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_id
int64
19.6M
587M
upvotes_chosen
float64
17
260k
upvotes_rejected
float64
11
109k
prompt
stringlengths
6
85
chosen
stringlengths
2
2k
rejected
stringlengths
3
2k
24,413,097
320
151
在审计署或审计局工作的体验是怎么样的?
蟹邀。这次谢天谢地没有浪费邀请者名额。 地方审计局公务员。 局里有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任务和工作是一样的,工资结构略有不同(同等资历工资数额差不太多),公务员拿行政工资,事业编制可以拿职称工资,具体结构我不清楚。 从毕业以工程审计专业的身份考进审计局,一开始做工程审计项目,头两周就是连续加班,后来调入综合科(相当于办公室),起初是写总结接电话安排会议外加一些小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一般任职年份短、财务收支数额小、资金量少),了解了审计工作的一般流程,年末就是帮各个审计组整理档案,渐渐进入角色。 第二年开始我还在综合科,但已经不打杂了,开始外出审计,感谢我们局,当时人太少,我只能什么都干,学工程管理的我最初想着在工程审计岗位一直干下去,但是由于人少,领导才不会管你学什么专业,有活你就得上,有人带没人教。 今年是我从事审计工作第六个年头,每年平均外出俩月(这是县区审计局,如果往上时间会更久),要不停的学习,因为有很多知识更新快,财会的、工程的、计算机的等等等等,每年不定期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办案若干(临时走、不回家、不通电话),每年有署里的联动地方的大项目要干,工作时间遵循的是“五加二白加黑”。 要说累,是真的累,但每次出报告也有成就感;油水的话,至少我没捞到,以前去被审单位就地审会有水果和茶叶,偶尔吃个“加班饭”(真的是偶尔,除了在外地交叉审你吃住都在外地,关键是审计人性格都不怎么八面玲珑,一扯还容易扯到专业上所以请我们吃饭很累的哈哈),现在八项规定出来以后水果和饭就没了,外出审计吃住是自己单位报销,你在人家那儿审计,人家尽地主之谊提供办公地点和茶叶,态度客客气气,仅此而已。 工程审计上,会委托一些中介机构审计,但是这样风险也并未减轻,近几年由于性别关系我不做工程审计了,具体体验只有以前跟踪项目时候在拆迁现场累的狗都不如的体验了,不能与君分享更多。 基本上就是这样,要走仕途,可以进办公室,但我觉得在审计局,有一技之长比较好,每逢一个项目,就意味着你学习了别的领域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流程,搞得很像一名“综合性专业人才”的样纸,这是很爽的体验。
我在审计署某特派办工作,也说说体会。由于前面已经有答案说到特派办的工作条件之类,我就只说说我个人的感受。 一、人际关系 跟一般人心中政府机构充满官僚主义的刻板印象不同,我所在的特派办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什么官僚主义、官本位基本感受不到。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热衷于出入替领导开门,帮领导提包什么的,慢慢却发现领导居然很不耐烦,反而干出诸如上下车让我们先上,或者自己挤后座让我们坐前面舒服的位置,有困难上门可怜巴巴求我帮忙……各种奇葩的事情。虽然有的领导很鸡婆,有的很霸气,可是总的来说都是好人啊。 平级的同事由于学历一般都比较高,素质摆在那里,起码都不难相处。而且一个项目几个月,长时间在一起,可能会产生友情啊基情啊之类奇怪的让人心里有点暖的感情,一起工作氛围真的很不错。由于这里的人基本上专注实务,要是跳槽到别的需要溜须拍马的机关,可能会不适应吧。 二、家庭压力 以前单身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这一层。出差包吃包住不用做家务还有补贴,我觉得非常满足。 可在某一次出差时,我上班浑身没力气,下班回去只会发呆,胸口的动力炉偶尔还会隐隐作痛。我向远方的某一位诉说了这种诡异的状态,我们中间那层暧昧的纸不知不觉就破了。之后每次提到要出差,我们都会偷偷叹口气,也只是一口而已。 一年出差两百多天是true stroy,显得heroic,同时也很tragic。由于特派办是中央直属单位,说出来高大上得实在有点吓人,要找到对象不难,要处得下去则不容易。出差到一半,男女朋友来电要分手的情况在同事里见怪不怪。而我家里一直认为我的单位很好,所以对我另一半的要求一直非常高,可是真有那么好条件的人知道我的情况后多半不会选择我。想让另一半以及双方家庭都理解我的工作,真的操碎心。 三、健康情况 实不相瞒,我考到特派办是因为毕业时身体很差,根本承受不住企业的工作强度,而符合我专业条件的岗位又只有特派办一个。来了之后,晚上加班周末不放那就不提了,总的来说企业该有的,特派办都有,可是特派办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比腾讯、百度要低,低得不多,但肯定没企业累。 可是特派办有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很难招人。我四月份时受了很重的伤,可是由于活没人干,休息了三天就上班,那时的状态是出差干几天,脚痛得受不了就回来,紧急治疗一晚,第二天没那么痛了马上又出差。说真的,那时候我很想很想哭,身体的痛楚很难受,而且还不敢说,怕领导不高兴,怕家里人担心……最后,这脚伤一拖再拖,急性变慢性,如今隔三差五就痛几天,一痛心里就害怕得不得了,但没办法,很多时候根本不敢请假,只能怪自己身体不争气。相比起四川那位死在审计现场的组长,我这估计不算什么了吧。 别的我就不说什么了。到了现在我依然觉得特派办是个很好的单位,如果每个政府机关都能像我们一样战斗,那这个国家肯定会变得很好。至于我自己,倒是很乐意在特派办干下去,只是目前家庭和身体都挺困扰。不过我觉得,静下心,硬起头皮,总会熬过去的吧?
24,432,722
66
35
如何达到雅思听力8分以上?
雅思复习一个月,听力8.5,分享下雅思复习过程中以及多年来英语学习路上如何提升听力的经验之谈。 1、每周1篇精听——提升听力能力 题主说“每天精听BBC一小时”,精听BBC也是我比较推荐的。但是要达到真正提升听力能力的目的,精听的方法和频率都很重要。 精听较为普遍的方法就是听写(Dictation)。比如一段几分钟的新闻,每听一句或者半句按下暂停键,默写相关内容,然后继续。这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记得刚开始练习BBC听写的时候,一篇新闻就要耗费几乎一个下午的时间,而且还有很多听不懂的地方空着。如果题主有在这样训练,但总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我觉得需要反思下是不是在方法上进入了以下误区: 误区一:光听不写。有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基本听懂了,意思都明白了,就不去写。这样是不可取的。只有踏踏实实写下来,才能真正检验自己到底听懂了多少,同时锻炼记忆力、速记能力。 误区二:坚持不了一整句话就按暂停,甚至变成1个单词、1个单词地去听。这样是事倍功半的,不仅会耗费更多时间、精力,而且根本无法锻炼听对话、整句的能力、提高记忆力以及达到积累连读方式、熟练语音语调的目的。 误区三:反复回头听同一句话。这也是不推荐的。很多时候听不懂记不住,是因为没有掌握部分单词、词组、表达,没有听习惯连读和语音语调。这些都需要通过量变引发质变,同时不断归纳总结。如果只是反复纠结于同一句话,该听不懂的还是听不懂。 误区四:暂停时间过长。考试的时候留给你反应的时间也不是无限长的。所以平时听写的时候最好给自己规定一个暂停时间的上限。一旦超过这个上限,就算啥也没默写出来也得继续。 另外是练习频率方面,并不是越频繁越好。按照我的经验,尽管我英文底子还可以(四六级600+),但是完成一篇BBC新闻听写,足以让我精疲力竭。精听需要时间的沉淀,想要可持续发展,不建议像题主那样每天都练习。其实一周能够真正有效练习1篇,就足够了,重点在于坚持,不要指望十几天就能看到效果。 2、每天1套真题——重点在于总结 雅思真题是很有必要操练的。然而很多人一直做真题却效果不佳,是因为缺少复盘总结。做完题目对完答案就过了,却没有总结和反思,仅仅只能达到测试雅思听力水平的目的,并不能从中得到进步。要舍得在复盘总结上面花时间,不要急于像完成任务一样做完题目就算结束。复盘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错题要分析原因。是对个别单词陌生?还是单词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听不懂?是语速太快导致不懂?还是对连读和语音语调感到陌生?还是整句的表达方式不懂?先总结错误的原因,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包括背单词、背表达方式、总结连读的规律、适应语音语调等。 对于做对的题目也不能掉以轻心。做题的时候建议养成随手标记的习惯,把不确定的题目标注出来,最好把不确定的因素也记录一下。这样做是防止遗漏对于不确定但是碰巧做对的题目的复盘。 记录复盘时学到的内容,不断巩固复习。在真题复盘时学到的东西,是最贴近考试风格的,也是最贴合个人情况的个性化学习资料。与其花太多时间去开启新的资料,不如时不时回过头看看自己通过真题学到的东西,做到真正掌握,这样点滴积累,才会达到通过做题来提升听力的效果。 3、多看英文影视——寓教于乐 闲暇时间泡在英文电影和电视剧里,是休闲娱乐同时磨炼听力的好方法。要想达到提升听力的最佳效果,我的体验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摆脱对字幕的依赖。 我试过刻意不看字幕或者用遮挡物遮挡字幕,但仍然会不知不觉地对字幕产生依赖,时不时瞥看字幕或者拿掉遮挡物。 而我逼迫自己摆脱这种依赖的方法,是对于很喜欢的影视作品反复观看,带字幕看一遍或者N遍,再不带字幕再看一遍或者N遍。拿我最喜欢的美剧《老友记》和《欲望都市》来说,两部剧我都看过3遍以上,对于故事情节早就驾轻就熟。有一段时间为了练习听力,就看不带字幕的版本,既不影响剧情理解,也能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听他们的对话上而不是看字幕上。 4、自己也要发声——联结听力和口语 听力和口语有天然的联系。不要以为听力练习只能靠耳朵,其实自己多说也能起到强化提升的作用。很多年前风靡一时的“李阳英语”就是强调大声说的重要性。 当然,通过说来提升听力也是有技巧的。比起自己漫无目的地说,更推荐模仿和跟读。 影视剧也好,BBC新闻也好,甚至雅思听力真题也可以,去模仿和跟读老外的发音,录下来,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在这样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达到训练听力的目的,更快地发现自己和native speaker的差距,更好地理解英文的发音方式、连读方式和语音语调。在听力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口语,可谓一石二鸟。 坚持上面这些方法,雅思听力8分不是梦。最后,这个雅思训练营值得一看,近期考雅思的学妹强烈推荐,快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一些弯路吧~
1.A类和G类雅思听力用一套题,这也是会有A/G同场听力略简单点说法的原因。 2.雅思听力考试有40分钟,30分钟听题,10分钟填写答案。 3.雅思听力只播一遍。 4.雅思听力有4个section,40道题目 5.雅思听力常见题型: 通过表格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要想取得8分的成绩最多只能错5题。难度还是蛮大的,要求参加考试的学生具备比较强的能力。 1.雅思听力备考策略第一步:读 从雅思考试“题型多样” 这一特征来看怎样读题。不同的题型有着不一样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就雅思听力考试两大主流题型填空题和选择题而言,前者在读题时,首先需要考生注意其字数的限制,如NO MORE THAN …… WORDS。或者一些具有提示作用的INSTRUCTIONS,例如write down three subjects that also use a Brail code。斜体部分都是对答案的捕捉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的。而选择题则需明确提问的对象和内容,通常我们把题目中的专有名词和数字作为第一时间快速定位词,若没有这两项则寻找提问的对象。 2.雅思听力备考策略第二步:猜 雅思考试听力审题步骤的把握怎样直接决定了个人听题时候的负担轻重。为了能在听题过程中能“有的放矢”在快速浏览了题目要求后, 可利用剩余的时间对答案进行预测。 例如:见到more than, increased by, reduced by…… 那么这里我们预测此处为数字考点;再如the kiwi has poor sightbut a good…… 根据题目意思,KIWI视力较弱,那么视力不好的动物什么感观会比较好呢?自己可以根据常识来进行判断。这样一来,不仅可缩小信息范围,还可提高正确率。当然这样的解题思路是需要大家平时不断的练习和摸索的。 3.雅思听力备考策略第三步:听 在听题过程中重点要把握试题的节奏,并注意对同近义词,上下义词和含义转述进行联想和拓展来帮助自己定位答案。 很多考生会觉得雅思听力看答案本身都很简单,为什么自己做题时就听不到,源头就在于定位受阻。比如题目: long-term …… 我们在听的时候定位不到这个一模一样的词,而是类似prolonged, chronic(主要在医疗场景)等词。 还有要注意信息的重复和更正。很多时候前面说了一个答案,后面又马上有更正,所以一定留意but,however这些表示转折的连接词,或者有时候先说一种方案,然后马上又说probably it is better to。.。那么答案又变成后面这个了。”除了转折,象表示因果的because, so, 表示强调的particularly, especially等词都是容易跟考点的。而象although, in spite of 等虽然意思的词和词组则是需要排除的干扰信息。 4.雅思听力备考策略第四步:写 听力过程中答案书写要快,在信息量大,考点出现较集中的情况下可采取缩写的方式。 但是听力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一个信息,赶快写下来,但是当你写完的时候就发现下面一个信息已经错过了;或者因为来不及而用了简写形式,但是当回过头来的时候却已经忘记完整的答案。这就要求大家在平时就应该多练习速记的能力,比如听广播的时候就多尝试把一个关键句全部写下来。但是不建议大家为了缩写而去背一些缩略符号,那样只是增加了自己负担,还是在平时的练习中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并形成自己的缩写形式为宜。 5.雅思听力备考策略第五步:查 有些英语听力能力较好的人在雅思考试中不一定拿得了高分,主要是不够细致。雅思考试听力部分不但是考你的听力能力,而且也是对细心程度的测试。一定要尽力避免一些诸如单复数、大小写、前后搭配等等的低级错误。 我是 贝贝,一个想成为英语博主的人,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记得给我点赞鼓励下哦~ 祝你们早日成功上岸!笔芯❤️ 口语
24,478,778
147
62
悉尼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咖啡馆?
免责先。我已经离开悉尼快三年了,可能下面列表不再有效。 蟹妖 悉尼几乎没有会赶人走的咖啡馆,我有无数周末都是买一杯咖啡一坐半天,就玩玩手机和看着街边人来人往的(此处应有标签 #foreveralone)。 好的咖啡馆一般自己做roast,然后用 或者 的豆子咖啡馆一般也不会差。 下面列出一些公认比较好的(图都是随便找的) 就这么多吧
常年居住悉尼 老婆是吃货 结婚以后她对鞋包衣服的欲望基本退化 全都转移发展到吃上 每个周末都在各种觅食中度过 去过的cafe不(很)少(多)拿出来分享造福全人类! 暂时写到这里 估计够各位抵一阵子挨家试了 晚安各位 P.S. 大部分图片来自于老婆的instagram 小部分来自于其他foodie/food bloger
24,482,390
317
11
银行业的利润如此高,是否合理?
先说我的答案 如此高的利润不合理,但是这并不是银行的错。 先说中国银行目前高利润的原因: 排名第一的原因自然是中国的快速发展。 金融业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这个人肯定很多都知道。 下面是1970年,1990年和最新2013年的<银行家>资产前10的银行。 本来还想配一个日本美国中国的经济总量的图的,想想我觉得没必要。我想这大家都知道70年的美国,90年的日本和现在的中国大概是一个什么情况吧。 从这一点来说,银行的高利润是非常合理的。因为银行的收益来自资源的流动,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中,自然盈利能力更强。 二来就是中国的体制内规定的高额息差 上面很多人都说了银行垄断,其实中国银行并不垄断。中国有2个政策银行,国开行又政策又商业,5个国有,12个股份制银行。除了这些还有一百多家城商行,两百多家农商行,两百多家农合行,两千家农信社,一家邮储,如果再算上这两年和疯子一样扩张发起的村镇银行(银监网站说15年要到达2000家)和一些农村资金互助社算起来中国大概有五千家银行….而印象中有人提到过全中国有四千家左右沙县小吃…我能说沙县小吃垄断咩? 真正垄断的其实还是银行背后的高额息差 高额息差扭曲了银行的市场竞争行为,把原本可以在明面上搞定的事情放到了背后,本来应该是属于储户的利息最后一部分变成客户经理的绩效作为银行存款成本,最后变成银行之间背地里存款资源的黑市交易。 再加上银行本身可以通过杠杆操作放大倍数,美国银行杠杆都在11倍左右,而中国大约都在5倍以上,高息差加上杠杆放大,换言之,就是一家经营再差的银行,只是有钱有牌照什么费用都不支,就能有12%以上的利润打底(事实上平均应该能有20%以上),这个利润率实在不得不让制造业眼红… 这个事情不合理是必然的。强制限定存款利率的本质是在用老百姓的钱补贴银行,话说得重一些,银行的利润是从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身上抢来的,并没有错。 三就是政府信用支持 还有一个五大行的高利润原因就是政府的信用支持和牌照垄断。但是代价就是政府常常操纵银行作为自身财政扩张的一部分。 其实对于银行来说,政府于银行可以说是成也萧何。首先政府指定了高昂的息差让银行做地捞钱,同时政府又愿意以自己信用作为兜底来保障大多银行的存款安全,最后又用银行牌照的垄断来保护政府国有的银行能够跑在几千家银行的前面。可以说没有政府的黑手,就没有五大和股份制和城商行辉煌的今天。 但是政府的黑手不是无条件的,银行也因此成为了某种意义上高层业绩的买单者。这种格局源源不断的把中国老百姓的家庭存款转化成国有部门企业和政府的投资和信贷扩张。 国有企业部门和政府通过自身信用以极低的利率从银行拿钱进行投资,回报给银行的却是高风险和低回报,可以说,整个“体制”都在用银行套利,不过想想其实银行也无所谓,钱照样赚,本质上就是财政风险转变成金融风险,最后整个中国来承担,中国整体的高速发展的投资回报只要能覆盖掉这个融资的成本,这个游戏大可以玩到天长地久,没有结束之前是皆大欢喜,什么时候爆炸,银行也管不了。 说白了,银行追求高利润是银行作为企业,一个盈利机构的正确方向,银行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银行高利润的背后,虽然合法,但是可能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最后,想说一下90年以后日本银行的股市。因为日本在90年与中国今年非常类似的在银行家排行榜上集体上榜。 97年金融危机,1998年日本GDP增速从90年的6%以上达到-2%以下,不良贷款达到GDP总值的18%,02年达到35%,7家大银行国有化,28家合并重组,61家关闭,后来第一劝业银行、 和日本兴业银行三家大银行再次合并重组成瑞穗金融,瑞穗金融在2000年还是全球第一大银行,结果连年亏损,没几年就跌出了全球银行的前10。美国大行开始进入日本,至今日本银行业也没能重新焕发光彩... 只能希望在这改革年,庙堂不要再下错棋,打劫之前还是先想好自己的劫材再动手吧。
银行确实很挣钱,不拿全行宏观数据,就拿知道的内部情况来说。3年前,某吊车尾国有行的长三角省分行,全年净利润在100亿出头。 一个几千员工的分公司,一年净赚100个亿,利润的确高,存在也有其合理原因。大概是这几个:资源和政策垄断+大环境稳定+庞大的历史基数支撑。后面再讲讲为什么相对其他垄断行业,银行利润可能依旧比较高。 垄断性很多回答都讲得很透彻了。牌照是最有力的壁垒,同时也保障了利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家都是一家人自是不必为难,银行也历来是靠谱的纳税大户。 大环境稳定的背景下,FTP利差的存在为银行提供了躺着挣钱的温床,利润直接塞进你手里,也造就了银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当然这两年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利差逼近倒挂,小微企业授信基本是贴着成本线甚至赔钱做(毕竟国家政策导向,已经提到zz任务高度),历来最爱的宝贝房贷也是哀鸿遍野断贷危机隐隐露头。 同样是刚才提到的省行,近几年几个大公司客户暴雷,直接数十个亿贷款隐隐要坏,等走到摊销环节,利润分分钟要砸下来一截。银行高利润也是承经济好的福气,也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强相关。 基数大就不多说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饭碗好歹还是铁的,100个亿的利润难了,90个亿还是可以挣一挣的嘛。 提主好奇为什么相对其他垄断行业,银行利润依旧高。讲讲自己的理解: 银行经营面向全行业全市场主体,利润天花板极高。抛却政策限制和风险考虑,金融可以面向全行业做创收。无论你是卖烤鸭还是卖飞机,我都可以为你服务赚取利润,但你只能在熟食领域或者航空市场打拼抢占份额,你发展得好了,我赚得也水涨船高。 再一个是成本结构相对其他垄断性实体行业较轻。抄个作业:银行成本包括资产损失、存款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如职工工资、各项管理费用和纳税支出等)。银行没有厂房不从事生产,网点普遍租赁轻资产运作,相对工资支出、单体创利额巨大(每创造百万净利润,客户经理到手收入不及10%,股份行可能高点)。 举个新鲜的例子:去年移动联动几家巨头赚的没有中兴华为多,后者搞研发做通讯服务大头在智力成本,前者忙着搞5G铺基站买前者的服务还得响应号召降本减费。结果忙碌一年,甲方挣不过乙方。 最后嘛咱还是把利润和利润率区分好,利润更高是沾了点基数大的光,但利润率下滑已是大势。基数大,所以利润率缩水了但是利润绝对值还是能打一打的,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FTP为王的业务结构已经不适应发展了,这也是为啥业内这几年在疯狂喊转型。 前两年还有银行卖早些年自购的网点房产,然后分分钟挣到几个网点的全年利润,属实有点灰色幽默了。
24,498,166
109
26
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事?
有趣的事情啊。还挺多的呢。那就简单描述几个吧。 ①具体的时间记不清楚了,反正是在初中以前吧,有一次快过年的时候,应该是周末的时候吧,我和我的表妹,一起到街上面去玩。(晚上的时候。),然后一直从街头走到街尾,看到有一个帐篷,我们觉得挺好玩的,就一起钻了进去,然后在里面待了好几个小时。感觉比较晚了,就出来了,然后就回家了。然后一回我表妹家,然后我和她的爸妈都在家里,就问我们去哪了,我们就说我们去街上玩了,然后他们也没说什么。我说要在姨妈家睡觉,爸妈也同意了,然后他们就回家了,(PS:后面的才是重点)我和表妹就先后去洗了澡,然后我便和表妹一起睡在了她的床上面,结果那天一点都不困,然后我们两个就互相讲笑话,都不知道讲了什么,然后就讲到了凌晨两点。(然后我在他们家睡了三天。)后面回想起来,实在是有趣极了,小时候有懒觉睡,都不愿意睡。长大以后想睡了,都没了。另外一点,感觉和小妹妹在一起真开心。 ②这一段是在几年以后,小学从我家的坡下面搬到了另外一个很远的地方,(原来小学就在我家的坡下,我是住在山上的,下一个坡就到学校了,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前门往上走,就是我家,然后从后面走就是街上。),整整两条街,然后,从此我就失去了睡懒觉的机会,不得不早起了。然后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流行起了宠物小精灵的卡片,(具体哪一年是真忘了),然后凭借我的操作,(本人比较贫穷,所以比较少买),居然弄了不少来,装了整整一个盒子。有一次,我带着我的卡片,从原来的学校的前面的门口走出来,然后一直往下走,看到有一条路我没走过,就往那边走了一下,然后走了进去,左边有一栋房子,里面有个小孩,跟我差不多的大,看到我手里的卡片,就一下子从门口跑了出来,然后跟我说想要跟我斗一下卡,我就进去了,然后我们就进行了愉快的交流,(我顺便赚了一点卡),然后结交成了好朋友。后面到学校运动会的时候,我们还见过一面。但是并没有斗卡,只是聊了聊天。(卡学校不让带。)
在大人眼里,我一个乖乖女。全家上下对我疼爱有加,生怕我吃亏,殊不知我的世界有多么丰富呀哈哈哈。 你吃过蚕嘛?伯母至今都会提到这个段子。3、4岁的样子,家里养蚕,爸妈很忙管不了我,伯母抱着我看蚕,不知道我是太饿了还是太闲了,拿起蚕就往嘴里塞,并且一直吮吸它(据伯母夸张地介绍,蚕被吸长了,大概7、8厘米的样子)……后来据说蚕死了…… 被蜜蜂咬。地上有个蜜蜂,我抬脚就踩(夏天光脚到处跑),被咬了,肿了几天。路边我没回头,伸手牵妹妹,不小心碰到了树边的蜜蜂,被咬了,在家躺好几天衣食不能自理。 带水事件。还在我6岁的时候,中午我妈用水壶给我带水,水差一点点没有装满。发飙了!在路上越想越难过,浑身难受怎么能这样呢,装水为什么不装满呢?遂扔了水壶、书包、鞋,光脚跑到教室,坐在第一排午睡被老师发现光脚就把我赶回去。沿路找水壶、书包和鞋子,都做梦一般地消失了。全程我都没哭,全部都是心理活动。 喝酒二三事。大伯父在世的时候,我们都回老家过年。全家近20口人。我们家的男人都爱喝酒都特别爱面子,廖姓是大户,爷爷早些年是县里领导,伯父们努力把我们调教成闺秀(结果往逗比的路上越走越远)。两位伯父加我爸加两个堂哥为了训练我们几个小的喝酒,让我挨个敬长辈。吃完饭我乖巧地帮大人收拾,双手捧着一摞碗,我光荣地在台阶上昏倒了!!!此后在床上躺了好几天。我妈跟人说我过年摔了一摞碗,从此邻居间多了一段佳话。 看电视。大概2、3岁的时候家里有了电视机。后面的好几年我都不明白,天呐,这个盒子里怎么有人啊,每次我妈做了好吃的,我都必须要等待新闻联播,在主持人面前吃肉,然后心里反复对主持人说“看,我有好吃的,你没有,你还要不停讲话,真可怜呢”。 挑水事件。在遥远的过去,还没通自来水,在老家的老房子后面有一口水井,附近的邻居们都要来挑水,挑水就要经过我家。我每天都拿一根小棍儿,坐在门口门墩守着,不许别人来挑我家的水。来人必须要留下好吃的才能进去。(这段故事是我妈说的,我脑补了好多次这个画面,那么小我就会收买路钱啦)离开老房子20年了,好想念呢。 和妹妹的故事。11、12岁的时候开始骑车载我妹。据不完全统计我妹从后座被颠下来四次!!!有记得特别清楚的,妹妹直接从车上掉在地上,我继续骑,直到一个黑着脸的大爷跑着撵上我告诉我妹妹在后面哭。这个大爷对我印象非常深,直到现在遇到我还会说起,所以一般买菜我都绕道走。妹妹幼儿园,我大概3年级,太贪玩了,夏天烧了一大壶开水,放在盆里然后去玩,可怜的妹妹在沙发上蹦来蹦去,终于砰地一声落水了。屁股严重烫伤,住院半个月。夏天妹妹被蚊子咬了,我用蚊香灰自制江湖秘方卖给他。傍晚我和她去河边玩,摇身一变,假装被狐狸精俯身,故意吓她。是的,我是坑妹的姐姐!!妹妹至今心理健康生活幸福,太庆幸了。 依稀能想起的,穿上戴帽衫系上帽子边的绳子,从坡上冲下来,向武侠剧里的英雄一样;放学骑车了撞了老师的女儿;走在校园里撞了树还跟树说对不起;我姐骑车带我,车胎当场爆胎(我胖吗胖吗胖吗???)!!! 爸妈是多么有爱的呀,我这个奇葩女娃幸福地生活到现在,你们真的辛苦啦!
24,505,379
93
57
风险投资从业者都是怎么进入这个行业的?
1、去融资:盲打莽撞 大概2004年,自己在互联网公司的时候,有融资的需要,金额差不多在A轮和B轮之间吧,有这笔资金的话公司可以快速发展占领市场,否则自有资金滚动就会慢。但当时完全不认识VC,两眼一抹黑,就先写了商业计划书,带着去参加清科等一些投融资论坛,大会,换名片,去认识一些投资人,给BP,去谈判,不亦乐乎,发现和VC打交道,有时候能学到不少东西,听到一些观点很有意思,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 2、投着玩:无心插柳 当时也有身边的朋友要创业,自己属于帮忙性质放点钱,有的发展也不错。自己的一些经验,资源,人脉能帮助到那些创业的朋友,觉得挺开心。 3、全职干:机缘巧合 2010年下半年,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带的各个部门负责人也都很成熟了,公司另外一个合伙人也在转型做另一件事情,于是就考虑全职去做投资。只能说机缘巧合,正好碰到04年融资时候见过的戈壁合伙人徐晨Ken,他07年建立了戈壁北京办公室,当时Ken准备搬回上海,需要找一个北京负责人,于是聊了几轮,11年1月1日加入了戈壁,负责北京办公室。 4、小总结:运气不错 全职做投资,到现在也已经三年多的时间,投资的Camera360,大姨吗两个项目估值过亿美金,自己投资的所有项目,大概二十多个,全部拿到了下一轮,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家死掉,总体是运气不错。 5、看未来:保持善良 做投资是自己最后一份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心态,保持高强度学习,保持善良,希望继续运气不错:)
说点有意思的事情…… 大学和研究生的专业叫技术经济学,核心课程:技术经济学;教了俩东西:IRR和NPV; 我们这个学科之前沿袭自前苏联那套非市场经济的工程建设理论框架; 所以学科之前最大的贡献是写可研报告; 可问题是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这套理论本身就和市场格格不入; 但这个学科已经由来已久,学科的理论探讨不能停滞不前,那怎么办呢? 学科内的这帮“导师”们就开始找新的方向,找到哪了呢?风险投资/创业学; 英文翻译就是:Entrepreneurship; 理论基础和发展比较好的就是斯坦福、哈佛商学院的MBA课程。 创业学研究的是各种因素对创业成功与否的影响效应有多大; 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因为美国VC行业发展了几十年,相关数据成熟,案例茫茫多; 也有产业聚集地,比如硅谷;从事这个学科研究的人可能之前就是VC。 但在国内,呵呵……呵呵……呵呵…… 这套东西到国内就变了味儿,我就不展开了。 我干VC是专业最对口的工作选择,对口到不能再对口;不过悲剧的是我在大学的时候从来就没想过以后会干这个……因为从我们学科学的东西以及学科内“知名学术界大拿”的研究课题上看,我觉得创业学就是大忽悠啊! 而且我兴趣爱好也在互联网上,毕业找工作也是一水儿投的互联网公司的简历;不过最后结果都悲剧了……说多了都是泪! 后来感谢盛大以管培的名义把我招了进去,也让我圆了进互联网公司的梦; 再然后就要感谢10年开始爆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那时候在盛大投资部一直看这个“新兴”的行业,当时下“重注”赌这个行业的只有三家机构:创新工场、经纬创投和盛大投资。 最后再就感谢 拉我入伙经纬了……
24,505,379
79
47
风险投资从业者都是怎么进入这个行业的?
那一刻,真可以用峰回路转来形容。 99年的时候开始接触互联网创业,也接触过VC,在见识到了泡沫破灭时北京中关村的哀鸿遍野之后,整整10年再没有和风险投资有任何交集。 最终选择做投资完全是兴趣使然,因为在经过了毕业10年,跳槽6次的不断尝试之后,发觉只有早期投资才最适合自己的性格,就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又不求甚解;与自己验证一个猜想的可行性相比,看到别人在自己的帮助下获得成功更加满足。 曾经以为在广告公司做战略企划可以指点江山,实现自己的理想。告诉那些传统公司什么都不懂的老板们应该怎样做市场,做产品,做用户,做战略,后来才发现,原来出钱的才是老板,不管有多牛的创意,最终决定一个广告战略的优秀程度的,完全取决于甲方决策人的水平,通常这个人又是整个环节中水平最差的。 做了2年之后,决定跳槽到甲方,决定靠一己之力改变这个短板,然后用不到1年的时间,把传统零售行业所有marketing能够涉及到的领域全都做了一遍,广告/PR/促销/POP制作/促销员培训/零售店VI/线下活动/市场预算管理 etc. 然后才发现,决定原来水平最差的不是品牌经理,而是最高决策者。 结果也做了不到2年,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可以重回互联网怀抱,凭借日语/计算机/Marketing三项全能的优势,借着一个叫优衣库的品牌要开淘宝店的机会挤进了电商圈,结果做了才不到1年,就明显的感觉到了电子商务知识结构的浅薄,其实绝大多数的原理都是传统marketing理论中都验证过的,只是增加了互联网的手段,大部分电商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也仅仅掌握了一些并不难懂的流量获取的手法,实在和想像中的互联网创业大相径庭。 于是,又过了2年,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借助自己在电商领域的一点点浅薄的认识和经验,成功的渗透进了VC行业,也是在经历了这么多行业之后,唯一我认为可以当作一辈子的事业去做的一个。 其实仔细想来,现在做的很多事情跟在广告公司时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用管理咨询的思路在帮助企业,只不过一个是给别人钱,一个是从别人兜里拿钱,位置的变化导致了效果的巨大差异。 也许每个人对投资的理解都不同,但是能够将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结合起来,本身就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我1998年在北大读大三的时候参加了清华的第一届商业计划大赛,当时遇到了策源的冯波,当时他应该还是在成为基金;还有清科的倪正东,当时他还在读博士。我们的团队最后排名第二,但是整个过程让我非常兴奋,第一次了解到雅虎思科这些公司的成长故事和后面这些所谓VC的人和机构。不明觉厉。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能够成为一名VC。 2005年我从Piper Jaffray互联网股票研究团队加入了中经合,开始了漫长的创业投资工作。至今为止,蘑菇街可能是我参与过的投资中第一个达到10亿美元估值的公司。很多非常早期参与的投资很多仍然战斗在第一线,还在努力寻找方向。这个工作是一个永远需要有足够好奇心和战斗力的岗位,而且TMT的投资还不像医疗服务,它是一个越老越没有竞争力的行业,所以必须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才勉强能够保持原地不退步。而回报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24,543,501
210
15
如何从零基础成长为一名 「茶客」?
茶 冠以文化之名 拖累太多喝茶人。 父母卖三十多年茶叶。 喝的第一口茶是明前茶,我吐出来,说,苦。 家父说,怎么会苦呢。 长大点,渐渐咂摸出其中的滋味。 每年有空都会跟着家人去山里,从茶农手里购茶。 九几年的茶农,淳朴。 会拿出刚采摘出来的茶叶,杀青,烘焙,一个搪瓷白碗,一壶井水,跟你一起喝,还跟你碰个碗。 他们不懂茶艺,茶道,茶文化。 他们连本地茶中的故事都不知道。 他们知道茶叶怎么采摘,什么样的手法能够不伤嫩芽,怎样旋转的方向能够受热均匀。他们告诉你明前茶雨前茶第一泡也喝。 那个山头的茶喝不得,村前这个山头的夏茶不涩,那个沟的茶经常有大叶子。 那时的山青青绿绿的不像样,河流里各种小鱼螃蟹,公路行车的司机渴了,会趴在河边咕嘟咕嘟喝饱,然后拿出壶按到水底,会有小鱼儿被一股脑装进去。 再长大,茶农下了山。 每年的清明谷雨集市上各种各样的茶叶。 茶农像宝贝一样小心翼翼的拿出。 购者与卖家互相打量价格,哪些嫩绿青透的芽叶是他们一年中大头收入。 到茶农家中,拿出的是茶末,被收集在一起。 搪瓷白碗,井水里还能看见淡红的小虾,冲入碗中,泡出的是一份情谊。 山还是青莹透绿的山,河依旧洗菜洗衣,田埂边的野花会在夜晚吸引善良的萤火虫。 再大些,茶农进了城。 每年的清明谷雨,茶叶已经不够买家的胃口。 外省的品相雷同的茶叶充斥期间。 集市也变得专业化,开始有收费的人,带着红袖,一脸的新闻联播。 茶农家里早已不再是白墙青瓦,矗立在院落里的两层楼房异常的突兀。 茶农拿出冰箱里存贮的上等好茶。 茶桌上摆放着种种器具,我认识不认识,见过没见过,都让我心生胆怯。 白骨瓷器,青花瓷器,清泉水,电磁炉。 茶水和往昔一般绿的舒心爽快,味道依然甘冽醇厚,香气仍旧萦绕环耳,叶底也完整漂亮的让人颤栗。 茶道、茶德、茶学、茶艺。 以茶尝滋味 以茶养身体 以茶可行道 以茶可雅志 听着他口吐莲花般的讲述哪些我听所未听的饮茶十德,喟然暗笑。 山依然青绿,河散了幼时的灵气,河岸长龙般的卡车等待装沙也成一景,田埂堆积的垃圾引来无数的苍蝇,上前一步便轰然作响。 再再长大,看过很多书籍,了解很多茶识,喝过很多茶叶,到过很多茶源。 肩挑卖茶人,茶摊儿,茶馆,茶艺园,茶会所,茶楼,批发店,零售店,高档专柜,品牌专卖店。 有给讲茶叶质量,品质,口感,香气,叶底,汤色。 又给讲茶叶历史,文化,内涵,传播,意义,学识。 我或得意,或惶恐,或轻视,或不安,或疑惑,或开朗。 那些有的没的茶文化让我忘记喝茶最初的意义。 直到一年夏天,去姥姥家。 一个大大的水库,水面平静安然,中午的阳光异常酷热。 我走到水边,挽起裤脚,一个猛子扎进水里。 偶尔飞过的蜻蜓落在水草尖尖上,抖动翅膀,发出嗡嗡的声响回荡在空气中传入耳膜。 恍惚间想起姥爷生前。 在河边递给我一碗茶水,淡黄色水色在透明的杯子里晃啊晃啊。 我喝一口。 哇,苦的,姥爷。 姥爷大笑,发黄的牙透出,满脸的皱纹带着几根长长的眉毛也一抖一抖。 喝吧,喝完就不渴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特意去研究啦一下茶客是什么意思。 根据《汉语大词典》第12899页 第9卷 382 chá kè 1. 在茶馆饮茶的顾客。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摺:「我且在这阁子里歇一歇,若有茶客来时,着我知道。」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泡茶乘凉,带着谈天,可奈茶客太多,人声嘈杂。」 ●沙汀《丁跛公》:「每喝一口,就拿眼角扫一下前后左右的茶客。」 2. 经营茶业的商人。 ●宋林逋《无为军》诗:「酒家楼阁摇风旆,茶客舟船簇雨樯。」 然后根据题主的问题我认为,题主取得应该是第一个解释,在茶馆饮茶的顾客,当然这个也可以延伸为平时喜欢喝茶的人,场所不一定要局限在茶馆。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转化成,如何从零基础成长为一个爱喝茶的人?不过好像茶客显得更有腔调,那咱们还是来回答: 对于喜欢喝茶,想开始喝茶的朋友,我们首先要表示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喝茶这个事,没人是出生就会的,不过是喝茶时间的长短不一样而已。所以首先你不用怕,茶都是喝出来,没有什么难的。对于启蒙的话,我会建议你看央视之前拍的一部纪录片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一共六集,我也是从这部纪录片开始启蒙接触到茶的。这部片子我了看有三遍,每次看都能有新的收获,在我对茶了解加深之后,就看到了我原来没注意到的东西,有可能是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也可能是一句不经意间的结束词,所以我建议,你可以从这部片子开始了解茶。 在购买茶叶方面,我建议从大厂喝起,大厂的产品由于要保证一定的量,可能茶叶的品质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可以保证是真货,比如凤牌的滇红,一定是滇红,不会拿别的地方的鲜叶来生产红茶,然后当滇红卖,这样子就能保证你喝到的茶一定是真品,不至于喝啦几年西湖龙井之后,别人拿泡真西湖龙井来,你会觉得是假的,和自己平常喝的不一样。所以,刚开始喝茶的话先找大厂的来喝,先建立一个标准,什么茶应该是什么味道,这样在你喝到假茶的时候就能分辨出来。 对于老师方面,可以去报名参加一下评茶员类的培训或考级的培训班。茶艺类的培训班现在太多,鱼龙混杂,各式各样的人都有,而评茶的话,本来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去了解茶叶,所以授课老师至少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大部分不会讲一些很偏颇的东西。同时初中级的评茶员培训,更多是作为一种茶叶基本知识的普及,会帮你很好的建立一个茶叶知识的框架结构,然后你可以慢慢的来填补丰富。 其他的,书籍方面因为我是学院派,大学专业学习的就是这个,所以我更多的会找一些学校老师写的书,或者扎根茶区的老师傅写的东西来看。 最后,大家一起玩耍啊~
24,551,569
316
47
给18岁的女孩送什么成年礼物最有意义?
说出来都是泪。。。当年我妈给了我十块钱,说想吃什么就买点
18岁,算是人生新的起点,要立下自己的flag,所以一定要过好自己的18!!! 一件好的成年礼对于一位刚刚步入成年阶段的小女生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成年礼的选择所以就变得非常关键,不仅要好看、实用,还更要看中礼物本身的意义 小二也为大家稍微整理出了一些在某宝上经常被拿来当作成年礼送给别人的礼物,希望能对你们有更多的参考 颜值和寓意都非常不错的一款手链 可以将女生的名字定制在手链上,希望她能一直保持初心,永远童心 款式也是非常多,其中小雏菊本身寓意天真无邪、活泼单纯,值得去享受世间的美好,当做成年礼物真的非常合适 而且还能选择定制服务,在贺卡上写下美好的的祝福语,真的很不错 一个专门为热爱汉服的年轻人创办小铺,每一款都绝绝子~(尤其是这款耳夹) 这款耳夹第一眼看上去 就很有古风味,古韵流露其间,但却不失高雅 “日暮修竹佳人”,竹本身也表示着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所以送给女生也是一种不错的赞美 它不仅可以搭配美美的汉服,而且和各种连衣裙搭配起来也一样美哦 寓意和颜值都非常不错的一款礼物 送给刚成年的小女生真的简直不要太合适~ 蒲公英是所有人的向往,希望你能永远无忧无虑在你人生的道路上自由翱翔 看到它的第一眼就会深深迷上~ 木质的八音盒让它的音质有种空灵的感觉,和蒲公英真的是绝配~ 特别是到了夜晚,灯光一开,满满都会是对世界的幻想 当作成年礼送给女生会是很不错的选择哦! “让你听遍世间100种声音” 一款超有寓意的笔记本,它是精选了100个来自世界各地奇妙的声音 下雨声、踩雪声、雷鸣声……火烈鸟、猫咪叫声…… 肯定会让女生对未来的世间的有更美好的幻想~ 另外这款手账本还特意留了七张空白页以及七张空白二维码,可以将自己的祝福、寄望录进去 在18岁那晚,放给她听,肯定是不一样的惊喜! 樱桃小丸子的联名礼盒小女生是抗拒不了的!!! 18岁意味可以大胆化妆啦,送她一大篮子的化妆必备品刚好适合 眼影、腮红、卸妆巾、化妆刷、小吊坠、化妆镜。。。应有尽有 再加上樱桃小丸子的礼盒,真的非常戳少女心! 相机算是送给刚成年的女生最好的礼物之一了吧~ 复古怀旧味道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都自带复古气息和怀旧味道 送她相机也是希望她能用来记录生活、记录自己,真的很有意义! 所以也是强烈推荐送这款傻瓜相机 以上就是小二的部分礼物推荐啦!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哦!
24,551,569
930
470
给18岁的女孩送什么成年礼物最有意义?
十八岁生日那天,我爸给我张信用卡。我妈送了我块浪琴的手表。 然后还有一个装了避孕套的盒子。(里面没有避孕套) 有封信,信在毕业搬东西的时候不慎丢失。大概内容我凭记忆写出来。 1、自爱,别人才会更爱你。 2、十八岁之前,父母希望你重点在于内心的建设。十八岁之后还要兼顾你的外表。父母虽然给你一副好皮囊,但是打理还得靠自己。 3、给你信用卡,并不是让你奢靡。而是要适当的买些高品质的衣服,包包装饰自己。朋友之间也要经常聚聚,你来我往。 4、给你避孕套包装,是让你明白,可以和身边的男生交往。但是注意保护好自己。 5、送你手表,提醒你光阴不等人,趁年轻,好好享受青春。趁年轻,好好珍惜。 我觉得这份礼物最大的意义就是这份信。教会了我许多
我们学校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4,595,115
108
31
古典吉他品牌推荐?古典吉他品牌什么好?
低端:(合板) 雅马哈CGS 102 103 104系列 雅马哈CG122系列 这类琴,建议预算紧张或者纯粹只想玩玩的去买 中端:(面单) 马丁尼48或者马丁尼58:国产面单里应该算最不错的品牌了,做工和音色俱佳 阿尔罕布拉1C或者1080或者1280:西班牙品牌,老牌劲旅 雅马哈CG142:云松或者雪松的面单系列 高端:(大多全单) 马丁尼118或者128:马丁尼里的全单款,价格9000附近,总之就是屌 昆卡:阿尔罕布拉旗下品牌,专注古典,价格15000以上,相比之下是不是觉得马丁尼便宜多了 罗德里格斯:古典品牌里的皇冠级品牌,西班牙国宝级,代表型号太多了,从合板到面单到全单都有,特别推荐一款mod E,面板有雪松或者红松,背侧板为玫瑰木,谁爽谁知道。 特殊说明:马丁尼英文是martinez,正确的中文写法其实应该是玛丁尼,但因为输入法,大多被写成马丁尼,如果需要在淘宝搜,最好也用马丁尼尝试。
最低端的至少也要桑托斯010,马丁尼58c或者阿尔达米拉 basic款,再便宜的真的不建议,几百块的都是烧火棍级别。再往上什么价格的都有,一分钱一分货。 练到水平到了再换琴,建议从2000价位的换到10000+的,阿尔达米拉n600价格1w2左右,阿尔罕布拉的也有,比较推荐桑托斯080,1w6,我现在用的就是这款,有红松和白松的,各有各的优点,背侧巴西玫瑰木。 水平不到不建议换琴,但是水平够了换琴以后和以前真是天壤之别。 不建议雅马哈的吉他,除了可以插音箱别的性价比都不高。 何塞拉米雷斯有一款130周年纪念款,樱花的很好看。 西班牙的琴高音很亮,有弗拉明戈的感觉,法国的琴很柔和。
24,657,862
1,144
36
为什么现代家长会有普遍的教育焦虑,应如何缓解?
目光较短浅和缺乏长远计谋。 大众心理学提到 ,群众的智慧是愚昧的,当你周遭的环境都在逼着孩子上着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冲刺名校的时候,我们有多少父母能保持清醒?能清醒地认识到课本的知识只是孩子教育当中的一少部分,而对孩子性格,思维方式,动手能力,兴趣爱好的开发和培养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在教育中必须严格重视的。 我们把目光放得远点,做一个计划,猜想当你的孩子到18岁成年的时候,你希望他身上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独立的生活能力,那么在他幼儿开始,你就该教导他一点点去整理自己的房间,一些爱清洁的习惯也该去培养好,性格先养成容易,破而立就难了,古话说三岁看终生,其实也是有点夸张地去表达一个人的幼年教育中养成的习惯对一生有多重要。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严父出孝子?真是这样吗?大部分成人在独立面对社会时出现的自卑和不自信心理,多半是来自于家里有一个会咆哮的父母。语言的暗示作用是非常强大的,何况是对一个孩子,过分的指责和苛求会剥夺一个孩子的自信心。你必须让自己变的积极乐观,没错,你如果想改变他,那就必须先改变自己,靠行动去影响他。 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辨别能力:尊重他,尽可能地让他自己去负责自己的生活。前年去旅游,一个小孩在玩具店买玩具,小孩选了一个小袋鼠,结果母亲非得说你后悔的,说这个不好如何如何要让他换一个,结果骂开了,小孩哭了,销售员问我说怎么了,我用英文解释完,她自己掏钱买下了送给那孩子,并且对她母亲说:“我相信他不会因为今天选择这个玩具后悔,但是你将来会因为你对他这样的教育而后悔。”店员还是个16岁左右的女孩,看得我蛮感动的。很多父母喜欢用自己走过的路为经验,擅作主张地去替孩子做选择,避免风险,仅仅因为你们是父母,就拥有了剥夺孩子体验人生的权利吗? 专业的技能;这点我指的是兴趣爱好和工作,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技之长,要掌握一项让自己赖以生存的本领,但是我把它解读为兴趣所在的方向技能,这点先不细谈。 其它的品质,善良,自爱等等,当然很多也是需要我们去考虑进去的。 把这些性格特点作为一个框架和方向去培养,至于框架内他如何去跳跃,那就随他吧。 再来回归主题,我从不支持插手孩子的作业问题,现在许多老师都让父母在家监督,修改孩子作业。 首先,如果我把孩子的作业都做了,老师如何去发现孩子所存在的学习问题? 其二,这是他们份内的事,如果他们对某一科目存在疑惑,那么要先学会寻找帮助,父母能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关键你要他们自身去掌握解决方法的思维,去寻求解决的手段,这对于他们是受益终身的。 培训班上不上? 让他们自己去接触和决定,我对家里几个小孩都是这样问的:你需要帮助吗?如果你在某一科目需要帮助,那么我们可以上培训班,但是如果你自己可以学的不错,并且不想继续发展,我相信你,你可以不上,但是要形成约定,如果他实在太差,并且态度不好,那就得按规则办事。 你说孩子都不爱学习?没自制力? 是的,强迫不会产生自制力。所以这叫约定,约定好的事就按规则办事,这叫培养自制力,而不是强迫。 达成目的的办法有很多种,一种叫拔苗助长,这是目前我们许多父母最擅长的事,明明知道这样不对,但是一有人提反对意见,他们就会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是不知道不这样做连中学都考不上,还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名校论,培训班论,一条条,这一点我不想反驳。 归根到底你是教育的主宰者,我说的再多只是过客。 病的是这个大环境,父母都没错。 即使我们知道自身的问题,但是我们无能为力。 但是,真的是无能为力吗? 当我决定去培训他运动技能的时候,我先带他去球场接触各类运动,后来他选了羽毛球,那时候我就串通老师鼓励他,说他身体协调性真好,他慢慢对自己很有信心,然后就开始了。 体能训练很苦,慢慢他不愿意了,我问他,我们来上课之前不是约定好了,一旦交了学费就不许打退堂鼓,他说:你是贼船。 开始就不需半途而废,这是我们一直的约定 20节课下来,他渐渐接受了这项运动,以前打不过同学,现在开始占了上风,我带着他去现场感受世界顶尖高手的竞技,一边解说每个选手的特点,从喜欢慢慢渐渐变成了爱好。 爱好有时候也是需要引导的,但是需要心思。 最后,当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如让你自己成为那个人,我相信他们会紧紧跟随着你的脚步,因为你走的每一步,都对他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教育本身就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所以写下这篇文,会有反对意见也太正常不过,因为我本身就不是传统教育的常规军。
我就是个很焦虑的家长。譬如不能容忍孩子浪费时间,屡教不改时候会发火...所以我想我有探讨这个问题的资格吧。 我一开始认为是教育方法的问题,于是看了很多书,具体不表。回到现实,认真分析,发现书上说的基本都是屁话或者扯淡。每个小孩都不一样,怎么可能有一样的经验可谈。小孩有时候的行为就是欠揍(惩罚),别无他法。 既然方法改变不了,就改变自己思路吧,换到认为是现在国内教育制度的压力,逼迫家长必须以高标准要求孩子,把教育搞得像战斗一样,你死我活的整法。想改变自己的思路,接受孩子的平庸。但是还是失败了,没法接受孩子的平庸,看到孩子的毛病,感觉压力很大,没法去接受。 再下来干脆带孩子出来到欧美教育下来了。孩子很开心,恩这点有价值。但是我还是很焦虑。其他孩子的家长(老外)怎么就看不到这终究是个竞争的社会呢?以至于他们的孩子长大,吸毒堕胎失业他们也乐呵呵的I always love you...不能接受,于是继续焦虑下去。 难道焦虑的性格或许就是我自身固有的?难道这是种病?依然探索和改变中。目前进行到这样的步骤:假定焦虑是自己的一种强迫症,对己对人要求太高,于是尝试放松自己,享受生活,减少自律,希望不影响工作生活以逐步‘软着陆’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对孩子会好一点。 目前这种自我心里治疗进度是,每周工作2-3天,剩下必须玩,呵呵,倒是很开心就是了。so far可能是好的变化的苗头是,发现坚持一段时间后能够看到关于孩子的行为重要的必须坚持的和不重要的似乎看清楚了一些,希望是个好的苗头。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焦虑或许源于自身压力,但最终形成病态反应,在某些家长心理上(基因不同)体现得尤其明显。这是病,得治。
24,678,985
79
38
什么是绘画里的节奏感?
