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stringlengths 1
6.59M
| label
int64 0
1
| file_path
stringlengths 0
152
|
---|---|---|
全美测评软件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时间:2000/9/5
访谈人:王洪博、周弋
被访谈人:王杰(营运主管)
基本情况
➢ 全美测评软件系统有限公司(American Testing Authority
Inc.)(简称ATA)是全球领先的网络化智能考试、培训解决方案的独立供应商,公
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华尔街世界贸易中心。
➢
ATA自创建以来,从独立考试、培训软件开发商逐步成长为一个面向各类用户,面向整
个社会提供专业技能测试系统的公司。依靠其先进的、开放的操作引擎系统,以包含
性极强的网络化服务方式,在全美乃至欧洲范围内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及商业声誉
。
➢
ATA致力于帮助各行各业、政府部门构建网络化全程自动考试、培训系统,在全世界范
围内为客户提供最新的考务管理系统、技术平台、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数据中心服务以
及各种考试、培训软件应用产品、相关顾问咨询、技术支持服务等。
➢ 1998年来中国开研讨会
➢
ATA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在中国北京注册成立了全美测评软件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并
在上海和南京成立了分公司
➢
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国家级考试中心(鉴定中心)、各级地方考试中心(鉴定中心
)、众多省、市、人事、劳动部门紧密合作,在中国建立大量的现代化(计算机化)
常设考场,提供各种考试服务、培训服务及技术平台
➢ 1999年10月进行网上考试试点
服务状况
➢ 服务种类:
▪
各种计算机语言、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平台、硬件、技术等测试共240个单项
种类;
▪ 各种教育类考试共40多个单项;
▪ 各种行业、专业、技术类考试共60多个单项
➢ 服务产品:
• e-testing系统
▪ 自动报名系统
▪ 自动抽题系统
▪ 制题系统(全真环境、模拟全真环境)
▪ 自动判分系统(应用类自动判分、技术开发类自动判分)
▪ 题库系统
▪ 网络化全程自动考务管理系统
▪ 远程教育系统
▪ 各类专业考试软件系统
▪ 各类教育、教学考试软件系统
▪ 培训软件系统
▪ 各类素质类测试软件系统
▪ 特制测试系统――为企事业、政府部门定制
▪ 人才交流管理系统
▪ 查询系统
• 全美认证系统
▪
人才测评分为素质测评和技能测评,而ATA目前在网上只能提供技能测试。即使在
美国,素质测评也是在网上提供免费的服务,层次比较低。
➢ 产品的特点:
▪ 是完全无纸无盘、完全计算机化的考试;
▪ 有模拟全真环境、全真环境、情景三大不同考试形式。
▪
具有多种自动评阅功能,采用科学的评估手段,评判标准统一、准确、全面、快捷
;使得结果公平、客观。
▪
基于Internet的技术手段使得全国统考、省区统考、行业统考及日常考试变得现实
、方便、快捷,并使考生信息的统计和发布变得更加方便、高效。
▪ 具有网络化、智能化的考务管理功能。
▪
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保密性:采用了先进的防火墙和自行设计专用的加密系统。采
用了特殊的专用通讯协议:在分数、考生数据的保密上都采用专用软件。
▪ 具有容错设计,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考虑到在考试前、考试过程中、考试后有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各种恶劣情况,如断电
、服务器死机、考试机死机、人为破坏、机器突然损坏、网络中断,都相应设置了
各种应急功能模块,以保证考试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进行。考虑到各种复杂情况
,该系统还提供了服务器、考试机、盘区、文件夹以及单个文件的保护功能,并有
不同形式的保护功能,如防止删除、防止拷贝、隐藏目录等。
▪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考试室服务器可对所有考试机进行统一控制,或发布各种命令,如:统一开机、统
一关机、统一进入相应的考试环境、重启、拷贝命令、自动获取上传考试结果等。
▪ 提高了考场的使用效率。
它可以支持同时开始的同种考试、不同时开始的同种考试、同时开始的不同种考试
及不同时开始的不同种考试。
▪ 具有全面详细的自动统计方法。
▪
提高了考试的等值性(静态等值性、动态等值性)、并考试的关联性、难度适应性
、即时性。具有很高的有效度和可信度。
▪ 可为各行各业提供专业考试、通用考试及专用考试解决方案。
➢ 服务对象:
• 在美国主要的对象是企业,为企业进行的各种职能考试提供技术平台
•
在中国主要与政府合作,已经与劳动部和人事部签订协议,为它们提供技术平台,人
事部主要利用ATA的技术平台进行公务员和干部选拔;劳动部主要是进行各种技能考
试,教育部原来准备合作,但它只允许独家拥有ATA资源,但ATA属于商业运作机构
,合作没有成功
➢ 方式:完全在线化,提供网上考试的一整套服务
运营情况:
➢
人才测评收入有限,以测评人数4000人计算,每人600元,3年测评总收入只有240万,
平均每年80万;
合作伙伴:
➢ 与劳动部和人事部合作,为它们提供考试用技术平台
➢
准备与世纪人才合作,在网上提供人才素质测评,但考虑到世纪人才的题库比较简单
,而且在网上收费比较困难,合作没有成功
资源:
➢ 比较庞大和成熟的考试用技术平台
可能的合作方式:
➢
在中社网的平台上提供测试,但由ATA的技术平台提供支持。如果能合作成功,将是A
TA在中国与企业合作的第一家。
总结:
➢
与ATA的合作可能用于招聘网、培训网以及人才测评网。这样招聘网的服务中不仅能为
企业提供个人简历,而且还可以提供技能鉴定证明,这可能在招聘网上是一种创新。
而在培训网上可以先为培训个人提供技能测试,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
划;在培训后再作技能测试,检验培训效果
| 0 | negative_file/全美测评软件系统(北京)有限公司.doc |
毛概复习总结2018
毛概
1. 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最早在《 论新阶段 》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
2. 中共七大 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 贯穿俩大成果的基础: 实事求是。 二者 基本精神相同。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6.1997 年 , 十五大 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 , 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7. 党的十六大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 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9. “四个全面”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10.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 一切从实际出发 , 理论联系实际 , 实事求是 ,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1. 实事求是 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 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是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释 。
14. 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走出过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 性质 )
15. 民主革命中包含了 社会主义因素 。
16.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 最主要 )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7. 民主革命旧阶段转变到新阶段的根本标志是 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 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20.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问题 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21. 毛泽东的著作《 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之一。
22.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合作化
23.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 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24.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 , 根本的标志是 革命的领导权 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
24. 新民主主义革命 ( 中国革命 ) 的性质 : 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5.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 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6.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 保护民族工商业
27.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 中国革命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2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9. 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合作社经济。
30.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这一时期 , 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新民主主义社会。
31.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 , 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 : 社会主义性质的 国营经济 (主要)、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 个体经济 、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和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一化三改 ” , 即 社会主义工业化 ;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3.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 : 用 和平赎买 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34.1956 年底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 , 标志着 三大改造的完成 .
35. 毛泽东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报告 , 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3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 是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实际”。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
3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9.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0. 一个中心 ( 经济建设为中心 ) 、两个基本点 (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
41. 四项基本原则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4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兴国之要 ; 四项基本原则 是立国之本 ; 改革开放 是强国之路
44. 社会主义的本质 : 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 消灭剥削 , 消除两极分化 ,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5.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6. 中国梦的内涵 : 最核心的内容是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7. 改革开放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8. 改革的性质 :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0. 对外开放 是一项基本国策
51. “一带一路” (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 也是实现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
5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53.1992 年党的 十四大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1) 人民民主专政 是我国的国体。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政体。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5.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 多党合作 是核心内容。
5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 :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6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62.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63 . 社会和谐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64. 新中国成立初期 , 三大外交方针 : “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6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6.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维护祖国统一 , 反对民族分裂 ,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67.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67. 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68. 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9.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 密切联系群众 ; 最大的危险是 脱离群众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 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等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三者是有机联系而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互相依赖而又互相制约。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怎样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
新的革命力量,为无产阶级非资产阶级;新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非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革命前途是完成革命任务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非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第二、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第三、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第四、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试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成功的原因 。
第一、近代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第二、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第五、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1,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2,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2. 使占世界人口 1/4 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3.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
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 20 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经验并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和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重大意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⑤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④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981 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的内涵和意义
内涵:第一,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第二,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第三,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第四,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第五,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重大意义:
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八个明确)
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
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如何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 1 )内涵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搜索
( 2 )途径 :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作为青年学子,要实现梦想,首先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个人目标,中国梦是一种信念,坚信我们为之共同奋斗就能实现的信仰 就要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实现梦想奋斗。
简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1.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2. 从 2035 年到 2050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新时代新青年如何勇担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1 )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2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3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简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新发展理念。(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
(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2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 3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 4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 5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带领人民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这一政治发展的本质,表现为四大基本特征:
( 1 )共产党领导是前提。
( 2 )人民当家作主是基础。
( 3 )依法治国是保障。
( 4 )以人为本是主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民主、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3) 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1 )推进绿色发展。
( 2 )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 3 )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 4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 5 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八大报告强调: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P251-253 )
(1) 总目标 :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主要内容 :
a 、六个“紧紧围绕”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深化 政治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b 、系统部署
强调坚持和完善 基本经济制度 ,加快完善 现代市场体系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 社会事业 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c 、设立两个新机构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P256-257 )
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2 )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 3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4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5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如何理解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P261-262 )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 1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
( 2 )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抓好了,对党的其他建设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 3 )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要解决当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P268-269 )
( 1 )一是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必须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 2 )二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 3 )三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 4 )四是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 5 )五是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 6 )六是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 7 )七是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 8 )八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 9 )九是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变革,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 10 )十是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军民融合发展的含义和必要性( P278-279 )
含义:军民融合源于我们党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其目的在于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做到一笔投资、双重效益。
必要性: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因而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必须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军民融合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支撑拉动作用,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 1 )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 2 )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不屈从于任
( 3 )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4 )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核心和要求。
内容: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核心:
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话和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和共赢,而不是单赢。
要求:
( 1 )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 2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 3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4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还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及其内容。
核心 :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内容 :
( 1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
( 2 )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
( 4 )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
( 5 )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
( 6 )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1 )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 2 )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 3 )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一是增强学习本领。
二是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三是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四是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五是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六是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七是增强狠抓落实本领。
八是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 0 | negative_file/毛概复习总结2018(16页).docx |
答题表 编号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 | | | | | | | | |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
| | | | | | | | |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 | | | | | | |
| | |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 | | | | | | | | |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 | | | | | | | | |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 | | | | | | | | |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 | | | | | | | | | | | |答题说明:
将所选题目答案所对应的字母填入下面与题号相对应的空格,有多个答案的,在同一个空
格填写
| 0 | negative_file/答题表.doc |
|中国小城镇发展透视 |
| |
|作者:中国小城镇发展课题调研组 张虎林 郗俊杰 刘建宁 周明翰 文|
|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思路 |
| 编者按: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极大地制约了 |
|市场容量的扩大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改变中国 |
|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必然 |
|选择。今后几十年内,是中国城市化能否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时期 |
|。中国城市化应当选择多元化推进的战略,实行大中小并举、以小城 |
|镇为主的基本方针,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 |
|小城镇,实现农村城镇化,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基 |
|于这样的出发点,本文设想了加快小城镇发展的三个方案,并进行了 |
|比较分析,提出力争通过三、四十年持续不懈的努力,使城镇人口占 |
|总人口的比重接近或达到70%,基本实现全国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 |
|根据这个设想,文章对小城镇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布局、数量规模 |
|以及与农业产业的关系等分别进行了阐述,认为在加强一般建制镇建 |
|设的同时,应当重点支持中心镇的发展,形成一大批5-10万人规模的 |
|中心镇,并使一部分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乃至中等城市,增强第二 |
|产业的积聚效应,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环境, |
|提高整个国家的社会发育水平。 |
| |
| 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工业化与与城 |
|市化不协调。以1998年为例,全国由第二、第三产业构成的非农产业 |
|所占比重达到81.6%,而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仅为30.4%,两者相差51.|
|2个百分点,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极大地严重制约了市场容量的|
|扩大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中国今后几十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来看,城市化应成为主要推动因素之一。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改变中国 |
|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必然 |
|选择。 |
| |
| 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大中小城市在城市 |
|化进程中各有其优点和缺陷,能够相互补充,不能相互替代,应当实 |
|行多元化推进的战略。大城市现有社会发展程度高,第三产业需求量 |
|大,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是中小城市所不能取代的。但是,中 |
|国现有大城市已经面临人口过多、就业困难、交通堵塞、住房拥挤、 |
|空气污染等一系列弊端,不能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出路。中等 |
|城市虽然可以缓解大城市存在的种种弊端,在第三产业发展和增加就 |
|业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发展潜力较大,看起来以中等城市为主似乎 |
|是城市化的最佳途径,然而却不是最具可行性的选择。主要原因是中 |
|等城市与农村距离依然过远,在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也 |
|难以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并解决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相比之下,小 |
|城镇数量众多,分布最广,具有距离农村近、可以兼顾二、三产业和 |
|农业,可以充分利用民间投资等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化进程中 |
|的风险和成本,能够容纳最大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创造就业机会 |
|,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纳依然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及其赡养人口迁来居 |
|住。同时,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必然有一部分演变为小城市,小城市在 |
|发展中也必然有一部分逐步扩展为中等城市。可见,小城镇的发展并 |
|不排斥中等城市,而是为中等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
|中国城市化应当"实行大中小并举、以小城镇为主"的基本方针,适当 |
|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城镇化 |
|,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
| |
| 中国在城市化问题上已经延误了相当长的时间,错过了不少宝贵 |
|的机会。今年几十年内,是中国城市化能否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时 |
|期。抓住并利用好这个时期,中国小城镇发展就能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
|,整个城市化进程就能明显加快。实现农村城镇化,应当从整个国家 |
|实现工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长远需要进行统筹安排,把 |
|小城镇发展与大中城市建设、小城镇布局与农业发展布局结合起来统 |
|筹考虑,在明确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做到合理规划,规模适度,分批 |
|建设,逐步推进。小城镇发展不是三年、五年,也不是八年、十年所 |
|能够完成的,需要几十年的较长时期,在这个问题上切不可操之过急 |
|。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的小城镇发 |
|展应当及早加大推进力度,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 |
| |
| 小城镇发展的总体目标 |
|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城市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的城镇人口 |
|占总人口的比重。尽管具体看法还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是比较公认的 |
|标准是: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 |
|就算基本上实现城市化。1998年中国的人口城市化率为30.4%,与实 |
|现城市化所要求达到的水平相比还相差39.6个百分点。目前的城市化 |
|步伐,虽然比改革开放之前有所增大,但是与加快实现城市化的要求 |
|仍然存在相当大差距,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同样 |
|远远不能适应,迫切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小城镇发展的步伐。 |
| |
| 所谓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应当是以明显快于目前的速度推进小 |
|城镇发展。目前全国城市化的推进速度是年增加0.5个百分点左右,其|
|中约有0.35个左右百分点来自小城镇,0.15个左右百分点来自大中城 |
|市。按1998年全国总人口计算,一个百分点所包含的人口是1250万,0|
|.5个百分点大约相当于625万人口。就是说,目前一年从农村转入城镇|
|的人口有600多万,其中400万左右转入小城镇,200多万转入大中城市|
|。随着全国总人口逐年增加,每个百分点所包含的人口数量也相应增 |
|加,预计2001年一个百分点所包含的人口可达1270-1280万,2010年可|
|达1400万左右,2020年可达1500万左右,2030年可达1600万左右。加 |
|快速度推进小城镇发展,则意味着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贡献份额 |
|高于目前的每年0.35个百分点,大中城市的贡献份额则是小城镇的一 |
|半。 |
| |
| 具体可以作如下选择:方案一是城镇每年吸纳的农村人口增加到0|
|.6个百分点,其中小城镇吸纳0.4个百分点,大中城市吸纳0.2个百分 |
|点;方案二是城镇每年吸纳的农村人口增加到0.9个百分点,其中小城|
|镇0.6个百分点,大中城市0.3个百分点;方案三是城镇每年吸纳的农 |
|村人口增加到1.2个百分点,其中小城镇0.8百分点,大中城市0.4个百|
|分点。如果这三个方案能够实现其中一个,小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
|的比重将会发生相应变化。详见表1: |
| |
| 在以上三个方案中,方案1为低方案,方案2为中方案,方案3为高|
|方案。这三个方案中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人口变化情况,详见表2: |
| |
| 对以上方案如何进行选择?我们认为有必要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
|,今后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贡献率应当高于目前的贡献率,也就 |
|是说至少要达到低方案(即方案一)的要求,届时农村新增人口的大多 |
|数将转入城镇(主要是小城镇)。第二,农村新增人口的全部转入城镇(|
|主要是小城镇),保持农村人口总量的不增加或者略有减少,也就是实|
|现中方案(即方案二)的要求。第三,城镇除吸纳全部农村新增人口外 |
|,还将吸纳相当部分的农村原有人口,使农村人口总量有较多的减少 |
|,也就是实现高方案(即方案三)的要求。 |
| |
| 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今后可能的综合经济实力来看, |
|我们认为应当立足于中方案,争取高方案,但无论如何也得确保低方 |
|案的实现。低方案与现实情况并无多大差别,只是提高了不足0.2个百|
|分点,如果连低方案都不能实现,那就根本谈不上积极推进小城镇发 |
|展,也无从谈起加快整个城市化进程。实现了低方案的要求,到2030 |
|年中国整个城市化率仅达到49%,与基本实现城市化的标准相比仍然 |
|存在相当大距离。按照中方案的要求,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可以在 |
|现有30.4%(1998年)的基础上增加29个百分点左右,可以接近或者达 |
|到60%。应当说,中方案的要求并不高,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
|。然而,与基本实现城市化的标准仍有一定距离。如果要提高城市化 |
|水平,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按照高方案的要求去做。一旦2030年能 |
|够实现高方案的要求,中国整个城市化率可以达到68.8%,就是说接 |
|近70%,也可以说基本上实现城市化。 |
| |
| 总而言之,按照高方案的要求,中国达到70%的城市化率需要33 |
|年时间,大体将在2031年基本实现城市化;按照中方案的要求,中国 |
|达到70%的城市化率需要44年时间,大体将在2042年基本实现城市化 |
|;按照低方案的要求,中国达到70%的城市化率需要66年时间,大体 |
|将在2064年基本实现城市化。而如果按照目前城镇人口比重平均每年 |
|增加0.46个百分点(1989-1998)推算,中国达到70%的城市化率需要86|
|年时间,大体要等到2084年才能基本实现城市化,时间之长已经远远 |
|超出人们的想象和所能接受的范围。 |
| |
| 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率达到30%左右往往会出现一个快速推 |
|进的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的决定性进展往往是在这个快速期中实现的 |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预测研究部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日 |
|本城市化率由28%(1949年)提高到57%仅用了7年时间,韩国城市化率|
|由20%(1960年)提高到56%(1981年)用了21年时间,世界上低收入国 |
|家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由33%(1960年)提高到57%(1987年)也只用了2|
|7年时间,以上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推进速度平均每年达到1个百分点左 |
|右,大体上相当于中国90年代以来平均推进速度的2倍左右,有些国家|
|甚至更多。可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机遇。能否 |
|抓住有利时机加速推进城市化,在目前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的前提 |
|下,主要取决于能否创造有利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宏观环境。 |
| |
| |
|作者:中国小城镇发展课题调研组 张虎林 郗俊杰 刘建宁 周明翰 文|
|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思路 |
|(接上页) |
|建设"企业化"小城镇 |
| 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 |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超越这一历史进程。 |
|世界上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城市化的程度就越高,城乡差别也就越 |
|小。 |
|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得到了很 |
|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是农村大量 |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农村种、养两业的剩 |
|余劳动力已达1.5亿,今后十五年可能达到2.3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
|,如不能及时将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有效地转移,就会带来一系列严重 |
|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如农民收入下降、农业增长后劲不足等等,均源 |
|于农民数量过多,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 |
|得不转移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毫无疑问,广大农村周边的小城镇将必 |
|然地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载体,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 |
|化的进程。我国的城镇化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二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 |
|为一个阶段,其后为第二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全国约有1.9万个小城镇|
|,常驻人口2.75亿分别占全国和农村人口的22%和32%。由于我国农 |
|村与小城镇在地域、环境、经济、民俗的天然联系,建设好小城镇, |
|在解决农村、农民问题上就显得尤为突出。找出一条适合小城镇发展 |
|的模式。不仅是完善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带动农村产业化进程, |
|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 |
| |
| 生存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积所占 |
|比例相对不大。过剩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生存,就将占用耕地、消耗 |
|水等自然资源,与此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
| |
| 发展与经济结构的矛盾。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生存之外,还要发展 |
|。盲目种植或养殖市场上已经饱和的产品,缺少信息,缺乏市场观念 |
|,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
| |
| 发展与社会的矛盾。农村过剩的劳动力为了生存聚集到大城市, |
|造成大城市的环境、交通、住房、治安、就业等一系列的问题。而我 |
|国目前大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基于以上的各种矛盾,把过剩的农村 |
|劳动力集中在其附近的中小城镇,这样既使农民与原来居住的环境有 |
|一种情感外,又能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建设小城镇是解决"三农" |
|问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效应和经济 |
|效应。因此,建设中国小城镇势在必行。 |
| |
| 建设小城镇计划,已列入国家"十五"发展规划,已列入中央农村 |
|工作会议纲要,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经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 |
|镇化战略。 |
| |
| 建设小城镇,可以实现对资源的统筹安排,避免浪费,便于集中 |
|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污染等。可以相对地集中人口,调整乡镇企业的 |
|布局,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到小城镇,加快乡镇企业产品的升级换 |
|代,提高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入乡镇企 |
|业。同时,相对集中的人口,还能有效地扩大需求。增加农民对市场 |
|需求的了解,便于指导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产品。在市场经济中 |
|,生产什么是由市场来定,所以,建设一个什么模式的小城镇,既符 |
|合中国的国情又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经过多年深入研究,提 |
|出建设"企业化小城镇"的模式。 |
| |
| 城镇化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由农 |
|村向城镇转换和扩大的过程,其动力源于经济发展速度。如:城镇发 |
|展初始阶段,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人口占有绝对优势,城镇化 |
|水平很低;城镇发展的加速阶段,现代化工业基础的逐步建立,经济 |
|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工业规模和发展速度加快,农业生产率也得到 |
|相应提高,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加速城镇化 |
|发展。可见,经济发展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原动力。 |
| |
| 聚集是城镇化的明显特征,它是技术、资金、商品、市场、能源 |
|、交通、通讯、人力等资源的集合中心,有着极大的聚集效应,是区 |
|域经济的增长点。 |
| |
| "企业化小城镇"模式,就是应用经济动力和聚集效应,将经济和 |
|社会资源小规模集中,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对小城镇进行建设和 |
|社会化管理的模式。其模型为: |
| |
| 规模模型: |
| 小规模城镇(约500家住宅,15000人)、中规模资源控制(约30公里|
|范围的资源控制半径)、有龙头企业带头的区域资源产业和区域专业化|
|市场,以此构成小城镇的聚集中心。 |
| |
| 经济模型: |
| 以龙头企业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经济模式,通过股份制、会员制 |
|、基金制等方法筹集建设资金,建设龙头产业实体和市场实体,由该 |
|经济实体对经济活动进行有序的管理和运营。 |
| |
| 流通模型: |
| 农民的初级产品进入市场,支付市场管理费,通过市场提高收入 |
|。产业实体通过市场收购初级产品,产品升级后通过市场获得利润, |
|同时,支付市场管理费。市场实体收取管理费,国家对产业和市场经 |
|济实体征税。 |
| |
| 该模型为: |
| 市场对农民--市场对产业--国家对市场。从而减少农民多层付费 |
|,降低农民负担,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
| |
| 社会模型: |
| 采用现代化企业运营模式,统一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小城镇 |
|。小城镇的住宅小区、基础设施、环保设施、社会服务设施、文体医 |
|疗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等等全部企业化,由各企业按经济规律有序发 |
|展。 |
| 采用小政府、大社会机制,政府管理职能真正实现为服务职能, |
|政府工作简化为税收和保障服务工作,政府和社会关系简化为收税人 |
|与纳税人的关系。政府其他行政机构不再对农民取费,保证有效降低 |
|农民负担。 |
| 党的建设采用"支部建在连队"的模式,组建企业支部实施。 |
| |
| 运行模型: |
| 农民控资源--产业控产品--市场控发展--企业控管理--政府控税 |
|收 |
| |
| 企业化小城镇经济模型,以当地资源优势为发展导向,为农民建 |
|立专业市场窗口,提供市场信息,使农民知道根据市场信息调节生产 |
|,保证生产产品能进入市场,从而,解决了农民初级产品出路问题。 |
| |
| 企业化小城镇的目标是改善农民生产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 |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小城镇发展与资源、发 |
|展与环境的矛盾。 |
| |
| 发展小城镇必须要与农业的现代化经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结 |
|合起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
|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将劳动力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更多地从 |
|事第二、三产业的经营活动,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要根据实际和不 |
|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加快小城镇发展。 |
| |
| "九五"期间,为进行农村产业化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曾提 |
|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村产业化模式。发展小城镇要结合当地 |
|资源,如当地或附近农产品丰富的,可发展成为以加工农副产品为主 |
|的综合型小城镇;矿产丰富的,可发展成为矿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小城 |
|镇;旅游资源丰富的,可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小城镇等。近年来, |
|有条件的农村和乡镇,按此模式逐步发展起来,全国各市县都有很多 |
|成功的例子,如:云浮县形成的石材加工产业,温州市形成的小商品 |
|加工产业,蕲春县形成的药材加工产业等等。这些成功的例子,成功 |
|的主要因素是当地初具经济规模和形成专业化市场,并由此支撑着区 |
|域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十五"期间,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 |
|民收入,提出发展中国小城镇。中国小城镇是形成专业化市场的基础 |
|,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吸收农村 |
|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 |
|径,它通过"优化小城镇住宅"有效解决农民落后的生活环境问题,通 |
|过"小城镇产业化"有效解决农民初级产品出路和升级问题,通过"小城|
|镇专业化市场"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和资源发展问题。建设"企业化小城 |
|镇"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
| 0 | negative_file/北大纵横—烟台莱山—中国小城镇发展透视.doc |
砼空心砌块的施工
(1)施工准备
小砌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及出厂合格证进行验收,必要时
,可现场取样进行检验。
装卸小砌块时,严禁倾卸丢掷,并应堆放整齐。
堆放小砌块应符合下列要求:a
运到现场的小砌块,应分规格分等级堆放,堆垛上应设标志,堆放现场必须平整,并作
好排水;b小砌块的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6m,堆垛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通道。
基础施工前,应用钢尺校核房屋的放线尺寸。
砌完基础后,应在两侧同时填土,并应分层夯实;当两侧填土的高度不等或仅能在一侧
填土时(如地下室墙等),其填土时间、施工方法、顺序应保证砌体不致破坏或变形(6
)砌筑底层墙体前,应对基础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并应根据砌块尺寸和灰缝
厚度计算皮数和排数。
普通混凝土小砌块不宜浇水;当天气干燥炎热时,可在砌块上稍加喷水润湿:轻骨料混
凝土小砌块施工前可洒水,但不宜过多。
(2)施工基本要求
砌筑墙体时,应遵守下列基本规定:
a龄期不足28d及潮湿的小砌块不得进行砌筑;
b应在房屋四角或楼梯间转角处设立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不宜超过15m;
c应尽量采用主规格小砌块,小砌块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清除小砌块表面污
物和芯柱用小砌块孔洞底部的毛边;
d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墙交错搭接;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搓,宜
从两个方面同时砌筑;墙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一般
按一步脚手架高度控制);如留斜槎有困难,除外墙转角处及抗震设防地区,墙体临时
间断处不应留直槎外,可从墙面伸出200mm砌成阴阳槎,并沿墙高每三皮砌块(600mm)
,设拉结筋或钢筋网片。接槎部位宜延至门窗洞口;
e应对孔错缝搭砌。个别情况当无法对孔砌筑时,普通混凝土小砌块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90mm,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不应小于120mm;当不能保证此规定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
钢筋或网片;
f承重墙体不得采用小砌块与粘土砖等其他块体材料混合砌筑;
g严禁使用断裂小砌块或壁肋中有竖向凹形裂缝的小砌块砌筑承重墙体。
(3)砌体的灰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a砌体灰缝应横平坚直,全部灰缝均应铺填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
竖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砌筑中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砌筑砂浆强度未达到设
计要求的70%时,不得拆除过梁底部的模板;
b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直灰缝宽度应控制在8至12mm,砌筑时的铺灰长度不得超过80
0mm;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c当缺少辅助规格小砌块时,墙体通缝不应超过两皮砌块;
d清水墙面,应随砌随勾缝,并要求光滑、密实、平整;
e拉结钢筋或网片必须放置于灰缝和芯柱内,不得漏放,其外露部分不得随意弯折。
(4)砂浆的强度等级和品种必须符合要求。砌筑砂浆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盛入灰槽
(盆)内的砂浆如有泌水现象时,应在砌筑前重新拌和。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
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用完,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必须分别在2h和2h内用完。砂浆
稠度,用于普通混凝土小砌块时宜为50mm,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时宜为70mm。
(5)混凝土及砌筑砂浆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每一楼层或250m3的砌体,每种强度等级的砂浆至少制作两组(每组6个)试块,每层
楼每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至少制作一组(每组3个)试块。
(6)需要移动已砌好砌体的小砌块或被撞动的小砌块时,应重新铺浆砌筑。
(7)小砌块用于框架填充墙时,应与框架中预埋的拉结筋连接,当填充墙砌至顶面最后一
皮,与上部结构的接触处宜用实心小砌块斜砌楔紧。
(8)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严禁在砌好的
墙体上打凿。在小砌块墙体中不得预留水平沟槽。
(9)基础防潮层的顶面,应将污物泥土除尽后,方能砌筑上面的砌体。
(10)砌体内不宜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时,可用190mm×190mm×190mm小砌块侧砌,利用其
孔洞作脚手眼,砌体完工后用C15混凝土填实。但在墙体下列部位不得设置脚手眼;
a过梁上部,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及过梁跨度1/2范围内;
b宽度不大于800mm的窗间墙;
c梁和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的范围内;
d门窗洞口两侧200mm内和墙体交接处400的范围内;
e设计规定不允许设脚手眼的部位。
(11)对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灰缝的厚度和饱满度应随时检查,校正偏差。在砌
完每一楼层后,应校核墙体的轴线尺寸和标高,允许范围内的轴线及标高的偏差,可在
楼板面上予以校正。
(12)砌体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大于一个楼层或4m。
(13)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中夹杂的落灰与杂物应清除。
(14)雨季施工应有防雨措施;雨后继续施工,应复核墙体的垂直度。
(15)安装预制梁板时,必须座浆垫平。
(16)施工中需要在砌体中设置的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600mm,
并在顶部设过梁;填砌施工洞口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
(17)砌筑高度应根据气温、风压、墙体部位及小砌块材质等不同情况分别控制。常温条
件下的日砌筑高度,普通混凝土小砌块控制在1.8m内;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控制在2.4m
内。
(18)冬期施工
a砌体冬期施工应遵守下列基本规定:
b不得使用水浸后受冻的小砌块。砌筑前应清除冰雪等冻结物。小砌块工程冬期施工不得
采用冻结法;
c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砂内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石
灰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
80℃;拌和抗冻砂浆使用的外加剂,掺量需经试验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掺量;
d当日最低气温高于或等于-15℃时,采用抗冻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常温施工提高一级;
气温低于-15℃时,不得进行砌块的组砌;
e每日砌筑后,应使用保温材料覆盖新砌砌体。
f解冻期间应对砌体进行观察,当发现裂缝、不均匀下沉等情况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
施。
| 0 | negative_file/047_2φ┼┐╒╨─╞÷┐Θ╡─╩⌐╣ñ.doc |
声调难点:
一.阴平练习
阴平练习
丹 吨 装 机 颁 操 趴 薪 发出 干杯 呼吸 几乎 沙滩 期间 贪污 悄悄 弯曲 分工
春天花开 江山多娇 珍惜光阴
阴平在前的词语练习
凄凉 清查 今年 珊瑚 山河 安稳 班长 包裹 参考 缺点 机构 家教 开办 科室 勘探
阴平在后的练习
儿孙 繁多 国家 寒暄 胡说 保温 把关 厂家 处方 打击 旱灾 假期 间接 抗击 客观
阳平练习
全阳平练习
才 蝉 随 言 权 敌 成 人 吉祥 扛活 来由 离奇 茫然 然而 神奇 熟人 杂文 颓唐
豪情昂扬 回国华侨 人民团结
阳平在前的词语
麻花 南方 泥坑 旁边 其间 毒品 而且 罚款 烦恼 国有 鼻涕 白炽 裁判 常见 答案
阳平在后的词语
超额 当局 单词 阿谀 恩情 椭圆 网球 委员 整洁 主持 课程 破除 那时 内容 漫长
上声练习
全上声练习
使 扰 保 笔 管 奖 党 此 主 损 紧 所 产 港 品 打 感 委 粉 赶 鼓 舞 海 守
上声在前的练习(211)
海滨 口腔 假装 检修 可观 法人 改革 果实 海拔 广博 倘若 损耗 体力 统治 往日
上声在后的练习
撒谎 三角 听讲 贪嘴 微小 如果 食品 外语 田野 提审 窃取 入口 授予 特点 神勇
去声练习
全去声练习
件 滥 事 布 器 告 侧 面 腊月 浪漫 目录 面貌 那样 耐力 怄气 确定 锐利 售货
日夜变化 运动大会 胜利闭幕
去声在前的词语
爱心 报销 弊端 刺激 扩张 个人 汉学 好奇 价格 鉴别 号码 见解 教养 电子 矿井
去声在后的练习
帆布 干脆 关注 黑夜 呵斥 敌对 额外 然后 扶助 泊位 讨论 水利 请假 品质 暖气
消除入声调训练
1.声调对比训练
更改-梗概 香蕉-橡胶 题材-体裁 禁区-进取 凋零-调令 保卫-包围 欢迎-幻影 春节-
纯洁 班级-班机 焚毁-分会 肥料-废料 安好-暗号
联系-练习-怜惜 城市-诚实-瞠视 承包-城堡-呈报
地址-地质-抵制-地支 编制-贬值-编织-变质 语言-鱼雁-预言-预演 公式-共事-工时-
公使
防止-纺织-放置-防治-仿制-方志
四声练习:
三皇五帝 区别好记 深谋远虑 兵强马壮 高朋满座 英雄好汉 万里长征 背井离乡
弄巧成拙 戏曲研究 痛改前非 暮鼓晨钟
| 0 | negative_file/声调难点练习.doc |
关于思想建设方案
(*篇)
篇*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中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正因为如此,班级文化建设显出其复杂性和重要性,我们班主任应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上好这门隐性课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突出“以人为本、环境育人、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创建优良的人文环境,使班级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园,建设富有*中学特色的和谐班级,使班级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班级文化建设,逐步构建具有眉中特色的班级文化体系,不断丰富班级文化内涵,为班集体注入生机和活力,使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 三、 工作重点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中心,以高考为目标,本学期工作着重完成以下任务: 1、加强学生前途理想教育,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2、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 3、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排除隐患并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5、加强安全教育和感恩教育。 四、具体内容: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文化墙发挥其作用,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3、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评比制度、值日生制度、宿舍公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4、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5、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6、班风建设,学法指导。至关重要。 严肃班级纪律。加强课间纪律、自习、课堂、就餐和住宿纪律的管理,突出班级干部、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全班形成齐抓共管、“班级有我”的氛围,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加强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经常组织学习专题交流,养成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学习,课后认真巩固复习的习惯,养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制定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并激励他们*完成。 7、用学校纪律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利用班会进行信心教育 。 (*利用班会进行感恩教育 (*利用班会学习时代楷模精神 8、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日常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科学的预见性。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的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住宿安全的教育,加强对学生的防火防盗意识教育,加强突发事故处理方法的教育和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的教育,坚决贯彻学校的安全制度,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习惯决定命运细节成就人生,所以我们要从文化建设这个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信心,实现班级教育的*目标。
思想文化建设方案 篇*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将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级文化体系,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 二、总体目标 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是我们班一个努力方向。 三、工作措施: (一)静态文化建设 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主要措施: ①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 ②用好 “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 ④在课桌指定位置贴上“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姓名,爱好,理想大学,喜欢的名言,班主任寄语。 ⑤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悬挂)国旗,两侧贴班训,上侧贴班级口号。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 ⑥后墙黑板,分两个大板块,左边用作黑板报,按学校或年级组的布置实施,其余时间班级安排,定期出专题。右边设置三个小板块,分别是: “智慧人生”,每天一位学生写上三两句名言或自己的人生心得; “字词积累”,每天一位学生写上五个以上的优美或易错的字词,供同学们积累; “班级寄语”,每天一位学生写上自己对班级同学最想说的一句话,加强学生间的`了解交流。第一、二项内容要求学生每天摘录,有专人定期检查。 ⑦教室后黑板的左边设置“班级小喇叭”,贴些学生的自创“名言”,理想宣示,或贴些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等,力求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定期更换。 ⑧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术作品,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 ⑨在物架上放置《*日报》、《语文周报》、《英语周报》等报纸和《读者》等杂志。来源可以自订、班订、教师提供、学生捐献等方式。 ⑩学生设计班牌、班级口号,评选班歌,定期征集作文、美术、书法作品,在班上展示。 (二)动态文化 与静态文化相对应,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措施主要有: ①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 ②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完成学校的要求,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本学期主题安排大致如下:“我的人生设计”、“文明与素质”、“勤学与巧学”、“我赞赏,我希望”、“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让*之树茁壮成长”等。 ③上好“阅读课”,养成读书习惯,多写读书笔记,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④分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⑤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搞好两个活动:单周是“炫出自我”才艺展示活动;双周是“读书会”活动。 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⑦编辑班级学生优秀作品集,争取一学期一本。 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智慧,调动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只作点拨与指导。 四、实施原则: 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体现出集体个性,为班集体注入生机和活力,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应付了事。
思想文化建设方案 篇* 校园足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足球设施、足球活动、足球竞赛、足球表演等表象物质财富,也包括体育精神、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道德、体育风尚等内在的精神财富。用校园足球文化去教育学生,让学生们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让学生们用足球精神去感悟生活,促进学习。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依据全国及*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为了大力推动我校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拼博意识、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身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经学校班子研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方案》为依据,以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校体育活动,营造校园足球氛围,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培养青少年拼博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大力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使足球运动成为青少年终身受益的活动方式,从而呈现“以球育德,提高道德素养;以球增智,提高学习素养;以球健体,提高身心素养;以球修美,提升审美素养;以球促教,提高教学品味”的校园足球文化特色,以一育促诸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 二、工作理念 体验足球,快乐成长” 三、工作方针 坚持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参与,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总务处、大队部及各年级组等部门通力*。学校每位领导及教师都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优势,学校将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完善管理考评奖励机制,为开展创建校园足球文化特色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共同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四、工作目标 1分段普及足球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和规则,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运动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提高足球文化在校园文化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2充分发掘、发挥足球运动在学生中的独特魅力和综合教育功能,形成了足球与育人契合点。 3形成“足球环境熏陶人、足球比赛锻炼人、足球文化感染人、足球精神鼓舞人”为表征的校园足球文化特色,让每一位孩子在各种趣味和竞技活动中快乐体验、快乐成长。 五、机构职责 (一)成立创建校园足球文化特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小标(校长) 副组长: 成员:学校中层干部以及各年级级长、班主任、体育科任课教师。 (二)职责分工:学校各分管年级领导、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总务处、工会、大队部及各年级组等要密切配合,互相协调,共同做好校园足球工作的组织和活动开展。 1、小标:负责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总体工作规划和组织立项“校园足球特色课题”研究申报工作。(小勇协助) 2、小升: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开展创建校园足球文化特色活动。 3、德育处 (*以球育德,提高道德素养。 (*以球健体,提高身心素养。 (*以球修美,提升审美素养。 具体负责足球队训练、组织足球比赛和足球节活动。负责与音乐、美术、电脑等学科的工作对接、协调。 对各年级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和评估,负责每学期班际校园足球比赛,包括足球节和区级以上的各级各类比赛、活动过程资料收集及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安全教育与管理。 4、教导处 (*以球增智,提高学习素养。 (*以球促教,提高教学品味。 负责督促各年级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 分段普及足球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和规则; 负责参赛运动员的学籍及注册管理; 负责足球课的教学和足球社团活动; 负责学校足球操的编排、表演。 5、科研处 (*开展校园足球文化的课题研究; (*编印宣传资料,出版校园足球活动宣传栏和画册; (*收集校园足球文化相关资料、宣传报道; (*负责足球课程建设,编写、修订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6、总务处 负责学校校园足球活动的配套经费,编制好每学期校园足球活动经费预算,列入每学期学校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工作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及奖励经费标准,配备完善开展活动相关器材,为足球运动员出外比赛购买保险等。 六、具体内容 (一)网络建设 建立校园足球活动网页,介绍我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情况,宣传学校校园足球活动的具体做法,同时,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版报、书画作品,召开家长会等介绍足球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引导更多的学生关注意足球,参与校园足球活动。 (二)营造氛围 将足球的基本动作和技能分解成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足球娱乐游戏项目,渗透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娱乐中健身,在健身中掌握足球基本技能和技巧。 以足球运动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趣味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活动氛围,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1演足球:编排足球表演节目; 2画足球:制作足球手抄报、足球漫画比赛; 3影足球:拍摄学校足球队训练、比赛的图片; 4写足球:“我与足球”征文活动; 5赏足球:品读世界足球花絮、轶闻、趣闻,欣赏“世界杯精彩射门”的录像片段等。 (三)足球活动 1、学校校内足球活动课时由教导处统筹安排落实。 2、加强学生足球队(男女队)的训练。 3、学校组织班级,年级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以交流、磋商技术、鼓励推动学生广泛参与校园足球活动为主,不注重名次和比赛成绩。 (四)普及足球知识
