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_id
int64
19.6M
587M
upvotes_chosen
float64
17
260k
upvotes_rejected
float64
11
109k
prompt
stringlengths
6
85
chosen
stringlengths
2
2k
rejected
stringlengths
3
2k
21,279,496
534
65
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为什么不高?
商人并不直接进行生产,而是在商品的流通和交易中发挥作用。 交易是如何产生的呢?是分工。 没有专业化分工,就没有交易。 中国古代是自然经济,绝大多数都是男耕女织,自己生产,自己消费。对交易的需求本来就低,所以商人的作用也就不显眼。 当然,中国古代有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但是对于整个国家生产,也就是他们认为的实体经济,这些人的作用不是很大。不像现在。 专业化分工不强,商品交易不重要,商人地位低,此外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货币不发达。整个经济体的货币化程度是很低的。政府收税主要是实物税,或者徭役兵役。为什么不能像现在一样用货币代替?因为专业化分工不强。 这个和西欧封建社会是一样的,为什么采取这种分封制?就是为了在专业化分工极地,货币化程度不强的时候,统治者实行有效率的生产和掠夺。这个时候西欧也是反商业的。 不过,商人在西欧比在中国地位高一点,因为西欧是分裂的,而且各地的自然条件相差很大,需要不同地方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交易。 当然,这都是从统治阶级的角度看的,真实的世界里,商人还能属于最有钱的那部分人,只是社会地位比较低。 统治阶级重农抑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中历史课本说的,“把人民限制在土地上”,建立详细的户籍资料,便于征兵打仗。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资源配置是一种“掠夺性”的,也就是最有效的获得资源的方式,不是自己去生产,而是去掠夺。这个掠夺的资格,就是通过科举获得文官职位。再有钱的人,官员一句话,就通过权力让你一贫如洗。中国的价值观是官本位,这个是合理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那么为什么不保护呢?还是同样的道理,因为社会没有必要提供这样的激励。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深,社会对一些人专门从事商品的交易的需求得到提高,这些人在生产中的作用用来越大,自然地位就高了;此外,这个社会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提供有效激励,变得有利可图,同样是获取财富,当官的优势不是那么显著,商人的地位也就自然得到提高了。
原因在于,历代帝王和统治者认为与商人带来的利益相比,它带来的坏处更多,甚至有可能威胁皇权。如此打压商业和商人就成了必然。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商业本质上其实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促进商品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间流通的行为。用句人话来说就是一件商品本来成本只有五块钱,但普罗大众并不清楚而又需要它。商人就可以利用这种不透明加价到十块二十块三十甚至一百两百来卖,从而获取利润。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信息差,而信息差的根本又是信息。这其实就带来了商业对皇权的第一重威胁:信息的获取和流动。历代帝王奉为圭臬的驭民五术中有一条是愚民。信息的流动是不利于愚民的。另外,我们上面也提到了,商人会利用信息差获取暴利,而老百姓希望用更少的钱获取更多更好的商品。这会进一步促进竞争和信息的流动。这都不利于皇权统治。这是皇权会打击商人的第一重原因。其次,除了信息的流动,商业还会促进人员的跨区域流动和聚集。这也是皇权所忌讳的。人群的跨区域流动会促进人员的交流,同样会弱化愚民政策的推行。同时,人员跨区域流动会动摇政府的统治体系。历代政策,不管是井田制还是商鞅的开纤陌,曹操的屯田,南北朝的均田制,明清的黄册,以及由此产生的保甲制、连坐制,其目标都是同一的,即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利于管理。而商业带来的人员流动显然会打破这一秩序,这对于王朝来说,就是一场噩梦。商业除了会带来信息和人员的流动以外,还有几个潜在的威胁。这两个潜在的威胁更会使得帝王和统治阶级寝食难安。第三重威胁是商业天然有结社的需求。商业与农业最大的区别是,商业天然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而农业完全可以脱离社会的支持,自给自足。一个农民他可以独立完成锄草、耕地、种地、收割等所有流程,并将粮食脱粒,做饭吃饭,理论上如果没有天灾人祸的话,农民完全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联系。但商业不行。生产、流通、资金都需要各方大量人员和机构的参与。由于商业通常是跨区域流动的,一个商人独立是无法完成这些操作的。所以商人必须与他人合作,各种各样的商会、老乡会、行业协会就应运而生。可中国历代王朝都是严厉打击结社的。因为结社意味着形成团体,经济团体可能变成政治团体,大商人可能变成大政治家,比如吕不韦。这些都会严重动摇王朝的统治。历朝历代不知道出台了多少法律,除了官方特许之外,一切民间团体结社都不允许存在,否则严厉打击。正因为如此,商人的天然结社的本性就与王朝形成了巨大的冲突,必然被禁止。 第四重威胁是商业契约的存在,同样会对皇权形成严重的威胁。怎么,一个商业合同还会对皇权形成威胁?你是不是在危言耸听?一点也不。商业契约本质上是对权利的确认。比如,你我合伙做生意,你出三成,我出七成,你占三成收益,我占七成。商业契约会明确双方的投入与产出,并形成书面契约。商业社会要形成,有两点必须遵守,一是信用,另一就是契约。如果商业契约仅仅作用于商业领域,帝王也许不会对之产生疑虑。但这种思维却对皇权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很明显,合伙做生意,我投3成的分子,我要分三成的收益;同样投射于政治领域,我付出了多少税收,我就需要获得相应的政治权益。那就翻了天了。权益只能我施舍给你们,你们不能伸手索取。这是中国皇权的铁律,不允许违背。而且契约精神还会带来另一重威胁。看过商业合同的都知道,商业合同的基本组成部分通常既有投入产出的约定,还有另一重约定,那就是惩罚机制。商人之间签订的合同如此,商人和政府间的合同同样会约定惩罚机制。那怎么可能允许?完全违背了封建王朝的统治理念。既然坏处如此之多,而收益又仅仅只是一些税收,皇帝会如何取舍,其实就很明显了。重农抑商,严厉打击商业行为,污名化商人,无商不奸等等就成了必然。
21,279,496
841
267
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为什么不高?
抖个机灵 在“工商业文明发祥地”的古希腊雅典,商人地位是这样的 “在阿提卡的土地所有权原则上只保留给公民,因为农业无论如何都被视为比工商业更光荣的事业” “在柏拉图的《法律篇》里,我们遇到这样的乌托邦——所有的公民都在地里劳动,所有的外邦人都做工匠和商贩,不仅外邦人被禁止耕种土地,而且公民也被禁止从事商贸和手工业” “雅典人还是情愿过柏拉图描述的那种生活,因为许多观点都认为,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是卑贱的,农业才是公民体面的营生” “当公民在阿哥拉市场被当众叫做‘商人’,他有权告对方诽谤罪” ——《德摩斯梯尼时代的雅典民主》 连“冷炮历史”都发过这种说法: “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作家色诺芬,还在《家庭经济》论述如何经营和管理家庭土地;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最大宗收入来源是土地收成,其次才是港口税和市场交易税。至于家庭的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也同样是农业为主,其后才是其它收入。相比之下,雇工和买卖都不如农业高贵,经营农庄是最符合贵族和骑士级别公民的经营模式” “多数文献里体现出的商人,大都是缺乏文化、依靠运气、财富积累不稳定,很难把生意做大。所以目前的古代文献里,反映出的(古希腊)贵族价值观基本上是农本位、鄙视商人” 古希腊都鄙视商人阶层,重视农业了,你问中国为什么以前轻视商人?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商人的地位低,主要是因为商业在税收上贡献很低。 理解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你必须得理解古代的税是怎么收的。古代的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导致古代国家把税收拆成了两个部分去征收:一个是财产形式的税,另一个则是劳动力形式的税。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汉代的农民,除了要根据自己每年的收成,缴纳一部分的粮食作为税收以外,还要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固定地离开自己的家庭,去承担政府指派的劳动,比如修筑河堤,挖掘池塘,甚至参与战争。 这里头潜藏的逻辑是,钱不如实物好使,实物不如人好使。当地的政府官员,即使拿着钱和粮食,也都无法从劳动力市场上找到人去从事必要的工程建设,所以不得不要求农民除了交东西,还要出力。 这套逻辑背后还是生产力不足:未曾现代化的农业,其供养人口的能力极低,养活不了那么多可以随时用于雇佣的自由劳动力。 另一方面,这种收税方式虽然类目多了点,但是却极为低成本和稳定。在生产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可耕地面积往往是稳定的,粮食产出和人口数量也是大致稳定的。国家只要掌握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很有把握地把税收任务层层摊派下去,地方上也不需要太多的官员就可以完成征税任务。 低成本和稳定对于维护古代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产力低下,国家能从经济活动中得到的税收收入总是很少的,任何高成本的行政命令都会打击到政府和民间脆弱的平衡,引发政权更迭。 以上情况,其实无论西方东方,都是一致的。 但是这些制度设计都是依照农业来的,套用到商业上面,却非常不适用。 第一、商人天生就是经常迁徙的。注意我们说的并不是工匠或者工人,而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人。这些人富有,但是却经常不在其在籍地居住,四处迁徙,反有劳役,总是找不到他们。这样一来,与贵族、农民和工匠相比,等于他们少交了一半的税。 第二、商人的产出极难核算,因而也不方便征税。在没有复式记账法,没有银行的年代,别说政府了,就是商人自己想要搞清楚自己的经营情况,都是极难的。没有经济数据,政府也很难从商人那里收税,更别说人家四处迁徙了。 有人说,那么可以收关税呀。确实可以,但是在国际贸易不发达的情况下,只收国内的过关税,等于在制造分裂,这样要不得。 于是,在事实上,商人成为了一群税负极低的人,国家无法分享他们的财富,也无法利用他们的劳动力。这样的人,国家当然要想办法打击了。
21,317,058
51
14
韩红的《青春》和王菲的《致青春》算得上优秀的青春歌曲吗?优秀的青春歌曲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Neither. ------------------------------------------------- 跑个题。 为嘛没人提高晓松的青春无悔。 开始的开始, 是我们唱歌 最后的最后, 是我们在走 最亲爱的你, 象是梦中的风景 说梦醒后你会去, 我相信 不忧愁的脸, 是我的少年 不仓惶的眼, 等岁月改变 最熟悉你我的街, 已是人去夕阳斜 人和人互相在街边, 道再见 你说你青春无悔包括对我的爱恋 你说岁月会改变相许终生的誓言 你说亲爱的道声再见, 转过年轻的脸 含笑的带泪的不变的眼 是谁的声音,唱我们的歌 是谁的琴弦,撩我的心弦 你走后依旧的街,总有青春依旧的歌 总是有人不断重演,我们的事 都说是青春无悔包括所有的爱恋 都还在纷纷说着相许终生的誓言 都说亲爱的亲爱永远,都是年轻如你的脸 含笑的带泪的不变的眼 亲爱的亲爱的亲爱永远, 永远年轻的脸 永远永远也不变的眼
冷碗碗唱的《青春》比二位好的多。很多人都这么讲。好好一首歌被韩红唱油了。冷的版本很质朴,青春气息很浓。 龚琳娜唱的《致青春》比王菲唱的更有效果。王菲的版本大家感受到了空灵,龚琳娜让制作人包括我,听完之后都沉浸在里面了,反而忘记了她唱什么了。青春就是让人来回忆的。
21,338,219
113
19
高速铁路相比飞机出行有哪些优势?
这个,很多啊。 1、准点 坐飞机的都知道飞机不晚点的概率等于高峰期主干道不堵车的概率。 2、舒适 就算不晕机,总归而言在一个密闭空间待几个小时也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3、交通便利 高铁站一般都有多条公交线路或地铁接驳。许多城市的机场只有票价昂贵的机场快线之类的交通线路。 4、网点和车次更多。 在高铁沿线的任何一个地级市基本上都有高铁站,当然现在高铁线路还没有完全铺展开,存在个别地区有机场没有高铁的情况,但那些地方的航班本来也不多。 准点和舒适是高铁相较于民航而言最大的优势。除了这里列举的这些之外,高铁相较于民航还有如下优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意这些。 5、可携带行李更多。 高铁允许携带的行李重量、体积、和类别限制都宽松于民航。 6、可以自带饮食。 如果你像王宝强一样带了五升的牛奶坐飞机那就只能祝你好运了,,,, 7、可以打电话,虽然信号很差。 还是人在囧途,要是徐峥一开始坐高铁而不是飞机,就没那么多囧事了。不过去泰国也没有高铁,,,, 8、费用更低。 短途旅行由于免去了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高铁价格优势明显。但不仅如此,高铁的退票和改签费用也都远低于民航(针对特价机票而言)。 9、可以看风景 虽然事实上高铁沿途也没啥风景可看。但比起除了起飞落地的十几分钟,其他时间都是浮云的民航还是好一点。。。。 10、行李可以随身携带 不用像个SB一样等自己的行李从传送带上运过来。易碎行李(比如说什么清朝的花瓶啥的)也可以放心携带。
不用换登机牌,不用托运行李,不用长时间的安检,不用在候机室百无聊赖的等待登机的消息,不会等着等着把你送回市区住下。不用在飞机上等待起飞的指令,不用关闭电子设备,不用忍受气压的变化、加速度的冲击、航发的巨大噪音和狭窄的经济舱,不会飞着飞着备降到另一个城市。不会走出机场,发现离市区有两个小时车程。不过也没机会靠延误险去赚点路费。
21,338,219
648
94
高速铁路相比飞机出行有哪些优势?
1、准点 受天气原因影响较小。 2、舒适 飞机气压变化,可能引起不适。 3、可使用通信工具 在飞机上几个小时,除了能看飞机上提供的报纸、杂志,部分飞机可能有提供娱乐系统。 4、距离 机场一般都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多数都要走高速。 火车站一般距离市区较近,即使建在郊区,也不会很远,一般公交地铁一小时之内。 5、覆盖 (1)数量 只要是铁路沿线都可能建站,各县都有机会通高铁。但不会每个地级市都来一个机场。 铁路沿线站点,列车都可以停靠。 (2)城市规模 一般是大城市机场航班多,小城市航班少,飞往大城市的航线多,去小城市的航线少。小城市出行可能需要到大城市转机。 在多数情况下,小城市需要到大城市乘机,而高铁则没有这个问题。 搭乘飞机,即使你所在地有机场,可能由于航线数量原因,需要到其他地方搭乘。 6、携带物品多 火车站安检比机场快得多,可携带部分飞机禁止携带或托运的物品。 飞机每个人携带的物品类别和数量限制较严格。部分物品仅允许托运,托运对包装要求就会比较高,若遇包装没有符合要求,接受机场提供的打包服务,需要支付高昂的打包费用。 7、廉价 (1)交通 廉价既包括相同城市间的高铁价格及机票价格,还包括到达机场及火车站所需花费的钱。 结合第4、5、6点,若乘坐出租车或空港快线,需要这部分费用。如本地无机场,还需要乘坐巴士或出租车到临近地市的机场,花的钱更多。如果航班在很早的时间,可能还需要提前一天在机场附近住宿。 而火车站一般距离城区较近,且覆盖全,在交通和住宿上可以省下很多。 (2)折扣 火车票价格统一,只要有票,不管什么时间,价格一般相同。折扣机票虽然价格可能低于火车票,多数仅限于部分时间段的,一般也需要提前购买。遇到热门线路或节假日,可能只发售全价票或少量低折扣票。 相对较小的城市机票往往较贵,到相对较大的城市乘机又无形中增加交通和住宿费用。 (3)手续费 火车票不管是什么等级,不管是一等座、二等座还是商务座,不管是全价票,还是学生票、儿童票等折扣票,都可以免费改签和更变到达站一次。退票费用根据时间阶梯收取,且提前15天不收费。 折扣机票对退改签要求较为严格,部分舱位不可退改。部分航空公司对经济舱全价票及两舱退票也收手续费。 8、速度 虽然在长途上,看似高铁不占优势,但必须结合1、4、5,前后花的时间,高铁还具备相当优势。 9、省心 物品随身携带,无需像飞机部分物品必须托运。托运最怕的就是摔坏、弄丢、延误。太大太重另当别论。 部分一线城市之间有开高铁动卧,很适合第二天一早要工作的人。如果搭乘飞机,早到机场,早航班,早到目的地,确实挺复杂的。如果是高铁动卧,夕发朝至,省了酒店费。
我就着自身说几点 1.受天气影响小,无需赘言 2.火车站比较近,来回方便。当然也有高铁站偏到乡下去的脑残案例,但是大多数中东部的地级市甚至一些县都能通高铁,而飞机场可不是哪儿都有的。我又想吐槽在一般在墙上挂的那种比例尺的中国地图上都能标出来好长一截路的兰州机场。 3,最重要的(不过主要不是和飞机比较),以我自身举例,我住在天津,我觉得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的“城际”二字用的尤其巧妙。比如我女友在廊坊,坐汽车去两个多小时,23块;普通车一个多小时,十几块;高铁G 29.5,D 19.5,十八九分钟就到了,你说我选谁。 以天津为中心,北京,廊坊,唐山,秦皇岛,沧州,德州,济南之类(最好以后还有石家庄)坐高铁都是不二选择。 要是和飞机比较,高铁在五六个小时左右能到的范围内也有巨大的优势(就是说大概从北京最远到杭州宁波),你来回飞机场都得多久,不是所有机场都和天津机场这样方便的,更不要说还有值机时间了。 不过要是再远,比如从北京到厦门广州之类,还是坐飞机吧,不过也可以考虑快要开通的高铁动卧,时间也不错 每当我看到高铁站列车车来车往,人上人下的,我不禁就在想:真方便啊 这TM不就是个放大版地铁嘛! -------------------------这么老的问题还有人关注朕甚是感动的分界线----------- 女友已经变成媳妇儿了,谢谢大家
21,338,694
500
72
中日德法四国高速列车技术各有哪些优劣?
本人作为长期法国国铁的乙方,我认为法国在高铁的三个方面是世界上占先的。 第一个是信号系统,目前欧洲标准ERTMS(也就是中国的CTCS)是法国主导的,并且法国的三大信号商占有世界上40%的市场份额。 第二个是弓网,基本上是世界最好,没有之一。国内的那个最高速度试验车采用的也是法维莱的受电弓。不过就算是世界第一,当年578的记录也恰恰是因为接触网回波导致了没法再往上冲(别问我为什么,材料没有大的革命前,接触网张力是有极限的)。中国将来的冲高可能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第三个是牵引技术,法国从50年代开始就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快火车的试验记录,只有在80年末短暂被德国打败过。直流牵引-励磁同步牵引-异步交流牵引以及永磁同步牵引四代牵引技术法国是完整经历下来的,并且永磁同步牵引技术现在除了法国还没有哪个国家放在运营车辆上使用过,而法国不但在AGV上实现了,也已经下放到即将投入运行的通勤列车和城际列车上。 至于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之争,呵呵,法国有很好的技术,动力集中车做到17吨轴重很牛逼啊,但是因为很多的原因(主要是政治上的)法国(确切说是作为最大用户的法国国铁)不想在动力分散方面投入太多的钱去发展,打算动力集中一条道走到黑(至少未来10年是这样的)。不过本人坐过阿尔斯通唯一的动分车,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完败所有欧洲的动分车,但新干线无从比较。 日本的优势首先很明显的是流体研究,受制于新干线早期的标准日本新干线提速难度大,这里面问题最大的就是噪音和阻力问题,这方面日本是研究得非常透彻的。 日本第二个优势应该是运营方面的吧,新干线的正点率还是名声在外的。 日本还有啥优势我觉得去好好研究下才能有发言权。不过日本的产业配套做得比法国似乎好,在功率半导体方面法国不行,现在阿尔斯通用的也是三菱的IGBT。 德国我真不觉得有什么优势,西门子是靠政治优势上位的,总部在柏林的庞巴迪七个最高领导人里面4个法国人,2个魁北克人,1个德国人。。。 中国的优势,以前刘跨越在的时候确实优势不少,主要那个体制下是对科研促进很大,现在有些困难。技术上的话我觉得我们中国人还是很有智慧的,CRH380A这个车子很赞啊,乘坐完全感觉不出日本的原型车的感觉。但如果跟老三强相比的,还是要看看长远,目前看不出。
高铁开通以来我参加绝大多数型号的中国高铁列车测试,我认为不能单纯排名,只能说各有各自优势和不足。德国西门子的技术主要体现在车辆的智能化,设计上更是巧夺天工,车辆设计扎实,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在设计初和初期使用时考虑得非常完备,据说西门子的设计部门的设计师都是像艺术家续长发的技术狂人,有极大的热情,但西门子并非什么都能,西门子车头的冲压是委托给庞巴迪的,而中国是能自己造的。其他各国各有各自的特点,中国的优势主要体现着大量的试验数据累积,掌握了车辆的在各种线路的几百万公里的车辆性能的演化规律,车轮磨损,接触几何,转向架稳定性,平稳性,舒适度,转向和车体关键部位的振动演化,不同线路的车辆参数匹配,并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出新型适合中国线路的新踏面,现以扩大试点,此外还有冬夏运行差异,跨线运行(比如车辆从哈尔滨到上海虹桥,要经历哈大,秦沈,津秦,京沪不同的线路,轮轨关系在各个线路是不一样的)在这其中发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和规律,有的以前的权威标准需要这些试验数据重新改写,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高铁技术都忘尘莫及的,当然这其中有不少现象还没有完全解释清楚,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长大交路的开通,长的运营里程,运营经验的积累,也是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中国的隧道断面大,线路间距宽,可以实现高速会车,过隧道不减速,并且具备提升至350公里的空间。日本毕竟是高铁发源地,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日本多家公司设计了多款列车,日本车辆的舒适性和低噪音是一大优势,另外转向架具备很高的临界速度,日本车辆设计较为简单,能快速大批量生产,但是车辆不够扎实,维护周期短,不够智能化,由于日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建高铁之初,资金匮乏,轨道枕木数量减少,轨道情况现在不太乐观,隧道断面也小,车轮通过隧道不得不降至较低速度。因此新干线提速空间有限,此外我个人不太认同日系车的某些设计。庞巴迪的车辆不太清楚,但是之前的200公里车运行情况不太好,不太了解,后来设计的升级版380D运行情况据说挺好。阿尔斯通转让给中国的CRH5目前运行较好,故障率低,可靠性高,可适应各种极端天气,无论是哈大高寒天气还是兰新高铁的风沙和高寒天气,CRH5都能适应,但是速度上不去,最高250。 以上任何内容,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21,338,694
356
78
中日德法四国高速列车技术各有哪些优劣?
谢邀 。 题主这问题太大了~ 都可以出一本书了。 我实在懂的极少,只能就自己了解的车辆技术领域的说一点皮毛。 1. 德国 -------------- 整个工业体系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德系车在引进的平台中是技术最先进的。很多人只知道西门子,但其实庞巴迪的轨道交通部分也在德国,加拿大只是飞行器部分。我个人认为西门子的技术特点是完整、精密,但稍显复杂。比如列车控制系统,从最基础的数据交换卡、继电器、PLC,到中央控制卡、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甚至软件开发工具,都是自己做的。(应该也有整体收购的,没有考证过。) 2. 日本 -------------- 接触不多,但是从引进的平台看,日系车整体风格还是实用为主,技术上没有徳系那么高端。比如传感器没有徳系车多,很多是定性的采集。 3. 法国 -------------- 不太了解,另外阿尔斯通高速平台在国内推的好像不是太好。 4. 中国 -------------- 铁道部最初就制定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针。 由于各个引进平台的起点不同,上述过程和成果也很难简短描述。南车消化吸收日系多一些,北车徳系多一些。另外铁总也已经开始着手统一国内动车技术标准。 最后想说的是,高速铁路技术的进步是一个国家整体工业体系发展的结果,就中国目前的工业水平,很多技术的局限不是铁路行业相关企业能够解决的。比如高速受电弓的炭滑板、控制板的DSP芯片,即使国外原始厂家也都是从外部采购的。很多出于各种目的而热衷炒作高铁话题的媒体,经常抓住一些产品需要进口这一点大做文章,着实令人不齿。 最后,上述全部回答谢绝一切引用、转载,特别是财新、21世纪等,望自重。
财新传媒的新世纪 关于高铁的一系列报道我基本上全看过 就专业程度而言,国内还没有哪一家媒体能出其右 在记者普遍缺乏科普常识的中国,新闻稿件能做到这么专业,实在令人震惊 而同样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对高铁的抹黑和歪曲 我不是一个阴谋论者,但我实在无法排除他们受到一些利益集团请托的怀疑 比如BOEING、AIRBUS等 我相信,历史会给刘志军一个公正的评价
21,338,724
123
14
民航业是如何应对高速铁路的冲击的?
好吧,第一次被人邀请 @赵世奇,就简单写写,不一定说到位。 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话题,应该是2010年,当时高铁刚刚起来,民航局就组织了专题研究和关注,相关的文献比如《 》,先期研究主要是研究了当时日本、欧洲高铁对民航业的冲击,具体数据可参见前面原文链接,就本问题摘录下其中提及的应对策略: 其实通过先期研究,加上这几年的实践检验,民航业基本对高铁冲击应对就是 1、放弃客源大量流失的短途,比如前面回答有人已经提到的武汉到南京航线; 2、减少客源部分流失的中短途,比如北京到太原,武汉到广州等航线; 3、全力发展客源充足的中短途干线、长途及国际运输,比如京沪航线,即使在高铁冲击下依旧客流不错,所以有细化的京沪快线,不分航空公司的整合行为,还有更多的干线及国际航线网络建设; 4、做好综合交通体系配合,大家合力做大蛋糕,而不仅仅是零和游戏。现在空铁联运的模式也开始慢慢铺开,比如天津航空就推出回北京到天津免费送京津城际这样的套票,再比如海口美兰、上海虹桥这类,高铁站直接和民航机场的无缝链接。 =========更新的分割线=========== 童鞋在评论里提及了民航有高铁里没有的常旅客计划,这个我理解是具体提高服务和差异化的一些方式方法,还比如 海航去年推出 ,是国内民航界进一步打造高端服务的尝试。上面的4点主要从航线布局角度回答,方式方法角度答的话,会陷在细节的泥潭里,好像抓不住方向。 PS 下面完全偏题,关心答案的大侠们请略过. 弱弱吐槽下民航业,巴菲特说航空业一直面临这样的局面:具有非常、非常低的附加成本,而存在庞大的固定成本,是一个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很大程度同质化的行业。 详见 ,所以这个行业其实全球都没有太好的钱途。业内流行一个笑话,成为百万富翁的方法就是,先成为一个亿万富翁,再投资航空业。而且国内的民航业,看起来已经开放自由竞争,实际上大多都是央企和地方政府在玩,当然其实欧洲航空业也是这种情况,投资门槛太高,回报又太低。美国有点特例,在开放航空业竞争后,有过一段惨烈竞争史,不过现在这几年应对经济危机,也还是走上了合并做大的不归途了。 再弱弱吐槽下现在国内全球倒数的正点率,空域主导权在空军手里,即使在民航内部的空管也是事业单位,为了自身业绩安全很难真正从服务旅客角度提升正点率。加上民航已经进入大众运输时代,国人的各种优秀品格也都带了过来,稍稍不顺各种打骂,所以一切都会让基层民航从业者各种悲剧。之前如果有想来民航这里做高收入的童鞋,除非你从事飞行这种供小于求的技术工种,劝你还是放眼别的更适合各位的行业吧。
如何应对? 就是比火车更便宜!比火车更快!比火车服务更好! 遗憾的是好多人不相信,或者好多人的购票习惯形成了,出行不查机票,天然觉得飞机贵。其实坐飞机早就大众化了。搞得经常价格一样的时候火车一票难求,航司还卖不出去。 先来高铁: 沈阳上海: 沈阳南京 还有很多更夸张的 沈阳呼和浩特,绿皮车20个小时对阵飞机2小时~ 航司的日子难混啊,飞机现在的每个座位每公里收入大概4毛钱就不错了,前几天跟铁路朋友喝酒,他们居然也是4毛啊!!!!天杀的。一飞机才150个人,一趟火车拉多少人啊。我所在的航司去年年利润率还不及定期存款利息率。。。。 所以说,如何应对,赔的只剩下裤头的方法应对。
21,338,724
235
53
民航业是如何应对高速铁路的冲击的?
应对不了,完全被按在地上摩擦。 两者主打的都是高速旅行,旅客冲着节约时间去的。高铁速度300-350,飞机巡航速度800左右,看似有速度优势,其实算上去机场/火车站时间,过安检登机时间,地面滑行排队时间等等的话,500公里以下的旅程高铁吊打飞机,1000公里以下的高铁有微弱优势,2000公里以上的飞机才有那么点优势,就这还没算上航班延误。 高铁延误个10分钟就了不得了,民航延误个个把小时根本不算事儿,夏天3,5个小时的也比比皆是,而且航前推迟时间,临时取消航班这些还不被统计在延误里,真是呵呵哒了。 其实看看高铁的上座率和价格,对比飞机就知道了,根本没得打,真正赶时间的人一般都会选择高铁。 再说安全,民航至少也是没有优势吧,2010年伊春空难,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 至于其他的什么品牌,服务啥的纯属扯淡,旅客根本不会为了那份难吃的飞机餐选择航空出行。再说高铁商务舱也不差,而且还有手机信号。
盛高阻是民航打入铁路的特务
21,339,743
130
11
豆浆和豆奶有什么区别?
其实从食品法规的角度,工业生产的豆浆和豆奶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来看看国家标准:GBT30885-2014 植物蛋白饮料 豆奶与豆奶饮料 里面清楚地写着:豆奶也可以称为豆浆。 我们再来看看行业标准:QB/T 2132-2008 植物蛋白饮料 豆奶(豆浆)和豆奶饮料 豆奶(豆浆)。两者是同一种东西。 商家宣传的时候,刻意区别「豆浆」和「豆奶」, 这跟区别「樱桃番茄」和「圣女果」,「猕猴桃」和「奇异果」,「菠萝」和「凤梨」,「葡萄」和「提子」其实是一样的。 是通过改变一大类食品中「某一种品类」的名称来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教育和引导消费者。
根据国标,「原浆豆奶」其实就是「豆浆」(还有很多种豆奶不是豆浆)。 也就是按照标准,配料表只有大豆和水,才能叫做「原浆豆奶=原浆豆乳=豆浆」。 但现实里,我们可能随随便便把什么都叫做「豆浆」或「豆奶」,不管它们有没有加过其他成分。 现实里「豆奶」大多数都是加糖的是甜的,所以口感相对好些。而「豆浆」大多数是淡的,没加糖的。 不过也别认为不加糖的豆浆更好。一些「现磨豆浆」稀释得非常厉害,蛋白质含量很低,营养价值也低得可怜。 好像已经回答完了… 那顺便说一下其他相关问题吧! —————————— 目前我国的「豆奶」按照国标,是归属于「植物蛋白饮料」这个大类,分为「豆奶」和「豆奶饮料」,类似于(牛奶和乳饮料的区别)。 国标《GB/T 30885-2014 植物蛋白饮料 豆奶和豆奶饮料》 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分类的关键指标之一,如果希望喝到更有营养的豆奶,在购买时可以看一下产品的类型,尽量选择「浓浆豆奶、原浆豆奶、调制豆奶和发酵豆奶」。 浓浆豆奶>原浆豆奶>调制豆奶>豆奶饮料 豆奶里是大豆植物蛋白,牛奶中则是动物蛋白。 但是奶类无论从蛋白质消化率、利用率还是功效比值方面,都比大豆要优秀。所以从营养的角度来说,不存在「大豆植物蛋白优于乳蛋白」的说法。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的孩子,的确可以选择「豆奶」,但不是唯一的选择,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更建议优先选择水解配方的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可以优先选择无乳糖牛奶。 普通的「豆奶」可以作为一种补充饮品选择。 这个口号是在2022年中国豆奶产业营养健康发展论坛上提出的,很多品牌也基于这个口号进行了宣传。 这个建议本身没有问题,中国居民总体的奶制品摄入量不够,很多中老年人每天连一杯奶都喝不到,而且豆制品总体的摄入量也很少。这种前提下,「一杯豆奶+一杯牛奶」的建议确实也是合理的,而且都是补充优质蛋白质的良好途径。 但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牛奶在钙含量和吸收利用率方面,是豆奶无法相比的。 ✖️ 所以这个口号个人认为针对孩子来说,并不适合。 以上~ 附一张牛奶&豆奶营养成分对比图,对孩子来说不要随便用豆奶替代牛奶哦
21,356,757
131
25
未来智能医疗、移动医疗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棒,因为随着大家对健康的越来越重视,和这两年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作为一个医生,我对人工智能进入医疗领域的前景还是十分看好的。 那么,人工智能医疗到底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呢? 在我看来,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也最核心的就是两个点——数据和移动。 先说数据,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被互联网所掌握,也许将来,当你发现家里没有了卫生纸准备出门购买的时候,在你打开门的一刹那,就已经有外卖小哥拿着一卷卫生纸站在了你的门口,正准备窍门的手指恰好悬在半空中。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也当如此。 一款人工智能的仪器最先要记录和监测的两项数据就是个人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糖、血脂、体温波动等)和既往的健康与疾病历史。 现在,我们在手机上下载一款APP就可以对自己的心率进行测定,买一台欧姆龙的电子血压计就可以自己测血压,给宝宝测体温用水银温度计不方便的话也可以买一部博朗的耳温枪,强生和罗氏的血糖仪也是中老年人必备的。至于血脂,嗯,这个有点麻烦,但是,一款体脂秤可以稍许替代这个功能。 然而,这一切,只是数据,只是看过就忘记的数据。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将这些数据保存、记录和整合,这是一个人极为重要的健康记录。因此,我们几乎需要将以上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到同一台机器上,也就是一台健康终端机。 幸运的是,中国在这个领域还是很领先的。 我上个月门诊的时候曾经接诊了一位高血压病史的大叔,他自行购买了一台目前还比较流行的疆域医创的健康终端机(我看过他的机器,这款机器也的确具备了除了体温在内的以上所有功能),通过近几个月的血压监测,发现了他的血压自从进入夏季以来就开始有些偏低,心率也有些加快。而这样的情况在临床其实是很普遍的,血压和心率本身就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于是,我根据他的情况,将他的安博维替代为了倍他乐克。一方面,倍他乐克的降压效果弱于安博维,另一方,倍他乐克有一定的减慢心率的效果。而这个星期他来就诊时的反馈也是很好的。只不过,这一切,不是我的功劳,是健康终端机的功劳。 至于既往的健康与疾病历史,这个不应该是一个难题,任何一款能打字的机器,都应该具备这个功能。 再说第二点,移动。我们都知道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就诊、检查、付费、取药,没有一样不要排队。即便现在可以通过微医预约,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挂号、付费,可是,对于很多只需要简单就诊和取药的慢性病患者,或者只需要进行健康咨询的普通人,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呢? 显然是有的,人工智能就必须依靠其“移动性”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我的设想里,人工智能应该要通过一些已经存在的平台(来问医生、微问诊、春雨医生),或者有着自己的医疗平台,来为患者提供一些不那么复杂的医疗服务。在这个平台里,要有足够数量的医务人员,并且对医务人员的资格进行把控和审核,患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和医生面对面的进行语音、视频的交流。 同时,也应该具备电子病历的功能,将每一次的就诊记录和处方都能保存下来(这就实现了移动和数据的结合)。当然,为了坚持医疗的本质,我认为这些平台应该拒绝销售药物这个行为,而更多地注重医疗的本质。 或者我上面说的一些功能现在已经实现,或者有一些只是美好的愿景,但是,将来的医疗服务和条件总是会越来越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的微信公众号:听萌医生说 做认真的医学科普,讲有趣的医学故事。 你愿意,听我说吗?
具体的发展方向大佬 @元宿six 已经说得很详尽了~ 从一线医生的角度谈一谈吧~ 去年年底开始的这次疫情,对医疗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改变了一直以来医院、医生和患者的行为模式,这也给了智能医疗和移动医疗一个千载难逢的突破点。实际上,智能医疗和移动医疗的起步和起飞远不是这一两年的事---从早些年的丁香医生,春雨医生等移动诊疗平台到近些年逐渐分工细化的各种专业化专门化的服务平台,如关注药品服务的药康付、阿里健康,关注肿瘤医患群体的海心医生---各方早就为智能医疗和移动医疗做足了功课。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智能医疗和移动医疗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获得了从“辅助”走向“主力”的机会。 我平时的门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定期复诊和开药的。这部分患者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影响虽然不如预约手术甚至是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那么大,但他们无法获得医疗服务的现实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很多患者习惯了1-2周过来开药,门诊限流了甚至关门了,药的问题没法解决。虽然医院也从照顾患者的角度出发取消了以往门诊开药的限制,但这样的政策改变已经是34月间的事了。 从患者的角度,无法从医院获得药品是个大问题,但绝不是新问题。事实上,疫情只是加重了问题,对于那些取药困难的患者,门诊关门固然阻碍他们开药,但每周跑一次医院、到了医院发现药品断供的辛苦经历也绝对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 这是患者的痛点,也是整个医疗领域的痛点,自然也是未来智能医疗、移动医疗的关注点。 以药康付为代表的移动医疗APP关注患者获得药品服务的现实困难,这类APP联合药企、药房,以“慢病”“特药”为重点,为患者找药、买药提供了便捷和贴心的解决方案,平台专属的项目和活动降低了患者获取特需药物的难度,更灵活的支付方式也减轻了患者实际负担。这也是智能医疗、移动医疗解决实际医疗问题的很好例子。 智能医疗和移动医疗,是科技手段解决实际医疗的产物,最终的落脚点是服务医生和患者。从医生的角度,我希望它成为我的助手和向导,站在患者的立场,我希望它是帮手和管家---我也希望和坚信,随着智能医疗和移动医疗的不断发展不断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老问题和新问题,变得不成问题~
21,357,529
58
13
生态农药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如何?
谢邀。 过了这么多天终于立下心来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不知道题主是希望了解生态农药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吗?还是希望了解它的应用情况? 行业: 简单说说行业吧,这个其实我不能说太了解。生态农药,以我的理解应该是Biological Control,即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之下进行昆虫害的防治。大致上有几种:灭虫灯、诱捕、性诱剂、夏用油(矿物油)、发放天敌等。用比喻说,生态农药就像是“中药”,主要以预防、调理的手法,减少昆虫害;而化学农药就更像是“西药”,直接对付昆虫害。在外国的种植业里,提倡在昆虫繁殖季节前使用生态农药,但是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治理方法,只能说是尽量而已,一旦昆虫数量超过临界值(Threshold)的话,还是要通过化学农药来处理。以我所知,国内的生态农药设备比如上述的灭虫灯、诱捕、性诱剂是有的,而且不少。但是专门繁殖天敌的企业我倒是没有听说过,我在澳大利亚曾经参观过一个专门繁殖天敌,在季节时卖给种植户的这样的一个公司,培育大量不同种类应对不同的昆虫,种植户在购买后根据指示把天敌发放出去,把要针对的害虫干掉。 对于这个行业前景来说,总体上我是谨慎乐观的。原因是: 1,化学农药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存在抗性的问题,即你今年用了这个化学农药,下一年的效果就会降低,可能要轮换使用不同的化学农药。这个在市场的角度来说我认为生态农药会有空间。 2,污染问题不容忽视,长远来说政府肯定会加大力度推广生态农药。 但是,也有不利因素: 1,国内的种植业跟国外不一样,一般是以小个体户经营,一般缺少行业知识和比较保守,相对于“比较稳妥”的打化学农药的方法,不一定对生态农药很接受; 2,与1的情况一样,在客户推广上会比较难,在外国你卖给一个单一种植户可能面积已经是1000亩(算是小户了),在国内看地方而定你卖给一个人可能就是1-2亩的面积,推广成本高; 3,在应用上要配合采样来分析效果,国内种植户可能会觉得麻烦,“打一次药不就简答了吗”?在应用上要有一定意识。 现在李总理不是在推广家庭农场与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吗?这个如果执行得好的话可能会带动更专业化的管理,而且更大面积的规模化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生态农药在未来发展是很有空间的,但是这个只能看以后发展。 应用: 根据以上行业的分析,可能你就可以推敲到现在国内的应用不能说没有,但是没有很普及化。因为化学农药方便、简单、不需要太多知识都可以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现状。 上面提到,使用生态农药是需要很多专业性的知识的,比如说性诱剂的配方是什么?哪一种昆虫要用什么天敌?用多少?怎么采样分析?这些在很多大学或者地方农业局其实是有研究的,但是存在的问题是:推广,你怎么跟千千万万的农民说这个好?行政资源也是有限的,农民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形成一个研究跟应用的鸿沟。化学农药呢?反正农民拼命打,没有虫了就有效了,简单明了。 而且国内的研究部门有一个特色就是说,他们的奖励往往是跟他的研究论文挂钩的,即是说他研究了一个题目,发表了文章或者论文,争取到升一级半级之后他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奖励,这个过程根本没有对应用层面的奖励机制,形成研究机构跟应用发生非常大的脱节。外国是怎么做的呢,就是研究机构往往是跟商业挂钩的,说白了就是卖服务,比如说你有一个1000亩的农场(或者业界组成的协会),你希望解决什么问题,你付钱给他,他服务你把问题解决或者研究,如果小果不好,没人找你了,研究员吃饭都成问题。就是这种结构让外国的研究与应用紧紧扣在一起。 当然中国环境是不一样的,在先天性的条件下推广本来就是比国外困难(土地政策、人口、行政人口与服务人口的比例、农民教育水平等等)。 而且农业技术本来就比工业技术的推广困难,因为对于工业的研究结果,它的应用性对于一个中国工厂或者美国工厂是一样的,农业就不一样了:气候(包括温度、光照、湿度、季节性)、土壤、地形、昆虫等等因素在每个地方都有差异性,所以往往在A地方应用小果好的地方,在B地方不一定很合适。 总结 我估计题主问这个问题是不是因为担心食品安全的问题?我建议你看看南都周刊2013年第6期,里面对中国的有机农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就是有机农产品并没有比传统农产品有什么优越的地方,而且中国的有机认证体系根本不成熟,所以要提防。记得几年前我看过一篇Economist对有机食品的分析,也提到类似的观点。我觉得呢,使用化学农药的唯一坏处是对环境的不好,但对于安全性来说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建议到比较有规模或商誉的零售商购买农产品,他们的采购部门一般都会有一定要求,不会乱来的。至于有一部分害群之马比如说染色啊、工业蜡啊等等,这个主要跟采后处理手段有关,跟种植管理没有关系。所以除了选地方购买农产品之外,自己洗干净或者去皮等就比较安心了。
我们国家的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是很早就确立的植保方针,也是国际通用的。综合防治包括:1.化学防治即用化学农药 2.物理防治(利用昆虫的趋化性,趋光性等用诱虫灯或诱虫板诱捕,或者高温高湿射线等) 3.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天敌或天敌产物,还有植物源农药) 4.农业防治(就是合理布局合理栽培等) 5.植物检疫(防治病虫害从发生地人为地传入) 我们明白生物防治的定义是什么以后再说这个问题。 其实生物防治在我们国家也很普遍的,像我们经常用于蔬菜防治各种害虫害螨线虫真菌病害等用的阿维菌素,这个就是典型的生物农药,属于抗生素类。还有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用的绿僵菌和白僵菌是真菌农药,用于寄生害虫。用于水稻纹枯病的井冈霉素等,另外还有常见的Bt毒蛋白等等还有很多(有兴趣的自行百度了解,手机打字不方便。)。这些已经使用了好多年了而且使用范围很广泛。 还有植物源农药也属于生物农药的范畴。化学农药经历了无机物和天然产物(如波尔多液),有机合成农药(可分为20种左右,如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到现在的作用特异性和环境友好型农药。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在国内是刚起步基本没用于生产,但是我国很早就开始用天然产物来防虫治病2000多年前就已经用烟草和鱼藤防虫。现在植物源农药研究最多的就是印楝素,鱼藤鲖等。植物源农药也是以后农药发展的新方向,因为它是环境友好型农药。 另外是利用天敌,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就是捕食性天敌。还有就是寄生性天敌,国内有大量生产的主要是寄生蜂像赤眼蜂,茧蜂等,可以寄生卵生害虫很有效。其实寄生蜂的成本相对于农药来说很低的,之前老师给我们算过成本我忘了。因为国家给这类企业很大的扶持力度所以它的价格也不高(你需要寄生蜂时提前几天联系企业,企业将快要孵化的寄生蜂卖给你。一张卵卡上有排好的待孵寄生蜂30头左右。由于手机打字感兴趣的可以自己上网搜图片。)。在新疆和东北的大面积作物田中已经开始运用。但是在小面积内很难推广,你想想假如我的田里放了寄生蜂相邻的田你不放,你还是打化学农药,那不就把我的蜂给打死了吗?所以只有大面积作物田才适合放寄生蜂。释放寄生天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的寄生蜂放出去是要寄生产卵的,所以害虫的生育期也要严格的掌握,你不能蜂放出去了,害虫才是幼虫还没有产卵,那蜂寄生什么?其实寄生性天敌的生产好多高校的老师和一些植保所应该都有在做,就像福建省植保所在做一个捕食性螨已经生产化主要防治柑橘上的害螨,每年收益颇丰。 总得来说,生物防治的前景还是不错的。主要方面是植物源农药的开发,这以后必定是农药的发展方向。
21,388,852
27
12
为什么《青春期》等一系列电影会有这么高的人气和社会反响?这说明了观众的素质不高吗?
---- 换个角度说一说观点 1.电影院在国内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发达,目前总数不到四千家,所以网吧观影在一些地方,还是主流渠道。所谓的网络原创电影很大一部分观众正是这类在网吧看电影的人群,这个群体的观影选择比较随性,往往会被一些宣传噱头所吸引,何况网络宣传的成本和尺度相对于其他平台,目前还是比较宽松的。 2.因为网上观影实际支付的成本很低,所以观众对电影的质量有所包容。光影华视所做的电影,基本上是根据这部分人群定制而成的,满足他们各种心理需求,包括对现实的不满,体制的厌恶,情色,等等……但他们的所有电影依然坚守底线,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上绝对正确,基本上还是鞭挞丑恶,弘扬真善,这一点把的挺好。 3.大家可能没有像我这样去分析过他们电影的宣传,包括定位和推广,我个人觉得他们比很多规模型的公司做的专业,下面贴几张他们新电影的招商案。。。不谈他们在一些网络热点上的敏感度(盛筵这个名字大家应该知道出处吧),仅从这份招商案的精细和仔细来说,他们确实很容易打动一些有植入需求的客户(而且价格很低)。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太一般了,那么我们看看下一个 还可以再看看下一个 最后,点击率这个东西,你如果完全当真……呵呵 ----
仅仅是题材和内容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罢了
21,406,230
209
28
母乳哺乳相比其他乳制品有哪些优点?
