 (Indian Muslim Women's Movement) 創辦人索曼 (Zakia Soman) 也生氣地表示:「這些保守又激進的人完全癡迷於女性的性欲。而且只要是來自另一個社群的女性,就會被他們視作禽獸。」「我們在討論的是將女性當作牛那樣來拍賣。這完全是中世紀才有的思維。」只不過,即使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輿論支持,許多受害者都心知肚明,期待政府在一朝一夕之間就解決問題並不實際。現在,Sulli Deals 案的受害者莫辛汗 (Hana Mohsin Khan) 已經創立了由受害女性組成的群組,成員間彼此相互支持,並更新相關議題的進展。「我們都力挺彼此。」莫辛汗難掩驕傲地說道:「我們一起合作,很少睡覺。我們絕對不會閉嘴,放任事情就這樣過去。」
全球最大貿易協定上線啦!RCEP生效 台灣怎麼辦?
跨入 2022 年的第一天,國際上的頭號消息莫過於全球最大的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 正式生效,以涵蓋超過 20 億人、近 1/3 商業活動的規模,超車其他對手,躍居為全球涵蓋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比起台灣民眾耳熟能詳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 或是自其衍生出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RCEP 與前兩者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主導國家。RCEP 是由中國主導;TPP 則是由美國主導,是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 (Barack Obama)「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 戰略下誕生的產物;CPTPP 則是 TPP 轉型後的產物,以因應 2017 年美國前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退出談判的變局,主導國家也一併由美國轉為日本。不過不管是 TPP 還是 CPTPP, 其涵蓋規模都未如 RCEP 般龐大。現在,RCEP 已經率先在汶萊、柬埔寨、寮國、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日本、紐西蘭和澳洲之間生效,待其他成員國像印尼、馬來西亞等批准後,RCEP 的效力也會陸續及於它們。唯獨印度、緬甸兩國的狀況較為特殊,前者在談判期間宣布退出,因此現行的 RCEP 成員國中並不包含它,僅保留了未來讓印度加入的可能性;緬甸雖然名義上批准了 RCEP, 但鑑於去年 2 月軍政府剛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因此目前其餘成員國還尚未同意生效。做為全球涵蓋範圍最大的貿易協定,RCEP 的談判早在 2011 年時就已經率先在東南亞國協 (ASEAN) 成員國間進行,隨後才加入了中國、日本、南韓等國家,並於 2020 年 11 月完成談判。隔年三月,中國成為首個在國內批准這項貿易協定的國家。這紙協定的頭號目標非常清楚,簡言之就是降低關稅。根據《南華早報》的報導,在 RCEP 生效後,成員國間預計有 65% 的商品都可以獲得零關稅優惠,而且在接下來的 20 年中,這個數字還將一路成長至約 90% 左右。匯豐銀行 (HSBC) 的亞太區貿易及融資服務部門領導人夏爾馬 (Ajay Sharma) 指出,此一成果主要是受惠於 RCEP 協定中的「原產地規則」(Rules of origin)。在此條件下,自 RCEP 中出口的商品只要其中有 40% 的原料是來自其會員國,那麼在出口到另一個成員國時,這項商品就可以享有關稅優惠。有了這條規則,夏爾馬相信未來企業將更願意把東南亞當作生產基地,加速供應鏈多元化,並促使外資重新調整在亞洲地區的投資布局。但降低關稅可不是 RCEP 上路後的唯一利多,談判過程中各國一併簡化了貿易程序,還針對電子商務、智慧財產權及政府採購等領域做出對應的規範,在在都更有利會員國間的經濟發展。總體而言,夏爾馬表示區域間的貿易本來就是亞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原動力,近幾年亞洲內部的貿易額也早已超越亞洲與北美、歐洲貿易額的總和,如今在 RCEP 上路後,「亞洲將有望迅速擺脫 COVID-19 疫情的影響,重回疫情爆發前的發展軌跡」。不過 RCEP 也並非完美無瑕,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指出 RCEP 在勞動、環保上的規定都有所不足,爭議解決機制、競爭、服務和投資等領域的規定也相對弱勢。況且,目前有些成員國內部也還為是否要批准 RCEP 而舉棋不定,印尼農業部長亞欣 (Elly Rachmat Yasin) 就曾當面質疑貿易部長盧特菲 (Muhammad Lutfi) 推動印尼加入 RCEP 的決定,唯恐加入後印尼的產業將會被中國擊潰,市面最終只充斥著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在談判期間先行退出的印度,也是出於類似的原因而退出。但這些並無礙於外界對 RCEP 的高度期待,《美聯社》推估,RCEP 上路後,亞洲區域內的貿易額將因此成長 2%, 約 42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1 兆 7,159 億元);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 (Brookings Institution) 則估計,至 2030 年前,RCEP 將可讓全球貿易額增加 5,00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3 兆 9,475 億元)。相較於彼此互惠的亞洲國家,遭拒於 RCEP 大門外的台灣經濟勢必將面臨一定程度的衝擊,只是實際影響究竟有多大,各個專家依舊莫衷一是。兩年前 RCEP 正式簽署的時候,台塑石化董事長陳寶郎、工具機大廠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都曾各自發表過對 RCEP 的看法,直指台灣企業的競爭優勢將遭大幅削弱,經濟部方面亦坦承,機械、石化、鋼鐵及紡織業可能首當其衝,因此政府將挹注資源加速這些產業數位化,應對 RCEP 帶來的衝擊。但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經濟專家李淳則有不同的見解,他坦言 RCEP 的衝擊無可否認,不過台灣出口至 RCEP 成員國的產品 70% 都已經享有關稅優惠,因此衝擊可能未若外界預料中大。加上很多台灣企業都已經在東南亞投資設廠,多少也能抵銷被拒於 RCEP 大門外的影響。因此他主張,現在台灣不該繼續糾結於沒能加入 RCEP, 反而應該著眼於中國還未涉足的 CPTPP, 爭取更多競爭優勢。可是李淳的這兩個觀點,恰恰是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的台灣政治專家陳永福眼中真正的危機,「當企業保持競爭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前往 RCEP 成員國內投資,台灣將面臨產業真空化的危險」。至於加入 CPTPP, 陳永福也不認為實際做起來會如口頭那般簡單,其中一個原因在於 CPTPP 規定唯有獲得所有成員國的同意,才能納入新的成員。「台灣和其中三個國家 —— 智利、祕魯和墨西哥 —— 的關係沒有特別密切,」陳永福分析:「三國的頭號貿易對象都是中國,台灣連前五都排不上,CPTPP 的成員國真的會先邀台灣,接著才邀中國加入嗎?」少了美國插手,中國國內相當看好 RCEP 的前景,商務部副部長任洪斌曾指出,RCEP 上路將能「有效對沖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先前北京方面也曾稱 RCEP 將扮演「強而有力的槓桿」, 有助於維持 2022 年全年的貿易、外資穩定,加速中國的產業轉型。美國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 (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 副所長卡特勒 (Wendy Cutler) 形容:「這將是一組共同努力嘗試制定新規則和新標準的國家,美國則是往另一個方向前進。」更重要的是,藉著簽署 RCEP 的機會,中國首度和另外兩個亞洲經濟強國 —— 日本、南韓 —— 有了一份自由貿易協定,三國的產業預料都能從中受惠。以中日間的貿易為例,RCEP 生效後,57% 中國出口至日本的產品將能享有零關稅待遇,86% 自日本出口至中國的商品也能享有同等待遇,嘉惠日本的汽車、汽車零件製造商。不過即使相當看好 RCEP 帶來的經濟刺激,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依舊提醒外界必須慎防 2022 年貿易發展的「三重壓力」—— 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它們的影響在 2022 年勢必更加顯著。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教授高樹超表示,RCEP 或能成為「促使美國重新反思其戰略,並重返亞太地區的一記警鐘」。近年來,美方多次拒絕參與亞太貿易談判,或是制定規則以抵銷中國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令日本、澳洲等盟友感到沮喪。不過美國方面其實也有自己的考量。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的副所長、曾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工作的卡特勒指出,美國一來沒有收到加入邀請,二來也沒有意願,因為 RCEP 的效力太弱,也達不到美國對勞工、環保要求的標準。現在,這種坐視不管的態度似乎已經有所改觀。2020 年 RCEP 會員國簽署協定時,現任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曾公開表示美國必須「出面制定規則」, 而非放手讓中國和其他國家決定結果;去年 11 月,13 位共和黨參議員也曾連署呼籲拜登應重新參與亞太地區的貿易談判,因為美國的缺席,形同「鼓勵其他夥伴在沒有我們的情況下繼續前進,更將確保中國掌控全球經濟的地位」。這點也獲得拜登政府高層的認可,透露白宮已經意識到在經濟上「重返亞太」的必要性,只是相關討論至今依舊在進行當中,尚無清楚的具體規畫。
直覺告訴我台灣可以給我想要的未來,專訪回國移工 Aya
我是 Aya, 我在台灣工作了五年半,剛結婚半年的時間,現在和我老公住在 Bekasi。我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很困難,媽媽沒有錢給我上學。國中的時候,我就早上帶東西去學校賣賺錢,自己付學費讀書。我的爸爸本來在雅加達工作,我媽媽在別人的的店幫忙,工作不是很穩定,但之後爸爸生病媽媽就在家裡照顧他。高中畢業之後,我很想要念大學,但是媽媽跟我說我們家的錢只夠讓全家人吃飽,沒有多的錢讓我去念大學。我就跟媽媽說:「好了,媽媽你不要哭,我自己會想辦法。」我先到 Bekasi (離 Aya 老家 3 小時車程的城市) 的衣服工廠當女工,工作一年之後我發現薪水真的不夠用。那個時候聽到有朋友去台灣工作,可以賺比較多錢。因為我會怕,我就問了朋友很多關於台灣工作的事情,但是看到爸爸媽媽生活這麼辛苦,我告訴我自己不要怕,我要加油,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一定可以克服全部的恐懼。2011 年 5 月 5 號我離開印尼到台灣,那個時候我 21 歲。在去台灣工作前我在 Bekasi 的仲介訓練所待了五個月,學中文跟照顧老人家,我身邊的同伴,訓練兩三個月,很快就去台灣了,我心裡想為什麼只有我這麼久。但是我告訴我自己,因為比較久,所以未來我會比較幸福。我第一次來台灣照顧心臟不好的阿公,我要幫他洗澡、餵他吃飯、幫他按摩。他很重,我都抱不太起來。我的老闆住在阿公的樓上,那時候很辛苦,除了要照顧阿公和整理阿公的家,早上要去老闆家打掃煮早餐跟午餐。剛到台灣的時候,我不會說中文,也不會煮飯,我的老闆那時候很有耐心的慢慢教我,教我煮飯、教我中文,我都一邊燙衣服一邊練習聽中文的 DVD (笑)。我記得我剛來台灣的時候,有一次,我老闆買了一盒很貴很大的水梨,我不知道水梨要放到冰箱,結果放在桌上的水梨就壞掉了,老闆很生氣,把水梨一顆一顆拿出來摔在桌上說:「你看,這個很貴的水梨,被你弄的都壞掉不能吃了!」那時候我一直哭,我覺得我不會說話也不會工作了,很想要回印尼。但之後我的老闆一直安慰我,跟我說不要怕,Aya 你慢慢學,你的爸爸媽媽都希望你在台灣可以好好工作。所以我就下定決心好好學中文,好好工作。我在台灣賺的錢全都寄回家,我沒有跟他們算這麼多,因為我爸爸生病啊,沒辦法工作,我是最小的小孩,我覺得我要賺錢給我爸爸媽媽,讓他們好好生活。打算要出國工作的時候,我沒有想要去馬來西亞或是香港阿拉伯,我就想去台灣,哇姆災 (台語), 我心裡就是有一個直覺,在那邊我可以好好工作,還可以上大學,可以蓋一個新的家。但是我在去之前覺得台灣的人好像都很兇,我們在印尼也會看到新聞說有外勞在那邊工作死掉。現在不會,我覺得台灣人很有禮貌,我們迷路台灣人都會幫忙。參加 One-Forty 的時候也交到很多台灣朋友,一起煮菜,一起上課。在台灣印象很深的就是,2016 年一月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寒流啊,陽明山下雪了,我老闆的家在陽明山上,早上要起來拜拜的時候,就看到外面全部都白白的,我起床連臉都還沒洗,我就好開心,是我第一次看到雪。這次我要回印尼結婚的時候,我的老闆全家人請我吃火鍋,親戚小孩都出現了,很捨不得我,我的老闆一直叫我回印尼趕快生小孩傳照片給他看。在印尼很難找工作,除非你有大學學歷,所以我希望之後我可以去念大學,我的老公就是有大學畢業,所以可以在日本的工廠工作,拿很不錯的薪水。我的老公人很負責任,我在台灣的時候他就很努力工作存錢要買我們的家,全部的錢都是他準備的喔,真的很辛苦。他對我很好,我之前生病他幫我按摩、餵我吃飯,是一個很溫柔的人。現在我希望可以趕快生小孩,有小孩陪著我會比較開心。One-Forty 相信每一個故事都值得被聆聽,於是發起 Humans of Migrant (HOM) 計畫,用訪談過程中的言談,真實呈現受訪者的感受、溫度與價值觀。讓這些跨地移動、為了追求生活目標與理想的人們的故事被聽見與看見,也藉由這些彩色的故事,拼湊出更完整的世界。我願意用每月小額贊助支持非營利組織 One-Forty, 讓他們能夠記錄更多移工勇敢真實的故事;讓台灣真正成為友善可愛的國家。【我要支持】
邊玩邊賺違法,南韓政府要求蘋果、Google 應用程式商店下架 P2E 遊戲
根據南韓法律,玩家透過遊戲獲得的獎金,每次最多不能超過 1 萬韓圜 (約 8.42 美元)。目前南韓繼續實施新 App Store 法律,阻止「P2E」遊戲上架 App 平台。如果要從 P2E 遊戲獲得遊戲獎勵,玩家必須先購買 NFT (非同質化代幣) 形式的遊戲物品,而且在加密貨幣產業很受歡迎。在這之前,遊戲物管理委員會 (GMC) 曾打算阻止 P2E 遊戲獲得年齡評級,意味著這些遊戲必須有年齡評級,才能允許進入應用商店。根據 GMC 在出版刊物 Coin Telegraph 的聲明中表示,這一舉措是為了加強國家立場,「根據現行法律,不讓 P2E 遊戲獲得年齡評級是合理的,因為遊戲中的現金獎勵可以被視為獎金」。然而,南韓政府在防止這類 App 獲得年齡評級的方法並沒有奏效,因為像 Five stars for Klatyn 等 P2E 遊戲已經獲得所需的評級,因此 GMC 正打算阻止這些先例發生,並要求蘋果和 Google 阻止任何需要在應用內購才能玩的遊戲。
「我們犯了什麼罪?」 1.4萬難民被遺忘在印尼
全球難民人口約有 1.4 萬人多年滯留印尼。2021 年 1 至 7 月僅 288 人獲得到第三國安置的機會,如果澳洲等國仍無法儘快增加安置人數,多數在印尼的難民恐要再等上 20 年、甚至 40 年。根據聯合國難民署駐印尼辦公室統計,印尼有 1 萬 3,356 名國際難民,56% 來自阿富汗、10% 索馬利亞、5% 緬甸,其餘包括敘利亞、伊朗、蘇丹等戰亂或人權不彰地區。難民人口中,有 3,606 名兒童 (27%),9,750 名成人 (73%)。印尼並未簽署 1951 年聯合國通過的難民公約,不接納國際難民,不准難民工作,也未提供難民孩童就學機會。印尼總統佐科威 (Joko Widodo) 在 2016 年曾簽署一則總統令,據此,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都必須照顧國際難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實際上,總統令形如具文。滯留印尼的國際難民主要分布在雅加達、亞齊省洛修馬威市 (Lhokseumawe)、北蘇門答臘省棉蘭市 (Medan)、南蘇拉威西省錫江市 (Makassar)、廖內群島省丹絨檳榔市 (Tanjungpinang) 以及廖內省柏干峇魯市 (Pekanbaru)。負有照顧難民職責的聯合國難民署以及聯合國體系的國際移民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在這六個城市都設有辦公室,但是,他們實際上給予難民的資源或協助,只能說聊勝於無。根據統計,目前每個月從聯合國難民署領取些微生活津貼的難民僅 1,159 人,而由國際移民組織分配給難民的宿舍,目前僅供約 7,800 人居住。這些宿舍由印尼各地的移民官員管理,常因衛生環境堪憂、管理人員態度不佳,規定嚴苛,例如出入都須登記、不得到其他房間找朋友聊天等規定,引起抗議。大約 7,000 名難民沒有得到任何聯合國難民署或國際移民組織的物質支援,有些人幸運得到教會等慈善組織協助,有些人靠家人定期匯款過活,有些人數年流落街頭,有些人住在缺水、電的廢棄軍營,有好心人提供食物接濟時才能免於挨餓。印尼不准難民工作,難民生活難溫飽,孩童失學更令人憂心。聯合國難民署統計,僅 20% 的孩童透過不同管道協助,而有正規就學的機會。澳洲有非政府組織在印尼設立難民學習中心,但師資及資源有限,只能勉力維持提供學習基本技能的環境。阿富汗難民哈希米特 (Hashemite) 說,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 (Taliban) 在 1996 年掌權後的幾年,她和家人選擇逃離阿富汗,「塔利班不准女性念書,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和我一樣」。她曾流落伊朗、馬來西亞,2013 年來到印尼,至今仍沒有辦法給小孩安定的念書環境。她說:「我大女兒今年已經 17 歲了,他們的未來怎麼辦?」國際難民選擇印尼為中繼國,多是希望能到澳洲安置,但澳洲保守派執政聯盟在 2013 年 9 月上台後,大幅緊縮接納難民的名額,甚至決定不接受 2014 年 7 月 1 日以後獲得聯合國難民署駐印尼辦公室註冊的難民,導致許多難民在印尼滯留超過八年。多年露宿聯合國難民署駐雅加達辦公室外的阿富汗難民法漢 (Farnham) 告訴《全球中央》, 滯留印尼難民的處境比被關在監獄的犯人還不如。他說:「犯人服刑有刑期,有結束的一天」, 難民則只能無止盡等待,無法工作,三餐不繼,「我們如同住在開放監獄」。難民為了生命安全,被迫離鄉,「我們犯了什麼罪」? 目前待在棉蘭的阿富汗難民朱瑪 (Juma) 說,他的情況比其他難民好一些,他的父母親去世,手足已經成家,沒有太多對家人的牽掛,住在國際移民組織的宿舍,每個月有約 100 萬印尼盾 (約新台幣 2,000 元) 津貼,和其他難民搭伙,不會挨餓,但仍常想自殺,「我想要工作、我想有家庭,可是我看不到有這個希望」。全球許多國家多年來都削減收容難民的數額,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不到 1% 的難民能獲得安置機會。澳洲自由黨、國家黨組成的保守派聯盟在 2019 年贏得連任,讓滯留印尼的難民感到更深的絕望,難民上吊自殺事件頻頻發生。曾擔任印尼難民社群代表的哈珊 (Hassan) 指出,自 2014 年起,滯留印尼的難民至少已有 14 人自殺,2020 年就有四人。無從計劃未來、與家人長年分離、無法照顧家庭的自責,逼他們選擇走上絕路,「更多難民陷入憂鬱或出現精神疾病的徵狀」。協助國際難民的印尼非政府組織 SUAKA 工作人員裴斯塔洛奇 (Zico Pestalozzi) 曾對媒體指出,難民自殺事件凸顯聯合國難民署、國際移民組織、印尼政府等單位必須全面調整難民政策,照顧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及心理健康。事實上,近年一件件難民自殺的不幸、一場場難民發動的抗議,都鮮少獲得聯合國難民署駐印尼各地辦公室的正面、具體回應。聯合國難民署的官員總說,能否加速安置,完全與難民接收國的政策有關。此外,印尼軍警處理抗議的態度也愈趨強硬。該辦公室官員米特拉 (Mitra) 曾對記者指出,聯合國難民署分配給各國駐地辦公室的經費,是以該國的難民人數為基礎。印尼有約 1.4 萬難民,相較土耳其、黎巴嫩、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在印尼的難民人數相對少,因此經費很有限。但對難民來說,聯合國難民署的說法只是託辭。阿富汗難民邁赫蘭 (Mehran) 就認為,聯合國難民署、國際移民組織的宗旨是將難民安置到第三國,實際上卻刻意讓難民留在印尼,「如果難民都安置第三國,辦公室可能被關,辦公室人員也就失業」。滯留印尼的國際難民處境,反映相關權責機構互踢皮球的心態。相關研究指出,澳洲曾提供大筆經費,讓在印尼的國際移民組織管理難民,將難民留在印尼,或力勸難民返回他們的國家,目的就是要避免難民偷渡到澳洲;澳洲並與國際移民組織、印尼執法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協助執行澳洲將難民阻絕境外的政策。聯合國難民署駐印尼的代表梅曼 (Ann Maymann) 在 2020 年底接受英國《衛報》(The Guardian) 訪問時指出,國際難民在印尼面對的困境,主要是跟澳洲的難民政策及邊境政策有關。但她也強調,「印尼政府對難民的處境,也有責任」。印尼移民總局官員山姆 (Sam Fernando) 對《全球中央》表示,印尼能做的只是依 2016 年的總統令,基於人道立場,提供難民生活上的援助。但他也坦承,實際上能援助多少,「與印尼政府相關機關或各地方政府有多少預算、資源與人力有關」。以雅加達為例,雅加達政府 2019 年時曾提供卡里德勒斯 (Kalideres) 的廢棄軍營供難民使用,但為期不久,即以軍營要作為水患災民避難所為由,強迫難民撤出。雅加達政府視國際難民為聯合國難民署的責任,最後經協商,由聯合國難民署發給每名難民極少的一次性津貼,並要求他們簽下離開軍營的切結書。目前仍有數百名難民住在這個軍營,但雅加達省政府自當時起,即切斷水、電的正常供應,也關閉流動廁所,無處可去的難民,至今仍只能待在軍營,刻苦度日。印尼移民總局官員坦言,印尼不太可能開放讓國際難民工作,主要是貧窮、失業也是印尼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且因 COVID-19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疫情影響,這些問題更加嚴峻。滯留印尼的難民何去何從,仍需要國際社會共同面對。
泰國人跟台灣人一樣的煩惱
เรียนอะไร? ทํางานที่ไหน? ได้เงินเดือนเท่าไหร่? 報導指出,長輩會想瞭解孩子的教育情況或工作穩不穩定很正常,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有愈來愈多新興職業出現,也連帶影響大學熱門、冷門科系的變動。因此,如果晚輩說了長輩不熟悉的職業或科系,長輩不應輕率地判斷他們做出錯誤的選擇。因為時代不斷在改變,即使政府部門的工作對長輩來說很穩定,但是那無法回應新一代所追求的價值觀,甚至未必是每個人都追求高而穩定的薪水。也許長輩會覺得「這樣怎麼夠用」, 但晚輩們可能會覺得這樣就夠了,追求生活的快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更為重要,金錢不一定是決定成敗的唯一標準。報導也建議真的很想跟晚輩聊聊的長輩可以換個方式問,譬如說「工作做得怎樣?」、「你喜歡這份工作的什麼地方呢?」藉此才能有比較深入的對談。มีแฟนหรือยัง? เมื่อไหร่จะแต่งงาน? จะได้อุ้มหลานมั้ย? 報導在這一段指出,問這種問題好像交男女朋友是去一趟便利商店就可以做到的事一樣,而且如果是不在意的人就算了,要是真的在意的人被問到豈不是讓人覺得難受?而在現代社會中有很多人寧願一個人生活。除了單身的人會被問之外,有交往對象的人就會被繼續追問什麼時候結婚,結婚的會被問什麼時候要有孩子,問題彷彿沒完沒了。報導在這裡建議長輩的是,婚禮跟生養小孩的成本都很高,在環境跟社會條件都不允許的情況下,真的不要給晚輩壓力。再者,婚姻跟生子可能也未必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尊重晚輩的選擇。ไปทําอะไรมา? ดูคล้ําขึ้นนะ? อ้วนขึ้นหรือเปล่า? 這段內容指出,這些可以說是最沒有意義的問題,因為身體的變化自己最清楚,問這種問題不如不要問。而現在是個審美標準變化很快的時代,過去那套固定不變的標準已經不能適用於所有人,現代人更強調要愛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就好。但長輩這種問法可能純粹是想表達關心,因此報導也建議,如果真的想關心晚輩,不妨換個問法,例如「你最近開心嗎?」、「有沒有什麼壓力?」、「最近是不是很累?」等等,或許更能讓晚輩感覺到你的貼心。อายุเท่านี้ยังไม่มีบ้านมีรถอีกหรอ? 在過去,社會所預設的人生目標似乎很一致,就是畢業、工作、結婚、買房、買車、賺很多錢,這些在過去被視為「成功的標準」, 但是現代的人生價值觀已經不同了,除了有房有車成家立業,現在的人可能更願意把錢花在旅行或是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上,譬如收集喜歡的東西,或是支持自己喜歡的藝人,沒有人能夠決定這些事情的對錯,「這個年紀應該要_」這種話已經不能放在年輕一代身上了。總而言之,這篇報導最後說道,不是說長輩在過節團聚時什麼都不能問,但是如果不想毀掉節日的歡樂氣氛,最好還是不要帶著偏見做出評斷,而要試著理解、學習彼此不同的觀點。— 既視感好重的一篇文章。
