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versation_id
int64
1
953k
category
stringclasses
14 values
dataset
stringlengths
3
22
language
stringclasses
4 values
conversation
list
7,127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某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疫情发生学校基本情况及患者发病基本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集患者和厨师的粪便及肛拭子标本及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海淀区某学校7日内累计发现患者119例,临床症状以呕吐(94.1,112/119)、腹痛(46.2,55/119)为主,无住院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学生病例平均年龄6.38岁,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11岁。患者分布在22个班级,主要分布在一年级某班,共35人(占30.17)。共采集粪便及肛拭子标本134份,检出病例诺如病毒阳性7份,病例札如病毒阳性1份,餐饮从业人员札如病毒阳性5份。剩余食品、桶装水、饮水机入水及出水口涂抹标本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病例集中的班级及宿舍水卫生学指标异常;住宿、教室位于阴面、水卫生学指标异常与发病有关(<0.05)。结论 该起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以呕吐、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并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报告标准;首发病例发现和隔离不及时,呕吐物消毒不规范是导致传染源出现由点及面的接触传播、病例集中出现的主要原因,但不排除水传播的可能;应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疫情监测和学生吐泻物的消毒处理,防止类似疫情的发生。\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 } ]
7,128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目的 建立尖锐湿疣(CA)患者血清和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HPV)6b型E7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PCR扩增HPV 6b E7全长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u002FHPV 6b E7,原核表达产物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进一步经镍螯合亲和层析法(Ni-NTA Agarose)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以间接ELISA方法分别对56例CA患者、8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和宫颈分泌物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另取43例宫颈癌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同时用PCR方法对56例CA组织标本进行HPV6bDNA的检测。结果 从CA组织标本中扩增的HPV 6b E7全长基因与标准序列(GenBank登录号:NC001355)同源性为99.5%.HPV 6b E7融合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了较高效的表达(40μg\\u002Fml)。经间接ELISA检测,CA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癌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吸光度(A)均值分别为1.82±0.48、1.36±0.39和1.39±0.27.CA组宫颈分泌物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值分别为0.63±0.26和0.53±0.06。经PCR检测,CA患者组织HPV 6b E7DNA阳性率为78.6%(44\\u002F56)。与PCR检测结果比较,HPV6bE7特异性IgG和sIgA抗体用于检测CA患者HPV 6b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68.2%(30\\u002F44)、54.6%(24\\u002F44),特异性均为100%(12\\u002F12)。结论 CA患者血清和宫颈分泌物HPV 6b E7特异性抗体,用于诊断HPV 6b感染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HPV 6b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assistant":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及宫颈分泌物HPV 6bE7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流行病学意义" } ]
7,129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起题目:\n目的 了解和分析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和分布特点。方法 对2010年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监测网络的470 770名集体和散居儿童中发生的意外伤害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年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48%,其中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66%,散居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11%,城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36%,区县(农村地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52%;集体儿童高于散居儿童,农村儿童高于城区儿童。儿童伤害发生原因构成顺位依次是跌伤(70.54%)、动物伤害(8.48%)、烧烫伤(5.75%)、钝器伤(3.92%)和交通道路伤(3.48%)。儿童意外伤害发生部位依次是头面部(60.00%)、腕和手(15.48%)、膝部和小腿(11.70%)、肘和前臂(4.54%)、肩部和上臂(2.99%)。意外伤害病例中,轻度意外伤害占85.35%,中度意外伤害占9.12%,重度意外伤害占0.57%。其中去医院门诊\\u002F急诊的儿童占49.66%,需住院或重症监护的儿童占2.06%,在家中或托幼园所就地处理的儿童占43.34%。结论 2010年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48%,发生原因主要以跌伤、动物伤害、烧烫伤、钝器伤以及交通道路伤为主,不同年龄、区域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特征及临床特征存在差异。", "assistant": "广州市七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分析" } ]
7,130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探讨5类高发慢性病及慢性病患病数目对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2002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访问的10 501名老年人的调查信息作为基线数据,随访该队列人群至2014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5类高发慢性病及慢性病患病数目对不同年龄组老年人ADL的影响。结果 与不患任何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比较,患高血压可增加各个年龄组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65~74岁组增加43(=1.43,95:1.14~1.79),75~89岁组增加21(=1.21,95:1.02~1.43),90~105岁组增加20(=1.20,95:1.02~1.43);患糖尿病使65~74岁组老年人ADL受损风险增加102(=2.02,95:1.29~3.17),患脑血管病使ADL受损风险增加79(=1.79,95:1.24~2.58);在整个老年群体中,患1种慢性病使ADL受损风险增加13(=1.13,95:1.02~1.25),患≥2种慢性病使ADL受损风险增加25(=1.25,95:1.13~1.40);患≥2种慢性病使65~74、75~89岁老年人ADL受损风险分别增加50(=1.50,95:1.21~1.87)、17(=1.17,95:1.01~1.38)。结论 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ADL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65~74岁组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或多种慢性病共患均可增加其ADL受损风险。”", "assistant": "慢性病对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影响的队列研究" } ]
7,131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起题目:\n目的 探讨江苏省农民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1∶2病例对照研究,按同性别、同村庄和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的匹配原则,对121例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和242名对照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缺乏安全指导、喷洒农药前不阅读标签、不退步打药、用手擦汗、药械滴漏、打药时身体受到污染和打药过程中身体感到不适仍继续打药与生产性农药中毒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缺乏安全指导、喷洒农药前不阅读标签、用手擦汗、药械滴漏4项为农民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25(95%CI:1.35~3.74)、1.95 (95%CI:1.19 ~ 3.18)、1.97 (95%CI:1.20 ~ 3.24)、1.82 (95%CI:1.10~3.01)。结论 江苏省农民生产性农药中毒与缺乏安全指导、喷洒农药前不阅读标签、用手擦汗、药械滴漏等危险因素有关。", "assistant": "江苏省农村居民生产性农药中毒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 ]
7,132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对12种由乳腺临床检查(CBE)、乳腺超声检查(US)和乳腺钼靶X线检查(MAM)单独和联合使用组成的乳腺癌筛查模式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期为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筛查最优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利用2008-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同期开展的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项目和乳腺癌有组织筛查项目所获得的信息和成本数据,结合文献相关参数,建立Markov决策树模型。采用队列分析法,以1年为循环周期,共循环40年,模拟10万名45岁女性人群中各种筛查策略下的成本效果。增量成本效果比作为筛选优势策略的指标。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不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大小。结果 在10万名45岁女性中采用不同的筛查策略,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两年1次CBE结合对阳性者进行US和MAM并联筛查的模式最具成本效果,每挽救1个生命年的成本为182 526元,每增加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的成本为144 386元,在可接受的阈值内。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最优模式下,上海地区因乳腺癌发病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每增加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的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4 836元。结论 上海市女性两年1次CBE结合对阳性者进行US和MAM并联筛查最具成本效果。从社会角度,该筛查模式可以在上海地区推广。\n将上述文本总结为一句话。", "assistant": "上海市女性乳腺癌不同筛查模式的成本效果分析" } ]
7,133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目的 分析2002-2010年浙江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暴发疫情病原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CA24v)流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与遗传特性。方法 选取浙江省不同年份的CA24v流行株,采用RT-PCR扩增基因序列,并与国内外流行株进行全基因组及VP1、3C区序列比较分析。结果 浙江省2002年和2010年CA24v全序列为7456~ 7458 bp,编码含221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聚蛋白,2010年的Zhejiang\\u002F08\\u002F10较2002年的毒株在5’端非编码区的第97、119位各存在一个T碱基插入,Zhejiang\\u002F08\\u002F10与2002年以来的分离株各区段氨基酸同源性为94.7%~ 100.0%,与近60年来CA24流行代表株全序列中各区段氨基酸的平均差异率以2A区与3A区最大,分别达8.4%和7.3%,3D区最小,仅为1.9%.1987年与2002年以来的CA24v毒株在全序列上共存在38个和20个氨基酸的稳定变异.2002-2010年CA24v的组间遗传距离分析表明,3C区较VP1区更为稳定,CA24v的早年流行株Jamaica\\u002F10628\\u002F87在3D区上可能存在重组,而在近年流行株中未发现该现象。结论 CA24v以时间序列为主逐年进化,地域间虽存在差异,但影响较小。自2002年起,由CA24v引起的AHC-直在浙江省本地散在流行。”", "assistant": "浙江省2002-201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病原体CA24v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
7,134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年龄的人群分布特征,为制定适宜的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8个省(市、区)33 653名大学生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国大学生14岁前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1.9%,男、女生分别为2.8%和1.1%(P<0.01);15~18岁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男、女生分别为6.4%和2.1%;19岁后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男、女生分别为6.9%和2.6%。大学生首次性行为的发生年龄与父母学历、所在地区和家庭结构密切相关。来自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居住在东中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大学低年级学生,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较晚。结论 应加强对两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高以及家庭结构不完整的青少年的性教育。\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中国18省市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年龄的人群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
7,135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重量指数(PI)的孕前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从湖南省浏阳市37个乡镇中随机抽取14个乡镇,自2008年4月始收集所有在妇幼保健机构登记建册,并计划1年内生育且愿意抽血检测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组成孕前队列,随访追踪其妊娠结局。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和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进入队列1368人,其中已怀孕产生单胎活产妊娠结局且资料完整者611人。在611名新生儿中,平均出生体重(3.26±0.43)kg,出生身长(50±0.46)cm,出生PI为26.08±3.43。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前经济收入水平(OR=6.920,95%CI:1.089~43.974)和血清皮质醇水平(OR=5.121,95%CI:0.886~29.611)是低PI新生儿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OR=3.736,95%CI:0.848~16.461)和中心性肥胖(OR=6.846,95%CI:1.441~32.532)是高PI新生儿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OR=0.169,95%CI:0.029 ~ 0.995)和胰岛素水平(OR=0.141,95%CI:0.016~ 1.277)是高PI新生儿的保护因素。结论 新生儿出生PI与孕前经济收入水平、文化程度、腰围及胰岛素、LDL-C和皮质醇水平有关。育龄妇女在孕前如能检测相关指标,并通过运动、饮食等途径进行调整,可预防非正常PI新生儿的出生。\n将上述文本总结为一句话。", "assistant": "孕前因素对新生儿出生重量指数的影响" } ]
7,136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分析6省市部分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按全国6个行政区划分别抽取1个省或直辖市,每个城市抽取中学(初中一、二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和小学(一至六年级)各10所。共收回问卷60 334份,有效问卷57 904份,有效率为96.0%。按《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要求检查视力及开展问卷调查,采用一般统计描述、Pearson 检验、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方法分析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6省市调查的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55.7%,其中女生(59.7%)高于男生(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6~8岁组、10~12岁组、13~15岁组和16~18岁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35.8%、58.9%、73.4%和81.2%,呈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父母近视、计算机显示屏与眼的距离、读写时胸部距桌边沿不足一拳(10 cm)、眼距离书本不足一尺(约30 cm)、写字时手指距离笔尖一寸(3 cm)、每天睡眠时间、最近1周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下午学校安排体育活动的时间、家中电视机的大小、是否限制看电视/计算机的时间为近视的影响因素。结论 调查地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并受遗传因素、户外活动时间、用眼行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中国6省市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
7,137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给下面文本起标题:\n目的 评估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8-2012年在上海市两家结核病定点医院发现9名耐多药患者中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相同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本研究对此进行流行学调查,并对9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传播关系。结果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将9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两个有传播关系的网络,一个为包括7株结核分枝杆菌(5例和2例患者分别来自不同的医院)的大簇,一个为只有2株结核分枝杆菌的小簇。两个簇之间相差1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提示两个簇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基于菌株SNP差异构建的传播链显示了每个簇内菌株的传播方向和耐药突变积累的过程。结论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研究耐药结核病的传播网络,能准确判断传播路径和方向,识别传染源和传播缺失环节。", "assistant":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 ]
7,138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了解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利用心理测定量表调查3个城市3 600名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采用t检验、x2检验分析中学生体育锻炼频率、体育锻炼行为变化阶段相关性,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心理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中学生每周锻炼时间为(2.66±1.801)d,81.4%的学生锻炼时间<4 d.5个行为阶段中37.3%的学生处于体育锻炼行为的前意向阶段,23.6%的学生处于意向阶段,20.5%的学生处于准备阶段,仅有18.6%的学生处于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并随着变化阶段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有所增加;5个行为阶段间的改变策略(F=77.442,P<0.001)、决策平衡正向效应(F=29.498,P<0.001)、负向效应(F=14.784,P<0.001)和自我效能(F=135.544,P<0.001)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前意向阶段到维持阶段改变策略、决策平衡正向效应、自我效能得分随着变化阶段的提高而增加,而决策平衡负向效应随着变化阶段的提高而减少。结论 中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其锻炼行为存在阶段性差异,但大多数学生处于初级阶段;心理因素在不同变化阶段发挥作用不同,提示对不同体育锻炼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健康促进效果。\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与心理因素分析" } ]