看到很多答主都以西画为例,而且罗列了一大堆理论+_+ 我看到题目最直观的想法,就是把中国古人画的各种 水 给大家展示普及一下 至于从中能否看到节奏感,见仁见智呗^_^ ~~~~~~~~~~~~~~~~~~~~~~~~~~~~~~~~~ 宋人多作波纹(鱼鳞纹、网巾水等),有沄沄之态。 △ 宋人《江村图》 ▽ 局 部 放 大 △ 宋·杨士贤《赤壁图》 ▽ 局 部 放 大 ~~~~~~~~~~~~~~~~~~~~~~~~~~~~~~~~~~~~~~ 元明之人在宋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各具风格 ↓ ↓ △ 元·王蒙《具区林屋图》局部 ▽ 局 部 放 大 △ 明·陈洪绶《黄河巨津》 ▽ 局 部 放 大 △ 明·陈洪绶《溪石图册页》 ▽ 局 部 放 大 ~~~~~~~~~~~~~~~~~~~~~~~~~~~~~~~~~~~~~~~~~~~~~ 再看看近代大师之作,也是各种风流! △ 陆俨少《鱼龙回夜水》 ▽ 局 部 放 大 ~~~~~~~~~~~~~~~~~~~~~~~~~~~~~~~~~~~~~~~~~ 听说国画系的学生都会以水法起手,可以锻炼臂力、腕力、气息,能直接感应到中国画的用笔和节奏,好处多多哇~~ “网巾水”是中国画里最基础的水法,也是变化起来最精彩的。画论有云: 如果大家也想体会一波中国画的节奏,不如动笔从水开始画起来吧!^_^ 熟悉我答题的同志们一定知道,我一般习惯放一张镇楼图。^_^ YES, 大名鼎鼎的马远《水图》是也!
节奏感在绘画里往往存在于构图和颜色关系当中,我们可以根据赏析部分绘画去体会节奏感在绘画中的实际应用。 一.存在于构图中的节奏感 超现实主义女画家弗里达·卡洛的绘画作品《两个弗里达》绘制于1939年,通过对称的构图画出了两个不同状态的自己的自画像。对称构图在绘画里具有平衡稳定的特点,但也会使得画面相对于沉闷,呆板。 倪瓒的构图属于三段式构图,格调天真笔法疏简,以小窥大的方式不落俗套。这幅构图将景物放置在画面的某一角,属于不对称式构图。不对称的构图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寄情于山水趣味,正如倪瓒自己讲的“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使用不对称式构图的还有德国版画家,雕塑家珂勒惠支。她的作品涉猎生命的诸多主题,如死亡、战争以及母爱和生命中的希望与光明。 乔琪亚·奥基弗美国女画家,她的作品出现的一般是是花朵、骨骸、风景的局部,将这些局部无限放大,使用紧凑的构图形式,以局部填满画面,重点刻画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十八岁时的作品,继承了隋唐时期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使用了稳定的三角式构图,呈现出壮阔雄伟的景色。三角式构图稳定,均衡也是绘画中比较常用的构图手法之一。 二.存在于颜色中的节奏感 蒙德里安在绘画时依赖于自己的视觉平衡感,在不断试验中移动线条位置,调整色彩区块比例。他并没有像以往的绘画去描绘世界的动荡与变化而是去描绘秩序。乍看之下无聊呆板,但由于线条与色彩比例大小的不同与变化,描绘出不同的韵律与节奏感。 约瑟夫·艾伯斯的绘画里运用理性的几何方块表现一种有系统,有秩序的构成形式,但在颜色方面却出现了感性的表现方式,冷色与暖色之间的对比和融合在平面空间上用聚散的方式推移空间感。 以上简述,同时,我们同样可以通过以上作品中的线条以及空间排布、留白等处感受到,艺术作品之中的节奏感。 倘若通过以上文字和大家的回答,仍然无法感受,有一条建议可以帮你感受到这种韵律,便是自己动笔临摹,你画画你就知道了。 望有用,欢迎交流 ———————————————————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如有艺术留学、院校、专业、作品集方面的问题,可私信康石石咨询
24,678,985
309
117
什么是绘画里的节奏感?
问题太大了,挑着了解的地方说一点个人理解。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三要素之一。在音乐中,节奏感表现在节拍的强弱感,速度及拍感的稳定统一还有合乎逻辑的非均衡节奏。 而在绘画中,节奏有着相同重要性的地位,与音乐不同,是通过视觉感知并且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意向。画的节奏一定上体现了画家抒发情绪的审美倾向。 1)形 形作为一幅画的基垒,形有有着太重要的作用。 有史前卢浮宫之称的法国拉斯科洞窟崖壁画初步体现了线条的意识。 威廉·贺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这样写道: 尼古拉·费欣 速写 形的节奏可以表现在每一根线条上面,线条的穿插呼应,强弱虚实,方圆曲直,疏密聚散都是构成的因素,简而言之,一般刚刚学画的人不太可能能够画出既表现了结构又能够看上去舒服的线条,这时候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你的每一条线并不真正在结构点上面,而光线的了解不足也时你不能将线条的逻辑把握清楚。 节奏感更是一种捕捉画面中点、线、面中韵律、趣味的直觉。 2)明暗 当对象表面被光照射将会形成黑、白、灰不同的面,通过对这些明暗变化的刻画,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不止表现在物体的形体,还有情感等方面。 最初画画时,你可能总会听到老师说,灰了。事实证明,刚接触画画(甚至是画了很久)的人一般画面中只会存在两个色域,即白和灰,大家不敢去刻画暗面总感觉似乎就一下子就怕画重了,其实还真的差得远。因为将时间浪费在灰色部位的描写而放弃掉黑色部位现在想起来太蠢了。 鲁本斯 素描 这幅画虽然只有少量暗部面积,但依靠强烈的对比,依然表现出极强的分量感。就像刚学画时我的老师教过我,一张画你开始画的那一刻,要保证你在任何时候停下来它都能保证一个清晰的黑白灰界面,即不管什么时候停笔他都要是个完整的画面,这样一般就不会出现黑白灰不分明的问题。 而均衡整个画面中的黑白灰关系则是塑造节奏感的方法,就像音乐一样,一曲过后你能很清晰的听到拍子强弱,各种乐器的配合,而画也是这样。 光影从结构出发,丰富的明暗变化可以体现出物体的体积,模拟画面中光线构成的起伏转折与穿插以构成完美的体积感。 光影的明暗虚实与角度变化可以体现物体的体积感与空间视觉形象。 光影与阴影的关系通过设计,可以根据画面需要来变化这些明暗色块。 弗朗西斯科·德·苏巴兰《圣·方济各的沉思》1639 伦勃朗《浪子归来》1669 光影不仅仅是简单的阳光照射,阴影也不仅仅是简单的黑暗无光,瞩目的阳光下,画室满室的白炽灯下,莹莹的星光下,小酒馆微微的烛光下...不同的光线表达着不同的情绪,画家通过对光线的把握也一定向的把握了整体画面的情绪与韵律。 3)构图 西班牙画家 路易斯·里卡多·费雷罗 丢勒《自画像》1500 自画像有67×49厘米,肖像的姿势不偏不倚地呈三角形正面展现,构图为半身像形式,每一部分都细致地描绘,以钻研物体在一定空间的光感现象,力求形象具概括性,条理性,连被画者的内心世界也都是平衡的。由于他的探索过于偏执,这里也暴露出形象的惶惑感。 把握比例和尺度 《三体2》中曾描写过一幅庄颜的画,大刘作为一个典型理工思维的人,但在他的审美中将构图中的留白定义成一种美的极致。 把握画面中的合理比例,大面积留白可以很美。同样,画将面饱满的溢出来也同样是另外一种美得方式。比例是重点。 4)色 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色彩并不显示他们本来的样子。----莱昂纳多·达·芬奇 色彩结构与搭配可谓是画之灵魂, 曾和朋友争论过:在一个糟糕设计或是一副画中,只能改变一个元素的话,最重要,最能够扭转这幅画的关键点是什么。我认为是色彩。 我试着想象一些这样的作品出来,然后打乱它的元素,一个一个的换着去看,或是想象一堆乱七八糟的设计,再想办法去改变,果然,改变色彩是最好的方法。 人是视觉动物,对色彩的直觉选择是天生的。色彩是最简单直观的视觉表现。 但是色彩的运用也是有规矩的,记得刘禹锡说过 在此为美兮,在彼为蚩。颜色的所处不同位置与颜色不同的变化也是把握画面中的节奏的重要方面。 节奏即是呼吸,即是画的心跳和脉搏。 在我认为这些都是画面节奏的重要组成部分。 才疏学浅,瞎说一气,不对的地方谢谢指正。 ... ...
这个节奏感不是你在听演唱会,随着强劲的音浪在那狂跳。 也不是画画的时候某一时候的亢奋,不是画三个小时每隔一小时的抽搐。 是在画面上体现出来的节奏感 画画的节奏感是 看这些名词是不是一脸蒙,别急我带你逐步分析。 创作不易,如果觉得不错,可以点赞,收藏 您的支持是我更新干货的最大动力!谢谢你! 首先我们要是在大师的作品里找节奏感 黑白灰区分开 黑白灰要是区分不开就这样了 点线面一幅画里都要包含(这里的面不是脸,是一块大面积) 这是纯度拉开了 整幅画面都是高纯度 整幅画面都是低纯度 高明度低明度拉开了 全是高明度,没法看 各种笔触一幅画面里都有,不是都一个笔触 大面积一个颜色(这里的留白不是白色,是“放”就是不要画的满满,要有喘息的空间) 有些地方不用那么深入,全深入就不好看了。 看了这么多的例子懂了吧,看我的答案就是这么的清晰明了,不要太多文字就让你看懂。 一幅好的作品总会包含其中以上几点的,这也是大家在创作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地方。 当然有的作品就是要高明度,就是要哪里都深入,这也是可以的,不是所有点都要有。 创作不易,如果觉得不错,可以点赞,收藏 您的支持是我更新干货的最大动力!谢谢你! 看我其他答案我带你清晰的学画画。 关注:@Enzo学画画,简单,超快好轻松! 知乎万赞回答! 怎样自学画画? 画画时,如何准确的起形? 如何练习绘画线条? 画画时,如何准确的起形? 简单上手,出效果的画法 这是我的收藏夹,全是画画的高质量答案
24,683,771
558
43
有哪些 1000 - 2000 元的轻奢女包值得推荐?
看到上面答主都在推荐MK、KS、Coach和Rebecca Minkoff 我也就放心了,这几个牌子都是轻奢品牌,价钱也不是特别高,如果正好能碰到官网打折,那简直就是天堂,不到千元软妹币就能拿下国内要卖三四千的包。像我自己一开始进入剁手阶段的时候,就是从MK入手的,当时正好看到海淘网站上的打折信息,点进官网一看,时不我待啊! 先发几个都说过的品牌图吧, MK. KS. 有小清新少女风,也有成熟御姐风 Coach 原来买菜大妈风的coach现在也越来越与时俱进了呢,新款的包包是迪士尼的合作款呢。 ·Rebecca Minkoff 其实上面的这几个品牌无所谓妈妈款还是少女款,只要好看人人都能背的好吗?不要把妈妈们说的那么老气~~ 接下来根据我和朋友们的宝贵剁手经验,给大家分享几个小众的轻奢品牌~价格基本都在1000-2000软妹币左右,其实有的时候碰到海淘打折,几百软妹币就可以拿下的。 ·Furla 这是一个意大利品牌,这个牌子款式和价格都很轻奢的样子,海淘如果碰到官网打折基本上一两千就可以拿下,小方包,果冻包也都是很实用的款式。 ·Kenzo KENZO是由日本设计师高田贤三在法国创立的品牌,结合了东方文化的沉稳意境、拉丁民族的热情活泼,这个品牌的东西大气而不失活泼,时尚的妈妈和美少女们都很适合,kenzo的招牌款是虎头包,原价1700左右,之前正好赶上了海淘打折,800就拿下了!很多时候能碰上官网打折,四千多的包,一两千就能拿下呢。 ·Sophie Hulme 是英国设计师Sophie Hulme于2008年创立的配饰品牌,致力于打造极简奢华的风格。值得知道的是,英国首相还送了一款Sophie Hulme的包包给我们彭阿姨呢! 娱乐圈里也有很多明星爱不释手,马伊琍曾经带这个品牌的包包出现在大众面前。价格大概在几千这样,海淘官网打折1000左右就可以拿下啦。 ·Cambridge剑桥包 Cambridge家生产最正宗的剑桥包,看名字就很一目了然啦!这个牌子的包包就很老少咸宜,而且实用性很强,各种场合都拿的出手。价格也很白菜,1000软妹币都不到。小时代同款的嚎! ·Loffler randall 这是一个法国的轻奢品牌,复古公文包可是Loffler Randall的当家花旦,容量能基本满足日常需要,隔层多很实用~皮质也很好~肩带可以调节,可以斜跨单肩背也可以当做手拿包,风琴包很是带感,大衣配这个包包各种场合都很赞!千元左右就可以拿下啦~ ·Longchamp 拥有六十多年历史的法国高级皮具品牌珑骧 (Longchamp)自从换了代言人之后便起死回生般地拥有了新的活力,严谨精致的做工,包包的种类、款式和色彩也比较秋冬的款式更为丰富,带有号码LOGO的“饺子包”是今年的主打款,颠覆了过往的风格,这款包包很适合妈妈们和学生党~ 对了,高圆圆也是这个品牌的忠实粉丝。 ·Ted Baker Ted Baker是对细节一丝不苟的代名词,它家的包都很注重细节,在着重高阶的同时也偏向轻奢,是一个划算且不失品味的牌子,她家的印花风格比较具有代表性。价格区间也很大,几百到上千不等。 ·Tory burch 这是一个实际可行的时尚生活方式品牌,源于经典的美国运动时装风格,充满无拘无束的活力与感觉,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个人风格和精神,这是一个名媛风和休闲风可以同时展现的品牌。价格基本上几千软妹币就OK啦,下面那个花纹的包包我在海淘打折的时候买的,比图上的价格还要低,嘻嘻~ 其实很多时候五六千的包包在官网打折的时候1000到2000就可以拿下了,超级划算,我的朋友们包括自己都很喜欢在官网打折的时候买包包,两三折的时候经常有,超级划算的。 有的时候可能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官网打折,但是可以借助一些海淘软件的,冰冰购BINGO, 海外淘什么的都还不错,主要是没事的时候刷一刷就可以刷到打折,感觉其实还不错的。 好啦就说这么多啦,觉得好的就给个赞啦(*^__^*) 嘻嘻……
简单介绍几个吧,价格可能会超出预算一些,但都是答主非常认为值得一选的款式。 都是个人的见解,不喜望轻喷。 蔻驰 蔻驰要说最近比较流行的那就要数山花系列的,换了设计师出的包包给人的感觉真的不太一样,摆脱了老气的感觉,整体都变的年轻起来。 蔻驰的山茶花这一系列,真的很漂亮,上次在地铁看到一个小姑娘,身材比较娇小,穿的很休闲,挎的黑色包盖的那一款,非常的搭。 挺适合年轻人的一款,不需要非常贵的大牌,在街上也很吸睛。 芙拉 作为跟普拉达一个时代的品牌,芙拉也有自己的独道之处。 芙拉家的小方包非常传奇的一款,什么年龄阶段都能驾驭的存在。 配色丰富,衍生的设计款式也非常的多,几乎任何风格的女士都能在中找到合适自己的款式,非常值得入手的一款包包。 mk mk非常贴合年轻人的时尚品牌。如果第一次入手轻奢包包mk的风琴包也是不错的选择。 没有什么花哨的设计,造型非常简约的一款,配色很多,不容易搭配出错,基本任何人都能驾驭的住。 容积很大,很能装,上街通勤都很合适。 Tory Burch(汤丽柏琦) 如果想入手一款大容量的托特答主十分推荐TB的包包,托特包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显得老气,所以很多人都不好搭配托特。 tb的这款托特的底花设计的很活泼灵动,配色不会显得死气沉沉,花纹的颜色的恰到好处,很适合年轻人的一款 三宅一生 三宅一生的镭射包,当年也是超级流行的一款,多少明星博主都是他的忠实粉丝。现在看这款也不过时。 造型很个性,不知道大师是怎么想到这一设计元素,理念很超前,大学时看到真心干到折服。 莫杰(马克.雅克布) 马克雅克布,大学被一场秀吸引,当时国内很小众的时候就在关注。mj的相机包,比较适合年轻女生的一款。 不同配色与设计款很多,比较好挑合适自己风格的包包, pinko 很多女孩种草的燕子包啦,锁扣的双燕真是他们家的标志。 可甜可咸,真是很百搭的一款包包,不愧是很多女孩的种草选择。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
24,683,830
280
90
在线教育会成为下一个爆发点吗?
看到这个问题,一时没控制住,也过来聊两句。 我曾被央视报道,号称网红物理教师。 为了收入和热度,我在2016年直播了近1000个小时的高考课程。现在累得一身病,精神也常年萎靡。 这个话题关于在线教育,大家对这个行业也一直在意淫,这些年从电视大学到精品视频课又到慕课,在线教育一直新瓶装老酒,恰逢2015技术端的革新浪潮又赶上了疯狂直播热。所以当前的在线教育方向仿佛就是直播课,直播课好像也成了在线教育变现的唯一手段。 真的是这样吗。我2016年直播了近1000小时的课程,加上我几乎每课必拖堂负责的教学态度,我想我应该算有资格来跟大家谈一谈,在线教育是不是真的就只剩直播课了。 我觉得不是。 直播课能这么火主要是拜业内领头羊——猿辅导所赐。后有"作业帮"紧随其后,其他传统老牌网校如腾讯课堂,沪江网也开始了直播课的业务。但是,大部分的从业者都是跟风,很少有人真正看透直播课的未来和瓶颈,以我所从事的高考教培行业来说,直播课走不远。 我相信会有人不认同,但我实在没时间把论据一一摆出来。 只能跟大家先分享两个点,以后有机会再补。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直播课,重点应该在直播还是在课。 应该有不少人认为重心在于课,我和你们一样,也曾这样天真的以为过。 但我现在的结论——重心在于直播本身,而直播课当下形式更要顺应直播的热潮,否则反其道而行,事倍功半。 打开任何直播平台,你都可以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进入一个直播间,或者看游戏,或者看唱歌跳舞欧巴桑。那些网红的直播间在线人数少则上完多则上百万,比如2016大火的LOL主播Pdd,通常深夜时分还有500万人看他打游戏吹牛逼,而这些一线的主播,他们的签约费最高可达4000万一年。 反观直播课,进入教室首先需要缴学费,而报名之后离正式开课还有一段时间。这一下游戏规则就全变了,学生当即的报名冲动及学习的动力无法得到反馈,那种当时报名时恨不能头悬梁锥刺股的拼劲一下被卸了,等到实际开课时学生往往想不起来为什么要报这节课。这种契约式的直播模式已经失去直播的最核心竞争力——及时性及被动接受性。而真正开课时到课率只有10%(高三)的魔咒,像我这样的一线名师也难逃其中。 我们的直播其实已经不是直播,跟视频通话差不多,只不过是一人对多人而已。而且还得提前约好才行。 第二点,我们在反其道而行。高三的学生,尤其现在这个阶段,根本没有时间,他们要的是提分,不是什么这种课那种课,我们看上去提供了教学服务,可实际这种服务压根不是服务,反倒是负担。而且学习本就是反人性的,如果真有一种办法可以像打针一样注入人体技能和知识,我想没有人会愿意享受这种教学服务的。这种服务跟足疗保健不一样,一个是让人身心放松,一个是让人神情紧张。 尤其那些提倡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更是一派胡言。学习是一种独立长久的研磨过程,需要时间的消耗,那种碎片化学习的方式适合伟人,不适合老百姓。老百姓更喜欢在上厕所、等公交、坐地铁时翻翻朋友圈,看点娱乐花边什么的,至于拿出手机能被两个单词的,我想这种人将来也会必成大事。 所以,直播课在高三这个用户群体中无法跑通,反观我2016这1000小时的直播课,能被称为精品的可能也就一半左右,剩下一半也会因为精力不足,体力不支而只能尽力无法尽美。 直播当然有很多优点,互动增强,贴合热潮,但当大浪退去,留给用户的是当时的无聊时间的打发还是务实的成绩提高,我想从业者有各中滋味。但如果是后者,那何必非要以直播呈现,大可精美录制课程后配合书籍、习题、图文课来切实有效帮助用户掌握技能提高成绩。其实我的学生都知道,我的大招笔记比我的课更受欢迎,你们说呢?
在线教育兴起于2012年,在经过3-4年左右的市场培育后,经过一轮洗牌,将整合产生几家行业巨鳄,实现知识的高效传递。 在线教育目前分为幼儿教育、学生应试、资格考试和自我学习四大区域。其中无论在幼儿交互教育、学生应试及资格考试方面,国内的各种解决方案真的走在国际前列,多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教学评测练的线上实现,国外没有达到中国的水平。行业巨鳄需要实现的就是用教学评测练来最大程度的增强用户粘度,同时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用户粘度,把学生牢牢的留在自有平台上,与学生共同成长。 我个人认为成人自我提升领域将是最大的市场爆发点。 80、90一代伴随着互联网浪潮一起成长,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古人无法想象的变革-改革开发;经受了史上最大的一波信息轰炸-互联网浪潮;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经历了性观念上的变革。我们这一代,独立意识更强,质疑权威,有时盲从,充满热血,追求个人成就感,拒绝委曲求全。 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人都会希望与他人沟通,发出自己的声音 ,获得目光的聚焦。人人网、微博、微信,以及唱吧,遇见,陌陌,啪啪这些应用,都或多或少的带着展示自己的驱动。 那么,当展示过自己的照片,声音(谈话和歌喉),视频,生活,财富,经历,个性之后,最能满足8090一代展zhuang示bi自己、提Become升NB自己欲望的,就剩下经验、技能、见识了。毕竟,孟子早就曰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知乎从文字角度满足了资深人士与新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促成了资深人士之间的互通有无。所以知乎这个社交平台火了。但仅有文字的社交平台还是有其劣势——社交效率太低。 所以,我的结论是,既然Quora和知乎这种输出知识、观点、技能的网站能引爆热点,那么帮助成人自我提升的“教、学、评、测、练、讨论区、任务小组”将是未来两年内的在线教育热点。 一方面,成年人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你看Coursera收认证费的生意就知道了。。 一方面,这种在线教育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博采众家之长(如同知乎上每个问题都有不同立场的回答),允许所有学生对老师提问,允许合理的质疑而不用担心失礼;允许有能力的人去输出内容,塑造个人品牌;允许学生用脚投票,促使老师拿出真正的干货。总有一个领域,你就是专家。 一方面,掌握一门知识和技能最快的方法,就是教给别人。既梳理了自己的思路,又能得到其他同行的反馈。例如我在回答销售类问题的时候就觉得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针对成年人提升自我的在线教育,必将在未来两年里达到一个高峰。 =============================================================== 我想针对销售技巧和客户经验录几个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传到优酷上,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贻笑大方。尝试着录了做了一个这个答案的视频课件放在了优酷上: 求不被拍
24,694,873
277
18
离开交易员 (Trader) 岗位的原因都有哪些?
我的故事有点长,而且其实挺无趣的,是个简单的因为不愿意做违规交易决定离职的故事。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交易过程,就是因为引起自己一些回忆,随手写写。不感兴趣就别往下看了。 我曾经是一个保险公司交易债券的交易员,比起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员,简直就是弱爆了,公司很小,没有参与银行间市场的资格和资金量,只能做做交易所债券,每天的价格变化就像一根直线,几乎没有任何波动,可以说如果不考虑交易前的分析部分,基本上是个人就能干,完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在我离职前半年,我的老板-投资总监离职了,公司的大股东-某国有巨型企业,派来了一个新的投资总监。此人不太懂专业,对于之前的所有投资策略,几乎都要求推翻重新来。 涉及到债券交易的主要是万能险账户,这种账户每个月会公布一次结算利率,就是投保人实际当月获得的收益率,保底是2.5%,但是大家都会做高一些吸引更多人买产品,常见的情况在3%-5%之间。为了能在短期内做出业绩,他制订了很投机的投资策略,要求大量买入了某分级基金的B级,希望通过判断市场走势来提高账户收益。 过往我们的投资策略是比较稳妥的,毕竟保险公司的产品保本和避免波动是更重要的,因此虽然会投一些权益类资产,但总体来说会严格控制种类和比例,几乎没有超过整体账户10%的情况出现。这一次,配置的比例是25%。尽管投资部其他人都反对,还是按这个策略执行了。 在接下来的2个月中,这只基金下跌很快,但他坚决不止损,账户的收益很接近2.5%的保底线了,于是我们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想看看他最后怎么办。第三个月末前三天,账户收益已经下降到2.4几了,也就是说,如果到月底还这样,那就是大事故了,公司是要贴钱的,忘记是不是还要给保监会报告了,总之是挺严重的事情。 他在月末前2天时找到我,要求我在月末最后一天收盘时拉高我们持有的某几只债券收盘价格,以达到2.5%的目的。我当时表示这不太合规吧,他软硬兼施,不过有威逼,没有利诱。(特别指出这点的原因是,其实当年我也不是节操有多高,但你让我违规操作,总尼玛得给点好处吧,陈佩斯老师说过:就没点好处什么的?) 但他毕竟是我上司,我就是个初级小职员,我没正面答应,但也没有斩钉截铁地拒绝。就这样到了月末最后一天,我们的交易流程是邮件把交易计划发给他,他回复确认,同时纸质版他要签字我才执行。但是那天他没回邮件,然后走过来告诉我拉高哪几只债券,少量资金以涨停价买入,嘱咐我在收盘前5分钟左右再开始操作。 这就更确定了我肯定不能执行,不留证据的意思就是黑锅我来背呗,真把我当傻子啊。我想了半天,有了个绝妙的解决办法:在2:55分的时候,我假装开始交易,然后慢条斯理地敲键盘,磨蹭啊磨蹭,拖到了收盘,他跑过来问我的时候,我一脸无奈地表示电脑太烂了,输好数字后卡住了。加上我紧张啊,手忙脚乱的就没来得及,实在是对不住领导对我的信任。 这事后来据说我们公司垫了小一千万,但是他竟然没受任何处理,我也就明白这部门没法待了,离职去也。
忽然被团队的视频编辑问了这个问题,也发现知乎上有,就录一个说两句吧。 和很多人聊过这个问题,两点:1.钱不多,还常伴着亏损;2.不稳定。但更多的是第二点。 在私下聊天的时候,话题都是在这两个角度来说的。比如生活的压力和家人越来越需要稳定,市场是变化的,交易者也就面对着随时的改变。 因为不稳定,我们就会刻意放大亏损时的不悦,同时怀疑自己。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离开嘛。非常理解。 也发现在关于这个话题的对话中常能体现出这种不稳定多数是对于自己的自我反思。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交易者,立场和市场不同的人大有人在。自身素质也会导致在清醒后离开市场。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被动的离开:种种原因导致的内部瓦解。比如分利不均、比如和资方的理念、预期不同、风控出了大问题、比如像“熔断事件”的政策原因等等。 说说我吧。某一个阶段,发现自己想有社会价值,想寻找交易的其它展现方法,开始迷上了做运营,设计产品。正巧这时候服务的几个用户想拉我出来单干。这么着,年轻的我就跳出团队了。结果虽然一直不顺利,但是还越做越上瘾。 虽然现在不是交易一线人员了,但是还在用着交易员思维做每一件事。并且反而发现离开交易后,很多事情反而看得更清晰了,果然应了那句话:“交易的成长在交易之外”。 然后就开始用户运营的不归路了。哈哈。其余的内容,看视频就好了。 以上。
24,709,876
207
46
如何理解和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 呐,就这么简单……这样看来,上面说的所有好像都是废话呐…… (O_O)???
在博弈中,共同知识可以让我们做出深入而准确的推断。不过,在更多的情况下,会出现某一方所知道的信息而对方并不知道的情况,这就是「信息不对称」。不为另一方所知的信息,就是拥有信息一方的私有信息,包括内生的隐藏行动信息和外生的关于能力、偏好等方面的隐藏知识。 有一位女演员对美国著名女演员班克黑德大出风头很不服气。一天,她对别人扬言说:「班克黑德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任何时候我都可在台上抢她的戏!」 班克黑德听后,淡淡一笑说道:「没什么,我甚至在台外也可抢她的戏!」 不久后的一次演出,就证实了她的这种能力。 那次的演出有这样一幕:那位夸过海口的女演员担任主角,演一个全神贯注打电话的角色,而班克黑德扮的是个一闪而过的角色——因受不了那无聊的闲扯,搁下正喝着的一杯香槟酒悄然退场。 可是班克黑德在退场时,好像十分随便地将酒杯搁在桌子的边缘,一半在桌面上,一半悬在桌外。 这样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酒杯上了,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它掉下来。这样,主角的戏就很少有人注意了。 演出结束,那位女演员才知道杯底粘了块胶布,让酒杯能粘固在桌沿上。 酒杯被粘在桌沿上这种只有一方知道的信息,就是私有信息。私有信息的存在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就是某些人掌握的信息要多于其他的人。班克黑德就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不动声色地戏弄了一下对手。 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并不知道商品是否有严重缺陷。这样的信息往往只被能接近和熟悉产品的人观察到,那些无法接近产品的人,却无从了解或难以了解。所以中国人有句俗话说「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无非是因为交易商品质量高低属于卖家的私有信息,自然是卖家比买家更有主动权。 比如一个女孩面对好几个追求自己的男生,这些男生的人品、背景等信息,对这个女孩来说都是私有信息,女孩与追求者之间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此这个女孩到底选择哪一个男生,往往就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包装术盛行的今天,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生活中有那么多优秀的女孩子遇人不淑,也证实了这种风险的存在。 私有信息的存在,导致博弈双方都是在信息的迷雾中决策,因而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放眼世界,由于信息不透明带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不确定性可以在电影中创造高潮,在现实中却会产生成本。获得 201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的「搜寻和匹配」理论表明,仅仅有在理论上能够达成交易的买家与卖家还不够;这些买家与卖家还必须找得到对方,并决定达成一项交易,而不是继续寻找,希望发现更好的匹配对象。在某些背景下——比如公共金融交易平台,买家与卖家可能会即刻达成交易。但在许多其他市场,只有经历一番耗时又代价高昂的搜寻,交易才会发生。 对个人来说,拥有信息越全面,越有可能做出正确决策。对社会来说,信息越透明,越有助于降低人们的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效率。但客观的现实是:少数人掌握有关信息,而大多数人无法得到准确信息。 信息的不对称性,可以通过信息的交流和公开以及寻找而消除;客观不确定性是指事物状态的客观属性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对此,人们可以通过认识去把握不确定性的客观规律。 存在不确定性时,决策就具有风险。当一项决策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时,其所具有的风险的含义是:从事后的角度看,事前做出的决策不是最优的,甚至是有损失的。决策的风险性不仅取决于不确定因素之不确定性的大小,而且取决于收益的性质。所以通俗地说,风险就是从事后的角度来看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造成的决策损失。
24,709,876
262
174
如何理解和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
第一名的回答非常好,我非常赞同。很专业。但是我自己有一点特殊的看法,和大家来交流一下。我可能会以更加直白的语言来解释这个概念,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 准备睡觉了,但是用手机刷知乎后,看到这个题目,就忍不住打开电脑回答一下。 如何理解信息不对称? 首先解释一下信息不对称是什么?信息不对称就是你在你的年龄阶段或者说收入水平,见识水平,能力水平,信息的获取和感知经验下,无法能够理解更高层级人的思想和理念以此阻碍了你向上发展的通道或者说是浪费了你的时间。 抱歉我用更高层级的人这样的词语,但是现实的社会明明是存在的。我想看过《一仆二主》的朋友都知道,张嘉译扮演的老板司机和江疏影扮演的白领,江疏影所扮演的白领得知到张嘉译所扮演的老板司机的真实身份后的态度上的反差,这就是能够解释什么是更高层级人了。 信息的不对称是由什么造成的? 问到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思考一下,在如今的社会中,是什么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通常的答案就是职业,家庭,收入,生活环境,阅历。而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造成这种巨大差距的是什么? 我觉得是上进心。 虽然我曾经写过一篇答案,就是关于家庭环境对人的出生有很大的影响?我在我的答案中详细的赘述了家庭环境对人生的意义。但是如果只是对于人生抱有消极的态度,在明知道能够改变的情况下,而不付出努力,这分明就是一种懒惰。 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这一点,我的童年少年就是活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老师讲的都是什么父母离婚,然后小朋友学习变得非常好的故事。还有就是什么棍棒下面出孝子,钱是一分一分省出来各种各种奇葩的理论,我的童年少年时代,你可想而知。 后来,自己有了一点经济自主权之后,开始发奋学习,在父母的不信任中,还是考上了一个大学。因为那时候离高考的时间并不多了,所以爸妈是对我考大学不抱任何希望。但自己还是顺利的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的经历不就再赘述了,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但是题主你问我怎么能够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当时我的信息就是不对称的,我没有任何对于大学的概念,我没有任何对于学习的方法,我没有任何对于专业的了解程度,我很多东西都没有,但是是什么支持我当时一天一天的不间断的学习呢?就是一点残存的上进心。 我试想过,如果我知道学习的方法,如果我知道对于大学的概念,如果我了解专业的知识,等等等等,我可能会走的更好。但是我没有,我都没有。 第一名的答案说的非常好,就是就是没有办法在长期的效益和短期的效益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我也只是在我没有资本的时候努力的赚取资本,也就是高考所能用到的知识。而对于其他的事情,我还真没有考虑过。当时的想法,就是只要能上大学,不管什么专业我都去。 这就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处处,我们与父母之间,同学之间,爱人之间等等等等,太过于平常,也太过于普遍。 我和我父母之间就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我父母说的我可能听不进去,我说的我父母嘲笑我太幼稚。但是又能如何呢?现在父母在很多方面是无法阻碍我的,可以说在绝大部分事情上。我觉得人生,就应该由你自己来把控。很多事情可能因为你自己不了解,你自己不清楚,你失败了。但是我觉得人都是善于原谅自己的,你会以最迅速的方式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但是如果是别人给你的意见或者是建议,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思考盲目的接受,我想对你一生的影响要远远超出你自己对于你自己犯错的遗憾。 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避免损失。 我觉得没有办法消除信息不对称,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事,去生活。然后根据你自己的理解找到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方式,然后坚持的去做。这就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最好的方式。 以上。
你的地图上全是战争迷雾,对面电脑上是地图全亮。
24,728,799
57
37
对于创业者来说,风投选择人民币基金还是美元基金都有哪些需要考虑的关键点?
一、选择什么钱,其实有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资本市场不同偏好,A股市场按照PE估值,所以有利润的比较受欢迎,哪怕不是那么性感,所以有现金收入和盈利的RMB比较合适;美股市场是按照成长性来判断,很多2C互联网模式是老二非死不可的(引用雪球@方三文),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所以美股比较合适; 第二个维度:业务类型,主要出于某些业务是关系国家安全等,比如在信息领域的一些限制文件;VIE结构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袁源—VIE架构的来龙去脉.pdf 第三个维度:GP,这个是大家挑选GP时候考虑的了,看对接的资源; 第四个维度:阶段,天使类型,能拿到钱就算阶段性胜利; 举例说明: 第一个维度:资本市场偏好 2C 大故事 选USD; USD基金10年存续,RMB7年存续,相同阶段项目,基本RMB和USD数字可能相同,所以美元胜出;RMB基金从业者还是在学习摸索阶段; 团购、电商等显而易见; 此段不严谨,在黄继新的提议下修改掉,更好的说法是因为美元基金对于长远利益的关注,所以能够给与企业更高的估值,特别适合需要烧钱养一段用户的商业模式。 第二个维度:行业属性 客户中包含政府、移动、能源,安全、敏感行业选RMB; 2B业务经常有这种情况; KPCB投了信息安全的启明星辰,但是最后把VIE结构拆了,回国上的; 以及马云私吞支付宝事件; 第三个维度:GP BAT3M,投了很多产业链周边企业,我想创业者遇到这样的爹,不管他是拿的红灿灿的毛爷爷还是绿花花的富兰克林爷爷都有很大的诱惑。 第四个维度:天使和早期 就别挑剔了,赶紧拿吧,钱要紧。RMB决策流程可能慢一点,拿钱快一点,USD可能是决策流程快一点,VIE结构会慢一点,但是USD可以通过过桥贷款解决。 二、另外说点未来的变化: 1. 国内资本市场科技股有溢价,现金流不错,可以考虑RMB; 举例对比 蓝汛VS网宿科技 市值 3.5亿美金VS174亿人民币 蓝汛2014年第一季度收入3.2亿人民币 VS 网宿科技2014年半年报 8.7亿收入; (截止2014/08/05) 国内资本市场经常老二利用溢价把海外市场老大干的也是经常有的,当然前提你要等得起证监会的脸色; 2. 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 请参考,我在这边的回答 3. 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 4. 财富积累方式 国内财富拥有者对于快钱的渴望下降,让快钱变成长钱,这是所有人民币基金的期望。 5. 人民币GP能力的提升 恩,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吧。 所以请看自己的情况而定,我觉得未来可能资本市场差异会缩小,就是国内资本市场会成熟,钱也会成熟,当然好像有点痴心妄想,但是我觉得大方向必须这样,否则国家没啥希望。
选择人民币基金还是美元基金,对于项目的上市地、法律适用、投后管理和行业属性等都有不同的要求;选择哪种基金就犹如开启一场”蝴蝶效应“,一步选错步步走错,最终可能会对创业项目的发展趋势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先说下两种基金的基本情况吧: 美元基金 美元基金大多是老牌基金,就像一个挑剔的海归派,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子“洋气“。 它比人民币基金成立时间久从而发展成熟,对项目的筛选更严格、运作更有经验;凭借率先进入中国投出多只“独角兽”的历史战绩,早早在创投圈打下半壁江山,比如广为人知的红杉和IDG; 人民币基金 人民币基金则算作是“本土新贵“,虽然获得法律的承认时间较短,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迅速成长的人民币基金日渐成为投资市场的主流。“多快好省”的特点使其在全民创业的浪潮下成为扶植新兴项目的大V。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这张对比图粗略比较一下两者融资的不同之处: 说到这里,创业者小伙伴一定觉得, 美元基金更成熟,是有钱有气质的阿加西~ 人民币基金更容易,是多情会撩妹的小开~ 但是并不是说,对项目的考核更严格就意味着美元基金就可以背书项目的质量,人民币基金就可以没有门槛。 多数时候,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差异都只是币种的差异,而不是投资人的差异。 有些人投出上百个项目,其实根本没空管理;有时候所说的服务提供,其实只是说说而已。对于投资人来说,与其真的指望你挣钱,不如就是赌你能挣钱。 所以到底是融人民币还是融美元?就要看以下3个方面 维度1:你大吗? 美元基金存续期为十年,相对更有耐心,愿意做长远、大型的投资。如果项目属于需要大规模的前期投入、长期的资金支持、回报较慢的类型,可以优先选择美元融资。 人民币基金存续期七年,所以一般投一些“小而美”的项目,希望得到较快的回报。如果创业者的项目属于利润实现、成长速度较快的类型,可以偏向选择人民币融资。 维度2:你做吗? 一般来说,出海的项目比较适合融美元基金。即市场面向国际的留学、英语、海外旅游等;或者对标是国外产品的国内产品。 如果项目设计到政府、移动、能源、安全等敏感行业,创业者可优先选择人民币融资,这些项目做美元融资时可能会受到一些管制,人民币融资可以避免这些麻烦。 维度3:你上吗? 美国市场上,中国公司的市盈率通常是20、30倍,进行后续二次融资相对更容易些,如果上市的目的是为了打开股权融资的通道和平台,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建议选择美元基金。 国内创业板市盈率平均在50、60倍,无论是创业者还是VC/PE,都有巨大获利空间,在国内上市的公司,建议选择人民币基金。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值得参考 1、如果天使轮是VIE架构,后面的A轮最好也继续采用美元基金融资; 2、如果公司的业务层面要采购外国的资源以及用外币交易(未来的花费经费占到50%左右),选择美元基金融资。 如果你是早期项目,还有以下几个事实说给你听: 1、 早期项目的实际操作中,更多的决定权还是在投资人手里;原则是只要拿到钱就行,毕竟大部分的项目不是想象中的同时拥有很多TS的情况。 2、 如果恰好是优质项目并且拥有多种选择,则主要还是看给TS的那一家基金是不是投资更多、估值更高、条件更合理。(毕竟更高的估值就意味着更高的融资能力) 3、多数情况下,其实现在的基金(红杉、IDG、源码)都同时具有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但是可能没有人民币基金那么大); 而如果有的基金只能给出一种币种的投资方案,也许只是因为另一币种的基金已经投完了…… 啰啰嗦嗦在最后: 不得不说,现在的资本市场有些过度美化美元基金了,一方面确实有多数知名的大型品牌机构的背景是美元基金,另一方面,国内又有一个心态——“崇洋媚外”。 其实正如投资圈里的马太效应:因为你最早进入圈子,基本上投资了所有的独角兽,所以大家就觉得牛B;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的美元基金都墙外开花,比如“今日资本”就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美元基金。 如今,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渐发展成熟,不同币种的基金的选择界限在逐渐模糊。 究其根源,人民币和美元基金仅仅代表一种募资形式,两者之间根本没有无法解决的鸿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等量齐观的情况下,还是看哪家基金背书能力更强,更牛B,以及创业项目跟哪个基金更合拍。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挺有启发,我想邀请你进一步: 1)邀请你加入下一期实战营(线上),还有少量名额:《创业复盘实战营》 2)知乎用户专属"融资礼包",限时领:
24,739,563
350
65
在无印良品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终于发现我能回答的内容了。 作为一个在无印良品用两年半时间从储备干部做到区域经理的人,当然已经是曾经了。 让我来简单的说说吧。 1. 首先无印良品是一家日本全资企业,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内部基因是日式管理。 所以,即使只是一个店员你也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日式管理风。 受影响最深的是时间管理,细节管理,表格管理。 时间管理:你会发现在日企,所有的细碎的事物都是已经给到时间的,不会有人迟到,每一项工作都已经测试过需要多长时间,所以安排给你的工作大部分是刚刚够时间做好,新人的时候需要花更多的力气,熟练之后,恰到好处。 细节管理:日企,特别是像无印良品这样做生活方式的日企,对细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早会时店长不经意就会在暗地里检查每个员工的着装,鞋子颜色,指甲长短,有没有穿袜子,一目了然。然后他会在会后单独告诉你哪里有问题。大到每天下班30多项必须检查的店内事项,小到表格里面的每一根线条。这些都是细节管理的重点。 表格管理:或者该说是OFFICE管理。日本人最擅长的就是用表格去管理所有的事物,卫生,销售,人员培训。表格能够解释所有的事项。这方面的内容有些机密,就不细说了。 2.. 其次无印良品是一家零售企业。 决定了他的工作性质。 店铺工作,两班倒,8小时全店铺工作,周末不休,全站立。 比不了朝九晚五的坐办公室,当然,你给我这样的工作我也不会习惯,效率低下,空气不好,缺乏沟通。但是也比户外跑销售,出体力活的工作好。 用一句我做店长的时候,我的店员形容工作的内容来简单说明就是: 我觉得这个工作挺好的,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工作时间可以走来走去,每天见到各式各样的人。购物中心交通方便,回家也不远。下班就可以逛街。不用等到周末再出门人挤人,平日休息好不自在。 工作性质是摆在那里的,人心是活动的。 3. 最后多说一点在无印良品的发展吧。 目前零售业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地扩大,对人才的需求是极大地。 对于这样的连锁经营的零售也来说,人的前景是挺好的,前提是要做到店铺的高级管理岗位。 要以店长以上为目标。 因为从行内来看,店长以下辞职的人并没有能够找到更好的机会;反观店长以上,都是很好的工作机会挖角。 而无印良品超过一切其他的零售企业的优势在于,他是全产业链,服装,生活杂货到食品;人员管理,销售管理,客户管理甚至到品牌建设。 如果你是认真在做,对于以上,你都会了然于胸。 等你全部做完之后再回头看自己。 这个时候,你就明白,在无印良品这样的企业工作,对你到底是什么样的意义了。 很高兴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无印良品。 也希望这样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谢谢!
刚刚在MUJI做了一个寒假的学生兼职,就借这个回答自己总结一下。
24,739,563
419
152
在无印良品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感觉曾经的老员工和兼职们都回答的差不多了,在下换个角度来说说看MUJI这份工作对在下的个人影响吧~ 在下是在2015年进入无印良品的,学历是大专,没上过高中,没有英语能力,家庭条件一般,身材微胖(曾经是肥胖),算起来应该是知乎领域中的社会底层人士。由于没有生存技能,所以做过的工作都是什么餐厅啊、茶坊啊、蛋糕店啊、小零售店啊、动漫店啊、中国移动啊巴拉巴拉一类的~ MUJI算是在下工作中的转折点吧,即使它仍然是一个打杂为主的工作。但在下的人生是从这份工作开始的。 中国大部分底层人士的工作,很少有给加班工资的。或者说,很少有正正经经认认真真给你算加班工资的。工作超时啊,延迟下班啊。和你每天吃饭一样平常。但是反过来,这些行业里的从业人员也几乎很少出现过勇于承担责任啊,认真解决问题啊,从公司/老板/行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啊~~~ 所以,会出现怎样可怕的循环就不必多说了,工作过的人都有体会。 在下也是这堆人潮中的一员,没有责任心,没有考虑公司,也没有认真考虑自己。 MUJI的这份工作首先让在下知道了一件事情——烦!!! TMD,天天叠衣服、叠衣服、衣服、服....... 叠你妹的衣服啊!公司有病吧,要衣服叠那么整齐干嘛?放博物馆吗?当文物吗?看衣服的都是傻×吗?不买你弄你妹的衣服啊!!!我把你儿子也抱起来抖两下然后扔地上可以吗?滚滚滚!!! 在下在不明叠衣服意义的情况下坚持了3个多月.......终于... 开始叠家里的衣服了???!!! 别笑,在下是个超级粗糙的抠脚汉子,20年来几乎只用清水洗脸,起来晚了牙都不刷,衣服都是捡家里剩的或者母上买的,从没亲自买过衣服。根本不在乎形象,也不知道该怎么在乎,索性就放弃了。 但是工作3个月以后在下突然就看不顺眼沙发上的衣服了,走去过叠了!!!一叠就没停下来过。(母上的衣服花纹样式太复杂,如果条件允许,我一定全给她叠了) 之后,突然开始照镜子了,没错照镜子。在下又肥又矮又丑还没钱,所以从不照镜子。照完镜子之后呢~~~~~~~ 跑步去了。 这一跑就是一年,看看记录也差不多有1000公里了。 并非炫耀或者别的什么,只是单纯的发现了,自己并不够好,但是又希望自己可能通过一定的努力而变得美好一些,所以在下选了大部分减肥人士的方法——跑步 170cm 75+kg进去的,跑完后差不多是65kg上下。 之后是叠衣服1年以后开始去看书了,不是小说,不是杂志。是看MUJI出版的《无印良品生活研究所》和松井忠三先生的《解密,无印良品》 在下第一次开始感觉人生有变化了。这个变化每天看起来很小,甚至没有,但是过了一年回头看看。也许这是在下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改变吧。这种改变并没有让在下成为土豪或者网红,只是让在下一点一点的找到了自我。尽管这个过程非常的缓慢。 同时,在下开始记账了,开始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从不记账且收入较低的人员都懂,可能是这个月吃了两次炸鸡快餐火锅,或者多买了两个英雄皮肤,买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当手上没钱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用到什么鬼地方。自己总结起来就是因为收入太少导致的。 从MUJI工作到今天为止,在下买了一个锤子科技的T1和一个iphone6s 128GB,买了一台自己5K多的组装机,买了N多的书和画册,以及需要一个月工资的健身年卡。同时扔掉了更多的东西(感谢《断舍离》和《图解整理术》) 一年多以后,工作也有了一点点的变化。领导不再嫌弃这个吃白饭的了,开始委派更多工作的工作给在下了。在下虽然没有逆袭人生,但是总算开始一点点走上坡路了。而这一切在过去几年中无数的工作中都是没有过的事情。在下很是兴奋啊~~~~ 回归正题,在无印良品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嗯,体验就是有点累,不算很开心,但是在下愿意做! 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存在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就有真的有,能够拥有它的也一定不是在下。在下这辈子也许都只能在收入的底层摸爬滚打,但是在下的人生就算真的只能如此了。在下也打算让它的过程更加精彩一些。MUJI教给在下最多的就是,如何面对人生。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松井忠三(MUJI良品计划会长) MD,都这么晚了?再不休息明天上班前就不能去健身房了! 那么,感谢各位读得下去和读不下的知友们了,在下文笔极差,阅读时的各种不适请自行解决~ 以上
还是可耻的匿了吧。 职位:兼职零售员 在 MUJI 官网填写了简历,选择是兼职零售员,挑了一家离家较近的店铺。投了几次都没回应,后来把排班要求改成了周一到周日,也就是每天都可以上班。过了几天就收到了面试通知。 面试地点是店铺里的办公室。一个一个进去,面试的人就是店长一类的人,没有专门的 HR。 面试问题分为两大类 MUJI 相关主要会问你一些关于 MUJI 的现状以及历史问题,比如现在 MUJI 的理念是什么、多久第一家店、现在有多少家店blahblahblah。 个人信息的问题,比如家庭住址(怕你离店铺太远迟到)、工资要求(只是假装征求 实际上是有标准的)、血型(据说他们日本人的B型血就是我们这儿的处女座)。 第二天就收到了入职通知,要求下周一进行培训。 培训也是在办公室,加我一共有 3 人,也就是说当时20多个人面试 招了 3 个人。 培训是店内的教育担当进行培训(相应还有服装部担当、生活部担当 具体“担当”在中文里什么意思我也不清楚 感觉就是主管一类的吧)。 培训主要内容是 特别说下 1 和 5 。 工作时间是分早班(9:30~18:30)、中班(记不清了 之所以记不清是因为从头到尾就没上过中班)、晚班(13:00~22:00 周末22:30)。 兼职的排班是根据兼职员工实际情况一周安排 2~4 天班,正式员工则是在培训时确定上班时间,之后没有特殊情况就不改了。 管理排班的是生活部担当,但在店里最大的当数店长,这一上一下,不把上级给那什么好了怎么能行。所以当时那个店长拥有特殊权限:中班。上午很晚来,下午很早走。除了她,其他人应该都没有被排中班。当然,这种无耻的现象应该只在我们店里发生。对了。无论早中晚班,中途都有 1 小时休息时间。 工资 兼职员工工资是按所在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节假日三倍工资 周末不算。 每隔几个月会根据员工表现上调等级。不过无非就是每小时多加几块钱,算下来基本上都被税了。 需要特别说的就是培训当天也是有工资的。 福利 生活用品9折、每月第一件服装5折 再买就是8折。购买需要担当以上签字,只能周三周四购买(后来感觉是店里这两天的营业额较少 靠员工来冲点营业额)。 每个员工都要办理健康证。 员工的衣服一定要是 MUJI 的衣服(需自己买),裤子鞋子颜色也只能是 MUJI 色。 被分到了服装部,主要工作就是 店内有很多站位,每天站位不同,站到女装区就会很有趣。先开始女顾客问我内衣方面的问题,我不好意思回答。后来熟了就变成女顾客不好意思问我。 早班需要报昨日营业额、打扫店内清洁。 晚班需要恢复店内陈设、所有的商品需要归位。 每天上班的心情是:管他妈店里发生什么,你要求的我做好,没要求的我不做。 作为男生,每天折衣服还是很无聊的。我本身也才毕业,除我们几个学生以外,店内很多员工也都是而立之年的级别了,基本上聊不到一起。除了每天可以看到很多顾客,让我更多的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外,基本上没什么吸引我的地方了。做了三个月就辞职了。 员工当中女生居多,是是非非,搞得店内乌烟瘴气的。 店长和几个员工有亲戚关系,导致有些时候对待略有不公平。 店内基本上每月都会有小偷光顾。 一提出辞职,店长就把我踢出了微群,因为之前很多员工辞职后都在群里骂了店长。所以可能是怕我也骂她,就把我踢了。但她想多了,WHO TM CARE。 最后让我真正离开 MUJI 就是朋友的一句话: 但其实我觉得并不是无印良品做售货员不好,而是觉得这个工作我已经尽心尽力的做了体验了就好了。我还年轻,专业也不是学的这个,加上一个月一千多两千块的工资也是不能养活自己的。还有太多东西没有尝试。当售货员的经历,有就行了。 以上。
24,766,199
82
14
风投是怎么理解 90 后的创业者和消费者呢?他们都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说说在VC工作中的一点个人经验,我是85后,我也是在摸索如何理解90后和00后。 互联网使用的产品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一个产品有他的生命周期,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开始使用的时候,它会变的不酷,年轻的人会找下一个更酷的产品去用。大家想想,当90后开始做大妈辈儿,把广场舞的教学视频放进B站,顶到首页去,那会是怎样一个景象,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少年他们根本就是理解不能的: 有的时候我有点力不从心,理解不能。但是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打不过他们就加入他们!”(小学作文写法,随便写个名人,再把自己想说的编进去,勿细究) 我是这么做的: 1. 在网络(知乎、贴吧)找90后和00后,细分领域的优秀者 很容易发现的,只要你用心和真诚,打电话过去,对方语气稍显幼稚,但是对于细分领域都有深刻的见解,他们会敢于尝试,跟你沟通的时候还会询问,他们做的产品好不好; 2. 找他们过来为你工作 依,哪有那么简单,这些人才不会随随便便就为你工作的,他们会在网络D(ren)D(rou)你,看你是否是值得跟随的大哥; 3. 培训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会他们工具 这是他们缺乏的,或许换句话说,或许是我们被洗脑了,就如同 说的。当然你不要爱惜你自己的那点的信息不对称,你毫不保留的教给他们东西,他们会感知到的; 4. 让他们去找你设定的目标,给予反馈和激励; 通俗的说就是要不断请他们吃饭,开会。 实际当中怎样呢: 1. 比如从调研的角度: 小秦同学,我电话过,初三的,应该算00后,做了一个 虽然是用开源构架做的,但是敢于尝试,我是在研究生时代才尝试用wordpress写写东西,而且还是相当简单的东西,可见差距之大; 2. 比如从工作的角度: 现在有两位94后的同学暑假帮我实习,做的挺好。我就不 @ 他们在知乎的ID了 3. 总结下来:他们好的一面: 1. 敢于尝试,学习能力非常强 2. 写代码能力更强 3. 直觉很强,在细分领域积累很深 4. 他们的缺点: 1. discipline差一点,交得工作完成度会差 2. 更加自我一点 可能不太会分享 3. 他们学习完了可能会很快抛弃你 这是我苦恼的地方。 对于这样的少年,我想说四个字。 前方高能,请注意! 图片来源:民工漫画《海贼王》的妮可罗宾 !!!犀利的90后和00后,你们为什么还不私信跟我交朋友?!!!