谢?不谢了。都没人邀请我回答。自己来的。 题外话:各位关注者,抱歉,已更改上知乎的习惯。 不一定回答您邀请的问题。一周最多认真回答一个问题。不定期插科打诨。谢谢。 利益相关:母乳喂养专业支持者,母乳喂养协会永久荣誉会员。 一、从营养方面:(就是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1.蛋白:人乳中的蛋白质从产后第一天最高,渐降低。含量约1%(是的,只有牛奶的33%左右)。其中以乳清蛋白为主(约60%),酪蛋白较少(约40%),且酪蛋白以β酪蛋白为主。牛奶中以α酪蛋白为主。乳清蛋白在胃内所形成蛋白凝块细小柔软,易消化。且人乳蛋白中的乳清蛋白中含有大量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与溶菌酶,都具有抗菌作用(所以民间有用母乳抹伤口的土法)。并且人乳中有蛋白水解酶与脂酶(酶就是具有消化功能的蛋白质),有利于脂肪、蛋白质的酶解吸收。人乳中的蛋白质酶解后所得氨基酸种类多,且其中谷氨酸、亮氨酸、门冬氨酸丰富(肠道营养作用突出)。牛磺酸(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要不奶粉怎么总标榜这个)含量是牛乳的10-30倍。 2.脂肪:人乳脂肪含量与牛乳差不多,约4g/L。因为1g脂肪提供9kj热量,所以乳液中的脂肪是婴儿最主要的热量来源。人乳(记得吗?第1点中提到的脂酶)中的脂肪以长链脂肪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约一半,其中75%可吸收。而牛乳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中短链脂肪酸,且不饱和脂肪酸只有34%,故脂肪吸收率低,吸收较少。并且人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中有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并有少量花生四烯酸与DHA(广告总卖,促儿童脑部发展)。另外早产儿不能合成肉毒碱(脂肪酸被细胞利用的载体),母乳中丰富。人乳中的胆固醇含量约0.2g/L,为牛乳的3倍,更有利于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磷脂化(可以比喻为:为电线套上胶质外套,防止漏电、失能)。 3.碳水化合物:人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约70g/L,并且90%为乙型乳糖。乙型乳糖更易被消化,大部分于小肠吸收,少部分到达结肠起到促双歧杆菌生长、分解为乳酸及醋酸使大便酸化的作用。从而减少肠道感染、腹泻。牛乳中乳糖含量约40g/L,且多为甲型乳糖。甲型乳糖难分解消化,容易导致腹胀多气。且其促进大肠杆菌生长,容易导致感染、腹泻。另外,人乳中的糖脂、糖蛋白核苷糖更有多种营养作用,特有的低聚糖同样具有防止感染、促大便成形、促乳酸杆菌的作用。 4.维生素:人乳中的维生素与母体的膳食有关。但人乳中的维生素A、B、C含量一般高于牛乳。且牛乳中的维生素C与叶酸在加热中容易被破坏。注意:人乳中的维生素K叫牛乳低,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应该肌肉注射一次维生素K1(特别是早产儿及母乳喂养者)。 5.矿物质:总量为牛乳1/3(不是坏事哦),肾溶质负荷为80mosm/L,明显低于牛乳226mosm/L,减轻婴儿肾脏负荷。其钙量低于牛乳,但钙磷比例(2:1)更适合肠道吸收,吸收率达到50%-70%(牛乳20%,噢,亲)。铁吸收率(50%)高于牛乳(10%)。锌吸收率57%大于牛乳32%(因结合物质不同导致吸收率不同)。 6.免疫成分(也是对比配方奶最大的优势): a.免疫球蛋白:母乳喂养儿从母体得到的SIgA高,保护婴儿呼吸道、胃肠道粘膜。其血清IgA、IgM、IgG含量皆高于人工喂养儿。 b.乳铁蛋白:人乳中的乳铁蛋白有利于铁的吸收,不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有利于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 c.溶菌酶:非特异性保护因子,含量母乳是牛奶的3000倍。多种机制预防婴儿肠道及全身感染。 d.细胞成分: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同样起到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二、其他方面: 1.人乳会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改变成分以更加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胃肠功能的消化、吸收。 2.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全天候无需带热水、无需消毒、无需调节出奶口。新鲜、保鲜,无细菌。 不添加防腐剂、色素。省时省力(出门双手空跟出门一大袋),十分经济(0元对几百到千多,还不用去香港过关给人拘留、罚款)。 3.密切母儿感情。让婴儿感到安全、舒适、温暖、快乐------(一下省略500字)。促婴儿智力开发、保护婴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对于母体: 产后母乳可以刺激子宫收缩,排出恶露,促母体早日恢复。推迟月经复潮,不易怀孕(咳咳,还是要避孕的,兄弟)。母乳喂养还可以减少母体患乳腺癌、卵巢肿瘤、产后抑郁等的几率。 当然,你可以说:“我俩因各种原因都不算母乳哺育所以认为没那么重要。我们笑言她喝牛乳长大,我还喝麦乳精长大的呢,但还不是很好地成长,也不傻。”但是,如果有那么多的科学依据表明:母乳喂养比配方奶、牛奶喂养好处更多。那么对于有条件有意愿的人,我们还是鼓励母乳喂养的。ps:喂母乳可以减肥的。(大胆地吃吧。)
厄,先不说母乳和自然生育对宝宝的生理影响,但是母乳确实是宝宝和妈妈建立母子依恋的重要一环。我是顺产加母乳,记得生之前一直很纠结要顺还是剖,我同事说千万不要顺,因为她顺疼得死去活来,但是她在经历千辛万苦后看见她家眯着眼睛的红红的小人时,忍不住热泪盈眶。我老公堂妹也顺产,坚定支持顺产,她说虽然疼,但是觉得自己经历了这样的疼痛才得来的宝贝,人生更完整。最后我也顺了,但真是、、、说多了都是泪啊!看见我家宝贝的时候说实话,我既没有热泪盈眶,也没感觉人生从此完整,我只觉得,终于卸货了,爽!接下来就是母乳,我坚持要母乳,是想让她体魄更健康。我家宝贝今天一岁另一周,总共感冒三次,前两次都是无药自癒,第三次出在快满周岁时,发高烧,给她吃了美林退烧,再无吃其他药过了几天自己又好了。其实我现在的感触觉得,母乳养活宝宝还是其次,确实象楼主所说,麦乳精都可以养活人呢,我老公小时候全和米汤长大的,也白白胖胖。但是,母乳带给自己和宝宝心理上的需求就像,狂风暴雨里的小舟,一定要拥有。我很怀念那段时光,虽然无数次夜起。我变得很敏感,她一丁点声音我就会惊醒,但是外面放鞭炮的声音却吵不醒我。我对她的爱不是与生俱来(当然从她存在于我肚子里时我就明白我肩负了一份责任),而是在我们相处中慢慢培养的。楼主会说,不喂母乳不代表我不爱宝宝,更不代表我不和宝宝相处啊。我想说,母乳时的那种心理感受和平常抱宝宝逗宝宝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母乳时你会觉得,这件事只有你能完成,只有你能带给宝宝生理满足,只有你的乳汁能让你最爱的宝贝得到心理抚慰,对于宝宝来说,世界上任何人都不重要,只要有我娘在,就天朗气清,世界美好。当妈妈很辛苦,母乳妈妈更苦,不过当妈妈,为的就是宝宝在看见自己那一刻展露的最纯真最真挚的笑脸,所以,我觉得很值。 我家宝宝十个月断的奶,她满半岁我开始上班,我做了四个月的背奶妈妈,每天提着奶包上下班,挤奶带回家当她第二天的口粮。她习惯我在身边,还好我上班后她可以喝到母乳,还有熟悉的东西在身边,她表现很淡定,也没有什么分离焦虑。为什么要断奶?不知道是因为宝宝没在身边还是上班后环境的变化,我的奶不如以前多了;宝宝加了辅食后对奶的需求也不如从前,在加上背奶真的是一件非常需要庞大精神支撑的事情,我坚持不住,最后放弃了。给宝宝买了奶粉,开始混合喂养。突然有一天,她看见奶奶就害羞的笑,自己就断了,很顺利。 这是我的母乳故事,我很庆幸自己为宝宝母乳,拥有一段仅仅属于我们俩的美好时光。我也不后悔给宝宝断奶,因为她做好了准备,不影响我们的母子依恋。 再来说说我对母乳的看法。目前妈妈界分了两个派系,母乳绝对支持派和坚决奶粉派,大部分围绕这个是否母乳,母乳是否营养以及以母乳验证母爱这几个论点展开了殊死搏斗。现在的奶粉都是严格按照宝宝的需求制作,营养肯定不差,宝宝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说不爱,可能吗?!我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将此时推向道德的风口浪尖。我记得我在微博里曾看到有位妈妈说,她在一个国外网站上看到,一个妈妈询问什么奶粉好,结果引来骂声一片,大致就是说自己不喂奶给孩子奶粉太自私,那位妈妈最后说,如果我不给我宝宝喂奶粉,他的大姐无法按时上学,他的二姐不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请问我要坚持对我三宝的母乳而放弃我另外两个孩子吗??我认为,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为什么非要用统一的标准呢?能母乳当然最好,如果确实不能,选择一个信任的奶粉品牌也不会妨碍妈妈对宝宝的爱。我在断奶时也有人说,国际上推荐两岁断奶,可是一切均要考虑实际情况,我不后悔给宝宝断奶,我给了她我毫无保留的爱,她给了我她全部的依赖。当然,如果妈妈仅仅是怕麻烦,怕身材走样而拒绝母乳,那我只能呵呵呵了。 最后再说说母乳对妈妈的好,很多人认为母乳的话妈妈会发胖,胸下垂,其实不然。我怀孕前九十斤,生了宝宝一百二十斤,宝宝四个月时我九十八斤,现在跟怀孕前一样的体重,没有小肚子,穿了我怀孕前的比基尼去游过一次泳,出门办事被当过学生无视。 以上
21,406,613
182
35
投资人怎样识别具有发展潜力的手游公司?
2013 年我在跟几名同事一起做手游领域投资。我先说说我们在游戏开发商(CP)领域的的标准吧: 1. 创始人是否做好准备了? a. 我们希望我们投资的创业者都是产品型的: 创始人是不是亲自做产品? 他是否真的懂游戏、爱游戏? 他自己玩过多少游戏、花过多少钱,拆解过多少系统? 他是否对产品细节有非常强的敏感? b. 中国手游产业里,几乎没有第一次做游戏就成功的,所以创业者需要“深度”: 他是否有自己的设计游戏的方法论? 他以前是否做过任何成功或失败的产品? 他是否想清楚了自己成功、(更重要的是)失败的原因? 在此之前他是否有比较出色的商业战绩(网游是最简单直接的商业,没有商业头脑只有设计才华是不够的)? 他人生中做出重大决策的质量如何? 他是否独特思考,能形成自己的洞见? 他是否足够自信,同时有吸收外界观点的开放性? 他有没有某些方面比同行显著优秀? 2. 团队是否做好准备了? 游戏是策划+技术+美术的结合体,那最基本的,团队在策划和前后端技术这三方面是否都有足够强的人?(如果创始人自己懂技术就更加分了,如果不懂,则最好有比较默契的合作伙伴) 团队执行力够不够强?执行力不仅是努力程度,更是技术实力的体现,你能比你的对手更快的开发,就有可能比他们进入更多市场、赚更多钱。 团队合作怎么样?大家是否配合了一段时间,不是草台班子。 团队自己有商务能力吗?有商务能力的人比直接把游戏代理出去的公司更有机会做大。 3. 产品是否正确? 这款游戏是否满足未被满足的一个用户群?可以参考 2012 年的大掌门、2013 年的 MT,都是填补市场空白啊。四两拨千斤是小团队的不二使命,绝对不要跟大公司拼品质。 游戏玩法是否有新意?大家都在搞卡牌的时候,你的卡牌游戏是否有些特点? 游戏主题是否主流?选个百度指数高的、有细分用户群的游戏主题,好过漫无目的的做。 产品诞生的时机是否够好?如果在同一时期出了 N 款同质产品,就惨了。 在我们看来,创始人、团队、产品这三点是一家 CP 创业成功的根本,三者都准备好了,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谢谢 的邀请,之前没留意到给耽搁了,抱歉 从我自己本身看产品的角度: 1)创始团队的游戏理念: A,是不是有游戏产业现状和动向敏锐的判断力 B,对山寨行为的容忍度和对作弊行为的容忍度 C,做好产品的决心和把公司做成事业的决心 D,对自己和、对产品和对公司的短期定位和中长期目标修正 2)公司团队的构成: A,是不是存在冗余岗位,是不是存在关系岗位 B,谁在产品打造中有最终的话语权 C,团队构成是否存在明显的短板 D,团队是否有明显的关系障碍 3)团队的财务状况: A,每一笔财务支出是否有迹可循,是否经得起推敲 B,财务是否有相对合理的预算,并且能够坚守在预算的范畴内 C,临时性支出是不是创始人说了算,还是集体决策
21,412,491
287
56
为什么绝大多数抄袭的游戏会失败?
你看到抄袭的成功率低, 没看到原创成功率更低.
绝大多数游戏都失败了,抄袭的也不例外(失败率相对原创较低)。
21,412,491
106
15
为什么绝大多数抄袭的游戏会失败?
接着海宇的话题往下说: 1)最核心的症结在山寨生存的必要空间,这里存在三个层面: 国内的山寨空间目前正在被压缩: 2)山寨的开发者层面,同样存在四个环节: a,数值逻辑 b,产品在细节中呈现出来的文化性 c,更多的是无法达到原作的视觉感和流畅度 a,实现不了本地化的内涵,满足不了本地用户的期待 b,跟不上原产品的迭代节奏,一直处于慢几拍的状况 a,有些开发团队介入产品山寨,可能原产品当时正处在巅峰期,但是等复制品当准备发行的时候,市场已经偏离了该类型的兴趣,导致了复制品乏人问津 b,市面上出现绝对强势的复制品,导致其他的山寨品只能始终存活在阴影里,没有崭露头角的任何空间 整体来讲,现今的山寨空间已经严重被压缩,但是山寨仍然有饮鸩止渴的功效:
那些说抄袭的失败率和总失败率相当的回答,这么解释也行。 不过为了凑字数,我要换个方向。 改为:既然抄袭是为了将自己的项目建立于一些成功的先例上,为什么没有得到预期效果。 同意之前说的尊重作者的说法。如果不用这个道德向的词汇,我认为是抄袭的人没有经过大量的思维而直接接收结果,结果是任何的改变都将是架空而负面性的。 倒推几乎是不可能的,逆设计只存在于设计过程已经标准化的情况下,游戏这东西没那么成熟。且大多数抄袭没有做过逆设计的努力。 其中,我认为抄袭的一个问题是认为“游戏可以被积木化”。 没有意识到游戏的复杂之处,仍然认为游戏是可积木化的。逮到一个成功游戏很快就能指出他成功的一二三点。完全没有意识到很多拥有这一二三点的同批游戏都挂了。复杂系统不会是因为某种可指明的部分而有意义的,没有银弹。 有一些公司层面的因素让此类低水平抄袭顺利成章。比如领导挖坑,项目组来填的流程。举个栗子,高层看到最近某类游戏正流行,于是设立了一个“某类型游戏好,就按照某某+某某的形式,一定能成”的命题作文。然后就扔给项目组“放手去干”了。其实没有哪个环节在好好抄袭。既没有解剖消化干净的抄袭,也不是原汁原味的抄袭。可能是项目组原本的项目预备+高层指出的抄袭方向+项目组根据抄袭方向草草调研后认为的此类游戏值得抄袭的一二三点,其中酌量搭配的一锅炖。 积木化或许恰好是结果,但不能是方法。最终回看成品的时候,可能觉得某块东西就是因为玩过某游戏,或者某个系统和其他游戏的好像。这很正常,因为现状是中国策划做游戏的思路就是从其他游戏驳样来的。但是做的过程中不能这么想。 为了消除系统间的内应力,必须从头思索自己的游戏。(或者干脆纯抄) 不过其实从头思索的话,和不抄袭自己做已经没区别了。反正根本不存在原创。怎么做游戏,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自己玩过的什么游戏。一般策划的取材深度不会超过5年。 所以真奔着抄袭而去,就请纯抄。 抄袭的其他问题也很多,后发劣势,或者仿者扎堆。之前的几位都说得很详细了。 我觉得抄袭的话,想一下自己是否能给原版游戏增加游戏外的,或者离游戏核心较远的价值。如果找不到的话就算了。
21,415,842
97
13
互联网分享与版权保护相矛盾吗?如何协调矛盾呢?
我首先想说,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虽然提问者的表述有些混乱。 其次,我不同意 的答案,他对分享的定义过于简单。在互联网时代,版权保护的立法和实践都发生了变化。由于版权人很多时候自愿放弃部分权利而获得其他的利益(除经济利益外,还包括促成知识的传播和交换),所以分享和盗版、侵权的界限也需要仔细鉴别。 分享的确会和版权保护产生矛盾,但很多情况下,分享行为实际获得了版权所有者授权,或者属于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fair use),不能一概而论。 未获得作者授权的 “分享”无疑属于侵权,应该反对,但同样也有多方共赢的分享行为,也受到法律和商业的支持。说到底,版权(和专利)是鼓励创造的制度,而激励机制也是随着技术发展也是不断进化的。
互联网基础精神是开放与自由,而版权保护的知识产权。这两者并不矛盾。首先,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使用,传播信息,建立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打破知识产权,而“免费”分享对别人利益产生侵害的内容。国内版权法规条例不明确,而且执法力度不够,处罚风险很小,总之一句话就是违法成本很低,低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这时候,很多人都乐于去拿着别人的成果分享给其他人,而获取自我满足。如果执法力度够,规定明确,违法成本很高,我相信没几个人敢去动这高压线。
21,415,842
30
19
互联网分享与版权保护相矛盾吗?如何协调矛盾呢?
先说结论,部分情况下矛盾! 不矛盾的情况:合理使用或者已经获得授权 从根本上讲,分享的目的是传播,而保护的第一层目的是禁止侵权传播,也就是说在合理使用或者已经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分享与版权保护并不矛盾。毕竟小说的原创作者、影视公司也是希望作品能够最大范围的传播,因为只有版权的价值就是在一次次的流通以及传播中得到体现。 举个例子,某天我写了部小说,希望这部小说能为我带来高额的收益,那么我需要做什么?可能我会把小说上传到网文平台,与平台签约获得阅读分成;等到小说的读者群或者粉丝量越来越大,我可以考虑找家影视公司卖出小说的影视改编权;等到电影上映后,由于票房反响极佳,还可以找游戏公司开发同款手游,找代理商开发同名周边,就这样在作品一次次的传播中我喜提亿万富翁,成为了人生赢家。 矛盾的情况:抄袭、搬运、盗版等一系列侵权传播行为 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公众习惯了拿来主义,习惯了免费共享,于是我们能看到大量的盗版影视剧、盗版小说、洗稿的文章在网上传播。这些与版权保护是相矛盾的,很直白的来说,这些盗版作品、侵权作品的传播直接侵害了创作者的经济利益。 正如@Luo Patrick 所说,版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刺激创作。而逐利是人的本性,如果创作不能给创作者带来收益,那么还会有人继续创作吗?文化以及知识还会有创新吗?我们还能看到盗墓笔记,看到迪士尼吗?因此,为了刺激创作者继续创作,为了让我们的文化生活足够精彩,政府机构必须保证创作者能够获得足够的收益,于是就有了版权保护。因为在一次次的正版传播中,作品的版权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至于如何协调矛盾,这个问题很大,根据影视、图文、小说等作品类型的不同,协调矛盾的方式也不同。 影视与小说领域,仍然依靠公众版权意识的提升来减少矛盾的发生,而在图文领域,高效合法的授权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矛盾。 相当一部分侵权行为的发生原本可以避免,比如作者在头条号发表一篇文章,公众号的作者看到之后很想转载,那么该如何操作呢?可能的操作方式是联系头条号的作者,获得转载授权,而这个流程耗时较久,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作者就选择了搬运。解决此类问题最重要的是作者可以通过第三方授权工具高效合法的获得转载授权,如果真的可以做到的话,侵权的发生一定会降低许多。
看到标题就想起韩寒这篇文章:《为了食油,声讨百度》,其中有一段: 链接:
21,430,561
332
35
微单相机的索尼、富士、奥巴三个牌子如何选择?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表。。。
首先题主要考虑三个问题: 1、相机外形的喜好问题; 2、购买相机及镜头的预算和所以期待的效果; 3、主要拍摄领域及风格喜好。 针对这三个问题,给题主做以下推荐: 1、现代数码相机机能相比早几年的相机都要好得太多,一般日常使用的话其实并不能完全发挥相机的机能,因此相机外形对购买的影响其实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不考虑机能的情况下,题主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机身。在这个方面个人认为富士、索尼和尼康三家做得最好,富士X-T1和尼康DF走复古风,机身扎实,拿在手里非常棒;索尼更注重减重、时尚,稍微牺牲了一些握持的手感,但是体积确实大幅削减,一点儿都不笨重。其他的一些厂家的机子虽然也各有特色,但是总体没有这三家突出。更多不妨-点击进入-个人博客 2、无反相机相比大底大光圈相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可换镜头,所以镜头组的构成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在镜头群构成上来看,索尼和富士走了两条不同的路线:富士组建了自己的APS-C画幅精品微单镜头群,焦段组成和画质都非常好,搭配富士机身的色彩运算能够直接通过jpeg格式出好片,缺点是副厂镜头很少,而且价格比较高(比如56mm 1.2r这个头现在起码6000起跳,更不用说那几个变焦镜头了);索尼的路线就比较灵活,转接环+E卡口,配合索尼自己的FE卡口镜头,可以说选择非常宽。题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构思好镜头的选择,规划好预算。 3、相机就像人一样,没有完美的相机,只有适合某些领域的相机。希望题主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拍摄意愿来选择相机。索尼的全画幅奠定了它在广角端的极大优势,不用考虑换算数值,可以充分发挥广角的魅力;富士作为胶片时代巨头,一系列经典胶片的色彩经验几乎都在数码相机上得到了传承,就像我上面说的,富士的机器基本只需要jpeg格式和适当的机内运算就能够输出很棒的片子;尼康DF中规中矩,各项数值都不差,各项数值也不是特别突出,复古到连摄像模式都没有,但是扎实的机身和“繁琐”的拨盘设计,一定能满足你的复古情怀;奥林巴斯路线比较保守,完全不是我这种内心风骚的人喜欢的菜,所以没有实际操作过,在这里就不提了。 总而言之,给题主的意见是:在【预算】范围内,挑选自己【喜欢】的尽可能【好】的机子。 因为题主说喜欢色彩鲜艳,可能会跟我一起掉进富士坑【笑】开头的照片是前几天接X-T1的试机照,用wifi传到手机做了微调直接出图。 富士X系列A、E微单都不错,T和pro超过题主预算了。 其实最推荐的旅行机是索尼rx100和富士X30还有松下LX系列等。 希望能帮到题主。 最近索尼A7系列新机实在很火,觉得有必要添加特别说明。从观望的各种测评到机身数值来说,这台机器都可以说是现阶段的王者。如果单纯追求【好】的方面,它一定是个好选择。但是必须要附加一句:A7和它的R、S系列是三个定位,推荐不要急着入手,数码产品要记住一个核心点,就是越新越好。ps:追求最【好】器材的前提是能够发挥并且需要器材的最佳素质,如果不符合个人需要,其实就是多花钱而已。(最近见了个第一天买佳能85 1.2,不到一星期就准备卖掉的人,整个人都ˊ_>ˋ了)
21,442,692
79
32
公益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有哪些?
首先,对认为NGO不需要核心竞争力的说法表示不认同。 NGO也是一个组织,虽然它存在的不是为了盈利,但是,所有组织的存在都有其愿景和使命,而为了达成组织的愿景和使命,他们必须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停的接近他们的愿景。 谈谈我对NGO核心竞争力的看法: 首先,不同地区和国家,由于NGO组织或者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所属的阶段不相同,所以,不能简单的找到一个核心竞争力来适用于所有地区和国家的NGO组织,而应该需要区分不同的发展阶段来谈核心竞争力。 就我们国家的慈善公益事业来说,我认为慈善公益发展阶段应该分成下面几个过程: 1、政府NGO垄断期: 这个阶段的NGO,多数都有政府背景。这个阶段形成的原因是政府对各类社团组织的严格控制,但慈善公益类的社团组织又需要有,因此,哪怕是从国家上引入的NGO,也以政府出面成立并进行行政管理,比如红十字会。 这个阶段,NGO是不需要核心竞争力的,因为各个政府背景的NGO,不管愿景是什么,做事情都是政府安排好的,不存在真正的竞争关系。 2、民间NGO萌芽期: 这个阶段的出现,时间大约从2000年开始,并在2008年达到NGO成立高峰期,而且现在,我们仍旧处在这个阶段。汶川大地震,激活了非常多普通民众的爱心,也让很多人从此走上了慈善公益的道路,民间NGO大量的涌现。去年的“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调研”( )中,参与调研的组织,92.8%都是2000年成立的,其中,2008年成立的NGO最多。 这个阶段的NGO核心竞争力的判断标准,从目前来看,应该是获取公众支持的能力,或者是指,民间筹款能力。因此,这个时期的NGO核心竞争力,除了组织本身的愿景外,多数取决于发起人中是否有个知名的公众人物。比如壹基金的影响力,多数来源于李连杰,其次是他们的低门槛公益的理念(只要1元就能够参与公益);比如免费午餐,影响力大多来自于在媒体领域有很多资源的邓飞; 这个阶段,实质上是对国内所有人的公益启蒙阶段,对普通民众来说,自己所熟悉的明星等公众人物能够更容易相信,所以,这个阶段的特点,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明星公益”,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做全职公益那要有钱了退休去做的事情”的观点的来源。 这个阶段大概什么结束,我认为比较核心的标准之一,是国家能够全面放开民间NGO的注册,并且在各级政府的预算中,有采购NGO服务的预算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这个阶段的结束标准。这个时间,我估计还需要3~5年。 3、民间NGO百家争鸣 这个阶段,与第二阶段后期是存在部分重叠的。在这个阶段,NGO注册已没有限制,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让更多的人有能力来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情,于是,全国各地将的各种NGO组织注册将出现一个持续的高峰期。 既然是百家争鸣,那么,自然会出现很多愿景相同或相似的组织,不管是全国性的还是地方性的组织,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NGO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必然需求,否则,对公众来说,相同愿景的情况下,通常只会支持一两家他所信任的组织。 这个时期的公益组织核心竞争力,将是透明。这是由于现在公众对当前慈善公益组织的信任度已经非常之低,如果一个NGO能够让自己在公众的心中成为一个透明的NGO,那么这个NGO无疑将获得公众的支持。同时,透明做为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将会在NGO的百家争鸣中,形成优胜劣汰的格局。 百家争鸣的阶段,在第二阶段结束的基础上,持续时间预计在5~10年,时间长度取决于NGO是否自己能够理解这个阶段竞争力的本质并实施,同时,政府是否能够在核心竞争力上对NGO进行引导。 4、NGO发展壮大期: 在第三阶段结束后,各个领域都会出现一批透明的、有一定影响力的NGO。 在这个阶段,透明度已经是基本要求,不满足透明度要求的组织会直接被淘汰(麦烧的观点指的就是这个阶段)。这个事情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专业化。即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不再是仅凭借一颗爱心就能做好公益了。 5、成熟期 这个阶段的特点,在各个领域,TOP5的NGO将得到最多的资源和支持。透明度和做事情的专业性已不存在问题。核心竞争力变成了基于类似CRM(包括捐赠人和受捐人)的管理能力。
好像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一个level上,透明度可能在中国这种公益组织还处于比较萌芽的初级阶段能成为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透明度有问题直接pass掉了。换句话说,透明度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NGO生存的必要条件。 术业有专攻,NGO也是这样,NGO是一个统称,其中有不同的门道,在所在领域是否做的专业,是否与公众有良好的沟通,这些才是核心竞争力。 拿环境保护的NGO来说,绿色和平关注的是公众热心的话题,关注的是大企业,因为它主要依靠公众捐款来生存,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是否话题足够吸引公众(不吸引公众就没捐款了),所提供的报告是否来自于专业的实验室,所得出的结论是否reasonable。 WWF的核心竞争力好像是大熊猫的logo,它的侧重点我还没搞懂,等搞懂了再说。 TNC的核心竞争力是生态保护,就是买下一块有价值的栖息地(在美国买了大片土地,是美国政府以外的第二大地主),然后进行科学的保护和监测。为什么买一块地方,TNC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利用地理信息和蓝图来做数据分析;保护这块栖息地上的什么物种,怎样保护,TNC也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叫CAP,利用这套系统来分析。这些是六十年的发展所获得的经验和技术。除了为TNC长期专职工作的五百多名科学家,TNC还有很多合作的科学家。对待不同的物种的保护,由这些专职或者签了合同的科学家来做。 栖息地的生态系统保护得不错,这就是核心竞争力。早期TNC的口号是,“保护美国活的博物馆”。 其他的NGO组织我不了解了。欢迎补充。
21,442,789
83
53
国内外NGO从业者的待遇和收入如何?是否因为这一因素影响到了NGO人才的招募和发展?
国外这个范围太大,说说美国的情况吧。在美国,NPO从业人员的平均薪酬要比企业和公共部门低15%-25%左右,但这是平均情况。具体薪酬,视职位、领域、地域、机构规模有所不同。就职位而言,平均薪酬排前3位的是Executive Director(相当于国内的秘书长),专司募款和信息的官员;就领域而言,健康领域的平均薪酬远高于其他领域;就地域而言,华盛顿特区和中南地区(包括德州、路易斯安娜、堪萨斯、密苏里、阿肯色、俄克拉荷马等)平均薪酬高于其它地区。机构规模就不用说了,规模越大,薪酬越高。 美国非营利部门的从业人员占整体就业人员的10%左右,其创收对GDP的贡献约5%左右。简单地说,在美国,在NPO工作,基本上可以说得上是一份事业,别指望挣大钱,可是过个体面的生活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谈到就业,薪酬未必是唯一的考量。还是先说美国,凡是谈及在NPO就业,总归是有利有弊。弊就是工资比较低、职业提升路径不明确、工作环境压力较大、工作绩效评估不明确、因为募款压力有财务风险,但利也很明显:可以从事自己真正充满激情的工作、可以直接实现社会价值、同事之间价值观比较一致、工作弹性相对比较大。无论利弊,其前提是,NPO就业完全可以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 反过来看国内的情况,就比较特殊了,NGO在1995年之前都没有的,即使后来成立,也一直在民政的阴影下,在政府的压力下。 很多机构薪酬不足以维持正常生活,也很难说心理满足和社会认同,很大程度上成了对理想的追逐。这好像蜡烛两头烧,伴随着诸多无奈。 回到提问,如果简单回答,那么答案必定是,没错,NGO的薪酬限制了人才的招募和发展;可是若进一步挖掘,限制人才招募和发展的原因,远不止于薪酬。 楼上麦烧所提及的机构,TNC在美国也算是是非常不错的机构,所以他认为“高于平均”也算不得错,可是要看到,TNC不代表美国NPO的平均水准,而TNC中国分支和国内机构相比,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再补充一句,虽然我翻译了Dan Pallotta的那篇文章,可是不得不说,他的观点,在美国也激起千层浪,并不代表,也暂时没法改变,主流观点。 最后要说一句,国内NGO今日之窘迫,不会长期持续下去,终将云开见日出。
居然没有人说国内本土NGO?我来。 先说数据。《2014中国公益行业人才发展现状调查》显示,三成的公益组织没有社保,能交齐五险一金的组织只有31.6%。2014年公益行业从业人员平均薪酬为3998元,考虑到这是个平均值,应届生能拿到多少自己想去吧亲。附表和各地薪酬平均值做对比,作为一个在坐标北京的公益从业者,我们这里的小伙伴有多悲催我就不细说了,看表吧。 而且,在这个年年岁岁人不同的行业里,一旦离开的小伙伴,基本一别就是永远。他们不会在各个组织之间流动,他们都离开这个行业了T_T,详情请见表。 这也就意味着,公益行业,缺少资深人员。5年以上,已经算资深从业者了。 到底是不是待遇影响了NGO人才招募和发展?请继续看表。 结论。当然是!必须是!更多信息请猛击 作为一个有着10年公益龄的公益人,我同意这个报告的调查结果。见了太多同事的来来去去,小伙伴们从踌躇满志到铩羽而走,个中滋味与辛酸,也不是一两言可以蔽之的。 但是,我依然要说但是,我仍然相信,公益行业是朝阳产业。 小伙伴们虽然死在了沙滩上,但是他们没有白死,中国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公益行业的整体前进,“人人公益”的公益价值观在逐渐普及。每一个行业建立之初,都有着那些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那些曾经,这个问题之下大家对于国外NGO现状的描述,那也是中国NGO的未来。 在追求善良与公平的这条路上,我相信,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 最后代表公益人安利一下,猛击右边,有很多志愿者、活动以及NGO招聘, 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我们,共同建造属于我们的巴比伦之塔。
21,473,513
619
99
汽车 4S 店有哪些黑幕?
知道这是什么鬼吗?这是我这个月见到第3辆了!本来都不想拿出来讲的,但这个小动作确实太气人了!你4S店偷偷给人家的油底壳螺丝换成这样的“防盗”螺丝!难道真有人会偷机油?之前见的一辆日产和铃木都没这么来气,因为螺丝造型还没有这辆奇葩!拿老虎钳还能卸下来。这辆现代被4S店换的螺丝,边缘还是锥面的!老虎钳都受不了力!非要他的专用工具不可!车主一看傻眼了~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把它搞下来~~~方法肯定有,砂轮机暴力操作肯定把它连根拔起!但生意不能这样做的啊!果断叫车主把车开回4S店,不给换回原装油底壳螺丝就给他翻枱!你给我换成这样的螺丝,我万一开到外地,那里没要这个专用工具换不了机油咋办?不出半小时,车开回来,终于换回了原车的17螺丝。升起来搞保养了,又发现机油格不怎么对劲,这么不好拆啊!卸下来一看,怎么是本田的!(现代的机油格比本田的大了一倍都不止的) 其他见过的也讲一讲吧,反正都被气得写了这么多东西了。偷偷把售后手册的首保联撕了,限制车主非要在他那里首保不可。 还有见过黑得最脑洞大开的~~以前旁边某田的一个销售,直接自己印了一批假合同,跟客户推销的时候卖一大堆精品,签的也是自己准备好那份假合同。交回公司的是另一份自己伪造的正规合同,销售内容就一辆车,最多就加一项上牌费,什么都没有。跟着自己把车开出去,把所有精品装好,交车时车主以为就是原厂加装的。4S店也不觉察。这个销售就这样肥了一年半载,后来被客户投诉加装的东西出问题了,这事才败露。这事4S店直接可以报警把那个销售捉去蹲大牢了,不过4S店的老板念在那个销售平时销量颇高的,就要其把吃了的精品钱吐出来,然后解雇了事。
实名反对 @车辆小学生 火然 在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我不能确定是否在4S工作过,不过这哥们儿抹黑的手段略显低端。 先说第一点,如果你描述的这个真的,要么你是黑心库管,要么你那是黑店。理论上说,如果车在板车运到店里之后,如果确实是因为在运输中出现了剐蹭的话,小问题司机拿点钱大问题物流公司出面。实际操作中收车单,验车单都是谁收车谁签字,敲诈司机?你搬石头砸自己脚?验车有问题当场说清楚,过后谁认你?你故意去弄点划痕敲诈司机?拜托,你以为那些大板车的司机都是第一次给人送车么?你当人家SB呢?真要你这么干,人家记下车架号,你敢卖出去?等你卖掉之后人家找到车主告诉他买了台问题车,你觉得这个麻烦比你敲诈司机的代价要小么?你还敢说你是在高端车4S店?哪个品牌你敢说么? 第二点,比第一点更离谱。你当现在的消费者都是SB呢?客户买了瑕疵车都能折腾死4S店,你居然敢说大伤车也敢修好继续卖?还1/200的概率,哥们儿你也真敢说。你去问问同行,除了那些极个别的店(就是你们店这样的),谁特么敢卖大伤车给客户?退一赔三是给你闹着玩的么?我有个知乎一线同行群,来自全国各个品牌的经销商都有,还包括做技术的,厂家的,其中不乏一些行业大佬。将近100人,你不服私信我,我们去问问谁敢干这事? 还有你说的那啥抛光车我无力吐槽。还有4S和保险,那叫黑幕么?那叫明幕好吗?很多4S裸车不赚钱,你从事这个行业你难道不懂么?不靠保险、装饰和金融赚钱,你让4S喝西北风?免费送你车才叫良心4S呗? 我不是为4S店洗白,有哪些黑幕,热门的几个答案说得很清楚了,我就是觉得这哥们纯属胡说八道满嘴跑火车。要黑要骂我能理解,但是麻烦你按照基本法来。。 补一张正规的4s店如果卖出一辆瑕疵车是咋处理的! 图片涉及公司,已撤。简单说来就是卖了了一台后保险杠喷过漆的车,被客户发现了,求着客户赔了两万块钱。车是在别家店调的,因为当时没发现,也没有证据表明是别家店的问题,只能自己店陪客户。从公司到经理,主观,销售顾问都,每个人都要赔钱。 最后,这哥们在评论区说了很多。我不删,也不回复。你们自己判断!! 一觉睡醒,这哥们在评论区回复了好多。我一开始就说了,如果真有这么黑的4S,那也是极其个别的店,你这些个例不能代表整个行业。说到板车,板车也是有保险的。你还把道儿上的人都扯出来了?合着你之前工作的地方是道儿上的人开的?现在经销商的管控非常严格,不至于会像你说的那样黑。小刮擦一般情况下,比如说保险杠有刮擦,后视镜里面有印子。都是给客户更多的优惠,还要签个合同,客户一般也不会太纠结,毕竟车在仓库放几个月洗几次都可能会有印子。真的大事故的车除非哪个二逼到一定程度的4S店敢顶风作案卖给客户,现在很多都是集团运营,谁敢拍这个板?。最后问问,你是在保时捷么?
21,493,676
74
44
在知识产权与法律顾问方面有哪些书籍值得推荐?
律师推荐的几本我都完全同意,再推荐一本《公司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作者李兆阳是留美化学博士和JD,在一家大型外资所担任知识产权律师。 这本书不厚,我反复看了多遍,非常有启发,其中对中国和美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些比较尤其有价值。 社科院李明德教授的《美国知识产权法》对想做涉外业务的律师也是很好的入门读物。 另外强烈推荐China Hearsay(http://www.chinahearsay.com)
其实书只是你获取知识的一部分,在知识产权领域还要关注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我就不推荐你书了,推荐给你一些网站吧,也是我自己整理的。 专利: 专利搜索 SooPAT专利搜索引擎支持国内专利搜索以及世界专利搜索,免费提供专利下载等功能。 中国专利查询系统 专利局官方专利查询系统,支持国内专利查询及下载,数据齐全,缺点是操作难度大。 商标: 社文商标管家网 社文商标管家网是目前国内首家实现商标在线注册功能的网站,拥有商标局官网商标数据接口,操作方便,免费提供商标数据查询等功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官网,查询商标数据操作难度大,可以实时掌握知识产权领域最新资讯。 版权/著作权: 版权纠纷档案馆 版权纠纷档案馆可以实时掌握最新的网络版权纠纷案件,以及互联网最新版权相关资讯。 版权保护中心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21,518,957
39
23
有哪些防雷击的高层建筑设计(含施工期间)?
刚刚画完一张防雷施工图的画图民工路过~ LS已经有好多知友解释了,我也班门弄斧简单介绍下超高层建筑防雷的做法吧,具体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 GB 50057-2010,里面有详细说明 :) 避雷针当然是装在屋顶那种最容易被雷电直击的区域啦~ 避雷针绝缘神马的说法,没有听说过唉(难道你认为在雷雨天还有人没事跑去摸一摸那货么?)~避雷针那货,都是要求与整栋楼的接地系统有效电气连通的啊,现在的超高层建筑,全部都是钢筋混泥土结构,我们施工的时候就会要求所有的钢筋从基础到屋面都保证电气连通,并且保证接地电阻达到一个极小的值(LZ这类超高层建筑,估计接地电阻都会小于1欧姆的),利用建筑物钢筋混泥土中的刚劲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引下线使建筑物形成一个超大的法拉第笼,一旦建筑物遭受雷击,雷电流会通过接闪器沿着建筑物内钢筋迅速地流向大地,达到泄流的目的。 滚球法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 超过45m以上的建筑,需采取相应的防侧击雷措施。比如说外墙上面的金属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预埋件与防雷装置相连。 基础接地 为了防止雷电波侵入,所有进入建筑物的管线及金属管道宜全线埋地引入,并应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导管及金属导管与接地网相连。 屋面防雷网格 一般民用建筑分为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LZ说的超高层一般都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屋面上会要求装设不大于10mX10m或12mX12m的金属网格。 ~~~~~~~~~~~~~~~~~~~ 暂时就这么多吧,LZ有啥不明白的再补充。 PS:LZ这可绝对不是神马磁暴线圈或者天气控制仪啊……这些超高层的建筑不是在玩红警,只是在被雷劈啊……或者说,在自己招雷劈……冏……
以上说的比较简单,不知道大家理解没?有时间的话把我去拍几张我们在建工程防雷措施的图片传上来。
21,523,350
97
27
电影宣传和发行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具体工作有哪些,那就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只能先说明分别工作本质是什么,这个建立一个初步共识,后面在讨论任何“具体工作”都有哪些,才有可能性。 电影宣传: 一对多,单向的,传达信息以告知目的为主,按目标观众细分,分步骤覆盖面求最大化; 结合不同媒体特性,提供相对应的信息版本和内容,进而拉动消费欲望; 电影营销: n对n,多向的,互动的,立体的,以建立品牌为核心,借助行业内和跨界资源整合,以购票环节和增加影片收入为直接目的,直接拉动票房(其他行业另说,这里只说电影) 植入是营销,品牌拓展是营销,其他品牌资源整合是营销,导购是营销,促销是营销,版权授权是营销,线上线下活动是营销⋯⋯ 广告投放,个人认为,应该归为营销整体考虑和安排,不归宣传,因为广告资源是重要整合内容,应该由营销来整体考虑;影院阵地为主的宣传和广告投放,可以由发行环节来整体把控,略有区别。 宣传和营销区别: 前者偏职能性,不容易被量化,一旦量化容易被机械化,核心在于产品定位和锁定核心受众,创意思维建立在对不同媒体属性的认知基础上。 后者是市场开发工作,需要的更多是跨界资源整合的创意思维,直接涉及到“创造新价值”,因涉及收入,工作可被量化,创意思维建立在不同行业特性认知基础上。 电影发行: 如何把电影商品在宣传、营销过程的中后阶段,以性价比最好的方式把商品摆到货柜,就是进入到电影院,尽可能占到最合适的位置,最合适的银幕,最合适的场次。 发行人的想法跟影院、院线运营者的想法,因为利益不同,总会有矛盾,发行工作核心就是协调这个矛盾。 随着影院数量突飞猛进,影片数量激增,影院阵地较量越来越重要。 电影发行,目前正在面临深刻而颠覆性的变革,这是十年体制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我们都是见证人。
根据我的经验和理解,一个电影产品,制作好比生产部,宣传好比市场部,发行好比销售部。 PRO把产品生产制作出来后,要交给marketing来确定市场定位和包装、营销策略,最后交给sales也就是发行去销售、回款。 这样来说可能相对容易理解,宣传是空中轰炸,发行是地面推进,宣传负责传播,发行负责变现。 我心目中的宣发工作从来不是因循守旧千篇一律的,电影作为各不相同的艺术创作产品,其商业特征和回报期许同样各有不同,新媒体这个概念的内容和形式就一直在不断变化中,宣发工作也必须相应改变。当然,基本的工作原则和工作规范还是要尊重,好比打仗,一方面兵无常势,一方面战有成规。 因为我的专业领域是宣传,我就多说说宣传的内容吧。 就目前普通的商业电影宣传而言,具体工作大致不离以下几个方面:狭义的宣传工作大致包括给产品也就是电影进行包装策划定位,然后有针对性地围绕这个定位和发行目标通过各种媒介落实传播执行。广义上的宣传工作,还不仅限于媒介传播,凡是一切对电影推广有立的工作,包括发行工作,都是一种宣传。 比如我们就年初那部以小博大的《201314》为例,我们首先定位它是一部订制爱情片,所谓订制,就是指这个片名,这部电影,就是为2013年1月4日这一天生产制作的,我们给了这天一个概念叫“万年真爱日”,电影类型也因此被人为包装为“真爱日浪漫爱情片”。这个定位非常准确,因为作为一部无明星、无名导、无大场面的三无电影,不做好包装炒热概念,在市场上就基本没有机会。 概念确认了,我们所有的宣传计划就都围绕这个概念来进行。好比打仗确立了战略目标,所有作战方针都围绕既定目标制定和执行。我们不仅通过物料设计,新闻发布,还调用了各种社会资源,目标都是热炒201314这个万年真爱日的概念,在每次地面活动,每次线上互动活动, 每次发布新闻的时候都反复强调万年真爱日,同时不仅在娱乐话题,更延伸到社会话题去引导和强调这个概念,比如采访全国各大城市的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最后201314这个概念炒到很多商家也在主动跟进,我们的电影海报甚至被某地的海尔经销商盗用直接拿去做电器促销宣传……
21,531,477
1,467
310
为什么海外不少华人攒病回国看?
真实案例,人在德国,公共保险,看病几乎不花钱,住院10欧一天,拿药一般也要付点小钱.但是不多。但是在我眼里这些都是浮云。 有一段时间喉咙不舒服一直异物感,烧灼感。在德国就医,你只要不是马上快咽气了,都要一级一级看上去,第一级就是家庭全科医生,电话预约,很快,有些甚至不需要等,有些需要两三天。 医生看了下给了点消炎药,没啥卵用,重新约家庭医生,这次家庭医生给了一张转诊单,是去耳鼻喉科的,也就是第二级,专科诊所,电话预约,等待一周多点一般,然后看了下得知家里有甲状腺癌史,建议我去检查下甲状腺,给了我一张去影像科B超的通行证,约B超 这次等了10天,检查发现没问题,然后又回去继续约耳鼻喉的,如果聪明你可以提早约,这样结果出来能接上,然后现在怀疑反流性咽喉炎了,开了胃镜单,做胃镜等了一星期预约,等结果又是一周,得知幽门螺杆菌感染,吃药一周,咽喉还是有点问题...即使这样,我还没资格到下一级的医院... 类似的比如,做个眼科检查你可能等上4个月..骨折一星期才做上手术的奇葩案例 如果你想快点做检查,可以,走私保,就是你先自己付钱,快递账单给保险公司,还有德国很多牛的主治大夫都是混私人医院的,不看公保病人。另外特别喜欢比如从国内来出国就诊的大款,全部自费的病人,他们会把你当祖宗的 总结:请珍惜国内的医疗资源,我们是在用最低价的医疗成本和时间成本体验国际领先的医疗资源。设备和药可能不如发达国家,但是外科大夫的经验 我国绝对顶尖
前两天在澳大利亚吃鱼 鱼刺卡到了喉咙里,我先去看的家庭医生,连检查都没检查就给我了推荐信让我去看专家门诊 打电话预约眼鼻喉科的专家门诊,被告知最快要两周后才可以见到医生,初诊费用1500rmb 不包括治疗手术,预计拿出来鱼骨头一共需要5000rmb. 不说费用多贵的事,我想想刺卡嗓子里2周估计小病也成大病了。 于是跑去眼鼻喉医院急诊补挂号排队,(我去的还是私立的),排队等了半小时跟护士说了症状,给她看了家庭医生给我写的推荐信(就是介绍病况的) 被告知他们现在很忙,这样的没有太大影响的疾病可能需要10-16小时的等待时间(估计是我还能说话,疼痛难受还不伤及性命)。 然后如果决定看先交2000rmb的急诊挂号 然后其他的治疗后会给我寄账单。 交完钱默默地在那等待等待,直到我在等候大厅里吃完了午饭,晚饭 和宵夜后,妻子给我带的面包居然把鱼刺冲刷了下去。默默地跟急诊前台打了一个招呼说我没事了,急诊前台表示挂号了就不能退款,然后我就默默回家睡觉了。 现在想来我是幸运的,最终这样的小病自愈了,以后吃东西一定要小心才是。 想起小时候大年三十吃饭鱼刺卡到喉咙,被我妈带去国内医院,等待半小时 然后医生用15分钟帮我把鱼刺取出,我还来得及回家继续看晚会倒数的往事,我觉得等30年后退休了还是回国养老的好。
21,549,612
49
16
美国上市公司会在何种情况下选择 LIFO ?LIFO 计价有何优势劣势?
作为一个苦逼的CFA Candidate和会计小苦手,看到LIFO顿时虎躯一震想起了困扰我整整两年的痛苦回忆。关于LIFO有什么优劣势为什么选择LIFO, 和 老师已经把理论知识说的很深入很清楚了,我就来浅出一下举个栗子方便和我一样对会计不那么擅长的小盆友好了。 假设某家公司主营业务是卖速冻包子(好吧暴露了其实我就是觉得拿包子举例子很高端上档次想要跻身这个行列而已= =),在目前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库存的情况是: 1月10日以¥0.5/个的成本生产了200个包子 起始库存是¥0.5*200=¥100 1月20日以¥0.6/个的成本生产了300个包子 库存价值是¥0.6*300=¥180 1月30日以¥0.7/个的成本生产了500个包子 库存价值是¥0.7*500=¥350 1月生产总库存是¥100+¥180+¥350=¥630 假设整个1月份总共卖出800个包子 在FIFO,即先进先出的存货计价方式下: 先卖出的是1月10日以¥0.5/个的成本生产的200个,成本是¥0.5*200=¥100 然后卖出1月20日以¥0.6/个的成本生产的300个,成本是¥0.6*300=¥180 最后卖出1月30日以¥0.7/个的成本生产的300个,成本是¥0.7*300=¥210 所以总成本是¥100+¥180+¥210=¥490 剩余库存为以¥0.7/个生产的200个,即¥140。 在LIFO,即后进先出的存货计价方式下: 先卖出的是1月30日以¥0.7个的成本生产的500个,成本是¥0.7*500=¥350 然后卖出1月20日以¥0.6成本生产的300个,成本是¥0.6*300=¥180 然后就没然后了,800个卖完了...剩下的就是200个最开始以¥0.5/个生产的包子。 总成本:¥350+¥180=¥530 剩余库存¥0.5*200=¥100 很显然,用LIFO的成本增加了,库存减少了,毛利润减少了,相应要交的税也减少了。 老师提到的LIFO Liquidation就是只剩最后以最低成本生产的200个包子时,公司如果要卖这些包子,成本就是¥0.5/个,在相同售价下财报上毛利润就会很大,相应也会多交税,而这个时候很多公司为了避税就不得不以当前的高成本生产或购买更多新存货来降低毛利润。 唔,最后发现其实包子也不大适合拿来打比喻,所以改成速冻包子了=A=。
泻药。这里好几个回答都来自会计同行。 大家都解释了优势劣势。我就补充何种情况下选择LIFO。有解释不妥之处欢迎指出。 就如其他同行所提供的解释,LIFO在物价上涨的假设下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所上报的盈利数目应该得以减少而无需交更多tax。所以,进一步来说,公司愿意用LIFO可以算是反映公司属于谨慎或保守型财务报导,同时这些公司认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产品生产的费用会不断上涨。另外,减少上交所得税,从而增加现金流,也属于谨慎保守的风格。 到目前为止,US GAAP准则靠拢IFRS有很多障碍。次贷危机前靠拢的声音响亮一段时间,除了经济缘故外,FASB前主席是靠拢/合并的主要支持者是另外一个缘故。而其中一个障碍就是美国一直用LIFO的上市公司要被强制换成FIFO,LIFO公司在这个转型的过程就需要额外上交一大笔税,从现金流和短期公司经营情况角度来说是一个很负面的影响。大型机械或产品生产类企业是其中一个例子,因为每件产品的成本非常高,其需要的原材料价格变化明显。 考虑到保持LIFO lobbying计划仍然有很多未知因素,以及长远来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靠拢的趋势,现在已经有部分企业主动从LIFO转到FIFO,财务报表就有一个LIFO reserve这一关键词。Correct me from wrong,CAT应该是这么做了。 将来还有没有企业用LIFO,这个很难预料。有点比较肯定的是IFRS Convergence这个宏伟大计对于现在的美国已经不算是priority了。换句话说,财务报告准则统一性还有很崎岖的路要走。 更新&补充:表面上欧盟很多国家全盘跟随IFRS,实质上不少国家都各自保留部分特例,貌似不同的意见还是很多的。理论上IFRS Convergence算是一种大同的概念,完全地converge就如物理学中无摩擦力的理想状态,所以实际上接受IFRS的国家都各自保留适合自己国情的特例准则。
21,569,812
35
18
目前还有哪些悬而未解或是非常棘手的互联网安全难题?
