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stringlengths
11
8.84k
summary
stringlengths
4
243
海利得(002206)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27.8亿元(同比+17.1%),实现归属净利2.1亿元(同比-27.2%),实现归属扣非净利润1.9亿元(同比-31.3%)。其中Q2单季度实现收入13.5亿元(同比+4.7%,环比-6.4%),归属净利润0.9亿元(同比-47.2%,环比-26.8%),扣非归属净利润0.7亿元(同比-58.5%,环比-44.4%)。事件评论收入端小幅增长,毛利率略降,期间费用率略增。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7.1%,主要由于涤纶工业长丝、灯箱广告材料等产品的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增长所致。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17.9%(同比-5.1pct)。考虑到公司部分产品如普通涤纶工业丝定价模式为随行就市,毛利率下降或因为大宗产品如PTA及MEG价格上涨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部分产品结构调整所致。公司上半年期间费用率9.0%(同比+1.0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及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0、+0.4、+0.7及0.0pct,其中财务费用率的增加主要系本报告期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涤纶工业丝收入增长,新材料产品有望发力。上半年,公司涤纶工业长丝收入达到13.1亿元(同比+36.1%),毛利率为17.8%(同比-7.9%),其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原材料PTA及MEG价格上涨,以及上半年需求不振,终端价格不振所致。上半年公司灯箱广告材料收入达到2.6亿元(同比+13.8%),毛利率为17.4%(同比+2.9pct),其毛利率上升主要由于PVC价格下降所致。上半年公司轮胎帘子布收入达到5.4亿元(同比-1.1%),毛利率为28.2%(同比-7.4pct),其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上半年国内轮胎内需市场不振,企业报价下降所致。上半年公司其他产品如聚酯切片、石塑地板、产业用布材料和PVC膜(非光伏反射膜)收入分别达到2.4亿元、1.7亿元、1.3亿元和1.2亿元,分别同比变化+25.4%、-0.7%、-27.1%和+37.4%。随着下半年大宗原料价格下降以及需求逐步改善,叠加帘子布、石塑地板、光伏反射膜等新产能渗透率提升,公司收入及利润有望向上改善。首获国外电站订单,光伏反射膜创造新蓝海。光伏行业长期高增速正逐步清晰。在中性情况下,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能够达到1214.4GW,2020-2030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24.5%。光伏行业降本路径明确,长期持续的降本量变逐步促成平价量变,当前全球大部分地区光伏发电成本已与煤电相当。PVC光伏反射膜可将阳光反射进入组件背板,增加进光量,从而提高发电效率。公司战略性布局光伏反射材料产品,主要侧重增强光伏背板发电效能,并且已经于2021年6月份取得第一个订单,产品用于国外电站安装使用,目前国内外市场正在积极推进中,有望成为公司下一个增长驱动力。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涤纶工业丝龙头企业,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涤纶帘子布、石塑地板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公司布局PVC光伏反射膜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4亿元、7.9亿元及9.3亿元。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影响下游需求;2、新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27.85亿元,同比增长+17.13%;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27.23%
中航光电(002179)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2半年度报告,2021H1实现营业收入81.91亿元,同比增长22.93%;实现归母净利润15.09亿元,同比增长35.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73亿元,同比增长34.95%;2022Q2实现营业收入42.25亿元,同比增长28.92%,实现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增长57.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46亿元,同比增长56.53%。公司整体经营表现超预期。事件评论航空航天景气牵引营收规模稳健增长,精益管理合理减值牵引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2022H1营收端实现稳健增长但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源于航空航天下游景气释放牵引公司稳健成长,但短期大宗商品涨价对公司毛利率造成一定影响。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管理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受益于期间费用率的有效管控和减值损失的合理计提。整体来看,公司注重在企业内员工的资本投入,持续激发员工积极性,并通过精益管理,降低其他费用开支,同时通过灵活兑汇增加业绩弹性来源,助力公司期间费用率稳步降低。航空航天下游景气持续提升,积极扩产提升关联交易额度夯实中长期成长确定性。公司为应对下游景气牵引交付节奏提速,积极进行备货备产保障供应能力稳步提升。整体产业链进入交付加速阶段,公司产业地位持续稳固,以可靠供应能力勇担强军兴装建设加速主责。从历史上看在建工程可作为公司业绩释放确定性前瞻指标,固定资产可作为同步指标,公司2022H1持续高额投入扩充产能,夯实中长期业绩释放的确定性。研发助力产能扩张保证成长性来源,下游需求扩容支撑公司未来长期的成长空间。公司研发费用率持续提高,保障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历次产能建设均能把握下游需求释放前的关键时点,产能的精准布局与顺利实施保障了业绩的持续增长。技术积淀+品类扩张+客户升级,同心多元化战略强化自身优势。公司利用在航空领域独特的渠道优势不断向航天、电科等各个军工领域渗透,在工艺技术和合作资源上具备先发优势;民品方面,公司依托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与下游大客户高度绑定,打破了我国高端射频连接器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局面;并通过与国际客户合作,全面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实现降本增效的经营目标。风险提示1、十四五期间武器装备订单下达不及预期;2、公司防务、新能源新产品研发进程不及预期。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81.91亿元,同比增长+22.93%;归母净利润15.09亿元,同比增长+35.45%
佳缘科技(301117)事件公司发布 2022 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1.48 亿元,同比增长11.40%,归母净利润 0.43 亿元,同比增长 7.10%,扣非净利润 0.34亿元,同比下降 11.78%。 公司 2022Q2 实现营收 1.34 亿元,同比增长 3.05%,归母净利润 0.47 亿元,同比增加 0.89%,扣非净利润 0.41 亿元。简评1、政策规划驱动,经营持续向好,归母净资产增长显著。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48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1.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43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7.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13.0 亿元,较年初增长 338.78%。整体毛利率达到 52.05%。 受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建设网络强国和加强数据安全等政策的驱动,公司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在多个细分领域夯实和拓展市场,保证了业务收入持续攀升,盈利能力稳步提高。2、网络信息安全服务业务高速发展,技术积累丰富。2022 年上半年,网络信息安全服务业务营收 0.78 亿,同比增长34.35%,毛利率达到 67.73%,超过信息化综合方案服务的 38.46%和技术服务的 6.01%。公司依托多年来在国防军工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研发和技术应用积累,建立了体系化的网络信息安全平台支撑设计能力,能够通过硬件化网络安全设计和高水准的嵌入式网络信息安全软件开发能力,为客户提供系统化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家网络信息安全装备的供应商与研制单位,与国家重点单位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用于航天、航空、地面等领域,在网络信息安全行业民营企业中占据了一定的领先地位。技术方面,公司相关技术和产品在所处专业领域形成技术突破,在稳定性、安全性、处理速度等方面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耕网络信息安全安全领域,提升公司技术实力,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北京市京缘和科技有限公司, 新取得“无线数据安全传输”领域核心技术 2 项。上半年整体研发投入为 0.16 亿,同比增长 27.48%,目前网络信息安全服务方面新增在研项目 4 项,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技术优势。3、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下游客户方面资质优势显著,竞争者进入难度大。2021 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总体支出将达到 102.2 亿美元,2020-2024 年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6.80%,增速继续领跑全球网络安全市场。 2021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到 2023 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预计将超过 2500 亿元。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加剧,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网络安全作为必要保障,其投入的持续增加,将成为拉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几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22 年上半年公司在军工行业营收 1.17 亿,同比增长 98.2%,毛利率为 59.58%,高于政务的 17.65%和医疗的37.83%。在网络信息安全产品方面,公司目前的客户均为军工客户。军工客户对技术安全性、产品稳定性和保密要求非常高,承接相关业务需要取得对应的军工资质,且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且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产品质量符合严格的国家相关标准,该标准在产品性能、生产工艺、技术指标上较行业标准更加严格。公司目前已经取得了业务必须的全部军工资质,这些资质对申请人的综合实力要求较高、认证时间较长、认证难度较大,高标准、严要求的资质认证体系,有效地增加了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难度。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西南地区信息化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专注于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业务专注于国防军工、医疗健康和政务服务领域。行业发展受“十四五”规划以及相关政策推动,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核心竞争力强,下游客户方面存在卡位优势,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 1.35 亿元、1.9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46X、3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5、风险提示:人才管理及人工成本上升;订单受政策或审批影响波动大;疫情波动影响;技术更新速度快研发压力较大。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1.40%;归母净利润4272.11万元,同比增长+7.10%
融捷股份(002192)【投资要点】8 月 23 日,公司发布了半年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收入 9.87 亿元,同比+194.44%;归母净利润 5.76 亿元,同比+4443.99%;扣非归母净利润 5.73 亿元,同比+5110.90%。公司 Q2 营业收入 5.09 亿元,同比+124.72%,环比+6.51%,Q2 归母净利润 3.22 亿元,同比+2861.02%,环比+26.81%;扣非归母净利润 3.21 亿元,同比+2310.96%,环比+26.92%。锂矿价格上涨,矿石采选业务业绩良好:根据公司公告,报告期内,公司锂矿采选业务累计完成采剥总量 42.14 万吨,其中剥岩量 29.11万吨,采出原矿量 13.03 万吨;选厂累计处理原矿 12.94 万吨,生产锂精矿 2.37 万吨,销售锂精矿 2.30 万吨(折 6%品位 1.89 万吨),完成销售额 2.90 亿元,抵销与联营企业的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后,列报锂精矿营业收入 1.74 亿元; 公司锂矿采选业务子公司融达锂业实现净利润 1.93 亿元,同比增加 2,893.19%。在新能源政策驱动以及市场蓬勃发展的局面下,锂矿资源需求强劲,供不应求,其中锂辉石价格在报告期内经历强势上涨,根据公司公告,截至 2022 年 6 月末其报价约 4,970 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22H1 锂精矿平均价为 3451 美元/吨,同比上升 525%。随着采选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未来锂精矿利润仍有较大上升空间。甲基卡开工时间提前,锂矿有望满产: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锂精矿 2.37万吨,其中 2022Q2 生产 1.95 万吨,环比增加 470.40 %。锂精矿产量增加主要是因为甲基卡 134 号矿山于今年 3 月 8 日就开始恢复生产,今年是公司锂矿结束冬歇期最早的一年,预计有效生产时间将较去年显著增加,有望实现满产目标。据公司公告,目前子公司融达锂业已形成 105 万吨/年的露天开采产能及 45 万吨/年矿石处理的选矿生产能力,为国内在产产能最大锂矿企业,是公司锂盐扩产的重要支持。鸳鸯坝持续投产, 47 万吨锂精矿产能未来可期: 子公司康定融捷锂业名下鸳鸯坝绿色锂产业园主体项目 (250 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 正持续建设投产,据项目可研报告,正式投产后,将取代原矿山区域 45万吨/年精选厂,届时年供应锂精矿约可达到 47 万吨(折 LCE 约 6 万吨)。据半年报披露,待项目取得环评等材料批复受理,主体工程将动工建设,建设周期大约 1 年。锂盐业务仍占据收入较高比重,2022H1 营业收入同比+258.60%:报告期内,按产品分, 锂盐业务占主营营业收入比重的 62.95%,同比增加 21.78%,为公司重要收入来源。2022H1 公司锂盐业务生产及加工电池级锂盐约 1,515 吨,销售 2,006 吨(其中:贸易类 250 吨),实现营业收入 6.21 亿元,同比增加 258.60%;子公司长和华锂实现净利润 0.92 亿元,同比增加 1,230.30%; 公司参股锂盐企业成都融捷锂业实现净利润 9.08 亿元。下游需求扩容有望持续拉动“电池-材料-锂盐-锂矿”整个链条的放量,维持对锂盐及锂矿产品的需求增长。公司锂盐加工及冶炼业务平台技术的研发和知识产权主要来源于长和华锂,报告期内总计获得授权 9 项专利。以技术为发展的先决保证,将促进公司适应市场需求,为未来锂盐产能规模提升后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都融捷锂业试生产表现良好,助力未来产能扩张:据公司公告,公司参与持股 40%的成都融捷锂业锂盐一期项目已于 2022 年 1 月 1 日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总规划 4 万吨/年,其一期项目计划 2 万吨/年。在试生产阶段,生产电池级锂盐 6,669 吨,销售 4,190 吨,实现营业收入 14.20 亿元,净利润 9.08 亿元,其中销量比产量少约 2000 余吨主要是由二季度锂价有所回调,公司进行锂盐销售策略调整所致。整个试生产过程进展顺利,设备运转良好,主要产品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质量稳定,于 2022 年 7 月 1 日进入正式生产阶段。长和华锂产能规模较小,客户比较单一,而成都融捷锂业锂盐项目的正式开展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锂盐环节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对于 2 期扩展计划,公司将同时考虑 250 吨/年精选厂建设,综合上游采矿选矿产能规划,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追求公司盈利水平最大化。助力比亚迪刀片电池产线,彰显公司锂电设备技术优势:报告期内,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88 亿元,同比增加 56.11%,其中,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子公司东莞德瑞实现净利润 0.27 亿元,同比增加144.66%。公司锂电设备业务满负荷生产,在满足其他客户的需求同时,主要保障战略客户比亚迪的交货需求,上半年公司对比亚迪实现销售收入共计约 3.67 亿元。东莞德瑞销售给比亚迪的锂电设备主要用于其刀片电池生产线。刀片电池是比亚迪的核心产品,属于高端产品领域,对设备要求很高,并且由于设备的定制化特征,锂电池设备厂商具有很高的客户粘性,与下游电池厂商配套客户具有一定的合作持续性。 2022 年 6 月, 成都融捷锂业与比亚迪签订了《碳酸锂供货合作协议》,截至报告期末,成都融捷锂业已向比亚迪供货金额 9,844.25万元。与锂电池龙头较为紧密的合作将有助于公司拥有更长远性、具有更前瞻性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彰显了公司锂电设备业务的技术优势。【投资建议】公司积极布局上游锂矿资源且不断扩张产业,促进产能释放;积极构建较为完整的锂电材料产业链,发挥协同发展潜力;深耕锂电设备生产装备业务平台和锂盐加工及冶炼业务平台技术,具有多重业内领先优势。因此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49.80 亿元、 59.76 亿元、 72.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46 亿元、29.78 亿元、36.18 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8.64、11.47 元、13.93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5.23 倍、11.48 倍、9.45 倍。鉴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竞争力突出,我们给与“增持”评级。【风险提示】行政干预锂价地缘政治风险项目建设投产不及预期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9.87亿元,同比增长+194.44%;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4443.99%
