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id
int64
18
8.37M
html
stringlengths
0
432k
markdown
stringlengths
0
172k
coordinate
dict
length
int64
46
861k
touched
stringlengths
20
20
lastrevid
int64
3.31M
77.1M
original_title
stringlengths
1
134
1,666,884
<p><b>2002 VE<sub>68</sub></b>(也可以寫成<b>2002 VE68</b>)是一顆金星的準衛星,它是在2002年11月11日被發現的。 </p><p>這顆小行星也是一顆掠水小行星和越地小行星;它似乎已經和金星至少共軌7,000年了,而且註定在500年後會從這個軌道被彈射出去。在這段期間內,它與金星的距離將持續增加至超過0.2天文單位(3×10<sup>7</sup>公里)。 </p> <h2><span id=".E8.A8.BB.E8.A7.A3"></span><span id="註解">註解</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Asteroid 2002 VE68, a quasi-satellite of Ven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Mikkola, S., Brasser, R., Wiegert, P., Innanen, K.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351, Issue 3, pp. L63-L65.</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9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7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8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76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340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88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49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29101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89.174 1 -total 42.95% 124.197 2 Template:Reflist 27.29% 78.923 1 Template:金星 26.04% 75.309 1 Template:Navbox 21.91% 63.365 1 Template:Infobox_planet 20.15% 58.267 1 Template:Infobox 20.15% 58.265 1 Template:JPL_Small_Body 17.46% 50.488 3 Template:Cite_web 15.85% 45.844 2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6.18% 17.864 2 Template:Le -->
**2002 VE68**(也可以寫成 **2002 VE68**)是一顆金星的準衛星,它是在 2002 年 11 月 11 日被發現的。 這顆小行星也是一顆掠水小行星和越地小行星;它似乎已經和金星至少共軌 7,000 年了,而且註定在 500 年後會從這個軌道被彈射出去。在這段期間內,它與金星的距離將持續增加至超過 0.2 天文單位(3×107 公里)。 ## 註解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Asteroid 2002 VE68, a quasi-satellite of Ven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Mikkola, S., Brasser, R., Wiegert, P., Innanen, K.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351, Issue 3, pp. L63-L65.
null
3,512
2023-05-02T13:26:09Z
75,490,365
(524522)_2002_VE68
3,172,949
<p><br><b>(5261) 尤里卡</b>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火星特洛伊小行星,它是帕洛馬山天文台的天文學家大衛·李維與亨利·霍特於1990年6月20日發現的。它尾隨在火星後方的L<sub>5</sub>點,在每個週期中與火星的距離變化只有0.3天文單位(添加上長期變化,在1850年代的距離變化在1.5-1.8天文單位,在2400年是1.3-1.6天文單位)。與地球、金星和木星的最近距離分別為0.5、0.8和3.5天文單位。 </p><p>自從(5261) 尤里卡被發現之後,小行星中心已經確認三顆小行星是火星特洛伊:(121514) 1999 UJ<sub>7</sub>在L<sub>4</sub>,1998 VF<sub>31</sub>在L<sub>5</sub>點,和2007 NS<sub>2</sub>也在L<sub>5</sub>點。至少還有其它五顆小行星有著接近1:1的共振,但是它們並未顯示出特洛伊的行為。這些小行星是<span>2001 FR<sub>127</sub></span>、 <span>2001 FG<sub>24</sub></span>、(36017) 1999 ND<sub>43</sub>、 <span>1998 QH<sub>56</sub></span>和(152704) 1998 SD<sub>4</sub>。 </p><p>(5261) 尤里卡的紅外線光譜是典型的A-型小行星,但是可見光的光譜包含一些離析的,被稱為鈦輝無粒隕石的無粒隕石。A-型小行星在色調上是紅的色彩,有著中等的反照率。這顆穩定的小行星深陷在火星的拉格朗日帶內,被認為是表示這顆小行星是原始起源的 -意思是在太陽系的歷史中這顆小行星絕大部分都在這樣的軌道中。 </p> <h2><span id=".E7.81.AB.E6.98.9F.E7.89.B9.E6.B4.9B.E4.BC.8A"></span><span id="火星特洛伊">火星特洛伊</span></h2> <p><b>L<sub>4</sub> :</b> </p> <ul><li>(121514) 1999 UJ<sub>7</sub></li></ul><p><b>L<sub>5</sub> :</b> </p> <ul><li>(5261) 尤里卡</li> <li>(101429) 1998 VF<sub>31</sub></li> <li><span>2001 DH<sub>47</sub></span></li> <li>(311999) 2007 NS<sub>2</sub></li> <li><span>2011 SC<sub>191</sub></span></li> <li><span>2011 UN<sub>63</sub></span></li></ul><p><b>候選者</b>: </p> <ul><li><span>2011 SL<sub>25</sub></span></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dl><dt>Further reading</dt></dl><ul><li>IAUC 504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IAUC 504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IAUC 506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IAUC 507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 S. Rivkin, R. P. Binzel, S. J. Bus, and J. A. Grier, "Spectroscopy and Classification of Mars Trojan Asteroids", <i>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i> 34, 2002, p. 840.</li> <li>S. Tabachnik and N. W. Evans, "Cartography for Martian Trojans", <i>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i> 517, 1999, pp. L63-L66.</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The co-orbital asteroids of Ma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 simulation and animation showing Mars's co-orbital and near co-orbital asteroids</li></ul><p>Template:MinorPlanets Footer </p>
**(5261) 尤里卡**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火星特洛伊小行星,它是帕洛馬山天文台的天文學家大衛・李維與亨利・霍特於 1990 年 6 月 20 日發現的。它尾隨在火星後方的 L5 點,在每個週期中與火星的距離變化只有 0.3 天文單位(添加上長期變化,在 1850 年代的距離變化在 1.5-1.8 天文單位,在 2400 年是 1.3-1.6 天文單位)。與地球、金星和木星的最近距離分別為 0.5、0.8 和 3.5 天文單位。 自從 (5261) 尤里卡被發現之後,小行星中心已經確認三顆小行星是火星特洛伊:(121514) 1999 UJ7 在 L4,1998 VF31 在 L5 點,和 2007 NS2 也在 L5 點。至少還有其它五顆小行星有著接近 1:1 的共振,但是它們並未顯示出特洛伊的行為。這些小行星是 2001 FR127、 2001 FG24、(36017) 1999 ND43、 1998 QH56 和 (152704) 1998 SD4。 (5261) 尤里卡的紅外線光譜是典型的 A - 型小行星,但是可見光的光譜包含一些離析的,被稱為鈦輝無粒隕石的無粒隕石。A - 型小行星在色調上是紅的色彩,有著中等的反照率。這顆穩定的小行星深陷在火星的拉格朗日帶內,被認為是表示這顆小行星是原始起源的 -意思是在太陽系的歷史中這顆小行星絕大部分都在這樣的軌道中。 ## 火星特洛伊 **L4 :** * (121514) 1999 UJ7 **L5 :** * (5261) 尤里卡 * (101429) 1998 VF31 * 2001 DH47 * (311999) 2007 NS2 * 2011 SC191 * 2011 UN63 **候選者**: * 2011 SL25 ## 參考資料 **Further reading** * IAUC 504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AUC 504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AUC 506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AUC 507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 S. Rivkin, R. P. Binzel, S. J. Bus, and J. A. Grier, "Spectroscopy and Classification of Mars Trojan Asteroids", _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_ 34, 2002, p. 840. * S. Tabachnik and N. W. Evans, "Cartography for Martian Trojans", _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_ 517, 1999, pp. L63-L66. ## 外部連結 * The co-orbital asteroids of Ma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 simulation and animation showing Mars's co-orbital and near co-orbital asteroids Template:MinorPlanets Footer
null
5,140
2023-04-16T12:26:54Z
75,490,815
(5261)_尤里卡
165,223
<p><b>(52760) 1998 ML<sub>14</sub></b> (也可寫作<b>(52760) 1998 ML14</b>)是一顆尚未命名的近地小行星, 同時也是一顆火星橫斷軌道小行星. (52760) 1998 ML<sub>14</sub>於1998年由LINEAR發現. 其直徑大約為1.5千米.在發現後不久, 阿雷西沃的天文台和金石天文台(Goldstone Observatory)使用雷達對1998 ML<sub>14</sub>作出了測繪. 研究顯示小行星自轉周期為15小時, 形狀大致為球狀,只有一些突出和凹陷. </p><p><br></p> <center><i>... | (52759) 1998 MW₁₃ | <b>(52760) 1998 ML<sub>14</sub></b> | (52761) 1998 MN₁₄ | ...</i></center>
**(52760) 1998 ML14** (也可寫作 **(52760) 1998 ML14**) 是一顆尚未命名的近地小行星,同時也是一顆火星橫斷軌道小行星. (52760) 1998 ML14 於 1998 年由 LINEAR 發現。其直徑大約為 1.5 千米。在發現後不久,阿雷西沃的天文台和金石天文台(Goldstone Observatory)使用雷達對 1998 ML14 作出了測繪。研究顯示小行星自轉周期為 15 小時,形狀大致為球狀,只有一些突出和凹陷. _... | (52759) 1998 MW₁₃ | **(52760) 1998 ML14** | (52761) 1998 MN₁₄ | ..._
null
684
2023-01-12T22:21:51Z
75,489,618
(52760)_1998_ML14
165,223
<p><b>(52760) 1998 ML<sub>14</sub></b> (也可寫作<b>(52760) 1998 ML14</b>)是一顆尚未命名的近地小行星, 同時也是一顆火星橫斷軌道小行星. (52760) 1998 ML<sub>14</sub>於1998年由LINEAR發現. 其直徑大約為1.5千米.在發現後不久, 阿雷西沃的天文台和金石天文台(Goldstone Observatory)使用雷達對1998 ML<sub>14</sub>作出了測繪. 研究顯示小行星自轉周期為15小時, 形狀大致為球狀,只有一些突出和凹陷. </p><p><br></p> <center><i>... | (52759) 1998 MW₁₃ | <b>(52760) 1998 ML<sub>14</sub></b> | (52761) 1998 MN₁₄ | ...</i></center>
**(52760) 1998 ML14** (也可寫作 **(52760) 1998 ML14**) 是一顆尚未命名的近地小行星,同時也是一顆火星橫斷軌道小行星. (52760) 1998 ML14 於 1998 年由 LINEAR 發現。其直徑大約為 1.5 千米。在發現後不久,阿雷西沃的天文台和金石天文台(Goldstone Observatory)使用雷達對 1998 ML14 作出了測繪。研究顯示小行星自轉周期為 15 小時,形狀大致為球狀,只有一些突出和凹陷. _... | (52759) 1998 MW₁₃ | **(52760) 1998 ML14** | (52761) 1998 MN₁₄ | ..._
null
684
2023-01-12T22:21:51Z
75,489,618
(52760)_1998_ml14
4,515,665
<p><b>2008 ST291</b>是一顆太陽系海王星外天體,絕對星等為4.3等,2008 ST291可能是矮行星。 </p><p><br></p> <h2><span id=".E8.BB.8C.E9.81.93"></span><span id="軌道">軌道</span></h2> <p>2008 ST291於1954年通過近日點,目前距離太陽59天文單位。2016年,2008 ST291將距離太陽超過60天文單位。天文學家已經觀測過3次2008 ST291衝。 </p> <h2><span id=".E7.89.A9.E7.90.86.E6.80.A7.E8.B3.AA"></span><span id="物理性質">物理性質</span></h2> <p>因為天文學家尚無法得知2008 ST291的反射率,所以2008 ST291大小仍不清楚,直徑可能介於370公里至820公里之間。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Orbital simul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JPL (Java) / Horizons Ephemer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3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1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40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833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24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67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8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43424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24.466 1 -total 39.42% 88.492 1 Template:Infobox_planet 37.87% 85.010 1 Template:Infobox 31.98% 71.784 2 Template:Reflist 27.42% 61.540 7 Template:Cite_web 27.23% 61.115 1 Template:外海王星天體 25.09% 56.310 1 Template:Navbox 17.68% 39.690 9 Template:Val 6.05% 13.589 1 Template:Le 3.04% 6.813 46 Template:Mpl- -->
**2008 ST291** 是一顆太陽系海王星外天體,絕對星等為 4.3 等,2008 ST291 可能是矮行星。 ## 軌道 2008 ST291 於 1954 年通過近日點,目前距離太陽 59 天文單位。2016 年,2008 ST291 將距離太陽超過 60 天文單位。天文學家已經觀測過 3 次 2008 ST291 衝。 ## 物理性質 因為天文學家尚無法得知 2008 ST291 的反射率,所以 2008 ST291 大小仍不清楚,直徑可能介於 370 公里至 820 公里之間。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Orbital simul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JPL (Java) / Horizons Ephemer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5,373
2023-04-16T12:28:52Z
66,469,002
(528381)_2008_ST291
807,324
<p><b>小行星55636 2002 TX<sub>300</sub></b>(也可以寫成<b>(55636) 2002 TX<sub>300</sub></b>)是近地小行星追蹤計畫在2002年10月15日發現的一個大外海王星天體 (TNO)。 </p><p>2002 TX<sub>300</sub>是顆絕對星等介於創神星和伐羅那之間的傳統古柏帶天體(QB1天體),並且是三顆中離心率最大的。 </p><p>視覺上的光度變化吻合7.9小時15.8小時的自轉週期 (目前尚不能區分是雙高峰還是單一高峰),而光度的變化趨近於誤差的極限,也可能歸咎於表面形狀的不規則. </p> <h2><span id=".E5.A4.A7.E5.B0.8F"></span><span id="大小">大小</span></h2> <p>非檢測性的紅外線熱發射認為他的直徑上限是709公里,反照率的下限是0.19。 </p> <h2><span id=".E8.BB.8C.E9.81.93"></span><span id="軌道">軌道</span></h2> <p>2002 TX<sub>300</sub>被分類為傳統古柏帶天體,並且軌道和妊神星非常相似:高傾角 (26°) 和適度的離心率 (e ~ 0.12),並且遠離海王星的軌道攝動 (近日點 ~ 37AU),其他中等尺度的傳統古柏帶天體都有著類似的軌道,特別是2002 UX<sub>25</sub>和 2002 AW<sub>197</sub>。 </p><p>圖形顯示這兩個QB1天體鳥瞰(軸方向)和從黃道上觀察的軌道,並且標示出經過近日點 (q)和遠日點 (Q)的日期。當時的位置 (2006年4月)以球型顯示,並且顯是相對的大小和反照率 (兩者均以原本的可見光譜呈現)。 </p> <h2><span id=".E8.A1.A8.E9.9D.A2"></span><span id="表面">表面</span></h2> <p>小行星55636在可見光和近紅外區的光譜和冥衛一相似,<span data-orig-title="光谱斜率"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pectral slope"><span>光譜斜率</span></span>略偏向藍光,在1.5和2.0μm處有較大的吸收峰,這是有水存在的證據。根據礦物學分析,推測水占到小行星55636質量的很大一部分。 </p> <h2><span id=".E8.B5.B7.E6.BA.90"></span><span id="起源">起源</span></h2> <p>因小行星55636的物理特徵和軌道特徵都與妊神星相似,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55636屬於妊神星碰撞家族(妊神星族)的一部分,由過去兩顆天體碰撞時噴出的地函形成。 </p>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AstDy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rbital elements</li> <li>Orbital simulation from JPL (Java) / Ephemer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0 Cached time: 2023050508480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6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0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56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148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69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325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28690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41.191 1 -total 19.07% 45.985 1 Template:Infobox_Planet 18.68% 45.046 1 Template:外海王星天體 17.30% 41.727 1 Template:Navbox 17.15% 41.363 3 Template:Cite_web 16.85% 40.639 1 Template:NoteTA 16.65% 40.161 1 Template:Infobox 9.05% 21.818 5 Template:Cite_journal 6.27% 15.121 1 Template:Link-en 3.26% 7.867 1 Template:Main -->
**小行星 55636 2002 TX300**(也可以寫成 **(55636) 2002 TX300**)是近地小行星追蹤計畫在 2002 年 10 月 15 日發現的一個大外海王星天體 (TNO)。 2002 TX300 是顆絕對星等介於創神星和伐羅那之間的傳統古柏帶天體(QB1 天體),並且是三顆中離心率最大的。 視覺上的光度變化吻合 7.9 小時 15.8 小時的自轉週期 (目前尚不能區分是雙高峰還是單一高峰),而光度的變化趨近於誤差的極限,也可能歸咎於表面形狀的不規則. ## 大小 非檢測性的紅外線熱發射認為他的直徑上限是 709 公里,反照率的下限是 0.19。 ## 軌道 2002 TX300 被分類為傳統古柏帶天體,並且軌道和妊神星非常相似:高傾角 (26°) 和適度的離心率 (e ~ 0.12),並且遠離海王星的軌道攝動 (近日點 ~ 37AU),其他中等尺度的傳統古柏帶天體都有著類似的軌道,特別是 2002 UX25 和 2002 AW197。 圖形顯示這兩個 QB1 天體鳥瞰 (軸方向) 和從黃道上觀察的軌道,並且標示出經過近日點 (q) 和遠日點 (Q) 的日期。當時的位置 (2006 年 4 月) 以球型顯示,並且顯是相對的大小和反照率 (兩者均以原本的可見光譜呈現)。 ## 表面 小行星 55636 在可見光和近紅外區的光譜和冥衛一相似,光譜斜率略偏向藍光,在 1.5 和 2.0μm 處有較大的吸收峰,這是有水存在的證據。根據礦物學分析,推測水占到小行星 55636 質量的很大一部分。 ## 起源 因小行星 55636 的物理特徵和軌道特徵都與妊神星相似,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 55636 屬於妊神星碰撞家族(妊神星族)的一部分,由過去兩顆天體碰撞時噴出的地函形成。 ## 外部連結 * AstDy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rbital elements * Orbital simulation from JPL (Java) / Ephemer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參考資料
null
8,050
2023-04-16T12:24:01Z
67,832,407
(55636)_2002_TX300
803,673
<p><b>小行星55637</b>(也可以寫成<b>(55637) 2002 UX<sub>25</sub></b>)是在2002年10月30日由太空監視計劃發現的一顆大外海王星天體。他的大小類似2002 TX<sub>300</sub>或伐羅那的尺寸,是一顆傳統古柏帶天體(QB1天體,KBO)。 </p> <h2><span id=".E4.BA.AE.E5.BA.A6.E5.92.8C.E9.A1.8F.E8.89.B2"></span><span id="亮度和顏色">亮度和顏色</span></h2> <p>目視星等的變化以14.38或16.78小時為週期 (依據單一或雙重尖峰曲線)。 </p><p>儘管有著相似的軌道要素,不同於孿生的2002 TX<sub>300</sub>,它的顏色比伐樓拿偏紅。 </p> <h2><span id=".E8.A1.9B.E6.98.9F"></span><span id="衛星">衛星</span></h2> <p>已知(55637) 2002 UX<sub>25</sub>有一顆衛星。 </p> <h3><span id=".E8.A1.9B.E6.98.9F_2"></span><span id="衛星_2">衛星</span></h3> <p>2002 UX<sub>25</sub>衛星的發現發表在2007年2月22日的IAUC 8812,軌道也已經確定。 衛星被發現時距離主星約0.16角秒,星等相差0.25等。 假設兩者有相同的反照率,則直徑應該是205± 55公里。 </p>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Orbital simulation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12 from JPL (Java)</li> <li>MPEC 2002-V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stDy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rbital elements</li> <li>2002 UX<sub>25</sub> page on johnstonsarch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3 Cached time: 2023050508480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0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3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40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163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70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27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10053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93.394 1 -total 30.20% 58.401 2 Template:Navbox 24.57% 47.512 1 Template:外海王星天體 22.69% 43.872 1 Template:Infobox_Planet 19.44% 37.591 1 Template:Infobox 18.57% 35.912 1 Template:NoteTA 17.71% 34.254 1 Template:Cite_web 8.86% 17.132 1 Template:MinorPlanets_Navigator 6.19% 11.975 1 Template:Le 3.09% 5.979 46 Template:Mpl- -->
**小行星 55637**(也可以寫成 **(55637) 2002 UX25**)是在 2002 年 10 月 30 日由太空監視計劃發現的一顆大外海王星天體。他的大小類似 2002 TX300 或伐羅那的尺寸,是一顆傳統古柏帶天體(QB1 天體,KBO)。 ## 亮度和顏色 目視星等的變化以 14.38 或 16.78 小時為週期 (依據單一或雙重尖峰曲線)。 儘管有著相似的軌道要素,不同於孿生的 2002 TX300,它的顏色比伐樓拿偏紅。 ## 衛星 已知 (55637) 2002 UX25 有一顆衛星。 ### 衛星 2002 UX25 衛星的發現發表在 2007 年 2 月 22 日的 IAUC 8812,軌道也已經確定。 衛星被發現時距離主星約 0.16 角秒,星等相差 0.25 等。 假設兩者有相同的反照率,則直徑應該是 205± 55 公里。 ## 外部連結 * Orbital simulation Archive.is 的存檔,存檔日期 2012-12-12 from JPL (Java) * MPEC 2002-V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stDy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rbital elements * 2002 UX25 page on johnstonsarch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參考資料
null
4,603
2023-04-16T12:24:01Z
74,045,194
(55637)_2002_UX25
807,597
<p><b>2004 XR<sub>190</sub></b>(也可以寫成<b>2004 XR190</b>)是一顆位於離散盤的外海王星天體。它是由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天文學家 Lynne Jones領導的一個小組,在使用加法夏望遠鏡 (CFHT) 進行傳統的巡天工作時的部份發現。發現的團隊給了個臨時名稱:"<b>巴菲(Buffy)</b>",出自虛構的影集吸血鬼殺手(<span data-orig-title="Buffy Summer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uffy Summers"><span>Buffy Summers</span></span>),並且給了國際天文聯合會一個正式的名字。 </p> <h2><span id=".E8.BB.8C.E9.81.93"></span><span id="軌道">軌道</span></h2> <p>考慮到是一個孤立天體,有兩個原因使2004 XR<sub>190</sub>特別異常:一是軌道傾角高達47度,是至今被發現傾斜最大的天體,當沿著黃道觀測這個天體時,會在黃道的上下及左右環繞著太陽。其次,它的軌道是異於離散盤天體的圓軌道。由於理論上認為離散盤天體是受到海王星的攝動被拋射至離散盤的(一般都有高離心率和近日點小於38AU),它的低離心率和遙遠的近日點很難透過天體力學來理解。這導致了當前外太陽系理論的一些不確定性。理論包括恆星的接近、惡行星、在古柏帶早期的行星胚胎、海王星遷徙外移的共振。古在機制 (Kozai mechanism)是能轉移軌道離心率進入高傾角。 </p><p>除了長週期彗星和太空探測器之外,巴菲是目前繼2012 VP113和塞迪納之後,太陽系內已知距離第三遠的天體。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5.A4.A7.E5.B0.8F"></span><span id="大小">大小</span></h2> <p>這個天體的大小估計約為500公里,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一。在距離太陽在52至62天文單位的軌道上環繞太陽。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參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MPEC circular detailing discove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Discovery webpage by research team</li> <li><cite class="citation news">Maggie McKee. Strange new object found at edge of Solar System. New Scientist. 2005-12-13 <span> [<span>2008-07-24</span>]</spa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2).</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28612911%29+2004+XR190&amp;rft.atitle=Strange+new+object+found+at+edge+of+Solar+System&amp;rft.au=Maggie+McKee&amp;rft.date=2005-12-13&amp;rft.genre=article&amp;rft_id=http%3A%2F%2Fwww.newscientist.com%2Farticle.ns%3Fid%3Ddn8455%26feedId%3Donline-news_rss20&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journal"><span> </span></span></li> <li>Canada-France-Hawaii Telescope Legacy Surve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Orbital simul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JPL (Java) / Ephemer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1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0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39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055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85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40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5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45031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07.174 1 -total 32.04% 66.370 2 Template:Reflist 26.84% 55.613 1 Template:Infobox_Planet 25.04% 51.869 1 Template:外海王星天體 23.92% 49.560 1 Template:Infobox 22.25% 46.099 1 Template:Navbox 21.58% 44.717 2 Template:Cite_journal 8.96% 18.562 1 Template:Link-en 3.27% 6.774 46 Template:Mpl- 2.14% 4.438 1 Template:Cite_web -->
**2004 XR190**(也可以寫成 **2004 XR190**)是一顆位於離散盤的外海王星天體。它是由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天文學家 Lynne Jones 領導的一個小組,在使用加法夏望遠鏡 (CFHT) 進行傳統的巡天工作時的部份發現。發現的團隊給了個臨時名稱:"**巴菲 (Buffy)**",出自虛構的影集吸血鬼殺手(Buffy Summers),並且給了國際天文聯合會一個正式的名字。 ## 軌道 考慮到是一個孤立天體,有兩個原因使 2004 XR190 特別異常:一是軌道傾角高達 47 度,是至今被發現傾斜最大的天體,當沿著黃道觀測這個天體時,會在黃道的上下及左右環繞著太陽。其次,它的軌道是異於離散盤天體的圓軌道。由於理論上認為離散盤天體是受到海王星的攝動被拋射至離散盤的(一般都有高離心率和近日點小於 38AU),它的低離心率和遙遠的近日點很難透過天體力學來理解。這導致了當前外太陽系理論的一些不確定性。理論包括恆星的接近、惡行星、在古柏帶早期的行星胚胎、海王星遷徙外移的共振。古在機制 (Kozai mechanism) 是能轉移軌道離心率進入高傾角。 除了長週期彗星和太空探測器之外,巴菲是目前繼 2012 VP113 和塞迪納之後,太陽系內已知距離第三遠的天體。 * * ## 大小 這個天體的大小估計約為 500 公里,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一。在距離太陽在 52 至 62 天文單位的軌道上環繞太陽。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MPEC circular detailing discove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iscovery webpage by research team * Maggie McKee. Strange new object found at edge of Solar System. New Scientist. 2005-12-13 [200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 2008-05-12). * Canada-France-Hawaii Telescope Legacy Surve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Orbital simul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JPL (Java) / Ephemer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6,507
2023-04-16T12:24:01Z
73,025,406
(612911)_2004_XR190
544,927
<p><b>小行星84719(2002 VR<sub>128</sub>)</b>是一顆外海王星天體,於2002年被米高·布朗和乍德·特魯希略發現,被歸類為冥族小天體。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VR128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軌道模擬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12</li> <li>IAU小行星中心的詳細軌道</li></ul>
**小行星 84719(2002 VR128)** 是一顆外海王星天體,於 2002 年被米高・布朗和乍德・特魯希略發現,被歸類為冥族小天體。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VR128 NASA 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軌道模擬 Archive.is 的存檔,存檔日期 2012-12-12 * IAU 小行星中心的詳細軌道
null
1,682
2023-03-14T06:40:00Z
75,489,649
(84719)_2002_VR128
1,485,232
<p><b>(87269) 2000 OO<sub>67</sub></b>(也可以書寫為<b>(87269) 2000 OO67</b>)是一顆小的 海王星外天體,於2000年的深度黃道巡天中被發現。 </p><p>它以高離心率著稱,遠日點的距離超過1,000天文單位,而近日點只有21天文單位,最接近太陽時幾乎就跨越在天王星的軌道上。2000 OO<sub>67</sub>可能是由岩石和冰組成,有些天文學家將它分類為半人馬小行星 。 </p><p>2000 OO67在2005年4月經過近日點。 </p><p>2000 OO67和2006 SQ372兩者繞行太陽的週期都比Sedna還要長。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Orbital simulation from JPL (Java) / Ephemer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List Of Centaurs and Scattered-Disk Objec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the Minor Planet Center</li></ul><p>Template:MinorPlanets Footer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0 Cached time: 2023050508502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3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2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92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513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11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62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5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78348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8.590 1 -total 46.54% 111.040 2 Template:Reflist 27.12% 64.697 2 Template:Navbox 22.64% 54.016 1 Template:海王星外天體 21.53% 51.365 1 Template:Infobox_planet 20.40% 48.664 1 Template:Dead_link 20.20% 48.196 1 Template:Infobox 18.52% 44.195 1 Template:Fix 18.30% 43.665 3 Template:Cite_web 17.28% 41.226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87269) 2000 OO67**(也可以書寫為 **(87269) 2000 OO67**)是一顆小的 海王星外天體,於 2000 年的深度黃道巡天中被發現。 它以高離心率著稱,遠日點的距離超過 1,000 天文單位,而近日點只有 21 天文單位,最接近太陽時幾乎就跨越在天王星的軌道上。2000 OO67 可能是由岩石和冰組成,有些天文學家將它分類為半人馬小行星 。 2000 OO67 在 2005 年 4 月經過近日點。 2000 OO67 和 2006 SQ372 兩者繞行太陽的週期都比 Sedna 還要長。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Orbital simulation from JPL (Java) / Ephemer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ist Of Centaurs and Scattered-Disk Objec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the Minor Planet Center Template:MinorPlanets Footer
null
3,979
2023-04-16T12:24:50Z
67,835,661
(87269)_2000_OO67
3,428,344
<p><b>(878) 米爾德麗德</b>是一顆在主小行星帶繞行太陽的小行星。它是米爾德麗德族(侍神星族的一個亞族)中序號最小的小行星,因此和它同樣性質的小行星都被命名為米爾德麗德族。的子群,米爾德麗德群的小行星。米爾德麗德子群,包括(878) 米爾德麗德本身,被認為是在近期的事件中,從一顆更大的小行星分裂出來的碎片。 </p> <h2><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2> <p>(878) 米爾德麗德原本是在1916年使用威爾遜山天文台1.5米的海爾望遠鏡發現的,但是隨後就成為迷蹤小行星,只在1985年和1991年各被觀測到一次。 當初,在1916年9月6日只有兩次的觀測,所以不能精確的測定軌道,然而對該天體的興趣在稍後的9月和10月進行了更多調查和測量。 </p> <h2><span id=".E7.89.A9.E7.90.86.E6.80.A7.E8.B3.AA"></span><span id="物理性質">物理性質</span></h2> <p>通過比較小行星的可見亮度,然後計算它們的絕對星等是14.3等,如果假設反照率類似火星,則它的直徑大約在3-5公里之間。 </p> <h2><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2> <p>小行星以發現者哈羅·沙普利的女兒米爾德麗德·沙普利(Mildred Shapley)命名。 </p>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Minor Planet Center Database entry on (878) Mildr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米爾德麗德 at the <i>JPL Small-Body Database</i> <ul><li>Close approach<span> ·</span> Discovery<span> ·</span> Ephemeris<span> ·</span> Orbit diagram<span> ·</span> Orbital elements<span> ·</span> Physical parameters</li></ul></li></ul><p><br></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878) 米爾德麗德**是一顆在主小行星帶繞行太陽的小行星。它是米爾德麗德族(侍神星族的一個亞族)中序號最小的小行星,因此和它同樣性質的小行星都被命名為米爾德麗德族。的子群,米爾德麗德群的小行星。米爾德麗德子群,包括 (878) 米爾德麗德本身,被認為是在近期的事件中,從一顆更大的小行星分裂出來的碎片。 ## 發現 (878) 米爾德麗德原本是在 1916 年使用威爾遜山天文台 1.5 米的海爾望遠鏡發現的,但是隨後就成為迷蹤小行星,只在 1985 年和 1991 年各被觀測到一次。 當初,在 1916 年 9 月 6 日只有兩次的觀測,所以不能精確的測定軌道,然而對該天體的興趣在稍後的 9 月和 10 月進行了更多調查和測量。 ## 物理性質 通過比較小行星的可見亮度,然後計算它們的絕對星等是 14.3 等,如果假設反照率類似火星,則它的直徑大約在 3-5 公里之間。 ## 命名 小行星以發現者哈羅・沙普利的女兒米爾德麗德・沙普利(Mildred Shapley)命名。 ## 外部連結 * Minor Planet Center Database entry on (878) Mildr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米爾德麗德 at the _JPL Small-Body Database_ * Close approach · Discovery · Ephemeris · Orbit diagram · Orbital elements · Physical parameters ## 參考資料
null
4,836
2023-04-16T12:27:51Z
72,634,881
(878)_米爾德麗德
7,642,483
<p><b>(9,10-二氫蒽-9,10-二基)三(四氫呋喃)合鎂</b>是一種有機鎂化合物,化學式為C<sub>26</sub>H<sub>34</sub>MgO<sub>3</sub>。<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它可通過加熱鎂與蒽的四氫呋喃溶液得到。它是橙色固體,溶於四氫呋喃後得到黃色溶液。</p><p>(9,10-二氫蒽-9,10-二基)三(四氫呋喃)合鎂可以提供[C<sub>14</sub>H<sub>10</sub>]<sup>2-</sup>碳負離子,它和親電試劑(如酮、二氧化碳、有機錫氯化物、有機鋁氯化物等)反應,得到<span data-orig-title="9,10-二氢蒽"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9,10-Dihydroanthracene"><span>二氫蒽</span></span>的衍生物C<sub>14</sub>H<sub>10</sub>E<sub>2</sub>。乙烯可以插入其中一個Mg–C鍵。氫氣與之反應生成氫化鎂。它和溴乙烷在−5~0 °C反應,可以得到9,10-二乙基-9,10-二氫蒽(順:反=29:71)。</p><p>它在90~150 °C真空中分解,生成鎂、蒽和四氫呋喃,其中生成的鎂的反應活性很高,可在空氣中自燃。它可用於製備一些全氟烴的格氏試劑。</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8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4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36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146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98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60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5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68263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7.484 1 -total 61.24% 145.446 1 Template:Chembox 33.45% 79.433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29.79% 70.737 1 Template:Reflist 22.58% 53.627 3 Template:Cite_journal 12.45% 29.573 11 Template:Chembox_CASCheck 11.41% 27.103 1 Template:Chembox_Properties 11.17% 26.532 64 Template:Chembox_entry 4.85% 11.511 1 Template:Le 3.36% 7.977 1 Template:Chembox_Elements -->
**(9,10 - 二氫蒽 - 9,10 - 二基) 三 (四氫呋喃) 合鎂**是一種有機鎂化合物,化學式為 C26H34MgO3。它可通過加熱鎂與蒽的四氫呋喃溶液得到。它是橙色固體,溶於四氫呋喃後得到黃色溶液。 (9,10 - 二氫蒽 - 9,10 - 二基) 三 (四氫呋喃) 合鎂可以提供 [C14H10]2-碳負離子,它和親電試劑(如酮、二氧化碳、有機錫氯化物、有機鋁氯化物等)反應,得到二氫蒽的衍生物 C14H10E2。乙烯可以插入其中一個 Mg–C 鍵。氫氣與之反應生成氫化鎂。它和溴乙烷在−5~0 °C 反應,可以得到 9,10 - 二乙基 - 9,10 - 二氫蒽(順:反 = 29:71)。 它在 90~150 °C 真空中分解,生成鎂、蒽和四氫呋喃,其中生成的鎂的反應活性很高,可在空氣中自燃。它可用於製備一些全氟烴的格氏試劑。 ## 參考文獻 ## 注釋
null
3,652
2023-04-16T12:33:57Z
67,630,780
(9,10-二氢蒽-9,10-二基)三(四氢呋喃)合镁
4,187,491
<p><b>靈貓酮</b>是一種環酮和已知的最古老的香水成分之一。這是一種來自非洲靈貓的信息素。它具有很強的類麝香氣味,在極低的濃度下會變得令人愉悅。靈貓酮和在麝香中發現的主要氣味化合物麝香酮有密切聯繫,因為這兩種化合物都是大環酮。如今,靈貓酮可以從棕櫚油中發現的化合物作為前體進行合成。</p><p>為了將美洲豹吸引至相機陷阱中,實地生物學家們使用了CK男士魅力古龍水。據信,在古龍水中的靈貓酮類似於其領土標記。</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靈貓酮**是一種環酮和已知的最古老的香水成分之一。這是一種來自非洲靈貓的信息素。它具有很強的類麝香氣味,在極低的濃度下會變得令人愉悅。靈貓酮和在麝香中發現的主要氣味化合物麝香酮有密切聯繫,因為這兩種化合物都是大環酮。如今,靈貓酮可以從棕櫚油中發現的化合物作為前體進行合成。 為了將美洲豹吸引至相機陷阱中,實地生物學家們使用了 CK 男士魅力古龍水。據信,在古龍水中的靈貓酮類似於其領土標記。 ## 參考資料
null
3,173
2023-04-16T12:28:39Z
69,619,685
(9Z)-1-环十七烯-9-酮
187,067
<p><b><ruby class="zy center"><rb>氰</rb><rp>(</rp><rt lang="-{zh-cn:zh-Latn;zh-tw:zh-Bopo;zh-hk:zh;}-"><big>ㄑㄧㄥ</big></rt><rp>)</rp></ruby></b>(英語:<span lang="en">Cyanogen</span>),也稱<b>氰氣</b>,舊譯作<b>𩇛</b>,化學式為(CN)<sub>2</sub>,是碳和氮的化合物(N≡C—C≡N)。可用於有機合成,也用作消毒、殺蟲的熏蒸劑。 </p><p>氰在標準狀況下是無色氣體,帶苦杏仁氣味。燃燒時呈桃紅色火焰,邊緣側帶藍色。氰溶於水、乙醇、乙醚。 </p><p>氰的化學性質與鹵素很相似,是擬鹵素(或類鹵素)的一種。氰氣會被還原為毒性極強的氰化物。氰加熱時與氫氣反應生成氰化氫。與氫氧化鉀反應生成氰化鉀和氰酸鉀。氰加熱至400°C以上聚合成不溶性的白色固體(CN)<sub>x</sub>。 </p><p>氰是草醯胺的脫水產物,是草酸衍生的腈: </p> <dl><dd>H<sub>2</sub>NC(O)C(O)NH<sub>2</sub> → N≡C—C≡N + 2 H<sub>2</sub>O</dd></dl> <h2><span id=".E5.88.B6.E5.A4.87"></span><span id="制备">製備</span></h2> <p>方法一:在高溫下碳與氮直接化合成氰: </p> <dl><dd>N<sub>2</sub>+2C -高溫→ (CN)<sub>2</sub></dd></dl><p>方法二:氰可由加熱氰化汞製得: </p> <dl><dd>2 Hg(CN)<sub>2</sub> → (CN)<sub>2</sub> + Hg<sub>2</sub>(CN)<sub>2</sub></dd></dl><p>方法三:二價銅鹽,如硫酸銅與氰化物反應產生不穩定的氰化銅,很快分解生成氰和氰化亞銅:</p> <dl><dd>2 CuSO<sub>4</sub> + 4 KCN → (CN)<sub>2</sub> + 2 CuCN + 2 K<sub>2</sub>SO<sub>4</sub></dd></dl><p>方法四:電解融熔狀態的氰鹽: </p> <dl><dd>2KCN → 2K + (CN)<sub>2</sub></dd></dl><p>工業製備:工業上氰由氰化氫氧化得到,氧化劑和介質為氯氣與活性二氧化矽催化劑或二氧化氮與銅鹽。氮氣與乙炔放電條件下也會產生氰。</p> <h2><span id=".E5.8F.8D.E5.BA.94"></span><span id="反应">反應</span></h2> <p>氰的歧化反應: </p> <dl><dd>(CN)<sub>2</sub> + 2OH<sup>−</sup> → CN<sup>−</sup> + OCN<sup>−</sup> + H<sub>2</sub>O</dd></dl><p>氰在氧氣中燃燒可產生4525°C以上的高溫,僅次於二氰乙炔。</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氰在 1815 年由約瑟夫·路易·蓋-呂薩克合成,並命名了它且說明了氰的實驗式。蓋-呂薩克發明了 "cyanogène" 這個字,由希臘語 κυανός (kyanos,藍色) 和 γεννάω (gennao,我創造),因為氰化物就是瑞典化學家卡爾·威廉·舍勒從普魯士藍中分離出來的。到1850年代,攝影師們使用氰肥皂清除手中的銀污漬。它在19世紀後期隨著化肥工業的發展而變得重要,並且仍然是許多化肥生產中的重要中間體。氰在硝化纖維的生產中也用作穩定劑。 </p><p>在1910年,哈雷彗星的光譜分析發現了彗星尾巴中含有氰,這導致公眾擔心地球通過尾巴時會被氰毒化。由於尾巴的極度擴散特性,當行星穿過它時,它沒有任何作用。</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擬鹵素</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2 Cached time: 202305051412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2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2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54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961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087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69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6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7192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22.493 1 -total 35.19% 183.868 1 Template:Chembox 17.82% 93.103 1 Template:Lang-en 13.99% 73.119 1 Template:Otheruses 13.23% 69.143 1 Template:Hatnote 12.02% 62.819 1 Template:Reflist 11.14% 58.215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9.21% 48.096 1 Template:Authority_control 9.12% 47.635 4 Template:Cite_journal 7.68% 40.150 1 Template:Chembox_Hazards -->
**氰(ㄑㄧㄥ)** (英語:Cyanogen),也稱**氰氣**,舊譯作**𩇛**,化學式為 (CN)2,是碳和氮的化合物(N≡C—C≡N)。可用於有機合成,也用作消毒、殺蟲的熏蒸劑。 氰在標準狀況下是無色氣體,帶苦杏仁氣味。燃燒時呈桃紅色火焰,邊緣側帶藍色。氰溶於水、乙醇、乙醚。 氰的化學性質與鹵素很相似,是擬鹵素(或類鹵素)的一種。氰氣會被還原為毒性極強的氰化物。氰加熱時與氫氣反應生成氰化氫。與氫氧化鉀反應生成氰化鉀和氰酸鉀。氰加熱至 400°C 以上聚合成不溶性的白色固體 (CN)x。 氰是草醯胺的脫水產物,是草酸衍生的腈:   : H2NC(O)C(O)NH2 → N≡C—C≡N + 2 H2O ## 製備 方法一:在高溫下碳與氮直接化合成氰:   : N2+2C - 高溫→ (CN)2 方法二:氰可由加熱氰化汞製得:   : 2 Hg(CN)2 → (CN)2 + Hg2(CN)2 方法三:二價銅鹽,如硫酸銅與氰化物反應產生不穩定的氰化銅,很快分解生成氰和氰化亞銅:   : 2 CuSO4 + 4 KCN → (CN)2 + 2 CuCN + 2 K2SO4 方法四:電解融熔狀態的氰鹽:   : 2KCN → 2K + (CN)2 工業製備:工業上氰由氰化氫氧化得到,氧化劑和介質為氯氣與活性二氧化矽催化劑或二氧化氮與銅鹽。氮氣與乙炔放電條件下也會產生氰。 ## 反應 氰的歧化反應:   : (CN)2 + 2OH− → CN− + OCN− + H2O 氰在氧氣中燃燒可產生 4525°C 以上的高溫,僅次於二氰乙炔。 ## 歷史 氰在 1815 年由約瑟夫・路易・蓋 - 呂薩克合成,並命名了它且說明了氰的實驗式。蓋 - 呂薩克發明了 "cyanogène" 這個字,由希臘語 κυανός (kyanos,藍色) 和 γεννάω (gennao,我創造),因為氰化物就是瑞典化學家卡爾・威廉・舍勒從普魯士藍中分離出來的。到 1850 年代,攝影師們使用氰肥皂清除手中的銀污漬。它在 19 世紀後期隨著化肥工業的發展而變得重要,並且仍然是許多化肥生產中的重要中間體。氰在硝化纖維的生產中也用作穩定劑。 在 1910 年,哈雷彗星的光譜分析發現了彗星尾巴中含有氰,這導致公眾擔心地球通過尾巴時會被氰毒化。由於尾巴的極度擴散特性,當行星穿過它時,它沒有任何作用。 ## 參見 * 擬鹵素 ## 參考資料
null
7,429
2023-04-29T20:47:21Z
77,033,127
(CN)2
4,561,168
<p>〈<b>美的冒泡</b>〉(英語:<span lang="en">"(Drop Dead) Beautiful"</span>),是美國女歌手布蘭妮·斯皮爾斯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她的第7張錄音室專輯《蛇蠍美人》中。歌曲由傑里米·柯爾曼、約書亞·科爾曼、埃絲特·迪恩、馬蒂厄·容弗和班傑明·列維創作,薩比亦助陣歌曲,參與了本歌曲的演唱。歌曲獲得了樂評褒貶不一的評價,樂評認為歌曲是專輯最佳歌曲之一,但批評了薩比演唱的部分。 </p><p>雖然薩比聲稱自己已經想好了本歌曲音樂錄影帶的藍圖(其風格類似於布蘭妮在2011年蛇蠍美人巡迴演唱會的表演),但布蘭妮並沒有將本歌曲打單。雖然未成為單曲,歌曲以7500銷售單元在韓國加翁國際單曲榜排行第41,並進入了《告示牌》舞曲/電音數位下載榜單。布蘭妮在2011年蛇蠍美人巡迴演唱會上站在相框中表演了歌曲。在巡演的部分場次中,薩比也和布蘭妮一同出演。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D.A5.E6.BA.90"></span><span id="参考来源">參考來源</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MetroLyrics上歌曲的完整歌詞</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0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2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62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0822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37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93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8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28547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65.634 1 -total 33.46% 122.331 1 Template:Infobox_song 27.18% 99.371 1 Template:Lang-en 21.72% 79.428 1 Template:Infobox 18.39% 67.240 1 Template:NoteTA 15.23% 55.682 1 Template:Reflist 13.18% 48.173 4 Template:Cite_web 11.48% 41.959 1 Template:Br_separated_entries 8.35% 30.513 1 Template:Main_other 6.50% 23.751 1 Template:Lang -->
〈**美的冒泡**〉(英語:"(Drop Dead) Beautiful"),是美國女歌手布蘭妮・斯皮爾斯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她的第 7 張錄音室專輯《蛇蠍美人》中。歌曲由傑里米・柯爾曼、約書亞・科爾曼、埃絲特・迪恩、馬蒂厄・容弗和班傑明・列維創作,薩比亦助陣歌曲,參與了本歌曲的演唱。歌曲獲得了樂評褒貶不一的評價,樂評認為歌曲是專輯最佳歌曲之一,但批評了薩比演唱的部分。 雖然薩比聲稱自己已經想好了本歌曲音樂錄影帶的藍圖(其風格類似於布蘭妮在 2011 年蛇蠍美人巡迴演唱會的表演),但布蘭妮並沒有將本歌曲打單。雖然未成為單曲,歌曲以 7500 銷售單元在韓國加翁國際單曲榜排行第 41,並進入了《告示牌》舞曲 / 電音數位下載榜單。布蘭妮在 2011 年蛇蠍美人巡迴演唱會上站在相框中表演了歌曲。在巡演的部分場次中,薩比也和布蘭妮一同出演。 ## 參考來源 ## 外部連結 * MetroLyrics 上歌曲的完整歌詞
null
4,210
2023-05-05T12:20:24Z
74,997,185
(Drop_Dead)_Beautiful
1,934,182
<p><b>(E)-二苯基乙烯</b>是一種<span data-orig-title="二芳基乙烯"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arylethene"><span>二芳基乙烯</span></span>,這種烴類由反式的乙烯連接苯基基團所組成。與(Z)-二苯基乙烯互為順反異構體。(E)-二苯基乙烯是白色晶體,極易溶於有機溶劑。它可以通過光化學的方法變成(Z)-二苯基乙烯,它可以繼續被轉化成菲。 </p><p>(E)-二苯基乙烯於1843年由法國化學家奧古斯特·羅朗發現。二苯基乙烯的英文名稱「stilbene」來自希臘文 <i>στίλβω</i> (<i>stilbo</i>),意為閃耀,這來自於該化合物有光澤的外觀。</p> <h2><span id=".E5.BC.82.E6.9E.84.E4.BD.93"></span><span id="异构体">異構體</span></h2> <p>二苯基乙烯有兩種可能的立體異構體。一種是反式-1,2-二苯基乙烯,又稱(<i>E</i>)-二苯基乙烯;另一種是順式-1,2-二苯基乙烯,又稱(<i>Z</i>)-二苯基乙烯,它的位阻效應使得兩個芳環不在一個平面上,共軛體系消失,更加不穩定。(Z)-二苯基乙烯是液體,熔點5-6 °C(41-43 °F),而(E)-二苯基乙烯是固體,熔點125 °C(257 °F),顯示了它們明顯不同的物理性質。</p> <h2><span id=".E5.88.B6.E5.A4.87"></span><span id="制备">製備</span></h2> <p>(E)-二苯基乙烯有多種製備方法。常見的方法包括使用鋅汞齊還原苯偶姻:</p> <dl><dd>C<sub>6</sub>H<sub>5</sub>–CH(OH)–C(=O)–C<sub>6</sub>H<sub>5</sub>   <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ce {-&gt;[{\ce {Zn(Hg)}}][{\ce {HCl}}{\text{, }}{\ce {CH3CH2OH}}]}}}">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REL"> <munderover> <mo>→</mo> <mpadded width="+0.611em" lspace="0.278em" voffset="-.24em">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ext>HCl</mtext>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ext>, </mtext>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ubsup> <mtext>CH</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subsup> <mtext>CH</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text>OH</mtext> </mrow> </mpadded> <mpadded width="+0.611em" lspace="0.278em" voffset=".15em">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ext>Zn</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stretchy="false">(</mo> <mtext>Hg</mtext>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mrow> </mpadded> </munderover>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ce {-&gt;[{\ce {Zn(Hg)}}][{\ce {HCl}}{\text{, }}{\ce {CH3CH2OH}}]}}}</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i>trans</i>-C<sub>6</sub>H<sub>5</sub>–CH=CH–C<sub>6</sub>H<sub>5</sub></dd></dl><p>二苯基乙烯的兩種異構體都可以由<span data-orig-title="α-苯基肉桂酸"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lpha-phenylcinnamic acid"><span>α-苯基肉桂酸</span></span>的脫羧反應而成。其中,(E)-二苯基乙烯是由這種酸的(<i>Z</i>)-異構體脫羧而成的。</p><p>理察·赫克和溝呂木勉獨立報告了(E)-二苯基乙烯可以由碘苯和苯乙烯在鈀(II)催化劑下偶聯而成,也就是溝呂木-赫克反應。溝呂木勉的方法產率較高。 </p> <dl><dd></dd></dl><h2><span id=".E5.8F.8D.E5.BA.94"></span><span id="反应">反應</span></h2> <p>(E)-二苯基乙烯會被過氧磷酸(H<sub>3</sub>PO<sub>5</sub>)環氧化,在1,4-二氧六環中形成反式-二苯基環氧乙烷,產率74%。這種環氧化物是外消旋混合物,由1,2-二苯基環氧乙烷的兩種對映異構體組成。這種非手性的內消旋化合物 (1<i>R</i>,2<i>S</i>)-1,2-二苯基環氧乙烷來自(Z)-二苯基乙烯,儘管順式異構體的環氧化會產生順式和反式異構體的混合物。舉個例子,過氧化叔丁醇氧化(Z)-二苯基乙烯會產生0.8% 順式-二苯基環氧乙烷、13.5% 反式-二苯基環氧乙烷和 6.1% 苯甲醛。諾貝爾獎得主巴里·夏普萊斯製備了純二苯基環氧乙烷的一種對映異構體。</p> <dl><dd></dd></dl><p>二苯基乙烯可以被臭氧化反應或勒米厄-詹森氧化反應乾淨的氧化成苯甲醛,而更強的氧化劑,如高錳酸鉀的氧化會產生苯甲酸。<span data-orig-title="邻位"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vicinal (chemistry)"><span>鄰位</span></span>二醇可以通過厄普約翰雙羥基化反應或夏普萊斯不對稱雙羥基化反應製備,對映體過量百分數高達100%。</p><p>溴化(E)-二苯基乙烯主要產生內消旋-1,2-二溴-1,2-二苯基乙烯,符合親電溴加成反應會產生環狀的<span data-orig-title="溴钅翁离子"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romonium"><span>溴釒翁離子</span></span>中間體的機制。</p><p>在紫外線照射下,(E)-二苯基乙烯會異構化成(Z)-二苯基乙烯。這是典型的<span data-orig-title="光化学反应"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hotochemical reaction"><span>光化學反應</span></span>,涉及了順反異構。它還可以繼續轉變成菲。</p> <dl><dd></dd></dl><h2><span id=".E8.A1.8D.E7.94.9F.E7.89.A9.E5.92.8C.E7.94.A8.E5.A4.84"></span><span id="衍生物和用处">衍生物和用處</span></h2> <p>(<i>E</i>)-二苯基乙烯本身的用處不多,但它的衍生物可用於染料、螢光增白劑、磷光體和閃爍體探測器。二苯基乙烯是一種<span data-orig-title="有源激光介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ain medium"><span>有源雷射介質</span></span>,用於染料雷射器。</p> <p><span data-orig-title="4,4'-二硝基二苯基乙烯-2,2'-二磺酸钠"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sodium 4,4'-dinitrostilbene-2,2'-disulfonate"><span>4,4'-二硝基二苯基乙烯-2,2'-二磺酸鈉</span></span>可以由4-硝基甲苯的磺化先形成4-硝基甲苯-2-磺酸,然後被次氯酸鈉氧化偶聯成(<i>E</i>)-二苯基乙烯的衍生物。這個過程最初是由<span data-orig-title="Arthur George Gree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rthur George Green"><span>Arthur George Green</span></span>和André Wahl在19世紀開發的。已經開發出更高產率的工藝改進,那就是在液氨中使用空氣氧化。這種物質很有用,和苯胺衍生物反應會得到偶氮染料。衍生於此化合物的重要染料包括Direct Red 76、Direct Brown 78和Direct Orange 40。</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E)-Stilbene on ChemExp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6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3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1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36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0314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00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078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9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36795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90.133 1 -total 39.70% 234.281 1 Template:Chembox 39.41% 232.576 1 Template:Reflist 14.67% 86.556 64 Template:Chembox_entry 14.61% 86.244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13.24% 78.161 7 Template:Cite_book 12.74% 75.157 15 Template:Cite_journal 7.21% 42.550 1 Template:Chembox_Properties 6.94% 40.966 1 Template:Chembox_NameEn 6.61% 38.986 1 Template:Lang -->
**(E)- 二苯基乙烯**是一種二芳基乙烯,這種烴類由反式的乙烯連接苯基基團所組成。與 (Z)- 二苯基乙烯互為順反異構體。(E)- 二苯基乙烯是白色晶體,極易溶於有機溶劑。它可以通過光化學的方法變成 (Z)- 二苯基乙烯,它可以繼續被轉化成菲。 (E)- 二苯基乙烯於 1843 年由法國化學家奧古斯特・羅朗發現。二苯基乙烯的英文名稱「stilbene」來自希臘文 _στίλβω_ (_stilbo_),意為閃耀,這來自於該化合物有光澤的外觀。 ## 異構體 二苯基乙烯有兩種可能的立體異構體。一種是反式 - 1,2 - 二苯基乙烯,又稱 (_E_)- 二苯基乙烯;另一種是順式 - 1,2 - 二苯基乙烯,又稱 (_Z_)- 二苯基乙烯,它的位阻效應使得兩個芳環不在一個平面上,共軛體系消失,更加不穩定。(Z)- 二苯基乙烯是液體,熔點 5-6 °C(41-43 °F),而 (E)- 二苯基乙烯是固體,熔點 125 °C(257 °F),顯示了它們明顯不同的物理性質。 ## 製備 (E)- 二苯基乙烯有多種製備方法。常見的方法包括使用鋅汞齊還原苯偶姻:   : C6H5–CH(OH)–C(=O)–C6H5   ${\ce {->[{\ce {Zn(Hg)}}][{\ce {HCl}}{\text{, }}{\ce {CH3CH2OH}}]}}$   _trans_-C6H5–CH=CH–C6H5 二苯基乙烯的兩種異構體都可以由 α- 苯基肉桂酸的脫羧反應而成。其中,(E)- 二苯基乙烯是由這種酸的 (_Z_)- 異構體脫羧而成的。 理察・赫克和溝呂木勉獨立報告了 (E)- 二苯基乙烯可以由碘苯和苯乙烯在鈀 (II) 催化劑下偶聯而成,也就是溝呂木-赫克反應。溝呂木勉的方法產率較高。   : ## 反應 (E)- 二苯基乙烯會被過氧磷酸(H3PO5)環氧化,在 1,4 - 二氧六環中形成反式 - 二苯基環氧乙烷,產率 74%。這種環氧化物是外消旋混合物,由 1,2 - 二苯基環氧乙烷的兩種對映異構體組成。這種非手性的內消旋化合物 (1_R_,2_S_)-1,2 - 二苯基環氧乙烷來自 (Z)- 二苯基乙烯,儘管順式異構體的環氧化會產生順式和反式異構體的混合物。舉個例子,過氧化叔丁醇氧化 (Z)- 二苯基乙烯會產生 0.8% 順式 - 二苯基環氧乙烷、13.5% 反式 - 二苯基環氧乙烷和 6.1% 苯甲醛。諾貝爾獎得主巴里・夏普萊斯製備了純二苯基環氧乙烷的一種對映異構體。   : 二苯基乙烯可以被臭氧化反應或勒米厄 - 詹森氧化反應乾淨的氧化成苯甲醛,而更強的氧化劑,如高錳酸鉀的氧化會產生苯甲酸。鄰位二醇可以通過厄普約翰雙羥基化反應或夏普萊斯不對稱雙羥基化反應製備,對映體過量百分數高達 100%。 溴化 (E)- 二苯基乙烯主要產生內消旋 - 1,2 - 二溴 - 1,2 - 二苯基乙烯,符合親電溴加成反應會產生環狀的溴釒翁離子中間體的機制。 在紫外線照射下,(E)- 二苯基乙烯會異構化成 (Z)- 二苯基乙烯。這是典型的光化學反應,涉及了順反異構。它還可以繼續轉變成菲。   : ## 衍生物和用處 (_E_)- 二苯基乙烯本身的用處不多,但它的衍生物可用於染料、螢光增白劑、磷光體和閃爍體探測器。二苯基乙烯是一種有源雷射介質,用於染料雷射器。 4,4'- 二硝基二苯基乙烯 - 2,2'- 二磺酸鈉可以由 4 - 硝基甲苯的磺化先形成 4 - 硝基甲苯 - 2 - 磺酸,然後被次氯酸鈉氧化偶聯成 (_E_)- 二苯基乙烯的衍生物。這個過程最初是由 Arthur George Green 和 André Wahl 在 19 世紀開發的。已經開發出更高產率的工藝改進,那就是在液氨中使用空氣氧化。這種物質很有用,和苯胺衍生物反應會得到偶氮染料。衍生於此化合物的重要染料包括 Direct Red 76、Direct Brown 78 和 Direct Orange 40。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E)-Stilbene on ChemExp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8,773
2023-04-16T12:25:23Z
75,180,961
(E)-二苯基乙烯
7,369,499
<p><b>己二烯雌酚</b>(英語:<span lang="en">Dienestrol</span>)是一種<span data-orig-title="非甾体雌激素"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Nonsteroidal estrogen"><span>非甾體雌激素</span></span>,是乙烯雌酚衍生物,比己烯雌酚多一個不飽和度,在美國和歐盟用作治療更年期症候群的藥物。也有研究將其用作男性前列腺癌的<span data-orig-title="直肠给药"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ectal administration"><span>直腸給藥</span></span>藥物。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9 Cached time: 2023050509251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1.01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34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11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6239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922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0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64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8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654937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98.900 1 -total 77.97% 778.878 7 Template:Navbox 30.67% 306.407 1 Template:雌激素 30.56% 305.300 1 Template:Drugbox 29.66% 296.293 3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26.79% 267.655 137 Template:Tsl 25.79% 257.596 1 Template:Infobox 20.91% 208.828 1 Template:雌激素类和孕激素类 13.84% 138.280 66 Template:Link-en 10.08% 100.701 1 Template:Lang-en -->
**己二烯雌酚**(英語:Dienestrol)是一種非甾體雌激素,是乙烯雌酚衍生物,比己烯雌酚多一個不飽和度,在美國和歐盟用作治療更年期症候群的藥物。也有研究將其用作男性前列腺癌的直腸給藥藥物。 ## 參考文獻
null
3,878
2023-05-03T06:38:14Z
69,189,787
(E,E)-Dienestrol
4,878,695
<p>《<b>一切皆為你</b>》(<b>(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b>)是加拿大男歌手布萊恩·亞當斯在1991年6月發行的歌曲,它同時也是電影《俠盜王子羅賓漢》(Robin Hood:Prince Of Thieves)的主題曲。〈一切皆為你〉在英美的排行榜上雙雙摘冠,在美國的銷售數字突破300萬張,成為該年度最暢銷的單曲之一。布萊恩·亞當斯藉著這首歌曲奪下生平首座葛萊美獎,成功創下個人演藝事業巔峰。 </p> <h2><span id=".E8.B3.87.E6.96.99"></span><span id="資料">資料</span></h2> <h3><span id=".E5.96.AE.E6.9B.B2.E6.94.B6.E9.8C.84"></span><span id="單曲收錄">單曲收錄</span></h3> <p>〈一切皆為你〉除了收錄在《俠盜王子羅賓漢》(Robin Hood:Prince Of Thieves)電影原聲帶當中之外,亦收錄於布萊恩·亞當斯第六張個人錄音室專輯《叫醒鄰居》(Waking Up the Neighbours)當中。1980年出道的布萊恩·亞當斯起初星運並不順遂,他直到1983年第三張個人專輯《Cuts Like a Knife》才有單曲打進告示牌TOP 10,而到1985年第四張專輯《Reckless》才獲得生平第一首全美冠軍單曲〈Heaven〉,這張專輯也是布萊恩·亞當斯首張全美冠軍專輯,布萊恩·亞當斯在1985年達到演藝事業的第一個高峰,《Reckless》全美狂銷500萬張,它成為1985年告示牌年度最佳專輯亞軍,搶走不少名列季軍瑪丹娜《宛如處女》(Like a Virgin)的鋒頭。 </p><p>布萊恩·亞當斯雖然在1985年達到事業巔峰,但之後至1980年代結束間這幾年,他在美國樂壇上的表現普通,未再有令歌迷驚喜的作品出現。另外布萊恩·亞當斯在英國的成績並不佳,在1991年之前他在英榜上成績最好的專輯是1985年的《Reckless》,獲得專輯榜第11名。成績最好的單曲則是1985年的〈Run to You〉,這首單曲在英榜獲得第11名。 </p> <h3><span id=".E6.AD.8C.E6.9B.B2.E7.B0.A1.E4.BB.8B"></span><span id="歌曲簡介">歌曲簡介</span></h3> <p>〈一切皆為你〉是布萊恩·亞當斯在英國倫敦完成的音樂作品,這是他接受電影公司委託,為電影《俠盜王子羅賓漢》(Robin Hood:Prince Of Thieves)所量身訂做的主題曲,而最後他會成為這首歌曲的主唱人也是個意外。1991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正在為剛殺青的新電影《俠盜王子羅賓漢》尋找適合的主題曲,電影配樂負責人在多方尋覓未果,這時透過同業介紹找上了布萊恩·亞當斯。布萊恩·亞當斯是一位全方位創作型歌手,當時他在樂壇已沉寂好幾年時間,雙方洽談後他接下打造主題曲的任務。在電影劇本中,男主角對女主角說的一句話「<b>I Do it for You!</b>」,布萊恩·亞當斯心生靈感遂和工作夥伴一起寫出了〈一切皆為你〉,他寫完〈一切皆為你〉的歌曲並將錄唱帶交給電影公司,圓滿完成任務。 </p><p>布萊恩·亞當斯在寫〈一切皆為你〉的時候,他並不知道電影公司是否會錄用它,甚至是會找誰來唱這首歌曲,沒想到電影公司高層在聽過這首歌曲的錄唱帶後,對於歌曲相當的滿意,他們很喜歡布萊恩·亞當斯的聲音,所以就決定直接採用錄唱帶的版本,不再另外找他人重唱了。只不過高層的這個決定出現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電影《俠盜王子羅賓漢》的時代背景約在12世紀,也就是中世紀的歐洲,這和歌曲中呈現的電子樂器伴奏有明顯違和感,電影配樂負責人再次聯絡創作者,問他是否能再重新錄製這首歌曲,並改以木吉他或笛子等來當伴奏樂器,但布萊恩·亞當斯拒絕了這個請求。最後,主題曲〈一切皆為你〉並未出現在《俠盜王子羅賓漢》的影片中,它被放在正片結束後開始跑字幕的地方,歌曲長度6分半鐘整首播畢,日後布萊恩·亞當斯推出的單曲版本,歌曲長度修剪成3分多鐘。 </p> <h3><span id=".E5.95.86.E6.A5.AD.E6.88.90.E7.B8.BE"></span><span id="商業成績">商業成績</span></h3> <p>〈一切皆為你〉在1991年6月29日進入告示牌單曲榜,首週成績為第53名,這首歌曲在進榜後成績飛快的向上攀升,僅花一個月的時間就登上了冠軍寶座,1991年7月27日〈一切皆為你〉擊敗了EMF的〈Unbelievable〉逕自登上榜首,它蟬連了7週冠軍直到1991年9月14日才被寶拉·阿巴杜的〈The Promise of a New Day〉請下王座,成為布萊恩·亞當斯第二首全美冠軍單曲。〈一切皆為你〉單曲在美銷售量突破300萬張,成為1991年度全美最暢銷的單曲,它也成為了該年度告示牌的「最佳年度單曲」。 </p><p>〈一切皆為你〉除了在美國造成轟動之外,它在英國也創下排行榜的新紀錄,這首歌曲於1991年7月13日率先美國登上英國單曲榜榜首,並不可思議的連續蟬連了16週冠軍,成為英國史上第四首超過10週的冠軍單曲,另外它還是英國史上蟬聯冠軍時間第二長的單曲,它僅次於法蘭奇連(Frankie Laine)1953年的〈I Believe〉,〈I Believe〉在1953年曾三度登上英單曲榜榜首位置,冠軍總週數為18週,不過布萊恩·亞當斯的〈一切皆為你〉卻是連續蟬連該榜冠軍時間最長的歌曲,截至2019年為止這紀錄仍未被超越。〈一切皆為你〉除了是布萊恩·亞當斯第一首全英冠軍單曲之外,也是他在英國榜上首支TOP 10單曲。 </p> <h3><span id=".E7.8D.8E.E9.A0.85.E8.A9.95.E5.83.B9"></span><span id="獎項評價">獎項評價</span></h3> <p>〈一切皆為你〉讓布萊恩·亞當斯奪下生平首座的葛萊美獎「Best Song Written Specifically For A Motion Picture Or For Television」,截至2014年為止也是他唯一的一座葛萊美獎。另外,滾石雜誌也認為布萊恩·亞當斯沙啞的嗓音搭配上〈一切皆為你〉的歌詞恰到好處,這首歌曲也讓四年沒出片的布萊恩·亞當斯再度翻紅,成為票房保證。向來嚴苛的滾石雜誌會這樣子評論是有原因的,自1984年瑪丹娜以〈宛如處女〉拿下6週冠軍之後,有將近長達七年的時間,告示牌單曲榜沒有出現一首能超越〈宛如處女〉的歌曲,直到〈一切皆為你〉以7週冠軍的成績超越了它,因此也讓布萊恩·亞當斯鹹魚翻身再創事業第二春,而且是締造了他個人事業的最巔峰。 </p><p>〈一切皆為你〉於2018年在美國告示牌音樂雜誌「Greatest Of All Time Hot 100 Singles」遴選中位居第19名,相同該雜誌的「Billboard Hot 100 60th Anniversary」共600首歌曲排名中,此曲高居第21名。 </p> <h3><span id=".E7.BF.BB.E5.94.B1"></span><span id="翻唱">翻唱</span></h3> <p>〈一切皆為你〉是一首紅遍全球的經典情歌,布萊恩·亞當斯以他的沙啞嗓音完美詮釋著。1992年來自愛爾蘭的音樂團體 The Fatima Mansions 率先翻唱〈一切皆為你〉,他們將這首歌曲重新編曲大幅改版,單曲成績進入英國單曲榜TOP 10。1998年時,美國女歌手布蘭蒂(英語:Brandy)再次重唱並發行,當時她的唱片製作人是大衛·佛斯特(英語:David Foster),單曲成績進入紐西蘭單曲榜前30名。 </p><p><br></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一切皆為你**》(**(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是加拿大男歌手布萊恩・亞當斯在 1991 年 6 月發行的歌曲,它同時也是電影《俠盜王子羅賓漢》(Robin Hood:Prince Of Thieves)的主題曲。〈一切皆為你〉在英美的排行榜上雙雙摘冠,在美國的銷售數字突破 300 萬張,成為該年度最暢銷的單曲之一。布萊恩・亞當斯藉著這首歌曲奪下生平首座葛萊美獎,成功創下個人演藝事業巔峰。 ## 資料 ### 單曲收錄 〈一切皆為你〉除了收錄在《俠盜王子羅賓漢》(Robin Hood:Prince Of Thieves)電影原聲帶當中之外,亦收錄於布萊恩・亞當斯第六張個人錄音室專輯《叫醒鄰居》(Waking Up the Neighbours)當中。1980 年出道的布萊恩・亞當斯起初星運並不順遂,他直到 1983 年第三張個人專輯《Cuts Like a Knife》才有單曲打進告示牌 TOP 10,而到 1985 年第四張專輯《Reckless》才獲得生平第一首全美冠軍單曲〈Heaven〉,這張專輯也是布萊恩・亞當斯首張全美冠軍專輯,布萊恩・亞當斯在 1985 年達到演藝事業的第一個高峰,《Reckless》全美狂銷 500 萬張,它成為 1985 年告示牌年度最佳專輯亞軍,搶走不少名列季軍瑪丹娜《宛如處女》(Like a Virgin)的鋒頭。 布萊恩・亞當斯雖然在 1985 年達到事業巔峰,但之後至 1980 年代結束間這幾年,他在美國樂壇上的表現普通,未再有令歌迷驚喜的作品出現。另外布萊恩・亞當斯在英國的成績並不佳,在 1991 年之前他在英榜上成績最好的專輯是 1985 年的《Reckless》,獲得專輯榜第 11 名。成績最好的單曲則是 1985 年的〈Run to You〉,這首單曲在英榜獲得第 11 名。 ### 歌曲簡介 〈一切皆為你〉是布萊恩・亞當斯在英國倫敦完成的音樂作品,這是他接受電影公司委託,為電影《俠盜王子羅賓漢》(Robin Hood:Prince Of Thieves)所量身訂做的主題曲,而最後他會成為這首歌曲的主唱人也是個意外。1991 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正在為剛殺青的新電影《俠盜王子羅賓漢》尋找適合的主題曲,電影配樂負責人在多方尋覓未果,這時透過同業介紹找上了布萊恩・亞當斯。布萊恩・亞當斯是一位全方位創作型歌手,當時他在樂壇已沉寂好幾年時間,雙方洽談後他接下打造主題曲的任務。在電影劇本中,男主角對女主角說的一句話「**I Do it for You!**」,布萊恩・亞當斯心生靈感遂和工作夥伴一起寫出了〈一切皆為你〉,他寫完〈一切皆為你〉的歌曲並將錄唱帶交給電影公司,圓滿完成任務。 布萊恩・亞當斯在寫〈一切皆為你〉的時候,他並不知道電影公司是否會錄用它,甚至是會找誰來唱這首歌曲,沒想到電影公司高層在聽過這首歌曲的錄唱帶後,對於歌曲相當的滿意,他們很喜歡布萊恩・亞當斯的聲音,所以就決定直接採用錄唱帶的版本,不再另外找他人重唱了。只不過高層的這個決定出現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電影《俠盜王子羅賓漢》的時代背景約在 12 世紀,也就是中世紀的歐洲,這和歌曲中呈現的電子樂器伴奏有明顯違和感,電影配樂負責人再次聯絡創作者,問他是否能再重新錄製這首歌曲,並改以木吉他或笛子等來當伴奏樂器,但布萊恩・亞當斯拒絕了這個請求。最後,主題曲〈一切皆為你〉並未出現在《俠盜王子羅賓漢》的影片中,它被放在正片結束後開始跑字幕的地方,歌曲長度 6 分半鐘整首播畢,日後布萊恩・亞當斯推出的單曲版本,歌曲長度修剪成 3 分多鐘。 ### 商業成績 〈一切皆為你〉在 1991 年 6 月 29 日進入告示牌單曲榜,首週成績為第 53 名,這首歌曲在進榜後成績飛快的向上攀升,僅花一個月的時間就登上了冠軍寶座,1991 年 7 月 27 日〈一切皆為你〉擊敗了 EMF 的〈Unbelievable〉逕自登上榜首,它蟬連了 7 週冠軍直到 1991 年 9 月 14 日才被寶拉・阿巴杜的〈The Promise of a New Day〉請下王座,成為布萊恩・亞當斯第二首全美冠軍單曲。〈一切皆為你〉單曲在美銷售量突破 300 萬張,成為 1991 年度全美最暢銷的單曲,它也成為了該年度告示牌的「最佳年度單曲」。 〈一切皆為你〉除了在美國造成轟動之外,它在英國也創下排行榜的新紀錄,這首歌曲於 1991 年 7 月 13 日率先美國登上英國單曲榜榜首,並不可思議的連續蟬連了 16 週冠軍,成為英國史上第四首超過 10 週的冠軍單曲,另外它還是英國史上蟬聯冠軍時間第二長的單曲,它僅次於法蘭奇連(Frankie Laine)1953 年的〈I Believe〉,〈I Believe〉在 1953 年曾三度登上英單曲榜榜首位置,冠軍總週數為 18 週,不過布萊恩・亞當斯的〈一切皆為你〉卻是連續蟬連該榜冠軍時間最長的歌曲,截至 2019 年為止這紀錄仍未被超越。〈一切皆為你〉除了是布萊恩・亞當斯第一首全英冠軍單曲之外,也是他在英國榜上首支 TOP 10 單曲。 ### 獎項評價 〈一切皆為你〉讓布萊恩・亞當斯奪下生平首座的葛萊美獎「Best Song Written Specifically For A Motion Picture Or For Television」,截至 2014 年為止也是他唯一的一座葛萊美獎。另外,滾石雜誌也認為布萊恩・亞當斯沙啞的嗓音搭配上〈一切皆為你〉的歌詞恰到好處,這首歌曲也讓四年沒出片的布萊恩・亞當斯再度翻紅,成為票房保證。向來嚴苛的滾石雜誌會這樣子評論是有原因的,自 1984 年瑪丹娜以〈宛如處女〉拿下 6 週冠軍之後,有將近長達七年的時間,告示牌單曲榜沒有出現一首能超越〈宛如處女〉的歌曲,直到〈一切皆為你〉以 7 週冠軍的成績超越了它,因此也讓布萊恩・亞當斯鹹魚翻身再創事業第二春,而且是締造了他個人事業的最巔峰。 〈一切皆為你〉於 2018 年在美國告示牌音樂雜誌「Greatest Of All Time Hot 100 Singles」遴選中位居第 19 名,相同該雜誌的「Billboard Hot 100 60th Anniversary」共 600 首歌曲排名中,此曲高居第 21 名。 ### 翻唱 〈一切皆為你〉是一首紅遍全球的經典情歌,布萊恩・亞當斯以他的沙啞嗓音完美詮釋著。1992 年來自愛爾蘭的音樂團體 The Fatima Mansions 率先翻唱〈一切皆為你〉,他們將這首歌曲重新編曲大幅改版,單曲成績進入英國單曲榜 TOP 10。1998 年時,美國女歌手布蘭蒂(英語:Brandy)再次重唱並發行,當時她的唱片製作人是大衛・佛斯特(英語:David Foster),單曲成績進入紐西蘭單曲榜前 30 名。 ## 參考資料
null
10,788
2023-05-02T12:49:02Z
73,136,065
(Everything_I_Do)_I_Do_It_for_You
6,094,231
<p><b>(G)I-DLE</b>(韓語:<span lang="ko">(여자)아이들</span>;日語:<span lang="ja">ジー・アイドゥル</span>)是韓國Cube娛樂旗下的女子音樂組合,2018年5月2日以首張迷你專輯《I am》主打曲《LATATA》出道。2021年8月14日穗珍離團後,現任成員為薇娟、Minnie、小娟、雨琦及舒華,並由小娟擔任隊長。 </p> <h2><span id=".E5.9C.98.E9.AB.94.E8.B3.87.E6.96.99"></span><span id="團體資料">團體資料</span></h2> <h3><span id=".E5.9C.98.E5.90.8D"></span><span id="團名">團名</span></h3> <p>團名寫法為「(G)I-DLE」(<span lang="ko">(여자)아이들</span>),發音省略括號內文字,讀法為「I-DLE」,但是使用非韓語時G則會發音。 團名由代表女孩的「<span lang="ko">여자</span>、G、女」,英文個人的 「<span lang="ko">아이</span>、I、孩子」,韓文複數的「<span lang="ko">들</span>、DLE、們」組成,意味著擁有獨特個性的「六」人所組成的團體。</p> <h3><span id=".E5.9C.98.E5.BE.BD.E3.80.81.E6.89.8B.E5.8B.A2"></span><span id="團徽、手勢">團徽、手勢</span></h3> <p>團徽結合英文的「I」及韓文的「<span lang="ko">들</span>」,有著將各位不同個性的女孩聚集起來的意義。口號為「1、2,I!大家好,我們是I-DLE!」,代表手勢是用拇指比成英文字母小寫的「i」,再兩手倒扣合在一起,比成大寫的「I」。</p> <h3><span id=".E6.87.89.E6.8F.B4.E8.89.B2.E3.80.81.E6.87.89.E6.8F.B4.E7.89.A9"></span><span id="應援色、應援物">應援色、應援物</span></h3> <p>官方應援色為NEON RED(<span> </span>,Pantone 185C)與CHIC VIOLET(<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5445015"><span> </span>,Pantone 2597C)。</p><p>官方手燈造型為熱氣球般的水晶罩,以(G)I-DLE的標識設計的城堡,手燈一共可以閃爍三種顏色,分別是白色以及應援雙色。</p> <h3><span id=".E5.AE.98.E6.96.B9.E7.B2.89.E7.B5.B2.E5.90.8D"></span><span id="官方粉絲名">官方粉絲名</span></h3> <p>官方粉絲名為「<span lang="en">Neverland</span>(<span lang="ko">네버랜드</span>)」,在2018年10月29日透過V Live直播選出,意思是童話彼得潘裡的虛構之島,待在島上的小朋友會停止長大。</p> <h2><span id=".E6.88.90.E5.93.A1.E8.B3.87.E6.96.99"></span><span id="成員資料">成員資料</span></h2> <ul><li>姓名<b>粗體</b>為隊長</li></ul><h3><span id=".E9.9F.93.E5.9C.8B.E9.9F.B3.E6.A8.82.E8.91.97.E4.BD.9C.E6.AC.8A.E5.8D.94.E6.9C.83.E4.B9.8B.E7.99.BB.E8.A8.98.E7.B7.A8.E8.99.9F"></span><span id="韓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之登記編號">韓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之登記編號</span></h3> <ul><li><b>依照登記順序排序</b></li></ul><h3><span id=".E5.9C.98.E9.AB.94.E6.B4.BB.E5.8B.95.E6.99.82.E5.BA.8F.E8.A1.A8"></span><span id="團體活動時序表">團體活動時序表</span></h3> <h2><span id=".E7.B6.93.E6.AD.B7"></span><span id="經歷">經歷</span></h2> <h3><span id=".E5.87.BA.E9.81.93.E5.89.8D"></span><span id="出道前">出道前</span></h3> <p><b>薇娟</b> </p><p>2010至2015年,曾在YG娛樂練習5年,是與大型女團企劃BLACKPINK 同期練習生,離開後於歌唱學院學習音樂。2016年,9月曾與林瑟雍公演,12月曾參與林瑟雍演唱會。 2017年,7月參與《YOU》Cover。參加Cube面試時,表演是吉他自彈自唱、舞蹈。 2018年,2月參與《Missing You》、《Love Scenario》Cover, 3月參與《Try》、《First Love》Cover。</p><p><b>Minnie</b> </p><p>曾於泰國Grammy Vocal Studio (Gvocal) 學習唱歌 ,也曾於泰國學習四年中文。 2014年,9月參加Cube Star World Audition 泰國站,表演是鋼琴自彈自唱英文流行曲。 2016年,11月曾參與田小娟的公演舞台。 2017年,6月參與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6月演唱Line Friends的兒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 11月參與Line Friends的《Dance Party》英文專輯。 2018年,2月參與《Missing You》、《Love Scenario》Cover, 3月參與《Try》、《First Love》Cover。 </p><p><b>穗珍</b> </p><p>曾於Modern K實用音樂學院學習唱歌,於舞蹈學院學習跳舞,並考進韓國藝術高中。2015年,曾是DN娛樂旗下女團VIVIDIVA(비비디바)的預備成員,以藝名N.NA參與出道前活動,但她和成員KANA於出道前離開,該團現已解散。高中三年級時,參加Cube面試,表演是唱BoA《No.1》,跳Red Velvet《Dumb Dumb》舞蹈。2016年進入Cube。</p><p><b>小娟</b> </p><p>2014年1月,參加Cube面試時,表演是唱G-Dragon的《This Love》、Rap、舞蹈。2016年,1月出演《PRODUCE 101》,7月出演《Unpretty Rapstar 3》,12月簽訂正式藝人合約。2017年11月,以Solo歌手出道。 </p><p><b>雨琦</b> </p><p>2015年,參加Cube Star World Audition 北京站,表演是跳CLC《變得漂亮》舞蹈、唱鄧紫棋《泡沫》。 2017年,6月參與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2018年,2月參與《世上的溫度》影片。</p><p><b>舒華</b> </p><p>2015年,曾參與AF娛樂的Dance Cover。2016年,4月參加Cube Star World Audition,表演是Free Style舞蹈、唱歌。2017年,6月參與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 9月與柳善皓共同出演10cm的《PET》MV、花絮影音。</p> <h3><span id="2018.E5.B9.B4"></span><span id="2018年">2018年</span></h3> <dl><dt>出道計劃</dt></dl><p>1月11日,新聞報導小娟將加入新女團。</p><p>3月22日,確定小娟加入新女團,已完成專輯封面拍攝。 首先於4月5日,公開團徽設計,再於4月7日公開社群帳號。 4月9日至4月13日,發布是次專輯中各成員的個人照以及團體照。</p><p>4月15日,首次全體公開活動,於弘大街頭表演。</p> <dl><dt>迷你一輯《I am》、初一位</dt></dl><p>5月2日,韓國時間下午6點,公開首張迷你專輯《I am》全輯音源及主打《LATATA》,並於同日舉行出道Showcase,正式出道。</p><p>5月6日,出道曲《LATATA》首度進入音源榜Melon百名之內。同日在音樂節目《人氣歌謠》播放出道舞台後,隨即登上Naver TV熱門播放量第一名。 </p><p>5月9日,出道曲《LATATA》在美國、英國、法國、澳洲、比利時、加拿大、德國等 11 個國家的iTunes韓國流行音樂榜上都登上冠軍。</p><p>5月10日,出道專輯《I am》取得美國Billboard的「世界專輯榜」第7名。 5月15日,登頂美國iTunesK-Pop榜第1名。</p><p>5月16日,宣傳期間首度登上《Show Champion》一位候補。 </p><p>5月17日,《LATATA》MV點閱數突破1000萬。</p><p>5月18日,《I am》取得美國Billboard的「世界專輯榜」第5名,並連續兩週停留在Billboard世界專輯榜前10名。</p><p>5月22日,出道僅20天即在音樂節目《THE SHOW》奪下出道後首個一位。5月24日、29日接連取得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三個一位。</p> <dl><dt>首次回歸、首張數位單曲《HANN (Alone)》</dt></dl><p>8月1日,Cube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I-DLE正在加緊籌備新曲中,預計於8月中旬回歸。8月5日,官方社群帳號發布Whistle版本預告。</p><p>8月6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8月14日攜首張數位單曲回歸。</p><p>8月14日,韓國時間下午6點,公開首張數位單曲《HANN (Alone)》。 </p><p>8月16日,主打歌《HANN (Alone)》僅發表2天,MV點閱數即突破700萬,同日在Bugs、Genie和Olleh Music登上了冠軍寶座。</p><p>8月29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HANN (Alone)》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9月4日、6日接連取得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三個一位。</p> <dl><dt>跨界合作、「K/DA」企劃《POP/STARS》</dt></dl><p>11月3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麥迪遜·比爾、傑拉·伯恩斯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POP/STARS》,並於同日正式於英雄聯盟2018賽季全球總決賽的開幕舞台發表。</p> <h3><span id="2019.E5.B9.B4"></span><span id="2019年">2019年</span></h3> <dl><dt>《LATATA》MV破億</dt></dl><p>2月2日,《LATATA》MV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 2月26日,《LATATA》歷經9個月又24天,MV單頻道點閱數突破一億,為(G)I-DLE第一首破億MV。</p> <dl><dt>迷你二輯《I made》</dt></dl><p>2月6日,根據STARNEWS採訪結果,(G)I-DLE計畫於2月末左右開始回歸活動。目前新專輯製作已接近尾聲,在收尾階段。2月10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2月26日攜迷你二輯《I made》回歸,其中成員小娟參與大部份歌曲之作曲填詞,並收錄成員Minnie初次作曲填詞歌曲《Blow Your Mind》。</p><p>2月26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公開第二張迷你專輯《I made》全輯音源及主打《Senorita》,並於同日舉行回歸Showcase。</p><p>2月28日,迷你二輯《I made》登上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紐西蘭、澳洲等 22 個國家的iTunes K-pop專輯榜冠軍,主打歌《Senorita》 也在美國、英國、澳洲、奧地利等 19 個國家登上iTunes K-pop單曲榜冠軍。同日,主打歌《Senorita》在Bugs、Naver登上了冠軍寶座、Soribada拿下亞軍,另在其餘榜單上均在上游圈徘徊。</p><p>3月6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Senorita》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一個一位。3月7日,迷你二輯《I made》取得美國Billboard的「世界專輯榜」第5名。</p> <dl><dt>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dt></dl><p>6月13日,Cube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I-DLE確定於6月26日以數位單曲《Uh-Oh》回歸,並釋出將進行MV拍攝的消息。6月16日,官方社群帳號發布首波回歸預告照。</p><p>6月26日,韓國時間下午6點,公開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並於同日舉行回歸Showcase。</p><p>6月27日,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登上台灣、日本、澳洲、美國、加拿大、英國等 17 個國家Tunes K-pop單曲榜冠軍,另在哥斯大黎加、約旦、蒙古、瑞典及尼加拉瓜等 5 個國家拿下iTunes綜合歌曲榜冠軍。</p><p>7月2日,在音樂節目《THE SHOW》以主打歌《Uh-Oh》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一個一位。</p> <dl><dt>日本出道、日語迷你一輯《LATATA》</dt></dl><p>5月20日,日本官方網站宣布7月23日將在東京舉行日本出道Showcase,7月31日將正式發行日本出道迷你專輯《LATATA》。</p><p>7月29日,先行公開日本首張迷你專輯《LATATA》全輯音源,並於7月31正式發售實體專輯。</p> <dl><dt>《HANN (Alone)》MV破億</dt></dl><p>8月21日,《HANN (Alone)》MV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2019年10月7日,《HANN (Alone)》歷經1年1個月又23天,MV單頻道點閱數突破一億,為(G)I-DLE第二首破億MV。</p> <dl><dt>綜藝節目《Queendom》</dt></dl><p>8月29日,全員固定出演Mnet綜藝節目《Queendom》。</p> <dl><dt>首次粉絲見面會《Welcome to the NEVERLAND》</dt></dl><p>9月22日,(G)I-DLE舉行首次官方粉絲見面會。</p> <dl><dt>綜藝曲《LION》</dt></dl><p>10月25日,韓國時間中午12點,Mnet公開新曲《LION》音源。</p><p>10月31日,於《Queendom》決賽中公開《LION》舞台,引起廣大迴響,公開影片後12小時內便已吸引超過百萬人次觀看,並衝上YouTube發燒影片榜首,於韓國最大音源網站Melon逆襲回升至13名。</p><p>11月2日,Cube娛樂釋出《LION》MV預告。11月4日,於官方YouTube頻道公開《LION》MV。11月9日,《LION》MV點閱數突破1000萬。</p><p>11月12日,《LION》取得美國Billboard的「世界數位歌曲暢銷榜」第5名。</p> <dl><dt>跨界合作、「True Damage」企劃《GIANTS》</dt></dl><p>11月10日,成員小娟與美國歌手貝姬·G、<span data-orig-title="琪琪‧帕瑪"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语" data-foreign-title="Keke Palmer"><span>琪琪‧帕瑪</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Duckwrth"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语" data-foreign-title="Duckwrth"><span>Duckwrth</span></span> 和 Thutmose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GIANTS》,並於同日正式於英雄聯盟2019賽季全球總決賽的開幕舞台發表。</p> <h3><span id="2020.E5.B9.B4"></span><span id="2020年">2020年</span></h3> <dl><dt>首次巡迴演唱會《I-LAND》</dt></dl><p>1月23日,官方社群帳號公開了一張海報,宣布(G)I-DLE即將展開首次巡迴演唱會《2020 (G)I-DLE WORLD TOUR 'I-LAND : WHO AM I'》。</p> <dl><dt>迷你三輯《I trust》</dt></dl><p>2月18日,Cube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I-DLE正在準備新作品,目標是於3月中旬回歸,並釋出將進行MV拍攝的消息。</p><p>2月28日,Cube娛樂發布官方公告,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推遲世界巡迴演唱會,以及原定於3月的回歸計畫。</p><p>3月19日,Cube娛樂宣布(G)I-DLE預定於4月初回歸,目前新專輯製作已接近尾聲。</p><p>3月24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4月6日攜迷你三輯回歸。</p><p>4月6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公開第三張迷你專輯《I trust》全輯音源及主打《Oh my god》,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Showcase。7時,主打歌在Bugs、Genie、Naver登上了冠軍寶座,在 Melon、Soribada上也位居第4名與第8名。</p><p>4月7日,《Oh my god》僅發表24個小時,MV點閱數即突破1690萬,此外MV公開僅5個小時內便摘得韓國YouTube發燒影片首位,同時佔據了法國、美國等全世界 47 個國家的發燒影片首位。</p><p>4月8日,迷你三輯《I trust》登上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紐西蘭、加拿大、瑞典、芬蘭、巴西等 39 個國家的iTunes專輯榜冠軍,而在美國的流行樂專輯榜、iTunes K-pop專輯榜上,(G)I-DLE也成功雙雙奪冠。</p><p>4月10日,迷你三輯《I trust》登上 58 個國家的iTunes專輯榜冠軍,締造韓國女子音樂組合在該榜上獲得的冠軍數量新紀錄。</p><p>4月15日,迷你三輯《I trust》取得美國Billboard的「世界專輯榜」第4名,主打歌《Oh my god》在「世界單曲銷量榜」榮獲第3名, 另在Social 50 、新興藝人榜和即時熱門專輯銷量榜上,分別拿下第 17、25、81名。</p><p>4月16日,在音樂節目《M Countdown》以主打歌《Oh my god》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4月17日至19日接連取得一位,為自身首次三大無線電視台一位滿貫,宣傳期間獲得四個一位。</p> <dl><dt>《LATATA》英語版</dt></dl><p>5月15日,Cube娛樂在官方YouTube頻道公開《LATATA》英語版。</p> <dl><dt>線上演唱會《I-LAND》</dt></dl><p>6月5日,Cube娛樂在官方社交平台U CUBE發布官方聲明,(G)I-DLE將於7月5日舉辦線上演唱會,並同時取消原定之巡迴演唱會。</p> <dl><dt>第三張數位單曲《<b>i'M THE TREND</b>》</dt></dl><p>7月6日,Cube娛樂宣布(G)I-DLE將發行新歌,並公開預告海報,此次將以「Fan Song」的形式在7日發行,並無安排打歌行程。</p><p>7月7日,韓國時間下午6點,公開第三張數位單曲《i'M THE TREND》。</p> <dl><dt>《Oh my god》MV破億</dt></dl><p>7月9日,《Oh my god》MV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G)I-DLE第三首破億MV。</p> <dl><dt>首張單曲專輯《<b>DUMDi DUMDi</b>》</dt></dl><p>7月14日,Cube娛樂宣布,(G)I-DLE正在以八月初推出新專輯為目標做準備,也在16日於官方社群帳號釋出海報,17日確定於8月3日以首張單曲專輯回歸。</p><p>8月3日,韓國時間下午6點,公開首張單曲專輯《DUMDi DUMDi》全輯音源及同名主打,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Showcase。</p><p>8月5日,首張單曲專輯《DUMDi DUMDi》登上台灣、越南、智利、土耳其、芬蘭、葡萄牙、波蘭、烏克蘭、巴拿馬、澳門等 47 個國家iTunes Top Songs榜冠軍。</p><p>8月12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DUMDi DUMDi》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六個一位。</p> <dl><dt>跨界合作、「K/DA」企劃《The Baddest》、《More》</dt></dl><p>8月20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碧·米勒和 Wolftyla 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The Baddest》,此次為K/DA計畫的第二首單曲。</p><p>10月28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麥迪遜·比爾、傑拉·伯恩斯和劉柏辛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More》,此次為K/DA計畫的第三首單曲。</p> <dl><dt>第二次粉絲見面會《GBC in the NEVERLAND》</dt></dl><p>11月8日,(G)I-DLE舉行第二次官方粉絲線上見面會。</p> <h3><span id="2021.E5.B9.B4"></span><span id="2021年">2021年</span></h3> <dl><dt>迷你四輯《I burn》</dt></dl><p>2020年12月28日,官方社群帳號釋出回歸海報。</p><p>1月2日,Cube娛樂發布首波概念預告,並於7日釋出試聽影片,翌日接連公開兩支音樂錄影帶預告片,並於1月11日正式發行《I burn》的完整音源和聲歌手樂錄影帶。</p><p>1月11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公開第四張迷你專輯《I burn》全輯音源及主打《HWAA》,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Showcase。7時,主打歌《HWAA》在Melon、Genie、Bugs等音源榜登上了冠軍寶座。</p><p>1月13日,迷你四輯《I burn》登上荷蘭、芬蘭、墨西哥、俄羅斯、加拿大、墨西哥、紐西蘭等 51 個國家的iTunes專輯榜冠軍。</p><p>1月20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HWAA》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十個一位,突破自身紀錄。</p> <dl><dt>《Senorita》MV破億</dt></dl><p>2月28日,《Senorita》MV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為(G)I-DLE第四首破億MV。 </p> <dl><dt>成員穗珍暫停活動</dt></dl><p>3月4日,Cube娛樂發布官方聲明,宣布成員穗珍因霸凌疑雲暫停一切演藝活動,(G)I-DLE暫時以五人體制活動。</p> <dl><dt>第四張數位單曲《Last Dance (Prod. GroovyRoom)》</dt></dl><p>4月29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公開第四張數位單曲《Last Dance (Prod. GroovyRoom)》,成員穗珍因霸凌疑雲暫停活動而未參與歌曲的音源錄製。</p> <dl><dt>成員雨琦SOLO出道</dt></dl><p>5月7日,Cube娛樂宣布成員雨琦將於5月13日發行首張個人數位單曲《A Page》,同時公開了首波預告照。</p><p>5月13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成員雨琦公開首張個人數位單曲《A Page》全輯音源。</p> <dl><dt>成員小娟SOLO回歸</dt></dl><p>5月21日,Cube娛樂宣布成員小娟將於6月中旬SOLO回歸,進入了個人專輯的最後準備階段。</p><p>7月5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成員小娟公開首張個人迷你專輯《Windy》全輯音源及主打《BEAM BEAM》。</p> <dl><dt>成員穗珍離開團體</dt></dl><p>8月14日,Cube娛樂正式宣佈穗珍離開團體,未來團體將以五人體制活動,會繼續支持(G)I-DLE未來的活動。</p> <h3><span id="2022.E5.B9.B4"></span><span id="2022年">2022年</span></h3> <dl><dt>重新亮相</dt></dl><p>1月17日,(G)I-DLE參加了韓國2020杜拜博覽K-POP演唱會,經歷成員變動後,時隔5個月首次以五人形式上台演出,並由舒華接下原本穗珍負責的歌曲段落。</p> <dl><dt>《LION》MV破億</dt></dl><p>1月26日,《LION》MV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G)I-DLE第五首破億MV。</p> <dl><dt>正規一輯《I NEVER DIE》</dt></dl><p>2月17日,韓國媒體透露(G)I-DLE將在3月首次以五人體制回歸。 </p><p>2月23日,Cube娛樂宣布(G)I-DLE將於3月14日首次以五人體制攜正規一輯回歸。</p><p>3月14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公開首張正規專輯《I NEVER DIE》全輯音源及主打《TOMBOY》,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Showcase。</p><p>3月16日,正規一輯《I NEVER DIE》登上巴西、墨西哥、新加坡、泰國等 24 個國家的iTunes專輯榜冠軍。</p><p>3月19日,主打歌《TOMBOY》在Melon、Melon TOP100、Genie、Bugs、Flo等音源網站的實時榜單中登上了冠軍寶座,取得出道後首次Realtime All-Kill。</p><p>3月22日,在音樂節目《THE SHOW》以主打歌《TOMBOY》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八個一位。</p><p>3月24日,主打歌《TOMBOY》在Melon、Genie、FLO、VIBE、Bugs五大韓國音源榜上達成實時榜1位及日榜1位,取得出道後首次Perfect All-Kill,成為2022年第二首PAK歌曲。</p> <dl><dt>成員薇娟SOLO出道</dt></dl><p>4月6日,韓國媒體透露(G)I-DLE成員薇娟將在本月底發行首張個人專輯。</p><p>4月27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成員薇娟公開首張個人迷你專輯《MY》全輯音源及主打《<span data-orig-title="Drive (薇娟歌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语" data-foreign-title="Drive (Miyeon song)"><span>Drive</span></span>》。</p> <dl><dt>《TOMBOY》MV破億</dt></dl><p>4月30日,《TOMBOY》歷經48天,MV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G)I-DLE第六首破億MV。</p> <dl><dt>《HWAA》MV破億</dt></dl><p>6月14日,《HWAA》MV點閱數突破一億,為(G)I-DLE第七首破億MV。 </p> <dl><dt>首場單獨世界巡迴演唱會〈JUST ME ( )I-DLE〉</dt></dl><p>〈2022 (G)I-DLE WORLD TOUR JUST ME ( )I-DLE〉,是未來將舉行的第一場世界巡迴演唱會,由韓國女子團體(G)I-DLE依他們的第一張正規專輯《I NEVER DIE》做策畫活動;本巡迴演唱會將於2022年6月18日在首爾以兩場演出開始,再依序到亞洲、北美的多個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待宣布的城市和國家舉行,到目前為止確定將有16場演出,而這也是他們自2018年出道以來首次單獨舉辦的演唱會。 </p> <dl><dt>《LATATA》MV破兩億</dt></dl><p>6月26日,《LATATA》MV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兩億次,成為(G)I-DLE首支破兩億MV。 </p> <dl><dt>迷你五輯《I love》</dt></dl><p>9月14日,公布第五張迷你專輯的名稱為《I love》。 </p><p>10月17日,《I love》發行,主打歌《Nxde》發表24個小時內,MV點閱數即突破2444萬。 </p><p>10月18日,主打歌《Nxde》在Melon、Melon TOP100、Genie、Bugs、Flo等音源網站的實時榜單中登上了冠軍寶座,取得該首歌首次Realtime All-Kill。 </p><p>10月19日,第五張迷你專輯《I love》登上法國、紐西蘭、新加坡、巴西、丹麥等40個國家的iTunes專輯榜冠軍。 </p><p>10月25日,主打歌《Nxde》在Melon、Genie、Flo、VIBE、Bugs五大韓國音源榜上達成實時榜1位和周榜1位及日榜1位,成為出道後第二首Perfect All-Kill歌曲,也成為K-pop史上第四個在同一年有兩首Perfect All-Kill主打歌的團體。 </p><p>10月30日,繼IU和BTS之後,(G)I-DLE以《TOMBOY》《Nxde》成為第三位有多首歌曲擁有至少100個Perfect All-Kill(實時榜單、日榜、周榜均為第一)的藝人,也是目前為止唯一達成此成績的女團。 </p><p>10月31日,主打歌《Nxde》在Melon周人氣獎獲得84.3分,是四代團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三首歌(《HWAA》《TOMBOY》《Nxde》)贏取Melon人氣獎,同時是2022年Melon周人氣獎的最高分數,超過太妍總分84.2的成績。 </p><p>11月1日,第五張迷你專輯《I love》在美國Billboard 200榜單中獲得第71位的成績。同時在Billboard Global 200榜單中新歌《Nxde》獲得第50位,在Billboard South Korea Songs《Nxde》排名第一,《TOMBOY》排在第19位的成績。 </p><p>11月3日,(G)I-DLE在YouTube上的所有官方音樂錄影帶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20億,是第四代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達到這一里程碑,同時也是YouTube上MV點擊量100M最多的第四代組合(共有7個MV)。除此之外在中國成為2022年女藝人銷售最高唱片紀錄,以940K的成績打破BLACKPINK830K的紀錄。 </p><p>(G)I-DLE成為今年唯一一個兩次獲得Circle Chart TRIPLE CROWN(數字、串流媒體、下載)的韓國組合,《TOMBOY》第十三周,《Nxde》第44周,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實現這一里程碑的第四代組合。 </p> <dl><dt>《Nxde》MV破億</dt></dl><p>11月4日,《Nxde》歷經17天,MV點閱數突破一億次,成為(G)I-DLE歷年來主打歌中最快破億的歌曲,為(G)I-DLE第八首破億MV。 </p><p>11月6日,(G)I-DLE在YouTube韓國音樂排行榜上獲得了三個四冠王(連續3周排名第一),同時占據了所有4個類別的榜首:熱門歌曲第一位《Nxde》,最佳藝術家第一位,趨勢視頻第一位《Nxde》,頂級音樂錄影帶第一位《Nxde》。 </p><p>12月7日,《Nxde》在Rolling Stone的Top 100 Best Song of 2022中排名第88位。 </p><p>12月12日,(G)I-DLE在Youtube達到1兆觀看,成為2022年第五個女團達成此成就。 </p> <h3><span id="2023.E5.B9.B4"></span><span id="2023年">2023年</span></h3> <p>1月6日,GENIE公佈2022年榜冠軍為(G)I-DLE《TOMBOY》,成為第八個GENIE歷年年榜冠軍的K-POP偶像組合。而《MY BAG》48位《Nxde》86位。</p><p>1月14日,參加2023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p> <dl><dt>《TOMBOY》MV破兩億</dt></dl><p>1月17日,《TOMBOY》成為(G)I-DLE第二個破兩億觀看的MV,也是單官方頻道首支破兩億的MV。 </p> <dl><dt>《Nxde》MV破兩億</dt></dl><p>4月17日,《Nxde》成為(G)I-DLE第三個破兩億觀看的MV,也是(G)I-DLE最快破兩億的MV,歷經6個月。 </p> <dl><dt>迷你六輯《I feel》</dt></dl><p>4月18日,(G)I-DLE公布第六張迷你專輯的名稱為《I feel》。 </p> <h2><span id=".E9.9F.B3.E6.A8.82.E4.BD.9C.E5.93.81"></span><span id="音樂作品">音樂作品</span></h2> <h2><span id=".E5.AA.92.E4.BD.93.E4.BD.9C.E5.93.81"></span><span id="媒体作品">媒體作品</span></h2> <h2><span id=".E5.BB.A3.E5.91.8A.E6.8B.8D.E6.91.84"></span><span id="廣告拍摄">廣告拍攝</span></h2> <h2><span id=".E6.BC.94.E5.94.B1.E6.9C.83.E5.8F.8A.E5.A4.A7.E5.9E.8B.E5.85.AC.E6.BC.94"></span><span id="演唱會及大型公演">演唱會及大型公演</span></h2> <h3><span id=".E6.BC.94.E5.94.B1.E6.9C.83"></span><span id="演唱會">演唱會</span></h3> <ul><li>(G)I-DLE ONLINE CONCERT I-LAND: WHO AM I(2020)</li> <li>JUST ME ( )I-DLE(2022年世界巡迴演唱會)</li> <li>I am FREE-TY (2023年世界巡迴演唱會)</li></ul><h2><span id=".E7.8D.8E.E9.A0.85"></span><span id="獎項">獎項</span></h2> <h3><span id=".E9.9F.B3.E6.A8.82.E7.AF.80.E7.9B.AE.E7.8D.8E.E9.A0.85"></span><span id="音樂節目獎項">音樂節目獎項</span></h3> <h3><span id=".E4.B8.BB.E8.A6.81.E9.9F.B3.E6.A8.82.E7.AF.80.E7.9B.AE.E6.A6.9C.E5.96.AE.E6.8E.92.E5.90.8D"></span><span id="主要音樂節目榜單排名">主要音樂節目榜單排名</span></h3> <h2><span id=".E5.82.99.E8.A8.BB.E8.88.87.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備註與參考資料">備註與參考資料</span></h2> <h3><span id=".E5.82.99.E8.A8.BB"></span><span id="備註">備註</span></h3> <h3><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3>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G)I-DLE**(韓語:(여자)아이들;日語:ジー・アイドゥル)是韓國 Cube 娛樂旗下的女子音樂組合,2018 年 5 月 2 日以首張迷你專輯《I am》主打曲《LATATA》出道。2021 年 8 月 14 日穗珍離團後,現任成員為薇娟、Minnie、小娟、雨琦及舒華,並由小娟擔任隊長。 ## 團體資料 ### 團名 團名寫法為「(G) I-DLE」((여자)아이들),發音省略括號內文字,讀法為「I-DLE」,但是使用非韓語時 G 則會發音。 團名由代表女孩的「여자、G、女」,英文個人的 「아이、I、孩子」,韓文複數的「들、DLE、們」組成,意味著擁有獨特個性的「六」人所組成的團體。 ### 團徽、手勢 團徽結合英文的「I」及韓文的「들」,有著將各位不同個性的女孩聚集起來的意義。口號為「1、2,I!大家好,我們是 I-DLE!」,代表手勢是用拇指比成英文字母小寫的「i」,再兩手倒扣合在一起,比成大寫的「I」。 ### 應援色、應援物 官方應援色為 NEON RED( ,Pantone 185C)與 CHIC VIOLET( ,Pantone 2597C)。 官方手燈造型為熱氣球般的水晶罩,以 (G) I-DLE 的標識設計的城堡,手燈一共可以閃爍三種顏色,分別是白色以及應援雙色。 ### 官方粉絲名 官方粉絲名為「Neverland(네버랜드)」,在 2018 年 10 月 29 日透過 V Live 直播選出,意思是童話彼得潘裡的虛構之島,待在島上的小朋友會停止長大。 ## 成員資料 * 姓名**粗體**為隊長 ### 韓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之登記編號 * **依照登記順序排序** ### 團體活動時序表 ## 經歷 ### 出道前 **薇娟** 2010 至 2015 年,曾在 YG 娛樂練習 5 年,是與大型女團企劃 BLACKPINK 同期練習生,離開後於歌唱學院學習音樂。2016 年,9 月曾與林瑟雍公演,12 月曾參與林瑟雍演唱會。 2017 年,7 月參與《YOU》Cover。參加 Cube 面試時,表演是吉他自彈自唱、舞蹈。 2018 年,2 月參與《Missing You》、《Love Scenario》Cover, 3 月參與《Try》、《First Love》Cover。 **Minnie** 曾於泰國 Grammy Vocal Studio (Gvocal) 學習唱歌 ,也曾於泰國學習四年中文。 2014 年,9 月參加 Cube Star World Audition 泰國站,表演是鋼琴自彈自唱英文流行曲。 2016 年,11 月曾參與田小娟的公演舞台。 2017 年,6 月參與 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6 月演唱 Line Friends 的兒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 11 月參與 Line Friends 的《Dance Party》英文專輯。 2018 年,2 月參與《Missing You》、《Love Scenario》Cover, 3 月參與《Try》、《First Love》Cover。 **穗珍** 曾於 Modern K 實用音樂學院學習唱歌,於舞蹈學院學習跳舞,並考進韓國藝術高中。2015 年,曾是 DN 娛樂旗下女團 VIVIDIVA (비비디바) 的預備成員,以藝名 N.NA 參與出道前活動,但她和成員 KANA 於出道前離開,該團現已解散。高中三年級時,參加 Cube 面試,表演是唱 BoA《No.1》,跳 Red Velvet《Dumb Dumb》舞蹈。2016 年進入 Cube。 **小娟** 2014 年 1 月,參加 Cube 面試時,表演是唱 G-Dragon 的《This Love》、Rap、舞蹈。2016 年,1 月出演《PRODUCE 101》,7 月出演《Unpretty Rapstar 3》,12 月簽訂正式藝人合約。2017 年 11 月,以 Solo 歌手出道。 **雨琦** 2015 年,參加 Cube Star World Audition 北京站,表演是跳 CLC《變得漂亮》舞蹈、唱鄧紫棋《泡沫》。 2017 年,6 月參與 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2018 年,2 月參與《世上的溫度》影片。 **舒華** 2015 年,曾參與 AF 娛樂的 Dance Cover。2016 年,4 月參加 Cube Star World Audition,表演是 Free Style 舞蹈、唱歌。2017 年,6 月參與 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 9 月與柳善皓共同出演 10cm 的《PET》MV、花絮影音。 ### 2018 年 **出道計劃** 1 月 11 日,新聞報導小娟將加入新女團。 3 月 22 日,確定小娟加入新女團,已完成專輯封面拍攝。 首先於 4 月 5 日,公開團徽設計,再於 4 月 7 日公開社群帳號。 4 月 9 日至 4 月 13 日,發布是次專輯中各成員的個人照以及團體照。 4 月 15 日,首次全體公開活動,於弘大街頭表演。 **迷你一輯《I am》、初一位** 5 月 2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點,公開首張迷你專輯《I am》全輯音源及主打《LATATA》,並於同日舉行出道 Showcase,正式出道。 5 月 6 日,出道曲《LATATA》首度進入音源榜 Melon 百名之內。同日在音樂節目《人氣歌謠》播放出道舞台後,隨即登上 Naver TV 熱門播放量第一名。 5 月 9 日,出道曲《LATATA》在美國、英國、法國、澳洲、比利時、加拿大、德國等 11 個國家的 iTunes 韓國流行音樂榜上都登上冠軍。 5 月 10 日,出道專輯《I am》取得美國 Billboard 的「世界專輯榜」第 7 名。 5 月 15 日,登頂美國 iTunesK-Pop 榜第 1 名。 5 月 16 日,宣傳期間首度登上《Show Champion》一位候補。 5 月 17 日,《LATATA》MV 點閱數突破 1000 萬。 5 月 18 日,《I am》取得美國 Billboard 的「世界專輯榜」第 5 名,並連續兩週停留在 Billboard 世界專輯榜前 10 名。 5 月 22 日,出道僅 20 天即在音樂節目《THE SHOW》奪下出道後首個一位。