我一直觉得是那些和人性挂钩的点,很难很难解决,比如: 1. 你提到的钓鱼欺诈识别,由于安全联盟业务需求,我和管家团队,百度团队等相关研发人员交流,技术层面识别这些就很麻烦,也许某些细类可以很好识别采用一些算法,但是还是有很大一片难以解决,这个时候只能引入人力来对抗了(比如安全联盟搞了个民间鉴定团),钓鱼欺诈是某类人的智慧在里面,高级点的就更难识别,甚至人力也非常难,比如XSS的高级钓鱼攻击,很多安全人士都会中招; 2. 还有所谓的净化互联网,打击色情网站,这个更是难上加难,虽然感觉有成效,实际上色情行业的发达程度还是非常高; 3. 舆情,想遏制想监管也都是大麻烦,毕竟这是人性PK了,上升到这个层面的就没办法了,只能平衡,而无法解决; 4. 用户隐私,又是一个麻烦的,为了业务速度而忽视安全架构的太多了,懒,侥幸心态,人性暴露无遗; 5. 太多了,举例不完,总结就是:有人性缺点在里面的,都非常麻烦; 我上面说的安全包括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 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平衡。:)
收到大风邀请很久了,这个问题提得很狠,所以其实不好回答。 范围: 互联网安全领域 限定条件: 悬而未解、棘手 首先悬而未解,如果特指技术领域,我觉得在科学前沿应该有一些吧,但自己不是这块料,就不说了。 而棘手,我是这么理解的: 当防御成本极高、而攻击成本相对较低,但造成的影响较大 时,这些问题就会给人棘手的感觉。 举个例子,为什么大风会在提问的时候说到DDOS。 因为在几年前,攻击者可以轻易的搜集到大量的傀儡肉鸡,制造几个G的流量甚至几十个G的流量太轻松了,而企业和IDC签约的成本,每M的流量费用都要省着花,平时都是按照业务的峰值适当冗余的,一般每个IP也就100M、1G,了不起了。 能租的起独家10G以上的互联网企业有多少,我不知道(腾讯、阿里、优酷之类的肯定行,但是其它公司呢?大家扪心自问对比一下) 于是,攻击者轻松输入个指令,几十G的流量过来,而防御呢? 企业需要联系IDC机房,IDC联系ISP,ISP在更高资源的层面(比如骨干网络)做ACL,或者清洗,这一个协调的成本极高。 于是,大家都会知道DDOS处理起来很难,很棘手,如果老板异想天开的说要抓攻击者,是不是更棘手了? (可能有些牛逼轰轰的人会搬出很早很早以前邪恶八进制论坛上的一篇文章,说如何如何查路由上一跳,伪造源IP但根据TTL啥的也能逐渐定位,是否切实有效先不说,我们就谈谈这得需要什么样的成本吧。) 而DDOS造成的后果大家又都很清楚,业务直接中断,对有些公司来说,主营互联网业务就是印钞机啊,印钞机不转了,这损失又无法在法律意义上做为直接损失。 所以,DDOS是一个棘手的事,那是否就无解呢? 其实也不是,阿里做的一件事,其实我觉得是目前看到的最佳方案 : 阿里有钱,能攒足够的带宽,然后你们中小网站都放我这里来吧,我整它几百个G的带宽放着,攻击者要完全打垮我们的成本就提升了。现在可以每天微博晒晒又有个人打了60多个G的DNS,没事了。。 至于追查攻击者这事,咱先不谈了吧。 OK,基于上述思路, 我认为,其实对于无力承担防护成本的一切互联网企业,它们遇到的所有传统问题,都是棘手的。哪怕简单如SQL注入、数据备份、病毒防护、内网安全 ,大家已经有成熟技术方案的问题,在这些地方都是棘手的。 如果一定要追溯到特定的技术领域,大风提到的DDOS(原因已陈述)、欺诈(因为攻击者面向的是用户本身,有时候甚至不一定经过你的技术服务,比如盗QQ不一定通过QQ聊天信息发送给你)、文档安全(就是很多做防水墙之类解决方案的,其实也是个伪命题)、监控与隐私(又希望控制,又不希望被知道,这本身就是个矛盾体)、 文件安全(网页、或者从网页下载的文件,是,AV可以扫描下,扫描就靠谱么?)、后门检测(想想yuange他们要讨论如何长期隐蔽潜伏的话题就觉得心寒,其实有APT的味道?) …… 现在脑子里这些知识没体系化, 但是我相信,如果有同学按照“防护成本高、攻击成本低、影响大”这个规则来罗列,一定比我列举得全面得多,分类也会趋于合理。 抛砖引玉,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21,572,913
1,931
157
如何抓到入侵网站的黑客?
update: 在知乎第一次写文章没想到这么多赞,受宠若惊。 对于评论里同学的好奇,统一作答, ======================================================== 上面的大牛们都是说方法,我举个自己追过的具体例子 我朋友在创业,听说他公司被人搞了,请我去帮忙看下。 我发现他们公司服务器会反链一个域名叫http://yk.syncn.org。于是我查了下这个域名 手机号明显是假的不用说了,邮件看着倒是真的,顺藤摸瓜看了下这个人的gmail找回手机号:*********67。 于是看了下这个人注册的相关域名。 除了yk.syncn.org, 还注册了http://spacework.co、http://btsoso.org、http://xiasidiele.com。别着急,咱们一个一个的看。 我发现“btsoso.org”在百度中居然还能搜到一些东西。有名为“space”和“spac”的网民对该域名进行过推广,并留有qq(956308460)联系方式 这个QQ号的昵称叫SB 照着这个QQ号人肉一番,发现这个QQ号做名字在“红客联盟”、“暗组技术论坛”、“合购网”等多个黑客交流论坛发布信息。那就,翻了下他帖子?发现主要关注“webshell”、“木马免杀”、“远程控制”。想在深入挖掘下,于是就想起了QQ特么不是有邮箱么! 用http://threatbook.cn查了下956308460@qq.com注册的网站,发现大部分都叫kong ge。太没新意了,你说这帮做黑客的就不能摒弃"哥"这个占便宜的称谓么,袁哥,黑哥,泉哥,能不能有点新意!能不能!?(最后发现人家其实叫空格........可见我对安全圈哥哥哥之类的称谓深恶痛绝) 拿着"空哥"的邮箱,去翻了下已经公开的信息,发现这个邮箱跟另一个邮箱高度关联1039151694@qq.com。而且登录账号的地址都是广东省清远市。没找到手机相关的信息。 然后拿着两个qq号,去各个网站找回密码等地方去碰撞,终于把手机碰出5位。是"132****5767"。中间的星号看不见。我们设置为x。玩笑。。。 但其实中间4位是能猜的,地址是广东清远,前三位是132,排查下就能知道,手机号是13232815767。然后根据手机号翻微信,用1039151694翻微信,发现都是一个人,基本上确认没错。 然后用这个手机号再去网上搜下,发现能找到这个人的身份证441801******144617(我打码了)。 身份证手机号 都知道了。拿着这个手机号翻支付宝,发现这个人叫曾剑锋,支付宝的邮箱是spacesyn@163.com。又有新信息可以清洗了,还可以再拿这个邮箱再查。但没必要了,想知道的都知道了。 这大概就是追查流程,其实无外乎几点吧。
抓入侵黑客基本上要满足三个条件 1、隐藏不完美,有痕迹可循 2、没后台 3、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势力 先说1、目前稍微有一定技术实力的黑客,都知道销毁活隐藏入侵和嗅探的痕迹,来掩盖自己,但入侵痕迹容易隐藏,利益链却很难隐藏,很少有入侵行为是不带利益诉求的,所以一般通过追踪获益途径往往能找到目标人物。(挂马,盗号,攻击竞争对手是最常见的几种) 2、这个不能多说,最近频繁被知乎管理员锁帖,闭门分享会讲过这方面案例,公开的就不讲了。 3、其实目前中国在抓捕网络黑客方面还是抓了不少人的,但是实际上曝光的不多,简单说就是一个词,家丑不可外扬,巨头们抓黑客谁也不愿意声张出去,所以给人的假象是黑客是抓不到的,实则不然。 但是小公司,创业团队往往会有无力感。 所以,这是第三个要点,黑客被抓,往往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势力,千万不要小看中国的网警,他们认真起来,破案是很快的,六省断网那例子多明显。 当然,如果有人问,那次根域名解析全线崩溃咋没破案呢,咳咳,都是屏蔽词啊,不说了,知乎管理员手下留情吧。
21,573,052
38
15
如何寻找信息安全相关工作?
你有没有试过打开主流招聘网站,然后在搜索框里输入“信息安全”四个字,再按一下回车?
刚刚在某论坛看到一篇文章,是国外的一篇关于如何寻找信息安全的文章但是已经被翻译成中文 译:@pnig0s_小p 有的朋友经常会问我:"我怎样才能得到第一份渗透测试的工作"像大多数其他类型的工作一样,公司希望员工能够尽可能快的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价值,这就需要你有一些经验之后才能做到.而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如何得到第一份工作来获得这些经验.这是一个典型的鸡和鸡蛋哪个先有的坑爹问题. 首先,你不必有过职业渗透师的经验才能成为一个职业的渗透师,你只需要具有发现安全问题的能力并且对渗透测试工作充满激情就可以. 我认为涉足到这个领域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把精力集中在Web应用的渗透测试上.因为这是目前这个领域经常会做的工作也是目前想进入这个领域需要代价最小的一种. 学习 尝试理解操作系统原理.理解你的浏览器是怎样发送请求的.可以使用一个代理来截获这些请求和响应.阅读一些关于DNS的知识并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学习SSL.学习使用php,.Net,Ruby on Rails编写简单的Web应用,在这个过程中要以一个编程人员的思维来思考在编码过程中可能会犯下哪些错误.此外,网络上有一些安全教程以及一些存在弱点的应用可以用来进行测试.这里我推荐PentesterLab网站里提供的一些非常好的练习.我们还需要经常阅读安全资讯并对你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渗透测试就是要亲自研究和测试来达到一个更深更高的水平.你可以访问 ,这个网站会每周让你回答一个安全问题. 玩CTF夺旗游戏 这是一种学习新技术非常好的方式,同时还可以和他人竞争.此外你还有机会见到一些已经成为职业渗透师的人.而且如果他们喜欢你的技术,他们会很乐意帮助你并把你带入这个领域.一个好的伯乐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要支付比给他们的雇员更多的薪酬来给一些猎头. 挖掘漏洞 并且要以一种聪明的方式.如果你找到了一个Bug 有四种途径来处理: "Oh天呐,我发现的漏洞太炙手可热了,我得在别人找到之前把它公布出来" 基本上,当你发现一个Bug之后会通过邮件发送到一些邮件列表中比如full-disclosure.如果这个漏洞并不是真实可重现的,这也许并不会给你带来一份渗透测试的工作而且你的邮件也会永久保存在互联网上. "让我们发一份邮件给应用的官方吧" 这样做很好,你也许会在官方的公告中被提及,并从中获得一些不错的声誉. "让我们写一个针对这个漏洞的补丁并发邮件给官方吧" 这是非常出色的反馈和公开的方式,你很有可能被列在官方的更新记录中.并且在以后招聘人员可以看到你有能力找到漏洞并正确修复他们. "隐藏我发现的漏洞吧" 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处理Bug的方式,但是你目前需要人们知道你的能力,所以现在这么做并不是很合适. 大多数的招聘者会从从简历中发现应聘的人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证书,但多数情况下他们并没有很多实际的技能以及一些被网络记录下来的小荣誉 .如果你能找出一些漏洞并帮助官方修复他们,那么你将大有可能通过面试: 1.你将有能力来说明你能够挖掘漏洞. 2,你将有能力来说明你能够修复漏洞,并向开发人员介绍你修复的思路.这就是渗透测试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找出漏洞,向非安全从业人员解释这个地方为什么是不安全的并帮助他们修复漏洞.因此你现在已经能够理解这项工作了. 3.你将有能力说明你对于安全充满激情,因为你还没有进入这个领域工作就已经开始挖掘和修复漏洞了. 那么现在,从哪些应用开始做渗透测试呢.我觉得你肯定不想从WordPress/phpmyadmin或一些大型的已经经过很多人检查过的项目入手.尝试一些小的但是又具有活跃用户群的项目,开始测试他们.你找不到漏洞才怪呢:) 把事情简单化 在写简历的时候不要写太多的关键字.不要弄得自己好像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比如使用"精通X".如果你使用了这个词那么招聘人员在问问题的时候也会期待你能给出一个非常专业的回答.如果我看到你使用了"我能够..,我有能力..",那么我会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并降低我的期待值.不要在你的简历中撒谎,写上事实就好了.这样能让面试人员产生惊喜的感觉. 提问题 如果你没有通过面试,那么在面试之后你要询问你在哪方面需要提高,面试人员期待应聘者应该掌握哪些技能?他们有没有一些你能学习的资源?如果他们看到你希望提高你的技能,他们也会愿意在几个月后给你第二次面试的机会让你在这期间能够用你所学到的技能让他们信服. 原文:
21,581,987
42
17
韩国电影的发展模式是否值得中国电影借鉴?
韩国电影看得太多了,从1999年就开始看韩国电影。早些年的那些纯爱类的,喜剧类,战争类的几乎只要在中国流行过的都看过。 我看电影主要是看剧情是不是能吸引我,如果前面的十几分钟不能吸引我,那就不会看下去了。韩国的电影在剧情方面很少有让我失望的,几乎我挑一部就能看下去,很少会碰到实在看不下去的。 这么多年来,对韩国电影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他们太会创新了。这些年来,韩国电影越来越像好莱坞电影了。不但剧情越来越能吸引人,而且场面也是越来越大,对人性的阴暗面以及残忍面也一点都不掩饰地在电影镜头上直观地展现。 韩国电影是有自己本土特色的,不要说借鉴和复制其模式不可能,就算真有可能借鉴和复制,在第一关官方审查上就过不了。更别说其他像是演员的敬业程度方面的,也都不是中国演员能做到的。看到有些韩国电影片尾的时候剪进去的花絮里,那些高难度的危险动作场面都是自己实打实的上阵的,就和成龙一样玩命表演。光从这点来说,中国演员做得到的有几个。 韩国地方小,人口不多,所以演员的重复使用率就很高。很多演员以前都是拍纯爱或者言情偶像类的,只要演个文戏就可以,不用武戏。但是现在韩国的电影很多都是枪战动作片,而且韩国的电影动作场面又要求实打实,拳拳到肉的。所以,很多以前演文戏的也要上阵演武戏。中国在能文能武这方面的有实力的演员又有几个。 仔细想想这么多年来看的韩国电影,韩国电影的流行也是一阵又一阵。韩流开始流行的时候都是纯爱类和言情类的居多,代表是《假如爱有天意》,《菊花香》之类的。然后是间谍和战争类紧随其后,代表作是《太极旗飘扬》和《生死谍变》。后来又流行喜剧类,还是那种带点情色的喜剧,代表作是《色即是空》。再后来流行恐怖片,代表作是《女高怪谈》系列。每到一个流行高峰,就会有大量此类同题材电影出现,且质量相当高。 最近这几年又开始流行动作片,枪战片,科幻片等。在这些流行题材中间偶尔还有一些精彩的跨国合拍片,比如,《盗贼同盟》《大明猩》,前天刚看了一部《监视者》,结尾也有香港影星任达华客串几个镜头。 感觉韩国电影把每个流行的类型都做到极致的同时,还加上自己本土特点进行创新,这才是韩国电影有魅力的地方。
部分可以借鉴,中国电影市场独特性是独一无二的。 韩国电影除了大家都知道几条成功经验外,还有有以下几条关键因素。 一,资本方面,韩国电影业目前最核心的几家公司showbox,希杰等把控了韩国电影大部分份额。专业资本的控制可以电影一开始就站在很高的角度考虑全行业的问题 。 二,新导演培养制度,在韩国一名新电影导演的只要要曾经担任过电影的副导演,并独立完成剧本,就会得到新电影的投资,我们看到的很多韩国优秀电影就是这么诞生的,导演无需为资本发愁,可以全身心投入创作,同时很多新导演用作品实现口碑票房双赢,资本会持续这个制度让发现培养更多的导演进入行业,比如《最终兵器弓》直接进入当年十大票房,这对这样的例子每年都会发生,这也让资本方可以持续扶持新导演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幕后团队一直有着胶片时代大片厂延续下来的专业精神,幕后团队多年来一直是专业化的培训过程。幕后团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精神决定了一部电影每一细节的完美,细节的完美同时也让电影整体质量有完全不同的提高。 反观中国 第一是体现在在广电总局对于全行业的把控,尤其在内容方面,这是其他别的国家很少有的,我们在延安文艺座谈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电影人的命运,不过同时其他文艺工作者也是一样的。总局在内容方面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剧本阶段,二是成片阶段,所有的制片人导演都要被其影响。 第二我们的电影制制作市场,经历了一个其他国家少有的市场化革命,八十年代我们的大片厂在九十年代的市场化浪潮里纷纷变成植物人,包括长影,西影,上影,珠影,峨影等耳熟能详的大厂,中国电影市场突然从国营大厂主导的局面突然转变成,以北京为中心,民营电影公司为主导的市场。大量的专业人员留在老厂混吃等死,原有的专业精神在不成熟的民营电影资本影响下消失无踪。导演以及幕后人员的培养进入断代,很多导演是凭着一腔热血来拍电影,比如张扬,李杨,张元等导演,同时还要面临那时候政策变化的影响。 幕后人员进入师徒时代,没有专业化的培养制度,北京电影学院出来的学生不肯从事电影幕后工作,转而进入事业单位工作,造成行业的损失,当时甚至表演系的演员都在各个地方话剧团上班,导演系的毕业生直接进入各个单位上班,市场直接断代。活动在各大剧组的灯光师,包括顶级制作的灯光师八成都是来来自于河南农村,绝大多数都有没有经过专业的美学培养,靠的是经验和师傅教的那点布光法。 摄影师也是要经过艰苦的学徒,大部分经过艺术培训的人是无法坚持下来的,结果导致最能吃苦的反而成为了摄影师,于是很多摄影师水平只能说中庸。 这样的事情充满整个行业,灯光美术服装化妆选角都是如此。如果和美国团队还有韩国团队合住以后,就会对他们的专业性以及专业精神赞叹不已,而这些都是决定电影质量的关键,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没有补上这些缺失的环节。 三,新导演入门的苦,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曾经一名和我合作的摄影师看到酒精过敏的我,陪资方喝的瘫倒在床上后说,在中国当导演首先要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目前为止所有的新导演选拔都没有成为一个行业惯性,一名导演要想拍一部电影首先要有社会资源,而这些本身与电影无关,但却要导演自己付出大量的时间来维持。否则新电影遥遥无期。 现在虽然各路资本已经在电影市场布局完成 ,可是却没有真的考虑这几点大家看看今年各大电影公司干的好事 看看这些烂片,以上我说的这几点,没有一家公司在做。我们能借鉴能做到的只有技术上的东西,甚至我们已经超越了他们,可是内核的这些东西,是爱做表面功夫的我们,怎么也追不上的。 我上一部电影的员工就是令我无可奈何,只要捎微一疏忽,他们就就敢用各种方法来对付。 不是我自己而是所有人都在面临这个问题,强如冯小刚也在片场骂娘。 也许我们要在我们的路上走好远,这事情不都是钱的问题,关键是需要一大群认真的人,而我们中国目前最缺的就是认真的人。
21,583,957
246
20
在网络发表的文章中声明「如果转载,即视为同意支付 1000 元报酬」,能约束转载人吗?
不是每个人的文字,都是值一千块,很多文字高于这个价,这种定价方式,损害的还是创作者…… 而且你也收不到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64.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提出民事权利的要求,对方未用语言或者文字明确表示意见,但其行为表明已接受的,可以认定为默示。
21,593,614
87
18
牙齿过敏有办法改善吗?
冬天又到了,最近发现自己虽然有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但也遇到了在喝冰镇的快乐水或者吃橙子时,当食物触碰到下牙某个特殊位置会突然像闪电般尖锐地疼一下,如果要再品尝一口柠檬的话,也许全身的鸡皮疙瘩也会起来…… 这就是人群中非常常见的「牙本质敏感」的症状,目前研究显示患病率可以超过30%,也就相当于每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存在这种症状,而最经常发生的位置就是下面中部的牙齿的牙颈部,也就是下颌的4号、5号牙靠近牙龈的位置 [1]。 这种疼痛是怎么发生的呢? 牙齿敏感问题的源头不在于牙龈 ,而是在牙齿本身,首先看一下我们牙齿的结构: 牙冠最外层是「牙釉质」,牙根最外层是「牙骨质」,也就是我们大多数能看到表面白色或者如微黄色的「牙齿」,这也是人体中相当坚硬的组织,但这里并不会产生任何感觉。 那我们牙齿的感觉来源于哪里呢? 其实每颗牙齿都有自己的核心——「牙髓」,也就是常说的牙神经,这里有血管神经,让每颗牙齿都成为实实在在的「活体」。 而在外层的「牙釉质」和「牙髓」之间还有一层特殊的结构——「牙本质」,牙本质中有非常多孔道连接至牙髓,这就是「牙本质小管」。通过这些特殊的「牙本质小管」的传导,牙神经便可以间接感知到外界的刺激,让牙齿感受到冷还是热。也是基于这个特殊的结构,能让我们体会到食物温度,享受美食更丰富的层次。 然而有时牙齿会发生局部缺损,牙根也可能发生局部暴露,这就会引起牙本质小管暴露,最终导致冷热酸甜能更明显被牙髓感知,尤其是冷和酸的刺激会引发短暂而尖锐的疼痛2。老百姓常说的一句“哎呦,不行了,牙要酸倒了!” 就是这种疼痛的生动写照,只要经历过一次,对这种疼痛一定刻骨铭心。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种影响享用美食饮料快乐的疼痛,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改善呢? 其实,所有对于牙本质敏感症状的修护方法无非是两条: 第一种一般需要医生诊室的专业手段,通常可以使用树脂充填敏感区域, 另外还可以使用激光治疗的方法: 这两种治疗方法的原理都是封闭牙本质小管,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治疗方法需要医生的治疗,就诊麻烦而且相对治疗费用较高昂。 另外一种就是降低牙神经的敏感性,目前对抗牙本质敏感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就是使用「抗敏牙膏」,比如冷酸灵专研抗敏牙膏。 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少抗敏感牙膏,其中部分品牌甚至宣传可以通过舒缓牙龈肿痛、出血进而缓解牙齿敏感。这类方式从机制上就是有问题的,很难起到舒缓疼痛的作用。 只有针对牙本质敏感产生的机制、即作用于开放的牙本质小管或者牙神经的方式才能真正起到缓解牙本质敏感的效果。 这里不得不提提到冷酸灵专研抗敏牙膏的有效成分:氯化锶+硝酸钾。 其中氯化锶可以封闭牙本质小管,而硝酸钾离子可以降低牙神经敏感度,也就是说冷酸灵专研抗敏牙膏具有双重抗牙本质敏感的机制,最终可以更有保障地舒缓遇冷、热、酸、甜导致的疼痛敏感症状,这是目前公认的对抗牙本质敏感的有效方法,也经过了医学研究的证实 [3,4]。 最后预祝所有被「牙本质敏感」困扰过的人,能在冷酸灵的帮助下想吃就吃,吃嘛嘛香。 参考文献:
牙齿敏感的原因 龋齿也叫作虫牙,蛀牙,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龋齿多因细菌引起,若口腔长期得不到有效清洁,就容易导致龋齿的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还会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可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家一定要重视。 有些人长期咀嚼用力不平衡,某些牙齿一直承受较大压力,导致牙咬合面磨损,形成了较深的凹坑,如果凹坑达到牙本质层,就易引起牙神经的敏感反应。咀嚼用力不平衡可能是不良习惯导致的,比如偏爱用一侧甚至一颗牙齿咀嚼食物,也可能是牙齿不齐错位咬合导致的。长期咀嚼用力不平衡还会引起面部肌肉的相应变化,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影响颜值哦~ 牙齿的最外侧被称为牙釉质,是牙齿最坚硬的部分,牙齿越往里越软,也就是说当牙釉质受损,牙齿异常磨耗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早发现早治疗是最好的应对措施。 这就是发育问题了,可能是妈妈在怀孕期间不当用药造成的,如果宝宝们在幼儿阶段因某些疾病影响到了牙齿的正常钙化,也会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釉质又叫珐琅质,白色半透明,是牙齿最外层的组织,人体中最坚硬的物质,也最为大家所熟悉。牙釉质被用来咬碎食物,也负责保护牙齿内部的牙本质和牙髓组织,如果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内部失去牙釉质的保护,直接感受到外界冷酸刺激,自然会引起牙髓神经产生敏感反应。 牙颈部釉质比较薄,楔状缺损如字面意思,缺损呈楔状、横槽状。有些是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导致的,总是用力横向刷牙,长此以往,牙刷刷毛就像锯子一般,最终导致牙颈部楔状缺损。也有人是因为长期咀嚼用力不平衡,牙体组织疲劳,牙齿咬合力应力集中区出现破坏,导致缺损。牙颈部楔状缺损常常还会伴随牙龈退缩和牙根暴露,如此牙齿敏感也便不足为奇。 牙周病由不良口腔卫生所导致,会造成牙龈退缩,牙根直接暴露于外界坏境。暴露于外的牙根部只由牙骨质保护,而牙骨质无论是厚度还是硬度均不如牙釉质,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不高,让人无福消受盛夏冷饮的魅力。 牙齿敏感的治疗 轻微的牙齿敏感可以使用脱敏牙膏来缓解症状。脱敏牙膏里添加有抗敏感制剂,能帮助阻断外部坏境对牙齿的刺激,从而缓解牙齿敏感症状。需要说明的是,脱敏牙膏必须坚持长期使用才能起到改善作用,合格的脱敏牙膏长期使用也不会对牙齿和人体造成损伤,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使用脱敏牙膏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横向用力刷牙,纠正总用一侧牙齿咀嚼,改掉咬硬物等不良习惯。 但脱敏牙膏只对轻微的牙齿敏感有效,如果牙齿敏感较重,就需要求助于专业的牙科医生了。 龋齿需要补牙,越早补牙,费用越低,痛苦越小。对于易患龋齿的儿童群体,窝沟封闭和涂氟是有效的预防方式。 牙齿异常磨耗引起的凹坑如果达到牙本质,则秉承着能补则补,不能补就脱敏的治疗原则,脱敏一般使用激光脱敏和氟化物脱敏剂。 轻度釉质发育不全的同学可以采用树脂填充的治疗方法,严重一点可能需要做贴面或冠修复体,就是给牙齿穿上一层盔甲,来阻止外界的冷酸刺激。 牙颈部楔状缺损也需要依靠补牙来解决,配合刷牙姿势的调整,由横向刷牙改为竖向刷牙,最好是巴氏刷牙法,要是嫌麻烦可以买个电动牙刷。咬合力异常引起的牙颈部楔状缺损则需要接受更为复杂的治疗,去除异常咬合力。 牙周病的同学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牙周疾病,防止牙周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可以使用脱敏治疗,缓解牙齿敏感症状。 说辣这么多,请一定要记住,治疗牙齿敏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八个字:尽早治疗,谨遵医嘱!
21,597,490
1,186
672
自由泳如何换气?
谢邀 首先说一下,很多自由泳初学者练不好换气,不是因为换气这个动作练得少,而是没有达到练习换气的门槛。 那有些啥门槛呢? 水性 自由泳腿 (附上自由泳腿的链接:梦觉:求教自由泳打腿?) 转体 然后才是换气,当然,不是说要把上面的技能全部练好才可以开始练习自由泳的转头换气。这些基本动作都是可以混在一起练习的,一个练不好,就先放一放,练练其它的技能,在初学阶段,保持每次都有一点点进步很重要,这是持续下去的动力之一。 那换气怎么练习呢? 20.换气(陆上模仿练习) 21.换气:水中扶池边练习 22.换气:常见问题 之后还有 24.囫囵游加换气 25.螃蟹游 26.换气秘技:烤乳猪式换气 27.我们能用呼吸管练些什么 28.自由泳划手的门槛 29.自由泳划手:空中移臂 30.自由泳划手:高肘移臂 31.自由泳划手:肩痛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32.自由泳划手:抱水(陆上模仿) 33.自由泳划手:抱水(水中练习) 34.自由泳划手:常见问题(划手时肩出水面) 35.自由泳划手:推水(陆上模仿练习) 36.自由泳划手:推水(水中练习) 37.自由泳划手和转体的配合 38.自由泳划手和打腿的配合 39.抬头自由泳 40.自由泳游久了腋下(嘎鸡窝)磨得好痛怎么办? 41.自由泳的滚翻转身(和仰泳一起) 42.如何给自己布置游泳计划? 这是我出的自由泳入门教程第二版,这套教学视频有43个,完整的在这个知乎Live中:游泳中的自由泳入门教程第二版(含有视频教学) 看了不能保证学会自由泳,但一定有巨大的参考和学习的价值,没错,巨大。
自由泳的换气是一个侧头+侧身的动作 除了自由泳打腿以外 换气是学习自由泳最难的部分 游蛙泳的时候我们向前游 抬头换气 眼睛看的到前方 所以大家问题都不大 可是自由泳我们向前游进 要侧头换气 眼睛只能往侧面看 这就要命了 于是自由泳换气对于初学者 往往就成了一个重灾区 在重灾区里 涌现出了一大批别具特色的泳姿 蛙泳式 鱼雷出水式 回头望月式 即将沉底式 快要淹死式 = = 以上问题的原因都在于 缺少基础练习 缺乏方向感 下面就来为大家讲解怎样优雅又正确的换气 1 基础练习 练习一:抓池边换气 首先我们来摆出这个姿势 1.左手抓池边 2.右臂伸直 3.后脑勺贴着左臂 4.左侧泳镜放入水中 我们的右肩要和头一起侧过来 如果只侧头不侧肩的话 我们的脖子会很吃力 嘴巴和鼻子也无法露出水面换气 然后我们完整做换气的动作 侧头张嘴吸气 低头缓慢连贯的吐气 记得两侧都要练习 两侧都要练习 两侧都要练习 练习二:抓扶板换气 我们手握扶板底部 边走边做侧头换气的动作 侧头的同时肩膀也要转动 保持一只泳镜在水中 记得两侧都要练习 两侧都要练习 两侧都要练习 2 方向感练习 练习一:侧身滑行 如果你趴在水面上身体可以伸直滑行 那么侧身去滑行也一定可以 只不过你会被 害怕 方向错乱 身体没伸直 这些因素所影响 所以 大家胆子大一点啦 首先 我们单手持扶板 后脑勺贴着胳膊 然后双脚轻轻垫一下池底 另一只手放在体侧 保持侧身的姿势向外漂出去就可以啦 我们漂出去之后 因为没有打腿所以下半身会下沉 身体下沉了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的腿要并拢身体伸直 练习二:侧身滑行打腿 我们侧身漂浮之后 朝着我们身体的侧面 轻轻的做自由泳打腿的动作 此时我们的整个身体都是朝着侧面 身体依然是伸直的状态 大家要放心大胆的去做这个动作 我们虽然眼睛看着侧面 但我们的注意力要保持在头顶 想着我们是朝着头顶的方向前进的 错误一:挺肚子 错误二:撅屁股 正确动作 3 侧身换气 下面开始今天的正式内容 侧身换气 我们单手拿扶板 打腿时做侧头侧身的换气动作 换气时保持练习中的身体姿态 侧头与侧肩同时做 如果上面的基础练习和方向感练习 大家都可以做的很好的话 侧身换气就是 so easy的事情啦 ---------------------------------------------------------------------------------------------------------------------------------- 更多游泳内容 欢迎关注公众号:私唯宁
21,602,369
45
20
现在做电影营销公司是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先占个位,分享下我所理解的电影营销,后续再对题回答】 在2011年前的时候,电影营销还很是传统。 比如基本可以按照付费和免费,线上和线下进行区分。 当时的微博还远没开始火,电影院的购票渠道中团购网站还不是特别主流, 当时行业杂志还是个很火的部分,比如《看电影》等垂直行业的官媒。 但是随着这几年社交网络的兴起,‘ 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 太多的APP和网站逐渐形成了新的营销阵营。 比如用于社交的微信和陌陌。 用于日常工具的滴滴、Uber、墨迹天气。 用于达人社交信息互动的微博等。 用于日常娱乐的QQ音乐,秒拍APP,和各类视频APP。 今天我们系统梳理下关于近两年来——【电影营销】的一些逻辑和玩法。 首先看下大的框架: 框架梳理清楚。 我们来看看整体的传播逻辑。 如果把电影和电视剧本身当做是“产品”来看。 那么基本所有的互联网营销逻辑和策略就都可以纳入进来。 从传播的策略来说。 其实营销不是决定的点。 毕竟在现有的产业链中, 营销不是从头开始进入到产品制作环节中的。 大部分的营销都是在产品已经完毕后才进入到传播。 相信未来这个矛盾会有所改善。 产品是营销的基础,人群意味着盘子的大小。 营销更多是手段,帮助一件好产品与更多目标受众接触。 甚至通过影响目标受众,从而引起大众 的兴趣。 宏观来说, 与运营一件产品和品牌一样。 电影的营销开始, 必须先确认这件产品的主打卖点。 毕竟每年的电影案例千千万。 红海里游泳,主打的概念就是交通工具。 你的是游艇,对方是水上飞机。 谁厉害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在传播的时候也要做到“多点开花”。 一个主要的概念为主。 辅以多个不同的次要的概念作为“多点打援”。 这就跟运营一个品牌公众号一样。 功能性的卖点却不只有一个。 那么情感的利益点,自我表达的利益点都要加以配合。 比如《我的少女时代》, 根据剧本其实可以划分出多条主线。 1,女主工作不得志,于是回想起自己的少女时代的初恋,继而在后来再次偶遇初恋情人,于是再续前缘; 2,少女时代暗恋A,结果反而被B感动; 3,与B之间达成追爱联盟,少女帮B追A的女友……B帮少女追A…… 4,少女一直都很喜欢刘德华,后来B帮少女真的见到了偶像…… 5,少女从猪扒成功逆袭变身美丽少女的故事…… 多条剧情发展下。 最终的传播却选择了第二条,而没有选择第一条的狗血剧情。 于是全剧带着我们所有观众重新看了一遍女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浓浓的青春气息和怀旧感,也让整个故事不俗套,还充满80后的回忆。 所有产品在发布和销售的过程中。 都会分阶段做不同的事。 下图就简单列举,整体的三个阶段要做哪些事。 除了上图中列出的常规内容外。 下面我们来看下近年来, 有哪些新的玩法值得大家学习。 IP这个概念作为舶来品, 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热起来。 概念本身很简单, 但却给了影视剧产品作为大的版权拥有者, 授权更多虚拟和实体产品做周边这样一件事, 以更加广阔的视野。 于是在2015我们不仅看到《大圣归来》异军突起, 更是看到老牌的《星球大战》刷爆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2011年《失恋33天》的《失恋物语》刷爆了整个的微博和人人网后。 社交网络的运营,尤其是视频推广就变成了电影营销的标配。 下图我们来看下,在影视剧传播这个方面, 影视剧们是如何深入运营各大社会化营销渠道的。 最后,我们简单看下。 影视剧本身作为产品,销售渠道其实并不太多。 基本各类能付款的渠道,都变成了销售通道。 最后的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号【夏狐狸说电商和电影营销】 我会定期分享些在营销端的一些知识和发现。 作为电影迷,我也会定期推荐些好片子。
作为上面提到的新媒体公司之一,对于想进来的朋友说几句: 第一:你把新媒体作为做简单的入门动作,其实大大低估了进入新媒体以及这个行业的“门槛”,如果你只是想做微博运营,这不需要公司资质,团队甚至兼职即可,但离你后面的计划很远。我总结影视新媒体营销横跨了广告、公关、IT、媒体、影视、营销等六个领域的属性,对公司领导及企业人才的复合能力要求极高。甚至现在还要开始研究大数据和算法,不知道有多少人具备创立这样一家公司的综合能力,做大了还涉及到管理能力上的要求。简言之,做容易,做好难。所以实际上小公司很多,但真正的大公司很少。 第二:时机问题。其实时机是好时机,但是整体市场在养成过程中,早三年,做新媒体的公司都还被称为水军公司呢,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没有成熟到支持一个庞大的第三方公司。你初进市场,如果打算一起教育市场,当然可以,但目前的市场容量其实有限。按照好莱坞的发展模式,是更需要一些专注某一领域细分市场的专业公司。比如好莱坞找特型演员都有专门的公司来运作。 第三:你预设的路径是有问题的。你提到的每阶段工作属性都不同,都有自己的门槛,都有自己的基因和人才需求。到时候转型还涉及到反噬上游,和业内其它公司竞争的问题。记住,电影是一个圈,混圈子有时比做事还重要,如果圈内朋友都成为你的竞争对手,你的压力可想而知。 最后,欢迎你关注并加入电影营销市场。但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1,606,082
77
30
电影调色师的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电影质感?
我并不是专业调色的(真委婉。。说白了我就是个看过一大堆调色的Color Reel的人),但是觉得这个调色的提升程度是可以感受的到的。 个人觉得在原片拍摄齐平的情况下,调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一个电影的质感! 当然这个感觉我自己也解释不清。。总之看每个Color Reel的时候,滚过去的一瞬间,感觉就是一种提升 从几个Color Reel去看吧 国内找不到几个。。 翻墙了or人在墙外请点击如下 特别推荐Nikon D800拍摄经过Premiere简单调色的这个Reel 民用级别设备也能用很普遍的软件调色出质感: 下面按调色软件分类一些Color Reel Davinci Resolve: Baselight: Color: Colorista: DK:
电影调色师调色流程: 观看影片:会把整个电影先观看几遍,与导演沟通基本色彩格调,大致什么场次用什么色调,然后我们调色师会与导演在调色设备前进行基础的色彩格调调色沟通,把气氛风格当场做出来,储存好这些风格后,导演就可以拍拍屁股回家继续拍片,调色师就会把自己留在了小黑屋,继续对影片进行调色工作。 一级调色:所有的镜头都会因为灯光,场景不同,角度不同,取景不同而发生很大差异,我们所谓一级调色就是要把这些差别给纠正回来,让每个镜头的基本色还原,把色彩宽容度给拉大了,后面进行细节调色才能更好的把握。 二级调色:二级调色会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但是总结一句,二级调色就是对电影气氛的表达。我们每一个镜头上做出的步骤大概是:对亮灰暗三部分的色彩基调处理;对人物突出处理,重要物品突出,对背景处理,对灯光处理,原则都依据人物要清晰,背景不能超过人物,灯光宣传气氛等等标准来做。当然每个电影都会有不一样的风格,所以不能用文字一一解释。在整个过程中,一直要保持前后镜头的色调一致,现在观众的眼睛已经很厉害的了,有一点点偏色也是会看出来的。所以需要很仔细,这是个细活噢。 全球的电影色彩特点,虽然今天全球电影调色风格已经不会区别特别大,但是只要你留意之前的影片,你不难发现还是会有些各国特点的: 美国电影:喜剧片日光下拍摄多,明亮暖色调,饱和度相对高些 ,黑白灰对比低,颜色丰润一些,暗部透一些 剧情片一般家庭片暖调为主,而感情惨淡的会选取夜景或者室内光度低,亮部偏暖,暗部偏蓝;剧情不同时变化时会出现或者两部冷调,暗部暖调; 战争片饱和度低,冷调为主,暗部压得很重,冷调的蓝调饱和度比大陆片低,蓝调接近灰调;枪战:黄绿调 日本电影:黑白灰对比度不强,画面灰,整体片子像阴天,就算有阳光人脸亮部也是偏白。片子亮暗冷暖偏向统一,不会亮部暖暗部冷形成大反差,接近生活自然。 喜剧片相对暖调且颜色丰富,其他类型片冷调居多。饱和度整体相对大陆要低 香港电影:灰部暗部比日本的暗。香港电影人物面部亮部偏冷,灰部是偏暖; 警匪片冷调,饱和度相对美国片要高 ; 家庭片暖调,但是饱和度依然低 感情片对比度低,高级灰,低饱和度,但是色彩比较丰富 大陆电影:黄绿,黄蓝,饱和度相对高,对比度没有香港片压的重 青春片灯光朦胧,灰,颜色丰富,亮调主要偏暖 警匪片蓝调为主,对比强烈,暗部很暗,亮部灰灰的, 旧时代暖调,饱和度稍低,对比强 有共处也有不同处,希望能帮助到您,仅作参考哈哈
21,638,340
1,662
485
成为母亲后,心态上有哪些变化?
当妈前,我觉得父母很伟大,作为子女要感恩,要报答他们。 当妈后,我觉得父母很普通,这只是一种本能,我永远不需要我的孩子报答我,不需要他感恩任何事情,他给予我的快乐远远胜于我给予他的。 当妈前,对于中国的孝道非常的认同。 当妈后,才发现,做父母的口口声声让孩子孝顺自己的,真的还满无耻的。这是当妈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当妈前,觉得自己父母当年对自己还挺好的。 当妈后,才发现当年,他们,还真的挺狠心……那么多的事情,我现在站在他们的角度,是无论如何,对自己的孩子下不去手的。 终于换了角度,但却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有句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不同意。我没觉得自己生个孩子,照顾他,这算什么恩,就连动物都知道照顾孩子的。 生了孩子,照顾他,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嘛,怎么会扯到恩情上,也够奇怪的。
说一件事,在生完孩子之后,娃他爹把我的微信备注和手机电话号码姓名都改为了“女神”。这是我一个多月前无意之间看到的,最初看到手机屏幕通知消息显示未接来电“女神”时还好奇,点开之后发现这不就是我么。当然,我假装没看见,自己内心享受着这份小欢喜。 我是个特别爱美的人,因为怀孕,肚皮上爬满了紫红色的妊娠纹,骨盆也因为孕期腹部膨隆而前倾,即使生完孩子以后,体态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更不用说追奶时期把自己吃成了胖子,面对松弛肥胖的身体,我不愿意照镜子,手机里面再很难找到自拍,也不愿意拍照,因为从觉得自己变丑了,缺乏自信心了。 这样一个在自我认为不美的状态下,先生多次告诉过我,我依然是漂亮的,美的。虽然我曾怀疑,是不是为了安慰我,故意这样说,但我现在相信,我确实是他的女神。 这种改变,来源于我母亲的身份。孩子现在7个多月,纵使有再多让我崩溃的时刻,我从未对他发过脾气,没有责骂过,只想给予他足够的温暖和爱。并不是因为我脾气有多好,相反我遇事还有些急。但因为是宝宝,我不能把负面的情绪传给他,大部分的时候需要自己消化。 养育的艰辛与孩子带来的快乐,都非常多。这个小家伙无条件的信任你,爱你,交自己全身心的交付于你。这么信任你的一个小宝贝,这么需要你的一个小宝贝,作为母亲,一定要珍视孩子的这份信任与爱。妈妈不仅仅是简单的养育者,更是陪伴孩子成长的伙伴。 我在努力变得更好,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做孩子的榜样,能成为孩子的骄傲。 他的存在,让我更加渴求进步。 “他昨天还不会抓这个玩具,今天就会自己主动抓了”; “他今天学会独坐了,一个人坐着玩了挺久的呢”; “他好有好奇心吖,你看他在用心听流水的声音” …… 孩子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学习力惊人,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又有一份可贵的童真。这都是我也想要的,这么棒的一个宝宝,妈妈很多地方都比不上呢。 我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所以我在宝宝断奶后开始控制饮食,上瑜伽课,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外观的身材,甚至开始穿塑身衣。效果当然也不错,体重掉了不少,腰围也小了一大圈,现在很多人完全看不出我生完孩子刚刚过了哺乳期。 对于专业更加钻研。医学本身也是一门经验学科,爱学习对于这份工作来说太重要。我更加愿意为知识付费,参加学习班,购买各类书籍文献资料,阅读量也比以前更大了。我想要变成更优秀的医生这个意愿鼓舞着我,也庆幸自己是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 对于家人,也更加宽容和理解。一个小娃娃的出生可以让小家大乱,稍有不慎便是战火轰按鸣。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些努力应当被看见,而不是理所应该。 有时会想,孩子真的好神奇啊,他既长得像爸爸,又长的像妈妈,但很多地方,又并不和爸爸妈妈一样。 有人告诉我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 离父母越来越远的过程”,我特别认同这句话。虽然我现在会希望他能自主入睡,但当他真正能够自我安慰、自主入睡时,也正好说明在这件事情上他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不再需要妈妈了。等他长大,可能很多地方都会超过我这个妈妈,也必然会有他自己独立生活的一天。不过,妈妈就是,即使不能再陪你共同前行,也会给予他富足的内心和温暖的爱。 宝贝,我是第一次当妈妈,如果妈妈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你要给妈妈机会改正; 宝贝,你也是第一次当孩子,尽情的体会人间吧~
21,642,199
45
18
巴菲特为什么会如此偏好保险业?
第一,国民保险公司最早是格雷厄姆旗下的企业。巴菲特非常崇拜他的老师,以至于早期不惜模仿格雷厄姆的各种投资行为,所以也买入了国民保险(当然在研究之后)。这个公司最终,与华盛顿邮报(巴菲特小时候送过这份报纸,其管理者凯萨琳格雷厄姆则是巴菲特一生挚友)、可口可乐(巴菲特一生中身体里主要的水分来源。。。)等公司一样,既为沃伦带来了巨额回报,也将其人生经历与投资紧紧结合在了一起。 第二,保险业本身是一个天花板非常高的行业。巴菲特的成功,本质上可以看成是复利效应的人格化:他的人生以及投资记录就是一串持续的正复利记录。要获得长期的伟大回报,你就得把自己绑在几个伟大的复利机器之上,保险、银行、日常快消品这样的行业里,存在最多的复利机器,它们的增长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的持续自然增长是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这与巴菲特自身的能力圈有关。这是一位极其精于处理数据以及评估风险的投资家(当然没有投资家不精于此道,但沃伦从小就表现出特别的数字敏感性),这几乎是一位天生的保险从业人士。他与印度裔的管理者阿吉特所主导的“霹雳猫”保险业务,每年能为伯克希尔提供数百亿美金的负利息浮存金。 第四,投资家总是需要杠杆。早期的巴菲特使用类似私募基金的方式来募集资金,通过管理他人的钱获取盈利抽成。但是,这种模式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缺陷:如果你找不到足够多明智的、情绪稳定的合伙人,你就无法以基于长期的态度来管理资本。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国内基金经理所面临的困境。在1969年解散合伙人公司之后,巴菲特就决定不再为别人打理资本,并逐步建立起一种特别的杠杆模式,即利用保险公司的浮存金来进行杠杆投资。这种模式在保险公司里本来很常见:对一家出色的保险公司而言,其主要的收益应该来自投资而非销售。巴菲特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资金成本是负的,而大部分保险公司无法做到这一点。这部分源于阿吉特等人非凡的管理才能。 最后,这也是一种偶然。伯克希尔旗下有多个保险公司,但这并非完全是“行业选择”,只是碰巧,那些进入他选择范围的杰出企业是保险公司而已。GEICO拥有非同寻常的低成本业务能力,BHRG拥有阿吉特这位超级明星,这些公司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如果仅谈巴菲特对保险业的偏爱,无疑是因为保险公司长期源源不断的高质量资金流。承保和投资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两个轮子,双轮驱动便可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巴菲特如此擅长投资,不经营保险公司岂不可惜? 跑个题,先看看国内的情况: 对这个体量没有直观概念的话,可以看看2011年这条新闻内容“戴相龙预计:今年社保基金规模达1万亿,到2015年达到1.5万亿”。 虽然工商银行2013年中报总资产达到187,234 亿元,接近中国人寿总资产19,840.35亿元的10倍,但是,商业银行自营交易资金不能投资于A股,而且代客理财资金也不能直接投资于A股。国内商业银行代客理财资金只能借助信托产品或者结构性利率互换等曲折间接地投资于股票市场。所以,从国内情况看,对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的影响力,保险资金要大于银行。 国外对银行投资的限制较少,银行自营与理财资金均可入市,风险基本可控,投资规模较大,巴菲特也投资了美国银行等多家银行。但与保险资金相比,银行资金的周期相对较短,寿险保单合约交费期动辄二三十年,甚至更长。这对于面对国内不完善投资市场和严格监管的保险公司而言,略显苦涩;但对于美帝那种成熟的资本市场,对于保险资金长期的资产负债管理与所谓的价值投资理念能更容易的寻求到契合点,这样,留给巴菲特的只剩数钱数到手抽筋儿的幸福了。 在具体到题主谈到的新闻。 保险在2012年占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590亿美元总收入的25%,其中最重要的业务是以直接的保险金和再保险金额为基础财产及灾害保险。包括了:1996年收购的全资子公司——GEICO公司(美国第六大汽车保险公司);美国第十大财产/伤亡保险公司(拥有470多万投保人和730万辆投保汽车);General Re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四家再保险公司之一)。 这次挖角不过是其在保险业务方面的进一步扩张行为,承保合约增加,会促进投资业务发展,反过来,投资利润提升,也有利于承保业务的开展。 注:引用部分来自网络
21,652,557
183
20
国内三家通信运营商的 4G LTE 制式有何区别?哪一家更有优势?
真正的4G是LTE-Advanced,TD-LTE-Advanced和WiMAX-Advanced,目前的所谓的4G(LTE-FDD和LTE-TDD)其实是3.9G,这是运营商玩的文字游戏。真正的4G要求静态传输速率达到1Gbps,高速移动状态下可以达到100Mbps。 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英语:fourth generation of mobile phon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缩写为4G),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也是3G之后的延伸。 这套无线通信标准,从技术标准的角度看,按照ITU的定义,静态传输速率达到1Gbps,用户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可以达到100Mbps,就可以作为4G的技术之一。 从营运商的角度看,除了与现有网络的可兼容性外,4G要有更高的数据吞吐量、更低时延、更低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更高的鉴权能力和安全能力、支持多种QoS等级。 4G标准 按照lz的题意,应该是指的LTE-FDD和LTE-TDD,联通由于3G时代使用的WCDMA制式,4G制式几乎肯定是LTE-FDD;而移动目前正在几个大城市打造LTE-TDD的4G实验网;在这种情况下,电信的制式选择就比较微妙,之前传出租用移动网络的消息,目前两个制式的网络都有招标,出于维护成本考虑最终应该只会使用一种制式,电信自己肯定倾向于选择LTE-FDD(产业链更完善,终端选择更多),不过最终选择权在工信部、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肯定会有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不是我等X丝可以窥探的。 所谓的优势,除了制式本身的优劣外,还有运营等因素,3G时代联通手握WCDMA的如此优势也没能将移动拉下马,可见移动在2G上老本是多么雄厚,所以TD这个废柴也只能由移动来做。电信基础扎实,3G网络里电信的信号覆盖和使用感知应该是最好的。运营能力上看,移动和电信差不多,都要强过联通。 综上所述,移动制式肯定是LTE-TDD,联通是LTE-FDD,如果电信选择LTE-FDD,本人看好电信。如果电信选择LTE-TDD,甚至和移动合建4G网络,那么三家运营商基本上是机会均等的。 利益相关:本人是某通信设备提供商职工,只不过本公司没有无线业务,只有光网络和接入产品,相信同行们可以猜到是哪一家:)。
不用想。fdd技术成熟,成本低,当然是fdd占便宜了。tdd只不过中国人体现民族自豪感的可笑玩具罢了。td技术本来不是中国的,是从西门子买来的。而且全球玩td的不多,连基带都少的可怜。中国这么多年制定的标准,什么GB呀,什么myfi呀,都是坑爹货,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国身份,坑了多少中国人,导致中国很多技术不能和国际接轨。技术上既不能自称体系,学习时又自命清高。
21,672,013
1,032
542
是什么维系着婚姻,又是什么导致婚姻的破裂?
