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stringlengths
2
7
url
stringlengths
38
43
title
stringlengths
1
91
text
stringlengths
2
152k
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3
数学
数学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而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选定的公理及定义中建立起严谨推导出的定理。 基础数学的知识与运用总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数学基本概念的完善,早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古印度内的古代数学文本便可观见,而在古希腊那里有更为严谨的处理。从那时开始,数学的发展便持续不断地小幅进展,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因为新的科学发现和数学革新两者的交互,致使数学的加速发展,直至今日。数学并成为许多国家及地区的教育范畴中的一部分。 今日,数学使用在不同的领域中,包括科学、工程、医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等。数学对这些领域的应用通常被称为应用数学,有时亦会激起新的数学发现,并导致全新学科的发展,例如物理学的实质性发展中建立的某些理论激发数学家对于某些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数学家也研究纯数学,就是数学本身的实质性内容,而不以任何实际应用为目标。虽然许多研究以纯数学开始,但其过程中也发现许多应用之处。 西方语言中“数学”()一词源自于古希腊语的(),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以及另外还有个较狭义且技术性的意思-「数学研究」,即使在其语源内。其形容词(),意思为"和学习有关的"或"用功的",亦会被用来指"数学的"。其在英语中表面上的复数形式,及在法语中的表面复数形式',可溯至拉丁文的中性复数',由西塞罗译自希腊文复数(),此一希腊语被亚里士多德拿来指「万物皆数」的概念。 汉字表示的「数学」一词大约产生于中国宋元时期。多指象数之学,但有时也含有今天上的数学意义,例如,秦九韶的《数学九章》(《永乐大典》记,即《数书九章》也被宋代周密所著的《癸辛杂识》记为《数学大略》)、《数学通轨》(明代柯尚迁著)、《数学钥》(清代杜知耕著)、《数学拾遗》(清代丁取忠撰)。直到1939年,经过中国数学名词审查委员会研究“算学”与“数学”两词的使用状况后,确认以“数学”表示今天意义上的数学含义。 数学有着久远的历史。它被认为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中国古代的六艺之一就有「数」,数学一词在西方有希腊语词源(mathematikós),意思是“学问的基础”,源于(máthema,“科学,知识,学问”)。 史前的人类就已尝试用自然的法则来衡量物质的多少、时间的长短等抽象的数量关系,比如时间单位有日、季节和年等。算术(加减乘除)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古代的石碑及泥版亦证实了当时已有几何的知识。 更进一步则需要写作或其他可记录数字的系统,如符木或于印加帝国内用来储存数据的奇普。历史上曾有过许多不同的记数系统。 在最初有历史记录的时候,数学内的主要原理是为了做税务和贸易等相关计算,为了解数字间的关系,为了测量土地,以及为了预测天文事件而形成的。这些需要可以简单地被概括为数学对数量、结构、空间及时间方面的研究。 到了16世纪,算术、初等代数以及三角学等初等数学已大体完备。17世纪变量概念的产生使人们开始研究变化中的量与量的互相关系和图形间的互相变换,微积分的概念也在此时形成。随着数学转向形式化,为研究数学基础而产生的集合论和数理逻辑等也开始发展。数学的重心从求解实际问题转变到对一般形式上的思考。 从古至今,数学便一直不断地延展,且与科学有丰富的相互作用,两者的发展都受惠于彼此。在历史上有著许多数学发现,并且直至今日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据Mikhail B. Sevryuk于2006年1月的期刊中所说,「存放于数学评论资料库中论文和书籍的数量自1940年(数学评论的创刊年份)现已超过了一百九十万份,而且每年还增加超过七万五千份。此一学海的绝大部份为新的数学定理及其证明。」 每当有涉及数量、结构、空间及变化等方面的困难问题时,通常就需要用到数学工具去解决问题,而这往往也拓展了数学的研究范畴。一开始,数学的运用可见于贸易、土地测量及之后的天文学。今日,所有的科学都存在著值得数学家研究的问题,且数学本身亦给出了许多的问题。牛顿和莱布尼兹是微积分的发明者,费曼发明了费曼路径积分,这是推理及物理洞察二者的产物,而今日的弦理论亦引申出新的数学。一些数学只和生成它的领域有关,且用来解答此领域的更多问题。但一般被一领域生成的数学在其他许多领域内也十分有用,且可以成为一般的数学概念。即使是「最纯的」数学通常亦有实际的用途,此一非比寻常的事实,被196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维格纳称为「数学在自然科学中不可想像的有效性」。 如同大多数的研究领域,科学知识的爆发导致了数学的专业化。主要的分歧为纯数学和应用数学。在应用数学内,又被分成两大领域,并且变成了它们自身的学科——统计学和电脑科学。 许多数学家谈论数学的"优美",其内在的美学及美。「简单」和「一般化」即为美的一种。另外亦包括巧妙的证明,如欧几里得对存在无限多质数的证明;又或者是加快计算的数值方法,如快速傅立叶变换。高德菲·哈罗德·哈代在《一个数学家的自白》一书中表明他相信单单是美学上的意义,就已经足够作为纯数学研究的正当理由。 我们现今所使用的大部分数学符号在16世纪后才被发明出来的。在此之前,数学以文字的形式书写出来,这种形式会限制了数学的发展。现今的符号使得数学对于专家而言更容易掌握,但初学者却常对此望而却步。它被极度的压缩:少量的符号包含著大量的讯息。如同音乐符号一般,现今的数学符号有明确的语法,并且有效地对讯息作编码,这是其他书写方式难以做到的。符号化和形式化使得数学迅速发展,并帮助各个科学领域建立基础支撑理论。 数学语言亦对初学者而言感到困难。如“或”和“只”这些字有著比日常用语更精确的意思。亦困恼著初学者的,如“开放”和“域”等字在数学里有著特别的意思。数学术语亦包括如“同胚”及“可积性”等专有名词。但使用这些特别符号和专有术语是有其原因的:数学需要比日常用语更多的精确性。数学家将此对语言及逻辑精确性的要求称为「严谨」。但在现实应用中,舍弃一些严谨性往往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严谨是数学证明中很重要且基本的一部份。数学家希望他们的定理以系统化的推理依著公理被推论下去。这是为了避免依著不可靠的直观而推出错误的「定理」,而这情形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的例子。在数学中被期许的严谨程度因著时间而不同:希腊人期许著仔细的论证,但在牛顿的时代,所使用的方法则较不严谨。牛顿为了解决问题所做的定义,到了十九世纪才重新以小心的分析及正式的证明来处理。今日,数学家们则持续地在争论电脑辅助证明的严谨度。当大量的计算难以被验证时,其证明亦很难说是足够地严谨。 公理在传统的思想中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但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在形式上,公理只是一串符号,其只对可以由公理系统导出的公式之内容有意义。希尔伯特计划即是想将所有的数学放在坚固的公理基础上,但依据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每一相容且能蕴涵皮亚诺公理的公理系统必含有一不可决定的公式;因而所有数学的最终公理化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数学常常被想像成只是某种公理化的集合论,在此意义下,所有数学叙述或证明都可以写成集合论的公式。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称数学为「科学的皇后」。在拉丁原文',以及其德语'中,对应于「科学」的单字的意思皆为知识(领域)。而实际上,science一词在英语内本来就是这个意思,且无疑问地数学在此意义下确实是一门「科学」。将科学限定在自然科学则是在此之后的事。若认为科学是只指物理的世界时,则数学,或至少是纯数学,不会是一门科学。爱因斯坦曾如此描述:「数学定律越和现实有关,它们越不确定;若它们越是确定的话,它们和现实越不会有关。」 许多哲学家相信数学在经验上不具可否证性,且因此不是卡尔·波普尔所定义的科学。但在1930年代时,在数理逻辑上的重大进展显示数学不能归并至逻辑内,且波普尔推断「大部份的数学定律,如物理及生物学一样,是假设演绎的:纯数学因此变得更接近其假设为猜测的自然科学,比它现在看起来更接近。」然而,其他的思想家,如较著名的拉卡托斯,便提供了一个关于数学本身的可否证性版本。 另一观点则为某些科学领域(如理论物理)是其公理为尝试著符合现实的数学。而事实上,理论物理学家齐曼(John Ziman)即认为科学是一种公众知识,因此亦包含著数学。在任何的情况下,数学和物理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著很多相同的地方,尤其是从假设所得的逻辑推论之探索。直觉和实验在数学和科学的猜想建构上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实验数学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正持续地在增加,且计算和模拟在科学及数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加重,减轻了数学不使用科学方法的缺点。在史蒂芬·沃尔夫勒姆2002年的著作《一种新科学》中他提出,计算数学应被视为其自身的一科学领域来探索。 数学家对此的态度并不一致。一些研究应用数学的数学家觉得他们是科学家,而那些研究纯数学的数学家则时常觉得他们是在一门较接近逻辑的领域内工作,且因此基本上是个哲学家。许多数学家认为称他们的工作是一种科学,是低估了其美学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其做为七大博雅教育之一的历史;另外亦有人认为若忽略其与科学之间的关联,是假装没看到数学和其在科学与工程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而促进了数学在许多科学上的发展此一事实。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异在哲学上产生了数学是「被创造」(如艺术)或是「被发现」(如科学)的争议。大学院系划分中常见「科学和数学系」,这指出了这两个领域被看作有紧密联系而非一样。实际上,数学家通常会在大体上与科学家合作,但在细节上却会分开。此争议亦是数学哲学众多议题的其中一个。 如上所述,数学主要的学科最先产生于商业上计算的需要、了解数字间的关系、测量土地及预测天文事件。这四种需要大致地与数量、结构、空间及变化(即算术、代数、几何及分析)等数学上广泛的子领域相关连著。除了上述主要的关注之外,亦有用来探索由数学核心至其他领域上之间的连结的子领域:至逻辑、至集合论(基础)、至不同科学的经验上的数学(应用数学)、及较近代的至不确定性的严格研究。 为了阐明数学基础,数学逻辑和集合论等领域被发展了出来。 数学逻辑专注于将数学置在一坚固的公理架构上,并研究此一架构的结果。就数学逻辑本身而言,其为哥德尔第二不完备定理所属的领域,而这或许是逻辑中最广为流传的成果-总存在一不能被证明而又为真的定理。 现代逻辑被分成递归论、模型论和证明论,且和理论电脑科学有著密切的关连性,千禧年大奖难题中的P/NP问题就是理论电脑科学中的著名问题。 数量的研究起于数,一开始为熟悉的自然数及整数与被描述在算术内的自然数及整数的算术运算。整数更深的性质于数论中有详细的研究,此一理论包括了如费马最后定理等著名的结果。数论还包括两个被广为探讨的未解问题:孪生质数猜想及哥德巴赫猜想。 当数系更进一步发展时,整数被视为有理数的子集,而有理数则包含于实数中,连续的量即是以实数来表示的。实数则可以被进一步广义化成复数。数的进一步广义化可以持续至包含四元数及八元数。从自然数亦可以推广到超限数,它形式化了计数至无限的这一概念。另一个研究的领域为大小,这个导致了基数和之后对无限的另外一种概念:阿列夫数,它允许无限集合之间的大小可以做有意义的比较。 许多如数及函数的集合等数学物件都有著内含的结构。这些物件的结构性质被探讨于群、环、-{zh-cn:域;zh-tw:体}-等抽象系统中,该些物件事实上也就是这样的系统。此为代数的领域。在此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广义化至向量空间的向量,它于线性代数中被研究。向量的研究结合了数学的三个基本领域:数量、结构及空间。向量分析则将其扩展至第四个基本的领域内,即变化。 创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认为:纯粹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理论。 结构,就是以初始概念和公理出发的演绎系统。 布尔巴基学派认为,有三种基本的抽象结构:代数结构(群,环,域……),序结构(偏序,全序……),拓扑结构(邻域,极限,连通性,维数……)。 空间的研究源自于几何-尤其是欧几里得几何。三角学则结合了空间及数,且包含有著名的勾股定理。现今对空间的研究更推广到了更高维的几何、非欧几里得几何(其在广义相对论中扮演著核心的角色)及拓扑学。数和空间在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和代数几何中都有著很重要的角色。在微分几何中有著纤维丛及流形上的微积分等概念。在代数几何中有著如多项式方程的解集等几何物件的描述,结合了数和空间的概念;亦有著拓扑群的研究,结合了结构与空间。李群被用来研究空间、结构及变化。在其许多分支中,拓扑学可能是二十世纪数学中有著最大进展的领域,并包含有存在已久的庞加莱猜想,以及有争议的四色定理。庞加莱猜想已在2006年确认由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证明,而四色定理已在1976年由凯尼斯·阿佩尔和沃夫冈·哈肯用电脑证明,而从来没有由人力来验证过。 了解及描述变化在自然科学里是一普遍的议题,而微积分更为研究变化的有利工具。函数诞生于此,做为描述一变化的量的核心概念。对于实数及实变函数的严格研究为实分析,而复分析则为复数的等价领域。黎曼猜想-数学最基本的未决问题之一-便是以复分析来描述的。泛函分析注重在函数的(一般为无限维)空间上。泛函分析的众多应用之一为量子力学。许多的问题很自然地会导出一个量与其变化率之间的关系,而这在微分方程中被研究。在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可以被动力系统所描述;混沌理论则是对系统的既不可预测而又是决定的行为作明确的描述。 离散数学是指对理论电脑科学最有用处的数学领域之总称,这包含有可计算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及资讯理论。可计算理论检验电脑的不同理论模型之极限,这包含现知最有力的模型-图灵机。复杂性理论研究可以由电脑做为较易处理的程度;有些问题即使理论是可以以电脑解出来,但却因为会花费太多的时间或空间而使得其解答仍然不为实际上可行的,尽管电脑硬体的快速进步。最后,资讯理论专注在可以储存在特定媒介内的资料总量,且因此有压缩及熵等概念。 作为一相对较新的领域,离散数学有许多基本的未解问题。其中最有名的为P/NP问题-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一般相信此问题的解答是否定的。 应用数学思考将抽象的数学工具运用在解答科学、工商业及其他领域上之现实问题。应用数学中的一重要领域为统计学,它利用机率论为其工具并允许对含有机会成分的现象进行描述、分析与预测。大部份的实验、调查及观察研究需要统计对其资料的分析。(许多的统计学家并不认为他们是数学家,而比较觉得是合作团体的一份子。)数值分析研究有什么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那些人力所限而算不出的数学问题;它亦包含了对计算中舍入误差或其他来源的误差之研究。 数学奖通常和其他科学的奖项分开。数学上最有名的奖为菲尔兹奖,创立于1936年,每四年颁奖一次。它通常被认为是数学的诺贝尔奖。另一个国际上主要的奖项为阿贝尔奖,创立于2003年。两者都颁奖于特定的工作主题,包括数学新领域的创新或已成熟领域中未解决问题的解答。著名的23个问题,称为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于1900年由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所提出。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数学家之间有著极高的名望,且至少有九个问题已经被解答了出来。另一新的七个重要问题,称为千禧年大奖难题,发表于2000年。对其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有著一百万美元的奖金,而当中只有一个问题(黎曼猜想)和希尔伯特的问题重复。
1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8
哲学
哲学 哲学()是研究普遍的、根本的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是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统化的方法,并以理性论证为基础。在日常用语中,其也可被引申为个人或团体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态度。 英语词语()源于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为「爱智慧」,有时也译为「智慧的朋友」,该词由(philos,爱)的派生词(Philein,去爱)和(Sophia,智慧)组合而成。一般认为,古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最先在著作中引入“哲学家”和“哲学”这两个术语。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学家”,“思想家”之谓。在《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形而上学的中文名称取自《易经·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 英国哲学家罗素对哲学的定义是: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称「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虽然哲学源自西方的传统,但许多文明在历史上都存在著一些相似的论题。东亚和南亚的哲学被称之为东方哲学,而北非和中东则因为其和欧洲密切的互动,因此常被视为是西方哲学的一部份。 对哲学的主题亦存在许多看法。一些人认为哲学是对问题本身过程的审查;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实质上存在著哲学必须去回答的哲学命题。 古希腊哲学家透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分别是形而上学、伦理学、认识论(或知识论) 。 有意思的是,现代哲学上蒙现出"不要求精确理由"的哲学论调,如"本质技巧"(认定本质不可知),这种现象将不可知论(世界上终究有人不能理解的存在)的重要性提高了。 哲学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分支,主要包括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逻辑学和美学。 很多人类社群思考过哲学问题并且互相学习建立了各种哲学流派。 东方哲学是通过每个地区的历史时期来组织的。西方哲学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或更多时期,最重要的是古典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 印度哲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吠陀时代已经开始,至公元前6世纪为全盛时期。当时古印度的思想界百花齐放,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耆那教创始人笩駄摩那、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波拘陀·迦旃延、富兰那·迦叶、数论派等。 中国哲学的主要部分起源东周时期,当时以诸子百家广为人知,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还有一些流派例如农家、阴阳家和名家在之后则名声不显。在秦朝焚书坑儒后除了法家、儒家、道家外其他流派都不再活跃。在当代,中国哲学仍然在亚洲文化扮演一定作用,但是学理上仍在争辩中国哲学是否应归为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时期,时间为公元前6世纪[约585]到公元6世纪。它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希腊时期、和后亚里士多德(或希腊化)时期:有时候会把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哲学家们的古典时代晚期加入作为第四个时期。 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西方哲学就从古代神话和诗歌中脱颖而出,逐步开始对宇宙的组成以及本源的思考而开始了独立发展。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们多关注自然界,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以及解释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现象。诸如: 公元前5世纪中期,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等所形成的辩士学派将研究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人类本身。认为“人才是万物之本”。他们都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是非善恶都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而高尔吉亚却认为所有的都是同样的假,这是怀疑论的雏形。 公元前6世纪末,以毕达哥拉斯为主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所主张的哲学与前述的观点既相近又有不同。罗马古代的历史上记载毕达哥拉斯第一个称自己为哲学家,或者说是爱智慧。他认为“一切都是数字”。其意思就是说一切事物的实质和结构都是它们所包含的数字关系所决定的。他称平均、秩序和调和是宇宙的三大基调,并以音乐的调和说明宇宙的调和。他所在的学派将宇宙总结为十种性质相异的组合:有限与无限、奇与偶、少与多、左与右、男与女、静与动、直与曲、光明与黑暗、善与恶、方与圆。至此之后,数学的本质及其地位,一直都是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数学不受观察和实验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而且是通过纯粹的思想加以理解的。 其中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的争论,真实世界与直觉世界的差别,真理与意见的矛盾,导致产生了认识论的问题。 在古典希腊时期西方哲学方法的关键特质被建立:依靠诉诸理性和论证,通过一种批判性的方法来接受或建立观点。这包括苏格拉底被称为苏格拉底反诘法或“反驳论证”方法的辩证法,他主要用其来检验例如善良和公平正义的关键道德概念。这种方法将一个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疑问,在对疑问的回答中逐步提取想要找到的答案,其极大影响可以从现在使用的科学方法中看出,在科学方法中假说是第一个阶段。 苏格拉底没有直接教过人,但之后的柏拉图深受其影响。而其整个哲学思想来源于两大理论:其一,永远不要做坏事;其二,一个内心真正善良且正义的人绝不会做相反之事。他认为真理有其客观性,试图推翻智者们以个人主观感觉为真理的思想。然后提出德的概念,以作为人生行事的方向。对于道德是什么的问题,苏格拉底的回复为“知识即道德。”对于知识是何物的问题,他回答说知识是透过理性而得的概念。苏格拉底开创了认识论和伦理学,如此奠定了他的哲学地位。 古典希腊时期的的哲学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影响力最大,特别是柏拉图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创始人。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黑德评价柏拉图:“欧洲哲学传统最被普遍公认的特点,就是它包含了一系列对柏拉图的注脚。我的意思不是怀疑学者们系统体系的思想是提取自柏拉图的著作。我暗示的是那些他们散落的一般思想的财富。”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人们依旧在试著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著人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对柏拉图产生了显著地影响,并通过柏拉图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为最早的古典希腊哲学家批判地引用了其它的一些”智者“,当时这些人在希腊被称为“辩士”并在毕达哥拉斯之前相当普遍。从他们的批判看来,在他们的古典时代一个在更高尚地、纯粹地”爱智慧”(真的哲学家)与那些更早更普遍的旅行教师——经常也通过自己的技艺来赚钱——之间的分水岭之后被建立。 亚里士多德死后,整个哲学界陷入了独立时期,称为时期。因为整个社会和政治陷入混乱。这段时期产生了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以及怀疑主义派、新柏拉图派和。这些学派的共同特点是伦理化。斯多葛学派主要是顺应自然和自制。伊壁鸠鲁学派则是把快乐作为生活的本质和善的标准。而新柏拉图派和新毕达哥拉斯派都是带有宗教主义的哲学,并逐渐产生融化基督教和希腊哲学于一体的理论,即为后来的基督教哲学。 直到公元529年,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尼命令关闭雅典的柏拉图学院。称一些余下的学院成员逃入了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 印度哲学是指起源于印度次大陆的哲学思想,包括、、等,这些印度哲学具有一些共同且复杂的起源,都有有关佛法及业的主题,而且都希望达到个人的解放。这些哲学约在西元前一世纪到西元几世纪的时间成形。 中世纪哲学指的是西欧和中东在中世纪的哲学体系,其时间范围没有定论,大致上是从基督化的罗马帝国时期至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哲学被部分定义为对古典希腊和希腊化哲学的再发现和进一步发展,另一部分是需要解决神学问题并把亚伯拉罕诸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条同世俗知识一同整合并推广。 文艺复兴人文学者们排斥中世纪时期,把它当作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代与古典文化“复兴”之间的一个“过渡”的野蛮时期。然而在中世纪这将近一千年中哲学在欧洲仍取得了长足地发展。认为"在强度、复杂度还有成就上,可以确信地说哲学在十三世纪的兴盛能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黄金时期媲美。" 这个时代讨论的问题有信仰和理智的关系,神的存在与统一,神学话题和形而上学,关于知识、宇宙和个人的问题。 中世纪的哲学家包括基督教学者希波的奥古斯丁、波爱修斯、安瑟伦、、皮埃尔·阿伯拉尔、罗吉尔·培根、圣文德、托马斯·阿奎那、邓斯·司各脱、奥卡姆的威廉和让·布里丹等;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和;还有穆斯林哲学家肯迪、法拉比、海什木、伊本·西那、安萨里、伊本·巴哲、、伊本·赫勒敦和伊本·鲁世德等。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传统一直到17世纪仍在活跃,例如和等人物。其中托马斯主义之父阿奎那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天主教欧洲,他特别强调理性和论证,是最先开始使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和知识论的著作的新译本的学者之一。他的工作明显远离了统治大部分早期经院哲学的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的思想。 从文艺复兴开始,人们的思想开始从清净的僧院走出,来到喧嚣的尘世。从而发展自然,也发展人类自身。从而形成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思潮。 "文艺复兴"是对中世纪到近代之间过渡时期的通称,那时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帮助把哲学界的兴趣从对逻辑学、形而上学和神学领域的钻研转移到包括道德、语言学和神秘主义的更加广泛的研究。对经典和人文艺术例如历史学和文学的研究在基督教世界学术界中享有前所未有的兴趣,这个趋势被称为人文主义,它受到柏拉图主义、希腊怀疑主义和罗马斯多葛主义的影响。人文主义者的哲学兴趣跟随彼特拉克转移到造物主与其美德上,替代了中世纪时对形而上学和逻辑学的兴趣。 那时对古典哲学的研究出现了两种新方式。一方面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因为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化。阿威罗伊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和更正统的天主教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譬如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和托马斯·阿奎那之间的分歧最终在文艺复兴发展出一种“人文亚里斯多德哲学”,譬如和的思想。另一方面,在一些之前不为西欧所熟知的作品的重发现的帮助下,对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的研究作为另一个选择变得普遍起来。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柏拉图主义者包括库萨的尼古拉,还有之后的马尔西利奥·费奇诺和若望·皮科·德拉·米兰多拉。 文艺复兴也重新产生了对反亚里士多德的把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的、活生生的整体而不取决于神学的理论的兴趣,例如在库萨的尼古拉、尼古拉·哥白尼、焦尔达诺·布鲁诺、还有托马索·康帕内拉的著作中。在自然哲学中这样的运动与对神秘主义、魔法、赫尔墨斯主义还有占星学等兴趣重燃相契合,它们被认为隐藏着收获知识和掌控自然方法的大门。 这些新的哲学运动伴随着欧洲宗教和政治的剧变同时出现:宗教改革和封建制的衰落。虽然参与宗教改革的神学家们对哲学没有直接的兴趣,他们打破了神学和知识权威的传统基础。同时还伴随着信仰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复兴,体现在伊拉斯谟,蒙泰涅和等思想家身上。同时,民族国家政治上逐步的中央集权的过程得到了世俗政治哲学的响应,如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常被描述为第一个现代政治思想家,或者是现代政治思想形成的关键点)、托马斯·莫尔、伊拉斯谟、尤斯图斯·利普修斯、让·博丹和胡果·格老秀斯等的著作。 先秦诸子之后的两汉经学、魏晋玄学等都是中国哲学的一部份,自唐朝起佛教也开始对哲学产生重要影响;不过中世纪中国哲学最主要的部分是宋明理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反对汉代后开始影响儒学的道教和佛教中的迷信和神秘的元素,是一股倡导更加理性和世俗化儒学的哲学运动。尽管理学遭到道教和佛教徒的批评,理学仍借鉴了它们两个的部分术语和概念。然而和佛教和道教把形而上学看作心灵发展、宗教启示的催化剂并且是不朽的不同,宋明理学把形而上学当作建立一个理性的伦理体系的指导。宋明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韩愈和李翱被视为宋代理学的先驱。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以道教形而上学理论为框架建立了他的伦理哲学体系,他被看作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 在东亚的其他地方,日本哲学形成于本土的神道信仰和佛教、儒家以及另一些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学派混合发展。与日本类似,在中巫教的情绪化内容被混合到了从中国传入的理学当中。 主条目:近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上的近代早期一般指17世纪和18世纪,其中18世纪常被称为启蒙时代。现代哲学不同于其前身,它和传统权威例如教会、学院、亚里士多德的关系更加独立,出现了对知识基础和形而上学体系建设的新兴趣;和摆脱了自然哲学的近代物理学的出现。从17世纪开始,近代哲学就以认识论为研究重点。由于经验论(经验主义)与唯理论(理性主义)的争论,使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作为认识论的首要问题突显出来。 当时其他的哲学焦点包括精神的天性和其与身体的关系,新的自然科学对诸如自由意志和神的传统上属于神学的话题的影响,和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世俗基础 。这种潮流最早被鲜明地体现在弗兰西斯·培根的被称为用来扩展知识的新的、经验主义的程序,并很快在笛卡儿的机械主义物理学和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中建立了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形式。培根运用归纳法,第一个提出思维的主体“人”应该主动干涉自然来为人服务。 近现代政治哲学的鼻祖托马斯·霍布斯最早将这套方法论系统得应用在政治哲学上,包括"社会契约"的近代理论。早期近代哲学的学术经典一般包括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同时其的其他思想家也对哲学做出了贡献,例如伽利略、皮埃尔·伽桑狄、布莱兹·帕斯卡、马勒伯朗士、艾萨克·牛顿、、孟德斯鸠、、托马斯·里德、让·勒朗·达朗贝尔和亚当·斯密,而让-雅克·卢梭是反启蒙运动的开创性人物。早期近代哲学的大致结束通常被确定为伊曼努尔·康德的试图限定形而上学范围、证明科学知识并用道德和自由来调和两者的体系。 理性主义者中勒内·笛卡儿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数学关系组成的单一体系,他企图将物理学转化为数学。他在其著作中,对整个经院哲学以及在他那个时代流行的教育与哲学体系加以讽刺。其认为“我思故我在”是认识论的无可怀疑之出发点。笛卡尔是割裂精神和物质的二元论者,为了厘清二者关系,他坚定认为在上帝那里,精神和物质是统一的。其理论被称为笛卡尔主义 。斯宾诺莎是笛卡尔之后,又一位著名的唯理论者。他的认识论、几何学和机械观都来自于笛卡尔。但他不认同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不过是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 。莱布尼茨作为唯理论者坚定地维护笛卡尔的学说并反驳约翰·洛克的理论。与笛卡尔不同的是,他认为万物的实体是“单子”,且互相没有关系,而是由于“前定和谐”才共存一体,即存在于神之中。“前定和谐”调和了笛卡尔之二元论和斯宾诺莎之实体双重性。 洛克发展了经验论,他不认同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他强调人们从感觉中抽象出普遍的概念,认为感觉中的个别东西才是第一位的。不过他基本认同笛卡尔的二元论。贝克莱发展了洛克的哲学理论,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除了感知的主题和被感知的知觉之外,什么也没有。他非常不赞同物质的抽象概念,认为其既无客观实在,也不能存在于人心。大卫·休谟的理论比贝克莱的更进一步,他不仅仅认为物质实体不存在,更认为精神实体不存在。只承认知觉的存在。他还以自己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认为不存在统一性和普遍性的东西,认定多样性和个别性才是最高原理。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也包含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在18世纪时,法国的拉美特利公开宣布唯物主义是唯一的,而百科全书的主编德尼·狄德罗也拒绝承认神的存在。 另外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其他百科全书派的学者都有涉及政治和伦理领域。他们都认为机械主义才是最终形式——物质是唯一的且处于永恒运动的,精神只是人脑的属性。因此他们认为无机物与有机物不可逾越,人的思维是人感官的结果。不过他们仍然是经验主义者,在因果性上,他们认为只有必然性才是唯一的,这就成为唯心主义的观念。 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直到19世纪初,哲学便进入了近代哲学的总结时期,这就是德国古典哲学时期。有两条线索标志着转折的到来: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更加明确;二、产生了系统辩证法。其代表人物有I.康德、J.G.费希特、F.W.谢林、G.W.F.黑格尔等。 康德给哲学带来了三个标志性的创造: 他受到休谟的诸多影响,并为西方哲学带来一次革命。他认为哲学的研究核心就是规定理性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 康德同意休谟的理论并认为,存在一些原则,使得心灵对经验和认识加以组织,而证据皆可以在数学中找到。即是,包含在命题里的要比包含在原是概念的定义要多得多。他使用称之为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来展现经验的某些范畴和形式都必然地被预先存在于人们一切言谈之中。 凭借着他的三部“批判性”的著作,为先验方法作出相应的结构: 他还为道德哲学奠定了新基础,且他赋予了自由概念的新意义。因为其影响在现代依旧尚存,其理论被人们称为康德主义。 费希特本来承认斯宾诺莎的机械的因果决定论,但后来受到康德的影响,开始认为因果决定论只是表面,其实质为自我不是必然性的奴仆而是独立自由的主体。就此,他建立了主观的思维与客观的存在之统一说。 谢林是从费希特理论出发的,但深受斯宾诺莎和文学上浪漫主义的影响,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即他认为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维,客体和主体,表面相反,实则统一,是同一个“绝对”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个“绝对”即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他认为艺术才是最直观的理性。 黑格尔及其理论的出现将西方哲学的推上一个新高度,他创立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他的理论和学说对近现代哲学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并被称为黑格尔主义。 从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发展而成的多种哲学运动。其重点就是以历史和逻辑为主,历史方面,它从不同角度理解“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逻辑方面,它有发现其中所说的“真理即整体”。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重点是放弃分裂,达到统一。他把以前的时代说成是思维与存在、理想与现实分裂,自由与必然,个人与社会、无限与有限、统一性与多样性分裂之时代。 他从康德的“心灵的合理性以及在经验中的积极作用”的概念出发,但反对康德的“超越经验世界和‘物自身’的世界”,并认为心灵和世界一样具有相同基础理性结构。他所认为的普遍性不是脱离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内之普遍,即为具体普遍;他所认为的统一也非脱离矛盾、对立的抽象统一,而是包含它们在内的统一,即为对立统一。上述综合在一起即是他的理论:最真实的无所不包的整体即是“绝对精神”,又是对立的统一。 他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绝对精神”,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从逻辑、自然到精神,即是从思维到存在,再到两者统一的过程,从而完成他的统一论。 就此,社会和历史的现象,便被赋予一种在哲学史上还是崭新的显赫地位。他还将伦理学划归到这个领域,从而在伦理学理论和对思想的理解中提出重要的路线。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哲学就进入现代哲学阶段。因为在19世纪中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几近完成。 现代哲学,特别是19世纪中后期的哲学流派,有叔本华的意志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然而此时的哲学与后来的存在主义、现象学等在当代一般归为「欧陆哲学」,与二十世纪以后著重严谨逻辑与语词分析所发展出的「分析哲学」成为风格迥异的两大西方哲学典范。 20世纪的西方哲学上主流有两条: 现代哲学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潮流。 历程哲学: 主流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革新的黑格尔主义: 结构主义: 分析哲学: 实证主义: 新康德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语言哲学: 现象学: 唯物论: 新托马斯主义: 科学哲学: 意志主义: 实用主义: 存在主义: 解释学: 唯心主义的各种变体在18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哲学界相当流行。康德主张的先验唯心主义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是有界限的,因为在客观判断条件下很多事情是办不到的。他在1781年发行的作品《纯粹理性批判》试图调和18世纪两大主要的哲学派别: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并且建立一个研究形而上学的新基础。 德国唯心主义最著名的作品是黑格尔于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黑格尔承认自己的理念不是新的,不过他的目标是完成之前的哲学家们的不完整的体系。黑格尔认为哲学的重点是放弃分裂,达到统一。他把以前的时代说成是思维与存在、理想与现实分裂,自由与必然、个人与社会、无限与有限、统一性与多样性分裂之时代。他从康德的“心灵的合理性以及在经验中的积极作用”的概念出发,但反对康德的“超越经验世界和‘物自身’的世界”,并认为心灵和世界一样具有相同基础理性结构。他所认为的普遍性不是脱离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内之普遍,即为具体普遍;他所认为的统一也非脱离矛盾、对立的抽象统一,而是包含它们在内的统一,即为对立统一。上述综合在一起即是他的理论:最真实的无所不包的整体即是“绝对精神”,又是对立的统一。黑格尔认为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来达到这个“绝对精神”,从逻辑、自然到精神,即是从思维到存在,再到两者统一的过程,从而完成他的统一论。他还将伦理学划归到这个领域,从而在伦理学理论和对思想的理解中提出重要的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其认为实践是检验哲学之真理性的最终标准,哲学应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主要思想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主要由恩格斯创立,20世纪20年代在苏联形成完整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体系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下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宣称自己的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认为哲学可以成为科学的一部分。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还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另外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也指各种不同的共产主义运动,如由列宁所创立而被斯大林修改的苏联马克思主义,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俄国革命以及后来建立的各种共产党之教义。它的旁系包括反斯大林的托洛茨基及其追随者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等。 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用主义也试图在理性主义及经验主义找出一条中间道路来,是「经验主义思想方法与人类的比较具有宗教性需要的适当的调和者。」 现象学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1900年提出的理论,强调对直接直观和经验感知的区分,认为哲学(或至少是现象学)的主要任务是厘清二者之间的关联,并且在直观中获得对本质的认识。现象学是对经验结构与意识结构的哲学性研究。作为一个哲学运动,现象学于二十世纪早期由埃德蒙德·胡塞尔创立,之后被他在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中的一派追随者发展壮大。在此之后现象学传播到法国、美国以及其他地区,并远超出了胡塞尔早期著作的语境。 其他主要哲学家包括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 以及列维纳斯(Emmanuel Lévinas)。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该术语被用在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的一些哲学家的工作上,尽管他们的学说相差巨大,但他们都相信哲学思考开始于人类主体——而不仅仅是思维主体,而且包括行为、感知、人类个体。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在存在主义中,个体的出发点的特征是被称为“存在的态度”,或一种面对显然是一个无意义的或荒谬的世界的迷失和混乱的感觉。很多存在主义者还认为传统的体系和哲学学术无论是内容和风格都过于抽象并远离人类经验。 19世纪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和尼采被看作存在主义的先驱,尽管他们没有使用这个术语。然而他们的影响延伸出了存在主义思想。克尔凯郭尔著作主要针对的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其忽视或排除了人类的内在主观生命。相反克尔凯郭尔认为"真理是主观的",主张对一个现实的人类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处理个人与存在内在关系的问题。克尔凯郭尔作为一个基督徒相信宗教信仰的真相是一个主观问题,而且人应该用热情去深思这个问题。
2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1
文学
文学 文学(),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任何单一的书面作品。 更严格地说,文学写作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被认为具有艺术或智力价值的任何单一作品,通常是由于以不同于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语言。 它的拉丁词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于"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来指代所有的书面记录,尽管当代定义将术语扩展到包括口头或唱歌的文本(口头文学)。文学可以根据是虚构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是韵文还是散文进行分类;可以根据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主要形式进一步区分;作品往往根据历史时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学特征或期望(艺术类型)进行分类。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现实的艺术,包括韵文、散文、剧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这个概念随著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了意义:现在它可以扩大到非书面的口头艺术形式,可以与语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难就其起源达成一致。 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书面作品的分布和扩散成为可能,最终导致了网络文学。 文学并不一定是客观的,一名成功的文学家能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展现自己对于文学的主观看法,抒发自己的情绪和感触,但借由尝试建立一个「客观的标准」,有时对能帮助作家了解「读者的感受」以求将内心之情感与艺术表现完整的体现在读者心中。 有时也能藉作家主观想法带给社会不同面相去省思现况,例如女性文学的兴起。 文学的历史和文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若将文学定义为用文字记录的作品,最早的古代文学作品一般认为是古埃及文学及。古埃及文学中主要的文类(赞美诗、祈祷文及故事)几乎都是以诗的方式写成的,不过虽然可以清楚看出有使用诗歌技巧(poetic devices),但诗歌的韵律不明。最早已知的文学作品是公元前2700年一篇由苏美人创作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当中描述英雄主义、友谊、损失及追逐永生。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著不同特色的文学。古代的文学中有许多有关世界起源及习俗起源内容,也有一些其中有道德及灵性意涵的神话。铁器时代的荷马史诗及以较晚一些的有较多有关作者的资讯,而许多的神话则是用口头传播的方式流传下来。 各种文学都可以视为是文字的纪录,文学本身可能是写实或是虚构,但都可以描绘出一些事实,例如主角的动作及言语、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文字后的含义等。这些情节不只是娱乐性的,其中也包括了经济、心理、科学、宗教、政治、文化及社学的相关资讯。在学习历史时,研究及分析当时的文学也是重要的一部份。研究过去的文学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时,其社会和社会规范的演变,甚至于也可助于了解现今的文学,因为其中常常引用古希腊神话、宗教典藉及相关文献的资料。人们不止可以从各主题相关的文学中看到该主题随著历史的演进(例如从经济史的书或介绍科学及演化的书),甚至连科幻小说中都可看到类似的内容。作者常常在其作品中加入一些历史的内容,例如拜伦勋爵在《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Canto I》中借由主角Childe Harold提到西班牙文及法文,也提到作者的一些想法。借由文学人们可以继续的发现有关历史的新资讯,这个从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和文学相关的子领域可以看出。当人们将资讯用文字的方式纪录下来,就比较容易从这一代流传到下一代,留下来的资讯会越来越多。从这些资料,人们可以研究文学、提升想法、扩展知识、也可以开始像医学或是贸易等专业领域的研究。而随著现代人们学习内容的增加及拓展,文学也会有一些不同,成为以后人们研究的基础。 许多古文明都有其对哲学或是相关观点的文学,像是古中国、古印度、波斯时及希腊罗马古典时代的作品。许多古代的作品,就算是叙事的形式,都还是有道德或是教诲上的目的,像梵语的《五卷书》或是奥维德的《变形记》,后来戏剧及讽刺作品的受众也变多,因此也开始有类似性质的文学创作。抒情诗常常是贵族圈的特性产物,特别在东亚,许多歌曲被贵族收集,成为诗歌。 浪漫主义的异常特质在中世纪绽放。同时,理性时代造就了民族主义史诗与哲学短文。浪漫主义强调通俗的文学及情感的投入,慢慢被寻求真实的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所取代。到了20世纪,象征主义抬头,探索角色的描述和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文学与史学和神话并无明显的界限,最早的文学是对历史和神话的记录。但纯粹的文学早在周时就已出现,例如《诗经》。中国古代的文学主要著重在哲学、史学史、军事学、农业及韵文。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及雕版印刷,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中国的许多哲学思想是起源自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道家、墨家及法家,而军事学书籍(如孙子兵法)也是在春秋战国时开始出现。中国历史文学则从尚书、春秋、战国策、史记等一直延续下来,而且有很详细的资料记录。 中国的文学成就最大的是诗歌,从《离骚》到唐代律诗,诗歌一直对中国文坛有着巨大的影响。后来诗、词、曲、小说等文学形式分别在唐、宋、元、明清达到高峰。民国时期由胡适和陈独秀推动的新文学运动,认为作品不应只讲求形式,应注重内容的充实、表达及情感,也推动白话文学。民国时期,武侠小说风靡海内外,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文化大革命后,出现相关的反思文学及伤痕文学,也有一批白话文诗人进行大量创作,也取代古诗成为当时最欢迎的诗歌作品。后来网路文学兴起,成为受欢迎的商业作品。 中华民国在撤退台湾后,在50及60年代出现了以四大抗战小说为代表的战斗文艺小说,都是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后来又有反共文学的出现,而60年代开始,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小说也开始行。70年代起逐渐开始有对于台湾社会研究的新现代文学,以及强调乡土的乡土写实文学,1990年后也开始了网路文学的兴起。 中国古典文学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韵文和散文,中国的抒情诗和文言文最早而比较发达。 文学一般分为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 剧本是另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剧本可以用于舞台的表演,也可以阅读。像元曲、京剧、昆剧都属于这个部份。西方的戏剧许多都伴随著音乐和舞蹈,例如歌剧及音乐剧,古希腊戏剧是目前已知最早期的西方戏剧,有悲剧、喜剧、悲喜剧等。 有许多的文学奖,颁发给优秀的作家,表扬其文学的成就。因为文学的范围很广,许多文学奖项会依风格、文学类型、语言、国籍及其他特性(例如新进作家或是等)再做分类。 诺贝尔文学奖是依诺贝尔在1895年的遗嘱所成立的奖项,是诺贝尔奖中的一项,一般是因为作者的整体作品而获奖,而非著重特定的作品。其他不分国籍的奖项有: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布克国际奖及卡夫卡奖。 是文学创作者应用在文学中,制造特别效果的方式。文学技巧的范围很广,包括作品是否要用第一人称或是其他人称、用传统的线性叙事或是、或是文类选择都包括在内。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一些熟悉的结构及架构,例如传统犯罪小说,不过有些作者会特别选择一些文学技巧来让读者有意外的感受。 文学技巧的使用也可能会产生新的文类,就像塞缪尔·理查森写的早期现代小说《》一様。《Pamela》是用许多的信件组成,称为「书信体技巧」(epistolary technique)。因此《Pamela》让大家再次注意到,一个以往曾出现,但没有这么受注意的文类。 文学技巧和文学手段(literary device)不同,有点类似军事战略和军事战术之间的关系。文学手段是在叙述中用的特殊结构,像是隐喻、明喻、省略、叙事及托寓等,甚至单纯的谐音都可以作为文学手段。也可以视为是文学手段,例如意识流叙事。 文学批评是指文学批评者对其他人作品的评论和评估,有时也会用来改进及提升文学作品。也可以对作者带来类似的作用。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文学批评,背后会有其理论基础,不同种类的文学批评可以评论文学作品的各个部份或是各个层面。
2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2
历史
历史 历史(现代汉语词汇,古典文言文称之为史),指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世界历史、中国历史等等。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之对象;一般说来,关于历史的记述和阐释,也称为历史。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来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是一人执“中”之象。近人金静庵说:“保藏之档案谓之中,持中之人谓之史。一指书言,一指人言。”,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研究史的学问,称史学。 “历史”一词出现较晚,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首次提到历史二字。《南齐书》中也提到这个名词,是历代史书之意。明代嘉靖年间李廷机与叶向高编辑《历史大方通鉴》,是中国第一本以历史二字为名的书,袁了凡为此书写的〈历史纲鉴补引〉,解释历史是指诸史,也就是历代史书之意。 1895年,礼部侍郎于式枚在奏章中,提到历史这个名词,将它作为历史事件之意。1896年,皮锡瑞《经学历史》出版,其中的历史二字,也明确将它定位为历史事件之意。因此,在1890年代前后,历史这个名词在中国开始被明确当作历史事件来使用。 明治维新后,日本学者为翻译,译为历史二字,使其成为对应词。1870年代成为流行用语。 1902年,光绪皇帝接受吏部尚书张百熙建议,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其中寻常小学课目中,有史学、舆地二项。张百熙派吴汝纶赴日本考察教育后,1903年,负责教育改革的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向皇帝建议重订学堂章程。在重订章程后,寻常小学依日本语改称初等小学,而史学、舆地二科,则改称历史、地理。之后,历史这个名词在中国流行。 在欧美,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知识”,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以此为名。 对于历史的含义和性质,有很多种不同的诠释,以下列举其中一些。 历史并不是归类于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中,而是其间的桥梁,合并了两大领域的研究方法。一般来说,史学家通过研究各种书面文字但并不局限于此,努力并尝试解答和历史有关的问题。历史知识的原始资料分为三种:文字记载的、口头流传的、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通常历史学家会综合三种方法进行研究,而文字记载经常被作为强调的重点,因为它普遍纪录了发展的时间。这种强调引申出了一个新领域,史前史,也可称为史前学,研究的是没有书面纪录的那一个时期。由于世界各地文字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历史的主要区别是根据具体的论题而决定。学者们为了易于研究,根据过去人类的范围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划分过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类,按文化习俗分类,按不同主题分类。这三种分类经常会有重叠,比如“阿根廷的劳工运动的演变,1930-1945”。 尽管历史研究倾向于一些专门的地点、时间和主题,历史学家也同时会关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内容。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历史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通的词语,就是研究过去人类的所有事情,甚至于现在更兴起了一门所谓的广义历史。过去研究历史都是为了应用或者理论的目的,而现在还多了一条:那就是对人类过往的好奇。 以历史为认识对象所形成的一门学问,叫史学或历史学,也可以用“历史”一词代表。历史学的本质其实是把实际发生的事件转换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历史的过程和方法。关于历史学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讨,在西方属于历史哲学的范畴,历史哲学的出现和发展,意味着历史学从单纯的历史纪录发展成为对历史的解释和对历史规律的探求阶段。一开始,历史哲学仅仅关心如何改进历史研究的方法,但认为被研究和记录的历史就是真实的历史。在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过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学家开始重新定义历史学。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认为往事只有在当代人生活中发挥作用才成为历史,否则是“死的历史”,即编年史。因此,同样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会被不断的改写。英国哲学家柯林武德又进一步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即历史是历史学家思想的反映,不仅因时代而异,也因人而异。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历史事件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则是历史学家主观对客观的历史事件的认识。由于人主观的局限性,对客观的历史事件的认识是有限的,主观的认识不能完全符合客观的历史,因此只有不断改进逐渐逼近,这一过程同自然科学的过程一致。这种历史学称为“历史科学”。 世界历史是世界各地人类过去经验的总和,而且这些经验主要是透过文字的方式保存下来。相对而言,史前是指一地区已有人类产生,但还没有出现文字的时代。借由研究当时的绘画、素描、雕刻或其他工件,可以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形下得到一些当时的资讯。自从二十世纪起,研究者开始重视史前的研究,以免历史研究隐性的排除一些特定的文明,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在西方的历史学家不成比例的专注在西方世界的研究。1961年时,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认为: 此定义下的历史,也包括一些当时没有文字记录,但对历史有强烈兴趣的民族,像在和欧洲人接触之前的澳大利亚原住民及纽西兰的毛利人,虽没有文字记录,但用口传历史的方式将历史传给下一代。 中国是世界上书载历史的传承最完备的国家,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精确详细。中国历史自传说中的黄帝以来已经有4千多年,而自西周共和时代(前841年)以来历史记录精确到年,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以来则精确到月日。中国的历史记录也被称为史或史书,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不同体裁。与西方文明中的历史学不占据主流地位相反,中国将史列为四种基本学科分类“经、史、子、集”之一(清纪晓岚等,《四库全书》)。魁奈说:“历史学是中国人一直以其无与匹伦的热情予以研习的一门学问。没有什么国家如此审慎地撰写自己的编年史,也没有什么国家这样悉心地保存自己的历史典籍。” 原始社会中人类没有文字,只能通过诸如结绳记事和口传等方法作记录,一些历史的痕迹通过“传说”保存了下来,例如中国上古传说“黄帝战蚩尤”、“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国家出现后,则开始有掌管祭祀的“巫”,他们同时兼任记录时事、起草公文和掌管文书等相关职能,可以说是最早的史官。之后随着国家职能的不断演进与发展,出现了职能独立的史官,专门记录历史事件,掌管典籍。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史书《尚书》,内容是历代政治文件汇编,并无特定的历史记录体裁。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起,中国有了按年记载的编年史,从此有了连续不断的历史纪录,而且差不多每年都有史可查。这在世界各国范围内也是极其罕见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学家如孔子(编订《春秋》)和左丘明(著《左传》)等重视人类社会活动,从而使历史基本摆脱了神学和宗教的影响。 西汉时司马迁撰写了《史记》,创建了纪传体的历史记录体裁,《史记》的规模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是空前的。之后东汉班固著《汉书》,延续发展了《史记》的体例,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两部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古典史学的基础,后来的历史学家沿用《史记》和《汉书》的体裁,将各个朝代的历史汇编成书,组成了“二十四史”。除断代史之外,唐宋期间中国还出现了通史,如唐末杜佑的《通典》,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其中《资治通鉴》是叙事长达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编年体通史,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奇葩。 西方的历史学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在《历史》(又名《希波战争史》)一书中记录了希腊与波斯之间的希波战争,历史从此自神话和文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希罗多德也因此被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称为“史学之父”。但希罗多德的记录中真实事件与虚构事件混杂,并不是纯粹的历史。20多年后古希腊人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治学态度严谨,历史记载翔实,才是西方第一部“信史”。前2世纪,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在《通史》(又名《罗马史》)中记录了前218年至前146年73年间罗马帝国周围地中海沿岸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是第一部“世界”通史。 历史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考虑人类历史的最终意义。更进一步的,它考虑人类历史的可能的目的论的结局。换句话说,它追问人类历史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一个设计,目的,指导原则或是定局。 史学方法由历史学家在使用第一手资料和其他证据来研究并书写历史时所遵循的技巧和原则。
2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5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有时缩写为)是系统性研究信息与计算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如何与应用的实用技术的学科。 它通常被形容为对那些创造、描述以及转换信息的算法处理的系统研究。计算机科学包含很多分支领域;有些强调特定结果的计算,比如计算机图形学;而有些是探讨计算问题的性质,比如计算复杂性理论;还有一些领域专注于怎样实现计算,比如程式语言理论是研究描述计算的方法,而程式设计是应用特定的程式语言解决特定的计算问题,人机交互则是专注于怎样使计算机和计算变得有用、好用,以及随时随地为人所用。 有时公众会误以为计算机科学就是解决计算机问题的事业(比如信息技术),或者只是与使用计算机的经验有关,如玩游戏、上网或者文字处理。其实计算机科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去理解实现类似游戏、浏览器这些软件的程序的性质,更要通过现有的知识创造新的程序或者改进已有的程序。 尽管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的名字里包含计算机这几个字,但实际上计算机科学相当数量的领域都不涉及计算机本身的研究。因此,一些新的名字被提议出来。某些重点大学的院系倾向于术语"计算科学"(computing science),以精确强调两者之间的不同。丹麦科学家Peter Naur建议使用术语"datalogy",以反映这一事实,即科学学科是围绕着数据和数据处理,而不一定要涉及计算机。第一个使用这个术语的科学机构是哥本哈根大学Datalogy学院,该学院成立于1969年,Peter Naur便是第一任教授。这个术语主要被用于北欧国家。同时,在计算技术发展初期,《ACM通讯》建议了一些针对计算领域从业人员的术语:turingineer,turologist,flow-charts-man,applied meta-mathematician及applied epistemologist。 三个月后在同样的期刊上,"comptologist"被提出,第二年又变成了"hypologist"。 术语"computics"也曾经被提议过。在欧洲大陆,起源于信息(information)和数学或者自动(automatic)的名字比起源于计算机或者计算(computation)更常见,如informatique(法语),Informatik(德语),informatika(斯拉夫语族)。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Edsger Dijkstra曾经指出:“计算机科学并不只是关于计算机,就像天文学并不只是关于望远镜一样。”("Computer science is no more about computers than astronomy is about telescopes.")设计、部署计算机和计算机系统通常被认为是非计算机科学学科的领域。例如,研究计算机硬件被看作是计算机工程的一部分,而对于商业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和部署被称为信息技术或者信息系统。然而,现如今也越来越多地融合了各类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思想。计算机科学研究也经常与其它学科交叉,比如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和经济学。 计算机科学被认为比其它科学学科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切,一些观察者说计算就是一门数学科学。 早期计算机科学受数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很大,如Kurt Gödel和Alan Turing,这两个领域在某些学科,例如数理逻辑、范畴论、域理论和代数,也不断有有益的思想交流。 早期计算机科学建立的基础得追溯到最近电子计算机的发明。那些计算固定数值任务的机器,比如算盘,自古希腊时期即已存在。Wilhelm Schickard在1623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计算器,但没有完成它的建造。布莱兹·帕斯卡在1642年设计并且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工作的机械计算器Pascaline。埃达·洛夫莱斯协助查尔斯·巴贝奇在维多利亚时代设计了差分机。1900年左右,打孔机问世。然而以上这些机器都局限在只能完成单个任务,或者充其量是所有可能任务的子集。 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更新更强大的计算机器被发明,术语“计算机”开始用于指代那些机器而不是它们的祖先。计算机的概念变得更加清晰,它不仅仅用于数学运算,总的来说计算机科学的领域也扩展到了对于计算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早期,计算机科学开始被确立为不同种类的学术学科。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科学学位点由普渡大学在1962年设立。随着实用计算机的出现,很多计算的应用都以它们自己的方式逐渐转变成了研究的不同领域。 虽然最初很多人并不相信计算机可能成为科学研究的领域,但是随后的50年里也逐渐被学术界认可。IBM公司是那段时期计算机科学革命的参与者之一。在那段探索时期,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的缩写)发布的IBM 704以及之后的IBM 709计算机被广泛使用。“不过,使用IBM电脑工作仍然是一件很沮丧的事情。如果你弄错了一条指令中的一个字母,程序将会崩溃,而你也得从头再来。”20世纪50年代后期,计算机科学学科还在发展阶段,这种问题在当时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可用性和有效性上都有显著提升。现代社会见证了计算机从仅仅由专业人士使用到被广大用户接受的重大转变。最初,计算机非常昂贵,要有效利用它们,某种程度上必须得由专业的计算机操作员来完成。然而,随着计算机变得普及和低廉,已经几乎不需要专人的协助,虽然某些时候援助依旧存在。 虽然计算机科学被认定为正式学术学科的历史很短暂,但仍对科学和社会作出了很多基础贡献。包括: 提出计算机科学可以分成三个领域:数学、工程学、科学。Amnon H. Eden提议了三种范式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的各个领域: 作为一个学科,计算机科学涵盖了从算法的理论研究和计算的极限,到如何通过硬件和软件实现计算系统。 CSAB(以前被叫做"Computing Sciences Accreditation Board"),由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和(IEEE-CS)的代表组成,确立了计算机科学学科的4个主要领域:"计算理论","算法与数据结构","编程方法与编程语言",以及"计算机组成与架构"。CSAB还确立了其它一些重要领域,如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据库系统,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学,操作系统,以及数值和符号计算。 广义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包括经典的计算理论和其它专注于更抽象、逻辑与数学方面的计算。 算法指定义良好的计算过程,它取一个或一组值作为输入,经过一系列定义好的计算过程,得到一个或一组输出。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许多其他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算法主要包括数据结构、计算几何、图论等。除此之外,算法还包括许多杂项,如模式匹配、部分数论等。 按照Peter J. Denning的说法,计算机科学的最根本问题是“什么能够被有效地自动化?”计算理论的研究就是专注于回答这个根本问题,关于什么能够被计算,去实施这些计算又需要用到多少资源。为了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递归论检验在多种理论计算模型中哪个计算问题是可解的。而计算复杂性理论则被用于回答第二个问题,研究解决一个不同目的的计算问题的时间与空间消耗。 著名的“P=NP?”问题,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是计算理论的一个。 信息论与信息量化相关,由克劳德·香农创建,用于寻找信号处理操作的根本极限,比如压缩数据和可靠的数据存储与通讯。编码理论是对编码以及它们适用的特定应用性质的研究。编码(code)被用于数据压缩,密码学,前向纠错,近期也被用于网络编码。研究编码的目的在于设计更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方法。 编程语言理论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处理编程语言的设计、实现、分析、描述和分类,以及它们的个体特性。它属于计算机科学学科,既受影响于也影响着数学、软件工程和语言学。它是公认的计算机科学分支,同时也是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被发表在众多学术期刊,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出版物。 形式化方法是一种特别的基于数学的技术,用于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形式规范、开发以及验证。在软件和硬件设计方面,形式化方法的使用动机,如同其它工程学科,是通过适当的数学分析便有助于设计的可靠性和健壮性的期望。但是,使用形式化方法会带来很高的成本,意味着它们通常只用于高可靠性系统,这种系统中安全或保安(security)是最重要的。对于形式化方法的最佳形容是各种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种类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逻辑演算,形式语言,自动机理论和形式语义学,此外还有类型系统、代数数据类型,以及软件和硬件规范和验证中的一些问题。 计算机系统结构,或者数字计算机组织,是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概念设计和根本运作结构。它主要侧重于CPU的内部执行和内存访问地址。这个领域经常涉及计算机工程和电子工程学科,选择和互连硬件组件以创造满足功能、性能和成本目标的计算机。 操作系统是管理电脑硬体与软体资源的电脑程式,同时也是电脑系统的核心与基石。作业系统需要处理如管理与配置记忆体、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装置、操作网路与管理档案系统等基本事务。作业系统也提供一个让使用者与各电脑设备互动的操作介面。 并发性(concurrency)是系统的一种性质,这类系统可以同时执行多个可能互相交互的计算。一些数学模型,如Petri网、进程演算和PRAM模型,被建立以用于通用并发计算。分布式系统将并发性的思想扩展到了多台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同一分布式系统中的计算机拥有自己的私有内存,它们之间经常交换信息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是管理遍及全球的计算机连接成的网络的计算机科学分支。 计算机安全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其目标包括保护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中断和修改,同时为系统的预期用户保持系统的可访问性和可用性。密码学是对于隐藏(加密)和破译(解密)信息的实践与研究。现代密码学主要跟计算机科学相关,很多加密和解密算法都是基于它们的计算复杂性。 数据库是为了更容易地组织、存储和检索大量数据。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通过数据模型和查询语言来存储、创建、维护和搜索数据。 计算机图形学是对于数字视觉内容的研究,涉及图像数据的合成和操作。它跟计算机科学的许多其它领域密切相关,包括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计算几何与可视化,同时也被大量运用在特效和电子游戏。 科学计算(或者计算科学)是关注构建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技术的研究领域,同时通过计算机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在实际使用中,它通常是计算机模拟和计算等形式在各个科学学科问题中的应用。 资料探勘也就是将人类在过去的历史当中所收集的资料,加以汇集起来,再将这些资料结合机器学习,来达到分析、管理、前瞻等能力。 这个计算机科学分支旨在创造可以解决计算问题,以及像动物和人类一样思考与交流的人造系统。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应用上,都要求研究者在多个学科领域具备细致的、综合的专长,比如应用数学,逻辑,符号学,电机工程学,精神哲学,神经生理学和社会智力,用于推动智能研究领域,或者被应用到其它需要计算理解与建模的学科领域,如金融或是物理科学。人工智能领域开始变得正式源于Alan Turing这位人工智能先驱提出了图灵试验,以回答这样一个终极问题:“计算机能够思考吗?”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慧的其中一个分支,让机器可以自动学习、从巨量资料中找到规则,进而有能力做出预测。人工智慧让过去只能透过人类或动物智慧解决的问题也能透过电脑系统迎刃而解;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而人工智慧则可以让机器人快速、精准处理大量资料。简单来说,机器人像是人的「身躯」,人工智慧则是人的「脑」。 软件工程是对于设计、实现和修改软件的研究,以确保软件的高质量、适中的价格、可维护性,以及能够快速构建。它是一个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涉及工程实践到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关系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随后关于什么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又该如何定义的争论使得情况更加混乱。David Parnas从其它工程和科学学科之间的关系得到启示,宣称计算机科学的主要重点总的来说是研究计算的性质,而软件工程的主要重点是具体的计算设计,以达到实用的目的,这样便构成了两个独立但又互补的学科。 主要进行计算和算法推理的研究。其中包括计算理论、算法分析、形式化方法、并行理论、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以及系统分析等。通常也教授程序设计,但仅仅将它看作是支持计算机科学其它领域的媒介,而不是高级研究的重心。 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则主要侧重于训练高级编程,而不是算法和计算理论。这些课程着重教授那些对于软件工业很重要的技能。像这样的计算机编程过程通常被叫做软件工程。 然而,尽管计算机科学专业日益推动着美国经济,但是计算机科学教育依然不存在大多数美国K-12课程中。2010年10月由ACM和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CSTA)共同发表了一篇名为“Running on Empty: The Failure to Teach K-12 Computer Science in the Digital Age”的报告,文中揭示了仅有14个州通过了有意义的高中计算机科学教育标准。同时,仅有9个州将高中计算机科学课程算作毕业要求的核心学科。配合“Running on Empty”这篇文章,一个新的无党派宣传联盟:Computing in the Core(CinC)被建立,以影响联邦和政府政策,比如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Act要求政府拨款以制定计划完善计算机科学教育及支持计算机科学教师。 在中国,“计算机科学”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工科(一级门类)下的二级专业。一般可细分为三级专业:
3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
民族
民族 民族,又称人,简称民、族。 在汉语中,民族一词具有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可以表达多种近似而不同的概念。词汇本身歧义较多,概念和用法受到政治的较大影响,这些义项之间容易相互混淆。在不同的学科中,对于民族的范畴与用法也有许多歧异。在学术上,族群比民族的概念更宽泛。而在汉语实际使用中,民族可以被表示为包括族群、国族在内的多种含义。民族一词在中英翻译时也十分容易混淆。Ethnic group和Nation经常被翻译为民族,然而更精确地应分别译为译为族群和国族。 在汉语的实际表达中,其中一种解释是,民族是血缘和文化的共同体。在中国大陆,官方一般认为民族是文化概念而不是血缘概念,然而却将父母的民族成分作为认定公民族属的前提。而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本身较为偏向国族概念。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试图以当时汉族地区为界建立一个汉民族国家来反抗清廷的民族压迫,此时的中华和汉族的意义等同,为族群概念。而革命党人提出五族共和后,中华民族被升格为表示全中国内的所有族群,成为国族概念。 中国古代既有“民族”一词,如南朝梁时期萧子显《南齐书·高逸传》有「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其中“民族”一词的含义与近代以来所用“民族”的相近。此外,唐朝李筌《太白阴经》中“愚人得之,以倾宗社,灭民族”中的“民族”也是作为一个词语使用的,但其含义为民众。在近代时,日本人翻译欧洲著作(主要是德人著作),以民族这个名词来对应或,之后传入中国。但在民族一词开始流行以来,它的应用便产生多种意思。在这些不同层面的涵义间,又有某种程度的共性或相似性,及它被用以指称一类的人们共同体,在其中人们以一系列的特征相互联系著,这些特征使它能够与其他不同类型的人们共同体相区别。 民族一词概念复杂。时间与空间都影响着人们对民族的看法。如上文所述主要有两种被人们广泛授受的解释。对某些人来说民族代表着可以共享文化体验,如伊斯兰民族,因为共同的信仰而组成的宗教组织。某些则代表着一个人的国籍、种族和族裔;这往往使同种特有的肤色的人居住在同一个国家。与此相反,民族可以被认作一种法律状态,在国际公认的界限内。定义的不明确,使得民族的概念非常复杂。每一种定义都可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虽然常规的定义是那些共享同一片疆土,无论种族标签的人们,但这不是唯一的解释。 如果将民族视为一个争取政治自主性之特殊社群的这个想法,就不能不提到十八世纪的德国学者赫德(Johan Gottfried Herder,1744年–1803年)。基本上,赫德是将民族视为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语言和文化团体」。在十九世纪初,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年–1814年)将这个想法继续往前推进,而主张每一个独特的语言团体都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要有自己的生活,也应该要控制自己的生活(Fichte 1922)。除了语言以外,本世纪的其他学者又替民族体(nationhood)的构成标准添加了很多新的客观标准,比如说共同地域、血缘、族群、宗教、或共同信仰等等(e.g., Geertz 1963; Smith过这样的定义: 有些学者则否认这些客观特质可以被用来当作定义民族的充分条件,甚至是必要条件(e.g., Canovan 1996; Gellner 1983; Hobsbawm 1992; Renan 1994)。霍布斯邦就曾经令人信服地指出,如果要对民族下一个定义的话,这些所谓的客观条件都不是恰当的标准。以语言为例,霍布斯邦就用经验资料告诉我们,当义大利在1860年全国统一的时候,只有2.5%的义大利人会讲义大利语。此外,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候,只有50%的法国人会讲法语(Hobsbawm 1992, 60 - 61)。也就是说,所谓的民族语言(national language),基本上应当被视为民族主义实行以后的结果,而不能被视为是民族或民族主义的原因。此外,这些用语言、族群、或者是其他的东西等来定义民族的所谓「客观」判准,自己本身也都是会改变的、缺乏明确定义的。我们可以看葛纳对于这一个观察的论点: 对某些学者而言,民族的本质是主观上的意识(subjective consciousness),而不是任何客观上共享的特质,不论这些特质是政治上的、文化上的、或者是生物上的。赛顿-瓦特森这样表示,「当一个社群里面占相当部分的人认为他们是一个民族的时候(consider themselves to form a nation),或者是表现得像他们已经是一个民族的时候(behave as if they formed one),一个民族就存在了」(Seton-Watson 1977, 5)。霍布斯邦也采取类似的立场,而将民族定义为「一群人当中,有相当比例的人认为他们是一个『民族』的成员(regard themselves as members of a “nation”)」(Hobsbawm 1992, 8)。正是在这种意义下,葛纳才会一方面宣称,是先有斗争,然后民族才可能随之而来;另一方面他也强调,一个民族必须是由一群彼此认为同属于一个民族的人所组成的(Gellner 1983, 48-9)。他这样表示, 事实上,远在上述这些当代的研究者指出民族的主观建构性以前,这种观点早就出现在一些古典社会科学研究的著作里面了。比如说,社会学大师韦伯就强调民族体(nationhood)的互为主体面向(inter-subjective aspect),而发现到社群的所谓客观特质,并无法用来定义民族,因为民族这个概念是属于「价值的领域(sphere of values)」。基本上,民族这个概念在本质上就已经预设了「某些团体在别的团体之前[所拥有]的一种特别的连带感情(a specific sentiment of solidarity)」(Weber 1958, 172)。 雷南也早在1882年就指出,所有的比如说共同的地理或地域、语言、种族或宗教等这些条件,没有一个能够被视为是民族存在的充分或必要条件。相反地,民族有两个彼此相关的元素,一个是共同拥有对过去之记忆的丰富遗产(a common possession of a rich heritage of memories in the past),另一个则是要生活在一起以便传承这些遗产的决心(a desire to live together and pass on the heritage)。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对国族的本质有进一步认识的话,我们就必须对这些由特殊历史意识所维系出来的连带感(solidarity)进行探索,因为民族应当要被理解成一种道德的形式(a form of morality)(Renan 1994)。 事实上,虽然上一段所提到的这种主观元素,似乎在民族形成的过程当中确实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如果我们只用这种主观元素来定义民族的话,则这个定义显然是不充分的。集体连带感可以存在于许多不同种类的社会团体当中,比如说家庭、志愿团体、或者是商业组织,也都存在著这种连带感,并不只是限于民族当中。那么,到底民族和其他的社会团体有什么具体的差别呢?如果要将一个拥有集体连带感的人群称之为民族的话,除了这个集体连带感以外,我们还可以在这群人当中找到什么样的其他特质呢?主观要素只是要将一群人视为是民族的最起码条件而已,但是,这显然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定义。 事实上,要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承认这些主观要素经常是以某些客观要素作为基础的。在现实生活当中,某个民族的成员,通常并不会将他们自己视为是靠集体连带感所维系起来的一个团体。相反地,他们会列举一些其他的东西 --- 比如说一个共同的文化、一个共同的祖先、一个共同的历史、共享的政治制度、或者是对于某个特定地域的从属感,以此来将他们这些人连结在一起。 借用安德森有名的「想像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这个概念,来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对安德森而言,民族是一种人造体(artifact),是一个「想像的政治共同体(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y)」。然而,这并不意味著民族是一种虚假的(fabricated)的东西,我们应该采用的策略,是用想像的风格(style),以及让这种想像成为可能的制度(institutions),以这两点来理解民族的特殊性。关于后者,安德森所举的例子就是「印刷-资本主义(print-capitalism)」,以及随之而来的将国族描摹成一个社会学上共同体的新的文学文类(genre),报纸和小说(Anderson 1991)。他说, 除了风格以外,我们当然也还可以找到区别共同体的其他标准,比如说它们的大小、行政组织的科层化程度、内在的平等程度等等。对研究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学者而言,我们的首要任务当然是要找出和民族相关之「想像」集体连带感的特殊形式。卡弘所提供的下面这个清单,似乎多多少少可以视为一个共同体之所以会被想像成国族的一些可能基础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卡弘正确地提醒我们,这些特征只是一种民族的「修辞(rhetoric)」,是一种通常用来描述民族特征的宣称(claims)。事实上,我们并无法真正借由经验上的测量标准(empirical measures),比如说是不是能够达成主权、是不是能够抵挡内部的可能分裂而维持其完整性、或者是强制执行清楚的界线 来定义民族。相反地,民族通常大都是由这些宣称所组成的,而这些宣称不只是描述性的,同时也是规范性的。这些特征有可能可以对民族体的感情(a sense of nationhood)提供充分的基础,但是,没有一个特征是绝对需要的(Calhoun 1997, 5)。对不同的人群而言,他们对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民族的宣称,其实是建立在不同种类的事实上的。我们必须仔细地检视所有的这些宣称,并将这些宣称视为是将这群人连结起来的一种信仰。因此,依循凯拉斯的建议,民族可以定义为: 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在1884年所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被视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提到了民族形成的规律。人结合成群;由血缘关系组成原始的家庭型式并形成亲属制度,逐渐排除同胞的性交关系;共祖的血族团体结成氏族,氏族结成部落,进而结成部落联盟,融合成「民族(Volk)」;随著生产力的增加,分工扩大,新的生产关系出现,新阶级产生,使得氏族制度渐渐不能负荷而消灭,随之产生由「新民族(Nation)」组成的国家。 从氏族到国家,「民族」的用法有两种;前一种是相应著血缘关系而使用的「volk」,后一种则是充满著现代「民族」国家意味的「nation」。也就是说,恩格斯在提到民族的发展规律时,所指的现代的民族或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民族,应该是相应著现代国家逐渐成形,涉及到以国家意识为核心的人们共同体所构成的「国族(nation)」。这个词必须依附于「国家」形成的论述脉络,才有它的地位的。 民族既然依附于国家体制的产生,相应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一个产物。等到国家体制所服务的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出现之后,《共产党宣言》中所谓「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就让位给了阶级利益;在阶级对立中,只要能消灭最基本压迫型式的阶级压迫,其他型式的压迫(包括民族压迫)就会随之解决。等到那个时候,民族将会像国家一样,失去存在的必要而自然消亡。 1912年,时任真理报编辑的史达林,为了解决第二国际及俄共内部对民族自治、民族自决的争议,被列宁派到维也纳去写民族问题的小册子。其成果就是被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引为「民族」定义圣经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从现代的民族研究看起来,这个定义是相当粗糙的。然而,史达林从历史唯物论的角度,以明确的客观特征首次为「民族」提出了定义: 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即引史达林定义的这四项民族特征,为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进行民族识别和民族认定。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民族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血统视为认定公民的民族成份的大前提。 在过去的两百年当中,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在形塑世界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远比比如说自由或者民主等其他的思想要强大的多。在二十世纪初期,英国的公众人物诺曼·安吉尔就曾经戏剧性地论道,「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欧洲人而言,政治民族主义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东西,不但比人道精神、礼节、康慨、同情更重要,甚至于比自己的生命本身都还重要」。 然而,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相关内容应该是什么,在历史上又曾经有过什么变化,却一直是相关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多数的学者都同意,民族主义是一种自决的政治主张(political doctrine of self-determination)。但是,到底什么样的人类集团可以被授与这种自决的权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宣称这种自决的权利,却一直是一个争辩中的问题。当试著要替民族主义下一个定义的时候,德国学者亚特就无奈地表示,「在当今的政治分析的词汇当中,民族主义是最混淆的一个概念之一」。凯克门诺必克也这样宣称,「不论是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或者是心理学家,没有两位学者用同样的方式来定义民族主义」。 相关学者之所以会有这种无法对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本定义产生共识的局面,几个可能的原因。 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这些语汇充满了高度的政治意涵。葛纳就曾经这样表示,「理论上研究民族主义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必须在视民族主义为『民族的(national)』和『自然的(natural)』的虚假解释 --- 通常它们都只是虚构出来正当化民族主义的 --- 以及视民族主义为受到时间和脉络制约的真正解释之间,做一个清楚的划分」。 尽管葛纳强调区辨「民族主义宣传」和「民族主义研究」,但是民族主义的研究却在本质上和知识的实践脱离不了关系。正如詹姆士指出: 研究民族主义的第二个难题在于它所涉及之经验现象的复杂性(complexity)和多重性(multiformity)。事实上,我们常常将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里面所发生的不同形式之经验现象,一律统称为「民族主义」。比如说,不论是不列坦尼的分离运动、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甚至是宣称要为中国的未来奋斗不懈的1989年中国学生示威活动,通通被同一个标签“民族主义”所概括,虽然这三者不但有著完全不同的历史路径,也发生于完全不同的政治社会结构当中。因此,亚特就曾经指出: 事实已经清楚地摆在眼前,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涵盖多种情形的标签以及正当性来源,本身就隐藏了极度的矛盾。它可以被视为是一种解放,但同时却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压迫。就此而言,民族主义是一个同时存放著危险和机会的地方。如果我们要宣称这个词汇真正代表什么、或者应该指涉什么的话,我们一定要将具体的历史脉络指陈出来。或许我们可以有这样的一个初步结论,民族主义并不是只有一种"形式",而是有很多不同的民族主义。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复数,而不是单数,来描摹这个词汇。 民族主义研究的第三个难题在于它的"跨学科本质(interdisciplinarity)"。最早研究这个领域的是历史学者,但是,由于和民族相关之经验现象的多重性和变异性,人类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国际关系学者、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学领域的学者,也都陆续加入了民族主义研究的行列。 英国社会学者安东尼·D·史密斯就曾经表示,和民族主义研究相关的题目至少包括以下这些子题等: 某一个学术领域的学者通常只能探触到这些现象的某一部分而已。如果要对民族主义这个经验现象有比较完整的掌握的话,一个跨学科取向的研究设计可能会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果。 当把像民族或民族主义这样的概念放在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因果关系模型中的时候,无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很多方法论上的困难。比如说,在分析民族主义的起源的时候,就会发现到,在很多时候,民族主义同时扮演著原因和结果的角色。寇克力(Coakley)就曾经这样表示:「民族主义微妙的地方,就在于其因果关系十分地难以决定。民族主义自己本来就是难以捉摸的(amorphous),而它不但对其他的社会现象有影响力,而且自己又[同时也]是这些社会现象的结果」。 民族是某一类型的团体(group),这一点大致上是没有问题的。 1. 关于「nation」这个词汇应当如何翻译成中文的讨论,可以参考陈光兴(1994,163-4);黄昭堂(1994,202-3);浦薛凤(1963,166-73);以及朱浤源(1988,118-25)。 2. 关于赫德和民族主义相关的重要作品,可以参考Herder (1969, 1992)。至于和赫德相关的研究,可以参考Ergang (1966)。 3. 原文最早发表于1912年。 4. 霍布斯邦这样表示,「民族语言因此几乎都是半人工的建构物(semi-artificial constructs),在某些例子中,比如说现代的希伯来语(modern Hebrew),它根本就是完全被发明出来的」。因此,「它们[这些民族语言]刚好和民族主义迷思所宣称的相反,它们并不是民族文化的原生基础,也不是民族心灵的产物」(Hobsbawm 1992, 54)。 5. 当然,这份清单并不是「最后」的清单。如果我们愿意的话,我们还可以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元素。卡弘自己就这样表示,「[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份完美的清单。我们所感兴趣的是民族的共同模式,而不是提供一个对民族的正确定义。[在这份清单所]举出来的这些例子,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出一个『理想型』,但是,这只是一种对于概念化过程的助力,而不是一个操作定义,或者是一个经验上可以验证的描述」(Calhoun 1997, 5)。 6. 就这一点而言,所谓世界上大多数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都不是「纯粹的民族」这种讲法,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毕竟,民族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意识型态的建构,是民族主义教条的产物。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4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5
戏剧
戏剧 戏剧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所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他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透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即使在动画、木偶戏、皮影戏等没有演员现身的戏剧中,演员不过是隐藏在观众的视觉之外的地方演出。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文化所产生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比如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印度梵剧、日本能乐、歌舞伎等。 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在上古汉语中,“巫”、“舞”、“武”三字可能同源(上古汉语拟音分别为:/*ma/,/*maʔ/,/*maʔ/)。其有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另一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被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综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以及剧本、导演等的一切总称,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 中文戏剧一词的字源来自于「南戏北剧」的合称,戏指的是戏文,剧指的是杂剧,是在元代以前在中国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政局与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表演艺术,将两者合称则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用法。 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一词将近的词汇囊括的范围不一,例如在印度文中的"lila"一词除了是戏剧之外,也包含舞蹈、运动竞赛等意义。但是几乎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相关的词汇,几乎具备与「游戏」类似的意义,例如在英文中将一部剧作称为是"play"(通常指有剧本有对白的戏剧)。中文中「戏剧」的「戏」,也带有「游戏」的意义。 世界上三种古老戏剧文化,包括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及中国的戏曲。 西方戏剧的曙光,普遍认为是古希腊悲剧,而古希腊悲剧则是源于古希腊雅典城邦,在公元前5世纪,在神戴欧尼修斯的庆祝典礼上,举行过戏剧比赛。在祭典中,人们扮演戴欧尼修斯,唱“戴神颂”,跳“羊人舞”(羊是代表戴欧尼修斯的动物)。古希腊悲剧都是诗剧,严谨古雅、庄重大气。表演时有歌队伴唱,史实表明歌队先于演员存在。关于这个起源,也可以参考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早期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 其中有五位古希腊戏剧作家十分有名,他们的作品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但是仍保留到到今天。 埃斯库罗斯的历史悲剧「波斯人」是现存最古老的戏剧,它在公元前472年的城市酒神节比赛中获得首奖,但埃斯库罗斯花了超过25年致力于这份剧本。 悲剧戏剧家呈现戏剧的四部曲的方式,通常包括三个悲剧和一个羊人剧。喜剧从487到公元前486年的比赛中正式受到肯定。 连环剧作家在城市酒神节比赛(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有减少),会提供一个单一的喜剧。古希腊喜剧划分为“旧喜剧”(公元前5世纪),“中间的喜剧“(公元前4世纪)和”新喜剧“(公元前2世纪至4世纪)。 雅典的戏剧文化可分为三种风格:悲剧、喜剧、和撒特剧。 (1) 悲剧 : 探讨自由意志与神谕命定对立等宗教、哲学议题。 参考 :Sophocles 《伊底帕斯王》。 (2) 喜剧 : 古典时期的旧喜剧多议论当代社会、时政及文学、哲学思潮。参考 :Aristophanes 《利西翠妲》。希腊化时期的新喜剧则更为写实,以浪漫的家庭纠葛为题材 。参考 : Menander 《坏脾气的老人》 (3) 撒特剧 : 以之前上演的悲剧或神话故事为题材,旨在透过撒特歌队嘲讽担任主角的贵族或神祇。 希腊戏剧继续在整个罗马时期进行的,在公元前240标志著定期罗马戏剧的开端。古罗马时期的娱乐活动相当丰富多元,除了官方支持的正规戏剧以及形制短小的亚提拉闹剧、优剧 、默剧之外,还包含了杂耍、赛车、赛马、水战、兽斗 … 等诉诸感官刺激的娱乐竞技。这些夸奇、 腥膻的活动一方面反映出古罗马观众的口味,一方面也影响了正规戏剧的风格。 古罗马借由取消歌舞队、将音乐打散至全剧,并以「直接演出」而非以「叙述」、「歌唱」方式来铺陈戏剧情节,使戏剧性获得进一步开展, 建立西方剧场话剧传统的雏型。此外,并有将戏剧区分为五幕的惯例。 戏剧类型大致有:喜剧 、 悲剧 。 (1) 喜剧 : 以家庭纠葛或角色性格为题材,而所有的戏剧活动一律发生在街上。 Plautus 的作品巧用误认模式,动作性大于语言性,趋近于闹剧风格,如《美纳柯米》 ; 而 Terence 的作 品善用 双线结构突显角色间的差异,戏剧喜感是语言多于动作,可归类为浪漫喜剧的范畴,如《兄弟》。 (2) 悲剧 : Seneca 的悲剧多取材自希腊悲剧,但文藻叠丽、富道德意识 ; 剧中人经常在强烈的动 机驱使下做出极端的行为,而戏剧动作充斥著骇人听闻的暴行与天人交感的异象,挑动观众感官。 就西方的定义来说,中国没有「话剧」的传统。不过一般在讨论中国戏剧时,若不以严格的定义划分,中国古代的戏曲应归入戏剧的大类。 中国戏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是宋代南戏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元代时以大都、平阳和杭州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后世形成了诸多戏曲形式,也就是各剧种。明代起源于苏州的昆曲经过发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爱,他们大量创造剧本,不断修改曲谱,同时修正昆曲的戏剧理论,并使得传奇剧本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随后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近年来台湾的戏剧研究学者曾永义提出一套说法,认为在讨论中国戏剧起源时,应该要区分“大戏”与“小戏”,大戏是成熟的戏曲,而小戏则是戏剧的雏型。大戏是在到了金元杂剧之后才发展完成,而之前的宋杂剧、唐代的代面、踏摇娘、钵头、参军戏、樊哙排君难等,都可列入小戏的行列,而中国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戏。 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触前,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传统。中国传统的戏剧为一种有剧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也就是戏曲曲艺。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戏剧可以被分成不同的类型: • 按长度,现代媒体一般为短剧,单元剧,1~数集的剧场,在电视台一周连续数月播放的连续剧,类似MV或广告片的网络微电影,以及有完整主题意识跟故事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创作。 不过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类是悲剧、喜剧和悲喜剧,其中悲剧出现的时间早于喜剧: • 悲剧:审美价值:“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有价值的戏剧是透过表演、各种题裁与创作,用浓缩的内容或设定来反映或呈现现实生活中可能与不可能的喜怒哀乐,进而深刻描述人生的悲欢离合或人类情感各阶段的成长领悟,或对现时当下社会价值观矛盾的探讨,又或呈现现实人生中应对命运或无奈的现况,或以不存在或不可能的假设情况来尝试可能发生或发展成的因果效应或后果而能引发观众的感动与省思•••进而成为一种意识或感受或达到相当程度的娱乐效果! 戏剧文本(即“剧本”)是一出戏剧的基本要素,是一台戏的先决条件。 剧本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现代戏剧中也出现了没有剧本的演出实例。 戏剧的文学本,在不演出的状态下,可以作为单独的文学样式欣赏。 随著西方现代戏剧在导演以及演员训练体系上的实践,戏剧理论逐渐从戏剧文本的讨论扩大到剧场整体,进而产生“场面调度”等新观念。其中,比较著名的提法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戏剧导演彼德·布鲁克在其专著《空的空间》("The Empty Space")中提出的观念:「一个演员,走过一个空荡荡的舞台,这就是一出戏的全部。」 无论戏剧一词如何定义,只有满足以下的条件,才可视为一次戏剧活动。 观众 故事 演员 舞台。 只要是一个空间,便可以成为戏剧演出的场所,一般称为“剧场”。历史上,有许多专门供戏剧活动使用的场所,有的在户外、有的在室内。这些专供戏剧演出的场所包括剧场、戏院、舞台等。 在中国古代,所谓的舞台最早是用在歌舞仪式上,舞者进行仪式时所站的一块以土推成的高台,随著戏剧发展逐渐成熟,而出现了戏棚、戏台、戏亭、勾栏等演出场所。 西方戏剧的演出从希腊的露天剧场、古罗马的圆形剧场(即“角斗场”),发展到近世的“镜框式舞台”,适合先锋实验戏剧演出的“黑匣子”(Black Box;或作黑盒、黑箱)、“小剧场”(Experimental Theater)等。 目前多以演员称呼戏剧中的表演者。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称呼戏剧表演者的称呼,例如戏子、优伶、娼优、伶人、散乐 等,而因为在中国过去戏剧的表演者身份并不高,这些称呼许多也有著刻意贬损的意味,而以「娼」称呼戏剧表演者,固然是因为表演者是歌者,但是在历史上有长的时期戏剧表演与娼妓之间的确关系密切。 而戏剧表演者所组成的组织,多称为戏团,过去多称为是戏班,而如果是某一户富有人家自己经营,为了自己的娱乐所训练出的戏班,叫做家班,家班在明代之后普遍。
4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48
电影
电影 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影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起来,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电影中看起来连续的画面,是由一帧帧单独的照片构成的,至于关于电影中运动的感知,是因为人们因为视觉上的飞现象(Phi phenomenon),使得对一连串静态图片却会造成移动的错觉。传统对电影中运动感知的理解是因为视觉暂留,使得图像离开后,仍能在眼睛保留「视像」约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脑感觉到图像是「运动」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国心理学家(Hugo Münsterberg)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运动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证明了外观运动绝不是影像滞留(即视觉暂留)的结果,而是(但不仅仅是)对运动的连续阶段的感知。 电影制作本身是艺术也是。电影可以由电影摄影机拍摄真实影像再制作而成,也可以利用传统的动画技巧绘制图画再拍摄图画而成,甚至可以利用电脑成像及计算机动画制作电影,也可以在电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术及其他视觉效果。电影技术发展初期有各种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现时电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图像作放映标准。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诞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将电影放在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之后,他后来又加入了早在电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为第七艺术。也有一些说法是将早在电影问世前就有的戏剧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来算,电影就成为第八艺术。 如今,许多电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记录到胶卷上的摄影机来拍摄。胶卷经过冲洗之后,再用放映机来运行胶卷。放映机可以发出光线,透过胶卷,这样影像就在银幕上显示出了。自从有声电影发明以来,大多数的电影都是有声电影。最近许多电影都用数码摄像机来拍摄,放映的时候,可以用数位放映机,也可以把数位影像转置到传统的胶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胶片长时间存放的失真。 1895年,「火车进站」是卢米埃兄弟制作的黑白无声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火车驶抵希欧达(la Ciotat)车站的影片,是架在月台上所拍摄的。全长五十秒的内容,描写了蒸汽火车牵引著客车,从远处渐渐地驶进车站。同年,卢米埃兄弟亦映演「离开工厂」,一套真正有演员演出的电影出现,拍摄当时工人下班的景象。 早期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然而,电影发行商发现,在播放电影时有一个讲评人来叙述故事、补上角色间的对话,可以更吸引观众。没过几年,播放的电影都会在下边附上字幕,这样就可以在演员「说话」时,表示出他说的内容。这使得讲评人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事实上,电影院老板经常替换掉讲评人,请乐师在电影放映时伴奏,若电影院有相应乐器的话,通常是钢琴师或风琴师。伴奏的音乐应该随时符合电影的情节气氛。 后来,技术的进步允许制片人创作与电影画面同步的音轨,使得电影进入了有声时期。史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电影是《爵士歌手》(1927年),而第一部百分百的有声电影是《纽约的灯光》。音轨的录制可以与拍摄电影相分离,但真人电影音轨录制,许多部分是与拍摄画面同时进行的。有声电影发明后,无声电影和电影院里的乐师迅速销声匿迹。 电影发展中一个重要步骤是彩色电影于1930年左右引入市场,而被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彩色电影片是《浮华世界》。在彩色电影取代黑白电影更是个逐渐转变的过程中,随著彩色技术的改良,越来越多的彩色电影,至今可以说已经基本上没有黑白电影了。不像摄影,出于某些考虑用黑白胶片比较好,拍电影几乎没有不用彩色的理由。除了个别的例外,例如史匹堡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前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1年的法国电影《大艺术家》以及2013年的波兰电影《依达的抉择》等。这通常都是出于艺术或戏情的考量,特意拍成黑白电影。 在电影制作初期,电影的特别效果镜头加以各项技术来配合。到如今,电脑已大量配合应用在电影制作上,一些镜头演员仅需端坐在特制椅子上,做一些表情和动作即可,而出现在银幕上的背景和剧情简直不可想像,因为以电脑来做编辑影片的工作取代一味繁琐的步骤,使最后出厂的拷贝品质与已往的产品亦不可同日而语了。 电影理论的目的是以电影为一个艺术来研究,发展简明且系统化的概念。以电影为艺术形式的概念起源自的的《The Birth of the Sixth Art》。鲁道夫·阿恩海姆、贝拉·巴拉兹及齐格弗里德·科拉考尔开始的强调电影和现实的不同,因此可以视为是美术。不过安德烈·巴赞反对此一理论,认为电影美学的本质是在有能力机械性的复制现实,而不是其和现实不同的的部份,这就产生了现实主义理论(realist theory)。更近期的分析是由雅各·拉冈的精神分析及弗迪南·德·索绪尔的符号学等理论所带动,因此出现了、、等。另一方面,受到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影响,来自分析哲学传统的评论,试著澄清一些理论研究中出现的误解,因此生了电影词汇(film's vocabulary)的分析,以及其和之间的关连性。 电影有其使用的语言。曾写了一篇电影理论中的经典文章,标题是《如何"读"电影》(How to "Read" a Film),就是提到此一概念。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对我而言,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是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他发明了一种『新的语言』,忠于电影的本质」。这种语言的一个例子是一连串来回出现的画面,其中一个画面是一个演员在画面的左侧,另一个画面是一个演员在画面的右侧,观众可以了解这种语言,知道这代表这二个人的对话。这描述了另一个电影理论,利用视觉的组合及恰当的剪辑,电影可以让观众有似乎身在现场,观看主角之间对话的能力。经典好莱坞电影就包括了这种叙事理论,因为在电影经典时期,位在好莱坞的各片厂早已反复的使用此一手法。另一个电影语言是将镜头拍摄一个演员,画面无声,然后镜头切换到另一个较年轻,长相类似的另一个演员,这代表了演员在回忆以前的情形,电影中叙述一些在较早时间发生的事情。 电影评论(影评)是有关电影的分析以及评估。一般而言电影评论会分为二类:由电影研究者提出的学术电影评论,以及在报纸、杂志或其他媒体上常见到的杂志电影评论。 撰写报纸、杂志及广播媒体上影评的电影评论者多半会看许多新上映的电影。一般每部片只会看一次,而且一天只看一部到二部片,才有足够时间来撰写电影评论。影评对电影本身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对特定片种的电影更是如此。一般大众口味的动作片、恐怖片、喜剧片的票房不太会受到电影评论的影响。电影评论的主要内容是剧情概要及对电影的描述,这也是大部份人决定是否要看特定电影的原因。对于一些经典电影(例如剧情片),电影评论的影响相当大,糟糕的电影评论可能会毁掉一部电影,而且造成电影公司的经济损失。 电影评论是否影响票房表现一事仍是争议中的议题。有些人认为因为如此激烈,资金充足,电影评论者很难影响电影的票房。不过有些重金行销的电影被影评批评的一文不值,结果票房非常差,也有一些独立制作或是小成本行销的电影因为影评的赞誉,因此有意外的成功,因此在一些情形下,影评可能还是会影响票房。也有人注意到影评者的正面评论会让大众注意到一些较不为人知的影片。相对的,也有一些电影公司可能因为对电影信心不足,因此不安排对影评者的试映会,避免影评者的评论破坏大家对电影的印象。不过这多半会有反效果,电影评论者相当聪明,此情形下可能会警告大众这部片不值得一看,而常常电影也的确如影评预期的不好看。 电影制作的方式是依制片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以及呈现内容的设备而不同。拉洋片只需要在纸卷上有一连串的图案即可。电影制作最简单的方式是一个人加一台电影照相机(其至可以不用电影照相机,像斯坦·布拉哈格1963年的电影),或是由上千名演员、临时演员及剧组及许多道具及设备组成。 几乎每一部电影都会需要经过概念、计划、拍片、修改及发行的流程。在典型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周期中,会有以下主要的步骤。 一般一部电影会需要三年的时间,头一年脚本发展,第二年是前期制作及电影制作,第三年是后期制作及电影发行。 是指让阅听人可以看到电影的过程。一般会由专门的进行,他们会决定电影的行销策略、影片将要展出或可供观赏的式,以及决定时间等。电影除了在电影院供人观看外,放在随选视讯上,或是透过广播联卖方式作成电视节目。 其他发行的方式包括个人购买或是出租电影的VHS、DVD或蓝光光碟,是在互联网上下载。
5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1
音乐
音乐 音乐,广义而言,就是指任何以声音组成的艺术。英文Music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缪斯(muse)女神的艺术。而中文的音乐二字,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认为音乐和声音的区别,在于音乐需要透过人心去想像和创造。音乐可分为创作、演奏、聆听三个过程,在不同文化和社会,对于音乐的过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乐里,每个人皆是参与者,人们不会区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听者的身份。 至于何谓声音、噪音和音乐的区别,没有公认的标准。因为音乐和数学、物理相关,欧洲自古希腊时代开始,有人论述乐理。在西方乐理中,音乐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声音的频率)、节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叠形成和声,音高依据节奏进行成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阶和调性,规律性的强拍和弱拍形成节拍,拍子的快慢构成速度。但近代有不少音乐家不认同传统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纪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吉认为任何声音和静默皆是音乐。音乐可以分为不同种类,但每种种类的区别常常是含糊和具争议的。 音乐可以用乐谱描述,依据乐谱演奏,但也有不少音乐类型如民歌或爵士乐是由演奏者即兴创作的。乐谱作为一种符号的语言,只能描述声音的属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却无法记录声音本身。因此在录音技术出现之前,欣赏音乐必需现场聆听,或自己亲身参与演奏。传统上欣赏音乐有特定的场所,从古时的宫庭、教堂、庙宇到今天的音乐厅、酒吧等等。十九世纪末,留声机的发明令声音可以记录和复制,改变了欣赏音乐的模式,一般认为录音技术和大众媒体是流行音乐形成的主要因素。现在人们可以在家中聆听唱片和音乐录像,透过无线电以收音机和电视接收声音的讯号,也可以携带随身听在任何一个地方聆听音乐。 演奏音乐需要透过歌唱或乐器。广义的乐器包括一切可以发出声音的工具,在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原始的乐器。今天电脑和不少电子音乐产品可以透过MIDI制作音乐。 音乐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而在不少国家的基础教育中包括有音乐课,而一些音乐学院则提供专业的音乐教育。音乐学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另外自十九世纪末开始有民族音乐学,研究各地不同的音乐文化。 音乐的要素包括: 每首不同的音乐都是主要由不同的节奏和旋律来区分的,这两种要素决定了音乐的个性。由两个以上的乐器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演奏(演唱)的音乐,可以由和声协调组成复调音乐。每种乐器和每个人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不同音色的乐器组合形成独特的效果,安排这些乐器的组合叫做配器。以上四种要素的不同组合组成了每首音乐独特的性格,使人在聆听不同音乐时能感受到欢快、悲伤、慷慨、振奋等各种情绪,能理解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音乐,经常聆听音乐甚至可以从不同的音色中听出是哪个人演唱的,是哪种乐器在演奏的。 音乐是一种符号,一种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从声波上分析它介于噪声和频率不变的纯音之间,从效果上讲它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 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在歌曲中这种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 古代伟大音乐家的创作和民歌的流行基本是凭借灵感产生的,后来的学者在研究这些能流行多年的音乐,逐渐总结出理论,其后的音乐家就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作。 音乐理论证明哪些音乐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使人感到悦耳。现代并结合物理声学的研究结果,使理论不断发展完善。 但音乐理论也有其局限性,现代音乐理论主要是在西方古典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也面临无法解释的现象。例如根据音乐理论,小二度音是最不和谐的和声,但中国的琵琶其中有两根弦的定音却是大二度音程;现代摇滚音乐根据音乐理论是最不和谐的噪声,却受到如此多人的欢迎。音乐理论仍然面临着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的问题。 音乐主要有两种形式:用人声唱的声乐和用乐器奏的器乐,不论是声乐或器乐都有许多种结合的方式,如独唱、合唱、对唱,独奏、协奏,交响乐等。两者也可以混合,声乐用乐器伴奏,或在器乐交响乐中混入人声等等。 声乐是由一个或多个歌手表演的音乐形式,使用乐器伴奏与否皆可,而人声是作品的重点。含有人声但重点不在其上的乐曲一般称作器乐(如古斯塔夫·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中没有歌词的女声合唱)。没有乐器伴奏的的合唱曲则通常称为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又称阿卡贝拉)。 对于声乐而言,相当多声乐作品(部份或全部)为模仿其他声音或纯粹内容抽象,而运用非语言音节甚或是噪音,然而一般人特别注意歌词的使用。较短小且含有歌词的声乐作品常称为歌曲。 声乐也许是最古老的音乐形式,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乐器,仅仅人声便可。在各种音乐文化中都存在著某种形式的声乐。语言和音乐目的虽不同,皆有共同的音乐因子。 人声又因性别、音域的高低、音质等不同,分成以下几种声部: 器乐是相对于声乐而言,完全用乐器演奏而不用人声或人声处于附属地位的音乐。演奏的乐器可以包括所有种类的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有的器乐曲也应用部分人声,一般没有歌词只是作为效果,但部分作曲家有时也加入一些人声,例如贝多芬写作的《第九交响曲》中也加入合唱部分《欢乐颂》,但正确来说交响曲大部分为器乐而做,较少为了声乐而做。 西方音乐主要指欧洲的音乐,由于欧洲历史上统治阶层比较重视音乐,因此许多音乐家都得到资助和保护,发展出比较完善的音乐理论。目前西方的音乐理论在全世界的音乐界占有主导地位,欧洲音乐界发展的记谱法和作曲的程式得到世界的公认。 先秦时代,礼乐制度被赋予维系社会秩序的功能。在中国传统思想里,音乐与人心情感间的关系受到很大的重视,尤其儒家思想认为音乐对人性具有教化启迪的作用,这在《诗经》大序、《礼记・乐记》、《荀子・乐论篇》、《史记・乐书》等作品中均可了解。甚至十三经中的《乐经》对音乐的功能也做了更深入的说明,惜今已失传。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繁多,各地的民间音乐素材非常丰富。现代中国吸收了西方音乐的理论来整理古代的文献和民间音乐,编写民族乐器的曲目,使中国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古代音乐家的地位不高,没有统治阶级对音乐的有效保护,所以虽然很早就发明了记谱法,但许多有名的作品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大部分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依靠民间艺人口传心授。但另一方面,古代大量士人官僚本身却精通音乐,如孔子、周瑜、阮籍、苏轼等皆是有名的琴人。 中国音乐分类 音乐是自从人类出现后就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发展的,因此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和乐器,虽然世界各地的音乐理论发育并不平衡,但音乐风格各异,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现代音乐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的音乐素材,各地的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贡献。 流行音乐 (不同): <br>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流行音乐违背了古典音乐的理论,吸收了世界各地的地方音乐成分,强调了群众参与,听众再也不是静静地聆听音乐的旁听者,而是热烈的参与者。音乐回归到原始的载歌载舞的形式,更能调动人们的情绪,因此受到年轻人的热烈欢迎,打破地域、民族、国界的限制,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作曲家创作的音乐可以通过几种媒体传播;最传统的是现场体验,作为观众或者演奏者之一。现场音乐也可以通过无线电、电视或者因特网广播。有些音乐风格注重为表演而发音,有些则注重产生录音然后用于后期混响合成,它们从不被“直播”。现场表演风格的音乐在录制时也经常采用编辑和分离的功能以产生听起来比实际演出“更好”的效果。 由于引入了保护演奏者,作曲家,发行商和制作人的法律,譬如美国的1992年家庭录制法案(Home Recording Act),以及英国1979年修订的用于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的Berne规范,录音和现场演出也变得更易通过计算机,设备,和因特网用一种通常称为音乐随选(music-on-demand)的形式获得。 在很多文化中,有些音乐的表演和聆听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现场每个人都以集体形式通过某种方式涉及到音乐活动中来。在工业化的国家,通过录制形式,譬如听音乐录音或是观看音乐录像,成了最为普遍的感受现场演出的形式,这种形式大致开始于20世纪中叶。 有时,现场演出采用了预先录制的声音。例如,DJ可以使用唱片来制造刮碟效果,而有些20世纪的作品用独唱或独奏表演和预制的磁带音乐同时进行。计算机和或多键盘乐器可以用来编程产生和播放MIDI音乐。听众也可以通过卡拉OK成为演出者,这种形式为日本人创造,它采用录像和无声乐的音轨,这样演出者就可以将他们自己的声音加上去。 音乐是初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孩子们艺术素养的有效工具,在世界各地一般从幼儿园音乐教育都已经开始了。古代中国将音乐视为士大夫应具备的六艺才能之一,至于现今中国正规音乐教育持续到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即初中毕业。普通高中一般也开设音乐课。 作为专业音乐人员一般要经过专门的高等音乐教育,不过在目前从事通俗歌曲和流行音乐的专业人员,大部分都没有经过音乐专门的高等教育,都是依靠本身的才能和自我学习。
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3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西方语言中的“经济学”一词源于古希腊的。 经济学注重的是研究经济行为者在一个经济体系下的行为,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在现代,经济学的教材通常将这门领域的研究分为总体经济学和个体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检视一个社会里基本层次的行为,包括个体的行为者(例如个人、公司、买家或卖家)以及与市场的互动。而宏观经济学则分析整个经济体和其议题,包括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成长、财政和货币政策等。 其他的对照还包括了实证经济学(研究「是什么」)以及规范经济学(研究「应该是什么」)、经济理论与实用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理性选择经济学、主流经济学(研究理性-个体-均衡等)与非主流经济学(研究体制-历史-社会结构等)。 经济学的分析也被用在其他各种领域上,主要领域包括了商业、金融、和政府等,但同时也包括了如健康、犯罪、教育、法律、政治、社会架构、宗教、战争、和科学等等。到了21世纪初,经济学在社会科学领域各方面不断扩张影响力,使得有些学者讽刺地称其为「经济学帝国主义」。 在现代对于经济学的定义有数种说法,其中有许多说法因为发展自不同的领域或理论而有截然不同的定义,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将政治经济学定义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说: 让-巴蒂斯特·赛伊在1803年将经济学从公共政策里独立出来,并定义其为对于财富之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学问。另一方面,托马斯·卡莱尔则讽刺的称经济学为「忧郁的科学」(Dismal science),不过这一词最早是由马尔萨斯在1798年提出。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1844年提出了一个以社会科学定义经济学的角度: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则在他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将经济学分析的领域从单纯财富创造扩展出去,并且包含不只是社会上、同时也是个体上的层次: 罗宾斯爵士(Lionel Robbins)则在1932年提出了被认为是「到现在以来最被广泛使用的经济学定义」: 罗宾斯认为此定义注重的不是以经济学「研究某一些行为」,而是要以分析的角度去「研究行为是如何被资源有限的条件所改变」。一些人批评此定义过度广泛,而且无法将分析的范围局限在对于市场的研究上。然而,自从1960年代起,由于理性选择理论和其引发的赛局理论不断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扩张,这个定义已经获得广泛认同,尽管仍有一些对此定义的批评存在。 经常以经济学作为分析其他领域学科的经济学家盖瑞·贝克则认为理想的经济学定义应该「综合对于利益最大化行为、偏好稳定的特质、以及市场均衡。」 个体经济学研究经济体系中最基本单元(个体、企业)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重视需求与供给,如何影响个人,达成交易,并形成市场中的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关注人们的决定和行为影响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谁负责决定价格、或者反过来,价格怎样决定物品和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微观经济学的目的在于透过分析形成众多物品和服务相对价格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些有限资源如何配置在不同的用途上,在这里效率问题并非首要。微观经济学并不太重视经济效率问题,因为那可从规范经济学获得答案。不仅如此,微观经济学还分析市场失灵,究竟市场那处无法产生有效率的结果及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描述市场的理论上应当的状况。这学科的重要范围包括一般均衡理论、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博弈论的经济活动应用和市场系统内的经济物品弹性问题。 经济发展指的不只是一个经济体里生产的增加和总体成长,也包括了这些发展对于体制内所带来的改变,亦即均衡的变动以及新的均衡的达成。经济发展是一种个体经济学的概念,并且与经济成长有密切关系,经济成长可以在没有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达成,但经济发展永远会导致经济的成长。 个体经济学是以经济角度研究个体决策者在市场上的行为和市场的形式,这包含了私人、民间、公家等为决策单位,个体经济学研究这些决策单位如何在市场上进行互动(假设交易的东西有稀缺性存在)。一个市场有可能是在交易产品(例如苹果、铝、或手机),也可能是在交易生产要素的服务。个体经济学认为市场的总体是由众多个体的买家和卖家所组成,也因此可以对商品的可能价格(亦即供给和需求)做出详细研究。透过市场上决策者的互动研究,个体经济学认为市场的供需会随著时间趋向于均衡。 个体经济学同时也研究各种市场的结构,完全竞争指的是在一个没有个别参与者可以透过市场力量单边设立价格的市场结构,更简单的说,在完全竞争下每个买卖家都是价格的接受人,他们的买卖行为对于市场的价格不会有影响。不完全竞争指的则是完全竞争不存在的情况,例子包括了垄断(只有一个卖家贩卖某样产品)、双头垄断(只有两个卖家)、寡占(只有少数几个卖家)、垄断性竞争(有多个卖家贩卖互相不同的产品)、买方垄断(只有一个买家)、买方寡占(只有少数几个买家)。与完全竞争不同的是,在不完全竞争下,市场力量是不平均分配的。也因此,在不完全竞争下的公司有可能成为价格的「立定者」,也就是说,透过他们高度的市场占有率,他们可能可以影响价格的形成。 个体经济学对于个体市场的研究,是建立在单一市场里的行为并不影响其他市场的假设上,这种分析又称为局部均衡分析(供给和需求),这种做法将经济行为的总和放在一个市场之上。一般均衡理论则是研究各种市场的行为,研究的领域则包含所有的市场,研究的是市场里的改变、以及趋向均衡的过程。 在个体经济学里,生产指的是从投入到输出的过程,这是一种透过投资来创造可以直接使用或用以交易的商品的过程。生产是一种具有时间性的过程,也因此并不是即时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产出某种数量的产品。这个过程中可以区分的包括了消费产品(食物、理发等)以及投资产品(机械、建筑、道路等)、公共物品(警察、消防局等)或私有物品(电脑、香蕉等)、以及国防生产与民间生产的取舍。 机会成本指的是生产的经济成本,换句话说就是选择不进行某一样生产、而其省下的资源可以用来进行的次要理想的生产。由于资本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人只能从许多看起来理想又可行的方案中选择一样进行,这种问题又反映出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消长。由于任何经济行为都有机会成本存在,这使得有限的资源必须要被有效的利用,也因此,进行经济行为的理性准则并不是某一项行为「好不好」,而是某一项行为「是否是最有价值的选择」。对于机会成本的计算不只限于金钱上或金融上的考量,更包含了计算实际成本的因素、其他生产可能的损失、以及休闲等会构成机会利益的因素。 生产中使用的投入包括了主要的生产要素例如劳动、资本(可以长期用于生产的要素例如工厂)、土地(包括自然资源),其他的投入包含了中间产品-亦即那些用于生产最后产品过程中使用的东西(例如生产汽车所需的钢铁)。 经济效率指的是在特定的资源投入和技术下,一个经济体生产输出产品的效能。如果在同样的投入情况下产出提高了,那经济学就称此为效率的提高,换句话说,「浪费」被减少了。柏拉图效率指的就是当效率被提到「最高」的情形,在那种情况下,任何的改变都只会导致效率的减低。 生产可能性曲线(PPF)是一种用以说明稀缺、成本、和效率的方式,在最简单的例子里,一个经济体只生产两种商品(比如,枪械对比面包)。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图表(如右图所示),显示出了在既定的投入和技术之下,于两种商品生产中取舍所会产生的不同产出。在圆弧上的点代表了可能的产出量,也就是说,若是一种产品生产多少、另一种产品就只能生产多少的情况。 稀缺指的是人们想要达成、但是现有情况和资源下无法达成的生产情况,亦即超出了生产可能性曲线圆弧的地方,例如图中的X点。如果生产某产品的输出增加,那么生产另一项产品的输出必然会减少,于是形成互相排斥的情况。这是因为生产某样产品所需的投入会占用到生产另一样产品的资源,也因此减少了另一样产品的产出。生产一样产品所带来的另一样产品输出的减少,也被称为「实际机会成本」。换句话说,如果右图的情况下生产100单位的大炮,那么机会成本就是生产100单位的黄油。PPF说明了在一个生产曲线上,选择生产更多的一样产品会导致另一样产品的减少。在一个市场经济下,随著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的经济脉象,是因为对产品的需求改变而产生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圆弧代表了某一种生产分配下最有效率的生产状态,如果我们选择在圆弧内的生产分配,例如图中的A点,这虽然是可以达成的,但却会造成生产的低效率(对投入使用的浪费),也就是说,这种分配并没有达到最有生产力的点上。这种浪费的例子包括了如在景气循环中高度的失业率、或者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阻挠生产者充分的利用他们的投入。随著圆弧点进行的生产状态并不一定是最有分配效率的(亦即柏拉图效率),因为那仍然有可能与消费者的需求不一致。 实用经济学理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如何增进一个经济的效率,找出如何调整社会组织以达成最有效的资源生产,被认为是「经济学的本质」 专精是一种无论在经济理论上和观察上都已经被认定是经济效率重要来源的现象,不同的个体和国家可能对生产各种产品和服务有不同的机会成本,举例来说,某国可能有比较多的高教育人才、而另一国可能有更多的森林和煤矿。专精理论指出在机会成本差异存在的情况下,生产的各方可以透过分工来达成比较优势,而使得生产一定产品的成本都会相对地降低。要注意的是,就算某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投入和输出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透过专精和与他国贸易,来达成更高的输出总和。也因此,即使是最有效率、最发达的国家,仍然可以与最没效率、最落后的国家一起进行分工生产。 在观察上,许多拥有类似科技水准和多元投入要素的高发展国家(例如西欧),仍然在互相之间保持大量的贸易往来,这也使得许多经济学的研究专注在解释经济里的规模和聚集,以解释在分工的状况下,生产不同产品的国家是如何促成贸易各国的利益。专精的理论可以套用在个体、农场、工厂、服务业、乃至经济整体上。在这些生产体系里,不同团体的专精和互动都可能存在著各自的分工,或者是透过不同资本或土地的投入达成类似的效果。以专精为例子,一个专精于高科技产品生产的已开发国家,可以与一个专精于较廉价劳动生产的国家进行交易,两者之间机会成本的差异,会使得他们交易后得到更大的产出量。与他们闭门造车各自生产高科技和廉价劳动产品相比,两者都可以从中获利。 投入和产出的市场价格决定了分工的各方要如何分配生产的投入,廉价的投入会被用于较廉价的产出上,单在这个过程中,产出总合就有可能因为设计或附加价值而有所提升。这种生产上的分工造就了贸易利得的机会,使得资源的拥有人透过贸易把某种投入换成更为具有价值的产品,也因此而获利。要衡量在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则是以衡量一个贸易所带来的收入水准的增加。 价格和供给数量被认为是观察一个市场经济里生产产品最直接的切入点,供给与需求的理论解释了价格如何调节一个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个体经济学里,这是假设了完全竞争的情况,也就是说,没有其他买家或卖家有足够市场力量单方设定价格。 在一个市场里的商品,「需求」指的是所有买家要以特定价格购买一单位产品时的互动因素,需求通常是以图表方式形容价格和数量的需求(如右图所示),需求理论指的是个体消费者如何理性的选择某种数量的产品,这种情况也被称为是「有限情况下的利益最大化」(一个人的财富和收入则是决定限制的主因)。利益在这里指的是个体消费者如何在众多产品之间做取舍,而他们取舍的结果,会将产品做排序,并且以此进行购买。 需求定理指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市场里的需求的数量与价格成反比。也就是说,一个产品的价格越高,越少人会想进行购买(假设其他情况不变)。随著一个产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会更愿意购买它,而不是其他较为昂贵的替代品。另外,因为价格下降而导致的购买力上升连带使得消费者购买能力提高。其他的因素可能改变需求,举例来说,收入的增加会使得对于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外扩张。在进行这种分析的时候,经济学家假设其他的因素保持不变。 供给指的是一个产品的价格以及在那个价格下会出现在市场上的产品数量,供给也可以由图表方式形容价格和数量。在这种模型下生产者(比如公司)被假设是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他们会试著生产和提供市场的产品数量是他们认为会取得最大利润的。供给通常被表达为价格和供给数量之间的关系(假设其他情况不变),换句话说,一个产品可以被贩卖的价格越高,生产者便会越乐意提供这样产品,如右图所示。更高的价格使得生产这样产品可以带来更高利润,如同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是可以移动的,比如生产要素的更动或技术的创新都会导致供给曲线的移动。需求定理指出,若是其他情况不变,价格的提高将会导致供给的提高,而价格的滑落将会导致供给的减少。在这种分析下经济学家同样是假设其他的条件维持不变,比如说替代品的价格、生产成本以及其他众多会影响生产的因素,在分析时都假设是不变的。 市场均衡指的是当供给数量和需求数量达到平衡的时候,如同右图里所示两条线的交叉点。当价格低于均衡时,产品的需求会开始高过供给,这会使得价格开始提高。而当价格超过均衡点时,对产品的供给会开始高过需求,于是使得价格降低。这种模型预估在任何供给和需求的曲线上,价格和供给会在一个可以使产品需求等同产品供给的价格上找到平衡点,同样的,这个理论预估当供给或需求任何一方产生变动时,新的价格会产生以反映出新的平衡点。 对任何一种消费者产品来说,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了一个产品的边际效用,它决定了消费者要获得一个产品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供给曲线上的点则代表了边际成本,也就是对生产者来说提供一个产品需要付出的成本。在均衡点上的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所决定,而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供给与需求将会等同均衡点上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 而在市场的供给面,影响生产的因素则被称为是生产变数,这些变数在短期内决定了产出的数量。有些投入变数可以被轻易更换,例如电力、原始资源、加班工作等等,其他的变数则比较难更换,例如工厂和机械或是重要的资深员工。在长期来说,所有的投入都可以透过管理加以更改。短期和长期的分别又构成了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就是供给面如何应对供给或需求方的更动而产生新的价格均衡点。 边际主义描述消费者如何在不同的财富和收入水准限制下达成对他们最有利的位置,而生产者也会在各自生产的限制下(如产品需求、科技、价格等等)试图最大化他们的利益。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利益最大化的位置在于当一个产品的边际效用相对于其价格达到零的时候,用简单的方式形容,这时消费者就买到了市场上对他而言「最划算的产品」,而没有比这个产品更为有价值的选择存在。相对的,生产者则会比较他们生产一个产品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亦即最完美竞争者的价格),所产生的差异便是「边际利润」,当边际利润达到零时,他们就不会再继续生产某个产品。市场迈向均衡的移动以及均衡点、价格、和供给数量的改变也是在「边际」上进行,也就是说,他们的互动关系的改变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供给与需求理论的应用包含了伴著生产要素调整的收入分配,包含了劳动与资本在市场上的互动。在一个有竞争性的劳动市场下,在特定劳动价格(亦即工资水平)之下被雇用的劳工数量取决于对于劳动的需求(来自于生产者)以及劳动的供给(有多少人在找工作)。劳动经济学检视的是劳工与雇主之间透过这样市场的互动,以此解释工资和其他劳动收入、劳工流动性、失业、人力资本的产能、以及其他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变动与特征。 供给与需求是用来解释完全竞争下的市场行为,然而,它仍然可以用来比较其他型态的市场。它也可以被用来解释经济体各层面的变因,举例来说,这包含了总体经济学下研究的国内生产毛额以及物价。经济学家也可以透过供给与需求来说明要在何种特定条件下市场才能有效的分配资源。 人们往往不会在市场上直接交易,而是透过公司进行工作和生产。最明显的公司是企业、合伙、以及信托。依据罗纳德·科斯的说法,当透过公司生产的成本低于自行生产时,个体便会选择透过公司生产。公司综合了劳动和资本,并且可以达到比个人交易更高的规模经济(也就是说,当生产一个产品单位的成本随著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时)。 在完全竞争的研究模型下,生产者众多,而且对于市场价格都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产业组织研究的则是当某些生产者的确拥有决定性影响时公司之间的竞争行为,它包含了对于市场以及公司之间的互动。常见的对于市场结构的分析除了完全竞争以外,还有垄断性竞争、以及其他如寡占、双头垄断等情形。 管理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学角度研究公司或其他管理单位进行商业决策的过程,这门研究相当倚赖数据上的统计,比如对于运筹学的研究,以及其他统计方法例如在没有完整资讯和确定性下的回归分析。其研究的特色是对于商业决策最佳化的追求,包括了如何降低成本、最大化利益等,当然,这是假设在其他情况例如科技和市场需求不变的条件下。 不确定性在经济学上是指对于未来收入或损失无法预测的本质,不管这是不是属于风险。若是没有了不确定性,个体的经济行为就会完全脱离工作和收入的不确定性,金融和资本市场也会沦为单纯的市场阶段媒介,而通讯产业则会完全消失。由于不确定性的型态众多,在经济学上有许多不同方式用来代表不确定性以及经济决策者对其的应对。 赛局理论是应用数学的一种,它研究的是不同决策者之间的战略互动,这也是属于不确定性的一种。赛局理论提供了产业组织理论的数学根基,用以架构公司的各种行为,举例来说它可以用来研究寡占(很少卖家)的产业行为,也可以套用在工资谈判、讨价、契约立定和其他各种决策者数量少到他们会对彼此产生可见影响的情况上。赛局理论是一种行为经济学非常频繁使用的方法,它假设了个体们在至少有部分利益冲突的条件下,分别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战略。透过这种分析,它可以将个体寻求利益最大化的举动用来研究例如供给与需求的模型,同时也考虑到资讯的不确定性。这门研究最早追溯至1944年约翰·冯·诺伊曼的理论。赛局理论对于众多领域都产生影响,包括了核子战略、伦理学、政治学、甚至是演化生物学。 风险厌恶也会在一个发达的经济里促使专门管理风险和提供风险资讯的产业,例如保险业市场、期货交易、金融商品、金融经济学、或纯粹的金融市场便是针对风险而生的产业。这块领域同时也研究金融市场和公司的资本结构、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健康性、金融危机、以及政府对此的管制等等。 有一些市场组织也会因为不确定性而产生低效率,依据乔治·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理论,这种低效率的典型例子之一是二手车市场。由于消费者不确定一台车是否是有潜在问题,他们往往会压低了一台好的二手车的价格低于其实际品质。资讯不对称使得卖家即使有这方面的资讯,也没有动机告知买家。相同的保险业在这方面的问题则是逆向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很容易冒风险的人(也因此最容易出事),往往是那些最倾向于投保的人,也因此导致了道德风险,使得保险反倒促使更冒险的行为。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保险成本的上升,也因此驱逐了部分原本可以从此服务获利的人(不完整市场)。而且,若是试图解决单一问题,例如强制所有人保险,那么仍然不能解决、反而会创造出更多道德风险的问题。资讯经济学便是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这在许多领域如保险、契约法、机制设计、货币经济学、以及健保上。可以应用的研究成果包括了解决或减少法律和市场上的风险的措施,比如说产品保固、政府规定的部分保险、资本重组或破产法、以及其他对于资讯透露的管理。 「市场失灵」包括了许多不同的问题,许多这些问题可能与经济学既有的假设互相冲突。尽管经济学家对于市场失灵的定义有所差异,以下的分类经常被提出: 资讯不对称和不完整市场可能会导致经济的低效率,但这有可能透过市场、法律、或其他政策办法加以修正。 自然垄断或者称为「技术上垄断」是一种竞争失灵的极端例子。这种问题描述了既然生产一个产品时生产越多单一成本越低,那么依此推断每个产品最终应该只有一个生产者才是最有效率的。 公共物品依据市场失灵理论是一般市场是所缺乏供给的,这种失灵的最主要特色是人们可以使用公共物品而不必直接付费。 外部性指的则是市场价格所没有反映出来的外部社会成本或利益。举例来说,污染会造成负面的外部性,而(政府付费的)教育则会创造正面外部性(如更高技术劳工)。政府经常向有制造负面外部性可能的经济活动课税或进行禁止,并且向正面外部性的受益者课税以企图矫正市场。另外,基本的供给与需求理论解释了均衡的达成,但并没有解释达到供需均衡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一些人则主张粘性价格证明数量而不是价格决定了供给与需求的短期改变,这也是许多总体经济学里对于景气循环的标准研究。研究者通常聚焦于讨论粘性价格的成因以及达到长期均衡的过程。有一些经济学领域专注于对市场失灵的研究,比如公共经济学便是研究政府以调节市场失灵为名对市场进行的干预。解决市场失灵的政策方式包括了根据成本收益分析立定的政府管理,或者提供市场诱因以进行改变,比如收取排放税。 尽管如此,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则提出质疑市场失灵的理论。例如公共选择学派便提出了与市场失灵相反的例子-政府失灵,认为政治上的经济干预和特殊利益才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因。而奥地利经济学派则更进一步,主张低效率的垄断只有在政府主导之下才会形成,并且主张市场的低效率只有透过寻求利润的企业家精神才能消除,而政府并不能做出正面影响。 公共财政是研究政府公家机关如何进行预算和税收的经济学领域,研究的包含了税制的制定(那些人在缴那些税)、政府开支活动的成本效益分析、金融政策、政府对于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公共选择理论便是以个体经济学角度研究公共产业的学派,分析各自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政治个体,例如政客、选民、官僚、和利益团体,以及他们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 大部分的经济学都是实证为主的,以描述和预测经济现象为重点,而规范经济学则研究经济「应该是什么」。福利经济学便是规范经济学的一种,以个体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的效率,并且以社会里个体的经济行为来衡量社会福利。 总体经济学将经济看作是一个整体,并且透过一般均衡理论用「从上而下」的角度检视经济的总和与互动。这些总和包括了对于一国经济体的总投入与输出、失业率、以及通货膨胀,其他的小总和则包括了消费和投资总和等。总体经济学也专注于研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 自从1960年代以来,总体经济学也被引进一些个体经济学的划分方式,例如分析个体的理性、效率市场假说、以及不完全竞争等,这些发展解决了部份对于这些领域的不一致性质疑。 总体经济学同时考量影响成长和国家收入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了资本累积、科技进步、以及劳动力的成长等。 「成长经济学」研究的是造就经济成长的因素,亦即一个国家人均生产输出在长期的提高。同样这个因素也被用来解释各国之间存在的人均生产输出的差异,尤其为何某些国家成长得比其他国家快、而为何某些贫穷国家的成长率比已开发国家高。 许多被广泛研究的因素包括了投资的比例、人口成长、以及科技变革。这些研究包括了理论上和观察上的形式(如同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以及增长核算。 对于经济萧条的研究促使了总体经济学的诞生。在1930年代的经济大恐慌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建构了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理论。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萧条时,对于产品的总需求可能有不足的现象,导致高失业率以及可能的产能流失。他于是认为应该增加政府在公共产业的活动,包括了以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稳定景气循环。也因此,凯恩斯主义的一大结论为,在某些情况下,市场本身并不能将产出和雇佣推到充分就业的程度。约翰·希克斯的IS-LM模型便是解释凯恩斯理论的经典例子。 随著时间发展,对于景气循环的认知也逐渐增进并扩张到其他领域,大多是作为对凯恩斯理论的回应。新古典综合学派便是综合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认为凯恩斯主义虽然在短期上是正确的,但新古典主义则在中长期更有解释说服力。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则从凯恩斯景气循环理论中脱出,认为市场的萧条是因为不完全资讯所造成的,持这种立场的包括了米尔顿·傅利曼对于消费的恒常所得假说以及小罗伯特·卢卡斯提出的「理性选择」理论。 相较之下,新兴凯恩斯学派则保留了对理性预期的假设,但将景气循环归咎于市场失灵上。新兴凯恩斯学派认为价格和工资是有「黏性」的,亦即他们不会随著经济情况的变动而很快做出调整。也因此,新古典主义学派认为价格和工资会自动调整以达成充分就业,而新兴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充分就业只有在长期上才会自动达成,也因此短期内必须要有政府和中央银行介入。 另一方面,与凯恩斯学派对立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则认为景气循环是由于政府透过中央银行释出过多的借贷资金,因而导致资本借贷的过度容易,从而致使企业家的错误投资和资本的错误分配,因而形成信用泡沫。他们认为景气循环里的扩张期是对于资本的滥用期,而紧接而来的衰退期才是经济复苏的开始。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不被凯恩斯学派或新古典主义学派所重视,然而在学界仍然有部分支持者。 一个经济体里的失业人数可以由失业率来计算,亦即有多少劳工在积极的寻找工作,退休者、正接受教育者、或因为其他因素而放弃寻找工作者并不包含在失业者里。失业可以依据几种型态来分类,古典式失业指的是当工资太高因而导致雇主不愿雇用更多劳工时,工资太高的原因可能是最低工资法规、或是工会的活动导致。依据古典式失业说法,摩擦性失业则是当市场有应对的工作存在,但在配对工作的过程中劳工所需要寻找和等待的时间。结构性失业则包含一系列导致失业的原因,比如劳工有的技能与市场需要的技能不同时。当一个经济体的产业正进行大规模的转变时,因为许多劳工既有的技能与新兴产业不同,许多结构性失业便有可能发生。无论经济体所处的情况,某些程度的失业都有可能持续存在,不过凯恩斯学派主张当经济停止成长时,因为总需求不足所产生的周期性失业就有可能发生,奥肯法则便是对于失业率与经济成长的观察。原始的奥肯法则指出3%的经济产出成长便会降低1%的失业率。 在大多数市场经济下,货币是一种用以作为交易媒介的工具。假设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比起其他形式的交易媒介(例如贝壳、银条、黄金)要更来的有价值稳定性、可切分性、简便性、以及更流动的供给。货币包含了大众持有的纸钞和积蓄、以及银行和政府具有的备用资金。货币就好比是像语言一般的社会媒介,其价值存在于与他人互动的功能上,若是没有其他交易的对象,那么再多的钱也等同废纸。 作为一种交易媒介,货币让交易变得更为容易,它使人们可以更简单的估价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促使储蓄的产生。与货币对比的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没有了货币,便要以更困难的物质配对交易双方的需求(比如苹果交换书本)。由于货币的通用性,它使得交易的交易成本得以降低,如此一来生产者便可以轻易将产出换为市场通用的价值,而不需转换必须进行二次交易的物品。 对一个经济体而言,货币供给与总生产的面值和物价水准有密切关系,也因此,管理货币供给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课题。 凯恩斯学派认为政府应该透过对于财政政策的操弄来调整总需求,他们主张当总需求低于经济体存在的生产潜能时,这种没有使用到的生产能力便形成了产出浪费。依据这种说法,政府透过增加财政支出的方式(透过赤字支出、课税、或是通货膨胀)来鼓励总需求成长,如此一来便运用到没有被使用的生产潜能。举例来说,即使在没有实际需要的情况下,政府也可以雇用失业劳工来兴建高速公路,如此一来便会发挥他们的「生产潜能」。而这种支出也有乘数效应,亦即为应付扩张性财政政策而产生的商机构成了多出的经济活动。 当然,这种理论是根基在没有考虑到挤出效应的假设上。如果产出浪费并不存在,那经济体便是以完全的产能在运作,这时如果政府介入增加财政支出,便会挤压到民间产业的经济活动,也因此不会产生经济增长。支持扩张性财政者认为挤出效应只有在没有产出浪费时才会出现,而反对的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效应是永远存在的,并且指出李嘉图等价理论,他们主张政府借贷必然需要以未来的课税增加来偿还,而任何因为政府财政政策所引起的需求增长,都会因为民间为应付未来高税率的储蓄而被消除。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并且研究国际贸易可以带来的贸易利得,重要的政策研究包括了关税以及贸易壁垒对于进出口和经济成长的影响。国际金融学则是整体经济学里一门专门研究资本如何在各国之间流动的领域,并且研究汇率。国际贸易的增长、各国分工的增强和密集化是全球化重要的来源。 发展经济学则是研究在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开发中国家,并且研究产业改变、贫穷、和经济成长。与其他经济学领域不同的是,发展经济学经常结合社会与政治的议题作为考量。 经济体系是经济学里研究各国经济体系差异的领域,研究的重点包括了各国在经济路线、发展策略、产权保护、以及经济资源分配等指标上的差异。这门领域的研究是以一个「经济体系」作为最基本的研究单位。 在当代经济体系里,经济组织的两大不同路线为社会主义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一者是以国家统御经济、另一者则是以自由市场来进行,而这两者之间的中间路线为混合经济。研究经济体系与政治体制之间的互动,也被称为政治经济学,「经济体系比较」指的则是衡量不同经济体系之间的经济行为和成长差异。 当代的经济学经常使用数学作为研究手段之一,经济学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了微积分、线性代数、统计学、赛局理论、以及电脑科学。学术界的经济学家一般都有使用这些工具的基本能力,少数经济学家则专注在数理经济学和其他数学的方式。 主流经济学理论依靠的是先验的经济模型,并从中衍生众多概念。这些经济论述通常假设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之下,研究聚焦的变数是如何因应各种条件进行改变。当进行经济学论述时,经济学家重视的是寻找可以以最少观察资讯来实证、最为明确表达、同时可以衍生出其他研究的理论。 在个体经济学下,主要的研究概念为供给与需求、边际主义、理性选择理论、机会成本、预算线、效用、以及公司研究。而总体经济学早期则聚焦于对于总体变因的模型建构,然而随著时间发展,这种路线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研究则更注重于以个体基础出发的总体研究。 个体经济学的许多概念对总体经济学的领域都起了重大影响,例如货币政策上,货币主义主张的货币数量论指出对货币的供给扩张会因为市场的理性预期而造成通货膨胀。在发展经济学中,已开发国家一般被预测会有比较小幅度的经济成长,因为资本投资的边际回收会随著发展程度而开始下降,这种趋势就在亚洲四小龙的发展上被观察到。有时候这些经济假说所主张的只是一种「定向」或「趋势」,而非绝对的数据改变。 在近几十年,赛局理论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急速扩张也对经济学产生巨大影响,透过例如纳什均衡点作为研究经济个体决策的基准,经济学家可以在不依靠实际世界资料的情况下对许多领域做出分析和预测。标准的赛局理论经济学论述通常先设计一个与现有经济问题类似的「赛局」,经济学家并以赛局里的单方行为和多方互动来研究他们如何在不同规则下进行利益最大化。 经济理论经常被用观察上的方法加以验证,通常是透过计量经济学来检视经济数据。一般实体科学常见的封闭实验在经济学上是很难达成而且很少见的,也因此,经济学家通常倚赖观察既有资料的方式来测试他们的理论,虽然这样观察实验的结果没有封闭实验来的准确、也比要容易被质疑。尽管如此,实验经济学是一门逐渐在成长的领域,而且对既有模型的观察也在增加。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例如回归分析也很常见,使用者用此方法来估计规模、经济重要性、以及统计显著性,借此来提出假说、并且控制变因的影响。透过这种作法,一个假说有可能因此获得支持,尽管其准确性仍然只是机率上的、而不是绝对的,判断研究的标准则是依靠其可否证性以及证伪结果。由于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这些观察研究并不一定要对其研究问题提出决定性的结论,甚至也不一定要提出主要的发现。在实用经济学领域上,以线性规划来进行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相当常见,为了研究某种政策对各方面的影响,经济学家常将大量资料交由电脑统计分析。 专业的同行评审和对于结果的重新生成也能进一步确保观察实验不会产生有偏见的、错误的、或轻率概化的结果,尽管经济学许多研究领域都常被批评是无法重生研究结果的。如同纯粹的理论,对于统计实验的使用也会受到批判分析,尽管如此,在过去40年间,单纯为批评其他研究结果的文章在如美国经济评论的期刊上一直减少,这被认为是期刊试图增加其引用数量的一种结果。 实验经济学也造就了许多以封闭式对照实验为方法的研究,直接测试一般被视为真理的一些经济学理论,这将传统上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给缩小了,例如最后通牒赛局的实验结果便证实了人们会拒绝接受不平等的分配方式。 在行为经济学上,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与阿摩司·特沃斯基一起因为他们对于展望理论和认知偏差的发现而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神经经济学上的观察实验也证实了类似结果。另外一个例子则是对照传统的私利偏好假设与一个可以测试自私、利他、与合作倾向的模型。这些研究的进展使得一些人主张经济学也是「真正的科学」的一部分 经济学这一领域的专业化,反映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所课程的成长上,并且被称为是「经济学自1900年来的重大改变」。大多数主要的大学和院校都有一个专精的经济院所并颁发经济学的学位,不论是在通识教育、商业或其他专业领域上,经济学课程往往是必修的课程。 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每年会依据其专家评审颁发给对这个领域有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在私人企业,经济学家通常担任顾问的角色,尤其是在银行业和金融业。经济学家也替众多政府部门服务,例如国库、中央银行、和统计组织。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同时也影响了众多其他领域的学术发展,例如经济地理学、经济史、公共选择理论、家庭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是一种以经济理论角度切入研究法学的方式,包含了以经济学解释法律产生的经济影响、研究法律是否有助或有害于经济效益、以及预测未来经济法走向。罗纳德·科斯在1961年的文章里就曾主张,对于产权的良好保护可以克服市场的外部性。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结合经济学、法学、以及政治学的研究,针对在探讨政治制度、政治环境、以及经济体制(如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之间的互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包含了如垄断和寻租行为以及外部性与政府政策的关系。历史学家有时会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来描述研究在历史上有特定利益的个人或团体是如何利用政治手段来取得利益。 经济学的社会学分支也透过经济社会学发展出来,主要是根基在爱米尔·涂尔干、马克斯·韦伯、格奥尔格·齐美尔等人的作品上,用以分析经济发展和经济现象对于社会传统的影响。重要的作品包括了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格奥尔格·齐美尔的《货币哲学》等书。 对经济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中国、波斯、以及阿拉伯文明。14世纪之前知名的学者包括了亚里斯多德、考底利耶、汤玛斯·阿奎那、伊本·赫勒敦等人。受到亚里斯多德写作的启发,阿奎那对其后代14至17世纪的经院哲学有许多贡献,由经院哲学所衍生的萨拉曼卡学派也成为中世纪末第一个有系统性地以自然法研究货币、利息、以及价值理论等经济法则的经济学派。 在文艺复兴之后,经济学的发展开始由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派所支配,这两个学派都对欧洲经济民族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相当影响。重商主义在16至18世纪盛行于一些商人和政客之间,主张一国之财富是靠著累积金银而来的,而没有天然金矿银矿的国家则只能靠著出口产品并且限制进口金银以外货物来累积财富。重商主义主张进口便宜的原始资源以用来生产出口的货物,并且以关税防止来自国外产品的竞争。 重农主义则是一群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组成,并认为经济体是一个收入和产出不断循环的圈圈,他们主张只有农业生产才能够产出超过成本的价值,也因此农业是所有产业的根基。他们反对重商主义对制造业和出口的重视而忽略了农业。重农主义者并且主张淘汰耗费大量成本的税金收取制度,改以地主的所得税替代之。比起重商主义,重农主义者更支持自由放任的政策,认为政府不该干预经济。 亚当·斯密(1723-1790)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开端,他对于当时的重商主义提出众多批评,并认为重农主义尽管「并不完美」但仍然是更为接近经济学真相的框架。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被认为是「造就了经济学诞生的起始点」,这本书将土地、劳动、以及资本视为是生产的三大要素以及生产一国财富的来源,而抛弃了重农主义认为只有农业活动才有生产性的理论。 斯密讨论了分工可以带来的经济好处,包括了劳动产能的上升以及贸易利得,无论是乡村或是都市、或是不同国家之间都可以借此获利。他的理论认为分工的程度是由市场的需求所决定,这也成为了后代经济学家对于公司和产业组织的主要理论来源。亚当·斯密提出了被广泛认为是经济学里最重要的命题:亦即在竞争之下,资源的持有人(无论是劳动力、土地、还是资本)会寻求利益最大化的途径,于是在均衡之下所有同一资源的持有人都会获得相同的报酬(排除失业等因素外)。 斯密认为所有个体会利用他们持有的任何资本来增进其自身的利润和福利而非「社会」的利益,这在后来被称为是「经济学上最重要的一段话」。斯密并且主张个体寻求利润的动机是生产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他们获得的利润就代表了他们所生产出的价值。他这样说道: 因此,由于每个个人都会尽力把他的资本用以支持并管理国内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生产于是便能达到最大的价值;每个个人也必然竭力的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扩大。确实,他通常并没有打算要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促进了这种利益至何种程度。由于宁愿支持国内的产业而非国外的产业,他只是盘算著他自己的安全;他管理产业的方式在于使其生产的价值能够最大化,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些常见的情况下,经过一双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他也同时促进了他原先无意达成的目标。并非出自本意并不代表就对社会有害。借由追求他个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为有效地促进了这个社会的利益,而超出他原先的意料之外。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好事是由那些佯装增进公共利益而干预贸易的人所达成的。 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与他对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成长的重视有密切关系,他认为经济上的增长使得社会大众可以进行更多更有价值的消费,这在他心目中才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目的」。斯密并且以看不见的手来评论众多的经济学领域,包括了政府对于竞争、贸易的限制,以及银行和利息,并提出他认为是「自由的既定体制」包括了国防、公平的司法制度、一些可以造福全社会的公共工程以及提供教育、道路、水坝等等。现代的经济学教科书常把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作为解释经济学的最基本概念。 同时期的托马斯·马尔萨斯则利用报酬递减来解释生活水平,他预言人类人口会以几何方式倍增、但粮食生产却只会渐进的增加,如此一来有限的土地便会导致暴增的人口劳动力产能报酬递减,于是便会导致生活水平大幅退步的人口过剩出现。马尔萨斯并且质疑市场经济的调节性能,批评市场本身无法达成完全就业,并且称经济体倾向于过度存款而导致消费不足,这一理论后来也被凯恩斯加以利用。 亚当·斯密注重在财富的生产上,而大卫·李嘉图则注重在收入的分配。李嘉图认为地主与资本和劳工之间必然会有冲突存在,他主张随著人口的成长和生产增加,有限的土地必然会使得租金逐渐上涨,于是减低资本获得的利润、以及劳工的工资。李嘉图是第一个提出了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家,依据此理论,无论一国是否在生产上每个层面都比他国优越或落后,边际的生产成本差异使得他们都可以从国际贸易过程中获利。比较利益到今天一直被经济学家认为是解释贸易利得的最基本框架。 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末期,一些人开始对其假设提出质疑,比如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便提出市场分配收入的问题,他认为市场扮演了两个主要的角色:资源的分配以及收入的分配。他认为市场在分配资源上可能是最有效的,但不一定可以最好的分配收入,于是产生社会介入的需要。 价值理论是古典经济学重要的一部分,亚当·斯密常被认为是提出一个产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其劳动所决定的人,不过,斯密其实在这方面有所保留,比如他说:「所有东西的真正价值,取决于取得这样东西的难度。」斯密认为除了工资以外的因素也影响了产品的价格。尽管如此,许多古典经济学家开始以斯密为基础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主张劳动是价值的主要或唯一来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从古典经济学里衍生而出的,卡尔·马克思提出了其理论的基本模型。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一书,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主张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必然会产生剩余价值,也就是资本对于劳工的剥削。依据劳动价值理论,一个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社会劳动所决定的,而剩余价值理论则主张劳工的工资只构成了产品价格里的劳动力价格,即让劳动力再生产的部分,从此认为有剥削存在。 从1870年至1910年之间,一系列经济学家开始对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提出挑战,这一系列的变革后来被称为是「边际革命」。由英格兰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和瑞士的利昂·瓦尔拉斯所各自提出,边际主义否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由边际效用而非劳动所决定的。边际主义不但解决了古典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钻石与水悖论,同时也促生了成为现代新古典经济学骨架的主观价值理论。 19世纪末的边际革命是经济学的一大分水岭。古典经济学重视的是社会活动间的因果关系,例如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以及透过政治经济学分析不同政体下财富分配结构。随著边际效用概念的提出,对于生产和交易的研究得以从社会理论(如马克思主义)中分离出来,而迈向科学性的分析。这种改变使得经济学得以脱离受到价值判断影响的规范经济学,不再聚焦于社会和生产「应该怎么样」的问题,而是研究现实世界「是什么」,进而成为客观而具有科学性的学问。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发展自约翰·梅纳德·凯因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一书,此书确立了总体经济学一领域的独立。凯恩斯在此书中研究许多在短期(亦即,长期的经济均衡达到之前)影响总收入和生产的因素,他认为高度的失业可能会因为市场缺乏有效需求而无法自行调整,并且主张为了增加总需求,政府应该透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克服这种情况。在当时经济大恐慌的环境下,凯恩斯的此一理论对经济学界产生重大影响。 随著时间发展,凯恩斯学派出现两个分支。后凯恩斯学派注重于研究总体经济学的弹性缺乏以及调整过程,另外他们在个体经济学上则以实际世界的观察例子来作为研究基础,而非透过利益最大化的模型,该学派的主要人物有琼·罗宾逊等人。 新兴凯恩斯学派同样也是衍生自原始的凯恩斯主义,此流派同意其他经济学家利用利益最大化来解释个体经济学的模型,但提出了价格和工资黏性的理论,用以更新原始的凯恩斯主义,尽管他们对原始框架的支持已经转变为强调其持续出现特征,而不是坚持其存在的本质。 边际革命促生了主导当代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了「经济学」一词来形容对于「经济科学」的研究,用以对照之前的政治经济学。这种转变就有如在当时数学模型对于自然科学的影响。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供给与需求作为分析市场均衡下价格和供给数量的模型,以此解释产出以及收入的分配。比起古典经济学,新古典主义重视的是市场的边际需求。到了20世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远离了古典经济学以基数作为分析个体之间生产关系和社会总和利益的方式。 在个体经济学方面,新古典主义认为动机和机会成本构成了决策的最重要基准,例子之一是消费者理论分析价格(也就是成本)以及收入是如何影响需求的数量。而在总体经济学上,与凯恩斯主义综合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成为当今总体经济学的主流。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经常被称为是「正统经济学」,现代的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大多是以新古典主义为基础,虽然在许多方面也有改动或是重视不同的领域,例如计量经济学、赛局理论、对于市场失灵和不完全竞争的分析等。 1970年代出现的停滞性通货膨胀直接挑战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设。依据菲利普斯曲线,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货膨胀会使得物价提高,由此带动产业雇用更多劳工以增大产能,而更高的雇用度则会带动需求面。然而,在1970至1980年代同时出现了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这使得原先支配总体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备受质疑。 在这种背景下,芝加哥经济学派和其衍生的货币主义开始挑战凯恩斯主义。依据该学派的米尔顿·傅利曼等人的说法,市场经济在货币供给持平(亦即,没有过多的膨胀或紧缩)的条件下,可以自行调整供需。依据这种理论,政府的角色是透过中央银行,调控在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数量,除此之外,不需要干预自由市场的活动。芝加哥学派以及后来小罗伯特·卢卡斯提出的理性预期理论,大幅度取代了凯恩斯主义在总体经济学的支配地位。前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本·伯南克便是支持傅利曼解释景气循环说法的经济学家之一。当代的主流经济学经常被二分为美国东海岸与西海岸大学代表的咸水学派与芝加哥等内地大学代表的淡水学派。 米尔顿·傅利曼基本上采纳了许多亚当·斯密和其他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个体经济学概念并且将之现代化,比如他在1970年曾主张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要「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下,努力利用既有资源进行可以最大化利润的商业活动」,这一说法与亚当·斯密认为市场通过私利可以最好达成社会总利益的看法一致。 一些在主流经济学以外的经济学派和研究方式也对经济学领域有重大和持续的影响,比如奥地利经济学派、洛桑学派、后凯恩斯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等。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平行发展的奥地利经济学派,便是衍生自边际革命的重要人物卡尔·门格尔的理论,而其许多研究框架也与主流经济学有高度重叠。 在总体经济学上有显著讨论而自成一派的还包括了如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和供给面学派等。除此之外,一些比较不受主流经济学讨论的研究包括了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依赖理论等。 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曾讽刺的称经济学为「忧郁的科学」。一些经济学家如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和里昂·瓦尔拉斯则认为对经济学的研究不该与其产出的分配混为一谈,他们认为后者所牵涉的「社会经济学」是属于政治学的领域。 在《国富论》一书中,亚当·斯密大力抨击那些他认为是依赖政治权力来影响市场运作的个人或团体,在斯密的年代这些人通常被称为「派系」,今天则是我们所熟知的利益团体例如政党、银行、公司、工会等等。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经济学研究应该要独立于政府政策或其他决策团体的影响之外,然而,政策制定者和政治人物经常以特定经济学的理论或说词来正当化他们推动的政治议程,许多时候往往脱离他们公职的负责领域。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上与政治不可避免的密切关连经常被拿来做为批评的对象,批评者往往将经济学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角色与特定议题或价值观混为一谈。尽管如此,经济学对于政府经济政策的形成是理所当然有影响力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经济学的分支。许多学术界的期刊经常探讨经济学者之间对于某种政策的共识或主流立场为何,希望以此增加专业意见在政治决策上的角色。事实上,当今的主流经济学界与一些普遍存在政治讨论的看法往往抱持截然不同的立场,举例来说,贸易保护主义在大众舆论和政客之间普遍流传,然而经济学家却一面倒的认为自由贸易才是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式 。依据美国经济学会的调查,美国经济学家之间已达成明显共识的议题包含了支持自由贸易、支持沃尔玛等大型连锁店商业自由、反对政府强制雇主提供劳工健保、允许商业化的器官转移、开放赌场、反对补贴生物燃料等等。 其他议题例如中央银行的独立运行以及政府在透过中央银行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的做法,乃至总体经济学上的众多政策,也经常是争议的焦点和对于主流经济学批评的来源。而一些学者例如Deirdre McCloskey则提出许多透过数据观察进行的经济学实证研究在方法或结果上都有问题,此点批评在经济学界受到不少重视,不过,也有某些依赖先验而抛弃实证观察作为研究方法的经济学者和学派存在,例如奥地利经济学派便是一例。 一些人则责怪经济学家无法准确预言未来的经济走向或经济危机的到来,举例来说,在2007年-2013年环球金融危机便引发许多人批评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与现实脱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2便曾发表他们对一群经济学家调查他们对未来经济萧条的预测结果,提出97%在1990年代受调查的经济学家没有成功预测未来一年的经济紧缩,而即使成功预测的人,也经常低估了紧缩的严重性。 经济学长久来持续被质疑是依靠不实际的、无法验证的、或是过度简化的假说来做为理论依据,质疑者主张这种简化过程免除了经济学家提出结论所要举出的证据。经常被质疑的假说例如利润最大化、理性选择等等。不过,资讯经济学包含的就是这方面以数学研究和行为经济学来研究个体在利润最大化以外的行为。另外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家例如凯恩斯也曾观察到大部分的经济学领域都是透过概念上的而非数据上的证据来建立,也因此无法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透过数据来验证。 近年来,批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女性主义者也开始浮现,促使了女性主义经济学的诞生。女性主义经济学批评经济学一般对于实证和客观的假设,认为现有的模型和方法只反映出男性社会的偏好。女性主义经济学经常提出的批评包括经济学忽视家庭主妇的家事劳动价值、家庭的经济掌管和收支。一些从物理学角度出发的科学家则批评经济学依靠的是19世纪的物理学假设,例如便从热力学里提出了与能源经济学有关的熵理论,以区别他认为主流经济学依据在牛顿物理学上所建构的理论框架。他的理论对于热力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有相当的影响。 一些人例如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则批评经济学的理论方式,认为经济学过度倚赖柏拉图的理型论研究模型,并主张经济学理论错误的结果可能会对人类整体造成庞大灾害,他以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来质疑许多既有的经济模型。然而如同其他的批评,并非所有经济学家倚赖的都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和假设。而一些经济学家也正视了塔雷伯提出的问题,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便对塔雷伯的理论赞誉有嘉。而尽管这些批评的存在,主流的经济学研究所课程已经发展得越来越趋向于技术化和数学化的研究方式。
5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在西方,政治学在学术领域里的研究也被称为政治研究、政治科学、或只有政治两字。政治学意味著在学术上的研究领域,政治研究则代表了更广泛的研究领域。 对政治的研究由于政治学家们对政治过程的牵涉而变得更为复杂,他们提出的学说常成为其他评论家理想中的政治框架,例如记者、特殊利益集团、政治家(政客)、和选民们的议题分析以及选择。政治学家可能成为某些特定政治家的顾问,甚至自身投入政坛担任公职。政治学家们也常在政府部门里工作,或替某些政党工作。他们也有可能参与非政府组织或其他政治运动。受过政治学教育和训练的人也可能具有商业企业和团体所需要的经验及价值。智库、研究组织、以及和民意测验及公共关系有关的私人企业也可能雇用政治学家。以美国为例,政治学家被称为「美国问题专家」(Americanists),专注于各种数据如选举、舆论和公共政策(如社会福利的改革)、国外政策、美国国会权力、和最高法院在一些议题上的立场等等。 对政治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古希腊,政治学一词诞生于社会科学之后。不过,这门学科的前身明显是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历史,以及其他围绕著研究国家特色和功能的学术领域。在几乎每一个历史时代和在每一个地方,我们都能看到一些专门研究和学习政治的人士。 政治学的前身甚至能追溯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年代,尤其是在希罗多德、荷马、赫西俄德、修昔底德和欧里庇得斯等人的著作里。后来柏拉图开始分析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将他们原本以文学和历史为方向的研究分析抽取出来,应用至我们目前所称的哲学上。同样地,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分析上又建立了以历史经验为根据的研究,及发展了以比较方式研究政治,也就萌生了日后的比较政治理论,被誉为政治学之父。而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更被认为是政治学的创始之作。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在相当程度上指出了后来西方政治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在罗马统治时期,随着斯多葛学派的兴起,著名的历史学家如波里比阿、蒂托·李维、普鲁塔克也记载了罗马共和崛起过程,和其他国家的组织及历史,以及恺撒和西塞罗等政治家,使我们得以更加了解当时罗马的政治和战争。在当时对政治的研究主要是以对历史的学习、政府治理的手段、和描述政府运作的情况为方向。而西塞罗更是对国家(Res Publica)概念进行了界定,设计出了权力制衡的运作模式,并发展了自然法思想。 随著罗马帝国的衰落,政治研究的舞台更加扩散。一神教的崛起,尤其是西方文化里基督教的崛起,在政治和政治行为上产生更多研究空间。 到了中世纪时期,基于当时欧洲奉行政教合一,政治学尚未成为一独立学科,对于政治问题都倾向由宗教教义来解释,故此,当时所谓的政治学,乃隶属于神学。但是,教会和朝廷间对政治的研究仍然相当广泛。当时的政治研究以希波的奥古斯丁的教父神学和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为代表。 希波的奥古斯丁所著的《上帝之城》一书综合了当时基督教的哲学和政治传统,重新定义了宗教与政治间的领域界线。大多数这个时代的政治议题都围绕于教会与国家间的立场澄清和互相竞争。而阿奎那将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并且论证了信仰、理性、道德和政治界分的可能性。 在中东和后来其他的伊斯兰地区,欧玛尔·海亚姆所著的《鲁拜诗集》以及菲尔多西所著的国王的史诗里都提供了对政治的分的,而其他亚里士多德派的伊斯兰学者如阿维森纳也继续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分析和经验主义,写下许多针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评论。而在古代中国,对政治的研究主要是制定礼乐、兵刑、职官等典章制度,与现代的政治研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转折点。政治学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人们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来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意大利的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树立了现代政治学的研究重点,针对政治机构和政治参与者做直接的观察,其著作《君主论》,教导君主其只顾后果不顾过程的政治手段,内容与基督教教义冲突甚大。《君主论》的完成,被视为政治学由基督教中完全分离的一个里程碑。后来在启蒙时代里,学术领域的扩张进一步的拓广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超过了原本只是针对决策基准的研究。 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布丹则对主权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探讨。他在《共和六书》中认为主权是国家的基本属性,是至上和不可分割的。并且认为为了避免社会动荡,有必要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威。他的政治理论仍未摆脱中世纪的影响,但是他的主权理论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也是理性主义政治学的先驱。 在18世纪牛顿的出现,开始建构现代科学理论的时候,政治学也跟随其他学科一样开始进行科学化的研究,在牛顿的世界里,利用实验方法得出的结果来归结为知识、相信自然、诉诸数学解释等等,都对政治学的研究开出了一条新的方向。与此同时出现的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的各种政治思想主张,包括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分权制衡等学说以及自然法、自然权利、主权、自由、民主、平等、幸福等观念,成为了其后政治学研究的主导框架。当霍布斯和约翰·洛克从不同的假设出发探讨政府的起源及其正当性问题时,西方政治学开始进入逻辑理性主义传统。 19世纪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启蒙运动的思想传统,包括了历史主义者黑格尔、孔德和马克思,以及进化论社会学的斯宾塞、梅因、滕尼斯等。随着政治研究日益成为一门科学,研究者更加注重于对历史事实的归纳和分析来解释政治现象。约翰·密尔、罗伯特·米歇尔斯、马克斯·韦伯等人是其典型代表。 现代政治学的专业化则发端于20世纪的美国。政治学在大学里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和系所开始于1880年代,以哥伦比亚大学成立政治研究院为标志。将过去的政治研究整合为一门学科的过程不断进行著,政治学的历史也替政治学的基准和实证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领域,学科里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著一些共同的历史前身。但此时已研究国家公法学、政治制度、历史为主,以德国的国家学最为知名。 起初,政治学本包括解释经济现象,并未有经济学的建构,但在现代科学发展底下,经济学遂由政治经济学分家出来,经济学倾向研究人们在市场交易的行为,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则更专注于权力分配、国家、制度身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政治学与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密切相关的一个政治学分支,国际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时间的演化,国家关系或国际政治的研究方法也已经与政治学有了较大的差别。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间大卫·伊斯顿、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倡导的行为主义革命,促使学术领域里针对个人和团体的科学研究从原本有系统而严厉地学科里逐渐游离。同时政治学的分析领域也朝向更深层和复杂的部分,也使政治学与其他不同的学科的研究关系更加紧密,尤其是社会学、经济学、历史、人类学、和统计学。政治行为的研究者也越来越倚赖以科学的方法做学术研究,如量化研究、方法学等,根基在对政治走向的经验证实和推断的假设前提上,并归纳针对人类与团体的政治行为解释。在上一个世代里,政治学科越来越注重与现实间的关联,或以使用新的方法和途径来研究如何解决政治和社会上的问题。 当代政治学家们专注研究社会上对决策权力的转移和分配,以及政治的制度和其所扮演的角色—包括一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政治行为和公共政策。他们借由检验许多因素来评估治理和特定政策的成功性,包括稳定性、司法、物质财富、以及和平。一些政治学家试图分析政治来追求进一步的实证科学题材。其他的政治学家则以基准的题材分析政治,以提出特定的政策建议。 基于对政治的不同看法,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见解。 国家学派认为政治本身是一种国家活动,因此政治学是研究国家现象的科学。而以大卫·伊斯顿为首的政治学者则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权力(power)与权威性的价值与利益分配,这种观点对于后来的政府研究以及多元主义的发展都有极大影响。另外一个影响较大的观点是,认为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的科学。也有人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而《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则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与公共政策。 传统上,政治学研究一般分为传统的政治哲学和现代的政治科学两大类。 传统的政治哲学研究政治问题主要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从形而上的角度探讨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准则,民主、正义、自由、平等等价值取向和相应的政体设计是其研究的重点。大多数政治学家一般先通过先验设定抽象出一个普遍化的人性,然后通过逻辑推演设定出一套符合人类至善生活的最高准则,再根据这个准则设计出相应的政治制度。 早期的制度主义者受到传统政治哲学和欧洲大陆国家学影响,主要关注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问题。认为制度是影响人类行为的基本因素,对政治机构运作的研究主要通过对政治制度中权力分配和人类行为的法律与机构约束地了解。主要通过制度研究法和历史比较法进行研究。 制度研究法以政治制度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立法、行政与司法等政治机构,研究的主要资料是宪法、法律、政府文件、议会日程等资料,从这些资料中分析特定社会的政治价值,并设计出符合某种目的的政治机构或制度。 制度研究法所欠缺的普遍归纳性,历史比较法正好能够弥补。历史比较法注重于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制度,对不同制度进行比较,以及对各国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比较,通过归纳得出普遍化法则。 行为主义反对政治哲学研究中的思辩与演绎方法,也反对制度主义的静态描述和简单写实,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实际存在并且可以观察到的政治行为。行为主义注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常常运用数学模型、模拟实验、直接探查、实地观察技术手段进行研究。主要原则包括了精确性、纯科学、量化研究和价值去除。其主要理论包括: 理性选择理论也像行为主义一样,从个体出发来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但并不采取归纳的方法,而是先假定一个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然后在各种情境下计算和演绎按照功利最大化原则行动的个体可能会采取的行动。 理性选择理论起源自公共选择理论。包括了詹姆斯·布坎南的公共选择模型,安东尼·唐斯的官僚经济学,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和赖克的政治联盟理论。其后逐渐发展出联盟理论、交易理论、博弈理论、投票分析和科层决策等理论形态。 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结构影响著政治现象。结构的因素包括地缘因素、经济力量、社会规范、价值观等等,环境因素催生、局限著不同的政治现象,甚至使个体无法作出自主的决定。环境可以随时间、人们的影响而变更。 在政治学界一直存在著结构主义与理性选择的论争,结构主义者认为环境决定了人们一切选择,理性主义者却认为人们的决策才是影响环境的因素。这使解释政治现象无法避免平衡量方面的因素。 198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了新制度主义学派,重新强调制度主义的研究路径,注重研究制度的动态运动对政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制度与行为和观念的关系。作为对行为主义的反动,新制度主义认为从个体出发从而研究整体的观念是错误的,整体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其主要流派有: 政治学和比较政治以各种方法研究不同的政府形式间的差异。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还会包括对于当地区域的研究;也就是对于特定州、省或行政区域的研究。 政治理论包含了针对政府、意识形态、政权、政治运动、以及政治哲学的问题的基准研究。 国际关系专注于研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最近也开始研究跨国的议题如自然环境、人口走私、贸易、社会运动、生产过程的分工、以及对恐怖主义的打击。 政治与经济间的复杂关系则反应在政治经济学的领域里,政治经济学家们试著理解经济架构和理论与政治间的关系。政治社会学研究政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生物政治学研究生物学上的人与其政治行为的关系。政治地理学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政治现象。政治人类学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针对政治精英、政治行为、以及两者间的互动的研究则是政治心理学的领域。 公共行政研究公共政策的实行、决策、和结果。试图解释政治架构所扮演的角色、官僚政治、和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以及实体的公共世界执行政策的成果。
5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7
法学