7,139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出率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为A组,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B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入组患者高危型HPV E6/E7 mRNA和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HPV E6/E7感染率和荧光定量PCR检查效率,分析HPV E6/E7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A组阳性76例,阳性率为76.0%;B组阳性13例,阳性率为13.0%;A组阳性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22,0.05)。宫颈癌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率(76.0%)高于高度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者(26.1%)、低度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者(17.6%)和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者(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15,=0.001;=9.114,=0.001;=18.241,<0.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HPV E6/E7mRNA检出率高,且随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加重,其HPV E6/E7 mRNA阳性率越高。\n将上述文本总结为一句话。", "assistant": "高危型HPV E6/E7 mRNA与宫颈癌相关性分析" } ]
7,140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了解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入组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HIV\\u002F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u002FAIDS入组时基本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治疗HIV\\u002FAIDS共5 788人,新治疗人数逐年增多.79.7%为江苏省籍,性别比为4.69∶1,平均年龄为(39.9±12.6)岁,已婚者占55.8%。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者占52.0%。感染途径主要为男男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91.9%),入组时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187 cell\\u002F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间隔M为4.0个月。男性、>59岁、未婚、外省籍、在医院治疗和高基线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江苏省HIV\\u002F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有所提前,但仍有大部分HIV\\u002FAIDS治疗较晚,其HIV阳性发现较晚是主要原因,HIV感染者早发现能力仍需加强。\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江苏省2005-2013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
7,141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评估和建立用于常规监测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分子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上海市腹泻人群DEC的监测。方法 使用丹麦SSI分子诊断试剂盒对DEC参考菌株进行验证试验及制定DEC-PCR诊断、分离的操作规程(DEC-PCR-SOP),并检测2012年6-9月上海市3家临床医院腹泻病例粪便标本。结果 经26株DEC参比菌株验证,SSI分子诊断试剂盒的特异性为100%; 1887份腹泻病例标本共分离得到218株DEC(乳糖阳性181株,乳糖阴性37株),其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118株、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90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9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1株、志贺菌18株,总阳性率为l1.6%;监测地区DEC腹泻病例中以EPEC占优势,而EPEC腹泻病例中又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外籍DEC病例以ETEC占优势,新生儿ETEC病例占5岁以下低年龄组腹泻病例的1\\u002F3。结论 经评估DEC-PCR-SOP用于4种DEC常规监测的数据结果可信。国内食源性监测网络实验室应不断完善4种DEC诊断和参比能力。\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子诊断方法的评估及其在监测中的应用" } ]
7,142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SCL/P)是一类常见的出生缺陷,遗传致病因素一直是其病因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拟基于家系设计在WNT代谢通路基因中探索亲源效应对NSCL/P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人群为"唇腭裂的基因组学国际合作组研究"项目在中国地区募集的806个NSCL/P核心家系。利用对数线性模型探索WNT基因及其单体型的亲源效应与疾病的关联,采用检验探索亲源效应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后,统计学检验的显著性阈值设为3.47×10)。NSCL/P家系中位于 rs4074668- rs12725747单体型(T-A)具有亲源效应,且经Bonferroni校正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2.74×10)。但该单体型的亲源效应与环境因素(被动吸烟、复合维生素补充)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结论 WNT代谢通路基因可能通过亲源效应影响NSCL/P的发生风险。位于基因rs4074668-rs12725747单体型(T-A)亲源效应与NSCL/P发病风险存在显著关联。未来仍需其他独立样本验证以进一步确认WNT代谢通路在NSCL/P发生中的作用。”", "assistant": "中国人群WNT代谢通路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亲源效应分析" } ]
7,143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探讨北京市气温热浪(热浪)对当地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 运用病例交叉设计方法,分析北京市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期间热浪对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每日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人数的影响。选择死亡发生前第7天作为自身对照,分别计算不同长度的危险期OR值,以最高OR值及其对应的危险期来反映热浪过程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影响的大小、滞后天数及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期间共发生5次热浪。第1次持续9 d,最高气温为38.8℃,平均湿度为46.7%,居民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脑血管疾病死亡和AMI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84(95%CI:1.128~1,697)、1.776(95%CI:1.456~2.167)和1.276(95%CI:0.905~1.799);第2次热浪持续3 d,最高气温为36.8℃,平均湿度为61.0%,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85(95%CI:0.678~2.826)、1.300(95%CI:0.726~2.329)和2.000(95%CI:0.684~5.851);第3次热浪持续7 d,最高气温为41.5℃,平均湿度为58.5%,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2.613(95%CI:2.116~3.228)、2.317(95%CI:1.875~2.863)和3.088(95%CI:2.098~4.546);第4次持续3 d,最高气温为39.6℃,平均湿度为31.9%,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33(95%CI:0.724~2.457)、2.429(95%CI:1.007~5.856)和3.333(95%CI:0.917~12.112);第5次热浪持续4d,最高气温为37.4℃,平均湿度为42.0%,3种死因每日死亡OR值分别为2.333(95%CI:1.187~4.588)、1.727(95%CI:0.822~3.630)和1.800(95%CI:0.603~5.371)。结论 (1)热浪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有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为2~4d,其中AMI死亡的滞后期较短,为0~2d;(2)热浪开始当天日最高气温较前一天升温的幅度越大,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影响的滞后期越短,死亡风险越大,对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更大;(3)热浪期间日最高气温的波动可以增加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assistant": "气温热浪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 } ]
7,144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给下面文本起标题:\n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质量及夜间睡眠时间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资料源自2015年3-6月中国长江中下游4个城市部分3~6岁学龄前儿童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学龄前儿童发育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夜间睡眠时间和质量,通过长处与困难量表(SDQ)了解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有效问卷共8 900份。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夜间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与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结果 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率分别为9.0、13.9、18.9、25.5、13.6和16.2,除情绪症状异常率女童高于男童,其余各项异常率男童全部高于女童。睡眠质量好、较好和较差/很差分别为3.9、52.9和4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控制性别、年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和父母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与夜间睡眠较短的儿童相比,夜间睡眠较长的儿童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的风险较低,值(95)分别为0.86(0.77~0.95)、0.85(0.78~0.93)、0.85(0.79~0.92)、0.87(0.81~0.93)、0.83(0.76~0.91)和0.82(0.76~0.89);与睡眠质量好的儿童相比,睡眠质量较差/很差的儿童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的风险升高,值(95)分别为3.26(2.40~4.42)、2.86(2.16~3.78)、2.60(2.00~3.38)、1.96(1.52~2.54)、4.02(3.06~5.27)和2.56(1.96~3.35)。结论 夜间睡眠时间短和睡眠质量差对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产生负面影响。", "assistant": "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性研究" } ]
7,145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与甲基-CpG-结合蛋白2(MeCP2)异常表达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7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113例(CINⅠ45例;CINⅡ/Ⅲ68例)和宫颈正常(NC)妇女6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组织中FHIT及MeC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Kruskal-Wallis 检验、检验、趋势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GMDR)评价交互作用。结果 随着宫颈癌变的进展,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率(=18.64,<0.001,趋势检验=18.08,<0.001)逐渐升高,FHIT mRNA(=27.32,<0.001;趋势检验=12.65,<0.001)与蛋白(=47.10,<0.001;趋势检验=29.79,<0.001)表达量逐渐降低,且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率与FHIT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0.226,<0.001)。MeCP2 mRNA(=26.19,<0.001;趋势检验=11.81,=0.001)与蛋白(=69.02,<0.001;趋势检验=47.44,<0.001)表达量均逐渐升高。MeCP2蛋白表达量与FHIT mRNA比值呈正相关(=0.254,<0.001),与FHIT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0.213,=0.001)。GMDR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在CINⅡ/Ⅲ组,MeCP2蛋白高表达、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及mRNA和蛋白低表达存在交互作用;在SCC组,MeCP2 mRNA和蛋白高表达、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及mRNA和蛋白低表达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MeCP2 mRNA和蛋白高表达、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及mRNA和蛋白低表达,均可增加宫颈癌变的风险,且在宫颈癌变中具有协同作用。", "assistant":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甲基-CpG-结合蛋白2异常表达与宫颈癌变的关系及交互作用" } ]
7,146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分析HBsAg阳性母亲HBV感染状况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关系。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25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按0-1-6免疫接种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并随访至婴儿1周岁,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母亲及婴儿外周血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载量。结果 HBsAg阳性母亲共检测出6种HBV感染模式,常见模式"HBsAg(+)、HBeAg(+)、抗-HBc(+)"(模式一)与"HBsAg(+)、抗-HBe(+)、抗-HBc(+)"(模式二)所占比例最多(92.5,208/225);母亲HBV感染为模式一时,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11.3)低于母亲HBV感染为模式二时的婴儿无/弱应答率(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0,=0.029),随着母亲HBeAg水平的升高,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呈现下降趋势(=4.86,=0.028);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结果显示,母亲HBeAg与降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发生风险有关(=0.598,95:0.378~0.947);HBsAg阳性母亲HBV DNA阳性率为54.2,未发现母亲HBV DNA阳性与其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有关(=0.22,=0.640)。结论 HBsAg阳性母亲HBV感染模式以"HBsAg(+)、HBeAg(+)、抗-HBc(+)"与"HBsAg(+)、抗-HBe(+)、抗-HBc(+)"模式为主,且该2种模式下婴儿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情况有所不同;母亲HBeAg可能是其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保护因素;尚未发现HBsAg阳性母亲HBV DNA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有关联。\n将上述文本总结为一句话。", "assistant": "HBsAg阳性母亲HBV感染状况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关系" } ]
7,147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给下面文本起标题:\n目的 探讨母亲身高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研究数据来自武汉健康宝贝出生队列。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该队列招募11 311名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分娩单胎活产儿的孕妇。通过问卷调查、查阅保健手册和病历记录收集资料。共选取11 07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身高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164 cm)。依据末次月经确定孕周,并将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的分娩定义为早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身高与早产的值以及95。结果 11 070名孕妇早产发生率为5.9%(650/11 070)。控制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身高164 cm组增加46%(=1.46,95:1.16~1.83)。身高每增加1 cm,早产的风险减少3%(=0.97,95:0.95~0.99)。结论 身高较矮的孕妇其早产风险增加,应加强对该类型孕妇的监测,降低早产的发生风险。", "assistant": "母亲身高与早产的相关分析" } ]
7,148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探索超重/肥胖成年人体脂与血压关联中血脂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55岁超重/肥胖个体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血压、血脂、体脂率指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体脂率与血压关联中血脂的中介效应。结果 男性和女性体脂率与SBP、DBP均呈正相关(SBP: 值分别为0.208 3和0.188 4,DBP:值分别为0.205 2和0.209 6,值均<0.001)。男性体脂率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0.142 2,<0.01),与LDL-C水平呈正相关(=0.180 5,<0.001);女性体脂率与TC、LDL-C水平均呈正相关(值分别为0.172 1和0.233 5,<0.001)。控制体脂率后,男女性TC、TG水平与DBP均呈正相关(男:值分别为0.095 6和0.090 5,女:值分别为0.117 6和0.083 1,值均<0.05),且女性TG水平与SBP呈正相关(=0.127 2,<0.001);女性体脂率与DBP的关联中,LDL-C水平具有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19 4,<0.05),中介效应百分比为9.26%。结论 体脂率与血压呈正相关,男性体脂率与血压关联中血脂无中介效应,女性体脂率与血压关联中LDL-C水平具有中介效应。", "assistant": "超重/肥胖成年人体脂与血压关联中血脂中介效应的分析" } ]
7,149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起题目:\n目的 研究运动和膳食干预对小学生代谢综合征(MS)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市海淀区8所小学1~5年级1564名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运动或膳食干预,运动组主要采取“快乐10分钟”方法,膳食组采取营养健康教育方法,分别于基线和干预后检测全体学生的身高、体重、腰围、血脂、血糖、血压。结果 基线调查时MS检出率为9.0%。采用膳食和运动干预方法在改善MS组分(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舒张压、腰围)取得一些效果,且膳食干预比运动干预效果更显著。干预后膳食干预组MS检出率从10.4%下降到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均升高。膳食干预对女生效果较好;大龄学生的运动干预效果比低龄好;膳食能显著改善非超重和超重学生的MS组分异常个数。结论 目前北京市小学生MS检出率较高,营养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MS检出率和明显改善其组分异常个数,比运动干预效果更显著,干预效果受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 "assistant": "运动和膳食干预对儿童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 ]