这要看你把爱情和婚姻看作什么。 共产主义者认为婚姻是资产阶级虚伪的财产占有关系,基督徒认为婚姻是神圣的契约,中国古人认为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宗接代光耀门楣,有人的婚姻则是规定「你只可与我做爱」的一纸凭证,有人是搭伙过日子的卖身契,有人是「大家年轻时各玩各的老了你陪我」的一个诺。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作出不同解释,所以不用奇怪楼上会出现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答案,事实是,越是一口咬定的答案越不值得轻信,因为想解释人世间所有凡夫俗子对情爱的理解,这根本不可能,尤其在中国这种没有统一价值取向的国度。 你的问题的答案我想是,你认为婚姻于你的意义是什么,它就靠什么维系着,你认为婚姻于你的意义是什么,它就因什么的缺失而断绝。 古人说,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以利事人者,财尽而义绝。爱情也好,婚姻也好,能够吸引对方持久热情的恰恰是你身上一直不变,又被对方价值体系欣然接纳的部分。而你爱对方,爱ta什么,五十年那么久会厌烦么?如果她爱我的钱我爱她的谈吐,那只要我不破产我们就会相安无事地过下去。如果她爱我的正直善良我也爱她的正直善良,那恭喜你们,你们价值观在同一频道。价值观契合了,碰到很多爱情中的问题两人想到的就不是考验和麻烦,而是一起面对,因为这压根不是两个人的问题,是一个人的。就算你们的价值观同样是对婚姻满不在乎,没关系,至少不会有人为你们的分手伤心嘛。 最后忠告,寄希望以别人的爱情作你的榜样,只会让你对爱情绝望。
离过婚的人表示至今没有参透这个问题。 只能说不后悔离婚,但是当初有些事情的处理方式,现在也许不会那么做了,会解决的更好一些吧。 婚前不够爱,婚后又没有磨合好,不懂得付出,都是问题。 爱真的不重要么?曾经一度以为不重要。自以为是的觉得爱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现在答案不一样了。 爱重要,永远。 婚姻要付出,要包容。说烂的话就像小时候背诵的课文一样,当时背下来了,也知道了。可是,很多年后,忽然在某个点才明白当初作者的意思。当然,也有可能,一辈子都不明白。 其实有一句话,很赞同。过去的离婚率低是因为过去的人东西坏了会想着补,而现在的人东西坏了只想换个新的。 时代不同,三观不同。你说谁对谁错。 ~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三观,所以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别人的答案得票再高,也不一定适用自己的生活。 爱重要,经济基础重要,责任重要,包容重要,门当户对重要,理解重要。 婚姻里什么不重要呢?
21,681,145
87
21
为什么很多公司的目标是上市?具体它会获得怎样的回报?上市条件是什么?上市后风险有什么?
1L的回答很完整了,补充一下,纯当闲聊~~~不想上市的民营企业家还是很多的,主要还是不希望被他人分权,觉得上了市以后企业经营就不是自己家关上门能决定的事了,要法批,要投票,要股东决议,要董事会决议,很多接触过的民营企业家就这样把上市列作待考虑事项的后几位,不到缺钱的那一刻不会提。 目前国内的企业家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解还不是很成熟,也不像米国的企业家老想着开个控股公司然后并购这个并购那个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最后做成产业龙头,大部分情况下,一个经营得十分稳健的非上市企业,完全没有充分的驱动力让企业家谋求上市。我干的好好的,每年发完工资交完税付完成本剩下的净利润除了缴纳公积金之外都是自己的,干嘛要自讨苦吃找那么一大堆监管机构和一群突然冒出来就想靠着我的企业赚点钱的股东来管着我,更何况还会有一群什么都不懂只想着一夜暴富的股民天天骂我。 一般会走上市路线的企业,或者是出于政治需要的国企或国资委下属企业,或者是老板或管理层很有资本市场意识,希望通过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将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或者就是地方政府金融办上市办的政绩目标摊派对象,天天有人劝你上市吧上市吧上市吧给你免税给你补贴给你批地给你批楼求求你啦你们这么好的企业不上市简直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啊。。。最恶心人的一种,就是管理层与中介机构沆瀣一气想通过上市圈钱甚至套现的。 说白了,上市的好处,就是给了一个资本市场的接入口,那些什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都是中介机构在拉业务的时候扯的淡,业绩和口碑才是硬道理,能做到华为、老干妈那个级别,上市和不上市有什么区别?除了股民,普通老百姓谁关心买的空调、磕的瓜子、喝的酒、炒的菜、睡的床垫是出自上市公司? 对于企业来说,能以尽可能便宜的钱融资才是上市的根本诉求,附带能有些税收减免呀、财政补贴呀、拿地优先呀更是大大滴好。而现在国内的资金情况,别说股权融资这类借了不一定还的,上市公司即便是发个债拿个贷款,资金成本也比非上市公司低得多。更别提那些高大上的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外发个永续债或者美元优先票据神马的,瞬间领先好几个马身。而有的企业利用这些融资,并个购、投个资、整合个产业链,甚至直接用上市公司股份作为对价支付(这也算是便宜的融资),运作得好的话发展就是一日千里,当然这也不是谁都能干的,大部分企业还是老老实实地在需要投资扩产的时候才去融资。 而且奇怪的是,国内的股民最喜欢的还就是看到企业融了资去投资项目,除了IPO一定要有个募投项目才能上市之外(只有我国才有的古怪规定。。。),要是最近没什么动静,互动平台上天天有人问你竞争对手最近收购了这个投资那个开工了这个为啥你没有动静管理层真没有上进心……于是有的扛不住骂或别有用心的企业也投其所好上赶着把钱往外花,见过最奇葩的,还有最近劝某医药企业做民营银行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对于国内大多数公司而言,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是终极目标之一,除了能实现创始人个人的财富暴增以外,还能为公司加持更多的资本力量,也会为当地的GDP增长作出持续贡献,因此,IPO可以说是老板、公司、地方经济多方的宠儿。 那么上市公司的IPO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如果你学了CPA,那么你就能很方便地利用所学知识,来读懂一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并判断这家公司的股权结构、财务会计信息等是否达到了上市的标准。 9月4日,安德利果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A股招股书,今天,立信会计培训借这家「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的IPO(A股)招股说明书,与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所谓IPO,就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将它的股份第一次出售给公众。 监管机构对IPO的监管方式经历了三步走: 审批制→核准制→注册制(科创板) 如果我们大致翻一下招股说明书,我们可以发现一份招股说明书竟然多达4、500页,内容很全面,大致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释义 (2)概览 (3)本次发行概况 (4)风险因素 (5)发行人基本情况 (6)业务与技术 (7)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 (8)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 (9)公司治理 (10)财务会计信息 (11)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2)业务发展目标 (13)筹集资金运用 (14)股利政策分配 (15)其他重要事项 (16)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中介机构声明 (17)备查文件 由于篇幅及时间所限,我们从中挑选几点与大家分享: 根据《证券法》规定: 该公司发行后股本总额37800万股,低于4亿股,公开发行比例29.06%,在25%以上。 我们来看这家公司股本结构情况: 总股本37800万股,本次A股拟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符合上述限额比例规定。 所谓承销,就是帮助委托人承销商品的服务商。在金融市场,承销商所承销的商品就是证券,通俗地说,就是帮助委托人销售股票。 承销可分为包销和代销两种形式,那么承销那符合哪些规定呢?我们来仔细看一下下面的表格。 从该公司的发行概况,我们可以了解到,本次发行采取的是余额包销,符合IPO承销规定。 《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具体如下: 1、持续经营「满3年」 2、出资到位产权清 3、经营合法又合规 4、主业董高3不变(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5、股权清晰无纠纷 6、发行人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7、发行人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不得有下列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情形: (1)业务重大变化 (2)行业环境重大变化 (3)依赖关联方 (4)依赖投资 (5)知识产权重大变化 (6)其他 8、发行人的财务状况良好 9、发行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IPO的法定障碍: (1)违法发行: 最近36个月内未经法定机关核准,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过证券或有关违法行为虽然发生在36个月前,但目前仍处于持续状态。 (2)严重处罚: 最近36个月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 (3)虚假申请: 最近36个月内曾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发行申请,但报送的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或者不符合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或者以不正当手段干扰中国证监会及其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工作;或者伪造、变造发行人或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签字、盖章。 (4)发申文件有问题: 本次报送的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5)犯罪未查明: 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等。 上述是所需满足条件的归纳,其中财务状况这项条件展开细讲的话,又包括净利润、现金流或营收、股本等指标。 比如,净利润需要满足: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我们可以看下该公司最近3年的利润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净利润3年的数额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满足条件。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通过以上的解读,你知道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满足上市条件了吗?
21,681,145
489
29
为什么很多公司的目标是上市?具体它会获得怎样的回报?上市条件是什么?上市后风险有什么?
行业方面,有以下好处: 重资产行业+民企,难以处于垄断地位也难以融资,不上市就眼睁睁看着被对手赶超。这是必须上市。主要是传统重工业。本来可能每年贷款利息费用好几千万,上市带来的巨量现金不光能把利息费用抹掉,还能反过来多赚好几千万,对于资金饥渴行业来说是久旱甘霖,故梦寐以求。反例好像想不出非上市民企+重资产行业还能做很大的能称得上巨头的。 服务业等毛利高但是品牌很重要,需要兼并收购来减少竞争的激烈程度、扩展规模。全用现金是不可能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不值几个钱。有了上市公司平台,股权收购变得很容易。比如蓝色光标。反例是娃哈哈,不过人家已经基本垄断中国农村市场和城市中低端市场,达到了“巨头”的规模,上不上无所谓了。 IT等高科技行业,拼的是人才,没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难以留住人。反例是华为,不过华为也已经是巨头,也无所谓了。 创始人方面 上市手里的股权的可变现价值翻了N倍,从富人变成富豪。一家上市公司,只要业绩过得去,反反复复的资本游戏可以赚出不少钱来。具体略过。 年纪大了,儿女也无意或无力接班,变公众公司,让公司内部接班人在上市公司的光环中再带着企业走一程。 其他方面 1 上市公司平台上可以结识更高层次的人,获得更多的机会(或者风险) 2 融资变简单了,昔日高姿态的银行倒过来求存款 3 人才引进简单了 条件: 法律条件自己查 实务条件我也不知道,从没有哪家公司(造假除外),是绝对不能上或绝对能上的。 风险或者说不利因素: 1. 信息透明,容易被竞争对手针对 2. 创始人不能随心所欲了,诸多掣肘,业绩也有压力了 3. 创始人的财富被更多人盯上了 4. 初创团队上市以后就泄劲,不思进取了 总体而言就想到这么多。在我看来,符合第一段,行业较为适合的企业,上市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不想上市的主要是: 1. 冷门领域的垄断者(往往还是行政垄断),或者不愿打破默契的寡头,闷声发大财,避免关注。 2. 屁股不干净,发家的钱有问题,或者逃税漏税,或者黑心产业。 3. 巨头,上来干嘛 4. 毛利率极高,根本不缺钱,也没必要和别人分钱。比如高端服装,利润极为可观。 除上述之外,企业自称不想上市,其实往往是有心无力,不能上市。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可以扯出那么多专业内容? 1.为什么要上市? 答:因为能利用想通过理财发财的部分屌丝的钱把公司老板变土豪 2.上市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好处? 答:因为能利用想通过理财发财的部分屌丝的钱把公司老板变土豪 3. 那部分屌丝? 政府:3000点 机构:4000点 私募:5000点 部分屌丝:6000点 duang,成交,就是他们了 至于相关法律法规,请咨询专业人士,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很简单,就捞不到那么多钱了。
21,691,095
172
20
最近十年,遗传学(包括基因组学)有哪些实质性的突破?
ENCODE计划(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又称人类基因组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是2003年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紧接着的又一个大型国际科研项目。我们可以认为ENCODE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ENCODE计划推出的背景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耗时十几年唯一的成就就是得到了人类基因组99%左右的DNA序列,而已知的序列并没有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基因组学存在的问题。从简单的ATCG序列出发,我们想要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那些序列是怎么划分的成一个一个基因和调控序列的,它们分别有什么功能,基因组中是不是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元件。这就是ENCODE计划要回答的问题,比基因组计划要难得多。 基于当时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认识以及研究手段和经费的有限,科学家们又提出了modENCODE计划,也就是模式生物基因组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这里的模式生物主要包括了秀丽隐杆线虫、果蝇和小鼠。由于在遗传学等其他传统领域,人们对模式生物的了解更深,并且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更小或者更简单,modENCODE计划使用更少的资源投入来给ENCODE”打头阵“。 整整10年之后,2012年下半年,ENCODE项目基本结题。《自然》杂志的9月6日出了ENCODE计划的专刊,刊登了具有代表性的多篇论文。后续刊登在各大国际期刊的ENCODE计划资助的科研论文不下百篇。 专刊链接: 自然杂志的ENCODE专题网站: 这十年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基因组的冰山一角,得出了很多令人吃惊的结论。例如,我们早就知道人类基因组只有不到2%的序列编码蛋白质,10年以前我们认为基因组剩余的序列大多是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但是这解释不了为什么人类全部编码蛋白的基因和黑猩猩只有不到1%的差别却造就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ENCODE计划的相关研究用事实证明人类基因组剩余的”垃圾“序列至少80%其实是有功能的,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非编码RNA和转座子,这在秀丽隐杆线虫和果蝇等低等生物中是不存在的现象。大量的非编码RNA的发现提示我们这些不翻译成为蛋白质的RNA分子可能有着比翻译成蛋白质的小部分RNA更重要的地位,他们可能参与或主导了极其复杂的调控,最后决定人类大量表达这个蛋白而黑猩猩大量表达另一个蛋白。而大量转座子的发现提示其实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的基因组在我们一生中一直在变化,并不是固定的,细胞彼此之间可能就有着不同的动态基因组,而这有什么巨大的意义,谁都还不知道。 科学界普遍的认识是,ENCODE的这个”结题“只是项目经费层次的。而从科学角度,这只是阶段性甚至是初步成果。你可以理解为十年间,ENCODE计划只是差不多完成了这本百科全书封面、目录和提纲。
RNA在细胞内的特定时间和位置表现出降解、易位、剪接、表达和化学修饰等系列复杂的变化,随后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光已经成为操纵蛋白、DNA、RNA等生命核心物质的关键工具之一。 在神经科学领域中,光遗传学技术通过操纵不同类型的光敏蛋白实现对神经元的激活或抑制。已有研究通过开发基因编码的光控DNA结合蛋白技术实现对基因功能的调控:光氧电压传感(LOV)结构域与DNA结合域融合成为光控DNA结合蛋白,在蓝光刺激下直接激活或抑制基因转录。这些光控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有利促进对蛋白质、DNA、RNA功能解析。 2022年1月3日华东理工大学光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杨弋教授通过在光控DNA结合蛋白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将DNA结合蛋白更换为RNA结合蛋白序列,开发出RNA光遗传学技术,能够实现对RNA的剪接、定位、翻译等功能的调控。 在真核细胞中,许多蛋白质被认为具有 RNA结合蛋白的功能,它几乎控制所有的RNA 代谢过程,包括转录、加工、翻译和细胞定位等。研究人员从枯草芽孢杆菌鉴定出一种称为LicT的转录抗终止蛋白,包含N 端 RNA 结合域和两个可磷酸化的磷酸转移酶系统调节域。在激活后LicT经历二聚体稳定并能够结合核糖核酸抗终止子 (RAT) RNA 序列的构象变化,能够防止形成RNA 终止子茎环结构。 他们将LicT与光氧电压传感(LOV)结构域组合形成光控RNA结合蛋白LicV。在黑暗条件下,LicV是以单体形式存在,不能与(RAT)RNA序列发生特异性结合;暴露在蓝光后,LicV发生构象变化形成同源二聚体并特异性识别结合RAT序列。 LicV能够如何实现对RNA功能的调控,这主要依赖于效应因子:当它与剪接因子融合后,能够有效增加或降低去除内含子的效率;当与翻译起始因子4E融合后,蓝光刺激后能够促进mRNA的翻译;当它与降解因子融合后,能够促进RNA的降解。CRISPR/Cas系统可在RNA指导下进行基因编辑,研究人员通过筛选合适的突变体,LicV能够实现有效的增强CRISPR/Cas的基因编辑效率。 基于课题组多年来的技术沉淀,本文开发出光控RNA结合蛋白,当它与不同的效应因子结合后能够实现对RNA的功能发挥相应功能的调控,并且能够与CRISPR/Cas系统进行融合,大大提高基因编辑效率。这种光控RNA技术的快速应用能够推动RNA生理功能学领域的研究。
21,708,704
1,881
1,059
体重正常却有小肚子,怎么减肚子练腹肌?
更多运动康复知识关注专栏 跑步拉伸简单说起来可以很简单,复杂说起来也会有各种高深大道理,十分全面的拉伸放松,但是对于跑步爱好者不像专业运动员来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仔细做拉伸 那么像我们这样的大众跑步爱好者到底跑步后如何进行简单的拉伸和放松,迅速的恢复身体的机能呢 看到上面大神们专业讲的已经很详细了,但是很多,让很多人无从下手,难道跑完步之后这些都要拉伸一遍吗?/(ㄒoㄒ)/~~那宝宝不得累死,早上跑步半小时,拉伸就得一个多点呀。。。。。宝宝心里苦 那答主今天就根据跑步来说一套答主常用的跑前激活和跑后拉伸放松的方法 近两年来,运动健身已经算是深入人心了,但是很多人却得不到正确健康的训练方法,依旧是跟随者大众然后照猫画虎的进行模仿,有的时候能误打误撞的做对了,有的时候却没有那么幸运,走上了一条不断损伤的道路,甚至比不训练之前身上的毛病还多了。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正确的进行训练和练后拉伸造成的 大众健身普及开来,但是由于健身房的成本还是很高,所以大家最容易接触和选择的运动方式莫过于投入非常小、随时随地都可以的跑步了 但是据答主观察,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进行正确的跑步,甚至连跑步之前要做的激活和跑步之后的拉伸都是知之甚少,所以造成了很多人,跑了一个多月或者长一点就出现了膝盖疼痛,不得不停止了刚要扬帆的运动泰坦尼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跑步需要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跑步之前的激活 跑步之前需要简单的热身来激活自己全身的肌肉和关节、增加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内滑液,来减少运动中受伤的几率,并且拉伸部分肌肉,以减少代偿运动 活动组数和时间:跑前热身每个动作做四个八拍。4*8 最后的跑步动作激活可以持续一两分钟 拉伸的时间每个动作持续30秒以上,如果觉得拉伸不够充分,可以重复两组 1、踝关节活动 踝关节活动时不建议进行环转,充分活动脚掌和脚踝的活动度 2、膝关节活动 膝关节活动时同样不建议左右环转,只在前后屈曲伸展上进行,并且活动时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太多 3、髋关节活动 髋关节活动时,要充分的做到动作的准确性,并且保持骨盆不动 首先正面提膝九十度,如图一所示,之后在提膝九十度、并且骨盆保持不动的基础上,把大腿向外打开到最大,如图二所示,之后在图二的基础上把腿控制放下就可以,这个动作需要的是准确,速度适中,一气呵成 4、胸腰椎活动 转到自己最大的程度,动作幅度循序渐进,呼气的时候可以慢慢增加幅度,并且保持骨盆不动 5、颈椎四个方向活动 颈椎的活动,要缓慢,禁忌急促幅度过大,不建议进行环转头部的动作,呼气的时候慢慢增加动作幅度 6、髂腰肌拉伸 髂腰肌拉伸,主要正对于骨盆前倾的人群,跑步的时候髂腰肌过紧会影响髋伸发力,所以拉伸髂腰肌是非常重要的 7、臀大肌激活 臀大肌的激活,有助于跑步中髋伸的保持,有助于正确跑步动作的纠正 8、跑步模式激活 模式训练,主要是做原地抬腿伸髋的跑步动作,用来熟悉正确的跑步姿势 第二件、正确的跑步 关于正确的跑步姿势,答主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因为有很多回答都有,并且跑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 其中最主要的两项就是,抬腿、伸髋,基本做到这两点就能很快靠近正确的跑步姿势 大家可以去看一些关于跑步的教程,来提高自己的跑步技术,当然只有在不断地跑步中才会有提高,很多人怕自己的姿势不正确而不敢跑步,那就得不偿失了,因为你不跑就永远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所以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件、跑后拉伸 1、髂腰肌拉伸 髂腰肌在跑步中会用到,对于骨盆前倾并且跑步姿势不太正确的人来说,长期跑后不拉伸髂腰肌会增加骨盆前倾的程度 2、小腿后侧拉伸 小腿拉伸时,脚尖一定要朝着正前方 3、大腿后侧拉伸 4、大腿内侧拉伸 5、大腿前侧拉伸 大腿前侧拉伸时,腰背保持挺直状态,大腿尽量往后,将自己的脚后跟慢慢压到臀部 6、腰部及手臂后侧拉伸 做这个拉伸时,动作一定要缓慢,呼气的时候慢慢加大拉伸幅度 7、扩胸运动拉伸 8、斜方肌拉伸 斜方肌拉伸时,下颌微收,身体立直,呼气的时候动作慢慢加大 ---------------------------------------------------分割线--------------------------------------------------------- 终于编辑完了,累死宝宝了,大家跑步后一定要拉伸呀,性感修长的身材都是拉出来的 记得点赞啊O(∩_∩)O哈哈~ 后续还会继续分享更多的健身技巧,想要完美身材的男神女神们还不赶紧关注宝宝乀(ˉεˉ乀)
来来来,直接上实用版跑步武林秘籍之拉伸篇,为了方便使用,每张图片已经编号,可直接另存图片到你的手机,每次跑前翻出几个招式试试,坚持一周基本就记住了。 1.胸部 两手放在背后交叉互握,身体向后方伸展,并将胸部挺起。 2.肩背部 双手交叉互握,向头顶上方伸直,维持数秒。 3.上半身 手臂向上伸直,双手互握,将身体弯向一侧,然后弯向另一侧,重复数次。 4.肩背部与上半身 一只手朝头上伸直,弯曲手肘,手掌触碰肩胛骨,另一只手握住手肘部位并往一侧拉,身体同时向相同方向倾斜。左右交替进行。 5.肩背部与上半身 一只手臂抬高伸直贴向胸部,另一只手臂弯曲夹住抬高的手臂。保持这个姿势转动上半身,并维持几秒。然后换边重复。 6.大腿(前侧) 弯曲单边膝盖,将脚置于腰部侧面。维持此动作,将身体慢慢向后仰。双腿交替进行。 7.大腿(前侧) 弯曲单边膝盖,以另一只腿的膝盖着地。将手放在膝盖上,另一只手握住脚尖,将脚后跟推向臀部。 8. 大腿后侧与膝盖内侧 坐姿,双腿并拢并往前伸直。挺直背部,以双手触碰脚尖。技巧 9.腰部与大腿后侧 双脚并拢站好,将上半身向前倾。尽量用手去触碰地面,碰不到也没关系,膝盖保持伸直。 10.膝盖内侧与大腿后侧 交叉双脚,伸直后腿的膝盖,将身体重心放在前脚,将身体前倾。左右脚交替进行。 11.小腿肚与大腿后侧 双脚向外张开,手掌置于地面,重心集中在手上,将膝盖伸直后上下活动脚尖。 12.腰部与大腿后侧 坐姿,双腿打开伸直膝盖,双手尽量去拉住脚尖,拉不住也没关系。 13.跟腱与小腿肚 双手放在前腿的膝盖上,后腿向后伸直,脚跟始终着地。双腿左右交替进行。 14.大腿后侧与膝盖内 侧拉伸双脚张开与肩同宽,做下稍微弯曲膝盖,双手抓住脚尖,颈部头部向下压,以帮助腿部肌肉伸展。 15.腰部与大腿内侧 坐姿,单腿伸直,另一只腿与伸直的腿交叉弯曲膝盖。用肘关节将弯曲的膝盖压向身体内侧。 可以增加难度,将原本伸直的腿也向内弯曲。 16.小腿肚与膝盖内侧 坐姿,单腿膝盖向内侧弯曲,另一只腿向外伸直,用手触碰脚尖。另一只手按压在弯曲的膝盖上以避免膝盖抬起。左右侧交替进行。 17.大腿(前侧) 单腿向后方弯曲,用手握住脚往臀部轻压。维持此姿势,再稍微将膝盖向后拉。可以用另一只手扶墙以保持平衡。 18.脚踝 坐姿,单腿伸直,另一只腿弯曲,将脚置于伸直的腿上面。接着用手以上下左右方向轻轻转动脚踝。另一只手扶住小腿以帮助保持稳定。 19.脚踝 双脚并拢下蹲,双手向前伸直保持平衡。脚后跟保持贴地,下蹲后可以试着前后微微摇晃身体。 20.小腿与大腿(前侧) 脸朝下趴在地上,单腿弯曲,同时用同一侧的手抓紧脚尖向臀部靠近。左右脚交替进行。 说明: 1.以上的拉伸运动不需要你全部都做一遍,只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个人身体情况挑几个适合的做几组就可以; 2.以上主要是跑后的静态拉伸,跑前的热身运动/拉伸相对简单(体育课老师教的些动作,自己记得几个做几个就可以),大家也比较有意识,但是跑后拉伸往往被忽略,主要分解跑后拉伸了; 3.最后多强调一句,跑步是最简单的有氧运动,但是拉伸一定一定要做哦,不然就事倍功半了! 如果自己跑步坚持不下来,欢迎来我们平台,微信搜索“不跑就出局”。我们用契约金的方式监督大家跑步,成功坚持下来可以平分未能坚持的人的契约金,跑步还能赚钱,让我们一起把跑步变得有趣!欢迎点赞或留言!
21,708,704
792
522
如何进行跑步后有效的拉伸运动?
泻药。 以下内容均转自人人主页fittime【个人极度推荐的健身相关人人主页】 拉伸的好处:一、增加肌肉的活性,使肌肉大部分肌肉纤维快速投入到运动中。 二、增加肌肉延展性,减少肌肉纤维和韧带在运动中的拉伤,撕裂,断裂。 三、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动作的质量。 四、大量运动后的柔韧性拉伸,可以减缓延迟性肌肉酸痛(大量运动后,如蛙跳,当时不疼,约24小时开始疼,约48小时最疼,约72小时开始减缓),是被证明的有效地减少运动酸痛的方法。 肌肉拉伸的动作: 动作有很多种,比如侧弯腰,双脚并拢,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双臂向上举起,抬起脚跟,上身慢慢向右侧弯曲,保持数秒,再向左侧弯曲,同样保持数秒。左右各做6次,然后恢复中间位置。也可以进行扩胸、伸展、压腿等动作。 一:如果你对拉伸的步骤有点迷茫,我们推荐如下肌肉拉伸步骤: 1.头颈:右手举过头顶,将头部向右侧拉动,复位,反复几次,换左手重复动作。  2.肩部:左手将伸直的右手托起平举,向左拉伸,换手重复动作。  3.胸部:双手平举,做扩胸运动。(图中标示有误,应该是胸肌)  4.二头肌:侧平举,手抓住墙角或者任何够高的支撑物,转动上身,坚持10—15秒。  5.三头肌:用一只手抓住另外一肘关节,轻推且越过身体,直到手触摸到后背。  6.臀肌:左腿放在右腿上,保持弯曲。使左腿触碰胸腔,向左扭转身体看左肩。  7.大腿外侧:被拉伸侧大腿向斜后方伸出,小腿与足外侧面着地,另一侧大腿前弓步膝关节屈曲,双手扶地支撑,拉伸时身体重心移向被伸拉一侧。  8.腿筋:平躺,单腿向上蹬,另一条腿弯曲并保持脚掌着地。用一条毛巾套着挺直的脚,向下轻拉毛巾,同时脚掌上推毛巾。  9.四头肌:单脚站立,身体保持直立。一手扶墙保持平衡。另一只手向上拉同侧脚尖。  10.小腿:一条腿向前跨一大步,另一条腿不动,身体前压。  11.上背:直立,双手抓住与腹部齐高的扶手,后背反复弓起、下压。  12.下腰:仰卧,双腿弯曲,双手抱起小腿,尽量向胸部拉伸。重复10次,每次30秒。 下图更适合于下肢训练,如腿部,臀部的重量训练之后: 所以在重量训练前只需要把关节活动开即可,切勿进行肌肉的拉伸。 again:以上内容均转自人人主页fittime【个人极度推荐的健身相关人人主页】
这里回答一下如何拉伸,以及所要的时间和程度问题。 因为之前针对糖友情况,和李文慧医生、全建东康复师一起探讨过,发现很多方法对于普通人同样适用,在此分享。 首先,介绍5个拉伸动作。注意做每个动作时,若是单侧的动作需两侧分别做,建议每一侧做2~3次。至于要达到什么程度,则是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最后,强调一下,拉伸也叫拉筋,俗话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可见拉筋对我们身体的好处。大部分人在锻炼完后就直接结束了,没有做一些拉伸的动作,时间一长,膝盖脚后跟等部位就容易出现疼痛。拉伸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缓解疲劳和预防损伤。
21,710,675
454
33
银行的管理培训生究竟做些什么?
刚经历完某股份行管培生一年半的轮岗,说说自己的体会吧。 银行管培生相比其他校招生主要是多了一两年的轮岗经验,各个部门、各个条线都有机会去看一看,当然时间都比较短,大多每个岗位两到三个月,待半年算很长了,每个岗位时间就这么短,要说能负责很重要的工作不大现实,所以大部分都是辅助性的工作,说直接点就是打杂了,当然还得看自己,同样是辅助性的工作,你都做好了就能逐渐负责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这对工作经验的积累还是有些帮助的。 下面是我这一年半的轮岗经历,答主所在是一家全国性股份行的一级分行。 轮岗从14年1月开始,当时已签offer但还没毕业,要到后来7月份才领毕业证。单位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有考虑的,主要是能节省将近半年的时间,让我们将来早点定岗。1月份是为期半个月的集训,跟一般的入职培训差不多,银行基础知识学习、素拓、军训。 过完年3月份开始到支行实习,一直实习到6月份临近毕业。这段时间一边工作一边写毕业论文,学校在北京,工作地点在深圳,学校好多事都顾不上,但想到实习能抵试用期,而且实习工资也还不错,就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在支行实习先学做零售业务,之前没在银行实习过,所以从最基本的站大堂开始,主要是引导、分流、转介,慢慢对业务和产品有一些了解后可以自己给客户推荐理财、开信用卡、办pos机,同事还会带着去拜访一些消费贷款和小微贷款的客户,学习贷前检查、面签、出账、贷后检查等。零售业务主要服务的都是个人客户,由于人的特点千差万别,加上总行分行指标多、任务多、检查多(传说中的神秘人),所以工作还是挺琐碎繁杂的。 接着学公司业务,相比零售业务确实要复杂专业很多。记得当时师傅先让学产品,厚厚一摞书和一沓资料,看了一段时间就跟着去见客户,有制鞋厂、手机厂、物流公司、房地产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等,主要是融资,开银行承兑汇票、做流动资金贷款,也有一些结算和资金存管业务。白天见客户,晚上回来写报告,基本上是这么个状态,一笔业务报上去还得看行里批不批,反复沟通、反复修改,时间战线拉得比较长,这就是公司业务。 6月份领完毕业证后就正式入职了,继续在支行轮岗,岗位是运营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柜员,分零售柜和对公柜,我们主要轮零售柜,因为直接与花花绿绿的现金打交道,操作风险比较高,所以前期光培训就培训了几个礼拜,学上机操作、点钞、打字、翻打传票、人民币反假等等。通过行里的统一考试后获得临时上岗资格,就可以独立上柜了。柜员工作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怕出差错,“祝你长短款”这句话会对柜员会造成一万点伤害,加之随时可能遇到各种奇葩客户,所以请大家务必善待柜员啊!因为我们真的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弱势群体!:( 9月份结束在支行的轮岗,开始进入分行轮岗,先在公司部门当产品经理。分行的产品经理其实不用负责太多研究性的工作,主要是服务跑业务的客户经理,为他们提供产品支持,同时按总行要求做好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就可以了。 之后进入2015年,1-3月份是分行零售业务产品经理,4-7月份是总行零售业务产品经理。总行产品经理的工作要复杂一些,但也有比较多的机会接触项目。我就在轮岗期间加入了一个总行零售业务转型的项目组,有机会可以独立承担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有很多机会和行里的大咖学习业务,虽然工作强度很大,要经常出差、熬夜写报告等,但对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很多刚毕业的应届生都很想进总行或分行当产品经理,主要是产品经理相比客户经理压力小一些,个人体会是产品经理业绩压力确实小一些,但工作压力还是不轻的,加班、出差是常态。刚毕业就做产品经理、风险经理等内勤工作,个人感觉底子还是薄一些,有机会还是到一线的外勤岗位锻炼几年吧,做客户经理做得好收入是很高的(在我们行还可以上不封顶),做得一般也没关系,毕竟积累了一线的经验,到时候再转内勤也有帮助。 说实话,管培生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走上管理岗位的,还是得熬个几年。怎样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走管培生这条路呢? 就银行管培生而言,如果你刚毕业对未来还比较迷惘,想通过一份工作先探探路,那么管培生这条路很适合你,因为你可以有一到两年的时间去体验银行不同岗位的工作,可以在轮岗结束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岗位,还不用背负业绩压力。 如果你目标明确,那请直接做客户经理吧,专业型也好,关系型也罢,虽然压力不小(校招生还好一些,有保护期),但出成绩肯定要比管培生快,因为你已经早起步一到两年时间了。管培生如果最后定岗是客户经理,还是得从头干起的,之前的经验和积累能不能用上是另一回事,所以我们常说:管培生就是个围城啊,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关键是,你想好了没有?
我们不是外资,然而管培还是挺受重视的,每年招进来行里的大老都要开会欢迎。不存在什么真的就为了招人进来当普工这样的事。否则让你花两年轮岗,白让你学两年,在干普通员工干的事,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 管培进来说到底就是轮岗,之前那位疑似交行的管培说的就是一个标准的管培路线,下能到基层,上能到总行部门,基本上能让管培了解银行是个什么东西,这个视野是行里别人没有的。 然后轮岗完就是定岗了,从这里开始管培生的路线分了两个方向,一般自己申请,不过很多会申请总行,然后除非那个部门肯定不需要人,或者轮岗期间在那个部门惹了人,否则一般就去了。然后从此之后,作为一个总行员工,过上了开心快乐的日子。。优势是,基层可能10年都进不了总行,你没关系没经历可以就这么进了。之后基本就没什么特殊的待遇,和别的总行普通员工一样慢慢呆着,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也是有,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领导一般会想到管培,管培是一个标签,就和四大,和研究生一样,如果部门每天没啥大事,那就没啥了。。 其实这种选择银行也不是很希望,管培对银行的意义,就是罗森这种便利店一样招店长储备生,不是说直接给总行找个预备的部门总经理,是个基层招一些有管理能力的管理干部,总行还是希望管培在基层干的。一般的网点负责人,即使做到了了解网点业务,也很难做到了解宗行的战略布局,总行的发展规划,总行各业务部门的具体要求什么的。但管培生不一样,可以做到上理解总行,下管理网点。实际上管培生选择在基层做,那么很快就会获得一个管理岗位。然而这个管理岗位又小,又忙,还在基层,还没钱,管培自己看不上罢了。然而一家网点都不去管,银行怎么能让你管10家?一个小团队都带不好,怎么能让你带一个大团队?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还想以后慢慢当总行部门总经理?人家一句,他没有基层经验不接地气,就完了。
21,728,737
93
34
韩语难学吗?
我其实真的很想说,任意一种语言文字,都是某个民族几百年上千年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如果非要以难易程度对它进行评价,我觉得未免有些太轻率,太随意了吧。 第二,学和学还是有差别的。如果你要考试,多做相应级别的试题,通过很容易。如果你要在工作里,自如应用,至少四年。不知道楼下各位大神,韩语水平究竟已经如何登峰造极,你们究竟是如何信手拈来一篇作文,或者张嘴就来几个连贯长句,才有自信说韩语很好学的,居然还有人张嘴就大谈'掌握'二字,实在是狂妄。如果拿topik那种难度的考试说事儿,还是算了吧。目前硕士阶段,在所谓的培训机构里带过一年的课,可我仍然认为无论是入门,还是入门以后的进一步学习,韩语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第三,纠正前面某些错误观点。韩语里,只有名词里的汉字词,才达到了百分之七十,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单词的汉字,完全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至于外来词,来源很广,各个语种都有,英语最多,但我也不认为英语好就能人做到听懂,会用,说得出外来词。另外,韩语里的助词,以及庞杂的连接词尾,其含义和用法也一定不能简单粗暴地用所谓的汉语意思来记忆,有些词尾和连接词尾,远非一个简简单单的'虽然,但是,然而'可以区别的。至于敬语法,我就呵呵了,想脱口而出标准,毫无错误的敬语句子,使劲下功夫吧。 最后,奉劝楼主,学习这件事,谁的话也别听,我的话你也可以当做放屁。 不过,我想送你八个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门语言,根据每个人学习目的不同、对语言的兴趣、天赋的不同,很难界定难不难学。 对于兴趣型韩语学习者来说,一般是通过韩剧、韩国电影、韩国音乐等韩流因素接触韩语的,兴趣型的学习者大部分希望通过韩语学习来看懂韩国电视剧、电影,学唱韩国歌曲、给自己的爱豆应援等,如果韩语学习目的是兴趣的话那么韩语是不难学的! 首先,韩语是表音文字,就是说如果你把韩语的四十音都学会了,并且大致了解韩语发音规则和音变的话,韩文就可以通篇读下来了。有这样一个梗,韩语考试的时候试卷上的所有韩文你可以读出来,但是不一定明白是啥意思,日语考试的时候虽然你不一定能全部读出来,但也许你能猜出它的意思。 其次,韩文中有大量外来词,很多韩语单词的发音与中文很像。 例如:우주,对应汉字宇宙,单词含义宇宙,发音【wuzu】。你可以根据单词发音来猜测它的意思。 如果了解了汉字和韩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记单词、提高韩语水平有很大帮助,接下来沪江君为大家介绍一些汉字词的记忆方法: 韩文中跟中文一样,也有前鼻音和后鼻音,ㄴ(前鼻音)和ㅇ(后鼻音)的区别,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字中文中是前鼻音的话,韩文中对应的也是ㄴ结尾的字,同样中文中是后鼻音的话,韩文中自然也是ㅇ结尾的,大家想想自己的名字就好了,拼音n结尾的就是ㄴ,ng结尾的就是ㅇ,看看是不是这么一个规律? 沪江君测试过许多汉字词,几乎99%都是遵循这么一个规律,大家知道这个规律后,特别对于初学者,在写一些单词时,就不必再犹豫到底收音是ㄴ还是圆圈 ㅇ了,想想它对应的汉字,就能找到答案了(当然如果想不出汉字,那就另当别论了哈),如果大家对韩语中汉字词很感兴趣的话,可以给我留言哦,沪江君下次可以针对这部分专门为大家介绍介绍哦。 除了中文之外,韩语中的外来词也来自于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例如: Snowboard对应韩文스노보드,韩文发音【s no bo de】是根据英文发音音译过来的。 外来词的标记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比较常见“F”音的标记方法, 字母 “F” 的官方记号是 “ㅍ” ,所以family就不是 “훼미리”,而是패밀리,file也不是“화일”,而是파일,fighting不是“화이팅”,而是파이팅。 。所以,如果你英文还不错的话,你可以从韩文发音中可以推测出这个韩文外来词是哪个英文单词,从而猜出它的意思。 所以,沪江君觉得对于那些韩语兴趣型的同学,并且学习韩语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韩剧、听韩文歌、看懂爱豆发的ins的话韩语是不难学的。除了学好发音之外,找一本适合的教材,例如《新延世韩国语》、《新标准韩国语》等,自学下来基本就可以满足个人需求啦。 但素,如果希望通过韩语学习来达到高翻或者是同传这样的水平,没有五六年韩语专业训练是很难达到的。 要想韩语说得地道、专业,当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实在太多了,除了那些复杂的发音音变体系、敬语体系、繁琐的隔写之外,由于韩语的语序与中文是相反的,中文是主(我)-谓(吃)-宾(饭) ,而韩语语序则是主(我)-宾(饭)-谓(吃),韩语初学者或是韩语功底不扎实的童鞋在翻译的时候,翻着翻着思路就被带跑偏,翻译出来文章带有明显的韩文思维,可怕的是往往翻译者自身却看不出来问题所在。 当然,如果想做同传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首先译者必须要把一句完整的话听下来才能进行翻译,这对同传人员的韩语水平、专注度都有超高要求。 以上只是沪江君的个人见解,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21,728,737
173
25
韩语难学吗?
你好,学好韩语,以下几样必备的哟。 请记住。 1:你要有几种精神: 坚持到底的精神:不学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你离成功有多远! 天天学习的精神:贵在天天,坚持学习,水滴穿石嘛! 不怕丢脸之精神:你一开口就能说对的话,就不用学了,张开嘴勇敢去说! 2: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这一点需要自己来营造: 早上一定要听韩国语的录音或广播等, 在下班或上学路上你要有walkman/mp3听歌或韩语录音。 晚上有机会多看看原版韩剧,要用心的去看,你如果被感动得流泪,就达到目的了。可能的话,结交韩国的朋友,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说。 3:有良师指路: 一定要外籍老师给你指导语音,教练会话, 一定要有专业中教给你系统讲解语法,解答疑难。 你要有支持你的老师,鼓励你的老师,在学习的路上给你指引正确的方向。 4:请找一个专业的学校:或者网校。 韩语学习网站(初级+提高+常用语+考级辅导+口语学习),跟着视频学习,这样少走弯路。。零起点学习韩语(可以下载教程), 试听:: 怎么学韩语 1.先学习好发音,这点不用多说 2.积累单词, 同样的单词反复使用、特别是动词或者利用形容词写文章,把它掌握为止。 3. 写的时候总是大声读、说、写。听自己的声音。 4. 任何教材里的会话、文章大声读30边. 5. 偶尔的听录音的自己声音。 6. 教材里的磁带或者CD、反复听、发音。 7. 写文章时最好写会话方式。写问答方式。 8. 把2、3个文章连接起来。 9. 利用规则动词、形容词造句后一定使用不规则动词、形容词也造句。。 10. 想名词单词的时候不要只想单词、由把助词连接造文章。 11. 一天利用10分钟左右想怎样用韩国语表达东西、行动、感觉等。 12, 韩国语不能用脑袋理解、而先熟练口语 要是你真想把韩语学好点,不管是业余还是专业的,我建议你,那就得找套好点的教材,跟着教材好好的学习下去咯
先说结论:韩语入门比日语英语都要难一些,但越学越简单。 也不存在哪本书入门难,哪本书入门简单这样的方法。东西就是那些东西,不会变的。 韩语入门从发音开始,发音怎么学,可以看下面的专栏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693420 学完发音之后,应该怎样继续下面的学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127241 单词怎么背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066545 想要系统学习网络课程的同学可以加饼干的微信:janisa116
21,767,943
105
29
WACC 在资产评估中的都有哪些作用?
WACC的中文又叫做加权平权资本成本。 一个项目或者一个公司的资金来源一般分为两类 : 股权和债务。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要包含三个成分: 优先股,普通股和债务(常见的有债券和期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考虑资本结构中每个成分的相对权重并体现出该公司的新资产的预期成本。但如果把WACC直接理解为股权和债务混合的资金根据其资本结构加权平均后得到的融资成本其实是有偏颇的。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一家公司的WACC来看这个公司融资时的每一块钱的成本是多少。从而在行业里进行横向比较,看看这个公司融资是不是融"贵"了。 但是WACC的应用不限于此,收购一家公司的时候经常将WACC作为折现率将未来的自由现金流折现为公司进行定价。WACC也可以适用于项目回报估值,通过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方式计算这个项目的利润现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NPV。在这种估值的需要下,WACC作为折现率,反映的不再仅仅是融资成本,而是投资者所期待的要求回报率(Required Rate of Return)。对公司或一个项目来说的资本成本其实也就是是股东和债务持有人所期望的回报。换句话说, wacc 是投资者承担投资公司风险的机会成本。 那么WACC要怎么计算呢,大家请看小黑板 : 公式里的变量解释如下: Re = 股本成本(回报率) Rd = 债务成本(回报率) E = 公司股本的市场价值 D = 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 V = E + D E/V = 股本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 D/V = 债务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 Tc = 企业税率 Rm = 市场风险溢价 强调一下以下几点 : 1. 不要混淆市场价值与会计上的账面价值 首先注意一个融资来源的权重等于它的市值比上总投资额的市值。市场价值指债券、股票以市场价格乘上发行的债券或股票数。这样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为弥补证券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不便,也可以用平均价格。 资产负债表上反应的股本价值是会计上的账面价值,通常用发行时的历史成本记账,并不一定能反映债券和股本的真实价值,特别是股票,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常常差十万八千里。 2. 在利息可以抵税的前提下考虑税盾的作用 在 莫迪尼亚尼-米勒定理(又称MM模型)中显示了在没有税收的理想经济条件下,一个公司的资本成本(以及它的估值)和债务股本比率无关。但是,很多政府允许利息抵税,因此,我们要在这里乘上(1-T),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这种条件下公司更倾向于债务融资。 3. Re怎么确定 这里就是本回答的重点啦,看看Re的公式有没有觉得很眼熟,没错,它就是你的好朋友CAPM啦。Re股本成本也称股本回报率通常就是用CAPM资本定价模型来确定。Rf是无风险利率,通常使用的是美国10年或30年国债的利率;Rm是市场风险溢价,也就是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与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差额;Beta是系统性风险指数,也就是该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的相关性指数。 关于Beta我多说一句,如果在收购过程中,买的只是一个公司的一部分资产(比如说只收购一个媒体集团下的报纸这个业务的相关资产),那么要小心,因为不同业务对市场的周期性反应不同,数值自然也不同,在计算Re时就要使用这个业务的Beta, 不要错误地使用媒体集团的Beta,可以通过在上市公司中找出具有相同业务性质的公司作为样本,在对他们的Beta去杠杆后求出Unlevered Beta, 也就是剔除公司资本结构这个因素下的Beta,用这一群Unlevered Beta的中位数,再用收购项目的资本结构重新对unlevered beta加杠杆,得到最后能够用于计算Re的Beta。 顺便祭上宝藏公式 : Tax这里还是企业税率哈,因为考虑了税盾的作用 这个公式成立的前提是Beta Deta =0也就是我们默认债务与市场没有相关性,系统性风险为0,如果找银行借了钱或是发了债券,市场再怎么不行,砸锅卖铁也得还得上。但是实际上未必债权就真的没有风险,这里就先不深入啦。 希望我的回答有帮到你,如果还有别的为题可以给我写评论哈
WACC: Weighted Average Capital Cost 中文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用来衡量一个企业融资成本的价格标签。简单来说,就是描述一个企业如果需要融资,其成本是高还是低。 一个企业如果需要融资,有两个途径:一是发行股票,一是发行债券。其中股票部分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WACC就是用加权的方法,考虑各个资本结构中的权重,最终体现企业整体的融资成本。 如何具体计算呢?需要两个部分: 1、权重:各个资本结构的权重,是其市值和总投资额的比重。 2、预期收益:所谓资本的预期收益,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成本。普通股、优先股和债券的需要分别计算。其中债券部分具有税盾的作用,需要扣减税款。 这样WACC的公式就是: WACC = 优先股权重 × 优先股成本+ 普通股权重 × 普通股成本+ 债务权重 × 债务成本 × (1 − 税率) WACC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个百分率;及成本比率或者说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WACC越高,说明公司的融资成本越高;反之亦然。WACC在企业项目评估中有重要的作用:
21,767,943
49
17
WACC 在资产评估中的都有哪些作用?
简而言之WACC的作用只是用来方便快捷地为有复杂资本结构的公司估值的。理论上它和Dividend DCF最终的估值结果应该一致,但是如果公司的负债比较复杂,那么计算dividend payout也会变得棘手(因为公司必须rollover debt去保证现金和资本结构),这时直接用自由现金流和WACC就显得快捷很多。 但是具体来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并不能精确描述WACC的作用。 对于任何资产,简单来说其资金的来源为股权和债权,自己琢磨了下觉得其成本按照不同的视角看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 资本的会计成本: 分红(Dividend Rate)和利息(Interest Expense),企业的经营利润除去利息和分红后为可以再投入生产的资金,这是从公司管理层角度出发的成本,其意义在于用最优的资本结构实现当期收益和未来发展的平衡。 2. 资本的机会成本: 相应的为股权的CAPM Rate和经过企业税调整的债权的YTM。 这是市场对投资该企业所要求的预期风险回报。这是从投资人角度出发的成本,其意义是作为投资新项目的参照物。例如说公司现在以相同的资本结构投资一个新项目,那该项目必须产生高于WACC的回报才划算。其逻辑是如果公司现在融资,则其该部分资本未来的会计成本将会与现在的机会成本相仿。
这个应该叫“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整体平均资金成本”这个译法无论是意思还是惯例都不对。 所谓成本嘛,就是衡量你企业的资金来源便宜还是贵。资金来源有两部分:股权、债权,WACC就是这两种成本的加权平均。 用处一是衡量你的资金来源贵还是便宜了,太贵了,肯定不是好事,这和买机器设备一样的道理。太便宜了……有什么内幕没?有可能被深挖。 资产评估中就是在现金流折现法中作为折现率参与衡量企业或项目的现值,就是说衡量你的企业值不值钱。WACC低,企业值钱,WACC高,企业就没那么值钱。
21,771,621
573
126
14 岁以下儿童的性侵经过描述能够作为可靠证据采信吗?