极米科技(688696)投资要点:投资建议:公司整体经营稳健,但短期业绩略有压力,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 年 EPS  为 9.23/12.46/15. 13 元(原值为13.32/18.18/23.86 元,部分由于股本数量增加摊薄了 EPS,实际下调幅度为-3%/-5%/-12%),同比+34%/+35 %/+21%,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 22 年 45xPE,下调目标价至 415 元,维持“增持”评级。业绩表现略低于预期:公司 2022H 1 营收 20.36 亿元,同比+20.72%,归母净利润 2.69 亿元,同比+39.78%;其中 2022Q2 营收 10.23 亿元,同比+17.35%,归母净利润 1.48 亿元,同比+43.24%。整体经营稳健,税返增厚利润:我们预计公司 Q2 国内营收约 8.7 亿元,同比+18%;海外(不含阿拉丁)营收约 1.3 亿元,同比+60%;阿拉丁营收约 2000 万元,同比-50%。多重因素导致 Q2 营收略有压力:1)疫情影响公司华东地区销售表现;2)京东收入确认延迟,部分收入被递延到 Q3 确认;3)prime day 亚马逊会员日错期,此部分高增表现被计入 Q3; 4)收购阿拉丁的业务模式调整。若排除收入确认延期等因素影响,我们推测表现基本符合预期。 Q2 业绩中含有  0.5 亿税收返还,剔除影响后公司 Q2 单季度业绩为  1.0  亿元, YoY -4.6%。产品性能提升,新品有望放量:公司于 8 月上新极米神灯和 H5 两款新品,解决了传统家用投影仪使用痛点,参数及性能进一步升级。这两款产品均具有爆款潜质,有望在后续实现亮眼表现。风险提示:芯片供应持续紧张,市场竞争加剧,LCD 产品占比提升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20.36亿元,同比增长+20.72%;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39.78%
新点软件(688232)投资要点: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9.66%,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940.75%,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32.05%,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一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撑和业务的发展,公司智慧招采、数字建筑板块收入上涨,分别同比增长21.08%、8.63%;二是加强费用管控,盈利能力提升。2022H1公司毛利率68.05%,同比下降4.86pct;销售费用率31.71%,同比下降3.23pct;管理费用率8.91%,同比下降4.94pct;研发费用率26.42%,同比上升2.13pct。单Q2公司实现营收6.62亿元,同比上升26.30%,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上升1020.64%,扣非归母净利润0.9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16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合同负债4.46亿元。智慧招采表现强劲。分业务板块来看,2022H1智慧招采实现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21.08%,其中招采运营实现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49.35%;智慧政务实现收入3.97亿元,同比下降0.36%;数字建筑实现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8.63%。招采运营发展迅速,SaaS化引领行业发展。2022H1公司智慧招采业务取得快速增长,其中招采运营表现更是亮眼。招标人服务方面,公司积极推进SaaS化、市场化交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在多个省市持续推进交易平台市场化工作;公司自营的SaaS化平台——“新点电子交易平台”上半年新增32个专区,专区数量同比增长60%,交易规模同比增长76%。在投标人服务方面,公司进一步推广“标证通”产品的应用,已成功拓展到全国24个省,接入专区数量同比增长超3.5倍,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倍,实际发证数量同比增长超6倍。公司也正在研发并推广电子标书编制、企业空间、标书完整性检查、电子签章、移动开标、采虹学苑等服务产品,为后续投标人服务业务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认为,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不断提高,公司通过平台化、SaaS化有望持续提升竞争力、用户粘性、巩固品牌影响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在所处领域积累了大量的项目交付经验,基本实现销售与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我们认为公司产品代码复用度高,产品化程度深,带来了优异的财务指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9/8.63/11.67亿元,EPS分别为1.97/2.61/3.54元,给予2022年PE估值30-35倍,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59.10-68.95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风险提示。宏观层面带来需求下滑;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低于预期。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9.66%;归母净利润8570.78万元,同比增长+940.75%
兴森科技(002436)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H1公司实现营收26.95亿元(同比+13.71%)、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同比+26.08%)、归母扣非净利润2.71亿元(同比-5.47%);22Q2单季公司实现营收14.23亿元(同比+9.49%,环比+11.87%)、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13.79%,环比-21.39%)、归母扣非净利润1.50亿元(同比-15.37%,环比+23.97%)。PCB业务上半年需求承压,宜兴大客户端量产突破。22H1公司PCB业务在需求不振和成本上行的双重压力下,实现营收20.07亿元,同比增长12.15%。子公司宜兴硅谷受益于通信、服务器领域在大客户端实现量产突破表现亮眼,营收、利润均实现高增,22H1实现营收4.15亿元(同比+57.36%)、净利0.29亿(同比+32.01%)。我们认为,随客户合作深化及扩产推进,公司宜兴批量板业务有望延续良好增长态势。珠海兴科BT载板量产在即,投产初期亏损拖累利润。22H1公司IC载板实现营收3.75亿元(同比+26.80%),公司现有BT载板产能3.5万平米/月,22H1广州基地满产满销,盈利能力稳定;新建珠海兴科项目1.5万平米/月产能22H1受投产初期人工成本、试生产费用的拖累亏损3176.04万元,但我们认为随三季度珠海兴科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公司BT载板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改善。FCBGA封装基板项目进展顺利。公司FCBGA项目的人工成本支出也对公司上半年利润带来一定影响,目前公司FCBGA封装基板进展顺利,其中珠海FCBGA项目将于年底前完成产线建设,建设产能为200万颗/月(约6000平米/月产能),满产产值为16亿。珠海项目将较广州项目提前1年投产,为广州项目积累试产经验并储备客户资源。广州科技新产能逐步释放,助力半导体测试板业务增长。22H1公司半导体测试板业务实现营收2.28亿元,重回增长轨道,同比增长12.09%。其中美国Harbor实现营收1.85亿元(同比+2.54%),受美国本土通胀压力影响净利润下滑;公司广州科技半导体测试板产能于21年年中投产,22年新产能逐步释放,随产品良率、交期、技术能力提升,下半年有望贡献更多业绩增量。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67亿元/73.31亿元/88.37亿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9/8.59/10.8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0/0.51/0.64元/每股,考虑到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及公司IC载板业务的成长性,给予23年PE估值区间25x-3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2.75-15.30元,对应23年PS估值区间2.9x-3.5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的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26.95亿元,同比增长+13.71%;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26.08%
先导智能(300450)投资要点:先导智能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49亿元,同比增长66.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2亿元,同比增长62.11%。2022年中报锂电设备增长63.68%,智能物流系统增长433%受益下游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加速,2022年中报业绩高速增长。2022Q1、Q2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26亿、25.23亿,分别同比增长142.41%、22.4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亿、4.67亿,分别同比增长72.5%、55.17%。2022H1公司营业收入结构中,锂电设备营业收入37.96亿元,同比增长63.68%,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69.66%;智能物流系统营业收入9.65亿元,同比增长433%,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7.71%。产品结构变化公司毛利率略有下降,存货、合同负债大幅增长需求旺盛2022H1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34.25%,同比略有下滑3.9个pct,主要原因是受低毛利率的智能物流系统营业收入增长较快,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公司整体净利率14.91%,同比下降0.42pct。2022H1公司加权ROE为8.22%,比去年下跌0.33pct。2022H1公司主营产品中,锂电设备毛利率37.07%,同比上升了1.32pct;智能物流系统毛利率17.57%,相对毛利率较低。2022H1公司存货同比增长82.23%,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64.52%,表明公司需求旺盛,订单饱满。2022年新签订单155亿增长67.84%,公司国际化、平台化战略助力拓宽天花板公司已与诸多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2020年9月公司定增募资25亿元,宁德时代全额认购,约占发行后总股本的7.3%,增发完成后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宁德时代战略入股实现深度捆绑。受益动力电池行业的高速发展,公司2022H1新签订单金额155亿元,同比增长67.84%,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基础。公司2021收入达到年国外14.78亿元,占营业收入14.74%。2022H1公司国外收入达10.37亿,国外业务占比继续提升到19.03%。公司是国内装备企业中最早进行国际化布局的公司之一,目前已在美国、德国、瑞典、日韩等地设立分/子公司。2022年上半年公司陆续取得ACC14GW和德国大众20GW锂电设备订单,与宝丰昱能签约20GW储能整线订单。未来,海外业务将是未来公司业务的重要增量来源。公司国内外业务并举,内部绑定行业头部企业,对外跟随巨头出海,并切入全球主要市场,未来有望拓展为世界级锂电设备龙头。公司在锂电设备深耕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平台化战略。除锂电池智能装备和光伏智能装备业务外,公司近几年布局了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新业务,经过几年发展,该等业务目前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平台型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国际化、平台化战略,不断拓宽天花板,打造深厚的护城河。盈利预测与估值鉴于公司是国产锂电设备绝对龙头,绑定国内头部企业,积极往国外动力电池企业拓展,逐步进入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受益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大幅扩产景气度高。同时切入智能物流、光伏设备、3C设备、氢能设备等其他领域,不断突破和延伸公司业务边界。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4.63亿、223.37亿、278.74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3亿、35.91亿、45.64亿,对应的PE分别为32.82X、23.79X、18.72X,继续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不及预期;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下滑;4: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54.49亿元,同比增长+66.74%;归母净利润8.12亿元,同比增长+62.11%
健友股份(603707)核心观点公司2022年半年度业绩表现亮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在局部疫情反复影响下,依然创下营收净利的新高。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海外注射剂品种接连获批,加上通过收购完善的市场布局,注射剂出口有望迎来放量收获期,并且考虑到公司未来获批产品的放量节奏及后续品类梯队,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注射剂国际化业务的未来成长。综上,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24元,维持“买入”评级。Q2受疫情封控影响,公司单季度业绩增长略有放缓,22H1依然创下营收净利的新高。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总收入19.75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6.14亿元,同比增长10.53%;扣非归母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增长14.56%。其中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9亿元,同比-8.00%,环比-32.11%;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0.47%,环比-13.98%;扣非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5.77%,环比-11.37%。公司Q2营收出现一定下滑,我们判断:1.Q2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的物流滞缓对公司的生产、供货均产生较大影响。2.运输成本上升。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2H1毛利率为52.57%,同比-4.9pcts;2022H1净利率为31.09%,同比-0.63pct——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10.91%/3.27%/5.36%/-3.50%,分别相比2021H1变化-2.1/+0.71/-0.11/-3.26pcts。其中财务费用端,公司取得约6900万兑汇收益。2022上半年公司制剂销售快速扩张,开始形成稳定回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4.99亿元,同比增长239.27%(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7.82亿元,同比-11.55%;存货52.22亿元,同比增长8.76%)制剂业务收入快速放量,全面进入全球化时代。制剂板块,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FDA获批7项ANDA,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美国药品生产批件64个。公司在“中美双报”战略略不断丰富公司注射剂管线;已成为美国注射剂销售管线最完整的供应商之一,位居国内同类公司首位。——收购的Meitheal(2022H1营收5.39亿元,同比增长约16%)已在美国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和运营渠道,非美市场采取代理模式与当地大型代理商进行合作,注射剂全球化的战略正初具雏形。在建立标准化的注册体系后,公司注册速度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有超过20%的产品做到了ANDA首轮批准。在美国市场,公司基本实现了主力产品的覆盖,随着更多复杂剂型的不断上市,我们认为公司的注射剂出口业务将全面步入放量期。国内市场方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左亚叶酸钙注射液、依替巴肽注射液、替加环素注射液、注射用吗替麦考酚酯陆续获批,磺达肝癸钠注射液、依替巴肽注射液、注射用替加环素顺利在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随着公司注射剂产品的不断丰富以及集采中标后带来的放量提速,国内制剂业务将望继续保持增长。肝素业务稳定增长为基石,生物创新药CDMO有望突破新成长市场。报告期内,公司肝素原料药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公司是全球肝素产业链中的重要一员,与全球主要的肝素制剂公司Pfizer、Gland等保持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肝素原料药业务是公司低分子肝素制剂国际化的奠基。8月30日,公司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9.4亿元,其中约6.6亿元将用于投资建设高端生化药品生产基地,加强公司肝素原料药生产能力。我们认为,此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可使得公司实现产线自动化升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作为中国无菌注射剂研发、生产、营销的领先企业,公司在加快自主产品上市步伐的同时,在目前产能和研究资源富余的情况下,为客户在全球申报、生产、研究等环节中提供专业化服务;公司CDMO业务定位于无菌注射剂研发、生产,为客户提供制剂端一站式的产业服务,公司全球化研发、申报以及高质量生产、制造体系进一步完善。生物创新药方面,子公司健进制药已于报告期内建成投产,标志着公司在生物创新药方面研发的重大进展,可提供差异化的规范市场生物药全产业链CDMO服务。风险因素:公司ANDA获批不及预期;公司制剂销售不及预期;受疫情影响公司产品提价幅度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及政策风险。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2022年半年度业绩表现亮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在局部疫情反复影响下,依然创下营收、净利的新高。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海外注射剂品种接连获批,加上通过收购完善的市场布局,注射剂出口有望迎来放量收获期,并且考虑到公司未来获批产品的放量节奏及后续品类梯队,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注射剂国际化业务的未来成长。综上,我们考虑到公司转增股本变动及肝素原料药毛利波动,调整公司2022-2024年EPS预测至0.79/1.02/1.30元(原预测为1.10/1.42/1.83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22x/17x/13x。综上,我们参考可比公司(如普利制药、海普瑞、九洲药业、普洛药业,Wind一致预期)2022年平均PE25倍,给予公司2022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24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19.75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6.14亿元,同比增长+10.53%