本身作为一名90后的投资人,今年前刚入行时我个人最为倾向投资的创始人是85-90年——这部分我最开始认为相对成熟而且有一定阅历的创业者,但是随着这几年自己的成长,以及90后新生代成为互联网圈不容小觑的中坚力量,也越来越容易见到90后的创业者纷纷拥抱内心的梦想而踏上了创业这条路。 而在去年我也很坚定的投了一个我曾经认为年龄上稍微有些“硬伤”的做9500后社交的项目“概率论”,创始人是位96年的小姑娘,初次知道她真实年龄时还是有些惊讶,但是交谈过程中她对于社交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及陪伴交流的认知却远超很多我认识的85后创业者,虽然实际年龄小但是心理年龄却不见得很小,在初次接触之后我觉得这位95后的创业者非常有insight也非常sharp,也在往后几个月的逐步深入的接触中更为明确的看到了她对于社交创业的天赋和执着。 这过程也是个自我说服的过程,在听过创投圈曾经红极一时的神奇百货的年轻创始人狗血事件后,我还是撇开了曾经可能会有的对于90后甚至95后创始人可能会有的偏见,重新认知并了解这部分不断被社交媒体打标签的群体。 当然对于90后创业者的了解一部分是出于本身我身边这部分90后群体,还有后来接触到portfolio及他们很多95后甚至更年轻的用户得出的一些主观判断,样本量也许不算很大但是有一部分代表性。 在我看来区别于70后80后的创始人,90后的创业者们有很明显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生长及生活于信息爆炸时代,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强 2. 思维活跃,不喜欢带着镣铐跳舞 3. 强调个性和自我,注重群体认同感 4. 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尝试程度会非常强,但厌倦周期也很明显 当然这些特征本身也是属于90后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固有的一些特质,只是VC们能见到的90后创业者会把这些特质更聚焦的放大些,因为样本量不算大的时候光晕效应会很明显。 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也许在读书时就已经玩转了各种社交媒体,通过各种渠道搜索他们想要的信息,并且快速接受任何他们想要或者好奇的信息内容,同时从熟人社交到陌生人社交的软件都有所了解,对于80后在成年后才接触到社交软件相比,90后中学时就已经开始玩QQ空间,大学时微信好友可能都有上千人;微商,新媒体,小程序都在这个群体快速从身边及宽广的互联网空间里汲取信息时涌现出来,在我们看来既是一种超负荷的信息爆炸,但对他们来说却又以及逐渐习惯并且训练出了很好的信息处理能力。 而这些能力也为他们拥有相比于80后们更活跃的思维提供了最基础的铺垫,相比于在思维框架里面去思考与做事,90后的创业者普遍喜欢发散思维去想一些很多人大不会去想或者觉得很多人觉得做起来需要死磕的方向,这些90后人群创造力也是很强,如果把新媒体新秀榜单拉出来,会发现很多新媒体新秀都是90后,比如时尚大号胡辛束,杜绍斐的创始人,除此以外在社交,文娱领域发展迅猛的初创公司的创始人也多是90后的创投圈新星。 当然之前我也有想过为什么那么多社会经验尚少的90后甚至95后会选择创业,而不是先选择去企业里工作,后来问过很多创业者创业的初衷后总结出来是,他们希望能做更让自己有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的事业,即使这条道路可能很折腾或者前面荆棘丛生,但是也会比毕业后在企业里待几年更让自己热血沸腾并且有内驱动力为之坚持。 当然之前神奇百货创始人嚣张跋扈和不尊重员工诸如此类的事件也把90后创业者群体推到了风口浪尖,但是这种极少数例子并不可以把这个生机勃勃而努力想改变现状的群体贴上固有的不好的标签,纵然90后创业者也会因为年龄尚小社会经验不足而导致处事能力稍显稚嫩,而且也许为人处世上也不够稳妥周全,但是这并不是完全致命的问题,因为每个创业者都曾经历过年少轻狂的时候,少年得志并不可怕,最为关键的还是他们愿意以客观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不足,愿意与良师益友同行,并且愿意快速学习和进步。 对于VC来说,看到一个有潜力的愿意去拼去整合社会资源极尽可能去把事做成的创业者才是最为欣慰的。 在我看来,这类90后创业者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他们在创业及做产品的时候会更能了解他们同类群体的需求,可以从细节上去做优化,比如说90后95后非常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来很多网红消费品春笋般崛起并且消费者多以90后为主,但是他们的厌倦周期也非常短,不管是对于实物产品还是社交产品游戏产品,因此需要把握住这类群体的喜好和心理,快速作出反应,也许真不是做几百个调研就可以做到的,是真的需要从本质上理解并且有很敏锐的感知力才可以在这些消费力强却又很容易厌倦原有产品的用户群体里牢牢站稳脚跟。 以上回答由青锐创投负责该行业研究的投资经理杨瑜 @杨瑜 提供,我们也在自己的同名公众号『青锐创投』更新自己的行研和观点,欢迎知友们关注与交流。
24,770,437
499
61
真的有季经吗?
感谢知友们的提醒与帮助,博海拾贝已将文章删除,网易还没有回复。 6点半下门诊,电梯都停了,但今儿又查出来4个怀孕的,嘻。在门诊经常手舞足蹈地跟患者比划子宫和输卵管,所以知道一条简单的科普能解很多人之惑。某网随意更名转载我很愤怒,但菜鸟如我,没经验也没精力去追杀到底。呃,至少他们带着大姨妈巡回了一圈儿。 很高兴能帮到一些人,也促进我的进步。以后多长点儿心,在知乎,写更好的答案。:) ———————————啰嗦以后的原文———————————————— 季经可以有。 姨妈呢,有好多变异形态。有一群懒惰的姨妈,35天以上才来一次(称“月经周期延长”),其中有一只,正好每3个月来一回。咦,正好是一季诶,感觉萌萌哒!就给她起名叫她【季经】吧! 所以季经,只是月经周期延长的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BTW,季经的名字当初是由一家聪明的避孕药研发公司给起哒,称服用后大姨妈可以按季来,深得姑娘们芳心,原理明明就是把常规的21片做成84片嘛╭(╯^╰)╮(具体雌孕激素选择可能有变)。 ------------------------------------我是困困的分割线---------------------------------------------- 看了前面答案,觉得有必要科普下大姨妈相关。 一. 姨妈住哪儿 上图就是女性的生殖器官。 卵泡储存在卵巢中(而不是子宫壁哦)。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会有一批小卵泡发育,但只有一只质量上乘、生命旺盛的卵泡(优势卵泡)越长越大,其他小个儿的自动萎缩掉。 这个大个儿卵泡成熟后(1.8cm以上,不是卵细胞呀),会突破卵巢(排卵痛的原因)排到腹腔,被输卵管的爪子(输卵管伞)抓住运到输卵管里。这只卵滚啊滚,滚到约定的地方(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就躺下等精子来。如果有只蝌蚪过五关斩六将地游过来,俩家伙就幸福滴结合成受精卵,继续快乐地向前滚,到子宫内生根发芽。如果没有蝌蚪来,卵妹妹就只能等到面老珠黄、悲伤而逝;而姨妈,就会闻讯赶来,把给受精卵铺的被褥掀掉(子宫内膜),下个月再铺。 二. 姨妈是谁指使来的 这是一张让人苦大仇深的图,太难看你就随便瞟一眼,具体的听我来叨叨。 大boss是下丘脑,老二是垂体,科主任是卵巢,姨妈是听话的跟班儿。以28天的月经周期为例: 1-4天:姨妈主场。 5-14天:一批卵泡被召唤出来啦(虽然除了一只大个儿,其他的都当了炮灰)。这批卵泡在欢乐的成长之中,不停地分泌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够多的雌激素(大于200pg/ml)把俩boss逗乐了,就给发了更多的FSH、LH鼓励卵泡工作(正反馈)。这么你来我往,雌激素和FSH、LH相继达到高峰,FSH和LH的峰值引起排卵。 15-28天:排卵只是卵细胞孤身的远行,它留下的房子(卵泡的膜和壁)与小伙伴们(卵泡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共同形成黄体。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孕激素可以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为分泌期,变得更厚、更松软、更富营养。如果卵妹妹木有等到蝌蚪哥,黄体就不干了,雌、孕激素也不造了,雌孕激素水平的下降引起子宫内膜的脱落,大姨妈到。 三. 姨妈偷懒正常啵 由上,姨妈是由体内性激素的变化决定的。 月经正常不一定就有排卵,但几个月没来,绝大多排卵异常。(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去除术后这些昂,床都拆了还铺什么被褥→_→) 有答主说“有姐妹几个月不来月经,到医院检查无任何问题。”这里的检查肯定包括性激素。看了上文应该发现,性激素是波动的,一个月天天查天天不一样,需要对应所在时期判断有无异常。比如,月经5天内查的是基础水平(卵巢储备情况),排卵前查可判断卵泡质量,周期21~23天判断是否排卵和黄体功能。所以,如果几个月没来月经,怎样判断她处在月经周期的哪个阶段呢?是按什么激素水平标准来评价她是否“正常”呢? 对于月经周期延长,甚至是季经,排卵期飘忽不定捉摸不透的,怎么计!划!妊!娠!
首先回答题主:有! 然后我把这个问题延伸为:姨妈有哪些生理性变异?(中医范畴中医角度) 答案是: 并月(俩月来一次) 居经(3月一次) 避年(一年一次) 暗经(终身不来月经但可正常怀孕生育) 激经(怀孕后仍正常来月经) 出自: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第五十二卷 人之一 妇人月水:“有三月一行者,是谓居经,俗名按季。有一年一行,是谓避年。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谓暗经。有受胎之后,月月行经而产子者,是谓盛胎,俗名垢胎。” 吴谦等《妇科心法要诀》·卷一 调经门 月经之常:“然亦有两月一行,谓之并月者;有三月一行,谓之居经者;有一年一行,谓之避年;有一生不行而依然能孕育,谓之暗经者。此所禀之不同,而亦非病,不须治也。” 个人观点: 1.“此所禀之不同,而亦非病,不须治也”,这是各人的先天禀赋不一样,属于生理性变异,无需治疗,但前提是!!!从月经初潮开始就是这样才算!切记!如果以前姨妈正常一月来一次,后来突然两个月一次了并且超过3月以上如此,请速去医院检查治疗! 2.激经这事儿尤其要说一下,如果怀孕后,姨妈还是来,第一时间不要想到我这个答案,而是赶紧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孕酮不够or先兆流产啥的!!!切记切记!孕期阴道出血,不管多少请引起重视,临床不在乎这问题的麻麻导致胎儿不发育胎死腹中的病人我也是见过的。。。 3.帮广大女性朋友吐槽一下“避年”和“暗经”:卧槽这么好,姨妈已死请勿烧纸!我也要这样!!! 呵呵。。。想的美。。。 你有考虑过人家“激经”的感受么?。。。 以上~
24,777,745
45
15
如何评价小饭桌创业课堂?
先声明,本人是小饭桌第一期学员,但无更多利益相关,同时本人还算干过点儿教育培训沾边的事儿。 关于如何评价,我从两个角度扯扯。 其一,基于“学习”的体验和价值。 就个人所见,市场上可见可知的绝大多数“创业课堂”都能仅止于“讲座”和“分享”。属于那种“可以回应和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比如融资的步骤有哪几步),但还远无法实现对于“创业”这件事进行较为系统完整的学习。 这方面,实话说小饭桌说不上完美,但已经可以比其他很多创业课堂做得好很多。 举例,以我参加的一期来看,课程内容中覆盖了融资与股权架构、创业相关法律法务问题解析、创业成功经验&理念分享、企业经营沙盘演练、商业谈判、产品方法论等等。先抛开别的不谈,起码从内容结构上,我觉得小饭桌相比起那些一两次沙龙分享听完点故事就啥也没有了的创业课堂要有诚意得多。 另一块则是实际的学习体验。以本人为例,曾创业一次(非CEO),有一线互联网公司工作经验,有未来的创业意愿,这样的状态下,客观说,我觉得小饭桌给我的收获和启发还是很多的,主要源自于—— 仅就从我个人的体验和感受而言,我个人愿意给小饭桌课程内容的学习体验和价值打75分,算是我所参加过的所有创业相关的讲座和学习型活动中最好的,没有之一。 剩下那25分的缺失,主要源自于以教学培训的立场看,内容结构和完整性上的一些我认为可以提高和优化的地方。譬如说围绕着创业要面临的重大困惑而言,我认为小饭桌第一期的内容中完全可以加入一部分与创业方法论(精益创业只是其中一种方法论)、产品运营策略等相关的内容,这方面此前已经与小饭桌交流和建议反馈过。 当然,我参加的只是第一期,从课程内容和结构上看,小饭桌应该还在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我能看到的是,貌似在小饭桌的第二期中已经有了类似于产品营销推广方法以及产品设计相关的内容。 其二,关于可能会得到的其他惊喜。 小饭桌是需要报名筛选的,据第一期目测,小饭桌同学和桌友中不外乎三种人:1)正在创业的创业者,且是比较靠谱的那种创业者居多;2)目前工作于一线互联网公司,已有一定积累,有想法创业的人,不乏某些大咖;3)投资人。 因为小饭桌学习周期长(貌似我记得是3个全天+4个半天),加上环节安排上也会有意识去促进同学桌友间的更多互动,所以,惊喜主要会来源于你跟这几类人间的各种相关碰撞,比如一不留神就搞定了某个合作,找到了某个渴望已久的合伙人,逮着一个大牛帮你解决了一个萦绕心中已久的困扰和问题,不小心就搞定了下一笔融资,等等,都是可能且已经实际发生过的事。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 考虑到某些敏感因素,请恕本人回答中无法透露任何人真实姓名和更多具体细节,供各位自行判断。 讲完,收工。
知乎靠这种方式能发的起工资?
24,779,627
145
20
室外婚礼怎么应对下雨等天气状况?
恰好最近做了4场户外,又有3场都是在雨中度过的…… 其实如果预算不是很高,我建议就不用撘那个透明的房子了,比较贵,具体价根据当地情况不同,但是肯定上好几万是没跑的,只是租哈,另外场地方肯定是没有这种棚子的。说真的,很多人肯定承受不起那么高的价格。我还是讲一些经济实惠,而且现场效果还不错的建议吧。 好吧,其实就只有一招。而且遇上户外婚礼下雨基本上也只有这一招。。。。。。。。 那就是。。。。。。。。 噔噔噔噔!!!!!! 透明伞!!!!!! 一般来讲,我建议要结婚的新人要提前1周的时间,看看天气预报,预测婚礼当天会不会下雨。如果会下雨,那么就可以准备一些这种透明的雨伞!!!!!成本也不贵啊,批发价一把透明雨伞才6块钱左右(零售价也才10元左右),因为是户外婚礼,相当于参加仪式的人也大概不会太多,估算100人够了么?一共也才600块钱。。。。比起户外搭棚什么的动不动就好几万,600块钱已经是相当便宜~\(≧▽≦)/~啦啦啦~~~~ 所以,哼哼…… 价格你是承受得起的!!! 为什么要推荐这种伞呢? 3.他遮雨啊~~ 啊,哈哈哈~~~~最后一点也是醉了。。。 婚礼仪式一般是户外,用餐区域是在室内的。一般是这样安排的,如果说仪式和用餐都要放在户外的话,这个稍微麻烦点,你要看看你所在的酒店是否能够把用餐区域放在户外。如果自己觉得沟通不过来,你肯定可以找一个婚礼策划公司一起,帮着沟通一下的。哈哈…… 下雨的时候,如果是草坪婚礼,那么新娘子走路是很不方便的,如果穿高跟鞋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小草给绊倒了,毕竟大结婚的,伤到小草也不好。。。^_^ 如果不介意,可以穿雨靴。。。。反正外国人都这么干,不知道中国新娘子有这个勇气没有,哈哈哈哈…… 其实下雨也没关系,最主要是你要记得那天是你结婚,下雨也是上天赐给你的独一无二的天气!!!那些担心下雨的人就只能够享受室内的婚礼了哦。哈哈哈…… 所以, 你一定要开心,哦,不对,是一定要“嗨起来!!!!!!!” 因为,经历了婚礼当天的风雨,以后一定是阳光~~ 毕竟,阳光总在风雨后嘛(反正我是这么安慰自己的~~哈哈哈, Orz……) 祝: 新婚愉快~ ^_^ (我发现我在这篇帖子里面,好喜欢笑啊,哈哈^_^)
来来来 户外小王子来了 分以下几种方案来说: 1.酒店有户外场地,也有宴会厅 下大雨的话就使用备案,把婚礼挪到宴会厅里去,这是最常见的 此处无图 2.下雨,但是雨不大,属于毛毛细雨的那种 当当当 神器来了 某宝不到10块钱一把,可以提前预备个几十把,宾客人手一把 3.搭设帐篷 a.欧式透明顶帐篷(花费最高) 因为透明的塑料布很容易刮花,所以利用次数很少,相对的花费会比较高 b.欧式白顶帐篷 c.桁架帐篷 实在找不到很漂亮的图,用这个将就一下 桁架帐篷也能做得很好看的,然后相对这个也是价格最便宜的 肯定有朋友会问,分别要多少钱。 这个真的回答不了,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人工物料仓储运输的费用差别都很大 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个是按照规格来计算价格的,越大的帐篷价格越贵 4.等雨停 有些城市在某些季节会下雨,但是只是阵雨,雨停了之后,就一切风平浪静了。 不过一般户外婚礼都是在下午4点多的那个时间段举行,如果雨停了天黑了怎么办。 当当当当,神器又来了 灯光搭设,只要有灯光,管他晚上不晚上。 不过这些要提前预备好,临时加灯光没人hold得住。 5.还有最悬的 我大深圳有个神人,她每次做户外婚礼都会停雨! 去年国庆期间,我妹妹也是户外婚礼,我特别请了她过来当音乐督导!!! 在婚礼前一天,台风就已经开始往深圳方向移动 然后当天我们冒着大风雨搭建(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那种) 等到仪式开始的时候,停了30多分钟的雨!!!!!!!! 10多分钟准备,20分钟仪式。 仪式一结束刚刚拍全家福的时候,就大暴雨…… 图片均来自百度 谢邀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24,822,488
39
23
对于中国目前性教育现状,你有哪些好建议?
其实我觉得,关于性教育最重点的还不是在孩子,而在家长身上。很多家长接受不了谈这个话题,觉得很隐私很羞耻,小孩子不需要知道这些之类。我们告诉孩子要注意避免哪些,可是重点还是在于家长的保护。我的意思是,如果孩子自己发现有受到伤害的潜在风险或者已经伤害,这个时候家长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 之前因为支教的时候要对孩子做性安全教育看了很多这方面的视频,央视的有一套 ,我觉得挺好,还有果壳网的《一分钟性教育》。还看了很多《爸妈如何有了我》这样类似的性教育的书。个人觉得,那堂课的内容是很完善的(不过由于针对的是山区的小学生,侧重点在于“性安全”而非“性教育”,说实话要是“性教育”可能我自己都不太懂,很多性安全的知识也是备课才了解的),可是后来我想,我能端正态度很严肃认真的给他们(2-6年级)上这节课,他们的家长能不能接受呢?即使他们没有直接听我这堂课无法对我比较直白的说子宫卵巢之类的提出异议,可真正的效果仍旧取决于他们的配合。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告诉家长说哪个伯伯叔叔对他(包括男童女童)动手动脚或是发现有陌生人跟踪他,家长一巴掌过去:小小年纪脑子里想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对长辈要尊重哪有这么多这这那那的?!而万一当伤害发生,家长以此为耻辱反过来骂他打他歧视他(完全有可能并且是极大地可能),这对于孩子的伤害可能比性侵害本身还要大。 当时跟他们上课的时候讲的是,如果有人伤害了你,坚决不要替他保密,报警或是告诉你信任的大人,因为不说出来是对坏人的纵容、可能他还会去伤害别的小孩。 可是事后想想,如果真的这样做了,效果会是多少?城市里的家长都不见得能完全接受正确的反应来保护孩子,更何况是山区的孩子? 还有一点,当时对于三四五六年级是分男女生讲的,因为三年级开始就有性别意识了,相互开始分界线啊什么的。但是每次男生那边总是先下课,和男老师交流之后发现其实他也没能跳出束缚真正客观严肃的去给他们上课,他自己也还在害羞,同时他觉得男生受到性侵害的可能性很小,完全没有必要去讲。连比较容易接受各种观点的大学生尚且如此,还能对家长的态度做出更大的期望吗? 而这仅仅只是说性教育中的性安全这一块。 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对家长关于性教育的态度的教育。
悲剧发生的越多,推动性教育发展的人就越多。韩国熔炉法就是发生悲剧以后才出台的。 当然,我不是说倡导发生悲剧。从良心上讲,我们要避免悲剧的发生。谁都不希望悲剧能发生。那就希望媒体多多报道已经发生的悲剧,越多人曝光这样的事情。 儿童性侵也仅仅是从11年开始出现报道,然后被大量曝光。说实话,不得不感谢这些媒体,就是因为这些媒体报道了,所以大家才开始重视,呼吁更多的行动保护儿童,题主在这儿发题。 然而,媒体报道的只可能是已经发生的很小的一部分,依然有大量的悲剧发生却不为人知。 所以我的建议是,媒体尽量多报道这类悲剧,然后所有人都心寒,转而关注性教育。当然,媒体要学会如何保护受害者的权益。首先,不要给受害者产生更大的二次伤害。 性教育肯定是未来的趋势,但目前,真的困难很多很多。 所以,我毕业后会跨专业从事儿童性教育的工作,推动性教育的发展。总需要一群人首先站出来。
24,822,488
325
23
对于中国目前性教育现状,你有哪些好建议?
同伴教育,志愿十年。 1.性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2.安全和健康应该被放到同等重要也是最重要的位置。“内衣下面的部位不能碰”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知道。 3.性教育应该从小学入学就开始。 4.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父母。教给孩子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去实践。孩子遇到任何形式的性侵,都应该有勇气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否则就是父母失职。 5.性取向平等应该成为高年级性教育的内容。 6.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教学应在青春期就完成。 7.每个女孩都应掌握除紧急避孕药外的三种避孕方法。 8.在每一节课上坚持使用阴茎,阴道等名词,不可以用任何其他词语指代。 9.将所有有性侵犯记录的教育工作者清除出教师队伍。 10.性教育也是知识,大大方方地说,认认真真地听,谁都不必藏着掖着,谁都没有资格耻笑。 【不要用光用一些理论来教育孩子,更应该结合一些负面的事例才能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应该合理合法的对待性,而不是图一时之快毁了自己。】这种看似伟光正的句式其实就是将性罪恶化。性是人生活中一部分美好的经历,什么叫毁了自己?失贞吗?堕胎吗?这些都不是性的问题。反倒是什么叫合理对待?什么叫合法对待?如果孩子能够在小时候就接受正确的知识,正确使用安全套,有很多意外怀孕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恐吓是懒政,教育是长期。 但在知乎这种应该好好讨论问题的社区里,回答这样的问题都会有人搭讪骚扰求约炮,可见这些意见和建议也是没用的,唯有自己脚踏实地去做,愿每一个看到答案的人,将来能够如此教育您的孩子。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真心觉得很无奈!现在的社会有点奇怪,感觉什么都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尤其是一些家长,好像他们负责给孩子一口饭,一件衣就尽到了义务,其他所有都是老师管了! 性教育,应该是从小孩子有了性别意识起,就开始潜移默化的教,而且孩子小,有些话反而好说!现在孩子普遍发育较早,小学高年级很多女生都来了例假,为了让她们理性的面对这件事,我打算开个主题班会,我还特意把班里男生赶出去,结果女生全部羞红着脸缩在角落,极力否认自己来过例假的事实!(其实发育了的女孩子从外形就看的出来)我记得我小学5年级,表姐大我2岁,刚经历初潮,妈妈就以她为例,教了我很多关于例假的知识,告诉我每个女孩都会经历这个,这期间哪些事不该做,那时候虽然小,却牢牢记住了一切,所以后来自己初潮,我十分的平静!那时候学校开了生物课,老师很严肃的跟我们上了这节课(在那个年代,很多学校都是直接跳过这个章节的)面对起来就更理性!这里真的很感激我初中的那些老师们,在其他学校,男生总会为此嘲笑女生,但是我们上体育课,女生却可以很从容的请假不跑步,因为体育老师也很好的引导过大家,所以班里的同学都非常好,从来没有让我觉得难堪过! 我觉得性教育,家庭和学校教育相互结合,才能有好的效果!
24,861,555
56
23
自主品牌汽车尝试「平台化」的前景如何?
「平台化」有什么意义? 最直观的是从「规模」的角度来思考: 大众、丰田每年生产千万辆汽车,规模之大,自然而然地催生了大众MQB平台与丰田TNGA架构。 仅从「规模」的角度我们看不到自主品牌搞平台化的动力,毕竟它们的销量离千万还远着呢。此时,还要考虑另外两个角度:「个性化&多元化」与「新车响应速度」 前一段与丰田交流一次,提及竞品问题,你猜丰田对哪个品牌的竞品最为敏感? 本以为,丰田最敏感的对手是规模相当、定位相似的大众。然而,提及大众并没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 并不是说大众不是对手,而是说大众只是一位常规对手。 迫切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是一个我从未想到的品牌:领克。 领克vs丰田???这两个品牌怎么会摆在一起比较呢??? 一开始觉得意料之外,但稍加思考就会觉得在情理之中 —— 中国是「第三消费世代」消费倾向最强的市场,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这恰恰是丰田的短板、领克的长板。 丰田怕的不是领克,怕的是中国市场消费趋势的快速变革。 在这样的消费时代中,车企要想活下去,光有「大爆款」还不行,还必须有个性化、多元化的「多个小爆款」。 所以,曾经拥有哈弗H6大爆款、如今拥有欧拉众猫、坦克全家等多个小爆款的长城,活得非常好! 而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策略离不开「平台化」。 当今的消费者很着急的,一年前发布的新车,等交付时可能都过时了。所以,推新车不仅要个性化、要多元化、要差异化,必须还要快。 快也离不开「平台化」。 这个问题是2014年提的,那时候自主品牌刚开始搞平台化,恰好到2021年告一段落。中信建投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认为[1]:自主品牌从2015年开启的「平台化」战略补足了制造端短板,这是支撑自主品牌份额回升的主要动力之一。 这个论断,其实与本题目描述中的一句话是不谋而合的: 自主品牌从2015年开始平台化: 长安汽车的平台化: 比亚迪汽车的平台化: 长城汽车的平台化: 吉利汽车的平台化: 平台化使推出新车型数量上升(多元化、响应快): 从而支撑自主市占率提升: 戏剧性的是,提出“平台化之路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来说是未来必须迈出的一步”的某公司,而最早开始平台化的某公司,似乎并没有享受到这一波平台化带来的红利。
仔细看了下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比如 @Shijia 的回答是2014年的,因此其实已经“过期”了——如果是在2014年,我是认同他的回答的,那时候自主品牌确实还谈不上尝试平台化的问题。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位答主大哥估计自己都没有想到,世事境迁,仅仅7年后,到了2021年,自己所在的车企都已经开始做平台化了。 先说说走在最前面的吉利。 避免被当成水军,吹吉利之前我得先踩一踩:这几年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上做的完全不行——很多媒体都提到过吉利曾经考虑过自研电芯的事情,也有具体的行动,就是扶持了一个“湖北吉利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但不成功。目前吉利的电池主要还是外供,由于本身吉利+几何+领克+极氪+沃尔沃这些旗下品牌加一起新能源销量并不多,所以无法像特斯拉一样对上游形成足够的话语权。 而长城已经有了蜂巢,并可对外供货,从这点来看吉利做的确实没有长城好。在具体车型方面,目前欧拉的一堆猫卖的相当不错。 但吉利唯一有一件事做的特别牛逼,那就是题主问到的平台化。 由于有了沃尔沃的加入,由从沃尔沃请来的首席架构总工程师kent大佬带着一群中国工程师研发的SEA浩瀚架构(平台)可以说是自主品牌里我知道的第一家成体系去研发一个纯电专用平台的车企。(第一个投入市场的家用量产源生纯电的车是奇瑞小蚂蚁,但遗憾的是不是成体系设计,后面也就推出了个大蚂蚁没了) 浩瀚架构的介绍就没必要了,这又不是吉利的广告贴。 简而言之,浩瀚架构让一群中国工程师有了从0开始研发出全新纯电平台的经历。而后面多个品牌都选用浩瀚架构去造车,已经说明了这个架构(平台)的成功。 比如百度要造车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它们用的就是吉利的浩瀚架构(平台)去造车: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对于集度(百度)汽车而言,它可以直接跳过底盘开发的大量工作,而让创始团队把精力放到百度本身更擅长的代码相关的项目上,比如自动驾驶、语音交互、车机系统等。 同样这么做了的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品牌那就是Smart——这个奔驰旗下的品牌,如今已经把自己全部交给吉利了,后面我们看到的Smart车型,用的都是吉利的浩瀚架构。 而对于有了平台的吉利而言,来自外界的认可不但让自己的浩瀚架构有了戴姆勒、百度的背书,而且对于自己的平台而言,用的越多,也就意味着当初耗费巨资开发的成本可以尽可能的分摊出去——从目前来看,吉利的浩瀚架构(平台)应该是前景最好的。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开头提到的答主在2014年的回答了。 很有意思的是,这位大兄弟现在在小鹏汽车,而小鹏虽然没有明确的做平台化,从它的车型来看,很明显是要以P7为蓝图,去一点一点做平台化。 毕竟800V高压SiC平台基本上已经把将来会用到的技术都布局了,而按照之前Xpilot的roadmap来看: 到了G9车型也是之前发布规划的一个“终点”——P5车型的Xpilot3.5上了激光雷达,让城市NGP的表现得到了保障,而G9车型的Xpilot4.0则是把硬件算力提升到了足以应对复杂路况的程度(从30TOPS提升到200+TOPS)。 而更遥远的Xpilot5.0则是要计划给出更多的冗余以应付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而最重要的是P7官方曾经说了,是可以支持到Xpilot4.0硬件升级的: 也就是说从P7开始,小鹏大概率已经在做平台化了。 最后说说蔚来(理想只有一款车,谈不上平台化): 目前的消息是明年(2022年)会有三款车:除了已知的ET7之外,还会有ET5和ES7。其中ET5是延续ET7的车型,而ES7则是一台比ES8稍微小一点,比ES6稍微大一点的车型,它和6、8最大的不同在于硬件预计会提升到ET7一样的水平。 而蔚来其实已经完成了平台化的一部分——蔚来对于ET7的平台称呼其实是有变化的,官方现在的说法是NT2.0平台,而在2019-2020年的时候,对外宣称的是采用第二代NP2平台打造。再加上2019年蔚来遇到的危机足以打很多研发的投入(推出EC6就是很明显的证据,内部叫Fury项目,是一个妥协的结果,被腾讯爆料过),所以ET7的平台到底是不是2019-2020年宣传中严格意义上的“二代平台”,现在也无从查证了。 官方可以说只是改了个名字,但对于原本NP2会有什么,这大概属于企业的机密了。 但从机械角度去讲,ES7大概率会用NT2.0平台,而到时候它整车的架构上(尤其是机械方面的设计)是否和ES6、ES8有彻底的不同——比如说轴距带宽方面是否比NP1大幅度提升,比如说是否考虑了MPV、皮卡车型的需求,比如说如果推出小一号的子品牌,是否有相同的架构。 但不管如何,蔚来因为换电的体系,可以说是最需要平台化的新势力,毕竟电池包可以让补能灵活,但也会给新车的设计带来桎梏。 甚至将来说不定会出现可以兼容到原有换电系统里,小一号尺寸的电池,只有这样蔚来本身才有可能推出小车型。
24,915,125
159
31
导演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为什么?
对于新导演来说,我认为编剧能力和剪辑能力是最重要的技能。因为电影只有三个创作环节,依次是剧作、拍摄和剪辑。 对于大多数导演来说,社交能力是最重要的。原因不解释。 对于所有导演来说,不管你有啥能力,总得有那么一两项能力是超群的,别人无法企及的。不然就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继续做下去了。
从观影者的角度说一下(是的,如果以下有非专业的看法我就会用这句话来当挡箭牌,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镜头语言 1、新颖的镜头语言 2、合理的镜头语言 二、叙事节奏 这点认识实在不多,但个人看过故事讲的特别好的电影可以总结如下“设置悬念,合理铺垫,适时高潮” 以最近看过一部故事讲的最完整的的电影举例——《X战警-逆战未来》。电影起头先重磅轰炸,引出“世界要完了,这些人也只能在小角落玩手指了,怎么破”的悬念,而后就开始铺垫“还有办法我们乘坐叮当猫时光机回去拯救世界吧”,拯救过程中逐渐引入“哎呀贵圈真乱矛盾越来越多得一个个解”,有铺垫、有矛盾,高潮出来就毫不突兀,情感也随之被调到最高点,这里我补一句——哎呀万磁王你太特么帅了! 三、对白设置 其实对白与前面两者应该是紧密相关的,故事节奏和镜头语言或许独立性还比较强,但好的对白设置却无法脱离前两者而存在。这点不用多说大家都应该懂,和叙事节奏关联不紧密的对白显得脱戏,和镜头语言不配合的对白显得多余、苍白。 恩,没了。。
24,915,125
493
128
导演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为什么?
导演工作一言以蔽之,便是通过视听手段调度观众的注意力。 这里面视听手段我先粗暴地分为三个。 注意力其实有两个内涵。 把电影的视听手段一个个列出来,掰开揉碎了讲它们如何调度观众的眼睛和情感,基本就是电影了。 导演的调度本质上是对观众注意力的调度,这个伟大的洞见不是我的,是英国导演Alexander Mackendrick在他的著作On Film-making:an introduction to the craft of the director中提出的。这本书是学生导演时代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 2014年5月,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的纽约传奇音乐厅人头攒动,应即将卸任的老院长Mary Schmidt Campbell的邀请,马丁斯科塞斯作为学院历史上首届毕业生在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在他风(漫)趣(长)的半小时演讲的开头,马丁分享了时至今日仍然困扰自己的两个噩梦。 老马的噩梦点出了导演工作的两个特点: 导演工作是一个非常有后现代色彩的工种,既需要导演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艺术家,又要求他是一个好的领袖,一个职业的团队球员,有时还要当一个好的销售(特别是导演生涯的早期)。 黑泽明如是说。 分解场景的两种思路: 利用绘画(构图/光/景深/场景纵深)和戏剧(表演的动作/走位/对话)的叙事工具对观众的注意力进行调度。 摄影为剧本文本(表演和对话)增加视觉维度。作为导演,并不需要完全掌握摄影技术,但需要了解摄影的工具和手段-它的武器库。 对于很多导演来说,片场的拍摄只是收集素材的过程,真正的叙事是从剪辑房开始的。剪辑的意义无需赘述,正如拍摄并非拿着故事板在现场呆板地依葫芦画瓢,剪辑的过程也不是拿着场记单和剧本进行的机械化拼接,而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很多剪辑师是在不看剧本不和导演交流的情况下根据素材和粗剪完成第一稿剪辑的,这牵扯到了导演和剪辑师的合作。与其他创作者的合作是导演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下一个章节的内容。 相关问题: 独立电影如何找到投资? 导演和编剧是怎么协调的? 评估剧本 如何与制片主任合作 好了,挖坑完毕。 上面的很多问题已经被知友提出来了,也有很多优秀的电影人分享了非常有启发性的洞见。我也会在未来陆续在专栏Sight & Sound(视与听)中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我喜欢导演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让我有机会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写新的故事,和新的工作人员合作,拥抱新的技术,尝试突破自己去试探电影媒介的边界,探索它无穷的可能性。同时这个过程也必然伴随着永不停歇的迭代,不断地推倒重建,在漫长电影周期中无可避免的自我怀疑。 然而你别无选择,因为你的位置永远不安稳,哪怕当你睡觉(做梦)的时候。 最后以马丁毕业典礼的结尾和大家共勉。 —Martin Scorsese
有一个自己的爱好。 这个爱好决定了导演独特的看世界的视角,这个视角会经常性地以其独特的知识体系体现。这个知识体系会成为其行走世界的标签。 如周星驰的无厘头,徐浩峰的武术,蒂姆·伯顿的哥特,阿莫多瓦的色彩,迈克尔贝的炸药。 其他的能力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学习完成,这个能力需要一生的时间去浸染。那些能力在拍摄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有用。因为是客观的技术。这个能力,是一部电影的魂魄,是电影魅力的最大来源,即主观性。 它在短时间内,不会起到明显的作用,但会在更长的时间里,会显示其恒久的、越来越强劲的力量。
24,970,397
7,070
808
截至2016年,为什么国企英雄钢笔厂会到这样的一个地步?
别扯什么时代的眼泪了,仿佛信息时代下没有活的滋润的钢笔商似得。 英雄这个民族品牌的衰落,企业的领导层要负绝大多数责任。 九十年代左右,学校学生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英雄钢笔,然而吐墨不均,划纸,爆杆,笔帽碎裂的问题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这些是能够让人忍受的,甚至被视为常态。那时学霸还以“我一个学期写坏了10支英雄笔“作为刻苦的证明。 然而当有了选择后,你还用糟糕的质量忽悠客户,就不要怪客户用脚投票了。当然,英雄还是有机会的,毕竟人都有情怀,适当运用,翻盘虽然没戏,混个温饱总不差。 刚毕业的时候,以前同学结婚,我手头拮据,又想送个能出彩的礼物,于是花两百来块买了一盒英雄婚庆对笔,预备写上”革命情谊永不褪色“以馈新人。然而尴尬的事情发生了,我刚写到”永不“两个字的时候,笔尖居然他妈折断了,这真是绝大的讽刺! 我完全能够理解,对笔这种东西嘛,很多人用不上,看一下就收起来了,现在这个时代,用钢笔的人更是少而又少,那么中看不中用,也是可以的,但是,你总不能完全给我整个一点没用的货色出来吧。我们不谈什么品控,不良率啊各种高大上的东西,就想问英雄的厂商一点: 我们不谈做一支好笔,你们有没有做好一支普通笔的决心? 这才是死掉的英雄最欠缺的。 说白了,一个躺着赚钱习惯了的牌子,在大家都跑起来后还躺着结果饿死了而已。你又懒态度又差,你不死谁死?要是国家靠垄断和指定的方式让这种钢笔厂活着,我都觉得对不起努力改善技术和质量的其他厂商。
反对_ 的答案 这个问题我本来不想回答的,但看了这位答主的回答实在想说几句(他的答案是不能评论的) 他的回答里用两个大大的“错”字,来否认其他笔友分析的原因。 他首先否定了质量说,举例说最贵的万宝龙质量也不好…… 我实在想不出万宝龙质量不好与英雄质量不好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按这个逻辑,如果钢笔书写未被时代淘汰,英雄的质量即使再不好,也不会没落? 然后他否定了国企说,举例是诺基亚和柯达,认为他们不是国企,也没有跟上时代进步,走到了没落…… 也就是他认为别人犯过的错,在英雄身上出现就是正常的。 最后,他坚决的把英雄没落的原因归于时代进步,用钢笔的人少了。 我没统计过中国的钢笔用户数,但是我看的到即使在今天,百利金、凌美,还有日系的那几家钢笔企业还活的很好,它们在中国的业务开展的也不错。 他还嘲笑笔友说你喜欢书写,怎么不用毛笔书写……认为毛笔被时代淘汰了,所以就该像英雄厂一样。 可笑的是你知道上海还有一家国企,叫“老周虎臣”,它只生产毛笔,但它在上海还活的好好的吗?而且他家的毛笔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与口碑来说远不是老大。 就手机来说,全世界还有很多生产被时代淘汰了的功能机的企业,他们像今天英雄一样狼狈吗? 而其实英雄的没落和狼狈,恰恰是因为和_ 一样思维: 钢笔的淘汰是必然的,所以倒闭了也很正常…… 别人的钢笔也有质量问题,我们质量差还卖的便宜呢…… 错误都是外部因素,不是我们的责任…… 当然比差是我国的优秀传统,出问题推到外部因素也是…… 接下来说一下我对原问题的回答: 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数百人的小厂经营一项虽然没落,但还起码有数十万消费群体的产品。竟然一事无成!? 我想问的是英雄你既然仿了Lamy,为何对自己销量最高,历史悠久的616无动于衷?你在616的外形基础上,通过优化内部结构,改进上墨方式,提高材料等级,增加颜色选择,推出一支复刻版616,会比现在山寨别人的359获利差? 英雄100的上墨方式是规定100年不能变的吗? 衍生产品的生产是禁区吗?谁规定你不能生产书写工具里市场份额最大的中性笔? 懒! 懒导致了质量差! 懒导致了跟不上时代进步! 懒得睁开眼看一看自己的饭碗! 懒得尊重一下自己的衣食父母!
24,970,397
1,641
205
截至2016年,为什么国企英雄钢笔厂会到这样的一个地步?
别把英雄和柯达比。 柯达倒闭之前品控都是过硬的,柯达才是真正死于时代。 英雄,质量低下,品控那么差,多少年来不思进取,经营理念僵化又落后。 这样的企业不死,谁死?
主要还是产品质量差劲呗。 小时候超喜欢用钢笔,到高中毕业时候估计用过不下20支,其中英雄100用过3支,但是没一支能好好用到一年的。不是容易断墨划破纸就是还没使劲呢笔尖就歪了。这也就罢了,有一支在一切外部环境都正常情况下,用着用着就从笔杆渗出墨水来,后来发现是墨囊有问题。还有一支更离奇,别的钢笔都没事儿,唯独这支每天平躺在铅笔盒里都从笔尖溢出墨水,一拔开笔帽跟打开墨水瓶盖儿似的。。。当时不懂,还以为是我用的不对,还自己给自己评了个“不爱惜物力”。 后来有了更好的笔之后才发现。。。以前都什么玩意儿啊。 所以质量差不是说每一支笔都差,而是质量不稳定。用高中概率论的知识说就是,一批产品的次品率很高。不是说不好用的英雄100就不是真的英雄产品,况且当时英雄100买来就想长期用,买了之后肯定要验证一下防伪的呀。话再说回来,再用高中概率论中的知识来看,100个人里有50个人说质量好也不能证明次品率低(换言之质量好),但是有20个人说质量不好,就足够证明次品率够高了。 以及 别的厂倒闭原因不论,英雄不给力主要原因之一肯定是质量差啊。这“错”那“错”,典型瞎扯。张三死之前肺病严重多年,难道因为李四是胃病死的,所以大家说张三得肺病死就是错的了?还诺基亚。。。高中作文都不能这么举反例好么。 多点实际,少点情怀。
24,975,071
32
15
「蜗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贬义么?
谢邀。 这个问题要分三个层次看: 1.如果从室内设计的角度来说,形容居住面积有限会说“紧凑型空间”、“小空间”,这样的词语完全是为了描述空间类型而诞生的 ,所以是完完全全是中性词。 2.但“蜗居”这个词则完全不同,在不同阶层的人眼里,它的诞生本身就带有嘲笑、自嘲、无奈、对现状不满、歧视等不同的情绪在,所以可以说这个词是带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 3.随着时间的推移,追求内心富足之人越来越多,一些诸如“优雅的蜗居”、“温暖的蜗居”这样描写生活方式的词语越来越多,此时的“蜗居”变成了一种知足者常乐、在有限环境下追求更丰富细节的理念,在这种语境下,“蜗居”这个词可以说是摆脱了贬义色彩。
谢邀! - 我认为是贬义。 蜗居、蚁居、富二代、屌丝,这些词之所以能大范围内的流行是因为代表着一种病毒般的情绪,这种情绪叫:“不满”! 不满,意味着意识里有最微妙,最保守和内敛的攻击情绪。 不要说自我调侃什么的角度,这不是这些词口口相传的主流原因。 另外引申到题外,这个问题应该属于这次知乎圆桌的讨论。 很荣幸再次作为知乎圆桌活动的嘉宾。作为独立家具设计师,首先非常高兴看到华日木业举办这样的设计比赛活动的,给业界的设计师带来更多的展示机会。 但,就我个人而言,不赞同这次活动用“蜗居”的提法,显然即使它不是贬义词,那也不会是褒义,不会带有强烈的向上的情绪。 原因有四: -
24,991,422
1,069
62
全球有哪些经典的小空间家具设计作品?
对不起,破坏了大家想欣赏艺术的美丽心情 = 。 =
凡是没门(盖)的东西都不要买,落灰愁死你!
24,991,422
1,554
102
全球有哪些经典的小空间家具设计作品?
我也选了几个我觉得挺聪明的案例和大家分享。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解决问题的产品设计的思维方式上,暂且不对设计美学本身进行讨论。本回答以图片为主,因为图片本身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1.设计师Orla Reynolds设计的储物柜不仅能够任意堆叠,还能把配套的椅子和桌子收纳进去。 2.瑞士设计师 Till Könneker发明了一个多功能组合方块,能够将床,储物柜,书桌等功能集中在一起,且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尺寸 3. 来自慕尼黑的设计师Moritz Putzier设计的一张桌子不仅能用来进行日常的办公学习,还是一张多功能的餐桌,从准备食材到烹饪到用餐都可以用其完成。 4. 来自韩国的设计师kim myung hyun设计的一套组合家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拆解或两两各自组合。 5.来张极端一点的折叠沙发案例:来自美国加州的设计师Yumi Yoshida 从日本传统折纸中获得灵感,设计了这张可平铺变成一张大垫子的沙发,不用时也极其方便地将其折叠后放入储物间 6. 设计师David Manning设计的一个可折叠式的工作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空间里的办公需求,它装了轮组可以任意移动。工作时其可以变成一张小型办公桌,闲置时也可以垂直平放成一个多层的悬物架。 7. 最后推荐一个小东西,来自中国设计师张逸凡设计的晾衣架,它能帮助解决衣橱空间紧张的问题 欢迎关注良仓( )的微信订阅号(iliangcang)或下载良仓APP了解更多有趣的内容!
现在市面上这种带哟收纳功能的床已经极为常见。可以放书,放衣服……对于小户型来说,功能性和多样性极为重要。 ▲这个作品出自于一位在韩国弘益大学学习木工和家具设计的设计师。一个柜子集衣帽架、衣柜、落地灯、收纳盒为一体。一个人住的话,这一个柜子也够了。 ▲意大利设计师SimoneSimonel的作品,应该可以说是开放式的衣柜。 还有一些其实不能算是经典,但是是实际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的: 正方形茶几,中间镂空的部分可以用来储物。 墙上挂钩,用来挂雨伞、衣帽都是非常方便的。挂钩固定在墙上,也不占多大点空间。 实木壁灯,即使没有桌子也不用愁没地方放台灯了。 参考文章:超强收纳,房间再小也不愁
25,023,671
58
37
房间剩余空间一平米不到,可以买怎样的书桌?
非常赞同一森的答案,但是作为一个穷屌丝,我还要考虑有渠道购买,安装方便的问题,所以补充一下。大师的作品不是贵,就是难购入,即使自己找木工山寨也费时费力,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抽空做。所以,推荐你宜家或者淘宝可以搞定的。。。 1、IKEA 诺伯格 壁装折叠桌(74x60白色) ¥299 IKEA 比约斯 壁装折叠桌 ¥399 这两货是尺寸造型不同吗?桂林没有宜家不清楚 这个是我当家教时,小朋友琴房里她看书写作业用的。我觉得小空间特别合适,见宜家图 折叠后如下图 另外宜家的搭配你可以参考的,上方空间利用起来,平时不用的时候桌板收起来,折叠椅也可以参考挂壁。。。一平米也不怎么有小的感觉了吧。如果是横向空间,还能当两人餐桌,蜗居也温暖啊~ 2、当然淘宝的时候也发现了很多聪明的商家推出的类似产品,便宜,关键一点是可以定制大小。 想我这样酷长桌板的人,基本会考虑选择定做尺寸。。。 店家的配图写了“胜宜家”,不知道是否如此,但是就价格来说却是必须必的胜了 支架材质照卖家说法应该是可选的,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折叠下来会不会像宜家有一个水平窄边,可以放个笔筒,树立夹基本书那种? 最后,远在四线城市的人庆幸没有宜家还有淘宝,淘宝之外也还是有其他的选择的,比如当地的流动人口简装家具市场。淘一下也许找到能够跟自己空间大小匹配的便宜桌子也不一定。我以前就是嫌网上买麻烦+沉,在我们这儿的一个家具市场挑了一块加工米粉店桌子的合成板子120mm*60mm(¥30)和一个类似可伸缩麻将桌的桌腿(¥35),打车弄回家就成了我的小书桌 。现在房东卖房又被滚蛋,于是这个桌子的好处就彰显了,分体搬走,简单。新窝除了床剩两平的空间还好放得下。 貌似离题了,原谅我吧。 以上,希望对你有用。
我是来反对那些说床上电脑桌的,想买的人自己先试验一下,坐床上半小时,想象一下脚被困在床上电脑桌下那小小的空间里,只能上下左右小幅度动作,翻身就别想了,伸个懒腰都得小心翼翼,抬个腿就能把桌子掀了,非常的反人类。
25,023,671
155
37
房间剩余空间一平米不到,可以买怎样的书桌?
