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adayi commited on
Commit
fb24253
·
verified ·
1 Parent(s): 08f8e9f

Update app.py

Browse files
Files changed (1) hide show
  1. app.py +43 -12
app.py CHANGED
@@ -57,7 +57,7 @@ def translate_text(text):
57
  # -------------------------------------------------------------------
58
  with gr.Blocks(theme=gr.themes.Soft()) as demo:
59
  gr.Markdown("# 🚀 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 互動教學系統")
60
- gr.Markdown("本應用程式展示 `transformers` 函式庫中的 `pipeline` 用法,並提供學習建議。")
61
 
62
  with gr.Tab("情感分析 (Sentiment Analysis)"):
63
  gr.Markdown("### 分析英文句子的正面或負面情緒")
@@ -96,22 +96,53 @@ with gr.Blocks(theme=gr.themes.Soft()) as demo:
96
  inputs=text_input_trans
97
  )
98
 
99
- # --- ✨ 新增的內容 ✨ ---
 
 
 
 
 
 
 
 
 
 
 
 
 
 
 
 
 
 
 
 
 
 
 
 
 
 
 
 
 
 
 
 
 
 
 
 
 
 
100
  with gr.Tab("💡 如何持續學習"):
101
  gr.Markdown("""
102
  ### 掌握 Hugging Face 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以下是一些建議:
103
 
104
  * **完成官方課程**:Hugging Face 提供了[免費的線上課程](https://huggingface.co/course),從基礎的 `transformers` 用法到進階的微調 (Fine-tuning) 技術都有涵蓋,是系統性學習的最佳起點。
105
-
106
- * **動手實作**:
107
- * **微調模型 (Fine-tuning)**:嘗試在自己的資料集上微調一個預訓練模型。這是將通用模型客製化以解決特定問題的關鍵技能。
108
- * **建立自己的 Space**:利用 Gradio 或 Streamlit 建立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式,並將其部署到 Hugging Face Spaces 上。這能幫助您了解從模型到應用的完整流程。
109
-
110
- * **深入閱讀文件**:當您對基本操作熟悉後,可以深入閱讀 `pipeline`、`Trainer` API 和特定模型架構的官方文件,了解更多客製化的選項和背後的原理。
111
-
112
- * **參與社群**:
113
- * **瀏覽模型卡片 (Model Cards)**:在 Hugging Face Hub 上,每個模型都有一個「模型卡片」,詳細說明了該模型的架構、訓練細節、用途和限制。閱讀這些卡片能讓您快速了解一個模型。
114
- * **關注討論區和部落格**:Hugging Face 的[官方部落格](https://huggingface.co/blog)和[論壇](https://discuss.huggingface.co/)是獲取最新資訊和與社群交流的好地方。
115
  """)
116
 
117
  # --- 啟動 Gradio 應用程式 ---
 
57
  # -------------------------------------------------------------------
58
  with gr.Blocks(theme=gr.themes.Soft()) as demo:
59
  gr.Markdown("# 🚀 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 互動教學系統")
60
+ gr.Markdown("本應用程式展示 `transformers` 函式庫中的 `pipeline` 用法,並提供學習建議與創意。")
61
 
62
  with gr.Tab("情感分析 (Sentiment Analysis)"):
63
  gr.Markdown("### 分析英文句子的正面或負面情緒")
 
96
  inputs=text_input_trans
97
  )
98
 
99
+ # --- ✨ 新增的「學習創意」分頁 ✨ ---
100
+ with gr.Tab("🎨 學習創意 (Creative Ideas)"):
101
+ gr.Markdown("""
102
+ ### 跳脫框架,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103
+
104
+ 學會了基本操作後,可以嘗試用以下創意方式來深化您的技能:
105
+
106
+ ---
107
+
108
+ #### **點子一:打造「個人化」的專案**
109
+ 不要只用現成的資料集,試著解決一個跟您生活相關的問題。
110
+ * **範例:**
111
+ * **台灣小吃分類器**:您喜歡吃美食嗎?拍下各種台灣小吃(例如:鳳梨酥、太陽餅、蚵仔煎)的照片,微調一個 `image-classification` 模型來辨識它們。
112
+ * **個人風格文案產生器**:收集您過去寫過的報告、貼文或信件,微調一個 `text-generation` 模型(如 `gpt2-chinese`),讓它能模仿您的風格寫作。
113
+
114
+ ---
115
+
116
+ #### **點子二:串連不同能力的模型 (Pipeline Chaining)**
117
+ 讓模型的輸出成為下一個模型的輸入,像工廠的生產線一樣,創造更複雜的應用。
118
+ * **範例:**
119
+ * **AI 說書人**:首先,用 `image-to-text` 模型為一張圖片生成一句描述。然後,將這句描述丟給 `text-generation` 模型,讓它將這句話擴寫成一個短篇故事。最後,再將這個故事交給 `text-to-speech` 模型,讓它把故事「說」出來。
120
+ * `圖片` -> `AI看圖說話` -> `一句話` -> `AI作家` -> `一個故事` -> `AI播音員` -> `一段聲音`
121
+
122
+ ---
123
+
124
+ #### **點子三:探索「零樣本」的超能力 (Zero-Shot Learning)**
125
+ `zero-shot-classification` 是一種非常強大的 pipeline,您可以在「完全沒有給模型範例」的情況下,讓它對您自訂的標籤進行分類。
126
+ * **範例:**
127
+ * **新聞主題分類器**:貼上一段新聞,然後在選項中輸入您想分類的主題,例如 `["政治", "體育", "娛樂", "財經"]`,模型能自動判斷新聞屬於哪個類別,即使它當初訓練時並未針對這些標籤進行學習。
128
+
129
+ ---
130
+
131
+ #### **點子四:從「使用者」變成「貢獻者」**
132
+ 深度學習最棒的方式就是參與其中。
133
+ * **範例:**
134
+ * **分享您的模型**:當您成功微調出一個有趣的模型(例如前述的台灣小吃分類器),學習如何將它上傳到 Hugging Face Hub,並為它寫一份清楚的「模型卡片 (Model Card)」。分享能加深您對整個流程的理解。
135
+ * **建立一個很酷的 Space**:將您的創意專案打包成一個 Gradio 或 Streamlit 應用,部署到 Spaces 上與全世界分享。
136
+ """)
137
+
138
  with gr.Tab("💡 如何持續學習"):
139
  gr.Markdown("""
140
  ### 掌握 Hugging Face 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以下是一些建議:
141
 
142
  * **完成官方課程**:Hugging Face 提供了[免費的線上課程](https://huggingface.co/course),從基礎的 `transformers` 用法到進階的微調 (Fine-tuning) 技術都有涵蓋,是系統性學習的最佳起點。
143
+ * **動手實作**���微調模型、建立自己的 Space。
144
+ * **深入閱讀文件**:了解 `pipeline`、`Trainer` API 的更多細節。
145
+ * **參與社群**:瀏覽模型卡片、關注[官方部落格](https://huggingface.co/blog)和[論壇](https://discuss.huggingface.co/)。
 
 
 
 
 
 
 
146
  """)
147
 
148
  # --- 啟動 Gradio 應用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