银都股份(603277)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3亿元/YoY+33.2%,归母净利润2.8亿元/YoY+37.2%,扣非净利润2.5亿元/YoY+46.7%。由于海外市场销售整体仍然维持景气趋势,并考虑海运运费下降、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因素,我们维持公司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4/6.6/8.2亿元。考虑行业发展空间、公司自身成长性以及海外可比公司【2022年PE(TTM):伊利诺伊工具24X、星崎27X、MIDDLEBY17X,基于wind一致预期】估值水平,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20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25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公司2022年中报符合预期,海外收入占比已达96%。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3亿元/YoY+33.2%,归母净利润2.8亿元/YoY+37.2%,扣非净利润2.5亿元/YoY+46.7%,营收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系境外销售收入增长。2022年上半年,随着公司国外市场OBM业务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公司海外销售持续景气。由于国内受局部地区疫情等因素影响,餐饮市场低迷,进而让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进一步增加,目前已经达到了96%。同时,由于海外市场需求仍然高景气,预计明年公司海外营收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38.5%,同比下降4.1pcts,主要原因系公司4Q21海运运费较高等因素影响,未来毛利率有望回升。2022年上半年公司四费费率16.7%/YoY-6.6pcts。2022年上半年公司四费费率16.7%/YoY-6.6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1%/-2.7pcts、5.1%/-1.1pcts、2.3%/-1.2pcts、-0.8%/-1.6pcts,规模效应带动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率下降,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汇兑收益增加。可转债募资用于建设全球营销服务体系提升项目。由于公司产品品类众多,考虑到海运因素,公司需保持较高的库存。公司之前的仓库基本都是通过租赁方式取得,为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公告计划发行可转债募资约10亿元,拟对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现有的营销服务网络进行提升以及新建仓储物流中心,进而提高物流及产品服务的响应速度,深化营销网络布局,为公司长期成长打下坚实基础。风险因素:1.海运问题影响公司产品货运;2.不锈钢、发泡材料等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3.万能蒸烤箱等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4.国际贸易政策波动;5.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6.公司公布可转债发行计划,存在EPS摊薄的风险。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商用餐饮设备龙头企业,是国内少有的拥有自主品牌的厂商,较国外品牌存在价格优势。考虑海外市场销售整体仍然维持景气趋势以及海运运费下降、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因素,我们维持公司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4/6.6/8.2亿元。考虑行业发展空间、公司自身成长性以及海外可比公司【2022年PE(TTM):伊利诺伊工具24X、星崎27X、MIDDLEBY17X,基于wind一致预期】估值水平,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20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25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14.31亿元,同比增长+33.20%;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37.16%
金宏气体(688106)In 1H22, Jinhong's revenue and profit growth both exceeded expectations.Top-line growth beat expectations on the back of the high volume growthof main products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acquirees at the end of last year.Bottom-line growth exceeded expectations mainly thanks to the grossprofit margin (GPM) recovery and the results of cost control. During thereporting period, the Company steadily proceeded with its vertical andhorizontal strateg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bulk gas and total gas management (TGM) business, the prototype of adomestic comprehensive gas leader has emerged. We continue torecommend Jinhong Gas as a top pick for boasting both α and βattributes: on the one hand, as a leading private gas company, Jinhong ispoised to fully benefit from industry-wide growth; on the other hand,stro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endow itself with a strong α. We reiterateour 2022E/23E/24E net profit estimates, corresponding to diluted EPSestimates of Rmb0.56/0.75/0.97 after factoring in the equity incentive and36x/27x/21x PE at the current price. We reiterate our target price of Rmb33along with the “BUY” rating.1H22 earnings overview:Jinhong released the 2022 interim report. During the reporting period, Jinhongrecorded operating revenue of Rmb930mn (+19.41% YoY), of which specialtygas revenue increased by 32% YoY, and bulk gas revenue increased by 12%YoY; it registered attributable net profit (ANP) of Rmb98mn (+13.28% YoY),equivalent to EPS of Rmb0.20, and ex-one-off ANP of Rmb82mn (+20.55%YoY). According to our calculation, Jinhong achieved operating revenue ofRmb484mn (+13.35% YoY), ANP of Rmb60mn (+23.24% YoY), andex-one-off ANP of Rmb53mn (+45.02% YoY) in 2Q22 alone.Top-line growth beat on the back of the high volume growth of mainproducts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acquirees at the end of last year.In 2Q22, Covid flare-ups in Shanghai greatly disrupted the flow of logistics andpeople. Despite the fact that East China contributes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Company's revenue (the East China region's revenue accounted for morethan 70% of the total revenue in 2021), the Company's revenue in 1H22 stillachieved nearly 20% growth, exceeding market expectations, mainlyattributed to 1) the high volume growth of main products which boostedrevenue growth: taking hydrogen as an example, the Zhangjiagang hydrogenproject was gradually put into operation in 2H21 and basically reached fullproduction in 1H22; 2) the consolidation of acquirees: acquirees that started tobe consolidated last year contributed about Rmb171mn in revenue during thereporting period, accounting for 18.44% of the total.Bottom-line growth exceeded expectations as a result of a rebound inNPM thanks to the GPM recovery and the results of cost control.1) The smooth progress of price hikes and the lower cost of raw materialsdrove a significant rebound in GPM: The GPM in 1H22 was 34.90%, anincrease of 2.98ppts compared to 1H21; the GPM in 2Q22 was 36.65%, anincrease of 3.64ppts compared with 1Q22, mainly due to the smooth progressof the Company's price hikes and the lower cost of raw materials. 2) Theresults of cost control emerged: In 2021, in order to expand the bulk electronicgas business, Jinhong introduced external sales and management talents,leading to a rapid increase in the expense ratio. Since 1H22, Jinhong hasstepped up cost control, and the results have already been seen. The threeexpense ratios decreased by 0.99ppts in 2Q22 from 1Q22, especially theselling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 ratios. In this context, the Company's netprofit margin (NPM) rebounded significantly, coming in at 11.35% in 1H22,close to that in 1H21, and 13.15% in 2Q22, 1ppt higher than that in 2Q21, andthe rebound in NPM drove its profit to grow beyond market expectations.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trategy was steadily underway, and theprototype of a domestic comprehensive gas leader has emerged.Jinhong adheres to the strategy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evelopment. Underthe influence of the pandemic in 1H22, the strategy remains well underway.Jinhong established a number of subsidiari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ollout and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production bases, such as Quanjiao JinhongElectronic Materials (disilane, trimethylsilamine), Solar Green Energy (waterelectrolysis hydrogen production equipment), etc. After years of efforts, theprototype of the domestic comprehensive gas leader has emerged: 1) As faras product varieties are concerned, there are currently abundant gas varieties(100+), which can better meet the diversified gas demand of downstreamusers. 2) Electronic bulk gas and the TGM business continued to develop,pushing comprehensive service capabilities to reach a new level. In addition tothe electronic bulk gas order from SMIC at the end of 2021, it has successivelywon bids for electronic bulk gas orders from Guangdong XinyuenengSemiconductor and Guangdong Guangda Electronics this year. Recently,Jinhong signed a TGM service contract with SK Hynix Semiconductor,marking the first IC semiconductor customer for its TGM business. Jinhong'sprogress in semiconductor, which entails the most stringent gas qualityrequirements, demonstrates its comprehensive gas service capabilities.Jinhong appears highly attractive now in our view.1) The worst time is over: With the reopening of Shanghai and thenormalization of production, the impact of Covid-19 has basically subsided. 2)The inflection point in the management and selling expense ratios may havealready emerged: After expenses climbed in 1Q22, Jinhong attached greatimportance to expense control, and the expense ratio decreased in 2Q22compared with 1Q22, and the results of expense control have shown. Weexpect that the expense ratio may further decline with the recovery of revenuegrowth in 3Q22. 