思想文化建设方案 篇* 一、指导思想 以“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资料,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目标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①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针对校园实际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钵花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职责制管理。设专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①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 ②对各功能室实行承包到人制度,并把管理好坏与平常工作量奖进行挂钩,为教工各项文娱活动带给舒适的外部环境。 ③开展“礼貌班级”、“礼貌办公室”等评选活动。 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教室内外墙壁的宣传作用。 ②在学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资料要求的'名人名言语录牌和匾牌。 ③根据不一样时期的需要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 (二)文化氛围: 1、宣传舆论 ①充分发挥校园网站、黑板报、广播站、校报和宣传橱窗的主阵地作用。 ②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③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资料。结合“学习党章”“一法一条例”活动,把礼貌校园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校园文化: ①本着“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课外活动。 ②举办艺术节、文化节、科技节、教师论坛、青年教师才艺大赛、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③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 (三)道德规范: 1、礼貌举止: ①加强礼仪教育。 ②加强形势教育,增强正义感。 ③开展敬业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 2、道德行为: ①开展与社区服务共建实践活动。 ②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③开展以“三大”、“三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四)校内秩序: ①强化校园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维护公共秩序。 ②要加强门卫管理,把好校园治安第一关。 ③落实职责制,实行分级管理,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④加强巡查制度,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三、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资料。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资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社会带给新的文化规范,有利于培养造就大批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职工要提高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立由学校党支部、校委会为主要成员、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以人为本,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个师生员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又自觉不自觉地理解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为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真正到达“求真务实,以乐醒人,以美育人”的用心效果。
思想文化建设方案 篇* 一、班级概况: 本班现有学生*人,男生*人,女生*人,男女比例均衡。整体来看,这个班的孩子表现欲很强,活动积极性也很高。在学习上,大部分学生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已经养成了较好的习惯:能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听课,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能配合各科老师上好每一节课;在行为规范上,能按照学校的规章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做个文明有礼、守纪律的学生。但是因为一小部分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拖拉懒散的不良习惯,所以在班级管理以及思想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建设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渗透班级、校园文化的教育化功能,美化、净化校园环境,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效能,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成长、长远发展。 三、建设目标: 通过班风建设、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等,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启迪思想,升华人格,陶冶情操,在和爱型班级中自主和谐发展。 四、主要内容: 1、创建班级环境文化,展示集体精神风貌。 (*黑板报: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定期更换主题,潜移默化中渗透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和爱之星(树立榜样、风采照片等)。 我们爱科学(科学小故事、小制作等)。 班级工作角(活动方案、值日分配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时刻记住,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珍爱生命(以生命教育为主题) (*卫生角、图书角、绿化角:添设卫生柜,书柜和学生自主提供绿色植物。 (*教室最前面黑板上方张贴国旗及班级学风。左侧设立图书角(图书角的书的来源主要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及学生自主提供。专人专管。并制定图书借阅及管理制度)。右侧粘贴布告栏,班级公约。 (*班主任寄语、班级口号及课程表张贴在教室外。 2、建设班级制度文化,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建立班级值日岗位责任制,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实行人人有劳动岗位制度,人人担当班级主人,自主管理班级。 (*建立班级公约: 进校穿整洁,不带危险品,问声老师好,同学打招呼。 集队快静齐,升旗时庄重,站好用心听,规范常遵守。 两操要参加,动作做到位,持恒是关键,健康素质好。 课上要专心,作业按时交,各科都重要,用心巧学习。 课间不打闹,文明要做到,上下楼不乱,安全最重要。 公物要爱护,损坏要赔偿,卫生常打扫,整洁靠大家。 值日做认真,熄灯关门窗,完成才离校,*回家中。 五、班级动态文化设计(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安排)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应特别注重如下几点: 1、开展各种各样的班内学习竞赛活动。 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与互动,激发学生个体与整个班集体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 2、建立班级管理网络,建立自主管理机制。 ①成立班级群便于关注学生在学校外的行为表现。 ②设置多样化小组。如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目标和活动内容,在小组中当家作主,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③定期变换管理角色。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有助于学生从管理角色的变换中学会自主管理,增强主体自我调整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参与竞争,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形成班级凝聚力。 ①开展好传统教育活动。 ②构建主体参与型的班级活动模式,由学生根据学校主题,自主制定活动目的,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行组织主持,自主进行活动评价。 4、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民主平等,选取班干部。 (*制定《班及公约》,在《班及公约》面前人人平等。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过程,我还在路上探索着,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做。努力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
思想文化建设方案 篇*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 学*风格、扬冠军精神 本学年主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美化学生的心灵,铸造学生的人格精神,使班级充满童年活力,充满天真烂漫,充满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促进我班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创建和谐奋进的集体,展现我班学生成长的足迹,创设学生素质展示的平台。 三、班级文化建设原则: 1、坚持发挥育人功能的原则。 班级文化体现育人主旋律,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有教育性、针对性、时效性和艺术性,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气息。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和展示机会,体现学生的主动设计、主动创作和主动展示。 强调师生的全员参与,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协作精神。 3、坚持规范与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做到美观实用。 班级文化建设要突出班级特色,彰显学生个性,富有儿童情趣。 与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的确立紧密结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思想,彰显特色。 四、班级文化建设过程 1、班主任分析班集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思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2、班委会讨论、修改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3、全班同学完善方案,参与建设。 五、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一)班级文化理念 班级教育思想:学*风格、扬冠军精神 本学年教育主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班级教育目标:敬、竞、静、净 杰、捷、结、节 (二)室内文化建设 精心布置班级室内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赏识教育。室内环境布置具体如下: 1、创设班级显性文化,环境展示集体风貌。 A、光荣绽放——墙壁(传递发展) 右前——班级评比栏 右后——作业展示栏(定期更换内容) 后面——目标墙(个人奋斗目标);英语角 B、读书驿站——图书角(传递知识) 学生自发捐出,定期更换。 C、精神加油站——宣传栏(传递精神——展示教育主题和学生发展足迹) 左侧:学年教育主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班主任寄语、主题意释、名人名言 右侧:星星闪烁(学力展示)风采照片(才艺展示) 前右——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前左——班级目标 D、青青园地——植物角:(传递美丽) 窗台布置盆花 E、温馨之家——教室(传递整洁) *桌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门窗、地面干净,无污迹、无杂物。 *环境优雅、空气清新。 2、打造班级隐性文化,制度提高文明素养。 (*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班级文明公约,约束行为,争做班级文明小标兵。 班级文明公约 1进校:穿戴整洁重仪表,危险物品莫带来;进校说声老师好,相互问候有礼貌。 2集队:出操集队快静齐,升旗仪式要庄重;听好看好用心记,行为规范要遵守。 3锻炼:一活两操要认真,动作规范身体健;持之以恒要做到,体魄健壮素质好。 4学习:上课专心勤思考,作业工整按时交;各种课程都重要,学会学习讲方法。 5课间:课间休息不打闹,文明整洁要做到;上下楼梯有秩序,课间安全最重要。 6安全:生命宝贵要珍惜,防火防电防跌伤;安全法规要记牢,出现事故莫慌张。 7公物:公共财产要爱护,如有损坏要赔偿;班级卫生勤保持,美化建设靠大家。 8生活:勤俭节约不挑吃,文明进餐*一;按时作息精神好,预防疾病身体棒。 9离校:值日卫生勤打扫,离校熄灯关门窗;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安回家去。 *.目标:班级公约大家定,行为习惯常对照;同学之间常勉励,遵纪守法班风好。 (*设计、制定、完善班级目标、班训、班级口号,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文明素养。 班级目标 敬、竞、静、净 结、捷、杰、节 班训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班级口号 每天坚持 每天进步 (*实行班级岗位轮换制度,人人拥有劳动岗位,人人参与管理班级。 (*制定一周班级小组评比表,实行量化评比制度。 (*坚持“一对一”的竞赛制度。在比赛中赏识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肯定优势,树立信心,激励进步。 (*班级特色记录:温馨一家人——暖人心轶事 1、记录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轶事 2、人人为班级的感动事迹 3、生活中学习中的趣事 (*设立班级值周记录本,坚持记录。 3、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成立特色小队。以小组(队)为单位轮流组织班队会,开展班级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展示学生个性,培养*能力。 (*以学校德育活动为载体,利用晨午检,班队活动课,午休时间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让全体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发展,提高,培养锻炼小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打造诚实、奋进、和谐、健康的集体。 4、抓好学生干部队*设,建立干部轮换制度,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5、发挥班级邮箱、班级小报的沟通辐射作用,将家长*引进班级建设管理,让家长成为班级建设的支持者。
思想文化建设方案 篇* 一、总则 企业文化的关键在执行 在*东电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一般员工,逐步形成了一些共同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经营理念,这些集合形成了公司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但当前,我们公司制度体系健全,但实际执行不力,造成制度的严肃性丧失。因此,如何提高执行力、构建企业文化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 为了将公司全体员工达成共识的良好习惯、传统、规矩等行为规范发扬广大,同时摈弃一些在企业中中形成的亚文化,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优良的企业文化体系,*xx年公司将积极有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现就公司*xx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设方案。 二、建设目标 让具有*东电的企业理念(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深入人心,全体员工对公司企业理念达到熟知、熟记等程度,并在具体行动中自觉实践。 三、建设思路 执行力不强态度多半是:对执行偏差没有感觉,也不觉得重要;个性上,不追求完美;在职责范围内,不会自己尽责处理一切问题;对“要求标准”不能也不想坚持。员工不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必然导致企业执行力的遗失。 *xx年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1、建立执行型的文化,首先树立责任,学会承担责任。 2、提高责任意识和学会承担责任应当从高、中层管理人员开始。他们是建立执行力文化的承担者。 3、每一级的管理者人员都要建立责任意识,承担相应的责任,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应有的责任。 4、通过管理人员的责任承担,继而在广大员工中建立相应的示范效应,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责任承担,使每个人都成为自己责任的承担者。 四、职责 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总经理 成员: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运营中心总监、人力*部负责人 职责: 负责全面推动企业文化系统的建设策划,以及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 负责组织公司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的设计、维护及优化,并负责执行情况的检查、落实和反馈; 负责指导企业文化活动方案的制订与组织实施。 负责企业发展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运营中心总监 副组长:人力*部负责人 成员:中高层管理干部、各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委员 职责: 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传播者、示范者和推动者 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措施,深入地开展目标学习和教育,不断提高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五、建设内容 1、主攻精神文化 1*标内容:明确企业使命愿景、确立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向员工传达。 1*成时间:*xx年*—* 1*地执行: 13*纳执行文化理念。执行文化的建立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鉴于公司执行力问题今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主要为建立执行文化。量化员工行为规范,明确行为导向,旗帜鲜明地提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坚持什么、禁止什么”,大力践行和弘扬“责任心”的行为理念。 13*展企业文化培训灌输。 131*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企业文化培训,主要开展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示范作用,以及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的经营生产施工管理活动相结合的观念和技能的培训。 131*一般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使其加深对执行文化理念的理解和自觉履行文化理念。 131*是新来的员工,上岗前必须有人力*部进行执行文化的培训。 2、推进制度文化 2*标内容:加强企业文化平台,营造的企业文化氛围。 2*地执行: 22*月开展树典型,发现并提炼出能够代表文化理念的先进人物或典型事件,以先进任务为榜样,进行大力宣传,号召全体员工向榜样学习。 222 *份完成《员工手册》的制定,以制度的约束力推动文化的构建,把文化同管理制度结合起来,推动理念文化向制度文化转变,促进两者有机融合,促进文化氛围的形成。 22*力开展职工文化娱乐活动,每季度举办各种奖励、表彰活动,开展文娱活动、劳动竞赛等,使企业文化“寓教于乐”之中。各部门另推选一名人员作为公司和部门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文化联络推广员,协助公司和部门负责人建设实施公司企业文化。 22*展“传、帮、带”活动。为进一步提高职工队*整体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优秀管理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通过老员工对新员工的业务指导,使新员工直接获得与业务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缩短岗位适应期,较快地进入角色,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达到提高岗位技能的目的.。可以建立“一徒多师”或“一师多徒”的师徒关系,师傅要悉心传授,徒弟要潜心好学,“传、帮、带”将列入绩效考核,以增强活动效果。 22*织开展“我为*东电献一策”合理化建议活动。此活动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紧密围绕公司所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针对企业工作重点和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广泛征求企业员工的意见及建议,对员工平常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以邮件形式),选择出确有见地且可操作的,每半年集中开展一次(在*旬和*月下旬)合理化建议评选活动,有公司高管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工作小组,对建议内容进行认真、公正的评价,评选出“最有价值合理化建议”,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226 *月份完成企业文化建设考核办法,把企业文化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制定了详细的年度指标考核表,做到企业文化建设有检查、有督促、有考核、有奖惩。 3、提升物质文化 3*标内容:精神载体建设。 3*成时间:*xx年*—* 3*地执行: 33*站建设。是传播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形象的窗口,在扩大公司内外宣传、加强内部信息工作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此项工作由战略规划部负责。 33*业宣传资料的编辑。编辑《企业宣传画册》以及音像同步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概况介绍PPT和DVD。此项工作由战略规划部负责。 33*传长廊及宣传栏建立。宣传栏、看板、通告等的设计、维护及优化; 六、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要点 1、全员参与,高层推动 2、各部门协调配合 3、领导带头,正人先正己 4、言而有信,奖惩兑现 5、提供沟通的平台 6、多种方法有机结合 七、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领导重视是关键; 2、需要大量的宣传推广; 3、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
思想文化建设方案 篇* 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文化传统、一种风尚、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如何让自己的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应该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为了推动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集体的建设,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效能,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二、总体目标 为学生营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成长氛围;建立宽松、清新、充满人性关怀的班级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 三、具体要求 1、提出“班训”。各班“班训”要围绕班级文化建设主题,根据本班班情和特点提出。要求语言凝练、内容丰富、催人奋进。此班训也可作为路队口号。 2、制定“班规”。“班规”在班主任、辅导员老师的组织下,发动学生共同商讨、制定。力求语言通俗,学生易记,以此为学生导行。 3、“三表”上墙。(作息时间表、课程表、清洁值日表。) 4、布置“班级特色墙”。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主题鲜明,彰显班级个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经常更新,保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5、建立“ 队角”。 “ 队角”的栏目由班主任组织队员创造性地设计、布置。要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能动性,展示队员们的创意,并能体现其育人功能。每学期主题由大队部定立。 四、各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班训主题 一年级:着眼细节 培养习惯 二年级:学会尊重 诚实守信 三年级:富有同情 表达善意 四年级:加强责任 具备良知 五年级:为人谦逊 做人公正 六年级:善于自律 培养公民意识 五、成立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年级辅导员和全体班主任 六、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树立健康、文明、积极进取的班风,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七、定位班级文化建设重点 1、抓好学生干部队*设。明确职责,指导自主管理,提升自主管理效能。 2、建立班级规章制度。要求内容全面,富有激励性。 3、开展班队活动。要求主题鲜明,目标明确,记录完整。 4、教室美化。要求美观好看、富于教育意义。 5、黑板报。要求主题鲜明,排版美观,内容丰富多彩,宣扬班级好人好事,展示班级荣誉,及时宏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以鼓励后进,全面推进班级集体的建设。 八、具体工作 良好的.班级环境能使学生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应该努力塑造环境文化,赋予班级环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使教室的墙壁也会说话”。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是师生生活和学习空间。教室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师生的情绪。一个文明、整洁、优美的环境,无疑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氛围的营造。当师生走进书香弥漫的一方小天地,会油然升起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内心对知识的崇尚和渴求会一下子被书香所勾起,会快乐地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因此班主任应该精心布置文化型教室,创设文化氛围。 班级四周的布置应有讲究。如,干净而整洁的讲台桌、工具排放整齐的卫生角、错落有致的学生书桌,丰富而多彩的黑板报、朴素*的班级公约等,让教室的每一样东西都好象能说话。在这样的这样的教室里,师生总会被这浓浓的文化气息所感染,自然而然地想要在其间学点什么,做点什么。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称为班级制度。班级制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从文化学来审视班级制度,不断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使之真正实现具体规定与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这样更有助于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与激励作用。 班级制度主要有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个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具有权威性,是每一个人自我监督和规范的准则。班级公约可以以“学人箴言”的形式上墙,并要求能时刻铭记在心。制度如何实施也是班主任必须深刻考虑的一个问题。班级制度如果没有办法保证它坚定地贯彻下去,这样的班级班风不会长进。因此,在班级内绝不应当有特殊的人物或团体,或者说不能让一个人或几个人随便违背班级制度。同时必须在班级制度中有明确的奖惩条例,有合理的监督机制。班主任应是制度实施的重要监督人,在面对班级制度时的执行过程中应该公平公正。 每月可评选最佳表现奖。每月至少一次班干会议,统计好每周学生的违规处罚、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和班级获得的各种荣誉。这样的素材极具说服力,对于应当的处罚,学生便能更好地接受。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级文化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影响源之一。因此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精神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成员的自我规范除了制度的监督外,班级精神更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班集体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文化氛围、优秀文化精神的文化组织。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是我们班共同的努力方向。
思想文化建设方案 篇* 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在人类文化宝库中撷取思想精华,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结合我校办学理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现有的班风、学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 建设目标: 我班选择的班级文化建设重点在于“做一个爱阅读的人”。通过营造班级文化,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提高学生的读书意识,通过平时的说话、写作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说话、写作水平,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亲和力。 具体设想: 一、明确目标,形成班级公约: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应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不是班主任凭空设想的,而是通过全班学生充分酝酿讨论、建议、完善后的实施方案,这样让学生能主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根据学生实际以“做一个爱阅读、会思考的人”为活动重点,制订出切合我班实际情况的班级阅读约定,以此来指导学生的言行,保证学生的阅读活动能好好地进行。本班规定学生在每天中午*∶*——*∶*为班级的读书时间,摘抄好词好句;每周上交一次读书笔记,督促学生的阅读习惯;定期开展读书会,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定期选出班级爱阅读的小冠军;每月在阅读角上更换学生的读书体会,好词好句,手抄报等形式的内容。 二、抓好阵地建设 按照现有的一些宣传阵地,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更好地张扬学生个性本学期,有以下设想: 黑板报: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定时定期更换内容,并在上面开辟“小眼看世界”栏目,粘贴报纸新闻,引领学生关注实事,发挥其必要的作用。黑板报的设计、书写、美工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作好必要的指导工作。使黑板报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并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有效平台。 阅读园:通过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做手抄报、谈感想、说收获等活动来创设自己所欣赏的班级文化环境。如:能写善画的同学协助班主任参与阅读园的完成,心灵手巧的同学把精心剪制的小作品通过“读书卡”展示出来。阅读写作通过 “日积月累”、“芳草地”这些板块展现出。这样的设计不仅展现学生的个性,还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把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 班务墙: 1、班级的班规班训。 2、“扬帆启航”学生的个人与小队的竞赛活动展示 图书角:为了有效地抓好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果。班级设置图书角,开展“捐一本好书,读十本好书”的班队活动,由学生自己提供书籍,选好管理员,由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三、室内综合环境 整个教室突出静雅、朴素、整洁。 1、桌凳摆放整齐 2、地面整洁 3、物品摆放有序 4、门窗干静明亮 四、丰富课外活动 我还设想利用班队课,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结合学校的读书节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有深受学生喜爱的故事会;有培养读书兴趣的新书介绍会……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享受阅读、喜欢读书的兴趣。 总之,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件物品,尽可能地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十分必要的,就能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到独特的作用。
思想文化建设方案 篇*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引领,经过班级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构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思想道德水平。 二、总体目标 建立充满凝聚力,团结向上的班团体,构成构成积极进取、人人向上的班风。 三、具体做法 (一)环境文化 1国旗(前黑板正上方悬挂) 2校风(前黑板国旗两侧悬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字(墙面)。 4《中小学生守则》(墙面) 5植物之家(窗台) 6卫生角 7图书角 8作品展示(后面黑板,每月更换一次) 9荣誉栏(后面黑板,每月更换一次) *.班级的班徽、班风、班训等在班级墙面或是班级走廊的墙面粘贴。 注意:班级环境文化建设要体现班级建设的目标,与班级文化相结合。 (二)精神文化 根据各班级实际情景,经过海选、评出优秀作品、全员讨论等环节制定适合本班和彰显班级特色的班徽、班名、班风、班训、班歌、班级名片等。 注意事项: 1班名、班风等方面的制定要调动所有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共同讨论。 2人人熟知自己班级的班徽、班名和班风等。 3班级精神文化的每一项要与班级建设目标紧密结合。 (三)制度文化 1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和《中小学生守则》的规定,结合学校的规范制定自己班级的班规。 低年级班规的形式:儿歌、童谣。 中年级班规的形式:班规三字经、班级公约。 高年级班规的形式:每日常规、日常规范。 为了落实班规要建立班级的评价、评比方式,提议有记录、有反馈、有评优、有表彰。 2班级中力求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每一位学生加入到班级管理中,制定小干部岗位管理职责,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 3建立值日生岗位职责,规范值日生的管理,有记录、有评比,有总结。 (四)活动文化 结合自己班级的培养目标设计系列的.班级活动文化,让学生在活动文化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五)人际关系文化 1在班级中评优中设有科任教师的评价项目,让每一位科任教师对学生评价,经过评价在学生中帮忙科任教师树立*。 2在班级中既要培养小干部又要帮忙小干部树立*,小干部行为习惯上出现问题严格批评,让他们明白必须以身作则,在工作上出现小问题要悄悄指导,帮他们树立*。 3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经过*、电话、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在与家长交流中多说孩子的优点、有问题要客观指出,还要给家长一些指导的提议,让家长不是束手无策。 (*邀请家长参加班级活动,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景,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 (*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讲座、座谈、经验交流、体验、展示、颁奖等形式家长会。
思想文化建设方案 篇*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的重要方面,是展示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学校校园文化通过班风校风教风建设、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指引、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不断深化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各校要通过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以创造学校良好精神环境培养合格人才为前提,建设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努力拼搏,传统优良的校风;通过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 (二)重视校园规划、硬化、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优美环境。各校要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实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建设的意见》,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科学制定规划,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创造德育的优美环境。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还可以开辟小种植园、小养殖园,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要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室文化、寝室文化、走廊文化、餐厅文化、厕所文化等。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有条件的'学校要建设好校史陈列室和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如张帖、悬挂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制作、设计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文字,绘制、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卡通人物形象等,特别是鼓励、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家乡拓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条件的学校要发挥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三)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制度保证。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升华。各校要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省普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结合实际,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科学管理。 (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各种平台。学校要经常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学校留得住、学得好、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最大限度地控制学生辍学。各校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发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内容生动具体的国旗下讲话。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重视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又增进对同学、对集体的感情。保证共青团、少先队每周的活动时间和条件,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支持团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已有品牌活动,并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利用课后组织多种类型活动的兴趣小组,每年都应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聚集)的学校还应结合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和节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书香校园 1、创造学习化、人文化的校园阅读生态环境。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带头读书,用自身的行动感化学生; (*创造读书环境,让学生愿意读书; (*创设浓郁氛围,引导学生喜欢阅读;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师生搭建展示成果的平台。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激发兴趣,巩固成果。 (*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五个一活动”(即两月一次图书推荐会;每学期一次读书知识竞赛;每学期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每学期一次诗歌朗诵会;每学期一次作文竞赛)。 (*传授有效方法。 3、建立监督、激励机制,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要制定读书活动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学期结束时,学校必须组织人员对各班读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价,把各班读书活动的情况纳入班级量化管理和教师业务考核。 (*把各个班级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作为学校文明团队、文明班级评比重要条件之一。 (*每次活动结束,对在读书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师生进行表彰,以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持久、深入、生动、活泼地开展。 (*教师的读书笔记每月由学校领导检查一次,把完成情况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之中。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期长效机制,形成制度,促进读书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和向纵深持续发展。 二、加强领导,确保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一)各学校要结合迎“国检”工作,即日起制定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各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迎“国检”的重要内容进行开展,力争XX年年底初见成效,*xx年迎“国检”时成效显著。
思想文化建设方案 篇*
一、指导思想 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以小蚂蚁为载体,挖掘蚂蚁本身的特性,即:勤劳、团结、文明、守纪。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进行班级文化管理,将班级文化建设定位在趣味性与德育渗透相结合,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二、建设目标 1、彰显二(*班个性的“灿烂阳光浓浓书香”文化特质 2、呈现二(*班学生卓越发展的轨迹 3、创设二(*班学生素质展示的平台 4、让二(*班每个孩子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伴随着浓浓的书香卓越成长 三、班级布置的思路 1班级个性命名:快乐家族中队 2班级口号:书香飘飘伴我成长,智慧慢慢润我心田,五二少年阳光灿烂。 3班级介绍: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班级体,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一个生机盎然的乐园,一片纯真圣洁的心灵土壤。走进二(*班,迎接您的是*张活泼可爱的小脸蛋, 这一张张如阳光般灿烂的笑脸上,写满了我们的天真、稚气,也写满了我们的乐观、开朗。我们彼此关心,互相学习;我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我们自我管理,互相帮助。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在读书中汲取快乐,在快乐中逐渐成长! 4班训:快乐阅读,快乐生活,幸福成长! 四、主题文化板块设计思路 1、“书香伴我成长” ——学生读书展示版块内容:展示学生的美词妙句摘抄、快乐读书卡、好书共同分享、读后感展评等,记录学生读书的点滴、成长的足迹。 2、“小窥一斑”——师生风貌展示版块内容:这是我们全班师生的合影,展示在你眼前的是*活泼可爱的孩子,两位亲切睿智的老师。看到他们你就看到了勤劳热情,看到他们你就看见了团结奋进,看到他们你就看见了和谐温馨……这里是爱的港湾,这里是飞翔的'起点。 3、“书海*”——图书角:为了有效地抓好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果,班级设置图书角,由学生自己提供书籍,鼓励学生自愿从家里拿来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放置在图书角,建立借阅的制度,选好管理员,由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感激书籍,享受阅读”营造书香教室。 4、“亮点背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孩子并不缺少亮点,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亮点背囊的含义在于让每个学生背负着自己的亮点不停地走在*的道路上,就像一群快乐的小蚂蚁一样,渺小但不缺少力量,平凡但不缺少亮点。老师和学生都有准备好的空白亮点卡片,各位教师和学生在随时发现班级同学亮点的同时就可以马上写一张亮点卡表扬他。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停地送出亮点卡、收到亮点卡,并把自己的亮点卡放入自己的亮点背囊里,孩子们会一直背负着自己的亮点卡行走在充满阳光的成长之路上。 5、“个性空间”——个性空间是彰显我们特色的舞台,我们要在这里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每周一条名人名言,每个同学的生日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日诗……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财富。我们要在个性空间里把他们展示出来,如学生自制成语卡片、自制格言卡、小小书签、自制生日诗卡片……粘贴在壁报上,让孩子们感受自己的点滴成长和进步。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万字公文材料★
关注抖音号【资深秘书】获取
**万字公文写作必备资料包
总计超**万字、超*篇内容,满足绝大多数材料写作需求
当下急需的热点专题材料,及时更新
手机电脑均可使用,直接搜关键词即可找到! 电子版可编辑,高效写作必备
免费持续更新,紧跟最新材料需求,不过时! | 0 | negative_file/(12篇)关于思想建设方案【唯一抖音号:资深秘书】.docx |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
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 <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理论》 《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科学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
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
他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规定了是听党指挥枪而不是挺
强智慧党的原则
他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党的显著标志。
他多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简史决议 )
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
近代中国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的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其中的贫雇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城市小资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城市小资产阶级, 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 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 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新的内容和特点, 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改革的强有力保证;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展开土地革命的依托。
《 <共产党人 >发刊词》 把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战胜敌人
的三个主要法宝。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 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站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 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 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 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 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段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国家向私营企业入股, 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 企业利润分配仍为“四马分肥”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36)1956 年 4 月和 5 月,《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毛泽东 1957 年 2 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
1987 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
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1997 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
实践证明, 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 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在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党的十九大提出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
奋斗”,不仅将“美丽”纳入了基本路线,而且将“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 ,扩展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提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阶段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坚持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容外国干涉
十六大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个代表” 集中概括: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江泽明根据邓小平南方讲话精神, 明确提出使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个提法
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科学概念, 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入党章,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入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依据:
1)经过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发展,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 很多方面进入 世 界 前 列 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
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要求日益增长
3)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 际地位没有变
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
大实际,牢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地位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 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八个明确”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鲜明提出了创新、 协调、 绿色、开
放、共享的新发展观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得必由之路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贯彻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共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增长动能转换,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协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4 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个层面:国家、社会、公民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首先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 首先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 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夯实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其次要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注重国家形象塑造, 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 感召力和
公信力, 提高国际话语权; 最后要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与阐释, 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 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 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 提高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知晓率和认知度,实现文化软实力提升“形于中” “发于外”
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加强和创造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推荐平安中国建设
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
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
顺应自然, 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 按自然规律办事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
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
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与南昌起义,奠基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把战斗力作为唯一根本的标准
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
改革是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
科技是现代化战争的核心战斗力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功的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新型国际关系: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要按照大国是关键、 周边是首要、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按照亲诚慧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房展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努力使自身发展更惠及周边国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核心,“建设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 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一带一路”主要内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意相通
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1)增强学习本领 2)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3)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4)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5)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6)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7)增强狠抓落实本质
8)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 0 | negative_file/18版毛概知识点总结.docx |
“浙江模式”知多少
石忆邵
(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上海 200092)
编者按:浙江模式,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经验总结,无疑是很难被简单复制的。
但市场化和产业化等经验总结,体现了尊重市场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制度创新的巨大
价值,是值得正在探索城市发展战略的地区所借鉴的。我们希望这种借鉴不是北桔南枳
的简单嫁接,而是成功模式与本地实际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经济迅猛发展,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国省级区域中的排名有了
明显跃升,浙江经济发展的经验倍受瞩目。人们往往用“温州模式”、“市场大省”、“民营
经济”、“簇群经济”等来分别作为浙江经济发展成功之路的总括性表述。通过笔者近几年
来对浙江的调研、观察和思考,觉得上述单项概括远不足以表征浙江经济发展的全貌,
“浙江模式”事实上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体系,笔者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了归纳
和总结。
之一:市场化与产业化的有机结合
浙江人较早地领悟了产业培育市场,市场促进产业,市场与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的辩证关系,借助产权多元化等体制创新的领先优势,成为全国的市场大省和“区域特色
经济大省”。浙江商品市场成交额、超亿元市场数、单个市场年成交额等指标多年来稳居
全国第一。
据统计,2000年浙江省共有年成交额2亿元以上的市场210个,成交额达2865亿元,居
全国各省(市、区)首位;2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零售额为610.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6%,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在全省专业市场中,年成交额超
亿元的市场有286个,亦高居全国各省(市、区)榜首,其中10-50亿元的46个,50-1
00亿元的8个,超100亿元的3个。除专业市场规模和数量外,浙江在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
比重、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制环境等方面也居国内
前列。
专业市场的不断发展,扩大了产业的经营规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围绕市场形
成了一大批专业村、工业村等产业群落和企业群落。这种以一个产业或产品在某个县市
或乡镇地域单元大规模集中的现象可称之为“群落型经济”或“簇群经济”。它不仅为面广
量大的中小企业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地域组织形式,形成了区域性规模经济优势,而且通
过相互合作和分工,可以获取一系列如专业化生产、信息集聚、销售网络及各种辅助性
服务等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据统计,目前浙江全省已有86个特色园区和46个工业
园区。
在“簇群经济”中,市场群落的交易规模与辐射半径决定着企业群落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反过来,企业群落的发展又决定着市场交易规模和辐射半径的扩张程度。一些早先崛
起的集散型专业市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大多向集散型与生产型相结合的工
贸一体化方向转变。而那些先期崛起的企业群落为了扩大市场营销范围,又纷纷举办专
业市场、商品交易会或贸易博览会。两种发展趋势的相互结合,形成了专业市场与特色
产业集群共生的发展格局,从而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
之二:投资功能与就业功能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全国较早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尔后他们又利用相对
充裕的民资、民力和民智,在全国率先构筑起了强实的民营经济,其规模、效益、市场
占有率、企业家群体、融资手段、市场准入、税费政策等方面,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具
有“百工技艺”文化传统的浙江人喜欢投资更胜于储蓄,他们将大量的民间资本投资兴办
产业,推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乃至土地资本的有机结合。投资功能持续创新,投资领
域不断拓宽,从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从传统制造业到大型制造
业、高新技术产业,从商业、贸易、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行业到金融、保险、信息、
房地产、物流、环保、教育、旅游、诊疗等现代服务行业,城建、交通、医疗机构、影
视节目制作、书店等也正成为浙江民企投资的新领域。
浙江大量的中小企业既吸纳了分散于全社会的人才和资本,又培养了大批的企业家;
既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又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充分就
业。与此同时,正是改革开放以来肇始于轻工业的大规模工业化,形成了浙江以劳动密
集型为特征的独特工业化道路,实现了高集中度、高市场占有率和高就业率的有机统一
,避免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工业化进程中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
转换、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集聚严重滞后于资本集聚、以及城乡经济关联度极低的不利局
面。浙江正是凭借于此,不仅有效地化解了本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矛盾,而且还为
从省外净迁入的100万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如在浙江温州市,虽然也有约10万下岗职工
,但温州的民营经济提供的现有就业岗位至少超过200万个,因而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很
小,不足为忧。
之三:经济专业化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观点将经济专业化与多样化视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但实际上,经济专业化与多
样化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并存的。一般认为,浙江农村工业化是浙江超常
规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农村工业化与集贸式工业品专业市场互为依
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专业市场与专业产品加工区的集群共生,不仅为浙江制造业
构筑了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销售网络,而且在区域竞争中确立了专业化分工的比
较优势,推动了区域经济集中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进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群落
型经济区域或专业乡镇。专业化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
艺专业化、地区专业化等。专业乡镇则可视为上述几种类型的混合形态。专业乡镇的大
量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而且显著增强了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但专业经济区单一的产业和产品结构又面
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或自然风险,易于出现经济发展的波动性特征。为克服这一弊端,大
多数专业经济区在培育特色支柱产业的同时,通过加快相关配套产业开发,延伸产业链
,形成融产供销于一体、支柱产业与配套产业紧密联系的产业网络,力图发挥市场专业
化与产品多样化的衍生效应。这样既可适应现代消费市场对产品雷同的排斥及对产品多
样化、个性化的渴求,又有利于降低单一型产业、产品结构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或自然风
险。如浙江诸暨珍珠市场围绕消费需求,重点抓好珍珠深加工,开拓珍珠销售新渠道。
目前,该市拥有各类加工企业400多家,其中珍珠粉厂7家,饰品厂380多家,营养液厂5
家,形成了适应珍珠原珠、项链、手链、戒指、耳环等装饰品,珍珠粉、口服液等保健
品,珍珠衫、珍珠塔等工艺制品以及高级化妆品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多层次消费需求的
产品结构,促进了珍珠养殖业及加工业的发展。
之四:经济国际化与本地化的有机融合
实践经验表明,经济国际化与本地化趋势是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的。浙江省正是较好
地把握了两者的辩证发展关系,一方面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一定区域内的产业
集聚。一方面又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走出了一条经
济国际化与本地化有机融合、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共兴互荣的发展新路,赋予了浙江
模式的创新内涵。
在浙江86个特色园区中,已形成了海宁皮衣、永康小五金、嵊州领带、诸暨袜业、宁
波服装、绍兴化纤面料、乐清低压电器、东阳磁性材料、黄岩精细化工、庆元香菇、新
昌茶叶、安吉竹产品、温州皮鞋、义乌小商品等大规模专业化产销基地或企业集群。一
些地方还形成了产业“联合舰队”,如温州崛起了服装、鞋类、打火机、眼镜、锁具、合
成革、编织袋、包装印刷、水彩笔等10支以小商品为特征的产业联合舰队,其市场占有
率也非常高,其中,皮鞋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20%,西服为10%,金属外壳打火机为
90%,眼镜为80%,锁具为65%,水彩笔为90%,剃须刀为60%,商标徽章为40%。义
乌市则依托小商品城的内需和外需双向发展,通过实施“以商强工、工商联动”发展战略
,带动服装、针织、饰品、拉链、玩具、小五金、印刷、毛纺等八大优势行业迅速壮大
,建立工业小区和专业加工基地150多个,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较高,并出口120多
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常驻组货的外商增加到3000多人,设办事处的
国外企业超过了100家。有趣的是,凡是外销比例较高的商品,都是地方产业支撑较强的
行业;而且产品的地产化程度越高,竞争力就越强。
(在排版时,在文章中间的方框内突显出这句话来)
在浙江经济国际化与本地化互动发展过程中,联结两者的纽带则是市场网络的扩张效
应。外商、外贸公司、出口生产企业、市场经营者和各类外贸经纪人等市场主体通力协
作,通过连锁制、代理制、配送制等多种方式,构建国内外分市场和分支物流网络;凭
借本土产业自主性扩张能力和生存能力强的优势,将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结合起来,逐
步由国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从而有效地弱化了浙江“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国际化程度低
”的矛盾。经济活动本地化与国际化的互动协调发展,又推动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198
9-2001年的13年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
.9%,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9%,外贸增长了11.3倍,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之
一。至2001年底,浙江已在9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854家;从2002年前三季度,浙
江外贸出口突破200亿美元大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之五:内生型城市化与外向型城市化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首先依仗蓬勃发展的农村工业化,促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
镇,尤其是依托乡镇企业和专业市场带动小城镇联动发展,通过生产要素的集聚,推动
自下而上的农村城市化发展。据统计,1984年浙江小城镇仅178个,2000年增加到近100
0个。在浙江小城镇快速增长过程中,乡镇企业和专业市场集群共生功不可没,形成了与
市场化和产业化相伴而行的内生型城市化特色。其次,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建立一批中
小城市,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镇网络体系。第三,借助经济力量和行政力量的合
力作用,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城市规模,构建以杭州、宁波、温州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区
,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促进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
不可否认,“工业化进程快,城市化相对滞后”曾是困扰浙江发展的又一主要矛盾。产
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的组织形式。农村工业化的层次低、规模小和布局分
散,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浙江小城镇多,但质量不高、重复投资、建设效率偏低的现象。
只有通过强化城市化,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布局,提升农村工业化的层次,促
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而“园区经济”
的崛起,则是浙江农村工业化空间组织形式的重大改进,是增强工业化的空间集聚效应
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城市化步伐、扭转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增长格局的根本途径。近年
来,浙江各地园区建设如火如荼,进一步集聚了生产要素,推动着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和高新技术产业向城市和中心镇集聚,既使企业突破了“用地不足”的限制,又在优化产
业布局、招商引资和提升产业层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浙江经省审批的工业园区
已超过100个,完成投资120亿元;1989-2001年的13年间,浙江利用外资额增长了15.7
倍;全省合同利用外资在全国排名已上升至第6位,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名列国内前茅;2
002年前三季度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超过300家,同比增长近1倍。由此可见,
浙江以内生型城市化为主、外向型城市化为辅的集中型城市化和扩散型城市化相结合的
新格局正在形成。如浙江嵊州市通过要素集聚、特色经济和重点工程建设三种主要方式
来推进城市化进程,目前,全市已形成“一区六园”布局,即城东经济开发区,领带工业
园区,长乐、甘霖、崇仁、黄泽、三界5个中心镇各一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342家;中
心城建成区面积从1990年的5.6平方公里扩大到14.4平方公里,人口从3.46万增至13.91
万人,城市化率达32.8%;2001年,领带服饰、针织服装、机械电机、厨房用具四大特色
产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到全市的55.4%、52.7%和58.4% 。
之六:适度政府与民主化的有机结合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1)加强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
邮电通讯、能源供给、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的规划、建设与管理;(2)提供政府公共
供给品如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劳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质量检测等的适应度及
效能;(3)实现中介性公共服务产品(如金融、广告、法律、审计、会计等)的多样化
和系列化;(4)抓好区域公共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
化遗产等的开发、利用、治理与保护。“适度政府”即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政府。
浙江各级政府注重转变观念、改善方法,规范行为,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少干
预多引导,少限制多服务,少宣传多实干,着力转变企业的经营体制,完善民营企业的
经营环境,营造公正、透明和法制化的区域增长环境,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加充分的社会
公共产品和更高效率的政府服务,而将很多的管理职能下放给行业协会、同业商会等民
间组织,通过建立民间行业性自律组织来弥补“市场缺陷”。对修桥、铺路等城镇社会事
业建设,政府抓规划,民间来操作,形成了一种政府与民间平等合作、“全民”参与社会
事业建设的局面,既有助于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又有力地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之七:产权制度创新与相关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围绕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积极实施改革推动战略,进行了包括
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专业市场、股份合作制、区域特色经济等一系列民间制度创
新,初步形成了以非国有、非公有制经济占多数的独具特色的产权制度和经济形态,从
而在全国率先基本建立起了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所要求的产权明晰的微观制度基础,在全
国率先基本完成了产权制度层面上的第一次经济体制转轨。这是浙江20多年来经济快速