7,150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预测海门市男性肝癌死亡趋势,并定量描述肝癌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特征。方法应用男性肝癌1993-2006年的年龄标化死亡率(SMR)构建GM(1,1)模型,预测SMR至2012年。同时,以每4年为一间隔的肝癌死亡密度(MD)拟合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的梯度模型,并进行模型拟合优度评价和模型比较,筛选最优模型;根据APC全模型和最优模型的拟合结果评估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利用最优模型预测MD至2012年。结果根据构建的GM(1,1)残差修正模型对SMR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07年SMR预测值为48.578\\u002F10万,相对误差为-1.267%;2008-2012年男性SMR轻微下降,最低值为45.578\\u002F10万(2012年).APC梯度模型拟合优度检验及模型比较结果显示,年龄-时期模型为最优模型(△G2=9.065,AIC=202.544).APC模型的曲率估计结果显示,曲率改变显著的年龄组为36.5~40.5岁(-0.368)和64.5~68.5岁(-0.489),队列作用的曲率改变主要发生在1956-1959年(C21949.5,1967.5=-0.492);年龄-时期模型的分层相对危险度估计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年龄效应呈升高趋势,至64.5~68.5岁组后开始下降;时期越晚相对危险度越低。年龄-时期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2005-2012年肝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年龄、时期和部分队列效应可以预测肝癌死亡率趋势;未来几年肝癌死亡率会略微下降,但仍处于较高发病状态。\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江苏省海门市1993-2006年肝癌死亡率时间趋势分析" } ]
7,151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目的 监测北京市≥15岁人群吸烟及戒烟状况,评价《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效果。方法 2014年和2016年参照全球成年人烟草调查的原则和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法从北京市324个街道/乡镇中抽取50个,再从每个街道/乡镇抽取2个居/村委会,共计100个监测点;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监测点抽取100个家庭户;用掌上电脑从所有满足条件的家庭成员中以简单随机抽样法自动抽取1名≥15岁的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以入户调查形式获得数据。用SPSS 20.0软件的复杂抽样数据分析模块,以基本权重、未应答权重和后分层校正调整权重的乘积进行加权,计算现在吸烟率、每日吸烟率、戒烟率等指标,并估算可信区间。结果 2014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有效个人问卷8 484份和9 372份,总体应答率分别为86.5和96.5。2014年北京市≥15岁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3.4,2016年为22.3,按照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现在吸烟者的数量减少了19.9万人。每日吸烟者比例由2014年的20.7下降到2016年的19.2。现在吸烟者的日平均吸烟量由2014年的14.6支上升为2016年的15.4支。戒烟率由14.9上升为16.8。现在吸烟者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尝试一次戒烟的比例由2014年的22.3上升为2016年的23.2。现在吸烟者有戒烟意愿的比例由2014年的11.6上升为2016年的15.5。过去12个月看过医生的吸烟者中,收到医生戒烟建议的比例2014年和2016年分别为58.9和59.2。2016年人群中过去12个月内尝试过戒烟的现在吸烟者中戒烟门诊和戒烟热线的知晓率分别为36.8和29.5,7.7的知晓者去过戒烟门诊,5.5的知晓者使用过戒烟热线。结论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1年≥15岁人群现在吸烟率下降。下一步应加大戒烟服务宣传,提高现在吸烟者对戒烟服务的知晓,促进其寻求戒烟服务。”", "assistant": "控烟条例实施1年对北京市15岁及以上人群烟草使用的影响" } ]
7,152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起题目:\n目的 探讨男同性爱者(gay)与双性爱者(Bi)中有自杀意念者的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并分析其与自杀意念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法对gay/Bi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从有效问卷中获取有自杀意念者,并依照自杀意念组的年龄隋况在无此意念者中选取比较组进行比较。结果调查的gay/Bi中有自杀意念者占20.2%。自杀意念组性向为同性、婚姻状况为未婚者多于比较组(P〈0.05)。自杀意念组在曾经向同性买性、近一年性交时曾出过血、曾去外地与陌生同性性交、16岁前曾遭受成年同性性虐待、有性施虐与受虐行为、有过主动或被动吻肛行为、有过主动或被动指交行为、每周饮酒至少一次或更多、曾因性向和/或同性性活动受到gay伤害、曾因性向和/或同性性活动受到异性爱者伤害等方面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曾因性向和/或同性性活动受到gay(WaldX^2=6.637,P=0.010)及异性爱者(IValdX^2=5.835,P=0.016)伤害是导致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自杀意念的gay/Bi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性行为显著多于无此意念者。减少社会对gay与Bi人群的歧视及伤害可能对遏制艾滋病的流行有一定作用。", "assistant": "有自杀意念的男同性爱者/双性爱者艾滋病高危行为研究" } ]
7,153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分析中国成年人不同饮酒行为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调查数据,根据BMI和腰围(WC)分别划分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行为与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纳入249 873名调查对象,男性饮酒量与BMI和WC间大体呈"J"形的曲线关系。以不饮酒者作为对照,少量饮酒组患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比例较低,男性的值分别为0.65(0.59~0.71)和0.93(0.88~0.98),女性的值分别为0.77(0.65~0.91)和0.89(0.80~0.99);男性大量饮酒组患一般性肥胖(=1.21,95:1.12~1.32)和中心性肥胖(=1.33,95:1.27~1.40)的比例最高。饮酒频率为3~5 d/周组的BMI和WC值较高,患中心性肥胖的比例也最高(男性:=1.23,95:1.16~1.31;女性:=1.13,95:0.99~1.28)。20岁前开始每周饮酒的男性患中心性肥胖的比例是不饮酒者的1.24倍(95:1.16~1.33)。饮啤酒者患一般性肥胖的比例较低(男性:=0.74,95:0.67~0.82;女性:=0.54,95:0.43~0.68)。结论 少量饮酒患肥胖的比例较低,大量饮酒者患肥胖的比例较高,开始饮酒的年龄越早肥胖的比例越高。\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中国成年人饮酒行为特征与肥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
7,154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目的 研究湖北省麻城市农村地区老年人虐待发生情况,探讨社会支持与老年人虐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整群抽取麻城市农村地区3个办事处17个行政村≥60岁的老年人,调查过去一年内虐待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社会支持以及老年人虐待情况等。结果 麻城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总虐待、身体虐待、情感虐待、疏于照顾和经济剥削的发生率分别为36.2%、4.9%、27.3%、15.8%和2.0%。控制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需要家人生活或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是总虐待的危险因素(OR=1.28,95%CI:1.01~1.63),而需要时得到家人生活或经济(OR=0.76,95%CI:0.58~0.98)、精神(OR=0.63,95%CI:0.49~ 0.82)和朋友在精神(OR=0.73,95%CI:0.59~ 0.90)上的支持和帮助是虐待的保护因素。身体虐待、情感虐待、疏于照顾和经济剥削的保护因素分别是需要时得到家人生活或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OR=0.59,95%CI:0.35~0.99)、需要时得到家人(OR=0.67,95%CI:0.51~0.89)及朋友(OR=0.67,95% CI:0.54~0.84)精神上的支持和关心、需要时得到家人生活或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OR=0.63,95%CI:0.45~0.88)、需要时得到家人生活或经济(OR=0.38,95%CI:0.14~0.98)上以及朋友或其他人精神( OR=0.42,95%CI:0.20~0.87)上的支持和帮助。结论 麻城农村地区老年人受虐待现状不容乐观,社会支持是老年人虐待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assistant": "湖北省农村地区社会支持与老年人虐待关系的研究" } ]
7,155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给下面文本起标题:\n目的 探讨父母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地贫)对新生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德保县人民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及其丈夫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经过地贫基因诊断确诊一方或双方均为地贫且有妊娠结局的父母共758对作为地贫组,选择地贫基因诊断为正常或者地贫筛查、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均为阴性且有妊娠结局的父母共758对作为非地贫组,并将地贫组按是否罹患地贫分为母亲地贫组、父亲地贫组以及父母双方地贫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妊娠结局资料,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检验以及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父母罹患地贫与新生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早产发生率在地贫组和非地贫组中分别约为6.5%、1.6%,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分别约为7.3%、0.8%。校正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后,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地贫组(a=3.45,95:1.35~8.81,=0.010)、父亲地贫组(a=4.93,95:2.16~11.21,<0.001)及父母双方地贫组(a=5.13,95:2.62~10.04,<0.001)均与新生儿早产风险增加相关;母亲地贫组(a=12.98,95:4.91~34.30,<0.001)、父亲地贫组(a=9.40,95:3.40~25.95,<0.001)及父母双方地贫组(a=10.74,95:4.44~26.00,<0.001)均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风险增加相关;父母双方罹患地贫比父母单方罹患地贫发生新生儿早产(趋势检验=22.72,<0.001)以及低出生体重(趋势检验=34.03,<0.001)的风险更高。结论 父母双方罹患地贫或任意一方罹患地贫均可增加新生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风险,且父母双方罹患地贫发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风险更高。", "assistant": "父母地中海贫血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关系研究" } ]
7,156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应用症候群监测资料评估WHO发布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监测手册(手册)中疑似病例定义和分类方法,为该手册提供现场依据和修订建议。方法 基于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项目,获取乙脑实验室确诊病例和急性脑炎症候群(AES)病例,利用队列研究中相对危险度(RR)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评估AES与乙脑病例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及其强度大小和AES对人群中乙脑病例的覆盖范围。结果 研究期间共评估病例1424例,确诊乙脑103例.AES对人群中乙脑病例,RR=4.62,95%CI:2.80~7.63;AR%=78.35%,95%CI:64.25%~86.89%;筛检敏感度为81%(95%CI:79%~83%),特异度为53%(95%CI:50%~55%),约登指数为0.33,Kappa值为0.10,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3%和97%.\\\"AES+抽搐\\\"病例定义对人群中乙脑病例,RR=9.84,AR%=89.83%。结论 AES病例定义对人群中乙脑病例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筛检作用,AES与乙脑病例间存在较强程度的关联.\\\"抽搐\\\"定义具有良好的乙脑病例筛检价值,建议在新版手册中予以采用。\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手册中疑似病例定义和分类方法的现场评估" } ]
7,157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流动人口血脂异常患病现状。方法 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来自5个调查点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及其他6类行业≥18岁就业流动人口进行等额抽样,共1 501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结果 调查资料完整的1 496人列为研究对象,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2.65(638/1 496),年龄标化患病率为42.05;高TC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90(73/1 491)、14.76(220/1 491)、4.83(72/1 496)、25.27(378/1 496)。以TG增高(H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LHDL-C)为特点的血脂异常(HTG/LHDL-C型血脂异常)占主要比例(81.97,523/638)。血脂异常与HTG/LHDL-C型血脂异常分布特点略有差异;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间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及其他行业人群患病率最高的特征相同;但不同之处为HTG/LHDL-C型血脂异常患病率随人口流动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其中TG增高的总人群、<45岁人群患病率随流动时间延长逐渐增高,血脂异常总人群患病率随流动时间延长逐渐增高。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流动人口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以HTG/LHDL-C型血脂异常为主,男性较女性患病率更高,中老年和其他行业患病率最高,流动时间更长的流动人口血脂异常患病率对流动人口患病率贡献较大。\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内蒙古自治区流动人口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型血脂异常现况调查" } ]
7,158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分析中国首批8个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 在MMT门诊开诊(基线)及运行5年后(5年评估)两个时间点,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分析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HIV感染危险行为、毒品滥用相关违法犯罪、家庭社会功能恢复等。结果 基线与5年评估调查的研究对象分别为252人和195人,其中66人参加了2次调查。基线与5年评估时研究对象在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居住状况等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参加MMT后,研究对象在毒品滥用(100.0%vs.24.1%,P<0.001)、共用注射器吸毒(19.4%vs.0.0%,P<0.001)及因毒品而与他人发生性行为(34.5%vs.0.0%,P<0.001)等HIV感染危险行为方面有显著降低。在安全套使用率(10.6%vs.25.0%,P=0.004)、有工作的比例(27.8%vs.47.7%,P<0.001)、吸毒相关违法犯罪发生率(15.1%vs.1.5%,P<0.001)及与吸毒人员交往比例(88.9%vs.31.3%,P<0.001)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MMT在降低HIV感染危险行为、恢复社会功能、减少违法犯罪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应通过加强培训等措施,提高工作人员能力及服务质量,尽可能减少脱失、延长治疗时间。”", "assistant": "中国首批8个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5年治疗效果分析" } ]
7,159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分析北京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对结核病发病的影响效应,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对北京市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9日的AQI与结核病发病例数进行回归分析,同时控制气象因素、时间趋势等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集北京市具有明确发病日期的结核病病例14 533例,排除儿童36例,共14 497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 513例,女性4 984例,成年人(15~59岁)11 290例,老年人(≥60岁)3 207例。GAM最佳单日滞后效应结果显示,AQI每增加10,总体、男性、女性及成年人结核病发病例数增加百分比分别为0.85%(95:0.26%~1.44%)、0.83%(95:0.24%~1.42%)、0.93%(95:0.24%~1.62%)及0.88%(95:0.29%~1.46%)。单日效应的最佳滞后期除男性为16 d(lag16)以外其余均为15 d(lag15)。最佳累积滞后效应结果显示:AQI每增加10,总体、男性、女性及成年人结核病发病例数增加百分比分别为1.92%(95:0.23%~3.16%)、1.94%(95:0.15%~3.72%)、2.04%(95:0.10%~3.97%)及2.00%(95:0.30%~3.69%),累积效应的最佳滞后期分别为累积滞后17 d(lag0_17)、18 d(lag0_18)、16 d(lag0_16)和17 d(lag0_17)。AQI增加对老年人结核病发病例数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市AQI对结核病发病例数的影响存在正相关关系,AQI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的结核病发病例数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别。\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北京市空气质量指数与结核病发病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 } ]
7,160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探讨少儿期缺乏关爱与中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开展的"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第三期基线调查资料,选取其中完成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9 223名≥50岁广州市中老年人,回顾性调查其少儿期是否觉得有亲密亲属关心支持、是否与母亲连续分开≥1年、是否父母双亡3个反映少儿期关爱情况的变量,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模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少儿期关爱与中老年MMSE得分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经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体力活动、吸烟、饮酒、职业、个人年收入、少儿期家庭经济环境和抑郁症状后,少儿期觉得缺乏亲密亲属的关心支持、与母亲连续分开≥1年、父母双亡与中老年MMSE得分负相关,偏回归系数值(95)分别为-0.44(-0.65~-0.23)、-0.26(-0.38~-0.14)和-0.61(-0.96~-0.27)。少儿期觉得缺乏亲密亲属的关心支持、与母亲连续分开≥1年、父母双亡均与认知障碍风险增加有关,值(95)分别为1.43(1.15~1.78)、1.26(1.08~1.47)和1.64(1.16~2.31),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者分别为1.27(1.01~1.62)、1.29(1.09~1.55)和1.75(1.19~2.55);初中及以上文化者,仅亲密亲属与中老年认知障碍风险增加相关,=2.26(95:1.41~3.50)。结论 少儿期缺乏关爱与中老年认知障碍有关,重点表现在文化程度较低者。\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少儿期缺乏关爱与中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 ]
