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_Tax_KB / TaxQADataSet_chutax.txt
Jiangxz's picture
Upload 4 files
4d8950d verified
raw
history blame
72.8 kB
問:房屋稅新制施行第1年(114年期),自然人持有超過3戶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的住家用房屋,需要申報擇定免徵房屋稅嗎?
答:(一)因應113年7月1日房屋稅新制上路,自然人於114年2月28日持有現值在10萬元以下的住家用房屋全國合計已超過3戶者,應於114年3月22日(適逢假日,展延至同年月24日)以前向任一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申報擇定適用,將分別由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函復核定情形;未申報或逾期申報擇定者,稽徵機關將按114年2月28日之房屋稅額高至低排序,主動核定稅額前3高者免徵房屋稅。逾期申報擇定之房屋倘與稽徵機關核定者不同,該等房屋自次期(115年期)開始免徵。
(二)舉例說明:甲君持有A、B、C、D計4戶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的住家用房屋,114年2月28日房屋稅額分別為2,400元、2,000元、1,500元及1,000元,倘甲君遲於114年3月25日始向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申報擇定A、B、D戶免徵房屋稅,因甲君未於114年3月22日(適逢假日,展延至同年月24日)以前申報擇定,稽徵機關將依114年2月28日稅額高低核定前3戶(A、B、C)免徵房屋稅;115年期則依甲君自行擇定A、B、D戶免徵房屋稅。
問:自然人持有3戶以內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的住家用房屋,是否要申報擇定免徵房屋稅?
答:自然人於每年2月末日,持有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的住家用房屋全國累計未超過3戶者,由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逕予免徵房屋稅,自然人毋須申報擇定。
問:房屋稅新制規定住家用房屋免徵房屋稅要件為何?其理由為何?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15條第1項第9款規定,住家用房屋免徵房屋稅要件如下:
1.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各地方政府可於房屋標準價格重行評定時,按該重行評定時之標準價格增減程度調整)。
2.自然人持有限全國3戶。
3.非屬自然人(例如法人)不適用。
(二)上開規定係為避免苛擾、照顧居住於簡陋房屋者、減輕農民及低收入者負擔,爰以自然人持有住家用房屋符合房屋現值在10萬元以下者始有其適用,非屬自然人(例如:法人)持有者,無法適用;又為避免房屋所有人藉編釘或增編房屋門牌號碼,將房屋分割為小坪數,使房屋現值低於10萬元以下,形成租稅漏洞,爰訂定戶數限制,以自然人持有全國3戶為限。
問:如果納稅義務人房屋的使用情形變更(例如營業使用變自住使用),其申報變更房屋稅稅率的規定為何?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7條規定,房屋使用情形倘有變更,應於每期房屋稅開徵40日以前(即每年3月22日以前)向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申報;使用情形變更致稅額減少者,自申報當期開始適用,逾期申報者,自次期開始適用;使用情形變更致稅額增加者,自變更次期開始適用。
(二)舉例說明:甲君持有A屋供營業使用,該屋自113年9月15日變更為自住使用,甲君倘於114年3月22日(適逢假日,展延至同年月24日)以前申報使用情形變更,因稅額減少,可自當期114年期起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倘甲君遲於114年3月25日始申報使用情形變更,則自次期(115年期)起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問:納稅義務人持有房屋之使用情形倘符合減免規定,其申報期限之規定?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15條第3項規定,私有房屋符合減免房屋稅規定者,應由納稅義務人於每期房屋稅開徵40日以前(即每年3月22日以前)向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申報;逾期申報者,自申報之次期開始適用。經核定後減免原因未變更者,以後免再申報。
(二)舉例說明:甲君持有A屋,該屋自113年9月15日起供飼養禽畜使用,甲君倘於114年3月22日(適逢假日,展延至同年月24日)以前申報適用房屋稅條例第15條第1項第6款規定免徵房屋稅,則自當期(114年期)起免徵房屋稅;倘甲君遲於114年3月25日始申報,將自次期(115年期)起免徵房屋稅。
問:年度中房屋拆除,是否還要繳納房屋稅?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6條之1規定,房屋稅以每年2月之末日為納稅義務基準日,課稅所屬期間為上一年7月1日起至當年6月30日止;上一年7月1日起至當年2月末日止拆除之房屋,其尚未拆除期間之當期房屋稅仍應按月比例計課,未滿1個月者不計。
(二)舉例說明:甲於113年12月25日拆除持有的住家用房屋A屋並申報註銷房屋稅籍,雖於114年2月末日(納稅義務基準日)已無A屋之房屋稅籍資料,惟甲仍須就A屋未拆除期間(113年7月起至113年11月,計5個月)之房屋稅,於114年5月1日至5月31日繳納;至於113年12月之房屋稅,未滿1個月,不計課房屋稅。
(三)依「房屋稅條例第五條與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九款規定住家用房屋戶數認定及申報擇定辦法」第4條規定,已拆除的A屋,不計入納稅義務人甲全國總持有非自住住家用應稅房屋戶數及適用差別稅率,亦即甲雖持有A屋,惟該屋不與其他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歸戶計算甲總持有房屋戶數。
問:年度中新增、增建或改建房屋,應如何課徵房屋稅?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6條之1規定,新增、增建或改建房屋,於當期建造完成者,按月比例計課,未滿1個月者不計。每年3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新增、增建或改建完成之房屋,該期間之房屋稅併入11次期課徵。
(二)舉例說明:建商甲新增A屋,並自113年10月起課房屋稅,該屋114年期房屋稅將按9個月(113年10月至114年6月)期間計算;倘A屋自114年4月起課房屋稅,因晚於114年期之納稅義務基準日(114年2月28日),爰該屋114年4月至6月之房屋稅,將併入115年期房屋稅於115年5月開徵,其課稅所屬期間為114年4月1日至115年6月30日止,計15個月。
問:房屋移轉時,納稅義務人是否馬上要繳房屋稅?
答:不用。房屋稅新制規定房屋稅由按月計徵改按年計徵,以每年2月末日為納稅義務基準日,由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按房屋稅籍資料核定,課稅所屬期間為上一年7月1日起至當年6月30日止。所以,年度中房屋移轉,稽徵機關將不再即予開徵房屋稅。
問:年度中房屋買賣,該年度房屋稅誰要繳?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6條之1規定,房屋稅以每年2月末日為納稅義務基準日,由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按房屋稅籍資料核定,於每年5月1日起至5月31日止一次徵收,其課稅所屬期間為上一年7月1日起至當年6月30日止。
(二)舉例說明:甲君(賣方)與乙君(買方)於114年2月1日訂立A屋買賣契約,同年3月1日完成建物移轉登記,114年2月28日A屋仍登記在原所有權人甲君名下,114年期房屋稅應由甲君繳納;倘於114年2月28日當天完成建物移轉登記,因114年2月28日A屋已登記於乙君名下,114年期房屋稅則應由乙君繳納。
問:納稅義務人持有供出租作住家使用之房屋,如何適用較低房屋稅率,該稅率訂定目的為何?