增长最大的动力来源,也是浙江建设成为“市场大省”、“民营经济大省”、“区域特色经济
大省”的根本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以产权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制度创新是与其他相关制度创新如土
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人才流动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
保障制度等配套推进的,而不是单脚突进的,从而系统构造了浙江区域经济、社会、文
化和生态整体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寻求并把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特色。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浙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中期、后期阶段
,非国有、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资本原始积累已基本完成,将进入资本集聚和生产集中乃
至资本输出和企业扩张的新阶段,又为进行从产权制度改革到管理制度变革的第二轮制
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浙江正紧紧抓住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第二次
体制转轨的新机遇,瞄准浙江“农村工业化速度快,现代化水平低;市场化程度高,经济
国际化程度低;工业化进程快,城市化相对滞后”三大主要矛盾,通过引导和推动传统企
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传统市场组织向现代市场组织转变、传统产业组织向现代产业
组织转变、传统城镇等级体系向现代城镇网络体系转变等系列化转变,力争再创经济体
制新优势,为率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完成从产权制
度到管理革命的第二次体制转轨,推动浙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目
标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宋小尘
| 0 | negative_file/浙江模式知多少.doc |
| |
| |
|浙江提升市级社会发展综合水平 |
| |
| |
| |
|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2-12-24 08:37:58 |
| |
| |
| |
| 据对浙江省11个市2001年度社会发展综合水平评价结果表明:去|
|年各市在发展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实力的同时,进一|
|步重视提高人口与生活质量,加强城乡协调发展,注重资源利用和环|
|境保护,发展科技与教育事业,促进社会安全与保障,使浙江省社会|
|发展综合水平比上年平均提高了12.9%,上了一个新台阶。 |
| |
| 从社会发展总体综合水平看,如果按照全省平均值(为100)作 |
|为参照系进行比较,处于较高水平层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杭|
|州市社会综合发展总体水平评价值为138.6;宁波市达到123.1;嘉兴|
|市为102.8;绍兴市100.5。处于中等水平层次(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的|
|包括:舟山市为98.2,金华市为91.8,温州市为89,湖州市为84.9,|
|台州市为81.7。一般水平层次的有:衢州市为71.2,丽水市为65.2。|
| |
| 在社会发展速度方面,通过动态比较,社会发展有了显著的进步|
|。与2000年相比,从总体来看,全省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平均进步12.9|
|%。进步最大的是丽水市,达19.5%,其次是衢州市的15.8%,第3是舟|
|山市15.4%,然后依次是温州市14.5%,金华市和嘉兴市都为14.1%, |
|宁波为14.0%,台州为13.7%,而湖州为10.63%,绍兴为9.71%,杭州 |
|为8.0%。 |
| |
| 0 | negative_file/浙江提升市级社会发展综合水平.doc |
图书销量统计
订单编号
日期
书店名称
图书编号
销量(本)
BTW-08001
2011年1月2日
鼎盛书店
BK-83021
12
BTW-08002
2011年1月4日
博达书店
BK-83033
5
BTW-08003
2011年1月4日
博达书店
BK-83034
41
BTW-08004
2011年1月5日
博达书店
BK-83027
21
BTW-08005
2011年1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28
32
BTW-08006
2011年1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9
3
BTW-08007
2011年1月9日
博达书店
BK-83030
1
BTW-08008
2011年1月10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3
BTW-08009
2011年1月10日
博达书店
BK-83035
43
BTW-08010
2011年1月11日
隆华书店
BK-83022
22
BTW-08011
2011年1月11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1
BTW-08012
2011年1月12日
隆华书店
BK-83032
19
BTW-08013
2011年1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43
BTW-08014
2011年1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9
BTW-08015
2011年1月15日
鼎盛书店
BK-83025
30
BTW-08016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26
43
BTW-08017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37
40
BTW-08018
2011年1月17日
鼎盛书店
BK-83021
44
BTW-08019
2011年1月18日
博达书店
BK-83033
33
BTW-08020
2011年1月19日
鼎盛书店
BK-83034
35
BTW-08021
2011年1月22日
博达书店
BK-83027
22
BTW-08022
2011年1月23日
博达书店
BK-83028
38
BTW-08023
2011年1月24日
隆华书店
BK-83029
5
BTW-08024
2011年1月24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2
BTW-08025
2011年1月25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19
BTW-08026
2011年1月26日
隆华书店
BK-83035
38
BTW-08027
2011年1月26日
鼎盛书店
BK-83022
29
BTW-08028
2011年1月2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45
BTW-08029
2011年1月30日
鼎盛书店
BK-83032
4
BTW-08030
2011年1月31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7
BTW-08031
2011年1月31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4
BTW-08032
2011年2月1日
博达书店
BK-83025
18
BTW-08033
2011年2月1日
隆华书店
BK-83026
15
BTW-08034
2011年2月2日
博达书店
BK-83037
11
BTW-08035
2011年2月5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0
BTW-08036
2011年2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48
BTW-08037
2011年2月7日
鼎盛书店
BK-83035
3
BTW-08038
2011年2月8日
博达书店
BK-83022
22
BTW-08039
2011年2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
BTW-08040
2011年2月10日
隆华书店
BK-83021
30
BTW-08041
2011年2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3
25
BTW-08042
2011年2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34
13
BTW-08043
2011年2月14日
鼎盛书店
BK-83027
17
BTW-08005
2011年1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28
32
BTW-08006
2011年1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9
3
BTW-08007
2011年1月9日
博达书店
BK-83030
1
BTW-08008
2011年1月10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3
BTW-08009
2011年1月10日
博达书店
BK-83035
43
BTW-08010
2011年1月11日
隆华书店
BK-83022
22
BTW-08011
2011年1月11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1
BTW-08012
2011年1月12日
隆华书店
BK-83032
19
BTW-08013
2011年1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43
BTW-08014
2011年1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9
BTW-08015
2011年1月15日
鼎盛书店
BK-83025
30
BTW-08016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26
43
BTW-08017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37
40
BTW-08018
2011年1月17日
鼎盛书店
BK-83021
44
BTW-08019
2011年1月18日
博达书店
BK-83033
33
BTW-08020
2011年1月19日
鼎盛书店
BK-83034
35
BTW-08021
2011年1月22日
博达书店
BK-83027
22
BTW-08022
2011年1月23日
博达书店
BK-83028
38
BTW-08023
2011年1月24日
隆华书店
BK-83029
5
BTW-08024
2011年1月24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2
BTW-08025
2011年1月25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19
BTW-08026
2011年1月26日
隆华书店
BK-83035
38
BTW-08027
2011年1月26日
鼎盛书店
BK-83022
29
BTW-08028
2011年1月2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45
BTW-08029
2011年1月30日
鼎盛书店
BK-83032
4
BTW-08030
2011年1月31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7
BTW-08031
2011年1月31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4
BTW-08032
2011年2月1日
博达书店
BK-83025
18
BTW-08033
2011年2月1日
隆华书店
BK-83026
15
BTW-08034
2011年2月2日
博达书店
BK-83037
11
BTW-08035
2011年2月5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0
BTW-08036
2011年2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48
BTW-08037
2011年2月7日
鼎盛书店
BK-83035
3
BTW-08038
2011年2月8日
博达书店
BK-83022
22
BTW-08039
2011年2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
BTW-08040
2011年2月10日
隆华书店
BK-83021
30
BTW-08041
2011年2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3
25
BTW-08042
2011年2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34
13
BTW-08043
2011年2月14日
鼎盛书店
BK-83027
17
BTW-08005
2011年1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28
32
BTW-08006
2011年1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9
3
BTW-08007
2011年1月9日
博达书店
BK-83030
1
BTW-08008
2011年1月10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3
BTW-08009
2011年1月10日
博达书店
BK-83035
43
BTW-08010
2011年1月11日
隆华书店
BK-83022
22
BTW-08011
2011年1月11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1
BTW-08012
2011年1月12日
隆华书店
BK-83032
19
BTW-08013
2011年1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43
BTW-08014
2011年1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9
BTW-08015
2011年1月15日
鼎盛书店
BK-83025
30
BTW-08016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26
43
BTW-08017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37
40
BTW-08018
2011年1月17日
鼎盛书店
BK-83021
44
BTW-08019
2011年1月18日
博达书店
BK-83033
33
BTW-08020
2011年1月19日
鼎盛书店
BK-83034
35
BTW-08021
2011年1月22日
博达书店
BK-83027
22
BTW-08022
2011年1月23日
博达书店
BK-83028
38
BTW-08023
2011年1月24日
隆华书店
BK-83029
5
BTW-08024
2011年1月24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2
BTW-08025
2011年1月25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19
BTW-08026
2011年1月26日
隆华书店
BK-83035
38
BTW-08027
2011年1月26日
鼎盛书店
BK-83022
29
BTW-08028
2011年1月2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45
BTW-08029
2011年1月30日
鼎盛书店
BK-83032
4
BTW-08030
2011年1月31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7
BTW-08031
2011年1月31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4
BTW-08032
2011年2月1日
博达书店
BK-83025
18
BTW-08033
2011年2月1日
隆华书店
BK-83026
15
BTW-08034
2011年2月2日
博达书店
BK-83037
11
BTW-08035
2011年2月5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0
BTW-08036
2011年2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48
BTW-08037
2011年2月7日
鼎盛书店
BK-83035
3
BTW-08038
2011年2月8日
博达书店
BK-83022
22
BTW-08039
2011年2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
BTW-08040
2011年2月10日
隆华书店
BK-83021
30
BTW-08041
2011年2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3
25
BTW-08042
2011年2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34
13
BTW-08043
2011年2月14日
鼎盛书店
BK-83027
17
BTW-08005
2011年1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28
32
BTW-08006
2011年1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9
3
BTW-08007
2011年1月9日
博达书店
BK-83030
1
BTW-08008
2011年1月10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3
BTW-08009
2011年1月10日
博达书店
BK-83035
43
BTW-08010
2011年1月11日
隆华书店
BK-83022
22
BTW-08011
2011年1月11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1
BTW-08012
2011年1月12日
隆华书店
BK-83032
19
BTW-08013
2011年1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43
BTW-08014
2011年1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9
BTW-08015
2011年1月15日
鼎盛书店
BK-83025
30
BTW-08016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26
43
BTW-08017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37
40
BTW-08018
2011年1月17日
鼎盛书店
BK-83021
44
BTW-08019
2011年1月18日
博达书店
BK-83033
33
BTW-08020
2011年1月19日
鼎盛书店
BK-83034
35
BTW-08021
2011年1月22日
博达书店
BK-83027
22
BTW-08022
2011年1月23日
博达书店
BK-83028
38
BTW-08023
2011年1月24日
隆华书店
BK-83029
5
BTW-08024
2011年1月24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2
BTW-08025
2011年1月25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19
BTW-08026
2011年1月26日
隆华书店
BK-83035
38
BTW-08027
2011年1月26日
鼎盛书店
BK-83022
29
BTW-08028
2011年1月2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45
BTW-08029
2011年1月30日
鼎盛书店
BK-83032
4
BTW-08030
2011年1月31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7
BTW-08031
2011年1月31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4
BTW-08032
2011年2月1日
博达书店
BK-83025
18
BTW-08033
2011年2月1日
隆华书店
BK-83026
15
BTW-08034
2011年2月2日
博达书店
BK-83037
11
BTW-08035
2011年2月5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0
BTW-08036
2011年2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48
BTW-08037
2011年2月7日
鼎盛书店
BK-83035
3
BTW-08038
2011年2月8日
博达书店
BK-83022
22
BTW-08039
2011年2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
BTW-08040
2011年2月10日
隆华书店
BK-83021
30
BTW-08041
2011年2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3
25
BTW-08042
2011年2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34
13
BTW-08043
2011年2月14日
鼎盛书店
BK-83027
17
BTW-08005
2011年1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28
32
BTW-08006
2011年1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9
3
BTW-08007
2011年1月9日
博达书店
BK-83030
1
BTW-08008
2011年1月10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3
BTW-08009
2011年1月10日
博达书店
BK-83035
43
BTW-08010
2011年1月11日
隆华书店
BK-83022
22
BTW-08011
2011年1月11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1
BTW-08012
2011年1月12日
隆华书店
BK-83032
19
BTW-08013
2011年1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43
BTW-08014
2011年1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9
BTW-08015
2011年1月15日
鼎盛书店
BK-83025
30
BTW-08016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26
43
BTW-08017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37
40
BTW-08018
2011年1月17日
鼎盛书店
BK-83021
44
BTW-08019
2011年1月18日
博达书店
BK-83033
33
BTW-08020
2011年1月19日
鼎盛书店
BK-83034
35
BTW-08021
2011年1月22日
博达书店
BK-83027
22
BTW-08022
2011年1月23日
博达书店
BK-83028
38
BTW-08023
2011年1月24日
隆华书店
BK-83029
5
BTW-08024
2011年1月24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2
BTW-08025
2011年1月25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19
BTW-08026
2011年1月26日
隆华书店
BK-83035
38
BTW-08027
2011年1月26日
鼎盛书店
BK-83022
29
BTW-08028
2011年1月2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45
BTW-08029
2011年1月30日
鼎盛书店
BK-83032
4
BTW-08030
2011年1月31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7
BTW-08031
2011年1月31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4
BTW-08032
2011年2月1日
博达书店
BK-83025
18
BTW-08033
2011年2月1日
隆华书店
BK-83026
15
BTW-08034
2011年2月2日
博达书店
BK-83037
11
BTW-08035
2011年2月5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0
BTW-08036
2011年2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48
BTW-08037
2011年2月7日
鼎盛书店
BK-83035
3
BTW-08038
2011年2月8日
博达书店
BK-83022
22
BTW-08039
2011年2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
BTW-08040
2011年2月10日
隆华书店
BK-83021
30
BTW-08041
2011年2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3
25
BTW-08042
2011年2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34
13
BTW-08043
2011年2月14日
鼎盛书店
BK-83027
17
BTW-08005
2011年1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28
32
BTW-08006
2011年1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9
3
BTW-08007
2011年1月9日
博达书店
BK-83030
1
BTW-08008
2011年1月10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3
BTW-08009
2011年1月10日
博达书店
BK-83035
43
BTW-08010
2011年1月11日
隆华书店
BK-83022
22
BTW-08011
2011年1月11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1
BTW-08012
2011年1月12日
隆华书店
BK-83032
19
BTW-08013
2011年1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43
BTW-08014
2011年1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9
BTW-08015
2011年1月15日
鼎盛书店
BK-83025
30
BTW-08016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26
43
BTW-08017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37
40
BTW-08018
2011年1月17日
鼎盛书店
BK-83021
44
BTW-08019
2011年1月18日
博达书店
BK-83033
33
BTW-08020
2011年1月19日
鼎盛书店
BK-83034
35
BTW-08021
2011年1月22日
博达书店
BK-83027
22
BTW-08022
2011年1月23日
博达书店
BK-83028
38
BTW-08023
2011年1月24日
隆华书店
BK-83029
5
BTW-08024
2011年1月24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2
BTW-08025
2011年1月25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19
BTW-08026
2011年1月26日
隆华书店
BK-83035
38
BTW-08027
2011年1月26日
鼎盛书店
BK-83022
29
BTW-08028
2011年1月2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45
BTW-08029
2011年1月30日
鼎盛书店
BK-83032
4
BTW-08030
2011年1月31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7
BTW-08031
2011年1月31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4
BTW-08032
2011年2月1日
博达书店
BK-83025
18
BTW-08033
2011年2月1日
隆华书店
BK-83026
15
BTW-08034
2011年2月2日
博达书店
BK-83037
11
BTW-08035
2011年2月5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0
BTW-08036
2011年2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48
BTW-08037
2011年2月7日
鼎盛书店
BK-83035
3
BTW-08038
2011年2月8日
博达书店
BK-83022
22
BTW-08039
2011年2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
BTW-08040
2011年2月10日
隆华书店
BK-83021
30
BTW-08041
2011年2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3
25
BTW-08042
2011年2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34
13
BTW-08043
2011年2月14日
鼎盛书店
BK-83027
17
BTW-08005
2011年1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28
32
BTW-08006
2011年1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9
3
BTW-08007
2011年1月9日
博达书店
BK-83030
1
BTW-08008
2011年1月10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3
BTW-08009
2011年1月10日
博达书店
BK-83035
43
BTW-08010
2011年1月11日
隆华书店
BK-83022
22
BTW-08011
2011年1月11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1
BTW-08012
2011年1月12日
隆华书店
BK-83032
19
BTW-08013
2011年1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43
BTW-08014
2011年1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9
BTW-08015
2011年1月15日
鼎盛书店
BK-83025
30
BTW-08016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26
43
BTW-08017
2011年1月16日
鼎盛书店
BK-83037
40
BTW-08018
2011年1月17日
鼎盛书店
BK-83021
44
BTW-08019
2011年1月18日
博达书店
BK-83033
33
BTW-08020
2011年1月19日
鼎盛书店
BK-83034
35
BTW-08021
2011年1月22日
博达书店
BK-83027
22
BTW-08022
2011年1月23日
博达书店
BK-83028
38
BTW-08023
2011年1月24日
隆华书店
BK-83029
5
BTW-08024
2011年1月24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2
BTW-08025
2011年1月25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19
BTW-08026
2011年1月26日
隆华书店
BK-83035
38
BTW-08027
2011年1月26日
鼎盛书店
BK-83022
29
BTW-08028
2011年1月2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45
BTW-08029
2011年1月30日
鼎盛书店
BK-83032
4
BTW-08030
2011年1月31日
鼎盛书店
BK-83036
7
BTW-08031
2011年1月31日
隆华书店
BK-83024
34
BTW-08032
2011年2月1日
博达书店
BK-83025
18
BTW-08033
2011年2月1日
隆华书店
BK-83026
15
BTW-08034
2011年2月2日
博达书店
BK-83037
11
BTW-08035
2011年2月5日
鼎盛书店
BK-83030
30
BTW-08036
2011年2月6日
鼎盛书店
BK-83031
48
BTW-08037
2011年2月7日
鼎盛书店
BK-83035
3
BTW-08038
2011年2月8日
博达书店
BK-83022
22
BTW-08039
2011年2月9日
鼎盛书店
BK-83023
3
BTW-08040
2011年2月10日
隆华书店
BK-83021
30
BTW-08041
2011年2月12日
鼎盛书店
BK-83033
25
BTW-08042
2011年2月13日
隆华书店
BK-83034
13
BTW-08043
2011年2月14日
鼎盛书店
BK-83027
17 | 0 | negative_file/04、表格太长,怎么重复标题行【微信公众号:小七素材】一个永久免费的公众号.docx |
任务1
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中,护理理论、护理实践的核心是( )。
A. 预防
B. 健康
C. 人
D. 环境
E. 护理
近代护理学的形成开始于( )。
A. 19世纪中叶
B. 16世纪中叶
C. 15世纪中叶
D. 17世纪中叶
E. 18世纪中叶
患者,男,18岁。车祸造成双下肢骨折,入院后医生立即给予伤口处理、骨折固定,护士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测量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实施救护,评估患者心理社会状态,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这是现代护理发展的()。
A. 以患者为中心阶段
B. 以医生为中心阶段
C. 以疾病为中心阶段
D. 以健康人为中心阶段
E.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
中华护士会成立于( )。
A. 1909年
B. 1888年
C. 1934年
D. 1835年
E. 1936年
按照现代护理学的理念,下列有关 健康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健康就是个体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B. 健康与疾病是对立的,不能相互转化
C. 健康就是各器官功能正常
D. 健康就是无躯体疾病或不适
E. 健康就是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WHO提出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的目标,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进入了( )。
A. 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
B. 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C. 以预防保健为中心的阶段
D. 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阶段
E. 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
按护理工作内容进行分工,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的护理工作方式属于( )。
A. 综合护理
B. 个案护理
C. 小组制护理
D. 责任制护理
E. 功能性护理
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我国的护理教育为( )。
A. 职业教育
B. 高等专业教育
C. 中等专业教育
D. 高级护士职业教育
E. 国家正式教育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是( )。
A. 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
B. 南丁格尔的生日
C. 南丁格尔逝世的日期
D. 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
E. 南丁格尔奖宣布设立的日期
某成年患者,患病后变得依赖性很强,超出了他的病情状况和年龄特征,该患者运用的心理防卫机制是( )。
A. 补偿
B. 合理化
C. 压抑
D. 否认
E. 退化
马斯洛将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 )。
A. 爱与归属的需要
B. 自我实现的需要
C. 安全的需要
D. 生理的需要
E. 尊重的需要
某儿童2岁半,反复说 我 我的 ,爱说 不 。对该儿童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矛盾冲突为主动对内疚
B. 对主要矛盾冲突为自我认同角色紊乱
C. 此期为生殖一运动期
D. 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自我控制和自信感
E. 此期父母应给与过度照顾和过分干预
患者男,因小脑梗塞,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当患者下床活动时,需满足的最重要的需求层次是( )。
A. 生理的需要
B. 安全的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
E. 爱与归属的需要
系统输出反过来又进入系统并影响系统的功能称为( )。
A. 负反馈
B. 输出
C. 正反馈
D. 反馈
E. 输入
虽然每个孩子开始学会行走的时间不同,但是,每个孩子会走之前,都要先学会翻身、爬行和站立。这个现象体现了成长与发展的( )。
A. 顺序性
B. 个体差异性
C. 阶段性
D. 延续性
E. 规律性
患者女,脑梗塞,言语不能,情绪急躁,饮食呛咳严重,她需满足的最重要的需要是( )。
A. 生理的需要
B. 尊重的需要
C. 安全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E. 爱与归属的需要
下列关于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系统整体的功能等同于各要素功能的总和
B. 一个系统可分为许多较简单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子系统
C. 组成系统的要素具有系统总体的特性
D. 系统没有边界
E. 一个系统的基本目标是维持外部的稳定和平衡
绝大多数健康的儿童和成人都能够通过自我护理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这属于( )。
A. 安全的需要
B. 爱与归属的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
E. 生理的需要
患者女,45岁。高血压头痛,诉因与家人吵架后血压升高至160/105 mmHg,平素性格暴躁、喜高盐饮食。根据罗伊适应模式,判断平素性格暴躁、喜高盐饮食对于患者头痛是( )。
A. 强烈刺激
B. 固有刺激
C. 相关刺激
D. 一般刺激
E. 主要刺激
某先心病患儿因缺氧发生紫绀,急救时给予吸氧,是满足患儿的( )。
A. 一般的自理需要
B. 治疗性自理需要
C. 自理缺陷
D. 健康不佳时自理需要
E. 发展的自理需要
通过罗伊适应模式,关于 人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护理最终目的是消除刺激
B. 是闭合系统
C. 有适应能力的系统
D. 个体的人
E. 是基本机构和能量源
罗伊认为健康是( )。
A. 能量平衡
B. 个体健康
C. 完全的自理能力
D. 适应性行为反应
E. 远离环境刺激
能解释何时提供护理的奥瑞姆自理模式核心是( )。
A. 部分补偿系统
B. 自理缺陷理论
C. 全补偿系统
D. 支持—教育系统
E. 自理理论
奥瑞姆自理理论强调护理的最终目标是( )。
A. 恢复和增强个体的自理能力
B. 全补偿照顾患者
C. 恢复健康
D. 治疗疾病
E. 健康促进
患者女,45岁。高血压头痛,诉因与家人吵架后血压升高至160/105 mmHg,平素性格暴躁、喜高盐饮食。根据罗伊适应模式,判断血压水平对于患者头痛是( )。
A. 一般刺激
B. 强烈刺激
C. 固有刺激
D. 相关刺激
E. 主要刺激
在为病室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集体健康宣教时,护士与患者的距离为()。
A. 社会距离
B. 公众距离
C. 亲密距离
D. 一般距离
E. 个人距离
当进行护理评估时,下面的提问方式恰当有效的是()
A. 您还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觉?
B. 您喜欢吃咸菜吗?
C. 您恶心吗?
D. 您便秘吗?
E. 您头痛吗?
张某,男,46岁,2型糖尿病患者。护士通过评估该患者,发现该患者存在对饮食和运动控制不重视及相关知识缺乏的问题,并制订了护理计划。此时,护士与患者处于护患关系发展时期的()。
A. 结束期
B. 工作期
C. 解决期
D. 进展期
E. 初始期
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护士和患者的距离为()。
A. 亲密距离
B. 公众距离
C. 个人距离
D. 社会距离
E. 一般距离
陈某,男,45岁,因肺气肿并发肺炎导致呼吸困难入院。护士在入院的初步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 通知医生诊治
B. 简单自我介绍,消除陌生感
C. 即刻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D. 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规章制度
E. 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焦虑
护患关系工作期的主要任务是()。
A. 评估健康问题
B. 制订护理计划
C. 对护患关系进行评价
D. 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
E. 建立信任关系
护患关系与一般的人际关系所不同的是( )。
A. 无计划性
B. 治疗性关系
C. 护士为中心
D. 照顾与被照顾
E. 不需专业知识就可建立
某患者为新入院患者,作为其责任护士,与患者第一次接触时最重要的任务是()。
A. 提高技术水平
B. 建立信任关系
C. 自我介绍
D. 介绍环境
E. 提高护理服务
下列哪一护理措施是依赖的护理措施()。
A. 预防压疮
B. 遵医嘱静脉给药
C. 吸痰
D. 吸氧
E. 预防感染
下列属于合作性问题描述的是()。
A. 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B. 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
C.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有关
D. 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E. 知识缺乏:缺乏与糖尿病防控有关的知识
关于护理诊断排序描述正确的是()。
A. 优先的护理诊断完成后才能进行其次的
B. 一次只能解决一个护理诊断
C. 通常生理方面的需求排在优先
D. 先后顺序常固定不变
E. 潜在并发症不会是首优的
关于知识缺乏的描述,恰当的是()。
A. 知识缺乏:与缺乏胰岛素注射知识有关
B. 潜在并发症:知识缺乏
C. 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知识
D. 知识缺乏:与糖尿病有关
E. 知识缺乏:缺乏胰岛素注射知识
有……危险的 护理诊断常用的陈述方式是()。
A. PE
B. PS
C. P
D. PES
E. ES
患者,李某,女性,甲减危象,昏迷中。下列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中,优先处理的是()。
A. 清理呼吸道无效
B. 便秘
C. 皮肤完整性受损
D.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
E. 语言沟通障碍
在护理诊断中,PES 中的P的意义是()。
A. 相关因素
B. 原因
C. 客观症状
D. 护理诊断名称
E. 主观症状
下列属于客观资料的选项是()。
A. 恶心
B. 头痛
C. 心慌
D. 心率115次/分钟
E. 憋闷
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不同的关键点是()。
A. 是否单纯由医疗完成
B. 诊断名称是否为某一疾病
C. 名称不同
D. 是否能通过护理措施独立解决
E. 诊断名称是否为某一症状
患者女,68岁,因糖尿病入院治疗,病情稳定于今日出院,下列出院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 协助患者整理用物
B. 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C. 停止给药
D. 停止一切长期医嘱
E. 通知患者和家属
患者李某,男,60岁,因肺部感染门诊入院治疗。护士在入院护理措施中做法不妥的是()。
A. 准备备用床
B. 通知医生给予诊治
C. 护士自我介绍,消除陌生感
D. 测量生命体征
E. 介绍病区环境和规章制度
患者李某,60岁,脑出血致左侧肢体偏瘫,带有鼻饲管、导尿管和静脉输液。护士在晨间护理时为其更换床单,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B. 拔出导尿管,换单后重新插管
C. 请另一位护士对侧保护患者,防止坠床
D. 注意保暖,避免过多暴露患者
E. 妥善安置各种管道防止脱出
分级护理的依据是
A. 医院的等级
B. 患者和家属的要求
C. 患者意识状态
D. 患者的医保方式
E. 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
患者入院时间,应如何填写在体温单上()。
A. 40 ℃~41 ℃,相应时间格内用蓝笔竖写
B. 40 ℃~42 ℃,相应时间格内用蓝笔竖写
C. 40 ℃~42 ℃,相应时间格内用红笔竖写
D. 38 ℃~42 ℃,相应时间格内用红笔竖写
E. 39 ℃~40 ℃,相应时间格内用红笔竖写
普外科12床患者刘某,今晨被手术室接走进行手术,护士需将患者的床单位准备为
A. 普通床
B. 手术床
C. 麻醉床
D. 暂空床
E. 备用床
患者李某,60岁,因慢性心力衰竭入院治疗,目前患者活动耐力稍差,病情较为稳定,一般生活均能自理,该患者的护理级别是()。
A. 特级护理
B. 三级护理
C. 一级护理
D. 四级护理
E. 二级护理
铺备用床的目的是()。
A. 使患者安全舒适
B. 供暂时离床活动的患者使用
C. 准备迎接新患者
D. 供新入院患者使用
E. 接收术后患者
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0~18个月幼儿要解决的矛盾冲突是( )。
A. 自主对羞愧或疑虑
B. 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
C. 信任对不信任
D. 主动对内疚
E. 勤奋对自卑
理查德·凯利希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增加的需要层次是( )。
A. 尊重的需要
B. 爱与归属的需要
C. 安全的需要
D. 刺激的需要
E. 生理的需要
马斯洛将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 )。
A. 生理的需要
B. 自我实现的需要
C. 安全的需要
D. 尊重的需要
E. 爱与归属的需要
某患者,因暴饮暴食诱发急性胰腺炎,剧烈腹痛、呕吐,运用罗伊适应模式进行护理评估,评估患者腹痛、血压、尿量等情况属于( )。
A. 刺激评估
B. 生理评估
C. 二级评估
D. 行为评估
E. 身体评估
者女,45岁。高血压头痛,诉因与家人吵架后血压升高至160/105 mmHg,平素性格暴躁、喜高盐饮食。根据罗伊适应模式,判断与家人吵架对于患者头痛是( )。
A. 相关刺激
B. 强烈刺激
C. 主要刺激
D. 一般刺激
E. 固有刺激
患者女,45岁。高血压头痛,诉因与家人吵架后血压升高至160/105 mmHg,平素性格暴躁、喜高盐饮食。根据罗伊适应模式,判断平素性格暴躁、喜高盐饮食对于患者头痛是( )。
A. 固有刺激
B. 一般刺激
C. 相关刺激
D. 强烈刺激
E. 主要刺激
非语言性沟通的形式不包括()。
A. 反应时间
B. 书面语言
C. 环境因素
D. 体语
E. 空间效应
护患沟通的两种形式是()。
A. 口头和非语言
B. 语言和非语言
C. 书面和口头
D. 语言和书面
E. 书面和非语言
关于 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的目标描述正确的是()。
A. 护士能及时独自处理出血性休克
B. 护士能及时通知医生
C. 护士及时发现出血性休克的发生并配合抢救
D. 住院期间患者不发生出血性休克
E. 护士能及时通知家属
李某,女,43岁,因甲亢入院,护士在收集资料时,资料的最主要的来源是()。
A. 患者
B. 门诊病历
C. 医生病历
D. 营养师
E. 患者家属
护理程序的最后一步是()。
A. 计划
B. 诊断
C. 评价
D. 实施
E. 评估
患者李某,车祸造成颅脑外伤,急诊手术后收入神经外科病房。病房护士为该患者进行的入院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 为患者建立住院病历
B. 准备抢救物品及设备
C. 填写入院登记本和床尾卡
D. 为患者准备麻醉床
E. 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
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的根据是()。
A. 门诊病历
B. 住院证
C. 单位介绍信
D. 转院证明
E. 诊断书
任务1
下列情况下,护士可以不需洗手的是
A. 护理人员在病房为患者测量体温后
B. 脱手套后
C. 护理两个患者之间
D. 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导尿前
E. 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能接触了患者的血液
护士在练习铺无菌治疗盘准备无菌区时,操作正确的是()。
A. 无菌治疗盘内的容器里不得盛放溶液,以免沾湿治疗巾
B. 潮湿后的无菌盘应马上使用
C. 无菌治疗包打开一次后即不可再次使用
D. 用干净的手指夹取治疗巾边缘从无菌治疗包内取出
E. 铺好以后注明有效时间为4小时
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是()。
A. 苯扎溴铵(新洁而灭)
B. 乙醇
C. 氯己定(洗必泰)
D. 戊二醛
E. 碘伏
医院感染的发生对象不包括()。
A. 医生
B. 患者
C. 探视者
D. 护士
E. 传染病院周边的居民
可以用作空气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是()。
A. 环氧乙烷
B. 甲醛
C. 过氧乙酸
D. 戊二醛
E. 过氧化氢(双氧水)
患者刘某,男,30岁,因火灾三度烧伤,面积达70%,应采用()。
A. 接触性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保护性隔离
D. 消化道隔离
E. 严密隔离
患者男,28岁,脚外伤后发展为气性坏疽,为其换下的伤口敷料的处理方法是()。
A. 焚烧
B. 煮沸
C. 微波消毒灭菌
D. 高压蒸汽灭菌
E. 75%酒精浸泡
下列属于正确的无菌操作技术的是()。
A.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油纱布
B. 手指不可触及无菌容器内面及边缘
C. 用无菌敷料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无菌溶液
D. 取出的无菌物品如未使用应立即放回原处
E. 手持无菌持物镊时握在上1/2处
下列关于医院感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寄居在体内的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不属于医院内感染
B.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
C. 抗生素的滥用不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D. 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E. 各种有创检查可能导致医院感染
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病原微生物称为()。
A. 消毒
B. 清洁
C. 无菌
D. 抑菌
E. 灭菌
先生,70岁,因呼吸功能减退,行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病人的病室环境应特别注意()。
A. 适当绿化
B. 合理采光
C. 加强通风
D. 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E. 保持安静
病人休养适宜的环境是()。
A. 中暑病人,室温应保持在4 ℃左右
B. 普通病室,室温以18 ℃~22 ℃为宜
C. 破伤风病人,室内应保持光线充足
D. 产妇休养室,须保暖不宜开窗
E. 气管切开病人,室内相对湿度为30%
患者刘某,48岁,骨折固定术后第2天,主诉伤口疼痛难忍,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B. 用数字式疼痛评估工具评估疼痛程度
C. 评估患者疼痛性质以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D. 遵医嘱给予口服止疼药物
E. 告诉患者疼痛是正常反应,忍忍就好
患者王某,54岁,中毒性痢疾,体温39 ℃,脉搏124次/分钟,血压80/50 mmHg,该患者最适宜的卧位是()。
A. 休克卧位
B. 头高脚低位
C. 平卧头偏向一侧
D. 侧卧位
E. 头低脚高位
患者女,66岁。突发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同时伴有左前臂、左肩的疼痛。诊断为心肌梗塞。患者左肩的疼痛属于()。
A. 神经性疼痛
B. 牵涉性疼痛
C. 假性疼痛
D. 内脏疼痛
E. 躯体疼痛
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声音强度是()。
A. 60~70dB
B. 75~80dB
C. 35~45dB
D. 50~55dB
E. 85~90dB
为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可采用()。
A. 俯卧位
B. 截石位
C. 膝胸卧位
D. 头高脚低位
E. 端坐位
患者刘某,感染破伤风,神志清楚,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抽搐,下列所住病室环境不符合病情要求的是()。
A. 开门关门动作轻
B. 保持病室光线充足明亮
C. 室温18 ℃~20 ℃
D. 门、椅脚钉橡皮垫
E. 相对湿度50%~60%
患者李某,76岁,因脑出血昏迷,护士为其翻身后采取左侧卧位。患者的体位是()。
A. 被动卧位
B. 被迫卧位
C. 自主卧位
D. 强制卧位
E. 主动卧位
全麻术后未清醒的病人采用去枕仰卧位、头偏一侧的目的是()。
A. 减少局部出血
B. 有利于静脉回流
C. 防止颅内压降低
D. 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E. 减轻伤口疼痛
为限制病人坐起可用()。
A. 双膝固定法
B. 床挡
C. 专人守护
D. 约束带
E. 肩部固定法
一位长期卧床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可诱发()。
A. 吸入性肺炎
B. 肺不张
C. 自发性气胸
D. 坠积性肺炎
E. 慢性支气管炎
护士协助病人向平车挪动时的顺序应为()。
A. 上身、臀部、下肢
B. 臀部、上身、下肢
C. 下肢、臀部、上身
D. 臀部、下肢、上身
E. 上身、下肢、臀部
下列不是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的是()。
A. 髋关节外旋
B. 体位性低血压
C. 肾结石
D. 压疮
E. 腹泻
将病人从病床搬运至平车时,应注意使平车头端和床尾呈()。
A. 钝角
B. 对接
C. 平行
D. 锐角
E. 直角
用平车搬运病人时,以下做法不妥的是()。
A. 输液者不可中断,防止脱出
B. 腰椎骨折病人搬运时,车上垫木板
C. 进门时不可用车撞门
D. 病人向平车挪动时,护士应抵住病床
E. 下坡时,病人头在平车后端
三人以上搬运病人时,护理人员应注意()。
A. 同时移动左腿
B. 两腿直立,两臂弯曲
C. 分别站立两侧同时抬起
D. 合力抬起,病人身体向护士倾斜
E. 一人固定颈部防止弯曲
为防止躁动不安的患儿发生意外,应()
A. 给镇静剂
B. 特别护理
C. 报告医生
D. 采用保护具
E. 通知家长
关于全范围关节运动的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维持肌紧张
B. 避免关节四周结缔组织挛缩
C. 维持关节可动性
D. 保持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
E. 避免关节僵硬
为限制病人手腕和踝部的活动,可用宽绷带打成()。
A. 连环结
B. 双套结
C. 单套结
D. 滑结
E. 外科结
单人搬运法,适合于()。
A. 腿部骨折者
B. 小儿及体重轻者
C. 颅脑损伤者
D. 老年人
E. 体重较重者
口腔护理时,对长期用抗生素者,应注意观察口腔黏膜()。
A. 有无溃疡
B. 口唇是否干裂
C. 有无真菌感染
D. 牙龈是否肿胀出血
E. 有无口臭
不符合压疮炎性浸润期的临床表现是()。
A. 浅层组织有脓液流出
B. 皮下产生结痂
C. 受压表面呈紫红色
D. 局部表皮松解脱落
E. 局部可出现小水疱
王女士,19岁,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瘸,检查口腔时发现口腔黏膜有散在,左侧下牙龈有瘀血斑,为此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
A. 蘸水不可过湿以防呛咳
B. 擦拭时先擦拭瘀血斑处
C. 所有用品均应无菌
D. 擦拭时避免触及咽部以免恶心
E. 动作轻稳,勿损伤黏膜
患者李某卧床多日,臀部红肿硬化起小水泡,上皮剥落,有时有渗液,诉疼痛。其皮肤损害属于()。
A. 压疮前期
B. Ⅰ期压疮
C. Ⅲ期压疮
D. Ⅱ期压疮
E. 局部皮肤感染
Ⅱ期压疮出现大水疱,正确的处理是()。
A. 消毒后抽出水疱内液体覆盖透气性薄膜敷料
B. 揭去表面,贴新鲜蛋膜
C. 涂厚层滑石粉包扎
D. 用1:5000呋喃西林清洁创面
E. 剪去表皮无菌纱布包扎
为昏迷患者做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的操作是()。
A. 使用张口器开口
B. 取下义齿,用牙刷清洁
C. 头转向一侧
D. 钳夹紧棉球擦拭
E. 帮助患者漱口
有义齿的患者,口腔护理时,取下义齿暂时不用,应放在()。
A. 朵贝尔漱口液中
B. 热水中
C. 酒精中
D. 清洗消毒液中
E. 冷开水中
患者林先生,男,45 岁,因外伤致截瘫两月,患者一般状况差,骰尾部有一创面,面积2.5 cm*5 cm,创面较深,有脓液流出。创面周围有黑色坏死组织,恰当的处理措施是()。
A. 用50%酒精按摩创面及周围皮肤
B. 用0.1%洗必泰溶液冲洗
C. 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敷盖新鲜蛋膜
D. 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选择藻酸盐敷料
E. 涂厚层滑石粉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遇有真菌感染的患者,口腔护理应用的漱口液是()。
A. 2%~3%硼酸
B. 0.1%醋酸
C. 1%~3%过氧化氢
D. 1%~4%碳酸氢钠
E. 0.9%氯化钠
下列哪种患者不宜使用盆浴()。
A. 糖尿病2型患者
B. 四个月孕妇
C. 急性肾炎患者
D. 患传染病的患者
E. 体质衰弱,患心脏病患者
正常人精神紧张时可引起()。
A. 收缩压、舒张压升高
B. 收缩压、舒张压均无变化
C.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无明显变化
D.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 收缩压无明显变化,舒张压升高
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呼吸异常表现为()。
A. 吸气呼吸困难
B. 呼吸浅表而不规则
C. 呼吸深大而规则
D. 呼吸间断
E. 呼气呼吸困难
下面关于血压生理性变化错误的是()。
A. 傍晚血压高于清晨
B. 中年以前,女子略低于男子
C. 高热环境中血压上升
D. 睡眠不佳时,血压可稍升高
E. 寒冷环境中血压上升
某患者高烧采取降温措施,1 小时后大汗淋漓,体温35.5 0脉细速,四肢发凉,此时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
A. 给予高热量饮食,补充热量
B.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补充水分和保温
C. 调节室温,避免噪声,让其卧床休息
D. 更换衣服、被单,擦干汗渍,防受凉
E. 热水拭浴、揩干汗液,以达舒适
下列叙述中不是呼吸节律改变的异常呼吸是()。
A. 陈—施氏呼吸
B. 库氏莫氏呼吸
C. 毕奥氏呼吸
D. 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E. 周期性呼吸异常
休克时,脉率增快是由于()。
A. 心输出量降低
B. 心肌收缩力减弱
C. 机体代谢率降低
D. 心输出量增加
E. 心肌收缩力增强
洋地黄中毒时,脉搏的改变常为()。
A. 脉搏增快
B. 脉搏减慢
C. 脉搏细弱
D. 脉搏洪大
E. 脉搏间歇
病情与呼吸异常不符的是()。
A. 脑水肿时呼吸深而慢
B. 重症肺炎时,呼吸浅而快
C. 巴比妥中毒时,呼吸浅而快
D. 酸中毒时,呼吸深而慢
E. 高热时呼吸浅而快
血管的外周阻力增加可使()。
A. 收缩压升高
B. 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
C. 舒张压降低
D. 收缩压降低
E. 舒张压升高
护士小李在为患者行导尿术时,发现无菌手套手背处破裂,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 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裹好
B. 破裂处在手背所以无需处理
C. 立即更换无菌手套
D. 用酒精棉球擦拭破裂处
E. 再套上一双新的无菌手套
患者刘某,发热4天,体温40 ℃,伴神志不清,反复抽搐,考虑乙型脑炎,应施行()。
A. 呼吸道隔离
B. 消化道隔离
C. 保护性隔离
D. 昆虫隔离
E. 接触性隔离
肌肉的等长练习的主要作用为()。
A. 预防肌肉萎缩
B. 作关节的活动锻炼
C. 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
D. 可改变肌肉长度
E. 可锻炼肌肉收缩对抗一定的负荷
下面关于用平车运送病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进门时,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
B. 护士在病人头端
C. 注意保暖、安全
D. 上下坡时,病人头处于低处
E. 车速适宜
任务3
酒精拭浴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 对流
B. 蒸发
C. 传导
D. 挥发
E. 散发
下列适用热水坐浴的是()。
A. 阴部充血疼痛
B. 阴道出血
C. 月经量过多
D. 妊娠9 个月
E. 急性盆腔炎
湿热敷的穿透力比干热敷的穿透力()。
A. 慢
B. 相同
C. 弱
D. 小
E. 强
小儿、昏迷及感觉迟钝的患者,使用热水袋的水温应为()。
A. 60 ℃
B. 55 ℃
C. 45 ℃
D. 40 ℃
E. 50 ℃
以下不属于热疗法目的的是()。
A. 制止炎症扩散或化脓
B. 促进炎症消散或局限
C. 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D. 解除疼痛
E. 保暖
鼻周围三角区感染化脓忌用热敷的主要原因是()。
A. 加重局部出血
B. 掩盖病情,难以确诊
C. 导致面部皮肤烫伤
D. 加重疼痛
E. 可导致颅内感染
以下对于影响热疗效果的因素的阐述,错误的是()。
A. 干热穿透力弱,热效应低
B. 热效应与用热面积成正比
C. 个体对热的耐受力不同
D. 热效应与热敷时间成正比
E. 热疗温度与体表温度相差越大,热效应越强
下列不是热疗禁忌症的是()。
A. 面部三角区感染时
B. 软组织损伤24小时
C. 慢性关节炎
D. 未确诊的急性腹
E. 出血性疾病
冷疗法的局部生理效应是()。
A. 淋巴流速加快
B. 血流减慢
C. 神经传导速度加快
D. 体温升高
E. 小动脉血管扩张
软组织损伤48小时内局部应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A. 应用止血剂
B. 应用药物封闭
C. 冷疗法
D. 冷热疗法交替使用
E. 热疗法
进行便隐血试验检查前三日可以进食的是()。
A. 牛肉
B. 大量深绿色蔬菜
C. 豆腐
D. 猪肝
E. 猪血
为昏迷患者留置胃管之前应将患者头部()。
A. 抬高
B. 向后仰
C. 放平
D. 偏向一侧
E. 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患者女,65岁,骨质疏松患者,她需要补充的矿物质是()。
A. 磷
B. 钙
C. 锌
D. 钾
E. 铁
患者刘某,拟行胆囊造影检查,在检查前一日应进食()。
A. 高膳食纤维饮食
B. 高蛋白饮食
C. 低脂肪饮食
D. 高脂肪饮食
E. 少渣饮食
合理的饮食安排要求碳水化合物所供热能占总热能的比例是()。
A. 40%~60%
B. 20%~25%
C. 70%~80%
D. 60%~70%
E. 10%~14%
流质饮食适用者不包括
A. 病情严重
B. 高热
C. 口腔疾患
D. 咀嚼不便
E. 吞咽困难
下列患者需要进低蛋白饮食的是()。
A. 肥胖症患者
B. 糖尿病患者
C. 肺癌晚期患者
D. 肾病综合征患者
E. 尿毒症患者
在给患者置胃管的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嘱患者深呼吸,放松
B. 拔出胃管,待患者症状缓解后,重新插管
C. 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D. 呼叫值班医生处理
E. 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不属于低脂饮食适用范围的是
A. 高脂血症
B. 肝胆胰疾患
C. 冠心病
D. 动脉粥样硬化
E. 贫血
肝硬化腹水患者每日进食盐量不应超过()。
A. 6 g/d
B. 2 g/d
C. 10 g/d
D. 4 g/d
E. 8g/d
下列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A. 维生素D
B. 维生素K
C. 维生素
D. B族维生素
E. 维生素E
暗适应能力下降可能与哪种维生素缺乏有关()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
E. 维生素C
患者男,65岁。近日排出柏油样粪便,其可能罹患的疾病是()。
A. 上消化道出血
B. 阿米巴痢疾
C. 肠套叠
D. 胆道梗阻
E. 下消化道出血
患者女,45岁,体温39.5 ℃。医嘱生理盐水大量不保留灌肠以降温。护士准备的灌肠液的温度为()。
A. 36 ~38 ℃
B. 18 ~22 ℃
C. 28 ~32 ℃
D. 39 ~41 ℃
E. 4 ℃
留置导尿的患者,为预防泌尿系 感染,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保持尿管持续引流,不能夹闭
B. 尽量少饮水,减少尿液生成
C. 集尿袋的位置低于膀胱,防止尿液返流
D. 每天更换集尿袋1~2次
E. 鼓励患者进食大量蔬菜,碱化尿液
在灌肠过程中,患者主诉腹胀并且有便意,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
A. 提高灌肠袋的高度
B. 嘱患者张口深呼吸,适当降低灌肠筒的高度
C. 给予便盆,协助患者排便
D. 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处理
E. 转动或挤压肛管
下列关于灌肠过程中以及灌肠结束后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 肛管插入直肠深度为7~10cm
B. 灌肠袋内液面高度距离肛门40~60cm
C. 灌肠后30分钟测量体温并记录
D. 嘱患者尽量保留5~10分钟后再排便
E. 嘱患者尽量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
下列患者禁行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是()。
A. 肠胀气患者
B. 急腹症患者
C. 高热患者
D. 习惯性便秘的患者
E. 拟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
患者男,60岁,肝硬化晚期,谵妄,时有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最近连续5天未解大便,准备行小量不保留灌肠以促进排便,该患者禁用的灌肠溶液是()。
A. 38 ℃植物油
B. 1、2、3溶液
C. 甘油溶液
D. 0.1%肥皂水
E. 生理盐水
在为患者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的过程中,发现溶液流入受阻,首要的处理方法是()。
A. 协助患者更换卧位
B. 转动或挤压肛管
C. 提高灌肠袋的高度
D. 嘱患者深呼吸
E. 拔出肛管,更换后重新插入
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A. 600 ml
B. 200 ml
C. 100 ml
D. 300 ml
E. 400 ml
患者男,56岁,其留取的尿标本散发出烂苹果味,该患者可能罹患的疾病是()。
A. 阻塞性胆管炎
B. 肝昏迷
C. 泌尿系感染
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 有机磷农药中毒
患者女,34岁,每周排便1~2次,排便困难,排出干硬便。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错误的是()。
A. 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
B. 每天口服缓泻剂番泻叶
C. 每日早餐后排便,即使无便意也尽量尝试
D.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E. 每天进行适宜运动
患者女,44岁。经阴道子宫手术后第三天。诉排尿困难,下腹胀痛。检查下腹部膨隆,叩诊实音。下列护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A. 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排尿姿势
B. 热敷、按摩下腹部
C. 口服利尿剂
D. 利用暗示作用诱导排尿
E. 可遵医嘱留置导尿
为女患者进行留置导尿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先铺好孔巾,再戴无菌手套
B. 用润滑液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
C. 导尿管插入深度为4~6 cm,见尿后再插5~7 cm
D. 如果误入阴道,应更换导尿管后重新插入治疗性药物,则应保留30分钟后再引流出来
E. 初步消毒顺序为由外而内,由上而下
超声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水槽内的水温不宜超过()。
A. 30 ℃
B. 50 ℃
C. 70 ℃
D. 40 ℃
E. 60 ℃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的部位是()。
A. 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
B. 上臂三角肌下缘2~3横指
C. 上臂三角肌下缘
D. 腕横纹上2~3横指
E. 上臂肩峰外侧2~3横指
为患者做药物过敏试验而进行皮内注射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进针角度为5°
B. 进针后抽回血
C. 注射部位选择在上臂三角肌下缘
D. 拔针后用棉签按住针眼
E. 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臀大肌注射的连线定位法是()。
A. 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
B. 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下1/3处
C. 髂嵴和尾骨连线的下1/3处
D. 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中1/3处
E. 髂嵴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
下列有关给药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B. 紧急情况下护士可在无医嘱的情况下给药
C. 给药过程中对医嘱或药物有任何疑问时,应立即提出,询问明确后方可给药
D. 根据医嘱给药,护士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
E. 药物准备好后应及时分发
下列药物需要冷藏保存的是()。
A. 胰岛素
B. 硝酸甘油
C. 乙醇
D. 甘草片
E. 水合氯醛
患儿,2岁。护士为其进行肌内注射时,最好选用的注射部位是()。
A. 臀中肌、臀小肌
B. 前臂外侧肌
C. 上臂三角肌
D. 股外侧肌
E. 臀大肌
为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时,超声雾化器的水槽内应加入()。
A. 生理盐水
B. 酒精
C. 冷蒸馏水
D. 温水
E. 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的药液
每天1次的外文缩写是()。
A. qd
B. bid
C. qm
D. tid
E. qid
下列关于护士摆药过程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取固体药、胶囊药时用药匙
B. 同一患者数种水剂药分别倒入不同的药杯中
C. 药液量不足1 ml,用滴管吸取
D. 取水剂药液前将药液摇匀
E. 油剂药液滴入药杯内后加入适量冷开水
下列不符合无痛注射原则的是()。
A. 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
B. 摆好体位,使患者肌肉放松
C. 进针后,注射前忌抽动活塞
D. 分散患者注意力
E. 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时,进针要深
患者服用下列药物后,需鼓励其多饮水的是()。
A. 止咳糖浆
B. 磺胺类药
C. 助消化药
D. 铁剂
E. 健胃药
患者,男,36岁,护士为其进行肌内注射时,侧卧位的正确姿势是()。
A. 两腿伸直
B. 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C. 双膝向腹部弯曲
D. 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E. 两腿弯曲
患者李某,66岁。慢性支气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医嘱氧气雾化吸入,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观察雾化吸入效果并记录
B. 指导患者进行深长吸气,并屏气1~2秒
C. 调节氧气流量为6~8 L/min
D. 雾化器连接湿化瓶,湿化瓶内添加无菌蒸馏水
E. 治疗结束后取下口含嘴和雾化器,然后关闭氧气开关
下列口服药的服用方法,正确的是()。
A. 驱虫药应在饭后服用
B. 磺胺类药物服后应多饮水
C. 缓释片需嚼碎吞服
D. 铁剂服后禁忌漱口
E. 止咳糖浆服后应多饮水
任务4
患者李某,足部被利器所伤,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 ml肌内注射。皮试结果为阳性,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为()。
A. 次注射,先注射0.1 ml,观察反应,每隔20分钟注射一次,逐渐增量
B. 分次注射,先注射0.4 ml,观察反应,每隔20分钟注射一次,逐渐减量
C. 报告医生,更换其他药物
D. 将所需量平均分四次注射
E. 按原计划注射药物,同时给予抗过敏药物
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A. 多巴胺
B. 去甲肾上腺素
C. 盐酸肾上腺素
D. 葡萄糖酸钙
E. 地塞米松
患者男,因外伤感染需用青霉素治疗,进行皮试时突发过敏性休克,可能的原因是()。
A. 患者从未用过青霉素
B. 未做药物敏感试验
C. 患者体内存在特异性抗体
D. 所用青霉素批号与以前不同
E. 患者有免疫系统疾病
处理链霉素过敏反应时,为减轻链霉素的毒性反应而使用的特殊用药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新斯的明
C. 葡萄糖酸钙
D. 多巴胺
E. 地塞米松
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应采用()。
A. 动脉注射
B. 皮内注射
C. 肌肉注射
D. 静脉注射
E. 皮下注射
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机制是由于其半抗原产物进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
A. IgD
B. IgE
C. IgG
D. IgA
E. IgM
青霉素过敏致血清病型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后的()
A. 5~6天
B. 4~5天
C. 13~15天
D. 1~3天
E. 7~12天
下列关于青霉素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停用不超过7天不需要做皮试
B. 皮试液剂量为每0.1 ml含青霉素20~50 U
C. 配制青霉素皮试液可用生理盐水做溶媒
D. 注射时应备盐酸肾上腺素
E. 注射后留察30分钟后方可准许患者离开
患者需输入液体1 500 ml,计划10小时输完,其所用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20,需要调节输液速度为()。
A. 60滴/分钟
B. 80滴/分钟
C. 70滴/分钟
D. 50滴/分钟
E. 90滴/分钟
输入下列哪种溶液时速度宜慢()
A. 5%葡萄糖溶液
B. 升压药
C. 生理盐水
D. 抗生素
E. 低分子右旋糖酐
下列有关静脉输液部位的选择,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婴幼儿、小儿应选用头皮静脉
B. 长期给药时,应先选择远端小静脉
C. 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时,一般采用较大的血管
D. 长期持续给药时,可采用中心静脉穿刺
E. 偏瘫患者应选择患侧肢体进行穿刺
患者小孙,因车祸造成大出血。医嘱输血600 ml。小孙在输血10分钟后,突然感到恶心,有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剧痛、面部潮红、黄疸等症状。该患者出现了()。
A. 空气栓塞
B.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C. 溶血反应
D. 急性肺水肿
E. 过敏反应
下列患者需加快输液速度的是()。
A. 输入静脉营养液的患者
B. 静脉补钾的患者
C. 严重脱水扩容的患者
D. 心功能衰竭抢救的患者
E. 输入升压药物的患者
输入20%甘露醇的目的是()。
A. 纠正酸中毒
B. 脱水、利尿,防治脑水肿
C. 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D. 降低血黏度
E. 供给热量,补充营养
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某患者静脉输液溶液不滴,检查穿刺部位无肿胀,挤压输液管有阻力,松手时未见回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 调整针头位置
B. 调高输液瓶的位置
C. 局部热敷,缓解静脉痉挛
D. 拔出针头,更换后重新穿刺
E. 用力挤压茂菲滴管
护士在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操作,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 见回血后再水平进针少许
B. 以15°角进针
C. 穿刺点上方6 cm处扎止血带
D. 排气时,使茂菲滴管内液面达1/2处
E. 进针后无回血,拔针后重新穿刺
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血性泡沫痰,下列急救措施不妥的是()
A. 加压给氧
B. 强心
C. 抬高下肢
D. 立即停止输液
E. 利尿
患者在加压输液时,如果液体走空,空气进入静脉,应立即采取()。
A. 端坐位,两腿下垂
B. 仰卧位
C. 右侧卧位
D. 半坐卧位
E. 左侧卧位
茂菲氏滴壶内的液面自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A. 输液速度过快
B. 导管连接不紧
C. 茂菲氏滴壶以上的输液管漏气
D. 压力过低
E. 输液器的管径过粗
以下不需做交叉配血,可直接输入的是()。
A. 洗涤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库存血
D. 白细胞
E. 新鲜血浆
小微,女,3岁,误服灭鼠药物(磷化锌)后,被送至医院,护士立即实施洗胃等抢救工作。首选的洗胃溶液是()
A. 0.5%~1%硫酸铜
B. 1%盐水
C. 5%醋酸
D. 2%~4%碳酸氢钠
E. 3%过氧化氢
张某,肺心病伴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并有精神、神经症状,对其恰当的给氧方法是()
A. 加压给氧
B. 低流量间断给氧
C. 高浓度、高流量持续给氧
D. 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E. 乙醇湿化给氧
小微,女,3岁,误服灭鼠药物(磷化锌)后,被送至医院,护士立即实施洗胃等抢救工作。洗胃过程中若有血性液体流出,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 更换洗胃液,重新灌洗
B. 减低洗胃吸引压力
C. 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医生
D. 灌入止血剂,以止血
E. 灌入蛋清水,保护胃黏膜
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有自主呼吸出现
B. 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处色泽转红
C. 散大的瞳孔缩小
D. 昏迷程度变浅,可出现反射或挣扎
E. 能触到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10kPa
某患者给予氧气疗法,其流量表指示流量为5L/min,该患者吸入的氧浓度为()
A. 49%
B. 37%
C. 30%
D. 41%
E. 26%
男性,50岁,喉癌手术进行气管切开,痰液较多,为其吸痰时应避免()
A. 痰液未吸净需休息2min后再吸
B. 一次吸引不超过15秒
C. 一根管吸净口腔痰液后再吸气管内痰液
D. 插管时,关闭负压吸引
E. 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
小微,女,3岁,误服灭鼠药物(磷化锌)后,被送至医院,护士立即实施洗胃等抢救工作。每次灌入液体应控制在()
A. 900~1100ml
B. 300~500ml
C. 1200~1500ml
D. 600~800ml
E. 100~200ml
杨某,65岁,吸烟30余年,咳嗽、偶有痰中带血,X线见肺部有癌性阴影,需留取痰液做细胞学检查,在采集标本后,护士可加入溶液以固定癌细胞,宜选用的溶液为()
A. 75% 酒精
B. 10% 甲醛
C. 40% 甲苯
D. 40%甲醛
E. 10% 甲苯
采集粪便标本检查阿米巴原虫前,需将便盆加热的目的是()
A. 减少污染
B. 降低假阳性率
C. 使患者舒适
D. 降低假阴性率
E. 保持原虫活力
张某,女,5岁,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因口腔溃疡需做咽拭子培养,最佳采集标本部位应选()
A. 咽部
B. 两侧腭弓
C. 舌根部
D. 口腔溃疡面
E. 扁桃体
下列需用抗凝管采血的检查项目是()
A. 血清酶测定
B. 肝功能检查
C. 血钾测定
D. 甘油三酯的测定
E. 尿素氮测定
张护士要给2床的患者抽血查血生化、凝血功能和做血培养,抽血后,将血液注入试管内顺序正确的是()
A. 干燥管->血培养瓶->抗凝管
B. 干燥管->抗凝管->血培养瓶
C. 血培养瓶->干燥管->抗凝管
D. 抗凝管->血培养瓶->干燥管
E. 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管
王某,32岁,糖尿病肾病入院,留24小时尿标本作蛋白定量检查,应在标本中加入()
A. 甲苯
B. 甲醛
C. 乙醇
D. 稀盐酸
E. 浓盐酸
王女士,65岁,肝癌晚期,感到不久于人世,十分悲哀,向亲友交代后事,此时心理反应处于()
A. 接受期
B. 协议期
C. 忧郁期
D. 否认期
E. 愤怒期
濒死病人最后消失的感觉是()
A. 听觉
B. 触觉
C. 视觉
D. 味觉
E. 嗅觉
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是()
A. 呼吸停止
B. 各种反射消失
C. 脑死亡
D.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E. 心跳停止
患者张某经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其最早出现的尸体现象是()
A. 尸冷
B. 尸绿
C. 尸体腐烂
D. 尸僵
E. 尸斑
某护士在进行遗体护理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撤去治疗用物
B. 脱衣擦净胶布与药液痕迹
C. 填好遗体识别卡备用
D. 放平遗体,去枕仰卧
E. 用未脱脂棉花填塞身体孔道
患者李某,女,75岁,胃癌晚期,表现为神志不清,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血压80/40mmHg,呈间歇呼吸。患者此时处于()
A. 生物学死亡期
B. 临床死亡期
C. 濒死期
D. 生理学死亡期
E. 脑死亡期
患者郑某,灌肠前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排便4次,正确的记录方法是
A. 1/4E
B.