7,161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其抑郁的介导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某综合性大学本科生共1145名,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大学生近1周内自杀意念和抑郁症状,通过基本情况问卷了解大学生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包括重大疾病、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和人际冲突,并通过中介分析探讨抑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关系中的介导作用。结果 负性生活事件中重大疾病(OR=2.5,P=0.028)、人际冲突(OR=7.2,P=0.002)和经济困难(OR=1.6,P=0.026)均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学业困难与自杀意念无相关性(OR=1.8,P=0.090)。调整抑郁变量后,重大疾病和人际冲突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经济困难对抑郁无影响,学业问题对抑郁和自杀意念均无影响,故抑郁是重大疾病和人际冲突与自杀意念的完全中介变量,而抑郁在经济困难、学业问题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无中介作用。结论 抑郁在不同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的关系路径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不同。", "assistant": "抑郁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 ]
7,162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现存活的HIV感染者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访管理(随访下沉)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推动艾滋病随访下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现场为江西省新建县、玉山县和贵溪市(目前仅在辖区内6个乡镇开展随访下沉工作)。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检测发现并确证为HIV感染者,年龄≥18岁,首次流调后随访管理≥1次,现存活。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信息、HIV感染情况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者随访下沉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373例HIV感染者,年龄(53.06±16.15)岁;男性占70.0(261/373);文盲及小学占54.7(204/373)。HIV感染者的随访下沉率为55.8(208/373),异性性传播的HIV感染者随访下沉率为58.5(190/3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务农者比非务农者(=7.36,95:2.52~21.45)、家人支持随访下沉者比家人不支持者或无家人者(=16.01,95:2.25~49.73)、不担心随访下沉遭受歧视者比担心者(=12.97,95:4.75~35.42)、信任基层随访人员者比不信任者(=5.07,95:2.19~11.76)、有艾滋病临床症状者比无症状者(=10.58,95:2.25~49.73),更容易接受随访下沉。结论 江西省农村地区现存活的HIV感染者随访下沉率较高。在这些地区开展随访下沉工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是否务农、家人是否支持随访下沉、是否担心随访下沉遭受歧视、是否信任基层随访人员、是否有艾滋病临床症状是影响HIV感染者随访下沉的相关因素。\n将上述文本总结为一句话。", "assistant": "江西省农村地区HIV感染者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访管理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 ]
7,163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分析中国登革热患者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间隔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呈正偏态分布,中位数为6d,四分位数间距为4d,有57.8%的患者间隔时间>5d。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输入病例、年长者、非流行季节及福建、云南和浙江省的病例间隔时间较长。输入病例间隔时间中位数为6d,比本地病例多1d;非流行月份比流行月份、隔时间中位数多1d;福建、云南省间隔时间中位数为7d,比广东省多1d;20岁以下患者间隔时间中位数为5d,较20岁以上人群少1天。结论 大部分登革热患者在病毒血症期不能被确诊,需要增强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尤其是在登革热的流行地区和非流行季节。\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中国登革热患者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
7,164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新鲜水果摄入与血糖控制状况的关系。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常熟市、淮安市原清河区和淮安区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19 473名T2DM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联合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两项指标评价血糖控制状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鲜水果摄入与血糖控制状况的关系。结果 62.4%的T2DM患者食用新鲜水果,随着每周新鲜水果摄入频率和每天新鲜水果摄入量的增加,T2DM患者FPG和HbA1c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与不吃新鲜水果者相比,新鲜水果摄入频率1~4次/周和≥5次/周者血糖控制差的风险分别降低20%(=0.80,95:0.73~0.87)和30%(=0.70,95:0.62~0.80),摄入新鲜水果50~99 g/d和≥100 g/d者血糖控制差的风险均显著降低,值(95)分别为0.71(0.62~0.83)和0.68(0.59~0.78)。结论 新鲜水果摄入与T2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有统计学关联,随着新鲜水果摄入频率和摄入量的增加,T2DM患者FPG、HbA1c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有助于其血糖控制。\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新鲜水果摄入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关系的研究" } ]
7,165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给下面文本起标题:\nnull 观察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因果推断时混杂因素往往会歪曲暴露与结局的真实因果关联。为了消除混杂,选择变量调整是关键所在。有向无环图能够将复杂的因果关系可视化,提供识别混杂的直观方法,将识别混杂转变成识别最小充分调整集。一方面有向无环图可以选择调整更少的变量,增加分析的统计效率;另一方面有向无环图识别的最小充分调整集可以避开未被测量或有缺失值的变量。总之,有向无环图有助于充分揭示真实的因果关系。", "assistant": "有向无环图在因果推断控制混杂因素中的应用" } ]
7,166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目的 探讨吸烟和糖尿病与脑卒中的关系,分析两者对脑卒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脑卒中患者及对照者的研究信息。以2013年徐州市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发现的91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参加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相同例数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和糖尿病与脑卒中的关系,通过Bootstrap法计算相对超额危险度比()、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以评价吸烟和糖尿病对脑卒中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吸烟与脑卒中有关联(=1.63,95:1.33~2.00);糖尿病与脑卒中也有关联(=2.75,95:2.03~3.73);吸烟和糖尿病同时存在时,与脑卒中关联增大(=8.94,95:3.77~21.19)。吸烟和糖尿病对脑卒中的相加交互作用:=3.65(95:1.68~7.94),=5.77(95:0.49~11.04),=0.65(95:0.42~0.87)。结论 吸烟和糖尿病对脑卒中具有交互作用,两因素同时存在时,对脑卒中的危害大于单因素的作用。”", "assistant": "吸烟和糖尿病对脑卒中联合效应的研究" } ]
7,167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探索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1A(TNFRSF11A)和11B(TNFRSF11B)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 以2008-2016年纳入的749例持续感染者、494例自限清除者和1 486例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利用TaqMan-MGB探针法检测TNFRSF11A rs1805034和TNFRSF11B rs2073617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它们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共显性模型结果显示,与携带TNFRSF11B rs2073617 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CC基因的个体易发生HCV感染慢性化(=1.517,95:1.055~2.181,=0.024)。隐性模型结果显示,与携带rs2073617 TT或T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CC基因的个体易发生HCV感染慢性化(=1.435,95:1.033~1.996,=0.032);相加模型显示,随着携带C等位基因个数的增加,个体发生HCV感染慢性化的风险亦可增加(=1.204,95:1.013~1.431,=0.035)。结论 TNFRSF11B rs2073617的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慢性化可能存在关联。\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TNFRSF11A和TNFRSF11B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转归的关系" } ]
7,168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调查海南省百岁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探讨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全样本横断面调查法,对海南省16市(县)百岁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主要现患疾病和生活方式等资料,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质量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的730名百岁老年人中225例存在睡眠障碍(30.8%);PSQI得分(6.44±3.05)分,主要睡眠问题为睡眠效率低(48.5%)、入睡时间长(35.5%)和日间功能障碍(2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大小便失禁、心脏病、慢性疼痛是百岁老年人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而有午睡习惯和规律饮食是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0.05)。结论 海南百岁老年人睡眠质量不佳,对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可能改善该人群睡眠水平。", "assistant": "海南省百岁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
7,169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了解小学生家长对其子女精神暴力行为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精神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中国东北地区某城市2所小学1 164名1~ 6年级小学生家长采用自填式不记名问卷调查,了解其在最近3个月内对子女施加精神暴力状况,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 164名小学生家长中有78.1%报告在最近3个月内曾对子女施加过精神暴力。父母对男童施加精神暴力的比例明显高于对女童(81.3% 74.7%,<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1.684)、母亲( =1.640 )、家长童年期有被父母精神暴力伤害经历(= 2.064)、家长对体罚儿童持容忍或赞成态度(=2.618 )、对儿童精神暴力伤害认识不足(= 1.666)、家庭经济状况差(=1.745)是小学生父母对子女施加精神暴力的危险因素。结论 调查对象中父母对子女施加精神暴力的现象非常普遍。社会应重视家长对儿童的精神暴力问题,提高对其危害的认识。", "assistant": "小学生家长对子女的精神暴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
7,170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探讨非线性自回归(NAR)神经网络拟合及预测我国HFRS流行趋势的应用。方法 使用2004-2013年全国HFRS月报告发病数序列建立ARIMA模型和NAR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4年HFRS月发病数,并比较两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结果 对于拟合集,ARIMA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平方根(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分别为148.058、272.077和12.678%,NAR神经网络分别为119.436、186.671和11.778%;对于预测集,ARIMA模型的MAE、RMSE和MAPE分别为189.088、221.133和21.296%,NAR神经网络分别为119.733、151.329和11.431%。结论 NAR神经网络对于全国HFRS流行趋势拟合及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的ARIMA模型,具有良好推广应用价值。”", "assistant": "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 ]
7,171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了解杭州市城区初中生体力活动行为与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杭州市4549名城区初中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了解初中生校内外体力活动、静态活动和对体力活动的看法。结果 4549名初中生中仅7.50%每天体力活动时间≥60 min。初中生每日校外做作业约2h,周末约3h,其他坐着活动的时间每日≥30 min和周末约2h的比例最高。初中生每天60 min参加体力活动保持健康的知晓率仅为24.63%,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学生对体力活动作用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杭州市城区初中生仍然缺乏体力活动和相关知识,应开展干预活动促进其体力活动的水平。”", "assistant": "杭州市城区初中生体力活动行为与认知状况调查" } ]
7,172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目的 对比分析贲门癌病例组与对照组血缘亲属患病风险,了解家族中危险亲属人群患贲门癌的新线索。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贲门癌病例组和对照组各772例进行逐层分析,比较两组各血缘亲属父系、母系贲门癌患病相对危险度(RR)及差异。结果 (1)合计和男性病例组一级亲属贲门癌患病危险显著高于对照组(RR=2.61,95%CI:1.44~ 4.73,P<0.01).(2)以父系和母系亲属逐层分析,合计和男性病例组父系亲属贲门癌患病危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母系亲属中男性贲门癌患病危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合计和男性病例组中父系亲属中男性、母系亲属中女性贲门癌患病危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贲门癌患者一级亲属患贲门癌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贲门癌患者父系亲属与对照组患病危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癌患者母系亲属患病危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山西省贲门癌患者血缘亲属中贲门癌发病危险人群主要是一级亲属,应对此高风险人群开展防癌知识普及和筛查。”", "assistant": "山西省贲门癌患者血缘亲属患病风险比较研究" } ]
7,173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探讨气流受限与慢性病总死亡和死因别死亡风险间的关联性。方法 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剔除基线自报患有心脏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的个体,共纳入基线时项目地区30~ 79岁的男女性研究对象各199 099和287 895例。气流受限情况采用COPD全球倡议标准(GOLD)判断。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气流受限与死亡之间的关联。结果 平均随访7.2年,累计随访3 494 079人年。21 649例在随访期间死亡。气流正常、GOLD-1~ GOLD-4等级的全人群粗死亡率(/1 000人年)分别为5.5、9.9、13.1、32.4和63.3。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与气流正常人群相比,GOLD-1~ GOLD-4的值(95)依次为0.98(0.88~ 1.09)、1.03(0.97~ 1.09)、1.62(1.53~ 1.73)和2.83(2.59~ 3.10)。气流受限等级上升,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COPD的死亡风险也上升。结论 存在气流受限或气流受限程度越严重,个体发生死亡的风险越高。”", "assistant": "中国成年人气流受限与慢性病主要死亡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 ]
7,174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监测北京市≥15岁人群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家庭的二手烟暴露情况,评价《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效果。方法 数据源于2014年和2016年北京市成人烟草调查。两次调查均覆盖北京市16个区。每次调查均采用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法,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应用电子化问卷收集相关数据。2014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100个监测点的有效个人问卷8 484份和9 372份。采用SPSS 20.0软件和R 3.4.4软件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后,估计≥15岁人群在各类场所中的二手烟暴露率,并进行检验。结果 北京市≥15岁人群在医疗机构、政府大楼、大学、中小学校(室内外)和餐馆的二手烟暴露率分别由2014年的12.8、19.7、24.3、32.8和65.7下降到2016年的6.2、10.8、12.5、19.1和32.5;酒吧/夜总会的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89.5和80.3;室内工作场所的二手烟暴露率从35.7下降到20.0;公共交通工具的二手烟暴露率由3.9下降到2.5;家庭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39.8和37.6。结论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规定的禁止吸烟场所中二手烟暴露率明显下降,实施的效果已经显现。", "assistant": "控烟条例实施1年对北京市15岁及以上人群二手烟暴露情况的影响" } ]
7,175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阐明HIV-1耐药相关突变N348I在中国艾滋病患者中的流行率及突变模式。方法用RT-PCR从血浆标本中扩增614例治疗失败和619例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HIV-1 pol基因蛋白酶(PR)反转录酶(RT)全长基因(2100 bp)。将获得的1233条序列提交斯坦福大学HIV-1耐药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比对结果,分析N348I出现的频率及模式。结果N348I突变在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中的流行率为6.5%,在未治疗患者中的流行率为0.8%。使用含齐多夫定(AZT)方案治疗的患者,N348I突变的流行率显著高于使用不含AZT方案治疗的患者(14.1% vs.4.7%,x2=10.21,P<0.01);在出现N348I突变的接受治疗的患者中,N3481均以与其他突变联合的形式出现,与胸苷类似物耐药突变(TAMs)共同发生占85.0%(34\\u002F40)、与M184V\\u002FI共同出现占52.5%。结论使用一线方案治疗失败的艾滋病患者中,N348I突变有一定流行,该突变的发生以特有突变模式出现。", "assistant": "HIV-1N348I耐药突变流行状况及突变模式的研究" } ]
7,176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分析中国部分城市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自然清除能力。方法 以沈阳、北京、长沙和昆明市HIV确证阳性的MSM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及CD4+T细胞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肝脏相关生化指标等临床信息,并进行HCV抗体和HCV-RNA检测,并将HCV抗体阳性标本分为病毒自然清除(RNA-\\u002FAb+)和慢性感染(RNA+\\u002FAb+)两种感染状态。结果 在513例HIV阳性MSM中,检出HCV抗体阳性10例(阻性率为1.94%),其中4例HCV-RNA阳性(阳性率为0.77%),除1例HCV感染者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HCV核酸检测阴性外,共5例感染者能够自然清除HCV-RNA.HCV自然清除者相对于慢性感染(病毒血症)者具有较低的氨基转移酶水平和较高的CD4+T细胞淋巴细胞水平。结论 目前调查地区HIV阳性的MSM中HC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但仍需定期监测。”", "assistant": "中国部分地区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合并HCV感染状况及其自然清除率调查" } ]
7,177