答:房屋供出租作住家使用,納稅義務人如申報租賃所得達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5類規定之當地一般租金標準,可檢具租賃契約或其他證明檔案向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申報該屋適用較低房屋稅稅率1.5%至2.4%課徵。其目的係鼓勵多屋族釋出空(閒)置房屋,促進房屋有效利用、增加租賃市場供給。
問:有哪些房屋可以不計入納稅義務人全國總持有非自住住家用應稅房屋戶數及適用差別稅率?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五條與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九款規定住家用房屋戶數認定及申報擇定辦法」第4條規定,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計入納稅義務人全國總持有非自住住家用應稅房屋戶數及適用差別稅率:
1.供住家使用之公有房屋。
2.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住宅法第19條規定興辦之社會住宅。
3.符合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第17條第1項規定之租賃住宅。
4.經勞工主管機關核發證明檔案之勞工宿舍及其附設員工餐廳。
5.依建物所有權狀或使用執照登載,屬區分所有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之共有部分,並領有單獨建物所有權狀。
6.專供停放車輛使用之停車空間。
7.公同共有房屋。
8.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長期照顧服務法及老人福利法規定許可之長期照顧服務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提供其服務對象住宿之房屋。
9.經直轄市、縣(市)政府依文化資產儲存法登錄公告供住家使用之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
10.屬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8條第1項第1款規定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之公共建設、附屬設施或附屬事業,其供住家使用之房屋。
11.於課稅所屬期間之上一年7月1日至當年2月末日焚燬、坍塌、拆除至不堪居住程度之房屋。
12.其他經財政部核定之房屋。
(二)上述12類房屋不適用差別稅率,其徵收率請逕向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洽詢。
(三)舉例說明︰納稅義務人甲全國持有非自住住家用房屋計6戶,其中2戶作出租使用,分別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住宅法第19條規定興辦之社會住宅、符合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第17條第1項規定之租賃住宅,該2戶不適用差別稅率,甲全國持有非自住住家用房屋適用差別稅率,應以4戶計算,該等房屋適用之徵收率請逕向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洽詢。
如何計算納稅義務人全國總持有住家用房屋戶數?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五條與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九款規定住家用房屋戶數認定及申報擇定辦法」第3條第1項規定,計算全國總持有住家用房屋戶數,以下列各款之人為準,按其持有之住家用房屋合併歸戶計算︰
1.房屋所有人。
2.以土地設定地上權之使用權房屋,為使用權人。
3.設有典權之房屋,為典權人。
4.房屋為未辦理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且所有人不明,其房屋稅向8現住人或管理人徵收者,為現住人或管理人。
5.共有房屋,按各共有人分別以1戶歸戶。
6.房屋為信託財產者,於信託關係存續中,應改歸戶委託人合併計算戶數。但信託利益之受益人為非委託人,且符合受益人已確定並享有全部信託利益及委託人未保留變更受益人之權利者,改歸戶受益人合併計算戶數。
(二)舉例說明:納稅義務人甲為A屋所有權人(持分1/1)、為使用權房屋B屋之使用權人,另與乙共有C屋,A、B、C屋均為住家用房屋,爰甲持有住家用房屋戶數為3戶。
問:房屋稅新制各地方政府訂定之非自住住家用房屋徵收率為何?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6條規定,非自住住家用房屋之徵收率,各地方政府應在房屋稅條例第5條規定之房屋稅法定稅率範圍內,訂定差別稅率,提經當地議會通過實施。未依規定訂定差別稅率者,應依財政部113年4月1日公告之「房屋稅差別稅率之級距、級距數及各級距稅率基準」核課房屋稅。
(二)如果要瞭解各地方政府訂定之非自住住家用房屋徵收率,可逕向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洽詢。
問: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持分共有房屋,其自住房屋或全國單一自住房屋戶數如何認定?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五條與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九款規定住家用房屋戶數認定及申報擇定辦法」第3條第2項規定,於計算自住房屋或全國單一自住房屋之全國總持有房屋戶數時,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共有房屋以1戶計算。
(二)舉例說明:納稅義務人甲單獨所有A屋,與配偶乙共有B屋,均符合自住住家用房屋規定,爰以納稅義務人甲、乙及未成年子女家戶歸戶計算計有2戶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率為1.2%;另倘甲與配偶乙僅共有B屋(供自住使用且房屋現值在一定金額以下),且與未成年子女於全國並無其他房屋,則B屋符合全國單一自住房屋規定,稅率為1%
問: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現值一定金額認定方式?
答:(一)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現值一定金額,由各地方政府自行訂定,其可參考財政部113年4月1日公告「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現值一定金額基準與房屋稅差別稅率之級距、級距數及各級距稅率基準」訂之。
(二)財政部公告「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現值一定金額基準」,係以各直轄市或縣(市)轄內當期房屋稅課稅所屬期間首日(上一年7月1日),符合自住房屋要件且全國僅有1戶,將其自住應稅房屋現值由高至低排序,直轄市、新竹縣(市)取第1%戶、其他縣市取第0.3%戶(均取整數,小數點以下無條件捨去)房屋,低於該房屋現值之最大值為基準。
(三)舉例說明:甲直轄市全國單一自住房屋戶數計30,050戶,第1%戶為300.5,取整數為基準戶數(即第300戶=排除前300戶),第300戶應稅房屋現值為140萬元,假設低於該房屋現值140萬元之最大值為第301戶之138萬元,爰甲市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現值一定金額為138萬元,在該金額以下之甲市全國單一自住房屋均可適用單一自住稅率1%,其他甲市全國單一自住房屋,其應稅房屋現值超過138萬元,適用自住住家用稅率1.2%。
問:住家用房屋,如空置,但有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辦竣戶籍登記,是否可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答:依「住家用房屋供自住及公益出租人出租使用認定標準」第2條規定,房屋所有人或以土地設定地上權之房屋使用權人為個人之住家用房屋應符合下列情形:
(一)房屋無出租或供營業情形。
(二)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且應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
(三)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3戶以內。
因此,房屋如空置,縱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已設籍,亦非屬自住住家用房屋,應按非自住住家用稅率(2%至4.8%)課徵房屋稅。
問:自住住家用房屋須辦竣戶籍登記,稽徵機關有無輔導措施?
答:因應房屋稅新制上路,原屬自住住家用房屋,請於114年3月22日(適逢假日,展延至同年月24日)以前辦竣戶籍登記,未辦竣戶籍登記者,將自114年期起改按非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一)113年6月30日以前房屋稅籍資料記載為自住住家用房屋,如納稅義務人之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已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由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依戶政資料逕行核定續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二)113年6月30日以前房屋稅籍資料記載為自住住家用房屋,惟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未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者,稽徵機關已訂定輔導措施,將分2階段寄發輔導通知書,輔導於114年3月22日(適逢假日,展延至同年月24日)以前辦竣戶籍登記。經輔導後,納稅義務人倘於114年3月24日以前辦竣戶籍登記者,無須向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申報,由稽徵機關依戶政資料逕行核定續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問:房屋稅新制規定自住住家用房屋須辦竣戶籍登記的理由為何?
答:(一)房屋稅新制就自住住家用房屋增訂「辦竣戶籍登記」之要件,係參據土地稅法第9條「自用住宅用地」應符合本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辦竣戶籍登記之規定,俾使同一房地之房屋稅及地價稅自住認定要件趨於一致,以減少徵納爭議,簡化稅政。
(二)房屋倘符合自住住家用要件時,納稅義務人應於房屋稅開徵40日(即3月22日)以前向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申報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問:自住住家用房屋要件為何?
答:(一)依房屋稅條例第5條及「住家用房屋供自住及公益出租人出租使用認定標準」第2條規定,房屋所有人或以土地設定地上權之房屋使用權人為個人之住家用房屋應符合下列情形,屬供自住使用,稅率1.2%:
1.房屋無出租或供營業情形。
2.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且應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
3.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3戶以內。
(二)房屋稅新制增訂全國單一自住房屋規定,除符合房屋無出租或供營業情形,及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且應於該屋辦竣戶籍登記要件外,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於全國僅持有1戶房屋且房屋現值在房屋所在地之地方政府所訂一定金額標準以下者,稅率降為1%。
問:房屋稅新制規定以土地設定地上權之使用權房屋,其納稅義務人為何是該使用權人?
答:配合政府推動地上權房屋之住宅政策,及以土地設定地上權之使用權房屋,實務上使用權合約多約定房屋稅由使用權人負擔,爰以土地設定地上權之使用權房屋,其房屋稅納稅義務人為房屋使用權人,以符實情。
問:什麼是「全國歸戶」及「全數累進」?
答:(一)房屋稅新制對於房屋所有人之非自住住家用房屋進行「全國歸戶」,也就是以房屋所有人國內持有該等房屋戶數計算總持有戶數,非以各縣市轄內持有的戶數計算;至於「全數累進」是指按持有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戶數計算適用稅率時,超過一定戶數全部即適用較高稅率,而非分別適用各級距稅率課徵。
(二)舉例說明:房屋所有人甲「全國」持有8戶非自住住家用房屋,假設房屋分別坐落於臺北市(3戶)、臺中市(3戶)及新北市(2戶),依財政部公告差別稅率基準(參第十題直轄市稅率級距),2戶以內稅率3.2%,3至4戶稅率3.8%,5至6戶稅率4.2%,7戶以上4.8%,則該8戶房屋一律按最高稅率4.8%課稅。
問: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新制重點為何?