5 月 24 日、29 日接連取得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三個一位。 **首次回歸、首張數位單曲《HANN (Alone)》** 8 月 1 日,Cube 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 I-DLE 正在加緊籌備新曲中,預計於 8 月中旬回歸。8 月 5 日,官方社群帳號發布 Whistle 版本預告。 8 月 6 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 8 月 14 日攜首張數位單曲回歸。 8 月 14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點,公開首張數位單曲《HANN (Alone)》。 8 月 16 日,主打歌《HANN (Alone)》僅發表 2 天,MV 點閱數即突破 700 萬,同日在 Bugs、Genie 和 Olleh Music 登上了冠軍寶座。 8 月 29 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HANN (Alone)》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9 月 4 日、6 日接連取得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三個一位。 **跨界合作、「K/DA」企劃《POP/STARS》** 11 月 3 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麥迪遜・比爾、傑拉・伯恩斯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POP/STARS》,並於同日正式於英雄聯盟 2018 賽季全球總決賽的開幕舞台發表。 ### 2019 年 **《LATATA》MV 破億** 2 月 2 日,《LATATA》MV 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 2 月 26 日,《LATATA》歷經 9 個月又 24 天,MV 單頻道點閱數突破一億,為 (G) I-DLE 第一首破億 MV。 **迷你二輯《I made》** 2 月 6 日,根據 STARNEWS 採訪結果,(G) I-DLE 計畫於 2 月末左右開始回歸活動。目前新專輯製作已接近尾聲,在收尾階段。2 月 10 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 2 月 26 日攜迷你二輯《I made》回歸,其中成員小娟參與大部份歌曲之作曲填詞,並收錄成員 Minnie 初次作曲填詞歌曲《Blow Your Mind》。 2 月 26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公開第二張迷你專輯《I made》全輯音源及主打《Senorita》,並於同日舉行回歸 Showcase。 2 月 28 日,迷你二輯《I made》登上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紐西蘭、澳洲等 22 個國家的 iTunes K-pop 專輯榜冠軍,主打歌《Senorita》 也在美國、英國、澳洲、奧地利等 19 個國家登上 iTunes K-pop 單曲榜冠軍。同日,主打歌《Senorita》在 Bugs、Naver 登上了冠軍寶座、Soribada 拿下亞軍,另在其餘榜單上均在上游圈徘徊。 3 月 6 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Senorita》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一個一位。3 月 7 日,迷你二輯《I made》取得美國 Billboard 的「世界專輯榜」第 5 名。 **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 6 月 13 日,Cube 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 I-DLE 確定於 6 月 26 日以數位單曲《Uh-Oh》回歸,並釋出將進行 MV 拍攝的消息。6 月 16 日,官方社群帳號發布首波回歸預告照。 6 月 26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點,公開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並於同日舉行回歸 Showcase。 6 月 27 日,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登上台灣、日本、澳洲、美國、加拿大、英國等 17 個國家 Tunes K-pop 單曲榜冠軍,另在哥斯大黎加、約旦、蒙古、瑞典及尼加拉瓜等 5 個國家拿下 iTunes 綜合歌曲榜冠軍。 7 月 2 日,在音樂節目《THE SHOW》以主打歌《Uh-Oh》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一個一位。 **日本出道、日語迷你一輯《LATATA》** 5 月 20 日,日本官方網站宣布 7 月 23 日將在東京舉行日本出道 Showcase,7 月 31 日將正式發行日本出道迷你專輯《LATATA》。 7 月 29 日,先行公開日本首張迷你專輯《LATATA》全輯音源,並於 7 月 31 正式發售實體專輯。 **《HANN (Alone)》MV 破億** 8 月 21 日,《HANN (Alone)》MV 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2019 年 10 月 7 日,《HANN (Alone)》歷經 1 年 1 個月又 23 天,MV 單頻道點閱數突破一億,為 (G) I-DLE 第二首破億 MV。 **綜藝節目《Queendom》** 8 月 29 日,全員固定出演 Mnet 綜藝節目《Queendom》。 **首次粉絲見面會《Welcome to the NEVERLAND》** 9 月 22 日,(G) I-DLE 舉行首次官方粉絲見面會。 **綜藝曲《LION》** 10 月 25 日,韓國時間中午 12 點,Mnet 公開新曲《LION》音源。 10 月 31 日,於《Queendom》決賽中公開《LION》舞台,引起廣大迴響,公開影片後 12 小時內便已吸引超過百萬人次觀看,並衝上 YouTube 發燒影片榜首,於韓國最大音源網站 Melon 逆襲回升至 13 名。 11 月 2 日,Cube 娛樂釋出《LION》MV 預告。11 月 4 日,於官方 YouTube 頻道公開《LION》MV。11 月 9 日,《LION》MV 點閱數突破 1000 萬。 11 月 12 日,《LION》取得美國 Billboard 的「世界數位歌曲暢銷榜」第 5 名。 **跨界合作、「True Damage」企劃《GIANTS》** 11 月 10 日,成員小娟與美國歌手貝姬・G、琪琪・帕瑪、Duckwrth 和 Thutmose 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GIANTS》,並於同日正式於英雄聯盟 2019 賽季全球總決賽的開幕舞台發表。 ### 2020 年 **首次巡迴演唱會《I-LAND》** 1 月 23 日,官方社群帳號公開了一張海報,宣布 (G) I-DLE 即將展開首次巡迴演唱會《2020 (G) I-DLE WORLD TOUR 'I-LAND : WHO AM I'》。 **迷你三輯《I trust》** 2 月 18 日,Cube 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 I-DLE 正在準備新作品,目標是於 3 月中旬回歸,並釋出將進行 MV 拍攝的消息。 2 月 28 日,Cube 娛樂發布官方公告,受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推遲世界巡迴演唱會,以及原定於 3 月的回歸計畫。 3 月 19 日,Cube 娛樂宣布 (G) I-DLE 預定於 4 月初回歸,目前新專輯製作已接近尾聲。 3 月 24 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 4 月 6 日攜迷你三輯回歸。 4 月 6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公開第三張迷你專輯《I trust》全輯音源及主打《Oh my god》,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 Showcase。7 時,主打歌在 Bugs、Genie、Naver 登上了冠軍寶座,在 Melon、Soribada 上也位居第 4 名與第 8 名。 4 月 7 日,《Oh my god》僅發表 24 個小時,MV 點閱數即突破 1690 萬,此外 MV 公開僅 5 個小時內便摘得韓國 YouTube 發燒影片首位,同時佔據了法國、美國等全世界 47 個國家的發燒影片首位。 4 月 8 日,迷你三輯《I trust》登上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紐西蘭、加拿大、瑞典、芬蘭、巴西等 39 個國家的 iTunes 專輯榜冠軍,而在美國的流行樂專輯榜、iTunes K-pop 專輯榜上,(G) I-DLE 也成功雙雙奪冠。 4 月 10 日,迷你三輯《I trust》登上 58 個國家的 iTunes 專輯榜冠軍,締造韓國女子音樂組合在該榜上獲得的冠軍數量新紀錄。 4 月 15 日,迷你三輯《I trust》取得美國 Billboard 的「世界專輯榜」第 4 名,主打歌《Oh my god》在「世界單曲銷量榜」榮獲第 3 名, 另在 Social 50 、新興藝人榜和即時熱門專輯銷量榜上,分別拿下第 17、25、81 名。 4 月 16 日,在音樂節目《M Countdown》以主打歌《Oh my god》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4 月 17 日至 19 日接連取得一位,為自身首次三大無線電視台一位滿貫,宣傳期間獲得四個一位。 **《LATATA》英語版** 5 月 15 日,Cube 娛樂在官方 YouTube 頻道公開《LATATA》英語版。 **線上演唱會《I-LAND》** 6 月 5 日,Cube 娛樂在官方社交平台 U CUBE 發布官方聲明,(G) I-DLE 將於 7 月 5 日舉辦線上演唱會,並同時取消原定之巡迴演唱會。 **第三張數位單曲《**i'M THE TREND**》** 7 月 6 日,Cube 娛樂宣布 (G) I-DLE 將發行新歌,並公開預告海報,此次將以「Fan Song」的形式在 7 日發行,並無安排打歌行程。 7 月 7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點,公開第三張數位單曲《i'M THE TREND》。 **《Oh my god》MV 破億** 7 月 9 日,《Oh my god》MV 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 (G) I-DLE 第三首破億 MV。 **首張單曲專輯《**DUMDi DUMDi**》** 7 月 14 日,Cube 娛樂宣布,(G) I-DLE 正在以八月初推出新專輯為目標做準備,也在 16 日於官方社群帳號釋出海報,17 日確定於 8 月 3 日以首張單曲專輯回歸。 8 月 3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點,公開首張單曲專輯《DUMDi DUMDi》全輯音源及同名主打,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 Showcase。 8 月 5 日,首張單曲專輯《DUMDi DUMDi》登上台灣、越南、智利、土耳其、芬蘭、葡萄牙、波蘭、烏克蘭、巴拿馬、澳門等 47 個國家 iTunes Top Songs 榜冠軍。 8 月 12 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DUMDi DUMDi》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六個一位。 **跨界合作、「K/DA」企劃《The Baddest》、《More》** 8 月 20 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碧・米勒和 Wolftyla 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The Baddest》,此次為 K/DA 計畫的第二首單曲。 10 月 28 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麥迪遜・比爾、傑拉・伯恩斯和劉柏辛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More》,此次為 K/DA 計畫的第三首單曲。 **第二次粉絲見面會《GBC in the NEVERLAND》** 11 月 8 日,(G) I-DLE 舉行第二次官方粉絲線上見面會。 ### 2021 年 **迷你四輯《I burn》** 2020 年 12 月 28 日,官方社群帳號釋出回歸海報。 1 月 2 日,Cube 娛樂發布首波概念預告,並於 7 日釋出試聽影片,翌日接連公開兩支音樂錄影帶預告片,並於 1 月 11 日正式發行《I burn》的完整音源和聲歌手樂錄影帶。 1 月 11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公開第四張迷你專輯《I burn》全輯音源及主打《HWAA》,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 Showcase。7 時,主打歌《HWAA》在 Melon、Genie、Bugs 等音源榜登上了冠軍寶座。 1 月 13 日,迷你四輯《I burn》登上荷蘭、芬蘭、墨西哥、俄羅斯、加拿大、墨西哥、紐西蘭等 51 個國家的 iTunes 專輯榜冠軍。 1 月 20 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HWAA》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十個一位,突破自身紀錄。 **《Senorita》MV 破億** 2 月 28 日,《Senorita》MV 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為 (G) I-DLE 第四首破億 MV。 **成員穗珍暫停活動** 3 月 4 日,Cube 娛樂發布官方聲明,宣布成員穗珍因霸凌疑雲暫停一切演藝活動,(G) I-DLE 暫時以五人體制活動。 **第四張數位單曲《Last Dance (Prod. GroovyRoom)》** 4 月 29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公開第四張數位單曲《Last Dance (Prod. GroovyRoom)》,成員穗珍因霸凌疑雲暫停活動而未參與歌曲的音源錄製。 **成員雨琦 SOLO 出道** 5 月 7 日,Cube 娛樂宣布成員雨琦將於 5 月 13 日發行首張個人數位單曲《A Page》,同時公開了首波預告照。 5 月 13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成員雨琦公開首張個人數位單曲《A Page》全輯音源。 **成員小娟 SOLO 回歸** 5 月 21 日,Cube 娛樂宣布成員小娟將於 6 月中旬 SOLO 回歸,進入了個人專輯的最後準備階段。 7 月 5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成員小娟公開首張個人迷你專輯《Windy》全輯音源及主打《BEAM BEAM》。 **成員穗珍離開團體** 8 月 14 日,Cube 娛樂正式宣佈穗珍離開團體,未來團體將以五人體制活動,會繼續支持 (G) I-DLE 未來的活動。 ### 2022 年 **重新亮相** 1 月 17 日,(G) I-DLE 參加了韓國 2020 杜拜博覽 K-POP 演唱會,經歷成員變動後,時隔 5 個月首次以五人形式上台演出,並由舒華接下原本穗珍負責的歌曲段落。 **《LION》MV 破億** 1 月 26 日,《LION》MV 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 (G) I-DLE 第五首破億 MV。 **正規一輯《I NEVER DIE》** 2 月 17 日,韓國媒體透露 (G) I-DLE 將在 3 月首次以五人體制回歸。 2 月 23 日,Cube 娛樂宣布 (G) I-DLE 將於 3 月 14 日首次以五人體制攜正規一輯回歸。 3 月 14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公開首張正規專輯《I NEVER DIE》全輯音源及主打《TOMBOY》,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 Showcase。 3 月 16 日,正規一輯《I NEVER DIE》登上巴西、墨西哥、新加坡、泰國等 24 個國家的 iTunes 專輯榜冠軍。 3 月 19 日,主打歌《TOMBOY》在 Melon、Melon TOP100、Genie、Bugs、Flo 等音源網站的實時榜單中登上了冠軍寶座,取得出道後首次 Realtime All-Kill。 3 月 22 日,在音樂節目《THE SHOW》以主打歌《TOMBOY》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八個一位。 3 月 24 日,主打歌《TOMBOY》在 Melon、Genie、FLO、VIBE、Bugs 五大韓國音源榜上達成實時榜 1 位及日榜 1 位,取得出道後首次 Perfect All-Kill,成為 2022 年第二首 PAK 歌曲。 **成員薇娟 SOLO 出道** 4 月 6 日,韓國媒體透露 (G) I-DLE 成員薇娟將在本月底發行首張個人專輯。 4 月 27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成員薇娟公開首張個人迷你專輯《MY》全輯音源及主打《Drive》。 **《TOMBOY》MV 破億** 4 月 30 日,《TOMBOY》歷經 48 天,MV 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 (G) I-DLE 第六首破億 MV。 **《HWAA》MV 破億** 6 月 14 日,《HWAA》MV 點閱數突破一億,為 (G) I-DLE 第七首破億 MV。 **首場單獨世界巡迴演唱會〈JUST ME ( ) I-DLE〉** 〈2022 (G) I-DLE WORLD TOUR JUST ME () I-DLE〉,是未來將舉行的第一場世界巡迴演唱會,由韓國女子團體 (G) I-DLE 依他們的第一張正規專輯《I NEVER DIE》做策畫活動;本巡迴演唱會將於 2022 年 6 月 18 日在首爾以兩場演出開始,再依序到亞洲、北美的多個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待宣布的城市和國家舉行,到目前為止確定將有 16 場演出,而這也是他們自 2018 年出道以來首次單獨舉辦的演唱會。 **《LATATA》MV 破兩億** 6 月 26 日,《LATATA》MV 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兩億次,成為 (G) I-DLE 首支破兩億 MV。 **迷你五輯《I love》** 9 月 14 日,公布第五張迷你專輯的名稱為《I love》。 10 月 17 日,《I love》發行,主打歌《Nxde》發表 24 個小時內,MV 點閱數即突破 2444 萬。 10 月 18 日,主打歌《Nxde》在 Melon、Melon TOP100、Genie、Bugs、Flo 等音源網站的實時榜單中登上了冠軍寶座,取得該首歌首次 Realtime All-Kill。 10 月 19 日,第五張迷你專輯《I love》登上法國、紐西蘭、新加坡、巴西、丹麥等 40 個國家的 iTunes 專輯榜冠軍。 10 月 25 日,主打歌《Nxde》在 Melon、Genie、Flo、VIBE、Bugs 五大韓國音源榜上達成實時榜 1 位和周榜 1 位及日榜 1 位,成為出道後第二首 Perfect All-Kill 歌曲,也成為 K-pop 史上第四個在同一年有兩首 Perfect All-Kill 主打歌的團體。 10 月 30 日,繼 IU 和 BTS 之後,(G) I-DLE 以《TOMBOY》《Nxde》成為第三位有多首歌曲擁有至少 100 個 Perfect All-Kill(實時榜單、日榜、周榜均為第一)的藝人,也是目前為止唯一達成此成績的女團。 10 月 31 日,主打歌《Nxde》在 Melon 周人氣獎獲得 84.3 分,是四代團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三首歌(《HWAA》《TOMBOY》《Nxde》)贏取 Melon 人氣獎,同時是 2022 年 Melon 周人氣獎的最高分數,超過太妍總分 84.2 的成績。 11 月 1 日,第五張迷你專輯《I love》在美國 Billboard 200 榜單中獲得第 71 位的成績。同時在 Billboard Global 200 榜單中新歌《Nxde》獲得第 50 位,在 Billboard South Korea Songs《Nxde》排名第一,《TOMBOY》排在第 19 位的成績。 11 月 3 日,(G) I-DLE 在 YouTube 上的所有官方音樂錄影帶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 20 億,是第四代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達到這一里程碑,同時也是 YouTube 上 MV 點擊量 100M 最多的第四代組合(共有 7 個 MV)。除此之外在中國成為 2022 年女藝人銷售最高唱片紀錄,以 940K 的成績打破 BLACKPINK830K 的紀錄。 (G) I-DLE 成為今年唯一一個兩次獲得 Circle Chart TRIPLE CROWN(數字、串流媒體、下載)的韓國組合,《TOMBOY》第十三周,《Nxde》第 44 周,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實現這一里程碑的第四代組合。 **《Nxde》MV 破億** 11 月 4 日,《Nxde》歷經 17 天,MV 點閱數突破一億次,成為 (G) I-DLE 歷年來主打歌中最快破億的歌曲,為 (G) I-DLE 第八首破億 MV。 11 月 6 日,(G) I-DLE 在 YouTube 韓國音樂排行榜上獲得了三個四冠王(連續 3 周排名第一),同時占據了所有 4 個類別的榜首:熱門歌曲第一位《Nxde》,最佳藝術家第一位,趨勢視頻第一位《Nxde》,頂級音樂錄影帶第一位《Nxde》。 12 月 7 日,《Nxde》在 Rolling Stone 的 Top 100 Best Song of 2022 中排名第 88 位。 12 月 12 日,(G) I-DLE 在 Youtube 達到 1 兆觀看,成為 2022 年第五個女團達成此成就。 ### 2023 年 1 月 6 日,GENIE 公佈 2022 年榜冠軍為 (G) I-DLE《TOMBOY》,成為第八個 GENIE 歷年年榜冠軍的 K-POP 偶像組合。而《MY BAG》48 位《Nxde》86 位。 1 月 14 日,參加 2023 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TOMBOY》MV 破兩億** 1 月 17 日,《TOMBOY》成為 (G) I-DLE 第二個破兩億觀看的 MV,也是單官方頻道首支破兩億的 MV。 **《Nxde》MV 破兩億** 4 月 17 日,《Nxde》成為 (G) I-DLE 第三個破兩億觀看的 MV,也是 (G) I-DLE 最快破兩億的 MV,歷經 6 個月。 **迷你六輯《I feel》** 4 月 18 日,(G) I-DLE 公布第六張迷你專輯的名稱為《I feel》。 ## 音樂作品 ## 媒體作品 ## 廣告拍攝 ## 演唱會及大型公演 ### 演唱會 * (G)I-DLE ONLINE CONCERT I-LAND: WHO AM I(2020) * JUST ME ( ) I-DLE(2022 年世界巡迴演唱會) * I am FREE-TY (2023 年世界巡迴演唱會) ## 獎項 ### 音樂節目獎項 ### 主要音樂節目榜單排名 ## 備註與參考資料 ### 備註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null
111,536
2023-05-05T14:56:56Z
77,112,391
(G)I-DLE
6,312,568
<p><b>(G)I-DLE公演列表</b>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G)I-DLE及成員個人歷年舉行的演唱會、參與的國內外公開演出活動。 </p> <h2><span id="Showcase">Showcase</span></h2> <h2><span id=".E7.B2.89.E7.B5.B2.E8.A6.8B.E9.9D.A2.E6.9C.83"></span><span id="粉絲見面會">粉絲見面會</span></h2> <h2><span id=".E5.96.AE.E7.8D.A8.E6.BC.94.E5.94.B1.E6.9C.83"></span><span id="單獨演唱會">單獨演唱會</span></h2> <ul><li>2020 (G)I-DLE WORLD TOUR 'I-LAND : WHO AM I'</li></ul><ul><li>2022 (G)I-DLE WORLD TOUR 'JUST ME ( )I-DLE'</li></ul><h2><span id=".E5.8F.82.E4.B8.8E.E6.BC.94.E5.94.B1.E4.BC.9A"></span><span id="参与演唱会">參與演唱會</span></h2> <h2><span id=".E5.85.AC.E6.BC.94.E6.B4.BB.E5.8A.A8"></span><span id="公演活动">公演活動</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1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9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61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336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36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571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84168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27.481 1 -total 35.54% 80.845 7 Template:Navbox 31.09% 70.722 1 Template:Reflist 18.33% 41.701 1 Template:(G)I-DLE 17.83% 40.571 2 Template:Cite_web 16.76% 38.116 14 Template:Link-ko 13.12% 29.837 5 Template:Navbox_musical_artist 9.14% 20.798 1 Template:Main 7.39% 16.804 1 Template:Cube_Entertainment 5.26% 11.964 79 Template:Wayback -->
**(G) I-DLE 公演列表**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 (G) I-DLE 及成員個人歷年舉行的演唱會、參與的國內外公開演出活動。 ## Showcase ## 粉絲見面會 ## 單獨演唱會 * 2020 (G)I-DLE WORLD TOUR 'I-LAND : WHO AM I' * 2022 (G)I-DLE WORLD TOUR 'JUST ME ( )I-DLE' ## 參與演唱會 ## 公演活動 ## 參考資料
null
29,363
2023-05-04T10:12:10Z
77,095,866
(G)I-DLE公演列表
6,188,518
<p><b>(G)I-DLE媒體作品列表</b>,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G)I-DLE及成員個人參與過的各類音樂視頻、綜藝節目、電台和音樂現場等。 </p> <h2><span id=".E5.BD.B1.E9.9F.B3.E4.BD.9C.E5.93.81"></span><span id="影音作品">影音作品</span></h2> <h3><span id=".E7.BB.84.E5.90.88MV"></span><span id="组合MV">組合MV</span></h3> <h3><span id=".E4.B8.AA.E4.BA.BAMV"></span><span id="个人MV">個人MV</span></h3> <h3><span id=".E5.8F.82.E4.B8.8EMV"></span><span id="参与MV">參與MV</span></h3> <h2><span id=".E5.BD.B1.E8.A7.86.E4.BD.9C.E5.93.81"></span><span id="影视作品">影視作品</span></h2> <h3><span id=".E7.94.B5.E8.A7.86.E5.89.A7"></span><span id="电视剧">電視劇</span></h3> <h2><span id=".E7.BB.BC.E8.89.BA.E8.8A.82.E7.9B.AE"></span><span id="综艺节目">綜藝節目</span></h2> <h3><span id=".E4.B8.93.E5.B1.9E.E8.8A.82.E7.9B.AE"></span><span id="专属节目">專屬節目</span></h3> <h3><span id=".E5.9B.BA.E5.AE.9A.E7.BB.BC.E8.89.BA"></span><span id="固定综艺">固定綜藝</span></h3> <h3><span id=".E5.98.89.E5.AE.BE.E5.87.BA.E6.BC.94"></span><span id="嘉宾出演">嘉賓出演</span></h3> <h4><span id=".E5.87.BA.E9.81.93.E5.89.8D"></span><span id="出道前">出道前</span></h4> <h4><span id="2018.E5.B9.B4"></span><span id="2018年">2018年</span></h4> <h4><span id="2019.E5.B9.B4"></span><span id="2019年">2019年</span></h4> <h4><span id="2020.E5.B9.B4"></span><span id="2020年">2020年</span></h4> <h4><span id="2021.E5.B9.B4"></span><span id="2021年">2021年</span></h4> <h4><span id="2022.E5.B9.B4"></span><span id="2022年">2022年</span></h4> <h3><span id=".E8.8A.82.E7.9B.AE.E4.B8.BB.E6.8C.81"></span><span id="节目主持">節目主持</span></h3> <h2><span id=".E5.85.B6.E5.AE.83.E5.BD.B1.E9.9F.B3"></span><span id="其它影音">其它影音</span></h2> <h2><span id=".E7.94.B5.E5.8F.B0"></span><span id="电台">電台</span></h2> <h3><span id=".E5.9B.BA.E5.AE.9A.E4.B8.BB.E6.8C.81"></span><span id="固定主持">固定主持</span></h3> <h3><span id=".E5.98.89.E5.AE.BE.E5.87.BA.E6.BC.94_2"></span><span id="嘉宾出演_2">嘉賓出演</span></h3> <h2><span id=".E9.9B.9C.E8.AA.8C.E7.95.AB.E5.A0.B1"></span><span id="雜誌畫報">雜誌畫報</span></h2> <h2><span id=".E9.9F.B3.E4.B9.90.E7.8E.B0.E5.9C.BA"></span><span id="音乐现场">音樂現場</span></h2> <h3><span id="2018.E5.B9.B4_2"></span><span id="2018年_2">2018年</span></h3> <h3><span id="2019.E5.B9.B4_2"></span><span id="2019年_2">2019年</span></h3> <h3><span id="2020.E5.B9.B4_2"></span><span id="2020年_2">2020年</span></h3> <h3><span id="2021.E5.B9.B4_2"></span><span id="2021年_2">2021年</span></h3> <h3><span id=".E7.89.B9.E5.88.AB.E8.88.9E.E5.8F.B0"></span><span id="特别舞台">特別舞台</span></h3> <h2><span id=".E5.A4.87.E6.B3.A8.E4.B8.8E.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备注与参考资料">備註與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00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20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081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1651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255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683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2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51799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33.948 1 -total 41.04% 260.178 1 Template:Reflist 18.34% 116.241 32 Template:Cite_web 14.73% 93.398 16 Template:Lang 14.06% 89.106 7 Template:Navbox 13.50% 85.603 16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8.93% 56.595 4 Template:Citation 8.56% 54.296 16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7.91% 50.138 371 Template:Wayback 7.78% 49.335 16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
**(G) I-DLE 媒體作品列表**,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 (G) I-DLE 及成員個人參與過的各類音樂視頻、綜藝節目、電台和音樂現場等。 ## 影音作品 ### 組合 MV ### 個人 MV ### 參與 MV ## 影視作品 ### 電視劇 ## 綜藝節目 ### 專屬節目 ### 固定綜藝 ### 嘉賓出演 #### 出道前 #### 2018 年 #### 2019 年 #### 2020 年 #### 2021 年 #### 2022 年 ### 節目主持 ## 其它影音 ## 電台 ### 固定主持 ### 嘉賓出演 ## 雜誌畫報 ## 音樂現場 ### 2018 年 ### 2019 年 ### 2020 年 ### 2021 年 ### 特別舞台 ## 備註與參考資料
null
108,356
2023-05-03T01:58:27Z
76,735,890
(G)I-DLE媒体作品列表
6,188,518
<p><b>(G)I-DLE媒體作品列表</b>,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G)I-DLE及成員個人參與過的各類音樂視頻、綜藝節目、電台和音樂現場等。 </p> <h2><span id=".E5.BD.B1.E9.9F.B3.E4.BD.9C.E5.93.81"></span><span id="影音作品">影音作品</span></h2> <h3><span id=".E7.BB.84.E5.90.88MV"></span><span id="组合MV">組合MV</span></h3> <h3><span id=".E4.B8.AA.E4.BA.BAMV"></span><span id="个人MV">個人MV</span></h3> <h3><span id=".E5.8F.82.E4.B8.8EMV"></span><span id="参与MV">參與MV</span></h3> <h2><span id=".E5.BD.B1.E8.A7.86.E4.BD.9C.E5.93.81"></span><span id="影视作品">影視作品</span></h2> <h3><span id=".E7.94.B5.E8.A7.86.E5.89.A7"></span><span id="电视剧">電視劇</span></h3> <h2><span id=".E7.BB.BC.E8.89.BA.E8.8A.82.E7.9B.AE"></span><span id="综艺节目">綜藝節目</span></h2> <h3><span id=".E4.B8.93.E5.B1.9E.E8.8A.82.E7.9B.AE"></span><span id="专属节目">專屬節目</span></h3> <h3><span id=".E5.9B.BA.E5.AE.9A.E7.BB.BC.E8.89.BA"></span><span id="固定综艺">固定綜藝</span></h3> <h3><span id=".E5.98.89.E5.AE.BE.E5.87.BA.E6.BC.94"></span><span id="嘉宾出演">嘉賓出演</span></h3> <h4><span id=".E5.87.BA.E9.81.93.E5.89.8D"></span><span id="出道前">出道前</span></h4> <h4><span id="2018.E5.B9.B4"></span><span id="2018年">2018年</span></h4> <h4><span id="2019.E5.B9.B4"></span><span id="2019年">2019年</span></h4> <h4><span id="2020.E5.B9.B4"></span><span id="2020年">2020年</span></h4> <h4><span id="2021.E5.B9.B4"></span><span id="2021年">2021年</span></h4> <h4><span id="2022.E5.B9.B4"></span><span id="2022年">2022年</span></h4> <h3><span id=".E8.8A.82.E7.9B.AE.E4.B8.BB.E6.8C.81"></span><span id="节目主持">節目主持</span></h3> <h2><span id=".E5.85.B6.E5.AE.83.E5.BD.B1.E9.9F.B3"></span><span id="其它影音">其它影音</span></h2> <h2><span id=".E7.94.B5.E5.8F.B0"></span><span id="电台">電台</span></h2> <h3><span id=".E5.9B.BA.E5.AE.9A.E4.B8.BB.E6.8C.81"></span><span id="固定主持">固定主持</span></h3> <h3><span id=".E5.98.89.E5.AE.BE.E5.87.BA.E6.BC.94_2"></span><span id="嘉宾出演_2">嘉賓出演</span></h3> <h2><span id=".E9.9B.9C.E8.AA.8C.E7.95.AB.E5.A0.B1"></span><span id="雜誌畫報">雜誌畫報</span></h2> <h2><span id=".E9.9F.B3.E4.B9.90.E7.8E.B0.E5.9C.BA"></span><span id="音乐现场">音樂現場</span></h2> <h3><span id="2018.E5.B9.B4_2"></span><span id="2018年_2">2018年</span></h3> <h3><span id="2019.E5.B9.B4_2"></span><span id="2019年_2">2019年</span></h3> <h3><span id="2020.E5.B9.B4_2"></span><span id="2020年_2">2020年</span></h3> <h3><span id="2021.E5.B9.B4_2"></span><span id="2021年_2">2021年</span></h3> <h3><span id=".E7.89.B9.E5.88.AB.E8.88.9E.E5.8F.B0"></span><span id="特别舞台">特別舞台</span></h3> <h2><span id=".E5.A4.87.E6.B3.A8.E4.B8.8E.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备注与参考资料">備註與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00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20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081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1651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255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683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2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51799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33.948 1 -total 41.04% 260.178 1 Template:Reflist 18.34% 116.241 32 Template:Cite_web 14.73% 93.398 16 Template:Lang 14.06% 89.106 7 Template:Navbox 13.50% 85.603 16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8.93% 56.595 4 Template:Citation 8.56% 54.296 16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7.91% 50.138 371 Template:Wayback 7.78% 49.335 16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
**(G) I-DLE 媒體作品列表**,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 (G) I-DLE 及成員個人參與過的各類音樂視頻、綜藝節目、電台和音樂現場等。 ## 影音作品 ### 組合 MV ### 個人 MV ### 參與 MV ## 影視作品 ### 電視劇 ## 綜藝節目 ### 專屬節目 ### 固定綜藝 ### 嘉賓出演 #### 出道前 #### 2018 年 #### 2019 年 #### 2020 年 #### 2021 年 #### 2022 年 ### 節目主持 ## 其它影音 ## 電台 ### 固定主持 ### 嘉賓出演 ## 雜誌畫報 ## 音樂現場 ### 2018 年 ### 2019 年 ### 2020 年 ### 2021 年 ### 特別舞台 ## 備註與參考資料
null
108,356
2023-05-03T01:58:27Z
76,735,890
(G)I-DLE影視作品列表
6,406,114
<p><b>(G)I-DLE獲獎及提名列表</b>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G)I-DLE出道至今於頒獎典禮、音樂節目的獲獎與提名,關於成員個人的獲獎與榮譽詳見各自條目。 </p> <h2><span id=".E9.9F.A9.E5.9B.BD.E9.9F.B3.E4.B9.90.E9.A2.81.E5.A5.96.E5.85.B8.E7.A4.BC"></span><span id="韩国音乐颁奖典礼">韓國音樂頒獎典禮</span></h2> <h3><span id="M2_X_Genie.E9.9F.B3.E6.A8.82.E7.8D.8E.EF.BC.88M2_X_Genie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2_X_Genie音樂獎(M2_X_Genie_Music_Awards)">M2 X Genie音樂獎(M2 X Genie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MBC_Plus_X_Genie.E9.9F.B3.E4.B9.90.E5.A5.96.EF.BC.88MBC_Plus_X_Genie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BC_Plus_X_Genie音乐奖(MBC_Plus_X_Genie_Music_Awards)">MBC Plus X Genie音樂獎(MBC Plus X Genie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4.BA.9A.E6.B4.B2.E6.98.8E.E6.98.9F.E7.9B.9B.E5.85.B8.EF.BC.88Asia_Artist_Awards.EF.BC.89"></span><span id="亚洲明星盛典(Asia_Artist_Awards)">亞洲明星盛典(Asia Artist Awards)</span></h3> <h3><span id=".E7.94.9C.E7.93.9C.E9.9F.B3.E4.B9.90.E5.A5.96.EF.BC.88Melon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甜瓜音乐奖(Melon_Music_Awards)">甜瓜音樂獎(Melon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Mnet.E4.BA.9A.E6.B4.B2.E9.9F.B3.E4.B9.90.E5.A4.A7.E5.A5.96.EF.BC.88Mnet_Asian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net亚洲音乐大奖(Mnet_Asian_Music_Awards)">Mnet亞洲音樂大獎(Mnet Asian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9F.A9.E5.9B.BD.E5.A4.A7.E4.BC.97.E9.9F.B3.E4.B9.90.E5.A5.96.EF.BC.88Korea_Popular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韩国大众音乐奖(Korea_Popular_Music_Awards)">韓國大眾音樂獎(Korea Popular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87.91.E5.94.B1.E7.89.87.E5.A5.96.EF.BC.88Golden_Dis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金唱片奖(Golden_Disc_Awards)">金唱片獎(Golden Dis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A6.96.E5.B0.94.E6.AD.8C.E8.B0.A3.E5.A4.A7.E8.B5.8F.EF.BC.88Seoul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首尔歌谣大赏(Seoul_Music_Awards)">首爾歌謠大賞(Seoul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Circle_Chart_Music_Awards">Circle Chart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The_Fact.E9.9F.B3.E4.B9.90.E5.A5.96.EF.BC.88The_Fact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The_Fact音乐奖(The_Fact_Music_Awards)">The Fact音樂獎(The Fact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Soribada.E6.9C.80.E4.BD.B3.E9.9F.B3.E4.B9.90.E5.A4.A7.E5.A5.96.EF.BC.88Soribada_Best_K-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Soribada最佳音乐大奖(Soribada_Best_K-Music_Awards)">Soribada最佳音樂大獎(Soribada Best K-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5.A4.A7.E8.A1.86.E9.9F.B3.E6.A8.82.E8.B3.9E.EF.BC.88Korean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韓國大衆音樂賞(Korean_Music_Awards)">韓國大衆音樂賞(Korean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Genie_Music_Awards">Genie Music Awards</span></h3> <h2><span id=".E5.85.B6.E5.AE.83.E9.A2.81.E5.A5.96.E5.85.B8.E7.A4.BC"></span><span id="其它颁奖典礼">其它頒獎典禮</span></h2> <h3><span id=".E9.9F.A9.E5.9B.BD.E5.93.81.E7.89.8C.E5.A4.A7.E5.A5.96.EF.BC.88Brand_of_the_Year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韩国品牌大奖(Brand_of_the_Year_Awards)">韓國品牌大獎(Brand of the Year Awards)</span></h3> <h3><span id="MTV.E6.AC.A7.E6.B4.B2.E9.9F.B3.E4.B9.90.E5.A5.96.EF.BC.88MTV_Europe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TV欧洲音乐奖(MTV_Europe_Music_Awards)">MTV歐洲音樂獎(MTV Europe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8.82.96.E8.92.82.E5.A5.96.EF.BC.88Shorty_Awards.EF.BC.89.EF.BC.88.E8.8B.B1.E8.AA.9E.EF.BC.9A-.7BShorty_Awards.7D-.EF.BC.89"></span><span id="肖蒂奖(Shorty_Awards)(英語:-{Shorty_Awards}-)"><span data-orig-title="肖蒂奖(Shorty Award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horty Awards"><span>肖蒂獎(Shorty Awards)</span></span></span></h3> <h3><span id=".E4.BA.9A.E6.B4.B2.E6.A8.A1.E7.89.B9.E5.A5.96.EF.BC.88Asia_Model_Awards.EF.BC.89"></span><span id="亚洲模特奖(Asia_Model_Awards)">亞洲模特獎(Asia Model Awards)</span></h3> <h3><span id=".E6.97.A5.E6.9C.AC.E9.87.91.E5.94.B1.E7.89.87.E5.A4.A7.E7.8D.8E.EF.BC.88The_Japan_Gold_Dis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日本金唱片大獎(The_Japan_Gold_Disc_Awards)">日本金唱片大獎(The Japan Gold Disc Awards)</span></h3> <h3><span id="MTV.E9.9F.B3.E6.A8.82.E9.8C.84.E5.BD.B1.E5.B8.B6.E5.A4.A7.E7.8D.8E.EF.BC.88MTV_Video_Music_Award.EF.BC.89"></span><span id="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TV_Video_Music_Award)">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span></h3> <h3><span id="Break_TudoAwards">Break TudoAwards</span></h3> <h3><span id="2020_EuroKpop_Awards">2020 EuroKpop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7.AC.AC.E4.B8.80.E5.93.81.E7.89.8C.E5.A4.A7.E8.B3.9E"></span><span id="韓國第一品牌大賞">韓國第一品牌大賞</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6.94.BE.E9.80.81.E5.A4.A7.E7.8D.8E.EF.BC.88Korea_Broadcasting_Prize.EF.BC.89"></span><span id="韓國放送大獎(Korea_Broadcasting_Prize)">韓國放送大獎(Korea Broadcasting Prize)</span></h3> <h3><span id=".E4.B8.AD.E5.9B.BD.E5.B9.B4.E5.B0.BE.E5.A4.A7.E8.B5.8F"></span><span id="中国年尾大赏">中國年尾大賞</span></h3> <h2><span id=".E5.85.B6.E5.AE.83.E5.A5.96.E9.A1.B9.E5.8F.8A.E8.8D.A3.E8.AA.89"></span><span id="其它奖项及荣誉">其它獎項及榮譽</span></h2> <h3><span id=".E5.81.B6.E5.83.8F.E6.98.8E.E6.98.9F.E8.BF.90.E5.8A.A8.E4.BC.9A"></span><span id="偶像明星运动会">偶像明星運動會</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5.A5.B3.E5.9C.98.E5.93.81.E7.89.8C.E5.83.B9.E5.80.BC.E6.8E.92.E8.A1.8C"></span><span id="韓國女團品牌價值排行">韓國女團品牌價值排行</span></h3> <h3><span id=".E5.AE.A3.E4.BC.A0.E5.A4.A7.E4.BD.BF"></span><span id="宣传大使">宣傳大使</span></h3> <h3><span id=".E5.85.B6.E5.AE.83.E5.A5.96.E9.A1.B9.E5.8F.8A.E8.8D.A3.E8.AA.89_2"></span><span id="其它奖项及荣誉_2">其它獎項及榮譽</span></h3> <h2><span id=".E9.9F.B3.E4.B9.90.E8.8A.82.E7.9B.AE.E5.A5.96.E9.A1.B9"></span><span id="音乐节目奖项">音樂節目獎項</span></h2> <h3><span id="THE_SHOW">THE SHOW</span></h3> <h3><span id="Show_Champion">Show Champion</span></h3> <h3><span id="M.21_Countdown"></span><span id="M!_Countdown">M! Countdown</span></h3> <h3><span id=".E9.9F.B3.E6.A8.82.E9.8A.80.E8.A1.8C"></span><span id="音樂銀行">音樂銀行</span></h3> <h3><span id="Show.21_.E9.9F.B3.E6.A8.82.E4.B8.AD.E5.BF.83"></span><span id="Show!_音樂中心">Show! 音樂中心</span></h3> <h3><span id=".E4.BA.BA.E6.B0.A3.E6.AD.8C.E8.AC.A0"></span><span id="人氣歌謠">人氣歌謠</span></h3>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8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7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75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1021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04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8876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3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39157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86.103 1 -total 47.46% 183.230 1 Template:Reflist 28.47% 109.905 24 Template:Cite_web 24.18% 93.344 8 Template:Navbox 10.52% 40.633 1 Template:NoteTA 10.43% 40.262 1 Template:(G)I-DLE 7.54% 29.114 5 Template:Navbox_musical_artist 6.81% 26.301 5 Template:Link-en 5.37% 20.748 1 Template:Cube_Entertainment 4.62% 17.842 1 Template:Infobox_K-pop_artist_awards -->
**(G) I-DLE 獲獎及提名列表**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 (G) I-DLE 出道至今於頒獎典禮、音樂節目的獲獎與提名,關於成員個人的獲獎與榮譽詳見各自條目。 ## 韓國音樂頒獎典禮 ### M2 X Genie 音樂獎(M2 X Genie Music Awards) ### MBC Plus X Genie 音樂獎(MBC Plus X Genie Music Awards) ### 亞洲明星盛典(Asia Artist Awards) ### 甜瓜音樂獎(Melon Music Awards) ### Mnet 亞洲音樂大獎(Mnet Asian Music Awards) ### 韓國大眾音樂獎(Korea Popular Music Awards) ### 金唱片獎(Golden Disc Awards) ### 首爾歌謠大賞(Seoul Music Awards) ### Circle Chart Music Awards ### The Fact 音樂獎(The Fact Music Awards) ### Soribada 最佳音樂大獎(Soribada Best K-Music Awards) ### 韓國大衆音樂賞(Korean Music Awards) ### Genie Music Awards ## 其它頒獎典禮 ### 韓國品牌大獎(Brand of the Year Awards) ### MTV 歐洲音樂獎(MTV Europe Music Awards) ### 肖蒂獎(Shorty Awards) ### 亞洲模特獎(Asia Model Awards) ### 日本金唱片大獎(The Japan Gold Disc Awards) ### MTV 音樂錄影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 ### Break TudoAwards ### 2020 EuroKpop Awards ### 韓國第一品牌大賞 ### 韓國放送大獎(Korea Broadcasting Prize) ### 中國年尾大賞 ## 其它獎項及榮譽 ### 偶像明星運動會 ### 韓國女團品牌價值排行 ### 宣傳大使 ### 其它獎項及榮譽 ## 音樂節目獎項 ### THE SHOW ### Show Champion ### M! Countdown ### 音樂銀行 ### Show! 音樂中心 ### 人氣歌謠 ## 參考資料
null
46,581
2023-05-03T01:58:27Z
76,385,317
(G)I-DLE得獎與提名列表
6,312,568
<p><b>(G)I-DLE公演列表</b>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G)I-DLE及成員個人歷年舉行的演唱會、參與的國內外公開演出活動。 </p> <h2><span id="Showcase">Showcase</span></h2> <h2><span id=".E7.B2.89.E7.B5.B2.E8.A6.8B.E9.9D.A2.E6.9C.83"></span><span id="粉絲見面會">粉絲見面會</span></h2> <h2><span id=".E5.96.AE.E7.8D.A8.E6.BC.94.E5.94.B1.E6.9C.83"></span><span id="單獨演唱會">單獨演唱會</span></h2> <ul><li>2020 (G)I-DLE WORLD TOUR 'I-LAND : WHO AM I'</li></ul><ul><li>2022 (G)I-DLE WORLD TOUR 'JUST ME ( )I-DLE'</li></ul><h2><span id=".E5.8F.82.E4.B8.8E.E6.BC.94.E5.94.B1.E4.BC.9A"></span><span id="参与演唱会">參與演唱會</span></h2> <h2><span id=".E5.85.AC.E6.BC.94.E6.B4.BB.E5.8A.A8"></span><span id="公演活动">公演活動</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1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9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61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336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36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571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84168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27.481 1 -total 35.54% 80.845 7 Template:Navbox 31.09% 70.722 1 Template:Reflist 18.33% 41.701 1 Template:(G)I-DLE 17.83% 40.571 2 Template:Cite_web 16.76% 38.116 14 Template:Link-ko 13.12% 29.837 5 Template:Navbox_musical_artist 9.14% 20.798 1 Template:Main 7.39% 16.804 1 Template:Cube_Entertainment 5.26% 11.964 79 Template:Wayback -->
**(G) I-DLE 公演列表**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 (G) I-DLE 及成員個人歷年舉行的演唱會、參與的國內外公開演出活動。 ## Showcase ## 粉絲見面會 ## 單獨演唱會 * 2020 (G)I-DLE WORLD TOUR 'I-LAND : WHO AM I' * 2022 (G)I-DLE WORLD TOUR 'JUST ME ( )I-DLE' ## 參與演唱會 ## 公演活動 ## 參考資料
null
29,363
2023-05-04T10:12:10Z
77,095,866
(G)I-DLE演出列表
6,312,568
<p><b>(G)I-DLE公演列表</b>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G)I-DLE及成員個人歷年舉行的演唱會、參與的國內外公開演出活動。 </p> <h2><span id="Showcase">Showcase</span></h2> <h2><span id=".E7.B2.89.E7.B5.B2.E8.A6.8B.E9.9D.A2.E6.9C.83"></span><span id="粉絲見面會">粉絲見面會</span></h2> <h2><span id=".E5.96.AE.E7.8D.A8.E6.BC.94.E5.94.B1.E6.9C.83"></span><span id="單獨演唱會">單獨演唱會</span></h2> <ul><li>2020 (G)I-DLE WORLD TOUR 'I-LAND : WHO AM I'</li></ul><ul><li>2022 (G)I-DLE WORLD TOUR 'JUST ME ( )I-DLE'</li></ul><h2><span id=".E5.8F.82.E4.B8.8E.E6.BC.94.E5.94.B1.E4.BC.9A"></span><span id="参与演唱会">參與演唱會</span></h2> <h2><span id=".E5.85.AC.E6.BC.94.E6.B4.BB.E5.8A.A8"></span><span id="公演活动">公演活動</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1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9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61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336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36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571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84168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27.481 1 -total 35.54% 80.845 7 Template:Navbox 31.09% 70.722 1 Template:Reflist 18.33% 41.701 1 Template:(G)I-DLE 17.83% 40.571 2 Template:Cite_web 16.76% 38.116 14 Template:Link-ko 13.12% 29.837 5 Template:Navbox_musical_artist 9.14% 20.798 1 Template:Main 7.39% 16.804 1 Template:Cube_Entertainment 5.26% 11.964 79 Template:Wayback -->
**(G) I-DLE 公演列表**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 (G) I-DLE 及成員個人歷年舉行的演唱會、參與的國內外公開演出活動。 ## Showcase ## 粉絲見面會 ## 單獨演唱會 * 2020 (G)I-DLE WORLD TOUR 'I-LAND : WHO AM I' * 2022 (G)I-DLE WORLD TOUR 'JUST ME ( )I-DLE' ## 參與演唱會 ## 公演活動 ## 參考資料
null
29,363
2023-05-04T10:12:10Z
77,095,866
(G)I-DLE演唱會列表
6,406,114
<p><b>(G)I-DLE獲獎及提名列表</b>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G)I-DLE出道至今於頒獎典禮、音樂節目的獲獎與提名,關於成員個人的獲獎與榮譽詳見各自條目。 </p> <h2><span id=".E9.9F.A9.E5.9B.BD.E9.9F.B3.E4.B9.90.E9.A2.81.E5.A5.96.E5.85.B8.E7.A4.BC"></span><span id="韩国音乐颁奖典礼">韓國音樂頒獎典禮</span></h2> <h3><span id="M2_X_Genie.E9.9F.B3.E6.A8.82.E7.8D.8E.EF.BC.88M2_X_Genie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2_X_Genie音樂獎(M2_X_Genie_Music_Awards)">M2 X Genie音樂獎(M2 X Genie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MBC_Plus_X_Genie.E9.9F.B3.E4.B9.90.E5.A5.96.EF.BC.88MBC_Plus_X_Genie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BC_Plus_X_Genie音乐奖(MBC_Plus_X_Genie_Music_Awards)">MBC Plus X Genie音樂獎(MBC Plus X Genie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4.BA.9A.E6.B4.B2.E6.98.8E.E6.98.9F.E7.9B.9B.E5.85.B8.EF.BC.88Asia_Artist_Awards.EF.BC.89"></span><span id="亚洲明星盛典(Asia_Artist_Awards)">亞洲明星盛典(Asia Artist Awards)</span></h3> <h3><span id=".E7.94.9C.E7.93.9C.E9.9F.B3.E4.B9.90.E5.A5.96.EF.BC.88Melon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甜瓜音乐奖(Melon_Music_Awards)">甜瓜音樂獎(Melon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Mnet.E4.BA.9A.E6.B4.B2.E9.9F.B3.E4.B9.90.E5.A4.A7.E5.A5.96.EF.BC.88Mnet_Asian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net亚洲音乐大奖(Mnet_Asian_Music_Awards)">Mnet亞洲音樂大獎(Mnet Asian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9F.A9.E5.9B.BD.E5.A4.A7.E4.BC.97.E9.9F.B3.E4.B9.90.E5.A5.96.EF.BC.88Korea_Popular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韩国大众音乐奖(Korea_Popular_Music_Awards)">韓國大眾音樂獎(Korea Popular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87.91.E5.94.B1.E7.89.87.E5.A5.96.EF.BC.88Golden_Dis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金唱片奖(Golden_Disc_Awards)">金唱片獎(Golden Dis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A6.96.E5.B0.94.E6.AD.8C.E8.B0.A3.E5.A4.A7.E8.B5.8F.EF.BC.88Seoul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首尔歌谣大赏(Seoul_Music_Awards)">首爾歌謠大賞(Seoul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Circle_Chart_Music_Awards">Circle Chart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The_Fact.E9.9F.B3.E4.B9.90.E5.A5.96.EF.BC.88The_Fact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The_Fact音乐奖(The_Fact_Music_Awards)">The Fact音樂獎(The Fact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Soribada.E6.9C.80.E4.BD.B3.E9.9F.B3.E4.B9.90.E5.A4.A7.E5.A5.96.EF.BC.88Soribada_Best_K-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Soribada最佳音乐大奖(Soribada_Best_K-Music_Awards)">Soribada最佳音樂大獎(Soribada Best K-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5.A4.A7.E8.A1.86.E9.9F.B3.E6.A8.82.E8.B3.9E.EF.BC.88Korean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韓國大衆音樂賞(Korean_Music_Awards)">韓國大衆音樂賞(Korean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Genie_Music_Awards">Genie Music Awards</span></h3> <h2><span id=".E5.85.B6.E5.AE.83.E9.A2.81.E5.A5.96.E5.85.B8.E7.A4.BC"></span><span id="其它颁奖典礼">其它頒獎典禮</span></h2> <h3><span id=".E9.9F.A9.E5.9B.BD.E5.93.81.E7.89.8C.E5.A4.A7.E5.A5.96.EF.BC.88Brand_of_the_Year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韩国品牌大奖(Brand_of_the_Year_Awards)">韓國品牌大獎(Brand of the Year Awards)</span></h3> <h3><span id="MTV.E6.AC.A7.E6.B4.B2.E9.9F.B3.E4.B9.90.E5.A5.96.EF.BC.88MTV_Europe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TV欧洲音乐奖(MTV_Europe_Music_Awards)">MTV歐洲音樂獎(MTV Europe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8.82.96.E8.92.82.E5.A5.96.EF.BC.88Shorty_Awards.EF.BC.89.EF.BC.88.E8.8B.B1.E8.AA.9E.EF.BC.9A-.7BShorty_Awards.7D-.EF.BC.89"></span><span id="肖蒂奖(Shorty_Awards)(英語:-{Shorty_Awards}-)"><span data-orig-title="肖蒂奖(Shorty Award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horty Awards"><span>肖蒂獎(Shorty Awards)</span></span></span></h3> <h3><span id=".E4.BA.9A.E6.B4.B2.E6.A8.A1.E7.89.B9.E5.A5.96.EF.BC.88Asia_Model_Awards.EF.BC.89"></span><span id="亚洲模特奖(Asia_Model_Awards)">亞洲模特獎(Asia Model Awards)</span></h3> <h3><span id=".E6.97.A5.E6.9C.AC.E9.87.91.E5.94.B1.E7.89.87.E5.A4.A7.E7.8D.8E.EF.BC.88The_Japan_Gold_Dis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日本金唱片大獎(The_Japan_Gold_Disc_Awards)">日本金唱片大獎(The Japan Gold Disc Awards)</span></h3> <h3><span id="MTV.E9.9F.B3.E6.A8.82.E9.8C.84.E5.BD.B1.E5.B8.B6.E5.A4.A7.E7.8D.8E.EF.BC.88MTV_Video_Music_Award.EF.BC.89"></span><span id="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TV_Video_Music_Award)">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span></h3> <h3><span id="Break_TudoAwards">Break TudoAwards</span></h3> <h3><span id="2020_EuroKpop_Awards">2020 EuroKpop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7.AC.AC.E4.B8.80.E5.93.81.E7.89.8C.E5.A4.A7.E8.B3.9E"></span><span id="韓國第一品牌大賞">韓國第一品牌大賞</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6.94.BE.E9.80.81.E5.A4.A7.E7.8D.8E.EF.BC.88Korea_Broadcasting_Prize.EF.BC.89"></span><span id="韓國放送大獎(Korea_Broadcasting_Prize)">韓國放送大獎(Korea Broadcasting Prize)</span></h3> <h3><span id=".E4.B8.AD.E5.9B.BD.E5.B9.B4.E5.B0.BE.E5.A4.A7.E8.B5.8F"></span><span id="中国年尾大赏">中國年尾大賞</span></h3> <h2><span id=".E5.85.B6.E5.AE.83.E5.A5.96.E9.A1.B9.E5.8F.8A.E8.8D.A3.E8.AA.89"></span><span id="其它奖项及荣誉">其它獎項及榮譽</span></h2> <h3><span id=".E5.81.B6.E5.83.8F.E6.98.8E.E6.98.9F.E8.BF.90.E5.8A.A8.E4.BC.9A"></span><span id="偶像明星运动会">偶像明星運動會</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5.A5.B3.E5.9C.98.E5.93.81.E7.89.8C.E5.83.B9.E5.80.BC.E6.8E.92.E8.A1.8C"></span><span id="韓國女團品牌價值排行">韓國女團品牌價值排行</span></h3> <h3><span id=".E5.AE.A3.E4.BC.A0.E5.A4.A7.E4.BD.BF"></span><span id="宣传大使">宣傳大使</span></h3> <h3><span id=".E5.85.B6.E5.AE.83.E5.A5.96.E9.A1.B9.E5.8F.8A.E8.8D.A3.E8.AA.89_2"></span><span id="其它奖项及荣誉_2">其它獎項及榮譽</span></h3> <h2><span id=".E9.9F.B3.E4.B9.90.E8.8A.82.E7.9B.AE.E5.A5.96.E9.A1.B9"></span><span id="音乐节目奖项">音樂節目獎項</span></h2> <h3><span id="THE_SHOW">THE SHOW</span></h3> <h3><span id="Show_Champion">Show Champion</span></h3> <h3><span id="M.21_Countdown"></span><span id="M!_Countdown">M! Countdown</span></h3> <h3><span id=".E9.9F.B3.E6.A8.82.E9.8A.80.E8.A1.8C"></span><span id="音樂銀行">音樂銀行</span></h3> <h3><span id="Show.21_.E9.9F.B3.E6.A8.82.E4.B8.AD.E5.BF.83"></span><span id="Show!_音樂中心">Show! 音樂中心</span></h3> <h3><span id=".E4.BA.BA.E6.B0.A3.E6.AD.8C.E8.AC.A0"></span><span id="人氣歌謠">人氣歌謠</span></h3>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8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7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75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1021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04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8876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3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39157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86.103 1 -total 47.46% 183.230 1 Template:Reflist 28.47% 109.905 24 Template:Cite_web 24.18% 93.344 8 Template:Navbox 10.52% 40.633 1 Template:NoteTA 10.43% 40.262 1 Template:(G)I-DLE 7.54% 29.114 5 Template:Navbox_musical_artist 6.81% 26.301 5 Template:Link-en 5.37% 20.748 1 Template:Cube_Entertainment 4.62% 17.842 1 Template:Infobox_K-pop_artist_awards -->
**(G) I-DLE 獲獎及提名列表**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 (G) I-DLE 出道至今於頒獎典禮、音樂節目的獲獎與提名,關於成員個人的獲獎與榮譽詳見各自條目。 ## 韓國音樂頒獎典禮 ### M2 X Genie 音樂獎(M2 X Genie Music Awards) ### MBC Plus X Genie 音樂獎(MBC Plus X Genie Music Awards) ### 亞洲明星盛典(Asia Artist Awards) ### 甜瓜音樂獎(Melon Music Awards) ### Mnet 亞洲音樂大獎(Mnet Asian Music Awards) ### 韓國大眾音樂獎(Korea Popular Music Awards) ### 金唱片獎(Golden Disc Awards) ### 首爾歌謠大賞(Seoul Music Awards) ### Circle Chart Music Awards ### The Fact 音樂獎(The Fact Music Awards) ### Soribada 最佳音樂大獎(Soribada Best K-Music Awards) ### 韓國大衆音樂賞(Korean Music Awards) ### Genie Music Awards ## 其它頒獎典禮 ### 韓國品牌大獎(Brand of the Year Awards) ### MTV 歐洲音樂獎(MTV Europe Music Awards) ### 肖蒂獎(Shorty Awards) ### 亞洲模特獎(Asia Model Awards) ### 日本金唱片大獎(The Japan Gold Disc Awards) ### MTV 音樂錄影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 ### Break TudoAwards ### 2020 EuroKpop Awards ### 韓國第一品牌大賞 ### 韓國放送大獎(Korea Broadcasting Prize) ### 中國年尾大賞 ## 其它獎項及榮譽 ### 偶像明星運動會 ### 韓國女團品牌價值排行 ### 宣傳大使 ### 其它獎項及榮譽 ## 音樂節目獎項 ### THE SHOW ### Show Champion ### M! Countdown ### 音樂銀行 ### Show! 音樂中心 ### 人氣歌謠 ## 參考資料
null
46,581
2023-05-03T01:58:27Z
76,385,317
(G)I-DLE获奖与提名列表
6,406,114
<p><b>(G)I-DLE獲獎及提名列表</b>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G)I-DLE出道至今於頒獎典禮、音樂節目的獲獎與提名,關於成員個人的獲獎與榮譽詳見各自條目。 </p> <h2><span id=".E9.9F.A9.E5.9B.BD.E9.9F.B3.E4.B9.90.E9.A2.81.E5.A5.96.E5.85.B8.E7.A4.BC"></span><span id="韩国音乐颁奖典礼">韓國音樂頒獎典禮</span></h2> <h3><span id="M2_X_Genie.E9.9F.B3.E6.A8.82.E7.8D.8E.EF.BC.88M2_X_Genie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2_X_Genie音樂獎(M2_X_Genie_Music_Awards)">M2 X Genie音樂獎(M2 X Genie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MBC_Plus_X_Genie.E9.9F.B3.E4.B9.90.E5.A5.96.EF.BC.88MBC_Plus_X_Genie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BC_Plus_X_Genie音乐奖(MBC_Plus_X_Genie_Music_Awards)">MBC Plus X Genie音樂獎(MBC Plus X Genie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4.BA.9A.E6.B4.B2.E6.98.8E.E6.98.9F.E7.9B.9B.E5.85.B8.EF.BC.88Asia_Artist_Awards.EF.BC.89"></span><span id="亚洲明星盛典(Asia_Artist_Awards)">亞洲明星盛典(Asia Artist Awards)</span></h3> <h3><span id=".E7.94.9C.E7.93.9C.E9.9F.B3.E4.B9.90.E5.A5.96.EF.BC.88Melon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甜瓜音乐奖(Melon_Music_Awards)">甜瓜音樂獎(Melon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Mnet.E4.BA.9A.E6.B4.B2.E9.9F.B3.E4.B9.90.E5.A4.A7.E5.A5.96.EF.BC.88Mnet_Asian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net亚洲音乐大奖(Mnet_Asian_Music_Awards)">Mnet亞洲音樂大獎(Mnet Asian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9F.A9.E5.9B.BD.E5.A4.A7.E4.BC.97.E9.9F.B3.E4.B9.90.E5.A5.96.EF.BC.88Korea_Popular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韩国大众音乐奖(Korea_Popular_Music_Awards)">韓國大眾音樂獎(Korea Popular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87.91.E5.94.B1.E7.89.87.E5.A5.96.EF.BC.88Golden_Dis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金唱片奖(Golden_Disc_Awards)">金唱片獎(Golden Dis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A6.96.E5.B0.94.E6.AD.8C.E8.B0.A3.E5.A4.A7.E8.B5.8F.EF.BC.88Seoul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首尔歌谣大赏(Seoul_Music_Awards)">首爾歌謠大賞(Seoul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Circle_Chart_Music_Awards">Circle Chart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The_Fact.E9.9F.B3.E4.B9.90.E5.A5.96.EF.BC.88The_Fact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The_Fact音乐奖(The_Fact_Music_Awards)">The Fact音樂獎(The Fact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Soribada.E6.9C.80.E4.BD.B3.E9.9F.B3.E4.B9.90.E5.A4.A7.E5.A5.96.EF.BC.88Soribada_Best_K-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Soribada最佳音乐大奖(Soribada_Best_K-Music_Awards)">Soribada最佳音樂大獎(Soribada Best K-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5.A4.A7.E8.A1.86.E9.9F.B3.E6.A8.82.E8.B3.9E.EF.BC.88Korean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韓國大衆音樂賞(Korean_Music_Awards)">韓國大衆音樂賞(Korean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Genie_Music_Awards">Genie Music Awards</span></h3> <h2><span id=".E5.85.B6.E5.AE.83.E9.A2.81.E5.A5.96.E5.85.B8.E7.A4.BC"></span><span id="其它颁奖典礼">其它頒獎典禮</span></h2> <h3><span id=".E9.9F.A9.E5.9B.BD.E5.93.81.E7.89.8C.E5.A4.A7.E5.A5.96.EF.BC.88Brand_of_the_Year_Awards.EF.BC.89"></span><span id="韩国品牌大奖(Brand_of_the_Year_Awards)">韓國品牌大獎(Brand of the Year Awards)</span></h3> <h3><span id="MTV.E6.AC.A7.E6.B4.B2.E9.9F.B3.E4.B9.90.E5.A5.96.EF.BC.88MTV_Europe_Musi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MTV欧洲音乐奖(MTV_Europe_Music_Awards)">MTV歐洲音樂獎(MTV Europe Music Awards)</span></h3> <h3><span id=".E8.82.96.E8.92.82.E5.A5.96.EF.BC.88Shorty_Awards.EF.BC.89.EF.BC.88.E8.8B.B1.E8.AA.9E.EF.BC.9A-.7BShorty_Awards.7D-.EF.BC.89"></span><span id="肖蒂奖(Shorty_Awards)(英語:-{Shorty_Awards}-)"><span data-orig-title="肖蒂奖(Shorty Award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horty Awards"><span>肖蒂獎(Shorty Awards)</span></span></span></h3> <h3><span id=".E4.BA.9A.E6.B4.B2.E6.A8.A1.E7.89.B9.E5.A5.96.EF.BC.88Asia_Model_Awards.EF.BC.89"></span><span id="亚洲模特奖(Asia_Model_Awards)">亞洲模特獎(Asia Model Awards)</span></h3> <h3><span id=".E6.97.A5.E6.9C.AC.E9.87.91.E5.94.B1.E7.89.87.E5.A4.A7.E7.8D.8E.EF.BC.88The_Japan_Gold_Disc_Awards.EF.BC.89"></span><span id="日本金唱片大獎(The_Japan_Gold_Disc_Awards)">日本金唱片大獎(The Japan Gold Disc Awards)</span></h3> <h3><span id="MTV.E9.9F.B3.E6.A8.82.E9.8C.84.E5.BD.B1.E5.B8.B6.E5.A4.A7.E7.8D.8E.EF.BC.88MTV_Video_Music_Award.EF.BC.89"></span><span id="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TV_Video_Music_Award)">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span></h3> <h3><span id="Break_TudoAwards">Break TudoAwards</span></h3> <h3><span id="2020_EuroKpop_Awards">2020 EuroKpop Awards</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7.AC.AC.E4.B8.80.E5.93.81.E7.89.8C.E5.A4.A7.E8.B3.9E"></span><span id="韓國第一品牌大賞">韓國第一品牌大賞</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6.94.BE.E9.80.81.E5.A4.A7.E7.8D.8E.EF.BC.88Korea_Broadcasting_Prize.EF.BC.89"></span><span id="韓國放送大獎(Korea_Broadcasting_Prize)">韓國放送大獎(Korea Broadcasting Prize)</span></h3> <h3><span id=".E4.B8.AD.E5.9B.BD.E5.B9.B4.E5.B0.BE.E5.A4.A7.E8.B5.8F"></span><span id="中国年尾大赏">中國年尾大賞</span></h3> <h2><span id=".E5.85.B6.E5.AE.83.E5.A5.96.E9.A1.B9.E5.8F.8A.E8.8D.A3.E8.AA.89"></span><span id="其它奖项及荣誉">其它獎項及榮譽</span></h2> <h3><span id=".E5.81.B6.E5.83.8F.E6.98.8E.E6.98.9F.E8.BF.90.E5.8A.A8.E4.BC.9A"></span><span id="偶像明星运动会">偶像明星運動會</span></h3> <h3><span id=".E9.9F.93.E5.9C.8B.E5.A5.B3.E5.9C.98.E5.93.81.E7.89.8C.E5.83.B9.E5.80.BC.E6.8E.92.E8.A1.8C"></span><span id="韓國女團品牌價值排行">韓國女團品牌價值排行</span></h3> <h3><span id=".E5.AE.A3.E4.BC.A0.E5.A4.A7.E4.BD.BF"></span><span id="宣传大使">宣傳大使</span></h3> <h3><span id=".E5.85.B6.E5.AE.83.E5.A5.96.E9.A1.B9.E5.8F.8A.E8.8D.A3.E8.AA.89_2"></span><span id="其它奖项及荣誉_2">其它獎項及榮譽</span></h3> <h2><span id=".E9.9F.B3.E4.B9.90.E8.8A.82.E7.9B.AE.E5.A5.96.E9.A1.B9"></span><span id="音乐节目奖项">音樂節目獎項</span></h2> <h3><span id="THE_SHOW">THE SHOW</span></h3> <h3><span id="Show_Champion">Show Champion</span></h3> <h3><span id="M.21_Countdown"></span><span id="M!_Countdown">M! Countdown</span></h3> <h3><span id=".E9.9F.B3.E6.A8.82.E9.8A.80.E8.A1.8C"></span><span id="音樂銀行">音樂銀行</span></h3> <h3><span id="Show.21_.E9.9F.B3.E6.A8.82.E4.B8.AD.E5.BF.83"></span><span id="Show!_音樂中心">Show! 音樂中心</span></h3> <h3><span id=".E4.BA.BA.E6.B0.A3.E6.AD.8C.E8.AC.A0"></span><span id="人氣歌謠">人氣歌謠</span></h3>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8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7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75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1021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04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8876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3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39157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86.103 1 -total 47.46% 183.230 1 Template:Reflist 28.47% 109.905 24 Template:Cite_web 24.18% 93.344 8 Template:Navbox 10.52% 40.633 1 Template:NoteTA 10.43% 40.262 1 Template:(G)I-DLE 7.54% 29.114 5 Template:Navbox_musical_artist 6.81% 26.301 5 Template:Link-en 5.37% 20.748 1 Template:Cube_Entertainment 4.62% 17.842 1 Template:Infobox_K-pop_artist_awards -->
**(G) I-DLE 獲獎及提名列表**主要列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 (G) I-DLE 出道至今於頒獎典禮、音樂節目的獲獎與提名,關於成員個人的獲獎與榮譽詳見各自條目。 ## 韓國音樂頒獎典禮 ### M2 X Genie 音樂獎(M2 X Genie Music Awards) ### MBC Plus X Genie 音樂獎(MBC Plus X Genie Music Awards) ### 亞洲明星盛典(Asia Artist Awards) ### 甜瓜音樂獎(Melon Music Awards) ### Mnet 亞洲音樂大獎(Mnet Asian Music Awards) ### 韓國大眾音樂獎(Korea Popular Music Awards) ### 金唱片獎(Golden Disc Awards) ### 首爾歌謠大賞(Seoul Music Awards) ### Circle Chart Music Awards ### The Fact 音樂獎(The Fact Music Awards) ### Soribada 最佳音樂大獎(Soribada Best K-Music Awards) ### 韓國大衆音樂賞(Korean Music Awards) ### Genie Music Awards ## 其它頒獎典禮 ### 韓國品牌大獎(Brand of the Year Awards) ### MTV 歐洲音樂獎(MTV Europe Music Awards) ### 肖蒂獎(Shorty Awards) ### 亞洲模特獎(Asia Model Awards) ### 日本金唱片大獎(The Japan Gold Disc Awards) ### MTV 音樂錄影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 ### Break TudoAwards ### 2020 EuroKpop Awards ### 韓國第一品牌大賞 ### 韓國放送大獎(Korea Broadcasting Prize) ### 中國年尾大賞 ## 其它獎項及榮譽 ### 偶像明星運動會 ### 韓國女團品牌價值排行 ### 宣傳大使 ### 其它獎項及榮譽 ## 音樂節目獎項 ### THE SHOW ### Show Champion ### M! Countdown ### 音樂銀行 ### Show! 音樂中心 ### 人氣歌謠 ## 參考資料
null
46,581
2023-05-03T01:58:27Z
76,385,317
(G)I-DLE获奖及提名列表
6,406,163
<p><b>(G)I-DLE音樂作品列表</b>主要記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G)I-DLE團體及成員發行的音樂作品。迄今為止,團體共發行了1張正規專輯、5張迷你專輯、1張單曲專輯、4首數位單曲。 </p> <h2><span id=".E9.9F.A9.E8.AF.AD.E4.BD.9C.E5.93.81"></span><span id="韩语作品">韓語作品</span></h2> <h3><span id=".E6.AD.A3.E8.A6.8F.E4.B8.93.E8.BE.91"></span><span id="正規专辑">正規專輯</span></h3> <h3><span id=".E8.BF.B7.E4.BD.A0.E4.B8.93.E8.BE.91"></span><span id="迷你专辑">迷你專輯</span></h3> <h3><span id=".E5.8D.95.E6.9B.B2.E4.B8.93.E8.BE.91"></span><span id="单曲专辑">單曲專輯</span></h3> <h3><span id=".E6.95.B0.E4.BD.8D.E5.8D.95.E6.9B.B2"></span><span id="数位单曲">數位單曲</span></h3> <h3><span id=".E6.88.90.E5.93.A1.E5.80.8B.E4.BA.BA.E4.BD.9C.E5.93.81"></span><span id="成員個人作品">成員個人作品</span></h3> <h4><span id=".E5.B0.8F.E5.A8.9F"></span><span id="小娟">小娟</span></h4> <h4><span id=".E9.9B.A8.E7.90.A6"></span><span id="雨琦">雨琦</span></h4> <h4><span id=".E8.96.87.E5.A8.9F"></span><span id="薇娟">薇娟</span></h4> <h3><span id=".E4.BC.81.E5.88.92.E6.AD.8C.E6.9B.B2"></span><span id="企划歌曲">企劃歌曲</span></h3> <ul><li>United Cube</li></ul><h3><span id=".E5.85.B6.E4.BB.96.E5.8E.9F.E5.88.9B.E6.AD.8C.E6.9B.B2"></span><span id="其他原创歌曲">其他原創歌曲</span></h3> <h3><span id=".E5.85.B6.E4.BB.96.E4.BC.81.E5.88.92.E6.AD.8C.E6.9B.B2"></span><span id="其他企划歌曲">其他企劃歌曲</span></h3> <h2><span id=".E6.97.A5.E8.AF.AD.E4.BD.9C.E5.93.81"></span><span id="日语作品">日語作品</span></h2> <h3><span id=".E8.BF.B7.E4.BD.A0.E4.B8.93.E8.BE.91_2"></span><span id="迷你专辑_2">迷你專輯</span></h3> <h2><span id=".E8.8B.B1.E8.AF.AD.E4.BD.9C.E5.93.81"></span><span id="英语作品">英語作品</span></h2> <h3><span id=".E6.95.B0.E4.BD.8D.E5.8D.95.E6.9B.B2_2"></span><span id="数位单曲_2">數位單曲</span></h3> <h2><span id=".E5.8D.8E.E8.AF.AD.E4.BD.9C.E5.93.81"></span><span id="华语作品">華語作品</span></h2> <h2><span id=".E6.B3.B0.E8.AF.AD.E4.BD.9C.E5.93.81"></span><span id="泰语作品">泰語作品</span></h2> <h2><span id=".E5.88.9B.E4.BD.9C.E4.BD.9C.E5.93.81"></span><span id="创作作品">創作作品</span></h2> <ul><li>註:為唯一作者</li></ul><h3><span id=".E5.B0.8F.E5.A8.9F_2"></span><span id="小娟_2">小娟</span></h3> <p>小娟(소연)在韓國音樂著作權家協會登記編號為1001294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h3><span id="Minnie">Minnie</span></h3> <p>Minnie(민니)在韓國音樂著作權家協會登記編號為1002202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h3><span id=".E9.9B.A8.E7.90.A6_2"></span><span id="雨琦_2">雨琦</span></h3> <p>雨琦(우기)在韓國音樂著作權家協會登記編號為100262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h3><span id=".E8.96.87.E5.A8.9F_2"></span><span id="薇娟_2">薇娟</span></h3> <p>薇娟(미연)在韓國音樂著作權家協會登記編號為100345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h2><span id=".E5.A4.87.E6.B3.A8.E4.B8.8E.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备注与参考资料">備註與參考資料</span></h2> <h3><span id=".E5.A4.87.E6.B3.A8"></span><span id="备注">備註</span></h3> <h3><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3>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0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7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5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456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7393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130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7/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314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86008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52.184 1 -total 29.50% 133.407 2 Template:Reflist 26.98% 122.005 34 Template:Hidden 20.07% 90.759 14 Template:Lang 18.61% 84.166 14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8.52% 83.741 7 Template:Navbox 13.74% 62.144 6 Template:Cite_web 11.71% 52.950 14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10.84% 49.030 1 Template:Infobox_artist_discography 10.51% 47.510 14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
**(G) I-DLE 音樂作品列表**主要記載韓國女子音樂組合 (G) I-DLE 團體及成員發行的音樂作品。迄今為止,團體共發行了 1 張正規專輯、5 張迷你專輯、1 張單曲專輯、4 首數位單曲。 ## 韓語作品 ### 正規專輯 ### 迷你專輯 ### 單曲專輯 ### 數位單曲 ### 成員個人作品 #### 小娟 #### 雨琦 #### 薇娟 ### 企劃歌曲 * United Cube ### 其他原創歌曲 ### 其他企劃歌曲 ## 日語作品 ### 迷你專輯 ## 英語作品 ### 數位單曲 ## 華語作品 ## 泰語作品 ## 創作作品 * 註:為唯一作者 ### 小娟 小娟(소연)在韓國音樂著作權家協會登記編號為 1001294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innie Minnie(민니)在韓國音樂著作權家協會登記編號為 1002202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雨琦 雨琦(우기)在韓國音樂著作權家協會登記編號為 100262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薇娟 薇娟(미연)在韓國音樂著作權家協會登記編號為 100345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備註與參考資料 ### 備註 ### 參考資料
null
43,709
2023-05-03T01:58:27Z
75,541,415
(G)I-DLE音乐作品列表
4,082,157
<p>《<span lang="en"><b>(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b></span>》是一首英國搖滾樂隊滾石樂隊的歌曲,發行於1965年。該曲由米克·賈格爾和基思·理查茲創作,<span data-orig-title="安德鲁·卢戈·欧德汉姆"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ndrew Loog Oldham"><span>安德魯·盧戈·歐德漢姆</span></span>製作。歌曲由理察的三音符吉他反覆樂節(<span lang="en">riff</span>)作為開場,並驅動了整首歌,這一部分原打算用號吹奏。歌詞指向性方面的挫敗和<span data-orig-title="商业主义"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ommercialism"><span>商業主義</span></span>。 </p><p>這首歌首先作為單曲於1965年6月在美國發行,也被收錄於同年6月發行的樂隊第四張錄音室專輯美國版《<span lang="en"><span data-orig-title="Out of Our Head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Out of Our Heads"><span>Out of Our Heads</span></span></span>》。《<span lang="en">Satisfaction</span>》成為了一首熱門曲目,是滾石的第一首美國冠軍單曲。在英國,因為台詞被認為性暗示意味太強烈,這首歌起初只能在私立電台上播放。這首單曲於1965年8月在英國發行,成為滾石在英國的第四首冠軍單曲。 </p><p>一些樂評人認為該曲是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歌曲之一。2004年,《滾石》雜誌將其列為「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曲」第二位。它在2006年因其「在文化、歷史或美學上的重要意義」被收入美國國會圖書館的<span data-orig-title="国家录音登记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National Recording Registry"><span>國家錄音登記表</span></span>典藏。 </p><p>歌曲曾被美國女歌手布蘭妮·斯皮爾斯翻唱,收錄於她的第2張錄音室專輯《愛的再告白》中。 </p> <h2><span id=".E8.84.9A.E6.B3.A8"></span><span id="脚注">腳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MetroLyrics上歌曲的完整歌詞</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96 Cached time: 2023050522571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6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7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37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866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321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4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74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8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14051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08.727 1 -total 65.68% 202.774 1 Template:Infobox_single 55.72% 172.014 2 Template:Infobox 24.12% 74.463 12 Template:Lang 22.24% 68.670 1 Template:Reflist 21.44% 66.187 1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4.27% 44.054 1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13.76% 42.466 1 Template:Br_separated_entries 13.39% 41.349 1 Template:Cite_web 13.01% 40.178 12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
《**(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是一首英國搖滾樂隊滾石樂隊的歌曲,發行於 1965 年。該曲由米克・賈格爾和基思・理查茲創作,安德魯・盧戈・歐德漢姆製作。歌曲由理察的三音符吉他反覆樂節(riff)作為開場,並驅動了整首歌,這一部分原打算用號吹奏。歌詞指向性方面的挫敗和商業主義。 這首歌首先作為單曲於 1965 年 6 月在美國發行,也被收錄於同年 6 月發行的樂隊第四張錄音室專輯美國版《Out of Our Heads》。《Satisfaction》成為了一首熱門曲目,是滾石的第一首美國冠軍單曲。在英國,因為台詞被認為性暗示意味太強烈,這首歌起初只能在私立電台上播放。這首單曲於 1965 年 8 月在英國發行,成為滾石在英國的第四首冠軍單曲。 一些樂評人認為該曲是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歌曲之一。2004 年,《滾石》雜誌將其列為「史上最偉大的 500 首歌曲」第二位。它在 2006 年因其「在文化、歷史或美學上的重要意義」被收入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國家錄音登記表典藏。 歌曲曾被美國女歌手布蘭妮・斯皮爾斯翻唱,收錄於她的第 2 張錄音室專輯《愛的再告白》中。 ## 腳註 ## 外部連結 * MetroLyrics 上歌曲的完整歌詞
null
4,432
2023-04-18T18:44:04Z
69,235,935
(I_Can't_Get_No)_Satisfaction
5,534,532
<p><b>(K)NoW_NAME</b>簡稱<b>(K)_N</b>,是日本的音樂創作團體,隸屬<span data-orig-title="東寶動畫"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TOHO animation"><span>東寶動畫唱片</span></span>。 </p><p>電視動畫《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的所有歌曲及配樂皆由本團體創作。於2017年4月播出的《櫻花任務》也由本團體提供音樂。 </p> <h2><span id=".E6.88.90.E5.93.A1"></span><span id="成員">成員</span></h2> <h2><span id=".E9.9F.B3.E6.A8.82.E4.BD.9C.E5.93.81"></span><span id="音樂作品">音樂作品</span></h2> <h3><span id=".E5.96.AE.E6.9B.B2"></span><span id="單曲">單曲</span></h3> <h3><span id=".E7.B2.BE.E9.81.B8.E8.BC.AF"></span><span id="精選輯">精選輯</span></h3> <h3><span id=".E5.95.86.E6.A5.AD.E6.90.AD.E9.85.8D.E6.AD.8C.E6.9B.B2"></span><span id="商業搭配歌曲">商業搭配歌曲</span></h3>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K)NoW_NAME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日語">(日語)</span></li> <li>(K)NoW_NAME官方的Twitter帳戶<span title="日語">(日語)</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6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9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19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666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8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69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7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91445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41.249 1 -total 46.34% 158.129 1 Template:Infobox_musical_artist 34.90% 119.086 1 Template:Reflist 29.35% 100.157 4 Template:Cite_web 26.77% 91.360 1 Template:Infobox 11.84% 40.417 2 Template:Lang 10.96% 37.394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9.03% 30.823 6 Template:Tsl 8.38% 28.601 1 Template:Wikidata_image 6.65% 22.686 1 Template:Twitter -->
**(K)NoW\_NAME** 簡稱 **(K)\_N**,是日本的音樂創作團體,隸屬東寶動畫唱片。 電視動畫《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的所有歌曲及配樂皆由本團體創作。於 2017 年 4 月播出的《櫻花任務》也由本團體提供音樂。 ## 成員 ## 音樂作品 ### 單曲 ### 精選輯 ### 商業搭配歌曲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K) NoW\_NAME 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 (K) NoW\_NAME 官方的 Twitter 帳戶(日語)
null
6,352
2023-04-16T12:29:59Z
71,518,661
(K)NoW_NAME
695,905
<p><b>硫化銨</b>,化學式為(NH<sub>4</sub>)<sub>2</sub>S。通常使用的是它的水溶液,固態不穩定,曝露在空氣中會形成多硫化物和硫代硫酸鹽。可用於攝影顯色劑等。 </p> <h2><span id=".E5.88.B6.E5.A4.87"></span><span id="制备">製備</span></h2> <p>硫化銨溶液,更準確地講是硫氫化銨溶液,可由硫化氫通入氨水微熱製得。濃氨水中通入硫化氫在常溫下得到(NH<sub>4</sub>)<sub>2</sub>S·2NH<sub>4</sub>HS,0 °C再通入硫化氫則得到(NH<sub>4</sub>)<sub>2</sub>S·12NH<sub>4</sub>HS。用冰冷卻,且不斷通入硫化氫,會得到硫氫化銨溶液。 </p><p>該溶液可溶解硫生成多硫化物銨鹽:<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ce {2 (NH4)SH + 1/2 S8 &lt;=&gt; (NH4)2S4 + H2S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stretchy="false">(</mo> <msubsup> <mtext>NH</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mtext>SH</mtext> <mo>+</mo> <mstyle displaystyle="false" scriptlevel="0"> <mfrac> <mn>1</mn> <mn>2</mn> </mfrac> </mstyle> <msubsup> <mtext>S</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8</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REL"> <mover> <mrow class="MJX-TeXAtom-OP MJX-fixedlimit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padded height="0" depth="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stretchy="false">↽<!-- ↽ --></mo> </mrow> <mspace width="negativethinmathspace"></mspace> <mspace width="negative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padded> </mrow>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fals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space width="negativethinmathspace"></mspace> <mspace width="negative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stretchy="false">⇀<!-- ⇀ --></mo> </mrow> </mrow> </mstyle> </mrow> </mover>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stretchy="false">(</mo> <msubsup> <mtext>NH</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subsup> <mtext>S</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o>+</mo> <msubsup> <mtext>H</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text>S</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stretchy="false">↑<!-- ↑ --></mo>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ce {2 (NH4)SH + 1/2 S8 &lt;=&gt; (NH4)2S4 + H2S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硫化銨**,化學式為 (NH4)2S。通常使用的是它的水溶液,固態不穩定,曝露在空氣中會形成多硫化物和硫代硫酸鹽。可用於攝影顯色劑等。 ## 製備 硫化銨溶液,更準確地講是硫氫化銨溶液,可由硫化氫通入氨水微熱製得。濃氨水中通入硫化氫在常溫下得到 (NH4)2S·2NH4HS,0 °C 再通入硫化氫則得到 (NH4)2S·12NH4HS。用冰冷卻,且不斷通入硫化氫,會得到硫氫化銨溶液。 該溶液可溶解硫生成多硫化物銨鹽: ${\ce {2 (NH4)SH + 1/2 S8 <=> (NH4)2S4 + H2S ^}}$ ## 參考資料
null
3,002
2023-04-30T06:22:53Z
75,146,287
(NH4)2S
730,560
<p><b>硫代硫酸銨</b>,分子式為(NH<sub>4</sub>)<sub>2</sub>S<sub>2</sub>O<sub>3</sub>,是硫代硫酸鹽的一種。 </p> <h2><span id=".E6.80.A7.E8.B4.A8"></span><span id="性质">性質</span></h2> <p>一種有強烈吸濕性的白色斜方結晶,加熱至150℃會分解成亞硫酸銨、硫黃、氨、硫化氫及水。極易溶於水,不溶於醇和醚,微溶於丙酮。在空氣中不穩定,在氨氣中穩定。 </p> <h2><span id=".E5.88.B6.E6.B3.95"></span><span id="制法">製法</span></h2> <p>碳酸氫銨與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產生亞硫酸銨,經過濾除去雜質後再與硫黃加熱煮沸反應,再經過濾、蒸發、冷卻結晶和離心分離,得到硫代硫酸銨成品。 </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m {\ 2NH_{4}HCO_{3}+SO_{2}+H_{2}O\rightarrow (NH_{4})_{2}SO_{3}+2H_{2}O+2CO_{2}\uparrow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ext> </mtext> <mn>2</mn>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i mathvariant="normal">C</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sub> <mo>+</mo> <mi mathvariant="normal">S</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o stretchy="false">→<!--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sub> <msub>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S</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sub> <mo>+</mo> <mn>2</mn>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o>+</mo> <mn>2</mn> <mi mathvariant="normal">C</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o stretchy="false">↑<!-- ↑ --></mo>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m {\ 2NH_{4}HCO_{3}+SO_{2}+H_{2}O\rightarrow (NH_{4})_{2}SO_{3}+2H_{2}O+2CO_{2}\uparrow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 <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m {\ (NH_{4})_{2}SO_{3}+S\rightarrow (NH_{4})_{2}S_{2}O_{3}}}}">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ext> </mtext> <mo stretchy="false">(</mo>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sub> <msub>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S</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sub> <mo>+</mo> <mi mathvariant="normal">S</mi> <mo stretchy="false">→<!--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sub> <msub>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S</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sub>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m {\ (NH_{4})_{2}SO_{3}+S\rightarrow (NH_{4})_{2}S_{2}O_{3}}}}</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h2><span id=".E7.94.A8.E9.80.94"></span><span id="用途">用途</span></h2> <p>感光工業中用作照相定影劑,用於替代硫代硫酸鈉,具有水洗時間短和銀容易回收的優點,且較鈉鹽更易溶解鹵化銀的乳膜。在醫藥上用作殺菌劑、分析試劑。 </p>
**硫代硫酸銨**,分子式為 (NH4)2S2O3,是硫代硫酸鹽的一種。 ## 性質 一種有強烈吸濕性的白色斜方結晶,加熱至 150℃會分解成亞硫酸銨、硫黃、氨、硫化氫及水。極易溶於水,不溶於醇和醚,微溶於丙酮。在空氣中不穩定,在氨氣中穩定。 ## 製法 碳酸氫銨與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產生亞硫酸銨,經過濾除去雜質後再與硫黃加熱煮沸反應,再經過濾、蒸發、冷卻結晶和離心分離,得到硫代硫酸銨成品。   : ${\rm {\ 2NH_{4}HCO_{3}+SO_{2}+H_{2}O\rightarrow (NH_{4})_{2}SO_{3}+2H_{2}O+2CO_{2}\uparrow }}$   : ${\rm {\ (NH_{4})_{2}SO_{3}+S\rightarrow (NH_{4})_{2}S_{2}O_{3}}}$ ## 用途 感光工業中用作照相定影劑,用於替代硫代硫酸鈉,具有水洗時間短和銀容易回收的優點,且較鈉鹽更易溶解鹵化銀的乳膜。在醫藥上用作殺菌劑、分析試劑。
null
2,475
2023-04-30T06:22:53Z
69,999,458
(NH4)2S2O3
725,477
<p><b>過硫酸銨</b>是一種白色晶體,分子式為(NH<sub>4</sub>)<sub>2</sub>S<sub>2</sub>O<sub>8</sub>,具有強氧化性和腐蝕性,易溶於水,在溫水中溶解度增大,在水溶液中能水解成硫酸氫銨和過氧化氫。其干品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加熱至120°C會分解,潮濕空氣中易受潮結塊。 </p> <h2><span id=".E5.88.B6.E5.A4.87"></span><span id="制备">製備</span></h2> <p>過硫酸銨由電解硫酸銨與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 </p> <h2><span id=".E7.94.A8.E9.80.94"></span><span id="用途">用途</span></h2> <ul><li>主要用作氧化劑和製備過氧化氫、過硫酸鉀和其它過硫酸鹽。</li></ul><ul><li>作為高分子聚合反應游離引發劑,特別是氯乙烯化合物聚合中的乳化聚合和氧化還原聚合。</li></ul><ul><li>油脂、肥皂業用作漂白劑。</li></ul><ul><li>用於製備苯胺染料以及染料的氧化和電鍍工業、照相業和化學分析中。</li></ul><ul><li>食品級用作小麥改質劑、啤酒酵母防霉劑。</li></ul><ul><li>可作金屬的蝕刻劑。</li></ul><ul><li>在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PAGE)中用作自由基產生劑</li></ul><h2><span id=".E5.AE.89.E5.85.A8"></span><span id="安全">安全</span></h2><p> 貯存於通風、乾燥的庫房中,禁與易燃、還原性和有機物混貯混運。</p>
**過硫酸銨**是一種白色晶體,分子式為 (NH4)2S2O8,具有強氧化性和腐蝕性,易溶於水,在溫水中溶解度增大,在水溶液中能水解成硫酸氫銨和過氧化氫。其干品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加熱至 120°C 會分解,潮濕空氣中易受潮結塊。 ## 製備 過硫酸銨由電解硫酸銨與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 ## 用途 * 主要用作氧化劑和製備過氧化氫、過硫酸鉀和其它過硫酸鹽。 * 作為高分子聚合反應游離引發劑,特別是氯乙烯化合物聚合中的乳化聚合和氧化還原聚合。 * 油脂、肥皂業用作漂白劑。 * 用於製備苯胺染料以及染料的氧化和電鍍工業、照相業和化學分析中。 * 食品級用作小麥改質劑、啤酒酵母防霉劑。 * 可作金屬的蝕刻劑。 * 在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PAGE)中用作自由基產生劑 ## 安全 貯存於通風、乾燥的庫房中,禁與易燃、還原性和有機物混貯混運。
null
2,868
2023-01-31T01:23:54Z
55,245,716
(NH4)2S2O8
580,410