更新一些疑问。我有说过第一个知道的家长是老师,她和另一名小朋友家长决定先报警,怕他跑了。村里一下子传开后,把他家围起来,打算打一顿,但是他早已从后门溜了,警察来了之后在村里守了一夜,村民满山找他,他自知逃不掉,自己下山自首,有打过他,但还没感觉疼,警察就来拉开,到居委会后,几个年轻的警察揍了他一顿,就连夜押走了。我也不知道他家怎么有背景,只知道儿子一直在日本,那次事件后回来,本来是强奸罪,最后三年出狱,老房子早被卖掉,去另一个地方了。去年回来祭祖,光鲜亮丽,头发乌黑,虽然七十几岁的老人,看起来还是像当年一样,精神有吓人 根本告不了,事情闹起来的时候大家团结一致,谁知道最后一家家都闭口不谈了,后来我舅舅说,一部分人收了封口费,只要不上访,不和他们联名举报,年年可以选择国内外旅游 呵呵,这就是现状。 只要有后台,成年人的证词都没用,别说小孩子。中国的法制,就是用来束缚我们的。当官,有钱有权的,除非被更强大的拉下水,否则真的是为所欲为! 应该是2003年,我们村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爷爷奶奶带 那些小孩喜欢去一个老爷爷家玩。老爷爷独居,喜欢小孩 后来刑警大队的来了才知道,他涉嫌性侵,猥亵未成年儿童,最大的11岁,最小的6岁,有男有女,大概十一个,包括小我两岁的表妹 小朋友们一开始谁都不敢说,是一个隔壁村的小女孩来亲戚家做客,6岁,被别的小朋友带去他家,她回来之后双方大人都在家,问她去哪里了,她说为什么你们这里看电视要脱裤子啊,她妈妈是老师,就慢慢问她,已经很愤怒了,但还是强忍着问她,小女孩说,老爷爷给她糖吃,吃完糖带她看电视,把她关在房里,脱了裤子,她哭了还被打屁股,打屁股后又给她5块钱,让她不要哭。她妈妈已经彻底崩溃了,旁边的那个小孩也吧啦啦说起来,她说老爷爷每次都让她摸他尿尿的地方,摸了就给我糖吃,还给我买洋娃娃。随后他们报警,双方家长准备去打他,发现已经逃跑了,然后来了一辆车,把去过他家的小朋友,没去过的,都带去检查,十一个小孩,有一半处女膜破裂,红肿,村上的人才知道严重性,我表妹属于留守儿童,我妈妈问她老爷爷怎么和她说的,表妹说我不敢说,说了我肚子会爆炸!我妈一边哭一边叫她说出来,说他已经被抓起来了,你肚子里的炸弹拿出来了,你放心告诉姑妈。表妹说坏人被警察叔叔抓走了吗,我妈说抓走了,不会放出来了,她才说,老头用手伸进她的下面,一直往里面,捂住她的嘴,完了之后给她说,我刚刚从你尿尿的地方放了一颗炸弹,现在在你肚子里,你不要告诉别人,不然肚子就爆炸。我妈把录好的音频交给警察,因为小朋友们在警察的面前,什么都说不出来,怎么问都不说,老头也不承认。他儿子在日本留学回来,有一定的人脉,最后罪名并没有是强奸未成年儿童,而是猥亵,诱导未成年看光碟,判了四年,减刑一年,三年后就出狱了。我妈,我舅舅舅妈,村里的人去上访,有个民警在我们村里哭了,他说我什么都没有用,六七岁的小孩说的话无法指证,我妈给的音频是故意让我表妹说的,再去告就要说是故意陷害了。 山高皇帝远,小朋友们也长大,不愿意提起这个话题,家长们也不得不了了之,再上诉,再打官司,只能给她们带来更深的伤害。 过去十几年了,最近看到幼儿园小朋友被虐待,才打算写出来,至于详细地址,我不愿说太清楚,毕竟那些女孩子,现在正值青春面临,我不想再给她们带来什么创伤,就算是她看到这篇文章,都会难以释怀。表妹正在念很好的大学,有很好的前途,目前家也搬到外地了,基本不回老家。其他的那些受害者,有的跟随父母去了外地读书,有的继续留守,初中毕业就开始混社会,做发廊妹。心理阴影也是很大一部分吧。那个老头,洗白了,说自己是被陷害的。这些女孩子都十七八二十几,他们的父母不会用她们的名声来制裁罪犯,他也活不活几年了,是的,他现在还活着的。
我没学过法律、法理,我也没咋研究过犯罪心理学,我在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说两句纯心理学的看法,有误请轻拍。 要求儿童做证词,主要与发展心理学中的两个要素相关,一个是“记忆”,一个是“信息加工”。 1993年,心理学家Ceci和Bruck做了一个相关的实验。 具体的实验方法与论证结果见这几篇论文: 原始实验: 后期研究: 实验者连续11周每周都重复问询一个男孩一件从没发生过的事情:因为你的手指夹在捕鼠器里了,所以你去了医院,这事儿发生过吗? 男孩儿最终在诱导下润色出了一整个故事并做出了一系列对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的“回忆”。 幼儿的记忆脆弱、易感而且不准确。幼儿可以非常错误的回忆事件并深信不疑,换句话说: 儿童的记忆很容易受到成人提问暗示的影响。 这个特点在学龄前儿童身上表现的比较显著,在有暗示的提问过后,他们更倾向于对别人(包括施害者)的行为做出错误的推论(Loftus, 1997;Thompson, Clarke-stewart, & Lepore,11997)。 如果不断反复的诱导式询问儿童问题,儿童的回忆错误率会提高——他们自己构造出的错误回忆甚至比真实的记忆更加持久,成年后仍会深信不疑当年自己编出来的事情真正发生过。(Ceci & Huffman, 1997) 比较好的取得儿童证词的方法包括: 关于性侵: 某些发展心理学专家提议用有解剖学构造的特殊玩偶帮助儿童指出他们身体的哪些部分遭受过实质的性接触,但这种方法的实际效用没有得到太有利的研究支持。 事实上,在一些使用了这种玩偶的案例里,一名儿童声称自己被要求触摸一个女性的阴茎。而且一项关于使用这种玩偶的研究发现,没有收到过性侵犯的非裔和白人学龄前儿童会用这种玩偶示范出一些与性虐待有关的行为。所以,基于这种玩偶的对于被性侵儿童的取证调查和访谈也许并非心理学上的最佳方式。
21,771,621
120
63
14 岁以下儿童的性侵经过描述能够作为可靠证据采信吗?
恩,我从法律的角度说一下吧。 法律关于证据的规定是很严谨了,因为法律事实就是靠证据说话,不然法官如何认定事实部分呢? 首先,关于14岁以下儿童的性侵犯证词是可以作为证据的。 刑事诉讼法律的规定的种类有如下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 如果儿童属于第二种,那就要看当时的儿童作证时候的心理状态了,刑事法律认为儿童和精神有缺陷的人是可以作证的,因为只要能够辨别是非和分清客观事实就可以了,不能一概视为不能作证的人群。这一点应该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在案子进行调查的时候自行决定,最后进入法院审理的时候由法官决定。 按照题主的问题,应该属于第三种。这种比较特别,因为受害人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一个案件只要能够进行被害人陈述就可以作为案件的认定证据,如何认定未成年人关于性侵犯是否能进行陈述呢?这一点的基本原则应该和上面那一条没啥区别。 第二,进行刑事定罪,仅仅有儿童性侵犯的证词是不够的。 刑事法律事实的认定是十分严格的,且不说每种证据都有自己的认定标准,而且要求各种的证据要形成完整和基本的证据链。法庭质证阶段也是十分严格的,进行非法证据的排除,最后能够定罪的证据必须十分确定。换句话说,只要上述的几大种类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就可以定罪,儿童的证词不不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这也是刑事诉讼法一直贯彻的基本原则。 总之,儿童的性侵犯的证词或者受害人陈述,只要符合上面证据的认定标准是可以作为证据进行采纳的。就算没有进行采纳,只要有其他证据的存在也是不妨碍法院最后对被告人定罪的。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儿童的性侵描述是可以作为证词的,关键是是否可信。所以我想说说在为此类儿童录口供时的具体做法,以香港为例。 儿童对这种创伤性体验的描述,可能会有各种因素导致它失真。除了 @叶壮 所说的种种心理因素,还有很多社会因素会影响儿童的描述。因为性侵儿童案件的施害者很多是儿童的熟人甚至家人,施害者往往会对儿童进行哄骗、诱惑甚至威胁,这种复杂的关系会令儿童对性侵的性质产生困惑,儿童也有可能出于对施害者的感情,或被威胁的恐惧而不敢说出实情。儿童的描述既有可能夸大或错误,也有可能为施害者掩饰而隐瞒,所以不一定能作为可靠证据采信。 香港对被性侵害的儿童录口供的方式,可以说是在考虑儿童的权利、感受和心理状况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口供的可靠性的很好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在处理此类个案时,为了搜集证据,以及避免有关儿童向不同人士重复指控细节而对其造成更大的创伤,香港警方及社会福利署会成立“保护儿童特别调查组”,联手调查。调查中最高原则是“保护儿童”,也就是说,儿童的利益高于抓罪犯、父母的权利等。调查过程中尽量减少儿童描述经历的次数,最理想的情况是只描述一次,因此如无必要,通常只在为录口供而做的面谈时询问儿童。 1.初步商讨及制定策略 调查组要在接案后24小时内召开制定策略会议,与负责部门的社工及其它有关专业人士(医生、心理学家、老师等)制定联合调查计划:在保证儿童安全的前提下,制定调查范围,决定是否要与儿童面谈及最恰当的时间和方式。如果儿童与疑犯同住,一般会安排疑犯或儿童离家,除了避免后续伤害,也是为了避免疑犯影响儿童的证词。 2. 调查会面 通常应尽快安排会面,为了尽量减轻儿童所承受的压力,降低儿童忘记相关细节或受他人影响的可能性。会面前应考虑儿童的身心状况、儿童对面谈人员的了解及信任、根据儿童的年龄准备合适的语言等。 香港法律规定,就性及暴力罪行与儿童证人会面的录影记录可作为证据。录影会面必须在特别为顾及儿童感受而设计的家居录影室内进行,只有在证人无法前往家居录影室时才可在医院内等合适的地点录影。 录影时只应由受过联合调查及录影会面训练的警务人员、社署社工及心理学家与儿童会面,会面人员应懂得有效与儿童沟通,包括儿童受困扰时的沟通。会面时如儿童拒绝说话,调查组可决定暂停调查,并在有需要时转介儿童接受临床心理学家评估和治疗。 3. 审讯前准备及治疗 在录影会面后到法庭审讯之前,调查组会继续与儿童及其家庭保持联络,让他们知道调查进展,同时帮助儿童做好出庭作证的准备,比如去法庭参观、熟悉法庭的环境、审讯的程序等。如经评估儿童的身心状况及意愿后认为不适宜出庭作证,可用视频直播等形式出庭,同时也接纳符合审讯程序的影像记录作为主问证据。 完成录影面谈后,社署会为受害人安排适当的心理辅导及治疗。在审讯前,心理辅导及治疗时应避免提及调查面谈的详情、性侵事件的细节,不可使用任何资料暗示或假设发生过性侵事件。审讯前的辅导与治疗的录影或过程书面记录有可能会被提取成为法庭证据,因此很多心理临床工作者考虑到儿童对此的顾忌,会选择不录影,相关记录会按照保密原则小心保管。 以上就是香港对被性侵儿童录口供的做法。我看到 @冬雨 的回答中说到对被性侵儿童录口供中的困难,这是很正常的,对经历过性侵的儿童进行询问需要很多特别的技巧,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又需要不一样的谈话技巧,没有经过针对性训练的人是很难做到有效沟通的。所以在香港,此类案件中录口供的警务人员都是经过训练的,不同的案件会经过评估后指定适合的人去询问。同时影像会面时通常不允许家长进入录影室,因为有时候家长的情绪表现会对儿童产生心理暗示,会影响儿童证词的可信度。如果孩子的情绪非常不稳定需要熟悉的人陪同,那么一般会由一名孩子熟悉的专业人士陪同,比如学校社工、主治医生等,陪同人士会经过提前沟通了解面谈中应该及不应做什么。一般情况下家长可以在观察室观看面谈过程,如果儿童不愿意或者经评估认为家长观察也会影响儿童的表达,那么家长连观察都不可以。 另外,我在学习游戏治疗过程中,多位老师和督导都曾说过,在一些受害者是很年幼的孩子的案件中,因为孩子的语言发展不足以准确描述事件,警方会请游戏治疗师以游戏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游戏治疗师的解读和分析是可以作为法庭证据的。比如某位老师曾经做过一个两岁女童被性侵的案件的证人,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这个孩子用两个人偶做出了性交的动作,这算是一种佐证吧。
21,788,559
3,508
1,004
跟领导相处你有哪些心得,最重要的是哪个?
在体制内干过10多年,做过办公室主任、部门负责人、法人代表,目前私企任职。这些年来吃的亏不少,上的当很多,有一些个不成熟的东西分享。 我看了前面2个高赞答案,说的比较中肯,不过对题主的问题没有针对性的解答,我来谈谈这个。 “领导安排的某些任务总是让我自己做主去做吧,你自己定吧,但是做出结果来,领导又挑毛病一大堆!做任务的时候要是总是征求他的意见他又不愿意,又让你自己定吧。该怎么跟这样的领导相处?” 这样的领导不少见,特别在一些基层单位,领导本身水平不高,甚至懒得去思索一些具体的工作,或者跟下属充分沟通自己的想法,只是吩咐、交办,然后最后检验结果。对于这样的领导我们需要积极的促使他的“思维”动起来,如果始终无法获知他的真实想法,你无论如何触不到他的G点,你的工作永远也做不好。 如何让这些“懒政”领导主动说出他的想法呢? 比如: 领导:小周啊,下礼拜市长要去我们那个基地参观,你整一份汇报材料出来。 你说:领导,这个材料应该主要对哪些工作做重点描述? 领导不耐烦的:取得了那么多成绩,你自己不知道去查查啊?!我开会去了,后天必须交给我。 你就傻眼了,回到办公室,一根烟一根烟的拼凑,凑完拿过去领导一看,什么玩意儿!没表达出我想说的! 我们再来一遍: 领导:小周啊,下礼拜市长要去我们那个基地参观,你整一份汇报材料出来。 你说:好的领导,我能不能围绕咱们单位由您带领全体职工奋战90天这个主题切入来写? 领导:这个核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我个人的描述不宜过多,几笔带过就好了,主要写我们班子团结、全体用命的精神嘛。 你说:行,领导,我先按照您的意思拟个提纲,待会儿您帮我看一下,提点儿意见。 领导:好,你先写,我去开会了。 可能结果完全不同,这里面的核心是什么呢?每一件工作我们都需要引导领导表达出他的基本意愿,然后这件事情就变成遵从他的意愿行使的事情了,没有人喜欢打自己耳光,之所以领导对你不满意,是因为你完全不了解,不掌握领导内心的想法。当然了,很多领导内心根本是一片空白,等看到具体工作结果的时候再临时在心里面建立评判标准,我们做下属的就一定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无论你采取什么办法,先让领导表达意愿很重要,而这个过程又不宜过于直白,因为很多时候你把一个大题目抛给对方,他会想“这不就是你应该做的?你问我,我还要你干嘛啊?”所以我们要分解工作的细节,给出特别明确的方案选择,总结一句话就是“不让领导费脑子” 知乎下有个回答怎么说的? “你把领导当成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就一定能够干好你的工作。 所以同理如此。 当然,如果你在掌握领导的意图之后还有这样的问题,你应当在你的专业能力上多进行提升。 与领导相处有各种方法,但是最好的方法是不断提升你的工作能力,其他都不是必要条件。 祝好。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14-15年在某p2p(金融)公司干过,当过几天中层,然后迅速看透,迅速辞职。16年的时候公司出事,过百防暴警围捕大楼开始抓捕。公司里面大部分人(租了几层楼,几百号人)直接冲击警方人墙跑路。老板本人和其在公司里面关键岗位的亲戚在其他地方被抓走;公司内部跑不动的中层被抓。其中一个80后管运维的小伙子因为是中层也被充数判了几年。出来了估计人也废了。 楼上楼下一水答案说要怎么跟领导相处的。而我想说的是,在这之前,你必须考虑的是这个领导值不值得你去相处,否则他一出事,会坑死周围一堆跟他走得近的人。 先考虑这个人值不值得走近,然后才去考虑怎样走近。 ============================================== 很多人说我偏题了。但是我觉得这就跟溥仪问“怎么当好伪满洲国皇帝”一样——你丫根本不该去做这个事啊。
21,809,313
449
277
年收入 100 万在目前中国属于什么水平?
打工人眼中的天花板,资本家眼中的小屌丝。 首先要说,稳定的百万真的很难。 我是做PE一级市场的,所在行业已经算是社会上最高薪的几个行业之一了。这个行业的收入构成基本可以分为base+bonus+carry+others,各家区别比较大,有些没有bonus,有些低base高carry,有些高base无carry等等。反正这个行业没有标准,各家自己定制度,但大体分类跑不出这几种。 base就是基本工资,每个月到日子按时发放的那种,保证正常的生活。如果要达到题主说的稳定年收入百万,那就是指base要超过百万。在这个行业,base能超过百万的也不是很多。我大致估计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如果要达到这个程度,运气好的话也得35~40岁了。其他行业能达到这个收入的,大概率要45~50岁左右了。所以稳定二字真的太难了。不过有些机构是高base无carry的,那到百万可能会相对容易一点,比如某些外资。 bonus,年底奖金,一般取决于公司当年整体的业绩情况,一般是几个月工资。抠门一点的公司1~2个月,大方一点的8~10个月,浮动,不稳定。 carry,项目退出收益,一般来说管理人收取超额收益的20%作为carry,超额收益=项目退出收益-投资成本-门槛收益,比如一个项目投资1000万,三年以后按照2000万退出了,门槛收益单利8%,那超额收益就是2000-1000-1000*8%*3=760万,管理人的carry就是20%*760=152万,再由管理人分给团队。分团队比例各家也不一样,一般20~30%的比较多,也有比较高的50%,我们按照20%计算就是30.4万给到项目团队,再在团队内部分配。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多,但现在的一线机构管理规模动辄上百亿,一个项目投资金额以亿计算。一个好的PE机构里,这一块往往是大头。可以说这个行业想在一线城市买房,主要就是靠carry了,靠base基本没戏。市场上有流传过个人carry拿到过亿的传说。我相信这个是有可能的。carry我拿到过小几百万。也不稳定。 others,其他收益,包括跟投收益等。管理人投资项目一般会要求/允许项目团队跟着投一点,一般跟投1%,按照前面那个例子,1000万的1%就是10万,这10万是需要团队自己掏现金投进去的。三年退出就是20万,跟投不分carry,对于团队就是三年赚10万。我也听说过百倍回报的故事,几十万翻成几千万的。也不稳定。 综上,稳定年入百万在我们这个行业也是挺难的,一二线机构的中高层有可能能达到,很少。 而且上述都是税前收入,累进制最高45%个税。纳税光荣哈。 我一个发小,今年33岁,已经做到华为20级了。他现在每年工资+分红稳定能上200万,绝对的人才了。 so,打工人能拿到稳定百万的,绝对称得上人中龙凤了。 ———————————————————————————————————————— 然而北上深的房价分分钟教你做人,资本家还是看不上你。
胡润富豪榜显示中国14年千万富翁一共百万出头。其中大部分还是靠投资房产增值。 年收入百万的人群,绝对不会大幅超过这个数量,我的估计是应该就在一百万人至一百五十万之间,总人口的千分之一。 如果是指纯劳动收入百万,那么应该要小于这个数字,可能在几十万至百万之间,总人口的千分之0.5左右。 知乎和社会的脱节真的是日益严重了。
21,815,991
235
44
什么才是有节操的好电影?
- 这个问题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值得吐槽」,已经没有幽默感的人,如我,总是这样焦急地去怀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比如他人的智商和这个问题,还有我的自作聪明。 「有节操」的好电影是什么,每个人有张嘴,一张嘴一个真相,全部都说出来只怕压不死你。 冯小刚出了一本很不实在的书,叫《不省心》,全书内容几乎都是由他发过的微博串联起来加以编辑,然后捏巴捏巴,就出版了,去掉封皮的话,薄得不像话,卖 35.5 元。但是我买了,因为不能跟钱过不去,还必须得看完,这抠抠索索的心态。 在看完《失恋33天》后,我写过一篇哗众取宠的影评来喷,还拿到了不少喝彩。事实是什么呢?后来我经常窝在家里看《失恋33天》的一些桥段,有时候还会温习全片,尤其是最后那段老年生死恋,老头子给他逝去的老婆写了封极致煽情的情书,于微醺时观赏,真是百看不厌。其实离开了标榜的高逼格,我也就这点儿审美水准了。 冯导的书不在身边,凭记忆写就,他是如此描述的:看完《失恋33天》出来,浑身说不出来的舒坦,就像是碰着了一位默契的酒友,话不几多,酒已落肚。不管你们怎么说,这在我眼里就是一部好电影。 没错的,就是这样的,你进了电影院,看完出来感到舒坦了,就是一部好电影。也有部分不甘心的同志,就是非得认为这样的电影不属于自己的 level,买了票全场绷着个脸去看喜剧片,你说万一没绷住笑出来了,之前憋的那些个内伤多不值当。 但是,这类同志属于付出过努力的,仍然是好同志,他们至少言行如一,在电影院里得憋着不能有感情起伏。 还有一类人,必须用鄙视的态度去对待。这类人在看电影的时候哈哈大笑,乐得跟什么似的,完事儿出来,立马变脸,什么「没有现实意义;笑完了就不记得了;脑残才会看的电影」之类的论调一股脑抛出。 他们有个特点,所有电影都必须得用肖申克钢琴师的标准去对待,一点没有达标,骂不死你;逼格 low 了一点,骂不死你;把他们感动了,骂不死你。 跑题好远,那就先将错就错吧。 我来说说什么是「有节操的好观众」。 先说买票进了场的观众。 他们是电影人的衣食父母,他们再不济,那也是买了票的,在地位上,天生比不买票还瞎喷的观众高一个等级。你们是消费者,有权利对自己买的产品做出反馈意见和建议,这一点我是完全同意的。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讲,电影人和买票观众其实是同一战线的,自家人骂一骂,无伤大雅。 损人利己我理解,情有可原。可是损人不利己,这叫心太脏。——小刚•冯。 这就是对另外一拨人的评价。 最后来答题,「有节操」的好电影是什么。 它想让你笑,你笑了,而且笑得挺多。 它想让你哭,你哭了,而且哭得挺凶。 故事还给导演,角色留下交情。 -
【不忘初心】 ——真的是仅此而已—— 有人觉得这个回答很空泛。其实真要细说起来,却又「欲辩已忘言」。 票房好坏,和节操无关。甚至最后艺术层面的好坏,都和节操无关。电影的节操,只看你是否曾用心去对抗过时间。 电影试图用留住光影的方式,去对抗可以冲刷掉一切的时间。而你是否曾努力过,最后留下的那卷胶片,或者那块硬盘,是可以说明一切的。 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又何必去强求。
21,819,433
116
33
现在很多证券公司都能网上开户了,如何选择证券公司?
我们买 A 股股票,需要通过自己名下的证券账户购买,所以买股票,第一步就是要选好一个证券公司,开立证券账户。 现在中国有大大小小 100 家证券公司,如何选择证券公司,我建议你不妨试试「四看」的方法,从中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券商。 风险提示: 1. 本文提及的投资标的、软件工具仅供示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 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第一看:佣金 佣金就是证券公司按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买卖双向收取的酬劳。 由于竞争激烈,券商的佣金不断下降,目前大部分券商可以申请到万分之三,有部分券商甚至会更低,如果你的券商手续费超过万分之三就有点贵了。 不要小看这万分之几的差别,积少成多之后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我们完全可以「货比三家」,优先考虑交易成本最低的券商。 第二看:场内基金手续费 证券账户除了买股票,另一大功能是买基金。尤其是场内基金,只能通过证券账户买卖。所以场内基金的手续费也值得关注。 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券商都设有 5 元的最低手续费,也就是说无论你的交易金额再怎么低,5 元钱手续费都是逃不掉的。 但也有一些券商,比如华泰证券等,对场内基金没有这样的最低门槛。所以大家可以通过比较,尽量挑选没有手续费的券商。 第三看:用户量与体验 我自己也有 2 个不同的证券账户,其中有一家的 APP 总是让我找不到想要的功能,有时候也挺郁闷的。 所以,选择券商,还要考虑操作软件,要观察交易软件的界面是否友好,股票分析功能是否齐全,否则体验不好影响了交易,损失的可能不止几百几千。 到了移动时代,大家炒股基本上都用起了手机 APP。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我们在挑选券商时也要参考大家的眼光,选择那些用户人数比较多,体验较好的券商。 2018 年市场份额排名 TOP 10 证券公司榜单: (数据来源:Wind) 第四看:线下网点 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尽量选择附近有线下网点的证券公司开户。 因为首先有一些后续业务,或者一些不常见的业务需求,还是需要本人亲自去柜台办理的。其次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就近的营业厅也比较方便。 通过这四看,选择好你心仪的券商,我们就可以准备好身份证、银行储蓄卡,用官方的 APP 跟着提示一步步进行开户了。 二、如何开通证券账户? 1. 哪些地方可以开户? 说到开通股票账户,我就想起曾经我爸的开户经历:十几年前,他踩着脚踏车穿越了半个城,排了 1 个多小时的队才轮到他办手续。 不过现在不用这么麻烦了,因为不少证券公司都开通了网上开户功能,不用亲自去营业厅,在家也能开户。 具体来说,你只要准备好一台有摄像头、语音功能和能上网的电脑或者手机,再加上身份证和银行储蓄卡,在家就能开证券账户。 另外,现在很多证券公司也推出了手机 APP,方便大家开户,而且是 7*24 小时操作,所以即使是在非交易时间段,你也可以通过 APP 提示的操作,一步步完成整个流程。
私募基金从业,跟券商协作非常之多,每个月至少有10天以上是和不同券商开不同的会。 接触多了,对不同券商也有一些具体(个人角度)的看法,在我看来选择合适的券商,大概可以分为三步:一看需求,二看实力,三看服务。 交易量大就找佣金低的,两融业务多就看券池和成本,业务不熟悉经常需要跑营业部的挑个离家近的。 排名前十的AA级券商都不错,实力强,规模大,业务全面,专业有保证。 大券商业务稳定,管理更加成体系,违规成本高,所以对合规特别重视,从业人员相对稳定,更倾向做长期生意。 券商规模大,服务的客户多,相对来说就会更重视权益规模大、交易量大的客户,对比起来中小客户可能就不是特别重视。这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是无论规模大小哪个投资者不想要更好的服务呢。所以,看起来是选择市值千亿的券商合作,实际上和你打交道的还是具体的人,这些人决定你得到的服务和过程中的体验。 比如,在我和券商的合作中,最近一两年体验最好的就不是头部的那一两家,而是中金旗下的中金财富证券,一方面中金实力毋庸置疑,从今年排名上就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合并了“中投证券”,整合后的整个团队,有强烈的意愿发展业务,提升行业影响力。 有实力,有意愿,就构成了很好的服务体验。 最后还是提醒一下,大多数情况下,非专业投资者频繁的交易都只是增加了摩擦成本,并不创造收益。 巴菲特说过:假设自己手中只有一张可打20个洞的投资决策卡。每作一次投资,就在卡片上打一个洞。相对地,能做投资决定的次数也就减少一次。假如投资人真的受到这样的限制,他们就会耐心地等待绝佳的投资机会出现,而不会轻率地作决定。 投资的收益不是由交易的多少来决定,而是由交易的准确率来决定,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越来越高,市场上被错杀低估的机会也更少,宁可慢慢研究,看懂投资标然后坚定持有,也不要匆忙进匆忙出。 参考: 为什么很多男的到了中年突然开始炒股? 你认为目前 A 股是牛市吗? 如何看待 4 月 30 日媒体在推特发布视频,犀利概括了中美对疫情的态度? 如何评价 4 月 21 日胡锡进对方方的回应? 美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呼吁美公司撤离中国,美国将支付搬家费,这意味着什么,动机是什么? 李石:用行动为认知下注,用盈亏迭代认知 B站:疫情后的中国经济未来十问 油管:疫情后的中国经济未来十问 今年需不需要存粮食? 李石:2020年,是否会是解放台湾的最好时机?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21,823,440
154
32
国内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有参考价值么?
这取决于你拿来做什么的参考啊,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可以作为很多东西的参考来着。。。 比如说,站在企业财务的立场,如果企业的财务碰到了一些比较奇特的业务,他想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做的。那如果有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话,那就可以去参考年报里面会计政策这一段的内容。有些东西不知道该怎么披露,或者不知道该披露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也可以去看看同行的做法。当然,很多A股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部分都直接copy会计准则的原文,完全没见到tailor的部分,这只能说审计师也不太负责任,至少我们以前在执业时,不管是上市和非上市公司,都会比较仔细的去tailor被审计企业的会计政策,因为企业自己基本上不会做这玩意。对于懂行的报表使用者来说,你不告诉他们你这边重要业务具体的会计政策,而只是照抄会计准则,那不是bullshit么。这方面港股的披露确实会到位很多。即便是做假账,你也要参考一下其他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费用率,经营利润率之类的不是么?这方面下面还会提到。 再换一个证券分析师的立场,分析师看年报主要是为了出结论找点谈资,还有年报的数字要用来刷新模型,毕竟再怎么不相信年报数据,这年报还是唯一官方的财务数据来源不是。对分析师来说,除了看财务数字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报表的字里行间找一些介绍业务的内容,因为这个在大部分情况下比财务数字要重要。很可惜的是,中国证监会对非财务数据的披露的要求并不严格,所以大部分A股公司在非财务数据的披露方面就是bullshit,因为大部分都不会披露任何东西。能够随便给一个分segment的利润表甚至仅仅是收入已经是给足你面子了哦。但是要是去看看港股和美股的披露的话,就能够体会到这部分的差距。比方说是矿业,大部分港股在非财务数据的披露上会做的非常详细,一般会详细披露矿权信息,储量信息,产量信息,销量信息,产能信息,每吨成本,甚至是每吨成本中具体的明细构成。如果是A股的话,大公司好一点,因为有些是两地上市,顺便也就披露了。小公司的话,说不定就告诉你年产销量对少,其他一概没有。大家想想分析师主要是通过抽象业务模型,建立利润表,再估计其中的关键因子来对未来进行预测的,一份年报里面除了财务数据,没有任何他们想要的关键因子,你叫人家怎么干活。所以大部分分析师都会直接去找董秘或者管理层聊天,年报的价值么,只能呵呵了。忘了提到的是,分析师经常会将同行业的一堆公司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放到一起做比较。即便是A股年报有水分,不至于大家一起搞的很离谱。在一堆公司里面看同样的指标和趋势,是比较容易看出问题来的,即便是只有财务数据也是。所以一家公司的年报也许没太大价值,但是一个行业的年报放一起看的价值就可大了。 然后再换一个其他投资者/个人学习者的立场。这其实是另外一个比较大的题目,就是如何学习一个新的行业的知识。在这里我就把年报的范围扩大一点,包括上市时候的招股说明书和发行债券时候的说明书。因为上市公司在披露方面有必须性,所以作为一个其他行业的人来说,想要了解一个新的行业的知识,上市公司的这些披露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窗口。至于其他知识渠道暂时不表。一般来说,企业在上市的时候那份招股说明书,会把自己的公司以及公司所在的行业写的非常清楚,包括政策啦,风险啦,历史沿革啦,财务数据啦,非财务数据啦,上下游供应链啦,要怎么全怎么全。虽然当中也有很多废话和屁话,但是还是像我刚才所说的,不要单看一家公司的,你把这个行业的全部的公司的招股说明书都挖出来仔仔细细横向纵向边看边对比,一个行业看完我觉得你也可以出去忽悠那些不懂的人了。至少能够对这个行业的关键指标和财务数据有一定的敏感性,这对你自己建立预期值很有帮助。你一旦心中对一个数字有了预期值,别人要骗你,就没那么简单了。随便编个例子,一个产品的成本是200块,然后你发现有一家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很高,你按照它的披露算出来它单位产品成本是100块,这个时候你可以有目的的去了解这家公司了,要么它真的有什么技术将成本降了那么多,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多半是个fraud。其实当时网秦刚上市的时候,细心的网友就有指出它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的披露和之前上市的360是有冲突的。 以上是我在以往工作经历中的一些经验,如有错误,请各位轻拍。
还是有参考价值的,现在监管比以前严多了,事务所的确能起到一定监管,一方面是因为信息公开,什么东西一透明就好办,总要有所顾忌,另一方面是因为主管部门对事务所和公司的监管,现在证监局招了很多专业人才,很多都是审计师出身,查起老本行,还是很专业的。 当然,是报告肯定有粉饰,但不能说是假的,很多时候,报告就是事务所和公司博弈结果,公司不想让看到,事务所不想承担审计风险,所以很多信息都以专业的形式藏在报告的角角落落里了,要想看出来还是要点专业知识和经验的。 举个例子,下图截自某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会计报表附注第十六项其他重要事项第8小节其他里,藏的够深吧! 什么叫售后租回呢?就是公司本来一批房产,持有几十年了,账面成本几乎为零,但市场价值极高,一平方米要一两万的那种。按会计准则,这批房产想实现利润只能出售才行,不出售市场价值再高也没用。但房产自用的,出售了经营怎么办? 解决办法就是售后回租,先把房产卖了,实现几个亿的销售,再把房产租回来,每年支付一点租金。房产的使用不受影响,但所有权发生了变化,因此当年可以一次性实现几个亿利润。 看明白这一点,就会明白公司当年利润大涨的真正原因。 再举一个例子(如图),报表设计者的本意是让上市公司披露其产品的市场分布范围,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分别的占有率之类。但到了填报时被简化成了省内、省外两部分。 有没有参考价值呢?还是有的,省内业务占总业务的80%,省外只有20%,说明该公司的产品可能受到了地方政府的保护,如果其他省也是如此,那么该公司主营产品的市场潜力有限。 所以国内上市公司报告最大的问题不是信息虚假(那是个别现象),而是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就是不愿意把事情说透、说明白,让你自己猜。 不要动不动就说别人的报告是一无是处,金子发光也要有人认得不是?报告写的再好,你给个非专业的看他也看不懂呀,修行还是要看个人的。 微信公众号:猫大叔的财会窝,欢迎关注,我会尽量回复来自公众号的疑问!
21,828,435
31
15
TD-LTE 和 FDD-LTE 混合组网是否会对水货手机造成冲击?
1 TDD和FDD混合组网softbank有,美国的sprint也有; 2 水货手机,咱们以iphone5s/5c为例吧,基本是全制式的,覆盖TDD和FDD的各种2G/3G和4G的组合,随着器件技术的进步,以后类似手机会越来越多; 3 混合组网是指网络侧两种制式的网络设备同时存在,且互相有互操作关系,并不是要求在这个网络里的终端必须同时是TDD和FDD同时支持的,这是个错误概念。对于一个运营商的网络来说,都会设计一张基础网络作为连续移动的基础,比如联通现在的模式里,GSM就是基础网络,WCDMA则是位于GSM之上的高速网络,覆盖上来讲,GSM会保证手机在没有WCDMA信号的地方同样享受到基础业务。同理,LTE时代,终端只要支持FDDTDD的一种,同时再支持配套的2G或者3G网络,就可以驻网使用。 不明白可以继续讨论。
在我身边,我接触的手机大部分都是港版,而不是行货哦。 水货会不会受到冲击我觉得买的还是会买,因为水货比行货便宜很多,虽然说行货有保修。 要行货还是要水货自己决定就行。 目前有部分运营商是FDD和TD联合组网的,比如日本的SoftBank(软银)和美国的Sprint 、美国的nTelos 、香港的3 中国移动HK、斯里兰卡的Dialog、波兰的Aero2 、罗马尼亚的Vodafone、俄罗斯的MageFon Rostelecom(看来俄罗斯要和天朝共进退)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要上TDD已经是板上的事情,就等着FDD的牌照了。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想知道具体频率还有段的请点击: 国外运营商好像没有要求手机一定要支持TDD和FDD,但是现在的芯片已经能做到TDD和FDD的同时支持,所以你买水货不用担心用不上电信和联通的FDD哦,你要关心的是那部手机支持不支持他们的FDD频率就可以了。 iPhone 5S (A1530)/5C (A1529)是同时支持FDD-LTE和TD-LTE的。 具体支持频率如下:
21,829,619
43
15
现在流行的戒酒半年「封山育林」之类的孕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
精子的生成周期是90天左右,换言之,今天出发的炮弹是90天前开始生成,这生成过程包括一系列精子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成熟。封山育林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从今天开始良好的生活作息,三个月后正式造人,精子质量会比较高,自然生出聪明健康的宝宝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同时,酒精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造成胎儿宫内发育不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智力低下等,称为酒精中毒综合征。因此,为了您能够孕育一个健康而聪明的宝宝,准备怀孕的夫妻双方,务必在计划怀孕前的6个月甚至1年,停止大量饮酒或酗酒的嗜好。 它可以直接影响到男人的生育能力,尤其对于酗酒的人来说,严重时极易造成不育症,或者严重影响精子质量从而造成对自己下一代的伤害,使后代的质量下降,有科学研究显示喝酒对精子的影响:饮酒后10~16小时血浆睾酮水平下降25%左右。这表明酒精具有对产生睾酮细胞的直接作用。生精细胞存在于支持细胞构成的支撑网架中,所以支持细胞对生精细胞的支持、营养、保护和代谢等功能以及对精子的生成、成熟和释放有重要作用。 动物实验显示,酒精对曲细精管(支持细胞+生精细胞)形态改变,管径缩小,生精上皮变薄,并且有相同的顶部无分泌颗粒的单层细胞被覆。而支持细胞基部呈大量脂滴聚集,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基部也可见脂滴。脂滴的出现可能是酒精对生殖上皮的直接影响,也可能是支持细胞吞噬了各级生精细胞,或者是酒精破坏了支持细胞中雄激素的合成作用。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微粒体系统代谢有细胞毒性和诱变作用。饮酒者中可见精子染色体畸变和姊妹染色质的交换,这表明酒精对精子早期发展的不良影响。 对人和动物的研究证实,酒精能对精子数量、活动度、形态及功能造成明显损害。摄入中等量的酒精(一般认为>30~90mL/d)两小时后即可在精子中检测到乙醇。酒精对精子的影响程度与开始饮酒的年龄、饮酒量和维持时间有关。 在18岁即性成熟以前饮酒对精子造成的影响比18岁性成熟后的影响更大。与对照组相比较,性成熟前饮酒组精子数下降46.5%,性成熟后饮酒组下降18.9%;精子活动度两组分别下降36.9%和32.3%。
21,830,872
122
57
如何解读《蓝宇》中陈捍东和蓝宇的关系?
“对,我有病,大学那么多女同学不喜欢,偏偏喜欢上你”蓝宇吃着毛豆一脸幸福的说,根本听不懂捍东是真骂他。 刘烨演的蓝宇,傻小子一个,天生有哭腔的嗓音,乡下的孩子,在北京城土包子一个。心疼蓝宇,他说捍东是一粒毒药,一碰就沉沦了。蓝宇单纯,对捍东单纯的爱,不知道蓝宇本身是不是gay,因为缺钱被卖给男老板,没有羞涩,被捍东玩弄去初吻,初夜,蓝宇这个傻小子,忙活着自己的事,因为捍东的到来,他一点也没感觉自己是在做鸭,他像是开始了一段恋爱,像一个搞了对象的小媳妇,坐在捍东的豪车里,嗑着瓜子,唠着建筑和学业。捍东感觉不对,警告蓝宇,俩人熟了,就不好意思再玩下去,就是该散的时候了,蓝宇只是问一句,我们还不是熟吧。 蓝宇给捍东这段爱情,没有自卑,没有别扭,他的爱顺畅自然。不像现在狗血偶像剧,主人公霸道总裁和打工小妹身份心理悬殊,捍东绝对的阔绰老板,情场老手,蓝宇呢,说过了,穷学生,接受着捍东给的一切,捍东给他的,他都像个幸福的小媳妇默默收藏着,捍东给他的钱他都存起来,捍东给他留的房子,他一直住着,直到为了保捍东的命才卖掉还钱。 和捍东在一起的日子,蓝宇的幸福溢于言表,在工地上干活,在给妈妈打电话,蓝宇的笑声里都是捍东,和捍东的小约定,捍东送的礼物还有捍东出差回来的日子他都一一记着,直到撞见捍东和别人搞上,被捍东再一次警告他只是玩玩,蓝宇大声说,清楚。清楚个屁,蓝宇每天早晨醒来,都告诉自己要少爱捍东一点。蓝宇是个享受当下的孩子,他不忸怩,不记恨,现在能和捍东在一起,蓝宇就乐呵呵的照顾捍东,捍东离婚回来找蓝宇,蓝宇不回忆过去,依然能再次接受捍东,乐呵呵的做捍东的小媳妇,蓝宇给捍东的,就是他的一生。 蓝宇死了,这个傻孩子。那天早晨蓝宇对捍东说,我怎么可能这么喜欢你呢,有人说蓝宇是自杀,如果真是这样,蓝宇死也是快乐的,为了捍东去死,想象一下情景,捍东骂他,你有病吧,蓝宇依然说,对,我就是有病,大学那么多女同学不喜欢,偏偏喜欢上你。 书上说,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却以为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从哲学原理上说,不可能有重复的事,小学喜欢一个人,高中喜欢一个人。我们往往意识不到结束,只有在许久之后开始回忆时,才能意识到结束,小学对你笑的那个人,高中和你聊天的那个人,你会回去问他,你喜欢过我吗,不可能,在不在一起,聊过什么内容,都只是一次的事情,时光的碎片过去了,是不会重叠的,所有能做的就是move on。或许我们今生都不能实现梦想,今生都走不进爱神的门,我们不愿得知的,就关闭耳朵,告诉自己我可以永生,我不会英年早逝,我会永远活着,我不想知道的,谁也别告诉我。
可能有点答非所问。 酒吧里,夜不眠,灯红酒绿,觥筹交错,在这饮纵乐,我遇见你。 “他叫什么” “蓝宇” 你眼睛是瘾,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你为了梦想纵身泥潭,而你的眼睛却仍那么澄澈 “大哥,你去过美国吗” “嗯” 我漫步大街,说来可笑,我拥有一切,却如此落寞。我看到你。你一个人,无依无靠,穿着单薄,还是一脸傻笑,说着梦想不能随便抛弃的傻话。我叫不出口你的名字,那时的我不配。 “哟,大学生” “四个月” “什么?” “昨天,刚好四个月” 我解下围巾,系你身上,这次请别把电话弄丢了。 若是真情如此易动,倒不如来个彻彻底底。 我送你衣服,给你钱,以为自己是掌握全局的那个人,戏由我来排,你让我不高兴,你就走,我知道你想要我的钱。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却突然告诉我,我的钱你丝毫没动。你目光流转,波动如水,我不知所措,这不是我安排的戏码。 “你他妈有病吧” “对,我就是有病,大学里那么多女同学不喜欢,偏偏喜欢上你” 什么男同学,女同学,我喜欢你就是你,性别之于爱,又不是水之于鱼。 这不是我想要的剧情 “两个人,要是太熟了,但不好意思再玩下去了,也就是到了该散的时候” 你眼神迷离,微微低头,硬生生把上扬的嘴角压在心里。 “我们…还没太熟吧” 你知道的,我最怕你的眼睛,它能照出我所有的心照不宣,自以为是。 “好像还没有” 我却仍以为爱恨全部由我操控,我找人纵欲,我娶妻生子,我一次一次伤害你。你总是这样,一个人坐着,望着天边的云。 “那天刚下过雨,我就坐在这个沙发上,窗外边的彩虹大得不得了,我赶紧去拿相机,回来之后就没了,你知道,以后我是不会坐在这等你了” 你清秀干净的脸划过几滴泪,这也没有写在我的剧本里,但它却来得那样自然。 “你可能不相信,我是真的喜欢你” “你可能也不知道,我也真喜欢你” 若真是这样,你为何还是执意离开?有些时候越不想陷进去,事实反而越是如此。 “我知道最终你还是要走的,我一直这么提醒自己,好让自己在明天醒来的时候少喜欢你一点,在离开的时候可以轻松一点” 你平静如水的陈述,我心中却泛起一阵又一阵的波澜。 对不起,蓝宇,我还是要走,房子你要,你就住,你不要,就买,要钱,就来找我。我担心再一次看到你的眼睛,我自以为的决心也就不复存在。 “蓝宇,你他妈有病吧,我陈悍东可在这房子上花了不少钱啊!” 你走过来,慢慢地解开裤子,站在我的眼前,曾经似水的眼睛像一把利剑 “老板,要什么姿势你说好了。” 对不起蓝宇,我有一次伤害了你,你最好离我远一点,越远越好,最好,不要再见面。 婚后生活却不尽人意,我离了婚,独自一人,我当然会想你,只不过我没有脸再见到你。可是,那天我又遇到了你。 少年稚嫩不再,你多了一分成熟,冰冷的话语不像之前的那个蓝宇。你给我做饭,像个陌生人似的彼此寒暄。是过客吧,但眼神里有太多不舍。 “真想抱抱你” 你走过来,靠在我怀里。 “你胖了” 你胖了,岁月流走,物是人非,我却仍能记得你的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时候,我怎么会放你走的” 对啊,那时候,我怎么会放你走的。 蓝宇,永远不要走了,永远永远。 我做脏生意,被铺,需要一笔钱。别人漫不经心地说着你把你的所有钱,通搭了进来。我内心一颤,那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玩笑话你还是记得。 可是,蓝宇,你不去美国了吗?那不是你一直的梦想吗? 刹那间,我好像懂了。原来我的自知之明只是我的自以为是,我拥有再多东西,都不值这份喜欢。 你做饭,你陪着我,我教你划拳,你给我唱歌,日子平平淡淡,却很温暖。 “你的一切一切,我都喜欢” 我早上起床,你已经去工地继续追逐梦想。我却突然接到了电话,死讯传来,剧本终了。 我在你身边,你没有像之前那样青涩地笑,似水一样的眼睛禁闭着。父亲死了都没有哭的我,却在你身边撕心裂肺。蓝宇,要是你看到我这样,一定会嘲笑我的吧。 蓝宇,你怎么那么自私,说好的我不过放你走的,你为什么要一个人离开? 蓝宇,你不去美国了吗? 蓝宇,我还没教你划拳呢。 蓝宇,我还想听你唱歌呢。 蓝宇… 蓝宇。 我一直以为我能控制全世界的爱与恨,我知道我错了。你之前告诉我 “没玩,留下的记忆还没完。” 我知道了。
21,834,821
7,189
1,180
评论自杀的人「太脆弱,这么点事就要自杀」合适吗?
想到了这句话: “生活很美好啊,你不应该抑郁消沉” 说这种话等同于对哮喘病人说“你怎么会呼吸困难呢,周围气很足啊” 针不扎在你身上 你永远不知道疼。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家集体失明,指责骆驼脆弱,只背了一根稻草就死了。
21,845,666
714
269
新手写小说常会陷入哪些误区?
我来提一个比较好玩的。之所以说它好玩,是因为最近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写作技巧。 “那是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五官精致,玉腿修长,高耸的胸脯和沉落在胸前的秀发,都明确表示这是一位白富美。” 文字是我瞎编的,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大家意会就好。 而事实上,这种“貌美胸大,身长条靓”的描写手法,恰恰是应当避免的。 举个栗子。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 在本文中,作者并没有直观描述女人的美貌,而是通过杀人犯多囊丸的嘴,让我们知道了这个女人的美。读者不是白痴,读者会从这个情节的设置,而自动脑补这位“宁可杀掉她的丈夫也要得到她”的女人究竟有多美。 在这方面,金庸简直是天才。 通过情节的深入和两人的对话,读者立刻就会脑补出一位”天真烂漫俏皮可爱“的魔教妖女形象。 所以,我要说的重点就是:尽量避免脸谱化你的人物。这个问题 是说过的,但不妨碍我再次说一遍。 事实上,女主角当然应该是美貌的,但不应当由作者来告诉读者,而是由读者自己去脑补比较好。同样,男主角的帅气潇洒风流倜傥,也不应当由作者灌输。 简言之,如果你不断塑造一个”前凸后翘“的女主角,或”高大英俊“的男主角,你就剥夺了读者的想象力。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也许不太准确,但放到这里,我觉得倒比较合适。因为,读者认识的任盈盈,也许长着一副明日香的面孔,也许有着一张凉宫春日的脸庞,也许是高中时的可爱女同桌,也许是青梅竹马的邻家小妹妹,总之,她在形象上有着无数种可能性。但如果由于作者技巧的拙劣,导致读者认为任盈盈是一个”浓眉大眼身宽体胖的漂亮妹子“,便剥夺了读者树立自己心中人物形象的权利。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因此,我建议新手在写小说时,应当尽量避免给人物贴标签。主角如是,配角如是,反派亦如是。适当的人物描写当然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度。过度不可,达不到那个度也一样很危险。 最近读了很多新人写的网络小说的人有感于此。
额,今天刚和 讨论了这个问题。
21,845,666
4,342
1,480
新手写小说常会陷入哪些误区?