3) Jinhong keeps abreast of the integration progress of M&Atargets: As a gas leader with a flexible mechanism and sophisticatedgovernance, the Company has intensified its integration efforts after theconsolidation of acquirees last year missed expectations, and we expect that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consolidated targets may become on par with theCompany within the year. 4) The valuation may have hit bottom: TheCompany is currently trading at less than 30x 2023E PE, which is not only atthe lowest level in history but also at a low level among gas leaders, thuspresenting extremely high investment value.Optimistic about the gas leader with significant competitive advantagesand a clear long-term growth pathIndustrial gas is a quality segment with broad headroom for development,strong profitability,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advantages and greatopportunities to easily form an oligopoly. We think Jinhong presents stronggrowth visibility benefiting from 1) a horizontal presence that facilitates marketshare expansion and accelerates geographic coverage, 2) a client basebacked by various vertical industries for meeting the comprehensive gasdemand of downstream customers, and 3) accelerated import substitution.Compared with its competitors, Jinhong not only has differentiated competitiveadvantages in products but also a relative edge in business model, profitabilityand position along the value chain, which warrants a strong α.Potential risks:Slower macroeconomic growth weighing on the retail business; acquireeshaving hidden problems in operation or safety of production; high goodwillassociated with its future M&A-driven growth path; the impact of Covid-19beating expectations.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At this point, we continue to recommend Jinhong Gas as a top pick forboasting both α and β attributes: on the one hand, as a leading private gascompany, Jinhong is poised to fully benefit from industry-wide growth; on theother hand, stro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endow itself with a strong α. Wereiterate our 2022E/23E/24E net profit estimates, corresponding to dilutedEPS estimates of Rmb0.56/0.75/0.97 after factoring in the equity incentive and35.6x/26.7x/20.5x PE at the current pric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theCompany's growth prospects, high earnings visibility, the \strategic value\" inimport substitution and the valuation level of gas companies at home andabroad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9.30亿元,同比增长+19.41%;归母净利润9846.21万元,同比增长+13.28%
朗姿股份(002612)8月15日公司公告22H1业绩:实现收入18.09亿/+1.1%;归母净利润924.88万元/-90.1%;扣非归母净利润1307.76万元/-85.1%;EPS0.0209元/-90.1%。疫情扰动下服装业务承压,医美业务韧性凸显仍有增长。今年年初以来,国内疫情反复,公司旗下女装和医美板块线下部分门店和营业机构暂时性停业。22H1女装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47亿/-10.20%;实现毛利润4.68亿,毛利率62.74%/+2.93pcts。医疗美容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29亿/+18.45%;实现毛利润3.07亿,毛利率48.76%/-3.37pcts。婴童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06亿元/-0.45%;实现毛利润2.47亿,毛利率60.78%/+6.74pcts。其中医疗美容业务板块毛利率下滑主要由于2021年下半年新增较多医美机构,而新增医美机构培育费用较高;婴童业务板块收入下降主要系汇率变动引起的下降(本期实现韩币收入803.69亿韩元,上期实现韩币收入733,01亿韩元,韩币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9.64%)。新开业机构拉高费用,看好后期利润水平提高。2022H1公司毛利率57.58%/+1.23pcts,净利率0.72%/-4.18pcts,其中医美机构22H1净利率为-1.70%(去年同期4.46%)。2021年度新开多家女装店铺和新开业多家医美机构,导致22H1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上升幅度较大,销售费用率42.71%/+3.96%,管理费用率8.75%/+0.99pct。随着疫情扰动逐渐出清,消费需求仍在,我们预计后续经营趋势好转。此外,医美板块新机构及次新机构渡过培育期后,促销引流活动有望减少,利润水平有望提高。中长维度:医美板块发力驱动成长。朗姿先后收购控股“米兰柏羽”、“晶肤医美”、“高一生”三大国内优质医美品牌及其旗下29家(截止2022H1)医疗美容机构,快速切入医疗美容行业。朗姿旗下“米兰柏羽(4家)”及“高一生(2家)”均为老牌口碑医美医院,深获消费者认可;“晶肤(23家)”瞄准皮肤管理细分赛道,服务的标准化程度高,商业模式可迅速复制扩张。公司采用内生增长+外延扩张的方式,实施品牌扩张计划。同时为实现布局全国的战略计划,加速优质医美标的的孵化,设立医美产业基金,截止2022H1,公司先后设立了六支医美并购基金,基金整体规模已达27.56亿元。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公司抓住颜值经济发展的新机遇,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动朗姿医疗美容业务的全国布局并成为行业领先者;借助新零售业态的蓬勃发展,创新经营模式,深耕细作,巩固时尚女装业务的行业龙头地位;依托婴童品牌的国际化优势和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加快婴童业务的国内落地速度,促进时尚女装与医疗美容、绿色婴童的协同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41.33亿元,48.13亿元,56.8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2.8%、16.4%、18.2%,净利润分别为1.10亿元,2.26亿元,2.5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1.3%、105.2%、11.2%,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给予6个月目标价38.53元,对应2023年75xPE。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战略转型进度不及预期,医美产业布局进度不及预期等。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18.09亿元,同比增长+1.10%;归母净利润924.88万元,同比增长-90.09%
贝达药业(300558)事项: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53亿元,同比增长8.50%;归母净利润9472万元,同比下滑55.96%;扣非净利润6033万元,同比下滑69.45%。评论:Q2同比/环比双增长,激励费用影响利润表现。在二季度疫情影响下,公司单Q2实现营收6.69亿元,环比2022Q1增长14.4%、同比2021Q2增长24.6%,产品销售仍然保持稳健。2022上半年埃克替尼销量增长37.40%,预计埃克替尼降价影响已经基本消除。恩沙替尼和贝伐珠单抗贡献了增量销售,其中恩沙替尼放量迅速,上半年销量增长1495.29%,由于恩沙替尼PFS较长,具备逐季环比持续增长潜力,我们预计全年有望实现5-6亿销售。同时,由于上半年公司激励费用1.21亿元,导致利润下滑,剔除该因素有望持平。管线继续推进,静待产品收获。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4.59亿元,同比增长15.27%。目前公司已经拥有3款产品在售,后续3代EGFR-TKI贝福替尼二线适应症处于审评阶段、一线适应症3期即将完成,有望近期申报并在2023年上市;伏罗尼布处于审评阶段有望2023年上市;BPI-16350进入临床III期;巴替利单抗+泽弗利单抗(宫颈癌)和MCLA-129(肺癌)均处于关键临床阶段,预计有望在2023年申报上市。投资建议:维持“强推”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有望实现净利润2.43、4.76、6.49亿元,同比增长-36.6%、96.0%和36.3%,若加回激励费用,实际经营利润有望更高。对应22-24年EPS分别为0.58、1.14和1.56元,对应PE分别为78、40和29倍。受到产品获批进度影响下调盈利预测,根据DCF估值,给予公司整体估值263亿元,对应目标价为63.4元,维持“强推”评级。风险提示:临床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8.50%;归母净利润9471.74万元,同比增长-55.96%
经纬恒润(688326)事件:公司发布22年中报:22H1公司实现营收16.70亿元,同比+21.2%,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00/0.35亿元,同比+266.3%/+60.9%。22Q2公司营收9.62亿元,同比+48.1%,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2H1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21.2%/+266.3%/+60.9%。22H1公司营收16.70亿元,同比+21.2%,其中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分别实现营收12.95/3.72亿元,分别同比+4.2%/+190.5%,研发服务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相关验收项目数量的增加。22H1公司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266.3%,增速高于营收主要由于:(1)公允价值变动/营业收入同比+4.1pct;(2)销售费率/财务费率分别同比-1.1pct/-2.8pct,其中财务费率变化主要系汇率变动导致的汇兑损益和IPO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变动影响。22H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5亿元,同比+60.9%,与归母净利润变化差异较大主要由于公司投资的上下游企业估值变化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共计0.63亿元,计入非经常科目。22Q2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3.6pct,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环比均实现扭亏为盈。22Q2公司实现营收9.62亿元,同/环比+48.1%/+35.7%,在公共卫生事件冲击的背景下表现亮眼;公司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环比均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1)22Q2公司毛利率为33.3%,同/环比分别+3.6pct/+9.5pct,毛利率提升预计主要得益于原材料补差价结算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2)22Q2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2.3%,同/环比分别-7.3pct/-13.3pct;(3)信用减值损失/营业收入同比+2.0pct;(4)公允价值变动/营业收入同比+3.3pct。电子产品逐渐放量+不断拓展产品矩阵,公司有望保持高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审慎增持”评级。(1)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将配套合众汽车量产;(2)智能网联T-BOX4.0预计2024年发布;(3)成立智能座舱事业部,团队近200人,产品包含智能座舱感知系统、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氛围灯控制器等;(4)底盘域控制器已在蔚来实现量产并陆续获得客户定点,同时积极拓展线控制动系统产品;(5)新能源与动力系统中,即将实现12V、48V、400V、800V系列产品的全部量产。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39/3.33/4.96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审慎增持”评级。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项目量产不及预期
2021年半年报营业收入13.78亿元,同比增长0%;归母净利润2734.11万元,同比增长0%
百利科技(603959)事件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9.46亿元,同比增长174.21%;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68.40%;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69.76%。其中2022Q2实现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326.37%;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361.53%;扣非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301.82%。简评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业绩持续兑现锂电业务持续兑现,营业收入驶入快车道。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6亿元,同比增长174.21%,其中2022Q2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326.37%。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系锂电板块的持续扩张,2022H1公司锂电板块实现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194.02%;石化设计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86.55%。期间费用有所优化,但盈利能力持续收紧。1)费用率: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1.08%,同比-18.13pct,其中研发、管理、财务、销售费用率分别同比-6.59、-6.56、-3.73、-1.24pct;2)毛利率:2022H1公司毛利率为16.34%,同比-7.76pct。综合作用下,公司的净利率为6.63%,同比-4.30pct。公司目前处在业务的快速扩张阶段,盈利能力承压,预计随着公司业务重心向锂电设备等高毛利领域过渡,设备自制率提升,盈利能力将企稳回升。在手订单充足,为公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2H1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21.36亿元,其中锂电、化工板块合同分别为19.89、1.47亿元。2022H1公司合同负债8.58亿元,同比增长217.88%。充足的在手订单为公司发展提供保障。锂电板块:拓展负极材料并获得大额订单,资本运作整合关键设备由正极拓展至负极材料并签订大额订单,多个大型项目持续推进。公司于2022年6月与四川海创尚纬签订4万吨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EPC项目订单,合同价款13.7亿,标志着公司业务向负极大型项目拓展。除此项目外,目前公司重点推进的项目还包括巴斯夫杉杉长沙基地二期三元材料建设项目、安徽海创一期5万吨/年磷酸铁锂工厂EPC项目、宜宾万鹏时代一期2万吨/年磷酸铁锂工厂EPC项目、当升科技产业基地项目第一阶段年产2万吨锂电正极材料智能工厂工程总承包项目等。目前,各个项目进展顺利,收入正在有序确认中。公司通过多年的发展,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积累了大批如当升科技、贝特瑞、安徽海创、国轩高科、新锂想、巴斯夫杉杉、成都巴莫、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资源,并与他们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资本运作收购无锡百擎,整合锂电产业链的关键设备。2022年8月,百利锂电与无锡百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120万的现金对价收购标的公司60%的股权。无锡百擎深耕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工业窑炉外循环线设计与建造领域,尤其在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优势。公司的收并购将拓宽负极端设备,与公司正极设备优势互补,同时提高公司产线设备自制率。持续推进研发和创新,设备和产线建设能力提升。公司目前在锂电领域的研发项目涉及设备自制和产线优化,具体包括“窑炉提能及其保护气循环利用、余热利用的研发”、“锂电池用高纯硫酸锰成套设备研发”、“磷酸铁锂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等项目等,在研项目的推进将持续提升公司产线自动化水平,提升未来发展潜力。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共拥有168项专利,其中2022H1新获专利19项。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扩产火热,设备市场空间超千亿。通过对容百科技、天津巴莫、当升科技、贵州振华等主要正极材料厂商和广东凯金、贝特瑞、杉杉科技、璞泰来等主要负极厂商的新增产能计划进行汇总。预计2022-2025年正极材料新增产能合计479.6万吨,负极材料新增产能合计307.0万吨。经过我们测算,2022-2025年正极、负极材料设备厂商的市场空间分别为1245.0、521.9亿元。公司作为正负极材料产线、设备的行业龙头,将拥抱千亿市场。其他板块:化工业务由EPC逐渐转为产线设计,氢产业研发持续推进锚定远期价值化工板块固有优势强,以产线咨询、设计锚定高附加环节。公司在化工的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三大合成材料领域均处在国内领先地位,其中公司设计的1万吨/年国产化邻甲酚醛环氧树脂装置是当时国内唯一、全球单套产能最大的装置。目前公司在化工领域的在研项目主要包括“60万吨/年己内酰胺装置工程技术研究”、“17万吨/年热塑性弹性体装置工程技术研究”、“17万吨/年高品质环氧树脂装置工程技术开发”等,持续通过产品研发提高技术水平,战略定位逐渐由工程调整为以咨询和设计为主,推动毛利率提升。氢能源核心材料研发推进,质子膜、膜电子领域成果初显。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整合的新一代以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PBI)为核心的高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HTPEM),与现有的质子交换膜相比,分子量得以较大提升,其机械强度、质子通道率、运行寿命均有明显优势。公司通过氢能核心材料的研发逐步实现燃料电池国产化替代与产业链整合,提前锁定行业的远期价值。投资建议:公司是锂电材料产线和设备领域龙头,通过自主研发和资本运作提高设备自制率和产线自动化水平,积累如巴斯夫杉杉、安徽海创、当升科技等优质的客户,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同时,锂电正负极材料厂商扩产持续加速,预计2022-2025年正极、负极材料设备厂商的市场空间分别为1245.0、521.9亿元,公司将秉持其固有优势和行业地位拥抱千亿市场。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收入分别为30.99、48.39、62.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60%、+56.16%、+29.8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4.38、6.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5.15%、+78.73%、+37.77%,对应2022-2024年PE估值分别为28.59、16.00、11.61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分析1)锂电材料下游扩产不及预期;2)长账龄应收账款较多,存在坏账风险;3)公司股权质押率较高。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9.46亿元,同比增长+174.21%;归母净利润6189.27万元,同比增长+68.40%