法学 法学(jurisprudence、legal theory)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特殊的学科,研究法律此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所有的秩序都可以说是一种「法律」,例如自然规律、伦常、逻辑法则或美学,而法学就是研究法律的法则。虽然许多法学家,例如、,认定法学没有学术性质,然而法学演进至今仍包含有法律哲学、法律史学以及法律科学等三大部门。此外,又因为研究对象都是社会上的现象,因此法学与政治学、经济学、财政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有相当程度的密切关连。 法学思想最早渊源于东周时期的法家哲学思想,如管子主张:「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在欧美地区的传统中,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对法学一词的定义是:「人事和神事的概念,正义和非正义之学」,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认为法学是人类研究遵从正义而生活的学科。文艺复兴时期,法学于大学中备受重视,为当时学术界最具地位的科系之一,与医学及神学三足鼎立。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先有习俗,然后由伦理分离出法律,最后才有道德,但是相对于习俗与道德,法律具有固定以及强制的特性,也包含人民生活中现实可行的权力,企图解释理想世界的应然法则。 法学()从古代拉丁语中的"Juris prudentia"演变而来,原意是法律的研究、知识或学问,其中juris是jus的所有格,意思是法律的;prudentia是慎重,亦即考虑周到、先见、细心,特别是在实际行事中运用高明判断之意。在美国语境中,法学通常指称法律哲学,主要有四大研究面向,首要是寻求分析、解释、厘清与批判法律本体,第二种在于比较法律以及其他种学问如文学、经济、宗教、社会科学的内容,第三为解析法律特定主题的历史、道德或文化背景,最后则是专注于回答「法律为何?」、「法官如何公正判决?」等抽象问题。 在中国从西周开始,就有完整行政制度,而周礼一书,可谓集公法与私法之大成,也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总汇,而且学术上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发达,从管仲开始,包含商鞅、申不害、尹文、慎到、韩非等人,后人称之为法家,多因重法而使得其国昌盛。法学一词,在先秦时被称为刑名之学,自汉代开始有律学的名称,到唐代则是成熟时期,先后有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及开元律等法典,而《四库提要》对《唐律疏议》的说明提到:「论者谓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中对于法律研究的清楚标准,也就是法古字「灋」在《说文》中的解释:「刑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故从廌从去。」 人的行为中都有某种应然的法则,而规范人类意志和行为的伦理法则可以区分为道德、习俗以及法律。前述法律是三者之中唯一具有下列四项特性的法则,外在关心取向、外在判断方式、外在目的主体以及外在效力来源。也就是说,法律关心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内心的意图,只要行为符合法律条文就属于合法行为,而法律领域中有相对权利义务的主体,并且有立法者与仲裁者。德国著名法学家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认为,法律具有三大价值:公共利益、法明确性以及正义,然而因为人的不完美这三大价值并不总是和谐共存于每部法律之中。 从道德、习俗、法律、国家、科学、艺术和宗教这些文化内容中,依照不同的学派曾有三大体系来讨论法律的目的,造就法治国家、文化国家、以及威权国家等不同型态的法律内容。首先是十八世纪末,康德、席勒、洪博特等人认为自由的伦理人格是最高的价值,而艺术和科学只是人格教养的工具,法律和国家只是它的保护机制,于是法律仅仅具有个人主义伦理的从属价值,而没有自身的价值,这就是法治国家中普遍认为法律只是理性目的的技术性规范。在威权国家中,多以为民族国家、权力及其成长是人世间最高的使命,国家赋予所有个人道德的内容,所有文化成果都是为国家服务,如黑格尔、这些理论家都把国家视为一个整体,人类就是肢体,而肢体是为了整体而存在,法律具有超乎个人的自身价值。最后是文化国家,如多尼斯在《社会与社群》中描述,生命的最高使命不在于个人或集体的人格上,而在创造和遗留下来的成就以及成就的总和,也就是文化,而国家的最高使命也在于保护这些文化工作。 法律的制订不仅由有组织的族群或国家的成文法,也可以从没有组织的社群中凝聚习惯而成,然而国家不仅是法律的主要来源,它同时也是法律的产物:国家的立宪及其在法理上的地位,是从宪法和相关法律演绎得到的。也就是说,国家预设了宪法,而宪法又以国家为前提。事实上,国家与宪法是一体两面,就像有机物和它的组织很难彼此分离。立宪思想见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三权分立说,他主张如果国家不想由法治沦为专制,则国家的三种权力就不能完全落到同一个国家机关手中,也就是人民参与立法、行政必须合法、司法必须独立。因此立宪国家所奠立的自由,除了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积极面外,还有国家保证不能触犯个人自由的消极面。 警察国家不知道国家权力的界限,他们不仅是要保护人民免于他人的侵犯,还要免于自身无知的危害,因而牺牲人民的自由以保障其福祉。但当立宪国家默默地不再过问某些领域的事务时,便打破这种监护制度,这些领域是1789年的《人权宣言》后在宪法或其他法律中明白宣示不可侵犯的权利,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个人自由、居住和通信隐私不受侵犯、信仰和文化自由、学术及理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出版自由、就业自由、迁徙自由等。形式上,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效力优于普通法律,其他一般法律均须根据宪法而制订,不得与宪法抵触,否则即失其效力。 古典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法的本质是为了确保市民对经济活动有自由放任的权利,特别坚持所有权自由、契约自由与人格平等之法律基本原理,法律主要内容是要求国家权利给予人民最大的经济活动自由,并借由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即所谓「看不见的手」,用以形成整体市场合理的经济秩序,因此国家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实际上是采消极的态度。从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立法者不再只将经济关系视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公平补偿,而主要以经济共同利益、生产及节约的观念来规范管理,所以经济法应运而生,这是传统上公法与私法之间的第三类法律领域,在中华民国境内以消费者保护法与公平交易法为代表,当国家不再只维护纯粹私法上的自由竞争,而是试图以法律规范掌握社会学意义下的运作法则,转而以「国家的手」来确保整体市场合理的经济秩序与实现均衡的经济循环。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存在著犯罪,刚开始还没有法律观念,对于犯罪行为时常诉诸武力以求自立救助,而形成「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复仇制度,此即刑罚的原始型态。在法治国家以及专制国家中,刑法仍多以权威思想为建构方向,以报复和威吓主义为思路,使得罪行明确对应于应处之刑罚,同时演扮演著维护法律安定性的角色,以对抗统治者滥用权威。随著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思想转变成社会主义的人民国家时,社会保护与教育防范之刑法目的取代了上述传统,即使是以社会教育保护刑法为诉求的刑事政策,也有司法信赖危机的疑虑。而今日的争论已不再是何者优先,而是刑事司法中之权利保障以及提高法官的裁量空间,以及在于旧式狭义的法治国家或福利文化国家间的抉择。 然而,刑罚的问题还涉及刑法本身的根源。刑罚意味著故意对人施恶,任何人想使用刑罚就必须明白自己被托付更高层次的重任。每个犯罪行为都是两个因素下的产物:个人性格和环境状况。依据犯罪行为的主要动机可将犯罪行为人分成两大类:机会犯人以及常习犯人。机会犯人的行为是由外在刺激或诱因所引起的,不具长期犯罪的倾向;常习犯人则想要犯罪,或基于习惯、天性而具有犯罪的本性。对于后者,经验显示很多都会辜负教育者的努力并再度犯罪,因此刑罚只能将他们除掉、永久或是长时间隔离,以确保社会安全。对于机会犯人则应表达明确训斥,用以警告他们。因此,根据犯罪者分成三类,也可将刑罚目的分成三类:刑罚要警告时机犯罪者,要改善能改过的性格犯罪者,以及隔绝无可救药的性格犯罪者。相对于一般教育,青少年罪犯应该要以教养为主。 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近代德国人把人文、社会科学提高到与自然科学对等的地位的,柏林洪堡大学以来的现代大学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法学被理解为科学与这一背景有关。法学以价值论为主要核心内容,如同丹麦法学家所说:「正义...不能作为法治的量尺,或法律的终极标准,主张某法不正义只不过是一种有害的情绪性字眼。」实质上,法学的核心仅仅是思维上的中心,而不是说法学的本体是价值的,法学最大的特点是要论证实践中如何体现价值(或者说怎么证实价值已经实现),这一论证形成了所有的法学部门分支。法学价值是否实现或者怎么实现的论证,是经验性的,可验证的,因而是科学的。在价值推导方面,法律也要公理理论。法学是不是科学,最容易提出疑问的是法理学,法理学是处在价值核心部位,但这也只是某种法理学。法理学的形而上,可以藐视科学,但是法理学的形而下(解答部门法)必须诉诸综合分析,价值只是要素之一。法学无法具备「客观可验证」的这项科学特质,法学研究或法律思考的结论,只能做到「互为主观」。法学肯定法律对于社会的规范和调整。 除此之外,法学也与政治学有密切关连,法学研究法律为主要内容,而法律往往反映国家政治的措施。政治的型态与体制,常以法律具体表现。政治学以研究国家为主要对象,并认为国家是一个法人,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与法学上认定自然人和法人有权利义务的概念完全相同。因此,法学与政治学有不可分离、互为表里的关系。 法学如何分类依各学者不同,有以研究范围广狭为区别标准,分为一般法学与特别法学两种,一般法学研究关于法学的全体概念,例如法学绪论、法学通论、法学概要,特别法学研究关于特种法律现象的学问,例如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等。也有以研究内容作为区分标准,分为法律哲学、法律史学与法律科学三种,法律哲学是研究法律的原理原则,探求法律的终极理想及其实用价值,各大学之法律科系,多设有法理学一科来探讨法律哲学的范畴。法律史学,又称为法律沿革学,主要研究法律的变迁过程及未来趋势,现在法律科系多有法学史、法律学史或法制史等类学科,变属于法律史学范畴。法律科学探讨国家现行法律的共同原理原则,以及各种法律的概念、内容及适用范围,其中又可分门别类研习,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与其他各种法律研究。 法律教育以传授法律知识、法学知识体系和培养法律职业为目的的教育制度和途径。现代法律教育一般分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两个基本部分。 法学教育之目的系在法学范畴上的知识培育,范围包括各种法学理论及术科。有些人将法学教育分为法学本科教育和法学研究生教育,前者系指法学方面的第一学历(法学士和法律博士),后者则为供法学本科毕业后继续进修的法学教育,如法学硕士及法学博士。惟有些人则认为法律博士虽为法学方面的第一学历,但却是一个研究生学历,因此认为分类应以基础法学教育和进阶法学教育为名。 法律职业培训分为两大类: 清朝灭亡后,在民国初年,各式大学纷纷建立起来,当中包括不少法学院。其中,国立的法学院仍以前身为京师大学堂法律学门的北京大学法律系最为著名,而私立的法学院则以东吴大学法学院和朝阳大学法学院最为著名,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美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教育界经历多种变迁,法学院以「五院四系」最为著名,分别为: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然而,现时「五院」均已成为政法大学,「四系」亦已成为法学院。 由于中国古代学生在仕官的晋身途径中并不要求对法律的知识,因此中国古时对法律教育并不非常重视。及至清末科举制度被取消以后,在沈家本主持的法律改革下,投身京师大学堂成为入仕的最理想途径,加上为法律改革所带来的机会,京师大学堂法律学门遂成为最多学生争相入读的学校之一。及至现在,中国的法学教育机构数量庞大,单就中国而言,至2008年11月已有634所法学院系,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法学学生和法学教师的人数分别增加了100倍和10倍。 目前台湾较具代表性的法学院: 仅有研究所而乏大学部的法学院所: 台湾法学界素流行一说:「台政北东辅」,各校专攻之法学领域略为不同,均有杰出特色。 在台湾,大学院校法律有关系所毕业者,具参加司法官(法官、检察官)、律师考试的资格,因此法律学系成为三个类组中较热门的科系之一,在各大学第一类组的科系里(包括政治人文艺术设计、商管会计、其他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录取分数往往是最高的。近年前台湾曾考虑修法比照国外,将参加司法官(法官、检察官)考试的应试资格提高到必须具备法律专业研究所毕业才得以报考,若假以实施势必影响高中升大学法律有关学系录取的分数,至今仍未更动。 在香港,于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等三所大学均有开办法律教育。 在澳门,于澳门大学法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二所大学有开办法律教育。 美国的法学院提供三种学位的法学教育:法律博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法律博士是美国法学教育的核心,既培养法律实践者亦培养法律研究者,几乎美国所有的律师、法官、大学教授都是法律博士毕业。
5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9
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社会学使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以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会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社会学的本体有社会中的个人、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问题、和社会控制,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 社会学在研究题材上或研究法则上均有相当的广泛性,其传统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而采取的模式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由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都是由社会结构、个体机构的影响下塑造而成,所以随著社会发展,社会学进一步扩大其研究重点至其他相关科目,例如医疗、护理、军事或刑事制度、网际网路等,甚至是例如科学知识发展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一类的课题。另一方面,社会科学方法(social scientific methods)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20世纪中叶以来多样化的语言、文化转变也同时产生了更多更具诠释性、哲学性的社会研究模式。然而,自20世纪末起的科技浪潮,也为社会学带来了崭新的数学化计算分析技术,例如个体为本模型和社交网路。 因其兴起的历史背景,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现代性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或是当代社会如何形成演进以至今日的过程,不但注重描述现况,也不忽略社会变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泛,小到几个人面对面的日常互动,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家庭、各式各样的组织、企业工厂等经济体、城市、市场、政党、国家、文化、媒体等都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这些研究对象的共通点是一些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事实。虽然「社会性」的定义在不同学派之间仍有争执,但社会事实外在于个人,且对个人的行为跟认知有影响,这一点是大致上为社会学者所共同接受的。 在19世纪初期,孔德认为过去神学及崇尚武力的社会慢慢消失,以理性、科学、工业为主的年代正在抬头,两者之间的冲突正是社会动荡的源头。在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种过渡性的冲突及混乱是无可避免。在旧制度消失前,人们无法体验新制度,往往需要多次社会转变才能改组社会。社会学就是针对社会改组的问题(现代性)而发展成为一门社会科学。涂尔干学派的社会学家不但希望了解什么使得社会团体聚集起来,更希望了解社会瓦解的发展过程,从而作出“纠正”。纠正的观念并不暗示社会学家预设一个「正确社会」的模板。涂尔干本人都不认为有一个终极的、完美的社会可以参考。简单来说,当一群人互动形成一个稳定的参考架构,运行良久,对他们来说就是「常态」。当社会制度问题积累下来,此一稳定状态被打破,形成混乱,即上述所谓「瓦解」时,就形成病态。因此涂尔干认为,社会学家职责在于找出一个社会的「日常常态」,如此才能确定出「病态」的判准。社会学家需要不断观察与分析,不是找出模板,宣称终极事实就结束。 相反地,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学家并不探索对纠正社会的方法。因为他们认为对社会病疾提出的纠正方案,往往是以一个小群体的观念强加到绝大多数人的身上,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问题加重。20世纪初,如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等人,受到上一代如韦伯与齐美尔学说影响,加之参考马克思理论,针对现代社会与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悲观看法,其中尤其看到社会虽然高度分工,却也产生生活的分裂化。尤其是在艺术文化领域,大量复制技术的出现,造成艺术精神的丧失。法兰克福第二代哈伯玛斯继承上述观点,并参照美国结构功能主义与符号互动论、欧陆的现象学等,提出沟通行动论,与第一代悲观观点不同,认为必须致力建构一个可沟通的社会,才是悲观现代性的出路。而上述的观念,类似社会冲突论,知名人士如达伦道夫,也是以马克思对社会阶级分析为主,认为社会有掌握资源的的阶级,以及受统治的阶级,惟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握有生产工具,无产阶级因无工具而受宰制,需要反抗革命,观点较属于政治经济学,但冲突论者,结合韦伯对阶层──加入社会地位等角度,认为社会不平等,源自多方面,不只经济不平等。 今天,社会学家对社会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的从宏观结构到微观行为的研究,包括对种族、民族、阶级和性别,到细如家庭结构个人社会关系模式的研究。社会学系分成更多更细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离婚,在微观方面例如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些社会学家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数量上来描述一个社会总体结构,以此来研究可以预见社会变迁和人们对社会变迁反应的定量模型。这种由拉扎斯费尔德倡导的研究方法,现在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两个主要方法论之一。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另外一个主要流派是定性研究,包括历史社会学、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基于扎根理论、内容分析等定性资料的分析及归纳方法。从事定性分析的社会学家相信,这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因为这可以加强理解“离散”性的社会和独特性的人文。这种方法从不寻求有一致观点,但却可以互相欣赏各自所采取的独特方式并互相借鉴。主流的观点认为,定量和定性这两种研究方式是互补的,而不是矛盾的。涂尔干与韦伯都强调两者的重要性──亦即从主观(质化)与客观(量化)交错研究,到后来的象征互动派大师布鲁默(Herbert Blumer)相当强调质化的影响力。 社会学的角度就是让我们通过社会学看事物的方法去认识自己及分析社会。其中两种比较著名的社会学角度就是「社会学的想像力」(Sociological Imagination)及「破解谜思」(debunking)。 「社会学的想像力」由赖特·米尔斯(C. Wright Mills)所创,其主要意思是指我们可以透过「社会学的想像力」去了解社会。 至于「破解谜思」(debunking)是彼得L.贝加(Peter L. Berger)的概念。他指出了「社会学的意识中是存在著一种揭穿真相、破解谜思(debunking)的动机」。这句话指出了社会学家是关注所有的人类活动,但他们关注的层面并不是一般人所关注的事实之表面,而是以一个质疑的心态去思考及破解一件事情的谜思。 人类对社会变化发展的整体研究源远流长,社会学的逻辑和理念早在其形成学科基础之前就已经出现。对社会的分析和研究基本上是源于西方文化、哲学思想的长年累积,并至少在早于柏拉图时代之前产生。而更加正规的社会统计调查的起源更可以追溯到至少早在1086年的“末日审判书”。另一方面,在中世纪的伊斯兰社会也有早期社会学的踪影,不少研究均指出历史上第一位社会学家,是一位十四世纪来自北非的阿拉伯学者——伊本·赫勒敦,其最著名的著作《历史绪论》(Muqaddimah)首次介绍了有关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冲突议题的社会科学理论。到了十七世纪,以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者即注意到科学拥有发现真理的能力,而开始尝试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社会学一词的英语“sociology”(或“sociologie”),是由拉丁语“socius”(同伴)、“-ology”(研究),和希腊语“λόγος”(即“lógos”,意指字词、知识)组合而成,这个名称最早由法国散文家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士(1748年—1836年)在一份当时未公开的手稿中创造。至1838年,法国科学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年—1857年)正式确立了“社会学”一词。孔德在初期曾使用“社会物理学”(social physics)一词,但后来被别人挪用,其中包括著名的比利时统计学家朗伯·阿道夫·雅克·凯特勒。孔德寄望通过对社会领域整体的科学认识,而令历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形成一体化,社会学正式由此而生。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于十九世纪中叶,其出现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与剧烈的社会变迁引起的社会运行状态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十八世纪末开始,先后发生了两次来自欧洲的大革命,第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思想大革命,另一次是从英国开始、一直扩展到欧洲和美国的工业革命,这两件重大事件使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性转型。资本主义确立后,一方面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令社会的经济基础、思想观念和政治制度都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社会运行也暴露出许多不协调因素,如周期性经济危机、失业、犯罪等。对于这些问题,传统方法和原有科学体系无法作出满意的解释和回答,于是社会学作为一门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独立新学科便应运而生。 孔德所身处的年代适逢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持续动荡,他认为社会上的各种弊病和问题可以透过社会学实证主义消除,这是在其著作《实证哲学教程》、《实证主义概论》(A General View of Positivism)中明确提出的一个认识论模式。他相信在人类知识发展“三阶段律”(Law of three stages)中,在继神学阶段和形而上学阶段(或称玄学阶段)之后,实证阶段将占据最终的位置,也是他最重视的部分。孔德认为过去神学主导及崇尚武力的社会会慢慢消失,以理性、科学、工业为主的年代正在抬头,两者之间的冲突正是社会动荡的源头。在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种过渡性的冲突及混乱是无可避免的。在旧制度消失前,人们无法体验新制度,往往需要多次社会转变才能改组社会。社会学就是针对社会改组问题(现代性)而发展成为一门社会科学,它在社会转型中产生,以解决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以寻求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为内容,并且将这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社会学发展历史。 总体而言,1830年代到19世纪末叶普遍被视为西方社会学的创立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学特点是:(一)与哲学关系密切;(二)受实证主义思潮影响极大;(三)创立社会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此时期以孔德和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为主要代表。孔德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整个社会和自然界是建立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上,这就是社会秩序;社会变迁中旧的社会秩序被新的社会秩序所取代,成为社会进步。斯宾塞则把社会变迁论运用于社会学研究,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进化和生物进化遵循着同一条规律,具有人类社会等同有机生物的含义,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社会有机论。1874年,斯宾塞编写了历史上首本以社会学为名的书籍——《社会学研究》(The Study of Sociology)。 当时孔德和马克思双方均提出在欧洲实现工业化和世俗化之后,发展一种科学上合理的社会制度,但同时马克思又否定了以孔德为首的社会学实证主义。在孔德提出社会学构想的同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形成了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以劳动为中介的,他从经济学上分析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度下,人的劳动本性异化的表现,提出了劳动的解放将标志着人性的复归和社会的人性化,从而使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学批判转入到在社会学上关于资本主义对人限定的地位的批判。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学的产生,使社会学在本质上变成为批判的、革命的科学,与孔德强调秩序、均衡,目的在于维护和改良现存制度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形成鲜明的对立。这也是马克思本人一直拒绝把自己的社会理论称为“社会学”的基本原因,直至二十世纪初列宁才明确把马克思的社会理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使之为早期社会学的重要支柱之一。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以赛亚·伯林也认为,马克思可以被视为“真正的现代社会学之父”。 十九世纪末期开始,社会学开始蓬勃发展,归功于法国社会学家爱米尔·涂尔干出版了大量社会学研究专著,为社会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为确立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作出重大贡献。他一生致力推动社会学发展,将源自孔德的实证主义发展成实际社会研究的基础。1895年,涂尔干在法国波尔多大学创立了欧洲首个社会学系,并出版了影响后世的重要著作《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独立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涂尔干认为,一切社会的观念都具有无形的强制力,塑造了人们的意识。人类大多数的意向不是个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导、熏陶和压迫下形成的。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心理学或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至1896年,涂尔干又创办了《社会学年鉴》(L'Année Sociologique)期刊,以刊登、传播他与学生的研究成果。在1897年出版的《自杀论》中,他以罗马天主教教徒和新教教徒人口自杀率的差异为例,引证社会学角度和心理学、哲学角度在分析社会事实上的区别,另外此著作也进一步发展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对涂尔干来说,社会学可以被形容为: 踏入20世纪,社会学的学术地位迅速提高,欧洲各地的大学相继成立社会学部。英国第一个社会学系在1904年创建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这里也是英国社会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的创刊地。1907年起,英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伦纳德·特里劳尼-霍布豪斯(Leonard Trelawny Hobhouse)开始在伦敦大学担任社会学讲师。1909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和马克斯·韦伯共同成立了德国社会学协会(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Soziologie),随后,韦伯又在1919年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设立了德国首个社会学系,并首次提出了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理念。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Florian Znaniecki)在1920年于波兰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创立波兰首个社会学系。1923年,法兰克福大学设立了社会研究院(Institut für Sozialforschung)。 与此同时,美国在社会学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r)于1875年在耶鲁大学开始教授名为“社会学”的课程。1890年2月,法兰克·威尔森·布莱克默(Frank Wilson Blackmar)在美国堪萨斯大学设立了“社会学元素”(Elements of Sociology)课程,并延续至今。1892年,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尔比昂·伍德伯里·斯莫尔(Albion Woodbury Small),在芝加哥大学创立了社会学系。社会心理学始创者之一的乔治·贺伯特·米德,于密歇根大学任教时遇到了查理斯·霍顿·库利和约翰·杜威;米德和杜威两人在1894年转往芝加哥大学任教,这使得社会心理学、象征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或称符号相互作用论)获得极大的发展。1895年,阿尔比昂·W·斯莫尔创办了美国首份社会学学术期刊——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05年,美国社会学协会(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ASA)成立,并成为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学家学会。深受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思想所影响的美国社会学者塔尔科特·帕森斯,一生致力推动社会学的专业化以及在美国的发展。受地理和历史因素影响,相比起欧洲的经历,美国社会学的发展在历史上较少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这个文化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而美国社会学更着重统计学上的研究方式。 在中国,上海沪江大学于1913年创立了中国大学第一个社会学系(该系在1952年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包括人类学、理论与应用社会学、社会调查与社会问题以及公民学在内的诸多课程,之后在1917年设立的沪东公社则是中国第一个大学社会学实验基地,被视为中国社会工作服务的前身。 第一次关于社会学的国际合作发生于1893年。法国政府国会核数师勒内·沃尔姆斯(René Worms)创刊了国际社会学杂志(Revue Internationale de Sociologie)并担当其主编,随后又成立了“国际社会学图书馆”(Bibliothèque Sociologique Internationale)、“巴黎社会学学会”(Société de Sociologie de Paris)、“国际社会学研究所”(Institut International de Sociologie ),其中国际社会学研究所后来与创立于1949年的国际社会学协会合并。 总体而言,社会学形成学术规模的成长期大约处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被看作为对例如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等现代性问题的积极回应,或是对社会理性化(rationalization)的理解和反思。在社会学创始初期这段时期期间,社会学领域在欧洲大陆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与英国的人类学和统计学遵循着类似的发展轨迹、举头并进;但踏入二十世纪以后情况开始逆转,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活跃在所谓的“盎格鲁势力范围”(Anglosphere),即以英语为主的地区。与此同时,社会学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方法,独立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而研究范围越来越具体化和专门化。很少早期的社会学家会限定于特定、狭隘的研究主题,例如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相关领域也是其关注范围。自社会学在十八世纪奠基以来,社会学的认识论、方法、研究架构等一直经历着扩展和分歧,形成百家争鸣的情况。 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埃米尔·涂尔干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路线,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反实证主义路线和以美国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社会调查的传统的社会学研究局面。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以社会关系和社会团结为主线展开,坚持社会唯识论和社会整体观,主张在社会整体层次上进行实证性研究。同时他还对社会反常现象和社会偏离行为产生兴趣。韦伯则是倾向于个体主义,即主张对特定的社会行动和社会现象背后的个人动机及隐藏的秘密进行解释。他试图验证任何社会现象背后都有一种无形的、精神的力量在支撑。 当代社会学的发展时期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社会学理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尽管存在着缺乏完整的理论构架和很多彼此矛盾的方面,但已经成为成熟丰富且脉络清晰的理论体系,其中很多理论都有着鲜明的实践指向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也有很多理论虽然现在还很抽象概要,但也不乏启发性的地方。依照发展程度和时间顺序,社会学理论一般分作古典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和当代社会学理论。 古典社会学理论很大程度上是一些著名社会学家的理论,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社会学理论还缺乏完备的理论流派,单个社会学家的理论就能代表这一流派的特征。所以,人们在阐述这一阶段的理论的时候,多是介绍某几个社会学家的理论成果。不过这样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单个社会学家理论成果对整个理论体系的代表在一些情况下过于勉强。所以,通过对其特征的归类和总结,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理论框架。这样一来在对这一时期的理论有较为明晰的认识之后,又能与下一阶段的流派分类衔接。但要对各个理论有深入的了解,还是要回到这些社会学家身上。 结构功能主义,研究社会结构如何构造,以满足由一个至高共享的规范体系所限定的各项功能的要求,和社会结构中各部分的功能和影响。社会被看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被看作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是宗教和文化的遵奉者,没有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支持就难以生存。涂尔干的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在这个领域的建树都尤为突出。 冲突论,也称批判理论,通过对社会物质发展的考察,对照人类社会的演进,探析出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得出人和社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具体历史社会情境中的产物,并被其所在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方面的定位任意摆布、操纵和扭曲,使他们真实的自我发生畸变,进而产生持续的矛盾冲突体,反过来这样的冲突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批判结构主义是这一方面的集大成者。 交换理论,建立在个体功利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利益的计算和实现手段的考察来解释人的行为,社会现象被还原为始终处于理性利益计算之中的个人。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结构交换论和艾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都对理解这一理论范式有很大裨益。 建构理论,将人看作是能动的社会建构者,人有资格,也有能力积极主动地创造或建构着社会,而人类的理性始终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将社会行为的理解置于对个人和主体间的意义和动机的理解。韦伯的理解社会学,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以及随后一系列学者构建的符号互动论,虽然看上去彼此差异很大,但质性方法论和对能动性的承认将其联系到了一起。 经过古典阶段的积淀,社会学理论摆脱了对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依赖,真正走上了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之路。现代社会学理论在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其中的古典社会学理论影子依然清晰可见,这也说明二者的延续性和承袭性。事实上,现代与古典的阶段划分并非是界限分明的,二者除代表性人物和理论流派之外,都存在不少的交集。社会学理论在古典时期的四个理论框架,在此有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随着特征差异增大,这些流派又不断分化,形成新的框架体系。 社会学理论当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复杂理论框架来解释和分析社会样式和宏观社会结构。社会学理论总跟经典的学科有一个令人不安的关系,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会学家从未担任大学职务。现今社会理论被认为社会学分支,涉足多个科学区域譬如人类学、经济、神学、历史等等。第一种社会理论几乎跟社会学同时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创立第一社会理论——社会演化理论。在19世纪,三大社会理论分别是社会进化论、社会周期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它们现在被认为是过时,但是它们却产生了新理论,像社会积淀论、新进化论、现代化的社会生物学、后工业化的社会理论及多边理论。跟实验性的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理论家很少使用自然科学方法及其他事证方式来证明论点。反而,他们面对非常大型的社会走势时候都使用一些假说。可是,这些假说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证明。这正是反对者所批评的重点。对于解构主义者及后现代主义者,他们更质疑所有的研究及方法都是错误地承袭下来,很多时候,社会理论被认定为不可证明的。实际上,社会实践是检验社会学说的唯一标准。社会学说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在社会实践中发展。 发生在古希腊社会剧烈的社会转型,促使当时的思想家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人以及有人组成的群体的问题,黄金时代的提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当时的思想家对于奴隶制度的黑暗也甚为愤慨,但苦于没有更好的制度来替代,对人类命运的发展趋势也难以把握,于是追述往昔,希望回到奴隶制形成之前的社会,恢复人在社会中的尊严。 其中两个大贤的社会思想尤其能说明问题。柏拉图眼中的人类社会是有机统一的,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组成了国家的功能,也从属于整体的调配,社会是一个分工的和不平衡的统一体。圣贤(哲学王)则是居于社会最顶端掌控国家机器的最佳人选,因为他有足够多的经验和知识,能够超越具体部分的利益,实现整个社会的最大福祉。在柏拉图看来,私有财产和家庭这样分散且独立的因素应该为社会整体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亚里士多德与此相反。在《政治学》中一系列对人类社会和国家的看法虽然还较为混沌,但其中的社会学思想却是显而易见的,他就认为社会各个部分的独立要素在构成社会整体的同时,也能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他指出,社会起源于人的社会本性,即人有集合为群体的本能,但复杂、且异常分化的社会并非由个人组成的,它是建立在一个个群体的基础上,这样有相应的功能和财产的共同体最终组成了社会。 启蒙思想对于西方文明的影响不言而喻,诸多社会科学在一次次的思想解放和突破中诞生,对社会转型产生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整个启蒙思想的发展。 社会契约论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思想,诞生于与教权和王权思想斗争中,由此发展出来的一种契约义务和社会关系结构的世界观,成为社会学起源的直接动因之一。由“天赋人权”为逻辑起点,从而推演出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不断演进,人们相互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来保障自己天赋之权,并由此发展对私有财产、自由、平等和享乐权利的认识。同时,众多思想家中还有很多对于人类社会的洞见都对之后的社会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孟德斯鸠关于自然地理条件对社会、国民心态影响的论述,及由此发展的历史演进理论,合同三权分立学说共同构成了他的社会整体论。伏尔泰的自然法权论则是在寻找符合人自然本性的社会立法原则。狄德罗的小康社会思想,让-雅克·卢梭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休谟关于权威对社会影响的观点,亚当·斯密研究的关于商业社会中产生社会分化的命题,福格森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圣西门在工业社会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实证主义的运用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对社会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 社会研究主要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会用各种方法搜集经验实证,包括问卷、面谈、参与者观察及统计研究。历史社会学研究属于定性社会研究方法。同样的,社会学与人类学学科的交融催生越来越多社会学家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对现代社会进行研究。 不同的方法所面对的困难是它们都根据研究员各自采纳的理论基础来解释及了解社会。作为功能主义者,艾弥尔·涂尔干喜欢以社会大规模结构来解释任何东西。如果他是符号互动者,他便专注人们如何理解别人。马克思主义者或新马克思主义者把什么都化作阶级斗争。现象学家只是思考大众对现实如何建立自己的意义。当各方都面对现实社会问题时,常常争论谁对谁错,而实际上会把不同方法学结合。 一般观点将社会学区分为宏观(巨视)或微观两类,认为分析单位如国家发展,就属于前者;分析个人精神与家庭等,较属于后者。这是相当僵化的解决看法。事实上,所谓微观并非依照研究单位的规模看,微观较属于处理社会学基本原型的东西,更观察在不同单位之间的互动,事实上,在企业之间、乃至于国家之间,也可以视为是一个个个体,研究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微观方式处理之─诸如用象征互动论、现象学方法等。 互联网是社会学家的兴趣所在,原因有四。一)它是研究工具。例如网上问卷调查代替纸张问卷。二)它成为讨论平台。三)它本身是研究课题。互联网的社会学研究网上社区、虚拟社区。四)因为互联网而产生社会组织上的改变,例如由工业社会转型到知识社会的大型社会改变。 一般欧美注意到互联网问题,较倾向从媒介角度出发。认为它不仅是一个沟通工具而已,更在于改变人们互动的模式,一如20世纪以前,货币出现联带影响人们的现代生活,都会生活等;或像古腾堡印刷术在欧洲蓬勃之后,对欧洲知识与教育等面向的改变。 社会学家研究时常常分析群体,如社会阶级、社会组织、宗教组织、政治组织及商业组织。他们研究社会群体间的互动、跟踪源头及发展过程、分析群体活动对各个成员的影响。社会学家关心社会群体的特征、群体间或成员间的互动影响及社会特征(例如:性别、年龄、阶级、种族)对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效果。这些社会研究结果能够协助教育家、立法者、行政人员、社工等解决社会问题并制定公共政策。大部分的社会学家都有多项专长,例如社会组织、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种族关系、教育、家庭、社会心理学、城市、农村、政治及比较社会学、性别角色及关系、人口地理学、老年学、犯罪心理学及社会学应用。近年来,很多社会学家也开始研究性别、阶级和种族相结合而产生的种种社会不平等问题。. 今天,社会学研究人类组织、社会群体、社会互动等等都使用大量比较方法。社会学的发展对其它科学带来额外的需求,这对研究现代工业社会是十分重要。近年,得到了人类学的启示,加速了对多元文化及多元国民的研究。 另一方面,社会学朝著微社会结构发展,例如:种族、社会阶级、性别及家庭。因为有很多罪案发生、家庭问题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压力,急需要社会学来寻找解决方法。 社会学家透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来研究社会关系以预测社会变动。他们希望透过质性研究,如面谈及小组讨论,对社会运作有更深入的理解。有些社会学家正辩论着从中作出平衡填补两者之间的空隙。例如:定量研究描述大型社会现象,而定性研究描述个人如何理解大型社会现象。在二十世纪早期,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曾对工业社会作出研究,对人类学作出了贡献。要留意一点的是人类学家都曾对工业社会作出研究。今天社会学及人类学主要分别在于研究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而不是对象。 社会生物学是综合社会学及生物学的一门新科学。虽然它很快获得接受,但仍然有很多争论的地方因为它尝试使用进化及生物过程来解释社会行为及结构。社会生物学家常被社会学家批评过份倚赖基因对行为的影响。社会生物学家却说在自然之间和哺育存在一个复杂关系。故此社会生物学跟人类学、动物学、进化心理学有密切关系。这仍然是其他科学所不能接受的。一些社会生物学家像Richard Machalek要求使用社会学来研究非人类社会。 社会学跟社会心理学有关系,前者关心社会结构,后者关心社会行为。
6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2
军事学
军事学 军事学与甚多范畴有关,主要与战争有关。此外,军事学本身包含了各种学问。军事是政治的一部分,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延续,是一国或者集团用暴力手段达到自己目标和目的的方式,而目标和目的往往与利益有关。战争是军事的集中体现,但不是唯一的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后的美国和苏联冷战,就是一种威慑基础上的回避战争方式的斗争。在人类可以看到的未来,军事始终是政治生活中重要的方面,并在科学技术上对人类生活予重大影响:人类很多科技成就往往先产生于军事领域然后普及到非军事领域的。 现代军事包括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两大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定义,其下属的一级学科有: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制学、军队政治工作、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军事训练学。
6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6
信息学
信息学 信息学,旧称情报学(外来语),主要是指以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及其程序设计等技术为研究工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问,是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作为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学科,信息学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数学中的离散数学之上的。因为信息学所研究的对象信息本身即是离散体。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是等价的。
6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7
物理学
物理学 物理学(,自然)是研究物质、能量的本质与性质的自然科学。由于物质与能量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必须涉及的基本要素,所以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物理学是一种实验科学,物理学者从观测与分析大自然的各种基于物质与能量的现象来找出其中的模式。这些模式称为「物理理论」,经得起实验检验的常用物理理论称为物理定律,直到有一天被证明是有错误为止(具可否证性)。物理学是由这些定律精致地建构而成。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化学、生物学、考古学等等科学学术领域的理论都是建构于这些物理定律。 物理学是最古老的学术之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原本都归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直到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期间,才渐渐地从自然哲学中分别成长为独立的学术领域。物理学与其它很多跨领域研究有相当的交集,如量子化学、生物物理学等等。物理学的疆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理学里的创始突破时常可以用来解释这些跨领域研究的基础机制,有时还会开启崭新的跨领域研究。 通过创建新理论与发展新科技,物理学对于人类文明有极为显著的贡献。例如,由于电磁学的快速发展,电灯、电动机、家用电器等新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社会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由于核子物理学日趋成熟,核能发电已不再是蓝图构想,但其所引致的安全问题也使人们意识到地球环境、生态与人类的脆弱渺小。 「物理」一词在英文里是「physics」,最先出自于古希腊文「」,原意是「自然」。在中文里,这词最早可在战国时期佚书《鹖冠子·王𫓧篇》找到,「愿闻其人情物理所以啬万物与天地总与神明体正之道。」在这里,「物理」指的是一切事物之道理。三国时期,杨泉著有《物理论》,是最早的书名含有「物理」一词的著作。明末清初科学家方以智受到西学影响,撰写了百科全书式著作《物理小识》,在这里,「物理」的含义已演化为学术之理,包括自然科学的各门领域与人文学的部分领域。 清朝鸦片战争后,西方科学传入中国,此时的译者将「physics」翻译为「格致学」或「格物学」。「格物致知」这词源自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用白话说,「若要增进知识,必须穷究事物之理,唯有穷究事物之理,才可增进知识」。这句话指出,明了事物是增进知识的关键方法。在物理学里,时常会利用观察、模拟、实验、推论、演绎等方法来获得知识。因此,将「physics」翻译为「格致学」或「格物学」似乎有道理。 中国战国哲学家名家惠施、邓析和公孙龙,以及墨家,曾努力钻研宇宙间万物构成的原因。惠施有十个命题,主要是对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辩证的元素。他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一”是指整个空间大到无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指物质最小的单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内部。名家的思想合同异以惠施为代表,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万物“毕异”本为“毕同”,并无区别。后期墨家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粒子所构成。 从古代以来,人们就尝试着了解大自然的奥妙:为什么物体会往地面掉落,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会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此等等。从观测与分析大自然的现象,早期人们找到其中的样式,并针对这些样式提出了各种理论,试图解释大自然的奥妙,然而他们所提出的大多数理论都不正确。以现代准则来看,早期的物理理论更像是一些哲学理论:现代的理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检验,而那些早期的理论并没有经过严格证实。像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理论中,有些就与日常所能观察到的事实相悖。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古学者贡献出相当正确的理论。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约前624年-约前546年)曾经远渡地中海,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学习天文学与几何,还加以推广延伸,发扬光大。他预测出公元前585年发生的日蚀,还能够估算船只离岸边的距离,又从金字塔的阴影计算出其高度。泰勒斯拒绝倚赖玄异或超自然因素来解释自然现象,他主张,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其不变与普适的因果关系。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与学生德谟克利特率先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皆是由不会毁坏、不可分割的原子所构成。古希腊的思想家阿基米德在作用力方面推导出许多正确的定量结论,如对于杠杆原理的解释。 从西元850年至950年间,大量希腊学术被翻译成阿拉伯文。穆斯林科学家从希腊人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在伊斯兰黄金时代,他们将这些学术发扬光大,特别强调观测的动作,发展出一种早期形式的科学方法。. 、肯迪、海什木、伊本·西那等等科学家在光学与视觉领域给出创新理论。海什木在著名著作《》(Kitab al-Manazir)里,坚定地驳斥了古希腊的视觉理论——发射说,并且给出新理论。倚赖盖伦关于眼睛内部解剖结构的信息,他说明了光线如何进入眼睛,如何被聚焦与投射至眼睛的后部,他认为眼睛就如同「暗室」,光线进入一个小洞后,在暗室形成颠倒影像。很明显地,在这里,他所指的是针孔相机或暗箱。他还描述怎样用暗室来观测日蚀。 海什木的成就在阿拉伯世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十二世纪,他的著作被翻译成拉丁文,书名为《透视》(Perspectiva)。直至十七世纪,这著作在欧洲是光学的标准参考书,强烈影响了后来约翰内斯·开普勒、、罗杰·培根等等科学家的研究。 经典物理学指的是不涉及到量子力学或相对论的物理学,例如,牛顿力学、热力学、马克士威电磁学等等。经典物理学的盛期开始于十六世纪的第一次科学革命,终止于十九世纪末。尼古拉·哥白尼打响了科学革命的第一枪,他于1543年提出了描述太阳系统的日心说,这理论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在1609年与1619年期间,约翰内斯·克卜勒发表了主导行星运动的定律,他用数学方程准确估算出从天文观测获得的行星绕著太阳的公转数据,从而给予日心说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持。伽利略·伽利莱做实验研究物体运动,发现落体定律,并且展示出实验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他倚赖使用实验或观测所获得的证据,而不是倚靠纯粹推理,来证实任何假说的正确性。他强调使用数学来描述物理现象,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假若不懂数学,则无法明白大自然。1687年,艾萨克·牛顿提出的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物理学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他创建了微积分,给出一种新的高功能数学方法来研析物理问题。他为第一次科学革命画上了完美的终止符。物理学展现出两个独门特征:使用实验证据来检视物理定律、采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物理定律。物理学逐渐发展进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者发现经典物理学存在著极严重的瑕疵:迈克生-莫立实验的零结果不符合经典物理学的预测,黑体辐射谱不符合热力学的预测,经典电磁学无法解释光电效应与原子光谱,放射性物质的物理性质貌似与经典物理学的决定论背道而驰。这些瑕疵给学术界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彻底地动摇了旧理论体系的基石,导致了二十世纪物理学两大理论体系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进而开始了现代物理学的纪元。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对于这些难题给出合理解答。不仅如此,物理学者应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于像原子、分子等等的微观系统,以及各种凝聚态宏观系统,从而更为深切地揭示大自然的工作机制,并且促进物质文明蓬勃发展。 虽然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物理学者时常会使用到某些物理学的核心理论。这些理论皆已通过很多不同实验的多次检验,并且对于自然现象的预测被认为足够准确,例如,经典力学的理论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但必须满足两个前提,一是物体尺寸超大于原子、二是物体运动速度超小于光速。当今,这些核心理论仍旧是很热门的研究领域。例如,二十世纪后半期,即在牛顿(1642年–1727年)表述经典力学整整三个世纪之后,学者发现与创建了混沌理论,其揭示了力学系统的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这些核心理论大致包括于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力学、电磁学、狭义相对论等等基础物理学领域,是进阶研究专门论题的重要工具。 经典物理学包括那些在二十世纪初已成熟的传统学术分支领域:经典力学、声学、光学、热力学、电磁学等等。 经典力学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状况。牛顿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定律。经典力学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静力学论述处于静力平衡的物体所感受到力与力矩。运动学描述物体的运动,完全不考虑力或质量等等影响运动的因素。动力学研究改变物体运动的因素与物体运动如何因此改变。按照表述方式的不同,经典力学又可分为向量力学与分析力学。向量力学著重于论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等向量间的关系,而分析力学则从受力物体运动时的拉格朗日量或哈密顿量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行为。 声学是研究声音的制造、控制、传播、接收与效应的学术领域。超声波学,与是声学所包含的一些重要现代分支领域。超声波学研究超过人类听觉能力的高频率声波,在医学诊断与医学治疗方面有很多重要用途。生物声学研究涉及动物的声波。电声波学研究电声设备的操控。 光学专注于光的性质与行为的物理学分支领域。光在几何光学里被视为光线,能够以直线移动,直到遇到不同介质时,才会改变方向。反射、折射等现象都可以用几何光学的理论来解释。光在物理光学里被视为光波,能够用来描述衍射、干涉、偏振等等现象。 热力学主要研究热量与机械功彼此之间的转换。在热力学里,通常透过描述物理系统平均性质的宏观变量,像温度、内能、熵、压强等等来解释自然现象。热力学研究这些宏观变量彼此之间的关系(如麦克斯韦关系式)、以及它们的改变对于物理系统的影响。学习热力学的起跑点是热力学定律。热力学不研究物质的微观性质,这属于统计力学领域。从统计力学的理论可以推导出热力学定律。统计力学应用机率论来研究由大量粒子组成的系统的物理行为。统计力学将单独原子或分子的微观性质桥接至大块物质的宏观性质,对于这些宏观性质给出微观层级的诠释。在大尺度的实验中可以测量到这些宏观性质。 电磁学描述带电粒子与电场、磁场的交互作用。电磁学的分支有静电学、静磁学、电动力学等等。静电学研究静止带电粒子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静磁学研究所有涉及常定磁场的现象。电动力学研究所有涉及加速度带电粒子、电磁辐射、时变电场与时变磁场的现象。经典电磁学的基础理论是马克士威方程式与劳仑兹力方程式。光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可由带电粒子的加速度运动产生。 经典物理学通常用以阐述日常可观察尺寸的系统现象,而现代物理学通常用以阐述极端或非常大尺寸、非常小尺寸的系统现象。例如,化学元素可以被辨识的最小尺寸是原子物理学或核子物理学探索物质所操作的尺寸。而粒子物理学操作的尺寸则更为微小,它论述的是基本粒子或由基本粒子组成的粒子。由于使用大型粒子加速器来产生基本粒子需要非常巨大的能量,所以通常粒子物理学又称为高能量物理学。对于粒子物理学所研究的物理系统,那些关于空间、时间、物质、能量的普通常识不再适用,必须加以修改。 现代物理学的两种核心理论给出关于空间、时间、物质、能量的崭新绘景。量子力学论述发生于原子层级与亚原子层级各种现象的离散性质,以及在关于这些现象的描述里的粒子与波动的互补性质。相对论阐述,处于某参考系的观察者,所观察到在另外一个以相对速度移动的参考系发生的现象。相对论又可分为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区别在于所讨论的问题是否涉及重力(弯曲时空),即狭义相对论只涉及那些没有重力作用或者重力作用可以忽略的问题,而广义相对论则是研讨那些涉及重力的论题。 -{zh-hant:; zh-hans:;}- 物理学的一大研究目标是在发现,即毫无例外的规律,但似乎每一种物理理论都只适用于某些明确值域。大致而言,经典物理学的定律能够准确地描述长度超大于原子尺度、速度超小于光速的系统。在这适用范围以外,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并不相符合。狭义相对论彻底地丢弃了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的概念,且以四维时空取而代之,因此得以准确地描述速度接近光速的系统,即相对论性系统。量子力学不似经典物理学一般决定性地描述宏观物体的物理行为,而是统计性地描述微观系统的物理行为,它成功地通过了当今任何检试其正确性的精密复杂实验。 量子场论统一了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是粒子物理学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电磁交互作用与弱交互作用也已被合并为电弱交互作用。物理学者期望在不久的未来,电磁交互作用、强交互作用与弱交互作用能够被收敛在大一统理论的论述内。广义相对论将时空延伸为动态的弯曲时空,能够描述大质量系统和宇宙的大尺寸结构。但是,广义相对论与其它种基础相互作用表述尚未能被统一为单一理论;科学家仍旧在发展几种可能的量子引力理论。 数学是研读物理必备的工具之一,这包括几何、代数、微积分等等。应用这些数学工具,物理学者可以从物理定律推导与演算出很多有意思的结果。例如,1912年,图利奥·勒维奇维塔获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探索重力的相对性理论中,遇到一些挫折,他便力劝爱因斯坦学习张量微积分。爱因斯坦采纳了勒维奇维塔的建议,勤学张量微积分,并于1915年成功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如同大多数英国的理论物理学者,罗杰·潘洛斯读大学时专修数学,因此有深厚的数学造诣,能够将拓扑学方法引入相对论研究,证明在每一个黑洞的中心存在著一个奇点,这就是在宇宙学里著名的奇性定理。 数学在物理学里的主要角色并不是推导与演算的优良工具,它还扮演了一个更关键的角色:作为一种抽象语言,担当精准地表述物理定律之任。实际而言,物理定律必须先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然后才能将数学工具的功能发挥至极。伽利略在1622年著作《》里提到,数学是大自然表达其内涵所用的语言,假若弃之不用,则无法了解大自然的任何一句话。物理学依赖数学来给出准确的公式、准确或近似的解答、定量的结果或预测。理查·费曼在著作《》里也有类似的表示,他认为,不知道数学的人很难真正地理解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最深刻的自然之美……假如你想知道任何有关大自然的事物,或者想鉴赏大自然,就必须了解大自然所用的语言 数学语言在表述物理定律的同时,也表述出内含的数学概念。例如,根据量子力学的数学表述,在量子力学里,有两个基础概念:物理系统的量子态是以希尔伯特空间的单位向量来代表,从观察物理系统得到的可观察量是以作用于这些向量的厄米算符来代表。一旦找到了这两个基础物理概念的对应数学概念,整个线性代数的理论都可以立刻应用于量子力学。这凸显出数学的重要性与适应性。 在数学理论里弥漫著数学语言,其伴随的数学概念往往会指出前进的道路,有时甚至会衍生出经验预测。这并不只是巧合,而恰恰反映出在数学与物理之间无比深奥的关系。例如,1915年,广义相对论最初创立之时,尚没有甚么牢靠的经验性观测基础,它在当时所能解释的最著名现象就是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的水星近日点的反常进动。1919年天体物理学者亚瑟·爱丁顿爵士观测到了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的偏折(这一实验直到1959年才开始被精确地定量测量),这在当时是对广义相对论最有力的支持。时至今日,广义相对论的理论预测已由实验测量结果证实。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不是应用科学。物理学也被认为是基础科学中的基础科学,因为其它自然科学的分支,像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的理论都必须遵守物理定律。例如,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化学反应(化学专注于原子尺寸,这是化学与物理的主要界线)。结构的形成是因为粒子与粒子之间彼此相互作用。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这些物理定律主导了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 应用物理学指的是针对实际用途而进行的物理研究。应用物理学的课程规画通常会选修一些应用学科的课程,像地质学或电机工程学。应用物理学与工程学不同,应用物理学不会特别地设计某种元件或机器,而是用物理理论或从事物理研究来发展某种新科技或解析某问题。 工程学应用到很多物理理论。例如,在学习建造桥梁与其它建筑物的技术之前,必须先学会静力学的理论。设计世界一流的音乐厅,必须先学会声学。设计与制造更优良的光学元件必须先精思熟读光学。经过考虑种种物理因素而设计出来的飞行模拟器、电子游戏、电影等等,会显得更加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物理学使用的一些探本溯源、格物致知的方法也可用于跨学科领域。物理学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很多重要学术领域,例如,应用大量物理学里的理论与方法来解析经济学问题,这些问题时常会涉及不确定性或混沌。 科学方法是一种用来解答问题的系统性程序,通过这种程序,可以发展出对于大自然现象的合理解释。从观察自然现象、阅读书籍或讨论中,时常会找到有意义的问题。假若问题过于复杂,则必须剥除其无关紧要部分,找到核心思想,将问题简化,进而发展出能够解释这问题并且被实验检试的假说。经过实验检试后,或许需要对于假说加以改善或驳回。这严格过程可能会重复多次,直到假说的预测能够符合实验结果为止,这假说才能被学术界接受成为科学理论。 实验检试必须拥有抓出科学理论的瑕疵的能力。卡尔·波普尔强调,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换句话说,必须能够对于理论预言与实验结果做比较,假若两者不一致,则不能承认这科学理论的正确性。然而近期,有些弦理论学者与宇宙学学者主张,一个足够精致并且能够对相关问题给出解释的理论不需要通过实验检试,例如,至今为止,弦理论是唯一能够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但是它所提出的额外维度概念,是无法做实验观测到的。在宇宙学方面,多重宇宙论、前大爆炸理论都涉及到无法观测到的论述。理论物理学者保罗·斯泰恩哈特表示,宇宙暴胀理论不是科学理论,因为所有观测结果都会与它的预测相符合,换句话说,它不具可证伪性。对于这些理论是否为科学理论这问题,必须更加仔细研究与辩论。 物理学研究大致分为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理查·费曼表明两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一般是分开进行的,然而它们彼此之间息息相关、缺一不可。实验结果对于理论发展给出建议,理论预测对于实验设计给出引领。 过去几百年来,实验结果驱使了理论物理的进展,最近几十年来,物理学的演进方式已大幅度改变,在某些物理学分支领域,理论预测驱使了实验物理的方向。通常而言,当实验者发现一个新现象,而已知理论无法解释这新现象时,或者当根据新理论所作出的预测,可以通过设计精致实验来检验时,持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态度,物理学往往会有所进展。例如,在大型强子对撞机进行的各项研究完美地展示出理论物理学与实验物理学的互助互补。由于先前理论物理学者预测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实验物理学者才会坚持不断地做实验探索其踪迹,在经过几十年努力后,终于证实了希格斯玻色子确切存在。当今,理论物理学者正等待更多实践数据来指示未来的理论研究方向。 实验物理学者设计与完成实验来检试理论的预测与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实验物理学者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方式,如同天文观测者的作法,因为无法操控宇宙星体的物理行为,另一种是积极方式,如同粒子实验者的作法,操控粒子来展示其行为与性质。 实验物理学扩展了工程学与科技,也被工程学与科技所扩展。涉及基础研究的实验者,在做实验时,时常会接触到像粒子加速器或激光一类的先进器材;而那些涉及应用研究的实验者,时常会在工业就职,开发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电晶体一类的科技。有时候,某些很有意思的区域,虽然理论物理学者尚未探索论证,实验者也会先行做实验检验测试。 理论物理学者试图发展数学模型,这模型必须能够合理地解释其所针对的物理现象,这模型的预测还必须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理论物理学应该可能是影响最大、成本最少的基础研究领域。理论物理学推进了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基本知识,又对于明日科技撒播了珍贵的种子。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激光、全球定位系统、发光二极管、核裂变、核磁共振等等对于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的科技皆是源于理论物理学者给出的突破。 唯象专家努力探索理论与实验之间错综复杂的交集区;他们专注于研究从实验所观测到的复杂现象,试图找到这些复杂现象与物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唯象专家计算理论模型的预测,并将这些预测跟实验数据做比较。 物理学涵盖广泛的自然现象,从微乎其微的基本粒子(像:夸克、微中子、电子)到庞大无比的超星系团都是研究对象。很多千变万化的现象,都可用更基础的现象来做合理的描述与解释。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物理学者致力于追根究底,发掘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并试图寻觅其中任何连结关系。物理学者努力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大致可归纳为一些明确的基础定律。其它许多学术领域,像生物学、化学、地质学、工程学等等,所涉及的物质系统都遵守这些基础定律。但是,这些基础定律仍不完全。物理学对于自然现象所给出的描述与解释,只是近似事实,而不是绝对事实。 举例而言,古希腊人知道像琥珀一类的物质,当与毛皮磨擦时,会出现吸引力,使得这两种磨擦物互相吸引。这性质后来称为电性。在十七世纪,学者开始慎密地研查这性质。另外,在亚洲大陆的那一端,古中国人观测到某些石头(磁石),会通过某种看不见的作用力互相吸引。这性质后来称为磁性。也是在十七世纪,学者开始严格地穷究其起因。经过燃膏继晷、废寝忘食的努力,物理学者终于明白了这两种自然现象的基本成因——电和磁。但是,在二十世纪,经过更深入的研究,物理学者发现电和磁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两种不同表现。今天,这统一各种各样相互作用的程序仍旧方兴未艾,物理学者认为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电弱相互作用的两种不同表现。物理学者的终极目标是找到一个完美的万有理论,其能够解释大自然的一切本质。 现代物理研究大致分类为天文物理学、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等等。有些大学的物理系也提供物理教育研究。 自20世纪以来,物理学的各个领域越加专业化,大多数物理学者整个职业生涯只专精于一个领域,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和列夫·朗道(1908–1968)这样的全才大师现在寥若晨星。 粒子物理学研究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的结构与它们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另外,粒子物理学者设计与发展做研究所需要的高能量加速器、探测器与电脑程式。由于在大自然的一般条件下,许多基本粒子不存在、存在的生命周期极短或无法单独出现,需待物理学者使用极高能量的粒子加速器碰撞来产生这些基本粒子,因此粒子物理学也被称为高能物理学。 标准模型可以正确地描述基本粒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模型能够说明12种已知粒子(夸克和轻子),这些粒子彼此之间以强力、弱力、电磁力或引力进行交互作用。这些粒子会互相交换规范玻色子(分别为胶子、光子、W及Z玻色子)。标准模型还预测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探测到希格斯玻色子。 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学专注于研究原子、分子与光,以及研究光与物质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物理的基础定律、了解物质是怎样在原子与分子层次组构而成、明白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展出新技术与新器件,这些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学的中心目标。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学发展出的实验与理论技术,时常会被应用于其它科学领域,例如,化学、天文物理学、生物学、医药学等等。对于很多其它科学领域,通过发展关于控制与操纵原子、分子与光的方法,或通过精确测量与分析它们的物理性质,或通过发展出新方法来制成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光,原子分子与光物理学扮演著赋能的角色。 原子物理学研究原子的结构与物理性质。原子物理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种趋势。第一是研究自然基础定律,这通常会涉及到高精确度测量。第二是了解原子的结构,以及原子与光的相互作用。第三是研究原子与电子之间、原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物理学尝试了解分子的结构与物理性质,分子与分子之间怎样相互作用与进行反应,以及更复杂的物质状态,例如液体等等。分子物理学是跨立于物理与化学之边界的一门学问,其常用的重要工具有光谱学、衍射、共振、分子束、质谱学等等。分子物理学的主要研究目标为:分子的形状与结构、分子的对称性、分子的内部能量态、分子的光学性质与电磁性质、探测分子的方法、在科技与生物学与医药学领域的应用。 光物理学研究光的性质、光与物质之间的交互作用,这包括光的生成与探测、线性与非线性光学过程、光谱学。光物理学的内容与应用光学、光工程学很邻近。光物理学专注于光的基础物理研究,应用光学注重于应用相关科技在其它科学领域,而光工程学则注重于光学器件的设计与发展。一些前瞻性研究领域为激光、激光光谱学、量子光学与量子相干、、激光冷却、激光捕捉等等。 凝聚态物理学研究物质的宏观物理性质,例如,从测量物质的密度、磁化强度、电导率、热导率等等所获得的数据可以得知它们对于外界影响的反应。在粒子与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已知的交互作用的前提下,凝聚态物理学对于分析与描述多粒子系统给出工作框架。凝聚态物理学专注于多粒子系统,凝聚态指的是由大量粒子组成,并且粒子与粒子之间存在很强的交互作用的系统。常见的凝聚态有固态和液态,由于原子与原子之间因电磁力而形成的化学键,才会出现这些物态。比较罕见的凝聚态包括发生于非常低温系统里的超流体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在某些物质里的传导电子展现的超导态、 在某些磁性物质内部因为定域于原子晶格的自旋而出现的铁磁态和反铁磁态。 守恒定律与对称性破缺主导了物质的宏观性质,这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由大量粒子组成的孤立系统里,粒子数、能量、动量、电荷量等等都是守恒量。在足够高温度状况下,这系统具有较高的对称性,例如在自由空间里的旋转对称性与平移对称性。假设降低温度,则会凝聚出新的热力学稳定态,其具有越来越多的对称性破缺,因此,对称性会变得越来越低。 凝聚态物理学起源于十九世纪固体物理学和低温物理学的发展,当今是物理学的最大分支,与化学、材料科学、纳米科技有相当程度的重叠。 天文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宇宙星体的性质与结构。这包括恒星、行星、星系、星云、暗星、黑洞等等。天文学与宇宙学是它的姊妹学术领域,很难将它们做严格区分。简略而言,天文学测量星体的位置、运动、光度等等,例如,某恒星的位置与光谱,天文物理学尝试了解星体的本质,例如,某恒星的内部结构与形成机制,宇宙学企图解释宇宙的整体或大尺度结构的本质,例如,大爆炸或宇宙暴胀的机制。 由于天文物理学是一门很广泛的学问,天文物理学者通常需要用到很多不同的学术理论,例如,经典力学、电磁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粒子物理学等等,将这些学术理论应用于天文研究,例如,类星体、致密双星、大尺度结构、恒星动力学等等,时常可以得到很有意义的答案。 虽然物理学是最古老的学术之一,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具突破性的划时代研究在物理的各个分支领域夜以继日、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比如在电磁学领域里,液态的外部地核之所以常被比喻为发电机便是含有大量磁性物质的它不停热对流而产生电流与磁场。 在凝聚态物理学领域里,某些物质在温度高于50 K仍旧具有超导电性,物理学者不清楚促成这高温超导现象的机制为何。很多凝聚体实验的目标是制成可使用的自旋电子学元件和量子计算机元件。 在粒子物理学领域,支持后标准模型物理学的实验证据已开始陆续出现。在这些结果之中,比较重要的是微中子具有非零质量的征象。这实验结果合理解答了瞩目已久的太阳微中子缺失问题,即有些微中子在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的路途中,会转换为实验无法侦测的别种类微中子的现象。带质量微中子的物理研究是很热门的理论与实验题目。辨明微中子震荡与反微中子震荡的不同之处也是个重要题目,其可以对于为什么宇宙里到处都是物质,而不是反物质这个宇宙学难题给出解答。很多实验都在寻找惰性中微子的蛛丝马迹。 高能量大强子对撞器已开始侦测14TeV能量域,精致的后标准模型超对称理论所预测的粒子,或是约占宇宙物质85%的暗物质,这些都是大强子对撞器的探索目标。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宣布,大强子对撞机已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但数量有限,无法详细观察其性质,未来通过搜集更多数据,例如希格斯玻色子的各种衰变管道的频率,预期将能够发现任何不符合标准模型之物理行为,以及找到任何不同种类的希格斯玻色子。 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理论物理学者尝试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成为量子引力理论。这研究已延续了大半个世纪,但至今仍未得到满意的答案。现今几个比较成功的理论为M理论、超弦理论、圈量子引力论。 在天文物理学领域,许多天文和宇宙现象仍旧没有找到合意的解答,如超高能量宇宙射线、重子不对称性、星系自转问题等等。.以下列出一些重要论题: 虽然,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天文物理等领域有很大的突破与进展,但对于许多涉及复杂系统、混沌、湍流等等日常发生的现象,科学家仍是一知半解。地震、断裂、生命等等现象只会发生于离平衡很远的状况,其所出现的系统称为。很多关于平衡系统或近平衡系统的物理行为都已被了解,但是,物理学者只知道些许主导离逖平衡系统的基本原理。
7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
天文学
天文学 天文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运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方法来解释宇宙间的天体,包括行星、卫星、彗星、恒星、星系等等,以及各种现象,如超新星爆炸、伽玛射线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等。广义地来说,任何源自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现象都属于天文学的研究范围。 物理宇宙学与天文学密切相关,但它把宇宙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天文学有著远古的历史。自有文字记载起,巴比伦、古希腊、印度、古埃及、努比亚、伊朗、中国、玛雅以及许多古代美洲文明就有对夜空做详尽的观测记录。 天文学在历史上还涉及到天体测量学、天文航海、观测天文学和历法的制订,今则一般与天体物理学同义。 到了20世纪,天文学逐渐分为观测天文学与理论天文学两个分支。观测天文学以取得天体的观测数据为主,再以基本物理原理加以分析;理论天文学则开发用于分析天体现象的电脑模型和分析模型。两者相辅相成,理论可解释观测结果,观测结果可证实理论。 与不少现代科学范畴不同的是,天文学仍旧有比较活跃的业余社群。业余天文学家对天文学的发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发现和观察彗星等短暂的天文现象上。 早期天文学只能对肉眼可见的天体作预测。某些古代文化建造过可能具有天文观测作用的巨大建筑物,除了可以举行仪式以外,还能用于判断季节、耕收的日期以及一年的时长。 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夜空。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波斯、印度、中国、古埃及和中美洲等地,人们开始建造天文台,思索宇宙的本质。早期天文学以记录恒星和行星在天上的位置为主,今天这项范畴称为天体测量学。在这些观测的基础上,开始萌发出有关行星的运动、日月地在宇宙中的地位等的哲学思想。不少文化把地球视为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皆绕地球旋转,是为地心说。 巴比伦是最早利用数学和科学方法研究天象的文化,这为日后其他文化的天文研究奠下了基础。例如,巴比伦人发现月食会周期性发生,他们称之为沙罗周期。 接著巴比伦人研究天象的还有古希腊文化。古希腊天文学的特点在于用理性、基于现实的方法来解释天文现象。公元前3世纪,阿里斯塔克斯对日月的大小和距离进行估算,发表《论日月之大小及距离》()一作,并首次提出太阳系日心说。公元前2世纪,喜帕恰斯发现了岁差现象,对月球的大小和距离进行了估算,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仪器──星盘,还汇编了含1020颗星的详细星表。安提基特拉机械(约前150至80年)是一部可计算日月行星在某一日的确切位置的模拟计算机。如此复杂的天文仪器,要等到14世纪欧洲人发明机械天文钟后,才再次出现。 中世纪期间(直到13世纪),欧洲天文学停滞不前。与此同时,伊斯兰世界及其他文化的天文学则蓬勃发展(见中古伊斯兰天文学)。9世纪初,伊斯兰世界出现最早的天文台。964年,波斯天文学家阿左飞发现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仙女座星系,并记录在《恒星之书》中。1006年爆发的超新星SN 1006是历史记载中视星等最高的天体事件,埃及阿拉伯天文学家和中国天文学家都有记载。在伊斯兰世界对天文学有较大贡献的还有:巴塔尼、、、比鲁尼、、,以及和等等。这段时期伊斯兰天文学家对恒星的命名,有不少至今仍在西方通用。考古学家相信,在大津巴布韦和廷巴克图发现的建筑遗迹很有可能是天文台。 文艺复兴期间,尼古拉·哥白尼提出太阳系日心说。伽利略·伽利莱和约翰内斯·开普勒再在哥白尼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日心说。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布满了凹凸的山,而不是光滑一片。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这是对地心说的重大打击。 约翰内斯·开普勒是最早用科学定律正确解释日心说的科学家,但他无法解释这些定律背后的科学原理。之后,伊萨克·牛顿发明天体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才从根本上解释了行星的运行。反射望远镜也是由牛顿所发明。 英国天文学家约翰·佛兰斯蒂德汇编的星表收录了超过3千颗恒星。随著望远镜大小和质量的提高,天文学家陆续发现更多的星体和天文现象。法国天文学家尼可拉·路易·拉卡伊的星表收录了将近1万颗南天恒星。威廉·赫歇尔汇编了星云、星团星表,并于1781年发现第七颗行星天王星。这是自远古时期以来第一颗被发现的新行星。1838年,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利用视差原理测量天津增廿九的距离,是为首次成功测得恒星的距离。 18至19世纪,李安纳·欧拉、亚历克西斯·克劳德·克莱罗、让·勒朗·达朗贝尔研究三体问题,对月球和行星的运行作出了更准确的预测。约瑟夫·拉格朗日和皮耶尔-西蒙·拉普拉斯在此基础上,从卫星和行星的轨道扰动推算出它们的质量。 在光谱仪和天文摄影等新技术出现之后,天文学有了飞快的发展。1814至15年,约瑟夫·夫琅和费在太阳的光谱当中观察到大约600条谱线。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在1859年解释,这些谱线是由不同化学元素产生的。人们发现,恒星其实类似于太阳,只不过有著不同的温度、质量和大小。 到了20世纪,科学家才认识到地球所身处的银河系是一个独立的星系,并且在银河系外还存在别的星系。这些星系都在远离银河系,科学家以此发现宇宙正在膨胀。奇异的星体现象陆续被发现,如类星体、脉冲星、耀变体和电波星系等。理论天文学家则提出黑洞、中子星等天体来解释这些观测现象。物理宇宙学也在20世纪蓬勃发展,其中的大爆炸理论,已得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哈勃定律以及宇宙化学元素丰度的充分支持。太空望远镜的发射意味著,科学家能够通过电磁波谱中一般被大气层所遮掩的部分来观察宇宙。2016年,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源自黑洞碰撞的引力波讯号,展开了以引力波作天文观测的时代。 光,乃至电磁辐射,是人类对天象的主要观测途径。观测天文学的不同领域可依电磁波谱的区域所分,其中有的波长可从地球表面观测,称之大气窗口,有的则须要在高海拔甚至在地球大气层以外才能有效观测。 射电天文学利用波长超过1毫米左右的电磁辐射进行观测。和其他类型的观测天文学领域不同的是,射电天文学所观测的无线电波可以视为波,而不是单独的光子,所以相对较短波长的辐射更容易测定波幅和相位。 尽管天体自身的热辐射也会发出无线电波,但是绝大部分的无线电波都是同步辐射所致,也就是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发出的辐射。此外,还有星际气体所产生的某些谱线,也处于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内,特别是氢的21cm谱线。 可通过无线电波观测的天体包括超新星、星际气体、脉冲星和活动星系核等。 红外天文学通过红外辐射进行天文观测,此类辐射的波长比红光更长,位于人类肉眼的观测范围以外。红外天文学能最有效观测温度较低、无法发出可见光的天体,例如行星、星周盘及光线被尘埃遮蔽的星云等。红外辐射的波长较可见光长,所以可以穿透可见光所无法穿透的尘埃云,有助于研究分子云深处的年轻恒星和星系核。例如,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已成功观测到多个银河系内的原恒星和这些恒星所在的星团。除了十分接近可见光的红外光以外,大部分红外辐射都会被地球大气层吸收;大气本身也会产生较强的红外辐射,进一步影响观测。因此,红外天文台都必须在海拔高、湿度低的地点建造,甚至是作为卫星发射到太空。某些分子在红外辐射范围有较强的谱线,这有助于研究天体的化学成分,如彗星所含的水。 自远古起,人类便利用肉眼作可见光天文观测。最早的观测都是以图画记录下来。19世纪末,人们开始对天象进行摄影。现代天文摄影技术一般使用数码探测器,特别是感光耦合元件(CCD)。虽然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在4000Å至7000Å(即400nm至700nm)之间,但可见光摄影设备也可以用来观测一部分的近紫外线和近红外线。 紫外线天文学利用波长在100至3200Å(10至320nm)间的紫外辐射进行观测。此类辐射会被地球大气层吸收,所以观测只能在大气上层或太空中进行。紫外线天文学最适合研究发射紫外线的高温蓝色恒星(OB星),包括银河系以外的蓝色恒星,以及行星状星云、超新星遗迹等等。不过,紫外线会被星际尘埃吸收,所以取得的数据必须再利用其它方法加以校准。 X射线天文学在X射线范围观测天体。宇宙中的X射线来自于同步辐射(电子围绕磁场线旋转所发出的辐射)、温度高于1千万开尔文的稀薄气体发出的热辐射(见轫致辐射)以及温度高于1千万开尔文的稠密气体发出的热辐射(见黑体辐射)。发出X射线的天体有:X射线联星、脉冲星、超新星遗迹、椭圆星系、星系群及活动星系核等。由于X射线会被地球大气层吸收,所以X射线观测必须用、火箭或X射线天文卫星进行。 伽马射线天文学所观测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的辐射。伽马射线可通过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等卫星或来观测。切伦科夫望远镜不直接探测伽马射线,而是观测大气吸收伽马射线时所产生的可见光闪光。 伽马射线暴是突然发出伽马射线的天体,持续时间从几毫秒到几千秒不等,大部分伽马射线源都属于此类。只有一成的伽马射线源为持续性射源,这包括脉冲星、中子星及活动星系核等可能为黑洞的天体。 除了电磁辐射以外,还能通过一些别的方法研究天象。 中微子天文学利用屏蔽效果极佳的地下中微子探测器测量中微子的流量。这类设施包括(SAGE)、GALLEX、超级神冈探测器等。绝大数穿过地球的中微子都来自太阳,但也曾经有探测到24颗来自SN 1987A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宇宙射线由极高能量粒子(原子核)组成,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衰变或被吸收,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衍生粒子。现今的天文台可通过探测此类粒子来研究宇宙射线。未来的中微子探测器能力将会提高,有望探测到宇宙射线冲击大气时所发出的粒子。 引力波天文学通过观测引力波来研究遥远的大质量天体,是一门新兴的天文学领域。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是其中一座正在运行的引力波探测器,它在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历史上首个引力波讯号,讯号源自双黑洞。2017年,LIGO和室女座干涉仪共同探测到首个来自双中子星(GW170817)的引力波讯号。 科学家可结合电磁辐射、中微子和引力波等不同方法研究同一个天体,这种做法称为。 天文学乃至所有科学中最古老的一个领域,是对各天体位置的测量。在历史上,准确测量日、月、行星、恒星的位置,有天文航海和制订历法等作用。 18世纪开始,天文学家以精确测定的行星位置作为基础,发展出完善的引力摄动理论,可以极精确地推算过去和未来的行星位置。这门学科称为天体力学。今天,科学家对近地天体进行大规模追踪,目的是预测这些天体何时会近距离略过地球以及评估与地球相撞的风险。 太阳系周边恒星的视差是宇宙距离尺度的起始点。在用视差测量附近恒星的距离后,可以通过比对,推测遥远恒星的各种属性。通过测量恒星的径向速度和自行,天文学家可以绘出银河系内恒星的运行轨迹,从而算出银河系暗物质的分布。 1990年代,天文学家开始利用多普勒光谱学观察太阳系周边恒星的摆动。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发现一些较大的系外行星(详见系外行星侦测法)。 理论天文学家的研究手段包括数学模型及用电脑做数值模拟,即天体物理学。数学模型一般能揭示天文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理,数值模拟则可以演示现实中难以观察的现象。 太阳离地球约8光分,或称之天文单位,是距离地球最近,也是天文研究最为关注的恒星。太阳是一颗典型的主序矮星,属于G2V类,年龄约有46亿年。虽然太阳不是一颗变星,但太阳粒子数会上下波动,每11年为一太阳周期。太阳粒子是太阳表面上温度较平均低的区域,一般有强烈的磁场活动。 自进入主序至今,太阳的亮度已增加了40%,期间它的亮度有过周期性波动,对地球上的气候有著极大的影响。例如,蒙德极小期很可能导致了中世纪期间的小冰期。 在结构上,人们一般所能见到的太阳表面称为光球,光球以外是一层薄薄的色球,色球以外有一层薄薄的过渡层,温度剧烈上升,直到最外面的超高温日冕。太阳的中心有著极高的温度和压力,足以产生持续的核聚变。包围著中心的是辐射层,这里的等离子体以辐射的形式把能量传递出来。辐射层以外是对流层,这里的气体以对流的形式把能量传递到外层。科学家相信,对流层气体的翻滚运动所产生的磁场活动导致了太阳粒子的形成。 太阳时时刻刻都从表面向外喷射大量的等离子体粒子,就是所谓的太阳风。太阳风会一直达到太阳系的边缘──太阳层顶。太阳风在经过地球时会与地磁场(磁层)相互作用,会因此转向,但也有一部分会被困在环绕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中。当太阳风粒子沿著磁场线进入地球两极的大气层时,就会产生极光。 行星科学的研究对象,除了有太阳系内的行星、卫星、矮行星、彗星、小行星等等,还包括太阳系外行星。科学家最先通过望远镜观察太阳系内的天体,再通过航天器,如今已对太阳系自身的形成和演化有了较好的认识。 从内向外,太阳系可分为内行星、小行星带和外行星。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均为类地行星;外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均为气态巨行星。在八大行星以外,还有柯伊伯带和可能延续1光年的奥尔特云。 太阳系行星是在46亿年前的原行星盘中诞生的。经过相互吸引、碰撞和吸积,原行星盘中逐渐积累起大块物质,这些物质慢慢演变为原行星。太阳风「吹走」大部分的离散物质,只有质量足够大的行星才得以保留其大气层。在接著的后期重轰炸期期间,行星继续受到太阳系剩余物质的剧烈碰撞。这些碰撞的历史遗迹在月球上的诸多撞击坑中就有迹可循。其中一些原行星也互相碰撞,科学家相信,月球就很有可能是在此类碰撞中形成的。 当行星达到一定的质量后,其内部的物质会根据不同的密度而分离,这段过程称为行星分化。分化的结果是,行星的中心为石质或金属核,可分为固态和液态核,外层为幔和外壳。有些行星核可以产生磁场,避免大气层被太阳风剥离。 行星和卫星内部高温的原因包括:行星形成时碰撞的残留热量、放射性物质(铀、钍、铝-26等等)的衰变以及其他天体所造成的潮汐力。一些行星和卫星的内部热量足以推动火山作用等地质活动,拥有大气层的行星和卫星还会经受表面侵蚀。较小的天体如果不受潮汐力的影响,会比大天体更快地降温。除了受陨石撞击以外,小天体的地质活动会随温度的降低而息止。 研究恒星和恒星演化,对人们了解宇宙有著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对恒星的了解来自于观察、理论以及对恒星内部的电脑模拟。恒星会在称为暗星云的高密度尘埃和气体中形成。当星云的稳定性受到破坏时,尘埃和气体就会在自身引力下坍塌形成原恒星。当原恒星核心的密度和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启动核聚变,使恒星形成。 几乎所有原子量大于氢和氦的化学元素都是在恒星核心中形成的。 恒星的属性主要取决于它开始时的质量:质量越大,亮度就越高,氢在其核心聚变成氦的过程也发生得越快。随著时间的推移,氢会完全转化为氦,此时恒星会进入演化过程中的下一个阶段。恒星核需要有更高的温度才能使氦聚变。核心温度足够高的恒星会一边使外层膨胀,一边增加核心密度,形成红巨星。红巨星会迅速用尽氦燃料,因此寿命不长。质量更大的恒星会逐步以更重的元素进行聚变,再经过一连串的演化阶段。 恒星的质量决定了它最终的归宿:8个太阳质量以上的恒星会坍缩,成为超新星,而8个太阳质量以下的恒星则会喷出外层的物质,形成行星状星云。超新星爆炸后的残骸是一颗密度极高的中子星;如果恒星质量超过3个太阳质量,则超新星残骸将会是一个黑洞。相互公转的联星会有更加复杂的演化过程,例如,白矮星会从其伴星不断吸取物质,最终可引发超新星爆炸。行星状星云和超新星都有助于把恒星内部经聚变产生的「金属元素」(在天文学中泛指氢、氦以外的一切元素)分散到星际介质当中。全靠这两者,包括太阳系在内的行星系统才会由氢和氦以外的多种元素所组成。 太阳系所处的银河系属于棒旋星系,是本星系群中的一员。银河系由气体、尘埃、恒星等各种天体所组成,这些天体绕银河系的中心公转,并通过相互引力束缚在一起。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一个螺旋臂的外端,因此银河系有很大部分受尘埃的阻挡,观测不易。 银河系中心是一个棒形隆起物,称为核球。科学家相信在核球的最中心处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从核球起有四条主螺旋臂向外辐射至外端,此处的恒星形成非常活跃,含较多的第一星族恒星。这些结构都基本位于同一平面上,平面以外还有一个扁球形银晕,主要含年龄更大的第二星族恒星,亦含数以百计的球状星团。 恒星和恒星之间的空间充斥著低密度的物质,称为星际介质。其中由氢等元素组成的分子云是恒星诞生的区域,密度相对较高。高密度的星前核心或暗星云坍缩(坍缩与否的临界点由金斯长度决定),形成原恒星。 大质量恒星出现后,分子云变为由发光气体和等离子体形成的电离氢区。这些恒星产生的恒星风和超新星爆炸最终使云团疏散开来,往往留下若干年轻的疏散星团。这些星团慢慢分散开,其中的恒星融入银河系众多的恒星当中。 在研究过银河系及其他星系中物质的运动情况后,科学家发现普通的可见物质只是星系总质量的一小部分。围绕星系的暗物质晕组成星系的大部分质量,但暗物质的本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对银河系以外天体的研究分支包括: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星系分类、活动星系观测以及星系群和星系团的观测。对星系群和星系团等的观测对了解宇宙大尺度结构有重要的意义。 大部分星系都可根据形状具体划分为螺旋星系、椭圆星系及不规则星系。 顾名思义,椭圆星系的截面呈椭圆形。星系中的恒星沿著随机轨道,而不是一个特别的方向运行。在椭圆星系中,星际尘埃几乎不存在或完全不存在,恒星诞生的区域少,恒星普遍较老。椭圆星系常见于星系团的中心,很可能是大星系相撞的产物。 螺旋星系呈扁盘形,沿一个方向旋转,中心有一个凸起的球状物或棒状物,从中伸出若干条螺旋臂,向外放射。螺旋臂发亮,充满尘埃,是恒星诞生的区域,其中的年轻大质量恒星呈蓝色。螺旋星系外围一般是由老恒星组成的晕。银河系和邻近的仙女座星系都属于螺旋星系。 不规则星系是外表混乱,无法归为螺旋或椭圆星系的星系。宇宙中有四分之一的星系都属于此类。混乱的形状很可能是引力扰动的结果。 活动星系会发出巨大的能量,但这些能量并不来自它的恒星、尘埃或气体,而是来自它的致密核心。科学家相信,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在吸入物质后发出大量辐射,形成活动星系核。电波星系会发出大量的无线电波,并散发出羽状或叶状的巨大气体结构。其他的活动星系则会发出波长较短的高能辐射,如西佛星系、类星体和耀变体。类星体是可观测宇宙中持续亮度最高的天体。 宇宙在大尺度上的结构由星系群和星系团组成。最大的星系集体称为超星系团。宇宙中的物质在最大尺度上形成纤维状结构和长城,之间则是巨大的空洞。 宇宙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宇宙。物理宇宙学家通过观测宇宙大尺度结构,对宇宙的开端和演化有了深入的认识。现代宇宙学的核心思想是大爆炸理论:宇宙在138亿年前诞生,自此后不断膨胀至今。1965年,科学家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奠定了大爆炸的观测基础。 宇宙在膨胀期间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宇宙学家猜测,宇宙最初曾有过极快速的宇宙暴胀,使波动的初始条件得以匀化。接著的核合成过程产生了早期宇宙的各种原子核(见核宇宙编年学)。 此时宇宙充斥著离子,光子不可穿透。直到中性原子形成,太空才变得「透明」。第一次不受阻挡穿透太空的光线,至今仍游离于宇宙中,形成宇宙微波背景。有相当一段时间,由于恒星还未形成,宇宙是漆黑一片的。 不同区域的物质质量密度有微乎其微的差异,物质因此开始聚合,形成各个尺度上的阶级式结构。密度较高的物质成为了气体云和最早期的恒星──第三星族恒星。这些大质量恒星激发了再电离过程,制造了早期宇宙中的许多重元素。重元素在衰变后成为轻元素,使核合成周期可以延续下去。 在引力的作用下,物质形成了大尺度纤维状结构和巨大的空洞。气体和尘埃逐渐聚集,形成早期星系。这些星系不断纳入更多的物质,并互相形成星系群和星系团,再组成超星系团。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对宇宙的结构有著决定性作用。两者合起来,共占全宇宙质量的96%之多。因此,科学家正在极力试图探究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与其他科学领域有著密切的跨学科关系。考古天文学利用考古学和人类学证据,研究远古或传统天文学在文化中的角色和地位。天体生物学研究生物系统在宇宙中的起源、演化和分布,并特别关注地外生物能否存在,人类又如何能探测这些生命这些问题。将统计学方法应用在分析不可胜计的天文观测数据上。 天体化学研究宇宙中化学物质的形成和反应。宇宙化学专门研究太阳系内化学物质的分布、来源以及同位素比率的变化。 利用天文学的知识,解答法律、历史上的疑问,例如验证拍摄照片的日期或确认有关天文艺术作品的创作时间。 天文学是众多科学领域中,业余者能够最大程度参与的领域。 业余天文学家可以对各种天体和天文现象进行观测,有的甚至会自己搭建观测器材。最普遍的观测对象包括:日、月、各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雨、恒星以及星团、星系、星云等深空天体。业余天文俱乐部分布在世界各地,有的会为成员提供各种帮助,从搭建器材乃至完成观测梅西耶星表(共110个)或赫歇尔目录(共400个)中的所有天体。 天文摄影是业余天文学的一个分支。许多业余天文学家会选择专门观测某一类天体或某一类天文现象。 大部分业余天文学家都在可见光范围内做观测,但也有一小部分用可见光以外的波长进行观测,包括在传统天文望远镜上加上红外滤光片,或使用射电望远镜。卡尔·央斯基在1930年代开始在无线电波长进行观测,开创了业余射电天文学。业余天文学家不但可以使用自己的器材,还可以使用开放给业余者的专业射电天文望远镜。 与大多数现代科学领域不同的是,业余天文学家至今仍在为天文学作出重大的贡献。比如,他们通过掩星的方法提高小行星轨道的测量精度,发现新彗星,又对变星做定期观测。随著数码科技的提升,业余天文摄影也有了极大的进步。 尽管随著天文学的惊人发展,人类已经对宇宙的认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今天仍然有一些至关重要的天文学未解之谜。要解答这些谜题,有可能需要新的地面或太空观测仪器,乃至理论和实验物理上的新发展。
7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
力学
力学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能量和力以及它们与物体的平衡、变形或运动的关系。 人们在日常劳动中使用杠杆、打水器具等等,逐渐认识物体受力,及平衡的情况。古希腊时代阿基米德曾对杠杆平衡、物体重心位置、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作了系统研究,确定它们的基本规律,初步奠定了静力学,即平衡理论的基础,古希腊科学家亚里斯多德也提出作用力造成运动的主张,即物体不受力,必将停止。 自文艺复兴之后,科学革命兴起,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以及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皆奠定了动力学的基础。力学从此开始成为一门科学。此后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使得力学逐渐脱离物理学而成为独立学科。到20世纪初,在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中,实际应用跟数学理论的互相结合,使力学蓬勃起来,创立了许多新理论,同时也解决了工程技术中大量关键性问题。 力学主要可分为古典力学及量子力学。 若以发现的时间来看,古典力学较早被发现,启源于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量子力学则是20世纪初才由许多科学家所创立。 古典力学主要研究低速或静止的宏观物体。开普勒、伽利略,尤其是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 量子力学应用范围较广,不过主要是针对微观的物质。根据对应原理,量子数相当大的量子系统可以与古典力学中的行为模式相对应,使得量子力学及古典力学不会相冲突。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及预测分子、原子及基本粒子的许多行为。不过针对一般常见的巨观系统,若使用量子力学会复杂到无法处理粒子间的交互作用,因此,巨观系统透过古典力学的方式处理仍较为恰当。 量子力学将力学延伸到经典力学以外的范围,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及狭义相对论也将原来牛顿及伽利略的力学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在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因相对论而产生的效应会主导物体的行为,也会使其速度不会超过光速。量子力学也需要配合相对论进行修正,量子场论就是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结合。不过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目前仍无法整合,这是大一统理论希望可以克服的问题。 在力学中,常用到一个名词「物体」。物体可能是质点、抛体、太空船、星体、某些流体、某些固体、某些机械或某些土木建筑。 力学中的一些分支也和所探讨的「物体」特性有关。例如质点就是小的物体,在古典力学中只视为一个有质量的点。而刚体有固定的大小及尺寸,不允许形变,和质点比较,刚体增加了一些称为自由度的参数,例如在空间中的方向。 物体也有可能是可允许形变的半刚体,如弹性体,或者根本没有固定的形状,如流体。这些物体可利用古典力学的方式研究,也可以利用量子力学来分析。 例如一颗棒球的运动常使用古典力学来分析,而原子核内质子及中子的行为则通常会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也有用「场」来描述物质的行为,称为场论。其描述方式和力学使用的方式有些不同,可分为古典场论及量子场论。不过在实务上,场论及力学要探讨的内容常常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常常是因为电磁场或重力场而产生,而当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力时,也常常会产生场。事实上,若以量子力学的观点,物体也是场,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
7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
化学
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联。传统的化学常常都是关于两种物质接触、变化,即化学反应,又或者是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这些变化有时会需要使用电磁波,当中电磁波负责激发化学作用。不过有时化学都不一定要关于物质之间的反应。光谱学研究物质与光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并不涉及化学反应。准确的说,化学的研究范围是包括分子、离子、原子、原子团在内的核-电子体系。 「化学」一词,若单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学问」之意。化学主要研究的是化学物质互相作用的科学。化学如同物理皆为自然科学之基础科学。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门的核心,连接物理概念及其他科学,如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生物化学等。 研究化学的学者称为化学家。在化学家的概念中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或比原子更细小的物质组成,如电子、中子和质子。但化学反应都是以原子或原子团为最小结构进行的。若干原子通过某种方式结合起来可构成更复杂的结构,例如分子、离子或者晶体。 当代的化学已发展出许多不同的学门,通常每一位化学家只专精于其中一、两门。在中学课程中的化学,化学家称为普通化学(,,)。普通化学是化学的导论。普通化学课程提供初学者入门简单的概念,相较于专业学门领域而言,并不甚深入和精确,但普通化学提供化学家直观、图像化的思维方式。即使是专业化学家,仍用这些简单概念来解释和思考一些复杂的知识。 英语中的「化学」()一字的语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由「炼金术」()得名的。英语中「」一词源于古法语的「」和阿拉伯语的「」,意为「形态变化的学问」()。阿拉伯语中的「」一字则源于希腊语。亦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英语中的「」一字源自埃及语中的「」,意思是「土」()。 在中国,「化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857年墨海书馆出版的期刊《六合丛谈》。伟烈亚力提及王韬在其日记中记载了从戴德生处听闻的「化学」一词。一般认为中文中的“化学”一词是徐寿翻译英国人的书《化学鉴原》一书时发明的。 「化学」一词被介绍到日本,取代了原先日语中的译法「舍密」。 最早的化学要算是人类对火的研究。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火可以将一种物体变成另一种物体,所以成为了当时人最有兴趣研究的现象。如果没有火,人类不会发现到铁和玻璃的制造方法。 人类发现了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之后,很多人转移研究怎样把其他物质变成黄金。公元前300年至1500年,炼金术士皆研究如何将一些便宜的金属转化成黄金,因此累积了金属的提取和处理有关的观察和技术。有些炼金术士主要的工作是制造药物,中国当时亦有所谓炼丹术。2000年前,人类已广泛使用金、银、汞、铜、铁和青铜。当时的人类文明,对于陶瓷、染色、酿造、造纸、火药等在工艺方面已有一定成就,在技术经验上,对物质变化的理解已有一定观察和文献累积。 早期化学家收集了很多不同物质的资料。在17世纪以前,化学成就并不大(燃素说、炼金术),其中较有成就者如罗伯特·波义耳。到了1750年,化学仍带有神秘色彩,并为不正确的理论支配著。直到1773年,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并以氧化还原反应解释燃烧现象,推翻了盛行于中世纪的燃素说,才开启了现代化学之路;他因此被尊崇为「化学之父」。接著道尔顿整合当时的化学知识,并以自身的实验所得提出了划时代的原子说。此后,一些化学家相继发现了各种化学元素,后来门得列夫建立了元素周期表令化学视界更臻完备。1901年,化学家诺贝尔以其遗产成立了诺贝尔化学奖,以表扬在化学领域对人类有贡献者。 现代化学始于20世纪初期蓬勃发展的量子力学。莱纳斯·鲍林引进量子力学解释化学键的本质,得以用波函数的线性叠加来描述。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发现,使化学真正由原子尺度来理解化学反应。量子力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使得许多新型仪器得以开发,来探索和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成分,如光谱仪、色谱仪、核磁共振仪和质谱仪等。 当代化学大致分为四大学门,各学门又有许多延伸的子学门和应用化学领域。 四大学门主要为: 其他延展和应用的学门: 一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外围带负电荷的电子(称为核外电子)组成的粒子,一般而言是化学研究的最小尺度范畴。原子核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与通常的物理概念不同的是,单一的质子在化学领域被认为是H(氕)原子核,也就是说原子核内必然含有质子,但可能不含中子。 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个数相同使得电荷平衡,令整个原子呈电中性。当核外电子数与原子核内质子数不相同时,则形成离子。通常认为离子也是原子的一种。 拥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被称为“元素”。例如,氢这种元素中所有原子都是只有一粒质子。这个概念换过来说亦可:所有原子核中有六粒质子的原子都是碳,所有原子核中有九十二粒质子的都是铀。元素亦有另一定义,就是所有不可以用化学方法分解的物质都是元素。 在这么多种列举元素的方法中,最常用和最方便的莫过于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根据原子序数来排列原子,而原子序数就是一粒原子中质子的数量。因为这个奇怪的排列,排在一起的元素,无论是同一个直行、同一个横行还是纯粹在附近,都有一些大致上固定的关系。 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很多个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因而化学性质相同。但由于它们的中子数不同,造成原子核稳定性不同,而造成某些核素具备放射性。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在元素周期表内占据同一个位置,因此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例如H(氕)与H(氘)互称同位素。 化学物质是指一种物体,它既确定了其化学组成,也确定了它的化学性质。严格的来讲,混合的化合物,元素等都不能算是化学物质,只能说是化学药品或者说化学制品。大多数我们日常生活碰到的化学品都是混合物,比如空气、合金、生物制品。 物质的命名法在化学语言当中是最严格的一环。早在很久以前,化合物的命名是由其发现者自行决定的,这样则导致了命名的困难和混乱。而现在我们最常用的还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 ()命名方法。它用一个命名系统让所有的化合物都有一个独有的名称和代码。有机化合物通过有机命名系统命名;而无机化合物通过无机命名系统命名。而通过化学索引服务(),我们可以轻松的通过CAS号()来找到每一个化合物的性质、特性、命名和结构。 一个分子是化合物的最基本结构,不用化学方法是拆不开的。大部分分子都是由两个或以上原子组成,但是都有些特例,例如氦气分子,只有一个原子。这些原子,如果多于一个,是通过化学键结合。 离子是带电荷的物质,可以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正离子(例如钠离子Na)和负离子(例如氯离子Cl)结合可以成为电荷中性的盐(例如食盐NaCl)。有些离子是由几个原子组成,而它们进行化学作用的时候又不会分离,例如磷酸根离子(PO)、铵离子(NH)。气相的离子通常被称为等离子体。 物质可以被分类为一种酸或者是一种碱。通常我们有几种进行酸碱分类定义的理论。其中最简单的要数阿累尼乌斯理论(),它认为:酸是能够在水当中电离出水合氢离子的物质;而相反碱则是在水当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而酸碱质子理论()则认为酸是能够在化学反应中给其他物质氢离子的物质;而碱则是相应能得到氢离子的物质。第三种理论被称作是路易斯酸碱理论(),它是基于形成化学键之上的。路易斯理论认为:酸是在键的形成当中接受了一对电子;而碱则是在形成键的过程中给予了其他物质一对电子。因此,一个物质如果对于不同的酸碱理论来说,可能在此是酸,在另外一个理论来说却是碱。 酸性强度的衡量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阿累尼乌斯定义的也就是我们最常用的pH,它是通过衡量一个溶液当中氢离子的浓度来确定酸性的大小。它的计算方法是pH=-log[H],也就是pH等于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以10为底)。因此可以说,拥有更高浓度的氢离子溶液,其pH越低而酸性更强。第二种是定义,也就是酸解离常数(K),它衡量的是物质作为酸的时候给予氢离子的能力。因此一个酸性越强的物质,其K更高,更具有给予氢离子的的倾向。同样的我们可以用pOH代替pH, K代替K来说明碱性强度。 氧化还原的概念和一个物质的原子获取或者给予电子的能力有关。物质拥有氧化其他物质的能力就被成为氧化性,而此物质被成为氧化剂(),或者成为氧化物。一个氧化剂能够将电子从其他的物质上移走。相应的,具有还原其他物质的物质被称作有还原性而成为还原剂()或者成为还原物。一个还原试剂能够传递给其他物质电子并且氧化自身。而正因为其“给予”了其他物质电子,它还被称为供电子物。氧化还原的性质与氧化数()有关--其实真正的给予或者获取完成的电子并不存在。所以,氧化过程被定义为增加了氧化数,而还原则是降低的氧化数。 化学品泛指一切有确实化学构造及化学成份的物质,所以又称化学物质。它们可以是元素、化合物或混合物。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的东西多数都是混合物,例如合金。 化合物是一些以不同元素用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成份的比例决定了它的化学特性。例如水是用氢同氧以二比一组合而成,组成水分子的三个原子之间构成了104.5度的健角。不同化合物及元素之间的变化称为化学反应。 摩尔(,仅台湾地区使用莫耳一词)是物质的量的国际单位,符号为mol。1摩尔是所含基本微粒个数与12克的碳-12(formula_1)中所含原子个数相等的一系统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基本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或其他基本微粒,也可以是基本微粒的特定组合体。1摩尔物质中所含基本微粒的个数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数值是6.0214129×10,常取6.02×10。 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分子量,在使用国际单位制时,在数值上相等。 化学键是指组成分子或材料的粒子之间互相作用的力量,其中粒子可以是原子、离子或是分子。化学键的物理本质来自于粒子和粒子之间的静电力,量子力学上意指原子间电子的波函数线性叠加。化学键是化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物理理论本质由莱纳斯·鲍林建立。化学家为能简洁表述化学键并规避量子力学的复杂性,将化学键分类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较弱的键结如氢键及较特殊的配位相互作用等。无论分类为何,其物理本质都是相同的。 分子间力是不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有氢键,范德华力,亲水作用/疏水作用等,这种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容易打开或重新组合,但是是形成分子空间排列和架构的重要作用力,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物质有时会是液体,有时会是固体,有时会是气体,这些叫作物质的相态。一件物质是否软、透不透光、透光的话它的折射率是多少,这些都是一件物质的物理特性。总而言之,物理特性即是一种物质不靠化学作用都可以断定到的特性。 化学反应,亦称化学变化是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涉及分子中原子的交换和化学键的转移、形成或消失。化学反应形成的改变既可令很多独立的分子结合,也可将一个较大型的分子拆开成为很多独立的小分子,甚至是同一分子内有原子移动,即使原子的数量没有改变,但仍会构成化学反应。 虽然平衡概念在科学各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化学中,化学平衡是指化学成分中出现多种不同状态的可能性,例如在可以彼此反应的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中,或当物质可以以多于一种相态存在的时候。 即使有著不变的化学组成,但在平衡系统中的化学物质通常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这些物质的分子会互相继续进行反应,从而产生动态平衡。因此,化学平衡描述了诸如化学成分之类的参数随时间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反应的守恒必须符合物理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应符合: 化学工业(化工)是当代经济活动当中重要的一部分。全球50大化学品制造商在2004年共销售了5870亿美元的业绩,其中利润占据了8.1%,其中研发成本占据了2.1% 其他还有诸如放射分析化学、同位素化学、辐射化学、核燃料、反应堆和裂变产物化学、地球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环境化学、宇宙化学、星际化学、药物化学、神经化学、农业化学、石油化学、木材化学、土壤化学、煤化学、食品化学、化学地理学、天体化学、岩石化学、空间化学及胶体与界面化学等
7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6
地理学
地理学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 地理学家在传统上被视为和地图学家同一类,认为两者都研究地名与数字。虽然很多地理学家都经历过地名学及地图学的训练,但两者都不是他们的关注重点。地理学家研究众多现象、过程、特征以及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分布。因为空间及时间影响了多种主题例如经济、健康、气候、植物及动物,所以地理学是一个高度跨学科性的学科。 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可以粗略分为两个领域:自然地理学及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调查自然环境及如何造成地形及气候、水、土壤、植被、生命的各种现象及她们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专注于人类建造的环境和空间是如何被人类制造、看待及管理以及人类如何影响其占用的空间。因为以上两者的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令第三领域出现,为环境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在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上,评价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适应自身永续发展的安全状态和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制度技术)条件。 的字根来自(Geographia),由geo(原意为大地)和""(意为“写”),字面意思为对大地的描述。最早使用"Geography"的人为埃拉托斯特尼,他用此词来表示研究地表景物的学问。 中国古代称舆地或舆地学,。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将译为地理,之后传入中国。 1902年,光绪皇帝接受吏部尚书张百熙建议,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其中寻常小学课目中,有史学、舆地二项。张百熙派吴汝纶赴日本考察教育后,1903年,负责教育改革的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向皇帝建议重订学堂章程。在重订章程后,寻常小学依日本语改称初等小学,而史学、舆地二科,则改称历史、地理。之后,地理这个名词在中国流行。 传统上,地理学有四个基本的研究范畴: 相比之下,现代地理学则是作为一个全面涵盖的学科,在地理学界透过科学化的辩证,并且历经计量革命以及各种哲学思想进入学界后的对话,现代地理学重点是要寻求理解空间、深入有关人类及自然的复杂性──不仅仅只是「知其然」,而要做到「知其所以然」。地理学作为「人类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分为两大分支──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书籍包括《禹贡》和《山海经》等。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描述已知的地区和国家。 地理学家在传统上被视为和地图学家(cartographers)同一类,认为两者都研究地名与数字。虽然很多地理学家都经历过地名学及地图学的训练,但两者都不是他们的关注重点。地理学家研究众多现象、过程、特征与及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分布。因为空间及时间影响多种主题例如经济、健康、气候、植物及动物,所以地理学是一个高度跨学科性的学科。 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可以粗略分为两个较大的领域: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前者专注于人类建造的环境和空间是如何被人类制造、看待及管理与及人类如何影响其占用的空间。后者调查自然环境及如何造成气候、植被、生命、土壤、水及地形的各种现象及她们的相互关系。因为以上两者的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令第三领域出现,为环境地理学。环境地理学融合人文及自然地理学及观察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学专注于地理学中的地球科学。其目标为了解大自然的岩石圈、水文圈、大气圈、土壤圈(pedosphere)及生物圈(全球植物相及动物相模式)。自然地理学利用生物学来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地理学、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动物区系样式,利用数学、物理学来研究地球本身的运动以及它和其他太阳系中星体的关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间上地球变化的学科。自然地理学可以分类为以下粗略的范畴: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塑造人类与众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和过程。他包含社会科学的成分如人文、政治及经济层面。虽然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焦点并不是地球的实质地貌(见自然地理学),但是由于各种人类活动均在实质地貌上发生,所以实际上不提及实质地貌去讨论人文地理学并不可能,而环境地理学正好出现用作两者的桥梁。人文地理学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粗略范畴(详见人文地理学),例如: 因应不同的时期,众多方法出现并被应用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上,包括: 环境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从空间层面描述人类与凡自然世界的关系。环境地理学除了需要对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有认识外,亦需要对人类社会用作概念化环境的方法有所认知。 环境地理学出现作为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的桥梁的原因为以上两个学科的日益专门化。此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因为全球化及科技发展(technological change)而有所改变,要去理解这个一个正在改变及动态的关系便需要一个新的方法。环境地理学的研究范畴的例子有灾害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可持续性及生态政治学(ecopolitics)或政治生态学(political ecology)。 地理资讯学(geomatics)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它在1950年代的地理学计量革命(quantitative revolution)中首先出现。地理资讯学包含利用地图学及测绘学所使用的传统空间技术及电脑应用。地理资讯学与其他利用地理资讯系统及遥感方法的学科一起成为一门普遍的科目。地理资讯学亦引起部分地理部门的复兴,此现象特别在1950年代经历地理部门衰退的北美洲更为显著。 地理资讯学包含大范围的学科包括空间分析,例如地图学、地理资讯系统、遥感探测及全球定位系统。 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她研究地球上不同大小的区域。其主要目的是去理解或定义个别地区包含人类及自然因素的独特性或特色。区域地理学的注意力亦有放在区域化(regionalization)上,包括适合的的方法把空间分界成为区域。 区域地理学亦被认为是研究地理科学的必然方式(类似计量革命或批判地理学),详细参见地理学历史。 因为空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作为一门概要性科学(synoptic science)的地理学十分重要,所以地图是一个主要工具。地理学分析除了利用经典的地图学外,亦融合现代化的方法,即以电脑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学家在其研究中使用四个相关的方法: 地图学研究地球表面利用符号的表示方法(即地图制作)。虽然其他分支学科需要利用地图表示她们的分析,但是实际的地图制作理论已经十分足够从其他学科分别开来。地图学由起草技术的集合成长为实际的科学。 地图学家(Cartographers)必须学习认知心理学及人因工程学去理解那种符号表达地球的资讯最为有效,而学习行为心理学则可以引导地图读者对资讯作出行动。她们必须学习大地测量学及颇为高阶的数学去理解地球的形状如何影响地图符号的变形,从而反映在平面上作观察。地图学可以毫无争议地被视为地理学中的大型学科的种子。大部分地理学家在幼年时对地图充满幻想视为一个她们将会穷一生精力去追寻地理学的早期表征。 地理资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处理并储存高准确度的地球资讯在电脑内。除了其他地理学分支外,地理信息系统专家必须理解电脑科学及资料库系统。地理资讯系统引起地图学革命性的改变;几乎所有的地图制作现在都以地理资讯系统软件帮助制成。GIS同时亦代表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即利用地理资讯系统的软件和技术去代表、分析及预测空间关系的科学。 遥测(Remote sensing)可以被定义为一门取得从远处量度出来的资讯的技术和科学。遥测的资讯由多方面而来,包括卫星地图、航空摄影及手提感应器。地理学家不断增加利用遥测去得出的地球表面、海洋及大气资料。其原因为: 遥测得到的资料可以独立分析或是与其他数码资料层面(例如地理信息系统)一并分析。 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处理利用地理数量方法得出的资料,特别是应用统计学方法去探索地理现象。地质统计学被广泛应用在众多范畴包括:水文学、地质学、石油开采(petroleum exploration)、天气分析、城市计划、物流及流行病学。地质统计学的数学基础来自数据聚类、区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无母数统计与及其他一众科目。地质统计学的应用在地理信息系统,特别在未量度点的插值(估计)十分依赖。地理学家在地理数量技术中有显著参与。 地理质性方法(Geographic Qualitative Methods),或民族志学(Ethnography)的研究技术被人文地理学家所采用。文化地理学有利用质性研究的传统,而质性研究亦被人类学及社会学利用。人文地理学家透过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及深入访问取得质性资料。 米利都的阿那克西曼德的构想被后期的希腊作家认为是地理学的始创人,而现在只能够以其承继者的片段才可以得知其一二。阿那克西曼德的贡献包括发明晷针(Gnomon),一个虽然简单但是她提供一个有效的希腊工具作为量度纬度。泰勒斯与阿那克西曼德亦因为预测日蚀而获赞扬。地理学的基础可以追溯至古代文化,例如古代、中世纪及近现代的中国历史。最初以艺术与科学层面探索地理学的古希腊,则利用地图学(详见地图学历史History of cartography)、古希腊哲学、古希腊文学或数学(详见数学史History of mathematics)等方面去探究地理学。 第一个指出地球为球体的人有究竟是巴门尼德或是毕达哥拉斯的争议。阿那克萨哥拉虽然能够利用解释日蚀论证出地球是圆形,但他和其他当代学者一样认为地球是平面的。埃拉托斯特尼是其中一个最初估计地球半径的人。 第一个最初准确的经纬线系统被认为是喜帕恰斯。他利用巴比伦数学推演出一个六十进位法(sexagesimal)系统。经线及纬线被细分为360°,每度更被细分为60′(角分)。为了量度(不同位置的经度,他提出利用日蚀去决定相对时间的差距。罗马帝国探索新地方时的广泛制图在以后提供一个高度的资讯性去给托勒密建构详细的地图集(atlas)。托勒密伸延喜帕恰斯的成果,在他制作的地图上利用坐标网(grid system)及使用56.5英里作为一度。 罗马帝国在中世纪瓦解时地理学的演化由欧洲转移至伊斯兰世界。学者包括制作详细地图的阿布·阿卜杜拉·穆罕默德·伊德里西(Abu Abd Allah Muhammad al-Idrisi)、伊本·巴图塔、伊本·赫勒敦提供朝觐的详细描述。另外,伊斯兰学者翻译和诠释古罗马和古希腊的早期著作,并在巴格达建立起智慧所(House of Wisdom)作为以上用途。三世纪直到13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地理学文学写作都比起欧洲的大幅度地复杂很多。中国地理学家例如刘安、沈括、范成大、周达观、徐霞客等写出很多重要的专著,但是在17世纪后,西方的地理学观念及方法大多都被中国所采用。 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期,探险家如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等发现及占据新土地,需要令地理资料更为准确,与及一个更为坚固的理论基础。由杰拉杜斯·麦卡托(Gerardus Mercator)和伯恩哈德·瓦伦纽斯(Bernhardus Varenius)的著作《地理学概论》(Geographia Generalis)正正是新出现的科学化地理学的一流例子。 地理学在18世纪及19世纪被认同为一个独立学术科目,并成为欧洲(特别是巴黎及柏林)大学的一门经典课程。19世纪期间众多地理学协会发展起来,包括1821年成立的巴黎地理学会(Société de Géographie)、1830年成立的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1845年成立的俄罗斯地理学会(Russian Geographical Society)、1851年成立的美国地理学会(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与及1888年成立的国家地理学会。伊曼努尔·康德、亚历山大·冯·洪堡、卡尔·李特尔及维达尔·白兰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的影响可以被视为地理学由哲学转变为学术科目的一个转捩点。 在经历两个世纪的科技进步如电脑等引致地理资讯学的发展和引进新方法如参与观察及地质统计学作为地理研究的工具。在20世纪的西方,地理学科经历四个过程:环境决定论、区域地理学、计量革命及批判地理学。因为地球科学追求以一个全面涵盖的视界理解世界的关系,跨学科连接在地理学、地质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统计学间大量加强。
7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8
地质学
地质学 地质学(法语、德语:Geologie;;拉丁语、西班牙语:Geologia;源于希腊语 γῆ 和 λoγία)是对地球的起源 探讨压力与时间、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并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卫星的太空地质学(Astrogeology)。 地质时间尺度涵盖了整个地球历史。其起点开始于最早的太阳系材料生成时,约在4.567Ga,地球的出现约在4.54 Ga,一开始称为冥古宙,最年轻的地质年代则是全新世。 如果把地球诞生到现在的大约45亿年缩小到1年,则人类("Homo sapiens")存在的时间只有极短的半个小时。 把显生宙放大: 对地球的物质成分的研究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泰奥弗拉斯托斯的著作《论岩石》(Peri Lithon)。在古罗马时期,老普林尼详细的描述了常用的一些矿物和金属,还正确的解释了琥珀的来源。 一些现代学者(如)认为,现代地质学开始于中世纪伊斯兰世界。比鲁尼就是最早的之一, 他的著作有最早的叙述的文章,提出了印度次大陆曾经是海洋的假设。伊斯兰学者伊本·西那对山脉的形成,地震的原因,以及其他一些现代地理学的论题给出了详细的解释,这些内容为日后地质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在中国,博学家沈括(1031–1095)提出陆地形成的假说。他在一个离海洋几百公里远的山中的看到,在一个地质地层里有贝壳类生物化石。由此他推论,陆地是由山脉的侵蚀和淤泥的沉积所形成的。 很早以前,地质学的知识比较零星分散。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如从地中开采金属、黏土、煤和盐的一些知识,早已为矿工和有关的人们所知晓,而自然哲学家们则大都脱离这些实践,独立形成自己的思辨性的地质理论。 地质学在18世纪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在19世纪早期达到成熟阶段。 1790年至1830年这一段时期被称为“地质学的英雄时代”。在这个时期,在考察岩层顺序以及岩层所含矿物和化石上,人们做了大量工作。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并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卫星的太空地质学(Astrogeology)。 。工作方法的一大进步表现在用根据化石内容来进行岩层分类。 地质学史上有三场著名的争论。 其一为水成论与火成论之争,发生在18世纪末。争论的焦点在于岩石的形成理论,一方以德国科学家亚伯拉罕·戈特洛布·维尔纳(Abraham G. Werner)为代表,强调形成岩石过程中的水的作用;另一方以苏格兰科学家赫屯(James Hutton)为代表,强调火的作用。现今已经知道,岩石主要由三大类构成,除了水成为主的沉积岩和火成为主的岩浆岩,还存在一类变质岩。水成过程和火成过程在岩石的形成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二为灾变论与渐变论(也称均变论)之争,发生在19世纪早期。持灾变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的灾难,是灾难导致了旧的物种的灭绝和新物种的再创造。持渐变论观点的学者认为,物种演化的动力来自于微弱的地质作用在地球演变过程中的长期积累,不依靠大型的灾难也能够发生。 第三场争论是固定论与活动论之争。固定论学说认为地壳的位置是永远不变的,其运动方式以垂直运动为主。传统的地槽、地台学说就是一种固定论学说。活动论学说认为地壳的运动是以水平运动为主的,垂直运动虽然存在,但是是水平运动过程中派生出来的(比如两地块水平挤压处地壳向上隆起)。活动论随着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逐渐被学者所认同。
7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9
气象学
气象学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位建立气象学的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专书《气象汇论》中,他最先叙述和粗浅地解释了风、云、雨、雪、雷、雹等天气现象,而这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书籍。直到18-19世纪,由于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以及气压、温度、湿度和风等测量仪器的陆续发明,使大气科学研究由单纯的描述进入了可以定量分析的阶段。1820年,德国人布德兰绘制了第一张地面天气图,开创了近代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1835年,法国人科利奥里提出风偏转的概念;而1857年荷兰人白贝罗提出风和气压的关系,他们的概念都成为大气动力学和天气分析的基础。1854年11月14日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一场暴雨使亨利四世的军舰及商船毁坏殆尽,造成400人死亡,当时的国防部长瓦扬()请天文学家-{于}-尔班·勒维耶负责找出原委。经过研究后,-{于}-尔班证明这场暴风雨在11月12日即已存在,且在两天之内便自西北往东南方向袭卷整个欧洲。因此他指出影响天气的大部份因子都具有迁移性。此次事件使他认为有必要发展气象学,他促使这门学科在1855年获得正式地位,现代气象学就此踏出第一步。 1920年前后,挪威的皮耶克尼斯父子提出了一套名为「极锋学说」的理论,来说明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这套理论在1920年代发表之后,至今已有70多年,但仍然是今日作天气预报的主要理论依据,亦为分析和预报未来1-2天的天气奠定了理论基础。193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的广泛使用,真正开始了三维空间的大气科学研究。根据大量探空资料绘制的高空天气图,发现了大气长波。1939年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提出了长波动力学,他的理论亦对天气预报有莫大的贡献。到了1950年代至60年代,电脑、天气雷达,卫星和遥感的技术的应用,使大气的各种现象,大至大气环流,小至雨滴的形成过程,都可依照物理学和化学的数学形式来表示,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偏微分。从而使大气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为观测研究、理论研究、数值模式研究及实验研究: 观测研究是藉观测去了解不同的大气现象,可以说是气象学理论的其中一块基石,亦是一般气象爱好者所关注的。观测方法亦有很多种,气象站、高空气球、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等。观测研究不只是观测,也有一定程度的归纳和分析,例如一句「明天转冷」,便是一种分析。此外,绘制天气图、整理热带气旋路径、气候区域分类等,亦是观测研究所要做的。 理论研究有三大部份,除观测外,物理和数学对理论研究亦很重要。理论可以从两方面产生,一方面是从观测数据中直接建立出来的,例如分析热带气旋强度的德沃扎克分析法,另一方面是从物理理论或其他气象理论演化出来的,例如地转方程、气压梯度方程等。物理理论很多时需要数学的帮助,反过来说,数学语言有时更能使我们明白物理和气象理论。 现代的天气预报即是建立在数值模式上,数值模式透过非线性方程式以及超级电脑的插点格运算,反演出一地区未来数天天气。数值模式研究是较少人所认识的,它们都需要相当的理论知识、电脑程序技巧和实验技巧。数值模式研究会把不同的物理和气象方程,以电脑程序的方式放进电脑里,再计算出未来温度、湿度、气压、风向等变化,以协助天气预报或理论研究。 比较有名的天气数值模式有: 实验研究同样是较少人所认识的,实验研究因-{}-数值模式研究的出现而比往日式微,但亦有其存在价值,例如要验证某些理论,数值模式研究是做不到的。 其它:
8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81
生物学
生物学 生物学(;;德语:;法语:;)或称生物科学()、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大门类,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研究生命的所有方面,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现代生物学是一个庞大而兼收并蓄的领域,由许多分支和分支学科组成。然而,尽管生物学的范围很广,在它里面有某些一般和统一概念支配一切的学习和研究,把它整合成单一的,和连贯的领域。在总体上,生物以细胞作为生命的基本单位,基因作为遗传的基本单元,和进化是推动新物种的合成和创建的引擎。今天人们还了解,所有生物体的生存以消耗和转换能量,调节体内环境以维持稳定的和重要的生命条件。 生物学分支学科被研究生物体的规模所定义,和研究它们使用的方法所定义:生物化学考察生命的基本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分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植物学研究植物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检查所有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生理学检查组织,器官,和生物体的器官系统的物理和化学的功能;进化生物学考察了生命的多样性的产生过程;和生态学考察生物在其环境如何相互作用。最终能够达到治疗诊断遗传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人类生活、保护环境等目的。 生物学之英语单词「」(德语、法语「Biologie」)源于希腊文,,意为生命,以及字尾,"-logia",意为学问,合并为“研究生命的学问”。1802年,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最早提出这个名词。 现代生物学的五大基础,也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而且所有生物都是由一至多个细胞以及细胞分泌的物质组成(例如外骨骼)。所有细胞都是由其他细胞借由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多细胞生物一开始是从一个受精卵的单一细胞开始,再渐渐分裂为各个细胞,而细胞也是许多的基本单位.。此外,细胞之间能量转移的现象称为代谢,而细胞包含的遗传资讯(DNA),在细胞分裂时也会传递给其他的细胞。 现代生物学认为生命是从演化而来,所有已知的生物都有一共同起源。演化论假设所有地球上活著及已绝种的生物都是来自一共同起源或一基因库。所有生物最晚的共同起源约出现在约35亿年前。 目前已有压倒性的证据支持演化的真实性,学界普遍认为演化是事实,而不仅仅是理论或假说,对于演化论的真确性,存在有强烈的科学共识,演化以外任何关于物种起源或人类起源的学说,目前都不获支持。绝大多数的科学社群和学术团体,都认为演化论是唯一能完全满足在生物学、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人类学及其他各领域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的理论。一项在1991年所作的盖洛普民调显示,只有大约5%的科学家(包括生物学领域以外的其他科学家)认为自己是创造论者。截至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反对演化论且经过科学方面同行审查的论文,名列科学与医学期刊搜寻引擎PubMed当中。 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对应一特定区域的DNA,以特定方式影响生物的某一部位或某一机能。从细菌到动物的所有生物体都有同様复制DNA,并依此产生蛋白质的能力。细胞将DNA的基因转录为对应的核糖核酸(RNA),然后核糖体将RNA转译为一串由胺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由RNA转换为胺基酸的遗传密码在大部份生物中是相同的,但有些生物仍有少许差异。例如若将人类对应胰岛素的DNA放在植物中,也可以产生胰岛素。 体内平衡():平衡是一个开放系统可以借由许多彼此相关机制的动态平衡调整,使得其内在情形维持在稳定的状态。所有的生物,不论是单细胞或是多细胞生物,都有体内平衡的机制。 一个活的生物体的生存依赖于能量的连续输入。生物体是靠化学反应来从食物中提取能量,才能维持身体机能,并建立新的细胞。在上述反应中,组成食物化学物质的分子扮演两个重要角色。第一,这些分子中有些可以借由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第二,有些则可以组成生物分子中的新的分子结构。 负责引进能量到生态系统的生物被称为生产者或自养生物。几乎所有的这些生物体最初都从太阳吸取能量。 生物学家从很多面向研究生物,因此产生很多研究领域。例如: 生物学本身不断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整合也越来越多。一大原因是分子生物学在近代突飞猛进,终于导致人类基因序列定序基本完成。由此,为了解读巨大数量的基因资讯,促成了基因组学。为了探究基因和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开创出蛋白质组学。这些新的研究领域帮助解决疾病、粮食、环境生态等问题。其众多的研究资讯和积累海量研究数据则需要新的电脑演算法来处理。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的生物学研究。该领域与生物学的其他领域重叠,特别是遗传学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主要关注的是理解一个细胞内的各种系统的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学习这些相互作用如何被调节。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学特性,包括它们的行为,相互作用和环境。 解剖学考虑的是宏观结构的形式,例如器官和器官系统。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遗传和生物体的变异的科学。 它们是域(regio)、界(regnum)、门(divisio 或 phylum)、纲(classis)、目(ordo)、科(familia)、属(genus)、种(species)。 双名法是学名的命名方法,英文为 Binomial Nomenclature。它给每个物种订立两个文字,前字是该物种的属(genus)名,后字是它的种小名 (种加词),两者合为种名。除了前字须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都要小写。一般使用拉丁文,或以其他语言词作语源,再加上拉丁化后缀。例如中国近来发现的恐龙,有些学名是用中文拼音做语源的。 有些物种因为环境隔绝或发生突变,必须再往下细分出亚种(subspecies)。为了方便区别,科学界给亚种设计一套 三名法,英文为 Trinomial Nomenclature。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生物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各个体之间的关系,非生物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土壤、岩石、水、空气、温度、湿度等。 生物学家对于生命现象的研究通常采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通常这两种方法是一起使用的。 实验方法是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并通过这种干预和控制所造成的效应来研究对象的某种属性。17世纪前后生物学中出现了最早的一批生物学实验,如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关于血液循环的实验,扬·巴普蒂斯塔·范·海尔蒙特关于柳树生长的实验等。到了19世纪,物理学、化学比较成熟了,生物学实验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因而首先是生理学,然后是细菌学和生物化学相继成为明确的实验性的学科。19世纪80年代,实验方法进一步被应用到了胚胎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等学科。 尽管我们近几十年来对于生命的的基本过程的认识取得了的深刻进步,一些基本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在生物学的主要未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性别的主要自适应功能,和特别是在真核生物中它的关键过程,减数分裂和同源重组。一种观点认为,性别主要是发展成为一个适应增加遗传多样性(请参阅参考资料如)。另一种观点认为,性别是一种适应于生殖细胞系DNA促进准确的DNA修复,并且增加遗传多样性主要是可能是从长远来看是有用的一个副产品。(参见有性生殖的演化)。 在生物学另一个基本未解决的问题是老化的生物学基础。目前,没有任何衰老的根本原因共识。各种竞争的理论列在老化#衰老理论。 这些是生物学的主要分支:
8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83
心理学
心理学 -{H|zh-hant:心里学;zh-hans:心里学;}- 心理学(英文: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人类以及其他动物的内在心理历程、精神功能和外在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意识、感觉、知觉、认知、动机、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众多领域,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例如:教育学、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精神病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文学等等。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在古希腊语中,心理学由「灵魂」()和「研究」()所组成。 「心理学」汉译译名之来源,透过历史学与心理学之相关考证,初步证明与中国明代心学、宋代理学、及宋明儒学东渡日本有直接关系。 早期的心理学研究是属于哲学的范畴,称为哲学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埃及、希腊、印度和华夏等古代文明。中国古代认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担的,并且其活动会在器官上反映出来,如「心之官则思」(《孟子》),「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黄帝内经》等涉及医学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阐述和应用。柏拉图提出过二元并存的理念,有人认为亚里斯多德《论灵魂》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经由长久的演变,慢慢的产生各式各样不同的学科,包括了现在人所了解的心理学。 哲学心理学主要是在探讨心身关系、天性与教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知识来源等四大议题。其早期的理论有一元论、二元论、环境决定论、精神决定论等。近代的哲学心理学则是有三大思想流派,包括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浪漫主义。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在中世纪的伊斯兰医学与心理学中,已经开始进行临床的精神科治疗和实验研究。 虽然心理学实验可以追溯到阿拉伯学者海什木的著作《光学》(1021年)不过,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开始于1874年,那一年,德国的生理学家威廉·冯特发表两册的心理学教科书——《生理心理学的原理》(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在序言里大胆宣称:「要建立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冯特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1875年,莱比锡大学聘冯特为教授;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实验室,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10余年后,也就是1890年代,美国各大学风起云涌地仿傚此举,建立数十座心理学实验室,尤其1892这一年就成立了20座,这一年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的成立年。通常将1874年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时间,这一时间比许多自然科学脱离哲学而形成独立学科的时间为晚。冯特也是第一个把自己称为心理学家的人。其他早期而重要的心理学家包括艾宾浩斯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兴起。 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被认为是将实验引入心理学研究的人,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冯特着重于将心理分解成为基本的元素,这是由于当时化学的进步,后者在分析物质元素与结构上取得突破。虽然冯特自己不是构造主义者,他的学生爱德华·B·铁钦纳成为了构造主义的思想家,与机能主义者对立。铁钦纳是美国早期心理学家的重要人物。 机能主义相对于结构主义而生,并受到美国哲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影响颇多。詹姆士认为心理学应该有实用价值,心理学家应该找到有益于人的科学方式。他的著作中于1890年出版,其中有许多铺垫性问题,为后续科学家提供了方向。其他主要机能主义者包括约翰·杜威和。 其它19世纪的杰出人物有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他是研究记忆实验的先驱,在柏林洪堡大学创立了学习与遗忘的量化模型。苏俄心理学家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他在对狗进行实验时发现了“古典制约”,并将其应用与人类。自二十世纪50年代起,冯特、詹姆士、艾宾浩斯与其他实验心理学家们所发展的实验技术方向更加趋向研究认知——关注信息以及信息处理——最终演化为认知科学中的一部分。在早些时候,这被视为“革命性”的发展,因为认知科学回复并对应之前的流行理论,包括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理论等。 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十九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精神分析学,直到自己1939年去世为止。精神分析学是一种研究意识、解释经历的方法;是一种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系统;是一种针对心理、情绪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潜意识中的冲突进行心理治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的很多理论基于解释法、内省法以及临床观察。精神分析法广为流传,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涉及性别、压抑、心理发展中的潜意识等。这些问题在当时都被列为社会禁忌,弗洛伊德则提供了催化剂,使得问题可以在正式社交中得以公开讨论。在临床上,弗洛伊德是自由联想的先驱,他对释梦治疗也很有研究。 弗洛伊德对瑞士精神科医师卡尔·荣格的影响很大,后者的分析心理学与深度心理学互补。20世纪中叶心理学者们研究精神分析、心理学、精神病治疗、以及哲学。这些著名的学者包括爱利克·埃里克森、梅兰妮·克莱因、唐纳德·威尼科特、卡伦·霍妮、埃里希·弗罗姆、约翰·鲍比、以及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整个二十世纪里,精神分析衍生出不同的分支学派,它们中很多被划分为新弗洛伊德学派。 精神分析及其治疗受到诸多人士的批评,如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以及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波普尔是位科学哲学家,认为精神分析作为科学是错误的,,而艾森克则称精神分析原理与实验数据不符。到二十世纪末,美国高等院校心理学院变得更加倾向于实证主义,将弗洛伊德理论边缘化,并蔑称其为“干瘪老死”的历史古董。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神经精神分析领域上维护弗洛伊德的科学立场,而其它人文学科学者们则固守弗洛伊德“根本不是科学家,而是个...诠释者。” 在整个20世纪的上半叶,行为主义学派支配了当时的心理学,其主张心理学是:“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其主张心理学应分析先行的环境条件,即在行为之前出现、而且为一个机体产生反应或抑制反应提供活动场所的条件。因此,他们把行为反应看做是机体理解、预测和控制的行为,并因此做出相应的结果。基于对实验和变量的严格控制和强调,行为主义学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代表人物为史金纳,然而其对于内在的认知历程是存而不论,近期流行的认知主义则是重视之前忽视的内在认知历程,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米勒、西蒙等。 当今世界主要的心理学学派有五大观点,每一个观点都强调行为及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其主要包括神经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二十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的影响下,人本心理学应育而生。应用现象学、、第一人称视角,人本主义试图捕捉整个人——而不是人格或认知的一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类独特问题的基础,例如个人的自由意志、成长、自我实现、认同、死亡、孤独、自由与。人本过程的特点在于它关注主观臆想、拒绝宿命、着重成长的积极性而不是病理因素。一些人本学派的奠基人,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创立了需求层次理论;卡尔·罗哲斯,创立了个人中心治疗。在此之后,正面心理学剖析了人本主义,对其更进一步的科学分析。 沃尔夫冈·苛勒、马科斯·韦特墨、科特·考夫卡三人联合创立了完形心理学派。这种心理研究建立在个人经历为一整体的观点上。对应物质的分子结构,这种观点于十九世纪晚期在德国、奥地利产生。完形心理学没有将思维、行为分解成为细小的元素,而是坚持经验作为整体的重要性,认为总体不同于部分相加的和。 完形心理学不应与的相混淆,后者只在外表上与完形心理学有关联。 在二十世纪50到60年代,美国原精神分析学家罗洛·梅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丹麦哲学家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的影响下,走上了心理学存在主义之路。这包括存在心理治疗。 存在主义心理学不同于其它人本学派,即人性中立视角、对焦虑的积极观点等。存在主义心理学注重于人文主题,如死亡、自由意志、意义,并认为意义可以被神话、或是讲述方式改变。对于死亡及未来的真实性,通常会鼓励人们接受自由意志,尽管令人焦虑。 奥地利存在主义精神病医生、大屠杀幸存者维克多·弗兰克从集中营中吸取教训,总结出不同版本的存在主义治疗法,这种方法着重于存在主义,不同于阿德勒的尼采主义的权力意志或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 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路德维格·宾斯万格(Ludwig Binswanger),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George Kelly)和梅(May)、弗兰克尔(Frankl)一道,也被认为是存在主义学派学者。 认知主义心理学派研究心理活动,包括解决问题、知觉、记忆、学习等。作为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这个心理学分支与其它学科有密切联系,包括神经科学、哲学、语言学等。 诺姆·乔姆斯基在批评行为学概念中的“刺激”、“相应”、“强化”时,触发了一场心理学“认知革命”。乔姆斯基辩称这种观点会以一种肤浅、模糊的方式应用到复杂的人类行为中,特别是在语言习得的领域上。有一种假定认为人类天生拥有一种“内在的”语言习得机能,然而对于行为主义来说,这个问题在于所有行为,包括语言在内,都必须通过学习和强化来获得。社会学习理论家,如阿尔波特·班杜拉称儿童的生活环境有助于行为的改良。 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帮助人们重拾被行为主义抛弃的心理活动与表述,如认知等。英国神经科学家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爵士与加拿大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应用实验总结了心理现象与人脑结构、功能之间的联系。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兴起,使得人类信息处理时常与机械信息处理相互类比。对认知的研究被应用于二战,用以理解武器操作。在二十世纪晚期,认知主义成为心理学的统领范式,认知心理学成为了流行分支。 认知心理学认为隐蔽的心理活动应该使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心理学家创立了两种概念:阈下刺激物与内隐记忆,对应精神分析的潜意识或行为学的偶然形成行为。行为主义元素与认知心理学被整合成为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这种心理治疗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和精神病学家亚伦·T·贝克创立而成。认知心理学与其它学科,如精神哲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一道被归入的上层学科认知科学。 生物心理学或行为神经科学从生物角度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生物心理学中有不同的专业分支。例如,生理心理学运用动物模型,特别是老鼠,来研究神经、基因、细胞机能在学习、记忆、恐惧中产生的作用。知神经科学家利用神经成像工具研究神经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神经心理学家使用心理测评来进行科学研究,如大脑损伤带来认知缺失的程度与表现形式。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理解、预防、缓解心理痛苦与紊乱,促进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虽然临床心理学家也会参与研究、教学、咨询、出庭作证、程序编订与管理,但该分支的中心是心理测评与治疗。一些临床心理学家会着重于对脑损伤的病人进行临床监护,这一领域被称为。在许多国家里,临床心理学是受到管制的心理健康专业。 临床心理学家所做的努力受到诸多治疗方案的影响,所有方案都包括专业人士与患者(通常是个人、夫妻、家庭、或小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不同的治疗实践方案与不同的理论观点相互关联,采用不同的流程来建立治疗组合、探究心理病因、鼓励新的方法来思考、感受、行动。四大治疗理论观点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存在—人本主义治疗和。目前有趋势表明一部分心理家正在努力整合各个治疗派系,特别是在对文化、性别、精神、性取向的理解加深的情况下,这个趋势更加显著。在丰富的研究成果下,有证据表明各大治疗派系的效果趋于等同,并共享相同的基础元素,可以形成强大的心理治疗组合。正因为如此,更多的心理学培训课程采取了。 认知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中的认知。知觉、注意、理智、思维、解题、记忆、学习、语言、情绪都在它的研究领域之中。经典认知心理学与认知主义学派有相互联系,根据机能主义与实验心理学,认知主义支持心理信息处理模型。 在更广域的层面上,认知科学是一种跨学科范畴,包括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人机互动、计算神经科学、数理逻辑与人类学。计算机常被用于模拟这类实验现象。 计算机模拟为研究思维的功能组织提供了工具,神经系统科学则为大脑活动提供了度量衡。 比较心理学指对非人类动物的科学研究,特别是与系统发展史、适应值、行为发展相关的领域。在此领域的研究讨论许多问题,使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探索不同物种的行为,从昆虫到灵长类动物。比较心理学与其它研究动物行为的学科,如动物行为学有紧密联系。比较心理学的研究有时会给人类行为研究带来启发,但是有时两者的关联却十分矛盾,例如艾德华·威尔森所提出的社会生物学。动物模型常常被用来研究与人类行为相关的神经处理过程,例如在认知神经科学就常常应用动物模型。 发展心理学着重于人类意志在毕生当中的发展过程,试图理解人们在世界中如何意识、理解、行动,并且研究这些现象是如何随着年龄而改变的。这些研究可能会着重于认知、感情、道德、社交、神经的发展。研究人员在探究儿童案例时使用一系列特殊的方式,以使得观察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或是干脆与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互动。这些实验常常以游戏或是活动的方式呈现,既好玩,又有科学意义;研究人员甚至设计出非常灵巧的方式以研究婴儿的心理活动。在研究儿童心理之余,发展心理学家也会研究人类毕生的老化过程,特别是在某些时段的快速转变(例如青少年和老年)。发展心理学家设计了一整套心理学理论来支持他们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效率、授课心理以及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的社会心理。儿童心理学家,如利维·维谷斯基、让·皮亚杰、杰罗姆·布鲁纳、伯纳德·罗斯金(Bernard Luskins)等人对教授方式与教学实践都有重要影响。在许多国家里,教育心理学都是教师的必修课。 组合了教育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试图理解、应付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培育资优生;促进青春期行为;或是提倡安全、互助、高效的教育环境。学校心理学家在许多领域,如教育行为评估、干预、预防、咨询等都有了解、有的在研究领域颇有造诣。 演化心理学从现代演化观点来研究心理的特质理论——例如记忆、知觉、语言等。它试图去探究是何种人类心理特征在适应进化,即,作为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功能产品。演化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类先祖生活的环境下,心理适应的演化解决了呈周期性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心理特质的演化及其适应性功能,演化心理学为其它心理学领域提供了最为近似的发展性解释(即演化心理学专注于终极问题、或问“为什么”,而不是近似的、或问“如何”)。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I–O)应用心理学概念与方法优化工作场所的人类潜能。作为I–O的分支,人事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对员工进行筛选与评估。I–O的另一分支组织心理学研究工作环境与管理风格对工作积极性、成就感和生产力的影响效果。 人格心理学关注个人持续性的行为、思想、情绪——这些被称作是人格。人格理论因学派不同而有所不同,他们就潜意识的作用及儿时经历的重要性有不同的假设。根据弗洛伊德,人格是基于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此即所谓的精神分析学派。与之相反,特质理论则尝试使用离散统计数据来进行研究,所提出的特质种类也大有千秋。早期的汉斯·艾森克模型提出人格由三种基本特质组成:外向性与内向性、神经质、。雷蒙德·卡特尔则提出了。如今,人格维度模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例如。目前集大成的为社会认知学派,其实最初称为社会学习论,是从行为学派作为延伸:人格的形塑就是人与人、环境的互动所学习到的行为,而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从中把行为学派的理论更加扩大,加入了人的内在活动─认知成分,形成了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彼此之间的看法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联系的,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课题包括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例如:从众、)、信仰的建立、态度、或更大层面来说,不只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有人与一个群体的互动等,就像刻板印象的建立与强化,会引起之后的歧视行为,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将认知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元素联系在一起,试图理解人们如何处理、记忆、扭曲社会信息。群体动力学研究揭示领导能力、交流及其他的本质及其优化潜质。近些年来,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内隐态度、、个人与社会价值互动所致行为倍感兴趣。因此,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可以发现导致心理紊乱的潜在原因。一些被应用到心理紊乱的社会学概念包括社会角色、病人角色、阶层、生活事件、文化、迁移等等。 积极心理学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衍生而来。正向心理学运用实验科学手法,研究人类的快乐与力量。与传统临床心理学不同,正向心理学关注健康人的保健。目前,正向心理学的介入已获得了一些实验性的肯定。在2010年《临床心理学评论》("Clinical Psychological Review")中发表了一篇特刊,报导使用积极心理学方法介入(Intervention)的效果,例如和物理形式的感恩表达。然而,对于介入的效果来讲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介入仍然有局限性,但是他们的效果被认为高于安慰剂,特别是对于身体形象缺失者有更好的效果。 心理学研究倾向于折衷主义,即从其他领域汲取知识以帮助理解、解释心理现象。另外,心理学家大量使用了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的三段论:演绎、归纳、溯因。由于常常使用,心理学家也会依靠归纳逻辑来对问题进行解释。例如,演化心理学家尝试利用适者生存来解释心理特质——如记忆、知觉、语言等,即这些功能是自然选择或性选择的产物。 心理学家会展开基础研究来进一步理解心理学的某一领域,或是进行应用研究来解决临床、工作场所等其它问题。硕士级别的临床专业会同时教授学生研究方式与循证实践。心理学专业协会也会协助设立规范标准,如道德、培训、研究方式、专业操作等。另外,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心理服务或“心理学家”这一职称受到相应法律的规范,从事对外服务的心理学家也常常被要求取得从业执照。 根根据理论或观察作出假设,在控制实验情境中各种情况下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无关变量产生的效果后检验假设,并进行推论: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产生效果,即自变量和因变量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一般找出两者的相关度,然后再证实因果关系)。亦会根据数据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关系数,然后判断是否有研究价值。 例:巴甫洛夫实验(经典性条件反射)中的狗。每当响铃,狗就分泌大量唾液。实验涉及自变量(独变项)(Independent Variable),因变量(依变项)(Dependent Variable)。铃铛是IV,狗的唾液是DV。自变量是在实验者的控制变数,因变量是会因自变量而变动的变数。实验法重视的是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以人类为对象的实验受到了一些管制,例如必须征得被实验对象的同意、保证自愿参与的原则。二战后,为避免类似纳粹滥用实验的事件再度发生,纽伦堡守则被制定实施。不久,许多国家(和科学机构)接收了《赫尔辛基宣言》。在美国,卫生院于1966年设立了,于1974年编订了(HR 7724)。上述所有法案都提倡研究人员在实验前获得参与对象的许可。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导致了法案的修订,如麻省理工学院与傅娜学院进行的反射性同位素研究,沙利度胺丑闻,威洛布鲁克肝炎实验,以及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对权威的测试实验等。 动物学习实验对于研究人类心理学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例如知觉、感情、学习、记忆等等。十九世纪90年代,俄罗斯心理学家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利用狗的实验来展示经典条件反射。非人类动物如灵长类、猫、狗、鸽子、鼠以及其它啮齿类动物常常被应用于心理实验中。理想状态中,实验控制组一次只给出一个自变量,以显明它对因变量的作用。这些在实验室里可以得到最为近似的结果。与之相反,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基因环境差异太大,变量太多,以至于在人群中难以控制重要的变量数据。当然,把动物实验的结果往人类身上生搬硬套是明显不可取的。动物实验会受相关约束,需要遵守心理学会所定的道德原则。 心理学绝大多数的领域遵循标准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心理研究员尝试使用最新理论和假设,来对数据、质与量进行研究。 心理质性研究方式包括访谈法、观察法等。克雷斯维尔(Creswell,2003)定义了五项主要的质性研究,包括叙述、现象学、民族志、案例分析和基础理论。质性研究员有时会努力丰富解释,或是对符号的批判、主观经验或社会结构。类似的解释或批判观点会被应用与“定量研究”,如埃里希·弗罗姆的或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权力屈服实验。 心理定量研究常常利用统计学来测试假说。设计定量研究常常包括实验、准实验、横断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和纵贯研究。实验构造中的度量与操作定义也是十分重要的。统计方式包括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方差分析、线性回归、Logit模型、结构方程建模、等级线性模型等。 该研究旨在回答个人的想法、感受、行为,被称之为“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取向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定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着重于对发生事件的观察、描述,目的在于捕捉每日行为的一点一划,并期望在粗略实验中遗失的现象中重新得到发现或理解。 正如珍·古道尔的研究包括观察黑猩猩的社交、家庭那样,心理学家通过观察人类社会、专业、家庭来进行研究。有时,参与者会察觉到自己受到监视,有时候则相反。但无论如何,在观察研究正在进行时,研究人员必须保证遵循严格的道德准则,不能做出有悖伦理的尝试。 心理学上,统计调查可被用来度量态度、特质,监视情绪的改变,检查试验的效度,以及其它相关研究项目等等。心理统计员可以使用传统纸张、电话、电子邮件、或是目前流行的网络等,围绕主题制定好问卷,按一定比例进行人群调查、随机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类似的调查方式也被用于其它应用场所,如临床评估、人事评估等。 主要分为三种 神经心理学研究方法将心理活动、行为与大脑结构、功能进行对比。这些方法包括测试(例如韦克斯勒智力表、)、和等。 计算模型作为工具常被应用与数学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即用计算机模拟某一特定行为。这种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由于现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速度极快,可同时运行多个模拟程序,在短期内生成大量的统计数据。模型可以帮助心理学家观察心理事件的假设值,这在平时活动中是不易观察到的。 应用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模型可供选择。联结主义利用神经网络来模拟大脑。另一种方式是形象模拟,利用变量和规则模拟不同的心理活动。其它种类的模型包括动力系统和随机过程等。 档案研究法:是指依据一定目的收集大量现有资料,通过分析找出某些现象与心理之间关系的一种度.档案研究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档案研究法除了传统的参考资料还包括视听影像资料,狭义的档案资料包括报纸、杂志、会议记录、政府公文、个人书信等文字材料。档案研究法的使用能弥补其他一些研究方法的不足,但有其缺点,需要视情况而定。 对研究的批评常常包括指责心理学是“软”科学。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1962批判中暗示心理学仍处在前范式形态,缺乏像成熟的化学、物理学那样的支撑性理论。 由于心理学的一些领域依赖于问卷调查之类的研究方式,批评家们认为心理学不够客观。其它观点认为心理学家所研究的人格、思维、情绪不可能被直接测量,其结果不过是调查对象的主观报道罢了。 另一些批评家则认为统计假说被误用。一些研究记录表明心理学家常常混淆统计的显著性差异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前者在实践上常常无关紧要。有时,辩论发生在心理学界内部,例如实验室研究人员与从事实践的临床医生之间的争执等。 有的观察者发现了某些理论与实践上的冲突——例如,一些临床实践没有理论支持。批评家们认为越来越多的心理培训课程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一些质疑者认为,像“婴儿孤独症协助性沟通”;被用于记忆恢复的塑身锻炼;再生疗法等,虽然十分风行,但却令人怀疑,而且可能有害健康。 在今天的道德准则框架内,一些研究实验不允许进行。这些实验违反了美国心理学会道德准则(Ethics Cod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加拿大涉及人类实验道德准则(the Canadian Code of Conduct for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s)、以及。目前,道德准则规定,对非人类动物的研究只能在效益大于伤害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心理学家在动物实验中的研究方式不能用于人类。 大学心理学院设有道德委员会,以保障研究对象的权益与尊重。心理研究员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获得准许,以保护人类参与对象或实验动物的权益。 1959年,统计学家西奥多·斯特林(Theodore Sterling)计算发现97%的心理实验支持了它们最初的假设,暗示了偏差存在的可能。与之类似,贾内尔(Fanelli, 2010)发现91.5%的精神/心理研究得到了证明,所得出的问题(阳性结果)是空间或地球科学的5倍大。贾内尔认为较“软”科学的研究人员就他们的意识与潜意识中的偏差缺乏束缚。 2010年,一组研究人员公布了心理研究中的系统性实验对象偏差WEIRD ("西方地区、受过良好教育、工业化的、富有、民主的;"western, educated, industrialized, rich and democratic")。虽然全球范围内之后1/8的人属于WEIRD范畴,但实验人员称心理学60–90%的实验在WEIRD对象上进行。报告显示,在上,WEIRD对象与部落对象的实验结论差异巨大。 心理学所包含的研究领域甚为宽广,并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心理过程与行为。心理学主要分为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下又可分为许多次领域,例如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
8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86
中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亦称「汉医」,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汉族,由汉族创造的传统医学,以古代中国医学实践为主体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2017年,中国首部中医药法施行。 广义的中医,指的是中国境内所有的民族医学和宗教医学。如汉医、藏医、蒙医、苗医、彝医、维医、哈萨克医、佛医等等。 狭义的中医学,指的则是汉医。 「汉医」一词,一是来自日本之称,一是来自清代的称呼。又称汉医学或汉方医学,是在中国地区发展出的传统医学思想及治疗技术,因为它是汉民族发展出的医学传统,所以称呼它是汉医学。随著汉文化的发展,它被传播至韩国、越南、日本等地,与当地医学结合,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 最早使用「汉医学」这个名词的是日本,在江户时期,他们用这个名词来与他们本土医学—「汉医学」,及西方医学—「兰医学」(荷兰),来作区分。清朝时也使用这个名词来称呼中国的传统医学。 1949年之前,汉医一词比较普遍。清后民国,也用国医来称呼。在中国,「中医学」(意为「中国的」医学)比「汉医学」更常用。但在日本及韩国等地仍然使用这个较中性的名词。 日本的汉方医学,南韩的韩医学,北韩称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大都换汤不换药,亦可视为中医的部分组成。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跌打、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近年各地政府都开始对专业中医行业进行监管,以保障公众健康。 中国政府于1988年设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中医药行业,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副部级国家局(2013年卫生部撤销后转隶于卫计委)。 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香港政府根据《中医药条例》,在1999年成立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用作规管中药买卖和中医师的专业水平,以保障公众健康和消费者权益。根据《中医药条例》,所有在香港执业的中医师,必须向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注册手续包括:完成己认可的五年大学中医学位课程,获取三十周的临床实习经验,通过专业执业考试。另外,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要求注册中医师,每三年为其执照续期,而续期手续包括完成60个持续进修学分,以保障注册中医师的专业水平。 美国目前有大约三万多名执照针灸师(部份州份称为针灸医师或东方医学医师),五千多名西医师另外获得应用针灸执照。美国有严格的针灸执照发放制度,但由于美国实施联邦制,各个州份均各自有当地的法律,监督针灸师执照的发放。因此,各个州份的执照发放的要求都不一样,但一般都要求申请人,在美国高教部认可的针灸或中医学校学习针灸的相关课程,由1700到4000学时不等,以及一般要求拥有950小时的临床实习经验,方可获允许参加针灸执照考试。另外,各个州份一般都要求针灸执照的持有者,于每年或每两年为其针灸执照续期,否则其针灸执照将会被除消。针灸执照续期的手续,除了包括更新资料外,还要求针灸师提供持续进修的证据,一般都要每年数十个小时的专业持续进修课程,方可获得续期。 没有持有有效执照,而又宣称为专业针灸师,又或者提供中医治疗,是刑事罪行。违例者会面对监禁和罚款。 直到2012年,美国有六个州份没有法律监管中医,一般称为「东方医学(Oriental Medicine)」又或「针灸学(Acupuncture)」,包括阿拉巴马州、堪萨斯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奥克拉荷马州、怀俄明州。在有法律监管中医的州份当中,加州是美国首个州份立法监管「针灸学」,早在1976年加州便开始向针灸师发放专业执照。 但值得注意,在英文中的「针灸学(Acupuncture)」或「针灸师(Acupuncturists)」一词,意思等同于「中医」和「中医师」。以首个州份立法监管针灸学的加州为例,根据《商业和专业条例(Business and Professions Code)》第4937条,「针灸师」是指为改善、保持和复原健康,而提供针疗、电力针疗、中式按摩、穴位按摩、灸疗、拔罐、呼吸技巧疗法、运动疗法、热疗、冷疗、磁力疗法、营养学疗法、饮食疗养、草药疗法、植物疗法、动物疗法、矿物疗法、膳食补充疗法等治疗的专业人员。所以,美国的「针灸师」就是「中医师」。 中医学目前是否为最早的传统医学还无法确定。中国的中医学自称其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并尝试草药,神农炎帝更是尝尽百草,并且用茶来解毒。中医研究者自称:相传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祝由科》(然而公元前1600~前1100年的甲骨文才被认为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文字),“在公元前3000多年可以使用文字并组织成大篇幅的医学著作”在目前与无凭无据的中医典籍相比,这种说法是与事实不符的。公元前3000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医学已用楔形文字记载了肝和脏是血液的中心,疾病分为热病、中风、精神症状、眼病、耳病、黄疸病等。在中国, 后世人在《黄帝祝由科》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后世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并从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后来的中医学。而其中的《黄帝内经》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防病养生保健康的预防医学观点。 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国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医院和医疗制度,周代的医疗机构设有医师、上士、下士、府(管药库)、史(管记录)、徒若干人。下面又分食医(管饮食卫库)、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四种;但这样的医学分科制度却落后于美索不达米亚医学几百年。医师总管医药行政,并在年终对医生进行考核;《周礼》记载“岁冬则稽其事,以制其食”,就是说,医生每年都要通过年终考核增减俸禄。当时的患者已经分科治疗,而且建立病历。“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规定在死者病历上要写明死因,然后送交医师存档,以便总结医疗经验,提高医疗技术。这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病历制度。 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时期名医辈出,秦国有名医医缓与医和,齐国有长桑和他的徒弟扁鹊。扁鹊发明了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并总结为“四诊”方法,即“望、闻、问、切”。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不治。后世则尊称他为神医扁鹊。春秋战国时流行的主要医学著作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这七本,合成“七经”。 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法医——"令史"。秦律规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则上都要进行尸体检验,司法官如果违法不进行检验,将受到处罚。秦代的《封诊式》对法医鉴定的方法、程序等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在人命案件中,鉴定检验的主要内容有尸体的位置、创伤的部位、数量、方向以及大小等。令史检验完成之后,必须提交书面报告,称为“爰书”,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法医鉴定和现场勘察报告。秦代还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传染病医院——“疠迁所”,并制定了最早的治疗传染病的隔离制度。据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中记载:当时规定,凡经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后发现有鼻梁塌陷、手上无汗毛、声音沙哑、刺激鼻腔不打喷嚏等症状者,一律送至疠迁所隔离治疗。这说明中国古代对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措施,很早就已经是得力有效的。 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已经非常完备,名医则有太仓公淳于意和公乘阳庆。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完善了中医的辨证理论,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临床医学大师,被尊称为医圣。他著有《伤寒论》、《疗妇人方》、《黄素方》、《口齿论》、《平病方》等等医书,最终流传下来的医书被后人编纂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采用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在《伤寒论》中归结为“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经由这两种方法辨证论治后,再采用“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疾病。“八纲辨证”是书中贯彻辨证论治的具体原则,所谓“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分析和检查疾病的部位、性质而归纳出来,“六经论治”是整个脏腑经络学说在临床医学上的具体运用。东汉末年,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麻醉术进行手术的人,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麻醉药物,还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健身体操“五禽戏”。可惜华佗所著医书的《青囊书》最后被付之一炬。在汉代,大量的医药和历算等书籍传入西藏(《西藏王统记》记载)。在汉代还出现了专门性的妇科医院,西汉时的“乳舍”,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妇产医院。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问世了世界上最早的两本儿科专著,即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和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医学院。到了公元6世纪,隋朝完善了这一医学教育机构,并命名为“太医署”,署内分医、药两部,太医令是最高官职,丞为之助理,下有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在校师生最多时达580人之多。 北宋年间,随着中国与阿拉伯之间贸易的高度发展,阿拉伯香药也开始大量输进中国,一次输入的阿拉伯乳香竟以万斤计,伊斯兰医药学也随之对中国产生明显影响。传统中医自古不分科,但在北宋年间,太医院在培训医生时也如古希腊和阿拉伯医学那样,分成了内、外、妇、儿、口腔等十三科,这可能是受到阿拉伯-伊斯兰医学的横向影响。传统中医以汤药为主,但北宋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却大量增加了丸、散、膏、酊的处方,如《乳香圆》、《阿魏圆》等。究其原因,乃是使用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进口的香药大量增加,而香药含有挥发性物质,若用煎汤法,其有效成分就会失掉,故只能制成丸、散、膏、酊。可见这类处方的出现,是阿拉伯-伊斯兰药理学对中医药影响的结果。 在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药方多达5000多个,出版了《大医精诚》、《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三本医学著作,后世尊称他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突厥、高句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 到了在唐末宋初,儿科专著《颅囟经》问世流行,而世界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公元1032-1113年)则受此书启发,撰写了著名的儿科巨著《小儿药证直诀》,后人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即太医局,医学分科已经非常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穴位,出版《图经》。南宋的宋慈出版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 元朝时期,元政府很重视伊斯兰医药学,采取中医学与回医学同时并举的方针。在太医院中有专门研究和使用伊斯兰医药的「广惠司」,其职责是「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以疗诸宿衞士及在京孤寒者。」在它下面还设有大都回回药物院和上都回回药物院,掌管回回(穆斯林)药事。在元代,有很多阿拉伯-伊斯兰医师来到中国,受到朝野欢迎,被称为「回回医官」。他们对解剖学颇有研究,精通各种手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二「西域奇术」中,就载有回回医官开刀为头痛难忍的儿童从脑中取出肿瘤,动手术治愈腹部膨胀的马等传奇故事。这些来华的医师还携带来很多伊斯兰的医学书籍。 在明朝(1368年-1644年),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书,这本书不仅是药物学专著,还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本草纲目》刊行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及越南等亚洲地区,在公元17、18世纪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欧洲语言。另一方面,李时珍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大脑负责精神感觉、发现胆结石病、利用冰敷替高热病人降温以及发明消毒技术的医学家。此外还有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苏敬的《新修本草》、王焘的《外台秘要》、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大量医学典籍问世。自明朝中医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出现了诸多的医学流派。同时在朝鲜研究中医的所谓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清初至鼎盛时期,医药学进步所表现在很多方面,基本上是明朝医药盛况的延续。如对经典著作的研究、本草学、方剂学、诊断治疗学、医案整理等,均较明朝更成熟。各家学派的纷争也逐渐缓和,大多医家能采各家之长折衷于临床。但也不乏固守《内经》、《难经》、《伤寒论》,而批评金元以后一切新说的医学,这与当时考据学盛行不无关系。清朝中医药学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关于急性传染病的研究,它已形成一个新的系统,即温病学说。这一学说的出现,虽然是基于历代医家的有关成就上,但清代温病学派在中医发展史上的贡献,仍然是相当显著的,它并不亚于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金朝刘完素创河间学派。 自清朝末年,现代医学开始涌入中国,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开始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局面。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受到西方冲击后,大多认为中医是充满偏方与迷信的医学,但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又开始研究中西医结合,并且透过对疗程的原理的科学性分析,重新认识到了中医的精妙之处,被主流学界所再度认可,而这样系统化的整理、导入西方生物、分子医学等概念成就了现代中医,也从空虚的阴阳调和概念,变成打下了扎实的学理基础。 在国际上中医针灸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部分,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针灸对痛证、神经性疾病疗效非常显著。。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乃至于偷猎保育类药材,而且生物体内的麻醉剂、毒素积累近年来被逐渐发现,被证明很有可能弄巧成拙,以至于致人于死的案例多次上演,也因为本身就是地下经济,存在冒充假药获取暴利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主导中医几千年,现代专业中医院校都是教和学古典中医理论,千年不变,功力深厚,定力无边。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物质的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 治疗手段和方法丰富多采,既有一般内服药物的内治法,又有药物外敷、热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独特的针灸、拔罐、推拿、按摩、气功、布气等非药物疗法,还有以药膳为代表的日常食品疗法。 一般而言,完整的中医处方,至少包括四项以上:情治(情绪控制)方面的指导;忌口(饮食应注意的事项);运动的建议(游泳、跑步、导引、气功等);中药的使用,或针刺、艾灸(前二者统称针灸)、推拿等。故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是以身心合一的角度全盘考量。 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批传统药物注射制剂,被用于肌肉和静脉注射。此外,绝大多数药物均为天然动、植、矿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学品,加之多为复方制剂,配方时可采用相应的拮抗措施。 相较于传统中医,现代中医的革新发明例如:小针刀,传统药物注射制剂,科学中药等。 自周朝起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隋唐的太医署分医学及药学,医学设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医科又分体疗、少小、疮疡、耳目口齿、角法等五科。宋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初分方脉、针、疡三科,宋神宗以后分为九科,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产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疮肿兼折伤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元太医院分十三科后并为十科:即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书禁科。明太医院分为十三科:即大方脉、小方脉、妇人、伤寒、疮疡、口齿、咽喉、接骨、金镞、眼、针灸、按摩、祝由。清太医院初分十一科,之后并为九科:大方脉、小方脉、妇人、伤寒、疮疡、口齿咽喉、正骨、眼、针灸。道光二年(1822年)上谕:「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敕令太医院废止针灸科。同治朝将大方脉、妇人、伤寒并为一科,故只分五科。 古代中医学按治疗方式分为内医、外医之分。 现代中医学则可分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两大部分 中医典籍可分为医经、医论、本草、医方、医案、医话等,例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名医类案》。 《汉书·艺文志》中,将医家分为“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大流派。发展至今,可分为八大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中西汇通学派。 从古至今,知名的和传说中的中医学家有:(参见:中医学家列表) 岐伯、扁鹊、张仲景、华佗、王叔和、陶弘景、孙思邈、宋慈、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张景岳、傅山、叶桂、陈修园、曹颖甫、余无言、唐容川、秦伯未、章次公、赵绍琴、张简斋、施今墨、程门雪、蒲辅周、左季云、郑寿全、谈允贤等。 自从近现代医学(又称西洋医学)随著传教士由欧洲传入中国之后,两种医学体系的竞争与融合就一直在进行。 世界上的医疗体系大致上可分成: “拟人论医学体系”(神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超自然物(神灵)力量所造成的,如撒但、鬼、神祇等,巫医、乩童、符咒等即属于此类。 “自然论医学体系”(经验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人的生活方式不正常所造成的,如气候的变化、饮食习惯、人的情绪变化等。中医学、寿命吠陀、顺势疗法等即属于此类。 “科学论医学体系”(实验设计):经由设立假说、实验设计,并利用演绎、归纳等方法呈现结果,或借由科学仪器侦测所产生的医学,是近现代医学的主流,例如西医。 其中前面两者被归类为传统医学或替代医学,而后者则属于现代医学的主流。 这三种类型的医学对世界的认识有本质的区别,底层观念不同,所以互相之间基本无法交流沟通: “拟人论医学”的世界里,人是自卑的,一切的真理,宇宙的奥妙,是掌握在无法揣度的神秘力量手中的,人类想获得某种期许,只能求告这种无法掌控的神秘力量。 “自然论医学”的世界里,人是自负的,认为宇宙运行在简单的原理之中,该原理普世通用,人体的一切奥秘也遵循其中。只要掌握了该原理,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分析解决,医学也不例外。并且认为原理已经被发现掌握,人们只需要遵循执行,便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科学论医学”的世界里,人是不卑不亢的,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实证是唯一标准。因事物的运行是客观且有规律可循的,人们通过经验、逻辑、实证的方式,可以将生物体的现象进行归因,从而掌握规律,获得处理某些问题的能力。 中医诊断疾病是依望闻问切的结果来辨病及辨症,但也有-{只}-辨病不辨症(例如急症或有专病专方时),或只辨症不辨病(例如遇到不知名的疾病、疑难杂症、或调理体质等)的情况。与现代医学在诊断上注重「病」的方式不同的是,中医常会强调「辨(症)」。 以感冒为例,现代医学医师会分辨究竟是病毒性或是细菌性的感染,会鉴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是合并肺炎;但这些诊断对中医师而言,却不是最重要的。以中医的观点,需要分辨的是,这是属于风寒或风热;若属风寒则又辨属于太阳病、阳明病或少阳病;属风热则辨别病邪在卫气营血的哪个阶段等。 中医主要通过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帮助人体驱除病邪,恢复正气。其思维可简约为攻补二类,依病情不同,施行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传统上,临床进行攻补有八个方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称为八法。 中医学的价值之一在于方剂,药方是医者的经验结晶。中医学本身发展的过程即是实验的医学,尤其是经过无数的医家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来的临床人体实验反复使用,证实实际有效而被记载流传下来的经方、时方等。直接面对疾病,掌握主症,选择对症的方剂进行加减,不拘泥于理论,以治疗疾病,这是中医精髓辨症论治的本来面目。 现代中医也有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尤其在中国大陆,利用现代医学检测方法辅助诊断,中医师可兼用中药与西药为病患治疗。 中华文化圈中,通常有些病人在患顽固疾病,慢性疾病,和原因不明疾病等疾病时,或者因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所限,或者是患者所能获得的医疗资源所限,没有治疗的办法时,会求助于中医。但绝大多数人在外科、及病情恶化快速的严重病变的情况下求助于现代医学。 一种疾病可否治愈、其可能性多大,在现代医学中比在中医中有明确的统计数字可依循。 传统上,中医借由脉象及病人服药后症状的变化等来判断疗效。有些中医认为中医学很难进行对比试验,但现代研究中医学的学者,亦建立多种实验动物模型或进入临床人体实验,进行对比试验,来验证方剂或中药的疗效。 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和药剂则是要通过科学的对比试验(比如使用安慰剂对比)来确认效果。 近年在台湾,各大教学医院或地区医院均普遍开设中医部,并承担中医药临床试验的任务。例如:2006年9月24日举办的「二〇〇六中医药研究暨临床病例学术研讨会」上,长庚医院北区中医部主任杨贤鸿发表「辛夷散治疗过敏性鼻炎随机双盲临床疗效评估」,在为期两年的双盲实验中,共收集108位病患,完成整体实验共有60位,其中包括实验组40位、对照组20位,并针对临床症状、鼻腔阻力、鼻腔截面积、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T淋巴球细胞激素之分泌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辛夷散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有临床疗效,此疗效之机转包括T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嗜中性白血球活化的影响。这是中医药科学与其医疗价值验证的众多科研举证之一。而其它具代表性的中医科研验证结果也在中华民国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网站有公开而详实的记录,提供有兴趣者一窥中医与临床的成效。 中医的典籍大多成书于古代,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东汉的《伤寒论》、明朝的《本草纲目》,使用文言或古人的口语、歌诀记载,今人不易了解,而增加传播的难度。古代中国官方亦不断搜集修订各类中医典籍,成为官修医书,并设有考试制度,而在民间则多以师带徒或家传的方式传承。近现代则成立中医药大学或学院等,对中医学进行的系统整理、研究、教学,而在民间也保留部分师带徒及家传方式。 中医和现代医学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医注重古人的经验。中医医生推崇中国古代医书,相反现代医学的研究者则更着重医学的发展。 现代医学不断推陈出新、开放新药品。中医则一方面对古代秘方,医书进行挖掘、搜集、考证、从中吸取古人的临床经验,并继续加以检视及运用,另一方面也不断以经方或时方为基础,针对不同的疾病在临床上进行加减,研制新的方剂,或借由改变剂型,例如中药注射制剂,来扩展方剂的治疗范围或加强其疗效。 现代医学则是根据成文的知识体系进行,如果某种治疗方法或药剂不对或有效,这种知识能很快得以传播。现代借由网路及传播媒体的发达,以及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所的设立,中医的各种典籍及资讯亦逐步电子化而得到快速传播。 一般认为有经验的老中医医术较高明,经验对疗效有明显的决定作用。由于中医强调的辨症,借用中国哲学中阴阳五行的词汇来描述,使得经验很难以被了解。而在医经、本草、医案、医话等各类中医典籍中,均详细记载了各种方剂、中药的使用时机、炮制法、使用禁忌、副作用、误用后的症状及救治方法等,例如清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卷四·马兜铃的注解中,提到「今人惑于钱乙补肺阿胶散一方,取用(马兜铃)以治虚嗽,百服百死」。 在中国,对于中医学的是否属于科学的问题,始终一直争论不休。学术界的争论可追溯到19世纪末,现代医学传到中国之后,一些主张医学现代化的人士,主张废除中医,中医学连带受到巨大的挑战。直到今天,中医学是否归属于科学、及中医药是否有效等,仍倍受主流科学界的质疑。 自欧洲医学东传以降,中医为科学与否,争议极大。 1879年,俞樾发表《废医论》最早提出了废除中医中药的主张。在1915年江苏的袁桂生将“废五行说”作为一项提案交神州医药总会讨论,题为《拟废五行生克之提议》。据 医学捌号楼 称可能是最早的提出废除五行理论的文章。 1926年,鲁迅曾撰《父亲的病》一文,批判了中医存在的一些问题。 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了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事业之障碍案》。但在全国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随后收回成命。 2005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在《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 中国官方的说法认为中医学是一门科学。针对中医不科学的说法,荆志伟认为“2005年11月19日国家将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也是对此等论争的回击。”董建栋认为“在现代科学划界标准下当属于非科学范畴,而与伪科学截然不同”。孙学刚等认为按照萨伽德的科学划界标准,亦“不能说中医学是一门科学”。 尚有一些人认为,中医源于古人对人体与自然规律的感性及感官认识,其本质并非狭义的科学(但可以用适当的现代科学方法去研究和发挥部分的中医理论),但它有超脱科学的一面。而「不是科学」无法否定中医疗法的疗效,若据此断然否定中医,我们将失去很多可贵的文化资产。 另一些人,如方舟子,认为中医宣称的疗效也是值得怀疑的。因为没有经过现代医学所认可的大样本双盲实验数据的支持,无法排除安慰剂和人体自身免疫的影响。并且他指出一些中医信奉的典籍有较多的荒谬错误,以及很多中医药方并非来自临床经验,而是来自取像比类的巫术思维。 1929年在一场废除中医的尝试因受到抵制而失败之后,上海中医药界人士为了庆祝这一胜利,把每年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这是和中医学相关的节日。