下面简单谈谈网络小说新人作者最容易犯错的几个地方吧~ 一、不写大纲 不写大纲,这个是网络小说新人作者最常见的错误之一,不少新人作者写文完全凭一时心血来潮,任思想天马横空,觉得自己新点子不少,写小说那不就是顺手到来的事嘛?结果往往异常惨烈(ー_ー)!! 君不见,新人写作无大纲,主线偏离泪两行。君不见,新人写作无大纲,线索错乱无章程。网文写作需大纲,莫使小说中途卒。大纲在手主线明,线索清晰有逻辑。 所以啊,网文写作大纲是必须要有滴~ ♥在此附上大纲写法 初步可以先确定8大纲 1、剧情大纲 起因→经过→高潮→结果,一般一部小说的剧情都会经历这一过程,这个是主剧情,所以先要将主剧情的大纲设定好,除此之外还有n个分剧情,同样会包含这几个部分,也需要分别写出大纲。 2、主线大纲 也就是小说发展的主要线索,因为所有剧情都要按照主线大纲发展,所以要有一个较为完整明确的主线大纲,简单举个例子吧,比如玄幻小说它的主线就类似于打怪修炼历劫升级,当然我举得这个例子非常简化,但大概是这个意思。 3、地图大纲 也就是是主要人物大致的活动路径,可以画一张地图,将主要人物大致活动的地方画出来,这样比较方便查看。 4、背景大纲 世界背景的一个大致梗概, 指对小说中的世界进行设定,包括世界组成部分、主要势力分布、职业种类等级、货币换算方式等等。 5、角色关系大纲 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思维导图画一张大图,就比较清晰明了了 6、章节大纲 这个很重要,特别是重要章节最好构思一下,这样可以更好的达到你想要的写作效果 7、主要人物大纲 可以将主要人物的相关设定罗列一遍,如他的武器、技能、性格、身世等等,依情况而定 8、设定大纲 包括力量体系设定,技能设定以及装备设定。 这样就可以将小说大纲完成了,希望能够帮到你~ 二、没有存稿习惯 写小说不存稿也是新人作者最常见的错误之一,而其不存稿的心态莫过于以下几种情况: 1.过于自信 认为网文写作小意思啦,随便写写就好了,日更全勤不在怕的,思路枯竭那只是一个传说¯┐(´-`)┌ 殊不知就算是大神作家也有写作思路突然断了的情况出现,这个时候靠的就是用存稿来度过危机,你说你木有存稿,思路断了,更新不就也断了吗?断个几天全勤就没有了,断个十来二十天人气就没了,再断久点儿,就没有然后了…… 2.随心所欲 所谓随心所欲,这是在进行网络小说创作的时候,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完全凭心而定,重点是还从不存稿!你说不卡文还好,一旦卡文看不把你急死! 虽然吧,有些网络小说作家也会用这种方式写作,但他们一般会有一定的存稿来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呀,作者菌,小说创作存稿是必须要有滴~ 三、认为文笔好就能写好小说 这是网络小说新人作者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固然文笔好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是一个优势,但文笔好不一定能写好小说。 有这种思想的新人作家往往是没有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什么样的小说才能称之为是一本好的小说? 一本好的小说应该要达到引起读者共鸣并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吧,简单粗暴来讲,就是读者感兴趣、喜欢看,那么,一本好的小说至少读者要看得懂吧! 所以重点来了,文笔好的新人作者可以写出一本好的小说吗?这个当然了。那么,文笔好的新人作者就一定能写好一本小说吗?答案是:不一定。这是为什么呢? 前面讲了,文笔好的新人作者,在小说创作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会有一些劣势,那就是小说你固然写的很华丽深奥,显得层次很高,但问题是一般的读者他看不懂呀!这就尴尬了(ー_ー)!! 所以文笔好的新人作者在写作时一定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写的小说大部分读者能看得懂吗?建议可以先看一看同类型热销小说,看看对方的写作水准大概在什么位置,以此作为参照,如果自己的写作水准高了,就适当降低下自己的写作水准,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读者看不懂的情况了。 最后给新文作者一点儿小小的忠告吧,喜欢写小说的就好好坚持下去吧,万一哪天成大神了呢,加油吧,作者菌! 禁止转载,持续更新中——
每个人都是从新手过来的。我稍许看了以上的答案,其实很多问题,不是只有新手会有。许多问题,不是说详细解释了,大家就能解决。下面简单总结新手创作十宗罪,只做简单提示,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一、以为抄袭不可耻。 把抄袭当做借鉴或者致敬,又或者觉得天下文章一大抄是正常的。把个别抄袭明星当榜样。把写作当做某种成功的捷径。完全没有自己进入了一个创意性行业的觉悟。 二、不做准备就开始工作。 短篇:没想清楚来龙去脉就开始写。 导致要么写到一半,也没写出个所以然。要么,写到最后不知怎么结尾。三千字的稿子,写了1万多字也还没写完。最后还放弃了。 长篇:不写提纲和人设。 导致写2,3万字,就写不下去了。或者,人物没有背景也没有未来成长。人物关系乱作一团。 有些人,包括一些成名人物,不重视提纲和人设。在没有被人打脸之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其实各行各业都一样,哪有不做前期准备就能做好的工作? 三、滥用标点。 新人特爱用感叹号和省略号。近乎每个段落都有几个感叹号和省略号。我从前也是一样。但是当你真正成熟了,才会理解。用好逗号和句号,才是你文字是否成熟的证明。 所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用好句号和逗号,才能将你的文字精确表达出来。 四、对字句不负责任。 每个人的文字天赋不同,有的人擅长奢华的辞藻,有的人适合平实的文字。为了模仿他人,新手会“借鉴”自己崇拜的作者的文字。甚至会直接复制对方的句子,放到自己的故事去用。 这是很常见的问题,不被人提醒,通常都不会有意识去改正。然而,某种意义上,这种做法已经越界了。 五、要么自信爆棚,要么自卑之极。 自信爆棚的时候,觉得自己天上地下独一无二,世上人若不认可我,就是世道艰难人心不古。 自卑的时候,觉得自己写什么都是垃圾。 其实作为作者必须要很坚强才行。 六、以为自己的点子是最新的。 太阳底下无新事,不存在什么新点子。只存在好的讲故事的人。 当然,的确存在一些很少人去碰的题材,但某种原因是这些题材特别难写,又或者这个题材的受众特别小。小众题材的创作难度是成倍 七、开篇犹豫,完结又不够坚持。 常会遇到一些人,听说你是个作者,就说自己其实也有很好的故事,但一直没时间写。 “没时间”?这算是什么借口。只是写不出罢了。要成为作者,首先要有开始写的觉悟,开始写了之后,就要有完成它的觉悟。 开始写小说和完结小说是同样重要的。 只有认真完成一部作品,你才知道它到底具备多少价值。 八、错把创作热情,当做创作才华 新人大多数处于性情写作的阶段,就是在文字和故事里表现的是真实的直接的自我。如果不把写作当做职业,也许一直这么做也不会有问题。毕竟把写作当做兴趣,是很幸福的事。但是一旦你想把写作当做职业,就不能只靠着创作热情来支撑自己的写作了。 把写作当做职业,需要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水准以上的写作水平。只靠热情?热情终究是会退去的。 九、不重视修改。 很多人写完一个作品,就不再关注那件事。作为新人来说,修改旧作,和围棋里的“复盘”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你迅速提高。 十、追着市场创作。 市场流行什么题材,就跟风去写什么。却不知,当你跟风写了,等你写完,市场风向已变。要早日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去写,去大力挖掘。
21,874,201
55
13
怎么样去面对职场的性骚扰?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想要避免职场暧昧,关键做好两点:别让自己多想,别让旁观者多想。 一、别让自己多想 我为什么单方面强调别让自己多想呢,并不仅仅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而是你要先学会保护不受这种含糊不清的态度困扰。 而且有些初入职场的女孩子,被套路了之后,会觉得是自己的错。是不是因为我太张扬了,是不是我穿着不当,是不是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对方误会了。 虽然自我反省,去思考对策是很好的行为,但是不要一味自责。 我想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错! 作为职场暧昧亲历者,我渐渐的归纳出那些中年油腻男人的套路。他们在生活穷极无聊的时候,以挑拨小姑娘为乐趣,优雅一点的会装作长辈般关心,步步试探,把这当做自己魅力的表现;粗俗一点的甚至会满嘴黄段子,故意突然跟你拉近距离或肢体接触,下班时间偶尔还借着酒劲不停打你电话。 暧昧、暧昧,说难听点就是骚扰。 我以前还疑惑我长得挺安全的,喜欢的男生都嫌我胖,怎么老是招惹这些人,咋就这么重口呢。 我后来想明白了,他们挑选的多半是老实人,只要具备没有背景、遇事忍让、亲朋在外的属性,就很容易被人盯上。 没有背景意味着失手后对自己没有多大影响;遇事忍让多半是不懂拒绝,容易得手。亲朋在外在大城市这条属性可以换成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这样对方施展手段时,没有人商量和保护。像我在这种小县城,外地人身份简直就是“好欺负”的大招牌。 所以如果在职场上遇到你排斥的暧昧,请不要被不良关系干扰到本职工作。一般只是调笑,异性跟你拉近关系的低劣手段。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保存好文字记录,电话录音等,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证据,以此博弈。 二、别让旁观者多想 别让旁观者多想是保护你不受流言的伤害,你绝对不想工作上出了业绩,结果被诽谤成是领导的小情儿。即便对方是单身,你也会被扣上狐狸精的帽子。 其实就是细节上要做到位。 比如着装方面,衣服打扮不要太暴露,以身边大多数人为参照。你能想象,在我工作这里穿着鱼尾裙都要被人大惊小怪嘛,裙子到脚的喂。 比如行为方面,不要跟暧昧着单独出去应酬,进办公室时,即便开着空调,也请打开门,确保外面的人经过可以看得到你们。 对方提供帮助的时候,如非必要及时拒绝好意。避免欠他人情。表达感谢的时候要讲技巧,客气疏离,最好带上其他人:“您真是帮了小王和我的大忙,多谢!” 还提一个小建议,工作之外尽量少联系,电话可以不接,等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回复一条短信即可:“不好意思,昨晚手机在充电,看到时已经太晚了,就没打扰您,请问有什么事?” 一般这样含蓄的拒绝对方就懂了,通信尽量用文字。这样即便到了明确拒绝的地步,对方也等于有把柄在你手。 针对你的问题,我也遇到过。一般在办公场所,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多是在饭局上、KTV之类需要应酬的地方,只要避免去这种地方即可。 可以用身体不适,生理期为借口。该借口不要使用太频繁。 可以用男朋友(老公)不开心为由,为家庭和睦不去。尽量不要虚构一个男朋友,个人觉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第一、扼杀了你可能遇见的优质桃花运;第二、如果长期没有一个固定的异性面孔来证实你的理由,同事的八卦会给你塑造一个水性杨花加谎话连篇的形象。 可以用家教严,回去晚了家长会骂来推脱。该借口的局限性是的确跟家长住在一起。 总之,在已有事情的基础上,尽情发挥。只要给人塑造一个很难约的女孩子形象,即便可能会让领导不快,但只要自己工作能力强,保持核心竞争力,也不会影响仕途。 毕竟他骚扰人,难道他还有理了。再次强调,保存好一切文字证据,避免独处,不要以身犯险,学会保护自己。
一楼的答案得罪就得罪是会被开的节奏吧! 原来我的PM暗示我单身欢迎骚扰,后来加班非要拉着我,我真的不舒服没有留下来,结果就被开了,理由是我没加班去洗澡了(我跟他们说是去洗澡,我身体状况不好的理由是我私人问题,我可以不说) 咳咳 公司是:大连世纪鲲鹏有限公司,也就是被腾讯收购的大连子公司。 就算你不开我,我也会走的,遇到这种情况忍不了就换工作吧。 女生要维护自己,虽然得罪人,跟你姐姐情况不一样大连就这么小,换了工作可能还会认识,而且也不是什么局长就是个老大面前的红人,但是我想说我不在乎你,我不想用私下关系解决你是我觉得你不值得,人渣。
21,875,482
230
18
Mac Pro 2013 制造介绍视频中,每一道工序的名称和作用是什么?
第一个步骤 正向金属冲压出模,用一块比模具直径小的金属放入模具,然后用高压冲击,金属就被挤压到磨具与金属自身之间的空隙中,这样可以快速的一次成型。 工艺优点: 1.可以制造整体的、没有接缝的产品,减少连接的问题。 2.相对成本低些。 局限: 1.只适合长度是直径4倍以上的产品。 2.需要在后期加工中添加锥度和螺纹。 原理如下图: 第二个步骤 冲压完成后的金属表面极其粗糙,所以按照视频里的顺序,应当是先酸洗(这步不是特别明确,待高人解答)将表面用CNC进行初步的抛光和细节处造型的塑造来提高冲压这种初加工工艺的低容差,这时开始有光泽出现了。然后用5轴机械臂在砂轮上进行精密的抛光处理。 作为一个苹果的产品,追求完美。所以金属内部同样进行了抛光处理。 上图为冲击挤压工艺。 第三个步骤 此处是为了下一步CNC处理时防止表面被破坏,所以涂上一层表面保护膜。 第四步骤 CNC切割出产品外壳所需要的开口。 第五步 这一步是阳极氧化膜处理,阳极氧化的基本知识高中化学应该都有介绍,是熔盐电解铝产生的氯氧化膜。工艺又分为2种:致密氧化膜和多孔氧化膜。 此处用到的应当是多孔氧化膜的工艺,方便在熔岩溶液中添加色料,方便着色。 而处理过程作用的装Pro所用的架子,应该是钛制成的。可以在上图红色框内看出电解所留下的化学痕迹。但其没有被着色,故推断为化学性质稳定的钛。 第六步 这个步骤大家应该很熟悉。苹果常用的激光雕刻工艺,记得前几年Nano出定制款的时候,用这个工艺提供过个性化服务。 鉴于国内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对于材料工艺上普遍缺乏深入的课程指导,推荐给大家几本书: 这本书对生产工艺的介绍比较全面。 还有Thames&Hudson出版社的The Manufacturing Guides系列。 目前只有英文原版书,没有翻译版。 分不同领域有几本,分“可持续材料和制作过程”、“家具设计和过程”还有“模型制作和小批量生产”这几本,分别从材料和工艺上做了比较全面浅显的介绍,同时还有一些应用实例。 推荐个网站,工艺还是比较全面的:
博客 Atomic Delights 有一篇详尽的点评文章可供参考:
21,880,268
182
29
如何评价苹果 iPad Air 铅笔广告与 2011 年 Samsung Galaxy Tab 广告的创意相似?
问题完全搞反了同学。 2005 年 9 月 7 号 iPod nano 的发布会上,乔布斯使用铅笔遮住产品的创意讲解了 nano 有多么的薄。 发布会视频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3MzUxMDgw.html?x 也就是说,要说相似,也是三星在 2011 年和 2005 年苹果的创意相似。而苹果 2013 年的广告,说来源于 2005 年自己的创意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仅仅比较这两条广告,即使用了同样的梗,三星仅仅是打了薄这个点。 而苹果是一个双关, iPad 和铅笔更多的关联性 - 他们都超乎寻常的简单,好用,适应各种场合 - 都是简单易用,却深刻的改变世界的普适工具。薄,仅仅是营造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而已。 创意的高度已经有云泥之别。(反而三星 11 年的广告则缺乏创新的重复了乔布斯) 执行层面也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画面,文案,音乐,甚至老白的旁白,都是苹果的更优秀。
本人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广告文案一枚。 看楼上回答了那么多,但都没有谈清楚广告的创意到底是什么。 从流程上,一个广告从Brief开始,要经过策略、概念再到最终的创意表现,所以作为一个内行去分析广告首先要搞清楚的这条广告的创意概念: 三星的概念:三星iPad薄得超乎你的想象 苹果的概念:苹果iPad如此简单而又伟大 SO,你可以看到两则广告的概念原本就不一样,按照三星的概念你可以想到许多系列稿,比如比铅笔还薄、比书本还薄、比本子还薄、比……还薄等等;而按照苹果的概念,你想到的就是决然不同的画面,如:和铅笔一样伟大而又简单,和纸一样伟大而又简单,和指南针一样伟大而又简单,和……一样伟大而又简单…… NOW,我们分清楚了概念的不同,就知道创意表现的不同,但根据以上我们可以得出,苹果的广告完全有别的千万种简单而又伟大的表现创意,为什么要用铅笔?所以,很有可能做苹果广告的创意人员是在看三星广告后得到的启发,创意就是这样,继承而创新,我敢说任何一个创意都是来源于其他:生活、经历、其他创意等等等等。 创意在抄袭上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广告有一个不成名的规定:第一个说的是天才,第二个说的是蠢材,所以和别的广告有太明显的相似就要有做好被别人鄙视唾弃丧失尊严的准备。 作为一个广告人,在做创意的时候不要止步不前,即你得到一个你认为很好的灵感就握着不放,如此你就放弃了在下一个路口等你的更伟大的灵感!
21,889,249
8,010
503
「11.11」卖的东西真的是一年中最便宜的吗?
我是双十一会场商家,我来回答您 双十一的价格政策是: 1、必须低于9月15日至11月10日期间成交最低价的九折。 2、11月12日至12月11日期间不得低于双11当天售价出售。 综上,双十一价格基本上是9月到12月4个月最低的价格。 理论上讲,也应该是全年最低价,因为规模效应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商家是可以让出这部分利润的。 另外,五折是指专柜价,而不是平时的实际售价。专柜价基本随便填。 总而言之,双十一确实能捡着便宜,但是没有宣传的那么大。天猫对价格的管控还是比较严的。系统自动检测,价格虚报或者没达到低价要求的是不允许双十一当天上架销售的。 以下是2013年10月30号补充 受宠若惊啊,怎么突然就快200赞了。谢谢,谢谢大家。没想到随意写的被大家这么关注,难道是临近双11的节奏?那我便本着知乎专业的精神补充一下答案,希望能解决大家的疑惑。 利益相关(如果下面不小心或者故意出现我们的品牌或者店铺,请大家见个谅啊。我保证绝不影响答案的客观公正性,也保证绝对是不小心或者故意的。) 双十一价格政策是如何执行和监管的? 先上一张图: 这张图片熟悉吧?这个是双十一当天你们即将看到的宝贝页详情图的首P。(现在看不到哦~,我们也只能看到预览图) 上图中有两个价格,对!一个是专柜价,一个是双11购物狂欢节价格。并且上面标注很醒目的“低于5折”标签! 现在告诉你们我们是如何操作这两个价格的,再来一张图: 这张图片就是我们设置双十一价格的操作后台(官方叫这个为“双十一官方活动优惠设定”) 现在请大家关注三个地方:专柜价、活动售卖价、最低价 专柜价:这个我上面说过了,基本随便填,当然,商家不是傻子的话也不会太随便。 最低价:这个关键了,上面也说过,系统会抓取本店在9月15日至11月10日的成交最低价。 你们也许会说,啊,成交最低价,我知道怎么看!不就是这个吗: sorry,真不是。 许多天猫商家会告诉你,我们是不能修改价格的。某种意义上是这样没错。 但是,有个东西叫套餐。比如,我们这件东西,如果要卖你250(我是不小心或者故意的),确实在单品上改不了价格,那我就给你做个套餐。搭配什么呢?没错,就是你们常见的补差价链接、补邮费链接什么的。因此,即便我250元卖给你,在你们看到的月成交记录中也是299元。(是不是 有种被雷击中的感觉?) 天猫当然知道,回到上上张图片,最低价下面显示的价格是包含套餐交易的最低价格。什么意思呢?比如我这款产品搭配一个补差价链接(差价链接也会设置价格,比如10元),那么套餐原价应该是299元+10元=309元。最后我修改套餐价格为250元卖给你。天猫会怎么计算最低价?299/309*250元。懂了吗?(看到我们的最低价格依然是299元,你会不会热泪盈眶多口而出:良心卖家啊!) 活动售卖价:这个就是双十一当天我们出售的价格了。我主要给大家展示一下乱设价格会发生什么: 首先,肯定不能设置高于最低成交价的价格,否则: 其次,也不能高于最低成交价的九折来卖,哪怕高了1块钱也不行,否则: 大家看明白了吧?有没有便宜可占?必须有!再加上各种活动优惠券,你再算一下?拿我们店为例:30元优惠券再加上满999元减100元,满1999元还送其它东西。你们自己感受吧,能便宜多少? 当然,不同的店铺优惠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我只是想告诉你们,商家是可以让利给你们的。为什么?我上面也讲过了:集中性的大促活动会大大降低我们的单位运营成本(人力、推广、库存等等),因此我们才会也能够给你们让利! 最近真心双11忙啊,今天就写这么多,有机会再告诉你们双十一到底该怎么淘东西。 最后,看在我这么辛苦,冒着被天猫或其它商家追杀都要给你们大揭秘的情况下。 能让我不小心或者故意地贴出我们店的链接吗?(我内心深处仿佛听到你们同意的声音) 以下是2013年10月31日下班前21:00补充(你们这是逼死人的节奏) 请右转: PS:申明申明: 1、非常感谢大家对问题的补充解释,非常谢谢! 2、我是商家,赚你们的钱是我的使命。 3、我是伪君子,我觉得我写点有用的东西,我就必须找点回报。(比如贴链接,打广告) 4、请不要私信我要知友价!我们在知乎上的感情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嗯哼? 5、特别鸣谢二楼!真心希望您能在双十一后也帮我截几张图。给你个赞! 6、下班!
双11又要到了,无数人开始在购物车里屯货,大晚上抱着手机狂刷淘宝。 但双11并不是所有商品都真的便宜,有些只是让你「感觉便宜」而已,那么商家通常用哪些方法制造便宜的感觉? 消费者判断商品值多少钱,便宜与否,需要一个可供参考的价格标准。而价格锚点,就是商家设定的参考标准,用来动摇人们对商品价值的正确评估。 那么商家是如何利用价格锚点的呢? 淘宝上有些商品常年打折,从来没有卖过原价。那为什么商家不直接按照折后价售卖,一定要打折呢?因为商家需要用原价「锚定」你对价格的初始感知。 比如原价699元的A款钢笔秒杀价58元,699元就是商家设定的价格锚点。可能同样好用的B款钢笔按照原价48元售卖,因为缺少了价格锚点,即使比秒杀款还低10元,消费者也不觉得便宜。 价格锚点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价格尾数通常以9结尾。因为499元锚定「这个东西400多块钱」,而500元虽然只贵1块钱,但价格锚点就变成了500多元。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发现A产品明显比A-产品更好,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A,而弱化去判断是否要购买产品B 比如很多店铺都有一些常年卖不出去的高价货,既然卖不出去,为什么不下架呢?因为这些高价货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衬托其他产品更应该被接受。 确定效应:面对明确的收益,人倾向于规避风险。 举个例子,假设有人准备给你3万块钱,你有两个选择: 你会怎么选择?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即使后者的收益期望是80%*40000=32000元。 「双11打折」认知深入人心,虽然我们知道,双11过后也会有其它促销活动,也有可能享受到比双11更低的价格。但也不排除过了这村没这店的的可能。为了规避这种潜在的危险(即使它可能很小),面对唾手可得的低价收益,我们很有可能果断选择在双11当天剁手,并认为「买到就是赚到」。 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同样是损失100元(从金钱上来看并没有区别)为什么最后结果却不同。那是因为电影票的100元和电话卡的100元被你放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里。 那么商家又是如何利用“心理账户”的? 商品价格和运费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账户,一双皮鞋64元和69元差别不大,但如果另外加收5元运费,我们会感觉产生两笔付费。 消费者只动用了一个账户里的钱(电视机),却买到了两件商品(电视、音响) 得到和失去是两个不同的账户,一件商品打8折,500元的东西付出400就能买到,差异貌似没有这么大。但是如果是满500返现100,感觉是自己已经付出了500块,(和400差异不大),然后又额外收获了100元(100比起0差异很大) 尽管营销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但也有很多商品确实在双十一价格特别低,甚至低于生产成本。那么,这些商家亏损了吗?他们为什么只愿意在双十一打折呢? 请看关注下期关于撇脂定价与价格歧视的分析《你在双11买的便宜,是因为有别人在帮你买单》
21,889,249
4,121
375
「11.11」卖的东西真的是一年中最便宜的吗?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就要到了,马云定义的这个购物狂欢节让多少男同胞栽在了女朋友的购物车里。 根据淘宝天猫的双十一策略:双十一主会场的所有商品当天的价格必须低于9月15日至11月10日期间成交最低价的九折、1月12日至12月11日期间不得低于双11当天售价出售。也就是说理论上双十一主会场的商品价格是当年九月份到十一月份的最低价格,当然只是理论上,因为天猫也并没有出台说不按照政策来会做什么处理。 我们都知道理论上成立正常情况一般都是不成立,所以为了让广大网同胞透过想想看本质,今天我想用数据说话来探讨这个主题:双十一到底是不是一年中商品价格最低的时候?以及双十一应该怎样避免踩雷? 数据样本:天猫双十一主会场30个大分类下每个分类取样500个,并根据历史价格查询网站采集这15000个样本的历史价格。 首先看整体,2017年参加双十一的产品中,在2016年双十一的时候价格是全年最低价的只有17.17%,而高达82.83%的商品在2016年双十一的时候都不是该商品的历史最低价。也就是说从整体上来看双十一的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不是全年中的最低价格。 除了看整体外对我们更有参考价值的是产品大类,比如说女朋友想买衣服,那我可能就想知道的是女装类商品在双十一的时候是不是全年最低价,或者双十一的时候全年最低价占比多少,这样有利于我决定是否在双十一买。 划分到产品大类我们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我们发现茶酒、珠宝饰品、家饰三大类的商品中在2016年双十一达到最低价的占比达到了50%以上,其中茶酒达到了62.50%,而女装只有6.48%的商品在双十一的时候才是其最低价! 所以综合上图我总结出:双十一千万不要买衣服包包类商品,如果有需要尽量购置一些茶酒、珠宝饰品、图书音像、家具器材和医疗保健等产品。 除了看商品大类之外,商品所属城市也是一个很大看点,比如说你看到某一款你想要的商品在新疆或者黑龙江,那么你在双十一买到的价格是全年最低价的可能性就很大,相反如果商品是在其他城市的那么这种可能行将很小。上图中已经排除一些样本中数据比较少的城市所以造成部分空缺。 当然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没那个心思看城市的,那么店铺你一定要看,有的店铺仗着店大欺人,有的店铺小而诚信。我们可以看一下在2016双十一的时候这些参与活动的店铺中到底有多少的商品是全年价格最低的。 当然以上的店铺只能做一个简单的参考了,毕竟我不是采集的全量的数据,你可能看不清楚店铺名称那说明我别有用心了。 当然以上只是但从价格层面来看,我们从数据中能发现双十一的商品价格有超过80%都不是该商品全年最低价,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双十一的优惠在于一些满减的券活动,参与这些满减活动确实能拿到不错的福利,具体该如何真实享受到这些福利我会在后面的文中更新。
双十一从来没有标榜过自己是年度最便宜的一天,从早期的专柜价对折,到后来的购物狂欢节,都跟最便宜没关系。 双十一对于价格的保护也只是30天,所以后面的双十二正好可以错开这个价格保护。 双十一现在对于很多品牌来说,是造势。 用双十一的成绩单(哪怕是自己刷出来的)来给自己的品牌背书。 双十一对于小型店铺来说,是蹭流量。 一年中相对大的流量的一天,蹭一个小数点就很开心了。 双十一对于买家来说,是憋不住了。 事实上十月下旬开始,店铺都几乎处于日常销售极速下滑中,所以很多店家双十一当天的成绩是用前后一个月的憋屈换来的。所以阿里才狂推预售,就是为了让商家的销售秩序正常起来。 对于双十一的东西来说, 有些是注定会降价的,所以双十一是一个契机,比如家电、数码这类; 有的是注定要清仓的,所以双十一是利用非理性消费的机会,比如服饰、箱包这些; 有些本来就有促销周期,所以调整一下让促销周期凑上双十一就好了,比如日用品、食品饮料; 还有一些在十一月是淡季,所以就当刺激淡季销量了。 那双十一在买啥? 一个是买囤积,比如一些日常会有损耗的东西,双十一买了囤一点挺好; 一个是买决心,比如一些处于想买不买犹疑之间,利用双十一给买家下一个决心,提高转化率也挺好。 商品终归是有个生命周期的,上市就会贵一点,批量投产以后就便宜一点,竞品出现就再便宜一点,快淘汰了就更便宜一点……所以问这个问题挺傻的。
21,939,024
1,238
131
负面情绪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不得不说,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负面情绪的存在对我们人类有三种价值: 1.情绪的产生价值。情绪的发生主体并不一定感受得到,一些神经学者认为,一部分负面情绪的产生无需经过大脑皮层,会直接由外部事件激发而产生,而其中伴随着的生理变化对我们会有保护作用。当我们的一些负面情绪发生时,比如愤怒,我们的生理反应一般会是心率变快,神经系统较敏锐,充满力量,正是这样的生理变化,使我们的战斗力得以提高,如果发生了战斗,我们能在对抗中获得更高的生存率。 2.情绪的表达价值。有一些负面情绪可以由外部事件直接激发,但是更多的情绪并不是来自于外部事件,而是来自于我们对外部事件的判断和评价。如果我们的认知系统判断这件事情对我们不利,我们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对于同样的一件事情,比如我和前女友复合了,前女友的现男友会产生悲伤和愤怒的情绪,而现女友的前男友则会产生快乐的情绪。负面情绪产生时,表示可能使我们不舒服的事件发生了,我们的表情,声音会发生把这种情绪不自觉的表达出来,比如悲伤时,我们眼皮会耷拉下来,嘴角下撇,眼神游离,声音微弱。这种情绪的表达对我们而言有着极大的生存价值,因为情绪的表达可以使别人了解我们的情绪,从而我们的情绪表达可以控制别人的行为。比如,老师经常用愤怒的眼神告诉你:你他妈不好好听课,你就死定了。然后你会变乖。女友用焦虑的表情告诉你:这周大姨妈来了。这时候你要么对女友好点,要么掐蛋蛋陪女友一块疼。 3.情绪的行为动机价值。情绪产生后除了表情声音上的表达,还会给我们的行为提供动机。比如,愤怒时找人干一架;焦虑时找人玩耍,也可以干上一架;悲伤时找人倾诉,也可以找人玩耍,也可以找人干上一架。当我们产生消极情绪时,一般都会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采取选择性的行为。愤怒时,我会战斗;恐惧时,我会逃跑;寂寞时,会来上一炮;不想看到某人时,我会捂住眼睛。那些读心术的基本原理就是情绪不自觉的表达和情绪作为行为的一种动机。而一些消极的情绪会产生正面的行为动机,会让个体出现保护自己的行为,而这些行为能让我们得以生存或者舒缓心理压力。 虽然一些负面情绪会给我们带来价值,但还会有更多的负面作用,而负面情绪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不是简单的相加然后我们比较这个是好还是坏,更多的是出于不同层面的作用,利弊不能相抵,也无从比较。 还有,要注意的是,自卑是一种感觉,不是一种情绪。 再次对你这个问题表示感谢!负面情绪的价值问题很少有人注意到,我也是看到这个问题才开始整理我自己的想法的。
负面情绪中的【负面】是被主观定义的。 脱离主观感受,所有情绪在客观上都是对等的,没有正面负面之分。 其作用都是一致的:由外界刺激触发应激性状态(以获得生理变化和感性行为指导),以及校对感性反射行为的有效性(训练直觉和反射能力以适应外界环境)。 人类27种情绪:钦佩、崇拜、欣赏、娱乐、焦虑、敬畏、尴尬、厌倦、冷静、困惑、渴望、厌恶、痛苦、着迷、嫉妒、兴奋、恐惧、痛恨、有趣、快乐、怀旧、浪漫、悲伤、满意、性欲、同情和满足。 其中主观上会产生不适感的,被定义为负面情绪,在日常感受中成为多数人希望避免的。 但其实人们希望避免的不是情绪,是希望避免触发情绪的外界刺激(情景、语言、环境、信息等)。 “负面情绪”对于健全人格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人类个体的成长、避险、社交、不当行为终止等,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如果没有【恐惧】,人可能身处明显危险之中,而不会逃脱。 如果没有【困惑】,人可能会丧失寻找真相的欲望。 如果没有【焦虑】,在不安定情况下,也可能错过解决危机的最好时间。 如果没有【内疚】,可能会无法终止伤害他人的行为(一些人格障碍就是在触发内疚的共情环节有缺陷,所以暴力犯罪概率高) 在【愤怒】时,人类会增加激素分泌,在短时间内增加体能和攻击力,以面对挑战。 对于“负面情绪”,更多的是要: 1,淡化其驱动行为的逻辑,不要直接被其触发的反射驱动行为,而倾向于决策慢一点,进行理性认知的对冲。 2,对烈度较强的情绪养成对自己有效的消解措施。 以扬长避短。 供参考。
21,939,024
1,439
639
负面情绪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有一天小明在外面散步遇到老虎,小明没有恐惧,小明不跑,小明扑街 我的专栏 -- Terrier Finance
看看下图哪些是负面情绪? 光看表情,你就能发现,人的负面情绪的种类要多于正面情绪。 (图片:Robert Plutchik’s Wheel of Emotion ,来源 ) 为什么要有负面情绪?而且负面情绪多于正面情绪? 情绪是生物进化出来的自动化反应机制,特别是负面情绪,在进化上具有非常正面的意义,因为他提供了快速预警和保护机制。 在数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中,每一种生物都在生存环境中遇到数不清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保留了大量的情绪基因。 在险恶的生存环境里,正面情绪是不能太多的,例如过分乐观、盲目信任,很容易将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大脑是如何产生情绪的? 哺乳动物大脑中有三个独立的神经回路,分别控制三种情绪反应: 来源 我们以恐惧为例: 因为情绪的处理在大脑深处进行,所以情绪在大脑中的优先级很高,一旦发现危险,就会中断所有活动,调集全身的资源来响应危险,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这也是我们讨厌负面情绪的原因,你会喜欢玩游戏时不断打断你,让你干家务的老娘吗?老娘和负面情绪都喜欢打断我们^_^! 但这套自动化的中断或异常机制不知道拯救了多少生命!(程序员都知道) 在现代社会,负面情绪是不是利大于弊? 不夸张的说,如果人类没有负面情绪,现代人类社会将不复存在。 因为人类社会是靠规则来运作的系统,规则就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没有负面情绪的支撑,规则就没有任何约束效力,社会的基础就会瓦解。 例如,一个没有恐惧感的人,天不怕地不怕,你认为他会做出哪些事情?小则伤害自己,大则侵害社会。 还有,一个没有焦虑感的人,考试前不会抓紧复习,工作也不在乎质量好坏,生活从不未雨绸缪的做好准备,许下的承诺不会兑现,债务到期不着急还款,这样的人生注定一团糟。 负面情绪带给人的价值,就是感受到环境压力,不断的适应环境。在你不断摆脱压力的过程中,会做一些对自身和他人有益的事,社会环境为此制定了大量的规则来对你进行奖惩。 所以即使在现代社会,负面情绪也是必不可少的,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结论 是不是有比恐惧更好方式? 比如我意识到了危险,但是也不恐惧,只是保持高度的镇静和警惕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这样不是更好吗?难道人不是常常在恐惧中乱了阵脚,以至于采取一种很不理智的行为吗?同样的效果,为什么存在的是恐惧,不是其他更好的情绪呢? 答: 自动化的恐惧反应远远优于冷静、理智的思维 首先时间差很重要,在危急关头哪怕是0.1秒的时间也很重要,反应越快,逃生的几率越大。 情绪产生在大脑最底层的边缘系统,这套系统几亿年前就存在了,我们用来分析判断的大脑皮层,只是近一千万才有的高端新硬件。 危险信号首先进入大脑低层的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会直接作出自动化反应产生情绪,等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意识到危险时,身体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这样可以为我们争取不到1秒钟的时间! 而如果先要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判断,再作出反应,就会损失大量的逃生时间。特别是对智力还不发达的原始动物,分析判断的时间更长,所以自动化的恐惧反应远远优于冷静、理智的思维。 我们现在的智力很发达了,可以做到冷静思考了,但对一条鱼或一个虫子来说,他们的硬件完全做不到冷静思考。就是对高度智慧的人类来说,要想在凶险的自然界活下去,学会搏斗和防御技巧,也要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反复训练才行。 相比之下,恐惧让人迅速反应、马上逃跑,不知道比冷静理智好多少倍呢。 自然选择很残酷、也很慷慨,适者生存虽然是用牺牲生命达成的,但如果有了更好的方案,他会让你的后代子孙万代。 经过几亿年无数次的野蛮测试和优化,恐惧还是最优的选择。 BTW:下面这个有点扯远了 产品如果有情绪、甚至负面情绪会怎么样? 我认为未来的产品是有情绪系统的,只是还没演化到那一步, 下面的案例,你可以看到产品有悲伤情绪的价值 来源, 相信用户和市场会选择这样的产品设计。 所以情绪系统设计(请区分情感化设计)是未来产品设计的必然趋势,这和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出情绪是一个原理。 负面情绪的价值会更好的利用起来。
22,005,771
45
19
在网上看到很多人用乐高制作各种各样的东西,有那么容易 DIY 吗?
花了5分钟做了简单的设计,欢迎来到DC剧场
你可以使用 LEGO DIGITAL DESIGNER 4.3(免费)实现你的任何愿望 官方下载:
22,018,858
298
22
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人拥有比特币?拥有最多比特币的人是谁?
嘿嘿,good question。 由于比特币钱包是匿名的,所以要准确回答那是谁是不可能的。不过通过网上的一些资料(花边新闻:P),以及一些好事之徒已经进行的一些研究,还是可以得到一些不太准确但是有意思的结论。 拥有最多比特币的人,到底持有多少比特币? 先给简要结论:一年以前的数据显示,大约50万BTC 这里是一点taste: 1)两个美国人兄弟Cameron Winklevoss和Tyler Winklevoss声称持有全世界约1%的比特币[1] 1%的比特币哦~~那是多少呢?现在全世界的比特币总量约为1200万BTC,也就是说这俩哥们儿持有12万左右的比特币。或许你觉得这些其实不是太值钱,但是,注意注意,这两人的比特币入手价位是在$10/BTC以下。按现在$430/BTC的市价来计算,收益率是。。。。。。抖~~ 2)李笑来在《东方时空》上声称自己是中国持有比特币的第一人,持有六位数的比特币(没有找到视频链接。。) 3)丝绸之路的创始人被抓后,他的14万比特币被FBI收缴了[2]。 所以拥有比特币最多的人,持有量应该大于1%世界总量这个数字。这个看每日BTC持有量的榜单也能知道。 更系统的研究来自于学术界。以色列数学家Adi Shamir(如果这个名字不熟悉的话,他是RSA算法里的那个S)曾在2012年发表过一篇论文《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Full Bitcoin Transaction Graph》[3],通过对比特币系统中前18000块链公开的交易记录(截止至2012年5月13日)进行分析,研究了比特币市场里的一些有意思问题。 在他们的分析结果中,前18000块链结束时,拥有比特币最多的实体,持有量在20万到40万BTC之间(文章没有给出具体数字),且多于20万的仅有一个实体。而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大持币量在50万BTC以上,有两个实体。 注意这里使用了「实体」而不是「人」。文章的分析方法中,可能属于同一所有者的比特币钱包都划归为同一个实体,这个实体不光可能是人,还有可能是Mt.Gox这样的交易机构。 另外,通过分析文章中给出的最活跃实体的表格,收入(不算支出)最多的人的收入在70万BTC以下。也就是说,拥有比特币最多的人,持币量不会多于70万BTC 世界上有多少人拥有比特币? 论文[3]里面的结论,截止至2012年5月13日,持有比特币的实体有185万,如果假设比特币用户从比特币出现(2009年1月)开始线性增长的话,现在的数字应该是250万。因为论文中统计的是实体数,实际持有比特币的人应该略小于这个数字,但不会小很多,因为毕竟大的交易平台的数量并不多。 除了以上的两个问题,[3]还给出了很多有趣的结论,比如: [1] [2] [3]
我是来吐槽当前第一答案的。 首先,Adi Shamir 的论文当时遇到了很多批评,你现在看到的已经是被作者修改过的版本了。具体请看 。嗯我知道你们不会看的,我个人浅显的看法就是,1.作者不明白 “冷存储” 和 “找零机制”,把很多正常的行为看做很“有趣”。2.他分析的结果最多就只能分析到“机构”。 其次,用分析BlockChain的办法,他完全没有办法知道谁有最多比特币。试问,如果我是挖矿的,我每次挖出来的币都放到一个不同的地址,而且从来不交易,谁会知道哪些地址都属于我一个人? 最后,给出一个对“谁拥有比特币最多”的答案:Satoshi Nakamoto。 基于这里的分析 , Satoshi大概挖出来过1,814,400BTC,其中1,148,800BTC从来就没有使用过,换句话说他们都被每个地址50BTC存在那里,没有再出现在BlockChain上了。 那么这个分析的作者是怎么知道哪些比特币是Satoshi挖出来的呢?首先我们都知道第一个Block是Satoshi挖出来的,然后作者把第一个Block跟后来挖出来的Blocks用一个叫做nonce的量联系起来得出结论。具体不展开了,愿意了解的,懂挖矿的自己一看就明白。 当然这个类似于破案的证据分析,并不能100%保证结论完全正确。 另外,论单个地址算,最富的地址是FBI收缴SilkRoad比特币的地址 144,336.40733762 BTC。但是大家普遍认为只是
22,048,240
64
40
关于比特币的一些疑问,比如挖矿块链等等?
很显然你查阅的资料完全不靠谱。 1,挖矿不是把CPU贡献出来合并在网络上所有节点的交易单。打包交易是非常非常容易的事情,根本用不着那么多CPU。那么烧CPU或者说挖矿的本质是干吗呢?简单说就是竞争一个打包交易并且上传到区块链的权利,而烧CPU比谁算力高是在所有人身份都是不明的情况下最公平的方法。飞行棋你玩过吧,扔出6的人可以走出大本营对吧,挖矿性质和这个差不多,只不过要求扔100个骰子扔出100个6。结果不是某个中心节点会验证,而是谁先扔出来,把扔出来的东西做个视屏发到网上说“你们看我扔出来了”,大家验证过看没错你是扔出来了,你运气比较好,这个主席就你当吧,于是你可以上传新的区块,加入你打包的交易,然后获得一笔费用奖励你扔了那么多次骰子。 从原理上说的话,是所有的人算哈希函数,哈希函数Y=H(X)有个性质是你输入Y永远猜不到X是啥。然后大家规定说我们只认Y小于某个值的区块,于是每个人都开始用穷举法试各种X,直到试出一个X把这个放到他们区块开头。然后,哈希函数还有个性质是虽然通过Y猜X无限难,但是有了X求Y非常快,于是大家可以用哈希函数去验证他的结果,如果对了就接受,就这么简单。 2,理论上来讲,所有记录保存在所有节点那里,你没听错,就是从第一笔交易到现在的交易,到现在为止超过100G的记录,理论上来讲应该保存在所有节点。 至于每10分钟一个区块,是指之前扔骰子的难度设置为大概全网的人都一起扔的话,差不多每十分钟会有一个走狗屎运的家伙扔到。这个难度会根据区块产生的速度每几个月调整一次,但是尽量控制在大约10分钟有人算出来一个。 3,数据存在在所有节点。节点和节点之间不会有冲突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的确会,但是不大。 首先,区块链里每个区块是用哈希函数链接起来的,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一丁点改变都会导致哈希校验通不过,然后后面的都要改,这是超出任何人计算能力的。所以,100多G的数据里,除了最新的几个区块可能会有区别,其他的都是一样的,因为有一点差别就会导致你要重写后面的所有区块,否则通不过校验。 其次,虽然每个节点在最新的区块判断上会有差别,但是有个原则是,每个人都只接受最长的链。也就是说,如果有节点之间存在不一致,那么也最多是在最后几个区块不一致,而且,通常是网络延迟造成的,如果这些链放在一起,只有最长的链是有效的。 当然,网络里也可能有不止一个同样是最长的链存在,这个叫分叉,假设两条链前面的区块都一样,就最后3块不一样,这个就是深度3的分叉。这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这是因为之前我说的那个扔骰子的游戏没有一个中心节点来判定谁获胜了——运气好投出100个6的人要自己把证据广播出去,而如果两个人同时丢出来了,由于网络延迟有的人听到了这个有的人听到的那个,这就可能导致分叉。这并没有关系,大家继续往他们认为是最长链的那条上加区块,如果这次又有两个人同时投出来,就再分叉。这个分叉不会无限继续下去,因为同时扔出来的概率会越来越低。 这就是一般比特币的交易要延迟一小时才能确认,因为交易所在的区块如果刚刚放在链上,很可能由于这种分叉而被丢弃。但是如果等一小时它后面加了6个区块了它还在链上,那么它就已经被所有的节点接收了无法修改了。 说了一大堆,其实最简单的回答应该是—— 数据会不一致,会有冲突。 但是,排除最新的6个区块,所有的节点拥有的数据是一致没有冲突的。
我在知乎发过几个关于比特币的回答,在评论区我看到了另一个天地。我突然意识到比特币虽然已经13岁了,这颗蓝色星球上对它有基本认识的人仍然很少,甚至很多人充满恶意。 分析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其一,不愿意花时间真正的了解比特币;其二,把比特币跟区块链和其他 altcoin 混为一谈;其三,金融泡沫和贪婪。 本文组织如下:介绍一些常见的误解或者可以讨论的观点,然后,从机构用户的角度分析比特币的现状和未来。 以下是我在评论区看到一些非常“离谱”的观点: 类似的观点已经没有任何讨论价值了,因为它们是错的。比如好多庞氏骗局的人恐怕连什么是庞氏骗局,什么是郁金香泡沫都懒得弄清楚,就安在比特币头上,以讹传讹;在比如显卡涨价部分原因是以太坊矿机导致的,以太坊今年计划迁移 PoS 共识算法,矿机不再被需要了,显卡也就掉价。 比特币没有实际用途? - 萨尔瓦多共和国已经构建了一个比特币城市,你可以用比特币和闪电网络麦咖啡,去逛超市。还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正在学习萨尔瓦多共和国的做法并准备尝试。 形成这类观点的主要原因:懒于思考 + 轻信碎片信息(包括我写的这一篇) + 混淆比特币和其他。 建议阅读: 有一些观点是可以讨论的: 持有这些观点的人应该已经具备了一些对比特币概念有比较正确的了解,因为这些问题是好的问题。 这里有一些观点目前还是开放性的,比如比特币和政府的管控的关系。这可能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第二节我讨论这个问题。再比如 PoW 和 PoS 应该用哪个,我个人(和很多其他人)认为最为价值存储和货币使用,只有 PoW 才是正确的,因为 PoS 跟法币的模型没有区别。 比特币不能跟互联网相提并论? - 最后一个观点也很意思,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但是,有个事实是:任何革命性的东西在发展初期都会被充满恶意的抵制。我们应该担心的不是比特币被质疑,而是比特币无人问津。 比特币不如 ETH、Solana 等等? -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不如”是指哪里,我是个程序员,每个软件被设计出来都是带着某种目的的,对比目的不同的软件,就好比苹果跟石头作比较,毫无意义。比特币在的领域,没有任何可已经与其竞争的产品(Bitcoin Cash 已死、莱特币已死)。而且事实上,比特币如今(2022)仍然占据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接近 50% 的份额,数字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一节我们从机构的动作分析比特币的现状。 不久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总结:谁持有比特币。文章列出了已知的持有比特币前十的公司,其中第二名正是特斯拉,它持有超过 4 万比特币。有句老话说得好:不要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这些公司大肆购买比特币这个事实已经说明他们看好比特币。 比特币正式进入金融机构,首先是通过灰度的基金,然后 CBOE(芝加哥期货、期权交易所)上市了比特币期货,目前多个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正在审核比特币现货 ETF。 Fidelity 计划今年将比特币纳入 401k(链接)。一旦这个计划付诸实践,就像我在这个答案中分析的: 所以,比特币正在进入一个 40 万亿体量的市场,比特币现在的市值仅为 7 千亿,换句话说,如果比特币可以吃掉养老金市场 5% 的份额,那就是 2 万亿美金进入比特币市场,那意味着比特币市值翻三倍,即 2万亿,按照比特币现在是价格计算,1 BTC 将达到 12 万美金。 注意,如果这个假设成立,5%美国养老金市场,那么一定意味着其他的“热钱”会进一步涌入,热钱是什么呢?股票和债券。美国股票市场市值:100 万亿,债券市值 130 万亿。黄金市值 12 万亿。 Fidelity 仅仅是比特币资本化的一小部分,其他金融机构早就已经入局了:摩根大通、Jump Trading等等。 这样规模的资本化才刚刚开始,比特币已经不是那个散户玩玩的资产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几乎没有机构对 Altcoin 感兴趣,比如 Solana 着这种。 关于 Altcoin 可以参考这个:区块链和币圈的一些观察
22,069,117
211
94
火力发电对环境的污染真的很严重吗?
看来做火电这一行的很多。同样作为一个干了很多年火电的人,说一下,火电厂污染没有大家想象的这么高,但是也没很多电力口宣传的这么少。以粉尘为例,不错,现在所有的电厂全部都投入除尘设备,而且除尘设备的效率也比较高,一般都在99.7%以上,但是请注意这边有个基数的问题,也就是一年烧煤要烧多少,以30万机组为例,煤耗大约400克/度,算算吧。按照1年5500小时 发电量就是30万千瓦×5500小时=16.5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耗16.5亿千瓦时×400克/千瓦时/1000000=660万吨煤,注意,此处煤为标煤(也就是所说的7000大卡的煤,实际烧煤为原煤,一般要比标煤要高,因此实际煤耗可能还高)。各种煤的灰分不一样,在此就按照8%的灰分算,一年的向空气中的粉尘排放量为660万*0.3%*8%,约为1584吨(每天为4吨左右),注意,从除尘设备排出的粉尘全是小于PM2.5的指标,如果在电厂时间久的就能了解,虽然烟囱中看不到冒烟,但是新车放在厂区不开,几天也是一层粉尘。再说硫化物,国家强制上脱硫设备以来,现在国内各个电厂脱硫设备比较成熟了,但是,脱硫设备占得的是厂用电,即使是国家上网电价给脱硫的电厂增加了一点钱,但是现在也有些电厂能不开脱硫就不开脱硫,反正外观看不出来,和环保局打好交道就行了(现在情况略好点了,行业强制性把脱硫的旁路取消了,也就是说只要开机必须得开脱硫设备,不过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至于脱氮设备,现在只能说慢慢的在普及。 说这么多的意思仅是简单介绍一下火电厂的排放情况,但是从目前来看,火力发电在长期都是作为主导地位,还没有任何一个资源在中国能代替火力发电,因此这种排放情况也将在长期存在,只能说我们一直在努力节能减排。
不请自来。流量党慎重,多图预警! 燃煤60万改35万机组中小型发电厂。 先从燃煤说起,直接上图。 燃料装卸设备,斗轮机。通过此设备为发电厂锅炉上煤。 燃料进入炉膛做完工,产生粉尘和烟气。 通过引风机产生的负压,将燃烧后的废物带入下图电除尘器,除灰效率可以达到近99%以上,由于电除尘器在运行状态下禁止靠近,所以就远拍一张。 电除尘器中通过静电吸附和震打锤敲击,将粉尘收集在灰仓中,在通过仓泵以及压缩空气和输灰管道的配合将灰吹入下图灰库中,并由采购方采购,做类似加气块等的附加产品 烟气进入吸收塔,通过与石灰浆液的反应,将所含的硫化物脱离 石灰石通过球磨机研磨,和工业水混合 通过浆液泵打入吸收塔 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做到环境保护。 目前国家对小机组采取逐步关停的政策,在这个电厂之前,有一个5万机组的电厂,于去年四月关停,最主要原因就是脱硫设备的不完善。 从上图来看,吸收塔等脱硫设备完全没有,等于直接将污染物排入空气。 ...............................................................分割线................................................................... 综上所诉,我们谈论PM2.5的时候,真的就不要黑我们火电厂了。火电厂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供暖,北方如果冬天不供暖,是完全无法生存的。这就回到了环保和生存的问题,烧煤污染环境,生产太阳能板污染环境,核电有核污染,最理想的天然气,好,全部的发电成本上升,电价涨起来你们这些月薪上万的人可能不在乎,但是工业在合计成本的时候就要考虑很多,物价整体上涨的背后又会有什么波澜,我不是学经济的,我不懂。
22,090,019
49
15
如果评价电影《青春派》里面的角色「孙晓凡」?