鏡頭前口罩後 修修臉熱潮席捲全球
COVID-19 橫掃全球,在人人戴口罩防疫及在家上班的掩護下,助長民眾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覺下接受整形的機會,畢竟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時機可能因疫情逐漸控制而結束。此外,疫情期間大多數人依賴社群軟體及視訊來溝通,擔心臉部完全暴露在電腦螢幕前,促使不少人求助醫美改善臉部狀況,更炒熱所謂的「視訊會議畸形恐懼症 (Zoom Dysmorphia)」。路透社報導,疫情衝擊下,韓國 20 歲大學生柳漢娜 (Ryu Hanna, 音譯) 2020 年一整年都透過網路遠距上課,她決定動刀隆鼻。至於選在這個時間點變臉,是因為整容後能夠在家療養,在公共場合又能配戴口罩遮傷口,免去異樣眼光。「我一直想要整鼻子⋯⋯2021 年開始施打疫苗以後,人們就不會老戴著口罩了,因此我認為現在是動刀的最佳時機。」她還說:「術後會出現瘀青和腫脹,但大家都戴著口罩,多少有些幫助。」她的整形費用為 440 萬韓元 (約新台幣 12 萬元)。這樣的想法使得韓國這類醫美手術需求大增,2020 年就看到上升趨勢。韓國即使在非疫情時期都堪稱全球醫美首都。根據韓國最大網路醫美平台「江南姊姊」(Gangnam Unni) 估計,韓國醫美業 2020 年總值約 107 億美元,比 2019 年同期增長 9.2%,2021 年總值更上看 118 億美元左右。根據 BBC 報導,美國、日本、韓國和澳洲的整容診所都發現,前來接受整形手術的患者數量有所增加,包括豐唇、除皺、拉皮和隆鼻。美國德州的整型外科醫師羅瑞 (Rod J Rohrich) 在疫情期間診療更多病人。他說:「如果我們願意的話,可以一週手術六天。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除了口罩拉抬醫美熱潮外,當然疫情帶動在家上班,在視訊軟體廣泛使用下,大多數人是透過螢幕來看見對方的狀態;相對地,自己的臉部完全暴露在電腦螢幕前,臉上和頸部的缺點很容易就被對方看見,因此不少人求助醫美來改善臉部狀況。英國《衛報》報導,這種現象被皮膚科醫生和哈佛醫學院教授庫魯什 (Shadi Kourosh) 稱為視訊會議畸形恐懼症。台灣執業牙醫師黃淳逸認為,這是指患者對自己的外表有強烈的不滿,尤其是肩膀以上,會呈現在視訊畫面的部分。患者會認為自己很醜,這也是一種精神障礙。庫魯什則形容,很擔心視訊畫面會讓人們對自己的外表產生負面影響,他把透過 Zoom 等視訊軟體呈現出來的畫面稱為「遊樂場的鏡子」, 因為人們沒有看到自己的真實反映。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面扭曲的鏡子,例如角度以及與鏡頭的距離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真實面貌的呈現。庫魯什在一篇專文指出,疫情爆發以來,越來越多人搜尋「痘痘」、「掉髮」等關鍵字。因為視訊會議下,通常是不含濾鏡或特效的真實呈現,而且近距離下,臉部的特徵會被放大檢視,民眾很容易產生不必要的擔憂,誤以為自己的外表比其他人還糟糕,進而產生想要整形的衝動。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數據顯示,2020 年美國美容手術異軍突起的是微整形,去皺紋的打肉毒桿菌手術大幅增長 55%(2020 年 264 萬 3,336 人次 vs.2019 年 171 萬 2,994 人次), 填充回春的玻尿酸手術等更是加碼 74%, 其他雷射溶脂等都有成長,或許可以印證庫魯什的論點。庫魯什和團隊深入研究電腦上的鏡頭和手機的前置鏡頭是如何扭曲圖像。她提醒,當人們近距離拍照時,更有可能扭曲圖像;使用前置鏡頭時,距離越近,圖像失真越嚴重,但是人們傾向於近距離自拍或坐在手提電腦前。她說,疫情引發的封鎖造成這場自我形象問題的「完美風暴」。人們除了在視訊會議時審視自己外,還生活在孤立中,民眾閒暇時間都在社群媒體上觀看他人「嚴重扭曲的照片」。她認為這是心理健康問題。
與全球最大管樂器共演——金門大橋的哼聲二重奏
洛杉磯吉他手、創作人 Nate Mercereau, 與 Bay Area 聲音工程師 Zach Parkes 合作推出 Duets | Golden Gate 計劃,以大橋發出的聲音作為背景,用四軌錄音襯進吉他的合成器,發表了一系列二重奏作品,以及他用拂過臉龐的風聲與橋的哼聲即興創作的影片。Mercereau 回憶,自己讀到《 San Francisco Chronicle》報導金門大橋發出的聲音簡直要把人搞瘋、工程師正在努力要它閉嘴的消息,但這種哼聲的錄音在他耳中,卻是大橋之歌:「我知道這些聲音有重製為美麗獨特之物的潛力。」工程師認為,所謂歌聲,是大橋西翼新裝設的鐵路軌道板撞風所致。金門大橋區發言人 Paolo Cosulich-Schwartz 也指出,去年夏季,為了改進橋樑在強風中的空氣力學結構、鋪設新的鐵路軌道板之後,聲音便隨之而來。舊金山西部居民為此抱怨,稱其喚起犯人受虐的回憶 (指 1934~1963 年舊金山灣內惡魔島監獄的歷史,它是《絕地任務》等名片的主題,監獄本身現已成為與金門大橋齊名的觀光景點), 所以又進行了消音改造。曾居舊金山、與 Jay-Z、Sheila E、Leon Bridges、John Legend 等藝人合作過的 Mercereau, 則把大橋視為全球最大的管樂器。雖然當地居民深受轟鳴聲所苦,但這也是由自然力驅動、獨一無二的大作,聲音強弱隨風變化,強烈之時,間或引起聽者的身體共振。不過想與橋共唱,實際上並不簡單。Mercereau 根據氣象預報,選了一個風大的週末,從洛杉磯驅車前往舊金山,跟 Parkes 花了一個晚上,摸黑開車繞來繞去,在橋下只能微微聽到哼聲的小船塢,找不到滿意的收音點。第二天,他們走上橋西側馬林海岬的峭壁,無奈錄音時強大的風聲遠遠蓋過了哼聲 —— 但風不強的話,又無法在橋上吹出夠大的哼聲 —— 所以他們最後運用自己的衣服來做風罩,把錄音機藏到襯衫下面,戴著耳機到處尋覓,爬上爬下幾個小時,才找到能夠略為擋風、又能收到哼聲的理想處所,並設法搬來整套錄音器材、用汽車電池供電,終於得到了想要的聲音。這樣的現場條件,讓橋周圍的鳥鳴、人聲與飛機引擎聲,也都出現在了最後完成的第一到第四號二重奏中。Nate Mercereau 與金門大橋的二重奏哼鳴聲或將很快因消音工程而不再的消息,讓 Mercereau 不免有些感傷:「既然這個聲音可能再也不會出現,我覺得應該認可它的獨特。它如果停止了,對我來講不會造成什麼問題,但我也會想念它的。」
揭露蘇聯黑歷史30年:俄羅斯解散紀念 老牌人權組織曲終人散
上周二 (28), 俄羅斯最高法院下令關閉了國內歷史悠久的人權組織「紀念」(Мемориал), 讓它們花費數十年蒐集的眾多關於蘇聯惡行惡狀的文件面臨可能消失於歷史洪流的命運。根據俄羅斯獨立媒體 OVD-Info 的報導,在開庭期間,許多紀念的支持者紛紛帶著「我們都是紀念」(We are Memorial)、「放過紀念」(Hands off Memorial) 的口號坐在旁聽席中;判決出爐後還有民眾激動地在法庭外高呼「可恥!」(shame!) 的口號,結果卻被警方逮捕。不過,同樣被逮捕的還有一些前來反對紀念、將其比做納粹的民眾。紀念的辯護律師表示,紀念被關閉是因為當局不樂見它們深入挖掘蘇聯的惡行惡狀,因此接下來它們將積極尋求所有可以上訴、推翻法院決定的管道,甚至不排除要向歐洲人權法院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求助。紀念在聲明中表示,俄羅斯民眾終究會需要誠實反思自身歷史,它代表的其實是俄羅斯公民對追尋自身悲慘歷史與當時數百萬人下落的需要,而這股需求是任何人都無法成功「清算」的。「紀念」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沙卡洛夫 (Andrei Sakharov) 與其他人一同在 1989 年成立,30 多年來,它致力於研究、揭露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 (Joseph Stalin) 及蘇聯勞動改造營管理總局 (gulag) 對人民的種種迫害,包括強迫勞動、政治犯監獄等,檔案庫中蒐集了超過 6 萬名受害者的名單,是俄羅斯相當重要的公民組織。這次,俄羅斯檢察官指控紀念沒有照規定在出版物上加上「外國代理人」(foreign agent, 註) 註記,因此要求法院清算、解散紀念。但紀念組織表示,他們已經盡力滿足政府的要求,而且政府為了這麼簡單的技術失誤就要它們關門大吉,既不合理、也沒有法律基礎,董事會成員奧爾洛夫 (Oleg Orlov) 也反過來質疑法官的決定完全是基於「意識形態」, 是一個「公然、示範性的非法決定」。註:外國代理人是由俄羅斯司法部定義的詞彙,任何接受境外資金援助的組織都會被視為是「外國代理人」。《莫斯科時報》(The Moscow Times) 在報導中指出,近年來俄羅斯總統普丁 (Vladimir Putin) 一直積極爭取俄羅斯歷史的詮釋權,努力捍衛前蘇聯在二戰期間的成就、前領導人史達林推行的政策,因此紀念挖掘、紀錄蘇聯罪狀的舉動,無疑有違普丁的企圖。「紀念已經成了官方版歷史的頭號敵人,」俄羅斯智庫卡內基莫斯科中心 (Carnegie Moscow Center) 的分析師科列斯尼科夫 (Andrei Kolesnikov) 分析道:「當局認為如果能摧毀『紀念』, 就能摧毀它們的歷史論述。」在庭審當中,檢方曾多次將紀念貼上「公共威脅」的標籤,聲稱它們受到西方指使,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蘇聯的罪孽、忽視其「光榮歷史」。「為什麼我們明明身為贏家的後裔,卻得在恥辱、懺悔中度日,而非對我們光榮的歷史感到無比驕傲呢?」檢察官當庭申論道,他接著說:「大概是有人付錢要紀念這麼做吧。」或許正是因為當局已經鐵了心要拔掉紀念,因此即使紀念的辯護律師們在法庭上努力為紀念辯護,主張紀念的工作其實「有益於國家」、理應是「俄羅斯之友」而非敵人,仍無助於影響法官的決定。在紀念被勒令清算後,這紙判決隨即遭到聯合國、美國、德國等的批評,直指法院的決定形同「限縮了俄羅斯獨立公民社會、媒體及親民主人士的活動空間」; 其他人權組織也先後發表聲明力挺紀念,像是國際特赦組織 (Amnesty International) 就在聲明中肯定紀念 30 多年來的努力,批評俄羅斯政府的決定「宛如踐踏勞動改造營管理總局數百萬受害者的記憶」。許多俄羅斯人也對紀念的命運感到惋惜,尤其是那些曾受過紀念幫助、從它們的檔案庫中獲悉親友命運的人更是如此,有些人還特別打開 Twitter, 寫下一段感謝或是支持紀念的文字。但無論如何,在專家的眼中,紀念的殞落已經顯示出當前的俄國政府一點都不歡迎任何人與之作對。在最近幾個月,俄羅斯政府對人權團體、媒體或是個別記者施加的壓力大增,很多人、機構都名列「外國代理人」行列中,或因為「不受歡迎」而被貼上非法標籤,又或者是跟紀念一樣被迫解散、關門大吉。與此同時,數千名上街聲援反政府勢力的示威者也紛紛遭逮捕,在在凸顯與當今的俄羅斯政府作對的風險正快速上升。緊接著上周二紀念被勒令清算後,上周三 (29), 紀念的姐妹團體、致力於紀錄當代政治壓迫案件的組織「紀念人權中心」(Memorial Human Rights Centre) 也遭法院下令關閉。紀念的董事長拉欽斯基 (Jan Z. Raczynski) 指出,俄羅斯當局一連兩記重拳意在警告公民社會,「看!如果我們可以對它們 (紀念和紀念人權中心) 這麼做,那麼清算你們也毫無問題」。但拉欽斯基指出,有朝一日人們將會看見熟悉的歷史再次上演,「有一個老生常談的經驗指出,那些不諳過去的人註定會重蹈覆轍。」「過去十年來的種種跡象顯示,我們正不斷往那個方向前進。」
冰河融化的可能受益者?研究:2100年北美洲鮭魚棲息地將大幅增加
隨著氣候變遷,地球的面貌正一步步地產生變化,世界上的許多科學家因此致力於猜測,究竟我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就在最近,一個研究團隊便模擬了北美洲太平洋山區的冰河將如何隨著全球暖化而消退,結果發現在 2100 年時,鮭魚在這個區域將有望多出一片長達 6,146 公里棲息地 —— 但其中只有 1/3, 即 1,930 公里長的河段適合牠們產卵與培養幼魚。這項研究在本月 7 號時發表在期刊《自然 — 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其共同作者之一,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生態學家摩爾 (Jonathan Moore) 表示:「這展示了氣候變遷如何從根本上改變生態系統,現在是冰層的地方,之後會變成全新的河流。」「我們不能只為了當前的鮭魚族群控制棲息地,還得要想想看能如何經營未來的鮭魚棲息地。」此前,加拿大漁業與海洋部 (Fisheries and Oceans) 才曾指出,基於氣候變遷、棲息地流失與其他威脅,該國英屬哥倫比亞省 (British Columbia) 的鮭魚數量正下降至「歷史新低」。而這次的研究範圍,就正落在英屬哥倫比亞省與美國的阿拉斯加 (Alaska) 之間,涵蓋面積約 62 萬 3,000 平方公里,其中有大概 4 萬 6,000 座冰河。研究團隊從現存河流的源頭開始找起,確認這些冰河之間,哪些可能會在融化後創造新的河水支流,而且這些支流還必須要能連接到大海,因為鮭魚大部分的生命周期都會在海中度過,同時河流的坡度也不能夠過度陡峭。最後,有 315 座冰河都符合上述要求,它們多出現在海岸附近的緩坡地形,其中阿拉斯加灣 (Gulf of Alaska) 周邊甚至最多能拓展 27% 的鮭魚棲息地。因地形過於陡峭而不符合條件的冰河則有約 603 座,它們在消退後雖然約可產生 3,300 公里長的支流,但遷徙中的鮭魚將難以進入,而這個狀況在英屬哥倫比亞省的範圍內特別多。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生態學家兼地形學家,同時也是本研究的領銜作者皮特曼 (Kara Pitman) 認為,一旦這些新形成的支流狀況穩定下來,鮭魚便能夠快速在這些區域建立棲息地。「所有鮭魚都會回到自己出生的支流,這點是個普遍的誤解,的確大部分都是,但有些個體會偏離原本的路線 —— 移動到新的支流產卵,狀況好的話,牠們的族群數量會增加的非常快。」他補充道。共同作者之一的摩爾也指出,不會重返原棲息地的鮭魚大約占族群總數的 1 至 10%, 他認為這或許是鮭魚在棲息地不斷變化的動態景觀中,演化出的一種行為:「總有鮭魚會出來探索並尋找新的棲息地,那些流浪者將會成為找到新生態系統的一員。」團隊表示,這項研究將幫助保護未來的鮭魚棲息地,因為當冰河融化時,這些土地或許會被用於採礦等破壞性產業,但如果先行預測支流會出現在哪裡,便可以為保育計畫提供訊息。然而,研究團隊也強調,雖然他們提出了棲息地擴大的可能性,但對鮭魚來說,冰河消融或許並不真的是件好事。「一方面,這些新的鮭魚棲息地將為某部分的鮭魚族群提供機會,」領銜作者皮特曼表示:「但另一方面,氣候變遷和其他人為影響將持續威脅鮭魚的生存 —— 例如更暖的河流、水流量的改變,以及糟糕的海洋生態。」例如冰河消融時或許會帶來洪水、土石流,而氣候變遷則會增加熱浪、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乾旱,以及大氣溫度上升等問題發生的可能性,這些都會對鮭魚的生存帶來負面影響。此外,雖然研究團隊預測了鮭魚的新棲息地可能在哪,但沒有針對溫度與其他條件進行進一步分析,而如果水溫過暖,造成水氧降低的話,就會不適合鮭魚生存。同時,鮭魚的生存還倚賴著海洋的狀況,如果海洋生態不佳,導致牠們無法在其中生存,那麼即使淡水棲息地擴大,也難以讓牠們的數量有所增長。
背叛盟友護民主?波蘭否決外資持有媒體法案
周一 (27), 波蘭總統杜達 (Andrzej Duda) 動用否決權,否決了一項在波蘭國內難以取得共識的媒體法案,倘若杜達簽字使其生效,未來將只有註冊於歐洲經濟區 (European Economic Area,EEA) 內的實體才有機會入主波蘭媒體。而這個決定,也讓杜達陷入了極為尷尬的處境:一方面,他因此贏得了波蘭民眾「守護民主、新聞自由」的好評,附帶還得到了重要盟友美國的嘉許;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形同背叛了重要的政治盟友法律與正義黨 (PiS)—— 該黨不僅是這部媒體法案背後的主要推動者,還在先前的總統大選中力挺杜達、助其成功連任,現在被杜達上演這麼一齣過河拆橋,法律與正義黨自然心有不滿。法律與正義黨長期以來都指出,外資對波蘭媒體的影響力太大,加上出於國防、犯罪防治考量,要保護波蘭媒體免於被俄國、中國等國家盯上,或是被毒梟拿來當作洗錢的目標,這才會致力於推動這部媒體法案。從法案內容來看,法案生效後將杜絕任何非歐洲實體持有波蘭電視、廣播媒體 49% 以上的股權,即使是間接持有也不行。但弔詭的是,這部法案在通過後,首當其衝地將不會是俄國或是中國企業,反而是美國傳媒集團 Discovery。目前,Discovery 透過子公司持股的方式,間接入主了波蘭國內最大的私營電視網 TVN。一旦這部媒體法案生效,Discovery 將被迫在半年內賣掉手上持有的 TVN 股權,使其蒙受鉅額損失。有鑑於此,早在波蘭傳出要制定這部媒體法案的風聲時,Discovery 就曾數度批評波蘭政府的作法,甚至威脅不排除要向國際仲裁院 (International Court of Arbitration) 申訴,以保護自己的投資;美國國務院官員普萊斯 (Ned Price) 此前也曾呼籲波蘭政府「三思而後行」, 以免「侵蝕外資信心」。波蘭的 SWPS 大學 (SWPS University) 民主研究中心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Democracy) 教授斯坦利 (Ben Stanley) 便說道:「讓一眾觀察家訝異的是,從與美國間關係的角度來看,這是一部在政治上很有破壞性的法案,(政府這麼做) 看上去是一件很反常的事。」波蘭副總理戈溫 (Jaroslaw Gowin) 也有類似的觀察,他形容這部法案會將波蘭「推向美國 —— 也就是波蘭在國防上最重要盟友 —— 的對立面」。不過,在這些錯綜複雜的政治、商業考量外,波蘭民間也相當關注這部法案的進展,因為 TVN 旗下的新聞頻道 TVN24 向來以敢言著稱,對當今的保守派政府批評從沒少過,扮演著平衡法律正義黨把持的媒體 TVP 報導的重要角色。現在政府想要對 TVN24 下手,自然引發波蘭民眾的擔憂,唯恐波蘭的媒體環境會再次惡化。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的評比,自從法律與正義黨在 2015 年加入執政當局以來,波蘭的媒體自由度便一落千丈,已經一路從先前的第 18 名下滑至近來的第 64 名。因此從本月稍早開始,數千位波蘭民眾便屢屢帶著歐盟旗幟、TVN24 標誌及標語到波蘭總統府外發動示威,展現他們意欲捍衛波蘭媒體環境的決心。最後在美國、街頭示威群眾、波蘭政壇的高度關注下,波蘭總統杜達決定行使否決權,否決了這項備受爭議的媒體法案。不過,杜達也小心翼翼地表示,他本人其實並不反對這部法案的立法宗旨 —— 畢竟像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也都有類似的規定,只不過法案針對的對象應該是「未來打算進入市場的實體」, 而非「已經在市場當中者」。「合約必須被遵守,」杜達在記者會上強調:「這對我們波蘭人而言事關榮譽。」除此之外,他還提到當前波蘭已經有夠多問題需要煩惱了,不需要特別選在此時橫生枝節。「現在我們不需要徒增爭議,」杜達談到自己的考量時說道:「我們有很多問題 (需要煩惱)。我們有 COVID-19 疫情,還有通膨得擔心。」而他的決定,也獲得了 TVN、Discovery、波蘭街頭的示威群眾,以及美國方面的好評,讚許他不僅守護媒體自由,還捍衛了民主價值及波蘭的投資環境。但無可避免的是,杜達的「背叛」讓身為盟友的法律正義黨很失望,其發言人切爾溫斯卡 (Anita Czerwinska) 說:「歐洲其他國家也認定媒體對國安深具戰略意義,紛紛立法保護自家媒體市場免受外資的過度干預。」如今杜達否決了這部媒體法案,就形同把波蘭的媒體市場「拱手讓給其他國家及它們的利益」。但她補充,該黨將會尊重杜達身為總統所擁有的權力。
「對野生動物最嚴重的打擊」以色列禽流感大爆發 至少5,200隻候鳥死亡
上周日 (26), 以色列環境部長贊德伯格 (Tamar Zandberg) 在 Twitter 上分享了一張照片 —— 由於當地禽流感肆虐,無數候鳥死在了該國北部胡拉自然保護區 (Hula Nature Reserve) 的胡拉湖 (Hula Lake) 中。贊德伯格表示,這是「對野生動物最嚴重的打擊」。以色列自然公園管理局 (Israel Nature and Parks Authority) 公布的照片則顯示,數名穿著防護衣的工作人員正滑著小艇,從胡拉湖中打撈死掉的候鳥,以防止再有其他野生動物被感染,其中包括以食腐肉為生的禿鷹。此外,以色列當局還表示,不只是胡拉自然保護區,整個胡拉河谷 (Hula Valley) 的周邊也發現了約 250 隻候鳥的遺骸,以色列境內其他地方則陸續找到了 30 隻生病的候鳥。《以色列時報》(Times of Israel) 則指出,目前該國境內估計 1/5 的候鳥都得到了禽流感。以色列環境部長贊德伯格分享了候鳥屍體遍布胡拉自然保護區濕地的畫面。以色列是候鳥從歐洲遷徙到亞洲和非洲的中繼點,每年都會有大約 10 萬隻候鳥途經胡拉河谷一帶,當中有大約 4 萬隻會留下來過冬。這樣一年一度的遷徙活動,常常吸引愛鳥人士的關注,許多人會在季節到來時特別來賞鳥;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如此的地理位置,這才導致以色列禽流感疫情散播的風險提高。而今年,基於禽流感疫情不斷肆虐,胡拉自然保護區自上周開始禁止遊客進入。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以色列農業部的紀錄顯示,該國第一次出現禽流感是在 2006 年,接下來幾乎每年都有疫情的發生。然而,「今年的疫情爆發規模比往年大得多」, 以色列自然公園管理局資深科學家納維 (Uri Naveh) 如此表示,並將死亡的候鳥數量形容為「異常」。《以色列時報》(Times of Israel) 報導則指出,以色列今年秋天第一次出現禽流感疫情是在 10 月 18 日,地點位在該國北部區 (North District) 耶斯列谷 (Jezreel Valley) 的合作農場「Moshav Nahalal」, 距離胡拉自然保護區大約 60 公里遠。疫情的正式大爆發則是在今年的 12 月 19 日,以色列農業部公告它們於另一公共農場「Moshav Margaliot」檢測到 H5N1 病毒,此處大約有 24 萬 4,000 隻蛋雞分住在 60 個雞舍,以該國每月平均消費約 2 億顆雞蛋計算,其中約有 600 萬顆是出自這裡。以色列農業部指出,正是因為當地業者沒有即時通報家禽的死亡狀況,這才導致疫情快速散播,當它們派員前往當地勘查時,大部分的雞都已經死掉了,例如其中一間雞舍的 2,000 隻雞只剩 70 隻還活著,但即使活著,牠們隨後也面臨了被撲殺的命運。當時,以色列農業部長費洛 (Oded Feror) 便在聲明中指出,擁擠和未受監管的雞舍是導致疫情散播的「定時炸彈」, 而且根據該國農業部的數據,當地有 93% 雞舍的環境衛生與動物福利都不符合標準。目前,公共農場「Moshav Margaliot」及接收其雞蛋的下游業者都已被封鎖,雞蛋的生產也暫時停止。以色列自然公園管理局貼出工作人員打撈候鳥屍體的畫面,可以看到背景中有許多倒在湖裡或溼地內的候鳥屍體。雖然從鳥身上傳染疾病給人十分罕見,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數據顯示,自 2006 年開始,全球有 863 個相關案例,其中有 456 人最終不幸死亡。因此,即使以色列至今尚無傳出禽流感 H5N1 傳染給人的狀況,但該國總理貝內特 (Naftali Bennett) 已在本周一 (27) 與國家安全顧問及其他專家見面,討論要如何阻止這樣的狀況發生。其中,曾和被感染的鳥有近距離接觸的人,都將獲得預防性的治療,以色列農業部警告則在本周三 (28) 對民眾提出警告,要求大家要買蓋有標章的雞蛋,並煮到全熟後再食用,同時生活中還得遠離野禽,才能預防疫情進一步擴散。但另一方面,根據《美聯社》同日報導,胡拉自然保護區發言人米凱利 (Yaron Michaeli) 指出,死亡的候鳥數量已經在近日趨於穩定,「這是個好預兆」。「牠們或許已經開始從中恢復過來,我們對此非常期待。」除了以色列外,全球其他國家,包括英國、中國、挪威和南韓等,也都在近幾個月內通報了禽流感 H5N1 疫情。其中,在英國,經歷幾次嚴重的疫情後,當局宣布成立禽流感預防區,要求所有家禽養殖業者都必須遵守更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地球圖書館】為何秦始皇、納粹通通都要針對書?那些圖書館的失落重生史