<p><b>六偏磷酸鈉</b>(英語:<span lang="en">Sodium hexametaphosphate</span>,縮寫:SHMP、E編碼:E452(i)),是指六聚體 (NaPO<sub>3</sub>)<sub>6</sub>。商品六偏磷酸鈉是多種聚磷酸鹽的混合物,即多偏磷酸鈉,而六聚物是其中的一種。 </p> <h2><span id=".E5.88.B6.E5.A4.87"></span><span id="制备">製備</span></h2> <p>1、磷酸二氫鈉法 由二水磷酸二氫鈉加熱至110~230°C分別脫去兩個結晶水和結構水,再進一步加熱至620°C脫水,生成偏磷酸鈉熔融物,並聚合成六偏磷酸鈉。然後卸出,從650°C冷卻至60~80°C時製片,經粉碎製得六偏磷酸鈉成品。</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m {\ NaH_{2}PO_{4}\cdot 2H_{2}O\rightarrow NaH_{2}PO_{4}+2H_{2}O}}}">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ext> </mtext>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sub> <mo>⋅<!-- ⋅ --></mo> <mn>2</mn>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o stretchy="false">→<!-- → --></mo>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sub> <mo>+</mo> <mn>2</mn>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m {\ NaH_{2}PO_{4}\cdot 2H_{2}O\rightarrow NaH_{2}PO_{4}+2H_{2}O}}}</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 <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m {\ 2NaH_{2}PO_{4}\rightarrow Na_{2}H_{2}P_{2}O_{7}+H_{2}O}}}">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ext> </mtext> <mn>2</mn>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sub> <mo stretchy="false">→<!-- → --></mo>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7</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m {\ 2NaH_{2}PO_{4}\rightarrow Na_{2}H_{2}P_{2}O_{7}+H_{2}O}}}</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 <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m {\ Na_{2}H_{2}P_{2}O_{7}\rightarrow 2NaPO_{3}+H_{2}O}}}">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ext> </mtext>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7</mn> </mrow> </msub> <mo stretchy="false">→<!-- → --></mo> <mn>2</mn>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m {\ Na_{2}H_{2}P_{2}O_{7}\rightarrow 2NaPO_{3}+H_{2}O}}}</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 <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m {\ 6NaPO_{3}\rightarrow (NaPO_{3})_{6}}}}">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ext> </mtext> <mn>6</mn>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sub> <mo stretchy="false">→<!--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sub> <msub>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6</mn> </mrow> </msub>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m {\ 6NaPO_{3}\rightarrow (NaPO_{3})_{6}}}}</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2、由五氧化二磷與純鹼按一定比例混合反應,並加熱使其脫聚,生成的六偏磷酸鈉熔體經驟冷製片、冷卻,得到工業六偏磷酸鈉成品。</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m {\ P_{2}O_{5}+Na_{2}CO_{3}\rightarrow 2NaPO_{3}+CO_{2}\uparrow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ext> </mtext>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5</mn> </mrow> </msub> <mo>+</mo>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C</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sub> <mo stretchy="false">→<!-- → --></mo> <mn>2</mn>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sub> <mo>+</mo> <mi mathvariant="normal">C</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b> <mo stretchy="false">↑<!-- ↑ --></mo>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m {\ P_{2}O_{5}+Na_{2}CO_{3}\rightarrow 2NaPO_{3}+CO_{2}\uparrow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 <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m {\ 6NaPO_{3}\rightarrow (NaPO_{3})_{6}}}}">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ext> </mtext> <mn>6</mn>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sub> <mo stretchy="false">→<!--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sub> <mi mathvariant="normal">O</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mn> </mrow> </msub> <msub>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6</mn> </mrow> </msub>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m {\ 6NaPO_{3}\rightarrow (NaPO_{3})_{6}}}}</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h2><span id=".E7.94.A8.E9.80.94"></span><span id="用途">用途</span></h2> <p>六偏磷酸鈉是一種多價螯合劑並在工業中廣泛運用,包括作為食品添加劑。可以將碳酸鈉加入六偏磷酸鈉中,提高其pH值至8.0-8.6,作為硬水軟化劑和清潔劑使用。</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磷酸鈉</li> <li>聚合物</li> <li>螯合物</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六偏磷酸鈉**(英語:Sodium hexametaphosphate,縮寫:SHMP、E 編碼:E452 (i)),是指六聚體 (NaPO3)6。商品六偏磷酸鈉是多種聚磷酸鹽的混合物,即多偏磷酸鈉,而六聚物是其中的一種。 ## 製備 1、磷酸二氫鈉法 由二水磷酸二氫鈉加熱至 110~230°C 分別脫去兩個結晶水和結構水,再進一步加熱至 620°C 脫水,生成偏磷酸鈉熔融物,並聚合成六偏磷酸鈉。然後卸出,從 650°C 冷卻至 60~80°C 時製片,經粉碎製得六偏磷酸鈉成品。   : ${\rm {\ NaH_{2}PO_{4}\cdot 2H_{2}O\rightarrow NaH_{2}PO_{4}+2H_{2}O}}$   : ${\rm {\ 2NaH_{2}PO_{4}\rightarrow Na_{2}H_{2}P_{2}O_{7}+H_{2}O}}$   : ${\rm {\ Na_{2}H_{2}P_{2}O_{7}\rightarrow 2NaPO_{3}+H_{2}O}}$   : ${\rm {\ 6NaPO_{3}\rightarrow (NaPO_{3})_{6}}}$ 2、由五氧化二磷與純鹼按一定比例混合反應,並加熱使其脫聚,生成的六偏磷酸鈉熔體經驟冷製片、冷卻,得到工業六偏磷酸鈉成品。   : ${\rm {\ P_{2}O_{5}+Na_{2}CO_{3}\rightarrow 2NaPO_{3}+CO_{2}\uparrow }}$   : ${\rm {\ 6NaPO_{3}\rightarrow (NaPO_{3})_{6}}}$ ## 用途 六偏磷酸鈉是一種多價螯合劑並在工業中廣泛運用,包括作為食品添加劑。可以將碳酸鈉加入六偏磷酸鈉中,提高其 pH 值至 8.0-8.6,作為硬水軟化劑和清潔劑使用。 ## 參見 * 磷酸鈉 * 聚合物 * 螯合物 ## 參考文獻
null
5,425
2023-04-16T12:26:37Z
71,039,735
(NaPO3)6
2,950,286
<p><b>(<i>R</i>)-2-羥基脂肪酸脫氫酶</b>(英語:<span lang="en">(<i>R</i>)-2-hydroxy-fatty-acid dehydrogenase</span>,EC 1.1.1.9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NAD<sup>+</sup>或NADP<sup>+</sup>為受體、作用於供體CH-OH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p> <dl><dd>(<i>R</i>)-2-羥基硬脂酸 + NAD<sup>+</sup> <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class="MJX-variant" stretchy="false">⇌<!--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2-氧代十八烷酸 + NADH + H<sup>+</sup></dd></dl><p>(<i>R</i>)-2-羥基脂肪酸脫氫酶是一種可溶性酶,主要參與脂肪酸的代謝過程。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3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5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0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483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5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86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2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678248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7.943 1 -total 38.27% 91.068 1 Template:Lang-en 29.14% 69.326 1 Template:Enzyme 19.21% 45.707 1 Template:Reflist 17.96% 42.723 1 Template:Cite_journal 10.20% 24.261 1 Template:EC_1.1 9.35% 22.255 5 Template:Tsl 8.25% 19.620 1 Template:Navbox 6.82% 16.216 11 Template:Chembox_CASCheck 2.44% 5.798 1 Template:Chembox_CASNo -->
**(_R_)-2 - 羥基脂肪酸脫氫酶**(英語:(_R_)-2-hydroxy-fatty-acid dehydrogenase,EC 1.1.1.9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 NAD+ 或 NADP+ 為受體、作用於供體 CH-OH 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 (_R_)-2 - 羥基硬脂酸 + NAD+ $\rightleftharpoons $ 2 - 氧代十八烷酸 + NADH + H+ (_R_)-2 - 羥基脂肪酸脫氫酶是一種可溶性酶,主要參與脂肪酸的代謝過程。 ## 參考文獻
null
1,899
2023-04-16T12:27:54Z
63,049,860
(R)-2-羟基脂肪酸脱氢酶
2,813,817
<p><b>(<i>R</i>)-胺基丙烷醇去氫酶</b>(英語:<span lang="en">(<i>R</i>)-aminopropanol dehydrogenase</span>,EC 1.1.1.7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NAD<sup>+</sup>或NADP<sup>+</sup>為受體、作用於供體CH-OH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p> <dl><dd>(<i>R</i>)-1-胺基-2-丙醇 + NAD<sup>+</sup> <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class="MJX-variant" stretchy="false">⇌<!--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胺基丙酮 + NADH + H<sup>+</sup></dd></dl><p>(<i>R</i>)-胺基丙烷醇去氫酶主要參與甘胺酸、絲胺酸和蘇胺酸的代謝過程。這種酶需要鉀離子作為輔酶。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1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5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1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5015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36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8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6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523531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10.773 1 -total 30.91% 96.071 1 Template:Lang-en 19.09% 59.312 1 Template:Enzyme 18.43% 57.270 1 Template:NoteTA 16.39% 50.934 3 Template:Cite_journal 7.91% 24.586 1 Template:EC_1.1 7.12% 22.127 5 Template:Tsl 6.07% 18.853 1 Template:Navbox 5.55% 17.241 11 Template:Chembox_CASCheck 3.23% 10.043 1 Template:Refbegin -->
**(_R_)- 胺基丙烷醇去氫酶**(英語:(_R_)-aminopropanol dehydrogenase,EC 1.1.1.7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 NAD+ 或 NADP+ 為受體、作用於供體 CH-OH 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 (_R_)-1 - 胺基 - 2 - 丙醇 + NAD+ $\rightleftharpoons $ 胺基丙酮 + NADH + H+ (_R_)- 胺基丙烷醇去氫酶主要參與甘胺酸、絲胺酸和蘇胺酸的代謝過程。這種酶需要鉀離子作為輔酶。 ## 參考文獻
null
2,692
2023-05-02T13:26:12Z
68,257,358
(R)-氨基丙烷醇脱氢酶
2,813,817
<p><b>(<i>R</i>)-胺基丙烷醇去氫酶</b>(英語:<span lang="en">(<i>R</i>)-aminopropanol dehydrogenase</span>,EC 1.1.1.7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NAD<sup>+</sup>或NADP<sup>+</sup>為受體、作用於供體CH-OH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p> <dl><dd>(<i>R</i>)-1-胺基-2-丙醇 + NAD<sup>+</sup> <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class="MJX-variant" stretchy="false">⇌<!--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胺基丙酮 + NADH + H<sup>+</sup></dd></dl><p>(<i>R</i>)-胺基丙烷醇去氫酶主要參與甘胺酸、絲胺酸和蘇胺酸的代謝過程。這種酶需要鉀離子作為輔酶。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1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5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1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5015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36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8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6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523531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10.773 1 -total 30.91% 96.071 1 Template:Lang-en 19.09% 59.312 1 Template:Enzyme 18.43% 57.270 1 Template:NoteTA 16.39% 50.934 3 Template:Cite_journal 7.91% 24.586 1 Template:EC_1.1 7.12% 22.127 5 Template:Tsl 6.07% 18.853 1 Template:Navbox 5.55% 17.241 11 Template:Chembox_CASCheck 3.23% 10.043 1 Template:Refbegin -->
**(_R_)- 胺基丙烷醇去氫酶**(英語:(_R_)-aminopropanol dehydrogenase,EC 1.1.1.7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 NAD+ 或 NADP+ 為受體、作用於供體 CH-OH 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 (_R_)-1 - 胺基 - 2 - 丙醇 + NAD+ $\rightleftharpoons $ 胺基丙酮 + NADH + H+ (_R_)- 胺基丙烷醇去氫酶主要參與甘胺酸、絲胺酸和蘇胺酸的代謝過程。這種酶需要鉀離子作為輔酶。 ## 參考文獻
null
2,692
2023-05-02T13:26:12Z
68,257,358
(R)-氨基丙醇脱氢酶
2,794,391
<p><b>(<i>R</i>,<i>R</i>)-丁二醇脫氫酶</b>(英語:<span lang="en">(<i>R</i>,<i>R</i>)-butanediol dehydrogenase</span>,EC 1.1.1.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NAD<sup>+</sup>或NADP<sup>+</sup>為受體、作用於供體CH-OH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p> <dl><dd>(<i>2R</i>,<i>3R</i>)-(–)-2,3-丁二醇 + NAD<sup>+</sup> <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class="MJX-variant" stretchy="false">⇌<!--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i>R</i>)-乙偶姻 + NADH + H<sup>+</sup></dd></dl><p>(<i>R</i>,<i>R</i>)-丁二醇脫氫酶主要參與丁酸的代謝過程。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44 Cached time: 2023050214444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4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4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1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712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08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8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9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678259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04.349 1 -total 42.37% 128.957 1 Template:Lang-en 21.78% 66.276 1 Template:Enzyme 20.77% 63.202 2 Template:Cite_journal 9.18% 27.940 1 Template:EC_1.1 7.90% 24.043 1 Template:Navbox 7.51% 22.865 5 Template:Tsl 4.65% 14.146 11 Template:Chembox_CASCheck 3.62% 11.008 1 Template:Refbegin 1.96% 5.967 1 Template:酶类导航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2794391-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2144441 and revision id 63049863.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_R_,_R_)- 丁二醇脫氫酶**(英語:(_R_,_R_)-butanediol dehydrogenase,EC 1.1.1.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 NAD+ 或 NADP+ 為受體、作用於供體 CH-OH 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 (_2R_,_3R_)-(–)-2,3 - 丁二醇 + NAD+ $\rightleftharpoons $ (_R_)- 乙偶姻 + NADH + H+ (_R_,_R_)- 丁二醇脫氫酶主要參與丁酸的代謝過程。 ## 參考文獻
null
2,425
2023-05-02T13:26:12Z
63,049,863
(R,R)-丁二醇脱氢酶
2,950,293
<p><b>(<i>S</i>)-2-羥基脂肪酸脫氫酶</b>(英語:<span lang="en">(<i>S</i>)-2-hydroxy-fatty-acid dehydrogenase</span>,EC 1.1.1.9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NAD<sup>+</sup>或NADP<sup>+</sup>為受體、作用於供體CH-OH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p> <dl><dd>(<i>S</i>)-2-羥基硬脂酸 + NAD<sup>+</sup> <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class="MJX-variant" stretchy="false">⇌<!--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2-氧代十八烷酸 + NADH + H<sup>+</sup></dd></dl><p>(<i>S</i>)-2-羥基脂肪酸脫氫酶是一種可溶性酶,主要參與脂肪酸的代謝過程。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5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1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1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6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737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2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61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0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678248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20.565 1 -total 35.89% 79.159 1 Template:Lang-en 26.20% 57.794 1 Template:Enzyme 19.52% 43.065 2 Template:Cite_journal 18.50% 40.800 1 Template:Reflist 9.47% 20.894 5 Template:Tsl 8.56% 18.887 1 Template:EC_1.1 7.24% 15.959 1 Template:Navbox 5.96% 13.140 11 Template:Chembox_CASCheck 4.12% 9.085 1 Template:Refbegin -->
**(_S_)-2 - 羥基脂肪酸脫氫酶**(英語:(_S_)-2-hydroxy-fatty-acid dehydrogenase,EC 1.1.1.9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 NAD+ 或 NADP+ 為受體、作用於供體 CH-OH 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 (_S_)-2 - 羥基硬脂酸 + NAD+ $\rightleftharpoons $ 2 - 氧代十八烷酸 + NADH + H+ (_S_)-2 - 羥基脂肪酸脫氫酶是一種可溶性酶,主要參與脂肪酸的代謝過程。 ## 參考文獻
null
2,415
2023-05-02T13:26:14Z
63,049,866
(S)-2-羟基脂肪酸脱氢酶
2,813,818
<p><b>(<i>S</i>,<i>S</i>)-丁二醇脫氫酶</b>(英語:<span lang="en">(<i>S</i>,<i>S</i>)-butanediol dehydrogenase</span>,EC 1.1.1.7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NAD<sup>+</sup>或NADP<sup>+</sup>為受體、作用於供體CH-OH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p> <dl><dd>(2<i>S</i>,3<i>S</i>)-2,3-丁二醇 + NAD<sup>+</sup> <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class="MJX-variant" stretchy="false">⇌<!--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rightleftharpoons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i>S</i>)-乙偶姻 + NADH + H<sup>+</sup></dd></dl><p>(<i>S</i>,<i>S</i>)-丁二醇脫氫酶主要參與丁酸的代謝過程。這種酶也能催化2,3-丁二酮至(<i>S</i>)-乙偶姻的不可逆反應。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7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9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0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434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12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8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3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678311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77.272 1 -total 35.29% 97.854 1 Template:Lang-en 28.66% 79.454 1 Template:Enzyme 17.51% 48.557 1 Template:Cite_journal 10.35% 28.709 1 Template:EC_1.1 9.02% 25.008 5 Template:Tsl 8.74% 24.241 1 Template:Navbox 6.57% 18.229 11 Template:Chembox_CASCheck 4.46% 12.376 1 Template:Refbegin 2.66% 7.389 1 Template:Chembox_CASNo -->
**(_S_,_S_)- 丁二醇脫氫酶**(英語:(_S_,_S_)-butanediol dehydrogenase,EC 1.1.1.7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一種以 NAD+ 或 NADP+ 為受體、作用於供體 CH-OH 基團上的氧化還原酶。這種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應:   : (2_S_,3_S_)-2,3 - 丁二醇 + NAD+ $\rightleftharpoons $ (_S_)- 乙偶姻 + NADH + H+ (_S_,_S_)- 丁二醇脫氫酶主要參與丁酸的代謝過程。這種酶也能催化 2,3 - 丁二酮至 (_S_)- 乙偶姻的不可逆反應。 ## 參考文獻
null
1,817
2023-05-02T13:26:12Z
63,049,868
(S,S)-丁二醇脱氢酶
8,294,214
<p><b>瑞達法辛</b>(英語:Radafaxine;開發代號:<b>GW-353,162</b>),也稱為<b>雷達法辛</b>、<b>(<i>S</i>,<i>S</i>)-羥基安非他酮</b>等,是一種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由葛蘭素史克在2000年代開發,用於各種不同的適應症,但從未上市。這些用途包括治療不寧腿症候群、重度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神經性疼痛、纖維肌痛和肥胖症。計劃於2007年提交監管文件,但由於「測試結果不佳」,開發於 2006 年停止。</p> <h2><span id=".E8.8D.AF.E7.90.86.E5.AD.A6"></span><span id="药理学">藥理學</span></h2> <h3><span id=".E8.8D.AF.E6.95.88.E5.AD.A6"></span><span id="药效学">藥效學</span></h3> <p>瑞達法辛被描述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與安非他酮相反,它對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的抑制作用似乎比對多巴胺再攝取的抑制作用更強。瑞達法辛在阻斷多巴胺再攝取方面的功效約為安非他酮的70%,而在阻斷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方面的功效約為392%,這使得它在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方面的選擇性超過多巴胺。根據葛蘭素史克公司的說法,這可能是瑞達法辛對疼痛和疲勞作用增強的原因。至少一項研究表明,瑞達法辛具有與安非他酮相似的低濫用可能性。</p> <h2><span id=".E5.8C.96.E5.AD.A6"></span><span id="化学">化學</span></h2> <p>瑞達法辛是安非他酮的有效代謝物,安非他酮是葛蘭素史克的威博雋中的化合物。更具體地,「羥基安非他酮」是安非他酮的類似物,而瑞達法辛是羥基安非他酮的分離異構體((2<i>S</i>,3<i>S</i>)-)。因此,瑞達法辛在人類中至少建立了安非他酮的某些特性之上。安非他酮的另一種類似物,馬尼法辛,衍生自瑞達法辛,也被研究過。</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3-氯芬美曲秦</li> <li>馬尼法辛</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瑞達法辛</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61 Cached time: 2023050510583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03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33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35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9758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4454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4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312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0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51811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88.987 1 -total 38.03% 376.151 1 Template:抗抑郁药 37.61% 372.007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37.55% 371.326 1 Template:Drugbox 33.69% 333.189 5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29.85% 295.221 1 Template:Infobox 29.08% 287.593 133 Template:Link-en 12.82% 126.740 3 Template:Navbox 10.42% 103.048 1 Template:Reflist 6.89% 68.105 16 Template:Unbulleted_list -->
**瑞達法辛**(英語:Radafaxine;開發代號:**GW-353,162**),也稱為**雷達法辛**、**(_S_,_S_)- 羥基安非他酮**等,是一種去甲腎上腺素 - 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由葛蘭素史克在 2000 年代開發,用於各種不同的適應症,但從未上市。這些用途包括治療不寧腿症候群、重度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神經性疼痛、纖維肌痛和肥胖症。計劃於 2007 年提交監管文件,但由於「測試結果不佳」,開發於 2006 年停止。 ## 藥理學 ### 藥效學 瑞達法辛被描述為去甲腎上腺素 - 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與安非他酮相反,它對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的抑制作用似乎比對多巴胺再攝取的抑制作用更強。瑞達法辛在阻斷多巴胺再攝取方面的功效約為安非他酮的 70%,而在阻斷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方面的功效約為 392%,這使得它在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方面的選擇性超過多巴胺。根據葛蘭素史克公司的說法,這可能是瑞達法辛對疼痛和疲勞作用增強的原因。至少一項研究表明,瑞達法辛具有與安非他酮相似的低濫用可能性。 ## 化學 瑞達法辛是安非他酮的有效代謝物,安非他酮是葛蘭素史克的威博雋中的化合物。更具體地,「羥基安非他酮」是安非他酮的類似物,而瑞達法辛是羥基安非他酮的分離異構體((2_S_,3_S_)-)。因此,瑞達法辛在人類中至少建立了安非他酮的某些特性之上。安非他酮的另一種類似物,馬尼法辛,衍生自瑞達法辛,也被研究過。 ## 參見 * 3 - 氯芬美曲秦 * 馬尼法辛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瑞達法辛
null
7,008
2023-05-03T06:38:14Z
76,562,361
(S,S)-羟基安非他酮
8,294,214
<p><b>瑞達法辛</b>(英語:Radafaxine;開發代號:<b>GW-353,162</b>),也稱為<b>雷達法辛</b>、<b>(<i>S</i>,<i>S</i>)-羥基安非他酮</b>等,是一種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由葛蘭素史克在2000年代開發,用於各種不同的適應症,但從未上市。這些用途包括治療不寧腿症候群、重度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神經性疼痛、纖維肌痛和肥胖症。計劃於2007年提交監管文件,但由於「測試結果不佳」,開發於 2006 年停止。</p> <h2><span id=".E8.8D.AF.E7.90.86.E5.AD.A6"></span><span id="药理学">藥理學</span></h2> <h3><span id=".E8.8D.AF.E6.95.88.E5.AD.A6"></span><span id="药效学">藥效學</span></h3> <p>瑞達法辛被描述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與安非他酮相反,它對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的抑制作用似乎比對多巴胺再攝取的抑制作用更強。瑞達法辛在阻斷多巴胺再攝取方面的功效約為安非他酮的70%,而在阻斷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方面的功效約為392%,這使得它在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方面的選擇性超過多巴胺。根據葛蘭素史克公司的說法,這可能是瑞達法辛對疼痛和疲勞作用增強的原因。至少一項研究表明,瑞達法辛具有與安非他酮相似的低濫用可能性。</p> <h2><span id=".E5.8C.96.E5.AD.A6"></span><span id="化学">化學</span></h2> <p>瑞達法辛是安非他酮的有效代謝物,安非他酮是葛蘭素史克的威博雋中的化合物。更具體地,「羥基安非他酮」是安非他酮的類似物,而瑞達法辛是羥基安非他酮的分離異構體((2<i>S</i>,3<i>S</i>)-)。因此,瑞達法辛在人類中至少建立了安非他酮的某些特性之上。安非他酮的另一種類似物,馬尼法辛,衍生自瑞達法辛,也被研究過。</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3-氯芬美曲秦</li> <li>馬尼法辛</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瑞達法辛</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61 Cached time: 2023050510583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03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33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35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9758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4454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4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312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0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51811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88.987 1 -total 38.03% 376.151 1 Template:抗抑郁药 37.61% 372.007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37.55% 371.326 1 Template:Drugbox 33.69% 333.189 5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29.85% 295.221 1 Template:Infobox 29.08% 287.593 133 Template:Link-en 12.82% 126.740 3 Template:Navbox 10.42% 103.048 1 Template:Reflist 6.89% 68.105 16 Template:Unbulleted_list -->
**瑞達法辛**(英語:Radafaxine;開發代號:**GW-353,162**),也稱為**雷達法辛**、**(_S_,_S_)- 羥基安非他酮**等,是一種去甲腎上腺素 - 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由葛蘭素史克在 2000 年代開發,用於各種不同的適應症,但從未上市。這些用途包括治療不寧腿症候群、重度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神經性疼痛、纖維肌痛和肥胖症。計劃於 2007 年提交監管文件,但由於「測試結果不佳」,開發於 2006 年停止。 ## 藥理學 ### 藥效學 瑞達法辛被描述為去甲腎上腺素 - 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與安非他酮相反,它對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的抑制作用似乎比對多巴胺再攝取的抑制作用更強。瑞達法辛在阻斷多巴胺再攝取方面的功效約為安非他酮的 70%,而在阻斷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方面的功效約為 392%,這使得它在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方面的選擇性超過多巴胺。根據葛蘭素史克公司的說法,這可能是瑞達法辛對疼痛和疲勞作用增強的原因。至少一項研究表明,瑞達法辛具有與安非他酮相似的低濫用可能性。 ## 化學 瑞達法辛是安非他酮的有效代謝物,安非他酮是葛蘭素史克的威博雋中的化合物。更具體地,「羥基安非他酮」是安非他酮的類似物,而瑞達法辛是羥基安非他酮的分離異構體((2_S_,3_S_)-)。因此,瑞達法辛在人類中至少建立了安非他酮的某些特性之上。安非他酮的另一種類似物,馬尼法辛,衍生自瑞達法辛,也被研究過。 ## 參見 * 3 - 氯芬美曲秦 * 馬尼法辛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瑞達法辛
null
7,008
2023-05-03T06:38:14Z
76,562,361
(S,S)-羥基安非他酮
7,142,416
<p>《<b>因為我們依然天生一對</b>》(泰語:<span lang="th"><b>เพราะเรา(ยัง)คู่กัน</b></span>,英語:<span lang="en">(Still) 2gether</span>),為泰國GMM 25與LINE TV於2020年8月14日起播出的同志浪漫愛情劇,由Bright及Win主演。 </p><p>此劇由GMMTV製作,為電視劇《因為我們天生一對》的續作。2020年6月,該公司公佈將為《因為我們天生一對》製作共五集長的延伸作品。其後,此劇於2020年8月在GMM 25電視台及LINE TV首播,同年9月終映。</p> <h2><span id=".E5.8A.87.E6.83.85.E7.B0.A1.E4.BB.8B"></span><span id="劇情簡介">劇情簡介</span></h2> <p>Tine及Sarawat在確認彼此的心意後,踏入第二年充滿愛和溫暖的戀愛歷程。他們亦在升上大學二年級後,負擔起校園內更重要的角色,Tine成為啦啦隊的隊長,而Sarawat則成為音樂社的社長。由於兩個社團在新年度遷入相鄰的房間,以致兩者在練習期間發生糾紛。由於社團之間的爭拗加劇,加上連兩人的朋友也捲入爭拗之中,使Tine及Sarawat的關係開始受挑戰。</p> <h2><span id=".E6.BC.94.E5.93.A1.E9.99.A3.E5.AE.B9"></span><span id="演員陣容">演員陣容</span></h2> <p><small style="font-size: .857em;">註:括號內的演員姓名為小名。</small> </p> <h3><span id=".E4.B8.BB.E8.A6.81.E4.BA.BA.E7.89.A9"></span><span id="主要人物">主要人物</span></h3> <ul><li>瓦奇拉維特·奇瓦雷(Bright)飾演 Sarawat(香港配音:李凱傑)</li></ul><dl><dd>受歡迎的政治學院二年級學生,為吉他手及足球運動員,後來成為音樂社的社長,也是樂團「Crtl+S」的成員。</dd></dl><ul><li>梅塔文·歐帕西安卡瓊(Win)飾演 Tine(香港配音:陳灝瑋)</li></ul><dl><dd>帥氣的法學院二年級學生,音樂社秘書,因學姊所託成為法學院啦啦隊隊長。</dd></dl><h3><span id=".E9.9F.B3.E6.A8.82.E7.A4.BE"></span><span id="音樂社">音樂社</span></h3> <ul><li><span data-orig-title="格拉維·伯恩司裡"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コラウィット・ブーンスィ"><span>格拉維·伯恩司裡</span></span>(Gun)飾演 Green(香港配音:張方正)</li></ul><dl><dd>Tine的追求者,不斷糾纏著Tine,後被Tine發現Dim為他的男友。目前為Tine所屬之啦啦隊成員。</dd></dl><ul><li><span data-orig-title="西瓦科恩·勒爾科喬特" data-lang-code="th" data-lang-name="泰语" data-foreign-title="ศิวกร เลิศชูโชติ"><span>西瓦科恩·勒爾科喬特</span></span>(Guy)飾演 Dim(香港配音:李鎮然)</li></ul><dl><dd>前音樂社社長,與Green交往中。</dd></dl><ul><li>拉查楠·瑪哈菀(Film)飾演 Earn(香港配音:葉曉欣)</li></ul><dl><dd>音樂社社員,也是「Crtl+S」的成員。</dd></dl><h3><span id="Tine.E5.91.A8.E9.82.8A.E4.BA.BA.E7.89.A9"></span><span id="Tine周邊人物">Tine周邊人物</span></h3> <ul><li>吉拉迪·庫立亞古(Toptap)飾演 Type(香港配音:曹啟謙)</li></ul><dl><dd>Tine的哥哥,Man的男朋友。</dd></dl><ul><li>塔納瓦·拉達納奇派山(Khaotung)飾演 Fong(香港配音:鍾見麟→黃啟昌)</li></ul><dl><dd>Tine的好友。</dd></dl><ul><li><span data-orig-title="柴科恩·賈特馬特"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チャヤコーン・ジュターマー"><span>柴科恩·賈特馬特</span></span>(JJ)飾演 Ohm(香港配音:黃積權)</li></ul><dl><dd>Tine的好友。</dd></dl><ul><li>帕蘭妮·琳帕緹雅空(Love)飾演 Pear(香港配音:凌晞)</li></ul><dl><dd>醫學院二年級學生,原音樂社成員後退社進入Tine的啦啦隊幫忙,Tine曾經暗戀的對象。</dd></dl><h3><span id="Sarawat.E5.91.A8.E9.82.8A.E4.BA.BA.E7.89.A9"></span><span id="Sarawat周邊人物">Sarawat周邊人物</span></h3> <ul><li><span data-orig-title="弗蘭克·薩納薩蘭"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hanatsaran Samthonglai"><span>弗蘭克·薩納薩蘭</span></span>(Frank)飾演 Phukong(香港配音:胡家豪)</li></ul><dl><dd>Sarawat的弟弟,建築系大一學生,喜歡Mil。第三集成為Mil男友</dd></dl><ul><li>彩拿甘·阿旁蘇提南(Gunsmile)飾演 Boss(香港配音:麥皓豐)</li></ul><dl><dd>Sarawat的朋友,喜歡Pear但不敢表白,但在第五集努力向Pear表白。</dd></dl><ul><li>辛納拉·西里朋查瓦雷(Mike)飾演 Man(香港配音:關令翹)</li></ul><dl><dd>Sarawat的朋友,與Type交往中。</dd></dl><h3><span id=".E5.85.B6.E4.BB.96.E4.BA.BA.E7.89.A9"></span><span id="其他人物">其他人物</span></h3> <ul><li><span data-orig-title="德雷克·萊德克"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サッタブット・レーディキー"><span>德雷克·萊德克</span></span>(Drake)飾演 Mil(香港配音:李致林)</li></ul><dl><dd>Phukong男友,建築系大四學生,之前暗戀著Tine。</dd></dl><ul><li><span data-orig-title="帕克里雅·甘然塔纳素" data-lang-code="th" data-lang-name="泰语" data-foreign-title="ภัคจิรา กรรรัตนสูตร"><span>帕克里雅·甘然塔納素</span></span>(Nanan)飾演 Fang(香港配音:劉惠雲)</li></ul><dl><dd>前任法學院啦啦隊隊長。</dd></dl><h3><span id=".E7.89.B9.E5.88.A5.E5.87.BA.E6.BC.94"></span><span id="特別出演">特別出演</span></h3> <ul><li><span data-orig-title="瓦查拉·蘇克丘姆" data-lang-code="th" data-lang-name="泰语" data-foreign-title="วัชระ สุขชุม"><span>瓦查拉·蘇克丘姆</span></span>(Jennie)飾演 Jennie</li></ul><dl><dd>參加音樂社活動的傳奇電吉他手。</dd></dl><h2><span id=".E9.9B.BB.E8.A6.96.E5.8A.87.E5.8E.9F.E8.81.B2.E5.B8.B6"></span><span id="電視劇原聲帶">電視劇原聲帶</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GMMTV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泰語">(泰文)</span></li> <li>MyDramaList 劇集介紹及劇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豆瓣劇集介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中文)</span></li></ul><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3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7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44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1277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20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12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9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30753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17.509 1 -total 23.60% 98.530 2 Template:Infobox 22.23% 92.820 1 Template:Infobox_Television 20.16% 84.159 1 Template:Lang-th 16.91% 70.600 3 Template:Navbox 15.14% 63.196 1 Template:Reflist 14.93% 62.322 1 Template:NoteTA 11.45% 47.821 4 Template:Cite_web 8.73% 36.429 1 Template:Br_separated_entries 7.80% 32.553 1 Template:GMMTV電視劇系列 -->
《**因為我們依然天生一對**》(泰語:**เพราะเรา(ยัง)คู่กัน**,英語:(Still) 2gether),為泰國 GMM 25 與 LINE TV 於 2020 年 8 月 14 日起播出的同志浪漫愛情劇,由 Bright 及 Win 主演。 此劇由 GMMTV 製作,為電視劇《因為我們天生一對》的續作。2020 年 6 月,該公司公佈將為《因為我們天生一對》製作共五集長的延伸作品。其後,此劇於 2020 年 8 月在 GMM 25 電視台及 LINE TV 首播,同年 9 月終映。 ## 劇情簡介 Tine 及 Sarawat 在確認彼此的心意後,踏入第二年充滿愛和溫暖的戀愛歷程。他們亦在升上大學二年級後,負擔起校園內更重要的角色,Tine 成為啦啦隊的隊長,而 Sarawat 則成為音樂社的社長。由於兩個社團在新年度遷入相鄰的房間,以致兩者在練習期間發生糾紛。由於社團之間的爭拗加劇,加上連兩人的朋友也捲入爭拗之中,使 Tine 及 Sarawat 的關係開始受挑戰。 ## 演員陣容 註:括號內的演員姓名為小名。 ### 主要人物 * 瓦奇拉維特・奇瓦雷(Bright)飾演 Sarawat(香港配音:李凱傑)   : 受歡迎的政治學院二年級學生,為吉他手及足球運動員,後來成為音樂社的社長,也是樂團「Crtl+S」的成員。 * 梅塔文・歐帕西安卡瓊(Win)飾演 Tine(香港配音:陳灝瑋)   : 帥氣的法學院二年級學生,音樂社秘書,因學姊所託成為法學院啦啦隊隊長。 ### 音樂社 * 格拉維・伯恩司裡(Gun)飾演 Green(香港配音:張方正)   : Tine 的追求者,不斷糾纏著 Tine,後被 Tine 發現 Dim 為他的男友。目前為 Tine 所屬之啦啦隊成員。 * 西瓦科恩・勒爾科喬特(Guy)飾演 Dim(香港配音:李鎮然)   : 前音樂社社長,與 Green 交往中。 * 拉查楠・瑪哈菀(Film)飾演 Earn(香港配音:葉曉欣)   : 音樂社社員,也是「Crtl+S」的成員。 ### Tine 周邊人物 * 吉拉迪・庫立亞古(Toptap)飾演 Type(香港配音:曹啟謙)   : Tine 的哥哥,Man 的男朋友。 * 塔納瓦・拉達納奇派山(Khaotung)飾演 Fong(香港配音:鍾見麟→黃啟昌)   : Tine 的好友。 * 柴科恩・賈特馬特(JJ)飾演 Ohm(香港配音:黃積權)   : Tine 的好友。 * 帕蘭妮・琳帕緹雅空(Love)飾演 Pear(香港配音:凌晞)   : 醫學院二年級學生,原音樂社成員後退社進入 Tine 的啦啦隊幫忙,Tine 曾經暗戀的對象。 ### Sarawat 周邊人物 * 弗蘭克・薩納薩蘭(Frank)飾演 Phukong(香港配音:胡家豪)   : Sarawat 的弟弟,建築系大一學生,喜歡 Mil。第三集成為 Mil 男友 * 彩拿甘・阿旁蘇提南(Gunsmile)飾演 Boss(香港配音:麥皓豐)   : Sarawat 的朋友,喜歡 Pear 但不敢表白,但在第五集努力向 Pear 表白。 * 辛納拉・西里朋查瓦雷(Mike)飾演 Man(香港配音:關令翹)   : Sarawat 的朋友,與 Type 交往中。 ### 其他人物 * 德雷克・萊德克(Drake)飾演 Mil(香港配音:李致林)   : Phukong 男友,建築系大四學生,之前暗戀著 Tine。 * 帕克里雅・甘然塔納素(Nanan)飾演 Fang(香港配音:劉惠雲)   : 前任法學院啦啦隊隊長。 ### 特別出演 * 瓦查拉・蘇克丘姆(Jennie)飾演 Jennie   : 參加音樂社活動的傳奇電吉他手。 ## 電視劇原聲帶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GMMTV 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泰文) * MyDramaList 劇集介紹及劇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豆瓣劇集介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文)
null
10,275
2023-05-05T12:20:27Z
75,444,726
(Still)_2gether
7,598,953
<p>〈<b>(They Long to Be) Close to You</b>〉是一首由伯特·巴卡拉克與<span data-orig-title="哈爾·大衛"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al David"><span>哈爾·大衛</span></span>創作的歌曲。當中最著名的版本為收錄於美國二人組合卡彭特樂隊的第二張專輯《<span data-orig-title="靠近你"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lose to You (Carpenters album)"><span>靠近你</span></span>》的合唱版本,該版本由傑克·多赫蒂製作。歌曲於1970年5月14日作為單曲發行後,最高登上美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與當代成人單曲榜冠軍。歌曲亦成功打進加拿大跟澳洲單曲榜冠軍,兼最高登上英國跟愛爾蘭單曲第6位。歌曲於1970年8月獲美國唱片業協會認證為金唱片。 </p> <h2><span id=".E9.8A.B7.E5.94.AE.E6.A6.9C.E5.96.AE"></span><span id="銷售榜單">銷售榜單</span></h2> <h2><span id=".E8.AA.8D.E8.AD.89"></span><span id="認證">認證</span></h2> <h2><span id=".E8.B3.87.E6.96.99.E4.BE.86.E6.BA.90"></span><span id="資料來源">資料來源</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MetroLyrics上歌曲的完整歌詞</li> <li>YouTube上的Carpenters - (They Long to Be) Close to You</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7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0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21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693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326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677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0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66132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48.757 1 -total 29.05% 130.356 1 Template:Infobox_song 22.64% 101.607 3 Template:Certification_Table_Entry 21.04% 94.401 1 Template:Infobox 15.79% 70.865 1 Template:Other_uses 15.41% 69.173 6 Template:Singlechart 15.05% 67.535 1 Template:Hatnote 14.89% 66.804 9 Template:Cite_web 13.00% 58.359 2 Template:Certification_Cite_Ref 12.26% 55.010 2 Template:Cite_certification -->
〈**(They Long to Be) Close to You**〉是一首由伯特・巴卡拉克與哈爾・大衛創作的歌曲。當中最著名的版本為收錄於美國二人組合卡彭特樂隊的第二張專輯《靠近你》的合唱版本,該版本由傑克・多赫蒂製作。歌曲於 1970 年 5 月 14 日作為單曲發行後,最高登上美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與當代成人單曲榜冠軍。歌曲亦成功打進加拿大跟澳洲單曲榜冠軍,兼最高登上英國跟愛爾蘭單曲第 6 位。歌曲於 1970 年 8 月獲美國唱片業協會認證為金唱片。 ## 銷售榜單 ## 認證 ## 資料來源 ## 外部連結 * MetroLyrics 上歌曲的完整歌詞 * YouTube 上的 Carpenters - (They Long to Be) Close to You
null
7,489
2023-04-18T18:44:06Z
69,776,237
(They_Long_to_Be)_Close_to_You
4,858,786
<p>《<b>(這是什麼故事)晨光榮耀</b>》(英語:<span lang="en"><i>(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i></span>),是英國搖滾樂團綠洲合唱團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由<span data-orig-title="创造唱片"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reation Records"><span>創造唱片</span></span>發行於1995年10月2日。製作人為<span data-orig-title="欧文·莫里斯"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Owen Morris"><span>歐文·莫里斯</span></span>和樂團吉他手諾爾·蓋勒格。這是鼓手<span data-orig-title="艾伦·怀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lan White (Oasis drummer)"><span>艾倫·懷特</span></span>參與的首張樂團專輯。該專輯的結構和編曲風格與前作《絕對可能》大相逕庭,諾爾·蓋勒格的創作重心轉移到謠曲上,強調「宏大」的副歌,加上弦樂編曲和更多樣化的器樂部分,與首張專輯的粗礪感形成了對比。 </p><p>這張專輯使綠洲合唱團從一支跨界獨立樂團轉變為紅遍全球的現象級搖滾團體。樂評人認為它在英國獨立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該專輯在發行首周內售出創紀錄的347,000張,在英國專輯排行榜的榜首位置停留了10周,並在美國告示牌二百大專輯榜上達到第4位,是樂團商業上最成功的專輯。其中的單曲也取得了成功:《<span lang="en">Some Might Say</span>》和《<span lang="en">Don't Look Back in Anger</span>》在英國登頂;《<span lang="en">Champagne Supernova</span>》和《<span lang="en">Wonderwall</span>》在美國的<span data-orig-title="现代摇滚歌曲排行榜"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lternative Songs"><span>現代搖滾歌曲排行榜</span></span>上登頂;《<span lang="en">Wonderwall</span>》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單曲榜上登頂。 </p><p>雖然該專輯取得了轟動一時的商業佳績,但主流樂評對其反應平淡。許多當時的樂評人認為它劣於《<span lang="en">Definitely Maybe</span>》,尤其批評它的創作和製作。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評論界的看法扭轉了。它如今被普遍認為是英倫搖滾年代及整個1990年代中影響深遠的專輯。對其最著名的現場演繹是當年8月在<span data-orig-title="科内博斯厅"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Knebworth House"><span>科內博斯廳</span></span>舉辦的兩場演唱會,共吸引了250,000名聽眾。該專輯在1996年的全英音樂獎上贏得了最佳英國專輯獎。 </p><p>2010年的全英音樂獎認為《(這是什麼故事)晨光榮耀》是自1980年代以來最偉大的英國專輯。截至2015年,它的全球銷量約為2200萬張,被收錄進數個最偉大的搖滾專輯榜單。 </p> <h2><span id=".E6.9B.B2.E7.9B.AE"></span><span id="曲目">曲目</span></h2> <h3><span id=".E5.8E.9F.E5.A7.8B.E7.89.88.E6.9C.AC"></span><span id="原始版本">原始版本</span></h3> <h3><span id=".E9.BB.91.E8.86.A0.E5.94.B1.E7.89.87.E7.89.88.E6.9C.AC"></span><span id="黑膠唱片版本">黑膠唱片版本</span></h3> <p><br></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英國最暢銷專輯列表</li> <li>全球最暢銷專輯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8 Cached time: 2023050512352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8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3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92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5075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648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13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3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204265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58.924 1 -total 43.37% 242.413 1 Template:Infobox_album 34.94% 195.261 1 Template:Infobox 19.34% 108.116 1 Template:Lang-en 17.96% 100.372 13 Template:Lang 17.39% 97.187 14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5.00% 83.859 1 Template:NoteTA 11.29% 63.083 1 Template:Reflist 10.95% 61.193 14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9.69% 54.148 14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
《**(這是什麼故事) 晨光榮耀**》(英語:_(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_),是英國搖滾樂團綠洲合唱團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由創造唱片發行於 1995 年 10 月 2 日。製作人為歐文・莫里斯和樂團吉他手諾爾・蓋勒格。這是鼓手艾倫・懷特參與的首張樂團專輯。該專輯的結構和編曲風格與前作《絕對可能》大相逕庭,諾爾・蓋勒格的創作重心轉移到謠曲上,強調「宏大」的副歌,加上弦樂編曲和更多樣化的器樂部分,與首張專輯的粗礪感形成了對比。 這張專輯使綠洲合唱團從一支跨界獨立樂團轉變為紅遍全球的現象級搖滾團體。樂評人認為它在英國獨立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該專輯在發行首周內售出創紀錄的 347,000 張,在英國專輯排行榜的榜首位置停留了 10 周,並在美國告示牌二百大專輯榜上達到第 4 位,是樂團商業上最成功的專輯。其中的單曲也取得了成功:《Some Might Say》和《Don't Look Back in Anger》在英國登頂;《Champagne Supernova》和《Wonderwall》在美國的現代搖滾歌曲排行榜上登頂;《Wonderwall》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單曲榜上登頂。 雖然該專輯取得了轟動一時的商業佳績,但主流樂評對其反應平淡。許多當時的樂評人認為它劣於《Definitely Maybe》,尤其批評它的創作和製作。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評論界的看法扭轉了。它如今被普遍認為是英倫搖滾年代及整個 1990 年代中影響深遠的專輯。對其最著名的現場演繹是當年 8 月在科內博斯廳舉辦的兩場演唱會,共吸引了 250,000 名聽眾。該專輯在 1996 年的全英音樂獎上贏得了最佳英國專輯獎。 2010 年的全英音樂獎認為《(這是什麼故事) 晨光榮耀》是自 1980 年代以來最偉大的英國專輯。截至 2015 年,它的全球銷量約為 2200 萬張,被收錄進數個最偉大的搖滾專輯榜單。 ## 曲目 ### 原始版本 ### 黑膠唱片版本 ## 參見 * 英國最暢銷專輯列表 * 全球最暢銷專輯列表 ## 參考資料
null
7,221
2023-05-05T12:20:24Z
64,915,223
(What's_the_Story)_Morning_Glory?
3,772,696
<p>《<b>(你讓我)神魂顛倒</b>》(英語:<i>(You Drive Me) Crazy</i>),是美國女歌手布蘭妮·斯皮爾斯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她的首張錄音室專輯《愛的初告白》。於1999年8月23日由Jive唱片作為專輯的第3支單曲發行。歌曲是電影《令我瘋狂》(<i>Drive Me Crazy</i>)的原聲帶。《(你讓我)神魂顛倒》是一首受到R&amp;B和搖滾樂風格影響的青少年流行樂。歌曲獲得了樂界的好評,評論稱讚了歌曲的簡單,並認為歌曲類似於布蘭妮的首支單曲《愛的初告白》。 </p><p>《(你讓我)神魂顛倒》取得了一定的商業成功,歌曲在全球17個國家進入了單曲榜前10名。而在英國,這是布蘭妮的3首歌曲進入單曲榜前5名的歌曲。歌曲獲得了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的第10名,並在比利時瓦隆地區單曲榜奪冠。歌曲的音樂錄影帶由Nigel Dick導演,在音樂錄影帶中,布蘭妮扮演一位舞蹈俱樂部的女服務生,並和其他的女服務生共舞。為了宣傳單曲,布蘭妮於1999年MTV歐洲音樂大獎和1999年告示牌音樂大獎表演了歌曲,而這首歌曲在布蘭妮的5次巡演均為演出歌單中的歌曲。 </p> <h2><span id=".E6.9B.B2.E7.9B.AE.E5.88.97.E8.A1.A8"></span><span id="曲目列表">曲目列表</span></h2> <h2><span id=".E6.A6.9C.E5.8D.95"></span><span id="榜单">榜單</span></h2> <h2><span id=".E9.94.80.E5.94.AE.E8.AE.A4.E8.AF.81"></span><span id="销售认证">銷售認證</span></h2> <h2><span id=".E5.8F.91.E8.A1.8C.E5.8E.86.E5.8F.B2"></span><span id="发行历史">發行歷史</span></h2> <p><br></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D.A5.E6.BA.90"></span><span id="参考来源">參考來源</span></h2>
《**(你讓我) 神魂顛倒**》(英語:_(You Drive Me) Crazy_),是美國女歌手布蘭妮・斯皮爾斯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她的首張錄音室專輯《愛的初告白》。於 1999 年 8 月 23 日由 Jive 唱片作為專輯的第 3 支單曲發行。歌曲是電影《令我瘋狂》(_Drive Me Crazy_)的原聲帶。《(你讓我) 神魂顛倒》是一首受到 R&B 和搖滾樂風格影響的青少年流行樂。歌曲獲得了樂界的好評,評論稱讚了歌曲的簡單,並認為歌曲類似於布蘭妮的首支單曲《愛的初告白》。 《(你讓我) 神魂顛倒》取得了一定的商業成功,歌曲在全球 17 個國家進入了單曲榜前 10 名。而在英國,這是布蘭妮的 3 首歌曲進入單曲榜前 5 名的歌曲。歌曲獲得了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的第 10 名,並在比利時瓦隆地區單曲榜奪冠。歌曲的音樂錄影帶由 Nigel Dick 導演,在音樂錄影帶中,布蘭妮扮演一位舞蹈俱樂部的女服務生,並和其他的女服務生共舞。為了宣傳單曲,布蘭妮於 1999 年 MTV 歐洲音樂大獎和 1999 年告示牌音樂大獎表演了歌曲,而這首歌曲在布蘭妮的 5 次巡演均為演出歌單中的歌曲。 ## 曲目列表 ## 榜單 ## 銷售認證 ## 發行歷史 ## 參考來源
null
20,323
2023-05-05T12:20:23Z
75,872,082
(You_Drive_Me)_Crazy
2,089,371
<p><b>(Z)-二苯基乙烯</b>是芳基乙烯的一種,這種烴類由順式的乙烯連接苯基基團所組成。與(E)-二苯基乙烯互為順反異構體。 </p> <h2><span id=".E5.8C.96.E5.AD.A6"></span><span id="化学">化學</span></h2> <ul><li>二苯基乙烯與共軛烯烴具有相似的化學特性,如:二芳基乙烯。</li> <li>二苯基乙烯在UV紫外線的照射下可以發生光照異構化反應。</li></ul>
**(Z)- 二苯基乙烯**是芳基乙烯的一種,這種烴類由順式的乙烯連接苯基基團所組成。與 (E)- 二苯基乙烯互為順反異構體。 ## 化學 * 二苯基乙烯與共軛烯烴具有相似的化學特性,如:二芳基乙烯。 * 二苯基乙烯在 UV 紫外線的照射下可以發生光照異構化反應。
null
2,026
2023-02-11T11:17:15Z
58,147,850
(Z)-二苯基乙烯
138,870
<p><b>括弧</b>(英語:<span lang="en">bracket</span>,又稱<b>括弧號</b>),為加在需注釋的文字的前後兩側的雙對符號。 </p> <h2><span id=".E7.AE.80.E4.BB.8B"></span><span id="简介">簡介</span></h2> <p>常見的括弧有: </p> <ul><li><b>圓括弧</b>(英語:<span lang="en">parentheses</span>,中文中又稱<b>小括弧</b>、<b>括弧</b>) <ul><li>半形 :<span>()</span></li> <li>全形 :<span>()</span></li></ul></li> <li><b>方括弧</b>(英語:<span lang="en">square brackets</span>,中文中又稱<b>中括弧</b>) <ul><li>半形 :<span>[]</span></li> <li>全形:<span>[]</span></li></ul></li> <li><b>花括弧</b>(英語:<span lang="en">curly brackets</span>, 中文中又稱<b>大括弧</b>) <ul><li>半形:<span>{}</span></li> <li>全形:<span>{}</span></li></ul></li> <li><b>角括弧</b>(英語:<span lang="en">angle brackets</span>,中文中又稱為<b>尖括弧</b>) <ul><li>半形 :⟨⟩,在英文中指示想到而未說的話語,但經常由小於號(<span>&lt;</span>)和大於號(<span>&gt;</span>)代替 。</li> <li>全形 :〈〉,在中文中用作單書名號</li></ul></li> <li>雙角括弧(英語:<span lang="en">double angle brackets</span>,中文中又稱為<b>雙尖括弧</b>) <ul><li>半形:⟪⟫</li> <li>全形:《》,在中文中用作雙書名號</li></ul></li></ul><h2><span id=".E7.94.A8.E6.B3.95.E8.88.87.E7.AF.84.E4.BE.8B"></span><span id="用法與範例">用法與範例</span></h2> <p>括弧標明行文中註釋性的話。其中「( )」又稱「小括弧」、「圓括弧」或「括弧」;「[ ]」又稱「中括弧」或「方括弧」。 </p><p>括弧裡的話如果是註釋句子裡某些詞語的,這種括弧叫「句內括弧」,緊貼在被註釋的詞語之後。此外,句內括弧的解釋文字末尾不能加句號。例: </p> <ul><li>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中國的發現,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li></ul><p>括弧裡的話如果是註釋整個句子的,這種括弧叫「句外括弧」,放在句末的句號之後。此外,句外括弧中的解釋性文字,其句尾的句號應該放在括弧內。例: </p> <ul><li>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作也要有素養才能有「即興」。)</li></ul><p>「行文中注釋性的文字,用括弧標明。注釋句子裡某些詞語的,括注緊貼在被注釋詞語之後;注釋整個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標點之後。」「在行文中純屬注釋上文的,多半用( )。」「在行文中為補充說明而文氣可以聯貫的,多半用—— ——。」</p><p>在中文中還有: </p> <ul><li><b>六角括弧</b> <span>〔〕</span></li> <li><b>方頭括弧</b> <ul><li>實心 <span>【】</span></li> <li>空心 <span>〖〗</span></li></ul></li></ul><p>方頭括弧【 】又稱「魚尾括弧」、「魚尾號」,有時用作詞語註釋,例:【括弧】標點一種。 </p><p>另外還有數種形似括弧而使用方法不同的符號:引號(「」『』)、尖引號(«»‹›)、書名號(《》〈〉)、HTML等程式語言中成對使用的小於號(&lt;)與大於號(&gt;)。注意,單書名號(〈〉)、單尖括弧(⟨⟩)、單尖引號(‹›)、小於號大於號(&lt;&gt;)是不同的標點符號,在特定語文內擁有不同用法。 </p><p>直排時,所有括弧符號依據漢字書寫方向順時針轉90度。 </p> <h2><span id=".E6.95.B8.E5.AD.B8.E6.87.89.E7.94.A8"></span><span id="數學應用">數學應用</span></h2> <p>初等數學常用「( )」、「[ ]」、「{ }」三個層級的括弧,分別稱為<b>小括弧</b>、<b>中括弧</b>和<b>大括弧</b>。四則運算時,在較低層級括弧內的內容要優先計算,例如:<br> <span>0</span><span>0</span> 2 × [(4 + 6) × 3] <br>= 2 × [10 × 3] <br>= 2 × 30<br>= 60 </p><p>有四個層級時還可在小括弧內使用括線,在括線下的數式最先計算。例如: </p><p><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begin{aligned}&amp;60/\{3\times [4+2\times (5-{\overline {10-8}})]\}\\=&amp;60/\{3\times [4+2\times (5-2)]\}\\=&amp;60/\{3\times [4+2\times 3]\}\\=&amp;60/\{3\times 10\}\\=&amp;60/30\\=&amp;2\end{aligned}}}">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able columnalign="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owspacing="3pt" columnspacing="0em 2em 0em 2em 0em 2em 0em 2em 0em 2em 0em" displaystyle="true"> <mtr> <mtd></mtd> <mtd> <mn>60</mn>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mo> </mrow>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n>3</mn> <mo>×<!--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n>4</mn> <mo>+</mo> <mn>2</mn> <mo>×<!--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n>5</mn> <mo>−<!-- − --></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ver> <mrow> <mn>10</mn> <mo>−<!-- − --></mo> <mn>8</mn> </mrow> <mo accent="false">¯<!-- ¯ --></mo> </mover> </mrow> <mo stretchy="false">)</mo> <mo stretchy="false">]</mo>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td> </mtr> <mtr> <mtd> <mo>=</mo> </mtd> <mtd> <mn>60</mn>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mo> </mrow>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n>3</mn> <mo>×<!--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n>4</mn> <mo>+</mo> <mn>2</mn> <mo>×<!--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n>5</mn> <mo>−<!-- − --></mo> <mn>2</mn> <mo stretchy="false">)</mo> <mo stretchy="false">]</mo>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td> </mtr> <mtr> <mtd> <mo>=</mo> </mtd> <mtd> <mn>60</mn>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mo> </mrow>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n>3</mn> <mo>×<!--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n>4</mn> <mo>+</mo> <mn>2</mn> <mo>×<!-- × --></mo> <mn>3</mn> <mo stretchy="false">]</mo>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td> </mtr> <mtr> <mtd> <mo>=</mo> </mtd> <mtd> <mn>60</mn>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mo> </mrow>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n>3</mn> <mo>×<!-- × --></mo> <mn>10</mn>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td> </mtr> <mtr> <mtd> <mo>=</mo> </mtd> <mtd> <mn>60</mn>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mo> </mrow> <mn>30</mn> </mtd> </mtr> <mtr> <mtd> <mo>=</mo> </mtd> <mtd> <mn>2</mn> </mtd> </mtr> </mtable>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begin{aligned}&amp;60/\{3\times [4+2\times (5-{\overline {10-8}})]\}\\=&amp;60/\{3\times [4+2\times (5-2)]\}\\=&amp;60/\{3\times [4+2\times 3]\}\\=&amp;60/\{3\times 10\}\\=&amp;60/30\\=&amp;2\end{aligned}}}</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p><p>高等數學中,表示運算次序通常都用小括弧,有時也會用中括弧,很少用大括弧。各種括弧在數學(包括各數學分支)、自然科學、統計學和社會科學中有不同涵義,例如:中括弧可表示高斯符號,方括弧可以用作表示交換子、等價類,花括弧可以用作定義集合等等。所以應儘量只用小括弧來表示運算優先級,以最深層的括弧子運算式為最優先計算。 </p> <h2><span id=".E7.94.B5.E8.84.91.E7.BC.96.E7.A0.81"></span><span id="电脑编码">電腦編碼</span></h2> <p>Unicode內編碼了數個括弧符號。下表列出了部分中文及西文常用的括弧(包括部分涵括式引號)。 </p> <p>Unicode於4.1版起在豎排形式增加了相容中國大陸GB 18030編碼里的直排空心方頭括弧,分別是 <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3727143"><span>U+FE17</span></span> <span>︗</span>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1146900"><span>PRESENTATION FORM FOR VERTICAL LEFT LENTICULAR BRACKET</span> 和 <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3727143"><span>U+FE18</span></span> <span>︘</span>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1146900"><span>PRESENTATION FORM FOR VERTICAL RIGHT LENTICULAR BRACKET</span>。Unicode 也在中日韓相容形式收錄了部分直排括弧,下表列出 Unicode 內所收錄的獨立直排括弧。注意,Unicode中的所有直排符號建議只用於橫排時展示直排形式,而全文直排時應輸入橫排符號,然後由排版軟體直接旋轉。 </p> <h2><span id=".E5.85.B6.E4.BB.96.E6.87.89.E7.94.A8"></span><span id="其他應用">其他應用</span></h2> <p>HTML的語言形式使用尖括弧包圍HTML元素(如&lt;html&gt;)。 </p> <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破折號 ——</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4.BE.86.E6.BA.90"></span><span id="參考來源">參考來源</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4 Cached time: 2023050505034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1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2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42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7432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77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27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5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307478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86.486 1 -total 28.59% 167.672 1 Template:標點符號 27.09% 158.908 1 Template:Infobox 16.70% 97.944 6 Template:Lang-en 15.50% 90.934 1 Template:Reflist 14.32% 84.011 6 Template:Aligned_table 10.15% 59.531 1 Template:Translating 8.98% 52.677 1 Template:NoteTA 8.55% 50.132 1 Template:Ambox 7.19% 42.163 4 Template:Unichar -->
**括弧**(英語:bracket,又稱**括弧號**),為加在需注釋的文字的前後兩側的雙對符號。 ## 簡介 常見的括弧有: * **圓括弧**(英語:parentheses,中文中又稱**小括弧**、**括弧**) * 半形 :() * 全形 :() * **方括弧**(英語:square brackets,中文中又稱**中括弧**) * 半形 :[] * 全形:[] * **花括弧**(英語:curly brackets, 中文中又稱**大括弧**) * 半形:{} * 全形:{} * **角括弧**(英語:angle brackets,中文中又稱為**尖括弧**) * 半形 :⟨⟩,在英文中指示想到而未說的話語,但經常由小於號(<)和大於號(>)代替 。 * 全形 :〈〉,在中文中用作單書名號 * 雙角括弧(英語:double angle brackets,中文中又稱為**雙尖括弧**) * 半形:⟪⟫ * 全形:《》,在中文中用作雙書名號 ## 用法與範例 括弧標明行文中註釋性的話。其中「( )」又稱「小括弧」、「圓括弧」或「括弧」;「[ ]」又稱「中括弧」或「方括弧」。 括弧裡的話如果是註釋句子裡某些詞語的,這種括弧叫「句內括弧」,緊貼在被註釋的詞語之後。此外,句內括弧的解釋文字末尾不能加句號。例: * 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中國的發現,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括弧裡的話如果是註釋整個句子的,這種括弧叫「句外括弧」,放在句末的句號之後。此外,句外括弧中的解釋性文字,其句尾的句號應該放在括弧內。例: * 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作也要有素養才能有「即興」。) 「行文中注釋性的文字,用括弧標明。注釋句子裡某些詞語的,括注緊貼在被注釋詞語之後;注釋整個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標點之後。」「在行文中純屬注釋上文的,多半用( )。」「在行文中為補充說明而文氣可以聯貫的,多半用 —— ——。」 在中文中還有: * **六角括弧** 〔〕 * **方頭括弧** * 實心 【】 * 空心 〖〗 方頭括弧【 】又稱「魚尾括弧」、「魚尾號」,有時用作詞語註釋,例:【括弧】標點一種。 另外還有數種形似括弧而使用方法不同的符號:引號(「」『』)、尖引號(«»‹›)、書名號(《》〈〉)、HTML 等程式語言中成對使用的小於號(<)與大於號(>)。注意,單書名號(〈〉)、單尖括弧(⟨⟩)、單尖引號(‹›)、小於號大於號(<>)是不同的標點符號,在特定語文內擁有不同用法。 直排時,所有括弧符號依據漢字書寫方向順時針轉 90 度。 ## 數學應用 初等數學常用「()」、「[]」、「{ }」三個層級的括弧,分別稱為**小括弧**、**中括弧**和**大括弧**。四則運算時,在較低層級括弧內的內容要優先計算,例如: 00 2 × [(4 + 6) × 3] = 2 × [10 × 3] = 2 × 30 = 60 有四個層級時還可在小括弧內使用括線,在括線下的數式最先計算。例如: $$ {\begin{aligned}&60/\{3\times [4+2\times (5-{\overline {10-8}})]\}\\=&60/\{3\times [4+2\times (5-2)]\}\\=&60/\{3\times [4+2\times 3]\}\\=&60/\{3\times 10\}\\=&60/30\\=&2\end{aligned}} $$ 高等數學中,表示運算次序通常都用小括弧,有時也會用中括弧,很少用大括弧。各種括弧在數學(包括各數學分支)、自然科學、統計學和社會科學中有不同涵義,例如:中括弧可表示高斯符號,方括弧可以用作表示交換子、等價類,花括弧可以用作定義集合等等。所以應儘量只用小括弧來表示運算優先級,以最深層的括弧子運算式為最優先計算。 ## 電腦編碼 Unicode 內編碼了數個括弧符號。下表列出了部分中文及西文常用的括弧(包括部分涵括式引號)。 Unicode 於 4.1 版起在豎排形式增加了相容中國大陸 GB 18030 編碼里的直排空心方頭括弧,分別是 U+FE17 ︗ PRESENTATION FORM FOR VERTICAL LEFT LENTICULAR BRACKET 和 U+FE18 ︘ PRESENTATION FORM FOR VERTICAL RIGHT LENTICULAR BRACKET。Unicode 也在中日韓相容形式收錄了部分直排括弧,下表列出 Unicode 內所收錄的獨立直排括弧。注意,Unicode 中的所有直排符號建議只用於橫排時展示直排形式,而全文直排時應輸入橫排符號,然後由排版軟體直接旋轉。 ## 其他應用 HTML 的語言形式使用尖括弧包圍 HTML 元素(如 <html>)。 ## 相關條目 * 破折號 —— ## 參考來源
null
18,231
2023-05-02T16:46:05Z
76,940,281
(_)
516,948
<p>《<b>(miss)understood</b>》((步)解)為日本歌手濱崎步發行的第七張專輯,2006年1月1日於日本發售,但是2005年12月28日起已經出現於市場上。這張專輯被日本唱片協會評為2006年十大最佳專輯之一,在Oricon公信榜上的銷售量約八十七萬,日本唱片協會則在年底認證為百萬專輯。 </p> <h2><span id=".E8.AA.AA.E6.98.8E"></span><span id="說明">說明</span></h2> <p>濱崎步上一張專輯《MY STORY》填詞是以自傳式,對於自己的過去的反思;與前張專輯不同地,《(miss)understood》則是在傳遞著給所有女性的一個強烈的訊息:就像是「女孩間的吵架」的形式,提供一種心靈上的宣洩。〈Bold &amp; Delicious〉的填詞責備優柔寡斷的女人,要求他們放手一搏;而〈Pride〉則是表現了「男人不應該輕易放棄的想法」;〈Ladies Night〉一曲也以「女性間的情敵」為主題。專輯中除了明顯的男性主義外,仍然不乏一些其他主題,如〈HEAVEN〉敘述夢幻的愛情故事,以及嬰兒記憶的〈fairyland〉。 </p><p>這張專輯中的音樂風格與先前的專輯有很明顯的轉變,濱崎步在專輯裡組合了多變的音樂風格,如:節奏藍調、搖滾樂、放克。《Bold &amp; Delicious》就是一首最佳的例子,這首放克舞曲風格的曲目中,卻又不乏福音音樂的影子。 </p><p>然而風格轉變卻也導致評價的不一,作為專輯的先行單曲《Bold &amp; Delicious/Pride》較前作銷量大幅下滑近二十萬,這張專輯在公信榜上的銷量也僅有約九十萬,是濱崎步在公信榜上首張未過百萬的專輯。但是根據愛貝克思的出貨數據,《(miss)understood》的出貨量在日本已到達百萬。 </p> <h2><span id=".E6.94.B6.E9.8C.84.E6.AD.8C.E6.9B.B2"></span><span id="收錄歌曲">收錄歌曲</span></h2> <h2><span id=".E7.B5.B1.E8.A8.88"></span><span id="統計">統計</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90 Cached time: 2023042706551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0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0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13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7758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239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4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4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08944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62.665 1 -total 76.44% 277.238 5 Template:Navbox 43.17% 156.575 1 Template:Ayumi_Hamasaki_albums 40.74% 147.745 10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35.87% 130.091 1 Template:Infobox_album 25.67% 93.089 3 Template:Infobox 17.47% 63.359 1 Template:濱崎步音像作品 15.34% 55.615 20 Template:Link-ja 13.26% 48.100 1 Template:濱崎步單曲 11.36% 41.212 1 Template:NoteTA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516948-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27065510 and revision id 73051307.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miss)understood**》((步) 解)為日本歌手濱崎步發行的第七張專輯,2006 年 1 月 1 日於日本發售,但是 2005 年 12 月 28 日起已經出現於市場上。這張專輯被日本唱片協會評為 2006 年十大最佳專輯之一,在 Oricon 公信榜上的銷售量約八十七萬,日本唱片協會則在年底認證為百萬專輯。 ## 說明 濱崎步上一張專輯《MY STORY》填詞是以自傳式,對於自己的過去的反思;與前張專輯不同地,《(miss) understood》則是在傳遞著給所有女性的一個強烈的訊息:就像是「女孩間的吵架」的形式,提供一種心靈上的宣洩。〈Bold & Delicious〉的填詞責備優柔寡斷的女人,要求他們放手一搏;而〈Pride〉則是表現了「男人不應該輕易放棄的想法」;〈Ladies Night〉一曲也以「女性間的情敵」為主題。專輯中除了明顯的男性主義外,仍然不乏一些其他主題,如〈HEAVEN〉敘述夢幻的愛情故事,以及嬰兒記憶的〈fairyland〉。 這張專輯中的音樂風格與先前的專輯有很明顯的轉變,濱崎步在專輯裡組合了多變的音樂風格,如:節奏藍調、搖滾樂、放克。《Bold & Delicious》就是一首最佳的例子,這首放克舞曲風格的曲目中,卻又不乏福音音樂的影子。 然而風格轉變卻也導致評價的不一,作為專輯的先行單曲《Bold & Delicious/Pride》較前作銷量大幅下滑近二十萬,這張專輯在公信榜上的銷量也僅有約九十萬,是濱崎步在公信榜上首張未過百萬的專輯。但是根據愛貝克思的出貨數據,《(miss) understood》的出貨量在日本已到達百萬。 ## 收錄歌曲 ## 統計 ## 參考資料
null
9,038
2023-04-27T06:44:28Z
73,051,307
(miss)understood
695,905
<p><b>硫化銨</b>,化學式為(NH<sub>4</sub>)<sub>2</sub>S。通常使用的是它的水溶液,固態不穩定,曝露在空氣中會形成多硫化物和硫代硫酸鹽。可用於攝影顯色劑等。 </p> <h2><span id=".E5.88.B6.E5.A4.87"></span><span id="制备">製備</span></h2> <p>硫化銨溶液,更準確地講是硫氫化銨溶液,可由硫化氫通入氨水微熱製得。濃氨水中通入硫化氫在常溫下得到(NH<sub>4</sub>)<sub>2</sub>S·2NH<sub>4</sub>HS,0 °C再通入硫化氫則得到(NH<sub>4</sub>)<sub>2</sub>S·12NH<sub>4</sub>HS。用冰冷卻,且不斷通入硫化氫,會得到硫氫化銨溶液。 </p><p>該溶液可溶解硫生成多硫化物銨鹽:<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ce {2 (NH4)SH + 1/2 S8 &lt;=&gt; (NH4)2S4 + H2S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stretchy="false">(</mo> <msubsup> <mtext>NH</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mtext>SH</mtext> <mo>+</mo> <mstyle displaystyle="false" scriptlevel="0"> <mfrac> <mn>1</mn> <mn>2</mn> </mfrac> </mstyle> <msubsup> <mtext>S</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8</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REL"> <mover> <mrow class="MJX-TeXAtom-OP MJX-fixedlimit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padded height="0" depth="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stretchy="false">↽<!-- ↽ --></mo> </mrow> <mspace width="negativethinmathspace"></mspace> <mspace width="negative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padded> </mrow>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fals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space width="negativethinmathspace"></mspace> <mspace width="negative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stretchy="false">⇀<!-- ⇀ --></mo> </mrow> </mrow> </mstyle> </mrow> </mover>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stretchy="false">(</mo> <msubsup> <mtext>NH</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subsup> <mtext>S</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o>+</mo> <msubsup> <mtext>H</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pace width="0pt" height="0pt" depth=".2em"></mspace> </mrow> </msubsup> <mtext>S</mtext>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stretchy="false">↑<!-- ↑ --></mo>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ce {2 (NH4)SH + 1/2 S8 &lt;=&gt; (NH4)2S4 + H2S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硫化銨**,化學式為 (NH4)2S。通常使用的是它的水溶液,固態不穩定,曝露在空氣中會形成多硫化物和硫代硫酸鹽。可用於攝影顯色劑等。 ## 製備 硫化銨溶液,更準確地講是硫氫化銨溶液,可由硫化氫通入氨水微熱製得。濃氨水中通入硫化氫在常溫下得到 (NH4)2S·2NH4HS,0 °C 再通入硫化氫則得到 (NH4)2S·12NH4HS。用冰冷卻,且不斷通入硫化氫,會得到硫氫化銨溶液。 該溶液可溶解硫生成多硫化物銨鹽: ${\ce {2 (NH4)SH + 1/2 S8 <=> (NH4)2S4 + H2S ^}}$ ## 參考資料
null
3,002
2023-04-30T06:22:53Z
75,146,287
(nh4)2s
7,856,733
<p>《<b>(seven)⁷</b>》是香港歌手林家謙的第二張個人專輯,於2021年12月3日發行。專輯收錄的七首歌曲,歌名全是巧合地由七個字組成,同時,歌曲的編排順序,記錄了一段如幻似真的經歷。專輯公開發售當天不足3小時已宣告售罄並需加印,更連續8星期登上大型唱片店銷量榜榜首,並在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獲得累積6星期冠軍。 </p> <h2><span id=".E6.9B.B2.E7.9B.AE"></span><span id="曲目">曲目</span></h2> <h2><span id=".E9.9F.B3.E6.A8.82.E9.8C.84.E5.BD.B1.E5.B8.B6"></span><span id="音樂錄影帶">音樂錄影帶</span></h2> <h2><span id=".E5.94.B1.E7.89.87.E9.8A.B7.E9.87.8F.E6.8E.92.E5.90.8D"></span><span id="唱片銷量排名">唱片銷量排名</span></h2> <h3><span id=".E9.A6.99.E6.B8.AF.E5.94.B1.E7.89.87.E5.95.86.E6.9C.83.E9.8A.B7.E9.87.8F.E6.A6.9C_.E8.B5.B0.E5.8B.A2"></span><span id="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_走勢">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 走勢</span></h3> <p>合共上榜23周。 </p> <h2><span id=".E5.B0.88.E8.BC.AF.E6.B4.BE.E5.8F.B0.E6.AD.8C.E6.9B.B2.E6.88.90.E7.B8.BE"></span><span id="專輯派台歌曲成績">專輯派台歌曲成績</span></h2> <h2><span id=".E7.8D.8E.E9.A0.85"></span><span id="獎項">獎項</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p>《SEVEN》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seven)⁷**》是香港歌手林家謙的第二張個人專輯,於 2021 年 12 月 3 日發行。專輯收錄的七首歌曲,歌名全是巧合地由七個字組成,同時,歌曲的編排順序,記錄了一段如幻似真的經歷。專輯公開發售當天不足 3 小時已宣告售罄並需加印,更連續 8 星期登上大型唱片店銷量榜榜首,並在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獲得累積 6 星期冠軍。 ## 曲目 ## 音樂錄影帶 ## 唱片銷量排名 ### 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 走勢 合共上榜 23 周。 ## 專輯派台歌曲成績 ## 獎項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SEVEN》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8,426
2023-04-21T01:50:19Z
75,387,656
(seven)⁷
6,373,110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7735281"><p>《<b>一個女人 和浴室</b>》是香港女歌手謝安琪第67支派台作品,亦是於2018年「董折 浦銘心」企劃繼《人妻的偽術》後謝安琪的第二首派台作品。單曲於2018年8月28日派至香港各大電台,並同步在各大串流平台上架。歌曲是由謝安琪飾演的浦銘心,與董折離婚後的自白。這個時間點亦是與第二任丈夫藍定凌開始相遇。</p><p>第二個版本是與古天樂飾演藍定凌合唱的《<b>(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b>》是香港女歌手謝安琪(Kay Tse)<b>第68支派台作品</b>。單曲於2018年11月8日中午派至香港各大電台,並同步在各大串流平台上架。 歌曲的編曲增添流行元素,並且加入新的旋律,卻有不同的演繹。 時間點則是浦銘心與藍定凌結婚數年後,浦銘心居然與前夫董折藕斷絲連,而好男人形象的藍定凌居然全數忍受。</p><p>謝安琪和古天樂這次的合作,亦受到樂迷和傳媒的廣泛關注,多份報章及其他媒體均有大量報導這首歌。有趣的是,兩位演唱人亦在當年被票選為叱咤樂壇流行榜「我最喜愛的男歌手」及「我最喜愛的女歌手」。 </p> <h2><span id=".E6.9B.B2.E7.9B.AE.E7.89.88.E6.9C.AC"></span><span id="曲目版本">曲目版本</span></h2> <p><b>一個女人 和浴室</b> </p> <ol><li><ul><li>作曲:阿Bert</li> <li>作詞:黃偉文</li> <li>編曲:Jerald</li> <li>監製:麥浚龍、Jerald</li></ul></li></ol><p><b>(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b> </p> <ol><li><ul><li>作曲:阿Bert</li> <li>作詞:黃偉文</li> <li>編曲:Ted Lo</li> <li>監製:麥浚龍、Jerald</li></ul></li></ol><h2><span id=".E7.8D.B2.E7.8D.8E.E7.B4.80.E9.8C.84"></span><span id="獲獎紀錄">獲獎紀錄</span></h2> <p><b>一個女人 和浴室</b> </p> <ul><li>第四十一屆十大中文金曲 - 十大金曲獎 第七位</li> <li>Yahoo!搜尋人氣大獎2018 - 人氣歌曲</li> <li>2018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 - 專業推介叱吒十大 第二位</li></ul><p><b>(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b> </p> <ul><li>新城勁爆頒獎禮2018 - 勁爆合唱歌曲</li> <li>2019年度KKBOX點播次數排行榜 - 年度本地單曲榜 第九位</li></ul><h2><span id=".E9.9F.B3.E6.A8.82.E9.8C.84.E5.BD.B1.E5.B8.B6.28MV.29"></span><span id="音樂錄影帶(MV)">音樂錄影帶(MV)</span></h2> <h3><span id=".E5.AE.98.E6.96.B9MV.E8.A7.80.E7.9C.8B.E6.AC.A1.E6.95.B8"></span><span id="官方MV觀看次數">官方MV觀看次數</span></h3> <p><b>一個女人 和浴室</b> </p> <p><b>(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b> </p> <h2><span id=".E6.B4.BE.E5.8F.B0.E6.88.90.E7.B8.BE"></span><span id="派台成績">派台成績</span></h2> <p><b>一個女人 和浴室</b> </p> <h3><span id=".E5.8F.B1.E5.90.92903.E5.B0.88.E6.A5.AD.E6.8E.A8.E4.BB.8B_.E8.B5.B0.E5.8B.A2"></span><span id="叱吒903專業推介_走勢">叱吒903專業推介 走勢</span></h3> <p>合共上榜12周。此外,截至第47周時非官方播放次數統計達199 (-5)次,位列2018年播放率第2位。 </p> <ul><li>註:括號為調整的播放率</li></ul><h3><span id=".E9.A6.99.E6.B8.AF.E9.9B.BB.E5.8F.B0.E7.AC.AC.E4.BA.8C.E5.8F.B0_.E4.B8.AD.E6.96.87.E6.AD.8C.E6.9B.B2.E9.BE.8D.E8.99.8E.E6.A6.9C_.E8.B5.B0.E5.8B.A2"></span><span id="香港電台第二台_中文歌曲龍虎榜_走勢">香港電台第二台 中文歌曲龍虎榜 走勢</span></h3> <p>合共上榜8周。 </p> <p><b>(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b> </p> <h3><span id=".E5.8F.B1.E5.90.92903.E5.B0.88.E6.A5.AD.E6.8E.A8.E4.BB.8B_.E8.B5.B0.E5.8B.A2_2"></span><span id="叱吒903專業推介_走勢_2">叱吒903專業推介 走勢</span></h3> <h3><span id=".E6.96.B0.E5.9F.8E.E5.8B.81.E7.88.86.E6.9C.AC.E5.9C.B0.E6.A6.9C_.E8.B5.B0.E5.8B.A2"></span><span id="新城勁爆本地榜_走勢">新城勁爆本地榜 走勢</span></h3> <h2><span id=".E7.B7.9A.E4.B8.8A.E9.9F.B3.E6.A8.82.E5.95.86.E5.BA.97.E6.B4.BE.E5.8F.B0.E6.88.90.E7.B8.BE"></span><span id="線上音樂商店派台成績">線上音樂商店派台成績</span></h2> <p><b>一個女人 和浴室</b><br> 〈一個女人 和浴室〉於2018年8月28日派往iTunes及KKBOX。 </p> <h3><span id="KKBOX_.E6.9C.AC.E5.9C.B0.E5.96.AE.E6.9B.B2.E6.97.A5.E6.A6.9C_Top_100"></span><span id="KKBOX_本地單曲日榜_Top_100">KKBOX 本地單曲日榜 Top 100</span></h3> <h3><span id="KKBOX_.E6.9C.AC.E5.9C.B0.E5.B9.B4.E5.BA.A6.E5.96.AE.E6.9B.B2.E7.B4.AF.E7.A9.8D.E6.A6.9C_Top_100"></span><span id="KKBOX_本地年度單曲累積榜_Top_100">KKBOX 本地年度單曲累積榜 Top 100</span></h3> <p>統計時段為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榜上位置為第51位。<br></p><p>統計時段為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榜上位置為第78位。 </p> <h3><span id="Spotify_.E6.92.AD.E6.94.BE.E6.AC.A1.E6.95.B8"></span><span id="Spotify_播放次數">Spotify 播放次數</span></h3> <p>播放次數逾180萬。 </p><p><b>(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b><br> 〈(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於2018年11月8日派往iTunes及KKBOX。 </p> <h3><span id="KKBOX_.E6.9C.AC.E5.9C.B0.E5.96.AE.E6.9B.B2.E6.97.A5.E6.A6.9C_Top_100_2"></span><span id="KKBOX_本地單曲日榜_Top_100_2">KKBOX 本地單曲日榜 Top 100</span></h3> <h3><span id="KKBOX_.E6.9C.AC.E5.9C.B0.E5.B9.B4.E5.BA.A6.E5.96.AE.E6.9B.B2.E7.B4.AF.E7.A9.8D.E6.A6.9C_Top_100_2"></span><span id="KKBOX_本地年度單曲累積榜_Top_100_2">KKBOX 本地年度單曲累積榜 Top 100</span></h3> <p>統計時段為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榜上位置為第84位。<br></p><p>統計時段為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榜上位置為第9位。 </p> <h3><span id="Spotify_.E6.92.AD.E6.94.BE.E6.AC.A1.E6.95.B8_2"></span><span id="Spotify_播放次數_2">Spotify 播放次數</span></h3> <p>播放次數逾210萬。 </p> <h2><span id=".E5.90.84.E5.82.B3.E5.AA.92.E6.B5.81.E8.A1.8C.E5.91.A8.E6.A6.9C.E4.B9.8B.E6.9C.80.E9.AB.98.E4.BD.8D.E7.BD.AE"></span><span id="各傳媒流行周榜之最高位置">各傳媒流行周榜之最高位置</span></h2> <p><b>一個女人 和浴室</b> </p> <p><b>(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b> </p> <ul><li><b>粗體</b> 表示 冠軍歌</li> <li><b>*</b> 表示 尚在榜上</li> <li>x 表示 無派往該台</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0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3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3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36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7049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086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569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2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27834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27.532 1 -total 44.55% 145.910 2 Template:Infobox_Single 41.64% 136.373 6 Template:Infobox 21.94% 71.871 1 Template:Reflist 20.59% 67.430 8 Template:Navbox_musical_artist 19.53% 63.968 8 Template:Navbox 19.16% 62.739 8 Template:Cite_web 14.56% 47.679 1 Template:Expand 12.76% 41.780 1 Template:Ambox 8.66% 28.351 2 Template:Extra_album_cover -->
《**一個女人 和浴室**》是香港女歌手謝安琪第 67 支派台作品,亦是於 2018 年「董折 浦銘心」企劃繼《人妻的偽術》後謝安琪的第二首派台作品。單曲於 2018 年 8 月 28 日派至香港各大電台,並同步在各大串流平台上架。歌曲是由謝安琪飾演的浦銘心,與董折離婚後的自白。這個時間點亦是與第二任丈夫藍定凌開始相遇。 第二個版本是與古天樂飾演藍定凌合唱的《**(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是香港女歌手謝安琪(Kay Tse)**第 68 支派台作品**。單曲於 2018 年 11 月 8 日中午派至香港各大電台,並同步在各大串流平台上架。 歌曲的編曲增添流行元素,並且加入新的旋律,卻有不同的演繹。 時間點則是浦銘心與藍定凌結婚數年後,浦銘心居然與前夫董折藕斷絲連,而好男人形象的藍定凌居然全數忍受。 謝安琪和古天樂這次的合作,亦受到樂迷和傳媒的廣泛關注,多份報章及其他媒體均有大量報導這首歌。有趣的是,兩位演唱人亦在當年被票選為叱咤樂壇流行榜「我最喜愛的男歌手」及「我最喜愛的女歌手」。 ## 曲目版本 **一個女人 和浴室** 1. * 作曲:阿 Bert * 作詞:黃偉文 * 編曲:Jerald * 監製:麥浚龍、Jerald **(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 1. * 作曲:阿 Bert * 作詞:黃偉文 * 編曲:Ted Lo * 監製:麥浚龍、Jerald ## 獲獎紀錄 **一個女人 和浴室** * 第四十一屆十大中文金曲 - 十大金曲獎 第七位 * Yahoo! 搜尋人氣大獎 2018 - 人氣歌曲 * 2018 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 - 專業推介叱吒十大 第二位 **(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 * 新城勁爆頒獎禮 2018 - 勁爆合唱歌曲 * 2019 年度 KKBOX 點播次數排行榜 - 年度本地單曲榜 第九位 ## 音樂錄影帶 (MV) ### 官方 MV 觀看次數 **一個女人 和浴室** **(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 ## 派台成績 **一個女人 和浴室** ### 叱吒 903 專業推介 走勢 合共上榜 12 周。此外,截至第 47 周時非官方播放次數統計達 199 (-5) 次,位列 2018 年播放率第 2 位。 * 註:括號為調整的播放率 ### 香港電台第二台 中文歌曲龍虎榜 走勢 合共上榜 8 周。 **(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 ### 叱吒 903 專業推介 走勢 ### 新城勁爆本地榜 走勢 ## 線上音樂商店派台成績 **一個女人 和浴室** 〈一個女人 和浴室〉於 2018 年 8 月 28 日派往 iTunes 及 KKBOX。 ### KKBOX 本地單曲日榜 Top 100 ### KKBOX 本地年度單曲累積榜 Top 100 統計時段為 2017 年 12 月 1 日至 2018 年 11 月 30 日,榜上位置為第 51 位。 統計時段為 2018 年 12 月 1 日至 2019 年 11 月 30 日,榜上位置為第 78 位。 ### Spotify 播放次數 播放次數逾 180 萬。 **(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 〈(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於 2018 年 11 月 8 日派往 iTunes 及 KKBOX。 ### KKBOX 本地單曲日榜 Top 100 ### KKBOX 本地年度單曲累積榜 Top 100 統計時段為 2017 年 12 月 1 日至 2018 年 11 月 30 日,榜上位置為第 84 位。 統計時段為 2018 年 12 月 1 日至 2019 年 11 月 30 日,榜上位置為第 9 位。 ### Spotify 播放次數 播放次數逾 210 萬。 ## 各傳媒流行周榜之最高位置 **一個女人 和浴室** **(一個男人) 一個女人 和浴室** * **粗體** 表示 冠軍歌 * **\*** 表示 尚在榜上 * x 表示 無派往該台 ## 參考資料
null
14,208
2023-04-27T07:06:20Z
73,593,070
(一個男人)_一個女人_和浴室
7,011,798
<p>《<b>(了解得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b>》(韓語:<span lang="ko">(아는 건 별로 없지만) 가족입니다</span>,英語:<span lang="en"><i>My Unfamiliar Family</i></span>),為韓國tvN於2020年6月1日起播出的月火連續劇,由《請輸入檢索詞WWW》的權榮日導演與《鄰家花美男》的金恩貞作家合作打造。此劇講述有些人因為是家人,卻因為太親近而無法共享秘密;有些人不是家人,卻因為緣分以及特殊情感變成了家人,即敘述「像家人一樣的外人」、「像外人一樣的家人」之間產生誤會,爾後不斷磨合以理解的故事。</p><p>台灣由愛奇藝台灣站、friDay影音自2020年6月2日起首播,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由愛奇藝與Viu自2020年6月2日起播出。 </p> <h2><span id=".E6.BC.94.E5.93.A1.E9.99.A3.E5.AE.B9"></span><span id="演員陣容">演員陣容</span></h2> <h3><span id=".E4.B8.BB.E8.A6.81.E4.BA.BA.E7.89.A9"></span><span id="主要人物">主要人物</span></h3> <h3><span id=".E6.81.A9.E7.86.99.E5.91.A8.E9.82.8A.E4.BA.BA.E7.89.A9"></span><span id="恩熙周邊人物">恩熙周邊人物</span></h3> <h3><span id=".E6.81.A9.E7.8F.A0.E5.91.A8.E9.82.8A.E4.BA.BA.E7.89.A9"></span><span id="恩珠周邊人物">恩珠周邊人物</span></h3> <h3><span id=".E7.87.A6.E8.B5.AB.E5.91.A8.E9.82.8A.E4.BA.BA.E7.89.A9"></span><span id="燦赫周邊人物">燦赫周邊人物</span></h3> <h3><span id=".E5.B0.9A.E9.8C.AB.E5.91.A8.E9.82.8A.E4.BA.BA.E7.89.A9"></span><span id="尚錫周邊人物">尚錫周邊人物</span></h3> <h3><span id=".E7.9C.9F.E6.B7.91.E5.91.A8.E9.82.8A.E4.BA.BA.E7.89.A9"></span><span id="真淑周邊人物">真淑周邊人物</span></h3> <h2><span id=".E5.8E.9F.E8.81.B2.E5.B8.B6"></span><span id="原聲帶">原聲帶</span></h2> <ul><li>Part.1(發行日期:2020年6月9日)</li></ul><ul><li>Part.2(發行日期:2020年6月16日)</li></ul><ul><li>Part.3(發行日期:2020年6月30日)</li></ul><ul><li>Part.4(發行日期:2020年7月7日)</li></ul><ul><li>Part.5(發行日期:2020年7月20日)</li></ul><ul><li>OST(發行日期:2020年7月21日)</li></ul><h3><span id=".E5.85.B6.E4.BB.96.E6.90.AD.E9.85.8D.E6.AD.8C.E6.9B.B2"></span><span id="其他搭配歌曲">其他搭配歌曲</span></h3> <ul><li>台灣衛視中文台版本 <ul><li>片頭曲:連晨翔《走遠了》</li> <li>片尾曲:青峰《一點點》</li></ul></li></ul><h2><span id=".E6.94.B6.E8.A6.96.E7.8E.87"></span><span id="收視率">收視率</span></h2> <p><small> </small></p><small></small><ul><small></small><li><small>收視最低的集數以<span><b>藍色</b></span>表示,收視最高的集數以<span><b>紅色</b></span>表示,而空格則表示該集的收視沒有相關數據。</small></li></ul><h2><span id=".E5.90.8C.E6.99.82.E6.AE.B5.E7.AB.B6.E7.88.AD.E4.BD.9C.E5.93.81"></span><span id="同時段競爭作品">同時段競爭作品</span></h2> <ul><li>KBS2 月火連續劇:《Born Again》、《他就是那傢伙》</li> <li>MBC 月火連續劇:《一起吃晚餐嗎?》</li> <li>SBS 月火連續劇:《Good Casting》</li> <li>JTBC 月火連續劇:《宵夜男女》、《模範刑警》</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韓國tvN官方網站<span title="韓語">(韓文)</span></li> <li>了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DA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韓語">(韓文)</span></li> <li><span></span> 在Netflix上觀看《了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span>(因版權限制,本節目可能僅在部分地區上架。)</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2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0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25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2892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201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7/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59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6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39100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72.130 1 -total 31.19% 147.244 2 Template:Infobox 27.60% 130.312 1 Template:Infobox_Television 25.14% 118.680 22 Template:Navbox 17.78% 83.961 1 Template:Lang-ko 11.74% 55.405 1 Template:Reflist 11.50% 54.277 3 Template:電視節目的變遷 10.34% 48.820 3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7.74% 36.566 1 Template:Br_separated_entries 7.50% 35.418 1 Template:Cite_news -->
《 **(了解得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韓語:(아는 건 별로 없지만) 가족입니다,英語:_My Unfamiliar Family_),為韓國 tvN 於 2020 年 6 月 1 日起播出的月火連續劇,由《請輸入檢索詞 WWW》的權榮日導演與《鄰家花美男》的金恩貞作家合作打造。此劇講述有些人因為是家人,卻因為太親近而無法共享秘密;有些人不是家人,卻因為緣分以及特殊情感變成了家人,即敘述「像家人一樣的外人」、「像外人一樣的家人」之間產生誤會,爾後不斷磨合以理解的故事。 台灣由愛奇藝台灣站、friDay 影音自 2020 年 6 月 2 日起首播,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由愛奇藝與 Viu 自 2020 年 6 月 2 日起播出。 ## 演員陣容 ### 主要人物 ### 恩熙周邊人物 ### 恩珠周邊人物 ### 燦赫周邊人物 ### 尚錫周邊人物 ### 真淑周邊人物 ## 原聲帶 * Part.1(發行日期:2020 年 6 月 9 日) * Part.2(發行日期:2020 年 6 月 16 日) * Part.3(發行日期:2020 年 6 月 30 日) * Part.4(發行日期:2020 年 7 月 7 日) * Part.5(發行日期:2020 年 7 月 20 日) * OST(發行日期:2020 年 7 月 21 日) ### 其他搭配歌曲 * 台灣衛視中文台版本 * 片頭曲:連晨翔《走遠了》 * 片尾曲:青峰《一點點》 ## 收視率 * 收視最低的集數以**藍色**表示,收視最高的集數以**紅色**表示,而空格則表示該集的收視沒有相關數據。 ## 同時段競爭作品 * KBS2 月火連續劇:《Born Again》、《他就是那傢伙》 * MBC 月火連續劇:《一起吃晚餐嗎?》 * SBS 月火連續劇:《Good Casting》 * JTBC 月火連續劇:《宵夜男女》、《模範刑警》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韓國 tvN 官方網站(韓文) * 了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 - DA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韓文) * 在 Netflix 上觀看《了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因版權限制,本節目可能僅在部分地區上架。)
null
17,051
2023-05-05T15:03:55Z
74,207,523
(了解得不多也無妨)_是一家人
7,327,692
<p><b>亞苄基丙酮三羰基鐵</b>是一種有機鐵化合物,化學式為(C<sub>6</sub>H<sub>5</sub>CH=CHC(O)CH<sub>3</sub>)Fe(CO)<sub>3</sub>,可簡寫為(bda)Fe(CO)<sub>3</sub>,這種紅色固體是Fe(CO)<sub>3</sub>單元的轉移試劑。</p><p>它可由Fe<sub>2</sub>(CO)<sub>9</sub>和亞苄基丙酮反應製得。它可以和路易斯鹼形成加合物,反應過程中bda配體不會被取代。</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ul><li><cite class="citation journal">Alcock, N. W.; Richards, C. J.; Thomas, S. E. Preparation of Tricarbonyl(η<sup>4</sup>-vinylketene)iron(0) Complexes from Tricarbonyl(ε<sup>4</sup>-vinyl ketone)iron(0) Complexes and Their Subsequent Conversion to Tricarbonyl(ε<sup>4</sup>-vinylketenimine)iron(0) Complexes. Organometallics. 1991, <b>10</b>: 231–238. <span title="數位物件識別號">doi:10.1021/om00047a054</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4%BA%9A%E8%8B%84%E5%9F%BA%E4%B8%99%E9%85%AE%E4%B8%89%E7%BE%B0%E5%9F%BA%E9%93%81&amp;rft.atitle=Preparation+of+Tricarbonyl%28%CE%B7%3Csup%3E4%3C%2Fsup%3E-vinylketene%29iron%280%29+Complexes+from+Tricarbonyl%28%CE%B5%3Csup%3E4%3C%2Fsup%3E-vinyl+ketone%29iron%280%29+Complexes+and+Their+Subsequent+Conversion+to+Tricarbonyl%28%CE%B5%3Csup%3E4%3C%2Fsup%3E-vinylketenimine%29iron%280%29+Complexes&amp;rft.date=1991&amp;rft.genre=article&amp;rft.jtitle=Organometallics&amp;rft.pages=231-238&amp;rft.volume=10&amp;rft_id=info%3Adoi%2F10.1021%2Fom00047a054&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journal"><span> </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6 Cached time: 2023050423423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3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0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64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574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78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33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8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35399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61.702 1 -total 58.16% 152.212 1 Template:Chembox 28.34% 74.176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20.32% 53.178 1 Template:Reflist 19.13% 50.062 1 Template:Chembox_Properties 17.75% 46.452 3 Template:Cite_journal 17.24% 45.125 1 Template:Iron_compounds 15.79% 41.316 1 Template:Navbox 9.48% 24.804 1 Template:Convert 8.99% 23.516 11 Template:Chembox_CASCheck -->
**亞苄基丙酮三羰基鐵**是一種有機鐵化合物,化學式為 (C6H5CH=CHC(O)CH3)Fe(CO)3,可簡寫為 (bda) Fe (CO)3,這種紅色固體是 Fe (CO)3 單元的轉移試劑。 它可由 Fe2(CO)9 和亞苄基丙酮反應製得。它可以和路易斯鹼形成加合物,反應過程中 bda 配體不會被取代。 ##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 Alcock, N. W.; Richards, C. J.; Thomas, S. E. Preparation of Tricarbonyl(η4-vinylketene)iron(0) Complexes from Tricarbonyl(ε4-vinyl ketone)iron(0) Complexes and Their Subsequent Conversion to Tricarbonyl(ε4-vinylketenimine)iron(0) Complexes. Organometallics. 1991, **10**: 231–238. doi:10.1021/om00047a054.