孙小凡这样的人,不如黄晶晶美丽,成绩没有那么好,但是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心里住着一个心里有别人的可爱女孩子。她是聪明的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少女心思,就像最后居然会期望将那些年的女主角变成小凡。
几个月前发的,现在发上来也很应景
22,124,031
39
1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国内现在存在的“两多两难”问题,也就是“中小企业多,融资难”和“市场资金多,投资难”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是资金和企业对接通道的问题。能否融资,是看你企业是否符合这些渠道和类型的风险判断标准的,比如银行贷款,其实钱也不少,但是中小企业要想从银行贷款是很难的、周期是很长的、成本也是不低的,因为银行的风控标准很高,一般中小企业不符合这个标准。企业要融到资还是需要不少智慧的,主题来说有三个方面:1是清楚了解自己的融资需求,2是了解市场各个融资渠道特点,3是了解不同融资方式的要求。 从需求来说,每个企业融资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是需要短期的资金周转,有的是需要补充长期经营资金,有的是希望引入战略投资者,而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企业的资质要求也是不同。比如有短期信用融资,是不需要抵押和担保,一般来说周期短、放款快,但是金额会相对小一些,市场上现在一般是10万-500万不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判断。如果企业需要引入长期资金,有两种方式,1是发行企业债权,一般2年-5年不等,金额从千万到几亿不等,利率水平大概在8%-12%左右,但是发行私募债券对企业资质要求比较高,第2种是做股权融资,通过增发股份或者转让股份来获得资金,好处是这些钱不用还也基本都没有利息,投资的人一般是投资机构或者一些大户,但是人家都不傻,企业未来是否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像现在比较火的移动互联网、O2O、智能硬件等),承担这么大风险当然希望企业未来能够带来高收益,因此该方式对于企业的商业模式、成长预期、创新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从渠道来说,楼主问的企业融资渠道,其实市场上有很多,主流的贷款渠道有:银行、企业债权发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小贷公司、担保机构、民间借贷机构(融资成本很高啊),近几年冒出来有互联网融资渠道:P2P平台(如人人贷等)、众筹平台(如众筹网等),还有近两年冒出来的各地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如,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国家设立这些机构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等等。 从融资方式来说,也有很多,抵押贷款、信用贷款、企业债券、股权融资、融资租赁等等。对于不同的贷款方式,其对企业资质的要求和办理流程都是不同的。所以,建议去多了解这些所有的融资渠道对于企业的资质要求,才能选择适合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如果是小额短期的融资需求,建议采用信用贷款或抵押贷款方式,一般来说放款快,门槛也不高。如果是为了引入设备进行的融资,建议可以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如果是企业发展需要突破,建议可以采用股权融资,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利用这些大机构旗下的资源整合,为企业发展提供渠道、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当然也可以通过并购重组(近两年主流的方式),合并或被合并来获得企业快速的发展。
看了众多回答,作为一个曾经专跑中小企业做贷款担保的业务狗,我来说说很实际的问题。不知道前面的回答者们自己跑过几家中小企业。 先说说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很多人说中小企业融资难,第一时间就是说小企业风险高,这实话。中小企业你去实地走一圈,你就会发现,要是你是银行,你也不敢贷啊!生产环境差、作业不规范、财务不健全、偷税漏税、管理混乱……对不起,压根就没什么管理。这样的企业,你说隔天就嗝屁了,真不由得你不信。 然而,很多人忽略了银行的问题。银行贷款本身也是有成本的,贷前审核、贷后管理,人力、物力,每做一单,都要投入同样的精力。中小企业贷款额度一般在1000万以下,作为流动资金周转的需要,300万以下的需求很多。然而!!!100万和1000万所要投入的精力,对于银行业务人员来说,都是一样的!所需要的资料,所走的流程,都是一样的!!以广州市政策性中小企业贷款为例,仅在基准利率上浮30%,年化利率5.65%,企业贷个100万,扣除银行的资金成本,按照基准利率,银行只赚1万多块,扣除贷款流程中的人工成本,基本客户经理赚不了什么钱,银行也没什么钱赚,还要担负贷款损失的风险。 于是这个问题很少人提:银行的基本贷款流程就不是为中小企业设计的,客户经理做一单大的和做一单小的所有程序都一样,那么作为直接做业务的银行客户经理,凭什么放着大的项目不做,而去做小的呢?除非他本身没什么业务。说白了,银行的客户经理嫌麻烦不想做中小企业。什么经营效益、企业管理等等的,很多时候都是借口。 举个梨子,我的一个客户,事业单位下属高科技企业,因科技含量高,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毛利超过50%,不过由于提高产能需要投入资金购买原材料,苦于制度限制,事业单位手握巨量资金躺在某国有银行吃利息,也不能投给下属企业。为了扩大产能,需要找银行贷款,于是找到我。经过仔细分析,我发现这家企业虽然每年销售都没过3000万,但是利润很好,本身技术实力很强,国内数一数二,毕竟背后有研究机构,但是工人积极性不高,毕竟是事业编制……没原料就停工这样的事在一般企业干不出来……有一家仿制他们产品的企业,第一年销售就有7000万,从侧面也很好的反映这家企业骨子里还是比较优质的。于是我找到银行,然而没想到银行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对于一个只贷200万的企业来说,资质还款能力明显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即使这家企业几乎零风险(事业单位担保)。尤其,2018年银根收紧,多了是大项目贷不够,你说,轮得到小企业吗? 我们往往只看见小企业本身的问题,而忽略了银行制度的问题,所以为什么国家不断强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而不见效果,其实,并不能完全怪中小企业。想解决这个问题,确实要从银行本身体制入手,否则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永远都是一头冷,一头热。 好了,如果银行制度本身不支持,那么其他金融机构呢??中小企业不知道找他们吗?很显然,根本不存在什么企业不知道有什么贷款渠道的问题,也不是他们找不到的问题。据我与许多中小企业老板打交道的经验,个个都是人精,其实他们很清楚自己能不能贷,能从哪里贷。问题在于,银行的成本最低,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成本太高。短期过桥可以找非银金融机构,而长期贷款,对不起!这还真只能找银行。一年15%净利润的企业有多少?他们能真的承担那么高的利率吗? 所谓找不到融资渠道,都是表面的,他们是明白自己直接找银行很难贷到款,找不到人脉关系能够介绍到可以手指缝动一下的银行,所以才有了金融肩客们生存的空间。 所以,融资难是因为:市场上钱真不多,流动性不高现在。再加上银行制度限制了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积极性。还有,这些企业自己的资质……嘿嘿,一家好的小企业,也是很容易贷的,那些喊难贷的都是什么样的企业呢?想想也知道了…… 所以,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请从这三个方面下手。
22,130,143
2,213
1,410
在性侵发生后,应该如何让自己走出阴影,恢复到正常生活?
看到强奸两个字的时候我就开始发抖。 说个我的故事吧 十四岁的秋天,我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陌生人拖进一间出租屋强奸,那个男人拿了一把西瓜刀,带着白色的口罩,好像是无纺布的,黄夹克,皮鞋,红衬衫。完事儿之后威胁我不准说出去,说出去就杀了我全家。我那个时候已经懂事,脱身后报了警,派出所的女警陪我去了医院吃了避孕药。 那个男人至今仍然逍遥法外。 我只告诉了我当时最好的朋友和父母。 她笑着安慰我没什么。 可是第二天所有人都知道了,甚至见了报,很小的一块,好像没人会注意的样子。他们不说,但是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目光,他们安慰我,为我折纸鹤,为我开单独的联谊会。 我的世界在崩溃了。 我宁愿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即使他们是善意的。 我开始孤僻,暴躁,喜怒无常,最后发展成了抑郁症。 我休学了。 那时候我唯一的发泄就是写很多作文背很多单词写很多数学题,画一个烂七八糟的电路图然后画实物图算电阻酸电压,我特别想回学校,我需要同龄人陪伴,但是我又害怕那个地方,害怕他们的目光。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那个下午,但是我敢说出来了,即使我仍然会流泪与发抖,我害怕。 抑郁最严重的时候,我用雕刻刀插到左胸口里面,偏了一厘米就扎到心包,发现的早捡回了一条命,现在胸口有一条很难看的疤痕。 那个时候我最重要的人出现了,现在他是我老公。他告诉我是最美的,他喜欢我,以后要和我结婚。我打他骂他他都不走,像个牛皮糖,安安静静的牛皮糖,会给我信心的牛皮糖。 我差不多挺了过来,参加了那年的中考,成绩很好,即便如此,我的整个高中仍被轻度抑郁症困扰,直到我大一那年,我在我的大学认识了一位心理学老师。 如果你的友人被强奸, 请带她去医院,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医生会帮助她筛查传染病与是否怀孕,并服用避孕药。强奸可能会有阴道撕裂,严重的还需要缝合,比如我。 请带她去报警,这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警察会帮助她,没准可以抓到。 带她去看专业的心理医生,她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这样对她以后的人生影响会降到最低。 不要安慰她,就当没发生过,她不需要你的安慰,你的安慰有时候就是伤口上的盐巴。很疼。即使你是善意的。你可以给她一个拥抱,微笑,你只需沉默的陪伴,在她需要的时候。 注意你的每一个言辞,保护她,别让她受刺激。她毕竟受过伤害,那可能是她一生都无法痊愈的伤口。 别让她成为第二个我。
从来没在任何人面前提过这个事。 初中的时候 夏天穿着短袖长裤 一个人回家上楼 我家在七楼 我走到三楼的时候后面跟了个男的 他喊我问我顶楼怎么走 我说从另一个单元上楼有个铁门 他让我带他去 我拒绝了 但纯粹是因为不想爬楼… 然后他就跟上来拉着我 手放在裤兜里 跟我说他兜里有刀 不听话就划我脸 我吓住了 他先翻我包 翻出来几十块钱之后开始摸我胸 他从后面紧紧箍着我 我那时候不到一米五 那男人至少一米八 我根本挣脱不了 他特别用力的揉我的胸 最后把手伸进下面 同时把另一只手的拳头堵住我的嘴 疼的叫不出来 幸好的是我住的地方经常有人上下楼 他没敢脱裤子 他放开我之后我还傻乎乎地拿包打了他好几下。 然后我跑上楼 我爸就在家里 我跟他讲了他立马追出去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那人有刀 千万不要伤到我爸。 然后我才发现裤子上全是血。 事情过去六七年了 我真正的第一次去年给了我交往两年多的男朋友 因为第一次没有落红 他有一次在床上比较激动 挑逗性地说了一句 你没膜 我立马翻脸 把自己关在卫生间哭 最后以他哭着下跪道歉告终 我依然没有告诉他。 怎么恢复过来的… 其实初中根本不懂 只觉得很疼很脏(夏天…身上都是汗……) 但我爸后来回家(没追到那个人)抱着我说了好多 也第一次给了我这方面的教育 从那之后两年每天上学放学接送 风雨无阻 所以我懂事之后特别感谢我爸。 长大之后也从没有因为这件事自卑过 因为并不是我的错 那个男人不过是个废物失败者 才会沦落到干这种事情的地步 但我不一样 我考大学 出国 有稳定的男朋友和幸福的家庭 我比他强一万倍 他永远是个废物 。 可能我的经历不是那么极端 所以并没有留下太大的伤痕 我也不觉得在那一次被出血了会对我的人生留下什么影响 但从那以后我对自我保护有了清醒地意识 包括体育课一定会离男老师非常远。 这件事连我妈都不知道 虽然她已经去世了 第一次写下来所以匿了 希望有相似经历的妹子们能自强自爱 别让那些废物 污染了自己的人生。
22,131,507
6,035
439
怎么把屁股练翘?
“我尝试过很多的臀部训练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 “长期的久坐,让我的臀部变得塌陷,一点美观都无” “薄弱的臀部肌肉,一直是我的身体整体塑形的重大缺陷” 有人说这是基因,这是天赋。训练根本就没有多大效果 但大量的训练对比照,狠狠的打了这群基因论者的耳光 现实告诉我们,臀部是可以通过训练让她变翘,变丰满,变迷人! [简要理论介绍] 臀大肌是包裹在臀部外层的最大的肌肉,其体积是臀中小肌的几倍之和,并且又分为上束纤维和下束纤维,这块肌肉体积较大,是臀部塑造的基础。 呈扇型的臀中肌附着在臀部的外侧,这块肌肉的强化可以影响到 1,臀部的宽。 2,臀线高低。 臀小肌相对臀中肌较短,附着在臀部的位置最深且最轻,通常可以和臀中肌一同锻炼到。 [推荐动作] 以下动作的科学支撑是我读动作肌电测试,选择对于臀部激活最大的动作。 [软组织处理 Soft Tissue Release ] 软组织处理的要求就是很多人做了动作感觉不到酸,这可能跟你部分肌肉过于活跃,因此抢去了臀部肌肉的训练。 1,髋屈肌拉伸 (hip flexor stretches) 解决方法是如下图进行伸展 在伸展時,脊椎要維持直立上升,腹部收紧。每个动作进行30秒,3次 2,腘绳肌拉伸 (Hamtring Stretch) 将手环抱于大腿后侧,轻轻将其拉向胸口处,同时保持另一条腿贴实地面。每条腿保持30-60秒 各进行3组 [激活 Active] 1,分腿臀桥 [强化 Strength Training] 接下来会介绍下强化这些肌肉的主要训练动作 1,怪兽行走 ( Monster Walk) 将迷你弹力带放于双腿的外侧或者是膝盖上方,然后身体微蹲或是下蹲姿势,进行横向行走。 2,臀冲 (Hip Thrust) 这个相信大家都有看过了,J就不介绍。 详情 :用臀冲(Hip Thrust)来最大限度强化臀部 3,单腿罗马尼亚硬拉 (Single Leg RDL) 4,抬高式单腿臀桥 (One-Leg Foot-Elevated Bridges) 一般来说如果无法进行单腿臀桥,请先进行双腿抬高式臀桥,再慢慢的过度到单腿的臀桥。 臀桥的高度,选择健身房的凳子或是家中的沙发椅子都可以。 [辅助动作] 1,宽站距深蹲 2,向前弓箭步蹲 3,跪姿后抬腿 4,迈上台阶 5.蚌式 [课表 schedule] TIPS: 视训练强度和训练条件 每次训练可增加1-2种辅助训练 同样每个训练项目,组数的休息时间 可以是一分钟也可以是两分钟,使你的恢复状况为定。 如果有其他操作问题可询问,当地专业人士 OK 先这样 一不小心写太长了,浪费各位的时间了。 我的公众微信号是 身体哲学
在题主的描述中,福临看到题主有两个需求: 福临要介绍一个做完让你屁股泵感十足,还不会粗腿的动作——Pull Through!(臀拉) Pull through有点类似于壶铃摇摆,都是很好的训练后侧链发力的感觉,但是Pull through有它独特的优势: 1.臀拉可以最大减少我们的股四参与 许多姑娘在训练中都想追求,翘臀不粗腿,而实际上“粗腿”这个词有一点点伪概念,几乎大多数有效率地练臀动作,都存在腘绳肌与股四的参与。有的时候互联网上的文章,抛出一些标题无深蹲不翘臀,说实话想不粗腿就别练深蹲。而我们在视觉上追求翘臀不粗腿,则是应该尽量避免股四的参与,少量的腘绳参与。臀拉就是这样的一个动作。 2.臀拉可以最大泵感 在做硬拉和深蹲时臀部充血感不明显的原因来源于动作抗阻的方向,臀拉抗阻力点来源于身体斜后下方,它阻力反向刚好与你伸髋的作用力方向相反,这也就导致臀肌在整个动作中都需要保持肌肉的张力,能够更有效的刺激到伸髋肌群,是深蹲硬拉所不具备的。 3.Pull through更加容易上手。 壶铃摇摆和Pull through的动作模式基本一致,但是许多新手对摇摆壶铃会有恐惧心理,需要教练更多的时间去教她如何保持脊柱中立位,如何避免腰椎超伸等。 而pull through因为用到弹力带,小飞鸟等固定器械,轨迹相对固定,能让新手更有安全感,更敢去做动作,去体会屈伸髋的感觉。 4.Pull through对关节非常友善,对腰椎几乎无压力。 Pull through是在你的身后斜下方施加负重,这样对你脊椎施加的剪切力几乎为零。 5.在任何地方能够更加方便的训练 很多朋友平时去的健身房,都没有壶铃龙门架这些器械。只要有弹力带,就能够够做Pull through。 说了那么多pull through的好处,现在我们开始准备做这个动作吧: 1. 选择一个略宽于肩宽的站距。 2. 使用“髋部铰链”的起始动作模式。 3. 向前推动你的臀部和腘绳肌,直至你的髋关节个膝关节都伸直锁定。 4. 保持脊柱中立位。你的上肢至始至终都要保持竖直,无论是你的上背还是下背,都要尽量绷紧,不能出现弯曲。 5. 你的颈椎至始至终保持一个位置。 6. 在最终锁定的时候,髋关节只要伸直就好,不要过度伸展,这样会使腰椎超伸,对你的腰椎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把注意力放在臀部上,用力使自己的臀部向前顶,使自己的膝关节和髋关节同时锁定,同时也要调整呼吸,绷紧腹部,稳定住腰椎。 最后的一点建议:你可以把Pull through加入到你的下肢日训练当中去,你可以每周做 2 次Pull through(就是说你要每周练两次下肢),每次使用你 15RM的重量做 3~5组,每组 8~12 次,间歇 60 s 拍摄:加诺 出镜:秋生 拍摄场地:PBC
22,131,507
19,000
880
怎么把屁股练翘?
首先,叔贵需要发表一个观点:如果你戒不了久坐这件事,这辈子都很难拥有翘臀 多久算久坐?就是超过 90 分钟。我没有在危言耸听。 咱们从两方面论证: 1.久坐,你的肌肉力量一定会流失,肌肉体积变小,肉就不紧致了。 那么直观结果就是——屁股变扁变垮。 怎么办? 聪明的你肯定会说,那我得练起来啊。好,咱们说下一个层面的事。 2.久坐对臀部训练的影响。 所有涉及到「翘臀」的动作都逃不开两个地方——骨盆 & 骶髂关节 这两个地方任一一个出问题,你都很难在「翘臀」动作里做出正确的幅度。具体表现在:做臀桥伸髋不足 做懒驴后蹬腿腰椎反弓 做蚌式关节不对位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而且这里面有个更大的问题—— 因为久坐会影响本体感知,让你自己,根本不知道做没做对。 动作这玩意,就那么些个,但是每个人身体素质是不同的。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收藏一大堆的动作,是没啥用的。下面叔贵给你一个自测,来看看你目前的骨盆状态。自然站直,双手抱胸,保持腰背笔直慢慢俯身。 然后在最低位,做一个骨盆后倾。 别停!做完骨盆后倾,再来一个骨盆前倾。 拿着手机的你现在可以跟我做一下。然后继续听我说…… 1. 后侧链功能失调 如果你在俯身过程里,腰就出现了弯曲,且大腿后侧紧张到不行。 那你的骨盆灵活性非常堪忧,翘臀这个事儿目前而言优先级不高。先解决身体问题,再想翘臀。 2. 骨盆灵活性失衡 如果你能腰背笔直,但是不能骨盆后倾 or 前倾。那么翘臀训练的时候,无论是「运动幅度」「关节对位」「重心」都需要被严格对待。 所以想要翘臀,你一定要先解决骨盆问题。叔贵建议你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下面这两个动作提高骨盆的灵活性。 1. 躯干拉伸 首先,屁股稍稍往前坐,坐在椅子边缘。往前伸直一条腿,脚掌要有狠狠抓住地面的感觉。 同侧手反手抵住大腿前侧,另一只手也反手撑住。吐气,腰椎和胸椎一节节往里凹。可以想象自己肚子前放了一个球,你的上半身要绕过这个球,不碰到它。吸气,再将身体一节节卷回来,反弓做舒展。你会发觉,你的肩、腰、背、连带骨盆,整个身体后侧都得到了舒展和拉伸。 2. 二郎腿拉伸 抬起右腿,放在左腿的膝盖上,同时,右手卡住骨盆。 为了更好地固定住下半身,我们的另一侧手要拉住脚踝,并尽可能把腿往上拽,卡死骨盆。 吸气准备,想像你的下半身就是固定住的桩子,不能随便动。吐气,整个上半身,一节节慢慢往里凹。吸气,上半身再慢慢卷回来。最后挺胸,并将身体往右上方旋转。换边重复一次。注意下半身始终不动,想象是靠呼吸来带动身体旋转,而不是靠肌肉。除了以上日常的改善,咱们接着来说说臀部训练部分。这次,我给大家设计了一套非常全面的训练,只有 4 个动作。它变化极少,看一遍就能记住。虽然整个计划非常简单,但不仅能保护膝盖,还能强化核心、帮助翘臀、预防跑步扭伤。是不是很妙!让我们开始吧! 动作一:光脚静态臀桥 首先,我们需要提高髋关节稳定性,髋关节的稳定性提高了,膝盖的压力就会相应减少。 之所以要光脚,是为了提高身体后侧链的感知,简单来说,就是让你找到身体后侧发力的感觉。踩在泡沫轴上,是为了创造一个不稳定平面,增加难度。身体抬至最高点,保持 30~60 s,身体尽可能保持稳定。如果在健身房,你还可以踩在波速球上,效果更加好。 波速球 波速球 动作二:光脚动态臀桥 和动作一的要点相同,只不过这次换做动态臀桥。15~20 次为一组,抬至最高点时停留 1~2 秒。动作三:单腿静态臀桥 接下来,我们增加一点难度,从原先的双脚支撑,改为单脚支撑。在动作一的基础上,抬起一条腿。 你会发觉身体稳定更加困难,相对的,臀部发力的感觉比之前更加明显。 坚持 30~60 秒,换脚继续。 动作四:单腿动态臀桥 在动作三的基础上,我们做动态臀桥,注意,尽量保持伸出去的那条腿始终与地面呈 45 度左右的夹角,不要掉下来。15~20 次为一组,换脚继续。 这 4 个动作不止适合用于膝关节康复,同样适合于臀部训练,是一套非常实用的家用翘臀训练,真正做到了让你翘臀不粗腿。 想要翘臀效果更明显,可适当加些负重,比如哑铃或者是大桶的矿泉水。 以上就是本篇回答的全部内容,还是希望各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态,再去针对改善。温馨提醒:以上内容光看没用,得练。 最后,确保自己掌握以上训练以后,你还可以尝试下面的翘臀训练。 别光顾着收藏!记得给叔点赞! 更多内容,记得锁定我。—— 公众号:叔贵的健身思考笔记
要训练臀部,首先要了解臀部。 发达的臀部肌群是直立行走的人类区别于四足动物的显著发育特征之一。 臀大肌是人类身体中最大、最强壮的肌肉,而四足动物,例如马的后腿和臀肌实际上是由腘绳肌组成。 臀大肌是负责带动伸髋的肌肉,但是我们一般在行走时,主要用大腿的后群肌来伸髋,所以几乎感受不到臀大肌在收缩。 但是在爬山、跑步等需要增加用力的行动中,臀大肌就开始参与伸髋和挺直躯干的作用。 在了解到这些生物力学原理之后,我们就可以科学、效率的安排臀部训练,同时,训练时负重越大,臀大肌参与运动越多,而大腿后群肌参与运动则越少。 关于如何训练臀部的问题,其实我在另一个回答里写了,再贴补充一些吧 谢 、 、 邀 -------------------------------------------------------------------------------------------------------------------- 首先讲一下“无深蹲、不翘臀”。这句话从理论上来讲的话没什么错误,想要完美的翘臀,深蹲确实必不可少,但并不是说只要我天天坚持深蹲,假以时日就能拥有完美翘臀。 作为力量训练的三大动作之一,深蹲确实不仅主要训练臀肌,更是用来练股四头肌的王牌动作,作为一个多关节参与的复合动作,深蹲还能刺激腘绳肌、内收肌、竖脊肌、腹肌等肌群。 就像我们通常说的,俯卧撑宽距主要练胸,窄距主要练手臂一样,不同的深蹲姿势发力肌群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窄距的训练重点是股外侧肌和外展肌;与肩同宽的站距针对整个大腿训练;较宽的脚距针对股四头肌内侧、内收肌和缝匠肌的训练。 深蹲时,只有当髋部低于膝盖1~2cm时的姿势,才是臀部肌群发力最大的姿势。请问。你们在为了练臀而深蹲时,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关节蹲成这个姿势吗?反正我是不能,所以我会给自己安排下面的动作: 罗马尼亚硬拉 之所以推荐罗马尼亚硬拉,是因为这个动作难度较标准硬拉要小很多,对下背部的压力也较小,罗马尼亚硬拉中股四头肌参与少,可以安排在深蹲之后。 另外,见过不少人说硬拉是来练背的,硬拉主动肌是腘绳肌和臀大肌,核心是伸髋,在人体的整个后背力量链,从斜方肌到腘绳肌,硬拉都能刺激得到(不愧为力量训练的三大动作之一),但正确的硬拉动作中整个背部肌肉是收紧,做等长收缩。由于复合动作对动力链的短板刺激最大,你哪块肌肉最薄弱,则训练后感觉最明显,所以有的人硬拉时大腿后侧感觉最明显,有的人下背部感觉最明显。 扩展训练:单腿罗马尼亚硬拉,对臀部的刺激会更大(我当年第一次做的时候,自重,7组,屁股痛了3天),建议新手从自重(即无负重)开始训练,如果不能控制平衡的话,单手扶墙、扶人都可以,最好对着镜子做,这样可以观察自己身体是否向一侧倾斜。 臀桥(又叫肩桥) 这是一个可以刺激到臀大肌的上半部动作哦!臀围什么的,你们懂的~ 传授一下我的女神传授的臀桥训练秘诀: 1、落下一定慢 臀大肌全程收缩 甚至落下时 主动发力收缩。 2、每组最后一次灵界点hold 10 seconds.再慢下。在负重下 这个感觉会非常好。有轰然倒下的求胜欲望。 负重臀桥,你们感受下~ 杠铃臀推( barbell hip thrust) 这是一个进阶动作,虽然对臀大肌刺激比臀桥更大,但不适合对身体肌肉尚不能完全掌控的新手,酌情安排训练。 Lunges: 双脚间距越大,臀大肌用力越大;双脚间距越小,股四头肌用力越大。 扩展训练:可以负重杠铃、哑铃的来大难度。 身体重心越高,难度越大,负重杠铃比负重哑铃难度更高。 臀中肌和臀小肌的训练——髋外展 结束了对臀大肌的训练,接下来是臀小肌和臀中肌。 这两块肌群主要负责股骨外旋和外展,所以当我们在做大腿的外展和外旋时,就是在训练臀小肌和臀中肌。 扩展训练:站姿髋外展、侧卧髋外展、弹力绳髋外展、站姿拉力器髋外展、站姿健身器髋外展。其实这些都是各种负重髋外展的拓展延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训练。 最后再叨叨几句 翘臀和“粗腿”是标配,筷子腿+大圆臀,不管你们见没见过,反正我是没见过~ 扩展阅读:
22,139,744
5,647
2,081
为什么《金瓶梅》的作者似乎没有心结?
谢邀。 《金瓶梅》的作者是有心结的,不显而已。所谓心结,就是一片慈悲心。 东吴弄珠客说过这么段话,很好: 《金瓶梅》里,对每个人都平平道来,不在言辞中加褒贬,只让命运做选择。西门庆得意时如何欢笑淫乐,最后如何人死茶凉。潘金莲如何机关算尽,最后这么死法。李瓶儿如何小心翼翼,最后连孩子带自己都没了。宋蕙莲得势时如何猖狂,末了如何就这么没了。 从头看到尾的人,都会心生凄凉。仿佛《红楼梦》里看风月宝鉴,先是红颜,然后是白骨。 小一点说,是谈论因果报应,纵欲亡身。 大一点说,是谈论色身无常。 中国文学里,是有这种精神的: 《红楼梦》所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桃花扇》所谓: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都是这种繁华落尽,无晴无雨的意思。 反过来说,作者心结不显,是《金瓶梅》至高妙处。 我很喜欢把《金瓶梅》跟《包法利夫人》做比较。这两部小说,都有以下特质: 作者不动声色,不亲自出来做褒贬,只是让故事发展。 他们的倾向,是流淌在对故事的选择,而不是亲自出来插话发表意见的。 甚至可以用一些很冷静的笔墨,描写许多凡人,自觉陷入唯美的感情——让旁观者只觉得悚然悲凉。 这种含蓄和冷静,有别于《金瓶梅》之前和之后绝大多数的劝世小说,以及福楼拜之前的欧洲小说——许多作者会怀着“读者看不懂怎么办,我再出来说几句吧”的心情,或者“我要讲道理,故事只是讲道理用的”。而《金瓶梅》没有。 我就是讲这个故事,其实我是有用意的,但我不强加于你,只是平平道来。你看了,自会有自己的判断。是极高的格调和风范。
有啊,这么明显的心结,你就没看出来吗? 《金瓶梅》作者的心结是说实话 这部书除了作者名字谁假的,从头到尾都在努力真实 你把所有名著加一起,你看看还有几个是啥都直说 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在知乎,你看到的这些回答又有多少是直说 直说在现代被称为低情商 估计兰陵笑笑生真的是一个官员 而且官职还不小 你看看嘉靖朝,是不是有个特点,啥都打太极 连皇帝和官员,都用青词沟通 其实就是大家在用密码沟通 作者估计被这群人折腾坏了,憋了一肚子气 才用假名字,写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你都不用看完整部书,就应该会感觉到作者有很强的创作欲望 而这个欲望就是来自于憋气和知识过量 一身用不着的本事,再加上日常必须天天装逼 憋得他不得不输出,才能保证自己不抑郁 我看《金瓶梅》就像看到一个人在水下憋气一分钟,探头出来换口气的感觉 老子,终于可以透口气了 别BB我大喘气不斯文 老子带游泳眼镜了,你们认不出来!
22,144,637
51
18
在新西兰生活比较国内分别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把在知呼的第一次就给这个问题了。 事实上,每个地方都是因人而异的。抱歉,我说了句废话。 新西兰的社会压力和竞争水准一般的移民是看不到也感受不到的。当然了,想往金字塔的上面发展,在这个只有400多万人的小国家也没那么容易。如果自己有点积蓄,做一个小生意,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这里真的是太棒的选择了,比澳洲,美国都要好。首先空气就好的不知道有多少,比加拿大的空气还要好,就不要提美国了。也没有什么席卷全国的森林大火,也没有毒蛇猛兽。种族之间基本可以和平相处。也不要和工商税务没完没了的耗时间。但是距离全世界其他地方真的很远,除澳洲之外。生活不是旅行,不是每天悠闲的日子。多少还是要奋斗,也会有难过和痛苦的时候。国外生活各方面的条件基本靠自己创造。所以,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种彻底与以前的生活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特别不同意有人认为新西兰人的英语有口音这种观点,英语又不是普通话,哪儿的人讲英语没口音?口音也是英语的一部分啊,就像汉语一样,各地方言不也是口音么?中国人没事儿就爱什么都有一个标准,所以中国好多人为了什么美音英音争个不停,事实上这和辩论北京话和上海话哪个好听一样没有意义。新西兰社会最大的特色在于包容,来到这里,要把非黑即白的世界观调整一下,拥抱各种意见和生活方式,只要不关系到社会底线和道德,新西兰是一个非常Open Minded的社会。 最后,欢迎来到美丽的人间净土,Haere Mai!
首先,生活节奏慢。国内读书时候的老同学现在在四大和银行工作,普遍反映已经几个月没有过双休了。。。加班到9,10点钟也是经常的。新西兰这里每周40小时,每天8小时工作是普遍标准,加班这事基本没听说过,真的加班也是有工资,老板买饮料请吃饭,而且还不能超过一定时间,周末两天休息是必须的。周一到周三以及周日晚上6点多大街上商店都关门,周四五六开得久一点。另外,很多在国内工资普遍低的技术工种,来到新西兰简直走向人生巅峰 -。- 65刀时薪的大货车也是醉了 新西兰人普遍比较实习,单纯,工作中勾心斗角的事不常有,工资,职位透明,基本就是20多岁就能知道30多岁的路,30多岁就能知道自己40岁时候做什么职位挣多少年薪,普遍生活比较稳定
22,155,017
349
22
钢铁侠为什么用钯元素做第一代弧形反应堆?
因为科学史上曾经出了一个很大的乌龙: 1989年,美国两位化学家弗莱施曼和庞斯在犹他大学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他们用一个钯电极来电解重水,电解出的氘吸附在钯电极中,他们观察到一个反常现象,钯电极的温度竟然上升了很多。通过计算,这个升温绝不可能是氢气和氧气化合而带来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到什么了? 可控核聚变!!! 【弗莱施曼(左)和庞斯(右)在实验室里用钯电极试验冷核聚变。】 两位化学家还是过于冲动了,他们冒冒失失的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能源问题已经被解决!一时间,两位化学家成为举世关注的对象。 枪打出头鸟,全球都一样。全世界对此存疑的科学家们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步调一致,开始从各个方面质疑两位化学家的实验,实验误差,测量手段,捏合数据等等。距离新闻发布会仅仅40天,两位化学家就从天堂掉入地狱,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翻身。 现在一些科学家客观的重复了弗莱施曼和庞斯的实验,发现氢原子在钯晶格中的活动确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们可能确实有一小部分发生了核聚变反应。只是这个反应的比率还是太小了,能量输入输出不成比例,所以根本没有工业化价值。 也许,对于钯吸附氢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吧。 【倒霉的弗莱施曼(右下)和庞斯(右上),甚至上了纽约时报。然而,从天堂到地狱,仅仅40天。】 ---------------------------------------------华丽的分割线--------------------------------------- 原贴如下:
当时托尼在山洞里能找到的最有用的元素就只有钯元素,还是从导弹上拆的,可以看作逆境下的求生,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东西,但是导弹中为什么有钯元素?他老家的大号反应堆和第二部中伊万用的元素却不得而知。感觉伊万的比托尼的好。
22,155,017
1,011
23
钢铁侠为什么用钯元素做第一代弧形反应堆?
漫威似乎没有给出方舟反应堆的技术原理,但个人猜测,方舟反应堆的现实原型应该是这篇实验文献:Electrochemically induced nuclear fusion of deuterium (电化学诱发的氘聚变)。 在这篇文献中,研究人员声称在用钯电解重水的过程中,观察到了异常高的能量产出,并测量到了中子和氚产出,因此他们认为钯能够在常温下诱发核聚变,又称冷聚变。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实验设计和计算存在很大的漏洞,绝大多数研究者(也包括我)都不认可这篇文献报导的结果,后续有人尝试重复这个实验的结果,也均以失败告终。冷聚变这个词,就像前两年的韩春雨的基因编辑一样,成为了作者身上洗不干净的黑点。 以目前的证据来看,冷聚变只能发生在漫画和电影里。 首先,大型的方舟反应堆的原型多半是托卡马克热核聚变反应堆: 其次,电影中斯塔克用金属钯作为核心,从而将方舟反应堆小型化。因此我猜测,小型方舟反应堆也是一个核聚变堆,其原型就是80年代闹过笑话的冷核聚变。 钯(Palladium, Pd)是第46号化学元素,单质为金属。 金属钯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经常在氢燃料电池里被当作催化剂。 此外,钯还能吸收大量的氢气(自身体积的上千倍),稍微加热后又能把这些氢释放出来,因此钯用作储氢材料的潜力也很大。 正因如此,钯-氢体系也备受学术界的关注。1989年,Fleischmann和Pons这两位电化学界的大佬试着用钯来电解重水(水中的氢由同位素氘替代),但他们声称在实验中发现了: 并以此得出实现了冷核聚变的结论。 冷聚变这个“发现”实在是太惊人,要知道,通常情况下想要让核聚变发生,需要把燃料加热到上千万摄氏度,才能让燃料有足够的热动能,来克服原子间的库伦斥力发生聚变。 如果在常温下就能实现核聚变,意味着无尽而廉价能源唾手可得,这个发现足以引发一次工业革命。加上Fleischmann和Pons通过媒体宣传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因此很多人迅速的跟进了这个研究。 但与作者最初设想的不同,如此高的关注度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学术声望,反而将他们拖进了深渊。 学术界对Fleischmann和Pons的冷聚变结果提出了大量质疑: 虽然有少数人声称能够重复冷聚变的结果,但基本上都拿不出可靠的证据。科学毕竟是讲证据的,如果“声称”有用,韩春雨也就不用撤稿了。不久,大家便认为冷聚变就是一场闹剧。 甚至于,后续还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书记录这一事件:Bad Science: The Short Life and Weird Times of Cold Fusion (劣质科研:短命而荒诞的冷聚变时代)。 真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漫威没有细讲方舟反应堆的原理,估计也是知到这东西不靠谱,只能当作创作的灵感来源,不敢深究。
1、冷核聚变是指在接近常温常压和相对简单的设备条件下发生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反应中,多个氢原子核被强行聚合形成一个重原子核,并伴随能量释放,也称为低能量核反应(low energy nuclear reactions, LENR)。 2、块状金属钯能吸收大量氢气。
22,172,002
8,991
1,214
成年后怎么样才能再次长高?
好吧之前抖了个机灵随手涂鸦的,看到好多人关心,现在更新下v1.3版本。 一、首先长身高这东西你要相信科学,就是骨缝是否闭合。 如果骨缝为闭合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若闭合请跳到第二大节。没有去医院检查的话,我相信22岁之前的男孩子还是有希望的。 你要肯定自己骨骼未闭合的话从原则上讲仍是可以长个儿的!但是即使骨缝未闭合长个儿的速率也是不同的,初中三年我张了10cm,而高中我只张了1cm,由此年龄越大生长速率越是缓慢。所以吐槽自己没有长高的请安心,可能长得慢你忽略了。 下面如果你处于小树苗阶段,我给你提出以下建议。 1,天天喝牛奶! 我身高189,有一阵把牛奶当水喝,后来碰到高中基友,他也189,一问他也爱喝牛奶。 再后来一高中同学(男生),高三在我俩的建议下天天喝牛奶(大概500ml每天),一学期张了两厘米!不吹牛逼!但是要喝纯牛奶。适量补充钙质。 人家荷兰人评论185以上,我想跟荷兰奶牛 有点关系的。同理我在广西上大学,这里的同学几乎没有喝牛奶的习惯,所以…(并不是地图炮) 2,锻炼! 锻炼这种东西很笼统的说法,我还是分享下我的经验。篮球,羽毛球,游泳是我推荐的。篮球有大部分弹跳,当然你要是光运球我也没办法;羽毛球对跳跃要求更高。初中喜欢打篮球,高中沉迷羽毛球三年。游泳是有氧运动,既能保护关节又能提升腰腹能力。如果你处于青春期还是不满20的小朋友,我不推荐健身等力量活动较多的运动。真的不推荐,尤其是小朋友学习武术,简直作死:见过好多小学时候练武术,结果一辈子没长过个子。当然这是我的主观看法,可能不科学,有错误欢迎指出。 另外运动完要记得拉伸韧带,下面会贴出链接 3,不!要!驼!背!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坏习惯!这点很重要!驼背不仅不美观,而且给人印象会矮好多! 二、如果你是大龄青年,请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做到以下几点,你依然可以变高! 1,不要胖! 一个胖的人让人觉得臃肿,从远一看身高就被堆积的肉拉低了。而且小胖子们很难有挺拔的感觉,参考大白同学。 拥有一个好身材,挺拔的身姿,身高起码不会减分! 而且!我要吐槽!作为一个绘画爱好者!胖胖的肉好难画!根本没有线条感!tmd! 2,运动之后的拉伸一定要做好! 具体请参考 尤其是女孩子,腿变直变细再配上一双高跟鞋,华丽丽的瞬间变高10厘米! 汉子们的跟腱超长,穿上短裤同样有拔高效果。 具体知乎上面好多美腿瘦身教程,请自行搜索。 3,纠正身姿很重要! 驼背圆肩之类的真的真的很拉低身高! 参考硬派健身专栏 以上。 当然身高我想还有一定遗传因素。我爷爷也180+的… ——————原答案分割线—————— 我就这样长大 感谢但是不点赞的什么心态!
【更新17.1.23】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之前说要电脑更新图片结果一直到现在才用电脑上了知乎... ///有图请注意流量///运动前后拉伸。拉伸可以在视觉上拉长人的线条,很好看!对于柔韧性不是很好的人绝对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拉筋对身体很好哦^_^ 具体方法我有几幅图,是之前在“灿妞儿叨哔叨”那里看到的。不过现在联系不到这个人了。如果图片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再配几张泡沫轴拉伸,记得是从fittime上看到的 希望能有所帮助嘿嘿~~再次抱歉更新的慢了~~~大家新年快乐喔~~~ 【更新15.9.24】 又想起了很重要的一点,如果各位在提高身体代谢速率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某个阶段头发和指甲长得很快,尤其是女生,建议不要留很长的头发~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依据,但是小学三年级前我没有那时候最好的朋友高,但后来她留了很长的头发,而我一直很短,印象中她就没再长高了。或许营养都给头发了吧~可能有关系,供参考。 【更新15.9.20】 看到有小伙伴私信、回复人家之后再来更新一下~爸妈身高分别177、和172。然后我作为一个姑娘“跟遗传有关”长到了177。可见父母身高不是绝对的问题,后天养成很重要。 运动的话小时候就是很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下课就十分钟休息时间也能出去跳皮筋之类的很欢乐、平时更是跑步、跳绳、跳皮筋、跳方格(跳远)、游泳、都是我经常做的活动~饮食的话小学饮食习惯已经贴出来了,事实上从小到大上学都在学校吃学校供应的午饭,营养本身就很均衡,在家的话只要起来不是太晚都会吃早饭,也会吃晚饭,大概就是这样吧~还有体重,个人觉得生长发育期间盲目追求瘦而节制自己的营养摄入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当然也不可以太胖,不然可能会有横向长胖而非竖向长高了~ —————————————————— 以下是原文 —————————————————— 不请自来回答一下~~ 首先我是女生、23岁、身高177cm。 背景情况大概是酱紫:小学六年级毕业166cm、初中三年毕业172cm、高中三年毕业174cm、现在大学四年刚过去177cm。 ———————————————— 以下内容核心可以只看粗体字 ———————————————— 其实我不确定究竟是什么原因长到现在的身高,但是可以把我的生活习惯分享一下。 首先小时候我超级爱运动!爱运动!爱运动!特别能玩、也特别能吃不挑食! 然后饮食印象中小学六年每天早上都有煮鸡蛋或者煎蛋(蘸酱油超爱)/或者蒸蛋+一碗牛奶+超市卖的面包/小时候卖的什么加钙饼干什么的泡奶吃…“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从三年级以后我就逐渐成为班里最高的女生了,恰好每逢家长会都有我接待家长,好多家长都问过我平时吃什么哈哈~这里要特别感谢我姥姥、小时候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一直被无微不至的关爱着~ 初中后也没家长问我了我也记不清了… 但是我一直到现在还会尽量每天都吃早饭。发现很多朋友不爱吃早饭貌似是个问题~ 初中大概发育期吧,有一次记录4个月长了8cm。 高中以后不爱运动了,身高也没什么太大变化, 只是每年体检有一丢丢数值的变化。 大学!估计是题主将要经历的阶段重点说一下。 我个人大学四年长了3cm,小时候的饮食习惯作息生活等等保留下来的就一样———不挑食。水果蔬菜也爱吃,汉堡披萨我也吃,大学小吃街也吃个遍,餐厅里有时候人家可能不爱吃的菜我都吃的津津有味的…尤其是飞机餐,小伙伴们各种嫌弃,我却超爱、每次都吃光…是的、不是因为吃不饱、而是因为觉得太好吃了 ^_^; 然后题主如果在上学并且有条件的话可以每晚喝杯牛奶、既能安眠又能补钙(小时候总听大人说生长发育不能缺钙什么的)如果学业紧张不想晚上喝了犯困就早上喝。 多运动,跑跑跳跳游泳出去逛街无论什么,要运动,保持活力、都有利于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机能,大白话讲也是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去长身体而不是修修这个器官补补那个病灶的~运动完记得拉伸! 换水土可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是大三大四到远离天朝的别的国家读书的(不是二代、刷过厕所扫过球场端过盘子洗过碗,所以不是“生活太滋润有助于长高”)。暑假回去或者假期结束回来见小伙伴基本上都会听到:“XXX,你是不是又长高了。” 所以水土可能也是有关系的~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想到再补哈,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不过除了身高还有很多其他地方可以完善,女孩子的话善良、有好的修养、好的身材、好的精神面貌、自信、独立、坚忍、耐心、有爱心、不苟且、自尊自爱;男生的话有朝气、有韧性、宽容、耐心、干净、清爽、整洁、自信、有担当、坦坦荡荡、珍惜感恩,都会为我们的人生高度加分。 最后祝看到这篇回答的有缘人都能够幸福(^O^)/
22,178,202
1,442
126
信息熵是什么?
熵和信息的区别 信息熵的公式是怎么被发明的
下面根据我的理解一步一步引出信息熵及其公式的来源: 先抛出信息熵公式如下: 其中 P(x_{i}) 代表随机事件X为 x_{i} 的概率,下面来逐步介绍信息熵的公式来源! 信息量是对信息的度量,就跟时间的度量是秒一样,当我们考虑一个离散的随机变量x的时候,当我们观察到的这个变量的一个具体值的时候,我们接收到了多少信息呢? 多少信息用信息量来衡量,我们接受到的信息量跟具体发生的事件有关。 信息的大小跟随机事件的概率有关。越小概率的事情发生了产生的信息量越大,如湖南产生的地震了;越大概率的事情发生了产生的信息量越小,如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肯定发生嘛,没什么信息量)。这很好理解! 脑补一下我们日常的对话: 师兄走过来跟我说,立波啊,今天你们湖南发生大地震了。 我:啊,不可能吧,这么重量级的新闻!湖南多低的概率发生地震啊!师兄,你告诉我的这件事,信息量巨大,我马上打电话问问父母什么情况。 又来了一个师妹:立波师兄,我发现了一个重要情报额,原来德川师兄有女朋友额~德川比师妹早进一年实验室,全实验室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我大笑一声:哈哈哈哈,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一点含金量都没有,下次八卦一些其它有价值的新闻吧!orz,逃~ 因此一个具体事件的信息量应该是随着其发生概率而递减的,且不能为负。 但是这个表示信息量函数的形式怎么找呢? 随着概率增大而减少的函数形式太多了!不要着急,我们还有下面这条性质 如果我们有俩个不相关的事件x和y,那么我们观察到的俩个事件同时发生时获得的信息应该等于观察到的事件各自发生时获得的信息之和,即: h(x,y) = h(x) + h(y) 由于x,y是俩个不相关的事件,那么满足p(x,y) = p(x)*p(y). 根据上面推导,我们很容易看出h(x)一定与p(x)的对数有关(因为只有对数形式的真数相乘之后,能够对应对数的相加形式,可以试试)。因此我们有信息量公式如下: 下面解决俩个疑问? (1)为什么有一个负号 其中,负号是为了确保信息一定是正数或者是0,总不能为负数吧! (2)为什么底数为2 这是因为,我们只需要信息量满足低概率事件x对应于高的信息量。那么对数的选择是任意的。我们只是遵循信息论的普遍传统,使用2作为对数的底! 下面我们正式引出信息熵。 信息量度量的是一个具体事件发生了所带来的信息,而熵则是在结果出来之前对可能产生的信息量的期望——考虑该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即所有可能发生事件所带来的信息量的期望。即 转换一下为: 最终我们的公式来源推导完成了。 这里我再说一个对信息熵的理解。信息熵还可以作为一个系统复杂程度的度量,如果系统越复杂,出现不同情况的种类越多,那么他的信息熵是比较大的。 如果一个系统越简单,出现情况种类很少(极端情况为1种情况,那么对应概率为1,那么对应的信息熵为0),此时的信息熵较小。 这也就是我理解的信息熵全部想法,希望大家指错交流。也希望对大家理解有帮助~ 参考: “熵”的通俗解释 - 七月在线 关于信息熵的个人通俗的理解 prml1.6节 致谢: 德川,郭江师兄
22,189,980
288
145
老手动镜头的魅力在哪里?
如果现在有机会白菜价开二战时期的装甲车,或者装载了当时v8引擎的领导人坐骑,我一定买来玩,因为他们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制作水准和工艺,可惜有也是天价而且上不了牌。但是镜头可以啊!!能流传至今的老手动头代表了当时光学工艺的顶端,虽然现在看来刀不锐奶不化,但正是这些技术水平的限制能反映出当时的制作哲学和取舍。如果买来干活,交客片我会觉得你智障并且同情你的客户,但用来玩不是正好吗。 举个栗子。这颗柯达aero ektar 178 f/2.5,成像圈5x5左右,是二战前期(美国备战期)美国国防部向柯达公司定做的超大光圈大画幅镜头,用来在飞机上使用航空大画幅相机进行情报勘察,多在夜间使用,并且飞行中很难保持稳定,所以设计理念是: 1.大光圈 2.锐度高 3. 大成像圈以使用更大画幅来获得更宽广的视野 4. 没了。既然是军用,重量价格都不需要考虑,来我们看一下成品: 原设计是配合格拉非k21型航空相机使用,实际使用: 后组使用一片钍元素镜片,贴脸的话辐射在10μSv/h左右,是非常高的,但在大画幅正常使用距离下辐射跟背景差不多,基本没影响。 可能178 f/2.5的规格对于用惯135的人来说稀松平常,但你要知道这颗镜头的成像圈是5x5,完全覆盖4x5大画幅页片还能轻微移轴并且保证边缘画质可用,这在40年代非常不容易。使用4x5时相对135全画幅的等效视角/景深大概为48mm f/0.68. 比0.95还大一档多。来吧放点样片 要比较实际投射的lp/mm,解析力和反差都会被现代镜头吊打,但是用在4x5上实际观看大小相似的情况下这个光圈能有如此素质,我认为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焦外的超级二线性也非常的迷。还能玩玩移轴,更迷了: 再说重点:这支镜头在40年美国军方的采购价约800美元,跟当时一辆全新的雪佛兰双门轿跑一个价钱。根据美国官方的cpi数据计算通货膨胀,约等于2019年的14636美刀,根据今日汇率,约等于100,736人民币,想象一下现在军方直接采购价为10w元每支的镜头,会是什么素质什么概念,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没钱/没渠道能够接触到。然而现在这支镜头的二手成交价大概多少呢?4000元人民币。半支红圈头的价格换二战年代世界最高素质的大光圈头,并且能够提供给你其他镜头都没法提供的视角,我认为很值得玩啊! ---------------------------------------------------------------------------------------------- 这支镜头能重回大众视野要感谢著名摄影记者身兼荷赛主席的David Burnett。这位老爷子非常喜爱这支镜头,并且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受邀拍摄。 他在奥运会使用此组合拍摄的照片在大画幅摄影圈爆炸了,让这颗镜头重回到大众视野。看看他的出片。 但是话说回来,这颗镜头之所以这么便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 1.大画幅本来门槛就高 玩的人少 2.大画幅就算了他连快门都装不上(据说可以用5号门,但是5号门本来就稀有,还要买回来改装成本太高了),基本只能用格拉非的几款带焦平面快门的机器,或者仙娜门,又是一笔开销。 先写这一只,点个赞再走啊有人看我再更新些有意思的老头。
1,对焦阻尼带来的润滑感。手动镜头的对焦行程普遍长,转动对焦环时简直了,你知道Pancolar 50 f1.8转起来比摸姑娘屁股还爽。 2,在摄影上,你能控制的东西越多,带给你的快感越强。偏有些人恨不得连快门都有人帮他摁,可他们永远体会不到取景器里你的世界由模糊变清晰,再由清晰变模糊的过程,大哥这是哲学啊!哎我都要醉了。 3,手动镜头有些由于光学特性和技术缺陷,有一些特质,例如无数人迷恋的漩涡散景,还有一些俄系镜头,年头太久,颜色偏的厉害,对于偏色狂来说倒是不用修了。 4,意淫它的底蕴,这里意淫是个中性词,有些人运用得当,逼格满满还不讨人嫌,有些人把握的不好,就剩淫了。一个合格的手动镜头,到你手里,一定经了不少人的手了,宽衣解带,袒胸露怀,有风雨才有曲折的内涵。可有些有处女情结的人口头禅就是汽车相机和女人,不借!自然他们也不会接受手动镜头的丰富经历。另外一批人乐在其中,了解镜头背后的厂牌和认知它经历过的世界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5,当然,如果不追求徕卡R头的话,确实不太贵。 -
22,190,568
456
11
4G LTE 是否会代替 Wi-Fi 乃至影响路由器的市场?