興建圖書館是自古以來皆有的事,防火燒館的歷史也幾乎同樣古遠。一八八○年,威廉。布雷茲 (William Blades) 撰寫焚書事蹟,在他之前以焚書為主題的著作不多,他寫道,圖書館容易葬身火場,理由不外乎「意外失火、狂徒縱火、法院查禁焚書、甚而有居家火爐殃及圖書館」。史上最早的焚書事件發生在西元前二一三年,中國秦始皇諭令,舉凡牴觸上意的史書一律焚毀。除此之外,他也下詔坑殺四百餘名學者。火燒古代圖書館,最為人所知的一棟是埃及的亞歷山卓圖書館。雖然史書上常轉述此事,其實世上對這座圖書館的認識不多,既查不到建築外觀,連確切地點也不詳。據說,亞歷山卓圖書館富藏五十萬份文件與手稿,有一百名駐館員工。據稱該館曾數度遭火劫。第一次是西元前四八年,發生在凱撒入侵亞歷山卓港的時候。凱撒的目標並非圖書館,而是火燒港口後才燎原至該館。圖書館後來重建,書重新上架,但亞歷山卓隨後戰火再起,圖書館又遇難,每次又重獲新生。最後一次火災發生在西元六四○年,史上再也見不到亞歷山卓圖書館。在火災前,亞圖令人心生敬畏,變得有點嚇人,民眾開始認定它是一個生命體──一個巨大無比、浩瀚無垠的公共頭腦,飽含全世界現存的所有知識,具有獨立思考的潛力,那種敬畏感一如今日人類對於超級電腦的恐懼。先知傳人歐瑪爾 (Caliph Omar) 領導穆斯林入侵埃及,來到圖書館前,對將領宣稱,裡面的書籍只有兩種,一種是牴觸《可蘭經》的書,非銷毀不可,另一種能呼應《可蘭經》, 因此可有可無。圖書館因而被判火刑。火一起,連續燒了六個月,燒到幾乎沒東西可燒,少數存活下來的書也被當地澡堂拿去燒熱水。亞歷山卓圖書館的裡裡外外皆是一團謎,至今無人確定亞圖的傳說是否屬實。即使是最後一場戲劇化的大火也疑點重重,部分史家相信,亞圖終結者可能是地震加上預算吃緊所致。亞圖是圖書館歷史的試金石,但該館的前期、中期、末期全籠罩在疑雲裡。古今各地只要有人類在,推動多數事物──尤其是縱火──的關鍵都在於金錢,但放火燒圖書館並無利可圖。圖書館遭火試煉,原因通常是館內收藏被某人判定為邪念的思想。在十三、十四世紀,教宗諭令集中所有猶太書刊並「火化」(當時用語), 因為他相信這些書刊散布反天主教思想。西班牙宗教法庭引進焚書祭的觀念,聚眾焚燒「異端邪說」書籍,其中包括所有希伯來文書,特別是《摩西五書》。西班牙古人燒書燒到海外去。一五○○年代中,西班牙殖民者埃爾南。科爾特斯 (Hernan Cortes) 率兵燒掉數十部阿茲提克手稿,理由是其中含有妖術。科爾特斯戰勝後,神父狄亞哥。迪蘭達 (Diego de Landa) 奉命強迫馬雅民族信天主教。迪蘭達神父儘管著迷馬雅文化,但在他監督下,卻有數十名馬雅人遭凌虐至死,而他也搜出所有馬雅書籍和圖片,全放火燒掉。在迪蘭達的掃蕩下,僅有少數幾部法典流傳下來,成了馬雅文明碩果僅存的文獻資料。戰爭是圖書館的最大殺手。有些圖書館是連帶遭殃。圖書館通常座落於市區核心地帶,因此城市遭攻擊時,圖書館也難逃劫難。但在部分情況下,圖書館確實成了標靶。在人類史上,書和圖書館受蹂躪最慘重的事件莫過於二次世界大戰。據估計,單單是納粹當權十二年間,就摧毀了一億本書。作家喬治。歐威爾說過,焚書「是最典型的 (納粹) 活動。」在德國,甚至在大戰開打之前,書就受到摧殘。希特勒一當上總理,立刻查禁他認定具顛覆性的所有出版品。猶太和左派作者的書不需檢查,直接被納入禁書名單。一九三三年五月十日,數千本禁書被集中在柏林歌劇院廣場,進行所謂的 (Feuerspruche) 活動。是納粹宣傳長戈培爾熱衷的措施,因為他明瞭書是猶太文化、神學、自我認同的基石。依照他的見解,燒猶太書是一種不流血的凌遲,既理想又能展現德國神力無邊的本事。負責搬書的是德國學生聯盟會員。在歌劇院廣場,學生熱心排成長龍,交互傳書,最後扔成一堆。據估計,整堆浴火書少則兩萬五千本,多則九萬本。每一本書被丟進書山的同時,一名學生會宣布該書被「判死刑」的理由,當成罪名來公告周知。以佛洛伊德的著作為例,罪名是敗壞人心,以及「性事的誇大與有害身心的副作用。」宣讀完罪名,學生把書丟進書堆,高呼,「我判佛洛伊德作品就地受火刑!」其他書的罪名包括「猶太 — 民主傾向」、「殘殺德國語言」、「以文字背叛聖戰士」。堆完禁書後,學生淋上汽油,點火引燃。瀰漫一股歡慶的氣息,有現場音樂助興,與會人士載歌載舞。到了午夜,戈培爾登場,義正嚴辭發表所謂的「熱火演說」。同一夜,慕尼黑、德勒斯登、弗羅茨瓦夫、法蘭克福也舉辦類似活動。翌年,德國各地大學城更有超過三十場。在波昂,書陷火海之際,市長據報導曾說,紙灰宛如「猶太人的靈魂飛向天空。」對猶太人而言,焚書的景象特別錐心刺骨,因為長久以來,猶太人素有「書香民族」之美名。猶太教將書視為神聖物,當中最神聖的一本《摩西五書》更是備受嬌寵,有斗篷可穿,有珠寶可配戴,更有銀製的胸甲和皇冠。一旦宗教書籍被翻爛了,猶太人會舉行葬禮,埋葬它們。猶太人相信,書不僅僅是印刷文件;他們深信書具有人性和靈性。身為祭司的作者們往往不再用自己的名字,改以書名自居。的反諷之處在於,焚書者認真看待書的態度和猶太人一樣認真。焚書者視燒書為要務,相當於承認書籍的力量與價值,相當於認同猶太人捧書不釋手的觀念。歐戰連綿,碾碎了無數圖書館。有些只是倒楣,碰巧遇上疲勞轟炸和空襲引發的火海,並非軍事策略上的標靶。然而,德軍確實把目標鎖定在毀書上。德軍有放火特攻隊 (Brenn-Kommandos) 的特殊編制,奉命進攻圖書館和猶太教堂找書燒,績效卓越。戰時淪陷的圖書館無論是不是被戰火連累,總數皆令人看了暈頭轉向。在義大利,被摧毀的大型圖書館有二十座,總藏書兩百萬本。法國有數百萬本遭殃,其中在史特拉斯堡有三十萬本,在博韋有四萬兩千本,在夏特有兩萬三千本,在杜埃有十一萬本。巴黎的國民議會圖書館被放火燒掉,無數藝術和科學古書葬身其中。在梅茲,官方將最寶貴的館藏遷移至無名倉庫保管,不料被德軍搜到,被投擲燒夷彈付之一炬。包含十一世紀和十三世紀珍稀手稿在內的多數書都被焚毀。在閃電空襲中,大英帝國共有兩千萬本書被燒掉或遭消防水浸壞。利物浦的中央租借圖書館被燒得精光。(該市的其他分館在閃電空襲期間持續照平日開放,借書逾期也要照常繳罰金。) 一九三八年的慕尼黑協定過後,捷克語書籍只要內容涉及地理、生物學、歷史,一概被沒收,不是被燒毀,就是被碾成紙漿。在立陶宛維爾紐斯,猶太區圖書館被人縱火。幾個月後,猶太區居民被押進集中營和毒氣室。德國詩人海因里希。海涅 (Heinrich Heine) 曾警告:「有人焚書之地,最終必有人焚蒼生。」其言果然不假。在布達佩斯,所有的小型圖書館全難逃火劫,所有大型圖書館也至少半毀。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大圖書館災情在歐洲幾乎肯定獨占鰲頭。第一次世界大戰,該圖書館被德軍放火,在停戰協定之後,歐洲國家合組財團重建該圖書館,喜洋洋重新開幕。在一九四○年,該圖書館遭德軍砲火攻擊,館藏無一倖免,包括十九世紀以前歐洲畫家名畫以及一五○○年之前出版的古籍將近一千冊。在波蘭,全國有百分之八十的書被摧毀。在基輔市區,由於泥濘滿地,德軍裝甲車難以進入,軍人進市圖搬工具書出來鋪地,接著軍隊放火燒圖書館,四百萬本書遭殃。德軍強渡俄國期間,焚書估計達九千六百萬本。盟軍轟炸德國、日本境內都會中心期間,難免也誤中圖書館。在日本攻讀圖書館學的西奧多爾。威爾奇 (Theodore Welch) 曾寫道,到了一九四五年美軍即將登陸日本時,全國圖書館總計四分之三的藏書全毀或半毀。德國的損失也震驚人心。在慕尼黑、不來梅、斯圖加特、萊比錫、漢諾瓦、漢堡、亞琛、德勒斯登、明斯特等城市中,多數藏書化為灰燼。在達姆城,有七十五萬本被火葬,法蘭克福則有超過一百萬本,柏林兩百萬本。戰爭結束時,德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書已化為雲煙。以作戰而言,焚書缺乏效率,畢竟書刊和圖書館不具軍事價值,但焚書卻是別具摧毀力的行動。摧毀圖書館是一種恐怖主義。一般人將圖書館視為社會裡最安全、最開放的場所,放火燒館無異於宣布萬物皆無法倖免,所有地方都不安全。焚書最深的效應在於情緒。火燒圖書館時,有人會以「受傷」、「傷亡」來形容書,比照血肉之軀。書堪稱一種文化 DNA, 暗藏著整個社會的屬性和知識。在一個文化裡,所有的奇蹟和失敗,所有的勝者和惡人,所有的傳說、思想、啟示,全藉書本生生不息,直到永遠。毀書不啻宣布,這文化不再存在了,歷史消失了,過去與未來之間的環節斷了。奪走一個文化的書,等於是奪走文化裡的共同記憶,就像回想夢境的能力被剝奪了。毀書無異於對該文化判重刑,比死更嚴重,簡直像文化從來不曾出現過。本文摘自摘自蘇珊・歐琳作品《親愛的圖書館》, 繁體中文版由時報出版代理、宋瑛堂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時報出版官網金石堂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DQ 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1/12/31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2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親愛的圖書館》⁣: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緬甸軍聖誕夜大屠殺至少35死 國際救援組織兩成員仍下落不明
根據國際救援組織救助兒童會 (Save the Children) 及反政府勢力的說法,至少有 35 人在這場屠戮中死亡,而且屍體遭到燒毀,面目全非。其中,甚至還有兩名救助兒童會的成員下落不明,但他們極有可能已經遭到殺害,該組織的聲明指出:「我們確認他們的私人車輛遭到襲擊和燒毀...... 據回報,軍方強迫人們從車上下來,逮捕了其中的部分民眾,殺害他們,然後焚燒他們的屍體。」救助兒童會表示,它們的兩名成員本來正要回家度過聖誕夜,豈料卻捲入這場禍事。救助兒童會執行長阿辛 (Inger Ashing) 在周六 (25) 發布的聲明裡表示:「我們對如此的暴行感到非常震驚,它被施加在無辜的村民,以及我們的同仁身上 —— 他們都致力於人道救援,協助緬甸各地需要幫助的兒童。」該組織表示,它們正持續調查事件的細節,但不能容忍對救援工作者的攻擊事件,目前已決定要暫停在該地區的營運。由政變後被罷免的民選官員成立的組織「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 表示,軍隊在當地執行的是「清掃行動」, 這是將居民驅逐出該區域的常見手法,經常會被定調為種族清洗,無辜的民眾常常不分青紅皂白地被殺害、房屋則被焚燒。上周五,軍隊便是先封鎖了摩索村的聯外道路,困住那些想開車逃離的居民,然後將他們綑綁起來活活燒死,民族團結政府表示,這根本是一場「聖誕大屠殺」。此外,根據民族團結政府和當地的武裝勢力之一「克倫尼民族防衛軍」(Karenni Nationalities Defense Force) 表示,上周五本來有四名當地的軍政府邊境守衛,曾試圖干預這起殺戮行動,希望士兵能釋放村民,但他們的下場卻是一同被槍殺。克倫尼民族防衛軍發言人圭巴亞 (Gway Ba Yar) 透露,他自己有去到現場,邊境護衛的屍體沒有被焚毀,他所拍下的照片顯示,有四名穿著邊境護衛制服的男子,手被綁在自己的身後,屍身完整,但明顯已經死去。克倫尼人權組織 (Karenni Human Rights Group) 發言人巴尼亞 (Ba Nya) 則指出,他也有過去摩索村查看情況,根據散落在路上的衣服,他判斷死者中有兒童,或甚至包括嬰兒,「這是緬甸軍方犯下的殘酷戰爭罪行」。同時,根據《美聯社》報導,一名目擊者也表示,遭到殺害的遺體都被燒得面目全非,而且路上除了孩子與女性的衣服外,還有醫療用品和食物。出於安全顧慮,這名目擊者不願透露自己的姓名,他指出自己其實沒有看到受害者被殺的當下,但相信他們有部分人是摩索村民。作為回應,軍政府則在上周五發表聲明指出,事件的發生是起於幾輛車沒有在臨檢時按照命令停下來,加上某些「恐怖分子」攻擊了士兵,軍方才會進行反擊,導致衝突發生。但在這份聲明中,燃燒汽車與屍體等細節卻沒有被提及,而且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軍政府直到周日都不願做出更詳細的回應。而國營媒體《緬甸阿林》(Myanmar Alin) 在上周六也維持了一樣的說法,表示當時共有七台「可疑」車輛拒絕停車,並主動襲擊安全部隊。聯合國在 26 號發表聲明,呼籲緬甸立即徹查本次的屠戮事件,將兇手繩之以法。針對本次事件,緬甸的美國大使館在 Twitter 指出,它們「對克耶邦這起造成至少 35 人死亡 —— 其中包括女人和兒童 —— 的野蠻攻擊感到震驚」。「針對不斷施加在緬甸人民身上的暴行,我們將會持續要求追究兇手的責任。」聯合國 (UN) 人道主義事務副祕書長格里菲思 (Martin Griffiths) 則在周日 (26) 的聲明中表示:「我譴責這次的嚴重事件,以及在緬甸內所有對人民施行的攻擊,這些都是國際的人道主義法所禁止的。」格里菲思呼籲緬甸對此展開「徹底且透明的調查」, 以便迅速將兇手繩之以法,「還有,我呼籲緬甸武裝部隊 (Myanmar Armed Forces) 以及所有當地的武裝組織採取任何措施,保護人民不受傷害」。而民族團結政府則指控,緬甸軍政府對人民使用了「極端恐怖的戰術」, 例如本月,在該國西北方的實皆省 (Sagaing), 便有士兵至少活活燒死了 11 人,其中包括 5 名兒童。「當全世界都在慶祝聖誕節,以及聖誕節所傳達的和平訊息時,民族團結政府再次呼籲國際社會快速採取行動,結束軍政府針對緬甸人民不斷升級的戰爭罪行及危害人類罪。」
羊便便會說話:法羅群島首批居民另有其人 不是維京人究竟是誰?
多年來,科學家大致同意,大約在西元 850 年前後,有一批掌握出色航海技術的維京人來到了位於冰島、挪威中間的法羅群島,成了群島的第一批居民。然而,最近一份由美國懷俄明大學 (University of Wyoming) 地質學家科廷 (Lorelei Curtin) 所主導的研究卻推翻了考古學家的共識,暗示早在維京人之前,就已經先有一批人登陸法羅群島、並在這裡住了好一段時間。而向科廷等人揭露這項祕密的關鍵,是法羅群島上的羊大便。2015 年時,科廷帶著研究團隊抵達了法羅群島中的東島 (Eysturoy island), 從島上一座湖的湖底沉積物中帶走了一管長約 2.7 公尺的樣本 —— 這足以讓他們一窺法羅群島在過去 1 萬年中發生了什麼事。科廷表示:「湖泊是很令人驚豔的周遭環境資訊檔案庫,因為它們積累大量有關周遭環境的物質,(並在湖底) 形成連續的沉積層。」在分析的過程中,科學家很驚喜地在樣本裡找到了一些古老的羊屎,大約是在西元 492 年至 512 年間留下。目前,專家們普遍認定哺乳動物是在 5 世紀後才出現在法羅群島上,因此這層羊屎的出現,間接證明了當時應是有人把羊帶到島上,而這些「人」, 很可能就是史上第一批登陸法羅群島的居民。科廷指出,這批居民帶著羊出海探險其實有理可循,因為羊不只是優質的肉品來源,羊毛也是上好的保暖衣著原料,今日的法羅群島上也依舊畜養著大量的羊隻,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羊之島」—— 在古北歐語中,「Faroe」的意思就是「羊」。事實上,這並不是首次有科學家提出可能有人比維京人更早登陸法羅群島的說法。2013 年時,有科學家在島上一棟維京長屋裡發現了幾顆燒焦的大麥粒,年代比推斷的維京人登陸時間還要古老上 300 至 500 年,讓科學家懷疑首批登島的居民可能另有其人。現在又有了古老羊屎當作證據,「我們認為這 (指羊屎) 使得有人比維京人更早登陸法羅群島的猜想,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 科廷說道。那麼,如果維京人不是第一批踏上法羅群島的人,到底誰才是首批登上法羅群島的人呢?美國地質學家科廷猜測,答案可能是塞爾特人 (Celt), 他們或許是受迫於當時的政治、經濟壓力,這才決定離鄉背井、尋找新的落腳之處。現在,法羅群島上也有一些與古塞爾特語有關的地名、島上還有一些年代不詳的塞爾特墓碑,足以支持科廷的猜想。但無論這批早期居民的真實身分為何,在科廷眼中,他們都是一群擁有出色航海技術,還有著大而無畏探險靈魂的人。「我認為我們常常低估了早期人類探險家及他們航向全新、未知島嶼的能力,」科廷指出:「我沒法想像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技巧及勇氣,才能成功橫渡北大西洋,那真的是人類探險靈魂的見證。」因此接下來,找出這批最早登陸法羅群島居民的身分,以及透過更多沉積物樣本了解他們擴散到不同島嶼間的過程,就成了科廷未來研究的首要目標。但除此之外,科廷還想花點心力了解這批早期居民與今日法羅群島植被景觀間的關係。在他們來之前,湖泊沉積物樣本顯示島上本來長滿了柳樹、杜松、樺樹之類的植物;但在這批居民帶著羊隻抵達後,草地的面積便大幅擴展,而且隨著畜牧業逐漸成為法羅群島的核心產業,現在柳樹、杜松之類的植物都已經退居至島上牲畜鮮少出沒的角落了。「我個人尤其對早期居民對地貌的影響感興趣,你知道的,(當年) 他們如何影響了地貌?他們又是如何影響了我們今天的地貌呢?」科廷在採訪最後興奮地說道:「現在我們正致力於從其他湖泊中取得類似的樣本...... 好深入了解這些早期居民如何擴散到不同島上。」
韋伯望遠鏡聖誕節升空!克服預算、改名爭議 「哈伯傳人」進入關鍵30天
今年聖誕節晚上,一小批科學家齊聚在 NASA 辦公室裡,屏息等待由美國、歐洲太空單位傾全力打造的最新太空望遠鏡「韋伯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 的發射結果。過了不到半小時,地球方面隨即接收到期待已久的訊號:韋伯望遠鏡發射成功,順利搭著亞利安火箭 (Ariane rocket) 進入太空。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的辦公室中歡聲雷動,雖然距離它正式開始運作還有許多挑戰,但至少這項任務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在發射成功後,NASA 署長納爾遜 (Bill Nelson) 向負責打造韋伯望遠鏡的跨國團隊表達了由衷的感謝,他說:「感謝這支團隊,你們太了不起了。在過去 30 多年裡,你們打造出了這座即將為我們展示宇宙創始之初的望遠鏡,人類將能發現從未想像過的事情。」「對地球來說,今天是偉大的一天。」這架有「哈伯望遠鏡繼承者」之稱的韋伯望遠鏡,是 NASA 有史以來建造過最大的一架太空望遠鏡,6.5 公尺寬的巨大鏡面是由 18 塊直徑 1.32 公尺的「小」六邊形鏡面組成,使其觀測能力比前輩哈伯望遠鏡強上百倍有餘。根據 NASA 的規劃,在接下來為期 10 年的任務期間,韋伯望遠鏡將致力於觀測微弱的紅外線訊號,以獲取更多與大爆炸 (Big Bang) 及宇宙中第一批星系相關的資訊。除此之外,韋伯望遠鏡還將集中觀測一些重點系外行星的大氣,幫助在地球上的科學家判斷這些系外行星是否宜居,或甚至是否已經演化出生命。用 NASA 署長納爾遜的話來說,韋伯望遠鏡將能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以及人類身處其中的位置,或將為人類永恆的探索 —— 我們是誰、我們是什麼提供全新的解答。而從這架望遠鏡的建造歷史來看,或許更能了解科學家們為何如此期待韋伯望遠鏡成功運作的那天到來。早在 1996 年,也就是哈伯望遠鏡升空約 6 年後,就有科學家提議要打造下一架太空望遠鏡。2002 年時,NASA 正式以前署長韋伯 (James Webb) 的名字命名此計畫,委託美國知名的雷達製造商諾斯洛普・格魯曼 (Northrop Grumman, 下文簡稱諾格) 負責打造這架望遠鏡,總預算預計落在 10 億至 35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79 億 3,499 萬 9,000 元至 977 億 7,249 萬 6,500 元) 間,最早在 2010 年時就能順利升空。不料,接下來韋伯望遠鏡隨即遇上一連串研發難題,人為管理疏失也層出不窮,而美國國會在 2010 年委託的一份獨立調查更進一步暴露韋伯望遠鏡的建造已經「遇上了大麻煩」, 根本不可能按原本預算、時間表升空。「我認為這讓國會大吃一驚,」在美國政府問責署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中負責韋伯望遠鏡計畫審計工作的查普蘭 (Cristina Chaplain) 說道:「這讓國會備受打擊。」在經歷了多次預算膨脹、超支的問題後,NASA 總算耗資 96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681 億 7,599 萬 400 元), 成功打造出韋伯望遠鏡,並確保它在升空後還有足夠的資金可以順利運作。然而,韋伯望遠鏡就連發射期程也是一波三折。原本訂於今年 3 月就要發射,可是在 COVID-19 疫情的攪局下,NASA 只能將發射時間一路延後到今年 12 月 18 日,豈料天公不做美,只好再度順延,這才會選在聖誕節時發射火箭。「韋伯望遠鏡遇上的問題跟很多太空計畫面臨的一樣,在像這樣的太空儀器上,每個元件都必須完美無瑕 —— 發射後你可沒法維修它,」負責韋伯望遠鏡計畫審計工作的查普蘭說道:「它非常複雜又脆弱。(計畫期間) 肯定會出錯,但在像這樣的計畫裡,即使是件小事都可能會導致戲劇性的後果。」但預算可不是韋伯望遠鏡遇上的唯一麻煩。事實上,直到發射前一個月,都還有人抗議 NASA 用作風爭議的前署長韋伯的名字,命名人類最先進的太空望遠鏡。韋伯在 1961 年至 1968 年期間擔任 NASA 署長,最廣為人知的成就是帶領 NASA 達成阿波羅登月計畫 (Apollo moon program), 但在另一方面,他的批評者則認定他在擔任前美國總統杜魯門 (Harry S. Truman) 政府的國務次卿期間,涉嫌參與策劃了後來的「薰衣草恐慌」(Lavender Scare)—— 當時,有無數任職於美國政府內的 LGBT 人士被懷疑可能「造成潛在安全風險」而丟掉工作。不過,《薰衣草恐慌》(The Lavender Scare, 暫譯) 一書作者約翰遜 (David Johnson) 表示,「我不認為韋伯曾以任何一種形式擔任薰衣草恐慌的領導者」, 現有證據頂多也只能證明韋伯應該知情、且曾和時任總統杜魯門討論過此事。可是這層背景依舊讓四位科學家出面呼籲 NASA 為韋伯望遠鏡換個名字,因為他雖然領導了 NASA 史上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某種程度上卻也「代表著當年聯邦政府對同性戀者的恐懼、歧視」, 建議 NASA 可以考慮改用「哈莉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 的名字為這架望遠鏡命名,紀念這位致力於幫助黑奴逃出南方的社會運動家。但最後,NASA 方面並沒有採納這項提議,仍舊以「韋伯」之名稱呼在今年聖誕節升空的望遠鏡。對於科學家們來說,克服預算膨脹、改名爭議將韋伯望遠鏡送入太空足以稱為一項重大成就,但是跟後面的挑戰比起來,似乎又令人有種小巫見大巫的感覺。礙於韋伯望遠鏡龐大的體積,科學家為它設計了精巧、複雜的折疊機構,這才能把它塞進亞利安火箭有限的空間當中。現在好不容易讓韋伯望遠鏡進入太空,它能否在接下來約一個月中依計畫開始繞行太陽、自動展開,並在接下來半年內陸續完成冷卻系統、校準等工作都是未定之數 —— 任何一個地方失誤,都可能讓韋伯望遠鏡成為人類史上最貴的太空垃圾。而現任 NASA 署長納爾遜也很擔心接下來韋伯望遠鏡可能會出狀況,他說:「大家得知道,接下來還有無數事情得運作,而且都得完美運作才行。」「但我們知道,高報酬永遠伴隨著高風險,這就是這個計畫的本質,也是人類始終致力於探索的原因。」天體物理學家里斯 (Adam Riess) 則是半開玩笑地表示,他已經告訴身邊一票不怎麼熱衷於天文學的朋友,他最希望的就是「接下來 30 天裡沒有任何有關韋伯望遠鏡的消息」, 因為一旦有消息,通常就意味著韋伯望遠鏡出狀況了。「如果什麼消息都沒有,我們應該會蠻開心的。」
「俗又何妨?我想為庶民大眾寫歷史!」歌手到臺語歌研究者──專訪陳培豐