TT-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给下面文本起标题:\n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忽视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安徽省长丰县以学校为单位整群抽取2917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相关经历调查问卷对目标人群忽视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调查的2917名学生中留守儿童1694名,占学生总数的58.1%;儿童总忽视率、留守儿童忽视率、非留守儿童忽视率分别为67.4%、70.2%、63.5%。留守儿童忽视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22,P<0.000);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年龄忽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忽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障碍(相对于家庭功能良好,家庭功能中度和重度障碍OR值分别为1.628和2.341)、父母外出打工时与留守儿童联系频率较低(相对于经常联系,有时联系和很少联系OR值分别为1.299和1.844)是其危险因素;留守起始年龄较早(相对于留守时年龄≥11岁,留守时年龄6~10岁和≤5岁OR值分别为0.703和0.630)对于忽视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该地区留守儿童忽视现象普遍存在,其发生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制定预防措施时应综合考虑儿童自身和家庭的因素。", "assistant": "安徽省长丰县农村留守儿童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
7,178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肝硬化伴高血糖(LC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L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LCH组),以血红蛋白110 g/L为切点将该组分为贫血组与无贫血组,再以血清白蛋白30 g/L为切点对无贫血组再分组;以100例无肝硬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T2DM组);所有患者行HbA1c、GA、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检测,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LCH组贫血组HbA1c水平(6.76±2.20)%低于T2DM组(7.34±1.23)%,=0.06;该组的GA水平(19.10±7.47)%显著高于T2DM组(16.68±2.90)%(0.05), LCH组无贫血组白蛋白30~0.05)。(4)LCH组及T2DM组的HbA1c与FPG均呈正相关,值分别为0.45、0.76,值均<0.001;与2hPG也均呈正相关,值分别为0.33、0.81, 值均<0.001;GA与FPG均呈正相关,值分别为0.48、0.74,值均<0.001;GA与2hPG也呈正相关,值分别为0.39、0.76,值均<0.001。结论 LCH患者合并贫血(Hb<110 g/L)时,不宜采用HbA1c评估血糖水平;合并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 g/L)时,不宜采用GA评估血糖水平。”", "assistant":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在肝硬化伴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
7,179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目的 分析1979-2012年中文文献报道的10 201例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病因构成并比较南北地区的差异及不同时期的变化。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不明原因发热”为主题词,对1979年至2012年期间中文文献进行检索,命中1362篇文献。剔除病例数小于100的文献,以1961年美国Petersdorf和Beeson医生提出的定义为纳入标准,纳入43篇临床研究文献,共计10 201例患者。将该时段分早、中、后3期并根据文献所属地域分南、北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篇文献(9787例患者)阐明了性别,其中男性5063例,女性4724例.10 201例患者病因依次为感染性疾病(53.5%)、风湿免疫病(20.1%)、肿瘤(12.0%)及其他病因(6.4%),确诊率约91.8%。感染性疾病以结核(23.8%)多见,风湿免疫病以成人Still病(7.0%)多见,恶性肿瘤中以淋巴瘤(3.4%)多见,其他病因以药物热(1.7%)多见。早、中、后3期,感染性疾病构成比逐渐减少,风湿免疫病和其他病因构成比呈增加态势,肿瘤构成比中期显著高于早期和后期,原因仍未明的比例增加(P<0.05)。北方感染性疾病构成比显著低于南方,药物热等其他病因构成比显著高于南方(P<0.05)。结论 近30年来我国FUO病因的诊断仍然首先考虑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结核病的可能性。”", "assistant": "1979-2012年中文文献报道的成人不明原因发热病因构成分布" } ]
7,180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调查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的依从性,探讨影响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入选2011年1-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确诊骨质疏松症并开始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145例,调查其服该药1年的依从性,根据药物占有率(MPR)分为依从性好组(MPR ≥80%)和差组(MPR< 80%),比较两组差异,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随访到139例患者,其中依从性好者32例(23.02%),依从性差者107例(76.98%);对筛选出的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痛(OR值0.69,P=0.043)、无人提醒用药(OR值1.37,P =0.025)、担心药物副作用(OR值1.49,P=0.018)、服药种类>7种(OR值1.30,P=0.036)、不清楚远期疗效(OR值1.39,P=0.021)为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结论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的依从性差;降低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有:无人提醒服药、担心药物副作用、服药种类>7种和不清楚远期疗效;骨痛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的依从性分析" } ]
7,181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探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与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NPI-IBS)的临床差异。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至2013年确诊并治疗的PI-IBS患者(PI-IBS组)117例、非感染后IBS患者(NPI-IBS组)201例,以及31例健康体检人员(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血清样本,分析各组临床特征和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的差异。结果 (1)PI-IBS组患者的IBS发病至就诊时间长于NPI-IBS组[(19.7±10.3)个月比 (11.4±5.3)个月,5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NPI-IBS组[58.1%(68/117)比28.9%(58/201),0.05)。(3)PI-IBS组腹泻型IBS(IBS-D亚型)患者血清I-FABP水平明显高于NPI-IBS组IBS-D亚型患者[(54.8±9.3)μg/L比(12.3±6.2)μg/L,0.05)。结论 PI-IBS患者病程长、多伴有焦虑状态,且存在隐匿性肠道炎症,伴有肠黏膜上皮损伤。血清I-FABP有望成为PI-IBS检测指标。”", "assistant":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与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差异分析" } ]
7,182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分析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评价与肌肉功能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心内科住院治疗、年龄≥65岁的冠心病患者,共122例,年龄65~85岁。运用老年综合评估,评价患者的并存疾病及老年综合征。衰弱的评估采用临床衰弱评分。测量患者手握力、步速等肌肉功能指标。对评估发现手握力下降(男性<26 kg、女性<18 kg)或步速减低(<0.8 m/s)的患者,进一步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人体成分测量,包括四肢骨骼肌量、全身骨骼肌量等,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结果 所有入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合并衰弱患者28例(23.0%)、非衰弱患者94例(77.0%)。与非衰弱组相比,衰弱组患者年龄更大[(76.7±5.4)岁比(72.2±5.6)岁]、Charlson共病指数更高[2.0(1.0,2.75)比1.0(0,2.0)]、前白蛋白水平较低[(207.8±60.0)mg/L比(234.3±45.4)mg/L]、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5.89±9.57)mg/L比(1.89±2.49)mg/L]、用药种类更多[(8.11±3)种比(6.6±2.7)种],需要辅助行走(28.57%比6.38%)、合并尿失禁(39.29%比15.96 %)及营养不良(14.29%比1.06%)的比例更高,值均<0.05。合并衰弱患者的步速[(0.54±0.2)m/s比(0.91±0.22)m/s]、握力[(19.67±7)kg比(29.23±8.29)kg]明显低于非衰弱患者(值均<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手握力与四肢骨骼肌量、全身骨骼肌量,及四肢骨骼肌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0.811、0.74、0.783,值均<0.001)。结论 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的发生率较高,合并衰弱冠心病患者的肌肉功能明显减退。运用衰弱与肌肉功能评价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功能状态。\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与肌肉功能评价的横断面分析" } ]
7,183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启动子-617C\\u002FA多态性与脓毒症的易感性、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浙江温州地区174例汉族脓毒症患者和203例健康体检者的NRF2启动子-617位点多态性,分析NRF2-617C\\u002FA与脓毒症易感性、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脓毒症者NRF2-617位点突变率(CA+ AA)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59.2%比46.3%;P =0.012).(2)一般脓毒症者和严重脓毒症者NRF2-617基因型(CA+ AA)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5%比65.5%;P=0.033),但脓毒症休克者与无休克者(61.8%比57.1%;P=0.221)、脓毒症死亡者与存活者间无明显差别(56.8%比66.7%;P=0.258).(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RF2-617位点C→A突变与脓毒症易感性(OR=1.584,95% CI1.025~2.447,P=0.038)及发生严重脓毒症(OR=0.453,95% CI0.233~0.878,P=0.019)有关。结论 NRF2-617位点C→A突变与脓毒症易感性及发生严重脓毒症相关,但与脓毒症是否发生休克及预后无关。\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汉族脓毒症患者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基因启动子-617C/A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 ]
7,184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null 胃癌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新增胃癌患者67.91万,死亡49.8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2位。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大部分早期胃癌经内镜下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 "assistant": "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术期指南" } ]
7,185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植入功能不良(PG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诊断PGF并接受PBSC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输注后30 d血液学反应及回输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情况。结果 28例PGF患者接受了PBSC治疗,其中男21例,女7例。中位年龄28(12 ~50)岁.16例为原发性PGF,12例为继发性PGF。回输的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2.0(1.0 ~5.8)×108\\u002Fkg,随访至回输后6个月.28例患者中,12例(42.9%)在回输后30 d获得血液学反应,总体有效率为53.6%(15\\u002F28)。回输后发生GVHD 8例(28.6%)。最终存活16例(57.1%)。患者年龄(≤28岁/> 28岁)、性别、供者类型(同胞相合/亲缘不相合)、PBSC前是否接受预处理、初始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18 d\\u002F> 18 d)、PBSC植活时间(≤100 d\\u002F> 100 d)及回输MNC数(≤2.0×108\\u002Fkg/>2.0×108\\u002Fkg)对血细胞恢复没有影响。原发性PGF的30 d有效率(4\\u002F16)明显低于继发性PGF(8\\u002F12) (P =0.022)。结论 rhG-CSF动员的PBSC治疗可作为继发性PGF的一种治疗方案,但对于原发性PGF疗效欠佳。\n将上述文本总结为一句话。", "assistant":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供者外周血采集物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功能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 ]
7,186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目的 探讨巢乱蛋白2 (DVL2)在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其对软骨破坏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和骨关节炎(OA)患者及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和健康大鼠膝关节软骨中DVL2蛋白表达。将DVL2过表达慢病毒转染入CIA大鼠膝关节后,观察其对CIA大鼠关节软骨的影响;将DVL2过表达慢病毒转染入RA患者膝关节软骨细胞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软骨细胞中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 RA患者膝关节软骨组织中DVL2蛋白表达高于OA患者(2.04±0.76比0.97±0.37,2.815, 0.044)。CIA大鼠膝关节软骨中DVL2蛋白表达高于健康大鼠(2.18±0.68比0.92±0.05,2.921, 0.042)。转染DVL2过表达慢病毒后对CIA大鼠膝关节软骨的破坏无显著影响(0.885)。转染DVL2过表达慢病毒后,可上调RA患者膝关节软骨细胞中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MMP-9mRNA表达,当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后,COX-2、iNOS、MMP-2、MMP-3、MMP-9mRNA表达更为明显。结论 DVL2在RA患者关节软骨中处于高表达,并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软骨细胞破坏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参与RA关节软骨的破坏。”", "assistant": "巢乱蛋白2在类风湿关节炎软骨中的表达及其对软骨破坏的影响" } ]
7,187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探讨微循环与氧代谢评估对感染性休克复苏后肾损伤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2016年10月—2017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完成常规血流动力学复苏并行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行10 min经皮氧负荷试验测经皮氧分压(PtcO)。血气测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和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Ca-vO),计算Pv-aCO/Ca-vO比值。分为3组,A组为ΔPtcO>66 mmHg(1 mmHg=0.133 kPa),且Pv-aCO/Ca-vO ≤1.23;B组为ΔPtcO ≤66 mmHg;C组为ΔPtcO>66 mmHg,且Pv-aCO/Ca-vO>1.23。收集3组患者复苏时、复苏24 h、复苏48 h乳酸、Pv-aCO、Ca-vO、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急性肾损伤(AKI)分期,采用ROC曲线分析乳酸、ScvO、Pv-aCO/Ca-vO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后急性肾损伤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 4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30例,女19例,年龄(61.10±17.10)岁,入ICU第一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20.92±7.19)分,入ICU时序贯器官衰竭评估(12.02±3.28)分,A组19例,B组21例,C组9例。复苏后24 h、48 h B组、C组乳酸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复苏后24 h A、B、C组AKI发生例数分别为4例、11例、6例;A、B、C组AKI加重例数分别为1例、2例、4例。Pv-aCO/Ca-vO预测AKI加重的截止值为2.20,敏感性为85.70%,特异性为73.80%。结论 微循环和氧代谢评估对感染性休克复苏后肾损伤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Pv-aCO/Ca-vO对AKI病情进展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微循环与氧代谢评估对感染性休克复苏后肾损伤评估的临床意义" } ]
7,188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起题目:\n目的 探讨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PPNAD)所致的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诊断要点和遗传学病因。方法 对1例PPNAD患者及其家系进行病史收集及各项相关检查并随访,采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共7份全血样本,对PRKAR1A、PDE11A、PDE8B、CTNNB1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先证者(10岁)临床表现为典型库欣综合征,血皮质醇节律消失,尿游离皮质醇偏高,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示皮质醇不受抑制,影像学检查示双侧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手术切除肾上腺组织呈现色素结节样病变及细胞内脂褐素沉着,诊断为PPNAD。家系其他成员无库欣综合征及Carney综合征表现。测序发现先证者PRKAR1A基因一个新的错义突变:C18G,编码的氨基酸由半胱氨酸转变成甘氨酸。先证者父亲及妹妹同为该突变携带者。结论 通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1例PPNAD患者。先证者及2位一级亲属携带相同的PRKAR1A基因突变,提示一新的基因突变导致PPNAD。", "assistant":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一例及其家系的基因突变研究" } ]
7,189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调查上海、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两地社区中年居民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了解两地中年居民动脉僵硬度情况。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连续收集上海(长宁区、闸北区、普陀区、杨浦区等地的居民小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等地的居民小区)两地45 ~ 59岁社区居民922例,测量其baPWV并收集资料。结果 入选研究对象903例,其中上海地区441例,内蒙古地区462例。内蒙古中年居民的baPWV高于上海者[(1 548 ±281)cm\\u002Fs比(1 476±254) cm\\u002Fs,P<0.001],前者baPWV异常(baPWV≥1 400 cm\\u002Fs)率亦高于后者[67.5%(312例)比57.4%(253例),P<0.001]。内蒙古、上海两地中年男性baPWV分别为(1 568±299) cm\\u002Fs和(1 508±260) cm\\u002Fs,P>0.05,女性baPWV分别为(1 534±268) cm\\u002Fs和(1 468±252) cm\\u002Fs,P<0.01;两地中年男性baPWV异常率分别是67.0%(126\\u002F188)和60.8%(59\\u002F97),P>0.05,女性baPWV异常率分别是67.9% (186\\u002F274)和56.4%(194\\u002F344),P<0.01。结论 两地中年居民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能在增加,需更加关注并控制。内蒙古中年人群更需警惕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医务人员应加强指导居民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assistant": "上海与内蒙古自治区两地社区中年居民臂踝脉搏波速度的调查研究" } ]