这个,楼上的有些将就啊,可能有些倒是能用,不过感觉略丑。如果,只满足功能,我想直接买过折叠桌不就可以了吗,没必要还在知乎来提问吧。 简单说下,希望不仅对题主也对有类似疑问的人有所帮助。 最喜欢的肯定是String的置物架系列: 不过这个东西有个缺点,就是国内不好买,正品也比较贵。 所以还是首推宜家的类似款:艾格特(Algot) 近乎全能的存在,可以当置物架、书桌,更为常见的则是用在衣柜和洗衣间。 利用墙壁做一个可折叠的桌面版,这类想法上面也有提的,不过效果美丑还是看个人打理。 这种美式铁艺的置物架,网上定制的很多,很容易实现。 或者,有没有考虑过放在卧室、阳台、定制衣柜里呢,当然,如果你是租的房间的话,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买个小桌子放那儿就可以了,上图是宜家的桌腿和桌面版,组合下来应该是59+15*4=119,还是那句话,好不好看,还是看使用者的整理布置,以及个各类配件饰品的品质。 这类神器,我竟没在淘宝找到仿制品,有可能太小众了,也可能我搜的关键词不对。不过,这个工艺和原理都很简单,随便找个木工都能做。 如果空间足够,或者干脆定制个更加实在的款式。
法国设计师David Dubois家的书桌,可以参考下~
25,028,166
991
308
大学生如何找到家教兼职?
一、找家教攻略篇 如何找上门家教 1.最简单而且可靠的办法是去本校的勤工助学中心,无中介费而且更加安全。一般都会有面试流程,建议提前把要面试的科目知识温习一下,以防对知识点生疏而错失机会。 2.通过当地家教中介机构。但是不是很推荐,因为要收中介费(在我们这边,中介费用一般是两次课的课时费),而且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因为我是女生,兼职什么的都比较小心。不能为了挣点生活费而冒这么大的风险,得不偿失!!!)。 3.通过公众号,比如家教114,直接搜索就能搜到。但是需要上传身份证等信息,所以我当时放弃了(其实也是有一点嫌麻烦,我这个人真的很懒)。 4.通过朋友介绍。这个挺靠谱的,不用我多说啦! 如何找线上家教 1.通过家教群报名。大家切记,一定要加那些不收中介费的群,还可以免费答疑,也会发一些面试技巧什么的。线上家教不同于上门家教。上门家教中介只能通过收取中介费挣钱,但线上家教的中介都是在帮家教平台招老师,他们的工资是由平台发的,所以不可能再收取咱们的中介费。 2.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公众号,线上家教工作室,我会把所有家教的信息汇总在里面。 二、安全篇 1.上门家教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第一次上课,还没确定对方家庭是否可靠就要在人家家里待最少一个小时,所以马虎不得)!女生可以让男票护送,没有男票的话可以让朋友陪同,并且最好提前把地址发送给朋友或家人。请各位小姐姐们一定要注意! 2.线上家教大部分都需要上传身份证件。建议大家加个水印再传,最好是把脸和身份证号都覆盖一点,这样去水印的话信息也就不完整了。 三、线上家教如何准备课件 1.可以去12999网直接下载做好的课件,自己做真的是太麻烦辽! 2.另外还可以去百度文库下载。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百度文库那种用券下载的文档可以不用付钱买,直接去某.宝搜索百度文库,随便花两块钱就可以买到几千券!我前年买的到现在都没用完!请叫我省钱小达人hhh 3.其实更方便的一个办法是直接找一个不用做课件的平台,做过课件的童鞋都知道有多麻烦! 四、试讲注意事项 1.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大方自信。面试我们的基本上都是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小哥哥/小姐姐,所以不用紧张,就当作平时和同学聊天就好。 2.注意有效互动,尽量避免无效互动。有意义的互动应该是对知识点和解题思路的探讨,尽量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解题方向去思考,比如说,“我们刚刚回顾了函数零点的求解方法,那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运用哪种方法呢?“”上节课讲了几种解题方法,分别是哪几种呢?“,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思考。而无效互动就是”这样对吗?“”是吧?“对吧?记得吧?”这种,学生只能附和你说“是”、“对”,而没有自己的思考。 3.一定要备课,避免出现某个知识点答不出来甚至答错的情况。一旦有这种情况,家长或平台可能就不给你第二次上课的机会了! 以上。 暂时分享这么多,想到了再来补充。 最后再啰嗦一句,想要获得更多家教兼职信息,可以关注公众号:线上家教工作室
学生党赚钱,做家教啊! 端盘子、发传单?不适合你! 并不是说工作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夏天了……干体力活真的很热! 而有些工作可以坐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用着WiFi,有时候还有小零食……想想岂不美哉? 好了,说正经的,作为在校学生,如果说想做兼职,家教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一方面,作为学生,学习是你最擅长的事情,教育工作是目前最容易胜任的; 另一方面,你的这份工作,给自己的课余时间增加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你可以坦然地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你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因为家教这份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如何与家长及其小孩沟通,如何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对方的过程。 既是大学生,又是家教老师。这种角色的互换,可以培养你换位思考以及宽容待人的能力。 这些将对你的人生大有裨益。 当然,不管是出于什么初心,只要你有付出,从新手家教到资深教员,你的努力必定会得到回报,认真做下去,实现大学经济独立是完全没问题的。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家教服务平台,线上和线下模式都有,今天我以 家教114 平台为例,将这个最适合学生兼职的方法,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下面可以直接去注册 平台内的信息基本都是有需求的家长发布的,随时更新,数量很多,各种学科和年级的学生都有。 当然,作为学生,你可能会缺乏一些教学经验,这是很正常的,只要用心努力去做就可以了。 如果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可以往下面看了↓↓↓↓ 按照提示一步步填资料就可以了。提交资料后会进入待认证阶段。 大概几小时内,就会收到认证通知: 认证成功,成为教员后,你就可以接单了。 点进教员端,登陆后就可以看到最新的“家教订单”,挑选合适的订单: 点开详情,如果你觉得符合要求并且愿意去尝试,不要犹豫,直接点击下方的申请订单。 申请后,在个人中心,申请记录,可查看申请过的信息: 若各方面都符合家长要求,客服会电话通知。 P.S.有需求的同学可以在个人中心申请开具实习证明。 在我们自己的求学生涯中,更多强调的是对自己负责,这是我们年龄尚小的时候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眷顾。 当我们接触社会,就要学会对别人负责,责任意识需要重新定义并被放大。开始重要的“从表达自己的欲望,到,将自己的欲望与客观的希望结合”的心态转变。 当你有了自己的一份家教工作,你的肩上多了一个孩子的未来、一个家庭的期望,这个孩子有没有因为你而变得更加优秀,在你的内心里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家教114专注教育行业十数年来,接触的优秀大学生老师不计其数,对于儿童心理教育也一直在探究。 “就业难”的严峻现实给在校大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一份经历丰富的简历,是找工作不可或缺的“装备”。大学生做家教正好可以弥补工作经验的空缺,为自己的简历增加一份色彩。 我们乐于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你做更优秀的自己。
25,030,787
35
17
你见过的最有创意的教师节活动是什么?
今年是第36个教师节!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说起教师,我们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画面大多都是在三尺讲台上谆谆善诱的老师。但其实,不止于此。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除了学生时代的老师,在我们身边其实也有非常非常多的老师。比如为新员工提供入职辅导的导师、细心带教的前辈、内部培训的内训师等等,都可以称之为“老师”。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我们都可以送上一份祝福,说一句:“教师节快乐!”对于我们企业文化人来说,教师节当然也不能放过呀~活动搞起!但许多小伙伴们纷纷面临另一个问题:怎么举办一场创意满满的教师节活动呢?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节,对于华为人来说,也是导师的节日。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看看上研、无线网络深研分部,他们是怎么表达对导师的情意的。 作为讲台上指点江山的讲师,是腾讯最受瞩目的一群人,也是充满幸福感的一群人。一起看看鹅厂讲师们一年里幸福感爆棚的一天! “鲜花渐欲迷人眼,敬意诚心答恩师” 只要你想感谢那个曾经让你铭记在心的讲师,都可以通过手机屏幕送上一朵小小的花。 令人惊讶的良师益友证 有趣的数据盘点和回顾,挖掘出那些年,你曾为讲课使出的洪荒之力。 为了辛苦培养小企鹅的腾讯导师们,腾讯CDG的同学们偷偷与重和科技密谋计划为CDG的教师们举办一场了主题为“相伴成长,共赢未来”的教师节欢乐Party! https://fm.m.tencent.com/an:Qxe/QstarGoose/TeachersDay2017/index.html (二维码自动识别) 鹏厂把教师节做成了一个大型表白现场,弹幕轰炸、送老师上头条、创意合照......简直不要太好玩 我的老师必须上头条! 鹏厂员工纷纷发起祝福弹幕,pick心中最美老师 “三尺讲坛”合影墙 爱的便签条 送上教师节祝福留言,即可获取清凉礼品两份。 各种各样的精心礼物,一起看看苏宁人的教师节吧! 企业文化大礼包 娇艳的鲜花 来自狮厂的贺卡 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有良师开卷感谢每一个曾给过我们答案的人当你开始用心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就能感受到节日对他们的意义和美好 更多内容请点击 教师节怎么过?我为你精选了5种玩法
今年我们达内的老师和同学分别录制一个短视频, 学生吐槽老师,老师们开始反击很有创意
25,030,787
20
11
你见过的最有创意的教师节活动是什么?
Hello~这里是活动策划狮 教师节活动大概分这几种: 产品型,充当“老师” 回忆型,引起共鸣 吐槽型,老师那些事 感恩型,情感大爆发 可以与消费者做些话题互动,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老师#、#我与老师之间最难忘的小故事#、#那些年被我气哭的老师#、#老师的口头禅#等等。掀起一波回忆杀,也可以对这些故事进行一个投票,最终投票数高的获得教师节大礼包 线上的投票不多说,但是线下的投票常常有点麻烦 所以推荐一个功能,可以容易简单完成一场投票活动 您好!我是【活动策划狮】,需要更多活动策划和运营干货,可以在下方留言哟!
现在是8月尾巴,眼看9月就要来了,9月以来教师节就不远了。 今天,我给大家盘点了4种教师节活动创意,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获得更多教师节活动策划方案,戳我! 一、抒情类 家长都希望老师多多关照自己的孩子,只是平时没有机会和老师建立感情,因此开不了口,假如我们给家长一个与老师联络感情的机会,试问有几个学生家长不珍惜? 1、感恩教师节,你送祝福我送花 ①文案 总是要在记起来后,才觉得这些老师和这些故事,其实最美好; 才会觉得,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们,是因为有老师。 ②方案 · 把你和老师之间的故事或对老师的祝福写下来发送至XX教育官方微信 · 选取前50名学员,获得免费的花朵一支(教师节当天发放) · 在教师节当天,XX教育微信平台将所有学员的祝福发布出去,展示大家对老师的爱 · 邀请获得花朵的学员和家长一起登台为老师现场赠花 · 教师节当天学校举办教师节报班优惠活动,赠花的学员优惠幅度更大 2、爱心助力,帮老师达成心愿 ①文案 说的再多,不如懂你,这个教师节,你的心愿我包了! ②方案 · 要求学校老师写出自己的愿望并展示 · 邀请学员和家长为老师的心愿投票(建议线上投票,这样家长可以发朋友圈帮助拉票) · 根据投票结果选前5名,学校帮助老师实现她们的愿望 · 老师为了表示感谢,给自己的支持者发送教师节报班优惠(教师节报自己的班减免910元等) · 学校为了感谢学员和家长的大爱,教师节当天报班有多重优惠(优惠幅度要低于支持者报班的优惠幅度) 二、线上营销活动-集赞类 除了传统的线下活动,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线上营销活动来做教师节活动。给大家分享一个教师节活动创意。 1.主题 感恩教师节 集赞送好课 2.活动目的 这个活动做好了,可以达到3个目的: · 通过学生、家长参与活动并传播,让更多家长知道学校,宣传学校品牌; · 促进课程报名及上门量; · 通过设置优秀奖(此奖建议设置为引流课程),达到一定数量的赞即可领奖,从而实现引流课招生,进行转化。 3. 宣传关键点 做集赞活动,宣传难度要比线下低的多,为什么?我认为有2点原因: · 线上传播,传播范围大,传播属性强 · 通过有吸引力的课程或礼品,能激发家长参与性,促进咨询量及上门量 不过,在宣传中,还需要有几点注意事项: · 利用多种宣传渠道,比如线下地推,形成“线上+线下”的模式,最大程度宣传招生 · 利用家长这个“推销员”,将学校口碑、特色课程宣传出去 · 通过这个活动跟家长进行互动,增加其对学校的粘性和认可 4.活动玩法 说了这么多,那集赞活动具体怎么玩呢? 首先,你要先设置集赞活动,配置课程、奖品及优秀奖赞数量,然后向学生、家长推广。 如图所示,家长只要点击我要参加,即可开始集赞,通过精美的奖品和课程来吸引家长参与。 每个参与的家长都要填写信息,这样方便我们获取家长线索,为后续转化做准备。 三、礼物类 不同于普通的活动,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同样是送礼物,我们要送出不一样的惊喜。 1、把自己送给老师 ①文案 最暖心、最有创意的礼物!这个教师节,您值得拥有! ②方案 · 学校购置做装扮用的盒子、材质、礼品包装等 · 组织家长和孩子DIY装扮自己的配饰 · 家长将装扮好的学员送给老师,并祝老师节日快乐 · 老师现场评比学员装扮,并颁发各类奖状及报班优惠券 2、角色互换,我是学生啦 ① 文案 教师节那天,我的心愿是——当一名学生! ② 方案 · 让孩子模拟老师给家长和老师上课: 让家长清晰地看到孩子讲解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家长让孩子继续学习的信心,让家长感觉“钱花得值”,而不是花了很多钱却只被告知“孩子能力提升了”。 · 现场评比最佳萌娃小讲师: 现场颁发各种奖状,确保每个萌娃都能得到鼓励,同时现场可以发送优惠券。 四、海报类 只要风格独特,文案走心,就能带动家长的传播和转发! 比如: 教师节是9月份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做的好了可以宣传学校口碑、带动招生转化,如果做不好,我们就失去了一次招生引流的好机会。 以上是我盘点的4类创意活动,有抒情类、小程序集赞类、礼物类和海报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方案分享 地产项目教师节专场主题活动策划方案-36P 【桃“礼”情浓,惠满中秋】长安马自达汽车中秋节教师节双节店头活动方案 金科庐阳樾教师节活动策划案 欢乐江山教师节主题活动 “欢乐大课堂·不忘老师恩” 【图集】教师节表彰·学校怀旧主题盛典 地产项目8-9月玩美假期计划(含七夕、开学季、教师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25,071,875
3,743
845
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1、婚姻本来就是一场合作,其实你没必要弄成爱情的样子,记住了,爱会消失。 底层男人为了续香火,中层男人为了找帮手,上层男人为了找强队友,渣男就是要你扶贫。 你能明白那你就是高手,婚姻本就是交易,找一个品行好的人你就稳了,否则你真的不必弄成爱情的样子,要嫁一个心智成熟的男人,而不是嫁一个年龄成熟的男人。 男人的阅历,责任感,成熟,跟年龄没有半毛钱关系,跟他的经历有关。时间久了,你会发现男人的长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脑子里有智慧,心中有担当!男人的帅气,是岁月积累的睿智和稳重,男人的甜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承诺是否能兑现! 2、婚前我认为:要嫁给一个对你好的人 婚后才发现: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才靠谱 婚前我认为:对方怎么样很重要 婚后才发现:对方家人怎么样更重要 婚前我认为:婚姻能为我遮风挡雨 婚后才发现:人生中的风雨都是婚姻带来的 婚前我认为:爱情很重要,要嫁给爱情才幸福 婚后才发现:自我成长更重要,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才是真的幸福!
婚姻与家庭密不可分,没有家庭的婚姻,或者没有婚姻的家庭,都是不存在的。 具体的内容,建议去看恩格斯的这本书 1、一夫一妻制和男子的统治,原本是为了保存和继承财产而建立的。 2、婚姻由双方的阶级地位来决定的,因此总是(有着)权衡利害的婚姻。这种权衡利弊的婚姻,往往变成最为粗鄙的卖淫---有时是双方的,而以妻子为最通常。妻子和普通娼妓不同之处,在于她不是像雇佣女工计件出卖劳动那样出租自己的肉体,而是一次永远出卖为奴隶。 3、自从大工业迫使妇女走出家庭,进入劳动市场和工厂,而且往往把他们变为家庭的供养者以后,在无产者家庭中,除了自一夫一妻制出现以来就扎下根的对妻子的虐待还遗留一些以外,男子的统治的最后残余也失去了任何基础。 4在包括许多夫妇和他们子女的古代共产制家庭经济中,委托妇女料理的家务,正如男子获得食物一样,都是一种公共的、为社会所必需的劳动。随着家长制家庭,尤其是随着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的产生,情况就改变了。家务料理失去了自己的公共的性质。它不再涉及社会,变成了一种私人的事务。妻子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被排斥在社会生产意外。只有现代的大工业,才又给妇女---只是给无产阶级妇女---开辟了一条参加社会生产的途径。 5、如果妇女仍然履行自己对家庭中的私人事务的义务,那么他们就会被排除在公共生产以外,不能有什么收入了。如果她们愿意参加公共劳动而有独立的收入,那么就不能履行家庭的义务。现代的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开的和隐蔽的妇女的家庭奴隶制上,而现代社会则是纯粹以个体家庭为分子构成的一个整体。 6、在中世纪以前,是谈不到个人的性爱的。不言而喻,体态的美丽、亲密的交往、融洽的旨趣等,曾经引起异性间的性交的欲望。因此,同谁发生这种最亲密的关系,无论对男子还是女子都不是完全无关紧要的。这距离现代的性爱还很远。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的仅有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 7、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派生的经济考虑消除之后,才能普遍实现。那时候,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 8、(在之前的前提下)一夫一妻制会非常肯定的失掉它因起源于财产关系而被烙上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第一、男子的统治,第二婚姻的不可离异性。男子在婚姻上的统治,是他的经济统治的简单的后果,它将自然地随着后者的消失而消失。 最后总结一下: 所谓的恋爱自由,自由的追求爱情,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是及其困难的存在。所谓的裸婚,本质上体现的就是这个规律!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婚姻的幸福,也是有且只有在占有社会财富的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一点感情或者爱情这种元素来点缀,才会被人赞赏、鼓励、吹捧、膜拜的。 剩女的出现是必然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出现的现实情况。因为这样一个社会是一定要把女性按照她们的身材、学历、外貌来划分三六九等,然后安排进行婚配的,这是铁的规律。 这才是婚姻和婚姻关系,在我们这个社会的本质! @杜嘟嘟
25,071,875
8,888
4,381
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婚后用了7年,才看清婚姻的本质。 婚前我认为:要嫁给一个对你好的人 婚后才发现: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才靠谱 . 婚前我认为:对方怎么样很重要 婚后才发现:对方家人怎么样更重要 . 婚前我认为:婚姻能为我遮风挡雨 婚后才发现:人生中的风雨都是婚姻带来的 . 婚前我认为:爱情很重要,要嫁给爱情才幸福 婚后才发现:自我成长更重要,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才是真的幸福 婚前我认为:婚姻是一种感情交换,有情饮水饱 婚后才发现:婚姻是一种价值交换,让自己永远充满价值,才是终生大事 . 婚前我认为:你负责挣 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婚后才发现:势均力敌的婚姻才更长久 . 婚前我认为:真爱是形影不离,相濡以沫 婚后才发现:真爱是保持距离和独立,相互滋养,互相成全 . 婚前我认为:可以慢慢改变他的坏习惯 婚后才发现:永远不要试图改造他,结果会失望 . 婚前我认为:为了孩子,什么问题都可以将就 婚后才发现:原则问题不可让,及时止损才正确 . 婚前我认为:多关心对方的事,哪怕忽略自己 婚后才发现:各自管好自己的事,才能少生事 . 婚前我认为:好的婚姻是遇到对的人 婚后才发现:好的婚姻是遇见更好的自己 . 婚前我认为:“我爱你”“我养你”是最美的情话 婚后才发现:“我尊重你”“让我来”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 婚前我认为:女孩要化妆打扮、购物、变美变漂亮 婚后才发现:经济独立、自我提升、不断成长更重要 . 婚前我认为:要好好爱孩子、爱老公 婚后才发现:爱自己才是王道 . 婚前我认为:不满意不开心就离开 婚后才发现:意气用事不可取,权衡利弊再选择 . 婚前我认为: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婚后才发现:责任感才是婚姻坚固的保.证 总结: 喜欢未必合适,合适未必喜欢。 我不愿以爱之名绑架任何人, 我想要的是,你愿意我值得。 一方不乐意,便没有任何意义。 谁不是一边生活一边理解生活, 所有的生活问题,都可归于理解能力的问题。 我以为在爱的人面前可以不用那么懂事 可以像个小孩,可是、不是这样式的 我需要更懂事,不然他就不爱我了 可能是细节不够伤人, 也可能是敷衍不够明显 我总是要在玻璃碴子里找糖吃。
曾经写过概括一下就是:认识到婚姻不是高尚的纯洁的,是社会经济和资本的产物就好了。 成年人的稳定长期关系,是结成利益共同体,互相满足需求,掺杂着纷繁的利益和复杂的感情。有精神共鸣感、可信赖、安全感、归属感、陪伴、接纳、抚慰、互助、肌肤相亲、肉体欢愉、内心满足感。当然还有共同抚育下一代的利益捆绑。 不要被媒体和文学作品洗脑。 爱情不是纯粹的高尚的,是世俗的两个人以合适为基础组队打怪升级。 不是有情饮水饱的,不是爱了就合适在一起。 就像不是每个父母都会对孩子无私付出的,很多都是要求回报的,你成绩不好不能给他面子,他还会打你骂你。 不管是爱情、友情、亲情,一味追求纯粹关系的都会失望,都是不成熟的理想型想法。 动不动以爱为名,要求关系中的相对优势者迁就包容相对弱势者,都是要求人做圣母。 到哪都是实力说话,弱势者不能要求对方去接受他接受不了的生活,上惯了厕所的人如何蹲旱厕? 所以会有穷小子说孔雀女嫌贫爱富,说女人都拜金,有孔雀女吐槽凤凰男,有贫家女被男方嫌弃家境。 一个学霸和一个学渣组团,假设你是学渣,你觉得考80已经很高了,但学霸会因为考80就很伤心,学霸还觉得被学渣拖累了。这只是考试。生活是现实的,还有着着意外、失业、病痛,两个对生活的预期都不一样的人怎么一起生活? 很容易成为怨侣。去和朋友抱怨,去上网吐槽自己的恋人拖自己后腿?这样两个人如何并肩作战去战胜生活中的苦难? 推荐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旧文全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34168/answer/85483258
25,090,206
6,539
601
如何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宝宝:“吃橘子、吃橘子、吃橘子、吃橘子、吃橘子、吃橘子……” 妈妈:“好的,我们吃橘子啦!来妈妈帮你剥剥好吗?” 宝宝:“好~妈妈剥剥~” 妈妈:“妈妈给你剥一朵花花好不好?” 宝宝:“好~妈妈剥花花~” 妈妈:“一瓣花花、两瓣花花、三瓣花花……哎呀一朵花花剥好了!” 宝宝:“花花剥好~” 妈妈:“我们可以吃橘子啦!来,妈妈给你掰一瓣” 宝宝:“昂唔!” 妈妈:“橘子甜不甜?” 宝宝:“橘子甜!” 妈妈:“橘子甜啊,来,我们再吃一瓣!” 宝宝:“昂唔!” 妈妈:“嚼一嚼,咽下去,才能再吃哦!橘子要一瓣一瓣慢慢吃!对不对?” 宝宝:“昂唔!” 妈妈:“慢慢嚼一嚼,对啦,来再吃一瓣” 我家妞随我,是个风风火火的急性子,第一次吃橘子恨不得一口吞(冰糖橘),我这样喂她吃了两次,后来就会自己剥皮、自己一瓣一瓣掰着吃(1岁9个月)。 别的事情也是这样,比如冬天想出去玩,从提到“出去玩”这个话题开始,她就疯了,一阵风一样,拿住自己的水壶骑上要要车就要冲出门,否则就哭闹。要知道冬天从暖气房里出去,程序是非常复杂的,通常要等十几二十分钟才能收拾好。 我的做法就是一个个提出问题: “咱们把熊熊小棉袄穿上,出去玩好不好?” “好~穿棉考~” “妈妈的鞋呢?妈妈换换鞋,好不好?” “好~(我)穿青蛙鞋、穿青蛙鞋” “你还得穿尿不湿呢” “穿尿湿、穿青蛙鞋” “你给小猴子说再见吧(各种玩具)” “猴几再见、大象再见”(一系列再见) 现在的宝宝想吃去玩,先是帮大人拿鞋、再给自己找外套、再给一系列玩具说再见,如果大人还没收拾好,也会开心地等待。 从来没想过,教育小孩子是这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只要有耐心,效果真的是立竿见影。 我的做法,其实是出于本能: 不想孩子难受,所以不会直接拒绝。不让她感受到等待,说以不停说起相关的事情。不让她觉得自己是被动的,所以不停提出问题等待她“决策”。不想失去她的爱,所以主动提出一些她的“心头好”。真的要拒绝的话,一般也不是直接拒绝,而是提出另一件替代的事情,帮她转移注意力。有时候特意要培养她接受“拒绝”的能力,也要说出她能理解的原因,比如:“晚上不可以出去玩,因为电梯睡觉觉了,滑梯也睡觉觉了”“我们不可以看猪猪了,妈妈给你唱歌好不好?”答案一般都是肯定的。 现在的孩子在开心的时候还是风风火火的,但是她已经不是那种不怎样就怎样的状态了,会等待,也可以接受协商。有时候(主要是困的时候)十分不愿意配合,也就顺着她,再慢慢引导回来。 希望所以孩子都可以幸福、健康地长大。 ===================== 需要指明的是,并不是每件事都要刻意去延迟。所谓延迟满足,我觉得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学会等待——绝不是给孩子较劲。我在另一个答案里说过,我其实是比较放纵孩子解放天性的。 女儿四岁,胆小懦弱,在幼儿园被欺负,回家不敢说,我很着急沟通,却被女儿误解,如何解决? - wang Anne的回答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134958/answer/275595781 ===================== 这个答案是在交稿等反馈的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匆匆写的,实在没想到有这么多赞 引来了许多关于我的育儿方式是否科学的问题,也是真的抛砖引玉了 并不是“照书养”的践行者,至今未看完任何一本育儿书籍(绘本除外) 如果说真的奉行了什么“教育理念”,那应该是“解放天性”(自定义) 我认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份健康完整的妈妈的爱,胜于一切外部条件(当然其它也很重要,条件允许也会尽量提供) 而所有的物质条件中,一个健康、开心、人格完善的妈妈,是于孩子人生最好的礼物 所以在育儿过程中,我第一注重孩子的体验,第二注重我自己的体验。 评论中很多问: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变成慢吞吞/拖延症? 我想说的是:如果现在有一个育儿科学家告诉我说“会”—— 我仍然会这样做。因为如果不帮助她“拖延”,她可能会因为太急着吃东西噎住自己,可能因为吃饭太快造成消化不良;也可能因为太急着做某件事伤住自己、给大人造成麻烦、甚至长大了还可能因为不懂得“等待”变成熊孩子。 养孩子是件大工程,我也曾焦虑过,后来我给自己找到的解决方案是“抓大放小、抓急放缓”。那么这样到底会不会造成拖延呢? 我觉得不会。因为我只是在非“拖”不可的时候才这样引导她,至于别的时候,拜托,我也很忙啊,我也想刷会知乎啊…… 又要改稿了,就这样吧、 ============== 发现我这个答案,其实是不切题的。问的是如何延迟满足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我答的是孩子急躁的时候如何安抚。至于如何延迟孩子满足感,我还真不知道。在不妨碍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我应该属于尽力满足孩子需求的那种妈妈。觉得答案不好的,您默默点反对吧,谢谢了。
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也许只需要换一种更接近孩子的方式。 --- 传统理论认为,四岁以下的儿童前额皮层发育不充分,不懂得延迟满足,所以对于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Kana Imuta他们可不这么看。他们认为,之所以传统的实验方法对四岁以下儿童不能奏效,是因为传统方法的呈现方式有问题。 传统的棉花糖实验范式对四岁以下儿童不奏效,所以他们另辟蹊径,巧妙地糅合了跨期选择的实验手段,采用了以下方式: 一般认为儿童在四岁开始获得延迟满足能力,而三岁儿童尚不具备,于是研究人员找来三岁儿童和四岁儿童进行对比。研究人员设置了两种情境,在两种实验情境下研究者均告诉儿童,他可以选择即刻获得一张贴纸,或者等待一段时间后获得五张贴纸;两种情境的区别在于,前者按照传统的实验方法,将两个选项分开摆放;而后者则改进了呈现方式,直接呈现五张贴纸,不进行区分。示意图如下: *左侧为传统呈现方式,右侧为改进的呈现方式 按照传统理论,三岁儿童是不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因此无论哪种呈现方式结果都应该是然并卵。传统的呈现方式下的实验结果的确印证了这一结论。 然而改进的呈现方式下,实验结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被认为“前额皮层发育不完善”的三岁儿童展现出了延迟满足的能力! *横轴为年龄分组情况,纵轴为延迟满足得分情况,分数越高代表延迟满足能力越强;深灰色块为传统呈现方式下的结果,而浅灰色块则是改进后的呈现方式。 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传统呈现方式下,三岁儿童被四岁儿童吊打;而改进呈现方式之后,三岁儿童居然迎头赶上、并驾齐驱。 --- 倘若我写到这里就此打住,这个实验就是不可信的。因为我只是草草地把对我有利的证据摆在台面上,对实验的缺陷却避而不谈。尤其实验对象是儿童时,实验的问题就会复杂许多: 儿童会不会根本没有明白实验的意图,只是在呈现方式改进之后发现只有一个选项,就选择了等待?儿童在实验中会不会受到研究者期望的干扰?呈现方式改进后,儿童会不会只因为等待的奖励更丰厚而选择了等待? 研究者怎么可能没想到这些问题呢。为了排除干扰选项,他们再次改进了实验方法。 实验者在改进过的呈现方式的基础上,为了强调即刻可选的那一张贴纸,给它配了绿油油的底色,并且明确告诉儿童,选择等待可以拿走所有的贴纸,而那一张贴纸他们随时都可以拿走,进一步明确了实验意图。如图所示: *右侧为二次改进的呈现方式,儿童被告知他们随时可以拿走绿色背景的贴纸,而选择等待则可以拿走所有的贴纸。 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呈现方式是没有显著差异的,说明儿童很清楚实验者的目的。 而为了明确奖励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者设定了不同的比率,从1:2到1:5,等待的回报越来越丰厚。如果儿童是经过思考的,那么随着奖励越来越丰厚,选择等待的儿童会越来越多;反之,如果儿童不假思索地选择等待,选择等待的儿童的比例应该是基本稳定的。 实验结果证明,儿童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不随便。 *横轴表示选择等待可获得的贴纸数量,纵轴表示延迟满足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随着等待奖励比例的提升,儿童更倾向于选择等待以得到更多的贴纸。 至此,我们可以确认:儿童明白实验的意图,也经历了抉择,实验结果也的确反映了他们的延迟满足水平。并且三岁儿童延迟满足水平的提高,确实得益于呈现方式的改变。--- 通过改变呈现方式,使得儿童获得了本来“不具备”的能力,这不是第一例了。 发展心理学巨擘让 · 皮亚杰曾认为,2-7岁的儿童思考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具备“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为此设计了著名的三山实验。 如图所示,研究者让儿童回答布娃娃能看到什么,儿童往往回答不上来,皮亚杰因此认为儿童无法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 三山实验广受批评,批评者认为三山实验难度太高,如果选材更为贴近儿童的认知水平,那么他们是可以完成的。如在Helen Borke于1975年报告的一项任务中,背景被设定为一个有小湖、森林、动物、建筑物和人的农庄,而布娃娃被替换为美国著名儿童节目《芝麻街》中的角色Grover。当研究者把Grover放置在农庄各处并询问儿童它能看到什么景象时,即使是三岁的儿童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 这有力地反驳了三山实验的结论,而这也是一条重要的启示: 我们认为儿童不具备某些能力的时候,可能只是问题的打开方式不对罢了。 培养孩子的能力,也许只需要换一种更接近孩子的方式。 --- 参考文献:
25,096,252
45
18
跨省跳槽后五险一金怎么处理?
首先注意一点,在离职后,社保关系会被封存,并不会因为你到了异地建立了新的社保账户而注销原来的账户。 A、不管你变换多少工作和社保缴纳地点,最后只能在一个城市领取退休金,特别是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变动很大,有可能今年在宁波工作,明年去了苏州,后年又回到了宁波。如果每次变动都要进行社保转移,这需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经济成本。可以在退休年龄到达前,根据自己的养老金领取地,将所有社保统一转到一地即可。 B、原参保地的社保账户封存后,即便不办理转出手续,也可以先打印养老、医保《参保缴费凭证》带走,相关材料、证明和社保卡也要妥善保管,以免日后转移时再往返补材料。 C、社保到底要不要转移,做决定前,先问自己3个问题: (1)是否已临近退休年龄,需要着手办理退休手续了? (2)新工作地的单位、社保机构,是否一定要求社保转移? (3)已确定了在该城市定居退休养老,不再变化了吗? 如果以上的答案是YES,那么你可以办理社保转移,如果不是,那么建议先不要转移。 那么社保转移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社保转入 以北京为例,异地社保转入北京需要五步操作 a.在转出地社保机构取得参保转移凭证; b.前往其所属辖区的北京社保机构申请转入; c.北京社保机构发转移联系函至转出地社保机构; d.转出地社保机构寄出信息表及转移基金至北京社保机构; e.北京社保机构收到转移信息表并录入,办结转移手续。 2、社保转出 同样以北京为例,社保转出北京到异地需要四步操作 a.到北京社保机构填报《基本养老保险临时缴费账户转移申请表》并打印参保缴费凭证; b.将凭证送至转入地社保机构; c.转入地社保机构发转移联系函至北京社保机构; d.北京社保机构发转移信息表至转入地社保机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有余额的,同时转出基金。 3、异地就业 a.申请条件及受理范围 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员工跨省流动的,由参保人本人提出申请可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往外省市。 b.材料 1.《北京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减少表》一式二份;《北京市社会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转出申请》及《北京市社会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转出个人委托书》一式一份; 2.临时账户人员还需要提供《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转移申请表》一份(2010年1月1日以后第一次在北京上社保时男满50周岁、女满40周岁的参保人即为临时账户,其他人员不需要提供此表); 3.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4.申请转外省人员处于正常参保状态请同时提供减员报盘文件。 c.具体步骤 参保人向参保单位提出将缴费记录从北京转外地的需求后,由参保单位至朝阳社保中心为其办理转出手续,打印参保凭证。外地社保同意接收后,朝阳社保中心负责将北京的缴费记录转出。 在社保转移接续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3点 : 1、五险只能转两险 其中能转走的只有医保和养老个人账户的金额和缴纳年限,如果是跨省转移,还可以转走养老统筹账户的大部分金额。如果是省内转移,就不涉及统筹部分了。五险中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都是无法转移的。 2、特殊要求 两个城市能否顺利转移,还得看转入城市是否愿意接收你的社保,是否有特殊的政策要求。 3、年龄要求 一般来说,社保转入对参保人的年龄有要求,一般要求女40周岁,男50周岁,超过了这个年龄,就不能做转入了。 举个栗子 女性超过40周岁或男性超过50周岁在上海新开社保账户的,称为“临时账户”,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无法在上海办理退休手续的,外省市的养老保险关系也不能转移至上海。 跨省市社保转移要如何操作? 对参保人来说,手续非常简单。 1、需要到原工作地点的社保经办机构开据《参保缴费凭证》 2、 然后在新城市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完成社保开户手续后,提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转移接续申请,出示《参保缴费凭证》,填写转续关系的书面申请 3、完成以上两个步骤后,两地社保经办机构会为操作进行审核、确认和跨地区转续工作,如无特殊情况,只要等待转移完成就可以咯。 其实就是一个“你发起申请——B城市同意接收——A城市办理转移——B城市接受转移”4步。你只需提出申请,剩下的工作将由两地社保部门进行对接转移。 最后我想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如果真的在多地缴纳社保,那到底该去哪里领养老金呢? 更多社保小知识,可以关注“人事人订阅号”哦~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牛眼看人”(bovineman88)。也可在线留言。---------------------------------------
25,115,806
116
14
如何快速有效的去红血丝?
我皮肤本身就偏薄,上学那时候不懂得护肤,用的不合适护肤品,加上去角质多度清洁,结果后来皮肤就很敏感,尤其换季期间。 有红血丝的也多是敏感肌,其实也都清楚,先天红血丝要想根治几乎是不可能的! 后天的需要修复好好养皮肤, 红血丝只能修复缓解、淡化、慢慢改善。 红血丝最主要原因就是角质受损,毛细血管失去了角质层的天然保护,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导致血管扩张、淤堵、受损而形成的,皮肤薄而敏感,过冷、过热、情绪激动时脸色更红,就是红血丝。 ,最多原因大概这几种 1,环境方面因素 晒伤严重的人,皮肤明显的发红,这就是炎症,而脸部晒伤严重的人,即便是炎症消退了,也可能会留下毛细血管扩张的问题,然后红血丝肌肤就出现了。 保暖不当造成脸部冻伤,然后即便是冻伤好转了也会有皮肤发红甚至是毛细血管扩张的后遗症,这种后遗症在冬季尤其明显。 2,过度清洁、频繁去角质 过度清洁去角质破坏皮肤屏障,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红血丝。 3,刷酸,刷酸要根据自己皮肤,控制好酸浓度,刷酸不当很刺激皮肤,经常用A酸、果酸类产品刺激皮肤导致皮肤变薄 知道了原因后,要改善红血丝需要合适的修复护肤品, 增强毛细血管弹性、改善血液循环、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 补充细胞间脂质、修复受损的肌肤屏障 皮肤敏感,护肤品选择就要很注意了,要用特别温和的产品,包括洁面,可以用氨基酸类比较温和不刺激的,有几个品牌的都比较温和的。 芙丽芳丝freeplus 很温和,保湿,敏感肌干性皮肤都能用。 珂润水乳 珂润这两年很火,很温和水润,无添加适合干皮敏感皮用,性价比算挺高啦 比较喜欢的。 雅漾喷雾 雅漾喷雾市场人气算是很高了,据说很保湿补水,可以改善敏感泛红皮肤,有一定缓解效果。但也有不少小伙伴表示雅漾喷雾在用后几分钟不擦干,不仅不会补水,反而会加速皮肤的水分流失。不清楚到底如何,我个人感觉还是挺保湿的,喷雾也方便,没有过敏。 除了用温和的洁护肤品, 更重要的是修复效果的 资生堂红腰子 红腰子主要为了提升、稳定皮肤的天然防护力,比较温和,干性敏感肌能用,增加皮肤耐受力,可以淡化改善 缺水干燥引起的泛红、干绷,修复还可以的。也是被代购炒的火热,价格也相对贵些。 理肤泉B5修复霜 这款据说是可以在受损肌肤表面形成一层透气的保护膜,修复效果不错, 但是听说痘痘肌在挑完痘痘之后,马上涂B5修复损伤,抑菌消炎效果更好点,但这款不建议经常使用,偶尔局部用。 Bioeffect EGF精华 这款修复精华据说是“零差评”,修复效果最明显,其次是滋润度和抚平细纹效果,对于屏障受损、红血丝严重的皮肤超级友好,emmm...缺点就是太贵! pureskin肌醇营养脂质 肌醇是之前朋友推荐的一个小众牌子,也是无添加比较温和,适合干性敏感肌用。 除了用温和的洁面,水, 更重要的是修复效果的, 我们经常感觉到很用心的作保湿功课,肌肤依然干燥敏感。因为肌肤角质层中的细胞间脂质大量流失,肌肤保湿防护屏障受损,无法锁水和抵御外界侵袭。 肌醇这款营养脂质据说是可以补充天然保湿因子和大量的细胞间脂质,这款用着特别温和水润,补水锁水跟不错。 根据朋友介绍,他家修复的产品,这款脂质,跟冻干片一起用效果非常好,帮助恢复肌肤保湿防护屏障,朋友用了半年了,红血丝有淡化,效果很不错。 我用不是很长时间,目前 感觉冻干片有收细毛孔的效果,会继续用,更重要的是价格还非常亲民!性价比真心高! 红血丝需要慢慢改善,没有立竿见影的,不要去尝试所谓的快速去红! 温和修复慢慢养护肌肤。
题主,我觉得我一定要跟你分享分享我改善红血丝的经历。虽然也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不过对于我来说还是有很大意义的。 你的红血丝是只有脸颊上有吗?我就不一样了,不光是脸颊上,鼻子两边也有,以前每次洗完脸看着鼻子跟脸颊连接处红红的,我一直以为是自己上火或者洗脸太用力,后来认真观察才发现是红血丝。 但是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是后来实在太影响美观,特别是我不想化妆的时候,会特别明显,然后呢才开始想办法去改善。 用过不少的去红血丝的东西,每次都抱有很大的期待,可是用过挺长时间后并没有出现好转的情况。就又不管不顾了一段时间。 后来还是一个也有红血丝问题的朋友,也跟我之前一样尝试了很长时间,找到不错的产品后也让我买来尝试。 开始没抱有太大希望的我,用过朋友推荐的东西一段时间后,竟然也看到了一些变化。 虽然红血丝这玩意儿吧,它没那么容易解决,我脸上也还有一些,但是呢要跟之前比的话,那还是有点区别的。 题主的红血丝如果特别严重的话,还是建议你去看看医生哦,毕竟医生是专业的,不要自己瞎捣鼓。等自己的脸上状态稳定一些后,再去配合使用针对红血丝的产品哦。
25,164,650
111
54
高考理综有什么技巧?
当初学生物的色素提取实验,关于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作用,我和同学脑洞大开: 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 为了使研磨更加充分! 碳酸钙!二氧化硅! 我们是穿梭在无水乙醇中的研磨添加剂! 从此再也没有记错过
贴一篇以前的回答,涵盖了如何复习和做题技巧。 其实没那么多虚的,你就是得多学多做多看多记,不要说没有头绪,跟着老师走,空余时间查漏补缺。 然后补充一下培优方面的,之前的回答主要设计基础提升,就是关于怎么从低分到两百以上。后来再提升的你就要关注三个方面。 1.知识不能有漏洞,这句话听起来很虚,谁都知道不能有漏洞,但是具体是什么呢?每次做题,考试,你总会有那么几个题,是蒙出来的,中间有两个混乱没有说明理由的步骤的。或者是机缘巧合才碰出来的,这些你可能因为做出来了就不会去管他,或者说高考我也这样混过去还不是美滋滋,想拿高分,这一点必须杜绝。要做到,每一个题都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每一个步骤都有理由,这是拿更高的分数的基础。 这一点主要依靠改错和对做过的卷子的审视复习。 2.比较难的题目,做起来要有思路和速度。 在之前有一篇知友邀请我回答觉得数学难的问题中。我告诉过他,除开构造、超纲知识,难只能存在于计算上。每一个比较难的题目。你看完题目都得有思路,电磁学的题目,化学反应计算,遗传计算,你要让难度和繁琐只存在于计算过程,而不是解题过程。 此过程解决方法在上课听讲,做题,和习题课。 3.关键难度的题目,要有涉及和经验。 这一点我能说的也不多,毕竟我到最后还是很难去做数学最后一题,以及理综这种题目确实太少。应该是主要存在物理上吧。可物理很尴尬一直是我的弱项,当时是依靠了自主招生的培训,对此有所了解,如果学校对这方面有安排,你自然跟着学校走,如果没有,买一本《高考竞赛全程对接》之类的书,也是蛮好的。这有时候能带给你意料不到的收获,想拿高分,这也是一种保障。 以下回答来自于问题高考理综怎么由180提升到240这个问题中我的回答。 (1)题主自己说了自己基础很不扎实,但是你的应对方法是有问题的。化学和生物不好,不是刷基础题就能解决的,办法唯有一个,就是看书(包括教辅资料)。高三复习的时候我们老师每天逼着我们看书不是没有道理的。 生物和化学更像文科学科,生物广袤繁杂的知识点和化学繁多的方程式反应原理更多的是要扎扎实实背下来,而不是凭借做题目时的一扫而过。 切记切记,一定要看书。 (2)粗心的问题,我也是从小到大就深受其害啊,不过到高中老师推荐了一个方法。算是基本解决了~ 很简单,你在做卷子的时候肯定要打草稿的伐,把草稿画些格子,每一题工工整整地写出演算过程,标注题号,每个题目要分清。到最后,照着草稿上的演算过程,检查一下就OK。清楚写出过程很重要,这个让你很可能在写的时候就发现错误。 这个方法,无论是演算过程还是检查,都是让你过程出现问题的几率大大减小的有效路径。 (3)时间吧,其实基础解决了,简单题不会犹豫,难题很容易就发现自己会不会做应该怎么做,时间会慢慢变得宽裕的。 而且理综这个东西,做不完很正常。重要的是,做题是讲顺序的,而且在高考抢分时很重要! 我是湖北考生,还记得一些办法类似于,做大题的时候,先做选修,一般来说选修那么多分基本是送的,化学有一个大题,工业过程分析之类的,可能会做,但是很麻烦,还有生物遗传,都可以放到最后,先做其他的。 还有物理选择题可以放到选择题的最后(毕竟多选而且很难) 还有一点告诉题主,高考一定会超常发挥的,我高考前几次模拟,英语从没过120,我理综从有以来就没上过250,最后高考英语130+,理综260+,相信你也可以的~
25,264,735
1,391
861
有哪些适合少女的香水?
作为一个感叹时光荏苒、青春易逝的,又碰巧沙龙香商业香古董香全都玩的老少女,我来说说怎样在还不能如成熟女性一般光芒四射的平凡年纪,做一个不那么平凡的少女。 首先,请把你所有的安娜苏、原宿娃娃、小雏菊、Chloe、Versace粉钻、赤橙黄绿青蓝紫邂逅,各色Miss Dior、Lanvin光韵都便宜转给你不喜欢的女同学。他们都是过于通俗的花果小甜香,不过不够仙不够飘逸不够摄人心魄。 多年以后,我玩过数以千计的香水,我最遗憾的就是,自己的少女时期,小男生们只知道给我送安娜苏、原宿娃娃、马仙奴娃娃等等。他们的味道除了矫揉造作之外就是俗甜腻。我眼中少女本该是白衣飘飘、纯真而美好的。 其次,请把巴宝莉、纪梵希、桃斯小熊出的那些宝宝香水扔了,或者送给亲戚家的熊孩子。请注意,是少女不是幼儿园大班。什么年纪就该做那个年纪该做的事情,日后回想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为错过而觉得后悔。 做完这两步,我们开始正文。 1. 少女香南波万,莫过于Heeley的l'amanderie 当香水喷出来的那瞬间,我仿佛看到一片群青之中,各式各样的春花们悄悄地探出头来。香味静谧而安宁,美好的就像十七岁那年,树荫下的偷吻, 青涩的情窦初开,带着青感的心花怒放。 我对这支香一见倾心,再见钟情。春光短暂,人无再少年,那种转瞬即逝的清纯而美好、不矫揉造作的感觉是我在香水里一直寻寻觅觅而不得的。每一次使用这支香,我都会贪婪的呼吸着自己身上的味道,闭着眼睛,任思绪回到那个莺飞草长的年纪。 如果可以,请把这支无与伦比的香送给你心中那个永远的少女,告诉她,春风十里,不如你。 2. Chanel Les Exclusifs 的 岛屿森林 Bois des Iles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的想象里,一位绝世独立的美丽少女就该是这个味道的。海岛上迷雾朦朦的森林边,白衣飘飘的少女沿着海岸线静静的走着。树林里檀木的芬芳伴随着晚风拂上少女的长发。这款诞生于1926年的老香竟然完全没有醛花老香那种老气横秋的架势,森系少女感穿越了时空,时至今日依然装点着无数美得不可方物的少女。 3. Cacharel的 Anais Anais 我的一个大美人朋友给我说,她少女的时候只用这支香,用了十年直到她结婚(她嫁给了我的大老板)。她来自哥伦比亚,身材修长纤细、大眼睛、长睫毛、巴掌脸、小嘴巴、挺而翘的鼻子、棕色的长卷发,美得像个芭比娃娃。我听了之后非常好奇大美人的少女香会是怎样的味道,于是在网上研究了一下并且收了一瓶。 这支诞生于1978年的香水原来是如今少女香的鼻祖,第一支少女主题的香水。经典的老香结构使得她的开篇十分复古。西普百花调中调和了些许略带粉感的檀香与雪松,美丽温柔之中又带了些自己的个性与倔强。非常有魅力的少女香,因为香水本身就是当年为了致敬Anais Nin的,喜欢亨利米勒的朋友会知道她。 4. Parfumerie Generale的 Jardin de Kerylos 我已经厌倦了奶香甜腻的无花果,做来做去都大差不差。但是这一款绝不,开篇那脱俗而清新的绿调十分美好,仿佛看见大大的无花果叶子的根部藏着青小的无花果,很可爱的情形。 之后淡甜的晚香玉在淡淡木质调的陪伴下施施然的飘出,让无花果有了花有了木有了生命。是很纯真,很真切的气质。就像是美丽纯真的少女。 只需闻一次便难以忘记的美好味道,在我试完了将近一百支中高端沙龙香之后还会心心念念。如此超凡脱俗的品质很少见,真真是百里挑一的无花果香。 5. Les Parfum de Rosine 玫瑰心 这个牌子所有的香水都是玫瑰主题的,可以满足少女们的各种浪漫情怀,饱满甜美又奔放的红玫瑰、青涩纯美的白玫瑰,大家总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朵玫瑰。 6. Frederic Malle -En Passant紫丁香 我目前遇见过的最纯真美丽的紫丁香,氤氲的水汽夹杂着丝丝清凉的黄瓜香,伴着紫丁香的气息,放佛郑愁予笔下路过青石路的姑娘。有中国水墨画式的写意与朦胧,非常美的意境。 最后,希望少女们在最美好年纪可以用上最美好的香水。
少女感觉里这个是我最爱,淡淡的奶香, 整个人会有自己是个小北(biao)鼻(zi)的感觉~ 少女程度十分。价钱也亲民,适合学生党。 萌哭男同学哟~ = ̄ω ̄=
25,265,209
246
59
在国内做心理咨询师是一种怎样的工作体验?