C. 5/E
D. 1/E
E. 4/E
刘先生,因高热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将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 红圈,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 蓝圈,以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 蓝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 红点,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 红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患者,男性,住院期间主要有以下医嘱,其中属于临时医嘱的是()
A. 氧气吸入prn
B. 一级护理
C. 半流质饮食
D. VitC 0.1g tid
E. 大便常规
胡女士行背部小手术后感到疼痛,为减轻患者疼痛,2 p.m医生开出医嘱阿法罗定10mg i.m sos此项医嘱失效的时间至 ()
A. 当日2 p.m
B. 当日2 a.m
C. 当日8 p.m
D. 当日12 p.m
E. 医生注明的停止时间
特别护理记录单一般不用于()
A. 大手术后的患者
B. 抢救的患者
C. 行特殊治疗的患者
D. 需要严密观察病情的患者
E. 长期瘫痪患者
病室报告眉栏的书写顺序正确的是()
A. 出院-新入院-转入-手术-危重
B. 新入院-转入-出院-手术-危重
C. 出院-转入-手术-危重-新入院
D. 转入-新入院-出院-手术-危重
E. 手术-危重-新入院-转入-出院
影响护理职业安全最常见的职业性危险因素是()。
A. 物理性因素
B. 生物性因素
C. 心理因素
D. 社会因素
E. 化学性因素
患者,男性,30岁,因 反复发热,伴消瘦、腹泻1个月余 入院。入院诊断为艾滋病。李护士在护理该患者时不慎被针头扎了一下,以下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 立即检测HIV
B. 冲洗消毒后服用抗病毒药物
C. 立即检测患者的病毒载量
D. 立即上报医院,等待医院处理
E. 不用任何处理
下列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
B.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
C. 血渍污染后应立即用抹布或拖把清理
D. 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应戴双层手套
E.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张护士给HBeAg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采血,不慎刺破左手拇指,此时应立即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 立即清洗消毒伤口,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B. 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C. 立即检测肝功能和HBV-IgM
D. 立即用酒精消毒伤口
E. 立即按压或挤压局部伤口
护士小林,在肿瘤科工作,其为患者进行化疗药物配制时的防护措施,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戴聚氯乙烯手套,并外套一副乳胶手套
B. 抽取药液时,不应插入双针头,以免污染
C. 配药时应穿长袖低渗透的隔离衣
D. 抽取药液后,应在药瓶内进行排气后再拔针
E. 掰开安瓿时应垫上纱布,以免划破手套 | 0 | negative_file/护理学基础.docx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通关心得
一
我今年5月刚考过。
如果有些项目经验对理解有些好处。备考时间在二个月。
教材至少看两遍;技术选择题要看历年考试的;
下午计算题不能丢分,其他的案例题重点是项目管理九大领域的,要背些案例。
对应好答题点,用书上的术语答。
做三套模拟题。
二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的成绩终于出来了。笔试和问答都是
46,有惊无险的过关。从去年冬天第一次参加考试,这是第二次了,想想自己的经验对
其他人也许有点帮助,特写在这里。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是信息产业部和人事部举办的软考中新增开的一门考试。软考
全称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工程师分属该考试“信息系统”专业,位处中级资格。其实这个证书最主要的并不是这些
官方的介绍,因为中国的考试几乎都用一个共同点,就是学非所用,在国内,如果一个
企业要申请系统集成商的资质,根据申请资质的不同,需要具有一定数量的持有该证书
的员工。这也许是我所在的企业大力提倡员工报考这个证书的原因吧。
第一次考试,拿到了公司提供的两本书,一本是考试委员会编写的教材,另一本是电子
工业出版社编写的试题分类精解与题型练习。最初估计,在考前的两个月里,我每晚上
看一个小时,应该可以看上两遍教材,一遍习题集。但是毕业以后,久不看书,以至于
看不了几页书,就开始发困,到考前也不过是勉强看完了一遍教材,习题集更是匆匆的
翻了一遍,临考前更是赶上公司封闭开发任务。于是在半昏迷中出现在了考场,除了上
午的选择题比较顺利外,下午的问答几乎空白一片,最终成绩出来也证明了,想碰运气
不是那么容易的,选择题过关,问答题差七分之多。呵呵
今年春天再次组织考试,本不想再报名,但是对自己晕头晕脑的看书经历心有不甘,如
果不考,那么多的夜晚就白费了,于是再次上场,为了万无一失,这次进行里适当的准
备,除了过了一遍教材,更是将习题集仔细的看了一遍,尤其是问答题,找出了他出题
的规律(虽然这种考试09年才开始)。
对于准备报考的朋友们,我建议如下:
1、买一本教材,最好是考试委员会编写的那本“权威”教材,另外买一本习题集,估计不
同出版社出的差别不会太大。
2、首先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过一遍教材,建议看的较仔细一些,以后需要查找时至少
知道在什么地方。
3、在网上下载一下历年的考题,现在应该有三次考试的试题可以下载,建议把这些题看
一遍,看看自己掌握的内容和考试的内容偏差是多大,报考这个考试的人,在学校应该
经历过上百场考试,通过这些东西总结一些规律应该是小case。
4、根据对历年试题的总结,或者至少对他怎么考试,怎么出题的套路有了了解,就可以
看习题集了,我的经验是,先过一遍,然后把做错的或蒙对的题都标上记号,下次只看
这些错的。
5、根据做习题的经验再看一遍书,重点是看做错题的地方,就基本上可以上场去考试了
,我有个同事只看了一晚上的习题解答,就上场了,而且很容易的通过了,看来,实际
的工作经验还是很宝贵啊。
6、关于问答题中的实例分析,根据我的理解,这类问答题的套路没有什么变化,就是那
几个题型,考察的内容虽然略有变化,但是方向就那样了。我看的习题集上对他们出题
的方式几乎都概括了,无非是把张三换成李四,把AA公司的DDD项目换成了SS公司的HHH
项目了,没有什么新意。
7、关于问答题的概念题,有些问答题明显是送分的,就是考察一些概念,什么项目的需
求管理啊,配置库管理的方式有哪些啊,变更管理的流程啊。这些东西,在百度文档中
可以找到一个叫什么什么最全的小抄的资料,当然我不鼓励你冒险带进去,但是坦白说
这个资料整理的已经挺全的了,把这上面的东西好好看一下,在考试中基本上可以蒙了
,实在记不全,就随意发挥一下,呵呵。记得从上面把原来出过题目的内容删掉,剩下
其实也没有多少。这个资料我还亲自增补了一部分,如果有需要的可以给我发邮件或留
言。
8、有些选择题或问答题会涉及合同法和投标招标法,虽然分值多少有变化,但是这类题
目必出,建议对这些内容特别注意一下。
根据我的考试经验,这些应该够了,希望报考的朋友都能顺利过关,也希望自己在下次
的高级考试中也能顺利。
三
1,教程。
2,教辅。《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辅导教程(第2版)》还不错。
3,历年试卷。网上可以搜集,也可以去图书城购买。
4,两年月内,不要心存杂念,反复练习习题,软考很多题目历年重复考,容易摸索出规
律,严格遵守三从一大:一切从严,一切从难,一切从实战出发,大运动训练量。
四
参加培训无疑大大提高了通过率,但是光靠参加培训,平时不花点时间学想通过考试,
我觉得有一定的难度。
因我在公司的头衔是高级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大型项目的管理工作。因公司缺少中级项
目经理证,人力资源部顺手就给我报了,其他和我一起参加这次考试的同事大部分不是
搞项目管理的,如果我过不了,不敢想象公司会怎么看你,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
考试大部分内容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光有实践经验也不行。
参加培训后,我了解到软考的项目管理师包括中级和高级,公司给我报的是中级,但从
我自己身的情况来看,通过高级更加符合我本人的情况。现在的软考是以考代评,只要
考下来就具备了相应岗位的能力和水平。了解之后,我就给自己下了目标,先过中级,
再于下半年过高级。考过了中级,再考高级增加了考过的几率。
因培训给的辅导材料不够,加上考试不完全是教程上的内容,我买了一本项目管理师考
试的历年真题及解答分析,事实证明,买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
先花了2周的时间把教程泛泛地看了一遍,然后就直接做历年真题。先攻克上午客观题。
做了几年的真题,发现很多东西都不懂,比如信息安全、网络知识、采购法、合同法,
运筹学和经济学等内容。不过有一点,感觉考试出题逻辑不够严谨,有些题目即使不会
,靠逻辑推理也能够猜对。下午的案例分析是我最没底的,我采取的办法是,把历年的
案例分析考试范围和频率做一个总结,比如沟通管理和进度管理方面出题比较多,针对
一些常见的案例情况归纳出通用的答案,比如在采取哪些措施使得制定的进度计划满足
客户要求。归纳后标准答案,需要花时间记忆。这样在考试时肚里有货,能够在限定的
时间能答完题。
比起其他同事来说,我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可能要多些,主要原因是我的最终目标是过高
级。学习过程是很痛苦的,尤其对像我这样的三十多岁的大龄人士。
最终考完后,和我们一起的去的人大部分感觉没底,只有我感觉尚好。
五
经过1个多月的备考,5月23日参加了全国统考。
我们被分配在北京联合大学,当天考试的人很多,感觉就像是在参加高考。
我被分配在29号考场,只有一位我们公司的同事,离得也很远,参加考试的人大家都不
认识,由两名老师监考,想作弊不太容易。
上午考试75道选择题,试卷发下来后,匆匆看了一下,发现有几道历年考过的试题,总
体感觉自己在复习时好些知识点没覆盖到。
我是分三次做题,第一次做有把握的,直接就涂在答题卡上,第二遍做不太有把握的,
第三遍剩下的题只能靠逻辑推理或是靠猜。
等我做完第二遍时,离考试时间还有40分钟,但考场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上午考完试后,总体感觉尚可,我悲观估计分数应该在50分左右(实际考试成绩为54分
)
下午1点半开考,总共5到案例分析,打开一看,感觉有一半的题答题有把握。答题时根
据老师要求的一是要根据每道问答题的分数来答要点,比如5分问答,答案至少要答到5
条;二是如果不会,也要根据经验写满,这样老师多少会给点分。
下午的有些题目同样没有复习到,比如关于制定进度计划的分类,教程上没有明确提出
,后来我看到PMP的辅导书里面有。
下午同样是我最后离开考场。感觉下午的考试比上午没底。我估计在45-
50分,实际考试成绩为58分,问了其他同事的成绩,感觉下午试题判分较松。
经过1个多月漫长等待,终于得知自己通过了,我们公司参加考试的10人好像过了8个,
通过率还是蛮高。
六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水平)考试经历
5月22日(周六)那天去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考点参加2010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工程师(水平)的考试。至今,刚好过去2个多月的时间了。
今天,考试成绩终于出来了,结果还不错,比我原先预计的要好一些,上午选择题部分
得了50分,下午问答题部分得了51分。按照惯例,上、下半场分别达到45分以上就算成
绩合格,可以获得资格证书。
前后投入了差不多有3个月的复习时间,也算是有了收获,祝贺自己一下。
附:软考办官方网站:http://www.rkb.gov.cn
可能是很久没有参加考试了,对整个考试过程中的时间把握和答题技巧准备的不够充分
。
先简要回顾一下:
上午半场是考选择题,一共有75道题目,时间是150分钟,按照平常的模拟情况来看,基
本上一个小时可以做完,也就是说还能剩下一大半的时间来涂答题卡和核对答案。
那天考试的时候,在试卷纸上勾选完所有题目的答案后,发现时间确实还很充裕,就没
有立刻去涂答题卡,而是花了较多的时间去仔细的核对每个选择项,在差不多还剩下一
个小时的时候,才开始涂答题卡。原本以为涂答题卡会很快,实际上却耗费了很长时间
,并且,涂完几个空后,还得去修正铅笔,再加上涂错位置了,还要擦掉重涂一次。
忙到最后,考试时间都快到了才勉强涂好,此时,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核对是否有涂错
选项。出了考场就一阵后怕,万一当时发现涂错了一些地方,连改正的时间都没有了。
下午半场是考问答题,一共有5道题目,时间也是150分钟,考前已经预估好了每道问答
题做30分钟。由于其中有一道计算题是比较容易,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思考,所以,一开
考就在草稿纸上很快的把它计算好了,为了省时间,就赶紧把答案填写在了答题纸上,
结果等我把答案都写上去了,才发现填错位置了,那一栏应该是其他题目的答案填写位
置,真是开局不利,一阵冷汗,赶紧找监考老师问有没有多余的答题纸再给一张,结果
没有。幸亏那个位置被我填写的不是很满,划掉后,还能剩些空间填写其他题目的答案
。
一个小插曲过后,调整好心态继续答题。
做问答题时为了在答题纸上填写的文字整齐、清楚,先在草稿纸上写好答案,然后再抄
进去,可是做了两道题之后,抬手看表,发现时间已经用了1个多小时,超过了原先计划
好的一个小时时间,后面的三道题再按这种方式做下去,时间肯定不够,看来不能再花
多余的时间去写草稿纸了,只能先大概想好答案,然后就直接在答题纸上写文字了。
总之,紧赶慢赶的总算是在考试时间结束前完成了答题。
考完了,还是要总结一下,也算是项目的收尾吧!
先谈谈复习的方法:
首先,考试教材还是买《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这本书比较好,内容精
简过,适合没有时间的上班族,可以在每天下班后,利用晚间的一些时间进行有针对性
的复习,而原来的那本《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
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比较厚,基础理论知识说的太细,复习起来会比较枯燥、耗
时。毕竟,在复习时间不宽裕的情况下,我们追求的是及格就好。所以,每晚要坚持花
些时间把《考试全程指导》中的内容复习好。
上午的选择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都是书中的一两段文字直接拿出来做选择项,容易
混淆,需要对总体的知识点都要有印象,尤其是在考前的一两周,最好是把头尾部分的
两个章节仔细读一遍。
下午的问答题主要是考项目管理涉及到的九大知识领域和五个过程方法论,这个需要结
合实际的项目运作来理解,对比分析我们自身遇到的不同项目进展阶段,会涉及到哪些
事情,又需要如何解决,有了切身体会后,就会比较容易的罗列出一些答题要点。
再说说考试的技巧:
一、在考试的时候戴块手表,掌握时间是非常必要的,不至于手忙脚乱的。
二、选择题做好后,就立刻把第一遍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以防后面还需要时间涂改答
题卡。
三、问答题部分中的计算题相对比较简单,先把它拿下能省些时间。因为下午要耗时思
考问题。
四、做选择题的时候,要把题目看清楚,问的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
五、做问答题的时候,在草稿纸上只简单的写一些关键词,回答问题的要点在大脑里组
织
好,然后,就直接写在答题纸上。下午的考试时间确实很紧凑,不容你一笔一划的抄写
答案。
六、遇到实在想不起来的关键词,就算是没词可写,也不能放空,尽量整些平常做项目
时
能够说的套词给填上去,再把字迹写工整、清楚,博取一些辛苦分和同情分还是可以有
的,这个真的可以有!
最后,祝愿所有参加考试的童鞋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七
看到现在很多朋友都在备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今年上半年我已经非常幸运的通
过了这个考试,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通过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经验,希望能给大家
在备考和考试时提供一些帮助。
我是3月初报名的,报名以后就马上买了一本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我
住的地方到公司坐公交车要一个半小时,大概用了二十来天时间在公交车上把这本书翻
了两遍。
仅仅看书以及做书上的题总觉得也不够,我又把09年的真题打印出来,(现在还没删,
需要的话可以直接去http://www.csairk.com/下载,或者发邮件给我fengzheng85@foxm
ail.com,有空的时候我就发给你们),用了四天的时间就在公交车上做完了。然后也就
走入了一个倦怠期,不知道做什么好,在群友的推荐下又报了培训。事情也多了起来,
每天晚上到家后吃了饭就开始做题,做错的就将对应的知识点记录下来,第二天继续在
公交车上啃对应的知识点。
考试当天,我起的很早,但还是碰上了堵车,我提前两站下车跑着去考场,一坐下,就
听到广播提示,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心里暗暗庆幸。
因为迟到等原因,无法静心考试,自我感觉上午没有希望通过考试。下午又有点事情,
我一度想干脆下午不考了,下半年再继续算了。不过最后还是想着,坐两个半小时的公
车不容易,考完了再回去。下午的考试因为都是复习过的知识点,做起来很顺手,提前
半小时就出了考场。上周在网站上查了分,48/56,对这个分数我还是挺满意的。
最后总结几点经验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如果坐车时间久,不妨学我,不要浪费时间,在公车上也学习一下,总比发呆要好。
2.检查的时候,不要随便修改做好的答案,除非你有百分百的把握。
3.英语题,如果都没有把握,就干脆五个全选一个,这样除非你运气背得不行,否则都
能得1至2分,而这1至2分很可能把你从“地狱”带到“天堂”。
4.如果报了名,无论复习的怎么样,都去参加考试。
5.即使上午考的再不好,既然来了,就坚持到底吧,很有可能像我一样会有奇迹出现哦
| 0 | negative_file/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通关心得.doc |
(六)*经济特区*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
1单选题(*)
*) 以下哪项是条例所称*机关警务辅助人员()。
A.治安联防、治安志愿者
B.护村队、护校队
C.*机关保卫人员
D.由*机关依照辅警条例招聘的留置所勤务人员
参考答案: D
*)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辅警的人员经费、日常管理、
被装配置等以及其他工作开展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A.市级
B.省级
C.本级
D.上级
参考答案: C
*) 辅警履职的后果由什么承担()。
A.辅警自身
B.辅警所在*机关
C.*局
D.本级政府
参考答案: B
*) 辅警在履职中成绩突出或者有重大贡献的,*机
关可以参照哪项制度给予辅警奖励()。
A.人民警察奖励
B.绩效奖励
C.奖励管理
D.公务员奖励
参考答案: A
*) 辅警协助人民警察开展与执法有关的辅助性工作时,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A.重点记录
B.总结性记录
C.全过程记录
D. 日常工作记录
参考答案: C
* 辅警()的行为受法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应当支持和配合。
A.认真履职
B.依法履职
C.履职尽责
D.依宪履职
参考答案: B
* 辅警额度应当根据什么原则来确定()。
A.控制总量、倾斜基层
B.科学分配、分级核定
C.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
D.公开、公平、公正、择优
参考答案: A
* 招聘辅警应当遵循什么原则,明确招聘标准和程序,
严格选拔聘用()。
A.控制总量、倾斜基层
B.科学分配、分级核定
C.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
D.公开、公平、公正、择优
参考答案: D
*) 在辅警招聘中学历条件可以适当放宽的对象只针对
()。
A.退役军人
B.见义勇为人员
C.革命烈士子女
D.*英模子女
参考答案: A
*) 退役军人应聘辅警或者参与定向招聘辅警的,其学 历条件可以适当放宽,但入职后 应当取得大专以上学历;
未取得的,聘用期满后不予续聘()。
A.一年内
B.两年内
C.三年内
D.五年内
参考答案: C
*) 某单位申请借调辅警,哪些辅警可以安排到该单位
人民警察同 一部门()。
A.该单位某人民警察的妻子
B.该单位某人民警察的外甥
C.该单位某人民警察妻子的闺蜜
D.该单位某人民警察妻子的侄女
参考答案: C
*) 聘用为辅警的,() 应当依法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
同。
A.市人社局
B.*机关
C.第三方人事代理机构
D.*局
参考答案: B
*) 招聘辅警,应当经过发布公告、() 、资格审查、
考试、笔试、面试、心理素质测评、体能测试、体检、考察、
公示等程序。
A.投递简历
B.媒体宣传
C.自愿报名
D.电话了解
参考答案: C
*) 以下符合应聘辅警年龄的是()。
A.十五岁
B.十六岁
C.十七岁
D.十八岁
参考答案: D
*) 辅警协助人民警察开展与执法有关的辅助性工作时,
辅警应当()。
A.受案登记、接收证据
B.维护交通和现场秩序
C.保管、携带、使用武器
D.亮明身份,出示工作证件
参考答案: D
* 退役军人应聘辅警或者参与定向招聘辅警的,其学
历条件可以适当放宽,最低学历可以是()。
A.本科
B.大专
C.高中
D.初中
参考答案: C
* *机关在确定的辅警额度内,根据()编制招聘
计划并组织实施。
A.人员类别
B.实际需求
C.实际报到人数
D.规章管理制度
参考答案: B
* 以下有关应聘辅警基本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十六周岁以上
B.具有高中以上学历
C.立功多次的退役军人
D.具有履职所需的身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参考答案: D
* 对疑似醉酒或者吸毒的人员、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其
他丧失辨认或者行为控制能力的人员,依法采取( )措施。
A. 临时强制性约束
B. 临时保护性约束
C.强制隔离
D.行政拘留
参考答案: B
*) 以下有关辅警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可以从事
的行政管理服务工作正确的是()。
A.接线查询
B.通信保障
C.视频监控研判
D.新媒体宣传
参考答案: A
*) 以下有关辅警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可以从事
的社区警务工作错误的是()。
A.收集社情民意
B.采集社区基础信息
C.开展消防安全巡查
D.文书助理
参考答案: D
*) 以下有关辅警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可以从事
的技术支持工作错误的是()。
A.智能设备操控
B.软件研发
C. 非涉密财务管理
D.计算机网络维护
参考答案: C
*) 以下不属于辅警可以从事的宣传工作是()。
A.社会治安防范
B. 检验鉴定
C.交通安全
D.反诈骗
参考答案:B
*) 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辅警可以疏导交通, 提示、劝阻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录采集交通违法信息,引
导当事人协商处理()交通事故。
A.轻微
B.重大
C.一 般
D.特大
参考答案: A
*) 辅警可以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开展社会治安
防范、交通安全、禁毒、反诈骗等()。
A.宣传工作
B.社区警务辅助工作
C.行政管理服务工作
D.警务保障辅助工作
参考答案: A
* 辅警可以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参与社区警务 网格管理,收集社情民意、采集社区基础信息、开展消防安
全巡查、协助开展组织群防群治等()。
A.技术支持工作
B.社区警务辅助工作
C.行政管理服务工作
D.警务保障辅助工作
参考答案: B
* 辅警可以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开展文书助理、
档案管理、接线查询、窗口服务、证件办理等()
A.宣传工作
B.社区警务辅助工作
C.行政管理服务工作
D.警务保障辅助工作
参考答案: C
* 辅警可以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协助开展除武
器外的警用装备保管和维护保养、非涉密财务管理等()。
A.社区警务辅助工作
B.行政管理服务工作
C.警务保障辅助工作
D.技术支持工作
参考答案: C
* 辅警可以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开展心理咨询、 医疗、翻译、计算机网络维护、数据分析、软件研发、通信 保障、警犬训导、视频监控研判、智能设备操控、新媒体宣
传、实验室分析、检验鉴定、现场勘查等()。
A.社区警务辅助工作
B. 技术支持工作
C.警务保障辅助工作
D.宣传工作
参考答案: B
*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辅警队*设纳入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研究解决辅警管理工作
中 的 ( ) 问 题 。
A.轻微
B.重大
C.一 般
D.特大
参考答案: B
*) 事业编制的*文职人员的职责、招聘、管理、监
督和保障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辅警条例。
A.不适用
B.不参照
C.适用
D.参照
参考答案: A
*) 辅警的职责、招聘、使用、监督和保障,()《*
经济特区*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规定。
A.适用
B.参照
C.不适用
D.不参照
参考答案: A
*) 以下属于辅警序列的是()
A.治安志愿者
B.*机关保卫
C.*机关保洁员
D.巡逻辅警
参考答案: D
*) 辅警应当在()从事巡逻、值守,接受、处理群众
求助,化解矛盾纠纷。
A.*机关组织、指挥下
B.人民警察带领下
C.警务辅助人员规章制度下
D.单位领导的指令下
参考答案: A
*) 辅警应当在()开展社会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禁
毒、反诈骗等宣传工作。
A.警务辅助人员规章制度下
B.单位领导的指令下
C.人民警察带领下
D.*机关组织、指挥下
参考答案: D
* 辅警应当在()开展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境外人 员等实有人口管理,出租房屋、特种行业、危险物品等治安
要素管控。
A.警务辅助人员规章制度下
B.单位领导的指令下
C.人民警察带领下
D.*机关组织、指挥下
参考答案: C
* 辅警应当在()开展接处警、盘问、检查、抓捕、
押解、维护案(事)件现场秩序、保护案(事)件现场。
A.单位领导的指令下
B.*机关组织、指挥下
C.警务辅助人员规章制度下
D.人民警察带领下
参考答案: D
* *机关应当按照()的原则,建立健全辅警管理
监督制度,严格落实辅警管理监督责任。
A.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
B.谁使用、谁管理、谁承担
C.谁使用、谁落实、谁承担
D.谁管理、谁负责、谁落实
参考答案: A
* *机关应当指定专门的辅警管理机构,明确() 和()的责任,将辅警管理监督纳入*机关思想政治工作
和队*设规划。
A.*机关、人民警察
B.使用单位、辅警队*C.使用单位、管理人员
D.*机关、管理人员
参考答案: C
* 下列哪项不属于辅警享有的权利:
A.参加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B.依法获得工作报酬,享受休息休假和福利保险待遇
C.依法参加工会
D.遵守*机关规章制度
参考答案: D
* 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辅警招聘、管理中,
应当做到(),否则将依法予以处理。
A.徇私舞弊
B.玩忽职守
C.滥用职权
D.公平公正
参考答案: D
*) 《*经济特区*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正式
实施的日期是()。
A.** 年 1 0 月 1 日
B.** 年 1 0 月 3 1 日
C.** 年 1 月 1 日
D.** 年 1 月 3 1 日
参考答案: A
*) 非法使用辅警服装、标识的,由*机关予以没收,
并 处 ( ) 或 者 ( ) 。
A.警告;五百元以下罚款。
B.警告;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C.行政拘留,五百元以下罚款。
D.行政拘留,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参考答案: B
*) 非法制造、贩卖辅警服装、标识的,由*机关予
以没收,货值金额超过一万元的,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
以下罚款。
A.两倍
B.三倍
C.四 倍
D.五倍
参考答案: D
** 辅警出现违纪行为,()有权向*机关或者监察机
关检举。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 D
** 当辅警存在违纪违法行为时,可以向*机关或者
监察机关进行()。
A.检举、控告
B.揭发、投诉
C.举报、申诉
D.投诉、控告
参考答案: A
** 辅警薪酬福利制度实行()。
A.水平调整
B.动态调整
C.结构调整
D.阶段性调整
参考答案: B
** 下列()情形中,辅警不应着装。
A.路面执勤
B.入户排查基础信息
C.因公外出
D.女性辅警怀孕后体型发生明显变化的
参考答案: D
** 非法制造、贩卖辅警服装、标识的,由*机关予
以没收,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下的,处()罚款。
A.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B.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C.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D.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参考答案: D
** *机关应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将辅警管理监督纳
入()思想政治工作和队*设规划。
A.*机关
B.督察机关
C.辅警队*D.司法机关
参考答案: A
** 辅警应当在()的指挥与监督下开展警务辅助活动。
A.社区
B.检察院
C.*机关和人民警察
D.督察机关
参考答案: C
** 阻碍辅警依法履职的行为包括()。
A.言辞阻碍
B.不作为阻碍
C.暴力阻碍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 D
** 下列不属于警务督察范围的是()。
A.民工张某着辅警服装
B.辅警小郑不按规定穿着辅警服装
C.辅警小汪休息日着便服在公共场合饮酒
D.辅警小李未规范执勤
参考答案: C
** 非法贩卖辅警服装和标识所得的财物处理,表述正
确的是()。
A.只需予以没收。
B.只需予以警告
C.应当予以没收并根据货值处以罚款
D.应当予以警告并根据货值处以罚款
参考答案: C
2多选题(*题)
** 以下不属于辅警的人员是()。
A.治安联防人员
B.治安志愿者
C.*机关保卫、保洁人员
D.护村队、护校队
参考答案: ABCD
** 以下表述符合制定条例的意义的是()。
A.为了规范*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
B.保障和监督警务辅助人员依法履职
C.提升警务辅助人员的素质
D.维护警务辅助人员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 ABCD
** 辅警在*机关组织、指挥或者人民警察带领下,
可以从事哪些工作,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协助打击违法犯罪
B. 维护社会治安
C.开展行政管理
D.服务人民群众
参考答案: ABCD
** 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辅警可以从事以下哪
些工作()。
A.协助开展除武器外的警用装备保管和维护保养、非涉密
财务管理等警务保障工作
B.文书助理、档案管理、接线查询、窗口服务、证件办理
等行政服务工作
C.开展社会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禁毒、反诈骗等宣传工
作
D.疏导交通,提示、劝阻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录交通违
法信息,引导当事人协商处理轻微交通事故
参考答案: ABCD
** 以下属于行政服务工作的是()。
A.文书助理
B. 接线查询
C.证件办理
D. 通信保障
参考答案: ABC
** 以下属于技术支持工作的是()。
A.警犬训导
B.检验鉴定
C.档案管理
D.智能设备操控
参考答案: ABD
** 辅警不得从事以下哪些工作()。
A.政治安全保卫
B. 技术侦察
C.办理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以及保管、携带、使用武器
D. 反邪教、反恐怖
参考答案: ABCD
** 在人民警察的带领下,辅警可以协助开展下列哪些
工作()。
A.执行交通管制和交通安全检查,制止和纠正交通安全违
法行为
B.接处警、盘问、检查、抓捕、押解、维护案(事)件现
场秩序、保护案(事)件现场
C.行政案件接报案、受案登记、接受证据、案件信息采集、
调解、送达文书等工作
D.整理保管案卷、管理涉案财物
参考答案: ABCD
** 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辅警可以从事下列哪
些工作()。
A.巡逻、值守,接受、处理群众求助,化解矛盾纠纷
B.开展社会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禁毒、反诈骗等宣传工
作
C.协助开展除武器外的警用装备保管和维护保养、非涉密
财务管理等警务保障工作
D.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可以开展的其他工作
参考答案: ABCD
** 辅警额度应当根据什么需要来确定()。
A.社会发展水平
B.治安状况
C.警力配备情况
D.工作实际需要
参考答案: ABCD
** 以下属于人口管理要素的是()。
A.常住人口
B.流动人口
C.境外人员
D.本地居民
参考答案: ABC
** 以下属于治安要素管控的是()。
A.出租房屋
B.特种行业
C.送达文书
D.危险物品
参考答案: ABD
** 以下应聘辅警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B.具有履职所需的身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C.十八周岁以上
D.拥护中华人民*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品行端正
参考答案: ABCD
** 对不得招聘为辅警的情形表述正确的是()。
A.曾被开除党籍、军籍的
B.受过刑事处罚或者涉嫌犯罪尚未结案的
C.被行政拘留、司法拘留或者因吸毒、卖淫嫖娼、赌博等
受过行政处罚的
D. 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辞职创业的
参考答案: ABC
** 以下哪些人员不满足辅警招聘条件()。
A.曾因违反辅警管理规定被解除劳动合同的
B. 受过治安管理行政拘留的
C.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D. 被吊销*机关发放许可证的
参考答案: ABC
** 以下属于辅警招聘程序的是()。
A. 自愿报名
B.体 检
C.资格审查
D.心理素质测评
参考答案: ABCD
**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警务辅助人员着装管理规定的
是 ( )。
A.制式警服混搭,着运动鞋执勤
B. 驾驶或者乘坐警用摩托车时,戴头盔
C.系扎围巾,做美甲
D.穿戴印有"警察"字样的反光背心
参考答案: ACD
** 根据条例以下哪些人员符合辅警招聘要求()。
A.退役人员高中学历
B.年满*周岁高中辍学
C.*警察学院应届生
D.行政拘留过的研究生
参考答案: AC
** 以下哪些人员适合应聘辅警()。
A.通过成人自考取得大专学历的出租车司机
B.初中肄业的农民
C.部队自考本科但体检有色盲的退役军人
D.高中毕业参军两年之后退役人员
参考答案: AD
** 辅警招聘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公开
B.公平
C.公正
D.择优
参考答案: ABCD
*) 辅警额度应当根据什么原则确定()。
A.控制总量
B.统筹规划
C.倾斜基层
D.上级指示
参考答案: AC
*) 定向招聘辅警不涉及以下哪些人员()。
A.革命烈士子女
B.清洁工
C.*英模
D.计算机工程师
参考答案: BD
*) 以下有关应聘辅警基本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拥护中华人民*国宪法
B.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C.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D. 十六周岁以上
参考答案: ABC
*) 以下有关辅警不得从事的工作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得参与突发事件处置
B.不得参与*机关监管场所的管理勤务
C.不得办理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以及保管、携带、使用武
器
D.不得从事政治安全保卫、技术侦察、反邪教、反恐怖
参考答案: CD
*) 在人民警察的带领下,辅警可以协助开展以下哪些
工 作 ( )。
A.检查
B.抓捕
C.押解
D.盘问
参考答案: ABCD
*) 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以下哪些是辅警可以
从事的工作( )。
A.文书助理
B.实验室分析
C.制止和纠正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D.新媒体宣传
参考答案: ABD
*) 辅警与人民警察有以下()关系,不得被安排到该
人民警察同一部门。
A.夫妻
B.直系血亲
C.三代以内旁系
D.近姻亲
参考答案: ABCD
*) 辅警离职时,*机关应当收回配发的()。
A.证件
B.服装
C.笔记本
D.标识
参考答案: ABD
*) 辅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关可以与其解除劳
动合同。
A.被投诉,经查情况不属实的
B.严重违反*机关管理规定和纪律要求的
C.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或者给*机关造成损害、不良
影响的
D.法律规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参考答案: BCD
*) 辅警应当履行下列哪些义务()。
A.依法履职、积极工作
B.清正廉洁、秉公办事
C.遵守纪律、保守秘密
D.服从管理、听从指挥
参考答案: ABCD
*) *机关应当依法为辅警()。
A.缴交社会保险费
B.缴存住房公积金
C.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
D.组织定期健康检查
参考答案: ABCD
* 辅警()的,依照有关规定享受工伤等社会保险待
遇 。
A.因工受伤
B.因工致残
C.因工死亡
D. 非工伤引发的疾病
参考答案: ABC
*) 辅警在履职中成绩突出或者有重大贡献的,*机
关可以参照人民警察奖励制度,给予()。
A.授勋
B.奖励
C.宣 传
D.表 彰
参考答案: BCD
*) 辅警享有的权利包括()。
A.依法获得工作报酬
B.享受休息休假
C.参加岗位所需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D.享有福利保险
参考答案: ABCD
*)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辅警着装管理规定的是()。
A.制式警服混搭
B.着运动鞋执勤
C.穿带有"警察"字样的反光背心
D.系扎围巾
参考答案: ABCD
*) 遇到或者发现重大警情时,辅警不得以任何理由()。
A.漏报
B.瞒报
C.谎报
D.迟报
参考答案: ABCD
*) *机关为辅警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
为警务辅助人员()主要依据。
A.续 ( 解 ) 聘 用
B.确定层级
C.层级升降
D.薪酬调整
参考答案: ABCD
*) *机关应当按照( )的原则,建立健全辅警管
理监督制度,严格落实辅警管理监督责任。
A.谁使用
B.谁管理
C.谁落实
D.谁负责
参考答案: ABD
*) 市*机关*市人力*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
建立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应该符合辅警岗位()等特点
A.危险性
B.专业性
C.工作内容
D.劳动强度
参考答案: ABD
*) 辅警在协助人民警察开展巡逻、检查、抓捕、押解 等工作时,遇到有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和侵害公民 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按照人民警察的指挥,辅警可
以使用()。
A.警 棍
B.催泪喷射器
C.强光手电
D.盾牌
参考答案: ABCD
*) 下列哪些属于辅警责任追究的方式()。
A.警告
B.解聘
C.降低层级
D.罚款
参考答案: BC
* *机关应当保障辅警执勤、备勤所需的()。
A.业务用房
B.装备
C.饮食
D.交通
参考答案: AB
* 辅警履职期间,遇到下列()紧急情况时,可以在
人民警察的指挥下,使用必要的警用器械。
A.侵害公民人身安全
B.危害公共安全
C.扰乱社会秩序
D.侵害公民财产安全
参考答案: ABCD
*) 出现下列哪种情形,当事辅警应当回避。
A.与案件当事人为近亲属关系的
B.本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C.本人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D.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联系,可能影响案件处理的
参考答案: ABCD
*) 辅警小张的朋友小王涉嫌非法集资,小王的家人购 买昂贵礼物送予小张,向小张询问案件进展情况,小张收下 礼物后将案件情况如数告知,小张的行为违反了下列哪些义
务。
A.文明执勤
B.保守秘密
C.服从管理
D.清正廉洁
参考答案: BD
*) *机关考核制度内容包含对辅警的()等情况进
行考核。
A.思想政治
B.卫生内务
C.工作绩效
D.纪律作风
参考答案: ACD
*)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辅警服装、标识和工
作证件。
A.使 用
B.制造
C.贩卖
D.保存
参考答案: ABC
*) 根据《*经济特区*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 *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辅警教育训练制度,下列属于*机
关组织开展的培训内容包括()
A.岗前培训
B.在岗培训
C.晋升培训
D.特长培训
参考答案: ABC
*) 下列()情形,违反了辅警应当履行的义务。
A.非工作需要,擅自询问或向他人提供案件信息数据
B.非工作需要,擅自向他人提供*信息数据
C.收受案件当事人礼物
D.非工作需要,替他人查询公民信息
参考答案: ABCD
3判断题(*)
*) 事业编制的*文职人员的职责、招聘、管理、监
督和保障适用《*经济特区*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
参考答案: 错误
*) 辅警是指由*机关依照《*经济特区*机关 警务辅助人员条例》招聘,为*机关警务活动及相关工作
提供辅助支持的非人民警察身份的工作人员。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的职责、招聘、使用、监督和保障适用《*
经济特区*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
参考答案:正确
*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辅警的人员经费、日常管理、
被装配置等以及其他工作开展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参考答案:正确
* *机关负责辅警的管理工作。 参考答案:正确
*) 从事*机关保卫、保洁等后勤服务人员,不属于
辅警。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应当在*机关组织、指挥或者人民警察带领 下,从事协助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开展行政管理、
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的警务辅助工作。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依法履职的行为受法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应当支持和配合。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履职的后果,由辅警个人承担。
参考答案:错误
*) 辅警在履职中成绩突出或者有重大贡献的,*机
关参照辅警奖励制度给予宣传、表彰和奖励。
参考答案: 错误
*) 辅警可以在*机关的组织、指挥下记录采集交通
违法信息,引导当事人协商处理轻微交通事故。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可以协助开展警用装备保管和维护保养、非涉
密财务管理等警务保障辅助工作
参考答案: 错误
* 辅警可以在*机关组织、指挥下执行交通管制和
交通安全检查,制止和纠正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 错误
* 辅警可以在人民警察带领下接处警、盘问、检查、 抓捕、押解、维护案(事)件现场秩序、保护案(事)件现
场。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可以在人民警察带领下开展行政案件接报案、 受案登记、接受证据、案件信息采集、调解、送达文书等工
作。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可以在*机关组织、指挥下整理保管案卷、
管理涉案财物。
参考答案: 错 误
*) 辅警可以在人民警察带领下开展*机关监管场所
的管理勤务和维护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可以从事政治安全保卫、技术侦察、反邪教、
反恐怖等工作。
参考答案: 错误
*) 辅警不得办理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以及保管、携带、 使用武器等法律、法规或者国家规定的只能由*机关人民
警察从事的工作。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在协助人民警察开展与执法有关的辅助性工作
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全过程记录、出示工作证件。
参考答案:正确
*) 招聘辅警,应当经过发布公告、自愿报名、资格审 查、考试、心理素质测评、体能测试、体检、考察、公示等
程序。
参考答案:正确
*) *机关不可以从革命烈士、*英模以及因公牺 牲、或者因公四级以上伤残的人民警察、或者辅警的配偶、
子女中定向招聘辅警。
参考答案: 错误
* 退役军人应聘辅警或者参与定向招聘辅警的,其学 历条件可以适当放宽,但入职后两年内应当取得大专以上学
历。
参考答案: 错误
* 受过刑事处罚或者涉嫌犯罪尚未结案的可以招聘为
辅警。
参考答案: 错误
* 对专业有特殊要求的岗位,可以采取特殊招聘程序。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履职期间,应当按照规定穿着辅警服装、佩戴
标识、持辅警证;需要着便装时,以上都不穿着或携带。
参考答案: 错误
*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制造、贩卖辅警证件、服
装和标识,但可以穿着辅警服装。
参考答案: 错误
*) 根据《*经济特区*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
当辅警存在可能影响其公正履职的情形时,应当回避。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在协助人民警察开展巡逻、检查、抓捕、押解 等工作时,遇到有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和侵害公民 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按照人民警察的指挥,可以使
用武器枪械予以制止。
参考答案: 错误
*) 辅警履职期间不可以驾驶警用汽车、摩托车、船艇
等交通工具。
参考答案: 错误
*) *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在编工作人员时,
可安排一定岗位定向招聘优秀辅警
参考答案:正确
*) 公民阻碍辅警依法履职的,可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
任。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符合烈士评定条件的,依照《烈士褒扬条例》
有关规定评定为烈士,其遗属依法享受相应抚恤优待待遇。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不得对*机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参考答案: 错 误
* 辅警因工受伤、致残、死亡的,依照有关规定享受 工伤等社会保险待遇
参考答案:正确
* 当辅警外出执勤遇到或者发现重大警情时,可以先
行处理待回到工作单位后,再向*机关、人民警察报告。
参考答案: 错 误
* *机关应对辅警进行政治、法律、纪律、作风教
育并为辅警的学历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答案:正确
* 当辅警存在可能影响其公正履职的情形时,当事人
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参考答案:正确
*) *机关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应为警务辅助人员配
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参考答案:正确
*) 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可以从优秀辅警中招录人
民警察。
参考答案:正确
*) 下级*机关的辅警管理工作不受上级*机关指
导和监督。
参考答案: 错误
*) *机关应当为辅警的学历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答案:正确
* 遵守纪律、保守秘密不属于辅警履行的义务。 参考答案: 错误
* 市*机关*市人力*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 建立辅警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应该体现工作绩效和适应分级 分类管理。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实行层级晋升制度。
参考答案:正确
* 市*机关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合理设置各层级辅
警额度,做好辅警的层级评定和升降等工作。
参考答案:正确
* 辅警只有因工受伤,才能依照有关规定享受工伤等
社会保险待遇。
参考答案: 错误
* 当辅警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或者给*机关造成
损害、不良影响的,*机关可以与其解除合同。
参考答案:正确
* *机关应当定期组织辅警参加健康体检,建立健
康档案。
参考答案:正确
*)辅警在遵守*工作的保密要求下,可以从事涉密等
重要岗位工作。
参考答案: 错误
* 警务辅助人员小王为炫耀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将利 用数字证书查询到的公民信息发布在朋友圈的行为是允许
的。
参考答案: 错误
*) 警务辅助人员个人微博、*可以使用*标志或
符号。
参考答案: 错 误
*) 警务辅助人员禁止携带秘密材料浏览参观、探亲访
友或出入公共场所。
参考答案:正确
** 警务辅助人员可以私自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参考答案: 错误
二十大题库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 奋 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答案:第二个百年
*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 建党精神,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勇毅前行,为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 而团结奋斗。
答案:踔厉奋发
*们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 百周年、中华人民 *国成立七十周年,制定 历史决议,在全党开展党 史学习教育。
答案:第三个
*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动态清*动摇, 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 总 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答案:生命至上
* 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 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一 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 立 一 百周年,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 三 是 完 成 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 一 个百 年奋斗目标。
答案:新时代
*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 一 系列治国 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 。
答案:新的飞跃
*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 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 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近 农村贫困人口实现 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
答案: 一 亿
*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 一 百 一 十四万 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 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 稳居世界 。
答案:第二位
* 我国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
答案:第 一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 一 些关键核心技术 实现突破,战略性*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 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
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
国家行列。
答案:创新型
*我国成为 一 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货物贸易总额居 ,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答案:世界第 一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 进 。
答案:全过程人民民主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一 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 。
答案:三万五千 一 百元
*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 保障、 更可持续, 取得新成效。
答案:共同*
* 坚持绿水*就是 的理念,坚持山*田湖草 沙 一 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 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答案:*银山
*贯彻 ,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答案:总体国家安全观
*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 一 步健全,扫黑除 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力应对 一 系列重大自然灾 害, 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答案:*中国
* 全面准确推进"一 国两制"实践,坚持“ 一 国两制”、 " 港 人 治 港 " 、 " 澳 人 治 澳 " 、 的方针。
答案:高度自治
*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 义、保护主义、 。
答案:霸凌行径
* 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 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 不敢腐、 、 一 体推进。
答案:不能腐、不想腐
* “打虎”、 “拍蝇”、 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 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 存在的严重隐患。
答案: “猎狐”
* 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 这 一 跳出治乱兴衰历 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 变味。
答案: 自我革命
*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 一 道拼出来、干出来、奋 斗出来的!