「你著忍耐⋯⋯踏出社會為著將來,離開故鄉走天涯⋯⋯」這是近年爆紅的 Podcast 節目「臺灣通勤第一品牌」每集片頭的開場音樂〈你著忍耐〉。這首由江蕙演唱的經典臺語歌,也出現在臺劇《天橋上的魔術師》裡,道出 1980 年代臺灣底層庶民為生活打拚吞忍的辛酸。「聽江蕙、陳一郎的歌,就是很痛快!對我來說,有一種解放的感覺,這些臺語音樂是臺灣人的集體記憶。」中研院研究員陳培豐說。解放的,是早期臺灣人困頓、卻無以言說的壓抑情懷,而歌曲所抒發的茫茫與人生挫敗感,陳培豐也很是明白。他成長於萬華,在經濟起飛的年代,那裡聚集的多是進城打拚的艱苦人。每天遙望著苦力、酒家女、小攤販的勞碌身影,流入耳裡的,則盡是社會邊緣人依偎取暖的臺語歌謠。「這讓我不只從族群,也從階級的角度,分析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在費時六年完成的著作《歌唱臺灣》裡,他透過臺語流行音樂的厚實研究,娓娓道出中下階層、庶民百姓的生命之歌。1983 年江蕙以〈你著忍耐〉唱出八零年代底層庶民與女性為生活打拼的辛酸。2021 年新冠疫情爆發之時,饒舌歌手大支也重新改編,在社群上演唱〈咱著忍耐〉鼓勵大眾,足可見原曲已為經典的時代記憶。除了兒時記憶,陳培豐格外關注臺語歌裡的底層群像,也與他的人生軌跡有關。回望他的學者之路,確實走得「歪斜」。初中聯考沒考好,他跑去讀五專;因為曠課太多、操行不及格,五專差點念到六年。出社會後,他曾踏進建築業,還在唱片圈打滾 5 年,企劃、宣傳什麼都作。甚至,他還從幕後走到幕前。1983 年,陳培豐發了一張國語專輯,成為「鉅聲唱片」簽下的第一位男歌手。「那時被勸說歌喉、外型都不錯,就傻傻的簽約了,」講起這段人生插曲,陳培豐時而爆笑、時而搖頭,因為如今回顧似乎還是荒唐的一段奇幻旅程。「簽約後才發現,你要扮演『不是自己的自己』, 對我來說很痛苦。」跑宣傳、形象包裝,都讓他渾身不自在。為了逃避唱片合約,陳培豐「逃」到日本去。機緣下,這位「一片歌手」留在日本升學,以 32 歲高齡成為早稻田大學的大學生。但留日之路走得崎嶇。他說自己「逢考必敗」, 渾渾噩噩念到大四,日文能力增長,終於有點「開竅」。在出版社上司的鼓勵下,他決定繼續深造。考了兩次,才進入早稻田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論題目作臺灣研究,結果一度找不到指導教授。博士班轉學面試時,因為答不出任何問題,他又考了第二次。曲曲折折,最終他以 40 歲中年之姿,進入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班,成為「非典型」的學者。轉了大彎,崎嶇地繞進學術殿堂,但陳培豐也因此深入學院觸及不到的社會世界,更貼近庶民百姓的生命經驗。他笑說,「這也是讓我看見『俗』民生活的另一個契機。」研究臺灣史多年,陳培豐直言,如何填補庶民史的議題空白、改變問題意識,是臺灣史發展至今亟待接續努力的方向,而這部為庶民書寫的《歌唱臺灣》即是他的嘗試性實踐。陳:我的童年適逢臺灣經濟起飛,我們住在萬華,那裡聚集了離鄉背井的艱苦人。清晨天未光,黝黑壯碩的日僱型勞工已蹲坐在公園被「待價而沽」。夜晚華燈初上,酒家女、流鶯現身接客。路旁有揹著嬰兒、蹲在地上洗碗盤,連汗水都油膩不堪的小吃攤販;說書人在廟前講古,密醫穿梭街坊看診;還有無家可歸 、到處行乞的遊民。我家也是。戰前開彈子房 (撞球間), 後來經營起小百貨店,因為夜生活人多,我母親得顧店到三更半夜。我所生長的萬華就像電影《艋舺》的場景,龍蛇雜處,但也生命力十足。這些人、這些音樂,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也是許多臺語歌曲 (港歌、望鄉演歌) 裡,那些在大城市討生活的主角。從庶民、農工階級的角度看臺語歌曲發展,不只是因為我的生命經驗,更是因為我想寫一部屬於庶民的歷史。歷史研究看的經常是統治者、偉人、仕紳,忽視𨑨迌人 (江湖人)、歹命人 (命運坎坷的人)、艱苦人 (窮人)。但庶民百姓是真正的多數,他們在社會各個角落默默耕耘,對臺灣貢獻匪淺,他們的故事不值得被書寫嗎?《歌唱臺灣》就是一部屬於他們的歷史。〈賣肉粽〉、〈酒後的心聲〉、〈媽媽請你也保重〉等經典歌曲是當年最能敘寫台灣勞動階級心中苦悶的歌曲。圖為台語歌手郭金發演唱的〈賣肉粽〉。美國政治學家 James Scott 在《弱者的武器》曾說,弱者會用唱歌、打混、不合作這些小動作來進行反抗。在臺灣特殊的歷史情境下,我們確實可以發現,臺語歌曲具有對峙、抵抗的色彩。但把大眾文化直接詮釋為抵抗,必須很小心。不管戰前或戰後,臺語歌曲都處在邊緣的位置,在政權或知識份子的藐視、污名、誤解之下掙扎而生。以 1970 年代為例,創作、傳播上都非常草根。許多臺語歌曲本身就是由計程車司機、理髮師、賣唱者、行船人創作,很少有專業的詞曲人或製作人。也因為不能進入政府控制的電視,夜市一直是當時宣傳的重鎮,〈心事誰人知〉就是從夜市傳唱,紅遍大街小巷。臺語歌在歷史脈絡、歌曲創作與傳播上,都跟國語歌曲相差甚遠。它是一種「社會音樂」, 由社會底層的這群人創造,他們用歌曲講自己的故事,也還原到底層階級。在這種意義下,臺語歌曲所背負的歷史滄桑,甚至比文學或戲劇來得多。臺語歌曲最初的創作動機,並非出於反抗。但是,當臺語歌曲為那些長期被邊緣化的底層庶民唱出生命經驗,它的存續,本身就具有反叛的意義。原先書寫的視角放在「族群」, 後來我注意到戰後臺語歌曲的發展,與工業化、再殖民化所引發的社會變遷,特別是人口移動有密切關係,書寫方向才調整轉向「階級」。過去的年代,臺語歌曲的聽眾以本省籍為主。但是戰後初期,臺灣在族群、階級、官民上有很明顯的交疊連貫性,因此我希望跳脫一般左派觀點,族群和階級都是重要的分析框架,兩者間的交疊、演繹也不斷有變化。對流行音樂或大眾音樂而言,階級比族群來得重要。包括世界其他地方,我們很少看到同一個階級會並存許多異種音樂。即便是有多樣變化,也多半是以族群或民族的方式交融。1980 年代以後,臺語歌面臨的是「雙重解殖」。一方面臺灣正式解嚴,什麼話都可以說、什麼歌都可以唱;但同時著作權法規確立,民間無法再任意翻唱日本歌曲。結果是,臺語歌被迫快速去日本化,進入一個「無歌可唱」的時代。也在這之後,臺語歌曲逐漸分流,突顯出世代和階級差異,不能單從族群角度理解。新型態的臺語樂手,像是黒名單工作室、林強、伍佰、濁水溪公社、滅火器樂團,他們承襲西方搖滾音樂的反叛精神,談環保、政治、勞工、性別。各個議題在新派臺語歌中百花齊放,呈顯濃厚的社會關懷。另一支「老派」的臺語歌曲,好比江蕙、陳小雲、葉啟田、詹雅雯,以中下階層或年紀較大的本省族群為主要聽眾。有些歌曲仍保留日式演歌風格,帶有淡淡的鄉愁和「低俗」臺灣味。六零年代「老派」的臺語歌曲,其詞、曲、編曲大都挪用日本。但過度依頼前殖民者的代價,讓臺語歌失去累積健全創作環境的機會。因此當八零年代的臺語歌曲必須以「純臺灣製」的方式登場時,才發現該有的詞曲創作人才都没有養成或獲得傳襲;詞曲為此經常顯得空洞而直白。解殖前的臺語歌有訴不盡的怨念和故事,歌詞通常有三段,但解殖後便往往只有一段。而不管歌詞如何,節奏上變得輕快進取也少了日本味。臺語歌沒有中國市場,但大量融入漢人音樂要素,它「俗」得本土、「俗」得理直氣壯,也以這樣的「俗」證明自己受創後的存在。陳:《歌唱臺灣》是我最辛苦、最挫折的一本著作。聲音是無形的,需要蒐集的無形史料太多了,難度很高。另外,我分析的是臺語歌如何走向演歌化的「唱腔」, 但如何定義演歌唱腔?用文字怎麼形容出唱腔特色?這些都非常挑戰,我甚至一度想放棄。因為牽涉的人事物太龐雜,我重寫了好幾次,花很多心力思考佈局,把戰前、戰後的臺語歌曲脈絡化,希望能講出一個動人的故事。因為我期待這不只是一本學術書,而是能讓大眾讀者一起閱讀。因為臺語歌的故事,原本就是為庶民大眾寫的一部歷史。陳:聽臺語歌或唱臺語歌曲,對我是一種階級形象的解放。好像參加完一場嚴肅的研討會,回到家裡,脫下西裝領帶、躺在沙發,很自在、無拘無束,是喚回我本質的一種方式。對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唱那些所謂「低俗」的臺語歌特別療癒痛快。臺語歌讓我褪去不必要的社會形象,我可以跟工人、麵攤老闆、家庭婦女...... 一起唱,大家不用掩飾或裝扮,像同甘共苦的好朋友。所以俗又何仿?大眾文化本來就是要俗,不俗又如何大眾呢?我也是世俗社會下的產物,有時候外在的框架反而多餘。尊重生命差異便沒有雅俗之分,臺語歌對我來說,就是能夠脫掉那些包袱,回到真正的自我。【研之有物】延伸閱讀:老派「氣口」之必要!臺語歌的悲涼唱腔如何煉成?,研之有物陳培豐,2020,《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 衛城出版陳培豐個人網頁
從格陵蘭被送到丹麥「再教育」 因紐特孩子70年後冀望討回公道
但是和最初的承諾不同,在抵達丹麥後,孩子們不只被分散到了不同的寄養家庭中,還被禁止說格陵蘭語,其中 16 名介於 4 至 9 歲的兒童實際上花了超過一年的時間才重返家鄉;另 6 人則是在批准此計畫的國際非營利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 註) 協助下,最終被寄養家庭收養。甚至,那 16 位獲得機會回到格陵蘭的孩子根本沒有與家人團聚,也沒有被送回學校,反而是被帶到了孤兒院。註:雖然丹麥政府是計畫背後的主使者,但格陵蘭省議會、救助兒童會,以及丹麥紅十字會 (Danish Red Cross) 都同意了這項實驗的進行。這段歷史是丹麥試圖「文明化」因紐特人的一次失敗嘗試,最終導致這些孩子的心靈創傷,也嚴重影響了他們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如今,很多當年的孩子已經過世了,而丹麥政府則是在去年,才終於由首相佛瑞德里克森 (Mette Frederiksen) 作為代表,正式向這些受害者道歉。但這對於目前僅存的六名受害者來說並不足夠,他們如今正控告丹麥政府,希望當局能支付他們一人 3 萬 8,000 美元 (折台幣約 105 萬 3,694 元) 的賠償金。Helene Thiesen håber, at hun er den næste til en undskyldning https://t.co/25R8ACDo0Y pic.twitter.com/3qRxN0azZi — Jyllands-Posten (@jyllandsposten) August 18, 2019 目前仍在世的六名受害者中,其中一人是今年 77 歲的蒂森。在這六人之中,其中一位是現年 77 歲的蒂森 (Helene Thiesen), 在出航前往丹麥的三個月前,蒂森的父親死於肺結核,留下她母親獨自一人照顧三個孩子,當時蒂森只有 7 歲。蒂森告訴《半島電視台》, 當年她和其他孩子抵達丹麥的營地時,總會哭著入睡,好不容易捱到返回格陵蘭的那天,在港口與母親重逢時,卻發現她們已經無法溝通:「她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我說的是丹麥語,而她說的是格陵蘭語。」「然後有個人戳了戳我的肩膀,要我和媽媽還有兄弟姊妹告別,我以為我會和他們一起回家的,可是我被要求搭上一台紅色巴士,去了孤兒院,」蒂森回憶道。很長一段時間,蒂森一直不清楚自己為何會被送到丹麥,直到 1996 年,也就是她 52 歲時,才終於知道這場「社會實驗」的真相 —— 但一切早已太遲,蒂森甚至從未與自己的母親重建關係。和蒂森一樣,很多孩子之後再也不會說格陵蘭語,甚至這段經歷對他們造成了嚴重的傷痛,約半數的人後來都有藥物成癮的問題。受丹麥政府所託,在它們發表道歉聲明前,對整起事件進行調查的三名歷史學家之一延森 (Einar Lund Jensen) 表示,這個實驗應當被視為是丹麥想讓殖民地現代化的舉措。當時,丹麥希望讓格陵蘭成為國家的一部份,1953 年時,格陵蘭也的確正式從殖民地變成了王國轄下的一個縣,至於現在,格陵蘭則成為了自治領地之一,在貨幣、外交與國防政策等仍依賴丹麥,但有獨立的傾向。然而延森表示,這個實驗計畫糟糕透頂,而且他發現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當時的官員曾經評估過這趟丹麥之旅的成果如何。「你會想,這個計畫會受到評估,看看它是否值得繼續進行下去,但它在一年後就停辦了,或許它們 (指政府) 知道它有多爛 —— 可是書面資料中,完全沒有提過為什麼,」延森說。在延森與另兩名歷史學家的報告中,他們總結道:「成癮、心理疾病、住院治療,還有嘗試自殺,超過半數的孩子還有他們的家人不斷重複這些狀況。」「現在只剩六個人了,」延森遺憾地表示,而其他人本來應該也可以在死前獲得政府的解釋和道歉的。六名受害者的委任律師之一普雷敏 (Mads K. Pramming) 則告訴《半島電視台》:「丹麥已經透過道歉在道德上負起了責任。現在,它們需要經由賠償金,承認自己做了什麼。」普雷敏透露,他希望政府能夠盡速處理這件事,畢竟「他們 (指還活著的受害者) 都很健康,但已經 70 多歲了,」普雷敏補充:「我希望他們拿到那筆錢的時候,還是能夠享受它的年紀。」另一方面,如今受視力退化所苦的蒂森則認為,能獲得的賠償金應該很少,而她只希望可以趕快結束這個案子,好讓她和其他人能夠使用這筆錢。「我們討論過一起回去努克 (Nuuk, 格陵蘭首府), 去拜訪那間孤兒院,然後再重新回顧一切,」蒂森如此道。
孤獨感成現代通病,研究:人口太密集造成
孤獨定義為與他人脫節的感覺,是指個人對人際關係的社會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的主觀情感體驗。雖然對孤獨的初步研究集中老年人或特定群體,如無子女、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但最近研究發現,孤獨感的影響其實超乎想像,25 歲以下、65 歲以上的民眾尤其容易感受到孤獨;另一份關於德國成年人的研究則指出,1/10 的成年人心中也都會感受到孤單。研究人員發現,孤獨是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會使死亡風險增加 45%, 超過空氣污染、肥胖或酗酒。英國研究發現,花時間在大自然可促進幸福感,如林地步行估計每年可為英國節省至少 1.85 億英鎊心理健康治療費用。日本也有類似自然減輕壓力的研究。孤獨概念通常是指與人類隔絕,因此很難想像孤獨與大自然的關聯性。科學家相信讓人產生孤獨感應有多個社會與環境面向,除了考量社會性因素,也將過度擁擠及接觸大自然納入環境衡量指標。研究人員不採用人們自己感受的記憶來衡量環境對情緒的影響,而是使用智慧手機應用程式 Urban 收集即時數據,讓人們兩週內每天隨機三時間回答關於孤獨、過度擁擠、社會包容和與自然接觸等簡單問題,題目有是否感覺受周圍人群歡迎、現在能看到樹嗎等問題,超過 750 人提供 16,600 項數據。發現感知過度擁擠與孤獨感增加有關,平均增加 39%, 看到自然元素如樹木、天空或鳥類時,孤獨感會降低 28%。融入社會感也會降低孤獨感 21%, 當這些感覺加上與大自然接觸,有益效果進一步提高 18%。由於參與者是自我選擇要不要參加,因此沒有更廣泛人群的代表性樣本。但研究人員將年齡、種族、教育和職業考慮進去時,自然接觸和社會包容感對孤獨感的好處在統計上仍非常顯著。有社會學家分析,感知過度擁擠往往會導致疏離,當人們在人口稠密地區生活時,可能會覺得沒有足夠的個人空間,體驗到更高程度的社會孤立,且不太可能幫助有需要的人。研究人員表示,隨著全球人口增加和越來越多人遷往大城市,預計 2050 年全球約有七成人口將住在城市地區,城市可能是唯一高速增長的棲息地,了解過度擁擠如何影響人類的孤獨體驗將是避免廣泛健康風險的關鍵。這是首次評估環境如何影響孤獨感的研究,刊登於《科學報告》期刊。
台灣難民法卡關16年 在台流亡港人無所依歸
2019 年,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就在各方觀察著香港的未來會朝向何方時,2020 年 6 月 30 日,北京當局在深夜公布實施《港區國安法》, 一夜間改變了許多港人的命運。《港區國安法》頒布實施後,來台居留的港人在數量上有更明顯的增長。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2019 年香港來台居留許可人數有 5,858 人;2020 年暴增至 1 萬 813 人;2021 年 1 月至 8 月則有 6,151 人。香港前九龍城區議員李軒朗就是其中一人。他在「反送中」期間的戰友,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有的身陷囹圄,有的則流亡海外。而在歷經拘捕獲釋後,李軒朗也在 2021 年 5 月宣布加入流亡海外港人的行列,輾轉來到台灣,並申請到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就讀。李軒朗宣布流亡後,生活不是從此順遂無憂。他接受《全球中央》採訪表示,自己曾想過去其他國家,但最後基於對生活的考量與情感所向,決定暫時落腳台灣。但他也坦言,目前只能先安頓好自己,等到生活穩定之後,才能開始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同樣來到台灣的香港人。積極參與「反送中」運動的港人 Chris (化名) 曾在與記者閒聊時提到,他喜歡台灣,也想移居台灣,不過考慮到台灣的居留身分取得需要門檻,在考慮小孩教育及具有「英國海外國民」(BNO) 身分等推力下,Chris 還是決定在香港的資產都脫手後,舉家搬到英國生活。像 Chris 這樣有資產的人想移居台灣都需要經過思量,遑論是「反送中」其間在街頭抗爭的青年。然而,在香港理工大學圍城帶來衝擊後,不少街頭抗爭者開始意識到留在香港的危險性。在 2020 年初全面爆發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 之前,已經有不少香港人藉著旅遊的名義來到台灣。由在台港人發起的民間團體「香港邊城青年」的執行委員 Sky (化名) 受訪時就指出,這些藉由旅遊名義來台灣的香港抗爭者,恰巧遇到疫情封關、簽證得以延長,因此得以繼續留在台灣,但疫情總有緩和的一天,等待邊境開放,這些人遲早得面對回香港的問題。香港情勢丕變,即便他們如今已非站在香港的土地上,但他們對於個人的安危仍然機警敏感。來到台灣的香港抗爭者雖然積極參與在台灣舉辦的「六四」事件紀念會或聲援香港的相關活動,但面對媒體記者的詢問與接觸,這些曾在香港街頭衝鋒陷陣的抗爭者卻多半低調無語。記者曾試圖在香港邊城青年等民團舉辦的活動中與在台尋求庇護的港人聊聊,但屢屢碰壁。而透過 Sky 向這些在台尋求庇護的港人遞出採訪邀請,也被以顧慮人身安全為由拒絕。Sky 坦言,他們接觸、輔導過的港人大部分都不希望曝光自己曾為抗爭者的身分,最主要的考量還是安全問題。來台後處境儘管相對安全,但潛藏在台灣的親中勢力或是各方面的隱憂,都是這些港人們的顧慮點。在提到香港抗爭者是如何飄洋過海來台尋求庇護時,Sky 說道,來台灣尋求庇護的港人除了透過旅遊管道來台灣,也會以就學等方式過來。許多港人是在匆促間抓緊機會來台,他們無暇思考自己喜歡什麼科系,也沒有太多時間準備申請學校,只要有就學機會就趕緊來台灣,先來再說,在需要仰賴學籍維持簽證的情況下,當他們面臨到科系與志趣不合的生涯窘境時,無法透過暫時休學對生涯規劃停看聽,只能苦撐讀著自己沒有興趣的科系。除此之外,這些匆促來台的港人們也會面臨護照、簽證到期等問題。Sky 提到,港人們一旦護照到期,在沒有取得台灣身分之前是必須回香港換照的,但這些抗爭者大多對於回香港抱存安全疑慮,因此躊躇難前。而除了護照之外,想在台灣申請依親的港人需要檢附單身證明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回港申換的證件,許多人為此陷入憂慮。對於這些香港抗爭者的處境,台灣人權促進會等民團多次出面呼籲政府盡快修訂難民法。但其實台灣的難民法並非從零開始,早在 2005 年,內政部便提出台灣難民法的草案,但直到 2016 年才送到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審查,且目前仍沒有前進的跡象。政府面對民團的呼籲,也多半以《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就有足夠法律基礎可處理港人的問題為由,認為不需要難民法。大陸委員會近期面對相關議題的詢問時,只以書面形式表示,難民法草案的適用對象為外國人及無國籍人士,並未包含港澳居民。港澳居民因政治因素向台尋求援助,現行法規架構下已有可處理的機制,包括:《港澳條例》第 18 條、《港澳條例施行細則》第 25 條、《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第 16 條第 1 項等,以個案認定方式,增加彈性處理空間,且更能符合求助港人的實際需求。然而據《港澳條例》第 18 條,「對於因政治因素而致安全及自由受有緊急危害之香港或澳門居民,得提供必要之援助」;《港澳條例施行細則》第 25 條則指,主管機關有《港澳條例》第 18 條的情形,除其他法令另有規定外,應報請行政院專案處理;另據《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第 16 條第 1 項第 11 款規定,港澳居民如有《港澳條例》第 18 條的情形,經大陸委員會會同有關機關審查通過,得申請在台灣居留。這項條文雖然畫出彈性的空間,但對需要尋求庇護的港人而言卻意味著不確定性。究竟如何證明自己「因政治因素而致安全及自由受有緊急危害」, 相關規定及機關卻沒有給出標準,讓有需求者知道取得庇護的標準條件為何。Sky 就說道,民團不斷呼籲修訂難民法,主要是希望能有一套明確的嚴格機制,不僅讓負責相關業務的前線人員有依據可循,減少行政上的浪費,也讓申請庇護者能更安心。
會用雙鰭「行走」的粉紅色手魚 消失22年再度於澳洲塔斯馬尼亞現蹤
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島 (Tasmanian), 當地海域有一種極為罕見的魚種「粉紅色手魚」, 其學名為「粉紅裸臂躄魚」(Brachiopsilus dianthus), 之前只被人類目擊過五次,最後一次還是在 22 年之前,由一名業餘潛水員在首府荷巴特 (Hobart) 的外海所發現。二十幾年過去,世人再也沒有看過粉紅色手魚的蹤跡,出於對牠們生存狀態的擔憂,官方最近甚至還將其註記為瀕危物種 —— 但意外地,澳洲研究人員卻表示,他們在今年稍早,於一個海洋公園中再次看到了粉紅色手魚珍貴的身影。本照圈出的粉色小魚,即為這次發現的粉紅色手魚。粉紅色手魚是塔斯馬尼亞的 14 種手魚之一,從牠們的名字就可以知道,手魚有著猶如大手般的魚鰭,可以在海床上「行走」, 而不是像其他魚一樣用「游」的。研究人員普遍認為粉紅色手魚是生活在淺水域的物種,例如 1999 年便是在水深約 20 至 30 公尺處目擊粉紅色手魚,最早的那次則是在大約水深 10 公尺處。但現在這個論點被推翻了,比起過往,粉紅色手魚如今已經到了更深又更開闊的水域棲息 —— 因為這次,科學家們是在 120 公尺深的地方發現了牠。塔斯馬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Tasmania) 副教授,同時也是本次研究領銜者的海洋生物學家巴雷特 (Neville Barrett) 便表示:「人們一直認為牠們是淺水物種,而且牠們喜歡相當隱密的水域,但在這,我們於野生南海岸的深海中發現了牠。」「這是個令人驚喜的發現,替粉紅色手魚的續存提供了希望,因為牠們的棲息地和分布範圍顯然比之前以為的還要廣闊。」回到今年二月,巴雷特和他的小組來到了塔斯馬尼亞島外海的塔斯曼斷裂帶海洋公園 (Tasman Fracture Marine Park), 準備設置一個帶著誘餌的相機,想要研究當地的珊瑚、龍蝦和魚等物種,結果卻有了意外的發現。「我們有幸能夠對澳洲的國家公園進行仔細的研究...... 探討各種魚類、珊瑚還有其他那些住在海底的生物,」巴雷特說:「而在這之中,我們發現了粉紅色手魚。」受到官方保護的塔斯曼斷裂帶海洋公園和瑞士差不多大,涵蓋面積超過 1 萬 6,400 平方英里 (約 4 萬 2,476 平方公里), 範圍一路延伸至圍繞著南極洲的南大洋 (Southern Ocean), 而且以廣大的海溝而聞名,可以在此處發現生存於 4,000 公尺深海的生物,生態因此十分多元且豐富。本影片由塔斯馬尼亞大學釋出,即為這次發現粉紅色手魚的水下錄影。而在今年 10 月,當一名研究助理在查看三月的錄影時,才注意到在眾多受餌食吸引的海洋生物中,有一個奇特的身影。「我正在查看我們的其中一支影片,然後在暗礁的上方,有一尾小魚突然出現,看起來有一點奇怪,」隸屬於塔斯馬尼亞大學南極和海洋研究所的巴斯蒂安森 (Ashlee Bastiaansen) 表示:「我仔細觀察牠,你可以看到牠的小手手。」這隻意外出現的粉紅色手魚大約 15 公分長,研究領銜者巴雷特表示牠「非常小,很難被發現」。最初,這隻粉紅色手魚大概是因為受到龍蝦的驚擾而跑進了畫面中,對周遭的騷動似乎感到好奇,但只待了幾秒鐘就立刻游走了,巴雷特表示:「也就是在那個時刻,牠為我們留下了一張非常好的正面照...... 完全可以 (藉此) 辨別出牠的物種,並測量牠的尺寸。」「我們很高興能使用一系列的現代科技,確實觀察到這些深海棲息地對稀有物種而言有多重要。」「這個發現明確顯示海底有一定數量的粉紅色手魚,」巴雷特樂觀地表示,他認為在海底深處,有著「中等規模」的粉紅色手魚群體,而且生存狀態應該十分穩定,但要確切知道有多少,還需要一些時間作業。巴雷特補充,他和團隊目前希望透過進一步的研究,重新評估粉紅色手魚的瀕危分類:「如果我們真的能發現牠們是個極大的群體,那麼這或許能使我們將這個物種從瀕危名單中剔除。」「能將牠們從瀕危名單中剔除,而不是提名放進瀕危名單,是件令人高興的事...... 畢竟如果要把某個物種放進名單,通常都代表出了些問題需要處理。」「在這個案例中,希望啦,我們最終可以發現一切都沒有問題。」
在台灣許的願,帶回印尼讓它實現!專訪移工Ainy
那是一個與柴米油鹽相連的社區,入口處有寄託心靈的清真寺,往前走個兩三步能看見穿插在住戶中的雜貨店與蔬果店,再往後頭則可以瞥見綠油油的大草皮,而艾妮家就正好座落於中心地帶。「 啊~你們來了!我家很遠齁,繞來繞去的。」「 啊你們會不會餓?晚餐已經準備好,等下就可以吃摟。」艾妮邊說,手上的動作沒停過,又是從冰箱拿出自己做的果凍、又是去餐桌拿茶壺倒飲料,不忘台灣人的口味清淡,「我有特別少放一點糖,你們喝喝看」, 然後又轉身進廚房端來幾道早已料理好的印尼菜,蝦餅、沙拉、天貝。正當我們準備開動,艾妮媽媽卻突然起身,「你們慢慢吃喔!」便離去。原來艾妮媽媽提早一禮拜開始與阿拉的約定,進入日出後至日落前的齋戒月。意會後我們再度端起碗盤,只見艾妮微微笑,似乎沒有要一起晚餐,「你不吃嗎?」艾妮害羞地回:「我現在有寶寶,不能餓肚子啦!所以下午就吃飽了,他也是。」這個他,是寶寶的父親、艾妮的老公,也是艾妮回國的原因之一。「 他叫 Riyan, 以前是我同學介紹,小時候都一起玩。後來我到了台灣,他才開始跟我聯絡,問我過得怎麼樣啊跟老公好不好啊。我說我跟老公離婚了,他很驚訝,然後告訴我其實喜歡我很久了,我嚇到,問他為什麼以前都沒有講,他說他不敢,但也覺得很好笑,雖然我國中的時候也喜歡過他,但真的太久以前了,都差不多快忘記了 (笑)。」「我在台灣的教養院照顧小孩跟老人,有時候小孩很皮,心情不好、壓力大就打我,快瘋掉,可是比第一份工作好。」「那時候沒有老人可以照顧,老闆騙人,阿嬤身體很好很健康,沒有跟我們住在一起。我平常五點半起床,洗衣服煮飯到晚上十一點,還要幫忙搬東西。老闆說如果有人來問的話要回:『照顧阿嬤』, 後來真的有人來,老闆就叫我躲起來,還跟那個人說我跟阿嬤在醫院,我越想越不懂,後來決定打給 1955, 一個禮拜他就來看我了,然後帶我去警察局和庇護中心。」「雖然在台灣遇到一些奇怪的事,但是那邊還是好啊,能夠賺比印尼更多的錢,趕快把債還完離開那個男的 (前夫), 房子也不會被抵押,有些壞掉的地方終於可以修理,而且我太習慣台灣的生活了,加上媽媽之前膝蓋受傷,所以家裡的廁所有蓮蓬頭跟沖水馬桶,哈哈改不回來了啦。」記得艾妮曾和我們分享,使她毅然決然回國的原因除了捨不得每次與兒子視訊時,只能總以「快了」來安撫彼此,其實還有老公的一句「妳在台灣工作太辛苦,我賺錢就好」。Riyan 有一間文具店,就開在離家不遠、莫約五分鐘腳程的馬路旁。初踏進店裡,迎面而來的是一個玻璃展示櫃,裡頭放著課堂一定會用到的物品 - 鉛筆、橡皮擦、造型削鉛筆機等等,一切看似正常,卻也沒那麼稀鬆平常。玻璃展示櫃的後方有兩台電腦,一位年輕人正賣力地移動滑鼠、邊和身旁的客人說些什麼,不時還會變換西洋流行音樂,我們愣了愣,心想這樣的組合對於文具店是什麼樣的存在?原來,他們的文具店除了提供基本的服務,還額外增加產品設計的項目。「那個是 Riyan 的弟弟啦,他來文具店上班,平常都在幫忙設計。我們可以做杯子、衣服、掛牌,你看牆壁上那些都是 example (範本)。之前在台灣薪水兩萬塊,每個月我都寄快一萬塊回家,給老公拿去買文具呀材料呀,剩下的錢我自己存起來,可是我沒有亂花喔,之前去 One-Forty 上理財課,老師有說每個月薪水應該要怎麼分配怎麼用,所以我現在才有錢去買衣服 po 在 fb 賣。」「上課上什麼我當然都記得啊!我也是跟老公講,如果在印尼要開店要怎麼做,分成以前、現在、以後。像是開店之前要想賣給誰,不可能賣給全部,假如是女生跟小孩,就不一樣嘛,也要想怎麼推銷客人、怎麼服務讓客人再回來。」「現在每個月大概賺兩百五十萬 (印尼盾,約為台幣 5000 元), 還沒有扣電、網路、弟弟跟另外一個員工的薪水,也要付房租,這塊地是奶奶的。我的夢想是讓這間文具店越來越大,以後想買 machine (機器), 做帆布的,還有賺錢給兒子唸書、跟他住在一起。」聽到艾妮提起兒子,才發現住在她家的這些日子不曾看過任何小孩的玩具與日用品,只有幾張掛在牆上的合照,那她在台灣最心心念念的寶貝現在在哪?「我快要回印尼的時候我就在想,等我真的到家,我一定要馬上去把兒子接回來。他住在前夫家,離這裡走路二十分鐘,主要是前夫媽媽照顧。還在台灣的時候,只要家裡有網路,我們就會用 Line 講電話,至少一個禮拜三次,他都會說:『什麼時候回來、趕快回來,我想你』, 有時候還會哭,現在真的見面了,他反而害羞。」「也是啦,這麼久沒見,一下就變成五歲的小朋友了。」「現在一個禮拜會去看他一兩次,我都跟他開玩笑,問他讀書讀什麼、今天開不開心啊。平常沒有見面改成講電話,一樣跟他開玩笑,說媽媽想你勒,要不要來我家,但他都回明天啦,感覺不喜歡、不願意,有點難過。他阿嬤應該也比較喜歡他在那邊,因為我兒子搬過來她就孤單,平常家裡只有他們倆跟前夫的弟弟,而且前夫的弟弟最近也結婚了,所以你知道嘛,老人家會怕無聊。」「其實我覺得我兒子也不是因為習慣跟他阿嬤生活或是不認我這個媽媽了,有時候我會在去他阿嬤家找他的時候聽到:『阿嬤來啊,跟媽媽一起。』『沒關係,阿嬤還是在這邊,你去就好。』他還是想要我們在一起,全部他愛的人。「怎麼辦喔,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他是我兒子,我會一直很愛他,不管之後怎麼樣。」艾妮是一位和善又貼心的女孩,在 One-Forty 的課堂或活動總是與大家保持良好的互動,也因此我們在互相分享生活的過程中聽到許多她工作以外的故事,像是她很喜歡小孩,平常在教養院會照顧,休假日也會去龍岡清真寺教古蘭經,只要小孩不乖,她就會告訴自己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兒子,多點耐心、慢慢教,而回國前也滿懷期待能和兒子開始新的生活,如今似乎變了調,聽到她與兒子的現況心不禁愀了一下。移工為了改善家庭經濟狀況,因此踏上路途顛簸、充滿未知及挑戰的海外旅程,而往往支持他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是感受到自己的金錢狀況漸漸改善,不用擔心生活費、小孩能夠如願上學。很多時候因為眼前的轉變,引領我們進入美好的假象,卻忘記真實世界裡,有些東西是殘酷到無法挽回的。選擇一體兩面,有好有壞,我想缺席媽媽的故事一直在增加、也不斷地在延續,願像他們這樣的女孩,在選擇犧牲自己、成全他人的同時,能被好好珍惜、獲得好點待遇。再次祝福艾妮,往後一切都好。你也喜歡這篇文章嗎?邀請你,用每月小額贊助 支持 One-Forty 持續寫移工的故事,建立台灣與東南亞最溫柔的連結!加入 One-Forty, 與其他上百位贊助人,一起讓台灣成為更溫暖的土地。
