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flow-rwkv-4-world-ctx32k / examples /conversation-知识管理.txt
xiaol's picture
Upload 4 files
2b49697
raw
history blame contribute delete
No virus
68.8 kB
Question: 对输入的内容进行总结,形成一句话描述,文章概览,文章提纲,关联问题,问题回应五个部分,并以JSON格式返回:
```
很多人都有做笔记的习惯,有用纸质笔记的,还有用电子笔记的,比如印象笔记、Obsidian、Roam、Onenote、有道云笔记、石墨文档、flomo、为知笔记、wolai等等,记笔记的方式也有不少,比如康奈尔笔记法、五星笔记法、九宫格笔记法等等。
但你记了这么多笔记,真正用起来的有多少?我们记笔记的初衷,都是为了将来能用到它们,来帮助我们有效解决问题。
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笔记都是放在某个系统里面“吃灰”。
比如你平时看到的认为不错的文章、视频、课程,充满期待地把他们都放进收藏夹里,但你真的会定期去回顾这些内容吗?会梳理和总结这些内容讲了什么吗?会得出自己的思考,并改进自己的行动吗?
我想大部人会是这样:
读了很多书,回想起来,却总是觉得一片空白,想不出究竟留下了些什么;
付费报名了一堆课程,听的时候觉得醍醐灌顶很有道理,没过多久却发现都还给了老师。
越学习,越焦虑。越焦虑,越学习。结果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知识,并不是这么学习的,这种学习方法,只是把学习看做简单机械地知识积累。
彼得·德鲁克提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首先要进行“自我管理”,如今这个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这位伟大的管理学大师还提出:知识是未来唯一有意义的资源。
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产品、服务,都是知识的包装或服务。
比如制药公司出售的药品阿莫西林,看似是在卖药,实际上他们是在出售知识,这种知识是“多少比例的哪种抗生素能抑制消灭哪种细菌”,而它的包装才叫阿莫西林。你不需要知道这种知识如何运转生效,因为制药公司已经包装好了知识,你只需要这种药吃了有什么效果。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生产力。表面上看,你是在购买药品,而实际上,你是在为这种药品背后的知识付费。
未来,知识的价值会进一步凸显。
那么,我们该如何管理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知识难题在阻碍我们。
1.互联网时代个人面临的四大知识难题
1.1 知识的超载
18世纪,第一部现代大百科全书的编者狄德罗也曾经忧心忡忡地说,“只要时间世代延续,书籍的数量就会一直增加。总有一天,人们从书中学习东西,就像是从浩瀚的宇宙当中直接学习一样困难。”
当我们百度搜索“python”,就能跳出成千上万条网页连接,我们查找“如何实现个人成长”,也会有无数条建议告诉我们该怎么做。那么我们还怎么面对这么浩如烟海的知识?
1970年,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指出,太多的信息能够去损害我们思考的能力。当太多信息通过感官通道进入大脑,大脑的处理能力就会超载。比如我们身处火灾现场,漫天的飞尘、滚滚的浓烟、灼热的空气、嘈杂的房间、尖叫的人群等等海量的信息涌入大脑,你必然是手足无措的。
全世界每天出版1000多本书,每年涌现上万种期刊杂志,互联网上更有数不清的大V、KOL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更是有自己的发言能力,试问如此环境下,你能接收多少?有效利用多少?转化为实践的又有多少?
互联网一天的信息量我们一辈子都看不完,每年出版的图书,比如2019年全国出版新版图书就有 224762 种,我们一辈子也看不完。
这就是知识的超载:你对世界的认知,永远只能停留在极小块区域,你穷尽一生能了解的仅仅是这个世界极少数的知识。
1.2 知识的错觉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读了很多书,回想起来总是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究竟记住了什么;
付费参加了一系列课程,听的时候感觉醍醐灌顶,但就是没传出什么实际效用;
看文章、听讲座,记了一大堆笔记,感觉收获满满,却一直放着积灰,不知道怎么使用。
大部分人对知识的获取,大多离不开三个方式:
一是追求“收集”和“囤积”,把收藏起来的知识当作内化和实践,满足“我在进步”的错觉。
二是追求“数量”和“满足”,经常计算自己一天要看多少篇文章、一年要读多少本书,把日程用课程和训练排满,满足“我很努力”的错觉。
三是追求“记忆”和“记录”,要求自己把内容都记下来,不仅在脑海里,更在笔记本上,然后对厚厚的笔记本分门别类,满足“我有学习”的错觉。
这三种方式都是一种“知识的错觉”。
当你跟他们聊天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某某某说过这句话”、“某本书里提到过这个概念”、“我在某某平台看到过这个说法”。如果你问“你的看法呢”,他们还是会不断引用别人的观点,鲜少有自己的独立的看法。
而且很多人在看书、听课的时候,习惯说这么一句:这不就是XXX理论吗?这不就是XXX讲过的吗?每当接触一个新事物,总会从已知的事物里找到最相似的对象套上去,把两者等同起来。结果就是:看什么都觉得自己知道,一旦动手实操要么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办,要么漏洞百出毫无章法。
这就是知识的错觉:把信息当成知识,把囤积当成内化,把浏览当成学习,把收集当作拥有,看什么都像是自己知道的。
1.3 知识的浅薄
大部分人对待知识,采用的是快餐式知识消费,就是阅读那些“只给出结论,而不给出所以然的逻辑”。
比如一篇文章标题为《成大事者,多有这三个底层能力模型》,你把三个底层能力模型看了一遍,发现自己看到过类似的模型,便匆匆把整篇文章浏览一遍,自以为看过就是掌握,但你不妨尝试一下,把页面关掉,回想一下文章具体讲了什么?你能怎么应用这些知识?这些知识与其他哪些知识有联系?