8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87
海洋学
海洋学 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开发利用海洋的知识体系。它是研究海洋的地理学的分支。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生态系统动力学、洋流、波浪和; 板块构造和海底地质; 以及各种化学物质和物理性质在海洋内及其边界的通量。这些不同的主题反映了海洋学家融合多个学科对世界洋的进一步认识和对天文学,生物学,化学,气候学,地理学,地质学,水文科学,气象学和物理学中的过程的理解。研究了地质历史中海洋的历史。 人类在史前时代就有了关于海浪和洋流的知识。科学形式海洋研究的雏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和斯特拉波记录下了对潮汐的观测。但早期海洋探索主要目的在于制图,尽管也用了铅线做深度探测,人类对海洋的了解相当长时间都局限在浅层区域。19世纪中叶,英国皇家海军尝试绘制全世界的海岸线,发现大部分海洋似乎都相当深。 开启现代科学海洋学的是1872-76年的挑战者号远征。英国政府1871年接受皇家学会的建议,宣布探索世界大洋并进行科学调查。由威维尔·汤姆森和发起,改装了皇家海军的挑战者号并配备独立的自然史和化学实验室。在汤姆森的科学监督下,近7万海里(13万公里)的航程总共进行了492次深海探通、133条海底挖掘、151次开阔水域拖网和263次连续水温观测,并发现约4700种新的海洋生物。挑战者号远征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真正海洋巡航的科学考察,为整个学术和研究学科奠定了基础。约翰·默里之后在爱丁堡大学继续研究,这里在20世纪仍然是海洋研究的中心。 默里是第一个研究海洋峡谷的人,特别是大西洋中洋脊,并绘制了海洋中的沉积物。 他试图根据盐度和温度的观测绘制出世界洋流,并首先正确地了解珊瑚礁发展的性质。 十九世纪末,其他西方国家陆续派出科学考察队。第一艘海洋调查船,美国的建于1882年。1893年,挪威科学家弗里乔夫·南森让他的调查船前进号冻结在北极的海冰上三年,长时间在固定地点获得海洋学、气象和天文数据。由约翰·默里和所领导1910年为期四个月的北大西洋考察团,是迄今最雄心勃勃的海洋学和海洋动物学计划。第一次声学测量海深在1914年。1925年至1927年间,“流星”考察队使用回声测深仪收集了70,000次海洋深度测量,探勘大西洋中洋脊 。 50年代,瑞士物理学家奥居斯特·皮卡尔发明,并利用来研究海洋的深度。1953年,和发现了沿著大西洋中洋脊延伸的全球洋脊系统; 1954年,苏联的北极研究所发现了北冰洋的海底山脉。 1960年哈里·哈蒙德·赫斯发展了海底扩张学说。1958年美国核潜艇鹦鹉螺号第一次在北极进行了冰封航程,并抵达北极点。1962年,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立了能够在所有海洋中运作,长108公尺的浮式仪器平台(FLIP)。 70年代开始,大型电脑开始应用于海洋学,对海洋条件进行数值计算,视其为整体环境变化预测的一部分。同时也广泛地设置海洋浮标,以取得更完整的观测资料。另外,大洋钻探计划始于1966年。海底热泉则在1977年由约翰·科里斯和罗伯·巴拉德搭乘发现。 近年来海洋学的研究特别著重在海洋酸化、海洋热含量、洋流、圣婴现象、甲烷水合物蕴藏、碳循环、沿海侵蚀、风化和气候变化中气候回馈的交互作用。研究海洋与了解全球气候变迁、潜在的全球暖化和相关生物圈问题有关。由于蒸发、降水以及热通量(和太阳日照),大气和海洋是紧密联系的。风压是驱动洋流的主要动力,海洋是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库。所有这些因素都与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学有关。 海洋学研究分为四大部分:
8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89
水文学
水文学 水文学属于地理学,研究的是关于地球-{表}-面、土壤中、岩石下和大气中水的各种行为,包含水循环、含量、分布、物理化学特性、对物质影响以及与所有生物之间关系的科学。 水分子借由吸收太阳的辐射能,使其从海水或是陆地蒸发,可因为地面温度过低而直接在蒸发后不久凝结于地表,甚至凝固称做霜,大多数情况蒸发的水分子,或称做水蒸气,上升至高空,因寒冷而凝结成云,再以雨水、雪、冰雹等形式降至海洋、陆地,若降落在寒冷高地则可能形成冰川,或在较为平缓的地势汇集形成湖泊或河流,或是渗入土壤成为地下水,随后河水、湖水、地下水等液态水分子再流入海洋,这当中可能还伴随著蒸发。由于这个过程可以不断的循环发生,因此称为水循环。在水循环的过程中,还必需顾及生物系统对于水资源的迟延作用,同时地表滞留洼蓄、植物截留与中间流的效应也是水循环的一部份。 水平衡是指地表上某一区域,在一定时间之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均衡状态。全球海陆总降水量又与总蒸发量保持平衡,大约57万立方公里。尽管整体来说全球保持水平衡,但不同地区,因为气候的差异,使得水平衡会随著时间、空间产生变化,一般而言,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额称为迳流量,包括地面水体与地下水。迳流量可以反应一地可用水的盈亏,也就是一个地区是否为剩水区或缺水区,更意味著迳流量的差距,在不同地区会影响人们用水的习惯。例如在以色列,该国因地处副热带高压区,因大量蒸发与缺少降水,尽管约旦河流经而该国,迳流量仍为负值,而在农业上发展出对水的高度节约使用技术,称为「滴灌」。 地球上总水量约有13.8亿立方公里。其中以海水的储量最大,占据96.5%,而人类生活所仰赖的淡水资源,则分布在地下水、河川、湖泊、冰川等分布在陆地上的水体,实际上可以让人类直接利用者为地下淡水、淡水湖、河水,不及世界总水量1%(见下文水体储量表格)在各大陆上,淡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区,尤其是南美洲与非洲具有陆地的赤道区,而相对较为干燥的地区,则是副热带高压区,以及温带大陆内部。 水体之中含有化合物,可能包括离子化合物或分子化合物等,一旦这些化合物包含著对人类、动植物或是生态环境带来危害,便称为水污染。例如在河川上游的水库、集水区域,因为人类活动而受到污染时,可能会造成优养化的现象,则会干扰水资源的提供与分配。而下游则会因为工业废水、都市废水等,使得水资源失去了被观赏、游玩、垂钓、生态栖息的功能。 当降水量超过地面的渗入量,过剩的雨水会沿著地表的坡度向海拔较低处流动,经年累月会在地表上刻划出小的纹路或水沟,长期下来会因为持续侵蚀沟道而形成具有固定流道的河流。 水体在地表凹陷处长及积聚,终年不干不涸,且水深在五公尺以上者称为湖泊。分布于外流河流域的湖泊,由于湖水外流,盐类不会堆积,因此多为淡水湖;分布远离海岸的内流河流域之湖泊,盐类积聚容易,多成为咸水湖。 高山或两极地区的积雪由本身压力形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地表坡度滑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称为冰河,亦称冰川。 广义地下水指降水渗入地面后,储存在地面以下的水体,包含不饱和带土壤水,和饱和带地下水,后者为狭义地下水。 地表上除陆地以外的广大咸水域。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北冰洋等,约占地表面积71%。
9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94
测绘学
测绘学 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物体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编制各种比例尺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测绘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的形态、位置、重力分布等地理空间信息,因而测绘学可认为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近年来,测绘学的研究对象还从地球表面扩大到了地外空间及地球内部构造等领域。 测绘学的进步倚赖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深化、地图制图技术的提高和测绘仪器的创新及变革。 在世界上古史时代,就有利用测绘学治理尼罗河泛滥后农田边界的说法。公元前7世纪,管仲在其所著《管子》一书中已收集了早期的地图27幅。公元前5世纪至3世纪,中国已有利用磁石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的记载。公元前2世纪,在《史记·夏本纪》中就记载有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说明当时已经有简单的测绘活动。 测绘学研究的是地球,而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出于不断的变化中。最初人们认为地球乃“天圆地方”,直到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和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地圆说”。公元前3世纪,埃拉托斯特尼在亚历山大进行观测日影,推算出了子午圈的长度以及地球的半径,证实了地圆说,而该种方法则是“弧度测量”的初始形式。17世纪末,牛顿和惠更斯从力学原理出发,认为地球是两极稍扁的椭球形,称“地扁说”。18世纪中期法国科学院在南美洲和欧洲进行的弧度测量证实了“地扁说”。19世纪,随着测量得来的数据,拉普拉斯和高斯相继指出,地球并非为完美的椭球。1873年,利斯汀提出了大地水准面的概念,以与包围地球的静止海面重合的一个重力等位面表示地球的形状。1945年,莫洛坚斯基利用地球重力测量数据,才确定了地球的真实形状。 测绘学的成果之一是地图,因此测绘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地图制图技术的提高。最早的地图刻画在陶片、铜板上,可靠性不高。公元前3世纪,埃拉托斯特尼首先将经纬线运用于地图上。公元前130年,西汉初期便有了《地形图》和《驻军图》,为目前所发现中国最早的地图。公元2世纪,托勒密在《地理学指南》中便阐述了编制地图的方法,并提出了地图投影问题。其后,西晋的裴秀创立了“制图六体”,使地图的可靠性得到了提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计算机制图技术迅速发展,并由计算机辅助制图发展为多位一体的地理信息系统。 测绘学所依仗的工具是测绘仪器,因此测绘学的发展离不开测绘工具的革新。早期的测绘使用的是简单的绳尺、矩尺等,17世纪望远镜发明,测绘工具开始变革。1617年,威理博·斯涅尔发明了“三角测量法”,开创了角度测量。1730年,西森研制出测角用经纬仪。地理大发现开始后,许多国家研究出了海上测定经纬度的仪器以定位船只。19世纪50年代,洛斯达首创摄影测量法。20世纪以后,随着飞机的发明,出现了航空摄影测绘地图的方法。人造卫星升空后,卫星定位技术(GPS)和遥感技术(RS)得以广泛应用,这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合称“3S技术”。
10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00
农业
农业 农业是第一级产业,在现代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农业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总称,而狭义上的农业则是纯粹指种植业(而这亦符合中文里「农」字的意思)。农业的产品一般会是食物、纤维、生物燃料、药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资源而来,可以维持或提升人类生活的物品。此专页的内容为广义上的农业。 农业属初级生产,为人类最大和最重要之经济活动之一。简单地说是人类运用其智慧去改变自然环境,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更进一步换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系统。农业是人类定居文明兴起的关键因素,种植或养育驯化后的物种,可以增加食物,有助于文明的发展。有关农业的知识称为农业科学。农业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农业的发展随著不同地区的气候、文化及技术有很大的不同。不过所有的农业都需要技术可以扩展及维持可以种植作物或养殖动物的土地。若是种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术,不过也有些植物可以。动物畜养是个庞大的产业,约占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盖的面积的三分之一。在已开发国家,一般是采取单一作物的集约农业方式,不过药物与肥料使用量巨大,进入21世纪后可持续农业的比例也在渐渐提高,包括朴门(Permaculture)及有机农业,著重在生态平衡与就近百里饮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二条定义,本法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无论是根据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抑或清康熙时期的《康熙字典》的解释,「农」字都是「耕种」的意思。这表示在中国古代就只有种植业才会被称作「农业」。换言之,现代人将畜牧业和渔业都并入「农业」,实际上是扭曲了中文里「农」字原来的意思。 农业起源于至少一万年前,并且从最早的耕作时代起有很大的发展。一些证据指出:一万一千年前中东的新月沃土是最早出现有计划的播种和收成原本应在野外采集之植物的地区;也有人认为,农业的独立发展发生于中国北方和南方、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新几内亚和美洲的一些地区。5000年前,中东农耕族群男性来到欧洲,与当地狩猎、采集族群中的女性通婚后产生现代欧洲人;这过程亦将农业传播至欧洲。 中国南北朝时期出版的《齐民要术》为中国最完整最古老的农牧著作,收录1500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书中援引古籍近200种,所引《泛胜之书》、《四民月令》等现已失传的汉晋重要农书,并探讨农业和商业、政治间的关系,等于一种农业社会的全盘研究。 一些农业耕作的技术,像是灌溉、轮作、施肥和洒农药,都在很早就发展了,但在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有了重大的进展:哈柏制氨法让农作物产量突破以往的限制。 上个世纪的农业特色在于提高生产率:利用合成肥料、农药、选育和机械化,取代了人类的劳动。最近农业和行政议题紧密连结,像是:水污染、生物燃料、基因改良作物、关税和农业补贴。近年来,出现了反对机械化农业对外在环境的破坏和支持有机农业和永续农业的声浪。另外还有一种科技化农业,多层大楼中垂直型态的农田除了可以自由调控生长环境(光照、湿度、滴灌、培养基)之外,甚至这些温室用了机器人来生产,产量与品质都是最高的,也几乎对自然生态无破坏,可以直接建在都市内节省运送的浪费,目前受限于成本,除了日本、中东、北欧、俄罗斯等国家正在试验中外还未普及,但在2050年以后世界上预计会多出30亿人,这种「农厂」、「农作大厦」在今日可种植土地几乎全被开发下就很需要,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主要的生产方式,包含更久以后前往其他行星居住的人们所利用,例如国际太空站中植物在低重力的生长实验。 农业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进行生产的活动,因此它是一类组织系统;人类把技术应用到自然环境中,获取经济效益,所以它也是一个人类干扰系统,农作物-环境-人三元结构系统。这与自然系统生物-环境二元结构的本质区别,而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是系统的特征。其结构包括: 自然环境投入(natural environment input) 农业的自然环境是指来自自然界的各圈,影响农业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自然条件总和。主要分为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两方面。 生物环境投入:包括了农业生物周围之植被、杂草、病虫、昆虫等要素和培植物质,如种子、牲畜等。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捕食者和竞争者等之关系。 非生物环境投入:指日照、气温、水汽、地形、土壤等条件。它们为农作物生长、发育、繁殖提供了空间、物质和能源,是农业不可少的条件。 人文环境投入(human environment input) 劳力(labour)、资本(capital)、市场(market)、运输(transport)、技术(technology)、土地(land)、政府(government)、个人观感(perception)。 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 既不同于它所从属的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如各种自然生态系统,任何以植物为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虽然都能积蓄太阳能,但它们并不需要投入劳动。 农业社会经济系统的运作 也不同于它所从属的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如工业,它是利用生物的生命过程来取得人们所需要的产品。 农业系统的产出主要为有经济价值之作物及牲畜等农产品。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算,全世界农业的产出如下表: 农业有时会产生环境问题因为农业改变了其自然环境及产生有害的副产品。一些对环境有负面影响例如: 中国农业包括种植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已经有地理学家对农业推行深入研究。例如英国的G. G. Chisholm及德国的H. Engelbrecht。以屈图士(Whittelesey)的分类法最完善。 范杜能在1826年出版的著作《孤立国》(The Isolated State)中,分析了一系列影响农业土地利用的因素。他是首位认真地研究空间经济学的学者,凭著经营农庄的经验,并将其连系至租值理论上,成为后世地理学者研究农业和土地利用的基础。 范杜能模式有一些简化了的假设: 他的「孤立国」(isolated state)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economic men)概念,即所有农民均欲把农田的利润极大化。 辛克莱发现美国中西部城市的扩张影响周围农业土地利用的发展,他认为范杜能模式在已发展国家中已过时,原因是交通运输改变、大量生产及市场扩大及城市扩张。 不同的农业用地也会与另一种农业用地竞争,最后形成的土地利用形态如下: 农业政策集中于农业生产的目标及方法。在政策程度的一般目标例如:
10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06
统一资源定位符
统一资源定位符 统一资源定位符(或称统一资源定位器/定位地址、URL地址等,,常缩写为URL),有时也被俗称为网页地址(网址)。如同在网路上的门牌,是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它最初是由蒂姆·伯纳斯-李发明用来作为万维网的地址。现在它已经被万维网联盟编制为因特网标准 RFC 1738。 在网际网路的历史上,统一资源定位符的发明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步骤。统一资源定位符的语法是一般的,可扩展的,它使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的一部分来表示因特网的地址。统一资源定位符的开始,一般会标志着一个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网络协议。 统一资源定位符的标准格式如下: 统一资源定位符的完整格式如下: 其中【访问凭证信息@ :端口号 ?查询 #片段ID】都属于选填项。 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统一资源定位符将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五个基本元素包括在一个简单的地址中: 以"http://zh.wikipedia.org:80/w/index.php?title=Special:%E9%9A%8F%E6%9C%BA%E9%A1%B5%E9%9D%A2 "为例, 其中: 大多数网页浏览器不要求用户输入网页中「<nowiki>http://</nowiki>」的部分,因为绝大多数网页内容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文件。同样,「80」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文件的常用端口号,因此一般也不必写明。一般来说用户只要键入统一资源定位符的一部分(zh.wikipedia.org/wiki/Special:%E9%9A%8F%E6%9C%BA%E9%A1%B5%E9%9D%A2)就可以了。 由于超文本传输协议允许服务器将浏览器重定向到另一个网页地址,因此许多服务器允许用户省略网页地址中的部分,比如 www。从技术上来说这样省略后的网页地址实际上是一个不同的网页地址,浏览器本身无法决定这个新地址是否通,服务器必须完成重定向的任务。 统一资源定位符不但被用作网页地址,JDBC 客户端也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连接其数据库服务器。作为对比,ODBC 的连接字符串作用相同,但并不采用 URL 格式,而是分号和等号分隔的键值对。 以下是一个 Oracle 数据库的统一资源定位符:
1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12
计算
计算 计算()是一种将「单一或多个的输入值」转换为「单一或多个的结果」的一种思考过程。 计算的定义有许多种使用方式,有相当精确的定义,例如使用各种算法进行的「算术」,也有较为抽象的定义,例如在一场竞争中「策略的计算」或是「计算」两人之间关系的成功机率。 将7乘以8(7x8)就是一种简单的算术。 利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来算出财务评估中的公平价格(fair price)就是一种复杂的算术。 从投票意向计算评估出的选举结果(民意调查)也包含了某种算术,但是提供的结果是「各种可能性的范围」而不是单一的正确答案。 计算的英文Calculation,字源来自,意为碎石,用来计算数目用的小石头,它译为,之后成为。在英文中,还有另一个字Computation,也被译为计算。这两个字在中古时代被分开。
1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14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中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 数据结构意味着介面或封装:一个数据结构可被视为两个函数之间的介面,或者是由数据类型联合组成的存储内容的访问方法封装。 大多数数据结构都由数列、记录、可辨识联合、引用等基本类型构成。举例而言,可为空的引用(nullable reference)是引用与可辨识联合的结合体,而最简单的链式结构链表则是由记录与可空引用构成。 数据结构可透过程式语言所提供的数据类型、引用及其他操作加以实现。一个设计良好的数据结构,应该在尽可能使用较少的时间与空间资源的前提下,支援各种程式执行。 不同种类的数据结构适合不同种类的应用,部分资料结构甚至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设计出来的。例如B树即为加快树状结构存取速度而设计的资料结构,常被应用在资料库和档案系统上。 正确的数据结构选择可以提高演算法的效率(请参考)。在电脑程式设计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是一项重要工作。许多大型系统的编写经验显示,程式设计的困难程度与最终成果的质量与表现,取决于是否选择了最适合的数据结构。 系统架构的关键因素是数据结构而非算法的见解,导致了多种形式化的设计方法与编程语言的出现。绝大多数的语言都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模块化思想,透过将数据结构的具体实现封装隐藏于使用者介面之后的方法,来让不同的应用程序能够安全地重用这些数据结构。C++、Java、Python等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可使用类 (计算机科学)来达到这个目的。 因为数据结构概念的普及,现代编程语言及其API中都包含了多种预设的数据结构,例如 C++ 标准模板库中的容器、Java集合框架以及微软的.NET Framework。
11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15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可以指:
11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于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领土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陆地面积第二大、陆地面积第三大、总面积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国家,其分为23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被视为亚洲地区重要地域大国,也被视为潜在超级大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13.9亿人,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已确认的民族56个,其中汉族人口占91.51%。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地区可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现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副热带季风气候,地理景致与气候型态丰富多样,有冰川、丹霞、黄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北方有干草原和荒漠,南方有热带雨林,西部和西南边境则有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东临太平洋,领海由渤海(内海)以及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 科技方面,中国在-{zh-cn:航天; zh-tw:航太; zh-hk:航天;}-航空、高速铁路、新能源、核技术、超级计算机、量子网络等领域有较强实力,研发经费则位居世界第二。国防预算为世界第二高,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常备部队及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自1986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就读公立学校的学生由政府提供其间学费。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经济成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当前,中国对外贸易额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及第二大的进口国,依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位列世界第一、而国际汇率则排名世界第二。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购买力平价为18,119美元,列全球第76位;依国际汇率则为8,643美元,列全球第72位,均尚低于世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尽管贫困问题得到极大改善,但收入差距较大,且区域间发展不均——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较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达——的问题仍极需解决。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取得优势,终结了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于同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并与退守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政府形成两岸分治的政治格局。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在1971年取得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后,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并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中「中华」代表中华民族,「人民」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和国」代表国体。最初国名曾考虑「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并加注「简称中华民国」。但在1949年7月9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第四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张奚若等人认为名称过长而应去除「民主」二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司徒美堂等许多民主派代表对“简称中华民国”6个字持有异议,认为应确立新国名。最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1949年9月27日通过《》,决议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去除加注。该会议还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一九四九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时会称作「新中国」,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旧中国」做区分。不过在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地区后,仍被国际社会视为中国政府,并在联合国中拥有中国席次;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则被称为「红色中国」或「共产中国」,并坚持自己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在通过《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中国席次和相关地位,「中国」也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常见称呼。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简称「中」或「华」,如“中日关系”、“驻华大使”等。由于目前两岸分治的台海现状,与台湾地区对应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管辖的区域又会因地理位置而称作「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又被称为「大陆当局」、「北京当局」、「北京」或「中共」,或依中华民国宪法中的条文规定称为「大陆地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与港澳地区并称时,则会称作「内地」。 1912年,中国走向共和时期。但在7年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未能维护国家利益,导致了五四运动。在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部分中国知识分子于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同时中国国民党也确定了「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政策。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取得接连胜利之际,中国国民党内部左派和右派斗争却在加剧,蒋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并实施清党。同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动武装夺权;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根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政策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与湘南起义农民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1930年12月到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拥有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面积、25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1933年,中国共产党挫败国民政府发动的第四次围剿,通过三年革命根据地的治理实践,积累了经验。1934年10月,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剿共战争迫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撤离江西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并于1935年10月抵达陕甘苏区。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成立。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再度改国号为“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西安事变迫使蒋中正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 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相继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形成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在抗日战争期间即已“摩擦”不断的国共双方,升级为更为严重的“冲突”。双方最高领导人参加的重庆谈判亦未能阻止全国性内战爆发。内战进行至1947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末至1949年初,解放军陆续取得三大战役胜利,随后在渡江战役中占领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市及经济中心上海市。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和其他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北京市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成立。13日,解放军占领湖南全境,此时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仅控制西南和华南地区,并在数月间被解放军逐步占领。国军和政府人员则逐渐撤往台湾、海南岛与部分沿海岛屿,并在1950年代下令部队于西部地区发起叛乱。1950年,中国政府发起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等大规模政治运动。透过对约100万至200万名土地主批斗发放原耕地的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得以巩固,并获得底层民众的欢迎。同年10月,志愿军出兵朝鲜,加入朝鲜战争。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部队占领海南岛,并将西藏地区纳入统治,大致将蒙古以外的晚晴时期国土重新纳入控制,并彻底结束了中国大陆自民国初年以来的军阀割据局面,建立统一的全国性政权。中国借由1953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出独立的工业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两弹一星技术。毛泽东鼓励民众生育,这时期人口从原先的5.5亿人增长至9亿人。1956年,政府推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鼓励独立思考言论自由。1957年起大鸣大放运动,鼓励群众要对重大问题说出自己的意见。1957年末 ,中国共产党开始发动反右运动对知识分子进行整肃和劳动教养。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商品经济在中国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对经济和社会展开共产主义改革,企图快速达成共产主义社会。但此举重现了苏联社会改造的灾难,造成1958年至1961年至少上千万人因饥荒死亡。 1962年七千人大会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发生分歧。19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的破四旧运动及政治批斗对社会、经济、文化、民主与法律制度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毁灭式破坏,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社会动荡持续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并因同年四人帮遭到逮捕才结束。 外交方面,由于中苏交恶,社会主义国家间陷入严重分裂,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形成了以第三世界为盟友的国际统一战线策略,中国成为共产主义的另一极,与西方国家主流国家策动反苏,因此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获得在联合国中的中国席位,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缓和了中美关系。1979年美国宣布断绝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8年,文革的平反工作使中共高层出现变化,邓小平复出后决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批判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的两个凡是,并进行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等事项。之后不久华国锋便辞去其领导职务,改由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元老接手掌权。中国共产党承认“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完全错误的,并逐渐放松对社会的控制,人民公社等制度遭到撤销,以利农民私人土地租赁。1982年,中国通过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因八六学潮而下台,改由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接任;1989年,北京市学生发起六四事件,中国政府派出军队镇压,而受到西方国家的谴责和经济制裁,赵紫阳也因此下台。之后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在1989年先后分别接替赵紫阳和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六四事件中表现强硬的李鹏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 在江泽民及先后两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和朱镕基领导下,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型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开放。其间估计有1.5亿名农民脱离贫困,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1.2%。尽管民众生活品质有所提高,不过政府仍未放松社会管控。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持续的经济快速-{zh-cn: 增长; zh-tw: 成长}-,也为境内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影响,以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2002年11月,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胡锦涛和温家宝等组成第四代领导集体,任内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海世界博览会等活动。201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因全球经济大衰退而减缓。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毛额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2012年11月,在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接替胡锦涛就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13年,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接替温家宝担任国务院总理。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导下,政府展开包括计划生育、监狱制度在内的大幅度改革,以解决结构不稳和-{zh-cn: 增长; zh-tw: 成长}-放缓的影响。2014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习近平表示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在2015年,中国主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中国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大会、进行两岸领导人会面。2016年,中国首次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在东海、南海主权争议问题上,通过一系列岛礁建设和军事演习逐渐摆脱了被动局面。2017年,130个国家代表团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峰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与太平洋西岸。中国领土纯陆地面积世界第二、领土总面积第三。不过依总面积的不同定义,有些数据将中国列在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之后的第四名。中国总面积一般认为约有960万平方公里,不同地方也有不同数据资料,包括大英百科全书公司的《大英百科全书》提到的9,572,900平方公里、的《》标记的9,596,961平方公里、及中央情报局的《世界概况》标记的9,596,961平方公里。 中国法定疆域北至漠河县以北的黑龙江河川航道中心线至北点,东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的黑瞎子岛中部,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南至南海诸岛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横跨5个时区),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中国大陆海岸线有18,000公里,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渤海为中国内海,内海和边海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沿海岛屿有7,600多个,面积500平方公尺以上的海岛有5,000多个;岛屿海岸线14,000公里,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中国还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三大海峡。 中国边界线共计22,117公里,长度世界第一。从与朝鲜的边界河川鸭绿江出海口开始、到与越南的边界河川北仑河为止,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和俄罗斯并列是世界上邻国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邻国分别有东南亚的越南、寮国和缅甸;南亚的印度、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中亚的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和哈萨克;北亚的俄罗斯;以及位于东北亚的蒙古国和朝鲜,另外中国还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为海上邻国。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是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山脉、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一带以东至黄海和东海沿岸,是冲积平原为主的第三阶梯,人口多聚集在此处。各类地形面积依序为高原(33.30%)、山地(26.04%)、平原(18.75%)、盆地(11.98%)、丘陵(9.90%)。中国地貌景观有冰川、丹霞、黄土、沙漠、喀斯特等。中国西北地区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沙漠,南方则以丘陵和矮山为主,西侧还有喜马拉雅山脉在首的山地,后者海拔高度约6,000公尺;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则有海拔高度8,848公尺的珠穆朗玛峰,为地球海拔最高的山峰,中国最低点则是吐鲁番洼地的艾丁湖。 幅员辽阔的中国气候多样,但人口聚集地主要是温带和副热带气候为主,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四季生活型态,各地方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气候区三个自然区,由于中国南北跨度较大,东部季风区又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东部季风区,冬季有寒冷且干燥的北风自高纬度地区吹袭、而夏季有温暖潮湿的南风从低纬度沿海地区吹袭。中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但山地多而平原少;同时耕地与林地比例较小,沙漠和荒漠占总面积12%以上。当中耕地集中东部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集中东北和西南部偏远山区,草地分布在内陆高原和山区。草地面积4亿公顷,是草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当中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为四大牧区。中国水资源总量达25,500亿立方公尺,而排行世界首位;当中有大量的河流和湖泊,重要的河流有黄河、长江、西江、湄公河、雅鲁藏布江、珠江、淮河、松花江和黑龙江等。 中国是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同盟成员,亦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在2010年加入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是生物多样性第三丰富的国家,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中国位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两个生物地理分布区间,以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北部、秦岭山脉、伏牛山、淮河与长江间为界,以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和寒温带动物群,以南地区则是热带性动物。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全世界9.8%。境内至少有551种(世界排行第三名)、1,221种鸟(世界排行第八名)、424种爬行动物(世界排行第七名)、333种两栖动物(世界排行第七名)。当中至少有840种动物因栖息地破坏、生态污染、非法狩猎等人类活动而濒危,政府列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予以保护。自1956年自然保护区建立起来,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729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4.84%,其中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 中国拥有北半球几乎所有的植被类型,包括热带季风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等。中国北部多寒带针叶林,栖息驼鹿和亚洲黑熊等动物、及超过120种鸟类。针叶林下层有竹林,山区则有刺柏、红豆杉和杜鹃花。中部和南部则有亚热带森林,有著多达146,000种植物。云南省和海南岛则是热带季风雨林,有四分之一的动物和植物物种。中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为世界第五名,并在2015年4月位于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重点国有林区已经停止商业性采伐,然而森林覆盖率仅21.63%(2014),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准。中国有超过32,000种维管束植物,当中种子植物300个科、2,980个属和24,600个种,而被子植物则有2,946个属(占世界的23.6%)。另外包含水杉在内,约有62%的古老植物仅存于中国。栽培植物有1,000多种有用材林木、4,000多种药用植物、300多种果品植物、500多种纤维植物、300多种淀粉植物、600多种油脂植物、80多种蔬菜植物。另外中国还有超过10,000种真菌,其中近6,000种属于双核亚界。 近十年来,中国遭遇严重的环境恶化和污染问题。尽管政府在1970年代种植防风林,并在1979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极为严格的法规,但地方政府与社区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问题,使得政府未能严格执法。长期的气候干旱与错误农业政策使得沙漠扩大,环境保护部于2007年时表示中国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而无法有效使用。每年春季,黄沙沙尘暴会袭击华北地区,并影响到朝鲜、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今日中国沙漠化得到部分遏制,森林覆盖率亦逐年增长。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2011年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同意接受2020年后的量化减排协议,承诺将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截止到2016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光能生产国,立下了自主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典范,以及全球洁净能源的里程碑。 中国很多城市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并大大影响民众健康。2013年,政府投资2,777亿美元以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并重视北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另外中国还存在水源枯竭、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大约有2.98亿名农村居民仍然无法获得良好的饮用水。除了喜马拉雅山脉冰河的加速融化为数亿人带来危机外,水污染问题也让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特别是在中国东北地区。2011年底,中国约有40%的河流遭到工业和农业废弃物污染。中国政府除了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大力推动水污染与空气污染等防治外,2011年投资人民币4兆元至水利基础设施和海水淡化项目,并规划在2020年完成防洪抗旱系统。 依照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由共产党执政、且共产主义的国家之一,而且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提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遵循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针。不过部分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名义下实行威权主义和社团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闭会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行大部分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但政府施政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主导,闭会期间则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职权。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各级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企事业单位与宗教团体等组织。 中国政党制度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除了中国共产党外还有8个民主党派,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民主党派成员80多万人,定期参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尽管1970年代以来,中国减少了许多政治限制,且宪法亦允许公民结社,但政府仍对组建新政党的行为进行严厉压制。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从1956年至21世纪中叶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斯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四项基本原则,使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十八大召开后,第五代领导集体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更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计划在2021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到2049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十九大最新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入中共党章,报告中提到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还提出中国当今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有常务委员会;主要行使立法权,并选出国家元首(国家主席)、行政机构(国务院)、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司法机构(最高人民法院)、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职务。国家主席为礼仪性和象征性虚位国家元首,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中国现任国家主席为习近平,其同时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为最高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首脑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他和4名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门及委员会负责人主持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结构采分权制,依照宪法分别在各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并对人民负责与受人民监督。选举采分阶段进行,在乡镇级、区县级举办直接选举。当选的乡镇级、区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再选出更高级别的人民代表大会,并由这些代表选出全国人大代表。不过因为没有实质的反对党,选举一般不会有激烈的竞争;中央政府通过官员任命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中国共产党亦掌握大部分权力,而各省级正副领导人具一定自主性。2012年时,约有80%至95%的公民对于中央政府的表现感到满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系。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1年,中国政府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体制由公安部、检察院、人民法院三大系统组成,三者分工并互相配合与制约,中国共产党各级政法委员会则主导协调。重大案件发生后,由政法委员会协调公检法办案,公安机关抓捕并收集证据,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并审查起诉,法院负责审理案件,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的成立将分散在其他各部门的关于调查监督公职人员贪污腐败案件的职权重组并优化,专门负责调查有关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的案件,调查结束后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因而监察委员会在事实上已经接入到国家的司法体制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普遍选举、宗教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财产权、教育与科学与文化权利、特定人权利及监督权利等。1998年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不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尚未批准。中国共产党为防范反对派而有种种限制,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亦会审查政治言论和资讯流通,特别是网际网路;对示威活动则有可能进行武力镇压,例如1989年的六四事件、1999年镇压法轮功等。政府还被指责在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暴力镇压、宗教迫害等行为。 由于公民基本权利未获保障,中国经常受到外国政府、新闻机构、人权组织的指控,包括多起未经审判的拘禁、、折磨逼供、酷刑、限制基本权利、过度执行死刑等侵犯公民权的案件,刑事诉讼也不会提供有效保障。2005年,中国大陆在无国界记者的新闻自由指数排行第159名,2014年在180个国家中排名第175名。对于外界指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张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应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政府强调已经让公民生活水平、识字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上升,改善工作场所的安全标准、抵御自然灾害等。对于任建宇、胡佳、刘晓波等案件,政府强调会依法处理。 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放对经济和社会的管制,并对非政府组织日益宽容。截止2017年,全国共有团体35.5万个,社会组织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政府仍严格限制政治自由,并严格管控社会团体的组建和活动。部分政治界、学术界和民间人士曾公开支持民主化等政治体制的改革,但多数中国人对西方民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过往的改革行动主要由中国共产党推动,也曾多次更换机构结构,但这多是部门权力的移转。由于“党政分离”等政治体制改革未曾真正实行,批评者因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改革趋势从1980年代倒退至1950年代。2012年底习近平执政后,推动多项重大改革,包括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取消劳动教养程序等,但遭人权团体批评这并非实质改革。 中国行政区划以省、地、县、乡四级架构为主,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全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4个地级行政区、2,851个县级行政区和39,888个乡级行政区。其中,省级行政区分别是23个省份;为少数民族设立的5个民族自治区;为高发展地区设立的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以及为香港和澳门所设立的、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不过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地区均由中华民国实际管辖,西藏自治区的藏南地区由印度实际控制,海南省三沙市的部分岛礁由中华民国、越南、马来西亚、汶莱和菲律宾控制。中国政府将中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将沈阳市、南京市、武汉市、深圳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列为区域中心城市,并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州市和重庆市列为国家中心城市。 中国外交政策依据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求同存异」与三个世界理论等概念,鼓励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互相交流,也与被西方国家批评为独裁的国家有所联系。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代表,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国和领导国,积极争取开发中国家的支持。2003年,针对中国威胁论中国第四代领导人提出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政策,后修改为「和平发展」的论述。目前,中国与178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设有161个大使馆。另外中国有30个省级行政区和444个城市,这些城市和省级行政区与133个国家的488个省级行政区和1,499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2015年,中国护照签证受限指数为45,共51个国家实施免签证和落地签证。他国公民进入中国大陆需申请签证,境内持外交签证或持免签证国家外交护照者享有外交豁免权。 中国政府将双边关系分成不同等级,其中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欧关系被视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国会在2000年通过,使中国商品享有减免税率。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因人民币汇率而具贸易优势,对美国有明显的贸易顺差。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军事等有密切关联,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经常意见一致。中国积极与非洲国家发展双边合作和贸易,2012年中非贸易总额超过1,600亿美元。中国亦强化与南美洲国家的联系,包括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并和阿根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关系以促进国际和平与经济发展,是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孟中印缅区域合作论坛、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组织的成员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合称金砖五国,曾于2011年在中国举行峰会。中国还向亚太邻国提议扩大自由贸易区和安全条约,结合东南亚国家协会自由贸易区、日本、南韩、印度、澳洲和纽西兰组成东亚峰会,以处理地区热点问题。2013年,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并积极推动东南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谈判。 2012年开始,中国开始建构具自身特色的大国外交,强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过去中国主要将台湾、西藏和新疆列为「核心利益」,视为内部的具体主权问题,并因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民国政府在第二次国共内战后失去对中国大陆的统治,自1950年后仅统治台湾地区和部分南海岛屿,这让海峡两岸关系具争议且复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称拥有台湾地区的主权,并将「一个中国原则」视为与其他国家发展外交关系的前提,要求后者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多次抗议美国向台湾销售武器。中国政府亦主张拥有西藏地区的主权,而位于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则坚持西藏应当独立,西藏独立运动的代表人物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与外国政府的交往也一直遭受中国政府的打压。此外新疆独立运动的主要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恐怖组织,其接连发动的恐怖袭击造成多人死伤,对中国的治安状况造成了不良影响。 除了台湾、西藏和新疆等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外,中国还与多个邻国有领土争端。1990年代开始,中国多次谈判以解决具争议的边界问题,包括中越边界、中俄边界、中印边界及中不边界等。另外在东海和南海海域上,还与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间存在钓鱼台列屿、南沙群岛、西沙群岛、黄岩岛等领土争端。2012年,在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事件后,中国政府派遣海警船定期在钓鱼台列屿海域巡逻,并于隔年在东海上空设立防空识别区。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单方面就中菲有关南海问题提起仲裁。2014年开始,中国在南海的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等实控礁盘上,进行大规模填海工程并修建机场,之后还在永兴岛上布署地对空飞弹。 2014年,习近平表示中国将致力于和其他国家合作,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等问题。今日中国常被视为新兴的潜在超级大国,许多评论家关注其快速-{zh-cn: 增长; zh-tw: 成长}-的经济动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庞大的人口以及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并认为中国将在21世纪成为具重大影响力的世界角色。然而评论者警告泡沫经济威胁和人口结构失衡,将延缓甚至阻止中国在本世纪的经济成长;有的则质疑中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定义,认为中国独大的经济不会让其发展成为超级大国,并指出中国并没有美国的军事和文化影响力。 中国国家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中国民兵组成,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指挥、并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采取征兵制和募兵制相结合,搭配民兵与后备军事动员等制度。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有两百三十万名常备军人(军队人数计划在2017年底前裁减至两百万人),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正规军队,设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及战略支援部队。中国2017年军事预算总额增长7%,达1514.3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中国拥有洲际弹道飞弹、弹道飞弹潜艇、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并拥有五十枚至七十五枚可配备核弹头的洲际弹道飞弹;但和美国、俄罗斯相比,中国力量投射能力仍显不足。中国近期开发、收购大量先进的飞弹技术,发展中程和短程弹道飞弹、反卫星飞弹、巡航飞弹、反弹道飞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等设备。2000年之后,中国装备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及弹道飞弹潜艇和组成的潜艇舰队。空军的现代化亦取得显著进步,除购买俄罗斯制战斗机外,也自行开发生产匿踪第五代战斗机、高超音速飞行器、无人飞行载具等现代化军机。中国还以新研制的陆军武器替换苏联制装备,系统也从C3I增强至C4I,强化对于网络中心战的掌控。2017年,人民解放军下水了世界第一艘装备双波段相位阵列雷达的导弹驱逐舰055型,引起国际社会反响,同年4月26日,第一艘国产航母(001A型)下水,目前尚未正式命名。另外,随着自2000年后开始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中国在军用卫星导航方面也正在逐步摆脱对于美国GPS导航系统的依赖。 随著保障制空权和能力的进步,中国对区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加,不仅与俄罗斯海军在地中海举行联合军演,还在白令海峡活动,而且在非洲吉布地建立首个海外军事基地,并沿著海上航路建立。今日中国除了被视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外,还被视为地区军事强国和潜在军事超级大国。国防部白皮书《中国的国防》中提到,中国采取「」的军事战略。中国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第三大武器出口国,期间增长143%。 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与苏联合作推动科技发展,掌握两弹一星与杂交水稻等技术;后来提出四个现代化、863计划、973计划,强调科学研究,并改革学术制度。中国在2009年有超过1万名工程博士和50万名理学士;出版数量世界第二,申请专利数世界第一,但也发生过多起学术腐败问题。2012年,政府投资1,630亿美元,而研究开发经费位居世界第二名。近年来,中国在航空-{zh-cn:航天; zh-tw:航太; zh-hk:航天;}-、高速铁路、复合材料、电子技术、核技术、替代能源、生物工程学有许多成果,但在某些领域仍落后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 中国自1990年代初垄断氟硼铍酸钾晶体制造技术,亦是继美国、法国后实现单束雷射出光超万焦耳的国家。北京大学在细胞分化培植干细胞获得成果,而屠呦呦以中药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核技术领域,中国的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同类装置,使得中国在磁局限融合研究上有一定成果。中国拥有华为、联想集团等个人电脑企业,在世界排名前500名的超级电脑中拥有167台,高于美国的165台,为世界最多。2010年12月,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是中国首个用于开展暗物质探测的极深地下实验室,亦是目前世界埋深最深的地下实验室,垂直岩石覆盖厚度达2400米。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由清华大学运营,目前用两种方法进行暗物质探测实验:高纯锗实验和液态氙实验。中国亦积极发展量子通讯,完成长途量子密钥分发、全通型量子通讯网、量子态隐形传输、规模化网络等实验,在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5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研制首款ARM架构的64核晶片,中芯国际亦开始量产28奈米级产品,工业用机器人在2008年至2011年-{zh-cn: 增长; zh-tw: 成长}-136%左右。中国于2016年完工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口径射电望远镜,至今已发现超过40颗脉冲星。中国于2015年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发现了可能是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中国也于2017年发射了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开展X射线巡天,通过观测黑洞等高能天体,研究致密天体和黑洞强引力中物质的动力学和高能辐射过程。清华大学核研院于2000年12月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实验堆,实现满功率运行和并网发电,为安全民用核能与核潜艇事业奠定基础。2013年1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姚期智教授宣布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量子路由器,并在实验室成功演示;同年3月,薛其坤清华大学院士团队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从1969年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中国卫星技术发展迅速。中国还积极推动载人-{zh-cn:航天; zh-tw:航太; zh-hk: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zh-cn:航天; zh-tw:航太; zh-hk:航天;}-计划。2011年中国发射实验模组天宫一号,2016年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成功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实现了建设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的目标。2017年发射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为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迈出重要一步,中国计划最终在2020年左右组建太空站。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自2012年起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服务,计划于2018年年底前建成由18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到2020年将完成全球系统的构建。2010年,中国发射探月人造卫星嫦娥二号,并对拉格朗日点和小行星4179进行探测。2013年更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计划在2017年采集月球土壤样本2018年5月21日,作为嫦娥四号探月任务的第一步,“鹊桥”号中继通讯卫星成功发射并按照预期抵达地月拉格朗日L2点。2018年12月8日(UTC+8),嫦娥四号成功发射,若成功,将是世界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在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共同执行的任务失败后,计划在2020年用国产运载火箭自主发射萤火二号,一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与巡视探测。。 中国在1949年的工农业总产值466亿元、重工业仅占总产值7.9%,而被视为农业国家。中国政府先是仿照苏联采行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朝向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的混合经济。政府在1980年代废除集体耕作、设立经济特区、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让中国成为世界-{zh-cn: 增长; zh-tw: 成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1978年至2007年平均实质增长9.8%,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近十倍,人口贫困率从1970年代末的64%下降至2004年的10%以下。1990年代中国凭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和深圳市)深化改革开放。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大力推动自身的经济发展。2007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当于其他-{zh-cn:八国集团; zh-tw:八大工业国组织; zh-hk:八大工业国组织;}-国家总和。2009年,中国于全球竞争力报告排名第29位。花旗银行在2011年的亦有极高的评级,同年中国经济自由度指数排行第136位。中国从1990年的8家上市公司加至2010年的2,062家,另有1.3亿户投资者、106家证券公司、62家基金公司和163家期货公司。201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毛额的10%、44%、46%,另外电子讯息产业占4%、文化产业占2.85%。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从工业转向第三产业。 2012年中国中产阶级达3亿人,并拥有251名亿万富翁,是世界上富豪第二多的国家。2012年国内零售市场超过20兆元,自2013年-{zh-cn: 年增长率; zh-tw: 年成长率}-超过12%;奢侈品市场也大大扩张,占全球27.5%。经济发展亦造成贫富差距,在数十年来不断增加,2012年的吉尼系数为0.474。经济快速-{zh-cn: 增长; zh-tw: 成长}-及消费市场扩张造成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因而加强监管。麦肯锡公司估计未偿还债务从2007年的7.4兆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28.2兆美元,比国内生产毛额多出228%。 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借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国国际经济策略的影响下,第二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部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出适合环境。以中美经贸关系为例,1972年中美关系恢复,美国为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将其大部分劳力密集工业委托给中国。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亦有不同程度的将其低技术产业转而至中国,中国遂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超过200多种产品产量和出口量排行首位、数十种出口产品占世界70%以上。中国政府视制造业为重要的经济基础,在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到2025年时从「制造大国」升级高级技术的「制造强国」,并在2035年达到日本和德国的高度创新为动力的工业水准。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比2016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中国自2011年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而依购买力平价则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经济高比例的第二产业的负面影响,其一是造成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偏低;201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国际汇率为8,643美元,列全球第72位;依购买力平价则为16,695美元,列全球第79位。其次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中国厂商生产出的商品并不满足国内市场,发达国家却因其具有价格竞争优势而对此类产品进口需求巨大,中国厂商会出口其商品至其他国家换取利润,这种经济模式受制于进出口贸易环境及受控于国际贸易政策;汇率波动、进出口税等都会影响中国厂商的利润。在中国工资水平上升、出口贸易饱和、国际贸易环境严竣,及其他经济诱因底下,中国工业发展将面临瓶颈;2010年后-{zh-cn: 增长; zh-tw: 成长}-明显地减速。现时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以第三产业替换旧有的第二产业经济模式,,改以零售和服务业带动经济成长,并自动化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以提升生产效率,满足国内持续成长的第三产业对基础工业的需求。大陆的第三产业在2012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最大比重。2015年时消费占中国经济成长66.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软件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这领域最近十几年发展迅速,规模从2000年的593亿人民币增长到2010年的18400亿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6.65%。现时中国软件产业首要面对的挑战是填补自身的核心工业软件领域的缺陷,例如对编程语言、系统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的研发,减少依赖外国工业软件,去降低外部压力造成的生产风险,以满足未来中国在复杂工业的自动化控制需求。 迄今中国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都位居世界第二名,2010年的财政赤字有人民币1兆元;但政府因经济增幅放缓而考虑扩大财政赤字,2015年时达到人民币1.62兆元。 当前中国东部地区经济较西部地区相对发达,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开放私人财产的所有权,成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典型例子。政府主导能源生产、重工业等战略工业,而在2008年有3,000万家已注册的民营公司。2010年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名列世界银行前十名。《-{zh-hans:财富; zh-tw:财星; zh-hk:财富;}-》在2015年-{zh-hans:财富世界500强; zh-tw:财富世界500大; zh-hk:财富世界500强;}-中有106家上榜(占总数21.2%,数量仅次于美国),所涵盖的30种行业前三名中有采矿原油生产(15家)、银行(11家)和金属产品(10家)。《-{zh-hans:财富; zh-tw:财星; zh-hk:财富;}-》于2015年发布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上,由阿里巴巴集团、百度、华为、小米科技、海尔、腾讯、万达、格力、联想集团、京东商城位列前十名;《富比士》报导的前十大上市公司中则有5家中国企业,包括银行总资产最多的中国工商银行。今日中国股票总市值为全球第二名、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居世界首位。 中国经济具高度能源密集和耗能倾向,为能源消耗量最大(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及能源生产最多的国家。2014年生产约5.523兆千瓦·时电力,发电装机容量有13.6亿千瓦(其中火电915吉瓦、水电301吉瓦、风电96吉瓦、太阳能发电27吉瓦、核电20吉瓦),220千伏以上的电力线路达57.2万公里,发电量与电网规模都为世界第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商业化,积极发展水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源、生物燃料等技术。中国水能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在长江、黄河流域建有多座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多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山东等地,占全国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东部沿海共有30座核反应炉机组运转,总装机容量达2,831万千瓦,并有24座在建机组,机组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已知矿产有171种、探明储量者有158种;当中石油、天然气、煤、铀、地热等能源矿产10种,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产54种,石墨、磷、硫、钾盐等非金属矿产91种。附近海域石油约250亿吨,天然气有8.4万亿立方公尺。 中国长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及消费国,超过70%能源依靠煤炭供应。中国石油产量则位居世界第四,2014年每天产量达4,189,000桶。但因石油生产不能满足经济需求,有近半石油要从俄罗斯、中东、中亚和非洲进口,并在2013年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1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350亿立方米,消费量达到1932亿立方米。2017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将来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拥有由铁路系统、公路系统、航空系统、船运系统、管道构成的交通运输网。2014年公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分别为446万公里及11万公里。中国拥有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系统,并计划在2030年增加至11.8万公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估计汽车销售量在2020年达到4,000万辆,城市地区则盛行-{zh-cn:自行车;zh-hk:单车;zh-tw:脚踏车;}-。但近来交通事故亦显著上升,2011年便有6.2万人因此丧生。 截至2016年底,中国铁路总公司经营的铁路里程数共计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为全世界客运和货运最繁忙的网络,每年春节等假期都会出现人潮。中国在21世纪初建立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2016年9月,随着郑徐高铁的开通,中国高铁里程突破2万公里,形成四纵四横格局并向八纵八横发展,主要线路由京广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中国还向泰国、欧洲联盟、寮国、美国等输出高铁技术。中国有21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里程数达2.8万公里,其中上海地铁、北京地铁、广州地铁、港铁和深圳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通车里程位居世界前列。另有时速431公里的上海磁浮示范营运线,为世界上最快的商业轨道。 2014年中国航空业共有222座民航运输机场,2015年机场旅客达9.15亿人次、货邮达1409万吨、飞机起降856.6万架次。“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将新建至少50个机场。中国最繁忙机场依序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全球客运吞吐量第二)、香港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波音公司估计中国的从2014年的2570架增加到2034年的7210架,飞航器制造需求也不断提高,但因80%领空为军队所管制、以及不利于飞行的高山地形相当多,在利用上有严重误点的问题,作为对比,其他国家的军事空域大约只有10%,为了充分航空公司的竞争力,因而逐渐有著开放空域的呼声。 中国有2,116座沿海港口、2,052个深水泊位。2014年,上海港、香港港口、深圳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青岛港、天津港、大连港、厦门港、营口港、连云港港和苏州港在集装箱吞吐量和吨数名列世界前50名,上海港更在2010年超越新加坡港成为世界大港。中国还拥有世界第一长的河流航道,航运里程达12.63万公里,水路客运量达2.63亿人、旅客周转量74.34亿人公里。 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亦是金砖国家之一。中国为贸易总额最大国家,分别出口额第一大与进口额第二大,也是货物进出口最大的国家。1980年代,超过一半的出口为原料等初级产品,机电产品只占7.7%。2012年国际贸易总额达3.87兆美元,一般贸易占52%、加工贸易占48%;出口美国最多的商品,依序为手机与广播设备、电脑、电脑设备、影音设备、玩具等。但中国压低汇率而与其他经济体间有所摩擦,也被批评制造假冒的。2010年代初,中国因国内贷款问题而经济增长放缓。在全球经济因次贷危机陷入困境后,中国出口量与国际市场需求亦遭削弱。 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达2.85兆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家。但2014年6月达最高点后则不断下滑,2015年降幅超过5,000亿美元,在年底下滑至3.33兆美元,巴克莱银行更预测2016年降至2.75兆美元。中国也是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国家,2012年获得2,530万美元投资。2014年,外汇汇款达640亿美元,是第二大的汇款接受国。中国亦大量投资海外市场,为第二大对外投资国;2014年投资海外达1,231.2亿美元,许多中国企业也并购外国公司。2009年,中国拥有价值1.6兆美元的证券;同时有超过1.16兆美元的美国国库证券,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者。 随著海外需求增加,中国银行业积极向外扩张。2007年,联邦储备系统批准招商银行设立纽约分局的申请。2010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进入世界银行前十名,并有111家银行列入世界前千家银行。环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意识到依赖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弱点;2009年推动,包括建立人民币债券市场、扩大贸易量化测试等,以促进海外人民币流动。2010年后,包括俄罗斯卢布、日圆、澳洲元、纽西兰元、新加坡元、英镑、加拿大元等同意能与人民币直接兑换,在2013年成为交易量第八大的货币。随著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需求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 中国语言为数众多,其中以汉藏语系语言为主。。中国政府在200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依法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定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便全国各族人民沟通交流。同时政府允许在特定情况保留繁体汉字,并让各民族得以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而汉语本身还分成官话、吴语、粤语、闽语、湘语、赣语、客家语等多种方言。另外一方面,现今少数族群使用的地方口语语言,则有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彝语、壮语等。 1955年,政府开始宣传节制生育政策。自1979年后政府正式推行人口政策,为社会带来一定影响。各个省级行政区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方针,一胎化政策限制每个家庭仅能生育一个孩子,并在城镇地区推广避孕措施;仅有法律规定下,同意少数民族和农村地区有例外情况。同时还立法禁止在非医疗需要下,对胎儿性别鉴定和实施堕胎。但计划生育亦引起社会反弹,由于限制家庭只能抚养一个孩童,在传统偏爱男孩的观念和务农需劳动力的情况下,以农村为首的地区常违背此规定,按规定超生需上交罚款。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今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可能达1.4左右,没有登记的黑户非常多,因而这些人常没有基本公民应有的保障问题急需解决,以及可能伴随之而来的家庭冲突成为社会问题。 在中国人口持续增长而超过13亿人、及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政府起初非常关心人口的增长率,并利用政策工具进行控制。然而21世纪以后生育率长期较低,不足以抚养老年人,为了解决中国的老龄化危机,2013年,政府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颁布新政策,同意父母一方为独生子女时,家庭便能生育2名孩童,借此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以放开压缩的出生率,专家预期可达到2甚至以上被释放出来,但次年统计后发现存在严重误判,生育反响出乎意料的微弱,显示生育率并非受到政策压力而低,而是已经处于危险的下降水平已久。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本计划一胎化政策会延续到2020年甚至更久,但政府考虑形势变化异常严峻,在2015年加速提前取消一胎化政策,改以两孩政策取代,政策的转变仅仅用了4年,但仍被认为为时已晚,随后数年的统计数据发布,显示中国的生育率甚至还能继续下跌,为了实际了解社会原貌,媒体对处于生育年龄的人群进行访查,证实由因老人政策专家的世代差距,导致对青年生育意愿极低存在误解,有鉴于出生率几乎不可能反弹,各界并呼吁对不可避免的重大社会冲击进行准备。 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数约有1,370,536,875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大陆人口达13.3亿人,香港和澳门人口分别有709.8万人与55.2万人。14岁以下的人口占16.60%,15岁至59岁的人口占70.14%,而60岁以上的人口占13.26%。2013年时,中国人口增长率估计为0.46%。中国在1978年约有64%民众为贫穷人口,但1978年经济快速增长后,已经有数亿名民众脱离穷困生活。今日约有10%人口仍处在贫穷线以下,城镇失业率在2007年一度降到4%以下,目前城镇失业率则在4.1%。 中国新生婴儿的男性比例偏高,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男女比例为118.06比100,比正常的105比100的男女比例高。2010年人口普查中,男性占总人口的51.27%左右;不过相较于1953年男性占总人口51.82%左右,今日中国性别比例较为平衡许多。据全国老龄委2015年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到2050年左右,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老龄化将使中国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9亿,占总人口的14%,高于10%的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标准。 中国整体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45人,有96%的人口生活在占全国总面积36%的土地上。最近几年,中国常住人口分布出现了新的变化,东部人口增长在放慢,中西部常住人口增长加快。上海常住人口总量与新增量从2015年开始负增长,而以往人口净流出的省份如湖北、河南、安徽、四川、贵州等人口却在反弹。不变的是,东南沿海(广东、福建)的常住人口新增量仍在增加,而东北地区的人口依旧在减少。 中国近十年来有大规模的都市化,城市人口百分比从1980年的20%,在2015年时增加到55.6%;同时预估城市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10亿人,占世界人口的8分之一。2012年,中国有超过2.62亿名前往城市寻找工作的民工。中国有超过16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人,估计在2025年会有221个城市超过100万人。国务院将常住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列为超大城市,其中最大的北上广又被统称为一线城市,但目前因为人口基数庞大,正在进行居民总量控管,不过超大城市总数仍将会继续增长,其中最为瞩目的是近年瞄准2020年的新一线都市开始崛起,例如重庆、武汉等城市,以加入国家中心城市为奋斗目标。超过500万人的城市列为特大城市,以区域中心城市的身份和功能参与经济舞台,使国家各区域能均衡发展或辅助经济圈的周边发展,多数正在建设机场、地铁、医院、电视台等基础建设,以图追赶上一线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影响力。而100万人至500万人的城市为大城市,是都市化潜力巨大以及推动各省地方性文化的主力,其对中国城市的未来样貌有著重要性逐渐被人所重视。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政府登记而正式承认的民族群体共有56个,合称「中华民族」。其中中国最大族群为汉族,占总人口约91.51%。中国的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汉族族群,汉族在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中多于其他族群,仅有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外。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则被称为「少数民族」,人数较多者有壮族(1.30%)、满族(0.86%)、回族(0.79%)、苗族(0.79%)、维吾尔族(0.72%)、彝族(0.65%)、土家族(0.62%)、藏族(0.47%)、蒙古族(0.44%)、布依族(0.26%)、朝鲜族(0.15%)等。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少数民族约占中国人口8.49%。而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而少数民族人口总和则增加7,362,627人。2000年普查显示,中国有未识别民族人口约73万人,部分被划入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在2010年人口普查纪录中,有593,832名外国公民居住在中国,前三名分别来自南韩(120,750人)、美国(71,493人)和日本(66,159人)。 中国自1986年以来实行为期9年的义务教育,包含6年小学和3年初级中学,学生年龄在6岁至15岁之间。2010年,约有82.5%的学生会选择继续为期3年的高级中学教育。由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则是进入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的先决条件。2010年,27%的高级中学毕业生会继续接受4年的本科教育。另外政府还设立中级和高级专科学校,提供学生职业教育内容。2016年,中国共计有177,633所小学、52,118所初级中学、13,383所高级中学、10,893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2569所普通高等学校和1327所高职(专科)院校。截至2010年为止,15岁以上人口中有94%接受过教育训练、而得以识字;相比之下,在1950年只有20%的民众曾接受过教育。 2011年,约有81.4%民众在不同地方接受过中学教育后毕业。而自2005年开始,中国各级政府便筹划经费以减免农村地区孩童的学杂费。2006年,政府更承诺9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并提供小学和初级中学阶段的课本和学费等补助。这使得政府每年教育预算从2003年不到500亿美元,增加至2011年超过2,500亿美元的预算。2009年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中,上海市学生于数学、科学和文化领域上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绩。但尽管中国学生在学习成果评估上获得极高成绩,中国教育面临著地方和国际社会的多方批评,认为过度强调记忆能力、及农村和城市间具有悬殊的教育品质差距问题。 其中中国各地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每名中学学生的教育支出因其所在地有所差异。2010年,北京市投资的每人教育总额达人民币20,023元,但中国最贫穷的省份贵州省只有人民币3,204元。由于多年来实行依户籍学区入学的政策,部分学校附近的房价因而暴涨。今日中国许多大学教育朝向国际化发展,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及位于香港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中国政府官方立场为无神论,未设置法定宗教,宪法保障宗教自由并允许多种宗教;国家宗教事务局管理国内宗教事务,当宗教组织未获批准时,可能遭到政府机关的压制。根据2015年进行的民意调查,61%民众认定自己为「坚定的无神论者」。2006年研究指出,有46%民众信奉宗教;而2007年调查指出,16岁以上人士中有31.4%信奉宗教。数千年来,中国文明受到各种宗教运动的影响;其中儒教、佛教和道教称作「三教」,常被纳入民间信仰中。汉传佛教、道教和地方民间信仰也没有明确界限,许多知识分子则将儒家视为宗教。 从人口结构来看,分布最广的宗教是和道教结合的传统民间信仰。2008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有信仰者多相信超自然力量能主宰并影响命运,而自身命运能藉祭祀或祖先改变,信仰仪式则与传统文化和当地习俗有关。人们所崇拜的人格化神明,个别概念源自于自然环境、特定概念群体、伟人祖先、神话人物等,最多民众信奉者有妈祖、黄帝、关羽、财神、盘古等。中国各类宗教信徒约有1亿多人,有30%至80%会从事某些民间信仰和道教活动,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宗教(天主教和新教)、中国民间信仰。 根据2007年的调查,有18%至19%成年人口自认为佛教徒,另有3%至4%为基督徒及1%为穆斯林。除了汉族信奉的宗教习俗外,少数民族群体也保有各自的传统信仰,信奉民族宗教者约占人口2%至3%。著名的传统民族信仰有纳西族的东巴教、壮族的么教、羌族的多神信仰、及回族和维吾尔族的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最早在唐朝由穆罕默德叔父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出使中国时引入,之后因阿拉伯商人而在南方沿海发展,并于广州市建立首座清真寺怀圣寺。现今中国穆斯林人口约有2,000多万人,在非穆斯林为主的国家中排名第三。过去藏区信奉的传统宗教为苯教,不过今日大部分藏族则信奉受密宗影响的藏传佛教。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连同辖下各行政区的地方委员会,负责管理民众健康事务。中国社会医疗保险依不同人群而有不同就医支付保障,如城镇居民享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则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保障。2009年,政府宣布展开为期3年的大规模医疗保健制度,提供医疗补助和相关健保,并主动投资1,240亿美元。2011年时,该计划让95%人口拥有基本的医疗保险。2013年,中国药品市场排行世界第二名,但自身药品开发和经销则受以及厂商长期科研投入的影响,制药产业水平还力有未逮。爱滋病感染人数估计约有43万至150万人间,2014年有49.7万起感染爱滋病案例、及15.4万名患者丧生,而在该年度则新增10.4万例感染患者。 1950年代时,中国平均寿命和婴儿死亡率都有显著的改善。截至2016年,民众出生预期寿命为75.50岁,在224个国家中排行第101名,而婴儿的死亡率为9.2‰。政府计划2020年时,能够将人均预期寿命拉高至77岁。中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70公分,女性平均身高则为158公分。过去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问题,则从1990年的33.1%下降到2010年的9.9%。另外在1990年代,中国自杀率曾是国际年平均数的2.3倍;不过2009年至2011年间,自杀率下降到每10万人中有9.8例,降幅达到58%、而成为自杀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5年提出的,中国约有64%的农村人口仍未拥有。中国的供水和卫生基础设施虽然同样受快速的城市化影响,但也面临水资源来源短缺和污染影响。2010年6月,中国境内共有1,519座污水处理厂,同时每星期增加18座处理厂。尽管民众健康状况显著改善、而先进医疗设施陆续建设,中国开始出现一些新兴的公众健康问题,包括严重空气污染所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数百万名吸烟人士、及城市地区青年人口不断增加的肥胖症。在2010年,中国境内的空气污染造成近120万人过早死亡。今日中国人口众多并多在聚集城市,使得近几年常有重大疫情爆发;包括2003年爆发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蔓延一阵子后才获得控制。 1980年代末前,几乎所有新闻媒体属于国有企业,少数自家品牌则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管理的新华社、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接掌大部分公共广播、报纸、电视等管道,前两者更垄断国际新闻的来源。中国中央电视台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台之一,包含45个电视频道,并有超过10亿名观众和听众。电视播出的新闻、纪录片、连续剧和动画片等大多是国内制作,国外节目需依规定授权、并在特定频道上播放。新闻媒体能在特定时间安排商业电视广告,也须提供公益性内容。近年来,中国出现受日本漫画与动画影响的作品及相应网站,同时越来越多电视节目受到阅听人欢迎,包括《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 今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依法负责监管境内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等内容,严格审查个别通讯传播的不当内容、及核准外国作品上市。政府禁止发布的主题有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抗议事件、公众示威、反政府制度、不同政见者、暴力画面、色情内容、对政府批评等,政府并强调是为避免出现威胁国家统一、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内容。这让一些外国电影因政府审查而遭取缔禁止,国外传播媒体亦受严格限制。 随著网际网路在国内普及,政府也对网际网路的内容进行系统性审查。Google、Facebook、Twitter、YouTube、Flickr、LINE、Instagram、路透社、中文维基百科等源于西方的网络服务,因不同意接受审查而无法进入中国大陆或受到在中国大陆者访问;而部分网站如-{zh-cn:必应;zh-tw:Bing;zh-hk:Bing}-、Flipboard等则事前接受审查标准,再推出特别的中国地区服务。另外中国也有类似功能的网站服务以取而代之,包括人人网、新浪微博、百度。2018年,QQ空间月活跃账户数达到5.62亿名,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0.40亿。随著-{zh-hans:社会媒体; zh-cn:社交媒体; zh-tw:社群媒体; zh-hk:社群媒体;}-的快速发展,中国在2015年时用户于-{zh-hans:数字媒体; zh-hk:数码媒体; zh-tw:数位媒体;}-的使用时长首次超过传统媒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十年来有显著经济增长同时,亦有食品安全、住房问题、贫富差距、社会治安、官员腐败等问题。中国食品安全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监管,并受到民众关注。为此政府加快建立食品安全标准、推广科普知识,及借产业并购重组强化食品安全,另外专设食品药品违法侦查局。2015年,中国大陆房价收入比位居世界第14名,约23%。政府积极推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公营住宅,但透明度常引起质疑。2015年11月底,商品房待售面积达6.96亿平方公尺,可让2.2亿人居住。中国有89%的家庭拥有住房,但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其他城市则库存严重。 政府为推动福利国家发展的户籍制度,因采取住房登记制,使得前往城市的农业户口常被视为二等公民。政府未能妥善保护弱势公民的财产权,并对民工实施不成比例的税收,这让许多民众陷入贫穷。2000年代初开始,农村的征税已经降低或取消,并为提供居民更多社会服务。2013年,中国共产党将土地、财税、金融、收入分配等问题视为实行改革的目标。随著贫富差距加大,犯罪率平均每年增长约14%,并持续-{zh-cn: 增长; zh-tw: 成长}-。2009年,中国发生990万起治安案件,案件增长率达20%,谋杀案发生率为每10万人1.1起。而自2008年以来,境内恐怖主义活动明显增加,在2011年时全球恐怖主义指数超过美国、而接近以色列。 2012年,国家预防腐败局指出过去30年有420多万名党政人员受惩处,465人是省部级官员。在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上任后,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的反腐败工作持续扩大与深入。2014年在北京市召开的APEC峰会前的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与其他与会各成员经济体政府部长通过打击跨国腐败的《北京反腐败宣言》。然而在2014年时,中国清廉印象指数得分仅36分而属于高腐败国家;国际透明组织认为在透明度、问责制、新闻自由和公民社会不成熟的情况下,从上而下的反腐工作的有效性与持续时间未能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则批评国际透明组织的评分和排名,认为并不符合实际反腐工作的情况。 中国传统文化自汉朝以来深受儒家思想和保守理念影响,推崇中庸之道。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反对中国传统文化,视为旧中国封建遗产,主张以共产主义重新改造文化,建立新中国。随著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崛起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各种形式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学、音乐、电影、时尚和建筑等都出现大规模的复兴运动。 中国文学始于先秦文学,当中古典典籍有著多元广泛的思想,包括诗歌、农历、军事、占星术、天文学、历法、中药、,及阴阳、气功、八字、算命等命理学概念,并在西周时期奠定基础。中华民国时期因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普通民众转而阅读官话白话文。其间,中国出现许多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诗人、杂文家,胡适和鲁迅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先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现代文学则是依循社会主义方向,表现社会大众革命精神与歌颂新生活样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受魔幻写实主义影响而出现朦胧诗、伤痕文学、寻根文学等新兴体裁。受到金庸武侠小说影响,虚构小说在汉字文化圈广为流行。2000年,高行健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语作家;2012年,莫言则成为首位获得此奖的中国作家。另外刘慈欣的《三体》,则接连获得星云奖提名和雨果奖最佳小说奖。 中国民族音乐包括汉民族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也包含传统音乐与新音乐,一般由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构成。其中,新音乐是在20世纪至21世纪受西方乐曲影响而出现的新风格音乐。许多流行音乐结合过去传统元素,发展出具特色的中文流行音乐(华语流行音乐、粤语流行音乐等)、中国摇滚乐和华语饶舌等。与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不被视为流行音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市场。 中国舞蹈表演包括民间舞蹈、传统舞蹈、歌剧、芭蕾舞剧、现代舞等,部分舞蹈延续古代表演,甚至源自于周朝的演出;也有舞蹈在庆典、礼仪和仪式上表演,像广为流行的舞龙舞狮等。同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传统民族舞蹈,如维吾尔族木卡姆、傣族帕凡舞、苗族芦笙舞等。中国在1980年代中期引进街舞表演,舞蹈乐团也在1990年代朝向国际化发展。到了21世纪,不同风格的大型舞蹈剧兴起,包括具民族舞剧《妈勒访天边》、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现代舞剧《雷和雨》等,并获得观众喜爱;今日还有全国舞蹈比赛、桃李杯、中国舞蹈荷花奖、CCTV舞蹈大赛、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中国艺术节等比赛奖项。 中国戏曲为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表演艺术等元素的传统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约有300多种剧种与大量剧目;但随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2005年时中国仅剩下267个剧种,主要的大剧种有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相声艺术部分,自2005年左右开始随著德云社郭德纲的表演而重新受到欢迎,并于2011年首次在海外演出。其他比较流行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还包括有话剧、评书、喜剧小品、二人转、双簧、快板书等。 1896年出现首部中国题材的电影,但首部中国制作的电影为1905年《定军山》,由当时京剧演员演出。在整个20世纪,中国大陆电影因政治局势的发展而有所波折。1970年代后,中国电影开始在其他国家放映。直到1997年,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成为首部获商业成功的中国电影,在西方评论界取得广泛赞誉。今日中国所有放映的电影都须经过国务院批准,并要求删除暴力、情色或敏感政治议题等场景,也限制外国电影进口数量,此举协助自身电影产业发展。在中国10部票房最成功的电影中,就有7部为中国国内自行制作。随著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2010年时规模达到人民币164亿元;同年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成为首部票房超过10亿元的中国电影,而2016年的《美人鱼》票房更超过30亿元。2015年,中国大陆电影票房达到人民币440.69亿元,仅次于美国。2017年,中国电影《战狼2》票房56.8亿人民币,超过《美人鱼》成为中国大陆影史以及华语电影影史票房冠军,跻身世界影史票房前100,排55名,是票房前百里唯一一部非英语电影,同时以1.59亿的观影人次,暂列全球影史单一市场观影人次第一。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其独特构造体系,且对汉字文化圈国家有深远影响,著名建筑有故宫、天坛、颐和园佛香阁、长城等。这类屋顶设计有厚重的屋簷,四边会略微向上弯曲形成斗栱。另外建筑还经常以不同的彩瓷装饰,包括彩砖、玻化砖、镶嵌、铃铛等,并另行加上各式细节雕饰。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在现代主义影响下,发展出了中国现代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代确定了“实用、经济、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建筑设计基本方针,指导中国现代建筑创作三十多年,直到1980年后才恢复多样化设计。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确立了“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的建筑设计基本方针。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塔等高层建筑或摩天大楼,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等结构独特的建筑。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今日中国通俗文化和各类艺术引起世界的兴趣,旅游业成为中国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旅游业成为新兴的大产业;2007年时占国内生产毛额的6.1%,并预计在2020年-{zh-cn: 增长; zh-tw: 成长}-至11%。2012年,政府增加多达1倍数量的签证,向旅游业发出500,000张允许入境的签证。中国在2014年是世界上游客参访数第三多的国家,接待入境游客12,849.83万人次,。2015年,中国于旅游业竞争力排名中上升至第17名。同时中国自身也有庞大的市场,估计在2012年10月便有7.4亿名中国游客在国内各处游玩。 中国共计有52项景点被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包括12项自然遗产、36项文化遗产、与4项双重遗产和1项跨国项目。这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第二多的国家,数量上仅次于义大利。而首都北京市便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其中旅行目的地前十名依次是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成都市、厦门市、三亚市、深圳市、青岛市、西安市、昆明市,著名景点则有长城、北京市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市莫高窟、丽江古城、黄山、桂林山水、长江三峡、西湖、青海湖、鼓浪屿、布达拉宫、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苏州古典园林等。而自2011年起,政府订定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每年会推出一个活动主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发展体育事业,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了,同年11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公布推行第一套适合广大群众参与的广播体操,全中国大陆掀起锻炼热潮。 1995年,政府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群众体育事务的发展有所规划,今日各地普遍设有商业体育馆和健身俱乐部。为了满足民众体育需求和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政府规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由于气功、太极拳、广播体操、广场舞等运动能提升身体体适能能力,而在中国广受欢迎。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推出12套广场舞优秀作品;同年中国举办133场马拉松活动,并计划在隔年增加至200场。 今日中国社会欢迎的运动有中国武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球、游泳、-{zh-hans:斯诺克;zh-hk:士碌架;zh-tw:司诺克;}-等,当中许多城市年轻民众喜爱练习足球和篮球。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于1994年成立后,发展出亚洲最大的职业足球市场。在中国,许多年轻球迷关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和美国NBA,也有像姚明、易建联等球员参与这两项职业篮球联赛。中国也流行围棋、象棋、麻将、西洋棋等图版游戏,除了举办专业比赛外,还培养出职业围棋选手柯洁、西洋棋大师侯逸凡等人。同时还有许多参与-{zh-cn:自行车运动; zh-hk:踩单车运动; zh-tw:脚踏车运动;}-的民众。另外许多传统体育项目也获得广泛欢迎,包括龙舟竞赛、蒙古搏克、赛马比赛等。 1984年,许海峰在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赢得首枚金牌。随著体育竞赛水准提升,中国在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赢得的金牌数量快速增加,也因而被誉为「体育大国」。中国在2008年于北京市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代表团共获得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榜首。中国还在-{zh-cn:2012年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zh-hk:2012年夏季伤残奥林匹克运动会; zh-tw:2012年夏季帕拉林匹克运动会;}-获得231面奖牌,成为奖牌数量最多的国家。另外自1982年后,中国在历次亚洲运动会上连续赢得最多数量的金牌。 2015年7月31日,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 中国境内主要使用公历和夏历,并订有中华传统节日、公历节日、纪念日、少数民族节日、主题节日等。政府将新年、春节、清明、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订为全体民众放假之国定假日。除此之外,政府还订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历史纪念日;国际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儿童节、植树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等特定纪念日。另外部分地区还因应少数民族制定特定假日,包括藏族雪顿节、穆斯林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中国大陆普遍实行五天工作制,规定双休日、法定假日和带薪休假为公众假期。政府还提出周末调休制度,将周末与法定假日相连为「小长假」或「黄金周」;自2011年开始,当法定假日适逢周末时,则会在工作日补假。
12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22
中国计算机科学大事年表
中国计算机科学大事年表 中国计算机科学大事年表按照时间顺序罗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
12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25
克利斯登·奈加特
克利斯登·奈加特 克利斯登·奈加特(,),挪威计算机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图灵奖和冯·诺伊曼奖获得者,Simula的创始人,面向对象技术的先驱。 克利斯登·奈加特1926年生于挪威的奥斯陆,1956年于奥斯陆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论文是《蒙特卡罗方法的理论方面》。 1948年—1960年间克利斯登·奈加特全职工作于挪威防务科学研究中心(Norwegian Defense Research Establishment),进行计算、编程(1948年—1954年)和运筹学(1952年—1960年)方面的研究。 1957年—1960年间他是挪威防务系统中最早的运筹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他是挪威运筹研究学会(Norwegian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的共同创办者和第一任主席(1959年—1964年)。1960年他受聘于挪威计算中心(Norwegian Computing Center),负责把挪威计算中心建设成为一个研究机构,并且于1962年成为研究主管(Director of Research)。 与奥利-约翰·达尔(Ole-Johan Dahl)一道,他开发了最早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SIMULA-I(1961年—1965年)和SIMULA-67,首次引入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对象、类、继承、virtual quantities、多线程(准并行的)的程序执行。他为挪威的工会进行计划、控制和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一切都以参加工会劳工的利益来评估(1971年—1973年,与Olav Terje Bergo)。其它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还包括: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通用系统描述语言DELTA(1973年—1975年与Erik Holbaek-Hanssen和Petter Haandlykken)。 克利斯登·奈加特是丹麦奥胡斯大学的教授(1975年—1976年),并且随后成为挪威奥斯陆大学的教授(1977年兼职,1984年—1996年全职)。他在奥尔胡斯和奥斯陆大学的工作包括系统开发和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与教学,这些工作为日后称为系统开发中的斯堪的纳维亚学派奠定了基础。斯堪的纳维亚学派的工作与参与式开发(Participatory Design)的领域密切相关。1987年他成为美国帕洛阿托的斯坦福大学的访问教授,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以及苹果公司的高级技术小组的顾问与讲师。 1990年6月他成为瑞典隆德大学的荣誉教授,并于1991年6月成为丹麦奥尔堡大学的第一个荣誉教授。他是挪威科学院的成员。 1990年10月美国的协会—为了社会责任的计算机职业者(Computer Professional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CPSR)—因为他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工作而授予他诺伯特·维纳奖。1992年他因“使挪威在信息科学领域闻名世界”而获得计算机世界(Computer world)的荣誉奖金。1999年他与奥利-约翰·达尔一起获得了罗辛奖(Rosing Prize)。罗辛奖是挪威数据协会的为专业上特别的进步而设立的新奖项。2000年6月面向对象技术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象管理组织(Object Management Group)因他在“对象技术概念上的开创工作”而授予荣誉会员。 2001年11月他与奥利-约翰·达尔一起获得了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约翰·冯诺依曼奖,并评价:“奖予他们在设计和实现SIMULA67时引入的概念,这些概念是面向对象技术的基石。” 2002年2月他又一次与奥利-约翰·达尔一起获得了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的图灵奖,并评价:“奖予他们在设计编程语言SIMULAI和SIMULA67时产生的基础性想法,这些想法是面向对象技术的肇始。” 2000年8月他被挪威国王授予圣奥拉夫指挥官勋章(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Saint Olav)。 从1976年起他与Bent Bruun Kristensen、Ole Lehrmann Madsen和Birger Moeller-Pedersen一道从事于通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BETA的开发与实现(实现从1986年开始)。现在这个语言已经可以在多种计算机上使用。 克利斯登·奈加特在1980年代的头半个时期是斯堪的纳维亚各国间的一个研究项目SYDPOL(System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 Oriented Languages)的筹划指导委员会主席。这个研究项目致力于在系统开发、语言研究和人工智能方面协同研究工作并为工作组提供支持。 也在1980年代,他作为欧洲科学与技术合作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席(欧洲共同市场组织委任)资助了一些欧洲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是关于面向专业语言的扩展(the extensions of profession oriented languages)的。因位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正成为专业工作的一部分,这些研究工作因而是必要的。 克利斯登·奈加特在1995年—1999年的研究与分布式系统有关。他是GOODS项目(General Object-Oriented Distributed Systems,通用面向对象分布式系统)的领导者。这个为期三年的项目,由挪威研究理事会(Norwegian Research Council)资助,始于1997年,目标是通过引入新的基本概念来丰富面向对象语言和系统开发方法,这些新的基本概念可以使我们来描述分层和(或)分布的程序、硬件和实现这些程序的人之间的关系。GOODS小组还包括Haakon Bryhni、Dag Sjoberg和Ole Smordal。他也领导挪威计算中心的一个小组,这个小组致力于建立一个GOODS想法的商业化实现——STAGE项目(STAGing Environments)。STAGE小组还包括Dag Belsnes、Jonn Skretting、Kasper Osterbye和Birger Moeller-Pedersen。 克利斯登·奈加特生前最后的研究兴趣是(the didactical aspects of introductory teaching of programming)。 克利斯登·奈加特在1984年—1985年间是奥斯陆大学信息科学委员会主席,参与设计为所有教员提供研究、教育、计算和通信设施的学校发展计划。 克利斯登·奈加特是挪威自然保护协会(Norwegian Associ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ure)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他作为挪威代表参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活动有十年之久。他是挪威联合工会(Norwegian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科学研究委员会的成员,并与多个国家的工会组织合作。 他多年致力于运作一个实验性的社会机构,试图为被社会遗弃的酗酒者创造一种新的人居条件(human living conditions)。 克利斯登·奈加特一直活跃于挪威政坛。在1960年代中后期,他是挪威左翼非社会主义政党Venstre的执行委员会成员,该党战略委员会主席。1972年挪威公民投票决定是否成为欧洲共同市场组织成员。在此前炽热的政治斗争中,他为协调青年组织而工作,大多数青年组织反对挪威加入欧洲共同市场组织,最后他们获得胜利。1971年—2001年克利斯登·奈加特是工党成员,并成为该党科学研究政策委员会的成员。 克利斯登·奈加特于1988年11月成为挪威信息委员会主席。 在1996年—1997年间克利斯登·奈加特为致力于成立欧洲反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运动(TEAM-The European Anti-Maastricht Movement)而担任协调员。欧洲反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运动是一个反对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conomic Monetary Union)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国际组织间的协调网络。欧洲反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运动成功地于1997年3月3日建立起来。 克利斯登·奈加特与约翰娜·奈加特于1951年结婚。约翰娜·奈加特现已退休,曾工作于挪威援助发展中国家机构(NORAD, The Norwegian Agency for Aid to Developing Countries)。多年来她专于招募工作并为工作在东部非洲的专家提供行政支持。他们有三个孩子和七个孙子。
12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26
Self
Self Self语言,是一种基于原型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于1986年由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David Ungar和Randy Smith给出了最初的设计。 Self语言把概念上的精简作为设计原则。它取消了类的概念,只有对象的概念,同时把消息作为最基本的操作。把对象的属性理解为获取或更改属性这两种方法,从而把属性的概念简化为方法;取消了变量和赋值,并以通过消息来读槽和写槽的方式代之。 Self语言是在Smalltalk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沿用了Smalltalk中一切都是对象的风格。Self同Smalltalk一样既是一个编程语言,也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Self也拥有一个图形用户界面Morphic,Self的编程环境也是基于Morphic来实现的。Self在精简语言概念的同时也把大量的工作转交给环境来处理。如可见性(visibility),模块与代码的管理都是由环境来处理的,语言中的反馈机制(reflection)也同环境密切相关。 在发展Self的过程中,Self的设计研究人员也探索了Self的程序设计。他们提出了traits的概念,用对象实现了名字(对象名或方法名)的管理,用动态继承实现模式转换。 在实现Self系统的过程中,设计研究人员发展出了一种动态自适应编译技术。这种技术的采用提高了Self代码的执行效率。 尽管Self系统一次运行在一个进程中,但Self系统实际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Self 虚拟机和Self世界(Self world)。Self世界是一个Self对象库,Self 程序就是Self世界里的对象,Self虚拟机用来执行这些Self程序。Self虚拟机还提供了一些可供调用的原语,用来实现算术运算、对象复制、输入输出等。 当Self程序从终端、文件或者图形用户界面输入到系统中来时,Self系统把源程序解析转化为Self对象。Self对象包括数据对象和方法对象,方法对象的代码部分是用一种指令非常简单的字节码(bytecode)表示的,字节码由虚拟机来解释。对经常执行的方法,虚拟机将进一步把字节码转化为本机代码,这样可以提高运行效率。 Self语言的最初设计是由David Ungar和Randy Smith于1986年在施乐帕洛阿托研究中心提出的,并在1987年的OOPSLA'87的论文SELF: The Power of Simplicity上给出了描述。 1987年初Craig Chambers, Elgin Lee和Martin Rinard在Smalltalk上给出了Self的第一个实验性解释器。 1987年夏Self项目在Stanford大学正式开始,1988年夏给出了第一个有效率的实现,并发布了1.0和1.1两个版本。在第一个版本中包括内存管理系统和编译器。 1991年初Self项目移至Sun Microsystems Laboratories Inc.,并且在1992年发布了2.0版。在第二个版本中采用了新的编译技术,并引入了多重继承。 1993年1月Self 3.0版发布。在这个版本中包括了一个实验性的图形用户界面,简化了上个版本中多重继承的设计,引入了可见性概念,并采用了更新的编译技术。 1995年7月Self 4.0版发布。在这个版本中包括了一个全新的图形用户环境Morphic,提供了工具transporter用于保存对象,改进了虚拟机,改善了内存管理,在环境的层次上引入了模块的概念,取消了语言层次上的可见性概念。 1995年之后Self的发展基本已经停滞,但在发展Self过程中探索出的一些技术在别的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在Self的实现中采用的各种编译优化技术直接导致了Java Hotspot虚拟机的产生;在Smalltalk的一个实现Squeak中采用了Self图形用户界面Morphic的设计方案,放弃了标准Smalltalk中采用的MVC的方案。
13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30
Linux内核
Linux内核 Linux内核(),是一种开源的类Unix操作系统宏内核。整个Linux操作系统家族基于该内核部署在传统计算机平台(如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以 Linux 发行版的形式)和各种嵌入式平台,如路由器、无线接入点、专用小交换机、机顶盒、、智能电视、数字视频录像机、网络附加存储(NAS)等。工作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智能手表的Android操作系统同样通过Linux内核提供的服务完成自身功能。尽管于桌面电脑的占用率较低,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统治了几乎从移动设备到主机的其他全部领域。截至2017年11月,世界前500台最强的超级计算机全部使用Linux。 Linux内核最早是于1991年由芬兰黑客林纳斯·托瓦兹为自己的个人电脑开发的,他当时在Usenet新闻组codice_1登载帖子,这份著名的帖子标志着Linux内核计划的正式开始。如今,该计划已经拓展到支持大量的计算机体系架构,远超其他操作系统和内核。它迅速吸引了一批开发者和用户,利用它作为其他自由软件项目的核心,如著名的 GNU 操作系统。而今天,Linux 内核已接受了超过1200家公司的近12000名程序员的贡献,其中包括一些知名的软硬件发行商。 从技术上说,Linux 只是一个符合POSIX 标准的内核。它提供了一套应用程序接口(API),通过接口用户程序能与内核及硬件交互。仅仅一个内核并不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有一套基于 Linux 内核的完整操作系统叫作Linux 操作系统,或是GNU/Linux(在该系统中包含了很多GNU 计划的系统组件)。 Linux 内核是在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第2版之下发布的(加上一些非自由固件、blob 与各种非自由许可证),是一个开源项目协作的突出例子。它的版本支持根据版本最长可达6年,贡献者遍布世界各地,日常开发相关的讨论在上。 1991年,林纳斯·托瓦兹,一名21岁的就读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基于一些简单的想法,打算编写一个操作系统内核。他通过英特尔80386汇编语言的任务切换器和一个终端驱动程序开始工作。8月25号,他在 codice_1 新闻组里发了一封帖子: 之后,许多人为这个项目贡献了代码。在早期,MINIX社区向 Linux 内核贡献了代码和想法。当时,GNU 项目已经创建了许多自由操作系统所需的组件,但是它自己的内核 GNU Hurd 尚不完整且无法使用;而BSD操作系统还没有摆脱合法的阻碍。因此,尽管早期版本的 Linux 功能有限,但它迅速获得了开发人员和用户。 到1991年9月,Linux内核版本 0.01 在芬兰大学和研究网络(FUNET)的FTP服务器(ftp.funet.fi)上发布。它有10,239行代码。在1991年10月,0.02版本的内核发布了。 1991年12月,0.11版本的内核发布。由于它可以由运行相同内核版本的计算机编译,因此该版本是第一个 Linux 内核。当托瓦兹于1992年2月发布0.12版本时,他采用了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GPL),而不是以前的自行起草的许可证,原先的许可证不允许商业再分发。 1992年1月19日,第一篇文章提交给新的新闻组 codice_3 出现。 1992年3月31日,该新闻组更名为 codice_4。 X Window 系统随后被移植到Linux上,所以在1992年3月,Linux 0.95 是第一个能够运行X的版本。从0.1x到0.9x的版本号大幅跨越是因为期望没有大的缺失部分的版本1.0的即将出现。然而,这被证明是错误的。从1993年到1994年初,出现了0.99版本的15个开发版本。 1994年3月14日,Linux内核1.0.0发布,共176,250行代码。随后的1995年3月,有310,950行代码的 Linux 内核1.2.0发布。 在1996年6月9日发布的 Linux内核2.0版本之后,以2.0为大版本的主要更新有如下这些: 从2004年开始,发布过程发生了变化,新的内核每隔2-3个月定期发布,编号为2.6.0、2.6.1,直到2.6.39。 2011年7月21日,Torvalds宣布发布Linux内核3.0:“2.6.<大版本> 的日子过去了”。与Linux 2.6.39相比,大的技术变化同版本跃升没有关系;它标志着内核的20周年纪念。基于时间的发布过程保持不变。 2013年6月发布的Linux内核版本3.10包含15,803,499行代码,而2015年6月发布的4.1版本已发展到超过1950万行代码,由近14000名程序员贡献。 Linux不是微内核架构的事实曾经引起了林纳斯·托瓦兹与安德鲁·斯图尔特·塔能鲍姆之间一场著名的争论。1992年在Usenet讨论群组comp.os.minix开始了一场网路论战,讨论的主题在于作业系统架构的选择。稍后一些著名的骇客也加入讨论,如大卫·米勒、曹子德。这场辩论影响了Linux核心的设计走向。塔能鲍姆认为Linux内核采用的宏内核已经过时了,应该采取比较先进的微内核架构,引起了林纳斯的反击。 在2006年5月9日,这个主题被重新审视,并且在2006年5月12日塔能鲍姆写了一份立场声明。 Linux是一个单体内核,支持真正的抢占式多任务处理(于用户态,和版本2.6系列之后的内核态)、虚拟内存、共享库、、共享写时复制可执行体(通过)、内存管理、Internet协议族和线程等功能。 设备驱动程序和内核扩展运行于内核空间(在很多CPU架构中是ring 0),可以完全访问硬件,但也有运行于用户空间的一些例外,例如基于FUSE/CUSE的文件系统,和部分UIO。多数人与Linux一起使用的图形系统不运行在内核中。与标准单体内核不同,Linux的设备驱动程序可以轻易的配置为内核模块,并在系统运行期间可直接装载或卸载。也不同于标准单体内核,设备驱动程序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被抢占;增加这个特征用于正确处理硬件中断并更好的支持对称多处理。出于自愿选择,Linux内核没有二进制内核接口。 硬件也被整合入文件层级中。用户应用到设备驱动的接口是在或目录下的入口文件。进程信息也通过目录映射到文件系统。 Linux是用C语言中的GCC版(这种C语言有对标准C进行扩展)写的,还有几个用组合语言(用的是GCC的"AT&T风格")写的目标架构短段。因为要支持扩展的C语言,GCC在很长的时间里是唯一一个能正确编译Linux的编译器。有许多其他的语言用在一些方面上,主要集中在内核构建过程中(这里指从源代码创建可启动镜像)。包括Perl、Python和多种脚本语言。有一些驱动可能是用C++、Fortran或其他语言写的,但是这样是强烈不建议的。 GCC是Linux内核源代码的缺省编译器。在2004年,Intel主张通过修改内核,以便Intel C++编译器能正确编译内核。在2009年,有通过修改内核2.6.22版而成功编译的报告(并带来平均8-9%效能增长)。 自从2010年,已经开始进行使用Clang建造Linux内核的努力,Clang是一个可作为替代的C语言编译器;截止2014年4月12日,官方内核几乎可以完全用Clang编译。致力于这个目标的计划叫做“LLVMLinux”,得名于Clang所基于的LLVM编译器下部构造。LLVMLinux不意图复制Linux内核或LLVM,因此它是由最终提交给上游计划的补丁构成的一个元计划。使Linux内核可以用Clang编译最大的好处是比GCC有更快的编译速度,内核开发者可以得益于由此而来的更快的工作流程。 符合标准是Linux内核内部的普遍策略。另一个规则是Linux内核主线不接受只由专有用户空间软件使用的内核模块。 源代码可移植性确保符合标准的C程序可以在符合同样标准的任何系统上编译和运行。Linux内核开发、GNU C函数库和相关的实用工具致力于追随POSIX和单一UNIX规范。是内核的系统调用接口。 二进制可移植性将保证任何程序在符合标准的给定硬件平台上一旦编译通过,可以在符合同样标准的任何其他硬件平台上以编译后的形式运行。二进制可移植性是在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上建造独立软件供应商(ISV)应用有商业可行性的本质要求。现有唯一的二进制兼容标准是Linux标准规范(LSB)。 在不同子系统间使用了数个内核内部API。其中一些是跨越多个发行版保持稳定的,另一些则不然。对于内核内API不作担保。维护者和贡献者可以在任何时候增加或变更它们。 内核内API的例子包括针对下列类别设备驱动程序的软件框架/API: Linux内核开发者选择不维护稳定的内核内ABI。 Linux内核提供在特定条件下的抢先式调度。直到内核版本2.4,只有用户进程是抢先式的,就是说除了时间片用尽,在用户模式下执行的当前进程,如果有更高态优先级的进程进入codice_5状态,它就会被中断。自从2.6系列Linux内核,增加了中断执行内核代码的任务的能力,但不是对于内核代码的所有段落。 Linux内核含有不同的调度器类。内核缺省使用的调度机制叫做完全公平调度器,它介入于内核版本2.6.23。这个缺省调度器类在内部也叫做codice_6,而内核还含有两个遵循POSIX的实时调度类,分别叫做codice_7(实时先进先出)和codice_8(实时轮流式),二者都优先于缺省类。 通过使用实时Linux内核补丁codice_9,可以支持对关键段落、中断处理器和“中断禁用”代码序列的完全抢先。 实时Linux内核补丁部分地集成入主线内核已经带给它一些功能。抢先机制改善延迟、增进响应性,并使得Linux更加适合桌面和实时应用。老版本内核有所谓的,用于锁定粒度为整个内核的同步,它最终由Arnd Bergmann在2011年移除了。 还有叫做codice_10的调度策略,实现了(EDF)算法,它增加于2014年3月30日发行的内核版本3.14。 尽管林纳斯·托瓦兹的初衷不是使Linux成为一个可移植的操作系统,今天的Linux却是全球被最广泛移植的操作系统内核。从行动电话到超级电脑,甚至于有人成功的将Linux内核在索尼出品的游戏机PS2及PS3和微软出品的游戏机Xbox上使用。Linux也是IBM超级计算机Blue Gene的操作系统。直至2011年11月,全球前五百大超级电脑(TOP500)有高达91.4%的比例采用Linux为它们的作业系统。一些为手机开发的操作系统,使用Linux内核的修改后的版本,其中包括谷歌Android、Firefox OS、HP WebOS和诺基亚Maemo。 在Linux中,内核错误()是指操作系统在监测到内核系统内部无法恢复的错误,相对于在用户空间代码类似的错误。操作系统试图读写无效或不允许的内存地址是导致内核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内核错误也有可能在遇到硬件错误或操作系统BUG时发生。在许多情况中,操作系统可以在内存访问违例发生时继续运行。然而,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操作系统通常会停止工作以避免造成破坏安全和数据损坏的风险,并提供错误的诊断信息。 在Linux上,oops即Linux内核的行为不正确,并产生了一份相关的错误日志。许多类型的oops会导致内核错误,即令系统立即停止工作,但部分oops也允许继续操作,作为与稳定性的妥协。这个概念只代表一个简单的错误。当内核检测到问题时,它会打印一个oops信息然后杀死全部相关进程。oops信息可以帮助Linux内核工程师调试,检测oops出现的条件,并修复导致oops的程序错误。 计算机安全是一个非常公众化的主题,关系到Linux内核,因为大量在内核中的错误可能成为潜在的安全漏洞,是否允许提升权限漏洞或拒绝服务攻击源漏洞。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这样的缺陷被发现,并在Linux内核中被修补好。新的安全功能被继续实现,以解决在Linux内核中的电脑不安全问题。 批评者指责内核开发人员,称他们掩盖(至少并未公布)安全漏洞。2008年,作为回应,Torvalds称:「个人认为,安全漏洞只是『正常的漏洞』。这些漏洞我并不去掩盖,不过我不认为应当把它们特殊化,更不认为应该追踪并公示它们……我不理会整个安全团队,原因之一就是,我认为这些漏洞不仅美化还鼓励了错误的行为。这令安全人员成了『英雄』,就犹如不修补正常漏洞的人就不值一提似的。而事实上,所有无聊的正常漏洞极为重要,仅仅因为它们实在太多了。我不认为该美化和关心那些严重的安全漏洞——它们并不及那些由死锁造成的随机严重崩溃来得更特殊。」 如2012年五月,SYSRET指令被发现在AMD和英特尔处理器间在实现方面有差异,这个差异在Windows、FreeBSD、XenServer和Solaris这些主流作业系统会导致漏洞。2012年六月,Linux核心中该问题已被修复。 截止2007年,内核开发已经从20位最活跃开发者写80%的代码转变为顶端30人写30%的代码,而顶端开发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审核变更。 开发者还可以按从属关系来归类;在2007年,顶端类属是“不知名”而顶端公司是Red Hat,它占有12%的贡献,而知名业余爱好者占3.9%。 在2007年中所做内核变更已经由超过1900位开发者提交。一般假定Linux内核开发者社区由5000或6000名成员组成。 Linux基金会发表的2016年Linux内核开发报告的更新表明,从版本3.18(2014年12月)至4.7(2016年7月)期间:平均每次发行有来自200-250个公司的大约1500位开发者作出贡献。顶端30位开发者贡献了稍大于16%的代码。在公司中,顶端贡献者是Intel(12.9%)和Red Hat(8.0%),第三和第四位为“none”(7.7%)和“unknown”(6.8%)类属。 一个想要对 Linux 内核进行修改的开发者一般就从对那个修改的开发和测试开始着手。接下来的过程取决于变化的重要程度,及修改该变更的子系统数量是由单个还是多个修补程序组成。如果仅仅是修改了由单个维护人员维护的单个子系统,那么这些修改的补丁代码就直接通过Cc中某个邮件列表发送给相关的维护人员。邮件列表的阅读者和子系统的维护人员将检查补丁代码并提供反馈。一旦审查过程完成,维护者接受他内核代码树中的补丁。如果这些更改被认为是够重要的错误修复,那么包含这些修补程序的拉取请求(pull request)将在几天内发送给Linus。否则,将在下一个合并窗口时向Linus发送拉取请求。合并窗口通常会持续两周,并在之前的内核版本发布后立即启动。 Linus Torvalds拥有对Linux内核能够接受哪些更改和谁可以成为维护者的最终决定权。内核维护者在他们自愿放弃之前将维持他们的角色。目前,没有任何已知的内核维护者被要求退出。此外,还没有一个内核维护者因与其他维护者的交互风格的因素而受到Linus批评的例子。这为维护者提供了宽松的社区空间。虽然内核开发社区的文化多年来有所改善,但曾有一段时间它的声誉很糟糕。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正对待的开发者可以向Linux基金会的技术专家委员会报告。尽管如此,一些社区成员仍然不认同现在的讨论氛围。 大多数Linux用户运行一个由他们 Linux 发行版提供的内核。一些发行版搭载的是 Linux 的通用内核(也就是 “vanilla”或“stable”)版本。不过,一些Linux内核发行商(如Red Hat和SUSE)会维护他们自己的内核分支。这些发行商分支的内核版本通常相对于稳定版本(vanilla)而言更新的速度更慢一些,但是同样会包括所有相关的稳定版本分支的补丁。此外,他们同时也会增添一些新特性和对新硬件的支持,而这些支持是这些发行商分支基于的稳定分支所不包括的。 按照传统商业软件开发的方式,重新开发Linux 2.6.0内核的估计代价将是6.12亿美元(4.67亿欧元、3.94亿英镑),以2004年的COCOMO人月估计模型.在2006年,欧盟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重新开发Linux 2.6.8以后的内核,代价是8.82亿欧元(11.4亿美元、7.44亿英镑)。 截至2011年1月4日,使用当前的代码行(LOC)和大卫·惠勒的计算工资数,这将花费约30亿美元(约22亿欧元),才能够重新开发Linux的内核。 Linux内核的主要贡献者可见于。 Linux内核有三个不同的命名方案。 早期版本: 从0.95版有许多的补丁发布于主要版本版本之间。 旧计划(1.0和2.6版之间),版本的格式为A.B.C,其中A,B,C代表: 自2.6.0(2003年12月)发布后,人们认识到,更短的发布周期将是有益的。自那时起,版本的格式为A.B.C.D,其中A,B,C,D代表: 自3.0(2011年7月)发布后,版本的格式为3.A.B,其中A,B代表: 而4.0(2015年4月)释出后,则延续3.A.B的命名格式,只是将主版号变更为4。 原先托瓦兹将 Linux 置于一个禁止任何商业行为的条例之下,但0.12版本之后改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第二版。 该协议允许任何人对软件进行修改或发行,包括商业行为,只要其遵守该协议,所有基于Linux的软件也必须以该协议的形式发表,并提供源代码。 托瓦兹曾经公开声称将Linux置于GNU通用公共许可证之下是他一生中所做的“最好的决定”。 Linux 内核明确地仅发表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GPL)第二版下,而不向被许可方提供选择“任何更高版本”的选项(这是常见的 GPL 扩展)。关于如何轻松地改变许可证以使用后来的 GPL 版本(包括第3版)以及这种更改是否合乎需要,存在着相当多的争论。 托瓦兹本人在版本2.4.0的发布中明确指出,他自己的代码仅在版本2下发布。然而,GPL的条款规定,如果没有指定版本,那么可以使用任何版本;并且艾伦·考克斯指出,很少有其他 Linux 贡献者指定了特定版本的 GPL。 2006年9月,对29位关键内核程序员的调查显示其中的28位更倾向于使用 GPL 第二版(GPLv2)而非当时的 GPL 第三版(GPLv3)草案。 托瓦兹评论说:“我认为一些外界人士...相信我才是那个古怪不合群的人,因为我这么大张旗鼓地不做 GPLv3 的忠实粉丝。”这些高水平的内核开发者就大众媒体对 GPLv3 的反对发表了评论,其中包括林纳斯·托瓦兹本人、葛雷格·克罗哈曼和安德鲁·莫顿。他们提到有关DRM/、专利及“附加限制”的条款,并警告GPLv3对“开源宇宙”的巴尔干化。决定不采用 GPLv3 作为 Linux 内核许可证的托瓦兹在几年后重申了他的批评。 许可证争议的一个重点是Linux使用韧体二进位包以支援某些硬体装置。理察·马修·斯托曼认为这些东西让Linux某部份成为非自由软体,甚至以此散布Linux更会破坏GPL,因为GPL需要完全可获取的原始码。 林纳斯·托瓦兹及Linux社群中的领导者,支持较宽松的许可证,不支持理察·马修·斯托曼的立场。社群中的Linux-libre提供完整的自由软体韧体。 另一个争论点,就是载入式核心模组是否算是智慧财产权下的衍生创作,意即LKM是否也受GPL约束?托瓦兹本人相信LKM仅用一部分「公开」的核心介面,因此不算衍生创作,因此允许一些仅有二进位包裹的驱动程式或不以GPL宣告的驱动程式用于核心。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同意,且托瓦兹也同意很多LKM的确是纯粹的衍生创作,也写下「基本上,核心模组是衍生创作」这样的句子。另一方面托瓦兹也说过: 特别像绘图卡驱动程式就有非常大的争议,也许到最后得由立法机关给个答案。 在2003年3月,SCO Group对IBM提告,声称IBM将一些在SCO智慧财产权许可证保护下的Unix原始码植入Linux中,破坏了SCO给予IBM的原始码使用许可权。另外SCO也发出一大堆存证函给许多公司,警告他们在没有SCO许可权的情况下使用了Linux,此举可能导致侵犯智慧财产权,并且以起诉为手段对个别使用者施压。SCO也同时对Novell、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在2004年7月被部份驳回)以及AutoZone提出告诉,且被Red Hat与其他反对SCO论点的公司反告。2007年8月24日,联邦法院审理SCO对Novell案(SCO v. Novell),法院认定Novell才是Unix商标的合法拥有者,而不是SCO。2010年3月20日,美国联邦第十巡回上诉法院宣判,Novell才是UNIX与UnixWare商标的合法拥有者。此项判决宣布后,已进入破产保护程序的SCO公司,决定停止继续提出诉讼。
13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33
林纳斯·托瓦兹
林纳斯·托瓦兹 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市,拥有美国国籍,Linux内核的最早作者,随后发起了这个开源项目,担任Linux内核的首要架构师与专案协调者,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之一。他还发起了Git这个开源项目,并为主要的开发者。 托瓦兹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市。父亲尼尔斯·托瓦兹(Nils Torvalds)是一名活跃的电台记者,母亲安娜·托瓦兹(Anna Torvalds)也是一名记者。祖父奥尔·托瓦兹(Ole Torvalds)是一名诗人和记者。外祖父是芬兰第一批统计学教授。芬兰统计学会设立Leo Törnqvist Award,授予在颁奖之前的两年内杰出的统计学硕士学位完成者。林纳斯·托瓦兹在11岁时,应其外祖父要求用BASIC语言编写一些统计学方面的小程序,这是他编程经历之始。 托瓦兹家族属于在芬兰占6%的芬兰瑞典族,其父母都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在学期间是积极的学运份子。他的名字来自于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88年,他进入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89年,他进入芬兰陆军新地区旅,服11个月的,军阶为少尉,主要服务于计算机部门,任务是弹道计算。服役期间,购买了安德鲁·斯图尔特·塔能鲍姆所著的教科书及minix原始码,开始研究作业系统。1990年,他退伍后回到大学,开始接触Unix。1991年8月25日,在网路上发布了Linux内核的原始码。1994年3月14日发布了1.0版本。 1996年,自赫尔辛基大学硕士毕业,学位论文是《Linux: A 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在拜访全美达公司(Transmeta)之后,托瓦兹决定接受他们的聘用,并移居美国加州。自1997年2月,至2003年6月之间,托瓦兹都在全美达公司服务,参与该公司晶片的code morph技术研发。在1997年至1999年间,主要投入86open计划。 1999年,Red Hat及VA Linux这两间公司,决定将他们公司的股票期权(stock option)一部份赠与托瓦兹,以感谢他的贡献。同年,在这两间公司的股票在市场公开发行之后,托瓦兹的财产估计为2,000万美元。 2003年,为了专心于Linux内核的发展,从全美达公司辞职,受聘于开源码发展实验室(OSDL),担任Linux内核的主要维护者。 2004年6月,托瓦兹全家移居奥勒岗州Dunthorpe,接近于开源码发展实验室的总部所在地Beaverton。 2005年,为了管理Linux内核的原始码,开发了Git。 2007年1月22日,自由标准组织与开源码发展实验室合并,成立了Linux基金会。Linux基金会提供薪水及各种协助,以支持托瓦兹继续投入Linux内核的开发工作。 托瓦兹与妻子托芙(Tove,曾获得六次芬兰空手道冠军头衔的前女子空手道选手)于1993年结婚,育有三名孩子。 2010年,托瓦兹宣誓成为美国公民。 与很多其他黑客不同,,但坚持开放源代码信念,并对微软等对手的FUD战略大为不满。 例如,在一封回应微软资深副总裁克瑞格·蒙迪批评开放源代码运动破坏了知识产权的电子邮件中,托瓦兹写道:“我不知道蒙迪是否听说过艾萨克·牛顿爵士?他不仅因为创立了经典物理学而出名,也还因为说过这样一句话而闻名于世:‘我之所以能够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托瓦兹又说道:“我宁愿听牛顿的也不愿听蒙迪的。他(牛顿)虽然死了快300年了,却也没有让房间这样地臭气熏天。” 林纳斯在网上邮件列表中也以火暴的脾气著称。例如,有一次与人争论Git为何不使用C++开发时与对方用“放屁”(原文为“bullshit”、“BS”)互骂。他更曾以“一群自慰的猴子”(原文为“OpenBSD crowd is a bunch of masturbating monkeys”)来称呼OpenBSD团队。 2012年6月14日,托瓦兹在出席芬兰的阿尔托大学所主办的一次活动时称Nvidia是他所接触过的“最烂的公司”(the worst company)和 “最麻烦的公司”(the worst trouble spot),因为Nvidia一直没有针对Linux平台发布任何官方的Optimus支持,随后托瓦兹当众对着镜头竖起了中指,说“ Nvidia,操你的! ”(So, Nvidia, fuck you!)。 2012年4月23日,托瓦兹进入网际网路协会(Internet Society,ISOC)的网路名人堂。 2012年4月20日,托瓦兹获得当年的千禧技术奖。该奖被普遍形容为相当于在技术领域的诺贝尔奖。 在1997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托瓦兹接受了他的硕士学位(Laudatur级)。两年后,他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并在2000年在他的母校获得了同样的荣誉。 在2005年8月,托瓦兹获得里德学院(Reed College)的奖。 时代杂志多次确认了托瓦兹的成就: “InfoWorld”颁发了“2000工业成就奖”给他。 在1996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使用他的名字命名(9793 托瓦兹)。 截至2011年3月,托瓦兹已获得全球35项专利(申请和授权的专利)。
13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35
理查德·斯托曼
理查德·斯托曼 理查德·马修·斯托曼(,简称,),美国程序员,自由软件活动家。他发起自由软件运动,倡导软件使用者能够对软件自由进行使用、学习、共享和修改,确保了这些软件被称作自由软件。斯托曼发起了GNU项目,并成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他开发了GCC、GDB、GNU Emacs,同时编写了GNU通用公共许可协议。 Stallman为了创建一个完全由免费软件组成的类Unix计算机操作系统在1983年9月推出了GNU项目。凭借这个,他又发起了自由软件运动。他迄今为止一直是GNU项目的组织者,作为主要开发者的他开发了一些被广泛使用的GNU软件,其中包括GCC GDB GNU Emacs。在1985年10月他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 斯托曼开创了Copyleft的概念,它使用版权法的原则来保护使用、修改和分发自由软件的权利,并且是描述这些术语的自由软件许可证的主要作者。最为人所称道的是GPL(最广泛使用的自由软件协议)。 1989年,他和别人一起创立了League for Programming Freedom。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斯托曼花他大部分时间组织参与宣传自由软件,反对软件专利和数字版权管理的以及他认为剥夺用户自由的其他法律和技术系统运动。这包括最终用户许可协议、保密协议、 产品激活、加密狗、软件复制保护、专有格式、二进制软件包(没有源代码的可执行文件)。 截至2016年,他获得了十五个荣誉博士及教授称号。 斯托曼195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母亲爱丽丝·利普曼是一名老师,父亲丹尼尔·斯托曼是一名印刷机商人.由于父亲酗酒并口头虐待他的继母,斯托曼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很糟糕.他后来用暴君来描述他的父母.早年他就对计算机有很深的兴趣;在斯托曼作为一个青少年参加一个夏令营时,他阅读了一本IBM7090的手册.从1967年到1969年,斯塔曼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的高中生周六编程课程。同时他也是洛克菲勒大学生物系的志愿者实验室助理。虽然他对数学和物理学感兴趣,但洛克菲勒大学的教授认为他有成为生物学家的希望. 他第一次实际的使用电脑是高中年代在IBM纽约科学中心.他在1970年的夏天高中毕业后被雇用在Fortran写一个数值分析程序.他在几周后完成了这项任务,然后他用这个夏天剩余的休息时间在APL上写了一个文本编辑器以及IBM System/360上PL/I编程语言的预处理器。 作为哈佛大学1970年秋季的一年级学生,斯塔曼以Math 55的表现而闻名,他很高兴的回忆到:“我一生中第一次觉得我在哈佛找到了一个家。” 1971年,斯托曼在哈佛大学第一年快结束的时候,他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一名程序员,同时也成为黑客社区的常客,并以他的名字缩写RMS而闻名,1974年斯塔曼从哈佛大学毕业并取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 斯托曼考虑过留在哈佛大学,但是他却转而决定去麻省理工学院去读研究生.他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一年,但随后选择了放弃,专注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AI实验室的编程. 1975年他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杰拉德·杰伊·萨斯曼的研究室助理,在1977年与苏斯曼发表了一篇"名为dependency-directed backtracking""的"关于 AI 的论文.这篇论文是对约束补偿问题智能回溯的早期研究。截至2009年,斯托曼和苏斯曼介绍的技术仍然是智能回溯中最通用和最强大的解释.有关Constraint_learning 的技术也在该论文中被提及. 作为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黑客,Stallman从事软件项目,如文本编辑器,不兼容的分时系统上的Emacs,还有lisp机器的操作系统项目.在这期间,他成为了实验室电脑限制访问技术的热心评论家,当时这个计划是由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的。当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安装了一套密码控制系统,斯托曼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解密密码的方式并发送给用户包含其已解码密码的消息,建议他们使用空字符串作为密码(事实上就是没有密码),这样就可以重新启用用户对系统的匿名访问.当时约有20%的用户遵循他的建议,尽管使用密码的行为最终占上风。对此,多年后斯托曼还一直向别人吹嘘着他当年的成功. 在二十世纪而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由斯托曼所发展的骇客文化开始分裂开来.为了防止自己的软件被竞争对手所使用,大多数厂家停止分发其软件源代码并开始使用版权和限制性软件许可证来限制或者禁止软件源代码的复制或再分配,这类专有软件以前就存在过,很明显这将会成为一种规范性的做法.Stallman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布鲁斯特·卡勒(Brewster Kahle)所说,这种软件法律特征的转变可以被认为是1976年“美国版权法”所引发的后果。 1991年芬兰大学生林纳斯·托瓦兹在GNU通用公共许可证下发布了最初是为自己创作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暂时替代了GNU计划的Hurd内核。至此,GNU计划基本完成,此操作系统被命名为GNU/Linux(这类操作系统常常被称为Linux,斯托曼坚持认为应该被叫做GNU/Linux以体现GNU在其中的重大贡献。参见GNU/Linux命名争议)。而因为Hurd内核是率先被计划的,因而GNU仍然进行着它的开发。 斯托曼是一名坚定的自由软件运动倡导者,与提倡开放源代码开发模型的人不同,斯托曼并不是从软件的-{zh-hans:质量; zh-hant:品质;}-的角度而是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待自由软件。他认为软件封闭是非常不道德的事,只有尊重用户自由的程序才是符合其道德标准的。对此许多人表示异议,并也因此有了自由软件与开源软件之分。而事实上,1998年“开源”一词最初从自由软件社区中分化出来仅仅是因为在英文中“自由”()一词有歧义,而其支持者认为“开源”()一词更好。
13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36
自由软件基金会
自由软件基金会 自由软件基金会(,)是一个致力于推广自由软件的美国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它于1985年10月由理查德·斯托曼建立。其主要工作是执行GNU计划,开发更多的自由软件。 从其建立到1990年代中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基金主要被用来雇用编程师来发展自由软件。从1990年代中开始写自由软件的公司和个人繁多,因此自由软件基金会的雇员和志愿者主要在自由软件运动的法律和结构问题上工作。 自由软件基金会列出了一个高优先计划(high priority projects)列表,FSF认为这些计划需要自由软体社群们的注意,这些计划所开发的项目目前并没有自由软体可以用来取代非自由软体。 目前计划: 2002年11月25日自由软件基金会向个人提供自由软件基金会附属会员的可能性。到2005年3月它拥有3400多位附属会员。2003年3月5日它向商业企业提供公司保护计划,到2004年4月它拥有45位公司保护。 一般在波士顿总部里有10个雇员工作。 2001年在德国成立了作为自由软件基金会在欧洲的代表人。2003年在喀拉拉邦成立了。2005年据传有打算成立的计划。而在台湾,与自由软体基金会无直接关系的中华民国软体自由协会于2001年成立,又该基金会将自由软体基金会和GNU的繁体中文业务合并在同一个网站(即GNU繁体中文站),两者共同推广自由软体与开放原始码的普及。
13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37
2003年7月
2003年7月 2003年7月的新闻事件: 请参看:
13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39
孙中山