新点软件(688232)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9.95亿元,同比增长9.66%,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940.75%,扣非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32.05%。公司2022Q2实现营收6.62亿元,同比增长26.30%,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加1020.64%,扣非净利润0.90亿元。简评1、二季度实现扭亏,盈利能力提升明显。2022H1公司实现营收9.95亿元,同比增长9.66%,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940.75%,扣非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32.05%。2022Q2,公司实现营收6.62亿元,同比增长26.30%,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1020.64%,扣非净利利润0.90亿元,毛利率67.16%。与第一季度相比,归母净利润从-0.36亿元增加到1.2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撑和业务的发展,公司智慧招采、数字建筑板块收入上涨,分别同比增长21.08%、8.63%;二是加强费用管控,盈利能力提升。在二季度计算机行业整体负增长的情况下,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快速增长,未来随着费用率的进一步降低,公司的盈利有望进一步快速提升。2、智慧招采业务为主要增长点,其中招采运营业务快速发展。2022H1,智慧招采业务实现营收4.37亿元,同比增长21.08%,在整体主营业务收入的43.96%,是上半年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公司通过产品迭代、提质增效,加大运营产品研发投入,创新市场主体服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客户粘性,巩固品牌影响力,引领行业发展。在智慧招采业务中,主要是招采运营业务快速发展,实现收入2.13亿,增长速度高达49.35%。招标人方面,公司积极推进SaaS化、市场化交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在多个省市持续推进交易平台市场化工作,推进自营SaaS化平台“新点电子交易平台”发展。投标人方面,公司进一步推广“标证通”产品的应用,已成功拓展到全国24个省,接入专区数量同比增长超3.5倍,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倍,实际发证数量同比增长超6倍。3、信息化需求推动市场规模稳步增加,行业技术壁垒助公司保持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收入和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从业人数稳步增加。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2022年1-6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和互联网的收入总规模突破10万亿元。国内数字招采市场空间广阔,据中研普华测算,我国电子招投标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到42.6亿元。目前国内建筑行业信息化程度偏低,“十四五”期间对产业数字化提出新要求,未来建筑业数字化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公司所在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进入需要一定技术层次。核心技术的积累和不断创新是推动招采、政务及建筑软件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应用软件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需要软件开发企业拥有大量的项目实施经验,大量的实施经验和标杆案例建设是应用软件开发企业积累核心技术最重要的途径、形成自身技术壁垒的最有效手段。而公司在招采、政务及建筑软件经过十余年以上的积累,具有丰富的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此外,招采、政务及建筑行业软件的下游客户一般会对软件厂商产生路径依赖,这种用户黏性使得客户不会轻易更换软件,市场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获得用户足够的信任。公司作为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有望不断保持。4、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支撑未来业绩发展。2022H1,公司的研发费用为2.62亿元,同比增长19.27%,占营收比例26.42%。其中直接投入同比增加63.8%,研发人员数量从1955人增加到2453人,人数占比提高到34.68%。2022H1,在不见面交易支撑、大数据治理与智能分析、国产化BIM、智能设备开发与运维、应用快速开发支撑等方面,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共申请发明专利27件,获得授权5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96件,软件著作权796件。目前处于研发中的项目有7项,预计总投资14.2亿元,目前已投入6.19亿元,完成后将打造所有产品线研发基座,应用于各级政府、住建部门等行业的不同业务。公司客户多为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往往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再进行项目验收和项目结算,因而收入具有季节性特点集中在下半年,预计2022下半年,公司盈利能力将继续提升。5、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专注于智慧招采、智慧政务及数字建筑三个细分领域,帮助客户持续提升数字化水平,提供全链条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相关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得到国内政策支持,公司深耕相关领域十余年,技术优势明显,将保持高速发展趋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6.56亿元、8.74亿元、11.4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X、17X、1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6、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引起股价波动风险;新冠肺炎出现反复;新业务投入达不到预期。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9.66%;归母净利润8570.78万元,同比增长+940.75%
皓元医药(688131)公司是国内小分子药物研发/生产领域稀缺的前端/后端一体化企业,已形成了“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原料药/中间体”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前端业务,全球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市场空间广阔,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持续加强品类/品牌能力建设,“滚雪球效应”驱动业务持续高增长可期;后端业务,全球原料药/CDMO需求转移国内趋势下,公司产品/项目储备丰富,把握新兴需求脉搏(尤其是ADC/PROTAC等领域能力和经验优势显著),随着下游客户项目不断推进以及公司新产能的释放,中长期高成长确定性强。综上,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44倍PE,对应目标价为166元,维持“买入”评级。局部疫情扰动下2022H1仍实现稳健增长,全年业绩持续快速增长趋势确定性强。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36.52%;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1.16/1.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51%/17.40%;如剔除股权激励影响(股份支付金额为1370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93%;除股份支付费用外,其他因素方面:1.公司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约2165万元(去年同期1177万元),相对去年同期增加0.90pct;2.信用减值损失1077万元(去年同期229万元),相对去年同期增加1.23pcts减值损失;3.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约862万元(去年同期约125万元),若剔除上述因素后,判断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8%。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39.95%;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0.54/0.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39%/27.29%。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2H1毛利率56.27%,相比去年同期提升2.11pcts,毛利率的提升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产品结构的变化(毛利率更高的分子砌块与中间体业务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3%提高至62%);公司2022H1净利率18.54%,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33pcts,我们认为主要系整体费用率的提升: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变化+0.86/+1.12/+3.83/-1.63pcts(累计变化+4.18pcts)。此外报告期期末,公司存货5.52亿元,同比增长109.31%,提示短期业绩驱动增长的确定性强(公司已累计储备超7.1万种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较上年末新增1.23万种,增长超过20%);而应收账款(票据)3.32亿元,同比增长179.47%,我们判断是受局部疫情影响导致销售款项收回放缓。前端业务:公司持续加强品类/品牌能力建设,前端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公司2022H1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59.86%,其中分子砌块业务约1.13亿元,同比增长78.29%;工具化合物业务2.71亿元,同比增长53.26%,产品销售业务约3.50亿元,同比增长61.90%;技术服务业务约0.35亿元,同比增长41.76%。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领域,公司已形成了“MCE”、“乐研”、“ChemScene”等自主品牌——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订单数量超17万个;公司已累计储备超7.1万种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较上年末新增1.23万种,其中分子砌块约5.2万种,工具化合物约1.9万种。并且,自主合成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产品种类超过16,000种,使用公司产品的客户累计发表科研文献篇数超过22,000篇。另外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构建了130多种集成化化合物库。此外2022H1公司持续加强品牌能力建设,“MCE”品牌持续优化覆盖全球的电商平台功能,并实现了境内外签约经销商逾百家;“乐研”品牌进一步升级优化了价格体系、内部与外部的培训体系,同时搭建了完整高效的直销、签约经销商与分销商的销售体系;“ChemScene”品牌报告期内海外客户快速拓展,新增客户近百家,并与多家海外知名药企建立了深度合作。后端业务:公司产品/项目储备丰富,创新药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公司2022H1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10.14%,在手订单2.5亿元;分收入来看,其中仿制药业务约0.94亿元,同比减少26.69%,占后端收入比例40.28%;创新药业务1.39亿元,同比增长66.63%,占后端收入比例59.72%;产品销售业务约1.92亿元,同比增长10.45%;技术服务业务约0.41亿元,同比增长8.73%。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完成生产工艺开发的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种类累计超过100个,其中94个产品已具备产业化基础;仿制药业务中,累积承接了201个项目,其中商业化项目有52个,验证批项目有9个,中试项目有18个,小试项目有122个;创新药服务承接了234项临床试验开发服务项目,助力客户完成9项商业化项目——截至报告期末,中国市场的CDMO项目有161个,其中4个已获批上市,17个处于临床II期或临床III期;日本市场的CDMO项目共有52个,其中2个已经获批上市,4个处于临床II期或临床III期阶段;韩国市场CDMO项目共有9个,其中2个已经获批上市,3个处于临床II期或临床III期;美国市场CDMO项目共有8个,其中3个处于临床II期或临床III期阶段。而在ADC业务领域,截止报告期末,公司ADC项目数55个,合作客户超过380家,同比增长61.92%;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9.52%。公司目前已经协助客户完成IND/NDA申报7个,已获得DMF备案5个,14个CMC项目在研。持续加强研发和产能建设,不断提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0.83亿元,同比增长91.81%,研发人员数量401人,同比增长146.01%;在研项目30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知识产权项目获得数158个,其中发明专利46个,实用新型46个;累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成功转化项目10项。此外,公司持续加强生产能力建设,报告期末,公司固定资产2.52亿元,同比增长342.72%;在建工程3.90亿元,同比增长901.87%。截至2022年中报公告披露日,公司上海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安徽皓元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安徽合肥研发中心、山东烟台研发中心、上海生化生物研发中心、上海创新药CDMO创制研究中心、南京晶型研究中心等(包括建设项目?)已陆续投入运营,马鞍山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于今年7月成功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其中马鞍山产业化基地是公司自主筹建的首个产业化基地,占地面积约131.79亩,一期计划建设3个生产车间,由难仿药与CDMO业务共享。截至报告期末,项目一期工程正积极推进,其中1个生产车间已处于试生产准备阶段,其他生产车间将陆续分批完工。马鞍山研发中心继2021年一条ADC产线建成并投产后,新建的两条ADC产线计划于今年9月初投入运营,可满足最高等级的高毒性化合物的操作规范。在制剂生产方面,公司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药源药物100.00%股权,快速补充后端制剂CDMO能力,拓展制剂GMP产能,加强公司在CMC领域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药源药物拥有多个GMP原料药公斤级实验室以及五个独立的制剂D级洁净车间,制剂车间通过了欧盟QP质量审计,并顺利接受了国家药监局和江苏省药监局的药品注册和GMP二合一动态现场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公司已于2022年7月14日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通知,对该收购事项进行审核。风险因素:医药行业研发投入下降风险;汇率变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人力成本上升及人才流失风险;政府补助减少及税收优惠变化风险;公司募投项目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客户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小分子药物研发/生产领域稀缺的前端/后端一体化企业,已形成了“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原料药/中间体”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前端业务,全球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市场空间广阔,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持续加强品类/品牌能力建设,“滚雪球效应”驱动业务持续高增长可期;后端业务,全球原料药/CDMO需求转移国内趋势下,公司产品/项目储备丰富,把握新兴需求脉搏(尤其是ADC/PROTAC等领域能力和经验优势显著),随着下游客户项目不断推进以及公司新产能的释放,中长期高成长确定性强。综上,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EPS预测2.55/3.80/5.59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56x/37x/25x。我们参考可比公司(如阿拉丁、泰坦科技、药石科技)2023年平均PE35倍(Wind一致预期),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44倍PE,对应公司目标价166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36.52%;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2.51%