谢邀! 在国内当心理咨询师的时间远没有在美国久。但也亲身体验了国内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一行业的艰辛和不易。 1. 全职心理咨询师 据我了解到周围的全职心理咨询师除了做个体咨询外,基本上需要去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兼职一下讲课以平衡收入。或者是自己成立的机构内开设培训小组或培训课程,以此维系生存。少部分人可以独当一面完全依赖个体咨询或团体咨询为生,一般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居多,原因也跟他们探讨过,他们说一线城市人口流动大,心理咨询的需求量就远高于二线、三线的城市。本身人口基数要高于二三线,再者,流动的部分人口都是偏年轻化的,对于心理咨询这一新鲜行业的接纳度要高许多。 目前我自己在做全职心理咨询师,收入不稳定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也时常会因为经济上捉襟见肘跟朋友开玩笑,说需要他们救济我。 咨询师之间有时也会开玩笑,说我们必须都得耐得寂寞(没有来访者的时候),经得起考验(来访者脱落)。 如同上面很多其他咨询师回答的一样,这条路是“痛并快乐”的,所以不少来访者告诉我说资费太高,消费不起的时候,我也十分无奈,我们自己的生存成本有时候都不够,而不少人需要咨询却又负担不起。 为此也和小伙伴们讨论过,之前因为有开设心理动力小组的团体小组,价格就相对优惠很多,目前正在跟朋友协商是否需要继续开拓团体的需求,比如“抑郁康复小组”“社交焦虑康复小组”“情绪管理小组”等等去满足市场上大量来访者想要获得心理咨询而受阻于价格过于昂贵的限制。 团体小组的困境于在杭州的我们是局限于场地的问题,寻找合适的团体场地让我和小伙伴们抓破了头。如果有杭州的其他咨询师了解哪里有合适的团体场地可以租赁请私信我!感激不尽! 全职心理咨询师有非常自由的时间安排,我可以把一天过得很舒适,不需要赶公车上下班,可以自己花2小时做做中饭享受午休的时光。还能在没有来访者的时候读读书,充实一下,还可以跟其他咨询师进行朋辈督导。 2. 兼职心理咨询师 说一说兼职心理咨询师的状态,这里有好一部分是刚毕业的心理咨询师,特别是一个人在外打拼的咨询师。在杭州这样的消费水平,纯粹靠心理咨询来赚钱养活自己是有很多不定因素及困境的,刚回国的时候,从事了一会儿EAP心理咨询师,认识了现在的一些兼职心理咨询师的小伙伴。这些小伙伴们还在挣扎着为督导培训等赚钱打一份相关工作,周六周末还要牺牲自己的业余时光去做个体或是团体咨询,可以想象,这样的负荷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都是相当的重的。而能够在这条路上一直坚持走下去的朋友,都是值得我钦佩和敬仰的,因为他们的踏实和热爱! 上面也有提到了,兼职咨询师一般会有一份本职工作,然后会在业余时间举办沙龙、团体小组、个体咨询,参加督导培训等等让自己仍旧与心理咨询这一行业接轨,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更是反应了整个业内的官方支持和扶持太少太少。 最近也跟另外几位咨询师聊,想到了咨询师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良性循环就是互相转介,有时候有些人的caseload比较多,无法接过多的来访者的时候,转介给那些挣扎在接客量的咨询师们,以此来平衡,让更多的咨询师不会因为温饱问题而抛弃这一行业转投他业。 还有,我就只能做个梦,希望有一天,咱们能够有非盈利机构的出现,咨询师们可以给他们打打工,不需要担心经济,专心提供心理服务就好了,募集资金和运作的事情就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突然觉得要呼吁一下更多人从事非盈利事业才有希望助推一下心理咨询的工作哈!嗯,做梦完毕!
作为一个在中国和美国都有过咨询工作经历的人,谈一下对这个话题的个人体会 1 收入问题- 不稳定收入,高支出首先说下美国的大环境 咨询师/社工需要有3000小时机构工作的基础上,去考取资格证,在有证书的条件下 才有可能个人执业。所以大部分人的工作前几年都会在机构/医院完成,一方面保证了基本的收入和个案小时数,一方面可以让初级咨询师在有免费的督导和机构支持的大环境下快速成长目前国内二级资格证是简单的考完试持证上岗。缺乏督导 工作小时数的考核。缺乏前期系统化的工作实践直接去上岗个人执业,从来访者角度,这是很危险的。从执业者角度,可能会面对来访少,收入低,职业价值感低的情况。今天看到了关于个人心理执业从业的调查报告,大概五年工作经验是个分水岭,三年以下有45%-50%的从业人员在3万以下。五年以上随着个人水平会有大幅度增长,有22.3%会到15万以上。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好处是时间相对自由,缺点是要承担节假日,天气,来访脱落等不稳定性,作为一个16年从九月开始在北京个人执业者来说,比较幸运是赶上心理&互联网创业潮,在收入上不用受线下机构的分层剥削(传统大概55左右).收入上可以得到价值最大化。但与此同时,每个月都要花大量的金钱投入在督导和学习上。这个每个从业者都有深刻的体会。 2 伦理意识缺乏/咨询行业混乱这个是回国做心理咨询冲击最大的地方。也是目前这个行业让大家诟病的原因。先说机构,有些机构营销手段跟健身房理发店一样,希望来访们一次办十次,二十次卡。甚至好像还有买十次送一次的政策。也听闻过咨询师被家长高价收买,假扮儿子的好朋友去逛街一起玩,最后被儿子发现后造成二次心理伤害。目前大学科班心理系还比较少,临床心理学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全国90万左右(数据不一定精确)的持证从业者大部分还是通过各类工作坊去成长和学习的。在这些工作坊中,很多短程2-3天的工作坊会追求“效果”也就是各种流派和各种咨询技术。很少有专门去培养咨询师伦理意识的。但这是我认为作为咨询师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 “你认为心理咨询是服务行业还是教育行业?你把自己当做平等服务者,还是人生导师?”“你遇见一个不爽的来访时候,可以发微博吐槽说今天来了一个超级变态,心情糟透了吗?”“我们如何跟来访保持边界,是否可以跟来访在其他地方见面,是否可以交朋友,做生意,谈恋爱,发生性关系。” 只有咨询师有明确的伦理观,才能坚定的面对咨询室中可能发生的种种诱惑,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稳定的咨询环境,建立一段健康,稳定,安全的咨询关系。 3 光环和孤独首先 因为心理咨询师在国内还算个神秘,新兴的行业,社交场合会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呀。。你是心理咨询师。。。我经常闹心/发脾气。。我男朋友总爱跟我生气。。你说这是咋回事。我该怎么办。。”“我对这个行业很好奇,。你们都是怎么工作。。。怎么能说明有效果的。。。”所以基本上一次本以为会self-care的朋友局 最后变成了心理科普局。也遇见过亲人/朋友来说你三姑/二大爷/隔壁老王要离婚/跳楼/心情抑郁。你快去唠唠。当拒绝时,对方不解的认为你见死不救。当你拥有了“心理咨询师”这个工作角色,你的健身教练/打扫阿姨/生活中有交集的人会潜意识认为你可以去帮助TA,聆听TA,解决Ta的问题,很多人会喜欢跟你交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另一方面,与此同时他们潜意识会认为你作为“咨询师”是不应该有焦虑/困惑/处理不好的问题的。咨询师可能会面对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 其次因为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是来访者的下班时间,个人执业可能意味着缺乏同事互相支持和吐槽的环境。每天面对来访者复杂的情况,有时候会不可避免去承受来访者的一些负面情绪。这对咨询师来说,自我滋养和良好的支持的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支持系统 比如督导 同辈督导/团体督导 个人体验 包括个人生活中良好的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 发改委在12月30号刚刚发文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建设投入。我想这对每个从业者来说都是好消息,当教育系统/考证系统/咨询系统越来越规范的时候,咨询师们才会一个更清晰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光荣在于艰巨 平淡在于漫长“ 这大概是每个心理咨询师之路的概括吧
25,283,623
460
104
是逃避痛苦的力量大,还是追求快乐的力量大?
谢好基友 邀 先抛出一个结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逃避痛苦的心理动力远大于追求快乐的心理动力。”所以就不要用什么越王勾践、韩信之类的特例来说了。对于不同的人和特殊的情境,当然会有不一样的偏好,什么舍己为人、舍生取义之类的都不在本回答的讨论范围内。 ———— 下面来说理论支持。 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和沃特斯基共同提出的“前景理论_百度百科(prospect theory)”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卡尼曼本人也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前景理论是用来解释人们在面对概率已知的选项时是如何做出决策的。即人们是基于损失和获益的潜在价值(而不是最终结果)来做决策的,其中损失和获益的价值是根据特定的启发式来衡量的。 其中一个与题目有关的启发式就是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即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 行为经济学家通过一个赌局验证了这一论断。 假设有这样一个赌博游戏,投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50000元,输了失去50000元。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请做出你的选择。 A.愿意 B.不愿意 从整体上来说,这个赌局输赢的可能性相同,就是说这个游戏的结果期望值为零,是绝对公平的赌局。你会选择参与这个赌局吗? 但大量类似实验的结果证明,多数人不愿意玩这个游戏。为什么人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虽然出现正反面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是人们对“失”比对“得”敏感。想到可能会输掉50000元,这种不舒服的程度超过了想到有同样可能赢来50000元的快乐。 在举一个接地气的例子,作为一个麻将爱好者,输赢乃兵家常事,但是输钱的时候远比赢钱来得刻骨铭心。打游戏也是这样, 就经常跟我说,再来一局,赢了才能睡好觉。。 前景理论有个关于损失和获益的主观价值图(下图),损失的效用是显著的高于获益的效用,而且,随着获益的增大,获益的主观价值的增量降低的很快(也就是说,在比尔盖茨看来,白捡五百万并不会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但对于损失就不一样,损失的斜率一直很坚挺。 所以这也许就是 严刑拷问比利诱更好使的原因吧。利诱在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就不能带来质的提升了,但是痛苦可以让你生不如死。。 ———————— 再来说(che)一下为什么人们会存在损失规避现象。 心理学家认为,损失规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种族的延续,在危机四伏且缺乏医疗手段的年代,不轻易冒险(冒险就意味着受伤的可能性增加)当然是最优的选择。 也许之前也存在把获益看得最重要的原始人,但是这种人必然会被自然逐渐淘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导致现在的人类都是“保守派”的后代。 ———————— 这个领域有说不完的实验。。想知道更多内容的同学可以点上面的链接到前景理论的百度百科去,我觉得那里就讲得挺详细了,这是一个少有的baidu百科比wiki英文更详细的词条。
谢邀。 先说结论,逃避痛苦的力量,是远大于追求快乐的力量的。换句话说,很多时候,追求快乐的步伐越是快,不是有多想要快乐,而是有多不想要痛苦。 上面有人用得到50000和失去50000的实验例子,我稍微改一下,你面前有两张牌,摸到其中的一张,你可以得到50000块钱,摸到另一张则要付50000块钱,如果你不愿意玩这个游戏,可以选择另一个游戏,这个房间里有五万张牌,其中有一张上写着50000,你摸到了就可以拿走五万,但是每摸一次,要花两块钱,摸完了要放回去。 你猜人想摸哪一个? 应该大部分会选择第二个吧?因为两块钱的付出不算什么痛苦,而五万块钱的收益却能让人很开心。虽然这个游戏的EV是负的,但是还是不会有人去选择前一个零和的游戏,因为会有一半的可能损失掉五万块钱。 这是不是像极了彩票,给你一个负到天涯海角的EV,还是有无数的人去买。为什么呢,你猜世界首富买彩票么,他肯定不买,因为他们不需要得到那点奖金来给自己快乐,那点奖金也给不了自己快乐。而我们前赴后继的去买彩票,去想着以小搏大,天上掉馅饼,还不是因为我们想逃离痛苦? 不少人找我聊天,以变得快乐一点为目的,可是很多时候我都说我真的帮不了你们,因为你们的痛苦来自于你们的生活,扎根于你们无论如何行走都无法摆脱的无处不在,那该怎么办?我不可能让你们傻乐,我也不想给你们灌鸡汤,所有能做的不过是看清楚伤疤咬着牙上药罢了。 凡事都是以消除痛苦为第一前提的,吃饱饭不是因为我们想吃饭,而是因为我们不想挨饿,出去嗨不是因为我们想嗨,而是因为我们想要减少平日以来的压力所带来的痛苦。 我们大多数人,都还在努力赚钱奋斗,逃离痛苦的阶段,而纯粹追求快乐的境界,大多数人,是难以体会的。
25,283,623
478
25
是逃避痛苦的力量大,还是追求快乐的力量大?
谢邀。 痛苦也没力量,快乐也没力量。 快乐与痛苦之间的差距产生力量。 痛苦有什么力量? 你可能会说,韩信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就是痛苦的力量。 快乐有什么力量? 你可能会说,大学里面的奖学金制度,企业上市后的盆满钵满——就是快乐的力量。 其实都不是,单纯的痛苦和单纯的快乐,都没有力量,只有两者之间足够的落差才会产生力量。 如果一直快乐着,只会造就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快乐没有产生力量。 如果一直痛苦着,只会沦落到“习得性无助”的炼狱中。 1975年,宾州大学心理系的martin seligman(积极心理学之父)初步证明了习得性无助的存在,不过更著名的却是另一个实验: 痛苦产生力量的前提是你知道自己能通过努力弥补痛苦与快乐(起码是不痛苦)的差距,否则它没有力量。 现在,你不再是给你老板打工的雇员,你的老板是我。 我跟你说:“公司不景气,下个月开始恐怕要给你降薪1000元。” 你评估一下自己想抽我的程度。 ================================================ 我跟你说:“你跟着我干了这么多年,我下个月开始给你涨2000工资。” 一个月后,我又跟你说:“你这么辛苦,老同志不容易,下个月开始再涨2000工资。” 又过了一个月,我跟你说这一句话:“公司不景气,下个月开始恐怕要给你降薪5000元。” 你再评估一下自己想抽我的程度。 虽然后者在理智上还起码让你多挣了6000块,可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会在后一种情况下更加愤怒? 韩信有力量,是认可自己却受胯下之辱; 勾践有力量,是身为越王却也亲尝粪便; 拿奖学金有力量,是在自习室里泡着多少日日夜夜终有回报; 企业融资上市有力量,是曾经在创业期白天求爷爷告奶奶晚上方便面果腹。 情绪不产生力量,是情绪间的差距产生力量。 =========================== 9.13 updated 问题被修改成为“逃避痛苦”与“追求快乐”了,我以上针对于“痛苦”与“快乐”的回答变得不再拥有针对性。在当前的这个问题下, @杨钒 的答案更具有科学精神和实证结果。
我觉得分人, 小时候被痛苦刺激过强的人眼中,痛苦是天大的,自然逃避痛苦的力量大, 小时候获得快乐刺激强的人眼中,快乐是最棒的,自然追求快乐的力量大, 昨天看吴伯凡的课程,里面提到症状解和杠杆解, 症状解,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都不疼了,就玩王者荣耀, 杠杆解,则是找到问题根源,从源头解决问题,一劳永逸。 如果心理动机以逃避痛苦为主,常常会找症状解,糊弄糊弄就行,只要说得过去就可以, 如果心理动机以追求快乐为主,更愿意去找杠杆解,彻底根除问题,享受快乐人生。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简单的,容易的,省事的,痛苦少的, 如果人们主要心理动机是逃避痛苦,症状解是最好选择, 房子漏雨,拿个盆接雨水,比下决心把房子修好容易得多, 修房子需要承受更多痛苦,远不如拿个盆接雨水简单, 所以逃避痛苦,就会选择简单的解决方案,躲开复杂的解决方案,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用现成的方法照做就行,是简单的,省事的,痛苦少的, 开动脑子尝试新方法是更费劲的,复杂的,费事的, 所以逃避痛苦,就会选择简单的解决方案,不要动脑子找新方法, 现有方法能用就继续用。 人们常说改变很难,根本原因在于绕着痛苦走, 不想痛苦,所以找的方法都是症状解,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逃避痛苦的原因是怕, 追求快乐的原因是爱, 不同的人生活的主题是不同的, 有的人是怕为主,有的人是爱为主, 所谓的怕,就是各种担心损失,损失带来痛苦,所以怕损失, 就要想各种办法防御,保护,躲避危险,慢慢泛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连买东西想到的都是怎么买才能最划算,最划算才能不亏,不亏才没损失, 怕的模式下,所有的思考标准,选择标准,都是外界的条条框框, 所谓的爱,是热爱,不论是热爱生活还是热爱生命本身, 因为热爱,会想着创造,生活是要创造,并且从创造中体会快乐的过程, 爱的模式下,所有的思考标准,选择标准,只有一条,我喜欢。 小孩原本都是爱的化身, 就像有本书里描述的那样, 问一个小孩子想要什么生日礼物, 小孩子眨眨眼睛说,我想要两个游泳池,一个留给我,一个送给你。 但随着小孩的长大,怕的东西越来越多,爱的东西越来越少, 当一个小孩长大为成年人以后, 爱基本都没了, 剩下的全是怕。 有一句话已经快被说烂了, 但我们其实不太理解这话的意思, 有另一句不太常见的话,能够很好的解释,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说,就能明白,什么是不忘初心了, 初念,指的是遇到某个情境,心中升起的第一个念头,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的内心活动, 如果经常观察自己,你会发现,心中的声音经常是两个, 第一时间产生的念头,便是初念, 随后而来的一堆念头,便是转念, 比如第一眼看到一件商品,真漂亮,我喜欢这个,初念产生, 随后就想,这个有点贵,不太划算,算了吧,便是转念, 比如第一眼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本能的想要上去搀扶,初念产生, 随后就想,且慢,万一这个老人是坏人,他说是我碰的,讹钱咋办,便是转念, 比如第一眼看到一个可怜的乞丐,马上想要伸手拿零钱给他,初念产生, 随后就想,且慢,没准是个骗子,假装的吧, 没准赚得比我都多呢,伸出的手又缩了回去,便是转念, 如果你留心观察自己的内心活动, 会发现这种现象特别常见, 可以概括的说,初念是爱,转念是怕, 爱通向创造,怕通向躲避, 初念是圣贤,是悲悯,是忘我,是菩萨心肠, 转念是禽兽,是计算,是自我,是怀疑和阴谋论, 说禽兽有点过分,不过转念经常会坏掉你的生活倒是真的, 不信你看, 遇见心仪的女孩,初念是想冲上去搭讪, 转念是害怕被拒绝,感到丢脸, 不忘初心就冲上去了,人生苦短,可能转眼几年后,你们的孩子都生出来了, 转念害怕忘了初心,你犹豫半天毫无行动,最终你们之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几年以后,她跟别人的孩子生出来了。 这事是贯彻整个人生的主题,而非单纯的个例, 那个心仪的女孩,可能代表着机会,代表着改变,代表着更广阔的世界, 初心来自心,孟子说的心,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脏,而是人心, 王德峰的课程里有详细讲解,感兴趣可以去听, 转念来自头脑,头脑不是心,头脑是思维,是理性和计算,是趋利避害, 听从初心,就是追随内心的声音, 乔布斯有句话说的就是这事: 他说的心灵就是孟子说的心,就是王阳明心学里的心, 为什么提到直觉?直觉比思维快, 所有初心一定是以直觉的形式升起, 紧随其后的才是思维,才是转念。 为什么要勇敢的追随?因为我们需用勇气去对抗害怕, 否则人一旦陷入害怕之中,就绝对不会听从初心, 而进入思维的防御之中,就像上文说的那样, 看见心仪的女孩,如果害怕,是绝对不会有所行动的, 不行动就会有未尝试而带来的遗憾, 人生苦短,留一堆遗憾离开世界,想想都觉得糟糕, 想到这里,再看把转念说成是禽兽,也就不过分了。 公众号 雍然驿站
25,284,150
188
24
旅行时住条件较好的酒店有必要么?
住五星酒店还是那些“特色”酒店或者短租公寓?坦率说,这是一个纠结我很久的问题。 其实这就有点像吃饭,是去那些大酒楼,还是去路边的特色小店? 本质上,我认为这不完全取决于钱,而取决于你请谁吃,或者说,跟谁去,当然,或者是自己吃,自己去。 绝大部分五星酒店,就好像那些大酒楼一样。重点不在有什么特别菜品如何出色,重点在于“不出错”。 你不用担心没有婴儿床怎么办,小宝宝要冲奶粉热水怎么办....所有的所有都不用担心。 但是你也不会有上面各位说的那些”体验“。 而那些特色的酒店,则刚好相反。 要知道,大家回来写攻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没有人会告诉你在享受"融入当地人”的喜悦的时候,是怎么解决酒店床上的臭虫问题。或者,酒店服务员态度不好?早餐选择少? 当然,如果你的同行的朋友或者爱人,也是一个随遇而安,且不在乎折腾的。那也无所谓。 但至少对我家人而言,不行。 所以,在我带全家人去一个新的目的地的时候,我一般是不会选择那些“特色”酒店的,即使有朋友的“强烈推荐”也不会选择。因为我不想出错。 但是我自己出行,倒不妨试试那些“特色”。
作为旅行行业的创业者,想想还是来回答这个问题,毕竟以前我也纠结过。我想关注这个问题的同学,或者查看答案的同学,无非是在纠结,旅行中该选择一家500元每晚的经济型酒店,或者是1000元甚至朝上的星级酒店。想必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在旅行舒适度和费用中间在徘徊和纠结。这里先给大家一条黄金准则,定定基调: 旅行过程的决策是根据出行人群中旅行能力最弱者来做判断,其余者都是可以妥协的。 上面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我说了也就是个屁。这句话是中国最大OTA-某程的某位创始合伙人说的。简单剖析一下: 1. 带孩子出行:那么旅行中所有决定基本上都是围绕孩子来的,父母是可以妥协的; 2. 带老人出行:那么旅行中所有决定基本上都是围绕父母来的,晚辈是可以妥协的; 3. 带不懂英文的人出国:那么旅行中所有决定基本上都是围绕不懂英文的人来的,晚辈是可以妥协的; 。。。。 例子我就不举了,大家想想就知道,基本上都是旅行能力强的人为了旅行能力弱的人在做妥协。那么楼主的问题就好回答了:根据孩子的条件来做判断:例如楼主的孩子比较小,其实主要家长时刻照顾的,我建议还是在能力允许的范围下,尽量定好一点的酒店,特别是知名酒店管理集团的酒店,原因有二: 一是住宿条件靠谱,无论是空调,房间卫生质量,早餐以及其他服务的配置,还有贴心的服务都会帮你在旅行中省去了很多担心和顾虑,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放在孩子身上; 二是行程中出了任何特殊情况,孩子有任何的不适,酒店服务靠谱就十分重要了,能够帮助旅行者快速方便的解决问题,找个廉价酒店,卫生条件不说,出点问题在旅行目的地就十分麻烦; 其实旅行中会有很多问题发生的,人家不是说检验真爱的最佳方式就是两个人出去旅行么,所以说么,穷家富路,建议楼主这个钱还是不要省了; ---------------------------------------楼主案例剖析到此为止--------------------------------------- 这里再举两个亲身经历的两个案例,说说旅行中住好酒店和差酒店的情况,先说差的吧,好的放在后面: -- 西藏途中,从成都开往拉萨的路上,由于路况不确定性,每天落脚到哪里休息都不确定,所以酒店,不能叫做酒店,叫睡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当天太阳落山的时候在网上或者当地直接上门订的,所以中途有些地方睡得简直不是人睡的地方,见图: 这是半夜3点找到的住处,在新沟,只有3个房间,一个标间住了4个人。看这两位老爷们睡得。 中途还有一个地方,也是条件巨差,厕所是这样的: 吃饭是这样的: 住宿是这样的: 姑娘因为觉得被子脏,一夜都套了睡袋睡,而且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车上睡得。不过住宿周围环境还是不错的,毕竟是大西藏嘛: 其实条件差,大家是有些人抱怨很严重,但是条件就是这样,而且每天开车确实累,要是有个能好好休息的地方的确比较重要。所以说,旅行中尽量还是选择好一点的酒店,会省去很多抱怨和争吵,休息上也会好的多! 再看好酒店:前短时间带丈母娘达人去巴厘岛,通过http://travelid.cn 定了巴厘岛往返商务舱4k,住了两晚Ayana。巴厘岛如果酒店预算在5k人民币每晚的话,推荐宝格丽和四季,低一点推荐巴厘岛Alila,再低一点性价比计较好的话推荐Ayana了。 - 巴厘岛Alila,起床睁眼就是印度洋,他们家很有名的就是那个鸟巢,得过设计奖的 酒店照片: - Ayana酒店照片: 优点:景色不错,园区很大,性价比好,最有名的rock bar就在这家酒店,但是相信我,rock bar就那么回事。另外,早餐不错。 缺点:前台效率很低,check in很慢,酒店有点老,设施不够新 本屌出境,行程书,屌屌的 ayana住了两天,还帮我们一大家找了一家私人别墅,也还不错,就是有点远,靠海边,别墅有管家,一个酒店一共就4间别墅,有钱人可以去上面我提到的那几家别墅,肯定比我这个好: 例行来个妹子图 所以说,有钱就是好啊,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出去度假。但是预算有限,也是建议尽量定好一些的酒店,对于旅行质量十分重要。最后拿捏不定,请参考文章顶部的黄金法则! - 刚刚看到一个很合适的,巴厘岛商务舱+四季酒店:11k每人,还挺合适的,跟我去的是一个航班:
25,309,580
2,953
33
怎么用地图来加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不止是古诗词,小学教的好多东西都需要几十年去理解,但预埋下种子是有用的。我六七岁的时候被迫背下了一首不能算诗的“诗”: 我母亲当时是英语教师,父亲外出上大学,我没上学的时候就把学校当成了游乐场,常常在教师办公室等着母亲下课。办公室里有个年纪很大的老头喜欢把我抓过来“辅导”为乐,其中一项内容就是背这段地理口诀,还要指着地图让我一一对应省份。讲完行政区就对着立体地图讲地貌,接下来是铁路网、城市群……我当时虽然不太喜欢这种填鸭式教学,但出于对老师这个职业的敬畏(暂时还是畏多于敬),还是坚持背下了不少地理知识。 之后的十几年,除了让我地理课省些力气,多些乐趣,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始终没发挥什么实际作用——连高考都不考地理。期间我虽然也出省几次,但都是随着父母坐车,点到点的旅行,从未自己运用过地理知识,直到高考后报志愿。 高考结束,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份长长的院校名单,全国上千个院校和几千个专业足足占了三四张报纸的整版。每个人都根据自己估算的分数圈出了百十所院校,掂量着自己今后四年乃至今后几十年的地理选择。这个时候,以往因为高考不考而忽视地理的那些同学都晕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又如何到达那个遥远的省份。 这时候,我的态度是这样滴: 选定我自己要去的学校之后,我开始上蹿下跳,给迷茫中的同学们充当地理顾问。 讲着讲着,我开始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时刻。这些年轻人此时在院校名单上的目光移动几厘米,往往就意味着人生几千里的变动。“千山万水”这个词此前或许是个飘渺的形容词,但很快就会成为几百个同学之间真实的距离。那时互联网离县城学生很远,手机还是绝对的奢侈品,8角邮票的平信才是普通人最常用的通讯工具。两个朋友各搬一次家,往往就会一辈子再无相见机会。兄弟姐妹一旦远走他乡,此生再相聚的时间加起来也就是几个月。一个人最需要地理知识的时刻莫过于此。 但在此时,居然如此之多的学生对地理茫然无知,完全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家,不知道一个省到底是多么辽阔的一片土地,不知道气候带和经纬度到底会如何影响环境。鉴于这个转折点如此之重要,我不得不我很感谢当年那个地理老师强迫我背下的口诀与地图。 再后来,交通发达了,我也因为工作原因不断地在各个省份之间穿行,看到山川雄壮、城邑繁华,我走进各个文化区的乡镇,和普通人谈他们的琐碎家事,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各个地区之间的相似与不同。过去在地理书上粗略谈过的南北差异、铁路对经济的影响、水运对城市群的构造,现在都变成了眼前非常具体的事实,都是成千上万人生动的生活。这些时候,当年死记硬背的地理口诀,以及一篇篇当初看不出有什么感情的中小学语文课文,如《南京长江大桥》、《荔枝蜜》、《桂林山水》……都浮向眼前,成为我理解这个国家的起点。 2010年我坐高铁从郑州到西安,第一次全程坐高速铁路旅行,洛阳、渑池、三门峡、灵宝、华山这一个个千年名城在2小时内从身边掠过,大平原迅速变成黄土台地,再变成高耸的秦岭,我忽然就想起了当年老蔡老师逼我背下的“两湖两广两河山……”,这首本来毫无文采的口诀,忽然有了博大雄壮之感,读起来字有风声,句起波澜,不比脍炙人口的那些唐诗宋词差。闭上眼睛默想口诀,整个国家的锦绣江山、大漠沧海都会在眼前缓缓展开。 以上图片摘自 (登录可看) 张家口大境门 全国闻名的横匾 之前在飞机上跨越长江黄河,在海轮上驶入长江口,午夜开车翻越秦巴山地,坐火车穿越暴涨的嘉陵江河谷……我也屡屡想起那位蔡老师,那位其实几乎没离开过几次家乡的工农兵大学生。因为我通过几十年的人生意识到,如果只为了识字的话,小学教科书本来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内容。长大后回头看,当年看似干巴巴的教科书原来蕴含了无穷的伏笔,需要你用一生的体验去逐个“解锁”。学校不能教给你所有的东西,但如果你把教科书看做人生的第一页目录,就能在几十年后体会到那些编书的大家在教科书中用尽的无数心思。为此我要感谢我的小学教育,感谢所有那些在偏僻的山乡描述整个世界的老师。感谢你们为无数山区孩子点燃了梦想。 补充1:我对地理的“恶趣味”一直保持到我成年。2011年,我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要招几个大学生,给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老员工做助手。我的考题除了一些工程常识之外,就是每人发一张白纸,不许看手机,画一张你心目中的中国地图。要求包括长江黄河和尽可能多的省份,其他内容多多益善。其中一些考卷被我收集起来,几年后做了新闻: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依然任重道远,比我小十届的大学生有至少一半搞不清自己在中国的位置…………我很抱歉未经允许就发表了这些考卷,所以隐去了姓名和专业。如果有当年的考生看到我的这个帖子,觉得不妥可以私信给我。 补充2:我前两年的微博
1. 如果你非要问说让孩子去背古诗、古文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处的话,我只能告诉你,它一点意义、用处都没有。 因为你一旦持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诗词古文,这恰恰是对诗词古文的一种损害。 这是非常愚蠢且危险的想法。 易中天教授提出过相同的见解,附上链接,大家可以看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7770263/ 我很赞同易教授说的话,在本题里也可以套用 粗略地做了张韦恩图 根据易教授所讲,历史就是故事,故者过去也,事者事件也。 2. 你见过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吗? 诗词、古文里记载的,大部分是古人的日常生活,或躬耕陇亩,或勾栏瓦肆 在课堂上,老师讲解诗词,都是以诗词说人物,以人物论朝代 3. 你问说诗词、古文有什么意义? 确实没有意义,它不能帮你关机的手机充电,也不能让你空虚的钱包鼓胀,更不能给你变出一辆玛莎拉蒂。 既不能给你财富,也不能给你权力。你这么想,诗词当然一点用都没有。 不过,你可以试想有一天,你和你的孩子一起去旅游,去登鹳雀楼,碰巧也有一对父子和你们一起登楼。 当太阳落山,当河水东流,当这一幅唯美的景致摆在你们两对父子面前的时候。 他的儿子吟诵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而你的儿子只说了句: 卧槽好美! 再碰巧,有一对外国友人走到你们身边,询问那个人的儿子,那个人的儿子将鹳雀楼的典故娓娓道来的时候,而你的儿子忙着发朋友圈:今天和爸爸一起爬楼,这地方真漂亮! 你还会觉得诗词没用吗? 这可是咱们民族文化的标志啊! 4. 你们再想想,如今我们在世界各地创办孔子学院,去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去背诵,去承认,去接受祖先遗留下的思想精华,那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要留给谁去继承?留给外国人吗? 所以我说,这是非常愚蠢且危险的想法。 讲到这,你还以为你孩子背的只是几句诗词这么简单吗?你还觉得背诗词、背古文是痛苦的吗? 这是老祖先托付给我们的责任啊!
25,350,829
347
135
什么学科是中学生必修的?
物理化学生物的确是基础学科。 但是我打心底的觉得,高中以及之前学习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是常识,根本就没到达基础研究那个深度。 如果不学这些常识就会冒出比如说: 是不是食物中含有化学物质都是有害的? 吃了转基因食品我们的基因会不会突变? 如果我力量足够大能不能把自己提起来? ....... 等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还有楼主这种问题,我觉得一个这些学科学习的比较好的人是不会问出这种问题的。
同意排名前四名的答案。 补充之前在从网看到的一句话,虽然有点跑题: 前几天看到有人在人人上讨论大学学到的知识有没有用,我可以这么告诉你:这些知识,高数、大物、线代等等,本身非常有用,但是绝大多数人对他们的掌握程度没有高到能让你找到一份需要这些知识的工作的,所以这些知识在你们手里就跟大猩猩拿到了计算机一样。
25,350,829
293
107
什么学科是中学生必修的?
逻辑 最好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毕业 贯穿所有学习的始终 谢邀
我已经懒得跟你讲那些学科知识的意义了。 你这个问题荒谬之处在于,不差钱代表目前钱够花,不代表以后再也用不着挣钱了。
25,409,366
40
15
近两年保理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保理其实不仅仅指应收账款融资,真正的保理还需要开贴来讲了。但是国内大部分人对于保理的看法还仅仅停留在融资,题主所说的发展迅速也是指融资,这里就融资来谈吧。保理的本意还是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尤其是一些优质核心企业的上游企业。但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大部分保理公司缺乏优质的风控体系,缺少优秀的保理业务团队,不能有效地把控保理业务风险,不敢也不能大量参与中小企业业务,转而参与风险目前相对较小的平台业务。就和融资租赁一样成为了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的工具。 一方面政府融资平台积累了大量的财政应收款或者关联平台应收款,又有美化财务报表进行其他融资的需求; 一方面保理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更为便利,没有固定资产抵押相关的要求,只需要做应收账款登记或质押。 最后,平台依然存在着极大的融资需求,在现在信托面临各种监管的形势下,融资租赁、资管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成为后信托时代的替代品,保理作为一种替代品发展迅猛。
大家都说银行保理,保理很早以前银行就一直在做了,属于贸融的一小部分,就不多说啥了,我说一下商业保理是怎么兴起的,或者说大家为啥积极投身来做~ 所以说大疯狂过后就是大洗牌啦,大家踏踏实实做业务把~~
25,409,993
50
13
合成大片段基因的瓶颈是什么?我们离人工制造一个生物还有多远?
谢邀,正如评论所说,每一句问题描述都是一个课题。对于我这种得个目的片段用PCR,合成DNA片段找公司的人来说,我尚未遇到瓶颈哈哈。对于题主的问题也只能翻翻文献给个我认为能解释的答案。 回答这个问题,不明确的地方有:大片段基因有多大,多少bp算大?题主所指的基因概念模糊,是单个基因还是基因组?目前单个基因以及多个基因的合成技术很成熟了,但是大片段的(≥100kbp)DNA合成研究的较少,难度也很大。 目前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除了从自然界中获取样品再通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外,就是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而不需要模板。化学方法合成主要是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原理看下面参考文献,也有其他人提到了,合成的寡核苷酸链越长,得率越来越低,出错率越来越高,因此目前不可能用化学方法愣头愣脑直接合成哇长哇长的DNA片段。 大片段DNA合成的基本策略是: 1、将dNTP(也就是原料)按照要求的DNA序列合成寡核苷酸; 2、将寡核苷酸组成较短的DNA序列(400-600bp); 3、将短的DNA序列通过融合连接的方法连成长的基因序列(>1kbp); 4、通过普通的酶连接法或细胞体内重组合成更长的基因和组成基因组的长片段(≥ 10kb); 5、在大肠杆菌及酵母中依次组装,最后达到超过1 Mb的基因组; 6、将合成的基因组移植到细胞中去,并使合成的基因组的基因按要求表达。 大片段基因的合成难点在哪? 大致的理由其他人也说了,DNA长,周期长、易出错。1、合成成本高。合成1Mbp的双链DNA大约需要20w美元。这只是碱基的价钱,还有时间、基因设计分析等等; 2、DNA合成过程易出错,出错概率在1-11个/kbp,那么,每合成一段DNA则需要测序比对,找到突变位点并修复,这个过程复杂又漫长; 我们离人工制造生物还有多远? 世界上有很多课题组有基因合成和人工生命合成尝试。想要得到像人这样复杂的生命体还要很久,目前都是合成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以下是个例子: 2010年《Science》杂志发表的文章“Creation of a Bacterial Cell Controlled by a Chemically Synthesized Genome”介绍了 J. Craig Venter课题组人工合成1.08Mbp的基因组导入到 M. capricolum的受体细胞中并创造出新的M. mycoides细胞,可以认为是人工合成的生命结构,该细胞内只含人工合成的DNA序列并且有预期的表型,同时能够连续复制。 下图是该课题组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 大致流程是在体外合成110个10kbp的DNA(蓝色片段)并在酵母细胞中装配,这110个DNA片段10个为一组连成11个100kbp的片段(绿色片段),最后将这11个大片段连接成基因组(红色环)。整个基因组包括4个watermarker及若干酶切位点以保证有选择性标记。 其实单纯的合成大片段基因只要有钱有时间有精力,慢慢搞肯定能搞出来,更难的在于基因的排列、非结构基因分析、代谢通路、蛋白组学的研究等等,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人造生物的合成那还差得远。 不知此回答题主满意否 参考:Gibson DG et al. Creation of a bacterial cell controlled by achemically synthesized genome. Science, 2010, 329: 52-56 王冬梅.从碱基到人造生命——基因组的从头合成.生命的化学
关于合成DNA的原理,楼上各位已经介绍很多了。的确,目前在DNA分子的合成层面,最大的技术困难就是如何合成长链的DNA分子。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合成的DNA分子如何进行高效的组装? 传统的限制性内切酶效率低、限制多;新兴的gibson assembly方法依赖于PCR,但只要是PCR,在基因组水平的DNA组装上,就一定会发生突变;不依赖于PCR的golden gate方法目前是最可靠最高效的方法,新近一系列基因组水平DNA合成的文章大都采用了此方法。然而即便如此,也只是一次组装5~8个长度在1k~2k之间的片段,比起基因组水平动辄以百万碱基作为单位的长度,还是小巫见大巫。 通量低必然导致成本高,也就成了合成大片段DNA的最大门槛。
25,409,993
45
12
合成大片段基因的瓶颈是什么?我们离人工制造一个生物还有多远?
现在最常用的DNA合成方法是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从3‘到5'合成, 1、脱保护基 (Deblocking) 用三氯乙酸 (Trichloroacetic Acid,TCA) 脱去连结在CPG (Controlled Pore Glass) 上的核苷酸的保护基团DMT (二甲氧基三苯甲基),获得游离的5'-羟基端,以供下一步缩合反应。 2、活化 (Activation) 将亚磷酰胺保护的核苷酸单体与四氮唑活化剂混合并进入合成柱,形成亚磷酰胺四唑活性中间体 (其3'-端已被活化,但5'-端仍受DMT保护),此中间体将与GPG上的已脱保护基的核苷酸发生缩合反应。 3、连接 (Coupling) 亚磷酰胺四唑活性中间体遇到CPG上已脱保护基的核苷酸时,将与其5'-羟基发生亲合反应,缩合并脱去四唑,此时合成的寡核苷酸链向前延长一个碱基。 4、封闭 (Capping) 缩合反应后,为了防止连在CPG上的未参与反应的5'-羟基在随后的循环反应中被延伸,常通过乙酰化来封闭此端羟基,一般乙酰化试剂是用乙酸酐和N-甲基咪唑等混合形成的。 5、氧化 (Oxidation) 缩合反应时核苷酸单体是通过亚磷酯键与连在CPG上的寡核苷酸连接,而亚磷酯键不稳定,易被酸、碱水解,此时常用碘的四氢呋喃溶液将亚磷酰转化为磷酸三酯,得到稳定的寡核苷酸。 因此每增加一个碱基需要5步反应,即使假设每一步效率是99%,那么总的效率也是0.99^(5*碱基长度),用科学计算器很容易算出来100bp的最终目标产品的占总量的比例。 因为DNA合成是在固相上进行的,每一个碱基的合成包含了脱保护基(DMT)、碱基的加成、盖帽(Capping)、氧化等步骤。如果说某一个碱基由于种种原因(如瓶中溶液没有了,或管道堵塞),未加入到正在延伸的Oligo上,那么下一个反应Capping将会把Oligo封死,使整个oligo合成立即中止。在纯化过程中,这种合成不完全的短片段是可以被去除的,因此化学合成的精确性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Hecker,KH使用两条长123和126的化学合成的DNA,用DNA聚合酶进行primer,extension并且酶切连接转化后检查in vivo的复制发现: 好像不知道为什么合成的DNA复制错误率还是挺高的,这篇太老了下不到我就懒得再找全文了…… 现在也全基因合成,乃是把基因组分别设计成很多短片段然后一步步PCR得到的(Hoover, D. M., & Lubkowski, J. 2002),要合成一个10kb的全基因,想想就真是一件天怒人怨的事情啊……
赞同 和 的回答,人工合成大片段基因第一步就是合成长核苷酸链的问题,因为核苷酸是一个个加上去的,即使每一步得率都很高,但一旦长了就没有办法。现在我们在invitrogen合成引物(单核苷酸链),单条在56个(好像?)核苷酸以下的一个价,56个以上的另一个价,最长不能超过120个(好像?),这似乎就是目前用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合成引物的极限了。 因为基因组是双链的,我们可以通过合成互补的两条单链退火得到需要的双链,这样得到的不过是一百来个碱基对的DNA双链。而最小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基因组也有160kb之巨。 为了得到更长的DNA双链,我们可以用分子生物学的工具来做到。比如,在模板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PCR的方法,使用高保真的聚合酶,一次性扩增产生10kb以上的片段;我们还可以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的工具,将多个DNA片段连结上;我们也能通过使用quikchange诱变的方法对DNA序列进行小范围的修改;我们还能通过BAC、YAC等载体将得到的超长片段在细菌或酵母内保藏、扩增。如果不考虑基因组的装配,以现在的技术,我们是能够获得长达一万kb的DNA双链的,请看这货的工作: 。 基因合成无法做到像3D打印的原因是尺度不同,3D打印是在宏观尺度上材料的构筑,而基因合成是在分子尺度上的化学反应,它们的原材料服从的物理规律不一样。除非咱能得心应手地操作单分子。 如果我们硬要从一堆无机物,de novo做一个生命出来,俺不知道还有多远,不过乐观估计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算的。这个问题可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以现有的生物资源,我们似乎只用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不断地修改,就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了。而这样的事情,不是有人在做么?此所谓:转基因。
25,509,555
6,287
2,731
妈妈是个美女是种怎样的体验?
———————————————————— 本文严禁一切转载 ———————————————————— 以此为傲呀。妈咪在中学的时候真的是沈佳宜一般的存在,追她的人不要太多。老爸到现在还总是夸她美,“我这辈子啊,考上了清华,娶了你妈,我也就满足了”。 诶老爸你志气怎么就那么点儿大,真俗。不过俗得好幸福啊。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系列) 妈咪不喜欢笑,但是笑起来真的好美呀(˶‾᷄ ⁻̫ ‾᷅˵) (叫我女王大人系列) 老爸说以前带妈咪去照相馆照相,摄影师惊呼妈咪是他见过最美的人。 (美美的妈咪与丑丑的我系列) 为何刚生完娃也能那么明艳动人!此时的她已经27岁了...为何我不能长得像妈咪!(;´༎ຶД༎ຶ`) 看见妈咪那么受欢迎好开心~没想到靠啃老骗了那么多赞,我要把这个答案拿给她看让她也开心一下嘿嘿。
我在微博上非常喜欢的一个博主照片⬇️ 美吧?多美啊!!! 接下来放上她母上大人年轻时候的照片。 还有… 接下来上两张美妈妈的近照。 更多美照大家自行去关注博主吧。
25,509,555
32,000
2,428
妈妈是个美女是种怎样的体验?
因为我的同学朋友们都经常和我夸我妈妈漂亮 所以我看到这个问题就不邀自来了~(不好意思 先放一些年轻时候的照片 年轻的时候真的很惊艳!现在已经45岁了还是很有韵味!放一些最近我在家里帮她拍的照片~ 有一个很美的妈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大概就是 一起出门总被认成姐妹 发照片总会被惊叹说她真的是你妈妈吗 也可以真的像姐妹一样分享心事 分享化妆品护肤品 一起逛街旅游购物 分享喜欢的衣服鞋子 妈妈的审美和我还是很一致的! 妈妈很多时候也像个小女生,会想要被人哄被人宠,但是在我面前也会很强大像个超人。高中在学校旁边租房子为我陪读两年半,每天早上七点穿越半个城市赶去上班;为了我学会做好吃的饭菜,厨艺越来越精湛,在外女强人在家温柔贤惠。她很爱美,为了不长白头发定期去做头皮护理还有洗面等面部护理,后来我才知道她经常去做不只是因为爱美,也因为她美容的地方就在我高中培训班旁边,备战高考的时候我经常补课补到晚上十二点,她就在旁边等我接我回家。 她在我身上付出太多太多了,我做的决定她都会支持。我当年说想搬出去住她就在学校旁边找了房子为我陪读;我说想学编导她就花重金让我去艺考…我就算想要月亮她可能都会愿意为我去摘。现在想起来真的太太太感谢妈妈了 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妈妈! —————————————————————— 第一次认真回答居然有这么多赞!太受宠若惊了555 谢谢各位的喜欢 祝大家平安健康 天天开心! —————————————————————— 2021.5.13更: 没想到这个回答一直都有人关注 真的谢谢大家! 更一张最近的合照 再次谢谢大家的喜欢!
下午在家翻箱倒柜找数位板 偶然看到相册 雾草 妈妈年轻时美得惊为天人 我长得比较像我爸:) 但是笑起来 还是很像妈妈的对吧! “我知道美丽会老去生命之外还有生命” 可是不管什么时候 拍照的话 就一定要笑嘛虽然照片里的笑容是定格的 我也从不曾见过那么年轻的妈妈 但是那个久远瞬间她的喜悦 好像能穿过二十年的光阴击中我。 有个很美的妈妈的体验大概就是 想成为很优秀的小孩 让妈妈的笑容被时光打上不同意义的烙印。 我的公众号id:peggysue97我的照片嘿嘿嘿 请不要盗图蟹蟹,有小伙伴私信我说有人盗用我妈妈的照片,我想盗别人麻麻的照片你麻麻也会心痛的吧。
25,527,814
54
14
中国债券市场的多头监管何时是个头?多头监管是否明显阻碍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现在债券格局是这样的: 交易市场分为:银行间、交易所和柜台市场 监管方面:银行间市场 监管单位为银监会和人行,当然发改委也有部分话语权。 交易所归证监会管。柜台人行跟银监。 交易方面:交易场所分为外汇交易中心和上交深交以及场外市场。 债券发行和登记:除了中票和短融在上清所,其他全部在中债登。证券公司短融要中债登发完在上清所托管。 托管:国债、央票、企业债、金融债大部分也在中债登。中票和短融上清所。另外交易所市场是中证登负责。 然后接下来就涉及到了市场分割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因为主要有银行间和交易所两大市场,某只债要想在两个场所同时交易,一是要所以要获准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同时流通,这个是在发行注册登记时已经明确的。如果发行时没有声明在交易所流通,那么除非重新申请,那么也只能在银行间。如果某机构手里持有某只债券,本来托管在银行间市场,想要拿到交易所进行交易,或相反,则需要在中债登或中证登办理转托管。转托管,那就麻烦了,少则t+1,多则n天(要寄材料)。国债可以在系统自动转,企业债至少要t+1的。因此,市场分割导致效率低下。so 平安abs 中债登托管和交易所交易,相比于交易所其他证券,流动性大大提高。 另外还涉及到了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不同的结算制度,银行间交割结算都是即时的,交易所至少要t+1。那么跨市场又降低了效率。另外对于上清所中票和短融,一是因为期限原因,二是信用等级,所以在市场交易的主力仍是企业债、金融债和部分中票。 至于多头监管,据我所知,无非就是几大监管机构之间相互扯皮。很多创新的东西也因此一直没发展起来。要不中金所怎么这么多年,仅仅才推出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两个品种。其它监管层之间扯皮的事,大伙可以看看11年人民银行力推的信贷资产转让是怎么被银监打下去的。其它扯皮的事,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搜看,我也就点到这里为止。说白了其实就是分业监管和混业经营的矛盾,以及某监管部分放权之后,又想收权的不甘。不能说了,再说就要被查水表了Orz... 至于二楼这位所讲的这几年债券市场创新速度,重要品种没有,最多是私募债等非标产品的创新,而这也是大部分是市场成员的行为,以及场外市场的产品。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发现实质创新并没有增加多少,增加的只是债券发行量以及在债券中镶嵌的各种条款和期权。 从国外经验来看,几大发达经济体的债券交易市场和清算机构,像美国DTCC,欧清,都是在呼吁建立统一的监管和托管市场,而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
呵呵,跑题一下 上次开会时,其中一个主管机构的某位大领导说过一番话,大意就是: 你们中介机构不要以为债市统一就一定是好事情,现在几个婆婆管,也不一定是坏事,婆婆间的竞争会比较大的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创新;如果只有一个婆婆,在中国的体制下,不一定有很强的动力去创新。 从这几年债券市场的创新速度来看,这话也有一定道理
25,529,377
5,848
3,641
如何评价「快手」APP?
一大早起床看到 @立党 的分享我震惊到了。 事情是这样的,知友立党曾经在知乎写了一篇评判快手上的吃播现象的回答:为什么快手惹人嫌? - 知乎 因为点赞颇多,引起了快手的注意。 是的,这篇回答引起了快手的不满! 知道快手人家怎么做的吗? 是的,快手官方! 人肉了知友立党, 从微信到微博到快手的账号, 以及立党快手账号的动态、微博的动态。 首先在快手后台通过私人账号**立党! 竟然! 快手还在知乎发布了整个人肉的过程 关于知乎朋友“立党”的相关情况 - 知乎专栏 精彩部分已经被快手删除。 快手,谁都不服,我就服你! 我上面一直强调是快手官方,因为快手曾经在知乎上表态,所以快手就不用为自己洗地了。 快手入驻知乎三个月了, 可以说快手是在知乎上混的最惨的一个机构号了。 入驻三个月以来,共计38条发布动态,其中28个回答和10个分享。 一共有4个回答被折叠。 你以为这四个回答是因为推广营销被折叠的? 那你错了。 首先是人肉被折叠 然后是答不对题被折叠 紧接着是这样被折叠 还有一次是这样被折叠。 快手这个机构号在用生命解释: 在知乎怎样的回答才能被折叠。 另外建议大家看看快手机构号的回答内容, 28个回答和10个分享,除了最高赞的12k洗地文之外, 其他大多是几十赞, 而且内容~
我来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二更 快手满满正能量 干就完了 奥利给!!!!!!!! 给力给力嗯给力的告白气球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这个 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25,529,377
4,573
2,537
如何评价「快手」APP?
跟刚下载知乎一样,让我感觉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谢邀~ “网红“开卡车的小辉辉”夫妻西藏途中遇难,10天前刚陪儿子过生日。”这件事让我看到了有人情味的快手。 这是他去世前拍摄的最后一条视频,并配有文字:青藏线不易跑呀!晚安! “开卡车的小辉辉”本名倪万辉,平常跑车之余,他就是发一些视频作为消遣,在他的快手平台上面一共有三百多视频,大部分都是他跑车途中拍摄的,也有一些家庭生活的日常。 快手官方发文,称将永远保留小辉辉夫妇的快手号,禁止任何人注册类似账号,并且对于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同时官方还联系公益机构,将建立长效救助机制,在这个最冷的冬天致最暖的你们!感谢快手官方,逝者安息 愿在天堂没有缺氧、没有痛苦,走好! 倪万辉夫妻俩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如今已经11岁了,刚刚过完11岁的生日,而小儿子如今刚满1周岁,才蹒跚学步的时候。 10天前刚陪儿子过生日! 入藏之路路途艰辛! 他去世的第二天快手上出现了很多与他同框的哀悼视频,还有很多网友自发组织了捐款活动。 这样有人情味的快手挺好的。
25,578,190
94
17
幼儿是否需要「更丰富的环境」,应该如何营造?