如果缺乏深度的学习和思考,这些问题是很难被回答出来的。
我们可以对比着回忆一下,自己是怎么浏览公众号文章的,是不是一边看一边滑动屏幕,大段大段的文字扫着读,读个大概的意思,有图的时候会多看两眼,看到满屏的文字会非常没有耐心。读完一篇就换下一篇,却对之前的文章讲不出个大概和所以然来。
可以说,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冷暴力”,因为这种快餐式的知识消费,会让个人的知识趋向浅薄。
事实上,每一个观点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找到反对意见,我们似乎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每一分钟都有来自微信、QQ、钉钉、微博、邮件等信息,我们的注意力不断分散,难以集中,更难以获得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不超过5秒,习惯对所有信息都一扫而过。
如果信息不能在3秒内抓住自己的注意力,那会下意识地放弃这些信息。
于是我们的思考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深入不下去。最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只能停留在专家的言语、他人的观点上,逐渐失去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这就是知识的浅薄:无法集中注意力、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想要别人告诉自己怎么做、捷径在哪里。
1.4 知识的异化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明确提出,异化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力量,作为外部力量又反过来支配人类。也就是说,异化就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成了不受自己控制的一种外在力量,反过来又来统治人。
大脑喜欢刺激,于是,有人就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噱头,追求“独家”“爆点”,以“新”、“奇”、“惊”来吸引你的眼球;
大脑喜欢情绪,于是,有人就用民粹主义、二元对立、情绪宣泄、仇富厌世等手段,来控制你的思考;
大脑喜欢隐私,于是,大量的花边消息、小道消息甚嚣尘上,哪怕只是捕风捉影、毫无根据,也能被人煞有介事地调配出一道大餐;
大脑喜欢囤积,于是,各种碎片知识、快餐知识蜂拥而至,用好听的名字来包装自己,简化掉背后一切支撑和逻辑,只为灌输给你“知道”“收集”的满足感。
大脑喜欢速成,于是,鸡汤、成功学开始弥漫社会,告诉你如何弯道超车、一夜暴富,只为满足你贪婪的欲望。
这些所谓的“知识”都在阻碍个人的持续成长,让人变得越来越喜欢短平快的刺激,越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去阅读严肃的作用,越来越丧失自己的思考,直至被这些“知识”控制而不自知。
其次,很多人在看书、听课时习惯性地说“这不就是XX理论吗”、“这段说白了就是XX理论”。这里的XX理论,往往是他们已经知道的某个知识点。在接触每个新事物时,他们总会从已知的记忆种寻找一个最相似的对象,然后抹去差异、放大相似,把两者等同到一起。
这个学习习惯,会导致我们过度简化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以为这个世界很简单,其实这是在拒绝自我进步、拒绝开放头脑,长此以往,会让大脑慢慢“废掉”。
这就是知识的异化:你的知识都是互联网投喂出来的,你的观点都是别人想要你拥有的,你的行为都是知识生产者想要看到的。
知识的超载,让你疲于应付这个世界。
知识的错觉、浅薄,让你自以为知道这个世界。
知识的异化,让你的思想被世界控制。
那么,如何克服这四个困境?答案便是:打造知识管理系统。
2.什么是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就是帮助我们建立第二大脑。因为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3.1大脑基本原理》中会详细讲述),知识管理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减轻大脑记忆负担,更好地把大脑资源用于思考。
谢春霖在他的《认知红利》中写道:
那应该怎么学才能产生复利效应,让你的知识量呈指数增长呢?那你就要把新学到的知识,放到自己原有的知识储量中去,然后和其他知识产生关联。
看过的每一本书、每一条知识,写的每一篇笔记,如果都能被分门别类地永久储存,还能有一键搜索功能,等需要用的时候,还能有个图书管理员帮我迅速找到,那该多好。
这个时代,不缺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不缺知识。
稀缺的是什么?是处理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才是最稀缺的。
阿图·葛文德在《清单革命》中说道,人会犯错,一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知识,二是没有正确地应用知识。
知识管理就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犯错。一张清单,就是一份知识管理,一张对照表格,也是一种知识管理。
当然,做知识管理,不是为了囤积知识,把知识管理系统当作百科全书,这样没有意义,因为百度、谷歌甚至微信搜一搜都可以找到更全面、更丰富的内容。所以知识管理的意义是,在我们感兴趣、相关的领域内,遇到我们需要使用的知识时,可以快速、系统地找到,并有效使用它们,节省我们自己去各个平台搜索、整理、内化的时间。
在管理知识的时候,我们就要带着“我可能会怎么用”的目的去思考和加工。
3.如何打造知识管理系统
我准备讲述的这套知识管理方法,原创是Lachel先生, 经过他同意之后,我在其方法的基础上,稍作改进,形成了我的知识管理方法论和系统,并分享给大家。
下面,我们来讲讲,如何打造一套知识管理系统。
3.1 大脑基本原理
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大脑是如何存储信息和知识的?
答案是:通过网络。一个单位的信息就对应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就是一组神经元。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线,就相当于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很多节点和连线就组成了一张局部的网络,局部网络组合成整个知识网络。
大脑可以存储很多很多信息,但能激活的范围很有限。如果要想同一时间处理更多的信息,就要增加激活范围的信息密度。比如,每一个人节点代表的信息维度越高,所蕴含的信息量就越大,那么同一时间能处理的信息就越多。很多高手和专家并不是有多好的记忆力,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张更加完备的知识网络,拥有更多的、有效的思维模型,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高密度的信息。
一般来说,我们只有先记住知识,才能使用知识。但是大脑擅长记住那些总结性的、概括性的、高维度的信息,而不善于记住那些大量的、琐碎的、具体的信息。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
所以,我们需要把那些大量具体琐碎的信息从大脑中拿出来,把它们储存在一个外部的介质上,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我们再从上面查询。这个介质就是第二大脑。
知识管理的作用是建立我们的第二大脑,帮助我们去梳理、整理好我们的知识体系,以备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调取。
那么大脑和外部大脑如何进行分工?
第一,大脑记忆什么。
大脑需要记住的是:每一个知识点大概讲了什么,是什么意思?以及知识点跟知识点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外部大脑则记录: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的琐碎的细节。
比如,价值投资这个知识点,你要记住的是:
1)价值投资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用;
2)它有四个核心概念:股票代表公司所有权;市场先生;安全边际;能力圈;
3)这些核心概念讲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4)价值投资跟其他知识点,比如“技术分析”“基金定投”等的关系,你也要知道;
但是,有关价值投资的很多经典案例,你只需要记住一些关键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案例即可,其它的就交给第二大脑。当你需要知道价值投资的有关案例,就通过第二大脑去调用。
第二,大脑怎么记忆。
由于大脑特性,只能以概念为基本节点,所以从大脑到外部大脑,就是把关键词展开成具体的信息。
而从外部大脑到大脑,就是节省大脑的认知资源,把具体的信息,提炼成关键词,或者方便大脑理解、记忆的信息。
这就是大脑与外部大脑的区别:大脑负责压缩提炼、外部大脑负责具体展开。
3.2 笔记基本原理
3.2.1 笔记基本要素
既然大脑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那我们就可以用概念作为基本节点,来搭建我们的第二大脑。
这就是Lachel先生推荐使用的概念笔记。
概念就是一个名词,或是名词性的短语,它是大脑在处理问题、处理事物时最基本的一个单位。概念笔记的基本原则是,一张概念笔记就对应着一个概念。
一张概念卡片,有哪些组成要素呢?主要有 :
①标题,也就是主题,最好是一个概念。
②来源,内容的出处。
③钩子,放置关键词,你看到这些钩子时,可以用展开的思维把整个概念笔记表达出来,还可以通过搜索这些关键词来定位这张笔记。
④时间,记录笔记的时间,方便复习。
⑤内容,围绕主题收集的信息、知识,用自己的理解,表达、梳理、概括出来,而不是复制粘贴。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费曼学习法的应用过程。当然,你还可以把原文粘贴上去,但你一定要有对应这段原文的、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⑥联系,这个概念可以跟其他哪些概念产生怎样的联系。
⑦行动,这个概念如何正确应用,我可以采用什么行动办法。
比如下面这2张概念笔记【事实:记忆系统组成】【事实:黑格尔-真理与错误的相互必要性】。
3.2.2 概念笔记的分类
有人要问了,标题里面的“事实”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对知识的一个分类。
我把概念笔记分为what、why、how这三个层级。
2016年出现了一个新词,叫post-truth,也就是后真相。事实不代表真相,也不代表真理,仅仅是诠释真相的一个角度。包括尼采的视角主义,我们不是看到真相,而是在“制造”真相。
因此,我把what拆分成【事实】和【故事】两类。
【事实】就是对事物相对客观的科学描述、具备共识性的信息,或者是名家的观点判断等。
【故事】主要有两种:一种从我自己出发,包含我的灵感、思考、原则、观点等,不一定被很多人认同,但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另一种是他人讲述的故事、主观进行的思考等。
著名哲学家麦金泰尔说:人类是一种“讲故事的存在”。如果你要回答:你是谁?需要什么?以及你想做什么?诸如此类问题,那么答案就在你的故事里。只有讲通了自己的故事,理解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形成了你的目标,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才能真正回答这些问题。
why就是【原理】,是我基于查理·芒格“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这一理念,整理出各种思维模型和学科原理。比如【原理:逻辑学】。
how就是【方法】,主要包括做事、做人、沟通等,比如【方法:克服懒惰】。
最后,我在what、why、how三个层面上,整理出【主题】,也就是利用黄金思维圈,把一个概念描述透彻,纳入我的知识网络。比如【主题:学习】,从这张概念笔记中我可以知道关于“学习”的绝大部分信息,包括学习的本质、为什么要终身学习、如何学习等等。如果我对学习有什么不清楚不了解的地方,就可以根据这张概念笔记,完善大脑的思考。
3.3 INKP知识管理法
讲完了大脑和概念笔记的基础原理,下面就正式开始讲述INKP知识管理法。
INKP知识管理法主要由四个文件夹组成,分别是Inbox(收集)、Note(笔记)、Knowledge(主题)、Project(项目)。
3.3.1 Inbox
当你产生任何想法,看到任何信息,第一步就是收集起来,再抽出时间去整理。
收集起来的内容就放在Inbox里面。
这么做目的主要有两个:
1)避免打破专注状态,我们在阅读资料时越专注学习效果越好。
2)提供理性,过滤无用信息,避免头脑发热。比如你突然想到一个商业点子,觉得做直播可以很好地拓展这个点子,于是记下来。但之后整理回顾时,你经过了仔细思考,发现这个点子并不行,于是就可以删掉。这个收集—整理—删除的过程,就是在为你提供理性,把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
3.3.2 Note
收集之后的笔记,可以有三个去处:
(1)它是一个新的概念,这时我们就新建一张概念笔记,并且通过查找资料、主题阅读,把信息补充完整,最终形成【事实】、【故事】、【原理】或【方法】。比如你现在新学到一个概念,叫“闪光物体综合症”,可以新建一张概念笔记,放入Inbox,之后再整理相关信息,形成【事实】。
(2)已经有了一张对应的概念笔记,这时就可以把它放入里面。如你已经有了关于【事实:懒惰】的信息,但今天看了一篇行为经济学的文章,发现之前记录的都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这是就可以把两个内容整合到一起。
(3)直接作为某个【主题】下面的小信息点,可以直接放入【主题】里面。比如你已经有了一张【主题:任正非】的概念笔记,梳理了他一生的经历和认知,包括创办华为、为人处世等,现在他又提出新的观点,发表新的言论,这就可以加入到这张【主题:任正非】里面。
(4)对Note里面内容相近的概念笔记进行统摄,整理成【主题】。
比如,我有一张笔记是【事实:记忆系统】【事实:比约克-必要难度理论】【事实:神经元连接方式】,这时候就可以把这些笔记整合成一个【主题:记忆】,以一张笔记来搭建你的知识体系。当你想要运用时,可以直接查找【主题:记忆】,而不需要到处查找翻阅资料,或者研究好几张笔记,这么做就可以大大节省你整理内化知识的时间。
同时,主题可以帮助你,规范和系统化你所收集的信息点。1)主题可以作为你的预测框架,帮助你更好地全方位理解一个知识点。2)主题可以告诉你,对于这个领域,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还需要知道些什么,这样主题就成了你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一般来说,每天都要整理一遍笔记,每周和每月定期整合一遍主题,这样可以让知识更好地流动。
3.3.3 Knowledge
Knowledge里面放置的都是【主题】笔记。
很多人喜欢用文章、书籍、视频、课程为主题记录笔记,但这样做有一个问题,当你想要知道某一个概念时,一本本书、一篇篇文章去找吗?
比如你想知道“财富不平等”的相关内容和知识,如果你一本书一本书去翻,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去看,这样会消耗大量时间。但如果你已经总结出了一份关于“财富不平等”的概念笔记,只需要查找这份笔记就可以了。
所以,知识管理的最终单位,并不是以文章、课程为单位,而是以主题为单位,以一个概念为单位,来建立知识体系。
那么,如何搭建我们自己的主题:
1)自下而上。当你读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笔记,要不断复习。当你复习的时候,你就可以有意识地去想,我能不能把那些有内在关联的笔记放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2)自上而下。进入某个主题,知道了自己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比如“读书”主题,你发现自己对读书方法的积累很少,就可以针对性地去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当你积累了很多主题之后,看到任何一个概念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想,这个知识点是属于哪个更大范畴的知识点?