孙中山 孙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谱名德明,字载之,号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称孙中山。孙中山为广府人,出生于清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医师、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华民国奠基人,亦是中国国民党之创党人。提倡三民主义。 其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而有革命思想。28岁上书清朝重臣李鸿章建言改革,却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将兵遣师,甲午战争爆发。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国民党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孙被推为总理,主张使用青天白日旗作为革命旗帜,反对使用黄兴提出的井字旗;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并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国民政府明令尊称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永久保留其于党内的「总理」职衔。中国共产党尊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孙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孙除了本名与下表所使用的名字外,亦用过大量中文、英文、日文化名与笔名,多是为了摆脱通缉或隐蔽身份而取,部分则在于宣扬革命或是表达人生期望。在欧美,孙以其号「逸仙」或全称「孙逸仙」行。 此外,孙曾自称为洪秀全第二,并认为洪氏为「反清英雄第一人」。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孙氏接受西式教育,不受传统忠君观念束缚,才敢于如此自称;中华民国历史教科书亦采用此说。但孙后也曾批洪秀全不知民权、民主。 另外,孙在香港西医书院中读书时,常当众倡言反清,闻者多胆怯走避,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三人常住香港,「听夕往还,所谈者莫不为革命之言论,所怀者莫不为革命之思想,所研究者莫不为革命之问题。四人相依甚密,非谈革命则无以为欢,数年如一日。故港澳间之戚友交游,皆呼予等为『四大寇』」。 清政府公文中,皆在其名字「文」上加上三点水部首,贬称其为「孙汶」。“汶汶”一词,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索隐》说“汶汶,犹昏暗也”,《史记集解》引王逸说是“蒙垢污”,或说“玷污也”。通常清政府对于犯人其在名字旁会多加水字旁部首,以视为江洋草莽大盗,如刺杀马新贻的「张文祥」被称为「张汶祥」。 辛亥革命后,孙与黄兴合称为孙黄。 孙文多次被反对者称呼为「孙大炮」。 孙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后,当时于北京中央公园社稷坛举行公祭时,豫军总司令樊钟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横额(阔丈余,高四、五尺),当中大书「国父」二字,他的唁电挽幛,均称「国父」,这是孙在公开场合被尊称为「国父」之始。 中国抗日战争中期,1938年1月16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 “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积极拉拢汪精卫;1940年3月29日,汪精卫和日本达成协议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为了争取正统地位,1940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以表尊崇。根据中常会决议,国民政府以孙「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同年4月1日,通令全国尊称孙为中华民国国父。同年5月29日,国民政府又发布明令,规定在政府公家机关、民众团体应一律改称国父,在中国国民党党内称国父或总理均可,民间已印就之图书文字,不必强令改易。 1941年5月29日,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治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由陈公博提出的“手创中华民国之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应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的议案,自此之后,孙中山即在中国历史上确立其“国父”的地位。规定此后有关“公牍、教科书籍、报纸、刊物及一切文字称述总理或孙先生时,均应改称国父”。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未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父,因毛泽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故不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国共产党在正式场合或文书上提及孙中山时,通常使用称号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从未称孙中山为国父,现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使用“国父”、“国母”等词。但中国大陆民间仍称孙中山为国父。 孙祖先系出金陵,其远祖固,宋代进士。祖籍广东省东莞县。元末大乱,玄孙常德乃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不久沿著广东北部珠江流域之北江南下,最后定居于广东省东莞县之圆头山乡,是为来粤之一始祖,称一世祖。二世祖贵华移居同县濒珠江东岸之长沙乡。至明代,五世祖礼赞已嫌长沙乡人多,耕地不足,无法谋生,就横渡珠江往西岸,到达香山县之涌口村定居。到十一世祖瑞英,涌口村又患人满,乃于清代乾隆时期西移,找寻原始土地开垦以谋生,结果到达当今翠亨村边缘之迳仔蓢开基。根据孙文故居《孙氏家谱》所载,始祖、二世、三世、四世祖,都在东莞上沙乡居住,五世礼赞公才从上沙迁走,先辈族谱仍以上沙作为“故乡”。 孙文高祖父孙殿朝(1745年-1793年),高祖母林氏;曾祖父孙恒辉(1767年-1801年),曾祖母程氏;祖父孙敬贤(1789年-1850年),祖母黄氏(1792年-1869年)。父亲孙达成(1813年9月26日-1888年3月23日),母亲杨氏(1828年-1910年),长兄孙德彰(1854年-1915年),二姊孙金星(1857年-1860年),三兄孙德佑(1860年-1866年),四姊孙妙茜(1863年-1955年),妹孙秋绮(1871年9月3日—1912年4月18日)。溯自常德至广东,孙是为第十八代。 孙文的祖先务农为生,曾祖父孙恒辉家有田产十余亩,当时属小康之家,22岁时生孙敬贤,但于孙敬贤14岁即过世。 祖父孙敬贤依寡母为生,笃信堪舆,醉心术士们的风水之说,又常游山玩水,以致家道中落。孙敬贤有三个儿子, 依序是孙达成(1813年-1888年,孙中山的父亲)、孙学成(1826年-1864年)、孙观成(1831年-1867年)。 孙家到孙达成时代,所有祖先遗留下来之耕地已所剩无多,他在翠亨村无法谋生,1830年他跑到澳门一所鞋店当学徒。1854年孙达成32岁返回翠亨村成亲,与崖口乡隔田村杨胜辉的女儿结婚。婚后,在家乡翠亨村依靠耕作养家糊口。孙达成既种水稻也种番薯,但一家大小平常都是吃番薯,又为村人补鞋为副业,待1866年孙出生,孙达成还必须在晚上打更帮补,白天种地晚上打更,日夜不得休息。 二叔父孙学成年轻时,与同乡到美国加州淘金谋生,至34岁(1860年)才回乡耕作,可惜38岁 (1864年) 即因病过世。三叔父孙观成则于年轻时,前往上海做工,至29岁(1860年)才回乡,耕田为生。1864年春,孙达成兄弟三人曾共同批耕其先祖孙瑞英遗留在迳仔蓢一带山上荒田,种植果树。孙观成因家境艰难,再次到上海谋生,后(1867年)在上海附近船上病死,享年37岁。孙文的二个叔父早年均因为贫穷必须远赴他乡做工谋生,而且在他出生前后因病去逝,孙看到清朝的绩弱不振,受到外国强敌的欺侮,对于自己从事反清革命的动机,曾说过:「幼时的境遇刺激我……我如果没出生在贫农家庭,我或不会关心这个重大问题」。 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六日),孙生于满清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翠亨村,名文,幼名帝象,谱名德明。父亲孙达成在澳门一家鞋店当学徒,32岁才与家乡的杨胜辉的女儿结婚。孙中山是家中排行第五的孩子,上面有二兄(孙德彰、孙德佑)及二姊(孙金星、孙妙茜),其中二兄孙德佑及长姊孙金星均在幼年过世,下面有一个妹妹孙秋绮。孙中山家里贫穷,他出生时,父亲已经53岁,母亲38岁,长兄孙德彰与他相差12岁。 1871年,长兄孙德彰与母舅杨文纳前往檀香山谋生,最初他在农场打工,后来向檀香山政府领地,自己在茂宜开垦经营农场(),事业有成。 1872年,孙入翠亨村私塾,接受国学启蒙教育。孙说过:「革命思想之成熟固予长大后事,然革命之最初动机,则予在幼年时代乡关宿老谈话时已起。宿老者谁?太平天国中残败之老英雄是也。」1877年6月9日,孙眉从檀香山回到翠亨村结婚,在家住3个月。 1879年5月21日,孙接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檀香山,孙回忆道:「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1879年孙母亲前往檀香山探望长子孙眉,孙眉较孙年长12岁,1871年即离乡背井,到夏威夷闯荡。6月,孙到檀香山茂宜岛茄荷蕾埠孙眉开设商店当店员。后入盘罗河学校习算术等科。同年秋,孙到一所由英国圣公会主教主持之教会学校意奥兰尼书院当寄宿生,采全英语授课。意奥兰尼学校,是英国圣公会毕斯浦(Espiscopal Bishop)与威尔士夫人共同于1862年创立,1872年韦礼士牧师继任校长,翌年迁移校址于白地斯街(Bates Street),扩建房舍。学校强制学生必须每天祷告,每周日必须作礼拜,孙开始认识基督教仪轨、圣歌,以及阅读《圣经》。孙在内修读英语、英国历史、算术、「代数、几何学、生理学、拉丁文与绘图」等科目。 孙在意奥兰尼书院读三年书,学习英语,在1883年7月颁奖典礼上得到文法二等奖。1882年7月27日,孙毕业于夏威夷伊奥拉尼书院。因文法二等奖,获夏威夷王国国王卡拉卡瓦在毕业典礼上亲颁一本中国书籍作为奖品,出色的英文水平为孙中山之后的革命活动助力甚多。孙眉认为年轻人应该先完成教育。 1882年秋,孙与其他教会学校子弟进入美国公理会创办之奥阿厚书院就读,继续学习,特别是基础医学和法律。孙继续学业(相当于大学预科)。同年夏天,入学不超过三个月,由于孙加入基督教意向不减,又经常劝说在夏威夷工作的华侨工人不要膜拜关圣帝君神像,兄长忧其触犯众怒,二怕双亲斥责,遂断绝资助,将17岁的孙送回翠亨村家乡。 孙在1883年夏天从夏威夷回到中国,当他坐远洋船从火奴鲁鲁到香港后,孙即上岸转坐中国内河返回翠亨村。秋,孙即与同村青年陆皓东结成好朋友,并经常共同谈论时政之腐败,直到深夜。不久,孙与同乡友人陆皓东一起「捣毁偶像」,破坏翠亨村村中的北帝庙神像,不为乡人所容,随后乘小艇逃往香港。陆皓东与孙是同乡,在上海接受教育。 1883年秋,孙赴香港入拔萃书室(当时英文称为 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今拔萃男书院)为日校走读生。是年冬,孙与陆皓东一同到基督教纲纪慎会(又称公理会)位于港岛必列者士街的布道所,由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喜嘉理牧师于1884年5月4日为他主持洗礼加入教会(陆则于1884年10月19日受洗);在其所属教会存留之受洗名单中,陆皓东署名「中桂」(名单中排第四),孙署名「日新」(名单中排第二),「日新」取《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厥后区凤墀据「日新」二字,为孙改号「逸仙」。喜嘉里牧师与孙情谊真摰,欣赏孙对宗教热忱,孙追随他四处宣教。 1884年4月15日,孙转学香港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这是一所中学,学生多半是各国中产阶级子弟,课程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孙用孙帝象姓名注册,学号二七四六。得知孙皈依基督后,孙眉把他召回夏威夷,试图借由切断弟弟所有奥援。孙在中央书院读书两年半期间,受洗成为基督徒、第一次婚姻、与孙眉激烈冲突。几个月后,在基督教友人帮助得以于1886年返回香港,由于孙在夏威夷长待几个月,其中学生涯结束,孙并未拿到中央书院毕业文凭。 1885年夏,毕业于中央书院。 1885年5月26日,孙奉父命返乡娶卢慕贞为妻。卢慕贞自幼缠足,尽心操持家务,照顾公婆和儿女。出生于累世积善的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卢耀显曾至美国檀香山经商致富。二人婚后生了一子二女,即长子孙科、长女孙娫与次女孙婉;由于孙中山终日在外奔波,所以和元配聚少离多。1915年9月1日,孙提出与卢慕贞离婚,卢表示:「孙先生为革命奔走海外,到处流浪,身心为之交瘁,既然现有人愿意照料他的生活,我愿意成全其美,与先生离婚」。 1886年,孙持喜嘉理博士介绍信,进入由(美国)长老教会海外基督使团嘉约翰(John Kerr)博士主持之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科学校习医,开始鼓吹革命。孙与基督徒同学郑士良结为知己。郑士良是上海富商之子,曾就读于广州德国教会学校,结交不少广东会党人士。 1887年10月,孙转入香港华人西医书院(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Hong Kong,即现今为香港大学医学院)。学堂隶属於伦敦传道会,由闻名香港之菁英代表何启出资筹办,该校教务长是苏格兰名医康德黎。孙曾回忆:「予在广州学医甫一年,闻香港有英文医校开设,予以其学课较优,而地方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学校肄业。」就读香港西医书院五年间,孙每于学课余暇,皆致力于革命之鼓吹,常往来于香港、澳门之间;当时在香港只陈少白、尢列、杨鹤龄三人,而上海归客则陆皓东而已,与陈、尢、杨三人常住香港,听夕往还,谈革命之言论,怀革命之思想,研究革命之问题。孙对达尔文之进化论发生兴趣。孙中山、陈少白、尢列、杨鹤龄相依甚密,非谈革命则无以为欢,数年如一日;故港澳间之戚友交游,皆呼为「四大寇」,为革命言论之时代。 1888年3月,孙父亲去世,享年76岁。1890年,在香港读书时,孙与杨鹤龄、陈少白、尢列倡导者革命,时人称为「四大寇」。陈少白在〈四大寇名称之由来〉称:「每遇休暇,四人辄聚杨室畅谈革命,慕洪秀全之为人。又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洪秀全未成而败,清人目之为寇,而四人之志,犹洪秀全也,因笑自谓我侪四人,其亦清廷之大寇乎,其名由是起,盖有慨乎言之也。时孙先生等尚在香港医学堂肄业,而时人亦以称之,实则纵谈之四大寇,固非尽从事于真正之革命也。而乙未年广州之役,杨与尤皆不与焉」。1891年10月20日,长子孙科诞生。 1892年7月,孙以首届成绩第一名毕业于西医书院。并获香港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 毕业后,孙在澳门镜湖医院当医师。1892年秋,孙向仁慈堂租「议事亭前地十四号」开设「孙医馆」。中文广告〈春满镜湖〉刊登于1893年9月26日葡文《澳门回声》称:「大国手孙逸仙先生,我华人而业西医者也。性情和厚,学识精明。向从英美名师游,洞窥秘奥。现在镜湖医院赠医数月,甚著功效。但每日除赠医外,尚有诊症余闲在。先生原不欲酌定医金,过为计较。然而称情致送,义所应然。今我同人,为之厘订规条,著明刻候,每日由十点钟起至十二点钟止,在镜湖医院赠医,不受分文,以惠贫乏。复由一点钟至三点钟止,在写字楼候诊。三点钟以后,出门就诊。其所订医金,俱系减赠。他如未订各款,要必审视其人其症,不事奢求,务祈相与有成,俾尽利物济人之初志而已。……」1892年12月,设中西药局于澳门。孙行医于澳门、广州。 1893年春,迁设药局于广州,改名东西药局,藉医术掩护革命。 1894年初,孙在乡间用10多天时间草拟《》,主张「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并决定亲赴天津面呈给直隶总督李鸿章。 1894年3月31日,孙中山长女孙娫诞生。 6月中,弃医,偕陆皓东至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被拒绝。旋游历北京、武汉,观察形势。7月25日,甲午战争开打。李鸿章拒绝与孙面谈,请愿书后来刊载于在1894年9、10月号之上海《万国公报》。孙和陆皓东离开天津,在香港短暂逗留后,孙于夏末乘船前往夏威夷。10月,孙自上海经日本赴檀香山。 1894年11月24日,孙在檀香山欧胡岛募款,创立兴中会,在檀香山卑涉银行(Bishop Bank)华籍经理何宽住宅里,召集侨社人士李昌、刘祥、程蔚南、邓荫南、郑金、黄亮、黄华恢、钟木贤、许直臣、卓海、李禄、李多马、林鉴泉、郑照、刘寿、钟宇(工宇)、曹采、刘卓、宋居仁、陈南、夏百子、李𣏌、侯艾泉等二十四人。提出「振兴中华」口号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政纲。后来在香港,誓词于1895年改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永和泰商号经理刘祥、卑涉银行(Bank of Bishop and Co.,Ltd.)华人经理何宽为首任正副主席,然不久,刘祥便退出兴中会。 1895年1月,孙中山与邓荫南等同志返回香港筹谋革命。兴中会香港总会设立于1895年2月18日,纠集孙故交与同窗,其中包括陆皓东、陈少白、郑士良。时杨衢云、谢缵泰等先创立「辅仁文社」,孙在领导权之争上面临杨衢云挑战,杨之抱负和自信与孙旗鼓相当。 2月21日,兴中会总会于香港「干亨行」(中环士丹顿街13号,外悬商号招牌作掩护)。「干亨」名号是黄咏商所订,黄父名胜,任香港议政局议员,与大律师何启有戚谊,何介绍黄与孙相识,黄由是入会。3月16日,首次干部会议决定先攻取广州,并采用陆皓东设计之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孙从事革命之秋,教会惧其波及,宣言把孙驱逐出堂。孙广征同志,定重阳节(10月26日)为起义之日。 新组织「会长」人事案,延宕直至10月10日,是日孙、杨和其各人马对峙,剑拔弩张,经过妥协,「会长」职位给杨衢云,孙则获得广州起义现场指挥权。与会者利用传统宗教信仰为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兴中会选出杨衢云为会办(时称「伯理玺天德」,音译自英文「」),孙为秘书,指挥起义。 孙利用官方许可,在10月初设立「农学会」。乙未广州起义定1895年10月26日重阳节举行。清晨6时,在广州各路人马首领纷纷来到起义总部王家祠讨口令待命,孙人马已聚集在广州码头等著迎接来自香港之船只、点收军火并与佣兵盟友会面,当天早上8时许,孙方接杨衢云电报说:「货不能来」,当时通用有线电报很慢,两天收到已经很好。可是因为事先泄密,接济未至而起义失败。孙于汕头及西江沿岸募集两军,同时向广州进逼。两军期于1895年10月某日,一由西南,一由东北,同时向广州进发。大约400人连同军火,已在10月27日登上「保安号」(SS. Powan),「保安号」在10月28日清晨被县令带令驻防军逮个正著。不料会员部署略定,忽有密电驰至,谓西南、东北两军中途被阻。两军既不得进,则应援之势已孤,即起事之谋已败。出于万全考量,孙决定延迟整个行动,并解散雇用人马。11月7日,陆皓东等为首多数成员被捕处刑,孙则受到通缉。陆皓东即便被严刑拷打,也拒不供出同谋名单,他在赴义前称:「……吾方以外患为之日迫,欲治其标;孙则主满仇之必报,思治其本。……要之:今日非废灭满清,决不足以光复汉族;非诛除汉奸,又不足废灭满清。故吾等尤欲诛一二狗官,以为我汉人当头一棒。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而不可尽杀。公羊既殁,九世含寃。异人归楚,吾说自验。吾言尽矣,请速行刑」。港府在清政府压迫下颁发放逐令,不准孙进入香港,为期五年。孙坐轿设法逸逃澳门,再从澳门前往香港。孙与陈少白、郑士良同坐「广岛丸」于11月2日由香港出发驶往日本。11月,孙断然改装偕陈少白等赴日本,旋组织兴中会分会于横滨。11月12日,孙在神户上岸,随行遇有郑士良与陈少白。翌日当地报纸新闻标题:「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到达日本」。孙利用蛰伏日本期间,彻底改变外型:剪掉辫子、不再薙发,并脱下中式长袍换穿欧式西服。 从1895年建立香港兴中会,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16年间,孙发动十次武装起义中,有六次是香港兴中会和同盟会香港分会,以香港为基地秘密发动。香港既是指挥和策划中心,又是经费筹集与转汇中心、军火购制与转运中心,海内外革命同志联络与招募中心,也是每次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避难场所。孙动员秘密会党,并重新利用兴中会以及香港的革命根据地。 孙把陈少白留在东京,派郑士良返回香港,旋即启程前往夏威夷。1896年1月,孙再赴檀香山。孙眉安排寡母,连同孙妻小四人,前往他居住之茂宜岛,就近照料他们生活。孙与母亲、长子孙科以及一双女儿重逢。3月4日,香港政府认为孙在港从事反清活动,威胁香港安定和秩序,于是签发驱遂令,禁止孙氏5年内踏足香港境内。6月,自檀香山赴美国。9月,自美国赴英国。 1896年9月23日孙从纽约坐船往英国。晚9时50分到达伦敦圣班司车站(St Pancras),再雇马车到达斯屈朗街胥旅社(Haxells Hotel, Strand)投宿,已近翌日子夜。孙收到昔日恩师康德黎邀请,于1896年9月30日抵达伦敦。10月1日早,孙就离开旅社,前往波兰区覃文省街46号,晤见康氏伉俪。10月11日,孙被满清驻英国公使龚照瑗诱捕。根据历史学者萧若元和权威学者黄宇和阐述,孙中山最初于满清驻伦敦使馆外游荡,并计划争取领使馆内华人支持革命,1896年10月10日,孙终得领馆内相熟朋友批准,于第二天容许孙中山进入满清使馆里巡视。翌日,使馆工作人员得悉孙中山将要前来,并设置埋伏,将孙中山拘捕。行动计划是逮捕孙,将他秘密遣送回国,接受法律制裁。孙得机会说服公使馆内一名英国仆人柯尔,将自己比作遭土耳其人迫害的亚美尼亚基督徒,称中国皇帝也要杀中国基督徒,孙给柯尔20英镑现金,并允诺事后再给他一千英镑,从而获得其协助,将便条交给康德黎,上头写著:「予于前星期日,被二华人始则施以诱骗,继则复骤加强暴,将予幽禁于中国使馆中。一、二日后,使馆将特雇一船,解予回国,回国后必被斩首,奈何?」10月22日,《环球报》(The Globe)登载康德黎长篇访问特刊。经康德黎奔走媒体后,英国外交部认为公法上清廷无权在英国领土上拘捕孙,使得此事成为国际事件。孙12天始脱险,撰《伦敦蒙难记》。孙向报纸投稿,召开多次记者会,接受多次访问,并嬴得并遍支持。11月,孙在伦敦应英国剑桥大学汉学家翟理斯邀请,撰写《伦敦蒙难记》。 1897年,孙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研究并考察欧洲政治,完成三民主义思想体系。 1897年7月1日,孙自伦敦经加拿大,8月16日抵达日本横滨,旋创中西学校。日本民党领袖犬养毅遣宫崎寅藏、平山周迎接孙。引至东京相会,一见如故,抵掌谈天下事,大为快慰。平山周某次带孙文至东京数寄屋桥外的旅馆「对鹤馆」住宿要登记姓名时,认为写日本式名字较安全,平山周想起日前经过日比谷「中山」侯爵邸,于是帮孙文填「中山」的姓,孙文自己则写上名字为「樵」,于是孙开始使用「中山樵」的化名,孙中山因此得名。更因犬养毅之介绍,广交日本朝野贤豪。被纳入犬养毅羽翼后,孙定居东京,由宫崎寅藏、平山周为伴,身分为宫崎和平山中文教师。透过他们,孙再结识头山满、进步党党魁大隈重信、黑龙会等人。11月,孙在日本与宫崎寅藏笔谈记录,孙曾有「仆常持一都四京(五大镇)之说:武汉(都)、西京(重庆)、东京(江宁)、广州(南京)、顺天(北京)」。12月,命陈少白成立兴中会分会于台北。 1897年8月16日,孙从英国取道加拿大到达日本横滨,横滨华侨温炳臣有一名15岁女仆浅田春,曾上小学、中学,又上私立英文学校。快要毕业时,父亲突然去世,被迫出来做工,成为温炳臣小女佣。日本静冈县清水町人,懂中文及英文。孙到来后,温炳臣让她照顾孙。是年孙31岁。日本当局也让她随时报告孙之行止,1901年以患病为由,回到静冈老家。浅田春1902年夏过世时,孙颇为伤心。 杨衢云辗转往来于东南亚、南非后,于1898年春天前往东京与孙会合。1898年春夏,孙来往于日本东京、长崎、神户、马关、横滨等地,结识菲律宾起义军代表。秋冬,与亡命日本之梁启超会谈联合反清,未成。1899年春夏,孙继续在日本作革命联络策动,并为菲律宾起义军购运军械。12月,孙命陈少白创办《中国日报》于香港。报纸经费由日本人提供,报纸开办之初,先是得到何启大力襄助,尔后香港富商之子李纪堂做靠山。据《英国殖民地部档案》编号129卷339,香港总督梅含理曾于1913年给英国殖民地大臣报告,提及香港立法局议员何启和韦玉曾协助革命党人:「无可争辩的证据显示,远在革命爆发之前,这两位先生都已得到革命党人的信任。革命党的会议经常在韦玉先生家里举行……在革命前的好几个月,他听任自己的住宅被用为密谋反对清廷的会议场所,而且参与了密谋者的机密……在革命前好几个月内,何启亦参与革命党人的机密,实际上充当他们的顾问,指导他们的活动程度,以免违反香港法律条文的规定。」 孙一面重启香港之革命根据地,一面联络并扩大秘密会党之人脉。1900年,中国发生庚子拳乱,引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孙将网络拓展工作部分托付给日籍顾问和同志,部分托付给湖南改革派毕永年。陈少白邀请广东三合会一位大老黄福赴香港,他在陈少白接受「白扇」头衔之仪式中担任主持。1899年11月李鸿章接任两广总督,想北京混乱失序之际另起一个独立政府。孙借此机会联系李鸿章,希望能筹划南方诸行省独立,成立类似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李鸿章也答应与其会见。但在日本友人协助下,却发觉不过是清廷陷阱。在刘学询召唤下,孙于1900年6月8日搭船启程,随行者还有日本顾问,日本顾问抵达香港后便开始替孙行事,与刘学询协商,可是不久后李鸿章决定放弃分离主义念头,奉朝廷之命回北京协调庚子条约,于1900年7月17日赶赴上海。1900年6月,孙主动求见法国驻越北大使哈尔蒙德(Jules Harmond),6月21日孙抵达西贡,携带哈尔蒙德大使给法属印度支那总督韬美(Paul Dourmer)之信。同年夏,孙先是抵达香港(并未上岸),然后再到安南、新加坡、上海。1900年9月,孙与日本友人及原香港兴中会核心人物先赴香港,但被禁入境后转往台湾,故孙命郑士良等人在广东惠州三洲田(今深圳市盐田区三洲田村)一带发动起义(史称惠州起义)。朝廷军队在沙湾遭大败,起义队伍直抵镇隆,北距惠州仅20公里。10月17日,郑士良人马接获孙下达新指示,转而挥兵厦门,他们在陌生之境长途行军遭到清兵追击,10月23日日本慑于俄国反弹,已放弃在厦门建立据点之念头,并撤退先前承诺之援助,郑士良和三合会各龙头只得逃逸香港,丢下各自人马,任他门归巢返乡。由于未能按计划与新安、虎门义军会合,该地义军被迫解散。四战四捷后义军枪支弹药无法获得补给,郑士良急电孙,孙在台湾致电宫崎寅藏速送枪弹,由于采购枪械事物的中村弥六从中渔利,所购全是废枪。起义失败告终。郑士良左右手史坚如在广州攻击两广总督,10月28日广州发生爆炸案,两广总督脱逃,史坚如在11月9日遭斩首。杨衢云在教室中被击毙;郑士良于用餐后暴卒。孙返回日本。 1902年,宫崎滔天出版孙自传《三十三年落花梦》,1903年中文译本问世。同年春,孙受章炳麟之邀,出席「支那亡国二百四十年纪念会」。孙在日本和章炳麟谈论时又曾涉及革命发难以及成功后建都地点,孙以为「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犂。视其规模远近而已」,孙并且说明:「定鼎者,南方诚莫武昌若。尚滨海之建都者,必遏远武昌。夫武昌扬云于大江,东趋宾山(江苏省),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外鉴诸邻国,柏林无海,江户则曰海堧尔;内海虽咸,亦犹大江也……江沔之在上游,其通达等是矣,何必傅海!夫北望襄樊以镇抚河雒。铁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长城,其斥候至穷朔者,金陵之绌,武昌之赢也」。孙抵达越南,在华侨中建立革命组织,在河内结交法国官员。从1902年12月至1903年5月,孙停留河内,结交某些法国政治、外交、军事人士。 1903年6月,孙抵达横滨。同年夏,孙与15岁的大月薰订立婚约,并应孙要求,转到公立英和女子学校读书。1903年7月,两人举行婚礼,1905年8月大月熏怀上孙孩子。后生一女宫川富美子。1903年夏,孙在日本青山秘密创办一所军事学校,训练遭日本军事机构排除之中国学生。被吸收妁15名粤籍学员,青山军事学校运作不超过4个月。孙改革命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于1903年9月26日启程前往夏威夷。为求工作方便,孙扬弃先前立场,加入三合会。1904年1月11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门致公堂,成为致公堂「洪棍」。3月31日,孙带著地方堂口给三藩市三合会之介绍信,启程前往美国。 为规避《排华法案》,孙预先取得伪造文件,夏威夷准州政府当局发出的出生证明和美国护照。取得该证时亲友们做出孙中山在夏威夷出生的假证词。 1904年4月6日,孙从檀香山赴美国,为阻止孙入境,清政府向美国举报孙护照有问题。1904年4月6日,孙上岸后,被美国官员扣留并审问,他写下《自述证言》。《自述证言》中称:自己于1870年出生在,三四岁时被父母带回中国。1904年之《自述证言》原件现藏于位于加州旧金山的美国国家档案局,目前仅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有复制件。 1904年4月16日,旧金山移民局作出“拒绝孙中山入境”的决定。移民局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是:孙中山曾经在1896年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入境美国旧金山。华裔报人“伍盘照”和旧金山洪门致公堂保释及代聘律师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国。1904年4月26日,孙中山委托华盛顿的拉斯顿与席顿律师事务所(Ralston & Siddons),向美国移民局提起上诉。1904年4月28日美国“商务及劳工部”作出复议决定:准许孙中山入境美国,理由是早在1896年的时候,夏威夷尚非美国属地,是夏威夷共和国时期,孙不可能拿夏威夷发的美国护照,所以1900年4月30日生效的“美国移民新法案”,自动赋予孙中山“美国公民”的身份,取得“夏威夷护照”,或者说“美国殖民地护照”,又称“疆省护照”。所以准许。6月孙动身巡回全美十多个城市。之后孙到美国东岸寻求华侨支持革命。9月底孙抵达纽约。孙首度发表对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国人士对革命的支持与好感,但并未取得甚大成果。不过,当时在香港有《中国日报》,在夏威夷有《檀山新报》,在三藩市有《大同日报》,最后在新加坡有《图南日报》。 1904年冬,孙中山携朱和中赴德国柏林,访问清国籍华裔留德学生。在宾步程的带动下,王发科、王相楚等留学生加入兴中会。在柏林逗留数日后,孙中山与朱和中赴法国巴黎,留法学生唐豸、胡瑛、汤芗铭、向国华等十多人应邀入兴中会。孙中山在巴黎住在利倭尼街的瓦克拉旅馆。一天,汤芗铭、向国华、王发科、王相楚四人结伴来找孙中山去附近的咖啡馆喝咖啡,王发科、王相楚二人中途离席,到瓦克拉旅馆盗走孙中山的行箧中的党人名单及入盟书、法国殖民大臣致法属印度支那总督的信函。此为王发科、王相楚、汤芗铭、向国华四人合伙设计。得手后,四人到清国驻法国公使馆告密,公使孙宝琦训斥四人称:“你们加入革命党,是叛清朝;今来自首,又叛革命党。且陷害同学,人格何在!”孙宝琦收阅这四人盗取的文件后称,“今后你们要好好念书,安分守己,不要胡闹。”留法学生夏坚仲是孙宝琦的亲戚,得知消息后赶到使馆向孙宝琦疏通。孙宝琦乃将入盟者的宣誓书烧掉,将其余文件交给夏坚仲,夏坚仲通过邮局将文件寄还孙中山。但是,孙宝琦从法国殖民大臣致法属印度支那总督的信函中得知孙中山的安南起义计划后,即赴法国外交部交涉,导致孙中山的起义计划未能实现。1905年2月,孙抵达巴黎。 1905年中再赴远东。7月19日抵日本横滨,当即由宫崎寅藏和杨度等人介绍认识了黄兴,并开始筹划联合各革命组织。7月30日,在日本极端民族主义之黑龙会总部举行大型会议,有70人出席,会中决议成立新组织,并奉孙为领导,新组织名为「中国同盟会」。8月13日,孙在东京向留学生作公开演说,大为轰动;演说会场是东京富士见楼(曲町区饭田河岸),会场能容纳千人。大会由宋教仁主持,有逾700名学生云集在大厅内,还有许多学生不得其门而入,簇拥在门外,聆听孙首度在东京公开发表演说。届时爆满,后来者犹络绎不绝,门外拥挤不通;警吏令封门,诸人在外不得入,甚为喧哗;又开门听其进场。 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上海蔡元培、章炳麟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是在日本国会议员阪本金弥之宅邸,在场300人聆听孙宣读新组织章程。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于东京,其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次年发表「军政府宣言」,复将此誓词列为革命建国之「四纲」。孙定立中华民国之名称,而公布党员,使之各回本省,鼓吹革命主义。孙被推举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地位形同副总理。 中国同盟会以华兴会机关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成为《民报》。在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民报》是在1905年11月26日创刊,并于1908年10月10日出版第二十四期后遭日本当局下令封禁。 同盟会宣言开宗明义,呼吁需要一场「国民革命」,由「一国之人」著手进行,且应分两阶段展开:第一阶段是驱逐满人,第二阶段是恢复中国主权;满人乃关外之东夷,他们征服中国、奴役汉人,让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唯有驱逐满人,才有可能「光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同盟会创立时发表之宣言,是革命意识形态即三民主义之雏形,尔后又藉黄兴、章炳麟之助,孙在1906年秋天进一步修订,即所谓《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进行者为国民革命与编定「同盟会革命方略」,并将创立者为“中华民国”;并举所誓之四纲,制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道程序。宣言主要方针是在《民报》上发展出来,文章由不同作者执笔,观点具个人色彩,有时还彼此矛盾,确实构成三民主义教义主体,一般认为表达孙之政治思想。 同盟会其实一直是革命团体间一个极为松散之联盟,其中某些革命团体多年后变得公开与孙为敌。孙之门徒以排满种族主义取代反帝国主义做为现代民族主义之基础,全然将民主等同共和体制,诸如此类。他们处理大多数问题,都是从同盟会敌视梁启超之观点来分析。 1905年10月,自日本经西贡往马赛、巴黎。1906年4月,孙出席同盟会在新加坡成立分会。 1907年2月,要做为同盟会象征旗帜设计,孙满意青天白日旗,黄兴则想要有中国古风、象征平均地权政策之「井」字旗。根据宋教仁所言,孙态度令黄非常不满:「盖孙文素日不能开诚布公,虚心坦怀待人,作事近于专制跋扈,有令人难堪处故也。」一个月后,日本当局受满清政府施压,决定驱逐孙离境。为表达善意,日方除发布驱逐令之外,还以外交辞令表达歉意,并馈赠孙大笔款项。日本政府送其路费6,000元,日本商人铃木久五郎送其10,000元。孙收款后,留2,000元作《民报》经费。孙自3月离开东京。由于此事未经同盟会内部商议,于是引起会内分裂。合计日本政府与右派人士共赠款2.3万日元,相当于现今1千万美金。1907年3月至1908年1月,孙先抵越南河内,继续策划革命起义,1907年5月,孙命余丑发动潮州黄冈起义,历六日而败,是为第三次起义。 6月,孙命邓子瑜起义于惠州七女湖,历十余日而败,是为第四次起义。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徐锡麟在安徽安庆起义,是为安庆起义,失败殉难。 1907年9月1日,粤西靠近广西与越北之市镇防城起义,起义军由秘密会党首领王和顺起义于钦州,是为第五次起义。 10月,孙私自委托宫崎滔天在东京帮他做财务处理,洽商购买军火,形式上把同盟会其他领袖排除在军事机密外。12月,孙亲赴广西,指挥黄明堂发动镇南关起义,再告失败,是为第六次起义。 在法国外交部压力下,孙于1908年3月被逐出越南。南下南洋之后,在胡汉民、汪兆铭等支持下,孙在新加坡晚晴园另成立同盟会总部,后搬迁到槟城。 1908年,同盟会陶成章在新加坡《南洋总汇新报》发表《孙文罪状》。指责孙文「谎骗营私」,在汇丰银行有巨额存款,贪污两万银元的革命经费,有「残贼同志」、 「蒙蔽同志」、「败坏全体名誉」等三种十二项「罪状」,要求「开除孙文总理之名,发表罪状,遍告海内外」。陶成章在1912年被陈其美命令部下蒋介石暗杀。1909年11月,章炳麟猛烈反击伪《民报》,呼吁海外华人不要捐资给孙;陶成章谴责乾纲独断,再度要求同盟会开除孙。 1908年3月27日,黄兴由法属印度支那率革命军进攻钦州,发动钦廉上思之役,是为第七次起义。4月,黄明堂发动云南河口起义,是为第八次起义。 1908年10月,《民报》遭日本发出禁令。11月,孙中山在泰国期间访问美国驻泰国公使馆,面见美国公使汉密尔顿·金(Minister Hamilton King),要求美国政府给他颁发一本“美国本土护照”。1909年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向汉密尔顿·金公使下发这样的决定:孙中山没有资格登记为美国公民或申请美国护照,理由如下:“美国公民享有权利,但也有责任和义务,他非但没有尽美国公民的义务,反而是全力投入中国的政治,尤有甚者,他是鼓动反政府的领袖,而本国政府与中国政府有友好关系”。 1910年2月,倪映典发动广州新军起义,是为第九次起义。3月,孙抵檀香山,改组兴中会为中国同盟会檀香山分会。 1911年4月28日,温生才暗杀广州副都统孚琦。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赵声、黄兴等人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一度占领两广总督衙门,之后黄兴负伤。由于起义军和政府军力量悬殊,黄花岗起义很快失败,大批革命党被捕牺牲。是役战死者为被捕57人,被捕后就义者29人。共为86人。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是为第十次起义。 1911年5月,清廷宣布「铁路国有」,四川民众纷起抗议,成立「保路同志会」,派代表到北京请愿,还举行罢市、罢工和罢课,四川总督赵尔丰强硬镇压,引起激烈反抗,清廷急调湖北新军到四川镇压,造成湖北守备空虚,革命党人乘机于10月起义。1911年8月,「中部同盟会」在上海成立。武昌起义前夕,湖北革命团体一同集结在文学社(湖北新军革命团体)与共进会旗帜下,文学社多招募自驻扎武昌之新军军官和士兵,共进会则是同盟会异议组织地方分支。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武昌驻军乱起,找上守备统领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经过一夜血战,终于在第二天早晨攻占总督衙门,革命军于是占领武昌。据唐德刚口述历史研究指出,辛亥革命当时孙中山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典华」的朋友的餐馆打工度日,对革命事并不知情,所以孙中山说:“武昌之功,乃成于意外”;但封从德据一封未经认证的邮件断言,辛亥革命之际孙中山正在美国犹他州小镇奥格登持续其演说募款之旅。但孙长期以来一直为推翻清朝这一大事业募款,即便辛亥革命时孙亦在募款,这也只能说明孙当时在干他一直以来都在干的一件事,而不能说明孙当时对辛亥革命这一具体事件有详细的认知。起义后几周之间,革命席卷华中、华南,各省纷纷宣布脱离中央。自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被迫回籍养病,清廷命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平乱,但其所率之军多为袁世凯所训练,不受节制,清廷至此不得已再起用袁为内阁总理大臣,节制诸军。 10月14日,伦敦《每日纪事报》刊出〈孙逸仙讲述他第一次起事反抗中国皇朝之故事〉:「我们的最高理想是,藉著《圣经》以及我们所理解的欧美教育作为手段,向我们痛苦的国人传达一个信息:公正的法律会为他们带来幸福,文明会为他们带来欢慰。」孙10月20日抵达伦敦,先与康德黎夫妇敍旧。11月11日,孙抵伦敦,就武昌起义成功接受《滨海杂志》采访,至11月20日离开。据统计,自1894年到1911年之间发动革命起义事件,计有29次之多。 1904年底,孙收到中国旅欧学生资助,转往欧洲活动,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地中国留学生中活动宣传革命,并从留学生中筹得款项。受到清政府全力追缉影响,自1907年起孙便长期居留欧美各国。1909年5月,孙中山自新加坡赴马赛转巴黎,在巴黎住了一个多月。7月,孙抵布鲁塞尔,马君武前往迎接。8月,孙自布鲁塞尔抵达英国伦敦。11月,孙自英国抵美国纽约。至1911年期间,孙大部分时间在旅途之上,曾环绕地球多次,在各国华侨、留学生中筹划革命经费及外国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极为有限。 另一方面,同盟会及其周边组织快速扩张规模,并于1910年1月成立同盟会美洲地区总会,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华侨参与革命。1911年2月,孙在加拿大温哥华设立「洪门筹饷局」为革命筹款。5月3日,孙在美国芝加哥召集会议,商讨起义善后及再图大举等问题。7月,孙到美国委陌林埠。武昌起义时,孙中山人在美国进行募款活动而不在中国。11月2日,孙从纽约出发。11月10日,在国外得悉「武昌已经为革命军占领」消息后,孙抵伦敦开展外交活动。孙在伦敦草拟《告世界书》。游说英法美德银行团代表终止贷款给清政府,并委托维加炮厂经理道森与英国外交大臣会谈,要求英国政府停止对清政府的一切借款,制止日本政府援助清政府,取消英属各地放逐令以便取道回国,得到英国政府同意。此后,四国银行代表团同意停止给清政府借款。11月23日,孙会晤东方汇理银行总裁西蒙(Stabislas Simon)。孙要求“重掌握海关及其税收”“取消厘金”,给中国革命政府贷款,但遭到拒绝。孙中山还到法国参议院拜访了参议员、前外长和众议院的一些议员,希望法国政府承认中华民国,并与前总理乔治·克列孟梭诚挚会晤,访问了法国在野人士。得到西方国家“皆极表同情于我”的印象。 1911年11月24日,孙从法国马赛启程,乘“狄凡哈号”邮轮,经停马来亚槟城、新加坡、香港。袁世凯率领大军入北京组阁,并迫载澧退归藩邸,继又迫载涛交出禁卫军,清室军政大权尽握袁手中,袁立命冯国璋全力攻汉阳。 12月14日,各省咨议局代表云集南京,共计44人,分别代表17个省分。孙于12月21日抵达香港稍事逗留。12月25日,孙到达上海。孙与《大陆报》主笔谈话称:「革命不在金钱,而全在热心。」孙向英国政府要求三事:「一、止绝清廷一切借款;二、制止日本援助清廷;三、取消各处英属政府之放逐令,以便予取道回国。三事皆得英政府允许。」12月26日,孙与黄兴等在宝昌路408号(今淮海中路650弄3号)行馆召开中国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商讨组织临时政府方案。在南北和谈进行之际,12月29日,同盟会连夜赴南京召集代表开会,提出成立政府,结果孙中山以16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晚上10时,在南京总统府举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孙宣誓就任。是年1月底,组成临时参议院(国会)。但当时的《纽约时报》报道对的合法性提出疑问。 「大总统誓辞」如下: 南京临时政府定用阳历,及用五色旗为国旗。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采用「五色旗」作为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 当时满清政权并未终结。1月3日,袁世凯指使手下冯国璋、段祺瑞等48名北洋将领联名通电,反对共和制和南京临时政府,拥护君主立宪制,并以军事实力向临时政府施压。受到此事影响,南京方面内部主战情绪空前高涨,临时政府于是接受孙中山的用兵主张。1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决定组建北伐军海陆军,孙宣布自任总指挥,黄兴任北伐军陆军参谋长,林述庆任北伐军津浦路总司令,孙岳为北伐军淮扬线总司令,柏文蔚为第一军军长,蓝天蔚为第二军军长,并成立海军舰队。在总统府设北伐大本营,实际由黄兴主持。大本营的机构直到3月下旬取消。首战,北伐军在津浦路一线告捷,粤军于蚌埠、固镇、宿州一线大败清军,张勋军望风而逃,徐州不战而下。同时,安徽、河南前线及奋勇军也传来捷报。1月16日,海军先锋进抵烟台,沪军占领登州。北京为之震动。面对北伐军的胜利,袁世凯感到恐慌。英国、日本、美国、德国派军舰在长江示威,并阻止民军在秦皇岛登陆。日本向内蒙古、东北增兵。由于军费匮乏,粮草、饷械奇缺。时值严冬,北伐军御寒衣物不足,冻死者众多,军队士气大受影响。而六路大军只在名义上受临时政府指挥,实际上各自为战,进军受阻。与此同时,临时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举步维艰。尽管孙仍然坚持主张北伐,但是临时政府内部上层如张謇、汤寿潜、程德全等开始出现主张停战议和的声音,其他人认为可以把大总统之位让与袁世凯,换取清帝退位。袁世凯上台后用《临时约法》对其限制,袁必不敢胡作非为。汪精卫认为孙中山不愿议和是因为贪恋总统之位,黄兴扬言要剖腹自杀,虽然该议和主张仍遭到了地方军政府及群众团体的激烈反对。孙中山最终依然选择妥协。曾访问过孙之记者提到「他真诚、慎思的外表」,以及「安静、沉稳的举止」。 2月12日,清廷下诏宣统帝逊位,诏书文本由南京方面草拟,再传给袁世凯。期间,袁世凯曾遭炸弹暗杀,但行动失败,1月18日,孙以提出《五条要约》方式向袁世凯摊牌。孙不愿延长内战,双方遂派代表在上海议和,孙提出:一、清帝退位;二、袁绝对赞同共和;三、孙自清帝退位后辞职;四、由参议院选举袁为临时大总统;五、袁被选后,当宣誓遵守《临时约法》,袁乃嗾使段祺瑞等电清廷实行共和。经过反复修改又于1月22日以公诸报端的方式将南北双方幕后谈判全部曝光,令袁世凯极其尴尬和不满,也让议和全权代表伍廷芳尽失颜面。2月13日,袁世凯通电共和,根据南方独立各省及部分革命党人自始至终的意愿,孙提出辞职咨文,准备将总统一职让位给袁世凯。2月15日,孙中山祭明孝陵时向文武官员讲话。同日孙宣布辞去总统职位。 1912年3月6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决议,允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3月8日,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由临时参议院通过颁布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3月11日公布实施。《临时约法》确定人民之权利义务及临时政府参议院之组织与职权,并规定《约法》施行后10个月内成立国会。行政权由总统与内阁分享,且阁员须由国会通过任命。内阁由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组成,法院为司法机关。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务部公署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25日,袁世凯任命之内阁总理唐绍仪抵南京组织新内阁。参议院为防袁野心,特设「责任内阁制」,以唐绍仪为国务总理,并设国务会议以行使职权,但袁不能容,唐被迫辞职,以陆征祥代之。3月29日,孙出席临时政府各部总次长、卫戌总督、各军师旅司令官举行饯别宴会。1914年5月,临时约法遭罢废,新宪法除去所有行政权约束,并无限期延长总统任期。 1912年4月1日,孙在南京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并把总统宝座让给袁世凯。孙中山辞职后不再过问政治,决心“尽瘁社会上事业”,开始着手社会革命。4月3日,孙中山离开南京,到全国各地参观并宣传民生主义。4日,在接受《文汇报》记者提问时,孙中山说:“政治上革命今已如愿而尝矣;后当竭力从事于社会上革命,社会革命比政治革命愈属重大,且非兵力所能援助,必须以和平手段从事”。6日,参观江南制造局。4月9日,孙应鄂军都督黎元洪之邀抵武汉,与廖仲恺、胡汉民等由上海经南京前往,武昌市因此万人空巷。孙中山在武汉与辛亥革命首义战士和湖北同盟会会员见面,10日参观楚望台,并出席湖北军政界代表300人参加的欢迎会,并发表演讲,阐述官吏与军人的职责,并解释自己辞职的原因,强调“功不必自我成,名不为自我居”。4月20日,孙中山抵达福州,参观马尾船政局。25日抵达广州,在广东女子师范第二校发表演说,指出“中国四万万同胞皆应受教育,此师范学校所宜急办者也,而女子师范尤为重要。”孙在其广东之行中说:「吾国乃社会主义之民国,欲行社会主义。吾等皆是真诚的社会主义领袖。」5月15日,前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地致祭文。5月27日,孙抵翠亨村,与夫人和大哥团聚。参观途中,孙中山愈加认为中国唯一的出路是发展实业,而建筑铁路是“发展中国财源的第一要策”。6月,唐绍仪内阁垮台。6月中旬,孙中山回到上海与黄兴商量,草拟了一份修筑铁路的计划。袁世凯邀请南方领袖到北京与他会晤,孙于8月24日抵达首都。9月25日,双方达成共识,公布一则联合声明,提出建立中央集权之政府,去军事化,开放外国资本,促成政党和解,稳定政局。 1912年8月,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及国民公党,改组成国民党,推举孙中山任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等为理事,实际党务由宋教仁主持。孙担任总理,黄兴为协理。8月25日,孙在北京举行的国民党成立大会中被选为理事长,孙以“决不愿居政界,惟愿作自由国民”,即委宋教仁为代理理事长。1913年11月,国民党残存势力被解散。 1912年9月10日,袁世凯「特授孙文以筹办全国铁路全国铁路全权将拟筑之路先与各国商人商议借款招股事宜」。袁世凯任命孙为铁路督办,每月可支领经费3万元。孙自己出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理,设总部于上海,希望透过开放外资,尽快完成建设中国铁路,自认为有相当详细之规划。1912年10月,孙委托王宠惠与英商签定广州至重庆及兰州的铁路线,袁横加阻挠,不予批准。 1913年2月11日,孙赴日本考察,借以筹措外资兴建铁路。2月13日抵达日本后,孙受到热情接待。2月至6月,袁世凯提供巨额,诱使国民党员另组政团,有国事维持会、政友会、超然议员社等从国民党分裂出来。3月4日晚,孙在东京设宴答谢日本各界人士,牧野外相等内阁阁员应邀出席。3月11日,孙与宋嘉树、戴季陶等参观大阪《每日新闻》社。3月14日,孙与戴季陶、马君武、宋嘉树、何天炯等出席神户国民党交通部正支部长吴锦堂在寓所所设午餐会。 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沪宁车站遇刺,两天后重伤不治。3月22日,孙在长崎获悉宋教仁在上海被刺消息。暗杀宋教仁的人,从查获之宋案凶手与北京来往电文中,有观点认为主使行刺的是袁世凯,而直接布置暗杀的则是国务总理赵秉钧。也有观点认为凶手是陈其美,还有观点认为孙中山的嫌疑最重,以宋教仁被暗杀和善后大借款为借口。 1913年3月23日,孙参观长崎三菱造船所后,下午即乘船返国。孙自从3月25日返回上海后,便极力主张公开与北京政府决裂,并以武力对抗袁世凯。同月,孙与黄兴等在上海横滨正金银行商讨集资讨袁。孙中山力主兴师讨袁,但黄兴认为兵力不足,主张循法律途径解决。袁竟不经国会通过,擅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2,500万镑之善后大借款,名义用于平乱。提倡五权宪法的孙却反对法律程序解决,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是为二次革命,开民国武力解决政治争端先河。袁罢免反对善后大借款之三都督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致引起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因势单力薄,在两个月内被各个击破。7月8日,李烈钧占领湖口要隘,宣布独立,李烈钧为江西讨袁军总司令,黄兴7月15日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柏文蔚任安徽讨袁军总司令,陈其美任上海讨袁军总司令。8月2日,孙由上海乘德国船舶潜逃至福州。反袁失败后,孙乔装化名逃亡,经台湾基隆乘坐日本货船「信浓丸」号,1913年8月7日到达日本门司区。孙动身前往日本,于8月8日上岸。9月初,袁世凯已弭平所有叛乱。10月15日,袁以北京总检查名义通缉孙及二次革命首要。在日本内阁默许下,孙经门司、神户,最后从横滨进入东京。 中华革命党于1913年底开始筹建。1914年1月,孙准许陈其美东北之行。7月,孙在日本召集国民党员,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并两次发表讨袁宣言。「中华革命党」宣布「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规定入党者都要按指印、立誓约,绝对服从孙中山,党员人数最多时只500人左右。每个人都要发誓,「为救中国危亡,拯生民困苦,愿牺牲一己之身命自由权利。」每个党员之地位取决于入党时间:凡在革命开始前之前入党者,即为「首义党员」,日后为「元勋公民」,将被赋予「特权」;凡在革命开始之后、革命政府成立之前入党者,即为「协助党员」,日后成为「有功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革命胜利之后始入党者,即为「普通党员」,日后为「先进公民」,只有选举权,没有被选举权。孙提案遭到革命党人强力抵抗,特别是黄兴。部分同时流亡日本的国民党员对此反对,原同盟会中重要人物如黄兴、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陈炯明等俱未有加入。7月8日,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在东京举行,孙选任总理。,蒋介石赴东北策动讨袁军事时,孙中山对蒋表示,“日本人如果不将东北和台湾交还我们,并保护朝鲜的独立,我们国民革命运动是不能停止的,你要将这个意思告诉日本将领”。后在东北时,蒋将孙的话表达予「一位日本联队长」:“听了我的话大为不满,面红耳赤而去。第二天就请我离开东北。”11月29日,黑龙会领袖内田良平上呈日本政府一份关于解决中国问题之备忘录,他在文中提议从袁世凯手中救出中国,然后与中国结盟,将中国置于日本保护下;他推荐支持两个有助推翻袁世凯之团体:以肃亲王为核心之北方君主主义者,和南方革命党人孙。 中华革命党在各地组织活动,由于缺乏群众基础而屡遭挫折;1919年10月,孙中山又把中华革命党改组成中国国民党。 孙与卢慕贞分居多年,协议离婚。1915年10月25日,孙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 袁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乃组织「公民团」,胁迫议员选己为正式总统,解散国会,设立「约法会议」,废止《临时约法》。1915年,袁世凯怂恿筹组筹安会,鼓吹恢复帝制。1月18日,日本向北京政府提出要求,事关山东、南满和内蒙古东部权利让渡,和日本军事和政治顾问任用。3月14日,孙致书日本外务省大臣,向日本政府承诺优于二十一条要求之权利让渡。11月,陈其美刺杀上海镇守使郑汝成,12月试图破坏黄浦江之中国军舰。袁进行「国体投票」,要求各区、各省之国民代表,投票赞成改行君主政体,又指使参议议员上书拥戴袁为皇帝。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以明年为「洪宪」元年;前云南都督蔡锷潜离北京,绕道回云南,于12月底联同李烈钧、云南都督唐继尧宣布云南独立,组成「护国军」,向四川、贵州、广西三路出兵。12月25日,云南护国军诉请其他各省响应讨袁。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袁部属如段祺瑞、冯国璋、陈宦、汤芗铭、陈树藩等相继反袁。4月9日,孙、宋庆龄等在日本友人田中昂寓所举行小型声讨袁世凯集会(又称「帝制取销一笑会」)。4月27日,孙为讨袁大计,离日返国。5月1日,孙抵达上海公共租界。5月9日,孙发表《》,号召推翻袁世凯。5月18日,袁世凯买凶刺杀陈其美。6月6日,袁世凯逝世。7月17日,孙在上海张园举行茶话会,与各界人士研讨袁死后之形势和建设方针。10月31日,黄兴逝世。11月24日,孙与前来吊唁之友人在上海哈同花园。 总统府内务总长孙洪伊为黎元洪信任,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则为段祺瑞之门人,二人各为其主,遇事冲突,造成府、院之争。1917年5月11日,段祺瑞派出「请愿者」包围国会。6月,徐州张勋率军5,000人北上,强迫黎元洪解散国会。7月1日,张勋在北京重新拥立清废帝溥仪,历时12天,史称张勋复辟。皖系军阀段祺瑞乘机纠集旧部,组织「讨逆军」攻入北京,张军败退,溥仪再度宣布退位。段祺瑞起兵驱逐张勋后,控制北京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黎元洪去职,由冯国璋继任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以「再造共和」功臣自命。 段祺瑞违反临时约法,通过对德宣战案,举借日债,企图扩张势力;孙以段违背宪法,乃自上海赴广东,倡导护法,各省亦多响应。1917年7月6日,孙等南下掀起护法运动。孙中山即以维护临时约法为号召,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组织军政府。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庆澜邀孙赴粤,并派程璧光之独立海军载孙中山、唐绍仪、汪兆铭、伍廷芳等人和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7月17日,孙抵达广州。7月21日,海军总司令指挥麾下15艘军舰驶离上海,开赴广州,当时广州已聚集130位国会代表,约占总数三分之一。9月1日,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9月2日,陆荣廷即通电国会议员和广州士绅、商人,称:「既然总统仍在位,则毋须另立政府。大元帅这令人难解的名称尤其有问题。我们是简朴之人,对权力没有任何野心,只想尽本分,而且我们不会走错误的一步。因此我们不愿意配合当前动作。」9月10日,孙正式就任。9月13日,广州军政府对德宣战。孙在广州组织军政府,谋求北伐。蒋介石撰上对北洋军作战计划及滇粤两军对于闽浙单独作战之计划。此计划受到孙赞许。 孙号召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展开护法运动(亦称“三次革命”),誓师北伐。由于南方军阀本无诚意护法,故不久即酝酿议和。但广州护法政府逐渐由旧桂、滇系军人控制,孙实力有限,甚至「政令不出士敏土厂(大元帅府)」。孙曾尝试发动兵变而未果。1918年5月,军政府改组,实权掌握在军阀手中。军政府以七总裁取代大元帅,领导南方与西南各省。 孙中山见事不可为,惟有黯然离去。孙抵达上海后,与先到之宋庆龄住进华侨捐赠之莫利哀路29号寓所(今香山路7号、上海孙中山故居)。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闭门谢客,撰写文稿,决心改变现状。宋庆龄随时帮助他收集有价值的书和报纸杂志,协助查阅资料,著书立说。作为秘书,宋庆龄还负责协助起草电函稿件,翻译英文,并加紧学习德文、俄文,准备联系苏联方面。 1919年10月10日,孙改组中华革命党,扩大吸收党员,成立中国国民党。1920年,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率领粤军从福建返广东,打败盘踞在广东之桂系军阀,重建广东根据地。同年秋,孙试图与湖南自治派之赵恒惕谈判结盟,并透过湖南,争取和四川、云南结盟。11月9日颁布之中国国民党总章规定,中国国民党以实施三民主义、创立五权宪法为目的。11月28日,孙设法返回广州。 1921年初,旧国会在广州重开,因不足法定人数,故称国会非常会议,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孙设法号召旧国会225名议员,于4月7日在广州集会,推选总统。4月2日,广州非常国会取消军政府,改总裁-{制}-为总统-{制}-。4月29日广州政府外交部长接受《北华捷报》专访,即明白表示:「任何人要和我方达成协议,必须同意由他(孙)担任临时大总统,以待召开国会、正常选举。我们没有其他条件。」5月,孙中山宣布就职,辖区仅有广东,实权在陈炯明之手。第二次护法运动开始。7月24日,孙与宋庆龄在广州出席「出征军人慰劳会」。10月,广州非常国会批准孙北伐计划。 1922年4月,孙不满广东省政府不支持北伐,决定罢黜陈炯明广东省长和粤军总司令职位。5月,直奉战争奉系遭直系击败。6月2日,徐世昌在压力下退让,宣布辞职。直系恢复约法和国会。在粤国会议员纷纷北上。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积极策划北伐,陈炯明志在割据,多方阻挠。陈炯明主张停战,实行联省自治,而孙主张继续北伐,最终产生激烈冲突。1922年夏,孙自桂回粤,免陈炯明职。6月16日,叶举炮打孙寓所。陈炯明兵变,宋庆龄不愿与孙同行,认为「目标太大,容易被叛军发现」,觉得个人不致有何危险,对孙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我请求你先走吧!」陈炯明发动六一六事变,围攻总统府悬赏捕杀大总统,叛军将总统府焚毁,府中所藏孙心爱的大量藏书和未经发表的著述亦被焚毁,孙与卫兵登上永丰舰与之作战,后被困黄埔,叛军不断炮击,孙及部属给养困难,孤立无援,处境极为艰难。6月29日,蒋介石在料理后事之后同汪精卫坐外国轮船冒死赶来救援,日夜陪伴左右并出谋划策,孙大为感动振奋。在永丰舰经过车歪炮台前往白鹅潭时,两岸叛军集中炮火进行攻击。孙在甲板上镇定指挥,吩咐士兵节约子弹并瞄准射击。由于炮火密集,士兵卫士多人倒毙,经其他人苦劝,孙中山才回到舰艇舱内。英国只肯派一艘炮艇供孙调遣,孙因而得以在8月9日离开珠江,安抵香港,再转往上海。8月离开广州往上海。9月至12月,孙在上海寓所3次召集在上海各省中国国民党负责人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张继、杨庶堪讨论改组中国国民党问题。孙和吴佩孚谈判,盼望能回到北京;孙同时与张作霖秘密交涉,从张作霖得到若干经费。 在1912年〈中国的民主和民粹主义〉中,列宁赞扬孙「真挚的民主精神」和「对群众的温暖同情」,不过批评孙之小资产阶级,以及「意图在中国阻止资本主义」之天真野心。1913年4月〈中国的政党斗争〉,列宁观点更尖锐:他将国民党之积弱不振归因于「从未能吸引足够广大的中国群众加入革命」,又指出国民党领袖之「弱点」在于「他是个梦想家且优柔寡断」。 1919年底,波布夫(Popoff)上校和孙接触,形容孙是「一个老派军阀,认为舍武力即无法拯救中国」。1920年7月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林热切支持列宁观点,相信统一战线政策,并渴望见到在中国实现。罗易不认同统一战线构想,称孙是「一个权谋家……不实际……绝对的反动派」。1920年秋,孙时常在上海寓所接见共产国际东方部代表吴廷康。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因没有西方及日本金援支持,拒绝原因是不看好孙文政治资本,孙中山开始考虑与苏联支持的中国共产党合作之可能。1921年12月,孙在桂林接见过共产国际官方代表马林。孙对俄国革命及列宁本人表示赞赏,很想多了解俄国新政权之成就,特别是对新经济政策相当好奇。1922年1月为反制华盛顿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之远东劳动者大会上,共产国际首领季诺维也夫大肆抨击中国国民党之资产阶级作风,以及孙寻求美国援助之执拗。1922年8月,苏联政府秘密通过马林与孙中山联系;马林和李大钊与孙中山多次会晤,讨论振兴中国国民党之问题。11月至2月,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综论东方问题》,强调中国共产党先天体质不良,主张暂与中国国民党及若干地方领导人妥协,并提议组成统一战线。 1923年1月12日,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决议,认定中国国民党为中国共产党唯一之伙伴,并指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国民党内部运作,同时要保有组织和活动自主。1月17日至1月26日,苏联政府全权代表越飞到上海与孙中山会谈,到月底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标志确立孙中山「联俄」政策,主要内容有:<br>1.苏联愿援助中国完成统一大业;<br>2.苏联愿抛弃沙俄对华之不平等条约,另行开始中苏交涉;<br>3.中东铁路问题由中苏协商,暂仍维持现状;<br>4.苏联无意使外蒙脱离中国,苏军也不必立时撤退。孙以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并无使此项共产制度或苏维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也;此项见解,越飞完全同感;且以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得。孙接受与莫斯科同盟,但有两大保留:一、中国不会转向共产主义,俄国将支持中国(孙)之国家统一及独立奋斗;二、越飞重申俄国放弃沙皇时代依条约在华所得之一切特权。1月26日,孙通电各大军阀,重申其自愿裁军之计划,另外再提议委请列强出任第三方代表团;代表团负责监督裁军,也负责筹募、运作用于国家经济及政治改造之国际基金。 孙中山引入苏联金援改造中国国民党、建立党军的政策。双方发表联合宣言,声明共产组织及苏维埃制度不能引用于中国,但苏联愿意援助中国完成统一及取得完全之独立。孙越宣言俄方承认中国对外蒙古主权,承诺不在中国进行共产革命,认为共产主义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孙接受临时协议,把中东铁路委由苏联管理,并准许苏联军队占领外蒙古。与共产国际合作后,苏俄方面给予孙大量军火和银钱援助,并派出军事顾问帮助孙创立党军北伐。孙中山派遣参谋长蒋中正率领代表团访苏,考察政治和军事,又聘用苏联代表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协助改组中国国民党。1923年8月16日,孙中山派遣蒋中正访问苏联,向革命成功推翻俄罗斯临时政府的苏联学习建立革命军队的经验。9月,苏共中央挑选鲍罗廷出任孙之政治顾问,负责执行与中国国民党之统一战线策略。苏联新特使鲍罗廷于10月6日抵达广州。10月9日至10月17日之间,鲍罗廷和中国共产党五度私下会谈,会中他表明改组政策即是渗透政策:「在报上,我讲的是国民党,但对我们而言,我讲其实是最终共产党影响力的增加……绝不能忘记,我们实际在做的工作(投入稳定国民党的),就是为了稳定共产党,这个目标应该要永久记住。」10月13日,孙批准鲍罗廷提出之改组方案:订定新党章、在广州和上海组建核心小组,再到全国各地成立地方党部,最后召开党之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变革,并推选一组中央执行委员会。10月18日,孙以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名义,委任鲍罗廷为中国国民党组织训练员。10月25日,孙指派9位同志组成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其中一人具有共产党员身分。10月底,滇、桂系部队作战失利向广州撤退,陈炯明军一路尾追到广州城外。鲍罗廷在11月13日临时中执会痛批中国国民党领导人未能动员群众,称:「以农民为主广东民众对前线战争依然持消极态度!」鲍罗廷组织两支志愿队参加城防工作:赶赴前线者约有500人,大部分由共产党员训练。11月18日夜,军事情势逆转,陈炯明部仓惶撤退。11月25日,孙在〈在广州大本营国民党员的演说〉称:「吾党与他(鲍罗廷)等所主张,皆是三民主义,主义既是相同,但吾党尚未有良好方法,所以仍迟迟不能成功。他等气魄厚,学问深,故能想出良好方法。吾等想革命成功,一定要学他,吾等在革命未成功之前,既是人自为战,今后应该结合团体而战,为有纪律的奋斗;因为要学他的方法,所以我请鲍君做党的训员,使之训练吾党同志……望各同志牺牲自己成见,诚意去学他的方法。」11月29日,邓泽如等11人联名上书孙,攻击中国共产党,反对改组中国国民党,他们指责中国共产党帮助孙确定反帝反军阀之纲领,使中国国民党遭受「国际之仇怨」,「在国内断绝实力派之协助」;孙不为所动,并坚持说:「你们如果反对国共合作,我就解散国民党,我自己参加共产党去。」12月29日,孙接受列宁和共产国际协助重建大元帅府,共产国际派鲍罗廷到广州作孙顾问,以苏联共产党模式重组中国国民党。 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孙愿意容纳于中国国民党内,一来是为了争取苏联援助,二来是为集中力量,壮大国民革命声势。1924年1月20日至1月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召开全代会,在1月20日上午之开幕演说上,他强调党改组之必要,以及将党变成革命、建国工具之目标。孙力排中国国民党内反共势力干扰,坚持“联俄容共”,但是国民党上层自大会一开始就对孙中山的联共政策意见不一,争论激烈。意见分三派,一派主张联共,一派主张溶共,还有一派主张分共。在国民党改组过程中及改组以后,不断有人表示反对,有当面发难、联名上书、集会抗议、会场上抗议等。冯自由、刘成禹、胡毅生、李石曾、戴季陶等公开表示反对国民党改组。孙中山于是表示:“你们怕共产党,不赞成改组,可以退出国民党呀!你们不赞成改组,那就解散国民党,我个人可以加入共产党。”甚至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因为发表了反苏反共的言论,不支持改组,被孙中山亲自把名字从第一届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名单中划掉。大会主席团由胡汉民、汪精卫、李大钊等5人组成,苏联顾问鲍罗廷也出席大会;大会确立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决议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但须服膺三民主义及遵守党纲党纪;与会代表百多人,包括20多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大会后鲍罗廷离开广州好几个月。从春天起,中国国民党中执会农民部和农民运动讲习所负责制订、推行中国国民党之农村政策:农民部当家是秘书彭湃,由中共农民委员会和鲍罗廷在幕后操控。在廖仲恺倡仪下,5月1日大型庆祝会于广州筹开,孙在会中演讲,再度呼吁大家为民族解放奋斗,而把阶级斗争之主题摆到次要地位。 中共党员威胁拒绝统一战线即是与苏联绝裂,但孙不肯在鲍罗廷回来前解决争端。几经急电催促,鲍罗廷在6月20日回到广州。6月25日,鲍罗廷与温和派反对领袖会谈时,承认共产党的确构成「党(国民党)内有党」,但他暗示是取得苏援代价:「国民党已经死了、埋了……新成员,如具有团体精神共产党员,透过为老同志灌输竞争活力,昭示著新国民党诞生……国民党的中央组织仍然松散,命令也得不到全体党员遵行。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期待共产党放弃他们自己的组织。」上海、北京同志函电涌至,抗议共产党干预、操纵,尤其是他们力促通过中苏条约之宣传;张继和汪精卫在广州公开发表反共演说,并发起要求驱逐危险盟友之请愿连署。7月15日,沙面全体华工罢工。孙统一战线之工具性概念成形,是毛泽东审慎务实主义之前兆;毛泽东曾痛批教条「比大便更不如」,只肯保留马列主义有用之部分。8月3日,孙在广州大学演讲民生主义时批评马克思主义,驳斥马克思主义之剩余价值说,也摒弃阶级斗争之重要角色;和鲍罗廷对话后一星期,孙再次演讲民生主义,推翻先前批评,再次主张民生主义即是社会主义。8月21日,孙〈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毕业礼演说〉,对讲习所学员发出警告,无法在中国发动阶级斗争,反之应该要用平和方法,以合作为诉求:「所以大家此时去宣传,一定要很谨慎……你们更要联络全体的农民来同政府合作,慢慢商量来解决农民同地主的方法,让农民可以得利益,地主不受损失。」。同年秋,农民协会和地方民团间之冲突已演变成激战。8月23日,中执会通过决议,承认中共党员在中国国民党内之特别责任,解除张继、谢持控诉他们派系活动之罪名。同年,苏联支持外蒙古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未从外蒙古撤军。孙中山认为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民生主义已包括共产主义在内。1925年2月,鲍罗廷决定派广州政府军增援农民协会对抗地方民团。 1922年底,孙中山策动驻广西之滇军、桂军及驻西江之部分粤军赶走陈炯明,夺回广州。1923年1月16日,拥护孙中山的滇军杨希闵部、桂军刘震寰部、和倒戈粤军合组西路讨贼军击败陈炯明部,陈炯明退守东江。2月,孙中山回广东,再任大元帅,3月正式成立大元帅府。3月2日,孙以大元帅名义,特任杨庶堪为大本营秘书长,朱培德为大本营参军长兼大本营护军司令。当时陈炯明占据东江一带及潮州、汕头等地,与孙成相持之局。4月20日,孙督师北伐讨贼,与参谋长蒋介石从广州火车北上。8月14日,为纪念广州蒙难一周年,孙与宋庆龄同该舰官兵重登永丰舰。11月9日,邓泽如等人联名上书孙。 1924年1月1日,孙与宋庆龄在广州大元帅府举行庆祝中华民国成立12周年暨授勋典礼。3月18日,孙署名公告〈关于实行党纪的命令〉,提醒党员遵守党纪:党员「应由所在地之最高党部直接组织,并指挥之」、「不得假借名义,自由行动」。孙在鲍罗廷和党内领导人陪同下,于6月16日主持开学典礼。6月,黄埔军校正式开学,第一期有学员600多人,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任命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苏联派出多名军官作顾问,并安排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军校就读或任教。6月16日,孙在黄埔军校开学礼演说称:「中国革命迟迟不能成功,就是因为没有真正革命武装队伍。为了早日完成革命的使命,我们才下决心改组国民党,建立党军,使革命与民众力量相结合,这就是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主旨。」军校参照苏联红军制度实行「军事与政治并重」之方针,学生除学习军事外,还要学习革命理论,以提高政治觉悟。 9月3日,江浙战争爆发。孙试图重新发动北伐,成为统一战线之绊脚石、革命动员一致行动之异声。9月18日,孙发表《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原夫反革命之发生,实继承专制时代之思想,对内牺牲民众之利益,对外牺牲国家利益,以保持其过去时代之地位。观于袁世凯之称帝,张勋之复辟,冯国璋、徐世昌之毁法,曹锟、吴佩孚之窃位盗国,十三年来连续不绝,可知其分子虽有新陈代谢,而其传统思想始终如一。此等反革命之恶势力,以北京为巢窟,而流毒于各省。……此战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盖必如是。然后反革命之根株乃得永绝,中国乃能脱离次殖民地之地位,以造成自由独立之国家也。」中国国民党内部出现批评、抗议,孙科辞去广州市长,廖仲恺放弃广东省省长,蒋介石也拒绝让黄埔师生参加北伐,只派一连兵到韶关保卫孙。9月4日,孙在广州组建北伐讨贼军,以谭延恺为总司令,联合卢永祥、张作霖、段祺瑞,“共抗直系”,准备北伐。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孙中山指示于右任、焦易堂、徐谦等秘密与冯玉祥、胡景翼、孙岳联系,对其做争取工作。孙中山送给冯玉祥六千本《三民主义》、一千本《建国方略》和《建国大纲》。冯玉祥将这些书发给其官兵阅读学习。10月下旬直系第三军军长冯玉祥,率军自长城前线回师占领北京,软禁总统曹锟,冯玉祥部和胡景翼、孙岳部组成国民军。10月9日,孙写信给蒋:「革命委员会当要马上成立,以对付种种非常之事。汉民、精卫不加入,未尝不可。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而汉民已失此信仰,当然不应加入,于事乃为有济;必加入,反多妨碍,而两失其用,此固不容客气也。精卫本亦非俄派之革命,不加入亦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而汉民、精卫恐皆不能降心相从。且二人性质俱长于调和现状,不长于彻底解决。现在之不生不死局面,有此二人当易于维持,若另开新局,非彼之长。故只好各用所长,则两有裨益。若混合做之,则必两无所成。所以现在局面由汉民、精卫维持调护之。若至维持不住,一旦至于崩溃,当出快刀斩乱麻,成败有所不计。今之革命委员会,则为筹备以出此种手段,此固非汉民、精卫之所宜也。故当分途以做事,不宜拖泥带水以敷衍也。此覆。再:明日果有罢市之事,则必当火速将黄埔所有械弹运韶,再图办法。如无罢市,则先运我货前来,商械当必照所定条件分交各户可也。若兄烦于保管,可运至兵工厂或河南行营暂存俱可。即候毅安 孙文十月九日」。10月10日,广州发生商团事变。孙于10月12日决定镇压商团,同时又决定不返回广州。10月14日,孙从韶关调兵遣将:「令警卫军、工团军、农民自卫军、飞机队、甲车队、兵工厂卫队、陆军讲武学校、滇军干部学校学生,统归蒋司令指挥」。10月15日,孙回师广州击溃商团武装。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0月30日,孙因而舍弃在韶关建立之总部,返回广州。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分别致电孙,请他北上共商国是。11月3日,孙〈在黄埔军官学校的告别演说〉,批评黄埔军校学生抗议者缺乏纪律,「殊不知革命的目的」。11月4日,为孙举行饯行大会。11月,孙应邀北上讨论国是,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同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段祺瑞、张作霖等作斗争。孙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开国民会议,以谋求中国之和平统一,对外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对内实行民治。11月17日,孙自北京抵达上海,与宋庆龄在上海寓所接见各界欢迎代表。段祺瑞被推为「临时执政」,宣称「外崇国信」,承认一切不平条约继续有效。11月24日,孙与宋庆龄抵达日本神户。针对孙中山主张召开国民会议,段祺瑞宣布召开善后会议,只限各省首领、各省区长官、有功勋及特殊资望者,不包括人民代表。11月25日,孙在神户与前来拜访之头山满长谈。11月28日,在神户演讲《大亚洲主义》。 12月4日,孙抵天津,受到盛大欢迎,因劳累并受风寒,身体感觉不适。年底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叶剑英、恽代英等也担任要职。12月31日,孙扶病至北京,发表《入京宣言》,及对欢迎民众之书面谈话。然后孙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1925年1月,孙坚持速开国民会议以解决国是,段祺瑞却主张召开善后会议。 1925年1月1日,孙中山抵达北京后病情发作,入协和医院住院治疗。1月26日,协和医院进行手术,证实孙罹患肝癌末期。张学良说孙中山病重时,在天津见过一回,他对唐德刚说:「他的病,你知道怎么来的?他就是因为见我父亲以后病的,冷的。他本来有病,见我父亲的天很冷,大概在屋子里很热,感冒了;他病发了。」孙中山对张学良说:「现在国家的责任就在你们这些年轻人身上,而且,尤其是你们东北的年轻人,介乎这日、俄两大之间,你们很难应付。」。 1925年2月,善后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共两党均激烈反对,4月善后会议结束,一无所成。2月18日孙中山自协和医院出院,移居铁狮子胡同行辕。在内忧外患中,孙扶病入京,苦无成果,终于病情恶化。孙改以中医治疗,先后经由著名中医陆仲安、唐尧钦、周树芬三人共同诊视。1925年2月26日,停止服用中药,改回用西医治疗。此期间汤尔和与汪精卫对中西医治疗爆发争论,汤尔和在《晨报》上发表〈关于孙中山病状的疑问〉,对中医治疗加以指责。孙在顾维钧家里签署《国事遗嘱》。3月11日,孙中山在遗嘱上签名,稍休后说几句话勉励各同志:「……生死本不足念,但所抱定的主义,还没有完全实现,总是遗憾。希望你们努力奋斗,使国民会议早日开成,达成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目的,我在九泉之下也安心了。」。孙中山呼吸愈来愈困难,精神疲倦,在重复说著:「和平」、「奋斗」、「救中国」;医生因病人说话太多,就请孙入睡。3月11日晚上6时半,孙中山手脚变冷,已不能再出声说话,医生说:已没有脉搏,请大家注意逝世时间;第二天上午3时,孙又醒来一次。3月12日9时30分,孙中山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孙中山的确实死因,外界普遍认为是肝癌,近年根据协和医院存档的病理检查报告,认为孙原发胆囊癌,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并救治无效。3月13日,《南华早报》在社论中说:「他(孙)属于人类极为少数的几个人,他们为了一个理念,敢于挑战几乎一切。当最后审判来临的时候,他们是属于天国的人。」3月15日大殓,3月19日移灵于北京中央公园社稷坛,供各界瞻仰致敬。沿路护送民众有12万人,3月20日开吊,民众前去吊祭更有几十万人。4月2日出殡,由中央公园出发到北京西郊三十里之香山碧云寺;还有30万民众把马路填塞满满,直到北京西直门;还有2万多人步行直跟到香山碧云寺。孙奉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 1925年3月11日,孙签字于汪精卫执笔的《政治遗嘱》和《家事遗嘱》上。据《家事遗嘱》原件谓:「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孙文三月十一日补签。中华民国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笔记者汪精卫。证明者宋子文 邹鲁 邵元冲 孔祥熙 吴敬恒 何香凝 孙科 戴季陶 戴恩赛。」在贪腐成风之年代,孙光明磊落,著实令孙之竞争者和军阀相形见短;虽然在其他方面,孙之行动和政治风格常常无异他们。孙在弥留之际,由汪精卫代笔签署了两份遗嘱。孙弥留之际提到国事的遗言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5月16日,中国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接受先生遗嘱。 孙先生逝世后,多人致赠哀悼孙先生挽联: 杨度:「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邵力子:「举世崇拜,举世仇恨,看清崇拜或仇恨是些什么人,愈见先生伟大;毕生革命,毕生治学,倘把革命与治学分成两件事,便非吾党精神」 陈炯明:「唯英雄能活人杀人,功首罪魁,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私情公义,全凭一寸赤心知」 北京大学台湾同学会:「三百万台湾刚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领导;四十年祖国未竟事业,舍我辈其谁分担」 熊克武:「与民国性命相依,讨贼成功身速死;失吾党创造先觉,枕戈待旦泪频挥」 孙中山生前曾说,自己死后,希望能像苏联领袖列宁那样,保留遗体供民众瞻仰。他病故的第二天,国民党便与苏联政府联系,希望帮助为孙中山作遗体防腐处理和定制安葬列宁时使用的那种水晶棺。但那时苏联人认为,列宁是不可比拟的领袖人物,其他人不可能再享受这种殊荣。因此未能提供防腐技术,但同意提供水晶棺。当时苏联政府赠送的水晶棺,现保存在北京碧云寺的中山纪念堂,供人瞻仰。孙中山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馆。苏联用火车运来的水晶棺到北京后,发现孙中山遗体因初期防腐技术处理不好,遗体皮肤开始变黑,已不能长期保存生前的状态,使用水晶棺已无意义。同时专家认为苏联的水晶棺仅适用于气候寒冷干燥的北方,在炎热潮湿的中国南方,遗体最多只能保存20年,所以最终未能使用水晶棺。孙中山的遗体最早安置在北京碧云寺内。四年后,南京的陵墓完工。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遗体从北京迁葬南京中山陵。中山陵的墓室室内是一座半球形,中央是直径约4.3米的大理石坑,深1.6米,大理石坑四周围着一圈精致的白色大理石栏杆。石坑的正中棺椁上安放着就是孙中山身着中山装的汉白玉卧像,卧像与其真人比例大小一样,由捷克雕塑家高畦雕刻。 孙文的思想大部分是他将中国道统和西洋欧美各家学说综合整理而来,但是也有少部分见解是其所独创。 孙文:“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 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权能区分」;广兴福利,大有为式的「万能政府」。 人民之权又称为政权,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 政府之能又称为治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 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 中央与地方的「均权制度」,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在经济思想方面,提倡社会互助理论,曾说「人类进化之原则与物种进化之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似是受到查尔斯·达尔文进化论与俄国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 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甲午战争以前,孙之政治主张类似洋务派,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之革新。失败后,认识到扶清抗洋行不通。只有改革制度,才能成功救中国,于是走上革命道路。 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人生哲学:「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在哲学上,提出「知难行易」说,批判「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保守思想。 天下为公。 孙中山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孙是模范爱国者、世界主义之现代化推动者;孙之备受推崇,原因是诉诸外国资本之大型经济发展计划之倡导者。 孙中山出生在一个信奉中国传统宗教的家庭,主要信仰是佛教、道教,幼名「帝象」,「帝」字乃亲人为其请求「北帝」(真武玄天上帝)神护佑之意。后来孙中山就读西方教会学校,14岁时在夏威夷读书曾接触基督教西方传教士,逐渐接受基督教,并且因为信仰缘故不惜放弃在檀香山学习。在香港拔萃书室开始信奉基督,并于1884年间(并非如一些史料所说之1883年)与陆皓东先后在美国公理会香港纲纪慎会堂受洗正式成为基督徒。此时极为排斥中国民间信仰及其神祇如「北帝」、「关帝君」。但是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孙中山逃亡在马来西亚时,担任当地的洪门领袖,及宗庙领导人,曾经几次受到逮捕也是透过槟城宝福社大伯公庙的密道逃跑。 以下为其早年对宗教之言论: 孙中山曾抨击西方「用宗教来耗夺中国人的精神」,有人从其言论中提出孙中山信基督教或不信基督教的各种说法。孙中山晚年指出宗教「迷信」的弊端,1923年的公开演讲中说「就宗教和科学比较起来,科学自然较优」。因为「科学的知识,不服从迷信,对于一件事,须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过细去研究,研究屡次不错,始认定为知识。」在政治上,主张政教分离、宗教自由。 孙中山论宗教和民族的关系: 孙中山注意信仰的力量,以三民主义信仰团结革命同志。他曾说:「宗教之所以能够感化人的道理,便是在他们有一种主义,令人信仰。普通人如果信仰主义,便深入刻骨,便能够为主义去死。因为这个原因,传教的人往往为本教奋斗,牺牲生命亦所不辞。」「我们国民党要革命的道理,是要改革中国政治,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我们的这种主义,比宗教的主义还要切实。因为宗教的主义,是讲将来的事和在世界以外的事;我们的政治主义,是讲现在的事和人类有切肤之痛的事。宗教是为将来灵魂谋幸福的,政治是为眼前肉体谋幸福的。说到将来的灵魂,自然是近于空虚;讲到眼前的肉体,自然有凭有据。那么宗教徒宣传空虚的道理,尚可收到无量的效果;我们政党宣传有可凭据的道理,还怕不能成功吗?!」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内容之一,孙中山曾论及民族主义思想以及民族和信仰的关系:「大凡人类奉拜相同的神,或信仰相同的祖宗,也可结合成一个民族。」「中国人黄色的原因,是由于根源黄色血统而成。祖先是什么血统,便永远遗传成一族的人民,所以血统的力是很大的。」 孙中山论“三民主义信仰”: 其最后一任妻子宋庆龄回忆道:「孙中山明确地告诉我,他从来不信甚么上帝,他也不相信传教士(他们不是「伪善者」就是「受了误导」)」宋庆龄认为,孙中山“从来没有感觉到耶稣教义和他自己的主义之间有任何矛盾。对他来说,社会革命就是把基督教义付诸实施。” 然而其元配夫人说:「孙中山过身前一日云:『我本基督徒,与魔鬼奋斗四十余年尔等亦要如是奋斗;更当信上帝。』」 且孙中山脱险后写信曰︰ 宫崎滔天所著《孙逸仙传》记载了孙中山自己对基督教的态度转变的回顾:“余于耶稣教之信心,随研究科学而薄弱。余在香港医学校时,颇感耶稣教之不合伦理,固不安于心,遂至翻阅哲学书籍。当时余之所信,大倾于进化论。” 孙认为科学优于迷信的宗教:“就人类的来源讲,基督教说世界人类是上帝六日造成的。近来科学中的进化论家说,人类是由极单简的动物,慢慢变成复杂的动物,以至于猩猩,更进而成人”。“依进化的道理推测起来,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成,既成人形,当从人形更进化而人于神圣。是故欲造成人格,必当消灭兽性,发生神性还有人性,那么才算是人类进步到了极点。” 孙中山当初便因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割让台湾,而加深其推翻清廷的革命决心。孙中山一生访台四次(备注:孙中山1924年最后一次登台,只随船泊港于基隆,并未上岸),寻求日本台湾总督府帮助其所需的人力与金钱、军火,也曾被软禁于梅屋敷,今日成为国父史迹纪念馆,连附近的道路一并改称「中山北路」。 中华民国台北市的国立国父纪念馆,采用孙中山三次来台湾的说法: 第一次到台湾:1900年孙中山计划在惠州起义,本来想从香港内渡但不成功,于是折回日本,转渡台湾,拟由台湾设法潜渡内地,当时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十分赞同中国的革命,再加上义和团事变导致八国联军,中国北方已经陷于无政府的状态。于是儿玉总督命令民政长官后藤新平与孙中山接洽,允诺起事之后,可以相助。孙中山于是一面扩充原有计划,就地加聘军官,一面令郑士良即日发动,并更改原定计划,不直逼省城,而先占领沿海一带,多集党众,等待孙中山的到来,等到有武器的支援后,然后再行攻取省城。不料惠州起义后不久,日本内阁改组,新任首相伊藤博文的对华政策,与前任山县有朋内阁大为不同,禁止台湾总督与中国革命党接洽,又禁止武器出口及日本军官投入革命军,于是孙中山的计划乃遭到失败。孙中山在1900年9月25日,化名吴仲,从日本神户搭3,450吨的客轮台南丸来台。同行的有清藤幸七郎、宫崎寅藏、内田良平、平冈浩太郎、平山周、尾崎行昌等人。9月28日抵基隆进驻台北,与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及民政长官后藤新平会晤。10月8日在台北新起町设立革命总司令部指挥所,在此策划惠州起义。新起町在割归日本以前称新起街,是艋舺后起的主要街道,现为长沙街。惠州之役失败,孙中山闻讯,于11月10日仍旧化名「吴仲」,乘横滨丸自基隆启航返回日本,后藤新平同行。孙中山在台前后停留44天,也获得菲律宾制中古武器一批,曾与杨心如、吴文秀等会面。该次会面,也为儿玉总督于同年出兵占领厦门的远因之一。 第二次到台湾:民国2年(1913年)讨袁失败后,8月5日孙中山化名汪国权,与胡汉民等随员二人,搭信浓丸秘密来台,由台湾总督派员接待,住进御成町梅屋敷。梅屋敷是台湾历史悠久旅社,建于1896年,1900年由新竹州山中移来古梅木200株栽作梅林,先为一小屋,后增建「吾妻别馆」兼作料理业。孙中山身著黑色洋服,由日人护卫村田省藏随行,进入梅屋敷,由主人大和宗吉、藤井悟一郎及佣人村上百惠接待孙先生用餐。餐后孙先生,挥毫「同仁」、「博爱」横幅相赠,署名「孙文」。民国35年(1946年)10月10日,因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李翼中之请,保留梅屋敷成立「国父史迹纪念馆」。民国43年(1954年)11月于纪念馆中设立纪念亭,蒋中正亲题碑文「匡复中华的起点,重建民国的基地」,以为中国国民党建党六十年纪念。纪念馆现由台北市公园路灯管理处管理。孙中山在台期间,曾与翁俊明晤商但无活动。8月中旬孙中山仍搭信浓丸到神户。2005年,台湾统派知名学者李敖曾以孙中山下榻梅屋敷的史实,质疑孙逸仙1913年的台湾之旅,有所谓嫖妓行为。该考证曾引起部分台湾荣民的严重抗议。一般学者则认为,该史实所称的高砂族艺妓,应只是单纯歌唱舞蹈表演的台湾原住民。 第三次到台湾:民国7年(1918年)6月,孙中山辞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后,由广州搭船,经过汕头,然后搭乘天草丸由台湾转赴日本。7日下午4时抵基隆,胡汉民、戴季陶随行,目的是想和台湾同胞见面发表意见,宣传主义,以唤起民族意识,但遭台湾总督府阻扰,台湾官宪只派员到船中招待,下午5时即改乘信浓丸前往神户。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过世。消息传来,台湾一些知识分子立即著手筹备孙中山的哀悼会,并且创作讣文、挽歌与吊文,准备在会上宣读,不料台湾总督府得知以后,约谈一些筹备会的成员,要求他们不要在会上发表演说、宣读讣文与吊文、唱歌……极尽刁难之能事,所幸经过有志之士的周旋与妥协,哀悼会还是照常举行。当时,一位重要的新文学作家张我军使用中国白话文写了一首〈孙中山先生吊词〉,原本打算在会上宣读,却因当局禁止而作罢。 1940年(民国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文「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或「中国国父」。 中华民国接收台湾后,台湾各地也常见为了纪念孙中山“中山路”、“中山公园”、“中山堂”等名称的街道或纪念建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为纪念孙文百年冥诞命而名为“中山博物院”,亦于高雄市西子湾复校国立中山大学。 至今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依然尊孙中山为国父,并于主要公家机关及各级学校悬挂其遗像,台湾民主化后,已无硬性规定,但不少的地方及公园仍有其铜像。 中华民国现今通行的新台币,拾圆、伍拾圆硬币及壹佰圆纸钞铸印有孙中山肖像,中央银行亦会发行孙文纪念币。 孙中山于1912年卸任临时大总统后,曾与东莞上沙村孙氏族人合照。照片中,孙坐在前排正中,而参加此次会面的上沙孙族就有30多人。此照片至今仍保存在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孙氏宗祠,可供游客观览。此外,还有两副昔日香山赠送上沙的对联(实物已不存)。 由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共产党采取联合政策,以及在他过世之后、其遗孀宋庆龄更是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共产党支持,故孙中山亦为自1949年之后、在中国主流舆论中仍享有崇高名望的中国国民党革命人士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先常见街道名称“中正路”大多被改,而“中山路”和“中山公园”等常见名称却多保留至今。现今中国共产党官方对孙中山评价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1989年1月26日,中国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建立中国南极中山站,该站是中国的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站中设有“孙中山先生纪念堂”。 2005年起北京天安门广场逢重大节日——劳动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被树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前方。 中国共产党称孙中山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在孙中山140周年诞辰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在孙中山组织领导和革命精神感召下,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在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孙中山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历史性功劳,复兴中华民族,并盛赞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015年11月8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通过《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的决定》,决定于2016年11月12日举行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活动。 2016年6月9日,孙中山基金会、中华诗词学会、与中山市公共外交协会等机构在广东中山联合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优秀中华诗词征集活动」。该次活动旨在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学习、继承与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与进取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格律诗词。因此,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并发行数量达三万枚的「伍圆」流通纪念币,硬币材质为铜合金。(详见伟人诞辰纪念) 2009年11月,孙穗芳在香港科技大学演讲时表示,计划耗资700万元,于三年内铸造九尊孙中山铜像,竖立于香港的教育机构,寓意长长久久,并作为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 2010年6月12日,香港媒体披露,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将铜像放置于储物室近半年,引起孙穗芳不满,斥责香港中文大学做法不尊重孙中山先生。 2010年11月10日,几经波折之后,孙中山先生铜像终于竖立于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逸仙楼前。 孙早年创立三民主义,为革命运动制定纲领。他和他的战友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276年对华夏的殖民统治和民族压迫,光复了神州大地。晚年复吸纳新思想,赋予三民主义以新解释,推动国民革命发展。策划反清起义,策动反袁、护法,致力打倒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为争取中国独立、自由和统一而奋斗。 书籍:《三民主义》(1924年十六讲版)、《革命方略》、《五权宪法》、《中国革命史》(1923年)、《中国存亡问题》(1917年)、《建国大纲》、《建国方略》、《民权初步》(1917年)、《孙文学说》(1919年)(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实业计划》(1920年)(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 论文:〈中国法制改革〉(1897年)、〈中国之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1912年)、〈三民主义〉(1919年文言论文版)、〈八年十月十日〉、〈中国问题真解决〉、〈支那保全割和论〉、〈中国第二步〉、〈农功〉、〈我的回忆〉、〈自传〉、〈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中国之现状与未来〉、〈驳保皇报〉、〈民报发刊词〉、〈论据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平时开口便错〉、〈对外宣言搞〉、〈钱币革命〉、〈平白的话〉、〈中国实业当如何发展〉、〈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内政方针〉、〈发扬民治说帖〉(1923年)。 其他:《伦敦蒙难记》(1912年2月)、《赤十字会急救第一法》(译著) 最早出版的孙中山集录有胡汉民所编的《总理全集》、黄季陆所编的《总理全集》、1958年国防研究院编的《国父全书》、与中国国民党党史会1950年编的《总理全集》12册(后正名「国父全集」并由于右任题字),后中国国民党党史会将孙中山著作、宣言、演说、电文……等加以整理并由蒋中正题「国父全集」四字,最早于1965年国父百年诞辰出版《国父全集》三册,后于1973年再次以前一版为基础补充近二分之一出版《国父全集》6册,1985年出版《国父全集》补遗,1988年由秦孝仪为首组织「国父全集编辑委员会」将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现存资料、中国大陆的《孙中山全集》与公私立机关经考证为孙中山思想的资料,以1973年出版《国父全集》和1985年出版《国父全集》补遗为基础全数整理编列为《国父全集》十二册,并于1989年11月24日由近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在中国大陆则有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孙文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合编,由中华书局于1981年到1986年分别发行的《孙中山全集》,全十一册。而从2009年开始,由中国大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尚明轩主编,并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在2015年由人民出版社以16卷本的新编撰《孙中山全集》问世。 冯自由《革命逸史》记载孙喜欢下象棋,但棋艺不精:“中山毕生不嗜烟酒,读书之余,间与人下象棋,然习之不精,好取攻势而懈于防守,故易为敌所乘,余与胡汉民、何香凝等皆尝胜之。外国纸牌尤非其所好,然颇精于三十年前盛行之广东天九牌,乙巳(1905年)以前居横滨时,每与陈四姑(名香菱)、张能之夫妇玩之。” 1892年7月,孙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并且在学成绩满分,第一名毕业,由教务长康德黎博士颁发毕业证书。当时有十三位学生入学,但到毕业时仅有两位学生成绩合格能够毕业,孙氏及江英华。香港西医书院在当时尚是草创,仍未能获得香港当局的承认,无法取得香港的行医执照。香港西医书院成立初期,毕业生只能以华人医生资格在港行医(当时法例无规管华人医生);并无法例上医生资格。在当时的远东地区仍属比较有开拓性的医学院,孙毕业时,北洋大臣李鸿章曾有意将其延揽到其欲创办的北洋西医书院。 许多反清革命家都持外国护照,尤其是有了伦敦遇难的经验,孙在1904年3月14日(倡导革命时期)以出生在夏威夷为理由申请美国公民,但在1904年4月7日从夏威夷前往旧金山时,遭到美国移民局官员怀疑并扣留,孙聘请律师,找了亲友作证并打赢官司,保留美国国籍。美国此时正实施排华法案。中国人除政府官员,少部份留学生外,一律禁止入境。孙中山是以宣誓方式取得夏威夷出生纸后,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申请得到美国护照入境,以免被遣送回大清帝国,并让孙之后可到美国东岸寻求各国人民支持革命。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离家私奔,在东京由日本律师和田瑞作证,同孙结婚。宋庆龄之父宋嘉澍闻之大怒,不能谅解,宋嘉澍夫妇追到日本,据日本人士回忆:宋嘉澍在大门口叫喊:「我要见抢走我女儿的总理!」孙出来后,宋突然往地上一跪,磕了几个头说:「我不懂事的女儿就拜托你了,请千万多关照!」之后转头就走。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与一些革命同志逃亡日本。当时有对前途失信心的人,想拿孙的八字去给命相师算一算,看将来是否有革命成功之日;换句话说,如果孙八字不好,那么革命便不会成功,他们可能就准备要各奔前程,另谋出路了。但当他们去询问时,孙骂他们不该这么迷信,并且说:「若我八字不好,难道我们就不革命了吗?」接著,他告诉那些意志不坚的人说,他的「八字」是「打倒军阀,继续革命」。 1923年2月20日,香港大学学生会请58岁的孙回香港大学做报告,在陈友仁陪同下乘汽车抵达母校发表演讲。有问到孙于何时及如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他说:「……我之此等思想发源地即为香港。至于如何得之,则我于三十年前在香港读书,暇时辄闲步市街,见其秩序整齐,建筑闳美,工作进步不断,脑海中留有甚深之印象。……由市政之研究进而为政治之研究。研究结果,知香港政府官员皆洁己奉公,贪赃纳贿之事绝无仅有,此与中国情形正相反。盖中国官员以贪赃纳贿为常事,而洁己奉公为变例也。……于是觉悟乡村政治乃中国政治中之最清洁者,愈高则愈龌龊。……中国对于世界他处之良好事物皆可模倣,而最要之先著,厥为改变政府。现社会中最有力之物,即为一组织良好之政府。……我既自称革命家,社会上疑议纷起,多所误会,其实一中国式之革命家究不过抱温和主义,其所主张者非极端主义,乃争一良好稳健之政府。……学友诸君乎!诸君与-{余}-同受教育于此英国属地,并在同一之学校,吾人必须以英国为模范,以英国式之良政治传播于中国全国。」 据李敖引述陈鹏仁译著《宫崎滔天论孙中山与黄兴》一书记载,第29任日本首相犬养毅有一次问孙:一生最喜欢什么,孙毫不犹疑说:「Revolution」(革命),再问:那么第二呢?孙笑而不答,一再追问,孙答说:「Woman」(女人),犬养毅于是拍着手说,很好,并问:再其次呢?孙答:「Book」(书)。
14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40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缩写作 )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基石。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装置、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也提供一个让使用者与系统互动的操作界面。 操作系统的型态非常多样,不同机器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从简单到复杂,可从行动电话的嵌入式系统到超级电脑的大型作业系统。许多操作系统制造者对它涵盖范畴的定义也不尽一致,例如有些操作系统整合了图形用户界面,而有些仅使用命令行界面,而将图形用户界面视为一种非必要的应用程式。 操作系统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为历史悠久的分支;。 综观电脑之历史,作业系统与电脑硬体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业系统之本意原为提供简单的工作排序能力,后为辅助更新更复杂的硬体设施而渐渐演化。从最早的批次模式开始,分时机制也随之出现,在多处理器时代来临时,作业系统也随之添加多处理器协调功能,甚至是分散式系统的协调功能。其他方面的演变也类似于此。另一方面,在个人电脑上,个人电脑之作业系统因袭大型电脑的成长之路,在硬体越来越复杂、强大时,也逐步实践以往衹有大型电脑才有的功能。 总而言之,作业系统的历史就是一部解决电脑系统需求与问题的历史。 第一部电脑并没有作业系统。这是由于早期电脑的建立方式(如同建造机械算盘)与效能不足以执行如此程式。但在1947年发明了电晶体,以及莫里斯·威尔克斯发明的微程序方法,使得电脑不再是机械装置,而是电子产品。系统管理工具以及简化硬体操作流程的程式很快就出现了,且成为作业系统的起源。到了1960年代早期,商用电脑制造商制造了批次处理系统,此系统可将工作的建置、排程以及执行序列化。此时,厂商为每一台不同型号的电脑创造不同的作业系统,因此为某电脑而写的程式无法移植到其他电脑上执行,即使是同型号的电脑也不行。 到了1964年,IBM System/360推出了一系列用途与价位都不同的大型电脑,而它们都共用代号为OS/360的作业系统(而非每种产品都用量身订做的作业系统)。让单一作业系统适用于整个系列的产品是System/360成功的关键,且实际上IBM目前的大型系统便是此系统的后裔,为System/360所写的应用程式依然可以在现代的IBM机器上执行。 OS/360也包含另一个优点:永久贮存装置—硬盘的面世(IBM称为DASD)。另一个关键是分时概念的建立:将大型电脑珍贵的时间资源适当分配到所有使用者身上。分时也让使用者有独占整部机器的感觉;而Multics的分时系统是此时众多新作业系统中实践此观念最成功的。 1963年,奇异公司与贝尔实验室合作以PL/I语言建立的Multics,是激发1970年代众多作业系统建立的灵感来源,尤其是由AT&T贝尔实验室的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逊所建立的Unix系统,为了实践平台移植能力,此作业系统在1973年由C语言重写;另一个广为市场采用的小型电脑作业系统是VMS。 第一代微型计算机并不像大型电脑或小型电脑,没有装设作业系统的需求或能力;它们只需要最基本的作业系统,通常这种作业系统都是从ROM读取的,此种程式被称为监视程式(Monitor)。1980年代,家用电脑开始普及。通常此时的电脑拥有8-bit处理器加上64KB记忆体、荧幕、键盘以及低音质喇叭。而80年代早期最著名的套装电脑为使用微处理器6510(6502晶片特别版)的Commodore C64。此电脑没有作业系统,而是以一8KB唯读记忆体BIOS初始化彩色荧幕、键盘以及软碟机和印表机。它可用8KB唯读记忆体BASIC语言来直接操作BIOS,并依此撰写程式,大部分是游戏。此BASIC语言的直译器勉强可算是此电脑的作业系统,当然就没有核心或软硬体保护机制了。此电脑上的游戏大多跳过BIOS层次,直接控制硬体。 早期最著名的磁碟启动型作业系统是CP/M,它支援许多早期的微电脑。最早期的IBM PC其架构类似C64。当然它们也使用了BIOS以初始化与抽象化硬体的操作,甚至也附了一个BASIC直译器!但是它的BASIC优于其他公司产品的原因在于他有可携性,并且相容于任何符合IBM PC架构的机器上。这样的PC可利用Intel-8088处理器(16-bit暂存器)定址,并最多可有1MB的记忆体,然而最初-{只}-有640KB。软式磁碟机取代了过去的磁带机,成为新一代的储存装置,并可在他512KB的空间上读写。为了支援更进一步的档案读写概念,磁碟作业系统(Disk Operating System,DOS)因而诞生。此作业系统可以合并任意数量的磁区,因此可以在一张磁碟片上放置任意数量与大小的档案。档案之间以档名区别。IBM并没有很在意其上的DOS,因此以向外部公司购买的方式取得作业系统。1980年微软公司取得了与IBM的合约,并且收购了一家公司出产的作业系统,在将之修改后以MS-DOS的名义出品,此作业系统可以直接让程式操作BIOS与档案系统。到了Intel-80286处理器的时代,才开始实作基本的储存装置保护措施。其后,MS-DOS成为了IBM PC上面最常用的作业系统(IBM自己也有推出DOS,称为IBM-DOS或PC-DOS)。MS-DOS的成功使得微软成为地球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而1980年代另一个崛起的作业系统异数是Mac OS,此作业系统紧紧与麦金塔电脑捆绑在一起。此时一位施乐帕罗奥多研究中心的员工Dominik Hagen访问了苹果电脑的史蒂夫·乔布斯,并且向他展示了此时全录发展的图形化使用者介面。苹果电脑惊为天人,并打算向全录购买此技术,但因帕罗奥多研究中心并非商业单位而是研究单位,因此全录回绝了这项买卖。在此之后苹果一致认为个人电脑的未来必定属于图形使用者介面,因此也开始发展自己的图形化作业系统。 延续1980年代的竞争,1990年代出现了许多影响未来个人电脑市场深厚的作业系统。由于图形化使用者介面日趋繁复,作业系统的能力也越来越复杂与巨大,因此强韧且具有弹性的作业系统就成了迫切的需求。此年代是许多套装类的个人电脑作业系统互相竞争的时代。 上一年代于市场崛起的苹果电脑,由于旧系统的设计不良,使得其后继发展不力,苹果电脑决定重新设计作业系统。经过许多失败的专案后,苹果于1997年释出新作业系统——Mac OS X的测试版,而后推出的正式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原先失意离开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风光再现。 除了商业主流的作业系统外,从1980年代起在开放源代码的世界中,BSD系统也发展了非常久的一段时间,但在1990年代由于与AT&T的法律争端,使得远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另一股开源作业系统——Linux兴起。Linux核心是一个标准POSIX核心,其血缘可算是Unix家族的一支。Linux与BSD家族都搭配GNU计划所发展的应用程式,但是由于使用的许可证以及历史因素的作弄下,Linux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开源作业系统市占率,而BSD则小得多。相较于MS-DOS的架构,Linux除了拥有傲人的可移植性(相较于Linux,MS-DOS衹能运行在Intel CPU上),它也是一个分时多行程核心,以及良好的记忆体空间管理(普通的行程不能存取核心区域的记忆体)。想要存取任何非自己的记忆体空间的行程衹能透过系统调用来达成。一般行程是处于使用者模式(User mode)底下,而执行系统呼叫时会被切换成核心模式(Kernel mode),所有的特殊指令衹能在核心模式执行,此措施让核心可以完美管理系统内部与外部装置,并且拒绝无权限的行程提出的请求。因此理论上任何应用程式执行时的错误,都不可能让系统-{zh-hant:当机;zh-hans:崩溃}-。 另一方面,微软对于更强力的作业系统呼声的回应便是Windows NT于1993年的面世。 1983年开始微软就想要为MS-DOS建构一个图形化的作业系统应用程式,称为Windows(有人说这是比尔·盖茨被苹果的Lisa电脑上市所刺激)。一开始Windows并不是一个作业系统,只是一个应用程式,其背景还是纯MS-DOS系统,这是因为当时的BIOS设计以及MS-DOS的架构不甚良好之故。在1990年代初,微软与IBM的合作破裂,微软从OS/2(早期为命令列模式,后来成为一个很技术优秀但是曲高和寡的图形化作业系统)专案中抽身,并且在1993年7月27日推出Windows 3.1,一个以OS/2为基础的图形化作业系统。并在1995年8月15日推出Windows 95。这时的Windows系统依然是建立在MS-DOS的基础上,不过微软在这同时也在开发不依赖于DOS的NT系列Windows系统,并在后来完全放弃了DOS而转向NT作为Windows的基础。 底下的表格为Windows NT系统的架构:在硬体阶层之上,有一个由微核心直接接触的硬体抽象层(HAL),而不同的驱动程式以模组的形式挂载在核心上执行。因此微核心可以使用诸如输入输出、档案系统、网路、资讯安全机制与虚拟记忆体等功能。而系统服务层提供所有统一规格的函式呼叫库,可以统一所有子系统的实作方法。例如尽管POSIX与OS/2对于同一件服务的名称与呼叫方法差异甚大,它们一样可以无碍地实作于系统服务层上。在系统服务层之上的子系统,全都是使用者模式,因此可以避免使用者程式执行非法行动。 子系统架构第一个实作的子系统群当然是以前的微软系统。DOS子系统将每个DOS程式当成一行程执行,并以个别独立的MS-DOS虚拟机器承载其运行环境。另外一个是Windows 3.1模拟系统,实际上是在Win32子系统下执行Win16程式。因此达到了安全掌控为MS-DOS与早期Windows系统所撰写之旧版程式的能力。然而此架构只在Intel 80386处理器及后继机型上实作。且某些会直接读取硬体的程式,例如大部分的Win16游戏,就无法套用这套系统,因此很多早期游戏便无法在Windows NT上执行。Windows NT有3.1、3.5、3.51与4.0版。Windows 2000是Windows NT的改进系列(事实上是Windows NT 5.0)、Windows XP(Windows NT 5.1)以及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NT 5.2)与Windows Vista(Windows NT 6.0)也都是立基于Windows NT的架构上。 而本年代渐渐增长并越趋复杂的嵌入式设备市场也促使嵌入式作业系统的成长。 现代作业系统通常都有一个使用的绘图装置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并附加如滑鼠或触控面版等有别于键盘的输入装置。旧的OS或效能导向的伺服器通常不会有如此亲切的介面,而是以命令行界面(CLI)加上键盘为输入装置。以上两种介面其实都是所谓的壳,其功能为接受并处理使用者的指令(例如按下一按钮,或在命令提示列上键入指令)。 选择要安装的作业系统通常与其硬体架构有很大关系,-{只}-有Linux与BSD几乎可在所有硬体架构上执行,而Windows NT仅移植到了DEC Alpha与MIPS Magnum。在1990年代早期,个人电脑的选择就已被局限在Windows家族、类Unix家族以及Linux上,而以Linux及Mac OS X为最主要的另类选择,直至今日。 大型机与嵌入式系统使用很多样化的作业系统。大型主机近期有许多开始支援Java及Linux以便共享其他平台的资源。嵌入式系统近期百家争鸣,从给Sensor Networks用的Berkeley Tiny OS到可以操作Microsoft Office的Windows CE都有。 个人电脑市场目前分为两大阵营,此两种架构分别有支持的作业系统: 最早的操作系统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的大型主结构开发的,由于对这些系统在软件方面做了巨大投资,因此原来的计算机厂商继续开发与原来操作系统相兼容的硬件与操作系统。这些早期的操作系统是现代操作系统的先驱。现在仍被支持的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包括: 现代的大型主机一般也可运行Linux或Unix变种。 嵌入式系统使用非常广泛的系统(如VxWorks、eCos、Symbian OS及Palm OS)以及某些功能缩减版本的Linux或者其他作业系统。某些情况下,OS指称的是一个内建了固定应用软体的巨大泛用程式。在许多最简单的嵌入式系统中,所谓的OS就是指其上唯一的应用程式。 所谓的类Unix家族指的是一族种类繁多的OS,此族包含了System V、BSD与Linux。由于Unix是The Open Group的注册商标,特指遵守此公司定义的行为的作业系统。而类Unix通常指的是比原先的Unix包含更多特征的OS。 类Unix系统可在非常多的处理器架构下执行,在伺服器系统上有很高的使用率,例如大专院校或工程应用的工作站。 1991年,芬兰学生林纳斯·托瓦兹根据类Unix系统Minix编写并发布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其后在理查德·斯托曼的建议下以GNU通用公共许可证发布,成为自由软体Unix变种. Linux近来越来越受欢迎,它们也在个人桌面电脑市场上大有斩获,例如Ubuntu系统。 某些Unix变种,例如惠普的HP-UX以及IBM的AIX仅设计用于自家的硬体产品上,而SUN的Solaris可安装于自家的硬体或x86电脑上。苹果电脑的Mac OS X是一个从NeXTSTEP、Mach以及FreeBSD共同衍生出来的微核心BSD系统,此OS取代了苹果电脑早期非Unix家族的Mac OS。 经历数年的披荆斩棘,自由开源的Linux系统逐渐蚕食以往专利软体的专业领域,例如以往电脑动画运算巨擘──硅谷图形公司(SGI)的IRIX系统已被Linux家族及贝尔实验室研发小组设计的九号计划与Inferno系统取代,皆用于分散运算式环境。它们并不像其他Unix系统,而是选择内建图形用户界面。九号计划原先并不普及,因为它刚推出时并非自由软体。后来改在自由及开源软体许可证Lucent Public License释出后,便开始拥有广大的使用者及社群。Inferno已被售予Vita Nuova并以GPL/MIT许可证释出。 当前,计算机按照计算能力排名世界500强中472台使用Linux,6台使用Windows,其余为各类BSD等Unix。 Microsoft Windows系列作业系统是在微软给IBM机器设计的MS-DOS的基础上设计的图形作业系统。现在的Windows系统,如Windows 2000、Windows XP皆是建立于现代的Windows NT核心。NT核心是由OS/2和OpenVMS等系统上借用来的。Windows可以在32位元和64位元的Intel和AMD的处理器上运行,但是早期的版本也可以在DEC Alpha、MIPS与PowerPC架构上运行。 虽然由于人们对于开放原始码作业系统兴趣的提升,Windows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但是到2004年为止,Windows作业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桌面作业系统90%的市场。 Windows系统也被用在低阶和中阶伺服器上,并且支援网页服务的资料库服务等一些功能。最近微软花费了很大研究与开发的经费用于使Windows拥有能运行企业的大型程式的能力。 Windows XP在2001年10月25日发布,2004年8月24日发布服务包2(Service Pack 2),2008年4月21日发布最新的服务包3(Service Pack 3)。 微软上一款作业系统Windows Vista(开发代码为Longhorn)于2007年1月30日发售。Windows Vista增加了许多功能,尤其是系统的安全性和网路管理功能,并且其拥有介面华丽的Aero Glass。但是整体而言,其在全球市场上的口碑却并不是很好。其后继者Windows 7则是于2009年10月22日发售,Windows 7改善了Windows Vista为人诟病的效能问题,相较于Windows Vista,在同样的硬体环境下,Windows 7的表现较Windows Vista为好。而最新的Windows 10则是于2015年7月29日发售。 macOS,前称“Mac OS X”或“OS X”,是一套运行于苹果Macintosh系列电脑上的操作系统。Mac OS是首个在商用领域成功的图形用户界面系统。Macintosh开发成员包括比尔·阿特金森(Bill Atkinson)、杰夫·拉斯金(Jef Raskin)和安迪·赫茨菲尔德(Andy Hertzfeld)。从OS X 10.8开始在名字中去掉Mac,仅保留OSX和版本号。2016年6月13日在WWDC2016上,苹果公司将OS X更名为macOS,现行的最新的系统版本是macOS Mojave。 Google Chrome OS是一项Google的轻型电脑操作系统计划,其基于Google的浏览器Google Chrome的Linux内核。 大型主机以及嵌入式作业系统均与Unix或Windows家族关系不大,除了Android,Windows CE、Windows NT及Windows XP Embedded是Windows的血亲产品,以及数种*BSD和嵌入式Linux套件为例外。 少数较旧的OS今日依然在一些需要稳定性的市场中活跃,例如IBM的OS/2、BeOS以及XTS-400。 在达康时代狂潮过后,如AmigaOS与RISC OS等少数人使用的OS依然持续建立,以满足狂热的爱好者社群与特殊专业使用者。 优秀的操作系统必定要具备能让各种能力级别的用户满足各种需求的工具包可视化的高效简便程序环境,以程序来创建程序,就如立法的法律指导规范新的法案的创建。这其实是操作系统所隐含的一部分,决定了可以有多强的扩充能力。比如,某个操作系统有对应的开发者工具包集成环境程序并且是个可视化的,还能让能力不太高的人一看能懂的,用于修改某个声音合成器包含频谱显示,可要是操作系统本身不支持也没有提供可用的工具程序,就会变得很繁琐,很可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开发者就要预备好各种相关的工具程序,甚至自己来编写一系列相关的工具程序创建专门的工具包,最后还要检查代码。若是有人想通过音乐来生成五线谱,要对类似标记语言的五线谱规则对应一下,对各种音色,音准采集并总结出一整套规律,通过声音识别可以识别出乐器的类别等,进而标出乐符完成从声音到乐谱的转换并生成。可是对人声却又更为复杂也不必要如此。若是需要用声音的波形图重现声音,没有相关的工具集是相当难实现,另外只有使用同一套声音的波形绘制规则的所生成的波形图用来再现的声音才是原来的声音。 在作为商品出售的操作系统软件的历史中常常因为其中包含的浏览器,媒体播放器在美国遭到反垄断起诉,差点使得功能上残缺不全。少数操作系统软件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App和实用工具程序。 操作系统软件的编译也需要对应的编译环境。 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软件,就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资源。比如,在Mac上运行OS X和Windows以两种不同的技术OpenCL,Core Image:DirectX来使用图形卡实现类似的作用。 通过图像识别和声音识别来进行信息搜索。 能够满足不同需求所要求的精确程度对时间的精细划分,以及尺度细分可以互联,同步,协调原本必须由多个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的随时需要调整并相互同步的操控作业,这就必须有即时消息传送显示,可视化的用于协调同步计划任务的配置脚本,以及执行这样计划任务的完整组件。 研究与建立未来的作业系统依旧进行著。作业系统朝提供更省电、网路化、易用、华丽的使用者介面的方向来改进。类UNIX OS通过和桌面环境开发者协作,正努力让自己改进使用环境。 eyeOS是一套基于PHP实现的半开源模拟云端运算操作系统,但其实质只是在网路浏览器中提供一种类似无界限的类独立操作系统,其并非于任何类似虚拟化中实现的真正电脑操作系统,能提供诸如Word、PPT、Excel的在线处理功能… GNU Hurd是一个以完全相容Unix并加强许多功能为目标的微核心架构。微软Singularity是一个奠基于.Net并以建立较佳记忆体保护机制为目标的研究计划。 操作系统位于底层硬件与用户之间,是两者沟通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输入命令。操作系统则对命令进行解释,驱动硬件设备,实现用户要求。以现代标准而言,一个标准PC的操作系统应该提供以下的功能: 不管是常驻程式或者应用程式,他们都以行程为标准执行单位。当年运用冯·诺伊曼结构建造电脑时,每个中央处理器最多只能同时执行一个行程。早期的操作系统(例如DOS)也不允许任何程式打破这个限制,且DOS同时只有执行一个进程(虽然DOS自己宣称他们拥有终止并等待驻留能力,可以部分且艰难地解决这问题)。现代的作业系统,即使只拥有一个CPU,也可以利用多进程(multitask)功能同时执行多个进程。进程管理指的是操作系统调整多个行程的功能。 由于大部分的电脑只包含一颗中央处理器,在单核心(Core)的情况下多行程只是简单迅速地切换各行程,让每个行程都能够执行,在多核心或多处理器的情况下,所有行程透过许多协同技术在各处理器或核心上转换。越多行程同时执行,每个行程能分配到的时间比率就越小。很多操作系统在遇到此问题时会出现诸如音效断续或滑鼠跳格的情况(称做颠簸(Thrashing),一种操作系统只能不停执行自己的管理程式并耗尽系统资源的状态,其他使用者或硬体的程式皆无法执行。行程管理通常实践了分时的概念,大部分的操作系统可以利用指定不同的特权等级(priority),为每个行程改变所占的分时比例。特权越高的行程,执行优先顺序越高,单位时间内占的比例也越高。互动式操作系统也提供某种程度的回馈机制,让直接与使用者互动的行程拥有较高的特权值。 除了行程管理之外,操作系统尚有担负起行程间通讯(IPC)、行程异常终止处理以及死锁(Dead Lock)侦测及处理等较为艰深的问题。 在行程之下尚有执行绪的问题,但是大部分的操作系统并不会处理执行绪所遭遇的问题,通常操作系统仅止于提供一组API让使用者自行操作或透过虚拟机器的管理机制控制执行绪之间的互动。 根据帕金森定律:「你给程序再多内存,程序也会想尽办法耗光」,因此程式设计师通常希望系统给他无限量且无限快的记忆体。大部分的现代电脑记忆体架构都是阶层式的,最快且数量最少的暂存器为首,然后是快取、记忆体以及最慢的磁碟储存装置。而操作系统的记忆体管理提供寻找可用的记忆空间、配置与释放记忆空间以及交换记忆体和低速储存装置的内含物……等功能。此类又被称做虚拟记忆体管理的功能大幅增加每个行程可获得的记忆空间(通常是4GB,即使实际上RAM的数量远少于这数目)。然而这也带来了微幅降低执行效率的缺点,严重时甚至也会导致行程崩溃。 记忆体管理的另一个重点活动就是借由CPU的帮助来管理虚拟位置。如果同时有许多行程储存于记忆装置上,作业系统必须防止它们互相干扰对方的记忆体内容(除非透过某些协定在可控制的范围下操作,并限制可存取的记忆体范围)。分割记忆体空间可以达成目标。每个行程只会看到整个记忆体空间(从0到记忆体空间的最大上限)被配置给它自己(当然,有些位置被操作系统保留而禁止存取)。CPU事先存了几个表以比对虚拟位置与实际记忆体位置,这种方法称为分页配置。 借由对每个行程产生分开独立的位置空间,操作系统也可以轻易地一次释放某行程所占据的所有记忆体。如果这个行程不释放记忆体,操作系统可以结束行程并将记忆体自动释放。 所谓的档案系统,通常指称管理磁碟资料的系统,可将资料以目录或档案的型式储存。每个档案系统都有自己的特殊格式与功能,例如日志管理或不需磁碟重整。 操作系统拥有许多种内建档案系统。例如Linux拥有非常广泛的内建档案系统,如ext2、ext3、ext4、ReiserFS、Reiser4、GFS、GFS2、OCFS、OCFS2、NILFS与Google档案系统。Linux也支援非原生档案系统,例如XFS、JFS、FAT家族与NTFS。另一方面,Windows能支援的档案系统衹有FAT12、FAT16、FAT32、EXFAT与NTFS。NTFS系统是Windows上最可靠与最有效率的档案系统。其他的FAT家族都比NTFS老旧,且对于档案长度与分割磁碟能力都有很大限制,因此造成很多问题。而UNIX的档案系统多半是UFS,而UNIX中的一个分支Solaris最近则开始支援一种新式的ZFS。 大部份上述的档案系统都有两种建置方法。系统可以以日志式或非日志式建置。日志式档案系统可以以较安全的手法执行系统回复。如果一个没有日志式建置的档案系统遇上突然的系统崩溃,导致资料建立在一半时停顿,则此系统需要特殊的档案系统检查工具才能复原;日志式则可自动回复。微软的NTFS与Linux的ext3、ext4、reiserFS与JFS都是日志式档案系统。 每个档案系统都实作相似的目录/子目录架构,但在相似之下也有许多不同点。微软使用「\」符号以建立目录/子目录关系,且档案名称忽略其大小写差异;UNIX系统则是以「/」建立目录架构,且档案名称大小写有差异。(其实这是给系统调用的,"/"或"\"并不实际存在硬碟) 许多现代的操作系统都具备操作主流网路通讯协定TCP/IP的能力。也就是说这样的作业系统可以进入网路世界,并且与其他系统分享诸如档案、印表机与扫描器等资源。 许多操作系统也支援多个过去网路启蒙时代的各路网路通讯协定,例如IBM建立的系统网路架构、DEC在它所生产的系统所设定的架构与微软为Windows制作的特殊通讯协定。还有许多为了特殊功能而研发的通讯协定,例如可以在网路上提供档案存取功能的NFS系统。现今大量用于影音串流(Streaming media)及游戏讯息传送的UDP协定等。 大多数操作系统都含有某种程度的资讯安全机制。资讯安全机制主要基于两大理念: 除了允许/拒绝形式的安全机制,一个高安全等级的系统也会提供记录选项,允许记录各种请求对资源存取的行为(例如「谁曾经读了这个档案?」)。 肇因于军方与商业组织将敏感资料记录在电脑上,安全机制在操作系统历史上是一个被长久关注与讨论的问题。美国国防部(DoD)便创立了《可信赖之计算机系统评鉴程序》(),此手册确立了评鉴安全机制成效的基本原则。这对操作系统作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TCSEC是用于评鉴、分类与选拔出用于处理、储存与获取敏感或机密资料的电脑系统的标准程序。 内部资讯安全可视为防止正在执行的程式任意存取系统资源的手段。大多操作系统让普通程式可直接操作电脑的CPU,所以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怎样把可如操作系统一样处理事务、执行同样特殊指令的程式强迫停止,毕竟在此情境下,操作系统也只是另一个平起平坐的程式。为通用操作系统所生产的CPU通常于硬体层级上实践了一定程度的特殊指令保护概念。通常特权层级较低的程式想要执行某些特殊指令时会被阻断,例如直接存取像是硬碟之类的外部装置。因此,程式必须得经由询问操作系统,让操作系统执行特殊指令来存取磁碟。因此操作系统就有机会检查此程式的识别身份,并依此接受或拒绝它的请求。 在不支援特殊指令架构的硬体上,另一个也是唯一的保护方法,则是操作系统并不直接利用CPU执行使用者的程式,而是借由模拟一个CPU或提供一P-code机系统(伪代码执行机),像是Java一样让程式在虚拟机器上执行。 内部安全机制在多使用者电脑上特别重要:它允许每个系统使用者拥有自己个人的档案与目录,且其他使用者不能任意存取或删除。因为任何程式都可能绕过操作系统的监控,更有可能绕过侧录程式的监控,拥有强制力的内部安全机制在侧录启动时也非常重要。 通常一个作业系统会为其他网路上的电脑或使用者提供(主持)各种服务。这些服务通常借由端口或操作系统网路地址后的数字存取点提供。通常此服务包括提供档案共享(NFS)、列印共享、电子邮件、网页服务与档案传输协定(FTP)。 外部资讯安全的最前线,是诸如防火墙等的硬体装置。在操作系统内部也常设置许多种类的软体防火墙。软体防火墙可设定接受或拒绝在操作系统上执行的服务与外界的连线。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安装并执行某些不安全的网路服务,例如Telnet或FTP,并且设定除了某些自用通道之外阻挡其他所有连线,以达成防堵不良连线的机制。 今日大部分的操作系统都包含图形用户界面(GUI)。有几类较旧的操作系统将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与核心紧密结合,例如最早的Windows与Mac OS实作产品。此种手法可提供较快速的图形回应能力,且实作时不需切割模组因而较为省工,但是会有强烈副作用,例如图形系统崩溃将导致整个系统崩溃,例如-{A|zh-cn:蓝屏死机; zh-tw:蓝白当机画面; zh-hk:BSOD}-。许多近代的操作系统已模组化,将图形介面的子系统与核心分开(已知Linux与Mac OS X原先就是如此设计,而某些扩充版本的Windows终于也采用此手法)。 许多操作系统允许使用者安装或创造任何他们喜欢的图形用户界面。大部分的Unix与Unix衍生系统(BSD、Linux与Minix)通常会安装X Window系统配合GNOME或KDE桌面环境。而某些操作系统就没有这么弹性的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例如Windows。这类的操作系统只能透过外加的程式来改变其图形化使用者介面,甚至根本只能改变诸如选单风格或颜色配置等部分。 图形化使用者介面与时并进,例如Windows在每次新版本上市时就会将其图形化使用者介面改头换面,而Mac OS的GUI也在Mac OS X上市时出现重大转变。 所谓的驱动程式(Device driver)是指某类设计来与硬体互动的电脑软体。通常是一设计完善的装置互动介面,利用与此硬体连接的电脑汇排流或通讯子系统,提供对此装置下令与接收资讯的功能;以及最终目的,将讯息提供给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式。驱动程式是针对特定硬体与特定操作系统设计的软体,通常以作业系统核心模组、应用软体包或普通电脑程式的形式在操作系统核心底下执行,以达到通透顺畅地与硬体互动的效果,且提供硬体在处理非同步的时间依赖性介面(asynchronous time-dependent hardware interface)时所需的中断处理常式。 设计驱动程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操作抽象化,任何硬体模组,既使是同一类的装置,在硬体设计面上也有巨大差异。厂商推出的较新模组通常更可靠更有效率,控制方法也会有所不同。电脑与其操作系统每每不能预期那些现有与新装置的变异之处,因此无法知道其操作方法。为解决此问题操作系统通常会主动制订每种装置该有的操作方式,而驱动程式功能则是将那些操作系统制订的行为描述,转译为可让装置了解的自订操作手法。 理论上适合的驱动程式一旦安装,相对应的新装置就可以无误地执行。此新驱动程式可以让此装置完美地切合在操作系统中,让使用者察觉不到这是操作系统原本没有的功能。 操作系统理论研究者有时把操作系统分成四大部分: 当然,本节所提出的四部结构观也绝非放之四海皆准。例如,在早期的微软视窗操作系统中,各部分耦合程度很深,难以区分彼此。而在使用外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中,则根本没有驱动程序的概念。因而,本节的讨论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具体特例需具体分析。 操作系统中四大部分的不同布局,也就形成了几种整体结构的分野。常见的结构包括:简单结构、层结构、微内核结构、垂直结构、和虚拟机结构。 操作系统的分类没有一个单一的标准,可以根据工作方式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等;根据架构可以分为单内核操作系统等;根据运行的环境,可以分为桌面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等;根据指令的长度分为8bit, 16bit, 32bit, 64bit的操作系统。 内核是操作系统最核心最基础的构件,其结构往往对操作系统的外部特性以及应用领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尽管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演进,操作系统高层特性与内核结构之间的耦合有日趋缩小之势,但习惯上,内核结构仍然是操作系统分类之常用标准。 内核的结构可以分为单内核、微内核、超微内核、以及外核等。 单内核结构是操作系统中各核心部件杂然混居的形态,该结构产生于1960年代(亦有1950年代初之说,尚存争议),历史最长,是操作系统内核与外围分离时的最初形态。 微内核结构是1980年代产生出来的较新的内核结构,强调结构性部件与功能性部件的分离。20世纪末,基于微内核结构,理论界中又发展出了超微内核与外内核等多种结构。尽管自1980年代起,大部分理论研究都集中在以微内核为首的“新兴”结构之上,然而,在应用领域之中,以单内核结构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众多常用操作系统之中,除了QNX和基于Mach的UNIX等个别系统外,几乎全部采用单内核结构,例如大部分的Unix、Linux,以及Windows(微软声称Windows NT是基于改良的微内核架构的,尽管理论界对此存有异议)。 微内核和超微内核结构主要用于研究性操作系统,还有一些嵌入式系统使用外核。 基于单内核的操作系统通常有着较长的历史渊源。例如,绝大部分UNIX的家族史都可上溯至1960年代。该类操作系统多数有着相对古老的设计和实现(例如某些UNIX中存在着大量1970年代、1980年代的代码)。另外,往往在性能方面略优于同一应用领域中采用其他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但通常认为此种性能优势不能完全归功于单内核结构)。 通用操作系统是面向一般没有特定应用需求的操作系统。由于没有特定的应用需求,通用操作系统为了适应更广泛的应用,需要支持更多的硬件与软件,需要针对所有的用户体验,对系统进行更新。通用操作系统是一个工程量繁重的操作系统。 「-{zh-hans:实时操作系统;zh-hant:即时作业系统;}-」(Real Time OS)泛指所有据有一定实时资源调度以及通讯能力的操作系统。而所谓“-{zh-hans:实时;zh-hant:即时;}-”,不同语境中往往有着非常不同的意义。某些时候仅仅用作“高性能”的同义词。但在操作系统理论中“-{zh-hans:实时;zh-hant:即时;}-性”所指的通常是特定操作所消耗的时间(以及空间)的上限是可预知的。比如,如果说某个操作系统提供实时内存分配操作,那也就是说一个内存分配操作所用时间(及空间)无论如何也不会超出操作系统所承诺的上限。-{zh-hans:实时;zh-hant:即时;}-性在某些领域非常重要,比如在工业控制、医疗器材、影音频合成、以及军事领域,-{zh-hans:实时;zh-hant:即时;}-性都是无可或缺的特性。 常用-{zh-hans:实时;zh-hant:即时;}-操作系统有QNX、VxWorks、RTLinux等等,而Linux、多数UNIX、以及多数Windows家族成员等都属于非实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整体的-{zh-hans:实时;zh-hant:即时;}-性通常依仗内核的-{zh-hans:实时;zh-hant:即时;}-能力,但有时也可在非-{zh-hans:实时;zh-hant:即时;}-内核上建立-{zh-hans:实时;zh-hant:即时;}-操作系统,很多在Windows上建立的-{zh-hans:实时;zh-hant:即时;}-操作系统就属于此类。 在POSIX标准中专有一系用于规范-{zh-hans:实时;zh-hant:即时;}-操作系统的API,其中包括POSIX.4、POSIX.4a、POSIX.4b(合称POSIX.4)以及POSIX.13等等。符合POSIX.4的操作系统通常被认可为-{zh-hans:实时;zh-hant:即时;}-操作系统(但-{zh-hans:实时;zh-hant:即时;}-操作系统并不需要符合POSIX.4标准)。 所谓8位、16位、32位、64位、128位等术语有时指汇流排宽度,有时指指令宽度(在定长指令集中),而在作业系统理论中主要是指记忆体定址的宽度。如果记忆体的定址宽度是16位,那么每一个记忆体地址可以用16个二进位位来表示,也就是说可以在64KB的范围内定址。同样道理32位的宽度对应4GB的定址范围,64位的宽度对应16 Exabyte的定址范围。记忆体定址范围并非仅仅是对作业系统而言的,其他类型的软件的设计有时也会被定址范围而影响。但是在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定址范围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在早期的16位作业系统中,由于64KB的定址范围太小,大都都采用「段」加「线性地址」的二维平面地址空间的设计。分配记忆体时通常需要考虑「段置换」的问题,同时,应用程序所能够使用的地址空间也往往有比较小的上限。 在32位作业系统中,4GB的定址范围对于一般应用程序来说是绰绰有余的,因而,通常使用一维的线性地址空间,而不使用「段」。
14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41
操作系统列表
操作系统列表 此列表列出了早期至今的所有操作系统名称。
14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42
Linux
Linux Linux( )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作业系统。该操作系统的内核由林纳斯·托瓦兹在1991年10月5日首次发布,在加上使用者空间的应用程式之后,成为Linux作业系统。Linux也是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软件发展中最著名的例子。只要遵循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以自由地使用Linux的所有底层源代码,也可以自由地修改和再发布。大多数Linux系统还包括像提供GUI的X Window之类的程序。除了一部分专家之外,大多数人都是直接使用Linux发行版,而不是自己选择每一样组件或自行设置。 Linux严格来说是单指作业系统的内核,因作业系统中包含了许多用户图形介面和其他实用工具。如今Linux常用来指基于Linux的完整操作系统,内核则改以Linux内核称之。由于这些支持用户空间的系统工具和库主要由理查德·斯托曼于1983年发起的GNU计划提供,自由软件基金会提议将其组合系统命名为GNU/Linux,但Linux不属于GNU计划,这个名称并没有得到社群的一致认同。 Linux最初是作为支持英特尔x86架构的个人电脑的一个自由操作系统。目前Linux已经被移植到更多的计算机硬件平台,远远超出其他任何操作系统。Linux可以运行在服务器和其他大型平台之上,如大型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世界上500个最快的超级计算机90%以上运行Linux发行版或变种,包括最快的前10名超级电脑运行的都是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Linux也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系统上,如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Tablet)、路由器(Router)、电视(TV)和电子游戏机等。在移动设备上广泛使用的Android操作系统就是建立在Linux内核之上。 通常情况下,Linux被打包成供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使用的Linux发行版,一些流行的主流Linux发布版,包括Debian(及其衍生版本Ubuntu、Linux Mint)、Fedora(及其相关版本Red Hat Enterprise Linux、CentOS)和openSUSE等。Linux发行版包含Linux内核和支撑内核的实用程序和库,通常还带有大量可以满足各类需求的应用程序。个人计算机使用的Linux发行版通常包含X Window和一个相应的桌面环境,如GNOME或KDE。桌面Linux操作系统常用的应用程序,包括Firefox网页浏览器、LibreOffice办公软件、GIMP图像处理工具等。由于Linux是自由软件,任何人都可以创建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Linux发行版。 根据托瓦兹的说法,Linux的发音和「Minix」是押韵的。 「Li」中「i」的发音类似于「Minix」中「i」的发音,而「nux」中「u」的发音类似于英文单词「profess」中「o」的发音。依照国际音标应该是['linэks][ˈlɪnəks]。 此外有一份林纳斯·托瓦兹本人说话的录音,录音内容为「Hello, this is Linus Torvalds, and I pronounce Linux as "Linux"」,也表明了作者对单词的读法。 UNIX操作系统(),是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于1969年完成的操作系统。最早由肯·汤普逊(Ken Thompson),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道格拉斯·麦克罗伊(Douglas McIlroy),和乔伊·欧桑纳于1969年在AT&T贝尔实验室开发。于1971年首次发布,最初是完全用汇编语言编写。后来,在1973年用一个重要的开拓性的方法,Unix被丹尼斯·里奇用编程语言C(内核和I/O例外)重新编写。高级语言编写的操作系统具有更佳的兼容性,能更容易地移植到不同的计算机平台。 1983年,理查德·马修·斯托曼创立GNU计划。这个计划有一个目标,是为了发展一个完全自由的类Unix作业系统。自1984年发起这个计划以来,在1985年,理查德·马修·斯托曼发起自由软体基金会并且在1989年撰写GPL。1990年代早期,GNU开始大量地产生或收集各种系统所必备的元件,像是——函式库、编译器、侦错工具、文字编辑器,以及一个Unix的使用者介面(Unix shell)——但是像一些底层环境,如硬体驱动、守护进程、系统核心(kernel)仍然不完整和陷于停顿,GNU计划中是在Mach微内核的架构之上开发系统核心,也就是所谓的GNU Hurd,但是这个基于Mach的设计异常复杂,发展进度则相对缓慢。林纳斯·托瓦兹曾说过如果GNU核心在1991年时可以用,他不会自己去写一个。 386BSD涉及的法律问题直到1992年还没有解决,NetBSD和FreeBSD是386BSD的后裔,早于Linux。林纳斯·托瓦兹曾说,当时如果有可用的386BSD,他就可能不会编写Linux。 MINIX是一个轻量小型并采用微内核(Micro-Kernel)架构的类Unix作业系统,是安德鲁·斯图尔特·塔能鲍姆为在电脑科学用作教学而设计的。 1991年,林纳斯·托瓦兹在赫尔辛基大学上学时,对作业系统很好奇。他对MINIX只允许在教育上使用很不满(在当时MINIX不允许被用作任何商业使用),于是他便开始写他自己的作业系统,这就是后来的Linux核心。 林纳斯·托瓦兹开始在MINIX上开发Linux内核,为MINIX写的软体也可以在Linux内核上使用。后来使用GNU软体代替MINIX的软体,因为使用从GNU系统来的原始码可以自由使用,这对Linux的发展是有益。使用GNU GPL协议的原始码可以被其他项目所使用,只要这些项目使用同样的协议发布。为了让Linux可以在商业上使用,林纳斯·托瓦兹决定更改他原来的协议(这个协议会限制商业使用),以GNU GPL协议来代替。之后许多开发者致力融合GNU元素到Linux中,做出一个有完整功能的、自由的作业系统。 Linux的第一个版本在1991年9月被大学FTP server管理员-{Ari Lemmke}-发布在Internet上,最初Torvalds称这个核心的名称为"Freax",意思是自由("free")和奇异("freak")的结合字,并且附上"X"这个常用的字母,以配合所谓的类Unix的系统。但是FTP伺服器管理员嫌原来的命名「Freax」的名称不好听,把核心的称呼改成「Linux」,当时仅有10000行程式码,仍必须执行于Minix作业系统之上,并且必须使用硬碟开机;随后在10月份第二个版本(0.02版)发布,同时这位芬兰赫尔辛基的大学生在comp.os.minix上发布一则讯息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I'm doing a (free) operation system (just a hobby, 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 for 386(486) AT clones. Linux的标志和吉祥物是一只名字叫做Tux的企鹅,标志的由来是因为Linus在澳洲时曾被一只动物园里的企鹅咬了一口,便选择企鹅作为Linux的标志。更容易被接受的说法是:企鹅代表南极,而南极又是全世界所共有的一块陆地。这也就代表Linux是所有人的Linux。 1994年3月,Linux1.0版正式发布,Marc Ewing成立Red Hat软件公司,成为最著名的Linux经销商之一。早期Linux的开机管理程式(boot loader)使用LILO(Linux Loader),早期的LILO存在著一些难以容忍的缺陷,例如无法识别1024柱面以后的硬碟空间,后来的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克服这些缺点,具有『动态搜寻核心档案』的功能,可以让用户在开机的时候,自行编辑开机设定系统档案,透过ext2或ext3档案系统中载入Linux Kernel(GRUB通过不同的文件系统驱动可以识别几乎所有Linux支援的文件系统,因此可以使用很多文件系统来格式化核心文件所在的磁区,并不局限于ext文件系统)。 今天由Linus Torvalds带领下,众多开发共同参与开发和维护Linux内核。理查德·斯托曼领导的自由软件基金会,继续提供大量支持Linux内核的GNU组件。一些个人和企业开发的第三方的非GNU组件也提供对Linux内核的支持,这些第三方组件包括大量的作品,有内核模块和用户应用程序和库等内容。Linux社区或企业都推出一些重要的Linux发行版,包括Linux内核、GNU组件、非GNU组件,以及其他形式的软件包管理系统软件。 基于Linux的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的类Uni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的大部分设计思想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Unix操作系统所建立的基本设计思想。Linux系统使用宏内核,由Linux内核负责处理进程控制、网络,以及外围设备和文件系统的访问。在系统运行的时候,设备驱动程序要么与内核直接整合,要么以加载模块形式添加。 Linux具有设备独立性,它内核具有高度适应能力,从而给系统提供了更高级的功能。GNU用户界面组件是大多数Linux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常用的C函数库,Shell,还有许多常见的Unix实用工具,可以完成许多基本的操作系统任务。大多数Linux系统使用的图形用户界面建立在X窗口系统之上,由X窗口(XWindow)系统通过软件工具及架构协议来建立操作系统所用的图形用户界面。 已安装Linux操作系统包含的一些组件: Linux发行版指的就是通常所说的「Linux作业系统」,它一般是由一些组织、团体、公司或者个人制作并发行的。Linux内核主要作为Linux发行版的一部分而使用。通常来讲,一个Linux发行版包括Linux核心,以及将整个软体安装到电脑上的一套安装工具,还有各种GNU软体,和其他的一些自由软体,在一些Linux发行版中可能会包含一些专有软体。发行版为许多不同的目的而制作,包括对不同电脑硬体结构的支援,对普通用户或开发者使用方式的调整,针对实时应用或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等等。目前,超过三百个发行版被积极的开发,最普遍被使用的发行版有大约十二个。较为知名的有Debian、Ubuntu、Fedora和openSUSE等。 一个典型的发行版包括:Linux核心,GNU函式库和各种系统工具,命令行Shell,图形界面底层的X Window系统和上层的桌面环境等。桌面环境有如KDE或GNOME等,并包含数千种从办公套件,编译器,文字编辑器,小游戏,儿童教育软体,到科学工具的应用软体。 很多发行版含有LiveCD的方式,就是不需要安装,放入系统光碟或其它介质进行启动,就能够在不改变现有系统的情况下使用。比较著名的有Damn Small Linux,Knoppix等。LiveCD的相关技术进步至此,很多的发行版本身的安装光碟也有LiveCD的功能。 今天各种场合都有使用各种Linux套件,从嵌入式设备到超级电脑(Super Computer),并且在伺服器领域确定了地位,通常伺服器使用LAMP组合。在家庭与企业中使用Linux套件的情况越来越多。并且在政府中也很受欢迎,巴西联邦政府由于支持Linux而世界闻名。有新闻报道俄罗斯军队自己制造的Linux发行版的,做为G.H.ost项目已经取得成果.印度的喀拉拉邦计划在向全联邦的高中推广使用Linux。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取得技术独立,在龙芯过程中排他性地使用Linux。 在西班牙的一些地区开发了自己的Linux发行版,并且在政府与教育领域广泛使用,如埃斯特雷马杜拉地区的gnuLinEx和安达卢西亚地区的Guadalinex。葡萄牙同样使用自己的Linux发行版Caixa Mágica,用于Magalh?es笔记型电脑和e-escola政府软体。法国和德国同样开始逐步采用Linux。 传统的Linux使用者一般都是专业人士。他们愿意安装并设置自己的作业系统,往往比其他作业系统的用户花更多的时间在安装并设置自己的作业系统。这些用户有时被称作「骇客」或是「极客」。 使用Linux主要的成本为移植、培训和学习的费用,早期由于会使用Linux的人较少,并且在软体设计时并未考虑非专业者的使用,导致这方面费用极高。但这方面的费用已经随著Linux的日益普及和Linux上的软体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而降低,但专业仍是使用Linux的主要成本。 然而随著Linux慢慢开始流行,有些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开始在其销售的电脑上预装上Linux,Linux的用户中也有了普通电脑用户,Linux系统也开始慢慢出现在个人电脑作业系统市场。Linux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的流行程度较高,欧美地区还发行Linux平台的游戏和其他家用软体。Linux开源社群方面也是以欧洲、美国、日本等已开发国家的人士居多。 每个孩子一台笔记型电脑这一项目正在催生新的更为庞大的Linux用户群,计划将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几亿学童、他们的家庭和社区。在2007年,已经有六个国家订购了至少每个国家一百万台以上免费发放给学生。Google、Red Hat和eBay是该项目的主要支持者。 基于其低廉成本与高度可设定性,Linux常常被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例如机上盒、行动电话及行动装置等。在行动电话上,Linux已经成为IOS的主要竞争者;而在行动装置上,则成为Windows CE与Palm OS外之另一个选择。目前流行的TiVo数位摄影机使用了经过客制化后的Linux。此外,有不少硬体式的网路防火墙及路由器,例如部份LinkSys的产品,其内部都是使用Linux来驱动、并采用了作业系统提供的防火墙及路由功能。 转换作业系统的开销:自由开源意识形态与商业用途的冲突、缺乏强而有力的推广厂商、缺乏对特殊的硬件和应用程序的支援、电脑技术人员不愿再花费时间重复学习、对已有平台的依赖,是制约Linux被采纳的主要因素。 目前能在Windows或Mac OS上执行的应用软体大部分都没有Linux的版本,不过在Linux平台上通常可以找到类似功能的应用软件。大多数在Windows平台上广泛使用的自由软体都有相应的Linux版本,例如LibreOffice、Mozilla Firefox、Apache OpenOffice、Pidgin、VLC、GIMP;部分流行的专有软件也有相应的Linux版本,如Adobe Flash Player、Adobe Reader、Google Earth、Nero Burning ROM、Opera、Maple、MATLAB、Skype、Maya、SPSS、Google Chrome。 另外,相当多的Windows应用程式可以通过Wine和一些基于Wine的项目如CrossOver正常运行和工作。如Microsoft Office、Adobe Photoshop、暴雪娱乐的游戏、Picasa其中对于Photoshop的Crossover(Wine)相容性工作有Disney、DreamWorks、Pixar投资支援,等。Google大力参与Wine项目改进,Picasa的GNU/Linux版本也是经Wine测试的Windows平台编译版本。 整个亚洲,比较缺乏对Linux的支援,硬体和应用程式皆只考量微软作业系统设计的需求。例如:Internet Explorer及ActiveX需求、Microsoft Office相容性、网络游戏以及一般用户都倾向于使用Windows。 但是,Linux下也有相当多不能在Windows平台下执行的软体,主要是依靠X Window系统和其他Windows无法利用的资源,或者是因为稳定性等其他方面的考虑并不准备支援Windows。不过近年来,也不断向其移植。有如KDE SC、Cinepaint正在进行向Windows的移植。Linux使用的增多也使得Windows开源软体(Open Source)向Linux移植,比如Filezilla。 Linux发行版同样在上网本市场很受欢迎,像ASUS Eee PC和Acer Aspire One,销售时安装有订制的Linux发行版。 Linux发行版一直被用来作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并且已经在该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2006年9月的报告显示,十个最大型的网络托管公司有八个公司在其Web服务器运行Linux发行版。 Linux发行版是构成LAMP(Linux操作系统,Apache,MySQL,Perl / PHP / Python)的重要部分,LAMP是一个常见的网站托管平台,在开发者中已经得到普及。 Linux发行版也经常使用作为超级计算机的操作系统,2010年11月公布的超级计算机前500强,有459个(91.8%)运行Linux发行版。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IBM的红杉(IBM Sequoia),已于2011年交付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并于2012年6月开始运作,也是选择Linux作为操作系统。 Linux的低成本、强大的定制功能以及良好的移植性能,使得Linux在嵌入式系统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流行的TiVo数字视频录像机还采用了定制的Linux,思科在网络防火墙和路由器也使用了定制的Linux。Korg OASYS、Korg的KRONOS、雅马哈的YAMAHA MOTIF XS/Motif XF音乐工作站、雅马哈的S90XS/S70XS、雅马哈MOX6/MOX8次合成器、雅马哈MOTIF-RACK XS音源模块,以及Roland RD-700GX数码钢琴均运行Linux。Linux也用于舞台灯光控制系统,如WholeHogIII控制台。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方面,Linux也得到重要发展,基于Linux内核的Android操作系统已经超越诺基亚的Symbian操作系统,成为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在2010年第三季度,销售全球的全部智能手机中使用Android的占据25.5%(所有的基于Linux的手机操作系统在这段时间为27.6%)。 从2007年起,手机和掌上电脑上运行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变得更加普遍,例如:诺基亚 N810、OpenMoko的Neo1973、摩托罗拉的ROKR E8。Palm(后来被HP公司收购)推出了一个新的基于Linux的webOS操作系统,并使用在新生产的Palm Pre智能手机上。 MeeGo是诺基亚和英特尔于2010年2月联合推出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诺基亚也推出了使用MeeGo操作系统的N9手机。2011年9月28日,继诺基亚宣布放弃开发MeeGo之后,英特尔也正式宣布将MeeGo与LiMo合并成为新的系统Tizen。Jolla Mobile公司成立并推出了由MeeGo发展而来的Sailfish操作系统。2012年,Mozilla推出基于Linux核心的Firefox OS操作系统。 很多开源软体的定量研究聚焦在市场占有率(虽然多数不算作市场中的商品)和可靠性,包括数不清的Linux分析报告。Linux份额成长迅速。IDC的2008年第二季度报告指出,Linux在所有伺服器市场的市占率已经达到29%,比该研究机构在2007年的调查大幅增加了12个百分点。这个估计数字基于Linux伺服器的销售额。 所以,Linux的市占率是不可小觑的。Netcraft报告,在2010年二月,每10台可靠的伺服器中Linux发行版占6台,FreeBSD占2台,Windows占1台。而Debian、CentOS两个至关重要的发行版并不销售。 "Linux"的注册商标是Linus Torvalds所有的。这是由于在1996年,一个名字叫做William R. Della Croce的律师开始向各个Linux发布商发信,声明他拥有"Linux"商标的所有权,并且要求各个发布商支付版税,这些发行商集体进行上诉,要求将该注册商标重新分配给Linus Torvalds。Linus Torvalds一再声明Linux是自由且免费的,他本人可以卖掉,但Linux绝不能卖。 “GNU/Linux”此名称是GNU计划的支持者与开发者,特别是其创立者理查德·斯托曼对于Linux作业系统的主张。由于此类操作系统使用了众多GNU程序,包含Bash(Shell程式)、函式库、编译器等等作为Linux核心上的系统套件,理查德·斯托曼认为应该将该操作系统称为「GNU/Linux」或「GNU+Linux」较为恰当,但现今多数人仍称其为Linux。就1997年之前的Linux来看,一间CD-ROM的供应商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他们的“Linux 发行版”中,GNU 软件所占最大的比重,大约占全部源代码的28%,且还包括一些关键的部件,如果没有这些部件,系统就无法工作,而Linux 本身占大约3%。 Linux社群中的一些成员,如埃里克·雷蒙、林纳斯·托瓦兹等人,偏好Linux的名称,认为Linux朗朗上口,短而好记,拒绝使用「GNU/Linux」作为操作系统名称。并且认为Linux并不属于GNU计划的一部份,斯托曼直到1990年代中期Linux开始流行后才要求更名。有部分Linux套件,如Debian,采用了「GNU/Linux」的称呼。但大多数商业Linux套件依然将操作系统称为Linux。而有些人则认为「操作系统」一词指的只是系统的内核(Kernel),其他程序都只能算是应用软件,因而,该操作系统应叫Linux,但Linux系统套件是在Linux内核的基础上加入各种GNU软件套件集合而成的。 在这两个主要名称之外,也有其他名称的提议。1992年,Yggdrasil Linux主张命名为Linux/GNU/X,因为除了GNU计划软体之外,很多Linux还采用了X视窗系统。
14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49
GNU计划
GNU计划 GNU计划(),又译为革奴计划,是一个自由软体集体协作计划,1983年9月27日由理查德·斯托曼在麻省理工学院公开发起。它的目标是创建一套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统,称为GNU。理查德·斯托曼最早在net.unix-wizards新闻组上公布该消息,并附带一份《GNU宣言》等解释为何发起该计划的文章,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要“重现当年软件界合作互助的团结精神”。 GNU是“GNU's Not Unix”的递归缩写。为避免与单词gnu(非洲牛羚,发音与「new」相同)混淆,斯托曼宣布GNU发音应为「Guh-NOO」(),与「canoe」发音相似。其中,Emacs就是由这个计划孵化而出。 UNIX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商业操作系统的名称。由于GNU将要实现UNIX系统的接口标准,因此GNU计划可以分别开发不同的操作系统。GNU计划采用了部分当时已经可自由使用的软件,例如TeX排版系统和X Window视窗系统等。不过GNU计划也开发了大批其他的自由软件,这些软件也被移植到其他操作系统平台上,例如Microsoft Windows、BSD家族、Solaris及Mac OS。 为保证GNU软件可以自由地“使用、复制、修改和发布”,所有GNU软件都包含一份在禁止其他人添加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授权所有权利给任何人的协议条款,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这个就是被称为“公共版权”的概念。GNU也针对不同场合,提供GNU宽通用公共许可证与GNU自由文档许可证这两种协议条款。 1985年,理查德·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来为GNU计划提供技术、法律以及财政支持。尽管GNU计划大部分时候是由个人自愿无偿贡献,但FSF有时还是会聘请程序员帮助编写。当GNU计划开始逐渐获得成功时,一些商业公司开始介入开发和技术-{zh-hans:支持; zh-hant:支援;}-。当中最著名的就是之后被Red Hat兼并的Cygnus Solutions。 到了1990年,GNU计划已经开发出的软件包括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文字编辑器Emacs、C语言编译器GCC以及大部分UNIX系统的程序库和工具。唯一依然没有完成的重要组件,就是操作系统的内核(称为HURD)。 1991年,林纳斯·托瓦兹编写出了与UNIX兼容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并在GPL下发布。Linux之后在网上广泛流传。1992年,Linux与其他GNU软件结合,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统正式诞生。许多程序员参与了Linux的开发与修改,也经常将Linux当成开发GNU计划软体的平台。该操作系统往往被称为“GNU/Linux”或简称Linux。但Linux本身不属于GNU计划的一部份,GNU计划自己的内核Hurd依然在开发中,目前已经发布Beta版本。 许多UNIX系统上也安装了GNU软件,因为GNU软件的质量比之前UNIX的软件还要好。GNU工具还被广泛地移植到Windows和Mac OS上。 GNU工程十几年以来已经成为一个对软件开发主要的影响力量,创造了无数的重要的工具,例如:强健的编译器,有力的文本编辑器,甚至一个全功能的操作系统。这个工程是从198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程序员理查德·斯托曼的想法得来的,他想要建立一个自由的、和UNIX类似的操作环境。从那时开始,许多程序员聚集起来开始开发一个自由的、高质量、易理解的软件。 以下是GNU计划的正式发言人:
1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53
自由软件运动
自由软件运动 自由软件运动(,简称FSM或FOSSM)是一个推广用户有使用、复制、研究、修改和分发软件等权利的社会运动。接近和相关的运动包括开放源码运动及自由软件的开放源码运动。这运动跟1970年代的黑客文化有渊源,而理查德·斯托曼是该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以及精神领袖。 自由软件运动人士认为自由软件的精神应当贯彻到所有软件:他们认为禁止计算机用户行使这种自由是不道德的行为。理察·马修·斯托曼认为贩卖不附带源代码的二进制软件是不道德的,因为这样阻止了软件用户学习以及帮助其他人的权利。然而目前还没有如何实现自由软件运动最终目标的共识。有些人认为应当使用法律手段强制软件供应商提供源代码;有些则认为应当通过抵制专有软件来达到目的。还有一些人则认为时间将证明,自由软件最终在质量上要比专有软件略胜一筹,并会在自由市场上取得胜利。 部分自由软件运动人士也认为其他受专利权保护的产品也应当自由化。还有一些人士则认为有部分资源不应当被自由更改,例如GNU通用公共协议证书,小说等。 这个运动的理念在于电脑的使用不应该阻碍人际合作。更直接地说,这个运动代表著拒绝专有软体并推广自由软体。它的终极目标在于解放网路世界中的每个人——即每个电脑使用者。理查·斯托曼表明这个行动旨在提升而非妨碍科技的进步,因为「这代表我们可以避免重复无益的系统编程,而把这份精力用在推动技术革新上面。」("It means that much wasteful duplication of system programming effort will be avoided. This effort can go instead into 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自由软体运动的成员相信所有的软体使用者有享有中列举的自由。许多成员认为禁止他人享有这些自由是不道德的,也相信在创造一个使用者可以互相帮助并拥有自己对于电脑控制权的社会,这些自由是必须的。 然而,有一些自有软体使用者和程式设计师不相信具有财产权的软体是—严格来说—不道德的,援引在一些商业模型中的例子,专用软体与技术上的功能与便带来效益的增加,以作为他们的论点。 虽然社会变迁会是一个科技变迁下非刻意造成的副产物,新科技的倡议者经常宣传这些新技术就社会正面影响一个工具。圣荷西州立大学的教授Joel West解释了许多自由原始码运动的理念。如果假设科技不仅对社会变迁造成影响,并从科技进步主导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待,禁止特定人员使用这些科技是道德的吗?因此—纵使不能造成立刻的改变—自由软体运动还是希望唤醒人们这个运动所能造成的影响,因为能造成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举例来说:与没有电脑时相比,电脑给了我们更多自由,但这些科技媒介究竟是带来自由、或仅赋予少数人特权?这样的道德争论如何取的一个折衷的办法对自由软体运动是个难题。 自由软体基金会坚信所有的软体需要说明文件,特别是周到的工程师应做到能更新说明书以反映他们对软体的调整,但他们认为对修改其他著作的自由本身是相对次要的 。在自由软体运动中基金会特别强调提供此类文件的目标。自由软体运动的成员也倡议具实际用途的软体应该自由的 自由软件运动的核心工作专注于软件开发。自由软件运动也反对专有软件,拒绝安装不给予自由权利的软件。根据斯托尔曼叙述,“在软件领域比专有程序未经授权的拷贝更糟糕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私有软件的授权副本。因为这样做同样伤害其整个用户群体。此外,通常开发商,这个邪恶的犯罪人,就可从中获利。 自由软件运动的一些支持者们会占用公众演讲,或者主持软件相关会议,以提高软件的自由意识。这被视为相当重要,因为接受免费软件的人们,往往不知道它是免费软件。稍后便可能会接受非免费更换,或将增加不是免费软件的附带软件。 玛格丽特·S·埃利奥特,一个在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软件研究者。不仅列出了可能来自自由软件运动的许多好处,她还声称,它本质上是要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利用互联网。假设计算机是全球访问,由于世界变得更加立足于技术及其发展,建立一个选择性的互联网,只允许部分人在访问,这根据"艾略特自由"是荒谬的。根据许多推动有关自由软件运动的学者的认识,如果人们想要生存在通信和全球援助更加共存的世界,那么全球自由软件更加应该争取一个位置。这个由GNU同伙引发的想法,是促进一个理解当地和全球社区的利益,所谓“合作环境”的一种尝试。 大量的抵制软件专利和著作权法扩张的游说工作已经完成。其他游说则直接专注于政府机构和政府资助的项目中所使用的自由软件。 委内瑞拉政府在2006年1月实施了软件免费的法律。法令第3,390条,授权所有政府机构可以将完成超过两年的软件,编列为自由软件。 国会议员和雅克·罗吉克·阿克曼在引进秘鲁法案1609“公共管理自由软件”的过程中,出力极大。 在美国,也已经有了在州政府于州级对促进"免费软件使用"通过立法的努力。 。 一种成立于2004年,发起于2006年的Web服务。用于监视在自由软件社区的软件开发活动,对项目和编程语言的发展和普及提供详细的软体度量和定量分析。 。监视很多FOSS软件仓库和分析各种FOSS软件许可证的普及。
15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57
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 -{T|zh-hans:材料科学; zh-hant:材料科学; zh-sg:物质科学}- 材料科学,又名为材料工程,涉及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各个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整合应用,是一个研究材料的制备或加工工艺、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材料宏观性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跨领域学科。涉及的理论包括固体物理学,材料化学,应用物理和化学,以及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电机工程。与电子工程结合,则衍生出电子材料,与机械结合则衍生出结构材料,与生物学结合则衍生出生物材料等等。随着近年来媒体将注意力大量集中在纳米科学上,材料科学在科学与工程学领域越来越广为人知。它也是鉴识科学和破坏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后者为例,它是分析各种飞航意外的关键。今日许多科技上的问题受限于材料能够容许的极限,也因此,在此领域的突破在未来科技具有指标性的影响。材料科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各时代上材料的选择往往决定了该时代的发展,像是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革命就是明显的例子。材料科学是最古老的应用科学及工程学之一,起初被引导来自陶瓷的加工和冶金学的延伸。现代材料科学演进来自于冶金学。在十九世纪晚期一位美国科学家约西亚·吉布斯发现材料在不同相态之间的热力学性质,使得在理解材料性质上有重大性的突破。材料科学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发展革命性科技,像是塑胶、半导体和。 在1960年代前,许多材料科学系都被称为矿冶系。1960后当时美国高等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现为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为了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以及训练的国家计划(“to expand the national program of basic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 the materials science”)在1960年代创立一系列大学实验室,建立了材料科学。此领域包含陶瓷、聚合物、半导体、磁性材料、、奈米材料。 详见请至材料科技史
15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58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于1901年开始每年颁发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设立了瑞典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普遍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诺贝尔终生未娶,亦无子嗣。在其逝世前,亲兄弟也早一步去世。但他的改良——炸药,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也成功设立许多工厂生产,累积巨大财富。 由于诺贝尔终生主张和平主义,也因此他对于自己改良的炸药作为破坏及战争的用途始终感到痛心。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创立了,分别奖励5个领域: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 1969年,瑞典出资增设瑞典银行经济学奖,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尽管与前述5种奖项「合称诺贝尔奖」,但实际上不是诺贝尔遗嘱中捐助的奖项。 近50年以来,诺贝尔基金会明文规定,不论是公共场合还是私人场合,提名过程和人选都要严格保密,包括提名者人选和被提名者人选。很多人在各种场合声称自己曾因某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但未获奖,应属谣言。 截至2016年,共有911个人和组织(836男、49女及26个组织)获得了579个诺贝尔奖与瑞典银行经济学奖。截至2012年,得主平均年龄59岁。多次获奖者共4人,多次获奖的组织共2名,合计共6位多次获奖的组织与学者。 根据官方数据,2015年获和平奖的突尼西亚全国对话四方集团被计算为「4个」组织。 表列「比例」仅取至小数点后2位,并采无条件舍去法纪录之。 根据获奖时国籍与出生地,截至2016年10月14日,各国各奖项得主人数的世界前5强: 下表展示1901年至2018年世界各高校诺贝尔奖人数分布(只展示前30名)。 <nowiki>*:</nowiki> <nowiki>**:</nowiki> <nowiki>***</nowiki> 学者部分 组织部分 诺贝尔奖原则上仅能授予在世者,但有三次例外。一为193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特,二为196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达格·哈马舍尔德,三为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拉尔夫·斯坦曼。 人们对诺贝尔奖的争议点,除了在各奖得主必须是三人以下的限制外,还有不颁给已过世的人,另外还有诺贝尔奖不设立重要的数学奖。 191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尼斯·斯塔克曾为自身利益为希特勒效劳,诺贝尔基金会无权使获奖者改变自己的看法。 诺贝尔奖的规矩:得主必须是三人以下,也产生过争议,该奖项只是表彰在科学领域中有重大突破的个人和小团队的。不过也有例外的是诺贝尔奖中的和平奖,分别在1917年,1944年,1963年颁发给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组织,2012年颁发给了欧洲联盟组织。2013年则颁发给了禁止化学武器组织,2015年又颁发给突尼西亚全国对话四方集团。 诺贝尔奖在对于物理学奖及化学奖的颁发在学术界有时也会引起争议,其中最为著名的例子是爱因斯坦没有因相对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在12年后才因光电效应获奖。 关于诺贝尔基金会不设立数学奖,其中有一个流传较广的民间传说是诺贝尔的妻子与一位名叫雷富勒(Mittag-Leffler)的数学家有外遇,所以诺贝尔本人遗嘱中不设置诺贝尔数学奖。不过这个说法显然不实,因为诺贝尔根本没有结婚,较可能的因素为当时代,数学仅为尚未形成一有改变人类生活可能的显学。 随著数学及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数学界的菲尔兹奖及计算机界的图灵奖被称为该领域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也被一些女权团体批评,因为相较于男性,女性在诺贝尔得奖的人数明显偏低,让一些妇女和女权团体批评诺贝尔奖有性别歧视之嫌。至2014年为止目前女性在诺贝尔获得最多奖项的一年为2009年。 1989年开始,汤森路透美国总部每年发布「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以预测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15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59
植物学
植物学 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系统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综合性科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人类对植物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采集了植物的种子、茎、根和果实。植物学的创始人是泰奥弗拉斯托斯,在他的著作《植物历史》(也称《植物调查》)中将植物进行了分类。 1世纪希腊医生迪奥科里斯的著作《药物论》(De Materia Medica)为以后药用植物的使用奠定了基础。1593年中国明朝的李时珍也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写。17世纪末英国生物学家约翰·雷确立了现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17世纪,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显微镜,开创了植物解剖学的研究,随后植物生理学和植物胚胎学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植物学各分支学科已基本形成。 中国近代植物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是胡先骕,编写了中国第一部中文《高等植物学》,发现了中国的“活化石”水杉,并将其命名。 植物学的历史包括几个早期文明的著作与植物分类。例如古代印度的宗教著作,古代琐罗亚斯德教的著作,及古代中国的著作。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用植物志。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泰奥弗拉斯托斯被视为植物学的创始人。他发明并描述了许多现代植物学的原理。他的两个主要著作《植物历史》和《植物本原》是古代和中世纪的植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的17个世纪一直占重要的地位。1世纪希腊医生迪奥科里斯的著作《植物志》(De Materia Medica),是一本共5卷的药草百科全书,对其后的1500多年有广泛的影响。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的著作包括的"Nabatean Agriculture",的"Book of Plants"和的"The Classification of Soils"。13世纪早期,和也有植物学的著作 德国医生莱昂哈特·福克斯是三位德国植物学之父之一,其余两位是奥托·布伦费尔斯和。 在1546年所写的"Dispensatorium"是药典中的经典著作。康拉德·格斯纳和也写了药用植物的著作。乌利塞·阿尔德罗万迪被认为是“自然历史之父”,他的研究内容包括植物。1665年,罗伯特·胡克从树皮切了一片软木薄片,并放到自己发明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1690年约翰·雷首次给物种下定义,依据花和营养器官的性状进行分类,并用一个分类系统处理了18000种植物。1735年,卡尔·林奈出版了《自然系统》一书,在这本书中,林奈把自然界分成植物界、动物界和矿物界,并将动物和植物按纲、目、属、种、变种5个等级归类,特别是他在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中对7300种植物正式使用了双名法进行命名。 随着植物解剖学和植物形态学及生命周期的知识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植物间的亲缘不止是林奈所描述的那样。 (1763), 安托万·罗兰·德朱西厄(1789)和奥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1819)所提出的分类系统调整得到广泛的接受。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开始了植物的进化关系和系统发育分类的研究。 马蒂亚斯·雅各布·施莱登1838年发表了《植物发生论》(""),书中指出细胞是植物的结构单位,这本书对植物学有很大的影响。 卡尔·路德维希·韦尔登诺分析了种子散布与分布,植物种群,地质历史的影响之间的联系,并开创了植物地理学. 1831年罗伯特·布朗发现了细胞核. 近30多年来,分子生物学和近代技术科学,以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的新概念和新技术被引入到植物学领域,植物学科在微观和宏观的研究上均取得了突出成就,无论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当今相当多的新知识都是从研究模式植物而来的,如拟南芥。这种十字花科的杂草物种是最早的基因组测序植物之一。水稻基因组相对较小,同时国际水稻基因定序工程也把它定为重要的谷物/草/单子叶植物模型。 另一个草物种二穗短柄草也是一个有助理解遗传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模型。 对其他重要的商业主粮如小麦, 玉米, 大麦, 黑麦,御谷和大豆都有基因组测序。其中部分植物对基因组测序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的染色体中有两个以上的单倍体。另外,一种绿色水藻作为模式生物,给细胞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知识。 从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级别到细胞器, 细胞, 组织, 器官,个体,植物种群,植物群落等方面都是对植物的研究范畴。在这些研究分支上的植物学家可能会涉及分类学,解剖学和形态学,以及生理学等方面。 以前所有生命都被分成动物或植物,而植物学就是专门研究那些动物以外的生物。 现在植物的定义是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获得能量的生物,或者是无叶绿素的寄生植物. 而以前植物学则包括细菌,真菌,地衣,非绿藻类水藻和病毒。不过植物学家仍很关注这些物种,而真菌和原生生物也包含在植物学课程内。 对植物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因为植物是生物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生产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氧气和食物。此外,植物能防止土壤侵蚀而且对水文循环有极大影响 。 古植物学是研究古植物化石记录的分支学科。普遍认为在地球的早期历史中,光合作用植物产生的氧气改变了古代地球的全球大气环境. 植物解剖学是研究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结构,而植物的形态是其外部形式的研究。所有的植物是多细胞真核生物,其储存在细胞核中的DNA。
16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61
生命
生命 生命泛指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并且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简单来说,也就是具有生命机制的物体。生命个体一定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个体的更替中经过自然选择发生进化以适应环境。生物学则是以研究生命为中心的科学。 生命的最小单位是生物,生物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能够新陈代谢,维持恒定性,可以成长,回应刺激,可以繁殖甚至演化,以适应外界环境,继续繁殖并产生后代。在地球的生物圈内可以找到许多不同的生物,在这些生物中(包括植物、动物、真菌、原生生物、古菌及细菌),都有共同的特征,都是由以和水为基础的细胞构成,有其组织以及可以遗传的基因资讯。 地球约在45.4亿年前形成。最早的生命至少约在35亿年产生。当时是始太古代,冥古宙熔化的地壳已经固化。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证据是在西格陵兰发现的37亿年前变质岩中的石墨,及西澳洲34.8亿年前砂岩中的远古生物化石。不过很多研究推测地球在更早之前就已有生命。根据其中一种研究,可能在42.5亿年前就已有生命,另一个研究则认为是44亿年前。目前仍不确定地球上产生生命的机制,不过已有许多的生命起源假说。生命形成后,变成许多不同的形式,生物学家则将其分类成许多分类单元的体系。生命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条件下生存。 另外,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的能力有时被视判断生命的根本条件,称之为生命现象。病毒在有寄主可寄生的时候,会表现出生命现象;但在没有寄主可寄生的时候,不会表现生命现象,所以病毒是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一种奇妙的有机物。 生命没有公认定义,不同的科学家曾提出过各种定义。 科学家经常认为只有生物体会展现以下全部现象: 大部分科学家称这样的现象为生命的表现方式。通常必须具备全部七个特征才能被视作生命。 但是,这个定义也有局限性。例如:有些生物体不能繁殖,因为它们是正常物种中自然形成的。这些生物体仍是生命。有些人说生命的特性是可遗传的;因此,这些不能繁殖的有机体也还是有生命的,它们仍可以通过亲属选择等机理来产生新个体。 有些人认为病毒和朊毒体(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蛋白质)是可以自行复制的毒素而不是生命体,因为它们不能在没有其他细胞的情况下表现出生命现象。但是,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有类似细菌的细胞结构的生物也不能独立执行很多重要的生物过程,它们也要进入真核生物宿主细胞的细胞质内进行生长和自我复制。另外,几乎所有的生命都倚赖其他物种提供食物,并且归根结底需要地球上某些细胞的特殊化学作用来提供能量源,如光合作用和海底热泉细菌的硫化作用。 具系统性的生命定义是,生物是自我组织并自我制造的。这些物质不与耗散结构混淆(如:火)。 这个定义变种包括了斯图亚特·考夫曼(Stuart Kauffman)定义生命为能够复制自己或他人的一种自主主体(autonomous agent)或一种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并最少完成一次热力学循环。 其他定义包括: 尽管不能准确地找到确实时间,但有证据表现地球上的生命已存在了大约37亿年。 虽然没有标准表示生命起源的模型,但现时最为公认的科学模型建立于一个或更多包括下面的发现之上,可以粗略地列出有以下假设: 很多不同的假说认为早期地球上的简单有机分子能够转变为原始细胞并进行新陈代谢。很多模型可分为「先有基因」或「先有新陈代谢」两类,但最近流行的混合模型并不属于任何一类。现时所推测的生命历史还有很多疑点,生命的起源对科学家而言仍是一个很大的谜团。 在宇宙中,地球是人类已知的唯一存有生命的星球。德雷克公式可以估算其他地方出现生命的机率,但科学家不同意很多公式中变量的值(严格地说,德雷克公式计算的是处于银河系中且我们可能接触的外星生物的数量,而不是有生命的机率)。取决于不同的值,方程式可以暗示生命的形成是频繁或稀少的。德雷克计算我们在任何时间可能接触的外星生命只有1个。 有关地球生命的起源,胚种论也被称为外源性起源认为生命来自宇宙,通过陨石、彗星或宇宙尘等天体到达地球。但是这些理论对解释生命的起源没有帮助。 即生命体之死亡阶段或状态。以人类为例,一般以呼吸及心脏跳动停止和脑部完全停止活动(非暂时性的停止)为判定死亡的标准。 生命体的死亡可以是因为细胞分裂的次数达到极限而衰亡,也可以是被毒素、自然灾害或其他生物杀死。 任何一个个体的死亡并不会威胁物种的存在,反而是维持物种延续的重要环节。如果年老的个体永远不死,新的个体会失去生存空间和生存必需的资源。但个体大量死亡至难以维持繁殖时,物种就可能灭绝。 已经死亡的细胞不能重建生命活动。已经死亡的生物个体不能复活。这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16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65
Wiki
Wiki ()是在全球资讯网上开放,且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由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首先开发。沃德·坎宁安将wiki定义为“一种允许一群用户用简单的描述来创建和连接一组网页的社会计算系统”。 有些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的网路系统,让人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和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成本远比HTML文本小。与此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了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特点,有助于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个领域的知识。 (IPA: <WICK-ee> 或 <WEE-kee>)源自夏威夷语的「WikiWiki」,本是「快点快点」之意。wiki的中文翻译有维客、围纪、快纪、共笔或维基等等,其中「维基」一词是中文维基百科人特别为维基百科而创,属于维基媒体的专用术语。随著「维基」一词能见度增加,常被泛用为wiki的主要音译名 Wiki软体由软件设计模式社群开发,用来书写与讨论模式语言。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3月25日成立了第一个Wiki网站:WikiWikiWeb,用来补充他自己经营的软件设计模式网站。他发明了Wiki这个名字以及相关概念,并且实作了第一个Wiki引擎。坎宁安说自己是根据檀香山的Weekee Weekee(意为「快点快点」)公车取名的。这是他到檀香山学会的第一个夏威夷语句子。 坎宁安说,Wiki的构想来自他自己在1980年代晚期利用苹果电脑HyperCard程式作出的一个小功能。HyperCard类似名片整理程式,可用来纪录人物与相关事物。HyperCard管理许多称为「卡片」的资料,每张卡片上都可划分栏位、加上图片、有样式的文字或按钮等等,而且这些内容都可在查阅卡片的同时修改编辑。HyperCard类似于后来的网页,但是缺乏一些重要特征。 坎宁安认为原来的HyperCard程式十分有用,但创造卡片与卡片之间的连结却很困难。于是他不用HyperCard程式原本的创造连结功能,而改用「随选搜寻」的方式自己增添了一个新的连结功能。使用者只要将连结输入卡片上的一个特殊栏位,而这个栏位每一行都有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如果卡片已经存在,按钮就会带使用者去那张卡片,否则就发出哔声,而继续压著按钮不放,程式就会为使用者产生一张卡片。 坎宁安向他的朋友展示了这个程式和他自己写的人事卡片,往往会有人指出卡片之中的内容不太对,他们就可当场利用HyperCard初始的功能修正内容,并利用坎宁安加入的新功能补充连结。 坎宁安后来在别处又写了这样的功能,而且这次他还增加了多使用者写作功能。新功能之一是程式会在每一次任何一张卡片被更改时,自动在「最近更改」卡片上增加一个连往被更改卡片的连结。坎宁安自己常常看「最近更改」卡片,而且还会注意到空白的说明栏位会让他想要描述一下更改的摘要。 奥德·坎宁安和波·路夫(Bo Leuf)在《Wiki之道——网上快捷合作》一书中描述了Wiki概念的几个本质特征: Wiki中用户使用很多方式来编辑。通常需要通过文本标记语言。 Wiki在一些需要内容管理系统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JotSpot和SocialText是创Wiki企业应用的先河。Wiki可以在高校教育环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直到2006年,Wiki应用于教育的案例在全球都比较少。Wiki除了被用来建立网站外,也被用作编写网志。Wiki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可以作为学生协助学习的平台。 Wiki软件是一款运行Wiki的群件,允许使用常见的Web浏览器建立和修改网页,被作为应用程式伺服器在多个网页服务器上运作。 在大多数页面的文本,通常有大量的超文本链接到其他网页。大多数Wiki有一个反向的功能,它显示所有链接到一个给定页面的页面。 Wiki的基本设计理念是,与其避免人们犯错,倒不如让人们更方便地修正错误。因此,Wiki固然相当开放,但它有一个有助检验最近新增页面正确性的功能。几乎每一个Wiki网站都有的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最近修订」页面——一个列出最近修订的特殊页面,或是一个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所做修改的列表。一些Wiki可以对此清单作出过滤,筛去小修改或利用自动脚本所做之修改(所谓「机械人」)。 大部分Wiki网站的页面编修纪录页都拥有以下功能:可查看过去的修订版本,亦可在任何两个修订版本之间进行差异对比。编辑者可以利用修订历史浏览并且恢复此条目的前一版本;显示差异功能则能让编辑者更容易决定是否有必要做此更改。一个普通的Wiki使用者可以在「最近修订」页面浏览差异、查阅历史、甚至恢复到先前的版本。这个过程基本上是很流畅的,具体细节则要看用的是哪款Wiki软体。 为了避免人们做出差劣的编辑,有些Wiki引擎可以对内容编辑权限进行各种程度的限制,以确保一篇或一组条目的品质。当有人修改某个条目时,愿意维护该页面的使用者(们)会收到通知,让他/她得以马上对新编辑进行审查。 有些Wiki会提供「巡逻校订」(patrolled revisions),让有权限的编辑者在正当(非破坏)的修订上做标记。而「标记校订」(flagged revisions)则是让普通用户无法看见尚未通过评审的修订。 Wiki提供至少一个标题搜索,有时是一个全文搜索。搜索的可扩展性取决于Wiki引擎是否使用一个数据库。一些Wiki(如PmWiki)使用平面文件。MediaWiki的第一个版本采用平面文件,但它在21世纪初被李丹尼尔克罗克改写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程序。 另外有时可以对Wiki使用Google等外部搜索引擎的限定网域搜索功能以获得更精确或更全面的结果。 为了保证内容的质量,大部分Wiki系统或其所建立的社区都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策略和指导方针,用以对用户的使用行为进行有一系列的规则控制。 比如总结成以下五个方面:维基百科是一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代表的是一个中立的观点;维基百科自由编辑内容;维基百科的编辑者应该以一种尊重和文明的方式互相交流;维基百科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章,但不可以自由修改规则。 有许多的Wiki社区是私密的,尤其是企业的Wiki。企业的Wiki有可能只允许内部员工修改。 :
16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68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 电脑程序设计(),或称程式设计(),是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程序的过程,软体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程序设计往往以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给出这种语言下的程序。程序设计过程应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除错等不同阶段。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早期,软体开发主要就是程序设计。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系统越来越复杂,逐渐分化出许多专用的软件系统,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而且这些专用的软件系统愈来愈成为普遍的系统环境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软体开发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再只是纯粹的程序设计,还包括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通信协议设计和复杂的系统配置过程。 专业的程序设计人员被称为程序员。某种意思上,程序设计的出现甚至早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爱达·勒芙蕾丝曾设计了巴贝奇分析机上计算伯努利数的一个程序。她甚至还建立了循环和子程序的概念。由于她在程序设计上的突破性创新,爱达·勒芙蕾丝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 任何设计工作都是在各种条件限制和相互矛盾的需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种观点反映在程式设计上,就是硬体储存空间与程式执行时间的限制。 空间方面,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早期,由于机器资源比较昂贵,如何缩小储存空间往往是设计关心的首要重点;而随着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上资料储存媒体的价格降低,空间不再是考虑的第一要点,一些较耗时的运算也渐渐发展出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模式。 时间方面,在早期,如何加强程式效率、缩短程式执行时间是程式设计师的共同目标;而在硬体效能进步、效率差距缩小,软件规模与复杂度却日益增加的现在,程序的结构、可维护性、重复使用性、弹性等因素更显得重要。在多人合作的程式设计专案里,程式设计师们会加上各种注解以协助其他参与者理解程式码,,但却因能达到较好的沟通并提高程式码的可维护性,而成为目前的主流。 然而,随著智慧型手机等携带装置的兴起,执行时间的缩短与储存空间的有效运用再次成为焦点,形成与主机伺服器类型应用程式不同的重点考虑方向。
17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70
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程序()是指一组指示计算机或其他具有讯息处理能力装置每一步动作的指令,通常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运行于某种目标体-{系}-结构上。打个比方,一个程序就像一个用"汉语"(程序设计语言)写下的红烧肉"菜谱"(程序),用于指导"懂汉语"(编译器)同时也会"烹饪手法的人"(体-{系}-结构)来做这道菜。 通常,以英文文本为基础的计算机程序要经过编译和连结而成为一种人们不易看清而计算机可解读的一连串数字的格式,然后放入运行。未经编译就可运行的程序,通常称之为脚本程序(script)。 为了一个程序运行,计算机加载程序代码,可能还要加载数据,从而初始化成一个开始状态,然后调用某种启动机制。在最低层上,这些是由一个载入器开始的。 在大多数计算机中,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等,加载并且执行很多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计算机程序是指一个单独的可执行的映射,而不是当前在这个计算机上运行的全部程序。 在一台基于最常见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又称普林斯顿结构)的计算机上,程序从某种外部设备,通常是硬盘,被加载到计算机之内。 如果计算机选择冯诺依曼体系结构,那么程序就被加载入-{zh-hans:内存; zh-hant:记忆体;}-。 指令序列顺序执行,直到一条跳转或转移指令被执行,或者一个中断出现。所有这些指令都会改变指令寄存器的内容。 基于这种体系的计算机,如果没有程序的支持,将无法工作。一个计算机程序是一系列指令的集合。 程序里的指令都是基于机器语言;程序通常首先用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然后用编译器或者直译器翻译成机器语言。 有时,也可以用-{zh-hans:汇编语言; zh-hant:组合语言;}-编程,-{zh-hans:汇编; zh-hant:组合;}-语言实质就是表示机器语言的一组记号-在这种情况下,用于翻译的程序叫做-{zh-hans:汇编程序; zh-hant:组译程式;}-。 数据可以被定义为被程序处理的信息。当我们考虑到整个计算机系统时,有时程序和数据的区别就不是那么明显了。中央处理器有时有一组微指令控制硬件,数据可以是一个有待执行的程序(参见脚本编程语言),程序可以编写成去编写其它的程序;所有这些例子都使程序和数据的比较成为一种视角的选择。有人甚至断言程序和数据没有区别。 编写一个程序去生成另外一个程序的过程被称之为元编程()。它可以被应用于让程序根据给定数据生成代码。单单一个程序可能不足以表示给定数据的所有方面。让一个程序去分析这个数据并生成新的程序去处理数据所有的方面可能会容易一些。就是一例支持这种编程模式的程序语言。 在神经网络里储存的权重是一种数据。正是这些权重数据,跟网路的拓扑结构一起,定义了网络的行为。人们通常很难界定这些数据到底表示什么或者它们是否可以由程序来代替。这个例子以及跟人工智能相关的其它一些问题进一步考验程序和数据的区别。 算法指解决某个问题的严格方法,通常还需辅以某种程度上的运行性能分析。算法可以是纯理论的,也可以由一个计算机程序实现。理论算法通常根据复杂性分为不同类别;实现的算法通常经过剖析()以测试其性能。请注意虽然一个算法在理论上有效可行,但是一个糟糕的算法仍会浪费宝贵的计算机资源。(更详细信息,参见算法信息论()) 编写程序是以下步骤的一个往复过程:编写新的源代码,测试、分析和提高新编写的代码以找出语法和语义错误。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叫做程序设计员。由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编程的要求和种类也日趋多样,由此产生了不同种类的程序设计员,每一种都有更细致的分工和任务。软件工程师和系统分析员就是两个例子。现在,编程的长时间过程被称之为“软件开发”或者软件工程。后者也由于这一学科的日益成熟而逐渐流行。 因此,如今程序设计员可以指某一领域的编程专家,也可以泛指软件公司里编写一个复杂软件系统里某一块的一般程序员。一组为某一软件公司工作的程序员有时会被指定一个程序组长或者项目经理,用以监督项目进度和完成日期。大型软件通常经历由系统设计师掌握的一个长时间的设计阶段,然后才交付给开发人员。牛仔式的编程(未经详细设计)是不为人所齿的。 两种当今常见的程序开发方式之一是项目组开发方式。使用这种方式项目组里每一个成员都能对项目的进行发表意见,而由其中的某一个人协调不同意见。这样的项目组通常有15个左右的成员,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管理。第二种开发方式是结对开发。
18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82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如果从中国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约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从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约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传说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从孔子所说的、有著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算起约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从盘古、上帝、女娲等不确定的神话时代算起约有「五千年」(这也是传统民间认知上的长度);从标志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算起约有10,000年;从人类开始脱离原始生活的旧石器时代蓝田猿人文化算起约有80万年的历史。 中国史前时代的传说有伏羲做八卦,黄帝时代仓颉造文字;而近代考古发现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从政治和社会形态区分中国历史,据考古资料显示,约在早于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时代,中原地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氏族。同时,原始社会平等被打破。而据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完备的礼制,至东周逐渐解构,秦朝统一各国政治和许多民间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并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君权统治。自汉朝起则以文官主治国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学、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政治思潮流传,先是革命党推翻-{帝制}-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国国民党主政的中华民国政府因国共内战战败而退守台湾,维持两岸分治格局至今。 从经济形态观察,中国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构成,私有制、商业活动发达。周朝时商业主要由封建领主阶层控制的官商贸易和庶人的自由贸易构成。秦汉以后实行中央集权,人口由士、农、工、商等构成,其中以从事农业的自由民为主体,是一个君权官僚制下的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本的较为自由的商业经济社会,一些重要的行业譬如油盐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早在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东亚与中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时,国际贸易早已起步;隋唐时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南北贸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开放、交通的建设,更使各国文化、物资得以交流;唐朝时出现类似汇兑证券的飞钱,宋代时出现纸币;元代时更因为全面开通商旅的关卡使得与中亚的商业交流十分繁荣;明朝中叶实行海禁,清代则受到西方国家海上发展的影响,海上国际贸易发展迅猛。中华民国成功实施民主制度,实行自由经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为公有制的计划经济社会,改革开放后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场经济社会转型,该形态被称为在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1980年代以来工业化发展迅猛,数亿人口在短短20多年内从农民转为城市工商业就业者(目前仅仅被称为“农民工”的产业工人就达到约2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中华曙猿在4,5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考古证据显示224万年至225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发现的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有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 中国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是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以直立猿人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约50至40多万年前),接著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山顶洞人为代表,距今约在20至10余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性文化是裴李岗文化,这一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社会尚无明显分层。紧接著是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性质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逐渐加深,同时生产力水平有显著提高。而以龙山文化(4900年至4100年前)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被发现在长江、黄河流域有数个城址群,如中原城址群、江汉城址群、海岱城址群等。这或许表明在龙山时代,社会的组织形态发生较大的转变。 根据现在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呈现多元并立的情形:约7,000年到5,000年前在河南省、河北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和山西省南部出现的仰韶文化便具备使用红陶、彩陶以及食用粟米和畜养家畜的特质。而大约在同一时间,尚有在浙江省东边出现的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北边出现的良渚文化、山东省的大汶口文化。 中华文明真正具有文献记载的信史年代始于公元前841年的西周共和元年,此前的历史年代只有各王的世系记录,因此中国文明的最早起源至今仍没有定案。虽然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及其之前的历史确实存在的证据,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目前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厘清。 相传的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说法。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数千年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而言有不同的说法。三皇一般指轩辕黄帝、伏羲、神农以及女娲、祝融中的三人。五帝一般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取自:(《尚书·序》、《白虎通义》),自三皇至五帝,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说文·文部》中写“华,荣也”。《周书·武成》:“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古人认为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因此称该地为「中华」(中央之国)。 据现今整理出来的传说,黄帝原系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的领袖,强大之后在阪泉之战中击败炎帝,成为新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又与东南方的蚩尤部落发生冲突,在涿鹿之战中彻底击败对手,树立自己的霸主地位。传说中指南车就是由黄帝所发明﹕“大驾指南车,起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此后中国历代都记载磁石的应用。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玄孙帝喾继续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帝喾的儿子尧继位,他是一名贤君,创立禅让制,传位给舜。在舜时期,洪水泛滥,鲧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洪水更厉害了,鲧被处决,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水,因此被推举为首领。 禹的儿子启破坏禅让制方式,禹生前本想把权位传给益,禹死后,益没有得到权位,反而在民众的拥护下,启得到了权位。之后益率领着东夷联盟讨伐启。经过几年的斗争后,启确立了他在部族联盟中的首领地位。启都郊外的有扈氏仗义起兵,率领部族联盟向启都讨伐,与启军大战于甘。 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太康不理政事,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族太昊与少昊部落趁机西进。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随之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但事实上国事全由羿来治理。此举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满。其中主持天象活动的和氏与羲氏公开反对。羿说他们废时乱日,派胤率兵讨伐羲和二氏,战前作誓师辞《胤征》,在战中取胜。 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随后投奔与夏同姓的斟鄩、斟灌二氏。从此,羿独承王位。羿好射猎,不善治理。他废弃武罗、伯困、龙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不孝子弟寒浞。寒浞年少时因造谣惑众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后被有穷氏首领羿收养,成为有穷氏的一员,得到重用。寒浞势力日益强大,后来趁羿在外射猎的机会将羿及其家人杀掉,霸其权、夺其妻,生下豷、浇二子。寒浞把戈封给了他的儿子豷,把过封给了他的另一个儿子浇。浇受父命率兵先后灭掉亲夏的斟灌氏与斟鄩氏,杀了在斟鄩躲避的相。相的妻子缗当时已怀下相的儿子,她从墙洞逃走至其母亲有仍氏家里避难,不久生下少康。 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浇闻讯后,派人追杀有仍氏,少康无奈投奔有虞氏(舜之后裔),后来复立少康为夏后。而后少康灭浇于过,又派他的儿子杼灭豷于戈。至此,控制中原三代四后近百年的东夷族有穷氏覆灭,结束了四十载的“无王”时期。夏由此复国,后世称“少康中兴”。通过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这段叙史可以看到夏后氏平定中原方国部落(尤其是东夷部落)的历程。少康之子杼继承后位。他了解东夷对夏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从原东迁至老丘。他重视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文献中常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说法。他还派人讨伐东南沿海地区的东夷(今山东南部、安徽东部、江苏一带)。夏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今黄海)之滨。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夏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 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与夏人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槐逝后,其子芒继位。芒逝后,其子泄继位。其子不降继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不降年迈时,内禅于其弟扃。扃逝,其子廑继位。廑继位后不久便病死,其堂兄不降之子孔甲继位。他改变夏礼中祭祀祖宗的传统,开始祭祀天帝。不少方国部落开始对夏室不满,但夏朝与东夷的关系仍然友好。 夏后氏自孔甲开始日趋衰落。孔甲逝,其子皋继位。皋逝,其子发继位。这段期间,方国部落与夏室的关系恶化,氏族内部的纠纷也激烈化。发逝后,其子履癸桀继位。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桀只顾享乐不顾民间疾苦。大约在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初,商部族首领汤,利用夏民恨桀的心理,联盟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且战且逃,最终战败于有娀氏旧址。桀逃至鸣条,汤追之,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夏室于约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初灭亡。 中亚起源说与出埃及说一样支持中国文明与古埃及文明是来自同一源头,但不认为中国文明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分支,而是推断中国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同样是来自一个更远古的中亚文明,该文明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才进入中国,中国史家对夏朝的描述实则是对这个更远古的中亚文明的历史记录。这个假说同时指出古北欧文明同样是起源于中亚,与中国文明同源。 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并在当地发掘出许多彩陶。在比较了当地彩陶和中亚阿什哈巴德附近发现的安诺文化彩陶、乌克兰的特里波列文化彩陶,以及甘肃一带发现的彩陶之后,安特生在《中华远古之文化》一文中提出,从中亚开始,彩陶的成品年代逐渐接近当代,说明中国陶器的制作技术是从中亚传入的,因此中国文化亦有可能是从中亚传入的。但是在1931年,中国学者梁思永发现了河南安阳的后岗三叠层,证明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朝文化一脉相承,未受外界根本性的影响,安特生也承认了这一点。1945年,夏鼐通过在甘肃一带的考古发现,指出安特生对于当地齐家文化的分期有误,齐家文化实际上并不早于仰韶文化,因此安特生的假说失去了实证支持。此后安特生本人也不再坚持这个假说。 清朝末年,法国学者拉克伯里提出中国文明出自古巴比伦,他在1894年发表论文《古代中国文化西源考》。拉克伯里在文中通过比较古代中国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的近百种相似之处,提出假说,称黄帝是约前2282年左右率领部众迁至中国的一位巴克族(古闪米特人一支)首领,巴比伦典籍中称其为奈亨台。随着许多古人类化石相继在中国出土,成为了柳诒征、梁启超等人反驳拉克伯里的有利论据,缪凤林在《中国民族西来辩》中根据爪哇猿人等化石证据明确指出:“东亚之有人,为期实先于西亚”。其后,在学者们的努力下,西来说所依据的不少上古典籍被考证为后世伪作,朱逖先指出:「晚近言汉族西来者,大都取证于汉魏以来之纬书神话。」(《文字学上之中国人种观察》)最后,对于两种文明之间的相似之处,陈嘉异指出:「彼此因地理气候之相等而遂发生类似文明」(《东方文化与吾人之大任》),不能因此推断中国文化是外来的。五四运动之后,拉克伯里的假说逐渐失去支持,被学界否定。 出埃及说指中国的夏朝实则是西克索斯人进入尼罗河下游地区前的古埃及,即中王国时期及更早以前。在古埃及被西克索斯人灭亡后,古埃及其遗民迁徙至底比斯,后来经阿拉伯半岛南面,往北至伊朗,再从中亚进入中国,建立华夏文明,此前居住于中国的皆为原居民。西克索斯人后来效仿埃及中王国统治模式,也将自己描绘为法老,居住于三角洲东部的移民随之迀移至埃及地区,取代了原来的古埃及人。出埃及说指华夏文明是亡国后的古埃及人的直接继承人,这亦可解释为何这两个古文明不约而同的使用象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两种,一种是楔形文字,是现今拼音文字的原始形态,出现于距今5500多年,另一种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约距今4100多年。一直有研究者坚持中国金文源自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另一个使用象形文字的古文明为中美洲的玛雅文明。除文字外,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在各方面也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早在1760年,汉学家德金就留意到中国跟埃及的古文字的相似性,中国人跟古埃及人也有很相似的习俗,他怀疑中华文明是古埃及人迁移过去建立的。加上中国古代有记载指南车的发明﹕「大驾指南车,起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显示古人很早已掌握定位术,使长距离迁徙变得可行。此后中国历代都记载磁石的应用。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曾如此描述夏朝的地形:「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这是一条由南向北的河流,在北面分成九条支流,再重新汇合形成了对立的河流并流入大海。这条由南向北再分流九段的河,根本不在现今的中国土地上,中国的黄河由西向东流,黄河下游也没有再分成九条支流,考古学界怀疑司马迁指的是埃及的尼罗河。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放射实验室的博士生孙卫东曾分析来自于殷墟的青铜器,发现这些殷商时期青铜的放射性与埃及的青铜特性十分相似,显示两者可能来自同一源头。曾有研究者对比中国与古埃及的帝王世系,指出夏朝的「大禹」很可能是古埃及的「蝎子王」,因为蝎子王有两套代表符号,其中一套是大头鲶鱼加上一个凿子,而大禹的「禹」象形字便是这套符号的继承。「夏」这个称呼更可能是来自古埃及的荷鲁斯崇拜。「尧」对应一个名为「Iry Hor」的古埃及早期统治者,他们名字发音相近(“Ro”对应中国的尧“Yao”)。「舜」又可能是古埃及的Ka(又名Sekhen)。 现今考古学界认为中国在约一万年前已出现耕作文化;古城文明则最早出现于商代殷墟文化,这与出埃及说的时间吻合。根据考古学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河南辉县出土的祖辛卣上的金文,年代为商朝中期,早于殷墟甲骨文。绝大多数的金文,都出现在盘庚迁殷以后。商朝晚期的铸有金文之青铜器日愈增多,然所述仍简,多为铸者或其先祖之名称。至商朝末期,方有铸刻的文章出现,如帝乙时期的小子蒚卣,有器铭文4行44字、盖铭文3字。商朝金文中已发现的单字总共有1300多个。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一套更完整的文字表述系统,至今发现有五千余字,其中解读约三分之一。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界已经接受了青铜文化是从中国以外的地方传来的,但不是经印度从中国南方传到中国,而是跨越北部边界,从中亚传到中国。伴随埃及数千年经历多次的政权交替,即使有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于埃及的证据存在,也早已遗失在历史长河中,出埃及说仍然维持只是众多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假说之一。 在商代,中国开始首次出现青铜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555年,商汤灭夏,取代了夏朝。根据文献记载,汤有三子,太丁、外丙、仲壬。太丁乃汤之嫡长子,被立为太子,但太丁未即位便先汤而死。汤二十九年,汤王过逝。其后,长子太丁早逝,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后即位,但总共在位时间仅短短六年。伊尹辅佐太甲摄政,太甲即位之初,“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太甲出亳都并置其于汤所葬之地桐宫。太甲在桐宫修德,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伊尹见此便迎接太甲回都,还政于太甲。还政后,伊尹又作《太甲》三篇教育太甲。“太甲修政,殷道中兴”,“诸侯咸归…百姓以宁”,创造了商朝的第一次中兴。此后小甲、太戊、雍己三子相继为王,在王位继承制度上出现了兄终弟及的乱象。 小甲乃太庚之子,旁系先王。小甲时期,开始了商王朝的第一次衰败。小甲在位十七年崩。根据传世文献记载,雍己继位为王。雍己之后,太戊有中丁、外壬、河亶甲三子相继为王。中丁夺位遭到了王朝内部其他统治势力的反对。元年,诸侯侵犯京畿,中丁被迫放弃经营了一百多年的都城亳,东迁于嚣,由此保住了王位。东土边境的蓝夷部落趁机作乱,中丁伐之。中丁在位九年或十一年崩,其弟外壬继位,都于嚣。其王位是平稳传承还是争夺而来的,由于记载的缺乏,无法明了,但外壬即位元年,邳人、侁人叛乱,这可能说明其王位是争夺而来的。外壬在位五年或十年崩,其弟河亶甲夺位称王,迁都于相。夺权徒都导致商王朝政权内部分裂,国力剧减,诸侯侵犯,商王朝第三次衰落。河亶甲连年用兵讨伐叛离诸侯。征蓝夷,又征班方,侁人联盟班方,河亶甲联合彭伯、韦伯克邳、降班方,侁人臣服。河亶甲为旁系先王,在位九年崩。中丁之子,祖乙即位。即位之初迁都于邢,其王位可能是争夺而来的。祖乙作为太戊的嫡长孙,可能得到了王朝内部旧贵族势力的支持,立旧臣巫咸之子巫贤为相,管理政事。如此政权逐渐稳定,修筑新都。命高圉为邠侯,巩固对西土边疆的统治。商王朝二次复兴。祖乙受殷人的尊崇程度与汤不相上下。祖乙在位十九年崩,庙号“中宗”。祖乙之子祖辛即位,政权平稳过渡。祖辛在位十四年或十六年崩,其弟沃甲继位。沃甲在卜辞中作“羌甲”,因为其子南庚继位为王,所以初属直系先王,但因南庚未有子成王,所以在后期的黄祖卜辞中以旁系先王祭祀。沃甲在位五年崩,其侄祖丁继位。祖丁是祖辛之子,有阳甲、盘庚、小辛、小乙四子先后成王。四子同父异母,使得祖丁的四位配偶全部纳入周祭祀谱,在先王行列中独占鳌头。在位九年而陟,堂弟南庚继位。南庚是沃甲之子,即位三年后迁都于奄,因奄地偏南,所以此王得名“南庚”。南庚在位仅六年,祖丁之子阳甲即位。自此“祖辛—祖丁—阳甲”一系代替“沃甲—南庚”一系为直系,南庚在位时间较短,可能是逊位于阳甲,或是阳甲夺位。王位传承的纷争,削弱了政治统治的势力,国力锐减,边境诸侯内侵。带来了商王朝的第四次大衰落。阳甲三年,西征丹山戎,得丹山。阳甲在位四年崩,其弟盘庚即位。太庚三子小甲、太戊、雍己相继为王,破坏了嫡长子传承制度,此后弟子相互代立,争夺王位,屡迁都邑,使得国力衰亡,诸侯莫朝,边境遭侵。是为商代中期的“比九世乱”。 盘庚在卜辞中作“般庚”。商代前期多次迁都,在商汤时,曾建都于郑亳(地点尚存争议),到盘庚在位时,约在前1300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并固定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后,商四处讨伐,征服了周围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商朝达到全盛时期。武丁死后,商朝逐渐衰落。商代最后一个王帝辛(商纣王)对开发中国东南,对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很大促进;但由于连年发动战争和大规模建造琼宫瑶台,大大耗费社会的人力与资财,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周武王联合羌、髳、卢等部落,共同伐纣,一直打到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们不愿为荒淫无度的纣王卖命,纷纷倒戈,牧野之战后,纣王自焚,商朝从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之后,实施封建制度,大封王族及功臣,如封太公望于齐、召公奭于燕等,另封子受辛之子武庚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又封叔鲜(管侯)、叔度(蔡侯)、叔处(霍侯)为“三监”,以监视武庚的行动,前1043年,周武王殁,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前1041年。三监(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看不惯周公旦辅政,而管叔鲜更怨恨周公旦比自己年岁小却执掌辅政大权,于是联合武庚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旦不得已出征,花了三年平定此乱,武庚及管叔鲜被杀,蔡叔度被流放,霍叔处被废为庶民。周公旦命这些商朝遗民修筑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前1037年,雒邑修筑完成。周成王殁,子钊即位,是为周康王,周康王殁。四十六年之间,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 周康王死后,子瑕继位,是为周昭王。周昭王十六年,昭王亲征荆楚,直至江汉地区。南征共3年,周昭王还师渡汉水时溺死,全军覆没。其子满继位,是为周穆王,继位时年已五十。穆王好大喜功,仍想向四方发展。又好游行,以致朝政松弛。东方徐国率九夷侵周。穆王南征,联楚平乱,得胜。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大减。这一时期,西北戎狄渐兴。周懿王时,戎狄交侵,暴虐中国。周人深为所苦。 周厉王时期,连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同时,厉王以荣夷公为卿士,垄断社会财富及资源。为压制国人不满,周厉王命卫巫监视,有谤王者即杀。结果人人自危,终于酿成国人暴动。前841年,厉王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县)。朝中由召穆公虎、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宣王励精图治,政通人和,诸侯来朝得宗周。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衰象。宣王干涉鲁国君位承继,以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快。三十六年,征伐条戎、奔戎,惨败。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再惨败。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国人怨声四起;幽王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幽王废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与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前771年,西周覆亡,国祚约二百五十一年。 周幽王被杀后,申、曾等诸侯见目的达到,而此时郑、卫、晋等诸侯率领的勤王之师也已经赶到,于是申侯与缯侯与外面的郑、卫、晋等诸侯里应外合,大败犬戎,犬戎退走。申、缯、卫、晋、郑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与此同时,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余臣为王,史称“携王”,这样出现了二王并的局面。但是列国中绝大多数只承认周平王,而不承认周携王。周平王21年(公元前750年),晋文侯杀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由于宗周遭到战火的破坏,同时犬戎虽然撤走,但是仍然在附近一带。于是周平王在秦、晋、郑等诸侯的护送下,迁东雒邑(成周)。东周开始。由于后世的史家往往又把东周这段时期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所以又称这段时期为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周王室放弃了关中地区,实力大不如前,不仅无力控制诸侯,还要仰仗诸侯们的供给,早期主要是郑、卫国和晋国,到了战国时期则是魏国和韩国。周室的地位一落千丈,仅留有“天下共主”的虚名。春秋时期,周王室还有一点号召力,到了战国时期,连一点号召力都没有了。 周室东迁,关中故地被犬戎等部落所占据。当周幽王危难之时,秦襄公从秦起兵勤王,奋勇作战,杀退了犬戎,但是没能救出周幽王。但是秦襄公的英勇和忠诚得到了周平王的肯定,于是作为对秦人勤王之功的褒奖,周平王把岐周故地封给了秦襄公,把秦由周王室的附庸升格为诸侯,秦正式成为诸侯国。经过秦襄公、秦文公父子两代人的征战,基本上收复了岐周之地。东周开始后,郑国的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把持了王朝的大政。他们利用出任王朝卿士的有利条件,常常借王命大肆扩张,使郑国成为春秋初年一个强国,号称小霸。由于郑庄公公朝中的势力太大,而且常常忙于他在郑国的私事,很少入朝听政,即使入朝,也仅是装装样子,或者干自己的私活。这样引起了周平王的不满。于是周平王逐渐起用虢公以分化郑庄公的权力,这引起郑庄公的强烈不满。而周平王在很多事情又必须依赖郑庄公,因此不得不向郑庄公解释,于是发生了周郑交质的事件。《左传》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强烈的批评,文中引用“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说明交质的“无信”本质;并且认为周王室与诸侯互换人质,是自己降格,说明交质的“无礼”本质。故认为此事件是“礼崩乐坏”的缩影。 前720年,周平王殁,周朝廷准备委任虢公执政,取代郑庄公。郑国在这年先后收割了温地的麦和成周的禾,周郑关系进一步恶化。到了前717年,郑庄公入朝,周桓王因为郑国擅自领军取用王畿的麦,不以礼接待郑庄公。郑庄公不满周王的做法,两年后(前716年)未有禀告周王便和鲁国交换领土 (该协议于前711年落实),但同年又与齐国一同入朝。 前706年,周桓王收回郑庄公在周朝的权力,郑庄公不朝见周桓王,于是周桓王组织联军攻打郑国,但被郑国击败。是为𦈡葛之战。此后郑庄公与周王室不再有大规模的接触。 前770年,由于遭到北方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袭,周平王东迁黄河中游的雒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此后,周王朝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小国(诸侯国和附属国),史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大国共有十几个,其中包括晋、秦、郑、齐及楚等。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即齐、宋、晋、楚、秦(又有一说是齐、晋、楚、吴、越),合称春秋五霸。 第一个称霸的国君齐桓公任用管仲,在国内施行改革,使当时阶级矛盾十分激烈的齐国安定下来,并逐渐强盛,许多诸侯都朝拜齐国。齐国率九个盟国之师攻伐威胁周朝的楚国,楚成王被迫将和。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争做国君,齐失其霸业。宋襄公曾经试图称霸,后为楚军所败。 晋国公子重耳在一场内乱后登上君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实行改革,使晋国的势力发展到中原,与南方大国楚国产生摩擦。后楚国出兵围攻宋国首都帝丘,晋文公联合秦、齐、宋三国之师大破楚军于城濮,成为中原霸主。与晋国为盟的秦国国君秦穆公在晋文公死后起了称霸的野心,与晋文公之子晋襄公屡次发生战争,最后以晋国的胜利告终,于是往西发展,把西边的一些戎国灭掉,使秦穆公成为西戎的霸主。 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即位后,再次与晋国争霸,楚国围攻宋、郑,晋国几次派兵来救,都大败而归。许多中原国家背晋向楚。楚庄王成为中原的霸主。庄王死后,楚经灵王、平王两代渐弱。东南方的吴国阖闾趁势兴兵伐楚,并大败楚军,攻占楚国国都寿春,后平王之子昭王联盟秦国攻吴,吴兵退出楚境。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的越国趁吴军远征时攻击吴国,大败吴军,吴王阖闾被射死,后阖闾之子夫差又报仇攻越,大获全胜,俘虏越王勾践。吴国又出兵齐国,与鲁国联合将齐国打败,又攻晋国,但在黄池被晋军打败,越王勾践趁这时袭击吴国,九年后兼并吴国,夫差自杀而死。随后北上,与齐、晋等诸侯会盟。勾践死后,越国衰弱,战国时为楚威王所灭。 