null
2,828
2023-04-16T12:33:26Z
63,583,548
(亚苄基丙酮)三羰基铁
238,666
<p class="mw-empty-elt"> </p> <p><b>家人</b>(由於電腦缺字又經常被寫作「革家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的一個少數民族族群,使用語言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亻革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𱎼</span>家話,他們沒有文字。自稱是上古傳說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後代,是一個有待識別的民族。 </p><p>中央電視台的《探索·發現》欄目在2002年作過一次<span title="字符描述:⿰亻革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𱎼</span>家人專題節目,較為詳細的介紹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亻革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𱎼</span>家人的起源、歷史發展以及民俗風情,<span title="字符描述:⿰亻革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𱎼</span>家人遂開始為世人所關注。 </p> <h2><span id=".E5.88.86.E5.B8.83"></span><span id="分布">分布</span></h2> <p><span title="字符描述:⿰亻革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𱎼</span>家人居住在貴州省清水江沿岸,<span title="字符描述:⿰亻革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𱎼</span>家人人口約有5萬人,主要分布在黔東南的黃平、凱里、關嶺,其中黃平縣境內約有2萬多人,占全部<span title="字符描述:⿰亻革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𱎼</span>家人的一半多,是最集中的一個縣,黃平的重安鎮、凱里的龍場鎮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亻革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𱎼</span>家人的聚居區。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2><span id=".E6.89.8B.E5.B7.A5.E8.89.BA.E3.80.81.E6.9C.8D.E9.A5.B0"></span><span id="手工艺、服饰">手工藝、服飾</span></h2> <h3><span id=".E9.A5.B0.E7.89.A9"></span><span id="饰物">飾物</span></h3> <h3><span id=".E8.9C.A1.E6.9F.93"></span><span id="蜡染">蠟染</span></h3> <p>蠟染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亻革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𱎼</span>家人的文物繼承。<span title="字符描述:⿰亻革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𱎼</span>家人沒有自己的文字,於是他們採取了用蠟染圖畫表示文字的辦法。漸漸形成了一種文化風俗。 </p> <h2><span id=".E8.8A.82.E6.97.A5"></span><span id="节日">節日</span></h2> <p>在<span title="字符描述:⿰亻革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𱎼</span>家人祭祖的儀式中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射發達鳥。發達鳥是一隻具有女性特徵的大鳥,畫在紙上,青年男子去射,射到到嘴巴預示子孫能說會道,射到乳房預示豐衣足食,射到陰部預示子孫滿堂。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羿</li> <li>東家人</li> <li>苗族</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4 Cached time: 2023050410123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18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4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71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253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2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3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53588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32.091 1 -total 72.16% 95.318 9 Template:Navbox 37.95% 50.127 1 Template:中华民族 21.19% 27.994 1 Template:Infobox_Ethnic_group 18.12% 23.938 1 Template:Infobox 15.93% 21.047 1 Template:全局僻字 15.65% 20.676 1 Template:CJK-New-Char 13.63% 17.999 1 Template:Hatnote 13.26% 17.521 5 Template:Link-en 10.11% 13.360 8 Template:僻字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238666-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4101231 and revision id 76692238.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家人**(由於電腦缺字又經常被寫作「革家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的一個少數民族族群,使用語言為𱎼家話,他們沒有文字。自稱是上古傳說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後代,是一個有待識別的民族。 中央電視台的《探索・發現》欄目在 2002 年作過一次𱎼家人專題節目,較為詳細的介紹了𱎼家人的起源、歷史發展以及民俗風情,𱎼家人遂開始為世人所關注。 ## 分布 𱎼家人居住在貴州省清水江沿岸,𱎼家人人口約有 5 萬人,主要分布在黔東南的黃平、凱里、關嶺,其中黃平縣境內約有 2 萬多人,占全部𱎼家人的一半多,是最集中的一個縣,黃平的重安鎮、凱里的龍場鎮是𱎼家人的聚居區。 ## 歷史 ## 手工藝、服飾 ### 飾物 ### 蠟染 蠟染是𱎼家人的文物繼承。𱎼家人沒有自己的文字,於是他們採取了用蠟染圖畫表示文字的辦法。漸漸形成了一種文化風俗。 ## 節日 在𱎼家人祭祖的儀式中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射發達鳥。發達鳥是一隻具有女性特徵的大鳥,畫在紙上,青年男子去射,射到到嘴巴預示子孫能說會道,射到乳房預示豐衣足食,射到陰部預示子孫滿堂。 ## 參見 * 羿 * 東家人 * 苗族 ## 外部連結
null
2,207
2023-05-04T04:53:04Z
76,692,238
(亻革)家人
3,772,696
<p>《<b>(你讓我)神魂顛倒</b>》(英語:<i>(You Drive Me) Crazy</i>),是美國女歌手布蘭妮·斯皮爾斯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她的首張錄音室專輯《愛的初告白》。於1999年8月23日由Jive唱片作為專輯的第3支單曲發行。歌曲是電影《令我瘋狂》(<i>Drive Me Crazy</i>)的原聲帶。《(你讓我)神魂顛倒》是一首受到R&amp;B和搖滾樂風格影響的青少年流行樂。歌曲獲得了樂界的好評,評論稱讚了歌曲的簡單,並認為歌曲類似於布蘭妮的首支單曲《愛的初告白》。 </p><p>《(你讓我)神魂顛倒》取得了一定的商業成功,歌曲在全球17個國家進入了單曲榜前10名。而在英國,這是布蘭妮的3首歌曲進入單曲榜前5名的歌曲。歌曲獲得了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的第10名,並在比利時瓦隆地區單曲榜奪冠。歌曲的音樂錄影帶由Nigel Dick導演,在音樂錄影帶中,布蘭妮扮演一位舞蹈俱樂部的女服務生,並和其他的女服務生共舞。為了宣傳單曲,布蘭妮於1999年MTV歐洲音樂大獎和1999年告示牌音樂大獎表演了歌曲,而這首歌曲在布蘭妮的5次巡演均為演出歌單中的歌曲。 </p> <h2><span id=".E6.9B.B2.E7.9B.AE.E5.88.97.E8.A1.A8"></span><span id="曲目列表">曲目列表</span></h2> <h2><span id=".E6.A6.9C.E5.8D.95"></span><span id="榜单">榜單</span></h2> <h2><span id=".E9.94.80.E5.94.AE.E8.AE.A4.E8.AF.81"></span><span id="销售认证">銷售認證</span></h2> <h2><span id=".E5.8F.91.E8.A1.8C.E5.8E.86.E5.8F.B2"></span><span id="发行历史">發行歷史</span></h2> <p><br></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D.A5.E6.BA.90"></span><span id="参考来源">參考來源</span></h2>
《**(你讓我) 神魂顛倒**》(英語:_(You Drive Me) Crazy_),是美國女歌手布蘭妮・斯皮爾斯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她的首張錄音室專輯《愛的初告白》。於 1999 年 8 月 23 日由 Jive 唱片作為專輯的第 3 支單曲發行。歌曲是電影《令我瘋狂》(_Drive Me Crazy_)的原聲帶。《(你讓我) 神魂顛倒》是一首受到 R&B 和搖滾樂風格影響的青少年流行樂。歌曲獲得了樂界的好評,評論稱讚了歌曲的簡單,並認為歌曲類似於布蘭妮的首支單曲《愛的初告白》。 《(你讓我) 神魂顛倒》取得了一定的商業成功,歌曲在全球 17 個國家進入了單曲榜前 10 名。而在英國,這是布蘭妮的 3 首歌曲進入單曲榜前 5 名的歌曲。歌曲獲得了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的第 10 名,並在比利時瓦隆地區單曲榜奪冠。歌曲的音樂錄影帶由 Nigel Dick 導演,在音樂錄影帶中,布蘭妮扮演一位舞蹈俱樂部的女服務生,並和其他的女服務生共舞。為了宣傳單曲,布蘭妮於 1999 年 MTV 歐洲音樂大獎和 1999 年告示牌音樂大獎表演了歌曲,而這首歌曲在布蘭妮的 5 次巡演均為演出歌單中的歌曲。 ## 曲目列表 ## 榜單 ## 銷售認證 ## 發行歷史 ## 參考來源
null
20,323
2023-05-05T12:20:23Z
75,872,082
(你让我)神魂颠倒
7,806,587
<p><b>二(三氟乙酸)碘苯</b>, 化學式 <span>C<span><br>6</span>H<span><br>5</span>I(OCOCF<span><br>3</span>)<span><br>2</span></span>,是一種<span data-orig-title="超价碘化合物"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ypervalent iodine"><span>超價碘化合物</span></span>,用作有機化學試劑。在酸性條件下,二(三氟乙酸)碘苯可以引起霍夫曼降解反應。</p> <h2><span id=".E5.88.B6.E5.A4.87"></span><span id="制备">製備</span></h2> <p>所有的芳基<span data-orig-title="超价碘化合物"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ypervalent iodine"><span>超價碘化合物</span></span>都是從碘苯開始合成的。二(三氟乙酸)碘苯可以通過碘苯和三氟過氧乙酸與三氟乙酸的混合物反應而成。這個方法類似<span data-orig-title="二(乙酸)碘苯"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acetoxyiodo)benzene"><span>二(乙酸)碘苯</span></span>的製備方法。</p> <dl><dd></dd></dl><p>它也可以由二(乙酸)碘苯和三氟乙酸加熱反應而成:</p> <dl><dd></dd></dl><h2><span id=".E7.94.A8.E5.A4.84"></span><span id="用处">用處</span></h2> <p>二(三氟乙酸)碘苯可以把腙轉化成重氮化合物,可用於巴頓–凱洛格反應。它也可以把縮硫醛轉化成對應的羰基化合物。 </p> <h3><span id=".E9.9C.8D.E5.A4.AB.E6.9B.BC.E9.99.8D.E8.A7.A3.E5.8F.8D.E5.BA.94"></span><span id="霍夫曼降解反应">霍夫曼降解反應</span></h3> <p>霍夫曼降解反應是醯胺通過異氰酸酯中間體脫羰成胺的反應。這個反應通常在強鹼性環境下發生。</p> <dl><dd><dl><dd></dd></dl></dd></dl><p>使用超價碘化合物可以使該反應在弱酸性條件下發生。《有機合成》中發表的一個例子是由環丁基甲酸合成的環丁基甲醯胺轉化成環丁胺的反應。反應產生的伯胺以三氟乙酸鹽的形式存在,可以通過將其轉化成鹽酸鹽來純化。</p> <dl><dd><dl><dd></dd></dl></dd></d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2 Cached time: 2023050423301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2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7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98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266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292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25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80006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68.196 1 -total 64.00% 171.648 1 Template:Chembox 31.67% 84.940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21.68% 58.140 1 Template:Reflist 15.80% 42.371 2 Template:Cite_book 10.09% 27.049 1 Template:Chembox_Hazards 9.26% 24.828 11 Template:Chembox_CASCheck 8.15% 21.850 1 Template:Chembox_Properties 6.06% 16.239 64 Template:Chembox_entry 5.76% 15.444 1 Template:Chem -->
**二 (三氟乙酸) 碘苯**, 化學式 C 6H 5I(OCOCF 3) 2,是一種超價碘化合物,用作有機化學試劑。在酸性條件下,二 (三氟乙酸) 碘苯可以引起霍夫曼降解反應。 ## 製備 所有的芳基超價碘化合物都是從碘苯開始合成的。二 (三氟乙酸) 碘苯可以通過碘苯和三氟過氧乙酸與三氟乙酸的混合物反應而成。這個方法類似二 (乙酸) 碘苯的製備方法。   : 它也可以由二 (乙酸) 碘苯和三氟乙酸加熱反應而成:   : ## 用處 二 (三氟乙酸) 碘苯可以把腙轉化成重氮化合物,可用於巴頓–凱洛格反應。它也可以把縮硫醛轉化成對應的羰基化合物。 ### 霍夫曼降解反應 霍夫曼降解反應是醯胺通過異氰酸酯中間體脫羰成胺的反應。這個反應通常在強鹼性環境下發生。   : : 使用超價碘化合物可以使該反應在弱酸性條件下發生。《有機合成》中發表的一個例子是由環丁基甲酸合成的環丁基甲醯胺轉化成環丁胺的反應。反應產生的伯胺以三氟乙酸鹽的形式存在,可以通過將其轉化成鹽酸鹽來純化。   : : ## 參考資料
null
4,920
2023-04-16T12:34:04Z
69,824,344
(双(三氟乙酰氧基)碘)苯
6,094,231
<p><b>(G)I-DLE</b>(韓語:<span lang="ko">(여자)아이들</span>;日語:<span lang="ja">ジー・アイドゥル</span>)是韓國Cube娛樂旗下的女子音樂組合,2018年5月2日以首張迷你專輯《I am》主打曲《LATATA》出道。2021年8月14日穗珍離團後,現任成員為薇娟、Minnie、小娟、雨琦及舒華,並由小娟擔任隊長。 </p> <h2><span id=".E5.9C.98.E9.AB.94.E8.B3.87.E6.96.99"></span><span id="團體資料">團體資料</span></h2> <h3><span id=".E5.9C.98.E5.90.8D"></span><span id="團名">團名</span></h3> <p>團名寫法為「(G)I-DLE」(<span lang="ko">(여자)아이들</span>),發音省略括號內文字,讀法為「I-DLE」,但是使用非韓語時G則會發音。 團名由代表女孩的「<span lang="ko">여자</span>、G、女」,英文個人的 「<span lang="ko">아이</span>、I、孩子」,韓文複數的「<span lang="ko">들</span>、DLE、們」組成,意味著擁有獨特個性的「六」人所組成的團體。</p> <h3><span id=".E5.9C.98.E5.BE.BD.E3.80.81.E6.89.8B.E5.8B.A2"></span><span id="團徽、手勢">團徽、手勢</span></h3> <p>團徽結合英文的「I」及韓文的「<span lang="ko">들</span>」,有著將各位不同個性的女孩聚集起來的意義。口號為「1、2,I!大家好,我們是I-DLE!」,代表手勢是用拇指比成英文字母小寫的「i」,再兩手倒扣合在一起,比成大寫的「I」。</p> <h3><span id=".E6.87.89.E6.8F.B4.E8.89.B2.E3.80.81.E6.87.89.E6.8F.B4.E7.89.A9"></span><span id="應援色、應援物">應援色、應援物</span></h3> <p>官方應援色為NEON RED(<span> </span>,Pantone 185C)與CHIC VIOLET(<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5445015"><span> </span>,Pantone 2597C)。</p><p>官方手燈造型為熱氣球般的水晶罩,以(G)I-DLE的標識設計的城堡,手燈一共可以閃爍三種顏色,分別是白色以及應援雙色。</p> <h3><span id=".E5.AE.98.E6.96.B9.E7.B2.89.E7.B5.B2.E5.90.8D"></span><span id="官方粉絲名">官方粉絲名</span></h3> <p>官方粉絲名為「<span lang="en">Neverland</span>(<span lang="ko">네버랜드</span>)」,在2018年10月29日透過V Live直播選出,意思是童話彼得潘裡的虛構之島,待在島上的小朋友會停止長大。</p> <h2><span id=".E6.88.90.E5.93.A1.E8.B3.87.E6.96.99"></span><span id="成員資料">成員資料</span></h2> <ul><li>姓名<b>粗體</b>為隊長</li></ul><h3><span id=".E9.9F.93.E5.9C.8B.E9.9F.B3.E6.A8.82.E8.91.97.E4.BD.9C.E6.AC.8A.E5.8D.94.E6.9C.83.E4.B9.8B.E7.99.BB.E8.A8.98.E7.B7.A8.E8.99.9F"></span><span id="韓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之登記編號">韓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之登記編號</span></h3> <ul><li><b>依照登記順序排序</b></li></ul><h3><span id=".E5.9C.98.E9.AB.94.E6.B4.BB.E5.8B.95.E6.99.82.E5.BA.8F.E8.A1.A8"></span><span id="團體活動時序表">團體活動時序表</span></h3> <h2><span id=".E7.B6.93.E6.AD.B7"></span><span id="經歷">經歷</span></h2> <h3><span id=".E5.87.BA.E9.81.93.E5.89.8D"></span><span id="出道前">出道前</span></h3> <p><b>薇娟</b> </p><p>2010至2015年,曾在YG娛樂練習5年,是與大型女團企劃BLACKPINK 同期練習生,離開後於歌唱學院學習音樂。2016年,9月曾與林瑟雍公演,12月曾參與林瑟雍演唱會。 2017年,7月參與《YOU》Cover。參加Cube面試時,表演是吉他自彈自唱、舞蹈。 2018年,2月參與《Missing You》、《Love Scenario》Cover, 3月參與《Try》、《First Love》Cover。</p><p><b>Minnie</b> </p><p>曾於泰國Grammy Vocal Studio (Gvocal) 學習唱歌 ,也曾於泰國學習四年中文。 2014年,9月參加Cube Star World Audition 泰國站,表演是鋼琴自彈自唱英文流行曲。 2016年,11月曾參與田小娟的公演舞台。 2017年,6月參與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6月演唱Line Friends的兒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 11月參與Line Friends的《Dance Party》英文專輯。 2018年,2月參與《Missing You》、《Love Scenario》Cover, 3月參與《Try》、《First Love》Cover。 </p><p><b>穗珍</b> </p><p>曾於Modern K實用音樂學院學習唱歌,於舞蹈學院學習跳舞,並考進韓國藝術高中。2015年,曾是DN娛樂旗下女團VIVIDIVA(비비디바)的預備成員,以藝名N.NA參與出道前活動,但她和成員KANA於出道前離開,該團現已解散。高中三年級時,參加Cube面試,表演是唱BoA《No.1》,跳Red Velvet《Dumb Dumb》舞蹈。2016年進入Cube。</p><p><b>小娟</b> </p><p>2014年1月,參加Cube面試時,表演是唱G-Dragon的《This Love》、Rap、舞蹈。2016年,1月出演《PRODUCE 101》,7月出演《Unpretty Rapstar 3》,12月簽訂正式藝人合約。2017年11月,以Solo歌手出道。 </p><p><b>雨琦</b> </p><p>2015年,參加Cube Star World Audition 北京站,表演是跳CLC《變得漂亮》舞蹈、唱鄧紫棋《泡沫》。 2017年,6月參與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2018年,2月參與《世上的溫度》影片。</p><p><b>舒華</b> </p><p>2015年,曾參與AF娛樂的Dance Cover。2016年,4月參加Cube Star World Audition,表演是Free Style舞蹈、唱歌。2017年,6月參與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 9月與柳善皓共同出演10cm的《PET》MV、花絮影音。</p> <h3><span id="2018.E5.B9.B4"></span><span id="2018年">2018年</span></h3> <dl><dt>出道計劃</dt></dl><p>1月11日,新聞報導小娟將加入新女團。</p><p>3月22日,確定小娟加入新女團,已完成專輯封面拍攝。 首先於4月5日,公開團徽設計,再於4月7日公開社群帳號。 4月9日至4月13日,發布是次專輯中各成員的個人照以及團體照。</p><p>4月15日,首次全體公開活動,於弘大街頭表演。</p> <dl><dt>迷你一輯《I am》、初一位</dt></dl><p>5月2日,韓國時間下午6點,公開首張迷你專輯《I am》全輯音源及主打《LATATA》,並於同日舉行出道Showcase,正式出道。</p><p>5月6日,出道曲《LATATA》首度進入音源榜Melon百名之內。同日在音樂節目《人氣歌謠》播放出道舞台後,隨即登上Naver TV熱門播放量第一名。 </p><p>5月9日,出道曲《LATATA》在美國、英國、法國、澳洲、比利時、加拿大、德國等 11 個國家的iTunes韓國流行音樂榜上都登上冠軍。</p><p>5月10日,出道專輯《I am》取得美國Billboard的「世界專輯榜」第7名。 5月15日,登頂美國iTunesK-Pop榜第1名。</p><p>5月16日,宣傳期間首度登上《Show Champion》一位候補。 </p><p>5月17日,《LATATA》MV點閱數突破1000萬。</p><p>5月18日,《I am》取得美國Billboard的「世界專輯榜」第5名,並連續兩週停留在Billboard世界專輯榜前10名。</p><p>5月22日,出道僅20天即在音樂節目《THE SHOW》奪下出道後首個一位。5月24日、29日接連取得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三個一位。</p> <dl><dt>首次回歸、首張數位單曲《HANN (Alone)》</dt></dl><p>8月1日,Cube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I-DLE正在加緊籌備新曲中,預計於8月中旬回歸。8月5日,官方社群帳號發布Whistle版本預告。</p><p>8月6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8月14日攜首張數位單曲回歸。</p><p>8月14日,韓國時間下午6點,公開首張數位單曲《HANN (Alone)》。 </p><p>8月16日,主打歌《HANN (Alone)》僅發表2天,MV點閱數即突破700萬,同日在Bugs、Genie和Olleh Music登上了冠軍寶座。</p><p>8月29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HANN (Alone)》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9月4日、6日接連取得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三個一位。</p> <dl><dt>跨界合作、「K/DA」企劃《POP/STARS》</dt></dl><p>11月3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麥迪遜·比爾、傑拉·伯恩斯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POP/STARS》,並於同日正式於英雄聯盟2018賽季全球總決賽的開幕舞台發表。</p> <h3><span id="2019.E5.B9.B4"></span><span id="2019年">2019年</span></h3> <dl><dt>《LATATA》MV破億</dt></dl><p>2月2日,《LATATA》MV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 2月26日,《LATATA》歷經9個月又24天,MV單頻道點閱數突破一億,為(G)I-DLE第一首破億MV。</p> <dl><dt>迷你二輯《I made》</dt></dl><p>2月6日,根據STARNEWS採訪結果,(G)I-DLE計畫於2月末左右開始回歸活動。目前新專輯製作已接近尾聲,在收尾階段。2月10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2月26日攜迷你二輯《I made》回歸,其中成員小娟參與大部份歌曲之作曲填詞,並收錄成員Minnie初次作曲填詞歌曲《Blow Your Mind》。</p><p>2月26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公開第二張迷你專輯《I made》全輯音源及主打《Senorita》,並於同日舉行回歸Showcase。</p><p>2月28日,迷你二輯《I made》登上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紐西蘭、澳洲等 22 個國家的iTunes K-pop專輯榜冠軍,主打歌《Senorita》 也在美國、英國、澳洲、奧地利等 19 個國家登上iTunes K-pop單曲榜冠軍。同日,主打歌《Senorita》在Bugs、Naver登上了冠軍寶座、Soribada拿下亞軍,另在其餘榜單上均在上游圈徘徊。</p><p>3月6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Senorita》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一個一位。3月7日,迷你二輯《I made》取得美國Billboard的「世界專輯榜」第5名。</p> <dl><dt>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dt></dl><p>6月13日,Cube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I-DLE確定於6月26日以數位單曲《Uh-Oh》回歸,並釋出將進行MV拍攝的消息。6月16日,官方社群帳號發布首波回歸預告照。</p><p>6月26日,韓國時間下午6點,公開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並於同日舉行回歸Showcase。</p><p>6月27日,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登上台灣、日本、澳洲、美國、加拿大、英國等 17 個國家Tunes K-pop單曲榜冠軍,另在哥斯大黎加、約旦、蒙古、瑞典及尼加拉瓜等 5 個國家拿下iTunes綜合歌曲榜冠軍。</p><p>7月2日,在音樂節目《THE SHOW》以主打歌《Uh-Oh》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一個一位。</p> <dl><dt>日本出道、日語迷你一輯《LATATA》</dt></dl><p>5月20日,日本官方網站宣布7月23日將在東京舉行日本出道Showcase,7月31日將正式發行日本出道迷你專輯《LATATA》。</p><p>7月29日,先行公開日本首張迷你專輯《LATATA》全輯音源,並於7月31正式發售實體專輯。</p> <dl><dt>《HANN (Alone)》MV破億</dt></dl><p>8月21日,《HANN (Alone)》MV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2019年10月7日,《HANN (Alone)》歷經1年1個月又23天,MV單頻道點閱數突破一億,為(G)I-DLE第二首破億MV。</p> <dl><dt>綜藝節目《Queendom》</dt></dl><p>8月29日,全員固定出演Mnet綜藝節目《Queendom》。</p> <dl><dt>首次粉絲見面會《Welcome to the NEVERLAND》</dt></dl><p>9月22日,(G)I-DLE舉行首次官方粉絲見面會。</p> <dl><dt>綜藝曲《LION》</dt></dl><p>10月25日,韓國時間中午12點,Mnet公開新曲《LION》音源。</p><p>10月31日,於《Queendom》決賽中公開《LION》舞台,引起廣大迴響,公開影片後12小時內便已吸引超過百萬人次觀看,並衝上YouTube發燒影片榜首,於韓國最大音源網站Melon逆襲回升至13名。</p><p>11月2日,Cube娛樂釋出《LION》MV預告。11月4日,於官方YouTube頻道公開《LION》MV。11月9日,《LION》MV點閱數突破1000萬。</p><p>11月12日,《LION》取得美國Billboard的「世界數位歌曲暢銷榜」第5名。</p> <dl><dt>跨界合作、「True Damage」企劃《GIANTS》</dt></dl><p>11月10日,成員小娟與美國歌手貝姬·G、<span data-orig-title="琪琪‧帕瑪"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语" data-foreign-title="Keke Palmer"><span>琪琪‧帕瑪</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Duckwrth"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语" data-foreign-title="Duckwrth"><span>Duckwrth</span></span> 和 Thutmose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GIANTS》,並於同日正式於英雄聯盟2019賽季全球總決賽的開幕舞台發表。</p> <h3><span id="2020.E5.B9.B4"></span><span id="2020年">2020年</span></h3> <dl><dt>首次巡迴演唱會《I-LAND》</dt></dl><p>1月23日,官方社群帳號公開了一張海報,宣布(G)I-DLE即將展開首次巡迴演唱會《2020 (G)I-DLE WORLD TOUR 'I-LAND : WHO AM I'》。</p> <dl><dt>迷你三輯《I trust》</dt></dl><p>2月18日,Cube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I-DLE正在準備新作品,目標是於3月中旬回歸,並釋出將進行MV拍攝的消息。</p><p>2月28日,Cube娛樂發布官方公告,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推遲世界巡迴演唱會,以及原定於3月的回歸計畫。</p><p>3月19日,Cube娛樂宣布(G)I-DLE預定於4月初回歸,目前新專輯製作已接近尾聲。</p><p>3月24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4月6日攜迷你三輯回歸。</p><p>4月6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公開第三張迷你專輯《I trust》全輯音源及主打《Oh my god》,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Showcase。7時,主打歌在Bugs、Genie、Naver登上了冠軍寶座,在 Melon、Soribada上也位居第4名與第8名。</p><p>4月7日,《Oh my god》僅發表24個小時,MV點閱數即突破1690萬,此外MV公開僅5個小時內便摘得韓國YouTube發燒影片首位,同時佔據了法國、美國等全世界 47 個國家的發燒影片首位。</p><p>4月8日,迷你三輯《I trust》登上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紐西蘭、加拿大、瑞典、芬蘭、巴西等 39 個國家的iTunes專輯榜冠軍,而在美國的流行樂專輯榜、iTunes K-pop專輯榜上,(G)I-DLE也成功雙雙奪冠。</p><p>4月10日,迷你三輯《I trust》登上 58 個國家的iTunes專輯榜冠軍,締造韓國女子音樂組合在該榜上獲得的冠軍數量新紀錄。</p><p>4月15日,迷你三輯《I trust》取得美國Billboard的「世界專輯榜」第4名,主打歌《Oh my god》在「世界單曲銷量榜」榮獲第3名, 另在Social 50 、新興藝人榜和即時熱門專輯銷量榜上,分別拿下第 17、25、81名。</p><p>4月16日,在音樂節目《M Countdown》以主打歌《Oh my god》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4月17日至19日接連取得一位,為自身首次三大無線電視台一位滿貫,宣傳期間獲得四個一位。</p> <dl><dt>《LATATA》英語版</dt></dl><p>5月15日,Cube娛樂在官方YouTube頻道公開《LATATA》英語版。</p> <dl><dt>線上演唱會《I-LAND》</dt></dl><p>6月5日,Cube娛樂在官方社交平台U CUBE發布官方聲明,(G)I-DLE將於7月5日舉辦線上演唱會,並同時取消原定之巡迴演唱會。</p> <dl><dt>第三張數位單曲《<b>i'M THE TREND</b>》</dt></dl><p>7月6日,Cube娛樂宣布(G)I-DLE將發行新歌,並公開預告海報,此次將以「Fan Song」的形式在7日發行,並無安排打歌行程。</p><p>7月7日,韓國時間下午6點,公開第三張數位單曲《i'M THE TREND》。</p> <dl><dt>《Oh my god》MV破億</dt></dl><p>7月9日,《Oh my god》MV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G)I-DLE第三首破億MV。</p> <dl><dt>首張單曲專輯《<b>DUMDi DUMDi</b>》</dt></dl><p>7月14日,Cube娛樂宣布,(G)I-DLE正在以八月初推出新專輯為目標做準備,也在16日於官方社群帳號釋出海報,17日確定於8月3日以首張單曲專輯回歸。</p><p>8月3日,韓國時間下午6點,公開首張單曲專輯《DUMDi DUMDi》全輯音源及同名主打,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Showcase。</p><p>8月5日,首張單曲專輯《DUMDi DUMDi》登上台灣、越南、智利、土耳其、芬蘭、葡萄牙、波蘭、烏克蘭、巴拿馬、澳門等 47 個國家iTunes Top Songs榜冠軍。</p><p>8月12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DUMDi DUMDi》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六個一位。</p> <dl><dt>跨界合作、「K/DA」企劃《The Baddest》、《More》</dt></dl><p>8月20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碧·米勒和 Wolftyla 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The Baddest》,此次為K/DA計畫的第二首單曲。</p><p>10月28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麥迪遜·比爾、傑拉·伯恩斯和劉柏辛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More》,此次為K/DA計畫的第三首單曲。</p> <dl><dt>第二次粉絲見面會《GBC in the NEVERLAND》</dt></dl><p>11月8日,(G)I-DLE舉行第二次官方粉絲線上見面會。</p> <h3><span id="2021.E5.B9.B4"></span><span id="2021年">2021年</span></h3> <dl><dt>迷你四輯《I burn》</dt></dl><p>2020年12月28日,官方社群帳號釋出回歸海報。</p><p>1月2日,Cube娛樂發布首波概念預告,並於7日釋出試聽影片,翌日接連公開兩支音樂錄影帶預告片,並於1月11日正式發行《I burn》的完整音源和聲歌手樂錄影帶。</p><p>1月11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公開第四張迷你專輯《I burn》全輯音源及主打《HWAA》,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Showcase。7時,主打歌《HWAA》在Melon、Genie、Bugs等音源榜登上了冠軍寶座。</p><p>1月13日,迷你四輯《I burn》登上荷蘭、芬蘭、墨西哥、俄羅斯、加拿大、墨西哥、紐西蘭等 51 個國家的iTunes專輯榜冠軍。</p><p>1月20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HWAA》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十個一位,突破自身紀錄。</p> <dl><dt>《Senorita》MV破億</dt></dl><p>2月28日,《Senorita》MV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為(G)I-DLE第四首破億MV。 </p> <dl><dt>成員穗珍暫停活動</dt></dl><p>3月4日,Cube娛樂發布官方聲明,宣布成員穗珍因霸凌疑雲暫停一切演藝活動,(G)I-DLE暫時以五人體制活動。</p> <dl><dt>第四張數位單曲《Last Dance (Prod. GroovyRoom)》</dt></dl><p>4月29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公開第四張數位單曲《Last Dance (Prod. GroovyRoom)》,成員穗珍因霸凌疑雲暫停活動而未參與歌曲的音源錄製。</p> <dl><dt>成員雨琦SOLO出道</dt></dl><p>5月7日,Cube娛樂宣布成員雨琦將於5月13日發行首張個人數位單曲《A Page》,同時公開了首波預告照。</p><p>5月13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成員雨琦公開首張個人數位單曲《A Page》全輯音源。</p> <dl><dt>成員小娟SOLO回歸</dt></dl><p>5月21日,Cube娛樂宣布成員小娟將於6月中旬SOLO回歸,進入了個人專輯的最後準備階段。</p><p>7月5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成員小娟公開首張個人迷你專輯《Windy》全輯音源及主打《BEAM BEAM》。</p> <dl><dt>成員穗珍離開團體</dt></dl><p>8月14日,Cube娛樂正式宣佈穗珍離開團體,未來團體將以五人體制活動,會繼續支持(G)I-DLE未來的活動。</p> <h3><span id="2022.E5.B9.B4"></span><span id="2022年">2022年</span></h3> <dl><dt>重新亮相</dt></dl><p>1月17日,(G)I-DLE參加了韓國2020杜拜博覽K-POP演唱會,經歷成員變動後,時隔5個月首次以五人形式上台演出,並由舒華接下原本穗珍負責的歌曲段落。</p> <dl><dt>《LION》MV破億</dt></dl><p>1月26日,《LION》MV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G)I-DLE第五首破億MV。</p> <dl><dt>正規一輯《I NEVER DIE》</dt></dl><p>2月17日,韓國媒體透露(G)I-DLE將在3月首次以五人體制回歸。 </p><p>2月23日,Cube娛樂宣布(G)I-DLE將於3月14日首次以五人體制攜正規一輯回歸。</p><p>3月14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公開首張正規專輯《I NEVER DIE》全輯音源及主打《TOMBOY》,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Showcase。</p><p>3月16日,正規一輯《I NEVER DIE》登上巴西、墨西哥、新加坡、泰國等 24 個國家的iTunes專輯榜冠軍。</p><p>3月19日,主打歌《TOMBOY》在Melon、Melon TOP100、Genie、Bugs、Flo等音源網站的實時榜單中登上了冠軍寶座,取得出道後首次Realtime All-Kill。</p><p>3月22日,在音樂節目《THE SHOW》以主打歌《TOMBOY》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八個一位。</p><p>3月24日,主打歌《TOMBOY》在Melon、Genie、FLO、VIBE、Bugs五大韓國音源榜上達成實時榜1位及日榜1位,取得出道後首次Perfect All-Kill,成為2022年第二首PAK歌曲。</p> <dl><dt>成員薇娟SOLO出道</dt></dl><p>4月6日,韓國媒體透露(G)I-DLE成員薇娟將在本月底發行首張個人專輯。</p><p>4月27日,韓國時間下午6時,成員薇娟公開首張個人迷你專輯《MY》全輯音源及主打《<span data-orig-title="Drive (薇娟歌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语" data-foreign-title="Drive (Miyeon song)"><span>Drive</span></span>》。</p> <dl><dt>《TOMBOY》MV破億</dt></dl><p>4月30日,《TOMBOY》歷經48天,MV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G)I-DLE第六首破億MV。</p> <dl><dt>《HWAA》MV破億</dt></dl><p>6月14日,《HWAA》MV點閱數突破一億,為(G)I-DLE第七首破億MV。 </p> <dl><dt>首場單獨世界巡迴演唱會〈JUST ME ( )I-DLE〉</dt></dl><p>〈2022 (G)I-DLE WORLD TOUR JUST ME ( )I-DLE〉,是未來將舉行的第一場世界巡迴演唱會,由韓國女子團體(G)I-DLE依他們的第一張正規專輯《I NEVER DIE》做策畫活動;本巡迴演唱會將於2022年6月18日在首爾以兩場演出開始,再依序到亞洲、北美的多個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待宣布的城市和國家舉行,到目前為止確定將有16場演出,而這也是他們自2018年出道以來首次單獨舉辦的演唱會。 </p> <dl><dt>《LATATA》MV破兩億</dt></dl><p>6月26日,《LATATA》MV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兩億次,成為(G)I-DLE首支破兩億MV。 </p> <dl><dt>迷你五輯《I love》</dt></dl><p>9月14日,公布第五張迷你專輯的名稱為《I love》。 </p><p>10月17日,《I love》發行,主打歌《Nxde》發表24個小時內,MV點閱數即突破2444萬。 </p><p>10月18日,主打歌《Nxde》在Melon、Melon TOP100、Genie、Bugs、Flo等音源網站的實時榜單中登上了冠軍寶座,取得該首歌首次Realtime All-Kill。 </p><p>10月19日,第五張迷你專輯《I love》登上法國、紐西蘭、新加坡、巴西、丹麥等40個國家的iTunes專輯榜冠軍。 </p><p>10月25日,主打歌《Nxde》在Melon、Genie、Flo、VIBE、Bugs五大韓國音源榜上達成實時榜1位和周榜1位及日榜1位,成為出道後第二首Perfect All-Kill歌曲,也成為K-pop史上第四個在同一年有兩首Perfect All-Kill主打歌的團體。 </p><p>10月30日,繼IU和BTS之後,(G)I-DLE以《TOMBOY》《Nxde》成為第三位有多首歌曲擁有至少100個Perfect All-Kill(實時榜單、日榜、周榜均為第一)的藝人,也是目前為止唯一達成此成績的女團。 </p><p>10月31日,主打歌《Nxde》在Melon周人氣獎獲得84.3分,是四代團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三首歌(《HWAA》《TOMBOY》《Nxde》)贏取Melon人氣獎,同時是2022年Melon周人氣獎的最高分數,超過太妍總分84.2的成績。 </p><p>11月1日,第五張迷你專輯《I love》在美國Billboard 200榜單中獲得第71位的成績。同時在Billboard Global 200榜單中新歌《Nxde》獲得第50位,在Billboard South Korea Songs《Nxde》排名第一,《TOMBOY》排在第19位的成績。 </p><p>11月3日,(G)I-DLE在YouTube上的所有官方音樂錄影帶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20億,是第四代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達到這一里程碑,同時也是YouTube上MV點擊量100M最多的第四代組合(共有7個MV)。除此之外在中國成為2022年女藝人銷售最高唱片紀錄,以940K的成績打破BLACKPINK830K的紀錄。 </p><p>(G)I-DLE成為今年唯一一個兩次獲得Circle Chart TRIPLE CROWN(數字、串流媒體、下載)的韓國組合,《TOMBOY》第十三周,《Nxde》第44周,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實現這一里程碑的第四代組合。 </p> <dl><dt>《Nxde》MV破億</dt></dl><p>11月4日,《Nxde》歷經17天,MV點閱數突破一億次,成為(G)I-DLE歷年來主打歌中最快破億的歌曲,為(G)I-DLE第八首破億MV。 </p><p>11月6日,(G)I-DLE在YouTube韓國音樂排行榜上獲得了三個四冠王(連續3周排名第一),同時占據了所有4個類別的榜首:熱門歌曲第一位《Nxde》,最佳藝術家第一位,趨勢視頻第一位《Nxde》,頂級音樂錄影帶第一位《Nxde》。 </p><p>12月7日,《Nxde》在Rolling Stone的Top 100 Best Song of 2022中排名第88位。 </p><p>12月12日,(G)I-DLE在Youtube達到1兆觀看,成為2022年第五個女團達成此成就。 </p> <h3><span id="2023.E5.B9.B4"></span><span id="2023年">2023年</span></h3> <p>1月6日,GENIE公佈2022年榜冠軍為(G)I-DLE《TOMBOY》,成為第八個GENIE歷年年榜冠軍的K-POP偶像組合。而《MY BAG》48位《Nxde》86位。</p><p>1月14日,參加2023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p> <dl><dt>《TOMBOY》MV破兩億</dt></dl><p>1月17日,《TOMBOY》成為(G)I-DLE第二個破兩億觀看的MV,也是單官方頻道首支破兩億的MV。 </p> <dl><dt>《Nxde》MV破兩億</dt></dl><p>4月17日,《Nxde》成為(G)I-DLE第三個破兩億觀看的MV,也是(G)I-DLE最快破兩億的MV,歷經6個月。 </p> <dl><dt>迷你六輯《I feel》</dt></dl><p>4月18日,(G)I-DLE公布第六張迷你專輯的名稱為《I feel》。 </p> <h2><span id=".E9.9F.B3.E6.A8.82.E4.BD.9C.E5.93.81"></span><span id="音樂作品">音樂作品</span></h2> <h2><span id=".E5.AA.92.E4.BD.93.E4.BD.9C.E5.93.81"></span><span id="媒体作品">媒體作品</span></h2> <h2><span id=".E5.BB.A3.E5.91.8A.E6.8B.8D.E6.91.84"></span><span id="廣告拍摄">廣告拍攝</span></h2> <h2><span id=".E6.BC.94.E5.94.B1.E6.9C.83.E5.8F.8A.E5.A4.A7.E5.9E.8B.E5.85.AC.E6.BC.94"></span><span id="演唱會及大型公演">演唱會及大型公演</span></h2> <h3><span id=".E6.BC.94.E5.94.B1.E6.9C.83"></span><span id="演唱會">演唱會</span></h3> <ul><li>(G)I-DLE ONLINE CONCERT I-LAND: WHO AM I(2020)</li> <li>JUST ME ( )I-DLE(2022年世界巡迴演唱會)</li> <li>I am FREE-TY (2023年世界巡迴演唱會)</li></ul><h2><span id=".E7.8D.8E.E9.A0.85"></span><span id="獎項">獎項</span></h2> <h3><span id=".E9.9F.B3.E6.A8.82.E7.AF.80.E7.9B.AE.E7.8D.8E.E9.A0.85"></span><span id="音樂節目獎項">音樂節目獎項</span></h3> <h3><span id=".E4.B8.BB.E8.A6.81.E9.9F.B3.E6.A8.82.E7.AF.80.E7.9B.AE.E6.A6.9C.E5.96.AE.E6.8E.92.E5.90.8D"></span><span id="主要音樂節目榜單排名">主要音樂節目榜單排名</span></h3> <h2><span id=".E5.82.99.E8.A8.BB.E8.88.87.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備註與參考資料">備註與參考資料</span></h2> <h3><span id=".E5.82.99.E8.A8.BB"></span><span id="備註">備註</span></h3> <h3><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3>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G)I-DLE**(韓語:(여자)아이들;日語:ジー・アイドゥル)是韓國 Cube 娛樂旗下的女子音樂組合,2018 年 5 月 2 日以首張迷你專輯《I am》主打曲《LATATA》出道。2021 年 8 月 14 日穗珍離團後,現任成員為薇娟、Minnie、小娟、雨琦及舒華,並由小娟擔任隊長。 ## 團體資料 ### 團名 團名寫法為「(G) I-DLE」((여자)아이들),發音省略括號內文字,讀法為「I-DLE」,但是使用非韓語時 G 則會發音。 團名由代表女孩的「여자、G、女」,英文個人的 「아이、I、孩子」,韓文複數的「들、DLE、們」組成,意味著擁有獨特個性的「六」人所組成的團體。 ### 團徽、手勢 團徽結合英文的「I」及韓文的「들」,有著將各位不同個性的女孩聚集起來的意義。口號為「1、2,I!大家好,我們是 I-DLE!」,代表手勢是用拇指比成英文字母小寫的「i」,再兩手倒扣合在一起,比成大寫的「I」。 ### 應援色、應援物 官方應援色為 NEON RED( ,Pantone 185C)與 CHIC VIOLET( ,Pantone 2597C)。 官方手燈造型為熱氣球般的水晶罩,以 (G) I-DLE 的標識設計的城堡,手燈一共可以閃爍三種顏色,分別是白色以及應援雙色。 ### 官方粉絲名 官方粉絲名為「Neverland(네버랜드)」,在 2018 年 10 月 29 日透過 V Live 直播選出,意思是童話彼得潘裡的虛構之島,待在島上的小朋友會停止長大。 ## 成員資料 * 姓名**粗體**為隊長 ### 韓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之登記編號 * **依照登記順序排序** ### 團體活動時序表 ## 經歷 ### 出道前 **薇娟** 2010 至 2015 年,曾在 YG 娛樂練習 5 年,是與大型女團企劃 BLACKPINK 同期練習生,離開後於歌唱學院學習音樂。2016 年,9 月曾與林瑟雍公演,12 月曾參與林瑟雍演唱會。 2017 年,7 月參與《YOU》Cover。參加 Cube 面試時,表演是吉他自彈自唱、舞蹈。 2018 年,2 月參與《Missing You》、《Love Scenario》Cover, 3 月參與《Try》、《First Love》Cover。 **Minnie** 曾於泰國 Grammy Vocal Studio (Gvocal) 學習唱歌 ,也曾於泰國學習四年中文。 2014 年,9 月參加 Cube Star World Audition 泰國站,表演是鋼琴自彈自唱英文流行曲。 2016 年,11 月曾參與田小娟的公演舞台。 2017 年,6 月參與 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6 月演唱 Line Friends 的兒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 11 月參與 Line Friends 的《Dance Party》英文專輯。 2018 年,2 月參與《Missing You》、《Love Scenario》Cover, 3 月參與《Try》、《First Love》Cover。 **穗珍** 曾於 Modern K 實用音樂學院學習唱歌,於舞蹈學院學習跳舞,並考進韓國藝術高中。2015 年,曾是 DN 娛樂旗下女團 VIVIDIVA (비비디바) 的預備成員,以藝名 N.NA 參與出道前活動,但她和成員 KANA 於出道前離開,該團現已解散。高中三年級時,參加 Cube 面試,表演是唱 BoA《No.1》,跳 Red Velvet《Dumb Dumb》舞蹈。2016 年進入 Cube。 **小娟** 2014 年 1 月,參加 Cube 面試時,表演是唱 G-Dragon 的《This Love》、Rap、舞蹈。2016 年,1 月出演《PRODUCE 101》,7 月出演《Unpretty Rapstar 3》,12 月簽訂正式藝人合約。2017 年 11 月,以 Solo 歌手出道。 **雨琦** 2015 年,參加 Cube Star World Audition 北京站,表演是跳 CLC《變得漂亮》舞蹈、唱鄧紫棋《泡沫》。 2017 年,6 月參與 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2018 年,2 月參與《世上的溫度》影片。 **舒華** 2015 年,曾參與 AF 娛樂的 Dance Cover。2016 年,4 月參加 Cube Star World Audition,表演是 Free Style 舞蹈、唱歌。2017 年,6 月參與 Rising Star Cosmetics 代言。 9 月與柳善皓共同出演 10cm 的《PET》MV、花絮影音。 ### 2018 年 **出道計劃** 1 月 11 日,新聞報導小娟將加入新女團。 3 月 22 日,確定小娟加入新女團,已完成專輯封面拍攝。 首先於 4 月 5 日,公開團徽設計,再於 4 月 7 日公開社群帳號。 4 月 9 日至 4 月 13 日,發布是次專輯中各成員的個人照以及團體照。 4 月 15 日,首次全體公開活動,於弘大街頭表演。 **迷你一輯《I am》、初一位** 5 月 2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點,公開首張迷你專輯《I am》全輯音源及主打《LATATA》,並於同日舉行出道 Showcase,正式出道。 5 月 6 日,出道曲《LATATA》首度進入音源榜 Melon 百名之內。同日在音樂節目《人氣歌謠》播放出道舞台後,隨即登上 Naver TV 熱門播放量第一名。 5 月 9 日,出道曲《LATATA》在美國、英國、法國、澳洲、比利時、加拿大、德國等 11 個國家的 iTunes 韓國流行音樂榜上都登上冠軍。 5 月 10 日,出道專輯《I am》取得美國 Billboard 的「世界專輯榜」第 7 名。 5 月 15 日,登頂美國 iTunesK-Pop 榜第 1 名。 5 月 16 日,宣傳期間首度登上《Show Champion》一位候補。 5 月 17 日,《LATATA》MV 點閱數突破 1000 萬。 5 月 18 日,《I am》取得美國 Billboard 的「世界專輯榜」第 5 名,並連續兩週停留在 Billboard 世界專輯榜前 10 名。 5 月 22 日,出道僅 20 天即在音樂節目《THE SHOW》奪下出道後首個一位。5 月 24 日、29 日接連取得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三個一位。 **首次回歸、首張數位單曲《HANN (Alone)》** 8 月 1 日,Cube 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 I-DLE 正在加緊籌備新曲中,預計於 8 月中旬回歸。8 月 5 日,官方社群帳號發布 Whistle 版本預告。 8 月 6 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 8 月 14 日攜首張數位單曲回歸。 8 月 14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點,公開首張數位單曲《HANN (Alone)》。 8 月 16 日,主打歌《HANN (Alone)》僅發表 2 天,MV 點閱數即突破 700 萬,同日在 Bugs、Genie 和 Olleh Music 登上了冠軍寶座。 8 月 29 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HANN (Alone)》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9 月 4 日、6 日接連取得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三個一位。 **跨界合作、「K/DA」企劃《POP/STARS》** 11 月 3 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麥迪遜・比爾、傑拉・伯恩斯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POP/STARS》,並於同日正式於英雄聯盟 2018 賽季全球總決賽的開幕舞台發表。 ### 2019 年 **《LATATA》MV 破億** 2 月 2 日,《LATATA》MV 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 2 月 26 日,《LATATA》歷經 9 個月又 24 天,MV 單頻道點閱數突破一億,為 (G) I-DLE 第一首破億 MV。 **迷你二輯《I made》** 2 月 6 日,根據 STARNEWS 採訪結果,(G) I-DLE 計畫於 2 月末左右開始回歸活動。目前新專輯製作已接近尾聲,在收尾階段。2 月 10 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 2 月 26 日攜迷你二輯《I made》回歸,其中成員小娟參與大部份歌曲之作曲填詞,並收錄成員 Minnie 初次作曲填詞歌曲《Blow Your Mind》。 2 月 26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公開第二張迷你專輯《I made》全輯音源及主打《Senorita》,並於同日舉行回歸 Showcase。 2 月 28 日,迷你二輯《I made》登上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紐西蘭、澳洲等 22 個國家的 iTunes K-pop 專輯榜冠軍,主打歌《Senorita》 也在美國、英國、澳洲、奧地利等 19 個國家登上 iTunes K-pop 單曲榜冠軍。同日,主打歌《Senorita》在 Bugs、Naver 登上了冠軍寶座、Soribada 拿下亞軍,另在其餘榜單上均在上游圈徘徊。 3 月 6 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Senorita》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一個一位。3 月 7 日,迷你二輯《I made》取得美國 Billboard 的「世界專輯榜」第 5 名。 **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 6 月 13 日,Cube 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 I-DLE 確定於 6 月 26 日以數位單曲《Uh-Oh》回歸,並釋出將進行 MV 拍攝的消息。6 月 16 日,官方社群帳號發布首波回歸預告照。 6 月 26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點,公開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並於同日舉行回歸 Showcase。 6 月 27 日,第二張數位單曲《Uh-Oh》登上台灣、日本、澳洲、美國、加拿大、英國等 17 個國家 Tunes K-pop 單曲榜冠軍,另在哥斯大黎加、約旦、蒙古、瑞典及尼加拉瓜等 5 個國家拿下 iTunes 綜合歌曲榜冠軍。 7 月 2 日,在音樂節目《THE SHOW》以主打歌《Uh-Oh》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一個一位。 **日本出道、日語迷你一輯《LATATA》** 5 月 20 日,日本官方網站宣布 7 月 23 日將在東京舉行日本出道 Showcase,7 月 31 日將正式發行日本出道迷你專輯《LATATA》。 7 月 29 日,先行公開日本首張迷你專輯《LATATA》全輯音源,並於 7 月 31 正式發售實體專輯。 **《HANN (Alone)》MV 破億** 8 月 21 日,《HANN (Alone)》MV 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2019 年 10 月 7 日,《HANN (Alone)》歷經 1 年 1 個月又 23 天,MV 單頻道點閱數突破一億,為 (G) I-DLE 第二首破億 MV。 **綜藝節目《Queendom》** 8 月 29 日,全員固定出演 Mnet 綜藝節目《Queendom》。 **首次粉絲見面會《Welcome to the NEVERLAND》** 9 月 22 日,(G) I-DLE 舉行首次官方粉絲見面會。 **綜藝曲《LION》** 10 月 25 日,韓國時間中午 12 點,Mnet 公開新曲《LION》音源。 10 月 31 日,於《Queendom》決賽中公開《LION》舞台,引起廣大迴響,公開影片後 12 小時內便已吸引超過百萬人次觀看,並衝上 YouTube 發燒影片榜首,於韓國最大音源網站 Melon 逆襲回升至 13 名。 11 月 2 日,Cube 娛樂釋出《LION》MV 預告。11 月 4 日,於官方 YouTube 頻道公開《LION》MV。11 月 9 日,《LION》MV 點閱數突破 1000 萬。 11 月 12 日,《LION》取得美國 Billboard 的「世界數位歌曲暢銷榜」第 5 名。 **跨界合作、「True Damage」企劃《GIANTS》** 11 月 10 日,成員小娟與美國歌手貝姬・G、琪琪・帕瑪、Duckwrth 和 Thutmose 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GIANTS》,並於同日正式於英雄聯盟 2019 賽季全球總決賽的開幕舞台發表。 ### 2020 年 **首次巡迴演唱會《I-LAND》** 1 月 23 日,官方社群帳號公開了一張海報,宣布 (G) I-DLE 即將展開首次巡迴演唱會《2020 (G) I-DLE WORLD TOUR 'I-LAND : WHO AM I'》。 **迷你三輯《I trust》** 2 月 18 日,Cube 娛樂相關人士表示,(G) I-DLE 正在準備新作品,目標是於 3 月中旬回歸,並釋出將進行 MV 拍攝的消息。 2 月 28 日,Cube 娛樂發布官方公告,受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推遲世界巡迴演唱會,以及原定於 3 月的回歸計畫。 3 月 19 日,Cube 娛樂宣布 (G) I-DLE 預定於 4 月初回歸,目前新專輯製作已接近尾聲。 3 月 24 日,官方社群帳號宣布,確定將於 4 月 6 日攜迷你三輯回歸。 4 月 6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公開第三張迷你專輯《I trust》全輯音源及主打《Oh my god》,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 Showcase。7 時,主打歌在 Bugs、Genie、Naver 登上了冠軍寶座,在 Melon、Soribada 上也位居第 4 名與第 8 名。 4 月 7 日,《Oh my god》僅發表 24 個小時,MV 點閱數即突破 1690 萬,此外 MV 公開僅 5 個小時內便摘得韓國 YouTube 發燒影片首位,同時佔據了法國、美國等全世界 47 個國家的發燒影片首位。 4 月 8 日,迷你三輯《I trust》登上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紐西蘭、加拿大、瑞典、芬蘭、巴西等 39 個國家的 iTunes 專輯榜冠軍,而在美國的流行樂專輯榜、iTunes K-pop 專輯榜上,(G) I-DLE 也成功雙雙奪冠。 4 月 10 日,迷你三輯《I trust》登上 58 個國家的 iTunes 專輯榜冠軍,締造韓國女子音樂組合在該榜上獲得的冠軍數量新紀錄。 4 月 15 日,迷你三輯《I trust》取得美國 Billboard 的「世界專輯榜」第 4 名,主打歌《Oh my god》在「世界單曲銷量榜」榮獲第 3 名, 另在 Social 50 、新興藝人榜和即時熱門專輯銷量榜上,分別拿下第 17、25、81 名。 4 月 16 日,在音樂節目《M Countdown》以主打歌《Oh my god》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4 月 17 日至 19 日接連取得一位,為自身首次三大無線電視台一位滿貫,宣傳期間獲得四個一位。 **《LATATA》英語版** 5 月 15 日,Cube 娛樂在官方 YouTube 頻道公開《LATATA》英語版。 **線上演唱會《I-LAND》** 6 月 5 日,Cube 娛樂在官方社交平台 U CUBE 發布官方聲明,(G) I-DLE 將於 7 月 5 日舉辦線上演唱會,並同時取消原定之巡迴演唱會。 **第三張數位單曲《**i'M THE TREND**》** 7 月 6 日,Cube 娛樂宣布 (G) I-DLE 將發行新歌,並公開預告海報,此次將以「Fan Song」的形式在 7 日發行,並無安排打歌行程。 7 月 7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點,公開第三張數位單曲《i'M THE TREND》。 **《Oh my god》MV 破億** 7 月 9 日,《Oh my god》MV 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 (G) I-DLE 第三首破億 MV。 **首張單曲專輯《**DUMDi DUMDi**》** 7 月 14 日,Cube 娛樂宣布,(G) I-DLE 正在以八月初推出新專輯為目標做準備,也在 16 日於官方社群帳號釋出海報,17 日確定於 8 月 3 日以首張單曲專輯回歸。 8 月 3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點,公開首張單曲專輯《DUMDi DUMDi》全輯音源及同名主打,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 Showcase。 8 月 5 日,首張單曲專輯《DUMDi DUMDi》登上台灣、越南、智利、土耳其、芬蘭、葡萄牙、波蘭、烏克蘭、巴拿馬、澳門等 47 個國家 iTunes Top Songs 榜冠軍。 8 月 12 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DUMDi DUMDi》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六個一位。 **跨界合作、「K/DA」企劃《The Baddest》、《More》** 8 月 20 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碧・米勒和 Wolftyla 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The Baddest》,此次為 K/DA 計畫的第二首單曲。 10 月 28 日,成員小娟、薇娟與美國歌手麥迪遜・比爾、傑拉・伯恩斯和劉柏辛為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獻唱歌曲《More》,此次為 K/DA 計畫的第三首單曲。 **第二次粉絲見面會《GBC in the NEVERLAND》** 11 月 8 日,(G) I-DLE 舉行第二次官方粉絲線上見面會。 ### 2021 年 **迷你四輯《I burn》** 2020 年 12 月 28 日,官方社群帳號釋出回歸海報。 1 月 2 日,Cube 娛樂發布首波概念預告,並於 7 日釋出試聽影片,翌日接連公開兩支音樂錄影帶預告片,並於 1 月 11 日正式發行《I burn》的完整音源和聲歌手樂錄影帶。 1 月 11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公開第四張迷你專輯《I burn》全輯音源及主打《HWAA》,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 Showcase。7 時,主打歌《HWAA》在 Melon、Genie、Bugs 等音源榜登上了冠軍寶座。 1 月 13 日,迷你四輯《I burn》登上荷蘭、芬蘭、墨西哥、俄羅斯、加拿大、墨西哥、紐西蘭等 51 個國家的 iTunes 專輯榜冠軍。 1 月 20 日,在音樂節目《Show Champion》以主打歌《HWAA》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十個一位,突破自身紀錄。 **《Senorita》MV 破億** 2 月 28 日,《Senorita》MV 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一億次,為 (G) I-DLE 第四首破億 MV。 **成員穗珍暫停活動** 3 月 4 日,Cube 娛樂發布官方聲明,宣布成員穗珍因霸凌疑雲暫停一切演藝活動,(G) I-DLE 暫時以五人體制活動。 **第四張數位單曲《Last Dance (Prod. GroovyRoom)》** 4 月 29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公開第四張數位單曲《Last Dance (Prod. GroovyRoom)》,成員穗珍因霸凌疑雲暫停活動而未參與歌曲的音源錄製。 **成員雨琦 SOLO 出道** 5 月 7 日,Cube 娛樂宣布成員雨琦將於 5 月 13 日發行首張個人數位單曲《A Page》,同時公開了首波預告照。 5 月 13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成員雨琦公開首張個人數位單曲《A Page》全輯音源。 **成員小娟 SOLO 回歸** 5 月 21 日,Cube 娛樂宣布成員小娟將於 6 月中旬 SOLO 回歸,進入了個人專輯的最後準備階段。 7 月 5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成員小娟公開首張個人迷你專輯《Windy》全輯音源及主打《BEAM BEAM》。 **成員穗珍離開團體** 8 月 14 日,Cube 娛樂正式宣佈穗珍離開團體,未來團體將以五人體制活動,會繼續支持 (G) I-DLE 未來的活動。 ### 2022 年 **重新亮相** 1 月 17 日,(G) I-DLE 參加了韓國 2020 杜拜博覽 K-POP 演唱會,經歷成員變動後,時隔 5 個月首次以五人形式上台演出,並由舒華接下原本穗珍負責的歌曲段落。 **《LION》MV 破億** 1 月 26 日,《LION》MV 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 (G) I-DLE 第五首破億 MV。 **正規一輯《I NEVER DIE》** 2 月 17 日,韓國媒體透露 (G) I-DLE 將在 3 月首次以五人體制回歸。 2 月 23 日,Cube 娛樂宣布 (G) I-DLE 將於 3 月 14 日首次以五人體制攜正規一輯回歸。 3 月 14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公開首張正規專輯《I NEVER DIE》全輯音源及主打《TOMBOY》,並於同日舉行線上回歸 Showcase。 3 月 16 日,正規一輯《I NEVER DIE》登上巴西、墨西哥、新加坡、泰國等 24 個國家的 iTunes 專輯榜冠軍。 3 月 19 日,主打歌《TOMBOY》在 Melon、Melon TOP100、Genie、Bugs、Flo 等音源網站的實時榜單中登上了冠軍寶座,取得出道後首次 Realtime All-Kill。 3 月 22 日,在音樂節目《THE SHOW》以主打歌《TOMBOY》取得回歸後首個一位,宣傳期間獲得八個一位。 3 月 24 日,主打歌《TOMBOY》在 Melon、Genie、FLO、VIBE、Bugs 五大韓國音源榜上達成實時榜 1 位及日榜 1 位,取得出道後首次 Perfect All-Kill,成為 2022 年第二首 PAK 歌曲。 **成員薇娟 SOLO 出道** 4 月 6 日,韓國媒體透露 (G) I-DLE 成員薇娟將在本月底發行首張個人專輯。 4 月 27 日,韓國時間下午 6 時,成員薇娟公開首張個人迷你專輯《MY》全輯音源及主打《Drive》。 **《TOMBOY》MV 破億** 4 月 30 日,《TOMBOY》歷經 48 天,MV 點閱數突破一億次,為 (G) I-DLE 第六首破億 MV。 **《HWAA》MV 破億** 6 月 14 日,《HWAA》MV 點閱數突破一億,為 (G) I-DLE 第七首破億 MV。 **首場單獨世界巡迴演唱會〈JUST ME ( ) I-DLE〉** 〈2022 (G) I-DLE WORLD TOUR JUST ME () I-DLE〉,是未來將舉行的第一場世界巡迴演唱會,由韓國女子團體 (G) I-DLE 依他們的第一張正規專輯《I NEVER DIE》做策畫活動;本巡迴演唱會將於 2022 年 6 月 18 日在首爾以兩場演出開始,再依序到亞洲、北美的多個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待宣布的城市和國家舉行,到目前為止確定將有 16 場演出,而這也是他們自 2018 年出道以來首次單獨舉辦的演唱會。 **《LATATA》MV 破兩億** 6 月 26 日,《LATATA》MV 雙頻道點閱數共計超過兩億次,成為 (G) I-DLE 首支破兩億 MV。 **迷你五輯《I love》** 9 月 14 日,公布第五張迷你專輯的名稱為《I love》。 10 月 17 日,《I love》發行,主打歌《Nxde》發表 24 個小時內,MV 點閱數即突破 2444 萬。 10 月 18 日,主打歌《Nxde》在 Melon、Melon TOP100、Genie、Bugs、Flo 等音源網站的實時榜單中登上了冠軍寶座,取得該首歌首次 Realtime All-Kill。 10 月 19 日,第五張迷你專輯《I love》登上法國、紐西蘭、新加坡、巴西、丹麥等 40 個國家的 iTunes 專輯榜冠軍。 10 月 25 日,主打歌《Nxde》在 Melon、Genie、Flo、VIBE、Bugs 五大韓國音源榜上達成實時榜 1 位和周榜 1 位及日榜 1 位,成為出道後第二首 Perfect All-Kill 歌曲,也成為 K-pop 史上第四個在同一年有兩首 Perfect All-Kill 主打歌的團體。 10 月 30 日,繼 IU 和 BTS 之後,(G) I-DLE 以《TOMBOY》《Nxde》成為第三位有多首歌曲擁有至少 100 個 Perfect All-Kill(實時榜單、日榜、周榜均為第一)的藝人,也是目前為止唯一達成此成績的女團。 10 月 31 日,主打歌《Nxde》在 Melon 周人氣獎獲得 84.3 分,是四代團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三首歌(《HWAA》《TOMBOY》《Nxde》)贏取 Melon 人氣獎,同時是 2022 年 Melon 周人氣獎的最高分數,超過太妍總分 84.2 的成績。 11 月 1 日,第五張迷你專輯《I love》在美國 Billboard 200 榜單中獲得第 71 位的成績。同時在 Billboard Global 200 榜單中新歌《Nxde》獲得第 50 位,在 Billboard South Korea Songs《Nxde》排名第一,《TOMBOY》排在第 19 位的成績。 11 月 3 日,(G) I-DLE 在 YouTube 上的所有官方音樂錄影帶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 20 億,是第四代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達到這一里程碑,同時也是 YouTube 上 MV 點擊量 100M 最多的第四代組合(共有 7 個 MV)。除此之外在中國成為 2022 年女藝人銷售最高唱片紀錄,以 940K 的成績打破 BLACKPINK830K 的紀錄。 (G) I-DLE 成為今年唯一一個兩次獲得 Circle Chart TRIPLE CROWN(數字、串流媒體、下載)的韓國組合,《TOMBOY》第十三周,《Nxde》第 44 周,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實現這一里程碑的第四代組合。 **《Nxde》MV 破億** 11 月 4 日,《Nxde》歷經 17 天,MV 點閱數突破一億次,成為 (G) I-DLE 歷年來主打歌中最快破億的歌曲,為 (G) I-DLE 第八首破億 MV。 11 月 6 日,(G) I-DLE 在 YouTube 韓國音樂排行榜上獲得了三個四冠王(連續 3 周排名第一),同時占據了所有 4 個類別的榜首:熱門歌曲第一位《Nxde》,最佳藝術家第一位,趨勢視頻第一位《Nxde》,頂級音樂錄影帶第一位《Nxde》。 12 月 7 日,《Nxde》在 Rolling Stone 的 Top 100 Best Song of 2022 中排名第 88 位。 12 月 12 日,(G) I-DLE 在 Youtube 達到 1 兆觀看,成為 2022 年第五個女團達成此成就。 ### 2023 年 1 月 6 日,GENIE 公佈 2022 年榜冠軍為 (G) I-DLE《TOMBOY》,成為第八個 GENIE 歷年年榜冠軍的 K-POP 偶像組合。而《MY BAG》48 位《Nxde》86 位。 1 月 14 日,參加 2023 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 **《TOMBOY》MV 破兩億** 1 月 17 日,《TOMBOY》成為 (G) I-DLE 第二個破兩億觀看的 MV,也是單官方頻道首支破兩億的 MV。 **《Nxde》MV 破兩億** 4 月 17 日,《Nxde》成為 (G) I-DLE 第三個破兩億觀看的 MV,也是 (G) I-DLE 最快破兩億的 MV,歷經 6 個月。 **迷你六輯《I feel》** 4 月 18 日,(G) I-DLE 公布第六張迷你專輯的名稱為《I feel》。 ## 音樂作品 ## 媒體作品 ## 廣告拍攝 ## 演唱會及大型公演 ### 演唱會 * (G)I-DLE ONLINE CONCERT I-LAND: WHO AM I(2020) * JUST ME ( ) I-DLE(2022 年世界巡迴演唱會) * I am FREE-TY (2023 年世界巡迴演唱會) ## 獎項 ### 音樂節目獎項 ### 主要音樂節目榜單排名 ## 備註與參考資料 ### 備註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null
111,536
2023-05-05T14:56:56Z
77,112,391
(女)孩子們
8,303,164
<p><b>(對異丙基甲苯)二氯化釕二聚體</b>是含釕的有機金屬化合物,化學式為[(cymene)RuCl<sub>2</sub>]<sub>2</sub>。它是紅色的抗磁性固體,可用作均相催化劑。它和二氯化苯釕二聚體的結構相似。 </p><p>它可由水芹烯和三氯化釕水合物反應製得。</p><p>它和路易斯鹼反應,生成單金屬加合物: </p> <dl><dd>[(cymene)RuCl<sub>2</sub>]<sub>2</sub> + 2 PPh<sub>3</sub> → 2 (cymene)RuCl<sub>2</sub>(PPh<sub>3</sub>)</dd></d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對異丙基甲苯) 二氯化釕二聚體**是含釕的有機金屬化合物,化學式為 [(cymene) RuCl2]2。它是紅色的抗磁性固體,可用作均相催化劑。它和二氯化苯釕二聚體的結構相似。 它可由水芹烯和三氯化釕水合物反應製得。 它和路易斯鹼反應,生成單金屬加合物:   : [(cymene)RuCl2]2 + 2 PPh3 → 2 (cymene)RuCl2(PPh3) ## 參考文獻
null
2,233
2023-04-16T12:34:37Z
76,255,779
(对异丙基甲苯)二氯化钌二聚体
1,721,495
<p><b>敏魮</b>(學名:<i>Barbus calidus</i>)為條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一個種。被IUCN列為次級保育類動物,分布於非洲南非開普敦西部,體長可達8.2公分,棲息在水深且清澈的水域,屬肉食性,以昆蟲為食,繁殖期在夏季。 </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米諾魚</li> <li>夸氏擬魮</li> <li>寬口魮</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ul><li>Froese, R. &amp; Pauly, D. (eds.) (2011). <i>Barbus calidus</i>. <i>FishBase</i>. Version 2011-12.</li> <li>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敏魮</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35 Cached time: 2023050511470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33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8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64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268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84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2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06528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7/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33.723 1 -total 60.05% 260.453 1 Template:Speciesbox 59.25% 256.964 1 Template:Taxobox/core 21.93% 95.132 1 Template:Expand_english 18.42% 79.912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17.36% 75.314 1 Template:Ambox 12.02% 52.145 1 Template:Taxonbar 6.39% 27.696 28 Template:Delink 4.03% 17.480 1 Template:Speciesbox/name 3.55% 15.399 1 Template:魚類小作品 -->
**敏魮**(學名:_Barbus calidus_)為條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一個種。被 IUCN 列為次級保育類動物,分布於非洲南非開普敦西部,體長可達 8.2 公分,棲息在水深且清澈的水域,屬肉食性,以昆蟲為食,繁殖期在夏季。 ## 參見 * 米諾魚 * 夸氏擬魮 * 寬口魮 ## 參考文獻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1). _Barbus calidus_. _FishBase_. Version 2011-12. *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敏魮
null
863
2023-05-02T18:48:46Z
74,285,086
(每欠)魮
2,923,194
<p class="mw-empty-elt"> </p> <p><b><ruby><rb><span lang="-{zh-cn:zh-latn;zh-tw:zh-bopo}-">𰚼</span></rb><rp>(</rp><rt><span lang="-{zh-cn:zh-latn;zh-tw:zh-bopo}-">ㄩㄣˊ</span></rt><rp>)</rp></ruby></b>(英語:<span lang="en">Nebulium</span>)是一種曾經認為存在於星雲中的元素,由英國天文學家威廉·哈金斯於1864年提出。當時哈金斯在使用分光法觀測貓眼星雲時發現了兩條波長分別為495.9奈米與500.7奈米的發射譜線,由於這兩條譜線和那時已知元素的譜線都不相符,哈金斯認為它們來自星雲中的特有元素,並將這種元素命名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气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𰚼</span>」。1927年美國天文學家艾拉·斯普拉格·鮑恩(Ira Sprague Bowen)證明這其實是雙電離氧O<sup>2+</sup>產生的禁線,並非是一種新的元素。</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span data-orig-title="威廉·海德·沃拉斯顿" data-lang-code="yue" data-lang-name="粵语" data-foreign-title="華拿士頓"><span>威廉·海德·沃拉斯頓</span></span>在1802年和約瑟夫·夫琅和費在1814年描述過太陽光譜中的暗線。之後古斯塔夫·基爾霍夫說明過原子吸收或發射的線,這些線能被成為用於化學元素的標識。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span title="字符描述:⿹氣免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𰛂</span></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1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0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8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153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57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99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1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70698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65.752 1 -total 35.14% 93.398 1 Template:Lang-en 21.44% 56.969 1 Template:Reflist 19.95% 53.021 1 Template:Ruby 17.66% 46.944 2 Template:Cite_journal 16.02% 42.579 2 Template:Lang 15.05% 39.988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3.08% 34.763 1 Template:全局僻字 10.53% 27.972 9 Template:僻字 8.98% 23.874 9 Template:Lan -->
**𰚼(ㄩㄣˊ)** (英語:Nebulium)是一種曾經認為存在於星雲中的元素,由英國天文學家威廉・哈金斯於 1864 年提出。當時哈金斯在使用分光法觀測貓眼星雲時發現了兩條波長分別為 495.9 奈米與 500.7 奈米的發射譜線,由於這兩條譜線和那時已知元素的譜線都不相符,哈金斯認為它們來自星雲中的特有元素,並將這種元素命名為「𰚼」。1927 年美國天文學家艾拉・斯普拉格・鮑恩(Ira Sprague Bowen)證明這其實是雙電離氧 O2+ 產生的禁線,並非是一種新的元素。 ## 歷史 威廉・海德・沃拉斯頓在 1802 年和約瑟夫・夫琅和費在 1814 年描述過太陽光譜中的暗線。之後古斯塔夫・基爾霍夫說明過原子吸收或發射的線,這些線能被成為用於化學元素的標識。 ## 參見 * 𰛂 ## 參考文獻
null
1,996
2023-04-26T00:32:05Z
76,898,774
(气云)
8,282,847
<p><b>(溴甲基)環己烷</b>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sub>7</sub>H<sub>13</sub>Br。它可由環己基甲醇和三溴化磷在四氫呋喃(或甲苯)中反應製得。它和三苯基膦在甲苯中回流,可以得到三苯基(環己基甲基)溴化鏻。</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溴甲基) 環己烷**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 C7H13Br。它可由環己基甲醇和三溴化磷在四氫呋喃(或甲苯)中反應製得。它和三苯基膦在甲苯中回流,可以得到三苯基 (環己基甲基) 溴化鏻。 ## 參考文獻
null
2,609
2023-04-16T12:34:35Z
76,166,382
(溴甲基)环己烷
5,643,220
<p class="mw-empty-elt"> </p> <p><b>獸目</b>(學名:<span lang="la">Anagalida</span>)是哺乳綱真獸下綱所屬的已滅絕動物,為亞洲所特有,生活於新生代前期。該目動物體型較小,外形介於食蟲類、兔形類、嚙齒類哺乳動物之間。 </p><p>獸最初被認為是一種與樹鼩關係很近的高等食蟲類哺乳動物,其屬名 <i>Anagale</i> 便取自「高等食蟲類」之意,原譯為「安格勒獸」。後來建立為新目,中國古生物學家因其僅分布於亞洲,故而創造了新漢字「<ruby><rb><span title="字符描述:⿰犭亞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𰡓</span></rb><rp>(</rp><rt>ㄧㄚˋ</rt><rp>)</rp></ruby>」(),將其譯為「獸目」。</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ul><li>重褶齒蝟科(Zalambdalestidae)</li> <li><span title="字符描述:⿰犭亞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𰡓</span>獸科(Anagalidae)</li> <li>假古蝟科(Pseudictopidae)</li> <li>寬臼獸科(Eurymylidae)</li> <li>模鼠兔科(Mimotonidae)</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0 Cached time: 202305042340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94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32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096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8992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635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69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4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89481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43.393 1 -total 71.09% 741.697 16 Template:Navbox 41.51% 433.114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35.39% 369.271 1 Template:靈長總目 35.03% 365.543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23.92% 249.545 130 Template:Le 12.84% 134.021 1 Template:Fossil_range 9.84% 102.656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9.39% 98.018 38 Template:Period_start 8.70% 90.746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
**獸目**(學名:Anagalida)是哺乳綱真獸下綱所屬的已滅絕動物,為亞洲所特有,生活於新生代前期。該目動物體型較小,外形介於食蟲類、兔形類、嚙齒類哺乳動物之間。 獸最初被認為是一種與樹鼩關係很近的高等食蟲類哺乳動物,其屬名 _Anagale_ 便取自「高等食蟲類」之意,原譯為「安格勒獸」。後來建立為新目,中國古生物學家因其僅分布於亞洲,故而創造了新漢字「𰡓(ㄧㄚˋ)」(),將其譯為「獸目」。 ## 分類 * 重褶齒蝟科(Zalambdalestidae) * 𰡓獸科(Anagalidae) * 假古蝟科(Pseudictopidae) * 寬臼獸科(Eurymylidae) * 模鼠兔科(Mimotonidae) ## 參考文獻
null
2,450
2023-05-02T18:00:21Z
73,025,364
(犭亚)兽目
8,301,823
<p><b>(甲基環戊二烯基)三羰基錳</b>是一種有機錳化合物,化學式為C<sub>9</sub>H<sub>7</sub>MnO<sub>3</sub>。它可由甲基環戊二烯基鈉和五羰基溴化錳在四氫呋喃中反應製得。它在一氧化碳氣氛中被鈉還原,可以得到十羰基二錳。它和三苯基氫化錫反應,可以得到MeC<sub>5</sub>H<sub>4</sub>(CO)<sub>2</sub>Mn(H)SnPh<sub>3</sub>和MeC<sub>5</sub>H<sub>4</sub>(CO)<sub>2</sub>Mn(SnPh<sub>3</sub>)<sub>2</sub>(其中Me為甲基,Ph為苯基)。</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甲基環戊二烯基) 三羰基錳**是一種有機錳化合物,化學式為 C9H7MnO3。它可由甲基環戊二烯基鈉和五羰基溴化錳在四氫呋喃中反應製得。它在一氧化碳氣氛中被鈉還原,可以得到十羰基二錳。它和三苯基氫化錫反應,可以得到 MeC5H4(CO)2Mn(H)SnPh3 和 MeC5H4(CO)2Mn(SnPh3)2(其中 Me 為甲基,Ph 為苯基)。 ## 參考文獻
null
2,420
2023-04-28T05:30:05Z
77,007,309
(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锰
8,199,185
<p class="mw-empty-elt"> </p> <p><b>(石亟)子口</b>,原寫為<b>(石亟)仔口</b>,是臺灣屏東縣林邊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鎮安村不含東部中央偏北側一小段、永樂村北部凸出部分的西半部。</p><p>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石亟)仔口。</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日治初期,(石亟)子口地區為一街庄,稱為「(石亟)仔口庄」(舊制街庄),隸屬於港東中里。該庄昔日北與下廍庄、車路墘庄、濫頭庄為鄰,東與竹仔腳庄、林仔邊庄為鄰,南邊為田墘厝庄,西邊為大潭新庄。</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阿猴廳。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4月15日,該庄編入「林仔邊區」,隸屬於阿猴廳。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4月1日,阿猴廳改稱「阿緱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林仔邊區仍隸屬於阿緱廳。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並雅化為「(石亟)子口」大字,隸屬於高雄州東港郡林邊庄(新制街庄)。</p><p>戰後林邊庄改制為林邊鄉,隸屬於高雄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民國39年)10月1日,高、屏分治,林邊鄉改隸屬於屏東縣。1951年(民國40年)3月,林邊鄉拆分出溪州鄉,本地區仍隸屬於林邊鄉。</p><p>相較於今日行政區,本地區的範圍大致包括鎮安村不含東部中央偏北側一小段、永樂村北部凸出部分的西半部。</p> <h2><span id=".E8.81.9A.E8.90.BD"></span><span id="聚落">聚落</span></h2> <p>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石亟)仔口、南埔(已消失),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台鐵屏東線是高雄至枋寮間的鐵路幹線,經過本地區東部,並在東北部凸出部分設有鎮安車站。該站屬招呼站,停靠部分區間快車及全部區間車;由此可前往台鐵沿線各站。 </p><p>國道3號又稱「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是貫穿台灣西部的兩條縱向高速公路之一,經過本地區東部及南部且在西側設有平面側車道(鄉道屏129線),而且在省道台17線交會處設有林邊交流道(南出北入)。由此可快速前往國道3號此處以北沿線各地。</p><p>省道台17線又稱「西部濱海公路」,是甲南至水底寮的幹道,經過本地區西南部。由該道路北行可前往東港鎮、新園鄉南部、高雄市林園區、小港區等地;南行可前往林邊鄉林邊市區、佳冬鄉、枋寮鄉,並止於水底寮聚落的省道台1線路口。</p><p>鄉道屏73線是圍仔內至萬華的道路,其南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西部邊界地帶中央略偏南的省道台17線路口,由此向北會經過本地區的(石亟)仔口聚落。</p><p>鄉道屏121線是三千至磘仔口的道路,其南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東北部凸出部分的鄉道屏124線路口。</p><p>鄉道屏124線是大潭至竹仔腳的道路,經過本地區北部的(石亟)仔口聚落。</p><p>鄉道屏129線是鎮安至大鵬灣的道路,也是國道3號的平面側車道,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南部的省道台17線路口。</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石亟) 子口**,原寫為 **(石亟) 仔口**,是臺灣屏東縣林邊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鎮安村不含東部中央偏北側一小段、永樂村北部凸出部分的西半部。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 (石亟) 仔口。 ## 歷史 台灣日治初期,(石亟) 子口地區為一街庄,稱為「(石亟) 仔口庄」(舊制街庄),隸屬於港東中里。該庄昔日北與下廍庄、車路墘庄、濫頭庄為鄰,東與竹仔腳庄、林仔邊庄為鄰,南邊為田墘厝庄,西邊為大潭新庄。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 11 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阿猴廳。1904 年(明治三十七年)4 月 15 日,該庄編入「林仔邊區」,隸屬於阿猴廳。1905 年(明治三十八年)4 月 1 日,阿猴廳改稱「阿緱廳」。1909 年(明治四十二年)10 月 25 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林仔邊區仍隸屬於阿緱廳。1920 年(大正九年)10 月 1 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並雅化為「(石亟) 子口」大字,隸屬於高雄州東港郡林邊庄(新制街庄)。 戰後林邊庄改制為林邊鄉,隸屬於高雄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 年(民國 39 年)10 月 1 日,高、屏分治,林邊鄉改隸屬於屏東縣。1951 年(民國 40 年)3 月,林邊鄉拆分出溪州鄉,本地區仍隸屬於林邊鄉。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本地區的範圍大致包括鎮安村不含東部中央偏北側一小段、永樂村北部凸出部分的西半部。 ##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 (石亟) 仔口、南埔(已消失),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 交通 台鐵屏東線是高雄至枋寮間的鐵路幹線,經過本地區東部,並在東北部凸出部分設有鎮安車站。該站屬招呼站,停靠部分區間快車及全部區間車;由此可前往台鐵沿線各站。 國道 3 號又稱「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是貫穿台灣西部的兩條縱向高速公路之一,經過本地區東部及南部且在西側設有平面側車道(鄉道屏 129 線),而且在省道台 17 線交會處設有林邊交流道(南出北入)。由此可快速前往國道 3 號此處以北沿線各地。 省道台 17 線又稱「西部濱海公路」,是甲南至水底寮的幹道,經過本地區西南部。由該道路北行可前往東港鎮、新園鄉南部、高雄市林園區、小港區等地;南行可前往林邊鄉林邊市區、佳冬鄉、枋寮鄉,並止於水底寮聚落的省道台 1 線路口。 鄉道屏 73 線是圍仔內至萬華的道路,其南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西部邊界地帶中央略偏南的省道台 17 線路口,由此向北會經過本地區的 (石亟) 仔口聚落。 鄉道屏 121 線是三千至磘仔口的道路,其南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東北部凸出部分的鄉道屏 124 線路口。 鄉道屏 124 線是大潭至竹仔腳的道路,經過本地區北部的 (石亟) 仔口聚落。 鄉道屏 129 線是鎮安至大鵬灣的道路,也是國道 3 號的平面側車道,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南部的省道台 17 線路口。 ## 參考文獻
null
8,458
2023-04-16T12:34:30Z
74,890,675
(石亟)仔口庄
4,858,786
<p>《<b>(這是什麼故事)晨光榮耀</b>》(英語:<span lang="en"><i>(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i></span>),是英國搖滾樂團綠洲合唱團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由<span data-orig-title="创造唱片"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reation Records"><span>創造唱片</span></span>發行於1995年10月2日。製作人為<span data-orig-title="欧文·莫里斯"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Owen Morris"><span>歐文·莫里斯</span></span>和樂團吉他手諾爾·蓋勒格。這是鼓手<span data-orig-title="艾伦·怀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lan White (Oasis drummer)"><span>艾倫·懷特</span></span>參與的首張樂團專輯。該專輯的結構和編曲風格與前作《絕對可能》大相逕庭,諾爾·蓋勒格的創作重心轉移到謠曲上,強調「宏大」的副歌,加上弦樂編曲和更多樣化的器樂部分,與首張專輯的粗礪感形成了對比。 </p><p>這張專輯使綠洲合唱團從一支跨界獨立樂團轉變為紅遍全球的現象級搖滾團體。樂評人認為它在英國獨立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該專輯在發行首周內售出創紀錄的347,000張,在英國專輯排行榜的榜首位置停留了10周,並在美國告示牌二百大專輯榜上達到第4位,是樂團商業上最成功的專輯。其中的單曲也取得了成功:《<span lang="en">Some Might Say</span>》和《<span lang="en">Don't Look Back in Anger</span>》在英國登頂;《<span lang="en">Champagne Supernova</span>》和《<span lang="en">Wonderwall</span>》在美國的<span data-orig-title="现代摇滚歌曲排行榜"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lternative Songs"><span>現代搖滾歌曲排行榜</span></span>上登頂;《<span lang="en">Wonderwall</span>》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單曲榜上登頂。 </p><p>雖然該專輯取得了轟動一時的商業佳績,但主流樂評對其反應平淡。許多當時的樂評人認為它劣於《<span lang="en">Definitely Maybe</span>》,尤其批評它的創作和製作。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評論界的看法扭轉了。它如今被普遍認為是英倫搖滾年代及整個1990年代中影響深遠的專輯。對其最著名的現場演繹是當年8月在<span data-orig-title="科内博斯厅"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Knebworth House"><span>科內博斯廳</span></span>舉辦的兩場演唱會,共吸引了250,000名聽眾。該專輯在1996年的全英音樂獎上贏得了最佳英國專輯獎。 </p><p>2010年的全英音樂獎認為《(這是什麼故事)晨光榮耀》是自1980年代以來最偉大的英國專輯。截至2015年,它的全球銷量約為2200萬張,被收錄進數個最偉大的搖滾專輯榜單。 </p> <h2><span id=".E6.9B.B2.E7.9B.AE"></span><span id="曲目">曲目</span></h2> <h3><span id=".E5.8E.9F.E5.A7.8B.E7.89.88.E6.9C.AC"></span><span id="原始版本">原始版本</span></h3> <h3><span id=".E9.BB.91.E8.86.A0.E5.94.B1.E7.89.87.E7.89.88.E6.9C.AC"></span><span id="黑膠唱片版本">黑膠唱片版本</span></h3> <p><br></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英國最暢銷專輯列表</li> <li>全球最暢銷專輯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8 Cached time: 2023050512352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8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3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92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5075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648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13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3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204265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58.924 1 -total 43.37% 242.413 1 Template:Infobox_album 34.94% 195.261 1 Template:Infobox 19.34% 108.116 1 Template:Lang-en 17.96% 100.372 13 Template:Lang 17.39% 97.187 14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5.00% 83.859 1 Template:NoteTA 11.29% 63.083 1 Template:Reflist 10.95% 61.193 14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9.69% 54.148 14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
《**(這是什麼故事) 晨光榮耀**》(英語:_(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_),是英國搖滾樂團綠洲合唱團的第二張錄音室專輯,由創造唱片發行於 1995 年 10 月 2 日。製作人為歐文・莫里斯和樂團吉他手諾爾・蓋勒格。這是鼓手艾倫・懷特參與的首張樂團專輯。該專輯的結構和編曲風格與前作《絕對可能》大相逕庭,諾爾・蓋勒格的創作重心轉移到謠曲上,強調「宏大」的副歌,加上弦樂編曲和更多樣化的器樂部分,與首張專輯的粗礪感形成了對比。 這張專輯使綠洲合唱團從一支跨界獨立樂團轉變為紅遍全球的現象級搖滾團體。樂評人認為它在英國獨立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該專輯在發行首周內售出創紀錄的 347,000 張,在英國專輯排行榜的榜首位置停留了 10 周,並在美國告示牌二百大專輯榜上達到第 4 位,是樂團商業上最成功的專輯。其中的單曲也取得了成功:《Some Might Say》和《Don't Look Back in Anger》在英國登頂;《Champagne Supernova》和《Wonderwall》在美國的現代搖滾歌曲排行榜上登頂;《Wonderwall》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單曲榜上登頂。 雖然該專輯取得了轟動一時的商業佳績,但主流樂評對其反應平淡。許多當時的樂評人認為它劣於《Definitely Maybe》,尤其批評它的創作和製作。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評論界的看法扭轉了。它如今被普遍認為是英倫搖滾年代及整個 1990 年代中影響深遠的專輯。對其最著名的現場演繹是當年 8 月在科內博斯廳舉辦的兩場演唱會,共吸引了 250,000 名聽眾。該專輯在 1996 年的全英音樂獎上贏得了最佳英國專輯獎。 2010 年的全英音樂獎認為《(這是什麼故事) 晨光榮耀》是自 1980 年代以來最偉大的英國專輯。截至 2015 年,它的全球銷量約為 2200 萬張,被收錄進數個最偉大的搖滾專輯榜單。 ## 曲目 ### 原始版本 ### 黑膠唱片版本 ## 參見 * 英國最暢銷專輯列表 * 全球最暢銷專輯列表 ## 參考資料
null
7,221
2023-05-05T12:20:24Z
64,915,223
(這是什麼故事)晨光榮耀
5,039,742