約旦公主逃出黃金牢籠 將獲杜拜酋長203億贍養費創英國紀錄
這項結果於本周二 (21) 出爐,其中包括一筆必須在三個月內支付的一次性和解金,約 2 億 5,15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93 億 2,600 萬元)。現年 72 歲的穆罕默德 (Sheik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 除了是杜拜酋長外,還是億萬富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理,以及極具影響力的賽馬老闆,他於 2004 年時與約旦哈雅公主 (Princess Haya Bint Al-Hussein) 結婚,後者是他的第二次正式婚姻、第六任妻子,也是最年輕的一位。但 2019 年,穆罕默德依據伊斯蘭教法,在哈雅公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單方面與她離婚。本次的訴訟將能為哈雅公主提供款項,支付其於英國兩棟房產的日常開銷,其中一間位在倫敦肯辛頓宮 (Kensington Palace), 另一間則在薩里 (Surrey) 的埃格漢姆 (Egham), 是她目前的主要居住地。判決還囊括了杜拜酋長必須協助支付的各類生活需求,包括大量的「安全預算」、約 51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1 億 8,911 萬元) 的度假預算、一年超過 45 萬英鎊 (折台幣約 1,669 萬元) 的看護與保姆費用、數年得更換一次的防彈車隊,以及飼養小馬及各種寵物的費用,年開銷約 27 萬 5,000 英鎊 (折台幣約 1,020 萬元)。同時,兩人的孩子 —— 一名 14 歲大的女兒和 9 歲大的兒子 —— 一人一年則能拿到 56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2 億 0,765 萬元), 用於撫養費,以及成年後的維安費用,雖然沒有規定止付日期,但這筆錢將獲得 2 億 9,00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107 億 5,364 萬元) 的銀行擔保。除此之外,哈雅公主還能得到數百萬英鎊,以彌補她在離開杜拜時的損失,包括價值 1 億 3,50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50 億 0,601 萬元) 的珠寶,和 10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3,708 萬元) 的衣服。所有費用零零總總加起來,杜拜酋長至少必須支付 5 億 5,00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203 億 9,484 萬元), 雖然沒有超過哈雅公主最初要求的 14 億英鎊 (折台幣約 519 億 1,400 萬元) 的一半,但總金額依舊比俄羅斯億萬富商阿克梅多夫 (Farkhad Akhmedov) 2016 年的離婚訴訟來得高。彼時,阿克梅多夫被判須支付前妻阿赫梅多娃 (Tatiana Akhmedova) 4 億 5,00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166 億 8,668 萬元) 的贍養費,當年被認為是英國史上最昂貴的離婚官司。這場耗時已久的官司,讓通常封閉的中東王室家庭成了鎂光燈的焦點。回顧 2019 年,哈雅公主帶著兩個孩子從杜拜逃到英國,她表示自己有生命危險,因為她發現杜拜酋長違背自己另外兩個女兒珊夏公主 (Sheikha Shamsa) 和拉蒂法公主 (Sheikha Latifa) 的意願,將她們綁架並強行帶回杜拜。編註:珊夏和拉蒂法公主非由哈雅公主產下,而是穆罕默德在另一段婚姻中所生的孩子。在抵達英國後,哈雅公主便向英國高等法院的家事法庭提起告訴,爭取兩個孩子的監護權,並陸續揭露了自己不斷受到杜拜酋長威脅的事實。例如在發現哈雅公主與她的英國籍保鑣有染後,杜拜酋長曾發表了一首名為〈你死了〉(You lived, You Died) 的詩威脅她;而且即使身在英國,哈雅公主仍多次收到類似「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你們」這樣的訊息,導致她在維安方面耗費大量金額,就怕孩子也會被綁架帶回杜拜。此外,高等法院今年也認定,杜拜酋長有違法使用名為「Pegasus」的間諜軟體,駭入哈雅公主、她的保鑣與法律團隊手機的行為,不過,杜拜酋長聲稱自己並無持有相關工具,也沒有在明示或暗示下,要求自己的手下進行監控,但高等法院不採信他的說法。想當然耳,杜拜酋長否認所有關於威脅的指控,但 2020 年時,英國高等法院傾向於相信這些陳述,並在今年裁定,應該讓兩個孩子繼續與母親同住。在本次官司中,法官指出,考慮到先前的判決,他認定公主和兩個小孩極有可能受到傷害,因此必須在英國採取嚴密的安全措施,才能繼續保證他們的安全。「這兩個孩子面臨著明確且持續的風險,幾乎可以確定會一直持續到他們成年為止,」法官如此表示,至於哈雅公主,他則認為「明確且持續的風險可能影響她剩餘的一生」, 並指出威脅或許會來自杜拜酋長、一般的恐怖份子或其他人等。甚至在開庭時,出於安全顧慮,哈雅公主的保安團隊負責人以代號「負責人 1 號」(Director 1) 出席,擔任其維安需求的證人,且法庭內的窗戶都被封住,現場只有一名法官和兩名律師,「負責人 1 號」的本名還是用小紙條遞給法官的。另一方面,這場訴訟還意外曝光了中東王室家族日常生活豪奢的程度 —— 例如哈雅公主的律師團曾告訴法院,她和孩子過去在杜拜可以使用的金錢是「無限的」。在杜拜,他們有超過 10 間可以使用的豪宅、價值 4 億英鎊的遊艇,以及數架私人飛機,哈雅公主每年可以獲得超過 8,30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30 億 7,777 萬元) 的家務預算,還有約 90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3 億 3,734 萬元) 的零用金。她的珠寶總價值則超過 2,00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7 億 4,163 萬元), 如果把它們一樣樣陳列,將會擺滿整個法庭。高等法院因此表示,考慮到「在婚姻期間,這兩個孩子享受到的極端財富和驚人的生活水準」, 它們已經盡力做到最好,嘗試提供公道的結論,因此這個案子才會「完全超出一般人的想法」, 而且杜拜酋長的財富也確實「足以滿足任何公平的要求」。哈雅公主的律師團則於席上堅稱,哈雅公主在打官司時,絕對沒有針對個人的未來提出任何要求,然而在聽證會上,她卻不斷因為自己豪奢的消費習慣而飽受批評。舉例來說,她的兒子今年雖然才 9 歲,但已經獲得了三輛高級汽車,因為他「已經習慣了獲得汽車當禮物」, 對此法官認為,這的確是個合理的質疑。此外,本次判決還囊括了哈雅公主提交的證據,指出她在與保鑣發生婚外情後,受到了部分維安人員的勒索,她因此出售自己的部分珠寶,還從女兒的銀行帳戶中取錢,支付約 67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2 億 4,844 萬元) 給其中四人。同時,哈雅公主還表示自己被迫出售 1 億 5,60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57 億 8,472 萬元) 的財產,其中包括價值 1,00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3 億 7,081 萬元) 的馬匹,好讓她在判決出爐前,可以維持生計。另一方面,杜拜酋長則曾表示,之前交予哈雅公主的傳家寶,將會直接送給她,其中包括世界知名芭蕾舞者芳登 (Dame Margot Fonteyn) 與紐瑞耶夫 (Rudolf Nureyev) 的舞鞋;另外他還把〈你死了〉這首詩從網路上刪除,指出他無意要對前妻造成傷害。而在本次判決後,杜拜酋長的發言人則表示,他「一直確保他的孩子有被妥善照顧」, 並認為「法院現在已經就財務問題做出裁決」, 但無意做出更進一步的評論,只要求媒體得尊重孩子的隱私,不要打擾他們在英國的生活。
【地球圖書館】蜜糖浪潮、從神降格過街老鼠 那些「衰得不可思議」的小歷史
1919 年 1 月 15 日,一道突如其來、甜膩又黏稠的巨浪造成了重大傷亡。在那不尋常的大熱天,波士頓北區的居民與勞工正為了例行公事疲於奔命,將近中午十二點半之時,一陣宛如火車駛過高架鐵路的轟隆巨響傳來,伴隨著一連串像是機關槍的答答聲,那是鉚釘繃開的聲音。發出聲響的大型儲藏箱已經矗立在這個社區三年,裡頭裝有超過兩百萬加侖的糖蜜。然後儲藏箱砰地一聲爆開了。儲糖槽的坍塌引發了一道滔天蜜浪。浪高大約二至五公尺,重量遠超過海水,以每小時五十六公里的速度沖向周圍的街道,沿途所有景物全數遭毀。鐵路上的火車車廂被沖離軌道;建築物被連根拔起應聲傾倒;被這道無情褐色波濤沖刷過的人無一倖免。這場災難造成二十一人死亡,其中幾個人的遺體好幾天後才在黏稠的液體中被找到;另外共計一百五十人受傷。「幾乎沒有詞語能夠形容第一批搜救人員目睹的景象。」《波士頓郵報》的記者寫道。「深及腰部的糖蜜覆滿街道,沖刷過滿地廢墟,堆積起團團泡沫。到處都有物體在掙扎,但完全沒辦法分辨是人類還是動物。在這一團混亂的黏稠液體之中,只要有地方隆起或是有任何動靜,都表示有生命跡象......。無數死去的馬匹彷彿黏蠅紙板表面上的蒼蠅,牠們愈是掙扎,愈是深陷困境。人類 —— 不論男女 —— 也遭受同樣的苦難。」這座儲糖槽為美國工業酒精公司所有,但此公司卻在災難發生後試圖撇清責任,還將矛頭指向叛亂分子使用的炸彈。但經過多年的調查,這家公司被證實在建造及維護儲糖槽的過程中有所疏失,於是被迫支付倖存者大筆賠償金。雖然災難地點已經改建為公園許久,但依舊有些人信誓旦旦地說,只要天氣暖和,空氣中就會瀰漫一股糖蜜的甜味。詹姆士。庫克船長 (Captain James Cook) 被譽為史上最優秀的海洋探險家,他曾說他的野心讓他不只「走得比前人更遠,也讓他抵達一個人所能抵達的最遠之處」。這話講得似乎有點草率,但在當年卻是千真萬確。1770 年代庫克完成著名的三次遠征、和探險團隊航經一片片廣闊且未知的區域,從未知的太平洋熱帶島嶼至南北極險惡的結冰海,沿途紀錄、畫地圖,重塑了歐洲人對世界的印象。但在尋找西北航道的過程中,庫克船長的發現之旅卻在夏威夷突然被迫畫下句點。庫克遠征隊在夏威夷大島沿岸的凱阿拉凱誇灣 (Kealakekua Bay) 找到安全的港口之後,當地居民熱烈歡迎他們。事實上,根據決心號少尉詹姆斯。金恩 (James King) 的記載,原住民對待庫克的方式「近乎崇拜」。金恩和其他人不知情的是,他們的抵達正巧碰上當地的年度宗教儀式,在此儀式期間,主宰平安、豐收的神明羅諾 (Lono) 會有一小段時間暫時打贏好戰的神祇庫 (Ku)。因此,庫克船長被視為羅諾的化身,如此便能解釋金恩所觀察到的:「眾人為表尊敬,展現出的盡是卑躬屈膝的態度。」沉浸於夏威夷人的盛情款待幾個月後,庫克動身離開,繼續往北遠征 —— 正好是羅諾被庫擊垮的時間點。結果,英國船隻出航不久就因為其中一根桅杆斷掉而不得不返回凱阿拉凱誇灣維修。不幸的是,夏威夷人,包括原住民酋長卡拉尼歐普 (Kalani'opu'u), 把庫克 (羅諾) 預期之外的歸來視為對庫的威脅。原本平衡的權勢陡然間變得凶險。先前好客的夏威夷人態度變得惡劣。他們朝闖入者扔石頭、暴露了性格的陰暗面,並無恥地偷走客人的東西。「二度踏上這片土地後,我們觀察到了原住民較強烈的偷竊癖好。」庫克的副手查爾斯。克拉克 (Charles Clerke) 記載,「事發頻率與日俱增,也愈發大膽魯莽。」英國人試圖以火力反擊,但補給彈藥的時間過長而導致效果有限。接著,原住民的敵意在 1779 年 2 月 14 日達到巔峰,他們抓住庫克船長和其他四名隨行海軍,不斷用棍棒毆打他們、把他們壓進水裡,最後這些遺體被拖拉進了某座建築內。這些人本該被尊奉為戰士,遺體卻慘遭狠毒分解。他們被烹煮、肉被剝下,再分配給當地各個酋長。多方協商後,他們將庫克的殘骸歸還給他的同伴。以下為金恩的記述:「他 (酋長) 送來的包裹包裝得非常體面,上面覆蓋一件黑、白羽毛製成的斑紋斗篷,我們知道這些顏色象徵的是哀悼。我們一打開包裹就看到庫克的雙手,那手上有道庫特有的切口,其他還有頭皮、頭蓋骨,但缺了大腿骨和手臂骨頭。那雙手上只剩一團被刀刃挖得滿是坑洞、洞內填塞滿鹽巴的肉;而逃過炙燒,完好的部位僅剩下腿骨、下顎和腳掌。」林肯遇刺事件在全國人民心中留下深刻且持久的傷痕,但對於當晚在福特劇院陪在總統身旁的亨利。拉斯本少校 (Henry Rathbone) 和未婚妻克萊拉。哈瑞絲 (Clara Harris) 而言,其造成的創傷尤其悲慘。拉斯本沒有聽見約翰・布思 (John Wilkes Booth) 在《我們的美國兄弟》(Our American Cousin) 演出期間偷溜進總統包廂,而布思朝林肯開槍後立刻也朝拉斯本的手臂深深劃了一刀,令他動彈不得。當拉斯本血流如注、無助地站在原地時,一如眾人所知道的那樣,布思跳上舞台後順利溜出劇院。這個恐怖時刻讓這位內戰退役軍人再也無法恢復成從前的模樣。當林肯總統躺在劇院對街的房子裡瀕臨死亡時,幫助他抵達該處的拉斯本也因為失血過多導致意識模糊不清,頭部需倚在未婚妻的腿上。結果,原來布思的刀嚴重傷及某條動脈。不過拉斯本最後仍然康復了 —— 至少生理部分復原了 —— 也順利和哈瑞絲結婚。1882 年,這對夫妻和三名子女一同搬到德國漢諾威,拉斯本受指派為美國領事。但暗殺事件造成的心理痛苦絲毫沒有緩減,未能阻止事情發生的愧疚感也時時侵擾著他。「我能理解他的沮喪。」克萊拉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在我們住的每間旅館裡,只要人們聽聞我們即將抵達,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成為眾人檢視的目標物。我們一到餐廳就會覺得自己像動物園裡的動物一般。而人們的交頭接耳總會被亨利想像成比實際上更尖銳、更狠毒的內容。」1883 年 12 月 23 日晚間,心理狀態向來脆弱的拉斯本崩潰了。當他試圖強行進入孩子們的房間時,克萊拉便察覺情況有異。她嘗試阻止丈夫時,對方朝她開槍,並一刀接著一刀刺向她,最後再反過來刺殺自己。最後,克萊拉死了,拉斯本卻活了下來,並因為精神錯亂而在德國精神病院中度過剩餘的二十七年。 本文摘自摘自邁克爾。法庫爾作品《衰爆大歷史》, 繁體中文版由高寶書版代理、黃婕宇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高寶書版官網金石堂博客來 (透過這則連結購書,《地球圖輯隊》也將獲得一小部分的收益。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將能產出更多好文章!)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2022/01/07 中午 12 點截止送出名額:3 名 (限寄送台澎金馬) 活動方式:贊助 DQ 滿額成為 DQ VIP (月定期贊助 100 元或年度贊助 1200 元)⁣: 贊助網址由此去滿足贊助條件後加入 DQ VIP 專屬社團,就有機會獲得《衰爆大歷史》⁣: 社團由此去「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打架不會解決問題,但可以解決你!政治歧見搞不定 巴西政客上八角籠幹架
在台灣,每當在政治議題上有歧見時,政客們大多會在媒體上唇槍舌戰,再不然就是用杯葛議會程序、在議會內抗議等手法來表達自己的主張。但是在巴西,亞馬遜州博爾巴市 (Borba) 39 歲的市長佩肖托 (Simão Peixoto) 和 45 歲的前議員達席爾瓦 (Erineu da Silva) 則是直接走進八角籠打了一架,試圖用拳腳解決雙方爭執。根據英國媒體《衛報》的報導,兩人先前早已為當地一座鄰近馬代拉河 (Madeira River) 河口的水上渡假村管理問題而爭論不休,達席爾瓦一度還在今年 9 月時撂下狠話,表示他願意與這位「爛貨」、「騙子」市長好好幹上一架。然而,達席爾瓦的戰帖始終沒有得到佩肖托的回應。直到 11 月,佩肖托才突然在 Facebook 發布了一支影片,表示他願意接受達席爾瓦的挑戰。但他有一個條件:這場架必須在一個正式擂台上打。「我不是街頭格鬥家...... 我是博爾巴的市長,」佩肖托表示:「如果他真的想要來打上一架......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我向來都是贏家。」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市長佩肖托和前議員達席爾瓦在比賽中惡狠狠地鬥成一團的畫面。周日 (12) 凌晨 2 點 30 分,兩人先後出現在當地一所學校體育館中臨時搭建的八角籠裡,場外則坐滿了購票進場的觀眾,等著觀看這場好戲。比起他的對手,佩肖托顯然做足了準備,不僅帶了宣傳團隊直播整場比賽,一旁還有加油團助威,而他本人顯然也戰意滿滿,開場前不斷跺腳、甚至還兩度朝對手比出了割喉的手勢。哨音一落,兩人很快就正面槓上。剛開始佩肖托似乎落於下風,一連挨了不少拳腳,但接下來他很快就找到機會,一拳將達席爾瓦撂倒在地,並跳到對手身上狠狠地還以顏色,不過達席爾瓦也沒有躺在地上挨打,反而屢次試圖掙脫佩肖托並趁隙還擊。很快地,第一回合就在兩人激烈地纏鬥中結束了。儘管兩人第一回合打得難分難解,但任誰都看得出來佩肖托、達席爾瓦都是格鬥菜雞,體力也普普通通,因此後面的第二、第三回合兩人的拳腳都已經不若第一回合靈活有力,激烈扭打在一起的畫面也因此少了許多 。整場比賽持續了約 13 分鐘後,現場裁判高舉起佩肖托的手,宣布他是本場格鬥的贏家 —— 而這顯然令不少媒體感到相當驚訝,因為全場看下來達席爾瓦怎麼樣都更像是占上風的人,他不只兩度撂倒佩肖托,還打落了對手的下巴。就連現場觀眾也對這個結果不太滿意,屢屢高喊「比賽不公!」(Stitch Up!) 抗議結果。不過撇開戰果不看,兩人在打過架後似乎也冰釋前嫌,走下八角籠前還友好地握了握手並簡單擁抱彼此。對於佩肖托、達席爾瓦試圖用打架解決政治問題,有些網友倒是頗有微詞,「這場格鬥只有輸家 —— 健康的公共辯論環境、選民都包括在內」。另一名網友則評論道:「這就是近期巴西政治的樣貌,太可怕了。這裡已經成了狂野大西部 (the wild west)。」同樣不高興的還有亞馬遜州的衛生單位,它們已經表示將要求博爾巴市給出一個交代,解釋清楚為何沒有要求觀眾遵守像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 COVID-19 防疫規定。但有些巴西民眾反而看得十分開心,甚至要求應該要有更多類似這樣的比賽,點名將於明年 10 月總統大選中競爭的現任總統波縮奈羅 (Jair Bolsonaro) 與左翼前總統路易斯 (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 也來打上一架。
中國出土6,600萬歲恐龍蛋 完整「偷蛋龍」胚胎或藏鳥類進化的秘密
從頭至尾,「英良貝貝」的胚胎本體長約 10.6 英吋 (約 27 公分), 棲身於一個寬約 6.7 英吋 (約 17 公分) 的橢圓形蛋中,它只有一小部分的骨骼缺失了,包括一邊的前肢,以及尾巴的一部份。英國伯明翰大學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古生物學家,同時也是本次研究作者之一的馬惠芯 (Fion Waisum Ma) 指出,「英良貝貝」堪稱「有史以來發現最完整的恐龍胚胎」。而「英良貝貝」的發現除了罕見以外,重點是能讓考古人員更加了解恐龍與現代鳥類之間的連結。例如「英良貝貝」的胚胎身體整個蜷縮在一起,這被稱為「tucking」, 類似現代鳥類孵化前的姿態;此外,胚胎彎曲的背部靠在蛋的其中一側,那裡有著一個小縫隙,暗示蛋殼裡或許存在氣室,這點也與鳥類胚胎一致。FOSSILIZED DINOSAUR EGG Actual photo of the 66-million-year-old fossilized oviraptorosaur embryo that was discovered in Ganzhou, southern China. pic.twitter.com/sPZIgm55cE「英良貝貝」的胚胎身體整個蜷縮在一起,類似現代鳥類孵化前的姿態。「這項發現強化了偷蛋龍與鳥類之間的連結,」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 (University of Calgary) 古生物學家,同時也是研究作者之一的澤列尼茨基 (Darla Zelenitsky) 指出:「你幾乎無法說出鳥類和偷蛋龍的蛋之間有什麼不同。」而且,現代研究除了認為恐龍有羽毛、知道它們蛋的形狀不對稱,一邊尖一邊圓以外,還假定恐龍會坐在巢中孵蛋,這些特徵都與鳥類相似。「有很多偷蛋龍的骨骼直接坐在它們的蛋上,」澤列尼茨基說:「育雛是它們另一個先於鳥類的行為。」事實上,「英良貝貝」並不是近年的發現。2000 年,中國礦業公司英良集團 (Yingliang Group) 發現了這顆恐龍蛋,但將之存放了約 15 年,直到 2015 年,該公司準備要籌建現今位於中國福建省的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 (Yingliang Stone Nature History Museum) 時,這才注意到它。當時,研究人員正在整理既有的化石收藏,卻發現其中一顆恐龍蛋外表有一點點破損,導致部分骨骼從中露了出來,他們因此大膽猜測裡面或許會有恐龍的胚胎,並找上了本次研究的領銜作者邢立達 (Lida Xing)—— 一名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這才開始籌組團隊進行研究。雖然迄今已經發現了很多恐龍蛋,但胚胎是很少見的,保存完好的胚胎更是稀有,沒有參與研究美國賓州匹茲堡卡內基博物館 (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古生物學家拉馬納 (Matthew Lamanna) 便指出:「它們大部分都只是恐龍蛋底部的一堆骨頭而已。」「恐龍胚胎的骨骼非常脆弱,」本文研究作者澤列尼茨基解釋:「它們很容易就會分解然後碎開。」「要找到這種恐龍胚胎的機會 (很低)...... 它從鼻頭到尾巴的末端都是完整的耶,」澤列尼茨基因此驚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從未看過任何類似的東西,這真是太驚人了。」
自家牢房人滿為患 丹麥用1,500萬歐元跟科索沃租監獄