思考多了,你自然而然会对某一个主题有很深的认知,知道它可能会往哪里发展,下一步可以有哪些突破等。
3.3.4 Project
知识最重要的是流动。
无法流动的知识,就无法产生价值。
我的Project就是作品,也就是文章。
卢曼的卡片写作法遵循的是同样一个原理:把之前积累的概念卡片进行组合,很快就能得到一篇文章的素材和思想,然后通过自己的逻辑把这些内容进行整合,一篇文章就能快速形成。
这就是自下而上地写作。
既然有自下而上,那就有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的写作,就是拿出一张概念笔记,根据这张笔记的主旨来搜集资料、整理素材,写出来的文章就是对这张笔记最好的拓展。文章出来了,这张笔记也就可以删掉了,因为你得到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了,还轻便了知识管理系统、输出分享了内容,一举多得。
除了文章,你还可以是各种商业项目、计划等,完全根据个人情况定夺。
3.4常见误区
3.4.1 文件追求分类和整齐划一
很多人的知识管理是这样的,按照文件结构三原则,构建文件系统:
①最简层原则:原则上文件夹不超过三层。
②目录编码原则:你要用字母或数字开头编码,这样你的笔记可以根据目录自动排序,你也可以快速找到你想要的文件夹。
③统一命名原则:你要用一种方法来命名整个知识管理系统,这样才能清晰地分发内容。比如:在你的【工作】文件夹中放三个文件【工作意义】、【工作方法】、【工作经验分享】,在【工作意义】文件夹中,可以分两个笔记【成功人士看法】、【我的工作意义】。
这套规则,是图书管理的办法,是电脑文件的管理办法,是网站内容的管理办法,它要告诉你的是“这本书在哪里”,而不是“这个知识有什么用”。这种做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端:你只是在给文件和内容分类存放,而不是给自己的知识建立体系和框架。
所以,这种"笔记无法流动"的知识管理方法,对个人而言是没有价值的。
3.4.2 直接把内容复制粘贴进笔记里面
把内容直接复制粘贴,这么做看起来高效、省力、方便,但实际上,对你吸收和内化知识一点帮助都没有,你只是把这些知识换个地方存放罢了,这种做法反而很容易让你有一种“知识的错觉”。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比约克和伊丽莎白•比约克提出了近二十年来心理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必要难度理论”。
该理论说的是,信息的存储强度或增加速度,与提取强度成反比。换句话说,越容易记住的,越难回忆起来。
所以,你直接复制粘贴进笔记的内容,很容易就会被你忘记。
为什么费曼学习法很有用?因为费曼学习法强调的是以教为学,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加工信息,自然就容易记住这些信息了。
3.4.3 完成一张卡片之后,就放着不动了
事实上,知识卡片要经常回顾和加工整理。定期对收集的内容进行回顾,比如每周日抽出一定时间来,学习本周收集的信息和内容,对有价值、有启发的进行思考、输出、保存,没有什么价值的内容就直接删除。
这么做可以保证你的笔记与大脑不断交换知识。
比如你可以把定期回顾放在每天睡前:
①把当天记录的所有概念笔记看一遍,有价值的就去搜索、补全信息,没有意义的笔记就直接删除;
②翻出以前记录的笔记,随机查看、复述几条,巩固知识。
知识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创造价值。流动的环节越多,被你用于行动和重新处理的次数越多,你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也就会越熟 练。
3.4.4 过度看重标签系统的作用
标签其实只是一个状态描述,比如你记录了一连串关于“学习”的概念笔记,但之后你只需要把他们整合起来,变成一张【主题】笔记,就可以把这些标签删除,把所有零碎的信息统摄成一张笔记内容。
所以,标签可以作为一个过渡,把暂时无法处理的概念笔记,先打上同一主题的标签,等待集中处理。
如果过度看重标签的作用,反而会陷入“分类”陷阱,对什么事情都要贴上标签,这样反而限制了思考。
4.知识管理的意义和应用
4.1建立知识体系,对抗世界的不确定性
无论是塞缪尔·摩尔斯发明电报,还是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都是对无线电技术的一摸索前进,当时有无数人研究,而他们几个只是其中的幸运儿。但在香农创立信息论之后,一切研究成果都是自发的,技术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手机等不断被发明创造,由此可见知识的巨大作用。
打个比方,在自媒体野蛮生长的时期,很多人都是摸索前进,慢慢有人总结出了第一套自媒体打法之后,很多成功的自媒体号主便开始涌现出来。
所以,一套正确的知识方法论可以大大提高成长的速度,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所以,知识管理的终极作用是什么?是消除世界的不确定性与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帮助你一年顶十年,达到快速成长的目标。
你记录下来的【主题】笔记,就是你搭建知识体系最佳的材料,因为它们内容可靠全面,而且彼此之间产生联系,大量有序的知识点积累起来之后,你可以对某个领域非常精通,无论别人问你什么问题,都能旁征博引,将大量的原理、机制、知识点讲清楚。
4.2获取连续性认知,提高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以前有很多牛人,都喜欢裁剪报纸,把相关内容放在一起看,还可以日后回顾这些内容,看看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这是一种对世界、对时代的连续性认知。
知识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这种“连续性认知”。
这个连续性认知,主要有:①你的经验教训,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享受生活;②你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帮助你更好管理身体;③你对世界、对时代的洞见,帮助你把握时代趋势。④你碎片化吸收的信息、知识,补充更新你的知识体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今天感觉头疼,怀疑是颈椎压迫导致的,于是你查阅以前头疼的记录,发现有过类似的经历,结果就是颈椎压迫导致的,这可以省去你的担忧和去医院检查的时间。
4.3减轻大脑记忆负担,释放思考的动力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
所以,我们最好把那些大量具体琐碎的信息从大脑中拿出来,把它们储存在一个外部的介质上,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我们再从上面查询,这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大脑的记忆负担,加快知识的调取速度,给大脑腾出更多的思考空间。
我们的大脑会遗忘,但是外脑它永远也不会忘的,你建立的知识管理系统会和你的大脑形成互补,各发挥其所长。
4.4获得充实感,让人生更有前进动力
认知资源可以分为“显性认知”和“隐性认知”,比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调用“显性认知”不断切换手头的事情,做一会表格,查一会资料,看一会文件,刷一会新闻,思考一下中午和晚上吃什么。但每一次切换思考的内容,大脑并不会清楚掉它们,而是把它们放在“隐性认知”里,继续思考。这就造成了我们大脑的疲惫:感觉大脑塞满了事情,思维都转不动了。
而实验表明,记录可以帮助一个人对抗精神内耗,释放认知资源。
1997年,心理学家 Pennebaker的研究显示:在睡前书写下自己的想法和忧虑,可以显著解决“回想”—— 也就是在床上辗转反侧,不断在心里念叨和复现 —— 从而帮助我们更快入睡。
2016 年,Pennebaker和Smyth的研究再次指出:写下自己的压力和念头,对植物神经、肌肉放松和免疫功能的调整都有好处,能有效缓解自己的压力。
同时,当你看到每天学到的知识,进入到知识管理系统之中,你会获得一种充实感。每天看到进步,每天获得新知识,这种进步的感觉会让人陶醉,你也会更有动力面对工作和挑战。
这就是生活的获得感,也是我实践知识管理以来,每天充满动力的原因之一。
最后的话
1.先完成,再完善。不要想着一上来就做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好的产品、好的系统都是一次次迭代出来的。
2.吴军老师在《信息传》中描述道:信息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自发时代和自觉时代,划时代的人物是香农。
在香农之前,虽然人类有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视机等,但人类并不了解信息的本质和规律,不掌握信息的知识,这些信息技术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如特斯拉和巴贝奇这样的天才,也无法明白自己的努力其实完全走错了方向。直到香农提出信息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爆发式增长,从1G到5G,无非是工程师按照香农第二定律指出的方向,根据各个时代能够获得的技术,对信息编码和传输技术进行持续改进而已。
创业也同样可以分为自发时期和自觉时期。在自发时期,执行力是第一,你要不断尝试和试错,坚持到底,跑通一次商业模式。之后,你要对自己的模式和别人的模式进行思考和研究,总结出有效的方法论,这样才能快速增长。
短期的、偶然的成功可以依靠运气,但长期的、必然的成功,必然建立在“正确的知识“及“正确地应用知识”之上。
3.可以选择哪些软件作为知识管理系统?
Roam Research(付费,英文,仅电脑版)
Obsidian.md(免费,英文,仅电脑版)
印象笔记(免费,中文,全平台)
OneNote(免费,中文,全平台)
Notion(免费,英文,全平台)
很多人都有做笔记的习惯,有用纸质笔记的,还有用电子笔记的,比如印象笔记、Obsidian、Roam、Onenote、有道云笔记、石墨文档、flomo、为知笔记、wolai等等,记笔记的方式也有不少,比如康奈尔笔记法、五星笔记法、九宫格笔记法等等。
但你记了这么多笔记,真正用起来的有多少?我们记笔记的初衷,都是为了将来能用到它们,来帮助我们有效解决问题。
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笔记都是放在某个系统里面“吃灰”。
比如你平时看到的认为不错的文章、视频、课程,充满期待地把他们都放进收藏夹里,但你真的会定期去回顾这些内容吗?会梳理和总结这些内容讲了什么吗?会得出自己的思考,并改进自己的行动吗?