科博达(603786)核心观点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85亿元,同比+1.8%;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13.5%。其中,2022Q2实现营收7.48亿元,同比+6.8%;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1.1%,考虑公司核心客户大众集团因国内局部疫情反复、欧洲俄乌冲突影响,业绩好于我们预期。公司新能源、智能化控制器在手订单充沛,逐步开始放量,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首次将域控产品定点从底盘域拓展至车身域,成长空间广阔。我们维持公司2022年EPS预测为1.29元,考虑到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进展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客户开始向自主新势力高端客户拓展,上修23/24年EPS预测至1.77/2.43元(原预测为1.72/2.35元),给予公司2023年40xPE的估值,对应目标价71元,上调至“买入”评级。公司业绩好于预期,新能源车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85亿元,同比+1.8%;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13.5%。其中,2022Q2实现营收7.48亿元,同比+6.8%;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1.1%,业绩好于我们预期。公司在核心客户大众集团二季度受到国内局部疫情反复和俄乌冲突影响、造成欧洲汽车供应链承压的背景下,收入仍实现同比增长,利润仅小幅下滑,体现了良好的经营韧性。其中,公司新能源车相关业务实现收入1.10亿元,同比+76%。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有望充分享受下游新能源车客户放量带来的利润增长。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费用率有所下降。2Q22公司毛利率为35.7%,同比持平,环比+2.4pcts,2022年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有所提升,主要系因公司成本管控合理、高毛利的车载电器与电子业务快速成长。期间费用率为17.4%,同比-1.2pcts,环比-0.4pct,费用端改善显著,体现了公司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1%,同比+0.2pct;管理费用率为5.4%,同比-0.6pct;研发费用率为11.1%,同比持平,公司继续保持高研发投入;财务费用率为-1.1%,同比-0.8pct。车灯控制器领域龙头,市场拓展表现亮眼。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助推车灯控制器快速发展。根据GlobalMarketInsights预测,到2024年,汽车车灯控制器的全球市场空间可达85亿美元。随着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要求日益提高,车灯LED化+智能化趋势明显主光源控制器加速迭代,公司第二代LED灯控、第三代ADB灯控等产品已实现量产,第四代像素级灯控处于研发阶段,单车价值量稳中有升。2022H1公司灯控市场持续突破,公司获得宝马全新一代NCAR架构大灯及尾灯控制器定点,搭载“新世代”系列车型;尾灯控制器配套上汽大众,产品首次进入大众配套体系;车灯控制器获得东风本田定点,标志着公司产品全面切入丰田、本田、日产和铃木等日系主流汽车品牌。我们认为公司灯控产品市场拓展顺利,有望立足全球高端汽车市场,为公司发展提供稳定助力。卡位域控制器高壁垒赛道,新能源客户布局领先。公司率先布局底盘域控制器赛道,实现DCC到ASC的产品迭代。依托在底盘空气悬挂控制器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率先布局底盘域控制器赛道。第一代DCC自适应悬挂控制器,通过电控的方式调节液力减震器的阻尼,让车辆灵活在普通、运动和舒适等驾驶模式间切换;2021年公司在DCC基础上突破第二代ASC空气悬架控制器,并成功获得比亚迪、吉利、小鹏等客户项目定点;根据公司公告,其第三代底盘域控制器产品已获得比亚迪项目定点。2022H1公司获得国内头部新势力车企的车身域项目定点,首次将域控产品从底盘域拓展至车身域,为公司全面进入域控制器领域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依托在底盘域、车身域产品技术积累,持续拓展优质客户,打开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风险因素:下游汽车需求持续低景气;合资公司整合不及预期;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的风险。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专注控制器领域,产品质量与技术全球一流。公司在核心客户大众集团二季度受到国内局部疫情反复和俄乌冲突影响、造成欧洲汽车供应链承压的背景下,收入仍实现同比增长,利润仅小幅下滑,体现了良好经营韧性。特别是公司新能源车相关业务实现收入1.10亿元,同比+76%,将充分受益于下游新能源客户放量带来的利润增长。公司新能源、智能化控制器在手订单充沛,逐步开始放量,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首次将域控产品定点从底盘域拓展至车身域,成长空间广阔。我们维持公司2022年EPS预测为1.29元,考虑到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进展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客户开始向自主新势力高端客户拓展,上修23/24年EPS预测至1.77/2.43元(原预测为1.72/2.35元),考虑到公司2022-24年业绩复合增速预计为37%,参考智能汽车细分赛道龙头可比公司(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等行业PEG=1.2,基于谨慎性原则,给予公司2023年40xPE的估值,对应目标价71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14.85亿元,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13.52%
壹石通(688733)事件:壹石通发布公告2022年中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9亿元,同比+79.36%;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96.52%;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79.51%。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1.41亿元,同比+55.1%,环比-7.71%。报告期内公司票据到期或贴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上半年-0.31亿增长至0.33亿元;新增研发人员较多以及研发材料投入增加,公司研发支出1472万元,同比+45%。投资要点:电池/电子/阻燃材料高速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围绕新能源产业旺盛需求,实现电池/电子/阻燃材料高速增长,对应营收分别为2.31亿/0.48亿/0.14亿,同比增长81.04%/83.16%/49.57%。电池材料方面,新增客户保持增长,海外出货占比提升;已成为宁德时代勃姆石核心供应商,对储能/消费类电池持续渗透。电子材料方面,球形氧化铝在锂电池导热粘接胶领域销量同比提升显着;阻燃材料方面,锂电池阻燃防火领域客户采购量同比快速增长。H2投产项目释放产能,助力业绩提升。1)勃姆石:公司IPO项目0.6万吨产能和蚌埠4万吨产能分别于2022年下半年/2022年第四季度陆续投产;再募资项目20,000吨锂电池涂覆用勃姆石,已获得批复;2)电子材料:IPO项目5000吨/年电子功能填充材料、怀远15,000吨电子通讯用功能粉体材料,预计均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再募投项目包括15,000吨电子功能粉体材料;3)阻燃材料:定远一期1万吨氢氧化镁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并启动设备安装,有利于公司实现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的部分原材料自供。此外,壹石通碳中和产业园项目稳步进行,中远期规划环保陶瓷化防火材料、新能源电池用勃姆石、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等相关产能产线。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深耕电池隔膜涂覆材料领域,作为行业龙头,勃姆石产品引领高增长,三大业务板块齐发力;在扩张产能放量后,预计业绩增长空间较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收8.45亿、16.57亿、25.26亿,对应P/E分别为53.68、22.94、13.27,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成熟新技术冲击;产能释放和消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行业周期性波动。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79.36%;归母净利润8389.63万元,同比增长+96.52%
孚能科技(688567)事件描述孚能科技公布2022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52.2亿元,同比+495%,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30%,扣非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19%。事件点评规模效应显现,近三年来公司首次单季度盈利。孚能科技公布2022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52.2亿元,同比+495%,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30%,扣非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19%。毛利率14%,同比+8pct,净利率-3%,同比+23pct。单季度来看,公司Q2营收36.9亿元,同比+624%,环比+141%,Q2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269%,环比+135%,Q2毛利率16%,同比+10pct,环比+10pct,Q2净利率2%,同比+12pct,环比+18pct。虽然公司上半年整体仍然亏损,但亏损幅度已大幅减少,公司Q2近三年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一方面是由于顺利提价,另一方面是得益于规模效应,公司Q2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上游成本虽在上涨,向下传导亦顺利。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上游锂资源供给相对刚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自去年8月开始从9.1万元/吨快速上涨,于今年4月初达到阶段高点49.7万元/吨,涨幅高达446%。在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涨的巨大压力下,公司管理层锐意进取,与戴姆勒和广汽等主要客户积极沟通,达成了新的定价机制,顺利传导了部分成本,为公司盈利提供了保障。推出大软包SPS电池系统,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公司近期推出全新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SuperPouchSolution),该方案相比传统方案,第一将使材料成本降低33%,体积利用率提升至75%,与4680圆柱电池相比高出12%,循环寿命高出2倍,散热效率提高60%。第二,SPS系统对材料系统兼容程度大大增强,从高镍三元到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等材料体系都能适用。第三,SPS系统可以在标准底盘下进行灵活调节,实现一款电芯适配全系车型。镇江产能投放顺利,未来量增逻辑通顺。公司目前总产能21GWh,包括赣州工厂5GWh和镇江工厂一期、二期各8GWh。同时,公司在建项目还有镇江工厂三期8GWh、芜湖一期12GWh。近期,公司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达成新的合作协议,将在赣州建设总计30GWh的新能源电池项目,未来产能将进一步扩大。与海外大客户合作进一步深化,盈利确定性提升。2022年9月,公司与戴姆勒签订多年供货协议之补充协议,戴姆勒先行分期支付2.5亿元人民币作为公司产线调整改造服务费,表明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认可,未来公司与戴姆勒的合作更加深入,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确定性。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年营业收入为274亿元、3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亿元、27亿元,按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1倍、13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供给释放过快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等。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52.23亿元,同比增长+495.48%;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29.59%
中青旅(600138)中青旅(600138.SZ) 发布 2021 年半年报: 全年来看: 2022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62 亿元/yoy-.18.69%;实现归母净利润-2.05 亿元/yoy-709.3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43 亿元/yoy-412.36%。 22H1 年公司毛利率为 12.91%,同比-9.22pcts;净利率为-11.08%,同比-12.98pcts。 22Q2单季度来看: 公司营业收入为 14.81 亿元/yoy-30.21%,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归母净利亏损 0.93 亿元/yoy-193.94%。业绩下滑主要系北京、上海等城市受疫情扰动致使公司经营承压所致。销售费用率下降, 管理及财务费用率上升幅度较大。 从财务指标表现来看,2022H1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23.03%,同比+2.95pcts, 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 用 率为 9.91%/8.99%/3.97%/0.16% ,分别 较 2020 年同期 变 化了-0.84pcts/2.65pcts/1.18pcts/-0.05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较疫情前 2019 年同期下降幅度大,主要是疫情扰动下费用支出减少所致;管理费用率增加主要是营收减少,折旧摊销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增加主要是营收减少,银行借款增加所致。随防疫精准发展公司运营恢复常态,公司各项费用率表现有望接近疫情前同期水平,并在降本增效推进下不断减少。乌镇:上半年经营同比下滑,蓄能疫后发展。 2022H1, 乌镇景区剔除房地产后营收 1.29 亿元/yoy-74.59%;净利润亏损 2.1 亿元;接待游客 23.92 万人次/yoy-90.02%。业绩波动主要是长三角地区持续受疫情扰动使经营期间客流表现不佳,且西栅景区及乌村 4 月 2 日-5 月 31 日闭园、东栅景区 4 月 2 日-7 月7 日闭园造成影响所致。针对疫情对跨省出游的波动性影响,乌镇景区聚焦周边市场拓展,紧抓亲子游客群,推进旧有设施更新改造, 以餐饮特色化及服务品质升级推动商务会议及本地婚宴市场发展,通过精准营销为疫情后发展蓄力供能。古北水镇:北京疫情扰动至业绩表现不佳,品牌形象持续铺设后续有望放量。2022H1, 古北水镇实现营收 2.43 亿元,同比-28.01%;净利润亏损 0.97 亿元;接待游客 35.94 万人,同比-50.22%。 古北水镇于 5 月 13 日-5 月 31 日闭园,日常经营期间也受疫情影响客流下降,因而业绩承压。 疫情平稳期, 古北水镇开通中青旅大厦往返古北水镇专车发力本地客源营销, 延续“季节+节气”主题策划,推出传统京味民俗活动、冰雪嘉年华等演艺活动, 营销上借助多节目活动宣传景区形象。古北水镇具备旅游资源优势及较高景区知名度,随疫情防控形势稳定, 出行受阻减少, 前期宣传铺垫将推动景区客流快速恢复。整合营销业务稳中求进,旅行社和酒店业务尚待恢复。 2022H1,公司整合营销服务收入为 3.51 亿元,同比-52.11%;净利润亏损 0.22 亿元,主要是疫情反复使部分业务延期取消所致; 酒店业务收入为 1.51 亿元,同比-24.16%,净利润亏损 0.42 亿元,主要是疫情反复客户减少所致。整合营销服务上,中青博联聚焦大客户活动,参与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 2022 博鳌亚洲论坛热带雨林展等高规格活动,保持领先优势;山水酒店坚持一店一策,严控成本费用,加快数字化转型,并通过多渠道进行营销,下半年常态化防控阶段业绩有望向好。投资建议: 公司受疫情扰动业绩承压, 但随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稳定, 公司受疫情扰动承压的旅游产品服务、整合营销服务、景区经营及酒店业务有望快速恢复, 此外景区经营业务在旅游行业周边游/休闲游发展趋势以及濮院景区投入运营两大因素推动下, 客流空间有望持续扩大,景区经营业务后续有望成为利润增长主驱动力。预计 23-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9/5.01 亿元,对应 23-24PE 为 26/16X, 首次覆盖, 给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新项目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28.62亿元,同比增长-18.69%;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709.34%