在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多激动人心的发现使得大多数人认为:充满活力与能力的幼儿,需要丰富与高强度的认知刺激。的确,当我们逐渐认识到幼儿所拥有的能力和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们自然会想为他们提供更好、更丰富的学习环境,支持他们尽可能成为最有能力的孩子。如题目内容所示,通过实验室的研究似乎也能证明这一点。那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整个实验的研究过程,看一下这个结论是否可以成立? 在20世纪70年代,加州伯克利分校的Mark Rosensweig和他的同事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发现,将断奶后的大鼠,饲养在一个丰富的环境中,有梯子可以爬、有滚轮可以转,还有其他同伴一起玩;与那些在贫乏的环境中,被单独饲养在标准实验用的大鼠笼中、玩具被剥夺、也没有玩伴的大鼠相比,其皮层各个区域的重量和厚度更大,特别是视觉皮层,在丰富环境下成长的大鼠的神经元更大,胶质细胞也更多。之后,伊利诺伊大学的William T. Greenough及其研究团队通过一项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显示出环境如何在发展期间影响脑内的突触结构与密度。在丰富环境中成长的大鼠与那些在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大鼠相比,其神经元平均突触数目增加了20%~25%。再者,饲养在丰富环境下的大鼠能够更快的在迷宫中定位。这项研究现在也经常被引用来支持丰富幼儿环境的重要性。 在这些实验中,可以看到至少对老鼠来说,丰富的感官刺激环境、体能上的活动增加、与其他老鼠的陪伴,能让大脑有更多的神经连结,从而造就出聪明的老鼠;相对的,缺少这些,可能就会阻碍大脑的发展而饲养出蠢笨的老鼠。 看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结论是成立的?这些结果是否也意味着应该特别打造幼儿的环境,让它比平常更丰富? 科学是一丝不苟而严谨的,从老鼠的实验中来看并没有“环境越丰富越好”的说法。在这些实验中,实验室里的丰富环境比较类似于野生老鼠的一般环境。野生老鼠的藏身之处,比如下水道,那里像迷宫一样的复杂,充满了各种物体、味道、声响,还有许多其他老鼠和生物。因些并不是给了额外更多的刺激就能够增加更多的突触连结。比较严谨的说法是:一个“正常”的环境会比一个剥夺的环境更能使突触的连结增加。 贫乏的环境必定会对我们的大脑无益,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的环境也不全然对大脑有益。就好比我们对日常饮食中维生素的摄取,经常会有关于不是特别需要时,不要刻意补充维生素的提示。可以理解的,当摄取过量时,维生素也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理解,刻意而过于丰富的环境,对发展中的大脑,也可能会刺激过度。只是,我们还不能确定,何为刺激过度,以及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因此,想让神经科学中的研究结果,成为可以被重复验证的事实,并应用到发展中的人类身上,仍需要耐心、仔细的检验。我们也相信,这一切在未来的大脑研究中,会得到更多有事实依据的支持。
我是一地道北京人,孩子妈妈则来自安徽某县城,孩子出生之后,每个假期,无论是三天的小假,还是七天的大假,都会去妈妈的老家度过。 那里能提供和北京完全不同的生活吧,有宽敞的空地可以尽情奔跑,有姥姥自己种的蔬菜水果可以采摘,有鸡鸭牛羊,出门坐电动三轮车,赶上婚丧嫁娶还有草台班子唱戏。虽然没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没有好看的绘本,更没有家里五花八门的玩具,但是我和孩子妈妈陪着他一起疯跑,在草丛里打滚,去湖边抓鱼,爬树,点树枝烧火烤红薯吃。 我觉得比起更容易变为走马观花的旅游,这种浸入式的生活可以带来更为不同的体验吧,到现在孩子两岁四个月,每次回到北京,我都明显感觉到孩子“长脑子”了。
25,671,247
79
23
哪些疫苗是建议一般健康成人接种的?
根据某些疾病的危害程度和我国国情,推荐成人优先接种以下几个疫苗: 乙肝疫苗 首推当然是乙肝疫苗。虽然接种乙肝疫苗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儿,其次是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但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 2014年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分别为0.32%、0.94%和4.38%(中国CDC)。 所以,成年人定期做乙肝抗体检测并接种乙肝疫苗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现在正规公司要求做入职体检,也会看你有没有乙肝。2015版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有明确推荐以下几种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 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老年人因为免疫成功率低、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低等原因,接种乙肝疫苗的实际意义不大,具体要视情况而定。 流感疫苗 经过17年末-18年初的那场流感,大家应该都知道接种流感疫苗的重要性了,部分地区还把60岁以上老年人纳入了免疫规划程序,提供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服务。除了婴幼儿,下面这些人应该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60岁以上老年人、其他流感高危人群的家人、照看和护理流感病人的人、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孕妇、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养老院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出租车司机或旅游服务等服务行业的从业者,等。 超过60岁的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的概率会随年龄而增高。有哮喘、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比同龄健康成人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疾病或死亡,所以和孕妇一样都是流感疫苗的高度优先接种对象。 水痘疫苗 如果以前没得过水痘,建议成年人接种水痘疫苗。水痘虽然是轻微的自限性疾病,但是成年人比儿童更容易出现并发症,而且往往更加严重。 肺炎疫苗 肺炎链球菌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是引起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菌血症/败血症、伴有菌血症的肺炎等)和非侵袭性疾病(如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的主要病原。老年人和儿童是高危人群,但健康成年人只有在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病。患有慢性疾病,比如心脏病和肺病、脾缺失或脾功能减退者等对肺炎链球菌更易感。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组织器官退化,呼吸道粘膜萎缩,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在受到细菌侵入和寒冷等刺激时非常容易感染呼吸道系统疾病。而且老年人患肺炎后,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病情重,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建议接种肺炎疫苗预防。 2价/4价/9价HPV疫苗 HPV疫苗我就不多说了,适龄范围内的男女都建议接种。
疫苗的接种都是在各地的卫生防疫机构。大部分的疫苗已经在儿童预防接种计划中接种过,且很多是一劳永逸的,不过也有成年人可以接种的疫苗。 成年人应当接种的疫苗有: 1、流感疫苗 每年引起流感的的病毒不同,因此每年都应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减轻流感症状;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后不是一劳永逸的,它不能永久产生乙肝抗体,因为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的保护期大约为5年,抗体有半衰期,当抗体滴度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则起不到免疫作用,因此成年人应每4年复测并接种乙肝疫苗; 3、水痘疫苗 对于无水痘史的成年人来说,则应接种水痘疫苗; 4、腮腺炎疫苗 我国的儿童免疫计划中,腮腺炎疫苗我国只有一剂, 经常遇见接种一剂腮腺炎疫苗后患上疾病的,因此建议再次注射的; 5、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 特殊情况下,这两种疫苗应当主动接种,题主你懂的。
25,694,436
83
25
花费大半个月读《战争与和平》《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书有必要吗?
你现在不看以后要再看,可能只有把腿摔折,或者像李东生、令计划那样坐牢才有机会了。而你工作之后会发现:(1)社团不过是狗屎一坨;(2)发传单、端盘子这种底层方式的融入社会然并卵。
读《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书很有必要: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那气势磅礴、宏大复杂的结构与严整有序的布局。托尔斯泰以一天才之笔,游刃于战争与和平、心理与社会、历史与哲学、婚姻与宗教之间,主次分明,匠心独具。《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因其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 —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作者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与社会、上层与下层连结起来,既全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极广阔的典型环境。 这是托尔斯泰创作的第一部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25,694,436
269
61
花费大半个月读《战争与和平》《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书有必要吗?
大半个月能啃下来我敬题主你是条汉子 前几天去拉雪兹神父公墓找普鲁斯特的墓 找了半个小时 很好很普鲁斯特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如果花大半个月读到一本让你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不同场景,面对不同问题,心中都会回想起来的书,简直是太值啦。 哪怕读过之后内容忘记了,只剩下零碎的句子,就算零碎的句子也忘记了,你的审美感受也是真实的。 人在十几岁之前背诵了大部分故事(教学大纲/考试要求),但是有些诗需要一辈子的人生阅历才能去理解。多年前念诵过的不明所以的句子,在你以后遭遇同样的情景之后会在心中顿悟。 想想你可以在别人的文字间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自己的生命都被相对延长了,简直太值了。
25,846,839
4,267
338
川菜的精髓是什么?
谢邀。 是调味。 真正吃川菜多的都知道,川菜并不只一味麻辣。 如果论辣,湖南江西贵州,都可与川菜相抗衡。但川菜调味的丰富庞杂,应该是举国,乃至举世,无双。 现代川菜定型,是清末到民国。1937年,成都市区人口大概在四十余万,大中餐馆超过一千。那是川菜真正空前繁荣的时刻。许多东西,那时就确定得差不多了。 清朝淮扬菜的兴盛,靠富商家厨与官府。广东和上海,依靠对外贸易基础上的繁华。 川菜,则是馆厨、家厨、中馈菜联合制造的。 论起食材的精细华丽和深加工,不如广东靠海吃海、苏杭反复雕琢。 但调味之复杂,几乎天下无双。 同治中期出现的麻婆豆腐。晚清皇城坝回民创作的夫妻废片(对,现在的肺片是错别字)。南充创作的川北凉粉。抗战期间大兴的甜水面。都是靠调料的。20世纪40年代的甜水面需要辣椒油、花椒、红白酱油、红糖浆、蒜泥、芝麻酱、酱油、豌豆尖才算正宗。 现代川菜的基本味型,六种:麻、辣、甜、咸、酸、苦。 各种混搭就说不完了。咸鲜、麻辣、糊辣、鱼香、姜汁、酸辣、糖醋、荔枝、甜香、椒盐、怪味、蒜泥、家常、陈皮、五香、烟香、香糟、鲜苦。还有无数复合味型,说不完。 这里绝不是小觑其他地方。广东的鲜更重原味,可以鲜得非常细腻。 我故乡江浙,细节加工、食材二道折腾,比如各类蟹粉蟹黄弄的菜,也算冠绝天下。 四川菜并不太重视“本味”,所以食材挑选起来极广泛,靠华丽无比的调味,来给有好口感的食材增加味道。 川菜吃的不多的诸位,大概总吃过火锅吧?黄喉毛肚、鸭肠菌花,这些东西,其他地方很少用来入菜,用来涮锅子的也少。但川菜里,类似的边角料都能运用起来。夫妻废片,最初是取没人吃的牛头皮制作的。 就因为调味天下无敌,所以川菜能点石成金。把张佳玮烫干净了一调味,估计都能拿来吃。 仅论调味之复杂华丽,我觉得全世界而言,能和川菜掰腕子的……可能,也就印度了?反正意大利、西班牙和犹太食品,是不及川菜那么三头六臂千手观音的。 末尾补一句。 世上好吃的,要么食材好,比如广东;要么加工精,比如江浙;要么调味无敌,比如川菜。 如果食材也不丰富、加工也就一般般,调味上用香料又不精湛,最后就只能变成……英国菜……
某些“砖家”的言论确实是扯淡不觉肾疼。吃喝这点事人人都在做,天天都在吃,但为什么不是谁都能成为美食达人?不懂装懂,写东西传播假知识,是误导人。川鲁粤苏浙闽湘徽等菜系的传统继承已经举步维艰了,你们还在误导川菜,实在令人心疼。国粹往往是毁在自己人手里的。 作为专门学习研究川、鲁菜系数十年的职业餐饮人、食客、厨师,诚以为川菜的精髓应是“融汇”。这也川菜能够通达于天下的主要原因。简单讲就是将你家我家的为我所用,而且融会贯通。 (川菜:酸菜鱼,融汇、借鉴了贵州的酸汤鱼风味和技法) 我认为精髓精髓应当是精于他人,大家都认同的事。一如美国男篮,说是天下无敌也不为过。所以说什么精髓是技法、调味,个人认为不仅仅是不专业,更是不负责的。 各国各地都有各自的餐饮文明,却也众口难调,这个“调”理同专业所强调的 “烹调”。烹就是以技法将食材做好作熟,调就是通过调理味道使菜肴美味。 川菜确实是对于调味颇有心得,但若说川菜以调味俯瞰天下,即便是真正的川菜烹饪大师也不会如此妄自尊大。因为无论哪国哪家的菜系,调味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各菜系流派所专注的。即便是生食盛行的日本,吃寿司、刺身尚需要盐、山萮菜、酱油等精确地调料调味。 以寿司为例,看似简单清淡的吃食,其实从选料切配即“烹”,到用醋米、山萮酱等调味即“调”,都是讲究。而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之所以能称神,就是在于对寿司的烹与调皆达到极高的水准。醋米的调味重了会影响肉的鲜,酱油汁过厚会盖住肉的香甜,每一步都离不开精准的调味。这很好地说明了调味不仅仅是川菜的特色。 今日之川菜是历经其他菜系并未遇到过的洗礼过的,川菜也绝不仅是以辣字显著于世的。辣椒的食用在川地其实要比湖南、云贵还要晚。辣椒明末从南美进入中国,早期仅仅是作为观赏植物。《四川通志》、《成都通鉴》都有记载,最开始食用是在清朝初期的贵州,同治以后才在川地广为食用,由此之前的数千年,川人绝不是仅仅靠辣味佐餐的。 (经典川菜:樟茶鸭) 还要纠正一点,真正的五味应当是酸、甜、苦、咸、鲜。而“麻”实际是触觉,“辣”则是辣椒素带来的痛觉反应,跟传统上人们所认为的味觉并不相同,所以麻辣来定论川菜口味本就是不可科学的。 (舌尖甜----舌根苦) “盐”才是百味之首,自古至盐也是日常生活劳动中必须的营养素。无论哪个菜系,粤菜的咕噜肉、鲁菜的抓炒里脊、淮扬菜的松鼠桂鱼、川菜的烧白等,即便是甜香菜肴也是离不开盐的提味、画龙点睛。 (传统川菜:夹沙肉、甜烧白) 更何况川地自古就是的产盐重地,其实川地的烹饪口味还是比较浓重的,去过川渝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所以从真正调味的角度看,与其说是麻辣是川味,倒不如咸才是川味的真本。 (盐帮经典菜:金丝牛肉) 而为什么说川菜的精髓是“融汇”,完全没必要弄得那么复杂。抛开各种川菜流派、技法、食材等因素不说(从专业角度深入了解的话,你会发现所有菜系做的都不差,各有特色,绝非一家可以独大),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源自“历史”。 川菜的变革跟地方的历史变迁息息相关,尤其是清朝的“湖广填四川”。经历元明清三朝更迭战乱,川地人口急剧减少,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因此朝廷将大量外地人引入川地,《成都通鉴》就曾写道“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而入川的人里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这样的大变迁是其他几个菜系未曾遇到的。 此时的川菜早已不是最古法的本地料理,其中仅仅保留了少部分的古法烹调,而更多的则是融汇众家所长融合、演变出来的川菜。由此可见现今的川菜能为众多地区所接受原因也可见一斑。而经过百年,川厨们将这些地方风味、特色调理融会贯通,尽为己用,并且发扬光大,他们做出的“融汇”才是川菜最应推崇的精髓。 以下是2016年春节前再次去到川渝采风,寻觅到的一些好味道。建议爱好美食的食客、或是励志为中国餐饮的匠人们,多走、多看、多吃、多实践、多交流研究,切忌偏听偏信。 ---------------以下照片为私人照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依旧古法的鱼香肉丝) (川菜名菜糯米粉蒸排骨:技法融汇了南方诸省江西、重庆、四川、陕南、豫西、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皆有的名菜“粉蒸肉” ) (荣昌羊肉汤:羊汤之喜,京陕晋鲁皆有,而且都是突出一个“鲜”字) (成都某著名苍蝇馆,明婷饭店:脑花豆腐,融合了新的食材,采用的依旧是麻婆豆腐的技法) (重庆干锅:也是新派料理“麻辣香锅”借鉴的原型) (用世界十大猪种荣昌猪烹调的川味经典菜:回锅肉) (川菜名菜:黔江鸡杂) (江湖菜:黄粑炒腊肉) (重庆小龙坎店:大龙火锅) (川味民间名菜“三蒸九扣”之一的“烧白”,该菜也有粤菜客家菜“ 梅菜扣肉 ”的影子)
25,847,712
36
19
有什么比较成功的二次作品真人版的案例?
没人说《淘气小亲亲》吗。。。。 这名字估计大家不太熟,我也百度了下原著的名字。。 第一版是日剧《一吻定情》,然后男主女主就都火了,原谅我年龄不够没赶上看不做评价,这是原著作者参与了的一版(我也弄不清参与的编剧还是监督还是什么。) 第二版是台湾偶像剧《恶作剧之吻》,林依晨郑元畅主演的。这个当初电视台播到了一般就会不换台,然后当时甚至以为林依晨是就是这样的人(类似认为张国立就是纪晓岚那样的),直到后来看了《我可能不会爱你》。台版感觉不错吧。后面还有续集恶作剧2吻,婚后的故事,能感受到湘琴为了配上直树的努力,不过这都结婚了还有觊觎直树的女配有点毁三观。。。 第三版是韩版恶作剧之吻,我看了眼分集剧情发现自己应该是看过第一集,然后被开头女主天雷滚滚的梦雷到就弃了。。韩国编剧是尝到了奇幻元素的甜头才这么改吗。。 第四版又是日剧,2013年古川雄辉未来穗香版《一吻定情》。属于近年来日剧里不错的爱情片(反正日剧爱情片就不多我就随便说了),这一版的话可以说是直树最接近本色演出的一版了,除了其实不够帅,然而看到后面就接受男神设定了。这是原著作者的丈夫参与的一版,因此男主在这一版不是特别高冷。 sigh,我记得之前看到这版的评论有这么说的。“这版也可以看成作者的丈夫对已经离世的作者的隔空喊话:‘呐,琴子,其实我很早就注意到你了呀。’” 然后感觉这题下面答主都是二次元程度很深的,不像我这么爱看俗比爱情片的,感觉很可耻的匿了
《死亡笔记》 我个人不大能接受原作l死后中途更换主角的设定,导致大家吐槽l死后神智商也降低了,相比漫画,电影做了合理化改编,反转了剧情,让l通过自己在笔记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无效化了神的杀招活到了最后,剧情上更加连贯也更一气呵成,松山的l妆容也相当惊艳。 《花牌情缘》 整体比较优秀的漫画改电影,把杀人歌牌青春范烘托的不错,但整体上,日本演员舞台剧的出戏感有点重,导致全片演的有点尬,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深夜食堂》 成功到黄老师翻拍,这个大家都熟,不多说了。 火影忍者、fgo的舞台剧 整体还原比较不错,对原作中的细节也有很好的还原,但中国观众对舞台剧的接受能力比较差,估计会觉得尬演。
25,910,403
509
88
怎样在压力下开始工作?
分享我的几个有效方法: “和BOSS沟通” 有任何疑问,及早和交给你任务的人探讨,聊聊天不会更焦虑,反而容易让你快速形成一个思路。 “碎片时间思考” 用你不能玩游戏看视频的时间,比如WC、走路、洗澡的碎片时间做做脑图。 “不完美主义,来用纸画第一个草图” 在一张大白纸上画出框架、逻辑、思路,用手机拍下来。如果你有助手,把照片发给他/她,并请求协助完成手绘到电脑的转换。 “日常浏览时的小任务” 看新闻、朋友圈、玩知乎看到有相关性文字/图片时,收藏,要存在一个文件夹下哦。 “往往我们上网冲浪时,也会特别留意和自己手头工作相关的信息” “尽可能和人协作” 和人协作的工作,因为“不好意思不干活”,会被动投入到工作里。 “协作的原则” 1 如果有人可以帮你完成部分工作,不是“非你不可”的工作,请别人帮忙。 2 如果是多人协作的工作,至少要在初始的时候让大家了解你的思路,并达成一致。 3 一定要给个标准样例或者模板。 4 搜集的信息尽可能地发给别人参考,有助于减轻后期的工作量。 5 建个小组,或者微信群,经常丢点信息进去,了解进展。 “舒适原则” 穿舒适的衣服,倒杯咖啡,正式坐在书桌/办公桌前,告诉自己该滚去工作了。 “最大的满足” deadline临近,满足自己一个“大”愿望,一定要够狠。然后告诉自己,“你还想怎样,现在该收心工作了“ “然而时间不够了,利用最高效的时间段” 我通常是deadline的那天晚上,聊天看视频玩游戏到半夜12点,睡觉。 订闹钟,早上4点起来工作,早晨的效率对我来讲是最高的。 其实,虽然我们是严重拖延症患者,但实际上我们最后都能基本交差,还不至于太差。 ”我们只想体验下惊心动魄,否则太乏味了“ over
看题主的问题,感觉拖延好像是来源于两种情况:ddl 和完美目标。建议从认知和行动两个方面来调整: 1. 认知上的改变:修正不合理信念 A. 完美主义VS发展心态 你需要认识到完美主义是不合理的认知。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这个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你需要去接受努力后可能存在的不完美,用成长心态去看待事物和自己。 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你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有能力。成功是为了学习和进步,而不是为了证明你聪明。所以,即使失败,也并不说明你笨或者无能,而是你现阶段还无法做到更好。但是现在无法做好,不代表将来也做不好。 B. 逃避成功VS强化自我价值感 拖延企图逃避的不是某个任务,而是由这个任务引发的某种感受。你逃避的不是成功本身,而是当你成功后被注目时可能受到的贬低和攻击,你感到这些贬低和攻击会挫伤你的自尊。 自尊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估。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合理认知,并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同时又能维护一个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外在的贬低可能让你觉得自己差劲,没有价值。此时,你需要去辨别那些贬低和攻击的原因:如果是由于你自身的能力不足所致,那就用发展心态去对待;但如果是他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伤害或操控你,那你大可不必因此而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的缘故。 而当用发展心态努力后得到一个阶段性成果时,你需要强化这种成就的喜悦。这有助于你自我价值感的提升,逐渐不再害怕成功。 C.讨厌被控制VS寻找内在动机 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控制的愤怒会让你从内心对父母产生抗拒,这种抗拒可能会延伸到你对待“权威”(老师,领导,长辈等)的态度。 你对被控制的感受非常敏感,一旦感到被控制,你可能会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立马变得不感兴趣。这时你可能模糊了想做的事和被控制做某事的界限。很可能两者会有重合,但你会本能的产生抗拒,变得拖延和不合作。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没有权威的指令,你是否会喜欢你做的这件事。去叩问内在的动机,而不管这件事是否会满足父母或权威的期待。 寻找到做某事的内在动机,是惯性拖延的人转变的契机。 2. 行动上的改变 A. 从被动攻击转变为主动表达 被动攻击不和人发生正面冲突,而是用拖延或回避的方式激怒对方,其背后隐藏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愤怒。 直接表达愤怒对你来说是困难的,你害怕伤害别人和被人伤害,害怕破坏关系。但是不表达的后果其实更严重:一方面你压抑了情绪,长期积压会变得抑郁;另一方面,别人不知道你的真实想法,无法和你进行有效沟通,反而会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 在关系中,不正面发生冲突并不表示没有冲突,只有通过主动的行为解决冲突才是人际交往的健康方式。 试着主动表达你的情绪,你会发现,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还会有很多益处:你压抑的情绪会得到释放;人们会知道你的真实诉求,通过沟通解决冲突和问题,反而会拉近距离。 B. 运动起来,重获控制感 运动可以刺激身体产生一种叫做内啡肽的荷尔蒙,有助于提愉悦感和幸福感。这对于抑郁的人有很好的帮助。 惯性拖延的人往往伴随抑郁,因为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运动可以有效地调节抑郁情绪,让你充满力量和控制感。 C. 摆脱父母的控制,建立新的社会支持 由于父母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拖延者,首先,你需要想办法摆脱父母的控制,比如搬出去住。 再者,建立新的社会支持,支持可以来自恋人/朋友/同事/家庭成员/心理咨询师等。社会支持让你在陷入困境时不至于孤立无援,你的情绪也有处宣泄或得到调节。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近10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6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下载简单心理 App 了解更多哦「http://jdxinli.cn/wuli11」
25,910,403
13,000
678
怎样在压力下开始工作?
谢邀,这世界上只有一种压力,就是没把时间精力花在认真研究事情上,而把时间过度花在了对自我的担忧和期望上。世界上所有的压力,都不过是如此而已。 每个人都可以告诉你很多种降低压力的办法,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排解压力的办法,无论是迎难而上、放下执着,还是痛苦一场,大吃一顿,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它能暂时缓解你的压力,让你的身体恢复一点状态和能量,然后在外部要求(比如deadline)的要求下,让你不得不完成工作。然后再一次进入这个循环。 这个循环是: 压力产生——拖延——自我放弃式的减压——赶天赶地地做完事情——又进入下一轮 那么,这个循环什么时候会被打破呢? 当你被这种面对压力的应激式反应耗竭了所有能量,陷入比较深的情绪问题(抑郁、焦虑和失眠)后,你的身体再也没有能量来应对这种循环。这个模式就被打破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理问题和丧失工作能力的你。 我们必须有足够坚定的决心,一定要彻底跳出这个循环。而不是像老鼠滚筒一样,一直在这个循环里跑,一个又一个任务,一次又一次循环,精疲力竭。 而跳出这个循环的方法,就是彻底改变你的时间精力的焦点——把我们的焦点从“我感到压力很大该怎么办”? 变为 “要做好目前工作需要了解什么?” 大多数人对自己、对成败担忧得太多,思考得太多。却对于工作本身,客观的事情,思考得太少。花足够多的事情研究事情本身,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看看类似的工作怎么样做才算做得好,在你的脑子里,与其天天设想“工作做不好怎么办”,纠结于“要工作了我好烦啊”之类的情绪,不如彻底地研究“这份报告该怎么写”“写得好的报告都长成什么样”。 正是因为我们不研究事情,我们才不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也不了解自己可以做到哪些程度。 正是因为我们不研究事情,我们才花时间烦恼自己,掉进跟自己情绪打转的漩涡。 正式因为我们不研究事情,我们每次碰到类似的事情,都像是重来一遍,还是产生巨大的压力。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简单,年轻的时候,做一件事情,就把这件事情真正研究透,做透。以后整个一辈子,你再遇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它就永远不会是你的压力源,反而是你的能量与自信的来源了。 把每件事情当成你这辈子还要做100次的事情,乏味的人类社会很少有一锤子买卖。今天写完的文章,明天还得接着写。今天谈了的客户,明天还得接着谈。今天没搞定的方案,明天还得接着搞定。只有当你真正通透了,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你就真正从压力源中彻底解脱出来了。 人这辈子需要研究透彻的事情非常少,把工作这件事情研究透彻了,人生50%以上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我不太喜欢心理学的东西,因为它总叫人跟情绪战斗,跟情绪打转。这是一场必败无疑的战争,你以为你战胜了的情绪,其实不过是被你掩藏起来,推迟爆发而已,这样的危害反而更大。 相对地,我个人更推崇的是一种“无我”的状态,把自己的情绪空掉,把自己对事情的执着、成败的执着空掉,完完全全地融入事情中,去研究,去变成你要完成的这件事情,去做到你的脉络就是这个事情的脉络,你的呼吸就是这个事情的节奏。 那就如庖丁解牛,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我负责一个 App的运营,但是我司的运营方式和其他公司略有些差异,我们首先不太爱花钱,也不太爱炒作,所以也就不能弄个大新闻。 我只能默默的做着各种运营维护工作,尽力提升用户体验,做好日常运营。但老板从来不考核我的kpi,我感到太孤单了,时刻想冲到他的办公桌前大喊快看看日留存有没有提高啊!!!!没有提高就扣我工资好吗? 我一个非常认真优秀的运营,就这样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明白这种压力,就是你做的工作,短期内看不到一些成效,能看到成效的,又不考核。 我只能自己舒缓这种工作压力。 我的方法就是给各个明星发私信,因为我想万一他们看到后来用了我们的 App呢,用了之后他们就会转发到微博,这样我们就能爆红,大批用户一夜涌入,这样我的工作就能被看到了!!! 丧心病狂之下,必然会发生一些疯狂的事。 我列举一些我发过的私信给大家看。 我会在某个苦闷的下午发给鹿晗:你好,鹿晗,我直觉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在万众瞩目的背后,你是否有那么一刻想独自倾述?来我们xxxx App吧!找到能看到不一样的你的粉丝和读者!下载地址:xxxxxx。 我当然也不会放过吴亦凡:你好,吴亦凡: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作为中国最红最有人气的偶像,你有没有午夜梦回,忽然独自垂泪的时刻?有没有感受到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澎湃的时刻?我猜,你大概也需要一个自己可以说一点内心故事的地方,现在这个地方,叫做xxxx App,下载地址:xxxxxxx,来这儿记录你想说却还没说的时光吧! 美男子刘烨也没有逃过我的荼毒:刘烨你好:啊,你这么一个绝世独立的美男子,是不是也需要一片自留地来独自记录你内心的帅气和不羁呢!太替你高兴啦!现在我们已经有这么一个APP,叫做xxxx,它会是你最特别的存在!下载地址:xxxxxxx,等你来帅! 更美的男子黄渤我也战战兢兢发出了私信:亲爱的渤渤儿,我觉得世人都误解了你,其实他们不懂,你不但是一个内心如宝石的人,你的外貌,也是那么的明亮,那么的出众,如黑夜里的萤火虫,闪闪发光。被误解的你,有没有一些故事想永远存下,把昨天变为今天的回忆,这不是很有意义吗?我想向你推荐 xxxx App,你一定会喜欢的!下载地址:xxxxxxx,一万个吻。 当然,除了这些,我也会紧跟热点,努力想跟上娱乐圈的风潮。 黄晓明大婚,我马上送上真诚的建议:HI,小明,婚礼我们都看到啦,娱乐圈的半壁江山都被你请到,你也给了baby她最想要的梦幻公主婚礼,这样的爱,谁能不承认,谁能不感动!可女人是个复杂的动物,除了渴望爱要大声说出来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爱人能默默的为自己献上一些细节的温柔。我真诚的建议你可以下载一个xxxx App,记录下写给baby的365句暖心情话,等写满的那一天,我想,她的感动可能不亚于你给的婚礼呢!下载地址:xxxxxxx,祝百年好合。 胡歌的《琅琊榜》热播,我也没有放过:当全世界都是你自己的时候,胡歌老师你的心里,会不会想到的却是一个毫不相干的时刻。而接下来的某一个时刻,你会不会想记录一下即使是成为最红的男主角,也比不上的快乐和小幸福?xxxx App,一个可以记录一生里的某一刻的手机写作软件,希望能给你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就像梅长苏,他也希望能在某个地方能放心大喊——我是林殊。下载地址:xxxxx,风从未停过。 前天蔡康永宣布离开康熙,我感慨万千,忍不住还是给他也发了私信: 蔡康永老师您好,听到你要离开康熙来了,我感到一阵难过,虽然早已知道这一天会来,也知道一定会来,但突然发生,还是叹息不已。我是一个叫做 xxxx App的记录故事的平台,也有很多人会在这里留下和康熙来了的回忆,欢迎您有空,可以来看看,与那些默默爱康熙,爱着您的观众相遇。下载地址:xxxxxxx,温柔的你,一定喜爱。 -------------------------------- 我真是太寂寞了,他们一个都不回复我。不过只要发出一封这样的私信,我内心的巨大压力就会好一点儿,孤独也会少一点。 也许终究会有一天,全娱乐圈的明星都会以收到 xxxx App 蔡要要的私信为荣,因为只有收到,才证明你真的够红,能被我看到的明星,必定都是大咖! 这么安慰自己,果然幸福多了! 有时候吃零食也会让自己变的很幸福,压力下重生。
26,006,121
140
81
国外的幼儿教育,比如蒙台梭利,华德福,瑞吉欧,它们优秀在哪里?
不请自来,家有小孩,第一次当妈,很是恶补过蒙氏教育方面的书,仅回答蒙氏「优秀在什么地方」。 个人利益相关,谢绝转载复制。 1、对孩子人格的尊重。 这点我个人感触较深。 蒙氏虽起源于「不健全」的儿童,后用于0-6岁正常幼儿的早期教育,批量教出较多天才儿童而著称于世界,其本质是强调「儿童人格」,真正把孩子当做「人」来对待,将「幼儿」区别于「成人」,用「幼儿」的视角重新观察和理解世界,对「幼儿」进行了生理和心理全方位的再认识,从而发展出一整套「认知」和「身心成长」的相关指标和教学方法。我个人理解的蒙氏教育本质是「克制的爱」「陪伴」与「独立空间」培养。 而即使是看了蒙氏教育的书,标榜蒙氏教育的幼儿园,依然存在将儿童「物化」的倾向,即「老师/家长的命令是圣旨」「坐在位置上不许乱动」这样的行为。能够用孩子的视角蹲下来说话,维持情绪平稳,尊重并理解小孩的家长和老师非常稀少。 推荐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在我心里,书中的校长是身体力行了蒙氏教育。 2、情景教育的推广。 蒙氏的著名来自于早期教育的卓越效果,而这一点在百年前就不是秘密,最早从卡尔威特式的英才教育开始,在哈佛的教授间很是流行了一段时间,出现了一批八岁显才十多岁大学毕业的「天才」。而早期教育的妖魔化以这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最为著名。「狼爸」「狼妈」「直升机父母」的涌现,让众多学前幼儿深陷各种兴趣班。 而蒙氏的初衷之一「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学习」完全被掩盖了。 蒙氏致力于通过环境、游戏、自然和家长的陪伴,让孩子顺应生理成长的趋势,自然的开发智力,通过兴趣引导幼儿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我家小孩有幸在幼儿园遇见位好老师,她未将自己的理念套在蒙氏等早期教育大神的旗下,仅基于「爱小孩」的心,发明了很多在我看来非常有意思也行之有效的「情景教育」的教学方法。 比如让小盆友群策群力讨论玩什么,然后把教室改成了一个游戏市场,所有的玩具由家长制作,包括但不限于肯德基小卖部、菜场、公交站点、银行,类似于角色扮演的游戏每天让小盆友玩一上午。每个小点都有一个店长/站长/行长,店员由店长招募,应聘的小盆友多,店长就有选择权;店长可以修改路线/菜品/给店员指派任务。在游戏中锻炼了小盆友的组织、策划、社会交往能力。 有次周末亲子活动,四五个小盆友发现一小木屋,我正好累了想进去坐坐,结果一小姑娘把门一关说:客人您过个十分钟再过来,我们要开个早会。 我震惊了:你们早会讨论啥? 小姑娘:定价啊,房间价格、餐品价格;还有人员分工,谁迎宾谁送餐什么的,很多事情的。 我:。。。。。。(特么的她才中班啊,我觉得我要下岗了) 后来我了解到小姑娘妈是大堂经理,估计家里有听过几耳朵。但是如果没有老师的这个游戏启动,这些概念可能要十多年小朋友工作后才会被小朋友理解和继承,或者就此「失传」。而现在整整提前了至少十年。 这就是早期教育的魔力:润物细无声。 孩子们在玩儿的过程中,将思维导图、时间管理、目标分解,组织与沟通这些大人学起来都觉得枯燥难解的概念,默化为自己的行为本能,运用的比我还熟练自然。 3、家庭教育的重视。 蒙氏非常强调父母的「言传身教」。 一方面是强调父母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建议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这个看着不难,实际操作真心困难。 比如时间上的安排,情绪上的克制。我为了我家小孩留长了头发、改掉了口头禅,差不多就是个脱胎换骨二次教育的过程。即使这样,我家小孩还是说:太寂寞了,妈妈给我生个弟弟/妹妹吧。 说到底,我自个儿也是第一次当妈,哪来的经验,全部都是血泪史啊。。 光是留长发这一点,就折磨死我了,足足花了三年我才习惯「长头发」这件事情,晚上被压到头发惊醒的日子分分钟想拿把剪刀永绝后患的心情和谁说去。。没办法,看着小盆友迷茫的叫两个「爸爸」,实在是非常郁卒。 从裤子批量换成裙子,我妈花了几十年都没教育成功,为了孩子,我忍。 口头禅这事儿改起来更痛苦,我家小孩说话调调特欠抽,后来我发现根源在自己身上那种心情,你们感受一下。为了克制脱口而出的几字经,我那段时间差点儿不会说话了。。 另外我本人不认为「国外的幼儿教育相对来说发展得比较完善」,就我个人认识的一些华裔是比较认可国内幼儿园和小学初中教育的,把孩子放在国内教育的比较多,高中大学再出去这样。
大家说的都很好,特别是在教学理念方面,我在这里想提供一些实地的参访经验供大家参考。 机缘巧合吧,今年暑假得以参访台湾慈心华德福学校。慈心华德福是台湾第一所也是目前发展的最好的华德福学校,可以说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1.背景 华德福以及蒙台梭利教育在台湾都属于“ ”的范畴,这个大类下还有像 、 等非传统的学校,他们基本都发源于二十多年前的 ,因为大众对传统教育种种弊病的强烈不满,一部分人(家长、教师、教育学者等等)决定出来自己办学,慈心华德福就是最早的一批这样的学校。 2.学校环境 学校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宜兰,校园是政府搁置不用的老房子,学校组织学生家长一起重新装修,校内的涂鸦彩绘也是学生自己设计喷绘的。 校园很古朴(下面的旗子是不是应该打码-,-) 校内除了一般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特别的是还有一片园林,里面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建筑,后来一问才知道,他们高年级有建筑课,这些亭子,楼台等等都是学生建筑课的成品作业。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原住民风格的小房子,据说是专门请当地原住民和学生一起设计施工的。 3.课堂教学 我有幸参观了他们的教室,还旁听了一节公民课。 这是低年级教师的黑板,他们很强调老师的板书,有些时候一套板书要花几个小时提前画。 初中教室,特别的是教室的颜色每个学期都会重新涂装,华德福的理念认为不同的年龄对应不同的颜色(确实蛮奇怪的==)。 我们旁听的是初中公民课,碰巧在讲两岸关系(写这个会不会被审核++),老师是政大毕业在德国念的哲学博士学位,因为个人兴趣,来华德福教学。首先问学生“两岸关系”为什么一定是指中国台湾,为什么不是中国日本,慢慢引出大陆和台湾的历史渊源。后来又问学生台湾是不是一个国家,如果不是,怎么样才能算是一个国家呢?最后引出结论国际(大国)认同才是一个国家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的条件。撇开政治立场,整个过程老师很有耐心,基本是一直在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校很强调体育锻炼,暑假寒假会组织学生登山,自行车环岛。 4.故事 参访的那几天我们住在学生家里,认识了几位华德福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经历我觉得是华德福教育最好的佐证。 林同学 我们就住在林同学家,很帅的一个小伙子。单亲家庭,来华德福之前已经换了N所学校,他自己讲自己因为小时候父母离异,很缺乏安全感,也不愿意读书,对未来的想象就是当个工人,然后用赚的钱买泡面,每天下班后打游戏就好啦~他觉得华德福教育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在他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老师没有强迫他做什么,而是充满耐心的支持与等待。学校会很频繁的和家长沟通,甚至帮助林妈妈在当地找到工作,学校联合家长为他构筑了一个很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家庭环境。慢慢的他不再那么偏激、自闭,开始想要学习、写作业,想要交朋友,后来,也就是一年前,他发现自己对摄影有着特殊的爱好,便慢慢自己琢磨,给班级拍宣传片,发展到后来学校请他拍视频,他开始在网路上接视频剪辑的工作,还暑假到台北实习。以后打算高中毕业先服役,然后去香港华德福当志工,等到自己明白为什么要上大学,以及知道要学什么专业的时候再申请读大学。 庄同学 庄同学高中二年级,是个很活泼的小姑娘,相比于林同学,她成长过程似乎更顺利,父母经营服装生意,家境殷实,她呢,比较喜欢演戏,来华德福是因为华德福很注重戏剧课程(华德福认为戏剧能帮助学生体验“别人”,从而更好的反观自我)。校内的她很活跃,组织校园音乐节,自己排戏剧,现在已经准备暑假去台湾的台南人剧团实习。 5.有关教育 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说华德福教育有优势的话,我觉得优势还是在于相比于传统教育下的孩子,这里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更宽松、更自由的环境下,他们能更好的体察自我,而不是疲于应付外界的评价标准。华德福当然有问题与弊病,我们接触的孩子,还有学校自己的老师都不讳言这一点。庄同学做我们向导的时候就很直接的给学校老师说“我们华德福的最大问题就是学校把我们保护的太好了,让有些同学完全不知道真实世界是怎样的”,前文提到的德国哲学博士也和我们探讨“我自己是学哲学的,我知道思辨能力是何其重要,而华德福太过强调美感教育,忽视思辨”。但这些长远来看都不是问题,毕竟一套源自德国的教育理论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问题,华德福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变革。我们也不能因为他们不合现有的规范与理论就一棒打死,撇除偏见、深入了解才是更加合理的态度。 最后,想以慈心华德福现任校长,也是林同学4年的班主任的一句话做结: “当华德福老师的确很辛苦,可是当你亲眼看到当年一个连站都站不直的男生(指刚转学来时的林同学)几年时间就成长成你眼前这样一个自信快乐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小伙子,你会觉得你现在做的工作实在是太棒了!” 以上
26,010,850
415
208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聊天?
从家长角度试答。 每个人都有过当孩子的时候,如何和孩子更好的聊天。很重要的一点就要去找回儿时的体验。这点我在科学文献里面找不到足够的支持。但是,就我个人体验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去体验孩子感受的方法。当你在孩子这么大的时候,有过的各种期待,委屈,感动等等情绪是怎么被激发起来的?又是怎么被平复的。最想说话的时候动机是什么?又是什么样的父母的回复会让你觉得很无趣?如果大家能够回答出这些问题的话,那么就是有能力和孩子很快乐的聊天的。 就我个人来说。特别讨厌目的性的聊天,因为我父亲聊到什么到最后都会转到“好好努力,认真学习上”去。到最后我觉得和他聊天非常的无趣。很多时候聊天就是交换情绪或者交换思想,但绝对不是一方对另一方说教。我一直觉得与孩子沟通如果是应该是思想影响思想。那些说教的内容更应该通过别的方式来传递。但我感觉很多父母在这方面实在想象力过于贫乏或者说太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内容,单方面的灌输是最简单直接的。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是随着使用次数和时间而递减的。 我觉得和孩子之间的聊天,也不应该是要孩子汇报情况的。我在接我女儿的时候绝对不会问她一句“今天学校怎么样?”我虽然很想知道她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些什么。但是每天这样来一句以后,孩子也会模式化的给你一个答复来应付这句话。那样你就更不可能获得你想要的消息了。如果你再追问诸如“有没有人欺负你?上课难不难?考试怎么样?今天累不累”。那就是彻底让孩子对你关心门了。 而我的选择则是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晚上我怎么打算,晚饭做什么。我来汇报我的一天。我觉得孩子一天下来其实也很疲倦了。她也很期待一天下来与父母接下来的生活。告诉她我的安排,让她再做调整和选择。并给做出一个演示的作用来影响她。让她觉得,放课后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讲讲自己一天发生的有趣的时候作为聊天的乐子。这样总比盯着屁股后面追问孩子要好得多。孩子愿意告诉你的总会告诉你的,要是她不愿意说的。问了也不会说。何必再让孩子对你多一份抵制的情绪呢? 然后真的和孩子聊起遇上什么麻烦的事情,特别是和同学之间不开心了,或者说学习生活上遇到挫折了。很多时候就像女朋友生病了打电话给你一样。不是要你给出解决方法。任何的“你应该怎么做”的思路都等同于“多喝热水”一样。是让孩子送你好人卡的节奏。孩子需要的是倾听者。就像儿时你需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一样。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将你的思想“蹲”下来。将任何“你们这些年轻人真幼稚,然我教你成年人应该怎么做”的潜意识都甩出去。陪着孩子一起分享这些情绪。至于解决方法,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吧。前提是,除了聊天以外,你在平时的言行榜样,儿时的规则早已建立好了。孩子最终做出的选择无非也就是基于此。 也许有人问,万一孩子说要去冒险或者参加各种夜归的活动呢?我一直觉得这种事情是需要多方面的内容配合的。如果真到了你不得不用语言来喝止的地步的话,我觉得只能说之前的教育欠下很多债了。 首先是互相之间缺乏好的沟通方式。长期专制的单方面沟通和服从关系的教育很容易导致这个局面,特别是孩子到青少年中后期。家长的强制力会变得越来越无效。甚至在有些孩子身上反而会越用越糟。 其次是缺乏基本的信任,这一点和沟通方式息息相关,往往是越专制的家长越不信任孩子。而这种不信任会导致孩子“反正你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我,我又何必要辛苦去获得你的信任呢?”最终是家长自己导致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再次则是榜样和规则建立的缺失,喜欢专制或者放任管理式的家长往往在规则建立上缺乏方法。往往是孩子其实对于什么是对的往往也不明确或者不知道。更不要说遵守规则的意义。而且,孩子在更多的训斥和体罚之后,愧疚感也很低。他们反而经常看到父母情绪失控的演示。 所以说,如果有家长真觉得孩子“好好说不会听“的话。我觉得很多时候的确是在”好好说“之外的功夫花得太少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是依靠”轻松愉快的聊天“就能够包打天下了。反而是需要有很多话外的功夫都做好了。”轻松愉快“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PS:与孩子沟通。我比较推荐《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但书只能给出技法。但是与孩子沟通更多的是依赖观察和了解孩子。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记住一点:关键的不是看你说什么,而是你给出什么样的情绪。 再温柔的词藻如果夹带的是焦躁的情绪的话,孩子总是可以准确的感受到你虚伪的言语下那真实的情绪。
不请自来,每天在家和孩子聊天超过半小时。 个人经验相关,谢绝转载复制。 昨天我家小孩还在和我说:妈妈,来聊五分钟。(有种来聊五块钱的错觉。。) 恩,我家聊天是限时制的,和我聊天超时是需要以其他代价来换的,比如我家小孩用「游戏时间」换「聊天时间」。 主要是因为我们一开聊,就超时。。昨天聊五分钟的结果是半小时过去了。。 其实孩子对于「聊天」的爱好,除了因为我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打开ta的世界(我脑洞比较开),从一个很小的问题展开成无数的问题,比如我们聊月食,我一不小心就把恒星行星什么的一起介绍了,还要上网搜索各种星星的图片,银河实在太漂亮了,床上随着聊天要堆上四五本书,从星星飞机一直聊到枪、轮船什么的。。 更重要的是,在「聊天」的过程中,ta是唯一的。我得一直看着ta,根据ta的兴趣点改变我的话题和叙述语句,从而让ta完整的体会父母全心全意的陪伴。 在「聊天」这个过程中,不止是纯语言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全动态,夹杂了一起动手、动脑、唱歌跳舞、游戏,现学现用的过程。有时候我们聊着聊着就得出门找素材了,或者剪纸、认识家里的物品,捉迷藏等等现学现卖,马上应用,举一反三加上组词造句,自问自答和猜谜语,和亲子游戏也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所以久而久之,我家小孩就很喜欢「聊天」,因为从中ta能得到关注、快乐和新奇感,曾经用压岁钱、游戏时间、玩具、做家务来换「聊天时间」。 我从当妈开始,一直致力于平等的尊重与对待我的小孩,虽然经常做不到,但至少在「聊天」的时候,我不会认为小孩听不懂而不讲,我会把我所知道的全部倒出来,然后我和小孩一起就我所讲的内容推敲,对于产生的问题一起寻求解决办法。因此在「聊天」时,我们是伙伴,不是上下级,也不是我教你学,而是「讨论」。 我会很客观的承认某些知识我不清楚,但我们可以一起找到答案。找答案的过程是我和小孩一起动脑思考的,不得不承认小孩子在有些方面反应快过我太多了,做为大人,我总觉得我的思维被太多的东西固定住了,而小孩可以从我完全意识不到的两点间产生联想从而聪明的解决问题,每当这时,我会发自内心的称赞ta,因此ta的成就感明显,越加致力于解决问题。 我家小孩最近对海洋生物很感兴趣,为此我恶补了地理和生物,买了地图拼图和书还有光盘。 有了上述聊天的基础,小孩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会非常自然的和我说,一起找答案。对于ta来讲,向我「提问」是没有成本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小时候向我父亲「提问」是有很高的成本的,要接受各种人参攻击三到五分钟,才会进入分析解决事情的环节,久而久之,我就不想和父亲说话了,毕竟没谁喜欢找骂。而我的小孩可以随时问我任何问题,我一不会嘲笑ta问题幼稚或问法不当;二不会置之不理漠视不回答。 在我家小孩讲述的全过程,不管我理解与否,我都会先听ta讲完,不会无故打断。然后我也会提问,我家小孩同样很习惯回答我的问题。在「问」与「答」的环节,我和我家小孩是平等的,不会因为对方的「问题」太奇怪而嘲笑,都会认真的听完然后解释给对方听,取得对方的理解,并为达成理解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如果一种说法不能让对方理解,我们会寻找第二种至第N种说法,大量运用类比法,通过映射比喻和举例让对方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图。
26,021,584
57
12
要多厉害才能通过香港优才入境计划移民?
很多人申请香港优才计划前,都会有个疑虑:香港优才计划到底难不难通过?很多人说它不难,80分就可以递交申请了,很多人都符合基本资格可以递交申请;很多人说它很难通过,因为通过率只有20%左右。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有一个统一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背景情况都不一样,港府秉承“宽进严出”的原则,事实上是害怕因为唯分数论的准则会把一些人才刷掉!所以优才计划并不是只看分数,需要Case by case来分析! 优才计划的甄选机制由五个阶段组成:基本资格、计分制度、甄选程序,原则上批准以及最后的获签发入境签证或进入许可。基本资格是在年龄、学历、工作经历、语言能力和家庭背景五个方面进行考评。 原则上80分就有机会通过,而在优才甄选过程中,甄选委员会有很高的自由裁量权。 决定优才申请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优才的申请并不是越高分就越容易申请通过,关键是怎么证明你的优秀?你到了香港能做什么?你的优秀能带给香港什么贡献? 我们需要结合几个因素分析: 1. 分数 优才计划申请的门槛并不高只需要80分,我们通常建议100分以上的申请人递交优势更高一些。根据惟港历年获批数据,最低分90分获批,占大多数获批的是100-130分之间的申请人。此外,入境处并不是只看分数高低给出配额,在打算申请前最好让专业人士作出评估。 2. 专业 优才计划评审有一个咨询委员会,香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会负责给予入境处审批意见。对专业资历,工作成就这块的审批要大于分数,在申请人与申请人分数相差不是很大(30分左右内),专业优势更加明显。而如何在递交的申请材料当中突出体现,就需要专业、熟悉申请流程以及对香港各行业了解的文案功底。 优才获批的热门行业有金融投资、法律服务、学术研究、IT、贸易与商业等。当然不是热门行业就更需要文案环节,准确定位以及细分领域上的包装。 3. 其他 港府会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如果有小孩是香港籍并且已经在香港就读,获批的概率也比较大。 未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香港将拥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独家揭秘】【数据来源】: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官网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 首頁 )。 香港的立法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监察机关。 立法会来质询、港府(入境处)来答覆、所披露的数据,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披露的数据非常详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看看哈,具体网址: https://www.legco.gov.hk/yr18-19/chinese/fc/fc/w_q/sb-c.pdf 关于申请优才的成功率,网络上有大大小小的移民中介/优才中介提供的各种「未知来源」的数据。我很庆幸能找到以上真实获批数据,来分析一下申请优才计划到底难不难。 ------------------------------------------------------------------------------------- 划重点: ------------------------------------------------------------------------------------- 为了更直观,我用百分比和柱状图来展示: 数据解读: 为了更直观,我用Excel做了一个显示百分比的柱状图,如下: 数据解读: 最后总结: 我自己的经验分享:
26,021,955
20
11
工业设计的就业和前景如何?