我想大部人会是这样:
读了很多书,回想起来,却总是觉得一片空白,想不出究竟留下了些什么;
付费报名了一堆课程,听的时候觉得醍醐灌顶很有道理,没过多久却发现都还给了老师。
越学习,越焦虑。越焦虑,越学习。结果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知识,并不是这么学习的,这种学习方法,只是把学习看做简单机械地知识积累。
彼得·德鲁克提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首先要进行“自我管理”,如今这个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这位伟大的管理学大师还提出:知识是未来唯一有意义的资源。
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产品、服务,都是知识的包装或服务。
比如制药公司出售的药品阿莫西林,看似是在卖药,实际上他们是在出售知识,这种知识是“多少比例的哪种抗生素能抑制消灭哪种细菌”,而它的包装才叫阿莫西林。你不需要知道这种知识如何运转生效,因为制药公司已经包装好了知识,你只需要这种药吃了有什么效果。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生产力。表面上看,你是在购买药品,而实际上,你是在为这种药品背后的知识付费。
未来,知识的价值会进一步凸显。
那么,我们该如何管理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知识难题在阻碍我们。
1.互联网时代个人面临的四大知识难题
1.1 知识的超载
18世纪,第一部现代大百科全书的编者狄德罗也曾经忧心忡忡地说,“只要时间世代延续,书籍的数量就会一直增加。总有一天,人们从书中学习东西,就像是从浩瀚的宇宙当中直接学习一样困难。”
当我们百度搜索“python”,就能跳出成千上万条网页连接,我们查找“如何实现个人成长”,也会有无数条建议告诉我们该怎么做。那么我们还怎么面对这么浩如烟海的知识?
1970年,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指出,太多的信息能够去损害我们思考的能力。当太多信息通过感官通道进入大脑,大脑的处理能力就会超载。比如我们身处火灾现场,漫天的飞尘、滚滚的浓烟、灼热的空气、嘈杂的房间、尖叫的人群等等海量的信息涌入大脑,你必然是手足无措的。
全世界每天出版1000多本书,每年涌现上万种期刊杂志,互联网上更有数不清的大V、KOL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更是有自己的发言能力,试问如此环境下,你能接收多少?有效利用多少?转化为实践的又有多少?
互联网一天的信息量我们一辈子都看不完,每年出版的图书,比如2019年全国出版新版图书就有 224762 种,我们一辈子也看不完。
这就是知识的超载:你对世界的认知,永远只能停留在极小块区域,你穷尽一生能了解的仅仅是这个世界极少数的知识。
1.2 知识的错觉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读了很多书,回想起来总是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究竟记住了什么;
付费参加了一系列课程,听的时候感觉醍醐灌顶,但就是没传出什么实际效用;
看文章、听讲座,记了一大堆笔记,感觉收获满满,却一直放着积灰,不知道怎么使用。
大部分人对知识的获取,大多离不开三个方式:
一是追求“收集”和“囤积”,把收藏起来的知识当作内化和实践,满足“我在进步”的错觉。
二是追求“数量”和“满足”,经常计算自己一天要看多少篇文章、一年要读多少本书,把日程用课程和训练排满,满足“我很努力”的错觉。
三是追求“记忆”和“记录”,要求自己把内容都记下来,不仅在脑海里,更在笔记本上,然后对厚厚的笔记本分门别类,满足“我有学习”的错觉。
这三种方式都是一种“知识的错觉”。
当你跟他们聊天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某某某说过这句话”、“某本书里提到过这个概念”、“我在某某平台看到过这个说法”。如果你问“你的看法呢”,他们还是会不断引用别人的观点,鲜少有自己的独立的看法。
而且很多人在看书、听课的时候,习惯说这么一句:这不就是XXX理论吗?这不就是XXX讲过的吗?每当接触一个新事物,总会从已知的事物里找到最相似的对象套上去,把两者等同起来。结果就是:看什么都觉得自己知道,一旦动手实操要么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办,要么漏洞百出毫无章法。
这就是知识的错觉:把信息当成知识,把囤积当成内化,把浏览当成学习,把收集当作拥有,看什么都像是自己知道的。
1.3 知识的浅薄
大部分人对待知识,采用的是快餐式知识消费,就是阅读那些“只给出结论,而不给出所以然的逻辑”。
比如一篇文章标题为《成大事者,多有这三个底层能力模型》,你把三个底层能力模型看了一遍,发现自己看到过类似的模型,便匆匆把整篇文章浏览一遍,自以为看过就是掌握,但你不妨尝试一下,把页面关掉,回想一下文章具体讲了什么?你能怎么应用这些知识?这些知识与其他哪些知识有联系?
如果缺乏深度的学习和思考,这些问题是很难被回答出来的。
我们可以对比着回忆一下,自己是怎么浏览公众号文章的,是不是一边看一边滑动屏幕,大段大段的文字扫着读,读个大概的意思,有图的时候会多看两眼,看到满屏的文字会非常没有耐心。读完一篇就换下一篇,却对之前的文章讲不出个大概和所以然来。
可以说,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冷暴力”,因为这种快餐式的知识消费,会让个人的知识趋向浅薄。
事实上,每一个观点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找到反对意见,我们似乎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每一分钟都有来自微信、QQ、钉钉、微博、邮件等信息,我们的注意力不断分散,难以集中,更难以获得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不超过5秒,习惯对所有信息都一扫而过。
如果信息不能在3秒内抓住自己的注意力,那会下意识地放弃这些信息。
于是我们的思考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深入不下去。最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只能停留在专家的言语、他人的观点上,逐渐失去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这就是知识的浅薄:无法集中注意力、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想要别人告诉自己怎么做、捷径在哪里。
1.4 知识的异化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明确提出,异化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力量,作为外部力量又反过来支配人类。也就是说,异化就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成了不受自己控制的一种外在力量,反过来又来统治人。
大脑喜欢刺激,于是,有人就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噱头,追求“独家”“爆点”,以“新”、“奇”、“惊”来吸引你的眼球;
大脑喜欢情绪,于是,有人就用民粹主义、二元对立、情绪宣泄、仇富厌世等手段,来控制你的思考;
大脑喜欢隐私,于是,大量的花边消息、小道消息甚嚣尘上,哪怕只是捕风捉影、毫无根据,也能被人煞有介事地调配出一道大餐;
大脑喜欢囤积,于是,各种碎片知识、快餐知识蜂拥而至,用好听的名字来包装自己,简化掉背后一切支撑和逻辑,只为灌输给你“知道”“收集”的满足感。
大脑喜欢速成,于是,鸡汤、成功学开始弥漫社会,告诉你如何弯道超车、一夜暴富,只为满足你贪婪的欲望。
这些所谓的“知识”都在阻碍个人的持续成长,让人变得越来越喜欢短平快的刺激,越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去阅读严肃的作用,越来越丧失自己的思考,直至被这些“知识”控制而不自知。
其次,很多人在看书、听课时习惯性地说“这不就是XX理论吗”、“这段说白了就是XX理论”。这里的XX理论,往往是他们已经知道的某个知识点。在接触每个新事物时,他们总会从已知的记忆种寻找一个最相似的对象,然后抹去差异、放大相似,把两者等同到一起。
这个学习习惯,会导致我们过度简化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以为这个世界很简单,其实这是在拒绝自我进步、拒绝开放头脑,长此以往,会让大脑慢慢“废掉”。