本周一 (20), 丹麥與科索沃政府聯合宣布,它們一起簽署了一項關於合作意向的「政治宣言」, 預定將由科索沃租借 300 間牢房給丹麥,好緩解後者監獄人數大爆滿的狀況。在計畫中,科索沃將會協助收容來自非歐盟國家、但於丹麥遭到判刑的罪犯,預計人數為 300 人,他們本來在刑期結束後就會被驅逐出境。例如 2020 年,就有大約 350 人在丹麥服刑完畢後,被強制送離丹麥。此外,雖然被遷移至科索沃的監獄,但住在此地的囚犯將適用丹麥的法律;監獄內的工作人員配置,則會是一名丹麥籍典獄長、一名科索沃籍典獄長,以及約 300 名的科索沃籍工作人員。科索沃司法部長哈齊烏 (Albulena Haxhiu) 指出,被送到科索沃的人將不會是高風險囚犯 —— 例如犯下恐攻罪 —— 罹患絕症的人也會被排除在外。同時,監獄的位置已經選定了,就挑在距離科索沃首都普里斯提納 (Pristina) 東南方約 50 公里遠的城市格尼拉內 (Gjilan)。兩國預計在明年簽訂正式的合約、2023 年開始租借,為期五年。期間丹麥除了將支付科索沃每年 1,500 萬歐元 (折台幣約 4 億 7,076 萬元) 的費用外,還會資助其綠能的發展,10 年內預計會捐贈超過 6,000 萬歐元 (折台幣約 18 億 8,226 萬元) 給科索沃。整體來說,科索沃將會在接下來的 10 年內,入庫約 2 億 1,000 萬歐元 (折台幣約 65 億 8,944 萬元)。科索沃目前高度倚賴煤炭,然而每日的能源生產量卻只達消耗量的 60%, 因此面臨嚴重的危機。科索沃司法部法律高級顧文哈那 (Eris Hana) 因此指出,這次與丹麥合作「最大的好處是,我們將重新與丹麥成為策略夥伴,而且它將會成為我方最有力的捐贈者之一。」丹麥司法部長海克魯普 (Nick Haekkerup) 表示:「(這份協議) 將為我們的監獄騰出空間,同時緩解我們工作人員的壓力,而且還會對被判驅逐出境的第三方國家公民傳達明確的訊息:你的未來不在丹麥,所以你不會在這裡服刑。」但兩國其實都有倡議人士提出反對意見,表示丹麥不該把自己不想要的外國罪犯送到其他地方,並讓他們因此與自己的親友遙遙相隔。科索沃則有監督獄政系統的相關非營利組織認為,為了要騰出空間給丹麥,科索沃政府將必須移轉格尼內拉監獄內現有的 200 名囚犯到其他地方,這可能會造成其他監獄的擁擠問題。然而,根據《歐洲新聞台》報導,現行的科索沃獄政系統最多可容納 2,500 人,而目前的閒置牢房約可以再收容 700 至 800 人。此外,《德國之聲》則指出,當丹麥司法部於上周三 (15) 自 Twitter 宣布相關計畫時,這項租借監獄的決定便已經先獲得了許多當地政黨的支持。丹麥司法部長海克魯普則強調:「我們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確保這項舉措符合法規,而且適用在這些囚犯身上的規則,將和丹麥的監獄完全相同。」「被判驅逐出境的囚犯還是能面見探監者,雖然要拜訪他們確實會變得困難。」另一方面,將囚犯送到國外,對於歐洲國家來說其實並不是嶄新的概念,例如挪威和比利時都曾在荷蘭租借過監獄。而對近年來入監人數逐漸成長的丹麥而言,這或許是它們不得不採取的手段 —— 從 2015 年至今,丹麥的囚犯人數自 3,400 人上升到 4,200 人,成長約 19%, 但在職的監獄工作人員卻從 2,500 人降至 2,000 人。上周,丹麥司法部長海克魯普便坦白指出,該國將在 2025 年時,面臨短缺 1,000 間牢房的問題,所以包括這次向科索沃租借監獄,它們將耗資約 40 億丹麥克朗 (折台幣約 168.7 億元) 改革獄政系統。海克魯普表示,資金的增加雖然是「歷史性的」, 但同時也是讓丹麥的獄政系統重新回復平衡、「長期而艱苦努力」的第一步。其中,丹麥已經在建設一座高維安規格的監獄了,而且還計畫要調整獄內規定,例如表現不佳的囚犯若是攻擊或威脅監獄工作人員和其他犯人,將會面臨更嚴重的懲戒手段。目前,丹麥大多數的囚犯 —— 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或以下的人 —— 都在所謂的開放式監獄內服刑,可以穿自己的衣服而非囚衣,而且還能自行烹煮食物。此外,許多丹麥的監獄周遭並沒有設置常見的圍牆或塔樓,囚犯也可以常常面見探監者,還可以申請短期外出。
防5G訊號傷身就靠「能量鎧甲」項鍊 荷蘭官方:小心,項鍊有輻射
但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人認為 5G 有害,可能導致自閉症、癌症、免疫力下降,並因此容易罹患 COVID-19 等,又或是 5G 能夠傳送控制心靈的訊號,這樣的流言在 Facebook 與 Twitter 等社群平台氾濫,並產生了實際的損害,例如去年五月,英國便有人蓄意縱火 5G 的訊號塔。而除了這次被荷蘭當局明令禁止的 10 項輻射產品外,2020 年 5 月,英國的貿易標準局 (CTSI) 也曾嘗試阻止經銷商販售一款要價 339 英鎊 (折台幣約 1 萬 2,467 元)、號稱能夠抗 5G 的 USB; 電商平台 Amazon 上也曾出現所謂的「抗輻射貼紙」。「5G 陰謀論符合偏執狂長久以來的傳統,也就是新技術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恐怖影響,」陰謀論研究者、並著有相關書籍《我們之上的風暴》(The Storm Is Upon Us, 暫譯) 的羅斯柴爾德 (Mike Rothschild) 如此告訴《Gizmodo》。「在 5G 之前,還有像是『wifi 中毒』、智慧型電錶造成的『電磁過敏』等,會導致一連串的模糊不清又漸漸發生的症狀,或是微波會讓你不孕、手機會造成腦癌之類的。」羅斯柴爾德指出,詐騙犯會利用公眾缺少科學基礎知識,以及害怕新科技的特點,來出售實際上毫無價值的產品,其中,它們往往會使用一些像是「量子」(quantum)、「電離」(ionized) 之類的新潮詞彙,讓產品聽起來既科學又複雜,藉此混淆視聽。
不想跟華納、JK羅琳有瓜葛 英美魁地奇賽事想改名(2022更新)
2005 年時,美國米德爾伯里學院 (Middlebury College) 的學生曼歇爾 (Xander Manshel)、貝內普 (Benepe), 成了世界上最早一批將小說《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中巫師世界的著名運動「魁地奇」(Quidditch) 帶入麻瓜世界來的人。麻瓜版的魁地奇與巫師版相差無幾,每隊一樣有七人 ——3 位負責射門的追蹤手、2 位守護隊友的打擊手、1 位防守球門的看守手、1 位負責搶下金探子的搜捕手 —— 少數差異是麻瓜沒有掃帚可騎,只能在胯下夾著棍子滿場跑,想像自己正騎在掃帚上。不過,這些都無礙於魁地奇在全球大紅大紫,現在這項由作家 JK 羅琳 (JK Rowling) 構想出的運動已經在全球各地蓬勃發展,總計有超過 30 個國家、450 支隊伍投身於麻瓜版魁地奇當中。可是在上周四 (16), 負責組織美國魁地奇賽事的魁地奇大聯盟 (Major League Quidditch,MLQ)、美國魁地奇 (US Quidditch,USQ) 及負責英國賽事的英國魁地奇 (QuidditchUK) 卻先後表示,三方皆計畫要拋棄「魁地奇」這個名字,以求未來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在魔法版魁地奇中,巫師們會騎著掃帚全場飛行,企圖比敵隊拿下更多分數以贏得勝利。魁地奇大聯盟、美國魁地奇在聯合聲明中坦言,「商業利益」是更名決定的一大考量,因為早在他們之前,「魁地奇」這個名字就已經被《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發行商華納兄弟 (Warner Bros.) 搶先註冊了,導致日後兩大賽事在贊助、轉播權談判中屢屢遇到障礙,這才會想要透過改名,「為球員、粉絲及志工們創造更令人興奮的成長,並讓這項運動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兩大聯盟還希望透過改名,進一步與魁地奇的發明者 JK 羅琳切割,聯盟表示,因為羅琳對跨性別者的看法有違魁地奇主張性別平等、多元包容的精神。雙方在聲明中共同表示:「我們的運動已經成為世界上在性別平等、包容性領域中最進步的球隊,這都多虧了『性別上限』規則,使得每支球隊在場上的同性別球員不能多於 4 人。」「我們皆同意在未來的經營中不能辜負此一名聲,並深信此舉 (改名與羅琳切割) 是朝這個方向邁進的一步。」去年 6 月,JK 羅琳在個人的 Twitter 上引爆了「月經事件」, 她批評一間媒體的評論放棄使用「女性」(woman), 反而使用「有月經的人」(people who menstruate) 這個詞彙;不久後她又發布貼文,闡述她認為「性別」的概念真實存在的看法,她寫道:「如果性別不是真的,那也不會有『同性互相吸引的問題』; 如果性別不是真的,那麼全球女性存在著的事實將蕩然無存。」「我了解也深愛跨性別族群,...... 可是抹去性別的概念,將會使許多民眾喪失有意義地討論生活的能力。」「我尊重每個跨性別者擁有以任何自覺真實、舒適方式生活的權利,...... 但與此同時,我的一生也都是在女性的身分下形塑而成。」儘管她已經因為上述看法而遭部分跨性別族群、網友圍剿,但 JK 羅琳並沒有罷手,反而繼續發表文章闡述自己的看法。在她撰寫的一篇長文中,JK 羅琳闡釋自己對跨性別議題的興趣是源自於受虐的經歷,同時還表達了她對單性別空間漸漸消失的擔憂。上周,JK 羅琳的性別戰場依舊在延燒,這次她轉發了一則蘇格蘭警方計劃將自認為女性的男性強暴犯歸類於「女性嫌犯」類別的作法,並且諷刺性地寫道:「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用陰莖強暴你的人是女人。」這一次次的發言,讓 JK 羅琳多次被人貼上「恐跨」(transphobia)、「排斥跨性別人士的激進女權主義者」(TERF, 註) 的標籤,許多書迷對她大感失望,而她本人也不乏因此被騷擾、恐嚇,甚至是收到死亡威脅的經歷。今年 11 月,就有激進的粉絲故意跑去 JK 羅琳家門口拍照,並且「不小心」揭露了她家的地址,讓她在一怒之下報警,聲稱這些人的舉動根本是針對她先前一系列有關「生理性別」的言論而來。但另一方面,JK 羅琳鮮明的立場也獲得了不少保守派支持者的力挺,像是政治新聞評論員勞倫 (Lauren Chen), 便公開感謝羅琳道出了「荒謬之處」; 曾任美國前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律師的埃利斯 (Jenna Ellis) 也讚美了 JK 羅琳看法,並指出「真相並非偏見」, 回擊眾多圍剿 JK 羅琳的網友。註:TERF 是排斥跨性別人士的激進女權主義者 (trans-ex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 的英文縮寫,這類人通常將跨性別女性排斥於女性範疇之外,不過後來已經擴大為指涉所有反對跨性別的人。在最新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預告片中,片商華納兄弟疑似為了避免引火上身,刻意將 JK 羅琳的名字縮小顯示。影片 2:35 處的下排文字最左處,是這部預告片中少數出現 JK 羅琳姓名的地方。然而,就在 JK 羅琳反覆與網友、媒體筆戰的同時,許多合作夥伴紛紛開始與她漸行漸遠,以免引火上身。出演《哈利波特》系列的演員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Daniel Radcliffe)、艾瑪華森 (Emma Watson)、魯柏葛林特 (Rupert Grint) 等人不是發表聲明力挺跨性別者,就是刻意與 JK 羅琳保持距離;電影發行商也刻意淡化 JK 羅琳的角色,以免引爆公關危機。舉例來說,先前 JK 羅琳便缺席了 HBO 主辦的《哈利波特》電影上映 20 周年紀念會;電影發行商華納兄弟最新一集的《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Fantastic Beasts: The Secrets of Dumbledore) 預告片中,JK 羅琳的名字也被縮水到幾乎看不見的程度 —— 不過華納兄弟已經發表聲明稱外界的臆測「並不準確」。與 JK 羅琳保持距離的風潮也吹向魁地奇賽事。英國周刊《旁觀者》(The Spectator) 的評論家海頓 (Debbie Hayton) 對此不太高興,表示如果魁地奇大聯盟、美國魁地奇、英國魁地奇等賽事想要發展成「更成熟的運動項目」,「那麼向發明這項運動的女性表達一點感謝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吧」。魁地奇的改名風潮在當時也引發熱烈討論。美國魁地奇向英國的《泰晤士報》透露,該賽事可能會從「快球」(Quickball)、「快克」(Quicker)、「快打」(Quidstrike) 或是「魁地球」(Quadraball) 當中選個新名字。但,半年過去,最後公布的名稱與原先預測的無一相符。2022 年 7 月 20 日,魁地奇大聯盟與美國魁地奇共同宣布,魁地奇改名為「四球」, 這是它們在蒐集球員與球迷的意見,並考量到魁地奇比賽時的特性,場上有 4 個球員攻守位置:追蹤手、打擊手、看守手、搜捕手,與 4 顆球:1 顆快浮 (quaffle)、3 顆搏格 (bludger) 後,所選擇的新名稱。在賽事名稱確定後,魁地奇大聯盟與美國魁地奇也改名為四球大聯盟 (Major League Quadball) 與美國四球 (US Quadball), 負責英國賽事的英國魁地奇也宣布將一併跟進,採用新的名稱。
聖誕節的殘酷禮物?印度禁止德雷莎修女的慈善機構取用外國資金
在印度,總部位在西孟加拉邦 (West Bengal) 首府加爾各答 (Kolkata) 的仁愛傳教修女會 (Missionaries of Charity) 有超過 3,000 名修女,她們支持著當地約 600 個社福計畫,例如營運育幼院、社區廚房以及收容所等。這個慈善機構在 1950 年由德雷莎修女 (Mother Teresa) 所創立,這名阿爾巴尼亞裔的印度籍羅馬天主教修女,在 18 歲時從現今的北馬其頓,輾轉移居至印度傳教。由於德雷莎致力於人道救援活動,她於 1979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Nobel Peace Prize),2016 年教宗方濟各 (Pope Francis) 則將其冊封為「聖人」, 當時她已經去世 19 年。由此可見,仁愛傳教修女會有著強烈的天主教背景,而這點也使得這間機構在以印度教為主的印度飽受批評。例如許多附屬於目前印度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 的強硬派印度教組織,便長期指控仁愛傳教修女會透過向貧窮的印度教徒與社群提供資金、免費教育和庇護所等,讓受幫助的人因此改信天主教。本月稍早,仁愛傳教修女會即傳出了在古吉拉特邦 (Gujarat) 強迫年輕女孩閱讀《聖經》和背誦禱文的事件,但該機構對於這些控訴全盤否認,並表示它們提供援助服務給任何信仰背景的人。但這些澄清顯然沒有解決仁愛傳教修女會所帶來的矛盾,本周一 (27), 隸屬草根國大黨 (AITC) 的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長班納吉 (Mamata Banerjee) 首先開炮,她在 Twitter 發文表示,政府竟然凍結了仁愛傳教修女會的所有銀行帳戶。「它們 (指仁愛傳教修女會) 的 2 萬 2,000 名病人與員工將會沒有食物與藥物,雖然法律是至高無上的,但是人道主義的努力絕不能受到損害。」但仁愛傳教修女會隨後否認了帳戶遭到凍結的消息,Twitter 因此掀起輿論撻伐,認為班納吉是在散播假消息。本照即為仁愛傳教修女會發出的聲明。然而印度的地方和主管機關都否認了這件事,網路上更掀起班納吉是在散播假消息的聲浪,因為仁愛傳教修女會在周一的聲明中指出,它們的帳戶沒有遭到凍結,只是基於《外國捐助監管法》(Foreign Contribution Regulation Act), 它們從國外獲得資金的執照更新申請被駁回了,目前它們無法再使用任何外國資金帳戶,「直到所有問題得到解決」。根據《美聯社》報導,印度內政部也在同一天證實了這項消息,指出這是在聖誕節當天做出的決議,而不再更新仁愛傳教修女會的外資執照,是基於裡頭涉及「不利的資金輸入」, 但並沒有再對此做出更詳細的說明。加爾各答教區副主教戈麥斯 (Dominic Gomes) 批評,凍結仁愛傳教修女會的帳戶是「給貧窮之人最殘酷的聖誕禮物」。印度基督教協會 (National Christian Council) 主席,同時也是一名主教的賈格吉凡 (M. Jagjivan) 也在周一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如今對基督徒的騷擾越來越多,政府也越來越常拒絕基督教團體的例行國外捐助申請,這導致教會經營的機構 —— 例如育幼院等 —— 都被迫關閉。「它們認為反對基督教就是愛國主義的表現,」賈格吉凡說:「這不是個健康的氛圍。」另一方面,根據 BBC 報導,目前印度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 所帶領的政府正積極尋求方法,打算掐住印度慈善機構與非政府組織的外國資金命脈。例如去年,同樣是因為《外國捐助監管法》, 綠色和平 (Greenpeace) 和國際特赦組織 (Amnesty International) 的銀行帳戶都遭到凍結,其中,國際特赦組織因此決定要終止在印度的業務。同時,印度各地近年來還面臨著少數信仰的宗教場所或信徒,遭到仇恨攻擊的事件,像是今年便有印度教徒擾亂了聖誕節的慶祝活動,包括干擾彌撒儀式進行、破壞真人大小的耶穌基督雕像,以及焚毀聖誕老人模型等,甚至還襲擊印度北部的一間教堂。事實上,雖然印度大部分的人口都是印度教徒,佔 13 億人口的約 80%, 但其實有 2%—— 即 2,400 萬人 —— 為基督教徒,而且這裡還是亞洲第二大的天主教社群,僅次於菲律賓。印度當局正試圖打擊那些據稱讓印度教徒改信基督教或伊斯蘭教的宗教活動,其中,一些由印度人民黨所統治的邦已經通過,或正在考慮通過反皈依法,禁止人民為了婚姻等理由更改信仰。
澳洲發現1,306隻腳的馬陸 「千足蟲」稱號終於名符其實
馬陸,倍足綱節肢動物的通稱,英文俗名為「Millipede」, 其中,「milli-」代表「千」、「-pede」則代表蟲,因此馬陸又可稱作「千足蟲」, 而世人通常都認為,所謂的「千足」不過只是誇飾,馬陸最多只有幾十或幾百隻腳。但大家都錯了 —— 去年,在澳洲西部,一群科學家在協助礦業公司進行礦區的地下環境影響評估時,在三個鑽孔的 15 至 60 公尺深處,發現了真的擁有超過 1,000 隻腳的馬陸,相關研究在本周四 (16) 時公布於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中。這種馬陸身長約 95 毫米,但身寬卻不到 1 毫米,而且身體多達 330 節、擁有 1,306 隻腳,頭部成錐形、體表顏色蒼白。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Eumillipes persephone」,「Eumillipes」的意思是「真正的千足蟲」,「persephone」則來自希臘神話,也就是被冥界之神黑帝斯 (Hades) 帶往冥界的女神波瑟芬妮。之所以會這樣命名,是因為科學家認為「Eumillipes persephone」的祖先肯定和波瑟芬妮一樣,是在地表開始了自己的生命,但隨著演化,才逐漸將棲息地移往越來越深的地下,而這可能是因為陸地上逐漸變得乾旱、不宜生存。科學家們一共發現了 8 隻「Eumillipes persephone」, 牠們的足部多寡不一,除了一隻成熟雌性有 1,306 隻腳外,另一隻有 998 隻腳,還有兩隻成熟雄性則分別有 818 隻以及 778 隻腳。因為目前只發現了這 8 隻,他們認為這些個體尚不能代表整個物種的尺寸標準,或許別處還存在著擁有更多隻腳的「Eumillipes persephone」。此前,擁有最多隻腳的紀錄保持者,是美國加州中部另一種名為「Illacme plenipes」的馬陸,有 750 隻腳。「在這之前,雖然馬陸的名字意思是『千足』, 但沒有任何已知的馬陸真的有 1,000 隻腳,」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 (Virginia Tech) 昆蟲學家,同時也是本次研究的領銜者馬雷克 (Paul Marek) 如此表示。事實上,馬陸在 4 億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現在約有 1 萬 3,000 多個相異物種。「在我看來,這 (指本次發現的「Eumillipes persephone」) 是種令人驚豔的動物,是演化的奇蹟,」參與研究的生物學家之一布札托 (Bruno Buzatto) 指出:「牠們代表了馬陸界至今所能發現的最極端長度,而馬陸又是第一批征服陸地的生物。」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CSIRO) 的昆蟲專家,同時也是協作研究者的羅德里格斯 (Juanita Rodriguez) 則認為,「Eumillipes persephone」這個新物種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身長,或許是為了要方便在地下移動,而演化出來的結果。「你的長度越長,就越有力量可以往前推進,」羅德里格斯指出,以 330 節構成的身體,足以讓這種馬陸在岩石的裂縫裡自在穿梭。羅德里格斯還補充表示,相比之下,常見於當地大雨過後、來自歐洲西南部的入侵種「葡萄牙馬陸」(Ommatoiulus moreletii), 則大概只有 25 節身體。另外,羅德里格斯認為能在這麼深的地下發現新馬陸非常令人驚喜,雖然一些馬陸會生活在洞穴裡,但大部分的物種都棲息在地表,以落葉等有機物質為食物來源。目前,科學家們對這個物種的所知仍很有限,但認為牠們或許是以真菌為食。領銜研究者馬雷克則表示,他們希望這次的發現能引起世人對地下生物多樣性的關注,同時也很高興能打破關於馬陸可以有多少隻腳的紀錄,「所有教科書都必須要重寫了,」馬雷克笑稱:「至少,馬陸 (千足蟲) 的那段是這樣沒錯。」順帶一提,同樣很多隻腳的蜈蚣又稱百足蟲 (Centipedes), 其命名某種程度上也是錯的,雖然不同種的蜈蚣可以擁有數十隻或數百隻腳,但因為牠們只能擁有奇數對的腳,例如 15 對、17 對等,所以不存在有著「百足」—— 也就是 50 對、共 100 隻腳的蜈蚣。
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雞?衝撞飛機的「小雞大砲」測試
在 20 世紀之前,天空是屬於小鳥的,但在萊特兄弟 (Wright brothers) 發明了飛行器之後,人類便也邁向了這個寬廣的領域。然而,隨著科技發展,飛機的飛行速度越來越快、體積也越來越大,它們和鳥類之間的衝突便也逐年增多,時至今日,每年都會有數不清的禽鳥不幸撞上飛機身亡。光是在 2019 年,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就記錄了超過 1 萬 7,000 件的鳥擊事件,其中許多都發生在離地 3,000 英尺 (約 914 公尺) 的範圍內,大多都是起飛或降落時的事故,只有約 3% 是發生在飛行的路徑上。由於是高速撞擊,因此即使只是嬌小的鳥類,也可能會危及飛安,例如打碎擋風玻璃、捲入引擎造成故障等,尤其如果是一群鳥一起飛過,撞擊還有可能會是連續的。因此,專家苦思了各種方法,想要驅趕那些靠近機場的鳥類,例如使用煙火、雷射光,或是派出狗狗、猛禽類等,甚至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 (Schiphol Airport) 還在今年嘗試以豬防治野雁,就是希望不要讓禽鳥遇上鳥擊這等禍事,並危及飛機的飛行安全。而這些作為的確有減少鳥類靠近機場、造成鳥擊的機率。可是為了避免鳥擊真的發生時會影響到飛安,專家們想了另一招辦法,用以測試飛行器的強度與安全性 —— 也就是利用一個由壓縮空氣作為動力來源的大砲,來射擊飛機的各部位。但大砲的彈藥是什麼?可不是火藥,而是重量在 3 盎司到 8 磅 (約 85 公克至 3.6 公斤) 之間的鳥類屍體,使用前會先解凍,確保秤重能夠精準,發射時則會被裝到金屬製的「彈殼」裡。不過真正被射出的只有鳥類屍體,「彈殼」則會被擋下,避免它也跟著一起撞上目標。這款大砲因此被通稱為「小雞大砲」(chicken cannon) 或「小鳥槍」(bird gun)。本影片來自加拿大科學和科技博物館 (Cana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加拿大 NRC 做出的第一把小鳥槍在 2009 年退役後,被送到此處進行蒐藏管理。如今,「小鳥槍」測試的佼佼者之一,是位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 (Ottawa)、隸屬加拿大國家研究院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NRC) 的航空研究中心 (Aerospace Research Centre)。1960 年代,在兩起飛安事故後,NRC 與軍方、監管機構、製造商、飛行員等專家建立了一個委員會,研究鳥擊、並參考來自英國皇家航空研究院 (Royal Aeronautical Establishment) 的「小鳥槍」設計概念。它們做成的第一把小鳥槍有著 10 英吋 (約 25 公分) 的口徑,槍管長 40 英尺 (約 12.2 公尺), 全長則是 70 英尺 (約 21.3 公尺), 在 1968 年首度投入應用,並於 2009 年退役。如今,NRC 擁有四管「小雞大砲」, 口徑最小為 3.5 英吋 (約 8.9 公分), 最大的「超級大砲」(Super Cannon) 口徑則達 17.25 英吋 (約 43.8 公分)。模擬鳥擊的測試則大致分為兩種,一項是針對飛機的各部位,包括擋風玻璃、機翼、飛機尾部等,另一項則是直接讓「彈藥」撞上發動中的引擎。由於認證監管機構對飛機的不同部件,有相應的鳥禽尺寸、重量與撞擊速度規定,所以測試或許得花上幾個星期的時間進行準備。NRC 資深研究員達杜什 (Azzedine Dadouche) 向 CNN 表示,測試的「第一階段是大砲的校準,要確保我們以所需的速度發射小鳥」。「一開始我們會先用明膠做成的假鳥,或是從雜貨店買來的雞進行測試,一旦確認已達標準,我們就會使用真的鳥來進行校正 —— 這些小鳥絕對都是死的,會連著羽毛、頭還有腿等部位一起放到大砲裡。」其中,2 磅 (約 0.9 公斤) 的明膠製假鳥在測試時,速度最高可達 1.36 馬赫 (時速約 1,703 公里); 但若使用 2 磅重的真鳥禽,速度則會來到 1.09 馬赫 (時速約 1,287 公里) 左右。近來,NRC 的「超級大砲」還被賦予了一項特別的任務 —— 無人機的撞擊測試,目前也已經試過讓無人機以 250 節 (時速約 463 公里) 的速度,撞上飛機的擋風玻璃、尾翼表面,以及機翼前緣等。另一方面,雖然達杜什和他的研究團隊在工作時很認真,但有時候,他也會用幽默的態度準備「彈藥」。「有一次測試我得去農場拿雞,然後我必須在約 25 公里的路程上和這些雞共處...... 那個味道!從那之後,我有大概八個月不吃雞吧,而且我還警告其他技術人員:『下次測試,換你們去拿雞!』」
老派「氣口」之必要!臺語歌的悲涼唱腔如何煉成?