很多同学问我:为什么不去互联网,而是留在制造业,传统的工业设计还有前景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聊一聊。 尽管工业设计被吐槽任务重、加班多、工资低,但它也曾经历过一次红利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业设计因为家电的普及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企业开始发现经过设计后的产品特别好卖,好的设计能在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 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首先试水,当地的知名企业开始纷纷聘请设计师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升级,最早一批的设计师一部分是出国留学过,还有一些是从香港学到了技术引入了内地。 工业设计开始迈入红利期,在那个冰箱、空调、洗衣机还没有普及的时代,企业对于工业设计师的需求极为旺盛的,而受过正统教育的设计师却少之又少,资源的稀缺使得在那个年代会点建模软件的人就能出师,工业设计专业无疑成为了当时高薪职业的代表,其火热程度更甚于现在的交互设计。 转折点其实源自于产品设计开始由硬件转为软件。过去一个诺基亚手机的设计师一定是精于手绘与建模的,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传统工业设计的巅峰。 但随着苹果手机的风靡,企业的设计开始由造型转为软件交互,产品在ID端的价值越来越弱化。许多优秀的工业设计师开始转入交互领域,造成设计人才的断层,工业设计由此进入低谷期。 工业设计也开始从一个对大众友好的专业转为精英行业,因此整个行业发展呈现两极化,那些高学历专业强的设计师站上了金字塔的顶端,享受着行业的剩余红利,同时又有一大批底层设计师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累的活。 想在工业设计行业待下去,真的取决于你的专业程度,你的专业程度越高就业的机会就越广。这几年随着许多新锐品牌的兴起,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小米生态链公司。国内对于工业设计的需求开始猛增,设计师的薪资也开始水涨船高,工业设计开始从低谷转入新的红利期。 尽管工业设计在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设计水准相对于国外而言还属于初步阶段。这也就意味着工业设计依旧会存在诸多行业问题,与此同时也给许多想要在该领域施展拳脚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工业设计的几个大方向:汽车、数码、家电、家具、文创,这几个方向与传统的工业设计相关联,一定意义上是我们通常认为的ID。 与此同时工业设计也能往交互设计转,因为国内的设计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没有对应的交互设计专业的,但是学校还是与时俱进设置了与交互设计相关的课程,其中关联性最强的就是工业设计,所以很好理解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几年的交互设计师许多都是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 因此工业设计师就业主要还是做实体与转交互两种选择,当前交互设计的热度与需求是高于工业设计的,许多人靠着这波行业红利拿到了不错的收入,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新人涌入了交互圈子,近几年交互依旧是设计就业最大选择。 但从长远来看,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将被看好。人们对于设计的认知正在逐步觉醒,与此同时,相比一些欧美国家工业设计师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欧美国家中设计师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薪资收入也可是说是行业顶尖。 拿苹果公司为例,工业设计师的薪资为167260美元,折合人民币1078024,高级硬件工程师的薪资为138753美元,高级软件工程师薪资为130130美元,产品经理薪资为120182美元。 也就是说在苹果的体系中工业设计是等同甚至是凌驾于其他岗位的,首席设计师同时兼任资深副总裁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在国内企业是很少能看到的,因此苹果在过去的10几年才能保持在创新端的领导地位。 设计师不仅有前途,还比过去更加有前途了。 不仅仅是工业设计,这几年国内的设计行业其实普遍都有改善,很多公司或多或少意识到了设计的作用。许多新锐品牌如素士、熊小夕、石头、追觅等也为设计师创造了不错的就业机会。未来工业设计的行业环境已经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同时大环境也在不断改观,颜值经济的盛行使得人们对于设计的要求的提高了,用户不再以产品的功能为主导,而是愿意为好的设计买单,这一变化促使着工业设计重新回归历史舞台。 尽管如此高级设计师的资源依旧十分稀缺,设计教育与行业脱节严重,重设计技巧轻设计思维,导致设计师量大但质低,与此同时工业设计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年龄断层现象,大量90-95的优质设计师流失,使得工业设计行业出现了明显的真空期,呈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 这几年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自己也在尝试从执行端的设计师转型到专家管理方向,总而言之,工业设计经过了10年的低谷,已经随着消费升级开始焕发新生,未来有着跨领域、跨行业、复合型能力的设计师才具备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关联阅读: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话就我所知的有的在制造业、IT产业、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人—计算机交互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工作, 也有的从事产品经理,研究咨询等方面的工作,还有的会选择自主创业。 总的说来就业面还是很广的,很多人也会在毕业后选择其他行业。 我从萨凡纳艺术学院工业设计毕业后,很多同学都在各处工作,之前做过一个小调研,大概给你总结一下,有关于工业设计更详细的问题可以后台私信我! 就业方向近几年来说,就是以下几类: 比如LG,三星等。这类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还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发展潜力大,机会也很多。当然,条件优厚也就意味着机会较少,竞争激烈。 比如中兴,华为,小米等。这类企业待遇较高,发展潜力大,机会多。和大型外企一样,竞争也就相对激烈。但是在这里可以接触到很多新的技术和厉害的同行,可以增长不少见识,扩展人脉。 如联想,海尔,夏新,TCL等。这类企业相对福利较好,发展潜力也很大,机会也很多,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薪资方面参差不齐,有的企业待遇较高,有的就非常低。 如深圳嘉兰图等。这些公司规模都很大,有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工业设计,开始向ODM发展。 发展势头迅猛,待遇等各方面都非常不错,推荐考虑。 一些中小型企业会设有工业设计部门。 这类企业的设计部门一般规模都比较小。 待遇,发展等各方面均不能大型企业的设计部门相比。 另外这类公司相对来说设计氛围不强,因此发展力偏小。 小型设计公司近几年来发展迅猛,特别是在深圳,这类公司一般人数较少,业务范围可能也不是很广。 小型公司的优势在于相对自由,发展空间也很大;但是这类小型工作室良莠不齐,需要好好斟酌。 而目前国内的就业情况上,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图: 这个图片是我在2020.3.30日截图的,上面显示的是大街网登出的招聘工业设计师的公司及薪酬。 看完这个你可能很失望。。。如果你去类似的招聘App查找工业设计师的职位和薪资,就会发现几个现状: 和其他职位相比,招聘工业设计师的公司在国内较少,招聘公司多在南方,这就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设计行业是一个按资历排辈的职业,经验几乎代表一切。一个工作1年的小白和工作3年的初级设计师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一开始工作,就不要只想着能赚多少钱了,多学习多积累才能在这个行业站稳脚步。 通过9720份工业设计专业就业状况分析,工业设计专业平均薪酬水平为6660元。 若按照工作经验和工龄来统计,工业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工资3270,0-2年工资6310,10年以上工资7310,3-5年工资7950,6-7年工资10340,8-10年工资14720。 设计师的工作年限很重要,当然这里的年限指的的有效(有作品)工作年限。 0-3年,无经验设计师,一般都没法独立完成项目,跟着主力设计师学习就好了,偶尔出出方案。3-5年,这个时候就可以作为一个独当一面的设计师做项目了,这个阶段尽量做更多的项目,快速成长。 5-10年,主力设计师,这个时候的设计师应该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有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项目注重质量。10年+,到了这个年限,大多数设计师都会选择成为一个团队的leader或者自己创业了。 在我国,谈到工业设计专业,可以先看看在上海"中国工业设计周"了解的两组数据,其一是我国近20年来培养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仅3万人左右,只相当于韩国目前该专业在校生的数量 ; 其二是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都不得不改行。 每年约有30%至40%的人流向包 装和商标设计等行当,有40%至50%的人改行去搞装潢、广告,也有部分毕业生到网站进行网页设计,真正去做工业设计的人很少。 总的来说,这两年应该算是工业设计师的冬季。近两年,很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倒闭,导致很多优秀的设计师纷纷跳槽到其他公司,占了年轻设计师的工作机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很难的。 但是我认为,工业设计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职业。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博士指出: 随着教育素质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商品的实用性,更希望从商品中获得审美的享受,追求不一样的体验。目前世界市场各类商品的总量是150万种,中国市场才40多万种。 由此可见,我国产品种类的市场空间还很大。 如果你还有其他院校想要咨询,或者在做作品集的时候碰到了问题,都可以后台私信或者戳下方⬇️
26,021,955
281
63
工业设计的就业和前景如何?
我是河豚,从事设计11年,从学生到产品设计师,从辞职到考研到学汽车设计,再到交互设计,再到创立自己的工作室。对于设计前景与就业,我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好了,咱们进入正题:工业设计在今天,是否有前途并值得投入。 这些话相信对你一定不陌生。比如有人说工业设计工资特别低,还天天加班;或者工业设计就是美工,把东西做漂亮就可以了。。。但是也有人说,交互设计很挣钱,或者某知名产品设计师开设独立工作室了,并做的风生水起。。。 把眼界放开,你会发现其他行业或许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现实。比如,告诉收费站要取消人工服务了,或者鲁班代替了淘宝平面设计师,又或者AI可以在3秒内审核完原本需要一个律师团队需要花好多年才能搞定的任务。。。 如果你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切入,你会发现现代社会的变化之快,已经远超大多数人的固有认知。所以,对于才要进入校园,并且在4年以后才会进入社会的你,我不想谈现在如何,而想将视野放在未来,用更加前瞻的视角来分析这个问题。 1. 经济发展趋势。这里我想引用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见解。 在微观层面,中国公司在现场管理/公司治理结构等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已经几乎没有差距了,相反,在员工激励或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创新,比欧美国家更加激进。 在产业层面,中国也出现了一些利润/规模都排在世界前列的公司,比如全球最大的白电企业海尔,及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更有全球闻名的BAT。 在核心技术层面,中国仍有较大差距,但是,追赶的迹象也十分明显,比如在过去两年,全球发明性专利申请第一名的公司是华为,替代了美国的高通。 未来的竞争,最大的差距将体现在对本土市场消费者的研究,特别是对中产阶级消费者的研究,这也是中国公司在文化审美和工业设计上跟欧美发达国家公司间还存在很大差距的一个方面。 总结就是一句话,从硬件角度来说,进一步的发展在于核心技术能力,而从软件角度来说,发展的契机则在文化审美和设计能力。 看到这,相信你能够了解到一些宏观时间维度上,设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 个人发展方面。除了要踩到时代的脉络,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你要有足够的兴趣。 设计是一门庞杂的学科,想成为设计界的大佬,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专业知识深度,也需要拥有广泛的知识维度。而这些东西,如果没有强大的兴趣作为支撑,是很难真正掌握的。 但同时,工业设计有好多分支,比如交通工具/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产品经理/UI设计/鞋履设计等等。相信只要你愿意尝试,愿意学习,你总会找到一个你真正喜欢的领域。 另外,我还想从人性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爱抱怨的人更喜欢分享他们的不幸,并据此表达对社会不公平的批判;而扎实做事的人,更愿意把精力留给手头的工作,所以并没有很多的时间与经历去解释自己的行业,毕竟做这些既费时还要冒被人批评装X的风险,实在划不来。 我认识很多设计圈的朋友,有撇家舍业努力成才的,现在在一家500强做设计师并且还是一个设计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也有一个女生,放弃工作投身UI领域,现在已经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总监;还有不少朋友,尚在知名设计学府的求学路上。 当然,也有一部分朋友,他们是根正苗红的名校毕业,甚至是清华或哈弗的毕业生,但如今也不过是岌岌无名的小设计师;还有一些干脆放弃设计,投身其他行业去了。 不管什么领域,不论什么时间,都有人说某个行业很难做,千万别进来,但也总有人能把事情做好,成就不凡的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希望你能够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从前瞻的视角分析一个行业是否值得投入,也请你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是否爱这个行业,是否能在收获之前挨得住狂风暴雨。 希望这些分享对你有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设计知识,提高自身设计能力,了解行业未来趋势可以关注我,也可以加我微信(微信号:jiangjinlin),或者在知乎上进行咨询哦。河豚会倾尽工作室所有资源,为你解答更多设计相关问题哦
工业设计是很大的一个领域,就业范围也十分广阔,比如产品设计、交互设计等都是大家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大家未来可选的职业发展可能: 近年来,产品设计在国内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产品相关品牌崛起且表现不俗,也可以看出国内对于产品设计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 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公司需要的不是一味埋头苦苦画图或是做市面热门产品同款的低配设计师,而是有独立设计能力的产品设计师:除去独立完成设计及设计阶段性工作外,大家更要具备产品生产落地的经验,这样说明一个设计师已经掌握了整个生产链,懂得一个产品是如何被需要到生产出来的整个过程。 此外,大家还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准确解读产品的设计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提案。需要进行设计研究,把握设计方向和设计风格,配合设计参与项目质量和流程管理等任务。 很多同学这些并非产品设计师所要了解掌握的,实际上产品设计师的日常工作会跟产品总监、客户、经理和工厂有大量的接触。简单举例,一个产品设计出来了,也需要去考虑生产可行性,成本计算,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等问题,这些都避免不了与非设计人员的接触。提高沟通的能力不是单单意味着要混成一片大家关系要很好,而是要学会如何阐述清楚一个问题,这种能力会减少一个方案的反复修改次数,是产品设计师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产品结构设计师也是工业设计毕业后的一个很不错的就业选择,这类设计师的工作会更关注结构和加工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大家掌握机械设计美学设计理论,可以独立组装一个产品,对冲压、注塑、模具等方面的加工工艺知识掌握的比较透彻。 另外,产品结构设计师可能会跟产品外观设计师和加工厂有大量的工作关系。需要思考如何把产品外观设计师的方案进行加工,如果是不可加工部件,可以要求外观设计师修改方案。 家居设计师是很多同学未来会选择的行业,首先因为不会太多涉及到电子结构的设计和考虑,所以更好入门,另一方面“套现”时间也比较短。但对于想从事家居设计的同学,对于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一定要多加关注。另外人机工程学理论在家居设计领域里会是比较重要的设计理论基础,需要大家好好掌握。 图片链接:https://www.pinterest.com/pin/399131585713162128/ 文创类产品设计师近年来受到国内许多博物馆、展览、大学的关注,由故宫淘宝的爆火也可以看出,文创产品设计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很是光明。文创设计的领域比较广,一般每个公司都会有大的主题,比如像是博物馆纪念品;奥运会相关产品,包括福娃设计、火炬设计、纪念币设计等。很多品牌设计公司会注重文创产品领域,因为你现在的VI设计不仅会有平面设计,也会包括产品设计。 关于能力要求上,相比于其他职业,文创产品设计师更适合创意思维强的同学,而且文创设计会比较注重图案设计能力和手绘能力,因为对于大家的手绘能力要求也较高。 产品包装设计师会要求有强大的平面设计能力,对于产品的包装结构也要有十分深入的了解,对于审美的要求较高。 关于工业设计的就业方向,以上只是康石石的简单举例,正如其他答主所言,该行业更多的是需要高端设计人才,而相较于国际水准,无论是从审美还是工程类设计,老实说国内学成毕业的同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大家在意识到自己的差距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成为一名前景甚好的设计师。 以上望有帮助,欢迎交流 ———————————————————
26,046,626
554
67
为什么汽油发动机不断追求更高的压缩比,柴油发动机不断地降低压缩比?未来是否会接近一致的压缩比?
这样的问题最适合在和别人聊汽车淡逼时迅速拉升自己逼格了。 欢迎交流指正。 1.为什么汽油机会不断追求更高的压缩比?这个问题学过热力学的同学不难回答,原因是为了更高的热效率。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Otto循环,压缩比与热效率的关系如下图。 更高的热效率有什么用?更高的热效率意味着要获得相同的动力输出,油耗会降低;油耗降低同时也意味着排放减少。 那么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通常都在8-10左右,而柴油机的却能动不动就来个20以上?可以简单地这么理解,汽油的燃烧速度要比柴油快得多,过高的压缩比会加剧其燃烧速度,这样会短时内释放很多的能量,引起发动机爆震。爆震问题就是一直限制汽油机压缩比提高的最主要因素。 2. 柴油发动机为什么不断的降低压缩比?主要原因是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 从上面的欧洲各个时期的法规可以看出,对NOx(氮氧化物)和PM(颗粒物)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拿Euro 6与Euro 1相比,可以说是简直丧心病狂的地步,这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压力不能说不大。 NOx在柴油机中的排放量比较大。NOx是在高温完全燃烧状态下生成的,生成量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函数剧烈上升。降低NOx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缸内最高燃烧温度,而降低缸内燃烧温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压缩比。 3.而第三个问题,两者未来是否会接近一致的压缩比?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适合和别人谈论汽车时提升逼格的问题。 既然柴油机和汽油机各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为何不我们不脑洞大开,把它们整合成一个东西呢? 没有区别,那就根本不用讨论是否趋于一致的问题啦! 这个问题,汽车工程师和科学家们早有想法并且尝试过。 来来,我们在装腔作势、脑洞大开之前,先踏实复习和分析一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一些东西。 汽油机,汽油从喷入进气歧管,汽油和空气一起进入气缸内压缩,混合气在被火花塞点燃之前可以看做是已经在气缸内被混合均匀,也就是混合气是均质的。 柴油机,进入气缸内被压缩的是空气,在压缩行程的快接近上止点时,喷入气缸内的柴油被压缩的高温空气点燃,也就是混合气是被压燃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种激动人心的概念燃烧技术--HCCI(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均质充量压燃。单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到其包含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两种特点,单单“均质压燃”这几个字说出去就足够装逼,相信我,除了学过内燃机的很少人知道这个。(好吧,学过内燃机的同学表示一点都不激动人心,这玩意从上世纪90年代不就开始有人玩了吗!) 从上图可以看出,HCCI发动机的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气是在燃烧之前是预混合的,这一点跟汽油机一样,这样能防止和柴油机一样生成碳烟;同时HCCI发动机没有火花塞等引燃装置,而是压燃的,这一点跟柴油机一样,同时HCCI发动机是稀燃并能保持比较低的燃烧温度,这样能减少NOx的生成。 所以这货根本就可以简单看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合体嘛! 这种概念燃烧技术所包含的可能: 当然,这种概念技术也会有一些潜在的缺点: 这样的发动机是不是很令人激动。好吧,我知道你肯定会问这么吊炸天的技术,为啥现在没有看到有应用。嗯之前就说了嘛,这个是概念燃烧技术,所以这个技术大多数还在实验室阶段。 我们来看一些例子好了,拿出来跟人谈论提升逼格还是管点用的。 2. 马自达表示,在其2017年的创驰蓝天 2代中,将会使用HCCI技术。而压缩比将从比一代使用阿特金森循环的14提升到使用HCCI技术的18。嗯,我看好你哦,马自达!希望不要再像昂克赛拉一样被你在中国队友给毁了。
好吧,忍不住来答了。 先科普 为什么压缩比越大越好? 根据热力学otto循环的定义,压缩比越大,发动机的效率越高(具体自己google) 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没有柴油机高?? 关键在于爆震,汽油机为预混合燃烧,在进气管中形成油气混合物,然后火花塞点燃。正常的燃烧是靠近火花塞的地方先燃烧,然后扩散到整个气缸。但是,凡事都有个但是,当压缩比过高了以后,缸内的燃烧过程并不这么理想化,在远离火花塞的一端,由于可能存在的炙热点会引燃可燃气体,导致燃烧速度过快,导致缸内压力上升过快。可能活塞还没有过上止点,缸内就已经达到最大爆发压力(最理想的位置是上止点后15度左右,没记错的话),这样就降低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并且由于缸内压力过大,对于机体也是有极大伤害的。 而柴油机就没有这个顾虑,为啥呢?因为他压缩的是空气,在压缩将近结束的时候,再往缸内喷油,由缸内的高温空气引燃柴油。而空气随便你怎么压都不会自己烧起来,所以理论上压缩比可以无限高,但是,凡事还是有个但是,压缩比太高了对机体强度的要求就增加了,而且效率上升也越来越小,所以性价比就低了。 根据实验数据,进气管喷油的压缩比极限在12以下,但是现在有些机器确越来越高,已经超过了12,为啥? 因为喷油方式变了啊,变成缸内直喷了,因为在缸内喷油的过程中,油滴汽化可以吸收一部分热量,等于变相冷却了气缸,所以汽油机的压缩比可以突破这个极限,但是虽然是突破了,也不可能一直高下去... 柴油机为啥要降压缩比 一是环保,而是转速上升,降压缩比可以降低一些缸内最高温度,这样可以适当降低NOx排放,由于柴油机转速上升,如果继续保持这么高的压缩比的话对机体的强度要求又要再进一步提高,然后性价比又不划算了。 两者未来的压缩比应该是不会一样的,这个是汽油和柴油的特性决定的,挥发性,易燃性,汽油远比柴油高,我曾经见过漏了一地板的柴油,慌都不慌,找块抹布慢慢擦。但是要是滴个一小滩汽油,尼玛恨不得把整个实验楼的电源都关了。 两者压缩比一致的话,高了汽油机爆震分分钟给你甩个螺栓出来,低了,一脚油门下去,柴油机腾云驾雾的(燃烧温度低pm大)。 另外两者其他装备也不一样,喷油压力,后处理等等等等。 有合体的技术吗?? HCCI算么,但是这货什么时候烧不可控啊...
26,070,435
133
19
什么是科学素养?
我们可以从科学素养内涵的发展历程出发 一 1952年,第一个使用科学素养的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科南特在1952年出版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书中说道:“一个人的科学经验越广泛,他的科学素养越高。 这个时候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定义 二 1958年,把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重要命题。真正把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来进行研究教育家赫德。1958年,赫德在《科学素养它对美国学校的意义》文中认为 ,科学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科学教育和研究持续的理解和支持。 三 1967年界定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美国威士康星大学的培勒(Pella)等人提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理解 (1)科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2)指导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 (3)科学的本质; (4)科学和技术的区别; (5)科学的基本概念; (6)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关系。 重点 科学素养定义 1:国际经济合作组织(0ECD )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 2:(2049计划)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 .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 ,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3: 《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将科学素养定义为: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到科学、 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认识它们的长短处的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 4: 小学科学教育标准( 2017版)中指出: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井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在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里有对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保持开放并怀疑的态度的一个总结,我觉得这是很好的科学素养的体现(但是中文版本翻译得有点不好),摘抄如下: 作为一个经常被人“诟病”缺乏“科学素养”的文科生,已经拿起笔把每一条都摘抄在小本本上。。。。
26,097,044
124
34
心理咨询师最忌讳什么?
对比《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我们列出了五类心理咨询师的“大忌”: 1. 进行任何形式的推销行为。 心理师应依照当地政府要求或本单位的规定恰当收取专业服务的费用。心理师在进入专业性工作关系之前,要对寻求专业服务者清楚地介绍和解释其服务收费的情况。——《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1.3 2. 做出不切实际的保证 心理师要明了自己对寻求专业服务者的影响力,尽可能防止损害信任和引起依赖的情况发生。——《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1.3 3. 批判/批判来访者&为来访者做出决定 心理师应尊重寻求专业服务者的价值观,不代替对方做出重要决定,或强制其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1.5 4. 各种形式占来访者便宜 不允许心理师以收受实物、获得劳务服务或其他方式作为其专业服务的回报,因为它们有引起冲突、剥削、破坏专业关系等潜在的危险。——《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1.3 5. 双重关系或不正当私人关系 心理师要清楚地了解双重关系(例如与寻求专业帮助者发展家庭的、社交的、经济的、商业的或者亲密的个人关系)对专业判断力的不利影响及其伤害寻求专业服务者的潜在危险性,避免与寻求专业服务者发生双重关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1.7 以上,均为咨询师大忌。如果你在咨询的过程中有过类似的体验,就要非常警惕了。 简单心理推出了限量低价咨询,有超过100位心理咨询师在提供低价心理咨询服务(均在50-300元),目前已为1500+人次提供过满意度五星的低价咨询服务。(注意:我们的低价咨询只适合部分人群,预约前请阅读相关说明) 想要更好的探索自我或疏导情绪,欢迎来简单心理低价咨询平台看看,详情戳:「http://jdxinli.cn/32y4db」
我个人认为是对咨询关系的界定不清晰与把握能力不过关。 这里在知乎有一个讨论: 这里面有很多优秀的想法,核心的一个精神是,心理咨询应该保持单纯的咨询关系,尽一切努力避免双重关系甚至是多重关系的发生。这一精神是大部分的心理咨询流派都认同的理念。 在实际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因为心理咨询关系本身的特殊性,有些时候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会处于一段相当亲密的关系当中,特别是当来访者和咨询师是异性的时候,这段关系就会给来访者和咨询师带来一些类似爱情的感觉,这种感觉就会使来访者或者咨询师做出一些打破咨询设置的事情。例如在美剧《扪心问诊》里面主人公和女患者的那段暧昧的咨询关系,再譬如在电影《危险关系》当中荣格和萨宾娜充满性欲的咨询关系等等。我自己的经验当中,这种尝试打破咨询设置的行为可以以很多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来访者赠送礼物、递烟、邀请咨询师出去散步等等。 有一些时候心理咨询师也会有上述的行为,但是可以看到,当心理咨询师打破咨询设置产生双重关系的时候——经常这种关系是咨询关系+恋爱关系或咨询关系+朋友关系——心理咨询的结构就已经崩坏了,这一点在《扪心问诊》和《危险关系》都有体现。 心理咨询师上述行为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 1.自我成长和觉察能力不足 2.知识积累不足 3.缺乏上级督导 4.对来访者的觉察能力不足 5.咨询师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是生理的,或者是由于咨询师工作之外的生活刺激导致的脆弱期 申何永教授很喜欢使用一本名为《诊疗椅上的谎言》的书中的内容来论述咨询关系,他说这本书的主人公拉斯特,这个名字本身在拉丁语的词根当中,有绳子的意思,而这个名字本身也象征着,心理咨询需要一根绳子来限制,只有在这根绳子的限制也可以说是保护下,才会是安全的。否则的话,失去了绳子的保护,咨询就好像在暴风雨中行驶的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
26,097,044
419
153
心理咨询师最忌讳什么?
就个人经验观察,最忌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自恋。一般自恋型人格明显且自己问题没解决的咨询师,我都建议他们不要去接来访者,纯粹是伤害别人。什么给人贴标签啊,用心理理论压人啊,过分迷信某个流派啊,甚至理直气壮地违反职业道德啊……在自恋型的咨询师里面都是非常普遍的。其实这每个问题或多或少都还有些解决方法的,但如果自恋,那至少表现出来自我感觉基本都好得很,根本就不会去解决自己个人或执业方面的问题,慢慢地就会成长成自以为是地伤害来访者的咨询师……
最忌讳的伦理红线我就不多说了,我说说关于咨询师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议题。 咨询师的自恋议题。 心理咨询师成长和修成,要经历不少坎,其中最难的一个是自恋。它可能体现在知识自恋(自己以为懂了很多)、角色自恋(自己是心理专家、资深咨询师等等)、性格自恋(自己未修通的人格缺陷)。其实,随着自己个人的成长,咨询师会越来越有平常心。 不少有自恋议题的咨询师,原本他做为访客是需要接受长期咨询的,但因自恋驱使,结果拒绝接受他人的帮助,自己去学习心理学,试图自己修通自己,这陷入了怪圈,越来越不相信他人。 最终进入成长缓慢、无法真实对待自己、不学习不督导不做个人体验的“危险咨询师”行列。 自恋会带来很多杀伤性破坏。 比如,会有很多对的、不对的分别心,会容易贴标签。会容易指导访客,会觉得自己的方法是对的,全然忽略了访客的需要。有一些咨询师还可能会反复打击访客,让访客屈从自己的疗法或者技术。这可能带来二次伤害。 自恋的修通往往是很难的。比如,我们有其他不足,可以直接面对,但自恋核心是需要肯定。当咨询师在咨询中经常需要肯定的时候,他就难以去面对真实的问题,可能会遮掩问题、讨好访客,或者是因为访客的攻击而暴怒、脱落。 要做到良好的倾听和“以说者为师”,就需要放下自己的自恋。自恋分几个层次,最糟糕的是空心症(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一些咨询师是带病入行,本身社会功能较低、可能还缺少基本的社交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心理学作为自己的支撑,会特别在意自己的角色感。 选择咨询师,还是建议选择这个人人格、家庭、情感比较完整。不“亏缺”。不拿访客来填充自己的内在空虚。 其次是一些有部分缺失,整体尚好的有自恋议题的咨询师。你会感觉到“他总是对的”。你要是提出不同的意见和感受反馈,他会用理论和他以为的正确不断搞定你。访客越是理想化,越是会受伤严重。 自恋之所以最影响咨询师,是因为,其他的问题咨询师都可以随着个人成长克服比较快。自恋则缓慢,自恋缺失是底色问题,重塑和填充缺失的部分,需要很长的时间。 如何去判断那些有自恋成长议题的咨询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不太听得进你的话,当你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时,他会用自己擅长的理论或者观点去PUA你,对于自己的缺点,他不会轻易承认,内心有圆满的幻想。 你和他沟通的时候,可能经常感觉到被覆盖(你的个人价值观被其压住)、错位(他在说他的),你感觉到对方是一种试图以很强的存在感确认其地位。 往往同理心体现的不足。不是他们感受不到,而是他们不愿承认。 实心的人,每一步成长都脚踏实地。空心的人,越是外在光环亮丽,内在黑子可能越加深暗。认可和赞美,永远不停息的索要,无法填满。
26,108,417
122
30
混合动力技术只是一种未来电动汽车的过渡技术吗?
首先,并不存在“用一种更复杂的产品作为一种相对简单产品的过渡”这样一种逻辑。混合动力是为了解决常规动力车燃油经济性较差而出现的一种技术革新,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纯电动汽车里程问题而推出的一种过渡技术。只要常规动力没有完全消失,混合动力就一直会存在。至于纯电驱动,那是另外一个范畴的问题。 其次,未来新能源车的终极目标也不是Tesla这种纯电动车,而是燃料电池车(FCV),也就是宝马、本田、丰田的氢动力能源车。Tesla之类的纯电动也只是过渡而已,FCV才是王道。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跟汽油、液态氢比起来实在是不够看的。 混动的确是比纯电略复杂,毕竟是多了一套动力系统。但跟常规动力车相比,混动却未必比常规动力更复杂。 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从丰田的THS开始。丰田混动是传统汽车领域的一次技术革新,用结构精妙的PSD(Power Split Device)取代了传统汽车的变速装置,并且实现了节油目的。 丰田THS虽然多了两台电动机和一个电池组,但整车仍然是比较简洁的,当然不会像电动车那么简洁。 你可能认为两套动力组合,控制逻辑比较复杂。但丰田恰恰用PSD解决了控制逻辑复杂的问题,而且PSD的结构远比自动变速器要简单的多,可靠得多。 至于增加的电动机和电池组,如果不能将他们很好的组合起来,确实是比较复杂的。但如果你看到这套系统的实图,你就不会这么说了。这套系统简直太简洁了! 你看一下,这套电动机和PSD传动系统的组合是不是比自动变速器简单多了?普锐斯总共就这么几个齿轮,连离合器、变速箱都省了,单就机械结构来说,比手动档汽车还简单。个别图片来自thinkhard,仅供学习! 至于剩下的电池组和控制单元就很简单了,顶多加上几个逆变器,直流交流转换机,这个在电气领域里不叫个事!比亚迪也可以做得很好。 结论是:丰田THS的机械结构并不比普通燃油车更复杂。还有一种比丰田THS传动结构更简单的增程式电动车。 从控制逻辑上来讲,增程式电动车的确比丰田THS更简单,因为串联结构本身就是混合动力当中最简单的一个解决方案,甚至可以说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串联结构没有丰田THS普及呢? 这是因为串联结构虽然简单,但是技术要求更高,这一点对工程车、机车来说可能不是问题,但对乘用车来说,就是个问题了。串联结构需要较大的储能装置(动力电池),这会导致整车的成本上升。 另外,串联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在发动机燃效最高的时候(高速巡航状态),多了一级能量转换。 有个最简单的概念应该弄清楚: 混合动力就是把发动机的工况与路况负载隔离开来,隔绝发动机的不良工况。也正因为如此,“不插电”混动的效率不可能超过发动机本身的最高效率。而发动机最高的效率一般体现在高速巡航工况下,这个时候的内燃机是最有效率的,最经济的。 高速巡航的时候还启用增程模式,纯属脱裤子放屁。高速巡航条件下,增程模式的效率不如常规引擎,发动机单独驱动,不经过能量转换,比经由发电机给电池组充电,然后由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的效率更高。这也正是为什么Volt在增程模式下油耗不如Pruis的原因所在。 为了解决增程模式在高速巡航状态效率不高的问题,本田i-MMD引入了一个发动机直连模式,高速巡航的时候只有发动机单独驱动。 换句话说,串联结构虽然机械结构、控制逻辑比丰田THS还简单,但是不经济。
燃油车-》混合动力与纯电-》燃料电池 这就是内燃机界从90年代开始就从学术上认为的方向。 实际做起来才发现中间有多难。 其实我也懒得再安利什么大道理了,反正2-3年内该破的泡沫总要破的,该来的总会来的。 我只想对某些还在迷信弯道超车的,那啥,纯电电池的能量密度我们是国外的50%左右,然后三元材料基本垄断在日韩,固体锂电基本垄断在德国;车用燃料电池的适配量产车的系统质量功率密度,我们250w/kg,日本大概1000w/kg。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研究一下我们是不是拐错弯了。 ---第一次修改-- 经评论指错,将能量密度改为系统质量功率密度,笔误,单位是对的。
26,127,088
204
35
为什么会有人用 Keynote 做动画和交互?这能为交互设计提供哪些帮助?
个人一直都在用Keynote做原型(前东家当然不是用它233),动画视频,现在知乎专栏里的插图也是用Keynote做的。 Keynote不是专业的原型软件也不是后期软件更不是插画软件,所以很多时候总是有种种缺憾,但是它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体验就是一个字: 快! rapid prototype, 天下武功唯快不攻啊。有了设计概念,花小半天就做出来,然后拿出来给大家讨论,比慢悠悠没有东西在纸上谈兵空谈理论要有效的多,很多时候你用草图和文档并不能传递的体验,通过快速原型很快就能传达出来。 也有个人顺手不顺手的问题,比如说Axure和Keynote比的话,我认识的人有人爱用Axure也有人用Keynote更顺手,还是看个人习惯了。 第二个重要体验就是: 全! 它什么都能做啊,原型、动画、插图,我都用它做,简直棒棒的,我电脑上现在都没装AE和AI。 【制作原型】 这是当时Siri刚出来的时候我和同学一起用keynote做的一个基于Siri服务找停车场的demo(请务必忽略槽点满满的视觉UI),从构思到原型做完用时4小时左右。 虽然很多动画很僵硬,细节也表达不到,但功能和交互表达都可以清晰展示。 这也是快速原型的意义。 (南京的童鞋你们好) 送上苹果官方教程一个: 【制作动画视频】 除了原型以外,Keynote还是动画视频快速制作利器。 这是我拿Keynote做的一个公益宣传小视频,用premiere合了音频,调了速度,虽然很粗糙,但前后用了不到3小时,不追求效果只是给人展示概念的话就会省很多时间。 如果是用AE做的话不知道要花多久了(每次用AE我都想死。。。) 【画简单的插图】 还有插图什么的也超方便,我用AI画明显就会慢很多。 ———————— 情商、智商、职业、外貌,生活的全面提升。 多来这里,你整个人都变好了。 【我们是】 两个女博士, 一个非主流前微软设计师, 还有一个辞了麦肯锡的创业狗。 【我们产】 80%干货+20%鸡精
Keynote 的超便捷以及容易學的這些特點,造就了設計團隊裡的”人人都能做UI demo”, “人人都能探索 UI 的動態效果”。 最怕設計師早期在跟團隊溝通設計想法的時候,就拿出一個靜態的東西,然後要大家想像這個按鈕按下去會變色還會放大,那個頁面換頁是從左邊翻滾進來,諸如此類的。這種做法的問題在於,這無法確保大家腦海裡的畫面是同步的,我也就不提團隊想法不同步的後果了。大多時候並不是這些設計師不懂得做 demo,而是要用After Effect或者其他專業動畫軟件來做出效果圖,實在費時又耗精神。 Keynote基本上不需要設計師級別的專業技巧,只要你會做報告,曾經用過Keynote或者 PowerPoint, 都能在幾個小時內上手。這對交互設計團隊來說的幫助就是,讓內部的設計溝通變得更有快,更精準,更有效率。
26,127,088
1,416
41
为什么会有人用 Keynote 做动画和交互?这能为交互设计提供哪些帮助?
苹果就自己有个专门制作原型的团队,他们流窜在各个项目组之间包揽所有的原型制作工作,包括动画和交互。他们的主要工具就是Keynote。 这来自于 里有个视频Prototyping: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就是他们指导如何用Keynote做出逼真的交互原型的,这段我也是刚看到,其实一直想补到之前的答案里。下面结合这个视频的截图可以介绍下他们是怎么充分发挥Keynote的特点的。 综述一下先: 首先:制作静态图。 2. 对照一些线框图可以继续铺色块和布局,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个对齐和吸附的过程是多么的神奇。 3. 导入图片,Keynote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调整素材样式,包框,阴影,透明图,实时遮罩等等。是的,你可以用PS慢慢玩,也可以用keynote一键完成。 4. 很多人用原型软件是看中那些控件,其实大多数控件还不如自己在Keynote里制作快速。而且Keynote自带了很多标志和Icon,完全不用到处去找了。比如这个例子里的打分用五星,改个黄色就可以了。 5. 依次类推,可以很快做出很多页面,导出图片格式,在手机中查看 第二阶段,假互动,加入动画效果。具体关于为何这么做,每个阶段完后的反馈过程,目标等等原理的东西请大家看视频或者PDF吧,这里主要说下过程和他们是怎么充分发挥Keynote在原型制作中的特点的。 比如这个假互动的阶段,如果你不用Xcode的话,这个就是交互原型的最后阶段了。基本原理就是活用图片,活用物件动画,活用转场动画,足以做出以假乱真的原型,只要你的测试用户不要瞎点...... 关于Keynote自带的动画有非常多种和微调效果,起初我不是很理解,因为很多花哨的效果很难用到幻灯片里,直到开始做原型发现,其实很多动画经过调整都是很好的交互效果,包括现在看到的一些令人惊艳的反弹,延迟等逼真的细节动作,Keynote早就可以微调模拟了。 据说锤子手机和苹果的很多交互效果,都是先用Keynote做出来再给工程师写出来的。(是文末附的许岑视频中说的,好像是,记不清了,无责任据说预警) 1. 制作动画有很多方式,可以根据你的职业,习惯选择不同的方法。 也有很多很巧妙的方式,其中最简单,最快的就是一定要灵活运用图片。灵活到什么程度,我举个视频里面全场爆笑的例子。动画是这样的:敲击键盘,字符一个个的蹦着出现在屏幕上。里面说,我可以只用一行或者干脆不用代码就做出来。这个用Keynote就可以实现,各位可以想想。 他们是这样做的: 每个字母做了个图片...... 还可以通过调整图片的排序大小制作不同的效果。 2. 特别提到一个Keynote独有的“神奇移动”效果。可以把前一页中的物件移动或放大到下一页中。效果非常出众。 好了,其实至此,绝大多数的动画效果都可以做出来了。如果不满足于此,学点简单的语法,在Xcode里只用针对图片和交互相关的代码就可以做出更加逼真的原型了。 然后比较一下如果用代码实现和用Keynote的差别 回顾一下三个阶段: 这里就是苹果官方的原型是如何以Keynote为主要工具制作一个足以乱真的App。 我把视频和文档都传到了百度盘里 另外关于Keynote的使用方法,推荐大家在 里跟着学习,足以从零开始做完原型,还可以做个漂亮的幻灯片忽悠投资去,一举两得! —————————— 更新一些内容: 1. 大家普遍提到屏幕旋转的问题,官方视频没有介绍, 经过研究给大家提供了简便的操作方式,还有旋转脚本提供下载 感谢感谢! 2. 关于怎么出现特殊图标:编辑-特殊字符
第一,因为Keynote免费。 第二,Keynote内建常用的动画效果而且品质不错。 第三,Keynote很容易学。 第四,Keynote可以在iPhone和iPad上面跑。所以如果你用的是Mac,你基本就白捡了一个做快速原型的工具。如果你想做一个简单的初期概念原型(Proof Of Concept),用Keynote真的是一个简单快速便宜的工具。我觉得它的价值在于用很低的成本让设计师快速验证一些早期的想法。
26,127,195
149
14
交互设计领域的扁平化设计,还会持续火热吗?
潮流和大众审美一直都在快速变化,但是很多根本的东西不会很大程度的变化。扁平化设计在很多人眼里也许是一个视觉风格,也许很多人已经对其产生腻烦,但我觉得它带来的更多是对『屏幕』这个相对年轻的媒介,以及对信息设计的反思。这个虚拟的媒介正渐渐走向成熟。 信息应该如何被呈现?我们是否还需要一个逼真的纹理来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按键?什么是内容,什么是UI,边界在哪里?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大家都还在摸索,如果把『扁平化设计』定义成这个探索过程,我觉得它不会停止。 就像上个世纪塑料刚被发明的几十年,这种材料的各种可能性被挖掘探索。到了今天,更多的人又在重新思考它。对,你可以把塑料电镀成金属的样子,但这样做是好的设计吗?前人挖掘出来的种种可能性,被逐一重新审视,所以才会有对这种材料更深刻的认识,才会有更审慎的设计。
我作为PPT设计师,只能从我的平面设计角度上去谈看法: 1、扁平化和20多年前那些单纯些色块凑在一起的印刷品有什么区别?现在的扁平化是有理论基础的,是源于地铁等最需要明确指引人们的视觉设计的,是在配色上远远优于以往的许多设计的。因为少了阴影、立体、形状等多种效果的支援,色彩的搭配及排版的精细化处理在扁平化设计上的地位明显高出半截。许多东施效颦的人自以为做到了扁平化,其实不然。所以,扁平化和以往流行过的一切设计风格一样,有深刻的基础和源泉,不是多数人能做好的。 2、扁平化发展下去,必定也会被其他的设计风格所取代。这一点,可能从它所依附的电子产品去看会更容易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白一切设计风格都是有载体的,古典的设计得体现在油画和建筑上,波普风要体现在海报上,而扁平化当然是体现在各种电子产品的屏幕上。你现在看到的手机、平板电脑是这样的,但你能预言20年后还会是这样子吧?可能20年后都没有手机而变成其他通讯工具。我们使用的产品是不断发展的,并且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我们谁也无法预料下一个流行的设计风格是什么,惟一知道的是,一切都是会变化发展的。 3、回到交互设计的层面来粗鄙地谈谈,扁平化的实质是什么?能力扁、水平平的设计者当然以为扁平化只是几个纯色规则形状拼凑在一起。其实不然。扁平化是要使设计服务于产品功能的。鄙人在业余才是设计师,真正的专业背景是管理学,在管理学上,扁平化可以体现为组织架构、客户关系的扁平化,也可以是组织内部信息流动的扁平化。而把角度转到交互设计上(PPT也是要考虑交互设计的因素的),设计师要考虑的就不能仅仅是一个页面上的颜色和形状了。不妨想想,页面之间的切换是否可以更流畅更多方向?观众对于内容是否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观众可否参与到页面内容的操作上来?此设备上的这些内容可否与外界其他内容很好地兼容?我想,扁平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中相当程度的百分比,但除了扁平化一定还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并且这个世界的变化会促使一切产品上的设计与功能都随人类的需要而改变。全球化尚且可逆,难道这个世界就只会在扁平化设计这条胡同上钻到死吗?
26,127,195
156
11
交互设计领域的扁平化设计,还会持续火热吗?
谢邀~ 把扁平化设计单纯理解成为是一种视觉风格的选择(如某前新东方老师),是不够的——不是错,是不够。单纯的视觉设计师或者交互设计师来解读扁平化,本身就是片面的。 产品的所有设计不只是风格选择,都应该符合战略需求,扁平化也是其中之一。它不仅是视觉上的——只是最直接影响的是视觉而已——它包含了整个产品系列的逻辑和思路。 比如: 以上几点并不完整,但是都是【扁平化】可以解决的,大家也能窥视到哪个厂商的一些思路是怎样的。请注意,到目前为止,根本就没有涉及到 “设计风格选择”的问题,全部是为了解决需求。 当然也有为了视觉/交互的需求而采用扁平化的,但是都不是简单的应用层面,而是系统层面。比如【淡入淡出】这样的OS级别的设定,用拟物化是有逻辑问题的:一个木纹texture,慢慢消失掉,这有违背大家日常接触到的现象,但是用大宝就好多了。iOS建议大家用扁平设计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解决不同应用之间的切换,还有应用与操作系统间切换,等等场景。 扁平化的出现,对于绝大多数设计师是表层的:“去阴影” “去边框” “去材质”等等。好比iOS里面的磨砂效果(Blur),它几乎成为扁平化后仅剩的texture。在ios7年代让开发者很烦恼。不少人觉得这只是一个设计概念,不需要实际使用(其实很多产品现在也是用半透明来代替blur),其实它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在扁平化后,多层layer的情况下,这个blur能非常好的解决背景和前景冲突。 真正引领这次变革的人/厂商,是为了更远的布局而做出【扁平化】的选择。 欢迎讨论。 ------ 补充一下,对题目的直接回答。也仅仅是我的看法。 扁平化要持续火热多少时间,我认为会在多平台一波稳定下来的时候才能做判断是否会终止。大概也就是5年左右,人们生活当中的各种设备可能会爆发到一个阶段。公共场合的设备,车载的,穿戴的,居住的,社区的,办公场所的,城市热点的,等等场景,几乎都会有硬件或者软件覆盖或者接入。现在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告诉的扩展,蔓延到以上区域。在这些区域覆盖完毕之前,估计大厂商都不会放弃扁平化。 在这之前,扁平化是成本最低的多平台解决方案。我认为厂商不会在“占地”完成之前,先考虑更新“土地上的建筑形态”。一但圈地完成,可能为了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来考虑深挖的时候,就可能有新的风格出现,比如裸眼3D,VR等,甚至去视觉交互,比如肢体交互等。所以,对于大厂商,我认为扁平化至少还会持续5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大厂的动作,因为他们需要扁平化来解决多平台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独立的应用/服务/产品,特别是不太需要多平台/场景的,可能会采用别的设计语言,来区分自己或者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只是为了 a choice of style。
扁平化的本质是对的。恩,我用“对”这个字来形容一个设计。 理由很简单,手机屏幕本身是扁平的,所以上面的UI也应该扁平。在扁平的平面上通过3d透视和阴影来试图给使用者造成立体和拟物的错觉,本身就是一个舍近求远的做法——可作为点缀,但是作为设计的主旨,未免缘木求鱼。 现在的扁平化仍在发展,有值得尊敬的开路者(win8,wp7),有失败的作品(metro app很多都设计得很失败,丢几个纯色大方块就拿出来),有已经可以说是美观成熟的作品(Office2013,ios7、8,Android L),势头喜人。 在科幻电影中那种3D互动技术成为现实前,扁平化将成为平面屏幕智能设备UI的主流设计思路。拟物化依然会存在,但是会变得更加边缘和小众。 话说,win10的UI进步不给力啊,巨硬得加油了。
26,149,019
159
13
可降解塑料是怎么实现降解的?还有回收再利用的可能吗?
塑料回收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核心问题是回收之后的成本比用新塑料更高,这可以用来回答绝大多数“为什么这种塑料不能回收”的问题。 可降解塑料目前最成功的是PLA,也就是聚乳酸产品,乳酸来源于农产品的发酵。 聚乳酸降解的原理是因为独特的分子结构。 粗浅地说,聚乳酸不是烯类加聚,主链上有大量的酯键,与PET这类聚酯材料不一样的是,由于碳链太短,对活泼的酯键形成不了保护,而学过有机机理都知道,酯键对于亲电试剂或亲核试剂都没有抵抗力,换句话说,就是无论阴离子阳离子都能蹂躏,无论酸还是碱都能欺负(如果要选化学专业忘了这一句,亲电和亲核可不是这么简单对应的),考虑生物发酵其实也是化学反应,都是会从最薄弱的环节去进攻,所以聚乳酸暴露在稍微苛刻的环境下就成渣渣了,降解之后的乳酸会继续发生氧化作用,直到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这就是基本的降解过程。当然生物降解更复杂一些,但基本节奏还是差不多,都是化整为零,化零为水和二氧化碳。 这类塑料可以降解,理论上处理的方法就是随便扔地里就行,所以填埋什么的就可以了。 除了PLA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可降解塑料,降解原理也不都是化学或生化降解方式,有的是利用紫外线。 要具体了解相关信息可以PM,但最好是查学术资料。 ====== 可降解塑料是非常美好的前景,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贵。解决了贵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性能太平庸的问题,抗摔比不上PC,耐热比不上PA,防腐比不上PE,对于绝大多数行业来说,性能还是首要关注的问题,所以发展并不快。目前农用膜中推广可降解塑料算是很不错的尝试方向,一是有这方面需求,二是对其他性能要求不高,用量大,可以支撑起行业发展;医疗制品当然也是很重要的需求领域。
基本上你在市面上看到的可降解塑料都是逗你玩儿, 真正的可降解塑料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像松鼠啥啥啥(忘记了)说的聚乳酸,还有壳聚糖之类的东西,它们合成的单体都是生物成分,乳酸就是你跑步跑了一会儿腿会酸的那玩意儿,壳聚糖就是小龙虾的壳的提取物,这类物质的高聚物容易被生物分解,问题是成本很高,原料富集困难,合成也比较复杂,但是已经有这类聚合物的产品出来了,中国就有用聚乳酸生产餐具,医疗用品的公司企业,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其实这些东西的力学热学性能也都还好,达到了通用塑料的标准,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也没必要去和什么聚酰胺聚碳酸酯比性能,它最重要的问题是拿着做工程塑料的成本生产的确实通用塑料,太划不来。 第二种是市面上可降解塑料,大概是多加点儿填料,或者降低分子量什么的,治标不治本没什么大用。据说现在有的研究是从紫外线分解或者指定生物分解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做的可降解实用性太差你得保证塑料带整天在大太阳下晒着,而且降解后的单体单元还是不能被吸收参与物质循环。 其实塑料在污染这一片只要好好注意就好了,像90年代那种大面积的恐怖的白色污染是由于塑料制品膨胀式的大量普及但处理方式还没有想出来。 其实塑料中有很大一部分叫做热塑性树脂,就是用了一次回收以后烧一下融化了重新成型可以继续用的,就像金属一样。 还有就是其实纯的聚合物事没有毒的,只是降解的时间长而已,真正毒的是里面的添加剂,增塑剂什么的不说了还防老剂抗氧化着色增强啥的,乱七八糟的比较会有毒,所以大家不用那么害怕。 但是嘛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家多注意点不撒。以上
26,152,832
121
55
如何看待大学里不公平的评奖评优?