答:房屋稅新制自113年7月1日起施行,重點如下:
(一)稅率部分
1.「全國歸戶」「全數累進」:對於房屋所有人之非自住住家用房屋進行「全國歸戶」,除特定房屋適用較低稅率外,針對持有多戶且未作有效使用者,調高其法定稅率為2%至4.8%(原為1.5%至3.6%),所有地方政府均須按全國持有戶數訂定差別稅率並採「全數累進」課徵。
2.特定房屋適用較低稅率
(1)出租申報租賃所得達租金標準或繼承取得共有的住家用房屋適用稅率範圍,調整為1.5%至2.4%(原為3.6%)。
(2)建商新增住家用房屋在合理銷售期間(2年)內稅率範圍,酌調為2%至3.6%;超過2年的餘屋,則適用2%至4.8%。
3.全國僅持有一戶房屋供自住使用(排除房屋現值超過一定金額)者,稅率調降為1%。
(二)防堵租稅漏洞部分
1.住家用房屋現值在新臺幣(下同)10萬元以下免徵房屋稅之適用對象,以自然人持有全國3戶為限,並排除非屬自然人(例如:法人)持有者之適用,防杜將房屋分割為小坪數,取巧適用免稅。
2.信託房屋與委託人或受益人持有之房屋併計戶數適用差別稅率,防止分散持有,規避較高稅率。
(三)簡化稽徵部分
1.參考現行地價稅課徵方式,增訂自住房屋設籍要件,及房屋稅由按「月」計徵改按「年」計徵,使房地持有稅課徵趨於一致,簡化作業。
2.配合房屋稅改按「年」計徵,以每年2月末日為納稅義務基準日,及房屋使用情形倘有變更,納稅義務人應於每期房屋稅開徵40日(即3月22日)以前向房屋所在地稽徵機關申報;使用情形變更致稅額減少,如逾期申報,自次期開始適用;致稅額增加,自變更次期開始適用。
問:何謂公益出租人?
答:公益出租人,指住宅所有權人將住宅出租予符合租金補貼申請資格,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認定者。前項所稱符合租金補貼申請資格,指符合下列各款規定之一者:(一)自建自購住宅貸款利息及租金補貼辦法。(二)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住宅補貼辦法。(三)身心障礙者房屋租金及購屋貸款利息補貼辦法。(四)其他機關辦理之租金補貼相關規定。
問:長期持有土地可減徵土地增值稅,其「起算點」及「截止時點」應如何認定?
答:(一)起算點之認定:1.因一般合意移轉及形成判決以外之判決而取得者,為完成移轉登記之日。2.因繼承而取得者,為繼承發生之日。3.因執行機關拍賣而取得者,為領得權利移轉證書之日。但稽徵機關就該日期之查證有困難者,得以權利移轉證書所載核發日期為準。4.因徵收而取得者,為補償費發給完竣之日。但稽徵機關就該日期之查證有困難者,得以徵收公告期滿第15日為準。5.因法院之形成判決而取得者,為判決確定之日。6.信託土地、配偶相互贈與之土地、農業用地等不課徵或公共設施保留地免徵土地增值稅案件,於再移轉並應課徵土地增值稅時,其持有期間以第1次不課徵或免徵土地增值稅前取得土地所有權之時點為準。7.市地重劃重行分配與原土地所有權人之土地,於再移轉並應課徵土地增值稅時,其持有土地期間之起算點,以土地所有權人取得原參與重劃土地之土地所有權取得時點為準。8.祭祀公業解散,經變更為派下子孫名義公同共有或分別共有或個別所有而依規定可不課徵土地增值稅案件,於再移轉並應課徵土地增值稅時,其持有土地期間之起算點,以第1次不課徵前取得土地所有權之時點為準。(二)截止時點之認定:土地持有期間年限之「截止時點」之認定,除下列2種情形外,應以向稽徵機關申報土地移轉現值之申報日為準。1.因執行機關拍賣而移轉者,以拍定日為準。2.因法院之形成判決而移轉者,以判決確定日為準。
問:同一憑證具有兩種不同性質,如何貼花?
答:稅率相同者,僅按一種貼用印花稅票;稅率不同者,應按較高之稅率計算稅額。(印花稅法第13條)
問:土地增值稅「一生一屋」自用住宅用地稅率適用的條件為何?
答:適用「一生一屋」優惠稅率者,必須同時符合下列六項條件:(一)曾使用過土地增值稅「一生一次」自用住宅用地稅率。(二)因換屋出售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150平方公尺(約45.4坪)或非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350平方公尺(約105.9坪)。(三)出售時土地所有權人與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無該自用住宅以外的房屋(含未辦儲存登記房屋及信託移轉的房屋)。(四)出售前已持有該土地達6年以上。(五)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於土地出售前,在該地設有戶籍且持有該自用住宅連續滿6年。(六)出售前5年內,無供營業使用或出租。
問:因換屋需要,先購買新屋再出售原先持有的自用住宅,能否適用「一生一屋」的優惠稅率?
答:土地所有權人先購買自用住宅用地後,自完成移轉登記之日起1年內,出售原有自用住宅用地,仍可適用「一生一屋」優惠稅率。
問:應稅憑證未依規繳納印花稅,有何處罰規定?
答:違反稅票貼用規定之處罰:不貼或貼用不足額印花稅票者,除補貼外,按漏貼稅額處五倍至十五倍罰鍰。以總繳方式完納印花稅,逾期繳納者,每逾三日加徵百分之一滯納金,逾三十日仍未繳納者除移送法院強制執行外,並依情節輕重按滯納之稅額處一倍至五倍罰鍰。(印花稅法第23條)違反稅票註銷規定之處罰:印花稅票未經註銷或註銷不合規定者,照未經註銷或註銷不合規定之印花稅票數額,處五倍至十倍罰鍰。印花稅票貼用註銷後揭下重用者,照揭下重用之印花稅票數額,處二十倍至三十倍罰鍰。(印花稅法第24條)妨害檢查之刑責:妨害印花稅之檢查者,依刑法妨害公務罪處斷。(印花稅法第25條)
問:位於區域計畫法之道路用地想要出售,是否可免徵土地增值稅?
答:非都市土地供公共設施使用,尚未被徵收前移轉,免徵土地增值稅,應符合3要件:1.供公共設施使用(經需用土地人開闢完成或依計畫核定者)。2.依法完成使用地編定。3.經需用土地人證明。雙方申報人可於申報土地增值稅時,檢附不動產移轉契約書、需用土地人核發之「非都市土地供公共設施使用證明書」及相關證明檔案,即可申請依土地稅法第39條第3項免徵土地增值稅。
問:專供身心障礙者使用的車輛可以免稅嗎?
答:依使用牌照稅法第7條第1項第8款規定,供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並領有駕駛執照者使用,且為該身心障礙者所有之車輛,每人以一輛為限;因身心障礙情況,致無駕駛執照者,其本人、配偶或同一戶籍二親等以內親屬所有,供該身心障礙者使用之車輛,每一身心障礙者以一輛為限。但汽缸總排氣量超過二千四百立方公分、完全以電能為動力之馬達最大馬力超過二百六十二英制馬力(HP)或二百六十五點九公制馬力(PS)者,其免徵金額以二千四百立方公分、二百六十二英制馬力(HP)或二百六十五點九公制馬力(PS)車輛之稅額為限,超過部分,不予免徵。
問:供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人士使用之交通工具,應如何申請免徵使用牌照稅?