7,190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探讨湖北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维生素D水平及其维生素D结合蛋白(GC)基因多态性。方法 对250例受检者(116例吸烟COPD患者和134例健康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吸烟史、维生素D摄入、并发症等);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通过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对GC基因(rs4588位点和rs7041位点)进行分型;并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 吸烟COPD者25-OHD水平较健康吸烟者低(36.58 nmol\\u002FL比43.80 nmol\\u002FL,P<0.001).25-OHD水平吸烟COPD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80%者为39.43 nmol\\u002FL,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50%~80%者为35.32 nmol\\u002FL,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30%~50%者为32.21 nmol\\u002FL,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30%者为26.25 nmol\\u002FL(P< 0.01).25-OHD水平与肺功能呈正相关(r2 =1.911,P<0.000 1).GC基因rs7041位点的TT型与25-OHD水平和COPD易感性存在关联(P<0.01;OR =2.140,95% CI1.157~3.959,P=0.015)。结论 吸烟COPD者易患维生素D缺乏,且COPD气流受限程度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GC基因rs7041位点的TT型与25-OHD水平和COPD易感性密切相关,可能成为COPD易感性筛查的候选突变位点。", "assistan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维生素D水平及其维生素D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 ]
7,191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Ranson评分、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4种评分系统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5年7月326例HLA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ROC曲线评估4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和死亡的价值。结果 BISAP评分≥3分、Ranson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8分及MCTSI评分≥4分者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分别高于BISAP评分<3分、Ranson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8分及MCTSI评分<4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均<0.05)。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测方面,APACHEⅡ评分的敏感度(57%)和AUC值(0.814)最大,BISAP评分的敏感度(54%)和AUC值(0.795)次之。对并发症的评估和预测方面,MCTSI评分的敏感度(68%)和AUC值(0.791)最大,Ranson评分的敏感度(57%)次之,BISAP评分的AUC值(0.731)次之。对死亡的评估和预测方面,BISAP评分的AUC值(0.867)最大,APACHEⅡ评分AUC值(0.854)次之;在敏感度方面,APACHEⅡ评分和BISAP评分最高,均为89%。结论 4种评分系统均可用于HLAP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的判断。与其他3种评分系统相比,BISAP在准确性上具有一定优势,且简便、易行,但总体预测准确性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n将上述文本总结为一句话。", "assistant": "四种评分标准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作用" } ]
7,192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探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在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病情况。方法 收集2005年6月至2014年3月全国49家医院确诊的HLH病例601例。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儿童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HLH组、感染相关HLH组、肿瘤相关HLH组及风湿免疫病相关HLH组。对各组的发病情况、性别及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1例患者中男316例,女285例,发病年龄1个月~82岁,中位年龄分别为男性27岁,女性26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22)。儿童组171例(28.5%),青年组262例(43.6%),中年组104例(17.3%),老年组64例(10.6%)。儿童组HLH最常见病因为感染,原发性HLH为其次;青年组肿瘤及感染为主要病因;中年组及老年组最常见病因均为肿瘤。原发性HLH组48例(8.0%),感染相关HLH组197例(32.8%),肿瘤相关HLH组208例(34.6%),风湿免疫病相关HLH组56例(9.3%)。原发性HLH发病年龄明显低于继发性HLH(<0.001),肿瘤相关HLH组较感染相关HLH组及风湿免疫病相关HLH组的发病年龄更大(<0.001及=0.021)。原发性HLH及感染、肿瘤相关HLH均好发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96);风湿免疫病相关HLH女性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结论 HLH并非儿童特有的疾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不同年龄段病因构成存在差异,与性别可能相关。临床工作中,对于疑似病例要重视该病可能,积极行HLH相关检查,早期明确诊断。\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全国多中心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601例病因分析" } ]
7,193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神经传导的特点,并探讨ALS患者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与ALS病程、修订版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评分(ALSFRS-R)的关系。方法 154例ALS患者进行常规运动神经传导和感觉神经传导测定,对CMAP波幅、远端运动潜伏期(DML)、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进行分析,并探讨ALS患者CMAP波幅与病程及ALSFRS-R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患者绝大多数出现运动神经传导异常,其中胫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传导异常均以DML延长最为多见(61.06%~81.42%),然后依次为CMAP波幅降低(30.12%~53.98%)、MCV减慢(12.05%~16.81%)和CMAP未引出(2.65%~9.73%)。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发生率相对较低,其中腓肠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SCV减慢发生率为1.22%~2.73%,SNAP波幅降低发生率为0~1.82%,SNAP未引出发生率仅为0~1.22%。相关性分析显示,腓总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CMAP波幅与ALS病程无相关性(值均>0.05);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CMAP波幅与ALSFRS-R呈正相关(=0.273,=0.016;=0.357,=0.001)。结论 绝大多数ALS患者存在运动神经传导异常,以DML延长最为常见,极少数患者可伴感觉神经传导异常。正中神经和尺神经CMAP波幅对判断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临床意义。\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154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神经传导特点分析" } ]
7,194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给下面文本起标题:\n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合并关节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横断面分析SSc合并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248例SSc患者发病年龄(37.1±13.7)岁,102例合并关节炎,发病率为41.1%.SSc合并关节炎者关节痛(95.1%)、肌无力(38.2%)、活动后气短(60.8%)及间质性肺疾病(64.7%)的发生率高于SSc未合并关节炎者(15.1%、24.7%、45.2%、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Sc合并关节炎者C反应蛋白升高者比例(61.4%)、抗Sm抗体阳性率(11.4%)、抗CCP抗体阳性率(28.1%)高于SSc未合并关节炎者(43.9%、2.5%、2\\u002F16;P值均=0.01)。两者间在Rodnan皮肤硬皮评分、指端溃疡、肺动脉高压和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SSc合并关节炎的发生率高,且可能与疾病炎症程度和继发间质性肺疾病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重视SSc合并关节炎的早期识别。", "assistant": "系统性硬化病合并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 ]
7,195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市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现状。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乌鲁木齐市12家医院诊断的房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 310例房颤住院患者,男女比例1.39:1,年龄为(64.8±3.3)岁,61~ 70岁与71~80岁两个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26.5%(347\\u002F1 310)和27.6%(361\\u002F1 310)。阵发性房颤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比例较其他类型房颤患者高,为75.2%,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功能Ⅲ~Ⅳ级比例较高,为31.0%。房颤患者合并主要临床疾病依次为高血压(49.2%)、冠心病(38.5%)、糖尿病(20.1%)。阵发性房颤患者无论是胺碘酮复律或是射频消融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均高于慢性房颤者(44.8%比29.9%,87.5%比68.9%,P值均<0.05).75.7%房颤患者接受抗栓治疗,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及利伐沙班等其他新型抗凝药物患者CHA2DS2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比3(2,4)比3(2,5),P<0.05],三组间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比23.8%比30.2%,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房颤住院患者在年龄、性别、相关疾病分布、房颤类型、卒中及治疗等流行病学特点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似。\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乌鲁木齐市1310例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分析" } ]
7,196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探讨年轻起病的痛风患者的临床特点、尿酸排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2013—2017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连续住院的痛风患者,按痛风起病年龄分为年轻组(≤30岁)和非年轻组(>30岁),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血尿酸、肾小球尿酸负荷、估算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尿酸(普食)、尿酸排泄分数等指标。结果 共纳入202例痛风患者,非年轻组166例(82.2%),年轻组36例(17.8%);与非年轻组比,年轻组合并肥胖比例高[13例(36.1%)比22例(13.3%),0.002],血尿酸水平高[(634±124)μmol/L比(527±169)μmol/L,0.001],血尿酸≥600 μmol/L者比例高[22例(61.1%)比55例(33.1%),0.005],肾小球尿酸负荷高[(7.2±2.8)mg·min·1.73 m比(4.4±2.2)mg·min·1.73 m,0.001],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高[(83±21)ml·min·1.73 m比(67±21)ml·min·1.73 m,0.001],尿酸排泄分数明显降低[4.4%(3.4%,6.1%)比7.2%(5.2%,9.6%),0.001],24 h尿尿酸(普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788±882)μmol/1.73 m比(2 645±1 140)μmol/1.73 m,0.274];未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年轻痛风患者尿酸排泄分数也低于非年轻者[4.5%(3.3%,6.1%)比6.7%(5.1%,8.7%),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痛风年轻起病的危险因素为肥胖(3.25,0.012)和尿酸排泄分数<7%(9.01,0.001)。结论 30岁前起病的年轻痛风患者血及肾小球尿酸负荷重,可能与肥胖和尿酸排泄功能相对降低有关。", "assistant": "年轻起病的痛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尿酸排泄特征分析" } ]
7,197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起题目:\n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科门诊就诊的71例RA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关节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尺(VAS)评价]、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健康评估问卷(HA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及一般情况,分析患者睡眠障碍特点。结果 71例RA患者中伴睡眠障碍者30例(42.3%)。与无睡眠障碍者比,RA伴睡眠障碍者DAS28为3.90±1.12,关节疼痛评分为(5.03±2.63)分,PSQI为(10.87±2.42)分,HAQ为3.0(0.0,7.0)分,FSS为(39.17±14.02)分,HADS为(14.50±7.77)分,高于无睡眠障碍者[DAS28为2.92±1.92,关节疼痛评分为(2.41±1.84)分,PSQI为(4.29±1.85)分,HAQ为2.0(0.5,4.0)分,FSS为(29.63±16.12)分,HADS为(9.49±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SQI与DAS28、关节疼痛评分、HAQ、FSS、HADS呈正相关(值分别为0.462、0.556、0.360、0.420、0.447,值均<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关节疼痛评分是睡眠障碍的预测因素(<0.01)。生物制剂组DAS28为2.86±1.39,PSQI为(5.90±4.24)分,关节疼痛评分为(2.15±2.30)分,HAQ为0.0(0.0,2.0)分,低于口服药物组[DAS28为3.52±1.10,PSQI为(8.53±3.78)分,关节疼痛评分为(4.05±2.46)分,HAQ为3.0(0.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睡眠障碍在RA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并间接影响疾病活动及生活质量、抑郁、疲劳等身心健康;生物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功能状态。", "assistant":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 ]
7,198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null 通过观察不同估算GFR(eGFR)者的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探讨其与动脉硬化的关系。选2010、2012、2014年健康体检者1 427例,检测eGFR和baPWV。随着eGFR稳定水平降低,baPWV≥1 400 cm/s的比例逐渐增高,baPWV均呈增高趋势。不同baPWV者eGFR<60 ml·min·1.73 m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GFR下降≥30%的比例随baPWV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baPWV水平升高,eGFR均呈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水平越低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越升高,eGFR低稳定者是发生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者的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 ]
7,199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调查新疆地区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现状,并对两种评分系统进行比较,找出更适合新疆地区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方法。方法 采用查询电子病历及存档病历的方式,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新疆地区35家医院的住院病历进行全面筛选,筛选出出院诊断为房颤的病例,随访10~12个月,统计卒中发生人数。结果 共入选5 953例房颤患者,年龄(67.9±12.0)岁,男∶女=1.44∶1。60~69岁与70~79岁两个年龄组人数最多,分别占23.92%及37.81%。CHADS评分≤1分的患者改用CHADS-VASc重新评分后得分为0~3分,随访10~12个月后有22例新发卒中。需要接受抗凝的人数为4 742例,实际仅有1 460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抗凝率为30.79%。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1 162例接受华法林治疗,298例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使用华法林患者中,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检测有1 110例,INR中位数为1.14,达到指南推荐INR值2.0~3.0稳态的仅为97例,达标率为8.74%。结论 新疆地区房颤抗凝现状表现为"低抗凝率""低达标率"的特点;CHADS-VASc评分更适合新疆地区房颤患者卒中风险预测。\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新疆地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现状及CHADS与CHADS-VASc评分比较研究" } ]
7,200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增强对麦胶相关疾病的认识,提高对麦胶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疑诊麦胶相关疾病患者,在摄入含麦胶饮食时检测血清中抗麦胶蛋白抗体(AGA)、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tTG)抗体、抗脱氨基麦胶蛋白(DGP)抗体、食物不耐受14项水平。血清抗体1项及以上阳性者进一步检查HLA-DQ2、HLA-DQ8,行内镜检查并镜下小肠黏膜多点活检。血清抗体阳性患者予无麦胶饮食治疗,其中1例同时口服泼尼松(30 mg\\u002Fd,每周递减5 mg至停药),观察疗效。结果 13例患者均为血清抗体阳性,9例确诊为麦胶肠病,4例拟诊为非麦胶肠病性麦胶敏感(NCGS)。无麦胶饮食治疗后,12例疗效满意,1例无改善。麦胶肠病组中6例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主要是自身免疫病及骨质疏松)。麦胶肠病组9例患者中AGA和tTG抗体阳性者分别为9例和2例,2例患者AGA和tTG抗体同时阳性,NCGS组4例患者中AGA阳性4例,未发现tTG抗体阳性患者.13例患者均接受内镜下小肠黏膜活检,9例病理结果显示麦胶肠病的特征性表现;4例患者肠上皮下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无绒毛萎缩.2例NCGS患者分别于无麦胶饮食4、6个月后再次摄入含麦胶饮食,排便次数仅稍增加至1 ~3次\\u002Fd,无其他不适。结论 麦胶肠病血清特异性抗体及特征性组织学改变是诊断麦胶肠病的金标准。麦胶肠病可合并多种自身免疫病,骨代谢性疾病亦非少见。终身严格的无麦胶饮食可能是最基础而有效的治疗。", "assistant": "麦胶相关疾病临床分析" } ]
7,201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研究血清肝酶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郑州市社区调查的8 779人,检测受试者血清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以及TC、TG及血糖等相关生化指标。根据肝酶四分位水平分别分为第1~4四分位数组(Q1 ~Q4).Logistic回归分析Q2~Q4组相对Q1组发生T2DM的风险。用ROC曲线分析肝酶水平升高对T2DM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的Q4水平相对Q1水平发生T2DM的风险(OR和95% CI)为:男性4.043(2.759~5.924),女性4.239(3.172 ~5.664),高于ALT.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对T2DM的预测价值,GGT曲线下面积(男性:0.63,女性:0.68)大于ALT、AST,且大于BMI、腰围和TG。结论血清GGT水平较血ALT、AST水平与T2DM发病的相关性更强,即使生理范围内水平的升高也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 "assistant": "血清肝酶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 ]