答案:党和人民
*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 开放史、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答案:社会主义发展史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 是 的马克思主义行。
答案: 中国化时代化
*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 念、把握历史主动的 。
答案:根本所在
* 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 问、 、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 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 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答案:人民之问
*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 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 年奋斗目标, 以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
答案:中国式现代化
* 中国式现代化, 是 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 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答案:中国共产党
* 未 来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 的关键时期。
答案:五年
* 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 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各种“黑天鹅”、 事件随时可 能发生。
答案: “灰犀牛”
*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 ,做到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答案:底线思维
* 坚持以 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 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答案:人民为中心
*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答案:高质量发展
* 没有坚实的 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
答案:物质技术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 上,推进新型工 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 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答案:实体经济
*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 亩耕地红 线 。
答案:十八亿
*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 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
答案:有偿转让
* 深入实施 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 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 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答案:区域协调发展
*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 一 流营商环境。
答案:国际化
*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 、 支撑。
答案:基础性、战略性
*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 动,加快建设 、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 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答案:教育强国
* 推 进 ,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 型大国。
答案:教育数字化
* 坚持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答案:创新
* 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 一 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
举国体制, 强化国家 ,优化配置创新*,提升国家 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答案:战略科技力量
*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 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答案:全过程人民民主
* 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 一。
答案:党的领导
* 要健全 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 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 理、民主监督。
答案:人民当家作主
*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治协商 制度, 完善 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答案:人民政协民主监督
* 完善 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 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答案:办事公开
* 健全以 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答案:职工代表大会
* 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 关系人民幸*康,关系党和国家*久安。
答案:全面依法治国
* 必须更好发挥法治 、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 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案:固根本
* 坚持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一体建设,全面推 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 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答案:法治社会
*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 进机构、职能、权限、 程序、责任 ,提高行政效率和 公信力。
答案:法定化
*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 执 法,加*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 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
答案:公正文明
*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 任制, 加快建设 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 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答案:公正高效权威
*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 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 守者、 。
答案:坚定捍卫者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增强文化自信, 围绕 、聚民 心、育新人、*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答案:举旗帜
*我们要坚持 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 度 。
答案:马克思主义
*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 , 全面落实意识形 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答案:领导权
*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 系,用好红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 育, 深 化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 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
答案:爱国主义
* 坚持以 为 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 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 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
答案:人民
*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 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 现 的 中国形象。
答案:可信、可爱、可敬
* 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答案:为民造福
*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鼓 励 创 造 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共同奋斗
* 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 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深入基层。
答案:深入群众
* 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 促 进 , 增 加 低 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答案:机会公平
*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 一 、安全规范、 可持续的多层次 体 系 。
答案:社会保障
*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 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 的住房制度。
答案:租购并举
* 优化 ,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 育、教育成本。
答案:人口发展战略
* 实施积极应对 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 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 养老服务。
答案:人口老龄化
* 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 把工作重点放在
答案:农村和社区
*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o
答案:内在要求
* 实施 ,推进各类*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 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答案:全面节约战略
* 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 禁渔, 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答案:十年
* 立足我国能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 步骤实施
答案:碳达峰行动
*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建立*全大应急框架,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 转型。
答案:事前预防
* 健全 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答案:共建共治共享
* 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 社会氛围,建设 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答案:见义勇为
*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 ,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 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
答案:绝对领导
* 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 人员现代化、 武器装备现代化, 提高捍卫 、安全、发 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答案:国家主权
* 解决*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 一 ,是党矢志不渝 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的 。
答案:必然要求
* “ ”方针是实现两岸统 一 的最佳方式,对两岸 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
答案:*统 一 、 一 国两制
* 中国坚持在 基础上同各国发展**,推动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的全球伙 伴关系,致力于扩*各国利益的汇合点。
答案:*共处五项原则
*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共处、总 体稳定、均衡发展的 。
答案:大国关系格局
*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 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 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答案:共商共建共享
*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永 远在路上。
答案:党的自我革命
* 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 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 、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 一 致,确 保党的团结统 一。
答案:政治方向
* 全面加强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 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答案:党的思想建设
*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 依规治党,健全党统一领导、 、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答案:全面覆盖
* 坚持德才兼备、 、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 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 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 领养成,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答案: 以德为先
*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 风”,重点纠治 、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 权行为。
答案:形式主义
*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答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必由之路。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答案:团结奋斗
* 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答案:贯彻新发展理念
* 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 之路。
答案:全面从严治党
* 全党要把 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 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 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答案:青年工作
**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 又脚踏实地, 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立志做 、 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答案:有理想、敢担当
**的二十大全称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的二十大将于何时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将向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建议, 中国共产 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年*月*日在*召开。
**的二十大承担着哪些重大使命?
党的二十大承担着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明确今后党和国 家*方向、奋斗目标、行动纲领,选举新一届中央领导 集体的重大使命。
**的全国代表大会几年举办一次?
每五年举行一次
**的全国代表大会职权是什么?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修改党的章程;
(*选举中央委员会;
(*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实现共产主义
**的最大政治优势是什么?
密切联系群众
**执政*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发展
**么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
**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什么?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万字公文材料★
关注抖音号【资深秘书】获取
**万字公文写作必备资料包
总计超**万字、超*篇内容,满足绝大多数材料写作需求
当下急需的热点专题材料,及时更新
手机电脑均可使用,直接搜关键词即可找到! 电子版可编辑,高效写作必备
免费持续更新,紧跟最新材料需求,不过时! | 0 | negative_file/经济特区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155 题)【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docx |
化验员、质监员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 基本常识
第一章 允许差
一、准确度和误差
1.准确度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2.误差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二、精密度和偏差
1.精密度 系指在同一实验中,每次测得的结果与它们的平均值接近的程度。
2.偏差 系指测得的结果与平均值之差。
三、误差和偏差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无法计算误差。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计算偏差(或
用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计算误差,其结果仍然是偏差)。
四、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 = 测得值-平均值
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 = ×100%
平均值
若两份平行操作,设A、B为两次测得值,则其相对偏差如下式计算:
A-平均值 A-(A+B)/2 A-B
相对偏差(%)= ×100% = ×100% = ×100%
平均值 (A+B)/2 A+B
五、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1.标准偏差 是反映一组供试品测定值的离散的统计指标。
若设供试品的测定值为Xi,则其平均值为X,且有n个测定值,那么标准偏差为:
1.标准偏差(SD)
SX =
2.相对标准偏差(RSD)
SX
RSD = ×100%
六、最大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
是用来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根据对分析工作的要求不同而制定的最大值(也称允许
差)。
七、误差限度
误差限度
系指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情况,通过大量实践而制定的测定结果的最大允许相对偏差。
第二章 有效数字的处理
一、有效数字
1.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就称为有效数字。
2.在记录有效数字时,规定只允许数的末位欠准,而且只能上下差1。
二、有效数字修约规则
用“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舍去过多的数字。
即当尾数≤4时,则舍;尾数≥6时,则入;尾数等于5时,若5前面为偶数则舍,为奇数时
则入。当5后面还有不是零的任何数时,无论5前面是偶或奇皆入。
例如:将下面左边的数字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
2.324→2.32 2.325→2.32 2.326→2.33 2.335→2.34 2.32501→2.33
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
1.在加减法运算中,每数及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以小数点后面有效数字位
数最少的为标准。在加减法中,因是各数值绝对误差的传递,所以结果的绝对误差必须
与各数中绝对误差最大的那个相当。
例如:2.0375+0.0745+39.54 = ?
39.54是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在这三个数据中,它的绝对误差最大,为±0.01,所以应
以39.54为准,其它两个数字亦要保留小数点后第二位,因此三数计算应为:
2.04+0.07+39.54 = 41.65
2.在乘除法运算中,每数及它们的积或商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以每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
少的为标准。在乘除法中,因是各数值相对误差的传递,所以结果的相对误差必须与各
数中相对误差最大的那个相当。
例如:13.92×0.0112×1.9723 = ?
0.0112是三位有效数字,位数最少,它的相对误差最大,所以应以0.0112的位数为准,
即:
13.9×0.0112×1.97 = 0.307
3.分析结果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与分析方法精密度小数点后的位数一致。
4.检验结果的写法应与药典规定相一致。
第三章 药典、行业标准中有关概念及规定
一、试验温度
1.水浴温度 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
2.热水 系指70~80℃;
3.微温或温水 系指40~50℃;
4.室温 系指10~30℃;
5.冷水 系指2~10℃;
6.冰浴 系指约0℃;
7.放冷 系指放冷至室温。
二、取样量的准确度
1.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量”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
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如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系
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2.“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3.“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4.“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5.“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位数选用量具。
6.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三、试验精密度
1.恒重
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干燥
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
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
2.试验中规定“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取未经干
燥(或未去水,或未去溶剂)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
的干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剂)扣除。
3.试验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
操作所得的结果;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系指按供试品所耗
滴定液的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量(ml)之差进行计算。
4.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
除另有规定外,应以25℃±2℃为准。
四、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
冷至室温的水。
五、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六、液体的滴,系在20℃时,以1.0ml水为20滴进行换算。
七、本版药典使用的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mol/L(摩尔/升)表示者,其浓度要求精
密标定的滴定液用“XXX滴定液(YYY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标定其浓度时,
用“YYYmol/L XXX溶液”表示,以示区别。
八、限度
1.标准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以及制剂的重(装)量差异,系包括上限和下限两
个数值本身及中间数值。规定的这些数值不论是百分数还是绝对数字,其最后一位数字
都是有效位。
试验结果在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字多保留一位数,而后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
规则进舍至规定有效位。计算所得的最后数值或测定读数值均可按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
的有效位,取此数值与标准中规定的限度数值比较,以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
2.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
用本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
非真实含有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九、溶解度试验法:
除另有规定外,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量取液体供试品,置于25℃±2℃一定容量的溶剂
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如看不见溶质颗粒或液滴时
,即视为完全溶解。
十、含量测定必须平行测定两份,其结果应在允许相对偏差限度之内,以算术平均值为
测定结果,如一份合格,另一份不合格,不得平均计算,应重新测定。
十一、记录复核
检验记录完成后,应有第二人对记录内容、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复核后的记录,属内容
、计算错误,复核人要负责;属检验错误复核人无责任。
第四章 取样方法
一、进厂原料取样
对进厂原料按批(或件数)取样。
若设进厂总件数为n,则当n≤3时,每件取样;当3<n≤300时,按[pic]+1取样量随机取
样;当n>300时,按[pic]+1取样量随机取样。
二、对中间体(半成品)按批(包装单位:桶、锅等)取样。
若设总包装单位为n,则当n≤3时,按包装单位取样;当3<n≤300时,按[pic]+1取样量
随机取样;当n>300时,按[pic]+1取样量随机取样。
三、对成品按批取样。
若设总件数(包装单位:箱、袋、盒、筒等)为n,则当n≤3时,逐件取样;当3<n≤300
时,按[pic]+1取样量随机取样;当n>300时,按[pic]+1取样量随机取样。
-----------------------
[pic]
[pic]
| 0 | negative_file/检验员培训教程系列1(DOC 7页).doc |
2018版毛概复习大纲
考试题型 如下:(1)单项选择题,15个,每个2分,共30分(2)多项选择题,5个,每个2分,共10分(3)材料分析题,一题两问,共30分(4)论述题,一题两问,共30分。
平时成绩占30%,实践活动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环境工程专业)
期末考试是闭卷考试,共2个小时。
答题要求:(1)认真审题。材料中的话,可以用,但不会有太多有用的,主要还是要靠对课本的理解与记忆,以课本为依据(2)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要条理清晰,要点分明,清晰可见,比如分段写、加小标题(1、2、3 …… )
第一部分 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对“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
P4-5,“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写的一些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P5,“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遵义会议后 ……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背)
写入党章: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P6 — 10,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大概知道一下。
P11 — 1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背)
后面具体的内容大概看一下。
P14-17,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红色的小标题(一、二、三),3句话。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P21,一句话:以 五四运动 的爆发为标志 …… 进入 新民主主义革命(背)
P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与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注意一下革命的对象。 (背)
P3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背)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P4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P4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 (背)
P53,一句话: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P59,一段话: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开始,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大概知道:党的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开始(党的八大的主要贡献有1.正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问题。2. 明确提出了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P65-66, 《论十大关系》,良好开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P69, 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背)
P71 — 72,两类社会矛盾及其解决办法。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对敌我矛盾采用专政的方法,对人民内部矛盾采用民主的方法。所谓民主的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熟悉)
P73,在《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P74,毛泽东提出了...的总方针
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P87,时代背景。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背)
P93 — 94:党的十五大(1997)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将其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P95,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
P96 — 11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看老师划的)。P9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P100,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P10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P105,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改革 和传统的改革(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不同,是对 体制 的根本性变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P105--106,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得失的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P111,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P112, 台湾问题的性质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 中国的内政 ,不容许外国干涉。
P114 — 117,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3句话,注意后2句:“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开篇之作 ; 改革开放 和...的科学指南 ” (背)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P1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的集中概括(背)
P13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背)
P134 — 13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P150 — 151,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P15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背)
P16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P17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十八大开始)
两大依据:
一、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P175)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P178)
P178,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的矛盾 (背)
P180,一变和几个“没有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地位没有变。
P180--181,新时代的内涵,大概了解。
第2节很重要!!!P182-189
P18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的鲜明主题,是...的核心要义。 (背)
P183--18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中 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好好理解一下 (背不背我也不好说,但我觉得应该尽量记熟)
P185--188,“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了解
P189--19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一、二、三)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届会议把这一思想载入宪法。 (背)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P197,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背)
P199--200: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背)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背)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背)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背)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背)
P203--205,“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步走” ( 2020年到2035年、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背)
第10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用时很长,也很重要)
P207,“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背)
P208--209,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 (要知道,熟读)
P209,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背这句话)
P210--211,“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背这句话)
P212,六个体系。指导方针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一条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改革。
P213--214,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个方面(大概知道)
P21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背这句话)
P216--217,制度体系,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几个基本政治制度 (背)
P218--219,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第一,第二,第三)
P220,“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背这句话)
P22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其它两个:1.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2.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最好背一下)
P22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背这句话)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P226--2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背)
P231--233,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5句话(重点)(背)
P235--237,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熟读)
P237,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背这些话)
P237--242,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把这些内容有机结合一下(有些内容有重复之处) (建议总结背诵)
第11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P244,“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背)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P247--24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句话(第一到第四,一二三是三大攻坚战) (背)
P250--251,4句话。“全面深化改革必须...”
P25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
P25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P255,正确处理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背)
P256,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P260,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即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 (要做到比较熟悉)
第12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P269,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强军之魂)、能打胜仗(强军之要)、作风优良(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的人民军队。 (背)
P273--276,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四个方面,注意一下: 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标准 ;建设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背)
第13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P282--285,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1-5)
P285,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P289,“第二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节很重要,要好好理解、吸收、掌握)
P29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核心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新美丽的世界” (背)
P290--292,五个方面的具体阐述
P294--295,如何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方面) (建议背诵)
第14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P298,历史表明...(三个“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背这句话)
P299,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载入宪法 总纲,以 国家根本大法 的形式强调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核心地位 (背)
P30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位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中国梦。 (背)
P303,三个“伟大”的关系。注意: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要比较熟悉)
P305,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 (背)
P307--308,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一到八,8个方面)
姜旺,完成于2018年6月7日,星期四
毛泽东思想
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基本纲领: 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的内容和意义(P35)
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意义: 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7. 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思想路线);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③.党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最主要内容)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④.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⑤.“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⑥.改革开放理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978年)
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⑨.“一国两制”;
⑩.中国问题关键在于党。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核心观点: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主要内容: 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⑤.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0.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主要内容: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全面,看书!)
1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2.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内涵: 第一,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第二,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第三,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价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第四,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缪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第五,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意义: 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八个明确”)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五位一体 ”、战略布局是“ 四个全面 ”,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内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6.“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民生、生态)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解决“供需”关系提出)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坚持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五、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18.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第二,不断完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第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第四,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两大理论 成果
1. 毛泽东 最早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 论新阶段 》
2. 中共七大 正式将 毛泽东思想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3.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2) 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3) 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 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
(4)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赋予 马克思主义以鲜明 的 中国特色。
4.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 毛 泽东思想、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者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 是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 的关系
(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 毛泽东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6. 1997 年 , 十五大 正式使用 “ 邓小平 理论 ” 概念 ,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7. 党的 十六大 将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9. “ 四个全面 ” : 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 从严治党 是战略举措。
10. 党的思想路线 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11. 实事求是 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 实事求是 贯穿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 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 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
1. 近代中国 是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的社会( 性质 )
2. 近代中国 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最主要) 、封建主义 和 人民大众的矛盾
3.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对象 :帝国主义 、 封建地主阶级 、 官僚资本主义 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4. 农民 是 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问题 是中国 革命的基本问题。
5. 无产阶级 的领导权 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 区别 新旧两种 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6.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 的性质 : 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革命
7. 新民主主义 的 政治 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8. 新民主主义的 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 归 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9. 新民主主义 革命道路 形成的必然性(中国 革命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1) 在 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 的 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 组织 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 的主要斗争形式 只能是 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 必然是 军队。
(2) 近代中国 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 人口的 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在中国开展革命斗争 ,必须充分 地 发动农民,凝聚农民阶级的革命力量,否则就无法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这就要求 无产阶级 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 夺取 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10.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
1. 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存在着 五种经济成分 :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 社会主义性质 的 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 党在 过渡时期的 总路线 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 一化三改 ” , 即 社会主义 工业化 ;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 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改造:用 和平赎买 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4. 社会主义改造的 历史经验 :
(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 用和平 方法进行改造
5. 1956 年底 , 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 ,标志着 三大改造的完成( 农业 、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6. 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简答) :
(1) 是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2) 极大地 提高了 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3) 极大地巩固和扩大 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4) 进一步 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5) 证明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 而且 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 社会主义 建设 道路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 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 正确 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 走中国 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 初步探索 的其他理论成果
2. 毛泽东 在 《 关于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 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 初步探索的意义 :
(1)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4. 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简答)
(1)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 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 必须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国情 ,是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最大 “ 实际 ” 。 我国现在 正处于 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基本认 识
2.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
(1) 我国社会 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 新世纪 以来 ,我国显示了一系列 新的阶段性特征:
(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 发展中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2)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构障碍依旧存在。
(3) 对外开放日益壮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4.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 : 领导和团结 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 建设 “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
(2) “ 一个中心(经济建设 为中心 )、 两个基本点 (坚持 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 。
(3) “ 领导和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 。
(4) “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
6. 四项基本原则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 无产阶级专政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7. 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兴国之要 ; 四项基本原则 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 是强国之路
第六章 社会 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 “什么 是社会主义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这一 重大问题,并认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 社会主义的 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 党的十八大 根据 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
(1)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人民民主 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3) 文化软实力 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4) 人民生活水平 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5)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 中国梦 的内涵 : 最核心的内容 是 国家富强、民族 振兴 、人民幸福。
三者关系: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 是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6.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1) 坚持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 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 弘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 凝聚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七章 社会 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 改革开放 是 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是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 改革的性质 : 社会 主义制度的 自我完善 和发展
3. 坚持 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 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 最核心 的是在 改革开放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 改革 、发展 、 稳定 三者之间的 关系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 (辨析)
要把改革力度 、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 关系 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5. 对外开放 是一项 基本国策
6. 毫不动摇地 坚持 对外开放 的 原因 :
(1) 对中国历史发展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 是顺应经济全球化 大势 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3) 是 为了 借鉴 和 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
(4) 加快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7.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是 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 与 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 ( 单选 )
8. 全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简答 ) :
(1) 全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 主动 的开放战略。
(2) 全面提高 对外开放水平 ,要以开放促发展。
(3) 全面提高 对外 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4) 全面 提高 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布局
1. 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 文明 建设 “五位一体” 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2. 1992 年 党的 十四大确立 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3. 党的 十八届 三中 全会 , 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 “ 基础性作用 ” 改为 “ 决定性作用 ”
4. 党的 十五大 明确提出 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的确立 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毫不动摇 地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毫不动摇 地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5.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 起 主导作用 。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6. 经济 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1) 从高速增长 转为中高速增长。
(2) 经济结构 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 收入 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3) 从要素驱动 、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7. 经济新常态 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 正从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 转向 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
(3)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 最终消费 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 国民经济 的第一产业部门。
(4) 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 “ 看不见的手 ” 和 政府 这只 “ 看得见的手 ” 充分结合 ,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应主动 把我 和 积极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 ,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8. 怎样 适应 和引领 经济发展新常态?
(1)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发展理念变革 、 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2) 必须坚持走 中国特色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 必须坚持走 中国特色 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4) 必须 健全 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9. 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 要坚持 党的领导 、 人民 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 H ow?
(1) 党的领导 是 人民 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 人民当家 作 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3) 依法治国 是 党领导 人民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 人民民主 专政的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1) 人民民主专政 是我国的国体。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 我国的政体。
(3) 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 。
12. 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的 主要 职能 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3. 中国共产党 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其 核心 是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5. 中国 已经建立了 以 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 委员会 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1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 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7. 全面依法治国 的主要任务 (简答) :
(1)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
(2)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3) 保证 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
18.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0. 怎样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1 ) 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念信念教育
( 2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 3 ) 突出 道德价值的作用 , 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 4 ) 必须立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 )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弘扬红色文化
21. 生态文明的核心 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2. 社会和谐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3. 怎样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多项选择)
(1)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 创新 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4) 健全 公共安全体系
(5)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24. 坚持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 —— 基本国策
(1) 把节约资源 放在首位
(2) 坚持 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 着力推进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 形成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九章 实现 祖国完全 统一 的理论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 1 )一个中国(核心)
( 2 )两制并存(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
( 3 )高度自治
( 4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 5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构想的 重要意义:
( 1 ) 创造性地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2 ) 有利于 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 3 ) 为 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 针对台湾问题 提出来的。
4.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 内政问题 。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外交和国际战略
1. 和平发展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 1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 2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新中国 60 多年历史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 3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 4 )中国和平发展 打破了 “ 国强必霸 ” 的大国 崛起传统模式。中国 是维护 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3.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三大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 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5.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 1 )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 2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3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 4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6.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根本目标和依靠力量
1. 共同富裕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根本原则
(1) 共同富裕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2) 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 共同富裕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2. 社会主义时期 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是:维护祖国统一 , 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 、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 各民族的 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 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领导核心
1. 中国共产党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2. 中国共产党的 性质 : 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党的性质 决定了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 如何理解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
(1) 坚持中国现代化 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党的领导
(2) 维护国家统一 、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党的领导
(3) 正确处理 各种矛盾 , 凝聚 亿万人民力量 ,需要党的领导
(4) 应对 复杂国际环境需要党的领导
5.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 政治优势 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 危险 是 脱离群众
6. “全面 从严治党 ”
(1) 含义 : “全面”, 治党要覆盖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等各个领域。
“从严”, 用更严格的标准管党治党,对党员的要求比对 普通 群众 的要求更严格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
(2) 意义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虑、完场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要求;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是 保持党的先进性 纯洁性、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全面 从严治党是推进 “ 四个全面 ” 战略布局 的关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 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3) 措施 :
a)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b) 坚持 思想建党 与制度建党相结合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显著特点和特有优势。 思想建设 是党的 各项建设包括 制度建设的基础。
思想建党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决定党的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首位); 制度治党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之道
c) 加强 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 组织建设: 1. 加强对党员队伍的管理
2. 从严管理干部举措贯彻到组织建设全过程,从严教育、管理和监督
3. 各级领导干部发挥带头作用,遵循“三严三实”要求,自觉践行“好干部”标准
4. 重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和严格管理
● 严明纪律: 1. 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
2. 必须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
● 作风建设: 1. 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 严格党内生活,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3. 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
4. 建立抓作风的长效机制
d) 加强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从严治党重中之重)
1.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 坚持惩治这一手不放松
3.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4. 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 0 | negative_file/2018版毛概复习大纲.docx |
企业名单
山东东岳集团 (山东 济南)
浙江巨化氟化学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常熟阿托化工公司(江苏 常熟)
常熟中浩化工厂(江苏 常熟)
泰州梅兰电化厂(泰州)
浙江临海利民氟化厂(临海)
浙江东阳氟化厂(东阳)
浙江鹰鹏化学品厂(永康)
株洲化工厂(株洲)
上海天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阜新氟化品有限公司(阜新)
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已访)
西安金珠集团(西安,134a)
| 0 | negative_file/普华永道——生产企业名单.doc |
蝴蝶原理
尚迪
蝴蝶原理与艾略特波浪理论一样是以菲薄纳奇神奇数列作为结构基础。在特定环境
下,它不仅可以忽略部分常用技术指标的存在。从某种角度讲,蝴蝶理论甚至可以抛开
顺势而为的技术派“真理”。在完全了解蝴蝶原理前,你或许不屑我拿其与大名鼎鼎的艾
略特波浪理论相提并论。但在您逐渐了解蝴蝶原理及应用的同时,或许可以慢慢体会它
作为分析外汇市场的过人之处。
首先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蝴蝶原理的由来和其发展过程。早在1935年有个叫H.M.Ga
rtley的人出了一本书,叫《股市利润》(“Profits in the Stock
Market”),这是一本关于形态技术分析的书,全书厚达700多页,以每本1,500美元的天
价限量售出1,000册,以当时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的购买力,这本书可以买到三辆
全新的福特汽车!其最为精华的部分在第222页讨论了一个最佳时间与价格的形态,这个
形态是非常的强大和有效,后来这个形态被命名为Gartley222,这是以人的名字做为形
态的名称。
这里要说明的是那个时期主要的市场还是股票市场,艾略特的《波浪理论》1938年出
版,这与H.M.Gartley的《股市利润》基本属于同一时期。有趣的是波浪理论和Gartley写
的书里都不约而同的用了黄金分割的比率进行分析。
之后Scott M.Carney在1999年出版了一本叫《和谐的交易》("The Harmonic
Trader")的书,这还是一本形态分析和交易的书,
Carney在书的第3部分在讨论了Gartley222后介绍和详细讨论了蝴蝶形态(Butterfly)
,蝴蝶形态分为牛市蝴蝶形态和熊市蝴蝶形态,蝴蝶形态的基础就是Gartley222,丰富了
Gartley形态的内涵和内容。
可以说蝴蝶形态发展到今天,并不是一个人的杰作,而是经过多角度的演变和优化
。笔者针对蝴蝶形态的基本原理也做了一些调整改变。特别是在C点确认后,可以有效的
预测D点的位置。当前应用在实战方面效果还是不错的。
笔者体会在《和谐的交易》中所阐述的蝴蝶形态(以菲薄纳奇神奇数列作为结构基础
)可以看作是事物自然规律的产物,理想状态下,如果我们在走势图中确认了X、A、B、
C、D各点,我们就可以判断位于D点之后的翻转行情。X、A、B、C、D各点间回调比例组
合必须满足特定菲薄纳奇数列组合。当然在实际走势中,走势的形态特征和回调的幅度
只是会永远的无穷接近理想状态。这样我们就要在点位的选择上下功夫研究。
以下是理想状态下,蝴蝶各形态以及形态对应的菲薄纳奇回调比例。希望投资者牢
记。实际走势中,点位间回调幅度难免会出现细微偏差,而这种偏差组合会对蝴蝶形态
的选取产生分歧。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分析实践找寻适合自己的分析规律。
[pic]
[pic][pic]
下图是我在2007年7月31日通过蝴蝶形态做的美元兑瑞郎1小时图图表分析。[pic]
这是一个典型的已知X、A、B、C、D点,预测翻转走势的分析。美元兑瑞郎小时图走
势显示X、A、B、C、D各点脉络清晰。B点针对XA段菲薄纳奇回调满足0.50。C点针对AB段
菲薄纳奇回调满足0.786。D点针对BC段菲薄纳奇回调满足1.618。即AB=CD(0.786/1.61
8)。以上回调比例均满足BAT形态比例关系。由此判断出D点位置后,我们可以初步预测
行情即将发生翻转。而随后美元兑瑞郎也应验了前期的预测,走势产生中幅下跌。
在上图的BAT形态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蝴蝶形态的存在,很多时候趋势线(X-
B的延长线)支撑阻力、水平支撑阻力(A、B点水平价位)等常规分析方法已经变的没那
么重要。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当您无数次苦恼自己常用的指标失效而对走势分析无从
下手时,或许蝴蝶形态正是您的救命稻草。
上面我们主要介绍了蝴蝶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各形态比例关系,另外进行了BA
T形态的举例分析。通过上一讲,我们对蝴蝶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我们需要做
的就是围绕蝴蝶原理各个形态,结合实战图表进行大量分析研究,目的加强投资者对形
态的把握。在举例中,还会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阐明。为了提高投资者学习蝴蝶原理
的效率,我会介绍给投资者必须掌握或的相对重要蝴蝶原理资料内容。
首先,《和谐的交易》和《菲薄纳奇比例与形态识别》两本关于蝴蝶形态的书希望投资
者了解。虽然两本书都是英文版,但是书中内容的逻辑性并不是很强,内容不难理解。
第二,牢记“蝴蝶形态一览表”和第一讲中的“AB=CD对照表”中各形态回调比例关系。
第三,掌握蝴蝶原理MT4平台技术指标用法。
第四,掌握博客收录的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内容。
第五,结合所掌握的蝴蝶原理知识进行实战分析,并进行总结。
上一讲提到,笔者针对蝴蝶形态的基本原理做了一些调整改变。最有代表意义的是
,通过X、A、B、C三点可以判断D点运行方向和位置。而书中介绍的方法仅是预测D点之
后的翻转。大量实践证明,我们只需要抓住CD间的波段行情进行操作,就可以达到稳妥
的盈利。而不必完全按照蝴蝶英文书中的介绍去抓D点之后的翻转。
另外,不是所有的形态D点都是绝对的翻转点,形态可能因为D点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以W蝴蝶形态为例,在D点位于X点下方,形态可以属于Gartley或Bat。随着D点的向上
运行,在突破X点水平位后,形态将变为Butterfly或Crab。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分析中多
次提到的“第一目标位...、第二目标位...”。
许多“蝴蝶爱好者”在看过我博客中的蝴蝶原理分析文章后,还是有很多的疑惑,特
别是在形态把握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调的是,蝴蝶形态分析市场不能单纯追求点位
(高低点)上的菲薄纳奇回调比例,形态上的“和谐”也很重要。在这一点上,蝴蝶原理
的MT4技术指标做的有些不足。这也是我多次在文章中强调的---
技术指标仅作为形态提示,它能做到的是帮助投资者省掉大量时间从各图形中识别蝴蝶
基本雏形,投资者必须加入人为分析。
图形出现以下几点,可视为蝴蝶形态的“不和谐”,需要投资者谨慎操作。
请牢记:
A点和C点时间间隔过近、X点和B点时间间隔过近,可看作形态的“不和谐”。
AB段或CD段属于盘整行情时(仅极限位符合回调比例),可看作形态的“不和谐”。
3. X点没有位于走势图中的相对高点或低点,可看作形态的“不和谐”。
4.