这就是知识的异化:你的知识都是互联网投喂出来的,你的观点都是别人想要你拥有的,你的行为都是知识生产者想要看到的。
知识的超载,让你疲于应付这个世界。
知识的错觉、浅薄,让你自以为知道这个世界。
知识的异化,让你的思想被世界控制。
那么,如何克服这四个困境?答案便是:打造知识管理系统。
2.什么是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就是帮助我们建立第二大脑。因为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3.1大脑基本原理》中会详细讲述),知识管理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减轻大脑记忆负担,更好地把大脑资源用于思考。
谢春霖在他的《认知红利》中写道:
那应该怎么学才能产生复利效应,让你的知识量呈指数增长呢?那你就要把新学到的知识,放到自己原有的知识储量中去,然后和其他知识产生关联。
看过的每一本书、每一条知识,写的每一篇笔记,如果都能被分门别类地永久储存,还能有一键搜索功能,等需要用的时候,还能有个图书管理员帮我迅速找到,那该多好。
这个时代,不缺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不缺知识。
稀缺的是什么?是处理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才是最稀缺的。
阿图·葛文德在《清单革命》中说道,人会犯错,一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知识,二是没有正确地应用知识。
知识管理就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犯错。一张清单,就是一份知识管理,一张对照表格,也是一种知识管理。
当然,做知识管理,不是为了囤积知识,把知识管理系统当作百科全书,这样没有意义,因为百度、谷歌甚至微信搜一搜都可以找到更全面、更丰富的内容。所以知识管理的意义是,在我们感兴趣、相关的领域内,遇到我们需要使用的知识时,可以快速、系统地找到,并有效使用它们,节省我们自己去各个平台搜索、整理、内化的时间。
在管理知识的时候,我们就要带着“我可能会怎么用”的目的去思考和加工。
3.如何打造知识管理系统
我准备讲述的这套知识管理方法,原创是Lachel先生, 经过他同意之后,我在其方法的基础上,稍作改进,形成了我的知识管理方法论和系统,并分享给大家。
下面,我们来讲讲,如何打造一套知识管理系统。
3.1 大脑基本原理
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大脑是如何存储信息和知识的?
答案是:通过网络。一个单位的信息就对应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就是一组神经元。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线,就相当于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很多节点和连线就组成了一张局部的网络,局部网络组合成整个知识网络。
大脑可以存储很多很多信息,但能激活的范围很有限。如果要想同一时间处理更多的信息,就要增加激活范围的信息密度。比如,每一个人节点代表的信息维度越高,所蕴含的信息量就越大,那么同一时间能处理的信息就越多。很多高手和专家并不是有多好的记忆力,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张更加完备的知识网络,拥有更多的、有效的思维模型,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高密度的信息。
一般来说,我们只有先记住知识,才能使用知识。但是大脑擅长记住那些总结性的、概括性的、高维度的信息,而不善于记住那些大量的、琐碎的、具体的信息。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
所以,我们需要把那些大量具体琐碎的信息从大脑中拿出来,把它们储存在一个外部的介质上,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我们再从上面查询。这个介质就是第二大脑。
知识管理的作用是建立我们的第二大脑,帮助我们去梳理、整理好我们的知识体系,以备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调取。
那么大脑和外部大脑如何进行分工?
第一,大脑记忆什么。
大脑需要记住的是:每一个知识点大概讲了什么,是什么意思?以及知识点跟知识点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外部大脑则记录: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的琐碎的细节。
比如,价值投资这个知识点,你要记住的是:
1)价值投资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用;
2)它有四个核心概念:股票代表公司所有权;市场先生;安全边际;能力圈;
3)这些核心概念讲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4)价值投资跟其他知识点,比如“技术分析”“基金定投”等的关系,你也要知道;
但是,有关价值投资的很多经典案例,你只需要记住一些关键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案例即可,其它的就交给第二大脑。当你需要知道价值投资的有关案例,就通过第二大脑去调用。
第二,大脑怎么记忆。
由于大脑特性,只能以概念为基本节点,所以从大脑到外部大脑,就是把关键词展开成具体的信息。
而从外部大脑到大脑,就是节省大脑的认知资源,把具体的信息,提炼成关键词,或者方便大脑理解、记忆的信息。
这就是大脑与外部大脑的区别:大脑负责压缩提炼、外部大脑负责具体展开。
3.2 笔记基本原理
3.2.1 笔记基本要素
既然大脑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那我们就可以用概念作为基本节点,来搭建我们的第二大脑。
这就是Lachel先生推荐使用的概念笔记。
概念就是一个名词,或是名词性的短语,它是大脑在处理问题、处理事物时最基本的一个单位。概念笔记的基本原则是,一张概念笔记就对应着一个概念。
一张概念卡片,有哪些组成要素呢?主要有 :
①标题,也就是主题,最好是一个概念。
②来源,内容的出处。
③钩子,放置关键词,你看到这些钩子时,可以用展开的思维把整个概念笔记表达出来,还可以通过搜索这些关键词来定位这张笔记。
④时间,记录笔记的时间,方便复习。
⑤内容,围绕主题收集的信息、知识,用自己的理解,表达、梳理、概括出来,而不是复制粘贴。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费曼学习法的应用过程。当然,你还可以把原文粘贴上去,但你一定要有对应这段原文的、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⑥联系,这个概念可以跟其他哪些概念产生怎样的联系。
⑦行动,这个概念如何正确应用,我可以采用什么行动办法。
比如下面这2张概念笔记【事实:记忆系统组成】【事实:黑格尔-真理与错误的相互必要性】。
3.2.2 概念笔记的分类
有人要问了,标题里面的“事实”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对知识的一个分类。
我把概念笔记分为what、why、how这三个层级。
2016年出现了一个新词,叫post-truth,也就是后真相。事实不代表真相,也不代表真理,仅仅是诠释真相的一个角度。包括尼采的视角主义,我们不是看到真相,而是在“制造”真相。
因此,我把what拆分成【事实】和【故事】两类。
【事实】就是对事物相对客观的科学描述、具备共识性的信息,或者是名家的观点判断等。
【故事】主要有两种:一种从我自己出发,包含我的灵感、思考、原则、观点等,不一定被很多人认同,但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另一种是他人讲述的故事、主观进行的思考等。
著名哲学家麦金泰尔说:人类是一种“讲故事的存在”。如果你要回答:你是谁?需要什么?以及你想做什么?诸如此类问题,那么答案就在你的故事里。只有讲通了自己的故事,理解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形成了你的目标,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才能真正回答这些问题。
why就是【原理】,是我基于查理·芒格“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这一理念,整理出各种思维模型和学科原理。比如【原理:逻辑学】。
how就是【方法】,主要包括做事、做人、沟通等,比如【方法:克服懒惰】。