我想说的这个事,可能在你们眼里其实是一件蛮小的事,跟很多其他答案里提到的比起来算不上是什么不公平的事,但是真的让我蛮烦恼的。就是我们最近在评优评先评奖学金嘛,然后因为我大一学年的成绩还不错,拿到了特等奖学金,昨天下午班里投票选三好学生,前六名选三个人,我是和另外一个人平票第三,但是最后还是没选我。我当时真的特别尴尬,回寝室之后我室友,还有我班长都跟我说她们也觉得特别尴尬。我的综测分和智育成绩都是比第二名多了很多,然后旁边也是标了特等奖,但是最后选三好没有选我,很明显在告诉大家"这个人成绩很好,但是人缘不好",不是当事人真的无法体会这种尴尬,我真心觉得她们选票都是掺杂了个人情感在里面,问题就不是"下列这六个人你觉得哪三个人符合三好的标准",而是变成了"下列这六个人你跟哪三个人比较熟" 。当然我真的不是说三好就一定得按照成绩来,只是我觉得我够格而且我也有这个能力拿这个三好。更让我觉得无语的是当时有一个女生跟我们班长说"她都拿特等了还拿什么三好",我内心:拜托您嘞我拿了特等我凭什么不能拿三好。而且,在投优干的时候也是,我觉得大家应该心知肚明为班级忙里忙外做这做那的是班长吧,为什么大家就不能从这个奖项的标准来公平投票呢,非要按照熟络程度选其他班委呢,整个学院的所有班级的优干都是班长,我们班又为什么要特立独行呢,为了这个我们辅导员还跟我们班长说怎么这么奇怪,是不是她的管理方法有问题,因为辅导员是知道她很负责的,我们也都知道。我们班长同宿舍的一个女孩子,她明明最清楚班长经常在寝室为我们班做事,她班上第一个投票,投的是其他班委,就不能承认别人的贡献吗我真的觉得是嫉妒,除了嫉妒我想不出其他的理由,况且她跟那个班委还不熟,这件事情我其实也懂,道理就是:她们选谁是她们自己的自由,如果我足够优秀,我就不会去在乎这些。 但是现实就是啊,我明明懂这些大道理,但是我就是很失落,就是觉得委屈,我觉得我拿这个三好够格,整个学院都是,三好选的都是成绩靠前的,现在名单一公示,在我们学院是我和第二名的差距最大的,也只有我明明专业第一但是没选上三好,我其实不是在乎这样一个称号,但是我就是觉得凭什么你们觉得我拿了特等就不给我三好,我明明能拿的为什么最后拿不到,相当于跟这个学院说我人缘不好但是我做对不起你们的事了呢非要这样让我丢脸(我可能有点敏感)我可能争的更多的是这口气,其实荣誉什么的也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只是觉得很失落很丢脸。 这件事情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一件轻描淡写的小事,我们班的人过两天就忘记了,但是我觉得我能记很久,因为谁也无法理解当事人的感受。我也是一个普通人,我做不到对自己的利益云淡风轻,我觉得我做不到对这件事不在意,尽管在你们看来就是很小的事,但是我也会有情绪。其他人也很优秀,有资格拿三好,但是我觉得我也能拿,而且三好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不是成绩吗(虽然很自私但是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觉得的,如果我不参选,我也会觉得那个成绩最好的最有资格拿三好,除非对方道德品质真的有问题,至少在我的原则里是这样),说了那么多,你可能会觉得我过于敏感,过于在乎这种虚的东西,可能真的是情绪问题吧,我觉得我好像不被她们认可,不知道为什么就否定了我,甚至有时也会怀疑自己的社交,可是我觉得友好就够了难道要我啊拼命套近乎吗。但是大道理我其实懂的,但是我情绪来了我说服不了我自己。 很久之前的回答了,emmmmmmm。答主实际上觉得没所谓了,荣誉乃身外事,以后不公平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况且我自己身上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 共勉。 悄咪咪更新。我拿到保研名额啦!距离发布这个回答已经过去大概两年了,我的大学生活也即将步入尾声,如果你问我有什么经验总结的话,我只想说,你只能自己去感受。偶尔我也会看到下面的一些评论,没能及时回复是因为觉得已经错过了最佳回复时间,同时也很想跟经历相似的你们说,可以抱怨,可以消沉,但是你需要足够努力,才能去消化那些本就不公平的事,而且没有什么是绝对公平的,这点是无法改变的。对我来说,保研也许不会带来最好的结果,但却是我最好的选择。我会全力以赴,希望你们也是。
本科在学校的奖学金加起来也有5万多了吧,很感谢学校的奖学金制度! 自我感觉挺公平的,我们这边加分都是按照手册来,自己预估,然后结合班干部和团学部门核算,最后八九不离十。 不透明的话可以说出来呀,只要你符合规则,不选你,那就是黑幕。 但是如果综测评奖评优规则都不透明,那我就无话可说,制度问题。 有一说一,不公平的多半是辅导员的问题,因为他想的是把奖项让每个人都有一次,而不是把奖项都堆积在一个人身上。不过可能真的存在奇葩辅导员,就是不给,那就不是大学的问题,而是这个辅导员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每一届都会持续出现,直到他不在担任辅导员。我校也有这样的问题,不过在大的奖学金校级及以上面前,还是有能力者优先。 很多回答和评论说,班长和班干部包揽很多奖项?这个我无法理解,我们这边的班长班干部都是认真做事的,我们也很敬重他们,规则是透明的,怎么搞?搞一下鬼全系全院都知道了,所以,公平竞争。 祝好!综测将至,关于奖学金答辩的事情可以参考我的这个回答,欢迎付费咨询。
26,152,832
258
113
如何看待大学里不公平的评奖评优?
唱个反调 不可否认,大学中确实存在不公平的评奖评优,一些垃圾班干部和教师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评选,而我作为一个班长也一直在尽力避免发生这样的事。 但是,有的人口中的不公平,完全和他所描述的不符,仅仅是他自己主观上觉得不公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比如说之前的一次奖学金评选,我们的评选方式是首先计算加权平均分数,按分数排名,之后按照文件加分标准,加一些荣誉分数或者贡献分数,如班长加0.5分,参加过运动会拿过奖项加0.1等等,文件上将每一个加分项列的很详细,最后上交证书等证明材料,按最新的分数进行排名,将排名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个同学签字。 我以为这样的评比方式已经很公平了,毕竟是量化出的分数,不是靠班干部和导员的主观判断来评比,但是最后还是出了问题。 在奖学金评比的一周甚至是半个月前,学委和我就开始发布公告让大家准备好各个奖项的证明材料,以防有什么遗漏,但是尽管这样,在我们开始收集证明材料之后,还是会有人忘掉一些奖项,然后找到我们更新加分,结果就是不断的有人来找到我们加一些奖项,导致最终的签字表不断的重新打印,于是导员建议我们在周末的晚上五点停止上交奖项,不设置截止时间的话工作量太大,我也照做了。 问题出在截止时间的第二天,一位同学找到我说他的奖项里忘记添加优秀团员这个荣誉了,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个荣誉也可以加分,但是他看到别的同学填写了这个加分所以找到我,希望我帮他补上。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第n次签完分数表且上交给了辅导员,但是我还是问了下导员,导员的意思很明确不能再改了,已经明确了截止时间,自己的失误要自己负责。我也如实转告了这位同学,这位同学又自己去找了辅导员,得到了同样的答复,我以为这件事就结束了。 结果,第二天导员跟我聊天说: 那位同学一封举报信举报到学校,举报辅导员不作为。 &%&*^#`&\#^#-${[%。。。。 对于不公平的事,大家一定要努力维权,不能让坏人得逞。 但是有的人,我求求你们放过周围的同学们吧。
没有任何一种不公平是理所当然的。 凡为其辩护的,不是始作俑者,就是被奴役者。 你听过王昱人的故事吗? “感动吉林”女大学生因评优受挫出走,自杀未果 有个女孩叫王昱人,从6岁起带着弟弟拾荒给患病的父亲买药。十多年间靠捡废品捐款近3万元资助80名学生。 在她26岁大学毕业那年,向学校申请了大四学年优秀学生标兵一等奖学金。此时她的学年平均成绩是全年级第一,年初还获得“感动南粤校园”年度诚信人物奖项。 评选时,班级评优成员、学院辅导员商讨后认定王昱人的“感动南粤”奖可以加12分。但王昱人认为,学校级别的奖最高加14分,“感动南粤”奖是省级的,按照2分等差,应该加16分。于是她申请开听证会,并多次找学院领导、辅导员申诉。校方同意召开一次专门的听证会。 可是,4月24日举行的听证会,却是一场“批斗会”。 辅导员指责她不懂感恩,说她拖欠学费,因此要取消她的评优资格。 同学们也对她步步紧逼,唇枪舌战的说她不应该评优。 整个过程持续整整3个小时。 可事实上,王昱人在2011年高考后,当时的省委书记亲自作出批示,称吉林市委办公厅会解决她读大学的全部费用。 这个诺言并没有得到兑现,王昱人自己只能勉强支付前两年的大学学费。 因为贫穷的“过错”,她遭遇了一群人的“炮轰”,最后被踢出评优名单。 这个可怜的女孩始终想不通自己错在哪里,选择了轻生。好在警察及时赶到,救回了这条年轻的生命。 学生们一路走来,从小学到大学,可谓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有多少人在高考的那个夏天边学边哭,边哭边学,才挤进了大学这所殿堂。 对于很多人来说,读书是他们实现阶层跨越的最短路径。 评奖评优本应该公平公正,却因为现在的社会风气,便有许多人说“不公平是正常的,到了社会都这样。” 借用鲁迅先生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么? 现在的教育体系,究竟是用来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还是给某些“蛀虫”耀武扬威的? 社会上有不公,有人愿意习以为常,但不能视为“正常”。 就如同正义永远是社会的标杆,不屈永远是赤子的脊梁。
26,194,831
314
120
面试 Quant 时你都有哪些好的面试题来衡量候选人的水平?
首先要鄙视题主套问题的行为:D 面试的时候我根本不会问那些应试者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以基本是三板斧: 1)追着问简历。狂问细节,问过程,问困难,就是不问结果。通常牛皮大王会在我咄咄逼人的追问里无所循行。 2)问没有正确答案的应用问题,看看面试者能给出多少个解决方法。如果对方有经验就问工作问题,没有工作经验,就问模型设计等应用型问题。通常那种不灵活的面试者在这一轮问题后就会裸泳了。 3)根据我们工作里需要的知识点设计我们自己的技术问题。由浅入深,由点带面刨根问底。如果对方是wiki党基本都能暴露。 通过我三板斧生存下来的我会直接恭喜他通过了我的面试。没有通过的直接终止面试并给对方中肯的反馈。对于有潜力的鼓励进一步学习,对于不靠普的鼓励转行。 --最后再安利一下我关于面试的Live腾天的Live - 投行校招面试官跟你讲讲我们是怎么评判面试者的
今年以來因为组的规模扩大,面了很多人。可以说每个申请职位的人都把了关,也通过这些环节招到了不少满意的员工。 楼上各位都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从一个面试官的角度出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面的问题一定要与职位要求匹配。问的问题,应该能够用来比较客观地评估求职者胜任这项工作的程度。大家工作很忙,因此不会浪费时间去面一些不靠谱的应聘者,一个人或许在某个领域十分出色,但如果这个领域与职位要求不甚相关,也会迅速地在简历筛选中被淘汰。比如有些人在申请quant developer的时候大谈自己担任过学生会的重要职务,或者是出色的棒球运动员,这些固然是闪光点。但是却因为与职位要求不相关而让浏览简历的人心烦从而直接过滤掉。 其次是另一个极端。有些人在简历里写了很多技能,比如又是C++高手,又精通偏微分方程。这些都可能与quant的职位要求相符,从而大大增加你被选中参加面试的机会。但要记住,你在简历里声明的任一方面的技能, 都理所当然会被当作是提问的自然素材。如果你的表现令人不够满意,将使你的形象大打折扣。我听到面试的同仁们抱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那个人在简历里声称从事***多年经验丰富, 可他却连我问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都答不上来。”ok,game is over,光这一个feedback 拒人的理由就铁板定钉了。比如有人自称对蒙特卡罗模拟很熟,但却连应用importance sampling的一个简单问题都不会。还有人声称多年从事机器学习的工作,却不知道如何推导支持向量机的优化表达式。更有甚者,说自己精通C++但却写不出Singleton的基本实现。 具体的问题还要看具体要求,接合求职者本身的背景,比如相关工作经验的长短。对刚毕业的学生,侧重其未来职业发展的潜力,因此问的问题会比较广泛,但一般不会涉及某领域过深的东西。我会喜欢问一些简单(非数学)的问题考察其对金融的了解,比如公司为什么要发行可转换债券,其年收益与一般债券相比如何。如果招侧重developer的,那么C++,算法什么的是免不了的。比如为什么类的构造函数不被声明为virtual,如果想实现类似virtual constructor 应该如何写代码等等。比如给你n个矩阵(不一定是方阵),计算其乘积,如何优化算法使总的乘法次数最小。对于信用风险建模的职位,会问为什么在CDO的建模中引入stochastic recovery rate, 以及base correlation curve是否总是单调。偏统计的,会问如何在比较两个分布时克服一般的方法(如KS)忽略尾部的问题。进一步偏理论的,可就不好说了。曾问过的一个问题是证明一类随机微分方程存在强解和弱解的条件,还有Tanaka local time的一个具体应用。 写了这么多,有些乱,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6,194,831
275
42
面试 Quant 时你都有哪些好的面试题来衡量候选人的水平?
同意 所说的要分清楚什么职位的quant。比如Quant strategist 的IT 水平要求可能就不如 IT Quant来的高。 如果楼主面试英美银行,那么准备好一天的brain teaser的轮番轰炸吧,可参见一本很老的书:heard on the street。不过题目太老⋯⋯⋯⋯但仍有参考价值。 除了brain teaser之外,硬件方面的基本概率随机,方程,然后基本的衍生品入门模型等问题。 我在的公司基本上分为coding pricing library 的quant (其中包含IT quant), quant trader/ strategist和research quant(主要做exotic产品的) 本人在research 组,就谈谈research quant (对应英美银行中需要接触exotic产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的quant,或者做strategy的quant)的面试中问题的导向。 首先能经过简历筛选的,通常都默认为基本计算能力应该没什么问题。brain teaser这种问题基本上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不太会提。因为在实际中遇到的可以说95%的quant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不知道有没有答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像local volatility这样的模型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对于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个模型(不只是简单的因为它能很好很简单地fit smile),为什么不用别的模型这样的开放式问题,据我所知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 我们最希望的候选人是:要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愿。能来面试的基本上都学过随机微积分+black scholes模型这样基本的工具,一个很简单很考验候选人是否独立思考过的问题来了:为什么black scholes方程(注意不是bs模型)中一阶项前面是无风险利率r,而不是风险利率(或者历史回报率)u?如果一个用bs定价方程的trader过来问你说,他观察到的underlying的历史回报率是u,他能不能把bs定价方程的r改成u,作为quant的你会怎样回答?大多数人给出的是风险中性定价,u经过测度变换可以得到r,这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其实这样回答只是一个工具性的回答,随机微积分+测度论,这些只是数学工具,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希望候选人在牢固掌握这些基本工具的背后,想一想这些数学工具的金融含义。一个我们希望看到的答案是:融资成本所对应的回报率是r,而不是u。 还有一个经典的问题,我个人十分偏爱的问题:为什么定价方程都是抛物线(椭圆)方程,而不是双曲线方程? 在这里引用一个前辈大神的话,希望励志做quant的人共勉: “La finance est décrite par des EDPs paraboliques non-lineaires et cela n'a rien à voir avec le mouvement brownien.” Pierre-Louis Lions, cours du College de France (2007) “金融(数学)是可以用非线性抛物线方程来描述的,与布朗运动一点关系都没有。” ——Pierre Louis Lions.
大家辛苦了………来………我来搞定这个 One answer fits all 开玩笑的…不过以前哥们告诉我里面挺全的…当然面试还会有一些别的问题 注意: 本人非Quant,很久以前读的这个,很多看不懂、只是为了学习了解供工作需要。
26,220,236
57
33
电商公司的风险控制与反作弊是做什么的?需要哪些技能与知识?
工作强相关,看知乎上关于反作弊反垃圾的答案真的是很少。我就给题主普及一下互联网反作弊的基本知识。 如果题主之后的方向是反作弊策略型产品经理,那么需要以下的能力: 1.极其严谨强大的逻辑能力,非常灵活的头脑(这句好像是废话,但是确实非常重要) 2.对技术需要有初步的了解,脑中可以构思出大部分反作弊策略的实现方法和方向。 3.对互联网黑产及常用作弊手段有着深入的了解。 4.对每一个策略可能造成的影响可以准确的预估,策略上线后积极跟进快速迭代优化。 5.强大的抗压能力,强大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对于反作弊产品经理来说,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非常重要,对线上线下黑产利益链要非常了解。至于看什么书籍这个真心不太好推荐,市场上讲什么交互的、体验的书籍一抓一大把,但是关于产品策略决策的书一般比较脱离实际,这块需要非常强的业务场景支撑。总之想做反作弊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多想。 如果题主之后的方向是反作弊的技术,那么在反欺诈领域以下课题非常重要:(因为本人不是技术、只能给出大致方向) 1.扎实的算法、数据结构、数学基础。非常重要! 2.文本识别、语义识别方向 3.图片识别方向:色情图片识别、图片上文字识别等等 4.大数据挖掘:数学建模、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挖掘。 5.对市场有着初步的认知和了解 总之对于反欺诈的技术同学来说,良好扎实的基础非常重要,而且对技术实力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以上是反欺诈领域对能力的基本要求,下面给题主普及一下反欺诈常见的一些场景。 拿百度贴吧用户整体的一个发帖流程为例: 首先用户想要发帖,那么咱先得有个账户吧。那么第一步:注册账号。咱开始先假设大伙都是好人,那咱就注册吧,不需要啥门槛,随便填个东西咱就注册了一个账号。注册来注册去,突然发现,咋这么多水军呢,10个人里8个不是我们想要的用户,咋办? 注册加门槛吧!恩加一个图片验证码。图片验证码加上,诶?10个人里有5个是水军了。不错有点效果,但是还是不行,咋办?验证码升级!图片变成短信验证码!这下10个人里只有1个是水军了,恩 效果不错。咱就开始发帖吧!! 作为一个重视用户体验的产品,咱要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想发啥就让他发啥吧。唉唉唉?这帖子怎么回事?“包小姐13XXXXXXXX” 包小姐是谁?这么发不是等着警察叔叔来抓么!还得做点限制,恩,咱把带包小姐3字的帖子给过滤了。恩 效果不错,包小姐、李小姐刘小姐都过滤了一遍。突然,妈蛋人家不写字了,开始发色情图片了。这咋办? 没事咱技术实力强!咱弄个黄色图片识别.......就这样不断的拉锯,加语义识别、加文本分析、加ocr识别、加行为识别、加人工审核。终于贴吧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能过滤掉绝大部分的虚假帖子。但是依然会有一些虚假信息没有被干掉,但是我相信 每一个反欺诈的同学都在不断的为了让更少的人被骗、让骗子不在有可乘之机而努力着。 借用罗永浩的一句话,因为我们在不断的努力,我们让这个世界美好了一点点。就是这样。
既然局限在了电商,我之前做了很短时间的风控产品设计,那我就答几点浅薄的认识分享一下。 1、风险控制主要针对的是平台止损和用户体验 前者有答主谈到了优惠券和红包,一言蔽之就是保证平台的营销预算(烧钱)落到实处,切实的让真正的消费者得到实惠;后者并不是传统的交互体验,说白了就是保证用户能买到热销单品。 稍微说下目前遇到的主要风险场景: 1.1、平台促销后,优惠券和红包被并非真实消费者的用户使用,而是被采购商利用倒手。有些NB甚至利用JIT的思路,在淘宝等外部平台销售和平台一致,但因为平台促销补贴而导致价格特别廉价的商品,用户在淘宝下单,商家跑到平台下单,空手套白狼。还一种情况是商家自己囤积库存,买光一些特别优惠的单品,导致其他真实需求的消费者买不到库存,然后导致平台用户体验很不好,消费者要么认为平台假促销,要么认为平台买不到他所需的东西。这种情况内部叫「倒爷」。 1.2、优惠券或红包是被真实消费者所使用,但来源不正。比如黄牛会刷一批包含促新优惠的账号,在淘宝销售,消费者为了便宜买到东西,去淘宝买这种账号,下一单用完促新的优惠券或红包就抛弃账号。平台本身希望这些预算是用来促新的,给予新用户以实惠,结果全被老用户用了去。这种卖账号的,喜欢叫「黄牛」。 2、反作弊主要针对的是平台生态的健康 什么商品排序机制、信誉评价体系等等,其设计初衷无一不是为了营造平台健全、健康的生态体系,结果是使得买卖双方更有效率和更加公平的交易。但是有试图建立制度和秩序的地方,就会有人钻空子牟利。现在刷单刷信誉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我不多讲。就一点,有些平台的作弊是内外勾结的,因为内部的KPI导致相应的接口人和外部商家合起来作弊,所以,从事反作弊工作时,其反作弊的具体机制,连公司内部都是不公开的,需要保密的。 3、知识方面主要对数学依赖较大 当时设计风控系统时,用到了数学中的多项概念,比如矩阵。说起来很惭愧,我数学不好,所以当时做系统设计时请教了前辈,然后恶补数学知识。这样最终也所获颇多。 除了上面所说的,是基于数学的算法外,在分析业务风险时,也需要一定的统计学基础,实操中还是依赖数学比较多些,因而最终我还是说对数学依赖较大。 当然,除了数学方面的依赖,其他的诸如逻辑分析能力、观察力等这些属于人本身能力的要求不多说,肯定是需要的。 4、例子没办法具体,具体风控方式无法公开 我上面最开始已经谈及了一些现在B2C\C2C平台主要的风险场景。对应的措施真不好具体讲,一是本身不允许,二是不同平台和业务,细节上差别还是有的,不能套用。但大体上的方向都是建立模型抽象规则,规则试用,规则全面生效,修正规则,添加新的规则这样的循环往复。针对新的风险,应用对应的措施。 另一方面,和业务方(主要是平台运营)还要密切沟通,这些个人为了KPI啥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干的出来,当然,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也不能过加指责,所以只能保持沟通,但不该说的千万别说。 书单方面没什么好推荐的,唯独数学补下大学的高等数学差不多了。然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想设计一个有效的风控或反作弊系统,唯有你先当个对立面的「坏人」,并深入那些灰色产业之中,所谓知己知彼吗。
26,229,120
18,000
474
钢笔用什么颜色的墨水才炫酷?
彩墨试色因光线纸张的不同效果都不一样,以下试色图片仅供参考。大部分由小楷毛笔蘸墨水写的。 一.(日本)百乐 色彩雫 特点:通透性高,一共24色,色系比较全,但容易洇纸,对纸的要求较高。 拿不准选什么可以参考日本色彩雫销量排行: 1.月夜 2.夕烧 3.冬将军 4.秋樱 5.天色 天色: 月夜: 松露: 深绿: 冬将军: 秋樱: 紺碧: 夕烧: 冬柿: 山葡萄: 深海: 二.(日本)写乐 四季彩 特点:四季彩系列的Sheen(边缘有金粉效果)很明显,饱和度高,墨水较黏稠,不洇纸。在硫酸纸上试写sheen很夸张。 (如下图时雨,是在硫酸纸上写的) 奥山: 常盘松: 时雨: 三.(意大利)visconti 特点:瓶子比较别致,墨水颜色深沉,通透性高,不洇纸。 四.(法国)waterman 特点:色系不多,比较适合平时用,sheen不明显,但饱和度很高。 五.(意大利)Omas 特点:sheen明显,饱和度高,墨水粘稠。瓶子容量小。 omas 蓝: 六.(德国)Lamy 特点:饱和度高,sheen不明显,墨水瓶容量大,通透性高。 lamy 绿: lamy 蓝: 七.(法国)J.Herbin 特点:瓶子小且别致,同色彩雫一样每款都有自己的名字。饱和度高,色系也很全。sheen不明显。 木犀草绿: bourgogne红: 8.(意大利)Delta 特点:sheen较为明显,墨水比较粘稠,介于写乐四季彩和Omas之间。瓶子容量小。 delta蓝: 这些都是国外大型文具店能买到的墨水,限定款如写乐很多系列基本上日本也很难买到。最后召唤我的色卡集(u_u) 世界的墨水: 日本的墨水: 以及应邀写的一些练字体会,我已经完完全全把我练字的过程和秘诀写出来了,再问我就视作勾搭(u_u)然后我就要报警了: 如何系统地练字: 日本能买到彩墨这些的文具店: 祝大家种草愉快。
碰巧上面几个热门的墨水都基本有,鲶鱼太难看了,有没有黑墨水的需求,就没有买 首先是百乐那几个香水瓶 我喜欢那个天蓝,所以就给万宝龙用了,万宝龙原装高跟鞋墨水挺难用的,所以就尝试了德国笔+日本墨水的组合。 百利金有自己的高端墨水逸彩,顺理成章就给了棕乌龟,图中颜色是Ruby J·Herbin的1670也有,因为没有其他钢笔了,所以就用玻璃笔来蘸着写,颜色如图 非常鲜艳的红 J·Herbin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墨水,一直想把那瓶1670留给艾臣用,可惜距离买艾臣还有些距离 律师墨水,号称永不掉色 香味墨水,这是橙子味,还有瓶薰衣草味道被我洒了一桌子……然后基本满屋子这味儿 然后一些基本款墨水,都没什么机会用,之前有收集癖的时候还有好多其他牌子想买,后来觉得,既然用不了,就别暴殄天物了。 合照 如果算上calligraphy的墨水 就酱
26,229,120
4,491
351
钢笔用什么颜色的墨水才炫酷?
·多图预警· 居然没人提百乐Pilot Iroshizuku(色彩雫)系列? 官网可以看到详细的色卡: 我这里贴几个色卡的示范。 紫阳花 绀碧 天色 竹林 雾雨 秋樱 山葡萄 稻穗 这颜色的取名和色卡的示范,情怀满满啊。 选择的语句也是和颜色名称相关的经典文学。 这里只列了一部分,网站里面有更全的,感兴趣的可以点开看。 网上找了一些实际效果,大家可以参考: 百度贴吧 的作品,颜色是月夜。 百度贴吧 的作品,颜色是天色、夕烧、紫阳花,笔是长刀研、3776、21k。 百度贴吧 的作品,颜色是稻穗,笔是漫画蘸水笔。 贴吧 的作品,颜色是冬柿。 的作品,颜色山葡萄。 的作品,颜色孔雀。 同 的作品,冬将军……我正在用这个,但太内敛的正准备换。 以下转自数字尾巴的竹林评测文,作者 : 从小学开始练字起用的都是黑色墨水,从几块钱的英雄碳素到Noodler’s Eternal Black,一直都是黑色 在认识墨水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大牌子的彩色墨水,但是一直都没有激起我购买的欲望 最早知道PilotIroshizuku系列墨水是在某个论坛里面的一位日笔爱好者的推荐 然后去了Pilot的官网去看了色卡以及介绍,真的是瞬间就被毒到了 不过较高的价格还是让我犹豫了一阵子 在国外一个笔坛看了不少相关的帖子,看了相关的评测,最后把目标定在了竹林、月夜和晚霞这三个颜色 恰逢生日,朋友问我要什么礼物,于是我就很不厚道地要了一瓶竹林 包裹收到的那一刻,很是激动,打开包裹之后,看到那个精致的盒子,拿到手上手感十足,很沉,虽然是50ML的,但是比Noodler’s的3OZ (约90ML)的还要沉 打开包装盒,细节做得很完美,把墨水从盒子里面拿出来的时候,真的感觉这包装和做工不输我买过的任何一瓶香水 据说这瓶子和香水瓶一样,每一个都是人工吹制的 每瓶墨水都有一根绳子作为装饰(淑女的丝巾?) 厚重的底部,瓶子的重量来自于这里,中央有一处凹下去,贴心的设计可以让你不浪费每一滴墨水 永恒黑摆在竹林的旁边,显得太寒酸了 和香水摆到一起,一点都不违和 左到右分别是:Armani Acqua Di Gio, Bvlgari AQVA, Terre D'Hermes, Pilot Iroshizuku Chiku-rin, Issey Miyake L'eau D'issey 由于买了黑色的LamyJoy,那个外形一直让我爱不释手,以至于把我的第一支Lamy Safari给冷落了,甚至把她的黑色EF尖和Joy的银色1.1尖给换了,虽然后来又多买了一个黑色F尖给Safari换上,但是依旧不能改变我喜欢上新欢的现实 于是竹林的出现正好给了safari一个新的机会 我喜欢用针筒吸墨打进Lamy的上墨器,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墨水和纸巾,哈哈 随便在普通的A4纸上面写的,字什么的别吐槽 出来的颜色是很好看的黄绿色,有种抹茶的感觉 使用感受: 总结: Lamy Safari+F nib+Chiku-rin的组合还是很不错的,足够亮骚,但是湮纸是一个大问题,可能换日系笔的F尖,表现会好很多 不少的大牌子都有彩色墨水,譬如Noodler’s, Sailor, J.Herbin, Private Reserve, Diamine, 但是能够把墨水做得如此的精致的,只有Pilot Iroshizuku系列 下一瓶应该会是月夜,一直对蓝黑墨水不感冒,但是月夜的蓝黑很吸引我,朋友说月夜是他用过的蓝黑墨水里面最好的 橙色系的晚霞我也很喜欢,不过之前在国外的论坛被写乐的金木犀给毒到了,可惜淘宝都没有得卖 不喜欢黑色的死气沉沉,想让自己的笔记亮丽起来,或者是钢笔绘画爱好者的,我都推荐Pilot Iroshizuku系列彩色墨水 根据朋友的描述以及我在国外论坛看的Ink Reviews,Pilot Iroshizuku系列墨水的实际的色彩与官网上面的色卡几乎是一致的,而且本身墨水的命名就与墨水的颜色对应 另外,这个系列的墨水还是可以自由勾兑,调出你喜欢的颜色的
我自己比较偏爱带一点灰度(不会晃眼)但又纯净明快(不会显得脏脏的)的颜色。 最近喜欢的是J.Herbin,色卡如下: Gris Nuage(第一个)是灰色的,这个色在墨水里不多,难为它做得雅致,名字也充满了文艺的小忧伤:灰色的云。 Poussiere de Lune(左首第一列倒数第二个)的好评非常多,一般都说它非常灰&非常紫,我倒嫌它名字文艺过了头,好好一墨水管自个叫"月尘",太有追求了...... Bleu Azur(第一行第三个)是我师兄的最爱,我问他为什么那么喜欢天蓝色,师兄臭美劲上来,略带羞涩地说,因为它最match我的眼睛颜色啊。我说,哦,你不说我还真没发现你眼睛是蓝的。师兄卒。 Diabolo Menthe(第一列第三个)薄荷色是我认为最符合"酷炫"特质的。 红色到紫色那几个我觉得个个都很出彩。我现在在拿Rose Cyclamen给学生改报告,好几个女生跑来说"你用的什么笔,颜色好好看",但是她们全管它叫"pink",我多次弱弱地说这是Rose Cyclamen,无人理会,哼! 绿色有几款被吐槽只能当荧光笔用,请谨慎购买。 该品牌还有隐形墨水荧光墨水啥的,我不是很了解。
26,229,497
141
68
高频做市策略的开发需要做回测吗?如果做,如何实施?
价格匹配就成交是个办法,但是是一个很粗糙的办法。 假设你是在做国外市场,有tick data的情况下,你可以做一些更复杂的假设和回测。 首先,你要对你的延迟(tick 2 trade)有个估计,也就是订单到达时间,这个可以是个常数,也可以是个变量。于是你就可以估计你的限价订单在到达交易所的时候,在队列里的位置了。 其次,少不了你的订单管理了,你想报,想撤,想让订单停留一段时间撤等等等。这时候你就基于队列的变化和市场成交状况来模拟是否成交,是否仍然在队列里。然后你可以假设从此刻开始,所有的成交都应该排在你前面,所有的撤销都应该在你的后面(push you up in the queue)。 最重要的是,在后台的逻辑里,你要想清楚了,你加入了限价单的队列,在你查询其是否成交的时候,"未成交"的信息发给你的时候,其实可能已经成交了。所以你要在后台做一个数据结构来储存订单的状况,一个Loop下来,根据的推送Limit order book 和逐笔成交的信息,在每一个循环里面更新你的订单的状况。然后推送给你“结果”。 这里的时间戳管理是个问题,但是应该还不是很难。 以上,你就基本造出来一个简单的,虚假的,交易所,which is a 大轮子。 上面的东西还是很粗糙的,其中之一是延迟是个变量,比如在Eurex 交易所内部延迟是个关于订单处理数量的线性函数,如下图所示(很幸运这是个线性函数): 最可怕的是,你的假设是你的策略对于市场行为是没有影响的,而实际上不是的,当你参与市场的时候,别人会根据你的行为进行调整他们的策略,所以就看命吧。 我现在的办法是用matlab做了个简单的模拟撮合,这已经让我的matlab跑的非常非常慢了,我已经不打算再去加入新的成交逻辑,慢的要死,还没办法向量化。。。 我们公司里面是IT开发了一个平台, 实盘和回测代码写成一样就可以进行回测。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轮子。。。我劝你还是闲着没事少跳坑为好,好好活着挺好的。 关于中国市场,500毫秒内部的事情是个黑箱。所以你基本靠猜来模拟成交,至于你的猜是瞎猜还是神操作,得看你的造化了。
与各位大神看法有小异。我本人负责开发期权做市商系统算起来两三年了,期权实际交易做了大半年,我们没有回测过。当然仿真还是做过多次的。仿真中会发现一些问题,实盘的时候会发现另外一些问题。期权交易我们两三个月不会亏损一天也算是常态,这个估计可以说明不回测其实也能过得去吧?附注一下:我们算是使用的做市商策略,但我们并不是官方的做市商。 确实有很多时候被动报单和主动吃单对交易结果的影响很大。有关是否要回测我这么看:把交易分为预测和执行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先关注预测做得对不对,这一点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回测,不一定是那种对价吃单的方法做回测,看看预测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也算一种回测;第二个层面关注一下如何优化执行让你的收益曲线更好看一点,这个层面可以做一些理论研究(实际上我们就有很漂亮的理论模型),但更快捷的是拿一些猜想的方法在实际交易中做实验。一般要是第一个层面做的不错,第二个层面的实验不会让你遭受什么大损失,反而还常常有意外惊喜。 我们自己开发做市商系统的时候,我很大一部分假设标的是随机游动的,即使标的和随机游动略有不同的地方,这些知识我也是早就知道的,不需要我再做回测去论证,所以我基本上直接省掉了第一个层面的东西,先建模编程,再经过仿真就实盘了。而执行层面的优化一直到现在都还在做。 将来我们一定还会继续研究这两个层面的知识。假设成交概率模型虽然是个方法,但费劲,效率和效果也不一定会很好,交易过程中你知道你做的是哪个层面的事情就马马虎虎能对付了。
26,244,691
84
15
并行计算在 Quant 中是如何应用的?
具体的说风险资本这块吧. 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大的portfolio, 几十或上百万个instrument ,用蒙特卡罗生成数万甚至数十万场景,并在每个场景下计算每个instrument的价值变化,最终生成整个portfolio的PnL分布来计算资本率。注意很多金融产品都是复杂的exotic derivatives,因此单纯的基于delta, duration 这样的灵敏度因子是不够的,需要使用full revaluation model。这样的数据每天都需要生成,自然需要考虑并行化。 并行架构,金融机构常使用的是IBM Platform Computing 开发的Platform Symphony, 基于格点计算,通过API接口可以很方便地在Linux Cluster上实现分布式计算。开发者只需指定高端的并行策略,比如是计算任务划分是基于蒙特卡罗路径还是instrument set,而无需考虑资源调配,结点通信等的具体实现细节。 具体应用:资本计算(监管和经济资本),对手风险(CVA/FVA), Margin的计算。
首先投行的quant library 基本都是单线程的。进程级别的并行计算一般是IT的活。因为quant team 必须分清楚自己该专注的事情是 pricing, risk, calibration 这些事情。并行的问题在大多银行中都是交由 library 用户之一的 IT来解决。当然还有原因是大多数quant (虽然都以为自己编程很牛)根本不怎么懂编程,更不用说并行计算了。。。 接下来简单讲讲并行计算如何应用在quant library上 。很简单,基本就是把大任务合理地切成小任务,抛到网格中并行计算,然后再把结果收集合并起来。 portfolio可以切成trade; trade 可以切成 legs;整条利率曲线可以切成很多个基准点 ;delta 要算两个点,Gamma 要算三个点,这些点可以并行。等等等。当然你要考虑很多其他细节问题,比如,如果历史数据显示某个小任务比较慢,你因该会想到先把它抛到网格上计算。又比如果模型calibrate 需要很长时间,而trade 算起来很快,这个时候你就会考虑把同一模型的很多这样的trade打包一起算 网格系统有银行自己开发的有第三方的,第三方比较出名的比如DataSynapse(现在被收购了)。
26,246,738
47
19
Quant 们对于「次贷危机」都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危机之前,公司里的半个quant组在做credit models, 其中四分之三的在搞credit exotics and hybrids, 比如CDO Squared, ABS CDO等的pricing和risk management.那时quant不熟悉各种copula都不好意思出来混,成天的hot seminar topic都是围绕各种各样的credit top-down, bottom-up models, thinning processes, AJD with application to CDO squared pricing... 危机后大家谈CDO色变, 不要说CDO squared,各种securitized products的book size 都日趋萎缩,credit quant只关心flow products,昔日的各种fancy的CDO/CDO^n 的模型及代码和它们服务的对象一样成了被束之高阁的古旧品,下场不如博物馆的老古董,连贱卖都没人要,令人不胜唏嘘。可惜了...
危机前在某投行内部对冲基金credit arbitrage group,当年的top trader拿了一个亿美金的bonus。。。good old days。。。 危机前的quant组都是横着走路的,折腾各种credit exotics,ABS/RMBS,NTD,ABX,TABX, AB CDS, ABS CDO, CDO^n,大赚特赚 危机来的时候,quant组也是横着走路的,因为只有quant组的fundemantal model知道这些玩意的fair value到底是多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当时很多trading desk都被干掉,但是quant组天天在加班,在pricing一个天文数字的组合哪些打折出售,哪些hold to maturity,当时quant组的老大都是直接和集团CEO在工作 还有那年搞alpha的同志们也遇到了quant meldown,也是海啸的另外一个故事
26,294,735
85
36
为什么工厂生产的食品都要放各种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注意是灵魂,你说呢。 补充一些,以前看的书里面的例子 大规模的现代食品工业,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的。因为消费者对食物的外观品质、口感品质、方便性、保存时间等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所以要想按照家庭方式来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只怕大部分食品都会难看、难吃、难以保存,或者价格高昂,消费者是无法接受的。 很多消费者不这么想,总觉得添加剂是生产厂家骗人害人的东西。但是,只要想一想以下这些事实,就能明白,消费者自己有没有责任。 为什么自己家里的苹果切开来就会变褐,而如果超市卖的鲜切苹果是褐色,你却不肯买,偏偏要选择那些洁白或淡黄色的产品?如果你这样选择,就是逼迫生产者使用大量的亚硫酸盐抗褐变剂。 为什么自己家里的肉煮熟了就会变褐,而如果超市里的酱牛肉是粉红色,你却非常喜欢,而且嫌弃那些颜色发褐的?如果你这样选择,就是引导生产者使用亚硝酸盐发色剂。 为什么明知道牛奶是没有水果香味的,几小块烫过的水果也不可能带来多少风味,你却还喜欢那些带有浓烈水果香味的乳饮料和酸奶呢? 自己家里炸的食品稍微凉一点就会变软渗油,而外面卖的很多煎炸食品放了多久都还是挺拔酥脆。为什么你总是选择那些最脆最爽的呢? 自己家里的馒头放半天就会变硬发干,而超市的面包几天后还是松软依旧。为什么你专门选那些最松最软的面包,稍微干一点的你都不肯问津呢? 可见,在这个消费决定生产的时代,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生产者的行为。
国家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权威标准是国标 GB2760-2011。上面对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也是比较权威的,一下情况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a 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b 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c 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改观特性;d便于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贮藏。 相信题主对前面几条都好理解;最后一条我要解释一下,因为这条跟题主的问题最相关。这里面要弄明白两个问题:食品添加剂安全吗?添加是必要的吗? 首先,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添加剂量上限、添加方式和允许添加的食品种类),都是经过无数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仅是安全的,而且有些情况下更利于健康。不在标准内的都不是添加剂,只能叫做非法添加物。所以题主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其次,添加大部分时候是必要的。家里制作量少,做好就吃,所以有些便于加工的、包装的、保存的、运输的添加剂是没有必要添加的。但是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销售中,如果不使用添加剂,会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引起食品变质或者有安全隐患。所以必须使用添加剂。当然,有些仅仅是为了满足食品多样性,增加口感风味的,是不必须的,这个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吃口味还是不吃无谓的添加剂。 GB2760-2011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也可以看出这些来: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简单总结就是,工业化/商业化食品生产需要使用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有些还是有利于改善健康的(营养强化剂);建议消费者如果不是为了口味选择(也就是主食)可以少吃、少用食品添加剂(有些食品添加剂没有害处,对人也没有益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健康的不一定好吃)。
26,342,229
103
27
开车时遇到非常大的雾该如何应对?
蟹妖 先放结论:低能见度天气应该开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前后雾灯,从道路安全的角度来说不应该开双闪。 出了浴室就没见过能见度小于1米的大雾,但雨雾天如何使用灯光还是有明确规定的。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里第八十一条有相关规定: 相信大家考驾照理论的时候也了解过相关内容。既然国内有明文规定的条例可以照着执行,大家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可以完美解答了。 可惜,并不是。 ----------------------------------------大家好,我是表示转折的分割线---------------------------------------- 各种各样的汽车灯光都离不开如下两个作用: 在能见度小于200米时非常有必要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前后雾灯。同时严格限速,控制车距可以避免紧急情况发生时导致连环追尾。远光灯一定不能开,这些在法规和其他答案中已经提到了,不再赘述。 但因为双闪的意义是警示危险情况,所以雨雾天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俗称双闪灯)有可能带来危险。对此韩国的交通规则与我国的规定相近,而欧洲很多国家有着不同的规定: 我们来看看下面一种情况: 此外,有不少车型在开启双闪的时候转向功能无法正常使用,这也容易造成各种事故。 也许大家会认为低能见度情况下只开雾灯不够显眼,但是连最高时速300多公里的F1赛车在下雨天都会开启红色的雾灯,足以说明雾灯的警示作用。 而且双闪的黄色灯在雾天中穿透力比红色灯更差,打开之后黄光散射在前方的雾气里,视野里白茫茫一片,能见度只会更差。 有些答案提到刹车灯。刹车灯亮度很高也很醒目,并且卤素雾灯与卤素刹车灯的功率一般都是21W,都是红色。但是对于后方驾驶者来说,刹车灯是散射的,而雾灯大部分都是平行光,所以在雾天时刹车灯的亮度并没有雾灯亮,光靠刹车灯是不能最大程度提醒后车的。 如有意见欢迎回复:) 这是上次从波尔多回巴黎遇见大雨天时拍的,因为法国高速路面普遍排水不畅,车后很容易卷起水雾,能见度并不好。但法国人民开着雾灯顶着大雨仍坚定地把速度表的指针指向130以上,而雨天法定限速是110。 当然了,我也没遵守限速,因为这样会比大家的车速慢很多:) 引用来源:
其他我不说,就一点: 不论大雨大雾还是大雪,只要还在走,车辆也没故障,就!不!要!开!双!闪! 双闪不能让你的车在恶劣视野中更容易被看到,能达到这目的的设备叫雾灯。行驶中如果全部车都开启双闪了,还会让其他车不能从车流中分辨出真的停了下来的车,更不论转向灯失效啥的了。 有雾灯开雾灯,没的话开大灯,但千!万!不!要!开!双!闪! 哦对了,还!有!远!光!
26,342,438
17,000
539
因为残疾只能呆在家里,觉得自己活着没意义,怎么办?
看了楼上一些人的留言,其实,你们不可能体会到肌营养不良患者的痛苦!!! 不是我们不想走出去,不是我们畏惧走出去,是我们无法走出去!! 不是我们不想上学,不是我们不能上学,是学校无法为我们提供上学的条件!! 你们无法想象到,一个无法行走的人是多么无助。 但是 剧情在我这里有了反转。 我无法自由的走出去,在家里我只能蹲着走,人家上体育课,我只能在屋里看着,在操场边晒晒太阳,但是,这就是我要的么? 不! 我开始练习踢一个没有气的排球,对,蹲着踢,渐渐地,我学会了蹲着控制身体平衡,学会了使用单脚站立,甚至学会了小贝那样用右脚脚弓去踢球,对的,一切都是蹲着完成的,因为我只能蹲着走。 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我不再满足于那个没有气的排球,我开始在同学们集体做操的时候,玩真正的足球,带着它跑,虽然它的速度会经常超过我,但是我会撵上它,再超过我,再撵上它。每次体育课,我总是大汗淋漓。下课了,我和那些男孩子一样,滴着满头的汗水。这时候,我感受到了身体内还藏着的力量。虽然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会让我的肌肉很少,会让我无法保持正常水平的脂肪,但是仅有的这些,也已经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存在。 那个时候,是1998年,我已经20岁了,还在上高中一年级,为什么?因为我小时候学校拒绝招收我,我根本没有上学的可能。 高中的三年,我除了学习保持在年级前30名左右,身体也在逐渐的成长,你们无法体会这种肌肉疾病是多么可怕,它让人失去力量,更失去运动的信心。但是,我发现它还存在与我身体内。感谢贝克汉姆,他是那么努力的在踢球,每次当我在操场上蹲着跑动时候,心里想的只有像贝克汉姆那样去踢球,那个时候身体和心灵是自由的。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这种疾病还是会让我失去力量。大学毕业后,我自己创办公司,是的,我蹲着走,从公司走到税务局去办理业务,蹲着见客户。我根本不去在乎别人怎么看,因为我知道,这种病会让我失去做这些事的机会,此时不做,难道以后还会有机会么? 这时候,我已经30岁了。我还是蹲着走,但是,常年这种不合理的运动,让我的关节受到了损害,加上外出风吹日晒,我换上了类风湿。 类风湿彻底击倒了我。 于是我蛰伏了两年,这两年里,我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家里老人心脏手术,孩子出生。 但是,你真的以为我会被击败么? 在最低潮的时候,我每天阅读 Rails 的开发博客,做一点点翻译工作,那时候 Rails 在国内刚刚流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我的博客认识了我,09年,我收到一个创业项目的邀请,加入了他们。我在家工作,他们在深圳做运营。这样一做两年。直到他们邀请我到深圳本地工作,才知道我是个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患者。 但这又何妨呢,我依旧在家工作,从事 Rails 的开发工作。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见识越来越多。但是我内心越来越平静。 我知道,这种生活终究会以一种方式结束,但,我不会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一颗枯黄的叶子即将坠落。不是。 我会感觉自己很充实,我去过那么多城市,见过那么多人,有行业内很多朋友的认可,我很满足。 虽然,我还是蹲着走,坐着轮椅一个人出行,体重70斤,长着一副面黄肌瘦的脸,但是我的眼神里,永远有种不服输的光,它会刺透眼前看得见及看不见的一切物体,直视我自己。 我被这种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东西打败了么? 我没有。 题主,如果你认为自己输了,你就真的输了。 ========================= 感谢这么多朋友点赞和留言。希望这段文字可以安抚一些人,可以鼓励一些人,可以触动一些人,可以让一些人多一点点坚持的理由。
0岁先天性脑瘫 6岁会站立 10岁上小学 16岁会用拐 20岁考大学 24岁本科毕业 25考取C5驾照三年安全驾驶 27岁考入事业单位 28岁手术 此时此刻我在汗流浃背地康复锻炼 我还没放弃 你呢?
26,350,384
65
12
不靠谱的公司有什么特点?
1.小的公司招管培生都不靠谱,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金钱去培养,去了就是打杂 2.和你商量五险一金不交,这样公司能多给你发点工资(注:这样公司是违法的) 3.上企业信息查询网站查一下公司情况(企查查/天眼查这些都行),看公司续存状态,注册资金,是否存在纠纷,老板名下其他公司的情况 4.面试的时候 看面试官的面貌+专业性。 看是否只画饼不做事,比如,这个我们准备在做,这个我们已经有了,此时可以试探性的深入问一下,如这个在做的渠道的粉丝和曝光多少了,产生了多少受益,未来的发展计划,来判断说的时候是不是空谈,毕竟话谁都会说,事不一定都做了。 5.看招聘岗位 看下招聘岗位发布的时间,如果长期挂在网站上,特别是小公司,那么八成有鬼 6.看下人员状态 如果员工都是死气沉沉一脸生无可恋,那么尽早开溜 7.问清楚薪资构成 是否是基础工资+绩效,绩效的团队完成情如何(这个可以和直属领导谈比较合适) 8.看下工作流程 比如说面试的时候流程是否正规,用什么给你发的面试邀请,面试时做了什么题,HR问了什么,来辅助判断 9.看办公室布置 这个,,,太太太差的就不要去了 10.工作职责 看下你的负责的事,是否和你的岗位关联度强,此处不排除有杂事,但是如果你应聘行政,给你安排兼销售这种情况,这不很能接受了 11.无薪试岗 这点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通过HR+直属领导的最少2轮面试,难道还不能初步判断出你是否合适? 12.业务模式 这点可能需要一定的专业度了,比如你是一个岗位专业人员,老板不了解这块,对一个已经过时的渠道大力吹捧,在谈话中衡量让他改变主意的时候就要慎重了 13.一直给你打鸡血的公司 当然销售导向型公司除外,个人是比较反感这类的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热搜话题: 公司经常选择周六日团建,到底是什么心态? 上到百万人的互联网大企业,下到扁平化的小作坊都在搞团建。 都说团建有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而有些公司的团建却让人哭笑不得。 见过大公司马尔代夫七日游的豪华团建,那确实是给员工放松的状态。 也见过小公司周末强拉着员工去爬山、去破冰、去极限挑战,最后还要感谢公司,感恩领导的万般无奈。 一个公司如果连团建这样的活动,都想着占用员工的时间,真的可谓“机关算尽”。 最最最让员工头疼的不在于团建本身。如果有员工不参加团建,感觉是让公司损失几百万的罪人一般,人人挤兑。 如果遇到公司有这样的操作,建议慎重选择。 公司管理层经常无休止的开会,只能说明一个可怕的现状:战略不清,战术不明。 试想下,公司管理层都是企业的灵魂人物,天天净想着给员工开会,不是画饼就是吐槽。 那么,这家公司的战略发展还有规划吗? 我们都知道,开会是为了获取一个最终的结果,不是批斗和吐槽,更不是显摆和吹牛。 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会用有效的时间做无效的事情。 说个有趣的事例。 由此可见,无休止的开会只会增加员工强烈的反感和不满。 曾经看到这些案例: 我们无法想象业绩不合格被体罚,是一种怎样的心里滋味。 面对这样的企业文化,实在很难理解“尊严”归于何处? 一个公司依靠体罚拉动员工的积极性,真的能走的远吗? 见过早中晚撕心裂肺喊口号的公司,也见过面朝黄土背朝天吃住都在公司的狼性文化。 这里只想提醒大家:合适最重要,千万不要偏离自己的职场轨迹。 如果公司经常出现拖欠员工工资,拖欠员工报销款的现象。 要么是发展有问题,穷途末路,资金不足。 要么是文化有问题,拖欠成为习惯,故意恶心人。 遇到这种情况,职场人要及时分辨,千万不要被烂公司牵着鼻子走。 正常发放薪资,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责任。如果无法给员工保障,只能证明是在浪费时间。 求职市场经常会遇见有公司招聘合伙人,其实很多都打着招聘的幌子,来招商引资。 大家千万要牢记一点,公司不正常发工资,观察情况后要提早离开,不要在后知后觉中浪费彼此时间。 公司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人才的辅助。 如果公司经常出现员工流动频繁,天天都是新面孔,只能说明这家公司内耗非常严重。 人员更替频繁,项目经手一批又一批的人,工作能开展好吗? 答案有目共睹。 历史上,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被封为经典。 袁绍四世三公,当时名望和实力远远超过曹操。最后却被曹操所灭,这是为什么? 因为管理缺失,刚愎自用,不懂得用人识人。 相反,跟着曹操这样的领导,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和长处。所以,当时袁绍阵营就有员工去投靠曹操。 公司人员长期流动频繁,足以证明这家公司是不值得信赖的。 写在最后: 一个靠谱的公司能让人得到成长和发展,更能让员工获得有价值的职业背书。 但是,一个不靠谱的公司往往会拉低自身成长上限。 所以,希望职场人都能擦亮双眼,慎选公司。遇到烂公司,一定要及时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