春秋时期确定二十八宿;后期则产生古四分历。 而且能制造精良的战车与骑兵,同时此时中国的冶金也十分发达,能制造精良的铁器,在农业上出现各种灌溉机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以后人口大大膨胀奠定基础。历史上出现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史事记叙。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史称百家争鸣。出现多位对之后中国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诸子百家),例如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等人。出现很多学术流派,较出名的有十大家,即道家(自然)、儒家(伦理)、阴阳家(星象占卜)、法家(法治)、名家(修辞辩论)、墨家(兼爱非攻)、杂家(合各家所长)、农家(君民同耕)、小说家(道听途说)等。 文化上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战争史上出现的杰出兵法家有孙武(孙子兵法)、司马穰苴(司马法)、孙膑(孙膑兵法)、吴起(吴子兵法)、尉缭(尉缭子)等等。 前546年左右,黄河流域的争霸基本结束,晋、楚两国平分霸权。 前403年,晋国被三个门阀巨卿瓜分,成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史称「三家分晋」。再加上姜姓的齐国被田氏取代,人称田齐。 韩、赵、魏、齐、秦、楚及燕,并称战国七雄,战国时期正式开始。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战国开始划为封建社会,然而大部分西方及台湾学者却又将之划为封建社会的崩溃,这是定义不同所致。 战国初年,各国开始变法运动,其中,以李悝变法的魏国,在魏文侯时首先兴起,北伐韩、赵、中山,东伐齐、宋,南伐楚,西伐秦,成为强国。齐国在齐威王时兴起,两次攻伐魏国获胜,并长期任为霸主。南边的楚国经吴起变法后强盛,灭掉陈、蔡、越,扩展疆土。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训练成一部强大的军队,与秦、齐、楚争先。韩国国君韩昭侯任用法家大师申不害变法,逐渐兴起。 前356年,秦国的秦孝公采用法家的商鞅变法开始后,秦国国力大大增强,使其他六国恐惧,名士苏秦游遍六国,说服六国国君联合合纵抗秦,秦国却用张仪为相,又使六国屈从于秦,破坏合纵。宋、鲁等小国到战国后期为齐楚所灭。合纵破坏后,齐国作为山东六国中最强盛的国家,开始沾沾自喜,其差点灭掉燕国,自称东帝,攻灭宋国的行为使诸侯惊恐,在燕国大将乐毅的统领下,燕、韩、赵、魏、秦五国大军重创齐国,攻陷齐都城临淄,后齐国在大将田单使用火牛阵赶走燕国后成功复国,自此东方雄主齐国衰落,秦国基本上对山东六国形成压倒性优势。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开始发动对六国的大规模战役,采用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任命大将白起发动战役,通过伊阙之战、郢都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四大战役横扫山东六国,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最终在秦始皇的统治下,于前221年凭借王翦父子消灭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历史进入新的时代。 科技史上出现墨子,建筑史上有鲁班,首次发明瓦当,奠定中国建筑技术的基础。 文化上有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屈原,他著有楚辞、离骚等文学作品。 秦朝源自周朝诸侯国秦国。前770年,秦襄公在东周周平王东迁时有功,受封于关中平原,建立秦国。秦国于战国时期逐渐转强,到秦王政陆续攻灭六国(前230年至前221年)而一统天下,建立秦朝,结束战国时期,中国从此进入统一时代。 秦王政建立秦朝后自称“始皇帝”(即秦始皇),从此中国有了皇帝的称号,并且发起一系列的改革以巩固帝国。而后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疆域为东起辽东,西至临洮,北抵长城,南达象郡(今越南北部)。虽然秦朝外表十分强盛,但由于秦始皇集权、过度发展、严重劳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统治不免带有苛急、暴虐之特点,让天下百姓饱受苛政之苦而想要起义。秦始皇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帝国。秦朝为了巩固辽阔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与改革。政治制度是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的皇帝握有最高权力,丞相仅仅是辅佐,而法律基本延续秦国法律。为了降低各地区差异,秦始皇推行书同文(以小篆为文字)、车同轨、统一货币(秦半两)与度量衡。军事上,兴建长城以巩固北方,毁六国长城与城敦等防御工事,没收天下百姓武器,铸成十二金人,先后五次东巡以安定关东各地区。交通方面,兴建驰道与灵渠等交通设施以便军队前往各地平乱,也有利各地区运输物资。经济方面,秦朝延续商鞅变法的政策。推行重农抑商,鼓励农民增产粮食,甚至有机会获爵位。工商业方面实行盐铁专卖,但不完全禁止商业,也鼓励如经营畜牧业的乌氏倮与丹砂的巴地寡妇清等商人。政治思想方面以法家为尊,推行融合“法、术、势”(以法律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法术势相结合)三合一的君主专制,另有发扬阴阳家的五德始终说以神化皇帝。宗教以传统崇拜祖先、天帝、山川神等众神以及巫术、占卜与占星等,而神仙方术之术受秦始皇所迷信。为了箝制人民思想避免叛乱、与报复欺骗秦始皇的方士们,先后发生焚书坑儒事件,这是先秦文化与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与李斯密不发丧,密谋夺权。赵高为胡亥的师傅,与秦始皇长子扶苏和蒙恬之弟蒙毅不合,而李斯也对蒙氏兄弟不满。他们拥立胡亥为太子,假造诏令以赐死在九原督军的扶苏,史称沙丘之变。他们等到东巡大军返抵咸阳才发丧,胡亥也继位为帝,即秦二世。秦二世受赵高摆布,他赐死蒙氏兄弟,并杀害兄弟姐妹数十人。蒙恬的九原军也由王离接管。秦二世纵情于声色犬马,圈养无数狗马禽兽;征招罪犯与百姓,续建阿房宫与秦始皇陵。秦朝政治趋向混乱,赵高把持朝廷,蒙蔽皇帝,控制群臣言论,指鹿为马。前208年,李斯被赵高陷害,于咸阳腰斩,夷三族。另外役民过甚,当时力役三十倍于古以及田赋二十倍于古。旧六国百姓不愿受严刻的秦法箝制与无数的劳役折磨,于同年爆发秦末农民战争。前207年刘邦与张良会合于洛阳以东,然后夺南阳、定武关,入关中。此时赵高担任丞相,因畏惧刘邦,命阎乐杀秦二世,改立子婴为秦王。同时,刘邦军于蓝田击溃秦军,驻军霸上。秦王子婴杀掉赵高后于轵道向刘邦投降,秦朝亡。刘邦入主关中后,废除严苛的秦法,与百姓约法三章,受秦人拥戴。前206到前202年刘邦与项羽之间爆发了争夺天下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最后刘邦取胜。 汉朝是中国第一个在文治武功与国际声望达到极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分野上被视为上古时期转折到中古时期的第一个朝代,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关键地位及代表性。由于中间历经王莽篡汉的短暂中断过程,所以又分为西汉(又称前汉)及东汉(又称后汉)。 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正式称帝,立国号“汉”,西汉建国。汉高祖刘邦登基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用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的黄老治术,鼓励生产,轻徭薄赋。称帝之后,异姓诸侯王势大,因此汉初几年对异姓王一一分别翦除,改封刘氏宗亲为王。后刘邦与功臣斩白马立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称“白马之誓”。汉初政府官员基本上由大大小的功臣充任,从而形成汉初“布衣卿相”的政治格局。此时,由于秦末以来动乱多年,国力虚弱,导致汉高祖刘邦在收复秦末被匈奴占据的河套地区时,遭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即白登之围,从此以后,汉朝采用和亲政策。刘邦与刘盈去世后,吕后称制,大封诸吕,并欲王诸吕。而以陈平、周勃为首之功臣派亦做好准备,并与刘氏皇族联合。吕后一死,功臣派与皇族立即先发制人,发动政变,一举诛平吕氏外戚,废掉少帝刘弘,迎立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在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无为的手段,奉行“无为而治”的方针,实行轻徭薄赋、力行节俭的与民休息政策,恩威并施,以弥补秦末民变和楚汉战争的多年动乱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大大得到减轻。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国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这些问题采取的是异常谨慎而且又有效的手法。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是租率最终减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文帝生活也十分节俭,宫室内车骑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 景帝即位不久,就采纳晁错的建议,削夺诸藩王的封地,引发各封国的担忧,而在汉景帝三年正月(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因此杀了晁错,以寄达到平息叛乱的目的。但是七国之乱并未因此缓和,景帝任用周亚夫出兵平叛,在三月即告弭平,各诸侯国的势力因此极大削弱。七国之乱以后,景帝开始专心打理朝政,据说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有大规模用过兵,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依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在与匈奴和南越国(南粤)保持和平的同时,也在积蓄国力,透过马复令等措施来积极备战;此一时期史称“文景之治”,是中国成为大一统帝国时代以来,第一次被传统历史学家赞誉的时期。 景帝驾崩后,其子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武帝在位期间(在位前141年—前87年),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使得西汉的政治、经济及军事整合起来。在政治上,武帝加强皇权,建立年号“建元”,始开中国以皇帝年号纪年的滥觞,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施行推恩令,削弱诸侯藩王的势力,从此,诸侯藩王的势力不再能够对中央朝廷构成威胁;后又以诸侯献上的黄金成色不纯为由,取消百余位列侯的爵位,即史书上所称的“酎金失侯”。经此二次事件后,中央集权得到大大的加强。文化上,废除之前以“黄老学说、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从此逐步成为中国历经二千年的“主流思想”。对外关系上,积极对付西汉的最大外患匈奴。在此期间,先后出现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名将,经过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数十年用兵后,终于打败匈奴单于,使其“漠南无王庭”;又吞灭南越国,征讨朝鲜,使汉朝成为当时的东亚霸主。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并先后以两位公主刘细君、刘解忧和亲西域大国乌孙,而达到离间西域和匈奴关系,进而联络西域的目的。汉武帝晚年笃信巫术,听信江充谗言,导致发生著名的“巫蛊之祸”,戾太子刘据被迫杀江充而谋反,结果兵败而死,皇后卫子夫因此自杀。事后武帝也极为后悔,修建望思台以悼念太子。 西汉经过多年对外战争,文景之治的积蓄耗费殆尽,经济遭受巨大冲击,国力也出现衰退的局面。为此,在巫蛊之祸后,汉武帝利用远征军失利的时机发表著名的“轮台之诏”,不再奉行穷兵黩武的政策。为提振经济,武帝将铸币、盐铁收归中央管理,加强农业生产,实行和籴法,开凿白渠,并创立均输、平准政策,统购统销,干预物价,加强国家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此一系列政策使汉朝得以避免步入衰败。 汉武帝去世后,钩弋夫人之子,年仅八岁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䃅和霍光三人共同辅政。但是在元凤元年(前80年),爆发元凤政变,上官桀被杀,霍光从此大权独揽。霍光延续武帝在位晚年的政策,对内休养生息,放宽盐铁专卖制度,提高儒生地位。昭帝死后,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他行为放纵,密谋排除霍光,但反被霍光所废。之后霍光又迎立刘病已即位,是为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霍光还政于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此后宣帝将霍氏集团一网打尽。但是,宣帝继续奉行霍光的治国路线,大力整顿吏治,劝民农桑,抑制兼并,降低国家在经济中的角色。这段时期,汉朝不仅内政清明,而且对于匈奴继续保持强势,在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以加强对西域三十六国所处地区的联络与控制。经过昭宣二帝的休养生息,国家经济得以从武帝中期以来面临衰退的困境下的明显恢复,史称“昭宣中兴”。 汉宣帝死后,汉元帝刘奭即位,西汉开始走向衰落。元帝“柔仁好儒”,对于社会秩序采取放纵态度,经常下令大赦免,导致盗贼遍地,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也致使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他死后,汉成帝刘骜即位,成帝好女色,先后宠爱许皇后、班婕妤和赵氏姐妹(赵飞燕、赵合德),赵氏姐妹不能生育,因而嫉恨其他可以生育的妃嫔与他们的子女,成帝与其他妃嫔的子女均为赵飞燕姐妹残害杀死,史称“燕啄皇孙”。由于“酒色侵骨”,成帝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之中。由于成帝不理朝政,为外戚王氏集团的兴起提供条件,皇太后王政君的家族权力急遽膨胀。成帝死后,由定陶王之子哀帝刘欣即位,哀帝有“断袖之癖”,终日与他宠信的董贤厮混相好,外戚王氏的权力一度受压抑。此时国家已是一片末世之象,民间“再受命”说法四起。元寿二年(前1年)八月,哀帝去世。太皇太后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贤成为大司马,并迎接中山王刘衎即位,是为汉平帝,改元元始。但是,刘衎已沦为王莽的傀儡。五年后,王莽毒死仅14岁的平帝,并迎立太子刘婴即位,号“孺子”,自己担任“假皇帝”,9年1月,王莽逼迫孺子婴退位,篡汉自立新朝,西汉结束。 王莽(外戚)夺权后,宣布一系列的改革,改国号为新。然而这些改革却往往不切实际。23年,新朝被刘玄为首的叛军推翻,刘玄成为更始帝,然而他的无能腐败,加上叛军中的绿林军和赤眉军混乱,使汉朝宗室刘秀得以乘虚而入。25年刘秀复辟汉朝,定都雒邑,史称东汉,而他后被称为汉光武帝。 新莽天凤五年(17年)绿林起义爆发,23年,王莽政权在赤眉、绿林民变下终于灭亡。同年2月,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作皇帝,恢复汉的国号,年号更始。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随后击败绿林军,更始帝刘玄向赤眉军投降。通常刘玄被认为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帝。汉更始三年(25年)六月,原本服从更始帝的汉朝宗室刘秀在鄗县(今河北高邑东南)之南即皇帝位,是为光武帝,灭刘盆子,仍沿用汉的国号,以这一年为建武元年,定都雒阳,史称东汉。即位后,于37年终于消灭赤眉、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汉光武帝废除王莽时的弊政,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下令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进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同时清查土地、新定税制、振兴农业,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另外提倡儒术,建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与尊儒并行的便是表彰气节,因此士大夫争相以名节为目标,为淳美的政教,奠下基础;对匈奴等外部势力实行防御的策略,纵容姑息放弃西域,对外戚严加限制,史称光武中兴。但由于分封土地,也造成土地兼并情况日益严重,地方豪强势力兴起,为东汉的最终灭亡埋下隐患。 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期间,窦固以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长驻三十多年,不仅善于使用武力威慑各国,更善于运用外交手段去联络距离较远的国家。但匈奴人亦同样在开展类似的行动,推翻各国亲汉的政权,再与新政权结盟。双方不断地反复攻防,一直到20年后,班超之子班勇才完全掌控西域。章和二年(88年)十月,车骑将军窦宪领军出塞,击破北匈奴,登燕然山,令班固作铭命,史称燕然勒石。二年后,永元三年(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从此扫除数百年来匈奴对汉朝北方边境的威胁,汉朝国势也再一次到达汉武帝时期的鼎盛;佛教也在此时传入中国。但是在章帝后期,外戚窦氏日益跋扈,揭开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两股势力争斗的序曲,东汉盛世仅维持六十余年。 88年,年仅三十一岁的汉章帝突然驾崩,时仅十岁的太子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他即位伊始,实际上朝政都由窦皇后操纵,国家政治日益腐败。窦氏的跋扈引发和帝的不满,不久年仅14岁的和帝就抓捕外戚窦宪,外戚势力开始衰弱,和帝信用宦官,从此东汉的政治沦为外戚和宦官两股势力的争斗。不过,和帝仍然在政事上非常勤奋,不失为英明之主。元兴元年冬十二月,年仅廿七岁的和帝病逝。出生仅百日的少子刘隆即位,是为殇帝。殇帝仅在位8个月就驾崩了。接替即位的是清河王刘庆之子安帝刘祜。他即位早期由太后邓绥临朝理政。邓太后勤俭节约,任用贤良,同时对自己家族的势力有所限制,却也对宦官势力纵容。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逝世,安帝亲政,将邓氏家族诛杀殆尽。安帝依赖外戚宋氏和阎氏以及宦官的力量。听信奸臣,肆意无忌,朝政昏庸不堪,东汉快速衰败下去。延光四年三月,汉安帝在南巡途中死在叶城。外戚阎氏秘不发丧,拥立汉章帝之孙济北王刘寿之子刘懿,史称汉少帝,其在位仅200余日就病死。少帝死后,阎氏家族密谋再立傀儡,被中常侍孙程击破,阎氏家族被诛杀。孙程迎立济阴王刘保,是为汉顺帝。在顺帝执政早期,宦官势力膨胀,却引发社会各界的反弹。阳嘉元年(132年),贵人梁妠立为皇后,从此梁氏外戚势力开始崛起,梁妠的兄弟梁冀被任命为大将军。汉安二年(143年)八月,顺帝病死,太子刘炳即位,是为冲帝,即位是年仅2岁,由梁太后临朝执政。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初六,刘炳驾崩,年仅三岁。正月廿五日,梁冀拥立刘缵即位,是为质帝。质帝非常聪颖,称梁冀为“跋扈将军”,结果不久质帝就被毒害弑杀。 本初元年闰六月初七日,大将军梁冀拥立汉章帝之孙刘志即位,是为汉桓帝。桓帝年少,因此继续由梁太后临朝执政。桓帝即位之初,梁冀势力几无边界,他残害忠良,中饱私囊,无恶不作。桓帝对他暗中也颇为不满,延熹二年八月初十,桓帝派兵士包围梁宅,梁冀与妻子双双自杀,梁氏外戚势力土崩瓦解。宦官成为新的权力中心。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被封为县侯;单超食邑两万户,后又封为车骑将军,其他四人各一万户,世称五侯。五侯贪婪放纵,终致在延熹九年(166年)引发第一次党锢之祸。永康元年十二月廿八日(168年),汉桓帝驾崩。桓帝没有留下子嗣,由河间王刘开的曾孙刘宏继位,是为汉灵帝。灵帝即位之初,就引发以窦太后、窦武为首的外戚势力和以曹节、王甫为首的宦官势力的激烈权力斗争。永康元年九月初七,宦官发动政变,杀窦武,窦太后失势被软禁,外戚势力被削弱。宦官则在永康二年(164年)制造第二次党锢之祸。而灵帝本人骄奢淫逸,为填补财政公开卖官,朝政腐败。 数十年的政争以及天灾动摇了汉朝的民生,终于在184年爆发由太平道教主张角引发的黄巾之乱,黄巾军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号召数十万民众参与,虽然叛乱不久即告平定,但是东汉朝廷经此一役已实力大减。关键是中央朝廷为了尽快平叛,又将军政权力下放给各州的州牧。各地豪强从此开始慢慢拥兵自重,加以其原已具有强大经济实力,最终演变成东汉末年众豪强军阀割据一方、群雄逐鹿的局面。汉灵帝死后,外戚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双双火并而亡,终于结束戚宦之争。但董卓掌权后,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并且焚毁首都雒阳。董卓被吕布诛杀后,经过几年混战,出现把持朝廷的曹操、位于河北的袁绍、位于淮南的袁术、位于江东的孙策、位于荆州的刘表、位于益州的刘焉等势力。其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架空汉室权力,消灭各路割据势力,并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最强大的敌人袁绍军队的主力,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罢三公官,复置丞相,曹操任丞相,独揽大权。曹操挥军南征,却在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曹操退回北方。不久刘备以荆州为根本,进占益州,曹刘孙三分天下之势开始形成。而在这段期间,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朝廷大权掌握在曹操手中。曹操先是晋位为魏公,不久又晋位魏王,违返汉高祖所订「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刘备亦晋位汉中王,东汉至此已名存实亡。 建安25年(220年)春正月庚子,魏武帝曹操去世,其世子曹丕继任汉丞相,袭封魏王。同年十一月,曹丕篡汉,迫汉献帝“禅让”帝位,东汉结束,四百多年的汉朝国祚也正式告终,三国时代正式开始。而魏文帝曹丕篡汉建立魏后,汉昭烈帝刘备随即在蜀地宣布继承汉朝法统,建立了沿用汉国号的政权,史称蜀汉。江东孙权虽向魏称臣,内政外交皆自主,几年后吴大帝孙权亦称帝,国号吴。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篡位,迫汉献帝禅让后自立为帝,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次年以益州为主的刘备亦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刘备与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拓展势力,为了荆州问题双方多次发生纠纷与战争,最后刘备在222年的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绝大部分。刘备于223年病死,辅佐其子刘禅的诸葛亮于同年再与孙权恢复同盟。据有扬州、荆州及交州等地的孙权至229年才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者东吴。此后三国局势主要为蜀汉孙吴同盟对抗曹魏,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在高平陵事件后完全被司马氏一手掌控。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父子掌握魏国政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孙吴而统一天下,但是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十几年。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晋朝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于建康称帝,东晋建立,据有中国南方的领土。中原的世族及平民陆续南迁,形成中国北方侨民和南方土著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王导等人采取镇之以静策略,稳定局势。皇权衰落,朝廷大权主要由世族掌握,由于军权外重内轻,朝廷控制力弱,不少方镇心怀野心,先后发生了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虽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担心野心家借此扩张势力,大多消极支持。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凭借淝水决战奠定胜局。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作乱。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经济方面,东晋庄园经济占据的比例比西晋更大。由于农业技术提升等因素,在侨姓世族与吴姓世族的衣冠南渡密集开发下,江南获得全面发展而繁荣兴盛,中国的经济中心也逐渐南移,后来才有大运河的出现。此外,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长足进步。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汉代以前,政治主权完全在华夏族,而他族则作为被统治者而同化,汉代以后,政治主权不全在华夏族,而他族或以征服华夏族者而同化,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 46年之后,东汉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这些胡族逐渐成为汉人管辖下的编户,由于他们需要纳税,且时时受汉官欺压或受汉人歧视,因此心生不满,时有举兵之事。八王之乱的爆发,使晋廷失去在地方的影响力,胡族陆续叛变。304年,李特子李雄继立后击败罗尚并称成都王,又于306年称帝,国号“成”,338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匈奴刘渊统领五部匈奴,成都王司马颖结其为外援。304年司马颖遭王浚围攻,遣刘渊回并州发兵支援。他乘机宣布独立,称汉王,自称继承汉朝正统。308年刘渊称帝并迁都至平阳,国号“汉”,后称前赵。304年成汉与汉国的建立,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传统史家认为这些外族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将此时期称为五胡乱华。 在西晋灭亡后,华北地区战火纷飞,掠夺与屠杀不断。经济受到严重摧毁,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民族、文化、政治、军事等发展走向。永嘉之祸带给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难到凉州、辽东以及江南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渐渐繁荣。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皇帝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的西罗马帝国也在经历被日耳曼人、匈奴人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称“蛮族入侵”。 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刘宋开始,至589年隋灭南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589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南朝皇族主要是寒门或庶族,因为军权逐渐由寒门或庶族掌握,所以能够篡夺皇位。初期经济逐渐恢复,军力强盛。由于战略错误与北朝军力强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与宗室为了皇位时常血腥斗争。南梁受到梁武帝改善,使国力再度强盛。晚年国家糜烂,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独霸政局的侨姓世族完全崩溃。虽由南陈的陈文帝统一南朝,但国力已衰,只能依长江抵御北朝。北朝承继五胡十六国,为胡汉融合的新兴朝代。北魏皇室为鲜卑族,汉族官员受五胡文化影响,多与胡人通婚,鲜卑皇室也受到汉文化的薰陶。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牵制,直到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后才全力对付南朝。后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为高欢控制的东魏及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后,不久分别被高氏北齐及宇文氏北周取代。北齐主要由六镇集团组成,初期军力强盛。北周鲜卑军比北齐少,政治地位不如南朝陈。最后借由宇文泰开创的关陇集团,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齐。北周武帝去世后,汉人杨坚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发兵灭南陈统一中国。 相对于北朝战争不断、各阶级对立的局势,经济持续成长的南朝比较稳定,出现元嘉之治与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黄巾之乱和永嘉之乱就持续南移,带来劳动力与生产技术。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国的经济南移,在隋炀帝时建立隋唐大运河。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务实求治和无君论等观点。对文学、艺术、科技等开创出独到见解与理论。玄学、佛教与道教都很兴盛。其中佛教带动石窟的发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名扬后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与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世族拥有大量不需付税的依附人从事生产与作战,影响朝廷的税收。虽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拥护,不过也扶持寒门以平衡政治势力,并且在南梁时萌芽出科举制度。南朝世族因为长期安逸而逐渐衰退,在侯景之乱后彻底崩溃。北朝胡族缺乏政治的经验,所以重用汉人世族,引起双方的文化采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最盛。混合的过程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政治斗争或种族冲突,例如六镇民变、北齐的排汉运动。而北周建立关中本位政策,融合鲜卑及汉文化以消除胡汉隔阂。隋朝统一天下后,合并关东与江南人而形成新汉族,开创出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国。 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成为隋文帝。589年隋朝灭南朝陈,统一天下。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自西晋永嘉之祸以来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隋朝在政治上确立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创建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改革律令;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另一方面则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措施,以增加政府收入,加上隋文帝节俭,令全国节俭成风。积存粮食数千万石之多,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一朝,全国户数、口数及耕地面积,已达到唐朝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时的水平,据统计,可供五、六十年之用,史称「开皇之治」。隋朝还兴修的运河系统,巩固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为经济、政治上的大一统王朝盛世。然而文帝晚年刚愎自用和加重刑罚,文帝死后,由于其子隋炀帝的失政,加上好大喜功及连年征战,导致隋朝迅速灭亡,国祚只有三十八年,是继秦朝后的另一短暂而强大的大一统王朝。 隋朝在大业年间,使得各地民变不止。李渊见天下大乱,617年在太原起兵。不久占领隋都大兴城。李渊拥立杨侑为帝,于同年五月迫使隋恭帝禅位,建国唐朝,即唐高祖。都城大兴改名为长安。李渊建立唐朝后先后平定瓦冈军李密、西北金城的薛举、薛仁杲、武威的李轨、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洛阳王世充与河北夏帝窦建德。623年辅公祏率杜伏威余部在丹阳反唐,隔年被唐军俘杀,江南平定。621年梁帝萧铣于江陵降唐。唐朝统一全国。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禅让帝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唐太宗励精图治、纳谏如流,逐渐恢复唐朝的国力。在内政方面,唐太宗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提升农业发展。在职官制度上,改良隋朝的制度,形成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限制皇权发展与贵族世袭等恶习。对外方面,唐太宗采取积极防御、以战止战的策略,以及用羁縻与武力的方式安抚四方。627年东突厥的藩属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因为不认同颉利可汗的政令与改革国俗,纷纷脱离,改立薛延陀部为可汗,突利可汗也归降唐朝。628年朔方人梁洛仁杀盘据夏州的梁师都,归降唐朝。629年李靖率骑兵奇袭攻灭东突厥,隔年北方各族入贡长安,诸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635年派李靖攻占吐谷浑,637年派苏定方西征攻下西突厥,641年派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通婚。这些都稳定唐朝与四方各国的关系。贞观时期国家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对外于659年消灭西突厥,疆域西扩至咸海与阿姆河一带,设立安西都护府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市)。并且于葱岭以西设置十六个都督府,让吐火罗叶护、诃达罗支国王等等中亚君主兼任都督。在东方,与新罗联合灭掉东北强国高句丽和百济,并白江口之战击败日本援军。唐朝在朝鲜半岛建立安东都护府,也间接促使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朝鲜成为之后一千三百年中国最重要的藩属国。 660年起,高宗因健康原因,许多政事都逐渐交给武则天处理,武则天成为最高统治者之一,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去世后,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不久将中宗废为庐陵王,改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于690年废睿宗,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即武周,定都洛阳,改立李旦为皇嗣,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武则天掌权与称帝的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武则天晚年,705年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712年李隆基即位,即唐玄宗。唐玄宗时期可分为开元与天宝两个部分,其中前三十年开元时期的政治比较清明。唐玄宗提出以武、韦为戒,以贞观为榜样,作为执政的指导思想。他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卢怀慎、张九龄与韩休等贤臣,并且广纳谏言。例如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将京官中有能之士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行政能力,又将有为的都督刺史升为京官。增进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裁减武周中宗时期的员外官等冗官,精简机构以便节省开支与提升行政能力。严格执行法律,抑制权贵,就算是皇亲国戚犯罪,也绳之以法。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产生良好的影响。加强执行均田制,打击土豪。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大大提升农业生产力。对外方面,改善与吐蕃、东突厥、契丹与奚的关系,推行和亲政策。听从姚崇与宋璟的建议,充实边防军务,并且避免与外族发生战争。这些措施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口大量增长,物产丰富,史称开元之治。 742年天宝时期时,唐玄宗晚年志得意满,放纵享乐,把政事交给李林甫、杨国忠处理,并宠幸杨贵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紧急南逃蜀地成都,途中发生马嵬驿之变,杨国忠与杨贵妃在愤怒士兵的要求下被杀。太子李亨前往灵武募兵。安禄山占据长安后建僭燕。七月,李亨抵达灵武后,在宦官李辅国拥立下称帝,即唐肃宗,奉唐玄宗为太上皇。 762年太上皇唐玄宗与唐肃宗相继去世,太子李豫(原名李俶)继位,即唐代宗。唐代宗派其子李适统领诸将,仆固怀恩为副,率唐军与回纥军攻克洛阳。史朝义北走范阳,仆固怀恩率军追击,河北叛将李怀仙也投降唐军,并一同追击。隔年正月,史朝义在石头(今河北唐山东北)自缢,八年的战乱才告平定。安史之乱成为唐朝历史上的转折点。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权与牛李党争等蜂拥而至,成为唐朝的内忧外患。779年唐代宗就在这些乱事中去世,长子李适继位,即唐德宗。 唐德宗在初期颇能励精图治,坚决削灭藩镇,藩镇对其较为敬畏。他起用杨炎推行两税法,以刘晏改革漕运,修改盐法,行常平法以改善财政。但是他为人刚愎忌刻,没有任人之明。唐德宗晚年任用奸臣裴延龄,并且亲昵宦官贪吏,国政日衰。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继位,即唐顺宗。唐代宗遗留下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唐顺宗与唐宪宗都企图解决,其中唐宪宗较为成功,实现了元和中兴。唐朝中央的政治大权大多由皇帝与宰相掌控,但在天宝之后转变成皇帝与内廷宦官的联合,外廷宰相变成政治上的二流角色。在唐宪宗到唐宣宗期间,发生较长的党争,即称牛李党争。 846年唐武宗去世,宦官们发生权力斗争,其叔李忱在宦官马元贽的扶持之下即位,即唐宣宗。由于李党失势,李德裕被贬黜到崖州(今海南琼山),至此长达40年的牛李党争结束。唐宣宗虽是由宦官拥立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加强皇权、抑制宦官权力,是时唐朝又出现短暂的复兴景象,史称大中之治。然而唐宣宗为人多疑苛察,使得上下莫不粉饰太平;他崇奉道教,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服用丹药来长生不老。859年唐宣宗因服用丹药过度而去世。唐宣宗晚年,国内已有乱象,他死后不久就爆发寇乱。 唐宣宗去世后,相继为帝的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道昏君,使唐朝的国势一直走下坡。政治败坏、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不少叛乱相继发生,唐朝经济命脉的江南地区也被破坏殆尽,彻底动摇了这个政权,也产生李国昌、朱全忠等新藩镇。904年朱全忠杀崔胤,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城被毁。同年8月朱全忠弑帝,另立昭宗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隔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之祸。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所以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建国后梁,唐朝亡,国祚二百九十年,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907年军阀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蜀王王建,晋王李存勖,燕王刘仁恭等起兵反对。908年,王建称帝反梁,国号蜀,史称前蜀。923年,李存勖杀刘仁恭之子刘守光,并进兵汴京(今河南开封),朱温子朱友贞自杀,后梁灭亡,李存勖定都洛阳,定国号唐,史称后唐。 936年,军阀石敬瑭与后唐皇帝闹翻,联合契丹人攻打洛阳,后唐灭亡,石敬塘建后晋,石敬塘为了获契丹的支持,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之后中原的边防受到严重威胁。石敬塘死后,契丹随即入侵中原,俘虏后晋出帝北去,大将刘知远乘机率军入汴京,建立后汉。 950年,郭威发动兵变,夺得帝位,建立后周。959年,后周世宗死后,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得帝位,建立宋朝,五代结束。 979年,宋太宗消灭北汉,统一中原,至此五代十国时期结束。 宋朝是继唐朝后又一个长达三百年的皇朝,分为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是为宋太祖,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又称东京。 北宋时期中国出现印刷术。当时中国经济发达,中国海上贸易十分兴盛,福建泉州市一带成为繁华的港口,中国当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一半,财政收入超过一亿两白银,首都开封和杭州人口达到100万和120万人口,各国商人云集,文化也极盛,出现程颐、朱熹等理学家,提倡三从四德。与唐诗并驾齐驱的宋词,有苏轼、欧阳修、黄庭坚、李纲、辛弃疾、陈与义、陆游、文天祥等词文优秀的词人,出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社会文化发达,出现白蛇传、梁祝等浪漫爱情传说。 宋神宗时,因著王安石变法,发生分别以王安石、司马光为首的新旧党争,增加社会的不安,新旧党争长达三十多年,影响深远,也使改革失败。燕云十六州在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手中(五代中的后晋高祖“儿皇帝”石敬瑭所献),河西走廊被党项族建立的西夏趁中原内乱占据。北宋虽然曾多次出兵讨伐辽和西夏,但均以失败告终,其后不得不向日益坐大的辽和西夏交纳岁币,以维持和平。 1115年的松花江流域女真族,也就是后来的满族,建立的金国势力逐渐强大,1125年,金国灭辽国。之后金国开始进攻积弱的北宋,1127年(靖康元年)金国攻破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三千多名皇族,其中包括当时的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因为钦宗其时的年号为靖康,史称靖康之变,北宋至此灭亡。1127年,宋钦宗之弟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即皇帝位,是为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史称南宋。南宋曾多次派兵和金交战,试图北伐,宋金1142年达成绍兴和议,导致宋金南北分治的局面。此后宋金亦有和战,宋军无法收复北宋故土,但金军亦未能跨越长江和淮河,宋金双方都未有突破,在秦岭淮河线对峙。1234年,蒙古与南宋联合灭金。随即蒙古与南宋对抗,经历大规模血腥战争(如襄樊之战、钓鱼城之战)。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1276年,攻破临安,占领南宋大部分领土。1279年,元军与南宋崖山海战,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陆秀夫背著跳海殉国。崖山海战以元朝的胜利告终,偏安江南一百五十年的南宋随之灭亡。 辽由契丹族建立。契丹与秦汉时的东胡、魏晋南北朝的乌桓、鲜卑有著渊源关系,游牧于辽河流域。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衰微,突厥也被回鹘取代,契丹趁机发展,9世纪后期日益强大。契丹军事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07年推翻了联盟首领遥辇氏,任契丹部落联盟首领。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称帝建元,即辽太祖,都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成为中原最大威胁。公元944年南下中原,946年陷开封,灭后晋,947年改国号大辽。辽末政治腐败,完颜阿骨打建金抗辽。辽天祚帝率兵亲征,在护步答冈(今黑龙江五常市以西)大败,金朝连连告捷,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燕京)析津府相继陷落。公元1125年金太宗俘虏辽天祚帝,辽亡。立国凡二百一十年。 党项融合了鲜卑与羌两个民族,原先居住在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一带,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向外扩展、迁移,其中迁到夏州(今陕西横山县)一部叫「拓跋部」,受唐朝赐姓李。宋朝建立后,势力逐渐壮大,向辽朝称臣请婚,辽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从此与辽结成犄角之势,困扰宋朝。李德明(李继迁之子)之子李元昊继位后,不断开拓疆土,于1038年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都中兴府,统一河西地区,先后在战争中迫使宋辽两国与其议和,此后西夏采取依辽和宋的政策,换取了几十年的和平。夏崇宗时期金国兴起并一举灭掉辽国、北宋,西夏向金国称臣,趁机大幅扩张领土,夺取宋辽故土,进入盛世时期。西夏末皇室内部一再出现争夺皇位的事件,在蒙古帝国的威胁下,摇摇欲坠。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大军围困中兴府达半年,西夏末代统治者帝晛于公元1227年6月向蒙古投降,西夏亡。立国一百九十年。 女真即隋唐时的黑水靺鞨。五代时臣服于契丹。其中一部--完颜部,于11世纪初定居在黑龙江的支流阿什河流域,势力日渐强大,吞并了女真各部。完颜部首领乌古乃死后,各部落分崩离析,争斗不断,完颜部联盟长完颜盈歌、国相完颜撒改、盈歌之侄阿骨打重新统一,奠定此后金国基础。阿骨打继任联盟长后,获悉辽国内部虚弱的消息,于1114年起兵反辽,先后攻下宁江州、出河店、宾州、咸州等地。辽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大金,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白城子)。公元1125年灭辽。灭辽后,金国将矛盾指向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一月金军南下,十二月陷燕京,次年正月兵临开封。靖康元年八月再次南下,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陷开封,俘虏徽钦二帝北去,北宋亡。南宋建立后,金国加紧统一脚步,但在黄天荡之战中受挫,郾城之战大败,此后宋金双方都未有突破,金世宗即位后,30年中不再发动战争,女真逐渐腐败,战斗力下降,宣宗时,有所谓贞祐之乱,盗贼满野。蒙古灭西夏后,矛头指向金国,于公元1211年大举攻金,迫近中都燕京(今北京),金军虽有「震天雷」、「飞火枪」等新式武器,但当时政治腐败,将领毫无斗志,于野狐岭战役、浍河堡战役、缙山战役中大败,主力被全歼,被迫求和。 公元1214年,金宣宗为避敌锋芒,由中都迁都南京(今开封)。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占领中都,黄河以北之地尽为蒙古所有。窝阔台继位后,分南北两路攻开封,金哀宗逃往归德、蔡州。宋理宗端平元年、金末帝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正月,蔡州城破,金亡。立国一百二十年。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于斡难河(今鄂嫩河)建立大蒙古国。当时蒙古的宗主国为金朝,由于金朝与其盟国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1227年8月攻灭西夏,1234年3月攻灭金朝,完全领有华北。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国称霸欧亚大陆。 1259年元宪宗蒙哥于征伐宋战争去世后,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部分宗王和蒙汉大臣的拥立下于开平(后称上都)自立为蒙古皇帝,年号中统。忽必烈登基后不久,阿里不哥在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被阿速台等宗王和大臣选立蒙古大汗,并获得钦察、察合台与窝阔台汗国的支持。 忽必烈汗为了成为中国皇帝而推行汉法,主要内容有改元建号,1267年忽必烈汗迁都燕京,并命刘秉忠兴建大都城。1272年改为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帝都之意),将上都作为陪都。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汗公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建国元朝,即元世祖;1260年设立中书省,1263年设立枢密院,1268年设立御史台等等国家机构;设置大司农并且提倡农业;尊孔崇儒并大力发展儒学等推行汉法的政策。然而为了保留原蒙古制度,最后形成蒙汉两元政治。元世祖虽然于争夺汗位战争获得蒙古大汗的汗位,并且最后成为皇帝,但由于汗位取得不合法与崇尚汉法,使得蒙古宗室不承认忽必烈的汗位,四大汗国有三国不奉忽必烈的命令,蒙古帝国完全解体。最后引发窝阔台系的海都出兵争夺汗位,造成漠北地区动荡不安,史称海都之乱。 1279年3月,张弘范在崖山海战攻灭南宋,陆秀夫挟持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亡。元朝统一中国,结束自燕云十六州割让以来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元朝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包括高丽、安南、占城、缅甸)臣服,加入元朝的朝贡关系。 1294年元世祖驾崩,元成宗继位。元成宗主要恪守元世祖时期的成宪,任用其侄海山(答剌麻八剌之子)镇守和林以平定西北海都之乱,并且下令停止征讨日本与安南。在内政方面专力整顿国内政治,减免江南部分赋税。然而,由于元成宗过度赏赐,入不敷出,使国库资财匮乏。1307年正月,元成宗驾崩,海山之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与右丞相哈剌哈孙发动大都政变。元武宗因爱育黎拔力八达有功,册封他为皇太弟(即未来的元仁宗),相传武宗系与仁宗系交替称帝,即武仁之约。元武宗时期,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给予孔子的家族与弟子一些称号。为了解决元成宗时期的财政危机,元武宗设置常平仓以平抑物价,下令印制至大银钞,然而反而使银钞严重贬值。此外他将中书省宣敕与用人权划归给尚书省。1311年元武宗逝,由皇太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是为元仁宗,这次是元朝首次和平继承帝位。 元仁宗力图改变元武宗时造成的财政枯竭、政制混乱的局面,他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并且减裁冗员、加强中央集权以整顿朝政。其子元英宗继续实行元仁宗的以儒治国、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的政策,并于1323年下令编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1323年英宗在上都以南的南坡被刺杀,史称南坡之变。镇守和林的也孙铁木儿率兵南下,杀掉行刺元英宗的叛臣并称帝,即泰定帝。 泰定帝于1328年七月崩于上都,七岁的阿速吉八为帝,是为天顺帝。而镇守大都的燕帖木儿与伯颜拥立周王和世琜于漠北、怀王图帖睦尔于江陵,同年图帖睦尔先至大都继位,是为元文宗。燕帖木儿率军攻入上都,天顺帝不知所终。隔年和世琜于漠北和林称帝,即元明宗。元文宗放弃帝位,派燕帖木儿迎元明宗继位,并且被立为皇太子。然而燕帖木儿毒死元明宗,复位元文宗,改元天历,史称天历之变。 1333年元文宗去世后,仅七岁的明宗次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但元宁宗仅在位不到两个月即去世,不久后燕帖木儿也去世。元明宗的长子妥欢贴睦尔被文宗皇后卜答失里从静江(广西桂林)召回并立为帝,是为元惠宗。元朝长期处于继承权问题、贪污、权臣擅政的恶习,使得政治总是无法上轨。这种不稳定的朝廷如果又遇到天灾人祸的干扰,往往导致国家的覆没。元朝后期,特别是1340年代中后期至1350年代期间,干旱、瘟疫与水灾时常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红巾军的起事,民变揭开元朝灭亡的序幕。 元廷派兵镇压各地红巾军,丞相脱脱亲自率军南下攻陷徐州芝麻李军,一度压制民变军。然而脱脱在1354年南攻高邮张士诚军之际,被元廷大臣弹劾而功亏一篑。徐寿辉部最后分裂成两湖的陈友谅与四川的明玉珍。两淮郭子兴的部下朱元璋于1356年以南京为根据地开始扩充地盘;1363年与据有两湖的陈友谅作战,最后于鄱阳湖之战获得胜利;1365年占领两湖后于同年冬东进攻打据有江苏沿海的张士诚;1367年平定张士诚后,继续南下压制浙江的方国珍,至此江南无一人反抗朱元璋。另外,福建于1357年至1366年间发生色目军乱,史称亦思巴奚兵乱。与此同时,元朝在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等率领元军反击北方红巾军,1363年北方红巾军最后在安丰之役中败给降元后的张士诚,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南下投奔朱元璋,随后被杀。朱元璋统一江南后于1367年下令北伐,他派徐达、常遇春率明军分别攻打山东与河南,并且封锁潼关以防止关中元军进援中原。明军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史书称此为元朝结束之年。然而元廷仍在上都,往后史书称之为北元。而明廷认为元惠宗顺天明命,谥号为元顺帝。 元朝末期,官员贪污,朝政腐败。为消除赤字,元廷加重赋税,大量滥印新钞“至正宝钞”,随之产生的通货膨胀加上荒灾、黄河泛滥等天灾使得民不聊生。1351年元顺帝派贾鲁治理黄河,征调各地百姓二十万人。同年五月,白莲教韩山童与刘福通煽动饱受天灾与督工苛待的百姓叛元起事,建立红巾军,据有河南与安徽等地。红巾军与各地义军陆续起事,势力扩张到华中、华南地区。隔年,红巾军的郭子兴聚众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不久,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屡立战功,得到郭子兴的器重和信任。之后,朱元璋离开濠州,发展自己的势力。1356年朱元璋率兵占领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改名为应天府,并攻下周围一些军事要地,获得一块立足的基地。经过几年努力,其军事和经济实力迅速壮大。1363年,通过鄱阳湖水战,陈友谅势力被消灭。1367年朱元璋自称吴王,率军攻下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灭张士诚,同年又消灭割据浙江沿海的方国珍。 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即明太祖,年号洪武,明朝建立。同年攻占元大都,元朝势力撤出中原,在全国的统治结束。之后1371年消灭位四川明玉珍势力,1381年消灭据守云南的元朝梁王。最后,于1388年深入漠北进攻北元。 明太祖洪武帝即位后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改革元朝留下的糟糕吏治,惩治贪污的官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明太祖通过屠杀功臣、特务监视等一系列方式加强皇权,并且分封诸子为王,以加强边防,藩屏皇室。诸王之中,以北方诸王势力较强,又以燕王朱棣的势力最大。1398年洪武帝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建文帝。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结果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为借口起兵反叛,最后迂回南下,占领京师,是为靖难之变。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建文帝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 继洪武之治,明成祖、明仁宗与明宣宗相继兴起永乐盛世与仁宣之治,这是明朝的兴盛时期之一。永乐帝出击安南,将安南纳入明朝版图,设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明成祖之后又亲自五入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明成祖为安抚东北女真各部,在归附的海西女真(位于松花江上游)与建州女真(位于松花江、牡丹江之间)设置卫所,并派宦官亦失哈安抚位于黑龙江下游的野人女真。1407年亦失哈在黑龙江下游东岸奴儿干地方(元朝征东元帅府旧地)设置奴儿干都司。自1405年开始派宦官郑和下西洋,向各国交往、宣示威德以及建立朝贡体制,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郑和船队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地区。其规模空前,扩大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的影响力。文治方面,明成祖修大型类书《永乐大典》。1405年明成祖将北平改名北京,1421年迁都。因为永乐年间天下大治,并且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所以有学者将这段时期称为永乐盛世。但是明成祖同样对异议者大肆杀戮,诸如黄子澄、齐泰等明惠宗旧臣等都被杀。 明成祖驾崩后,其长子明仁宗,年号洪熙。洪熙帝即位时47岁,年龄已经偏高,即位仅一年就驾崩。其统治偏向保守固本,任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贤臣辅佐朝政,停止郑和下西洋和对外战争以积蓄民力,鼓励生产,宽行省狱,力行节俭。明仁宗驾崩后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宣德帝基本继承父亲的路线,实行德政治国,并让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明宣宗同样热爱美术,有画作传世。但是,其执政期间也并非毫无弊端。由于明宣宗喜好养蟋蟀(古名“促织”),许多官吏因此竞相拍马,被称为“促织天子”。同时,宣德帝打破洪武帝留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规矩,一些太监如王振等人开始干政,为明中叶的太监专权埋下隐患。1435年明宣宗去世,九岁的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年号正统。 1440年后,蒙古西部的瓦剌逐渐强大,经常在明朝边境一带生事。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于北伐瓦剌时在土木堡战败被俘,虽然瓦剌军在北京保卫战时被打败,但明朝从此不再像永乐、洪熙、宣德般的繁盛,开始衰落,疆域不再扩张,并加强边防及修筑明长城。 明英宗被俘,皇位空缺,瓦剌利用手上的肉票皇帝,不断向明朝勒索金银。权臣于谦立英宗之弟明景帝即位,抗击瓦剌。瓦剌见手上的英宗已经成为无价值的太上皇,于是答应英宗返国的要求。 英宗回到北京后,被亲弟景帝严密监视,但数年软禁中的他在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复辟,改元天顺,他成为明朝唯一一个使用两个年号的皇帝。 英宗之后的成化帝早年勤政,后期宠信万贵妃与宦官汪直,罢黜汪直后,国势尚可。成化帝死后,其子弘治帝勤于政事,开创弘治中兴,死后由正德帝继位,正德帝沉湎于声色犬马,不理国政,造成叛变频繁。正德帝无子,死后由宗室嘉靖帝继承,嘉靖帝早年勤政,晚期迷信方士道教,政治日益贪污腐败。在正德与嘉靖两帝之间,先后宦官刘瑾,内阁首辅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之间,内阁与宦官的政治斗争,明朝逐渐中衰,社会矛盾萌发。 隆庆帝和万历帝初期,在内阁首辅高拱和张居正及宦官冯保的辅政之下曾一度中兴,国势鼎盛,此时银钱透过国际贸易流入中国,明朝经济达到全盛。万历年间,日本太合丰臣秀吉发动朝鲜之役,使明朝投入大量的兵力与军费去清剿日军,国力因而消耗甚烈,但使朝鲜重新处于明朝的控制。其后而明神宗因为怠政而不上朝理政,政治日益腐化。 明光宗由明神宗手上接过天子的宝座,却在一个月间突然驾崩,由其子天启帝继承皇位。天启帝熹宗喜欢木匠工作,任用宦官魏忠贤来分担朝廷的业务,魏忠贤与其手下的阉党把持朝政,造成东林党争,政治更加腐败,国势更衰。 熹宗之弟明思宗即位后,消灭阉党,力图振作,但由于明朝末年行政混乱及严重自然灾害,明末民变终于爆发。1644年,起义首领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思宗自缢身亡,历二百七十七年的明朝灭亡。 明朝晚期,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后来的满族)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父子带领下开始兴盛起来,与明朝抗衡。明督师孙承宗、袁崇焕修筑关宁锦防线,抵御女真人,取得宁远之战、宁锦之战的胜利,并击退围攻北京的女真兵马。1630年,大凌河之战后,明朝辽东势力衰落,关宁锦防线开始瓦解,女真人曾五次突破长城攻打北京。女真人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不久,驱逐李自成,进入北京,建立清朝。 南方大臣先后拥护福王-{朱由崧}-(弘光)、唐王朱聿键(隆武)、桂王朱由榔(永历)为帝,史称南明,最终因实力不足及政治内斗为满清所灭。 明朝旧臣郑成功从褔建沿岸厦门和金门南撤到台湾,并驱逐那里的荷兰殖民者,成功占领台湾。郑成功死后,他的孙子郑克塽投降清军,清朝将台湾并入中国版图。 明朝万历初年,董山的后代觉昌安与其子塔克世偕同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以建州右卫王杲叛乱为由攻灭王杲与其子阿台,然而觉昌安父子也在混战中死亡。1586年明廷袭封塔克世之子努尔哈赤为指挥使作为补偿。 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留的十三副遗甲崛起,统一建州女真后陆续并吞女真各部,并与漠南蒙古友好。1616年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后金,定都赫图阿拉(即兴京,今辽宁新宾)。建州女真国力日盛,1616年努尔哈赤在建立八旗制度后于赫图阿拉称汗立国。两年后他以“七大恨”为由起兵反明。努尔哈赤在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杨镐指挥的明军、朝鲜与叶赫联军;接连占领沈阳、辽阳、抚顺等辽东城市,随后战事集中于辽西地区。努尔哈赤最后于1626年的宁远战役中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击败,不久逝世。 第八子皇太极历经权力斗争后继位。皇太极即位之后,针对努尔哈赤时期的社会矛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天聪新政”。还继续完善和扩大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设立理藩院管辖蒙古等地事务。将都城沈阳易名盛京,更改女真族名为满族,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年号为崇德,国号为大清。随后成功降伏西边蒙古察哈尔部,漠南蒙古归附清朝。另外,皇太极亲征朝鲜并使朝鲜成为大清的藩属。接着,皇太极经察哈尔绕道入侵明朝首都北京。1643年皇太极病死,在其长子及多尔衮妥协后,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朝将首都迁到北京,清朝入主中原。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了农民军、南明和明郑等势力,统一了全国。后来清廷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并且正式开科取士,追尊崇祯帝与明朝忠臣。 1661年顺治帝逝世,其子8岁的康熙帝即位,1669年始亲政。三藩之乱于1681年清军攻入云南后结束,同年,郑经之子郑克塽继位,明郑因内乱不断导致不少将领降清。清朝派明郑降将施琅率领水师攻打台湾。施琅占领澎湖,逼近东宁(今台湾台南),郑克塽率领大臣降清,至此明郑亡。 清朝平定三藩后进入康雍干时期,这段时期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时期,称为康雍乾盛世。康熙帝为政宽仁,留心民间疾苦,在他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受康熙帝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以及外来农作物的引进等影响,清朝人口大大提升。他先后任用靳辅和于成龙治理黄河与大运河。康熙中期以后,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安定社会秩序,他颁行十六条圣谕,要地方人士循循告诫乡民。他又派心腹包衣(即家奴)如曹寅、李煦等人打探地方物价、人民收入与官绅不轨之事,并以密褶奏报。此即密折制度的萌芽,到雍正时期趋于完善。康熙帝重视对汉族士大夫的优遇,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南书房,并且向来华传教士学习西方科学与文化。 1690年至1697年间乌兰布通之战与三征噶尔丹使噶尔丹战死,创立多伦会盟以保护喀尔喀蒙古。青藏地区的和硕特汗国协助黄教达赖五世击败红教统一全藏,之后分裂成青海与西藏和硕特。达赖六世时,藏区政事交由第巴(理事大臣)桑结嘉错管理,他联合准噶尔对抗西藏和硕特的拉藏汗,拉藏汗先下手杀桑结嘉错并废除达赖六世。1717年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攻杀拉藏汗,并且占领拉萨。清军多次被准军击败,最后于1720年由胤禵率军驱除成功,协助达赖七世入藏,以拉藏汗旧臣管理藏区。 1722年康熙帝传位于胤禛,即雍正帝。雍正帝在位十三年,针对康熙时期的弊端采取补救措施,以延续康雍乾盛世。他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废杀与他对立的王公并削弱亲王势力。雍正帝注重皇子教育,采取秘密立储制度以防止康熙晚年诸皇子争位的局面再度发生。将丁银并入地赋,减轻无地贫民的负担。为解决地方贪腐问题使火耗归公,耗羡费用改由中央政府计算;设置养廉银以提高地方官员的薪水。雍正初年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意图复兴和硕特汗国而乱,隔年年羹尧与岳钟琪等人平定。听从鄂尔泰建议推行改土归流以地方官管理少数民族。将喀尔喀蒙古正式并入清朝;并且为巩固蒙古于1727年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确立中俄中段疆界。1732年噶尔丹策零东征喀尔喀蒙古,兵至杭爱山,被喀尔喀亲王策棱击败。1734年清准和谈,以阿尔泰山为界,西北大致和平。1735年雍正帝于工作时去世,其子弘历继位,即乾隆帝。 乾隆帝在位时期是清朝的全盛时期。期间人口不断增加使乾隆末年突破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江南与广东等地的丝织业与棉织业都很发达,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历史高峰。与此同时,银号亦开始在山西出现。乾隆帝鸿讲学术,此时期有许多书籍出版,1773年更下令编纂《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类书,这些都成为盛世的文化标志。 对外方面,乾隆十七年(1752年)冬,达瓦齐袭夺准噶尔汗国汗位,阿睦尔撒纳在随后的内斗中被击败归附清廷。乾隆皇帝乘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派其为引导,以定北将军班第率军平定准噶尔,攻下伊犁。乾隆帝派兆惠西征,阿睦尔撒纳战败逃亡哈萨克汗国,后因为哈萨克汗归降于乾隆,又逃亡沙俄,阿睦尔撒纳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病死,天山北路遂告平定。然而在天山南路,回部领袖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称大小和卓之乱。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帝再命兆惠西征,兆惠与富德最终攻灭大小和卓,并让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中亚各国成为藩属国。乾隆末年,尼泊尔的廓尔喀王国两次入侵西藏。1793年清廷派福康安与海兰察领兵入藏,击退廓尔喀入侵,不丹与哲孟雄(今锡金)亦为藩属国,加强驻藏大臣的权力。西南,乾隆初年派张广泗平定贵州苗民之乱,随后清军前往平定大小金川之役。期间缅甸贡榜王朝与中国爆发清缅战争。1769年乾隆帝派傅恒、阿桂入缅未果,双方最后停战。1784年暹罗却克里王朝派使朝贡,1788年缅甸为应付暹罗威胁,也派使朝贡。1789年安南发生西山朝统一后黎朝、郑主与广南国。清军击败西山朝,护送黎帝黎愍帝复位,途中遭西山军的伏击而败,史称清越战争。西山朝阮惠遣使向清廷谢罪,清廷封为安南王。 乾隆期间清朝疆域达1300万余平方公里,东方的朝鲜与琉球国也早就成为藩属国之一。只有江户幕府统治的日本处于锁国时期,与清朝来往甚少。乾隆帝以十全武功自誉,他平定准噶尔与回疆大小和卓之乱,把新疆纳入中国版图,四川、贵州等地继续改土归流,然而其余战事皆小题大作使国库严重损耗,让清朝国力衰退。乾隆时期的户部存银最高达8,000万两,常年保持在6,000-7,000万两左右,足以应付政府的各项日常开支、重大工程、战争,而虽然清朝的赋税较为轻,且于康乾时期多次对外用兵、大兴各项工程,但每年国家财政都会有余,国库储备逐年上升。当时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和珅等官员腐败,于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民变。白莲教于1770年代举兵,后来又于1796年爆发川楚教乱,八年后被清军镇压,领袖王三槐被处死。台湾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于1787年发动林爽文事件,历时一年多。在乾隆年间,平定大小金川之乱、消灭准噶尔汗国等各威胁,将新疆正式重新纳入中国版图,并且颁布被视为西藏属于中国领土的最有力的证据《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治,影响现代中国的版图。 1796年乾隆皇帝禅位于嘉庆皇帝。乾隆帝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训政”至1799年去世,掌权64年。嘉庆四年一月三日去世,终年八十九岁。嘉庆帝方得以亲政。然而嘉庆帝未能解决弊端,在乾隆帝驾崩后,清朝继续走向衰退。 到了19世纪初,清朝已经走向衰落,在嘉庆年间先后爆发川楚教乱,与此同时海上强国英国、荷兰与葡萄牙等纷纷开始强制与中国贸易。1787年,英国商人开始向华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的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巨额逆差。清廷于1815年颁布搜查洋船鸦片章程,然而英商无视禁令依然走私大量鸦片,道光皇帝于1838年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1839年6月,将237万多斤鸦片在虎门销毁,史称虎门销烟。英国政府因此于1840年6月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英军进入长江,切断江南对北京的物资供应,于是清廷求和,《南京条约》签署,除在东南沿海开放上海等5个通商口岸之外,还割让香港岛,中国的主权受到破坏。一般中国大陆史学界认为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反抗清朝的斗争再度兴起。1851年至1864年间,受到基督教影响的秀才洪秀全建立拜上帝会,发动金田起义并创建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曾经一度占领南方部分省份,并定都南京(改名“天京”),建立政教合一的中央政权。同一时期其他的运动还有天地会、捻军、上海小刀会起义、甘肃同治回乱等。这些反抗清朝的斗争直到19世纪60年代中期才基本平息下来。 19世纪后期,英、法、俄、日等多次侵入中国,强迫中国与之签定不平等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入北京,掠夺并烧毁皇家园林圆明园,随后与清廷签定《北京条约》,新开放长江沿岸和北方沿海的通商口岸。俄国则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东北和西北1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并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为增强国力并巩固国防,清朝自1860年代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国力有所恢复,并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1877年清军收复新疆,1881年通过《伊犁条约》清军收复被沙俄占据多年的伊犁。中法战争后清朝还建立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当时的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1898年,光绪帝在亲政后同意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变法主张,从6月11日到9月21日的被称为百日维新的103天中进行多项改革,但最终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失败落幕。 1899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以“扶清灭洋”为宗旨并在慈禧太后默许下开始围攻外国驻北京使馆。于是,各国以解救驻京使馆人员的名义侵入中国,史称八国联军。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各国签定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同时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由各国派兵驻扎,开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国人不得入内等。 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禁锢,成功引进西学,推广新式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革新网开一面,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停止以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正是教育方式的这一根本性转变,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造就了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和宝贵人才。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党开始兴起,孙文和黄兴等人在海外积极筹款,组建党组织,指挥国内的多次革命运动。经过十余次失败的革命起事后,与革命党互不沟通的湖北新军在武昌起事获得成功。1912年1月1日,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孙文正式就任首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正式走进历史,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制度也基本结束。 在这个帝国和民国时代交替的时代,出现一大批学者,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王国维,胡适,辜鸿铭,章太炎,陈寅恪,吕思勉,魏源,钱穆,鲁迅等人,号称“国学”(中国文学,史学和哲学)。梁启超曾领导“史学革命”反对中国的传统史学,要求把“帝王之史学”改为“为国民写史”。严复曾翻译西方名著《天演论》以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且分析出中国由于不能冲破长期统治中国的儒家思想而远远落后于世界。王国维和辜鸿铭是著名文学家,曾游欧洲各国,后来结合自己的文化和西方思想写成好几部名著。章太炎是著名的反清斗士,他的思想随著中国的变革而逆转,成为著名的革命者和文学家。陈寅恪,吕思勉和钱穆皆是著名史学家,为“史学革命”做出卓越的贡献。魏源曾著《海国图志》以要求改革。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创始者,曾为章太炎学生,著《朝花夕拾》和《狂人日记》。这一时期,国外的各种新思想、新文化也开始慢慢传入中国,为后来1919年的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铺垫,中国大陆的历史学家将五四运动,誉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912年4月1日孙文在南京辞去担任3个月的临时大总统职位,由袁世凯接任,并定都于北京,故又称北京政府。 袁世凯上台后不久解散国会和终止临时约法,另颁布新约法,以扩大其职权一步步筹备帝制,1913年7月又将蔡锷召入北京控制,且在一番装模作样后使冯国璋和大众误以为袁世凯并无称帝之心但1916年袁世凯宣称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讨伐是为二次革命,同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之位,段祺瑞则成为国务总理,但两人却因为意见不一而交恶,不久段祺瑞擅自向德国宣战,黎元洪将段祺瑞撤职,但段祺瑞却率军讨黎,黎元洪不得不向张勋求助,1917年6月7日张勋却率五千名辫子军攻入北京并扶植溥仪为帝,黎元洪又向段祺瑞求助,段祺瑞便用12天讨平复辟,黎元洪也辞职。中华民国进入北洋军阀各派系(皖系、直系和奉系等)控制中央政府时期,地方政府则由各个军阀派系割据。 1921年达木丁·苏赫巴托尔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建立“人民革命政权”,1924年蒙古人民革命党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库伦,改城名为乌兰巴托。1937年,在霍尔洛·乔巴山的领导下,外蒙古开展了大清洗,党和国家、政府、军队、僧侣当中有两到三万人被杀,占当时外蒙古人口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1946年外蒙古独立。1952年中华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提出「控苏案」并得到通过意图阻挠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苏联解体以后,蒙古国于1992年2月12日大呼拉尔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推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新宪法当日生效,国名改称为“蒙古国”。 孙文之后多次发起护法运动与护国运动,组建广州军政府,试图联合南方军阀推翻北京中央政府未果,开始转向联俄,改组中国国民党,1924年5月,孙文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于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并任命蒋中正为校长,接纳中国共产党(第三国际中国支部)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5年3月12日,孙文病逝于北京,次年,1926年6月,蒋中正率领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发起北伐战争,到1928年进占京津,大体上统一中国。在北伐军进占长江流域时,中国国民党不能容忍中国共产党激进的工人运动,1927年,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和国民党领袖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清党,清除国民党党内的共产党及国民党左派势力。共产党发动数次起义均告失败,于是转入江西井冈山等山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并于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0年到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后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红军撑过前四次围剿,但是在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剿共战争失败后,从江西苏区败退到陕西省北部(中共党史称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更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更名为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开展第二次国共合作,并放弃反对国民政府,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改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出兵占领东北三省,满洲国于次年成立,日本扶植溥仪成立的第一个傀儡政权。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国共结束十年内战,所谓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13日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开始。之前国民政府已从南京迁至武汉,后来迁至重庆。而在1940年至1945年间:在日本支那派遣军扶持下,以汪精卫、周佛海、李士群等为主要成员,在南京建立所谓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即“汪精卫政权(日本军扶植的傀儡政权)”,对沦陷区实行卖国日伪统治。不过,当时已经迁都重庆(战时首都)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即重庆国民政府;自始至终并不承认“汪伪政权”。 抗战期间,蒋中正统帅国民革命军与日军22次大会战,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人,海军几乎全灭。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从日本手里接管台湾及澎湖列岛以及其他一些领土,废除百年不平等条约,而且得以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号称“世界五强”之一。然而,中国仍然在1946年与苏联签订的条约中承认苏联控制下的外蒙古的独立。 自从抗战结束,国民党政府与在抗战期间实力大增的中共在势力划分、物资接收等方面发生冲突,双方虽经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并共同参与政治协商会议,但仍在1946年6月升级为全面的国共内战。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亦在准备制宪与行宪。1946年11月在南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并于1947年元旦正式施行中华民国宪法。1948年第一届国民大会召开,国民政府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蒋中正当选为行宪后的第一任中华民国总统。但在内战的战场上经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国军兵力大大消耗,中共占领的解放区逐渐扩大。1949年4月,淮海战役打响了,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占领首都南京总统府。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旋即于12月10日迁往台湾台北。 国共内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搬迁到台湾地区,以台北市为中华民国首都,也是中央政府所在地。 中国国民党早期在台湾长期维持独裁统治,支持民主自由的人士长期被政治打压。1975年蒋中正去世后,由蒋经国接掌政权。随著产业从农业发展到轻重工业、国民教育普及,台湾在1970年代进入经济起飞时代,蒋经国总统所推动的十大建设至今仍被视为促进台湾经济起飞的基本工程。1960年代和1970年代左右,台湾的经济成就造就一整代的中产阶级,导致1980年代中后期,台湾的威权社会控制体系开始松动。 1986年9月28日,台湾第一个反对党民主进步党正式成立。1987年7月14日,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告解严,终止党禁、报禁,解除长达39年政府对台湾社会的严密控制,不久蒋经国去世,李登辉接任总统,从此,台湾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1991年4月30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布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使得台澎金马单方面解除对大陆的积极军事对峙(即正式以成文方式宣告放弃反攻大陆政策)。之后,宪法多次增修后,1996年举行第一次总统公民直选,由中国国民党籍的原总统李登辉当选连任;2000年,中华民国第二次总统民选,由在野党民主进步党所推举的陈水扁当选,此次总统选举亦实现史上第一次的和平政党轮替。2005年,末代国民大会召开,宪法第七次增修。2008年,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中国国民党所推举的马英九当选总统,二次政党轮替,两岸关系缓和,对外关系亦大幅改善。2016年,民主进步党籍的蔡英文当选总统,三次政党轮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采用「土改运动」、「公私合营」等方法,国内纷乱的局势暂时得到稳定。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史观,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大陆正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并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国家经济一度好转。 195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客观上脱离实际并造成各地浮夸风「放卫星」等谎报数据的情况盛行。自1959年到1961年,国家经济又陷入濒临崩溃的境地,政府称其为「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因此「退居二线」,但留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名义上改以国家主席刘少奇为首的一批中央领导人著手恢复经济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刘少奇、邓小平等人被打倒,毛泽东掌握大权,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一度成为被指定的接班人,但其后与主张修宪「废除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发生冲突。在林彪阴谋败露后,四人帮成为新的重要政治势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进一步混乱,故毛泽东重新起用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重掌国务院以起相互牵制作用。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去世;其后四人帮在怀仁堂事变中被逮捕,国务院总理华国锋接替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出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成为最高领导人。尽管华国锋停止文革中的文攻武斗等混乱局势,但提出「两个凡是」的路线,在国家实质上仍然没有完全脱离文化大革命阶段的困顿状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重新上台执掌政权,改革开放时代正式到来。改革开放率先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为标志从农村开始,随后扩展到城市,设立经济特区,并随后开放了一批城市,其后首次出现股票。1984年,大陆的经济开始重新步入正轨,国民经济开始增长。 但是,1980年代后期,由于出现通货膨胀与官倒等问题,民间出现不满情绪。1989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去世成为导火索,终致爆发六四事件。六四事件中,学生和其他人活动数月,要求政治改革。最终以解放军于6月4日暴力清场而告终。 其后以江泽民出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以其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接掌政权,改革开放的步伐一度有所停滞,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才得以继续进行。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英国接收对香港的主权,其后1999年从葡萄牙接收澳门。 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上台。中共逐渐放弃「韬光养晦」的外交方针,在外交舞台上动作频繁,并强化国际地位,并于2008年末派出护航舰队进入亚丁湾附近海域,以维护中国在该地区的海上利益。此时中国经济改革已经有显著效果,人均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被誉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 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总理,标志着中共第五代领导集体上台。二者创造了习李体制,把民族复兴作为目标,阐述「中国梦」积极打击腐败,要求官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进行政府部门改组,深化经济转型与改革。新政在中国大陆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 在此同时,中国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全球金融危机、单一依赖外贸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环境污染、日趋加剧的社会贫富差距、腐败、部分少数民族历史原因上的分裂、部分地方政府粗暴行政带来的民众不满,以及未来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和整体人口基础庞大之间的矛盾。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由于国共内战退守台湾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中华民国政府皆宣布自己是唯一的合法中国政府并否定对方的合法地位。但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控制中国大部份的领土,因此自1971年中华民国政府的联合国席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后,国际一般都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之政府;至于中华民国政府,在国际上通常不表示承认其主权国家地位,仅保持非官方关系,不过仍有16个国家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是代表中国之政府。 台海两岸各自的政府于1980年代,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之下,开始有较为开放的互动关系,并在往后数年进行一系列政治、文化上的交流。2000年,中华民国实现首次和平的政党轮替,新上任的总统陈水扁政府在台海两岸的议题上,偏向一边一国即台湾不隶属「中国」的态度。2008年,中国国民党的马英九当选中华民国总统,第二次和平的政党轮替,以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和大陆加深交流,并以「不统、不独、不武」作为两岸关系的原则。近年来台湾人对于「中国」的认同感急遽降低,据2016年12月的调查,仅有不到5%的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面对中华民国主权相关议题态度强硬,坚称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作为其一个中国的定义,并以“和平统一”为主轴,“一国两制”作为处理台海两岸议题的框架,希望中华民国治下的台湾地区归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中华民国政府方面,中国国民党及其他泛蓝阵营坚持不统、不独、不武,同意坚持一个中国及九二共识,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缓和;民主进步党以及台湾团结联盟积极于台湾本土意识,反对国民党及统派之政治主张,亦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及九二共识。
19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192
亳州市
亳州市 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毗邻河南省商丘市、周口市,处黄淮平原腹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亳州盛产药材、白酒、烟草以及小麦等粮食作物,属温带季风气候,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中草药集散地,古井贡酒的产地,素有“中华药都”的美称,而且一年一度的“药交会”更是享誉全国。 亳州古称亳、谯、谯郡,是中华民族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据有文字记载,亳州已有3700年的历史。 夏时亳州属豫州,曾是帝喾的国邑。周初是神农氏后裔的封地,置焦国。春秋时期,焦属陈国。陈于此建焦城,后楚灭陈,筑谯城(今谯城区)。谯夷所辖区域扩大到苦、蒙(今蒙城县)及周边地区。秦时置谯县,属砀郡。汉时先后属豫州、沛国治。建安末年设谯郡。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封谯郡为“陪都”。时谯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五都”(谯是否是都城,有争议)。西晋时,谯是谯国治所。北魏正始四年(507年)为“南兖州”治所,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南兖州为亳州,治所不变,亳州之名始于此。 隋大业三年(607年)又改亳州为谯郡。唐武德四年(621年),谯郡更名为亳州,下辖谯、临涣、酂、城父、鹿邑、蒙城、永城、真源8县。宋时亳州属淮南路,金时属南京路,下辖6县5镇。 元时亳州属归德府(今商丘),下辖6县。元至正15年(1355年),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至此亳州正式成为“三朝”古都之地。明朝初年亳州一度为县,属颍州。弘治9年(1496年),又升县为州。清初亳州属安徽布政使司直辖,曾升为亳州直隶州。1864年清廷镇压捻军后,析亳州、宿州、蒙城、阜阳、各一部设涡阳县。1913年,全国废州,故改亳州为亳县,由省直辖。 1964年,中国国务院决定从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各划出一部成立利辛县。1986年撤销亳县建制,设立县级亳州市。1998年收归省直辖(副地级)。2000年设立地级亳州市,下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 亳州市全境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长约150公里,宽约90公里。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仅东部有龙山、石弓山、齐山、狼山、双锁山等10余处石灰岩残丘分布;整个亳州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东南微倾。西北部谯城区詹楼地势最高,海拔42.5米;东南以利辛县展沟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对落差20.5米。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 城中有涡河流经,是淮河支流。 亳州处于秦岭—淮河天然气候分界线上,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1月平均气温0.6°C,极端最低气温-20.6°C(1969年2月5日)。7月平均气温27.3°C,极端最高气温42.1°C(1966年7月18日)。年均温14.7°C。年均降水量约790毫米。 现辖1个市辖区、3个县。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85065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减少228251人,下降4.49%,年平均下降0.44%。其中,男性人口为2459168人,占50.70%;女性人口为2391489人,占49.3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83。0-14岁人口为1134505人,占23.39%;15-64岁人口为3254761人,占67.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461391人,占9.51%。
2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10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通常也简称网路,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的硬件、软件及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简单的说即连接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进行通信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除了可以按照右方的覆盖范围分类之外计算机网络应用可按照不同节点之间的功能关系分为: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a) 存在多种不同的网络协议,传输媒介由此也构成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网络
2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11
语言列表
语言列表 本表是以现代标准汉语拼音或注音首字母排列的所有语言的列表,收录了目前世界现存语言超过6900种语言(其中汉语可视为「汉语族」或是一种语言,但部分汉语变体仍在列表中)。
23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35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zh-tw:资讯;zh-hans:信息}-、制造等。上海位于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占地面积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为30,632.99亿元人民币,按同年国际汇率折合4,537.01亿美元,为世界一大经济区域;人均生产总值则为126,634元人民币,按同年国际汇率折合18,756美元。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988元人民币,位居中国大陆首位。《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衡量生态投入与人类发展》中,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848,位列中国主要城市第6位。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不过让上海成为举足轻重城市地位的,是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的正式开埠,上海作为指定通商五口之一,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得益独特的政治环境,上海经济凭借口岸,空前迅速的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至今。吸收江南地区附近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开埠后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本地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 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六四天安门事件后,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导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时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为上海的前景带来隐忧。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上海之名,最早见于《宋会要辑稿》中北宋设置的上海务,之后熙宁年间成书的《水利书》记载了上海浦。宋代,吴淞江下游有一条名为上海浦的支流。"浦"一词原指河川汇合之所或入海处,但在吴地常指河川的小支流。“上”一词,在江左地区的河流名称中,又常指靠近源头一面。反之,下即指靠近河口附近的地区。在今虹口的提篮桥地区尚有下海庙的地名。宋朝经济发达,催生了酒业的发展,政府在上海浦附近设置酒务以征酒税,称为上海务,上海一名由此传播。 上海地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说上海因上海浦而得名。一说因“地居海之上洋”而得名。另一种则以“海外商舶在此登岸”而名为上海。 此外,上海的简称“-{沪}-(-{沪}-)”来源于古时当地人创造的一种名为“扈”的捕鱼工具,东晋时松江入海口称之为沪渎(今上海市青浦区东北旧青浦镇西)。《晋书》和《梁书》就曾多次提到过“沪渎”。别称“申”则因相传上海西部地区曾为楚国公子春申君的封地而得名。 约7000年前,上海西部已形成陆地,东部地区则为近2000年陆续形成。上海境内最早的人类文明遗迹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有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文化的遗迹。公元4至5世纪时的晋朝,松江和滨海一带即有渔民聚集,逐渐发展为一个渔港和商贸集镇。唐天宝十载(751年),设立华亭县,隶属苏州,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此为松江建城之始。 宋时商贩云集,今上海境内已有上海市(集市)这一称呼。咸淳三年(1267年),嘉兴府华亭县于上海浦(松江的一条支流)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格为府,并于翌年更名松江府,辖华亭县。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8月19日,元政府析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两岸的长人、高昌、北亭、新江、海隅五乡二十六保,设立上海县,隶属松江府,标志着上海有独立行政建制之始。至明嘉靖三十二年,筑起上海城墙。至明代时,上海县归属南直隶松江府,当时松江府据称“松江税赋甲天下”,已较为繁荣。清袭明制,上海县先归属江南省松江府,后江南省分省归属江苏省。 1843年,根据上一年中英两国签订的《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正式开埠。1845年,中英签订《上海租地章程》,由此开始租界的历史。此后,法国与美国相继在上海设立租界。其后,租界逐渐形成不受中国政府管辖,拥有独立司法、行政权力的地区。租界之后历经数次扩张,到1900年,公共租界达33,503亩,法租界面积则为2,135亩,范围基本为今上海的核心区域的大部分地区。凭借这独特的政治制度和地理位置,上海开埠后逐渐发展为远东最繁荣的经济和商贸中心,被誉为“十里洋场”和“冒险家的乐园”。由于租界的存在使得当时上海繁华地区未遭受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为上海之后的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1911年11月3日,上海光复。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由于保守势力与革命党互相争夺中央及地方权力,全国局势较为混乱,上海华界也时常处于无序状态。与此同时,租界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与和平,在经济、人口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了发展,由1914年开始至1936年成为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一个阶段。 1927年以前,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属江苏省上海县管辖。由于租界的政治特殊性,20世纪初的一些影响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亦在上海发生。1919年因巴黎和会,上海工人、学生及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总罢工、罢课、罢市,该年6月5日起,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移向上海。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上海也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直至1933年。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与市民抗议日资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公共租界巡捕向抗议人群开枪,造成五卅惨案,引发了全国性的反英运动。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事件爆发,中国国民党内部进行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濒临结束。 1927年3月29日,国民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区设上海特别市,同时将原属江苏省的上海县、宝山县17市乡并入,总面积494平方公里,上海正式脱离江苏管辖,直属行政院。因为紧邻首都南京,加之为对外贸易中心,故而大批金融机构将总部设立于上海,其全国经济与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上海无论租界还是华界在此后黄金十年内均得到飞速发展,被誉为远东金融中心。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1930年代,上海是远东最大的都会以及商业和金融中心。 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发动战争,轰炸闸北市区,破坏中国建设。1933年10月10日,时任上海市长的吴铁城在上海市政府建筑落成之时发表演说,足以表露在战火劫余,中国人自创天地之决心。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中日于上海激战三个月,上海沦陷。战后,原先繁华的闸北、南市市面受到严重破坏,华界基本沦为贫民区,这对上海今后几十年城市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半部沦为日军防区,而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因为独特的情况,则产生了长达四年多、畸形繁荣的孤岛时期。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开始占领租界,自1943年起,租界不复存在。1945年抗战胜利,上海由国民政府接管。 1946年,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上海经济陷入崩溃,物价飞涨。1948年政府颁行《经济紧急处分令》试图扭转局面,但以失败告终。1949年5月上海战役后,解放军在5月27日控制上海全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此间,许多与民国政府及海外机构有关的人员、财产和机构随同中华民国政府撤离上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设上海为中央直辖市,总面积618.0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6.66平方公里,郊区面积531.36平方公里。1954年,全市面积为630.11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上海、嘉定、宝山、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共10个县划归上海市,使上海市的面积增大到5862.88平方公里。1984年,上海市测绘处和上海市土壤普查办公室对全市的土地面积重新进行测量,至1986年底,全市土地面积为6340.5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为375.44平方公里,郊县为5965.06平方公里;全市水面面积为121.85平方公里。从1987年1月起全市正式使用以上的数据。 上海战役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上海东侧的部分海岛仍为中华民国国军控制,因而上海时常会遭到国军空军的攻击,以1950年2月6日的“上海二六大轰炸”情况最为严重,造成千余人伤亡并使上海电力生产系统一度瘫痪。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遭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包括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往来上海的货轮还多次被中华民国海军拦截扣押,上海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日益下降。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内陆与中西部地区,在此期间上海为其他地区的发展输送了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相对而言上海本地发展则相对停滞。但是上海仍长期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至改革开放前,工业总产值一直占全国三成左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政治活动相当活跃,成为四人帮重要的活动基地,在四人帮被捕后其支持者曾试图发动武装政变。 1978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深圳等南方新兴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经济中心的地位一度受到挑战。在1989年的六四事件中,上海市领导一方面向抗议学生喊话以化解民怨,另一方面以行政手段将支持学生运动的《世界经济导报》等报纸杂志停刊。由于在上海并未发展成大规模事件,市领导的表现受到中央的肯定,之后江泽民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吴邦国、曾庆红、黄菊等陆续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政治的权力中心,形成了在中国政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上海帮。而1990年起中国高层启动的浦东开发开放政策后,上海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再度巩固了其作为中国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的地位。现上海市政府致力于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其规划已于2009年3月获国务院批准。但2006~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保护市民利益而得罪了当时的中国权贵利益集团,遭指控涉嫌上海社保基金案,并遭到开除党籍公职并判处有期徒刑18年,是为21世纪初上海政坛的大变故,外界认为陈良宇实为因受中共高层政治斗争的牵连而获罪,这一政治事件也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显著不利影响。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该试验区成立时,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并将大力推动上海市转口、离岸业务的发展。该项目立项的过程中曾遭遇阻力,但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支持,该项目最终成功启动。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 2016年6月,筹备数年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在上海浦东正式开园迎宾,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幕仪式上分别致贺词和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以及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主持剪彩活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也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座,亚洲第三座,世界第六座迪士尼度假区。 上海位于北纬30°23′-31°27′,东经120°52′-121°45′,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前缘,东濒东海,北界长江,南临杭州湾,西与江苏省和浙江省接壤,是中国海岸线的中心位置。截至2013年末,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南北最长处约12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00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2648.6平方公里。上海市全境为冲积平原,仅西南部有部分火山岩丘。海拔平均高度在4米左右,地势平坦,略呈东高西低,山脉少而低小。东部沿海由长江不断携带入海的泥沙沉积而成,崇明岛、浦东等地的面积依旧在增长中,西部有佘山、天马山等,但高度都在100米以下。上海市最高点是位于杭州湾内的大金山岛,海拔103.4米。 上海地处江南水乡,并位于长江入海口,亦不处于主要地震带上,因此如地震、洪水以及地质类灾害鲜有发生,但因临海且海拔低,易受海啸威胁。上海市境内河道纵横,曾经为鱼米之乡,大陆东侧的海岛上拥有大片湿地和滩涂,是候鸟重要的栖息地和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地处东南沿海,位于西太平洋台风行经路线上,每年夏天和初秋时节常会有来自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台风)过境或影响,造成大风、高潮及暴雨。 随着经济发展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上海也正面临种种环境污染问题,空气污染与噪音污染时常被市民投诉,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事故损害市民健康的事件。上海也是一个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由于水质的逐步恶化,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屡次进行搬迁。闵行吴泾滨江分布着很多化工、能源、碳素、建材等厂家,可能会进行搬迁改造。另外,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冲积平原,属于软土地基,过量开采地下水、修建高层建筑和地下设施等原因导致了地面沉降。 上海市政府对于所出现环境问题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改善措施。市区汽车禁鸣喇叭已用法律进行规范,高架旁则竖立了隔音屏以降低噪声对沿线居民住宅的影响。曾经污染严重的苏州河,自1990年代以后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大规模治污工程,污染现已基本消除,河流生态亦得到恢复。对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则采用自来水回灌的手段达到基本平衡,但是地面依旧以每年6毫米的速度沉降。 淀山湖水质为Ⅴ类,黄浦江水质为Ⅳ类,近岸海域水质极差属劣四类;上海市空气达标天数比例为67.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6.3%。 上海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7.0 °C。春(4月-5月)、秋(10月-11月)较短,冬(12月-次年3月)、夏(6月-9月)较长。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因而5月至9月间为上海的汛期,降水量达全年的60%左右。每年的7月进入伏旱天气,较之日常月份显得潮湿酷热,平均气温为28.7°C,每年平均有8.7天最高气温超过摄氏35度。近年来受环境影响,气温有上升趋势。每年1月为全年最寒冷的季节,平均气温4.8°C。市区徐家汇(1872年开始统计)极端最高气温为40.9°C(2017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2.1°C(1893年1月19日)。国际交换站(1951年开始统计)极端最高气温39.9℃(2013年8月6日、8日),极端最低气温-10.1℃(1977年1月31日)。受北方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影响,会出现霜冻现象。如遇强冷空气来袭并恰逢暖湿气流,上海也会出现雨夹雪或降雪天气。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上海市人大为上海市最高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并称市级“四大班子”,其负责人都是省部级正职干部,但市委书记通常由国家级副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基于以党领政的实际,中共上海市委对全市各部门有实际上的领导权,市委书记享有比市长更高的地位,而市人大与市政协则拥有较小权力。 上海市人民政府驻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现任市委书记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为殷一璀,市长为应勇,市政协主席为董云虎。 在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排行榜中,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政务微博“上海发布”在中国17万余政务微博中排名第一。 上海市现辖16个市辖区,下辖105个街道、107个镇、2个乡,细分为4253个居委会和1590个村委会。其中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为传统中心城区,现今包括浦东部分区域在内的外环以内地区亦属上海中心城区范畴。据2001年的统计,上海市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其中中心城区占4%,城乡结合区占46%),市区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 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5月成立时,上海市总辖区面积仅为现在的1/10。今日的市域大致位于外环线以内,面积663.5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10个县划归上海市,基本形成当今的辖区范围。1988年至2016年,各郊县撤县建区。1988年,吴淞区和宝山县合并设立宝山区,成为全国第一个撤县设区的县。2000年,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副省级区。2016年7月22日,上海最后一个县崇明撤县建区,至此上海已不再有“县”的行政区划。市中心区的行政区划则几经改变,形成现在7个区的格局。 此外,上海市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安徽宣城市和黄山市等境内拥有若干飞地及不拥有当地土地所有权的“准飞地”。当地居民拥有上海户籍及相关待遇福利。 由于租界的开辟,上海华界当局的外事活动主要以划定租界土地和处理租界内中国籍公民的相关事宜,直至1949年治外法权消失。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上海对外交流几乎呈现中断状态。自1990年代以后,上海开始逐步承办众多重要国际会议和大型赛事,逐渐加强了与世界的交流。 另外作为曾经租界的存在,很多国家在沪开设领事机构,大多为总领事馆。上海与国外城市缔结友好关系的历史,始于1970年代。至2017年底,与上海建立友好关系的地区已有85个。 上海是中国大陆的经济中心,生产总值约占中国的4%,且位居大中华圈城市之首,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3,560.94亿元,全世界排名第11位,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超过60%。上海生产总值的一半是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贡献的。上海最重要的产业依次为商贸流通业、金融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成套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此六大支柱产业约占生产总值的一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达到$97,300元人民币,按国际汇率可兑换成大约$15,847美元。 在1980年代,上海在中国的经济地位迅速下降,经济发展缓慢。1990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宣布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浦东的经济得以在20年间剧增60余倍,上海经济也在之后连续十余年保持10%以上年增长,再度巩固了作为中国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的地位,现浦东新区占上海市的经济比重近30%。2013年7月上海自由贸易区获得国家立项,上海拥有了中国大陆首个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将再次获得良好机遇。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0年代初,由上海市上缴的财政收入占全部中央财政的比重保持在16%以上,占上海市本地财政收入的80%以上。1990年代中央启动浦东开发开放政策,上海财政上缴的比重有所减少,目前仍达12~15%比例,在全国各地“净上缴财政”排名中,上海位居第一,大规模的财政上缴有力地支援了全国各地的经济建设,但也使上海本地投资资金紧张,造成土地财政从而引发高房价等问题。近年来由于上海将大量地方财政收入亦上缴中央,使上海本地投资减弱,也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上海经济的发展。 轻工业是上海发展最早也是最为成熟的工业部门。丝绸与纺织行业是自明代就已经颇具规模。上海开埠后,由于倚靠的江南地区的富庶,加上轻工业投入相对较少,资金回笼快,中外资本纷纷在沪开设轻工业的工厂,并形成激烈竞争。计划经济时期,上海生产的轻工业品行销全国,上海基本成为质量和时尚产品的代名词。上海的一系列食品、日化、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摄影器材、仪器、办公耗材等等轻工业品共有90多大类,两万多种花色品种,成为中国轻工业生产最重要的基地。永久牌自行车、大白兔奶糖、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六神花露水等等经典产品因品质过硬、价格公道,长期作为中国大陆市场的畅销品牌受到大量消费者的肯定。目前,上海在自行车制造、食品生产、日化用品中仍旧保持较大规模。 上海,自洋务运动伊始,便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而江南制造总局则是上海重工业的起点。国民政府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上海的工业发展水平就已在全国遥遥领先。由于上海交通便利、科学文化发达,因此众多重工业产品的科研基地和生产基地都位于上海。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央政策原因,中国东南地区快速发展,使上海的工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但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以及财政转移支付比重减少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的工业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上海工业主要以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工业、汽车、航空、航天、超级计算机、船舶制造等行业为主。张江高科汇集了大量的高端制造业。 目前,在交通工业方面,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成为中小型乘用车生产的重要基地,申沃客车则是重要的大型车生产基地,而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则承担了轨道交通方面的生产。而在航空工业领域,上海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研发基地,是大型国产客机的生产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总部基地。此外,江南造船厂和沪东中华造船厂领衔的造船工业也是上海的一大支柱产业,年造船能力超过千万吨。而在冶金和石油化工方面,上海宝钢和上海石化也居于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宝钢集团更是在全球钢铁企业中位列第三。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商业中心。上海自建城以来,由于处于富庶的江南平原地区,加之自身传统自然经济手工业的发达。因而早在宋明时期,便已经是有名的商埠。元朝政府在上海设市舶司,使得上海的商业和海外贸易得到了极大发展。明代,松江府成为全国纺织手工业和棉布贸易中心。清康熙年间,由于海禁解除,加之江海关的设立,上海棉布贸易迅速扩大。至嘉庆、道光年间,每年销往英国的上海棉布就多达80万匹。 上海开埠后,海外商品源源不断的由上海进入内地。上海的进口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到1850年代中期起,上海已经超越广州,成为全国的外贸中心,上海的市面也变得异常繁华。庚申之劫之中,上海由于租界的保护未受到严重破坏,而周边的苏州、杭州等江南城市则经历了一场浩劫,因此吸引了苏州等地大批商户到此躲避战乱,上海的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此成为中国的商业中心。到1908年,据《上海华商行名簿册》记载,租界内共有包括银行、钱庄、商店、工厂、交通等各类企业、店铺在内,总数已达10534户,如今世界知名的南京路在此时已经初具规模。 一战爆发后,民族商业也得到飞速发展,一些日后知名的环球百货公司在此时入驻南京路和上海其他地区。永安、先施、大新、新新公司被合称为南京路的四大百货公司,销售许多全球各地最新颖的百货。孤岛时期,上海商业呈现出了畸形的繁荣。 1956年以后,由于计划经济和公私合营的实行。上海商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间内,主要都是国营商店维系着上海的商业运行。居民日常购物,从粮食、副食品到电视机、自行车都依赖票证进行购买。1983年起到1993年,票证逐步退出上海的商业,市场开始实行敞开供应。从1990年代中叶起,超市、卖场、便利店等现代化商业模式开始进入上海。传统的杂货店和百货商店开始逐步消失或转变功能。 到1990年代,上海拥有三条主要商业街区和几大商业中心,分别为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豫园、徐家汇等。后经过20年的再度高速发展,至2010年末,上海的商业中心已经扩展到十个,分别为:南京东路商业中心、南京西路商业中心、淮海中路商业中心、四川北路商业中心、徐家汇商业中心、张杨路商业中心、豫园商城商业中心、五角场商业中心、新客站不夜城商业中心、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商业中心也从市区的市中心位置逐步扩展至市区的次中心区域,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根据上海市政府2010年出台的商业报告显示,中山公园与五角场是在原八商业中心的基础上新增的两个商业中心。 上海由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5.5℃,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气温为40.6℃,最低气温为-12.1℃。常年11月中旬初霜,次年4月上旬终霜,年均无霜期225天。年均日照时达1934.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4670兆焦耳/平方米,其中光合有效辐射占一半。年均有效积温2630℃·日。雨量充沛,年雨日130天,平均年雨量1145.4毫米。光、热、水基本同季,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自古代以来,上海一直为鱼米之乡,水稻、渔业、蔬菜的产量都相对较高。早在上海开埠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农用耕地和产鱼河流减少和被湮埋,依靠传统耕种手法的农业一度受到很大影响。自1990年代起,上海农业开始向高科技和机械化发展。 上海的传统农业主要是精耕细作,以渔业、盐业和种植业为主。早在秦汉时期上海地区就已经“海滨广斥,盐田相望”。到了元代,江浙地区的34个盐场中,松江府就独占五个,成为重要产盐地区。此外,江南地区水网纵横,气候适宜,成为渔业和水稻种植的最适合地区。唐代,上海地区的薄稻米作为贡米送往京师长安。吴越国时期,华亭县大肆兴建堰闸等水利设施,使得农业种植得到更好的保障。宋代,华亭县亩产稻谷更能达到两至三石,成为当时中国粮食的高产区。进入明代以后,除粮食生产外,上海地区因为纺织技术的改革,开始大量种植棉花等经济类作物。加上黄道婆的改革,松江棉布闻名国内,产量极高,被誉为“衣被天下”。 1988年,在时任市长的朱镕基的主持下,为了解决城市粮农副食品的供应,开始建设“菜篮子工程”,由此上海的农业现代化开始高速发展。1990年代初,现代化农业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上海的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靠高科技、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兴建水利、农业园区和农业保险补贴等六个方面构成现代化农业网络。 到2012年,上海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20.76亿元。其中,种植业171.2亿元;林业8.87亿元;牧业72.63亿元;渔业57.8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0.25亿元。上海域外市属农场实现农业总产值16.08亿元。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87.61千公顷;粮食产量122.39万吨;水产品产量27.21万吨。全年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9.8%。至2012年底,上海市有543家企业、3300个产品获得农产品质量认证。其中,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16家,绿色食品17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420家,无公害农产品3106个;上海累计建成标准化畜禽养殖场270家,标准化水产养殖场293家;累计建成设施粮田面积86.5千公顷,蔬菜标准园60家。至年末,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177家。 1949年以前,上海是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亚洲和远东的国际金融中心。当时上海汇集着号称“四行两局一库”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合作金库的国家资本金融机构,以及数量众多的外资、私有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当时,总部设在上海的国内银行占银行同业公会注册会员的81%。经过国民政府黄金十年的发展,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上海的各类私有银行、钱庄与信托已经达到了105家,在华外资银行共32家。其中落户上海的有27家,而同年香港地区只有17家。与外滩平行的江西路,则因坐落大批金融机构,如金城、盐业、浙江兴业等银行,所收存款额占全国存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而被誉为“东方华尔街”。 当年,上海金融市场非常发达、金融工具品类繁多。除了证券市场以外,还拥有同业拆借、贴现等货币市场,内汇、外汇市场和标金(黄金)市场与大条银(白银)市场。在资本市场方面,上海当时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和第三大债券市场。上海当时既是全国资金调剂中心,也是远东国际交易活跃的金融中枢:1936年,上海的黄金市场全年成交数实际达到3116万条,折合美元1100余万元。这一数字超过日本的东京和大阪之和,也超过了法国的巴黎。“每日交易额之巨,虽不足与伦敦、纽约媲美,然凌驾法、印、日之上”。 1949年以后,一些上海的资本家已经逃离到香港、台湾或者海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留在上海,继续经营。最后在1956年初,都被公私合营取代。195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因参与投机和外汇交易被上海市军管会关闭。1952年底,上海私营金融机构的数量减至60余家。1956年初,官方实行公私合营政策,最后全部合并为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所有资本市场也被关闭,上海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后被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取代。 1987年4月1日,交通银行在上海重新恢复对外营业。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再度成立,上海金融市场开始恢复。到2009年底,上证总市值为18.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五、成交金额居全球第三、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居全球第六,并在近几年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大型企业来沪上市融资。2002年,中国银联在上海创立。200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沪揭牌。2016年,新开发银行全面投入使用。目前总行设在上海的国有银行有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银行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等。2010年2月21日,由全球著名的毕马威咨询公司参与制定,法国巴黎大区投资促进协会发表公布的“世界最具吸引力”城市排行榜中,英国伦敦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上海。上海拥有的现代化研究中心数量和写字楼数量已经超过了英国伦敦。陆家嘴成为新的金融区,并且与浦江对岸的外滩金融街遥相辉映。 由于便捷的地理位置和传统的经济底蕴,上海也是一些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注册地或大中华区总部所在地,形成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和全地区的总部效应。目前全球总部设在上海或注册地为上海的知名企业有:交通银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国银联、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太平洋保险、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安永(中国)咨询有限公司、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此外,英特尔、葛兰素史克、联合利华、辉瑞、强生、拜耳、汉高、陶氏化学、飞利浦、欧莱雅、博世、通用汽车、可口可乐、埃森哲、麦肯锡、贝恩、波士顿咨询公司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和花旗、汇丰、安联、美国国际集团、渣打、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澳新银行、星展银行、大华银行、恒生银行、东亚银行等17家外资金融公司中国总部设在上海。随着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稳步推进,上海对世界级金融机构的集聚效应正逐步加强。 根据2016年的统计,上海市内共有2419.70万名常住人口,其中分别有980.20万名常住外来人口以及1439.50万名常住户籍人口。目前,上海市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共有11.8万人,其中回族约有7万余人。除常住人口以外,持居住证的外来人口为103万人。另外有16万外国人常年居住于上海。 在人口结构方面,上海正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现今户籍设在上海的人口其平均期望寿命为82.75岁,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0.83岁与女性85.61岁,而65岁及以上人口则有232.98万人,占总人口的10.1%。预计到了2030年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500万人。 上海市的生育率处于极低水平。根据人口普查和抽查,2000年以来,上海市总和生育率处于0.67和0.74之间,仅为世代更替水平的三分之一。 上海自开埠以后,各地人口迅速涌入,其中江苏、浙江、广东、安徽是上海居民的主要来源地,并与上海本地居民融合,构成今日上海市民主体的上海人。 1843年前,上海主要以本地居民为主。随着开埠后贸易的迅速增长以及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原先在粤的大批买办、因避太平军战乱的吴越富商、受水灾逃难的苏北民众纷纷离开原籍并定居上海。到1949年,上海全地区人口502.92万,市区人口418.94万。同时也聚集了例如宋嘉澍家族、荣毅仁、邵逸夫、徐悲鸿、胡蝶等众多中国近代史上的政商文艺名人。 1949年以后,随着支援内地、上山下乡等各类政治运动,一定数量的上海居民被迁移至中国各地,如安徽、云南、东三省等地。而一些富裕阶层则在1950年代左右移民香港或经由香港前往台湾。1978年以后,大批上海籍知青、支内纷纷返回上海。1990年代,随着出国风潮,大量上海民众又移民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地。 另外在1949年以前,有数量众多的英、法等国公民居住于上海。二战时期,上海因无需签证、担保即可进入的地区而接纳了大批由欧洲因躲避纳粹而逃难的犹太难民。1990年代以后,随着商务活动的增加,上海再度聚集了诸多外籍人士。 尽管上海全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3年后一直为负增长,但上海每年以引进人才的方式给予2万余人户籍,户籍人口依旧保持了连年增加。上海曾长期对户籍进行严格控制,但近年来已有所放宽。另外随着流动人口的剧烈增加,上海市也正面临种种人口问题,首先上海市的土地、水源、环境、交通等资源承受沉重压力,且大部分犯罪为流动人员所为,对上海的治安造成了影响。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是东京的2.4倍、伦敦的3.5倍、巴黎的4.8倍,而以2012年为基点,上海人口或许在3年内超过城市承载量。 普通话为上海的官方语言,在学校教学及正式场合使用。而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与普通话无法互通的本地语言上海话。上海话简称沪语,语言学上属于吴语,一般意义上是指近代以来上海租界范围和周边使用的一种现代吴语,由于上海是远东的国际大都市,所以上海话由各地吴语的方言和英语融合而成。上海话也和旗袍、洋房、弄堂等一样,成为了上海风情的代表性符号。 如今上海话的使用范围面临多方面的压缩。伴随外地人的大量涌入,本地户籍人口比例逐渐减小,加之政府有意在公共场所限制上海话的使用,使得普通话越来越成为公共场合语言。由于国家禁止校园内讲上海话,也禁止上海话电视台,上海少年一代对于上海话的掌握能力开始下降,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保护上海话的行动。到目前上海话仍然在日常占有主要地位。上海话的使用和发展一直是上海社会讨论的话题。 当今的上海,与中国内地许多其他地方一样,共有五种获得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在开展相应的活动,分别为: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在1949年后一度势衰,并在文革时受到较大影响,后又逐渐恢复。至2009年,有宗教信仰群众88.76万人,以佛教信徒为最多。历史上上海还曾经存在过许多其他宗教,例如犹太教、东正教、锡克教等,现在仅存遗址。 上海地区的佛教和道教均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孙吴时期。现开放寺庙98所,以始建于三国时期的龙华寺历史最为悠久。而1949年时,上海尚有道观236座,如今仅存27座,最著名的非正一道的城隍庙莫属,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周边也已是沪上知名的商业区域,各种小吃餐厅、古玩商铺和小商品市场鳞次栉比,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另一著名道观为全真道的海上白云观。伊斯兰教最早随宋代在上海镇经商的大食商人进入上海,现有7坊清真寺,信徒集中于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少数民族。 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则为近代由传教士传入。明万历三十六年,来自意大利的天主教传教士开始在沪传道。1949年以后,由于罗马教廷和中国政府长期不和,天主教在沪发展的较为艰难。在上海现存的107座天主教堂中,地处上海西郊佘山的圣母大殿,气势宏伟,为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重要的圣母朝圣地。而基督教新教在上海出现得最晚,是在开埠的1843年由英国传教士传入的。上海的基督教堂多达169处,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了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且大多位于市中心,因而也被游客视为热门的旅游景点。 上海的公交车最早出现于1908年,到2011年,全上海公交线路1100多条,公交车近17000辆,其中包括行驶在市区13条线路上的358辆无轨电车。公交网络已经覆盖每一个行政村,日客运量为770万人次。 轨道交通是又一重要的市内交通交通工具,在客流量上和公交车平分秋色。包括16条地铁线路,1条磁悬浮线路,1条市域铁路(金山铁路),1条有轨电车线路,于1995年4月正式开始运营。截至2018年3月31日,上海地铁运营总里程644公里(不含磁浮线),居世界首位,亦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地铁系统之一。地铁线路将中心城区密集覆盖,并连接了大多数区县,工作日日均客流超900万。 上海出租汽车始于1908年,1930年代曾经达到一个高峰,自1980年代以来,出租汽车业重新活跃,目前全市共有运营汽车达5万辆,出租车-{A|zh-hans:扬招点; zh-hant:招呼站}-也陆续设立。此外轮渡也曾为重要的交通方式,用以连接黄浦江两岸,以及服务于崇明岛和上海市区之间,但随着跨黄浦江和长江的隧道与桥梁陆续建成,轮渡对于客运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取而代之的是黄浦江上行驶的众多观光游船。 于1999年起出现的上海公共交通卡是市民出行的主要结算方式,发行总量已经超过3000万张。这是一种可储值的非接触式IC卡,可用于上海市公交、轨交、轮渡、出租车、停车场的付费,以及上海境内高速公路路段的收费、公用事业收费和加油站等多领域使用,并可在长江三角洲的部分城市通用。 上海市区内由南北高架(南北向)、延安路高架(东西向)和内环高架(环线)组成全长55公里形状如“申”字的主干道,并仅供汽车通行。由内环线向外扩散,依次为中环线、外环线、绕城高速公路。另外还尝试以地下通道的方式来缓解路面交通的阻塞。 由于河流纵贯,上海建有诸多桥梁和隧道,横贯市区的苏州河上方就有外白渡桥等数十座桥梁,黄浦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1975年建成的松浦大桥,而下游的首座大桥迟至1991年才建成,截至2012年,黄浦江上的桥梁和隧道数量已超过20。2009年,上海长江隧桥建成,结束了崇明岛只能依靠船舶往来浦江两岸的历史。 上海市区通过十余条省级高速公路连接市郊或邻近城市,此外还有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和国道和对外相连。 上海是中国的三大航空枢纽之一,拥有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两座国际机场,2014年运送旅客896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361万吨。两机场年起降飞机65万架次,均被中国东方航空与中国国际航空作为枢纽机场使用。2016年12月12日,中国城市机场首次旅客突破1亿人次。纵观全球,上海之前,有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亚特兰大和日本东京,上海由此成为全球第5个进入亿级人次航空“俱乐部”的城市。两大机场的货运吞吐量,也可望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3名。 1921年,虹桥机场在上海西郊兴建并于1929年开始系统运营,之后进行过多次扩建,现已成为虹桥枢纽的一部分。浦东国际机场于1999年投入使用,迅速成为中国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航线覆盖世界7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62个国内城市,并有两岸直航。 此外,中国东方航空、上海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中国货运航空、上海国际货运航空、扬子江快运航空、长城航空等8家航空公司也以上海为基地。 上海拥有特等站和一等站各二个,以上海站、上海西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最为重要。上海最早的铁路是1876年建成的吴淞铁路,同时也是中国最早运营的铁路。至1909年沪宁铁路、沪杭铁路均已通车,形成了现有进出上海的铁路干线。 上海现有京沪(北京-上海)和沪昆(上海-昆明)两条既有铁路干线,以及金山铁路、浦东铁路等市内运营的线路。高速铁路方面,沪宁高铁(上海-南京)、京沪高铁(北京-上海)、沪汉蓉(上海-武汉-成都)和沪昆高铁(上海-昆明)线路已相继通车。 上海港自开埠后迅速成为中国的最大港口,码头集中于黄浦江沿岸,后由于黄浦江水深已不符合大型集装箱船的要求,上海于2005年在东海的岛屿上建成洋山深水港,通过32公里长的跨海大桥与大陆相连及并使用专业的海港油库为来往船舶提供加油。该港的口岸、港政、航政归上海市,但所在的嵊泗县行政上属浙江省。到2008年,上海港拥有各类码头1200余个,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137个,码头线总长115公里,年吞吐量58170万吨,最大靠泊能力15万吨级。至2010年,上海港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 除货运外,上海港每月定期发出客运航班2258次,每年有国际邮轮58班次。 在开埠后,上海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进行了大量市政建设,包括电厂、自来水厂等。1927年制定《大上海计划》则是上海最早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现在,上海的城市规划依据2001年5月由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进行,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为核心。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中,可见到相应以1:500比例制作的内环线10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城市规划模型。 1949年以后的几十年中,市政建停留在新建工人住房、置换电水管网等阶段。自1990年代起,上海开始大规模市政建设,广泛推行平改坡工程(将旧房屋的平顶改造为坡顶)和屋顶水箱改造工程。对违法建筑和环境脏乱路段也年年进行整治。以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为契机,上海市政部门对城市景观、道路、居民住宅等均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上海历史上遗留下了大面积的棚户区,在1990年代的对其中365万平方米的危棚简屋进行了改造,但是曹家村、光复路一代的棚户区由于成本问题始终未能动工,与周边高楼行成鲜明对比的城中村景观留存至今。 上海开埠以前,园林绿化全部都为私家园林,最为著名的有豫园、露香园、古猗园、秋霞圃、醉白池等等;开埠后,公共园林开始出现,1868年诞生的公共花园为第一座公园。但1928年前,中国人不得进入工部局和公董局兴建的公园。目前,上海全市除上海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等个别公园外,已经取消公园门票。自2000年以后,为了净化城市空气,美化环境,上海开始在城市中心和郊区兴建一批开放绿地。到2008年,上海全市绿地总面积34256公顷,公共绿地14777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8%。全市林地总面积到近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6%。 为解决自1990年代开始大规模市政建设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上海市政府部分官员主导了对上海的投融资体制的大幅改革,先利用政府手中的土地资源,引入土地批租的融资方式。期间,上海通过土地批租共筹措资金1000多亿元。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海的土地批租大量减少,但国内证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增长,社会富余资金增加。面对这种情况,上海市政府制定政策将有盈利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实行社会融资,同时制定多项措施,降低企业参与融资的风险。在1990年代,上海通过社会渠道共融资超过2000亿元。同时上海市积极借鉴国际经验,通过进一步完善开发机制;扩大资本市场、社会保险资金参与融资;探索采用BOT、BOO等国际通行的融资方式以及加大公共财政的扶持力度等措施,进一步扩大融资范围和能力,以满足市政建设的需要。 北宋元祐年间,华亭县便已开设县学。上海开埠后,外国传教士和教会组织开始在上海开设各类学校。1850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西式现代中学圣依纳爵公学,即今日上海市徐汇中学。1863年,李鸿章奏请开设了上海首家华人新式学堂即上海广方言馆,美国圣公会于1879年在上海创立了圣约翰书院,并自1892年起开设大学课程,而1896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则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之一。至1936年,上海已有高校34所。淞沪会战爆发后,大部分高校随国民政府迁到内陆,并于1945年返回,同时上海开始实行国民教育制度。 1949年5月,全市公立学校和国立大学均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私立学校遭整顿,同时教会学校和外资学校被收回,最为典型的是上海圣约翰大学和沪江大学两所教会大学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被撤销,教学人员被分配至其他学校。1952年进行的高校院系调整中沪上一些学校部分或全部前往内陆,外地一些高校的师资则部分迁来上海。 目前上海拥有10所211工程重点高校,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为985工程院校。2012年10月,中国第一所中美合作的国际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在浦东陆家嘴成立。2013年9月,上海市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建立了小规模、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基础教育方面,上海适龄幼儿、小学、初中学生的净入学率接近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为98%,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超过百万,毛录取率约为70%,在2009年与2012年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中,上海学生的数学、科学、阅读能力在参与测试的国家和地区中全部名列第一。 全市现有100多所科研机构,10万科研人员,及100多所专业技术培训机构。在上海产生了遗传学家谈家桢、显微外科专家陈中伟、张涤生、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陈竺等著名科学家。 知名的公立科研设计机构有: 上海开埠后,西医随同传教士和医生一同进入。1844年,出现现代医院。1904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成立,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现在,上海的公共医疗体系以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28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为主,辅之以社区医疗机构。同时,在各郊区县开始建设三级甲等医院的分院,并进行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截止2012年,上海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465所,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61万人。 1988年春季,上海市爆发了甲型肝炎大流行,期间上海市卫生防疫部门全力动员进行积极防治,此次疫情共造成超过30万人感染和31人死亡,疫情过后上海市政府总结经验并逐步完善了突发传染病疫情的防控预警机制以及应急处理预案。2003年中国大陆SARS事件期间,得益于先前甲肝大爆发取得到经验和防控体系,上海市的防疫工作得力使得上海未发生大规模疫情,因而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各界肯定和好评。2013年长三角地区发生了H7N9流感疫情,上海卫生部门反应迅速,及时扑杀相关市场内的禽鸟以切断传染源。由于上海市多管齐下的得利防控措施,目前已经基本消除疫情。 截止2013年,上海户籍人口的人均期望寿命已超过82岁,位列中国大陆第一位,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53.7元。上海居民三大健康指标(期望寿命、孕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均保持在发达国家水平。 从1990年代以来,上海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现代化都市型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上海个人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各为5%至7%;补充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各为0%至5%。单位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之和为45.5%。上海市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是2190元,列全国首位;城镇居民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为每月790元。城镇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封顶线为39万元,超过部分则可报销80%。 1843年,上海英商墨海书馆引进中国第一台印刷机,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出版社。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成立。1912年,中华书局在沪开业,并迅速发展崛起。上海此后逐渐成为了中国出版业的中心。到1910年代底,上海各类出版销售机构增加到120余家,占全国出版机构的80%。到1936年,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的出版已占全中国出版图书的71%。 1949年起,政府开始对出版进行整顿,形成以新华书店为核心的图书出版发行。进入1959年以后,包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在内的大型印刷出版机构被迁移至北京,上海出版行业逐渐衰落,到1969年全年上海出版仅为16种。 进入2000年,上海各出版社开始被整合成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颇为著名,而上海文艺出版社则有著名期刊《故事会》。 上海现代化报业自开埠以后便开始发展,之前主要有一些邸钞、《京报》等官方公报的传统新闻传播媒介。1850年,全英语的《北华捷报》创刊,成为上海最早的报纸。1861年,汉语报纸《上海新报》创刊。1872年,近代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的《申报》创刊。至1936年,《申报》《新闻报》《时报》《时事新报》《大公报》等五大报纸,每日销售总数即达到50万份。至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后,《申报》等由于不接受日军的新闻审查而停刊。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后,上海报业基本停运。直到1945年才恢复,至1949年5月,上海全市有各类报纸70余种,为全国报业中心。此外,民国时期长期发行的著名杂志有《东方杂志》、《科学》、《中华教育界》、《教育与职业》、《生活》、《世界知识》、《现代评论》等。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上海以后,由于《申报》因属于中国国民党党产而被没收停刊,上海报业也开始转向全面国有,到了1960年代中期以后,全市只有《解放日报》和《文汇报》两种。1979年起,上海大批报纸开始复刊。 目前上海主要的两大报业集团,解放日报和文汇新民两大报业集团,合并为上海报业集团。《解放日报》和《文汇报》等保留了党报性质,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实行强制订阅。而较为贴近平民的报纸有《新民晚报》《新闻晨报》和《东方早报》等,以《新民晚报》的发行量为最大。 1923年1月23日在上海开播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是中国首家公共广播电台。1920年代以后,随着相关无线广播的法规制定,私营电台与国有电台迅速发展。到1945年,拥有营业许可的国营电台和民营电台达108家,广播节目除新闻时讯外,也经常播出苏州评弹和滑稽戏等曲艺节目。1949年5月27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同时各类私营电台被陆续整合,至1953年,仅剩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一家。1992年初,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成立,成为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有竞争关系的第二家省级广播电台。1990年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以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为原型的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803》,为中国播出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广播剧。 1958年上海电视台成立并播出黑白电视,而彩色电视于1973年出现,同时建成高210米的上海电视塔。为了引进竞争机制,在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作为上海第二家省级电视台开播,其新闻减少了部分上海电视台的政治内容,其他节目也更加贴近市民。1994年2月,上海教育电视台开播,成为主要以播送教育与科技信息为主的电视台。1992年起,开始播出有线电视。 2001年,广播电视机构改革,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全部并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今上海广播电视台),几乎控制了上海市全部的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各电视台也进行明确分工,原本竞争的格局不复存在。 上海开埠后,近代体育传入上海,后通过新式学校的教学活动在华人学生中开始,促进了上海体育水平的提高。193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代表团的三分之一为上海运动员。 1949年以后,在有较高群众基础的等领域,培养了篮球运动员姚明、乒乓球运动员王励勤、游泳冠军乐靖宜、跳水运动员吴敏霞、田径运动员刘翔、中国象棋冠军胡荣华,围棋冠军常昊,以及徐根宝、范志毅、孙雯、谢晖等著名足球教练员和运动员。1980年代后,上海开始尝试商业化体育运转模式,并于1993年成立了国内首家职业体育俱乐部,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1990年代起,各类健身器材开始在社区内出现,并逐步将学校场地对公众开放,到2008年,全市开放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已有1100多处。 在1903年,中国最早的相对专业的足球队在上海出现。目前上海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和棒球上有专业的职业俱乐部及代表队。中超的上海绿地申花、上海上港集团;中甲的上海申鑫;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的上海大鲨鱼等都颇为著名;上海男排则是中国男子排球联赛的一支强队,曾经在2003-2012年实现九连冠,并且总共取得了多达12次联赛总冠军。 在民国时期,上海举办过1915年、1921年、1927年的远东运动会,以及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等4届洲级综合运动会,又主办了第六届、第七届中华民国全国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一度实行的三地轮流举办政策,第五届、第八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在上海举行。 国际性赛事方面,上海举办过1993年第一届东亚运动会、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并于2008年承办了部分奥运会的赛事,并多次主办的各类世界单项体育赛事。此外从2004年起,每年的F1中国大奖赛都会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每当赛事举办之时,总会有大批观众前来观看比赛。而上海大师赛(Shanghai ATP Masters 1000)是每年在上海举办的男子网球赛事,为ATP大师赛的其中一站。主要比赛场馆是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简称旗忠网球中心,位于上海闵行区马桥镇旗忠村,其场馆设施先进,座位超过15000个,号称世界三大网球场馆之一。该项赛事于2009年升级为ATP世界巡回赛的九大大师杯1000公开赛之一,成为在亚洲唯一的,等级最高的网球盛典。 主条目: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并且融入了开埠以后来自欧美各国的西方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独特文化。而海派的来源,有说法指于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有关。海上画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后随着上海商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卖画为生,海上画派之名渐广为人知。 1860年代,法国人在上海创立中国第一间博物馆以展出长江流域的动植物标本,现在全市已有博物馆百余座。位于人民广场中心地带的上海博物馆有1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为上海最大的博物馆。另外自1985年开始举办的上海车展也颇有影响力。除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等大型博物馆外,上海还有鲁迅纪念馆等专业博物馆,正逐步向公众免费开放。 上海古代以私人藏书为主,开埠后出现近代图书馆,其中以1847年兴建的天主教耶稣会徐家汇藏书楼最为著名。中华民国建立后,上海市立图书馆于1936年试行开放,在高校陆续出现了图书馆。上海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为主馆位于淮海中路上的上海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报刊资料5200万册,以及15万余张旧唱片和影音资料,并和世界各地150多家公共图书馆建立图书交换业务。 上海在中国大陆境内率先推出了公共场所免费无线服务。其标志由无线电波和市花白玉兰组成,名为“i-Shanghai”(“爱上海”)。凡是在公共场所看到这样的标志,就表示可以免费使用2小时无线网络服务。i-Shanghai网络覆盖各大交通枢纽、体育场馆、图书馆、商业区、学校、酒店、公园等场所。每位手机用户每天可使用免费WIFI累计两小时。2015年3月起,免费上网已不限时长。 上海菜,当地人称为本帮菜。最初为上海本地居民的家庭料理,后各地移民纷至沓来,上海菜开始吸收各地不同的风格,调和成今天以浓油赤酱、淡雅爽口、醇厚鲜美、咸淡适中的本帮菜。除一般烹调手法外,本帮菜擅长糟味,极富江南地区特色。目前本帮菜以绿波廊、上海老饭店等两家百年老店最为著名。八宝鸭、糟钵头、虾子大乌参、腌笃鲜等均为知名的菜肴,而油爆虾、红烧甩水则是较为知名的家常菜。此外,生煎馒头和小笼馒头则是本帮小吃的知名代表。 此外,由于上海开埠后大批移民涌入,上海可以见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菜系餐馆。其中粤菜以杏花楼和新雅粤菜馆最为著名,而苏菜则以德兴馆为其代表,宁波风格料理则可以在宁波汤团店品尝到。 而西方饮食文化随同上海开埠进入这座城市,1853年开业的老德记西餐馆为沪上首家西餐厅。最初西餐一般以应对外国顾客为主,1910年德大西餐馆开业,成为面向各界民众的西餐馆。十月革命后,由于大批苏俄侨民涌入,俄式西餐一度成为大众西餐的典范,其中罗宋汤颇受平民喜爱。目前,上海经营各国菜肴的餐馆为数众多,风格来自世界各地。而西方糕点随同西餐传入后由于其价格较之正式西餐相对低廉,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 上海民众日常饮食的主食以米饭为主,偶尔以馄饨、面条等作为调节。传统家庭早饭以隔夜的剩余米饭加水制成泡饭,并辅以酱菜、咸蛋和腐乳等。如在小摊提供的早餐则以豆浆、油条、大饼、粢饭最为常见,因而被沪上民众称为“四大金刚”。 魏晋时期,华亭县人陆机、陆云曾为当时一代文豪。而自1919年后,由于租界独特的政治制度,吸引了众多名人,上海很快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基地,聚集了左联、新感觉派、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郁达夫、王造时、丁玲、张爱玲等名家也在上海从事创作,并产生了《子夜》等以上海为背景的著名作品。 1980年代以后,海派文学出现了叶永烈、叶辛、王安忆等知名作家,而以《三重门》一举成名的韩寒以其特立独行的作风引发了诸多讨论,被称为韩寒现象。现如今的上海已成为众多作家的创作摇篮,越来越多的华文作家选择上海作为文学创作的根据地,包括陈思和、秦文君、赵丽宏、沙叶新、宁财神、许纪霖、徐则臣和郭敬明、蔡骏、落落等等知名作家。 明代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画派逐渐兴起,并在清代主导了江南地区的画风,出现了如顾昉之类的大家。 清末时,传统书画上,形成以吴昌硕、李叔同为代表的海上画派,内容多以花鸟鱼虫为主。同治年间,由教会开办了中国最早的美术教育机构土山湾画馆引进了西方美术。民国建立后,随着张大千、刘海粟、徐悲鸿、丰子恺、颜文梁等名家定居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美术的中心。摄影、木刻、雕塑、漫画、连环画等美术形式开始兴起,产生了《三毛》等著名作品。 目前,上海的美术展馆以上海美术馆为主,辅以莫干山路50号、田子坊等美术创意园区。而传统美术上,1960年代的上海中国画院则代表着上海国画艺术界。1996年后,上海双年展成为中外美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十九世纪后期,文艺演出成为民众主要的休闲娱乐形式。20世纪初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逐渐出现了独角戏,多由一人以吴语方言。在1920年代末期,通过吸收话剧艺术和传统说笑艺术,在上海产生了滑稽戏,主要使用上海话和其他吴语方言。1912年开业的大世界游乐场后逐渐成为重要的演出场地。 而随着苏州的四大昆班、徽班的皮黄、京剧艺术等陆续进入上海。评弹也籍着语言与地理位置的优势,从苏州扩展到上海,并随着商业电台的普及,评弹艺术迅速发展,到1930年代,当时每天的评弹节目多达103档。1920年代以后,上海并逐渐形成了以周信芳、盖叫天为首的海派京剧风格,并吸引了梅兰芳等京剧大家常住上海。同一时期,浙江嵊县(今浙江嵊州)小歌班也在上海舞台上开始发扬越剧这一新剧种。而上海本地的传统唱腔在融合了现代戏剧形式后,形成了上海特有的沪剧。 至2012年,上海主要的传统剧团有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等,昆剧团经常赴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京剧交流活动也时常举办,同时借助于电视媒体,出现了《越女争锋》等选秀活动。上海滑稽剧团、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和上海青年滑稽剧团等也开始借助于电视进行演出,尤其《老娘舅》节目自1995年起连演12年,成为上海电视上最长寿的电视节目之一。1999年,用于杂技表演的上海马戏城落成,并长期上演《时空之旅》节目。此外,以浦东说书、松江锣鼓书等地区性曲艺形式通过今年来的发展和传承,逐渐得到重视,并于2008年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世纪末,话剧在上海的教会学校中出现,当时主要以英语演出西方名剧的片段。1899年上演的《官场丑史》成为有记录的最早的一出剧目。1907年,《黑奴吁天录》在兰心大戏院公演,成为早期话剧形成的标志。新文化运动后,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多用话剧来表达观点。进入192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了《麻雀与小孩》等歌舞剧。 1927年成立的国立音乐院和1950年代陆续成立的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歌剧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上海现代戏剧的演出机构和专业培训机构。话剧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主体,而音乐剧和歌剧的演出则主要借助于国际演出团队。上海音乐厅和上海大剧院也分别进行了改造和兴建,之后上演了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猫》,以及普契尼的经典歌剧《波西米亚人》、《图兰朵》等。 如今的上海已成为众多话剧、舞台剧的背景城市。例如中文话剧大师赖声川创作执导的《暗恋桃花源》,李逸导演的《上海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出品的大型话剧《大哥》,带有怪诞色彩的黑色喜剧《秀才与刽子手》等等。众多充满海派风情的话剧作品纷纷在包括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上海人民大舞台、艺海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兰心大戏院等在内的上海各大表演中心上演,其中亦有不少精彩的精品走出国门,在各国巡回演出,获得好评无数。 上海的早期音乐以传统的江南丝竹为主,上海开埠后,西洋音乐传入。1878年,上海管乐协会成立管乐队,即今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进入1930年代,上海流行音乐进入繁荣时期。《夜上海》、《苏州河畔》、《夜来香》、《何日君再来》、《玫瑰玫瑰我爱你》、《如果没有你》、《恭喜恭喜》、《明月千里寄相思》等,均创作并流行于这一时期。除流行音乐以外,鉴于当时局势,上海的大部分音乐人也兼创作爱国歌曲,出现了《毕业歌》、《大刀进行曲》等作品。现在用作中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也是在由知名音乐家聂耳创作于上海。 1949年以后,上海的流行音乐以及电影原声音乐为红色歌曲所取代,少有新作品诞生,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78年,“上海之春”音乐舞蹈节恢复举行,即后来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随着音乐教育的恢复,上海逐渐出现了孔祥东、黄英、廖昌永等著名艺术家。为普及高雅音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创立星期广播音乐会,并持续至今。帕尔曼、小泽征尔、马友友、柏林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等也曾在上海音乐厅、上海大剧院和东方艺术中心进行交流演出。自2012年4月起,上海首届户外交响音乐会——辰山草地广播音乐会落户佘山附近的上海辰山植物园绿色剧场,至今每年春夏之际举办一届。辰山草地广播音乐会推崇“赏花赏乐享人生”的理念,邀请世界知名乐团参演,品质不俗。 流行音乐方面,上海本地的相关制作和乐团在197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复苏。1993年,为鼓励上海和中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设立专业的流行乐榜单,即东方风云榜。而本土的流行乐也培养毛阿敏、胡彦斌等明星。一些国际流行乐坛的著名歌手和乐队如惠特尼·休斯敦、席琳·狄翁、玛丽亚·凯莉、林肯公园、比吉斯、海莉·薇思特拉、滨崎步、滚石乐队、东方神起、碧昂斯、泰勒·斯威夫特、约翰·传奇等都在上海举办过演唱会。 1895年8月,上海出现了名为西洋影戏的电影。1909年,亚细亚影戏公司成立,为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在1921年至1931年间,上海各类电影公司摄制的故事片有650余部。随着电影业的迅速发展,阮玲玉、胡蝶、周璇、赵丹、上官云珠、黎明晖、王人美等成了当时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大量私营电影则1950年代被整关闭。上海的电影业界先主要由国有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等构成,并于2003年组建成上海电影集团。1949年后诸多著名革命题材电影如《南征北战》《红色娘子军》《鸡毛信》等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所拍摄,而成立于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美术电影制片基地,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三个和尚》《宝莲灯》等经典作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海内外的电影产业进一步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外电影包括《变形金刚2》、《太平轮》、《碟中谍3》、《小时代》、《谍海风云》、《神奇四侠2》、《如果·爱》、《面纱》、《七月与安生》、《黄金时代》、《十月围城》和《007:大破天幕杀机》等等作品纷纷前往上海取景拍摄。 上海国际电影节(英语: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英文简称为SIFF)是中国国内第一个世界公认的国际电影节。每年6月在上海举行。电影节在1993年首次举办,1994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成为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分为4个主要部分,包括竞赛部分金爵奖、国际电影展览放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2004年增设传媒大奖。这亦成为了上海电影与华语电影发展的一大重要成就。 电视剧方面,上海也有许多反映城市特色的知名作品。比如上海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合拍的《十六岁的花季》以上海多所中学为场景,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中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在全国各地电视重播了十余年。《孽债》则直指文革上山下乡运动的余留问题,真实地记录了90年代初期上海的城市和社会面貌,同时还有沪语版本,因而在成片十余年后重播仍然受到广泛关注。 上海时装周于创始于2001年,于每年的10月份在上海市区举办。作为中国与整个大中华地区原创设计发展推广的最优化的交流平台,上海时装周一直都致力于通过“立足本土兼备国际视野”和“创意设计与国际接轨”的定位,推动本土时尚产业链和国际一线时尚领域接轨,从而历年吸引了众多优秀的来自中国、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等地的自主设计品牌,尤其是每届的时装周主秀场的首场秀演,都由本土原创品牌担纲。 上海每年定期举办文化活动。上海电视节创办于1986年,是中国最早的国际电视节,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在海内外也较为知名。上海旅游节创办于1990年,为每年9月至10月的文化节日,主要进行国际旅游推广活动。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会举行多场画展、音乐会、艺术展,并聘请各国艺术家登台献艺。每年8月中旬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上海书展,而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通常在世纪公园举行。 上海的古代建筑,目前基本遗留的以明代建筑为主,而且大部分为民居和私家园林。除官署、学堂、寺庙外鲜有其他类型的建筑。民居大多为江南风格,砖木立帖式平房,在上海,除老城厢以外,在各郊区的乡镇中仍能见到较多的此类建筑。上海的私家园林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为豫园,而古代居民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有闵行七宝镇、青浦朱家角镇、浦东新场镇等。 上海开埠以后,随着租界建立和欧美文化大举进入,一些西式别墅和洋房开始兴建,上海也开始出现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因而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其中尤以外滩地区的金融建筑最为著名,诸如中式的中国银行原总行大楼,如折衷主义风格的江海关,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楼等,采用美国装饰艺术运动摩天楼风格的沙逊大厦等,现大量作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予以保护。因为人口大量增加,这个阶段也产生了极富上海特色石库门住宅,直至1980年代一直是上海最常见的住宅样式。 进入1990年代后,上海开始广泛进行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改造,新建了大量商务办公楼、大型商场、高层住宅等现代风格建筑。至2008年,楼层超过30层的高楼已有2000多栋,其中尤以而浦东陆家嘴地区为代表,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已成为上海地标,2014年底完工632米高上海中心大厦是上海已建成最高的建筑。 上海在租界时期遗留了众多富有特色的欧式建筑,而1990年代起又出现了诸多现代化建筑,同时,周边郊区分布着几处具有江南风格的水乡古镇,均成为了旅游景观。上海于1986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各国游客,到2012年,接待入境的国际旅游者达到800万人次。 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科技馆3处属中国最高的5A级旅游景点,另有20处4A级景区,佘山、东平、共青、海湾等4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沙逊大厦、外白渡桥等617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近年来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国际夜景都市。浦西的外滩夜景以及浦东陆家嘴的摩天高楼夜景相隔黄浦江而分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而南京路商圈、徐家汇商圈、新天地甚至是宝山等地区等地段也有着五光十色、十分绚丽的夜景建设。 上海每年举办的文化推广活动也推动了上海旅游业的发展,包括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音乐节等。每年9月的上海旅游节则是展示上海和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舞台和途径。网球上海大师赛和一级方程式赛车中国站也成为一些游客到上海旅游的目的。2010年5月至10月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参观人数是达到了7300余万人次。 上海开埠后,各地的精英移民来到上海。上海有“冒险家的乐园”之称,很多近代的上海名人并不出生于上海,如鲁迅(绍兴)、周璇(常州),但上海成功吸引这些移民和上海本地居民,并共同成就了上海的都市辉煌。 上海著名的政治与军事人物有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内阁次辅徐光启,近代的梁启超、孙中山、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厉麟似、陈果夫等人也曾长居上海。上海籍的科学界著名人士有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高锟,生物学家谈家桢、陈竺等人。文学界则人才辈出,包括了陶行知、郭沫若、傅雷、陆谷孙、曹禺、胡适、邹韬奋、黄炎培、厉声教、季羡林、马寅初、张爱玲、梁实秋等包括了上海本地出生与外来而在上海定居过的众多名人。艺术文化界的上海名人有内地著名演员章金莱、胡歌、孙俪、黄圣依、陆毅、李俊锋、郑恺、唐嫣、杨洋、王梓薇、乔任梁以及出生于上海的香港电影演员李修贤、张敏等人,亦有流行歌手薛之谦、尚雯婕等人。来自上海的的体育界人士有110米栏原世界纪录保持者刘翔、篮球运动员姚明、足球运动员范志毅、孙雯、跳水运动员吴敏霞、围棋冠军常昊、赛车手韩寒等人。
24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44
史家
史家 历史学家也称历史家、史学家、史家,指以撰写历史著作为职业或对历史学的创立、发展与应用付出努力的知识分子。历史学家包括历史记录的编撰者和史料的研究者。人们研究历史必须倚靠前人所留下的记录。历史学家会研究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和这些事件记录的真确性,并将他们的研究记录下来。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人的经历,某城市、某地或某国家的发展。根据他们不同的研究对象,历史可有不同的分类,例如: 个人历史 个人历史,是有关某人过去发生的事做研究。 地方历史 地方历史,是有关某城市或某地曾发生事件的研究。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是有关世界各地过去事件的研究。 在古代中国,历史学的传统主要是以历史编撰的形式创立和发展的,在西汉历史编撰者司马迁之后,唐代的刘知几开创了另外一种门类的工作,即对历史编撰这项工作本身的研究(史学)。在宋代,开始了以往的历史记录为材料的针对“历史”的研究活动。在清代,也有史学家刘鹗研究商代甲骨文。 而在古希腊/罗马,历史学家向来被视为文学家的一种,撰写历史的首务是将人物或事件写的生动,甚至某些「修饰」是被认为理所当然的。 历史分析的过程比较复杂,牵涉到研究、调查和分析不能同时接受的构想、事实和传说去设一致的讲法去解释「发生什么事」、“怎么样发生”和“为什么发生”。现代的历史分析常利用很多其他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语言学。
25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56
开放源代码
开放源代码 开放源代码()描述了一种在产品的出品和开发中提供最终源材料的做法。在这个词广泛使用前,开发者和生产者使用很多词去描述这个概念;开放原始码在互联网上获得广泛使用,参加者需要大量更新电脑原始码。开放原始码使得生产模组、通讯管道、互动社群获得改善。随后,一个新著作权、软体授权条款、域名和消费者提供建立的,一个新词开源软体诞生。 开源模型概念包括同时间不同时程和方法来生产,相对而言,更加集中式的软体设计模型,例如典型的商业软体公司。一个开源软体开发的主要原则和惯例是易货贸易和合作的同侪生产,经由免费公开的最终产品、原始资讯、蓝图和-{文件}-。这逐渐应用在其它领域,例如生物技术。 开放原始码的概念和免费分享技术资讯,在电脑诞生前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例如食谱共享从人类文化一开始就有。开放原始码能够用在商业技术上的电脑和软体。 在汽车发展的初期,二行程引擎的专利被资产家所垄断。借由掌握这项专利,能够垄断市场,或是对于竞争者提出侵权诉讼。然而,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在1911年挑战这项专利,其结果使得这项专利变成几乎一文不值,并形成新的关联,催生出。 1998年,提姆·奥莱理召开了一次开放原始码会议,包括BSD阵营与Linux社群的中坚份子都参与其中。因为自由软体基金会提出的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可能与免费软体造成混淆,在会议中,决议以提出的Open Source作为共通名称。 三维绘图及渲染 整合式开发环境 图像处理 桌面出版 矢量图形编辑器 数位音乐工作站(DAW) 数位声波编辑 纯文字编辑器 电子邮件客户端 虚拟地球 线上直播 桌面搜寻 开源可乐是一种开放可乐配方,任何人都能够轻易地获取它的配方并对其做出修改。开源可乐发行运动的最初目的是推广自由和开源软体。
25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57
计算数学
计算数学 计算数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内容包括设计和分析算法以及数学建模等,目的是为了在实际工程中利用快速稳定的算法得到精确值的近似值。在计算机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其基础计算理论的发展使计算数学进入现代化阶段。
25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58
高德纳
高德纳 高德纳(,音译:唐纳德·尔文·克努斯,),出生于美国密尔沃基,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荣誉退休教授。高德纳教授为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先驱人物,创造了演算法分析的领域,在数个理论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做出基石一般的贡献。在计算机科学及数学领域发表了多部具广泛影响的论文和著作。1974年图灵奖得主。 高德纳所写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是计算机科学界最受高度敬重的参考书籍之一。他也是排版软件和字型设计系统Metafont的发明人。此外,他还曾提出文学编程的概念,并创造了WEB与CWEB软体,作为文学编程开发工具。 高德纳的英文名直译为唐纳德·尔文·克努斯(Knuth发音为//),「高德纳」这个中文名字是1977年他访-{}-问中国之前所取的,命名者是储枫(姚期智的夫人,计算机科学家)。 高德纳出生于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密西根湖边的密尔瓦基。密尔瓦基是一个山灵水秀、人才辈出的地方,诺贝尔奖得主司马贺(H. A. Simon,1916年6月15日-2001年2月9日)也是在这里出生的。他父亲 Ervin Henry Knuth是德裔美国人,母亲是 Louise Marie Bohning。父亲有研究生学历,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星期天在教堂演奏风琴,在自家地下室经营一个小印刷厂,并在高德纳就读的 Milwaukee Lutheran High School中学教簿记。 高德纳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展现出学术天分,初中二年级,当地的Ziegler糖果公司为了促销其称为Giant Bar的一种棒棒糖,在学校中办了一个比赛,看谁能用Ziegler's Giant Bar中的字母排列组合出最多的单词。高德纳假装胃疼,在家里待了两个星期,利用一部大字典,得出了4,500个单词,而裁判只掌握了约2,500多个单词,他的班级赢得冠军,获得一台电视机和每人一块Giant Bar,而他本人则赢得一付雪撬。 1956年,高德纳以各科平均97.5分的创记录的高分从中学毕业。由于高德纳对物理和音乐都很有兴趣,他曾犹豫大学要念物理还是音乐,后来他决定念物理,进入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开思理工学院(现在并入凯斯西储大学)攻读物理。在此时期,他接触到当时最先进的大型电脑 IBM 650,他读过了电脑的手册后,认为自己可以帮IBM 650写出更好的编译程式,便动手开始做。 1959年,高德纳成了第一届Engineering and Science Review 期刊的编辑,该期刊是当时最好的工程科学期刊,获得了国家奖。高德纳从主修物理改成主修数学。1960年, 高德纳从开思理工学院毕业时,由于他的杰出表现,同时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 1960年, 高德纳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所,研究所二年级时,为私人公司写编译器,赚得5,000元美金。1962年1月Addison-Wesley公司的顾问理查·瓦嘎(Richard Varga)请他出版一本有关编译器的书籍。1963年,高德纳获得加州理工学院数学博士学位,指导教授是数学家 。 高德纳毕业之后留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并在数学与计算机程序设计领域取得多项成就。 1966年,当高德纳的著作已经长达3000多页时,他与出版商商定,编纂一部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巨著《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截至2018年12月,该书已经出版了4卷,并对计算机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德纳本人预计第5卷将会在2025年完稿。《科学美国人》杂志曾将该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原理》、理查·费曼的《量子电动力学》等书并列为20世纪最重要的12本物理科学类专论书之一。 1968年,高德纳拒绝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工作邀请,受聘成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直到退休,其间1972—1973年曾经在奥斯陆大学当客座教授。和他的一个学生开发了 克努斯-莫里斯-普拉特算法,该法则使计算机在文章中搜索一串字符的过程更加连贯。他在担任该职务期间开发了排版软件,成为今天大多数科技书籍使用的排版程序。除此之外高德纳还在计算机领域作出了多项贡献,例如LR解析理论(LR parsing theory)、克努斯-莫里斯·普拉特模式(Knuth-Moris-Pratt pattern)等。 1979年卡特总统颁与国家科学奖。1996年11月荣获京都奖。 高德纳与妻子高精兰(Jill)定居于斯坦福大学校园内,育有一儿(取名John)和一女(取名Jennifer)。 很多人都认为高德纳非常有趣。他会奖励每一个找出他的著作中任何错误的人,他们每指出的一个错误,就能得到2.56美元,因为“256美分刚好是十六进制的一美元”();另外,对于每个“有价值的建议”,他设立了0.32美元的奖金。高德纳可以算是一名标准的黑客,他最喜欢的软件是Emacs,并曾向其作者理查·史托曼提交-{zh-hans:修补补丁; zh-hant:修改提案}-。 与大多数传统黑客一样,高德纳酷爱音乐。高中的时候,Knuth兴趣所在并非数学,而是音乐,尤其是听音乐和作曲。他一度还曾考虑报考音乐专业。他在他的书房中放了一个特别定制的84管的管风琴。除此之外他也会吹萨克斯风和大号。 高德纳的作品《歌曲的计算复杂度》(The Complexity of Songs)曾两度刊印在计算机协会期刊上。 高德纳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计划出版7卷,该书自第3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版以来,一直没有下一卷的进展。因此他自1990年起就停止使用电子邮件(高德纳自1975年就开始使用电子邮件)以专心撰写余下的4卷。 在计算机科学以外,高德纳亦著有论述基督教信仰的书籍,如《3:16 Bible Texts Illuminated》(1991年,ISBN:0-89579-252-4),以及《Things A Computer Scientist Rarely Talks About》(2001年,ISBN:1-57586-326-X),这些被视为计算机科学家少有的作品。
26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63
中国