<p><b>室利·巴關</b>(<b>Sri Bhagavan</b>,1949年3月日<span title="Template:BLP editintro">—</span>) ,本名是Vijay Kumar,又被信眾稱作<b>Kalki Bhagavan</b>,他是一位靈性上師,也是「合一大學」的創辦人;合一大學是一所位於南印度的靈性學校。Kalki Bhagavan此一聖名源於傳統<span data-orig-title="印度教信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indu eschatology"><span>印度教信仰</span></span>。Kalki譯為<b>迦樂季</b>,是毗濕奴第十個也是最後一個化身之名,形象為騎著一匹白馬、手中揮舞著寶劍,根據印度教神話,迦樂季會在白鐵紀元的末期騎著白馬降臨人間,掃蕩世上一切的不潔。<span data-orig-title="Bhagava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hagavan"><span>Bhagavan</span></span>譯為<b>巴關</b>、<b>巴觀</b>或<b>薄伽梵</b>,意指神聖(的父親)。Vijay Kumar曾在1989年聲稱自己是迦樂季,雖然他現在不太使用這個聖名了。</p> <h2><span id=".E6.97.A9.E5.B9.B4.EF.BC.881949_-_1983.E5.B9.B4.EF.BC.89"></span><span id="早年(1949_-_1983年)">早年(1949 - 1983年)</span></h2> <h3><span id=".E5.AE.B6.E4.B8.96"></span><span id="家世">家世</span></h3> <p>1949年三月7日,室利·巴關誕生於坦米爾納德邦韋洛爾區古迪耶塔姆鎮的Natham村,本名Vijay Kumar,他的生父母是Smt. Vaidarbhi Amma和Sri Varadarajulu。 巴關的父親是印度鐵路公司會計部的部長,他的母親是村中一名樸實婦女。 1955年,巴關6歲那年他們舉家搬到清奈。 </p> <h3><span id=".E6.95.99.E8.82.B2.E8.83.8C.E6.99.AF"></span><span id="教育背景">教育背景</span></h3> <p>室利·巴關高中唸的是清奈的<span data-orig-title="Don Bosco高級中學"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osco Matriculation Higher Secondary School"><span>Don Bosco高級中學</span></span>。大學也在清奈就讀,畢業於<span data-orig-title="DG Vaishnav學院"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G Vaishnav College"><span>DG Vaishnav學院</span></span>數學系。</p> <h3><span id=".E5.A9.9A.E5.A7.BB"></span><span id="婚姻">婚姻</span></h3> <p>1977年六月9日,室利·巴關和Smt. Padmavathi完婚。依印度昔時民風,婚姻乃父母之命,這樁婚姻也不例外,兩人便在家族長輩的安排下結為夫妻。身為巴關的妻子,Padmavathi也很有靈性,他倆的學生都稱呼她阿瑪(<b>Amma</b>)。阿瑪在協助巴關創建靈性組織-合一大學的過程中扮演了積極介入的腳色。 </p> <h2><span id="Jeevashram.E5.AD.B8.E6.A0.A1.EF.BC.881984_-_1994.E5.B9.B4.EF.BC.89"></span><span id="Jeevashram學校(1984_-_1994年)">Jeevashram學校(1984 - 1994年)</span></h2> <p>Jeevashram學校為巴關1984年七月創建於安得拉邦奇特托奧爾區的一所另類教育學校,在印度慈善家Hari Khoday的援助下租得所需校地。身為校長,巴關致力於營造一個能讓孩童真正盛放、發掘自我的環境。初期計有180個住宿生和200個住在鄰近村莊的非住宿生。就是這間學校令巴關的靈性志業起步的。1989年夏天,一名學生向師長報告發生在他身上的神祕經驗,他感受到一股神聖靜默的氛圍。很快地,越來越多的學生也做出了類似的報告,然後他們又將自己經驗到的東西傳給下一個人。孩子們說他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神,還能跟他們的內在之神溝通。根據巴關事後的解釋,孩子們觸及到他們的<span data-orig-title="'''內在大我(Antaryami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ntaryamin"><span><b>內在大我(Antaryamin)</b></span></span>,那是<b>住在你心中的內在嚮導</b>,能將所有的存在形式導引至更大的真理。1991年,巴關決定關掉學校,準備為更大的社群提供靈性服務。幾年後,原中學的高年級生都畢業了,剩下的學生也轉到其他學校之後,該校正式在1994年關閉。</p> <h2><span id=".E5.B0.8D.E5.A4.96.E9.9D.88.E6.80.A7.E6.B4.BB.E5.8B.95.EF.BC.881991.E5.B9.B4.E8.87.B3.E4.BB.8A.EF.BC.89"></span><span id="對外靈性活動(1991年至今)">對外靈性活動(1991年至今)</span></h2> <p>一經決定要關掉Jeevashram學校,發展對外靈性課程的工作便接踵而至。巴關便和一小群教師一起努力。最初是7或21天全程住宿的僻靜工作坊形式,致力於協助參加者<b>如實接納自己</b>以及連結我們內在的神聖自我-<span data-orig-title="內在大我"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ntaryamin"><span>內在大我</span></span></p><p>1992年,第二校區成立,位於清奈市附近的Somangalam。1994年,Jeevashram校區更名為<span data-orig-title="Satyaloka"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rahmapura"><span>Satyaloka</span></span>。對外的進階僻靜課程便在這個校區舉行。至1995年為止,巴關的工作坊已在印度各大城市舉行,包括首都新德里。1995年,清奈市舉辦第一屆大型對外盛會,吸引了全印十萬多名學員參與。1999年,開始興建位處印度安得拉邦契托爾區<span data-orig-title="Varadaiahpalem"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Varadaiahpalem"><span>Varadaiahpalem</span></span>的合一大學。大學距清奈70公里,可從國道5號抵達,就位在通往卡拉哈斯蒂鎮古老神廟的Tirupati路上。2000年,第一校區完工,巴關和他的教師團隊移到該校區。接下來幾年,各校區陸續建成,包括2008年的合一大殿。2004年,啟動第一套國際課程。</p><p>布達佩斯社的鄂文·拉胥羅斷言<b>合一經驗</b>和任何人類感官的光覺、色覺和聲覺一樣真實,但卻是透過不同的腦神經處理迴路來傳導。</p><p>2009年,來自印度及36個國家的600多名代表,包括一支由<span data-orig-title="Mathadipathi"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athadipathi"><span>Mathadipathi</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Peetadhipathi"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eetadhipathi"><span>Peetadhipathi</span></span>及苦行僧組成的印度隊伍,匯集在巴關的<b>阿施藍</b>參與<span data-orig-title="Vishwa Hindu Parishad"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Vishwa Hindu Parishad"><span>Vishwa Hindu Parishad</span></span>國際大會。VHP領袖等知名人物,包括<span data-orig-title="Ashok Singhal"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shok Singhal"><span>Ashok Singhal</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Praveen Togadia"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raveen Togadia"><span>Praveen Togadia</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Giriraj Kishore"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iriraj Kishore"><span>Giriraj Kishore</span></span>、Omkar Bhave及Vendantam在內,均出席了這場大會。</p><p>知名訪客還包括寶來塢影星希爾柏·謝迪、Manisha Koirala、李提克·羅森、Rakesh Roshan、設計師Donna Karan、Deff Leppard、鼓手<span data-orig-title="Rick Alle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ick Allen"><span>Rick Allen</span></span>,及NBA教練帕特·萊利。 </p><p>2011年他被選入<i>Watkins Mind Body Spirit</i>之列,獲選為當年度最有影響力的靈性領袖之一。</p> <h2><span id=".E5.90.88.E4.B8.80.E9.81.8B.E5.8B.95"></span><span id="合一運動">合一運動</span></h2> <p>巴關發起的運動使用了各種名稱,像是黃金紀元基金會、薄伽梵法教、迦樂季法教,以及合一組織。印度媒體也稱之為<b>迦樂季教派</b>。</p><p>該運動始於80年代初期,據報截至2008年為止,全球已有超過1千四百萬名信眾,並表示它的使命是「幫所有人創造合一,延續靈性轉化。」它的儀式包括給予<b>滴夏</b>。</p><p>合一運動的總部和阿施藍主堂均位處印度安得拉邦的<span data-orig-title="Varadaiahpalem"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Varadaiahpalem"><span>Varadaiahpalem</span></span>。阿施藍中有<span data-orig-title="合一大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Oneness Temple"><span>合一大殿</span></span>,建造成本估計有7,500萬美元,據說內有亞洲最大的內部無柱式靜心殿。 </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合一</li> <li>合一大殿</li> <li><span data-orig-title="滴夏"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ksha"><span>滴夏</span></span></li> <li><span data-orig-title="內在大我(Antaryami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ntaryamin"><span>內在大我(Antaryamin)</span></span></li> <li><b>達薩吉</b>或合一導師(Dasaji)</li> <li><span data-orig-title="神聖Yantra圖"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ri Yantra"><span>神聖Yantra圖</span></span></li> <li><span data-orig-title="聖鞋"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aduka"><span>聖鞋</span></span></li></ul><h2><span id=".E8.A8.BB.E8.A8.98"></span><span id="註記">註記</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阿瑪巴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覺醒時刻 :巴觀的合一祝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32 Cached time: 2023050506031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2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4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25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731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28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255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2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06971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91.401 1 -total 28.61% 169.203 1 Template:Infobox_Hindu_leader 27.78% 164.291 1 Template:Infobox_religious_biography 25.55% 151.125 5 Template:Infobox 17.80% 105.286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11.58% 68.490 1 Template:Ambox 11.56% 68.363 12 Template:Cite_news 9.48% 56.063 26 Template:Link-en 7.14% 42.246 4 Template:Infobox_officeholder/office 7.08% 41.860 13 Template:Sfn -->
**室利・巴關**(**Sri Bhagavan**,1949 年 3 月日 —) ,本名是 Vijay Kumar,又被信眾稱作 **Kalki Bhagavan**,他是一位靈性上師,也是「合一大學」的創辦人;合一大學是一所位於南印度的靈性學校。Kalki Bhagavan 此一聖名源於傳統印度教信仰。Kalki 譯為**迦樂季**,是毗濕奴第十個也是最後一個化身之名,形象為騎著一匹白馬、手中揮舞著寶劍,根據印度教神話,迦樂季會在白鐵紀元的末期騎著白馬降臨人間,掃蕩世上一切的不潔。Bhagavan 譯為**巴關**、**巴觀**或**薄伽梵**,意指神聖(的父親)。Vijay Kumar 曾在 1989 年聲稱自己是迦樂季,雖然他現在不太使用這個聖名了。 ## 早年(1949 - 1983 年) ### 家世 1949 年三月 7 日,室利・巴關誕生於坦米爾納德邦韋洛爾區古迪耶塔姆鎮的 Natham 村,本名 Vijay Kumar,他的生父母是 Smt. Vaidarbhi Amma 和 Sri Varadarajulu。 巴關的父親是印度鐵路公司會計部的部長,他的母親是村中一名樸實婦女。 1955 年,巴關 6 歲那年他們舉家搬到清奈。 ### 教育背景 室利・巴關高中唸的是清奈的 Don Bosco 高級中學。大學也在清奈就讀,畢業於 DG Vaishnav 學院數學系。 ### 婚姻 1977 年六月 9 日,室利・巴關和 Smt. Padmavathi 完婚。依印度昔時民風,婚姻乃父母之命,這樁婚姻也不例外,兩人便在家族長輩的安排下結為夫妻。身為巴關的妻子,Padmavathi 也很有靈性,他倆的學生都稱呼她阿瑪(**Amma**)。阿瑪在協助巴關創建靈性組織-合一大學的過程中扮演了積極介入的腳色。 ## Jeevashram 學校(1984 - 1994 年) Jeevashram 學校為巴關 1984 年七月創建於安得拉邦奇特托奧爾區的一所另類教育學校,在印度慈善家 Hari Khoday 的援助下租得所需校地。身為校長,巴關致力於營造一個能讓孩童真正盛放、發掘自我的環境。初期計有 180 個住宿生和 200 個住在鄰近村莊的非住宿生。就是這間學校令巴關的靈性志業起步的。1989 年夏天,一名學生向師長報告發生在他身上的神祕經驗,他感受到一股神聖靜默的氛圍。很快地,越來越多的學生也做出了類似的報告,然後他們又將自己經驗到的東西傳給下一個人。孩子們說他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神,還能跟他們的內在之神溝通。根據巴關事後的解釋,孩子們觸及到他們的**內在大我 (Antaryamin)**,那是**住在你心中的內在嚮導**,能將所有的存在形式導引至更大的真理。1991 年,巴關決定關掉學校,準備為更大的社群提供靈性服務。幾年後,原中學的高年級生都畢業了,剩下的學生也轉到其他學校之後,該校正式在 1994 年關閉。 ## 對外靈性活動(1991 年至今) 一經決定要關掉 Jeevashram 學校,發展對外靈性課程的工作便接踵而至。巴關便和一小群教師一起努力。最初是 7 或 21 天全程住宿的僻靜工作坊形式,致力於協助參加者**如實接納自己**以及連結我們內在的神聖自我-內在大我 1992 年,第二校區成立,位於清奈市附近的 Somangalam。1994 年,Jeevashram 校區更名為 Satyaloka。對外的進階僻靜課程便在這個校區舉行。至 1995 年為止,巴關的工作坊已在印度各大城市舉行,包括首都新德里。1995 年,清奈市舉辦第一屆大型對外盛會,吸引了全印十萬多名學員參與。1999 年,開始興建位處印度安得拉邦契托爾區 Varadaiahpalem 的合一大學。大學距清奈 70 公里,可從國道 5 號抵達,就位在通往卡拉哈斯蒂鎮古老神廟的 Tirupati 路上。2000 年,第一校區完工,巴關和他的教師團隊移到該校區。接下來幾年,各校區陸續建成,包括 2008 年的合一大殿。2004 年,啟動第一套國際課程。 布達佩斯社的鄂文・拉胥羅斷言**合一經驗**和任何人類感官的光覺、色覺和聲覺一樣真實,但卻是透過不同的腦神經處理迴路來傳導。 2009 年,來自印度及 36 個國家的 600 多名代表,包括一支由 Mathadipathi、Peetadhipathi 及苦行僧組成的印度隊伍,匯集在巴關的**阿施藍**參與 Vishwa Hindu Parishad 國際大會。VHP 領袖等知名人物,包括 Ashok Singhal、Praveen Togadia、Giriraj Kishore、Omkar Bhave 及 Vendantam 在內,均出席了這場大會。 知名訪客還包括寶來塢影星希爾柏・謝迪、Manisha Koirala、李提克・羅森、Rakesh Roshan、設計師 Donna Karan、Deff Leppard、鼓手 Rick Allen,及 NBA 教練帕特・萊利。 2011 年他被選入 _Watkins Mind Body Spirit_ 之列,獲選為當年度最有影響力的靈性領袖之一。 ## 合一運動 巴關發起的運動使用了各種名稱,像是黃金紀元基金會、薄伽梵法教、迦樂季法教,以及合一組織。印度媒體也稱之為**迦樂季教派**。 該運動始於 80 年代初期,據報截至 2008 年為止,全球已有超過 1 千四百萬名信眾,並表示它的使命是「幫所有人創造合一,延續靈性轉化。」它的儀式包括給予**滴夏**。 合一運動的總部和阿施藍主堂均位處印度安得拉邦的 Varadaiahpalem。阿施藍中有合一大殿,建造成本估計有 7,500 萬美元,據說內有亞洲最大的內部無柱式靜心殿。 ## 參見 * 合一 * 合一大殿 * 滴夏 * 內在大我 (Antaryamin) * **達薩吉**或合一導師 (Dasaji) * 神聖 Yantra 圖 * 聖鞋 ## 註記 ## 外部連結 * 阿瑪巴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覺醒時刻 :巴觀的合一祝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22,956
2023-04-17T03:44:37Z
76,361,381
(阿瑪)巴關
4,452,796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id="glyphwebfont"><span title="字符描述:⿰饣它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饣它</span></span>湯</b>是流行於江蘇徐州及山東棗莊一帶特有的早餐名點,傳說起源於彭祖的「雉羹」,以雞湯為基礎,伴以麥片、麵筋、胡椒粉、海帶等原料。 </p><p>傳說乾隆帝南巡經過徐州時品嘗過此湯後,嘖嘖稱讚,問賣湯者:「這是啥湯?」賣湯者機智地回答:「皇上說得對,這就是『<span id="glyphwebfont"><span title="字符描述:⿰饣它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饣它</span></span>』湯。」事後乾隆封其為「天下第一羹」。 </p><p>「<span id="glyphwebfont"><span title="字符描述:⿰饣它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饣它</span></span>」是一種陝西的麵食,麵寬而厚,味辣,徐州人多讀ㄕㄚˊ。 </p> <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1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20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1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12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258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66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6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2178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5.911 1 -total 53.85% 127.031 1 Template:Multiple_issues 25.66% 60.539 4 Template:Ambox 23.85% 56.271 1 Template:全局僻字 22.11% 52.151 1 Template:Expand 20.72% 48.890 8 Template:僻字 14.79% 34.885 1 Template:Expert 12.07% 28.469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8.71% 20.554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8.65% 20.404 1 Template:食品小作品 -->
**饣它湯**是流行於江蘇徐州及山東棗莊一帶特有的早餐名點,傳說起源於彭祖的「雉羹」,以雞湯為基礎,伴以麥片、麵筋、胡椒粉、海帶等原料。 傳說乾隆帝南巡經過徐州時品嘗過此湯後,嘖嘖稱讚,問賣湯者:「這是啥湯?」賣湯者機智地回答:「皇上說得對,這就是『饣它』湯。」事後乾隆封其為「天下第一羹」。 「饣它」是一種陝西的麵食,麵寬而厚,味辣,徐州人多讀ㄕㄚˊ。 ## 注釋
null
1,106
2023-05-04T11:15:18Z
75,522,419
(饣它)汤
669,324
<p class="mw-empty-elt"> </p> <p><b>諧魚科</b>,也稱<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志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𩷓</span>科 </b>,為條鰭魚綱鱸形目的其中一個科。 </p> <h2><span id=".E5.88.86.E5.B8.83"></span><span id="分布">分布</span></h2> <p>本科魚類分布於熱帶及溫帶的印度太平洋區、東大西洋區及加勒比海。 </p> <h2><span id=".E6.B7.B1.E5.BA.A6"></span><span id="深度">深度</span></h2> <p>水深100至400公尺。 </p> <h2><span id=".E7.89.B9.E5.BE.B5"></span><span id="特徵">特徵</span></h2> <p>本科於體呈紡錘型,略側扁。口斜裂,下頷突出;前上頷骨強度伸縮。體被中型櫛鱗;頭部除吻端外被細鱗。背鰭1或2枚,臀鰭基底較背鰭軟條部為短。尾鰭凹入,或分叉,上下葉如剪刀狀重疊。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b>諧魚科</b>其下分3個屬,如下: </p> <h3><span id=".E8.AB.A7.E9.AD.9A.E5.B1.AC.28Emmelichthys.29"></span><span id="諧魚屬(Emmelichthys)">諧魚屬(<i>Emmelichthys</i>)</span></h3> <ul><li><ul><li>長身諧魚(<i>Emmelichthys elongatus</i>)</li> <li>卡氏諧魚(<i>Emmelichthys karnellai</i>)</li> <li>諧魚(<i>Emmelichthys nitidus nitidus</i>)</li> <li>紅背諧魚(<i>Emmelichthys ruber</i>)</li> <li>史氏諧魚(<i>Emmelichthys struhsakeri</i>):又稱史氏<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志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𩷓</span>。</li></ul></li></ul><h3><span id=".E7.B4.85.E8.AB.A7.E9.AD.9A.E5.B1.AC.28Erythrocles.29"></span><span id="紅諧魚屬(Erythrocles)">紅諧魚屬(<i>Erythrocles</i>)</span></h3> <ul><li><ul><li>細紅諧魚(<i>Erythrocles acarina</i>)</li> <li>小頭紅諧魚(<i>Erythrocles microceps</i>)</li> <li>大西洋紅諧魚(<i>Erythrocles monodi</i>)</li> <li>史氏紅諧魚(<i>Erythrocles schlegelii</i>)</li> <li>火花紅諧魚(<i>Erythrocles scintillans</i>):又稱夏威夷紅諧魚。</li> <li>紫帶紅諧魚(<i>Erythrocles taeniatus</i>)</li></ul></li></ul><h3><span id=".E6.96.9C.E8.AB.A7.E9.AD.9A.E5.B1.AC.28Plagiogeneion.29"></span><span id="斜諧魚屬(Plagiogeneion)">斜諧魚屬(<i>Plagiogeneion</i>)</span></h3> <ul><li><ul><li>菲氏斜諧魚(<i>Plagiogeneion fiolenti</i>)</li> <li>雙生斜諧魚(<i>Plagiogeneion geminatum</i>)</li> <li>大鱗斜諧魚(<i>Plagiogeneion macrolepis</i>)</li> <li>玫瑰斜諧魚(<i>Plagiogeneion rubiginosum</i>)</li> <li>單棘斜諧魚(<i>Plagiogeneion unispina</i>)</li></ul></li></ul><h2><span id=".E7.94.9F.E6.85.8B"></span><span id="生態">生態</span></h2> <p>本科魚種幼魚多群游於沿岸岩礁區海域,成魚則會移棲至較深之海域。屬肉食性,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主食。 </p> <h2><span id=".E7.B6.93.E6.BF.9F.E5.88.A9.E7.94.A8"></span><span id="經濟利用">經濟利用</span></h2> <p>屬於中型食用魚,肉質細,適合煮湯或紅燒。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88 Cached time: 2023050218575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2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3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46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651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50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4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50810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67.200 1 -total 72.28% 337.693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21.57% 100.796 1 Template:Taxonbar 9.88% 46.177 32 Template:Delink 4.28% 19.982 1 Template:CJK-New-Char 3.81% 17.778 1 Template:Hatnote 1.93% 9.010 1 Template:IfPNS 1.57% 7.313 2 Template:僻字 1.11% 5.174 2 Template:Lan 0.81% 3.766 64 Template:Don't_edit_this_line_parent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669324-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2185751 and revision id 74022389.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諧魚科**,也稱**𩷓科** ,為條鰭魚綱鱸形目的其中一個科。 ## 分布 本科魚類分布於熱帶及溫帶的印度太平洋區、東大西洋區及加勒比海。 ## 深度 水深 100 至 400 公尺。 ## 特徵 本科於體呈紡錘型,略側扁。口斜裂,下頷突出;前上頷骨強度伸縮。體被中型櫛鱗;頭部除吻端外被細鱗。背鰭 1 或 2 枚,臀鰭基底較背鰭軟條部為短。尾鰭凹入,或分叉,上下葉如剪刀狀重疊。 ## 分類 **諧魚科**其下分 3 個屬,如下: ### 諧魚屬 (_Emmelichthys_) * * 長身諧魚 (_Emmelichthys elongatus_) * 卡氏諧魚 (_Emmelichthys karnellai_) * 諧魚 (_Emmelichthys nitidus nitidus_) * 紅背諧魚 (_Emmelichthys ruber_) * 史氏諧魚 (_Emmelichthys struhsakeri_):又稱史氏𩷓。 ### 紅諧魚屬 (_Erythrocles_) * * 細紅諧魚 (_Erythrocles acarina_) * 小頭紅諧魚 (_Erythrocles microceps_) * 大西洋紅諧魚 (_Erythrocles monodi_) * 史氏紅諧魚 (_Erythrocles schlegelii_) * 火花紅諧魚 (_Erythrocles scintillans_):又稱夏威夷紅諧魚。 * 紫帶紅諧魚 (_Erythrocles taeniatus_) ### 斜諧魚屬 (_Plagiogeneion_) * * 菲氏斜諧魚 (_Plagiogeneion fiolenti_) * 雙生斜諧魚 (_Plagiogeneion geminatum_) * 大鱗斜諧魚 (_Plagiogeneion macrolepis_) * 玫瑰斜諧魚 (_Plagiogeneion rubiginosum_) * 單棘斜諧魚 (_Plagiogeneion unispina_) ## 生態 本科魚種幼魚多群游於沿岸岩礁區海域,成魚則會移棲至較深之海域。屬肉食性,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主食。 ## 經濟利用 屬於中型食用魚,肉質細,適合煮湯或紅燒。
null
2,234
2023-05-02T18:48:35Z
74,022,389
(魚志)科
3,063,452
<p><b>寬身花鱸</b>,又名<b>寬身須花鮨</b>(學名:<span lang="la"><i>Serranocirrhitus latus</i></span>),為條鰭魚綱鱸形目鮨科寬身花鱸屬的魚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琉球群島,體長達13公分,棲息深度為15米至70米。</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寬身花鱸**,又名**寬身須花鮨**(學名:_Serranocirrhitus latus_),為條鰭魚綱鱸形目鮨科寬身花鱸屬的魚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琉球群島,體長達 13 公分,棲息深度為 15 米至 70 米。 ## 參考文獻
null
1,017
2023-05-02T18:48:58Z
63,589,206
(魚翁)鮨
703,140
<p class="mw-empty-elt"> </p> <p><b><ruby><r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rb><rp>(</rp><rt>ㄉㄞˋ</rt><rp>)</rp></ruby>魚<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11796"><ruby><rb>堀</rb><rp>(</rp><rt>ㄎㄨ</rt><rp>)</rp></ruby>溪</b>,位於台灣北部,屬淡水河水系,是北勢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新北市坪林區中部及東南部。其源流為姑婆寮溪,發源位於海拔1,044公尺的鳥口尖山,向東北流至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曹」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𥕢</span>,與東南方流來之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曹」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𥕢</span>溪會合後,始稱<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續北流經鶯子瀨、九芎林,於嶺腳坑注入北勢溪。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流域為臺北盆地通往蘭陽平原的傳統捷徑,著名的北宜公路 (省道台9線當中一段) 即通過此處。 </p> <h2><span id=".F0.A9.BB.B8.E9.AD.9A.E5.A0.80.E6.BA.AA.E4.B8.BB.E8.A6.81.E6.94.AF.E6.B5.81"></span><span id="𩻸魚堀溪主要支流"><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主要支流</span></h2> <ul><li><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b> <ul><li>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曹」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𥕢</span>溪 <ul><li>碧湖溪</li> <li>四堵溪</li></ul></li> <li><b>姑婆寮溪</b></li></ul></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北勢溪</li> <li>新店溪</li> <li>淡水河</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7 Cached time: 2023050519001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3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0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88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0297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46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45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57910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13.434 1 -total 44.63% 95.265 2 Template:Infobox 44.24% 94.424 1 Template:Infobox_river 34.75% 74.159 8 Template:Navbox 21.42% 45.727 1 Template:淡水河 17.26% 36.844 5 Template:Infobox_river/source 15.32% 32.691 2 Template:全局僻字 12.55% 26.789 1 Template:Convert 10.74% 22.922 1 Template:CJK-New-Char 10.31% 21.996 16 Template:僻字 -->
**𩻸(ㄉㄞˋ)魚堀(ㄎㄨ)溪**,位於台灣北部,屬淡水河水系,是北勢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新北市坪林區中部及東南部。其源流為姑婆寮溪,發源位於海拔 1,044 公尺的鳥口尖山,向東北流至石𥕢,與東南方流來之石𥕢溪會合後,始稱𩻸魚堀溪,續北流經鶯子瀨、九芎林,於嶺腳坑注入北勢溪。 𩻸魚堀溪流域為臺北盆地通往蘭陽平原的傳統捷徑,著名的北宜公路 (省道台 9 線當中一段) 即通過此處。 ## 𩻸魚堀溪主要支流 * **𩻸魚堀溪** * 石𥕢溪 * 碧湖溪 * 四堵溪 * **姑婆寮溪** ## 相關條目 * 北勢溪 * 新店溪 * 淡水河 ## 參考資料
null
1,739
2023-04-26T00:32:05Z
65,835,349
(魚逮)魚堀溪
1,595,397
<p>《<b>(黏黏)²</b>》(英語:<span lang="en"><b>Cyndi Sticky</b></span>)是歌手王心凌的第八張專輯,於2011年5月27日發行,該專輯有三首歌搭配她當時主演的電視劇美樂。加油當劇中歌曲。2022年,王心凌參加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爆紅,華納音樂(金牌大風被其併購)因而在2022年7月15日,推出(黏黏)²原音復刻版。 </p> <h2><span id=".E6.9B.B2.E7.9B.AE"></span><span id="曲目">曲目</span></h2> <h2><span id="MV">MV</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黏黏)²**》(英語:**Cyndi Sticky**)是歌手王心凌的第八張專輯,於 2011 年 5 月 27 日發行,該專輯有三首歌搭配她當時主演的電視劇美樂。加油當劇中歌曲。2022 年,王心凌參加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爆紅,華納音樂(金牌大風被其併購)因而在 2022 年 7 月 15 日,推出 (黏黏)² 原音復刻版。 ## 曲目 ## MV ## 參考資料
null
3,986
2023-04-16T12:27:29Z
76,473,012
(黏黏)²
1,268,809
<p><b>JYP娛樂</b>(韓語:<span lang="ko"><b>(주)제이와이피엔터테인먼트</b></span>,簡稱:<span lang="ko"><b>제이와이피엔터</b></span>;英語:<span lang="en"><b>JYP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b></span>,簡稱:<b>JYPE</b>)是朴軫永於1997年11月創立的藝人經紀公司,2011年2月23日和<span data-orig-title="J.Tune"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J. Tune Entertainment"><span>J.Tune</span></span>娛樂合併後成為上市公司,屬於韓國知名娛樂公司之一。</p><p>朴軫永在親友協助下以5,000萬韓元於1997年11月註冊了「泰宏企劃股份有限公司」(<span lang="ko">태홍기획주식회사</span>)的小型經紀公司,公司發展至2001年正式更名為「JYP娛樂」。公司分為娛樂管理部、唱片業務部、數位內容部三大部門。隨著網絡和電信事業逐漸大眾化,JYP娛樂在2003年投入200億資金與SK電信合作,開發MobileArt產業。 </p><p>目前旗下藝人包括朴軫永、2PM、DAY6、TWICE、Stray Kids、ITZY、Xdinary Heroes、NMIXX,日本與索尼音樂合作推出NiziU,中國則成立泛領文化有藝人姚琛,也與騰訊合資創立公司NCC(新聲娛樂),旗下團體有BOY STORY。 </p><p>JYP娛樂旗下歌手或團體的部分音樂作品,只要是朴軫永製作的歌曲,開頭間奏會唱出「JYP」(既是公司名稱,也是創辦人朴軫永的羅馬拼音字母簡稱),例如Wonder Girls、2AM、2PM、miss A、TWICE、Rain、JJ Project等的音樂作品都有,朴軫永本人也不例外,Wonder Girls、GOT7、TWICE也都曾拿這件事在演唱會與談話節目開玩笑。 </p> <h2><span id=".E6.AD.B7.E5.8F.B2.E6.B2.BF.E9.9D.A9"></span><span id="歷史沿革">歷史沿革</span></h2> <h3><span id="1997.E5.B9.B4.EF.BC.8D2001.E5.B9.B4.EF.BC.9A.E8.B5.B7.E6.AD.A5"></span><span id="1997年-2001年:起步">1997年-2001年:起步</span></h3> <p>1997年朴軫永在音樂方面有自己的想法,遂決定用5000萬韓圓註冊一間名為「泰宏企劃株式會社」的經紀公司,11月登記為JYPE法人。1999年1月13日與SidusHQ合作推出首支5人男子團體g.o.d,以一曲《致母親》獲得高人氣。2000年女歌手朴志胤憑《成年禮》走紅。2001年4月將公司名稱變更為「JYP娛樂」。 </p> <h3><span id="2002.E5.B9.B4.EF.BC.8D2009.E5.B9.B4"></span><span id="2002年-2009年">2002年-2009年</span></h3> <p>2002年4月28日男歌手Rain正式出道。2002年10月10日女歌手Star正式出道。2007年2月10日女團Wonder Girls出道。2007年6月「JYP USA」正式在紐約市成立,其後於2008年9月19日在北京成立「傑偉品文化交流有限公司」,開拓中國市場。2008年7月11日男團2AM出道(初期由Cube娛樂經營管理,至2009年才轉回JYP娛樂管理)。2008年9月4日男團2PM出道。 </p> <h3><span id="2010.E5.B9.B4.EF.BC.8D2013.E5.B9.B4.EF.BC.9A.E6.95.B4.E4.BD.B5"></span><span id="2010年-2013年:整併">2010年-2013年:整併</span></h3> <p>2010年7月1日女團miss A出道。7月初Rain拋售J.Tune娛樂的股票,後與朴軫永協商,希望入伍前將公司交給朴軫永管理。12月28日朴軫永與部分JYP娛樂員工,以第三方配股增資方式投入J.Tune娛樂約85億韓元,成為J.Tune娛樂的最大股東。12月30日朴軫永及miss A4位成員皆和J.Tune娛樂簽署合約。</p><p>2011年2月16日J.Tune娛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通過JYP娛樂和J.Tune娛樂合併案,2月23日生效,合併後更名為JYP娛樂,JYP娛樂因此成為上市公司,而原本的JYP娛樂改名為JYP((주)제이와이피)。4月8日由裴勇俊創辦的Keyeast宣佈和JYP娛樂合作成立「United Asia Management」國際經紀人公司,另外還有AM娛樂、Star J娛樂、YG娛樂及SM娛樂四間合作公司。8月29日設立子公司JYP Foods Inc.。10月成立另一間子公司JYP Creative Inc.。</p><p>2012年5月20日男團JJ Project出道,推出首張單曲《Bounce》。9月10日女歌手白娥娟出道。9月26日與男演員崔宇植、朴柱亨簽約。10月5日15&amp;出道。 </p><p>2013年8月12日釋出善美〈24 hours〉預告照片,8月22日正式以個人歌手身分重返歌壇。9月13日官網發布臨時股東大會通過JYP娛樂和JYP合併案,10月17日正式生效,鄭旭表示合併後會拓展戲劇、電影和音樂劇製作,並且與更多演員簽約,還會推出四組偶像團體,未來將縮減美國市場的投資,轉而擴大進軍日本市場,另外,演唱會不再由CJ集團籌備,會自行成立演唱會製作團隊,這些改變預計會為JYP娛樂增加更多利潤。10月29日JYP Pictures和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簽約,雙方將共同製作電影。12月9日子公司AQ娛樂結束營運,原旗下藝人miss A和白娥娟僅隸屬於JYP娛樂。12月24日JYP娛樂表示將推出七人新男團。 </p> <h3><span id="2014.E5.B9.B4.EF.BC.8D2015.E5.B9.B4.EF.BC.9A.E6.94.B9.E9.9D.A9"></span><span id="2014年-2015年:改革">2014年-2015年:改革</span></h3> <p>2014年1月1日宣布GOT7出道消息,1月3日起陸續公開成員,1月9日和1月13日各釋出一個預告影片,1月16日GOT7正式出道,主打歌曲為&lt;Girls Girls Girls&gt;,為JYP娛樂旗下首支嘻哈男子團體。2月25日和百度簽署音源合約,有助於進入中國市場。JYP娛樂透露JYP Pictures和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共同製作的電影《握緊你的手》,男主角由JYP娛樂所屬藝人魏大勛擔任,燦盛客串演出。JYP Pictures和東陽天世文化傳播一同製作的網路劇《Dream Knight》,8月底正式開拍,由GOT7成員主演。10月12日Bernard Park攜迷你專輯《我...》正式出道。 </p><p>2015年1月8日,朴軫永在推特上表示成立新的子公司Studio J,首位旗下藝人為1月9日出道的G.Soul,該子公司的音樂類型會更深層且多樣化。1月份和JOO的合約結束,其將另尋經紀公司。3月26日,2AM三位成員選擇離開公司,僅趙權續約,JYP娛樂表示尊重他們的選擇,但2AM並不會解散。 </p><p>4月10日,JYP娛樂表示將和Mnet推出新女團選秀節目《SIXTEEN》,節目於5月5日開始播出;7月7日最終先選拔出7位成員,而朴軫永表示為了使TWICE成為更加完美的團體,決定追加兩名成員,組成新女團「TWICE」,預計2015年下半年出道。7月20日JYP娛樂發表官方聲明,確認昭熙與先藝退出Wonder Girls。9月7日推出首支6人男子樂團DAY6,以首張迷你專輯《The Day》正式出道。10月20日,TWICE發行首張迷你專輯《THE STORY BEGINS》,出道主打歌曲為〈Like OOH-AHH〉。 </p><p>5月17日與總公司位於香港的椰子製品企業「Jax Coco」攜手進軍韓國市場。JYP和Jax Coco計劃在韓國主要百貨商店和高級超市推出椰子油、椰子片等相關産品。 </p> <h3><span id="2016.E5.B9.B4"></span><span id="2016年">2016年</span></h3> <p>年初發生周子瑜國旗事件,JYP娛樂股價也因此事件急跌,JYP娛樂後來公開周子瑜的道歉影片,事件引起國際各大媒體跟各國網友的高度關注。1月16日,JYP娛樂的官方網站被駭客組織匿名者癱瘓。;1月18日,在周子瑜重新露面出席活動後宣布暫停攻擊。 </p><p>5月20日,miss A中國成員Jia與JYP娛樂合約期滿未續約,JYP娛樂表示:「公司為她的將來加油,希望她能有一個更加美好光明的未來。」;miss A另一位中國成員Fei則再續約,JYP娛樂將全力支持她的中國和韓國活動。5月30日JYP娛樂宣布舉辦家族演唱會,8月6日及8月7日首場會在首爾開唱。</p> <h3><span id="2017.E5.B9.B4"></span><span id="2017年">2017年</span></h3> <p>JYP表示2017年不推新團,並與全昭彌簽訂專屬藝人合約,在I.O.I解散後,專注在個人主持及演藝工作、學業和跆拳道四段訓練。1月26日譽恩、善美為拓展未來新方向決定不續約,女團Wonder Girls宣告解散,並在2月10日發表最後的十周年數位單曲《描繪그려줘》,Wonder Girls正式畫下句點。JYP透露將把公司總部搬至奧運公園附近的大型大廈。7月28日與Dailymotion簽訂正式合作關係,並將為JYP的藝人開設官方頻道,包括朴軫永(JYP)、2PM,白娥娟、GOT7、NakJoon、DAY6和TWICE等。8月3日,JYP發聲明表示miss A成員秀智已決定續約,將繼續以個人歌手及演員身份合作發展。9月1日,由JYP子公司北京傑偉品文化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合資創辦的新聲娛樂 NCC Entertainment推出首組中國嘻哈男團BOY STORY並發表首支先行曲《HOW OLD R U》及MV。9月21日,JYP公開表示,將與Mnet一起在10月17日推出全新選秀節目定名《Stray Kids》甄選下一個能夠接棒2PM、GOT7、TWICE的新男團。9月22日,趙權約滿退社。10月7日,公開Stray Kids的先行曲《Hellevator》的MV。11月9日,miss A成員Min約滿退社。12月27日,宣布女團miss A解散。 </p> <h3><span id="2018.E5.B9.B4_:.E3.80.8CJYP_2.0.5B51.5D.E3.80.8D"></span><span id="2018年_:「JYP_2.0[51]」">2018年 :「JYP 2.0」</span></h3> <p>Stray Kids成員確定為9人,1月8日發行出道先行專輯《Mixtape》。 1月31日,2PM成員(除正在當兵的澤演將在退伍後商議合約)自2015年首度續約後,完成二次續約,身為當時社內最資深團體,翌日被任命為理事。1月31日,與SM娛樂和Big Hit娛樂攜手,為改善音樂市場結構、建立新產品創作與生產的正向循環,致力打造更有效率、更貼近社會生態,並提供不同於當前的新形態音樂服務而與 SK 電訊子公司 iRiver 簽約。三社旗下藝人的專輯、音源等音樂產品將自2月1日起由 iRiver負責 B2B 流通。三社也脫離現有音樂發行規則,不僅是負責企劃、製作的管理者,也將參與音樂產品的流通。 </p><p>JYP娛樂於2月1日獲第2屆演藝製作人協會大賞獲頒「製作人獎」。2月12日獲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評選 為2018 年「亞太地區(APAC)前 1000 大高成長企業」第177名(上榜企業的總部須設於亞太地區,並於 2013 至 2016 年間的營業額成長率位居前 1000 名)。3月25日男團Stray Kids出道。 </p><p>4月18日媒體披露JYP娛樂自去年下半年度陸續收到來自美國、日本和新加坡等機構的投資考察邀請而舉辦海外投資人會議(NDR),4月13日舉辦日本場,預定6月舉辦香港及新加坡場次,至此外資持股比率已增至7.4%。5月2日,韓國媒體Dispatch爆出朴軫永與好友裴勇浚疑似與2014年世越號沉沒事故相關的異端教派有私交,並公布宣教關鍵字的節錄錄音和聚會時照片,JYP娛樂股票應聲暴跌,朴軫永當日即透過個人SNS親自否認並說明是同好者的聖經研習會,股價在收盤前迅速漲回,遭影射教派也在其他節目受訪時否認,稱未見過朴軫永。 </p><p>6月21日朴軫永在SparkLabs Demoday11的演講中公開「JYP 2.0」計畫,將在7月完成搬遷至新購入的企業總部大樓(江東區),大樓占地1174㎡ ,14層樓高(地上10層+地下4層),連同後方停車場以202億韓元購入後再斥資79億整修及裝潢,內部規畫9間練舞室、18間聲樂練習室、7間製作工作室、11間錄音室、2間混音室、演員練習室、員工餐廳(採用有機食材)、豪華天臺及對外營業的有機複合餐飲咖啡店(1樓Soul Cup)等。7月19日在公開的簽約儀式中,宣布聯手SM、YG、Big Hit、MYSTIC、FNC、StarEmpire等6家公司成立新音樂服務公司(暫名「Music &amp; Creative Partners Asia股份有限公司」,簡稱MCPA公司),以負責K-POP MV在全球影音平臺上的流通和管理,該公司將為7大公司與YouTube等全球影音平臺的MV流通及管理窗口,並自創流通平臺及拓展新事業領域,期能提高韓樂和從業者的國際競爭力,發展為亞洲代表性的音樂服務公司。 </p><p>7月25日,玉澤演與蘇志燮創辦的企劃社51K簽約,退社未退團,以2PM一員身分的歌手活動仍由JYP娛樂負責,51K也將全力配合玉澤演在2PM的活動。8月20日,宣布與全昭彌經協議後解除合約。9月21日,專為海外市場打造,全員編制皆為當地人,且均齡12歲的男團BOY STORY在中國出道並公布出道曲《Enough》MV。9月23日,公司股票總市值達 1 兆 2774 億韓元,超越SM娛樂,在股票市值方面躍升為三大娛樂公司之首並刷新演藝經紀公司最高時價總額。11月7日,2012年設置的演員部門簽約的元老演員崔宇植6年合約期滿後退社。Fei合約期滿未續約。 </p> <h3><span id="2019.E5.B9.B4.EF.BC.8D2022.E5.B9.B4.EF.BC.9A.E6.93.B4.E5.B1.95.E4.BA.8B.E5.8B.99"></span><span id="2019年-2022年:擴展事務">2019年-2022年:擴展事務</span></h3> <h4><span id="2019.E5.B9.B4"></span><span id="2019年">2019年</span></h4> <p>1月14日表示新女團出道MV已拍攝完成,正進行最後出道準備,出道時間、團名及成員會再公開。 2019年1月20日,官方網站開啟,官方YouTube頻道上傳,公開新女團「ITZY」,同日《超級實習生》節目首播,為選拔和晉用實習生的實鏡節目,在6週實習結束後,合格者可成為JYP娛樂的正式員工,負責藝人行銷管理部門。 </p><p>2月7日,公開與日本Sony Music合作,展開「Nizi(彩虹)計畫」,將在日本各地及夏威夷和洛杉磯舉辦甄選,最後將在東京選出年齡15至22實歲,有日語能力的20位女孩,自10月起為2020年4月播出的選秀節目錄影,並赴韓國JYP大樓進行6個月舞蹈、歌唱、體能、藝能及品格等培訓,預定於2020年11月,以J-Pop女團型態在日本出道。</p><p>2月12日新女團ITZY以《IT』z Different》正式出道 </p><p>3月31日,續約過一次的秀智9年合約期滿離社,JYP娛樂表示:「秀智在JYP 9年的時間,為此表示衷心的感謝。雖然雙方合作已結束,但JYP今後亦會繼續支持秀智。」</p><p>4月,女演員宋昰昀6年合約期滿未續約。 </p><p>9月1日起,於2012年創立的JYP演員部門旗下的演員尹博、辛睿恩、申銀秀、姜勛、金東希和李燦善將轉移到副社長表宗錄(出售持有0.11JYP娛樂股票)創辦的演員企劃、電視劇及電影製作公司npio娛樂,6位演員與JYP維持合約期間,JYP與npio娛樂共同管理經紀業務。其他演員經過協議終止合約,可自行尋覓新公司。 </p> <h4><span id="2020.E5.B9.B4"></span><span id="2020年">2020年</span></h4> <p>1月28日,宥斌、惠林約滿退社。 </p><p>6月26日,NiziU成軍,7月1日推出出道前EP《Make You Happy》。 </p><p>12月2日,NiziU出道,12月2日推出出道EP《Step and a step》。 </p> <h4><span id="2021.E5.B9.B4"></span><span id="2021年">2021年</span></h4> <p>1月11日,宣佈GOT7全員的合約將於1月19日屆滿,而全員不會續約。JYP娛樂方面表示:「雙方為了祈願新的未來,在協議下決定不續約。雖然雙方的緣份已結束,但JYP娛樂會衷心為GOT7成員未來的發展應援。」</p><p>8月31日,Stray Kids於8月23日所發行的正規2輯《NOEASY》在Gaon排行榜累計出貨量突破110萬張,創下JYP娛樂首張百萬專輯銷量紀錄,成為「JYP首位百萬銷量藝人」。 </p><p>9月7日,旗下女團TWICE的MV〈TT〉突破6億觀看次數,為TWICE首個達6億觀看次數的MV,同時也是所屬公司頻道首個達到6億觀看次數的影片。 </p><p>12月6日,旗下新樂隊Xdinary Heroes發表單曲《Happy Death Day》出道。 </p> <h4><span id="2022.E5.B9.B4"></span><span id="2022年">2022年</span></h4> <p>1月26日,JYP娛樂於各社交帳號正式公開新女團的組合名稱為「NMIXX」以及官方標誌。 </p><p>2月4日,於美國成立分公司JYP USA。 </p><p>2月22日,女團NMIXX以第一張單曲專輯《AD MARE》出道。 </p><p>3月30日,Stray Kids於3月18日所發行的迷你6輯《ODDINARY》在美國告示牌於當地時間29日公開的榜單中在「Billboard 200」空降第一,創下JYP娛樂首位於告示牌主要榜單獲得冠軍的紀錄。 </p><p>6月24日,娜璉以首張個人迷你專輯《IM NAYEON》Solo出道,主打歌為〈POP!〉。娜璉個人單曲〈POP!〉空降Spotify Top Artists Japan 88名,成為歷史上唯一團和成員solo同時在榜的韓國女團。《IM NAYEON》首周以5.6萬專輯銷量空降Billboard 200 專輯榜第7名及實銷榜第1名,成為歷史首位進入Billboard 200 專輯榜前十的韓國solo歌手,也是該榜韓國solo藝人最高排名,刷新韓國藝人紀錄。 </p><p>7月12日,經紀公司JYP娛樂宣布TWICE全員續約,為JYP娛樂第一組全員續約的女團。 </p><p>娜璉 spotify每月聽眾超過600萬,在25天內打破之前由TWICE 創下並保持的記錄(818天),成為JYP最快到達此成就的藝人。 </p><p>娜璉 spotify每月聽眾超過700萬,在36天內打破之前由TWICE 創下並保持的記錄(958天),成為JYP最快到達此成就的藝人。 </p><p>在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於2022年公布的數據顯示,TWICE的歌曲自2018年上架平台後,僅用1797天播放量便突破60億,成為僅次於BTS第二快達成紀錄的韓國團體,也是最快達成紀錄的韓國女團,成績非常亮眼。 </p> <h2><span id=".E5.AD.90.E5.85.AC.E5.8F.B8.E3.80.81.E9.97.9C.E8.81.AF.E5.85.AC.E5.8F.B8"></span><span id="子公司、關聯公司">子公司、關聯公司</span></h2> <p>未標示%為100%持股 (2022年11月11日)</p> <ul><li>JYP 360(韓國)<br>地址:首爾特別市江東區<span data-orig-title="江東大路" data-lang-code="ko" data-lang-name="韓語" data-foreign-title="강동대로"><span>江東大路</span></span>199號 大城大廈7樓(<span data-orig-title="城內洞" data-lang-code="ko" data-lang-name="韓語" data-foreign-title="성내동"><span>城內洞</span></span>)</li> <li>JYP Pictures(韓國)<br>地址:首爾市江南區島山大路537號Woon-chon Building 4層</li> <li>JYP Publishing(韓國)<br>地址:首爾特別市江東區<span data-orig-title="江東大路" data-lang-code="ko" data-lang-name="韓語" data-foreign-title="강동대로"><span>江東大路</span></span>205號(<span data-orig-title="城內洞" data-lang-code="ko" data-lang-name="韓語" data-foreign-title="성내동"><span>城內洞</span></span>448-13,JYP Center大樓) <ul><li>JYP Publishing USA(美國)</li></ul></li> <li>JYP Entertainment Japan (日本)<br>地址:東京都港區南青山四丁目1番6號(SEVEN南青山大廈5樓)</li> <li>JYP USA(美國)<br>地址:3131 CAHUENGA BLVD W,LOS ANGELES,CA,90068</li> <li>JYP Entertainment HK(香港) <ul><li>北京文化交流(BEIJING Cultural Exchange,中國)(75%<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br>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阜通東大街悠樂匯E座1007室 <ul><li>泛領文化傳媒(FANLING Culture Media,中國)(75%<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br>地址:中國天津市武清區京津電子商務產業園綜合辦公樓1293號</li> <li>北京新聲娛樂(BEIJING SHISUNG Ent,中國)(32%<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br>由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合資成立。旗下藝人:男團BOY STORY<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li></ul></li></ul></li></ul><h3><span id=".E5.B7.B2.E7.B5.90.E6.9D.9F.E7.87.9F.E9.81.8B"></span><span id="已結束營運">已結束營運</span></h3> <ul><li>JYP Foods, Inc.(美國)<br>地址:8W 36TH Street New York</li> <li>AQ Entertainment(韓國)<br>地址:首爾特別市江南區清潭洞123-49號3樓</li> <li>JYP娛樂(舊址)(韓國)<br>地址:首爾特別市江南區(清潭洞)狎鷗亭路79街41號(配合企業總部搬遷作業陸續遷出)</li> <li>JYP娛樂(舊址)(韓國)<br>地址:首爾特別市江南區(清潭洞)島山大路537號3樓(配合企業總部搬遷作業陸續遷出)</li> <li>JYP Publishing(舊址)(韓國)<br>地址:首爾特別市江南區狎鷗亭路79街41號JYP中心(配合企業總部搬遷作業陸續遷出)</li> <li>JYP娛樂版權流通公司:2018年與索尼音樂娛樂(簡稱索尼音樂,即Sony Music)旗下版權流通公司The Orchard達成全球流通業務代理的合作協議(不包含中國大陸地區),階段性任務告結而結束營業。</li></ul><h2><span id=".E6.97.97.E4.B8.8B.E8.97.9D.E4.BA.BA.E3.80.81.E5.89.B5.E4.BD.9C.E8.80.85.E5.8F.8A.E8.A3.BD.E4.BD.9C.E4.BA.BA"></span><span id="旗下藝人、創作者及製作人">旗下藝人、創作者及製作人</span></h2> <dl><dt><b>團體</b></dt></dl><ul><li>隊長以<b>粗斜體</b>顯示。</li> <li>以出道日期排序。</li> <li>藝人由一本部、二本部、三本部、SQU4D及樂團部門Studio J運營。</li></ul><dl><dt><b>小分隊</b></dt></dl><ul><li>3RACHA尚未出道僅作詞作曲,故沒有出道日期及尚未確定分隊型式</li></ul><dl><dt><b>SOLO歌手</b></dt></dl><dl><dt><b>演員</b></dt></dl><p>(與JYP的合約期間,JYP與npio娛樂共同管理) </p> <ul><li>辛叡恩</li> <li>金東希</li></ul><dl><dt><b>已知練習生</b></dt></dl> <h3><span id=".E5.8C.97.E4.BA.AC.E6.96.B0.E8.81.B2.E5.A8.9B.E6.A8.82.EF.BC.88.E5.90.88.E8.B3.87.E5.85.AC.E5.8F.B8.EF.BC.89"></span><span id="北京新聲娛樂(合資公司)">北京新聲娛樂(合資公司)</span></h3> <dl><dt><b>團體</b></dt></dl><ul><li>隊長以<b>粗體</b>顯示。</li></ul><p><br></p><h3><span id=".E5.A4.A9.E6.B4.A5.E6.B3.9B.E9.A0.98.E6.96.87.E5.8C.96.E5.82.B3.E5.AA.92.E6.9C.89.E9.99.90.E5.85.AC.E5.8F.B8"></span><span id="天津泛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天津泛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span></h3> <dl><dt><b>歌手</b></dt></dl><p><br></p><p><b>練習生 (Project C 計劃)</b></p> <p><br></p> <h3><span id=".E6.97.A5.E6.9C.AC.E7.B4.A2.E5.B0.BC.E9.9F.B3.E6.A8.82.EF.BC.88Nizi_Project.EF.BC.89"></span><span id="日本索尼音樂(Nizi_Project)">日本索尼音樂(Nizi Project)</span></h3> <dl><dt><b>團體</b></dt></dl><ul><li>隊長以<b>粗體</b>顯示。</li> <li>NiziU為JYP娛樂與日本索尼音樂共同打造的日本女子團體。</li></ul><p><br></p><h2><span id=".E5.B7.B2.E9.9B.A2.E9.96.8B.E5.85.AC.E5.8F.B8.E8.97.9D.E4.BA.BA"></span><span id="已離開公司藝人">已離開公司藝人</span></h2> <h3><span id=".E5.B7.B2.E9.9B.A2.E9.96.8B.E7.B7.B4.E7.BF.92.E7.94.9F.EF.BC.88.E9.81.B8.E7.A7.80.E5.BE.8C.E6.9C.AA.E7.B0.BD.E7.B4.84.E5.85.A5.E7.A4.BE.E8.80.85.E4.B8.8D.E8.A8.88.EF.BC.89"></span><span id="已離開練習生(選秀後未簽約入社者不計)">已離開練習生(選秀後未簽約入社者不計)</span></h3> <h2><span id="JYP_Nation">JYP Nation</span></h2> <h3><span id=".E9.9F.B3.E6.A8.82.E4.BD.9C.E5.93.81"></span><span id="音樂作品">音樂作品</span></h3> <ul><li>This Christmas(2010年12月1日)</li> <li>JYP NATION KOREA 2014 'ONE MIC'(2014年12月9日)</li> <li>JYP NATION ENCORE(2016年7月25日)</li></ul><h3><span id="JYP_NATION_.E6.BC.94.E5.94.B1.E6.9C.83"></span><span id="JYP_NATION_演唱會">JYP NATION 演唱會</span></h3> <h3><span id=".E9.9B.BB.E5.BD.B1"></span><span id="電影">電影</span></h3> <ul><li>2015年:《握緊你的手》</li> <li>2019年:《<span data-orig-title="朝鮮花美男" data-lang-code="ko" data-lang-name="韓語" data-foreign-title="기방도령"><span>朝鮮花美男</span></span>》</li></ul><h3><span id=".E9.9B.BB.E8.A6.96.E5.8A.87"></span><span id="電視劇">電視劇</span></h3> <ul><li>2011年: KBS2《夢想起飛Dream High》</li> <li>2012年: KBS2《夢想起飛Dream High2》</li> <li>2017年: JTBC《The Package》</li> <li>2018年: JTBC《第3種魅力》(與Imagine Asia共同製作)</li> <li>2019年: JTBC《巧克力》</li></ul><h3><span id=".E7.B6.B2.E8.B7.AF.E5.8A.87"></span><span id="網路劇">網路劇</span></h3> <ul><li>2015年:《Dream Knight》(由旗下男團GOT7、旗下女演員宋昰昀主演)</li> <li>2016年:《觸碰你》(NAVER tvcast播出)</li> <li>2016年:《浪漫老闆》(與H2 Entertainment、BISTAR&amp;Elephant Image Film共同製作)</li> <li>2017年:《魔術學校》(JTBC網路劇)</li></ul><h3><span id=".E9.9F.B3.E6.A8.82.E5.8A.87"></span><span id="音樂劇">音樂劇</span></h3> <ul><li>2019年:《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與HANDA Production共同製作。2月26日至5月19日在首爾江南區KwangLim藝術中心BBCH Hall公演)</li></ul><h3><span id=".E7.B6.9C.E8.97.9D.E7.AF.80.E7.9B.AE"></span><span id="綜藝節目">綜藝節目</span></h3> <ul><li>2017年:K-STAR《2PM Wild Beat》(與iHQ共同製作)</li> <li>2018年:JYP PICTURES官方Youtube頻道《四方旅行:西澳洲篇》(演出:裴智煥(攝影師)、金明勛(歌手Ulala Session)、Kebee(歌手Eluphant)、朴珪瑛(演員)、鄭乾柱(演員))</li> <li>2018年:JYP PICTURES官方Youtube頻道《四方旅行夏日休假:智異山篇》(演出:裴智煥(攝影師)、俞彩蓮(模特)、柳承秀(演員)、鄭乾柱(演員))</li> <li>2018年:JYP PICTURES官方Youtube頻道《四方旅行:新加坡篇》(演出:裴智煥(攝影師)、李廷鎮(演員)、柳承秀(演員)、Eluphant、李歐艾琳(李惠敏,Nine Muses前成員E U Erine)、姜勛(演員))</li> <li>2019年:Mnet《超級實習生》</li> <li>2019年:JYP PICTURES官方Youtube頻道《四方旅行:南法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演出:朴珪瑛(演員)、金志珉(演員))</li> <li>2019年:JYP PICTURES官方Youtube頻道《四方旅行:西班牙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演出:尹博(演員)、辛睿恩(演員)、姜勛(演員))</li> <li>2019年:JYP PICTURES官方Youtube頻道《四方旅行:馬爾地夫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演出:尼坤(歌手)2PM成員、燦盛(歌手)2PM成員、鄭乾柱(演員))</li> <li>2020年—2022年(更新中):TWICE官方Youtube頻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ime To TWI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演出:TWICE全員)</li></ul><h3><span id=".E5.87.BA.E9.81.93.E5.AF.A6.E5.A2.83.E7.AF.80.E7.9B.AE"></span><span id="出道實境節目">出道實境節目</span></h3> <ul><li>2008年:Mnet《熱血男兒》(男團 2PM、2AM)</li> <li>2015年:Mnet《SIXTEEN》(女團 TWICE)</li> <li>2017年:Mnet《Stray Kids》(男團 Stray Kids)</li> <li>2020年:SONY《Nizi Project》(女團 NiziU)</li> <li>2021年:SBS《LOUD》(男團 )</li></ul><h3><span id=".E9.81.8A.E6.88.B2"></span><span id="遊戲">遊戲</span></h3> <ul><li>消消樂遊戲TWICE -GO! GO! Fighti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節奏遊戲SuperStar JYPnation</li></ul><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69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2.13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321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6283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830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06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6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38459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566.429 1 -total 24.76% 387.857 1 Template:Reflist 24.31% 380.826 28 Template:Navbox 18.59% 291.144 1 Template:Infobox_Company 17.85% 279.612 1 Template:Infobox 14.29% 223.915 1 Template:Navboxes 12.02% 188.233 45 Template:Cite_web 8.03% 125.711 38 Template:Cite_news 7.83% 122.714 54 Template:Tsl 7.78% 121.921 1 Template:K-pop -->
**JYP 娛樂**(韓語:**(주)제이와이피엔터테인먼트**,簡稱:**제이와이피엔터**;英語:**JYP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簡稱:**JYPE**)是朴軫永於 1997 年 11 月創立的藝人經紀公司,2011 年 2 月 23 日和 J.Tune 娛樂合併後成為上市公司,屬於韓國知名娛樂公司之一。 朴軫永在親友協助下以 5,000 萬韓元於 1997 年 11 月註冊了「泰宏企劃股份有限公司」(태홍기획주식회사)的小型經紀公司,公司發展至 2001 年正式更名為「JYP 娛樂」。公司分為娛樂管理部、唱片業務部、數位內容部三大部門。隨著網絡和電信事業逐漸大眾化,JYP 娛樂在 2003 年投入 200 億資金與 SK 電信合作,開發 MobileArt 產業。 目前旗下藝人包括朴軫永、2PM、DAY6、TWICE、Stray Kids、ITZY、Xdinary Heroes、NMIXX,日本與索尼音樂合作推出 NiziU,中國則成立泛領文化有藝人姚琛,也與騰訊合資創立公司 NCC (新聲娛樂),旗下團體有 BOY STORY。 JYP 娛樂旗下歌手或團體的部分音樂作品,只要是朴軫永製作的歌曲,開頭間奏會唱出「JYP」(既是公司名稱,也是創辦人朴軫永的羅馬拼音字母簡稱),例如 Wonder Girls、2AM、2PM、miss A、TWICE、Rain、JJ Project 等的音樂作品都有,朴軫永本人也不例外,Wonder Girls、GOT7、TWICE 也都曾拿這件事在演唱會與談話節目開玩笑。 ## 歷史沿革 ### 1997 年-2001 年:起步 1997 年朴軫永在音樂方面有自己的想法,遂決定用 5000 萬韓圓註冊一間名為「泰宏企劃株式會社」的經紀公司,11 月登記為 JYPE 法人。1999 年 1 月 13 日與 SidusHQ 合作推出首支 5 人男子團體 g.o.d,以一曲《致母親》獲得高人氣。2000 年女歌手朴志胤憑《成年禮》走紅。2001 年 4 月將公司名稱變更為「JYP 娛樂」。 ### 2002 年-2009 年 2002 年 4 月 28 日男歌手 Rain 正式出道。2002 年 10 月 10 日女歌手 Star 正式出道。2007 年 2 月 10 日女團 Wonder Girls 出道。2007 年 6 月「JYP USA」正式在紐約市成立,其後於 2008 年 9 月 19 日在北京成立「傑偉品文化交流有限公司」,開拓中國市場。2008 年 7 月 11 日男團 2AM 出道(初期由 Cube 娛樂經營管理,至 2009 年才轉回 JYP 娛樂管理)。2008 年 9 月 4 日男團 2PM 出道。 ### 2010 年-2013 年:整併 2010 年 7 月 1 日女團 miss A 出道。7 月初 Rain 拋售 J.Tune 娛樂的股票,後與朴軫永協商,希望入伍前將公司交給朴軫永管理。12 月 28 日朴軫永與部分 JYP 娛樂員工,以第三方配股增資方式投入 J.Tune 娛樂約 85 億韓元,成為 J.Tune 娛樂的最大股東。12 月 30 日朴軫永及 miss A4 位成員皆和 J.Tune 娛樂簽署合約。 2011 年 2 月 16 日 J.Tune 娛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通過 JYP 娛樂和 J.Tune 娛樂合併案,2 月 23 日生效,合併後更名為 JYP 娛樂,JYP 娛樂因此成為上市公司,而原本的 JYP 娛樂改名為 JYP((주)제이와이피)。4 月 8 日由裴勇俊創辦的 Keyeast 宣佈和 JYP 娛樂合作成立「United Asia Management」國際經紀人公司,另外還有 AM 娛樂、Star J 娛樂、YG 娛樂及 SM 娛樂四間合作公司。8 月 29 日設立子公司 JYP Foods Inc.。10 月成立另一間子公司 JYP Creative Inc.。 2012 年 5 月 20 日男團 JJ Project 出道,推出首張單曲《Bounce》。9 月 10 日女歌手白娥娟出道。9 月 26 日與男演員崔宇植、朴柱亨簽約。10 月 5 日 15 & 出道。 2013 年 8 月 12 日釋出善美〈24 hours〉預告照片,8 月 22 日正式以個人歌手身分重返歌壇。9 月 13 日官網發布臨時股東大會通過 JYP 娛樂和 JYP 合併案,10 月 17 日正式生效,鄭旭表示合併後會拓展戲劇、電影和音樂劇製作,並且與更多演員簽約,還會推出四組偶像團體,未來將縮減美國市場的投資,轉而擴大進軍日本市場,另外,演唱會不再由 CJ 集團籌備,會自行成立演唱會製作團隊,這些改變預計會為 JYP 娛樂增加更多利潤。10 月 29 日 JYP Pictures 和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簽約,雙方將共同製作電影。12 月 9 日子公司 AQ 娛樂結束營運,原旗下藝人 miss A 和白娥娟僅隸屬於 JYP 娛樂。12 月 24 日 JYP 娛樂表示將推出七人新男團。 ### 2014 年-2015 年:改革 2014 年 1 月 1 日宣布 GOT7 出道消息,1 月 3 日起陸續公開成員,1 月 9 日和 1 月 13 日各釋出一個預告影片,1 月 16 日 GOT7 正式出道,主打歌曲為 <Girls Girls Girls>,為 JYP 娛樂旗下首支嘻哈男子團體。2 月 25 日和百度簽署音源合約,有助於進入中國市場。JYP 娛樂透露 JYP Pictures 和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共同製作的電影《握緊你的手》,男主角由 JYP 娛樂所屬藝人魏大勛擔任,燦盛客串演出。JYP Pictures 和東陽天世文化傳播一同製作的網路劇《Dream Knight》,8 月底正式開拍,由 GOT7 成員主演。10 月 12 日 Bernard Park 攜迷你專輯《我...》正式出道。 2015 年 1 月 8 日,朴軫永在推特上表示成立新的子公司 Studio J,首位旗下藝人為 1 月 9 日出道的 G.Soul,該子公司的音樂類型會更深層且多樣化。1 月份和 JOO 的合約結束,其將另尋經紀公司。3 月 26 日,2AM 三位成員選擇離開公司,僅趙權續約,JYP 娛樂表示尊重他們的選擇,但 2AM 並不會解散。 4 月 10 日,JYP 娛樂表示將和 Mnet 推出新女團選秀節目《SIXTEEN》,節目於 5 月 5 日開始播出;7 月 7 日最終先選拔出 7 位成員,而朴軫永表示為了使 TWICE 成為更加完美的團體,決定追加兩名成員,組成新女團「TWICE」,預計 2015 年下半年出道。7 月 20 日 JYP 娛樂發表官方聲明,確認昭熙與先藝退出 Wonder Girls。9 月 7 日推出首支 6 人男子樂團 DAY6,以首張迷你專輯《The Day》正式出道。10 月 20 日,TWICE 發行首張迷你專輯《THE STORY BEGINS》,出道主打歌曲為〈Like OOH-AHH〉。 5 月 17 日與總公司位於香港的椰子製品企業「Jax Coco」攜手進軍韓國市場。JYP 和 Jax Coco 計劃在韓國主要百貨商店和高級超市推出椰子油、椰子片等相關産品。 ### 2016 年 年初發生周子瑜國旗事件,JYP 娛樂股價也因此事件急跌,JYP 娛樂後來公開周子瑜的道歉影片,事件引起國際各大媒體跟各國網友的高度關注。1 月 16 日,JYP 娛樂的官方網站被駭客組織匿名者癱瘓。;1 月 18 日,在周子瑜重新露面出席活動後宣布暫停攻擊。 5 月 20 日,miss A 中國成員 Jia 與 JYP 娛樂合約期滿未續約,JYP 娛樂表示:「公司為她的將來加油,希望她能有一個更加美好光明的未來。」;miss A 另一位中國成員 Fei 則再續約,JYP 娛樂將全力支持她的中國和韓國活動。5 月 30 日 JYP 娛樂宣布舉辦家族演唱會,8 月 6 日及 8 月 7 日首場會在首爾開唱。 ### 2017 年 JYP 表示 2017 年不推新團,並與全昭彌簽訂專屬藝人合約,在 I.O.I 解散後,專注在個人主持及演藝工作、學業和跆拳道四段訓練。1 月 26 日譽恩、善美為拓展未來新方向決定不續約,女團 Wonder Girls 宣告解散,並在 2 月 10 日發表最後的十周年數位單曲《描繪그려줘》,Wonder Girls 正式畫下句點。JYP 透露將把公司總部搬至奧運公園附近的大型大廈。7 月 28 日與 Dailymotion 簽訂正式合作關係,並將為 JYP 的藝人開設官方頻道,包括朴軫永 (JYP)、2PM,白娥娟、GOT7、NakJoon、DAY6 和 TWICE 等。8 月 3 日,JYP 發聲明表示 miss A 成員秀智已決定續約,將繼續以個人歌手及演員身份合作發展。9 月 1 日,由 JYP 子公司北京傑偉品文化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合資創辦的新聲娛樂 NCC Entertainment 推出首組中國嘻哈男團 BOY STORY 並發表首支先行曲《HOW OLD R U》及 MV。9 月 21 日,JYP 公開表示,將與 Mnet 一起在 10 月 17 日推出全新選秀節目定名《Stray Kids》甄選下一個能夠接棒 2PM、GOT7、TWICE 的新男團。9 月 22 日,趙權約滿退社。10 月 7 日,公開 Stray Kids 的先行曲《Hellevator》的 MV。11 月 9 日,miss A 成員 Min 約滿退社。12 月 27 日,宣布女團 miss A 解散。 ### 2018 年 :「JYP 2.0」 Stray Kids 成員確定為 9 人,1 月 8 日發行出道先行專輯《Mixtape》。 1 月 31 日,2PM 成員(除正在當兵的澤演將在退伍後商議合約)自 2015 年首度續約後,完成二次續約,身為當時社內最資深團體,翌日被任命為理事。1 月 31 日,與 SM 娛樂和 Big Hit 娛樂攜手,為改善音樂市場結構、建立新產品創作與生產的正向循環,致力打造更有效率、更貼近社會生態,並提供不同於當前的新形態音樂服務而與 SK 電訊子公司 iRiver 簽約。三社旗下藝人的專輯、音源等音樂產品將自 2 月 1 日起由 iRiver 負責 B2B 流通。三社也脫離現有音樂發行規則,不僅是負責企劃、製作的管理者,也將參與音樂產品的流通。 JYP 娛樂於 2 月 1 日獲第 2 屆演藝製作人協會大賞獲頒「製作人獎」。2 月 12 日獲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評選 為 2018 年「亞太地區(APAC)前 1000 大高成長企業」第 177 名(上榜企業的總部須設於亞太地區,並於 2013 至 2016 年間的營業額成長率位居前 1000 名)。3 月 25 日男團 Stray Kids 出道。 4 月 18 日媒體披露 JYP 娛樂自去年下半年度陸續收到來自美國、日本和新加坡等機構的投資考察邀請而舉辦海外投資人會議 (NDR),4 月 13 日舉辦日本場,預定 6 月舉辦香港及新加坡場次,至此外資持股比率已增至 7.4%。5 月 2 日,韓國媒體 Dispatch 爆出朴軫永與好友裴勇浚疑似與 2014 年世越號沉沒事故相關的異端教派有私交,並公布宣教關鍵字的節錄錄音和聚會時照片,JYP 娛樂股票應聲暴跌,朴軫永當日即透過個人 SNS 親自否認並說明是同好者的聖經研習會,股價在收盤前迅速漲回,遭影射教派也在其他節目受訪時否認,稱未見過朴軫永。 6 月 21 日朴軫永在 SparkLabs Demoday11 的演講中公開「JYP 2.0」計畫,將在 7 月完成搬遷至新購入的企業總部大樓(江東區),大樓占地 1174㎡ ,14 層樓高(地上 10 層 + 地下 4 層),連同後方停車場以 202 億韓元購入後再斥資 79 億整修及裝潢,內部規畫 9 間練舞室、18 間聲樂練習室、7 間製作工作室、11 間錄音室、2 間混音室、演員練習室、員工餐廳(採用有機食材)、豪華天臺及對外營業的有機複合餐飲咖啡店 (1 樓 Soul Cup) 等。7 月 19 日在公開的簽約儀式中,宣布聯手 SM、YG、Big Hit、MYSTIC、FNC、StarEmpire 等 6 家公司成立新音樂服務公司 (暫名「Music & Creative Partners Asia 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MCPA 公司),以負責 K-POP MV 在全球影音平臺上的流通和管理,該公司將為 7 大公司與 YouTube 等全球影音平臺的 MV 流通及管理窗口,並自創流通平臺及拓展新事業領域,期能提高韓樂和從業者的國際競爭力,發展為亞洲代表性的音樂服務公司。 7 月 25 日,玉澤演與蘇志燮創辦的企劃社 51K 簽約,退社未退團,以 2PM 一員身分的歌手活動仍由 JYP 娛樂負責,51K 也將全力配合玉澤演在 2PM 的活動。8 月 20 日,宣布與全昭彌經協議後解除合約。9 月 21 日,專為海外市場打造,全員編制皆為當地人,且均齡 12 歲的男團 BOY STORY 在中國出道並公布出道曲《Enough》MV。9 月 23 日,公司股票總市值達 1 兆 2774 億韓元,超越 SM 娛樂,在股票市值方面躍升為三大娛樂公司之首並刷新演藝經紀公司最高時價總額。11 月 7 日,2012 年設置的演員部門簽約的元老演員崔宇植 6 年合約期滿後退社。Fei 合約期滿未續約。 ### 2019 年-2022 年:擴展事務 #### 2019 年 1 月 14 日表示新女團出道 MV 已拍攝完成,正進行最後出道準備,出道時間、團名及成員會再公開。 2019 年 1 月 20 日,官方網站開啟,官方 YouTube 頻道上傳,公開新女團「ITZY」,同日《超級實習生》節目首播,為選拔和晉用實習生的實鏡節目,在 6 週實習結束後,合格者可成為 JYP 娛樂的正式員工,負責藝人行銷管理部門。 2 月 7 日,公開與日本 Sony Music 合作,展開「Nizi(彩虹)計畫」,將在日本各地及夏威夷和洛杉磯舉辦甄選,最後將在東京選出年齡 15 至 22 實歲,有日語能力的 20 位女孩,自 10 月起為 2020 年 4 月播出的選秀節目錄影,並赴韓國 JYP 大樓進行 6 個月舞蹈、歌唱、體能、藝能及品格等培訓,預定於 2020 年 11 月,以 J-Pop 女團型態在日本出道。 2 月 12 日新女團 ITZY 以《IT』z Different》正式出道 3 月 31 日,續約過一次的秀智 9 年合約期滿離社,JYP 娛樂表示:「秀智在 JYP 9 年的時間,為此表示衷心的感謝。雖然雙方合作已結束,但 JYP 今後亦會繼續支持秀智。」 4 月,女演員宋昰昀 6 年合約期滿未續約。 9 月 1 日起,於 2012 年創立的 JYP 演員部門旗下的演員尹博、辛睿恩、申銀秀、姜勛、金東希和李燦善將轉移到副社長表宗錄 (出售持有 0.11JYP 娛樂股票) 創辦的演員企劃、電視劇及電影製作公司 npio 娛樂,6 位演員與 JYP 維持合約期間,JYP 與 npio 娛樂共同管理經紀業務。其他演員經過協議終止合約,可自行尋覓新公司。 #### 2020 年 1 月 28 日,宥斌、惠林約滿退社。 6 月 26 日,NiziU 成軍,7 月 1 日推出出道前 EP《Make You Happy》。 12 月 2 日,NiziU 出道,12 月 2 日推出出道 EP《Step and a step》。 #### 2021 年 1 月 11 日,宣佈 GOT7 全員的合約將於 1 月 19 日屆滿,而全員不會續約。JYP 娛樂方面表示:「雙方為了祈願新的未來,在協議下決定不續約。雖然雙方的緣份已結束,但 JYP 娛樂會衷心為 GOT7 成員未來的發展應援。」 8 月 31 日,Stray Kids 於 8 月 23 日所發行的正規 2 輯《NOEASY》在 Gaon 排行榜累計出貨量突破 110 萬張,創下 JYP 娛樂首張百萬專輯銷量紀錄,成為「JYP 首位百萬銷量藝人」。 9 月 7 日,旗下女團 TWICE 的 MV〈TT〉突破 6 億觀看次數,為 TWICE 首個達 6 億觀看次數的 MV,同時也是所屬公司頻道首個達到 6 億觀看次數的影片。 12 月 6 日,旗下新樂隊 Xdinary Heroes 發表單曲《Happy Death Day》出道。 #### 2022 年 1 月 26 日,JYP 娛樂於各社交帳號正式公開新女團的組合名稱為「NMIXX」以及官方標誌。 2 月 4 日,於美國成立分公司 JYP USA。 2 月 22 日,女團 NMIXX 以第一張單曲專輯《AD MARE》出道。 3 月 30 日,Stray Kids 於 3 月 18 日所發行的迷你 6 輯《ODDINARY》在美國告示牌於當地時間 29 日公開的榜單中在「Billboard 200」空降第一,創下 JYP 娛樂首位於告示牌主要榜單獲得冠軍的紀錄。 6 月 24 日,娜璉以首張個人迷你專輯《IM NAYEON》Solo 出道,主打歌為〈POP!〉。娜璉個人單曲〈POP!〉空降 Spotify Top Artists Japan 88 名,成為歷史上唯一團和成員 solo 同時在榜的韓國女團。《IM NAYEON》首周以 5.6 萬專輯銷量空降 Billboard 200 專輯榜第 7 名及實銷榜第 1 名,成為歷史首位進入 Billboard 200 專輯榜前十的韓國 solo 歌手,也是該榜韓國 solo 藝人最高排名,刷新韓國藝人紀錄。 7 月 12 日,經紀公司 JYP 娛樂宣布 TWICE 全員續約,為 JYP 娛樂第一組全員續約的女團。 娜璉 spotify 每月聽眾超過 600 萬,在 25 天內打破之前由 TWICE 創下並保持的記錄 (818 天),成為 JYP 最快到達此成就的藝人。 娜璉 spotify 每月聽眾超過 700 萬,在 36 天內打破之前由 TWICE 創下並保持的記錄 (958 天),成為 JYP 最快到達此成就的藝人。 在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於 2022 年公布的數據顯示,TWICE 的歌曲自 2018 年上架平台後,僅用 1797 天播放量便突破 60 億,成為僅次於 BTS 第二快達成紀錄的韓國團體,也是最快達成紀錄的韓國女團,成績非常亮眼。 ## 子公司、關聯公司 未標示 % 為 100% 持股 (2022 年 11 月 11 日) * JYP 360(韓國) 地址:首爾特別市江東區江東大路 199 號 大城大廈 7 樓(城內洞) * JYP Pictures(韓國) 地址:首爾市江南區島山大路 537 號 Woon-chon Building 4 層 * JYP Publishing(韓國) 地址:首爾特別市江東區江東大路 205 號(城內洞 448-13,JYP Center 大樓) * JYP Publishing USA(美國) * JYP Entertainment Japan (日本) 地址:東京都港區南青山四丁目 1 番 6 號(SEVEN 南青山大廈 5 樓) * JYP USA(美國) 地址:3131 CAHUENGA BLVD W,LOS ANGELES,CA,90068 * JYP Entertainment HK(香港) * 北京文化交流(BEIJING Cultural Exchange,中國)(7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阜通東大街悠樂匯 E 座 1007 室 * 泛領文化傳媒(FANLING Culture Media,中國)(75%) 地址:中國天津市武清區京津電子商務產業園綜合辦公樓 1293 號 * 北京新聲娛樂(BEIJING SHISUNG Ent,中國)(32%) 由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合資成立。旗下藝人:男團 BOY STORY。 ### 已結束營運 * JYP Foods, Inc.(美國) 地址:8W 36TH Street New York * AQ Entertainment(韓國) 地址:首爾特別市江南區清潭洞 123-49 號 3 樓 * JYP 娛樂(舊址)(韓國) 地址:首爾特別市江南區 (清潭洞) 狎鷗亭路 79 街 41 號(配合企業總部搬遷作業陸續遷出) * JYP 娛樂(舊址)(韓國) 地址:首爾特別市江南區 (清潭洞) 島山大路 537 號 3 樓(配合企業總部搬遷作業陸續遷出) * JYP Publishing(舊址)(韓國) 地址:首爾特別市江南區狎鷗亭路 79 街 41 號 JYP 中心(配合企業總部搬遷作業陸續遷出) * JYP 娛樂版權流通公司:2018 年與索尼音樂娛樂 (簡稱索尼音樂,即 Sony Music) 旗下版權流通公司 The Orchard 達成全球流通業務代理的合作協議(不包含中國大陸地區),階段性任務告結而結束營業。 ## 旗下藝人、創作者及製作人 ****團體**** * 隊長以**粗斜體**顯示。 * 以出道日期排序。 * 藝人由一本部、二本部、三本部、SQU4D 及樂團部門 Studio J 運營。 ****小分隊**** * 3RACHA 尚未出道僅作詞作曲,故沒有出道日期及尚未確定分隊型式 ****SOLO 歌手**** ****演員**** (與 JYP 的合約期間,JYP 與 npio 娛樂共同管理) * 辛叡恩 * 金東希 ****已知練習生**** ### 北京新聲娛樂(合資公司) ****團體**** * 隊長以**粗體**顯示。 ### 天津泛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歌手**** **練習生 (Project C 計劃)** ### 日本索尼音樂(Nizi Project) ****團體**** * 隊長以**粗體**顯示。 * NiziU 為 JYP 娛樂與日本索尼音樂共同打造的日本女子團體。 ## 已離開公司藝人 ### 已離開練習生(選秀後未簽約入社者不計) ## JYP Nation ### 音樂作品 * This Christmas(2010 年 12 月 1 日) * JYP NATION KOREA 2014 'ONE MIC'(2014 年 12 月 9 日) * JYP NATION ENCORE(2016 年 7 月 25 日) ### JYP NATION 演唱會 ### 電影 * 2015 年:《握緊你的手》 * 2019 年:《朝鮮花美男》 ### 電視劇 * 2011 年: KBS2《夢想起飛 Dream High》 * 2012 年: KBS2《夢想起飛 Dream High2》 * 2017 年: JTBC《The Package》 * 2018 年: JTBC《第 3 種魅力》(與 Imagine Asia 共同製作) * 2019 年: JTBC《巧克力》 ### 網路劇 * 2015 年:《Dream Knight》(由旗下男團 GOT7、旗下女演員宋昰昀主演) * 2016 年:《觸碰你》(NAVER tvcast 播出) * 2016 年:《浪漫老闆》(與 H2 Entertainment、BISTAR&Elephant Image Film 共同製作) * 2017 年:《魔術學校》(JTBC 網路劇) ### 音樂劇 * 2019 年:《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與 HANDA Production 共同製作。2 月 26 日至 5 月 19 日在首爾江南區 KwangLim 藝術中心 BBCH Hall 公演) ### 綜藝節目 * 2017 年:K-STAR《2PM Wild Beat》(與 iHQ 共同製作) * 2018 年:JYP PICTURES 官方 Youtube 頻道《四方旅行:西澳洲篇》(演出:裴智煥 (攝影師)、金明勛 (歌手 Ulala Session)、Kebee (歌手 Eluphant)、朴珪瑛 (演員)、鄭乾柱 (演員)) * 2018 年:JYP PICTURES 官方 Youtube 頻道《四方旅行夏日休假:智異山篇》(演出:裴智煥 (攝影師)、俞彩蓮 (模特)、柳承秀 (演員)、鄭乾柱 (演員)) * 2018 年:JYP PICTURES 官方 Youtube 頻道《四方旅行:新加坡篇》(演出:裴智煥 (攝影師)、李廷鎮 (演員)、柳承秀 (演員)、Eluphant、李歐艾琳 (李惠敏,Nine Muses 前成員 E U Erine)、姜勛 (演員)) * 2019 年:Mnet《超級實習生》 * 2019 年:JYP PICTURES 官方 Youtube 頻道《四方旅行:南法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演出:朴珪瑛 (演員)、金志珉 (演員)) * 2019 年:JYP PICTURES 官方 Youtube 頻道《四方旅行:西班牙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演出:尹博 (演員)、辛睿恩 (演員)、姜勛 (演員)) * 2019 年:JYP PICTURES 官方 Youtube 頻道《四方旅行:馬爾地夫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演出:尼坤 (歌手) 2PM 成員、燦盛 (歌手) 2PM 成員、鄭乾柱 (演員)) * 2020 年 —2022 年(更新中):TWICE 官方 Youtube 頻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ime To TWI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演出:TWICE 全員) ### 出道實境節目 * 2008 年:Mnet《熱血男兒》(男團 2PM、2AM) * 2015 年:Mnet《SIXTEEN》(女團 TWICE) * 2017 年:Mnet《Stray Kids》(男團 Stray Kids) * 2020 年:SONY《Nizi Project》(女團 NiziU) * 2021 年:SBS《LOUD》(男團 ) ### 遊戲 * 消消樂遊戲 TWICE -GO! GO! Fighti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節奏遊戲 SuperStar JYPnation ## 註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null
75,049
2023-05-05T20:13:20Z
77,045,731
(주)제이와이피엔터테인먼트
138,870
<p><b>括弧</b>(英語:<span lang="en">bracket</span>,又稱<b>括弧號</b>),為加在需注釋的文字的前後兩側的雙對符號。 </p> <h2><span id=".E7.AE.80.E4.BB.8B"></span><span id="简介">簡介</span></h2> <p>常見的括弧有: </p> <ul><li><b>圓括弧</b>(英語:<span lang="en">parentheses</span>,中文中又稱<b>小括弧</b>、<b>括弧</b>) <ul><li>半形 :<span>()</span></li> <li>全形 :<span>()</span></li></ul></li> <li><b>方括弧</b>(英語:<span lang="en">square brackets</span>,中文中又稱<b>中括弧</b>) <ul><li>半形 :<span>[]</span></li> <li>全形:<span>[]</span></li></ul></li> <li><b>花括弧</b>(英語:<span lang="en">curly brackets</span>, 中文中又稱<b>大括弧</b>) <ul><li>半形:<span>{}</span></li> <li>全形:<span>{}</span></li></ul></li> <li><b>角括弧</b>(英語:<span lang="en">angle brackets</span>,中文中又稱為<b>尖括弧</b>) <ul><li>半形 :⟨⟩,在英文中指示想到而未說的話語,但經常由小於號(<span>&lt;</span>)和大於號(<span>&gt;</span>)代替 。</li> <li>全形 :〈〉,在中文中用作單書名號</li></ul></li> <li>雙角括弧(英語:<span lang="en">double angle brackets</span>,中文中又稱為<b>雙尖括弧</b>) <ul><li>半形:⟪⟫</li> <li>全形:《》,在中文中用作雙書名號</li></ul></li></ul><h2><span id=".E7.94.A8.E6.B3.95.E8.88.87.E7.AF.84.E4.BE.8B"></span><span id="用法與範例">用法與範例</span></h2> <p>括弧標明行文中註釋性的話。其中「( )」又稱「小括弧」、「圓括弧」或「括弧」;「[ ]」又稱「中括弧」或「方括弧」。 </p><p>括弧裡的話如果是註釋句子裡某些詞語的,這種括弧叫「句內括弧」,緊貼在被註釋的詞語之後。此外,句內括弧的解釋文字末尾不能加句號。例: </p> <ul><li>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中國的發現,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li></ul><p>括弧裡的話如果是註釋整個句子的,這種括弧叫「句外括弧」,放在句末的句號之後。此外,句外括弧中的解釋性文字,其句尾的句號應該放在括弧內。例: </p> <ul><li>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作也要有素養才能有「即興」。)</li></ul><p>「行文中注釋性的文字,用括弧標明。注釋句子裡某些詞語的,括注緊貼在被注釋詞語之後;注釋整個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標點之後。」「在行文中純屬注釋上文的,多半用( )。」「在行文中為補充說明而文氣可以聯貫的,多半用—— ——。」</p><p>在中文中還有: </p> <ul><li><b>六角括弧</b> <span>〔〕</span></li> <li><b>方頭括弧</b> <ul><li>實心 <span>【】</span></li> <li>空心 <span>〖〗</span></li></ul></li></ul><p>方頭括弧【 】又稱「魚尾括弧」、「魚尾號」,有時用作詞語註釋,例:【括弧】標點一種。 </p><p>另外還有數種形似括弧而使用方法不同的符號:引號(「」『』)、尖引號(«»‹›)、書名號(《》〈〉)、HTML等程式語言中成對使用的小於號(&lt;)與大於號(&gt;)。注意,單書名號(〈〉)、單尖括弧(⟨⟩)、單尖引號(‹›)、小於號大於號(&lt;&gt;)是不同的標點符號,在特定語文內擁有不同用法。 </p><p>直排時,所有括弧符號依據漢字書寫方向順時針轉90度。 </p> <h2><span id=".E6.95.B8.E5.AD.B8.E6.87.89.E7.94.A8"></span><span id="數學應用">數學應用</span></h2> <p>初等數學常用「( )」、「[ ]」、「{ }」三個層級的括弧,分別稱為<b>小括弧</b>、<b>中括弧</b>和<b>大括弧</b>。四則運算時,在較低層級括弧內的內容要優先計算,例如:<br> <span>0</span><span>0</span> 2 × [(4 + 6) × 3] <br>= 2 × [10 × 3] <br>= 2 × 30<br>= 60 </p><p>有四個層級時還可在小括弧內使用括線,在括線下的數式最先計算。例如: </p><p><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begin{aligned}&amp;60/\{3\times [4+2\times (5-{\overline {10-8}})]\}\\=&amp;60/\{3\times [4+2\times (5-2)]\}\\=&amp;60/\{3\times [4+2\times 3]\}\\=&amp;60/\{3\times 10\}\\=&amp;60/30\\=&amp;2\end{aligned}}}">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table columnalign="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ight left" rowspacing="3pt" columnspacing="0em 2em 0em 2em 0em 2em 0em 2em 0em 2em 0em" displaystyle="true"> <mtr> <mtd></mtd> <mtd> <mn>60</mn>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mo> </mrow>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n>3</mn> <mo>×<!--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n>4</mn> <mo>+</mo> <mn>2</mn> <mo>×<!--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n>5</mn> <mo>−<!-- − --></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ver> <mrow> <mn>10</mn> <mo>−<!-- − --></mo> <mn>8</mn> </mrow> <mo accent="false">¯<!-- ¯ --></mo> </mover> </mrow> <mo stretchy="false">)</mo> <mo stretchy="false">]</mo>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td> </mtr> <mtr> <mtd> <mo>=</mo> </mtd> <mtd> <mn>60</mn>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mo> </mrow>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n>3</mn> <mo>×<!--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n>4</mn> <mo>+</mo> <mn>2</mn> <mo>×<!--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n>5</mn> <mo>−<!-- − --></mo> <mn>2</mn> <mo stretchy="false">)</mo> <mo stretchy="false">]</mo>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td> </mtr> <mtr> <mtd> <mo>=</mo> </mtd> <mtd> <mn>60</mn>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mo> </mrow>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n>3</mn> <mo>×<!--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n>4</mn> <mo>+</mo> <mn>2</mn> <mo>×<!-- × --></mo> <mn>3</mn> <mo stretchy="false">]</mo>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td> </mtr> <mtr> <mtd> <mo>=</mo> </mtd> <mtd> <mn>60</mn>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mo> </mrow>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n>3</mn> <mo>×<!-- × --></mo> <mn>10</mn>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td> </mtr> <mtr> <mtd> <mo>=</mo> </mtd> <mtd> <mn>60</mn>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mo> </mrow> <mn>30</mn> </mtd> </mtr> <mtr> <mtd> <mo>=</mo> </mtd> <mtd> <mn>2</mn> </mtd> </mtr> </mtable>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begin{aligned}&amp;60/\{3\times [4+2\times (5-{\overline {10-8}})]\}\\=&amp;60/\{3\times [4+2\times (5-2)]\}\\=&amp;60/\{3\times [4+2\times 3]\}\\=&amp;60/\{3\times 10\}\\=&amp;60/30\\=&amp;2\end{aligned}}}</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p><p>高等數學中,表示運算次序通常都用小括弧,有時也會用中括弧,很少用大括弧。各種括弧在數學(包括各數學分支)、自然科學、統計學和社會科學中有不同涵義,例如:中括弧可表示高斯符號,方括弧可以用作表示交換子、等價類,花括弧可以用作定義集合等等。所以應儘量只用小括弧來表示運算優先級,以最深層的括弧子運算式為最優先計算。 </p> <h2><span id=".E7.94.B5.E8.84.91.E7.BC.96.E7.A0.81"></span><span id="电脑编码">電腦編碼</span></h2> <p>Unicode內編碼了數個括弧符號。下表列出了部分中文及西文常用的括弧(包括部分涵括式引號)。 </p> <p>Unicode於4.1版起在豎排形式增加了相容中國大陸GB 18030編碼里的直排空心方頭括弧,分別是 <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3727143"><span>U+FE17</span></span> <span>︗</span>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1146900"><span>PRESENTATION FORM FOR VERTICAL LEFT LENTICULAR BRACKET</span> 和 <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3727143"><span>U+FE18</span></span> <span>︘</span>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1146900"><span>PRESENTATION FORM FOR VERTICAL RIGHT LENTICULAR BRACKET</span>。Unicode 也在中日韓相容形式收錄了部分直排括弧,下表列出 Unicode 內所收錄的獨立直排括弧。注意,Unicode中的所有直排符號建議只用於橫排時展示直排形式,而全文直排時應輸入橫排符號,然後由排版軟體直接旋轉。 </p> <h2><span id=".E5.85.B6.E4.BB.96.E6.87.89.E7.94.A8"></span><span id="其他應用">其他應用</span></h2> <p>HTML的語言形式使用尖括弧包圍HTML元素(如&lt;html&gt;)。 </p> <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破折號 ——</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4.BE.86.E6.BA.90"></span><span id="參考來源">參考來源</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4 Cached time: 2023050505034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1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2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42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7432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77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27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5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307478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86.486 1 -total 28.59% 167.672 1 Template:標點符號 27.09% 158.908 1 Template:Infobox 16.70% 97.944 6 Template:Lang-en 15.50% 90.934 1 Template:Reflist 14.32% 84.011 6 Template:Aligned_table 10.15% 59.531 1 Template:Translating 8.98% 52.677 1 Template:NoteTA 8.55% 50.132 1 Template:Ambox 7.19% 42.163 4 Template:Unichar -->
**括弧**(英語:bracket,又稱**括弧號**),為加在需注釋的文字的前後兩側的雙對符號。 ## 簡介 常見的括弧有: * **圓括弧**(英語:parentheses,中文中又稱**小括弧**、**括弧**) * 半形 :() * 全形 :() * **方括弧**(英語:square brackets,中文中又稱**中括弧**) * 半形 :[] * 全形:[] * **花括弧**(英語:curly brackets, 中文中又稱**大括弧**) * 半形:{} * 全形:{} * **角括弧**(英語:angle brackets,中文中又稱為**尖括弧**) * 半形 :⟨⟩,在英文中指示想到而未說的話語,但經常由小於號(<)和大於號(>)代替 。 * 全形 :〈〉,在中文中用作單書名號 * 雙角括弧(英語:double angle brackets,中文中又稱為**雙尖括弧**) * 半形:⟪⟫ * 全形:《》,在中文中用作雙書名號 ## 用法與範例 括弧標明行文中註釋性的話。其中「( )」又稱「小括弧」、「圓括弧」或「括弧」;「[ ]」又稱「中括弧」或「方括弧」。 括弧裡的話如果是註釋句子裡某些詞語的,這種括弧叫「句內括弧」,緊貼在被註釋的詞語之後。此外,句內括弧的解釋文字末尾不能加句號。例: * 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中國的發現,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括弧裡的話如果是註釋整個句子的,這種括弧叫「句外括弧」,放在句末的句號之後。此外,句外括弧中的解釋性文字,其句尾的句號應該放在括弧內。例: * 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作也要有素養才能有「即興」。) 「行文中注釋性的文字,用括弧標明。注釋句子裡某些詞語的,括注緊貼在被注釋詞語之後;注釋整個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標點之後。」「在行文中純屬注釋上文的,多半用( )。」「在行文中為補充說明而文氣可以聯貫的,多半用 —— ——。」 在中文中還有: * **六角括弧** 〔〕 * **方頭括弧** * 實心 【】 * 空心 〖〗 方頭括弧【 】又稱「魚尾括弧」、「魚尾號」,有時用作詞語註釋,例:【括弧】標點一種。 另外還有數種形似括弧而使用方法不同的符號:引號(「」『』)、尖引號(«»‹›)、書名號(《》〈〉)、HTML 等程式語言中成對使用的小於號(<)與大於號(>)。注意,單書名號(〈〉)、單尖括弧(⟨⟩)、單尖引號(‹›)、小於號大於號(<>)是不同的標點符號,在特定語文內擁有不同用法。 直排時,所有括弧符號依據漢字書寫方向順時針轉 90 度。 ## 數學應用 初等數學常用「()」、「[]」、「{ }」三個層級的括弧,分別稱為**小括弧**、**中括弧**和**大括弧**。四則運算時,在較低層級括弧內的內容要優先計算,例如: 00 2 × [(4 + 6) × 3] = 2 × [10 × 3] = 2 × 30 = 60 有四個層級時還可在小括弧內使用括線,在括線下的數式最先計算。例如: $$ {\begin{aligned}&60/\{3\times [4+2\times (5-{\overline {10-8}})]\}\\=&60/\{3\times [4+2\times (5-2)]\}\\=&60/\{3\times [4+2\times 3]\}\\=&60/\{3\times 10\}\\=&60/30\\=&2\end{aligned}} $$ 高等數學中,表示運算次序通常都用小括弧,有時也會用中括弧,很少用大括弧。各種括弧在數學(包括各數學分支)、自然科學、統計學和社會科學中有不同涵義,例如:中括弧可表示高斯符號,方括弧可以用作表示交換子、等價類,花括弧可以用作定義集合等等。所以應儘量只用小括弧來表示運算優先級,以最深層的括弧子運算式為最優先計算。 ## 電腦編碼 Unicode 內編碼了數個括弧符號。下表列出了部分中文及西文常用的括弧(包括部分涵括式引號)。 Unicode 於 4.1 版起在豎排形式增加了相容中國大陸 GB 18030 編碼里的直排空心方頭括弧,分別是 U+FE17 ︗ PRESENTATION FORM FOR VERTICAL LEFT LENTICULAR BRACKET 和 U+FE18 ︘ PRESENTATION FORM FOR VERTICAL RIGHT LENTICULAR BRACKET。Unicode 也在中日韓相容形式收錄了部分直排括弧,下表列出 Unicode 內所收錄的獨立直排括弧。注意,Unicode 中的所有直排符號建議只用於橫排時展示直排形式,而全文直排時應輸入橫排符號,然後由排版軟體直接旋轉。 ## 其他應用 HTML 的語言形式使用尖括弧包圍 HTML 元素(如 <html>)。 ## 相關條目 * 破折號 —— ## 參考來源
null
18,231
2023-05-02T16:46:05Z
76,940,281
)
339,592