最后,我在what、why、how三个层面上,整理出【主题】,也就是利用黄金思维圈,把一个概念描述透彻,纳入我的知识网络。比如【主题:学习】,从这张概念笔记中我可以知道关于“学习”的绝大部分信息,包括学习的本质、为什么要终身学习、如何学习等等。如果我对学习有什么不清楚不了解的地方,就可以根据这张概念笔记,完善大脑的思考。
3.3 INKP知识管理法
讲完了大脑和概念笔记的基础原理,下面就正式开始讲述INKP知识管理法。
INKP知识管理法主要由四个文件夹组成,分别是Inbox(收集)、Note(笔记)、Knowledge(主题)、Project(项目)。
3.3.1 Inbox
当你产生任何想法,看到任何信息,第一步就是收集起来,再抽出时间去整理。
收集起来的内容就放在Inbox里面。
这么做目的主要有两个:
1)避免打破专注状态,我们在阅读资料时越专注学习效果越好。
2)提供理性,过滤无用信息,避免头脑发热。比如你突然想到一个商业点子,觉得做直播可以很好地拓展这个点子,于是记下来。但之后整理回顾时,你经过了仔细思考,发现这个点子并不行,于是就可以删掉。这个收集—整理—删除的过程,就是在为你提供理性,把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
3.3.2 Note
收集之后的笔记,可以有三个去处:
(1)它是一个新的概念,这时我们就新建一张概念笔记,并且通过查找资料、主题阅读,把信息补充完整,最终形成【事实】、【故事】、【原理】或【方法】。比如你现在新学到一个概念,叫“闪光物体综合症”,可以新建一张概念笔记,放入Inbox,之后再整理相关信息,形成【事实】。
(2)已经有了一张对应的概念笔记,这时就可以把它放入里面。如你已经有了关于【事实:懒惰】的信息,但今天看了一篇行为经济学的文章,发现之前记录的都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这是就可以把两个内容整合到一起。
(3)直接作为某个【主题】下面的小信息点,可以直接放入【主题】里面。比如你已经有了一张【主题:任正非】的概念笔记,梳理了他一生的经历和认知,包括创办华为、为人处世等,现在他又提出新的观点,发表新的言论,这就可以加入到这张【主题:任正非】里面。
(4)对Note里面内容相近的概念笔记进行统摄,整理成【主题】。
比如,我有一张笔记是【事实:记忆系统】【事实:比约克-必要难度理论】【事实:神经元连接方式】,这时候就可以把这些笔记整合成一个【主题:记忆】,以一张笔记来搭建你的知识体系。当你想要运用时,可以直接查找【主题:记忆】,而不需要到处查找翻阅资料,或者研究好几张笔记,这么做就可以大大节省你整理内化知识的时间。
同时,主题可以帮助你,规范和系统化你所收集的信息点。1)主题可以作为你的预测框架,帮助你更好地全方位理解一个知识点。2)主题可以告诉你,对于这个领域,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还需要知道些什么,这样主题就成了你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一般来说,每天都要整理一遍笔记,每周和每月定期整合一遍主题,这样可以让知识更好地流动。
3.3.3 Knowledge
Knowledge里面放置的都是【主题】笔记。
很多人喜欢用文章、书籍、视频、课程为主题记录笔记,但这样做有一个问题,当你想要知道某一个概念时,一本本书、一篇篇文章去找吗?
比如你想知道“财富不平等”的相关内容和知识,如果你一本书一本书去翻,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去看,这样会消耗大量时间。但如果你已经总结出了一份关于“财富不平等”的概念笔记,只需要查找这份笔记就可以了。
所以,知识管理的最终单位,并不是以文章、课程为单位,而是以主题为单位,以一个概念为单位,来建立知识体系。
那么,如何搭建我们自己的主题:
1)自下而上。当你读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笔记,要不断复习。当你复习的时候,你就可以有意识地去想,我能不能把那些有内在关联的笔记放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2)自上而下。进入某个主题,知道了自己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比如“读书”主题,你发现自己对读书方法的积累很少,就可以针对性地去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当你积累了很多主题之后,看到任何一个概念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想,这个知识点是属于哪个更大范畴的知识点?
思考多了,你自然而然会对某一个主题有很深的认知,知道它可能会往哪里发展,下一步可以有哪些突破等。
3.3.4 Project
知识最重要的是流动。
无法流动的知识,就无法产生价值。
我的Project就是作品,也就是文章。
卢曼的卡片写作法遵循的是同样一个原理:把之前积累的概念卡片进行组合,很快就能得到一篇文章的素材和思想,然后通过自己的逻辑把这些内容进行整合,一篇文章就能快速形成。
这就是自下而上地写作。
既然有自下而上,那就有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的写作,就是拿出一张概念笔记,根据这张笔记的主旨来搜集资料、整理素材,写出来的文章就是对这张笔记最好的拓展。文章出来了,这张笔记也就可以删掉了,因为你得到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了,还轻便了知识管理系统、输出分享了内容,一举多得。
除了文章,你还可以是各种商业项目、计划等,完全根据个人情况定夺。
3.4常见误区
3.4.1 文件追求分类和整齐划一
很多人的知识管理是这样的,按照文件结构三原则,构建文件系统:
①最简层原则:原则上文件夹不超过三层。
②目录编码原则:你要用字母或数字开头编码,这样你的笔记可以根据目录自动排序,你也可以快速找到你想要的文件夹。
③统一命名原则:你要用一种方法来命名整个知识管理系统,这样才能清晰地分发内容。比如:在你的【工作】文件夹中放三个文件【工作意义】、【工作方法】、【工作经验分享】,在【工作意义】文件夹中,可以分两个笔记【成功人士看法】、【我的工作意义】。
这套规则,是图书管理的办法,是电脑文件的管理办法,是网站内容的管理办法,它要告诉你的是“这本书在哪里”,而不是“这个知识有什么用”。这种做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端:你只是在给文件和内容分类存放,而不是给自己的知识建立体系和框架。
所以,这种"笔记无法流动"的知识管理方法,对个人而言是没有价值的。
3.4.2 直接把内容复制粘贴进笔记里面
把内容直接复制粘贴,这么做看起来高效、省力、方便,但实际上,对你吸收和内化知识一点帮助都没有,你只是把这些知识换个地方存放罢了,这种做法反而很容易让你有一种“知识的错觉”。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比约克和伊丽莎白•比约克提出了近二十年来心理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必要难度理论”。
该理论说的是,信息的存储强度或增加速度,与提取强度成反比。换句话说,越容易记住的,越难回忆起来。
所以,你直接复制粘贴进笔记的内容,很容易就会被你忘记。
为什么费曼学习法很有用?因为费曼学习法强调的是以教为学,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加工信息,自然就容易记住这些信息了。
3.4.3 完成一张卡片之后,就放着不动了
事实上,知识卡片要经常回顾和加工整理。定期对收集的内容进行回顾,比如每周日抽出一定时间来,学习本周收集的信息和内容,对有价值、有启发的进行思考、输出、保存,没有什么价值的内容就直接删除。
这么做可以保证你的笔记与大脑不断交换知识。
比如你可以把定期回顾放在每天睡前:
①把当天记录的所有概念笔记看一遍,有价值的就去搜索、补全信息,没有意义的笔记就直接删除;
②翻出以前记录的笔记,随机查看、复述几条,巩固知识。
知识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创造价值。流动的环节越多,被你用于行动和重新处理的次数越多,你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也就会越熟 练。
3.4.4 过度看重标签系统的作用
标签其实只是一个状态描述,比如你记录了一连串关于“学习”的概念笔记,但之后你只需要把他们整合起来,变成一张【主题】笔记,就可以把这些标签删除,把所有零碎的信息统摄成一张笔记内容。
所以,标签可以作为一个过渡,把暂时无法处理的概念笔记,先打上同一主题的标签,等待集中处理。
如果过度看重标签的作用,反而会陷入“分类”陷阱,对什么事情都要贴上标签,这样反而限制了思考。
4.知识管理的意义和应用