答:1、身心障礙者使用之交通工具免徵使用牌照稅,應檢附下列證件,向車籍所在地之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1)領有駕駛執照之身心障礙者,且為該身心障礙者所有之車輛,每一身心障礙者以一輛為限,應檢附證件為:◎身心障礙證明◎行車執照◎身分證◎印章◎當年度使用牌照稅繳款書收據聯(當年度使用牌照稅已繳納者,可退還自核准日起至年底之稅額,匯款退稅快速又方便,請另檢附存摺影本)◎以上證件均屬身心障礙者本人所有,且均為有效證件。(2)因身心障礙情況,致無駕駛執照者,車輛限身障者本人、配偶或同一戶籍二親等以內親屬所有,供該身心障礙者使用之車輛,每一身心障礙者以一輛為限,應檢附證明為:◎身心障礙證明◎行車執照◎戶口名簿◎車主印章◎當年度使用牌照稅繳款書收據聯(當年度使用牌照稅已繳納者,可退還自核准日起至年底之稅額,匯款退稅快速又方便,請另檢附存摺影本)◎證件均為有效證件。2.使用牌照稅法第7條第1項第8款但書規定,供身心障礙者使用之免稅車輛,汽缸總排氣量超過2400cc、完全以電能為動力之馬達最大馬力超過262HP或265.9PS者,其免徵金額以2400cc、262HP或265.9PS車輛之稅額為限,超過部分,不予免徵。3.車主與身心障礙者為二親等以內親屬者,應設籍同一地址內,任何一方遷離戶口,將自遷出日起恢復課稅。4.身心障礙後續鑑定屆期,將自屆期之次日起恢復課稅。5.身心障礙者駕照經吊扣,吊扣期間其名下車輛不得申請免徵使用牌照稅。6.身心障礙者無駕照原以配偶或同一戶籍二親等以內親屬所有車輛申請免稅,嗣後身心障礙者取得駕照,應重新向地方稅稽徵機關以身心障礙者本人所有車輛申請免徵使用牌照稅。
問:在什麼條件下可以按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答:依據土地稅法第9條及第34條規定,出售自用住宅用地適用優惠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應符合下列規定:1.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於該地辦竣戶籍登記。2.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3公畝部分或非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7公畝部分。3.出售前1年內,未曾供營業使用或出租。4.地上之建築改良物屬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所有。5.每人一生以1次為限。6.自用住宅之評定現值不及所佔基地公告土地現值10%者,其建築工程完成應滿1年以上。
問:同時出售不同縣市之自用住宅用地,需要如何辦理土地移轉現值申報,才能省稅?
答:同一土地所有權人持有多處自用住宅用地,同日訂約並同日申報者,如果合計面積都市土地不超過3公畝或非都市土地不超過7公畝部分,可視為「一次」出售,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若是跨縣市土地同時出售,無需分赴兩地申報土地現值,土地所有權人可自行選擇在任一土地所在地之稅捐機關統一辦理土地現值申報。稅捐機關收件後,應於土地現值申報書加蓋收件日期章戳,並隨即以傳真方式先將申報書傳送至其他轄區之稽徵機關,翌日再將申報書及相關資料以雙掛號方式郵寄其他轄區稅捐機關辦理。
問:自用住宅用地重購退稅如何適用?
答:土地所有權人於出售自用住宅用地後,自完成登記日起2年內重購(先購後售亦可適用)自用住宅用地土地,其新購土地地價超過原出售地價,扣除繳納土地增值稅後之餘額者,得向主管機關申請就其已納土地增值稅額內,退還其不足支付新購土地地價之數額,但重購土地於5年內有再行移轉或改變用途者,則需追繳原退還稅款。
問:兩種憑證聯印於一紙或正反兩面者,應如何貼花?
答:兩種憑證聯印於一紙或正反兩面,仍應分別貼用印花稅票。(細則第10條)
問:貼用印花稅票如何註銷?
答:納稅義務人貼用印花稅票後,應於每枚稅票與原件紙面騎縫處,加蓋圖章註銷之,其屬個人者,得以簽名或劃押方式代替圖章。但稅票連綴,無從貼近原件紙面騎縫者,得以稅票之連綴處為騎縫註銷之。(印花稅法第10條)
問:印花稅票是否可用鉛筆註銷?
答:不可以,以鉛筆銷花,因易擦拭,無法達成銷花效果,應補行以圖章、墨水筆、鋼筆或原子筆等劃押註銷。(財政部72.9.14.臺財稅第36494號函)
問:應貼印花稅票之憑證如未載明金額,應如何貼用印花?
答:應貼印花稅票之憑證,如未載明金額,應按憑證所載品名及數量,依使用時當地時價計貼。(印花稅法第18條)
問:公私營事業組織單位其應納印花稅票之憑證甚多,不便逐張貼用印花稅票時,應如何處理?
答:可以向稽徵機關申請核准彙總繳納,採按期(每二月為一期)申報並繳納印花稅,以資簡便。(印花稅法第8條)
問:夫妻間贈與土地,要不要課徵土地增值稅?
答:配偶相互贈與之土地,原則上要課徵土地增值稅,但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申請不課徵者,再移轉第3人時,以該土地第一次贈與前之原規定地價或前次移轉現值為原地價,計算漲價總數額,課徵土地增值稅。申請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時,其出售前1年內未曾供營業使用或出租之期間,應合併計算。
問:公共設施保留地移轉,要不要課徵土地增值稅?
答:1.土地稅法第39條規定:「被徵收之土地,免徵其土地增值稅。依都市計畫法指定之公共設施保留地尚未被徵收前之移轉,準用前項規定,免徵土地增值稅。但經變更為非公共設施保留地後再移轉時,以該土地第1次免徵土地增值稅前之原規定地價或前次移轉現值為原地價,計算漲價總數額,課徵土地增值稅。」2.財政部87年8月15日台財稅第871959943號函釋:依都市計畫法指定之公共設施保留地,其都市計畫書規定以徵收或區段徵收方式取得,或未明文規定取得方式者,均有土地稅法第39條規定第2項免徵土地增值稅規定之適用。3.綜上規定,依都市計畫法劃定之公共設施保留地;其都市計畫書規定(將來)以徵收或區段徵收方式取得,或未明文規定取得方式者,其移轉均有土地稅法第39條第2項免徵土地增值稅規定之適用。
問:土地稅法第39條之2所稱農業使用及農業用地之意義及範圍為何?
答:(一)農業用地:指非都市土地或都市土地農業區、保護區範圍內,依法供下列使用之土地:1.供農作、森林、養殖、畜牧及保育使用者。2.供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之農舍、畜禽舍、倉儲設備、曬場、集貨場、農路、灌溉、排水及其他農用之土地。3.農民團體與合作農場所有直接供農業使用之倉庫、冷凍(藏)庫、農機中心、蠶種製造(繁殖)場、集貨場、檢驗場等用地。(二)農業使用:指農業用地符合區域計畫法或都市計畫法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相關法令規定,並實際供農作、森林、養殖、畜牧及設置相關之農業設施或農舍使用而未閒置不用者。(三)農業用地之範圍:1.耕地:(1)依區域計畫法劃定為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山坡地保育區、森林區之農牧用地,或依都市計畫法劃定為農業區、保護區之田、旱地目土地,或非都市土地暫未依法編定之田、旱地目土地。(2)國家公園區內,依國家公園法劃定之分區別及使用性質,經該法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認定屬於前目規定之土地。2.耕地以外之其他農業用地:(1)依區域計畫法劃定為各種使用分區內編定之林業用地、養殖用地、水利用地、生態保護用地、國土保安用地及供農路使用之土地,或上開分區內暫未依法編定用地別之土地。(2)依區域計主法劃定為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山坡地保有區、森林區以外之分區內所編定之農牧用地。(3)依都市計畫法劃定為農業區、保護區內之土地。(4)依國家公園法劃定為國家公園區內按各分區別及使用性質,經國家公園管理處會同有關機關認定合於前(1)、(2)、(3)規定之土地。
問:什麼是視同農業用地?
答:依農業發展條例第38條之1規定:農業用地經依法律變更為非農業用地,不論其為何時變更,經都市計畫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下列各款情形之一,並取得農業主管機關核發該土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者,得分別檢具由都市計畫及農業主管機關所出具檔案,向主管稽徵機關申請適用第三十七條第一項、第三十八條第一項或第二項規定,不課徵土地增值稅或免徵遺產稅、贈與稅或田賦:一、依法應完成之細部計畫尚未完成,未能准許依變更後計畫用途使用者。二、已發布細部計畫地區,都市計畫書規定應實施市地重劃或區段徵收,於公告實施市地重劃或區段徵收計畫前,未依變更後之計畫用途申請建築使用者。本條例中華民國七十二年八月三日修正生效前已變更為非農業用地,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視都市計畫實施進度及地區發展趨勢等情況同意者,得依前項規定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
問:修正後的土地增值稅稅率為何?
答:土地稅法第33條修正案經立法院於94年1月21日三讀通過,於94年1月30日經總統公佈並自2月1日起生效,該修正案中將土地增值稅稅率由原先的60%、50%、40%調降為40%、30%、20%,並增列對長期持有土地年限超過20年以上者,就其土地增值稅超過第一項最低稅率部分減徵20%,持有30年以上者就其土地增值稅超過第一項最低稅率部分減徵30%,持有40年以上者就其土地增值稅超過第一項最低稅率部分減徵40%。持有20年以上之土地,減徵後稅率為20%、28%、36%。持有30年以上土地,減徵後稅率為20%、27%、34%,持有40年以上土地為20%、26%、32%。
問:買賣移轉未辦儲存登記之房屋所立之契據,應否貼用印花?