中国 中国是位于东亚的国家或地理区域,此名称最早见于西周,用来指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与四夷相对,之后逐渐用来指称从夏朝起延续传承至今的各政权。其疆域随著历史演变而有所增减,但大多不脱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为中心。民族构成上以汉族为主体,文化上透过历代王朝政权与周边各民族政权的交流与征战,而融入不少周边民族的文化。现今国际上广泛承认代表中国的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纪,秦灭六国,完成中国第一次大一统。此后几千年来,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半传统的夏代为基础的世袭君主制以朝代更换政权运作。此后经多次扩大,破裂,重组,朝代更迭,经过数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控制中国的大部分领土,最终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湾海峡对峙的局面;惟做为国际关系核心场域的联合国系统内,中华民国政府仍持拥有中国代表权,直到1971年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通过后,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完全取代。 中国经济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对应。中国经济史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远古至西晋末年,其中以三国孙吴时转变较大;第二阶段为东晋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乱划分为前后;第三阶段为南宋建立至鸦片战争。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工业成品,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相较于当时中国纯手工业经济出产的商品,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由于明清两代以来,中国对外政策趋于保守,并对外实行海禁,使得西方工业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门前站住了脚,中国在19世纪末以前,受重农抑商的影响以及对于工业的轻视,工业化程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同时期的西方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也快速发展,致使中国经济遂落后于西方,且从1840年起战争不断,缺乏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此后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失误加之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出现导致经济发展严重倒退。1978年改革开放施行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日渐显著。 中国文化历经上千年的历史演变,是各区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结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汉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学、陶瓷艺术、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旧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国在科学领域上有丰厚的成就。 「中国」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中央之国」, 最早出现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里把“中国”指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尚书·梓材》中记载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另外,《诗经·民劳》中记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中国均指当时周朝的统治区域。在当时的华夏人心目中,其统治的中国“居天地之中”; 而中国以外的蛮、夷、戎、狄等地区“居天地之偏”,为其臣属之地,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西周时只有共主可以树立"中"的大旗,代表是中原政治文化的核心。到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败,强大诸侯国纷纷僭越,认为自己的国家能取代周天子政治核心的地位。战国时期诸侯国亦自称为“中国”,认为自己中原文化的代表,在战国时代至泰汉统一前「中国」成为代表所有诸夏领域的称呼。 汉朝以来,中原政权和史家常常以“中国”一词指代中原政权和正统的朝代。自汉朝以来将其统治的地区皆称为“中国” ,并把中国与西域诸国比较不同国家的差异性  ,亦有做出敌我区隔的用法。南朝宋、齐、梁、陈,中国往往指代中原和中原政权;至唐代以后更强调“中国”一词做为中原政权合法的代表性,同时也将皇朝统治下的地区皆称“中国” 。五代十国时期,强调做为中原政权合法的代表性,仅有北方中原和中原政权被认为和自称是“中国”,而南方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等政权则没有被视为和自称“中国”。“中国”一词的政治意义在辽宋和金宋的南北对峙时期更显突出: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都曾自称中国。这里的中国一词,与王朝的正统性紧密相连。 南宋时,虽然金朝以据有中原区域而自称“中国”,但南宋则以传承前朝政治和汉文化正统而自称“中国”。在对外官方文件上首次使用“中国”自称的是明朝,比如明太祖赐日本国书中有:“朕本中国之旧家,耻前王辱,兴师振旅,扫荡胡番。”明朝万历年间,皇帝给丰臣秀吉的诏书中称:“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自清朝入主中原以来,统治者也开始以“中国”自称其全部统治区。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首次将“中国”作为正式国号使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其国号通称为「中国」,从此“中国”成为广泛使用的具有现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通称“中国”。 “中国”的代称有“华夏”、“中华”、“神州”、“中土”等,其中华夏二字的并称最早出现在《左传》,其中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之言。 中国历史如果从文字出现的商朝算起约有三千五百年(信史);从经过二重证据法证明的夏朝算起约有四千二百年;从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算起约有四千六百年;从盘古、上帝、女娲等不确定的神话时代算起约有五千年(传统意义上的长度);从标志著人类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算起约有一万年;从人类开始脱离原始生活的旧石器时代蓝田猿人文化算起约有八十万年的历史。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有蓝田人文化、元谋人文化、巫山人以及郧县人文化等,中期则以北方的北京人和南方的长阳人、观音洞文化为代表,晚期有山顶洞人、柳江人、资阳人等。中石器时代有下川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中国传说时代是指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依靠世代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是中国地区古代传说和神话的一部份。中国神话中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造人,描述了世界与人类起源。中国传说时代,伏羲教民渔、猎、畜牧,创造八卦文字,神农开创农业及医药,燧人发明钻燧取火,此即三皇。三皇之后的首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传说黄帝原系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的领袖,强大之后在阪泉之战中击败炎帝,成为新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又与东南方的蚩尤部落发生冲突,在涿鹿之战中彻底击败对手,树立自己的霸主地位。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玄孙帝喾继续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帝喾的儿子尧继位,创立禅让制,传位给舜。在舜时期,黄河洪水泛滥,鲧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洪水更厉害了,鲧被处决,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因此受舜禅让继帝位。 古代中国经历朝代更迭不下数次,统一与分裂交替发生,其中统一的时期有秦汉、西晋、隋唐、北宋(局部统一)、元代、明代、清代等,分裂时期有春秋战国、三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等。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朝代夏朝。四百余年后汤推翻夏,创建商朝,是目前通过考古确认的第一个中原王朝。约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周经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康王三代的治理,建立完备的礼治社会,成王、康王在位期间后被称为成康之治。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成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此后周朝开始衰退。前771年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中原进入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建立秦朝,统一中国。从此中国结束分封体系,开始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时代。前二零七年秦朝灭亡,在随后的楚汉战争中,刘邦打败项羽于前202年建立汉朝,西汉经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之治,中国的国势来到第一个辉煌的高峰,与西方的罗马帝国同时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帝国。经历王莽短暂的新朝后,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东汉末年,中国又进入分裂战乱的三国时期。280年司马炎重新统一,建立晋朝(西晋)。此后不久胡人入侵,在北方先后建立十六国的割据政权,与南方的东晋并存。420年东晋灭亡后,由刘裕建立南朝宋,北方则由北魏于439年统一,中国进入长达170余年的南北朝对立局面。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后,重新统一中国,结束逾270年的分裂局面。618年隋末农民战争中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其子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将唐朝带入全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之后唐朝经历唐高宗及武则天长达五十六年的统治,并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开元盛世」达至鼎盛。其后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后国势渐衰,藩镇割据形成,唐朝于907年灭亡。华夏民族经历过唐朝以后,国威远播,也自称或被称为唐人。唐朝灭亡之后,中国进入分裂动乱的五代十国割据时期,后晋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中原失去北方燕山长城的屏障。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北宋统一战争结束逾二百年的藩镇割据,中国局部统一,但宋朝因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及河西走廊,一直先后受到契丹/辽、西夏、金和蒙古的威胁,宋朝由北宋时的守势,转为南宋的割地求和,1141年后南宋与金南北对峙。最终于1271年,蒙古人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276年元朝并南宋,开启了“大中国”时代,奠定今中国版图。 1368年,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攻克元大都建立明朝。明朝在永乐帝时进入永乐盛世,期间郑和下西洋使明朝国力达至鼎盛,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明朝转趋守势,改以修筑明长城以对抗蒙古诸部的威胁,北虏南倭的问题长期不能解决,与此同时西班牙帝国、葡萄牙帝国等欧洲国家逐渐崛起,并开始向外扩张,外国势力开始进入中国,并爆发战争与冲突,葡萄牙在澳门建立根据地,而荷兰则占领台湾,最终明朝于1644年被李自成所灭。同年清兵入关,建立清朝。明朝遗臣在南方建立南明,但很快被清朝所灭。郑成功在台湾击败荷兰殖民者,建立明郑。1683年清朝灭明郑,把台湾纳入中国版图,统一全国。1689年在黑龙江与沙俄交战,其后签订尼布楚条约,首度确立现代边界。之后康熙帝、雍正帝和乾隆帝三朝皇帝开创康雍乾盛世。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此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赔偿巨额白银,并让香港归英国,承认澳门归葡萄牙,割让台澎给日本,割让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给沙俄。而中国内部也发生农民起义,其中太平军在1851至1872年间,攻克过城市六百余座。清政府曾开展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运动试图自救,但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最终还是瓦解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汉武昌爆发,腐朽的清朝政府开始受到剧烈冲击,其政权面临将被推翻的风险。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1912年2月13日,中华民国北京临时政府全面取代此前的南京临时政府并于1913年10月10日,正式设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中华民国正式取代清朝,并代表全中国。至此,中国长达2132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正式结束。。建国初期,中华民国政府由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掌权,史称北洋政府。1919年,北洋政府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未能捍卫国家利益引发五四运动。1919年10月10日, 由中华革命党改组而来的中国国民党成立。随后,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31日正式宣告成立,并定自次年起每年的七月一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一九二四年,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开始合作,并于1926年发动北伐。1927年,国民党清党,中共开始建立“工农武装割据”。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统一,但随后又陷入与中共、军阀和日本帝国的冲突之中。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被迫西迁重庆。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政府接管台湾与澎湖,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问题上分歧严重,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内战。1947年,国民政府通过《中华民国宪法》(但未获得中国共产党及部分民主党派的认可),并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开始行宪,蒋中正于翌年正式就任中华民国总统。一九四九年底,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北市,形成两岸分治的局面。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建国初期进行了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等三大运动和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连串激烈的政治运动,对中国大陆的经济文化造成了严重伤害。不过,三十年间,中国大陆在苏联的大力帮助下初步建立了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体系,实现了两弹一星等科技成果。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逐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1989年,六四事件使中国大陆受到西方国家全面的经济封锁和武器禁运,陈云等保守派趁机反扑。但1992年,九二南巡后中国重新开始经济改革。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二。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1971年10月25日起至今),军事力量和科技水平已逐渐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到一万年以前,华夏部族活动于黄河中下游的广义中原地域,而周边则分布着东夷、百越、楚、西戎等先秦部族。夏、商、周以后王朝的疆域逐渐扩大至长江流域。秦朝把疆域扩张到珠江流域,统一汉地九州,奠定了中国核心地带的基础。两汉和西晋时期,中国王朝扩张至西域。唐朝由于文明昌盛、多国自降或来贡,使得版图向西和向北扩展,最远到达中亚、外兴安岭地带。经历五代十国的战乱,北宋的疆域已经大大缩小,失去燕云十六州及河西走廊。元朝时,中国第一次完全被外族统治,蒙古帝国统治疆域包括蒙古、西藏,以及新疆和西伯利亚部分地区,其疆土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时期,而后明朝中叶时的疆界又被蒙古压至明长城一带。清朝初期,中国疆域再次扩张,并控制了今蒙古国、新疆和西藏等地,但后来在清末政府积弱不振且屡受外国侵略的影响之下,失去了大片领土。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疆域数度变更,后期由于外蒙古独立,中国版图北面凹陷,变成现在的形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2014年,开始在南海大规模填海造岛,拓展海洋疆域。中国地大物博,在其领土拥有丰富天然资源,其中在中国东北和山西有大量煤而江西省的钨藏量是世界第一,此外铁、铜和稀土等矿产也很多,除此之外,中国也有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 中国区划可以追溯到夏朝。《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到了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各地由诸侯国统治。自秦朝至清朝,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州、郡时代,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道、路时代,元明清时期,行省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城市都曾经成为过中国的首都。公众认知度最高的“四大古都”是西安、南京、洛阳、北京,此外与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则并称为“九大古都”。 喜马拉雅构造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撞击,青藏高原隆起,形成了中国的地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西南部是“世界屋脊”,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势最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界,向东向北下降为一系列高原和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为第二阶梯;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多为平原和丘陵,为第三阶梯。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中国山区广阔,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中国地理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之说,依次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另有大地形区东南丘陵。长江和黄河是中国最长的两条河流,其他主要河流有黑龙江、珠江、淮河等。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中国气候在历史上分为「暖期」和「冷期」。在仰韶文化至河南安阳殷墟时代的二千年间,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此后,年平均温度有2~3℃的摆动。其中,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和公元1700年左右,而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气候的变异会导致干旱、涝害及蝗祸等自然灾害。灾害如果是严重并对国民生计带来持续影响,更有机会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导致政权崩溃,外族亦会乘机入侵。 由于中国南北方向跨纬度较大,达四十九度,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最冷月均温摄氏零度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镇与海口市的一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摄氏五十度。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各地七月平均气温大多在摄氏二十度以上。中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黑龙江的漠河镇,一月平均气温为摄氏负三十点六度,极端最低气温摄氏负五十二点三度;气温最高的地方在西沙群岛附近,一月平均气温为摄氏二十二点九度。中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吐鲁番,七月平均气温为摄氏三十三度,极端最高气温摄氏四十九点六度。 原始社会以氏族部落构成,后来逐渐出现社稷政权。尧、舜、禹时代采用禅让制继承统治权。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后被商推翻,商又被周推翻。夏商周都采用分封制,诸侯贵族的权力很大。周王朝丧失统治权以后,中国进入了诸侯混战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图存自强,先后进行了政治和经济的改革,中国史书称之为“变法”。其中,管仲、子产是法制的先驱。战国时期又有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国邹忌变法,燕国乐毅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这些变法运动打击了贵族世袭势力,实行“军功授爵”和“唯才是举”,而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中最彻底的,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前221年,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开创和奠定了“君主专制加中央集权”的政体,影响了中国整整二千多年。自秦以后,中国主要采用宗法制、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各个朝代又有较多差别,如西汉的中央集权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主流)。通常的情况是一个王朝在建立的初期可以励精图治,国家处于上升阶段。之后开始守成,社会矛盾逐渐积累。在王朝的末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最终通过大规模的战争结束旧王朝,建立异姓的新王朝。或者是大规模的外族入侵,导致旧王朝的覆灭。古代中国的政治是人治与维护君主权力的所谓“法治”并行。宗法制和政府中央集权强化统一的国家观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描述国家在统一和分裂的状态间不断循环的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有识之士渴望改革中国千来以来的陈旧制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帝制,建立了共和制的中华民国。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严重对立导致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大陆地区的控制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78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经济改革,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成功的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军事历史悠久,历史上不断有民变和起义,中原民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不断的冲突。中国历次王朝的更替大都是以大规模战争导致的,如商汤伐桀的鸣条之战、周武王伐商纣王的牧野之战、项羽伐秦的巨鹿之战、刘秀打败新莽建东汉的昆阳之战等。商王朝在灭亡时尚拥有30万正规军和数以十万计的奴隶作战部队。战国时,中国陆军人数更是高达三百至四百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中国历史上的数次统一也是通过战争实现的,如秦灭六国之战、唐朝统一战争、北宋统一战争等。中国的军事思想在先秦时期次数频繁、规模巨大的战争实践中逐渐形成。在先秦约三百年的时间里,记载有八百与此大大小小的战争及武力冲突。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 ,与《司马法》、《吴子》、《尉缭子》、《六韬》、《三略》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另外还有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南北朝时期的《三十六计》、三国时期诸葛亮所著的《将苑》、明朝刘伯温所著的《百战奇略》,近代有毛泽东军事思想。此外,弩为中国重大军事发明,前三四二年,孙膑在马陵道战役大败魏军,为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运用弩的战役。除了一些正常的军事途径外,中国古代亦有发生组织刺客暗杀敌人的事情,如战国时代的荆轲刺秦王。 明朝曾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清政府和俄罗斯帝国之间因边境冲突,曾爆发雅克萨之战,康熙帝派遣彭春率领清军三千人围攻雅克萨,最终以俄军战败告终,并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俄军撤出雅克萨,毁掉雅克萨城,划定中俄边界,整个外满洲归中国所有。以后中国的军事力量日渐衰弱,直至一八四零年前后,已无力抵抗入侵势力,这段时期中国和列强的战争几乎都以战败告终,直到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的成功,中国才取得了一场完整意义上的胜利。 在国共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大陆的统治权,中国国民党退守台湾,目前台湾海峡依然存在较高的战争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的战争有:朝鲜战争、中印战争、越南战争及中越战争等等。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已开发出核武器、化学武器、等离子体武器、高能量激光武器、次声波武器以及远程弹道导弹等高端武器技术的国家。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时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沙漠上空成功引爆,其爆炸威力相当于广岛原爆的三百八十五倍,当量为五百万吨黄色炸药。其后中国再引爆过当量为一千万吨黄色炸药的氢弹。此后中国为实现冷战时的相互保证毁灭军事战略思想,大量生产核武器,达致与假想敌的恐怖平衡。中国对外宣称是五大有核国家中,拥有核武器数量最少的。一九九六年中国签订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亦于一九八四年参加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于一九九七年批准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中国古代以中原为文明世界的中心,视周边地区为“化外之地”,称之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但战国思想家惠施则认为空间无边无际,所以说到处都可以成为中心。在中国周围存在着一个「中华文化圈」,周边国家历代向中国朝贡,直到清朝。历史上尼泊尔、朝鲜、琉球、安南(越南)、苏禄(菲律宾)、缅甸、南掌(老挝)、暹罗(泰国)是中国皇帝册封的八个属国及朝贡国。其中朝鲜、安南、琉球国最为典型。 为了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国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长城。汉初采用和亲政策,汉武帝时转为战略进攻,一度将匈奴赶到漠北。但连年征战造成国库空虚,汉朝又改为和亲政策,其间最著名的就是昭君出塞(前33年)。自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和中亚的交流就非常频繁,中亚的汗血马深受汉朝皇帝青睐,同时中亚的一些作物如苜蓿等也被引进到中土。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就以丝绸之路和中亚、欧洲相互交流商品,出口丝绸和茶叶等商品。从汉朝开始,朝鲜半岛和日本就和中国有贸易往来和交流。自东汉起,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并最终在中国扎根,还经由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 唐朝的繁荣时期,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最重要城市之一,宽容地接受世界各地而来的文化。新罗在唐王朝支持下统一朝鲜半岛,和中土的往来非常密切。日本曾多次派遣遣唐使到唐朝,全盘学习和接受大唐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还仿制汉字,以为日本文字,其都城也仿造长安的样子打造;遣唐使中最著名的就是晁衡和吉备真备等人,其中晁衡和王维、李白等人是好友,王维为其回国饯行的时候还亲手写了一篇《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并序》相赠;鉴真和尚也东渡日本,讲经说法,将佛教教义播撒到这个东瀛岛国。另外,阿拉伯商人在长安街头也经常可见,并且有人通过科举考试在大唐做官。大唐和史称天竺的印度交往也很频繁,唐僧玄奘法师历经艰险,过沙漠、翻山越岭,终于在印度取到真经,宣扬大乘佛法,成为众所仰慕的三藏法师,其故事后来还被改编成广为流传的《西游记》,为后世所称道。 宋朝时期,虽然中国版图内国家林立,战乱频仍,陆路交通不便,但是造船业和海上贸易发达,且罗盘针已经应用于航海,使得对外贸易超过历史水平。元代的疆域广阔,国力强盛,中国和欧洲国家以及伊儿汗国、钦察汗国等多个国家有广泛的交流。马可波罗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在元朝都城大都做过官,见识过“会燃烧的黑色石头”(煤),回国途中还做过元朝赴伊儿汗国的赐婚使。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三宝太监郑和的宝船比哥伦布的远洋船结实、庞大得多,当时中国的国策是宣扬国威,而不是掠夺式的殖民,所以近有东南亚,远有东非索马里和阿拉伯半岛,众皆欢喜以待。自明朝开始,有许多天主教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其中就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一大批传教士。 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朝的外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英南京条约》之后,清政府屡次被武力威迫割地赔款,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例如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和《瑷珲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1885年的《中法新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1896年的《中俄密约》等。其后列强眼见清廷势弱,便架空清政府,各自在中国境内划定其势力范围,并抢占租借地。俄罗斯帝国划定长城以北的地区和新疆作其势力范围,不列颠帝国占据长江流域,德意志帝国划定山东,日本帝国划定福建,法国划定广东、广西和云南。另外,一九零五年的《朴次茅斯和约》(即《日俄讲和条约》)虽然是沙俄和日本帝国所签订的和约,但是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却在中国东北,且该条约也涉及两国在中国东北利益和特权的划分,因而也算是一个涉及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九零一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辛丑条约》,是清末中国和列强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参见庚子赔款),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 直至民国时期,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沙皇俄国决定将「庚子赔款」缓付五年。及至一九二四年五月底,苏联政府声明,庚子赔款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义赔款,苏联政府决定放弃沙俄剩余全部庚子赔款,提倡将放弃的赔款作为中国教育款项。而战败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亦终止了其赔款条约。对日抗战后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才有能力废除自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大部分不平等条约。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内战不断,经常出现几个政府代表中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来积极发展外交关系。北洋政府时期各个派系的军阀都依仗不同的国家来对自己的地区加以控制,直到1928年东北易帜。1917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取得胜利。但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却不能获得公平的待遇,导致了五四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显著提高,战后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71年退出联合国后,中华民国的国际空间受到限制,截至2017年7月仅剩20个邦交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策略,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一九五三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参加解决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派出周恩来领导的代表团,一九五五年,中国总理周恩来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席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日本等非东方集团国家的关系逐渐恢复正常,并取代中华民国政府获得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七十年代末期,副总理邓小平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访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与英国和葡萄牙的谈判,用一国两制的方式,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和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分别收回对香港和澳门的领土主权,并分别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系一直较为融洽,但由于一九八九年的六四天安门等事件,西方对华进行经济和贸易制裁,其中军备禁运至今未能解除。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是由北至南,并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远古至西晋末年,其中以三国孙吴时转变较大;第二阶段为东晋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乱划分为前后;第三阶段为南宋建立至鸦片战争,此时长江以南经济已完全超越黄河中下游。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政策趋于保守,而西方世界则实现了工业革命,中国经济遂逐渐落后于西方。清朝的本地生产总值曾在世界总额中占到将近三分之一。自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至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前,中国效仿西方发展工业的过程进行的并不顺畅,其间受到内外因素的多重干扰。中日甲午战争证明了清朝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而中华民国经济利用国民政府北伐胜利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短暂和平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被称为南京十年,但经济成果随着日本侵华而化作泡沫。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初期仿效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随着苏联解体而宣告彻底失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经过了三十几年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且明显有赶超美国之势。二零一三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概念,获得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这些国家的总人口约四十四亿,经济总量约二十一万亿美元,分别占全世界的六十三和二十九个百份比,中国有望重回历史巅峰,并主导世界经济。中国大陆经济目前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西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香港经济区、澳门经济区等区域经济的格局。 2015年,大陆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为7,990美元(14,340国际元),香港为42,390美元(56,878国际元),澳门为69,309美元。大陆地区的第三产业在2012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最大比重。 中国货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一些类型的货币就通用。夏商时代,中国使用天然海贝作为货币。商代晚期墓中出土的铸造铜贝,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铸币。而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银质钱币被发现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宋仁宗年间,已于四川产生交子、会子等纸币,到元代纸币的流通扩大到全国范围,称为钞。1935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颁布法律通告,正式放弃银本位。 中国的语言包括汉语族、藏语、维吾尔语、蒙语等,但中文常常指代汉语。中国的主要语言是汉语族,汉语在语言学上并不是一种语言,而是属于汉藏语系的语族,包括官话、吴语、粤语、闽语、客家话、赣语、湘语等,其中官话的人口较多和影响力较大,不同地方语言保存了不同时期的古汉语音素。普通话属于官话,是中国大陆的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并由于推广普通话政策有高于其他汉语的地位,而粤语是香港和澳门的官方语言,中文在海外现在常常指普通话和粤语。各地汉语可能发生无法用言语互相沟通的情况,但中国文字(汉字)是不受语音影响(汉语的书面语高度统一,各地通用),故两千年来即使双方语言不同但仍可以文字沟通无需翻译,甚至越南、日本、韩国不通汉语的人也可以通过笔谈来交流。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中的一种,亦是唯一沿用至今的一种,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极少数不使用字母拼写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3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历经演化,早已逾越象形文字的阶段,汉字的字体依历史演进顺序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千年来,中文的发音不断演化,不同地区的中国人的方言也有很大差异,但中文的书写符号汉字极少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人们之间的交流,汉字对于维系一个统一的中国也起相当的作用。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继承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在中国,除了汉字以外,还有藏文、蒙文、满文、女书、维吾尔文等文字,以及一些消亡了的文字如西夏文、契丹文等。中国的书法有着两千多年的传统,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及国画家。 联合国成立后,汉字成为联合国的六种正式语言之一。 根据记载,中国在虞舜时代已经建立学校,以后夏、商、周时代均有发展。古代中国官学体系最大规模的学府称为「国学」。虞之上庠,夏之东序,殷之瞽宗,周之辟雍,汉后之太学,隋后之国子监,皆为国学。先秦上古之大学,一般贵族子弟才能入学;庶民子弟入读的学校则称为小学,如舜帝时之下庠、夏朝之西序、商朝之左学、周朝之虞庠。到了秦汉,周室封建制度瓦解,汉代建立太学以后,闾左子弟方可入读。在国学以外,有各式规模较小「乡学」、府学、县学。周代乡校为诸侯设置,当时不但是学习的地方,还是人们闲时聚会、交谈的场所,交谈内容包括议论国家政事得失。汉代时,地方官员亦会设置乡校。唐代韩愈被贬潮州时曾在当地设置乡校。自汉代独尊儒术后,中国一直以儒学为正统学问教育。 在官学体系以外另设私学,书院、义学、社学、私塾、蒙学等均属私学体系。书院是古代中国的另一种教育系统。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为唐代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所创设的丽正修书院。宋代书院的兴起是始于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特别是庆历新政之后,在北宋盛极一时。这时候出现了四大书院的说法。到了南宋更盛,各延大儒主持,成为理学书院。元代时书院制度更为兴盛,专讲程朱之学,并供祀两宋理学家。明初书院转衰,直到王阳明出,书院再度兴盛。随后书院因批评时政,遭当道之忌,明世宗、张居正皆曾毁书院;尤其是东林书院事件,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书院乃大没落。清初对书院加以监管,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才改采鼓励态度,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书院渐兴;惟不分官立私立,皆受政府监督,不复宋元时的讲学自由。直到庚子后新政,庚子诏令将全国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制度瓦解。 清末中国颁布壬寅学制,并取消科举制度,中国教育由儒学为主体的教育转入近代新式学科教育。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建立起现代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超初实行苏联共产主义教育,改革开放后重新审视并进行改革。八十年代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学教育普遍采用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规定学龄儿童均要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目前还在深圳、珠海、浙江、福州、唐山、山东部分地区采用十二年制小学到高中免费教育体制。政策还规定应当免除一切学费和杂费,但在实际运作时依旧向学生收取杂费。中国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实行高考制度来选拔学生进入大学本科或者高职高专就读,如果因高考发挥欠佳升至高职高专的学生,可在高职高专三年级当年参加专升本考试可转入大学本科就读,但不同于高考和考研,专升本仅限一次机会,另外实行考研制度选拔大学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中国文学从先秦始,通过诗经、楚辞、汉赋、晋书、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章回小说、民国杂文、共产文学、网路文章等持续发扬。「文学」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先进篇》。经史子集是传统中国的学问。东晋李充正式确定甲乙丙丁即经史子集次序,但尚未直接用经史子集之名。唐初编成《隋书·经籍志》,这是正式以经史子集为类名的四部分类法中现存的第—部目录。它分经史子集4部,下分40细类,经史子集各部书籍六万九千五百七十余卷,译本书千三百二十余册,释藏七千零八卷,书画图象等约二百余种。其外又有艺术志、道书志、书志、画志、通为八目。 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包含了著政治,许多的作品均以现实生活为主题。从政者也有著作不少的文学作品,与中国的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此,自宋以后,文学多出自官僚之手,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中国文学一向以韵文为主流,有不少以描写景物及抒情为主题的诗歌,相比之下叙事作品于中国文学并不发达。然而有不少叙事作品,如《诗经·公刘》、《孔雀东南飞》,及《木兰辞》等却是难得著名作品。中国散文文学最初兴盛于唐代。唐代散文的题材,除了一些例外,许多作品并非纯创作而是取材于现实,这个传统一直维持到现代。 中国神话一般指的是关于上古传说、历史、宗教和仪式的集合体,通常它会通过口述、寓言、小说、仪式、舞蹈或戏曲等各种方式在上古社会中流传。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关于中国神话的最初文字记载可以在《山海经》、《水经注》、《尚书》、《史记》、《礼记》、《楚辞》、《吕氏春秋》、《国语》、《左传》、《淮南子》、《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等古老典籍中发现。 由于中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各自至少有一部神话史诗,如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诸如南方20个民族共有30多部创世史诗,仅云南16个民族就有20多部创世史诗。 不同民族间的神话史诗内容不同,样式、文学特点也会不同,如汉族神话史诗多书面记载,文献典籍丰富,而众多少数民族多口头流传,且内容篇幅多于汉族。并且也受地域的影响,中国北方民族多流传英雄史诗,南方多流行创世史诗。 古代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思想文化飞跃发展的局面,涌现出老子、庄子、孔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众多思想家。古代中国文化自西汉尤其是宋以后,以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等为主体,并含有阴阳、五行等观念。中国文化自成一体,有较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比如历史上源自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就深深地影响中国。 春秋战国之时,思想进步,人文理性精神焕发,上古嬗变而来之宗教观念革新。季梁曰:「民,神之主也,是以圣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神为人创,民为神主,则前古神秘观念渐消。上古「上帝」之概念渐由自然之「天」取代,天为道德民意之化身,这构成儒教信仰的一个基础。儒教以孔子为至圣先师,以昊天上帝为至上神,上帝给人类指派君和师,让他们来教化、治理上帝的子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传统的儒家典籍有三类,孔子所定谓之经,弟子所释谓之传,或谓之记。汉武帝“独尊儒术”把儒家立为国教,并设立五经博士,五经成为国家法典,开启春秋决狱的时代。熹平四年,汉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共刻《易经》、《论语》、《尚书》、《春秋》、《公羊》、《鲁诗》、《仪礼》七经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隋唐时代,儒家思想法典化,中华法系形成并覆盖汉文化圈。中国在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下,以四书五经为基础形成冠昏丧祭的习俗,以及衣冠制度,如 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五四运动后,一部分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并对各种宗教信仰以唯心主义的理由加以否定,他们是无神论者,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中华文化虽然孕育了诸子百家(道家、儒家、法家、墨家、杂家、纵横家、阴阳家、小说家、名家、农家等),但主要哲学流派为儒、道、释,且三派间相互影响深远。有人认为中国文化以儒道释三家之说为总本﹐而又以道家为中心﹐儒家为主干﹐佛学为相互配合。中国人的宇宙观方面以易经与老庄为代表﹐伦理社会观是以礼记孔孟之说为代表﹐佛家则以宣扬因果轮回、众缘唯心的道理与儒道互相辅助而成。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之道」为源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对中国人的普遍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价值优先观念都有著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潜意识。儒家的价值观影响古代中国大多数公开场合是以儒家的价值观作为优先的标准。因此可以说儒家的价值取向在总体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优先观。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并讲求伦理道德,其中心思想乃「仁义」,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人际关系以五伦为规范。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在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儒家的理想,是成为专才和通才的结合。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经济学,是为了人类理想社会而服务。儒家重义轻利,以义为本,以义导利。反对操纵市场,但认可「待价而沽」。儒家重理,又提出格物致知。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但同时注重全面的人格发展,反对把人变成物质的工具。儒家形上学在以后的理学、心学中进行了展开。儒家相当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 道家思想是中国重要也是具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道家起源有一说是有出于史官。道家还有隐士一类的达观厌世者,他们驱使人们以「达观」来解决人生问题。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又名《道德经》),与《庄子》为主要思想典籍。道家崇尚自然相处之道,认人类社会中的难题之所以无法解决,皆是因为干预行为过多,故提倡行为上要以无所作为就可以达到无为养息。道家也向往著反璞归真的朴实社会,认为人类回归原来朴素、无知、无虑的境界,人类的纷争和烦恼即可真正的解脱。老子在总体上倾向治国方面,在人生观上,老子主张「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由人生观和社会观扩展至宇宙论,提出「道」、「气」、「自然」等哲学概念。道既是生物之源,亦是生成万物之根本,亦是天地万物之本性,亦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亦为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道家强调「游心」,并推崇自由,道家强调「虚心」,并推崇自然。主张要联系性、心、情三者又有所区别。性是指人之先天之本性,;心是指人之内在精神,突出者为人之为人之主体性因素;情是指人之主观情感。有性、有心、有情,故而之为人。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即是自然、自在而自由的人生。道家对人之命运,持一种自然的无可奈何的态度。对于生死,持一种纯自然的态度。与(今之所谓)道教(传统中国并不区分“道家”与“道教”)之追求长生不老有所不同,老子首倡致虚守静,庄子则将致虚守静具体化为「心斋」与「坐忘」,并进而将致虚守静提升为本体论的高度,而标举「齐物」。 韩非子提倡的「学本黄老」,将「理」与「道」连结再一起,认为「道」是成为万物运行法则。吸取儒家仁义思想,与法家治理之数,产生道法共冶一炉,成为汉朝早期的黄老之治。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仍有发挥的舞台。道家则自老庄玄虚之说,后来成为两晋大夫竞尚清谈,南朝宋文帝下旨令何彦德创立「玄学」。另外变化为方士神仙之术,自汉朝张道陵以符水禁咒之法成为「道教」之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认为,中国的科学传统,与渊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欧陆科学,以及伊斯兰世界的科学,是各自独立发展。中国科学萌芽于先秦时期,受到当时的哲学家中注重逻辑思辩、认识论及几何学研究的墨家,以及重视辩论的名家所启蒙。汉代造纸术的普及提供了条件,使前人的科学思想知识及辩证,通过纸张保存了下来,后人得以前人的科学著作为蓝本作改良,或通过辩证后推翻,形成一套经验主义科学传统。至隋唐及宋朝时,中国的科学曾长时期高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由于近代历史原因,许多古中国科学著作或失传或流失海外,均不利于中国科学史的发掘整理。科学著作的失传及流失,甚至令后世史家曾一度认为中国没有科学。 古代中国为世界贡献诸多发明创造,包括:四大发明(造纸术、雕版印刷、指南针、火药)、地动仪、伞(现今所用,能张开收回的伞)、丝绸、瓷器、石油井、纸币、火柴、漆器、风筝、热气球、连弩及中国青铜器等等,而且在天文、数学、医药、机械、冶金、陶瓷、纺织、建筑等众多方面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先进成果。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和美国科学史家罗伯特·坦普尔所著的《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中列举了中国领先于当时世界各国的多项创造发明。 中国在商朝就开始使用十进制系统。战国时的《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测定当时一百二十余颗恒星的位置,次于《巴比伦星表》,被认为是世上第二早的星表,有从公元前六一三年到一九一零年间共十三次的记录。现今举世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纪事,就是载于《》中的河平元年(即公元前二十八年)三月出现的太阳黑子。秦、汉时期的算经《九章算术》中,自由地引入负数,有了系统的分数运算方法。三国时期的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首先提出关于十进小数的概念。南朝刘宋的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至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并测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81481日,这比现今科学家测算的结果只差五十秒。隋朝数学发达,当时士人皆须学习简易九数,在国子监(大学)设有算学。 宋代有先进的土木工程、航海术和冶金学方面的发明。沈括后继创立会圆术和隙积术最早明确地谈到磁针偏角,并发现了「石油」。《梦溪笔谈》中还记载涉及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等各个领域,明确指出化石是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迹,并且根据化石推论古代的自然环境。元朝在天文历法方面比较发达,一二八零年郭守敬等人主持编订的《授时历》延用了四百多年。明朝科技在航海方面的成就显著。明太宗时由于有郑和下西洋的海上活动,使得绘制海图以及罗盘运用的技术大为进步。清代有不少学者、匠师和科学家如黄履庄、黄履、孙玄球等对西方「奇器」有一定的研究和高度仿制,西方「奇器」在一定程度上亦推动中国的物理实验和机械制造的发展,由于清政府对天文历法的重视,民间的天文学研究也很活跃,主要代表人物有著有《晓庵新法》和《五星行度解》的王锡阐等。 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科学传统及技术传入并主导了中国,在清末的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及制度为基础,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拥护者冯桂芬主张接受欧美思想为主的学术,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中华民国时期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在航空-{zh-cn:航天; zh-tw:航太; zh-hk:航天;}-、高速铁路、复合材料、电子技术、核技术、替代能源、生物工程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同时在绿色能源、发动机、精密制造、自动化等领域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中国东部面海,很早就出现有记载的海洋活动。东部沿海尤其以浙江、福建等江南省份的造船业最为发达。文献中的中国帆船可追溯至汉代的《南州异物志》。根据该书描述,汉代帆船设计四个风帆,并不直接迎风,而是横向且稍倾斜地面对迎风面。在献牲些微航速的条件下,能够使船只在逆风之下前进,无需像使用大量横帆的船只一样降帆。在帆的材质方面,则是使用竹竿加强的硬性篷帐。当时最大的船长达二十米,宽十米,可以容纳七百人的重量,或260吨以上的物件。至宋代几经改良,因地制宜地演变成多种不同的船身及帆具,构造及索具各异,帆船部件名称因各地方言而有别。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中期,中国帆船大量出现于整个东洋海域;十四世纪上半叶北非丹吉尔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其著作《游记》中,就有描写当时往来印度洋的中国船只。近年在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长十一点四丈,宽三点三丈,以十二道隔梁分隔出十三个船舱,隔板厚达十至十二厘米,每道隔梁用三四块木板榫接而成,并与船肋骨紧密结合在一起,舱内采用水密舱壁。宋船曾采用榫接、铁钉加固、船板缝隙中填塞捻合物的办法,来保证船的坚固性和水密性,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南朝刘宋时期,中国海员掌握了从安息国(在今波斯湾地区)到斯诃条国(今斯里兰卡)的两万里海湾航路,开辟了近海航行性质的、直接通达波斯湾的“海上丝绸之路”。隋唐时期,中国海员的航海技术又有了进一步提高。贾耽记载的“广州通海夷道”中写到,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续航,循阿拉伯海东北岸驶达波斯湾的乌剌国(今奥波拉),仅需37天。北宋朱彧在宣和元年(1119)所著的《萍洲可谈》中说:“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人类利用指南针进行海上导航的最早文献记载。 明代早期1405年至1433年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以二百四十多海船组成的船队七下西洋,足迹遍及东洋世界、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及东非马达加斯加北部水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航海项目。郑和的船队拜访了三十余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这段时期是在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七十年前及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八十年前;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航航海项目。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的总航程达到七万多海里,长度相当于地球圆周的三倍有余。 十八世纪后,中国民间所用的帆船多为戎克船,该类型帆船排水量小,船底设有多道防水舱,活跃于中国近海,用作贸易时运载货品之用。王冠倬的《中国古船图谱》为中国古船研究的整理性著作。 中国境内的民族医学和宗教医学有中医学、藏医学、蒙医、维医学等。其中,中医学是以汉医学为主体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定义,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传统的中医学思维模式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并不相容,然而,当今之科学期刊已多有论文研究之,并试图用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中医中的部分现象和治疗机理。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中医学被归类为替代医学中的一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定义“完整医药体系”这个概念时提到中医学:“NCCAM(美国国家补充与另类医学中心)把完整医药体系描述为涉及‘完整医药体系是与对抗疗法(常规)医学独立地或平行地演变的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些可能反映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比如中医学和印度的阿输吠陀医学。完整医药体系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相信机体有自愈的能力,这种自愈可能涉及到了应用情绪、身体和精神的治疗方法。 历史上的中原王朝自称“中国”,其他国家称为“四夷”。汉人以炎黄华夏民族为起源、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与华夏族在大漠南北几乎是对半分治状态,南北朝时期、“胡族”南迁约1000万人至中原、经北魏发展初步奠定一个多元(佛教、景教正式进入)多民族的超前大国之雏形,往后、统一时代各朝君主基本是可汗兼任皇帝,领辖庞大的全中华,于唐朝辽朝等不断进展逐渐形成延续至今的地理及多民族概念。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民族大融合,往往由于不同政权之间的争夺、时而国家分裂、最终又统一,循环不断。如秦汉与匈奴对西域黄河地带的争霸、南北朝、隋唐统一战争、辽宋夏金争霸,蒙古建元、满洲建清两朝统一中国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融合。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以后,革命党在初期主张「排满」和独立成为单一的汉民族国家,立宪派则主张「合满」和建立包括五族在内的多民族国家,并为此与革命派展开过激烈论战,最后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建立一个各族平等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实行扶助政策,并设置了400多个民族自治区域。到了20世纪中期,历史学家翦伯赞针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问题,指出凡活动于今日中国境内的古代民族都算中国人;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都是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成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划分,中国目前有汉族、满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壮族、藏族等56个民族,汉族是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甘陕以及云贵川渝等地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总人口为12.9533亿,其中汉族占91.59%。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主要少数民族中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地;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以及内地许多城市中;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其他各少数民族(如苗族、哈萨克族等)也分布在全国不同地方。 中国人口在历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的较大比例。据估计,战国末期(前230年)各诸侯国人口总计有三千至三千五百万人。十九世纪上半叶清朝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目前中国人口约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但新生儿数量仅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因此,未来中国人口占全世界比重将显著下降。1949年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赞成节育”到“最多两个”到“严格的一胎化”政策,使中国的生育率降低到世界最低水平。进入21世纪后,面对人口老化,计划生育政策从2011年「双独二胎」开放为「单独二胎」到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将有助于生育率的提高。 古代中国与同时代不少文明一样属于专制社会,过往有着上千年时间的君主制历史,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中国人社会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运作的,那个就是皇帝,或「天子」。社会被分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即是学者和官员,由于他们帮皇帝治理国家而排在第一层,农即是农夫,中国以农立国而且有庞大人口,故解决吃饭问题最为重要,而农夫也是中国传统上最多人从事的职业,农田也往往由父传子,所以,农夫被排在第二层,工即工匠,他们负责制造瓷器和刀剑等用品,故是第三层,商即商人,古代中国没有重视商人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商人在古代社会更被人塑造狡诈阴险的形象,是最低的第四层,至于士兵由于很多都是临时由农民组成,中国传统社会也流行好男不当兵的思想,故即使是职业军人都无属于他们的社会阶层。古代中国社会等级森严,皇亲国戚最有权势,接下来是各级官员,然后是士大夫,最后是普通百姓。数千年的皇权统治使等级观念深入人心,官本位思想浓厚。读书人钻研儒家经典,参加科举考试,学而优则仕。古代皇权政府提倡三纲五常,这对于维系社会和谐稳定有正面的作用,但是也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人伦来维系的社会,中国社会重视家庭、血缘关系。传统儒家重视孝道,中国古代社会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甚至到了过份的地步,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说没有告知父母就娶妻,也属于不孝的一种。在礼教盛行的年代,男女婚姻不是靠自由恋爱,而是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社会与同时期世界大部分地区一样,属于父权社会,妇女的地位并不高;而纳妾在古代中国上流社会中,更是普遍的现象。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其余的皆为男性。 原始社会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并没有法制,而是依靠习俗和惯例来施行。中国奴隶制法律形成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总结了各诸侯国立法经验,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法典。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汉朝刘邦废除秦朝的苛法严刑,颁布了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中国法律之儒家化可以说是始于魏、晋,成于北魏、北齐,隋、唐采用后便成为中国法律的正统。乾隆五年,《大清律例》颁行,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最后集大成之作。 中国职官从夏朝开始出现,中国的职官系统非常复杂,变化也比较多。国君是一国之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最大的官;宰相是国君之下最高的行政长官。吏治是中国政治的特色。中国的贪污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中国共产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曾说:“中国一部二十四史,其实是一部贪污史”。 古代中国差役是古代役法的一种,军户、民户、匠户三大类,分别服兵役、徭役、工役,差役即为徭役的一种,另外细分「里甲」、「均徭」、「杂泛」三种。差役是按丁田或丁粮轮差,均徭则是以丁为主,服务于官府内的经常性差事,均瑶又分力差与银差,力差多由富户应役,名目多为皂隶、狱卒、门子、马伕、驿馆夫,由应役人亲身应役,明后期准自募人代役,银差多为贫户应役缴纳,以平衡负担,名目为岁贡、马匹、草料、工食、材薪、膳夫折价,加上里甲差役的民壮、巡警防火的总甲,构成整个明代衙门主要的工作及人员的工食费用。清代因摊丁入亩,已经将徭役部分折银收入赋中,原是该地方经费及劳动支出,却变成中央税收,仅发工食费,靠常例规费生活,与明代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艺术包括中国传统的各种工艺(如陶瓷、玉器)、美术(如书法、国画)、音乐(如古琴、古筝)、表演艺术(如舞蹈、戏曲)等。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中国传统音乐有鲜明的特色。常用的乐器有筝、琴、箫等,音律以宫、商、角、-{征}-、羽五音为基础。中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骨笛,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管乐器。中国传统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而且和武术、杂技、戏曲有着密切关系。戏曲是中国传统的舞台艺术,综合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方式,包括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秦腔、评剧、粤剧、越剧、昆曲、黄梅戏、潮剧、晋剧、花鼓戏等多个剧种。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属于视觉艺术。许多书法作品是以书信、诗词手稿、碑文、墓志铭、牌匾、屏风、室内装饰品等形式存在的。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篆刻、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相互影响。 中国绘画艺术的代表是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墨和国画颜色在帛或宣纸上作画。中国画按照内容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及人物画;按照技巧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重彩画、水墨画、白描画、壁画、内画;按照艺术层次可分为具象国画和抽象国画等。中国画擅长写意,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强调观察总结不强调现场临摹,运用散点透视法不用焦点透视法,重视意境不重视场景。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其独特构造体系,且对汉字文化圈国家有深远影响,传统建筑以木材和砖为材料,且会降低建筑高度,著名建筑有故宫、天坛、颐和园佛香阁、长城等。这类屋顶设计有厚重的屋簷,四边会略微向上弯曲形成斗栱。另外建筑还经常以不同的彩瓷装饰,包括彩砖、玻化砖、镶嵌、铃铛等,并另行加上各式细节雕饰。现存的中国传统建筑多是楼高数层的木结构,且多采用坡屋顶,建筑群体采用水平方向发展的院落方式组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建筑则开以始受现代主义影响的现代建筑为主,直到1980年后才恢复多样化设计,这类建筑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国家体育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塔等。 中国古城邑在规划上,很早便有在水利、交通运输、排水、防灾、工业配套、军事防御等范筹上的考量,对于世界城市规划史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对于古代城市的选址,《管子》一书中就反对商周以来用占卜确定营邑的方法,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意思是建设城市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涝之害,节省开渠引水和筑堤防涝的费用,是中国早期有关城市规划的描述。中国许多古城的选址,如杭州、苏州、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都是经过周详的考虑。 据考古发掘分析,中国石器时代的桥梁为木梁桥。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加工大型石料成为可能,石材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中,王莽时期修建的灞桥,以石为墩,以木为梁,是石木结合的代表作。石拱桥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桥梁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建于隋朝的赵州桥制作精良,结构独创,其石拱桥跨径纪录,直到1959年湖南黄虎港桥的建成才被打破。而卢沟桥和双龙桥都属于厚墩联拱石拱桥。与厚墩联拱相对应的是薄墩联拱石拱桥,多见于南方软基水网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建于唐朝的苏州宝带桥。而最著名的竹索桥是四川省都江堰安澜桥,是以竹蔑为索材的吊桥。而中国最著名的铁索吊桥是四川省甘孜的泸定桥。中国古代的造桥技术,特别是石拱桥的建造技术,为现代桥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中国有超过100万座公路和铁路桥梁,近十年来,平均以每年2.7万座的速度增长。同时,中国桥梁不断刷新世界桥梁纪录,创造了众多“第一”和“之最”(参见世界大桥列表、世界悬索桥列表、世界斜拉桥列表、世界拱桥列表、世界最高桥梁列表 (桥面高度)、世界最高桥梁列表 (结构高度))。不过,国内桥梁建设取得的很多“第一”,多集中在跨径、塔高等指标上。在桥梁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成套施工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追求人工模仿的自然形式,「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的蒙古包。 方形建筑为中式住宅的普遍类型。四合院的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四合院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三合院为中国传统古厝的基本形制。三合院一般由北面正房(正身)和东西厢房(护龙)组成。由于房屋坐落于三个方向,故名三合院。正厅为祭祀与接待宾客之处,左房是户长居室,右房是长辈居室;左护龙为长子所住,右护龙为次子所住;若中人丁旺盛,则于左右护龙外,再加盖“外护”,屋舍高度则随正厅(房)、护龙依次下降。三合院是四合院的简化形式,通常是将四合院南房直接用院墙代替,大门也采用门楼样式。其它形式有一条龙、单伸手。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徽派建筑主要流行于皖南徽州六县〔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以及旧时的严州地区(今浙江建德、桐庐等地),亦流行于赣北、皖南等徽语区(如江西浮梁、德兴安徽旌德、石台,等地)。马头墙是徽派建筑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徽州三雕和徽州壁画是最普遍的装饰物,有些雕刻作品和壁画如今也是相当珍贵的文物。徽州民居依靠着黄山,又有无数河流、小溪穿过。徽州民居一般都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风格清新雅致,又不失奢华。徽州民居注重风水,强调与自然的统一,宏村的牛型设计更是享誉中外,至今来看也十分科学、精致。明清时期,徽商鼎盛,衣锦回乡后,将巨大的财富带回徽州各地,修建富丽堂皇的房屋、私家园林也便成了体现身份的方式之一,宏村等地有些房屋的墙壁甚至鎏以金粉,相当奢华。宏村有“民间故宫”一称,保存着大量的画作、楹联、木雕等精美物品,是研究徽文化重要的途径。著名的徽派建筑代表有,棠樾牌坊群,许国石坊,西递,宏村,南屏,呈坎,唐模,屯溪老街,等等。其中,西递、宏村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亦是首个民居类的世界遗产。如今,许多地方都仿建徽派建筑,由以安徽省内居多,北京、南京等地亦有。其中大部分并不是标准的徽派风格,只是将建筑加上一些徽派元素,如马头墙安放在屋顶,加之白墙黑瓦。 窑洞是一种民居建筑形式,是中国大陆黄土高原地区,例如陕西省和山西省的特色建筑。黄土高原比较缺乏木、石等建筑材料和烧砖、瓦所需的燃料,但有质地细密的黄土层。窑洞特别是土窑充分利用了这一情况。外部的土层有利于室内恒温和隔音。下面是实地的地板可以大量承重。易燃材料不多因而火灾不易传播。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顶上覆土,内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多数后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常见的单间窑洞宽约三点五米左右,高约三至四米,深约五至九米。前面有木结构、带门和格子窗的外壁。内部墙面上抹泥、熟石灰或掺石灰的泥,还可以贴纸和窗花进一步装饰。窑洞前的地面平整后,在周围围以土墙。土窑建筑直接在黄土形成的崖壁上挖孔形成居室。多数在内部加盖砖或石墙,以防止土层倒塌。福建省南部与西部常见此类型,最著名的栱圆形建筑是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总数约三千余座,主要分布地区包括龙岩市永定县和漳州市南靖县、诏安县、平和县、华安县。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形式,产生于宋元两代,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中国疍家人是以船为家的渔民。由于他们生活在船艇上,士大夫则雅称之为“艇户”。 中国饮食讲究礼仪。饮食文化受地域影响,历经数千年发展出多样的类别,并对食材、火候、刀工、和调味的技巧极为重视。今日最有影响者为「八大菜系」,包括川菜、粤菜、苏菜、鲁菜、闽菜、湘菜、徽菜和浙菜美食。中国菜分成主食与副食,在和配料的使用极为广泛,同时强调传统中医学的食疗方法。菜肴主要的食材有肉类(家禽、牛肉、猪肉、羊肉等)、蔬菜、水果和大豆等,常用的辛香料有韭葱、姜、蒜,另外会搭配花生油、芝麻油、腊肉、醋、黄酒、肉汁等。现今中国最受欢迎的肉类为猪肉,约占全国肉类总消费量的4分之3。 一般来说,靠近海洋、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民众主要以稻米为主食、并搭配海鲜和蔬菜菜肴,北方干燥地区的民众则以小麦制成的面点和面条为主食。过去民众饮食主要是简单的米粮和蔬菜,肉类则预留给特殊场合,平日以豆腐、豆浆等豆制品补充蛋白质。部分饮食则受到宗教影响,发展出佛教徒的素斋和穆斯林的清真菜。另外还有许多从中国菜延伸出来的分支,包括香港的饮食文化,及由中国移民发展的美式中国菜,而流行的菜肴有宫保鸡丁、锅贴、麻婆豆腐等。中国被认为是茶的原产地,很早之前便发展出种植茶树与发酵的方法;并结合文化个性开发出饮用中国茶的方法。 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极高艺术和文化价值,强调饮食精致、审美享受、情感交流与讲究礼节,与西洋世界的饮食文化不同,中国主要餐具为筷子;历史上不少东洋世界国家同样以筷子为餐具,为一文化特色。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中国是造酒的古国。在龙山文化时期出现自然发酵的果酒;后来发展将谷物糖化再酒化的技术;先秦时期出现曲法酿酒;汉代以后发展制曲技术;东汉引进葡萄酒;宋代出现药酒;元代、明代出现从阿拉伯传入的蒸馏法酿制的烧酒。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不但用于祭祀、会盟、祝捷等公务活动,还用于民间的喜丧礼仪、欢聚迎送等场合。中国酒文化和诗歌、戏曲也有着丰富的联系。中国菜已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它由历代宫廷菜、官府菜以及不同的风味的地方菜系所组成,分为八大菜系。中国菜选料范围广泛,制作精细,品类繁多,注重色香味的统一和调料的使用,体现精湛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菜的食物大多加工成小块宜食的尺寸,固体食物使用筷子进食。 中国服饰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饰在几千年的时间中通过历代中原王朝对周礼服制传袭下来,在儒教礼典中也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朝代特色的常服。不同朝代的常服则不尽相同,各朝代往往对各个等级允许的颜色、式样有细致规定,朝代特征较明显。中国每个民族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常服则不尽相同,对不同身份不同客层阶级的人在衣装方面也有细致的规定,如唐装、藏袍、蒙古袍、汉服、旗袍、中山装等。 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等古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原始的织布工具和织物残片遗存。夏商周时期服饰的典型特征有交领、右衽、系带等。商代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大致沿袭西周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仍然以衣裳、深衣、襜褕为主,袍按裁剪方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都是男女均可穿着。武士则着短衣小袖大绔。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现代称“三重衣”。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基本承袭秦汉的遗俗。男子的服装流行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裤褶是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这种服装的面料,常用较粗厚的毛布来制作。穿裤和短上襦,合称襦裤,但封建贵族必须在襦裤外加穿袍裳,只有骑马者、厮徒等从事劳动的人为了行动方便,才直接把裤露在外面。封建贵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裤外出的。到了晋代这种习惯才有所改变。南北朝的裤有大口裤和小口裤,以大口裤为时髦,穿大口裤行动不便,故用锦带将裤管缚住,有、又称缚裤。 隋唐妇女的常服仍然是襦裙。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唐代男子常服,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唐代初期至中期还流行漠北的君主制国家霍尔回鹘人的胡服。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宋代女服基本式样有两种:大襟右衽交领和对襟;宋代男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金代男子的常服,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骼带、脚著乌皮鞋,多用环境色,具有游牧民族的装饰特点。元代的服饰有腰线袄。明代妇女的服装以袄裙为主,与前代襦裙的主要差异在于上衣并不束在裙子内。明代男子服饰基本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但又有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明代开始于显眼处使用纽扣,在部分常服及军服中使用较多,礼服、官服则仍然沿用交领及盘领款式,不在显眼处用扣子。清军入关之后清朝统治者用武力推行剃发易服,结果导致明代男装及官服消失在清代的主流社会中,但在「十从十不从」的规范下,部分农村地区的士绅农民、女性、僧道、儿童等的服饰并未强制改变。清代汉族妇女服饰变化方面较男服为少。后妃命妇,仍承明俗,以凤冠、霞帔作为礼服。普通妇女则穿披风、袄裙。披风是清代妇女的外套,作用与男褂相似,其制为对襟、大袖、下长及膝。披风之上,装有低领,点缀著各式珠宝。披风的里面,还有大襟、大袄小袄,小袄是妇女的贴身内衣,颜色大多用红、桃红、水红之类。妇女的下裳,多为裙子,颜色以红为贵。裙子的样式,初期尚保存著明代习俗,有凤尾裙及月华裙等。清末,在普通妇女中间,还流行穿裤。 阴历,又称农历,是源于夏朝的汉族传统历法,在儒教“行夏之时”的影响下沿用四千多年,属于阴阳合历,以十二个朔望月为一年,二十四节气来反映季节变化,在东亚文化圈影响广泛,汉族根据夏历形成的祭享民俗构成民俗节日。中国的岁时、岁事、月令、时令在日本被称为“年中行事”或者“名节”,在韩国称为“岁时风俗”。江户时代斋藤月岑著有《东都岁事记》,朝鲜时代柳得恭著有《京都杂志()》(一八零零年前后)、金迈淳著《洌阳岁时记()》(一八一九年)、洪锡谟著《东国岁时记()》(一八四零年前后)。还有信奉佛教的藏族使用源自天竺的佛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维吾尔族使用阿拉伯人的伊斯兰历,傣族有傣族历法。 中国传统节日是华人随著季节、时间和物候转移,开展具有特定主题的风俗和纪念意义的社会活动日,并因应时地环境代代相传,反映华人累积的传统智慧和生活情趣以及人与自然、人际关系等,以华人四大节日最为有名。中华传统节日类型多样化,根据《通胜》的载录,年中最少有九个主要节日、二十四个节气和一百四十多个神诞。这些节日可分为农业耕作、宗教祭祀、人伦孝悌、驱瘟避邪四大类。香港每年的公众假期共计十七天,其中的十二日被《雇佣条例》规定为法定假日。澳门每年有十五个节日,共计二十日为公众假期,其中的十日被《劳动关系法》规定为强制性假日。中国大陆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中国大陆放假一天的节假日,如遇星期三则不调休。 中国有不少传统游戏,可分为棋类、牌类、猜射等类型。古代中国发展出不少棋类游戏,如围棋就是起源于中国,中国古时有「弈」、「-{碁}-」、“手谈”等多种称谓,属世界三大棋类之一。围棋是一种策略性棋类,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对弈双方在棋盘网格的交叉点上交替放置黑色和白色的棋子。落子完毕后,棋子不能移动。对弈过程中围地吃子,以所围「地」的大小决定胜负。围棋规则简单,但玩法千变万化,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之一。另外,灯谜亦是中国受欢迎的传统游戏。在中国习俗的活动上会称做猜灯谜,每年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会将灯谜结合赏花灯,变成许多人可共同参与的猜谜游戏。与一般的谜语相比,具有更严格的规则。方法是将谜语贴在灯上,多数谜语都是诗词,猜中谜语的人,有时可获得奖品。随着时代改变,现今的灯谜活动未必都将灯谜写在灯笼上。猜灯谜有时又说为<射灯谜>,因此多会在谜语之后看到:“射一个字,某某格”之类的提示。 此外,观看评书亦是中国传统的余暇节目之一,评书在湖北、粤广地区及闽南地区称为「讲古」,在四川称为「讲书」,古称「说话」,是中国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评书在宋代开始流行。评书的语言载体一般是各地说书人自己的母语,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 中国在远古时期就出现蹴踘、射御、角觝、击剑、捶丸等运动。至唐尧、虞舜、夏、商、周五代,又出现剑术、拳术、投壶、弓矢、击壤。角觝,又称角力、摔跤或相扑。殷周时,角觝是军事训练的一种。周天子挑选出征的武士时,候选人须进行徒手的角力比赛。战国时,则成为一种表演性竞赛。至秦国时才明定成「角觝」,主要为观赏用。唐代皇宫中还有摔跤队表演,民间也流行相扑,更于此时传到日本。相扑形式上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正式争胜负的比赛,具有打擂台的意味。这类有些由政府出面组织,有些是民间自发组织;一类则是在瓦社等游艺场所日常进行的表演性组织。蹴踘是现今足球运动的前身。捶丸则是类似高尔夫的运动,规则是以将球捶进洞最多的一方赢出。至隋唐之时,古代体育发展出诸如摔跤、拔河、秋千等新类型,其中最为兴盛的要数马球与足球这两种,此两者在唐代传到日本。宋真宗时,曾因相扑运动时有人受伤而下令禁绝。明清之际中国体育活动仍有发展。然而,部分活动经过清末至民初一连串的战争,中国古代运动至今多已失传,然而如拔河、秋千等活动仍历久不衰,如角觝等竞技则为日本保存至今。 中国武术俗称中国功夫,意即打斗技巧,它也被分成多个门派,由拳脚至运用刀剑等的技巧也有,中国人不单把武术作为打斗技巧同时也作为一种健体强身和养生的方法,现在中国武术也作为电影的主题。 中国上古存在上帝及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祭神祀祖自商朝为中国的国家宗教,祖先神是人们祈求上帝的媒介。尧舜禹的臣子皋陶兴“五教”、定“五礼”、创“五刑”、立“九德”、亲“九族”。《尚书·皋陶谟》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中国人的信仰以儒教、祖先信仰、道教、佛教和各种中华民间信仰为主。由于儒家具有的包容性,加之道教、佛教吸收儒家思想以及相互的影响,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国宗教信仰传统,这些俱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不单深深影响中国,还通过交流而影响日本、韩国和越南等东亚国家。此外,中国还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等,并有萨满教、东巴教、万物有灵信仰等本土地方宗教。佛教徒的构成中,包括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蒙古族、珞巴族、门巴族、土族、裕固族,信仰南传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以及信仰汉传佛教的汉族等。 中国远古原始先民已有其独特的神话,中国神话记载远古时世界因盘古开天辟地而出现,之后又有女娲造人和补天的神话,当中神话中的龙后来也成为中国皇帝以至是中国的像征。中国占星术将星宿划分为七曜或二十八宿等。除此之外,中国民间也流行有关十二生肖的神话。大多数中国神话主要发生在很古老的三皇五帝时代,其中主要由一本名叫《山海经》的书记载。 儒教的祭祀对象分为天神、人鬼和地祇。儒教百神,组成像人间官僚系统那样的等级体系。每个神的品级、爵位,一般说来,是由儒者规定的,并载入国家祀典。平素,它们依照规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大祭时,则依品级配享、从祀于天坛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称为“淫祀”。天子是上帝之子、是受天命,即奉天命治理天下。人间的帝王和朝代就是五方上帝轮流所感应而生的,因此也称为“感生帝”。祭祀的法则详细记载于儒教圣经《周礼》、《礼记》中,并有《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经书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天神地祇只能由天子祭祀,祭天的圣所是天坛。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 宗庙供奉祖先灵位。供奉和祭祀祖先的祠堂往往又被称为「家庙」或「祖堂」。 道教是起源于中国的宗教。春秋时期(约公元前六世纪),老子创立道家,战国以后又产生神仙家,秦汉时期在道家和神仙家的基础上,吸收阴阳家、墨家、儒家诸家思想,先后兴起方仙道、黄老道,经过长期发展,到东汉,张道陵创立正一盟威道,正式形成道教。 萨满信仰在中国的传统始于史前时代,满洲人的祖先女真人直到公元11世纪也保持著萨满信仰。萨满信仰清代以前便在中国东北盛行,并与满族的传统结合起来。萨满信仰(藏人称之为苯教)在西藏早期居于绝对优势地位,拥有参政、议政之权,其势力甚大、信徒甚众。在吐蕃军队出征的时候,也往往会有萨满巫师随军,通过巫术来提高吐蕃军队的士气。赤松德赞继位之后,为了加强王权,大力扶持佛教势力,将佛教确立为国教并打压苯教。赤松德赞这一政策遭到众多大臣的反抗,但都以失败告终。此后的数代赞普都延续了这一政策,赤德松赞和赤祖德赞在位期间,更是在政务九大臣之上设置「僧相」一职,将佛教僧侣地位置于世俗贵族之上。僧相强制推广藏传佛教,对苯教的打击则是变本加厉。这使不少苯教信众逃避到阿里、安多、康区等偏远地区。为了苯教生存,苯教全面佛教化,苯教供奉起了佛教的佛、菩萨、金刚、明王,改成红色黄色的袈裟,不再长发披肩,跟佛教比丘一样剃发,成为藏密佛教的一支,但保留了一些教义和仪式规则(例如朝塔时以反方向进行,一般佛教徒以顺时针方向进行),例如各派的活佛常常以转世灵童传承,苯教则是以宗教考试取得最高的法王、仁波切的地位。 原始萨满信仰与藏传佛教结合的这种宗教形式,在北元后期和清代被制度化,并定为国教。在中华民国推翻清朝统治之后的一个世纪里,萨满教几乎消声匿迹,但是现今仍然可在北京故宫里,仍然可以找到当年清朝皇族举行仪式的堂子,例如坤宁宫。 西汉末年,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汉朝成立后,有鉴于秦朝的法家思想并不能有效地帮助朝廷维持帝国的长久统治,继而以无为而治的黄老之道取代严管苛治的法家,汉武帝时,实行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轴。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兴起,并深受玄学影响。佛教在中国唐朝时发展最兴盛,因为当时有一名叫玄奘的僧人,原因是他感于当时传入中国的佛经翻译不善而有太多不明所以之处,故唐三藏亲自去天竺(印度)取佛经,他于古印度那烂陀寺钻研和翻译佛经,然后把这些成果带回中国,这就是有名的唐三藏取西经。 佛教对于中国习俗与其他宗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信三世。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因缘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轮回之中。虽然现世作恶而得福得寿,但其业果若不报于现世而将报于来世。因信三世六道,故信善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体,或报之子孙,或报之来世。同时还引进了悔罪植福、延寿荐亡、修德禳灾、设供祈愿等观念。 佛陀之学即为佛学,佛学以因果轮回为理论,以五戒十善法为规律,借以出世解脱为佛家一主要思想﹐以万事无常转变生死痛苦为理论。以无我、缘生、苦空为方法﹐以证得无为自在为目的。强调需要出世与解脱,必须厌恶世间欲望,不断自我修练,解脱是在脱离人世痛苦为目的。在大乘佛教根本精神更进一步强调要舍己救世。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与灭苦。「四圣谛」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就是苦缔、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诸多苦难。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的死亡而结束,因为人死之后仍然会在六道中轮回不息,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没有永恒,这叫做无常。因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贪著,则将造成身心的炽燃大苦,因此说无常故苦。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佛教认为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佛教认为只要是在六道中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依八正道,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也比较早,唐代时景教传入,到元、明,天主教传入中国,这些宗教传入后为适应中国社会而本土化,到清代,因罗马教廷禁止中国教徒祭天祀祖,雍正年间清政府禁止天主教在中国活动,1840年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并先后在大清帝国和中华民国开办一些教育、医疗等事业。十九世纪晚期基督宗教在华推行本色运动。当年教会常被指为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工具,因此教堂和西方传教士成为攻击目标。教会觉得应该结合中国文化传道,摆脱与西方传教士的从属关系,因此提出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观念,以消除与民众的隔阂,使基督宗教在中国扎根。一九二四年,教宗碧岳十一世委宗座首位驻华代表刚恒毅总主教在上海徐家汇大堂召开第一届中国主教会议(教会史上又称上海公会议,自五月十四日开至六月十二日),大会主题是要求建立一个正常的、自由的、中国化的天主教会。会中研讨适应中国地区之传道方向,给中国教会制订了一套全备的传教典章,为中国教务竖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会议中主教们决定了把中国奉托给圣母照顾保护,并奉圣母为「中华母后」,事经圣座核准施行,会议开幕时举行了隆重的奉献典礼,会后又由总主教率领数十位主教及神父赴佘山朝圣,向天上母后举行再奉献礼。其时有不少外国建筑师在华工作,他们开始以西方技术结合中国传统形式建造教堂,以示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中国伊斯兰教起源于穆罕默德的叔父带领使团出使中国,并且修建世界最古老清真寺之一的怀圣寺。 宋朝时期,中国穆斯林(伊斯兰教徒)控制了出入口贸易,也在朝廷中逐渐有影响力,著名的穆斯林有郑和、带领设计和修建元大都(今为北京)的也黑迭儿丁等。明朝时期,早期穆斯林移民的后代在语言、姓名及习俗方面融入了中国社会,同时南京也成为了重要的伊斯兰教学习中心。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群主要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十个民族。根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中国现在有大约2000万人为穆斯林。 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炎黄时代是华夏文化的初步形成时期,经过尧、舜、禹和夏、商、周等时期的发展而日臻成熟。当华夏文明在中原发展的时候,在中国疆域内还分布着其他各种文化。正统中华文化中,有尊王攘夷的观念,春秋大义中的华夷之辩,不以种族为标准,而以礼乐衣冠作量度。华夷之辨的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汉文化礼义和炎黄血统作标准。种族民族主义只是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华夏文化随着中原王国的对外交流和扩张而传播,史载大禹的活动范围已经达到越地;周泰伯建立吴国;在春秋时期,楚、吴、越等地已经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战国后期秦朝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大变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原华夏文化和各地原有文化融合,并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交融,形成了中华文明。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国人产生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为了自保、发展,“师夷长技以制夷”,起初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向西方学习近现代科学、技术,再后来到民国采用民主共和政体,建立现代国家。民初有识之仕发起「新文化运动」,与此同时,各种西方政治文化思潮,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也传入中国。中华文化在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较大损失,全国各地被毁文物、被杀文人较多。目前,在政治思想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烙有马列主义的特征,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崛起,很多大陆民众逐渐恢复民族自信,建立在现代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信仰的恢复、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也很强烈。除了一些普遍的特征之外,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1990年以后,随着中国其他地区的人员向各个主要城市的迁移(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其目的主要为经济利益),导致各地不同的风俗大量涌入少数几个城市,并对目的城市的文化造成影响。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由于过度关注于经济发展,未能完好地保护或保存当地的民俗文化,一些地方的传统文化濒临失传。
27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始于公元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前后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可分为以社会主义转型及阶级斗争为主题的毛泽东时代(1949年至1978年)、与以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为主题的邓小平时代至今(1978年至今)。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唯一的执政党,并坚持对全国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与历史影响巨大。 中国社会经历一次由中央至地方、有其特色的巨大变革,从贫穷、落后转变为一个日益现代化的国家。现在的中国贫民阶层大幅度下降至12%,而大多数人民享有食品、住房、医疗等生活必需品,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1949年以前中国的文盲率高达80%,至今下降至约3.5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仅为35岁,至今达到73岁,比较第三世界国家平均为高约10岁,部分沿海都市人均寿命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城乡医疗保健系统主要集中在疾病的预防上。中国于1950年代末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但是近年又有死灰复燃趋势。于1994年基本杜绝丝虫病,于1995年杜绝脊髓灰质炎。中国政府正在计划在短期内根治麻风病,在来年杜绝碘缺乏症。虽然人口的寿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1970年代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正在稳步下降。因此,中国很大程度的解决了人口过剩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在外交上,1949年后的中国变得更为独立自主,虽然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遭受到美国及苏联两大国的封锁,被联合国排除之外,却依然被视为冷战中少数几个独立于两阵营外的国家中最重要的一个;随著经济实力的发展中国也日渐成为全球受瞩目的大国之一,区域与全球影响力不断上升。军事上中国也取得长足发展,国防安全不再是重大威胁。 西藏和新疆的独立运动已经大大受到控制。台湾问题随著时间的推移,两岸分治已久,台湾有不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价值观与制度,新一代台湾人经过李登辉与陈水扁时期去中国化的教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感极低,更不觉得有「内战遗留问题」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必要。台湾民调显示多数不愿与中国「统一」。西方主流媒体与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政府利用对媒体、学术、教育、资讯的控制,掩盖历史事实。中共官方则将「还原历史」、「重写历史」、否定党史、国史的主张称为「历史虚无主义」。 1946年至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争夺中国政权的国共内战,取得了辽西会战、徐蚌会战与平津会战三大战役的胜利。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击溃中国国民党指挥的中华民国国军,在渡江战役中占领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市及经济中心上海市,在中国大陆取得绝对优势。 旨在建立中国新的联合民主政府的新政协筹备会议于1949年6月15日至6月20日在北平召开。筹备会决定在常务委员会领导下设立六个小组,分别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一、拟定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二、起草新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条例;三、起草共同纲领;四、拟定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方案;五、起草宣言;六、拟定国旗、国歌及国徽方案。第一小组在筹备会成立会闭幕前,即拟定完成“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并获通过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第四小组负责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名字起初普遍称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在7月9日举行的第四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主张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经反复讨论,得以采纳。此外,最后提交给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文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政府组织法中的国号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括号加注“(简称中华民国)”六个字。周恩来受命于毛泽东,于9月26日中午,紧急宴请二十多位元老,讨论去掉“中华民国”的简称。9月27日在政协全体会议讨论和通过共同纲领和政府组织法时,正式决定去掉“中华民国”的简称。此后,新中国的名字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9月27日,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一九四九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9月28日,会议休会一天 。9月29日,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织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并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9月30日下午三点,会议开始,先以整个名单付表决的方法,一致通过已经协商的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共180人;然后,以无记名联记投票的方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和委员。检票期间,全体代表到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然后回到会场听取选举结果。会议主席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周恩来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其他56人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议举行简单的闭幕式。 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以后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中国经历长期的动乱与战争,经济水平落后,货币贬值,交通运输不畅。建国后,一个全面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共产主义社会便迅速建立起来。在1950年代早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村土地集体化以及社会改革。新的政府成功地抑止通货膨胀、重振经济,并且建立起因战火而受到严重损害的工业体系。中国共产党对当时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影响:政府根据党的政策灵活应变,党的基层组织深入到中下层劳工、妇女以及其它群众中。 1950年代开始的土地改革将地主的土地没收,从政治和经济上彻底消灭了中国自秦汉以来作为地方政治精英的乡绅阶层,改变了两千多年来“皇权不下县”的局面,国家政权的动员力从此深入村镇基层。这次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对老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继续,基本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土改,至1953年,除新疆、西藏、青海、川边等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得约7亿亩土地及生产资料,并每年免除地租3000万吨粮食。但是从1953年开始,中共开始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强制实施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再次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学者估计土地改革造成超过百万人死亡,导致农村精英阶层的消亡。受害者中很多是掌握知识和了解经济规律,以地租为生的地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支持中华民国的部队到处与解放军和新建的地方政权对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50年3月开展全国性的“剿匪行动”,动员超过了一百五十万的军队。随着“剿匪行动”的开展,数年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在大陆地区的残余武装被消灭殆尽。1950年6月25日,朝鲜发动朝鲜战争。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几乎占领整个朝鲜半岛,但是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后,战争形势逆转,联合国军逼近朝中边境线。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认为朝鲜若被联合国军占领,将威胁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因此决定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入朝作战。在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后,双方进入胶着状态。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署停战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50年的昌都战役消灭藏军主力后,1951年同西藏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对西藏取得控制权。至此,除台湾、香港、澳门、少数沿海岛屿及其他与邻国有主权争议的领土以外,中国大陆领土已全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控制。1953年的东山岛战役后,国军未再组织成建制的反击。至1955年,解放军发起一江山岛战役,相继攻占浙东沿海还被国军控制的全部岛屿。至此,中国大陆沿海只剩下福建沿海的金门和马祖还被国军控制 。 1953年至1956年中国政府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又合称为「三大改造」,其目的是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政府认为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方面)在中国基本建立。1953年到1957年中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专家,产业工人,提高了国民收入,并且通过苏联和东欧技术的引进提高了解放军的现代化水平。1954年9月20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 1955年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展开斗争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在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人民解放军和中央一级党的、政府和群众团体的机关开始肃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毛泽东将各团体中镇压的比例定为百分之五。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在十年内超过英国、十五年内赶美国(所谓「超英赶美」),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号召大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社会上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会后,全国各条战线掀起“大跃进”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确定一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提出1958年钢产量翻番,作为实现“大跃进”的重要步骤,达到1070万吨。人民日报经常报道某某公社农业大放卫星。在早稻亩产36000斤的基础上,中稻亩产达到46000斤。田里的稻谷紧密得排在一起,人都可以坐在上面。同年,还出版发行祖国主要建设成就地图。 当时的人们普遍看轻那些强调技术规范的专家,批评他们为「右倾主义」、「三脱离」等。其后,全国兴起大炼钢铁运动,宣称要在15年或更短时间内「超英赶美」。面对有人对冒进的指责,有人发起反冒进,故毛泽东为了反反冒进,提出「大跃进」以阻冒进的指责,希望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工业和农业产值。大跃进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基层为达到不可能的目标,虚报、谎报、夸大实际产出。农业上,由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等一些领导人错误的认为,合作社规模越大,越能发展生产力;公社化也是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所以将原有的农业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99%的农民加入到组织中来。 大跃进导致原有正常的经济体系被破坏,农业产值大幅度减少。其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平二调”1960年开始的三年经济困难更为国民经济雪上加霜,农村大批人口面临饥荒。同时,在思想上“左”的错误泛滥成灾,浮夸风盛行。对于大跃进的评价,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改变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是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其教训是惨痛的 。当时由于中国内地的消息封锁,一般专家不易精确的统计死亡人数。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3000万至6000万人,主要死因几乎都是饿死。此时中苏关系也开始出现裂痕,修正主义的争论,最终在1959年尖锐化。苏联撤走在华的所有人员,并且停止对中国的技术协助,中国的工业几乎因此完全停顿。中苏两国的矛盾之后又迅速公开化,两国在国际论坛上公开翻脸。 1960年冬,中共中央和党主席毛泽东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随即在国家主席刘少奇、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党副主席陈云、书记处负责人邓小平等的主持下,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这是这个历史阶段中的重要转变 。1962年1月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议前后又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甄别平反。此外,还给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大多数人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由于这些经济和政治的措施,从1962年到1966年国民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 1960年代初,刘、邓两人掌握著一部分党、政大权,采取较为务实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在最初几年曾有所好转。但是毛泽东对这种务实的政策不满,共产主义远景及自己的政治野心令他最终与国家主席刘少奇等人决裂。1965年开始,毛泽东及其亲信开始针对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的政治攻击。1966年夏天,开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的毛泽东派第一次试图利用民意来打击领导层的刘邓派,称后者是「资产阶级司令部」。8月5日,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直指刘少奇。从此中国陷入十年的动乱。 在「文革」的最初阶段,毛泽东与他「最亲密的战友」、唯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成功地在政治上打击刘少奇、邓小平等「走资派」。全国的青年学生组织「红卫兵」被教唆来攻击全国各阶层的党的当权者。大批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早期革命家被粗暴对待,有些人被活活打死,有些则自杀身亡。在一些地区情况失控,不同派系之间的红卫兵发生武装内斗,甚至连毛泽东本人也无法控制。最后,毛泽东不得不派出军队来平息这些过激的冲突。毛泽东发现学生失控之后,决定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而中国的政治局势也在1971年发生重要变化,因与主张修宪「废除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发生冲突在内斗中失败的中共第二把手、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林彪在该年9月13日出走,在飞往苏联途中飞机失事坠毁。周恩来等稳健派暂时控制局势,在他们的协助下,邓小平恢复工作,并在1975年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兼国务院副总理。虽然政治运动依然频繁,但较「文革」初期已经有所改善。不过在共产党内部,权力斗争依然严重。 1974年1月18日至6月,经毛泽东批准,在文化大革命中发起的一次批判林彪和孔子两个人为主题的政治运动,「批林批孔」的「林」是指林彪,「孔」是指孔子,但目的是要借题发挥,打倒周恩来,这是由于批孔运动本来是直接剑指「批周公」。1974年,毛泽东的妻子江青及其同伙(「四人帮」)发动「批林批孔运动」,矛头指向邓小平。 1976年,周恩来逝世,清明节期间发生以纪念周恩来为名、实为支持邓小平的四五天安门事件。邓小平再次被打倒,毛泽东任命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务院总理。同年9月,毛泽东逝世,党内第一把手的位置由毛泽东评价为「你办事,我放心」的第一副主席华国锋取得。其后华国锋在叶剑英、汪东兴的支持下,成功逮捕四人帮,巩固其在党内地位,正式出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继任最高领导人。 毛泽东执政的近27年期间(1949-1976),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者,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现代历史打上毛泽东印记。他统一了中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建立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为以后中国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1949年中国文盲率高达80%,平均寿命仅为35岁。而到毛泽东去世时,文盲率下降到不足7%,平均寿命则提升到70岁。1949年中国有5.4亿人,到1976年时达到9.3亿人。批评者认为造成灾难性的结果,而也有学者认为人口增长并非来自于高生育率,而是来自于死亡率的大大降低。毛泽东以后的中国领导人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时采取严格计划生育政策。 同时期中国的外交也取得一些成绩。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失败,1969年中苏爆发连续的边境冲突。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成为联合国中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标志著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受到主要国际组织的承认。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首度访华,并会见毛泽东本人。1973年中美双方同意互设联络处,增加联系。此后中国与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关系也明显改善。 另一方面,如同过去中国历史的开国皇帝,在其任内也有许多人遭到政治迫害及大清洗,尤其在他晚年,由于严重的政策错误,给中国精神文化领域造成巨大的损失。毛泽东时代历经了建政初期1950-1953年的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1957年的反右运动、1958年-1962年的大跃进、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其中文化大革命因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被严厉批评和谴责。 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联合叶剑英、汪东兴等人逮捕四人帮。「四人帮」的垮台意味著「文革」的正式终结。1977年中共十一大,华国锋正式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从1976年-1978年底,华国锋操控中共政局两年多,实行一系列政策。这一时期被共产党官方史料称为“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家由乱到治 ,经济开始复苏,同时大批在文革期间被打倒的干部得以重新工作,从而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邓小平在1977年重新出山,再次恢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务,并在党内安排许多自己的支持者。在1978年邓小平成功地取代由毛泽东钦点的继承人华国锋。不过这次斗争并没有像共产党以前的政治斗争中那样你死我活,而是让华国锋渐渐地隐退。1980年,华国锋国务院总理的职务由赵紫阳取代,而恢复设立的总书记职务则由胡耀邦取得。直到1980年代中期,邓小平一直都是中国的实际最高领导人,虽然他后期握有的头衔只是中央军委主席和中顾委主任。 拨乱反正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有转折意义的时期,这个时期里,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时代。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外交关系。邓小平上台后出访多个西方国家,1979年,他访问美国,与卡特总统会晤。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正式决定在1997年英国将归还在鸦片战争中侵占的香港(中国大陆官方称从未丧失香港的主权,1997年只是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邓小平同意在50年内不干涉香港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和市民的生活方式。这种一国两制的构想后来沿用在澳门问题,中国政府也希望这个模式能够在台湾问题上使用。但是邓小平并没有寻求与苏联的和解。作为世界的另一个超级大国,邓小平认为由于地理上的原因,苏联对中国的威胁要比美国对中国的威胁还大。 1979年1月1日,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在《中美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中,美国宣布断绝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再次重申上海公报中所提到的一个中国政策,认知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则表示同意美国人民继续与台湾人民保持商务、文化以及其他非官方的往来。美国国内的《台湾关系法》则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以鼓励台美之间的非官方往来。中美建交也对中华民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国民党召开11届3中全会应对此次冲击,决定与中共誓不两立、反共复国到底。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开启了两国之间一连串重要、高级别的交流,这些交流活动一直延续到1989年,期间是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两国之间签署了多个双边条约,特别是在科技与文化领域的交流活动以及贸易交流。自1979年初开始两国就在《科学技术合作条约》的框架下进行了数百个合作研究项目。 中越战争于1979年2月17日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撤出越南。越方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到最低点。进入八十年代后两国继续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中国政府方面声称“越南种种举动威胁中国的边境安全和影响东南亚的局势稳定”,但实质上是为支持红色高棉(因为红色高棉运动就是中国支持的)而发动“自卫还击战”进入越南。而当时国际上大部分西方国家认为越南应从柬撤军,中国则应从越南撤军(实际上中国在一个月后从越南撤军,而越南仍通过傀儡政权维持对柬占领,长期拒不撤军)。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认为是中国侵略越南,亚洲大部分国家如日本、印度和蒙古等国也要求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而中国也应自越南撤军。越南于1989年1月宣布将于在9月之前将越军全部撤出柬埔寨。 1979年以后,中国走上更加务实的发展道路。原先被打击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学者恢复工作。而艺术家、作家、记者们也给予更大的自由度,更多地从批评的角度来创作、报道。到1980年末,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被官方正式认定为一个错误。中国也公开审判包括江青在内的「四人帮」等「文革」中的主要领导者。新的、较务实的领导层更加重视经济建设,而不是频繁的政治运动。在1978年12月转折性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领导层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口号,扩大农村人口收入,鼓励国有企业自主经营,降低中央计划,并在中国建立外国直接投资。全会也决定加快司法体系改革,还向1979年6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多份新法律的草案。 邓小平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指的是农业、工业、科技与国防的四个现代化。而实现这四个现代化、使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国家的方法,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指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党的任务就是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解释降低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而更强调政策的有效性。邓小平认为共产主义远景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的努力才能实现,认为社会主义并不意味著共同贫穷(原话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也批评华国锋的「两个凡是」,认为并不能因为与毛泽东的看法不同就放弃某一政策,事实上打破个人崇拜的土壤。邓小平也不像陈云等一批比较保守的共产党人,认为那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就不能用在社会主义中国。虽然邓小平为经济改革提供理论基础与政治上的支持,邓小平本人并没有提出很多经济改革的具体方案。很多时候改革是由地方领导自行提出的,往往并不符合中央政府的决策。但是如果这些改革措施是有效的,那么全国就都可能普遍采取这种措施(大陆媒体多称之为:猫论,即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很多经济改革的政策都来自其它有经验的国家(和地区),例如亚洲四小龙等。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实行的「新思维」有很鲜明的对比。「新思维」的很多政策是由戈尔巴乔夫本人亲自贯彻落实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邓小平采取的「从下到上」的改革方法,而不是苏联「从上到下」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邓小平的改革中,计划型、中央管理的宏观经济由技术官僚负责,而放弃毛泽东以前采取的全民运动式的经济发展策略。但是,与苏联体制或毛泽东时代不同的是,这种宏观管理是间接通过市场体制来实现的,而很多还是从西方国家所采用的经济规划及控管机制中借鉴过来的。宏观的经济管理并不妨碍在较低层次的市场经济。邓小平与毛泽东一样,十分重视农业产出,他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取代原有的集体化农业。在地方一级,政府利用物质刺激而非政治口号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农民被允许通过向自由市场贩卖农产品来获得额外的收入,县、省一级也可以自己投资建设工厂,政府鼓励对轻工业的投资。邓小平将中国的经济引上一条重视轻工业、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道路。 轻工业产出对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往往是十分关键、重要的。这种周期短、成本低、高外汇收入的产业所创造的收入,能够为以后技术含量高、资本运作复杂的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然而与其它经济改革并不太成功的国家,如匈牙利或南斯拉夫相比,中国的轻工业投资并不需要政府批准。而中国重工业投资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而银行的资金则主要来自消费储蓄。邓小平改革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防止利润通过税收或银行体制以外的任何方式进行再分配;因此,在更高端产业中的再分配往往是间接的。总而言之,邓小平的改革开启中国的工业革命。这些改革措施与毛泽东的自力更生政策是相互补的。中国决定通过增加国际贸易,特别是购买来自日本和西方的机械来加速现代化进程。通过这种出口导向经济模式,中国获得一定的外国资金、市场、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从而加快其经济建设的步伐。邓小平在中国建立多个经济特区,吸引外国企业投资。 改革也十分重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新的物质刺激与奖赏制度在全国实施。农村市场恢复销售家产或多余的农产品,也促进农村工业发展,还为更艰难的经济改革提供政治上的支持。邓小平的(特别是早期)市场社会主义在某些地方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或布哈林的经济政策有某些相似之处。它们都允许私有企业以及贸易市场的存在,而不是完全的政府控制。有趣的是在邓小平首次会见阿曼德·哈默时,邓小平要求这位曾经参与投资过列宁时代苏联的工业家向他详细地解释列宁当时的新经济政策。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现实政治控制以及诸如物价上涨、干部腐败,双轨制引发的官倒等社会问题的不满也开始显现。而此时的东欧民主化也影响了中国社会。学生和一些知识份子要求更大的政治改革与自由,中共内部的一些元老不断怀疑改革的进度以及改革的最终目标与社会主义背离。1986年12月,一批示威的学生开始公开反对改革的缓慢进度,也使这些中共内保守派更确信对改革的怀疑,担心这种改革可能危及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地位。胡耀邦这一邓小平的亲信以及改革的积极推动者,被指责应该为1986年的示威事件负责,而于1987年1月被迫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接任总书记,而副总理李鹏被任命为总理。在赵紫阳接任后,他所倡导的政治与经济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攻击。而他在1988年5月提出的价格调整也引起普通民众对通货膨胀的强烈不满,有人提出应该加强中共中央在经济上的控制,并且抵御西方影响。这最终导致一场政治争论。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北京的大学生以祭奠名义开始的请愿活动,因政府的消极应对而升级。不断扩大的示威人群要求政府处理改革带来的问题和更大的政治自由。抗议也迅速蔓延至上海等其它大城市。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认为学生运动被少数反中共反政府阴谋分子操纵,是反社会主义的动乱。5月13日,数百名大学生开始在天安门广场静坐绝食,抗议政府拖延对话,要求政府否定4·26社论,承认学生运动为「爱国民主运动」。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主张,学生的诉求应当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而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国务院总理李鹏等主张武力镇压。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对北京实行戒严,并于次日颁布《》。6月3日,中共调集20万戒严部队,同日晚,官方宣称北京「已发生严重的反革命暴乱」,晚11时至6月4日清晨,戒严部队进入北京城区,以武力强行驱散示威学生及群众,造成大量人员死伤。六四事件后,赵紫阳被撤销职务,中国政治局势恢复稳定。出于对中国政府处理此次事件的不满,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各项制裁。事件后,中国再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起初,党内主张减缓政治改革力度以维持政局稳定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观点,为了维护局势的稳定,经济改革步伐也曾一度减慢,直到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讲话后,经济局面有较大幅度的改善。邓小平再度重申要发展市场主导的经济。在中共十四大中,一批年轻、支持改革的新领导人取得最高领导地位。邓小平及其支持者认为,经济自由化以及进一步的改革对提高中国的生活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在南方考察以外,中共中央政治局还公开支持邓小平的经济开放政策。虽然中国依然没有进一步进行政治改革,经济开放却依然是中国的首要目标。 邓小平主张经济对外开放并且在社会主义威权体制下实行市场经济。在邓小平去世后,中国保持年均8%的经济成长,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然而,邓小平的改革也遗留很多未解决的问题。他市场改革的直接结果就是,在1990年代中期,很多国有企业已经无法赢利,而需要关闭。更严重的是,到1990年代中,很多邓小平的经济改革(特别是农村经济改革)措施已经不再有成效;农村收入降低,中国的三农问题是现在领导人所面对的极大挑战 。最后,邓小平强调务实,否定毛泽东共产主义理想化的作风虽然在中共党内占主导地位,却引起西方世界的怀疑。很多在中国国内或国外的观察家都怀疑一个一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是否依然能够控制越来越活跃与繁荣的中国社会。然而,这种问题与六四事件之前的中国或1949年前中国所需要面对的战乱、饥荒及社会不稳定等问题比起来,无疑是非常轻的 。根据《财富》杂志记者吉姆·罗沃的说法,「邓小平及其支持者在1979至1994年间的改革带来的有可能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所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对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进步影响上亿的人口。邓小平于1997年去世。但他的时代并没有结束。迄今,他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依然居主导地位,并以邓小平理论的形式固定下来,在中国大陆被誉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获得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等的地位,并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江泽民是邓小平以及其它中共元老的折中选择,来取代当时指定的继任人赵紫阳。赵紫阳被认为对学生抗议过于容忍。虽然江泽民并没有直接卷入对示威的镇压,他因迅速稳定上海的局势而受到赏识。当时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候选人有两个:江泽民和李瑞环。邓小平的健康状况在1997年去世之前每况愈下。在九十年代开始,江泽民及其同僚逐渐开始负责日常工作。这个「第三代」领导集体是以江泽民为核心来运作的 。1998年3月,江泽民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中连任国家主席。总理李鹏任期届满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一职由朱镕基接任 。 在1990年代,中国经济保持然使正常发展,这使得中国在过去二十年内一直保持著9.7%的平均增长率。1992年,邓小平在中国南方巡视,重申改革开放。虽然经受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洪灾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国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仍然保持7%的增长。这主要通过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加大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直接投资来实现的。另外政府也试图用各种办法来刺激需求,但是效果不明显。政府直接投资的增加,也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虽然统计数据显示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一些深厚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日益严重:贫富分化加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以及陷入呆账的银行系统。处理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同时引发大量失业工人,但是相应的金融保障体系刚刚建立,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大量老工业基地的工人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陷入贫困状态,社会不稳定增加。 1999年中国政府决定镇压法轮功。互联网的兴起给政府的言论与思想审查提出新的挑战。2000年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政治理论。 中国政府于1997年和1998年展开了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除了少数大型垄断企业,所有的国有企业都遭到了清算,原属于国企的资产均被出售给了私人投资者,大量国企员工被迫下岗。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至2004年间,国有企业的数量减少了48%。与此同时,江泽民和朱镕基还降低关税、削弱贸易壁垒、制订更开放的法规;对银行体系进行改革;废除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福利制度;将军事企业和解放军强行分离;减轻通货膨胀; 这些举动引起了一些群体,尤其是私有化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不满。 国内的私营企业于2005年首次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并在此后继续扩大。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石油业和银行业等行业,国有垄断企业仍然存在。 19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形势严峻。冷战的结束与苏联解体意味著中国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之间原本存在著的最重要的合作基础的丧失;六四之后的中美关系也很难在回到八十年代的蜜月期。虽然江泽民与克林顿将两国关系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中美在整个1990年代实际上处于一种非敌非友的状态之中,两国之间存在一些根本性歧见,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却又能够沟通合作。江泽民任内极力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包括1997年和1998年两国元首的互访,以及朱镕基总理的访美等。但是美国国内始终有一股强大的抗拒与中国保持亲密接触的力量,这些被称为「蓝队」的人认为在中国改善其自身人权、民主等方面的纪录之前,美国应尽量疏远甚至孤立中国。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袭事件、2001年南海危机等令中美关系紧张;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中美关系缓和。此时,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大部分国际政治学家都已经预见到,中美关系将是新世纪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2001年底,经过长期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显著改善,两国彼此间在许多国际问题上有著相近的立场与利益。2001年,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订有效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定了中俄两国合作的原则。中俄边界谈判取得突破,消除了两国之间的障碍。然而由于两国国力所限,不可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联手与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正面冲突。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1993年汪辜会谈后江泽民发表八点对台工作指示,作为具体落实两岸政策的指导。然而1994年千岛湖事件对两岸关系造成冲击,1996年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访美触怒大陆当局,之后又在台湾首次总统直选前夕高调在台湾海峡举行军事演习,事态曾一度升级至迫使美国两个航空母舰群进驻海峡,引发台海飞弹危机。1998年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的两国论不仅破坏汪道涵的原定访台规划,更进一步恶化两岸局势 。北京方面将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称作「麻烦制造者」,并将希望寄托于他的继任者:然而2000年中华民国实现政党轮替,民主进步党的陈水扁执政之后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在2008年中国国民党的马英九上任后,承认“九二共识”,极力与大陆修好,两岸走向和平发展的局面,此路线也造成台湾内部的争论 。 江泽民等人在中共十六大上退出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让位给由新任总书记胡锦涛率领年轻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不过,江泽民依然在发挥影响力,并直到2004年底才辞去中央军委主席,交出军权。胡锦涛是第一个1949年立国后加入的共产党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在1992年49岁时就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共中央书记处,是所有委员中最年轻的。新一届的领导人被赋予高度期望,无论是国内国外,大多数媒体都期望,「胡温体制」会把中国大陆带入一个新的阶段。国外的媒体更关注新政府在政治改革方面的举措,而中国大陆的媒体则更关心新领导层的亲民形象。2004年9月,中共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 新领导层上任后所面对的第一个重大挑战就是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在2002年11月开始在中国广东省蔓延,但是当地政府没有及时公布疫情,虽然当时曾经出现过短暂的恐慌,官方媒体却鲜有报道。事件直到次年2月才扩大,当时该病蔓延到香港、东南亚及北美等地,越来越多媒体开始怀疑广东、北京等中国内地城市的疫情比官方报道的要严重,但是中国官方开始时不愿承认。2003年4月(两会结束后),由于蒋彦永医生公开披露疫情,中国政府改变先前的做法,公开承认SARS确实在中国大陆多个省市造成严重危害,胡锦涛并将隐瞒疫情的卫生部长张文康和刚刚上任的北京市长孟学农撤职,然后积极在全国范围展开疫情防治工作,每天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新领导层的做法得到国际媒体的普遍好评。中国政府也允许世卫专家进入中国了解疫情,这也是史无前例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震级8.0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省的灾区直接经济损失共8451亿元人民币,灾区的卫生、住房、校舍、通讯、交通、治安、地貌、水利、生态、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受到严重破坏。地震灾情引起民间强烈回响,全中国以至全球纷纷捐款援助,累积金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中国军队调动了和平时代以来规模最庞大的队伍进行救灾,中国民间的大批志愿者和来自中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的专业人道救援队伍也加入救灾。灾后的头七,中国政府首次对公众设立了全国哀悼日。震后中国政府采取“一省帮一县”的原则,用三年时间进行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计划在2010年基本实现目标。2012年初,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布重建完成。 虽然经历了SARS带来的冲击,2003年中国经济成长还是达到近几年来最高的9.1%。但是经济发展依然面对深层的问题,包括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胡温政府提出几项措施,包括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关注弱势群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继续开放其市场,虽然还是受到没有完全履行入世承诺的指责。不过,多种外国产品的关税已经下降了很多。2003年末,中国大陆与香港及澳门签署《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保证三地的产品能够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中国的货币政策在2003年末成为焦点,美国政府批评中国故意将人民币汇率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以取得在国际市场上的不公平优势。而中国方面则不愿意让步,批评布什政府面临选举年,指责中国的货币政策只是为了其自己的选举。2004年初,似乎有迹象显示中国将会改变其货币政策,与美元脱钩,曾经有中国媒体报道过,将会在2004年年内使到人民币扩大浮动范围,但是立即遭到当局的否认。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 在此期间,中国的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甚至成为一些城市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商品房价格,建筑材料价格也大幅度上涨,这引发房地产泡沫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过热。房地产泡沫和银行巨额呆坏账增加了金融风险。房价的过快上涨也导致非法占地、拆迁纠纷等各种社会问题。中央政府试图进行调控,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和既得利益集团从中作梗,这些调控措施并没有受到预期效果。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发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飞船,载送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在随后几年中,中国陆续发射多艘载人航天飞船,将数位宇航员送人太空。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由此,中国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东道主中国以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首位。借助北京奥运会,中国展示了经济发展的成绩、自信以及史无前例的开放心态,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也极大改观了北京这座城市的面貌,政府与公众在奥运会这个舞台上取得了高度的统一,公众也表现出对政府少有的包容和支持。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也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办综合性世博会,共有256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参展。 2010年10月25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刘晓波,以表彰他长期以来以非暴力方式在中国争取基本人权。刘晓波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的自由传播对中共维持执政地位构成挑战,为了应对来自网络发展形成的影响。中国建立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互联网审查制度,审查中国大陆的互联网内容,封锁服务器位于境外的政治敏感类网站,以达到其舆论控制的目的。 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后,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和一系列的经济、政治难题的影响,当2003年初港府宣布将就基本法第23条有关颠覆罪立法时,引起许多人的反对。部分香港人认为,23条立法是行政长官董建华受命于中央政府而做出的决定,他们担心立法会限制到港人的政治自由。港府做出多项让步,但是还是无法平息争议,最终在7月1日回归纪念日当天,50万市民走上街头抗议立法,该事件也引起中央政府的关切,游行最终导致香港政府宣布搁置立法计划。 在七一大游行后,香港民主派开始更积极要求政治改革,他们公开提出,要2007年特首直选、2008年立法会全面直选。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香港是中国的内政,反对外国政府干预内部事务。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一国两制」应以「一国」为先,中国是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没有权利自行改变政治体制。200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做出解释,否决2007年特首和2008年立法会直选,并重申解释和修改基本法的权力在全国人大,而不是香港立法会。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董建华以健康原因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职务,由于《香港基本法》的疏漏,特首的补选开始成为一个争议的焦点,香港特区政府再度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期间曾荫权代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然后,再由中央指定的选举委员会补选特首。 2008年3月,西藏拉萨爆发藏人抗议示威活动,后演变为暴力事件,造成18名无辜平民死亡。2009年2月起,发生在西藏、四川和青海等地部分传统藏区内的一系列僧侣自焚事件。2012年初开始,由川西藏区喇嘛自焚和示威游行酿成的军警与藏人冲突事件,此事件目前仍在发展中。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发动游行示威活动,随后演变成维吾尔族、汉族和警方的大规模暴力冲突,持续数日。共造成造成197人死亡,1721人受伤。2009年9月2日至4日,针对汉族平民的500余起针扎事件引发汉族民众上街游行,并发生零星暴力事件,导致5人死亡及14人受伤。 2005年、2010年、2012年全国多个地区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活动。2005年3月至4月其间在中国各地举行的一系列大型游行和抗议活动,主要是反对历史教科书和日本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2010年10月,因中日撞船事件,西安、成都、郑州、宁波等地举行反日游行示威活动。2012年8月中旬开始,为抗议日本于2012年上半年提出的钓鱼岛国有化政策、8月15日扣押香港保钓人士和8月19日日本右翼登陆钓鱼岛。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购买钓鱼岛后,中国大陆民众发起第二轮游行抗议活动,最终演变成暴力民众对日系商家、私家车的烧抢打砸。 2007年以来,中国境内的恐怖主义事件明显增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多次发生恐怖性质的袭警、爆炸案件,包括2008年的喀什袭击事件、库车爆炸案和2011年的和田7·18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喀什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此外,也发生针对民航班机的恐怖事件,如南航班机三·七爆炸未遂案(2008年)和天津航空7554号班机劫机事件(2012年)。大多恐怖事件发生在中国大型活动(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期,在国内外造成巨大反响,如2008年昆明公交车爆炸案和在新疆发生的数起事件。 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人在2012年11月的中共十八大上退出中央领导层,由习近平按现有接班体制接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李克强留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是第一位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最高领导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被认为重视改革,其谈到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提倡进行政府体制改革,调整或裁减国务院的部门。 自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习近平上台伊始,多次阐述其中国梦的设想。目标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反腐败措施。王岐山担任中纪委书记一职后,在处理贪污腐败方面采取积极的态度,提出“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中,共计有18万官员被查处,其中有五十多位省部级以上的高官,包括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前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前统战部部长令计划、前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等国家级高官,表明中央反腐工作有一定的成效。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政府分别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中国政府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努力实现沿线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更加安全高效,以形成更高水平的陆海空交流网络。同时使投资贸易的便利化水平更有效的提升,建立高品质、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域网。以使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的深入,人文交流更加的广泛。 第26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年度会议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举行。该次峰会通过《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北京纲领(宣言)》),提出并通过致力于旨在打击跨国腐败的的《北京反腐败宣言》,中国开始显露其全球影响力。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全力加大了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控制力度。至少有288家公司修改了公司章程,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企业的管理上拥有量更大的影响力,反映了党的路线。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2018年2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宪法修正案》,建议删除国家主席和副主席“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限制。邓小平时代以来的“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或将结束,象征习近平时代的真正到来。3月11日通过《宪法修正案》,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据198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八二宪法),恢复设立自1968年缺位,1975年被废除的国家主席和副主席职位,不过取消国家主席在五四宪法中主持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和领导国防委员会的权力,失去了行政权和军权,变成礼仪性的虚位元首。根据邓小平在1980年提倡的“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重新设立的国家主席和副主席任期为五年一届,连任不能超过两届。这次修宪虽然删除了连任限制,也没有赋予国家主席拥有更大的权力。 不过从1993年开始,国家主席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形成“三位一体”的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政治理念,党总书记和军委主席是中国政治体系中拥有最大权力的两个职务,而这两个实权职位在《中国共产党章程》里没有连任次数的限制。由于“三位一体”制度,国家主席的连任限制被取消后,最高领导人的职务再没有任何任期制的束缚,正如毛泽东可以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直到去世。 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后,部分香港人不满意中央政府对香港选举的干涉,要求“真”普选,即有“公民提名”的选举。2014发起占领中环运动(雨伞革命)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撤回决议。占领行动于2014年12月15日结束,历时79日。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李克强提出要推动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区的深化合作,研究和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以香港和澳门的独特优势,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围绕珠江三角洲伶仃洋,包括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和江门的城市群组成,是继美国纽约都会区、美国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都市圈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 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香港纳入国家高铁网络。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习近平治下的中国逐渐扬弃胡温的“韬光养晦”战略思想,逐渐向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发挥重要作用的方向改变。RCEP和亚信峰会、上合组织、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组织中国都具有实际主导力,潜在的世界性影响力已经不容忽视,而且不论主动或被动,中国经济由于其庞大的规模,全球性经济政策已经不能缺少中国的参与和配合。中国领导人已经提出了诸如“新型大国关系”、“新型礼义观”等外交理念,并用以指导和规范中国的外交实践。和胡锦涛时期相比,中国外交正变得更为主动自信,更具全球性。中国外长王毅明确提出,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要“更具全球视野,更具进取意识,更有开创精神”, 以维护中国“不断延伸的正当权益”。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新领导人的首年外交足迹遍布全球,从非洲到拉美,从南亚到东欧,中国正在“重新发现”过去被忽略的一些地区的战略价值和潜力。可以说对中国外交来说,已经没有“被遗忘的角落”。在处理世界热点如伊朗,叙利亚,朝鲜,中东等问题上,中国也开始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不再充当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习近平逐步扩大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而“大国外交”也引发了西方国家的忧虑与抵制。
27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71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是位于东亚的民主共和国,自1912年在南京成立以来至1971年退出联合国期间曾是「中国」的代表政权并且「中国」被认为是其的简称。其后则因主要剩余实际控制领土范围与政治现状而常被称为「台湾」,或在国际体育和外交事务上称「中华台北」。建政之初继承原清朝统治的中国领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日本接收台湾。1949年因第二次国共内战失去大部分中国领土的治权,现今实际管辖的领土(即台湾地区)总面积36,197平方公里,包括台湾本岛及附属岛屿、澎湖群岛、金门群岛、马祖列岛、乌坵列岛与部分南海诸岛岛屿,首都为台北市,最大城市为新北市。总人口约2,355万,主要由汉族与台湾原住民族组成,官方语言以中华民国国语为主,国家语言为 台湾原住民族诸语、台湾客家语等台湾固有族群之自然语言以及台湾手语。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两个月后,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1日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朝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中华民国正式继承清朝统治中国。此后历经北洋政府、国民政府、行宪政府等政治体制更迭。1928年由中国国民党完成北伐后长期一党专政,但在第二次国共内战对中国共产党的战事接连失利,而在1949年底将政府迁往台湾,中国共产党则在同年10月1日建立新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中国大陆,开启两岸分治的格局;虽然中华民国政府仅有效统治台湾及部分中国东南沿岸岛屿,但其后仍长期继续为世界多数国家认定的中国代表政权,亦是联合国会员国兼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直到1971年所持之联合国会员资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后,才逐渐失去广泛外交承认。其后在国际场合上常因两岸问题得使用「中华台北」等作代称或仅能派领袖代表,甚至是出现无法参与的情况。 中华民国在政府退守台湾后积极发展经济,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至今名列世界第22大经济体,迈入世界先进国家之林。1980年代末则开始推动民主化,从中国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威权主义国家,演变成多党制和直接民权的民主国家,政治与社会发展也趋向「台湾化」。现今国民享有新闻自由、思想自由、政治自由、婚姻自由、经济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以及发达的医疗保健、公共教育、尖端科技和人文发展。 现今中华民国的政治地位和存否存有争议,属于不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主因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中国原则」。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后,初期依照《中华民国宪法》主张己身为代表中国之唯一合法政府,并宣称要「反攻大陆」;但该主张在1990年代以后逐渐不再被提起,但也未明文宣示放弃,政府对此的立场常取决于执政党之意向。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则声称已取代中华民国所拥有的中国主权,进而不承认现今中华民国的合法性和存在,并透过立法宣示当台湾正式宣告独立或局势不利其将来统一台湾、或两岸无可能依其标准「和平统一时,有可能动用武力攻打台湾。此外,随著台湾主体意识与独立运动兴起,亦有论点主张中华民国流亡台湾或殖民台湾、以及台湾地位未定论。 1905年,被后世尊为中华民国国父的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将未来实施共和制的中国命名为「中华民国」。当中他认为虽然共和制多施行代议民主制,但仍能确立国家主权属于所有国民的原则,朝向瑞士和美国的直接民权发展。同时他还曾与采行君主专制的中华帝国对比,强调中华民国是建立在人民的基础上。 传承中国法统的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后,通称或简称「中国」,在外交上以「华」自称,另外也常被称呼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迁往台湾后,国际社会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称呼为「国府中国」、「自由中国」或「民主中国」,以与被称为「红色中国」、「共产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别。不过敌对的双方都坚持自己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主张具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内的「全中国」主权。虽然前者长期在联合国持有「中国」代表权,但1971年通过《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后该席次被后者取代;「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称呼,并多将台湾地区视为中国省份。在国内政坛和民间,1990年代后因中华民族主义淡化、和台湾主体意识上升,民间社会开始以「台湾」作为通称。 由于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中国」原则影响,中华民国参与国际活动被迫使用其他称呼;例如「中华台北」用于1984年后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团和世界卫生组织观察员,世界贸易组织则用「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等。主张拥有「全中国」主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把台湾地区视为统治领土,称呼「中国台湾」、「台湾当局」或「台湾方面」。相对地,中华民国在法律上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以「大陆」称呼;但主张台湾民族主义的陈水扁政府则在政府网站加注「中华民国(台湾)」,并依一边一国立场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作「中国」,马英九政府时期则基于宪法一中与一国两区原则改回「大陆」称呼。而蔡英文政府执政初期以「大陆」或「北京当局」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借以向北京方面释出善意,但随著多个邦交国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华民国断交,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打压情形加剧,因而亦转为改以「中国」称呼,恢复陈水扁政府时期的用语。 清朝末年,中国因内部叛乱、外国势力和改革失败动荡不安。1911年10月10日,因四川一带正值保路运动,清朝政府调离部分湖北守军前往镇压,共进会和文学社趁机在湖北发起武昌起义,数个月内中国大陆各省陆续响应,使其扩大为辛亥革命。各独立省份代表推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16个独立省份组成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在袁世凯的逼迫下,隆裕太后代替溥仪发表《宣统帝退位诏书》,清朝正式灭亡。掌握军权的袁世凯随后获临时参议院选举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但候任内阁总理的宋教仁遭人暗杀引起哗然。不久袁世凯下令取缔国民党和秘密组织,并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袁世凯称帝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并订1916年(民国5年)为洪宪元年,因而爆发护国战争,1916年5月,袁世凯撤销帝制。 袁世凯病逝后,地方军阀各自发展,使中国自1916~1928年,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其中北洋政府分成直系、皖系、奉系等派系。1917年,缺乏军事实力的孙中山与实力派军人陈炯明共组广州军政府、发起护法运动和重组中国国民党。1919年,学生因不满北洋政府在《凡尔赛条约》对山东省租界回应而发起五四运动,许多知识份子则推行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便促成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1926年,蒋中正发起国民革命军北伐以统一中国,期间发生宁汉分裂和四一二事件。为此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等武装行动、并由中国工农红军组织革命根据地。蒋中正在1927年定都南京市,在奉系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后,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中国。 国民政府依《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实施中国国民党为首的一党制架构,制定《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进入训政时期。在十年建设期间,陆续成立中央研究院与中央银行等机构、推行多项经济政策、扩张工业和农业生产等。政府除了在中原大战胜出外,并与中国共产党有多次冲突,迫使后者自赣南撤往西北地区。日本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建立满洲国后,不断有一·二八事变、长城战役、华北事变等行动。1937年7月7日,因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导致对日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宣布撤往重庆市,日本则成立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汪精卫政权等政府,但国民政府直到珍珠港事件后才正式对日本宣战。1945年,在美国投下原子弹、与苏联发动攻势后,日本昭和天皇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在9月9日接受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民国依据波茨坦公告接管东北地区、台湾、澎湖群岛、南海诸岛。之后因国共关系紧张,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在美国斡旋下展开谈判,但未有实质协议。1946年12月25日,制宪国民大会公布《中华民国宪法》,但遭中国共产党抵制。1947年,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并从偏远地区扩及整个中国大陆。同时因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施政错误等因素,台湾爆发二二八事件。第一届国民大会于1948年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但由于晚期才获美国支援,中华民国国军依旧不敌获苏联持续支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于北京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12月,蒋中正下令政府退守台湾地区,将台北市定为战时首都,并宣布戒严,除了将外汇、黄金、部队移往台湾外,100万至200万名居民撤往台湾地区。最初美国放弃中华民国政府,认为台湾很快便会遭到占领。但1950年朝鲜与韩国爆发战争后,美国总统哈瑞·S·杜鲁门改变立场,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防止双方发生冲突。因美国《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与《1955年福尔摩沙决议》介入地区发展,中华民国政府得以持续统治台湾地区,且主张拥有中国大陆与外蒙古主权。联合国和多数西方国家因冷战局势影响而将中华民国视为「中国」合法政府。 1950年代初,中华民国政府撤离海南岛和大陈岛;失去中国大陆治权后,统治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政府开始制定反攻大陆的军事计划。面对反对派的台湾独立和民主选举等挑战、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威胁,国民大会修改《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使政体发展成具威权主义、由中国国民党掌握绝对优势的一党独大制政府。中国国民党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改革组织之际,不断打压不同政治立场者,白色恐怖时期便有140,000人因被视为反对中国国民党、亲近中国共产党者,遭政府监禁或处决。而台湾省政府早期除了实施地方自治、合作社、基础教育政策外,也推动《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公地放领、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稳定农业发展并提供大量原物料与食物。 中华民国政府之后推行市场整合的现代经济制度,促进民营企业与工商业发展,成为加工出口导向的模式。1960年代至1970年代,政府强力推广转型为工业化和技术导向的经济型态。来自美国的资金和对产品的需求,使得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甚至被称作「台湾奇迹」。1970年代,台湾的经济成长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并与香港、韩国、新加坡列为亚洲四小龙。但在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视为「中国」合法代表。之后因为多数国家要求断交,使得中华民国最后仅与少数国家维持正式外交,国际间也改以「台湾」称呼。 1970年代,由于政府持续以戒严控制媒体、打压反对派和禁止组党,这让当时的中华民国被视为非民主国家。 蒋中正于1975年病逝后,先由副总统的严家淦继任,随后蒋经国当选第六任和第七任总统。1979年,高雄市的抗议活动遭警方镇压,促使国内反对势力团结。面对国际压力和党外运动,政府展开民主化工作,首个反对党民主进步党亦于1986年成立。隔年政府宣布解除戒严、开放组党、开放报刊等禁令。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由副总统李登辉继任,在李登辉政府主导下多次修订宪法,推动废除万年国会、终止动员戡乱、国会全面改选等民主化改革。这时期台湾原住民族团体开始推动文化保存,并要求更高程度的政治自决与经济发展政策。 经过一连串民主化发展,促成1996年举办首次总统直接选举,由李登辉连任。 2000年,民主进步党候选人陈水扁当选总统,结束中国国民党的长期执政,并在2004年获得连任。执政期间推动台湾本土化和去中国化政策,但因未掌握立法院而施政不利,其中把在桃园的中正国际机场改名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执政后期则出现多次抗争与弊案传闻。 2008年和2012年则由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当选总统,并都在立法院获多数席次。执政期间推动经济成长和改善两岸关系,但因施政问题使得支持度不断下滑。 2016年,民主进步党候选人蔡英文当选成为首位女性总统,并在立法院首度取得过半数议席。 今日中华民国99%的实际领土是与中国大陆相距180公里的台湾岛,1%则是其他小型岛屿,总领土面积36,197平方公里。台湾岛西部为台湾海峡、北部为东海、东部紧邻菲律宾海至太平洋、南部为吕宋海峡、西南方为南海。岛屿南北长约400公里,东西最宽处达145公里。除了台湾和附属岛屿外,另有台湾西北方的澎湖群岛,及靠近中国大陆沿岸的金门群岛、乌坵列屿和马祖列岛。南海上还有东沙群岛、太平岛、中洲礁,但并无永久居民居住。台湾周围还有兰屿、绿岛、龟山岛、基隆屿、棉花屿、彭佳屿、花瓶屿、钓鱼台列屿等火山岛,和位在南部的琉球屿、七星岩等珊瑚礁岛。 台湾岛位处地震活跃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西部和北部的扬子克拉通、东北部的冲绳板块、东部和南部的菲律宾移动板块撞击形成,为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碰撞而地体隆起的岛弧。因地壳变动与造山运动发达,台湾有著复杂多样的地形。其中大部分地质构造属于欧亚大陆板块,菲律宾板块为隐没带,后者每年以平均22厘米速度朝西北方碰撞欧亚大陆板块。受影响,东部和南部则有复杂地质结构。 台湾地处板块交界处而有许多易引发地震的断层,其中岛内便有42条活动断层,但大多数地震源自于东侧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交接处。台湾岛最早的地震纪录于1624年的荷兰统治时期,而在日治时期便开始对地震进行科学研究。1991年至2000年间,台湾共有91起灾害性地震、且48起地震造成人口死亡,1999年发生的921大地震更导致2,400多人丧生。台湾岛内部有数座死火山、休火山和火山地形,但仅有大屯火山群和龟山岛具明显活动;大量温泉景点也出现在断层地带,每年吸引许多游客观光。 台湾本岛形状类似番薯,拥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台地等地形,东部山区面积约有领土50%。山脉走向与地质构造大致一致,北部为东北至西南走向、南部为北北西至南南东走向,从东到西分别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加里山山脉和阿里山山脉。台湾是世界上,最高点为海拔高度3,952公尺的玉山,也有200多座超过3,000公尺的山峰。西部冲上断层山地以西是起伏平坦的山麓丘陵与台地,台地多为头嵙山层砾石层与晚更新世红土堆积而成,有林口台地、桃园台地、大肚台地、八卦台地等,丘陵则多为台地遭河川侵蚀而成。 台湾本岛受地壳变动、河流作用、差异侵蚀影响,一些山区丘陵因构造作用形成盆地。盆地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而会发展成聚落,如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群、泰源盆地等。因为河川中下游堆积作用和地盘隆起离水作用,西部沿海地区形成平坦的冲积平原,绝大多数人口居住于此。平原地形以嘉南平原为主,其他还有西部的彰化平原和屏东平原,及东部的兰阳平原和花东纵谷平原。中华民国海岸线总长1,813多公里,其中台湾海岸地形因方位而有差异,分成北部的岩岸、西部的沙岸、南部的珊瑚礁海岸和东部的断层海岸。 台湾本岛有151条河流和溪谷,超过100公里者有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乌溪和秀姑峦溪,另有大安溪、北港溪、八掌溪、兰阳溪、花莲溪、卑南溪等河流。长达186.6公里的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高屏溪则是流域最广的河流。政府设有经济部水利署为主管机关,划分中央管河川、跨省市河川、县市管河川。受山脉走向影响,河流多流向西方或东方。且因中央山脉位置偏东,主要河川位在西半部。尽管台湾降雨丰富,河川大多因夏季雨季而保持流量,冬季便露出河床;仅有淡水河、大汉溪、基隆河全年有稳定水量。湖泊则多在西侧且仅少数为天然湖泊,最大的天然湖泊为8平方公里的日月潭,另有曾文水库、乌山头水库、石门水库等水库和埤塘。 台湾省澎湖列岛风力较大,地表崎岖,地表径流较少,淡水资源不足。台湾省北方三岛(棉花屿,花瓶屿和彭佳屿)多山,植被以草地为主,没有大型树木。同时,也由于常年风力较大而没有常驻居民,仅有气象站工作人员定期轮换工作和居住。 福建省金门列岛中,在大金门岛有若干淡水溪流,但淡水资源仍然不足,地势以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小金门没有常年地表径流,淡水供应困难,该岛平地较少。福建省乌坵列岛中,大坵岛地势较为平坦,而小坵岛丘陵较多。福建省马祖列岛中各岛都是花岗岩的岩石岛屿,土壤较少,耕种困难,沿海越野资源丰富。 福建省马祖列岛位于浙江省和福建省交界处,福州市的闽江口不远处,是东海最重要的群岛之一,与浙江省大陈岛和一江山岛隔海相望,具有重要的海洋和气候生态研究价值。该列岛处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中华民国实际控制领土的最北端,冬季温和湿润,有时较为寒冷,而春秋季少雨且干燥,夏季多雨,与大陆地区的福建省沿海气候类似。岛上海鸟众多,有银鸥,信天翁,棕头鸥等海鸟栖息和繁衍。岛上由于主要为花岗岩质地,所以植被不丰富,以草地为主。 福建省乌坵列岛面积较小,但鱼类和水生生物丰富,偶尔有中华白海豚出没。 福建省金门群岛位于厦门岛南面,北回归线附近,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性气候,目前与厦门市联合申请珍稀动物文昌鱼栖息地自然保护区计划。 中国南海中的太平岛和中洲岛相互邻接,其中太平岛是南海中最大的岛屿,也是唯一有淡水的岛屿,岛上植被较为丰富。周边的海南海洋资源丰富,曾经发现过鹦鹉螺的踪迹,同时有大量珊瑚礁保育区和珍稀鱼类因而也是中华民国的海洋生态保育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台湾省的台湾本岛位居北回归线上,介于海洋性热带与亚热带气候间,北回归线以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南为热带季风气候;整体气候夏季长且潮湿,冬季较短且温暖。冬季平均气温15°C至20°C间,夏季则达28°C。北部因东北季风而在1月至3月进入雨季,中部和南部地区则未有影响。5月进入梅雨季,6月至9月天气炎热和潮湿,南部降雨则多于北部。台风在7月至10月袭击台湾,往往带来强烈豪雨导致土石流灾难,11月至12月则是干季。台湾平均降雨量2,600厘米,为世界平均降雨量的3倍;其中南部地区有90%集中于5月至10月的夏季季风,而北部地区仅有60%。每人获得的年均降雨量仅全球的6分之一,有46.2%雨水流入海中、33.3%蒸发散损失,可利用者仅占20.5%。地区降雨量亦分布不均,分别山地多于平地、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 台湾本岛栖息著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约有11%的动物和27%的植物为特有种,例如山区水域的樱花钩吻鲑等;有3,000多种开花植物、640多种真蕨在岛屿生长,另有3,000多种鱼类、500多种鸟类栖息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依照《》公告保育物种名录,按照族群数量与保护等级分成濒临绝种保育类、珍贵稀有保育类、其他应予保育类之野生动物,并适用于台湾境内和境外的物种,当中共有41种濒临绝种保育类、123种珍贵稀有保育类、和48种其他应予保育类之野生动物。自1972年通过保护自然风景、野生动物和史迹的《国家公园法》后,中华民国内政部陆续设有9座国家公园,总面积为7,489.49平方公里。另外政府还设有自然保留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等自然生态保护区,占领土近20%。 中华民国政府在1949年迁往台湾后,便只能长期统治当时隶属于台湾省(包含台湾、澎湖群岛)和福建省(包含金门群岛、马祖列岛、乌坵列屿)管辖的岛屿。另外控制了位于南海的原海南特别行政区下辖的东沙群岛以及南沙群岛的太平岛和中洲礁,并在国府撤往台澎金马地区后将这些原海南特别行政区下辖的南海诸岛划归高雄市负责管理。不过中华民国的部分领土也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存在有争议,例如南海诸岛便与中国大陆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汶莱等南海周围国家有领土争端,而作为台湾附属岛屿的钓鱼台列屿也与中国大陆地区和日本存有争议。 自1949年开始,中华民国政府为了统合台澎金马地区区域的发展,曾多次更改行政区划。福建省与台湾省分别在1956年和1998年将省级政府职能精简,大部分省级政府机关并入中央政府,仅保留象征性工作。而在1967年以及1979年时,台北市和高雄市从原本的台湾省省辖市升格成为直辖市。2010年,政府将同属重要城市的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升格成为直辖市,其中台北县改称为新北市,而台中市与台中县、台南市与台南县以县市合并方式共同升格,高雄县则与已是直辖市的高雄市合并。2014年,桃园县升格为直辖市。 目前政府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和《》规定行政区划层级,依序为一级行政区(省、直辖市)、二级行政区(县、市)、三级行政区(乡、镇、县辖市、区)、四级行政区(村里)、五级行政区(邻)。当中台湾省辖下分成11个县以及3个市、福建省辖下分成2个县,其中直辖市和市底下的辖区数共有170个,在县底下的乡、镇以及县辖市总数则有198个。当前中华民国政府实际统治地区的行政区划分别为: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陆地总面积为11,418,194平方公里,是全世界陆地面积第二大的国家,疆域北至唐努乌梁海的萨彦岭、东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合流处、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立地暗沙海域、西至帕米尔高原的喷赤河。北洋政府在1913年公布划一令,确立省、道、县三级行政区制度,隔年设立35个省级行政区。1921年又划分「特别市」与「普通市」,设有京都、津沽、淞沪、青岛、哈尔滨、汉口等6个特别市。国民政府在1927年定都南京市后,废除道并设立行政督察区。1947年颁布的领土包括35个省份、12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和西藏地方。 中华民国政府在1949年撤往台湾,海峡两岸关系进入分治局面;不过在退出联合国前,中华民国政府被视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政府。不过在经多次增修宪法后,居住在台湾地区者与居住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者,在法律上有所区隔。1993年,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将宪法的「固有疆域」视为政治问题,主张不由司法机关解释;但这让中华民国声称具主权的领土,仍有中国大陆、数个岛屿和台湾地区。2000年至2008年,倾向独立的陈水扁政府认定台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行政院主计总处也在2005年10月3日废止各行政区域代码。马英九政府则重申中华民国是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而中国大陆是领土一部分,主张保持现状并改善两岸关系。 尽管中华民国接继清朝统治蒙古地区,但外蒙古多次宣布独立。受苏联施加压力的影响,国民政府于1946年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在和苏联的关系恶化后,政府于1953年取消外交承认,将外蒙古列为中国大陆领土。直到2002年,陈水扁政府则认定蒙古国是独立国家,且在宪法制定前已予以承认,之后亦无完成领土变更程序,在未修改宪法的情况下撤回主权主张。之后政府于乌兰巴托设立办事处,维持非正式外交关系,并取消蒙藏委员会的职责和相关法律。马英九上台后,政府亦否定蒙古国为中华民国领土。另外在钓鱼台列屿和南海诸岛等地,中华民国也与其他周边国家有领土争议。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从南京市北迁至过去的清朝首都、袁世凯主政的北京市,结束短暂的「两都」局面。之后的临时政府到北洋政府,都是以北京市作为中华民国首都。1928年国民政府完成国民革命军北伐后改定都于南京市,并且在1931年制定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五条中明文规定国都设立在南京市,确立南京市的首都地位。不过在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日本的军事威胁使得国民政府于同年11月21日,宣布将所有中央政府机构由南京市迁往重庆市。 国民政府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战胜后,发布《还都令》而宣布于1946年5月5日将首都迁回南京市。在同年11月15日召开的制宪国民大会上,对于有关国都设于南京市或北平市引起激烈讨论,其中原本《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定为南京市,但在审查会和第一读会仍然决定改为北平市。之后制宪国民大会主席团代表蒋中正出面说明,主张首都地点不必明定于宪法上,并将第一读会通过的「国都定于北平」一条给予删除。 但在《中华民国宪法》施行之前,第二次国共内战便已经在中国大陆地区全面爆发。至1949年时,中华民国国军在中国大陆战场上逐渐失利。而中华民国首都也因而经过多次迁移,到1949年12月时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各机关陆续播迁至台北市。到了1967年时,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蒋中正在中华民国总统府训示官员时表示台北市为中央政府所在地,亦为战时的首都。不过一直到2002年时,行政院院长游锡堃在立法院院会答复质询时明确表示中华民国首都位于台北市,并且承诺会要求相关单位修改教科书中关于首都位置之内容。 中华民国是亚洲首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依《中华民国宪法》和三民主义成立,前者定位国家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后者提出各民族共处的民族主义、公民权力行使的民权主义、为民服务的民生主义。在经宪法修订后采行双首长制(半总统制),中华民国总统为国家元首和中华民国国军三军统帅,并依孙中山所创的五权宪法架构而将政府分成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5个机构。1994年第三次修宪后,确定总统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且得连任一次。总统有权协调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事务,并任命行政院院长,组织内阁。 行政院,负责国家行政管理工作,依其组织法规定行使职权,行政院院长即内阁的阁揆,为总统任命,不需经由国会同意。辖下设置部、委员会等机关处理行政事务,另有7名到9名政务委员。 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构,为一院制的国会,立法院院长由立法委员自行选出;113名立法委员则采单一选区两票制选举产生,任期4年。但因行政院院长由总统任命、不需立法院批准,立法院的决议则不需行政院和总统的同意,使得行政和立法机关冲突时难有协商空间。过去还设有一院制的国民大会,为常设性选举人团,享有议会权力。但经数次国民大会改选和宪政改革后,2005年选出的任务型国民大会通过立法院提交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废除国民大会,并将宪法修正案的复决权改由公民投票决定。 司法院,是中华民国最高司法机关,主要审理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公务员惩戒。司法院院长、副院长和13名大法官组成大法官会议,大法官任期8年,由总统提名,并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负责统一解释宪法、法律或者法令,并召开宪法法庭审理总统、副总统的弹劾案、和政党违宪的解散案。 考试院,负责公务员资格遴选、政府官员考试、选拔、考核等工作,含考试院院长、副院长在内,共有19名考试委员,任期6年,由总统提名,并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2008年共有338,305名公务员任职。 监察院是监督政府运作的常设调查机构,辖下各委员会能对行政机关进行行政调查,含监察院院长、副院长在内,共有监察委员29人组织而成,任期6年,由总统提名,并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中华民国宪法》是中华民国制度的根本大法,内容确立国家主权由人民所有,保障人民拥有人身、言论、学术、居住迁徙、集会结社等各项自由权利不受侵犯,创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及监察权,五权运作的中央政府、依照均权制度自治的地方政府、以及保障妇女儿童、国民医疗、社会保险、少数民族权利等基本国策。 1936年5月5日,国民政府筹划制定宪法并发表《五五宪草》,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暂止。1946年1月在包含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党代表于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政协宪草》,后由中国国民党和其他党派所组成而中国共产党拒绝参加的的制宪国民大会于1946年12月25日通过宪法,隔年1月1日由国民政府公布,并在12月25日正式生效,自此中华民国进入宪政体制,但随后于1948年,即因国共内战宣布进入动员戡乱时期,冻结宪法中许多保障自由权利的条文。直到1970年代末,政府展开民主和宪政改革,宪法的规定才真正得以落实于台湾地区。而部分为统治中国全境所做的宪法规划,则因应两岸分治及社会发展的时势,由《宪法增修条文》补充或暂停实施。 受传统中华法系影响,加之从清末以来引进日本、德国等法律,中华民国的法律采用欧陆法系的成文法系统,主要分为宪法、法律、命令三级,下级的法律不可以违反上级的法律。法律的制定和修正需经立法院审议通过,再由总统公布施行,行政院、考试院或其他机关能发布命令。除了明文的法律之外,终审法院在过往仍会为了统一法律见解,而从判决中挑选部分争议问题,选编作成判例。判例不强制下级法院的法官必须采用,但事实上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除了选编判例以外,甚至终审法院曾经做成的一般裁判,也常在下级法院的审理中被引用。 全国管辖民事、刑事的普通法院,采行三级三审,在中央设有最高法院、省设高等法院、县设地方法院、地方法院下设简易庭。与政府间的行政诉讼,则采行三级二审,中央设最高行政法院、下设高等行政法院、地方法院下设行政诉讼庭。除此之外,还设有处理智慧财产和少年及家事的专业法院、以及战时审判的军事法院。在宪法诉讼的层级,则设有司法院大法官统一解释宪法、并有宣告法律无效的权力。各级法院目前都不采取的方式,分别由一至五名的专门职业法官以合议或单独的方式审理案件,并要求审判必须公开进行。基于司法民主正当性的问题,司法院亦在规划「国民法官」制度使人民参与审判。 今日中华民国仍保有死刑制度,但政府已逐步减少执行次数;根据2006年的调查,约有80%的民众认为应该保留死刑。 自从开放党禁后,中华民国政党数量逐年增加,在2015年时共有286个政党。中国国民党、新党等倾向统一者被视为泛蓝,倾向独立的民主进步党、时代力量、台湾团结联盟等被视为泛绿。两者在国家认同、中华意识和台湾意识、海峡两岸关系、台湾政治地位、主权归属、「中国」意涵等有所歧异,泛蓝认为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而中华民国是唯一合法政府,并支-{}-持朝向中国统一;泛绿认为「中华民国」为主权独立国家台湾的名称,反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并寻求外交承认或宣布独立。在外交政策上,双方都积极倡导参与国际组织,并认为由国民决定主权发展。而既不属于泛蓝也不属于泛绿的亲民党、民国党等被视为泛橘。 1661年至1895年,一部分汉人祖先从中国大陆迁往台湾。1940年代至1950年代,另一批中国大陆民众大量迁往台湾,今日有98%人口属于汉族。与中国大陆相同的文化渊源、和政治外交造成的地域分离,再加上长期主张拥有全中国主权,今日中华民国的国家认同为具政治色彩的议题。随著主体意识与独立运动兴起,「台湾」逐渐成为常用名称。绝大多数民众认为台湾与中国分属不同国家,自认为「台湾人」者也高于自认为「中国人」者。2013年10月TVBS民调中心的统计中,如果要二选一,则有78%自认是台湾人,13%自认是中国人。。 尽管中华民国所统治的台湾地区自1950年便具独立性、且多民众认为自身是主权国家,但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威胁,使得台湾独立议题极为复杂。当中大部分民众希望维持台海现状,不过主张独立者又多于主张统一者。根据2018年《远见》的民意调查,分别有21.1%民众赞成独立,有14.8%民众赞成统一,有38.6%民众主张暂时维持现状,另外有17%民众希望永远维持现状。有部分人士认为中华民国政府主张依据《开罗宣言》收回台湾主权之说法具有争议,认为前者仅依照盟军最高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发布的《一般命令第一号》,而代表同盟国对台湾、澎湖群岛等岛屿实施同盟国军事占领,并依据《旧金山和约》主张台湾主权未定。二战后蒋介石政府的中华民国代表在联合国仍持续代表全中国,而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1971年后中国代表权转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以各主要国家都把在台北的驻中国大使馆移往北京。 中华民国成立初,为获得外交承认而沿用清朝协议,尔后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就不平等条约展开谈判。1945年,中华民国参与联合国创办,并以「中国」席次担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尽管在中华民国撤往台湾后仍维持外交关系,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1年通过的《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取得「中国」代表权;在争取「双重代表权」未果后,中华民国宣布退出联合国。受外交压力影响,许多国家于1970年代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基于「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华民国断交。今日因联合国会员国资格丧失、缺乏广泛外交承认等,使得中华民国政治和法律地位仍有争议。 迄今仅有16个联合国会员国和梵蒂冈与中华民国维持正式外交关系,并在台北市设有外交机构。部分国家则将中华民国视为独立实体,60多国在断交后仍设立官方代表机构,维持政治、经贸与文化关系,并处理领事事务。中华民国则成立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发展实质外交、推动政府开发援助和促进非官方交流,并设有提供领事服务的办事处。今日中华民国获得142个国家和地区的签证优惠,并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澳洲和纽西兰结为盟友。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与中华民国邦交国断交,且要求邦交国支-{}-持「一个中国」主张,许多国际组织也因而不将中华民国或台湾视为主权国家,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为避免关系生变也不希望讨论相关问题 中华民国曾经多次要求重新加入联合国,但都遭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排除。由于仅获得有限国际承认,政府便借由台湾民主基金会加入非联合国会员国家及民族组织,并在护照上加注「TAIWAN」。面对长期的主权议题施压,中华民国使用「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中华台北」、「台湾」等名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组织,并积极参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民航组织等联合国及所属组织的活动。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至解严,坚持汉贼不两立和三不政策,杜绝任何与大陆当局谈判的可能,两岸关系长期陷入僵局,两岸人民亦于几十年中没有接触。蒋经国政府期间,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主张。其间两岸发生数次台湾海峡危机。1996年更因中华民国第一次全民直选总统而发生台湾海峡飞弹危机。 而在1986年解严后,海峡两岸经济及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但长期分治为许多台商带来困扰。1991年,李登辉政府开始针对《中华民国宪法》大幅度修正、并制订《国家统一纲领》,主张分阶段统一中国。在这之后,他更提出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概念。2000年民主进步党执政后,陈水扁总统宣布终止适用国统纲领并采取维持现状的四不一没有政策,且提出「一边一国」主张,表示任何主权决定都应经过公民投票程序。2008年,马英九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执政后,改采活路外交政策,实现三通,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现实,但亦遭到不同批评,如台湾新世纪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隆志于2009年担忧中国大陆会以其影响力限缩台湾的国际空间,且认为马的谈判不够透明。2013年服贸便在不透明不公开下签署,随后激起太阳花学运以致其被搁置至今。 之后尽管台湾和中国大陆社会差异尚存,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等关系仍朝和平方向发展,双方开始进行多次两岸两会高层会谈,并就定期航线等议题达成共识,但相关议题仍是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敏感话题。对此马英九曾提出「非国与国特殊关系」,主张主权问题无法立即解决,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同意借由九二共识作为临时办法,之后他更进一步提出「一国两区」论点。不过蔡英文政府则未表态支持九二共识,并将台湾视为民主国家。而尽管不同政党在政治上多采模糊解释,然而也遭批评可能因为不同解读而导致误判,尤其两岸对九二共识的解释完全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声称中华民国已被其取代,并称后者为「台湾当局」,并不具独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外主张「一个中国」政策,认为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都是中国一部分,其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在19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政策,主张实现和平统一、但拒绝放弃动用武力。2005年的《反分裂国家法》便提到动用武力确保统一的三种情况,而福建省沿海也部署大量军事设施。另外美国则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使用武力或威胁动武,中华民国则谨慎管理两岸关系,并反对双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 中华民国维持庞大且先进的军事部队,下分陆军、海军和空军三个军种,中华民国总统为三军统帅。直到1970年,军队主要任务为夺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的中国大陆,今日则转为防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略,重视海上封锁、空降突击、导弹袭击等攻击。军队发展重点也从陆军转往空军与海军,控制权也交由文职政府管理。中华民国国防部并提出「防卫固守,重层吓阻」作为战略指导原则,计划自行抵御中华人民共和国入侵或封锁,并坚持到美国军事回应。 由于中华民国国军前身,是中国国民党参考苏联共产党建立的国民革命军,部队发展与中国国民党密切相关。1948年至1949年因国共内战失利,各军事部门、武器工业、研究单位跟随政府撤往台湾,在中国大陆成立的陆军军官学校、海军军官学校和空军军官学校也分别迁往高雄市凤山区、冈山区和左营区。不过许多资深高阶将领仍支持泛蓝阵营,直到这批将领退休与新兵服役后,部队政治倾向转往军队国家化与行政中立规定。今日规定由总统统行使统帅权指挥全国军队,并责成国防部部长命令参谋总长指挥。 政府自1997年实施精实案裁撤兵力,军事员额从1997年的450,000人降至2001年的380,000人。2009年,现役人数约有300,000人左右。不过在2005年,后备役军人仍多达3,600,000人。过去实行志愿役与义务役并用制,要求已满18岁且符合资格的男性必须服兵役,亦有多项至政府机关或国防产业的替代方案。不过当前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军队过渡至全面志愿役制度,并减少服兵役天数和转为基础军事训练。 不过尽管许多亚洲国家不断减少国防预算,政府并未减少相关开支;除了持续强调防御和进攻能力的现代化,并有一定的军事部署。在2002年至2011年,国防预算额度约在2,500亿至3,300亿元间,占总预算的15.52%至19.51%。凭借著《台湾关系法》提供防御性武器的效力,迄今中华民国国军已经向美国购买多项军事设备,以维持足够的军事防御能力。过去法国和荷兰也曾出售军事武器和硬体设备给中华民国,但1990年代后便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施压而完全停止。 中华民国政府自1949年提出多项,并于1960年代发展出口导向经济。自1990年开始,政府减少对经济投资和自由贸易的监管,部分国有银行和国营企业陆续私有化,并分别针对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国家提出戒急用忍与南向政策。