容百科技(688005)投资要点事件:2022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5.53 亿元,同比增长 221.62%;归母净利 7.36 亿元,同比增长 129.27%;扣非归母净利 7.23 亿元,同比增长 173.43%;其中,2022Q2 营收 63.85 亿元,环比增长 23.54%;归母净利 4.43  亿元,环比增长 51.58%;扣非归母净利 4.26 亿元,环比增长 43.89%。Q2 业绩符合预期,单吨净利环比提升:22H1 公司正极销量约 3.5 万吨,同比增幅约 70%。其中 Q2 出货约 1.7 万吨,环比基本持平。公司供应链管理能力优异,前驱体自供水平高,叠加产品结构优化,Q2 单吨净利 2.4 万元,环比提升约 41%。拓宽产品结构,产能稳步扩充:22H1 公司产品结构中高镍材料占比超 90%,单晶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 40%,9 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  80%,已在半固态电池应用。目前公司多款高电压中低镍产品已通过国内外头部客户的认证,预计明年上半年开始批量出货,公司设计的高镍产线是兼容 8 系和 9 系产品,高镍产线可向下兼容中低镍产线。 产能方面, 公司湖北基地达到 12  万吨/年产能;贵州基地达到 4 万吨/年产能,年底将实现约 8 万吨产能;韩国 1-1 期 0.5万吨/年产线已验收,1-2  期 1.5 万吨/年近期封顶,年底将达 2 万吨/年产能;仙桃基地年底预计达 3 万吨产能。预计 22 年底实现正极 25 万吨/年产能、前驱体 9.6 万吨/年产能。新型材料进展超预期:钠电正极方面,普鲁士白与层状氧化物技术水平均处于行业内领先, 目前已实现每月吨级出货, 预计 2023 年实现每月百吨稳定出货。磷酸锰铁锂方面,新工厂已完成调试,拥有 6200 吨/年产能,并向两轮车头部企业稳定出货  200  吨/月以上,公司正在积极配合四轮车头部企业进行新车型开发,预计锰铁锂与三元掺混产品在今年年底完成量产认证,纯用产品在 2023年 Q1 完成量产认证,2023 年实现在部分车型的批量化应用。盈利预测:考虑到欧洲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影响高镍正极出货量,我们调整公司 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0 和 27.0 亿(前值 20.1、29.9 亿),对应 PE 23X 和 16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115.53亿元,同比增长+221.62%;归母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增长+129.27%
华扬联众(603825)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02亿元,同比-21.84%;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30.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31.49%;毛利率14.67%,同比+3.15pct,净利率1.15%,同比-0.26pct。上半年,疫情扰动频繁,客户营销需求减少导致营业收入下降,主营品牌营销业务品类优化带动整体毛利有所提升。公司2022HI经营性现金流为-3.88亿元,同比下滑256.64%,主要由于大量支付到期供应商款导致。夯实营销主营内功,“元宇宙+营销”打开新空间。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传播代理服务独家供应商和国际公共关系服务商,公司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参与完成了服务保障工作,北京冬奥会全球收视率屡创历史新高,更是成为在数字平台上观看人数最多的一届,印证了公司过硬的营销实力。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元宇宙+营销”的多元化商业场景:①底层技术: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发布《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2.0》,当选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正式委员单位,并与中国移动、上海燃麦等国内元宇宙领军企业合作;②运用场景:打造“内容生产一营销推广一支付交易”闭环,公司旗下的新画幅文创获得秦陵博物院文创数字藏品发行授权,旗下公司紫禁兰台文化联合故宫学校开发运营的故宫云课APP发行数字徽章;③交易环节:与工商银行签署“数字人民币封闭实验框架协议”,联合开展数字人民币封闭试验合作。打造数字文化IP矩阵,探索新一代数字化商业业态。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大力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公司主导和参与泛娱乐动漫、数字藏品、游戏、文化教育、虚拟人及XR等数字内容的制作、生产和发行,并开发自主IP产权形象内容,尝试打破虚拟与现实边界,与新生代消费者共创新场景。投资建议:公司作为老牌全域营销公司,依托强大的IP矩阵、数字人民币的资质壁垒、虚拟人的技术资源、中移动的数字化业务底层技术支持,以元宇宙生态作为新的传播载体,在文化数字化体系应用场景的搭建进程中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和资源禀赋,看好公司未来打造数字新生态的商业潜力。考虑到业绩受疫情影响因素,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3.77/4.42亿元,EPS分别为0.97/1.49/1.75元,对应PE分别为17/11/9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影响、新业务推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43.02亿元,同比增长-21.84%;归母净利润5571.81万元,同比增长-30.01%
伊之密(300415)事件一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20亿元,同比增长13.04%;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减少9.1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减少11.54%。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收10.22亿元,同比增长8.80%;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减少17.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减少19.19%。事件二2022年9月8日,公司公众号披露云海金属引进2台伊之密LEAP7000T超大型智能压铸机,这是继LEAP1250T、1400T、3500T之后,双方再次达成深度合作。简评营收增长稳健,受益于销售力度增强和海外业务布局完善化2022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制造业景气度整体承压,而公司营收维持稳健增长,主要受益于:①分产品来看,公司注塑机业务稳定增长,实现收入14.39亿元,同比增长17.40%,高于压铸机和橡胶注塑机各自-4.38%、-9.26%的增速,主要系公司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加大销售力度,在保持国内品牌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抢占了外资注塑机品牌的高端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份额。②分地区来看,公司海外市场营收4.41亿元,同比增长21.30%,高于国内8.73%的增速,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海外市场布局的产能配套设施并逐步投入使用。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销售网络,实施本土化投资和经营战略,目前已有超40个海外经销商,业务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毛利率、净利率承压,主要受大宗商品涨价影响2022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0.39%、12.50%,同比分别减少6.30、3.04个pct。毛利率下降明显,主要由于:①公司所处的行业景气度相对疲软,需求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终端销售价格有所下降。②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高企,材料成本增加,注塑机和压铸机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0.32%和28.47%,同比分别下降6.88、6.00个pct,导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下半年公司毛利率有望修复。③执行新收入准则,运输费从销售费用中改为在营业成本中体现。净利率同比降低幅度小于毛利率,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期间费用率17.31%,同比下降2.84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46%、4.56%、0.01%、4.27%,同比分别-1.86、-0.44、-0.85、+0.32个pct,其中销售费用降低,主要由于会计政策变更,财务费用降低,主要因为上半年人民币贬值导致汇兑收益大幅增加。注塑机业务发展稳健,一体化压铸客户拓展顺利注塑机业务表现优于行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版图:①据智研咨询数据,2016-2020年,中国塑料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年复合增速为7.99%,其中,注塑机是塑料机械中产值最高的设备。同期,公司注塑机业务收入由8.66亿元增长至20.24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3.64%,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2H1公司注塑机业务实现收入14.39亿元,同比增长17.40%,增速保持稳健。②上半年公司在FE系列的基础上开发了FF全电动注塑机,产品系列进一步完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③公司积极布局海外销售网络,实施GoLocal策略提高服务能力和响应速度,叠加价格优势,积极开拓潜在海外新市场,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30%。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机遇,重型压铸机业务顺利推进:①从产品拓展来看,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一体化压铸”大潮,刺激超大型压铸机需求增长,公司紧跟行业趋势,推出LEAP系列重型压铸机,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完成6000-9000T产品的研发,成为国内领先的超大型压铸机提供商。②从客户拓展来看,2022年5月,公司与一汽签约LEAP9000超大型压铸机,目前已完成总装,预计下半年可交付;2022年8月,公司中标重庆长安4台7000T超大型压铸机项目,标志着公司产品性能和交付能力获得市场高度认可;9月8日,公司获得云海金属2台LEAP7000T超大型智能压铸机的订单。产能扩充进行时,公司未来成长可期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推进产能扩张规划。①注塑机产能方面,国内,顺德五沙第三工厂的主体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完成建设后预计扩大产能约达20亿;海外,印度古吉拉特邦新工厂已经建设完毕,开始逐步投入使用,预计首期工程建设完成后产能约3-4亿左右。②压铸机产能方面,重型压铸机生产车间计划在2022年年底前建成投产,预计年产能为60-90台。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25、6.67、7.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27.18%、19.32%,对应PE分别为19.22、15.11、12.67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内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行。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19.20亿元,同比增长+13.04%;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9.10%
振华新材(688707)投资要点事件: 2022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4.4 亿元,同比增长 161%;归母净利润 6.7亿元,同比增长 341%;扣非净利润 6.6 亿元,同比增长 347%。其中, 2022Q2营业收入 28.1 亿元,环比增长 11%;归母净利润 3.2 亿元,环比下降 5%;扣非净利润 3.2 亿元,环比下降 6%。 公司 2022Q2 毛利率为 18.36%,同比增长2.82pcts,环比下降 0.68pct;2022Q2 净利率为 11.31%, 同比增长 4.55pcts,环比下降 1.97pcts。出货稳步增长,产能加速放量:预计 22H1 公司出货量 2 万吨,其中 22Q2 公司出货量近 1 万吨,环比略有下滑,公司 Q2 吨净利约 3.2 万元/吨,维持高位;我们预计 22 年全年出货 5-5.5 万吨。产能方面,公司现有正极材料产能 5 万吨,包括义龙一期、二期合计 4 万吨,沙文一期 1 万吨。 预计随着沙文二期 2.6万吨 22Q4 投产,公司 2022 年年底产能达到 7.6 万吨。高镍产品占比提升:  公司高镍、中高镍低钴产品性能逐渐得到客户认可并开始大批量供货,2022H1 公司高镍 8 系产品营收 18.3 亿元,占三元材料整体35.45%。钠电正极稳步推进:公司凭借在一次颗粒大单晶领域多年的技术沉淀,在钠离子正极材料领域研发已经取得实质性突破。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层状氧化物路线,已实现吨级产出并销售。钠电产线与公司三元产线兼容,因钠离子正极材料采取两次烧结,单吨三元正极产线可转化 1.3-1.5 吨钠电产线。盈利预测:公司是业内领先的三元正极厂商,已实现中镍 5 系和 6 系、高镍 8系、超高镍 9 系产品全覆盖,并率先抢占钠电正极材料新赛道,预计 22-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12、14 亿(前值为 1 1、14 亿),对应 PE 估值为 18、15 倍。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54.40亿元,同比增长+161.09%;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340.92%
行动教育(605098)核心观点2022H1 扣非归母净利润 0.42 亿元, 疫情扰动下逆势盈利。 2022H1, 公司营收 2.01 亿元/-16.7%; 归母净利润 0.49 亿元/-35.7%; 扣非归母净利润 0.42亿元/-38.7%, 系疫情导致上海校址停课, 《校长 EMBA》 校址外开课, 运营成本增加。 2022Q2, 营收 1.03 亿元/-38.1%; 归母净利润 0.41 亿元/-42.9%;扣非归母净利润 0.37 亿元/-43.0%。 分业务, 管理培训收入 1.76 亿元/-17.8%, 占比 87.4%/-1.2pct; 管理咨询收入 0.24 亿元/-6.3%, 占比11.8%/+1.3pct; 其他业务(图书销售为主) 收入 163.3 万元/-29.1%。合同负债方面, 2022H1, 公司合同负债(客户预付的培训、 咨询款项不含税部分) 为 7.66 亿元, 同比+11.2%, 环比+0.1%; 公司合同负债中, 管理培训业务预收账款 7.38 亿元, 占比 96.3%, 管理咨询业务预收账款 0.28 亿元,占比 3.7%。 合同负债稳健提升, 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随着未来疫情形势好转, 业绩有望逐步得到释放。毛利率保持稳健, 收入下滑致费用率略有承压。 利润端, 2022H1, 公司毛利率 78.3%/-1.5pct ; 净 利 率 24.8%/-7.0% ; 2022Q2 , 公 司 毛 利 率79.6%/-2.6pct, 净利率 40.1%/-3.4pct。 疫情压力下, 公司通过增加单次开班学员人数、 多班合并上课等方式提升运营效率, 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健。 费用端, 2022H1,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53.5%/+6.1pct, 其中, 销售费用率24.3%/+4.9pct, 系收入下滑所致; 管理费用率 20.1%/+5.2pct, 折旧摊销费用、 会议费等增长, 叠加收入下降所致; 研发费用率 7.1%/+1.6pct, 系研发人员薪酬提升; 财务费用率-8.1%/-5.5pct, 系存款利息收入增加。6 月排课率恢复至 80%, 股权激励计划绑定核心员工。 3 月《校长 EMBA》 上海总部校址受疫情影响停止线下授课, 5 月疫情好转, 导师团分散前往低风险城市线下授课, 6 月排课率已恢复至约 80%, 随疫情企稳, 排课率与课程销量有望提升。 22 年 7 月, 发布 2022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计划向 150 名激励对象授予 258.2 万份股票期权, 两个行权期业绩目标分别为 2022 年度合同负债增加额 7.00 亿元/净利润 1.72 亿元; 2023 年度合同负债增加额 8.20 亿元/净利润 2.00 亿元。风险提示: 疫情扰动线下停课、 讲师流失、 行业竞争加剧、 业务拓展低预期。投资建议: 依托于完善的课程体系与师资资源, 公司品牌力强劲, 短期疫情扰动不改变公司长期增长逻辑, 叠加 OMO 平台有望持续贡献新的业务增量,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 5.63/7.30/9.30 亿元, 分别同增1.3%/29.7%/27.5%; 归母业绩分别为 1.73/2.24/2.86 亿元, 分别同增1.3%/29.2%/27.8%, 维持“增持” 评级。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16.75%;归母净利润4930.70万元,同比增长-35.68%
福莱特(601865)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0亿元,同比增加81%,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下降20%,实现毛利率22.6%,同比下降25.4pcts;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0亿元,同比增加93%,实现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加34%,实现毛利率23.7%,同比下降13.7pcts,环比改善2.3pcts。投资要点:产能释放助力收入增长,原材料涨价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公司2022H1实现光伏玻璃业务收入64.68亿元,同比增加94.5%,毛利率23.0%,同比下降27.3pcts。公司收入端高速增长主要系公司产能释放,叠加光伏玻璃价格较高所致,公司22H1点火1条产线,新增日熔量总计1200t/d,同时今年上半年光伏玻璃整体价格处于较高位置(3.2mm,2.0mm光伏玻璃上半年均价23.7、18.2元/平);毛利率下降主要因为去年光伏玻璃供不应求,行业整体价格居高,今年面临一定的高基数问题,同时原材料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公司成本端受一定挤压。产能扩张稳健推进,龙头地位进一步深化公司在22H1新投产一条产线,新增日熔量1200t/d,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经拥有日熔量产能15800t/d。同时公司在建项目饱满,其中包括安徽5座1200吨/d窑炉(预计2022H2投产),江苏拟投建的4座1200t/d和3座1200t/d窑炉预计于2023和2024年陆续投产。根据公司现有产能以及在建项目,预计2022年底公司将拥有名义产能2.18万t/d,龙头地位进一步深化。深化石英砂资源布局,成本优势逐步深化公司在报告期内完成了对安徽大华东方矿业、安徽三力矿业100%股权的收购,对应石英砂开采储量4386万吨,同时公开竞价获得安徽凤砂矿业13号段玻璃用石英岩采矿权,对应储量1.17亿吨,采购规模630万吨/年。近年来,石英岩原矿价格大幅上涨,预计未来1-2年内仍将维持高位,公司陆续完成石英砂布局有望深化成本优势,改善公司盈利能力。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光伏玻璃龙头企业,产能稳步扩产,石英资源布局逐步落地。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8亿元、40.77亿元、50.6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1、1.90、2.36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29、21、17倍,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73.04亿元,同比增长+81.34%;归母净利润10.03亿元,同比增长-20.48%