「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不過我是真打拚的,媽媽請你也~保~重~」經典的臺語歌曲〈媽媽請你也保重〉, 不只臺語歌手葉啟田、蕭煌奇、洪榮宏,連 S.H.E 也唱過。但不論是臺語唱將或偶像團體,若沒帶上濃濃的哭腔、轉音和連綿顫音,好像就少了原本的「那一味」。這種「氣口」究竟何時開始?坊間常認為,臺語老歌滄桑悲涼的「日式演歌唱腔」, 來自日本殖民時期的同化,但中研院研究員陳培豐不以為然。不同於多數以歌詞為分析文本的歌曲研究,他從抽象的「唱腔」著手,耗時六年,完成《歌唱臺灣》一書。陳培豐發現,日治時期的臺語歌謠,其實是以本土「歌仔調」唱腔為主;一直到戰後國民黨統治下,演歌風味的黏稠唱腔才出現,逐漸成為今日臺語歌曲的「傳統」。1958 年的〈媽媽請你也保重〉, 翻唱自日文歌曲〈俺らは東京へ來たけれど〉(雖然我們來到了東京), 唱出農村青年遠赴都市打拼的鄉愁,唱腔已融入大量轉音、顫音的演歌風格。1914 年,亞洲第一座合乎標準的錄音室在東京現身,預告流行歌曲工業即將在日本如火如荼展開。隨著殖民地身分,日本的新民謠運動也在 1920-30 年代,飄洋過海。新民謠歌詞描寫臺灣事物,但多以日式曲調、日文傳唱,因此主要流傳在臺日人之間,僅是「專屬日本人的臺灣歌謠」。對識字率不高的臺灣百姓而言,白話說唱、故事性豐富的臺語歌仔戲,才是正港的「流行歌」。因此在 1930 年代之後,當臺灣人製作的臺語流行歌曲開始現身市場,唱片公司延攬藝旦與歌仔戲班來錄製唱片,打入了庶民生活。流行歌曲工業的現代化物質基礎,包括唱片、資金、設備,也漸漸在島嶼落地生根。當時的暢銷歌曲多是抒發「閨怨女」情懷,充滿對愛情的思慕與渴望。例如〈望春風〉, 即是由出身歌仔戲班的歌手純純一舉唱紅。陳培豐指出,三零年代臺語歌的閨怨女形象,對於歌者與聽者,都頗有共鳴。這些藝旦或出身歌仔戲班的歌者,多數生長於貧困、被送養與決定婚配,歌中那嚮往自由戀愛的閨怨女,如同自己的化身。對於庶民聽眾,閨怨之情則反映出被殖民者渴盼自由的心情。臺灣人民、底層歌女、歌詞人物,在日治時代的臺語流行歌曲中,共構交織出相似的生命情感。戰前臺語流行歌曲的唱腔,則多為「歌仔調」, 音節清脆、平直,因為以丹田發聲,充滿抑揚頓挫的顆粒感,曲風或演唱都保有濃厚的「臺灣味」; 日式演歌唱法還未出現。整體來看,戰前日式風格的新民謠,沒有直接影響臺語歌曲,「日本 / 知識菁英」與「臺灣庶民」仍為兩條平行線。第一首臺灣人用臺灣話製作的臺灣流行歌曲是?以時間來看,第一首發行歌曲為 1931 年的〈烏貓行進曲〉, 但 1932 年〈桃花泣血記〉搭配電影,傾訴自由戀愛的渴望,更受歡迎。而戰前的臺語流行歌多半是傳統歌仔戲唱腔,清亮高昂、頓挫分明,每個音直接到位、不刻意轉音裝飾。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臺灣百姓歡天喜地,盼著重回「祖國」懷抱。但人們始料未及,迎來的竟會是劇烈衝突與動盪不安。接踵而來的語言政策、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土地改革,如同一場場大海嘯,島嶼宛若經歷另一場「再殖民」。臺語流行歌的意象,也從日治時期的「閨怨女」, 在戰後初期搖身一變成為「苦戀女」。〈賣肉粽〉、〈收酒矸〉, 唱出年輕人沒頭路、通膨率高漲的蕭條之景;〈苦戀歌〉映射本省臺灣人被祖國「欺騙」、「拋棄」的悔恨之情。〈望你早歸〉、〈安平追想曲〉、〈河邊春夢〉等苦戀的無奈,瀰漫於 1945-1955 時期的臺語歌,歌詞和社會集體情緒疊影互文。陳培豐描述當中的意象轉折:「戰前是渴望自由戀愛不可得;戰後終於成就愛情了,結果卻是憧憬破滅,充滿被騙的悲傷心碎。」戰後短短的十年內,臺語流行歌曲開始轉向模仿日式演歌唱腔,唱腔悲情滄桑、帶有大量轉音、顫音,反映出威權體制的重重禁錮下,人民轉而懷想起過往的時代。「絲滑」、「黏稠」的連音,帶修飾性的轉音與顫音,這種悲情滄桑的唱腔基調,從此蔓延在臺語流行歌曲。以基隆港為背景的〈港都夜雨〉, 唱出孤身前往都市打拚的無依,以及威權體制下「沒有未來」的茫茫感。壓抑、悲情與茫茫不安的社會氛圍,除了來自威權統治,也和 1950 年代以後的土地改革有關。「臺灣作為殖民地,近代化和工業化沒有被一起引入。戰前的臺灣只進入近代化、工業程度低;一直到戰後大批農民被迫離鄉,這是臺灣人在歷史上的第一次經驗。」陳培豐說。大量農村子弟離開家鄉,走向工廠與都市,引發島內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在這種背景下,臺語歌曲開始大量翻唱日本的「港歌」, 同時也以自創方式推出〈港都夜雨〉等作品,象徵青年離鄉的漂泊無依。對於當時的本省青年來說,戰後初期歷經被國家「欺騙」的各種無奈 —— 政治、族群階層上遭受打壓;禁說方言政策下,被迫成為「失語的一代」; 因為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只能離鄉討生活。農村子弟漂浪都市的滄桑,都藉由港歌裡的大海茫茫、路途迢迢,表露無遺。然而,為何當時流行樂會取用海港做為意象,而不是城際遷移依靠的公車或火車?陳培豐解釋,出航和大海帶有濃厚的疏離、阻隔與漂泊感,以「海港」挪用作為文化符碼,更能戲劇化營造出「有家難返」的困境,引發社會共鳴。翻唱港歌的風潮下,開始出現大量男性歌手粉墨登場;歌曲場景從閨怨的「室內」, 轉為海港「室外」。日治時期的流行歌曲如〈望春風〉、〈雨夜花〉被冠上「臺灣民謠」稱號,重新錄製發行,但唱腔也逐漸融入演歌味。臺語流行歌曲隨著不同歌曲類型,出現濃淡不一的演歌唱腔。陳培豐指出,戰後大量翻唱日本老歌,以及「亦日亦臺」的唱腔形成,透露出人們情感上追懷、寄情於昔日政權,透過流行文化上形塑出共同體。流行歌曲成為本省人重新定義我群的方式。流行歌樂不僅僅只是娛樂,還乘載了庶民百姓的集體記憶,彷若一個時代的紀實寫真。1960 年代,臺語歌的「再日本化」來到巔峰。當時,臺日兩國同樣步入高速經濟成長,社會發展軌跡相似。日本「望鄉演歌」訴說離鄉子弟的鄉愁,在臺灣大量被翻唱。〈孤女的願望〉、〈媽媽請你也保重〉、〈黃昏的故鄉〉, 一首首至今仍膾炙人口的臺語歌,如同一頁勞工奮鬥詩篇,刻劃本省籍農村男女隻身離鄉打拚的孤苦不安。但陳培豐強調,臺語歌並非全盤復刻、抄襲日本曲調,而是在重新填詞下,經歷文化內化與再詮釋,甚至比原曲更為滄桑。因為,相較於日本青年有「集團就職」, 系統性將農村勞動力輸出至都市;臺灣農村青年則各自踏入看似充滿機會的大城市,實際上卻常陷於自生自滅的悲涼處境。翻唱自日本的望鄉演歌,多半比原曲更悲涼,反映臺日青年的不同處境。臺語流行歌手會加上絲滑感的轉音、顫音,融入日式演歌唱腔,這種亦臺亦日的唱腔,逐漸成為臺語歌曲典範。綜觀來看,在本土化、民主化之前,本省臺灣人親身經歷了島嶼的滿目瘡痍。無法「我手寫我口」的底層人民,沒有太多工具寄託情感,臺語流行音樂承接了彼時社會文化的困境,折射出無數勞動庶民的悲苦,成為本省中下階級的時代紀錄。「他們只能把舌頭當作表達靈魂的工具。」陳培豐感歎。悲涼滄桑的臺語唱腔,反映的是臺灣戰後經濟上工業化與都市化、政治上再殖民化的社會變遷。可以說,臺語老歌不只是本省人的音樂文化,更是當時中下階級、社會邊緣人、失語世代的自畫像。「這是一種『社會音樂』, 唱出社會底層的世界,在他們最孤苦無依的時候,陪伴許多庶民百姓。」陳培豐這麼解讀:「我們覺得很『俗』, 也正是因為臺語歌就是在中下底層間生成。」俗在於歌曲唱出的庶民滄桑。但陳培豐也指出,主流對品味雅俗的界定,正是臺語歌被知識份子和當權者的長期邊緣化結果。戰前的流行歌曲工業為殖民者移植的現代產物,臺灣因缺乏現代設備,許多音樂人只能渡海赴日錄製。但這批日本現代音樂的引入者,包括左派知識份子,一心傾慕殖民母國的現代化,汲汲營營透過歌謠教化大眾。最終知識菁英陷入「落後」與「進步」的二分思維,一邊高舉摩登啓蒙音樂之大旗來教育庶民,一邊批判臺語歌謠庸俗,與群眾越離越遠。「很多人以為戰前的知識份子都在唱〈雨夜花〉,」陳培豐説:「實際上不是,他們欣賞的是西洋古典或日本音樂,菁英和庶民是兩個平行時空。」而來到戰後,臺語歌曲則遭遇當權者的文化圍剿。1960 年代,臺語歌幾乎被全面驅逐出主流媒體。歌手必須經過證照考試,才有資格登上電視,但考試指定曲不會有臺語歌,且多是節奏快速的進行曲,不利唱腔綿延的臺語歌手發揮。最終,「歌星證」制度等同對臺語唱腔宣判死刑,也界定了由國家規範的「好歌」美學定義。綜觀戰前戰後,臺語流行歌曲如同一部勞農階級的簡史 —— 進城打拼的農村子弟、流離遷徙的苦力勞工、忍受資方剝削的工廠女工⋯⋯都可以在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它的唱腔轉變,反映著戰前戰後臺灣人如何調適、改變與自我描繪;它的滄桑悲涼,映射出被工業化與再殖民化歷程拋下的庶民心聲。在知識份子拿起筆,以「我手寫我口」抵抗威權與不公之前,本土中下階層百姓,便以「我口唱我心」, 用最原始的抒唱、最悲涼的唱腔,道出自己與這座島嶼的辛酸血淚。「不管是戰前或戰後,臺語歌始終在知識菁英與國家權力的藐視下掙扎。但它一直以最親切直接的方式,擁抱跟自己一樣被邊緣化的社會底層。」陳培豐語帶感性地說:如果我們不知道臺語歌一路走來有多心酸艱苦,就會用知識階級的眼光、品味,持續誤解和歧視它。【研之有物】延伸閱讀:
廠工、主唱、鳥店老闆都是我!印尼移工Mandala的超級斜槓人生
或許你曾聽過 Mandala 的現場表演,或是在金曲獎的頒獎典禮上瞥過他的身影,今天,我們想帶著你去到印尼,看看已經結束工作契約、回到印尼的 Mandala 現在的生活。和他坐在充滿啾啾鳥叫聲的鳥店門口,聽聽這位 One-Forty 第一屆課程學生口中的台灣經驗和生活。我的名字叫 Mandala Suprianto , 我今年快 36 歲了。我有五個哥哥,一個姊姊,一個弟弟。除了我之外,其中一個哥哥也出國工作過,他賺錢幫我付高中的學費。高中畢業後,我在印尼東爪哇一間木頭工廠工作,那時候一個月的薪水大概是 700 塊台幣。我第一次知道台灣,是因為工廠裡有台灣人同事和主管。我還記得有一個台灣人同事推薦我去台灣工作,他告訴我台灣薪水比較高。2014 年我決定去台灣工作,因為那時候我的家裡有一些問題,我的老婆希望我們能有自己的房子,我的媽媽生病,需要很多醫藥費,我的爸爸留了一筆八億印尼盾的債務 (約台幣 200 萬), 因為一些原因,我需要一個人還這些錢。所以我去台灣工作。一到台灣工作四個月,我媽媽就過世了,我那時候覺得打擊很大,因為我來台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付媽媽的醫藥費。因為我才剛來工作不久,老闆不願意讓我請假回印尼,但他給我兩天的時間,讓我休息一下,我就都待在宿舍裡。那一陣子,我一直工作一直加班,因為這樣才能暫時忘記媽媽離開的事情。在台灣工作的時候,扣掉仲介費,我把 80% 的薪水寄回家,這些錢用來買我現在這間房子。我一心想著這個房子要趕快變成我的,因為買了這間房子,我就有和老婆女兒一起住的家,我也能用這個房子跟銀行借錢,來還我爸爸的高利貸。在台灣工作三年,讓我可以完成這個目標,甚至還開了一家鳥店。最一開始的鳥店小小的,只有二乘三公尺,那時候只有五隻鳥,現在我的店裡有一百多隻鳥。2013 年的時候,我其實就開始養鳥,只是興趣而已。那時候因為要幫爸爸還債務,也沒有想說要自己開店專門來養鳥和賣鳥。一開始我把自己養的鳥掛在哥哥家的門外,沒想到附近鄰居經過看到,也很喜歡,就這樣開始有了小小的生意。去台灣工作之後,我還是記得這個小小的鳥店,就像那時候我在 One-Forty 商業課上說的,印尼有一千多種鳥類,我希望有一天我的鳥店夠大,我可以把店裡的鳥借給附近的學校,讓學生從小就可以認識印尼這麼多的鳥類品種。2015 年七月,One-Forty 剛開的時候,我就來參加商業課啊。我還記得那時候要去上課的時候,其實已經結束報名了,所以我是和 Kevin (One-Forty 共同創辦人) 兩個人約在台北車站大廳見面,聊一聊知道要上什麼課,然後還握手,一起拍照。上商業課的時候有教,做生意要和其他同樣生意的人不一樣。我的鳥店很特別,如果客人買回家以後不喜歡,他可以再來我的店裡換其他隻鳥,或是我也可以再買回這隻鳥,我提供他們很棒的售後服務。我的店現在一個月大概可以賺 5,000,000 印尼盾 (大概台幣一萬元), 這是扣掉一個員工的薪水和其他成本賺的。我的店裡現在也有請一個人來幫忙,我請的員工一定要喜歡鳥,如果不喜歡就不請他了。因為喜歡,你才會真的認識店裡的每一隻鳥,知道怎麼好好照顧他們。雖然現在賺的比較少,但我還是覺得開鳥店比較好,我不用離開家裡。比起出國工作,在這裡比較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 One-Forty, 我可以不只是移工而已。我利用假日學習知識,也站上舞台。在台灣的時候,我放假會去表演,白晝之夜、新北市政府、基隆市政府、印尼在台辦事處,都找我去表演過。在台灣我第一次拿起吉他,站在舞台上唱歌,是在 One-Forty 的課堂上。我那時候想唱歌,也只是想讓自己快樂一點。沒想到,在 One-Forty 滿一年的生日活動上,Kevin 就邀請我去表演,和另外一個同學,就在台北車站大廳中間用吉他伴奏唱歌。在那個活動,有很多台灣人,我覺得這樣的機會很好,可以接觸到很多台灣人,有機會讓台灣人知道我們的工作狀況和想法。那時候我也用這樣的機會和台灣人解釋,為什麼印尼移工訴求三年契約滿了可以不用回印尼、再付一筆仲介費這個政策。要跟印尼人倡導這些事情,是很簡單,但一開始要跟台灣人講的時候,我真的很緊張,但也很感謝有這樣的表演機會,我可以用印尼文講,One-Forty 會幫我翻譯成中文,讓一般的台灣人可以知道我們的想法。從那一次在 One-Forty 的表演之後,就越來越多人知道我,會找我去表演。後來我也成立了自己的樂團,叫 The Mandalas, 不加班和放假的時間,我們就會一起練團、表演。現在回到印尼,雖然很少有機會表演,但我還是很忙呀。除了經營鳥店之外,我也在網路上成立了一個社團,我們會找時間一起去撿垃圾,因為印尼很多地方垃圾都會亂丟在河邊,這些都會讓環境變得不好。離我家這邊騎車五分鐘,也有ㄧ個孤兒院正在蓋,我以前在台灣工作的時候,會把樂團表演收到的錢捐給他們,現在回來印尼,我還是會想辦法繼續幫他們募錢蓋孤兒院,幫助我們村莊裡的孤兒。以前在台灣的工作和經歷,讓我有很多機會和舞台能為移工發聲。現在回到印尼,印尼的政府也請我錄影片給在國外工作的印尼人,跟他們分享出國工作生活、怎麼管理和分配薪水。下個月,我就要去新加坡演講,跟在那邊工作的印尼移工分享。雖然我以後不想再出國工作當移工,但我還是希望能幫助這些像我一樣的移工朋友,讓他們出國工作的這個決定,有好的結果。每年,有超過三萬名像 Mandala 這樣的海外工作者,離開家鄉,獨自抵達一個不熟悉的環境,為了實踐夢想,努力工作著。但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除了工作之外,還有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熱衷的志業,只要你願意,或許你也能發掘像 Mandala 這樣充滿熱情的人,甚至成為他們的夢想推手之一。現在,就加入我們,一起成為東南亞移工們的夢想推手!
一款Minecraft遊戲,讓小學生輕鬆懂子宮!「大陰博物館」背後驚人創意出自她
看膩時下流行的光影藝術展覽嗎?歡迎走進「大陰博物館」, 體驗一場女性生理構造探索之旅。2021 年 11 月,微軟旗下像素風沙盒遊戲《Minecraft》出現一棟以立體方塊組合空間模擬女性內生殖器的建築,玩家能自由從陰道口進入博物館,隨意參觀陰道和子宮構造,也能跟輸卵管內平衡壞菌的乳酸菌互動玩耍;博物館外側的夜間照明燈,更依照內生殖系統外觀來呈現,提升體驗氛圍。大陰博物館預告片釋出時就大受好評,被玩家稱作「自帶馬賽克」建築。而想出驚人創意的是她──被譽為「月經一姐」的凡妮莎 (曾穎凡)。🩸月經一姐凡妮莎 (@hii_red) 分享的貼文在衛教領域耕耘多年後,今年,凡妮莎將觸角往虛擬世界延伸,在知名電玩 Minecraft 中開設了「大陰博物館」。「我們都是從媽媽子宮裡出生,但是對子宮裡的樣貌卻很陌生吧?」凡妮莎僅用一句話在 YouTube 個人頻道寫下發想創意初衷,但事實上,她為了這項計畫花費超過 10 萬元、聘請設計團隊打造虛擬建築,經過多次砍掉重練過程,歷經 3 個月時間,才在醫師的協助下「還原」女性內生殖系統。談起性教育,凡妮莎整個人亢奮了起來,像是一口氣吞下 5 杯咖啡,用超快語速介紹年底前會亮相的各種計畫,「你看這塊外陰肥皂,上面的陰蒂看起來只有小小一顆,事實上那只是頭而已,接著這底下這一塊,這一整串才是完整陰蒂。」她大笑說:「最早是想做成外陰蠟燭,但想說大家看到外陰燒起來,應該會覺得很痛吧,還是不要好了。」倘若沒有 Minecraft 帳號,現在也能從這段影片中一窺大陰博物館的樣貌。為了讓女生更方便學習自己需要的生理教育知識,凡妮莎乾脆找人架設網站,自建「大陰百科」。「我寫這麼多年部落格,關於月經的 FAQ (經常被詢問的問題) 上面都找得到答案,但以前用習慣的免費部落格有夠醜,版型都沒進步、廣告又很多,這樣會影響人家閱讀內容。」她先整理自己的部落格「小棉條兒的部落格」, 把 2003 年起撰寫的內容重新分成月經、女性、科技 3 類,再搭配 3D 女性器官模型、新增大量「認識身體」文章,要讓讀者更輕鬆認識自己的身體,網站在 12 月正式上線「我高中看她部落格學用棉條,就此踏上天堂的台階。」在媒體業工作的程小姐難掩自己對凡妮莎的崇拜心意,甚至成了專屬傳教士,「之後就到處幫她推廣,很多女孩因此得救。」從大學第一次使用棉條、愛上棉條;2010 年創業成立台灣本土棉條品牌「凱娜」; 到 2015 年推動台灣首個月亮杯「月釀杯」募資計畫,凡妮莎說一路走來的原因其實很單純,「因為好用,想讓更多人知道,就這樣一步步走下去了。」別看凡妮莎個性開朗、直接,她傳遞衛教知識時,總認為自己難搞、講話太尖銳,「一開始我會回網友留言,說不用棉條就是笨蛋。」過去,她在網路社群看到男性說自己不好意思幫女生買衛生棉,會主動留言「開戰」。要是看見傳遞錯誤的月經知識文章,戰鬥力更瞬間飆升,非要對方糾正內容才行。即便未用過棉條、月亮杯產品的女性,都有人被她的超強戰鬥力所吸引。但,或許是這段努力過程真耗費了心力,她第一次對自己所愛事物感到懷疑。她舉例,當年一起推動月亮杯募資計畫的成員,後來成立了「望月女子谷慕慕」團隊推廣能吸血的月亮褲,整體的銷售成績非常亮眼,至少賣了近 10 萬件。她在替夥伴感到驕傲時,心中卻也浮現問號,「大家都愈做愈好,有月經二姐、三姐、四姐⋯⋯出現,加上我的年紀再過 10 多年可能會停經,我還會有動力繼續前進嗎?」好一段時間,凡妮莎心裡都很迷惘,直到 2019 年找到了解答,她要從月經一姐轉身成為家庭性別教育推手。「有一次我在學校問小朋友什麼是月經,一個小男生居然說是媽媽會打我的日子,害我笑出來。」凡妮莎對自己的第一場國小校園演講記憶猶新,因為在過程中,。多年下來,其實她早有「愛上教育的感覺」, 只是沒有好好釐清自己想法。例如教育出版集團南一上門洽詢,問她是否能提供月亮杯當國中一年級健康與體育課程的教材,產品總價換算超過百萬元。但因為南一願意將月亮杯寫入認識生理器官的章節中,她並未猶豫太久就答應邀約,免費提供月亮杯給採用南一版本的老師們當教具。她也曾編撰圖文書《小月飼養日記》, 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初經來潮、停經之前,都至少該認識的生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家裡兩個 3 歲、5 歲的小男生在耳濡目染下,對女性身體構造、生理觀念都遠遠超越同齡孩子的知識,讓凡妮莎感到十分驕傲。「棉條、月亮杯他們幾乎都認得,連我每個月會不舒服都知道。」她說,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身體力行,因此跟孩子一起洗澡時,也會直接在他們面前更換月亮杯,「剛開始他們會好奇,蹲下來看我在幹嘛,可是只要我說明完,」不管妳的 {} 是什麼樣子,健康又自然,就是最好的樣子。家庭、校園巡迴演講帶來的回饋,讓凡妮莎找回衝勁,了解自己過去在推廣的月經知識,其實是性別教育的一環。而當她自己有了媽媽這個新身分,能做的事情也可以比過去更寬廣。比如在國小演講時會簡單介紹月經,告訴小女生未來可能遇到的狀況、該如何面對;小男生不該因為看見血而害怕或欺負女生。在國、高中時,她會跟學生進一步介紹身體構造與傳遞正確性觀念。「台灣女生給了我很多產品香油錢。」凡妮莎大笑著說:「」她參考國外作法,推出升級版的月經串珠手環,將不同顏色、深淺珠子,以 28 顆為一組組成手環,讓小朋友對荷爾蒙分泌高峰、危險期、排卵期天數有更直觀理解。為了更有效、更大規模的發揮影響力,凡妮莎也跟 4 位志同道合的媽媽共同籌備、發起非營利組織「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簡稱不小盟), 希望能影響更多家庭的性別教育。「我很懂月經,但是性別平等觀念我也是一邊摸索學習得來的。」凡妮莎表示,她過去曾跟不小盟的其中一位成員、現任還我特色公園聯盟理事、社團法人台灣多元教育家長協會副理事長李玉華在網路上筆戰,原因是當年月亮杯的第一版說明書中,用處女膜來描述女性的陰道冠。李玉華認為,陰道冠在瑞典已經被官方「正名」, 因此希望台灣本土月亮杯業者捨棄處女膜說法,改用更進步的詮釋方式。不過對當年的凡妮莎來說,採用通俗說法目的是為了降低門檻,因此雙方一度在網路社群你來我往留言。「一開始我覺得有點生氣,為何要找我麻煩,可是後來想想,其實她說得沒錯,而且這串討論對於關心性別教育的人們來說很有意義,我後來就把說明書中的用詞改成陰道冠,我們兩個也成為好朋友。」有了共同目標、價值觀,不小盟的第一個計畫「見紅就發」, 自然也把月經教育涵蓋其中,他們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在板橋鬧區的兩間性別廁所中裝設「月經用品兌換機」,12 月起開放民眾免費兌換棉條、布護墊等產品,未來也會逐步擴大合作範圍。「我先生曾經問我,你這麼努力做性教育,有看到身邊的人因為接受良好性教育,而有成功的人生嗎?」凡妮莎最初想不出該如何回答,過一段時間才給出答案,「我跟他說,我不確定性教育能不能幫助女生成功,但我知道她們懂得認識自己、做出評估後的選擇,會是個快樂的女生。」凡妮莎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除了目前正在準備台灣首款月經碟片募資計畫,更希望未來有機會能成立以性別教育為特色的女子實驗學校。她再次露出笑容說,「我現在變得更圓融了,不會引戰,可是也不畏戰,我知道改變家長想法並不容易。」月經一姐的人生新任務,是想讓更多家長、孩子認識性別教育。問她會不會擔心過去累積的努力歸零,得從頭再來?她引用自己寫在月經用品組包裝上的句子回答:「 」凡妮莎從網路走進校園推廣性教育,帶小朋友認識女性生理用具,她指出,「」
如何解決外來種「大肚魚」?研究:用機器魚掠食者嚇跑牠們
「我們是要介紹一種方法,可以為控制這種全球性的有害動物,提供更好的策略,而不是一隻一隻殺死牠們,」西澳大學行為生態學家波爾維里諾 (Giovanni Polverino) 如此表示。上周四 (16), 由波爾維里諾所領銜的研究在科學期刊《iScience》發表了實驗成果,其內容指出,模擬大口黑鱸 (Micropterus salmoides) 的機器魚可以有效改變大肚魚的行為。而且根據論文所稱,這種變化還不是一時的,大肚魚會一直保持焦慮感,這會使得牠們的繁殖率下降,對物種的生存能力造成長期的影響。「你並不需要真的殺害牠們,」波爾維里諾指出:「我們基本上可以將恐懼注入到牠們之中,這份恐懼會慢慢地殺死牠們。」大肚魚又稱為「食蚊魚」, 因為會吃孑孓,在 1920 年代被當成控制蚊子的手段,從北美洲引入世界各地,希望能遏止以蚊蟲為傳播媒介的瘧疾等疾病。在某些地區,這個以魚剋蚊的策略確實獲取了一些成果;但在更多地方,帶有侵略性的大肚魚因為缺乏天敵,開始大量繁衍,除了佔據原生種的生存空間,還會攻擊、捕食牠們。因此,在 2000 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將大肚魚列為世界上造成最嚴重危害的外來種之一。「牠們 (指大肚魚) 能夠茁壯,是因為牠們幾乎只要會動的都吃,而且能吃的東西真的太多了。」義大利城市維辰札 (Vicenza) 一名沒有參與此次研究,但對於大肚魚飲食十分了解的生物學家桑提 (Francesco Santi) 指出:「我實在想不到有哪個地方有真的根除掉牠們。」Blink and you'll miss it, but here's the robot fish in action. https://t.co/6k9juynwBk pic.twitter.com/OaF9RaK58j 本影片來自實驗畫面,仿造大口黑鱸的機器魚正在水盆裡不斷遊走。而在本次的研究中,領銜作者波爾維里諾和同事模擬大肚魚的天敵「大口黑鱸」製成機器魚,它除了會模仿真魚的游泳方式外,還內建攝影鏡頭,可以分辨其「獵物」大肚魚,以及大肚魚的獵物 —— 摩托車蛙 (Ranoidea moorei) 的蝌蚪。在實驗開始前,研究團隊將各六隻從野外捕獲的大肚魚和蝌蚪放置於一個水族箱內,先給牠們一周的時間熟悉環境。接著為期五周,實驗人員以每周兩次、每次一小時的頻率,讓大肚魚、蝌蚪與機器魚共處一室,只要大肚魚想要靠近蝌蚪,機器魚就會對其做出攻擊姿態。在完成共 12 組實驗後,研究成果發現,受到壓迫的大肚魚會花更長的時間彼此群聚,游動的狀況也會變得不穩定,同時牠們還會花更多的精力在應付機器魚,並因此降低自己的繁衍能力,例如雄魚的精子數量變少大約 50%、雌魚產的卵重量減輕。此外,魚本身的重量也有所下降,尤其是雄魚,牠們的身軀變得消瘦,成了流線型,更適合逃跑。這個結果顯然對蝌蚪是有利的,畢竟在大肚魚忙於應付機器魚時,牠們可以不用再顧慮可能的攻擊,可以自在地游動。而且,就算大肚魚之後被放回了沒有機器魚的環境,相關影響仍持續了好幾周,「牠們不只是飽受驚嚇」, 波爾維里諾說:「牠們還變得不健康了。」另一方面,雖然本次研究成果看似頗佳,但若要讓機器魚被釋放到野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可走,就連波爾維里諾自己也承認「這項研究不會成為問題的解決方法」。波爾維里諾認為,機器魚應該被當成是一種揭露大肚魚弱點的工具,並幫助生物學家重新進行發想,看看到底要如何控制如此的外來種,他同時還指出,自己與團隊將繼續進行相關研究,接下來的計畫是要在更大的戶外淡水池中,再次測試機器魚的效果。
土耳其排外升溫 不再為阿富汗難民敞大門
「我們在敘利亞危機中拯救人類尊嚴,沒有辦法、也沒有耐性去面對新一波移民潮。」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Recep Tayyip Erdogan) 9 月在聯合國大會發言時強調,土耳其不會將潛在的新一波阿富汗難民潮的責任攬在身上。阿富汗危機方興未艾。塔利班 8 月 15 日接掌喀布爾後,埃爾多安就敦促歐洲國家承擔可能發生的新一波難民潮之責。他強調,土耳其沒有責任義務變成「歐洲難民倉庫」。土耳其境內接納 400 多萬敘利亞人和逾 100 萬其他國家難民,是全球接收難民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中,有登記的阿富汗難民逾 18 萬人,未登記的估有 12 萬人。埃爾多安此刻做出以上表態,凸顯執政黨面臨的沉重壓力。距離下一場總統大選只剩不到兩年,正義發展黨 (AKP) 正在失去選票。安卡拉研究機構 MetroPOLL 10 月公布調查結果,49.8% 受訪者認為埃爾多安將輸掉下一場總統選舉,44.1% 認為他會贏。此一民調認為他會輸的比例高於認為他會贏的比例,這還是第一次。移民政策已經成為主要在野黨左翼共和人民黨 (CHP) 攻擊的箭靶,這自然包括土耳其 2016 年與歐洲聯盟達成把數以百萬計難民留在國境內的協議。為了攔阻非正規移民,歐盟數十年來將邊境管制「外部化」, 藉由強化第三國的境管能力,將本來應該自己因應移民問題的責任轉嫁給移民母國、移民母國的鄰國及其他中轉國,試圖確保移民無法到達歐洲。進入土耳其的數以百萬計難民,其中許多僅獲得所謂「暫時保護」(temporary protection) 地位。安卡拉的中東科技大學 (METU) 社會系助理教授澤爾 (Besim Can Zırh) 指出,這其實是不具有任何明確定義的法律地位,「基本上他們連難民都不算」。澤爾指出,學術上用處在某種「中介階段 (liminality)」來定義土耳其境內許多敘利亞人所處狀態,只能成為最底層勞力,從事季節性農業勞動。即使曾在敘利亞受過高等教育,要進入土耳其其他產業取得工作許可仍非常艱難,通常只能成為便宜勞動力。「如果敘利亞小孩當年來到土耳其的時候五歲,10 年後已經 15 歲了,卻沒有受教育。想像一下,又過了 10 年,甚至更久,他們 25 歲、35 歲、45 歲的時候,因為沒有受過教育,還是無法找到有保障的像樣工作。」澤爾說:「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我不知道政府對這些人做何打算。」土耳其對敘利亞難民「開門」, 但是本來以為會很快結束的敘利亞內戰卻越來越看不到盡頭,繼續執行「土耳其 - 歐盟難民協議」對安卡拉當局形成巨大挑戰。境內族群衝突問題正在上綱,恐將引發政治風暴。COVID-19 疫情持續打擊經濟之際,土耳其失業率飆高、通膨率接近 20%、里拉匯價崩跌。由於生活壓力日增,資源排擠效應引發嚴重反彈,已經成為衝擊社會穩定的不定時炸彈。安卡拉省金山縣 (Altindag) 8 月 11 日以敘利亞人為目標的打砸搶,堪稱爭議性移民政策引爆族群衝突最顯著案例。大規模衝突引爆前一天,土耳其和敘利亞年輕人在街頭群體鬥毆,導致一名 18 歲土耳其青年被捅死。事件在社群媒體上迅速發酵,遭到煽動而走上街頭的群眾深夜對金山縣敘利亞移民商店和住家展開報復性攻擊。「讓他們滾回去,這裡變成到處都是他們的人,我是僅存三個土耳其人店家其中之一。」當地某土耳其商店負責人在衝突發生後對媒體這麼說。金山縣傳統上是執政黨正義發展黨鐵票區。土耳其與歐盟 2016 年簽署難民協議時,布魯塞爾承諾對安卡拉提供兩期共 60 億歐元財政援助,換取土耳其協助遏止難民進入歐洲。根據親政府《每日晨報》(Daily Sabah) 報導,為了接納敘利亞人,安卡拉當局已經耗資約 400 億美元,歐盟承諾的財政援助卻僅首期 30 億歐元到位。發生在首都區的上述暗夜暴力透露出,即使好客如土耳其人,一旦單方面付出時間拖長且日益自顧不暇,張開雙臂接待「敘利亞兄弟」的耐性也會被消磨殆盡。隨著萎靡經濟每下愈況,可以預見因移民攻策而引發的族群對立態勢將會持續升高。阿富汗人據信是次於敘利亞人的土耳其第二大難民群體,他們當中有許多人經伊朗入境,打算前往伊斯坦堡打工,或從其他海港城巿輾轉前往歐洲。阿富汗經伊朗到土耳其這條路線自 1980 年代蘇聯 - 阿富汗戰爭以來,就是阿富汗人前往土耳其或穿越土耳其而進入歐洲的主要路線。自從塔利班在阿富汗構成人道威脅以來,成千上萬民眾踏上這條路線。隨著阿富汗國內衝突加深,根據國際移民組織 (IOM) 7 月公布的估計數字,當時每週約有 2 萬到 3 萬難民逃離阿富汗。而其中,許多人踏上這條 1,400 英里旅程,穿越伊朗中部薩格洛斯山脈 (Zagros Mountains) 來到邊境,進入土耳其邊城。據土耳其內政部指出,過去一年約有 4 萬 6,000 名阿富汗人非法入境。但土耳其已接納舉世界最多難民,埃爾多安早已表明,尋求庇護的阿富汗人須由第三國重新安置。伊斯坦堡薩班哲大學 (Sabanci University) 伊斯坦堡政策中心研究員奧古斯托娃 (Karolína Augustová) 9 月在報告中指出,包括歐盟在內的西方國家幾乎沒有提供讓土耳其境內阿富汗人可獲重新安置的機會,眼看越來越多難民沿著土東邊界在伊朗一側集結,安卡拉當局只能祭出強硬政策因應。土東萬恩省 (Van) 省長比爾梅茲 (Mehmet Emin Bilmez) 9 月初指出:「我們對邊界採取了最高規格措施,盡全力要讓我們的邊界無法穿透。」一道三公尺高、295 公里長的預鑄混凝土圍牆正在土東萬恩省、阿惹省、哈卡里省興建中。比爾梅茲表示:「我們挖 108 公里壕溝⋯⋯我希望年底前圍牆工程可以完成 64 公里。」土耳其部署 750 名特種作戰人員、35 組團隊、50 部裝甲車在邊界遏阻阿富汗移民跨境。提升對陸地的安全措施之外,當局也開始在偌大的萬恩湖 (Lake Van) 加強維安。由於跨境難度顯著升高,人蛇現在只能帶著難民通過最危險路徑。即使如此,萬恩省政府官員透露,今年前 10 個月已經逮捕逾 1,200 名人蛇,送交司法當局發落;去年全年這個數字是 599 人。難民蜂湧而至使得人口販運成為收入豐厚的生意,但是懷抱「移民夢」的人們現在恐怕更可能「移民夢碎」。
停用臉書、IG等 4 大平台!LUSH 為何不惜損失 3 億,也要跟社群媒體分手?