之后因担忧海峡两岸过于紧密的互动,陈水扁在2006年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政策,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不过政策执行、出口商品、产业投资仍是产业改革主要动力,同时拥有许多受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源,;中华民国经济部设有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推动国际贸易,及中华经济研究院与台湾东南亚国家协会研究中心提供经济推测与研究。且不同于韩国或日本等国家发展大型集团,而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中工业机械产品为最大宗外销商品,伦敦金属交易所并将高雄市列为交易处。 2014年时,中华民国国内生产毛额达5,295.87亿美元、平均每人生产毛额有687,438美元。2014年的贸易总额则有5,880.7亿美元,出口和进口总额达3,138.4亿美元和2,742.3亿美元。农业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32.1%,到2013年降至1.7%。最大进口者为中国大陆、日本、美国、韩国、沙乌地阿拉伯,最大出口者则是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日本和新加坡,其他重要贸易国有马来西亚、德国、澳洲、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当中在2008年,中华民国投资中华人民共和国超过1,500亿美元,并有5万名台湾商人及100万名企业家和家属定居中国大陆,台资占中华人民共和国累计实际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3.7%。。不过中华民国也与新加坡、纽西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寻求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庞大的贸易顺差让外汇储备仅次于中国大陆、日本及俄罗斯,2015年7月底的外汇存底为4,219.6亿美元。中华民国也和香港、大韩民国与新加坡并称「亚洲四小龙」,被视为亚洲第5大经济体。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中华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5,853.742美元,排名全世界第19名,属于发达经济体之一。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将其列在世界第15名,也是排行第1名的亚洲国家。 为了能降低生产成本,今日许多传统制造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到中国大陆和东南亚,而由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但这也造成产业空洞化。一方面让失业率达到自石油危机后最高水平,2000年至2008年的失业率平均超过4%。马英九政府曾为此提出633政见,但失业率仍一度达到6.07%,2015年6月则降至3.71%。另一方面中华民国在世界经济体也面临边缘化,政府因而开始修改产业政策。政府还以政治中立名称加入国际经济组织,以推动经济自由化与国际化;例如2002年以「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或以「中华台北」参与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和国际商会。 负责掌广交通网络的单位为中华民国交通部,其下设立交通部运输研究所以解除交通拥挤状况。中华民国公路依规定分成国道、省道、市道、县道、区道和乡道,还有依用途分类的专用公路。台湾岛上的公路与桥梁总长度约有47,000公里,大部分集中在较发达的西部地区。最长的两条道路系统都连接台湾北部至南部,分别有1978年通车、全长373公里的中山高速公路(国道1号),及1997年通车、全长432公里的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国道3号)。另外东部较发达地区则以快速道路连结,台北市至宜兰县则有包含雪山隧道的蒋渭水高速公路(国道5号)。 公共运输部分,各地广泛设有长途巴士的服务点,在2008年约有7,200次的长途巴士服务。台湾铁路管理局在台湾铺设密集的铁路网路,铁路运输系统约1,066.6公里。根据2013年的统计,每天搭乘台湾铁路管理局铁路者共有622,705人。2007年1月,政府委托台湾高速铁路公司经营全长345公里的台湾高速铁路系统。高速铁路缩短各个都会区的通行时间,使得台北市至高雄市的往返时间降至90分钟,在2013年共有4,749万人搭乘高速铁路,2014年的营收更达约380亿元。台北都会区、高雄市区和桃园市还兴建台北捷运、高雄捷运和桃园捷运,台中捷运和新北捷运仍继续建设。 中华民国在台湾岛上有7座重要商业港口,5个主要国际通航港口为基隆港、苏澳港、台中港、高雄港和花莲港,政府还在苏澳港、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安平港和高雄港设立自由贸易港区。至2013年年底,共计72家港区事业经营,贸易量和贸易值分别为1,409.3万公吨与5,017.5亿元,最大的高雄港在货运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十三名。当前主要国际航班机场有台北松山机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台中清泉岗机场和高雄国际机场,各机场进出人数有4,882万人。2013年,共有63家航空公司开设往返台湾的航线,主要国际航线又以中华航空和长荣航空为代表。另外还有15座国内机场联系各岛屿交通,不过台湾高速铁路通车后使得国内空运人次大幅减少。 中华民国电力供应系统的开发、运输、配置等工作主要是由台湾电力公司提供,其本身便经营了78座发电厂,分别有27座火力发电厂、3座核能发电厂、11座风力发电厂、39座水力发电厂、10座太阳光电发电厂以及1座潮汐发电厂,并规划在四年内建造2座地热发电厂及海洋温差发电厂,另外台湾电力公司也向一些民营企业购买电力能源。自来水供应则分成负责台北地区的台北自来水事业处,以及负责其他地区的台湾自来水公司进行,有31座自来水厂及47座水库。邮政事业服务由2003年成立的中华邮政公司进行,而其前身则是过去中华民国交通部辖下的交通部邮政总局。当前中华邮政为中华民国交通部完全持股的国营公司,并且在各地经营20处责任中心局、3处邮件处理中心和1,322间邮局。 中华民国一直到1996年以前只有中华电信作为唯一的电信服务供应商,之后开始有民间企业投入电信服务市场,目前中华电信在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分别是远传电信和台湾大哥大,后来台湾之星(威宝电信)和亚太电信也相继成立。与此同时原本国营的中华电信也转向私有化,其中2014年时其所有股份仅有35.29%归属于政府拥有,甚至在2003年时公司股票也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中华民国也是积极发展网际网路技术的亚洲国家之一,在2008年年底时有超过700万名用户使用宽频网络进行连线。其中中华电信除了提供手机和相关通讯工程外,在国内也是重要的网际网路服务提供商。在2005年时,政府推出有关于国内架设全球互通微波存取网络之发展计划,并且对于从事全球互通微波存取开发的公司提供资助。 中华民国在中国大陆时期,受到民国军阀割据、外国列强干涉与各地战争动乱的影响,导致自身科技发展缓慢。而在政府撤往台湾地区后,同样带来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学术人才与科学技术,并且作为之后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其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华民国科技面向约可分为朝向花卉产业、以蝴蝶兰为代表的农业科技、朝向传统产业制造技术、以纺织为代表的的制造转型科技,以及因为自身大力发展半导体、电脑周边、光电科技、通讯产业等而在世界经济具知名度的高科技产业。 受到产业不断外移的影响,中华民国面临提升自身生产力、经济发展更趋多元与提高科学研发能力,借此让企业驻留台湾。自1980年起,政府相继成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南部科学工业园区与中部科学工业园区等科学园区,大力鼓励国内或者海外厂商投资积体电路、电脑等高科技产业,希望能够以耗能少、污染低、附加价值高的技术密集型科技产业取代传统产业。另外在1999年1月,中华民国在历经10年发展的太空计划后成功完成福尔摩沙卫星一号的发射工作,借此建立中华民国自身太空科技技术、以及扶植国内产业发展卫星元件之能力。 今日高科技已经成为中华民国重要经济命脉,并且产业架构亦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著重要关键角色,尤其电子产业更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一环。许多科技公司在电子元件和个人电脑领域在讯息技术市场上有著国际实力,且陆续将市场规模从台湾地区扩展至全球,例如个人电脑制作公司宏碁和华硕电脑、手机制造商宏达国际电子和电子工业企业鸿海科技集团等著名公司,但也被视为可能受到技术限制影响发展。2009年,政府宣布将从过去专注资讯、半导体、通讯及面板等产业,转而发展精致农业、生物科技、医疗照护、观光旅游、绿色能源、文化创意这六大新兴产业;另外还计划与爱台十二建设和相关具体配套措施列为新阶段经济发展重心,并设定在2011年达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万美元的阶段性目标。 具有中华民国国籍者为中华民国国民,当前全部人口约有23,571,990人,其中59.92%人口集中在直辖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50人,在全世界千万以上人口国家中仅次于孟加拉国而排行第二名。人口主要散布在台湾本岛,又以居住在台湾西部平原最多;其他有103,419人住在澎湖群岛、135,816人住在金门群岛、12,727人住在马祖列岛,另外还有数万名无户籍的国民。而在族群组成部分,有95%人口为汉族,另有大约2.5%是隶属南岛语系的台湾原住民族。民主进步党曾提出「四大族群」概念来解决族群和国家关系,不同族群也因共享政治经验而逐渐发展出「台湾人」的概念,但多数金门县和连江县居民自认为「中国人」。 其中有84%汉族是17世纪至1945年前便从中国大陆移民的后代,这批台湾地区居民又被称作「本省人」。「本省人」大多来自中国大陆东南地区,包括从福建省南部沿海迁移、占总人口70%的闽南裔台湾人,及从广东省周边迁移、占人口13.5%的客家裔台湾人。部分分析认为大部分本省汉人后代具有原住民平埔族血统,但也有学者抱持质疑态度。另外有14%人口是1945年后才从中国大陆各省份、随中华民国政府移居至台湾地区的「外省人」,当中有2%者是主要居住马祖列岛的福州民系。 台湾原住民族是400年前便居住台湾的南岛民族,过去曾被称作「福尔摩沙人」;其占总人口数2.36%、共计556,611人,政府又细分成16个主要族群。其中阿美族、泰雅族、布农族、噶玛兰族、排湾族、卑南族、鲁凯族、赛夏族、撒奇莱雅族、赛德克族、邵族、太鲁阁族、邹族、拉阿鲁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住在西部平原以东地区,达悟族则居住附属岛屿兰屿上,另外有部分平埔族尚未获得承认,例如西拉雅族。另外随著海峡两岸交流以及国际化发展,中华民国目前则有数万名大陆配偶、10万名外籍配偶以及30万名外籍劳工,总计外籍常住人口约有56.2万人。这些台湾新住民中分别有43.4万人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还有8.9万人则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 由于绝大部分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因此政府将中华民国国语作为官方语言。中华民国在1912年于中国大陆成立后便推动国语运动,中华民国教育部便成立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统一规范。这时政府主张以实际存在的口语语音为标准,以北京官话语音为中华民国国语标准音,并订定注音符号等标准。1920年代获得新文学运动的响应,中国大陆的国语推行持续到1940年代为止。政府于1949年撤退到台湾地区后,长期在学校机构教导中华民国国语作为主要语言,并推广正体中文作为书写系统,基础教育上为国语语文教学的总时数占最多,不过往后开始将闽南话、客家话、台湾原住民语和福州语与中华民国国语视为地位平等的语言。 今日中华民国国语和正体中文仍是法律公文、学校教学、司法审判、部分机关、主要媒体的语言文字,也是平常谈话时的共同语言。尽管与大陆地区一样也是使用官话,中华民国过去长期采用的拼音为与大陆的汉语拼音不同的威妥玛拼音;自2008年起,官方改用汉语拼音作为译名标准。但由于历史上采用的威妥玛拼音和通用拼音的影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汉语罗马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拼音系统混用的现象。 尽管国语作为共通语被广泛使用,台湾的不同族群亦有各自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对于人数最多的河洛人族群,台湾闽南话常被视为母语使用;客家人族群也常使用台湾客家语交谈。虽然绝大部分迁往台湾地区的外省人用国语沟通,大多数连江县和乌坵乡居民则将福州语与莆仙语视为母语。另外台湾原住民族使用的台湾南岛语言常被视为南岛语系发源地,但台湾原住民族会使用母语的人口逐渐下降,国语的使用率则上升。目前台湾原住民族14种现存语言中,有5种被认为是可能灭绝的濒危语言。 但中华民国国语的推动,也使得原来使用族群母语或日语的台湾民众需要重新学习,本土语言使用因而逐渐式微。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6岁以上常住人口在家中使用中华民国国语与台湾话者分别占83.6%和81.9%,客家语和台湾原住民族语的使用只占6.6%和1.4%,但闽南话、客家话及台湾原住民族语使用也随年龄层下降减少。在社会兴起台湾语文运动、数个县市推出乡土母语教学、政府取消语言教学限制后,国语推行委员会也整合母语拼音和用字问题,提出闽南语、客家语和原住民族语教学。例如为保护福州语的使用,使得马祖列岛上的小学便设计方言教学。 《中华民国宪法》保障人民享有宗教自由和进行信仰仪式的权利,且各个宗教地位皆平等。受到台湾移民社会的影响,使得汉族移民固有的佛教、道教传统信仰盛行且长期发展,而西方国家常见的基督新教、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等宗教也拥有不少信众。根据2005年的人口普查,有18,718,600人(占人口81.3%)信仰宗教,另外14%至18%人口并无宗教信仰。而政府调查所分类的26个宗教中,排行前五名者分别是佛教(8,086,000人,占人口35.1%)、道教(7,600,000人,占总人口33%)、一贯道(810,000人,占总人口3.5%)、基督新教(605,000人,占总人口2.6%)及天主教(298,000人,占总人口1.3%)。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世界概况》则指出超过93%人口为结合中国民间宗教、大乘佛教、儒教、祖先崇拜和道教的多神论信仰者,有4.5%的人口是信奉新教和天主教的基督徒信众,另外低于2.5%的民众则信奉伊斯兰教等宗教。 台湾民间普遍祭拜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保生大帝、玄天上帝、妈祖、玉皇上帝、关圣帝君、城隍、土地神、各姓王爷、广泽尊王、中坛元帅、清水祖师等,同时佛教和道教等信仰的分界并不明确。现今中华民国有近8成的民众属于台湾民间信仰,更有超过5成的民众经常参加各类型宗教仪式与庆典。孔子提倡的儒家思想在过去中国是种哲学,结合了有关世俗社会的道德伦理准则,之后更成为中华文化和台湾文化间的基础。大多数民众往往将宗教信仰与儒家思想结合,借此提倡社会伦理道德的观念。另外台湾原住民族为基督宗教重要族群,有超过64%的原住民族民众信奉基督宗教,许多教会建筑成为部落最明显的地标。截至2014年,台湾地区共有15,385座寺庙和教堂,分别有12,106座供奉道教神祇的寺庙、及3,279座教堂或会堂,平均每1,500名市民就有可供信奉和参拜的宗教场所。过往许多庙宇内部的装饰,常藉传统工法表达民间传说故事,今日庙於则是闽南、客家戏曲、民间音乐表演、民间艺术比赛的场地。 中华民国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由2013年7月升格的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负责,而1995年实施的全民健康保险则由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管理。全民健康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种,藉推行公民医疗保险计划,补助大部分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等工作。当前99.5%公民已纳入全民健康保险,全民健康保险也提供低收入户、退伍军人、3岁以下儿童、失业人士、受灾用户、老年人口、或残疾人士的医疗费用补助。全民健康保险占国内生产毛额约5.44%,并对各类型民众设有保费计算指引,大众可选择由雇主或由个人缴费等方式。 2013年的国民平均寿命为79.5岁,平均年龄是女性大于男性。在总和生育率不断下滑的情况下,中华民国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在2013年时实际生育率仅1.065,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也占总人口10%以上,并估计在2024年达到人口最高峰后逐渐减少。而根据预测,2025年时老人人数便攀升至人口20%左右。今日大部分老年人由家庭成员自行照顾,但各地在2008年亦设立1,074所养老院。养老院每个月的费用主要取自老年年金,价格新台币3,000元至6,000元不等;无法提供退休储蓄的家庭每个月则有5,000元的社会补助,政府也有基本医疗服务、流感疫苗防治、大众运输工具、文化表演折扣、免费餐点等福利。2007年时,任何25岁至65岁者在工作场所未提供社会保险时,依法必须纳入国民年金保险。 政府还将国民最低生活费订在该地区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数的60%,并适当给予社会福利及相关补助。自2008年开始,政府提供每年总收入不超过新台币150万元、孩子年龄未超过2岁的父母每个月3,000元的补助,也给抚养精神疾病或身体残疾儿童的家庭社会援助。另外政府也提供具台湾原住民族血统者更多机会,根据《劳动基准法》的规定所有政府机关、学校和超过百人的企业,必须至少有1%成员为台湾原住民族;同时台湾原住民族家庭购买房屋的贷款有较低利率或租赁优惠条款,而的学童亦有额外获颁奖学金的机会。 今日在中华民国社会,平均每10,000人享有20.02名医生、5.31位牙医和69.01张病床的医疗服务。截至2012年为止,台湾共有502间医院以及20,935家诊所,其中包括82间公立医院和447家公立诊所。而2009年时在对随机选择的3,360名病患进行医院服务品质调查后,有75.1%的人表示「非常满意」医院服务、有20.5%的人则认为服务「不错」,只有4.4%的病患对于医疗服务或者护理照顾感到「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2000年时,台湾人均卫生支出总额约752美元;2001年时,卫生支出则占国内生产毛额5.8%,其中64.9%支出则是由政府资金给付。 与其他已开发国家相比,中华民国民众享有丰富的营养来源,但也面临慢性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随著医疗保健体系逐渐完善,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成长至76.2岁以及83.0岁。而在2012年时造成最多人致死的疾病为癌症,排行第二名、第三名以及第四名者分别为心脏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肺炎。另外在2013年时,中华民国婴儿死亡率为千分之3.9。为了降低肺癌丧生的患者人数,政府除了对烟草制品进行管制外、还禁止民众于工作场所、学校、餐馆以及火车站等所有公共场所吸烟,并推广设立通风的指定吸烟区。 除了现代医学疗法外,中华民国国内亦广泛使用中医学诊断治疗,其中台湾地区便有14家中医医院、3,462家中医诊所和77家西医医院附设中医部门。中华民国的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主要负责疫情监测、疫情调查、疫情宣传和疫情防治等工作,并且多次针对结核、登革热、肠病毒、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甲型流感病毒H7N9亚型等疫情爆发进行因应。另外还有针对食品药物安全所成立的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负责确保药物、疫苗、医疗器材、食品、辅助食品及化粧品的品质安全与有效性。 中华民国教育制度混合中国与美国教育体系特点而成,并在1945年接收台湾后开始于台湾地区施行,由中华民国教育部负责。政府之后制定《国民教育法》让国民享有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后来发展为九年一贯课程,在2012年时则有99.15%学生会继续就读高级中学或技术型高级中学。今日教育系统包括6年国小教育、3年国中教育、3年高中职教育和4年高等教育。今日共有158所大专院校提供高等教育,并分成普通教育(大学、独立学院)和技职教育(科技大学、技术学院)两大体系,著名的大学有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成功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政治大学等。 中华民国教育部于2007年宣布将推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但因为预算问题和家长反对而延期,以在政策配套上寻求共识。2011年1月,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宣布计划于2014年时,将本来的台湾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分阶段改为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其中大部分高级中学排除在校成绩为入学标准、而给予免试入学,仅有少部分明星高中保留考试入学制度。另外还有为年龄4岁至6岁孩童提供非义务教育的幼稚园保育,但近年政府积极投入扶持弱势幼儿和早入学教育,著重减轻贫苦家庭负担和尽早与国民教育接轨,计划在2011年起将国民教育向下延伸1年。 当前教育使学生在数学、科学领域获得极高测试分数,但被批评学生压力过大、及过度强调记诵而减少创造力。学生经4年大学教育获得学士学位后,能进修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每年有许多学生出国留学,最多人前往留学的美国达2.1万人。教育部长年向海外华人比例较多的东亚与东南亚国家招收华裔大学学生,近年积极开放国际学生与中国大陆学生就读,将重点放在课程英语化以应对国际化需求。除了正规的教育体制外,不少学生还参加补习班或安亲班,提高数学、自然科学、英文等科目考试的解题能力。截至2012年底,中华民国不识字率大约有1.71%左右。 1999年,中华民国取消对新闻自由的限制,使得各式传播媒体大量出现,但也引起许多针对媒体乱象的讨论。2008年时有1,300多家新闻机构,绝大多数都是私营小企业。当中最大的国家通讯社为1924年成立的中央通讯社,其他重要新闻机构还有以经济和金融新闻为主的中国经济通讯社。当前有近2,000多份报纸出版,但只有30份常于市面上出现,发行量前四名者分别是《自由时报》、《苹果日报》、《联合报》和《中国时报》。当中订阅人数最多的《自由时报》每日约72万份,而排行第二名的《苹果日报》则以小报式报导达到52万份,另外在捷运等公共交通上也会有免费的报纸供民众阅读。 截至2013年10月为止,书籍出版登记者共有1,737家,大多是资金与人力规模较小的微型企业。这些出版社创办许多杂志并广受欢迎,当中已向政府通报登记的杂志有6,000多份,另有91%杂志是于台北市出版。广受欢迎的杂志面向有经济和金融、八卦、时尚和旅游杂志,最流行的八卦杂志为《壹周刊》。在2013年12月底为止则有171家无线广播电台,最为流行者多为音乐电台。无线广播电台使用的语言以国语和闽南语为主,但依法也保障台湾原住民族的收听权益。 电视传播服务最早自1962年开始提供,当时由台湾电视公司、中国电视公司和中华电视公司三家电视台主导市场发展,直到1993年开放有线和卫星频道后才大量增加其他电视台。最早开播的电视公司都由政府拥有,之后则对国家、政党与财团所拥有的电视台股份立法限制。2008年时,有78.7%的客户优先选择观看有线电视,多数有线电视频道内容则由卫星电视供应。2013年12月底,政府总共核准108家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供应者和7家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服务经营者申请,共计有280个频道,最受瞩目的新闻频道有TVBS新闻台、三立新闻台、中天新闻台和东森新闻台等。 中华民国餐饮文化融合各地饮食风格,主要有台湾闽南菜、台湾客家菜以及湘菜、鲁菜和粤菜等外省菜系。由于大部分人口为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因此菜肴大多属于中国菜,并混合香港、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南方风格。因四面环海、黑潮洋流经过与冬季冷空气南下,使得周遭海产资源丰富,民众常食用鱼类、贝类、甲壳类等海洋生物。但是肉类价格昂贵的缘故,鸡肉、猪肉、牛肉或羊肉等肉类食品较少出现。由于耕地稀少使得粮食作物不单一,民众以食用稻米、番薯或芋头等作物为主食。 受到汉人长期定居台湾与被日本统治长达50年,河洛人和客家人菜肴、及日本料理深深影响今日饮食文化。台湾菜重视「清、淡、鲜、醇」,强调食材自身的原始味道,并常以酱油、米酒、芝麻油、豆豉、九层塔、油葱酥、芫荽等调味;主要料理的作法则讲究烹调技术和食材配料,餐会筵席上常见的菜色有佛跳墙、东坡肉和万峦猪脚等。因为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使得餐点中也常常会食用各式水果。受到许多民众信仰佛教、以及环保或者健康因素的影响,各处都有开设专门的素食餐厅,另外也有透过中药药材炖补各种食材而成药膳料理。 另外在街头上还有著名的「小吃」文化,会将烹调后的料理分装成小盘食用。各地小吃摊贩则会集结为夜市,广受欢迎的夜市有六合夜市、士林夜市、罗东夜市、花园夜市、逢甲夜市等,并成为重要的生活文化代表。常见的小吃包括有蚵仔煎、香鸡排、臭豆腐、咸酥鸡、生煎馒头、米血糕、蚵仔面线、卤肉饭、肉粽、肉圆、担仔面、牛肉面、小笼包等。著名的饮品则有泡沫红茶和珍珠奶茶,前者是因为果糖、饮品等全数摇匀后的顶部泡沫而得名,后者则是将粉圆倒入奶茶中共同饮用,这两者在传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欧洲和北美地区后同样受到欢迎。另外也发展出自身的酒文化,并有金门高粱酒等著名品牌出现。 中华民国受到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发展出认同西方文化与共和制的观点。台湾过去则凭借口传和书面语记载,以传统儒家和闽南文化为主,但也有基于原乡认同的观念对立;也由于台湾曾经历不同政权和民族统治,当前社会逐渐发展出以台湾为自身认同特色的多元文化,但也因为台湾问题而在国内广泛争论。当中除了结合传统与现代文化外,也融合汉族儒家文化与台湾原住民族等不同文化;今日认定的传统民俗文化包括有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习俗,以及汉族的剪纸、油纸伞、纸灯笼、木雕和刺绣等技艺为主的民间艺术,也涵盖因海岛文化而逐渐形成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丰年祭等节庆文化。 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撤往台湾地区后,将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改制成中华民国文化部,以推动中国书法、中国画、和传统戏曲等艺文活动。到了1987年解除戒严后,中华民国的艺文、美术活动随著社会开放而进入多元发展的阶段。而自2000年开始,台湾本土化运动及相关议题成为是中华民国自身文化论述的重要议题,主要解读与内容围绕著中国文化、原住民族文化和台湾文化上。文学界长期以来便陆续发表各式风格的作品,但也曾针对台湾文学等发展方向而出现争论。表演艺术除了过去曾在电视上盛行的歌仔戏和布袋戏继续获得政府重视外,也出现像是林怀民的云门舞集等现代表演舞团。 今日中华民国乐坛也呈现多元形式,并因不同族裔语系和历史背景发展出南岛语系的民族音乐、中国大陆的传统乐曲、西方古典音乐和各式流行音乐等。除了有各族民歌、传统民谣、传统童谣、说唱音乐、独奏或合奏器乐、国乐、仪式音乐等各类风格的传统音乐外,西方古典音乐也在中华民国获得高度发展,包括小提琴家林昭亮、钢琴家和艺术总监等人都获得许多关注。中华民国也是华语流行音乐的重要发展地,成功让华语流行音乐在亚洲地区广受欢迎,并推出张惠妹、周杰伦、蔡依林、飞轮海、五月天等专业歌手。 今日中华民国的影视娱乐服务样貌不断有所改变,形成以无线网路、有线网路、网际网路媒体等数位科技为基础发展而成的大众传播文化。其中受到各地欢迎,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其他亚洲国家播出过。许多电视公司也纷纷投入拍摄电视连续剧,由于其迎合台湾民众的喜好而被独立划分为台湾电视剧类型,像是《恶作剧之吻》、《花样少年少女》、《命中注定我爱你》、《爱上巧克力》、《痞子英雄》等较受欢迎的作品还成功推广至其他亚洲国家。另外由于今日社会具多元文化背景、自由且富含创作力,而能给予影视工作者良好的发展空间。 台湾电影曾多次获得国际电影奖奖项或者是在世界各地的国际影展上映,著名的台湾电影导演包括有李安、蔡明亮、杨德昌、侯孝贤、钮承泽等人。早期电影是由台湾电影文化公司、中影公司等官方制片厂制作,内容以新闻片与政治宣传片之制作为主。1960年代中华民国总共制作了200部至300部电影,透过拍摄爱情片、武侠片和爱国片作品使得电影产业蓬勃发展。但随著香港电影产业逐渐成熟后,中华民国自身的电影产业产能反而逐渐下滑。到了1980年,杨德昌和侯孝贤开始发展具有个人特色的电影作品,并且赢得多座著名的国际电影奖奖项。但这些作品在自身电影市场上并没有广泛获得认同。 对此李安和蔡明亮等年轻导演则推出较为吸引普通观众的电影,许多新锐电影导演也在市场低迷时继续投入拍摄。同时政府也提供电影辅导金办法以培育电影人才、促进影片制作品质和数量,希望能达到发展自身电影产业的目标。一直到2008年魏德圣执导的《海角七号》上映后,成功为台湾电影带来复兴之热潮,今日台湾电影在华语电影仍有一定影响力。另外自台湾日治时期后,台湾还陆陆续续出现邓南光、李鸣雕、张才、张干琦、张照堂等著名摄影师,并因为解除戒严而促成摄影题材更加多样化。 前往中华民国旅游观光的游客数量长期逐年增长,根据中华民国交通部观光局统计,在2015年时有10,439,785名游客抵达,比2014年同期增长5.34%;观光游客大部分来自亚洲,依排序为中国大陆、日本与港澳地区,亚洲以外的观光客则主要来自美国和澳洲。而在2014年,中华民国在万事达卡全球国际旅游城市报告中排行第15名。其中重要旅游景点包括各个国家公园、国家级风景特定区和观光游憩区,另外台湾的休闲农场与温泉景点也吸引不少游客。当前政府也开始发展医疗旅游,并且计划建设数座医疗村提供服务。位于城市的重要景点则有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为世界上最高建筑的台北101,以及包括中正纪念堂、草悟道、各类纪念公园和各处夜市等。而今日中华民国设立有极高密度的24小时便利商店,除了能提供普通服务外还与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机关合作,使得征收停车费、水电费、交通罚款、信用卡支付以及邮寄包裹等服务都能够在便利商店进行。 中华民国境内约有535座博物馆及10座虚拟博物馆,其中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近700,000件中国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和瓷器,被视为是世界上收藏中国艺术的重要博物馆。自1933年开始,中国国民党所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便将原先收藏在北平市故宫的艺术品运出,多次转移收藏地后最终一部分物件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海运运输至台湾本岛。尽管常设型展览的内容每季都会更换,但仍然需要花费12年才能将所有的艺术品全部展出。中国共产党曾多次表示这些收藏品是被国民党当局「非法窃取」至台湾,并呼吁将所有故宫藏品尽早「归还」给大陆当局,但是自大陆地区爆发文化大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便认为这是保护艺术品不受破坏之必要行动,不过今日双方博物馆也恢复中国传统文物遗产的交流。而在中正纪念堂则有国家戏剧院和国家音乐厅提供艺文表演,国立国父纪念馆也会举办多项文化活动、音乐会以及演讲会等。另外一方面,政府也在台中市则成立了收藏明朝与清朝画作以及台湾当代艺术家作品的国立台湾美术馆。 中华民国主要运动有棒球、篮球、足球和垒球等,各地设有竞技运动场馆、国民运动中心、运动公园、多功能运动场所、游泳池、棒球场、高尔夫球场、单车径等设施。被视为国民运动的棒球广受社会大众欢迎,中华民国棒球协会于1989年组建中华职业棒球大联盟,并在2003年和台湾职棒大联盟合并。今日中华职业棒球大联盟有4支球队,平均每场比赛有6,079名观众。中华民国曾举办2001年与2007年亚洲棒球锦标赛、2007年世界杯棒球赛和2013年世界棒球经典赛,并在1982年与199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赢得铜牌和银牌,另外还有像王建民、陈伟殷、曹锦辉、郭泓志、倪福德、胡金龙等棒球选手进入美国职棒大联盟。 政府过去曾推广篮球运动,且每年举办威廉·琼斯杯国际篮球邀请赛和超级篮球联赛等赛事。在朱木炎和陈诗欣于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赢得金牌后,政府在杨宜蓁等选手协助下开始推广跆拳道。另外在合球项目部分,曾在2008年世界青年杯合球锦标赛和2009年世界杯合球赛赢得银牌与铜牌。曾雅妮在美国女子职业-{高}-尔夫协会亦有杰出的表现,曾连续109周于女子世界排名上位居第一名。其他常获佳绩的项目还有撞球、羽毛球、举重、拔河、马拉松、乒乓球。另外电子竞技亦十分兴盛,台北暗杀星更在2012年赢得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总冠军。 受到现实政治影响,中华民国参与国际体育组织和赛事须以「中华台北(TPE)」名义,并要以国旗歌和梅花旗替代国歌与国旗。政府为提倡全民运动,每隔2年举办中华民国全国运动会、中华民国全民运动会、全国原住民运动会和全国身心障碍运动会,每年亦有全国大专院校运动会与全国中等学校运动会。政府还借由举办国际体育活动建设相关设施、获得承办经验、取得筹办机会,例如每年举办的台北国际马拉松、国际自由车环台公路大赛、富邦LPGA台湾锦标赛等,及高雄市在2009年的世界运动会、台北市在2009年的夏季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17年的世界大学运动会。 </div>
27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75
宗教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6个最大宗教之一,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在汉语中,宗、教二词各有其义,本不为一个统一的联缀词。按《说文解字》:「宗者,尊祖庙也,以宀从示。」,「示者,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故而,“宗”表示对被神格化和人格化的自然宇宙及人类祖先神灵的尊敬和敬拜。“教”则指教育、育化、启发等,进而侧重于表述对神道、人道、或某一家理论体系的信仰和传播,这一点反而与西方的religion一词内涵较为接近。近代中国常将儒家思想和传统称为“圣教”,此“教”的内涵即与西方的religion一词极为相近。 直至公元10世纪,「宗教」作为一个联缀词才出现,最先见于佛经,如《续传灯录》中:「吾住山久,无补宗教,敢以院事累君。」此处的“宗教”一词,指崇佛传统及其弟子的教诲,其词义狭小而具体。但近代以来,随著中西方交流中西方对中国学术界影响的加深,以及随著西方19世纪末现代科学中等新门类的兴起和发展,“宗教”一词于是作为现代汉语中对于「Religion」一词的对应翻译,具备了广义性的概念;西方的也随即被翻译为了宗教学,即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宗教学脱胎于更早的神学,却超脱了传统神学中带有宗教偏见的研究方向,转而以各个宗教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宗教的本质为研究方向,强调在宗教信仰外保持客观性的研究。 在西方语言中,「宗教」()源自古罗马时代的拉丁语。Religio与近代西方宗教概念有关连却不等同,更多地属于一种神学概念。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其著作《论神之本性》中使用过Relegere(本意为反复诵读、默想)或Religere(本意为重视、小心考虑),可见他当时认为在神的敬拜上需集中注意,又需严肃认真。另外古罗马神学家奥古斯丁在《论真宗教》及《论灵魂的数量》皆用Religare表示人、神与灵魂间的重新结合,以人神联盟说来解释人与神之间的密切关系。奥古斯丁又在《订正》及《上帝之城》中使用Re-eligere来表示人在信仰上的重新抉择及决断,人需要靠重新考虑和选择与神修好。故Religio一词在拉丁语中基本用于表达人对神圣的信仰、义务和崇拜,以及神人之间的结合修好,其与神学的结合更为紧密。中世纪欧洲人从神学的角度出发,往往以略带贬义的Paganism(中译为“异教”,但是由于中文缺乏相关语境,只作为中性词)称呼伊斯兰等其他非基督教的信仰;而今日的英文词汇Religion及其对应的汉语概念“宗教”则是中性词汇,可以用来代指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及其他任何宗教。 宗教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多数定义试图在很多极端的解释和无意义表述中找到平衡。有人认为应用形式和理论去定义它,也有人更强调经验、感性、直觉和伦理的因素。 东西方也因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存在理解差异,宗教是一个翻译辞汇,冯友兰指出:「有其自己的意义,不能在中文中看见一个有教字的东西就认为是宗教」。取「以供奉神灵的宗庙为教导方式」意,关键是「作为祭祀场所的“宗”,而非作为中国式人文主义印痕之祭祀目的的“教”。」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倾向于把宗教看作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含义。这种抽象的概念是基于自身文化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现代知名僧人释净空对宗教的定义是--「宗」具有: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三种意义。「教」具有:教育、教学、教化三重含义。 而台湾僧人法鼓山创办人释圣严则认为「有所宗而以为教者,即为宗教。」 《宗教百科全书》中,宗教的定义是这样的: 以下是西方一些神学家对宗教所下的定义: 一个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是因为它包括三个层面,其一为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教义),二为宗教的崇拜行为及礼仪规范(教仪),三为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教团)。 宗教的教义主要分为「观念」和「体验」两种。 即人的神观及对神的敬畏心态,是整个宗教的内在因素及核心所在,故「对神的信仰」乃是一切宗教的根本。宗教信仰的对象被人理解为一种超自然而又控制自然的神秘力量或神圣实在,它被视为神力、精灵、众神、至高一神,或抽象地以绝对者、永恒者、至高无上者、自有永有者、无限存在者、超越时空者称之。这种信仰被视为万物的起源和归宿,一切存在的根基及依据。然而各宗教对神的理解不尽相同,有可能是「众多而有序」、「单一而排他」,有可能以「超在」或「内在」存在,由此构成多神教、一神论、单一主神教、二元神教等,也有超泛神论、泛神论、万物有灵论等不同的神论。 宗教对神灵观念的解释为「神学」,神学在宗教传播、历史演进、人类进步中不断被调整修正。神学是自觉宗教与自发宗教的最大分别,因为神学有其理论化及系统化,而自发宗教是不具神学体系的。 宗教的崇拜行为、礼仪规范属于宗教的外在因素。体现出宗教教义的实践,也反映出宗教传统的改革及其社会文化背景。教仪是规范化、程式化、机构化及制度化的,其内容包括祈祷、祭献、圣事、礼仪、修行及伦理规范。 教义是基于宗教的理论体系,而教仪则根据社会实践的活动,前者为后者提供依据及指导,后者使前者的精神意趣得以推广和外化;前者由不断诠释、汇集、编纂宗教经典而深化,后者也是经验累积确定其施行的程度,于是教义及教仪皆在所处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一种人们公认的社会惯例。 宗教的教职制度及教团体系(如:基督教的教会、牧区,佛教的僧伽),代表着宗教信仰体系的机构化及社会化,是宗教的最外壳,却又不可或缺。一方面替宗教提供了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也给予存在保障。教职制度令宗教有了可见的外在形体,从而对社会起作用。在历史上,政教常有合一或分离现象,体现了社会行政功能与祭司宗教功能的有机结合,说明了宗教这一个体与世俗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团及教职的形成,标志著人类信仰体系的成熟,充实了宗教,补足了教义及教仪,由此凸现了宗教的独特性与其他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历史现象的不同特点。 宗教源于准宗教现象,产生于原始宗教以前,为现今所知人类意识活动最早的形态之一,有一定程度的宗教因素,但当无超自然体的概念,对于客体尚未神化、无敬拜求告之念,一切全靠幻想,认为某些行动可影响某些现象或事物,如法术巫术、针刺木刻人形、佩戴玉石等。 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的野兽图像遍布被利器刺伤之痕迹,多认为是行法术以增加狩猎命中率。而尼安德特人、山顶洞人等的墓葬中,都发现尸骨上撒满红粉及砂石,可能是以血色物行法术,以求死者死后安稳或再生。当宗教及神灵观念形成,巫术法术多成为宗教的附属行动。研究宗教起源的学科为宗教人类学,主要理论为万物有灵论、前万物有灵论、巫术论、原始一神论、功能论、神话结构学说及语言疾病学说,前四者属进化论学派,后三者属文化圈学派。 万物有灵论由英国考古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提出,认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前先有「万物有灵」之概念,人在对影子、倒影、回声、呼吸、睡眠中觉得人的物质身体之内有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使人具有生命,而当中以梦境的感受影响最大,当这种未知的东西离开身体时,身体便丧失活动能力,呼吸也停止,泰勒称这种未知的东西为Anima。原始人推龋一切生长或活动之东西,甚如日月皆有Anima,然而近代宗教学家认为原始人未具这种抽象的推理能力,也未发现任何考古实证。 前万物有灵论(animatism)又称「物活论」、「泛生崇拜」,是人类学家Robert Ranulph Marett对万物有灵论的修正,他认为原始人在产生「万物有灵」之概念之时,先具备一种概念,就是认为整个世界是活的,故世界每件东西也是活的,并非以各物皆具有自己的独立灵魂为前提,然而也未发现任何考古实证。 巫术论由弗雷泽提出,他认为人类精神是由巫术发展到宗教,再到科学。巫术是一种准宗教现象。原始人认为巫术可控制自然,原因不外乎是接触律或相似律,即认为取得某东西的一部分作法可影响该物之全部,又或认为对该物之相似物作法可影响该物,但当人类不相信这种虚拟力量时,则转移为对超自然存在物的抚慰和慈悲。 语言疾病学说(a disease of language)由德国哲学家马克斯·缪勒提出,他认为古代印欧语言抽象词汇少,当中某些概念性词汇必须赋予人格化的联系,否则就无法运用。诸神最初只是自然现象的名字,后来从词汇中人格化,造成实在感,神话由此诞生。这样,引起敬畏的对象逐渐被语言所掩盖,并由于隐喻行为而最终与直接的知觉相分离。 原始一神论由施米特提出,他认为在最古老的文化中普遍有最上神的存在,可见于北美极地民族、俾格米人及澳洲东南土著,故一神论才是人类最古老的宗教观,至上神的形象是来自神的最初启示,往后的宗教发展呈退化趋势,被诸神论及鬼灵精怪所掩盖。 功能论最先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提出,亦为一系列之后的功能学派理论的总称,他认为宗教仪式和巫术行为等是为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减缓生活压力,提供积极的生活态度以面对生死考验,也保护部落的传统和价值观,这些功能主要分为生物性、精神性及规范性三方面。 神话结构学说由法国人类学家李维史陀提出,他认为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的原始人类的心灵皆有共同结构,皆欲解释世界上的事,这种共相是发展出一套又一套神话的原动力。 宗教理智论是以理智、逻辑去探讨宗教,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可反教也可护教。 反教者观点以罗素词锋最为突出,首先,他认为如果万物都有起因,那上帝也应不例外,而宗教所说的第一起因根本是无逻辑可言。第二他认为科学带有某程度的随机性,今天我们得知量子力学、混沌理论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测性,这表明自然法则很可能非出自决定一切的上帝之手,而仅仅是不断变化的科学的暂时结论。另外,他又认为神学家充满了「人择原理」的不合理期望,神学家认为世界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为了让人们生存,这种比方无疑等于说人长出高高的鼻子是为了架眼镜的道理一样,将结果变为原因,罗素认为人类的出现只是自然进化的一个产物,如果上帝是创造者,为何创造了法西斯党或这么多恐怖主义?他又认为,如果是非标准取决于上帝的话,那上帝本身就不应该有至善性可言,如果相信上帝是至善,那么就不得不承认是非标准由上帝以外的东西去下判断,这种两难,亦令有神论者为之结舌。 斯温伯恩是著名的理性论护教者,他主要从「为什么存在最普遍的自然定律」著手,他强调很多人忽略宇宙一开始不存在,或一直处于混沌状态的可能都是非常大的,因此这种高度秩序的宇宙是令人惊讶的、超出科学的,而这并非由于科学落后未能解释,而是科学的本质必终于某种终极的自然定律及物质结构。这种「终极」的其中一个可能解释是一神论,因为在一神论中上帝肯定有能力做到这点,秩序性除令宇宙更美好外,还可让人控制自然,改变自然以生存。进化论观点在这个问题中是不可能优于设计论的,因为我们不免要问到进化这种法则到底是从何而来呢?这令我们要么不作解释,要么从假设中作出解释,即以一神论假设作出合理解释。 对于以上两种从科学、理性去解释宗教的理性论(对立论及相关论),保罗·田立克认为太多人把宗教看成是一种只有低级证据而依赖宗教权威的知识,但他必须厘清宗教与科学有著本质上的分别(分离论),用科学去反教或护教皆是无谓的,因为两者所寻求的真理在不同的意域,理应分而治之,科学只可与另一科学相争,宗教也只可与另一宗教相争。他认为诸如量子力学测不准理论一推出,马上就有人用来证明创世论、神迹说、自由说是可笑的。争执得最烈的是进化论,反对者只拘泥于圣经的字面意义,把创世描述科学化,歪曲信仰。 宗教情感论旨在表明宗教的本质与意义非体现于理智的活动和成果,是一种直觉「无限者」、「神圣者」而生之绝对、无条件的依存感。施莱尔马赫认为以科学理性或道德伦理去批判宗教是肤浅的,科学讲求勾勒世界的实在性,以同相、规律性去推演事实的必然性,而道德则从人自己出发,发展出一种责任体系,靠终极权威下命令认为什么该做不该做。宗教有自己一套,总的来说,宗教是「绝对的依存感」。透过直觉有限的活动,对我们面对那些不可见的、永恒的满怀崇敬,一旦直觉宇宙,则认识自己之渺小而感谦卑,从而唤起「对无限的情感」。奥托指出宗教经典以大量词汇描述神性,当转达之概念越明确令人越倾向对宗教作出理性认定,然而宗教是「无理性的」(the non-rational,注意:并非「非理性」the irrational)。我们只借用词汇来断定主体的属性,然而这无限的主体又是不能单靠它们来领会的,他指出这最高的被直觉者——「神圣者」——必须排除任何道德因素,这个「神秘者」令人产生「畏惧感」、「崇高感」及「活力感」。 情感论甫一推出即受到逻辑上的质疑,施莱尔马赫暗指没有情感的宗教体验是谈不上信仰、宗教,换言之宗教情感可证明信仰。可是别忘记如果宗教是「无理性」的,为什么宗教情感可以以因果逻辑去证明信仰?一旦承认这种证明,即承认宗教包含理智成分,它就必受理智论批判。虽然奥托表明宗教体验只能看作是「解画的一种代替物」去接近宗教,是描述终极时人类以表意符号硬堆出来的最接近语言,但这亦无可避免表示当中有某些概念是能够描述宗教经验的。当代学者更有研究指出情感需依赖于认识或概念,当中有理性的元素,而非情感论者提出之「无理性」。另一宗教学家潘能伯格批评情感论者将宗教沦为个人经验,宗教只是各人自己对无限情感的主观,而这种主观却没有任何约束力。 宗教意志论起于帕斯卡,由威廉·詹姆士承之。总括来说,信仰轮不到我们用理智去选择信与不信,而是分析风险作出赌注,可用「信仰的赌注」这五字来作结。前提是信仰上帝是一项「真正的抉择」,詹姆斯对真正的抉择定义为「有生命力的、不可回避的、有重大价值的」,在目前我们正反两方皆各有论据,在可见将来也不见得有人能完全支持或推翻神存在的命题,因此我们并不可委身理智而犹豫不决,因避免谬误而丧失好处,而这也大有可能令上帝不悦,而信与不信可看成是人生一场重大的赌注,如果相信有上帝的存在,赌赢了可获得一切,若赌输了也不会失去什么,然而若不信有上帝的存在,赌赢了只是情感上的胜利,而赌输却将失去来生的盼望。 关于意志论的观点,罗素批评意志论为「功利、主观」,第一,詹姆斯只一厢情愿认为信仰宗教可得到永生盼望,可是在这命题上他没有去证实过,有可能信神反而要下地狱也说不定。另外,对虔诚的宗教徒来说,神是确切存在的,就如历史上有过毛泽东这样的一个人,正统的宗教徒会认为「我信上帝,故我有福」,而非詹姆斯所说的「如果信上帝,你就会幸福」。意志论将宗教的超越感、神圣抹掉、要求绝对委身的教徒变为功利的现代商人,只会令人变得只信好处,不探真实。 人类普遍认可整个宇宙必定是同一于一个最终极的根源,因此正如普遍认为的国家终将消亡一样,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社会中有形的存在,也应该会消亡于终极的包容性和同一性之中。 由于资讯发达、宗教自由,加上社会经济再非自给自足,全球一体化实行,地球村逐渐形成。宗教间的对话不只是自我生存、宣扬正道的需要,也是免却灾难冲突的方法,无论是教会间、还是各宗教间,越来越多人提出要站出来对话,当中各宗教有其自我立场,分别为排他论、多元论及兼并论。 排他论者主张众多宗教中只有一种是绝对真实的,其余的皆为谬误,排他论者在真理问题上有一种绝对化的观点,而这也是宗教的本性,如果某宗教不是唯一的「真理」,那么它就不值得信仰,事实上任何一个教徒只要它表示对自己的宗教忠心,就自然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排他性。排他论是大多数一神论宗教的正统立场,它们只认为自己的神才是真神,只有委身于该宗教才可得到拯救,其他的宗教被视为非真实。当这种排他性排除其他种族时成为种族主义、或是排除其他异教徒而成为封闭宗教,在人类可知历史上有多次因此类意识形态的排他而起之大型争斗。 基督新教是典型的排他论宗教,但基督宗教的部分派系也提出「普世拯救论」。因此这就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另外,基督新教强调「信者得救」,造成反排他论者认为这只是一种狭隘的拯救观,这并非至善至美的神该有的。 多元论者主张世界各大信仰虽十分不同,但这只是我们称之为神或上帝在生活中同等有效的理解、体验和回应方式。希克认为各宗教就像「瞎子摸象」的道理,我们不能断定那一种宗教才是真的,因为真相很可能永没法被完全证实,各宗教只是「不同的灯,相同的光」。 然而反多元论者认为这根本破坏了宗教的本质,如果承认其他宗教也是对的,那各宗教教义、圣典就欠缺了独一性。瞎子摸象非共享一终极实体的不同面,而是全都错了,尾巴怎么也不可能代表象。除非有人能说出整个象的实体,否则各宗教站出来对话,只是一对瞎子乱说,与其说全部都有理,不如说全部都错。另外,反多元论者认为要求基督教徒与佛教徒谈话,又要与不可知论者、无神论者取得共识是不切实际的,这只是一大堆盲人乱说一通,与象的形态越来越远。 兼并论站在排他论与多元论之间,它一方面认为上帝只得一个,却又把其他宗教看成是「合法的宗教」,神给予各宗教救赎的启示,只是其他宗教在接受神的恩典时夹杂著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偏差,他们所表达的并不如某一宗教般正统,其他宗教只是一些「无名的教徒」,他们接受了部分正确却部分错误的观念,正统的教徒就是要去纠正他们。 反兼并论者认为这种论调将兼并论放在一个很不利的位置,因为若其他宗教接受启示并不完善也可得到神恩典救赎,那为什么还要说服他们信正统宗教?而「无名的教徒」更是放诸四海皆准的说话,既然大家都有神的恩典,那一种宗教才是真正的宗教?那一种才是无名的宗教?这种隐含的排他性也使得兼并论者两头不讨好。 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都广泛存在。 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很复杂,宗教信仰会影响法律。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宗教常常被统治阶层用来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宗教也常常被反抗者用来作为反抗压迫的工具。 现代在许多国家,公民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有信这种教的自由,也有信那种教的自由,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中世纪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采取政教合一的制度,国家政权与宗教合而为一,宗教首领就是国家首脑,直接掌握国家政权;设立单一的宗教成为国教,教规就是国法,公民必须信奉和遵守,公民没有信仰其他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否则会被认为是「异教徒」而遭到迫害。但在古代中国,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允许公民有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但各种其他宗教必须纳入儒家伦理的框架中。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认定的宗教必须以爱国为思想教条之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当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宗教将会消失。 在宗教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文化、艺术产生交集。 历史有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有宗教信仰,如欧拉和柯西,。费曼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有超过半数的科学家无宗教信仰,而且科学不能论证上帝不存在。由于宗教很多的说法无法或未被证实但又被说成如同存在的「真理」,只是套套逻辑,内容并非实在而精密。 其中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常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印度教信教人口虽高于佛教,但它涵盖的范围一般仅在特定国家或民族之内,所以一般不列入世界三大宗教之中。 对于儒教是否宗教,存在不同的意见。 然而对“儒教”则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主要取决于对两个概念的理解和定义,分别是“儒教”的概念和“宗教”的概念。在印尼等地,儒教(孔教)即被视为宗教。无论争论如何,不可否认,以宗教形式存在的儒教(孔教)是一种现实存在,如在台湾,有中国儒教会,在印尼,有孔教会。 儒教之所以如此矛盾,主要原因儒教不像道教有目标的追求成仙或像佛教讲究来世(轮回),也就是没有如同一般宗教那样有明显的终极目标,且儒教一说是基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政治权力将儒家宗教化,定儒教于一尊,因此有了政治的支持儒教才能够吸收不少民间信仰的相关知识,也产生自己专属仪式使自身形式更趋向于一个宗教该有的雏形,更在宋代有了完整的体系,儒教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特殊背景使得儒教注定会被讨论是否为一个正统宗教,对于儒教本身是否真正算是宗教仍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27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78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是一门研究图书馆收集、加工、整理、保藏、控制、传递和利用文献信息的理论、方法以及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图书馆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图书馆学家马丁·施莱廷格于1807年提出,他将图书馆学定义为“图书馆实施有目的的组织所需要的理论准则的概括。”图书馆学自概念提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过去,因为出版商习惯不断推出更新版本,教科书价格不但昂贵,同时资讯内容也很容易过时或不便对照。因为其在网路上容易更新的特质,可以协助解决这类问题。同时使用开放授权以及维持线上也对老师们的帮助很大,因为这样一来老师便可以依照自己的课程需求来编修教学资源。在这200多年间图书馆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革新。施莱廷格最早使用“图书馆学”这一名称,表示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他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为“图书馆整理”,从而建立了图书馆整理论的理论体系,这在图书馆学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此后,也有众多学者提出定义,但是由于时代在发展,每个人的观点都受其所处环境的限制。由此可见,图书馆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随着定义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化,从图书馆实体到信息资源,以及图书馆用户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学五定律由印度图书馆学家阮甘纳桑(S.R.Ranganathan,1892-1972)在1931年提出。 结合国内高校对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更深一层的了解图书馆学这一学科 图书馆,IT行业,互联网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信息处理公司、数据分析公司
28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80
年表列表
年表列表 这是年表列表,年表或历史年表(Timeline),又称时间表、时间轴,是将有关历史的资料依时间或年份先后排列而成的列表,即将一件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的历史事件,以最简单的形式,重点地记录下来。它们对于了解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参见年代学和编年体。
28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84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1935年,该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实际上,聂耳仅写作了简单伴奏的主旋律谱,由贺绿汀请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乐队指挥、俄国犹太裔作曲家配器。该曲不久就成为中国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并被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翻唱,以此来声援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目前,各类乐队演奏此曲以及为合唱伴奏时,大多依照李焕之为此曲写作、1953年定稿的管弦乐总谱。这首歌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很流行,曾被戴安澜将军任师长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五军200师定为该师军歌。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田汉被批斗,1968年受迫害致死,1975年被宣布为「叛徒」,被「永远开除党籍」,所以正式演奏改为「有曲无词」;197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议改用新词为「国歌」。1982年12月4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原词正式定为国歌,2004年3月写入宪法。根据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义勇军进行曲》被选入“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名单,排名第一。 这首国歌的正式歌名现在叫做《义勇军进行曲》,它最初是位于上海荆州路(今属杨浦区)的上海电通公司于1935年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在今上海徐家汇的百代小红楼内创作出来。它诞生在一天比一天紧迫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危机的特定背景之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东北东北抗日义勇军各军纷纷兴起。不到1年的时间,东北抗日义勇军已达30万之众。2月起,部份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改编为抗日联军,继续在各地区进行抗日斗争。在抗战的时候,当时在狱的作家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创作了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素材源于哪里目前观点不一,但一种被众多史料佐证的观点是,《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雏形是东北抗日义勇军军歌,其中由孙铭武、孙耀祖、张显铭等人在抚顺清原组建的一支抗日武装血盟救国军的军歌《血盟救国军军歌》出现更早、更符合进行曲节奏、歌词相似度更高。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300名抗日英烈名录,孙铭武排在第一位,有媒体把他们创作的《血盟救国军军歌》认为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母本”。 田汉所作之歌词,如下: 1937年9月,吴晓邦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在京沪线上演出,他根据《义勇军进行曲》编演了第一出抗战舞蹈。而这首歌曲曾在1947年2月8日被国民政府下令禁止广播及灌制。 1949年7月4日,在中南海勤政殿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了第六小组第一次会议,叶剑英推选郭沫若、田汉、茅盾、钱三强、欧阳予倩等5人组成国歌词谱初选委员会,郭沫若为召集人。8月5日,第六小组第二次会议决定,聘请四位音乐专业人士马思聪、贺绿汀、吕骥、姚锦为国歌词谱初选委员会顾问。由郭沫若等人起草的《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经毛泽东、周恩来修改审批,分别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连续刊登8天。同时中国国内、香港和海外华侨报纸也纷纷转载。 截止到8月24日,筹备会收到有关国歌稿件350多篇。同日,第六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饭店举行,对应征的国歌歌词进行分析,认为应选者很少。9月14日,第六小组第四次会议上,马寅初提出国歌在正式大会赶不出来。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同意担任此项工作的第六小组直接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提出工作情况报告。9月21日,第六小组共收到应征国歌632件,歌词694首。当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55人组成的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成立,马叙伦为召集人。 9月25日在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周恩来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郭沫若、茅盾、黄炎培、陈嘉庚、张奚若、马叙伦、田汉、徐悲鸿、李立三、洪深、艾青、马寅初、梁思成、马思聪、吕骥、贺绿汀等18人出席。马叙伦等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徐悲鸿、郭沫若等许多委员表示支持。有的委员认为歌词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妥,郭沫若、田汉等建议歌词修改一下,郭沫若并拟就了3段;但张奚若、梁思成反对,以法国的《马赛曲》为例,他们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不应修改词曲。黄炎培也不赞成修改。周恩来建议就用原来的歌词,因为“这样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最后经过毛泽东拍板,与会委员一致赞同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随后,毛泽东、周恩来和与会者一起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座谈会结束。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国旗、国歌和年号“新华社答读者问”:“《义勇军进行曲》是十余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斗争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经具有历史意义。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的国歌而不加修改,是为了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造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这与苏联人民曾长期以《国际歌》为国歌,法国人民今天仍以《马赛曲》为国歌的作用是一样的。”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唱了17年。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田汉被打成「右派」,于1968年含冤去世。其作品亦被认为有「政治问题」,所以禁止演唱用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变成实际「国歌」。特别是1970年全国大规模地批判田汉、周扬、夏衍、阳翰笙“四条汉子”,作为“四条汉子”之一的田汉在1975年被以“组织”的名义宣布为“叛徒”,并被“永远开除党籍”。从此,他作词的歌曲不能再唱了,正式场合只能演奏《义勇军进行曲》,不能唱出来;群众集会时也只是高唱《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 因为田汉的歌词不能再唱了,当时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全民参与修改国歌歌词的热潮。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当时中共中央认为,在党主席兼总理华国锋的领导下,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已不能反映变化了的现实。1978年,全国人大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征集小组”。最后确定由李焕之配的词提交大会代表讨论修改。最后,考虑到国歌不同于一般歌曲,为保持国歌的稳定性,只写“聂耳曲、集体填词”,一律不署编配者的姓名。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集体填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新歌词如下: 中国人民邮政1979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邮票,编号J.46(1-1),面额人民币8分,就有集体填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歌谱。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原中央专案组对田汉的“结论”被推翻了。田汉得到昭雪平反,1979年4月25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开了一个迟到的追悼会。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歌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2005年5月26日,国家版权局答复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表示,从文艺创作角度而言,国歌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并无本质差别,应当同等地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尽管现行版(原版)曲谱中标注的词作者只有田汉一人,实际上,孙师毅、聂耳也参与了作词。孙师毅把田汉原诗的“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掉了原作的语病,并更加简洁和富有象征性;聂耳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重复一次,并新增“前进!前进!进!”作为结尾,强调了呼号感,使得这篇歌词更符合汉语歌曲对腔词关系的要求。 举行升旗仪式时,国歌为必奏歌曲,另外,每逢国庆节的国庆盛典,外交场合和中国代表队在国际性体育赛事夺得金牌时,也要奏国歌(见下文“其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在官方活动场合演唱本曲,习惯上都使用普通话。不过,《国歌法》并未规定演唱国歌时必须使用哪一种语言,理论上该曲的少数民族语言版本与普通话版本是可以并行使用的。 另外,1965年创作的管弦乐曲《红旗颂》也融入了《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元素。 中国中央电视台(付费频道和CGTN系列频道除外)每天早晨都会播放国歌(2004年9月1日之前,CCTV-1每天晚间在《新闻联播》之前播放国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广播开始曲同样采用了该曲(央广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采用编钟版,中国之声仅在星期二4:30播放完整版(2007年12月24日中国之声改为24小时播音前在3:55播放),一些地方的广播电台使用其作为广播开始曲,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通知》,自2017年10月1日《国歌法》施行之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应当于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的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的北京时间上午10点整,在其主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 自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起,《义勇军进行曲》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国歌使用,国歌可适用于-{zh-hans:升旗;zh-hk:升旗;zh-tw:升旗;}-仪式、中国香港代表队在中外国际赛事得奖升旗礼时、纪念二次世界大战捐躯者活动或其他场合,如国际会议、太阳计划同根同心庆回归大汇演和特区政府就职典礼、各大学毕业典礼等。国歌也会在香港一些电视台以《心系家国》宣传片的形式播放。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把《国歌法》纳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将由当地立法引入香港成为香港法律一部分。 自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起,《义勇军进行曲》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国歌的使用及保护以第5/1999号法律()订定。该法律第七条规定国歌应依照本法附件四的正式总乐谱的准确规定进行演奏,并且不得修改国歌的歌词。依据第九条,演奏国歌时蓄意不依歌谱或更改歌词,构成对国家象征的不尊重。第九条也规定,以言词、动作或散布文书、又或以其他与公众通讯的工具,公然侮辱国家象征,又或对之不尊重者,处最高3年徒刑,或最高360日罚金。虽然中文及葡萄牙文都是澳门官方语文,但附件四的正式总乐谱仅有中文歌词,没有葡萄牙文翻译。另外澳广视各频道亦会在部分时段播放国歌。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把《国歌法》纳入澳门基本法附件三,引入澳门成为澳门法律一部分。 在2015年9月3日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上,《黄河大合唱》与《义勇军进行曲》进行了共同演绎,并由知名钢琴家郎朗进行钢琴演奏。 抗日战争期间,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在纽约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后,非常喜爱,不仅用英语四处演唱,还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普希金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用汉语演唱,并用汉语灌制了唱片,取名《起来!》。可参照保罗·罗伯逊演唱的英文版本。 另外,斯洛文尼亚的乐队亦演奏电子版,用英语和汉语演唱;英国歌手戴蒙·亚邦参与了著名中文小说《西游记》所改编舞台剧的作曲,便使用了该曲的曲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时,美国国务院曾提出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日演奏的各战胜国音乐时,选定《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表中国的音乐。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弗兰克·卡普拉拍摄的战争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系列(Why We Fight)中国篇——《中国之役》(The Battle of China)的片头曲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而在米高梅公司出品的黑白抗日主旋律电影《龙种》中,出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在草案提审的说明中称:“多年来,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祖国、尊崇国歌,国歌奏唱和使用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实际生活中也存在奏唱国歌不规范、参与者举止不得体,国歌标准曲谱未予发布,影响奏唱和播放效果等。”为规范国歌的奏唱,中共中央宣传部1984年8月1日下发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唱的暂行办法》,201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但两者的立法层次都显得很低,仅仅只是一种效力十分有限的部门规章。曾任解放军军乐团团长的于海,从2007年开始就关注国歌立法。 2017年5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国歌法》于2017年6月初次审议。2017年6月22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提请审议了《国歌法》草案。2017年9月1日,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将于当年10月1日起实施。根据《国歌法》,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会议、闭幕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开幕会议、闭幕会议、宪法宣誓仪式、升国旗仪式、各级机关组织的重大庆典活动、重要表彰仪式、重大纪念仪式、国家公祭等、重大外交活动、重大体育赛事以及其他需要奏唱国歌的场合均需要奏唱国歌。《国歌法》同时规定,国务院确定的主管部门组织审定用于演唱的国歌标准曲谱,录制用于播放的国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应当在中国政府网上发布。《国歌法》还规定在公共场合恶意修改国歌歌词或者故意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损害国歌庄严形象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另外,奏唱国歌时,应当着装得体,精神饱满,肃立致敬,有仪式感和庄重感;自始至终跟唱,吐字清晰,节奏适当,不得改变曲调、配乐、歌词,不得中途停唱或者中途跟唱;不得交语、击节、走动或者鼓掌,不得接打电话或者从事其他无关行为。除外事活动可以连奏有关国家国歌或者有关国际组织会歌外,国歌不得与其他歌曲紧接奏唱。 中共中央宣传部还规定:国歌要求人人会唱。小学要将教唱国歌列入课程,应根据歌词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歌中体会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和中华先烈不屈的战斗精神,从而激发民族责任感,从小树立为祖国奋斗、献身的坚定信念。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到: 2017年9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通知》,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应当于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的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的北京时间上午10点整,在其主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应当在适当的时点依法播放国歌。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国歌应当与前后节目相协调,维护国歌尊严。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国歌应当使用国歌官方录音版本。在官方录音版本确定前,广播电台、电视台可以使用当前符合国歌标准演奏曲谱的通用版本。电视台播放国歌时,所配视频由中央电视台按照《国歌法》精神组织专家审定后录制。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11年2月27日,因利比亚局势不断恶化,中国军方开始其撤侨行动。由于护照丢失,当时北京建工集团的车辆全被扣在检查站,在中方工作人员高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后,边防官员打开关卡放行。 2014年7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委内瑞拉,在委方举行的欢迎仪式上,例行演奏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但在演奏时,国歌曲调出现了严重跑调,-{zh-hans:引发;zh-hant:引发}-网友热议。委内瑞拉方面暂时没有公开解释演奏中国国歌走调一事,中方也没有就此问题进行表态,但在演奏时,习近平等人表现淡定。 2015年5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智利期间,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在总统府举行国宴欢迎李克强并现场播放国歌时,因突遇音响故障无法播放。后李克强提议改为现场歌唱《义勇军进行曲》,并为中国代表团领唱。 2015年9月4日,原本下午5时50分由曼谷廊曼机场飞往重庆江北机场的泰国东方航空航班,在乘客候机时被告知因暴雨飞机要晚点3小时,之后游客接到通知说飞机需要安全检修,仍要晚点,登机时间改为次日凌晨3点。随后,260多名中国旅行团的旅客发生分歧,并提出三个条件,要求机场方面公开道歉、乘波音747回家,并要求赔偿每人1000元人民币。数名游客在机场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引发争议。9月11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消息,4名在机场闹事的游客被记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2018年3月30日,据《新民晚报》等媒体报道,因为上海吴淞口海域大雾,航道封锁,原计划在2018年3月27日-3月31日之间航行的-{zh-hans:诺唯真;zh-hant:挪威}-喜悦号邮轮被迫滞留港口。不少游客聚集在一起,对着邮轮工作人员高唱国歌,一旁还有人高声叫好。游客情绪失控后,与工作人员发生推搡……最终-{zh-hans:诺唯真;zh-hant:挪威}-邮轮官方决定取消当次航程,全额退款,并由合作的保险公司赔付港口取消的相关赔偿。 2009年9月26日,位于上海杨浦区大连路地铁站2号口(即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地)的上海国歌纪念广场及国歌展示馆正式开馆,至2010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该馆主要展示《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背景和过程、传唱和影响、被确定为国歌、国歌作者、国歌故事等国歌知识。
28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87
夏商周年表
夏商周年表 2000年,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该工程对盘庚迁殷至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之间的君主进行了详细的断代,本处的年表,即为该工程的结果。不过,由于夏商周断代工程存在一些争议,该工程的最后报告繁本也一直未能通过。因此,本处所指的共和之前的年表,不能确定是否符合历史。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禹、启、太康、中康、相、(羿、寒浞)、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桀) (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
29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90
秦汉三国历史年表
秦汉三国历史年表 Qin/Ch'in 秦 (前248- 前207,计42年)
29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91
人物
人物 人物可以指:
29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97
教育
教育 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即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广义的教育则包含社会待人处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礼仪等文明与社会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教育过程开始于出生并持续终身已被广泛接受。有些人甚至相信教育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父母让子宫里的胎儿听音乐和故事,希望对孩子发展产生影响。 “教育”一词的英文-{zh-hans:词汇;zh-hant:字汇;}- educate或education来源于拉丁语"ēducātiō",意思是“引出”。 教育具有多方面功能: 此外,社会根据受教育程度选拔人才;人通过受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对教育的定义,各国学者认识不同。如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又或更具体地把学校教育也视为启蒙,为公民参与民主选举作准备(Michelli & Keiser, 2005)。 中文里的“教育”二字都是会意字,“教”字从攴()从孝,攴是形部,孝是形部亦兼声部。“攴”的篆体字形是用手持杖或执鞭。“育”字在甲骨文字形里像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字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字。从汉字造字之初就说明了,教育是一种强制性、引导性,使人们符合社会规范的作为。 教学体系囊括了一种遵循或者根据日程表而制定的程序化教学,它通常在教育体系设立之始,即确立一定的预设目的。教育体系通常根据受教育人的心智年龄职业有关,也和性别、宗教等而产生不同类型。 在正规教育中,课程是指某所学校或大学所提供的一系列系统的、完整的课程和内容安排。受教育人通过完成一定的课程而实行一定的社会目的,比如孩子经过教育能够训练为一名成熟的人。课程是规范式或相对随意的,通常基于更详细的教学大纲,包括某些需要掌握的话题和知识点,以及取得某一级别所需要的成绩或标准。 一个学科通常是指某一类教授的知识,或者是通过大学教育或者其他方法。某一学科通常包括一些子学科或分支,其区分往往非常严谨,比如自然科学类、数学类、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人类科学和应用型科学等。在一些国家的中学教育中,往往教育单位甚至提供一些符合大学标准的课程作为选修,比如音乐、舞蹈或歌剧。 学前教育是指提供未满学龄的孩子进行教育的学校或机构,通常是幼教学校为主。 学前教育可以提供一个孩子尽早接触竞争性社会和教育环境的机会。孩子通过学前教育进行学习一些字母、数字、颜色与绘画等训练,往往在开始规范式教育时,领先于同龄的、未受过学前教育的孩子。但真正的学前教育,应当是提供以孩子为中心的、目的是拓展孩子的智能和自身潜力等。 初等教育通常包括受教育者最初的五年至七年的正规教育。通常来说,初等教育通常开始于受教育者五岁或六岁时,这往往和其所在的国家规定相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范围的89%适龄儿童正在进行初等教育,而且这一比率呈上升趋势。在其“全民教育”的工程下,大多数国家已经完成初等教育的全部实现。在一些国家中,比如:大韩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初等教育被规定为义务性教育。 提供此类初等教育的机构被广泛称之为“小学”,在一些国家中,初等教育学校还会再分为幼儿园和小学。 在大多数现代教育体系国家中,中等教育囊括了受教育者在青春期所进行的正规教育。它被当做是从常规的义务性初等教育、向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或技能教育的转化期。基于这种教育体系下,从事中等教育的机构包括普通中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职业学校等。这一区别也因国别不同而有所区分,通常是包括七年级至十二年级的阶段。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中,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通常合称“K-12”。中等教育的目的是提供通识教育,去帮助受教育者为高等教育奠定基础,或者向某一专业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中等教育在美国1910年方才兴起,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经济的提升与工厂对技能工人的要求。为满足此类工作岗位的需求,各地纷纷建立中学,其教学大纲往往聚焦于工作技能的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升任白领工人或技术性蓝领工人的工作要求。这对雇佣者和受雇佣者都带来了益处,它帮助受雇佣者提高效率,并降低雇佣者的成本。而在欧洲,中等教育的普及更多是和公民教育等理念相应而生。中国随着清朝末期的学制改革(废除科举等),也相应引进了中等教育理念。在一些国家中,中等教育仍然被视为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尽管其受到了自主学习等教育理念的冲击。 专科教育是指一类为某一需求或领域提供直接或专业性的培训教育,例如电脑专科学校。专科教育通常与培训、实习等相伴,其课程通常包括手工艺、农学、机械工程、药物、建筑、计算机或艺术等,以培养适应不同市场的人才。 随着社会变迁,自20世纪后期起,全球多国推行教育改革,除了传统学科知识外,也开始重视21世纪技能。 一些家长会为子女选择非主流学校提供的另类教育,如民主学校。 一些政府视在学校接受教育为义务教育的唯一合法模式,但也有一些政府容许家长安排子女在家自学。 在1994年,柏林自由大学的Dieter Lenzen称:教育可以说是从几百年前开始,也可以说是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末(德国哈雷大学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晚期开始设立教育学主任)开始的,同时Lenzen也认为做为一种科学的教育学是很难和在此之前已经存在多年的传统教育区别开来。 在西方,教育的起源受到宗教组织的巨大影响:神父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起学校体系。在欧洲,许多最初的大学都有天主教背景。苏格兰宗教改革之后建立了新的国立苏格兰教会。 中国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开始于中国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组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经典遂成为中国教育的主要教授和学习方向。古代中国任用经各种选拔制度后的受教育官员管理帝国,而后世主要用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则建立于隋朝,历经唐朝、五代十国到宋代后科举制臻于完善。宋朝教育发达,苏轼在《谢范舍人启》中说当时“释耒耜而执笔砚者,十室而九”。《舆地纪胜》记录宋代福建南剑州农村“家乐教子,五步一塾,十步一庠,朝诵暮弦,洋洋盈耳”。南宋时“都城内外,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观、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弘诵之声,往往相闻”。叶适说:“今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挟册。”直到清朝末期的1905年正式废除,并以西方教育方式取代之。 日本教育的起源与宗教密切相关。学校是培养想要研究佛教成为僧侣的年轻人的庙宇。后来,想要学习的孩子就要去“寺子屋”(Tera-koya,意为庙宇小屋),学习如何读写日文。 印度的制度化教育已有很长的历史。 在过去几十年中,未受任何学校教育的文盲人口的百分比下降了。从1960年的36%下降到2000年的25%。 在发展中国家,2000年文盲百分比只有1970年的一半。在发达国家,文盲也从6%下降到1%,未受学校教育者从5%下降到2%。 私人组织,如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正在努力通过Perpetual教育基金使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得到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 学校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程序、有一定的场所和时程,专门用来教育特定对象人民,传授知识和价值体系的地方。 家长参与儿童的教育性发展是必要的。 教育之目的,乃免除无知。包括启迪人类理性、充实精神生活、传递文明、达成自我实现。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列明教育儿童的目的应是:
29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299
计算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亦称电脑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试图找出自然语言的规律,建立运算模型,最终让电脑能够像人类般分析,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 过去,计算语言学的研究一般由专门负责利用电脑处理自然语言的电脑学家进行。由于近年的研究显示人类语言是超乎想像的复杂,现在的计算语言学研究多由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进行。一般来说,研究队伍的成员有电脑学家、语言学家、语言专家(熟悉有关研究项目所要处理的语言的人),以至研究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数学、逻辑学等的专家。 计算语言学具有理论和应用的成分。理论计算语言学聚焦于理论语言学与认知科学;应用计算语言学聚焦于模拟人类使用语言的实用成果。 对于计算语言学的定义是:……从计算的观点,以科学方法研究语言的学问。计算语言学家关注于提供各种语言学现象的计算模型。 计算语言学始于一九五零年代的美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开端。当时,美国希望能够利用运算又快又准确的电脑,将大量外语材料瞬间翻译成英语;研究重点特别放在翻译俄文写成的科学技术刊物上,以窥探苏联的科技发展。电脑既然比人类运算更快、更准确,当初认为电脑很快就可以开始处理语言。计算与计量方法也曾经用于重建现代语言的早先形式以及将现代语言组成语群。早期的方法例如与语言年代学都证实未成熟、不准确。不过近年来跨领域研究借用生物学,尤其是基因作图,产生了更精密的分析工具与更可靠的结果。 当机器翻译无法立即产生精确的翻译,人类语言的自动处理被视为远比当初所设想的复杂。计算语言学这个新领域于是诞生,从而发展能够智慧处理语言资料的演算法与软体。「计算语言学」这个术语是由与的起始成员大卫•海斯()所创。1960年代,人工智慧出现,计算语言学这个领域成为人工智慧的分支,处理人类层次的理解与自然语言的产出。 为了翻译一种语言成为另一种语言,发觉必须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包括词法与句法。为了理解句法,又必须理解语义与,甚至语用学。因此本来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演变成探究如何使用电脑去表述与处理自然语言。 正如计算语言学可以由不同领域、各个系所的专家进行研究,研究的领域也可以划分成各样的主题。下面各节探讨横跨整个领域的一些现有文献,分为四个区块:发展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语言产出,以及语言理解。 语言是个人一生中发展出来的认知能力。这个发展过程已有一些检视的技巧,运用计算是其中一种方法。人类的对于计算方法造成一些限制,增加了以其理解语言发展的难度。例如儿童在语言习得期间,大体上只遭逢正面例证,亦即在个人语言发展期间,只接触到语言正确的形式,而无不正确的形式,这对于做简单的假说检定而言资料不足,因此造成了使用计算方法去模拟个人语言发展与习得的界限。 从计算的观点去模拟语言习得的过程导致了与联结模型。这方面的成果被提议用来作为解释语言的起源之方法。利用模型已显示,语言的学习可以随著儿童发展出更佳的记忆力与更长的注意期间,经由渐进地提供简单的输入组合而达成。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幼儿发展期之长。以上两个结论都因为该计划创建的人工神经网络之优点而得以达成。 婴儿的语言发展能力也已利用机器人去模拟,以便检定语言学理论。一个可以如孩童般学习的模型,根据直观功能的概念而建,映射行动、知觉、与效应,并且连结到口语。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不需要语法结构,而能够习得字词与意义之间的关联,大大地简化了学习过程。这个模型揭示的讯息,增进了对于语言学发展的理解,必须注意的是,这些讯息只能使用计算方法进行经验测试。 为了建立更佳语言的计算模型,理解语言的结构至关重要。这个目标,英语已利用计算方法周密地进行研究,以便更佳理解英语在结构层次如何运行。研究语言结构的要件之一是具备大型的语料库或样本,计算语言学家才能有足够的原始资料进行模拟,并且在大量的资料里,更佳理解任一语言的内在结构。最常引用的语料库之一是宾大。这个语料库来源多元广泛,例如IBM的电脑手册和转写的电话谈话,包含超过四百五十万个美式英文字。这个语料库主要以词类标记与句法加括(syntactic bracketing)来注释,并且已产生关于结构的大量实证观察。 语言结构的理论也已发展,让计算语言学家能在架构内运用多种方法发展假说,从而增进对语言的理解。关于语法的内化与语言结构,一个原创理论提出了两种模型,其中学习到的规则与模式,会随著接触的频率而增强。这种模型也留下一个问题有待计算语言学家解答:婴儿如何能在未学习简单化语法的情况下,学习特定与异常的语法(乔姆斯基范式)。在这个领域的早期,此类理论的成果设定了研究的方向,对于其茁壮至关重要。 语言结构的资讯可以用于认定两个类似的语句, 例如近来已证实,根据人类言谈模式之中的语言结构,概念的可以用来模拟资料并使其图像化,对于自然语句的相似性,建立起可靠的测量方法。这种技巧对于更进一步探究人类言谈的结构,是有力的工具。这个问题不用计算的方法,科学家无法获得言谈资料之中巨量复杂的资讯。 语言产出有两个同样复杂的成分:语言内含的资讯,以及流利的产出者所需的技巧。亦即理解只是通讯问题的一半,另一半是系统如何产出语言,计算语言学家在这方面已有非常令人关注的发现。 1950年艾伦·图灵在一篇现在著名的论文里,提出机器或许有能够思考的一天。他提议一种「模拟测试」,用来定义机器思考的概念,其中受试者以文字进行两场谈话,一次与真人,一次与模仿人的机器。图灵提议,如果受试者无法分辨真人与机器之别,或许可以断定该机器能够思考。这种测试现今称为图灵测试,在人工智慧领域仍是重要概念。 最早期著名的自然交谈程式之一是,1966年由约瑟夫·维森鲍姆在麻省理工学院发展而成。该程式回答使用者提出的文字陈述或问题时,模拟一位罗杰斯式心理治疗师。它看似能够理解他人输入的谈话并且智慧地回应,但实际上只是执行句型对比的程序,只认得句子里的几个关键字。其回答是由未知的部分围绕著转化的已知单字而组成。以「你似乎厌恶我」举例而言,ELIZA理解「你」和「我」 ,因而找出「你…我」的基本句型,再把「你」和「我」转成「我」和「你」,然后回答「为什么你会认为我厌恶你?」在这个例子里,ELIZA并不理解「厌恶」这个词,但不妨碍在这种心理分析的情境下形成一个合理的回答。 许多最早期像ELIZA这种简单的人机互动模式,电脑接受使用者的文字输入然后产生回答。这种方法使用「」:电脑识别使用者打入词句的类型,再据以回答。 最近的科技比较重视语音互动系统。这些系统,例如iOS作业系统的Siri,运用的技巧类似文字系统的句型辨识,只不过使用者的输入是经由语音辨识。这个语言学的分支,把使用者的语音当作音波来处理,并解释音质与语言的形式,让电脑得以辨识使用者的输入。 现代计算语言学多著重于语言理解。随著网际网路的扩张,人写的文字随处可见,如果有程式能够理解自然语言,会带来广泛、令人振奋的机会,包括改良的搜索引擎、自动化客服、以及线上教育。 语言理解的早期成果包括应用贝氏统计进行光学字符识别。其它贝氏统计的语言分析应用包括分析《联邦党人文集》以决定作者是谁。 理解口语方面,最初是奠基于1960、1970年代信号模拟的成果——分析未知的信号,从中找寻类型,并且根据历史做出预测。这种信号模拟应用于语言,最早、还算成功的一例是在1989年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达成。这些统计方法更近期被应用在较难的任务,例如主题识别——估计贝氏参数以推断文件主题为何的机率。 现代计算语言学是门混合的学问,包括计算机科学与程式设计、数学(尤其是统计学)、语言结构、以及自然语言处理。这些领域的结合,发展出辨认语音然后据以执行任务的系统。例如语音识别软体(苹果的Siri)、拼字检查工具、语音合成程式(示范发音或辅助语言障碍者)、以及机器翻译(谷歌翻译、WordReference) 。 计算语言学在社交媒体与网际网路的场域可能特别有助益。例如过滤聊天室与网站的内容必须利用计算语言学,也有许多程式让家长使用「」。计算语言学家也能利用「」发展出分类与组织内容的程式。例如推特,程式可以根据主题或关键字去分类「推文」。计算语言学也能应用于文件检索与分群。当你在线上搜寻时,出现的文件与网站取决于你键入的文字相应的独特标示。 计算语言学可以根据语言的媒介与执行的任务区分:语音或文字;分析(识别)或合成(生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音编码(speech coding)、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语种识别(language identification)、说话人识别(speaker recognition)或说话人确认(speaker verification)、语义理解(semantics understanding)、语音合成(speech synthesis)等。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经常用到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 机器翻译的主要方法包括规则机器翻译,实例机器翻译及统计机器翻译
30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00
语音合成
语音合成 语音合成是将人类语音用人工的方式所产生。若是将电脑系统用在语音合成上,则称为语音合成器,而语音合成器可以用软/硬体所实现。文字转语音(Text-To-Speech,TTS)系统则是将一般语言的文字转换为语音,其他的系统可以描绘语言符号的表示方式,就像音标转换至语音一样。 而合成后的语音则是利用在资料库内的许多已录好的语音连接起来。系统则因为储存的语音单元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若是要储存phone以及diphone的话,系统必须提供大量的储存空间,但是在语意上或许会不清楚。而用在特定的使用领域上,储存整字或整句的方式可以达到高品质的语音输出。另外,包含了声道模型以及其他的人类声音特征参数的合成器则可以创造出完整的合成声音输出。 一个语音合成器的品质通常是决定于人声的相似度以及语意是否能被了解。一个清晰的文字转语音程式应该提供人类在视觉受到伤害或是得到失读症时,能够听到并且在个人电脑上完成工作。从80年代早期开始,许多的电脑作业系统已经包含了语音合成器了。 直到19世纪,贝尔实验室对于电子语音合成技术的研究,才开启近代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贝尔实验室在1939年制作出第一个电子语音合成器VODER,是一种利用共振峰原理所制作的合成器。 1960年,瑞典语言学家G. Fant则提出利用线性预测编码技术(LPC)来作为语音合成分析技术,并推动了日后的发展。后来1980年代Moulines E和Charpentier F提出新的语音合成演算法PSOLA,此技术可以合成比较自然的语音。 这通常是使用字词预录的方式,将各字词的发音预先录制好,经处理后存放在资料库中。使用时再将预发音的字句断成字词,再把发音的资料自资料库中取出,交由DSP去处理发音的合成。
30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简称二次大战、二战、WWII等;;;;;)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包括所有的大国,并最终分成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和轴心国。这次战争是人类史上最大的战争,动员1亿多名军人参与这次军事冲突。主要的参战国纷纷宣布进入总体战状态,几乎将自身国家的全部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用于战争之上,同时将民用和军用的资源合并以便规划。包括有犹太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战争中日军对中国军民进行细菌战、以及最终美国对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弹等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有纪录以来最多大规模民众死亡的军事冲突,全部将近有5000万至7000万人因而死亡,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了人类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世界局势,英国、法国等欧洲殖民帝国衰落,美国和苏联取了欧洲殖民帝国的地位成了新的超级大国并在战后形成两强格局直到1991年。 尽管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占中国满洲,建立傀儡国家满洲国。至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更爆发全面战争。不过大多人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定为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这次入侵行动即导致英国和法国向德国宣战。然而德国在入侵波兰后开始尝试在欧洲建立一个帝国,自1939年到1941年为止,发动一连串战争并借由条约的签署使德国几乎占领欧洲大部分的地区,而保持中立的苏联在和德国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后,也开始侵略,陆续占领或吞并在欧洲边界的6个国家,在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所占领的波兰领土。英国及大英国协的成员国则持续与轴心国作战,并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爆发多次军事冲突,而这也使英国成了欧洲少数仍继续抵抗德军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欧洲的轴心国决定撕毁和苏联的合作约定,联合入侵苏联,这次攻势也开始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面战争爆发,但在之后让几乎统辖整个欧洲地区的轴心国投入大量军力来维持作战优势。到了1941年12月,加入轴心国的大日本帝国为了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获得领导地位,袭击位于太平洋的美国统辖地区和落于中南半岛的欧洲殖民地,很快地于西太平洋和东亚战区获得了主导权。 到了1942年时日本开始在一系列的海战中战败,位于欧洲的轴心国也陆续于北非战役及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败退,这些都使轴心国停下进攻的脚步。1943年时,义大利法西斯政权在西西里岛战役中面对同盟国部队严重失利,另一方面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战败后失去对于东欧的领导,同时美国在太平洋战区中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自此轴心国逐渐失去主导权并开始将布署于各地的前线部队进行撤退。到了1944年时,盟军决定登陆法国以开辟第二战场,而苏联除了收复过去被占领的领土外,也开始转往进攻德国其同盟国家的土地。在苏联和波兰部队共同攻入柏林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最终在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的情况下宣告结束。而另一方面美国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击了日本海军部队并陆续占领数个重要的西太平洋岛屿,这使得日本列岛随时面临同盟国部队入侵的危机。最后在美军分别于广岛市和长崎市投下原子弹并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苏联进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国东北地区,8月14日日本跟进宣布愿意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条件,而随著亚洲战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1945年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胜利宣告结束,然而二次大战对世界影响极为深远,改变往后世界的政治版图和社会结构,特别是战败的轴心国集团被迫接受同盟国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够促进各国合作并防止未来的军事冲突;同时战胜的盟军各国,也纷纷在联合国各个机构中担任重要职位,特别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和法国5个国家为首成立联合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主导着世界的秩序。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促使美国和苏联二者势力大幅扩张,成为彼此对立的超级大国,并在战争结束后展开长达46年的冷战局势。与此同时过去各个欧洲大国的影响力则逐渐下降,促使各个亚洲与非洲殖民地出现非殖民化的运动,陆陆续续有许多地方宣告独立。而为了面对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各个国家也开始为自身的产业推出振兴经济措施;另外为了能够稳定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欧洲也开始推动欧洲一体化的目标。 一般认为战争是于1939年9月1日爆发,这样的论点是以德国入侵波兰做为起点,3天之后英国和法国便先后对德国宣战。不过对于战争开始的日期仍然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其中一些人便认为实际上战争早在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便已经开始。英国历史学家等人则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应该从1931年9月18日日军侵略中国东北三省开始计算。 另外也有如英国历史学家A·J·P·泰勒等抱持著不同的想法,认为抗日战争和在欧洲以及其殖民地所爆发的战争刚开始只不过是同时发生的不同军事冲突,两场战争最终于1941年合并而称其为「世界大战」。其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的说法还包括有在1935年10月3日时,因为-{zh-cn: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zh-hant:义大利入侵衣索比亚}-的举动而爆发战争。另外也有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属于「欧洲内战」(European Civil War)或者是「第二次三十年战争」(Second Thirty Years War)的一部份。 对于战争结束的确切日期,在学界同样也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日期各国也多有差异。有些人认为应该要参考如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5月8日)作法,以纳粹德国政府于柏林正式签订投降书的当天作为基准,从而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日期订在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停战协定那天。也有些人认为在二战结束应是1945年8月15日,因为那天日本投降,而不是日本参与投降仪式正式投降的1945年9月2日那天。后者也认为前一种说法反而会使战争结束于1951年,因为直到那年日本才与世界各国签署了对日和平条约,而德国甚至因为分裂的缘故则一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前夕才签署和平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彻底改变了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政治版图,其中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希腊和罗马尼亚获得领土作为赔偿,并且立即于这些领土上设立新的地方行政区划以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战败的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鄂图曼帝国则纷纷宣告瓦解。另外一方面在1917年时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成功自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夺取了俄罗斯帝国的政权,也让原本作为参战国之一的俄罗斯帝国跟著宣告结束。 尽管在战争结束后社会开始出现追求和平主义的声音,许多欧洲国家仍充斥著民族统一主义和复仇主义的民族情节且越来越深化。特别是德国在签署《凡尔赛条约》后丧失大量领土、殖民地以及其自身的经济优势,使得德国社会对于领土收复以及复仇的思想更趋强化。然而由于《凡尔赛条约》的种种限制,德国仍然失去包括德国自身13%的领土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过去德国在战争期间吞并的他国领土也被迫允许独立,并以战争开销与赔偿为由征收巨额赔款。条约中更进一步限制德国军事力量的规模以及配备,包括了撤除空军以及撤销参谋部。而与此同时俄国内战渐趋缓和,并且另外成立苏联掌管政权。 1918年到1919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导致德意志帝国瓦解并由另外建立的民主政府取代,新成立的德国政府后来又称魏玛共和国。然而在战间期的这段时间,刚刚成立的魏玛共和国便面临了国内右派与左派各自支持者的权力争夺冲突。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与英国和法国签署1915年伦敦条约的意大利以获得领土为条件决定转而投靠协约国集团,但是意大利的民族主义者不满在战争结束后两国并没有遵守领土转移的承诺,随后因为这次领土扩展事件反而让意大利社会爆发冲突。而从1922年到1925年开始,以本尼托·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党成功于-{zh-cn:意大利;zh-tw:义大利}-获得执政权力,并且以民族主义与极权主义废除了原本的代议制民主结构,不断打压意大利当地的社会主义、左派和自由主义的的活动;同时意大利政府也积极展开许多外交策略,期望能够将意大利发展成为世界大国之一,而成为「新罗马帝国」。另一方面在德国,以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则开始尝试在德国建立一个法西斯政府。伴随著经济大恐慌爆发之后,德国社会开始支持纳粹党执政,到了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在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希特勒开始大力提拔纳粹党成员担任政府重要官员,并开始将德国塑造成法西斯极权的一党制国家。 中国的国民党则为了能够清除军阀的势力,在1920年代中期由蒋中正领导国民革命军开始自南向北展开北伐,在奉系领袖张学良宣布归顺后,名义上统一中国。然而北伐结束后执政的国民党便与原本一同合作的中国共产党发生冲突,中国很快又再度陷入国共内战中。1931年大日本帝国内军国主义正趋高涨,帝国政府开始策划如何能够有效掌控中国领土并且获取自然资源,进而借此发展出足够的实力来掌管亚洲地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满洲,并随即另外建立作为傀儡政权的满洲国。此时蒋中正以「先安内,后攘外」的方针回应日本的入侵行为,继续剿共战争,以便稳定局势,另一方面则期望国际联盟协助处理日军进占中国领土的问题,但日本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行为后随即宣布退出该组织。在这之后日本又发动了一连串的挑衅行为如上海、热河、河北,一直到1933年中日签署《塘沽协定》双方才一度宣告停战。不过中国仍组织志愿部队继续在满州、察哈尔和绥远等地抵抗日军入侵。 尽管阿道夫·希特勒曾在1923年时发起一场以失败告结的政变尝试推翻德国政府,他仍然成功地于1933年合法成为德国总理。他宣布废除民主制度,同时借由民族主义的风潮提出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并很快便开始大规模地重整军备。与此同时法国为了​​确保意大利仍然与其合作、维持同一阵线之协议,允许意大利将埃塞俄比亚列为自己的殖民地。然而在希特勒的主导下,德国于1935年再度合并原本作为德国领土的萨尔盆地地区,而在获得民意支持的情况下德国随后推翻《凡尔赛条约》且加速重整军备的计划,甚至以大规模征兵的方式扩充部队兵力,而这些强调国家主权的举动也更加加深了德国社会对于希特勒的声望。 为了能够抗衡纳粹德国的不断发展,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决定成立斯特雷萨阵线。另外苏联也怀疑德国的目标也包括占领东欧的广大领土,苏联为此也与法国签署《苏法互助条约》;然而尽管《苏法互助条约》已经签署,该协议仍然坚持必须要经过国际联盟的讨论才能针对入侵行为有所因应,这使得这一条约基本上并无威吓力。而在1935年6月,英国甚至与德国签署了《英德海军协定》,更加缓和了先前《凡尔赛条约》的部分限制。而美国则于同年8月通过了中立法案,表示不会干涉美洲以外的国际事务。这也促使意大利于同年10月时入侵衣索比亚,德国是少数愿意表态支持意大利入侵举动的欧洲国家,这也使得意大利在稍后德国吞并奥地利并未表示反对。 尽管1936年3月希特勒不顾《凡尔赛条约》与《罗加诺公约》而进驻莱茵兰,但是其他欧洲列强对于此事并未多加干涉。同年7月时西班牙内战爆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公开支持主张法西斯独裁的佛朗哥部队和苏联支持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军队交战,这次双方冲突也成了德国和意大利测试新型武器与作战方式的地方,最终佛朗哥部队于1939年初成功赢得内战。1936年10月,德国和义大利组成了柏林-罗马轴心。1个月后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则在隔年也加入其中。这时中国也发生了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军队同意停火并组织统一战线来反对日本入侵。 第二次义大利阿比西尼亚战争是一场十分简短的殖民地战争(Colonial war),1935年10月义大利王国军队从义属索马里兰和厄立特里亚发动对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军事入侵,最终于1936年5月成功完成军事占领并将之并入意属东非作为殖民地。这次军事冲突也暴露出国际联盟缺乏维护和平的力量,尽管义大利和阿比西尼亚皆是国际联盟的成员,而义大利也明显违反了国际联盟所订定的第十条规范,但是国际联盟仍无法阻止意大利的作为。 德国和意大利为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领导的国民军提供军事支持,并且协助打击当时受到苏联支持、而明显朝向左派倾斜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德国和苏联也借由这次代理人战争作为契机,不断拿这次冲突来测试新型武器和战术。其中1937年4月德国秃鹰军团蓄意轰炸格尔尼卡而受到当时社会的关注,这也使国际社会担心未来的重要战争将会把平民居住区也纳入轰炸范围内。1939年4月国民军赢得内战,佛朗哥接掌政权并成为独裁者。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同盟国和轴心国都进行了交涉,但没有达成任何重要的协议,不过他仍然派出志愿军前往东线为德国作战,但在总体上仍然保持中立,不允许任何一方借道或进驻西班牙国土。同一时间,葡萄牙由安东尼奥·萨拉查推行法西斯独裁统治,承认西班牙的佛朗哥法西斯军事独裁政权,并镇压葡萄牙共产党及其他反对派,签署反共宣言,扩大并巩固海外殖民地,并且建立葡萄牙青年团(Mocidade Portuguesa)与国家军团(Legião Nacional),仿效-{zh-cn:意大利;zh-tw:义大利}-总理墨索里尼的黑衫队进行军队训练。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起七七事变,七月底,日军便攻下中国过去曾数次作为首都、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北平,然而日本此时也已经把整个中国纳入其军事行动的最终目标。在中国与德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彼此间的合作关系时,中国选择与苏联迅速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苏联也开始提供军需物资以支援中国对日作战,而已经转往支持日本作为的德国则在年底停止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关系。日本攻占北平后,见中国并没有屈服,决定于1937年8月中旬进攻上海。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决定部署自己辖下素质最佳的部队防卫上海,结果在3个月战斗以后上海于11月遭到日军占领。日军之后不断逼使中国军队往西方后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成功占领首都南京,并屠杀大量中国平民和缴械军人。 1938年6月,中国军队为了阻止日军继续由河南继续向前推进至湖北,而故意造成黄河泛滥。同时中国将拖延下来的时间拿来继续加强武汉市的防御工事,但是到了10月时日军仍成功占领武汉当地。然而日本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如日军希望般瓦解中国政权的抵抗,相反地中国政府在迁往位于内陆的重庆市后仍继续坚持作战。 1938年7月29日,日本于张鼓峰事件中首次入侵苏联领土,苏联部队也随即与日军展开交战。虽然这次战斗是以苏联胜利作为结束,然而日本也因为这次军事冲突而有了外交谈判的机会。稍后在1939年5月11日,日本决定将武力部队移动到蒙古边境哈拉哈河附近。尽管日本最初成功击败蒙古红军的防卫,但是在苏联的支援下最后日本关东军仍然惨败。 在几次与苏联的军事冲突后,日本政府深信他们应该尽可能与苏联政府透过外交手段调解,以避免苏联稍后对日方于中国的战场有所干预,同时也决定将之后的军事目标转往由美国和欧洲掌握的南太平洋地区。同时这次作战也促使数名经验丰富的苏联军事领导人得到提拔,例如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便在之后莫斯科战役中便成了关键性的角色。 在欧洲德国和意大利的举动更加变得大胆,1938年3月德国并吞了奥地利,然而这件事只自其他欧洲列强中得到一点反应。这鼓舞希特勒希望能够将过去作为索赔的对苏台德地区重新纳为德国领土,并且以该块土地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内作为少数民族的德意志族群主要生活地区而要求合并。法国和英国在不询问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情形下,很快就在慕尼黑协定中承认苏台德地区应该归德国所有,在种种压力之下使得捷克斯洛伐克只能接受领土移交的要求。但是不久之后,德国和-{zh-cn:意大利;zh-tw:义大利}-仍继续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割让更多领土,这也使得邻近的匈牙利和波兰也开始备受威胁。到了1939年3月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尚未统一的部分,随后在德国安排之下将捷克斯洛伐克分成德国管辖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和和亲近德国的附属国斯洛伐克共和国。 英国和法国对于德国的举动感到震惊,但是希特勒仍进一步要求但泽自由市与其合并,这促使法国和英国向波兰保证支持其独立。而当意大利在1939年4月攻占阿尔巴尼亚后,英国和法国同样保证会支持罗马尼亚和希腊。稍后不久英法与波兰陆陆续续结为同盟,而德国也与意大利正式签署了交互合作的《钢铁条约》。希特勒控诉英国和波兰试图“包围”德国,并宣布废除《英德海军协定》和《》。 1939年8月,德国和苏联秘密签署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同时双方也秘密于条约签署时分配各方之后在「领土与政治重新安排」中所获得的利益,也对之后如何处理波兰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双方约定由德国占领波兰和立陶宛西部地区,而苏联则是占领波兰东部领土、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比萨拉比亚等地。这一协议对希特勒来说相当重要,因为它保证了德国在击败波兰之后不必如在一战中一样两面作战。 8月末德国继续向波兰边境进行动员,局面逐渐演化为全面危机。在与-{zh-cn:意大利;zh-tw:义大利}-外长齐亚诺伯爵的私人会谈中,希特勒表示波兰是一个“不稳健的中立国”,必须服从德国的要求,否则就应当予以“清算”以免日后在同西方国家的战争中消耗德国的兵源。同时他不认为英国和法国会介入这一冲突。8月23日希特勒下令于8月26日进攻波兰,但在听说英国与波兰达成了正式的互助协定以及意大利将保持中立之后,决定延迟进攻。作为对英国希望直接谈判的回应,德国于8月29日要求波兰派出代表来到柏林,商讨关于割让但泽和波兰走廊以及保护波兰境内德意志族裔的事宜。波兰拒绝了这一要求,于是在8月31日晚间,德国宣布谈判破裂。 1939年9月1日德国和其附属国斯洛伐克一同进攻波兰。9月3日法国、英国和大英国协成员国纷纷正式向德国宣战,但实质上给予波兰的支援则十分少,只有在法国萨尔当地发起萨尔攻势。不过9月3日时英国和法国也派遣海军部队封锁德国外海,期望能够破坏德国的经济发展并给予战况有些许支援。9月17日苏联在与日本就日苏国界战争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后也紧接著入侵波兰,波兰领土随即落入德国和苏联瓜分,而立陶宛和斯洛伐克也获得一部分土地。但尽管如此波兰政府始终没有宣布投降,相反地另外组织波兰地下国和波兰家乡军,继续在之后连同布署在波兰周遭各条战线的盟军部队一同作战。此外大约有100,000名波兰军事人员则撤退到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国家,这些士兵后来也加入抵御德国部队进攻的行列,而著名的波兰军情处密码局(Biuro Szyfrów)则带著有关破解密码的资料撤离到法国。同一时间日本则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国城市长沙市首次发起攻势,但是在9月下旬被中国军击退。 在对波兰和立陶宛政府进行干预后,苏联依照《德苏友好合作划界条约》(German–Soviet Treaty of Friendship, Cooperation and Demarcation)的内容强迫波罗的海国家「协助苏联军队于他们国家内进驻」。然而在1939年11月芬兰拒绝苏联近乎侵略领土的要求,随后双方便爆发军事冲突即冬季战争,最终在1940年3月由芬兰作出让步签署《莫斯科和平协定》。在这之中尽管法国和英国已经向德国宣战,但是仍尽可能援助芬兰抵御苏联的入侵,而苏联也因为这入侵举动而被国际联盟剔除。 而在西欧,英国开始将其军队部署到欧洲大陆,但由于英国部队始终没有和德军发生军事冲突,这使得这段时间又称「假战」。一直到1940年4月开始,德军再发起大规模入侵的情况下才有所交战。1940年2月时,苏联和德国另外签署《德苏贸易协定》(German–Soviet Commercial Agreement),由苏联提供各式原料来换取德国的军事和工业设备,而德国也能够借此回避盟军对其的原料封锁。 1940年4月德国为了避免盟军借由威尔弗瑞德行动(Operation Wilfred)来阻挡瑞典铁矿运往德国的路线,决定入侵丹麦和挪威以确保原料的运输。丹麦立即宣告投降,而尽管盟军提供协助德军仍然在2个月内攻占挪威。1940年5月为了避免德国抢先攻占,英国随即入侵冰岛以实施军事管制。同时因为挪威战役的失败,温斯顿·邱吉尔于1940年5月10日取代内维尔·张伯伦,成为英国新任首相。 1940年5月10日,德国开始策划入侵法国、比利时、荷兰与卢森堡,在几天内德军便以闪电战战术成功攻下荷兰和比利时。法国所设下的马奇诺防线使得法军认为透过天然屏障能让德军装甲车辆无法突破,然而德军则先攻占防御较为薄弱的阿登后随即攻击位在比利时的盟军侧翼。最终到了同年6月初时,英国军队放弃其运到欧洲大陆的重型装备并自敦刻尔克紧急撤离。而6月10日时意大利也跟著德军入侵法国,并且向法国和英国宣战,12天过后法国政府便宣布投降。向轴心国投降的法国一部分领土很快便被纳入德国和意大利占领区,而法国本土则是由残存国家身分的维琪法国所管理着。7月3日英军则袭击停泊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法国舰队,以防止德国将法军舰队纳入自己的海军中。 同年6月在法国战役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苏联也强行并吞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国家,同时也吞并了罗马尼亚具有争议性的巴撒拉比亚地区。与此同时,纳粹德国也和苏联在政治与经济合作上逐渐陷入僵局,这使得德国和苏联开始为彼此交战进行准备。 在成功瓦解法国后,德国开始尝试借由空中优势来取得英国上空的制空权,同时也发起海狮计划准备入侵英国。然而德国空军的作战行动并没有达成目标,这使得入侵计划在9月时便宣告取消。而尽管德国开始将其占领的法国港口作为其新基地,但是德国海军对于仍保有一定实力的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有获得收益,这使得德国决定改以U型潜艇在大西洋巡逻并对英国航运展开攻势。另一方面-{zh-cn:意大利;zh-tw:义大利}-则将重点放在地中海周遭地区,于6月时开始围攻马尔他、8月攻占英属索马利兰,并且在1940年9月时入侵作为英国殖民的埃及。日本则在9月时开始强化对中国的封锁,派遣部队占领位在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的数个基地。 在此期间态度保持中立的美国决定采取新方案,以协助中国和西方盟国作战。1939年11月美国政府就中立法案进行修订,允许盟军以「现购自运」的方式来购买军事物资与装备。在1940年时德国成功攻占巴黎后,美国海军也借由《两洋海军法案》(Two-Ocean Navy Act)开始显著扩大其规模;而在日本入侵印度支那后,美国则对日本实施有关铁、钢和机械零件的禁运。到了同年9月,美国还同意英国购买原本于美国基地封存的驱逐舰。但尽管如此,一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前大部分的美国公民仍继续反对美国对任何军事冲突直接干预。 而为了对付于背后支持同盟国的美国,1940年9月底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组成轴心国集团。《三国同盟条约》中规定除了因应苏联主动进攻而另外处理外,任何国家都必须协助任何虽未参与战争但仍被攻击的轴心国国家。在这段期间,美国则继续通过了租借法案来支援英国和中国作战;美国也授权美国海军保护英国所购买的物资和装备运往大西洋中间的安全区,之后由英国舰队接手进行管理。也因此德国和美国在1941年10月陆续在大西洋北部和中部发生数次海战,但是美国在官方立场上仍然持续保持中立。 1940年11月时,轴心国开始大规模扩展自身的势力。1940年10月时意大利尝试入侵希腊,但是在几天内便被击退,甚至很快被反推到阿尔巴尼亚地区而陷入僵局。至1940年12月,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相继加入了轴心国行列,而大英帝国所组成的部队也开始对对位在埃及和东非的意大利军队展开攻势。到了1941年年初,意大利军队已经被大英帝国部队逼到利比亚,而邱吉尔也将下令派遣部队前往非洲的动作称为「光采行动」,并且借此加强正在与希腊交战的意大利部队的压力。意大利皇家海军于战争中遭受了十分惨重的损失,皇家海军派遣航空母舰攻击位在塔兰托的意大利部队在这次的攻击中也导致3艘意大利的战列舰受损,而之后在马塔潘角海战中意大利又损失更多艘军舰。 因此德国便决定介入此战事并协助意大利对英作战。希特勒于2月时将部分德国军队派遣前往利比亚当地,并且在3月底时已经对德部队便已经数次发动小规模进攻。而到了4月时,以德军部队为首组成的联军成功推进到埃及周遭,甚至对盟军发起了托布鲁克围城战。之后大英帝国部队于5月时发起简洁行动,6月时再度发起了战斧行动,但这2次针对轴心国部队的攻势随后都面临失败。而3月初时保加利亚签署加入轴心国集团,这促使德国决定要对巴尔干地区进行干预,随即入侵希腊和南斯拉夫并另外组织政府。轴心国部队在巴尔干地区很快获得进展,在5月底德军部队攻占希腊克里特岛后,成功迫使同盟国军队于此处撤退。6月中旬,克罗地亚加入轴心国集团。 不过处于劣势的盟军,在这段期间也有获得少数胜利,德国占领法国及扶植维希政府后,本来希望法属叙利亚托管地能够在中东参与对英国的作战,然而同盟国部队成功破坏在维希法国空军基地内的德军,进而阻止叙利亚于伊拉克后方发动叛乱。稍后在自由法国部队的协助下,同盟国部队也接管法国在中东的托管地叙利亚和黎巴嫩,以防止这类事件再度发生。同时,英军在1941年向意属东非反攻,成功夺回索马里及埃塞俄比亚等东非地区的控制。而在大西洋,英国成功击沉了德国旗舰俾斯麦号,这使得日益低迷的民众士气再次受到鼓舞。同时英国皇家空军也在不列颠空战中成功抵御了德国空军的轰炸,最终德国于英国上空的主要空袭行动在1941年5月宣告结束。 而在亚洲战区,尽管双方都互有发起攻势,但是在1940年时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陷入僵局。日本为了增加对中国所施加的压力,决定开始优先攻占重要位置以阻止供应路线,同时与准备与西方列强展开战争。这一时期,日军也继续占领了印度支那南部地区并给予军事管制。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华北一带成功发起攻势打击日军部队,作为报复日本则决定在占领区内对共产党党员和一般民众实施严厉的三光政策,希望能够借此方式有效减少共产党游击队的人力补充和物资供给。另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仍持续存在著互相牵制的气氛,到了1941年1月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后便宣布结束彼此的合作关系。为了能够成为之后欧洲和亚洲稳定之后的霸主,德国、日本和苏联开始对之后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进行准备。尽管德国与苏联正逐渐处于紧张的局势,日本考虑到一方面德军在欧洲战场上仍占有优势,而另一方面自身的目标则是夺取欧洲国家殖民下的东南亚地区及其丰富资源,为此日本与苏联2个强盛国家在1941年4月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但是在另一方面,德国则逐步在苏联边境布署军事武力,准备在之后直接攻击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联合其他欧洲轴心国集团的成员国以及芬兰共同入侵苏联。其中作战目标是期望能够借由快速突击的方式攻占波罗的海地区,之后占领莫斯科和乌克兰等重要地区,最终战略目标(Strategic goal)则是在1941年末攻下从阿斯特拉罕至阿尔汉格尔斯克所连结的AA战线以内范围,并且能够有效掌握里海和白海的周遭交通。希特勒的目标是借由发展成为军事大国的德国来​​消除苏联本身以彻底消灭共产主义,并且借由驱赶当地居民的方式来获得所谓的「生存空间」;同时德国也希望能够攻占苏联的重要地区,并且借由当地的战略资源进而能够击败德国的其他对手。 虽然苏联红军在战争之前亦有准备战略反攻计划,但是轴心国部队发起的巴巴罗萨行动仍迫使只能够采取作战。到了夏日期间,轴心国成功进占大量的苏联领土并且也造成苏联军方巨大的人员和物资损失。然而到了8月中旬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决定让渐趋劳累的德国中央集团军暂止发起对于苏联的包围作战,并且连同第2装甲军团(2nd Panzer Army)一同向乌克兰以及列宁格勒推进。德军在对基辅的攻势中获得压倒性的成功,导致一共有4个苏联集团军遭到围剿和歼灭,这也让德军得以更早占领克里米亚到乌克兰东部的工业发达地区。 将近75%的轴心国部队以及绝多数原本布署于法国和地中海中部的空军部队陆陆续续转移到东线,这促使英国政府重新思考其大战略计划。同年7月英国和苏联一同组成反对德国的军事同盟,同时英国和苏联也一起入侵伊朗,以确保波斯走廊(Persian Corridor)和伊朗当地油田不会落入德军占领之下。到了8月英国和美国则一同签署《大西洋宪章》。 到了10月加入轴心国的罗马尼亚亦和轴心国集团一起攻打乌克兰以及波罗的海地区。但是在扬·安东内斯库强烈希望打击共产主义的想法下,罗马尼亚部队大量投入列宁格勒围城战并且夺回过去割让给苏联的领土。在稍后轴心国部队成功攻陷塞瓦斯托波尔,并且将主要的兵力改调往莫斯科以展开进攻。在经过两个月的激战后,德军部队几乎达到莫斯科外围地区,然而经过长期行军而疲惫不堪的部队也迫轴心国暂缓进攻。尽管轴心国部队成功攻占广大的领土,然而在这次交战中并没有达成主要目标;许多重点城市仍然在苏联坚持抵抗下始终无法击溃,这也使得苏联在之后仍保留相当程度的军事潜力。而在巴巴罗萨行动宣告结束之后,也意味著欧洲战场的闪击战阶段也已经结束。 12月初苏联正式动员所有后备部队并准备与轴心国部队展开作战。苏联开始依据理查·佐尔格等间谍所搜集的资讯陆陆续续将军队移往东线准备作战,期望能够防止轴心国集团继续往苏联领土进攻,而面对日本关东军则只布署最少的兵力来作为警戒用。到了12月5日开始苏联发了大规模的反攻作战,对布署战线长达1,000公里的德军展开攻势,并成功往西推进100公里—250公里之处。 德国在欧洲所获得的一连串胜利,在某些程度上也鼓励日本对欧洲各国政府施展压力。已流亡英国的荷兰政府同意继续供应日本由荷属东印度所制造的石油,但是拒绝将该殖民地的控制权移交给日本政府。相反的维琪法国则同意日本继续占领法属印度支那。1941年7月美国、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政府决定以日军试图占领中南半岛为由而冻结所有来自日本的资产,而提供日本近80%石油的美国也决定严格实施石油禁运政策。这项石油禁运政策促使得日本可能必须放弃其在亚洲的野心计划、并且逐一暂缓对中国所发起的战争或者是以武力攻占领土的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对此日本军方完全舍弃第一个方案,并且许多军官认为石油禁运实际上就是对日本展开的潜在「宣战」。 日本计划迅速以武力的方式攻占欧洲位于亚洲的殖民地地区,并随即建立一个延伸至太平洋中线的大型防卫圈。随后日本便会尽可能使用在东南亚所获得的资源,来对遭受第一波攻击的同盟国军队展开防御作战。为了防止之后美国对于日本的作法展开干预,日军从一开始便策划对于防卫圈外围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展开歼灭性攻势。1941年12月8日(北美地区为12月7日),日本同时对由英国与美国所掌握的东南亚周遭地区和太平洋岛屿展开攻势,在这其中也包括有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舰队、攻占泰国和马来亚地区以及占领香港等等。 这一系列的袭击促使美国、英国、澳洲和其他同盟国国家正式对日本宣战,德国和其他签署《三国同盟条约》的成员国也作出回应并向美国宣战。1942年1月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和另外22个小国或者流亡政府一同签署《联合国宣言》,在内容中再度申明《大西洋宪章》的观点。然而苏联本身并没有完全遵守《联合国宣言》的内容,除了继续依照过去与日本签署的协议而对于日军保持中立的态度,同时本身对于自决原则也没有表达正面支持。而从1941年史达林陆陆续续要求丘吉尔以及罗斯福在法国展开「第二战线」。其中东部战线当时已经成为欧洲战区的主要战场,苏联在这次军事冲突中有将近数百万的伤亡者,相反的同样作为同盟国成员的西方国家则大约损失数十万人。不过丘吉尔和罗斯福则表示他们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在其他同盟国始终无法确保优势的情况下使得苏联只能够继续单独抵抗德军攻势,这也使得苏联在战后不断以此来向西方国家要求赔偿。 1942年4月日本与其合作国泰国已经几乎完全占领缅甸、马来亚、印尼、新加坡和拉包尔等地,盟军部队在日军攻势下普遍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日军也俘虏大量的囚犯。尽管日军在科雷吉多岛当地遭遇强硬抵抗,1942年5月菲律宾最终仍然遭到日军占领且逼使得菲律宾自治领政府被迫流亡。而日本海军也在在南海、爪哇海和印度洋中获得胜利,并且成功轰炸盟军部队位于澳洲的重要海军基地达尔文。这段时间中盟军对于日本唯一的取得胜利则是中国于1942年1月上旬爆发的第三次长沙战役,而获胜主要原因在于日本过度自信能够轻易取下胜利,而对于国军并无完善的准备。 面对美国海军开始大力协助英军运补作业,纳粹德国海军决定主动对美国大西洋沿岸所有运输船只展开攻击。而尽管德军已经造成苏联极大的人员与物资损失,欧洲轴心国成员停止对于主要布署在俄罗斯中部和南部地区的苏联军方展开攻势,相反的开始强化自身对于所占领领土的控制能力。而在北非战场方面,德军于1月时对英国展开大规模攻势,一直到2月初英军才勉强在加查拉战线中抵御德军进攻。但尽管轴心国集团暂缓部队的进攻速度,以德国为首的欧洲轴心国仍加紧准备以投入下一波攻势。 早在1942年5月日本开始发起两栖作战的MO作战,准备占领莫士比港来阻断美国和澳洲之间的通讯以及物资流动。然而盟军成功在珊瑚海海战之中,阻止了日本海军持续往前推进。在美军成功空袭东京之后,日本计划占领中途岛并引诱美国航空母舰在周遭作战,期望能够一次彻底击溃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吸引美军的注意,日本也另外派遣部队占领隶属于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日本军方将大规模的攻击计划设定在6月初展开,然而美国于5月下旬时成功破解日本海军的通讯密码,在充分了解计划内容和部队安排后美军成功凭借著资讯优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大日本帝国海军在中途岛战役后也势力大为削减许多。 在积极策划的中途岛战役反而损失大量航空母舰后,日本改将重点放在自陆地上发起攻势占领位于巴布亚领地(Territory of Papua)的莫士比港。而美军则是计划对位在日本索罗门群岛南部的军事基地展开反击,陆陆续续准备布署兵力前往瓜达康纳尔岛,同时美军也希望能够另外发起攻势打击日本在东南亚重要基地的拉包尔。 美军两项计划于7月开始展开,然而9月中旬时日本将瓜达康纳尔岛列为优先保卫的目标。日本首先将于布纳-哥纳当地与美国和澳洲部队作战的日本新几内亚部队撤离,陆陆续续开始将大量兵力从莫士比港地区移往北部省当地支援。而在瓜达康纳尔岛成为双方激烈争夺地区后,双方的支援部队与物资开始纷纷尝试借由船舰运送的方式提供。最后到了1943年,日本决定不再继续增加支援部队并开始规画准备撤离。同一时间,盟军也开始在缅甸发起数起攻势。首先在1942年年底之针对若开邦发起作战行动,然而反遭到日军的反击并损失大量人力与物资,最终在1943年5月重新撤退回到印度。另外缅甸战区的盟军也派遣缅甸远征军特种部队(Chindits)在日军势力范围处展开骚扰作战,并在4月下旬成功获得些许战果。 而位在德国东线战场部分,轴心国集团成功在刻赤半岛和卡尔可夫中击败苏联反攻。1942年6月时,德军决定对于苏联南部地区发起大规模的蓝色行动,希望借此占领高加索地区的油田与库班(Kuban)沙地,同时继续维持在保北方和中部地区的占领区统治。为此德国南方集团军将自身兵力分成两大部分,分别是负责攻占顿河的A集团军(Army Group A)与占领高加索东南侧窝瓦河一带的B集团军。另一方面,苏联则决定于德军极有可能攻占的史达林格勒进行驻防。 11月中旬时尽管德军已经攻下史达林格勒,然而之后所面临的城镇战却使得德军遭遇苦战,这时苏联也开始准备第二次的冬季反攻计划。其中苏联部队成功在天王星行动包围德军绝大多数的部队势力,但是在稍后展开的火星行动中苏联却反而获得大量的损失。不过在一连串反攻计划下在1943年2月上旬德国陆军已经难以继续维持战线,其中原本占领史达林格勒的德军部队宣告投降,而轴心国集团也将前线往回撤到夏季攻势前的位置。不过同样在2月下旬,随著苏联部队的撤离行动反而让德国对卡尔可夫发起攻势,最后轴心国部队在库尔斯克建立了较为突出的前线阵地。 另一方面在1941年11月时盟军于北非发起反攻,在十字军行动(Operation Crusader)中成功收复原本德国和义大利的占领地区。而为了避免日军占领维希法国所统辖的马达加斯加作为基地,1942年5月上旬英军发起占领攻势。稍后轴心国集团成功自利比亚发起攻势击败同盟国部队,同时逼使盟军被迫退回到埃及,双方最终于阿拉曼当地陷入胶著情况。而在欧洲大陆这一部分,尽管同盟国战略性派遣突击队攻占迪耶普的重要设施,但最后仍然遭到拥有优势兵力的德军部队所击溃。这次作战也使得同盟国部队了解除非有更好的计划策划、武器装备以及后续规画,否则西方同盟国并无法发动大规模的入侵行动。 1942年8月,盟军成功击溃德军对阿拉曼发起的第二次攻势,但在面临重大损失以及需要物资补给的情况下英军发起基座行动援救马尔他。两个月后盟军自埃及发起大规模作战行动,成功逼使轴心国部队撤离利比亚而于更西方北非基地驻守。同一时间英国与美国联合部队也跟近占领法属北非,这也促使统辖该地区的殖民政府决定加入同盟国行列。面对法国殖民地改投靠同盟国集团的作为,希特勒决定派遣部队占领维希法国。虽然对于这违反停战条约的军事行动法军并没有抵抗,然而法国仍特意破坏自己的海军舰队以防止纳粹德国将其收归使用。随后德意志非洲军开始自突尼西亚当地撤离北非战场,到了1943年5月同盟国军队则成功占领该地。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结束之后,盟军针对日本于太平洋地区的部队开始展开反击行动。1943年5月,同盟国军队前往阿留申群岛与占领当地的日本部队进行交战。之后盟军将其目标转往拉包尔并开始尝试占领周遭岛屿以阻碍日军的补给路线,同一时间也针对太平洋中部日军所占领的吉尔伯特及马绍尔群岛展开反击。1944年3月底时盟军成功完成这两个目标,此外也瓦解了日本于加罗林群岛的重要根据地特鲁克岛。到了4月时,同盟国部队决定优先夺回西新几内亚地区。 东线战场方面,德国和苏联在1943年春季和夏初都没有进行作战,相反的彼此都计划于苏联中部展开大规模攻势来化解僵局。1943年7月4日,德军自其战线突出的库尔斯克地区展开大规模攻势行动;然而在苏联故意吸引德军深入再歼灭以及优良的防御措施准备下,德军持续一个礼拜的攻势后便开始被迫撤离。然而尽管德军在这次会战中有数次成功取得战术性成功,然而在希特勒的强烈介入之下反而使得行动提前宣告结束。在这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西方同盟国于7月9日对西西里岛展开入侵行动,而在这之后一个月后同盟国部队成功击溃义大利军方,并且开始大规模追捕墨索里尼。 1943年7月12日苏联则发起自己的反攻作战,这次行动成功消除了位于东欧的德国部队期望能够继续保持僵局战况的期望。而自库尔斯克会战是以苏联胜利结束后,除了意味著德军于东线的优势逐渐消逝外,同时也给苏联东线战场的主动权地位。虽然德国试图匆忙强化布署的黑豹-沃坦防线(Panther-Wotan line),然而苏联军对仍然自斯摩棱斯克和第聂伯河展开攻势,并成功突破德军于东线的防备。 1943年9月西方盟军入侵意大利本土后,意大利政府随即开始与盟军协商停战事宜。在面临即将失去意大利部队协助的情况下,德国派遣部队试图夺取意大利部分地区且实施军事管理,并且另外设立一连串的防线驻守著。同时德国特种部队也在橡树行动中成功救出墨索里尼,并且尽快将其送往德国占领地区内,另外成立新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而在意大利本土经过数场战斗后,一直到11月中旬西方盟国的主要部队才开始与德军设立的冬季防线交战。 而德军与大西洋海上的作战也开始受到阻挠,自1943年5月开始盟军新开发的反潜设备成功阻挡德国潜艇的攻势,而大量德军潜艇损失也迫使德国海军暂停在大西洋海上的攻击行动。1943年11月,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邱吉尔与蒋中正于开罗召开会议,在会议上首次确认了有关日本所占领土的解决。而稍后罗斯福、邱吉尔和史达林也则召开德黑兰会议继续讨论战后问题,其中西方盟国约定将在1944年入侵欧洲大陆,而苏联则是同意在德国战败后3个月内向日本宣战。 从1943年11月日本与中国爆发持续7周的常德会战,在这之中中国政府希望能够迫使日本在战争中必须付出极高昂的代价,并且期望同盟国部队能够协助中国继续维持作战能量。1944年1月盟军针对义大利战场的防线发起了一系列攻势,甚至希望能借由两地包抄的方式瓦解德军防线。同样在东线战场,苏联在1943年年底开始尝试对包围列宁格勒地区的德军展开攻势,并在这攻势中成功结束历史上持续最长且最致命的围攻作战。随后苏联展开列宁格勒-大诺夫哥罗德攻势以逼使德国北方集团军撤离波罗的海地区,但是在纳尔瓦战役后成功占领过去德国所统治的爱沙尼亚后短暂停止进攻,并且协助爱沙尼亚流亡政府重新掌握政权,而之后针对波罗的海国家作战时苏联也多以这种模式处理。1944年5月下旬,苏军成功攻占克里米亚,这成功促使位在乌克兰的轴心国部队纷纷开始向西方后撤;然而在同一时间苏联入侵罗马尼亚时,则反遭到当地驻守的轴心国部队所击退。而同盟国部队亦在义大利战场上获得战略性胜利,成功促使德军部队往北方防线撤离,到了6月4日时成功攻占罗马。 然而在亚洲战区上同盟国部队却始终没有获得更加进一步的进展,其中1944年3月时日本决定从两个地区展开反击。首先针对位于英国于印度边境地区发起乌号作战(),并且一度使得英军部队在英帕尔与科西玛遭到围困。不过在1944年5月时英国军队发起反击,成功逼使日军撤回缅甸,而在1943年年底时进攻缅甸北部的中国部队也成功将日军围困于密支那地区。另一方面日本也决定强化对于中国入侵行动的进展而发起一号作战,除了一方面借此攻势确保日本所占地区的交通运输外,另一方面也期望彻底破坏同盟国提供中国物资的机场设备。到了6月时日本已经占领了河南省,并且针对湖南省与长沙一带展开大规模的攻势。 在苏联的施压之下,1944年6月6日西方盟军开始大规模入侵法国北部。同一时间布署在意大利的数支盟军部队在重新划分单位后继续袭击法国南部地区。伴随著登陆计划的成功,驻守在法国的德国陆军部队始终无法有效阻挡同盟国的攻势。在法国抵抗力量的协助之下,自由法国于8月25日时宣告成功解放巴黎;而在整个下半年间,西方同盟国陆续逼迫其他驻守于西欧各国的德国军队撤离。但是尽管盟军部队从西欧往东进攻的计划并无遇到大规模阻挡,然而当盟军部队企图空降荷兰当地的市场花园行动却以失败作结束,这使得盟军原本打算另外自德国北部攻击的计划只能暂止。在此之后西方盟军逐渐往德国逼近,并在尝试穿越卢布河(Rur)时遭到德军较大规模的攻势阻挡。而原本计划从义大利往北进攻的盟军部队,同样被最后一个德军所设下的哥德防线所阻挡著。 而在6月22日时,苏联则发起巴格拉基昂行动来向白俄罗斯展开主动进攻,并几乎摧毁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的主要兵力。而在这之后,苏联部队则开始向乌克兰西部和波兰东部的德国军队展开攻势。苏联的快速进展促使许多波兰家乡军成员开始展开暴风行动(Operation Tempest),其中又以华沙和斯洛伐克南部地区的反抗声势最大。然而在苏联没有积极提供协助的情况下,这些反抗行动纷纷遭到德军部队的镇压。随后苏联红军战略性包围并歼灭了布署在罗马尼亚东部的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Army Group South Ukraine)部队,并促使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当地发生政变,随后这两个国家便宣告加入同盟国的行列。 1944年9月苏联部队提前进入南斯拉夫,这项作法一方面成功逼使占领希腊的德国部队迫迅速撤离外,另一方面也促使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的轴心国部队遭到孤立。为此自1941年开始领导共产党游击队的约瑟普·布罗兹·狄托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游击行动,最终成功掌控南斯拉夫境内并且阻止德国部队的进占。另外苏联也提供少数资源协助在塞尔维亚北部的游击队反抗塞尔维亚救国政府部队,最终两者在10月20日时一同解放首都贝尔格勒。几天过后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并于1945年2月攻陷德国边境并占领匈牙利的重要城镇布达佩斯。但相较于苏联在巴尔干半岛地区获得的一连串胜利,苏联在针对芬兰所发起的攻势之中始终遭遇芬兰反抗势力的反击而无进展,双方并在卡累利阿地峡随即陷入胶著。最后芬兰同意以和平且不并吞为前提的情况下签署停战协定,随后芬兰随也转移到同盟国阵营的行列。 而自7月开始,位在东南亚的英国部队成功击退日本发起的大规模攻势,同时将日军逼往钦敦江地区驻守,而中国部队也成功夺回密支那。但是在中国本土则遭到日本严重打击,日军在6月中旬时成功攻下长沙、并在8月初占领衡阳。不久之后日军南下入侵广西一带,在11月底时成功击败中国军队主力并且占领桂林与柳州一带。而到了12月底时,日本已经成功建立了联结中国与印度当地作战的兵力联系。 不过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则渐渐获得优势,并且不断自太平洋往日本周遭岛屿逼近。1944年6月中旬,美军开始针对马里亚纳群岛及帛琉等地发起一连串的攻势,并且在菲律宾海海战中对日本海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一连串的战事失败逼使得东条英机辞去日本首相一职,同时美国陆航队也开始自周遭基地对日本本土发起密集的袭击。10月下旬美军部队成功占领菲律宾雷伊泰岛,而在作为历史上最大规模之一的雷伊泰湾海战成功获得关键性胜利。 1944年12月,德国开始集结剩下的部队以及后备武力并于阿登发起大规模反击攻势,德军希望借由夺回安特卫普港口来让以占领大多数土地的西方盟军暂缓攻势。在这之后德国政府希望能够促使同盟国集团提前分裂,借由政治的手法来让德国在进行谈判时能够获得有利地位。然而到了1月时德军的攻势遭到击退,而德军也没有获得实质上的战略目标或者是收益。但是在义大利战场上,盟军部队仍然迟迟无法击败德军所布署的防线。1945年1月中旬苏联从波兰维斯瓦河发起进攻,很快的苏联军方便往前推进到德国奥德河处,并且成功占领东普鲁士。而在1月4日时,美国、英国与苏联领导高层展开雅尔达会议;除了同意德国投降后将采取分区统治外,而苏联也再次确认将会向日本宣战。 到了2月时苏联入侵西里西亚与波美拉尼亚,而位于西线的盟军则将战线成功推进到莱茵河处。3月时,盟军部队分别自莱茵河北部、莱茵河南部以及鲁尔地区渡过莱茵河,并且随即在鲁尔成功包围德国B集团军;另一方面,苏联红军则迅速将东部战场推进到维也纳。4月初时盟军部队终于突破位在意大利的防线并与将战线推往德国西侧,而在4月下旬时苏联部队则成功进入柏林外围。4月25日时,同盟国部队首次在易北河会师。而到了1945年4月30日德国国会大厦遭到苏联部队占领,纳粹德国整个军事行动的失败。 而在同盟国集团快速往德国推进期间,各国政府的重要领导人也有所变化。时美国总统罗斯福于4月12日逝世时,改由副总统哈瑞·杜鲁门继任职位。而意大利法西斯领导人墨索里尼则是在4月28日时,遭到意大利抵抗运动(Italian resistance movement)成员逮捕并击毙。而在两天之后希特勒则自杀身亡,德国政府则改由卡尔·邓尼茨所继任。而轴心国部队也开始纷纷向盟军投降,其中在4月29日时驻意大利德军正式投降,5月7日美英法苏四国攻入柏林后德国政府则前往汉斯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不过正式的文件则是5月8日于柏林重新签署,5月8日这一天也因此订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不过苏联在签署投降书后仍然遭到德国中央集团军反击,并一直到5月11日才宣告结束。 另一方面太平洋战区美军部队则获得菲律宾自治领部队的协助,其中盟军于1945年1月登陆吕宋岛,并且在3月时成功攻下马尼拉。在这一系列战役中,虽然美军在总兵力上处于劣势,但在战斗力上处于绝对优势,日军在此阶段遭受了极为巨大的伤亡,残余日军纷纷退入菲律宾吕宋岛、棉兰老岛等人烟稀少岛屿。 1945年5月,以澳洲为主的同盟国部队登陆婆罗洲,并且借此成功获得当地的油田。英军、美军和中国部队成功击败布署于缅甸北部的日本部队,而到了5月3日时英军成功进占仰光。而在1945年4月6日到6月7日爆发的湘西会战,中国军队开始策划大规模的反击行动;而美军也在3月到6月底这段期间开始进一步往日本本土逼近,陆陆续续占领硫磺岛和冲绳岛。而美国也不断对日本本土施加压力,除了派遣大量轰炸机炸毁日本主要城镇外,同时美军潜艇也在日本近海封锁其对外的物资进口。 7月11日时,盟军领导人前往德国召开波茨坦会议。其中在《波茨坦协定》中除了确认有关先前签署的德国战后处理外,同时也重申日本必须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要求。不过在这次会议之中由于英国进行国会大选,使得英国首相改由艾德礼接替邱吉尔的职位。但是由于日本迟迟没有正面回应《波茨坦协定》的内容,美国政府决定对广岛市以及长崎市展开核子轰炸。与此同时苏联则依照雅尔达会议的内容进攻日本控制的伪满洲国,并且顺利击败拥有日本最大规模兵力的关东军,此外还占领了库页岛与千岛群岛等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并于9月2日在美国最后一艘战舰密苏里号甲板上签署《日本投降书》,这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同盟国陆续在奥地利和德国实施统治。其中同盟国在1955年允许奥地利成为永久中立国家,将不会与任何政治集团有所密切交流。而同盟国则将德国领土分成数块,其中西部由西方盟国所统治、东部则由苏联所管辖。同盟国也强烈要求德国社会必须去纳粹化,同时开始起诉纳粹战犯以及前纳粹党成员进行审判,不过在政权转交给西德之后大多是安排赦免,并且尝试将这些成员重新融入社会环境中。同时德国也被要求归还自1937年战争爆发以来所占领的四分之一领土,其中位在东部地区的西利西亚、诺伊马尔克与波美拉尼亚归属波兰统辖,不过东普鲁士的领土分配则引起波兰与苏联的争执。随后有将近900万名德国居民纷纷自归还区中撤出,同样在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则有300万名德国民众也被迫搬回德国居住。根据1950年代的统计,平均5名德国民众中有一名为来自东部占领区的居民。此外苏联也分别自波兰寇松线以东地区、罗马尼亚东部、芬兰东部以及3个波罗的海国家中获得部分土地,但这也至少让近2万名波兰民众被迫远离自己的住家。 参战双方不论战胜或战败皆为战争已经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同盟国集团为了能够真正维持之后世界秩序的和平,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联合国,并在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来作为各个会员国的共同标准。不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胜利的国家在联合国获得庞大权力,其中美国、苏联、中国、英国和法国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虽然今日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所提到的地区仍然没有改变,但实际上管辖的政权则有所变化。其中中国席位则在1971年所通过的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中,确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华民国原席位;而1991年苏联解体后,则由作为苏联继承国家的俄罗斯担任常任理事国委员的职位。然而在战争结束后西方同盟国与苏联之间的结盟关系渐渐恶化,甚至德国在「事实上」很快便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独立国家政权。双方开始将彼此的占领区划下统治权边界,欧洲国家也纷纷被划分到西方世界或者苏联的势力范围。其中东欧和中欧国家纷纷纳入苏联势力范围内,这使得苏联开始介入其所占国家的政权结构,并且建立以共产​​党进行领导的合作政府。不过尽管波兰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东德纷纷成为苏联的附庸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则因为坚持完全的独立而与苏联陷入紧张局势 。很快战后世界便分成是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两个正式的国际军事同盟,双方随即陷入长期政治紧张和军事竞争的冷战时期,同一时间也促使了军备竞赛以及代理战争概念的出现。冷战让全世界都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下,美国和欧洲盟国经常举行核战争演习,长期的军备竞赛严重影响各国经济增长,且东西方的民间交流和往来被阻隔长达半个世纪,这些情况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才得以改变。 在亚洲地区方面同盟国则达成协议苏联能够吞并库页岛和千岛群岛,而由美国领导战后日本的发展以及统辖过去日本所占领的西太平洋岛屿。但另一方面过去由日本统治的朝鲜,则在盟军托管时期以38度线划分成苏联管辖的北部地区和美国统辖的南部地区。之后在1948年时这两个以38度线划分的地区纷纷宣布自己为朝鲜的合法政府,最终导致了韩战的爆发。而在中国自1946年开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再度引发国共内战,最终由中国共产党赢得内战并于中国大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华民国政府则于1949年时撤迁到台湾。而在中东方面,阿拉伯国家拒绝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中将巴勒斯坦土地重新分配并建立以色列,然而以色列才刚建立随即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而战争的结果反而更加促使随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间的冲突。虽然欧洲殖民列强仍然试图保留其部分过去殖民帝国,然而战争期间所损失的声望与资源使得这些欧洲国家无法继续维持统治权力,最终导致亚洲与非洲的非殖民化进展。大英帝国、葡萄牙帝国等老牌欧洲殖民帝国也在这一时期逐渐瓦解。 受到战争的影响导致全球各国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其中与其他国家来讲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受到严重威胁,也进而促使战后婴儿潮的出现。而在1950年时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比其他政府还要来得高,同时美国也有更多能力来主导西方世界的经济走向。不过在1945年到1948年时,英国和美国的强烈要求德国西部工业应该响应裁军政策;然而由于国际贸易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导致欧洲经济一度停滞且让其延迟几年复苏。一直到1948年中期西德进行货币改革政策时逐渐恢复其经济发展,同时马歇尔计划也成功促使欧洲经济政策的自由化。之后1948年西德经济的快速复兴得到「德国经济奇迹」之称,同一时间包括义大利和法国的经济也逐渐恢复正常。但与此相反的是英国则处于经济崩溃的状态,同时在这之后持续10年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尽管苏联经历了庞大的人力和物质损失,然而在战争结束后产物的制作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亚洲地区,日本经济也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快速增长,并在1980年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而中国则直到1952年才恢复为战前工业生产。 有关战争所导致的总伤亡人数各方估计皆不相同,因为很多人在因故死亡后并没有留下相关记录。绝大多数资料估计大约有6,00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其中包括约有2,000万名士兵和4,000万名平民,其中许多平民分别死于传染病、饥饿、大屠杀、轰炸和蓄意的种族灭绝政策。根据估计损失最大的苏联在战争中失去将近2,700万人,其中包括有870万名军事人员和1,900万名平民丧生[1941年初苏联人口统计数为1.967亿(包括新兼并地区),而1946年仅余1.67亿,因此苏联的实际死亡人数应该大于俄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其中因军事行动而丧生最多的民族则是5,756,000人逝世的俄罗斯人,稍后排名第2名的民族则是损失1,377,400人的乌克兰族,平均每4名苏联公民便有1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或者受伤。另一方面德国最终则损失530万名军事成员,其中绝大多是于德苏战争和在德国最后几场战役中丧生。 而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伤亡比例来说。轴心国集团其丧生人数大约有15%,而剩余的85%则是同盟国部队的丧生人数;在这之中主要是苏联和中国的人民,其中许多人是由于德国和日本部队于占领区实施的战争罪行所导致的。根据估计大约有1,100万名至1,700万名平民直接或者间接死于纳粹思想的政策中,其中包括大约有600万名犹太人因而遭遇系统性的种族灭绝式大屠杀,另外还有500万名罗姆人、同性恋者、斯拉夫人以及其他种族与少数族群也遭到杀害。此外南斯拉夫乌斯塔沙则与轴心国集团合作杀害大量作为少数民族的塞尔维亚人、罗姆人和犹太人,而在战争结束后克罗埃西亚平民则对此展开报复。另外大约有300万名到1,000万名中国平民则是在日本占领地区及双方交战区域因各种原因非正常死亡,在这之中最有名的事件则是南京大屠杀,其中有数十万名中国军民因而遭到杀害,冈村宁次所制定实施的三光政策,则导致有200多万名中国群众非正常死亡。日本的入侵导致中国年均人口增长数由1927-1937年间大约350-360万降至1937-1945年期间的约310多万。 轴心国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有限度的使用生物和化学药剂,例如意大利军方在第二次意大利衣索比亚战争便尝试投入芥子气作战,而大日本帝国陆军则在与苏联的早期冲突、入侵并占领中国时也使用生物或化学武器协助作战。此外德国和日本也针对平民施放药剂来测试武器效果,在某些情况​​下也于战俘身上进行实验。 虽然许多轴心国的违法行为陆续被送往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法庭进行审判,然而同盟国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犯下许多战争罪行。这其中包括苏联的人口转移政策,严责行动(Operation Keelhaul)、战后对德意志人的驱逐、占领德国期间的强奸罪行以及卡廷大屠杀。另外一些大饥荒的死亡人数也可以归因于战争爆发,这包括1943年的孟加拉饥荒和1944年至1945年的越南饥荒。包括耶克·弗里德里希(Jörg Friedrich)等历史学家则认为针对敌国领土的平民区大规模轰炸的行为也应列为战争罪行,这又以日本的东京和德国的德勒斯登、汉堡与科隆最为著名;其中根据统计西方盟国总共造成至少160个城市遭到轰炸,也导致超过60万名德国平民因而死亡。 在纳粹大屠杀中主要有600万名阿什肯纳兹犹太人遭到杀害,另外在蓄意灭绝计划中也导致200万名波兰人民以及400万名包括身心障碍、精神病患、苏联战俘、同性恋者、共济会成员、耶和华见证人与罗姆人等「不值得活的生命」遭到杀害。另外以东欧为主有1,200万名民众被迫成为劳工,并且强迫在德国各家工厂内进行劳动。 而除了纳粹统治下设立的集中营导致大量人员遭到杀害,而古拉格于各地设立的劳动营也导致德国战俘以及包括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等占领区公民丧生,甚至一些苏联公民也因为被怀疑与纳粹主义有关而遭到迫害。根据统计在战争期间有60%的德国战俘于苏联丧生,而理查·奥弗里(Richard Overy)则表示有将近570万名战俘丧生,其中有大约有57%、约360万人因故丧生或者遭到击毙。另外苏联也将过去遭到德军俘虏者或者自他处遣返平民视为潜在​​与纳粹主义合作者,其中一些受到怀疑的人在经过内务人民委员会审查后往往遣送古拉格处理。 而日本所设立的战俘营与劳改营中也有著极高的死亡率,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调查发现西方囚犯的死亡率高达27.1%,其中美国战俘甚至有37%的死亡率,这个比例甚至比美军遭到德国和意大利俘虏者的死亡率还多出7倍。然而在日本投降后所有获释的囚犯中,有37,583名来自英国、28,500来自荷兰以及14,473人来自美国,但中国囚犯仅有56人未被杀害而成功获释。根据统计在1935年到1941年间,在兴亚局的规画下有至少500万名来自中国北部和满洲国的平民被迫劳动,这包括在矿山以及军工厂内劳动;而在1942年以后,日军强迫中国民众劳动的人数更迅速增加到1,000万人之谱。美国国会图书馆则在报告中提到在爪哇岛有近400万到100万名劳动者被日军强制工作,而随后日军将其中270,000人强迫迁往其他日本占领的东南亚地区工作,仅留下52,000名劳动者继续进行先前的工作。 日军在中国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和其七三一部队进行活人细菌战实验去发展生物武器,日军轰炸机对中国城市狂轰滥炸,大批中国平民死于空袭当中,还把大批中国妇女作为慰安妇,作为日军士兵的性奴隶,很多还被虐待至死。 在日军针对珍珠港实施轰炸后,1942年2月19日罗斯福签署了9066号行政命令,允许政府强制将数千名居住于美国的日裔、意裔、德裔移民强制搬离夏威夷等重要地区。随后美国与加拿大政府陆续下令拘留150,000名日裔美国人,另外有14,000名意大利裔和德裔美国人同样为了安全理由而被迫拘留。此外在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同盟国集团在雅尔达会议上允诺苏联能够要求数百万名战俘与平民强制劳动,甚至匈牙利一直到1955年仍被迫继续为苏联进行劳动。 在欧洲大陆,轴心国集团的占领行动分成两种非常不同的形式。在包括法国、挪威、丹麦、低地国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等西欧、北欧和中欧纷纷改从德国的经济政策,其中在战争结束后纳粹德国成功赚取695亿国家马克,而这还不包括于战争期间掠夺的工业制品、军事设备、原料物资和其他大量货品等。其中针对这些占领国家德国也纷纷向各国收取自身超过40%的税收收入,但随著战争的进行德国有将近40%的资金收入都是由其他被占领国家提供。 另外在东欧地区德国或多或少期望能够于此获得更多生存空间,然而苏联所实施的焦土政策使得作为侵略者的德国无法获取资源。与对待所占领的西方国家相比,纳粹德国自身的种族政策鼓励部队向苏联人们展开暴行,并且不断强调拥有斯拉夫血统者即为所谓的「次等人类」,这也让德军往往在作战的同时也展开大规模的处决行为。而虽然无论是在西欧或者东欧的占领区都陆续有抵抗组织出现,但一直到1943年底以前他们并没有显著阻碍德国的军事行动。 另一方面在亚洲地区,日本不断向其所占领的国家宣传有关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并且将日本的霸权主义塑造成是为了能解放居住于殖民地的人民。但尽管最初许多遭到欧洲殖民统治的地区将日军作为解放者欢迎,然而日本占领后实施的严格社会控制以及对于资源的掠夺往往使得当地居民想法改观。其中日本在盟军部队撤离后所占领的东南亚地区获取近4,000,000桶石油,但是到了1943年时在荷属东印度的石油生产量增加到5,000万桶,整整比1940年的生产比率高出76%。 在战争爆发前,西方同盟国集团无论是在人口和经济都有重要优势。其中包括英国、法国、波兰以及英国自治领等西方同盟国相较于德国和意大利等轴心国集团人口多出30%,同时国内生产总值两者作比较也高出30%。如果将殖民地包括在内,其中同盟国在人数上比例获得优势性的五比一,而国内生产总值上也有将近二比一的优势。而在亚洲地区,尽管中国比起日本有高出将近六倍的人口优势,其国内生产总值却仅仅只高出日本89%左右。而随著日本对外扩展殖民地后中国人口优势下降到只剩三倍,同一时间日本的经济成长速度使得中国仅高出38%之谱。 不过尽管同盟国有著经济和人口的优势,德国和日本最早展开的快速袭击行动成功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力。一直到1942年美国和苏联陆续加入同盟国集团后,优势性的经济实力与人口数量成为战争的关键,随著战争的发展开始双方开始走向消耗战的趋势。此外盟军最终能够赢过轴心国部队的原因,除了同盟国能够比起轴心国获得更多自然资源外,其他如德国和日本不愿投入妇女作为劳动力、盟军战略性轰炸以及德国战争后期经济瓦解也影响到胜负结果。另外在一开始德国和日本皆知道自身并不适合进行持久战,因此期望能够以攻占领土的方式来获取更多谈判空间。但随著战争进行为了应付武器装备的生产,德国和日本也纷纷投入数百万名劳工强制工作,其中德国自东欧地区获得1,200万名的劳动人力,而日本也在亚洲各地强迫将近1,800万人投入生产行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使许多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这包括有航空、船舰以及陆上武器的发展与应用改革。其中在航空武器方面,各式军机开始陆续担负侦查、战斗、轰炸以及地面支援等任务,同时随著任务角色的确定促使飞机开始专业化发展。同时对于飞机于战场的任务性质更加多元,例如开始投入运输机协助快速运输高价值性的物资、装备以及人员等,或者是针对平民区与工业区的战略轰炸来尝试瓦解对方的士气等。而随著针对地面设施的轰炸渐趋频繁,相关的防空武器也陆陆续续改进或者开发,这包括有以雷达、高射炮与面对空飞弹为主的防御系统架构,或者是德军88毫米高射炮的开发等。此外喷射机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首次开发,尽管由于发明过晚而对于战局没有立即影响,但是后来喷射引擎成为之后全世界各国空军的标准配备。 而在海上武器上,航空母舰与潜艇的运用成为之后海战的主轴。包括针对塔兰托、珍珠港与中国南海等突袭行动意味著海上航空武器开始发展,而到了珊瑚海海战后具有优势的航空母舰开始被视为战舰的继承者。而大西洋护航航空母舰的出现证实是盟军运输船队能够有效抵御德国海军的一部分,除了能够扩展四周的保护半径外,也能够有效封锁整个中大西洋海域的通行。同时由于航空母舰并不需要配备厚重的装甲防护,且攻击的主力是以较低成本的战斗机为主,这使得大量航空母舰的投入相比之下较为经济许多。另一方面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已经被视为高经济利益的武器之一,双方都将相关的技术列为之后战争的重要关键之一。稍后德国海军成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凭此获得一定优势,而英国则随即将以声纳为主的反潜武器与船队战术列为重点开发对象,德国则不断尝试提高技术层面来开发VII级潜舰,并且继续改进狼群战术的协同作战能力。但随著盟军陆续开发出针对潜艇交战的利式探照灯(Leigh light)、刺猬砲、乌贼(Squid)和马克24型鱼雷(Mark 24 Mine)等设备,最终同盟国逼使得德国潜艇舰队无法维持优势地位。 陆地作战方面则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采取的静态前线,改往更加强调移动性能和兵种合作的战斗模式。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火力支援的坦克,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演变成为主要作战武器之一。其中从1930年代后期到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的设计相较过去更为先进许多,同盟国与轴心国不断尝试为自己的坦克改良速度、装甲和火力等重点项目。而在战争刚爆发时大多数指挥官认为遭遇具有完整配备的坦克时应该要避免作战,这除了是因为早期小型反坦克武器无法有效贯穿坦克装甲外,同时也是受到德国避免进行坦克或者反坦克直接作战的学说影响。而在德国结合各式兵器投入战场之后,成功促使德军自波兰到法国战役中都能够以闪击战获得胜利。但随著战争的进展包括间接打击(Indirect fire)、战车炮、自走炮或者是反坦克地雷等反坦克战术开始盛行,这使得在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情况下步兵仍然是重要元素。尽管在整个战争期间大多数步兵的配备仍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无重大差别,但是战争促使如能够便利携带的MG42通用机枪等机枪设计、以及适合城镇或丛林作战的冲锋枪类型的快速发展。而战争后期所发展的突击步枪则结合了步枪与冲锋枪的许多功能,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许多武装部队的标准武器之一。 另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能够获得优势,陆陆续续投入自身的科技协助作战。例如大多数主要交战国家开始不断试图破解对方复杂的密码,并且尝试透过密码本(Codebook)等设备强化自己的通讯安全。例如在在波兰密码局(Biuro Szyfrów)的技术协助下英国成功破解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密码ULTRA、以及日本海军所使用的通讯代码,这些经由破解获得的信号消息(Signals intelligence)成功促使盟军掌握对方动向。另外盟军也使用大量欺骗的手法来妨碍德军获得正确的军事情报,这之中包括英国策划的肉馅行动(Operation Mincemeat)与保镳计划(Operation Bodyguard)等。其他投入战争的工程计划还包括有Z3、巨人计算机与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等早期电脑设备、V-1飞弹和V-2火箭的作战计划、发展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针对军事作战进行分析的作业研究以及协助物资运输的桑椹码头(Mulberry harbour)与冥王作战(Operation Pluto)等。
30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06
辽宁省
辽宁省 辽宁省,简称辽,旧称奉天省,中国的一个省,省会位于沈阳市。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辽宁在自古以来便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关外的军事要隘,也是将东北地区联系内蒙古通向欧亚国家为交通上所必经之要道。 营口出土的金牛山文化表明早在28万年前,辽宁省就有人类在此活动。辽宁在夏商时期为幽州之地,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又在此地建立了辽东、辽西、右北平郡。西汉时隶属于幽州,增设玄菟郡。东汉增设辽东属国。 三国时襄平城公孙延家族镇守辽宁和朝鲜半岛。经过公孙延、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五代人的经营辽东,不断开辟疆土,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北伐扶余,越海攻东莱。领土扩张后分割辽东郡,辽东王公孙家族238年春被司马懿和高句丽王高位宫降服,纳入魏国直属版图。 西晋属于平州。东晋时,晋朝官方宣称被营州所管辖,而实际上五胡乱华后相继存在了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等政权管辖。在北魏统一北方(除了辽东以北)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国有前燕,前秦,其中前燕定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龙城相继成为后燕,北燕的首都,后成为北魏的重要军事重镇。 337年,鲜卑人慕容廆子慕容皝于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称燕王,建燕国,史称前燕。342年迁都龙城,东破辽宁东部的高句丽,鲜卑宇文部及夫余。前燕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国家,与前秦,东晋鼎足三分。 397年 魏鲜卑人拓跋圭攻击后燕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燕王慕容宝逃往龙城。409年,原后燕将领汉人冯跋自称燕天王,仍以燕为国号,都龙城,史称北燕。436年四月,北魏大军又攻龙城。五月,冯弘在高句丽军保护下率龙城百姓东渡辽水,奔高句丽。北魏军入占龙城,北燕亡。404年,辽东被高句丽所据。 隋朝为辽东郡、柳城郡、燕郡。唐朝属河北道。贞观十七年(643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攻打唐的友邦新罗,新罗请唐援。唐太宗便以此下令攻打辽东。贞观十九年(645年),李𪟝率军从陆路,张亮率舟师从水路,兵分两路进攻高句丽,唐太宗亲自到辽东前线督战。唐军攻下辽东城后,接着攻打安市城(今辽宁海城),自六月二日至九月十八,历时三月没有攻下。唐高宗时期,668年高句丽被唐朝灭后,唐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试图控制朝鲜半岛。但遭到了统一新罗的反击。新罗拥立投降的渊净土的儿子安胜为高句丽王(史称报德王),赏赐金姓。并协助高句丽移民策动叛乱。经过数年的反唐战争, 新罗最终控制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大同江以北则由唐和后来崛起的渤海国占据。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史称安史之乱。 五代时辽宁地渐渐被南下的契丹占领,后唐后成为辽朝的核心部分及发源地。 北洋政府时期,控制当时奉天省的是奉系军阀张作霖。1929年东北易帜后归顺南京国民政府。由于考量到「奉天」取自「奉天承运」,故而提出改名,并列出了五个候选名称:辽东省、沈阳省、安奉省、关东省、辽宁省。1929年2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第91号训令,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将「奉天省」改名为「辽宁省」,自3月1日起实行。同年4月,在签发「司令长官咨为本省改辽宁二字」为题的公文中,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写道:「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为咨复事,案准政府咨开查本省改名辽宁业经通令布告在案。」 此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但当时民间仍习惯称「奉天省」。当时该省的行政划分如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全省数日内沦陷。次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成立。本省分为安东省,奉天省,锦州省三省。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向伪满洲国租借关东州。1937年日满达成了新租借协议,将满铁附属地行政权交给伪满洲国,但仍保留关东州于名义上独立的伪满洲国之外,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后改回辽宁省。1945年9月东北地区分为九省后,本省的行政划分变为辽宁(省会沈阳)、辽北(省会辽源)。辽宁全省四市二十二县: 沈阳市于1947年6月升直辖市。大连、沈阳二市为直辖市,直隶行政院; 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6年5月5日决定,将中共辽北省委、辽北省政府(驻东丰)和中共通化省委、通化行署的辖区,以及清源、兴京、抚顺、铁岭部分地方,划为新的辽宁省辖区,在梅河口成立中共辽宁省分省委,隶属于中共辽东省委(即南满分局);1946年5月16日成立辽宁省政府。驻地先后由梅河口迁至通化、临江,1947年6月又迁回梅河口。1948年7月辽宁省政府与辽南行署合并,辖区划归辽北省和安东省。辽宁省政府主席张学思。下辖: 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36′之间,东西之间宽约550KM,南北之间宽约550KM。 辽宁省的陆地面积大约是14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5%。陆地面积的59.8%是山地,占8.72万平方公里,平地面积为4.87万平方公里,占33.4%,水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8%,其余为海域,其中黄海面积为7.19万平方公里;渤海面积为7.83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东起丹东市的鸭绿江入海口,西至山海关的老龙头,全长为2178公里,占中国海岸线总长的12%。近海分布着506个大小岛屿,总面积为187.7平方公里。 本省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 地貌划分为三大区: 1.东部山地丘陵区。此为长白山脉向西南之延伸部分。东部地区以沈丹铁路为界划分为东北部低山地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6%。东北部低山区,此为长白山支脉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之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的山地组成,海拔500~800米,最高山峰海拔1300米以上,为本省最高点。辽东半岛丘陵区,以千山山脉为骨干,北起本溪连山关,南至旅顺老铁山,长约340公里,构成辽东半岛的脊梁,山峰大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区内地形破碎,山丘直通海滨,海岸曲折,港湾很多,岛屿棋布,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2.西部山地丘陵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山间形成河谷地带,大、小凌河发源地并流经于此,山势从北向南由海拔1000米向300米丘陵过渡,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南部形成海拔50米的狭长平原,与渤海相连,其间为辽西走廊。西部山地丘陵面积约为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9%。 3.中部平原。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积而成辽河平原,面积为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5%。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辽东湾逐渐倾斜。辽北低丘区与内蒙古接壤处有沙丘分布,辽南平原至辽东湾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另有大面积沼泽洼地、漫滩和许多牛轭湖。 本省境内有大小河流390多条,总长约16万公里。主要有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本省的主要水系。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渤海。 本省有多个大型水库,较为著名的有抚顺大伙房水库、辽阳参窝水库、铁岭清河水库等。 本省海域广阔,辽东半岛的东侧临黄海,西侧环渤海,是中国水温最低,纬度最高的海域。海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6.8万公顷。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 本省近海岛屿506个,面积1921平方公里,占中国海洋岛屿总面积的 0.24%,岛岸线全长628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5%。主要岛屿计有大长山岛、小长山岛、石城岛、大鹿岛、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蛇岛等。 全省森林面积41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8.7%. 本省地处中纬度的南半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丰富,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阳光辐射年总量100-200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为5.2℃~11.7℃。其中,最高为大连,最低为西丰。极端最高气温43.3℃(2000年7月14日,朝阳),极端最低气温-43.4℃(2001年1月13日,西丰)。与常年相比,全省各地平均气温正常偏高,其中春夏秋三季普遍偏高,冬季气温偏低。年降水量全省大部在400~969毫米,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全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年日照时数全省各地在2120~2861小时之间,其中朝阳地区最多为2861小时,丹东地区最少为212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 各辖市气候数据请参阅该条目,以下为省会气候: 现辖2个副省级市,12个地级市,以及59市辖区,16县级市,17县,8自治县。 2017年,辽宁省有人口4369万人,出生率0.649%,死亡率0.693%,人口自然增长率-0.044%。城镇人口占67.5%,乡村人口占32.5%。近年来,辽宁省面临人口减少、流失的问题。排除移民因素,2012至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除了2014年正增长外,其它年份均为负数。 截至2017年年末,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484.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1.09%;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2886.2万人,占66.06%;60周岁及以上人口998.4万人,占22.85%,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626.8万人,占14.35%。。 2014年,辽宁省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798,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六位。 辽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辽宁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511万(占84%),少数民族人口为678万(占16%)。在辽宁省人口超过10万的少数民族有:满族(539万,是全国满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蒙古族(70万)、回族(26万)、朝鲜族(24万)、和锡伯族(13万)。由于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早在1950年代就建立的阜新和喀左两个蒙古族自治县,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又建立了新宾、清原等8个满族自治县。由于历史原因,辽宁省是全国满族人的主要聚居区和满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根据2012年的一项调查,辽宁只有大约10%的人口属于有组织的宗教,最大的群体是佛教徒,占5.5%,其次是新教基督徒占2.2%,穆斯林占0.6%,公教基督徒占0.2%。报告没有提供其他宗教的统计数字;大约90%的人口无宗教或信奉中国民间信仰,佛教,儒教和道教。 本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如人参、细辛、五味子、党参、天麻等;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如山葡萄、猕猴桃、山里红、山梨等;芳香油类89种,如月见草、藿香、薄荷、蔷薇等;油脂类149种,如松子、苍耳等,还有野菜类、染料类、纤维类等。 本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具有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的动物有白鹳、丹顶鹤、蝮蛇、爪鲵、赤狐、黑熊、海豹、海豚等。鸟类400余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本省矿产资源丰富,大体齐全配套。己探明储量居全国前列的矿种有铁、锰、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钼、熔剂灰岩、滑石、菱镁矿、硼矿、金刚石、玉石等,是全国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和石油矿产的生产基地。 本省水产品种繁多,共3大类520余种。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余种,第三类游泳类生物137种。淡水鱼主要有青鱼、鲢鱼、鲤鱼等。可供利用的海洋生物有鱼类117种、虾类20余种、蟹类10余种、贝类20余种。海产品主要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蛤、鲍鱼、海参、对虾、海蜇、扇贝、海带等。 2017年辽宁省生产总值23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2.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9397.8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12362.1亿元,增长5.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745元,比上年增长4.3%。 辽宁省工业的发展,开始于19世纪末。 辽宁省中部城市产业带主要有:沈阳的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汽车、航空、纺织、轻工、石化,抚顺、阜新的轻工、电力、石化、钢铁,辽阳的化纤,鞍山、本溪的钢铁、建材,纺织,铁岭的电力、煤炭等等。 1929年5月,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于沈阳民生工厂问世。这辆车采用65马力6缸汽油发动机,液压制动,装载量为1816千克,最高时速64千米。除少数重要部件委托国外依图纸代制以外,其余均为自制。 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729亿元,同比增长26.5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8.5%,实现销售收入1665亿元,同比增长27.43%。磁悬浮轨道梁加工机床生产线、大型电力变压器等重大国产化装备;机车、船舶、机床、轴承、输配电设备、大型石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船舶产量144.6万吨,列全国第1位,汽车产量13万辆,列全国第10位,金属切削机床5.6万台,全国第1位;发动机产量41.7万台,列全国第1位,其中柴油机产量21.8万台,汽油机产量19.9万台。( 2003年) 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1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4%,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Vc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14%。(2003年) 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39亿元,同比增长16.6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3%,实现销售收入611亿元,同比增长15.06%。啤酒产量149万吨,列全国第5位;空调器压缩机产量309.8万台,列全国第4位;钢琴产量2.75万架,列全国第4位;防盗门产量 70万镗,列全国第1位;塑料制造产量83万吨,列全国第5位。( 2003年) 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43亿元,同比增长18.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3%,实现销售收入完成406亿元,同比增长16.1%。彩色电视机产量446万台,列全国第4位;微型计算机产量成178万台,列全国第4位;汽车音响产量328万台,全国第1位;激光视盘机(DVD)产量309万台,列全国第4位。(2003年) 位于沈阳的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及其下属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公司,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等是中国航空工业飞机设计和制造的摇篮。 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实现销售收入 166亿元, 比上年增长13.0%。化学纤维产量26.3万吨,纱15.6万吨,服装20765.3万件。(2003年) 本省素有"钢铁大省"之称,省内既有鞍钢、本钢等钢铁大厂,又有遍地开花的中小钢厂。 2004年9月东北三家企业跨地域重组,东北特钢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97亿元,同比增长13.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6%,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83%。煤产量5870万吨,列全国第7位。(2003年) 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5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6.4%,实现销售收入16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原油产量1332.2万吨,列全国第4位,原油加工量4446.5万吨,列全国第1位,乙烯产量47.9万吨,列全国第8位,化肥(折纯)产量为91.7万吨,列全国第13位,轮胎产量787.1万条,列全国第7位,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产量117.4万吨,列全国第6位。( 2003年) 辽宁是一个农业强省,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中国居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辽宁农业继续有所发展。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1720万吨,成为历史上仅次于1998年(1828.9万吨)的第二个丰收年。 辽宁省交通十分发达,已经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港口为门户,公路四通八达,民航、海上、内河相配套的综合交通网。 铁路密度位居全国首位,有哈大、沈山、沈丹、沈吉、锦承、魏塔、大郑等铁路干、支线57条,以沈阳、锦州为枢纽向四周辐射。2001年开通秦沈客运专线,2012年12月开通哈大客运专线,2013年开通盘营客运专线,2015年开通沈丹客运专线和丹大城际铁路,即将开通京沈客运专线,开通后,每个地级市都至少有一条高铁通过。 另外有沈阳东塔机场、沈阳于洪全胜机场、沈阳新民农用机场、沈阳苏家屯红宝山机场、沈阳辽中机场、大连长海大长山岛机场等。 沈大高速公路北起沈阳,南至大连,是全国第一条高速公路,2004年全线升级,成为国内第一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全线依次贯穿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五个工业大中城市,沟通大连港、营口港和鲅鱼圈港,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运输动脉。沈丹高速公路北起沈阳,南至丹东,全长222公里。 主要港口有大连、营口、丹东、庄河、锦州、旅顺羊头洼,国家级有大连港、营口港(均位列全国十大港口)。 高丽若光、张三丰、管宁、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渊、公孙瓒、徐荣、韩当、李密、安禄山、丁令威、李成梁、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帝、祖大寿、吴三桂、耿仲明、范文程、李希烈、孔有德、郭药师、张作霖、张学良、盛世才等。 颇具水平的有沈阳京剧院和大连京剧院,前者是国家十大重点京剧院团之一。 “南麒北马关外唐”,沈阳唐派是京剧的重要流派。 评剧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和众多的表演流派,其中有3大流派韩、花、筱,都出自辽宁沈阳,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创立了韩派、花淑兰创立了花派、筱俊亭创立了筱派。 知名团体有辽宁民间艺术团。沈阳有刘老根大舞台。 在中国相声地图上,沈阳的位置仅次于北京及天津。于1970至1980年代,王志涛和杨振华在全国颇具影响。2006年的央视相声大赛上,沈阳的常佩业、贾承博又一举夺魁。 知名评书演员有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和单田芳等。 在每年的央视春晚上,有大批来自或成名于本省的演员,如赵本山,黄宏,巩汉林,潘长江,范伟,黄晓娟等。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以辽宁省为名──辽宁号航空母舰。 全省共有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故宫、福陵(东陵)、昭陵(北陵)、兴城古城 辽宁省全年九年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95.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3.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93.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8%。全年幼儿园在园幼儿86.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7万人,在校生216.8万人,毕业生37.7万人。初中学校招生37.7万人,在校生119.6万人,毕业生43.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3.6万人,在校生71.3万人,毕业生23.4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26.4万人,在校生90.2万人,毕业生23.6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3.1万人,在校生8.7万人,毕业生2.4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8935人。 辽宁省的主要高等学校有: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 职业队:
30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09
海外华人
海外华人 海外华人(或海外华裔)泛指自19世纪从中国移民到世界各地的华人及其后裔,或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包括从明朝、清朝以来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后代。 海外华人有多种定义,可以是Overseas Chinese的译名,而在不同情形下有著不同认知。这个词可以代表著来自很多不同国家的公民,例如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所出生的华人后代。 华人一词在20世纪以前华人是指汉族。20世纪以后“华人”在狭义的概念上指汉族;广义上不仅指汉族,还包括被汉族同化或在文化上与汉族文化具有一体性的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裔第一至第六代为华人。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前,定居在海外的汉族,在书籍上多以“唐人”的名称出现。中华民国成立后,始用“华人”、“华侨”或“海外华人”等。在海外一直以来以均称为唐人,但并不包含中国人,在普通话上则称为华人,一些华埠的正式名称为唐人街。今日通用的“汉语/普通话/国语/华语/中国话”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前,是未被广泛教导和使用的。因此迁移海外福建人和广东人因为语言不通,难以交谈良久,遂皆需倚靠各自的会馆和语言群来生存。 有项关于海外华人研究,定义了「非汉民族」海外华人的几项条件:有证据可以证明他们曾在中国或源自中国;他们仍保有华人传统文化;有华人习俗,且并非出身于所在国。于此定义下,「非汉民族」海外华人大约有七百万,约占海外华人总数的8.4%。 由于当年辛亥革命成功依靠大量海外华人支持,所以中华民国《》接受同时拥有中华民国国籍与他国国籍的双重国籍身分,将华裔定义为只要血统上具有华人血缘者,皆为华裔,接受海外华人入籍为中华民国国民。(请参看:印尼华人国籍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五条表示: 《中华民国国籍法》第二条表示: 第十一条 中华民国国民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经内政部许可,丧失中华民国国籍: 根据通行的定义原则,出于某种目的、需要、动机跨出国境,在国外长期居住的华人因已入籍所在国而称为海外华人。海外华人由于受到居住国国籍法的规定,华人、华侨在法律上有着严格的界限和区分: 早在秦汉时期,在陆路方面,通过“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在海路方面,有船舶通航到日本,这其中就有人留居他乡。但是进入唐代以后,华侨史才真正开始。大题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唐代到南宋(618-1270) (2)元代至清代中期(1271-1840) (3)近代(1841-1949) (4)当代(1949- ) 华人跨洋或通过海路到外国侨居始于清代;早在明代,郑和下西洋开始了官方历史上第一次海上远征。郑和率领200艘船舰组成的船队在南洋各地访问。从1405年-1433年的28年时间里,郑和七下西洋,率船队远航30多个国家,最远抵达非洲东岸及红海沿岸港口。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东南亚之前,从西亚移居到东南亚的阿拉伯人主要是在通商贸易的需要上移民至中南半岛和海外。至15世纪后,特别是19世纪,西方国家相继侵入东南亚各地以后,随着东南亚各国逐步沦为殖民地,华人作为主要劳动力的来源而移居东南亚,跟随已定居海外的亲友赴东南亚学习做生意或从事劳工业越南的移民按照到达时期、原乡籍及同化程度,被称为明乡(Minh Hương)、华(Hoa)及不同名称。新加坡最古老的华人墓葬能追溯到1833年,此时华人只占小部分。 在19世纪,是欧洲殖民主义发展到最高峰之时,也是世界大移民潮的开始。当时有很多欧美的殖民者缺乏资金聘请劳工,同时在康雍干年间的福建与广东却是个相对和平的时期,民间一般都富有,因此当时的华裔移民主要是做贸易生意为主。但嘉庆以后,人口过剩,大清的可耕地开始严重不足、官吏日益腐败、官民染上鸦片瘾等,此时民间累积了过剩的劳力,此际欧美各国开始强盛,满清因此默许平民远赴海外当欧美殖民地的劳工。清末太平天国平息后,民间发生饥荒的次数增加,产业被破坏得严重,贫穷程度已难以形容,到处有穷人和乞丐。上百万的广东和福建人为改善生活,皆兴起赴外谋生的意向。很多福建人选择在东南亚与之前已定居海外的前辈学习和工作,广东人也有不少,广东台山有最多人移居英、美、加、澳、纽等美洲。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土客冲突时期,有些人被卖到秘鲁、巴拿马、墨西哥、古巴一带。在欧美工业革命期间,有大量华人为了淘金,被卖往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非和俄罗斯等国家当苦力,从事危险的工作,如开采金矿与铁路工程等。当中有很多是契约华工,俗称为「卖猪仔」。根据记载,被卖往中美洲殖民地的契约华工的命最苦,死亡人数逾半数以上,当中许多人被骗,契约到期也不得回家。在唐人的这段移民潮里,知识水平高者不多,成功变成商人的仅为少数,但有些确实衣锦还乡,例如广东的城楼便是华侨归乡所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间,严格限制公民移民的时期。1984年,英国主动洽询香港主权是否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引起了香港另一次往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拉丁美洲和其它地区的移民潮。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也引发了移民潮。移民潮在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之后逐渐平息,而不少移民外国的香港人有些已回流香港。许多香港原居民和香港人为了改善生活而移居至英国、荷兰等国。 海外华人使用的语言除了现代标准汉语及各种汉语外,也会使用居住国的当地语言。西方国家早期的华人移民通常使用粤语,而近期的华人新移民则使用普通话居多;在东南亚,南方汉语(主要为闽南、粤、客)则最常被使用。 目前的海外华人主要生活于东南亚、欧洲、北美地区。东南亚因邻近中国,自晚清起,就成为中国移民的目的地。当地为相对多数民族的新加坡及在当地为相对少数民族的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与越南。这些地区的海外华人,又被称为南洋华侨、南侨,主要来自的福建省与广东省,以及后来的海南省。 晚清至民国时期时期,中国移民主要是前往东南亚和北美地区。1940年代海外华侨有1,100万人,其中100万分散在欧美各洲,有1,000万分散在南洋群岛,而这1,000万人中,约有六七百万是广东人,假定广东以3,000万人口计算,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华侨;惟而今海外华人总数约为五千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人口尚可自由流动。其后,人口流动停滞。随着改革开放,自1980年代起,普通民众移民机会增多。随著中国人的收入、教育程度资加,技术移民人数也开始增加,除了欧洲和北美洲,华人人口稀少的澳大利亚、纽西兰也成了今天的热门移民地,文化相对近且经济发展的东南亚也有部分移民。而前往遥远非洲、南美洲(如巴西)的也在有所增多。 统据数据使用当地政府数据或可信度最佳的估计。百分比可能因人口普查结果或估计结果而有所不同。 统计数据来自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2005年及2014年的统计结果。 美国数据为2015年资料,澳大利亚数据为2016年估算资料,纽西兰为2013年普查数据,加拿大为2016年统计数据。 由于克勤克俭、具有生意眼光和文化上的误会,海外华人有时候会受到敌对的眼光与歧视(参阅反华情绪)。这样的对待是否合理,时常是海外华人与本土主义者的争论点。一个主要的争论点就是海外华人在经济上拥有著与人口比例差距甚钜的影响力(支配了东南亚的经济),以及他们对于后代的主体意识。如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与马来西亚的五一三事件即是诸多争论点所引起的案例。 所在国的种族政策也有可能是双方争论的来源。在马来西亚,海外华人倾向于让各个族群在公家机关工作、大学入学等的机会平等。然而很多的马来人以他们的族群需要保障的理由来反对。于是,定义一个人是马来人、华人或其它「本地人」,在马来西亚是个很敏感的政治问题。在议会中提出关于保障政策,对华人政治家而言是一个禁忌,会被视为煽动种族冲突。 在印度尼西亚,华人被禁止将孩童送去就读正规的华人中等学校,具有文化象征的事物(如农历与华文招标)也是被禁止的;此一情况至2004年方解禁。 为了防止岐视,有些海外华人明确地以国别来辨认自身身份(即他们是从那个国家来,或目前居住在那个国家)。 在美国与加拿大,很多职业与铁路相关的北美海外华人于十九世纪深受种族歧视之害。尽管今日有些不平等的法律已经废除或不复施行,但两个国家都曾经立法禁止华人入境移民,如美国有排华法案,加拿大有1923年华人移民法案。 海外华人对于同化的接受程度,周遭国家的相互作用(参阅唐人街),与中国大陆的关系皆不尽相同。在泰国与柬埔寨,从强度同化与同化的政策,今日他们认为是泰国人或高棉人的身份,没有华人的味道。在缅甸,华人很少与当地人通婚(甚至不与讲其它方言的华人通婚),但又接受缅甸文化和维持华人传统文化。印尼与缅甸皆禁止国民以外国语文(包括华文)命名;尤其于印尼,华人进入政府工作的前提是懂得印尼语及不通华文。惟至2003年,印尼政府同意海外华人在出生证明上用他们的华文名字或华文姓氏。 在越南,华文姓名以越南文拼写。举例:胡锦涛(汉语拼音:),转成越文即「」。大多数情况越南人与华人姓名没有明显差别。在西方国家,华人普遍使用罗马字母来拼写中文姓名,或加上英文名称(如Amy Chu),而名字使用所在国通用的名字的情况也很普遍。(另见:中文姓氏罗马字标注) 而马来西亚华人则维持公开的华人身分,并且接受华文教育和保有民间信仰。换句话说,马来西亚华人始终坚持自己的根源,并无被当地人同化。虽然他们有极少数因转变信仰(伊斯兰教)而受同化,但此情况并不常见。 与马来西亚仅有一水之隔的新加坡,华人在当地占大多数。新加坡华人语言以英语和华语为主,并与马来西亚华人一样,保留不少中华文化。 在菲律宾,很多年轻的海外华人被彻底同化,然而老一辈的华人则倾向被视为「外国人」。 华人也为一些国家带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如保留部分中华文化的越南;越战结束后,大批人口逃往海外,未返中国。 东南亚国家的海外华人们已经奠定了他们的商业与财政地位。在北美洲、欧洲与大洋洲,华人所从事的职业则多样化,范围从餐饮业到重要类别如医学、会计、投资、法律、艺术与教育等专业。 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者皆与海外华人有著高度且复杂的关系。两者皆成立中央部会来处理海外华人事务。 由于海外华人在1911年辛亥革命供应了绝大部分革命资金。抗战时期,海外华人也提供了中华民国大量财力,支持抗日事业,另有数万人回国参战;当时中华民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中华侨后裔几乎占了四分之三(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华民国基于孙中山所建立的基础,由中国国民党的海外分部寻求海外华人社群支持),因此中华民国保障了海外华侨在立法机关的席次与华侨(侨居国外国民)的选举名额。这些名额由中华民国各个政党在立法院选举(国会改选)时之「政党票」获得的票数比例来分配(侨选立委席次计入全国不分区,两者共选出34席)。大多数当选人具有双重国籍,惟于上任前必须放弃外国国籍,成为完全中华民国国民(华裔美国人可向美国在台协会办理)。 海外华人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占有重要地位,上将叶飞即是菲律宾归侨,实业家陈嘉庚也出任政协副主席的要职。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到了文革时期,与海外华人的联系受到严重影响,当时有海外关系甚至会受批斗,许多归侨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改革开放后,对海外华人的政策恢复到原有水准并得到加强。在19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尝试积极地在其它方面寻求海外华人的支持,寻求他们的技术与资金来帮助发展。现在,很多海外华人投资中国大陆,提供了包括财政来源、社会与文化网路、互相交流与机会。今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有归国华侨的席次。