XA、AB、BC、CD各走势段出现长时间盘整或回调情况,可看作形态的“不和谐”。
5. AB段与CD段时间周期或价差差别过大,可视为形态“不和谐”。
此外形态的“不和谐”不等于走势一定不满足蝴蝶形态。只是某些时候成功概率会有
所降低。
下图是2007-3-5至2007-7-
24英镑天图形成的蝴蝶典型AB=CD形态。另外我们通过安德鲁分叉线对D点进行了辅助判
断。
[pic]
图中,C点满足AB段的菲薄纳奇0.50回调。D点满足BC段的菲薄纳奇2.000回调。AB段
与CD段均收出40根蜡烛左右,且两段价位差均在1000幅度左右。该图属于比较典型AB=C
D形态。
另外通过A、B、C点作出的安德鲁分叉线,中线阻力显示与蝴蝶原理预测出的D点刚
好满足。这也预示着D点强阻位置的重要性。而此时的布林线没有任何阻力征兆。
这幅图中,安德鲁分叉线在D点后的翻转行情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布林
带并没有显示D点存在强阻力位。我们通过蝴蝶原理和安德鲁分叉线分析出了D点的潜在
阻力。另外在,走势翻转下跌后(圆圈位置),同样是安德鲁分叉线预测到了短暂支撑
位。行情在此大幅震荡三日,在突破分叉线下方支撑后继续完成蝴蝶形态翻转下跌。
很多时候,其他技术指标可以辅助蝴蝶原理验证D点可能出现的强阻(或支撑)。更
多的技术指标验证出相同的结论,说明预测成功率越高。当然辅助指标尽量做到少而精
,这样可以避免外在干扰。这就需要投资者通过大量图例验证适合自己的指标。
上一讲中主要介绍了新手在学习蝴蝶原理时必须了解的一些资料知识和学习步骤。
另外对判断蝴蝶形态是否“和谐”做了细致的说明。此外举例出了汇市走势图中的典型蝴
蝶AB=CD形态案例,进行了分析。相信通过之前的两讲和博客中每日更新的典型图例分析
,大家已经掌握了蝴蝶形态大致轮廓。这一讲中我们主要介绍蝴蝶形态在K线走势图中的
客观存在性,以及蝴蝶原理与其他技术分析的区别和优势。
我们知道,菲波纳奇数列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技术分析中,江恩把菲氏数列和几何学连用
创出了自己的体系;艾略特用菲氏数诠释道氏理论而成波浪;嘉路兰用菲氏数结合历法
创出螺旋历法。而蝴蝶原理同样通过菲薄纳奇比例组合而成。另外,以上提到的这些分
析方法,不光是应用在外汇技术分析中,股票K线、期货K线中同样有效。这更能说明菲
薄纳奇神奇数列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各个领域(本观点推荐阅读《菲薄纳奇奇异数字的应用
和买卖交易策略》第一章)。
蝴蝶原理的可贵之处是其存在的客观性。这种客观存在的产物使我们的分析也变得
更加客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切实存在的形态找出来,仅此而已。这也是蝴蝶原
理优于很多技术分析的原因。很多技术分析,都是人为通过历史走势获取经验和规律,
再结合辅助措施预测未来的这种规律,不过必须保证的前提是这种规律必须永远存在。
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今天的支撑阻力位也许明天会变得不堪一击,趋势线的假突破会
打掉你的止损,假背离可能会损失你的头寸,每个人都应该经历过屡试不爽的技术指标
突然失效,人们给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指标钝化。也许您通过多指标的叠加可以达
到比较高的预测准确率,但由于指标钝化您可能会不断变换自己的交易思路。
我想说的是,也许蝴蝶原理能帮助您解决以上的烦恼。虽然任何分析思路都不会达
到100%准确,因为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而每个人的分析思维方式会不同。但我认为单
凭蝴蝶形态的这种客观存在性,我们也有理由去深入研究。
博客置顶推荐的《和谐交易》和《菲薄纳奇比例与形态识别》两本书中,收录了大量美
国股票、期货、指数历史走势中的蝴蝶形态实例,另外我在博客中发布的蝴蝶典型形态
图例讲解系列文章也是外汇市场历史走势中形成的蝴蝶形态。这些都说明了一个很重要
的观点---蝴蝶形态是以菲薄纳奇数列为根基,并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
另外一个体现蝴蝶形态客观存在的观点是,蝴蝶形态不仅仅只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时
间周期中。我们所看到的一分钟图、五分钟图、十五分钟图、半小时图、一小时图、四
小时图、天图、周图、月图只是交易平台设定的时间周期K线走势表现形式。而没有表现
出来的一个半小时周期、三小时图、五小时图若干,同样会出现蝴蝶形态。实际上,我
们在交易平台所看到的不同周期图表,就好像从游泳池中提取出来的一杯水,还有若干
周期的图表我们是无法看到的。而这些若干图表中同样会存在这大量的蝴蝶形态潜在机
会,正所谓“蝴蝶现象”无处不在。
希望通过蝴蝶原理预测市场达到较高的准确性,这与投资者对形态的理解密切相关
。单从理论核心价值看,蝴蝶原理将分析方法细致到数字化(回调比例组合),这已经
在技术分析领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在每一讲最后,我会至少拿出一个典型蝴蝶形态与投资者分享,今日也不例外。但
我不想拿一些“陈糠烂谷子”走势图做典型案例分析,因为这不具备代表性,说服力也低
。今天典型案例我们用昨天(2007年10月29日)的欧元兑日元四小时图出现的蝴蝶形态
。昨天在欧元兑日元形成蝴蝶机会时,我在博客中第一时间发表了分析,昨日晚间行情
到达了蝴蝶原理预测的价位。以下是昨日博客的分析:
[pic]
欧元兑日元四小时图满足蝴蝶Gartley形态。各点位回调比例满足Gartley形态回调
比例,AB=CD显示,D点位置应在BC的1.618回调位。价位在165.33。预计短线可以见到此
位置。
昨日晚间欧元兑日元到达了预测价位165.33。
蝴蝶各形态及对应回调比例(详见上一讲)大家很容易可以记住,关键的形态把握
需要投资者进行大量实践。本章最后再次强调,蝴蝶原理技术指标仅可作为分析行情的
辅助工具,不可完全依照指标提示操作。通过投资者不断的学习,完全可以抛开指标束
缚。
上一讲中我们主要讲解了蝴蝶形态在K线走势中的客观存在性,这个观点的存在与否
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所做的关于蝴蝶原理的一切分析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另外介绍
了蝴蝶原理与其他技术分析的区别和优势。这一讲中,我们了解一下AB=CD在蝴蝶形态中
的核心地位,以及B点位置的选取对最终结果造成的影响。
蝴蝶原理AB=CD对照表中(第一讲中的图表),AB=CD三重含义:
第一,AB段走势的时间周期(蜡烛根数)应与CD段走势时间周期(蜡烛根数)无限
接近。
第二,AB段走势的价位差应与CD段走势价位差无限接近。
第三,C点针对AB段走势的黄金分割回调比例和预测的D点针对BC段走势的黄金分割
回调比例应与对照表中的AB=CD(回调比例/回调比例)无限接近。
注:“无限接近”这个词用的比较模糊,因为走势在形成有效的蝴蝶形态时(可操作
的蝴蝶形态时),大部分案例显示无论从时间周期、价位差和回调比例都会产生部分偏
差,而这种偏差我们无法用统一的公式套用分析解决,因此我只能用“无限接近”这个词
。但这种偏差造成的预测风险我们从某种角度讲是可以控制的,但这需要初学者自行完
成大量分析积累经验,从而追求对和谐形态的判断。
这三重含义中,形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B=CD(回调比例/回调比例)的无限接近。
通过以往的案例我们发现前两个条件即使偏差较大,但如果AB=CD回调比例组合非常接近
,预测的D点也是可以成功到位的。而如果三种条件同时满足无疑会增加预测的成功率,
且在D点到位后形成蝴蝶翻转的可能性较大。不过在追求回调比例吻合各蝴蝶形态的前提
下,形态中各点位间走势的和谐与否也是决定预测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这在第二讲中已
经详细说明)。
AB=CD对照表中我们发现,除Crab形态以外,其他蝴蝶形态(Gartley、Butterfly、
Bat、或AB=CD)中,AB=CD的比例关系始终存在,区别只是在于不同的蝴蝶形态中AB=CD
的回调比例组合不同。例如Gartley形态中AB=CD比例关系只是(0.382/2.240),而Butt
erfly形态中AB=CD比例关系可以是(0.382/2.240)、(0.382/1.618)或(0.382/2.61
8)。不同形态的AB=CD直接导致预测D点的结果不同。这也就引出了如何选择蝴蝶形态。
由于不同形态AB=CD的回调比例组合有交集。因此我们无法从AB=CD中选出有效的蝴
蝶形态,我们只有从B点针对XA段的回调比例中选择,初步确定走势属于哪种蝴蝶形态。
如果B点针对XA段回调比例位于0.382、0.447、0.500、0.618,那么可以初步把形态锁定
在Gartley、Bat或Crab。如果B点针对XA段回调比例位于0.618、0.786、0.886,那么可
以把形态初步锁定在Butterfly。之后根据C点针对AB的回调比例去找到相应的AB=CD回调
比例组合(回调比例/回调比例),从而找到D点预测位置。显然B点针对XA的回调比例选
择决定着形态的不同,从而决定着最终的预测结果。因此,希望投资者在B点的选择上多
下功夫。特别是在Gartley和Butterfly两形态上,B点针对XA的0.618回调位是两个形态
的临界点,判断起来难度较大。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对于D点的判断,我们的第一目标位
都选在相对保守的形态比例组合上。例如,走势图B点针对XA段回调位于0.618,C点针对
AB段回调位于0.786。这两个回调位同时满足Gartley和Butterfly形态,这时我们应先把
形态锁定在Gartley,由此预测D点针对BC回调在相对保守一点的1.27回调位。待走势到
达目标后,再具体分析走势会不会形成蝴蝶形态的转换,即走势是否会沿CD段继续上行
(下行),到达Butterfly形态中D点针对BC的回调位1.618、2.240和2.618。如果条件成
熟,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头寸。
本章推出典型案例,我们引用博客中连载的“蝴蝶原理形态图例讲解15”作为典型案
例分析。这幅图中,走势正是从Gartley形态转化到Butterfly形态。
[pic]
2007-1-31至2007-2-
8纽元兑美元小时图形成蝴蝶形态从Gartley到Butterfly形态的转化。目标位也从起始的
D点,上升到D1点。
B点针对XA满足0.618回调。由此可把形态初步锁定在Gartley、Butterfly或Crab形
态。
C点针对AB满足0.886回调。这样可以将形态锁定在Gartley或Butterfly。若满足Ga
rtley形态AB=CD,D点应满足BC的1.129回调,价位在0.6873。
在走势完成Gartley形态后继续上涨,最终在完成Butterfly形态后形成翻转。Butt
erfly形态中,D1点针对BC满足1.270回调,价位在0.6884。
通过以上图例我们发现,蝴蝶形态可以随走势变化而改变,即D点会随形态而改变。
因而,阐明本章最后一个结论,单纯按照蝴蝶英文资料预测D点之后的翻转是不明智的。
充分利用不同形态AB=CD的比例变化,将盈利空间最大化(D点的纵深)才是最合理的。
蝴蝶原理形态图例(尚迪)
瑞郎小时图蝴蝶BAT形态确认 (2007-08-01 10:10:00)
[pic]
另外,如果对蝴蝶原理掌握熟悉,则可以对D点的位置进行预判。(昨日蝴蝶原理分
析当前已到位,但有很好的学习参考价值)
英镑天图蝴蝶四边形分析
[pic]
日元蝴蝶原理D点后的走势分析(7月11日)
[pic]
英镑天图蝴蝶CRAB形态分析
[pic]
[pic]
USD/CHF出现蝴蝶Gartley形态(2007-9-6)
[pic]
USD/CHF出现蝴蝶形态。B点针对XA回调满足0.618回调。C点针对AB满足0.707或0.7
86回调。若满足形态中的AB=CD,那么D点针对BC回调最少要满足菲薄纳奇1.270回调,价
位在1.1908附近。同时这一预测价位针对XA的回调幅度满足0.786。那么,我们基本可以
把形态锁定成蝴蝶Gartley形态。
因此预计USDCHF中线看跌,第一目标1.1908。
昨日晚间黄金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视频汇评曾提到预测价位)
[pic]
昨日黄金小时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在昨日上午的视频汇评中,我曾经提到黄金
存在潜在蝴蝶形态。不过之后分析,由于B点至C点有点类似盘整走势,并不是绝对的下
跌行情。因此,还是没有在博客发表黄金这篇蝴蝶形态的预测。
晚间22:15,黄金经过近15个小时的运行,最终还是形成了蝴蝶Gartley形态。B点
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C点针对AB满足0.382回调,若满足Gartley形态AB=CD,
D点针对BC应满足黄金分割2.24回调。我们可以由此抓住CD段行情。
而且当前黄金出现蝴蝶形态后的翻转走势趋势。介于CD段行情涨幅过猛,预测回调
比例会到达CD段的0.382回调。
解答网友蝴蝶原理切入点问题与预测(云图翻转与SO震荡)
[pic]
美元兑日元天图当前出现蝴蝶形态AB=CD(0.707/1.414)机会。C点针对AB段满足黄
金分割0.707回调。预测D点将满足BC段的1.414回调。
指标中,stochastic
oscillator出现翻转迹象。同时周图中走势在布林中轨受阻下跌,并促使云图(ichimo
ku)形成翻转。预计美元兑日元继续走低,D点预测目标104.21。
下图是昨日汇友sdlgdxyy发过来的美元兑日元蝴蝶图表,问追空切入点问题。第一
,发这幅图的时候SO震荡指标还没有形成翻转迹象。同时云图ichimoku也没有形成由上
升云向下降云的转变。因此虽然美元兑日元朝蝴蝶预测D点方向运行,但当时仅从蝴蝶形
态回调位和趋势指标布林带确立切入点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pic]
老师:你好!标志是什么意思,请指教!
[pic]
你是在我博客下载的蝴蝶指标吧.那个是报警的意思。不过我做的分析大多是预测D
点的,D点之后的翻转我很少分析。我个人觉得,指标预测翻转有时候确实很灵,但是有
时候也不是很好,因为毕竟蝴蝶形态并不是只需要看黄金分割回调位,其他指标的配合
以及形态的和谐是指标无法判断的。建议看我博客的预测蝴蝶形态D点的相关文章以及蝴
蝶原理图例讲解。
加元蝴蝶Gartley--Butterfly转化预测(2008.1.2)
[pic]
2007-12-
28至今,美元兑加元小时图形成了蝴蝶形态的转化,形态由Gartley转变为Butterfly。
Gartley形态蝴蝶在图中由红色线段标出。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618-
0.707。C点针对AB段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因此在Garltey形态中若满足AB=CD,D点
位置在BC段的1.27回调位。同时D点针对XA满足0.786回调位也在此处。走势最终到达D点
位置,并形成Gartley形态的蝴蝶翻转。
蝴蝶翻转仅到达了CD段的0.382回调位,走势继续上行。之后形成蝴蝶形态的转化。
Butterfly形态中,D1点针对BC段的1.618回调位已经见到,2.240回调位也近在咫尺。
而蝴蝶能够预测到的最大值D3(BC段的2.618回调为)价位在0.9903。此位置对应的X
A段的回调满足Butterfly的1.618回调位。
EUR/CHF天图蝴蝶预测(2008.1.15)
[pic]
当前欧元兑瑞郎天图存在蝴蝶原理Butterfly形态做空机会。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
割0.786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Butterfly形态AB=CD,D点第一目标
位置应在BC的1.618回调位,价位在1.6040。
澳元形成蝴蝶翻转(2008.4.14)
[pic]
黄金蝴蝶形态基本形成,需要微幅调整头寸
[pic]
当前接近589.06,投资者可以平掉40%头寸,余下头寸获利在蝴蝶算法上方价位598.0
0
蝴蝶原理测黄金
[pic]
蝴蝶原理分析黄金后市可能继续下跌(4小时图)
[pic]
[pic]
2006.11.7蝴蝶算法预测黄金将下跌
[pic]
英镑将测试蝴蝶算法第二阻力.
[pic]
黄金通道及蝴蝶分析
[pic]
[pic]
蝴蝶满天飞,能否延续....(不做汇评,仅为放松调侃)
[pic]
典型蝴蝶四边形态
[pic]
[pic]
还没有来得及在168发就已经到位了。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蝴蝶四边形例子。C点及
D点回调比例比较具有代表性。一个是1.618,一个是0.786.
英镑突破蝴蝶AB=CD向2.618回调进发
[pic]
[pic]
6月25日欧元蝴蝶three drives形态
[pic]
shangdi 不同时间周期的蝴蝶算法价位重合(usd/cad)
[pic]
相对少有的不同时间周期的蝴蝶算法价位重合(D点)。
黄金3月26日蝴蝶原理分析回顾及展望
[pic]
黄金蝴蝶中线分析到位提示讲解
[pic]
黄金到达蝴蝶预测范畴极限,建议削减头寸
[pic]
黄金昨日(2007.12.26)的上涨接近了蝴蝶Butterfly形态D点针对BC的极限回调价位
2.618。虽然离2.618回调价位827.00还差一点,但D点针对XA的黄金分割已经达到了But
terfly形态的1.270标准回调位。
因此,建议当前获利的投资者了结手中多头头寸。
黄金四小时图蝴蝶原理分析
[pic]
蝴蝶典型形态图例讲解之----英镑兑美元2004年周图
[pic]
2004年2月15日至2004年12月12日英镑兑美元周图形成典型蝴蝶Butterfly形态。
图中显示,B点针对XA回调满足0.786。C点针对AB回调满足0.786,若满足蝴蝶Butt
erfly形态AB=CD,那么D点针对BC应至少满足1.618回调。走势结果与预测基本吻合,英镑
周图最高见到1.618回调1.9486附近。
同时D点的确认点,基本满足BUTTERFLY形态D点针对XA的1.27回调。
通过该图例,我们至少可以在C点到D点运行期间,跟随趋势做多,获利目标看到D点
。
另外此图中,在走势到达D点后,成功的形成了蝴蝶翻转。且回调幅度超过A点最低
。因此此图属于比较典型的蝴蝶Butterfly形态。
欧元蝴蝶指标报警及风险说明——蝴蝶理论讲解二
[pic]
日元蝴蝶到位提示讲解---蝴蝶原理实战讲解三
[pic]
可以说日元的这张蝴蝶分析图形形态比较典型。B点刚高位于XA50%回调。而C点位于
AB的0.78回调位附近。这两点均处在规定范围之内。相比较,C点的选择更加至关重要。
若选择C1点,那么D点将预测到1.2082.但从C-
C1的K线显然是上升行情,那么取C1点显然并不合适。
选择C点作为AB回调虽然有些保守,但实际结果相对稳健。而保持长期获利必须站在
这种稳健的操作风格中。
原帖登录个人博客参见4月9日日元蝴蝶分析,如下
[pic]
蝴蝶理论实战讲解四----4.20黄金蝴蝶算法详解
[pic]
蝴蝶理论实战讲解六---加元十五分钟D点选择
[pic]
蝴蝶理论实战讲解七---蝴蝶理论四边形美指分析
[pic]
蝴蝶理论实战讲解八---蝴蝶原理黄金机会
[pic]
蝴蝶理论实战讲解九---加元蝴蝶原理选位技巧
[pic]
蝴蝶理论实战讲解十---美元即将产生中幅回调
[pic]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11---2006-7-10至2006-8-9英镑兑日元AB=CD形态
[pic]
2006-7-10至2006-8-
9英镑兑日元四小时图形成蝴蝶AB=CD形态。(参见AB=CD对照表最左侧竖栏)
C点针对AB满足0.50回调,若满足AB=CD,D点针对BC回调应满足2.000回调,结果与
预测相同。在到达D点后形成小幅翻转。我们可以针对AB=CD形态对照表抓住CD段行情。
本文重点:这张图AB段与CD段,无论从时间周期还是价差都基本满足相等。属于比
较典型的蝴蝶原理AB=CD形态。
另外C点的确认和入场时机可从圆圈处判断。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12--2006-4-27至2006-7-7欧元兑瑞郎蝴蝶Gartley形
[pic]
2006-4-27至2006-7-7欧元兑瑞郎天图形成典型蝴蝶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0.50回调。C点针对AB满足0.786回调。D点针对BC满足1.27回调,即
符合AB=CD。形态属于蝴蝶Gartley。
通过B点回调和C点回调,我们基本可以把形态锁定在Gatley。若符合Gartley形态A
B=CD,D点应在1.27回调附近,价位1.5708。形态完成后,走势形成蝴蝶翻转。我们可以
抓住CD段走势。
本文重点:该图形各点位脉络清晰,形态比较和谐,属于比较典型的Gatrley形态。
C点的确认可从翻转后的2-
3根大阳线确定。经上述判断,我们抓住CD段大部分行情并非难事。
蝴蝶原理形态图例讲解13---06-4-4至06-4-
13NZDUSD四小时AB=CD(周期、价差均等)
[pic]
2006-4-4至2006-4-13NZDUSD四小时图形成蝴蝶AB=CD形态。
这是一幅典型的蝴蝶形态。C点针对AB完成0.707回调。D点完成BC的1.414回调。在
时间周期和价差上AB段分别为(12,174),CD段为(12,177)。无论从时间和价位上
均符合AB=CD。
D点后行情发生翻转,我们可以抓住部分CD段行情,或翻转行情。
本文阐述重点:蝴蝶形态中,时间(time)和价差(Spread)均相等的情况并不多
见,不过一旦出现,翻转准确率较高。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14--
2007.2.23至2007.3.22GBPJPY四小时Gartley形态
[pic]
2007-2-23至2007-3-22GBPJPY四小时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0.5回调,这基本可以把形态锁定在Gartley或Bat。C点针对AB满足0
.786回调。若满足Gartley形态AB=CD,D点预测位应在BC的1.27回调。价位在231.53左右
。
若按照Bat形态AB=CD,D点预测位应在BC的1.618回调位。
结果与预测吻合到达了231.53。同时D点针对XA满足0.618回调(符合Gartley)。
另外,后市D点到达BC的1.618回调。形态也由Gartley形态变为Bat形态。
本文阐述观点:在预测D点价位时,有些时候,预测的形态有可能是两个(本文中的
Gartley和Bat)甚至更多。建议在形态没有完全明朗前,只预测可能形态中最近的一个
目标价位。待形态进一步确认后,方可预计第二目标....
蝴蝶原理形态图例讲解15---2007-1-31至2007-2-8纽元形态转化(止损位设置)
[pic]
2007-1-31至2007-2-
8纽元兑美元小时图形成蝴蝶形态从Gartley到Butterfly形态的转化。目标位也从起始的
D点,上升到D1点。
B点针对XA满足0.618回调。由此可把形态初步锁定在Gartley、Butterfly或Crab形
态。
C点针对AB满足0.886回调。这样可以将形态锁定在Gartley或Butterfly。若满足Ga
rtley形态AB=CD,D点应满足BC的1.129回调,价位在0.6873。
在走势完成Gartley形态后继续上涨,最终在完成Butterfly形态后形成翻转。
Butterfly形态中,D1点针对BC满足1.270回调,价位在0.6884。
本文阐述思想:蝴蝶原理分析市场,建议首先预测D点位置,而不要只预测翻转。因
为通过以上图例我们发现,蝴蝶形态可以随走势变化而改变,即D点会随形态而改变。因
而单纯的预测D点之后翻转是不明智的。
止损位的设置:本图很好的说明止损位在实战操作中如何应用。起初,图中红色圆
圈位置一定会被投资者认为是C点确认,圆圈位置针对AB满足78.6,特别是之后拉出3根
阳线。许多投资者在这之后选择根多。不过之后行情发成翻转,并到达AB的0.886回调后
发生反弹。
这种就引出一个话题,在C点判断有误时,止损如何摆放?
蝴蝶形态中,C点针对AB最深不能超过0.886回调。超过即宣布形态失效。因此可将
止损位放在AB的1.000回调之上。
答网友疑问:昨日蝴蝶指标抓翻转潜在风险及预防
[pic]
昨日(2007-10-
16)英镑兑美元小时图出现蝴蝶Gartley形态。同时在走势运行至2.0434附近出现报警看
跌信号。网友在此做空,并问我形态是否正确?
我认为在这幅蝴蝶形态中,虽然各点位回调均满足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0.50回调。C点针对AB满足0.382回调。若满足Gartley形态AB=CD,D点至少
应满足BC的2.240回调。走势最终也到达了2.240回调。如果我们预测D点位置,并抓CD段
行情操作,则完全没有问题。
但若抓D点之后的翻转,则需要形态各点位的和谐。由于BC段间并不是脉络清晰的下
跌走势,而更像是盘整中的高点和低点。因此,整个形态上看并不十分“和谐”。(这一
点我在《汇市蝴蝶原理实战分析讲解(二)》中做了详细说明)。因此后市行情翻转的可
能性并不是很大,特别是在D点确认后,走势维持盘整,这也加大了看空的风险。
另外D点最高曾到达BC的2.618回调。这也为预测翻转点加大了分析难度(止损不好
设)。
昨日在指标报警后,走势形成了短暂的下跌,昨日最深跌至CD段的50.0回调。这也
验证了蝴蝶英文版中的:若CD段走势迅猛,则回调幅度往往很短(通常仅为38.2回调)
。
本文阐述观点:通过蝴蝶原理分析走势时,首选已知X、A、B、C各点,求D点方法。
预测D点之后翻转需要格外谨慎。通常CD段走势越猛烈,D点之后的回调幅度越小,通常
仅为38.2。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16---2007-10-11至2007-10-12日元蝴蝶Gartley形态
[pic]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17--
中国卫星(600118);股票走势同样适用蝴蝶原理
[pic]
本文不谈汇市中的蝴蝶形态,而套用股票走势图运用蝴蝶原理。上周同事关注中国
卫星(600118),我刚好看到天图出现类似蝴蝶原理AB=CD形态。
C点针对AB满足菲薄纳奇0.50回调。若符合AB=CD,D点位置应在BC的2.00回调附近,
价位48块左右。
本周开盘走势连创新高,并于昨日到达48块。成功验证蝴蝶AB=CD(0.50/2.00)。
蝴蝶原理形态图例讲解18---2007-1-3澳元AB=CD标准形态
[pic]
1-30澳元四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AB=CD(0.786/1.27)形态。
各点位脉络清晰,回调位符合。时间周期与价差均符合蝴蝶原理AB=CD。根据以上条
件,可以抓住CD段部分行情,且目标为明确---
D点满足BC的1.27回调,价位在0.7713附近。
形态成立后,出现翻转,最深接近CD段的0.50菲薄纳奇回调。此图属于比较典型蝴
蝶形态。
11月14日欧元兑英镑蝴蝶形态预测
[pic]
虽然预测空间并不大,但形态上符合蝴蝶Gartley。当前预测到达D点,价位0.7065
,详见稍后汇评。
蝴蝶原理分析到位提示
[pic]
[pic]
蝴蝶原理分析到位提示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19---2007-10-18澳元Butterfly形态
[pic]
2007-10-08至10-12日澳元小时图形成蝴蝶Butterfly形态。
各回调位走势清晰,回调比例(B针对XA--0.786、C针对AB--0.707、D针对BC--
1.414)满足AB=CD。我们可以根据以上,抓住CD段行情。
本文重点阐述:关键是确认C点成立后入场点的把握。图中圆圈标出,在收出三根阳
线后,基本可以确定C点成立,并追多。实际操作中,圆圈标记前期也曾经收出三根阳线
,但这三根并不能完全确认C点成立。因为,收出的三根阳线并没有向上突破之前的一根
大阴线,“乌云盖顶”的形态仍然没有被击破。我们认定当时走势还有回势空间。第二次
形成三连阳后,可以认为向上的动能基本已经产生,最终形成Butterfly形态。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20---2007-2-23瑞郎AB=CD(0.50/2.00)
[pic]
2007-2-12至2007-2-27美元兑瑞郎四小时图形成蝴蝶AB=CD形态。
C点针对AB满足0.50回调。D点针对BC满足2.00回调。符合蝴蝶形态对照表AB=CD(0
.50/2.00)。我们可以抓住CD段部分行情。
入场切入点方面:选择在红色圆圈标出的大阴线后。在此之前不能确定C点0.50就是
AB段的最深回调。只有在收出这根阴线后,方可确认C点的成立。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21---2007-9-13澳元AB=CD(0.707/1.414)
[pic]
2007-9-13澳元兑美元小时图形成蝴蝶形态AB=CD(0.707/1.414)。
C点满足AB段0.707回调。D点满足BC1.414回调。由此可以抓住CD段部分行情。同时
AB段与CD段无论从时间周期、价差和组合回调比例上均符合蝴蝶原理AB=CD。属于典型A
B=CD(0.707/1.414)形态。
另外在到达D点后,形成蝴蝶翻转。短线最高翻转价位到达C点位置。
蝴蝶原理形态图例讲解22---2006-7-10日元Gartley形态
[pic]
2006-7-10至2006-7-28美元兑日元四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447回调。由此将形态初步锁定在Gartley和Crab形态。C
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
0.786。若满足Gartley形态AB=CD,D点价位应见到BC的黄金分割1.27-
1.414比例之间。
后市走势先后到达了D点和D1点,另外D1点针对XA满足Gartley形态的0.618回调比例
。该图属于典型蝴蝶原理Gartley形态。
本文阐述观点。很多时候C点针对AB的回调比例会在两个重要比例之间(本图中的0
.707-
0.786),出现这种情况时,建议对D点的预测以AB=CD表对照中最近的回调比例为准(本
图中的AB=CD【0.786/ 1.270】)。
华夏银行(600015)蝴蝶形态存在买入机会
[pic]
华夏银行(600015)60分钟图走出蝴蝶形态,当前C点基本确认。从回调看,B点针
对XA约等于0.382回调。C点针对AB基本满足0.886回调。(由于股票软件无法自定义菲薄
纳奇回调比例,因此可能会对最终判断产生小幅偏差),若满足Gartley形态AB=CD,短
期内D点预测价位应在BC的1.129-1.27回调位,价位在21.5块左右。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3----2007-8-2美指Butterfly形态
[pic]
2007-8-2至2007-8-9美元指数四小时图形成蝴蝶Butterfly形态。
各回调比例满足Butterfly形态回调。AB=CD显示若C点满足AB的0.707回调。D点位置
应在BC的1.414回调,价位在80.92附近。如蝴蝶形态预测,美指最终运行到位。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4----2006-9-25日元Gartley形态
[pic]
2006-9-25至2006-10-27美元兑日元天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447回调。C点针对AB段满足黄金分割0.786-
0.886之间。若满足Gartley形态AB=CD,D点位置应在BC的黄金分割1.129-
1.27回调区间。结果与预期符合。D点到达BC的1.27回调位,价位在117.60附近。
本文阐述观点:C点确立后,往往市场动能会非常足,很多时候没有等到AB段与CD段
时间周期相等,价格就已经接近预测的回调位了。在C点确立后的几根蜡烛迅速展开回调
,则蝴蝶形态成立的可能性很大。反之,若C点之后出现盘整走势,则蝴蝶形态成立的概
率要低很多。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5----2007-10-29澳元Gartley&Bat形态(蝴蝶重合的判断)
[pic]
2007-10-29日澳元兑美元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Gartley&Bat形态。
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382-
0.447回调。C点针对AB段满足黄金分割0.886回调。Gartley形态中AB=CD,D点位置应在
BC段的黄金分割1.129回调。最终D点走势符合预期,价位在0.9227。
本文阐述观点:蝴蝶原理预测走势中,随着X点的不同选择,蝴蝶形态可能发生变化
,而对最终预测点产生分歧。
若取蓝色X1点位,那么B点针对X1A满足黄金分割0.50回调。这样形态就变成了Gart
ley或Bat。若按照Bat计算,AB=CD(0.886/1.270),预测价位D1应在BC的黄金分割1.2
70附近。虽然最终走势还是到达了D1的价位,但出现蝴蝶重合现象仍然是存在由于形态
把握不当带来的潜在风险。由于本图例是小时图蝴蝶预测,D点和D1点价位相差不多。但
如换成天图预测,则两点的价差还是不小的。因此,如果出现蝴蝶重合现象,针对D点的
第一预测价位应以最保守的蝴蝶形态预测价位为准。(本图中的1.129回调)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6----2007-9-20镑日Butterfly(多点位预测)
[pic]
2007-9-20至2007-9-
21英镑兑日元30分钟图表形成蝴蝶Butterfly形态。(多点位预测)
B点针对XA段满足0.707-
0.786回调。C点针对AB满足0.50回调。另外符合Butterfly形态AB=CD,D点满足BC的2.6
18回调位。
本图阐述观点:Butterfly形态AB=CD中D点针对BC有2.00和2.618两个回调价位可以
被预测。本图实际走势中两个价位均见到了,但实际操作中应首先预测2.00回调,并在
C点确认后建仓,当走势到达2.00回调后,应适当削减头寸(保住胜利果实),以防止形
态发生翻转。在2.618回调见到后,应全部平仓。虽然行情有可能继续上行,但不要保有
任何侥幸心理。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7----2007-10-25美日Butterfly(C点的灵活变换)
[pic]
2007-10-25至2007-10-26美元兑日元十五分钟图出现蝴蝶Butterfl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略有超出)。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
调位。若满足Butterfly形态AB=CD,D点针对BC应满足1.414回调。走势最终符合蝴蝶预
期。见到D点后产生回调。
本文阐述重点:C点的选择可以左右对D点的判断。本图中,若C点忽略“毛刺”,针对
AB则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位。那么从Butterfly形态AB=CD看,预测价位将在D1或D2位
置,分别是BC段的1.618和2.00回调位。显然这两个价位最终都见到了。因此,对于C点
的选择至关重要。当然预测1.414价位属于稳妥之举,但如果投资者对蝴蝶形态理解较为
透彻时,可以进行灵活的转变,最终达到扩大获利空间的目的。
11月13日美元兑日元蝴蝶预测详解
[pic]
今日早盘美元兑日元半小时图形成蝴蝶Butterfly形态机会,我在博客中做了图表预
测,由于行情走的比较急,节省时间,早上仅做了点位预测。现在详细说一下这个蝴蝶
形态。
B点针对XA符合0.618回调,C点针对AB符合0.886回调,略有突破。两个条件可以把
形态锁定在Gartley和Butterfly。Gartley形态中AB=CD,D点应在BC的1.129回调位。Bu
tterfly形态中AB=CD,D点应在BC的1.270回调位。最终两回调位均见到。
由于两个形态都符合日元走势,策略还是先选择相对保守的1.129回调,到达后可继
续看1.27回调。D点针对BC的1.27回调正好是Butterfly形态,D点针对XA的0.786回调。
入场点方面,红色圆圈处是切入点。这根阳柱收破了C点阳柱上引线及之前的两根阴
线之上,确认行情已经发生翻转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之七---2007-1-30至2007-2-
5镑/日AB=CD时间价位均等形态
[pic]
2007-1-30至2007-2-5英镑/日元四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AB=CD形态。
AB与CD间,时间周期均为32小时左右、下跌幅度均在320点左右,且C点针对AB回调
与D点针对BC回调满足蝴蝶标准AB=CD比例。(0.707/1.414、0.786/1.27)。
我们可以根据此形态抓住D点之后的翻转走势。
11月19日欧元蝴蝶形态预测
[pic]
欧元兑美元四小时图形成蝴蝶Butterfly形态。
B点针对XA符合黄金分割0.886回调。C点针对AB符合黄金分割0.707回调。Butterfl
y形态AB=CD,D点预测位置应在BC段的1.414回调位,价位在1.4787。
欧元兑美元当前价位1.4674,应该至少还有100点左右向上行情。若本图AB段和CD段
时间周期和价差符合AB=CD,那么1.4787高度应该在今日晚间10点左右可以见到。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8----2007-11-13欧元Gartley(被昨日欧元蝴蝶包含)
[pic]
2007-11-13至2007-11-15欧元兑美元小时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382-
0.447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符合Gartley形态AB=CD,D点位置应
在BC段的1.414回调位(0.707/1.414)。走势最终到达预测价位。
本文阐述观点:X、A、B、C各点在图表中均是清晰的高点与低点,走势脉络比较清
晰,属于比较典型的蝴蝶形态。
而相比较下,昨日做的欧元兑美元蝴蝶预测,从各点位间走势并不“平滑”,多次出
现剧烈波动行情,形态并不十分和谐。而且特别是昨日做的蝴蝶预测时间周期是11-
9至11-19,而这幅图中时间周期是11-13至11-
15。形态属于蝴蝶形态中包含蝴蝶形态,这样各点间走势必然不会“平滑”。这种包含会
使预测准确率下降。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9----07-11-8欧加AB=CD(0.707/1.414)
[pic]
2007-11-8至2007-11-
9欧元兑加元三十分钟图形成蝴蝶形态AB=CD(0.707/1.414)
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符合AB=CD(0.707/1.414),D点位置应满足
BC的1.414回调。走势最终到达预测价位,并产生蝴蝶翻转。
本文阐述重点:C点的确认(入场点的选择)。本图C点的确认可从圆圈中的蜡烛收
破前期一连串阴线形成的水平阻力位判断,蜡烛收破水平阻力后,出现比较好的入场切
入点。在突破水平阻力后,走势基本没有产生回势,最终到达预测D点。止损位放在C点
之下。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0----道指Butterfly(布林带、MACD辅助)
[pic]
2006-1-12至2006-2-16道琼斯工业指数四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Butterfl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0.786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Butterfly形态AB=
CD(0.707/1.414),D点预测位置应在BC段的1.414回调位。走势最终符合预测。
本文阐述观点:收出第三根连续阳线后(图中C点后的三根),出现进场信号,不过
随后行情出现盘整回调。虽然本图最终到达预测D点,但单从K线判断入场显然存在风险
。本图加入布林线(20日均线设为中轨)和MACD分析。第三根K线收阳后,MACD并没有明
显向上穿越0轴。而是在0轴附近上下穿越,指标暂时失效。这表明走势仍然还有盘整可
能。不过在回调下跌时,走势并没有成功向下穿越布林中轨,因此也没有迹象显示行情
将翻转向下。因此,我们仍需要继续观望。若当时已经入场,可将止损位设在布林中轨
支撑以下,但一定要确保走势成功向下穿越布林中轨(防止假突破)。之后在MACD明显
站稳0轴上方,走势开始上涨,并到达D点。
11-28澳元蝴蝶预测(风险说明与形态对比[英镑])
[pic]
澳元兑美元小时图当前形成蝴蝶机会,但我们发现B点针对XA满足0.707回调位。这
不符合AB=CD对照表中的任何一种蝴蝶形态。不过我们发现这幅图与英镑兑美元天图7月
24日至10月29日形成的蝴蝶非常类似。
[pic]
当时英镑兑美元图中B点针对XA回调同样满足0.707回调。C点针对AB满足0.618-
0.707回调位。最终D点价位分别见到了1.414和1.618两个价位。不过由于B点针对XA的回
调位是0.707,并不符合标准形态,所以形态有些不和谐,特别体现在C点确认后的CD段
行情,这段行情中出现了长时间的横盘调整。这对于入场的投资者是一种煎熬。我们引
入布林线和MACD作为辅助分析。MACD并没有出现摆脱盘整的信号,虽然在圆圈处的盘整
没有跌破布林中轨,但盘整期的入场是非常不合理的。本图阐述观点是,如果任一回调
位不满足AB=CD对照表中的回调比例,不建议入市操作。若激进投资者选择入场后出现盘
整,建议通过布林线及MACD作为辅助分析。
言归正传,澳元兑美元小时图与上面的英镑兑美元蝴蝶非常类似,由于B点针对XA同
样符合0.707回调,因此有可能出现形态不和谐,并有可能体现在CD段的横盘调整。同样
采取布林线及MACD辅助分析,但前MACD在0轴附近徘徊,显示盘整仍在继续,不是最佳入
场时机,同时布林中轨当前已经面临支撑挑战。因此建议暂时场外关注,留意MACD动向
及布林中轨的强劲支撑。若小时图收破布林中轨且短时间没有回到中轨之上,宣告蝴蝶
失效。反之,预测价位D点在BC的1.618回调一线,价位0.8854。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1----06-5-
5镑日Gartley(时间周期、价差、回调均等AB=CD)
[pic]
2006年5月5日至2006年5月19日英镑兑日元四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位。满足Gartley、Crab或Butterfly形态。
C点针对AB段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满足Gartley与Butterfly形态AB=CD,D点
位置应在BC段的1.414回调。形态最终到位,且D点针对XA回调满足XA段的0.786回调,因
此本图应属于Garltey形态。
本文阐述观点:本图无论从时间周期(蜡烛根数),价位差(358点,360点),还
是回调比例(0.707/1.414)均符合AB=CD,属于典型蝴蝶形态。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2----06-6-5镑日Butterfly(非典型)
[pic]
2006-6-5至2006-6-6英镑兑日元1小时图形成蝴蝶Butterfly形态。
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C点针对AB段满足0.618回调。
若满足Butterfly形态AB=CD,D点位置应在BC的1.618回调。走势最终到位。
本文阐述观点:大多数情况下AB段与CD段运行时间周期(蜡烛根数)是不相同的,
C点确立后往往行情向D点进发很快。蝴蝶图例系列讲解中有很多类似例子。本图属于短
线操作机会,在C点处的三根蜡烛造底(圆圈处),之后的两根大阳柱确立了C点的成立
。
2007.12.7黄金双蝴蝶风险
[pic]
黄金4小时图当前形成蝴蝶重合状态,图中分别以红色和蓝色画出。更确切的说,昨
天黄金形成了红色的Butterfly蝴蝶形态,方向看跌。昨天我也注意到了这个形态,网上
也有朋友问我是不是黄金形成了蝴蝶形态,但坦白讲虽然我从各点回调位及形态和谐度
看均挑不出任何毛病,但我昨天还是始终认为黄金不会顺利单边向下,因此昨日没有在
博客中发表预测黄金蝴蝶的帖子。
昨日晚间黄金价格的上涨使形态有向Gartley形态变化的趋势。蓝色蝴蝶C点的拐点
满足AB的0.707回调位,因此预测的D点应满足BC的1.414回调。
两个蝴蝶形成两个背道而驰的D点预测。虽然昨日的回调使红色蝴蝶的预测价位变得
渺茫,但也不能就此认定蓝色蝴蝶的D点预测已经成立。等待非农吧。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3----07-11-30瑞日Butterfly
[pic]
瑞郎/日元4小时图2007-11-30至2007-12-10完成蝴蝶Butterfly形态走势。
B点针对XA黄金分割满足0.786-
0.886回调位(红色黄金分割线),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位(蓝色黄金分割
线),若满足Butterfly形态AB=CD,那么D点位置应在BC的1.414回调(紫色黄金分割线
),走势最终到位。
图中用黄金分割线指标已将各回调位标出,并用圆圈划出。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4----07-12-3黄金AB=CD(和谐度把握)
[pic]
2007-12-3至2007-12-4黄金30分钟图出现蝴蝶原理AB=CD机会。
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382-
0.447回调位。D点预测价位若符合AB=CD,应满足BC段的2.24黄金分割回调位。且时间周
期与价差均相等。
本文阐述重点:这幅图是和谐形态中的代表,ABCD各点位间走势很清晰,没有明显
的宽幅震荡与盘整,走势一气呵成。
形态回调位是硬性规定,这很好把握,关键是和谐度的把握。
12月13日黄金蝴蝶预测(12.5日点评续)
[pic]
黄金的这幅图我在12月5日的汇评中有做点评(详细见博客),当时的标题是《12.5
黄金Butterfly(本图有形态不和谐风险,仅作参考)》。
当前看形态不和谐的因素确实存在,主要体现在XA段的大幅回调,由此造成的形态
不和谐也作用到了CD段的行情中。我们看到CD段行情虽然缓慢向上,但是期间的盘整也
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当日的巨幅震荡。从12月5日汇评时的价位804.80,到当前12月1
3日仅运行到809.80,离当时目标852还有很长距离。
趋势线判断形成三角形态。个人感觉黄金一旦上调,上方趋势线阻力无法阻止黄金
上扬。因为以往走势陷入三角当中,走势在三角行中上线震荡,但本次不同。
投资人可轻仓做多黄金,目标仍看蝴蝶预测D点852.00。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5----07.12.17镑日Gartley(标准)
[pic]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6----600087(日线)蝴蝶形态转变
[pic]
长航油运600087(日线)自2007-11-5至2007-12-
10形成蝴蝶形态,并且成功进行了蝴蝶形态的转化Gartley---Butterfly。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我们先按
照Garltey形态保守分析,D点位置应在BC的1.27回调,走势最终到位并继续上涨。我们的
分析思路就要进行改变。走势逐渐向Butterfly形态靠拢,并满足Butterfly形态AB=CD的
1.618、2.24、2.618回调。
朋友的股票2(鄂武商A)日线
[pic]
这幅图有点Gartley形态的意思
12.22黄金下周Gartley--Butterfly转变预测
[pic]
黄金四小时图当前走出蝴蝶原理Butterfly或Gartley形态,预计下周走势向D点运行
。
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618-
0.707回调位。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若满足Gartley形态AB=CD,D点预测
位置应在BC段的0.618回调位,价位在814.31。此外,若行情到达预测D点,有可能继续
上涨D1点位置满足BC段的2.00回调位,这一回调满足Butterfly形态,预测价位在819.2
8附近。
本文阐述观点:本图有可能发生Gartley形态向Butterfly形态的转变,预计走势会
向D及D1位置运行,但在之前可能走势先会出现小幅回落。
12-25圣诞节 深发展A蝴蝶机会
[pic]
2007-12-15
圣诞节,深发展A(日线)出现蝴蝶Gartley机会,行情看涨,希望关注。
1-4 道琼斯工业指数蝴蝶形态预测
[pic]
道琼斯工业指数天图出现蝴蝶原理Gartley形态机会。
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满足
Gartley形态AB=CD,D点预测位置应在BC段的1.414回调,价位在12900附近。而当前道指
价位在13056.9。与预测价位相差156点。关注今日道指开盘后的表现。
密切关注美指潜在的蝴蝶形态,等待C点确认
[pic]
美元指数当前存在潜在蝴蝶形态机会,当前需要等待C点的确认。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447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满足Ga
rtley形态AB=CD,D点针对BC应满足黄金分割1.414回调,价位在78.83。
当前需要进一步等待C点的确立,在C点没有确立之前不可盲目看空非美货币。若C点
确认,我会第一时间在博客中发布。也希望投资者密切关注美元指数本周走势。
1-10 美指蝴蝶形态C点初步确认
[pic]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7----1-15纽元Butterfly形态
[pic]
2008-1-11至2008-14纽元兑美元30分钟图形成蝴蝶原理Butterfl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满足Bu
tterfly形态AB=CD,D点预测位置应在BC段的1.414回调,走势最终到达这一价位。并在
蝴蝶指标2中出现翻转报警提示。
本文阐述重点:此图AB段与CD段无论从回调比例、时间周期和价差均非常接近AB=C
D。属于比较典型蝴蝶形态。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8----05-2-8 EURCHF天图Gartley形态
[pic]
2004-3-2至2005-2-8欧元兑瑞郎天图形成蝴蝶原理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886回调。若满足黄
金分割Gartley形态AB=CD,D点位置应在BC段的1.129回调,价位在1.5635。走势最终到
达了这一价位,并形成了蝴蝶翻转。
本文阐述重点:MACD的穿越0轴以及云图翻转是确认C点的最佳时机,也是较好的市
场切入点。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9----1-15 纽元4H Gartley形态
[pic]
2007-12-12至2008-1-15纽元兑美元四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走势略超出这一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
0.618回调。Gartley形态AB=CD,D点预测价位应在BC段的1.618回调附近,走势最终到达
,价位在0.7901附近。
本文阐述重点:入场点在图中竖线标出。在回调位满足的情况下,C点确认需等到M
ACD向上穿越0轴,同时云图形成翻转。这是比较好的市场切入点,止损挂在横线下方。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0----1-24EUR/CHF 1H Gratley短线典型
[pic]
2008-1-23至2008-1-24 EUR/CHF小时图形成蝴蝶Garlt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C点针对略超0.50黄金分割回调。当前我们可以
把形态看作Gartley或Butterfly。那么D点位置至少应在BC段的2.00黄金分割回调位,价
位在1.6606,昨日已经到位。如果是Butterfly形态,D1位置有可能到达BC段的2.618回
调位,价位在1.6124。
本文阐述重点:昨日走势完成了蝴蝶的B点至D点的走势行情,本图属于比较典型的
短线蝴蝶机会。辅助指标仍然采用云图和MACD,云图形成翻转,同时MACD穿越0轴向上。
此外阳线收破B点位置,属于最佳入场时机。
1-21 美指蝴蝶与辅助指标分析
[pic]
1月8日和1月10日分别做出了两次美元指数蝴蝶形态C点确认预测。当时C点取值在A
B段的0.707回调位。虽然当时看回调位接近Gartley形态,不过云图仅在1月10日形成翻
转,不过MACD并没有向上趋势,导致C点判断有误。
当前C点针对AB满足0.786黄金分割回调。MACD有翻转向上迹象。同时天图布林中轨
已经被破。投资者或等待MACD向上穿越O轴后看多,D点目标在BC段的1.270回调位,价位
在78.55。
1-22 欧元天图Gartley预测(辅助云图、MACD)
[pic]
2007-8-16至2008-1-15欧元兑美元天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机会。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382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886回调。Gartley形
态AB=CD,D点位置应满足BC段的黄金分割1.129回调位。预测目标价位D点1.4245。
本文阐述重点:虽然C点位置前期已经明显,但是没有出现明显入场放空信号,在这
种情况下,我们同样看作C点没有成立。不过昨日的单边下跌促使云图第二天持续翻转泛
绿,同时MACD昨日穿越0轴向下,当前可以确定入场点成立。当前欧元兑美元价位1.4407
。
1-24 EUR/CHF天图Butterfly形态预测【续】
[pic]
1月15日预测的EUR/CHF天图Butterfly形态D点1.6040已经到达。当前走势继续下跌
。根据蝴蝶原理AB=CD对照表,当Butterfly形态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位,
D点则应满足BC的1.618、2.240、2.618回调位。
当前1.618回调位已经见到,第二目标位D1锁定在BC段的2.240回调,价位在1.5578
。
日记 [2008年01月25日]
[pic]
2008-1-23至2008-1-24 EUR/CHF小时图形成蝴蝶Garlt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C点针对略超0.50黄金分割回调。当前我们可以
把形态看作Gartley或Butterfly。那么D点位置至少应在BC段的2.00黄金分割回调位,价
位在1.6606,昨日已经到位。如果是Butterfly形态,D1位置有可能到达BC段的2.618回
调位,价位在1.6124。
本文阐述重点:昨日走势完成了蝴蝶的B点至D点的走势行情,本图属于比较典型的
短线蝴蝶机会。辅助指标仍然采用云图和MACD,云图形成翻转,同时MACD穿越0轴向上。
此外阳线收破B点位置,属于最佳入场时机。
1月29日USDCHF 1H Gartley形态预测
[pic]
2008-1-22至2008-1-28 USDCHF一小时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X点---C点的运行。
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50回调位。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形态符
合Gartley或Bat。Gartley形态中D点针对BC回调应满足黄金分割1.27,价位在1.1018。
同时,D点针对XA也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位。若Bat形态中D点针对BC回调应满足黄金
分割1.618,价位在1.1060。我们姑且先把形态锁定在Gartley。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1----NZD超短线蝴蝶辅助指标配置(5日均线)
[pic]
2008-1-23 NZDUSD十五分钟图出现蝴蝶形态机会。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如果不算B点的长上引线,则满足黄金分割0.5
0回调位。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Garltey形态AB=CD,D点BC段黄金分割1.