<p><b>星號</b>(英文:asterisk,拉丁文:asteriscum,意謂「小星星」,來自希臘文 <span lang="el">ἀστερίσκος</span>)是印刷符號或字形。之所以稱為星號是因為與一般人印象中的星星相似。電腦科學家與數學家常稱之為「<b>star</b>」或「<b>星</b>」(例如「A*搜尋演算法」和「C*-代數」)。 </p><p>星號起源於歐洲封建時代,族譜印製者要表示出生日期的符號。最初的形狀是六芒,每一芒都像是由中央散開的淚珠。因此,有些電腦界的圈子稱之為「<b>splat</b>」(狀聲詞,類似中文的「啪」),或許是因為許多早期的列式印表機印出來的星號看起來像是被壓扁的蟲子。 </p><p>很多文化有自己獨特的星號。中國與日本用的是「※」,看起來像是漢字的「米」。阿拉伯式的星號是六芒星。於某些字體,星號是五芒,阿拉伯星號則為八芒。 </p> <h2><span id=".E7.94.A8.E6.B3.95"></span><span id="用法">用法</span></h2> <h3><span id=".E6.9B.B8.E9.9D.A2.E6.96.87.E5.AD.97"></span><span id="書面文字">書面文字</span></h3> <ul><li>註腳。</li> <li>有時可用一個或數個星號取代一個單字的部分字母(尤其是髒話),緩和可能冒犯他人的語氣;或是規避關鍵字過濾。譬如:b**ch。</li> <li>製作無序列表時,可能以星號來表示項目。</li></ul><h3><span id=".E8.AA.9E.E8.A8.80.E5.AD.B8"></span><span id="語言學">語言學</span></h3> <h4><span id=".E6.AD.B7.E5.8F.B2.E8.AA.9E.E8.A8.80.E5.AD.B8"></span><span id="歷史語言學">歷史語言學</span></h4> <p>在歷史語言學,字旁的星號表示這個字是重建而未經證實的歷史形式。 </p> <h4><span id=".E8.AA.9E.E8.A8.80.E5.AD.B8.E4.B8.AD.E7.9A.84.E8.A1.8D.E7.94.9F.E5.AD.B8.E6.B4.BE"></span><span id="語言學中的衍生學派">語言學中的衍生學派</span></h4> <ul><li>在衍生語法中,特別是句法學的領域,字旁或句旁的星號代表該字或該句不合語法。</li></ul><h3><span id=".E9.9B.BB.E8.85.A6.E7.A7.91.E5.AD.B8"></span><span id="電腦科學">電腦科學</span></h3> <ul><li>在正規表達式中,星號用以表示一種模式可能重複出現零或多次。這種用法叫做Kleene星號或Kleene閉包。得名於克萊尼。 <ul><li>在統一建模語言,星號用來指示零到多個類。</li></ul></li></ul><h3><span id=".E9.9B.BB.E8.85.A6.E4.BB.8B.E9.9D.A2"></span><span id="電腦介面">電腦介面</span></h3> <ul><li>某些電腦介面,例如是Unix shell及微軟的命令提示字元(Command prompt),星號是通配符及任何一種字符。俗稱「萬用字元」。一種常見的萬用字元的用途為在電腦上尋找一個檔案。舉例:使用者想尋找一個檔案名為<tt>Document 1</tt>,搜索字詞可以以<tt>Doc*</tt>及<tt>D*ment*</tt>找到該檔案。</li></ul><h3><span id=".E7.A8.8B.E5.BC.8F.E8.AA.9E.E8.A8.80"></span><span id="程式語言">程式語言</span></h3> <ul><li>很多程式語言和計算器使用星號作為乘法符號,因為QWERTY鍵盤中並沒有乘號。在特定語言中它還有一些特定意義,例如: <ul><li>在C與C++中,星號是取值運算子,用以獲取指標指向的值。這個運算子也是取址運算子<code>&amp;</code>的逆運算。</li> <li>在 Common Lisp 程式語言,全局變量的名字按慣例陪襯上星號,<tt>*LIKE-THIS*</tt>。</li></ul></li></ul><h3><span id=".E6.95.B8.E5.AD.B8"></span><span id="數學">數學</span></h3> <p>星號在數學上頻繁使用,當中包括: </p> <ul><li>複數的共軛複數(更常用的表示法是 <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bar {z}}}">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ver> <mi>z</mi> <mo stretchy="false">¯<!-- ¯ --></mo> </mover> </mrow>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bar {z}}}</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li> <li>兩個群的自由積</li> <li>任意二元運算的中綴表示法。</li> <li>卷積,比如 <i>f <span>∗</span> g</i> 是 <i>f</i> 與 <i>g</i> 的卷積。</li> <li>環的乘法群,特別是在這個環是域的時候,比如 <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athbb {C} ^{*}=\mathbb {C} -\{0\}}">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double-struck">C</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sup> <mo>=</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double-struck">C</mi> </mrow> <mo>−<!-- − --></mo>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n>0</mn>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athbb {C} ^{*}=\mathbb {C} -\{0\}}</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li> <li>某個集合中任意一點,比如計算黎曼和或將單連通群收縮為單元素群時{ <span>∗</span> }。</li> <li>向量空間 <i>V</i> 的對偶空間符號為 <i>V*</i>。</li> <li>兩個光滑流形之間的光滑映射 <i>f</i>的前推記為 <i>f</i><sub>*</sub>。</li> <li>向量空間 <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A^{k}\rightarrow A^{n-k}}">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 --></mo> <mo>:</mo> <msup> <mi>A</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k</mi> </mrow> </msup> <mo stretchy="false">→<!-- → --></mo> <msup> <mi>A</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n</mi> <mo>−<!-- − --></mo> <mi>k</mi> </mrow> </msup>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A^{k}\rightarrow A^{n-k}}</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上的霍奇對偶算子。</li></ul><p>星號在所有數學分支中也經常用於表示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兩個數學實體之間的對應——一個有星號,一個沒有。 </p> <h3><span id=".E5.8C.BB.E5.AD.A6"></span><span id="医学">醫學</span></h3> <ul><li>著名的「生命之星」圖案包含一個類似*號的六角星形。</li></ul> <h3><span id=".E4.BA.BA.E9.A1.9E.E9.81.BA.E5.82.B3.E5.AD.B8"></span><span id="人類遺傳學">人類遺傳學</span></h3> <ul><li>人類遺傳學中,*是用來表示某一個體屬於某一單倍群且不屬於其任何子群(參看* (haplogroup)).</li></ul><h3><span id=".E9.9B.BB.E8.A9.B1.E9.80.9A.E8.A8.8A"></span><span id="電話通訊">電話通訊</span></h3> <ul><li>在音頻式電話,*(通常稱作<b>星</b>鍵,臺灣常俗稱<b>米字鍵</b>)是其中一個特別鍵,在0字左邊。</li> <li>Asterisk 是免費/開源軟體式電話用戶交換機 (PBX).</li></ul><h3><span id=".E9.9B.BB.E5.AD.90.E9.83.B5.E4.BB.B6.E3.80.81.E5.8D.B3.E6.99.82.E9.80.9A.E8.A8.8A"></span><span id="電子郵件、即時通訊">電子郵件、即時通訊</span></h3> <ul><li>隨著Markdown的發展,以及電子郵件平台、論壇、社群平台的支援,人們開始以星號包圍一個字來表示強調(這是斜體的語法)。</li> <li>用以表示動作,例如「Bob: *jump*」。</li> <li>在聊天室和即時通訊,星號有時用於糾正誤字。星號用在句子之前或之後修正。例如發送「*漿」來修正剛才打錯的「你要喝米將嗎?」。</li></ul><h3><span id=".E6.9D.BF.E7.90.83"></span><span id="板球">板球</span></h3> <ul><li>在電視轉播比賽比賽中,它用作顯示球員的資料。例如47*是代表比賽中第47名球員。</li></ul><h3><span id=".E7.B6.93.E6.BF.9F.E5.AD.B8"></span><span id="經濟學">經濟學</span></h3> <h3><span id=".E6.95.99.E8.82.B2"></span><span id="教育">教育</span></h3> <ul><li>在GCSE 考試,A*(A星)是代表特等級,在A級中比較突出。</li> <li>在香港中學會考的中國語文科及英國語文科中,Level 5*是指在Level 5之中較優的考生;而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全面採用數字評級,5**(讀作「五星星」)級為最高之評級,5*(讀作「五星」)緊隨其後,皆為取得5級學生當中成績較突出者。</li></ul><h3><span id=".E9.9B.BB.E5.AD.90.E9.81.8A.E6.88.B2"></span><span id="電子遊戲">電子遊戲</span></h3> <h3><span id=".E6.A3.92.E7.90.83"></span><span id="棒球">棒球</span></h3> <ul><li>近年,星號是用來標準一次「良好的防守」。[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h3><span id=".E8.B3.BD.E9.A6.AC"></span><span id="賽馬">賽馬</span></h3> <ul><li>在賽馬比賽中,一名騎師獲得特別讓磅時,會使用星號或其他符號表示馬匹獲得減輕負重的單位。</li></ul><h3><span id=".E6.B5.81.E8.A1.8C.E6.96.87.E5.8C.96"></span><span id="流行文化">流行文化</span></h3> <ul><li>Red Hot Chili Peppers使用八角星號作為他們的標記。</li> <li>男子音樂組合NSYNC經常寫作「N*SYNC」或「*NSYNC」。</li></ul><h2><span id=".E7.BC.96.E7.A0.81"></span><span id="编码">編碼</span></h2> <p>Unicode: </p> <ul><li><span><span>U+066D</span></span> <span>٭</span> <span>ARABIC FIVE POINTED STAR</span> ,HTML:<code>&amp;#1645;</code>,</li> <li><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3727143"><span>U+2217</span></span> <span>∗</span>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1146900"><span>ASTERISK OPERATOR</span> ,HTML:<code>&amp;#8727;</code> <code>&amp;lowast;</code>, and</li> <li><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3727143"><span>U+2731</span></span> <span>✱</span>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1146900"><span>HEAVY ASTERISK</span> ,HTML:<code>&amp;#10033;</code>.</li></ul><p>類似符號 </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阿拉伯文星號</li> <li>Star (字體)</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3 Cached time: 2023050512302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2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2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30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802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20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21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1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47237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19.352 1 -total 48.03% 201.429 1 Template:標點符號 45.38% 190.306 1 Template:Infobox 24.29% 101.862 6 Template:Aligned_table 15.62% 65.518 3 Template:Unichar 15.04% 63.066 3 Template:Unichar/main 13.99% 58.670 1 Template:Merge 12.30% 51.599 1 Template:Mbox 11.67% 48.938 1 Template:Reflist 10.82% 45.391 1 Template:Cite_web -->
**星號**(英文:asterisk,拉丁文:asteriscum,意謂「小星星」,來自希臘文 ἀστερίσκος)是印刷符號或字形。之所以稱為星號是因為與一般人印象中的星星相似。電腦科學家與數學家常稱之為「**star**」或「**星**」(例如「A\* 搜尋演算法」和「C\*- 代數」)。 星號起源於歐洲封建時代,族譜印製者要表示出生日期的符號。最初的形狀是六芒,每一芒都像是由中央散開的淚珠。因此,有些電腦界的圈子稱之為「**splat**」(狀聲詞,類似中文的「啪」),或許是因為許多早期的列式印表機印出來的星號看起來像是被壓扁的蟲子。 很多文化有自己獨特的星號。中國與日本用的是「※」,看起來像是漢字的「米」。阿拉伯式的星號是六芒星。於某些字體,星號是五芒,阿拉伯星號則為八芒。 ## 用法 ### 書面文字 * 註腳。 * 有時可用一個或數個星號取代一個單字的部分字母(尤其是髒話),緩和可能冒犯他人的語氣;或是規避關鍵字過濾。譬如:b\*\*ch。 * 製作無序列表時,可能以星號來表示項目。 ### 語言學 #### 歷史語言學 在歷史語言學,字旁的星號表示這個字是重建而未經證實的歷史形式。 #### 語言學中的衍生學派 * 在衍生語法中,特別是句法學的領域,字旁或句旁的星號代表該字或該句不合語法。 ### 電腦科學 * 在正規表達式中,星號用以表示一種模式可能重複出現零或多次。這種用法叫做 Kleene 星號或 Kleene 閉包。得名於克萊尼。 * 在統一建模語言,星號用來指示零到多個類。 ### 電腦介面 * 某些電腦介面,例如是 Unix shell 及微軟的命令提示字元 (Command prompt),星號是通配符及任何一種字符。俗稱「萬用字元」。一種常見的萬用字元的用途為在電腦上尋找一個檔案。舉例:使用者想尋找一個檔案名為 Document 1,搜索字詞可以以 Doc\* 及 D\*ment\* 找到該檔案。 ### 程式語言 * 很多程式語言和計算器使用星號作為乘法符號,因為 QWERTY 鍵盤中並沒有乘號。在特定語言中它還有一些特定意義,例如: * 在 C 與 C++ 中,星號是取值運算子,用以獲取指標指向的值。這個運算子也是取址運算子 `&` 的逆運算。 * 在 Common Lisp 程式語言,全局變量的名字按慣例陪襯上星號,\*LIKE-THIS\*。 ### 數學 星號在數學上頻繁使用,當中包括: * 複數的共軛複數(更常用的表示法是 ${\bar {z}}$ )。 * 兩個群的自由積 * 任意二元運算的中綴表示法。 * 卷積,比如 _f ∗ g_ 是 _f_ 與 _g_ 的卷積。 * 環的乘法群,特別是在這個環是域的時候,比如 $\mathbb {C} ^{*}=\mathbb {C} -\{0\}$ * 某個集合中任意一點,比如計算黎曼和或將單連通群收縮為單元素群時 { ∗ }。 * 向量空間 _V_ 的對偶空間符號為 _V\*_。 * 兩個光滑流形之間的光滑映射 _f_ 的前推記為 _f_\*。 * 向量空間 $*:A^{k}\rightarrow A^{n-k}$ 上的霍奇對偶算子。 星號在所有數學分支中也經常用於表示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兩個數學實體之間的對應 —— 一個有星號,一個沒有。 ### 醫學 * 著名的「生命之星」圖案包含一個類似 \* 號的六角星形。 ### 人類遺傳學 * 人類遺傳學中,\* 是用來表示某一個體屬於某一單倍群且不屬於其任何子群(參看 \* (haplogroup)). ### 電話通訊 * 在音頻式電話,\*(通常稱作**星**鍵,臺灣常俗稱**米字鍵**)是其中一個特別鍵,在 0 字左邊。 * Asterisk 是免費/開源軟體式電話用戶交換機 (PBX). ### 電子郵件、即時通訊 * 隨著 Markdown 的發展,以及電子郵件平台、論壇、社群平台的支援,人們開始以星號包圍一個字來表示強調(這是斜體的語法)。 * 用以表示動作,例如「Bob: \*jump\*」。 * 在聊天室和即時通訊,星號有時用於糾正誤字。星號用在句子之前或之後修正。例如發送「\* 漿」來修正剛才打錯的「你要喝米將嗎?」。 ### 板球 * 在電視轉播比賽比賽中,它用作顯示球員的資料。例如 47\* 是代表比賽中第 47 名球員。 ### 經濟學 ### 教育 * 在 GCSE 考試,A\*(A 星)是代表特等級,在 A 級中比較突出。 * 在香港中學會考的中國語文科及英國語文科中,Level 5\* 是指在 Level 5 之中較優的考生;而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全面採用數字評級,5\*\*(讀作「五星星」)級為最高之評級,5\*(讀作「五星」)緊隨其後,皆為取得 5 級學生當中成績較突出者。 ### 電子遊戲 ### 棒球 * 近年,星號是用來標準一次「良好的防守」。[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賽馬 * 在賽馬比賽中,一名騎師獲得特別讓磅時,會使用星號或其他符號表示馬匹獲得減輕負重的單位。 ### 流行文化 * Red Hot Chili Peppers 使用八角星號作為他們的標記。 * 男子音樂組合 NSYNC 經常寫作「N\*SYNC」或「\*NSYNC」。 ## 編碼 Unicode: * U+066D ٭ ARABIC FIVE POINTED STAR ,HTML:`&#1645;`, * U+2217 ∗ ASTERISK OPERATOR ,HTML:`&#8727;` `&lowast;`, and * U+2731 ✱ HEAVY ASTERISK ,HTML:`&#10033;`. 類似符號 ## 參見 * 阿拉伯文星號 * Star (字體) ## 參考資料
null
13,405
2023-04-16T12:23:31Z
71,169,368
*
169,176
<p><b>柏克萊軟體套件</b>(英語:<span lang="en"><b>B</b>erkeley <b>S</b>oftware <b>D</b>istribution</span>,縮寫:<b>BSD</b>;也被稱為<b>柏克萊Unix</b>或<span lang="en">Berkeley Unix</span>)是一個衍生自Unix(類Unix)的作業系統,1970年代由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學生比爾·喬伊開創,也被用來代表其衍生出的各種套件。 </p><p>BSD授權條款非常地寬鬆,因此BSD常被當作工作站級別的Unix系統,許多1980年代成立的計算機公司都從BSD中獲益,比較著名的例子如DEC的<span data-orig-title="Ultrix"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Ultrix"><span>Ultrix</span></span>,以及Sun公司的SunOS。 1990年代,BSD大幅度被System V 4.x版以及<span data-orig-title="OSF/1"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OSF/1"><span>OSF/1</span></span>系統所取代,但其開源版本被用在網際網路的開發。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PDP-11.E9.96.8B.E5.A7.8B"></span><span id="PDP-11開始">PDP-11開始</span></h3> <p>最初的Unix套件源自1970年代的貝爾實驗室,作業系統中包含原始碼,這樣研究人員以及大學都可以參與修改擴充。1974年,第一個柏克萊<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的Unix系統被安裝在PDP-11機器上,計算機科學係而後將其用作擴展研究。 </p><p>其他大學開始對柏克萊的軟體感興趣,在1977年,柏克萊的研究生比爾·喬伊將程式整理到磁帶上,作為First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b>1BSD</b>)發行。 1BSD被作為第六版Unix系列,而不是單獨的作業系統。主要程式包括Pascal編譯器,以及比爾·喬伊的ex行編輯器。 </p><p>Second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b>2BSD</b>)於1978年發布,除了對1BSD中的軟體進行升級,還包括了比爾·喬伊寫的兩個新程式:vi文字編輯器(ex的可視版本),以及C Shell。這兩個新添的程式,在Unix系統中至今仍被使用。 </p><p>2BSD以後的版本逐漸從PDP-11結構向VAX計算機移植。最新的<b>2.11BSD</b>於1992年發布,更新維護一直持續到2003年。 </p> <h3><span id="VAX.E7.89.88.E6.9C.AC"></span><span id="VAX版本">VAX版本</span></h3> <p>1978年,柏克萊安裝了第一台VAX計算機,但將Unix移植到VAX構架的UNIX/32V,並沒有利用VAX虛擬記憶體的能力。柏克萊的學生重寫了32V的大部分核心,以實現虛擬記憶體的支援。1979年,<b>3BSD</b>誕生了,這個新系統完整包括了一個新核心、從2BSD移植到VAX的工具,還有32V原來的工具。 </p><p>3BSD的成功使得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決定資助柏克萊的電腦系統研究小組(CSRG),以開發一個Unix標準平台,供DARPA未來研究。1980年10月,該小組發布了<b>4BSD</b>,此版本對3BSD有許多改進。 </p><p>相較於VAX機器的主流系統VMS,使用者對BSD時有批評。1981年6月,<b>4.1BSD</b>發布,比爾·喬伊大幅度提高了該版本核心的效能,使之在多個平台上與VMS相媲美。為了避免與AT&amp;T的UNIX System V(UNIX第五版)混淆,這個版本沒有取名為5BSD。 </p><p><b>4.2BSD</b>歷經兩年後才得以問世,實現了多項重大改進。之前有三個中間版本相繼推出:4.1a引入了BBN科技預試中的TCP/IP協定棧的修改版;4.1b引入了由<span data-orig-title="馬紹爾·克爾克·麥庫錫克"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arshall Kirk McKusick"><span>馬紹爾·克爾克·麥庫錫克</span></span>實現的新型檔案系統(Berkeley Fast File System,FFS);4.1c是4.2BSD開發最後幾個月的過渡版。 </p><p>1983年8月,<b>4.2BSD</b>正式發布。這是1982年比爾·喬伊離開小組、前去建立Sun公司後的第一個版本,自那時起馬紹爾·克爾克·麥庫錫克和<span data-orig-title="Mike Karel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ike Karels"><span>Mike Karels</span></span>和一直負責領導該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這次BSD小惡魔正式出場,最初是馬紹爾·克爾克·麥庫錫克的畫作,出現在列印好的文件封面上,由USENIX發行。 </p> <h3><span id="BSD.E7.89.88.E6.9C.AC"></span><span id="BSD版本">BSD版本</span></h3> <p>1986年6月,<b>4.3BSD</b>發布。該版本主要是將4.2BSD的許多新貢獻作效能上的提高,原來的4.1BSD沒有很好地協調。在該版本之前,BSD的TCP/IP實現已經跟BBN的官方實現有較大差異。經過數月測試後,DARPA認為4.2BSD更合適,所以在4.3BSD中作了保留。 (參見網際網路歷史) </p><p>4.3BSD後,BSD逐漸拋開老式的VAX平台。 Computer Consoles有限公司開發的Power 6/32平台(代號為"Tahoe"),當時看來大有可為,但不久即被他們的開發員所遺棄。然後,1988年6月移植的<b>4.3BSD-Tahoe</b>卻表現不俗,BSD將依賴於機器跟不依賴於機器的代碼分離,為未來系統的可移植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p><p>到此為止,所有的BSD版本都混合了專屬的AT&amp;T UNIX代碼,這樣繼續使用就需要從AT&amp;T獲得授權條款。原始碼授權條款當時非常地昂貴,幾個其他組織對單獨的網路代碼版感興趣,完全獨立於AT&amp;T,這樣就可不受授權條款的支配。 1989年6月,<b>Networking Release 1</b>(<b>Net/1</b>)誕生了,沒有AT&amp;T授權也能使用,可遵照BSD授權條款進行自由再發布。 </p><p>1990年初,推出了<b>4.3BSD-Reno</b>。該版本是4.4BSD早期開發的過渡版,使用該版本被戲稱為是一種賭博,因為Reno就是內華達州的賭城雷諾。 </p> <h3><span id="Net.2F2.E4.BB.A5.E5.8F.8A.E6.B3.95.E5.BE.8B.E5.95.8F.E9.A1.8C"></span><span id="Net/2以及法律問題">Net/2以及法律問題</span></h3> <p>Net/1以後,<span data-orig-title="Keith Bostic"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Keith Bostic"><span>Keith Bostic</span></span>提議,BSD系統中應該有更多的非AT&amp;T部分,以Net/1的協定發布。隨後,他開始一個項目,著手重新實現一些Unix標準工具,其中不使用原來的AT&amp;T代碼。例如,Vi,也就是基於最初Unix上ed的編輯器,被重寫為nvi(new vi)。 18個月後,所有AT&amp;T的工具被替換,剩下的只是存留在核心的一些AT&amp;T檔案。殘余檔案被剔除後,1991年6月,<b>Net/2</b>誕生了,這是一個全新的作業系統,並且可以自由發布。 </p><p>Net/2成為Intel 80386構架上兩種移植版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由威廉·喬利茨負責,自由的<span data-orig-title="386BSD"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386BSD"><span>386BSD</span></span>;以及專屬的BSD/OS,由<span data-orig-title="Berkeley Software Desig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erkeley Software Design"><span>Berkeley Software Design</span></span>(BSDi)負責。386BSD本身雖然短命,但在不久之後成為了NetBSD和FreeBSD原始代碼的基礎。 </p><p>BSDi很快就與AT&amp;T的Unix系統實驗室(Unix System Laboratories,USL)附屬公司產生了法律糾紛,後者將擁有System V著作權,以及Unix商標。 1992年,USL正式對BSDi提起訴訟,這導致Net/2發布被中止,直到其原始碼能夠被鑑定為符合USL的著作權。 </p><p>由於最後判決懸而未決,這樁法律訴訟將BSD後裔,特別是自由軟體後裔的開發,延遲了兩年,這導致沒有法律問題的Linux核心獲得了極大的支援。Linux跟386BSD的開發幾乎同時起步,其作者林納斯·托瓦茲曾說,當時如果有基於80386平台的自由類Unix作業系統,他就可能不會創造Linux。儘管無法預料這給以後的軟體業究竟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但有一點可以肯定,Linux更加豐富了這塊土壤。 </p> <h3><span id="4.4BSD.E5.8F.8A.E5.85.B6.E5.BE.8C.E8.A3.94"></span><span id="4.4BSD及其後裔">4.4BSD及其後裔</span></h3> <p>這樁訴訟在1994年1月了結,更多地滿足了柏克萊的利益。柏克萊套件的18,000個檔案中,只有3個檔案被要求刪除,另有70個檔案被要求修改,並顯示USL的著作權說明。這項調解另外要求,USL不得對下面的4.4BSD提起訴訟,不管是使用者還是柏克萊代碼的分發者。 </p><p>1994年6月,<b>4.4BSD</b>以兩種形式發布:可自由再發布的<b>4.4BSD-Lite</b>,不包含AT&amp;T原始碼;另有<b>4.4BSD-Encumbered</b>,跟以前的版本一樣,遵照AT&amp;T的授權條款。 </p><p>柏克萊的最終版本是1995年的<b>4.4BSD-Lite Release 2</b>,而後CSRG解散,在柏克萊的BSD開發告一段落。在這之後,幾種基於4.4BSD的套件(比如FreeBSD、OpenBSD和NetBSD)得以繼續維護。 </p><p>另外,由於BSD授權條款的寬容,許多其他的作業系統,不管是自由還是專屬,都採用了BSD的代碼。例如,Microsoft Windows在TCP/IP的實現上引入了BSD代碼;經過重新編譯,在當前Windows版本中,還採用了許多BSD命令列下的網路工具。 </p> <h2><span id=".E6.8A.80.E8.A1.93"></span><span id="技術">技術</span></h2> <p>BSD率先包含了支援網際網路協定棧(Stack)、柏克萊通訊端(sockets)的函式庫。通過將通訊端與Unix作業系統的檔案描述子相整合,庫使用者通過計算機網路讀寫數據,跟直接在磁盤上操作一樣容易。AT&amp;T最後也發布了他們的STREAMS庫,在軟體棧中引入類似的功能,雖然結構層有所改進,但此時通訊端庫已經廣泛使用。由於STREAMS少了對開放通訊端的輪詢功能(類似於柏克萊庫中的select調用),使得將軟體移植到這個新的API很困難。 </p><p>時至今日,BSD仍在學術機構,乃至許多商業或自由產品的高科技實驗中,繼續被用作試驗平台,甚至在嵌入式裝置中,其使用也在增長。由於BSD設計出眾,代碼編寫清晰,包括它的文件(特別是參考文件,常被稱為「man pages」),使得這樣的系統,幾乎成為程式員眼中的樂土。</p><p>許多公司都使用BSD衍生出的代碼,如此便可以支持他們的智慧財產權。許多自由軟體,如Linux、GNU工程都遵照GNU GPL協定,與之相比,BSD許可協定要更加靈活。當然,這也導致人們的機器上運行著一些BSD軟體,但自己卻並不知情。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著找找符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比如在產品文件內,二進制代碼中的靜態數據段,或者ROM中,還有通過一些產品的使用者介面看看「about」(關於)內容。 </p><p>有意思的是,通過一個二進制相容層(compatibility layer),在BSD作業系統上,可以運行相同構架下其他作業系統上的原程式。這比模擬器要快得多,通過這個方法,針對Linux的應用程式,也可以在BSD上全速運行。所以,BSD不僅適合作為伺服器,也可作為工作站來使用,眾所周知,現在針對Linux的商業或封閉原始碼軟體越來越多。管理員也可以將一些原本只用於商業Unix變種的專屬軟體,轉移到BSD,這樣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時,作業系統更趨現代,可繼續使用這些軟體,直到有更好的替代。 </p><p>結末,當前的BSD作業系統變種支援各種通用標準,包括IEEE、ANSI、ISO以及POSIX,同時保持傳統BSD的良好風範。 </p> <h2><span id="BSD.E5.AE.B6.E6.97.8F"></span><span id="BSD家族">BSD家族</span></h2> <p>當前衍生自BSD的類Unix作業系統可應用於多種硬體構架。 </p> <ul><li>BSD/OS(已倒閉)</li> <li>FreeBSD <ul><li>Debian GNU/kFreeBSD</li> <li>DragonFly BSD,一個由FreeBSD 4-STABLE分支出來的項目 <ul><li>FireflyBSD</li></ul></li> <li>DesktopBSD</li> <li>TrueOS <ul><li>GhostBSD</li></ul></li> <li>PicoBSD,為在單張1.44MB軟碟執行而設計的FreeBSD精簡版本</li> <li>TrustedBSD,非作業系統,而是為FreeBSD和Darwin構件擴展的一個項目</li> <li>ClosedBSD</li> <li>pfSen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FreeNAS,一個基於FreeBSD的輕量級NAS伺服器</li> <li>FreeSBIE項目,提供FreeBSD各個發行版本的Live CD,類似於基於Linux的Knoppix項目</li> <li>Frenzy LiveCD,基於FreeBSD的Live CD項目,主要針對俄語使用者</li> <li>BSDeviant,一個FreeBSD的Live CD項目,產生可以存在一張迷你CD-R上的系統</li> <li>m0n0wall是一個基於FreeBSD的防火牆項目</li></ul></li> <li>NetBSD <ul><li>Debian GNU/NetBSD</li> <li>OpenBSD <ul><li>ekkoBSD(已倒閉)</li> <li>MicroBSD</li> <li>MirOS BSD</li></ul></li></ul></li> <li>HPBS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已倒閉)</li> <li>RedBSD:嵌入式系統鏡像,使用BSD和Ruby核心</li></ul><h2><span id=".E7.B5.90.E6.A7.8B"></span><span id="結構">結構</span></h2> <p>跟AT&amp;T Unix一樣,<b>BSD</b>也採用單核心,這意味著核心中的裝置驅動,在核心態下運行,從而作為作業系統的核心部分。 <b>BSD</b>的早期版本被用作組建Sun公司的SunOS,造就了Unix 工作站的第一波熱潮。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BSD.org組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DragonFlyBSD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FreeBSD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NetBSD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OpenBSD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BSD認證小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BSD以及UNIX研究年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UNIX和BSD的歷史(圖表描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Google對BSD Unix的搜尋專頁</li> <li>拉脫維亞的第一個BSD使用者群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h2><span id=".E5.BB.B6.E4.BC.B8.E9.96.B1.E8.AE.80"></span><span id="延伸閱讀">延伸閱讀</span></h2> <ul><li>Marshall Kirk McKusick,《Open Sources: Voices from the Open Source RevolutionOpenSourc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影印版)</li> <li>柏克萊Unix二十年——從AT&amp;T獨有,到可自由發布 《Twenty Years of Berkeley Unix - From AT&amp;T-Owned to Freely Redistributab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Reilly &amp; Associates ,2003年,ISBN 7-302-06591-8</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Bill Joy</li> <li>Marshall Kirk McKusick</li> <li>Keith Bostic</li> <li>386BSD</li> <li>bug.lv</li> <li>BSD授權條款</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9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9 Cache expiry: 3683 Reduced expiry: tru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7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7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58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5606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10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3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1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36922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40.778 1 -total 24.05% 130.040 1 Template:Infobox_OS 19.75% 106.781 1 Template:Infobox 18.16% 98.223 3 Template:Navbox 16.89% 91.360 1 Template:Lang-en 12.89% 69.719 1 Template:Software_version 12.42% 67.147 1 Template:FOSS 10.60% 57.326 1 Template:Otheruse 9.94% 53.773 1 Template:Hatnote 8.25% 44.589 23 Template:Link-en -->
**柏克萊軟體套件**(英語:**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縮寫:**BSD**;也被稱為**柏克萊 Unix** 或 Berkeley Unix)是一個衍生自 Unix(類 Unix)的作業系統,1970 年代由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學生比爾・喬伊開創,也被用來代表其衍生出的各種套件。 BSD 授權條款非常地寬鬆,因此 BSD 常被當作工作站級別的 Unix 系統,許多 1980 年代成立的計算機公司都從 BSD 中獲益,比較著名的例子如 DEC 的 Ultrix,以及 Sun 公司的 SunOS。 1990 年代,BSD 大幅度被 System V 4.x 版以及 OSF/1 系統所取代,但其開源版本被用在網際網路的開發。 ## 歷史 ### PDP-11 開始 最初的 Unix 套件源自 1970 年代的貝爾實驗室,作業系統中包含原始碼,這樣研究人員以及大學都可以參與修改擴充。1974 年,第一個柏克萊的 Unix 系統被安裝在 PDP-11 機器上,計算機科學係而後將其用作擴展研究。 其他大學開始對柏克萊的軟體感興趣,在 1977 年,柏克萊的研究生比爾・喬伊將程式整理到磁帶上,作為 First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1BSD**)發行。 1BSD 被作為第六版 Unix 系列,而不是單獨的作業系統。主要程式包括 Pascal 編譯器,以及比爾・喬伊的 ex 行編輯器。 Second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2BSD**)於 1978 年發布,除了對 1BSD 中的軟體進行升級,還包括了比爾・喬伊寫的兩個新程式:vi 文字編輯器(ex 的可視版本),以及 C Shell。這兩個新添的程式,在 Unix 系統中至今仍被使用。 2BSD 以後的版本逐漸從 PDP-11 結構向 VAX 計算機移植。最新的 **2.11BSD** 於 1992 年發布,更新維護一直持續到 2003 年。 ### VAX 版本 1978 年,柏克萊安裝了第一台 VAX 計算機,但將 Unix 移植到 VAX 構架的 UNIX/32V,並沒有利用 VAX 虛擬記憶體的能力。柏克萊的學生重寫了 32V 的大部分核心,以實現虛擬記憶體的支援。1979 年,**3BSD** 誕生了,這個新系統完整包括了一個新核心、從 2BSD 移植到 VAX 的工具,還有 32V 原來的工具。 3BSD 的成功使得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決定資助柏克萊的電腦系統研究小組(CSRG),以開發一個 Unix 標準平台,供 DARPA 未來研究。1980 年 10 月,該小組發布了 **4BSD**,此版本對 3BSD 有許多改進。 相較於 VAX 機器的主流系統 VMS,使用者對 BSD 時有批評。1981 年 6 月,**4.1BSD** 發布,比爾・喬伊大幅度提高了該版本核心的效能,使之在多個平台上與 VMS 相媲美。為了避免與 AT&T 的 UNIX System V(UNIX 第五版)混淆,這個版本沒有取名為 5BSD。 **4.2BSD** 歷經兩年後才得以問世,實現了多項重大改進。之前有三個中間版本相繼推出:4.1a 引入了 BBN 科技預試中的 TCP/IP 協定棧的修改版;4.1b 引入了由馬紹爾・克爾克・麥庫錫克實現的新型檔案系統(Berkeley Fast File System,FFS);4.1c 是 4.2BSD 開發最後幾個月的過渡版。 1983 年 8 月,**4.2BSD** 正式發布。這是 1982 年比爾・喬伊離開小組、前去建立 Sun 公司後的第一個版本,自那時起馬紹爾・克爾克・麥庫錫克和 Mike Karels 和一直負責領導該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這次 BSD 小惡魔正式出場,最初是馬紹爾・克爾克・麥庫錫克的畫作,出現在列印好的文件封面上,由 USENIX 發行。 ### BSD 版本 1986 年 6 月,**4.3BSD** 發布。該版本主要是將 4.2BSD 的許多新貢獻作效能上的提高,原來的 4.1BSD 沒有很好地協調。在該版本之前,BSD 的 TCP/IP 實現已經跟 BBN 的官方實現有較大差異。經過數月測試後,DARPA 認為 4.2BSD 更合適,所以在 4.3BSD 中作了保留。 (參見網際網路歷史) 4.3BSD 後,BSD 逐漸拋開老式的 VAX 平台。 Computer Consoles 有限公司開發的 Power 6/32 平台(代號為 "Tahoe"),當時看來大有可為,但不久即被他們的開發員所遺棄。然後,1988 年 6 月移植的 **4.3BSD-Tahoe** 卻表現不俗,BSD 將依賴於機器跟不依賴於機器的代碼分離,為未來系統的可移植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到此為止,所有的 BSD 版本都混合了專屬的 AT&T UNIX 代碼,這樣繼續使用就需要從 AT&T 獲得授權條款。原始碼授權條款當時非常地昂貴,幾個其他組織對單獨的網路代碼版感興趣,完全獨立於 AT&T,這樣就可不受授權條款的支配。 1989 年 6 月,**Networking Release 1**(**Net/1**)誕生了,沒有 AT&T 授權也能使用,可遵照 BSD 授權條款進行自由再發布。 1990 年初,推出了 **4.3BSD-Reno**。該版本是 4.4BSD 早期開發的過渡版,使用該版本被戲稱為是一種賭博,因為 Reno 就是內華達州的賭城雷諾。 ### Net/2 以及法律問題 Net/1 以後,Keith Bostic 提議,BSD 系統中應該有更多的非 AT&T 部分,以 Net/1 的協定發布。隨後,他開始一個項目,著手重新實現一些 Unix 標準工具,其中不使用原來的 AT&T 代碼。例如,Vi,也就是基於最初 Unix 上 ed 的編輯器,被重寫為 nvi(new vi)。 18 個月後,所有 AT&T 的工具被替換,剩下的只是存留在核心的一些 AT&T 檔案。殘余檔案被剔除後,1991 年 6 月,**Net/2** 誕生了,這是一個全新的作業系統,並且可以自由發布。 Net/2 成為 Intel 80386 構架上兩種移植版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由威廉・喬利茨負責,自由的 386BSD;以及專屬的 BSD/OS,由 Berkeley Software Design(BSDi)負責。386BSD 本身雖然短命,但在不久之後成為了 NetBSD 和 FreeBSD 原始代碼的基礎。 BSDi 很快就與 AT&T 的 Unix 系統實驗室(Unix System Laboratories,USL)附屬公司產生了法律糾紛,後者將擁有 System V 著作權,以及 Unix 商標。 1992 年,USL 正式對 BSDi 提起訴訟,這導致 Net/2 發布被中止,直到其原始碼能夠被鑑定為符合 USL 的著作權。 由於最後判決懸而未決,這樁法律訴訟將 BSD 後裔,特別是自由軟體後裔的開發,延遲了兩年,這導致沒有法律問題的 Linux 核心獲得了極大的支援。Linux 跟 386BSD 的開發幾乎同時起步,其作者林納斯・托瓦茲曾說,當時如果有基於 80386 平台的自由類 Unix 作業系統,他就可能不會創造 Linux。儘管無法預料這給以後的軟體業究竟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但有一點可以肯定,Linux 更加豐富了這塊土壤。 ### 4.4BSD 及其後裔 這樁訴訟在 1994 年 1 月了結,更多地滿足了柏克萊的利益。柏克萊套件的 18,000 個檔案中,只有 3 個檔案被要求刪除,另有 70 個檔案被要求修改,並顯示 USL 的著作權說明。這項調解另外要求,USL 不得對下面的 4.4BSD 提起訴訟,不管是使用者還是柏克萊代碼的分發者。 1994 年 6 月,**4.4BSD** 以兩種形式發布:可自由再發布的 **4.4BSD-Lite**,不包含 AT&T 原始碼;另有 **4.4BSD-Encumbered**,跟以前的版本一樣,遵照 AT&T 的授權條款。 柏克萊的最終版本是 1995 年的 **4.4BSD-Lite Release 2**,而後 CSRG 解散,在柏克萊的 BSD 開發告一段落。在這之後,幾種基於 4.4BSD 的套件(比如 FreeBSD、OpenBSD 和 NetBSD)得以繼續維護。 另外,由於 BSD 授權條款的寬容,許多其他的作業系統,不管是自由還是專屬,都採用了 BSD 的代碼。例如,Microsoft Windows 在 TCP/IP 的實現上引入了 BSD 代碼;經過重新編譯,在當前 Windows 版本中,還採用了許多 BSD 命令列下的網路工具。 ## 技術 BSD 率先包含了支援網際網路協定棧(Stack)、柏克萊通訊端(sockets)的函式庫。通過將通訊端與 Unix 作業系統的檔案描述子相整合,庫使用者通過計算機網路讀寫數據,跟直接在磁盤上操作一樣容易。AT&T 最後也發布了他們的 STREAMS 庫,在軟體棧中引入類似的功能,雖然結構層有所改進,但此時通訊端庫已經廣泛使用。由於 STREAMS 少了對開放通訊端的輪詢功能(類似於柏克萊庫中的 select 調用),使得將軟體移植到這個新的 API 很困難。 時至今日,BSD 仍在學術機構,乃至許多商業或自由產品的高科技實驗中,繼續被用作試驗平台,甚至在嵌入式裝置中,其使用也在增長。由於 BSD 設計出眾,代碼編寫清晰,包括它的文件(特別是參考文件,常被稱為「man pages」),使得這樣的系統,幾乎成為程式員眼中的樂土。 許多公司都使用 BSD 衍生出的代碼,如此便可以支持他們的智慧財產權。許多自由軟體,如 Linux、GNU 工程都遵照 GNU GPL 協定,與之相比,BSD 許可協定要更加靈活。當然,這也導致人們的機器上運行著一些 BSD 軟體,但自己卻並不知情。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著找找符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比如在產品文件內,二進制代碼中的靜態數據段,或者 ROM 中,還有通過一些產品的使用者介面看看「about」(關於)內容。 有意思的是,通過一個二進制相容層(compatibility layer),在 BSD 作業系統上,可以運行相同構架下其他作業系統上的原程式。這比模擬器要快得多,通過這個方法,針對 Linux 的應用程式,也可以在 BSD 上全速運行。所以,BSD 不僅適合作為伺服器,也可作為工作站來使用,眾所周知,現在針對 Linux 的商業或封閉原始碼軟體越來越多。管理員也可以將一些原本只用於商業 Unix 變種的專屬軟體,轉移到 BSD,這樣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時,作業系統更趨現代,可繼續使用這些軟體,直到有更好的替代。 結末,當前的 BSD 作業系統變種支援各種通用標準,包括 IEEE、ANSI、ISO 以及 POSIX,同時保持傳統 BSD 的良好風範。 ## BSD 家族 當前衍生自 BSD 的類 Unix 作業系統可應用於多種硬體構架。 * BSD/OS(已倒閉) * FreeBSD * Debian GNU/kFreeBSD * DragonFly BSD,一個由 FreeBSD 4-STABLE 分支出來的項目 * FireflyBSD * DesktopBSD * TrueOS * GhostBSD * PicoBSD,為在單張 1.44MB 軟碟執行而設計的 FreeBSD 精簡版本 * TrustedBSD,非作業系統,而是為 FreeBSD 和 Darwin 構件擴展的一個項目 * ClosedBSD * pfSen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reeNAS,一個基於 FreeBSD 的輕量級 NAS 伺服器 * FreeSBIE 項目,提供 FreeBSD 各個發行版本的 Live CD,類似於基於 Linux 的 Knoppix 項目 * Frenzy LiveCD,基於 FreeBSD 的 Live CD 項目,主要針對俄語使用者 * BSDeviant,一個 FreeBSD 的 Live CD 項目,產生可以存在一張迷你 CD-R 上的系統 * m0n0wall 是一個基於 FreeBSD 的防火牆項目 * NetBSD * Debian GNU/NetBSD * OpenBSD * ekkoBSD(已倒閉) * MicroBSD * MirOS BSD * HPBS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已倒閉) * RedBSD:嵌入式系統鏡像,使用 BSD 和 Ruby 核心 ## 結構 跟 AT&T Unix 一樣,**BSD** 也採用單核心,這意味著核心中的裝置驅動,在核心態下運行,從而作為作業系統的核心部分。 **BSD** 的早期版本被用作組建 Sun 公司的 SunOS,造就了 Unix 工作站的第一波熱潮。 ## 注釋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BSD.org 組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ragonFlyBSD 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reeBSD 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NetBSD 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OpenBSD 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SD 認證小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SD 以及 UNIX 研究年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UNIX 和 BSD 的歷史(圖表描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oogle 對 BSD Unix 的搜尋專頁 * 拉脫維亞的第一個 BSD 使用者群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延伸閱讀 * Marshall Kirk McKusick,《Open Sources: Voices from the Open Source RevolutionOpenSourc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影印版) * 柏克萊 Unix 二十年 —— 從 AT&T 獨有,到可自由發布 《Twenty Years of Berkeley Unix - From AT&T-Owned to Freely Redistributab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Reilly & Associates ,2003 年,ISBN 7-302-06591-8 ## 參見 * Bill Joy * Marshall Kirk McKusick * Keith Bostic * 386BSD * bug.lv * BSD 授權條款
null
15,554
2023-05-05T20:32:38Z
76,926,260
*BSD
165,842
<p><b>類Unix系統</b>(英語:<span lang="en"><b>Unix-like</b></span>;經常被稱為<b>UN*X</b>或<b>*nix</b>)指各種Unix的衍生系統,比如FreeBSD、OpenBSD、SUN的Solaris,以及各種與傳統Unix類似的系統,例如Minix、Linux、QNX等。它們雖然有的是自由軟體,有的是私有軟體,但都相當程度地繼承了原始UNIX的特性,有許多相似處,並且都在一定程度上遵守POSIX規範。</p><p>UNIX的商標權由國際開放標準組織所擁有,只有符合單一UNIX規範的UNIX系統才能使用UNIX這個名稱,否則只能稱為類UNIX(UNIX-like)。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類Unix系統於20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現。許多旨在為商業使用者提供學術使用者可用的功能的閉源Unix在此時出現,如<span data-orig-title="Idri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dris (operating system)"><span>Idris</span></span>(1978)、<span data-orig-title="UNO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UNOS (operating system)"><span>UNOS</span></span>(1982)、<span data-orig-title="Conherent"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onherent (operating system)"><span>Conherent</span></span>(1983)以及<span data-orig-title="UniFlex"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UniFlex"><span>UniFlex</span></span>(1985)。 </p><p>當AT&amp;T於1979年允許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對Unix進行商業二進位分許可時,出現了許多基於此的閉源系統,包括AIX、HP-UX、IRIX、SunOS、<span data-orig-title="Tru64"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ru64 UNIX"><span>Tru64</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Ultrix"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Ultrix"><span>Ultrix</span></span>以及Xenix。這些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私有副本。這些系統間日益增長的不相容性導致了包括POSIX和單一Unix標準在內的互操作性標準出現 </p><p>20世紀80-90年代出現了各種自由、低成本和不受限的Unix替代品,包括4.4BSD、Linux以及MINIX。其中一些有成為商業"類Unix"系統的基礎,如BSD與MacOS。在Intel Mac上執行的多個(Mac) OS X / Mac OS已通過單一Unix標準的認證。BSD是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使用貝爾實驗室的Unix原始碼開發的Unix後代,然而BSD代碼從那時起經過演變已經取代了所有AT&amp;T代碼。由於BSD變體沒有被證明符合單一Unix標準,因此這些變體被成為"類Unix"而不是"Unix" </p> <h2><span id=".E5.88.86.E9.A1.9E.E5.92.8C.E4.BE.8B.E5.AD.90"></span><span id="分類和例子">分類和例子</span></h2> <h3><span id=".E8.87.AA.E7.94.B1.E8.BD.AF.E4.BB.B6.2F.E9.96.8B.E6.BA.90.E8.BB.9F.E4.BB.B6"></span><span id="自由软件/開源軟件">自由軟體/開源軟體</span></h3> <ul><li>Agnix(教育用)</li> <li>386BSD及其子類(BSD系統): <ul><li>FreeBSD及其子類: <ul><li>ClosedBSD</li> <li>Apple Darwin</li> <li>DragonFly BSD</li> <li>GNU/kFreeBSD</li> <li>PC-BSD</li></ul></li> <li>NetBSD及其子類: <ul><li>GNU/kNetBSD</li></ul></li> <li>OpenBSD及其子類: <ul><li>ekkoBSD</li> <li>MicroBSD</li> <li>MirOS BSD</li></ul></li></ul></li> <li>GNU <ul><li>GNU Hurd</li> <li>GNU/kFreeBSD</li> <li>GNU/kNetBSD</li> <li>GNU/OpenSolaris</li> <li>Linux(又稱GNU/Linux) <ul><li>Chrome OS</li> <li>SteamOS</li> <li>Ubuntu</li></ul></li></ul></li> <li>LUnix</li> <li>MINIX及其子類: <ul><li>Minix-vmd</li> <li>MINIX 3</li></ul></li> <li>OpenSolaris - 建基於System V</li> <li>Phoenix-RTOS</li> <li>九號計劃:Unix的後繼者,採用UNIX設計與哲學,但更一致地套用至整個分散式系統,功能上並不完全相同。 <ul><li>Inferno:Plan 9衍生出的分散式作業系統,原本由貝爾實驗室開發,現在被Vita Nuova擁有。</li> <li>Plan B:Plan 9衍生出的分散式作業系統[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li> <li>Syllable:99% POSIX依從</li> <li>VSTa:大致POSIX依從</li> <li>Maemo:諾基亞的開源系統</li></ul><h3><span id=".E7.A7.81.E6.9C.89.E8.BD.AF.E4.BB.B6"></span><span id="私有软件">私有軟體</span></h3> <ul><li>IBM AIX* - 建基於System V Release 3</li> <li>HP HP-UX*</li> <li>SGI IRIX*</li> <li>Apple macOS - 建基於Apple Darwin (自 10.5 開始符合單一UNIX規範)</li> <li>Apple iOS - 建基於Apple Darwin</li> <li>LynxOS RTOS</li> <li>QNX - 全部重寫,沒有UNIX相關的代碼</li> <li>SkyOS - 大致POSIX依從</li> <li>Sun <ul><li>SunOS - 建基於BSD</li> <li>Solaris* - 建基於System V Release 4</li></ul></li> <li>Compaq Tru64* - 建基於OSF/1</li> <li>Microsoft Xenix</li> <li>VxWorks</li> <li>Google Android</li></ul><dl><dd>* <i>UNIX® branded systems</i></dd></d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作業系統列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2 Cached time: 2023050521335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6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4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8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3473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0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13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8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29741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05.748 1 -total 31.03% 94.862 1 Template:Lang-en 27.43% 83.875 1 Template:Reflist 24.28% 74.237 9 Template:Cite_web 19.14% 58.510 1 Template:NoteTA 11.62% 35.536 1 Template:Unix-like 10.32% 31.550 1 Template:Navbox 6.81% 20.815 6 Template:Link-en 4.20% 12.827 6 Template:Tsl 2.42% 7.390 3 Template:Icon -->
**類 Unix 系統**(英語:**Unix-like**;經常被稱為 **UN\*X** 或 **\*nix**)指各種 Unix 的衍生系統,比如 FreeBSD、OpenBSD、SUN 的 Solaris,以及各種與傳統 Unix 類似的系統,例如 Minix、Linux、QNX 等。它們雖然有的是自由軟體,有的是私有軟體,但都相當程度地繼承了原始 UNIX 的特性,有許多相似處,並且都在一定程度上遵守 POSIX 規範。 UNIX 的商標權由國際開放標準組織所擁有,只有符合單一 UNIX 規範的 UNIX 系統才能使用 UNIX 這個名稱,否則只能稱為類 UNIX(UNIX-like)。 ## 歷史 類 Unix 系統於 20 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現。許多旨在為商業使用者提供學術使用者可用的功能的閉源 Unix 在此時出現,如 Idris(1978)、UNOS(1982)、Conherent(1983) 以及 UniFlex(1985)。 當 AT&T 於 1979 年允許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對 Unix 進行商業二進位分許可時,出現了許多基於此的閉源系統,包括 AIX、HP-UX、IRIX、SunOS、Tru64、Ultrix 以及 Xenix。這些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私有副本。這些系統間日益增長的不相容性導致了包括 POSIX 和單一 Unix 標準在內的互操作性標準出現 20 世紀 80-90 年代出現了各種自由、低成本和不受限的 Unix 替代品,包括 4.4BSD、Linux 以及 MINIX。其中一些有成為商業 "類 Unix" 系統的基礎,如 BSD 與 MacOS。在 Intel Mac 上執行的多個 (Mac) OS X / Mac OS 已通過單一 Unix 標準的認證。BSD 是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使用貝爾實驗室的 Unix 原始碼開發的 Unix 後代,然而 BSD 代碼從那時起經過演變已經取代了所有 AT&T 代碼。由於 BSD 變體沒有被證明符合單一 Unix 標準,因此這些變體被成為 "類 Unix" 而不是 "Unix" ## 分類和例子 ### 自由軟體 / 開源軟體 * Agnix(教育用) * 386BSD 及其子類(BSD 系統): * FreeBSD 及其子類: * ClosedBSD * Apple Darwin * DragonFly BSD * GNU/kFreeBSD * PC-BSD * NetBSD 及其子類: * GNU/kNetBSD * OpenBSD 及其子類: * ekkoBSD * MicroBSD * MirOS BSD * GNU * GNU Hurd * GNU/kFreeBSD * GNU/kNetBSD * GNU/OpenSolaris * Linux(又稱 GNU/Linux) * Chrome OS * SteamOS * Ubuntu * LUnix * MINIX 及其子類: * Minix-vmd * MINIX 3 * OpenSolaris - 建基於 System V * Phoenix-RTOS * 九號計劃:Unix 的後繼者,採用 UNIX 設計與哲學,但更一致地套用至整個分散式系統,功能上並不完全相同。 * Inferno:Plan 9 衍生出的分散式作業系統,原本由貝爾實驗室開發,現在被 Vita Nuova 擁有。 * Plan B:Plan 9 衍生出的分散式作業系統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yllable:99% POSIX 依從 * VSTa:大致 POSIX 依從 * Maemo:諾基亞的開源系統 ### 私有軟體 * IBM AIX\* - 建基於 System V Release 3 * HP HP-UX\* * SGI IRIX\* * Apple macOS - 建基於 Apple Darwin (自 10.5 開始符合單一 UNIX 規範) * Apple iOS - 建基於 Apple Darwin * LynxOS RTOS * QNX - 全部重寫,沒有 UNIX 相關的代碼 * SkyOS - 大致 POSIX 依從 * Sun * SunOS - 建基於 BSD * Solaris\* - 建基於 System V Release 4 * Compaq Tru64\* - 建基於 OSF/1 * Microsoft Xenix * VxWorks * Google Android   : \* _UNIX® branded systems_ ## 參考文獻 ## 參見 * 作業系統列表
null
7,973
2023-04-23T19:19:22Z
75,788,114
*NIX
489,140
<p><b>超級男孩</b>(<b><span lang="en">N Sync</span></b>,經常以<span lang="en"><small style="font-size: .857em;"><sup><sub><sup>★</sup></sub></sup></small><b>NSYNC</b></span>的形式表現)是一個已解散的美國流行男子演唱團體,來自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超級男孩由藍斯·貝斯(Lance Bass)、傑西·契西(JC Chasez)、喬伊·費敦(Joey Fatone)、克里斯·克派屈克(Chris Kirkpatrick)、賈斯汀·提姆布萊克組成。在解散後僅有賈斯汀和傑西發行過個人專輯,尤其賈斯汀更成為風靡全球的超級巨星,坐擁10座葛萊美獎。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超級男孩在1995年由Lou Pearlman主導組成。團體的名稱據報導是來自賈斯汀的母親,她在第一次聽到五人的和聲演唱後,對於他們的聲音是如此「同步」(<span lang="en">in sync</span>)印象深刻,因此團體就取名為「<span lang="en">'N Sync</span>」。而團名也是取自五位原來團員的名字:<span lang="en">Justi<b>N</b></span>、<span lang="en">Chri<b>S</b></span>、<span lang="en">Joe<b>Y</b></span>、<span lang="en">Jaso<b>N</b></span> (Jason Galasso, 前預備成員,本該成為低音和音)和<span lang="en"> J<b>C</b></span>。 </p> <h3><span id=".E5.B0.88.E8.BC.AF"></span><span id="專輯">專輯</span></h3> <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iTun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Last.f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超級男孩**(**N Sync**,經常以★**NSYNC** 的形式表現)是一個已解散的美國流行男子演唱團體,來自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超級男孩由藍斯・貝斯(Lance Bass)、傑西・契西(JC Chasez)、喬伊・費敦(Joey Fatone)、克里斯・克派屈克(Chris Kirkpatrick)、賈斯汀・提姆布萊克組成。在解散後僅有賈斯汀和傑西發行過個人專輯,尤其賈斯汀更成為風靡全球的超級巨星,坐擁 10 座葛萊美獎。 ## 歷史 超級男孩在 1995 年由 Lou Pearlman 主導組成。團體的名稱據報導是來自賈斯汀的母親,她在第一次聽到五人的和聲演唱後,對於他們的聲音是如此「同步」(in sync)印象深刻,因此團體就取名為「'N Sync」。而團名也是取自五位原來團員的名字:Justi**N**、Chri**S**、Joe**Y**、Jaso**N** (Jason Galasso, 前預備成員,本該成為低音和音) 和 J**C**。 ### 專輯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Tun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ast.f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3,271
2023-04-16T12:23:39Z
73,942,146
*NSYNC
390,071
<p><b><span lang="en">ST</span></b>是<b>S</b>pecial <b>T</b>reatment的縮寫,意思為<b>特別處理</b>。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之規定,上市公司出現財務狀況異常或者其他異常情況,導致其股票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或者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投資權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交易所將對該公司股票交易實行特別處理。1998年4月28日,遼物資成為第一家被特別處理的上市公司。 </p><p>特別處理分兩種:<b>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b>和<b>其他特別處理</b>。 </p> <h2><span id=".E9.80.80.E5.B8.82.E9.A3.8E.E9.99.A9.E8.AD.A6.E7.A4.BA.E7.89.B9.E5.88.AB.E5.A4.84.E7.90.86"></span><span id="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span></h2> <p>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之一,其股票交易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p> <ul><li>最近兩年連續虧損(以最近兩年年度報告披露的當年經審計淨利潤為依據)</li> <li>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或者虛假記載,公司主動改正或者被中國證監會責令改正後,對以前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追溯調整,導致最近兩年連續虧損</li> <li>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或者虛假記載,被中國證監會責令改正但未在規定期限內改正,且公司股票已停牌兩個月</li> <li>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者半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已停牌兩個月</li> <li>處於股票恢復上市交易日至恢復上市後第一個年度報告披露日期間</li> <li>在收購人披露上市公司要約收購情況報告至維持被收購公司上市地位的具體方案實施完畢之前,因要約收購導致被收購公司的股權分布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上市條件,且收購人持股比例未超過被收購公司總股本的90%</li> <li>法院受理關於公司破產的案件,公司可能被依法宣告破產</li> <li>證券交易所認定的存在退市風險的其他情形</li></ul><p>被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的股票,其證券簡稱前冠以<b>*ST</b>字樣,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p> <h2><span id=".E5.85.B6.E4.BB.96.E7.89.B9.E5.88.AB.E5.A4.84.E7.90.86"></span><span id="其他特别处理">其他特別處理</span></h2> <p>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之一,其股票交易將被實行其他特別處理: </p> <ul><li>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其股東權益為負</li> <li>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註冊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li> <li>申請並獲准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的公司,其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主營業務未正常運營,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負值</li> <li>由於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等導致公司主要經營設施被損毀,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三個月以內不能恢復正常</li> <li>公司主要銀行帳號被凍結</li> <li>公司董事會無法正常召開會議並形成董事會決議</li> <li>中國證監會根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第七十一條,要求證券交易所對公司的股票交易實行特別提示</li> <li>中國證監會或證券交易所認定為狀況異常的其他情形</li></ul><p>被其他特別處理的股票,其證券簡稱前冠以<b>ST</b>字樣,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特別轉讓</li></ul>
**ST** 是 **S**pecial **T**reatment 的縮寫,意思為**特別處理**。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之規定,上市公司出現財務狀況異常或者其他異常情況,導致其股票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或者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投資權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交易所將對該公司股票交易實行特別處理。1998 年 4 月 28 日,遼物資成為第一家被特別處理的上市公司。 特別處理分兩種:**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和**其他特別處理**。 ## 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之一,其股票交易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 最近兩年連續虧損(以最近兩年年度報告披露的當年經審計淨利潤為依據) * 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或者虛假記載,公司主動改正或者被中國證監會責令改正後,對以前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追溯調整,導致最近兩年連續虧損 * 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或者虛假記載,被中國證監會責令改正但未在規定期限內改正,且公司股票已停牌兩個月 * 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者半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已停牌兩個月 * 處於股票恢復上市交易日至恢復上市後第一個年度報告披露日期間 * 在收購人披露上市公司要約收購情況報告至維持被收購公司上市地位的具體方案實施完畢之前,因要約收購導致被收購公司的股權分布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上市條件,且收購人持股比例未超過被收購公司總股本的 90% * 法院受理關於公司破產的案件,公司可能被依法宣告破產 * 證券交易所認定的存在退市風險的其他情形 被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的股票,其證券簡稱前冠以 **\*ST** 字樣,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為 5%。 ## 其他特別處理 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之一,其股票交易將被實行其他特別處理: * 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其股東權益為負 * 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註冊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 申請並獲准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的公司,其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主營業務未正常運營,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負值 * 由於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等導致公司主要經營設施被損毀,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三個月以內不能恢復正常 * 公司主要銀行帳號被凍結 * 公司董事會無法正常召開會議並形成董事會決議 * 中國證監會根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第七十一條,要求證券交易所對公司的股票交易實行特別提示 * 中國證監會或證券交易所認定為狀況異常的其他情形 被其他特別處理的股票,其證券簡稱前冠以 **ST** 字樣,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為 5%。 ## 參見 * 特別轉讓
null
3,253
2022-07-22T02:53:33Z
70,247,802
*ST
165,842
<p><b>類Unix系統</b>(英語:<span lang="en"><b>Unix-like</b></span>;經常被稱為<b>UN*X</b>或<b>*nix</b>)指各種Unix的衍生系統,比如FreeBSD、OpenBSD、SUN的Solaris,以及各種與傳統Unix類似的系統,例如Minix、Linux、QNX等。它們雖然有的是自由軟體,有的是私有軟體,但都相當程度地繼承了原始UNIX的特性,有許多相似處,並且都在一定程度上遵守POSIX規範。</p><p>UNIX的商標權由國際開放標準組織所擁有,只有符合單一UNIX規範的UNIX系統才能使用UNIX這個名稱,否則只能稱為類UNIX(UNIX-like)。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類Unix系統於20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現。許多旨在為商業使用者提供學術使用者可用的功能的閉源Unix在此時出現,如<span data-orig-title="Idri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dris (operating system)"><span>Idris</span></span>(1978)、<span data-orig-title="UNO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UNOS (operating system)"><span>UNOS</span></span>(1982)、<span data-orig-title="Conherent"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onherent (operating system)"><span>Conherent</span></span>(1983)以及<span data-orig-title="UniFlex"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UniFlex"><span>UniFlex</span></span>(1985)。 </p><p>當AT&amp;T於1979年允許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對Unix進行商業二進位分許可時,出現了許多基於此的閉源系統,包括AIX、HP-UX、IRIX、SunOS、<span data-orig-title="Tru64"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ru64 UNIX"><span>Tru64</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Ultrix"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Ultrix"><span>Ultrix</span></span>以及Xenix。這些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私有副本。這些系統間日益增長的不相容性導致了包括POSIX和單一Unix標準在內的互操作性標準出現 </p><p>20世紀80-90年代出現了各種自由、低成本和不受限的Unix替代品,包括4.4BSD、Linux以及MINIX。其中一些有成為商業"類Unix"系統的基礎,如BSD與MacOS。在Intel Mac上執行的多個(Mac) OS X / Mac OS已通過單一Unix標準的認證。BSD是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使用貝爾實驗室的Unix原始碼開發的Unix後代,然而BSD代碼從那時起經過演變已經取代了所有AT&amp;T代碼。由於BSD變體沒有被證明符合單一Unix標準,因此這些變體被成為"類Unix"而不是"Unix" </p> <h2><span id=".E5.88.86.E9.A1.9E.E5.92.8C.E4.BE.8B.E5.AD.90"></span><span id="分類和例子">分類和例子</span></h2> <h3><span id=".E8.87.AA.E7.94.B1.E8.BD.AF.E4.BB.B6.2F.E9.96.8B.E6.BA.90.E8.BB.9F.E4.BB.B6"></span><span id="自由软件/開源軟件">自由軟體/開源軟體</span></h3> <ul><li>Agnix(教育用)</li> <li>386BSD及其子類(BSD系統): <ul><li>FreeBSD及其子類: <ul><li>ClosedBSD</li> <li>Apple Darwin</li> <li>DragonFly BSD</li> <li>GNU/kFreeBSD</li> <li>PC-BSD</li></ul></li> <li>NetBSD及其子類: <ul><li>GNU/kNetBSD</li></ul></li> <li>OpenBSD及其子類: <ul><li>ekkoBSD</li> <li>MicroBSD</li> <li>MirOS BSD</li></ul></li></ul></li> <li>GNU <ul><li>GNU Hurd</li> <li>GNU/kFreeBSD</li> <li>GNU/kNetBSD</li> <li>GNU/OpenSolaris</li> <li>Linux(又稱GNU/Linux) <ul><li>Chrome OS</li> <li>SteamOS</li> <li>Ubuntu</li></ul></li></ul></li> <li>LUnix</li> <li>MINIX及其子類: <ul><li>Minix-vmd</li> <li>MINIX 3</li></ul></li> <li>OpenSolaris - 建基於System V</li> <li>Phoenix-RTOS</li> <li>九號計劃:Unix的後繼者,採用UNIX設計與哲學,但更一致地套用至整個分散式系統,功能上並不完全相同。 <ul><li>Inferno:Plan 9衍生出的分散式作業系統,原本由貝爾實驗室開發,現在被Vita Nuova擁有。</li> <li>Plan B:Plan 9衍生出的分散式作業系統[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li> <li>Syllable:99% POSIX依從</li> <li>VSTa:大致POSIX依從</li> <li>Maemo:諾基亞的開源系統</li></ul><h3><span id=".E7.A7.81.E6.9C.89.E8.BD.AF.E4.BB.B6"></span><span id="私有软件">私有軟體</span></h3> <ul><li>IBM AIX* - 建基於System V Release 3</li> <li>HP HP-UX*</li> <li>SGI IRIX*</li> <li>Apple macOS - 建基於Apple Darwin (自 10.5 開始符合單一UNIX規範)</li> <li>Apple iOS - 建基於Apple Darwin</li> <li>LynxOS RTOS</li> <li>QNX - 全部重寫,沒有UNIX相關的代碼</li> <li>SkyOS - 大致POSIX依從</li> <li>Sun <ul><li>SunOS - 建基於BSD</li> <li>Solaris* - 建基於System V Release 4</li></ul></li> <li>Compaq Tru64* - 建基於OSF/1</li> <li>Microsoft Xenix</li> <li>VxWorks</li> <li>Google Android</li></ul><dl><dd>* <i>UNIX® branded systems</i></dd></d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作業系統列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2 Cached time: 2023050521335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6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4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8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3473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0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13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8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29741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05.748 1 -total 31.03% 94.862 1 Template:Lang-en 27.43% 83.875 1 Template:Reflist 24.28% 74.237 9 Template:Cite_web 19.14% 58.510 1 Template:NoteTA 11.62% 35.536 1 Template:Unix-like 10.32% 31.550 1 Template:Navbox 6.81% 20.815 6 Template:Link-en 4.20% 12.827 6 Template:Tsl 2.42% 7.390 3 Template:Icon -->
**類 Unix 系統**(英語:**Unix-like**;經常被稱為 **UN\*X** 或 **\*nix**)指各種 Unix 的衍生系統,比如 FreeBSD、OpenBSD、SUN 的 Solaris,以及各種與傳統 Unix 類似的系統,例如 Minix、Linux、QNX 等。它們雖然有的是自由軟體,有的是私有軟體,但都相當程度地繼承了原始 UNIX 的特性,有許多相似處,並且都在一定程度上遵守 POSIX 規範。 UNIX 的商標權由國際開放標準組織所擁有,只有符合單一 UNIX 規範的 UNIX 系統才能使用 UNIX 這個名稱,否則只能稱為類 UNIX(UNIX-like)。 ## 歷史 類 Unix 系統於 20 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現。許多旨在為商業使用者提供學術使用者可用的功能的閉源 Unix 在此時出現,如 Idris(1978)、UNOS(1982)、Conherent(1983) 以及 UniFlex(1985)。 當 AT&T 於 1979 年允許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對 Unix 進行商業二進位分許可時,出現了許多基於此的閉源系統,包括 AIX、HP-UX、IRIX、SunOS、Tru64、Ultrix 以及 Xenix。這些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私有副本。這些系統間日益增長的不相容性導致了包括 POSIX 和單一 Unix 標準在內的互操作性標準出現 20 世紀 80-90 年代出現了各種自由、低成本和不受限的 Unix 替代品,包括 4.4BSD、Linux 以及 MINIX。其中一些有成為商業 "類 Unix" 系統的基礎,如 BSD 與 MacOS。在 Intel Mac 上執行的多個 (Mac) OS X / Mac OS 已通過單一 Unix 標準的認證。BSD 是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使用貝爾實驗室的 Unix 原始碼開發的 Unix 後代,然而 BSD 代碼從那時起經過演變已經取代了所有 AT&T 代碼。由於 BSD 變體沒有被證明符合單一 Unix 標準,因此這些變體被成為 "類 Unix" 而不是 "Unix" ## 分類和例子 ### 自由軟體 / 開源軟體 * Agnix(教育用) * 386BSD 及其子類(BSD 系統): * FreeBSD 及其子類: * ClosedBSD * Apple Darwin * DragonFly BSD * GNU/kFreeBSD * PC-BSD * NetBSD 及其子類: * GNU/kNetBSD * OpenBSD 及其子類: * ekkoBSD * MicroBSD * MirOS BSD * GNU * GNU Hurd * GNU/kFreeBSD * GNU/kNetBSD * GNU/OpenSolaris * Linux(又稱 GNU/Linux) * Chrome OS * SteamOS * Ubuntu * LUnix * MINIX 及其子類: * Minix-vmd * MINIX 3 * OpenSolaris - 建基於 System V * Phoenix-RTOS * 九號計劃:Unix 的後繼者,採用 UNIX 設計與哲學,但更一致地套用至整個分散式系統,功能上並不完全相同。 * Inferno:Plan 9 衍生出的分散式作業系統,原本由貝爾實驗室開發,現在被 Vita Nuova 擁有。 * Plan B:Plan 9 衍生出的分散式作業系統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yllable:99% POSIX 依從 * VSTa:大致 POSIX 依從 * Maemo:諾基亞的開源系統 ### 私有軟體 * IBM AIX\* - 建基於 System V Release 3 * HP HP-UX\* * SGI IRIX\* * Apple macOS - 建基於 Apple Darwin (自 10.5 開始符合單一 UNIX 規範) * Apple iOS - 建基於 Apple Darwin * LynxOS RTOS * QNX - 全部重寫,沒有 UNIX 相關的代碼 * SkyOS - 大致 POSIX 依從 * Sun * SunOS - 建基於 BSD * Solaris\* - 建基於 System V Release 4 * Compaq Tru64\* - 建基於 OSF/1 * Microsoft Xenix * VxWorks * Google Android   : \* _UNIX® branded systems_ ## 參考文獻 ## 參見 * 作業系統列表
null
7,973
2023-04-23T19:19:22Z
75,788,114
*nix
489,140
<p><b>超級男孩</b>(<b><span lang="en">N Sync</span></b>,經常以<span lang="en"><small style="font-size: .857em;"><sup><sub><sup>★</sup></sub></sup></small><b>NSYNC</b></span>的形式表現)是一個已解散的美國流行男子演唱團體,來自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超級男孩由藍斯·貝斯(Lance Bass)、傑西·契西(JC Chasez)、喬伊·費敦(Joey Fatone)、克里斯·克派屈克(Chris Kirkpatrick)、賈斯汀·提姆布萊克組成。在解散後僅有賈斯汀和傑西發行過個人專輯,尤其賈斯汀更成為風靡全球的超級巨星,坐擁10座葛萊美獎。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超級男孩在1995年由Lou Pearlman主導組成。團體的名稱據報導是來自賈斯汀的母親,她在第一次聽到五人的和聲演唱後,對於他們的聲音是如此「同步」(<span lang="en">in sync</span>)印象深刻,因此團體就取名為「<span lang="en">'N Sync</span>」。而團名也是取自五位原來團員的名字:<span lang="en">Justi<b>N</b></span>、<span lang="en">Chri<b>S</b></span>、<span lang="en">Joe<b>Y</b></span>、<span lang="en">Jaso<b>N</b></span> (Jason Galasso, 前預備成員,本該成為低音和音)和<span lang="en"> J<b>C</b></span>。 </p> <h3><span id=".E5.B0.88.E8.BC.AF"></span><span id="專輯">專輯</span></h3> <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iTun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Last.f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超級男孩**(**N Sync**,經常以★**NSYNC** 的形式表現)是一個已解散的美國流行男子演唱團體,來自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超級男孩由藍斯・貝斯(Lance Bass)、傑西・契西(JC Chasez)、喬伊・費敦(Joey Fatone)、克里斯・克派屈克(Chris Kirkpatrick)、賈斯汀・提姆布萊克組成。在解散後僅有賈斯汀和傑西發行過個人專輯,尤其賈斯汀更成為風靡全球的超級巨星,坐擁 10 座葛萊美獎。 ## 歷史 超級男孩在 1995 年由 Lou Pearlman 主導組成。團體的名稱據報導是來自賈斯汀的母親,她在第一次聽到五人的和聲演唱後,對於他們的聲音是如此「同步」(in sync)印象深刻,因此團體就取名為「'N Sync」。而團名也是取自五位原來團員的名字:Justi**N**、Chri**S**、Joe**Y**、Jaso**N** (Jason Galasso, 前預備成員,本該成為低音和音) 和 J**C**。 ### 專輯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Tun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ast.f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3,271
2023-04-16T12:23:39Z
73,942,146
*nsync
8,310,452
<p>《<b>*~Silencio…Shh</b>》是香港女子組合COLLAR成員邱彥筒於2023年3月10日通過大國文化集團發行的首支個人單曲。</p> <h2><span id=".E8.A3.BD.E4.BD.9C"></span><span id="製作">製作</span></h2> <p>歌曲由INFX (ARTiffect)、Mila Alacio及French Hex作曲,INFX (ARTiffect)編曲,T-Ma及謝國維監製,藍奕邦填詞,並由邱彥筒親自填上Rap詞。 </p> <h2><span id=".E7.99.BC.E8.A1.8C.E5.8F.8A.E5.AE.A3.E5.82.B3"></span><span id="發行及宣傳">發行及宣傳</span></h2> <p>2023年3月4日,MARF於Clockenflap 國際戶外音樂及藝術節率先表演其未推出的新曲《*~Silencio…Shh》。3月8日,官方在社交平台 Instagram、Facebook宣佈3月10日正式推出《*~Silencio…Shh》及放出MV造型照和預告片。3月10日,中午12時在各大音樂平台(Apple music、Spotify、Kkbox、Moov、Joox)上架,晚上8時30分在Youtube推出音樂影片。 </p><p>而在Clockenflap 國際戶外音樂及藝術節及音樂影片中,一眾與MARF跳舞的舞蹈員為 AYO Crew及MARF的朋友。他們是Carlos Mendoza、Jervin Racan、Jon Ferrer、Lap Yin Cheung、Trish Amancio、Chelsea Queriones、Kitty Tang、Kylie Lee、Audrey Chow、Jessie Kwok,MARF視他們如家人般的存在。 </p> <h2><span id=".E6.B4.BE.E5.8F.B0.E6.88.90.E7.B8.BE"></span><span id="派台成績">派台成績</span></h2> <h3><span id=".E5.8F.B1.E5.92.A4903.E5.B0.88.E6.A5.AD.E6.8E.A8.E4.BB.8B_.E8.B5.B0.E5.8B.A2"></span><span id="叱咤903專業推介_走勢">叱咤903專業推介 走勢</span></h3> <h3><span id=".E9.A6.99.E6.B8.AF.E9.9B.BB.E5.8F.B0.E7.AC.AC.E4.BA.8C.E5.8F.B0_.E4.B8.AD.E6.96.87.E6.AD.8C.E6.9B.B2.E9.BE.8D.E8.99.8E.E6.A6.9C_.E8.B5.B0.E5.8B.A2"></span><span id="香港電台第二台_中文歌曲龍虎榜_走勢">香港電台第二台 中文歌曲龍虎榜 走勢</span></h3> <h3><span id=".E6.96.B0.E5.9F.8E.E7.9F.A5.E8.A8.8A.E5.8F.B0_.E5.8B.81.E7.88.86.E6.9C.AC.E5.9C.B0.E6.A6.9C_.E8.B5.B0.E5.8B.A2"></span><span id="新城知訊台_勁爆本地榜_走勢">新城知訊台 勁爆本地榜 走勢</span></h3> <h3><span id="ViuTV_Chill_Club.E6.8E.A8.E4.BB.8B.E6.A6.9C_.E8.B5.B0.E5.8B.A2"></span><span id="ViuTV_Chill_Club推介榜_走勢">ViuTV Chill Club推介榜 走勢</span></h3> <h3><span id=".E5.8A.A0.E6.8B.BF.E5.A4.A7.E8.87.B3_HIT_.E4.B8.AD.E6.96.87.E6.AD.8C.E6.9B.B2.E6.8E.92.E8.A1.8C.E6.A6.9C_.E8.B5.B0.E5.8B.A2"></span><span id="加拿大至_HIT_中文歌曲排行榜_走勢">加拿大至 HIT 中文歌曲排行榜 走勢</span></h3> <h2><span id=".E4.B8.B2.E6.B5.81.E5.B9.B3.E5.8F.B0.E6.A6.9C.E5.96.AE.E8.A1.A8.E7.8F.BE"></span><span id="串流平台榜單表現">串流平台榜單表現</span></h2> <h3><span id=".E6.97.A5.E6.A6.9C"></span><span id="日榜">日榜</span></h3> <h3><span id=".E9.80.B1.E6.A6.9C"></span><span id="週榜">週榜</span></h3>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Silencio…Shh**》是香港女子組合 COLLAR 成員邱彥筒於 2023 年 3 月 10 日通過大國文化集團發行的首支個人單曲。 ## 製作 歌曲由 INFX (ARTiffect)、Mila Alacio 及 French Hex 作曲,INFX (ARTiffect) 編曲,T-Ma 及謝國維監製,藍奕邦填詞,並由邱彥筒親自填上 Rap 詞。 ## 發行及宣傳 2023 年 3 月 4 日,MARF 於 Clockenflap 國際戶外音樂及藝術節率先表演其未推出的新曲《\*~Silencio…Shh》。3 月 8 日,官方在社交平台 Instagram、Facebook 宣佈 3 月 10 日正式推出《\*~Silencio…Shh》及放出 MV 造型照和預告片。3 月 10 日,中午 12 時在各大音樂平台 (Apple music、Spotify、Kkbox、Moov、Joox) 上架,晚上 8 時 30 分在 Youtube 推出音樂影片。 而在 Clockenflap 國際戶外音樂及藝術節及音樂影片中,一眾與 MARF 跳舞的舞蹈員為 AYO Crew 及 MARF 的朋友。他們是 Carlos Mendoza、Jervin Racan、Jon Ferrer、Lap Yin Cheung、Trish Amancio、Chelsea Queriones、Kitty Tang、Kylie Lee、Audrey Chow、Jessie Kwok,MARF 視他們如家人般的存在。 ## 派台成績 ### 叱咤 903 專業推介 走勢 ### 香港電台第二台 中文歌曲龍虎榜 走勢 ### 新城知訊台 勁爆本地榜 走勢 ### ViuTV Chill Club 推介榜 走勢 ### 加拿大至 HIT 中文歌曲排行榜 走勢 ## 串流平台榜單表現 ### 日榜 ### 週榜 ## 參考資料
null
7,550
2023-04-30T14:21:52Z
77,043,862
*~Silencio…Shh
1,443,166
<p>《<b>*~米字鍵~</b>》(日語:<span lang="ja"><b>*~アスタリスク~</b></span>),是日本樂團橘子新樂園(ORANGE RANGE)的第9張單曲。2005年2月23日發行。是他們迄今銷量第二高的單曲和代表作之一。 </p> <h2><span id=".E7.B0.A1.E4.BB.8B"></span><span id="簡介">簡介</span></h2> <p>《*~米字鍵~》實際上是橘子新樂園地下時期已經創作好的歌曲,當時的歌名叫作「<b>星</b>」。後來樂團成員想到「為什麼不把歌名改得有趣點?」,方才改成現名。2003年這首歌一度和《上海HONEY》成為主流出道候選歌。 </p><p>在2004年的單曲《花》和原創專輯《musiQ》取得巨大成功之後,橘子新樂園已經成為當時日本人氣最高的樂團。這首歌也成為了東京電視台電視動畫《BLEACH》的第一首片頭曲(第1話~25話使用),結果大受歡迎。2005年初這首歌決定重新錄音,進行單曲CD化發行。單曲版的歌曲與作為動畫主題曲的版本有很大差異:動畫版的音速較快,部分歌詞也做了改動等;後來《BLEACH》的主題曲精選輯《BLEACH THE BEST》收錄的也是動畫版也不是單曲版。 </p><p>拍攝單曲的PV時正是寒冬,樂團成員和工作人員都必須隨身攜帶暖身設備才能進行拍攝。 </p><p>單曲發售首週初動銷量32.8萬張,取得Oricon公信榜單曲週榜冠軍,並蟬聯兩週。 創下了橘子新樂園最高單曲初動銷量的紀錄。 </p><p>總銷量高達62.8萬張,是2005年度日本單曲銷量第4位。 也是橘子新樂園迄今銷量第二高的單曲。 </p> <h2><span id=".E6.94.B6.E9.8C.84.E6.9B.B2.E7.9B.AE"></span><span id="收錄曲目">收錄曲目</span></h2> <ol><li><b>*~米字鍵~</b>(<span lang="ja">*~アスタリスク~</span>) <dl><dd>東京電視台電視動畫《BLEACH》的片頭曲</dd></dl></li> <li><b>Mission in大作戰</b>(<span lang="ja">ミッションin大作戦</span>)</li> <li><b>Spiral</b>(<span lang="ja">スパイラル</span>)</li> <li><b>*~米字鍵~Romantic Ver.</b>(<span lang="ja">*〜アスタリスク〜ロマンティックVer.</span>)</li></o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3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72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2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7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39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2082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374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68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317054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07.360 1 -total 32.74% 133.354 1 Template:Infobox_Single 29.14% 118.695 8 Template:Navbox 22.99% 93.649 1 Template:Infobox 20.74% 84.503 1 Template:Lang-ja 12.60% 51.317 1 Template:Br_separated_entries 12.51% 50.961 6 Template:Lang 12.24% 49.874 1 Template:BLEACH 11.36% 46.294 6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0.91% 44.424 1 Template:Reflist -->
《***~米字鍵~**》(日語:***~アスタリスク~**),是日本樂團橘子新樂園(ORANGE RANGE)的第 9 張單曲。2005 年 2 月 23 日發行。是他們迄今銷量第二高的單曲和代表作之一。 ## 簡介 《*~米字鍵~》實際上是橘子新樂園地下時期已經創作好的歌曲,當時的歌名叫作「**星**」。後來樂團成員想到「為什麼不把歌名改得有趣點?」,方才改成現名。2003 年這首歌一度和《上海 HONEY》成為主流出道候選歌。 在 2004 年的單曲《花》和原創專輯《musiQ》取得巨大成功之後,橘子新樂園已經成為當時日本人氣最高的樂團。這首歌也成為了東京電視台電視動畫《BLEACH》的第一首片頭曲(第 1 話~25 話使用),結果大受歡迎。2005 年初這首歌決定重新錄音,進行單曲 CD 化發行。單曲版的歌曲與作為動畫主題曲的版本有很大差異:動畫版的音速較快,部分歌詞也做了改動等;後來《BLEACH》的主題曲精選輯《BLEACH THE BEST》收錄的也是動畫版也不是單曲版。 拍攝單曲的 PV 時正是寒冬,樂團成員和工作人員都必須隨身攜帶暖身設備才能進行拍攝。 單曲發售首週初動銷量 32.8 萬張,取得 Oricon 公信榜單曲週榜冠軍,並蟬聯兩週。 創下了橘子新樂園最高單曲初動銷量的紀錄。 總銷量高達 62.8 萬張,是 2005 年度日本單曲銷量第 4 位。 也是橘子新樂園迄今銷量第二高的單曲。 ## 收錄曲目 1. ***~米字鍵~**(*~アスタリスク~)   : 東京電視台電視動畫《BLEACH》的片頭曲 2. **Mission in 大作戰**(ミッション in 大作戦) 3. **Spiral**(スパイラル) 4. ***~米字鍵~Romantic Ver.**(*〜アスタリスク〜ロマンティック Ver.) ## 參考資料
null
4,540
2023-04-26T13:50:57Z
61,901,249
*〜アスタリスク〜
1,290,585
<p><b>+</b>可以指: </p> <h2><span id=".E6.B1.89.E5.AD.97"></span><span id="汉字">漢字</span></h2> <ul><li>十 (10)</li></ul><h2><span id=".E6.95.B0.E5.AD.A6"></span><span id="数学">數學</span></h2> <ul><li>加號與減號中的加號</li> <li>加法</li></ul><h2><span id=".E5.9B.BE.E5.BD.A2"></span><span id="图形">圖形</span></h2> <ul><li>十字</li></ul><h2><span id=".E7.89.A9.E7.90.86.E5.AD.A6"></span><span id="物理学">物理學</span></h2> <ul><li>正極</li></ul><h2><span id=".E9.9F.B3.E6.A8.82"></span><span id="音樂">音樂</span></h2> <ul><li>無限延伸,紅髮艾德2011年專輯</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98 Cached time: 2023042611561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06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09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3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55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1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7/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0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6951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0.259 1 -total 84.24% 50.765 1 Template:Disambig 57.87% 34.872 1 Template:Dmbox 53.92% 32.492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43.14% 25.995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40.76% 24.560 1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36.68% 22.103 1 Template:Str_mid 33.94% 20.451 1 Template:Str_mid/core 24.57% 14.807 1 Template:Str_find 19.38% 11.677 1 Template:Main_other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1290585-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26115611 and revision id 61301695.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 可以指: ## 漢字 * 十 (10) ## 數學 * 加號與減號中的加號 * 加法 ## 圖形 * 十字 ## 物理學 * 正極 ## 音樂 * 無限延伸,紅髮艾德 2011 年專輯
null
259
2022-08-28T07:58:10Z
61,301,695
+
1,487,009
<p>在多數指令式編程語言中,<b>增值和減值操作符</b>指的是一類單目操作符,這些操作符相應地增加或減少其操作數的值。以C語言為例,「++」「--」操作符分別為增值操作符和減值操作符。 </p> <h2><span id=".E5.AF.B9.E6.93.8D.E4.BD.9C.E6.95.B0.E7.9A.84.E9.99.90.E5.88.B6.28C.E8.AF.AD.E8.A8.80.29"></span><span id="对操作数的限制(C语言)">對操作數的限制(C語言)</span></h2> <p>增值和減值操作符的操作數可以為整型、字符或者指針等,準確地說,這些操作符只要求其操作數必須為一個左值,也就是要求操作數必須為一個可以用在賦值符號「=」左邊的表達式。 </p> <h2><span id=".E7.94.A8.E6.B3.95.28C.E8.AF.AD.E8.A8.80.29"></span><span id="用法(C语言)">用法(C語言)</span></h2> <ul><li>前綴形式的++和--操作符。前綴形式的++和--操作符出現在操作數的前面,應用了這種形式後,操作數本身會相應的增加或減少。同時,表達式的值為操作數增加或減少後的值。用法如下所示:</li></ul> <ul><li>後綴形式的++和--操作符。後綴形式的++和--操作符出現在操作數的後面,應用了這種形式後,操作數本身會相應的增加或減少。同時,表達式的值為操作數增加或減少前的值。用法如下所示:</li></ul> <h2><span id=".E5.8E.9F.E7.90.86.28C.E8.AF.AD.E8.A8.80.29"></span><span id="原理(C语言)">原理(C語言)</span></h2> <p>對一個操作數應用增值或減值操作符,抽象來說將會創建一份操作數的拷貝,而創建拷貝的時間則根據操作符是前綴形式還是後綴形式來決定。所以使用這種操作符的表達式,實際用到的正是這份拷貝而不是操作數本身。所以編譯器並不允許如i++ = 2;這樣的語句出現。 </p> <h2><span id=".E4.B8.80.E4.BA.9B.E5.AE.9E.E9.99.85.E5.BA.94.E7.94.A8.28C.E8.AF.AD.E8.A8.80.29"></span><span id="一些实际应用(C语言)">一些實際應用(C語言)</span></h2> <ul><li>在計數功能上,使用增值和減值操作符可以讓表達式比普通的賦值語句看起來更加簡潔。</li></ul> <ul><li>增值和減值操作符可以用在指針的移動上以提高程序效率。</li></ul> <h2><span id=".E4.BD.9C.E4.B8.BAC.2B.2B.E8.BF.90.E7.AE.97.E7.AC.A6"></span><span id="作为C++运算符">作為C++運算符</span></h2> <p>C++語言支持運算符重載。因此需要區分重載的是前增/減運算符還是後增/減運算符。 </p><p>重載前置的++、-- 運算符時,函數無形參: </p> <p>重載後置的++、--運算符時,函數中需要一個int形參(即啞元,an additional dummy int argument):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4.B9.A6.E7.9B.AE"></span><span id="参考书目">參考書目</span></h2> <ul><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美]Brian W.Kernighan,Dennis M.Ritchie. C程序设计语言(第2版·新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span title="連接到中文網頁">(中文)</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A2%9E%E5%80%BC%E5%92%8C%E5%87%8F%E5%80%BC%E6%93%8D%E4%BD%9C%E7%AC%A6&amp;rft.au=%5B%E7%BE%8E%5DBrian+W.Kernighan%2CDennis+M.Ritchie&amp;rft.btitle=C%E7%A8%8B%E5%BA%8F%E8%AE%BE%E8%AE%A1%E8%AF%AD%E8%A8%80%EF%BC%88%E7%AC%AC2%E7%89%88%C2%B7%E6%96%B0%E7%89%88%EF%BC%89&amp;rft.genre=book&amp;rft.place=%E6%9C%BA%E6%A2%B0%E5%B7%A5%E4%B8%9A%E5%87%BA%E7%89%88%E7%A4%BE&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
在多數指令式編程語言中,**增值和減值操作符**指的是一類單目操作符,這些操作符相應地增加或減少其操作數的值。以 C 語言為例,「++」「--」操作符分別為增值操作符和減值操作符。 ## 對操作數的限制 (C 語言) 增值和減值操作符的操作數可以為整型、字符或者指針等,準確地說,這些操作符只要求其操作數必須為一個左值,也就是要求操作數必須為一個可以用在賦值符號「=」左邊的表達式。 ## 用法 (C 語言) * 前綴形式的 ++ 和 -- 操作符。前綴形式的 ++ 和 -- 操作符出現在操作數的前面,應用了這種形式後,操作數本身會相應的增加或減少。同時,表達式的值為操作數增加或減少後的值。用法如下所示: * 後綴形式的 ++ 和 -- 操作符。後綴形式的 ++ 和 -- 操作符出現在操作數的後面,應用了這種形式後,操作數本身會相應的增加或減少。同時,表達式的值為操作數增加或減少前的值。用法如下所示: ## 原理 (C 語言) 對一個操作數應用增值或減值操作符,抽象來說將會創建一份操作數的拷貝,而創建拷貝的時間則根據操作符是前綴形式還是後綴形式來決定。所以使用這種操作符的表達式,實際用到的正是這份拷貝而不是操作數本身。所以編譯器並不允許如 i++ = 2; 這樣的語句出現。 ## 一些實際應用 (C 語言) * 在計數功能上,使用增值和減值操作符可以讓表達式比普通的賦值語句看起來更加簡潔。 * 增值和減值操作符可以用在指針的移動上以提高程序效率。 ## 作為 C++ 運算符 C++ 語言支持運算符重載。因此需要區分重載的是前增 / 減運算符還是後增 / 減運算符。 重載前置的 ++、-- 運算符時,函數無形參: 重載後置的 ++、-- 運算符時,函數中需要一個 int 形參(即啞元,an additional dummy int argument): ## 參考書目 * [美] Brian W.Kernighan,Dennis M.Ritchie. C 程序设计语言(第 2 版・新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中文).