7,202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起题目:\n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行骨科手术治疗、年龄≥50岁的27 744例患者,收集围手术期cTnI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5例(0.96%)患者围手术期发生cTnI升高(>0.04 μg/L),其年龄(71.7±9.9)岁,175例(66%)为女性。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AMI的发生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cTnI升高(isolated troponin rise,ITR)组(59例),术前AMI组(13例),术后AMI组(193例)。术后AMI发生率为0.69%(193/27 744),术后AMI组患者多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病史,93.3%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大部分患者无心肌缺血症状或症状不典型,76.7%发生在术后3 d内,术后A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10.4%。结论 骨科手术围手术期cTnI升高的现象并不少见,大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围手术期应密切监测cTnI及心电图变化,以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assistant": "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特点分析" } ]
7,203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给下面文本起标题:\n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IL-21对正常B细胞分泌功能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初发未经治疗的活动期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各20例,磁珠分选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B细胞,与SLE患者、健康对照者血清和/或重组IL-21受体融合蛋白共培养,5 d后收集上清及细胞,免疫比浊法测上清IgG、IgM水平,ELISA法测上清抗双链DNA抗体,膜连蛋白Ⅴ/碘化丙啶法检测B细胞凋亡率。结果 (1)正常B细胞+SLE患者血清组IgG、IgM及抗双链DNA抗体水平高于SLE患者血清+培养基组[(5.84±1.79) g/L比(4.25±1.48) g/L,=0.000;(0.46±0.21) g/L比(0.43±0.21) g/L,=0.003;(127.76±70.24) IU/ml比(115.15±63.88) IU/ml,=0.014];而正常B细胞+健康对照者血清组IgG、IgM及抗双链DNA抗体水平无明显改变(值均>0.05);(2)加入重组IL-21受体融合蛋白后,正常B细胞+SLE患者血清+重组IL-21受体融合蛋白组IgG、IgM及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减少[(5.26±1.62) g/L比(5.84±1.79 ) g/L,=0.006;(0.42±0.20) g/L比(0.46±0.21) g/L,=0.002;(118.00±69.62) IU/ml比(127.76±70.24) IU/ml,=0.012];(3)正常B细胞+SLE患者血清组B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B细胞+健康对照者血清组[(47.88±12.65)%比(38.86±10.32)%,=0.004];加入重组IL-21受体融合蛋白后,正常B细胞+SLE患者血清+重组IL-21受体融合蛋白组B细胞凋亡率下降[(42.08±12.52)%比(47.88±12.65)%,=0.001]。结论 IL-21可诱导正常B细胞分化为免疫球蛋白分泌细胞分泌抗体,同时诱导正常B细胞凋亡,阻断IL-21可能成为治疗SLE的新方法。", "assistant":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对正常B细胞分泌功能和凋亡的影响" } ]
7,204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输入:\n目的 探讨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皮肌炎的诊断价值及其对皮肌炎疾病活动度和缓解的评价。方法 选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接受F FDG-PET-CT检查住院的皮肌炎患者58例,另选与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9例,记录并比较受试者近端肢带肌群(上臂肌肉、肩部肌肉、颈胸腰椎旁肌肉、胸锁乳突肌、臀部肌肉、股部上份肌肉)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分析其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 皮肌炎患者肌肉SUV为(2.033±0.858)g/ml,高于健康体检者(1.076±0.167)g/ml(0.05)。初治3个月疾病缓解者肌肉SUV明显小于3~6个月疾病缓解者[(1.746±0.466)g/ml比(2.815±0.848)g/ml;=0.015]。相关分析显示,初治患者上臂肌力与上臂肌肉SUV呈负相关(=-0.440,=0.031);肌酸激酶水平与上臂肌肉SUV呈正相关(=0.500,=0.013)。ROC曲线分析显示,肌肉SUV最佳临界值为1.375 g/ml,诊断皮肌炎的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96.6%, AUC为0.95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上臂肌肉SUV、颈椎旁肌肉SUV、臀部肌肉SUV、股部上份肌肉SUV是影响疾病缓解的危险因素。结论 F FDG-PET-CT测定的近端肢带肌群SUV对皮肌炎具有诊断价值,上臂肌肉SUV与上臂肌力、肌酸激酶水平具有相关性,可反映疾病活动度。F FDG-PET-CT可以作为评估皮肌炎疾病缓解的检查手段之一。\n给上述文本起个题目。", "assistant": "F脱氧葡萄糖-PET-CT在皮肌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 ]
7,205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观察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入选病理确诊的ⅢB/Ⅳ期、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二线全身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2∶1)分至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服用安罗替尼(12 mg)和安慰剂(0 mg),1次/d,连续口服14 d,21 d为1个周期。记录患者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客观反应率、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015年4—12月共纳入本研究24例患者,安罗替尼组16例,男性9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57.5岁,腺癌11例,鳞癌5例;安慰剂组8例,男性4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62.5岁,腺癌8例。安罗替尼组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3例;安慰剂组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5例。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00个月和1.41个月(0.065),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2.8个月和11.1个月(0.460)。常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对症处理及安罗替尼暂停、减量后均可控制,未出现药物相关的死亡。结论 安罗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总生存期均较安慰剂有延长趋势。不良反应可控。美国临床研究注册号: NCT02388919\n将上述文本总结为一句话。", "assistant":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6例临床分析" } ]
7,206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目的 提高对丘脑静脉性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09-2013年确诊的4例丘脑静脉性梗死病例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4例患者均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4例患者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记忆力减退及睡眠增多.3例伴有恶性,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体检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记忆力下降和锥体束征。腰椎穿刺显示脑脊液压力不同程度升高(200~ 310 mmH2O,1 mmH2O =0.009 8 kPa),脑脊液蛋白不同程度升高(650 ~920 mg\\u002FL)。头颅MRI均显示为双侧丘脑为主的病变,主要为丘脑水肿,1例伴渗血;MRI表现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1例病灶有强化。除丘脑病变外,2例还同时累及基底节区,2例累及中脑,1例累及胼胝体。丘脑静脉性梗死的原因:3例为静脉窦血栓形成,位于横窦、直窦,其中2例同时累及大脑深静脉,经抗凝治疗后好转,此3例具有深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其中合并怀孕1例,JAK2基因V617F点突变阳性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缺铁性贫血1例;另1例为硬脑膜动静脉瘘,引流静脉为基底静脉,经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治疗后好转。结论 临床上遇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睡眠增多、意识障碍和记忆力下降的病例,MRI显示双侧丘脑病变时应考虑到有无静脉性梗死的可能,必要时进行DSA等检查明确诊断。”", "assistant": "丘脑静脉性梗死四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 ]
7,207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给下面文本起标题:\n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临床资料完整的1 165例慢性肝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慢性肝炎94例,肝硬化1 071例。AKI诊断按国际腹水俱乐部推荐的标准。以慢性肝炎患者为对照,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AKI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KI发生率分别为4.26%(4/94)、11.11%(119/1 071)。肝硬化Child A、B、C级患者AKI发生率分别为3.77%(18/477)、10.88%(41/377)、27.65%(60/217)。合并感染(5.37,95 3.24~8.90,0.000)、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4.55,95 2.60~7.98,0.000)、糖尿病(1.70,95 1.07~2.70,0.024)是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AKI患者2个月内病死率为36.97%,其中AKIⅠ期、Ⅱ期、Ⅲ期病死率分别为20.31%、36.00%、73.33%。Ⅰ期AKI中71.88%患者可恢复,而Ⅲ期中13.33%患者恢复。结论 感染、ACLF、合并糖尿病是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患者中Ⅲ期AKI患者病死率极高。", "assistant": "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 ]
7,208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评价中国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使用达托霉素(CUBICI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多中心、非干预性收集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临床诊断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并实际使用达托霉素治疗的中国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 研究期间共从26个临床中心纳入203例接受了达托霉素治疗且完成了研究的中国患者。94例有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病原学证据,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者最多(33.0%,31/94),其中45.2%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最多见的感染来源为单纯性血流感染(45.8%,93/203),皮肤软组织感染(15.3%,31/203);血流感染合并其他部位的感染有77例(37.9%,77/203),包括血流感染合并心内膜炎13例( 6.4%,13/203)。意向性治疗(ITT)人群和修正的意向性治疗(MITT)人群的出院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0.44%(143/203)和78.72%(74/94)。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有7例(3.4%),无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4例(2.0%)患者出现药物相关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程度均为轻度,停药恢复。结论 达托霉素治疗中国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患者安全有效。(本研究注册号NCT10212601)”", "assistant": "中国人群使用达托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
7,209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BMSCs–CM)对人HepG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根据葡萄糖利用情况筛选出最佳造模剂使用浓度及时间;以正常HepG细胞为空白对照,给予棕榈酸处理的细胞为IR模型组,加入BMSCs–CM为条件培养基(CM)干预组,而加入同样经半透膜浓缩后的低糖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细胞培养、糖原染色、葡萄糖及糖原检测试剂盒等方法来分析各组葡萄糖利用情况;免疫印迹法观察BMSCs–CM对IR HepG细胞磷酸化的胰岛素受体底物(p–IR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与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分别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及激动剂740Y–P后继续观察上述胰岛素信号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1)以0.25 mmol/L棕榈酸作用HepG细胞24 h的方法成功建立IR模型;IR模型组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其细胞内糖原含量也显著减少(<0.05)。(2)与IR模型组相比,CM干预组HepG/IR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明显改善(<0.05),而在阴性对照组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CM干预组p–IRS、PI3K与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R模型组(< 0.05);而在加入LY294002阻断PI3K后,给予BMSCs–CM后PI3K及p–AKT蛋白含量则未增加;进一步加入740Y–P过度激活PI3K后,则这些蛋白的表达水平较IR模型组显著升高。结论 大鼠BMSCs–CM的胰岛素增敏作用与p–IRS、PI3K与p–AKT蛋白的表达增强有关。", "assistant":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HepG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
7,210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null 针对我国认知筛查标准化体系缺乏和脑血管病影像学特征认定存在争议等问题,该研究小组利用神经心理学、神经影像学和临床神经病学等知识和技术,对血管性痴呆诊断涉及的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功能和MRI脑血管病证据等检测技术及其最佳阈值和诊断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系统综述和共识会议等形式,将原则性的诊断指南与操作性的筛查方案相结合,构建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血管性痴呆筛查和诊断框架。该框架以病史和临床评估的客观证据为核心特征,以与临床一致的脑血管病影像学证据为支持特征,并排除痴呆的其他病因或伴随病变,适用于我国临床环境,对血管性痴呆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血管性痴呆筛查和诊断框架" } ]
7,211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探讨单次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RFA)对低CHADS-VASc评分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中国房颤注册研究(The Chinese Atrial Fibrillation Registry,CAFR)中选取2011年到2013年间完成基线和6个月随访房颤生活质量评估量表(AFEQT)的367例CHADS-VASc评分0.05)。结论 基于倾向性匹配的队列,两组患者的基线生活质量平衡,6个月随访时除non-RFA组的治疗满意度外均有显著改善。然而,RFA相对于non-RFA未见显著优势。", "assistant":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对低CHADS-VASc评分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
7,212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将下面文本总结为一个标题:“目的 分析并研究循环中microRNA-29b表达水平变化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共160例,其中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无左心室肥厚)80例,即单纯高血压组(HBP-NLVH组);以及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80例,即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HBP-LVH组)。随机选取此段时间来河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无高血压患者80例,即正常对照组,对此240例患者进行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来检测此240例患者血清的微小RNA-29b水平;同时心脏超声测定此240例患者的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结果 循环中微小RNA-29b的相对表达量在HBP-NLVH组(2.67±0.92)和HBP-LVH组(5.12±1.2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5±0.79),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值均<0.05);HBP-NLVH组明显低于HBP-LV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微小RNA-29b的表达水平与IVSD和LVPW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71和0.7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循环微小RNA-29b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8%和91.3%。结论 微小RNA-29b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循环中特异性的高表达,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且在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筛查左心室肥厚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assistant": "循环微小RNA-29b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诊断中的价值" } ]
7,213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给下面文本起标题:\n目的 综合运用传统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结合二代测序,评价当前诱导和巩固模式下,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的疗效和预后因素,以进一步优化CBF-AML的治疗选择。方法 收集206例成人初治CBF-AML患者,年龄16~65岁,包括152例t(8;21)AML和54例inv(16)AML。采用多因素logistic和Cox回归模型,分析MICM分型结合51种二代测序基因突变特征对完全缓解(CR)率、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 标准方案诱导1个疗程后,inv(16)AML患者的CR率为100%(54/54),显著高于t(8;21)AML患者的86.4%(127/147)(0.005)。融合转录本水平和KIT突变是t(8;21)AML患者CR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值分别为0.044和0.027)。inv(16)AML患者的DFS和OS有优于t(8;21)AML患者的趋势,但尚无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0.066和0.306)。多因素Cox分析显示,CD和女性是t(8;21)AML患者不良DFS的独立预测因素(CD:0.000;性别:0.006)。CD和性别结合的分析显示,女性CD9-患者的DFS显著差于男性CD患者(Bonferroni检验,0.000 01)。每例患者基因突变个数、FLT3-ITD和附加核型异常不影响CR率和DFS(值均>0.05)。结论 inv(16)AML患者的诱导疗效优于t(8;21)AML患者。t(8;21)AML患者高融合转录本水平或阳性KIT突变与低CR率有关,且CD阴性表达、女性因素可预测复发增加。", "assistant": "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缓解和预后异质性多因素分析" } ]