27回调。随后到达BC段的1.618回调,形态变形为Butterfly形态。
本文阐述重点:短线蝴蝶形态中,除Ichimoku和MACD作为参考,5日均线也是很好的
辅助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短线蝴蝶形态,C点一旦确立,CD段行情往往阴线(阳线)不
会跌破5日均线。因此5日均线可以作为形态风险和失效的有效止损或减仓参考。(5日均
线仅作为短线蝴蝶形态辅助参考)
2-19 汇友英镑蝴蝶询问及回答(留意CD段关键位置反弹)
尚迪老师:你好!
我在外汇的分析中发现现在的GUPUSD在4小时图上出现蝴蝶,不知道我分析的对不对
?请老师帮忙看一下。谢谢。
[pic]
袁先生:您好!
您这幅图分析的很好,英镑这幅图符合蝴蝶AB=CD(0.618/1.618)形态,可以在云
图翻转之后进行根空操作。不过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走势在CD段关键黄金分割回调位
(0.707、0.786、0.886)有可能发生翻转,从而形成带有X点的蝴蝶形态。因此只建议
在走势跌破C点后,才可适当加码追空。
[pic]
2-21 黄金天图Butterfly重要辅助指标(5日均线的应用)
[pic]
2008-2-1至2008-2-20黄金天图形成蝴蝶原理Butterfl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满足Bu
tterfly形态AB=CD,D点预测位置应在BC段的1.414黄金分割回调位。在昨天的视频汇评
中已经对这一形态进行了分析,走势最终也到达了这一预测价位。
本文阐述重点:本图入场点的选择是关键问题,昨天在视频中也提到。盲目的根多
势必会加大止损点的设置。等待走势回归5日均线是较好的做多操作策略,昨天的走势也
验证了这一观点。5日均线在蝴蝶形态C点确认后入场点选择上至关重要,希望投资者多
下功夫研究。
2-26 欧日Garltey形态预测
[pic]
2007-12-27至2008-2-7欧元兑日元4小时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X-C点的运行。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50回调位。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满足G
artley形态AB=CD,D点预测价位至少应在BC段的1.414回调,价位在161.68。当前欧元兑
日元价格在160.28。
3-10 USDCAD蝴蝶Gartley潜在机会
[pic]
2008-2-
22至今USDCAD四小时图形成蝴蝶Gartley潜在可能。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5-
0.618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886回调。若满足Gartley形态AB=CD,D点预测价
位至少应在BC段的1.129回调,价位大致在1.0000附近。
上周五四小时图上破5日均线,并在当前出现回调触及5日线。当前观察5日均线能否
低档走势下行。若有反弹向上迹象,择机做多USDCAD。目标1.0000。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2---3-19 美元指数标准的蝴蝶Gartley形态
[pic]
2008-3-14至2008-3-19美元指数1小时图出现蝴蝶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50回调位。C点针对AB段满足黄金分割0.50回调位。若满
足蝴蝶Gartley形态AB=CD,D点预测价位应在BC段的2.00黄金分割回调位。走势最终到位
,并形成蝴蝶翻转。翻转最深回调位探到CD段的0.382回调。这也符合蝴蝶翻转原则。
本文阐述重点:此形态我们可以抓住CD段的部分行情。但对于抓翻转来讲,难度大
一些,毕竟回调位只到达了0.382。这幅图走到这里,投资者不可继续做空追求翻转下跌
走势。
蝴蝶形态图例讲解43--4-28 澳元Butterfly形态(蝴蝶翻转)
[pic]
B点针对XA
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位。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测到的D点满足Butterfly形
态黄金分割1.414。并在到达D点后出现蝴蝶翻转。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4----澳元AB=CD(0.618/1.618)【蝴蝶翻转的判定】
[pic]
2008-3-13至2008-3-20澳元兑美元1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AB=CD(0.618--
1.618)形态。
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位。D点针对BC满足黄金分割1.618回调位。
本文阐述重点:本图对于操作来说意义不大。不过客观的验证了蝴蝶原理AB=CD的客
观存在性以及核心重要性。此外,本文更想表达思想是在抓蝴蝶翻转走势的应用上。本
图虽然D点位相差无几,不过蝴蝶形态以及蝴蝶翻转应是连贯的走势,途中不应有过多的
冗余盘整。即D点确认后,走势立即产生回调。本图在D点确认后,没有形成有效蝴蝶翻
转,由于上周五走势维系盘整基本是受到复活节假期的影响,从而造成蝴蝶走势不连续
的现象。因此当前不可根据蝴蝶翻转原理做多。
翻转规则:蝴蝶翻转必须是与蝴蝶形态连贯的走势。若中途出现过多盘整走势,势
必加大预测风险,因此视为形态失效,即使走势最终形成翻转。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5--08-5-9 欧元4H AB=CD(0.786/ 1.270)
[pic]
2008-5-1至2008-5-8欧元兑美元 4H
形成蝴蝶形态AB=CD(0.786/1.270)。并且产生蝴蝶翻转。
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D点针对BC满足黄金分割1.270回调。此外,价
差和时间周期也符合蝴蝶AB=CD。这幅图是比较典型的蝴蝶形态。
在走势到达D点后出现蝴蝶翻转,翻转目标CD段的黄金分割0.618回调位也已经见到
。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6---欧元Butterfly 1H 标准(0.618/ 0.618/0.618)
[pic]
008-5-6至2008-5-13欧元兑美元小时图 形成蝴蝶原理 Butterfly形态
各点位回调比例已经标在图中。该形态属于典型蝴蝶BUTTERFLY形态。
2008-5-14 欧元兑美元 1H 蝴蝶成功翻转
[pic]
昨天写了
欧元兑美元的蝴蝶形态分析。在走势到达D点后成功形成蝴蝶翻转走势。并到达CD段的黄
金分割0.618回调。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7---瑞郎 Gartley 1H(云图翻转)
[pic]
2008-5-8至2008-5-13 美元兑瑞郎小时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50回调位。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D点针对
BC满足黄金分割1.270回调位。
云图发生了翻转是第一信号。走势回抽5日线,是建立头寸的最好时机,止损放在C
点水平位即可。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8---5-19欧元1H非典型形态分析技巧(推荐阅读)
[pic]
2008-5-13至208-5-19欧元兑美元小时图形成蝴蝶机会。
回调比例不在重复了,都已经写在了图里。着重说明一下我们的预测目标价位为什
么是1.5567,而不是蝴蝶Butterfly形态的BC段1.618回调位1.5623。
在蝴蝶形态中,很多形态都是非典型的,也就是说在AB段和CD段都会出现一些盘整
和回抽毛刺行情。之前建议大家在遇到这种行情时选择避让策略,是建立在大家对蝴蝶
原理技术处在基础阶段的考虑。通过2年来的学习,想必大家对判断蝴蝶走势判断应该有
了一些心得。因此,今天和大家分享这个非典型蝴蝶形态的预测。
本图B点针对XA和C点针对AB的比例符合Butterfly形态。不过由于形态和谐度较差,
所以我们的目标位不能选在预测的1.5623。我们知道AB=CD是蝴蝶形态的核心。
AB=CD包括三个含义,分别是回调比例、价差、和时间周期。在图形和谐度差的情况
下,我们就要着重考虑价差和时间周期的因素。如果只按照回调比例分析,目标价位在
1.5623。不过AB段的价差和时间周期分别是150点和22根K线。而如果目标价位取在1.56
23,那么价差和时间周期分别是200点和22根(假设)K线。这样AB=CD的因素就不吻合了
。如果我们选取CD段价差在150点的情况下,我们预测的目标价位在1.5567。走势最终到
达了预测价位,时间周期也刚刚是22根K线。[本图切入点仍然是在云图发生翻转后]
因此,投资者必须记住的是,当蝴蝶形态呈现不和谐状态。必须考虑AB段与CD段时
间周期和价位差的因素。预测目标建议取在时间周期和价差相对保守的位置。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9---6-4EUDCHF蝴蝶Butterfly标准(云图翻转切入点)
[pic]
2008-5-9至2008-6-4 EURCHF 4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 Butterfly形态。
各回调位比例符合Butterfly形态黄金分割比例组合(0.786/0.707/
1.414)。时间周期AB段与CD段分别是25根和24根K线(符合时间周期AB=CD)。价差方面
AB段与CD段分别为245和238点(基本符合价差AB=CD)。
此形态属于比较典型蝴蝶形态,CD段部分行情我们可以抓住。不过预测蝴蝶翻转需
要注意!因为D点针对XA回调不满足Butterfly形态黄金分割回调比例,所以现在不能确
定走势会形成蝴蝶翻转。
5-19 黄金 4H 蝴蝶Gartley形态 留意翻转
[pic]
黄金4H蝴蝶Gartley形态到达D点。当前存在明显阻力,若后市黄金急转向下,建议
跟进做空。目标CD段0.618回调位,价位878.14。希望投资者关注本图后续分析。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之五----美元兑日元2007-9-19至2007-9-
21十五分钟图Crab形态
[pic]
2007年9月19日至2007年9月21日美元兑日元十五分中图表形成蝴蝶原理CRAB形态。
B点针对XA回调满足0.447。由此初步可以把形态锁定在Gartley或CRAB形态。
C点针对AB回调满足0.382-
0.447。若根据Gartley形态满足AB=CD,D点针对BC回调应满足2.24(参见蝴蝶AB=CD对照
表Gartley[0.382/2.24])。不过最终D点最终针对BC回调2.618。这也满足蝴蝶CARB形态
(该形态不考虑AB=CD)。但显然如果我们按照Gartley形态考虑,我们可以达到顺势在
CD走势中操作。因为,Gartley形态中的D点最深2.24回调,而CARB形态则是2.618。
不过CRAB形态的可贵之处在于可以在这幅图中预测D点位置,并预测翻转走势。翻转
后,由于CD间涨幅猛烈,翻转回调仅为0.382-
0.447(翻转幅度“一般规律”详见《菲薄纳奇数列与神奇图形》51页原文内容----
【此书非博客中置顶《和谐交易》】,9月24日[周一]上传博客)。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之----AUDUSD2005-10-17至2005-10-
27四小时图Butterfly形态
[pic]
2005年10月17日至2005年10月27日澳元兑美元四小时图形成典型蝴蝶Butterfly形态
。
B点针对XA回调约等于0.886(去除毛刺)。C点针对AB满足0.786。若满足Butterfl
y形态。
D点针对BC回调应满足1.618。当D点确认后,走势成功形成翻转,且跌幅超过A点最
低。
注意:蝴蝶形态中,很多时候各回调比例不会完全符合AB=CD对照表那样完美无缺。
小幅的回调比例破位或未到达规定比例可以忽略不计。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不要过于
模式化。
各位朋友如果对分析有任何异议,可以在我新老博客留言询问。
蝴蝶典型形态图例讲解之----USDCAD2006-7-24至2007-10-17天图Butterfly形态
[pic]
2006年7月24日至2007年10月17日美元兑加元天图形成典型蝴蝶Butterfly形态。
图中显示,B点针对XA回调满足0.618。这样初步可以把形态锁定在Gartley或Butte
rfly。C点位置在AB的0.707-
0.786之间,若满足蝴蝶Butterfly形态AB=CD,那么D点针对BC应在1.414-
1.618回调之间。
注意:走势满足AB=CD是蝴蝶形态的基本条件。
走势在到达D点后(AB=CD),成功翻转,并在蝴蝶有效期内见到CD的0.707回调位。
本图稳妥操作,通过对D点的预判,可以抓住CD走势间的波段行情。虽然D点针对XA
的回调仅满足0.886。但行情在翻转后,也可跟进操作。(注意:CD跌幅越猛,D点翻转
后回调幅度越小)。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之---2007-1-3至2007-1-11英镑Gartley形态
[pic]
2007-1-3至2007-1-
11英镑4小时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并且在D点位置后形成翻转,最深反弹至CD的0.6
18回调位。
B点针对XA满足0.382回调。C点针对AB满足0.707回调。若满足AB=CD基本原则,D点
针对BC应满足1.414回调。结果与预测相同,小时图在C点确认后,走势在一小时内快速
上涨150点左右,并到达D点。
本文希望阐述的观点是,D点针对XA的回调在很多时候是不满足各形态规定的回调。
但这不会防碍预测价位。AB=CD是最有效,也是精确最高的预测条件。
蝴蝶典型形态图例讲解之----GBPUSD1999.7.4-2000.5.21周图Butterfly形态
[pic]
1999年7月4日至2000年5月21日英镑兑美元周图形成典型蝴蝶Butterfly形态。
图中显示,B点针对XA回调满足0.618--
0.707。C点针对AB回调满足0.786,若满足蝴蝶Butterfly形态AB=CD,那么D点针对BC应至
少满足1.618回调,最大满足2.618回调。走势结果与2.618回调吻合,英镑周图见到2.6
18回调1.4681附近。
同时D点的确认点,满足BUTTERFLY形态D点针对XA的1.618回调。
通过该图例,我们至少可以在C点到D点运行期间,跟随趋势做多,获利目标看到D点
。
虽然英镑在后期继续下跌。不过D点针对BC和XA的回调比例均满足BUTTERFLY形态的
2.618和1.618,价位在1.4681。因此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预测价位。
另外此图中,在走势到达D点后,成功的形成了蝴蝶小幅翻转。由于CD跌幅过猛,根
据蝴蝶原理资料:猛烈的下跌仅会造成小幅的翻转。此图属于比较典型的蝴蝶Butterfl
y形态。
蝴蝶看市:美指天图符合AB=CD
[pic]
美元指数天图符合蝴蝶原理AB=CD。C点针对AB满足0.618回调,若满足AB=CD,那么D
点针对BC应满足1.618回调,价位在78.81附近。由此预计美元指数短中线继续看跌。
蝴蝶典型形态图例讲解2----GBPUSD1999.7.4-2000.5.21周图Butterfly形态
[pic]
1999年7月4日至2000年5月21日英镑兑美元周图形成典型蝴蝶Butterfly形态。
图中显示,B点针对XA回调满足0.618--
0.707。C点针对AB回调满足0.786,若满足蝴蝶Butterfly形态AB=CD,那么D点针对BC应至
少满足1.618回调,最大满足2.618回调。
走势结果与2.618回调吻合,英镑周图见到2.618回调1.4681附近。
同时D点的确认点,满足BUTTERFLY形态D点针对XA的1.618回调。
通过该图例,我们至少可以在C点到D点运行期间,跟随趋势做多,获利目标看到D点
。
虽然英镑在后期继续下跌。不过D点针对BC和XA的回调比例均满足BUTTERFLY形态的
2.618和1.618,价位在1.4681。因此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预测价位。
另外此图中,在走势到达D点后,成功的形成了蝴蝶小幅翻转。由于CD跌幅过猛,根
据蝴蝶原理资料:猛烈的下跌仅会造成小幅的翻转。此图属于比较典型的蝴蝶Butterfl
y形态。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4----AUDUSD2005-10-17至2005-10-
27四小时图Butterfly形态
[pic]
2005年10月17日至2005年10月27日澳元兑美元四小时图形成典型蝴蝶Butterfly形态
。
B点针对XA回调约等于0.886(去除毛刺)。C点针对AB满足0.786。若满足Butterfl
y形态。D点针对BC回调应满足1.618。
当D点确认后,走势成功形成翻转,且跌幅超过A点最低。
注意:蝴蝶形态中,很多时候各回调比例不会完全符合AB=CD对照表那样完美无缺。
小幅的回调比例破位或未到达规定比例可以忽略不计。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不要过于
模式化。
2007-9-24英镑小时图Gartley形态预测
[pic]
B点针对XA符合0.618回调。C点针对AB符合0.707回调。图形基本符合Gartley或But
terfly形态。若满足AB=CD,D点应见到BC的1.414回调。价位在2.0263。由于D点初步预
测没有超过X点高度。因此先将图形锁定在Gartley形态。
2007-9-24日元四小时图Gartley形态预测
[pic]
美元兑日元四小时图,B点针对XA回调满足0.618回调。Gartley和Butterfly形态均
满足。C点针对AB回调满足0.786。若满足Gartley形态AB=CD。D点应满足BC的1.27回调,
价位在113.48。若满足Butterfly形态,D点应满足BC的1.618回调,价位在112.84附近。
另外按照Gartley形态计算,预测的D点针对XA回调约等于0.786。因此保守预测美元
兑日元目标113.48。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8---2006-7-24至2006-10-11美元加元蝴蝶Gartl
[pic]
2006-7-24至2006-10-11美元兑加元天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
各回调位均满足Gartley形态回调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预测到的D点并不是走势图中的所谓的“翻转点”。
本文想阐述的思想是:
1.不是所有的形态D点都是绝对的翻转点。大量实践证明,我们只需要抓住CD间的波
段行情进行操作,就可以达到稳妥的盈利。而不必完全按照蝴蝶英文书中的介绍去抓D点
之后的翻转。
2.蝴蝶形态会根据D点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本图中,D点位于X点下方,那么形态属于
Gartley。若D点破掉X点高度,到达XA的1.27或1.618,那么形态变为BUTTERFLY。若D点
继续上升,则形态有可能变为CRAB。
周五黄金预测翻转失败后续分析(形态把握、测D不测拐)
[pic]
周五黄金一小时图形成蝴蝶形态。在到达D点后,由于各点位回调比较精确,特别是
D点针对XA回调也满足Gartley形态的0.786回调。我做出了翻转走势的预测,但黄金价格
最终还是突破了800块整数关口。由此蝴蝶翻转形态失效。
从该错误分析中得到的体会:大体还是汇市蝴蝶讲解(二)中的内容。
1.由于AB段走势趋于盘整(只是绝对的高低点符合回调比例),形态并不十分和谐
,各点位间走势稍有凌乱。
2.不应该做出D点为“当日最高点”的判断。因为在形态上确认X、A、B、C、D各点后
,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翻转走势,在D点确立的之后2个小时之内,形成了有效的蝴蝶翻转
,翻转最深见到CD段的0.618回调。实际上在蝴蝶形成完成形态和翻转后,有可能继续按
照前期走势运行。我们只是提取部分走势来分析。
3.由于AB段与CD段从时间周期上并不相等,这也会对预测造成偏差。本图主要体现
在在CD段吻合AB段时间周期时,走势没有翻转,而是延续牛市。
4.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最根本策略:尽量预测D点走势,抓CD段走势,而不是期
望抓D点之后的翻转走势。如果按照本图X,A,B,C点回调判断,完全可以预测D点位置。
瑞郎日元午盘图评(2007.04.13)
[pic]
[pic]
近期JPY布林中轨的重要性
[pic]
加元支撑位分析(通道及Fibo2007.04.03)
[pic]
加元通道及背驰 SHANGDI(2007.04.02)
[pic]
日元分析(菲波纳奇及通道2007.03.27)
[pic]
黄金图形趋势提示(2007.03.26)
[pic]
美元/加元:天图分析(2007.04.17)
[pic]
美元/加元一路下跌,并于昨日成功到达菲波纳奇【1.0972-
1.1867】61.8回调1.1314附近,该回调位会对USD/CAD形成水平支撑。预计今日美元/加
元暂时会在1.1314附近窄幅震荡,由于小时图MACD在当前关键支撑产生背离,不排处欧
盘或美盘回调的可能。预计早盘波动范围1.1300-1.1333.(见图)
英镑/美元:(2007.04.13)
[pic]
英镑昨日午盘再次上涨,最高1.9940.当前英镑天图已经非常接近,昨日汇评说到的
扩张结构,且形态比较标准。1、3、5点位递增,而2、4点位呈现递减。当前由于3点引
线区间较大,5点的选位会出现部分误差。但可以肯定1.9950-
2.0000均属于扩张结构的重要阻力。中长线看,这种扩张结构属于较为少见的利空信号
。
美指及欧元分析(蝴蝶理论及斜率增量分析 2007.5.22)
[pic]
[pic]
美元指数:美指继续展开回调上涨。笔者前期已通过蝴蝶原理对美指做了详细讲解。
天图中美指的众多回调位均呈现黄金分割,特别是蝴蝶原理中的典型回调。CD=1.27of
B to c,BC=0.618of A to B,AB=1.414of X to A,XD=1.618of X to
A.而且各回调比例组合符合蝴蝶原理的四边形态,同时根据蝴蝶理论的和谐形态,在完
成A,B,C,D的走势后,美指将进行中幅反弹上涨,幅度最小见到C点的历史价位85.40
.
欧元/美元:随着美元昨日的上涨回调,欧元/美元继续呈现下跌趋势。这在笔者4月
底针对欧元的《欧元牛市中的趋势线斜率增量风险分析》中做了详细说明。如图欧元前两
次深幅回调幅度都是500点左右。且在展开回调前均形成双峰形态。同时上涨行情中的趋
势线斜率递增并到达极限而呈现的下跌风险,本次同样奏效。根据之前两次下跌的回调
幅度,预计本次欧元/美元的下跌趋势至少将运行至1.3184左右。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4----08-5-7纽元 4H 典型Butterfly(5日线)
[pic]
2008-4-28至2008-5-6纽元兑美元4小时图形态蝴蝶原理Butterfly形态。
各比例均满足蝴蝶原理Butterfly形态比例关系。B to XA 0.786 。 C to AB
0.886. 预测D to BC 1.270。走势昨日到达预测价位。
本文关注焦点,虽然四小时云图没有发生翻转,不过小时图云图产生了翻转。另外走势
在CD段始终沿着5日均线上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蝴蝶技术抓住CD段部分行情。
英镑分析(2007.05.22)
[pic]
每日汇市评论及货币展望(欧元&美指2007.05.17)
[pic]
[pic]
美圆指数(2007.07.04)
[pic]
美圆瑞郎(2007.07.04)
[pic]
美元/日元(2007.07.06)
[pic]
美元/日元沿趋势线上升。除此之外,菲薄纳奇回调也做为每次美元/日元的下跌支
撑位。本周初在获得100.0支撑和趋势线支撑后,再次形成上扬趋势。由于今日晚间公布
美国非农数据。当前建议场外观望,若本交易日美元/日元再次上扬,建议下周策略做多
美元/日元。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4---euraud 1h gartley
[pic]
各回调幅度满足蝴蝶原理GARTLEY 形态。另外配合云图 5日均线 MACD
确认入场点。
10月3日美元兑日元小时图蝴蝶原理预测
[pic]
10月3日美元兑日元小时图满足蝴蝶Butterfly形态X、A、B、C各点位比例。
B点满足XA的0.886回调。C点满足AB的0.5-
0.618回调。由于C点针对AB回调比例介于0.5-
0.168之间,若满足Butterfly形态AB=CD,D点针对BC回调应满足范围1.618-
2.618。保守分析,D点位置将见到BC的1.618回调位,价位在116.24。
若满足该回调位,D点针对XA也刚好满足Butterfly形态的1.27。
本文发布有些滞后,当前日元已经到位。
蝴蝶原理典型形态图例讲解之---2007.01.03至2007.01.11英镑Gartley形态
[pic]
2007-1-3至2007-1-
11英镑4小时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并且在D点位置后形成翻转,最深回调至CD的0.6
18回调位。
B点针对XA满足0.382回调。C点针对AB满足0.707回调。若满足AB=CD基本原则,D点
针对BC应满足1.414回调。结果与预测相同,小时图在C点确认后,走势在一小时内快速
上涨150点左右,并到达D点。
本文希望阐述的观点是,D点针对XA的回调在很多时候是不满足各形态规定的回调。
但这不会防碍预测价位。AB=CD是最有效,也是精确最高的预测条件。
蝴蝶形态分析 万科(000002) 当前存在买入机会
[pic]
万科(000002)当前存在蝴蝶形态买入机会。
由于股票软件黄金分割线功能有限,并不能做出自定义的回调比例。因此图中标出
的回调比例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不过形态看,基本符合蝴蝶原理Butterfly形态。C点当
前已经确立,由于软件问题,黄金分割0.707位不一定十分准确,但D点位置大致应该在
1.27-1.414回调之间。保守估计,短期内可以见到37块左右。"
希望投资者关注。
英镑目标分析(杠杆-蝴蝶 2006.9.8):(以下6篇为fx168论坛 zhangge)
[pic]
[pic]
9-8英镑目标分析(杠杆-蝴蝶):
1/从“杠杆叠加原理”计算C=1.8695;(C2=1.8516).
2/从"蝴蝶原理"计算: D=1.8722-----1.8622
英镑的“新鸳鸯蝴蝶梦”—Abuse You与zhangge 的早间对话(附图2006.8.7)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Abuse You 说:英镑要是真的到了2.0100,那是前所未有的高点.
Gge说: 如果有的话,按“杠杆叠加原理”的C1精确的计算是2.0077
Abuse You 说:是的,真的很高。1991的高点,15年后的今天又要测试它了。
gge 说:不是没有可能。说说你的看法?
(见附图1)
Abuse You 说:
图中的蝴蝶已经被破,上扬的机会很高。这个蝴蝶多数用在测试最高点和最低点.....青
色的部分就是关键的地方,如果有分形在青色的部分形成,那目标就是0.618回挡。在这
个图中,已经超越了青色的部位.......
(见附图2)
Abuse You 说: 这是个成功的例子。你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gge 说:现在是横过来的蝴蝶,怎么计算呢?是向上0。618吗?这个方法很有创意
Abuse You
说:第一个图是个失败的蝴蝶,如果它在蓝色的部分形成分形的话,它的目标是向下的0
.618。它的创办人是个中东国家的人,他说准确性是70%
(见附图3)
gge 说:现在可是还没行成分形啊?我基本上看明白一点图3
Abuse You 说:是的,图3是他的基本图
(见附图4)
Abuse You
说:现在的欧元已形成了蝴蝶,如果这2天在"PRZ"里形成分形的话,那目标就是向下的
3个
gge
说:按照杠杆叠加原理,英镑在月图上到达C=1.9125/35左右,应该会有内部结构的调整
,及使是0。191的调整,也有将近200点的回撤,所以再见到1。89**的可能性还是有。
Abuse You 说:天图吗?
gge 说:月线图
Abuse You 说:我现在看英镑周线的杠杆,待会你帮我看看有什么错误,可以吗?
(见附图4)(见附图5)
gge 说:基本对的
Abuse You 说:a是对的吗?
gge 说:收盘最低的那根阴倒捶子,也一块算成b,不是更好吗?
Abuse You 说:那b的高度就大过a了。
gge 说:大一点无妨
Abuse You 说:哦!!!我明白了......a有个长的上影线,对吗?
gge 说:我的意思是二者的实体,差距别太大就行,太大有时会造成误差及风险 -
- -
日圆蝴蝶双飞要见118.50?(附图)(2006.8.29)
[pic]
日元已经走出一个完美的蝴蝶了,现在才开始向上。当时的计算结果是116.59反弹
,只差2点。日元最近很精彩,走了一个大蝴蝶,一个小蝴蝶。大蝴蝶的测算位置为117
.28。小蝴蝶的计算位置为116.59
10-9欧元的蝴蝶要飞?(2006.10.9)
[pic]
根据AbuseYou的蝴蝶推断,欧元的反弹/反转目标为1.2638/54。详细见图表标注。
9-21英镑的蝴蝶问答(附蝴蝶之前的蝴蝶) (2006.9.21)
[pic]
[pic]
Abuse You的蝴蝶分析很精彩(EUR/USD 2006.09.19)
[pic]
[pic]
用标准的蝴蝶效应看英镑(外汇论坛网友bestboey创作2009.01.20)
如图,后期重要支撑1.491-1.4454的361.8%、1.4988-
1.4471的161.8%附近位置上基本吻合,给大家测算一个大概。
按浪型看,3浪不一定就走完了,只有确立4浪反弹才可把3浪告一段落。到时再把这
个12345浪合为一波“x浪见周线底”的行情,完成周线级别的初次完美的底背离(无论看
macd还是其他振荡指标均可)
破局往下,则短期内是不要想有什么翻转行为的。上述所示为保守目标。仅日线一
项略微底背离,但指标1h,4h,日线昨日开始相继跌入超卖,回拉难成气候,有反弹也
是暂时性的。
[pic]
[pic]
Gartley形态及蝴蝶形态
Gartley形态最初是由H.M.Gartley在1935年提出的,它发现了4个单独价格段之间的
黄金分割关系,目的是指导大家怎样在无序的区间市场里交易。以下图左边的牛形Gart
ley为例,市场大多数人看到了X-
A的大幅上涨,但却最终未能把握住这拨涨势,因此他们决定在下一拨涨势到来时一定要
把握住机会,在B-
C处之间大家纷纷做多,之后不久,市场突然反转下跌,并一路滑向多头的止损位,当市
场在D点清除了几乎所有的止损盘后,通常价格开始反转,并开始新一轮的涨势,而且最
高位将高于之前的A点。可能你在交易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况,
Gartley形态正是其救命的稻草。
[pic]
上周主要介绍了Gartley形态,它最初由Larry
Pesavento发现,是我们将要介绍的4个高级形态中的一种。接下来将向大家介绍“蝴蝶”
形态,它由Larry的同事Bryce
Gilmore发现。最近我刚好有机会与Larry一起研讨这两种形态的认知及执行。
下图由一个熊市蝴蝶及一个牛市蝴蝶形态构成,上面标注了所有的黄金分割比率。
与Gartley形态很相似,蝴蝶形态也反映了交易者的心态,特别是恐惧和贪婪的心态。就
目前而言,市场产生突破,市场情绪随之高涨,所以应用黄金分割分析非常有效。
[pic]
2006-04-05 EUR
下图中EURUSD也呈现蝴蝶形态。多方几乎退场,空方可能要回补,新的卖盘将出现
在1.2375-
1.2400附近。1.2375以下1.2250以上可随时做多EUR,以下接近位置止损,反之如出现突
破1.2375的迹象,需及时调高止损位,期待后市趋势反转。
[pic]
2006-04-05 CHF
具体来讲,USDCHF4小时图正形成一个巨大的牛市蝴蝶形态,初始在1.2740-
1.2780买区。我们将关注这一区域,如守住1.2800,可以在1.2900以下做空USDCHF,以
上止损。但如果市场真的接近这一区域到达1.2760附近,那么需紧守头寸,因为某些买
盘将被止损出局。
[pic]
2006-03-30 eur
将三个黄金分割位组合可以发现从1.2130至
1.2150形成阻力区,时间上于美东时间周五早8:00遇到阻力。从下图的Gartley形态上
可以发现AB由55小时构成,55这个数字相当关键,它是黄金分割数列的第10个数。如从
CD的开始点推测55小时,那么将在明早8:00AM到达目标。
所以今天的策略是在1.2140及
50做空EUR,以上75点止损。初步可在1.2025兑现赢利。
[pic]
[pic]
价值连城的精确短线交易技术--Gartley“222”
该项技术原理其实相当简单,以一个上升的“222”形态为例,首先价格出现一轮回升
(由X 点升至A 点),然后展开由A、B、C、D
四点所组成的回调,结构上必须满足这样的比率:AD=(0.618)AX,D=B+C-
A,如此一来便构成完美的Gartley"222"价格形态,可以在D点买进,分享短期的突破性
上升。
近日沪深股市不乏类似的经典范例,其中凤凰股份(600679)的“222”形态竟然精确到
完美无暇(D 点的最低价竟然一分不差!),随后的大幅飚升更令人叹为观止。
[pic]
Gartley基本价格形态之一、二
H.M.Gartle y 的经典价格形态自1935
年面世至今逾六十载仍历久常新,其极其看重价格与时间同时呈现和谐比例的价格形态
内涵每时每刻都在投资市场上重复演绎着,并且不断被后继者发展创新,但基本结构一
直未变。著名的“蝴蝶转向”形态就是由知名的技术分析专家Larry Pesavento
在数十年投资生涯中将Gartley“222”形态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硕果,我们将结合沪深股市
个股的实际走势,对Gartley
最著名的十种基本价格形态逐一倾力推介,务求与投资者分享经典形态分析的精华。
Gartley 基本价格形态一是由A、B、C、D
四点所构成的之字型结构所体现(Gartley
基本价格形态二结构相同,方向相反),其中AB 线与CD
线在60%的情况下无论是价格升幅还是所运行时间均趋于相等,同时BC 线回调AB
线升幅的0.618 至0.786 之间,当AB 线升势较为强劲的情况下,BC 线可能仅回调AB
线的0.382,另外,在40%的情况下,当CD线运行期间若出现跳空缺口或很宽的价格波幅
时,可以预期CD 线的升幅将相当于AB 线的1.27 或1.618。
如图所示的联华合纤(600617)在5 月10 日至5 月28 日的走势就是一个Gartley
基本价格形态二的标准范例,AB 与CD 线波幅分别为1.86 元与1.87
元,运行时间均为6 日,BC 线反弹AB 线的0.72,随后的低开高走表现令人鼓舞。
[pic]
Gartley基本价格形态之三、四
H.M.Gartle y 基本价格形态之三、四就是最著名的Gartley“222”
上升与下跌形态,因其出现在《股市利润》一书中的第222 页而得名,Gartley
用了最多的篇幅来详细描述这一形态,由于“222”形态总是在价格趋势见顶或见底之后才
出现,因此追随它的投资者不必冒险去逃顶或抄底!而且同样由X、A、B、C、D
五个点构成的价格形态包含AB=CD 的条件,使得投资者能够事先计算出相应的获利(A
点之上)与止损位置(X
点),这一点对于从事短线交易尤其重要,即市分时走势中的“222”形态广泛应用于期货
与外汇市场。
以一个上升的“222”形态为例,AD 线回调XA 线的幅度,有75%的机会介乎0.618
与0.786 之间,另有25%的机会回调幅度为0.382、0.5 或0.707,期间的AB 线与CD
线应当趋于相等,BC 线通常反弹AB 线的0.618 或0.786,若AB
线下跌趋势较为强劲则BC线反弹幅度可能只有0.382。另外,XA 线与AD
线所运行的时间也应存在和谐的比例,例如,若XA 线需要17 天的话,则AD
线可能需要11
天左右,这样在运行时间方面两段走势的比率为1:0.618。在不常见的情况下,上升“2
22”形态有可能出现失败走势,只要形态的起点X 被击穿,则可以预期AD
线的走势将至少会持续到相当于XA 线幅度的1.27
或1.618,止损之后可以立即反手沽空。
例图所示为华一投资(0667)近期的周线图走势,图中出现典型的Gartley“222”
上升形态(基本价格形态三)。
[pic]
Gartley基本价格形态之五、六
H.M.Gartle y
基本价格形态之五、六属于在能够事先确认市场运行趋势的前提下,捕捉(上升趋势中的
)回调低点买进或(下跌趋势中的)反弹高点卖出的短线波动交易形态,这两种价格形态都
由X、1 和A 三个点所组成,其中由X 点至A 点所需时间介乎于5
至13天之间(以下均以日线图为例),在极罕见的情形下也会出现21
天的运行时间,这些运行时间都属于Fibonacci 数列的数字,同时在1 点至A
点之间不能出现明显的波动形态(否则就变成了Gartley“222”的价格形态),1A
线通常回调XA 线的0.618 或0.786,如果从X 点至1 点价格走势相当凌厉的话(仅需3
到5 天即完成),则1A 的回调幅度可能只有0.382。只要从1 点至A
点的运行时间不超过8 天,则可以预期在0.618
或0.786(强势则为0.382)的回调位置将会出现反方向的戏剧性走势!投资者所冒受的风
险为A 点与X点之间的价格差,而赢利的空间为短时间内迅速突破1 点的快速波幅!
由于Gartley
在介绍基本价格形态的时候并没有同时说明如何事先确认趋势,使得孤立运用这类价格
形态的风险徒增!根据我们的实际使用经验,目前在技术分析中经常用到的平滑异同移
动平均线MACD 或抛物线转向Parabolic
在确认市场运行趋势方面作用显著:当价格经过充分下跌且MACD
开始进入上升状态(快线位于慢线之上),投资者就可以在价格第一轮冲高回落之际应用
Gartley 基本价格形态之五(反之则应用之六)在0.618或0.786
的回调位置建仓,分享随后的快速上升!
如图为所示沧州大化(600230)的应用示意图。
[pic]
Gartley基本价格形态之七、八
H.M.Gartle y
基本价格形态之七、八属于一种价格走势出现延伸(击穿低点或突破高点)之后趋势发生
逆转(调头回升或调头下跌)的短期价格波动形态,以属于见底回升的价格形态之七为例
,该形态由X、1、A 三个点构成,其中由X 点至A 点所需时间介乎于5
至13天(均为Fibonacci 数字),也有少数情形为21 天,假如1A 线等于XA
线幅度的1.27 或1.618 的话,则可以预期价格将在A 点见底回升,从1 点至A
点的长度就是反弹可能出现的幅度。如果所进行的是期货交易或股票当日回转交易的话
,则这种短线形态不容忽视,因为X
点通常就是当天的开盘价格,为短线炒家提供了一个捕捉即日买进或卖出的良机。
例图所示为陆家嘴(600663)的价格形态应用示意图。
[pic]
Gartley基本价格形态之九、十
H.M.Gartle y
基本价格形态之九、十属于较为少见但又十分容易辨认的短期转向形态,以见顶转向的
形态之九为例,形态是由三个逐渐抬高的顶点所组成,其中A2 线与1A 线、C3 线与2C
线无论是波幅还是运行时间均呈现1.27 或1.618
的和谐比例关系,而且整个形态过程中不能出现跳空的缺口(否则还需要进一步的形态确
认),在正常的价格波动情况下,1A 线和2C 线通常回吐上一段波幅的0.618
或0.786。
虽然这类基本价格形态较为少见,但近期上证综合指数就曾出现过属于形态之九的
见顶形态(如图所示),为指数形成中期顶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依据。
[pic]
结构形态初探
本文由lamd2233在macd论坛发表
纷繁复杂的价格走势使我们迷失在时空循环和波浪叠进之中。如何在做进一步分析
之前用最锐利的反应判断出一段行情大致的结构特征呢?
[pic]
[pic]
[pic][pic]
[pic][pic][pic][pic][pic][pic][pic][pic]
[pic]
实战一例
H.M.Gartley、Larry
Pesavento创造和发展的“蝴蝶转向”,实际价值如何,发个自己的图给大家看看。
[pic][pic]
复合形态
[pic]
[pic]
蝴蝶理论
(K线在我脚下http://blog.eastmoney.com/Harmonyfx,100382227.Html网友Harm
onyfx创作)
蝴蝶理论与大众所熟悉的波浪理论有着同样的理论基础:黄金分割率,也就是斐波
纳奇数。larry pesavento 编写的《 fibonacci ratios with pattern
recognition》是一本关于黄金分割率的介绍和应用的书,对理解蝴蝶理论有着很大的意
义。
蝴蝶理论只要讨论了六种形态,包括:1、crab螃蟹;2、butterfly蝴蝶;3、bat蝙
蝠;4、gartly;5、three
drives;6、ab=cd。下面是这六种形态的标准图形,每一种都包括牛市(bullish)和熊
市(bearish)的划分。
(图略)
五种形态所对应的完美回调位,好多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偏差,给出的回调位都是一
些完美的回调价位,在实践中,只能无限接近这个价位,不能过分要求符合。
这些数字是如何看的呢?比如对于gartley这个形态来说,当我们知道了ab=0.