null
3,627
2023-04-16T12:24:50Z
70,235,508
++
264,715
<p><b>正負號</b>(±、<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pm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pm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是一種數學符號,用來表示近似值的精確度,或表示兩個可能的量。 </p> <h2><span id=".E4.BE.8B.E5.AD.90"></span><span id="例子">例子</span></h2> <ul><li>表示一個範圍:<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100\pm 5}">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n>100</mn> <mo>±<!-- ± --></mo> <mn>5</mn>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100\pm 5}</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表示介於95和105之間。</li> <li>使用百分比:<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230\pm 10\%}">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n>230</mn> <mo>±<!-- ± --></mo> <mn>10</mn> <mi mathvariant="normal">%<!-- % --></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230\pm 10\%}</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表示介於207和253之間。</li> <li>表示一個二次方程式的解。</li></ul><p>它也可以配合<b>負正號</b>(<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p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p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使用,例如:<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x\pm y\mp z}">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x</mi> <mo>±<!-- ± --></mo> <mi>y</mi> <mo>∓<!-- ∓ --></mo> <mi>z</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x\pm y\mp z}</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表示<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x+y-z}">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x</mi> <mo>+</mo> <mi>y</mi> <mo>−<!-- − --></mo> <mi>z</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x+y-z}</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或<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x-y+z}">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x</mi> <mo>−<!-- − --></mo> <mi>y</mi> <mo>+</mo> <mi>z</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x-y+z}</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而不是<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x+y+z}">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x</mi> <mo>+</mo> <mi>y</mi> <mo>+</mo> <mi>z</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x+y+z}</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或<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x-y-z}">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x</mi> <mo>−<!-- − --></mo> <mi>y</mi> <mo>−<!-- − --></mo> <mi>z</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x-y-z}</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p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p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上方的<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須和<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pm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pm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上方的<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對應;<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p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p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下方的<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須和<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pm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pm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下方的<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 --></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對應)。 </p> <h2><span id=".E9.9B.BB.E8.85.A6.E9.A1.AF.E7.A4.BA"></span><span id="電腦顯示">電腦顯示</span></h2> <p>在ISO 8859-1,7,8,9,13,15,16,正負號的碼在十六進制是B1。因為Unicode首256個碼和ISO-8859-1相同的,所以這個符號在Unicode是U+00B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HTML的字元實體參照是<code>&amp;#xb1;</code>。負正號(∓)較不常見,在Unicode是U+22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數學符號表</li></ul>
**正負號**(±、 $\pm $ )是一種數學符號,用來表示近似值的精確度,或表示兩個可能的量。 ## 例子 * 表示一個範圍: $100\pm 5$ 表示介於 95 和 105 之間。 * 使用百分比: $230\pm 10\%$ 表示介於 207 和 253 之間。 * 表示一個二次方程式的解。 它也可以配合**負正號**( $\mp $ )使用,例如: $x\pm y\mp z$ 表示 $x+y-z$ 或 $x-y+z$ ,而不是 $x+y+z$ 或 $x-y-z$ ( $\mp $ 上方的 $-$ 須和 $\pm $ 上方的 $+$ 對應; $\mp $ 下方的 $+$ 須和 $\pm $ 下方的 $-$ 對應)。 ## 電腦顯示 在 ISO 8859-1,7,8,9,13,15,16,正負號的碼在十六進制是 B1。因為 Unicode 首 256 個碼和 ISO-8859-1 相同的,所以這個符號在 Unicode 是 U+00B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 HTML 的字元實體參照是 `&#xb1;`。負正號(∓)較不常見,在 Unicode 是 U+22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參見 * 數學符號表
null
1,709
2023-04-30T00:10:37Z
74,988,640
+-
712,798
<p><b>《+1》</b>,為木村KAELA個人第4張專輯,於2008年4月2日由哥倫比亞音樂發行。 </p> <h2><span id=".E8.A7.A3.E8.AA.AA"></span><span id="解說">解說</span></h2> <ul><li>距離前作「Scratch」專輯1年又2個月的+1專輯。<br>包含單曲「Samantha(珊曼莎)」「Yellow」「Jasper」,及其C/W曲「Dejavu」「No reason why」也收錄。</li> <li>除了向來擅長發揮的搖滾,此次還加入了電子Techno、New Wave,網羅資深音樂人共同創作,再加上由本人創作的詞,獨特世界觀具趣味甚至意味深,再度呈現出豐富時尚的Kaela風格。</li> <li>「+1」プラスワン(plus one)為其唸法。</li> <li>初回盤付DVD內容收錄:三支單曲之PV、以Kaela為主的「女子祭男子祭(オンナク祭オトコク祭)」之2007.12.20的女子祭演唱會畫面、木村KAELA實驗室影像。且初回盤與通常盤封面不同。</li> <li>台灣於2008年5月16日由風雲唱片代理發行台壓(CD+DVD版本)。</li></ul><h2><span id=".E6.9B.B2.E7.9B.AE"></span><span id="曲目">曲目</span></h2> <p>除了第九首No Reason Why,其他歌曲皆為Kaela本人的作詞。 </p> <ol><li><b>NO IMAGE</b> (3:29) <ul><li>作曲:Mito(可樂棒)</li></ul></li> <li><b>Jasper</b> (3:44) <ul><li>作曲:石野卓球</li> <li>為電影「魔法玩具城」日本區主題曲</li></ul></li> <li><b>Yellow</b> (3:18) <ul><li>作曲:渡邊 忍</li> <li>為日本TV「スポーツうるぐす」主題曲</li></ul></li> <li><b>STARs</b> (4:16) <ul><li>作曲:AxSxE</li> <li>(タイアップ4/上旬~)</li></ul></li> <li><b>FaMiReDo</b>(ファミレド) (3:51) <ul><li>作曲:MO'SOME TONEBENDER</li></ul></li> <li><b>dejavu</b> (3:30) <ul><li>作曲:會田茂一</li></ul></li> <li><b>Samantha</b>(珊曼莎)(4:08) <ul><li>作曲:會田茂一</li></ul></li> <li><b>+1</b> (3:57) <ul><li>作曲:高桑佳</li> <li>Kaela本人當初寫詞時感到最瓶頸的歌。</li></ul></li> <li><b>No Reason Why</b> (3:10) <ul><li>作詞/作曲:FARRAH</li> <li>ヤマザキパン「ランチパック」</li></ul></li> <li><b>魔鏡呀魔鏡</b>(鏡よ鏡)(4:02) <ul><li>作曲:YoheyOKAMOTO</li> <li>日本TV放映的外國戲劇「The O.C」片尾曲</li></ul></li> <li><b>自嗨世界</b>(はやる気持ち的My World)(3:02) <ul><li>作曲:渡邊忍</li></ul></li> <li><b>1115</b> (4:14) <ul><li>作曲:奧田民生</li> <li>Kaela寫歌詞的靈感來自"おい~!龍馬"漫畫,而"1115"就是主角龍馬的生日。</li></ul></li> <li><b>Humpty Dumpty</b> (5:20) <ul><li>作曲:DE DE MOUSE</li></ul></li></ol>
**《+1》**,為木村 KAELA 個人第 4 張專輯,於 2008 年 4 月 2 日由哥倫比亞音樂發行。 ## 解說 * 距離前作「Scratch」專輯 1 年又 2 個月的 + 1 專輯。 包含單曲「Samantha(珊曼莎)」「Yellow」「Jasper」,及其 C/W 曲「Dejavu」「No reason why」也收錄。 * 除了向來擅長發揮的搖滾,此次還加入了電子 Techno、New Wave,網羅資深音樂人共同創作,再加上由本人創作的詞,獨特世界觀具趣味甚至意味深,再度呈現出豐富時尚的 Kaela 風格。 * 「+1」プラスワン(plus one)為其唸法。 * 初回盤付 DVD 內容收錄:三支單曲之 PV、以 Kaela 為主的「女子祭男子祭(オンナク祭オトコク祭)」之 2007.12.20 的女子祭演唱會畫面、木村 KAELA 實驗室影像。且初回盤與通常盤封面不同。 * 台灣於 2008 年 5 月 16 日由風雲唱片代理發行台壓(CD+DVD 版本)。 ## 曲目 除了第九首 No Reason Why,其他歌曲皆為 Kaela 本人的作詞。 1. **NO IMAGE** (3:29) * 作曲:Mito(可樂棒) 2. **Jasper** (3:44) * 作曲:石野卓球 * 為電影「魔法玩具城」日本區主題曲 3. **Yellow** (3:18) * 作曲:渡邊 忍 * 為日本 TV「スポーツうるぐす」主題曲 4. **STARs** (4:16) * 作曲:AxSxE * (タイアップ 4/上旬~) 5. **FaMiReDo**(ファミレド) (3:51) * 作曲:MO'SOME TONEBENDER 6. **dejavu** (3:30) * 作曲:會田茂一 7. **Samantha**(珊曼莎)(4:08) * 作曲:會田茂一 8. **+1** (3:57) * 作曲:高桑佳 * Kaela 本人當初寫詞時感到最瓶頸的歌。 9. **No Reason Why** (3:10) * 作詞/作曲:FARRAH * ヤマザキパン「ランチパック」 10. **魔鏡呀魔鏡**(鏡よ鏡)(4:02) * 作曲:YoheyOKAMOTO * 日本 TV 放映的外國戲劇「The O.C」片尾曲 11. **自嗨世界**(はやる気持ち的 My World)(3:02) * 作曲:渡邊忍 12. **1115** (4:14) * 作曲:奧田民生 * Kaela 寫歌詞的靈感來自 "おい~!龍馬" 漫畫,而 "1115" 就是主角龍馬的生日。 13. **Humpty Dumpty** (5:20) * 作曲:DE DE MOUSE
null
2,872
2023-04-10T09:02:08Z
64,920,957
+1
1,089,633
<p><b>十號風球</b>可以指: </p> <ul><li>十號風球 (澳門),澳門最高等級熱帶氣旋信號</li> <li>十號風球,香港最高等級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十號颶風信號的俗稱</li> <li>十號風球,由香港已故歌手張國榮主唱,蔡德才、黃耀明作曲,周耀輝填詞。此曲也是張國榮生前最後一首談及「風」的歌曲</li></ul>
**十號風球**可以指: * 十號風球 (澳門),澳門最高等級熱帶氣旋信號 * 十號風球,香港最高等級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十號颶風信號的俗稱 * 十號風球,由香港已故歌手張國榮主唱,蔡德才、黃耀明作曲,周耀輝填詞。此曲也是張國榮生前最後一首談及「風」的歌曲
null
431
2022-08-28T07:56:40Z
61,129,561
+10
5,038,832
<p><b>+15</b> 為加拿大亞伯達省卡加利的人行空廊路網,其總長18公里、跨越62座橋梁,被視為世界上最發達的空廊系統之一。因離地15英呎高,故名為+15。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15系統為哈羅德漢恩於1966年至1969年間任職於卡加利城市規劃部門時所規劃,+15系統獲得了1970年文森特·梅西獎。 </p><p>自1970年始,+15系統以59座橋梁連結了數十幢大樓,其系統的中央核心連結了一群相鄰的購物中心以及城市的旗艦百貨公司。新的開發案被要求連接+15系統,做為交換,可以獲得更多總樓面面積。若新大樓無法連結相鄰的大樓,開發商則要貢獻「+15基金」。該基金由城市管理,用以處理未相連的情況。</p> <h2><span id=".2B15_.E7.B3.BB.E7.B5.B1.E7.9A.84.E6.9C.AA.E4.BE.86"></span><span id="+15_系統的未來">+15 系統的未來</span></h2> <p>為了尋求解決市區街道在白天冷清的現象,卡加利市開始重新評估該系統。+15 系統或被限制擴張,以鼓勵行人重回地面街道。+15 系統伴隨著建築物所提供的服務。都市計畫法規提供租稅優惠給連結大樓的所有權人以及發展商,該政策或將改變。 </p> <h2><span id=".E6.B5.81.E8.A1.8C.E6.96.87.E5.8C.96.E4.B8.AD.E7.9A.84_.2B15"></span><span id="流行文化中的_+15">流行文化中的 +15</span></h2> <p>2000年上映的英語喜劇電影<span data-orig-title="入城之路"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Waydowntown"><span>入城之路</span></span>將 +15 系統作為劇情的核心元素,該片由<span data-orig-title="加里‧伯恩斯"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ary Burns (director)"><span>加里‧伯恩斯</span></span>執導。 </p> <h2><span id=".E9.80.A3.E6.8E.A5.E7.9A.84.E5.BB.BA.E7.AF.89.E5.88.97.E8.A1.A8"></span><span id="連接的建築列表">連接的建築列表</span></h2> <p></p><h2><span id=".E5.8F.A6.E8.A6.8B"></span><span id="另見">另見</span></h2> <ul><li>人行天橋</li> <li>蒙特婁地下城市</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15地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Plus 15 Network Map</li> <li>+15 Ninja - Directions, Meetups &amp; Directory</li></ul><p><span><span id="coordinates">座標:<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5292569"><span><span><span title="此地的地圖、航拍照片和其他數據"><span>51°2′50.05″N</span> <span>114°4′8.19″W</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6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5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9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34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551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35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29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7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99941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10.671 1 -total 40.51% 166.344 1 Template:Infobox_bridge 35.14% 144.324 1 Template:Infobox 13.84% 56.831 1 Template:NoteTA 13.76% 56.504 1 Template:Reflist 11.69% 48.016 2 Template:Cite_web 10.49% 43.078 1 Template:Nowrap 9.17% 37.671 16 Template:Link-en 7.04% 28.922 13 Template:Le 5.71% 23.458 2 Template:Coord -->
**+15** 為加拿大亞伯達省卡加利的人行空廊路網,其總長 18 公里、跨越 62 座橋梁,被視為世界上最發達的空廊系統之一。因離地 15 英呎高,故名為 + 15。 ## 歷史 +15 系統為哈羅德漢恩於 1966 年至 1969 年間任職於卡加利城市規劃部門時所規劃,+15 系統獲得了 1970 年文森特・梅西獎。 自 1970 年始,+15 系統以 59 座橋梁連結了數十幢大樓,其系統的中央核心連結了一群相鄰的購物中心以及城市的旗艦百貨公司。新的開發案被要求連接 + 15 系統,做為交換,可以獲得更多總樓面面積。若新大樓無法連結相鄰的大樓,開發商則要貢獻「+15 基金」。該基金由城市管理,用以處理未相連的情況。 ## +15 系統的未來 為了尋求解決市區街道在白天冷清的現象,卡加利市開始重新評估該系統。+15 系統或被限制擴張,以鼓勵行人重回地面街道。+15 系統伴隨著建築物所提供的服務。都市計畫法規提供租稅優惠給連結大樓的所有權人以及發展商,該政策或將改變。 ## 流行文化中的 +15 2000 年上映的英語喜劇電影入城之路將 +15 系統作為劇情的核心元素,該片由加里・伯恩斯執導。 ## 連接的建築列表 ## 另見 * 人行天橋 * 蒙特婁地下城市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15 地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lus 15 Network Map * +15 Ninja - Directions, Meetups & Directory 座標:51°2′50.05″N 114°4′8.19″W
{ "globe": "earth", "lat": 51.04723611, "lon": -114.06894167 }
8,611
2023-04-16T12:29:13Z
75,379,632
+15
5,091,212
<p><b>膜蛤文化</b>是對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的江澤民進行模仿惡搞的網路迷因,「膜」字取「膜拜」之意而「蛤」則源於江澤民常佩戴一副蛤蟆鏡及認為江澤民貌似蛤蟆的觀點。 </p><p>「膜蛤」的網友被稱或自稱為「蛤絲」、「膜法師」等,他們對江澤民的許多言行進行模仿,並稱其為「膜法」。「續一秒」(或「+1s」)是常被這一群體在各種網路場合下使用的惡搞短語之一,因其多次傳出去世的消息(其中「續」指「續命」「為……延長生命」)故續命指為其延長生命。 </p><p>此風潮在中國大陸網路的傳播以2000年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張寶華事件為起點,在2014年微信公眾號「江選研討會」事件後大為盛行。 </p> <h2><span id=".E5.85.B4.E8.B5.B7.E5.92.8C.E5.BD.B1.E5.93.8D"></span><span id="兴起和影响">興起和影響</span></h2> <h3><span id=".E8.B5.B7.E6.BA.90"></span><span id="起源">起源</span></h3> <p>2000年10月,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至北京向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述職。在2000年10月27日,江澤民和董建華正式會談前會見記者時,香港記者張寶華追問江澤民是否欽定香港特首選舉,觸怒江澤民,江澤民當場怒斥之。此次事件發生後,香港媒體盤點江澤民的回應語氣,稱其傲慢無禮。但也有網友拿其中江澤民的部分言論來惡搞,這被認為是膜蛤文化的起源。 </p><p>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膜蛤文化」由部分網友傳播江怒斥香港記者的視頻而開始發揚,主要在百度貼吧、知乎、新浪微博、AcFun、嗶哩嗶哩等平台上流傳<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據經濟學家何清漣的文章顯示,膜蛤文化的傳播是百度李毅吧的偶然之舉。最初的網際網路傳播是部分人為了佐證江澤民欠缺領袖風度的笑料。然而到後來,部分網民特別是青年發現,一個喜怒均形於色的領導人才有血有肉有活力,更顯得可愛與親切感,於是開始「膜拜」。</p><p>2011年7月6日,香港亞洲電視誤報江澤民死亡,在第二日經新華社闢謠後撤回報導並道歉。在同年10月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江澤民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共同出席。「死而復生」的軼事使得江澤民開始被與古巴的卡斯楚(1926年8月13日—2016年11月25日)、英國的伊莉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2022年9月8日)、法國的德斯坦(1926年2月2日—2020年12月2日)、韓國的金鐘泌(1926年1月7日—2018年6月23日)等長壽的統治者進行對比,人們對江的興趣重新燃起。從這時開始,「膜蛤」的諷刺味道漸漸稀釋、戲謔意味更重。2011年到2013年,江澤民的更多視頻和新聞材料被挖掘出來,後來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蛤三篇」(即「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江澤民與華萊士談笑風生」與「江澤民視察國機二院」)也於此時得到廣泛認可。</p> <h3><span id=".E5.85.B4.E7.9B.9B"></span><span id="兴盛">興盛</span></h3> <p>2014年11月,微信平台上出現了名為「江選研討會」的公眾號。該公眾號發布了許多關於江澤民以往的經歷及趣事,並以戲謔的文風評論江澤民和其他人物,被大量網友點讚和轉載,膜蛤文化開始漸漸形成氣候。雖然後來該公眾號被審查機構關閉,但是仍有不少的自媒體和網友對江澤民的趣事津津樂道並繼續在網路中傳播。 </p><p>2015年前後,一些獨立、非主流社交媒體也轉變風向,開始讚揚起江澤民來。2014年左右建成的荷葉金蟾,也被網友們拿來與江澤民聯繫。而當年提問江澤民的香港記者張寶華所開設的新浪微博帳號,也成為了蛤絲們的聚集地。而江澤民的語錄「圖樣圖森破,上台拿衣服」(英語:<span lang="en">...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span>)、「提高姿勢水平」、「悶聲大發財」、「(智商)拙計/捉雞」等用語已成為網路流行語。同時,網友也常常化用一些詩句來膜蛤,如「垂死病中驚坐起,談笑風生又一年」(改編自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天若有情天亦老,我為長者續一秒」(改編自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人生經驗」(改編自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水能載舟,亦可賽艇」(改編自《荀子·哀公》)。此外,一些成語也被改變成帶有膜蛤味道的詞語,如「江信江疑」「似董非董」「萊士洶洶」等。同年的11月份,網路上出現了一個名為「蛤乎」(模仿知乎)的網站,開站的幾天內便有數千名註冊用戶,但一周左右即被審查機構關停。<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外交政策雜誌對此有相關報導。 </p><p>部分中國媒體有時也會公開「膜蛤」,引用江澤民曾經的發言進行調侃。如觀察者網就曾模仿江澤民斥責香港記者的語氣,對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唐納·川普加以調侃;而搜狐網也發布了一篇由「江選研討會」公眾號的作者「黃薄碼」撰寫,記載了江澤民與其夫人王冶坪之間愛情故事的文章,文中以「長者」稱呼江澤民。江澤民90歲生日當日,鳳凰網管有的鳳凰財經新浪微博帳號因發表為江澤民慶生的「膜蛤」微博並配發3張圖片:一對類似蛤蟆眼的摩托車大燈、一張寫有「按M安軌」(I'm angry)字樣的鐵路遊戲截圖、一包揚州特產「蛤蟆酥」,被大量網友轉發,結果被網信辦查問,致電鳳凰網和要求全網刪除,最後鳳凰網認為這是「重大的政治安全事故」,把當值編輯開除,對財經事業部總監罰款5000元。2017年11月28日,揚州號飛彈護衛艦等三艘戰艦訪問歐洲國家後回國,途經台灣以東海域。次日在CCTV-4《海峽兩岸》欄目的「台媒驚嘆大陸軍艦繞台」一期中,軍事評論員崔軼亮評價台灣媒體「報導有偏差」「想搞大新聞」「聽風就是雨」,被懷疑是故意膜蛤。<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 </p><p>2016年暑假,當年代表香港商業電台出席怒斥記者現場的女記者許秋霞為一群來自北京的中學生做新聞講座,當期間播出怒斥片段時,她發現這些學生全都能背誦片段中內容,而僅在一年前還沒有這麼多人會背。</p><p>2016年12月20日和21日,TVB《新聞檔案》節目分兩集重溫了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的事件,該節目在翡翠台和互動新聞台播出後被上傳至YouTube,無線新聞官網也提供了相關視頻。由於上述兩頻道為高清頻道,該視頻被網友稱為「高清重續版」、「高清重製版」。</p><p>而「膜蛤」風潮也帶動了周邊產業,如有人開設網店銷售帶有「長者」語錄與眼鏡形象的T恤、隨身碟、手機殼等產品。 </p> <h3><span id=".E5.AE.98.E6.96.B9.E5.AE.A1.E6.9F.A5"></span><span id="官方审查">官方審查</span></h3> <p>但由於涉及曾經的最高領導人,因此當「膜蛤」延伸到社會活動之中,中國政府會採取較大力度的干預。特別是在「膜蛤」逐漸帶有「借古諷今」的含義以及2016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對領導人宣傳工作及宣傳用語做出「實事求是,禁止吹捧」的要求後,膜蛤文化被中國網路審查禁止至今。此前在2013年,北京大學曾展覽寫著「圖樣圖森破」的書法作品,但後來被撤下。2017年,蘋果應用商店出現一款excited frog的遊戲,以一隻戴黑框眼鏡、穿高腰褲的青蛙為主題,但不久因違反中國法律遭到下架。一名自稱是該遊戲作者的人士發帖稱其因為此事受到公安機關的調查和處罰。此外,中國政府還對江澤民生日的各類慶祝活動同樣持打壓態度:很多祝江澤民生日快樂的微博發表之後很快就被刪除;鳳凰網財經編輯因發布為江澤民慶祝生日的微博,在網信辦壓力下被開除;被認為用於慶生的歌曲《情定揚州》,發布一天後即在中國大陸各大音樂平台下架;有網友將自己在國內各社交網站中使用的頭像改為慶生主題,但數日後不少用戶發現自己的膜蛤意味頭像被相關平台以各種方式刪除,如QQ用戶的膜蛤頭像被QQ的企鵝logo替代;當江澤民90歲生日時,一批蛤絲為江澤民舉辦生日慶祝會,但遭到警方阻止。 </p> <h2><span id=".E8.A1.93.E8.AA.9E"></span><span id="術語">術語</span></h2> <ul><li><b>蛤蟆</b>、<b>蛤蛤</b>:因網友稱江長相(尤其是側臉)以及帶有蛤蟆黑框鏡類似蛤蟆而得名。</li> <li><b>蛤絲</b>:指江的粉絲(含戲謔意)。</li> <li><b>吼啊</b>:此為近似粵語的發音,指「好啊」,出典自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事件。</li> <li><b>談笑風生</b>:語出怒斥香港記者事件:「你們要知道,美國的華萊士,那比你們(指香港記者)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啊,我跟他談笑風生」。</li> <li><b>長者</b>、<b>人生的經驗</b>:語出怒斥香港記者事件:「我今天是作為一個長者給你們講的,我不是新聞工作者,但是我見得太多了,我有這個必要告訴你們一點人生的經驗」。</li> <li><b>虵</b>:取「蛤」的虫字旁與「他」(源於江澤民傳記《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的右半部分「也」組合而成的字。用於蛤絲代稱江澤民,同「他」。</li></ul> <ul><li><b>蛤三篇</b>:2000年10月27日在中南海受香港記者張寶華採訪、2000年8月15日在北戴河受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採訪、2009年4月23日以前黨和國家領導人身份視察國機二院。</li> <li><b>亦可賽艇</b>:又作「一顆賽艇」。江澤民視察國機二院時說的「Exciting」的音譯。(實際上是部分網友的誤傳,江的原話實為「Excited」)衍生使用有「水可載舟,亦可賽艇」。</li> <li><b>密克定理中的五點共圓問題</b>:江澤民曾在高考時遇到此問題,擔任中央領導後,江澤民曾在1990年接見國際奧賽選手時談到此問題,又於2000年在南開大學「代數幾何與代數拓撲國際學術會議」上跟陳省身、麥可·阿蒂亞等數學家提及該問題。江澤民也將此題出給廣東省地方領導,並於2000年10月18日通過電話向時任廣州師範學院數學系主任張景中請教從而獲得了後者的書面解答。2000年12月20日,江澤民出席澳門回歸祖國一周年慶典活動期間,在參觀濠江中學時將此問題出給該校師生,並且提到自己是通過張景中才找到答案,同時表示:「我把這道題出給濠江中學,是要說明:一個人總要有鑽研精神」。</li> <li><b>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b>(出自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這兩句詩最初是汪道涵寫給江澤民的,目的是勉勵其接受擔任總書記的挑戰;2009年4月23日,江澤民在視察國機二院時,提到了這句詩。</li> <li><b>天氣預報本來說今天有雨,結果江主席一來天氣晴朗</b>:是原來與江澤民一起在機械工業部第二設計研究院的老同事徐嘉誥,在江澤民視察國機二院時的座談會上所說的。 。江澤民出生時,「揚州天氣晴朗」,而在去世後不久,包括揚州和上海在內的中國多地都開始雨雪霏霏。</li> <li><b>鴨嘴筆、墜痛苦的</b>:在視察二院時,江澤民回憶:「我們就有幾年是用鴨嘴的筆,旁邊有個小盒子,墜(最)痛苦的就是把鴨嘴筆這個水弄到裡面,描圖的時候一下子就…然後就用刀片去呱(刮),這是描圖墜(最)痛苦的。」</li> <li><b>+1s</b>、<b>我為長者續一秒</b>:因香港亞洲電視誤報江澤民死訊 以及重慶紅衣男孩事件興起。</li> <li><b>被續了</b>:在知乎、微博、貼吧等社交平台上,管理員會以「政治敏感」的原因對參與膜蛤的帳戶進行短期封禁或者永久封禁。相應地,因「膜蛤」而導致社交賬戶被禁言甚至封禁也稱為「被續」(即賬號剩餘的「命」都送給了江)。</li> <li><b>膜法、膜法師</b>和<b>mogic</b>:網民仿照「魔法」創造了「膜法」一詞,意即將「膜蛤」和「時間法術」結合起來;英文也對照magic(魔法)創造了mogic(膜法)一詞,「膜法師」相應地譯為mogician,在網上較為常見,mogic可作為膜蛤的異稱,mogician可作為蛤絲的異稱。</li> <li><b>江選</b>:指江澤民文選。</li> <li><b>請州長夫人演唱</b>:參見夏威夷驪歌 § 流行文化。</li> <li><b>真正的粉絲</b>:配合與江澤民外貌特徵相仿的圖片使用,意為真正的粉絲在不管他變成什麼樣子的情況下,都能一眼就認出他來。</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ul><li><b>這是墜吼的</b>:即「這是最好的」</li> <li><b>決賽圈</b>:遊戲《絕地求生》的術語,暗指江澤民一直處在最年長在世國家領導人列表前列,且由於與其年齡接近的領導人(卡斯楚、德斯坦、戈巴契夫、伊莉莎白二世等)紛紛在2016-2022年間逝世而得名。江澤民逝世後出現了「坎代吃雞了」、「村山吃雞了」、「卡特吃雞了」等之類說法。</li> <li><b>「謝謝爺爺」</b>:江澤民在1993年為北京農村居民拜年時曾贈送一隻玩偶雞給農村男孩。江澤民去世後,一位青年男士背著相仿的玩偶拜訪了江澤民故居並獻花,有媒體認為其是當年的小男孩。</li> <li><b>難再續</b>(出自歌曲《讓我歡喜讓我憂》)、<b>從此不再少一秒</b>:暗指江澤民逝世,是蛤絲特有的悼念用語。</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6.B4.BB.E5.8B.95"></span><span id="相關活動">相關活動</span></h2> <h3><span id=".E7.A4.BE.E4.BA.A4.E5.AA.92.E4.BD.93"></span><span id="社交媒体">社交媒體</span></h3> <p>江澤民生日到來時,人們常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體上,用各式各樣的段子、語錄、圖片、表情包,發送生日祝福。有的人還把自己在各社交網站中的頭像改為與江澤民有關的頭像,或把江澤民有關的圖片或視頻作為生日賀卡,來慶祝江澤民的生日。2016年8月17日,鳳凰財經在微博上祝賀江澤民90歲生日快樂,很快紅遍網路。 </p> <h3><span id=".E3.80.8C.E8.9B.A4.E8.AF.9E.E7.A5.AD.E3.80.8D"></span><span id="「蛤诞祭」">「蛤誕祭」</span></h3> <p>2017年8月17日,聚集民間性對江澤民的生平進行自發研究並發表文章及模仿視頻,並作為粉絲間交流平台的名為「新蛤社」的膜蛤文化自媒體帳號在YouTube直播「蛤誕祭」節目,最高峰吸引近2萬人觀看,此後,該帳號每年都於江澤民的生日當天(8月17日)在YouTube直播「蛤誕祭」,江澤民生前的最後一次是在2022年8月17日。 </p> <h3><span id=".E6.96.87.E8.89.BA.E4.BD.9C.E5.93.81"></span><span id="文艺作品">文藝作品</span></h3> <p>一些作品在當年8月17日前後發布,用於(或者被用於)慶祝江澤民的生日。2006年江澤民80歲生日前夕,《江澤民文選》發行,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學習〈江澤民文選〉的決定》,奠定了江澤民的歷史地位。2017年8月17日,廣州歌手Vyan等人發布單曲《情定揚州》,被認為用於慶祝江澤民91歲生日。有的書籍也自稱作為給江澤民的生日禮物。 </p> <h3><span id=".E7.A5.9D.E5.AF.BF.E8.81.9A.E4.BC.9A"></span><span id="祝寿聚会">祝壽聚會</span></h3> <p>一些蛤絲私下舉辦生日聚會,慶祝江澤民的生日。 </p> <h3><span id=".E5.B4.87.E6.8B.9C.E6.B1.9F.E6.B3.BD.E6.B0.91.E9.A2.98.E5.AD.97"></span><span id="崇拜江泽民题字">崇拜江澤民題字</span></h3> <p>江澤民在多處都有題字,其中部分題字被網友或媒體發現、拍下或與之留影,相當多有關的照片等內容也被網友用作「聖像」作為崇拜和玩梗工具。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上的「神箭」題字。</p> <h3><span id=".E8.B4.AD.E4.B9.B0.E7.9B.B8.E5.85.B3.E4.BA.A7.E5.93.81"></span><span id="购买相关产品">購買相關產品</span></h3> <p>由於江澤民與與上海益民食品一廠的關係,蛤絲們也會經常購買其繼承者光明乳業的相關產品。江澤民逝世後,出於懷念的情緒,一些人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購買相關產品的照片。 </p> <h3><span id=".E9.98.85.E8.AF.BB.E7.9B.B8.E5.85.B3.E8.91.97.E4.BD.9C"></span><span id="阅读相关著作">閱讀相關著作</span></h3> <p>閱讀江澤民的論著、公開演講、關於江澤民的著作等,如《江澤民傳》。 </p><p>江澤民逝世後,其論著《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和《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等被網友發掘,其中後者因為極高的遠見性質和不同於公眾傳統印象的偏保守派觀點(該篇文章里江澤民認為發展晶片等產業有助於打破「西方對中國工業技術的『卡脖子』」)吸引了不少蛤絲和非蛤絲中的偏保守派人士。 </p> <h2><span id=".E7.A0.94.E7.A9.B6"></span><span id="研究">研究</span></h2> <p>2017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方可成在社會學期刊《信息、通信與社會》發表了一篇關於膜蛤文化的論文。</p> <h2><span id=".E8.AF.84.E4.BB.B7"></span><span id="评价">評價</span></h2> <p>由於膜蛤文化涉及曾經的最高領導人,因此中國官方從不提及它的存在,來自社會及媒體的公開評論也都限於中國境外。</p> <h3><span id=".E6.B1.9F.E6.B3.BD.E6.B0.91.E6.9C.AC.E4.BA.BA"></span><span id="江泽民本人">江澤民本人</span></h3> <p>一張2016年6月的圖片顯示,知乎聯合創始人黃繼新在東南大學演講時遇到一位女生發問:「如何看待知乎上的蛤絲文化?」黃表示,這種文化大多數時候是跟風。之後又補充道「那位長者也是有知乎帳號的,而且時不時會上來看一看」。 </p><p>2022年11月30日江澤民逝世後,網路上流傳的一張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內部的一場報告的照片顯示,江澤民本人似乎知曉「膜蛤文化」,並表示「在生命的最後一些時光,能為年輕人提供樂趣,也是一點小事」,且對此表示興趣「讓我看看年輕人又說些啥啦」。</p> <h3><span id=".E6.B5.B7.E5.A4.96.E7.A4.BE.E4.BC.9A.E8.AF.84.E8.AE.BA"></span><span id="海外社会评论">海外社會評論</span></h3> <h4><span id=".E6.AD.A3.E9.9D.A2.E8.AF.84.E4.BB.B7"></span><span id="正面评价">正面評價</span></h4> <p>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表示,相比習近平,人民發現過去對江澤民過於苛刻的批評有點過分,引起某種反彈。他說:「江澤民海派文化的特徵,經過宣教出來的對世界文化的仰慕,同時對全球價值觀的認同,對西方國家、對世界文明希望靠近……使得中國民眾,尤其是知識分子懷念江澤民。」</p><p>余杰則指出習近平的嚴厲施政漸漸造成人民對於過去(包括江澤民時期)網路言論環境的緬懷。 </p><p>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在德國之聲撰文稱,之所以會出現膜蛤文化,是因為中國民眾(特別是網民)對於習近平上台後的倒行逆施感到強烈不滿,而對江澤民時代相對開放的社會有所懷念。</p><p>加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夏業良表示,在習近平上任總書記三年期間,中國政治生態每況愈下,導致了中國民間對江澤民的某種懷念。他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反倒覺得相比習近平而言,江澤民更可愛。膜蛤文化就有了市場。」</p> <h4><span id=".E8.B4.9F.E9.9D.A2.E8.AF.84.E4.BB.B7"></span><span id="负面评价">負面評價</span></h4> <p>長平認為,癩蛤蟆在中國文化中是種可怕又令人噁心的動物,人們拿蛤蟆描述江澤民的形象有嘲諷的意味。<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他還認為江澤民與習近平都是獨裁者,因此「不能因為厭惡一個獨裁者就去推崇另外一個獨裁者」。</p> <h4><span id=".E5.85.B6.E4.BB.96"></span><span id="其他">其他</span></h4> <p>夏業良認為,「有人是借『蛤絲』來打壓習近平,比如說法輪功就支持習近平打擊江派,當然也有人用江派來加壓習近平,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在利用,並不是真的崇拜江澤民。」</p><p>中國媒體觀察者、獨立評論人士溫雲超認為,「膜蛤文化」屬於屌絲亞文化的一個分支。「從整體來看,蛤絲多數並不(直接)指向政治,而僅是津津樂道於對『蛤蛤』(即『長者』江澤民)的模仿。這種亞文化有消解、解構當前政治的作用。」「蛤絲群體指向政治意義的其實很少,蛤絲自己也不認為他們有任何政治含義……大家更嚮往自在的、個人化的、生活化的一種方式。這也就是『膜蛤文化』總結出來的江澤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那些特質。」</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3><span id=".E5.BC.95.E7.94.A8"></span><span id="引用">引用</span></h3> <h3><span id=".E6.9D.A5.E6.BA.90"></span><span id="来源">來源</span></h3>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h3><span id=".E8.B5.B7.E6.BA.90.E8.A7.86.E9.A2.91"></span><span id="起源视频">起源視頻</span></h3> <ul><li>江澤民接受華萊士的採訪(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聞檔案》節選高清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江澤民視察中國聯合工程公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h3><span id=".E7.9B.B8.E5.85.B3.E7.BD.91.E7.AB.99"></span><span id="相关网站">相關網站</span></h3> <ul><li>長者江澤民加州粉絲俱樂部</li> <li>江澤民主題博主"江江bot"的新浪微博帳號</li></ul><h4><span id=".E2.80.9C.E6.96.B0.E8.9B.A4.E7.A4.BE.E2.80.9D"></span><span id="“新蛤社”">「新蛤社」</span></h4> <ul><li>"新蛤社"的Twitter帳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新蛤社」的Telegram頻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新蛤社」位於YouTube網站的頻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96 Cached time: 2023050419581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96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9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65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2062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360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7/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1877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6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679848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30.606 1 -total 36.53% 339.972 1 Template:Reflist 19.57% 182.077 39 Template:Cite_web 10.17% 94.660 1 Template:Lang-en 9.52% 88.601 1 Template:愛好者 9.50% 88.396 23 Template:Cite_news 8.92% 82.970 1 Template:Navbox 6.41% 59.623 1 Template:Commonscat 6.37% 59.273 31 Template:Tsl 5.46% 50.790 4 Template:NoteTag -->
**膜蛤文化**是對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的江澤民進行模仿惡搞的網路迷因,「膜」字取「膜拜」之意而「蛤」則源於江澤民常佩戴一副蛤蟆鏡及認為江澤民貌似蛤蟆的觀點。 「膜蛤」的網友被稱或自稱為「蛤絲」、「膜法師」等,他們對江澤民的許多言行進行模仿,並稱其為「膜法」。「續一秒」(或「+1s」)是常被這一群體在各種網路場合下使用的惡搞短語之一,因其多次傳出去世的消息(其中「續」指「續命」「為…… 延長生命」)故續命指為其延長生命。 此風潮在中國大陸網路的傳播以 2000 年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張寶華事件為起點,在 2014 年微信公眾號「江選研討會」事件後大為盛行。 ## 興起和影響 ### 起源 2000 年 10 月,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至北京向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述職。在 2000 年 10 月 27 日,江澤民和董建華正式會談前會見記者時,香港記者張寶華追問江澤民是否欽定香港特首選舉,觸怒江澤民,江澤民當場怒斥之。此次事件發生後,香港媒體盤點江澤民的回應語氣,稱其傲慢無禮。但也有網友拿其中江澤民的部分言論來惡搞,這被認為是膜蛤文化的起源。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膜蛤文化」由部分網友傳播江怒斥香港記者的視頻而開始發揚,主要在百度貼吧、知乎、新浪微博、AcFun、嗶哩嗶哩等平台上流傳。據經濟學家何清漣的文章顯示,膜蛤文化的傳播是百度李毅吧的偶然之舉。最初的網際網路傳播是部分人為了佐證江澤民欠缺領袖風度的笑料。然而到後來,部分網民特別是青年發現,一個喜怒均形於色的領導人才有血有肉有活力,更顯得可愛與親切感,於是開始「膜拜」。 2011 年 7 月 6 日,香港亞洲電視誤報江澤民死亡,在第二日經新華社闢謠後撤回報導並道歉。在同年 10 月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江澤民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共同出席。「死而復生」的軼事使得江澤民開始被與古巴的卡斯楚(1926 年 8 月 13 日 —2016 年 11 月 25 日)、英國的伊莉莎白二世(1926 年 4 月 21 日 —2022 年 9 月 8 日)、法國的德斯坦(1926 年 2 月 2 日 —2020 年 12 月 2 日)、韓國的金鐘泌(1926 年 1 月 7 日 —2018 年 6 月 23 日)等長壽的統治者進行對比,人們對江的興趣重新燃起。從這時開始,「膜蛤」的諷刺味道漸漸稀釋、戲謔意味更重。2011 年到 2013 年,江澤民的更多視頻和新聞材料被挖掘出來,後來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蛤三篇」(即「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江澤民與華萊士談笑風生」與「江澤民視察國機二院」)也於此時得到廣泛認可。 ### 興盛 2014 年 11 月,微信平台上出現了名為「江選研討會」的公眾號。該公眾號發布了許多關於江澤民以往的經歷及趣事,並以戲謔的文風評論江澤民和其他人物,被大量網友點讚和轉載,膜蛤文化開始漸漸形成氣候。雖然後來該公眾號被審查機構關閉,但是仍有不少的自媒體和網友對江澤民的趣事津津樂道並繼續在網路中傳播。 2015 年前後,一些獨立、非主流社交媒體也轉變風向,開始讚揚起江澤民來。2014 年左右建成的荷葉金蟾,也被網友們拿來與江澤民聯繫。而當年提問江澤民的香港記者張寶華所開設的新浪微博帳號,也成為了蛤絲們的聚集地。而江澤民的語錄「圖樣圖森破,上台拿衣服」(英語:...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提高姿勢水平」、「悶聲大發財」、「(智商)拙計 / 捉雞」等用語已成為網路流行語。同時,網友也常常化用一些詩句來膜蛤,如「垂死病中驚坐起,談笑風生又一年」(改編自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天若有情天亦老,我為長者續一秒」(改編自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人生經驗」(改編自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水能載舟,亦可賽艇」(改編自《荀子・哀公》)。此外,一些成語也被改變成帶有膜蛤味道的詞語,如「江信江疑」「似董非董」「萊士洶洶」等。同年的 11 月份,網路上出現了一個名為「蛤乎」(模仿知乎)的網站,開站的幾天內便有數千名註冊用戶,但一周左右即被審查機構關停。外交政策雜誌對此有相關報導。 部分中國媒體有時也會公開「膜蛤」,引用江澤民曾經的發言進行調侃。如觀察者網就曾模仿江澤民斥責香港記者的語氣,對 2016 年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唐納・川普加以調侃;而搜狐網也發布了一篇由「江選研討會」公眾號的作者「黃薄碼」撰寫,記載了江澤民與其夫人王冶坪之間愛情故事的文章,文中以「長者」稱呼江澤民。江澤民 90 歲生日當日,鳳凰網管有的鳳凰財經新浪微博帳號因發表為江澤民慶生的「膜蛤」微博並配發 3 張圖片:一對類似蛤蟆眼的摩托車大燈、一張寫有「按 M 安軌」(I'm angry)字樣的鐵路遊戲截圖、一包揚州特產「蛤蟆酥」,被大量網友轉發,結果被網信辦查問,致電鳳凰網和要求全網刪除,最後鳳凰網認為這是「重大的政治安全事故」,把當值編輯開除,對財經事業部總監罰款 5000 元。2017 年 11 月 28 日,揚州號飛彈護衛艦等三艘戰艦訪問歐洲國家後回國,途經台灣以東海域。次日在 CCTV-4《海峽兩岸》欄目的「台媒驚嘆大陸軍艦繞台」一期中,軍事評論員崔軼亮評價台灣媒體「報導有偏差」「想搞大新聞」「聽風就是雨」,被懷疑是故意膜蛤。 2016 年暑假,當年代表香港商業電台出席怒斥記者現場的女記者許秋霞為一群來自北京的中學生做新聞講座,當期間播出怒斥片段時,她發現這些學生全都能背誦片段中內容,而僅在一年前還沒有這麼多人會背。 2016 年 12 月 20 日和 21 日,TVB《新聞檔案》節目分兩集重溫了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的事件,該節目在翡翠台和互動新聞台播出後被上傳至 YouTube,無線新聞官網也提供了相關視頻。由於上述兩頻道為高清頻道,該視頻被網友稱為「高清重續版」、「高清重製版」。 而「膜蛤」風潮也帶動了周邊產業,如有人開設網店銷售帶有「長者」語錄與眼鏡形象的 T 恤、隨身碟、手機殼等產品。 ### 官方審查 但由於涉及曾經的最高領導人,因此當「膜蛤」延伸到社會活動之中,中國政府會採取較大力度的干預。特別是在「膜蛤」逐漸帶有「借古諷今」的含義以及 2016 年 10 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對領導人宣傳工作及宣傳用語做出「實事求是,禁止吹捧」的要求後,膜蛤文化被中國網路審查禁止至今。此前在 2013 年,北京大學曾展覽寫著「圖樣圖森破」的書法作品,但後來被撤下。2017 年,蘋果應用商店出現一款 excited frog 的遊戲,以一隻戴黑框眼鏡、穿高腰褲的青蛙為主題,但不久因違反中國法律遭到下架。一名自稱是該遊戲作者的人士發帖稱其因為此事受到公安機關的調查和處罰。此外,中國政府還對江澤民生日的各類慶祝活動同樣持打壓態度:很多祝江澤民生日快樂的微博發表之後很快就被刪除;鳳凰網財經編輯因發布為江澤民慶祝生日的微博,在網信辦壓力下被開除;被認為用於慶生的歌曲《情定揚州》,發布一天後即在中國大陸各大音樂平台下架;有網友將自己在國內各社交網站中使用的頭像改為慶生主題,但數日後不少用戶發現自己的膜蛤意味頭像被相關平台以各種方式刪除,如 QQ 用戶的膜蛤頭像被 QQ 的企鵝 logo 替代;當江澤民 90 歲生日時,一批蛤絲為江澤民舉辦生日慶祝會,但遭到警方阻止。 ## 術語 * **蛤蟆**、**蛤蛤**:因網友稱江長相(尤其是側臉)以及帶有蛤蟆黑框鏡類似蛤蟆而得名。 * **蛤絲**:指江的粉絲(含戲謔意)。 * **吼啊**:此為近似粵語的發音,指「好啊」,出典自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事件。 * **談笑風生**:語出怒斥香港記者事件:「你們要知道,美國的華萊士,那比你們(指香港記者)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啊,我跟他談笑風生」。 * **長者**、**人生的經驗**:語出怒斥香港記者事件:「我今天是作為一個長者給你們講的,我不是新聞工作者,但是我見得太多了,我有這個必要告訴你們一點人生的經驗」。 * **虵**:取「蛤」的虫字旁與「他」(源於江澤民傳記《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的右半部分「也」組合而成的字。用於蛤絲代稱江澤民,同「他」。 * **蛤三篇**:2000 年 10 月 27 日在中南海受香港記者張寶華採訪、2000 年 8 月 15 日在北戴河受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採訪、2009 年 4 月 23 日以前黨和國家領導人身份視察國機二院。 * **亦可賽艇**:又作「一顆賽艇」。江澤民視察國機二院時說的「Exciting」的音譯。(實際上是部分網友的誤傳,江的原話實為「Excited」)衍生使用有「水可載舟,亦可賽艇」。 * **密克定理中的五點共圓問題**:江澤民曾在高考時遇到此問題,擔任中央領導後,江澤民曾在 1990 年接見國際奧賽選手時談到此問題,又於 2000 年在南開大學「代數幾何與代數拓撲國際學術會議」上跟陳省身、麥可・阿蒂亞等數學家提及該問題。江澤民也將此題出給廣東省地方領導,並於 2000 年 10 月 18 日通過電話向時任廣州師範學院數學系主任張景中請教從而獲得了後者的書面解答。2000 年 12 月 20 日,江澤民出席澳門回歸祖國一周年慶典活動期間,在參觀濠江中學時將此問題出給該校師生,並且提到自己是通過張景中才找到答案,同時表示:「我把這道題出給濠江中學,是要說明:一個人總要有鑽研精神」。 *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出自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這兩句詩最初是汪道涵寫給江澤民的,目的是勉勵其接受擔任總書記的挑戰;2009 年 4 月 23 日,江澤民在視察國機二院時,提到了這句詩。 * **天氣預報本來說今天有雨,結果江主席一來天氣晴朗**:是原來與江澤民一起在機械工業部第二設計研究院的老同事徐嘉誥,在江澤民視察國機二院時的座談會上所說的。 。江澤民出生時,「揚州天氣晴朗」,而在去世後不久,包括揚州和上海在內的中國多地都開始雨雪霏霏。 * **鴨嘴筆、墜痛苦的**:在視察二院時,江澤民回憶:「我們就有幾年是用鴨嘴的筆,旁邊有個小盒子,墜(最)痛苦的就是把鴨嘴筆這個水弄到裡面,描圖的時候一下子就… 然後就用刀片去呱(刮),這是描圖墜(最)痛苦的。」 * **+1s**、**我為長者續一秒**:因香港亞洲電視誤報江澤民死訊 以及重慶紅衣男孩事件興起。 * **被續了**:在知乎、微博、貼吧等社交平台上,管理員會以「政治敏感」的原因對參與膜蛤的帳戶進行短期封禁或者永久封禁。相應地,因「膜蛤」而導致社交賬戶被禁言甚至封禁也稱為「被續」(即賬號剩餘的「命」都送給了江)。 * **膜法、膜法師**和 **mogic**:網民仿照「魔法」創造了「膜法」一詞,意即將「膜蛤」和「時間法術」結合起來;英文也對照 magic(魔法)創造了 mogic(膜法)一詞,「膜法師」相應地譯為 mogician,在網上較為常見,mogic 可作為膜蛤的異稱,mogician 可作為蛤絲的異稱。 * **江選**:指江澤民文選。 * **請州長夫人演唱**:參見夏威夷驪歌 § 流行文化。 * **真正的粉絲**:配合與江澤民外貌特徵相仿的圖片使用,意為真正的粉絲在不管他變成什麼樣子的情況下,都能一眼就認出他來。 * * * * * * * **這是墜吼的**:即「這是最好的」 * **決賽圈**:遊戲《絕地求生》的術語,暗指江澤民一直處在最年長在世國家領導人列表前列,且由於與其年齡接近的領導人(卡斯楚、德斯坦、戈巴契夫、伊莉莎白二世等)紛紛在 2016-2022 年間逝世而得名。江澤民逝世後出現了「坎代吃雞了」、「村山吃雞了」、「卡特吃雞了」等之類說法。 * **「謝謝爺爺」** :江澤民在 1993 年為北京農村居民拜年時曾贈送一隻玩偶雞給農村男孩。江澤民去世後,一位青年男士背著相仿的玩偶拜訪了江澤民故居並獻花,有媒體認為其是當年的小男孩。 * **難再續**(出自歌曲《讓我歡喜讓我憂》)、**從此不再少一秒**:暗指江澤民逝世,是蛤絲特有的悼念用語。 ## 相關活動 ### 社交媒體 江澤民生日到來時,人們常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體上,用各式各樣的段子、語錄、圖片、表情包,發送生日祝福。有的人還把自己在各社交網站中的頭像改為與江澤民有關的頭像,或把江澤民有關的圖片或視頻作為生日賀卡,來慶祝江澤民的生日。2016 年 8 月 17 日,鳳凰財經在微博上祝賀江澤民 90 歲生日快樂,很快紅遍網路。 ### 「蛤誕祭」 2017 年 8 月 17 日,聚集民間性對江澤民的生平進行自發研究並發表文章及模仿視頻,並作為粉絲間交流平台的名為「新蛤社」的膜蛤文化自媒體帳號在 YouTube 直播「蛤誕祭」節目,最高峰吸引近 2 萬人觀看,此後,該帳號每年都於江澤民的生日當天(8 月 17 日)在 YouTube 直播「蛤誕祭」,江澤民生前的最後一次是在 2022 年 8 月 17 日。 ### 文藝作品 一些作品在當年 8 月 17 日前後發布,用於(或者被用於)慶祝江澤民的生日。2006 年江澤民 80 歲生日前夕,《江澤民文選》發行,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學習〈江澤民文選〉的決定》,奠定了江澤民的歷史地位。2017 年 8 月 17 日,廣州歌手 Vyan 等人發布單曲《情定揚州》,被認為用於慶祝江澤民 91 歲生日。有的書籍也自稱作為給江澤民的生日禮物。 ### 祝壽聚會 一些蛤絲私下舉辦生日聚會,慶祝江澤民的生日。 ### 崇拜江澤民題字 江澤民在多處都有題字,其中部分題字被網友或媒體發現、拍下或與之留影,相當多有關的照片等內容也被網友用作「聖像」作為崇拜和玩梗工具。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長征二號 F 運載火箭上的「神箭」題字。 ### 購買相關產品 由於江澤民與與上海益民食品一廠的關係,蛤絲們也會經常購買其繼承者光明乳業的相關產品。江澤民逝世後,出於懷念的情緒,一些人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購買相關產品的照片。 ### 閱讀相關著作 閱讀江澤民的論著、公開演講、關於江澤民的著作等,如《江澤民傳》。 江澤民逝世後,其論著《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和《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等被網友發掘,其中後者因為極高的遠見性質和不同於公眾傳統印象的偏保守派觀點(該篇文章里江澤民認為發展晶片等產業有助於打破「西方對中國工業技術的『卡脖子』」)吸引了不少蛤絲和非蛤絲中的偏保守派人士。 ## 研究 2017 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方可成在社會學期刊《信息、通信與社會》發表了一篇關於膜蛤文化的論文。 ## 評價 由於膜蛤文化涉及曾經的最高領導人,因此中國官方從不提及它的存在,來自社會及媒體的公開評論也都限於中國境外。 ### 江澤民本人 一張 2016 年 6 月的圖片顯示,知乎聯合創始人黃繼新在東南大學演講時遇到一位女生發問:「如何看待知乎上的蛤絲文化?」黃表示,這種文化大多數時候是跟風。之後又補充道「那位長者也是有知乎帳號的,而且時不時會上來看一看」。 2022 年 11 月 30 日江澤民逝世後,網路上流傳的一張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內部的一場報告的照片顯示,江澤民本人似乎知曉「膜蛤文化」,並表示「在生命的最後一些時光,能為年輕人提供樂趣,也是一點小事」,且對此表示興趣「讓我看看年輕人又說些啥啦」。 ### 海外社會評論 #### 正面評價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表示,相比習近平,人民發現過去對江澤民過於苛刻的批評有點過分,引起某種反彈。他說:「江澤民海派文化的特徵,經過宣教出來的對世界文化的仰慕,同時對全球價值觀的認同,對西方國家、對世界文明希望靠近…… 使得中國民眾,尤其是知識分子懷念江澤民。」 余杰則指出習近平的嚴厲施政漸漸造成人民對於過去(包括江澤民時期)網路言論環境的緬懷。 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在德國之聲撰文稱,之所以會出現膜蛤文化,是因為中國民眾(特別是網民)對於習近平上台後的倒行逆施感到強烈不滿,而對江澤民時代相對開放的社會有所懷念。 加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夏業良表示,在習近平上任總書記三年期間,中國政治生態每況愈下,導致了中國民間對江澤民的某種懷念。他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反倒覺得相比習近平而言,江澤民更可愛。膜蛤文化就有了市場。」 #### 負面評價 長平認為,癩蛤蟆在中國文化中是種可怕又令人噁心的動物,人們拿蛤蟆描述江澤民的形象有嘲諷的意味。他還認為江澤民與習近平都是獨裁者,因此「不能因為厭惡一個獨裁者就去推崇另外一個獨裁者」。 #### 其他 夏業良認為,「有人是借『蛤絲』來打壓習近平,比如說法輪功就支持習近平打擊江派,當然也有人用江派來加壓習近平,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在利用,並不是真的崇拜江澤民。」 中國媒體觀察者、獨立評論人士溫雲超認為,「膜蛤文化」屬於屌絲亞文化的一個分支。「從整體來看,蛤絲多數並不(直接)指向政治,而僅是津津樂道於對『蛤蛤』(即『長者』江澤民)的模仿。這種亞文化有消解、解構當前政治的作用。」「蛤絲群體指向政治意義的其實很少,蛤絲自己也不認為他們有任何政治含義…… 大家更嚮往自在的、個人化的、生活化的一種方式。這也就是『膜蛤文化』總結出來的江澤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那些特質。」 ## 參見 ## 注釋 ## 參考文獻 ### 引用 ### 來源 ## 外部連結 ### 起源視頻 * 江澤民接受華萊士的採訪(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聞檔案》節選高清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江澤民視察中國聯合工程公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相關網站 * 長者江澤民加州粉絲俱樂部 * 江澤民主題博主 "江江 bot" 的新浪微博帳號 #### 「新蛤社」 * "新蛤社" 的 Twitter 帳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新蛤社」的 Telegram 頻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新蛤社」位於 YouTube 網站的頻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57,643
2023-05-02T13:26:48Z
76,936,074
+1s
6,072,230
<p>以下<b>亞美尼亞電話區號</b>用於國際長途呼叫目的地為亞美尼亞時使用。 </p> <h2><span id=".E6.8B.A8.E5.8F.B7.E8.A7.84.E5.88.99"></span><span id="拨号规则">撥號規則</span></h2> <p>撥號規則如下: </p> <h3><span id=".E4.BB.8E.E5.A2.83.E5.A4.96.E6.8B.A8.E6.89.93.E4.BA.9A.E7.BE.8E.E5.B0.BC.E4.BA.9A"></span><span id="从境外拨打亚美尼亚">從境外撥打亞美尼亞</span></h3> <p>從國外撥打電話至葉里溫和其他地區、行動電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固定電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行動電話: </p> <pre> <b>+ 374 + 目的地区号 + 用户码</b> (拨打埃里温和其他地区电话) <b>+ 374 + 移动网络代码 + 移动用户码</b> (移动电话) <b>+ 374 + 47 + 用户码</b> (拨打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固定电话) <b>+ 374 + 97 + 用户码</b> (拨打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移动电话) </pre> <h3><span id=".E4.BB.8E.E4.BA.9A.E7.BE.8E.E5.B0.BC.E4.BA.9A.E6.8B.A8.E6.89.93.E5.A2.83.E5.A4.96"></span><span id="从亚美尼亚拨打境外">從亞美尼亞撥打境外</span></h3> <p>從葉里溫和其他地區、行動電話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撥打給外國: </p> <pre> <b>00 + 国家代码 + 目的地区号 + 用户码</b> </pre> <h3><span id=".E4.BA.9A.E7.BE.8E.E5.B0.BC.E4.BA.9A.E5.92.8C.E7.B4.8D.E6.88.88.E7.88.BE.E8.AB.BE-.E5.8D.A1.E6.8B.89.E5.B7.B4.E8.B5.AB.E5.9C.B0.E5.8C.BA.E5.86.85.E6.8B.A8.E6.89.93"></span><span id="亚美尼亚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内拨打">亞美尼亞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內撥打</span></h3> <pre> <b>0 + 目的地区号 + 用户码</b> </pre> <h3><span id=".E4.BB.8E.E4.BA.9A.E7.BE.8E.E5.B0.BC.E4.BA.9A.E6.8B.A8.E6.89.93.E8.87.B3.E7.B4.8D.E6.88.88.E7.88.BE.E8.AB.BE-.E5.8D.A1.E6.8B.89.E5.B7.B4.E8.B5.AB.E5.9C.B0.E5.8C.BA"></span><span id="从亚美尼亚拨打至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從亞美尼亞撥打至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span></h3> <p>從葉里溫和其他地區、行動電話撥打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固定電話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行動電話: </p> <pre> <b>0 + 47 + 用户码</b> (拨打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固定电话) <b>0 + 97 + 用户码</b> (拨打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移动电话) </pre> <h3><span id=".E4.B8.BE.E4.BE.8B"></span><span id="举例">舉例</span></h3> <p>撥打亞美尼亞葉里溫的電話如下: </p> <pre> <b>用户码</b> (在埃里温) <b> 0 + 10 + 用户码</b> (在亚美尼亚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内) <b>+ 374 + 10 + 用户码</b> (在亚美尼亚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外) </pre> <h2><span id=".E7.9B.AE.E7.9A.84.E5.9C.B0.E5.8C.BA.E5.8F.B7"></span><span id="目的地区号">目的地區號</span></h2> <h3><span id=".E6.89.80.E6.9C.89"></span><span id="所有">所有</span></h3> <h3><span id=".E5.88.86.E5.9C.B0.E5.8C.BA"></span><span id="分地区">分地區</span></h3> <h4><span id="Aragatsotn">Aragatsotn</span></h4> <ul><li>Aparan: 252</li> <li>Ashtarak: 232</li> <li>Talin: 249 0</li> <li>Tsakhkahovit: 257 0</li></ul><h4><span id="Ararat">Ararat</span></h4> <ul><li>Ararat: 238</li> <li>Artashat: 235</li> <li>Masis: 236</li> <li>Vedi: 234</li></ul><h4><span id="Armavir">Armavir</span></h4> <ul><li>Armavir: 237</li> <li>Baghramyan: 233</li> <li>Dalarik: 233 76</li> <li>Echmiadzin: 231</li> <li>Hoktember: 237</li> <li>Metsamor: 237</li> <li>Myasnikyan: 233 74</li> <li>Qarakert: 233 75</li> <li>Zvartnots: 231</li> <li>Baghramian: 231 90</li> <li>Vache: 231 91</li> <li>Norakert: 231 95</li> <li>Jrarat: 231 98</li> <li>Khoronk: 231 99</li></ul><h4><span id="Gegharkunik">Gegharkunik</span></h4> <ul><li>Chambarak: 265</li> <li>Gavar: 264</li> <li>Martuni: 262</li> <li>Sarukhan: 264</li> <li>Sevan: 261</li> <li>Vardenis: 269</li> <li>Khachik: 281 51</li> <li>Arpi: 281 91</li> <li>Aghavnadzor: 281 93</li> <li>Areni: 281 94</li> <li>Malishka: 281 95</li> <li>Yelpin: 281 97</li> <li>Rind: 281 98</li> <li>Shatin: 281 99</li></ul><h4><span id="Kotayk">Kotayk</span></h4> <ul><li>Abovyan: 222</li> <li>Ptghni: 222 96</li> <li>Hrazdan: 223</li> <li>Meghradzor: 223 93</li> <li>Pyunik: 223 94</li> <li>Alapars: 226 75</li> <li>Solak: 223 97</li> <li>Bjni: 223 98</li> <li>Tsakhkadzor: 223</li> <li>Charentsavan: 226</li> <li>Eghvard: 224</li> <li>Nor Hachn: 224</li> <li>Nor Geghi: 224</li> <li>Zovuni: 224 52</li> <li>Proshyan: 224 53</li> <li>Argel: 224 54</li> <li>Mayakovski: 222 90</li> <li>Balahovit: 222 91</li> <li>Kamaris: 222 91</li> <li>Aramus: 222 93</li> <li>Arzni: 222 94</li> <li>Geghashen: 222 97</li> <li>Kotayk: 222 99</li> <li>Lernanist: 223 91</li> <li>Arzakan: 226 72</li></ul><h4><span id="Lori">Lori</span></h4> <ul><li>Alaverdi: 253</li> <li>Margahovit: 322 6</li> <li>Spitak: 255</li> <li>Stepanavan: 256</li> <li>Tashir: 254</li> <li>Vanadzor: 322</li> <li>Pambak: 322 93</li> <li>Lernapat: 322 94</li> <li>Yeghegnut: 322 95</li> <li>Dzoraget: 322 97</li> <li>Lermontovo: 322 98</li> <li>Vahagni: 322 99</li></ul><h4><span id="Shirak">Shirak</span></h4> <ul><li>Akhuryan: 243 00</li> <li>Amasia: 246</li> <li>Ani Kayaran: 242 97</li> <li>Arapi: 243 00</li> <li>Artik: 244</li> <li>Ashotsk: 245</li> <li>Gyumri: 312</li> <li>Kamo: 243 00</li> <li>Maralik: 242</li> <li>Pemzashen: 244</li> <li>Sarnakhbyur: 242 91</li> <li>Shirakavan: 242 93</li> <li><b>Artik</b>: 244</li> <li>Panik: 244 92</li> <li>Arevshat: 244 95</li> <li>Mets Mantash: 244 96</li></ul><h4><span id="Syunik">Syunik</span></h4> <ul><li>Goris: 284</li> <li>Kajaran: 285</li> <li>Kapan: 285</li> <li>Khndzoresk: 284 94</li> <li>Meghri: 286 0</li> <li>Sisian: 283 0</li> <li>Verishen: 284</li> <li>Agarak: 286</li></ul><h4><span id="Artsakh">Artsakh</span></h4> <ul><li>Stepanakert: 471</li> <li>Martakert: 474</li> <li>Hadrut: 475</li> <li>Askeran: 476</li> <li>Shushi: 477</li> <li>Kashatagh: 477 32</li> <li>Martuni: 478</li></ul><h4><span id="Tavush">Tavush</span></h4> <ul><li>Berd: 267</li> <li>Dilijan: 268 0</li> <li>Ijevan: 263</li> <li>Koghb: 266</li> <li>Noyemberian: 266</li></ul><h4><span id="Vayots_Dzor">Vayots Dzor</span></h4> <ul><li>Eghegnadzor: 281</li> <li>Jermuk: 287</li> <li>Vayk: 282</li></ul><h4><span id="Yerevan">Yerevan</span></h4> <ul><li>Yerevan: 10, Ucom LL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h2><span id=".E7.A7.BB.E5.8A.A8.E7.94.B5.E8.AF.9D.E5.8C.BA.E5.8F.B7"></span><span id="移动电话区号">行動電話區號</span></h2> <h2><span id=".E7.B4.A7.E6.80.A5.E7.94.B5.E8.AF.9D"></span><span id="紧急电话">緊急電話</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RA regions codes</li> <li>ITU-T:International Numbering Resources:National Numbering Plans:Armenia</li></ul>
以下**亞美尼亞電話區號**用於國際長途呼叫目的地為亞美尼亞時使用。 ## 撥號規則 撥號規則如下: ### 從境外撥打亞美尼亞 從國外撥打電話至葉里溫和其他地區、行動電話、納戈爾諾 - 卡拉巴赫地區固定電話、納戈爾諾 - 卡拉巴赫地區行動電話: ``` **+ 374 + 目的地区号 + 用户码** (拨打埃里温和其他地区电话) **+ 374 + 移动网络代码 + 移动用户码** (移动电话) **+ 374 + 47 + 用户码** (拨打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固定电话) **+ 374 + 97 + 用户码** (拨打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移动电话) ``` ### 從亞美尼亞撥打境外 從葉里溫和其他地區、行動電話和納戈爾諾 - 卡拉巴赫地區撥打給外國: ``` **00 + 国家代码 + 目的地区号 + 用户码** ``` ### 亞美尼亞和納戈爾諾 - 卡拉巴赫地區內撥打 ``` **0 + 目的地区号 + 用户码** ``` ### 從亞美尼亞撥打至納戈爾諾 - 卡拉巴赫地區 從葉里溫和其他地區、行動電話撥打納戈爾諾 - 卡拉巴赫地區固定電話和納戈爾諾 - 卡拉巴赫地區行動電話: ``` **0 + 47 + 用户码** (拨打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固定电话) **0 + 97 + 用户码** (拨打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移动电话) ``` ### 舉例 撥打亞美尼亞葉里溫的電話如下: ``` **用户码** (在埃里温) **0 + 10 + 用户码** (在亚美尼亚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内) **+ 374 + 10 + 用户码** (在亚美尼亚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区外) ``` ## 目的地區號 ### 所有 ### 分地區 #### Aragatsotn * Aparan: 252 * Ashtarak: 232 * Talin: 249 0 * Tsakhkahovit: 257 0 #### Ararat * Ararat: 238 * Artashat: 235 * Masis: 236 * Vedi: 234 #### Armavir * Armavir: 237 * Baghramyan: 233 * Dalarik: 233 76 * Echmiadzin: 231 * Hoktember: 237 * Metsamor: 237 * Myasnikyan: 233 74 * Qarakert: 233 75 * Zvartnots: 231 * Baghramian: 231 90 * Vache: 231 91 * Norakert: 231 95 * Jrarat: 231 98 * Khoronk: 231 99 #### Gegharkunik * Chambarak: 265 * Gavar: 264 * Martuni: 262 * Sarukhan: 264 * Sevan: 261 * Vardenis: 269 * Khachik: 281 51 * Arpi: 281 91 * Aghavnadzor: 281 93 * Areni: 281 94 * Malishka: 281 95 * Yelpin: 281 97 * Rind: 281 98 * Shatin: 281 99 #### Kotayk * Abovyan: 222 * Ptghni: 222 96 * Hrazdan: 223 * Meghradzor: 223 93 * Pyunik: 223 94 * Alapars: 226 75 * Solak: 223 97 * Bjni: 223 98 * Tsakhkadzor: 223 * Charentsavan: 226 * Eghvard: 224 * Nor Hachn: 224 * Nor Geghi: 224 * Zovuni: 224 52 * Proshyan: 224 53 * Argel: 224 54 * Mayakovski: 222 90 * Balahovit: 222 91 * Kamaris: 222 91 * Aramus: 222 93 * Arzni: 222 94 * Geghashen: 222 97 * Kotayk: 222 99 * Lernanist: 223 91 * Arzakan: 226 72 #### Lori * Alaverdi: 253 * Margahovit: 322 6 * Spitak: 255 * Stepanavan: 256 * Tashir: 254 * Vanadzor: 322 * Pambak: 322 93 * Lernapat: 322 94 * Yeghegnut: 322 95 * Dzoraget: 322 97 * Lermontovo: 322 98 * Vahagni: 322 99 #### Shirak * Akhuryan: 243 00 * Amasia: 246 * Ani Kayaran: 242 97 * Arapi: 243 00 * Artik: 244 * Ashotsk: 245 * Gyumri: 312 * Kamo: 243 00 * Maralik: 242 * Pemzashen: 244 * Sarnakhbyur: 242 91 * Shirakavan: 242 93 * **Artik**: 244 * Panik: 244 92 * Arevshat: 244 95 * Mets Mantash: 244 96 #### Syunik * Goris: 284 * Kajaran: 285 * Kapan: 285 * Khndzoresk: 284 94 * Meghri: 286 0 * Sisian: 283 0 * Verishen: 284 * Agarak: 286 #### Artsakh * Stepanakert: 471 * Martakert: 474 * Hadrut: 475 * Askeran: 476 * Shushi: 477 * Kashatagh: 477 32 * Martuni: 478 #### Tavush * Berd: 267 * Dilijan: 268 0 * Ijevan: 263 * Koghb: 266 * Noyemberian: 266 #### Vayots Dzor * Eghegnadzor: 281 * Jermuk: 287 * Vayk: 282 #### Yerevan * Yerevan: 10, Ucom LL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行動電話區號 ## 緊急電話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RA regions codes * ITU-T:International Numbering Resources:National Numbering Plans:Armenia
null
9,284
2023-04-20T17:23:31Z
64,870,909
+374
1,807,732
<p><b>+44</b>是由一個在洛杉磯出身的人所組成的搖滾樂隊。 </p><p><b>+44</b>是一個由眨眼182成員Mark Hoppus(主唱,電貝斯)和Travis Barker(鼓,電子樂器,鍵盤樂器)等人組成的另類搖滾樂隊。樂隊還包括了曾在Transplant的巡迴演出的吉他手Craig Fairbaugh和The Nervous Return的主音吉他手Shane Gallagher。 </p><p>他們的音樂被形容為「最初電子化,最終除了另類搖滾umbrella外都沒有了。」樂隊名字源自英國(Hoppus和Barker第一次討論這個計劃所在的國家)的國際撥號代碼。樂隊目前停止運作,但Hoppus說,這個計劃仍然沒有達到它的目的。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7.BB.84.E6.88.90.282005.29"></span><span id="组成(2005)">組成(2005)</span></h3> <p>+44在眨眼182宣布暫停運作後三個月的2005年4月成立。這個樂隊最初出現眨眼182沒有的音樂元素,例如電子鼓﹑採樣﹑鍵盤和電腦直接記錄。</p><p>當演示工作進行時,Hoppus和Barker邀請Get the Girl的歌手Carol Heller並試聽她的歌聲。Heller受到認可並加入樂團,從此他們三個人一起製作歌曲。後來又因為吉他手Shane Gallagher的加入而改變陣容。 </p><p>為了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演示,Barker和Hoppus收購了一間工作室,這個行動是+44的轉折點,此後他們獨自在工作室里用鼓﹑吉他和歌聲演奏。樂團最初的電子元素不太明顯,但是仍然有一個主要的特徵。最後Heller覺得自己跟這個樂團合不來,加上要組織一個家庭,所以她離開樂團了,而由她主唱的"Make You Smile"仍然流傳。後來,Hoppus﹑Barker和 Gallagher要找一個歌手來替補,因此Mercy Killers的吉他手Craig Fairbaugh加入樂團。 </p> <h3><span id="When_Your_Heart_Stops_Beating_.282006.E2.80.932007.29"></span><span id="When_Your_Heart_Stops_Beating_(2006–2007)"><i>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i> (2006–2007)</span></h3> <p>當目標發行日期快到的時候,就開始決定專輯題目了。最初有人相信會是Little Death,因為這被刊登在AP雜誌上,之後發現這是其中一個專輯曲目。最後Hoppus選擇了<i>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i>。在2006年9月,"Lycanthrope"發布在+44的網站上。這只是第二部,第一部專輯是"No, It Isn't"。Lycanthrope也成為了電子遊戲Tony Hawk's Project 8的特色背景音樂。 </p><p>之後的九月KROQ-FM演奏了即將到來的專輯主打歌。樂隊在2006年9月7日於好萊塢的Roxy Theatre第一次表演,Hoppus說這是他在這兩年間的第一次表演。隨後他們進行第二次表演,並在英國的London Astoria進行第一次表演。 </p><p>在新專輯發行之前,Hoppus表示他滿意鍵盤和其他電子裝飾能夠維持原來的實驗狀態,而他特別喜歡「155」和「Weatherman」這兩個軌道上的記錄。他說這是他最能夠抒發個人感情的專輯,而它就是貶眼182分裂的直接原因,並且是他遺留下來的醜陋感情。</p><p>這個專輯在2006年11月14日於北美洲﹑2006年11月13日於歐洲﹑2006年11月11日於澳洲發行。 </p><p>在為"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拍攝視頻的過程當中,Travis Barker弄傷了手臂,這是在歐洲宣傳表演的幾星期以後發現的。這使他在以後的澳洲和歐洲表演不能打鼓,於是Gil Sharone在這段時期接替了他的位置。</p><p>其後+44收錄了Smashing Pumpkins的歌曲「I Am One」作為在MySpace向該樂隊的致敬,並參與iTunes的外匯。為此他們收錄了Wir sind Helden的歌曲「Guten Tag」的英文版,而Wir sind Helden也收錄了「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的德文版,命名為「Wenn Dein Herz zu Schlagen Aufhört」。 </p><p>2007年,+44與Fall Out Boy﹑The Academy Is...﹑Paul Wall和Cobra Starship一起參與Honda Civic Tour。在旅遊過程中,他們錄製了即將推出的單曲「155」。在旅遊中,Cobra Starship的Victoria Asher主唱「Make You Smile」,他們開始把眨眼182的「Dammit」﹑「The Rock Show「和」What's My Age Again?「他們的演出。 </p><p>在2011年,<i>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i>第一次以黑膠唱片發行,這些暢銷的藍白色黑膠唱片顏色配搭得很好。</p> <h3><span id=".E5.8F.96.E6.B6.88.E7.AC.AC.E4.BA.8C.E4.B8.93.E8.BE.91.E5.B9.B6.E5.81.9C.E6.AD.A2.E8.BF.90.E4.BD.9C.282007.E2.80.93.E7.8E.B0.E5.9C.A8.29"></span><span id="取消第二专辑并停止运作(2007–现在)">取消第二專輯並停止運作(2007–現在)</span></h3> <h2><span id=".E6.88.90.E5.91.98"></span><span id="成员">成員</span></h2> <ul><li>Mark Hoppus—主唱﹑電貝斯(2005-2009)</li> <li>Travis Barker—鼓﹑打擊樂器(2005-2009)</li> <li>Shane Gallagher—節奏吉他﹑和聲歌手(2006-2009)</li> <li>Craig Fairbaugh—主音吉他手(2006-2009)</li></ul><dl><dt>過去的成員</dt></dl><ul><li>Carol Heller—主唱﹑吉他(2005)</li></ul><dl><dt>巡迴演出的成員</dt></dl><ul><li>Gil Sharone—鼓﹑打擊樂器(2006-2007)</li></ul><p>在Barker手臂受傷時加入,雖然他還在大衛牙擦騷用一隻手表演。</p> <h2><span id=".E5.94.B1.E7.89.87"></span><span id="唱片">唱片</span></h2> <h3><span id=".E5.B0.88.E8.BC.AF"></span><span id="專輯">專輯</span></h3> <h3><span id=".E5.96.AE.E6.9B.B2"></span><span id="單曲">單曲</span></h3> <h3><span id=".E6.B1.87.E7.BC.96"></span><span id="汇编">彙編</span></h3> <h3><span id=".E4.BF.83.E9.94.80.E5.85.89.E7.A2.9F.E5.92.8C.E9.BB.91.E8.86.A0.E5.94.B1.E7.89.87"></span><span id="促销光碟和黑膠唱片">促銷光碟和黑膠唱片</span></h3> <h3><span id=".E9.9F.B3.E4.B9.90.E8.A7.86.E9.A2.91"></span><span id="音乐视频">音樂視頻</span></h3> <h3><span id=".E6.95.B0.E7.A0.81.E4.B8.8B.E8.BD.BD"></span><span id="数码下载">數碼下載</span></h3> <ul><li>iTunes Foreign Exchange – Wir sind Helden的歌曲"Guten Tag"封面</li> <li><i>AOL Sessions EP</i> - 只有iTunes﹑EP特色的現場表演</li> <li>"Lycanthrope" - 提供下載<i>Guitar Hero World Tour</i>的內容</li></ul><h3><span id=".E6.B7.B7.E9.9F.B3"></span><span id="混音">混音</span></h3> <ul><li>"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 (電子混音)</li> <li>"Little Death" (Chris Holmes混音)</li></ul><h3><span id=".E6.BC.94.E7.A4.BA"></span><span id="演示">演示</span></h3> <ul><li>145 (155音)</li> <li>No It Isn't (有Carol Heller)</li> <li>Cliff Diving (有樂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44的MySpace主頁</li> <li>Mark Hoppus的部落格</li> <li>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44** 是由一個在洛杉磯出身的人所組成的搖滾樂隊。 **+44** 是一個由眨眼 182 成員 Mark Hoppus(主唱,電貝斯)和 Travis Barker(鼓,電子樂器,鍵盤樂器)等人組成的另類搖滾樂隊。樂隊還包括了曾在 Transplant 的巡迴演出的吉他手 Craig Fairbaugh 和 The Nervous Return 的主音吉他手 Shane Gallagher。 他們的音樂被形容為「最初電子化,最終除了另類搖滾 umbrella 外都沒有了。」樂隊名字源自英國(Hoppus 和 Barker 第一次討論這個計劃所在的國家)的國際撥號代碼。樂隊目前停止運作,但 Hoppus 說,這個計劃仍然沒有達到它的目的。 ## 歷史 ### 組成 (2005) +44 在眨眼 182 宣布暫停運作後三個月的 2005 年 4 月成立。這個樂隊最初出現眨眼 182 沒有的音樂元素,例如電子鼓﹑採樣﹑鍵盤和電腦直接記錄。 當演示工作進行時,Hoppus 和 Barker 邀請 Get the Girl 的歌手 Carol Heller 並試聽她的歌聲。Heller 受到認可並加入樂團,從此他們三個人一起製作歌曲。後來又因為吉他手 Shane Gallagher 的加入而改變陣容。 為了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演示,Barker 和 Hoppus 收購了一間工作室,這個行動是 + 44 的轉折點,此後他們獨自在工作室里用鼓﹑吉他和歌聲演奏。樂團最初的電子元素不太明顯,但是仍然有一個主要的特徵。最後 Heller 覺得自己跟這個樂團合不來,加上要組織一個家庭,所以她離開樂團了,而由她主唱的 "Make You Smile" 仍然流傳。後來,Hoppus﹑Barker 和 Gallagher 要找一個歌手來替補,因此 Mercy Killers 的吉他手 Craig Fairbaugh 加入樂團。 ### _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_ (2006–2007) 當目標發行日期快到的時候,就開始決定專輯題目了。最初有人相信會是 Little Death,因為這被刊登在 AP 雜誌上,之後發現這是其中一個專輯曲目。最後 Hoppus 選擇了 _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_。在 2006 年 9 月,"Lycanthrope" 發布在 + 44 的網站上。這只是第二部,第一部專輯是 "No, It Isn't"。Lycanthrope 也成為了電子遊戲 Tony Hawk's Project 8 的特色背景音樂。 之後的九月 KROQ-FM 演奏了即將到來的專輯主打歌。樂隊在 2006 年 9 月 7 日於好萊塢的 Roxy Theatre 第一次表演,Hoppus 說這是他在這兩年間的第一次表演。隨後他們進行第二次表演,並在英國的 London Astoria 進行第一次表演。 在新專輯發行之前,Hoppus 表示他滿意鍵盤和其他電子裝飾能夠維持原來的實驗狀態,而他特別喜歡「155」和「Weatherman」這兩個軌道上的記錄。他說這是他最能夠抒發個人感情的專輯,而它就是貶眼 182 分裂的直接原因,並且是他遺留下來的醜陋感情。 這個專輯在 2006 年 11 月 14 日於北美洲﹑2006 年 11 月 13 日於歐洲﹑2006 年 11 月 11 日於澳洲發行。 在為 "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 拍攝視頻的過程當中,Travis Barker 弄傷了手臂,這是在歐洲宣傳表演的幾星期以後發現的。這使他在以後的澳洲和歐洲表演不能打鼓,於是 Gil Sharone 在這段時期接替了他的位置。 其後 + 44 收錄了 Smashing Pumpkins 的歌曲「I Am One」作為在 MySpace 向該樂隊的致敬,並參與 iTunes 的外匯。為此他們收錄了 Wir sind Helden 的歌曲「Guten Tag」的英文版,而 Wir sind Helden 也收錄了「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的德文版,命名為「Wenn Dein Herz zu Schlagen Aufhört」。 2007 年,+44 與 Fall Out Boy﹑The Academy Is...﹑Paul Wall 和 Cobra Starship 一起參與 Honda Civic Tour。在旅遊過程中,他們錄製了即將推出的單曲「155」。在旅遊中,Cobra Starship 的 Victoria Asher 主唱「Make You Smile」,他們開始把眨眼 182 的「Dammit」﹑「The Rock Show「和」What's My Age Again?「他們的演出。 在 2011 年,_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_ 第一次以黑膠唱片發行,這些暢銷的藍白色黑膠唱片顏色配搭得很好。 ### 取消第二專輯並停止運作 (2007–現在) ## 成員 * Mark Hoppus— 主唱﹑電貝斯(2005-2009) * Travis Barker— 鼓﹑打擊樂器 (2005-2009) * Shane Gallagher— 節奏吉他﹑和聲歌手 (2006-2009) * Craig Fairbaugh— 主音吉他手 (2006-2009) **過去的成員** * Carol Heller— 主唱﹑吉他 (2005) **巡迴演出的成員** * Gil Sharone— 鼓﹑打擊樂器 (2006-2007) 在 Barker 手臂受傷時加入,雖然他還在大衛牙擦騷用一隻手表演。 ## 唱片 ### 專輯 ### 單曲 ### 彙編 ### 促銷光碟和黑膠唱片 ### 音樂視頻 ### 數碼下載 * iTunes Foreign Exchange – Wir sind Helden 的歌曲 "Guten Tag" 封面 * _AOL Sessions EP_ - 只有 iTunes﹑EP 特色的現場表演 * "Lycanthrope" - 提供下載 _Guitar Hero World Tour_ 的內容 ### 混音 * "When Your Heart Stops Beating" (電子混音) * "Little Death" (Chris Holmes 混音) ### 演示 * 145 (155 音) * No It Isn't (有 Carol Heller) * Cliff Diving (有樂器) ## 參考 ## 外部連結 * +44 的 MySpace 主頁 * Mark Hoppus 的部落格 * 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6,202
2023-04-27T10:54:06Z
65,068,480
+44
5,797,674
<p><b>福克蘭群島電話區號</b>是現時福克蘭群島及南喬治亞及南桑威奇群島常用的電話號碼,國際電話區號為<b>+500</b>、國際冠碼則為<b>00</b>、而E.164(NSN)則爲五位數。 </p><p>雖然南喬治亞及南桑威奇群島與福克蘭群島相距約1300公里且行政規劃上互不統屬,但兩者共用此電話區號,並同樣與阿根廷存在主權爭議。 </p> <h2><span id=".E8.99.9F.E7.A2.BC.E5.88.86.E9.85.8D"></span><span id="號碼分配">號碼分配</span></h2>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英國電話區號列表</li></ul><h2><span id=".E8.B3.87.E6.96.99.E4.BE.86.E6.BA.90"></span><span id="資料來源">資料來源</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9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13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5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5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935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5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29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2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1078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5.925 1 -total 38.84% 41.138 1 Template:Infobox_country_telephone_plan 34.26% 36.290 1 Template:Infobox 31.28% 33.138 2 Template:Navbox 24.72% 26.187 1 Template:電話號碼 13.46% 14.259 1 Template:Link-ja 12.05% 12.768 1 Template:美洲题目 10.36% 10.978 1 Template:Falklands-stub 8.94% 9.474 1 Template:Asbox 6.71% 7.112 4 Template:Nowrap -->
**福克蘭群島電話區號**是現時福克蘭群島及南喬治亞及南桑威奇群島常用的電話號碼,國際電話區號為 **+500**、國際冠碼則為 **00**、而 E.164 (NSN) 則爲五位數。 雖然南喬治亞及南桑威奇群島與福克蘭群島相距約 1300 公里且行政規劃上互不統屬,但兩者共用此電話區號,並同樣與阿根廷存在主權爭議。 ## 號碼分配 ## 參見 * 英國電話區號列表 ## 資料來源
null
2,967
2023-02-23T13:39:07Z
70,038,866
+500
1,449,643
<p><b>朝鮮電話號碼</b>的國際電話區號是<b>+850</b>,朝鮮國內的電話號碼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遞信省管理。 </p> <h2><span id=".E5.9B.BA.E5.AE.9A.E7.94.B5.E8.AF.9D"></span><span id="固定电话">固定電話</span></h2> <p>本章節的內容於2011年登記於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ITU-T)。 </p> <h2><span id=".E7.A7.BB.E5.8A.A8.E7.94.B5.E8.AF.9D"></span><span id="移动电话">行動電話</span></h2> <ul><li>0191 - 高麗電信WCDMA網絡</li> <li>0192 - 高麗電信WCDMA網絡</li> <li>0193 - SunNet GSM900網絡(2004年停用)</li> <li>0195 - KangsongNET GSM900網絡</li></ul><h2><span id=".E5.8F.B7.E7.A0.81.E9.95.BF.E5.BA.A6"></span><span id="号码长度">號碼長度</span></h2> <p>對於朝鮮其他地區的電話號碼外部知之甚少,因為從朝鮮國外無法呼叫平壤和羅先以外的區域,也因此這些區域的號碼從未被在國外被公開過。 </p> <h2><span id=".E5.9B.BD.E9.99.85.E5.91.BC.E5.8F.AB"></span><span id="国际呼叫">國際呼叫</span></h2> <p>從朝鮮國外撥入朝鮮的電話通常由號碼為+850-2-18111的總機服務處理,少量的號碼(通常是傳真)可以不經過總機直接撥打。 </p><p>平壤境內具有國際長途電話權限的電話號碼都以381開頭(例如+850-2-381-XXXX),然而這些號碼不能用於接打朝鮮國內電話(但可以撥打平壤境內其它381開頭的電話),故駐平壤的國際組織或外交代表機構等有國際聯絡需求的組織通常有381開頭和382開頭的兩組號碼分別用於接打國際長途電話和朝鮮國內電話,例如英國駐北韓大使館有+850-2-381-7980用於撥打國際長途,02-382-7980用於撥打朝鮮國內電話。 </p><p>許多朝鮮人會從中國走私手機並在有中國運營商信號的中朝邊境處使用,朝鮮政府會通過部署監控和阻塞裝置來阻止使用非法手機。 </p><p>由於羅津先鋒經濟特區內有許多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的外資企業,因此這裡的很多的電話可以從朝鮮國外直接撥打。 </p><p>朝鮮和韓國之間不能互撥電話,開城工業地區除外。 </p>
**朝鮮電話號碼**的國際電話區號是 **+850**,朝鮮國內的電話號碼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遞信省管理。 ## 固定電話 本章節的內容於 2011 年登記於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ITU-T)。 ## 行動電話 * 0191 - 高麗電信 WCDMA 網絡 * 0192 - 高麗電信 WCDMA 網絡 * 0193 - SunNet GSM900 網絡(2004 年停用) * 0195 - KangsongNET GSM900 網絡 ## 號碼長度 對於朝鮮其他地區的電話號碼外部知之甚少,因為從朝鮮國外無法呼叫平壤和羅先以外的區域,也因此這些區域的號碼從未被在國外被公開過。 ## 國際呼叫 從朝鮮國外撥入朝鮮的電話通常由號碼為 + 850-2-18111 的總機服務處理,少量的號碼(通常是傳真)可以不經過總機直接撥打。 平壤境內具有國際長途電話權限的電話號碼都以 381 開頭(例如 + 850-2-381-XXXX),然而這些號碼不能用於接打朝鮮國內電話(但可以撥打平壤境內其它 381 開頭的電話),故駐平壤的國際組織或外交代表機構等有國際聯絡需求的組織通常有 381 開頭和 382 開頭的兩組號碼分別用於接打國際長途電話和朝鮮國內電話,例如英國駐北韓大使館有 + 850-2-381-7980 用於撥打國際長途,02-382-7980 用於撥打朝鮮國內電話。 許多朝鮮人會從中國走私手機並在有中國運營商信號的中朝邊境處使用,朝鮮政府會通過部署監控和阻塞裝置來阻止使用非法手機。 由於羅津先鋒經濟特區內有許多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的外資企業,因此這裡的很多的電話可以從朝鮮國外直接撥打。 朝鮮和韓國之間不能互撥電話,開城工業地區除外。
null
3,423
2023-04-24T10:54:46Z
76,955,820
+850
150,479