31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17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缩写为 )亦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电脑程式的手段实现的人类智能技术。该词也指出研究这样的智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同时,人类的无数职业也逐渐被其取代。 一般教材中的定义领域是“智能主体(intelligent agent)的研究与设计”,智能主体指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作出行动以达致目标的系统。约翰·麦卡锡于1955年的定义是「制造智能机器的科学与工程」。安德里亚斯•卡普兰(Andreas Kaplan)和迈克尔•海恩莱因(Michael Haenlein)将人工智能定义为“系统正确解释外部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学习,并利用这些知识通过灵活适应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研究是高度技术性和专业的,各分支领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因而涉及范围极广。人工智能的研究可以分为几个技术问题。其分支领域主要集中在解决具体问题,其中之一是,如何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完成特定的应用程序。 AI的核心问题包括建构能够跟人类似甚至超越的推理、知识、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移动和操作物体的能力等。人工智能目前仍然是该领域的长远目标。目前强人工智慧已经有初步成果,甚至在一些影像辨识、语言分析、棋类游戏等等单方面的能力达到了超越人类的水平,而且人工智慧的通用性代表著,能解决上述的问题的是一样的AI程式,无须重新开发算法就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AI完成任务,与人类的处理能力相同,但达到具备思考能力的统合强人工智慧还需要时间研究,比较流行的方法包括统计方法,计算智能和传统意义的AI。目前有大量的工具应用了人工智能,其中包括搜索和数学优化、逻辑推演。而基于仿生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基于概率论和经济学的演算法等等也在逐步探索当中。 思维来源于大脑,而思维控制行为,行为需要意志去实现,而思维又是对所有数据采集的整理,相当于数据库,所以人工智能最后会演变为机器替换人类。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zh:智能; zh-hans:智能; zh-hant:智能; zh-tw:智慧}-」。「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及制造的,或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没有高到可以创造人工智能的地步,等等。但总括来说,「人工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人工系统。 关于什么是「-{zh:智能; zh-hans:智能; zh-hant:智能; zh-tw:智慧}-」,就问题多多了。这涉及到其它诸如意识(consciousness)、自我(self)、心灵(mind),包括无意识的精神(unconscious mind)等等问题。人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对我们自身智能的理解都非常有限,对构成人的智能必要元素的了解也很有限,所以就很难定义什么是「人工」制造的「-{zh:智能; zh-hans:智能; zh-hant:智能; zh-tw:智慧}-」了。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往往涉及对人智能本身的研究。其它关于动物或其它人造系统的智能也普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课题。 人工智慧目前在计算机领域内,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发挥。并在机器人、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中得到应用。 目前人工智慧的研究方向已经被分成几个子领域,研究人员希望一个人工智慧系统应该具有某些特定能力,以下将这些能力列出并说明。 早期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员直接模仿人类进行逐步的推理,就像是玩棋盘游戏或进行逻辑推理时人类的思考模式。到了1980和1990年代,利用概率和经济学上的概念,人工智慧研究还发展了非常成功的方法处理不确定或不完整的资讯。 对于困难的问题,有可能需要大量的运算资源,也就是发生了「可能组合爆增」:当问题超过一定的规模时,电脑会需要天文数量级的存储器或是运算时间。寻找更有效的演算法是优先的人工智慧研究项目。 人类解决问题的模式通常是用最快捷、直观的判断,而不是有意识的、一步一步的推导,早期人工智慧研究通常使用逐步推导的方式。人工智慧研究已经于这种「次表征性的」解决问题方法取得进展:实体化Agent研究强调感知运动的重要性。神经网络研究试图以模拟人类和动物的大脑结构重现这种技能。 知识表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研究问题之一,它的目标是让机器存储相应的知识,并且能够按照某种规则推理演绎得到新的知识。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对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事先存储的先验知识和通过智能推理得到的知识。事先存储的先验知识指:人类通过某种方式告诉给机器的知识。通过智能推理得到的知识指:结合先验知识和某种特定的推理规则(逻辑推理)得到的知识。首先,先验知识可以指描述目标,特征,种类以及目标之间的关系的知识, 也可以描述事件,时间,状态,原因和结果, 以及任何知识你想要机器存储的。比如:今天没有太阳,没有太阳就是阴天。那么以命题逻辑语言,这些知识可以被表示为:今天-->没有太阳, 没有太阳-->阴天。这些知识是先验知识,那么通过推理可以得到新知识:今天-->阴天。由此例子可以看出,先验知识的正确性非常重要,这个例子中没有太阳就是阴天,这个命题是不严谨的,比较笼统的,因为没有太阳可能是下雨,也可能下雪。逻辑命题表示在知识表示中非常重要,逻辑推理规则是目前主要推理规则。可以在机器中用逻辑符号定义每一个逻辑命题,然后再让机器存储相应的逻辑推理规则,那么自然而然机器便可进行推理。目前知识表达有许多困境尚无法解决,比如:建立一个完备的知识库几乎不可能,所以知识库的资源受到限制;先验知识的正确性需要进行检验,而且先验知识有时候不一定是只有对或者错两种选择。 智能Agent必须能够制定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他们需要一种方法来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将整个世界状态用数学模型表现出来,并能预测它们的行为将如何改变这个世界),这样就可以选择功效最大的行为。 在传统的规划问题中,智能Agent被假定它是世界中唯一具有影响力的,所以它要做出什么行为是已经确定的。但是,如果事实并非如此,它必须定期检查世界模型的状态是否和自己的预测相符合。如果不符合,它必须改变它的计划。因此智能代理必须具有在不确定结果的状态下推理的能力。 在多Agent中,多个Agent规划以合作和竞争的方式去完成一定的目标,使用演化演算法和群体智慧可以达成一个整体的突现行为目标。 机器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机器从使用者和输入数据等处获得知识,从而让机器自动地去判断和输出相应的结果。这一方法可以帮助解决更多问题、减少错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机器学习从一开始就很重要。1956年,在最初的达特茅斯夏季会议上,雷蒙德·索洛莫诺夫写了一篇关于不监视的概率性机器学习:一个归纳推理的机器。 机器学习的方法各种各样,主要分为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两大类。监督学习指事先给定机器一些训练样本并且告诉样本的类别,然后根据这些样本的类别进行训练,提取出这些样本的共同属性或者训练一个分类器,等新来一个样本,则通过训练得到的共同属性或者分类器进行判断该样本的类别。监督学习根据输出结果的离散性和连续性,分为分类和回归两类。非监督学习是不给定训练样本,直接给定一些样本和一些规则,让机器自动根据一些规则进行分类。无论哪种学习方法都会进行误差分析,从而知道所提的方法在理论上是否误差有上限。 自然语言处理探讨如何处理及运用自然语言,自然语言认知则是指让电脑「懂」人类的语言。自然语言生成系统把计算机数据转化为自然语言。自然语言理解系统把自然语言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更易于处理的形式。 机器感知是指能够使用感测器所输入的资料(如照相机、麦克风、声纳以及其他的特殊感测器)然后推断世界的状态。计算机视觉能够分析影像输入。另外还有语音识别、人脸辨识和物体辨识。 情感和社交技能对于一个智能agent是很重要的。首先,通过了解他们的动机和情感状态,代理人能够预测别人的行动(这涉及要素 博弈论、决策理论以及能够塑造人的情感和情绪感知能力检测)。此外,为了良好的人机互动,智慧代理人也需要表现出情绪来。至少它必须出现礼貌地和人类打交道。至少,它本身应该有正常的情绪。 一个人工智慧的子领域,代表了理论(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和实际(通过特定的实现产生的系统的输出是可以考虑的创意,或系统识别和评估创造力)所定义的创造力。相关领域研究的包括了人工直觉和人工想像。 史蒂芬·霍金、比尔盖兹、马斯克、 Jaan Tallinn 以及 Nick Bostrom 等人都对于人工智慧技术的未来公开表示忧心,人工智慧若在许多方面超越人类智慧水平的智能、不断更新、自我提升,进而取得控制管理权,人类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及时停止人工智慧领域的「军备竞赛」,能否保有最高掌控权,现有事实是:机器常失控导致人员伤亡,这样的情况是否会更加扩大规模出现,历史显然无法给出可靠的乐观答案。特斯拉电动车马斯克(Elon Musk)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航天部门百年纪念研讨会上称人工智能是「召唤恶魔」行为,英国发明家Clive Sinclair认为一旦开始制造抵抗人类和超越人类的智能机器,人类可能很难生存,盖兹同意马斯克和其它人所言,且不知道为何有些人不担忧这个问题。 DeepMind的人工智慧(AI)系统在2016年「AlphaGo」对战南韩棋王李世乭获胜,开发商表示在内部设立伦理委员会,针对人工智慧的应用制定政策,防范人工智慧沦为犯罪开发者。 科技进步,人工智慧科技产生「自主武器」军备竞赛已悄悄展开,英国、以色列与挪威,都已部署自主飞弹与无人操控的无人机,具「射后不理」(fire-and-forget)能力的飞弹,多枚飞弹还可互相沟通,分享找到攻击目标。这些武器还未被大量投入,但很快就会出现在战场上,且并非使用人类所设计的程序,而是完全利用机器自行决策。 霍金等人在英国独立报发表文章警告未来人工智慧可能会比人类金融市场、科学家、人类领袖更能操纵人心、甚至研发出人们无法理解的武器。专家恐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局面,援引联合国禁止研发某些特定武器的「特定常规武器公约」加以限制。新南威尔斯大学(New South Wales)人工智慧的沃尔什(Toby Walsh)教授认为这是一种欺骗,因为机器无区别战敌和平民的技术。 据CNN财经网数字媒体未来学家兼Webbmedia集团创始人艾米·韦伯(Amy Webb);美国在线...等纷纷预测一些即将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日本野村总合研究所也与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学者共同调查指出,10至20年后,日本有49%的职业(235种职业)可能会被机械和人工智慧取代而消失,直接影响约达2500万人,例如:超市店员、一般事务员、计程车司机、收费站运营商和收银员、市场营销人员、客服人员、制造业工人、金融中间人和分析师、新闻记者、电话公司职员、麻醉师、士兵和保安、律师、医生、软体开发者和操盘手、股票交易员等等高薪酬的脑力职业将最先受到冲击。 2017年6月份马云在美国底特律举行「链结世界」(Gateway 17)产业大会,会上提出人工智慧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前两次产业革命都导致两次大战,战争原因并非这些创新发明本身,而是发明对社会上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冲击处理不当,新科技在社会上产生新工作也取代旧工作,产生了新的输家和赢家,若是输家的人数太多将造成一股社会不稳的能量而这股能量被有心人利用可能导致各种事件。他认为各国应该强制订定规定AI机器只能用于人类不能做的工作,避免短时间大量人类被取代的失业大潮,但马云没有提出这种世界性规定将如何实现并确保遵守的细节方案。 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被哈佛商业评论称为《二十一世纪最Sexy的职业》,人工智能需求量大,鼓励了不少大学诸如伯克利大学专门成立数据科学系。硅谷和纽约为主的《》公司于2012年成立,焦点是数据科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企业培训,提供国际大数据培训服务。 人工智能的一个比较流行的定义,也是该领域较早的定义,是由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翰·麦卡锡在1956年的达特矛斯会议上提出的:人工智能就是要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但是这个定义似乎忽略了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见下)。另一个定义指人工智能是人造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总体来讲,目前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大多可划分为四类,即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行动」。这里「行动」应广义地理解为采取行动,或制定行动的决策,而不是肢体动作。 强人工智能观点认为「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Reasoning)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并且,这样的机器将被认为是具有知觉、有自我意识的。强人工智能可以有两类: 弱人工智能观点认为「不可能」制造出能「真正」地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这些机器只不过「看起来」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 弱人工智能是对比强人工智能才出现的,因为人工智能的研究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下,直到类神经网路有了强大的运算能力加以模拟后,才开始改变并大幅超前。但人工智能研究者不一定同意弱人工智能,也不一定在乎或者了解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内容与差别,对定义争论不休。 就当下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来看,研究者已大量造出「看起来」像是智能的机器,取得相当丰硕的理论上和实质上的成果,如2009年康乃尔大学教授Hod Lipson 和其博士研究生Michael Schmidt 研发出的 Eureqa电脑程式,只要给予一些资料,这电脑程式自己只用几十个小时计算就推论出牛顿花费多年研究才发现的牛顿力学公式,等于只用几十个小时就自己重新发现牛顿力学公式,这电脑程式也能用来研究很多其他领域的科学问题上。这些所谓的弱人工智慧在神经网路发展下已经有巨大进步,但对于要如何整合成强人工智慧,现在还没有明确定论。 「强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约翰·罗杰斯·希尔勒针对计算机和其它信息处理机器创造的,其定义为: 「强人工智能观点认为计算机不仅是用来研究人的思维的一种工具;相反,只要运行适当的程序,计算机本身就是有思维的。」(J Searle in Minds Brains and Programs. Th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vol. 3, 1980) 关于强人工智能的争论,不同于更广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的争论。其争论要点是:如果一台机器的唯一工作原理就是转换编码数据,那么这台机器是不是有思维的?希尔勒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举了个中文房间的例子来说明,如果机器仅仅是转换数据,而数据本身是对某些事情的一种编码表现,那么在不理解这一编码和这实际事情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前提下,机器不可能对其处理的数据有任何理解。基于这一论点,希尔勒认为即使有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也不一定说明机器就真的像人一样有自我思维和自由意识。 也有哲学家持不同的观点。丹尼尔·丹尼特在其著作《》(Consciousness Explained)里认为,人也不过是一台有灵魂的机器而已,为什么我们认为:「人可以有智能,而普通机器就不能」呢?他认为像上述的数据转换机器是有可能有思维和意识的。 有的哲学家认为如果弱人工智能是可实现的,那么强人工智能也是可实现的。比如(Simon Blackburn)在其哲学入门教材Think里说道,一个人的看起来是「智能」的行动并不能真正说明这个人就真的是智能的。我永远不可能知道另一个人是否真的像我一样是智能的,还是说她/他仅仅是「看起来」是智能的。基于这个论点,既然弱人工智能认为可以令机器「看起来」像是智能的,那就不能完全否定这机器是真的有智能的。布莱克本认为这是一个主观认定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弱人工智能并非和强人工智能完全对立,也就是说,即使强人工智能是可能的,弱人工智能仍然是有意义的。至少,今日的计算机能做的事,像算术运算等,在一百多年前是被认为很需要智能的。并且,即使强人工智能被证明为可能的,也不代表强人工智能必定能被研制出来。 目前没有统一的原理或范式指导人工智能研究。许多问题上研究者都存在争论。 其中几个长久以来仍没有结论的问题是:是否应从心理或神经方面模拟人工智能?或者像鸟类生物学对于航空工程一样,人类生物学对于人工智能研究是没有关系的?智能行为能否用简单的原则(如逻辑或优化)来描述?还是必须解决大量完全无关的问题? 智能是否可以使用高级符号表达,如词和想法?还是需要“子符号”的处理? 约翰·豪格兰德(John Haugeland)提出了GOFAI(出色的老式人工智能)的概念,也提议人工智能应归类为,这个概念后来被某些非GOFAI研究者采纳。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许多研究者探索神经学、信息理论及控制论之间的联系。其中还造出一些使用电子网络构造的初步智能,如格雷·华特(W. Grey Walter)的乌龟(turtle)和约翰霍普金斯野兽(Johns Hopkins Beast)。 这些研究者还经常在普林斯顿大学和英国的Ratio Club举行技术协会会议。直到1960,大部分人已经放弃这个方法,尽管在80年代再次提出这些原理。 当20世纪50年代,数位计算机研制成功,研究者开始探索人类智能是否能简化成符号处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而各自有独立的研究风格。约翰·豪格兰德(John Haugeland)称这些方法为GOFAI(出色的老式人工智能)。60年代,符号方法在小型证明程序上模拟高级思考有很大的成就。基于控制论或神经网络的方法则置于次要。60-70年代的研究者确信符号方法最终可以成功创造强人工智能的机器,同时这也是他们的目标。 1980年代符号人工智能停滞不前,很多人认为符号系统永远不可能模仿人类所有的认知过程,特别是感知、机器人、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子符号方法解决特定的人工智能问题。 1990年代,人工智能研究发展出复杂的数学工具来解决特定的分支问题。这些工具是真正的科学方法,即这些方法的结果是可测量的和可验证的,同时也是近期人工智能成功的原因。共用的数学语言也允许已有学科的合作(如数学,经济或运筹学)。Stuart J. Russell和Peter Norvig指出这些进步不亚于“革命”和“neats的成功”。有人批评这些技术太专注于特定的问题,而没有考虑长远的强人工智能目标。 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等。 人工智能是一门边缘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
32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即五星红旗,台湾称五星旗,为左上角镶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红色旗帜,旗帜图案中的四颗小五角星环绕在一颗大五角星右侧呈半环形。红色的旗面象征革命,大五角星代表共产党,其余4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象征着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该旗的设计者是一名来自浙江瑞安的普通公民曾联松。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取得胜利,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曾联松设计并提交了他的国旗样稿。在2,992幅(一说为3,012幅)应征国旗图案中,曾联松的设计被选入38幅候选草图。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他的设计被选为了新政权的国旗。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以后历次宪法均作同样规定。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按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于同日-{zh-cn:通过; zh-tw:透过; zh-hk:通过;}-国家主席杨尚昆签署的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并于1990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国旗法》不仅规定了国旗的制法、悬挂场合及悬挂方式,还强调了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因此每个公民与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1949年7月4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决定发出征集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谱的启事。经过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修改审定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于7月15日到26日间在《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新民报》、《大众日报》、《光明日报》、《进步日报》和《天津日报》等各大报纸连续刊登。 该启事中列出了国旗图案的注意事项: 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发出后,当时在上海工作的曾联松希望设计一幅国旗图案来表达他对新国家的爱国热情。时值七月中旬,他在自家的阁楼上开始了国旗图案的设计。他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以五角星作为自己的标志的,而且中国共产党又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进而决定用五角星来象征它。而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则指出当时人民由四个社会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因此他决定用四颗小五角星来象征由四个社会阶级组成的人民。在确定了五颗金星的位置和大小后(他曾设想在旗面的中心置放五颗金星,但因其在视觉上过于局促、凝滞而放弃),他于八月中旬将自己的设计“红地五星旗”寄给了筹备会。 截至8月20日,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共收到了2992幅(一说为3012幅)国旗图案,郭沫若、陈嘉庚等筹备会成员也提交了他们设计的样稿。这些应征图案在临时选阅室内进行了展示,评选委员会从中精选出38份草图,并将之汇编入《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提交给新成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曾联松的方案最初并未入选,后来在田汉的主张下才被收为“复字32号”“红地五星旗”,并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去除了类似苏联国旗的锤子镰刀的标志。 9月23日上午,政协全体会议代表分组讨论了国旗方案,但并未形成定论。23日当晚,彭光涵向周恩来推荐了32号图案;周恩来对该设计感到满意,并要求彭光涵绘制较大的图样。两天后,毛泽东在中南海召开了座谈会,说明了他赞成红地五星旗的理由,并在与会代表间取得了共识。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决定采纳红地五星旗方案,并将其改名为“五星红旗”。 9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国旗的图样和制法说明,提供社会各界制作使用。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首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由女缝纫工赵文瑞缝制,她在9月30日下午1时完成了这项工作。(另外有国旗、国歌、国徽评选委员会的秘书彭光涵,北平市国营永茂公司的宋树信等两种说法)曾联松最初并不敢确信五星红旗是他设计的,因为在公布的图案中,大五角星上没有镰刀和锤子。然而,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后来给他寄送了公函,正式告知他就是国旗的设计者,并随信附带了五百万元旧人民币作为酬谢。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至今,五星红旗一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定国旗。 其样式:旗面为红色,长方形,长和高为三与二之比,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之中心点。国旗旗面之红色象征革命。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大五角星的中心,代表着围绕一个中心的团结。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象征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在曾联松最初对国旗的描述中,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人民,四颗小五角星象征着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的中国人民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五颗星呈椭圆形状,乃是当时中国国土(包括外蒙古)的秋海棠叶形状;五角星使用黄色则是因为中华民族是黄色人种。 有时候,五颗星会被误认为是代表中国的五大民族,这其实是与五色旗的含义混淆了,后者是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在1912年-1928年使用的国旗;其中的五种不同颜色分别代表着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 曾联松的方案是“复字32号”“红地五星旗”。1949年9月23日上午,政协全体会议代表分组讨论了国旗方案,但并未形成定论;会中有代表觉得32号方案中的四颗小五角星提法不妥,认为不应提到资产阶级。毛泽东和大多数代表起初都赞成一颗星一条横杠的4号图案,但张治中后来向毛泽东表达了他的反对意愿,认为一条横杠有分裂国土、分裂革命之嫌疑,而且容易使人联想到孙悟空的金箍棒。23日当晚,彭光涵向周恩来推荐了32号图案,而周对该设计感到满意,并要求彭绘制较大的图样。此外,陈嘉庚也曾向毛泽东和周恩来提出建议,认为政权特征比地理特征更为重要,因此无需坚持使用象征黄河的横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在1949年9月28日公布了国旗的制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四条规定,制作国旗的企业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指定。国旗的长宽之比为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GB 12982-2004:国旗标准中亦给出了国旗的制法说明。 《国旗法》还给出了国旗的五种尺度规格。其中,一号国旗主要用于大型运动会的开幕或闭幕仪式,以及作为大型会议场的背景旗。二号国旗适用于15米以上高度的旗杆上;三号国旗一般悬挂于10至13米高的旗杆;四号国旗用于9至10米高的旗杆。五号旗常用作一般不挂在立地旗杆上。在五种规格之外还有六号和七号国旗常用作彩旗、导游旗等。八号国旗主要用于手摇旗、串旗等。九号国旗可以用作会议桌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GB 12983-2004:国旗颜色标准样品规定了国旗所使用的颜色。该标准按照CIE标准照明体D和CIE 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给出了下列的色度数据。旗杆套为白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对国旗的升挂场所或机构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出入境机构、港口、火车站和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防哨所属于每日应升挂的场所或机构。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各级委员会则属于在工作日升挂的场所或机构。全日制学校除寒暑假和星期日外,都应升挂国旗。此外,《国旗法》的第七、八条亦对其他情况下国旗的升挂作出了规定。 当企业旗帜、校旗、区旗等其它旗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同时升挂时,国旗应该挂在显著的位置,其它旗帜则挂在国旗的两边,高度比国旗低。 在举行升旗仪式时,可奏国歌或唱国歌,参加者应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国旗应该早升晚降,在恶劣天气时可以不升挂。全日制的中小学,应在假期以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根据《国旗法》制定了《船舶升挂国旗管理办法》,规定:中国籍船舶中5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航行在中国领水以外水域和香港、澳门地区的船舶,以及公务船舶都应当每日悬挂中国国旗;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港口、锚地的外国籍船舶,也应当每日悬挂中国国旗。该办法还规定了不同长度的船只应当悬挂的国旗尺寸。 下半旗是公众表示哀悼的重要礼节,为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第14条第1款规定,特定人士逝世时,应下半旗志哀。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军委主席等国家级正职领导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对世界和平或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等。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成立的治丧机构或国务院决定。此外,根据《国旗法》第14条第2款和第3款规定,在不幸事件或严重自然灾害导致重大伤亡时,亦可由国务院决定下半旗志哀。 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据统计,截至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建国后曾下半旗约50次,其中47次为中外政要。另据《人民日报》历年报道,从1953年至2012年,天安门广场不少于17次为外国元首和政党领袖降半旗。此外,为悼念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中的遇难者,全中国及驻外机构也降下过半旗。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公祭日期间,纪念地点也会下半旗志哀。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除了在全国性的致哀活动中下半旗之外,还曾为香港旅行团在马尼拉被挟持事件、南丫岛撞船事故及大埔公路双层巴士翻侧事故中的遇难者下半旗致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这面五星红旗长460厘米,宽338厘米,是用五幅红缎子拼接压制而成,黄星采用黄色绸缎。1951年7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将这面国旗拨交原中国革命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国大典上的旗杆高22.5米,原本要求旗杆与天安门城楼等高(35米),但当时条件有限,未能达到要求。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在1991年更换过一次,新旗杆高30米。原来的旗杆于1991年改造后立在原中国革命博物馆,2007年拆装后于馆内库区收藏。2011年6月2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重新对公众展出。 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经历了几个阶段。建国初期,升旗仪式由北京市纠察总队负责,而升旗任务由北京市供电局实施。1977年5月,北京市卫戍部队接替了升国旗任务,由3人负责升国旗,时称“国旗护卫班”。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总队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天安门,负责天安门广场升降旗仪式。1991年2月23日,天安门广场扩建国旗基座,武警北京总队六支队十七中队(即天安门中队)开始担任升降旗任务。1991年5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正式实施。1992年12月,在原来国旗班的基础上,扩建成立国旗护卫队,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第二师十四支队二大队六中队。201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和军乐团取代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旗护卫队,开始担负国旗护卫任务。2018年1月1日7时36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首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执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旗护卫队不再负责升降旗任务,番号同时撤销。 在武警国旗护卫队时期,按照2001年3月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组织管理办法》规定,天安门广场应当每天升挂国旗。分为节日升旗仪式和平日升旗仪式。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和每月1日实施节日升旗仪式。节日升旗仪式由武警国旗护卫队38人、军乐团62人实施,行进时吹奏《歌唱祖国》,升旗时吹奏《义勇军进行曲》。平日升旗仪式由国旗护卫队38人实施,升旗时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录音。在武警国旗护卫队执行时期升国旗时,《义勇军进行曲》共演奏3遍,时长2分7秒,与太阳经过地平线的时长对应。降旗由国旗护卫队单独实施,没有音乐。 自2018年1月1日解放军接替武警国旗护卫队执行国旗护卫任务起,天安门广场国旗升旗仪式有了一定的变化。根据安排,每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按126人编队方案实施,其中护旗队员96人、礼兵30人,分别着14式陆海空军礼服。护旗队由前至后依次为国旗组3人、陆海空军分队长3人、陆海空军队员90人。队员90人编为6路15列行进队形,分准备、迎旗、护旗、升旗和返回5个步骤,全程10分钟。重大节日升国旗仪式,一般参照每月1日升国旗方案执行,特殊情况根据任务需要增加编队人数、鸣放礼炮。每日升旗时一样演奏《义勇军进行曲》(与此前安排一致),但升旗程序有一定变化,先由护旗队行进至国旗杆基座位置,到国旗升至旗杆顶端的时长仍保持2分7秒。国歌完整演奏一遍(此举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国歌必须完整演奏一遍的要求),升旗时长为46秒,升旗前由3名分队长下达“向国旗——敬礼”的命令。升旗结束后,护旗队将会返回,返回时演奏《歌唱祖国》。护旗队出场时不演奏音乐,以彰显仪式的肃穆庄严。每月1日、重大节日升国旗同时增加号手和礼兵的迎旗环节,期间由军乐团8名礼号手在天安门城楼演奏《升旗号角》。平日升国旗由66人编成,国旗组6人,分队长6人,队员60人编为4路15列,分护旗、升旗和返回3个步骤,全程8分钟。降国旗则全年按66人编队方案实施,列队形式和行进动作与平日升旗仪式相同,不安排伴奏。每日升降旗时间以北京天文台提供的北京每日日出、日落时间为准。 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政府迁移到台湾以后使用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至今。在当今的台湾,因为人民多半不特别抵制特定的政治立场,是故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仍为台湾的主要军事提防对象,仍有一些人因各种动机公开秀出五星旗,一些经历保钓运动的外省人或本省人第二代子弟,或是近年大量移民台湾的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陆配,依亲等),如陈映真跟王津平与王晓波等人参与的中国统一联盟很早就公开打出支持中国和平统一的口号,在海外或者台湾本土打出了五星红旗的旗号。在十一国庆或者台湾光复节的时候,曾有人开著挂著五星红旗的车在街上游行,著名例子有台北的戴忠和台南台湾共产党主席王老养。另外,在台湾名胜日月潭,曾发生一游览船业者为了吸引中国大陆籍游客,在船尾悬挂五星旗。而有台湾旅馆为了对大陆游客表现友好,也开始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而国立成功大学也多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中华民国国旗并列悬挂,以迎接中国大陆访客。中华民国共产党以五星红旗为党旗。台湾的极左派团体中华爱国同心会也经常在台北101等公众场合展示五星旗。2017年10月1日,中华统一促进党成员在张安乐带头下身穿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旗,并标示为「我的国旗」的外衣,在台北街头游行示众,以实际行动宣示其真正效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推翻了平时统促党用来掩饰的国家认同言论。 在海外部分华人社区,中华民国国旗也很常见。尤其在双十节期间,部分华人社区都挂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随著改革开放,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移民海外,改变了当地华人的结构;很多华人团体开始庆祝十一国庆,并在海外的中国城和华人众多的地方升起五星红旗。 中国的航空公司中只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可以在飞行器上喷绘中国国旗。此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士兵国防服役章和警官礼服臂章都有中国国旗的图案。1951年发行的中苏友谊万岁勋章也含有中国国旗和苏联国旗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9条:「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19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 自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香港的使用及保护以国旗及国徽条例订定。该条例第4条禁止展示或使用破损、污损、褪色或不合规格的国旗。第5条第(2)款规定国旗必须按照附表1所列规格制造。第6条第(1)款禁止国旗或其图案展示或使用于商标或广告或私人丧事活动,否则依据第(3)款,如未经合法授权或并无合理辩解违反之,即属犯罪,一经循简易程序定罪,非法用于商标或广告可处第5级罚款,而非法用于私人丧事活动可处第2级罚款。第7条规定,公开及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国旗,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可处第5级罚款及监禁3年。 自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澳门的使用及保护以第5/1999号法律订定。该法律第5条规定国旗或其图案不得展示或使用于(1)商标或广告;(2)私人丧事活动;(3)行政长官限制或禁止展示或使用国旗或其图案的其他场合或场所。依据第九条,焚烧、毁损、涂划、玷污或践踏国旗,构成对国家象征的不尊重。第九条也规定,以言词、动作或散布文书、又或以其他与公众通讯的工具,公然侮辱国家象征,又或对之不尊重者,处最高3年徒刑,或科最高360日罚金。依据第11条,违反第5条规定者,可罚澳门币5千元至五万元罚款。 五星红旗的颜色、布局及内涵与苏联国旗相仿,五角星为社会主义国家(如-{zh-hans:朝鲜; zh-hant:北韩;}-、越南等)常用标志。但苏联和朝鲜国旗的长宽比例为2:1,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国旗采取3:2比例。李光耀在其回忆录中称,新加坡国旗的五角星是为了照顾华族民众希望效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国旗上加五颗五角星,惟代表意义略有不同。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会标的整体造型也与五星红旗相似。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使用的关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右方下角加饰关徽的旗帜。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曾使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添加原招商局旗上水波纹的旗帜。香港与澳门区旗上也有五星图案。
33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30
海上田园
海上田园 海上田园是一个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西部宝安区沙井街道的海上休闲度假及生态旅游景区,也是深圳是深圳最大的一座生态文化主题旅游景区,面积1.73平方公里,西临珠江出海口,2001年9月29日开始营业。
33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31
旅游
旅游 旅游就是旅行游览活动。泛指为旅客提供休闲设施与服务的产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游也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等特征。一般而言,旅游具有观光和游历两个不同的层次,前者历时短,体验较浅;后者反之。 旅游人士称旅客,游客。 旅游就是旅行游览活动。与旅行的概念不同。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游要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游也是一种娱乐活动。世界旅游组织指旅客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英里(88.5千米)。 为了消闲或公干,到其居住地及工作外的地方进行游览活动。(至少逗留24小时以上) 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收入来源。在世界旅游组织1980年会议上,马尼拉宣言认为旅游是国民生活中一项必要的活动,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社会、文化、教育、经济领域。 旅游业通过提供游客,可以赚取大量收入,自2011年起占到世界服务贸易的30%,总体商品和服务出口贸易的6%。同时也提供了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 从旅游业受益的服务业包括运输业(航空、游轮、铁路列车、出租车),酒店业(,包括酒店、度假村),娱乐场所(游乐园、餐馆、赌场、商场、、剧院)。当然还有卖给游客的商品包括纪念品。 在古代,到一个人居住地以外的地方旅游休闲仅限于富裕阶层。他们偶尔会去遥远的地方,欣赏宏伟的建筑和艺术品,学习新的语言,体验新的文化,品尝不同的料理。 最早的旅游可以追溯到乌尔国王舒尔吉,虽然国王自诩是为了修路和建造驿站,给其他旅行者提供方便之用。 最早的休闲旅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富人流行去这种地方做SPA和海滨度假。保萨尼亚斯在公元2世纪写书《希腊描述》。在中国古代,孔子花费14年周游列国,到过泰山,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 到了中世纪,和佛教都有朝圣的传统。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吴承恩的西游记分别是英语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10世纪到13世纪的宋朝涌现出了一些旅游作家,有苏轼、范成大。明朝有徐霞客。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在1336年登旺度山后写了游记赞扬这次旅行但批评他缺乏好奇心。诗人在1430年游览侏罗山后写了恐怖回忆录。 现代旅游可以追溯到壮游,指的是欧洲上层阶级的年轻人环游欧洲(主要是德国和意大利)。1624年,波兰王子瓦迪斯瓦夫四世进行了一次横跨欧洲的旅游,这在当时波兰贵族中是风俗习惯。 他游览了相当于现在的德国、比利时、荷兰领土,并受到的西班牙军队、法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捷克的赞赏。这是一次教育之旅,其中一项成果是将引进波兰立陶宛。 该传统一直活跃到约1660年,直到1840年代大规模的铁路运输的出现,形成了标准的。虽然这主要限于和有钱的,但是北欧新教徒有类似的旅行,并从18世纪中叶开始有南美、美国和其他海外年轻人加入。铁路和蒸汽船的出现使得旅游变得简单,中产阶级也因此受益,这其中有,并流传了一句谚语叫“库克的旅行”(意为走马看花式的旅行)。 到了18和19世纪,壮游成了上流社会学生的象征,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的关于经典文化的霸权理论很受欧洲学术界的欢迎。艺术家、作家、旅行家(如歌德)肯定了意大利、法国、希腊在传统艺术领域的霸权地位。因为这些原因,壮游的主要目的地便是前往这些地方。 休闲旅游可以关联到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 起初,受益的群体是生产机器的拥有者、寡头政治、工厂主、贸易家。这其中也包含新出现的中产阶级。 于1758年创办的是第一家正式的旅游公司。 旅游业这项产业起源于英国,这在很多地名中得以体现。在法国蔚蓝海岸的度假胜地尼斯,一条著名的海滨步行道叫盎格鲁街(意为“英国人步行道”)。在欧洲大陆有许多历史名胜,宫殿酒店取名为“”、卡尔顿酒店、 美琪酒店,这些都体现了英国的统治地位。 是第一批做旅游生意的。1841年7月5日,库克安排铁路公司收取每位乘客1先令,这包括火车票和旅途中的餐食。 1855年,库克推出了第一个出国游,从莱斯特到加来并前往参加世界博览会,次年则推出欧洲大环游。 1860年代他组团前往瑞士、意大利、埃及、美国。 许多游客会到海滨的海水浴场休闲旅游,热带海滨地区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都很热门。 大众旅游指的是按照计划有组织的跟团游,通常会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 该旅游形式在19世纪下半年在英国形成,开创者是。库克利用了欧洲快速发展的铁路网络优势,创办了一家公司,除了为提供价格实惠的一日游以外,还为富人提供了去欧洲、印度、亚洲、西半球的长途旅游。到1890年代每年都有2万名游客购买的旅游产品。 旅游交通到20世纪早期开始有汽车,后来又有了飞机。交通的发展缩短了人们在旅途中花费的时间。 欧洲大陆,最早的海水浴场为1793年开发的海利根达姆,位于波罗的海。 到了20世纪中叶,地中海沿岸成为了大众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利基旅游指的是近年来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特殊旅游形式。比较普遍的利基旅游市场有: 其它的旅游形式还有: 冬季旅游的发源地是1860年代的瑞士圣莫里茨。人们去到滑雪场滑雪。
33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33
邓丽君
邓丽君 邓丽君(),本名邓丽筠,台湾著名流行音乐歌手。是台湾至亚洲地区均有广大影响力的指标性音乐人物。1967年发行第一张个人唱片专辑,1970至80年代在华语地区达事业高峰,之后又在日本乐坛发展并大获成功,影响力遍及台湾、中国大陆、香港、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朝鲜半岛等。1990年代初淡出乐坛。生于外省家庭,因父亲是中华民国国军,邓丽君毕生致力慰问国军官兵,故又有「军中情人」之称。1995年气喘发作猝逝于泰国清迈;身后台湾与香港歌坛分别颁发金曲奖特别贡献奖及金针奖以纪念「一代巨星」的光荣成就。2010年在美国CNN举办的「过去五十年闻名全球的五大指标音乐人」选举中为侯选20组指标性音乐人之一。 1953年1月29日清晨,邓丽君在台湾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出生。父亲邓枢是河北省大名县大街乡邓台村人,因国共内战而随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迁台的国军军官,母亲赵素桂则是山东省东平县人。父母以「丫头」作为邓丽君满月前的诨名,邓枢其后请部队中颇有学问的杨姓军官,为她取名丽筠,虽然本字应念「云」音,但家人与邻居把「筠」字发「均」字音(与「君」亦同音),故邓丽君就成为她日后投身歌唱事业的艺名。她在家中排第四,有三兄一弟。 及至两三岁,邓丽君随家人先后迁居台东县池上乡及屏东市。1959年,父亲退役,举家迁往台北县芦洲乡(今新北市芦洲区)眷村,而邓丽君入读芦洲国小。小学阶段,她参与校内游艺会演出,参加演讲及朗诵比赛,也渐培养对歌唱的兴趣,课余时间,她随驻扎于学校附近的空军93康乐队到处劳军表演,也曾参加侨大先修班的校内晚会演出,其歌唱天分渐崭露头角。此时,邓丽君7岁,是为歌唱生涯的萌芽期。可能由于分心歌唱,她没有考入理想的公立中学,考进私立金陵女中。 1964年,年仅11岁的邓丽君参加中华广播电台举办的黄梅调歌唱比赛,以一曲「访英台」夺得冠军;翌年以「采红菱」在金马奖唱片公司举办的歌唱比赛夺冠。其后,邓丽君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正声广播公司举办的歌唱训练班,学习歌唱技巧,以第一名成绩结业。初中阶段的邓丽君,在课余时间参加晚会演出,歌艺被「国之宾」歌厅老板赏识,邀请在歌厅驻唱,以清纯活泼形象定位,招牌歌曲正是「一见你就笑」。 随着邓丽君展开走唱生涯,渐无法兼顾演唱及求学,在1967年选择休学展开歌唱事业。不到1年时间,邓丽君成为歌厅、夜总会、餐厅及饭店等争相邀请演出的歌手,更成为台北七重天歌厅的驻场歌手,接拍电视广告,亦经常到参与劳军义演。1967年,邓丽君加盟宇宙唱片,发行个人第一张专辑《邓丽君之歌第一集·凤阳花鼓》。1969年中国电视公司启播,邓丽君获邀主持晚间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每日一星》,并为中视首部电视连续剧《晶晶》主唱同名主题曲,成为她演唱第一首影视主题歌曲,令她家传户晓。同年,邓丽君参演首部电影由谢君仪执导的《谢谢总经理》,饰演能歌善舞的女大学生,片中她并唱了十首曲风青春活泼的歌曲,正式成为歌影视三栖的歌手。 1969年9月,邓丽君参加和兴白花油董事长颜玉莹组织的台风赈灾义卖活动,其后积极参与慈善及海外登台活动,年底获中广推荐到新加坡参加慈善晚会义演,并在1970年被白花油及香港《华侨日报》加冕为「慈善皇后」邀约赴港登台参加工展会期间演出活动。 1971年,邓丽君演出于剧情近似个人生命经历的电影《歌迷小姐》,并用自己赚来的积蓄在台湾买下一座别墅;当时,她与马来西亚博彩名人林水成之子林振发相恋,但林振发在1978年即因心脏病发作离世。 1973年,邓丽君经台北美国学校录取为插班生,主修英文,终于完成求学梦想。 1970年代初期,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指派佐佐木氏在香港寻找女歌手前往日本发展,并在东方歌剧院发现邓丽君。随后,舟木稔积极邀请她前往签约,并成功说服不愿让女儿前去日本重新发展的邓枢同意此一提议。 1974年,邓丽君在母亲陪同下前往日本发展,并取艺名为(音译自她的英文姓名)。邓丽君在刚抵达日本时并不通晓日语,也无法适应当地生活节奏;除了努力学习日语,公司还安排她去夜总会和歌舞厅演唱。同年3月1日,邓丽君的首张日语单曲《》(《无论今宵或明宵》)公开发行,但销量只有十几万张。同年7月1日,她的第二张日语单曲《》正式发行,并在一个月内以70万余张总销量进入全日本流行榜前15名,还因此荣获日本唱片大奖新人奖。 1975年7月,邓丽君签约加盟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并于9月在当地发行《岛国之情歌第一集》专辑;在1975年至1984年这段期间,她陆续推出八集「岛国之情歌」系列专辑,其中包含了日本流行歌曲、由日本流行歌曲改编翻唱的华语流行歌曲以及原创的华语流行歌曲。 1976年,邓丽君在香港利舞台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两日三场门票旋即销售一空;此后,除前往美国进修时期之外,邓丽君又于1977年、1978年、1980年、1981年在同一场地开办个人演唱会。 1979年2月14日,邓丽君持印尼护照入境日本之情事遭媒体披露;遭日本拘留。当时,邓丽君因中华民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已无官方邦交关系与双方海关出入境程序之障碍(持中华民国护照入境日本须申请当地官方核发之「渡航证明书」,台湾当地又有警备总部严加查核),而决定持印尼护照自香港搭乘中华航空CI116班机由东京羽田机场入境日本。同月22日,日本入国管理局东京事务所公布调查结果,结果证明邓丽君所持印尼护照并非伪造护照,她亦无为他人出售伪造护照,只是该护照之发给手续不合法规。同月24日,日本法务省裁决将邓丽君驱逐出境并宣判她一年内不得再度入境。 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后,她为避免遭台湾官方与媒体调查追问,而持有盖有美国入境签证的中华民国护照前往该国,并决定在该国履行先前表演和唱片合约(1979年发行专辑《甜蜜蜜》和《小城故事》部分歌曲曾在美国录制);当时,她虽在日本事业上遭受前所未有的挫折,但她的歌曲在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开始流行。 1980年,中华民国政府派员前去美国与邓丽君提议回台事宜;当局以回台参加劳军和义演活动作为对护照事件不予追究之交换条件。 1980年10月4日,邓丽君返回台湾举行演唱会,并将演出收入全数捐给自强爱国基金;在演唱会中,主持人田文仲向邓丽君求证关于大陆地区邀约她前往演唱之事情,她表示曾在报纸上看见相关讯息但无人前来接洽,并随后说道“如果,我去大陆演唱的话,那么,当我在大陆演唱的那一天,就是我们三民主义在大陆实行的那一天。” 1980年12月18日,邓丽君在香港推出个人首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 1981年8月,邓丽君跑遍台湾各地军营劳军一个月;她前往看望各地国军将士并为他们歌唱。此后,台视制作并播放了《君在前哨》电视特辑,邓丽君也因该节目于1982年入围金钟奖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 1982年1月8日至11日,邓丽君在香港伊利莎伯体育馆举行演唱会。同年,邓丽君与香格里拉酒店董事长郭孔丞举行订婚仪式,但因故终未成婚。该年年底,邓丽君接受台北ICRT电台英语访问表示,她一年会有四、五个月密集工作。因为保护嗓子,平日不抽烟,但会喝点小酒,浅尝即止。她爱网球及钓鱼,也爱看爱情电影。此外,她会利用空档阅读英文与日文书。 1983年2月2日,邓丽君发行个人首张古典诗词概念专辑《淡淡幽情》。同年5月,她发行个人第二张粤语大碟《漫步人生路》。同年12月29日,她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出道十五周年亚洲巡回演唱会首场演出。该年,香港宝丽金和歌林唱片在《淡淡幽情》发行后结束合作关系,她的后续华语专辑改由台湾金声唱片和台湾宝丽金唱片代理发行。 1984年后,邓丽君将歌唱事业重心移往日本乐坛,并甚少在香港再度公开演出。 1980年代后期,邓丽君将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英国和法国。 1988年,邓丽君以700万港元购入香港赤柱一栋双层高西式别墅,并在装修一年于1989年正式入住直至1995年逝世之前。 1989年,邓丽君在天安门民主运动发生后表态支持参与学生;她在香港不顾周遭亲友反对而参加了有关抗议集会。同年5月27日,她在香港跑马地《民主歌声献中华》活动中于颈上挂著手书“反对军管”的牌子并演唱歌曲《我的家在山的那一边》。 当时,尽管暂住巴黎,邓丽君仍返回台湾参与劳军演出,并在金门前线马山观测所向对岸发出精神喊话。 1990年,邓丽君旅居法国,在朋友沈云开的「新敦煌」酒楼相识相恋比她小15岁的法国摄影师史蒂芬·丹尼尔·拉斐尔·保罗(Steven Peul,1968年9月-)。保罗当时住在巴黎唐人区19号的一间酒楼上。邓丽君因工作需要请保罗帮忙拍照。保罗由此而成为邓丽君的私人助理,负责她的照片与录影带的摄制。保罗是家中独子,父亲名纪勒里,从小居住在法国北部诺曼第省。他原来是音乐人,会作曲,但因为特别喜欢摄影,就到巴黎唐人区当了一名摄影师。保罗与邓丽君相恋5年,到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在泰国因哮喘意外过世后,保罗独自留在邓丽君在香港的赤柱别墅里3年。直到1998年才返回法国生活。 随著气喘发作情况日益严重,邓丽君在1994年12月底与男友保罗前往当时以空气清新著称且较少华人聚居的清迈调养度假,并开始著手写作复出歌坛的歌曲。 1995年1月1日,邓丽君因气喘病发引致呼吸不顺并前往当地兰朗医院求医,但诊断结果显示并无大碍。 1995年4月底,邓丽君与保罗入住清迈梅坪酒店(The Imperial Mae Ping Hotel)位在15楼的总统套房。同年5月8日泰国时间下午4时左右,邓丽君气喘病再次发作于保罗外出时;当时,她不断用气喘喷雾喷向面部试图帮助呼吸,但因喷出剂量过大反令呼吸更为困难,她奔出房间求救并不断呼叫「妈妈、妈妈」,最后在该层职员柜台前不支倒地。酒店职员见状立即将已经面无血色的邓丽君送往兰朗医院急救(虽当时酒店附近有一小型医院)。由于接近下班时间,繁忙交通使得车程延迟;途中,邓丽君在再次发出微弱呼喊声后停止呼吸,医生们立即替她持续施加心外按压及电击接近45分钟,但她最终于当地下午5时30分被宣告不治。 随后,邓丽君的家人和保罗都同意不让她的遗体进行解剖尸检;她的实际死因也因此无法确认。 5月11日,她的遗体经空运抵达台北。 5月25日,中华民国总统府颁发褒扬令以表彰她的爱国情怀和演艺成就,并准予在她的灵柩上覆盖青天白日党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当时,总统府秘书长吴伯雄等四人担任国旗覆旗官,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许水德等四人担任党旗覆旗官。此外,总统李登辉还特地颁发「艺苑扬芬」挽额给她,国民党也追赠该党最高荣誉奖章「华夏一等奖章」与她。时任台湾省省长的宋楚瑜担任她的治丧委员会主委并亲自为其墓园「筠园」题名,行政院长的连战、前任行政院长郝柏村、时任国防部长的蒋仲苓、时任台北市长的陈水扁等政治人物也亲临致哀。中央电视台及香港、台湾、日本地区的大众媒体也纷纷在新闻中发出哀悼她过世的讯息。 5月28日,众人于台北市第一殡仪馆为她举办出殡仪式,她的遗体随后在众多歌迷目送下安葬于位在金山的金宝山筠园墓园;她父母与二哥遗体的也先后安葬于该墓园。 1995年,她的男友保罗向媒体透露,二人生前已订婚,并计划在同年8月结婚。 邓丽君的启蒙老师左宏元:「她的歌声像花卷,淡淡的,咬一口,便知内有层次,听起来温柔,却很有力量。」 曾任教育部部长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的学者曾志朗表示非常喜欢邓丽君的歌,听到她的歌声会让人联想到和平、纯真、人间有爱,他最爱哼唱的就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因为那是一首会平静人心的歌。当年邓丽君的歌响彻台湾大街小巷,对台湾来说是一个时代人物,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回忆早年还在美国洛杉矶教书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旁边有一家长青书店,他经常在那家书店看见邓丽君买书,她当时打扮得非常朴素轻松,绑马尾、牛仔裤,不敢相信那是邓丽君。 立法院院长王金平表示:「由于邓丽君的天赋和努力,加上她傲人的情操,当年在台湾物资缺乏的时候,用她的歌声和用她各方面的表现来振奋人心,跟国人一起打拚,邓丽君在各方面的贡献,包括经济、文化等,对国家的影响极大。」 邓丽君在日本演艺界备受尊崇,不少歌手都把能与邓丽君合唱视为心愿一桩,只可惜除了在现场的合唱之外,邓丽君的日文专辑中并没有合唱歌曲—但的确也有一些后期合成的合唱,比如与五木宏的合唱《》,以及《》,就是后期合成的合唱。2010年1月发行的《》就是一张后期合成的合唱和重新编曲的邓丽君日文歌曲精选集,在这张《》中与邓丽君跨越时空合唱的歌手有夏川里美、秋元顺子、村上哲也、BEGIN等等。 日本歌手德永英明,于2010年4月特别发行《vocalist 4》翻唱专辑,缅怀邓丽君逝世十五周年。此张专辑获得连续四周冠军,及单月冠军,打破日本唱片史上翻唱专辑的纪录。 王菲有三张翻唱邓丽君歌曲的专辑,分别是《风从哪里来》、《邓丽君故乡情》和《菲靡靡之音》。王菲曾公开表示,邓丽君是她的启蒙老师。曾在央视首播的“追梦·巨星跃北京——邓丽君60周年纪念演唱会”演唱《清平调》、《独上青楼》、《初恋的地方》和《微风细雨》。 张学友曾在第17届金曲奖颁奖典礼演唱《但愿人长久》、《甜蜜蜜》、《海韵》、《忘记他》和《假如我是真的》。 张五常在《邓丽君现象的延伸》一文描述道,一九八四年初他有机会在香港看到她表演一场,认为横看直看都是一百分,是炎黄子孙中数世纪一见的演唱天才。长得好看,唱得悦耳,举手投足潇洒利落,反应快,多种语言流水行云,听众用什么语言提问她就用什么语言回应。北京当年不容许她到中国演唱是人类的损失。 1980年代,她成为流行音乐的标志,她的风格也让她在中国大陆拥有了广泛的歌迷,连当时文化部部长刘忠德都是她的歌迷。她柔和的歌声穿透了两岸。邓丽君和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邓小平(老邓)一起成为老百姓熟悉的名字,并流传著「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等语、「只爱小邓,不爱老邓」等语。 中国中央电视台前副台长洪民生曾计划邀请邓丽君赴中国大陆演唱,但邓丽君说过:「我回大陆演唱的那一天,就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那一天。坚持在大陆实现民主之前,将永不踏入大陆土地……。」,所以一直没有成事,邓丽君一生也都没有在中国大陆演唱。
33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35
游戏
游戏 游戏,既可以指人的一种娱乐活动,也可以指这种活动过程。游戏的道具可以为玩具。在英语,体育比赛()亦是游戏的一种,而体育运动亦是由游戏演变出来。游戏是一种有组织的玩耍,一般是以娱乐为目的,有时也有教育目的。游戏不同于会有对应金钱报酬的工作,也不同于呈现美学或是概念元素的艺术。不过彼此之间的分界不一定很明确,像职业运动员的游戏和工作可能是一体,而像拼图游戏则同时具有游戏和艺术的成份在内。 游戏的主要成份有目的、规则、挑战及互动。游戏一般会有心理或是身体上的刺激,许多游戏可以培养相关技巧,有体能性、教育性、模拟性或心理上的意义。 从西元前2600年起,游戏就是人类经验的一部份,出现在所有文化中,像乌尔王族局戏、塞尼特及播棋都是其中历史相关悠久的游戏。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可能是第一个试图为游戏下定义的哲学家,在其著作《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提出游戏的几个要素,像是玩耍、规则及竞争,但这些都无法适当定义游戏。维特根斯坦认为人类用「游戏」来称呼许多不同的活动。不过随著之后游戏定义的提出,现在的哲学家认为维特根斯坦提出的不是最终的结论,像就认为Bernard Suits对游戏下了很好的定义。 法国社会学家在著作《游戏与人》(Les jeux et les hommes)定义游戏是有以下特性的活动: 电脑游戏设计者是《电脑游戏设计期刊》的创始人,试图用一连串的二分法定义游戏:: 游戏可以依「玩家要作什么?」分类,一般会称为游戏性,游戏的主要元素也包括道具及规则。 游戏常常会依玩游戏时需要的道具来分类(例如、球、卡片、棋盘及棋子或是电脑)。像在皮革容易取得的地区,自有历史以来,球类就是受欢迎的活动,全球性的球类游戏有橄榄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棒球、网球及排球等。其他游戏需要的道具会随地区而不同。像欧洲有标准的游戏牌组,像西洋棋等棋类可以由其棋子看出棋类的演进及发展。 有些游戏用代表物表示其他东西,代表物可以表示棋盘上的棋子,或是其他游戏中用到,无形的东西。 像捉迷藏等游戏不需要特殊的道具,不过其互动性也和环境有关,若环境不同,游戏即使有相近甚至相同的规则,也可能变成不同的游戏,例如在学校捉迷藏可能就和在公园捉迷藏不同。赛车即使用的车相同,在赛车场或是一般道路的难度也会不同。 游戏也常常依规则来分类,规则可能会有变动甚至更改,当更改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一个新游戏了。例如棒球可以用一般棒球来玩,也可以用威浮球来玩,都还是棒球。不过若大家约定只有三个垒包,那就变成另一种游戏了。不过也有些游戏的特点会和其规则的变化有关,只是即使如此,仍然会有不变的元规则。 规则会决定玩的顺序,玩家的权利及义务,以及玩家的目的。玩家的权利可能包括可以使用资源或是移动代表物,一般胜利的条件可能是第一个收集到特定数量的点数或是代表物(例如卡坦岛)、在游戏结束时有最多的代表物(例如地产大亨),或是双方的代表物有某种特定的关系(如西洋棋的将死)。 游戏的道具及规则会影响游戏在技巧、策略及运气的不同程度,也有可能是上述的组合。 包括动作上的技巧,如摔跤、拔河、跳房子及射击运动,也包括心智上的技巧,例如西洋跳棋及西洋棋。策略游戏在西洋跳棋、西洋棋、印度斗兽棋、围棋及井字棋中都会用到,一般会需要配合特殊的装备。博弈游戏强调其运气成份,像赌博类游戏(廿一点、麻将、轮盘)和蛇梯棋、剪刀、石头、布等,多半需要牌或是骰子。 不过大部份的游戏会用到技巧、策略及运气中的二种甚至全部。例如美式足球及棒球都会用到技巧及策略,而、扑克及地产大亨会以策略及运气为主。许多棋版类游戏会用到技巧、策略及运气,大部份吃磴游戏的运气成份较小,像战国风云、卡坦岛及卡卡颂等策略式游戏也是如此。 许多学者发现,游戏不仅存在于人类当中,在许多哺乳类动物里也存在着大量的游戏行为。游戏历史非常悠久,但是作为理论进行研究是在近代才开始的。 对游戏的本质的研究还正在发展,目前还没有一个最终性的认识结论。 游戏理论主要有: 德国诗人和剧作家席勒提出了一种游戏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束缚,在这些束缚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于是人们利用剩余的精神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它就是游戏。这种创造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本能」。 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剩余能量说是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的一种游戏理论,他是对席勒的本能说的进一步补充。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在完成了维持和延续生命的主要任务之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存在,这种剩余的精力的发泄,就是游戏。游戏本身并没有功利目的,游戏过程的本身就是游戏的目的」。 德国生物学家对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剩余能量说和席勒的本能说进行了修正。 这种理论认为,游戏不是没有目的的活动,游戏并非与实际生活没有关联。游戏是为了将来面临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例如,小猫抓线团是在练习抓老鼠,小女孩给布娃娃-{zh-hans:喂; zh-hant:喂;}-饭是在练习当母亲,男孩子玩打仗游戏是在练习战斗。 弗洛伊德也曾提出过一种游戏的理论。他认为,游戏是被压抑欲望的一种替代行为。 游戏有很多种,在不同的媒体会以不同型式出现,使用的道具或参与的人数不一样也会衍生出不同类型的游戏。其中包括: 人类用人体(如双手、双脚)或使用玩具娱乐自己。较为常见的有「石头、剪子、布」,有时体育活动,甚至武术比试也被人们视为游戏。常用的玩具有布偶、球、冷兵器等。 桌上游戏用来描述任何在桌子或平面上玩的游戏,其中包括版图游戏、纸笔游戏、纸牌游戏、骰子游戏,近年来桌上游戏的设计者越来越有把许多动作、声音、节奏、道具、图片、公仔、故事背景,甚至是如动画、影视、音乐、舞蹈等艺术、文化及多媒体等素材加入游戏的趋势,提供玩家或玩家们更多感官的刺激和不同于以往的经验,以提升游戏的乐趣与品质。 版图游戏用来描述将图文符号画在硬板上作为纪录工具的游戏,也就是需用棋盘及棋子进行的游戏,有包括常见的棋类游戏,象棋是其中一种。参与人数可以是一人,二人,甚至多人。飞行棋、围棋等等皆是较常见的版图游戏。 用来描述将只需笔和空白纸便可玩乐的游戏,包括井字棋、数独、你画我猜(Pictionary)和填字游戏等等。 又名卡片游戏或卡牌游戏,广义上是使用卡片(牌)来进行游戏的总称。狭义上则是指使用扑克牌的游戏。 又称集体游戏,参与的人数必须多于三个。种游戏可视为一种实验学习的活动,帮助团员从游戏中了解自己,学习人际关系技巧以及如何让团队运作。参加者及或主持者可能为一些团体,如教会、老师和学生等。由于参加者可能很多,所以通常需要较大的空间来进行游戏,如礼堂或学校操场。 包括电视游戏、电脑游戏及携带型游戏机等。其特色为必须使用含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作游戏,参看游戏机。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虚拟世界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队员角色在特定场景下进行游戏。角色根据不同的游戏情节和统计数据(例如生命值、法力、力量、灵敏度、智力等等)具有不同的能力,而这些属性会根据游戏规则做对应的改变。 其中,角色扮演游戏又分为桌上角色扮演游戏、电子角色扮演游戏与临场动态角色扮演游戏。 迷题游戏,又或者益智类游戏、智力类游戏、难题游戏 此类游戏要求玩家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游戏中的难题,以达到游戏过关的目的。 最新的商业游戏通常添加动作要素,使得益智类游戏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游戏者的脑、手、眼的协调性,有一定维持智力,开放思维的效果。 简称为moba类游戏,起源于"魔兽争霸III:混乱之治"的一个叫做《遗迹保卫战》(英语:Defense of the Ancients)的模式,因其瞬息万变的游戏局势与多元的游戏因素而备受欢迎。这类游戏多通过与队友合作以达到击败敌对阵营的目的。 当前比较知名的moba类游戏有英雄联盟,DotA 其他的一些游戏类型包括户外游戏、益智游戏及数学游戏等等。
34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42
自然数
自然数 数学中,自然数指用于计数(如「桌子上有三个苹果」)和定序(如「国内第三大城市」)的数字。用于计数时称之为基数,用于定序时称之为序数。 自然数的定义不一,可以指正整数 formula_1,亦可以指非负整数 formula_2。前者多在数论中使用,后者多在集合论和计算机科学中使用,也是 ISO 80000-2 标准中所采用的定义。 数学家一般以formula_3代表以自然数组成的集合。自然数集是一个可数的,无上界的无穷集合。 自然数由数数而起。古希腊人最早研究其抽象特性,当中毕达哥拉斯主义更视之为宇宙之基本。其它古文明也对其研究作出极大贡献,尤其以印度对0的接受,为人称道。 零早于公元前400年被巴比伦人用作数码使用。玛雅人于公元200年将零视为数字,但未与其它文明有所交流。现代的观念由印度学者婆罗摩笈多于公元628年提出,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欧洲人一开始仍对零作为数字感到抗拒,认为零不是一个“自然”数。 19世纪末,集合论者给自然数一个较严谨的定义。据此定义,把零(对应于空集)包括于自然数内更为方便。逻辑论者及计算机科学家,接受集合论者的定义。而其他一些数学家,主要是数论学家,则依从传统把零拒之于自然数之外。 在全球范围内,目前针对0是否属于自然数的争论依旧存在。 在中国大陆,2000年左右之前的中小学教材一般不将0列入自然数之内,或称其属于“扩大的自然数列”。在2000年左右之后的新版中小学教材中,普遍将0列入自然数。 认为自然数不包含零的其中一个理由是自然数所指为自然界中存在的数,例如一棵大树、两条鱼、十亿个细胞等等,而鲜少有人说零个物品。 国际标准《量和单位 第十一部分: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标志与符号》(已被取代)中,从集合论角度规定:符号 formula_3 所表示的自然数集是包括正整数和0。 中国于1993年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GB 3102.11-93)参照国际标准ISO 31-11规定:formula_3表示“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formula_6。 数学家们使用formula_7或formula_3来表示所有自然数的集合。较早的教科书也有使用formula_9来表示这一集合的情况。 为了消除是否包含 0 的歧义,有时也会通过下标(或者上标)「0」表示集合中包含 0,通过上标「formula_10」「formula_11」或者下标「formula_12」「formula_13」表示集合中不包含 0: 为了给出自然数的严格定义,朱塞佩·皮亚诺采用序数理论提出自然数的5条公理,被称为皮亚诺公理。这五条公理用非形式化的方法叙述如下: 那么formula_26。(公理5保证了数学归纳法的正确性,从而被称为归纳法原理) 若将0也视作自然数,则公理中的1要换成0。 在基数理论中,集合论的一般做法是首先把0定义为空集,然后把一非零自然数看作是所有比该数小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即 透过无穷公理,可以得到只包含全体自然数的自然数集formula_3。 另外,在此定义下,在集合formula_16内就有formula_16个元素;而若formula_16小于formula_32,则formula_16会是 ' 自然数加法可经formula_34及formula_35递归定义而成。因而得出交换幺半群formula_36,是由formula_37生出的自由幺半群,其中幺元为formula_38。此幺半群服从消去律,可嵌入一群内:最小的是整数群。 同理,自然数乘法formula_39可经formula_40及formula_41 得出。而formula_42亦是交换幺半群;formula_39和formula_44符合分配律: 我们说formula_46当且仅当有自然数formula_47使得formula_48。formula_49是一个良序集,即每个非空子集都有一个最小的自然数。此序也和加法及乘法兼容,即若formula_50,formula_51和formula_47都是自然数且formula_46,则formula_54及formula_55。 给定两个自然数formula_50和formula_51,其中formula_58,可找到唯一的两个自然数formula_59及formula_60使得 formula_59称为“商数”而formula_60称为“余数”。 若formula_64,则称formula_50可被formula_51整除,记为formula_67。 相关概念有可除性、辗转相除、质数及其它数论概念。 自然数有两种推广:序数用作排列,而基数用于判定集合的大小。 对于有限序列或有限集合,序数及基数皆与自然数同。
34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43
代数数域
代数数域 代数数域是数学中代数数论的基本概念,数域的一类,有时也被简称为数域,指有理数域formula_1的有限扩张形成的扩域。任何代数数域都可以视作formula_1上的有限维向量空间。 对代数数域的研究,或者更一般地说,对有理数域的代数扩张的研究,是代数数论的中心主题。 代数数域是域的一类。域是装备了两个二元运算(通常称之为“加法”、“乘法”)的代数系统。这两种运算各自满足结合律与交换律,完全可逆,同时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详细定义参见域)。域的一个重要的例子是有理数域formula_1。 域的扩张研究各类域之间的关系,最早的应用包括多项式方程一般求根公式问题等。在给定的域中加入不属于此域的元素(一般以集合纪录),规定相互间的运算法则后,“最小的”将它们都包含在内的域称为“(添加中元素得到)的扩域”。称是的子域。一般将“到的域扩张”记作⊂或/。 另一个基础概念是向量空间。向量空间,特别是有限维向量空间的概念是三维空间以及其中向量概念的推广(具体定义参见向量空间条目)。以某个域为系数域的向量空间(通常称作上的向量空间或向量空间),其中的向量除了可以相加减,还可以乘以中元素进行放缩。有限维的向量空间可以借助其中的有限个向量来刻画。这些向量之间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称为空间的基。选定了空间的基以后,空间里的任何向量都可以表达为以中元素组成的有序数组:formula_4。其中的是基中向量的个数,也称为空间的维数。 设是域的一个扩域。将中的元素看作向量,以作为系数域,可以证明是一个向量空间。如果这个向量空间是有限维的,就称是的有限扩张。作为向量空间的维数,称为扩张的次数,记作 : 。 若域是有理数域formula_1的有限扩张,则称之为代数数域。 最小最基本的代数数域是有理数域formula_1。因为formula_1自身是formula_1向量空间,维数是1。因此formula_1是formula_1自身的域扩张,formula_11 高斯有理数formula_12(为虚数单位)是数学家发现的第一个非平凡代数数域的例子,它是所有形同: 的数构成的集合。可以证明,formula_12是域,而且是formula_1向量空间,以formula_16为基,空间维数是2。所以formula_12是formula_1的二次扩张,formula_19 给定不是完全平方数的正整数或相反数不是完全平方数的负整数,二次域formula_20在formula_1中添加的平方根而得的扩域。与高斯有理数域类似,可以证明formula_20是formula_1向量空间,以formula_24为基,空间维数是2,即formula_25 考虑多项式方程formula_26的个复根formula_27,它们被称做次单位根,具体可以写作: 在formula_1中添加formula_27得到的扩域称为次分圆域,记作formula_31。可以证明formula_31是有限维formula_1向量空间,维数为formula_34(formula_35是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即formula_36 实数域formula_37、复数域formula_38和进数域formula_39都不是formula_1的有限扩张,因此都不是代数数域。任何有限域都不是formula_1的扩域,因此也不是代数数域。 全体规矩数构成的域formula_42和全体代数数构成的域formula_43(有时也被简称为代数数域,与本文主题同名,但不是同一个概念)不是formula_1的有限扩张,因此都不是代数数域。 代数数是指能够成为某个有理数系数多项式(不是零多项式)的根的数。显然所有的有理数都是代数数。给定一个代数数域,依定义,域扩张formula_45是有限扩张。设其次数为正整数。将看作是维formula_1向量空间,在中任意选一个不属于formula_1的数,它可以被看作是维formula_1向量空间中的一个(非零)向量。考虑以下的 + 1个向量: 它们都属于。根据向量空间的性质,它们是线性相关的。即存在不全为零的 + 1个有理数:formula_50,使得: 考虑非零多项式formula_52,formula_53,即是多项式formula_54的根。所以是代数数。由上可知,任一代数数域的元素都是代数数。 代数整数是指能够成为某个首一整数系数多项式的根的数。显然代数整数是一种代数数。任何整数都是一次整系数多项式的根,因此是代数整数。给定代数数域,中所有代数整数构成一个环,称作中的(代数)整数环,也称为整数环,记作formula_55。例如formula_1上的代数整数环就是formula_57,因此在代数数域研究中formula_57也被称作“有理整数”(有理数域中的整数),以区别于其余的代数整数。 代数数域中的整数环formula_55与formula_57有不同的代数性质。formula_55不一定是唯一分解整环。举例来说,设formula_62,中的整数环是formula_63。formula_64都是formula_55中的“素数”。正整数6,作为formula_55中的元素,它的素因数分解有两种方式: 有理整数的唯一分解性质在不少代数数域的整数环中失效。这个事实说明了拉梅对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是错误的。为此库默尔等引进了理想数来作为弥补,由此发展出理想理论。代数数论中一个重要的事实是:formula_55的每个理想都可以唯一表示为素理想的乘积,即为戴德金整环。这种“理想的唯一素分解”可部分弥补“代数整数一般不能唯一素因子分解”的不足,在历史上使代数数论发展起来。 设为次代数数域,的整数基是任一由个整数组成的集合: 使得任一个整数都能唯一地表示为这个整数的整线性组合,即: 换句话说,整数基是formula_55作为自由formula_57模的基。给定的一组整数基,可以证明,所有中元素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其中元素的有理线性组合,即: 这说明是作为维formula_1向量空间的一组基。而且由于中元素都是整数,故名为整数基。此外可以证明,是整数当且仅当所有formula_77都是有理整数。 设为次代数数域。作为维formula_1向量空间,包含如下形式的基: 其中每个元素都是某个特定的数的乘幂。根据域扩张理论中的本原元定理,这样的一定存在,称为域扩张formula_80的本原元。如果不仅是本原元,还是整数,那么这时也是整数基,称作乘幂整数基,称为单衍域()。
34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44
数域
数域 数域是近世代数学中常见的概念,指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封闭的代数系统。通常定义的数域是指复数域formula_1的子域。“数域”一词有时也被用作代数数域的简称,但两者的定义有细微的差别。 设formula_2是复数域formula_1的子集。若formula_2中包含0与1,并且formula_2中任两个数的和、差、乘积以及商(约定除数不为0)都仍在formula_2中,就称formula_2为一个数域。用域论的话语来说,复数域的子域是为数域。 任何数域都包括有理数域formula_8,但并不一定是formula_8的有限扩张,因此数域不一定是代数数域。例如实数域formula_10和复数域formula_1都不是代数数域。反之,每个代数数域都同构于某个数域。 除了常见的实数域formula_10和复数域formula_1以外,通过在有理数域中添加特定的无理数进行扩张得到的扩域也是数域。例如所有形同: 的数的集合,就是一个数域。可以验证,任何两个这样的数,它们的和、差、乘积以及商(约定除数不为0)都能写成formula_15的形式,故仍然在集合之中。这个集合记作formula_16,是有理数域formula_8的二次扩域。 可构造数也叫规矩数,指的是从给定的单位长度开始,能够通过有限次标准的尺规作图步骤做出的长度数值。所有可构造数的集合记为formula_18,是一个数域。因为给定了两个已经做出的线段后,可以通过符合尺规作图规定的手段,在有限步内作出长度为两者长度之和、差、乘积以及商的线段。formula_18是formula_8的扩域,次数为无限大,是实数域formula_10的子域。 代数数指能够成为某个有理系数多项式的根的数。所有代数数的集合记作formula_22,是一个数域。formula_22也常被称为代数数域,但与定义为“formula_8的有限扩张”的代数数域是不同的概念。不过,每个formula_8的有限扩张生成的域都可看作是formula_8中加入某个代数数扩成的,所以都是formula_22的子域。可构造数构成的数域formula_18也是formula_22的子域。由于虚数单位也是代数数,所以formula_22不是formula_10的子域。另一方面,自然对数的底以及圆周率都不是代数数,所以formula_10也不是formula_22的子域。
34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45
数论
数论 数论是纯粹数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整数的性质。被誉为「最纯」的数学领域。 正整数按乘法性质划分,可以分成质数,合数,1,质数产生了很多一般人能理解却又悬而未解的问题,如哥德巴赫猜想,孪生质数猜想等。即,很多问题虽然形式上十分初等,事实上却要用到许多艰深的数学知识。这一领域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数论除了研究整数及质数外,也研究一些由整数衍生的数(如有理数)或是一些广义的整数(如代数整数)。 整数可以是方程式的解(丢番图方程)。有些解析函数(像黎曼ζ函数)中包括了一些整数、质数的性质,透过这些函数也可以了解一些数论的问题。透过数论也可以建立实数和有理数之间的关系,并且用有理数来逼近实数(丢番图逼近)。 数论早期称为算术。到20世纪初,才开始使用数论的名称,而算术一词则表示「基本运算」,不过在20世纪的后半,有部份数学家仍会用「算术」一词来表示数论。1952年时数学家Harold Davenport仍用「高等算术」一词来表示数论,戈弗雷·哈罗德·哈代和爱德华·梅特兰·赖特在1938年写《数论介绍》简介时曾提到「我们曾考虑过将书名改为《算术介绍》,某方面而言是更合适的书名,但也容易让读者误会其中的内容」。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曾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的皇后。」 数论早期铺垫有三大内容: 以上工作成为现代数论的基本框架。 在中世纪时,除了1175年至1200年住在北非和君士坦丁堡的斐波那契有关等差数列的研究外,西欧在数论上没有什么进展。 数论中期主要指15-16世纪到19世纪,是由费马、梅森、欧拉、高斯、勒让德、黎曼、希尔伯特等人发展的。最早的发展是在文艺复兴的末期,对于古希腊著作的重新研究。主要的成因是因为丢番图的《算术》(Arithmetica)一书的校正及翻译为拉丁文,早在1575年Xylander曾试图翻译,但不成功,后来才由Bachet在1621年翻译完成。 皮埃尔·德·费马(1601–1665)没有著作出版,他在数论上的贡献几乎都在他写给其他数学家的信上,以及书旁的空白处。费马的贡献几乎没有数论上的证明,不过费马重复的使用数学归纳法,并引入无穷递降法。 费马最早的兴趣是在完全数及相亲数,因此开始研究整数因数,这也开始1636年之后的数学研究,也接触到当时的数学社群。他已在1643年研读过版本的丢番图著作,他的兴趣开始转向丢番图方程和平方数的和。 费马在数论上的贡献有: ,若formula_1不是质数formula_2的倍数,则formula_3 费马在1637年声称(费马最后定理)证明了对于大于2的任意整数formula_10,不存在 formula_11的非寻常的正整数解(目前已知唯一的证明是由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及其学生理查·泰勒证明,远远的超过他的时代),但只在一本丢番图著作的旁边写到,而且他没有向别人宣称他已有了证明。 欧拉(1707–1783)对数论的兴趣最早是由他的朋友哥德巴赫所引发,让他开始专注在费马的一些研究上,在费马没有使当代的数学家注意此一主题后,欧拉的出现称为「现代数论的重生」。欧拉数论的贡献包括以下几项:
34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49
GNU自由文档许可证
GNU自由文档许可证 GNU自由文档许可证(,缩写为GFDL)是一个版权属左(或称「著佐权」)的内容开放的版权授权条款。它是由自由软体基金会为了GNU计划于2000年发布的。 该授权条款适用于所有电脑软体文件以及其他参考及指导材料。授权条款规定,所有使用了该授权条款的材料的衍生品,不论是经过修改或转载,也都必须采用GNU自由文件授权条款。采用该授权条款的材料可以用以商业用途,但必须允许任何愿意遵守该协定的人士在该协定下进一步修改或散发材料。 GNU自由文件授权条款是设计用于使用手册、教科书、参考资料、指导性质的素材等。然而,它可以应用在任何文字作品。在网路上采用GFDL发布的文件协作计划中,维基百科是规模最大的计划之一。 GNU自由文件授权条款最早在1999年以草稿的形式发布;2000年3月,经过改版后的自由文件授权条款以1.1版正式发布,接著1.2版在2002年12月发布。2007年12月1日,吉米·威尔士宣布,维基媒体基金会、自由软体基金会、创作共用等经过长期的讨论与协商,决定修改GNU自由文件授权条款。在维基媒体基金会的要求之下,自由软体基金会在2008年11月3日发布了1.3版。在1.3版当中,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Wiki网站,可以改用创作共用-姓名标示-相同方式分享3.0版(CC-BY-SA 3.0)授权条款。 GNU自由文件授权条款第二版的第一份草稿已于2006年9月发布,同时也发布了GNU宽通用公共许可协议的草稿。新版本有许多改进,包括为了增进国际化,引入GNU通用公共授权条款第三版的新用词;有关应用此授权条款于声音及影像,规定更加明确等。新提议的GNU较简自由文件授权条款去除了「封面文字」及「恒常章节」,以便于不想使用这些特色的作者。 GNU自由文件授权条款明确地区分「文档」及「次要章节」。次要章节可以用来描述作者与文档主题的关系,但不可包含文档主题的相关内容。 次要章节可以被指定为「不变章节」。被指定为不变章节的文字不可以被修改或删除。维基百科并未使用不变章节。 GNU自由文件授权条款与GNU通用公共授权条款双向不相容,导致范例-{}-程式码必须双重授权才能既使用在文件又使用在程式内。这点受到批评。 GNU自由文件授权条款要求在复制时附上「本『授权条款』、版权声明、说明本『授权条款』效力及于『文档』的声明」,若未遵守此条件则不能散布、分发复制后的文档。这表示被授权者在列印以GNU自由文件授权条款发布的单篇文章时(例如,维基百科的单一条目),必须将完整授权条款同时列印出来,而授权条款及声明的长度可能比文章本身大得多。 「透明格式」是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它要求文档的格式必须是「广泛使用的软体」可以编辑的。文档的透明格式相当于程式的源码。这个概念是为了确保文档可以易于被修改。该许可证也举出了一些「透明格式」的例子:没有标记的纯ASCII、Texinfo输入格式、LaTeX输入格式、使用可以公开取得其DTD的SGML或XML、合乎标准的简单HTML、PostScript或PDF。「透明影像格式」的例子有PNG、XCF和JPG。
35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56
陈相屯镇
陈相屯镇 陈相屯镇是坐落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南郊的一个镇。主要企业有沈阳钢铁总厂。沈阳第一水泥厂。石油部器材仓库 学校:有一座幼儿园、两座小学、沈阳市第六十七中学、沈阳工业大学等。自然景观有塔山、马耳山、沙河等。
35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59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在中国大陆常简称为党,目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执政党。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于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两党进行了长达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外国势力的影响,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击败中华民国国军,进而取得大陆地区及其绝大多数沿海岛屿的统治权,于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8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排除意识形态问题和许多非共产主义的政党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加强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交流,并且继续维持和世界各地非执政党的共产党联系。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架构主要基于民主集中制,主张应共同维护已获得共识的政策。中国共产党最高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召开一次。中央委员会作为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核心权力机构,通常1年召开1次会议。因此,多数职权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务委员会掌握。中央主要负责人自1993年开始会同时担任负责党内和民间事务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军事事务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具外交礼仪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个职位时常被外界称作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至今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共有8956.4万名党员、基层党组织则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数民族占7.3%。 中国共产党始终宣称其理想与目标是社会主义,并将自身视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的政党。其中《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并将中国共产党表述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社会。」不过在毛泽东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被认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中国官方在政治理念的执行层面仍然从务实出发的,但在思想上为了确保路线一致不变动,邓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应该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较为实际,利用此理由尝试引入经济改革,来发展,于是中国大陆得以透过设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纲的操作方式,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口号而在20世纪末期顺利转型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20年9月1日,党派名称最早在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中称为「社会党」,后来改称为「共产党」。在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留学法国的蔡和森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并且首先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对此他在考察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等欧洲各国共产党后提出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而当时人在上海市的陈独秀与人在北京市的李大钊、张申府也通过信函讨论名称问题,最后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的党歌则是《国际歌》,但是并未正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时并没有设计统一官方标准的标志,而是允许个别中国共产党组织参考苏联共产党制作标志。1942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下令制定统一的官方标志,在决定中提到「中共党旗样式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随后中国共产党规定标准党旗横120公分、竖80公分,在左上角的中心(距离边界4分之一的长度和宽度处)设计有直径30公分的黄色锤子和镰刀。旗杆左套为白色并且宽6.5公分,这宽度也就是旗帜横长18分之一。 中国共产党党旗采用红色背景视为象征革命、锤子和镰刀象征工人和农民的工具,黄色标志则象征光明,这也意味著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和其利益。发展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党旗具有5种尺寸,其尺寸分别为横388公分,竖192厘米(1号);横240公分,竖160公分(2号);横192公分,竖128公分(3号);横144公分,竖96公分(4号);横96公分,竖64公分(5号)。196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制《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其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符号和象征。之后则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在新增加的第53条中提到:「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共产主义思想传入中国。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宣告成立,鼓励全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五四运动中,中国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等激进意识形态开始与社会运动结合,许多学者于中国各地建立起共产主义研究小组。其中,陈独秀是首位公开支持列宁主义与世界革命的中国知识分子。1920年4月, 新成立的共产国际远东局派遣吴廷康等人作为代表前往观察中国状况,计划在上海建立第三国际东亚书记处并且在中国组建共产党。吴廷康随后在翻译杨明斋陪同下先是前往北京与李大钊会面,之后则到访上海和陈独秀共同商讨建党问题。同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人在上海组织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并且推选陈独秀为书记,后来这在上海组建的首个中国共产党组织被称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中国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1920年10月,李大钊、张申府和张国焘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且由李大钊担任负责人。此后,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太雷等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先后加入。尽管李大钊和陈独秀就是否要在中华民国政坛从事政治改革之论点有所差异,然而两人都把俄国十月革命作为开创性的行动,认为它预示著许多被压迫的国家即将进入新的时代。1920年秋季,施存统、周佛海等人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由施存统为负责人。同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年底至1921年年初,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则在济南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春季陈独秀联合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等人重新组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且先后由陈独秀和谭平山担任书记。同一年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人在法国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学生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以张申府为负责人。这些在各地成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最早参考了列宁所提出的运作,并且被蔡和森等学术界视为中国共产党的雏形。这些共产主义工作小组成员有组织且有计划地扩大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并且批判各类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同时还在各个地方还发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并且领导工人成立工会以发动工人运动,这些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其中在1920年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把《新青年》杂志改为自身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在中国各个主要城市秘密发行的《共产党》月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以及发行多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也积极创办了以工人为主要读者的通俗刊物,借此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这包括有上海发行的《劳动界》,北京发行的《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发行的《济南劳动月刊》、广州发行的《劳动者》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以此为基础积极深入工人群众,进而举办工人夜校和建立工会组织,同时还在各地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 从1920年开始,有关共同组建团体以改革中国社会的思想成为普遍的共识。1921年6月第三国际派遣马林等人前往上海协调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进而组建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来自中国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等地和日本的13名共产主义小组代表与2名第三国际代表全部抵达上海法租界召开代表大会。7月30日,上海会场遭到警方搜查,会议地点转往浙江嘉兴的嘉兴南湖一艘游湖船上进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建立中国共产党以及其宗旨和原则等决议,并且制定有关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的临时性纲领。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还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为领导机构,分别由陈独秀担任书记一职,而张国焘和李达分别负责组织与宣传工作。在1922年7月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同时还通过加入共产国际而成为其分支机构的决议,同意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其中中国共产党将自身定位在实施列宁主义路线的共产主义革命政党,同时作为左派政党而与当时其他右翼政党争夺政治权力。当时中国共产党发展初期绝大部分运作经费是由总部设在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所提供,其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份而接受第三国际的指挥。而后者提供的资金来源除了美元和卢布外,还包括有贵重的珠宝、钻石、鸦片等。1923年1月12日,第三国际作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系统性地阐述了对于国共合作问题的指导性意见。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全体共产党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并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隔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样也确定了「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之后10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入选成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或者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至此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关系。但是当孙中山于1925年3月逝世后,蒋中正开始排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国共关系陷入紧张。1927年,蒋中正率领部队进驻当时由共产主义武装成员控制的上海,并于1927年4月12日发起大规模捕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和支持人士的四一二事件。之后蒋中正试图进攻武汉,但是遭到中国共产党将领叶挺军队的阻拦。与此同时,蒋中正许多盟友张作霖、何键等也开始打击中国共产党。在这次清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25,000多名锐减至10,000人。清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仍支持武汉国民政府,但在7月12日后则遵照第三国际的指示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退出国共合作统一战线。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开始清除所有原本在中国国民党内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领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率领部队发动南昌起义。由于不断遭到国民政府部队的攻击而被迫南撤至汕头,最后被赶至福建省边区。随后中国共产党于8月7日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力夺取政权的方针。隔天,汪精卫在武汉下令处决中国共产党党员。9月,时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的毛泽东以长沙为据点,在湖南省、江西省发动秋收起义。在9月15日认定进攻长沙失败后,他率领1,000多名幸存者往东前往位于江西省的井冈山。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州暴动并且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但随即被张发奎率兵镇压。1928年4月28日,朱德的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省井冈山会师,并于1928年5月合并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后来中国共产党便在其军队势力范围内展开土地改革,并与国民政府派遣的国民革命军在1930年至1934年间发生5次反围剿战争。 另外在党内自身政治结构上,1927年8月13日时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发出第44号通告,进而发起反对托洛斯基主义斗争外。而中国共产党原先在城市的组织系统遭到破坏也促使得党内制度的变革,除了原本作为革命组织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确立采取民主集集中制,并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而由其成员担任中央委员会常任委员。这样的改组结果增加中国共产党内部的集权状态,同时新成立的中央政治局含原先实际掌握权力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各个层面有所重叠。1929年中国和苏联因为中东路事件而在中国东北地区爆发战争,陈独秀等人因为反对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武装保卫苏联」方针而被开除党籍。自此中国共产党内部早期知识派系因而失势,尔后陈独秀于1931年5月1日在上海托洛斯基主义组织统一大会上成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总书记。而在陈独秀遭开除党籍后,1929年至1930年则由​​李立三实际掌握政党组织。但是李立三的一连串错误决策反而让中国共产党一度接近瓦解状态,之后第三国际开始积极介入并且在1930年取得主导权。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苏联支援下于11月7日在江西省瑞金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其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该区颁布宪法以及发行货币,并且在隔年10月召开的宁都会议上解除毛泽东的军权。不过在1934年第五次围剿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迫从瑞金县撤退展开长征,期间与国民政府部队多次交火而损失惨重。此时一连串与中国国民党为首的国民政府部队的冲突,使得中国工农红军内部被迫重组,主要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部门负责领导和监督部队;并且自1934年5月开始,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作为当时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圈。 1935年1月,长征途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遵义市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博古和李德的军事路线遭到毛泽东等人批判。会议结束后毛泽东重新获得军事领导权,并且和周恩来与王稼祥确立为军事最高领导。尽管当时政党事务依然由第三国际所掌控,然而这时毛泽东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非正式领导者,而担任正式主管的周恩来和张闻天则成为他的非正式代表。同年8月时,在毛儿盖召开的沙窝会议上确立由张闻天、毛泽东和周恩来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圈。到了同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抵达陕西省延安市,与部署在陕北红军会合。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省会宁县会合,长征宣告结束。而在1936年5月时,中国共产党遵照苏联「联蒋抗日」的明确裁示,由中国工农红军在陕北地区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呼吁中国国民党中央高层「集中国力,一致对外」。同年12月爆发西安事变,蒋中正因而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要求。1937年7月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因而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随后暂缓冲突,针对日军入侵中国组成统一战线,进而展开第二次国共合作。同年8月22日,陕北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而改编为八路军;到了10月,位于南方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的新四军。尽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名义上维持合作关系,但是在1940年时双方便结束所有合作关系。原因在于尽管正式结为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利用这次机会扩大和发展自身独立的根据地,进而为之后可能与中国国民党间爆发的战争做出准备。为此中国国民党自1939年开始限制中国共产党的扩张,但这导致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和中国国民党的军队间经常发生冲突。但是由于双方不希望在面对日本入侵时爆发内战,使得有关的冲突一度逐渐减少。 自194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内部意识到要摆脱外国势力的影响才能取得政权,因此展开整风运动,排除以王明为首的第三国际代表在党内的影响,将毛泽东的理论与原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视为指导思想。自194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积极扩大自身的根据地。通过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的领导地位。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经过谈判,于10月10日签署《双十协定》。隔年双方则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并通过和平建国纲领等5个决议案,表示同意共同实现民主宪政。之后双方分别在1946年2月底达成整军方案,以及在同年3月底达成《东北停战协定》。不过直到1946年6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间的和平谈判结束为止,双方并没有达成实质效力的共识。而当时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比起中国共产党部队的兵力还要多出3倍,因此在整体军事实力上来说似乎更占优势。这使得中国国民党所领导的国民政府在美国和日本合作下,很快便重新接收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然而,尽管当时中国国民党辖下的国民革命军拥有200万兵力,但是仍然无法击败较为弱势的中国共产党部队,也迟迟无法重新取得中国共产党作为据点的农村地区。大约在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部队则得到了来自苏联的援助,并且大规模地向东北地区扩张势力。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期间,中国国民党所控制的主要城市数量大幅增加,其中甚至还包括曾被中国共产党作为总部的延安市。然而,中国国民党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多优势,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已经战术性地撤离城市,并且转而煽动居住在城市的学生和知识份子等人发动抗议行动,进而抨击中国国民党为首的政府发动内战,而对此中国国民党则往往大力镇压民众作为回应。在此期间中国国民党内部的各个派系开始与蒋中正为首的执政派系爆发权力内讧,反对蒋中正在中国国民党党内实施专制统治,这削弱了中国国民党应对中国共产党攻击的能力。其中在国民大会召开期间,当时由中国国民党所主导的国民政府下令停战,但是后来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双方仍然因为《中华民国宪法》通过事宜而决裂。尽管国民政府也应美国政府代表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的要求呼吁中国共产党与之和谈,但是中国共产党南京市代表陆定一拒绝这建议,自此国共谈判完全破裂而使得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1947年7月至1948年8月期间中国共产党开始发起有限的反攻行动,并将目标明确订为从华中地区发展至华北地区,以及重新收复中国东北地区。而当时中国国民党率领的国民革命军本身则出现大量军人逃兵,其中在1948年中华民国国军从原先有的200万人兵力减少至100万人左右。1948年9月至1949年6月,中国共产党凭借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基本上消灭中华民国国军主力部队,进而让中国国民党掌管的地区面积快速减少,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则逐渐丧失。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北京市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称为新中国。此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占领中国大陆和绝大多数沿海岛屿,迫使以中国国民党为首的中华民国政府在同年12月撤往台湾地区。而此时中国大陆由毛泽东以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统辖,主要依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所建立。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半岛参与韩战,直至1953年朝韩双方签署停火协议。中国共产党在1951年时发起三反五反运动,并且在隔年提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宣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1956年推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过到了1957年发起了整顿思想的反右运动,并因为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而被严重扩大,大批知识分子因而被划成右派成员。1958年至1960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主张「超英赶美」的大跃进,反而造成国民经济的倒退和大饥荒的发生。其中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因为彭德怀等人的异议而下令发动反右倾运动,进而造成社会经济陷入困顿,并且一直到1962年七千人大会召开后才得以制止。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因为意识形态差异而宣告分裂。此时期毛泽东主张尽管社会主义革命似乎获得成功,但是社会内部的阶级敌人仍然持续存在,进而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之观点。1966年2月3日,中国共产党透过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发表《二月提纲》,文化大革命正式展开。在这之后引起长达10年激烈的一系列政治斗争,并且对中国社会、文化和古迹造成严重破坏。这时期也因为文化革命造成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陷入困苦,最终文化大革命一直到1976年四人帮遭到瓦解而结束。 1976年毛泽东逝世并且公审四人帮成员后,华国锋和邓小平为了取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职而爆发权力斗争,最后由邓小平赢得斗争而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其中邓小平联合陈云和李先念推动改革开放政策,并且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为了扭转毛泽东极左派政策所带来的影响,邓小平认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排除资本主义思想而采纳其市场经济政策,并且在中国共产党仍维持其自身政治权力的情况下,透过政策的转变带来显著的经济增长。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后,中国共产党放弃阶级斗争方式而转向改革开放,并且逐步建立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党内之领导地位。1979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边境问题而与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越南爆发中越战争。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中华国锋被迫辞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邓小平在中共党内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不过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内部的资深党员安排问题,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设立了2届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央顾问委员会。然而邓小平所提出的新思想很快遭到毛泽东思想支持者与政治自由化支持者质疑,同时改革开放政策也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其中在1986年时中国社会便因为许多社会因素而爆发许多学生运动,并且于隔年年初使得胡耀邦因为被批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而被迫辞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1989年4月15日,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的逝世引发学生和群众的悼念活动,进而促使大规模学生示威活动。面对示威中出现的骚乱行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于4月26日发布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指责此次事件为「动乱」并且表示应该采取坚硬措施以制止动乱,随后部分激进学生绝食抗议使局势升级。5月19日晚间,中国共产党高层决定在首都部分地区实行戒严,不过戒严部队被许多北京市市民阻拦而未能入城。最终中国共产党高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采取强硬措施,并于6月3日晚间派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天安门广场实行清场。途中军方与群众和学生爆发流血冲突,并且引来西方社会的谴责。 在六四事件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会议中决定撤销赵紫阳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职务,进而确立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的领导地位,并且建立包括李鹏、朱镕基等人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而尽管六四事件一度让改革开放政策暂缓,1990年代初期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政策重新获得施行,这让邓小平的经济学观点重新获得重视。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所提出的观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与原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同样列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继承邓小平在1990年代「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并延续后者绝大部分政策。随后江泽民则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张中国共产党应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要众多人民的基本利益;在200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三个代表思想获得批准并修订至《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并且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方针。在三个代表思想中,透过制定理论的方式让民营企业家和入境资产阶级分子得以合法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胡锦涛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而接替江泽民最高领导人位置,并且和吴邦国、温家宝等人组建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 胡锦涛把重点放在集体领导上,而反对单一个人在政治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由于过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要注重经济增长,反而促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发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胡锦涛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这两个主要思想。其中科学发展观在2007年10月2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列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版中,但一直到2012年11月14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才视为指导方针。胡锦涛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卸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并且由新选出的习近平接替这两个职位,之后与李克强等人组建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习近平上任后不久便展开数十年来最为积极的反腐败工作,但与此同时开始整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权力,这使得外国评论家认为其破坏集体领导制度、而朝向毛泽东的统治方式。在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由此习近平成为继毛泽东、邓小平之后第三位将自己的名字写进党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便以苏联共产党为榜样,采取了苏联共产党的组织模式,后来也接纳了列宁的「党的领导体制」和史达林的「无产阶级专政体制」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基本上则是采纳了史达林主义,也就是在每个非共产党机关内部都设有严格服从共产党的组织,并且建立了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上国家中央机关的一元化领导制度。其中在1949年11月时,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内部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1958年时,更成立直属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的财经、政法、外事、科学与文教小组,小组组长基本上都是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担任。今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政府、地方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中国共产党党组织领导机关中设立有中国共产党党组,而中央政府一级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的党组领导直属单位的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则负责管理干部和审批所属单位干部的任免资格。 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8个民主党派合作和协商,进而组成统一战线。这些政治协商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主要参与成员还包括有群众组织、民主党派以及各个行业的代表。而在其政治制度理论上,透过正式协商制度能够有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饰物等各个层面的基本政策成形。对此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互动关系,则主要建立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还将这一协商过程制度化而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且要求所有统一战线成员支持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持续支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使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权限,而有关的讨论内容也都是受到中国共产党所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采取民主集中制,并且基于民主和两个原则而成,其中官方所指称的民主主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或者是「党内民主」。而有关民主集中制的讨论,自从192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便一直视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其中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提到:「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而毛泽东曾经表示民主集中制是「将民主和集中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在一定形式上统一起来」,认为借此结合能够处理民主和集中之间的内部矛盾,同时民主集中制在自由和协调上更具优越性。 其中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提到:「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当前中国共产党表示民主同时是中国共产党自身与社会主义重要的生命线,但是认为要实现且正常运作民主,可行的方法唯有实施集中制度。中国共产党主张民主得以使用包括集中制度等任何形式展开,并且认为如果没有集中制度就将会失去秩序。对此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对于民主集中制的观点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为这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当前中国共产党理想上认为应当透过集体领导以尽可能削减个人权力,经由一致协商的方式而做出决定。这概念最早缘起则可以回到列宁和布尔什维克派系,主张共产党的领导高层是由多人共同决策而成。其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体成员都处于平等地位,每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往往作为一个部门的非正式权力代表,然而他们所拥有的决策权力皆相同。在毛泽东统治时期便是由他控制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另外分别还有掌握情报调查机关的康生以及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周恩来。 不过尽管每个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在理论上的权力关系相同,但实际上仍然会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排列其名次。同时虽然中国共产党主张并没有选出正式的领导人领导,但是每个领导集体中仍然会有重要的领导人物带领其他核心成员;其中同时掌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者,往往便是该领导集体最为重要的领导人物。在过去江泽民担任最高领导人之前,中国共产党内部核心成员和领导集体并没有什么区别,而在实际情况下核心人物往往不参与集体领导制度。然而集体领导制度发展到江泽民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大力推广责任制度,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声明中改称作「集体领导核心」,但胡锦涛开始,最高领导人改称为「以XXX同志为总书记」。在2016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明确确立了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确立由中国共产党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体制,其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机构。在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全国代表大会经常不定期召开,之后确认每5年举行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制度,而每次大会将会持续数天。而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内容,除非在特别情况下全国代表大会不得延期。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赋予了全国代表大会6项责任: 不过在实际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时,绝大部分时间与会代表很少讨论重大问题;而比较具影响力的讨论则是在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的准备期,实际推派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构以组成中央委员会组织系统。而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后,则是由全国代表大会所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担任最高决策机构;在这期间由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并领导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对外则是代表中国共产党。另外中国共产党还设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监督中国共产党内部架构,借此来避免中国共产党党员参与腐败事件和维持党纪;而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权限则是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之下。 新当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除了之后会在不同政府部门工作外,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会分别从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选出作为主要负责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并且由其担任中国共产党名义上的领导人。另外还会选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以及同意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人选,而自2013年时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也是由第一次全体会议中产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为期2天至3天。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则是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务委员会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在当前政治体系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作为中国共产党决策机关以及最高领导机关,其中重大的政治、思想、军事、政策和组织问题都必须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讨论通过。同时基于在组织上采取民主集中制作为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要求下级机关必须服从上级机关,而所有中国共产党组织都必须服从中央领导集团指示;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都是由中央领导集团集中领导,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必须无条件的执行任务。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闭会期间,代行中央政治局职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即为实质上的最高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制度是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建立,用以取代原本担任政策决定角色的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其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每周至少召开1次会议,实际上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心和实际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决策。而借由闭会制度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权力集中至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尽管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有权驳回中央委员会或中央政治局的决定,不过实际上在非动乱时期从未发生过这一情况。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会议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同时还主持作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工作以及担任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而自江泽民以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同样也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同时基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机关中所主张的集体领导理想,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除了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外,还得以依照其意愿全权聘任或者解聘高级军事将领。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同时也是中央委员会的最高实行机构。中央书记处除了可以在中央政治局确定的政策框架下自行做出决定外,同时也负责监督有关提供给中央委员会的部门、经费、出版物等报告制作。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实际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为同样机构,主要负责掌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相关领导工作。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则是负责协调情报、军事、外交和警察等不同部门,以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还会选举几个工作部门、局处、中央领导小组和其他机构成员,并且全国代表大会闭会的5年期间从事各项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联系部门,负责包括日常通讯、协议、安排会议议程等行政工作。中国共产党目前辖下还拥有4个主要核心部门,这包括有负责监督省籍职位安排和审查干部工作发展的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监督新闻媒体并且制定提供给媒体的中国共产党方针的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海外组织和国际机构联系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以及负责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党派等群众运动的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国共产党还拥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直接控制权,由后者负责研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种种重要问题。 在教育层面方面,中国共产党还设立有提供高级干部和准干部政治训练和共产主义思想教导的中共中央党校、设置在国立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从事学术研究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以及负责研究和翻译马克思主义重要著作的中共中央编译局。而在新闻媒体对外传播方面,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直接掌握中国共产党发行的报纸《人民日报》,而中共中央党校则发行有作为理论杂志的《求是》和《学习时报》。另外中央委员会辖下还有不同的中央领导工作小组,这包括有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等等,并且在全体会议期间将向中央委员会提交报告。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包括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成立地方代表大会,并且由这些代表大会自行选出该级单位的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应该每5年举行一次,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决定提前或者延后进行,不过这项决议必须由当地更上一层的地方代表大会委员会批准。委员会的人数和选举程序由各地地方代表大会决定,同样必须经由上级地方代表大会批准才得以施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许多职责与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类似,主要负责审查同级地方委员会所提交的报告、考察同级地方纪律委员会所提交的报告、针对该地区重大问题的决议予以讨论并通过、以及选举同级的当地委员会和纪律委员会成员。 其中各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大会正式和候补委员经由选举产生,任期长达5年;而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成员当选后也有5年任期,但是还规定全体正式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拥有3年以上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资历。而如果一个地方代表大会提前或者延后召开会议,代表大会委员的任期相应地缩短或加长。不过除了各级地方代表大会委员会负责人必须向上一级的地方代表大会负责外,上级地方代表大会委员会得以决定下级地方代表大会委员会正式委员和候补委员人数。而各级地方委员会委员出缺时,则由候补委员按照得票数。各级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要召开2次全体会议,在其主导地方事务期间应该执行上级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指示、以及和同级代表大会的决议。 不过在地方委员会部分也采取类似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架构,实际上在地方代表大会和地方委员会闭会时便是由地方常务委员会主持政务和负责相关事项。其中地方常务委员会的人选是在地方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审议产生,之后由其负责人提报给上一级的地方委员会批准。种种规定使得地方各级委员会成为地区的领导核心,并且还在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而由于在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组织乃至于中央委员会得以在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调动或者指派下级组织的负责人,这一人事任免权直接保证中国共产党由上而下的控制权力。 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者年龄必须满18周岁,并且必须成为预备党员为期1年。在民主革命时期,任何国籍之人士都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1956年通过的中共八大党章规定:“任何从事劳动、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中国公民,承认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工作,并且按照规定交纳党费的,都可以成为本党党员”,这是中共党章首次对入党申请者的国籍要求作出了规定,一直保持至今。相较于过去中国共产党将重点放在申请人的思想准则上,目前中国共产党则主要强调技术和学历。申请人必须在中国共产党党旗前举行入党宣誓才能够成为预备党员,之后则由中国共产党相关组织负责观察和教育预备党员。预备党员的职责实际上和正式党员相差不大,不同的是可能无法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参与选举投票,同时也没有被选举权。许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透过加入中国共产党旗下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而江泽民以后民营企业家也被允许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全体党员必须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坚持团结、服务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并且促进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将会获得许多权限,这包括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有关会议、阅读中国共产党有关文件、接受中国共产党提供的教育培训、在党报党刊上对中国共产党政策提出讨论、针对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方案、在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中国共产党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行使投票权和被选举权。而在坚决执行该项决议或政策作为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党员得以对对于决议和政策予以反对或者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并且可向中国共产党上级机关乃至于中央委员会提交任何意见,并且要求该组织提供答复。同时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等组织,都没有权限得以剥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这些权力。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于2016年6月30日的统计数据指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875.8万名,基层组织则有441.3万个。就中国共产党党员职业予以分类,农民、牧民和渔民有2602.5万人;工厂员工有724.4万人;企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294.5万人;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人员911.4万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48.5万人;学生203.4万人;离职或退休人员1658.1万人;其他职业人员733万人。而就其他成员结构来看,女性中国共产党党员有2227.8万人,占党员总数的25.1%;少数民族党员有618万人,占党员总数的7%;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3932.4万人,占党员总数的44.3%;35岁及以下的党员2254.4万人。而自201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前提下逐渐控制党员人士增长速度,在发展受调控下使得总人数增加速度放缓。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内部总共有8956.4万名党员,是印度主要政党印度人民党之后全世界上第二大的政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组织,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青年群众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提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组成,并且指出其功能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申请人的加入年另必须介于14岁至28岁间,并且由其主导和监督以14岁以下儿童组成的少年组织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结构整体上都参考了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其中最高机构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其下分别还有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书记处。然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和所有中央机关都是接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由其负责指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相关活动。因此实际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独特的组织,其所负责领导的上级机关包括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自身以及中国共产党。根据在2013年所举办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供的资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总共有8,900万名成员加入。 中国共产党订定数个指导自身全部活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将其视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其中在《中国共产党章程》提到中国共产党会坚持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四项基本原则,并且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官方意识形态,内容结合了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著作中提到的马克思主义、以及由列宁所提出的列宁主义思想。对此中国共产党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提供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社会的一个未来愿景,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而第二个加入的毛泽东思想则被视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其中毛泽东思想的内容除了由毛泽东主导外,还包括其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共同发想而成。 邓小平理论则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章程》,其概念包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论点。邓小平理论大体上可以视为一种理论总结,认为共产主义的定义中并不包括国有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等制度安排,同时市场机制实际上是中立的运作方式。此外他还提到中国共产党需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动态,并且要透过「实事求是」的方式来确认某一政策过时与否,进而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与相应的口号。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重申邓小平的口号而认为没有必要质问事情是属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因为重要的判别标准是它的工作模式。之后他更提出适应中国条件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三个代表」,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而加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的部分人士批评「三个代表」并非属于马克思主义、甚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观的背叛,然而支持者认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江泽民则主张早期共产党成员认为共产主义应当实现的生产模式,发展到了今日已经更为复杂而难以体现,同时试图强制生产方式的改变作为并没有效果,因为其背后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规律而有自然的发展。该理论最为显著的影响是允许资本家以「新社会阶层」身分加入中国共产党,除了鼓励其从事「诚实劳动和工作」外,并透过自己的劳动贡献为中国共产党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后在胡锦涛所主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制定了同样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同时为了因应中国国情而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与应用,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囊括“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党领导一切”等政治方略,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提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在内容中也提到将会持续进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求根本上改革限制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邓小平不认为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区别是自由市场与计划经济。对此他表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江泽民支持邓小平的思想并在中国共产党会议上多次重申此观点,认为并没有一定的机制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因为唯一重要的是其工作的方式。与此同时江泽民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术语,借此取代陈云原先所提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于报告中向其他代表们表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而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则将思想主轴改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之后这一路线则持续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而被重新修正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但是在会议中也提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而从中国共产党的观点来看,世界分成彼此对立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基础阵营。中国共产党认为坚持社会主义的基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不过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则重新回到卡尔·马克思的著作,重新尝试解释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生现象。尽管承认全球化是透过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而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理论家认为全球化本质上并非资本主义。原因在于如果全球化纯粹属于资本主义,这将排除另一种具现代性的社会主义形式。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不将全球化或者市场经济视为特定阶级的性质。而如同邓小平认为中国可以凭借资本主义的元素来追求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全球化本身性质亦不固定。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对于全球化仍属于乐观态度,认为尽管当前的全球化是受到资本主义占有统治地位,但也认为全球化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进展。 虽然非中国分析家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拒绝正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或者至少在正统思想的基本思路并没有继续沿用,然而中国共产党本身并不同意。尽管一些评论认为江泽民引进「三个代表」思想理论后,结束中国共产党长期所承诺的马克思主义做法;然而中国共产党党理论家冷溶则不同意此类看法,认为江泽民透过各种不同的所有制摆脱原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障碍,这作法本身并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相对地反而借由现代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而强化中国共产党自身,进而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其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然将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作为其「终极目标」,其中中国共产党声称现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理论家认为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看起来很像资本主义」,另外某一部分理论家则认为「资本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早期或第一阶段」。不过有些人则反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认为这实际上是受知识分子的犬儒主义影响。其中中国分析师便表示:「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我认为它滑稽多于精明,是来自于不满现实知识份子的黑客宣传讽刺漫画。但是初级阶段100年的说法来自严肃的政治理论家。」 近年来,以外国评论家为首的论点认为中国共产党没有主轴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采取实用主义,并且仅有在工作层面上感兴趣。不过这个从许多层面所得到的简单观点也遭到批评其错误处很多,因为中国共产党官方声明试图让其呈现出具有明显连贯的世界观。例如在2012年胡锦涛指出西方世界的威胁要分裂中国共产党,并且指出「西方世界的国际文化强盛,而我们是弱者……思想文化领域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中国共产党提供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党校和发展各具特色的思想论点。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获得提出前,思想和决策之间是处于演绎的关系,这意味著决策本身是基于对于思想的认识而做出判断。然而邓小平认为这一关系必须被颠倒过来,应当透过决策来产生其意识形态,而不是透过周围的其他方法成形。而中国的政策制定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停滞不前的,认为苏联共产党的思维过于僵化而缺乏想像力;对此中国共产党则认为必须透过实践行动破除僵化的思想,同时中国共产党本身的思想必须是动态的,才能够继续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基础。 今日中国共产党继续与非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保持联系,并且派代表出席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国际共产主义研讨会等国际共产主义会议。同时许多国外的共产党还会派遣代表前往中国访问,例如在2008年葡萄牙共产党总书记热罗尼莫·德索萨便和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奇葆会面,而法国共产党全国书记皮埃尔·洛朗也曾与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刘云山会面。2014年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则与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席根纳季·安德烈耶维奇·久加诺夫会面,讨论两个政党间的互动关系。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期间欧洲社会民主运动的一连串改革,使得中国共产党认为西欧的共产党地位日益边陲化。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方面和葡萄牙共产党、法国共产党、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巴西共产党、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西班牙共产党等已经作为主要政党的共产党接触外,同时也和澳大利亚共产党、孟加拉国工人党、孟加拉国共产党、斯里兰卡共产党、比利时工人党、匈牙利工人党、多米尼加工人党、宏都拉斯改革党等仍然在发展中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保持交流。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仍然信奉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继续保持密切的关系,这包括有古巴、寮国、越南和它们各自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花费许多时间分析1989年东欧民主化和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形势,试图解释为何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陆陆续续瓦解的同时,仅有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仍然继续维持其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积极分析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主要是作为自身后续发展的参考案例,不过中国共产党亦认为社会主义运动将在未来某个时候获得振兴。中国共产党在所有执政党中最感兴趣的政党是越南共产党,其中越南共产党一般视为在后苏联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典范。中国分析师认为越南在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采纳革新开放的改革政策,成为越南后来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相当程度上也十分重视古巴的发展,这包括有对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菲德尔·卡斯楚的大大钦佩,以及出版许多书籍探讨古巴革命的成功案例。中国共产党和古巴共产党之间的关系从过去并无密切关系,而自1990年代开始彼此的交流大大增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中国共产党学习其他执政政党的可能性时,对于古巴共产党的作为便予以许多好评。200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吴官正在和菲德尔·卡斯楚会面时,便将胡锦涛的亲笔书信递交给卡斯楚,内容提到:「事实证明,中古是值得信赖、真诚相待的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两国友谊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与日俱增,历久弥坚。」 自从共产党在东欧衰亡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与欧洲其他党派建立关系,其中这些关系又以能够让中国共产党学习者为主。例如中国共产党一直渴望了解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如何继续维持完全控制,并且在新加坡政治环境中得以采行低调的完全掌握社会。根据中国共产党自己对于新加坡的分析,其认为人民行动党的统治地位是因为借由发达的社交网络来有效地控制选区,其中新加坡政府和人民行动党控制的分支机构深入且广泛地掌握社会。尽管中国共产党接受新加坡是自由民主制国家,他们认为这是以人民行动党为首的指导式民主。不过中国共产党认为其与人民行动党的差异,则包括有后者并非工人阶级的政党、而是属于政治菁英组成的政党;同时人民行动党是采行议会制的政党,本身并非作为存在。中国共产党还有与对其他政党展开研究并且发展密切交流,这包括有自1957年以来长期统治马来西亚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以及日本政坛具主导地位的自由民主党。另外中国共产党也对于一党制国家或者有某方政党主导的国家特别关注,并且透过发展政党间的关系使得中国共产党得以加以研究。 例如中国共产党认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之所以能够长期统治叙利亚地区,源自于阿萨德家族塑造个人权力并透过严密统治,这使得哈菲兹·阿萨德得以将政权传承给他的儿子巴沙尔·阿萨德,同时叙利亚武装力量势力也在其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则对于拉丁美洲地区特别感到兴趣,无论是派遣代表前往访问或者招待这些国家的代表次数都不断增加。中国共产党特别关注曾经统治墨西哥长达71年之久的革命制度党,虽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将革命制度党的长期统治权力源自于强硬的总统制,而其民族主义的态度使得革命制度党获得许多农村人口支持,并且得以进一步在经济市场化的同时实行国有化政策。中国共产党认为革命制度党失败处在于缺乏党内民主,尽管其追求社会民主主义但是无法改革已经僵化的党派结构,同时还受到政治腐败、全球化压力、以及美国政治干扰等影响。虽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逐渐承认拉丁美洲的,数年来开始加强中国共产党与数个社会主义和反美左派政党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偶尔会对乌戈·查维兹的反资本主义和反美言论表达不同意见,不过在2013年时中国共产党则与查维兹所成立的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达成协议,由中国共产党教育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干部有关政治和社会领域。截至2008年为止,中国共产党声称已经在29个拉丁美洲国家与99个政党建立关系。 早在1970年代期间,中国共产党为了遏制「苏维埃帝国」扩张而曾经有一阵子与极右派政党缔结短期关系。不过在198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对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且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大力发展政党之间的互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首次与非共产党的政党展开交流。在1980年代之前,中国共产党基于第二国际、列宁主义和史达林主义对于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观点,曾一度对于社会民主主义感到负面和轻视。不过在1980年代这一观点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认为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试图创建「有人性的资本主义」,而实际上自身也可以从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学到部分经验。中国共产党在1980年代陆续派遣代表前往欧洲各地考察,同时期大多数欧洲社会民主党派别都面临选举支持率的下滑,以及开始对于自身展开改革。中国共产党对此感到极大兴趣,这之中又以英国工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内部改革为首。中国共产党对于两者再次取得执政权的原因归咎于采行现代化措施,借由转而支持私有化而取代传统的国家社会主义原则,并且将原先的大政府思维转型成为新的福利国家观点。至此改变对于市场的负面看法,而支持群众也从传统工会转型成企业家、年轻成员和学生。 中国共产党过去与北韩的紧密关系,这使得中国共产党是经常派遣代表访问北韩的组织之一。尽管中国的朝鲜分析家往往向社会大众表态支持北韩,并且发表多份有关北韩经济改革的报告。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官方讨论中则很大程度上蔑视北韩的经济体制,认为在整个社会中弥漫著个人崇拜思想,而金日成家族更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尝试采纳世袭继承的做法。同时即便是在安全局势时,由于朝鲜人民军使用绝大多数资源,而让北韩民众生活普遍贫困,一些分析师还将北韩的现状与中国过去的文化大革命对比。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尝试透过中国重要经济基础设施经验,说服北韩的执政党朝鲜劳动党展开经济改革政策。例如在2006年时,中国共产党邀请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前往广东省以展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仍认为朝鲜劳动党和北韩是共产主义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负面例子。 中国国民党在1928年至1949年期间统治中国大陆地区,但是最终被迫撤往台湾地区。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华民国政府在施行的重要基本国策和政治宣传中均以中国共产党作为主要假想敌。其中当时中国国民党指称中国共产党凭借著苏联帮助而夺取中国大陆政权,除了批评中国共产党为「汉奸」外,并且以国家民族生存为诉求对台湾民众大力宣传,而将中国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大陆形容为民生困苦的独裁政权。一直到1980年代初期,有关反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由江泽民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则开始向过去的敌人中国国民党表达友好姿态,期望借由加强与中国国民党间的关系,以促进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统一的可能性。然而在2000年后,中国国民党丧失从1949年以来统治台湾地区的政权。而过去的宣传仍很大程度影响台湾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大陆的观感,其中负责海峡两岸事务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在2007年11月28日的调查中,指出近70%的台湾民众对于中国共产党政府有不好印象。 有些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人应该对中国人数众多的非正常死亡承担责任,这些非正常死亡案例主要集中于1960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和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不过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时期,中国大陆在1980年代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经济高速发展,很快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世界第一大农业国和世界第二大服务业国。尽管一些评论认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政策对环境、文化、人口结构造成了破坏,然而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公众对于中央政府的满意度很高。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力推进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得到西方商业界和金融界的欢迎,在此各国企业得以公平竞争、市场获准简便、资本交易便利,并且自由贸易试验区运行1年来的发展而有一定成效。 南非《》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所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将在之后决定中国未来的走向,使得国家经济更为稳健、人民更加富有,而相关的政治改革也将更为顺利地推进。不过中国市场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自从2004年江泽民转交军权以后,中国共产党党内保守的毛泽东主义派系势力逐渐增强。该派系势力主张计划经济,并且把市场改革与政治改革不平衡带来的社会问题全归咎于市场改革派。另外裙带资本家和腐败政府官员也希望加大国家权力,从而得以在政府干预的市场过程中获利。对此吴敬琏认为中国经济正朝向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因而对于未来中国共产党保守派领导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表示担忧。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腐败而违法与违纪事件时有发生,对此中国共产党对不合格党员会予以开除党籍处理,其中在2004年被开除党籍人数约49,000名。到了2006年时人数则略有下降,当年度一共开除了20,000多名违纪党员,这占中国共产党党员1.7‰。不过许多人士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制度问题,只靠党内纪律处分并不足够。2007年9月13日,拥有更多职能和权力的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成立,主要的工作有反腐败宣传和教育、进行制度的建设、机制与体制的创新,以及在反腐败案件上取得源头性解决的工作,试图能够解决中国共产党近年来党员干部腐败案件之问题。 2008年1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今后会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获得民众信任的重要指标,这是中国转型发展近30年来首次明确提出的关于反腐败目标的看法。中国共产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很多政治观察人士对于习近平的改革举措表示出乎意料。其中2014年9月11日,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陈定定在杂志《外交学者》网站发表分析文章表示在不到2年时间里,中国政府在计划生育、劳动改造、户口制度、反腐工作等领域都进行了改革。而在国际透明组织所发布的清廉印象指数中,中国的清廉印象指数自从2011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分数有所上升;不过2013年中国在清廉印象指数的得分为40分,在176个国家中位列80名而属于「严重腐败」之列。但到了2014年,中国的清廉印象指数比上一年低了4分,得分为36分,排名更是从80名下滑到100名。,外交部发言人更是声称“2014年中国“清廉印象指数”评分和排名与中国反腐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现实情况完全相背、严重不符。”并表示不承认国际透明组织的腐败指数标准。 200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新闻自由和讯息公开上作出比较大的改善,例如相比2008年西藏骚乱的封闭作法,对于汶川大地震则给予外国记者较高的自由度报导新闻,这一做法也获得许多国际新闻媒体的支持。之后发生的瓮安骚乱事件也基本上得到及时的公开报导,而2008年喀什袭击事件后也有相关的新闻采访询问,在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华国锋逝世当天新华社也立即发布死讯。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考察《人民日报》时发表讲话强调:「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导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哪个国家都有负面,中国这么大,负面的难以避免。我们会保持开放的心态,相信大家会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主流进行充分估计、综合评价。」 对于这次重要谈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过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鲜少如此强调尊重新闻规律。不过无国界记者发布的2011年至2012年年度新闻自由指数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79个国家中排名174位。而在《经济学人》发布的2012年民主指数排名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在167个国家中的142位,被归于「独裁政权」之列。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还建立了防火长城,对于网际网路进行审查而阻止民众浏览部分网站,同时在中国国内还有出版物审查制度。而中国每年都会投入相当庞大的经费用于维稳,其中从2011年开始中国连续3年的维稳支出均高于军费,2013年的预算中便高达7,690亿元人民币。
37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3
晋十六国南北朝历史年表
晋十六国南北朝历史年表 晋十六国南北朝历史年表列出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年表。
37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4
亚洲历史
亚洲历史 亚洲历史描述一个由欧亚草原连接的几个不同海岸地区(东亚、南亚和西亚)的集合体的历史。 这几个海岸地区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华夏文明具有相似的技术和想法,诸如车轮和算术。 在公元前1万年,今土耳其东南部的哥贝克力山丘可以视为新石器文化的开端。 在中国河北省的易县的北福地史前文化连同磁山文化、兴隆洼文化和太行山东部文化填补了中国史前文化的空缺。 铜石并用时代开始于约公元前4500年,青铜时代开始于约公元前3500年。 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一个存在青铜器时期的文明,它处于印度次大陆的西部。通常认为,早期的印度教在这个文明中进行。 中国和越南同样也被认为是金属使用的中心。 在亚洲的几大主要文明中,铁器时代伴随着使用铁制武器、盔甲的大量使用。 在公元前6至4世纪期间,由居鲁士二世建立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从希腊土耳其至印度河流域和中亚地区。 亚历山大大帝于公元前4世纪征服了波斯帝国。创建了短暂的希腊化时代。他并不能建立持久的稳定。在他死后,波斯分裂成弱小的王朝。其中包括塞琉古帝国,以及之后的安息帝国。至古典时期结束时,波斯地区重新融合成了萨珊王朝。有时也被认为第二波斯帝国。 罗马帝国在塞琉古帝国之后控制了亚洲西部部分地区。 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是印度的黄金时期。在科学、技术、艺术和宗教上的大量发明和发现成为印度文化上一个重要部分。始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和佛教,对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产生重要的影响。 约公元前1029年起,周朝开始出现并一直持续至约公元前258年。周朝使用一种分封制。他将权力给予地区诸侯,并且通过他们的忠诚来控制广大的领土。结果,此时的中国往往是非中央集权化并且非常虚弱。周天子对于解决诸侯之间的纷争,能起的作用很少。 秦始皇推翻了周朝最后的天子,统一了六国,建立秦王朝。秦王朝是第一个统一王朝。统治时期是公元前221年至前207年。新皇帝废除了分封制并且建立了一套在他直接统治下的官僚机构。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的帝国。在4个世纪中,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代,东方世界随着贸易、移民和征服不断扩张。 在7世纪,伊斯兰哈里发国家和其他伊斯兰国家控制中东、高加索和中亚地区。 南部印度的朱罗王朝在10世纪征服大部分东南亚地区。穆斯林侵入印度次大陆主要发生在12世纪。 穆斯林征服印度次大陆大致发生在12世纪后,不过早期的穆斯林征服在该地区仅造成有限的侵袭。 古典时代后的中国经历隋、唐、宋和元、明的兴起和衰落。在这段时间,佛教传至、儒家革新,官僚机构改善。 一个新的王朝于580年开始形成。杨坚自称隋朝皇帝。不久他攻克了南方的陈朝,统一了中国。文帝被其儿子杨广谋杀。他夺得帝位为隋炀帝。炀帝复兴了儒家和官僚制度,因此得罪了贵族和游牧部落。之后,隋炀帝成为一位极度奢侈的皇帝,他因个人的奢迷生活以及征伐高句丽而过度消耗中国的资源。 隋朝重要的大臣李渊开始崛起。他于618年建立唐朝。唐朝建立了一个具有广大疆域的帝国。自唐玄宗起,唐朝开始衰落。 至960年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重新统一在宋朝之下。尽管宋失去了北方的领土并且未能击败北方的辽朝。他们是高度汉化的契丹人。宋朝以宋明理学的形式恢复了儒家。 13世纪,蒙古帝国征服亚洲大部分地区,从中国至欧洲。中世纪的亚洲是大汗的王国。从未有人像成吉思汗那样控制这么多的土地。 17世纪,俄国开始扩张进入亚洲。他们最终控制整个西伯利亚以及于19世纪占领大部分中亚地区。自16世纪起,奥斯曼帝国控制安纳托利亚、中东、北非和巴尔干。16世纪,莫卧儿帝国控制印度大部分,开始印度第二个黄金时代。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他和之后的皇帝将蒙古人和他们的文化赶出中原地区。 1644年,东北部的满洲人开始征服整个中国。满清皇帝,其中尤其典型的康熙帝维持一个保守的国家,其中含有强大的官僚机构和学者。 19世纪,俄国和英国在中亚地区互相争夺。1916年,西伯利亚铁路贯通。 在20世纪初期,欧洲殖民者占领部分亚洲地区,其中包括英属印度,英属香港,法属印度支那和葡属澳门和果阿。尽管没有影响力,但是部分亚洲地区保持独立。其中有波斯、泰国和中国。
37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78
千纪
千纪 千纪,又称千年纪、千年,是跨越一千年的时间跨度。在西元纪年中,如果一个年份可以被1000整除就被称为千年(或者那个年份之后的一年),如2000年或2001年都可被认为是新千年。 在2000年全球庆祝新千纪到来时,就发生了有关到底2000年还是2001年才是新千纪开始的争论。一派观点认为,由于阳历历法从公元1年开始算起,因此公元1年至1000年是1千纪,而2千纪开始于1001年,这样推算下去,2001年才是新千纪的开始。
38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0
隋唐五代十国历史年表
隋唐五代十国历史年表 Sui 隋 (581-618,计37年) Tang/T'ang 唐 (618-690,705-907,计289年) Five Dynasties 五代 (907-960,计54年) Later Liang 后梁 (907-923,计17年) Later Tang 后唐 (923-936,计13年) Later Jin/Chin 后晋 (936-946,计11年) Later Han 后汉 (947-950,计4年) Later Zhou 后周 (951-960,计10年) Ten Kingdoms 十国 (902-979,计78年) <hr align="center" noshade size="2" width="100%">中国历史年表 | 中国历史事件列表  | 中国君主列表 | 中国朝代  | 隋朝 | 唐朝| 五代十国
38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4
开放内容
开放内容 开放内容(或)是个新名词,于1998年由大卫·威立(David Wiley)创立,系指他人可以复制或修改的原创著作。该名词源自于开放源码与软体相关的概念。 威立第一次使用开放内容这个词时,指的是采用开放内容授权(一个非自由的相同方式共享许可,参见下面的“自由内容”)或其他类似授权的作品。内容的开放性可以根据“5R框架",在不违反著作权法的前提下,基于内容的再利用、修改、混合及再散布的程度来评估。开放内容与开放源码或自由内容的不同之处为,一件作品想要具有开放内容的资格没有明确的门槛。 虽然,开放内容被视为著作权的对立面,开放内容许可证依赖著作权人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的权力。 OpenContent网站曾经将开放内容定义为“在一个类似开源与自由软件社区使用的许可证下,可供修改、使用和再分发(的内容)”。然而,这样的定义会把开放内容许可证(OPL)自身排除在外,因为该许可证禁止“对[开放内容]自身收费”,但此权利是自由和开源软件许可证的要求。 因此这个词改变了定义。开放内容协议“给用户提供自由、永久地从事5R活动的许可”。 OpenContent网站上提出了5R,作为评估什么内容是开放的一个框架。 这个更广泛的定义将开放内容和开源软件区分开来,因为后者必须可供公开商业使用。但它和一些开放教育资源的定义相似,开放教育资源包括非商业和逐字复制许可证下的资源。 开放定义旨在定义开放内容和,大量借鉴开源定义;它保留开放内容狭义上作为自由内容。 “开放获取”是指对内容的免费访问,主要包括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文章。一些开放获取作品也许可用于再利用和再分发,这将使他们的开放内容。 过去十年来,开放内容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另一条路。传统大学的费用昂贵,且仍不断在调涨之中。开放内容提供免费获取高等教育的管道,且「聚焦于集体知识以及学习与学术内容的分享与再利用」现在全世界有许多推广开放内容学习的专案与组织,例如开放式课程导入计划、谢勒基金会以及可汗学院。部分大学,例如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以及塔夫茨大学正在规划在网路上免费开放她们的学校课程。 教科书产业是开放内容在教育产业中可以造成最大影响的一块。在过去,因为出版商习惯不断推出更新版本,教科书价格不但昂贵,同时资讯内容也很容易过时或不便对照。因为其在网路上容易更新的特质,可以协助解决这类问题。同时使用开放授权以及维持线上也对老师们的帮助很大,因为这样一来老师便可以依照自己的课程需求来编修教学资源。目前也有许多组织正在推广开放授权教科书的产出,例如开放教科书计划、, 谢勒基金会开放教科书大挑战以及维基教科书。 想了解更多与教育或教科书的开放内容相关资讯,可参考以下条目:开放教育资源。 根据OpenContent网站上开放内容目前的定义,任何一般的免版税的版权许可证将有资格作为一个开放许可证,因为它“为用户提供的权利种类比通常法律允许的更多。这些权限免费授予用户。” 然而,狭义定义有效地将开放内容限制到了自由内容的范畴;任何自由内容许可证都有资格作为开饭内容许可证。根据这个狭义标准,以下仍在维护的许可证具有资格:
38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87
TeX
TeX (,音译“泰赫”,文本模式下写作TeX),是一个由美国计算机教授高德纳()编写的功能强大的排版软件。它在学术界十分流行,特别是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界。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优秀的排版工具,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数学公式时。利用诸如是等终端软件,就能够排版出精美的文本以帮助人们辨认和寻找。 的MIME类型为codice_1。是自由软件。 高德纳最早开始自行编写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排版技术十分粗糙,已经影响到他的巨著《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印刷品质。他以典型的黑客思维模式,决定自行编写一个排版软件:。 他计划在1978年的学术休假时完成这项工作,但事实上,直到十多年之后的1989年,TeX语言才被「冻结」(可以使用)。1978年夏天,盖伊·史提尔二世在高德纳编写其第一版的程式时,正好在高德纳所工作的斯坦福大学,当他回到麻省理工学院(MIT)时他在下重写了的输出输入系统。的第一版是用写成的,运行于,采用斯坦福大学的操作系统。在之后的版本中,高德纳(Knuth)发明了所谓的“文学编程”(literate programming),一种从同一源文件自动生成可编译的源代码和高质量的文档的编程方法。这种语言被称为WEB,它所生成的源代码是使用Pascal编程语言。 一个从头开始重写的新版TeX于1982年发布,它被称为TeX82。除了其他修改之外,原本的断字算法被Frank Liang编写的新算法所取代。TeX82还使用了定点而不是浮点,以确保结果在不同的计算机硬件上重现。并且在盖伊·史提尔的大力游说下,TeX82包括一种真正的、图灵完全的编程语言。1989年,高德纳发布了新版本的TeX和Metafont。尽管高德纳希望保持程序的稳定性,但他意识到,只能输入128个不同的字符不足以容纳外语;因此TeX 3.0版本的主要变化是能使用8位元输入,即在文本中允许输入256个不同的字符。 从第三版开始,之后的升级是在小数点后加入一个新数位,使之越来越接近圆周率「」的值。目前的版本是3.14159265。这显示了已经十分稳定,任何的升级都十分细微。高德纳曾表示“最后一次升级是(于我过世后)将版本数改为『』,那时任何余下的漏洞将被看作程序的功能。” 由于TeX的源代码基本上处于公共领域,其他程序员可以(并明确被鼓励)改进系统,但需要使用其他名称来分发修改后的TeX。例如,Omega项目是在1991年之后开发的,主要是为了提高TeX的多语种排版能力。高德纳创建了“非官方”修改版本,例如TeX-XeT,它允许用户在同一文档中混合写入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书写系统的文本。 此乃一简易的文本范例。 首先建立一名为codice_2的纯文本,并载有以下内容: 然后在命令行解释器(Command line interpreter)中输入codice_3,之后便会建立一名为codice_4的文件。此文件可用如Yap之类的检视器检视。此档于阅读器可见的是“hello”一词。“\bye”是一个TeX指令,相等于档案结束标记,是不会显示出来的。此DVI文件可在阅读器中直接打印或转换成更普遍的格式,例如PostScript。 另外,使用指令codice_5亦能输出PDF文件。当初创造pdf是因为把DVI转成PostScript再转成PDF所产生的字体显示质量很差(但打印则没问题)。这是由于本身支持点阵字体(Type 3),而此远不及向量字体(Type 1)的显示质量好。 以二次方程为例, 所有方程式在中都是以一对$符号括住。如果要使公式放在新行置中,那么就以$$取代$。例如: 是一套以描述的巨集软件。有很多预设的模版、样式。它比更为结构化,如包含了供建立索引、表格、列表等的巨集和公用软件。例如: 执行 会建立一本为PostScript档的书。如要建立PDF档则可使用 软件在当时拥有其他排版软件没有或不成熟的功能。其中有一些功能得益于排版算法的创新,其中很多成为了高德纳的学生的论文主题。尽管有些功能现在已经被其他排版系统所实现,但仍有部分功能是所特有的,比如数学公式的自动间距调整。 由于的设计目标是实现高质量的书籍排版,高德纳在数学公式的排版上下了很大功夫。 他研究了三种按照老方法排版、排版质量高的书籍:艾迪生韦斯利出版社(即高德纳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出版商)的出版物,尤其是汉斯·沃尔夫和约瑟夫·拉格朗日的书籍(thermodynamics innovation, +1856)、数学期刊《Acta Mathematica》、和数学期刊《Indagationes Mathematicae》。高德纳通过研究其数学公式的排版,总结出了一套数学公式内部间距的规则,并将其用于。排版数学公式时只是提供了一个间距调整引擎,实际的间距大小由数学字体提供。比如默认的Computer Modern字体提供了一套成熟的间距参数,可以直接使用。 的数学排版功能并非十全十美,有时也招来部分批评。比如诞生的时代的部分机器由于容量不够,不足以存储的所有字体参数,在部分场合需要hack才能正常使用。在美学方面,对根号的处理也招致批评。 OpenType字体技术的数学字体参数基于。 与手动排版相比,计算机排版系统可以自动处理断行问题。大部分排版系统都采用首次拟合法处理断行,即一行一行处理,一行处理完就不管了。的方法是一次处理一个自然段,尝试每一种断行方法,然后选出最优解。两种方法的差异如下: 左边的例子是首次拟合法的结果。第4行单词间的空集中在一处不美观,的方法由于考虑了所有的情况,所以一般情况下能找出较好的方法(即把空分散在1~4段)。 的断行算法里有一个叫做badness(“不美观度”)的参数,空格伸缩量越大badness越大。每一种断行的方式都有一个总体的衡量标准,包括badness、断行、以及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差异等。其实并不考虑所有的2种情况,而是采用一种算法复杂度仅为"O"("n")的最短路径算法,加上不考虑空格伸缩量太大的情况,断行所用的时间几乎和段落大小成正比。在分页问题上,并不采用一种考虑所有情况,得出最优解的算法,而是用一页一页处理的方法,因为一是分页的灵活性没有断行那样高,二是当时的计算机没有足够的速度。但是,仍然有避免寡行和孤行的功能。Michael Plass的一篇论文指出,考虑到图表的放置位置的完美分页算法可能为NP完全。的断行算法后来被Adobe InDesign等桌面出版软件所采用。 在断行时,如果一遍不成功,会尝试断字,即把一个诸如“computer”的多音节单词断成“com-”和“puter”或“compu-”和“ter”分在两行。82采用了一套Frank Liang于1983年发明的断字算法。这套算法采用“匹配项”的方法。“匹配项”的作用是找到单词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字母组合,然后在适当的位置插入数字来表示可能/不可能的断字点。这些“匹配项”对单词的字母与字母之间会给予是否为断字点提示。提示有相对的强弱。如果提示互相冲突,则强的会覆盖弱的。最后留下来的提示决定一处是否为断行点。自带4447条“匹配项”,从.ach4开始到z4zy结束。所有“匹配项”使用1到5这5个数字,其中奇数表示可能为可断字点,偶数表示不为可断字点,大的数字的话语权强于小的数字。例如,h5elo的含义是,单词中如果出现“helo”,那么在“h”和“e”之间有很大把握为可断行点(例如“bach-e-lor”和“ech-e-lon”);hach4的含义是,单词中如果有“hach”,则“h”后面很可能不是断字点(如“tooth-aches”),虽然把握没有数字5的那么大。例如,对于单词“encyclopedia”,对得上的匹配项有codice_6。插入完所有数字后,留下来的数字中的最大值为codice_7,最后奇数处为可断行点:“en-cy-clo-pe-di-a”。 这种方法可以找到约90%的正确断字点,几乎从不出错。而且,有一个“断字特例表”的功能,对于自带断字算法出错的单词可以手动处理。TUG(用户组)有一份英语单词的特例表。另外,默认不会把单词在前两个字母或后三个字母之间断开,所以encyclopedia一词不会断成“encyclopedi-”和“a”(这样不好看)。 是非常稳定的程序,高德纳悬赏奖励任何能够在中发现程序漏洞(bug)的人。每一个漏洞的奖励金额从2.56美元(16进制的一美元)开始,以后每发现一个bug,都会翻倍,直到目前的327.68美元封顶。然而高德纳从未因此而损失大笔金钱,因为中的漏洞极少,而真正发现漏洞的人在获得支票后往往不愿将其兑现。 到目前为止,关于的最后一个bug是被Oleg Bulatov发现的。 有许多衍生出来的文档处理程序就是基于的,主要的有: TeXmacs是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科学文档编辑器,利用字体作为显示字体,具有类似Emacs的编辑方式。它可以导出为文本,PS,PDF文档,以及HTML,XML页面。LyX也是一个类似的工具。 这个词的标准发音为,其中相当于普通话“赫”字的声母,或者苏格兰语“loch”一词中“ch”的发音(X其实是希腊字母 )。音译“泰赫”。在英语和法语中实际通常读作,音译“泰克”。这个词来自希腊文中的 (TEXNH),希腊文意为“艺术”和“制造”,也是英语中 "technical"(技术)的词源。书写时,三个字母都是大写,字母E应当低于其他两个字母。而不支援下标的系统则只能这样书写:“<nowiki>TeX</nowiki>”。 的用户喜欢创造一些和有关的词汇,例如<nowiki>TeXnician</nowiki>(与英语单词technician,技工的发音相近,意为用户),<nowiki>TeXhacker</nowiki>(TeX程序员,TeX黑客)和<nowiki>TeXnique</nowiki>(与英语单词technique,技巧的发音相近,意为的使用技巧)等。另有人发明一词为<nowiki>TeXpert</nowiki>(TeX高手),但是高德纳本人反对这一名称,因为这里一词的读法是错误的。
39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397
世界政区索引
世界政区索引 世界政区索引列出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不仅包括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也包括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和海外属地与其他特殊政区。 本索引包含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中所有国家(或地区)将按照英文字母排序,并将提供中文简称、全称以及英文简称,其中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用绿色标记,海外属地与其他特殊政区单列并用浅蓝色标记。 第二个部分中所有国家(或地区)将按照大洲排序,仅提供中文简称的信息。 其他参照索引:人口排列、面积排列、人口密度排列、国内生产总值或参考目录。 本列表来自于1933年《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对主权国家的定义。根据该公约,一个主权国家有如下的标准:⑴永久的人口,⑵固定的领土,⑶有效的政府,以及⑷与他国交往的能力。最后一点是一个政治实体被其他国家承认为一个主权国家决定性的因素,因为这表示其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根据以上标准,本表收录了208个政治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