7,214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null 通过肠微生态移植重建(FMT)治疗重度银屑病,探索治疗银屑病的新方法。患者男,36岁,患寻常型银屑病10年,肠易激综合征15年,进行2次胃、肠镜联合FMT治疗。评估治疗前后皮损累及体表面积(BSA)、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生活质量指数(DLQI)、皮肤组织病理、肠道症状、安全性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结果显示,FMT治疗该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消失,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提示FMT可能是治疗银屑病的一种新疗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assistant": "肠微生态移植重建治疗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 ]
7,215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研究左心房球形度(LASP)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1月—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房颤患者,经过年龄与性别配对后,共纳入研究组(有房颤相关的血栓栓塞事件史患者)与对照组(无血栓栓塞事件的房颤患者)共157对患者。比较两组间LASP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利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血栓栓塞事件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ASP的诊断价值,并制定新的CHADS-VASc-LASP评分模式。结果 (1)研究组LASP明显高于对照组[(87.5±7.1)%比(82.8±6.1)%,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SP(1.10,951.05~1.16,0.001)、左心房容积指数(1.01,95 1.00~1.02,0.016)和CHAD-VASc评分(1.77,95 1.30~2.41,0.001)与血栓栓塞事件呈独立正相关性。(3)ROC曲线分析显示,LASP[曲线下面积(AUC)=0.712,95 0.656~0.768,0.001]较左心房容积指数(AUC=0.650,95 0.589~0.710,0.001)和CHAD-VASc评分(AUC=0.612,95 0.550~0.674,0.001)的AUC更大。(4)CHAD-VASc-LASP评分与血栓栓塞事件呈正相关(1.95,95 1.55~2.42,0.001)。结论 LASP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呈独立正相关。\n将上述文本总结为一句话。", "assistant": "左心房球形度与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 ]
7,216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null 拟探讨CD及CD在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及CD在CRC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CD、CD在CRC组呈高表达,均高于腺瘤组及非腺瘤性息肉组,CD及CD单一表达和双阳性表达均与CRC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生存相关,提示CD及CD在CRC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且与CRC的不良预后相关。\n将上述文本总结为一句话。", "assistant": "CD和CD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 ]
7,217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目的 评价他克莫司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全身型MG患者接受他克莫司(2~6 mg\\u002Fd)治疗前及治疗后1、3、6及12个月时MG严重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并监测服药1个月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FK506),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他克莫司治疗1、3、6及12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2%、87.6%、92.2%及93.8%。治疗1个月后,临床显效及好转组FK506[(7.1±3.9) μg\\u002FL,(6.3±3.8) μg\\u002FL]明显高于无效组[(3.4±1.3) μg\\u002FL] (P <0.01,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血糖升高5例,出现白细胞减少及头晕、耳鸣各3例。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MG,起效快,临床疗效确切。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其副作用小,主要为血糖升高及骨髓抑制。”", "assistant": "他克莫司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
7,218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根据下面文本起个标题:“目的 研究急性肺损伤(ALI)小鼠外周血、肺组织和脾组织树突状细胞(DC) I-Ab\\u002FI-E的表达。方法 24只小鼠分为2组,对照组小鼠气管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30 μl,6h处死小鼠;ALI组:气管内注射脂多糖,分别于6h、12 h、24 h处死小鼠,留取2组小鼠外周血、肺组织和脾组织。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进行肺损伤半定量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IL)-6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外周血、肺组织和脾组织单个核细胞悬液中DC表达I-Ab\\u002FI-E水平。结果 对照组小鼠肺组织、脾组织DC表达I-Ab\\u002FI-E水平高于外周血.ALI组6h、12 h、24 h肺组织[(82±14)%、(88±6)%、(90±10)%]、脾组织[(88±8)%、(89±4)%、(93±9)%]DC表达I-Ab\\u002FI-E水平高于外周血[(34±17)%、(51±16)%、(50±17)%];12h、24h外周血DC表达I-Ab\\u002FI-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ALI组24 h肺组织、脾组织DC表达I-Ab\\u002FI-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组织、脾组织.ALI组各时间点肺损伤半定量评分、肺组织匀浆中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肺组织DC表达I-Ab\\u002FI-E水平与肺组织匀浆中IL-6含量、肺损伤半定量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LI小鼠外周血、肺组织和脾组织DC表达I-Ab\\u002FI-E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I-Ab\\u002FI-E可能在ALI肺炎症损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assistant": "急性肺损伤小鼠树突状细胞I-Ab/I-E表达的研究" } ]
7,219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探讨相对α变异性联合脑电反应性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例成人HIE致昏迷患者,入院72 h内体温超过35 ℃行定量脑电图监测并持续至少12 h,同时行脑电反应性检查,分析脑电反应性、相对α变异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28例患者中脑电有反应性者15例,12例预后良好;无反应性者13例,3例预后良好。相对α变异性3~4级者13例,11例预后良好;相对α变异性1~2级者15例,4例预后良好。格拉斯哥评分、脑电反应性、相对α变异性与患者预后有关联(χ值分别为5.073、9.073、-3.626,0.05)。格拉斯哥评分3~5分、脑电无反应性、相对α变异性1~2级对HIE患者预后不良判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9.2%、76.9%、84.6%;特异性分别为73.3%、80.0%、73.3%;符合率分别为71.4%、78.6%、7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9.2%、76.9%、73.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80.0%、84.6%。联合相对α变异性1~2级和脑电无反应性对成人HIE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准确率更高,阳性预测值90.0%,特异性93.3%,敏感性69.2%,符合率82.1%,阴性预测值77.8%。结论 相对α变异性联合脑电反应性可反映脑损伤程度,两者联合能可靠评估成人HIE患者的预后。\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相对α变异性联合脑电反应性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后评估" } ]
7,220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中成熟树突状细胞、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探讨树突状细胞经Th17/调节性T细胞途径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因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肺组织,依据其病史资料分为无吸烟无COPD组(20例)、吸烟无COPD组(22例)、吸烟COPD组(2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患者肺组织CD、趋化因子受体6(CCR6)、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肺组织悬液中成熟树突状细胞、未成熟树突状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免疫组化显示,吸烟COPD组肺组织CD0(2.31±1.61)、FoxP3(2.20±1.38)阳性表达细胞数减少,CCR6(8.74±4.63)、IL-17A(9.43±3.81)阳性表达细胞数增多(值均<0.05);(2)流式细胞术显示,吸烟COPD组肺组织悬液中成熟树突状细胞(0.55±0.15)、调节性T细胞(0.60±0.18)降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4.20±0.21)、Th17(4.79±1.16)增多(值均<0.05);(3)吸烟COPD组,Th17、Th17/调节性T细胞比值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FVC呈负相关(分别为-0.902、-0.905、-0.474、-0.935、-0.869、-0.491,值均<0.05),调节性T细胞与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FVC呈正相关(分别为0.747、0.716、0.274,值均<0.05)。结论 COPD中树突状细胞成熟障碍,且存在Th17/调节性T细胞失衡,倾向Th17介导的促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n将上述文本总结为一句话。", "assistan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 ]
7,221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起题目:\n目的 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晚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allo-HSCT后发生晚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在行allo-HSCT的1538例患者中共有20例发生晚发重症肺炎,发生率为1.3%,其中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移植17例(85%),半相合移植3例(15%)。重症肺炎发生中位时间为移植后第227(150 ~ 690)天.14例(70%)发病时动脉氧分压低于60mmHg(1 mmHg=0.133 kPa)。所有患者首发表现为胸部影像学异常,其中18例(90%)为双侧渗出性病变。全部患者发生重症肺炎时无活动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18例经验性或针对培养阳性病原的特异性抗细菌、真菌感染治疗无效.8例获得病原学证据。因呼吸衰竭治疗无效或死亡11例,治疗有效9例.6例接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输注后低氧血症及影像学改善4例,其中存活3例。结论 移植后晚发重症肺炎进展迅速,预后差.DLI可能成为提高晚发重症肺炎存活率的治疗手段。", "assistant":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 } ]
7,222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给摘要起标题\n目的 初步研究低剂量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诊断中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2年内接受过骶髂关节CT检查的确诊AS患者,采集临床资料,为减少辐射剂量,采用低剂量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检查,并与既往常规轴位骶髂关节CT检查的辐射有效剂量、图像质量比较,分析两种CT影像与1984年修订的AS纽约分类标准骶髂关节炎X线分级标准、Lee等制订的骶髂关节炎螺旋CT分级标准、因斯布鲁克骶髂关节炎高分辨率CT分级标准分级的一致性。结果 33例AS患者,低剂量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的平均辐射有效剂量为3.37 mSv,与既往常规轴位骶髂关节CT(6.56 mSv)相比降低49%。33例AS患者低剂量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图像质量评分为(3.24±0.87)分,32例合格,26例良好及优秀。18例BMI0.05)。结论 低剂量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在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可以更好地满足AS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随访需求。", "assistant": "低剂量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检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初探" } ]
7,223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起题目:\n目的 采用我国结直肠癌序贯筛查方案,调查天津市东丽区老年人群结直肠癌及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并分析结直肠息肉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筛查人群为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天津市东丽区60 ~ 74岁的常住人口,共46 743人,通过问卷调查结合粪便隐血试验筛查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而后进行结肠镜检查,分析结直肠癌及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以及不同性别人群的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发病部位、大小等的特点。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结合粪便隐血试验共筛查出高危人群2 880例,占调查人数的6.16%(2 880\\u002F46 743)。高危人群中434例完成了全结肠镜检查。检出结直肠息肉165例(男105例,女60例),占高危人群的5.73%(165\\u002F2 880),其中进展期息肉51例,占高危人群的1.77% (51\\u002F2 880);结直肠癌4例,占高危人群的0.14% (4\\u002F2 880)。本次筛查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为0.35%(165\\u002F46 743),结直肠癌检出率为8.6\\u002F10万(4\\u002F46 743)。左半结肠息肉多于右半结肠息肉,管状腺瘤多于其他病理类型,<0.5 cm的息肉多于0.5 cm以上的息肉。男性的结直肠息肉、进展期息肉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45.45%(105\\u002F231)比29.56%(60\\u002F203),16.02%(37\\u002F231)比6.90%(14\\u002F203),P值均<0.01]。与女性相比,男性更易出现多发性息肉及>1.0 cm的息肉,右半结肠息肉发生率更高,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更高(P <0.05或P<0.01)。结论 老年人群有较高的结直肠息肉发生率,结直肠癌序贯筛查方案对于降低老年人群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assistant": "老年人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 ]
7,224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确诊的VBD患者27例设为VBD组,并设置同期临床表现相似的非VBD脑血管病患者81例为对照组,分析VBD的危险因素、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并总结神经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特征。结果 (1)两组患者间在血脂水平及合并基础心脑血管疾病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BD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减慢,收缩\\u002F舒张比值降低,VBD组和对照组的峰值平均血流速度(-27±9比-40±15)、搏动指数(0.38±0.15比0.78±0.19)、阻力指数(0.48±0.23比0.88±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32、0.032);(3)VBD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脑梗死,以后循环微小梗死为主,其次表现为脑出血、对周边组织的压迫症状和体征、脑积水等,多合并出现,经MRI检查多可确诊。结论 VBD患者具有相对特异的临床特征,MRI检查为首选。\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 ]
7,225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请给下面文本起标题:\n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10至12月诊断为GERD的患者作为GERD组,同期无上消化道症状主诉且无食管炎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Berlin问卷评估OSAS发生风险(分为高危、低危)。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组发生高危OSAS的值及其95% 。结果 共纳入177例受试者,其中GERD组97例,对照组80例。GERD组高危OSAS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6.1%(35/97)比17.5%(14/80),0.005],其中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高危OSA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及对照组[53.3%(24/45)比20.8%(10/48)、17.5%(14/80),0.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反流性食管炎是GERD患者发生高危OSAS的危险因素(值均<0.01);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12.156,95 1.382~106.905, 0.024)、年龄(1.132,95 1.051~1.220, 0.001)、反酸合并反流性食管炎(5.157, 95 1.327~20.034, 0.018)是GERD患者发生高危OS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ERD患者合并高危OSAS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其中反流性食管炎合并OSAS的发生率更高。男性、年长、反酸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GERD患者应重视有合并OSAS的可能,并做进一步OSAS监测。", "assistant": "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高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群特征分析" } ]
7,226
TP-ds
zhiwang_ds_zh
zh
[ { "human": "目的 探讨老年胆系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死亡高危因素。方法 纳入2000—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确诊并治疗的574例老年胆系感染患者,按照年龄段分为3组,Ⅰ组(65~74岁),Ⅱ组(75~84岁),Ⅲ组(≥85岁)。总结老年急性胆系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死亡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Ⅰ组191例,Ⅱ组167例,Ⅲ组216例,平均年龄87.6岁。主要病因为胆系结石438例(76.3%),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361例(62.9%)、寒战359例(62.5%)、发热343例(59.8%)、黄疸271例(47.2%)和休克151例(26.3%)。Ⅲ组腹痛、发热的比例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Charlson合并症指数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急性胆管炎患者比例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而且病情更加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Ⅲ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0.05),接受外科治疗的比例低于Ⅰ组和Ⅱ组(0.05)。入组患者病死率为6.1%(35/574)。死亡风险因素分析显示,Charlson合并症指数(19.5)、高龄(11.1)、肿瘤(9.6)、合并菌血症(7.4)、严重程度分级(4.2)是老年胆系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0.05。结论 在老年急性胆系感染患者中,共病状态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高龄患者病情更重、死亡风险更高,需要进一步提高临床认识和制定针对性治疗策略。\n根据给定段落,起标题。", "assistant": "老年胆系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死亡风险评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