答:買賣移轉未辦儲存登記之房屋,因無法向物權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其所立向稅捐稽徵機關辦理契稅申報之契據,尚非屬印花稅法第5條第5款規定『向主管機關申請物權登記之契據』。(財政部94年8月2日台財稅字第09404749360號)
問:申請工業用地之適用稅率、條件及應檢附資料如何?
答:
(一)適用稅率:千分之十。
(二)適用條件:按工業主管機關核定規劃使用之下列土地:
依區域計畫法或都市計畫法劃定之工業區。
工業主管機關核准工業或工廠使用範圍內之土地。
依其他法律規定之工業用地。
(三)檢附資料:
填具申請書。
建廠期間:應檢附建造執照(建築物用途載明與物品製造、加工有關之用途)及其他相關檔案。如建廠前依法需先取得工廠設立許可者,應加附工廠設立許可。
建廠完成後:已達申辦工廠登記標準者,應檢附工廠登記核准函及工廠登記證。未達申辦工廠登記標準者,應檢附使用執照或其他建築改良物證明檔案(檔案上用途記載與物品製造、加工有關之建築物)。
問:因天然災害致土地無法使用,可否免徵地價稅?
答:因山崩、地陷、流失、沙壓等環境限制及技術上無法使用的土地,地價稅全免。(土地稅減免規則第十二條)
問:經辦理區段徵收重劃的土地,可否免徵地價稅?
答:區段徵收或重劃地區內土地,於辦理期間致無法耕作或不能為原來之使用而無收益者,其地價稅或田賦全免;辦理完成後,自完成之日起其地價稅或田賦減半徵收二年。(土地稅減免規則第十七條)
問:公共設施保留地地價稅之核課規定如何?
答:都市計劃公共設施保留地,在保留期間仍為建築使用者,除自用住宅用地依千分之二計徵外,統按千分之六計徵地價稅;其未作任何使用並與使用中之土地隔離者,免徵地價稅。(土地稅法第十九條、平均地權條例第二十三條、土地稅減免規則第十一條)
問:平房屋宇前簷土地,可否免徵地價稅﹖
答:平房屋宇前簷,其上無建築改良物的走廊用地,如確供公共通行者,可依土地稅減免規則第十條免徵地價稅。
問:同一樓層房屋部分供自用住宅、部分供非自用住宅使用,可不可分別按自用住宅用地、一般用地稅率計課地價稅?
答:同一樓層房屋部分供自用住宅使用,其供自用住宅使用與非自用住宅使用部分能明確劃分者,該房屋座落基地得依房屋實際使用比例計算所佔土地面積,分別按自用住宅用地及一般用地稅率課地價稅。(財政部八十九年三月十四日台財稅第0八九0四五0七七0號函)
問:國民住宅及企業或公營事業興建之勞工宿舍用地,申請按特別稅率計徵地價稅,應附何證件?
答:(一)國民住宅用地:其屬政府直接興建者應檢附建造執照影本或取得土地所有權證明檔案。其屬貸款人民自建或獎勵投資興建者,檢附建造執照影本及國民住宅主管機關核准之證明檔案。(二)企業或公營事業興建之勞工宿舍用地:檢附建造執照或使用執照影本及勞工行政主管機關之證明檔案。
問:編定為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之都市土地仍作為農業使用,是否應課徵地價稅?
答:依據土地稅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都市土地公共設施尚未完竣前仍作農業使用者課徵田賦,易言之,如公共設施已完竣雖然仍作農業使用,即無課徵田賦之適用,應改課地價稅。至所謂公共設施尚未完竣,依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第三十六條規定係指道路、自來水、排水系統、電力等四項設施尚未建設完竣而言。前項道路以計畫道路能通行貨車為準,自來水及電力以可自計畫道路接通輸送者為準,排水系統以能排水為準。
問:地價稅之納稅義務人為何?
答:地價稅之納稅義務人如下:(一)土地所有權人。但土地所有權屬於公有或公同共有者以管理機關或管理人為納稅義務人。為分別共有者,地價稅以共有人各按其應有部分為納稅義務人。(二)設有典權土地,為典權人。(三)承領土地,承領人。(四)承墾土地,為耕作權人。(五)信託土地,為信託人。
問:地價稅之納稅期間?
答:地價稅每年開徵一次,繳納期間為每年十一月一日至十一月三十日,課稅所屬期間為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問:地價稅之繳稅計算?
答:(一)一般用地稅率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未超過累進起點地價者)×稅率(10‰)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超過累進起點地價未達五倍者)×稅率(15‰)-累進差額(累進起點地價×0.005)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超過累進起點地價五倍至十倍者)×稅率(25‰)-累進差額(累進起點地價×0.065)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超過累進起點地價十倍至十五倍者)×稅率(35‰)累進差額(累進起點地價×0.175)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超過累進起點地價十五倍至二十倍者)×稅率(45‰)-累進差額(累進起點地價×0.335)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超過累進起點地價二十倍者以上)×稅率(55‰)-累進差額(累進起點地價×0.545)
(二)特別稅率
(1)自用住宅用地、勞工宿舍用地、國民住宅用地2‰
(2)公共設施保留地6‰
(3)公有土地、事業直接使用土地如工業用地等10‰
問:土地所有權人辦理申報地價時,可不可以超過或低於公告地價申報?
答:依現行法令規定於公告期間申報的地價超過公告地價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以公告地價百分之一百二十作為申報地價。申報地價沒有到公告地價百分之八十的,政府可以照價收買,或者以公告地價百分之八十作為其申報地價。(平均地權條例第十六條)
問:地價稅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稅需要具備那些條件?如何申請?
答:(一)地價稅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稅應具備條件如下:
1.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於該地辦竣戶籍登記。
2.無出租或供營業使用。
3.土地上的房屋為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所有。
4.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300平方公尺(90.75坪),非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700平方公尺部分(211.75坪)。
5.土地所有權人與其配偶及未成年之受扶養親屬,以一處為限。
(二)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之申請:地價稅除須符合自用住宅用地要件外,土地所有權人應於每年地價稅開徵40日前(亦即9月22日前),填寫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申請書,向地方稅稽徵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查核准後,當年度就可以按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課徵地價稅。逾期申請者,自申請之次年期開始適用。
問:地價稅優惠稅率或減免地價稅,申請的時間為何?
答:土地所有權人應於每年地價稅開徵40日前﹙即9月22日前﹚,向土地所在地稽徵機關申請適用自用住宅、工業用地等優惠稅率或減免地價稅,當年地價稅始可適用;逾期申請只能從次年起開始適用。但已申請核准而使用情形未變更者,免再提出申請。
問:對無償供公眾通行之道路土地,如何課徵地價稅?
答:無償供公眾通行之道路土地,經查明屬實者,在使用期間內,地價稅全免。但是屬於建造房屋應保留的空地部份,不可以免徵。(土地稅減免規則第九條)
問:有關供公共通行的騎樓走廊地,地價稅如何徵免?
答:依土地稅減免規則第十條規定:供公共通行的騎樓走廊地,無建築改良物者,應免徵地價稅;有建築改良物者依下列規定減徵地價稅:
(一)地上有建築改良物一層減徵1/2。
(二)地上有建築改良物二層減徵1/3。
(三)地上有建築改良物三層減徵1/4。
(四)地上有建築改良物四層以上減徵1/5。前項所稱建築改良物係指附著於土地的建築物或工事。(土地稅減免規則第十條)
問:騎樓及巷道用地申請減免地價稅,應附何種證件?向何單位申請?
答:(一)騎樓用地減免應檢附建築物使用執照或所有權狀影本。
(二)巷道用地減免應檢附土地所有權狀或土地登記簿影本。
(三)以上兩種減免應由土地所有權人填妥減免申請書向土地所在地地方稅稽徵機關提出申請。
問:那些憑證須課印花稅?