4.1建立知识体系,对抗世界的不确定性
无论是塞缪尔·摩尔斯发明电报,还是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都是对无线电技术的一摸索前进,当时有无数人研究,而他们几个只是其中的幸运儿。但在香农创立信息论之后,一切研究成果都是自发的,技术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手机等不断被发明创造,由此可见知识的巨大作用。
打个比方,在自媒体野蛮生长的时期,很多人都是摸索前进,慢慢有人总结出了第一套自媒体打法之后,很多成功的自媒体号主便开始涌现出来。
所以,一套正确的知识方法论可以大大提高成长的速度,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所以,知识管理的终极作用是什么?是消除世界的不确定性与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帮助你一年顶十年,达到快速成长的目标。
你记录下来的【主题】笔记,就是你搭建知识体系最佳的材料,因为它们内容可靠全面,而且彼此之间产生联系,大量有序的知识点积累起来之后,你可以对某个领域非常精通,无论别人问你什么问题,都能旁征博引,将大量的原理、机制、知识点讲清楚。
4.2获取连续性认知,提高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以前有很多牛人,都喜欢裁剪报纸,把相关内容放在一起看,还可以日后回顾这些内容,看看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这是一种对世界、对时代的连续性认知。
知识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这种“连续性认知”。
这个连续性认知,主要有:①你的经验教训,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享受生活;②你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帮助你更好管理身体;③你对世界、对时代的洞见,帮助你把握时代趋势。④你碎片化吸收的信息、知识,补充更新你的知识体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今天感觉头疼,怀疑是颈椎压迫导致的,于是你查阅以前头疼的记录,发现有过类似的经历,结果就是颈椎压迫导致的,这可以省去你的担忧和去医院检查的时间。
4.3减轻大脑记忆负担,释放思考的动力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
所以,我们最好把那些大量具体琐碎的信息从大脑中拿出来,把它们储存在一个外部的介质上,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我们再从上面查询,这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大脑的记忆负担,加快知识的调取速度,给大脑腾出更多的思考空间。
我们的大脑会遗忘,但是外脑它永远也不会忘的,你建立的知识管理系统会和你的大脑形成互补,各发挥其所长。
4.4获得充实感,让人生更有前进动力
认知资源可以分为“显性认知”和“隐性认知”,比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调用“显性认知”不断切换手头的事情,做一会表格,查一会资料,看一会文件,刷一会新闻,思考一下中午和晚上吃什么。但每一次切换思考的内容,大脑并不会清楚掉它们,而是把它们放在“隐性认知”里,继续思考。这就造成了我们大脑的疲惫:感觉大脑塞满了事情,思维都转不动了。
而实验表明,记录可以帮助一个人对抗精神内耗,释放认知资源。
1997年,心理学家 Pennebaker的研究显示:在睡前书写下自己的想法和忧虑,可以显著解决“回想”—— 也就是在床上辗转反侧,不断在心里念叨和复现 —— 从而帮助我们更快入睡。
2016 年,Pennebaker和Smyth的研究再次指出:写下自己的压力和念头,对植物神经、肌肉放松和免疫功能的调整都有好处,能有效缓解自己的压力。
同时,当你看到每天学到的知识,进入到知识管理系统之中,你会获得一种充实感。每天看到进步,每天获得新知识,这种进步的感觉会让人陶醉,你也会更有动力面对工作和挑战。
这就是生活的获得感,也是我实践知识管理以来,每天充满动力的原因之一。
最后的话
1.先完成,再完善。不要想着一上来就做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好的产品、好的系统都是一次次迭代出来的。
2.吴军老师在《信息传》中描述道:信息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自发时代和自觉时代,划时代的人物是香农。
在香农之前,虽然人类有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视机等,但人类并不了解信息的本质和规律,不掌握信息的知识,这些信息技术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如特斯拉和巴贝奇这样的天才,也无法明白自己的努力其实完全走错了方向。直到香农提出信息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爆发式增长,从1G到5G,无非是工程师按照香农第二定律指出的方向,根据各个时代能够获得的技术,对信息编码和传输技术进行持续改进而已。
创业也同样可以分为自发时期和自觉时期。在自发时期,执行力是第一,你要不断尝试和试错,坚持到底,跑通一次商业模式。之后,你要对自己的模式和别人的模式进行思考和研究,总结出有效的方法论,这样才能快速增长。
短期的、偶然的成功可以依靠运气,但长期的、必然的成功,必然建立在“正确的知识“及“正确地应用知识”之上。
3.可以选择哪些软件作为知识管理系统?
Roam Research(付费,英文,仅电脑版)
Obsidian.md(免费,英文,仅电脑版)
印象笔记(免费,中文,全平台)
OneNote(免费,中文,全平台)
Notion(免费,英文,全平台)
```
Answer: {
"一句话描述": "本文介绍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库。",
"文章概览": {"1":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建立自己的知识库的方法和工具", "3": "大脑对记忆的优化机制", "4": "如何在工作中应用知识管理", "5": "建立个人知识库的实践经验"},
"文章提纲": {"1": {"1.1": "大脑对记忆的优化机制", "1.2": "工作中应用知识管理"}, "2": {"2.1": "建立个人知识库的方法和工具"}, "3": {"3.1": "使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 "3.2": "使用OneNote进行知识管理"}, "4": {"4.1": "印象笔记和OneNote的区别和使用场景"}, "5": {"5.1": "如何在工作中应用知识管理"}},
"关联问题": ["如何利用大脑对记忆的优化机制?", "印象笔记和OneNote有什么区别?", "如何利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 "如何在工作中应用知识管理?", "如何建立个人知识库?"],
"问题回应": ["利用大脑对记忆的优化机制,可以通过反复复习、整理笔记等方式来提高大脑对记忆的效率。例如,可以将重要信息转化为口头禅或者创造一个专门的词汇表来帮助记忆。", "印象笔记是一款非常好用的笔记软件,可以通过自定义分类、标签等方式来管理笔记。同时,印象笔记还支持多种云端存储服务,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和编辑笔记。", "利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可以通过自定义分类、标签等方式来管理笔记。例如,可以将重要信息转化为口头禅或者创造一个专门的词汇表来提高大脑对记忆的效率。", "在工作中应用知识管理,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来提高效率。例如,可以将自己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库。同时,可以利用印象笔记等工具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知识。", "建立个人知识库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例如,可以将自己的笔记转化为文档、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