60元包月不限流量的时候再议
4G没那么顺利,出于技术实现和场景考虑,站在接入网的角度,我把3G/4G归类为无线接入技术,而家用Wifi则仍属于有线接入技术(商用Wifi可以归类为无线接入),因为一般都是FTTX/DSL+无线路由。4G为什么没那么顺利: 1,4G标准太乱,频段太多:3G三种标准快搞死大家了吧,我是移动手机卡的忠实顾客,但也不得不因为电信宽带的优惠又搞了张电信3G手机卡。4G会更乱,混乱程度可想而知。 2,无线接入技术先天不足:有线接入电信可以规划每个局端的接入数,但无线不行,出于移动性的考虑,你能限制死哪些用户接入哪个基站?接入一多,带宽就拥挤,用户体验就不好。 3,信号和辐射悖论:随着中国老百姓个人意识觉醒,一方面抱怨信号不好,一方面又视无线发射塔如蛇蝎的大有人在,想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布一个基站难如登天。 大家再回过头来解读下国务院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 1,有条件城市走光纤,4G为辅,跑50M和100M带宽。 2,部分地区走DSL,跑12M和20M(VDSL)带宽。 3,西部地广人稀地区则是4G真正有意义并且无可争议的最佳使用地区。
22,310,558
59
12
哪些家装材料是甲醛重灾区?
首先纠正一下,家装污染不仅仅是甲醛,在国家标准中,甲醛、苯、TVOC、氡和氨被列明为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五种污染物。苯系物和氡都是一级致癌物,而且苯已经被证实是致白血病因子。 不是好坏品牌,甲醛含量都很高。只是关于装修建材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不够科学,才导致市场上的产品鱼龙混杂,难辨好坏。好产品是有的,我们做测评也是为了帮助大家找到好产品。 墙面的话,尽量选大品牌中高端漆,漆的技术相对成熟,大品牌的高端漆,环保水平相对较好。 地面的话,铺瓷砖就是最保险的方法。 有句话叫无醛不成胶。室内装修甲醛污染,主要出在胶粘剂上。这里的胶,不仅仅限于你装修要买的玻璃胶、美缝剂、瓷砖胶等等。更在于家具板材中,尤其是人造板材。装修甲醛污染的60%以上,都来自于家具。 甲醛主要来源于胶粘剂、墙纸、人造板制成的家具等,另外防水涂料、腻子、墙纸基膜、床垫、墙纸胶、玻璃胶等也含有甲醛。 不同材料的甲醛释放率不太一样,根据材料中游离甲醛的挥发周期长短,可以分为“短期污染释放源”、“中期污染释放源”、“长期污染释放源”。 (1) 短期污染源(快速衰减类型): 防水涂料、腻子、墙纸基膜、涂料在装修完工能充分衰减至初始浓度30%以下,一般在2-4周内能快速释放。 (2) 中期污染源(中等衰减类型): 填缝剂、床垫在装修完工时能有效衰减至初始浓度60%以下,3-6个月以内能较大程度上衰减到安全线以内。 (3) 长期污染源(缓慢衰减类型): 收纳、木地板、门、墙纸胶、细木工板距离装修完工时间短,游离甲醛释放率不能有效衰减应重点关注,而部分生产人造板专用的脲醛树脂胶,其甲醛释放周期长达3-15年。 TVOC、苯、甲苯、二甲苯等主要来源于油漆、涂料、胶粘剂、地毯、墙纸等。这些材料有些施工时是液体,称为湿材料;有些是固体,称为干材料。 装修施工后湿材料干透前,TVOC、苯、甲苯、二甲苯等污染物会大量挥发,这段时间是污染物散发的高峰期;等湿材料干透后,TVOC等污染物释放率会大幅度降低。湿材料的干透时间为1-6月不等。最典型的湿材料就是油漆、涂料以及各种胶粘剂。 而地毯和墙纸等干材料的TVOC、苯、甲苯、二甲苯等释放周期则相对较长,根据材料的不同释放周期不同,一般情况下是6-12个月,材料环保性能较差的可能释放周期更长。 像地毯,本身就会吸附空气中的甲醛、TVOC、苯系物等,但一旦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低于地毯中的污染物浓度,地毯中的污染物就会再次释放出来。 如果室内氨超标或者氡超标,则污染物的散发周期会非常长。氨的散发周期大约在10年以上,氡则会持久不断的散发,在建筑寿命期内不会衰减。
关于甲醛,很多人都存在误解! 首先问一句:家装中的甲醛从哪来? 要注意的是家装中的甲醛来源并非直接使用的物料,而是作为生产涂料和胶粘剂的过程中的原料之一,为了保证涂料和胶粘剂的质量,通常会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甲醛进行反应,故成品会有甲醛残留,被称为“游离甲醛”,这部分甲醛就是会在你涂料抹开、制作好的家具中进行挥发,这就是家装中的甲醛的来源。 那么为何一定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甲醛而不是找替代品呢? 怎么说呢~这个是个行业研究方向,但是至今还没找到较好的替代原料来制作,但是现在不是没有不用甲醛作为生产原料的涂料或胶粘剂,但是现阶段价格十分高昂,大众对其接受度不高,所以现阶段在性价比的权衡下,用甲醛来作为原料生产还依然是最广泛的做法。 再来明确一个概念:不论是各类板材或是涂料,都或多或少含有甲醛,但是只要采用了符合规定的原料以及正规的工艺来制作,甲醛释放量是达不到对人体有害的程度的。而质量好的材料中所含的甲醛量稍低并且挥发速度比差的相对来说快很多。 如若是题主所言“重灾区”的话,只能从同一类型的材料来排名了: 1.板材方面 纤维板&颗粒板>多层板>生态板>实木 2.其他 其他方面就很笼统,其只关乎使用的颜料或涂料的优劣,如若使用了质量差的颜料,各式窗帘或是布艺的沙发&抱枕都可能成为“重灾区”。 总而言之,不存在某种家装用料一定是甲醛”重灾区“这样的说法,是否重灾区只看其用料是否合格,所以较之去记住哪些材料含有甲醛,小北更推荐大家去学习辨别”是否是达到要求的材料“哦~可以先在网上做做功课,然后在实体店进行挑选的时候运用一下学到的鉴别之术哦~ 延伸阅读:人们普遍认为油漆是甲醛的重灾区,那么关于油漆究竟有哪些内幕呢? 看小北怎么说→ 以上~ ------------------------------------------------------------------------------------------------我们是实木家具定制品牌:北纬56 主页近期也已上线:北纬56 | 实木定制之家 如果有任何与实木家具定制有关无关的问题我们都很乐意为您解答~关于更多实木家具定制信息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beiweijiaju 看在答主这么棒的份上,扫一下咯(┌・ω・)┌✧
22,311,781
106
26
咖啡是如何分类的?
1、经常能看到Espresso 意识烘焙 拿铁摩卡 蓝山 苏门答腊的咖啡 阿拉比加咖啡 这些是分别根据什么而分类的? 这里提到了若干分类方法,我简单帮题主梳理一下。有按照萃取方法分的(也就是制作方法),有按照产地分的(咖啡豆种在哪里),有按照咖啡豆品种分的(也就是血统),没有涉及到的是按照处理方法,比如说日晒、水洗、蜜处理。 1)Espresso (意式浓缩咖啡)和滴滤咖啡,这里是用萃取方法不同来分类的。 Espresso 有压力萃取,滴滤咖啡基本是靠水和温度来萃取。 通常你见到的大部分意式咖啡,包括拿铁、一般咖啡店的摩卡、卡布奇诺都是用 espresso 做的底液,添加了牛奶等其他饮品来制作。而手冲,电动美式滴滤都是 drip coffee。 这里面的口感风味区别又可以写几千字,我就不赘述了。 2)蓝山、苏门答腊咖啡,这是按照咖啡产地来区分的。 咖啡原产地很多,好的豆子还会标识来自什么庄园,是什么等级。 推荐你阅读这篇文章: 。就大概了解一下知名的产地有哪些。当然类似的文章很多,你选择简单容易读的就行,有个基本了解。 3)阿拉比加咖啡,这是指的咖啡的豆种,也就是血统。 阿拉比卡(也就是题主说的阿拉比加)是现在经常说的精品咖啡豆,它的风味丰富,产量少,但娇气不容易种。与它相对应的是罗布斯塔豆,一般的商业豆是用罗布斯塔豆多一些,罗布斯塔风味没那么好,容易苦,咖啡因也更重,但好养活。全世界的咖啡产量大部分是罗布斯塔豆。 当然还有很多杂交的各种豆,血统混杂,那可以画一整颗树。 2、各地的咖啡豆是都可以进行深度和中度烘焙呢,还是根据各地咖啡豆的不同只能进行单种烘焙? 理论上当然是可以都用各种烘焙度,但根据不同的豆子的特点,怎么好喝怎么烘,怎么样能烘出咖啡豆的特色就是烘豆师的本事了。 3、听说喝 Espresso 通常还要点一杯水 难道是喝一口咖啡再喝一口水? 这里不是必需的,而是说你保持口腔干净,这样能比较好的来品尝浓缩咖啡的风味,因为它很集中很浓烈很过瘾。有的咖啡店还会给你一杯苏打水而不是清水。 以上,希望有帮助。
我的简答: 1,咖啡饮品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风味物料的黑咖啡(如espresso、美式咖啡等都应归入此类)与添加了风味物料的花式咖啡(如卡布奇诺咖啡、拿铁咖啡等等),应该是对于消费者认可的咖啡最简单且实用的分类。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我写的书《咖啡 咖啡》。 2,对于任何咖啡豆,一般来说只要触碰了一爆(极浅焙)就可以萃取饮用。从咖啡烘焙学角度来说,我们把葱一爆(fc)开始直至出锅下豆的这一过程叫做发展时间(dt),dt>0s的咖啡熟豆都有可能是合理且具备商业价值的商品,只是风味呈现上不同,需要的萃取策略也有所差异。 3,作为一名去过超过100家意大利咖啡馆、在意大利从南部那不勒斯到北部威尼斯喝过超过500杯esp的咖啡人,只能说这种搭配喝法我肯定是见过,但显然不算常态,应该不构成一种普遍认知。
22,333,623
1,113
278
普通人怎么学习做视频?
业余做过几年视频的人试着答一下~ 手机码字无法排版,各位凑合着看。 做视频其实分为两部分:剪辑和特效。 合乎逻辑的顺序是先学剪辑再学加特效。两者用的软件也是不一样的,会声会影、Pr做不出特别华丽的特效,AE剪片子外加导出也会格外费时。下面分开讲: 首先是剪辑部分。 剪辑部分我本人用过的软件主要有Pr和会声会影,个人比较推荐Pr,下面说说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Pr本身要比会声会影功能强大的多,我有很多视频就是用Pr单独完成的,用一些比较简单的特效,比如老电影蒙板、曝光效果之类的,并且可以针对每一帧的透明度、位置变化等等元素随心所欲地调节,可以说如果你有足够多的素材而又不要求炫技那么单用Pr就能做出很走心的视频了; 另一方面是因为Pr和AE都是Adobe家的,你会了Pr再学AE就很容易上手,而AE又是业余爱好者甚至一些小的视频公司做特效的唯一选择,所以这点也很重要。 会声会影好的地方是如果你所拥有的全部素材都是照片,要求也只不过是让这些照片动起来,那么会声会影有一个傻瓜功能可以让这些照片自动以不同的方式移动起来,效果虽然渣但却是应付某些场合的利器。 其实会声会影和Pr的区别有点类似于wps和office。 说完软件简单说一说操作。 第一步肯定是要挑选出适合的素材,就是看看你手头的照片和视频哪些比较好,把视频里需要用的部分单独剪切出来。 之后呢你要思考:你到底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或者更简单一点,这个视频的脉络是什么? 思考完这个问题以下问题的答案也就出来了:哪一部分需要加字幕?那一块需要加特效,想达到什么效果?bgm应该是什么风格?诸如此类。 然后就照着这个逻辑去把这些东西都摆放到轨道上去,记得片段和片段之间要加上转场的特效,不然会显得很跳。 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每一段素材调整到一个合适的长度,个人认为长度要配合bgm的节奏,视频高潮要和音乐高潮契合,给人一种强烈的代入感。 关于每一段长度这块,之前一个在cctv工作工作过的人跟我讲他们的标准是每一段视频要播放至少五秒,这样才符合人脑对于图像的接收能力,否则就会让人觉得晕。个人觉得见仁见智了,cctv做的更多的可能是比较严肃的纪录片,对于咱们业余爱好者做的暖场视频或者娱乐视频来说每一段都长于五秒会有一些拖沓,影响视频的节奏,所以还是要自己把握,这属于经验层面的东西,无他,只能多做来积累。 接下来是特效部分。 特效部分软件基本就是AE,像maya这么高端的软件你要是想学也不需要关注这种入门级问题了。 重点来讲一下AE怎么用。 先说明一点:AE一般只用来做特效部分,也就是说一个五分钟以内的视频需要用到AE的部分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除非是你要给整段视频加一个蒙板效果。而这一分钟你可能需要渲染十几个小时,真心烧电脑,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淘宝上竟然有AE代渲染这项服务,你们可以想象这是有多折磨人。 如果说你要求不高的话,那么特效部分直接套模版就好了,这里推荐一个网站:New CGer,一个非常好的网站,里面有很多做视频可以用到的素材,包括成千上万的AE模版,总有一款适合你,下下来直接套就好了,操作跟Pr基本相似。 如果你要学着动手一步步做出自己喜欢的特效,这个你就得买上几本书好好研究研究了,要是研究明白了,那么恭喜你,你靠着做视频已经可以拿一份不菲的薪水了。自己动手做过的特效一只手基本可以数得过来,多数是出于自己的执念——特别想达成某个效果而模版又恰巧没有,所以这方面的经验其实比较匮乏,等待其他大神来填这个坑,但其实到这儿就已经脱离入门的范畴了,属于进阶话题。 最后要说的是,视频做得好不好最重要的不是特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重要的是你的素材。极端一点说,如果你有一整段连贯的好素材,掐头去尾再加个开头结尾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走心的好视频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关注点单纯地放在技术上,就已经跑偏了。做视频其实跟拍电影很像,要想达到大成靠的是作者的感觉,大师级的作品也许用的技术很朴素,但是你会不由自主地阅读到里面释放出的艺术魅力~~
做视频不难,做自己想要的视频不容易。前面的朋友讲的都十分专业,受益匪浅。我们也做了四年左右的短视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自己制作短视频的体验和心得。 下面是我们拍的一个古装剧,以及这个古装剧的花絮视频,简单分享一下制作视频的流程,希望对大家可以有帮助! 公众号/微博/AB站:小缸和阿灿
22,345,931
64
25
为什么大多数人买了单反之后都会配一个定焦镜头?
我觉得主要是三个方面因素。 首先是价格 假设你买了佳能的入门单反,花了几千块钱,过了一段时间,你觉得套机镜头不好玩了,想买个新镜头,可你没什么钱,只能看看最便宜的,那么600多的50 1.8定焦镜头是最适合你的。 不仅仅是佳能,如果你买尼康,也有50 1.8D和50 1.8G这样的廉价镜头。 其次是虚化 我觉得目前手机拍照这么强大,那么玩单反就要玩手机上没有的东西。 手机可以做超广角镜头、长焦镜头,但虚化这块技术还是不够的,虽然有模拟大光圈,但很多时候拍出来看着都很假,像抠图的。 那么对单反用户来说,只要你买了个大光圈镜头,那就能拍出虚化效果,绝对比手机拍出来的虚化效果强。 很多人玩单反是为了拍人像 拍人像最容易的技法就是搞个大光圈镜头,拍大头照这种虚化效果。 最后是在光线比较差的环境下拍照,大光圈镜头比较好用 套机镜头的光圈一般来说是F4或者F3.5-F5.6,这个光圈在光线稍微差一些的时候就得用高ISO 如果你买了个F1.8的镜头,哪怕是几百块钱的,进光量也比套机镜头大很多,在光线较暗的时候也能用比较高的快门速度或者不用那么高的ISO。
1.定焦可以拥有更大的光圈; 2.相比变焦,定焦的画质更出色,特别是边角区域的成像差距最为明显; 3.定焦可以做得更轻便; 4.定焦能更有效地培养摄影师的镜头感,也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摄影师的镜头感。
22,345,931
87
25
为什么大多数人买了单反之后都会配一个定焦镜头?
配定焦就是为了骄傲的指导菜鸟:用定焦的宗旨就是变焦靠走。然后扔下一脸茫然的菜鸟妹子,瞬间很投入的进退腾挪取景,忽略了脚下的状况,膝盖一软摔到地上,镇定的爬起来,拍拍脏兮兮的摄影背心,检查下镜头,咬着后槽牙说:看见没,定焦就是结实。
从光学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一个镜头,需要消除各种像差,而消除的途径是修改镜片的各种变量,这些变量包括镜片的曲率半径、厚度、材料(材料又包括折射率、阿贝系数、局部色散等)、镜片间的间隔等等。当限定下使用多少片镜片后,设计者能用的变量数是固定的(镜片数量越多变量就越多)。从设计理论角度,是把各种变量和想要控制在某个值的像差列成一个联立方程组,如果要控制的像差数超过了镜头所拥有的变量数,则是解不出方程组的,那么就要放弃某些像差值的约束,也即,这种情况下设计者无法很好的将各种像差都控制在想要的一个小值内。 定焦镜头,只有一个焦距值,需要控制的像差值数量比较少,在设计过程中只要镜片数量足够,就可以将像差全部消除;变焦镜头,每一个焦距位置都会存在那个位置的像差,理论上像差是无穷多的,不可能被全部消除,只能做各种妥协,消除对像质影响大的那些像差。 因此,从技术角度说: 1、定焦头比变焦头好设计,更容易设计出大光圈、超大光圈的产品,而变焦头要达到F2.0以内的则很难; 2、变倍比大的变焦头比变倍比小的难设计,相对来说像质也会更差,所以市面上高端的变焦头,变倍比一般不会超过3、4倍; 3、变焦头要比定焦头使用更多的镜片,才能达到较好的画质,因为要控制的像差更多; 闲来手打了这么多~
22,353,787
41
25
DSC/ESP 这类车身稳定系统,在冰雪路面上作用有多大?
一楼已经答得很多了,我硕士研究方向是ESP,简单说几句。 1.ESP简称electronic stable program(电子稳定系统),本质上是控制算法,与其他电控设备如abs共用传感器、总线、控制器。目前最领先的是德国的博世公司(500强,非常领先的科技公司,但在国内大众知名度一般),博世之于汽车相当于intel,微软之于pc。 2.ESP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当汽车即将失稳的时候,ESP快速反应,对不同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力(有时是单侧制动),迅速将汽车调整回相对平稳的行驶状态。给大家说一个感性的认识,我去年去博世公司参加夏令营的时候亲身体验了他们的ESP对比实验,实验工况是路面局部有水层,汽车快速行驶的过程中,单侧轮压水,从而导致两侧轮胎上的附着力差别巨大,没有配备ESP的试验车直接360度旋转好几圈,配备ESP的试验车只是发生短暂的轻微抖动和滑行然后就平稳的通过实验路面了,冰雪路面的话工作原理类似,ESP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就不用我再赘述了吧。 3.ESP在发达国家基本上是标配,国内不仅是汽车安全的行业法规很落后,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的认识更是浅薄,大部分购车的人还是比较关心车子是否气派,是否省油,空间是否够大,内饰是否豪华,而汽车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安全,常常被忽视,据我了解很多4s店的销售员都说不明白ESP到底有什么用。 4.很多人觉得ESP没有多大用的原因是因为ESP工作的时候不会大声喊:啊,主人!如果刚刚没有我你早就撞车啦!而是静静的帮你避免危险,也就亮个指示灯提醒你一下而已。 最后,谈及你个人买车要不要买配备ESP设备的车型,我的建议如下: 如果不差预算,一定要买! 如果驾驶水平一般,一定要买! 如果经常在冰雪路面上行驶,一定要买! 如果你预算不足,驾驶水平不错,不在冰雪路面行驶,只是买个便宜的车过度的话可以不买(明白为啥在发达国家是标配了么)。。。 最后说点题外话供你买车参考,ESP设备仅仅是汽车安全的一方面,汽车的构架,是否有安全气囊都对汽车安全有影响,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分钱一分货,而这些投入在不发生事故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的,值不值得看个人判断了。
谢邀! 无论ESP还是DSC,都只是ESC产品在不同公司的不同注册名称而已。ESC是通过电子传感器,侦测车身状态,判断车轮是否发生侧滑,然后通过给四个车轮分配不同的制动力,以此来挽救车身状态,让它尽量能够指向方向盘所处的方向。 但是问题就在这个“尽量”上了。ESC的处理能力是有上限的,这个限度跟非常多的因素有关联,比如处理速度,反应快慢,悬架调教,制动力度,车轮素质等等。抛开自身因素,悬挂,制动和轮胎是硬件因素。尤其是轮胎,胎面和胎肩的抓地力差别,动摩擦和静摩擦的差距大小,是很关键的因素。一旦超出物理极限,ESC对此就会束手无措。一切控制能力都是在极限之内才能谈到。 打个比方说,一辆车以同一力度和角度猛打方向,80公里以下时,车子自身素质就能应付,不需要电子干预。但是超过80,某侧车轮就要发生侧滑,对于一般驾驶员来说,驾驶技术不足以挽救,就会失控。此时电子系统介入,用适当的制动来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身,让驾驶员的意图依然可以完成。那么,我们把速度提升,在85公里以下时,ESC的作用可能如神一般,但是速度越快,ESC控制力就越差,超过90公里时,可能就比较吃力了,超过100公里时,四轮都会发生侧滑,整个车子会丢出去,这时候ESC就完全不起作用了。 在雪地上,咱们也知道,这个极限就会大大降低。正常四季胎在柏油路面上可能80开始侧滑,但是在冰面上,以同样的力度和角度,通常20公里就会发生侧滑!差距就是这么悬殊。ESC的帮助作用,在此条件下,恐怕最多也就帮你控制到25公里,而很多人,还希望按照原有的习惯驾驶,以为ESC应该无所不能,所以当超出极限,可能时速只有30公里,四轮就全都漂出去了,神都救不了了,于是就赖ESC不管用。 所以在这种路面条件下,其实换轮胎最有效。虽然哪怕冬季胎的抓地力还是不可能赶上四季胎在干燥路面上抓地力,但是它会比四季胎在冰雪路面上的抓地力高一倍甚至几倍。 总之,ESC肯定是有效的!但是其效用有上限,假如是20%,可以控制100到120,但是只能控制20到24。一不小心就超了!千万不能大意!!
22,356,523
497
25
CRISPR 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技术?
泻药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就是细菌体内的一串DNA序列,CRISPR系统还包括了一系列与之功能相关的蛋白。 CRISPR在细菌体内本来是起适应性免疫作用的(有点像人的获得性免疫)。细菌也是会被得传染病的嘛。细菌被病毒感染了,当然也不会束手就擒。病毒感染细菌,对于细菌而言就是细胞内多了一些不是自己的DNA序列,这些序列可能表达出一些对细菌本身有害的的蛋白,所以细菌只要把这些外来的DNA破坏掉就可以了。 CRISPR就是这么一套很巧妙的系统。它先把外来DNA的片段整合进细菌自己的基因组,然后转录出RNA,经过一些剪切之后,利用这些RNA把带有DNA内切酶活性的Cas蛋白直接引导到外源序列的位置,于是,外源DNA就可以被剪断。对于细菌而言,就完成了对外来病原体的快速精确打击。这些整合进基因组的序列还可以传给子代细菌(要是人的免疫可以这么遗传,就不用每个小孩都拉去打疫苗了),所以CRISPR现在也被用作微生物分类的一个依据。 至于最近很火的CRISPR技术其实是利用了CRISPR系统中的RNA引导Cas蛋白去切断目标DNA的这一个步骤。如果破坏的是自己的基因,不就是达到了基因敲除的作用了嘛。 当然CRISPR的爆红主要是还是因为这套技术好用,一方面是省时间,一方面是精度高。省时间是因为要达成基因敲除的目的,只需把两段序列导入细胞就大功告成了。一段序列是Cas9蛋白的基因,它是可以切断DNA双链,就算是DNA有甲基化也照样切。另一段用来转录一条RNA,前一部分是与目标基因配对的,后一半用来与蛋白结合,这样就把Cas9拉过来,切断目标基因。切断了之后,对于真核细胞,各种修复手段就上了,结果通常是基因中间被插入或者删除了几个碱基,这样整个基因的编码就全乱了,基因也就没有原来的功能了,也就是完成了基因敲除。至于精度嘛,20个碱基的长度定位一个基因一般是没问题的,还有就只能感叹Cas9这个蛋白的神奇了。 还有更神奇的,如果把Cas9蛋白的DNA内切酶活性灭掉,再给它加上别的催化活性,它就可以有别的功能。目前,抑制和促进基因表达都可以做到了。 啊?提问里还有意义? 呆逼理科生最不会写意义之类的东西。 个人觉得CRISPR首先是一个很好用的系统,在基础研究上可以为研究人员节约不少时间,提高产出效率,也节约了科研经费。那都是纳税人的钱呀! 还有,CRISPR提供了一个应用面很广的技术平台,多种基因操作和调控都可以通过对CRISPR系统的优化来实现,应用前景一片大好。至少现在看来是很好。现在科研也是一个不小的市场,而CRISPR很有可能就是即将改变这个市场格局的技术。科研上用好了,自然会被用到工业和农业上。 至于临床应用,肯定是用很长一段路要走的啦。赞成 的看法。 平安夜码字求点赞!圣诞快乐!
谢邀。以前conditioned gene knock-out是要用loxp和cre这两个搭档的,CRISPR出现后好像是更方便(号称one step)而且可以同时target多个基因,而且可以修改后用于片段的插入改写,不限于删除。我记得校内有个帖子review过这个玩意。这里给出连接 ,希望有所帮助。通俗地来说,能编辑人类细胞的基因组片段了,删除插入改写碱基好像都ok。 2013年这个技术爆发了多篇CNS文章,从酵母细菌到人类细胞,不仅能编辑而且能筛选,实乃实验室必备技术了。好像有位发现者还开了家公司了已经。人类有一些疾病是遗传病,其中又有些是单基因遗传病,要是能做到全身或者至少表达这个基因的细胞内的特异性编辑,可能就能治愈这些疾病。但是,至少先要解决off target的问题,然后还有很多期的临床试验。想想23andMe现在都受到FDA的管制了,直接in vivo编辑人体细胞DNA以用于临床我想还是有很长距离,10年之内能成功就不错了。 鉴于平安夜,暂时就不查review链接了,我想明年肯定好多好多篇...这里给出我搜到的挂网上的全文,虽然不是review,但可以在intro和discuss里面找找作者自己号称的种种好处,就当看广告吧
22,369,913
90
50
存货周转率是否越高越好?它是否是个完美的指标?
很多财务指标都不能简单的看单个指标的大或者小来判断好不好,就像看一个人不能光看他/她某方面的特点来概括整体一样。 先简单举个例子,我在淘宝上开一家店,为了降低风险,我只做预售,就是先下单我再去采购,然后拿来就发货发掉,我一个月卖了1000元。第二个月我看看卖的挺好的,但是因为我不备货,很多买家反映不愿意等或者可选择的东西太少,而且批发商也不给我更便宜的价格,于是我就下了点投资,投资了1000元在库存上,第二个月的收入是5000。这样来看,第一个月销售1000,存货0,存货周转天数0.第二个月销售5000,存货1000,存货周转天数是6天。很显然的,第二个月我的业绩更好,因为存货的投资给我带来了更高的销售,还有隐藏的更高的毛利。但是第一个月的周转天数是理论上限0,光看这个数字要远好于第二个月。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的话,我觉得应该这样来讲,在既定的销售目标和供应链体系下,企业对自己的存货周转率/天数会有一个基准值(认为达到这个基准值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存货周转天数不仅仅是用来看存货的周转效率,还是用来看存货的充足情况的指标。该指标偏离基准值之后都会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并非一定是好事。比如某个消费品牌,供应链能够实现的补货提前期是3个月(下单到到货的间隔),门店陈列量和满足日常销售是需要3个月的销售量,那么这个店每个月末的库存量应该就是按照5,4,3,5,4,3,5,4,3,这样往复,年平均周转天数就是4.2个月。它可以变的更好,前提是供应链的效率提高,或者是商品匹配跟更合理/设计更出色/品牌知名度更强使得更低的库存投资可以满足同样的销售。但是如果这些都没发生改变,而周转天数大幅下降的话,我的感觉就会是是不是供应链或者商品管理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都没给这家店补货?是不是补货后的销售会变得更好?如果这店一直大幅超4.2,我会想去了解销售是不是在下跌,是不是没有给这家店配新品。 所以财务指标更多的是一个指示,你判断它是好是坏应该和你所在的情况下的基准值去比较,并且调查其偏离原因后,才能知道财务指标所表现出来的经营情况是好还是坏。
会计中没有什么比率是越高越好,太高或太低都有隐患,存货周转率也不例外。这个比率太高可能说明存货不足量,一旦供应链脱节,没有backup,就有满足不了客户需求的风险。 指标不是独立存在的,没有benchmark的话,任何指标都没有意义。所以这个比率要跟竞争对手的比率、行业平均水平、以及本公司的历史数据比较,才能真正有效地反映问题。
22,371,146
66
11
咖啡的起源是怎样的?世界各国咖啡文化的发展有何区别?
楼上说了这么多外国的,我说说中国的吧。我不是摘抄的,也不是复制的,我是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的,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中国种咖啡的省份很多,但是出名的只有云南省,海南省和台湾省。其余如贵州、广东、广西、四川和福建,要么是自然环境条件不好,要么是种植规模不大,暂且不论。 云南咖啡的种植历史说法不一,但是业界普遍认可的是1900年前后法国传教士带到云南的,所谓的中国第一株咖啡苗种在云南一个叫朱苦拉的地方——关于传说,网上很多,大家可以找来看。当年种植在云南的咖啡都是铁皮卡种——小粒种咖啡下面的亚种。现在去云南旅游,大家都能看到大街小巷都在卖云南小粒咖啡。现在喝咖啡都比较讲究,专业的咖啡器具,专业的萃取方式,专业的品鉴方法,其实在原产地——也就是种植咖啡的村子,当然不是这么喝的了。试想1900年的时候,连电都没有,怎么做咖啡?当然是火!我看过一个讲云南咖啡的纪录片,那里喝咖啡很简单,采摘来的咖啡经过去果皮处理、脱壳处理,然后就直接拿铁锅炒了——木有烘焙机,杵碎——木有磨豆机,放在瓦罐里用水煮——木有咖啡机,一群人围坐在火堆旁,看着中间瓦罐里的咖啡煮熟,分享,边聊天边喝咖啡。这就是生活。 海南咖啡的种植历史很简单,四个字”实业救国“。陈显彰先生的事迹大家也可以百度,这里不再赘述,只讲咖啡文化。海南咖啡不是小粒种咖啡——阿拉比卡种咖啡,而是中粒种咖啡——卡尼弗拉种咖啡,也有人称罗布斯塔种,常喝咖啡的人都知道,罗布斯塔种咖啡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但是东南亚那边的人喜欢喝这个,他们用铁锅炒制咖啡豆,还要再加上牛油、白糖、盐、炼乳、等等等等,估计讲到这儿就有人已经知道了,对,最典型的就是马拉西亚白咖啡——我说的不是速溶咖啡,不懂的不要装懂,去过东南亚的朋友应该都喝过那种浓乎乎稠乎乎又甜到腻的咖啡,没去过东南亚的朋友可以看看阿牛拍的《初恋红豆冰》。扯远了,说海南咖啡,海南这个地方,适合种中粒种咖啡,比东南亚适合,于是,当时海南咖啡就大多出口东南亚了。在海南兴隆、福山这些当年广泛种植咖啡的地方,现在咖啡种植园的面积逐年减少,但是保留下来的也都是按照东南亚方法炒制咖啡豆——速溶咖啡不在我的讨论之列,去海南旅游,很多咖啡馆只卖海南兴隆咖啡——有些人说不好喝,那是因为这种咖啡很独特,内地人很少喝的到,也算是一种咖啡文化了。 再说台湾咖啡,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本想抛开,但是又抛不开,因为这些原因,我们和台湾的交流一直很闭塞,所以对台湾咖啡的了解太少,也就是最近几年,去台湾旅游的大陆人多了,很多人都买了台湾古坑咖啡——其实也是速溶咖啡,这里也不讨论。台湾咖啡大多是小粒种的波旁亚种,与云南的铁皮卡亚种不同。我对台湾咖啡的了解也非常少,因为没有去过台湾,也没有喝过台湾咖啡,只是有缘见过一次台湾阿里山咖啡的生豆,看起来含水量还是比较高的,瑕疵率极低,豆粒也比较均匀。至于台湾喝咖啡的文化,我实在不了解,不敢多说。大家可以多看看台湾电影,很多台湾电影里都有咖啡馆,尤其是桂纶镁主演的《第三十六个故事》。
关于咖啡的起源,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那个著名的「牧羊人和羊」传说: 或许这和你印象中的咖啡豆没法对应起来,传说中提到那种成熟后呈现鲜艳红色的果子——如题图所示——其实是咖啡树的果实。而果实中间的核,深度加工之后会变成深棕色,那才是我们制作咖啡时所用到的咖啡豆。 即便光是看咖啡果的形态,也难免对传说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毕竟据我们所知,羊这种动物,一般喜欢吃粗纤维少的叶子和草,而包含大果核的咖啡果可不见得讨羊儿们欢心。 传说的真伪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目前通过各种史料的证实和合理推断,咖啡正是起源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公元六世纪时埃塞俄比亚的奥罗摩(Oromo)族人就用咖啡果肉和其他食材一起,做成行军打仗时提神和补充精力的军需品。不过,限于当时科技无法解释咖啡神奇功效的原理,在很长一段时期咖啡一直只作为军需或者祭祀用途来使用,而并不是像今天这样几乎人人都能喝到。 至于咖啡具体何时开始在大众中普及、流行,没有特别准确的记录可循。但是这或许和中国撇不开关系。 NGC 国家地理频道曾报道,在非洲肯尼亚附近的小岛,保留着不少十五世纪初郑和下西洋的到访痕迹。那时候的中国人已经把茶作为一种提神醒脑的饮料,并且在民间也逐渐流行开来。郑和每次出航,都随行带着茶砖作为馈赠礼物款待沿途所到之处的友邦人。 郑和结束了他的七次下西洋之后,明朝开始闭关海禁,中国的提神茶饮中断了对中东等地区的供应。而在大概半个世纪之后,土耳其咖啡就开始在普通民众中流行。 相信看到这种古老的咖啡冲煮和饮用器皿,我们都不会感觉陌生。其他国家的一些早期咖啡杯,也多多少少和中国的茶碗有些类似。时间点的巧合及器皿造型的相似,让我们不禁要开一开脑洞: 不过除非有更多史料出土可以佐证这个猜测,否则就只能是我们的一段遐想了。 以上内容为我在知乎专栏发布的《咖啡入门书》第一章的一部分。该系列目录及关于咖啡起源的第一章节链接在这里:
22,374,701
53
16
为什么要给单个细胞测序?
先熟悉两个概念: 卵母细胞(话说我一直以为这个念ruanmu,怎么都打不出这个字。。。文盲害死人): 卵母细胞 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每个细胞大体上的遗传信息(DNA)是一样的,但是也会存在点突变,而且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时候可能产生染色体的非整倍性(aneuploidy)。这篇文章是测了第一第二极体(见卵母细胞词条),潜在的意义是: 1. 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染色体重组 2. 可以在试管婴儿过程中(植入以前)筛选来自母亲方面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疾病相关的突变 3. 这年头做单细胞测序是上high profile杂志的捷径 上图整个实验的流程。 红色和绿色分别代表了母亲的母本等位基因和父本等位基因(也就是外婆外公?),A中可以看出减数分裂是发生了重组 PB1,PB2:第一第二极体,也就是实验里被取出来测序的东西。测他们的好处是:通过他们的遗传信息可以推断受精卵中来自母本的遗传信息;这三个细胞本来就没什么用,取出来不影响受精卵。以前好像是等受精卵分裂了以后去里面的细胞(劳驾哪儿专家来提醒一下是取的哪里的细胞?),一来对受精卵不大好,而来要等。 谢 和 的补充,一般IVF的筛查是在囊胚期(blastocysts,受精后第五天),取细胞测序的。如前段时间号称“第一例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筛选的试管婴儿” ,牛津的Dr Dagan Wells做的,其实只测了2%的基因,能够看出染色体数目的异常(测了5个受精卵,2个有异常,可见概率还是很高的)。相比之下Cell这篇文章还是进步很大的。 上图就是发现的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突变(SNV) 上图就是说发现了染色体重组(红色绿色出现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了,黄色部分是heterzygous);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图中的D) 文章: Cell - Genome Analyses of Single Human Oocytes
题主作为文科生,这么关注生物学的前沿,真是让人敬佩哪。 以前我们学到的是一个多细胞生物体中每一个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相同的,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让它们拥有了不同的细胞命运。但现在发现不是这样的。 不仅仅是癌细胞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较高的体细胞突变,或者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事实上,我们身体内的所有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基因独特性。因为有丝分裂不是百分之百精确的,虽然有多种修复机制修补错配,总是有些突变积累下来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体细胞的基因有着不同程度的特异性,那这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建立cell lineage tree,不懂怎么翻译...大概就是细胞谱系树吧,类似于进化树。其实单细胞技术就是把生物学研究的层次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以前我们把单个人的基因组作为单位,建立人群中的lineage tree,现在有了单细胞测序结果,建立cell lineage tree,比如我们现在学癌症基因组的,就可以用它来阐明特定癌症的发生机制,从而可能寻找治疗的靶点,这样明显比从一大块癌症组织样本得来的“平均值”测序结果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呀。 两个月前science上一篇文章 ,通过单细胞测序得出了一个人的不同神经元中CNV有明显的差异性(相对于表皮细胞),这些结果可以加深我们对于神经系统发育的理解,可能有助于以后阐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后来作者还展望了一下转录组分析,这个月PNAS上就又看到单细胞转录组的文章。 单细胞测序现在真的很热的捏,但是就像二代测序刚出来的时候一样,一个新的技术出现会有很多相关研究突破,但是常常技术代替了思考,很多时候仅仅采用这个技术进行分析就能得到很漂亮的结果,到后来有了很多漂亮的结果,这门学科却没有相应的深远的发展,甚至到了瓶颈。希望这个十年过去能见到一丢丢突破的捏。 还有一些和题目不相关的话,完全木有喷题主的意思哦。生物体是很复杂的,我们对生物体的了解也是很有限的,千万不能让已知的知识限制了视野。举个栗子,以前以为所有的突变都是癌变的原因,后来发现有驱动基因和没用的乘客基因,再后来乘客基因也是有用的咩,真不知道以后还有神马幺蛾子,但是心态就是I'm expecting it~~~
22,374,701
33
21
为什么要给单个细胞测序?
正好对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sequencing,SCS)有些研究,单细胞测序本身被nature method杂志评为13年的年度技术。 我研究比较多的是SCS在肿瘤当中的应用。其实刚开始接触这个技术的时候我也有些疑惑,因为细胞之间,特别是肿瘤细胞之间有很强的异质性,为每个单细胞测序又如何代表整个肿瘤群体呢。后来才发现真是因为这种异型性,所以才更需要单细胞技术的发展。上一个简图,能够很清楚的看懂原因。 如图左边是正常组织,右边是肿瘤组织。传统的测序,组化,定量PCR等常用技术检测肿瘤与正常组织基因表达差异会得到的结果是A基因明显高表达。而事实上B基因却才是导致肿瘤复发,转移,耐药的主要基因,由于B表型的细胞过少,使得它的表达量被A基因掩盖。单细胞测序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技术的这个缺点。 SCS至少从目前看是有很美好的前景的,他可以为真正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充足的,关键的遗传、表达信息,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靶向药物的选择和开发打下基础。
不知道题主是不是说的这篇: ? 这篇文章的基点是试管婴儿产前诊断。因为很多寻求试管婴儿手术的女性年龄都比较大,据说30岁以上女性排出的30%-70%的卵子都有染色体数目异常。通常情况下这些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卵子即使能成功受精也不会发育成胚胎,这可能是造成试管婴儿成功率比较低的原因。那么自然地,要是有一种方法能让医生在受精前先把那些有染色体异常的卵子筛掉而只留下正常的卵子话,那么应该能提高成功率。但是以前的方法都需要直接对卵子测序,这个过程是破坏性的,测完了卵子也没了。但是这篇paper不直接对卵子测序而是对极体测序(减数分裂过程应该是高中内容,不再赘述),然后通过极体的测序结果推断卵子的序列。如果没记错的话这篇文章比较厉害的点是他们单细胞的扩增效率很高,不但能测出CNV(copy number variation),还能测出点突变的位置。 事实上单细胞甚至单分子生物学现在越来越热。与以往的基于群体的测量相比,单细胞生物学在某些层面上分辨率更高,这跟你在那个层面上研究有关。比如你可以认为一整个人是一个整体,不同的人有独立的行为,你可以用能代表一整个人的参数来描述你的研究对象,比如年龄、体重之类,这个分辨率对于研究生物群落之类的问题已经足够,但你不可能用年龄体重来描述精子是怎么游动的;你也可以把一块组织当做一个整体,不同的组织有独立的行为,若要研究健身的时候不同肌肉群是如何配合、拮抗的,你可以用某块肌肉附着的位置或者收缩的时候产生的拉力的大小这些参数来描述肌肉的行为,这个分辨率也足够,但是你也不能用收缩张力大小来研究肌肉收缩的分子机理;同样的,若是要研究某种癌症是由于那些基因突变造成的,你可以对一整块癌症测序来找出它们共有的突变位点,但是其实一个癌组织里每个细胞多少都有点不同,可能某个细胞的某种突变让它更适合转移,于是它就转移了,若是想要研究这个问题,单细胞测序是必须的。 ,这篇paper可供参考。 除了单细胞测序,更多的单细胞实验是用光学成像的方法实现的,也有很多关于gene stochastic expression,heterogeneity 的 paper 使用单细胞方法,就先不贴文献了。
22,428,239
71
32
强迫症的本质是什么?
强迫症的本质是对真实自我的排斥。 所有患者的症状无非就是对某一个想法的反复纠结,或对某一个行为的不断重复。你可以想想,不断重复这些思维和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巴拉巴拉你可能会说很多,但归根结底,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你受不了某个场景下所出现的难受感。 所有重复的思维或行为背后都是某一个思维的牵引。正因为你受不了这个思维给你带来的羞耻,紧张、焦虑等感觉,所以才采取了某种应对的思维或行为,企图消除这些难受感。但遗憾的是你发现并没有消除。虽然你很着急,但却没有更好的方法,所以患者只能一次一次的重复原有错误的应对方式,长此以往,这种应对的思维或者行为就固化了,这便叫做强迫症。 所以说,强迫症本质其实就是一个错误的思维习惯(因为强迫行为背后也是一种强迫思维),是一个长期以来为了应对一些你所认为受不了的感觉而产生的一种习惯(也可以称之为解决方法)。 并不是说强迫症不能解决,而是它在一次次的告诉你,你解决它的方法是有问题的,所以才会形成强迫症。 作为患者要明白一点:所有人都是存在难受感的,你对于你自身所设定的痊愈标准是有问题的。 有的患者认为自己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容易紧张,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可以和任何人游刃有余的交流,或者都可以内心淡定,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我。呵呵,你认为这个正常吗??你找一个正常人问问这个正常吗??这可能是对于一个神仙的标准。你总是抱怨自己不能成为正常人,现在知道为啥了吧,因为你想变成神,你压根看不上人。 当然也有一些患者认为,正常人面对这样的场景虽然也会焦虑难受,但是没有我这么严重,我这一看就是有问题的表现。的确,大部分患者在一些场景中的焦虑表现要远高于正常人,这个原因在于:患者不能允许自己基本焦虑的存在,这个不允许会让自己对原本适度的焦虑进行排斥,从而滋生出了更多焦虑,这些焦虑又会反作用于原本的场景,进而让患者陷入恶性循环,造成的焦虑也在一次次的累积,变得更多。 患者要明白一点,其实你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在你所恐惧的场景下,只存在一丢丢的焦虑感,但就是你不允许这一丢丢的焦虑感的存在,所以你把这一丢丢的焦虑感逐渐繁衍成了一大堆,结果你连正常生活也无法进行了。现在知道为什么说强迫症患者都是完美主义了吧,因为他一点难受感也不想要!(当然完美主义不仅仅表现在症状方面)。 如果你想痊愈就要明白:作为人,就是有焦虑。 焦虑的表现有很多,比如:和不熟悉或者认为重要的人交流会紧张;看到脏东西会难受;有奇怪的想法会有一些自我怀疑等等。生活中遇到种种我们在意的、或不能完美胜任的、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等等想法和事件时,我们自然会产生一些焦虑情绪。这就是一个正常人正常的反应,OK??? 你要做的就是允许这些感受在,换句话说就是忍着这些感受。面对这些感受下那个紧张,狼狈,焦虑的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当你经历这些场景多了,你有经验了,认知面广了之后,这些感受自然而然就渐渐消退了。 所以,患者都是急于求成的人,你要解决当下的问题没有错,但是方法错了。 最后送给所有患者一句话:你可以希望自己表现得如何如何,你也可以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但是你不能把希望变成要求。因为你要达到你的希望,需要好长时间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充实,而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这也就是生活所带来的意义。 希望强迫症能让你更看懂生活的本质,活得更明白,更自由!
首先回应题主的几个误区: 所以题目描述中的内容,显然是把自己的某些习惯误认为是强迫症了。所以我后面有必要介绍下强迫症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日常口中的处女座的那种“强迫症”有什么区别? (这里没有歧视处女座的意思,因为我就是……比如你看我后面的排版和内容。) 在我学习精神病学的时候,评估强迫症有两条最显著的标准[1]: 与此同时,强迫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有很多共病现象。精神分裂症在发病早期、症状活跃期或者恢复期常出现强迫症状[2],以合并强迫性人格障碍者为多,占18.9%,其次是分裂型人格障碍,占12.2%[3]。在DSM-5的统计中,强迫症共病强迫性人格障碍高达23%-32%[4]。 因此这里就需要关注下,所谓的“洁癖”是否属于强迫症?灰色地带就很大了。 强迫障碍总有自己的生理基础在,通过较高剂量的SSRIs可以达到一定缓解症状的效果。不过从人格层面上来看,强迫障碍还有很多深层的心理活动。 从动力学取向视角来看,强迫障碍的症状是一种抵消行为,可以让个体不至于产生精神病性崩解,因此动力学会着重澄清症状在个体人格中起到的作用。动力学在应对强迫时,可以产生增加人际功能、减少药物抗拒的功效。 在人际关系方面,有88.2%的家属认为,自己为了配合患者的症状,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参与那些仪式化的行为[5]。家属会普遍产生被“压迫”的感受,这种人际关系反而会让强迫障碍的患者陷入更糟糕的人际环境中。 在药物的依从性方面,强迫障碍患者更有可能在用药过程中,产生被控制、被侵入的移情反应,感觉自己非常脆弱和羞耻。似乎一旦用了药物,就会被药物控制思想,成为一个很糟糕的人。或者他们会觉得被污名化,觉得精神科药物都是毒药。[6] 因此通过解释患者对药物的移情,可以让患者更加服从开药者(医嘱)。 与此同时,我们也能从患者对药物的态度上,看到强迫障碍背后的心理冲突,是如何映射在个体与药物之间的。 虽然都带有强迫二字,但强迫障碍和强迫性人格障碍还是有很大差异的[7]: 因此这里我们要划重点了:虽然很多人会误解自己有强迫症,但实际上他们大概率是强迫性人格障碍,后面的部分重点描述人格障碍的内容。 早期的精神分析,会将强迫性人格障碍的问题定位在过分严格的超我层面,超我的驱力让自我不得不使用情感隔离、理智化、反向形成、抵消、置换等防御机制。例如强迫性的一丝不苟,便是肛欲期对粪便渴望的反向形成。 近些年的动力学则关注他们在自尊、人际关系等层面的状况。 例如他们会用过分的“个人主义”、拒绝发展亲近的人际关系,这个现象是对亲近关系“求而不得”的反向形成。他们会渴望控制,因此难以进入亲密关系,因为亲密关系中浓烈的情感就会让人体验失控。 与此同时,他们也会担心自己生活中的滋养不足,因此努力控周周围的人际关系。当然越是控制,他们得到的积极反馈就越少,也就越会激发这种“饥饿感”。 完美主义和工作狂很容易出现在强迫性人格障碍的身上,严厉的超我让他们持续体验“还不够”“只有用尽最大努力,才能获得赞赏”。而这种特质也让很多强迫性人格障碍者出现了很高的社会成就[9]。 强迫性人格障碍拥有“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犯错”“错误不能容忍“”每种情况下只有一种正解“的图式, 因此他们会产生这样的补偿策略: 他们的歪曲认知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