答:1.銀錢收據:指收到銀錢所立之單據、簿、摺。凡收受或代收銀錢收據、收款回執、解款條、取租簿、取租摺及付款簿等屬之。但兼具營業發票性質之銀錢收據及兼具銀錢收據性質之營業發票,不包括在內。2.買賣動產契據:指買賣動產所立之契據。3.承攬契據:指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工作之契據;如承包各種工程契約、承印印刷品契約及代理加工契據等屬之。4.典賣、讓受及分割不動產契據:指設定典權及買賣、交換、贈與、分割不動產所立憑以向主管機關申請物權登記之契據。
問:什麼是地價稅?其課徵標的及基礎為何?
答:已規定地價之土地,除依第二十二條規定課徵田賦者外,應課徵地價稅。地價稅按每一土地所有權人在每一直轄市或縣(市)轄區內之地價總額計徵之。所稱地價總額,指每一土地所有權人依法定程序辦理規定地價或重新規定地價,經核列歸戶冊之地價總額。
問:何種土地要課地價稅?
答:已規定地價之土地,應按申報地價,依法徵收地價稅(平均地權條例第十七條規定),非都市土地依法編定之農業用地或未規定地價者,徵收田賦(平均地權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但都市土地合於下列規定者亦同:(一)依都市計畫編為農業區及保護區,限作農業用地使用者。(二)公共設施尚未完竣前,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三)依法限制建築,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四)依法不能建築,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五)依都市計畫編為公共設施保留地,仍作農業用地使用者。前項第二款及第三款,以自耕農地及依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出租之耕地為限。農民團體與合作農場所有直接供農業使用之倉庫、冷凍(藏)庫、農機中心、蠶種製造(繁殖)場、集貨場、檢驗場、水稻育苗中心、儲水池、農用溫室、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用地,仍徵收田賦。(土地稅法第十四、二十二條、平均地權條例第十七、二十二條)
問:兩棟以上之住宅用地可申請適用自用住宅用地課徵地價稅
答:同時擁有兩棟以上之住宅用地的所有權人,土地稅法雖限制土地所有權人與其配偶及未成年的受扶養親屬,享受優惠地價稅率只能以一處為限,惟納稅義務人已成年子女或直系尊親屬在所有另一棟建物設籍,且土地面積未超過標準,即可不受一處之限制。依照規定於9月22日前提出自用住宅用地申請就得同時享受優惠稅率。
問:印花稅各項憑證稅率或稅額及納稅義務人?
答:1.銀錢收據,每件按金額千分之四,由立據人貼花,但兼具營業發票性質之銀錢收據及兼具銀錢收據性質之營業發票不包括在內。2.招標人收受押標金收據,每件按金額千分之一,由立據人貼印花稅票。3.承攬契據,每件按金額千分之一,由立約或立據人貼印花稅票。4.典賣、讓受及分割不動產契據,每件按金額千分之一,由立約或立據人貼印花稅票。5.買賣動產契據,每件稅額四元(新台幣十二元),由立約或立據人貼印花稅票。(印花稅法第5條、第7條)
問:契約書正本已貼花,副本還要貼花嗎?
答:各種憑證之正本已貼用印花稅票,其副本或抄本免再貼印花稅票,但副本或抄本視同正本使用者,仍應貼用印花稅票。(印花稅法第12條)
問:書立票據收據應否貼用印花稅票?
答:書立收受票據(包括匯票、本票及支票等)所出具之收據,非屬銀錢收據性質,如於該收據上載明票據名稱及號碼應免貼用印花稅票。(財政部78.1.10.台財稅第781135887號函、財政部77.8.12.台財稅第770129885號函)
問:應納印花稅之憑證,何時貼花?
答:應納印花稅之憑證,於書立後交付或使用時,應貼足印花稅票。(印花稅法第8條)
問:應納印花稅額巨大不便貼用印花稅票,應如何處理?
答:可以申請由稽徵機關開給繳款書繳納,完納後將收據聯粘貼於應納印花稅之憑證上,代替貼用印花稅票。(印花稅法第8條)
問:同一憑證須備具二份以上,如何貼花?
答:同一憑證須備具二份以上,由雙方或各方關係人各執一份者,應於每份各別貼用印花稅票;同一憑證之副本或抄本視同正本使用者,仍應貼用印花稅票。(印花稅法第12條)
問:原約定契約書已貼印花稅票,現已期滿,經約定繼續使用,請問如何貼花?
答:已失時效之憑證繼續使用者,應另貼印花稅票。(印花稅法第15條)
問:承攬契據必須俟工作完成始能算出金額,如何貼花?
答:應在書立契據後交付或使用時,先預計其金額貼用印花稅票,俟該項工作完成時,再按確實金額補足其應貼稅票或退還其溢貼印花稅票之金額。(細則第9條)
問:由收款人在付款簿簽章代替收據,如漏貼應由何人負責?
答:用付款簿由收款人在簿內簽章代替收據者,由付款人扣款代貼,如有漏貼、漏銷,其責任由付款人負之。(細則第13條)
問:房屋面積部分供作非住家使用,應如何計算房屋稅?
答:依房屋稅條例第5條第3款規定,房屋同時作住家及非住家用者,應以實際使用面積,分別按住家用及非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但非住家用者,課稅面積最低不得少於全部面積6分之1。也就是說非住家使用面積超過全部面積6分之1者,按實際使用面積計課,其未達全部面積6分之1者,以6分之1為準,分別按住家用及非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問:房屋稅額如何計算?
答:(一)房屋現值之評定是依據不動產評價委員會評定之房屋標準價格核計。(二)房屋標準價格係由不動產評價委員會依據下列事項評定:1.房屋構造標準單價。2.房屋之耐用年數及折舊標準。3.房屋街路等級調整率。(三)故房屋現值之核計,係以「房屋構造標準單價表」、「房屋折舊率及耐用年數表」及「房屋街路等級調整率表」為準據。
問:房屋稅課稅所屬期間為何?
答:房屋稅課稅所屬期間為前一年7月1日至開徵當年6月30日止。例如106年房屋稅,即自105年7月1日至106年6月30日止。
問:房屋供作營業使用,但沒有取得營利事業執照,是不是就不必按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答:房屋供作營業使用,不論該營利事業是不是合法,有沒有取得執照,仍然應該就有營業使用的事實,按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問:違章房屋是否應課徵房屋稅?
答:依照房屋稅條例規定,房屋稅,係以附著於土地之各種房屋及有關增加該房屋使用價值之建築物為課徵對象。所以,無照違章建築亦屬房屋稅課稅對象。至於房屋稅之完納僅表示納稅義務之履行,不能據以使無照違章建築房屋變為合法。因此,違章建築房屋在未拆除前,均應依法課稅。
問:未設門窗牆壁之屋頂棚架要不要課徵房屋稅?
答:未設有門窗、牆壁之簡陋屋頂棚架,除供遮陽防雨外,其所能增加房屋之使用價值非常有限,為減輕納稅人之負擔,免予課徵。
問:工廠房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減半徵收房屋稅?
答:合法登記之工廠供直接生產使用之自有房屋,其房屋稅按營業用稅率減半徵收。係指依工廠管理輔導法登記、換證之工廠,從事生產所必需之建物、倉庫、冷凍廠及研究化驗室等自有房屋而言。
問:利用自己的住宅房屋,從事理髮、燙髮、美容、洋裁等家庭手工藝副業,應按何種稅率課徵房屋稅?
答:個人利用自己的住宅房屋,從事理髮、燙髮、美容、洋裁等家庭手工藝副業,如未具備營業牌號,且沒有僱用員工,免辦營業登記,免徵營業稅,准按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問:房屋遭受重大災害可否申請減免房屋稅?
答:房屋遭受重大災害,應於事實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當地主管稽徵機關申請調查核定,凡毀損面積佔整棟面積五成以上,必須修復始能使用之房屋,免徵房屋稅;若毀損面積佔整棟面積三成以上而不及五成者,則減半徵收。
問:各類建築物地下室停車場如何課徵房屋稅?
答:(一)各類建築物地下室利用原有空間供停車使用,而未出租或收取費用或僅由所有權人按月分擔水電、清潔及維護費用者,均一律免徵房屋稅。(二)各類建築物地下室供停車使用,而有按車收費或出租供停車使用者,按非住家非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三)各類建築物地下室其使用執照如為停車場,而不作停車使用者(如供營業用、辦公或住家使用),應按實際使用情形課徵房屋稅。(四)各類建築物地下室,其使用執照如為停車場,而空置未為停車使用者,應按地上建築物使用執照所載用途或都市計畫分區使用範圍分別計課房屋稅。
問:法院拍賣房屋移轉案件,是否適用房屋稅條例第22條『房屋稅欠稅未繳清前不得辦理移轉登記』之規定?