社群媒體對使用者心理健康的危害早有所聞,近期臉書前產品經理弗朗西斯。豪根 (Frances Haugen) 的對前公司的控訴便是一例。她聲稱臉書將利潤置於用戶之上,且依據她帶走的內部文件,臉書 (現已改名 Meta) 早已意識到,其平台尤其對青少女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卻未積極解決問題。對於主要客群為年輕女性的 LUSH 而言,數位長傑克。康斯坦丁 (Jack Constantine) 告訴《財富》,「過去 2 年,真的很難看到社群媒體起初對我們的承諾。」而 LUSH 銷售一系列的沐浴球等旨在「放鬆身心」的產品,與社群媒體的負面影響相比顯得矛盾。LUSH 過去向來不怕擁有鮮明立場,並對支持的議題有所作為,包括反對動物實驗,並捐贈收益給相關人士等。任職於諮詢公司 Publicis Sapient 的薩布麗娜。麥克弗森 (Sabrina McPherson) 認為,人們正尋找能實踐自己價值觀,而且重視與顧客關係的品牌,不是只為了輕鬆賺錢。品牌雖然犧牲了短期收入,卻換取顧客的長期忠誠。LUSH 並不是第一家重新考慮其社群媒體策略的品牌。義大利時裝品牌寶緹嘉 (Bottega Veneta) 今年 1 月突然退出臉書、Instagram 等平台,隨後於 4 月推出名為《Issue》的數位季刊,是包含攝影、音樂、影片等內容的視聽雜誌。品牌創意總監丹尼爾。李 (Daniel Lee) 向《衛報》表示,社群媒體代表文化的同質化,「每個人都看到同樣的內容。我做的事情有大量的想法,而社群媒體讓它過於簡化。」今年 6 月,巴黎世家 (Balenciaga) 刪除其在臉書、Instagram 等平台的內容,此後定期有這樣的行為。不過與 LUSH 目的不同,巴黎世家的舉措普遍被視為宣傳時裝秀的手段。事實上,LUSH 在 2019 年曾試圖退出社群媒體,但由於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消費者長時間待在家裡,使得 LUSH 仍需要透過社群媒體與受眾保持聯繫。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 (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營銷學助理教授賈里德。沃森 (Jared Watson) 表示,LUSH 此舉會帶來一股風潮,但由於 LUSH 此前已嘗試過離開社群媒體,更必須堅持下去;若輕易破功,可能破壞人們對品牌的信任。如今疫情似乎透露一些曙光,LUSH 決定重回之前的決定,但少了部分社群媒體的連結,要怎麼與消費者保持關係?目前 LUSH 希望能透過官網、App 與其他更多的實體與社區活動,與消費者持續交流。此外,LUSH 雖然暫別 4 大社群媒體,仍會繼續營運 Twitter、YouTube、Pinterest 等帳戶,期盼建立更佳的溝通渠道,也有專門的電子郵件能獲得客戶反饋。值得注意的是,LUSH 並不打算刪除 4 大社群媒體的帳戶,只是不會主動發布貼文或回覆消息。沃森認為,相比在社群媒體上,人們會更加意識到自己被推銷購買商品;品牌在較為低調的領域從事營銷,像是自家雜誌、Email 與社區活動,並獲得消費者的推薦,則能帶來一些好處,因為離開社群媒體,可能帶來更加真實的感受,消費者會覺得與品牌更親近。但要注意的是,這並不適用於所有品牌,若品牌本身缺乏知名度和客戶忠誠度,反而可能有負面影響。至於 LUSH 未來是否有可能重回社群媒體?LUSH 執行長康斯坦丁表示,如果平台做出改變,會重新考慮,「我們需要見到他們不再使用這些帶有目的、令人上癮的演算法。」 更多【經理人月刊】精彩內容:《康是美市占輸寶雅、屈臣氏,統一為何敢於再開新美妝通路 Unikcy?》 《砍 IG 帳號、揮別 300 萬粉絲!半年過去了,BOTTEGA VENETA 還好嗎?》 《藥妝店也能買到雞蛋、白米?Tomod's 首間超市型藥妝店亮相!》
一根髮夾換出一棟房 美國網紅28次交易再創以物易物奇蹟
斯基普爾自述,她的以物易物計畫最開始是受到加拿大部落客麥克唐納 (Kyle MacDonald) 的 TED 演講啟發。在 2005 年時,麥克唐納首先進行了以物易物挑戰,並且成功在 14 次交易後,將手上的紅色迴紋針換成了一棟房子。經過簡單的搜尋後,斯基普爾發現在麥克唐納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複製過類似的挑戰,「那時我立刻下定決心:我要來試試看,我想當第二個做到的人」。不過,在正式開始以物易物前,斯基普爾為自己的以物易物挑戰訂了兩條鐵律:只跟陌生人交易、不花錢買東西。斯基普爾拿出手的第一項物品,是一個普普通通、一點都不起眼的黑色髮夾,斯基普爾用它換到了一副耳環,接著再換成了三個瑪格麗特杯 (margarita glasses)。與此同時,斯基普爾用來記錄交易過程的 TikTok 帳號「@與我交易」也開始受到了粉絲的關注,在短短幾周內觀看數就突破百萬次。在斯基普爾的以物易物過程中,這些粉絲們的幫助不可或缺,有些人會替她與潛在的交易對象牽線,有些人則是自願出借他們的車庫、倉庫,讓斯基普爾存放換到的物品,當她換到汽車時,有些粉絲甚至自願幫她開車,讓她無須跑個大老遠取車。「(世界上) 有很多糟糕的事在發生...... 不過知道有這麼多好人真的很酷。」斯基普爾說道。而就在她忙著交易的同時,堪稱是「以物易物挑戰」始祖的加拿大部落客麥克唐納也注意到了斯基普爾的計畫,並且對她獲得的關注度印象十分深刻,他說:「斯基普爾的知名度、TikTok 支持者人數似乎比我所知道的任何人都還多,我很高興她這麼做了,也很期待她能有好結果。」在一連串的以物易物交易中,斯基普爾換到的東西可以說是五花八門,除了前面提過的吸塵器、降噪耳機等,她還曾經換過滑雪板、Apple TV、MacBook、iPhone 11 Max、球鞋、派樂騰 (Peloton) 牌的飛輪、2008 年式的福特跑車野馬 (mustang)、拖拉機等物品。當然,斯基普爾也曾失敗過。舉例來說,她曾用一台價值約 8,000 美元 (折台幣約 22 萬 4,840 元)、狀況還挺不錯的 Mini Cooper, 交換一條她估計價值約 2 萬美元 (折台幣約 56 萬 2,100 元) 的項鍊。不料,她很快就發現項鍊的轉手價通常不會有估價漂亮,意味著她手上那條項鍊的實際價值可能只有約 2,000 美元 (折台幣約 5 萬 6,210 元) 左右,讓她備受打擊。「那真的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時刻,」斯基普爾談到這次的交易時無奈地表示:「我剛用一台狀況很不錯、差不多值 8,000 美元的 Mini Cooper 交換它 (指項鍊), 結果我一下就讓 Mini Cooper 的價值縮水到只剩 1/4。」好在斯基普爾並沒有放棄,輾轉又進行了好幾次交易,接著便來到她口中「最困難的一筆交易」。在斯基普爾的第 26 次交易中,她用三台拖拉機換到了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奇波名人卡」(Chipotle celebrity card)—— 這是由跨國連鎖餐廳「奇波墨西哥燒烤」(Chipotle Mexican Grill) 發行的卡片,持卡人可以在接下來一整年中無限次免費到奇波墨西哥燒烤的餐廳中用餐。換算下來,這張卡片的價值約在 2 萬美元 (折台幣約 56 萬 2,100 元元) 左右。然而,斯基普爾的粉絲卻對她的這筆交易大為光火,怒斥這筆交易堪稱是她「最糟的交易」, 有人甚至斷言她絕對找不到願意用等價物品交換奇波名人卡的人 —— 但斯基普爾不久後便證明他們錯得一蹋糊塗。自願接手這張名人卡的人,是斯基普爾口中一名「此生遇過的頭號奇波粉」。住在加拿大的艾莉莎 (Alyssa) 向斯基普爾提議,要用一台價值約 4 萬美元 (折台幣約 112 萬 4,200 元)、搭載了電動車公司特斯拉儲能設備 Tesla Powerwall 的露營車,交換她手上的奇波名人卡。但誰都想不到,雙方雖然順利達成交易,但受制於封鎖令和法規的關係,這台露營拖車遲遲無法入境美國,直到斯基普爾在接下來三個月裡打了無數電話、提交各種文件後,好不容易才讓露營拖車可以合法入境。在等露營拖車入境期間,斯基普爾倒是沒閒著,她很快就和丈夫一同討論出了對房子的要求:只要有一棟獨棟的房子,他們願意搬到美國任何角落。Trade Me Project (@trademeproject) 分享的貼文經過了 28 次交易後,斯基普爾總算換到她的終極目標:一棟房子。就在今年 11 月,斯基普爾順利完成了她的第 28 次交易:一名住在田納西州的婦女提議用手上一棟正在翻新中的小屋,交換斯基普爾的露營拖車。在確認過房子沒問題後,斯基普爾和她的丈夫在今年 11 月 26 日這天驅車前往田納西州交屋,而這棟兩房一廳一衛、卻有著超大後院的小屋讓斯基普爾又驚又喜。「我的老天!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花了一年半成功將一根黑色髮夾換成一棟房子,我真的辦到了。」斯基普爾興奮地說道:「你看看,這告訴你們:這完全是可能的!」「過程中人們會質疑我,有時候我也會質疑我自己。但在這個過程中我更認識自己,也對我自己的堅持印象深刻。」現在,斯基普爾和她的丈夫正在等待這棟房子裝修完畢,一待明年一月大功告成,兩人就準備從舊金山搬到他們的新家。不過,兩人並沒有計畫要長居在這裡,因為斯基普爾打算找一個比她還需要這棟房子的人,並用房子和對方交換髮夾,接著再重新來過一遍。「確實有另一個人曾經辦到過一次,但沒有人瘋狂到成功兩次。」斯基普爾興致勃勃地發下豪語:「所以我決定要當那個做到兩次的人。」
登上澳洲音樂排行榜第三名 由53種鳥兒合唱的《消失之歌》
《消失之歌》的誕生,得歸功於 Bowerbird Collective 一名正在澳洲查爾斯達爾文大學 (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 攻讀博士學位的成員阿爾布雷希特 (Anthony Albrecht), 以及他的指導教授加內特 (Stephen Garnett)。日前,加內特提出了總結性的生態報告《澳洲鳥類行動計畫》(Action Plan for Australian Birds), 他在裡頭指出,目前澳洲的 1,299 個物種中,有約 1/6—— 也就是 216 種 —— 正面臨生存危機,這份報告含括了超過 300 名鳥類專家的意見,認為是氣候變遷讓許多物種更接近滅絕。此外,澳洲鳥生則估計,澳洲在 2019 年與 2020 年發生的森林大火,嚴重摧毀了鳥類的棲息地,受威脅鳥類物種的總數因此預計上升了約 25%。所以出於對澳洲鳥類生存的憂慮,阿爾布雷希特和老師加內特這才一起發起了《消失之歌》保育計畫。「他問我 Bowerbird Collective 能否做任何事情來推廣 (行動計畫), 而對我來說,要做什麼立刻就變得很明瞭。」阿爾布雷希特說:「我很熱切地想要知道,如同這個計畫的環保藝術,是否能對 (大眾的) 態度與行為產生影響。」本影片為《消失之歌》的同名開場曲〈消失之歌〉, 是由 53 種鳥類鳴叫聲混音製成。在《消失之歌》中所運用的鳥兒鳴叫聲,是由野生動物錄音師史都華花費超過 40 年所蒐集而來的成果。其中,與專輯同名的開場曲〈消失之歌〉(Songs of Disappearance) 便是將這 53 種鳥類的鳴叫聲進行混音製成,而其他的曲子則是個別鳥類的錄音檔。參與專輯錄製的 Bowerbird Collective 聯合創辦人史拉特利 (Simone Slattery) 分享了創作的過程:「我聽著這些鳥兒 (的錄音), 一首接著一首,然後發現它們難以置信地令人感動...... 我一直聽,直到我可以感覺出曲子的架構,就像是古怪的黎明合唱團。」「有些聲音會嚇到聽眾,因為它們非常具有衝擊力,一點也不悅耳。它們是喀答聲、嘎嘎聲,是刺耳的聲音與深沉的低音音符。」在《消失之歌》中,有一首鳥鳴屬於特有種「攝政垂蜜鳥」(Anthochaera phrygia), 這種鳥類的叫聲如今已十分罕見,也正是因為缺乏同類,牠們失去了模仿、學習彼此叫聲的機會,並因此面臨生存危機。另一方面,既然是基於保育目的而發起,《消失之歌》的銷售所得,將會全數投入澳洲鳥生的相關計畫,該專輯至今也已經賣出了至少 3,000 張,其中有 1,500 張是預購,但其實這樣的銷售量能擠進排行榜,在音樂市場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澳洲鳥生執行長蘇利文 (Paul Sullivan) 告訴澳洲音樂網站「The Music Network」:「這張專輯帶有非常特別的錄音,裡面有些珍貴的聲音,來自那些如果我們不團結起來保護牠們,牠們可能就無法生存的鳥兒。」「雖然這個活動很有趣,但我們做的事情也有其嚴肅的一面,能看到鳥兒愛好者們向政府與企業表現出澳洲人在乎這些重要的鳥類,這點十分振奮人心。」至於完成《澳洲鳥類行動計畫》的環境科學家加內特則表示:「一想到我們正在失去某些非常珍貴的事物,就覺得頗為感傷,而且鳥兒的鳴叫聲又是如此令人回味。」「保護受威脅的物種是種感性的行為,這不僅僅只是生物學的概念,也是基於我們與環境之間的緊密聯繫,而且這是個僅靠紙上談兵所無法達到的成果。」此外,野生動物錄音師史都華還點出了另一個議題,也就是昆蟲的大量減少,這或許會導致食蟲動物的數量也同樣下降,而鳥類正含括在其中。史都華認為,這或許會成為下次《澳洲鳥類行動計畫》的重點,這份報告每十年就會做出一次總整理:「上次的行動計劃沒有提到太多的氣候變遷問題,因為我們沒有證據...... 現在這份沒有太多關於昆蟲消失的議題,因為現階段我們也同樣還沒有證據。」史都華指出:「在潮濕的熱帶地區,我們其實不知道氣候變遷是如何影響鳥類的 —— 它是直接影響牠們?殺死了牠們的食物?讓牠們的競爭者從低地來到比較高的山區?或者是這些東西綜合起來?」「這在乾旱的地區也是一樣的,當你在熱浪來襲後面臨遍地寂靜,這是因為昆蟲都死掉了,所以鳥兒正在挨餓,還是因為鳥類已經直接被殺死了?這些我們都還不知道。」
阻止超過200件自殺案!美國饒舌神曲〈1-800-273-8255〉救人無數的秘密
身為全美知名的饒舌歌手,Logic 有許多代表作,但其中最知名的非他在 2017 年推出的神曲〈1-800-273-8255〉莫屬。根據近期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 (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 社會暨預防醫學教授尼達柯登塔拉 (Thomas Niederkrotenthaler) 的研究,Logic 的這首歌不只朗朗上口,還有著「阻止人們自殺」的神奇魔力。研究團隊指出,在 Logic 於 2017 年發表這首歌、於同年的 MTV 音樂錄影帶大獎及 2018 年的葛萊美獎上表演這首歌之後的 34 天內,美國自殺防治專線 (National Suicide Prevention Lifeline) 接到的電話數比平常多出快 1 萬通,同時期內 10-19 歲青少年的自殺人數也降低了 5.5%, 相當於有 245 條生命因為 Logic 的歌而間接獲救。在獲悉這份研究的成果時,Logic 向採訪他的記者表示,這些人們被他的音樂所影響的故事,就是激勵他繼續創作下去的一大關鍵:「我們打從心底想要試著幫助人們。事實是,我們確實辦到了,這讓我驚訝極了!」在〈1-800-273-8255〉這首歌中,Logic 描繪了一名想自殺的青少年勇敢求助、最終獲救的故事。事實上,這首歌會有這樣的神奇功效並不奇怪,因為歌名中的「1-800-273-8255」, 其實就是美國自殺防治專線的電話號碼。在這首歌裡,Logic 描繪了一名一度想自殺的同性戀少年與絕望奮鬥,最後在鼓起勇氣撥打〈1-800-273-8255〉、接受加拿大女歌手艾莉西亞卡拉 (Alessia Cara) 飾演的危機處理人員協助後獲救的故事。根據 Logic 的說法,這首歌的創作靈感源自於他在 2016 年遭遇的一段低潮時期。當時,他正在全美舉辦巡迴演唱會,並順道拜訪幸運歌迷,與他們一同出遊,許多人都趁著這個機會告訴 Logic 他們深受其作品影響的故事,而這些點點滴滴的回饋,也成了 Logic 創作〈1-800-273-825〉一曲的靈感,並間接幫助他走出低潮。Logic 表示,他深信人們從詞曲中感受到的「真誠、不做作」是真正的關鍵,因為這能引發人們心中的共鳴,加上他向來都不諱言自己人生中憂鬱、焦慮或是黑暗的一面,無形中更拉近了他的作品和歌迷內心的距離。未參與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自殺防治專家皮特曼 (Alexandra Pitman) 指出,Logic 分享個人低潮一舉不僅能讓他傳遞的訊息更真實,還能增加有自殺念頭的人對歌詞的認同感,況且 Logic 本人的人氣、名聲也都不差,「這種等級的影響力,也增加了 Logic 和 Logic 的訊息對人們的吸引力」。此外,研究團隊還進一步指出,Logic 與〈1-800-273-8255〉造成的影響,也是日後人們在討論名人、大眾媒體與自殺率變化間關係的一則重要範例。先前科學家的研究指出,當身邊有親人、重要他人自殺死亡,或是大眾媒體大量報導自殺相關新聞時,人們的自殺率往往會增加,形成科學家口中的「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舉例來說,醫學專家尼達柯登塔拉自己的研究中就發現,在媒體大量報導某個名人死亡後的 30 天內,自殺率平均會相應上升 13%。但是當情況反過來,也就是大眾媒體減少自殺相關的報導,或是改報導人們用非自殺的方式克服人生低潮的故事時,自殺率也會相應降低,出現科學家口中的「帕帕基諾效應」(Papageno effect), 就像 Logic 和〈1-800-273-8255〉一曲造成的影響一樣。尼達柯登塔拉指出,「在自殺防治的過程中,我們都在努力改變對話的焦點,聚焦在希望、康復的面向上」, 這種故事雖然常見,卻很少見諸大眾媒體。然而,〈1-800-273-8255〉 MV 在 YouTube 上的觀看數至今已經超過 4 億 3,000 萬次,使它成為同時兼顧自殺防治、充滿希望故事的資訊中,傳播得最遠,也最歷久不衰的一則。不過,自殺防治專家皮特曼指出,這份研究還是有其侷限性,畢竟它只能找出自殺率變化和〈1-800-273-8255〉間的相關性。但與此同時,尼達柯登塔拉等人也成功展示「不同藝術家、公眾人物傳遞的訊息,可以在不同族群間引發共鳴」的巨大潛力,皮特曼認為,人們或許應用類似的方法來接觸、甚至是改善特定種族、職業、性別等族群的心理健康上。「當然,前提是他們這麼做 (指公眾人物分享個人故事) 不會覺得有壓力,如果用這種方式揭露自我會讓他們造成很大的壓力,那就全盤皆錯了。」而 Logic 自己也從當同意皮特曼的看法,他說:「真誠很重要,不管是誰來傳播訊息,他都必須發自內心。」 : 遇到心理低潮想要找人聊聊,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該專線提供全年無休、24 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