<p><b>香港電話號碼</b>是現時香港特別行政區使用的電話號碼,多數是<b>8位數字</b>,最常見為固網電話和行動電話號碼,和數量較少的傳呼台和個人編號服務號碼。此外還有一些3位至12位數字不等的特殊號碼,例如緊急救助電話(「999」及「112」,後者為GSM行動電話專用)、個別機構的服務熱線(如電訊盈科綜合熱線「1000」、香港天文台「打電話問天氣」熱線「1878200」、時間及氣溫資訊服務「18503」、電話號碼查詢「1083」、政府22個參與部門熱線「1823」、香港電台第一台直播節目聽眾來電熱線「1872311」、香港電台第二台直播節目聽眾來電熱線「1872388」、電訊數碼查詢熱線「7333 7333」等)、直撥國際電話(如電訊盈科「0060」)、收費資訊服務(首3位數字為「900」的11位號碼)電話號碼等。 </p> <h2><span id=".E9.A6.99.E6.B8.AF.E9.9B.BB.E8.A9.B1.E8.99.9F.E7.A2.BC.E6.AD.B7.E5.8F.B2"></span><span id="香港電話號碼歷史">香港電話號碼歷史</span></h2> <p>早在1877年,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取得電話專利後一年,香港便引進電話服務。後來隨著經濟起飛,商用電話越來越多,人口又大幅上升,香港電話公司(後改稱香港電訊,現稱電訊盈科,曾長期是香港唯一的固網電話服務營辦商)及電訊管理局逐先後多次對電話號碼編排作出改革及增加數字。 </p><p>大約由戰前至1960年代初,香港電話號碼最初由5位數字開始,有些字頭是2或者3,甚至5或者不同其他數字字頭,另外打電話最初並非直撥,是由經過接駁員接線後才可以撥出對話,這種方法到1960年代中後期取消。隨著香港人口增長,部份電話號碼由5位數字加至6位,方便解決電話號碼有不足問題。 </p><p>1960年代後期至1989年及之前,有地區字頭制度,把香港分為香港島及離島區、九龍、新界3區,各區均有不同的地區字頭: </p> <p>致電不同區,要先撥地區字頭再撥電話號碼,致電同區則無須撥地區字頭。離島區的方法更複雜,如致電同一離島,只須撥最後4個數字;如致電離島區其它離島或香港島,或由香港島致電離島,則撥整個電話號碼(6或7位數字),無須地區字頭;如由離島致電九龍或新界,或由九龍或新界致電離島,則先撥地區字頭,再撥整個電話號碼。而行動電話、部份傳呼台和特殊電話號碼(通常是0、1、9字頭)則不設地區字頭,在全港任何地方致電這些號碼,所撥號碼都是一樣。 </p><p>1970年代,香港的固網電話號碼只有6位數字,至1981年,全港共170多萬具固網電話,每年增長百分之十,預計接下來十年不足以應付需求,所以香港電話公司開始為升位作準備:首先,1981年7月1日將原來新界的地區字頭從12改為0;然後給予7位數字的號碼予新發展區(主要是新界區)及新申請的固網電話;另外把部份舊區由原來的6位數字加至7位。例如:薄扶林的電話號碼曾是 518xxx ,1985年左右改為5518xxx;九龍的 92xxxx 於1983、84年改為 392xxxx;下葵涌及荔景山於1985年改以3字頭;荃葵青區於1986年改以4字頭7位數字;屯門及元朗區於1987年改以4字頭;大埔區及北區亦於同期改為6字頭。 </p> <p>待所有必要的改動完成後,由1989年12月30日開始,取消地區字頭,由該日起,在全港任何地方致電原7位數字的號碼,均只須撥該7位數字,無須在前加上原地區字頭;原6位數字的號碼,香港島及九龍則一律在最前面加上原地區字頭,例如:香港島的「123456」,由當日起,在全港任何地方致電此號碼,均須撥「5123456」。而新界區所有電話號碼由於在當時已完成全面轉換成7位數字,故此均無需再加上原地區字頭0字。 </p><p>至於傳呼台電話號碼,早期較小型的傳呼台,使用普通固網電話號碼,較大型者則使用11字頭的特殊號碼(無地區字頭),其後小型傳呼台相繼結業或被收購,只餘下較大型的傳呼台繼續提供服務,所以後來所有傳呼台電話號碼均為11字頭,普通傳呼服務為7位數字,秘書傳呼服務則為9位數字。 </p><p>隨著人口的上升和社會的發展,電話號碼又再不敷應用,甚至達到飽和程度。1995年1月1日,又再一次增加數字,所有普通固網電話號碼,一律在最前面加上2字,由7位數字加至8位數字,後來亦推出3字頭的新號碼。而傳呼台電話號碼,普通傳呼服務則在最前面加上7字,例如「112 3456」改為「7112 3456」,秘書傳呼服務則把11字頭改為7字頭,例如「11456 7890」改為「7456 7890」。行動電話號碼和特殊電話號碼(0或1或9字頭)則不變,一直至今。當時預計可滿足未來15年(1995年至2010年)的電話號碼需求。直至2015年,通訊局預計可供編配作流動服務使用的8位號碼,最快將於2018年耗盡。而通訊局傾向透過釋放保留的號碼組,及重新編配不同號碼段的電話號碼作流動通訊用途,盡量延長8位數電話號碼的使用期,至預計的2028年,而非繼續增加電話號碼數字。</p><p>而行動電話號碼,則除了1980年代引入行動電話服務初期,曾有部份是05字頭,一直全是8個數字及9字頭,後來05字頭的亦改為9字頭,例如「0548 12345」改為「9481 2345」。至約2000年代初期不敷應用,於2000年4月增設6字頭的號碼。2008年5月,再增設5字頭的號碼。2018年2月,再增設4、7、8字頭的號碼。 </p><p>1990年代,曾以173字頭的9位數字作資訊服務電話(現已改為900字頭的8位數字)。 </p><p>2006年7月,電訊管理局發表檢討電訊服務的顧問報告。預料最快2008年,固網電話號碼和行動電話號碼可合併,屆時用戶可將固網電話號碼,轉作行動電話號碼使用,反之亦然。惟此事之後一直不了了之,至今仍無下文。 </p><p>2008年1月,電訊管理局指現有的8個數字的電話號碼,將於2015年左右用罄,同時該局一直免費分派電話號碼給電話服務營辦商,但後者卻把電話號碼大量扣起,未有推出市面,故建議向電話服務營辦商收取每個電話號碼3港元牌費,冀能鼓勵業界把長期扣起的電話號碼交回該局或推出市面。惟此事之後一直不了了之,再無下文,至今仍未有8個數字的電話號碼用罄的消息。 </p><p>香港自1870年代引入電話服務的百多年以來,香港電話有限公司/香港電訊(即現電訊盈科)曾長期是唯一的固網電話服務營辦商,用戶全無選擇。1995年7月,固網電話電訊市場開放,政府發出3個新固定電訊服務牌照,分別是和記廣訊、香港新電訊及新世界電話,破香港電訊壟斷,使固網電話服務營辦商數量,一下子由1間增至4間。3間新營辦商,開始在全港鋪設網絡,提供住宅及商業電話服務。新營辦商在鋪設網絡未完成時,亦可租用香港電訊的現有網絡提供服務,但此安排令新營辦商與香港電訊出現多番爭議。 </p><p>此3間新營辦商,後來均被收購及易名: </p> <ul><li>和記廣訊,後改稱和記電訊、和記環球電訊。現已被基金公司Asia Cube Global Communications收購其固網通訊業務,改稱<b>環球全域電訊</b>。</li> <li>香港新電訊,後改稱九倉新電訊、九倉電訊。後來把住宅和商業用戶分家,住宅用戶改以<b>有線寬頻</b>名義提供服務,九倉電訊則集中商業用戶,後改稱滙港電訊。滙港電訊現已被香港寬頻收購,改稱<b>香港寬頻企業方案</b>。有線寬頻則不受影響。</li> <li>新世界電話,後改稱新世界電訊。現已被香港寬頻收購,改稱<b>香港寬頻</b>(住宅用戶)、<b>香港寬頻企業方案</b>(商業用戶) 。</li></ul><p>2003年1月起,香港固網電話服務市場全面開放,政府不設營辦商牌照數目上限及申領牌照的時限。截至2019年12月,實際擁有本身網絡,兼有向公眾提供固網電話服務的營辦商,有以下4間—— </p> <ul><li>香港電訊(HKT)(電訊盈科集團成員)</li> <li>香港寬頻 (HKBN)(包括旗下香港寬頻企業方案,部份原由滙港電訊、新世界電訊提供服務)</li> <li>環球全域電訊 (HGC)</li> <li>有線寬頻 (i-cable)(原由九倉電訊提供服務)</li></ul><p>香港的電話號碼,也曾長期由香港電話公司管理,至1993年7月1日電訊管理局(現改組成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成立,轉由該局管理。 </p> <h2><span id=".E9.A6.99.E6.B8.AF.E9.9B.BB.E8.A9.B1.E8.99.9F.E7.A2.BC.E9.A0.AD.E4.BD.8D.E6.95.B8.E5.AD.97"></span><span id="香港電話號碼頭位數字">香港電話號碼頭位數字</span></h2> <p>根據《香港電訊服務號碼計劃》,電話號號的頭位數字的用途如下: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現時8個數字的<b>香港電話號碼</b>大致可以分<b>4類</b>: </p> <ul><li>固網電話:部分2或3字頭。原本只有2字頭,後不敷應用,遂增設3字頭。(例外:293字頭和30字頭用於網際網路撥號上網和其他電信接入等服務。20字頭則用於電話卡服務。)另外,IP電話則使用58字頭。</li></ul><ul><li>行動電話:5、6、部分7、8、9字頭。原本只有9字頭,因行動電話用戶日多,9字頭不敷應用,遂增設6字頭,後再增設5字頭,最後增設4、7、8字頭。5字頭亦用於行動電話短訊接收熱線和IP電話。行動電話可於各電訊商以月費或儲值咭方式登記及使用,2022年3月1日起,儲值咭需要進行實名登記。另外,9字頭中的900字頭,用於收費/免費資訊服務,而911字頭和99字頭用作緊急求助。</li></ul><ul><li>傳呼台:部分7字頭。隨著行動電話普及,傳呼機/台式微,已甚為罕見,故部份號碼改為行動電話用途。</li></ul><ul><li>個人編號服務:部分81或82或83字頭。又稱one call服務,用以轉駁往香港任何電話號碼,包括固網及行動電話。昔日未有「攜號轉台」機制前,不論固網或行動電話,用戶如更換電話服務營辦商,及/或把固網電話搬遷至香港電話公司的另一分區,均必須更改電話號碼。用戶如使用此「個人編號服務」,並以其81或82或83字頭的號碼,作為給予他人的聯絡電話號碼,那麼即使更改了固網及/或行動電話號碼,只須自行更改此「個人編號服務」的轉駁設定即可,無須逐一通知他人更改聯絡電話號碼。由於各電訊營辦商均甚少宣傳此服務,所以並不多人認識這服務,當然亦一直無被廣泛使用,加上後來固網及行動電話均可「攜號轉台」,更令此服務的需求度大幅下降,所以其號碼一直相當少見。而電訊管理局自推出攜號轉台後,已停止發出新的8字頭電話區段予電訊商。</li></ul><h2><span id=".E5.90.84.E5.88.86.E5.8D.80.E7.9A.84.E5.9B.BA.E7.B6.B2.E9.9B.BB.E8.A9.B1.E8.99.9F.E7.A2.BC.E9.A0.AD.E4.BD.8D.E6.95.B8.E5.AD.97"></span><span id="各分區的固網電話號碼頭位數字">各分區的固網電話號碼頭位數字</span></h2> <p>在固網電話號碼是7位數字的時期,香港電話公司(現稱電訊盈科)給予用戶的固網電話號碼的首3個數字,會因應服務地區而有所不同,同一電話機樓使用同一數字。憑固網電話號碼的首3個數字(1995年1月1日,統一在最前面加上2字後,則是第2至4個數字),可大概估計此號碼服務的地區。 </p><p>由於香港後來出現攜號轉台機制,使用戶無論搬遷往香港任何一處及/或更換電話服務營辦商,均可繼續使用原有號碼;加上1995年以後,不論是香港電話公司,還是後期加入市場的新固網電話服務營辦商,所推出的新固網電話號碼(首1至3位數字為21 / 22 / 290至297 / 299 / 3),均沒有按地區劃分,所以到了現在,香港固網電話號碼分區幾乎失去意義,但由於某些電話用戶可能多年來都沒有更換電話號碼,所以有可能從號碼分區,來斷定該位用戶申請電話服務時所居住的地方。由此可見,號碼分區依然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p><p><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以下是部分舊有的固網電話號碼頭位數字</mark>: </p> <h3><span id=".E9.A6.99.E6.B8.AF.E5.B3.B6"></span><span id="香港島">香港島</span></h3> <p>主要是25及28字頭 </p><p><b>中西區</b> </p> <ul><li>2166 / 252 / 254 / 281 / 282 / 285 / 2901 中環</li></ul><ul><li>252 / 253 / 284 / 286 / 287 / 2901/ 2918 金鐘</li></ul><ul><li>254 / 2517/ 255 / 281 / 285 / 287 / 36 西環</li></ul><ul><li>254 / 281 / 285 / 311 / 369 上環</li></ul><ul><li>28593 信德集團</li></ul><p><b>灣仔區</b> </p> <ul><li>2510-2513、2574-2577、2827-2835、2838、2860-2862、2877、2879、2961、2890-2895 灣仔、銅鑼灣、跑馬地</li> <li>2923 港鐵舊車站控制室(灣仔站及銅鑼灣站)</li></ul><p><b>東區</b> </p> <ul><li>2560/2561/2562/2564/2567/2568/2569/2884/2885/2886/2967 太古城、西灣河、筲箕灣</li></ul><ul><li>2880/2561/2562/2563 鰂魚涌</li></ul><ul><li>2888 電訊盈科</li></ul><ul><li>2562/2565/2566/2570/2571/2880/2887 北角、炮台山</li></ul><ul><li>2508/2512/2513/2577/2578/2890/2899/2881/2882 天后</li></ul><ul><li>2539/2556/2557/2558/2889/2896/2897/2898/2505/2515/2976杏花邨、柴灣及 小西灣</li></ul><p>*2922除杏花邨站及柴灣站外的車站控制室 </p><p><b>南區</b> </p> <ul><li>2538 / 2875 華貴邨</li></ul><ul><li>2550 / 2551 華富邨、薄扶林</li></ul><ul><li>2552 / 2553 / 2554 / 2555 / 2870 / 2873 香港仔、黃竹坑、田灣</li></ul><ul><li>2580 / 2870 海怡半島</li></ul><ul><li>2812 陽明山莊</li></ul><ul><li>2813 赤柱</li></ul><ul><li>2871 / 2874 利東邨</li></ul><hr><h3><span id=".E4.B9.9D.E9.BE.8D"></span><span id="九龍">九龍</span></h3> <p>主要是23及27字頭 </p><p><b>油尖旺區</b> </p> <ul><li>2196 / 230 / 231 / 237 / 273 / 275 / 371 / 374 佐敦</li></ul><ul><li>239 大角咀、旺角</li></ul><ul><li>2397 / 2628 新世紀廣場</li></ul><ul><li>2720 / 2721 尖沙咀</li></ul><ul><li>2766 / 3400 香港理工大學</li></ul><ul><li>3514 朗豪坊</li></ul><ul><li>3746 香港專上學院</li></ul><p><b>深水埗區</b> </p> <ul><li>23002-23004 利豐大廈</li></ul><ul><li>236 / 2708 深水埗</li></ul><ul><li>2386 長沙灣</li></ul><ul><li>2728 / 2729 富昌邨</li></ul><ul><li>274 荔枝角、美孚新邨、長沙灣</li></ul><ul><li>2776-2779 / 278 石硤尾、白田邨</li></ul><p><b>九龍城區</b> </p> <ul><li>2710-2715/2760-2762 何文田(不包括何文田邨及房委會總部第3及4座)</li></ul><ul><li>2129 房屋委員會總部大樓第3及4座</li></ul><ul><li>2242 何文田邨 何文田廣場</li></ul><ul><li>2768 香港公開大學</li></ul><ul><li>2338 樂富、九龍塘</li></ul><ul><li>2364 / 2365 山谷道邨、愛民邨</li></ul><ul><li>2365 / 2712 樂民新邨</li></ul><ul><li>271/2365 土瓜灣、九龍城</li></ul><ul><li>2764 黃埔花園</li></ul><ul><li>3411 香港浸會大學</li></ul><p><b>黃大仙區</b> </p> <ul><li>232 牛池灣、慈雲山、黃大仙</li></ul><ul><li>271 清水灣道</li></ul><ul><li>2726/2350 竹園邨</li></ul><ul><li>2750/2751 彩雲邨</li></ul><p><b>觀塘區</b> </p> <ul><li>2267 / 3148 APM/創紀之城</li></ul><ul><li>2305/2320-2329/2331/2340-2353/2389/2709/2717/2726/2727/2750-2759/2790/2795-2799 油塘 藍田 觀塘 牛頭角 九龍灣</li></ul><ul><li>2347 麗港城、藍田</li></ul><ul><li>2993 港鐵總部大樓</li></ul><ul><li>27279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li></ul><ul><li>2772 觀塘、麗港城</li></ul><ul><li>2775 藍田</li></ul><ul><li>2790 順天邨、順安邨、順利邨、順緻苑</li></ul><hr><h3><span id=".E6.96.B0.E7.95.8C.E6.9D.B1"></span><span id="新界東">新界東</span></h3> <p>主要是26字頭 </p><p><b>北區</b> </p> <ul><li>2668 上水</li></ul><ul><li>2669 祥華邨、粉嶺名都、欣盛苑</li></ul><ul><li>2670-2673 彩園邨、彩蒲苑、天平邨、粉嶺圍、上水廣場、上水鄉郊</li></ul><ul><li>2674 沙頭角、坪輋、軍地</li></ul><ul><li>2675 龍躍頭、聯和墟、華明邨</li></ul><ul><li>2676 / 2677 華明邨、粉嶺中心</li></ul><ul><li>2679 翠麗花園、上水鄉郊</li></ul><ul><li>268 花都廣場</li></ul><p><b>大埔區</b> </p> <ul><li>265</li></ul><ul><li>266</li></ul><p><b>沙田區</b> </p> <ul><li>260 / 269 大圍、美林邨、顯徑邨、隆亨邨、新翠邨、新田圍邨、秦石邨、沙田市中心、瀝源邨、禾輋邨、穗禾苑、銀禧花園、華翠園、火炭工業區、駿景園、九肚山</li></ul><ul><li>2636-2639 / 2645-2649 碧濤花園、翠湖花園、沙田第一城、愉田苑、廣源邨、廣林苑、康林苑、富豪花園、沙田圍、沙角邨、博康邨、乙明邨</li></ul><ul><li>2633-2635 / 2640-2644 馬鞍山</li></ul><ul><li>26035-26037 / 26096-26098 / 26320-26325 / 26961 / 29942 / 31631-31635 / 31637 / 35232 / 3943 香港中文大學(總機:39436000、保安處:39437999;3943為大學各部門專用,附屬公司及學生團體等只能用其餘號碼)</li></ul><p><b>西貢區</b> </p> <ul><li>2191 / 2908 / 3194 / 3669 將軍澳新都城</li></ul><ul><li>2274 新寶城</li></ul><ul><li>2275 清水灣半島 (住宅)</li></ul><ul><li>2358 / 3469 香港科技大學</li></ul><ul><li>2623 將軍澳新市鎮(新填海部分)、清水灣</li></ul><ul><li>2701-2707 將軍澳(尚德邨及以北)、坑口、寶琳(新都城除外)、翠林邨</li></ul><ul><li>3699 首都</li></ul><ul><li>391 日出康城其餘各期客戶服務處字頭</li></ul><ul><li>2703 東港城</li></ul><ul><li>2719 白沙灣、清水灣</li></ul><ul><li>2791/2792 西貢市</li></ul><ul><li>2347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li></ul><ul><li>2709 調景嶺(Rennie's Mill)南部的維景灣畔</li></ul><ul><li>部分3409為彩明商場商店電話</li></ul><ul><li>3543 都會駅</li></ul><hr><h3><span id=".E6.96.B0.E7.95.8C.E8.A5.BF"></span><span id="新界西">新界西</span></h3> <p>主要是24字頭 </p><p><b>元朗區</b> </p> <ul><li>247</li></ul><ul><li>2617 嘉湖山莊</li></ul><p><b>屯門區</b> </p> <ul><li>244/245 屯門碼頭、屯門新墟、置樂花園</li></ul><ul><li>246</li></ul><ul><li>2466 山景邨、大興邨</li></ul><ul><li>261 友愛邨、安定邨、兆麟苑</li></ul><ul><li>2616 嶺南大學</li></ul><p><b>荃灣區</b> </p> <ul><li>242 梨木樹邨</li></ul><ul><li>2491/2496 深井</li></ul><ul><li>2986/2296 馬灣</li></ul><ul><li>240/241/249/294 荃灣區其它地點</li></ul><ul><li>2940 愉景新城</li></ul><ul><li>3550 香港迪士尼樂園</li></ul><p><b>葵青區</b> </p> <ul><li>242 / 248 葵涌、大窩口(荔景除外)</li></ul><ul><li>243 / 2495 / 2497 青衣</li></ul><ul><li>274 荔景、麗瑤邨、祖堯邨、浩景臺、華員邨、華景山莊、九華徑</li></ul><p><b>離島區</b> </p><p>主要是29字頭 </p> <ul><li>2980 大嶼山石壁、水囗、塘福、長沙</li></ul><ul><li>2981 長洲</li></ul><ul><li>2982 南丫島</li></ul><ul><li>2983 坪洲、大嶼山欣澳及迪士尼</li></ul><ul><li>2984 大嶼山梅窩</li></ul><ul><li>2985 大澳及昂坪</li></ul><ul><li>2986 喜靈洲、長洲</li></ul><ul><li>2987 大嶼山愉景灣</li></ul><ul><li>2988 大嶼山東涌及大嶼山其他地點</li></ul><ul><li>2109 大嶼山東涌及昂坪</li></ul><ul><li>2259 大嶼山昂坪</li></ul><ul><li>218/2216/2261/2747/2767/2769 赤鱲角及香港國際機場 <ul><li>2747為國泰航空及其附屬公司專用,早於遷入赤鱲角前已使用</li></ul></li></ul><h2><span id=".E6.B5.81.E5.8B.95.E9.9B.BB.E8.A9.B1.E8.99.9F.E7.A2.BC.E9.A0.AD.E4.BD.8D.E6.95.B8.E5.AD.97"></span><span id="流動電話號碼頭位數字">行動電話號碼頭位數字</span></h2> <p>1999年3月1日實行行動電話「攜號轉台」機制前,可從行動電話號碼的首3個數字,知悉該用戶所使用的是哪一個流動電訊服務營辦商。但「攜號轉台」機制後,只能知悉該號碼從哪個電訊服務營辦商而來,用戶後來有否轉到哪裡、現正使用哪一個電訊服務營辦商則不能看出。 </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電話號碼</li> <li>中華人民共和國電話區號</li> <li>澳門電話號碼分類</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電訊管理局</li> <li>香港電話號碼編排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電訊盈科1083電話查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0 Cached time: 2023050521473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6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7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90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778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36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01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50326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97.878 1 -total 35.84% 70.923 1 Template:Reflist 29.25% 57.877 6 Template:Cite_web 21.23% 42.019 1 Template:About 16.36% 32.367 2 Template:Navbox 14.78% 29.252 1 Template:電話號碼 14.52% 28.723 1 Template:Infobox_country_telephone_plan 13.00% 25.727 1 Template:Infobox 6.86% 13.580 1 Template:Link-ja 4.57% 9.047 1 Template:亚洲题目 -->
**香港電話號碼**是現時香港特別行政區使用的電話號碼,多數是 **8 位數字**,最常見為固網電話和行動電話號碼,和數量較少的傳呼台和個人編號服務號碼。此外還有一些 3 位至 12 位數字不等的特殊號碼,例如緊急救助電話(「999」及「112」,後者為 GSM 行動電話專用)、個別機構的服務熱線(如電訊盈科綜合熱線「1000」、香港天文台「打電話問天氣」熱線「1878200」、時間及氣溫資訊服務「18503」、電話號碼查詢「1083」、政府 22 個參與部門熱線「1823」、香港電台第一台直播節目聽眾來電熱線「1872311」、香港電台第二台直播節目聽眾來電熱線「1872388」、電訊數碼查詢熱線「7333 7333」等)、直撥國際電話(如電訊盈科「0060」)、收費資訊服務(首 3 位數字為「900」的 11 位號碼)電話號碼等。 ## 香港電話號碼歷史 早在 1877 年,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取得電話專利後一年,香港便引進電話服務。後來隨著經濟起飛,商用電話越來越多,人口又大幅上升,香港電話公司(後改稱香港電訊,現稱電訊盈科,曾長期是香港唯一的固網電話服務營辦商)及電訊管理局逐先後多次對電話號碼編排作出改革及增加數字。 大約由戰前至 1960 年代初,香港電話號碼最初由 5 位數字開始,有些字頭是 2 或者 3,甚至 5 或者不同其他數字字頭,另外打電話最初並非直撥,是由經過接駁員接線後才可以撥出對話,這種方法到 1960 年代中後期取消。隨著香港人口增長,部份電話號碼由 5 位數字加至 6 位,方便解決電話號碼有不足問題。 1960 年代後期至 1989 年及之前,有地區字頭制度,把香港分為香港島及離島區、九龍、新界 3 區,各區均有不同的地區字頭: 致電不同區,要先撥地區字頭再撥電話號碼,致電同區則無須撥地區字頭。離島區的方法更複雜,如致電同一離島,只須撥最後 4 個數字;如致電離島區其它離島或香港島,或由香港島致電離島,則撥整個電話號碼(6 或 7 位數字),無須地區字頭;如由離島致電九龍或新界,或由九龍或新界致電離島,則先撥地區字頭,再撥整個電話號碼。而行動電話、部份傳呼台和特殊電話號碼(通常是 0、1、9 字頭)則不設地區字頭,在全港任何地方致電這些號碼,所撥號碼都是一樣。 1970 年代,香港的固網電話號碼只有 6 位數字,至 1981 年,全港共 170 多萬具固網電話,每年增長百分之十,預計接下來十年不足以應付需求,所以香港電話公司開始為升位作準備:首先,1981 年 7 月 1 日將原來新界的地區字頭從 12 改為 0;然後給予 7 位數字的號碼予新發展區(主要是新界區)及新申請的固網電話;另外把部份舊區由原來的 6 位數字加至 7 位。例如:薄扶林的電話號碼曾是 518xxx ,1985 年左右改為 5518xxx;九龍的 92xxxx 於 1983、84 年改為 392xxxx;下葵涌及荔景山於 1985 年改以 3 字頭;荃葵青區於 1986 年改以 4 字頭 7 位數字;屯門及元朗區於 1987 年改以 4 字頭;大埔區及北區亦於同期改為 6 字頭。 待所有必要的改動完成後,由 1989 年 12 月 30 日開始,取消地區字頭,由該日起,在全港任何地方致電原 7 位數字的號碼,均只須撥該 7 位數字,無須在前加上原地區字頭;原 6 位數字的號碼,香港島及九龍則一律在最前面加上原地區字頭,例如:香港島的「123456」,由當日起,在全港任何地方致電此號碼,均須撥「5123456」。而新界區所有電話號碼由於在當時已完成全面轉換成 7 位數字,故此均無需再加上原地區字頭 0 字。 至於傳呼台電話號碼,早期較小型的傳呼台,使用普通固網電話號碼,較大型者則使用 11 字頭的特殊號碼(無地區字頭),其後小型傳呼台相繼結業或被收購,只餘下較大型的傳呼台繼續提供服務,所以後來所有傳呼台電話號碼均為 11 字頭,普通傳呼服務為 7 位數字,秘書傳呼服務則為 9 位數字。 隨著人口的上升和社會的發展,電話號碼又再不敷應用,甚至達到飽和程度。1995 年 1 月 1 日,又再一次增加數字,所有普通固網電話號碼,一律在最前面加上 2 字,由 7 位數字加至 8 位數字,後來亦推出 3 字頭的新號碼。而傳呼台電話號碼,普通傳呼服務則在最前面加上 7 字,例如「112 3456」改為「7112 3456」,秘書傳呼服務則把 11 字頭改為 7 字頭,例如「11456 7890」改為「7456 7890」。行動電話號碼和特殊電話號碼(0 或 1 或 9 字頭)則不變,一直至今。當時預計可滿足未來 15 年(1995 年至 2010 年)的電話號碼需求。直至 2015 年,通訊局預計可供編配作流動服務使用的 8 位號碼,最快將於 2018 年耗盡。而通訊局傾向透過釋放保留的號碼組,及重新編配不同號碼段的電話號碼作流動通訊用途,盡量延長 8 位數電話號碼的使用期,至預計的 2028 年,而非繼續增加電話號碼數字。 而行動電話號碼,則除了 1980 年代引入行動電話服務初期,曾有部份是 05 字頭,一直全是 8 個數字及 9 字頭,後來 05 字頭的亦改為 9 字頭,例如「0548 12345」改為「9481 2345」。至約 2000 年代初期不敷應用,於 2000 年 4 月增設 6 字頭的號碼。2008 年 5 月,再增設 5 字頭的號碼。2018 年 2 月,再增設 4、7、8 字頭的號碼。 1990 年代,曾以 173 字頭的 9 位數字作資訊服務電話(現已改為 900 字頭的 8 位數字)。 2006 年 7 月,電訊管理局發表檢討電訊服務的顧問報告。預料最快 2008 年,固網電話號碼和行動電話號碼可合併,屆時用戶可將固網電話號碼,轉作行動電話號碼使用,反之亦然。惟此事之後一直不了了之,至今仍無下文。 2008 年 1 月,電訊管理局指現有的 8 個數字的電話號碼,將於 2015 年左右用罄,同時該局一直免費分派電話號碼給電話服務營辦商,但後者卻把電話號碼大量扣起,未有推出市面,故建議向電話服務營辦商收取每個電話號碼 3 港元牌費,冀能鼓勵業界把長期扣起的電話號碼交回該局或推出市面。惟此事之後一直不了了之,再無下文,至今仍未有 8 個數字的電話號碼用罄的消息。 香港自 1870 年代引入電話服務的百多年以來,香港電話有限公司/香港電訊(即現電訊盈科)曾長期是唯一的固網電話服務營辦商,用戶全無選擇。1995 年 7 月,固網電話電訊市場開放,政府發出 3 個新固定電訊服務牌照,分別是和記廣訊、香港新電訊及新世界電話,破香港電訊壟斷,使固網電話服務營辦商數量,一下子由 1 間增至 4 間。3 間新營辦商,開始在全港鋪設網絡,提供住宅及商業電話服務。新營辦商在鋪設網絡未完成時,亦可租用香港電訊的現有網絡提供服務,但此安排令新營辦商與香港電訊出現多番爭議。 此 3 間新營辦商,後來均被收購及易名: * 和記廣訊,後改稱和記電訊、和記環球電訊。現已被基金公司 Asia Cube Global Communications 收購其固網通訊業務,改稱**環球全域電訊**。 * 香港新電訊,後改稱九倉新電訊、九倉電訊。後來把住宅和商業用戶分家,住宅用戶改以**有線寬頻**名義提供服務,九倉電訊則集中商業用戶,後改稱滙港電訊。滙港電訊現已被香港寬頻收購,改稱**香港寬頻企業方案**。有線寬頻則不受影響。 * 新世界電話,後改稱新世界電訊。現已被香港寬頻收購,改稱**香港寬頻**(住宅用戶)、**香港寬頻企業方案**(商業用戶) 。 2003 年 1 月起,香港固網電話服務市場全面開放,政府不設營辦商牌照數目上限及申領牌照的時限。截至 2019 年 12 月,實際擁有本身網絡,兼有向公眾提供固網電話服務的營辦商,有以下 4 間 —— * 香港電訊(HKT)(電訊盈科集團成員) * 香港寬頻 (HKBN)(包括旗下香港寬頻企業方案,部份原由滙港電訊、新世界電訊提供服務) * 環球全域電訊 (HGC) * 有線寬頻 (i-cable)(原由九倉電訊提供服務) 香港的電話號碼,也曾長期由香港電話公司管理,至 1993 年 7 月 1 日電訊管理局(現改組成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成立,轉由該局管理。 ## 香港電話號碼頭位數字 根據《香港電訊服務號碼計劃》,電話號號的頭位數字的用途如下: ## 分類 現時 8 個數字的**香港電話號碼**大致可以分 **4 類**: * 固網電話:部分 2 或 3 字頭。原本只有 2 字頭,後不敷應用,遂增設 3 字頭。(例外:293 字頭和 30 字頭用於網際網路撥號上網和其他電信接入等服務。20 字頭則用於電話卡服務。)另外,IP 電話則使用 58 字頭。 * 行動電話:5、6、部分 7、8、9 字頭。原本只有 9 字頭,因行動電話用戶日多,9 字頭不敷應用,遂增設 6 字頭,後再增設 5 字頭,最後增設 4、7、8 字頭。5 字頭亦用於行動電話短訊接收熱線和 IP 電話。行動電話可於各電訊商以月費或儲值咭方式登記及使用,2022 年 3 月 1 日起,儲值咭需要進行實名登記。另外,9 字頭中的 900 字頭,用於收費/免費資訊服務,而 911 字頭和 99 字頭用作緊急求助。 * 傳呼台:部分 7 字頭。隨著行動電話普及,傳呼機/台式微,已甚為罕見,故部份號碼改為行動電話用途。 * 個人編號服務:部分 81 或 82 或 83 字頭。又稱 one call 服務,用以轉駁往香港任何電話號碼,包括固網及行動電話。昔日未有「攜號轉台」機制前,不論固網或行動電話,用戶如更換電話服務營辦商,及/或把固網電話搬遷至香港電話公司的另一分區,均必須更改電話號碼。用戶如使用此「個人編號服務」,並以其 81 或 82 或 83 字頭的號碼,作為給予他人的聯絡電話號碼,那麼即使更改了固網及/或行動電話號碼,只須自行更改此「個人編號服務」的轉駁設定即可,無須逐一通知他人更改聯絡電話號碼。由於各電訊營辦商均甚少宣傳此服務,所以並不多人認識這服務,當然亦一直無被廣泛使用,加上後來固網及行動電話均可「攜號轉台」,更令此服務的需求度大幅下降,所以其號碼一直相當少見。而電訊管理局自推出攜號轉台後,已停止發出新的 8 字頭電話區段予電訊商。 ## 各分區的固網電話號碼頭位數字 在固網電話號碼是 7 位數字的時期,香港電話公司(現稱電訊盈科)給予用戶的固網電話號碼的首 3 個數字,會因應服務地區而有所不同,同一電話機樓使用同一數字。憑固網電話號碼的首 3 個數字(1995 年 1 月 1 日,統一在最前面加上 2 字後,則是第 2 至 4 個數字),可大概估計此號碼服務的地區。 由於香港後來出現攜號轉台機制,使用戶無論搬遷往香港任何一處及/或更換電話服務營辦商,均可繼續使用原有號碼;加上 1995 年以後,不論是香港電話公司,還是後期加入市場的新固網電話服務營辦商,所推出的新固網電話號碼(首 1 至 3 位數字為 21 / 22 / 290 至 297 / 299 / 3),均沒有按地區劃分,所以到了現在,香港固網電話號碼分區幾乎失去意義,但由於某些電話用戶可能多年來都沒有更換電話號碼,所以有可能從號碼分區,來斷定該位用戶申請電話服務時所居住的地方。由此可見,號碼分區依然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以下是部分舊有的固網電話號碼頭位數字: ### 香港島 主要是 25 及 28 字頭 **中西區** * 2166 / 252 / 254 / 281 / 282 / 285 / 2901 中環 * 252 / 253 / 284 / 286 / 287 / 2901/ 2918 金鐘 * 254 / 2517/ 255 / 281 / 285 / 287 / 36 西環 * 254 / 281 / 285 / 311 / 369 上環 * 28593 信德集團 **灣仔區** * 2510-2513、2574-2577、2827-2835、2838、2860-2862、2877、2879、2961、2890-2895 灣仔、銅鑼灣、跑馬地 * 2923 港鐵舊車站控制室(灣仔站及銅鑼灣站) **東區** * 2560/2561/2562/2564/2567/2568/2569/2884/2885/2886/2967 太古城、西灣河、筲箕灣 * 2880/2561/2562/2563 鰂魚涌 * 2888 電訊盈科 * 2562/2565/2566/2570/2571/2880/2887 北角、炮台山 * 2508/2512/2513/2577/2578/2890/2899/2881/2882 天后 * 2539/2556/2557/2558/2889/2896/2897/2898/2505/2515/2976 杏花邨、柴灣及 小西灣 *2922 除杏花邨站及柴灣站外的車站控制室 **南區** * 2538 / 2875 華貴邨 * 2550 / 2551 華富邨、薄扶林 * 2552 / 2553 / 2554 / 2555 / 2870 / 2873 香港仔、黃竹坑、田灣 * 2580 / 2870 海怡半島 * 2812 陽明山莊 * 2813 赤柱 * 2871 / 2874 利東邨 --- ### 九龍 主要是 23 及 27 字頭 **油尖旺區** * 2196 / 230 / 231 / 237 / 273 / 275 / 371 / 374 佐敦 * 239 大角咀、旺角 * 2397 / 2628 新世紀廣場 * 2720 / 2721 尖沙咀 * 2766 / 3400 香港理工大學 * 3514 朗豪坊 * 3746 香港專上學院 **深水埗區** * 23002-23004 利豐大廈 * 236 / 2708 深水埗 * 2386 長沙灣 * 2728 / 2729 富昌邨 * 274 荔枝角、美孚新邨、長沙灣 * 2776-2779 / 278 石硤尾、白田邨 **九龍城區** * 2710-2715/2760-2762 何文田(不包括何文田邨及房委會總部第 3 及 4 座) * 2129 房屋委員會總部大樓第 3 及 4 座 * 2242 何文田邨 何文田廣場 * 2768 香港公開大學 * 2338 樂富、九龍塘 * 2364 / 2365 山谷道邨、愛民邨 * 2365 / 2712 樂民新邨 * 271/2365 土瓜灣、九龍城 * 2764 黃埔花園 * 3411 香港浸會大學 **黃大仙區** * 232 牛池灣、慈雲山、黃大仙 * 271 清水灣道 * 2726/2350 竹園邨 * 2750/2751 彩雲邨 **觀塘區** * 2267 / 3148 APM / 創紀之城 * 2305/2320-2329/2331/2340-2353/2389/2709/2717/2726/2727/2750-2759/2790/2795-2799 油塘 藍田 觀塘 牛頭角 九龍灣 * 2347 麗港城、藍田 * 2993 港鐵總部大樓 * 27279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 * 2772 觀塘、麗港城 * 2775 藍田 * 2790 順天邨、順安邨、順利邨、順緻苑 --- ### 新界東 主要是 26 字頭 **北區** * 2668 上水 * 2669 祥華邨、粉嶺名都、欣盛苑 * 2670-2673 彩園邨、彩蒲苑、天平邨、粉嶺圍、上水廣場、上水鄉郊 * 2674 沙頭角、坪輋、軍地 * 2675 龍躍頭、聯和墟、華明邨 * 2676 / 2677 華明邨、粉嶺中心 * 2679 翠麗花園、上水鄉郊 * 268 花都廣場 **大埔區** * 265 * 266 **沙田區** * 260 / 269 大圍、美林邨、顯徑邨、隆亨邨、新翠邨、新田圍邨、秦石邨、沙田市中心、瀝源邨、禾輋邨、穗禾苑、銀禧花園、華翠園、火炭工業區、駿景園、九肚山 * 2636-2639 / 2645-2649 碧濤花園、翠湖花園、沙田第一城、愉田苑、廣源邨、廣林苑、康林苑、富豪花園、沙田圍、沙角邨、博康邨、乙明邨 * 2633-2635 / 2640-2644 馬鞍山 * 26035-26037 / 26096-26098 / 26320-26325 / 26961 / 29942 / 31631-31635 / 31637 / 35232 / 3943 香港中文大學(總機:39436000、保安處:39437999;3943 為大學各部門專用,附屬公司及學生團體等只能用其餘號碼) **西貢區** * 2191 / 2908 / 3194 / 3669 將軍澳新都城 * 2274 新寶城 * 2275 清水灣半島 (住宅) * 2358 / 3469 香港科技大學 * 2623 將軍澳新市鎮(新填海部分)、清水灣 * 2701-2707 將軍澳(尚德邨及以北)、坑口、寶琳(新都城除外)、翠林邨 * 3699 首都 * 391 日出康城其餘各期客戶服務處字頭 * 2703 東港城 * 2719 白沙灣、清水灣 * 2791/2792 西貢市 * 2347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 * 2709 調景嶺(Rennie's Mill)南部的維景灣畔 * 部分 3409 為彩明商場商店電話 * 3543 都會駅 --- ### 新界西 主要是 24 字頭 **元朗區** * 247 * 2617 嘉湖山莊 **屯門區** * 244/245 屯門碼頭、屯門新墟、置樂花園 * 246 * 2466 山景邨、大興邨 * 261 友愛邨、安定邨、兆麟苑 * 2616 嶺南大學 **荃灣區** * 242 梨木樹邨 * 2491/2496 深井 * 2986/2296 馬灣 * 240/241/249/294 荃灣區其它地點 * 2940 愉景新城 * 3550 香港迪士尼樂園 **葵青區** * 242 / 248 葵涌、大窩口(荔景除外) * 243 / 2495 / 2497 青衣 * 274 荔景、麗瑤邨、祖堯邨、浩景臺、華員邨、華景山莊、九華徑 **離島區** 主要是 29 字頭 * 2980 大嶼山石壁、水囗、塘福、長沙 * 2981 長洲 * 2982 南丫島 * 2983 坪洲、大嶼山欣澳及迪士尼 * 2984 大嶼山梅窩 * 2985 大澳及昂坪 * 2986 喜靈洲、長洲 * 2987 大嶼山愉景灣 * 2988 大嶼山東涌及大嶼山其他地點 * 2109 大嶼山東涌及昂坪 * 2259 大嶼山昂坪 * 218/2216/2261/2747/2767/2769 赤鱲角及香港國際機場 * 2747 為國泰航空及其附屬公司專用,早於遷入赤鱲角前已使用 ## 行動電話號碼頭位數字 1999 年 3 月 1 日實行行動電話「攜號轉台」機制前,可從行動電話號碼的首 3 個數字,知悉該用戶所使用的是哪一個流動電訊服務營辦商。但「攜號轉台」機制後,只能知悉該號碼從哪個電訊服務營辦商而來,用戶後來有否轉到哪裡、現正使用哪一個電訊服務營辦商則不能看出。 ## 參見 * 電話號碼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話區號 * 澳門電話號碼分類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電訊管理局 * 香港電話號碼編排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電訊盈科 1083 電話查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1,559
2023-04-20T17:23:30Z
76,097,716
+852
540,554
<p><b>澳門電話號碼</b>只為澳門特別行政區通用的電話號碼,因而與香港電話號碼的應用情況一樣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話號碼之列,澳門的國際電話區號是<b>853</b>。 </p> <h2><span id=".E8.99.9F.E7.A2.BC.E5.8F.B2"></span><span id="號碼史">號碼史</span></h2> <p>在1980年代前,澳門的電話號碼皆為只有4位數字,當時是由澳門郵電司轄下管理。自1980年代,電話專營權交由澳門電訊後,固網電話號碼不久便昇至6位。及至1988年澳門電訊推出流動電話服務,並將流動電話位數定為7位。</p> <h3><span id="1980.E5.B9.B4.E4.BB.A3.E8.87.B32007.E5.B9.B43.E6.9C.88"></span><span id="1980年代至2007年3月">1980年代至2007年3月</span></h3> <p>2007年3月之前,電話號碼的長短不一: </p> <ul><li>固網電話號碼大部分為6位數字</li> <li>行動電話號碼為7位數字</li> <li>直通內線電話號碼為7位數字</li></ul><p>固網電話號碼可由除0、1、6以外的任何數字開頭,移動電話號碼則由6字開頭,直通內線電話號碼第2位為9字。 </p> <h3><span id="2007.E5.B9.B43.E6.9C.88.E5.BE.8C.E7.9A.84.E8.BD.89.E8.AE.8A"></span><span id="2007年3月後的轉變">2007年3月後的轉變</span></h3> <p>2006年初,電信管理局代表澳門政府宣佈把澳門所有的電話號碼進行昇位,2006年10月1日起生效,並有5個月的適應期,適應期期間市民可選擇使用昇位或未昇位的號碼進行撥號。直至2007年3月1日00:05全部固網6位及流動7位號碼正式停用。 </p><p>而昇位計劃則如下: </p> <ul><li>所有固網電話號碼前面加<b>28</b></li> <li>所有移動電話號碼前面加<b>6</b></li></ul><p>使得澳門現時所有外線號碼統一為8位數字。 </p><p>而2007年3月1日起新申請的直通專線電話皆為8字頭的8位數字。而由2008年1月1日起,所有直通專線電話號碼亦開始進行昇位,7位數字前面一律加<b>8</b>為字頭。 </p> <h2><span id=".E5.90.84.E5.88.86.E5.8D.80.E9.9B.BB.E8.A9.B1.E8.99.9F.E7.A2.BC.E9.A0.AD.E4.BD.8D.E6.95.B8.E5.AD.97"></span><span id="各分區電話號碼頭位數字">各分區電話號碼頭位數字</span></h2> <p>在「28」字頭後面,大概可以知道是甚麼區的電話(但近年之申請為流水號,故未必百份百準確): </p> <ul><li>「2」:黑沙環、台山、青洲、筷子基、沙梨頭</li> <li>「3」:新橋、塔石、中區、黑沙環</li> <li>「4」:筷子基、沙梨頭、黑沙環</li> <li>「5」:高士德、內港近新馬路一帶</li> <li>「7」:新口岸、南灣、黑沙環近水塘</li> <li>「8」:離島(氹仔、路環)</li> <li>「9」:內港近媽閣一帶</li></ul><h2><span id=".E6.B5.81.E5.8B.95.E9.9B.BB.E8.A9.B1.E8.99.9F.E7.A2.BC.E9.A0.AD.E4.BD.8D.E6.95.B8.E5.AD.97"></span><span id="流動電話號碼頭位數字">行動電話號碼頭位數字</span></h2> <p>在「66」字頭後面,可以大概知道是甚麼網絡供應商的電話: </p> <ul><li>「1」:澳門電訊</li> <li>「2」:澳門數碼通</li> <li>「3」:3澳門</li> <li>「4」:3澳門</li> <li>「5」:澳門電訊</li> <li>「6」:澳門電訊</li> <li>「7」:中國電信</li> <li>「8」:澳門電訊</li> <li>「9」:澳門電訊</li> <li>「0」:(匯應通電話)</li></ul><p>在「62」字頭後面,可以大概知道是甚麼網絡供應商的電話: </p> <ul><li>「3」:3澳門</li> <li>「8」:澳門電訊</li> <li>「9」:澳門電訊</li> <li>「0」:澳門電訊</li></ul><p>在「68」字頭後面,可以大概知道是甚麼網絡供應商的電話: </p> <ul><li>「8」:澳門電訊</li></ul><p>(網絡供應商不可能只有某一組號碼,而且澳門居民可自由地轉台而不改變電話號碼,故未必百份百準確) </p> <h2><span id=".E7.9B.B4.E9.80.9A.E5.85.A7.E7.B7.9A.E9.9B.BB.E8.A9.B1.E8.99.9F.E7.A2.BC.E9.A0.AD.E4.BD.8D.E6.95.B8.E5.AD.97"></span><span id="直通內線電話號碼頭位數字">直通內線電話號碼頭位數字</span></h2> <p>在「8」字頭後面,可以大概知道是什麼機構或政府部門的內部電話,如: </p> <ul><li>「3905」:澳門衛生局</li> <li>「8822」:澳門大學</li> <li>「3995」:澳門統計暨普查局</li> <li>「5986」:治安警察局</li> <li>「5994」:澳廣視</li> <li>「5996」:澳門理工學院</li> <li>「800」:司法警察局</li></ul><h2><span id=".E9.95.B7.E9.80.94.E9.9B.BB.E8.A9.B1"></span><span id="長途電話">長途電話</span></h2> <ul><li><b>所有目的地</b>:撥打國際接駁號碼<b>00</b>,然後是國家編號及地區編號,最後是收訊人的電話。</li> <li><b>香港</b>:香港比較特殊,撥打香港長途電話同時可以使用比較簡易的方法,撥打<b>01</b>以後再加上收訊人的電話(但亦可使用<b>00852</b>)。</li></ul><h2><span id=".E7.B7.8A.E6.80.A5.E6.9C.8D.E5.8B.99.E9.9B.BB.E8.A9.B1.E8.99.9F.E7.A2.BC"></span><span id="緊急服務電話號碼">緊急服務電話號碼</span></h2> <ul><li>緊急服務──警察、消防及救護車──的電話號碼:999</li> <li>消防局:119/28572222</li> <li>消防局救護車:120/28572222</li> <li>治安警察局:28573333</li> <li>司法警察局:993</li></ul><h2><span id=".E5.85.B6.E4.BB.96.E7.89.B9.E6.AE.8A.E8.99.9F.E7.A2.BC"></span><span id="其他特殊號碼">其他特殊號碼</span></h2> <ul><li>114 中國電信查號</li> <li>140: 澳門電訊英語報時。</li> <li>141:澳門電訊廣東話報時。</li> <li>145: 澳門電訊葡萄牙語報時。</li> <li>#141:3 (澳門)廣東話報時。</li> <li>181:本地電話號碼查詢。</li> <li>1311:氣象局天氣查詢。(1989年6月29日至1998年3月23日設911為葡文天氣查詢熱線;912為廣東話天氣查詢熱線)</li> <li>1000: 澳門電訊客戶服務電話。</li> <li>28783320: MTel電信客戶服務電話。</li> <li>1118: 3 (澳門)客戶服務電話。</li> <li>1628: 數碼通客戶服務電話。</li> <li>1771: 澳門電訊手機餘額查詢</li> <li>1888: 中國電信 (澳門)客戶服務電話。</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電話號碼</li> <li>中華人民共和國電話區號</li> <li>香港電話號碼分類</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澳門電信管理局</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6 Cached time: 2023050514040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17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1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6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294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78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48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5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84810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68.524 1 -total 26.65% 44.918 1 Template:Reflist 24.70% 41.633 1 Template:Cite_web 23.90% 40.281 1 Template:About 21.03% 35.442 2 Template:Navbox 18.54% 31.251 1 Template:電話號碼 16.01% 26.989 1 Template:官方网站 8.01% 13.500 1 Template:Link-ja 6.12% 10.315 1 Template:亚洲题目 4.40% 7.416 1 Template:Fact -->
**澳門電話號碼**只為澳門特別行政區通用的電話號碼,因而與香港電話號碼的應用情況一樣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話號碼之列,澳門的國際電話區號是 **853**。 ## 號碼史 在 1980 年代前,澳門的電話號碼皆為只有 4 位數字,當時是由澳門郵電司轄下管理。自 1980 年代,電話專營權交由澳門電訊後,固網電話號碼不久便昇至 6 位。及至 1988 年澳門電訊推出流動電話服務,並將流動電話位數定為 7 位。 ### 1980 年代至 2007 年 3 月 2007 年 3 月之前,電話號碼的長短不一: * 固網電話號碼大部分為 6 位數字 * 行動電話號碼為 7 位數字 * 直通內線電話號碼為 7 位數字 固網電話號碼可由除 0、1、6 以外的任何數字開頭,移動電話號碼則由 6 字開頭,直通內線電話號碼第 2 位為 9 字。 ### 2007 年 3 月後的轉變 2006 年初,電信管理局代表澳門政府宣佈把澳門所有的電話號碼進行昇位,2006 年 10 月 1 日起生效,並有 5 個月的適應期,適應期期間市民可選擇使用昇位或未昇位的號碼進行撥號。直至 2007 年 3 月 1 日 00:05 全部固網 6 位及流動 7 位號碼正式停用。 而昇位計劃則如下: * 所有固網電話號碼前面加 **28** * 所有移動電話號碼前面加 **6** 使得澳門現時所有外線號碼統一為 8 位數字。 而 2007 年 3 月 1 日起新申請的直通專線電話皆為 8 字頭的 8 位數字。而由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直通專線電話號碼亦開始進行昇位,7 位數字前面一律加 **8** 為字頭。 ## 各分區電話號碼頭位數字 在「28」字頭後面,大概可以知道是甚麼區的電話(但近年之申請為流水號,故未必百份百準確): * 「2」:黑沙環、台山、青洲、筷子基、沙梨頭 * 「3」:新橋、塔石、中區、黑沙環 * 「4」:筷子基、沙梨頭、黑沙環 * 「5」:高士德、內港近新馬路一帶 * 「7」:新口岸、南灣、黑沙環近水塘 * 「8」:離島(氹仔、路環) * 「9」:內港近媽閣一帶 ## 行動電話號碼頭位數字 在「66」字頭後面,可以大概知道是甚麼網絡供應商的電話: * 「1」:澳門電訊 * 「2」:澳門數碼通 * 「3」:3 澳門 * 「4」:3 澳門 * 「5」:澳門電訊 * 「6」:澳門電訊 * 「7」:中國電信 * 「8」:澳門電訊 * 「9」:澳門電訊 * 「0」:(匯應通電話) 在「62」字頭後面,可以大概知道是甚麼網絡供應商的電話: * 「3」:3 澳門 * 「8」:澳門電訊 * 「9」:澳門電訊 * 「0」:澳門電訊 在「68」字頭後面,可以大概知道是甚麼網絡供應商的電話: * 「8」:澳門電訊 (網絡供應商不可能只有某一組號碼,而且澳門居民可自由地轉台而不改變電話號碼,故未必百份百準確) ## 直通內線電話號碼頭位數字 在「8」字頭後面,可以大概知道是什麼機構或政府部門的內部電話,如: * 「3905」:澳門衛生局 * 「8822」:澳門大學 * 「3995」:澳門統計暨普查局 * 「5986」:治安警察局 * 「5994」:澳廣視 * 「5996」:澳門理工學院 * 「800」:司法警察局 ## 長途電話 * **所有目的地**:撥打國際接駁號碼 **00**,然後是國家編號及地區編號,最後是收訊人的電話。 * **香港**:香港比較特殊,撥打香港長途電話同時可以使用比較簡易的方法,撥打 **01** 以後再加上收訊人的電話(但亦可使用 **00852**)。 ## 緊急服務電話號碼 * 緊急服務──警察、消防及救護車──的電話號碼:999 * 消防局:119/28572222 * 消防局救護車:120/28572222 * 治安警察局:28573333 * 司法警察局:993 ## 其他特殊號碼 * 114 中國電信查號 * 140: 澳門電訊英語報時。 * 141:澳門電訊廣東話報時。 * 145: 澳門電訊葡萄牙語報時。 * #141:3 (澳門) 廣東話報時。 * 181:本地電話號碼查詢。 * 1311:氣象局天氣查詢。(1989 年 6 月 29 日至 1998 年 3 月 23 日設 911 為葡文天氣查詢熱線;912 為廣東話天氣查詢熱線) * 1000: 澳門電訊客戶服務電話。 * 28783320: MTel 電信客戶服務電話。 * 1118: 3 (澳門) 客戶服務電話。 * 1628: 數碼通客戶服務電話。 * 1771: 澳門電訊手機餘額查詢 * 1888: 中國電信 (澳門) 客戶服務電話。 ## 參見 * 電話號碼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話區號 * 香港電話號碼分類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澳門電信管理局
null
5,739
2023-04-20T17:23:30Z
76,141,127
+853
55,821
<p><b>中國大陸電話號碼</b>主要介紹中國大陸境內民用固網電信網路的有關內容(不適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等單位的專用電話網路)。截至2019年,中國大陸的固網電信使用者數量為1.91億戶,由於行動電話的普及,固網電信使用者數量逐年下降。</p> <h2><span id=".E5.8F.B7.E7.A0.81.E6.A0.BC.E5.BC.8F.E5.92.8C.E6.8E.A5.E6.89.93.E6.96.B9.E5.BC.8F"></span><span id="号码格式和接打方式">號碼格式和接打方式</span></h2> <p>中國大陸的固網電信號碼為7位或8位數數位(不含區號和冠碼),第一位數位為2-8,其它數位為0-9。 </p><p>接打打方式如下: </p> <ul><li>在中國大陸境內使用固網電信撥打本地(同一區號)固網電信或歸屬地為原生的行動電話(與手機的實際位置無關)時,無需輸入長途冠碼和區號,直接撥打<b>被叫方電話號碼</b>即可,例如<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2345-6789</kbd>或<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138-2345-6789</kbd>,主叫方通話費用按照本地通話標準計算,被叫方接聽免費;</li> <li>在中國大陸境內使用固網電信撥打國內長途電話(主被叫區號不同)時,要按順序撥打<b>長途冠碼</b>(0)、<b>被叫方所在城市的區號</b>和<b>被叫方電話號碼</b>;例如,從其他城市撥打北京的固網電信時,要撥長途冠碼0、北京區號(途區碼)10、電話號碼,如<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0</kbd><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10</kbd>-<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2345-6789</kbd>;如果被叫方為歸屬地非原生的行動電話(與手機的實際位置無關),則撥打順序為長途冠碼(0)、使用者手機號碼,例如<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0</kbd>-<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138-2345-6789</kbd>,否則無法接通並會收到語音提示「您所撥打的是外地號碼,請在號碼前加撥0」;主叫方通話費用按照國內長途標準計算,被叫方接聽免費;</li> <li>在中國大陸境內使用固網電信和行動電話撥打國際長途電話(被叫方為外國以及香港、澳門及台灣的電話)時,需按順序撥打中國的<b>國際冠碼</b>「00」或「+」、<b>對方國家的國際電話區號</b>、<b>當地的國內區號</b>和<b>被叫方電話號碼</b>才可接通,例如從中國大陸境內撥打位於美國紐約的電話,須撥打中國的國際00、美國的國家代碼1、紐約地區的區號212和使用者電話號碼,如<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00</kbd>-<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1</kbd>-<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212-555-5555</kbd>;主叫方通話費用按照國際長途標準計算,被叫方接聽如何收費視境外運營商政策而定;</li> <li>在中國大陸境內使用行動電話撥打境內的固網電信時,如果被叫固話的區號對應的區域與主叫手機當前所在地相同(與手機歸屬地無關),則無需輸入長途冠碼和區號(若輸入了也可以成功呼叫),<b>直接撥打被叫方電話號碼</b>即可,反之則必須在號碼前加撥<b>長途冠碼</b>和<b>被叫方所在城市的區號</b>;若手機位於行政區邊界處,則建議一律加撥區號和冠碼以免誤撥至臨近城市的相同號碼;如果被叫方也是行動電話,則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需要輸入冠碼和區號,直接輸入被叫方手機號碼即可;對主叫方而言,無論手機位於何處,運營商的收費標準都是一致的,被叫方無論身處何地接聽均免費(以前運營商會對國內漫遊和撥打國內長途的手機使用者收取額外費用,但2017年9月1日起收費標準已經統一);</li> <li>自中國大陸境外(包括使用外國和港澳台當地的電話以及處於國際漫遊狀態的中國大陸行動電話)撥打電話至中國大陸的固網電信時,要按順序撥打<b>當地的國際冠碼</b>、<b>中國的國際區碼</b>(86)、<b>被叫方所在城市的區號</b>(國內區號)、<b>被叫方電話號碼</b>,例如從美國直撥國際長途電話至中國北京時,要撥當地國際冠碼011或+、中國國際區號86、北京區號(途區碼)10、電話號碼,如<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011</kbd>-<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86</kbd>-<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10</kbd>-<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2345-6789</kbd>;如果從境外撥打電話至中國大陸的行動電話,撥號順序為當地的國際冠碼、中國的國際區碼(86)和被叫方手機號碼,例如<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011</kbd>-<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86</kbd>-<kbd class="keyboard-key nowrap"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moz-border-radius: 2px; -webkit-border-radius: 2px; border-radius: 2px; -moz-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webkit-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ox-shadow: 1px 2px 2px #ddd; background-color: #f9f9f9;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eee, #f9f9f9, #eee);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eee, #f9f9f9, #eee); padding: 0.1em 0.3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0.85em;">138-2345-6789</kbd>;主叫方的收費標準由境外運營商制定,被叫方接聽免費。</li></ul><h2><span id=".E5.9B.BA.E5.AE.9A.E7.94.B5.E8.AF.9D.E4.BA.A4.E6.8D.A2.E7.BD.91.E7.BB.93.E6.9E.84"></span><span id="固定电话交换网结构">固網電信交換網結構</span></h2> <p>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交換機結構採用四級匯接輻射長途電話網路: </p> <ul><li>C1局為大區中心局或對國外交換機,設立於8個大城市:北京市、上海市、瀋陽市、南京市、武漢市、成都市、西安市、廣州市;</li> <li>C2局為省中心局,設立於非C1局的各省會城市;</li> <li>C3局為地區中心局;</li> <li>C4局為縣級交換中心。</li></ul><p>結構上,C1局和直轄市使用兩位區號,北京為10,其他地區則以2開頭。各省區市的其他地級行政區使用三位區號,為3-9開頭。 </p> <h2><span id=".E5.9B.BA.E5.AE.9A.E7.94.B5.E8.AF.9D.E5.8C.BA.E5.8F.B7.E5.88.97.E8.A1.A8"></span><span id="固定电话区号列表">固網電信區號列表</span></h2> <p>下表所示的是大陸地區的固網電信區號。 </p><p>0為長途冠碼,並非長途區號的一部分。對於區號末位數位,「0」排在「9」之後,為最大的數位。灰色為當前未使用的區號。 </p> <h3><span id="1.E3.80.812.E5.AD.97.E5.A4.B4.EF.BC.88.E7.9B.B4.E8.BE.96.E5.B8.82.E5.92.8C.E5.A4.A7.E5.8C.BA.E4.B8.AD.E5.BF.83.EF.BC.89"></span><span id="1、2字头(直辖市和大区中心)">1、2字頭(直轄市和大區中心)</span></h3> <p>1、2字頭兩位數區號分配給直轄市和大區中心局所在城市,前述城市附近的地區也可能使用該區號。 </p> <h3><span id="3.E5.AD.97.E5.A4.B4.EF.BC.88.E5.8D.8E.E5.8C.97.E5.A4.A7.E5.8C.BA.EF.BC.89"></span><span id="3字头(华北大区)">3字頭(華北大區)</span></h3> <p>3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華北大區的城市。 </p> <h3><span id="4.E5.AD.97.E5.A4.B4.EF.BC.88.E4.B8.9C.E5.8C.97.E5.A4.A7.E5.8C.BA.EF.BC.89"></span><span id="4字头(东北大区)">4字頭(東北大區)</span></h3> <p>4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東北大區的城市。 </p> <h3><span id="5.E5.AD.97.E5.A4.B4.EF.BC.88.E5.8D.8E.E4.B8.9C.E5.A4.A7.E5.8C.BA.EF.BC.89"></span><span id="5字头(华东大区)">5字頭(華東大區)</span></h3> <p>5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華東大區的城市。 </p> <h3><span id="6.E5.AD.97.E5.A4.B4.EF.BC.88.E5.B1.B1.E4.B8.9C.E3.80.81.E5.B9.BF.E4.B8.9C.E3.80.81.E4.BA.91.E5.8D.97.EF.BC.89"></span><span id="6字头(山东、广东、云南)">6字頭(山東、廣東、雲南)</span></h3> <p>6字頭區號原計劃分配給台灣地區,但因未實際統治而擱置,目前部分6字頭區號已被分配給山東省、廣東省、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台灣地區使用國際電話區號+886。 </p> <h3><span id="7.E5.AD.97.E5.A4.B4.EF.BC.88.E4.B8.AD.E5.8D.97.E5.A4.A7.E5.8C.BA.EF.BC.89"></span><span id="7字头(中南大区)">7字頭(中南大區)</span></h3> <p>7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中南大區的城市。 </p> <h3><span id="8.E5.AD.97.E5.A4.B4.EF.BC.88.E8.A5.BF.E5.8D.97.E5.A4.A7.E5.8C.BA.E3.80.81.E6.B5.B7.E5.8D.97.EF.BC.89"></span><span id="8字头(西南大区、海南)">8字頭(西南大區、海南)</span></h3> <p>8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西南大區的城市。 </p> <h3><span id="9.E5.AD.97.E5.A4.B4.EF.BC.88.E8.A5.BF.E5.8C.97.E5.A4.A7.E5.8C.BA.EF.BC.89"></span><span id="9字头(西北大区)">9字頭(西北大區)</span></h3> <p>9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西北大區的城市。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中國大陸行動終端通訊號碼</li> <li>中國大陸服務電話號碼</li> <li>中華人民共和國通訊</li> <li>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業</li> <li>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li></u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6 Cached time: 2023050422132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7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1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26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2916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66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923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8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928981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17.574 1 -total 25.31% 105.706 1 Template:Reflist 20.68% 86.348 13 Template:Cite_web 18.47% 77.136 1 Template:NoteTA 14.74% 61.532 5 Template:Navbox 8.26% 34.512 1 Template:Infobox_country_telephone_plan 7.64% 31.884 1 Template:Infobox 7.41% 30.949 1 Template:About 7.07% 29.512 2 Template:Ambox 6.83% 28.503 1 Template:Original_research -->
**中國大陸電話號碼**主要介紹中國大陸境內民用固網電信網路的有關內容(不適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等單位的專用電話網路)。截至 2019 年,中國大陸的固網電信使用者數量為 1.91 億戶,由於行動電話的普及,固網電信使用者數量逐年下降。 ## 號碼格式和接打方式 中國大陸的固網電信號碼為 7 位或 8 位數數位(不含區號和冠碼),第一位數位為 2-8,其它數位為 0-9。 接打打方式如下: * 在中國大陸境內使用固網電信撥打本地(同一區號)固網電信或歸屬地為原生的行動電話(與手機的實際位置無關)時,無需輸入長途冠碼和區號,直接撥打**被叫方電話號碼**即可,例如 `2345-6789` 或 `138-2345-6789`,主叫方通話費用按照本地通話標準計算,被叫方接聽免費; * 在中國大陸境內使用固網電信撥打國內長途電話(主被叫區號不同)時,要按順序撥打**長途冠碼**(0)、**被叫方所在城市的區號**和**被叫方電話號碼**;例如,從其他城市撥打北京的固網電信時,要撥長途冠碼 0、北京區號(途區碼)10、電話號碼,如 `0``10`-`2345-6789`;如果被叫方為歸屬地非原生的行動電話(與手機的實際位置無關),則撥打順序為長途冠碼(0)、使用者手機號碼,例如 `0`-`138-2345-6789`,否則無法接通並會收到語音提示「您所撥打的是外地號碼,請在號碼前加撥 0」;主叫方通話費用按照國內長途標準計算,被叫方接聽免費; * 在中國大陸境內使用固網電信和行動電話撥打國際長途電話(被叫方為外國以及香港、澳門及台灣的電話)時,需按順序撥打中國的**國際冠碼**「00」或「+」、**對方國家的國際電話區號**、**當地的國內區號**和**被叫方電話號碼**才可接通,例如從中國大陸境內撥打位於美國紐約的電話,須撥打中國的國際 00、美國的國家代碼 1、紐約地區的區號 212 和使用者電話號碼,如 `00`-`1`-`212-555-5555`;主叫方通話費用按照國際長途標準計算,被叫方接聽如何收費視境外運營商政策而定; * 在中國大陸境內使用行動電話撥打境內的固網電信時,如果被叫固話的區號對應的區域與主叫手機當前所在地相同(與手機歸屬地無關),則無需輸入長途冠碼和區號(若輸入了也可以成功呼叫),**直接撥打被叫方電話號碼**即可,反之則必須在號碼前加撥**長途冠碼**和**被叫方所在城市的區號**;若手機位於行政區邊界處,則建議一律加撥區號和冠碼以免誤撥至臨近城市的相同號碼;如果被叫方也是行動電話,則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需要輸入冠碼和區號,直接輸入被叫方手機號碼即可;對主叫方而言,無論手機位於何處,運營商的收費標準都是一致的,被叫方無論身處何地接聽均免費(以前運營商會對國內漫遊和撥打國內長途的手機使用者收取額外費用,但 2017 年 9 月 1 日起收費標準已經統一); * 自中國大陸境外(包括使用外國和港澳台當地的電話以及處於國際漫遊狀態的中國大陸行動電話)撥打電話至中國大陸的固網電信時,要按順序撥打**當地的國際冠碼**、**中國的國際區碼**(86)、**被叫方所在城市的區號**(國內區號)、**被叫方電話號碼**,例如從美國直撥國際長途電話至中國北京時,要撥當地國際冠碼 011 或 +、中國國際區號 86、北京區號(途區碼)10、電話號碼,如 `011`-`86`-`10`-`2345-6789`;如果從境外撥打電話至中國大陸的行動電話,撥號順序為當地的國際冠碼、中國的國際區碼(86)和被叫方手機號碼,例如 `011`-`86`-`138-2345-6789`;主叫方的收費標準由境外運營商制定,被叫方接聽免費。 ## 固網電信交換網結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交換機結構採用四級匯接輻射長途電話網路: * C1 局為大區中心局或對國外交換機,設立於 8 個大城市:北京市、上海市、瀋陽市、南京市、武漢市、成都市、西安市、廣州市; * C2 局為省中心局,設立於非 C1 局的各省會城市; * C3 局為地區中心局; * C4 局為縣級交換中心。 結構上,C1 局和直轄市使用兩位區號,北京為 10,其他地區則以 2 開頭。各省區市的其他地級行政區使用三位區號,為 3-9 開頭。 ## 固網電信區號列表 下表所示的是大陸地區的固網電信區號。 0 為長途冠碼,並非長途區號的一部分。對於區號末位數位,「0」排在「9」之後,為最大的數位。灰色為當前未使用的區號。 ### 1、2 字頭(直轄市和大區中心) 1、2 字頭兩位數區號分配給直轄市和大區中心局所在城市,前述城市附近的地區也可能使用該區號。 ### 3 字頭(華北大區) 3 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華北大區的城市。 ### 4 字頭(東北大區) 4 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東北大區的城市。 ### 5 字頭(華東大區) 5 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華東大區的城市。 ### 6 字頭(山東、廣東、雲南) 6 字頭區號原計劃分配給台灣地區,但因未實際統治而擱置,目前部分 6 字頭區號已被分配給山東省、廣東省、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台灣地區使用國際電話區號 + 886。 ### 7 字頭(中南大區) 7 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中南大區的城市。 ### 8 字頭(西南大區、海南) 8 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西南大區的城市。 ### 9 字頭(西北大區) 9 字頭三位數區號分配給位於西北大區的城市。 ## 參見 * 中國大陸行動終端通訊號碼 * 中國大陸服務電話號碼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通訊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業 *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 ## 注釋 ## 參考文獻
null
49,376
2023-04-23T19:19:21Z
76,843,750
+86
76,867
<p><b>中華民國電話號碼</b>的規則為:自國內撥打長途電話時,要先撥長途冠碼0號(下表就包含長途冠碼0號);然而,自國外打國際電話至臺灣時,不撥長途冠碼0號,但要加撥當地的國際冠碼和中華民國的國際區號886。例如:欲自美國撥打國際直撥電話至臺北時,先撥美國當地國際冠碼<b>011</b>+中華民國國碼<b>886</b>+臺北區號<b>2</b>+電話號碼8碼,即為「<b>011+886+2+xxxx-xxxx</b>」。 </p><p>即使長途電話區號相同,但劃屬於不同區域仍算長途電話。例如從新竹市打電話到桃園市算長途電話,雖然長途電話區號都是3。反之,劃屬相同區域的地區算市內電話,例如從台北市撥打電話到基隆市算市內電話。自2012年(民國101年)起,中華電信的長途電話費率改與市內電話一致。 </p> <h2><span id=".E5.90.84.E5.9C.B0.E5.9B.BA.E7.B6.B2.E9.9B.BB.E4.BF.A1.E9.95.B7.E9.80.94.E9.9B.BB.E8.A9.B1.E5.86.A0.E7.A2.BC"></span><span id="各地固網電信長途電話冠碼">各地固網電信長途電話冠碼</span></h2> <h2><span id=".E9.9D.9E.E9.95.B7.E9.80.94.E5.86.A0.E7.A2.BC.E6.9C.8D.E5.8B.99.E5.88.97.E8.A1.A8"></span><span id="非長途冠碼服務列表">非長途冠碼服務列表</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0 Cached time: 2023050421550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7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5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51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446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16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164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7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28557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42.150 1 -total 28.87% 69.899 1 Template:Reflist 23.82% 57.684 6 Template:Cite_web 22.02% 53.323 1 Template:About 14.60% 35.343 1 Template:電話號碼 13.01% 31.495 2 Template:Navbox 11.67% 28.268 1 Template:Infobox_country_telephone_plan 9.43% 22.826 1 Template:Portal_bar 7.79% 18.856 1 Template:Infobox 5.23% 12.673 1 Template:Link-ja -->
**中華民國電話號碼**的規則為:自國內撥打長途電話時,要先撥長途冠碼 0 號(下表就包含長途冠碼 0 號);然而,自國外打國際電話至臺灣時,不撥長途冠碼 0 號,但要加撥當地的國際冠碼和中華民國的國際區號 886。例如:欲自美國撥打國際直撥電話至臺北時,先撥美國當地國際冠碼 **011**+中華民國國碼 **886**+臺北區號 **2**+電話號碼 8 碼,即為「**011+886+2+xxxx-xxxx**」。 即使長途電話區號相同,但劃屬於不同區域仍算長途電話。例如從新竹市打電話到桃園市算長途電話,雖然長途電話區號都是 3。反之,劃屬相同區域的地區算市內電話,例如從台北市撥打電話到基隆市算市內電話。自 2012 年(民國 101 年)起,中華電信的長途電話費率改與市內電話一致。 ## 各地固網電信長途電話冠碼 ## 非長途冠碼服務列表 ## 參考文獻
null
12,584
2023-04-20T17:23:30Z
76,573,138
+886
5,294,307
<p>《<b>實驗電視</b>》為香港電視娛樂旗下頻道ViuTV星期一至五晚的開放電視平台節目時段,2016年4月7日首播,播放時間為逢星期一至五23:45-00:15,而由同年5月23日起,每星期只有四日播放,同年11月14日起更縮減至三日,同年11月28日至12月16日曾縮減至兩日,2017年1月16日起再次縮減至兩日。同年2月3日《實驗電視》固定節目播放時段結束,時段結束當日仍未播映完畢的節目將改為在其他時段繼續播映。同年3月27日至5月17日逢星期一至五14:30-15:00安排系列節目重播時段,5月18日起因應ViuTV重新編排下午時段關係結束重播時段。 </p><p>本時段會安排不同節目,ViuTV會同香港本地以至全球創意單位合作,製作實驗節目,為觀眾帶來新視點。</p> <h2><span id=".E7.AF.80.E7.9B.AE.E5.88.97.E8.A1.A8"></span><span id="節目列表">節目列表</span></h2> <h2><span id=".E7.AF.80.E7.9B.AE.E5.85.A7.E5.AE.B9"></span><span id="節目內容">節目內容</span></h2> <h3><span id=".E8.AA.B0.E5.81.B7.E8.B5.B0.E6.88.91.E7.9A.84.E2.80.A6"></span><span id="誰偷走我的…">誰偷走我的…</span></h3> <p>《<b>誰偷走我的…</b>》(英語:<span lang="en"><i><b>Living Without…</b></i></span>)是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真人實況節目,每集利用短期實驗,挑戰受訪者一星期完全放棄平日最依賴的一項人、事、物。反思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項目究竟是便利,還是束縛。。 </p><p>本節目一共四集,旁白為黃榮璋、盧偉傑,2016年4月8日至4月29日期間逢星期五播放。 </p> <h3><span id=".2B886MM"></span><span id="+886MM">+886MM</span></h3> <p>《<b>+886MM</b>》一共六集,2016年5月6日至6月17日逢星期五播出,由香港電台DJ波盛(波仔)主持,節目名稱中的「+886」代表台灣國際長途電話區號,「MM」是台灣網絡潮語,可解作「美女」、「美眉」、「妹妹」等。 </p><p>節目由自稱「毒L」的90後港男DJ波仔,為了走出毒海,鼓起勇氣衝出直播室,去到台灣結識當地女生,發掘台灣妹妹的真情性。</p><p>由於第1-5集波仔誠意爆燈卻表現得差強人意,第6集改派口甜舌滑的虞逸峯(Dennis)取替毒男再戰台灣,結識當地美眉,誓要挽回港男面子。</p><p>第二季節目將於2016年8月6日播放,名為《<b>當衝三小遇上+886MM</b>》,與另一實驗電視節目《衝三小》聯合製作,成為首批跳出實驗電視時段獨立播放的節目。 </p> <dl><dt>節目調動</dt></dl><ul><li>2016年6月10日:由於20:30-00:15直播《家駒...愛心延續慈善演唱會2016》,當日本節目暫停播映。</li></ul><h3><span id=".E7.84.A1.E5.83.B9.E9.81.93"></span><span id="無價道">無價道</span></h3> <p>《<b>無價道</b>》(英語:<span lang="en"><i><b>Priceless</b></i></span>)是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節目,主持為<span data-orig-title="朱汶欣" data-lang-code="yue" data-lang-name="粵语" data-foreign-title="朱汶欣"><span>朱汶欣</span></span>,旁白為駱振偉,2016年4月12日至6月28日播出。每集會尋找市場上最平到最貴的選擇,了解當中原因,再以匿名或記名方式邀請參與測試。再邀請著名創作人、藝評人、知名用家、客戶同一般觀眾等品評當中的性價比。 </p> <h3><span id=".E8.A1.9D.E4.B8.89.E5.B0.8F"></span><span id="衝三小">衝三小</span></h3> <p>《<b>衝三小</b>》(英語:<span lang="en"><i><b>Three Cyclists</b></i></span>)為一個生活旅遊節目,節目名稱「衝三小」是台語髒話,大約意思為「幹什麼」。由三位年青素人主持,透過參與各種體驗,以廢話主導節目,務求讓觀眾笑足三十分鐘。</p><p>網民則評價本節目為無聊、搞笑、輕鬆、不造作。</p><p>第二季節目將於2016年8月6日播放,名為《<b>當衝三小遇上+886MM</b>》,與另一實驗電視節目《+886MM》聯合製作,成為首批跳出實驗電視時段獨立播放的節目。 </p> <h3><span id=".E5.9C.B0.E7.90.83.E5.8F.8B.E5.96.84.E9.A4.90.E5.BB.B3"></span><span id="地球友善餐廳">地球友善餐廳</span></h3> <p>《<b>地球友善餐廳</b>》(英語:<span lang="en"><i><b>Eco Friendly Eats</b></i></span>)是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節目,主持為岑樂怡(阿妹)、<span data-orig-title="潘瑤" data-lang-code="yue" data-lang-name="粵语" data-foreign-title="潘瑤"><span>潘瑤</span></span>。2016年4月7日至6月30日播出,節目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之餘,亦都能夠注意環保,愛惜地球,透過了解不同的食材,讓觀眾在飲食之餘,也關注並懂得適當選擇食物。</p> <p>節目第二輯名為《<b>地球友善餐廳 - 台灣走一轉</b>》(英語:<span lang="en"><i><b>Eco Friendly Eat - Taiwan Edition</b></i></span>),主持為麥詠楠(Buber)及<span data-orig-title="楊民翠" data-lang-code="yue" data-lang-name="粵语" data-foreign-title="楊民翠"><span>楊民翠</span></span>(點點),節目在台灣拍攝。最終安排於2019年3月3日至6月16日逢星期日20:00-20:30播出。</p> <dl><dt>節目調動</dt></dl><ul><li>2019年3月24日:由於節目調動關係,所以暫停播映一次。</li> <li>2019年4月14日:由於直播《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所以暫停播映一次。</li> <li>2019年4月21日:由於直播《西班牙甲組足球聯賽 - 基達菲 對 塞維亞》,所以暫停播映一次。</li> <li>2019年5月5日:由於直播《西班牙甲組足球聯賽 - 基達菲 對 基朗拿》,所以暫停播映一次。</li> <li>2019年5月12日及19日:由於播出《敢跑到極地》,所以暫停播映一次。</li></ul><h3><span id=".E5.94.B1.E5.87.BA.E9.A6.99.E6.B8.AF"></span><span id="唱出香港">唱出香港</span></h3> <p>《<b>唱出香港</b>》(英語:<span lang="en"><i><b>Hong Kong is Singing</b></i></span>)於2016年7月5日至8月9日播出,唱出香港是由本地團隊發起的計劃,希望把粵語歌帶到世界各地,創造一條新出路。歌手周國賢和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學生張美儀(Jaymie)率領團隊,與海外不同單位交流及宣揚廣東歌文化,於美國夏威夷及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行音樂會。 </p><p>兩位香港歌手將會與夏威夷著名ukulele樂手Taimane Gardner一同為當地肌肉萎縮症協會演出,整個籌備和表演過程會被拍攝成6集的紀錄片。</p><p>而整個表演過程片段亦另外輯錄了一個一小時半的精華《唱出香港演唱會》,於2016年10月3日13:30-15:00播出。 </p> <h3><span id=".E7.B6.B2.E7.B5.A1.E7.98.8B.E4.BA.BA"></span><span id="網絡瘋人">網絡瘋人</span></h3> <p>《<b>網絡瘋人</b>》(英語:<span lang="en"><i><b>Creative Bomb</b></i></span>)於2016年6月24日至9月16日播出,節目中找來一班喜愛搞搞震、過度活躍的網絡紅人,摒棄電視傳統框架,將網絡快打跳脫的節奏帶到電視上,製作一個大膽的創意網片大雜燴,讓他們發揮各自的小宇宙,分享自己對生活的瘋狂想法。</p> <dl><dt>節目調動</dt></dl><ul><li>2016年7月22日至8月12日:由於22:00-23:30播出《綠豆中的...》系列特別篇,《晚吹 - No Money No Talk》改為於本節目原時段播映,本節目改為在翌日(星期六)00:15-00:45播映。</li></ul><h3><span id=".E6.B4.BB.E5.8C.A0.E7.95.B6.E4.B8.8B"></span><span id="活匠當下">活匠當下</span></h3> <p>《<b>活匠當下</b>》(英語:<span lang="en"><i><b>Craft a Live</b></i></span>)第一季於2016年7月6日至9月21日播出,主持為駱振偉;第二季於2019年5月26日至9月8日播出。每一集會以一種傳統職業或工藝為中心,不同的客席主持嘗試學習有關手藝,並透過師徒關係的深刻體會,探討現代的轉變或面臨的困境等等,而該集的客席主持的本身職業也與該集的主題有所關連,在過程中可以加強新舊交替或融合,反思有關職業的出路。</p> <h3><span id="Lady_Mama">Lady Mama</span></h3> <p>《<b>Lady Mama</b>》(英語:<span lang="en"><i><b>Lady Mama</b></i></span>)於2016年7月7日至10月6日逢星期四播出,由三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媽媽(梁雅琳、徐碧琪、龐秋雁)為大家搜羅「湊仔情報」,分享湊仔的辛酸嘔血事。</p><p>每集近結尾均設《BB安樂窩》環節,訪問三位主持或其他媽媽如何教育孩子,其中第九集的嘉賓為香港資深新聞從業員莫宜端。 </p> <h3><span id=".E9.82.8AX.E5.80.8B.E4.BF.82.E6.81.AD.E7.A2.A9.E8.89.AF"></span><span id="邊X個係恭碩良">邊X個係恭碩良</span></h3> <p>《<b>邊X個係恭碩良</b>》(英語:<span lang="en"><i><b>Who the X is Jun Kun</b></i></span>)於2016年9月28日至10月12日逢星期三播出。一連三集的節目會帶大家進一步認識恭碩良這位鼓佬的真性情,讓你由內到外,再由外到內,認識一個真真實實、有血有肉的他。 </p><p>節目導演為《衝三小》成員提子駿。</p> <h3><span id=".E5.80.9F.E5.AE.BF.E4.B8.80.E5.AE.B5"></span><span id="借宿一宵">借宿一宵</span></h3> <p>《<b>借宿一宵</b>》(英語:<span lang="en"><i><b>Stay Overnight</b></i></span>)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真人實況節目,第一季主持為陳俞希(Hailey),2016年4月11日至5月16日逢星期一23:45-00:15播出,5月後暫停。第二季主持為陳俞希(Hailey)、黃奕晨(Dixon)、和泉素行(SOKO),2016年8月22日至11月7日逢星期一23:45-00:15播出。本節目第一季一共六集,第二季一共十二集。 </p><p>節目每集走訪香港及海外不同地方,尋找好客的屋主,讓她借宿一宵以及參與當地節慶,揭開各地熱情待人的一面。</p> <h3><span id=".E5.96.9C.C2.B7.E9.9B.99.E9.A3.9B"></span><span id="喜·雙飛">喜·雙飛</span></h3> <p>《<b>喜·雙飛</b>》(英語:<span lang="en"><i><b>Double Happiness</b></i></span>)於2016年9月23日至11月25日逢星期五播出,由前樂隊Zen主音歌手黃和興帶領少女組合CYAN兩位成員<span data-orig-title="楊卓欣" data-lang-code="yue" data-lang-name="粵语" data-foreign-title="楊卓欣"><span>楊卓欣</span></span>(小車、Cherry)及<span data-orig-title="許嘉欣" data-lang-code="yue" data-lang-name="粵语" data-foreign-title="許嘉欣"><span>許嘉欣</span></span>(Connie),組成這個充滿代溝的一皇雙后組合,一齊捐窿捐罅,飛去日本岡山、沖繩、四國找好食好玩。</p> <h3><span id=".E5.BB.BA.E7.AF.89.C2.B7.E6.88.91.E5.9F.8E"></span><span id="建築·我城">建築·我城</span></h3> <p>《<b>建築·我城</b>》(英語:<span lang="en"><i><b>Beyond Concrete Walls</b></i></span>)於2016年10月13日至12月1日逢星期四播出,主持為黃修平。每集會遊走各類型建築,了解每個建築背後的特色、歷史及變遷。</p> <h3><span id=".E5.91.83Like.E6.97.85.E8.A1.8C.E5.9C.98"></span><span id="呃Like旅行團">呃Like旅行團</span></h3> <p>《<b>呃Like旅行團</b>》(英語:<span lang="en"><i><b>Like A Trip</b></i></span>)於2016年12月8日及15日播出,主持為陳炳銓、余曉彤,而陳炳銓亦兼任節目監製。兩位主持訛稱到一個地方旅行,其實是去了另一個地方,然後不停影相及打卡,及發送到社交網站,看看網民的反應,測試能否以最低的價錢搏到最多的「Like」,還是詭計會被網民揭穿。</p> <h3><span id=".E5.8D.B3.E6.97.A5.E4.B8.8A.E6.98.A0"></span><span id="即日上映">即日上映</span></h3> <p>《<b>即日上映</b>》(英語:<span lang="en"><i><b>Now Playing</b></i></span>)於2016年12月22日及29日播出,主持為陳炳銓、董敏莉。節目講述一班演員如何把電影角色演活於現實生活中,而普通人在現實生活中遇上電影角色時會有怎樣的反應。</p> <h3><span id=".E5.A4.9C.E6.9B.B213"></span><span id="夜曲13">夜曲13</span></h3> <p>《<b>夜曲13</b>》(英語:<span lang="en"><i><b>The Nocturnes</b></i></span>)於2016年10月19日至2017年1月11日逢星期三播出。每集將會帶大家走進香港的黑夜,尋找十三段只屬於晚上的人情故事。 </p><p>而節目主題曲《第一夜》主唱者為樂隊The Bright Lights。 </p> <h3><span id="2S.E9.81.8A"></span><span id="2S遊">2S遊</span></h3> <p>《<b>2S遊</b>》(英語:<span lang="en"><i><b>Sarina &amp; Stephanie's Tour</b></i></span>),主持為Sarina(甄珮娸)、Stephanie(金欣兒)。節目講述兩位在外國長大的主持(竹昇妹)來到香港並且到處遊覽,去感受香港的特色。<br>節目原定有10集,於2017年1月5日起逢星期四播出,但因應實驗電視時段結束,所以於同年2月2日播出了第5集之後就沒有再繼續播映(但另一個播映中節目《唔係本地菜》則改為在其他時段繼續播映),直到ViuTV於2018年3月19日至4月23日逢星期一12:30-13:00重播第1至第5集之後緊接於同年4月30日至5月28日同一時間播出第6至第10集作為首播。 </p> <h3><span id=".E5.94.94.E4.BF.82.E6.9C.AC.E5.9C.B0.E8.8F.9C"></span><span id="唔係本地菜">唔係本地菜</span></h3> <p>《<b>唔係本地菜</b>》(英語:<span lang="en"><i><b>Colin's Exotic Recipes</b></i></span>)於2016年12月19日至2017年1月23日逢星期一23:45-00:15播出,之後暫停,再在2017年2月27日起逢星期一至二22:00-22:30繼續播出,並於同年3月29日星期三22:00-22:30播出最後一集,主持為陳子豐。每集會走訪居住在香港來自不同地方的嘉賓,由他們介紹所屬地方各款家鄉地道菜式及了解他們遠道漂到香港居住的故事。</p> <dl><dt>節目調動</dt></dl><ul><li>2017年3月14日:由於20:00-22:00直播《2017行政長官選舉辯論》,節目完結後於本節目原時段加插一節《新聞報道》播出,當日本節目暫停播映。</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4.BE.86.E6.BA.90"></span><span id="參考來源">參考來源</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衝三小的Facebook專頁</li> <li>+886MM的Facebook專頁</li> <li>唱出香港的Facebook專頁</li> <li>借宿一宵的Facebook專頁</li></ul>
《**實驗電視**》為香港電視娛樂旗下頻道 ViuTV 星期一至五晚的開放電視平台節目時段,2016 年 4 月 7 日首播,播放時間為逢星期一至五 23:45-00:15,而由同年 5 月 23 日起,每星期只有四日播放,同年 11 月 14 日起更縮減至三日,同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6 日曾縮減至兩日,2017 年 1 月 16 日起再次縮減至兩日。同年 2 月 3 日《實驗電視》固定節目播放時段結束,時段結束當日仍未播映完畢的節目將改為在其他時段繼續播映。同年 3 月 27 日至 5 月 17 日逢星期一至五 14:30-15:00 安排系列節目重播時段,5 月 18 日起因應 ViuTV 重新編排下午時段關係結束重播時段。 本時段會安排不同節目,ViuTV 會同香港本地以至全球創意單位合作,製作實驗節目,為觀眾帶來新視點。 ## 節目列表 ## 節目內容 ### 誰偷走我的… 《**誰偷走我的…**》(英語:_**Living Without…**_)是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真人實況節目,每集利用短期實驗,挑戰受訪者一星期完全放棄平日最依賴的一項人、事、物。反思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項目究竟是便利,還是束縛。。 本節目一共四集,旁白為黃榮璋、盧偉傑,2016 年 4 月 8 日至 4 月 29 日期間逢星期五播放。 ### +886MM 《**+886MM**》一共六集,2016 年 5 月 6 日至 6 月 17 日逢星期五播出,由香港電台 DJ 波盛(波仔)主持,節目名稱中的「+886」代表台灣國際長途電話區號,「MM」是台灣網絡潮語,可解作「美女」、「美眉」、「妹妹」等。 節目由自稱「毒 L」的 90 後港男 DJ 波仔,為了走出毒海,鼓起勇氣衝出直播室,去到台灣結識當地女生,發掘台灣妹妹的真情性。 由於第 1-5 集波仔誠意爆燈卻表現得差強人意,第 6 集改派口甜舌滑的虞逸峯(Dennis)取替毒男再戰台灣,結識當地美眉,誓要挽回港男面子。 第二季節目將於 2016 年 8 月 6 日播放,名為《**當衝三小遇上 + 886MM**》,與另一實驗電視節目《衝三小》聯合製作,成為首批跳出實驗電視時段獨立播放的節目。 **節目調動** * 2016 年 6 月 10 日:由於 20:30-00:15 直播《家駒... 愛心延續慈善演唱會 2016》,當日本節目暫停播映。 ### 無價道 《**無價道**》(英語:_**Priceless**_)是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節目,主持為朱汶欣,旁白為駱振偉,2016 年 4 月 12 日至 6 月 28 日播出。每集會尋找市場上最平到最貴的選擇,了解當中原因,再以匿名或記名方式邀請參與測試。再邀請著名創作人、藝評人、知名用家、客戶同一般觀眾等品評當中的性價比。 ### 衝三小 《**衝三小**》(英語:_**Three Cyclists**_)為一個生活旅遊節目,節目名稱「衝三小」是台語髒話,大約意思為「幹什麼」。由三位年青素人主持,透過參與各種體驗,以廢話主導節目,務求讓觀眾笑足三十分鐘。 網民則評價本節目為無聊、搞笑、輕鬆、不造作。 第二季節目將於 2016 年 8 月 6 日播放,名為《**當衝三小遇上 + 886MM**》,與另一實驗電視節目《+886MM》聯合製作,成為首批跳出實驗電視時段獨立播放的節目。 ### 地球友善餐廳 《**地球友善餐廳**》(英語:_**Eco Friendly Eats**_)是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節目,主持為岑樂怡(阿妹)、潘瑤。2016 年 4 月 7 日至 6 月 30 日播出,節目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之餘,亦都能夠注意環保,愛惜地球,透過了解不同的食材,讓觀眾在飲食之餘,也關注並懂得適當選擇食物。 節目第二輯名為《**地球友善餐廳 - 台灣走一轉**》(英語:_**Eco Friendly Eat - Taiwan Edition**_),主持為麥詠楠(Buber)及楊民翠(點點),節目在台灣拍攝。最終安排於 2019 年 3 月 3 日至 6 月 16 日逢星期日 20:00-20:30 播出。 **節目調動** * 2019 年 3 月 24 日:由於節目調動關係,所以暫停播映一次。 * 2019 年 4 月 14 日:由於直播《第 38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所以暫停播映一次。 * 2019 年 4 月 21 日:由於直播《西班牙甲組足球聯賽 - 基達菲 對 塞維亞》,所以暫停播映一次。 * 2019 年 5 月 5 日:由於直播《西班牙甲組足球聯賽 - 基達菲 對 基朗拿》,所以暫停播映一次。 * 2019 年 5 月 12 日及 19 日:由於播出《敢跑到極地》,所以暫停播映一次。 ### 唱出香港 《**唱出香港**》(英語:_**Hong Kong is Singing**_)於 2016 年 7 月 5 日至 8 月 9 日播出,唱出香港是由本地團隊發起的計劃,希望把粵語歌帶到世界各地,創造一條新出路。歌手周國賢和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學生張美儀(Jaymie)率領團隊,與海外不同單位交流及宣揚廣東歌文化,於美國夏威夷及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行音樂會。 兩位香港歌手將會與夏威夷著名 ukulele 樂手 Taimane Gardner 一同為當地肌肉萎縮症協會演出,整個籌備和表演過程會被拍攝成 6 集的紀錄片。 而整個表演過程片段亦另外輯錄了一個一小時半的精華《唱出香港演唱會》,於 2016 年 10 月 3 日 13:30-15:00 播出。 ### 網絡瘋人 《**網絡瘋人**》(英語:_**Creative Bomb**_)於 2016 年 6 月 24 日至 9 月 16 日播出,節目中找來一班喜愛搞搞震、過度活躍的網絡紅人,摒棄電視傳統框架,將網絡快打跳脫的節奏帶到電視上,製作一個大膽的創意網片大雜燴,讓他們發揮各自的小宇宙,分享自己對生活的瘋狂想法。 **節目調動** * 2016 年 7 月 22 日至 8 月 12 日:由於 22:00-23:30 播出《綠豆中的...》系列特別篇,《晚吹 - No Money No Talk》改為於本節目原時段播映,本節目改為在翌日(星期六)00:15-00:45 播映。 ### 活匠當下 《**活匠當下**》(英語:_**Craft a Live**_)第一季於 2016 年 7 月 6 日至 9 月 21 日播出,主持為駱振偉;第二季於 2019 年 5 月 26 日至 9 月 8 日播出。每一集會以一種傳統職業或工藝為中心,不同的客席主持嘗試學習有關手藝,並透過師徒關係的深刻體會,探討現代的轉變或面臨的困境等等,而該集的客席主持的本身職業也與該集的主題有所關連,在過程中可以加強新舊交替或融合,反思有關職業的出路。 ### Lady Mama 《**Lady Mama**》(英語:_**Lady Mama**_)於 2016 年 7 月 7 日至 10 月 6 日逢星期四播出,由三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媽媽(梁雅琳、徐碧琪、龐秋雁)為大家搜羅「湊仔情報」,分享湊仔的辛酸嘔血事。 每集近結尾均設《BB 安樂窩》環節,訪問三位主持或其他媽媽如何教育孩子,其中第九集的嘉賓為香港資深新聞從業員莫宜端。 ### 邊 X 個係恭碩良 《**邊 X 個係恭碩良**》(英語:_**Who the X is Jun Kun**_)於 2016 年 9 月 28 日至 10 月 12 日逢星期三播出。一連三集的節目會帶大家進一步認識恭碩良這位鼓佬的真性情,讓你由內到外,再由外到內,認識一個真真實實、有血有肉的他。 節目導演為《衝三小》成員提子駿。 ### 借宿一宵 《**借宿一宵**》(英語:_**Stay Overnight**_)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真人實況節目,第一季主持為陳俞希(Hailey),2016 年 4 月 11 日至 5 月 16 日逢星期一 23:45-00:15 播出,5 月後暫停。第二季主持為陳俞希(Hailey)、黃奕晨(Dixon)、和泉素行(SOKO),2016 年 8 月 22 日至 11 月 7 日逢星期一 23:45-00:15 播出。本節目第一季一共六集,第二季一共十二集。 節目每集走訪香港及海外不同地方,尋找好客的屋主,讓她借宿一宵以及參與當地節慶,揭開各地熱情待人的一面。 ### 喜・雙飛 《**喜・雙飛**》(英語:_**Double Happiness**_)於 2016 年 9 月 23 日至 11 月 25 日逢星期五播出,由前樂隊 Zen 主音歌手黃和興帶領少女組合 CYAN 兩位成員楊卓欣(小車、Cherry)及許嘉欣(Connie),組成這個充滿代溝的一皇雙后組合,一齊捐窿捐罅,飛去日本岡山、沖繩、四國找好食好玩。 ### 建築・我城 《**建築・我城**》(英語:_**Beyond Concrete Walls**_)於 2016 年 10 月 13 日至 12 月 1 日逢星期四播出,主持為黃修平。每集會遊走各類型建築,了解每個建築背後的特色、歷史及變遷。 ### 呃 Like 旅行團 《**呃 Like 旅行團**》(英語:_**Like A Trip**_)於 2016 年 12 月 8 日及 15 日播出,主持為陳炳銓、余曉彤,而陳炳銓亦兼任節目監製。兩位主持訛稱到一個地方旅行,其實是去了另一個地方,然後不停影相及打卡,及發送到社交網站,看看網民的反應,測試能否以最低的價錢搏到最多的「Like」,還是詭計會被網民揭穿。 ### 即日上映 《**即日上映**》(英語:_**Now Playing**_)於 2016 年 12 月 22 日及 29 日播出,主持為陳炳銓、董敏莉。節目講述一班演員如何把電影角色演活於現實生活中,而普通人在現實生活中遇上電影角色時會有怎樣的反應。 ### 夜曲 13 《**夜曲 13**》(英語:_**The Nocturnes**_)於 2016 年 10 月 19 日至 2017 年 1 月 11 日逢星期三播出。每集將會帶大家走進香港的黑夜,尋找十三段只屬於晚上的人情故事。 而節目主題曲《第一夜》主唱者為樂隊 The Bright Lights。 ### 2S 遊 《**2S 遊**》(英語:_**Sarina & Stephanie's Tour**_),主持為 Sarina(甄珮娸)、Stephanie(金欣兒)。節目講述兩位在外國長大的主持(竹昇妹)來到香港並且到處遊覽,去感受香港的特色。 節目原定有 10 集,於 2017 年 1 月 5 日起逢星期四播出,但因應實驗電視時段結束,所以於同年 2 月 2 日播出了第 5 集之後就沒有再繼續播映(但另一個播映中節目《唔係本地菜》則改為在其他時段繼續播映),直到 ViuTV 於 2018 年 3 月 19 日至 4 月 23 日逢星期一 12:30-13:00 重播第 1 至第 5 集之後緊接於同年 4 月 30 日至 5 月 28 日同一時間播出第 6 至第 10 集作為首播。 ### 唔係本地菜 《**唔係本地菜**》(英語:_**Colin's Exotic Recipes**_)於 2016 年 12 月 19 日至 2017 年 1 月 23 日逢星期一 23:45-00:15 播出,之後暫停,再在 2017 年 2 月 27 日起逢星期一至二 22:00-22:30 繼續播出,並於同年 3 月 29 日星期三 22:00-22:30 播出最後一集,主持為陳子豐。每集會走訪居住在香港來自不同地方的嘉賓,由他們介紹所屬地方各款家鄉地道菜式及了解他們遠道漂到香港居住的故事。 **節目調動** * 2017 年 3 月 14 日:由於 20:00-22:00 直播《2017 行政長官選舉辯論》,節目完結後於本節目原時段加插一節《新聞報道》播出,當日本節目暫停播映。 ## 參考來源 ## 外部連結 * 衝三小的 Facebook 專頁 * +886MM 的 Facebook 專頁 * 唱出香港的 Facebook 專頁 * 借宿一宵的 Facebook 專頁
null
32,588
2023-04-29T18:32:05Z
76,548,186
+886MM
7,727,807
<p><b>土耳其的電話號碼在</b>1988 年從六位 (2+4) 變為七位 (3+4) 本地電話號碼,當時安卡拉從 41 變為 4。曾經有超過 5,000 個不同長度的本地區號(一到五位數字)具有相應變化的本地號碼長度(七到三位數)。 </p><p>新系統基於三個三位數的省區號和七位數的本地電話號碼。伊斯坦堡是個例外,它有兩個區號(歐洲的 [212] 和亞洲的 [216])。 </p><p>從土耳其境外撥打手機是相同的,只是將三位數替換為公司的號碼。像[9]+[0]+[手機公司ID號]+[七位數字]。以下是主要行動電話供應商的公司標識號:Turkcell (530-539、561)、Vodafone (540-549) 和 Türk Telekom (500-509 和 550-559)。 </p><p>大多數地區的本地號碼也隨著 1993 年 8 月 30 日生效的編號計劃而改變。 </p><p>如果標明了以前的區號,則是新區號所在地區的主要中心。除了提到的主要區號之外,新的區號也將取代以前的區號。 </p> <h2><span id=".E4.B8.80.E8.88.AC.E4.BF.A1.E6.81.AF"></span><span id="一般信息">一般信息</span></h2> <p>土耳其的國家代碼是 90。 </p> <ul><li><ul><li>語言數字<sup>[<i>需要說明</i>]</sup>:0(直撥)</li> <li>語言位數:2(操作員協助)</li></ul></li> <li>國家(重要)號碼:10 位數字。 <ul><li>區號:3位數</li> <li>本地用戶號碼:7 位數字。</li> <li>唯一的例外是呼叫中心號碼以 444 開頭,呼叫中心號碼不能用區號撥打,必須用 7 位數字從該國的任何電話(座機和手機)撥打。數字格式為 444 XX XX。要撥打來自其他國家/地區的呼叫中心號碼,該號碼必須按國家/地區代碼 + 呼叫中心號碼撥打,例如 90 444 XX XX。如果您使用區號撥打呼叫中心號碼,您將聽到 IVR 通知,提示您在撥打呼叫中心號碼時不得使用區號。</li></ul></li> <li>撥號程序: <ul><li>來自另一個國家的呼叫將具有以下撥號格式:</li></ul></li></ul><ul><li>在土耳其境內使用自動電話服務:</li></ul><p>後備箱/內城代碼:0 </p> <ul><li>從土耳其使用國際電話服務:</li></ul><p>國際代碼:00 </p> <ul><li><ul><li>註:3位區號後,用戶號碼前不能加1,1隻用於某些特殊業務。</li> <li>國際交換數字服務:</li></ul></li></ul><p>安卡拉 DMS-300 </p><p>伊斯坦堡 DMS-300 </p><p>伊茲密爾 DMS-300 </p><p>安卡拉、伊斯坦堡和伊茲密爾 DMS-300 國際交易所接受: </p><p>L/D + 區號 + 用戶號碼 + ST L /D = 語言數字:0(直撥) L/D = 語言數字:2(接線員協助) </p> <ul><li><ul><li>操作員訪問代碼:</li></ul></li></ul><p>土耳其有兩個國際運營商中心,安卡拉和伊斯坦堡。這些中心中的每一個都根據 ITU/T 撥號提供話務員電話服務: </p><p>L/D + code11 + ST(隨機) L/D + code12 + 312 + ST(安卡拉) L/D + code12 + 212 + ST(伊斯坦堡) </p><p>L/D:語言數字 2 英語 C11:操作員協助 C12:國際過境 ST:停止脈衝 </p><p>安卡拉和伊斯坦堡的國際交易所運營商可在 C11 和 C12 下使用。 </p> <ul><li>埃斯基謝希爾 <ul><li>當地時間:UTC + 3 小時</li></ul></li></ul><h2><span id=".E5.8C.BA.E5.8F.B7.E5.88.97.E8.A1.A8"></span><span id="区号列表">區號列表</span></h2> <p>注意:這些是土耳其無線運營商分配給新用戶的代碼。由於手機號碼可攜帶性,用戶的電話號碼可能無法準確反映其實際運營商。 </p> <h2><span id=".E5.85.B6.E4.BB.96.E7.89.B9.E6.AE.8A.E5.9B.BD.E5.86.85.E4.BB.A3.E7.A0.81.E5.88.97.E8.A1.A8"></span><span id="其他特殊国内代码列表">其他特殊國內代碼列表</span></h2>
**土耳其的電話號碼在** 1988 年從六位 (2+4) 變為七位 (3+4) 本地電話號碼,當時安卡拉從 41 變為 4。曾經有超過 5,000 個不同長度的本地區號(一到五位數字)具有相應變化的本地號碼長度(七到三位數)。 新系統基於三個三位數的省區號和七位數的本地電話號碼。伊斯坦堡是個例外,它有兩個區號(歐洲的 [212] 和亞洲的 [216])。 從土耳其境外撥打手機是相同的,只是將三位數替換為公司的號碼。像 [9]+[0]+[手機公司 ID 號]+[七位數字]。以下是主要行動電話供應商的公司標識號:Turkcell (530-539、561)、Vodafone (540-549) 和 Türk Telekom (500-509 和 550-559)。 大多數地區的本地號碼也隨著 1993 年 8 月 30 日生效的編號計劃而改變。 如果標明了以前的區號,則是新區號所在地區的主要中心。除了提到的主要區號之外,新的區號也將取代以前的區號。 ## 一般信息 土耳其的國家代碼是 90。 * * 語言數字[_需要說明_]:0(直撥) * 語言位數:2(操作員協助) * 國家(重要)號碼:10 位數字。 * 區號:3 位數 * 本地用戶號碼:7 位數字。 * 唯一的例外是呼叫中心號碼以 444 開頭,呼叫中心號碼不能用區號撥打,必須用 7 位數字從該國的任何電話(座機和手機)撥打。數字格式為 444 XX XX。要撥打來自其他國家 / 地區的呼叫中心號碼,該號碼必須按國家 / 地區代碼 + 呼叫中心號碼撥打,例如 90 444 XX XX。如果您使用區號撥打呼叫中心號碼,您將聽到 IVR 通知,提示您在撥打呼叫中心號碼時不得使用區號。 * 撥號程序: * 來自另一個國家的呼叫將具有以下撥號格式: * 在土耳其境內使用自動電話服務: 後備箱 / 內城代碼:0 * 從土耳其使用國際電話服務: 國際代碼:00 * * 註:3 位區號後,用戶號碼前不能加 1,1 隻用於某些特殊業務。 * 國際交換數字服務: 安卡拉 DMS-300 伊斯坦堡 DMS-300 伊茲密爾 DMS-300 安卡拉、伊斯坦堡和伊茲密爾 DMS-300 國際交易所接受: L/D + 區號 + 用戶號碼 + ST L /D = 語言數字:0(直撥) L/D = 語言數字:2(接線員協助) * * 操作員訪問代碼: 土耳其有兩個國際運營商中心,安卡拉和伊斯坦堡。這些中心中的每一個都根據 ITU/T 撥號提供話務員電話服務: L/D + code11 + ST(隨機) L/D + code12 + 312 + ST(安卡拉) L/D + code12 + 212 + ST(伊斯坦堡) L/D:語言數字 2 英語 C11:操作員協助 C12:國際過境 ST:停止脈衝 安卡拉和伊斯坦堡的國際交易所運營商可在 C11 和 C12 下使用。 * 埃斯基謝希爾 * 當地時間:UTC + 3 小時 ## 區號列表 注意:這些是土耳其無線運營商分配給新用戶的代碼。由於手機號碼可攜帶性,用戶的電話號碼可能無法準確反映其實際運營商。 ## 其他特殊國內代碼列表
null
7,659
2023-04-20T17:23:31Z
75,686,484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