答:強制執行法第98條規定:「拍賣之不動產,買受人自領得執行法院所發給權利移轉證書之日起,取得該不動產所有權」。依上開法條規定,法院拍賣案件,買受人應納之房屋稅應自法院發給權利移轉證書之日起計課,故不適用房屋稅條例第22條規定。
問:房屋稅何時開徵?
答:房屋稅1年徵收1次,目前是訂在每年的5月1日至5月31日截止,徵收期間為1個月。
問:娛樂稅課徵範圍有那些?
答:娛樂稅,就左列娛樂場所、娛樂設施或娛樂活動所收票價或收費額徵收之:1.電影。2.職業性歌唱、說書、舞蹈、馬戲、魔術、技藝表演及夜總會之各種表演。3.戲劇、音樂演奏及非職業性歌唱、舞蹈等表演。4.各種競技比賽。5.舞廳或舞場。6.高爾夫球場及其他提供娛樂設施供人娛樂者。前項各種娛樂場所、娛樂設施或娛樂活動不售票券,另以其他飲料品或娛樂設施供應娛樂人者,按其收費額課徵娛樂稅。
問:為什麼各縣(市)娛樂稅稅率不一樣?
答:娛樂稅第五條僅規定娛樂稅最高適用稅率,各縣市所徵收的徵收率是視地方實際情形,在法定稅率範圍內,分別規定並提經縣市議會通過後報請財政部核備。所以各縣市娛樂稅所適用的徵收率未盡相同。
問:代徵娛樂稅之營業者,應於何時辦理代徵手續?
答:凡經常提供依娛樂稅法規定應徵收娛樂稅之營業者,於開業、遷移、改業、變更、改組、合併、轉讓及歇業時,均應於事前向主管稽徵機關辦理登記及代徵報繳娛樂稅之手續。(娛樂稅法第7條)
問:臨時舉辦娛樂活動,應向稅捐機關辦理那些手續?
答:1.凡臨時舉辦娛樂活動,對外售票、收取費用者,應於舉辦前檢具有關機關准演映證件,向主管稽徵機關辦理登記及娛樂稅徵免手續。2.臨時舉辦之娛樂活動不以任何方式收取費用者,應於舉辦前向主管稽徵機關報備。(娛樂稅法第8條)
問:娛樂稅由什麼人繳納?
答:娛樂稅由出價娛樂之人負擔。代徵人為娛樂場所、娛樂設施或娛樂活動之提供人或舉辦人。(娛樂稅法第3條)
問:經營KTV業者,應否課徵娛樂稅?
答:設置KTV供人娛樂並收取費用或票價,係屬娛樂稅法第二條第一項第六款「其他提供娛樂設施供人娛樂」之範圍,依法應就所收票價或收費額課徵娛樂稅。(財政部79.12.14台財稅第790345622號函)
問:契稅申報應檢附那些證明檔案?
答:契稅申報應檢附契稅申報書、公定格式契約書正本(驗畢當場發還)、副本或影本(含貼印花部分,金額為契約移轉價格的千分之一)乙份,其影本應加註「影本與正本相符,如有不實願負法律責任」字樣,並加蓋「申報人」印章以明責任,其他有關檔案規定如下:(一)已辦理所有權登記之房屋,應檢附建物所有權狀影本,但稽徵機關可透過內部電腦連線查詢已否辦理所有權登記者,得免附。(二)未辦理所有權登記之房屋,應由雙方當事人共同申報,檢附原所有人及新所有人雙方身分證明檔案影本。(三)其他案件:1.經法院判決確定案件,為法院判決書及判決確定證明書之影本。2.向政府機關標購或領買公產案件,為該政府機關核發之產權移轉證明書影本。3.向法院標購拍賣之不動產案件,為執行法院核發之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書影本。4.建築物於建造完成前,因買賣、交換、贈與,以承受人為建造執照原始起造人或中途變更起造人名義,並取得使用執照之案件:(1)使用執照或使用執照申請書之影本。(2)買賣(合建)契約書或工程合約書之影本。5.信託契約歸屬權利人依契稅條例第7條之1規定申報贈與契稅案件:(1)信託契約書。(2)信託契約內容變更者,應一併檢附變更檔案。(四)稽徵機關可視審核案件需要,請納稅義務人提供其他有關檔案。
問:契稅的課稅範圍?納稅義務人在何種情形需申報契稅?
答:契稅係取得不動產產權時,所課徵之租稅,但在開徵土地增值稅區域之土地不在此範圍。納稅義務人因不動產之買賣、承典、交換、贈與、分割、或因佔有而取得所有權,應由取得所有權人申報契稅。建築物於建造完成前,因買賣、交換、贈與,以承受人為建造執照原始起造人或中途變更起造人名義,並取得使用執照者,應由使用執照所載起造人申報契稅。
問:納稅義務人如何選擇最有利的方式申報契稅?
答:1.納稅義務人申報契稅,按評定標準價格計課,故若買賣價格高於標準價格時,仍依標準價格申報課徵契稅。2.在領買或標購公產或向法院標購拍賣不動產時,若其買賣價格高於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所評定的標準價格,則依評定標準價格申報繳納契稅;至於該項領買、標購或拍定價格低於標準價格時,以較低的領買、標購或拍定價格來申報課徵契稅。換句話說,納稅義務人可在「領買、標購或拍定價格」與「評定標準價格」兩者之間,依較低的價格申報契稅。
問:什麼情形下移轉信託不動產可以不課徵契稅?
答:信託不動產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課徵契稅。(一)因信託行為成立,委託人與受託人間。(二)信託關係存續中受託人變更時,原受託人與新受託人間。(三)信託契約明定信託財產之受益人為委託人者,信託關係消滅時,受託人與受益人間。(四)因遺囑成立之信託,於信託關係消滅時,受託人與受益人間。(五)因信託行為不成立、無效、解除或撤銷,委託人與受託人間。
問:移轉信託房屋予委託人以外之歸屬權利人時,要不要課徵契稅?
答:當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移轉信託房屋予委託人以外之歸屬權利人時,歸屬權利人應估價立契申報繳納贈與契稅。
問:建築物於建造完成前中途變更起造人名義,是否課徵契稅?
答:1.建築物於建造完成前中途變更起造人名義,並以該起造人名義取得使用執照者,如係因買賣、交換、贈與取得者,該起造人應於使用執照核發60日內申報契稅。2.建築物於建造完成前,其興建中建築工程讓與他人繼續建造未完工部分,因而變更起造人名義為受讓人,並以該受讓人為起造人名義取得使用執照者,免課契稅。
問:經營電動玩具應否課徵娛樂稅?
答:依照娛樂稅法第二條規定娛樂稅就娛樂場所、娛樂設施或娛樂活動所收票價或收費額徵收,又依臺灣省各縣市娛樂稅徵收細則規定,電動玩具係屬提供其他娛樂設施之範圍,經營電動玩具供人娛樂,如有收費額,自應依上述規定課徵娛樂稅。(財政部77.10.11台財稅第770309891號函)
問:餐廳附設卡拉OK放映電視銀幕設備,應否課徵娛樂稅?
答:餐廳附設卡拉OK放映電視銀幕設備,係視聽中心之一種,核屬娛樂稅法第2條第1項第6款「其他提供娛樂設施供人娛樂」之範圍,比照KTV視聽中心方式核課娛樂稅。(財政部82.7.15.台財稅第821491274號函)
問:兒童親子堡,應否課徵娛樂稅?
答:××公司設置之親子堡,其提供非電動遊藝場所,非屬娛樂稅法第二條規定之課稅範圍,應免徵娛樂稅。(財政部86/09/09台財稅第860539829號函)
問:收取門票演講,應否課徵娛樂稅?
答:關於舉辦「全方位成功經典講座」並收取票價,是否屬於娛樂稅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職業性說書」課徵娛樂稅之範圍乙案,查「說書」係指講解書中意義或講說評詞、故事,本案所稱之講座,其性質與職業性說書畢竟有別,尚不宜納入娛樂稅之課徵範圍。(財政部87/12/09台財稅第871979014號函)
問:臨時舉辦娛樂活動,對外收取費用,未於舉辦前向主管稽徵機關登記徵免手續,如何處罰?