盐湖股份(000792)投资要点:2022H1实现扣非后净利润91.18亿元,同比增长333.88%。公司发布2022H1业绩报告,2022H1实现营收173.04亿元,同比增长180.81%;归母净利润91.58亿元,同比增长333.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1.18亿元,同比增长333.88%;基本每股收益1.7336元。氯化钾、碳酸锂量价齐升,带动公司业绩同比大幅提升。分产品看,2022H1公司氯化钾实现收入106.65亿元,同比增长112.30%;累计生产264万吨,同比增长5.4%;销量296万吨,同比增长12.5%,产销率112%;平均售价3603元/吨,同比提升100%;毛利率为81.05%,同比提升15.96个百分点。碳酸锂实现收入51.64亿元,同比增长1003.02%;累计生产15253吨,销售碳酸锂15004吨,产销率98%;平均售价34.42万元/吨,同比增长414%;毛利率为92.64%,同比提升33.22个百分点。有望受益钾肥及碳酸锂行业景气延续。受全球范围内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植物和农作物生长均受到了影响,粮食危机将不断扩大肥料需求,且俄乌冲突带来的钾肥供给不确定性仍旧存在,供需缺口将延续。根据卓创资讯,截至2022年9月9日,氯化钾价格为4267元/吨,同比上涨14.54%。而碳酸锂受下游新能源车及储能行业高速发展影响,市场需求持续高涨,市场价格维持高位。根据百川资讯,截至2022年9月9日,电池级碳酸锂(四川99.5%min)报价50.3万元/吨,同比上涨251.75%。锂盐规模持续扩张,打开未来成长空间。随着控股子公司蓝科锂业投资建设的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沉锂装置于6月全线完成试车,公司现1+2万吨/年碳酸锂装置的全部达标达产。在此基础之上,公司拟投资70.8亿元建设4万吨/年基础锂盐(2万吨/年碳酸锂+2万吨/年氯化锂)项目,进一步巩固卤水提锂的行业龙头地位。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85、166.27、192.90亿元,对应EPS为2.81、3.06和3.55元/股。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2年13-15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36.57-42.20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173.04亿元,同比增长+180.81%;归母净利润91.58亿元,同比增长+333.09%
宁德时代(300750)投资要点公司发布22H1中报,营收1129.7亿元,同比+156%,归母净利润81.7亿元,同比+82%,扣非归母净利润70.5亿元,同比+80%,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86.8亿元,同比-27.4%。22Q2营收642.9亿元,同比+158%,环比+32%,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164%,环比+347%。盈利能力确定性改善。公司2021年毛利率26.3%,22Q1毛利率14.5%,22Q2毛利率恢复至21.8%,盈利能力在22Q1承压后,随着公司完成与客户的协商调价,并在第二季度逐步实施落地,盈利空间得到修复。海外业务不断拓展,新建产能支撑全球业务扩长。公司与宝马集团达成一项长期协议,从2025年开始,宁德时代将为宝马集团“新世代”车型架构的纯电车型供应标准直径为46毫米的新型圆柱电池,这些产品将在位于中国和欧洲的两座电池工厂生产,每座工厂供应宝马的年产能高达20GWh。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宣布在匈牙利东部城市德布勒森建设电池工厂,规划产能为100GWh,投资金额73.4亿欧元。这也是继德国工厂后,宁德时代在欧洲建设的第二座工厂。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22H1盈利确定性修复,预计盈利空间将维持稳定,我们上调全年预期,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2、443.3、580.0亿元,对应公司9月9日收盘价452.22元,PE分别为39.4、24.9、19.0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国际政治博弈带来政策负面影响;公司新技术推广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1129.71亿元,同比增长+156.32%;归母净利润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
罗莱生活(002293)事件:公司公布2022年半年报,二季度业绩承压下滑。①2022H1公司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2/2.23/2.08亿元,同比-5.7%/-21.11%/-21.73%。②2022Q2公司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6/0.63/0.65亿元,同比-9.2%/-36.32%/-29.37%。直营受冲击较大,加盟渠道展现韧性小幅下滑。①2022H1公司实现线上/直营/加盟/其他渠道/美国收入分别为6.27亿元/1.36亿元/8.14亿元/2.38亿元/5.67亿元,分别同比-8.70%/-20.5%/-4.91%/-23.25%/+12.9%,其中2022H1直营门店/加盟门店分别较2021年末门店净变动+7/+30家。(1.1)线上渠道下滑主要系4-5月份上海疫情对线上发货造成影响,6月份恢复较好;(1.2)上半年直营渠道收入下滑较多主要系疫情主要冲击一线城市(尤其上海地区受到冲击较大),对公司直营门店影响较大;(1.3)加盟渠道逆势扩张,且较21H1新增226家门店,对收入有一定贡献,此外,加盟渠道位于低线城市,受疫情影响较小,终端零售基本不受太大影响,使得下滑幅度较小;(1.4)其他渠道主要为团购渠道,大幅下滑主要系二季度因上海疫情影响,销售人员开展团购业务受阻,且大部分团购客户主要位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华东地区;(1.5)美国业务出现较好增长,主要系在手订单较为充分,且部分一季度因海运来不及发货的订单延至二季度发货。②2022H1公司实现线上/直营/加盟/其他渠道/美国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9.34%/66.84%/45.57%/32.84%/32.23%,同比+4.01/+0.39/+0.06/-5.88/-2.67pct。线上毛利率增长较好主要系高毛利率的罗莱主品牌占比提升,低毛利率的LOVO占比下滑(罗莱主品牌:LOVO=6:4);其他渠道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团购业务促销加大力度;美国毛利率下滑主要系油价上涨带动海运费提升。期间费用率增长及新增防疫费用支出导致归母净利率下滑。①2022H1公司实现毛利率/归母净利率/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43.32%/9.35%/8.74%,同比-0.61pct/-1.83pct/-1.79pct。②2022Q2公司实现毛利率/归母净利率/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45.05%/5.79%/5.94%,同比-0.5pct/-2.47pct/-1.7pct。归母净利率略有下滑主要系费用率有所增长及新增疫情停工损失费用(1092.68万元)。③二季度期间费用率略有增长。2022Q2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5.97%/5.92%/2.24%/-0.74%,分别同比增长0.68pct/下降1.1pct/增长1.36pct/增长0.31pct,销售费用率略有增长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增长;二季度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公司对管理费用较好管控。家具类及其他饰品类存货大幅增长带动存货周转率提升。2022H1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存货账面价值/应付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68/14.99/5.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99%/增长17.05%/下降1.66%,存货增长较多主要系枕芯类/其他饰品及家具类产品存货同比+7.06%/16.66%/78.38%,存货大幅提升主要系6月底为夏季产品准备售卖的时间点(疫情使得发货时间点延后),且疫情造成部分存货尚未发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36/187/71天,分别同比增长0/增长33/增长2天。盈利预测:公司为国内家纺龙头,运营能力及品牌效应行业领先。同时,公司持续保持高分红比例,较好回馈股东。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受控,公司将恢复较好增长,公司目前也正在全力准备冲刺下半年业绩。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7.2/8.3/9.6亿元,同比增长0.5%/16.3/15.1%,对应9月9日收盘价,PE分别为12.0X/10.3X/9.0X。风险提示: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消费环境恢复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影响终端零售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23.82亿元,同比增长-5.70%;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21.11%
绿的谐波(688017)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1H22,公司实现收入2.4亿元,同比+32.3%;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9.9%;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20.9%。业绩符合预期。在机器人行业对高性价比谐波减速器的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下,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潜力。维持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6/3.4/4.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局部疫情反复影响减弱后,公司业绩重回高增长。1H22,由于华东地区疫情的影响,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出货量同比下滑11.2%。公司在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依然实现了30%以上的收入增长。分季度来看,1Q22,公司受疫情影响较大,实现收入0.94亿元(+22.0%)、归母净利润0.37亿元(+0.18%)。2Q22,在局部疫情反复的影响减弱后,公司实现收入1.5亿元(+39.7%)、归母净利润0.55亿元(+17.4%)。人形机器人兴起,有望拉动谐波减速器需求快速增长。特斯拉计划在今年9月30日的AIDay上展出人形机器人TeslaBot。特斯拉的入局,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阶段过渡到商业化阶段。从特斯拉官方介绍资料来看,TeslaBot拥有40个关节,我们预计单台TeslaBot将使用10~20个谐波减速器。相较而言,单台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对谐波减速器的需求为3~4个。如果人形机器人能成功商业化,预计将大幅拉动谐波减速器的需求。国产替代趋势明确,产能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在全球工业机器人用的谐波减速器市场中,公司市占率约15%~20%,国产替代趋势明确。人形机器人对谐波减速器的需求量大,出于产品降本的考虑,我们预计,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用的谐波减速器市场中将获得更大份额。截至2021年底,公司产能约30万台。今年公司有望将产能提升至50万台或以上,这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业务拓展能力。风险因素:工业机器人行业受宏观因素影响,持续不景气的风险;谐波减速器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速度低于预期的风险。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6/3.4/4.6亿元,现价对应PE为114/89/66倍。在机器人行业对高性价比谐波减速器的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下,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半年报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32.28%;归母净利润9164.05万元,同比增长+9.87%
净利润-120000.00万元至-110000.00万元
预计减亏
净利润620000万元至660000万元,下降幅度为36%至32%
业绩预降
净利润-10240万元至-7340万元
业绩预亏
净利润312991.47万元左右,增长幅度为757.16%左右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5000万元至5800万元,增长幅度为36.96%至58.87%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42000万元至-40000万元,增长幅度为18.81%至22.68%
预计减亏
净利润-23000.00万元至-16000.00万元,下降幅度为404.53%至311.85%
业绩预亏
净利润7000.00万元至7500.00万元,增长幅度为43.07%至53.29%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25000万元至29000万元,下降幅度为43.63%至34.62%
业绩预降
净利润5500万元至6100万元,增长幅度为33.62%至48.20%
业绩预增
净利润25637万元至29299万元,增长幅度为5%至20%
业绩预增
净利润69232.26万元左右,增长幅度为22.79%左右
业绩预增
净利润3400万元至3800万元,增长幅度为46.52%至63.76%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74500万元至81000万元,增长幅度为15.10%至25.14%
业绩预增
净利润11000万元至12500万元,增长幅度为41.22%至60.48%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2369.14万元左右,下降幅度为59%左右
业绩大幅下降
净利润7200万元至7800万元,增长幅度为28.54%至39.26%
业绩预增
净利润393074.51万元至464542.60万元,增长幅度为10%至30%
业绩预增
净利润6000万元至7000万元,增长幅度为64.66%至92.10%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22736.98万元至28937.98万元,下降幅度为45%至30%
业绩预降
净利润165000万元至175000万元,增长幅度为62.20%至72.03%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22800万元左右
预计增亏
净利润7796.19万元左右,增长幅度为114.15%左右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445428.00万元至519665.00万元,下降幅度为40%至30%
业绩预降
净利润500万元至750万元,下降幅度为81.5%至72.25%
业绩大幅下降
净利润-41600万元至-28000万元
业绩预亏
净利润2900万元至4100万元,下降幅度为90%至86%
业绩大幅下降
净利润-600.00万元左右
预计减亏
净利润-9980万元至-8320万元
业绩预亏
净利润-61400万元至-31400万元,下降幅度为182.75%至142.32%
业绩预亏
净利润38300万元至41000万元,增长幅度为50%至60%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2000万元至3000万元
预计扭亏
净利润5800万元至6300万元,增长幅度为44.73%至57.21%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61000万元至65000万元,增长幅度为93.77%至106.48%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70000万元至-50000万元,增长幅度为-37.50%至1.79%
预计续亏
净利润-75000万元至-55000万元
预计减亏
净利润-155000万元至-120000万元
业绩预亏
净利润-900万元至-600万元
预计增亏
净利润-298000万元至-278000万元
业绩预亏
净利润-16000万元至-11000万元
业绩预亏
净利润100000万元至103000万元,增长幅度为301.34%至313.38%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9000万元至12500万元,下降幅度为87.65%至82.85%
业绩大幅下降
净利润12300万元至16000万元
预计扭亏
净利润-46000万元至-30000万元,增长幅度为22.07%至49.18%
预计减亏
净利润5103.00万元至7654.00万元,下降幅度为75.22%至62.83%
业绩大幅下降
净利润-1000000万元至-700000万元
预计减亏
净利润10000万元至13000万元
预计扭亏
净利润-225000万元至-150000万元
预计增亏
净利润45000万元至55000万元,下降幅度为52.05%至41.39%
业绩大幅下降
净利润16000万元至22000万元,下降幅度为57.24%至41.21%
业绩大幅下降
净利润-1100000万元至-800000万元,下降幅度为389.54%至310.58%
业绩预亏
净利润1500万元至2250万元
预计扭亏
净利润-96000.00万元至-80000.00万元
业绩预亏
净利润-117580万元至-107580万元,下降幅度为3314.05%至3023.69%
预计增亏
净利润-40000万元至-27000万元,增长幅度为41.34%至60.41%
预计减亏
净利润-58000万元至-39000万元
业绩预亏
净利润225000万元至245000万元,下降幅度为64.11%至60.92%
业绩大幅下降
净利润-21000万元至-18000万元
业绩预亏
净利润50000万元至75000万元,下降幅度为89.07%至83.61%
业绩大幅下降
净利润58660万元至66481万元,增长幅度为50%至70%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2485万元左右
业绩预降
净利润1800万元至2700万元,增长幅度为102.08%至103.13%
预计扭亏
净利润-250000万元至-170000万元
预计减亏
净利润-320000万元至-200000万元
预计增亏
净利润-9500万元至-7800万元,增长幅度为26.48%至39.64%
预计减亏
净利润76000万元至81000万元,增长幅度为73%至84%
业绩大幅上升
净利润-36000万元至-25000万元,下降幅度为527.4%至396.81%
业绩预亏
净利润-27000万元至-22000万元,下降幅度为99.74%至62.75%
预计增亏
净利润16000万元至20000万元,下降幅度为92.25%至90.32%
业绩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