答:處新台幣一千五百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其係機關、團體、公營機構或學校,通知其主管機關依法懲處其負責人。(娛樂稅法第13條)
問:娛樂稅代徵人未於開業前辦理代徵娛樂稅手續,如何處罰?
答:處新台幣一萬五千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娛樂稅法第12條)
問:向建設公司購買預售屋以承買人為起造人申請建築執照,是否可免徵契稅?
答:建築物於建造完成前,因買賣、交換、贈與、以承受人為建造執照原始起造人或中途變更起造人名義,並取得使用執照者,應由使用執照所載起造人申報納稅。故向建設公司購買預售屋雖以承買人為起造人申請建築執照,於取得使用執照時,仍應申報繳納買賣契稅。
問:完納契稅後若雙方買賣不成解除契約,撤銷契稅申報時,已納契稅可否退還?
答:完納契稅後,尚未完成移轉登記前,若雙方買賣不成時,可檢附原契約書、雙方同意撤銷申請書、契稅繳款書收據正、副聯,以書面向原申報稽徵機關〈鄉鎮市公所〉申請撤銷契稅申報,並退還已納稅款。
問:我的車輛已於2年前向監理機關辦妥繳銷牌照,因該車仍可使用,遂於車身噴上「農用」繼續使用,如被查獲使用公共道路,不知有何處罰規定?
答:已辦妥繳銷牌照之車輛,依規不得再使用公共道路,如使用公共道路被查獲,依據使用牌照稅法第28條第2項規定除了要補繳使用牌照稅外,還要處以應納稅額2倍以下之罰鍰,因此您的汽車如果還要使用,請向監理機關重新領牌後再使用。
問:欠稅車輛或已註銷、繳銷、報停之車輛,停放於公共道路,為何會受罰?
答:欠稅車輛或已註銷、繳銷、報停之車輛,停放於公共道路,依財政部88年12月15日台財稅第880450983號函規定,即屬使用公共道路,應依使用牌照稅法第28條規定,欠稅車輛除責令補稅外,處以應納稅額1倍以下之罰鍰,註銷、繳銷、報停之車輛除責令補稅外,處以應納稅額2倍以下之罰鍰。
問:車輛欠繳使用牌照稅,有處罰規定嗎?
答:依使用牌照稅法第25條規定,交通工具所有人或使用人未於繳款書所載繳納期間內繳清應納稅款者,每逾3日按滯納數額加徵1%滯納金,逾30日仍未繳納者,移送強制執行。又依同法第28條第1項規定,逾期未完稅的交通工具,在滯納期滿後使用公共水陸道路經查獲者,除責令補稅外,應處以應納稅額1倍以下之罰鍰,免再依第25條規定加徵滯納金。
問:使用牌照稅之身心障礙免稅是否需每年申請?
答:免稅車輛,一經核定免稅,如其申請核准免稅之條件不變,不必每年按期申請核免手續。
問:社會福利團體和機構使用之車輛,是否享有免徵使用牌照稅優惠?
答:專供已立案之社會福利團體和機構使用的車輛,每一團體和機構可以有3輛免徵使用牌照稅,且自109年12月31日司法院釋字第798號解釋發布後,已無「同一法人於同一行政區域(同一直轄市或縣(市))內之總分支機構合計3輛為限」之限制。
問:車輛如已辦理停駛、繳銷、報廢、失竊註銷,如何申請退稅?
答:車輛如已辦理停駛、繳銷、報廢、失竊註銷,請攜帶使用牌照稅繳款書收據、車主身分證、印章、車輛異動登記書影本等資料,至車籍所在地的稅捐稽徵機關辦理退還。
問:我有1部車輛,兩年前已賣給別人,可是每年還收到使用牌照稅繳款書,該如何處理?
答:一般車輛買賣轉讓應由新舊車主共同填寫過戶申請書持向監理機關辦妥過戶手續,如車輛轉讓後,買主不辦理過戶,舊車主為確保本身權益,可以存證信函催告新車主辦理過戶手續(如新車主已行蹤不明無法通知時,可以登報方式代替)。若新車主仍不出面辦理時,可檢附存證信函或報紙3份,向監理機關辦理車輛拒不過戶註銷手續。但是在註銷前如有積欠使用牌照稅及罰鍰,你必須先行繳清才能辦理。車籍一經註銷,車子也不能再使用,你也就不會再收到使用牌照稅繳款書了。
問:我因工作關係,經常長期出國,出國期間車輛未使用,使用牌照稅可申請停徵嗎?
答:依據使用牌照稅法第13條規定,交通工具所有人或使用人對已領使用牌照之交通工具,不擬使用時,應向監理機關申報停止使用,其已使用期間應納稅額,按其實際使用期間之日數計算,申報停駛期間即可不用繳納使用牌照稅,如有溢繳尚可申請退還。惟如要恢復使用時,應向監理機關辦理復駛登記。停駛之車輛,如查獲使用公共道路,依規定除責令補稅外,並處以應納稅額2倍以下之罰鍰。
問:車輛所有人搬家時,應如何申請變更使用牌照稅單寄送地址?
答:使用牌照稅繳款書係依照行車執照所登記的地址寄發,若車主已搬家,則須檢附身分證、行車執照及強制保險卡等資料,至監理機關辦理行車執照地址變更手續,次期起即可依新地址寄送繳款書。
問:我的自用小客車在半年前失竊,已經向警察機關辦理報案手續,為什麼還收到使用牌照稅繳款書?
答:很多民眾車輛失竊了,誤以為只要向警察機關辦理報案手續,就不再負擔惱人的稅金,事實上使用牌照稅係以公路監理機關之車籍資料為課稅依據,因此失竊車輛,除向警察機關報案外,還須憑警察機關核發的證明檔案及身分證等相關證件,到監理機關辦妥車輛失竊註銷手續,其使用牌照稅則計徵至失竊前一日止,失竊日期無法追溯證明者,計徵至報案前一日止。如已繳納全年期稅款者,尚可向車籍所在地稅捐稽徵機關申請退還尚未使用期間的稅款。
問:機車要不要繳納使用牌照稅?
答:使用牌照稅法第6條附表3規定,機車排氣量在150(含)CC以下者,稅額為零,所以不必繳納使用牌照稅;排氣量在151CC以上者,依氣缸排氣量之多寡分級繳納使用牌照稅。
問:我於去年底買了一部自用小客車,於領牌時已繳納使用牌照稅,今年4月份還要再繳稅嗎?
答:自用小客車之使用牌照稅每年徵收1次,課稅期間為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您去年底買車領牌時,僅繳納領牌日起至當年12月31日的稅款,所以今年仍須繳納使用牌照稅。
問:車輛已賣給他人,未辦理過戶手續是否由原車主繳納使用牌照稅?
答:一般車主對車輛之買賣,多不諳過戶手續,以為買賣雙方書立同意讓渡書,一方交車,一方付款,其手續就算完成,因此常發生買主不辦過戶手續。但在稽徵機關資料,車輛仍為原車主之名義,自然仍以原車主為課徵對象,同時買賣乃雙方私人之契約行為,稅捐機關無從獲悉,所以車主買賣車輛時一定要即時辦妥過戶手續,才不致發生車輛出賣後仍由原車主繳納使用牌照稅的情形。(使用牌照稅法第15條)
問:使用牌照稅之納稅義務人是誰?稅額如何計算?
答:使用牌照稅之納稅義務人是車輛所有人或使用人;稅額係就車輛種類按「汽缸總排氣量」劃分等級計徵。
問:使用牌照稅在什麼時候繳納?
答:1.使用牌照稅於每年4月1日至4月30日繳納,但營業用車輛分上、下兩期繳納,上期是4月1日至4月30日,下期是10月1日至10月31日。2.至於新購買的車輛,在向監理機關請領牌照時,即應繳納使用牌照稅。
問:不為代徵或短徵、短報、匿報娛樂稅,如何處罰?
答:除追繳外,按應納稅額處五倍至十倍罰鍰,並得停止其營業。(娛樂稅法第14條)
問:那些車輛需要繳納使用牌照稅?
答:需要繳納使用牌照稅的機動車輛,可分為小客車、大客車、貨車和151CC以上機車等4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