447xa,而且初步确认了bc=0.500ab的时候,我们预定的d点的目标位为bc的
两倍,也就是对应表格中的ab=cd(0.500/2.000),这里面包括了两个d点价位的
测量方法,一则是通过ab=cd来测量,另一则是利用cd=2.00bc来测量,很多
时候,这两种测量的结果都是相当接近的,在往下我会给出事例。
在《股市利润》这本书上介绍的更多是关于目标位到达后的一个反转走势,因为外国
很多股票都是可以做空的,而股票下跌也提供了极好的赚钱机会,但目前中国还没有实
行这样的制度,传闻中的融资融券就是这样的一个概念,不知如何才能实现。蝴蝶走势
过程图:
[pic]
本身追求的就是到达d点后的下跌利润,或者是下跌目标到达后的上涨利润,而在
中国,在这个形态中,有两次赚钱的机会,第一次就是潜在的c点得到确认后,可以赚
取c到d这一段空间的利润,在潜在的c点做多,这一技术的判断可能通过k线理论或
其它技术来分析。说到这点,令我想起了《专业投机原理》所介绍的2b买入法则,真的有
异曲同工之妙,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一点,好多理论技术都是相通的。万变不离其宗
呀!而第二次机会就是在看涨图形中的,下跌到了目标位后,反转做多。而对d点到达
目标位后是否反转的判断,最重要的是根据k线理论和回调价位,形态的和谐来判断。
一般来说,到达d点后,经常性会有一些明显的信号出现的,1.极端的价格行为。也就
是说会收到大阴线或大阳线之类的。2.跳空缺口。3.特定的k线形态。比如十字星,长
上影线,长下影线,收盘价最高,或收盘价最低。每一个局部顶点或低点都会有上面所
说的某一种或3种都有的特征。下一篇文章我会简单地说一下黄金分割率的情况。
下面我再详细地来说一下各种形态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
一、ab=cd
[pic]
上图的四个数字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0.786/1.27、0.618/1.618这样的对应关系。
1、ab必须等于cd的长度,公差0.15
2、时间上ab和cd的形成差不多一样
3、a必须是最高或最低点
4、角的形态必须明显的对称
5、c必须在ab的0.618到0.718之间,这是书中的介绍,但好多实例说明,c在0.382
-0.786上都可以的。
6、d必须在ab的1.27到1.618之间,这也是书中的介绍,但事实上,d可以去到1.27
-2.24这个范围上的。
7、如果BC是0.618 AB,那么CD是1.618AB
8、如果BC是0.786 AB,那么CD是1.27AB
9、在好的市场,也就是强势市场,d的目标是1.618,最大可以去到2.618。
二、bat(蝙蝠)形态是一个蝙蝠形态,也是gartley形态的扩展,也就是说是满足回
调比例的第二个目标形态。
[pic]
这一形态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有:
1.、b小于0.618ax,最好是0.5或0.382 ax
2.、d点必须是0.886xa
3.、d点的反弹必须要超越1.618bc的长度
4、等待d点的转折点确认后才入场
三、Butterfly(蝴蝶)这一形态的目标位是最多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它基本上包
括了所有的形态结果
[pic]
一眼看上去,这两个形态与gartley的很相似,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gartley形态
中,d点是不会超过x点的,但在butterfly形态中,d点是要超过x点的,这是一个比较直
观的本质区别。应该注意的几点包括:
1、普通出现在顶/底
2、d点通常是趋势后的最高点/最低点
3、ab=<cd. cd大过或等于ab
4、入场在反弹形成后
5、蝴蝶形态里,a点是最高/最低点
6.、c点在ab中间
7、牛市,d点在最低点。熊市,d点是最高点
8、特有的固定形态是很重要的。
四、Crab(螃蟹)形态是各种蝴蝶形态发展的最终形态,也是最高级别形态。
[pic]
虽然这幅图一眼看上去与前面的很相似,但只要细细比较一下,就会发展有很多不
一样的地方了。crab形态应该注意的问题:
1、d相等于1.618ax
2、d点的反弹普通在2.24, 2.618, 3.14, 3.618bc的长度
3、形态确认后,在d点入场,必须把止损调到最小程度
五、gartley形态可以说是所有蝴蝶形态中最经典的形态了,在好多书上介绍为“2
22”形态,与这个比较相似,只是“222”形态不太关注b点,也就是说只要ab的长度不超过
xa就可以了,而gartley对b点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pic]
1、xa的长度必须是最大的
2、d差不多是0.786xa
3、d点不会超越x点
4、ab必须差不多在0.618xa
5、c点必须在ab之间
6、d点要超越b点
7、ab等于cd
8、在d点抢反弹,止损必须超越x点
9、最好的入场点在反弹确认形成后
10、d点的反弹跟xa线很相似
在技术分析领域中,讲究的是价,量,时,空.这些名词意思大家都明白,但实际应用起
来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就如平时所说的,以时间换空间,究竟是用多少的时间来换多大的
空间呢?没有人能明白.就如万物之中确实存在着时间周期,但时间周期到底是怎么的一种
神秘的事物,也没有人能给一个详细的解说.在时间周期这一方面上.人们以往所提倡的就
是k线的数目就是代表时间的多少.我从数以千计的图形中得出一个结论,在所有的价格中
,收盘价是最有效的,也是最能反映出市场真实情况的一个价位.我在思考时间周期的问题
就是归于为收盘价的问题.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在上涨行情中,只有收盘价比前一天高才算
是真正的一天,同样地,在下跌行情中,只有收盘价低于前一天,才算是完整的一天.
蝴蝶原理的可贵之处是其存在的客观性。这种客观存在的产物使我们的分析也变得
更加客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切实存在的形态找出来,仅此而已。这也是蝴蝶原
理优于很多技术分析的原因。另外一个体现蝴蝶形态客观存在的观点是,蝴蝶形态不仅
仅只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时间周期中。我们所看到的一分钟图、五分钟图、十五分钟图、
半小时图、一小时图、四小时图、天图、周图、月图只是交易平台设定的时间周期k线走
势表现形式。而没有表现出来的一个半小时周期、三小时图、五小时图若干,同样会出
现蝴蝶形态。下来我就给出两幅经典的蝴蝶图例:
(图略)[pic]
这是建设银行的股票行情.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是一个ab=cd的形态,a=8.43,b=10.5
3,c=9.25,并且我们好容易就可以量出bc的回调是ab段升幅的0.618,那么我们预期的一个
目标位就是bc段的1.618.而我们要做的是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赚取稳定的利润.现在唯一
要考虑的问题就是c点是否确认成立.在行情发展到e点时,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明白,之前潜
在的c点已经得到确认了.并且在e这一天是一个跳空行情.所以e点就是我们要入场的点位
了,止损就设在c点下方.而我们的目标位也有了.按两种方法计算:
ab=cd, d点的位置应该在9.25+10.53-8.43=11.35
cd=1.618bc, d点的位置应该在9.25+(10.53-9.25)*1.618=11.32
这两种计算结果都显示,从c点这一波行情的目标位是在11.30-
40之间.而最终的结果,大家可以从图中看出来,建行最高的一个价位就是11.58,与我们预
期的目标位相差是非常少的.从现在来看,当初的判断是极其完美的。
那么竟然价格空间满足了要求,那么时间周期又如何呢?我们可以由上图看出,从a运
行至b用了8天,而同样的,从c运行至d也是用了8天,是不是很巧合呢?太多的巧合聚合一齐
就是真理了.在这层面上,我想说明的问题是:在到达价格空间的那一价位,时间周期也到
达了应有的时间长度.这就是完美的一个体现。
上一篇给出的是abcd形态,这一篇我会给出另一种xabcd形态来说明。看下图:
(图略)
这是宜宾纸业的一段行情走势图,由上图可以看出是一个xabcd形态,从ab的回调是x
a的0.5,初步可以确认为gartley或bat,crab形态的其中一种.一般以最少目标位第一目标
形态.图上所示bc的回调是ab段升幅的0.618,x=13.00,a=7.5,b=10.12,c=8.59,在行情到
达潜在的c点后,唯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潜在c点得到确认.在连续收到两根中阳线后,c点
基本上可以确认成立了.并且e这一天还是一个跳空,且高于之前的一个高点b,那么我们的
入场点就是e,止损就是c点下方,预期盈利目标位我们可能通过三种方法来估计:
1.ab=cd,d点的位置应该在8.59+10.12-7.5=11.21
2.cd=1.618bc,d点的位置应该在8.59+(10.12-8.59)*1.618=11.06
3.ad=0.786xa,d点的位置应该在7.5+(13.00-7.5)*0.786=11.82
通过上面三种方法我们可以预期d点的一个目标位就是11.30附近,而行情的最终走势
证实了我们这一预期,到达d点的最高价为11.50,与我们预期的相差是非常有限的.更重要
的是,在到达这一目标位后,就展开了一波比较大的回调,我们不但赚取了应有的利润还避
免了套住的风险.竟然价格空间完美满足要求,时间周期方面又如何呢?由上图可以看出,
从a运行到b用了5天,同样的,从c运行到d也是用了5天,并且是在价格空间满足要求的那一
根k线上,时间周期也得到满足.有时,真的怀疑市场运行的一个规律就是完美.
下面我从最近的外汇市场上也发现了一个极其完美的图形。
(图略)
这是英镑近期的走势图,abcd段的走势,无论是幅度还是时间都是相当完美的,这
就更能说明,蝴蝶形态不但存在于股票市场,也会存在于其它的金融产品市场,真的是
蝴蝶形态无处不在。虽然现在看起来是一个极其简单的xabcd形态,但很多时候在cd段都
会存在着ab=cd这个形态的。
蝴蝶形态中的各种形态是可以转化的,但并不是说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只能是从目标
位低的向目标位高的转化.也就是说可以由gartley形态随着行情的推进转化成目标位更
高的butterfly形态,再由butterfly形态转化为bat形态,最终转化成crab形态.而不能调
转过来.而在所有的五种形态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ab=cd了.只有crab这一形态没有这一
要求,其它的形态都要符合这一条件的.所以ab=cd也是蝴蝶理论的一个基础结构.下面以
一幅图形来说明各种形态的转化情况:
[pic]
上图是宏达经比编股票的一段走势情况,由上图可能清楚地看出ab相对于xa的回调是
0.618,这样我们就可以初步确认为gartley或者butterfly,crab形态中的一种.第一步就
是要将最小目标位的蝴蝶形态定为第一目标,也就是要将它当作gartley形态来操作.bc相
对于ab的回调是0.618,这样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要确认潜在的c点得到确认,在e点的这一
天,我们基本上可以确认潜在的c点成立了,因为这一天收到一条中阳线,并且将前三天的
阴线差不多全吞没了,形成了一阳吞两阴的看涨形态,这样的话,e点就是我们要考虑进场
的入场点了.止损就设在c点的下方.而我们预期盈利目标位也可以由下面两种方法结合求
得.
ab=cd,d点的合理位置应该在15.55+18.79-13.50=20.84
cd=1.618bc,d点的合理位置应该在15.55+(18.79-15.55)*1.618=20.79
通过这两种算法,我们可以初步确认,以gartley形态的目标位就是20.80,而行情在随
后的两天也到达了我们预期的gartley目标位.
第二步我们要将仓位减少一部分,将形态当作butterfly形态来操作,根据bc的回调是
ab的0.618,butterfly形态的理想目标是2.0bc,也即是说,d点的位置是15.55+(18.79-
15.55)*2.0=22.03,也就是我们第二目标位是22.03,结果显示在随后的一天时间里也到达
了这一目标位.
第三步,我们要将仓位进一步减少,在赚取更多利润的规避风险.我们要将形态考虑成
crab形态,crab形态是蝴蝶形态的最高级别的一种形态,一旦行情果真发展到这一形态,那
么行情将在短期展开调整.这样的话,d点的理想价位是2.618bc,也就是说,d点的位置是1
5.55+(18.79-
15.55)*2.618=24.03,而不可思议地.行情发展的最高价位是23.80,与我们预期的相差极
少,就展开了一波幅度较大的调整.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蝴蝶形态之间是可以随着行情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也符合
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的这一哲学观点.我们要在赚取利润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才是正
道.
在现有的所有技术分析领域中,事实上是没有一种技术分析方法是百分之百准确的,
当然,这也与投资者个人技术有重大关系,所有的技术分析中,追求的就是一个成功的概率
.而蝴蝶理论与波浪理论的唯一区别就是不会像波浪理论一样陷入千人千浪的境地,为什
么这样说呢?因为波浪理论对起始点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如果起始点数错,后面的就是乱
来了,在我了解了这一蝴蝶理论后,我个人认为,如果将蝴蝶理论的重点放在选择x点上的
话,也会陷入千人千蝶的境地.我通过对以往数之不尽的图形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某些时
候,忽略x点的存在,将蝴蝶形态的成立与否重点放在对潜在的c点的确认上.因为只有这样
做,才能充分确保更高的成功率.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确认c点的成立比确认x点的选择更容
易得多.在潜在的c点确认上,我们可以借助k线理论的一些经典的观点来辅助分析.这样也
能提高准确率.一般来说,在潜在的c点得到确认后的一到三天,都会走出比较强势的上涨
行情的.
而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蝴蝶形态是比较注重各段的一个和谐性的.也就是在
xabcd各段中的走势是比较流畅的,一般不能存在过分的盘整行情.一旦出现盘整的行情的
话,即么预测的准确率就是降低.下面几点是说明图形的不和谐性的,包括:
1、b点和c点时间间隔过近,x点和b点时间间隔过近,可看作形态的“不和谐”
2、xa,ab,bc,cd各段出现长时间的盘整或回调情况,可看作形态的“不和谐”
当然应用蝴蝶理论也有不成功的时候的,但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是可以提早止损的
,如下图所示:
[pic]
图十一:蝴蝶理论分析错误时的止损示意图
我们在d1的位置买进,预期行情会到达d2的位置,但行情在我们买进之后就反转
向下,而我们在买进的时候设定的止损位就在于c点,到行情下跌到d3的时候我们就可
以选择认赔出场,而避免了后面的大量跌幅,这样的一种操作方式更理性化
[pic][pic][pic]结构形态初探
本文由lamd2233在macd论坛发表,特此致谢.
纷繁复杂的价格走势使我们迷失在时空循环和波浪叠进之中。如何在做进一步分析之前
用最锐利的反应判断出一段行情大致的结构特征呢?
结构形态初探结构形态初探[pic]2007-10-29欧日gartley.gif (19.16 KB)
2007-10-30 15:17
| 0 | negative_file/汇市蝴蝶原理实战分析讲解.doc |
北京某某物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商 业 计 划 书
2003年4月
第一章:摘要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宗旨及商业模式
www.TT91.com
www.TT91.com
物流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社会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现代物流科学的发展,
为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物流
科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高级化还远未普及,企业物流蕴含的巨大效益潜力还远
未充分发挥,众多企业的物流依然处于潜隐状态,可以预见,物流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
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物流事业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广阔市场。我们要抓住机遇
,以崭新的物流形象展现在行业面前,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物
流水平的高低也是今后竞争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www.TT91.com
www.TT91.com
物流已作为一个产业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物流不仅包括实体操作方面的设施,
而且也包括提供物流软件,物流系统,物流方案,物流设备,第三方物流,大家在不同
的层面上进行竞争。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是一家处于创始阶段的公司,我公司经营宗旨是建立物流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以
此打造全国物流网络,构织连接物流上下游交易平台,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计划一期贷款:100万元,二期及后期将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引进资金,总资本超过亿
元。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的资金主要用于:www.TT91.com
www.TT91.com
1)建立物流电子商务平台;www.TT91.com
www.TT91.com
2) 建立全国物流网络;www.TT91.com
www.TT91.com
3)开展仓单抵押业务;www.TT91.com
www.TT91.com
4) 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www.TT91.com
www.TT91.com
5)组织机构建设的费用;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服务经营范围www.TT91.com
www.TT91.com
1) 提供物流电子商务平台;www.TT91.com
www.TT91.com
2) 提供物流系统及物流方案设计;www.TT91.com
www.TT91.com
3) 开展在储商品抵押贷款www.TT91.com
www.TT91.com
4) 整合第三方物流市场,会员制联盟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三、主要服务对象
www.TT91.com
www.TT91.com
1) 生产型企业;www.TT91.com
www.TT91.com
2) 批发型企业;www.TT91.com
www.TT91.com
3)零售型企业www.TT91.com
www.TT91.com
4)物流提供商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www.TT91.com
www.TT91.com
随着社会对物流操作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仓库及运输公司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传统的储运公司无论在物流技术水平上还是对物流发展理解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而
真正掌握物流展的最新理念及最新技术并不是物流公司,是技术公司,在他们之间存在
供需矛盾,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对物流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储运公司已不适应经济发
展的需要,我公司的主要针对物流服务的高级化开展服务,形成我公司的利润增长点。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以网上物流订单生成为特色,这在目前的物流市场上是不多见的,我们计划首先进
入高级客户的销售市场,形成品牌效益,同进加大宣传力度,以品牌产品形式快速进入
物流市场。
www.TT91.com
www.TT91.com
将物流需求方及供应方组织起来造就物流交易的电子平台,最终形成商品交易的支持性
平台。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五、市场定位(目标市场)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首先把市场定位在网上物流销售,形成物流订单
www.TT91.com
www.TT91.com
随着上网的日益普及,客户在网上寻找物流公司并想在其网上询价交易已成为可能,他
们所要求的运输服务一定是要快速的、安全的、且有信誉保证的,其中零担占很大部份
,属小批量,配货工作量大并对配送的要求很高,我们以网上订单生成,并快速反应来
吸引他,为其进行物流或运输服务,快速渗透物流销售市场。
www.TT91.com
www.TT91.com
六、竞争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目前还没有十分强大的竞争对象,因为我们的思路是超前的,有崭新的经营模式和
选择性的市场定位,借助我们的系统,我们的服务是一流的,这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我
们的服务可以快速地进入物流市场,并迅速地形成物流行业品牌,整合并占领社会物流
市场,我们的发展前景广阔,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七、管理
www.TT91.com
www.TT91.com
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我们要招聘一些专业的网上物流销售人员,将整个物流操作的流
程进行制度化管理,使每一环节都有章有循,每一步骤都可控可测,建成一支专业化很
强的物流销售管理的队伍
www.TT91.com
www.TT91.com
八、资金需求量、投向及返还方式
www.TT91.com
www.TT91.com
现在我公司处于开创阶段,为实施我们的计划,我们正在寻求初期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这笔资金用于下列目的:
www.TT91.com
www.TT91.com
1)建立网上物流订单生成系统;www.TT91.com
www.TT91.com
2) 配送网点的建设、配送设备的购买;www.TT91.com
www.TT91.com
3)市场宣传和业务推广费用;www.TT91.com
www.TT91.com
4)全国物流网点及下级物流商选择方面的办点费用;www.TT91.com
www.TT91.com
5)由于新订单的增长型涌入和我公司服务覆盖面的扩大,需要改善客户的支持与服务系
统,以适应增长的需要;www.TT91.com
www.TT91.com
6)为提高我公司的竞争优势,加大系统方面的投入;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采用:利润分红、二次融资、出卖公司或者股权置换等方法,在 三
年之内偿还这笔资款。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二章:公司介绍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宗旨(任务)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的目标是形成物流交易的电子化平台,将我们的品牌发展成为市场著名品牌,将公
司建成为先覆盖北京,后覆盖全国性的物流网,最终形成商品交易的平台。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立志于在物流领域保证服务质量,恪守信誉,以快速周到、价格合理的配送来服务
于客户,开发具有创意性和获利性的经营模式,并以系统整合物流市场等方式来实现我
们的目标。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为贯彻我们的目标和即定方针,我们决心以职业经理最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以负责的
态度对待资金监护人、顾客及社会其他团体。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为实现我们的目标,物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项目需要:
www.TT91.com
www.TT91.com
1)合法的经营执照www.TT91.com
www.TT91.com
2)必要的办公场所、设备、配送车辆;www.TT91.com
www.TT91.com
3)健全的组织机构www.TT91.com
www.TT91.com
4)资金支持;www.TT91.com
www.TT91.com
5)市场宣传;www.TT91.com
www.TT91.com
6)电子交易平台;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公司战略
www.TT91.com
www.TT91.com
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长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物流高级化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在
大家都在注重以Internet媒体做宣传的同时,也在想如何把它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目前
以此做销售的电子商务网站举不胜数,但都是微利,这是因为他们在做实物商品,而忽
视的物流成本,我们并不出售实物,是出售服务,不会产生大量的实物资金占压问题,
我们预计在:12个月时间内,投入: 500万 形成品牌
www.TT91.com
www.TT91.com
目标客户是:
www.TT91.com
www.TT91.com
生产型企业、批发型企业、零售型企业及个人消费者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三、经营原则
www.TT91.com
www.TT91.com
1、费用低
www.TT91.com
以联合的方式进入,减少和避免在一开始业务量不足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
www.TT91.com
www.TT91.com
2、速度快www.TT91.com
www.TT91.com
自身发展要快,规模迅速庞大www.TT91.com
www.TT91.com
3、安全准确www.TT91.com
www.TT91.com
实行标准化经营,确保货物及运作安全,搞联合规避风险,大力贮备外部物流资源,贮
备是不需要实力的。www.TT91.com
www.TT91.com
4、运营网络化www.TT91.com
www.TT91.com
物流要形成网络化,也就是说:我们要提供跨地区的综合物流服务,这需要在物流网络
化建设上进行相应的投资。www.TT91.com
www.TT91.com
5、示范效应
www.TT91.com
www.TT91.com
提供服务的同时,要让别人看到自己,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当有确定的物流需求时,
我们可购入一些车辆,租用一些场所。在投资车辆上我认为要投资在市内配送的小型车
辆上,因为长途车辆在高速或国道上运行,到达城市后它也进入不了市区,它起不到小
投入大效果的作用,社会影响力较小,真正大家能够看到的是市内配送的小型车辆,影
响面比较大,它可以说是公司做成的车体广告的效果,同时它是现实终端配送的必要工
具。
www.TT91.com
www.TT91.com
6、品牌效应www.TT91.com
www.TT91.com
目前的物流市场运价竞争异常激烈,各个物流企业间的价格差距是比较大的,实际上这
也是品牌上的差距造成的,也就是市场对各个物流企业的认同度的差异,在制造品牌过
程中,我们一方面夯实营运基础,对内加强管理,对外实现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媒体
,举办、参加一些知名的物流界活动,在同行业间树立形象,我们要让客户认识我们,
让同行中知道我们。
www.TT91.com
www.TT91.com
四、技术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需要自己拥有自已的物流系统及开发技术能力,凭此作为行业操作标准和对外服务
承诺的依据。我们需要对物流各流程整体控制的管理信息系统,凭此作为整合第三方物
流市场的手段工具。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五、公司管理
www.TT91.com
www.TT91.com
1) 筹建物流管理队伍www.TT91.com
www.TT91.com
投资是一项经营人才的业务,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组建一支在物流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
人才队伍,他们在(物流操作、物流营销、物流资讯收集、公共关系、人事管理等各种
有影响的岗位上具有直接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我们要以最少的人数担任公司各类职务
,这项工作要立即由人力资源部门着手办理,或先从组建人事部门开始。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公司目前已有的人员从事过社会性物流,企业内部物流,物流的高级化操作,物流理
论研究,物流的资本运作,有着丰富的实际经验。www.TT91.com
www.TT91.com
2) 股份分配www.TT91.com
www.TT91.com
投资方与经营者享有不同的比例分配,同时对公司每一名正式员工都应有按不同的职务
分配相应的股份
www.TT91.com
www.TT91.com
六、组织、协作及对外关系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1)内部组织机构图: www.TT91.com
(略)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2)联合运营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公司并不是独立运作,与各社会物流公司有着广泛深入的联系,将在“某某的物流交易
平台”下由进行物流配送,统一使用标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www.TT91.com
www.TT91.com
3)第三方协议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同为数众多的物流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填补实体方面的空白,因为任何一个
物流公司要想在物流领域完全自己操作是不太可能的,换句话说是在技术、组织与资金
上是不经济的,与他们签定协议,向我们提供优惠的价格。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七、场地与设施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公司总部可设在市区写字楼,将操作地设在大型的货物分散地和批发基地,销售网点
在和城区及经济开发区,并随业务发展程度不断进行扩建,在初期准备成立 1
个货物分散中心, 4
个销售网点,货物分散中心及销售网点需要仓库、装卸及包装设备,销售网点需要市内
配送车辆。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设备项目 www.TT91.com
数量
www.TT91.com
www.TT91.com
场地设备(www.TT91.com
货物配送中心) www.TT91.com
1个点
www.TT91.com
www.TT91.com
销售网点 www.TT91.com
4个点
www.TT91.com
www.TT91.com
配送车辆
www.TT91.com
2吨车型 5台
金杯车型 4台
www.TT91.com
www.TT91.com
工作人员
www.TT91.com
司机 www.TT91.com
9人
www.TT91.com
www.TT91.com
营业员 www.TT91.com
30人
www.TT91.com
www.TT91.com
管理人员 www.TT91.com
5人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八、风险
www.TT91.com
www.TT91.com
任何一项目或投资都会有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包括管理方面、市场状况、技术能力和财
务状况,对于我公司来说,我们的风险来自:网络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效果,现有的员工
对此操作模式的熟练程度,客户资源数量,以及市场的某些不确定因素,设备采购及人
员招聘上的某些不确定因素等。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开展物流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的业务成功与否,取决于对上述可能产生的各不确定
性因素的防范,我们发布企业内部规范,制定各环节操作的流程,与业务发展相匹配;
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适应物流市场中各种各样的需求,并不断拓展开发业务,依靠先进
的在线服务方式,顺利完成物流一体化操作,并在未来1至2年中成为此行业操作规范的
标准,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制定行业标准。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公司的主要发展目标是要做出物流交易的电子平台,要成功的做出代表这个行业的最
高质量水平的产品和最高质量水平的服务,并为市场所接受,这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即
我们成功的重要条件。
www.TT91.com
www.TT91.com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企业对物流操作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真正的物
流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所以通过对目前此项目的市场销售量和需求预测可以大大降低项
目的投资风险。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三章:市场分析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市场介绍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国物流起步晚,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政策限制我国的物流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如
下:
www.TT91.com
www.TT91.com
1、 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www.TT91.com
www.TT91.com
1)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的工商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
"的经营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
的自我服务完成,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有率都比较高。同时,大多数工商企
业也缺乏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意识不强,从而使我国的第三方物
流市场需求不足。
www.TT91.com
www.TT91.com
2)
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虽然我国已经有多达70万家称之为"物流公司"的
企业,但他们中的多数由于服务意识不强、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大都只能简
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等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而不能提供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
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以及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
www.TT91.com
www.TT91.com
3)
物流企业规模过小,服务能力不足。我国从事公路货物运输的经营业户有274万家,平均
每个经营业户拥有的运营车辆仅1.43辆;具有全国服务网络、能够提供全程全网服务的
企业凤毛麟角,更谈不上提供全球范围的服务。
www.TT91.com
www.TT91.com
2、 物流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www.TT91.com
www.TT91.com
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按国土面积和人日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
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0.43公里/万人,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
国家。
www.TT91.com
www.TT91.com
2)
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
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还比较缺乏,严重影响着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
www.TT91.com
www.TT91.com
3)运输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各种运输方式尚未形成合理分工关系,市场范围交叉严重,
在同类货源上进行盲目竞争,使得各种运输方式不能合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www.TT91.com
www.TT91.com
3、 物流技术装备比较落后
www.TT91.com
www.TT91.com
1)装备水平仍然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
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
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
率。
www.TT91.com
www.TT91.com
2)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
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
提高。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目前物流市场分析
www.TT91.com
www.TT91.com
目前的物流市场比较混乱,各种性质成份的物流公司在充斥着市场,现在的物流市场从
准确意义上讲,还不能叫物流市场,只能叫运输、配送、仓库、它们在某一运输方式上
、某一运输路线上、某种车型上或某一区域进行着低价位竞争和低水准的竞争;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认为,在今后几年,物流市场将会出现几家大型企业,市场整合速度将加快,谁在
物流信息技术上占主导地位,谁的资金雄厚,谁的整体调控能力强,谁的市场份额将会
越大,我相信影响这种变革的主要力量是来自经济发展增长,来自于各企业物流意识的
提高,致使有些低层次竞争的企业将没有市场,在这个领域发展前景看好的是信息化、
规模化。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的市场定位是面向高级物流需求的客户,目前这个市场已经处于快速发展状态。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的项目由于所处位置得天独厚,有能力与物流商相互合作共同打入现有的高端市场
,使合作具有该市场的优势。
www.TT91.com
www.TT91.com
目前该领域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一是物流信息技术的高低;二是对下级物流商的整合能
力。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三、第四方物流服务特点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三方物流缺乏使整个供应链与技术真正地一体化联接的策略。虽然第三方物流增加了
组合操作,但是还是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运输和仓储。企业物流外包经常是提供一次性的
缩减,而非企业所期望的持续性节约方法,如何达到企业管理所期望的目标,以建立真
正一体化的供应链来促进业务操作和提供所需的服务,并保持效益的持续增长,成为更
多企业关注的重心,我们要成为一个集中管理自身资源、能力和技术并提供互补服务的
供应链综合解决办法的企业或组织。我们成功关键在于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增值服务。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三方物流公司存在地域上和所处行业特色的差别,它的局限性很大,不能够完全适应
目前的物流市场的客户对物流各种各样的需求,第三方物流要提供全面物流服务的话,
要付出包括场地、车辆、人员方面的投入,其结果是不合算的,因为每个单纯的物流资
源都会存在不足或过剩,做为第四方物流要针对它们的这样局限性,提供完整、全面的
物流服务,我公司要在各地成立分部,构织全国物流网,通过资源整合,把这个不利因
素消除,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个整合。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四方物流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广泛的服务,包括:技术、供应链战略技巧,市场销售能
力及规划管理的专长,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同式的联合结构形式上的市场联盟。与
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间进行合作,利用各自的能力和销售市场运作供应链。
www.TT91.com
www.TT91.com
四、目标市场
www.TT91.com
www.TT91.com
目前我国真正提供物流交易电子平台的公司还不多见,各物流公司都是通过原始的业务
开发方式,效率不高,忽视网络销售方式,
www.TT91.com
www.TT91.com
目前大部份企业在使用原有的物流供应商的服务,我们可以从我们系统的优质品质以及
快速配送服务,激发他们接受我们服务的欲望。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认为能够接受物流高级化服务的客户应首先是电子行业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五、销售策略
www.TT91.com
我们将依据客户各种需求、地域分布、销售模式等不同因素,采取积极灵活的定价方式
,计划通过网络及多种渠道进行推广,这些渠道包括网络直销生成物流订单、上门服务
、及建立服务销售体系等。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四章:竞争对象分析
www.TT91.com
www.TT91.com
已删除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五章:产品服务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产品品种规划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的产品是高品质的物流服务,并做到持续改进,以保证服务质量,我们推出该产品
服务的品牌,搞质量标准经营。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未来产品和服务规划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是该行业的标准,做到该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特许联盟的品牌单
位,最终将逐步脱离实际物流操作,而是该行业标准的制定企业,将提供物流相关服务
,如车辆采买、加油、在储代销、仓单质押性质的信贷等业务。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三、形象包装
www.TT91.com
www.TT91.com
形象对客户来说尤为重量,我们的企业形象要独特,并在客户的心目中建立理想的形象
,初期公司的人员素质十分重要,因为我们的发展方向并不是实际的仓储运输,而是物
流的系统整合;
www.TT91.com
www.TT91.com
四、服务与支持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建立针对客户的服务维护系统,向所有客户提供系统服务,这个服务体系将保证我
们销售及运作的顺利完成,并使客户满意,利用系统及时反馈和调节我公司的服务策略
,以快速解答客户问题,采用电子方式进行服务与支持,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这
些服务主要使用电子邮件和自动电子邮件确认服务等等。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五、营运特点
www.TT91.com
www.TT91.com
1、关系契约化
www.TT91.com
www.TT91.com
通过合同等形式规范物流经营者与我们的业务关系,以契约或合同来管理提供者的物流
服务活动及其过程,以合同的形式来明确各物流联盟参加者与我们之间权责利的相互关
系。
www.TT91.com
www.TT91.com
2、服务个性化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不同的物流消费者存在不同的物流服务需求,根据不同物流消费者在企业形象、业务流
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要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物流
服务和增值服务。
www.TT91.com
www.TT91.com
3、 功能专业化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所提供的是专业的物流服务,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
施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门化和专业水平,这既是物流消费者的需要,也是我们自身发
展的基本要求。
www.TT91.com
www.TT91.com
4、管理系统化
www.TT91.com
www.TT91.com
这是满足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效益,
我们要具备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节约性,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
程中以最低的综合成本满足顾客需求;做为物流公司来讲,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应该体
现为物流企业对于其所面对的可控制资源与可利用资源最大限度上的合理化开发与利用
。发展物流服务业务,可以不需要拥有多少设施和装备,更多的是进行策划、组织和管
理。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或加工企业(客户),针对现有物流管理提出各种可选择
性方案,并说服客户由本企业来进行全部或部份的物流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
个能够具备整合力度的系统,这个系统一定要及时性,局域网肯定不行,公司对员工要
进行培训和在相关设备、教育的投入。
www.TT91.com
www.TT91.com
5、建立物流电子信息系统
www.TT91.com
www.TT91.com
现在物流最大的阻碍是物流信息的管理,在物流服务的过程中,要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
,如果一个物流企业自身解决不了物流信息的传递问题,那它始终达不到物流高级化,
这也是物流作业企业要规模经营,网络化运作,信息沟通的必要手段,通过信息传递的
及时,减少物品在物流环节中不必要的停滞,加快物品流通速度。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要办成属于物流行业,但又有别于纯物流行业同时也不是信息咨询业的企业。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六章:市场与销售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市场及运营思路
www.TT91.com
www.TT91.com
首先建立物流信息系统
www.TT91.com
现阶段我国物流作业企业的最大弱点即缺乏规模经营、网络化运作,信息沟通成为其很
大的障碍。物流企业,通过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可加强物流
组织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功能,为物流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网络化信息支持,借助信
息技术,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整合企业现行的业务流程,通过多种方式走规模经营、网络
化的道路,迅速扩大企业的规模。
www.TT91.com
www.TT91.com
开展以高速公路为主的省级间快速集散运输服务,并形成全国物流网络
www.TT91.com
现在的汽运已不可能再是单点运输、吨公里0.5元计费,必须要有运输网络,开展往
返运输才有利可图,才能有竞争力。为突出汽运的“门对门”特点,也必须要搞网点建设
,先建点,后联线,再织网。
www.TT91.com
www.TT91.com
形成运输上的优势,拉动仓储上的需求,
www.TT91.com
虽然物流最大营利点是在运输配送上,但仓库是开展物流活动的依托,只是组织,管理
、调节物流活动的据点。另一方面为客户提供物流的全方面服务,以客户为导向,在为
客户提供全面物流服务的同时完善自我的物流体系。
www.TT91.com
www.TT91.com
确立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获取良好效益。
www.TT91.com
树立物流发展的精品名牌意识,严格制定各项物流质量标准,才会不断提高物流服务
水平。其次要引进先进技术手段,设计创造物流服务的精品名牌意识,严格制定各项物
流质量标准,设计查物流服务的精品内容、名牌项目。最后要强化物流技术与管理人员
素质培训,建立优秀的物流人才队伍,确保企业名牌战略的实现。
www.TT91.com
www.TT91.com
发展大型客户,整合社会上现有的物流资源,
www.TT91.com
大型企业的物流网络多数是单向的,目前情况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它开展往返运
输,因为这不是它的主营业务,对于为它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来说,也并没有完全
能够开展这项业务。
www.TT91.com
www.TT91.com
研究分析大型生产、销售企业及大型物流企业,确定它们的需求,尤其要了解它们的产
品流向,着重解决它们的返空问题,作为生产性企业,它不会想解决物流企业的回空问
题,它只会考虑它的产品销售;而作为物流企业,尤其是一般型企业,它的网络建设并
不健全,所以在这方面有很大的需求和利润空间,我主张同行业之间主要应是合作,而
非竞争,今后在全国各地设点,也不是设传统的物流公司,而应该是当地物流公司的组
织者,充分发展物流的下线。在各地成立公司实质上是成立各地的物流信息的端口,构
成物流的信息平台,它的主要职能应是对外部物流资源的整合与管理。
www.TT91.com
www.TT91.com
有确定客户后,根据实际情况按适当比例投入一些设施,如果在社会上能够找到提供同
样服务的物流供应商,就不需要在设备上的投入,以我们客户的物流需求为导向,联合
现有的社会物流企业,在全国主要省市寻找当地物流比较好的区域型物流公司,形成我
们的物流网点。
www.TT91.com
www.TT91.com
在有客户的地方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使它在一开始就具备一定的客户资源,同时开展
当地的物流业务,这种办法投资少,比较稳妥,一开始就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办法。
www.TT91.com
www.TT91.com
集中精力开展第四方物流服务
www.TT91.com
公司的总体发展方向是第四方物流公司,今后我公司将发展物流会员制企业,提供全程
物流服务,主要以代理形式,输出管理和组织,形成我们的物流体系。我们要提供一般
物流公司在物流操作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实现小投入,大影响的目的。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市场计划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公司将综合考虑网络直销、建立销售队伍来促进销售,与此同时,我们将致力于建立
全国化的物流网络
www.TT91.com
www.TT91.com
实施步骤:
www.TT91.com
www.TT91.com
首先是市场渗透,在充分调查各环节之后进入物流市场;
www.TT91.com
www.TT91.com
其次是注意具体的销售渠道,先期把电子行业的企业作为我们的重点开发对象;
www.TT91.com
www.TT91.com
同时注意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寻找同行业其它企业合作的可能性;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三、定价策略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经营的是物流交易的电子化平台,打造物流高级化操作模式,适应我们的消费群体
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是高档次的消费者,物流的成本在电子行业中的占的成本比重是
很低的,他们最注重是应该是物流质量,对于非经营性的个人来说,他如果让我们上门
提送货、要的是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放心公司。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最终定价的原则是根据:供需情况、成本、毛利目标、市场价格形势和公认价格等
综合得出。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将按月、季度、年度来审查价格,以保证基本利润不受损失。
www.TT91.com
www.TT91.com
四、市场推广
www.TT91.com
www.TT91.com
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来发现不同的宣传方式,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获取免费广告宣传
和促销效果。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为保证我公司产品的成功出台,需要扩大促销力度,需要特别有能力的专业化程度高的
顾问、广告代理商或公共关系公司,计划在主要贸易杂志上发布广告性质的软性文章,
制定综合性的广告宣传内容和推广计划。
www.TT91.com
www.TT91.com
由于我们在公共关系上的努力,我们在这一崭新的物流电子商务平台领域中提供的服务
处于领先地位,使我们的声誉和产品品牌在市场各界的心目中不断提高,对我公司的发
展前景与市场繁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将按正常的方式广泛地联系下列各部门:
物流相关刊物的编辑部门,商务和地方出版机构,现有及潜在客户所在公司的主要管理
人员,竞争对手,销售代表等等。再比如参加物流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学术讨论会等
等。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五、社会认证
www.TT91.com
www.TT91.com
社会对我公司的评价是一种重要的销售工具,它可增进我公司的社会认可度,缩短推广
周期,可找一些行业分析家、主要顾问、大学为我们的服务进行公开的支持性评论,或
我公司进行国际化的质量标准认证。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七章:财务计划
www.TT91.com
www.TT91.com
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和预计投资计划,对项目财务预测如下,本计划从2003年开始,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销售收入预测
www.TT91.com
www.TT91.com
我们目前已有近200家小型的客户,月销售近60万元,这些客户主要以快速运输为主,快
速运输的需求与普通运输不同,单位毛利高,尤其是IT产品、食品、日用品及家具类对
此需求较高,平均单位毛利达到30%以上,我们现以30%计算,计划每个签约客户月销
售量达到1万元,并且随着业务的开展,预计到2003年底发展10家大中型客户,每个客户
月销售额达到20万/月,达到月收入达:200万元的规模。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初期投资量
www.TT91.com
www.TT91.com
(表1) 前资金需要预算 单位:万元
用途 金额www.TT91.com
www.TT91.com
系统开发费用www.TT91.com
初期 www.TT91.com
100
www.TT91.com
www.TT91.com
车辆购置www.TT91.com
10万/辆*9辆 www.TT91.com
90
www.TT91.com
www.TT91.com
流动资金www.TT91.com
垫支垫付 www.TT91.com
200
www.TT91.com
www.TT91.com
广告宣传费用(www.TT91.com
3个月) www.TT91.com
30
www.TT91.com
www.TT91.com
共计 www.TT91.com
420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三、每月费用支出
www.TT91.com
www.TT91.com
(表2) 每月固定营运费用 单位:万元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人员工资 金额
www.TT91.com
司机(9人) www.TT91.com
1.35
www.TT91.com
www.TT91.com
营业员(30人) www.TT91.com
7
www.TT91.com
www.TT91.com
管理人员(5人) www.TT91.com
3
www.TT91.com
www.TT91.com
车辆费税:500元/月*9台 www.TT91.com
0.45
www.TT91.com
www.TT91.com
车辆燃油:1500元/月*9台 www.TT91.com
1.35
www.TT91.com
www.TT91.com
通讯费:(含员工手机费) www.TT91.com
2
www.TT91.com
www.TT91.com
车辆维修:200元/月*9 www.TT91.com
0.18
www.TT91.com
www.TT91.com
场地租金: www.TT91.com
3
www.TT91.com
www.TT91.com
水电费: 200元/月 www.TT91.com
0.1
www.TT91.com
www.TT91.com
合计 www.TT91.com
18.43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表3) 每月利润 单位:万元
www.TT91.com
www.TT91.com
项目 www.TT91.com
金额
www.TT91.com
www.TT91.com
销售收入 www.TT91.com
200
www.TT91.com
www.TT91.com
长途运输支出 www.TT91.com
140
www.TT91.com
www.TT91.com
营运费用 www.TT91.com
16.93
www.TT91.com
www.TT91.com
利润 www.TT91.com
43.07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www.TT91.com
商业计划书是一种商业构思。一家创业型企业在预测营业收入时,会遇到太多的未知因
素,很少有哪个创业者能够准确地算出实现其目标需要投人多少资本和时间。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上述的财务分析只说明在物流操作方面,不会有亏损,但我们决不会停留于在这个层面
上,这只是我公司进行物流深层次业务的基本手段工具,在我公司真正拥用这一整合工
具时,最大的利润来源将是用我公司可控的物流来实现的、先于物流之前的商流和资本
流。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八章:总论
www.TT91.com
www.TT91.com
在社会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现代物流科学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带
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面对强大的内外部竞争压力,物流企业
的出路在何方?有一点可以肯定,物流业必将沿着综合化、规模化、网络化、现代化的
方向发生巨大的变革。可以预见,物流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物流事业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广阔市场,我们抓住机遇,以崭新的物流形象展现在行
业面前。
www.TT91.com
www.TT91.com
目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物流水平的高低是今后竞争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满足业务
发展,增强公司实力,我公司诚信对外招商融资,利润共享,希望与有识之士与我公司
共同打造物流高级化的行业品牌。
| 0 | negative_file/XX物流公司商业计划书.doc |
类比与科学
心蛛
[2013-10-13 日]
近日,尼日利亚“每日直播”有一则很有意思的报道[1],引发了关于象征、寓言与科学[2]
的讨论。报道称,该国拉格斯大学一位名叫阿玛拉哈的研究生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
学及数学的角度证明了“同性恋是错误的”。阿玛拉哈的“研究成果”轰动了尼日利亚全国
,他所在的拉格斯大学认为他应该“赢得世界科学界的尊重”,甚至认为他可能获得诺贝
尔奖。但是,阿玛拉哈的证明是可笑的、含混不清的、低级错误的。虽然这是个可笑的
故事,但他在证明过程中所用的思维模式却是普遍存在的,那就是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也称为类比推理,在认知心理学上,它指的是我们使用一个领域的知识(类
比的来源)来辅助解决另一个领域的问题(类比的目标)。同时,类比与联想、比喻、
象征及寓言一样,也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本文我们只讨论作为一种思维模式的类比。
在展开讨论类比之前,大家先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它由邓克于1945年提出,史称邓克辐
射难题):
有位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他不能直接做手术,但可以用某种射线来摧毁肿瘤。不过,
射线不仅能杀死恶性肿瘤,也会杀死健康的身体组织。若降低了射线强度,它就不会杀
死健康组织,但这样一来,它也杀死不了恶性肿瘤。假如你是医生,你会如何解决这个
难题?
针对邓克辐射难题,心理学家吉克和霍约克设计了不同的条件让受试者来解决它:①完全
没有提示;②答题前先听一个故事,但不给任何提示;③听故事后,提醒该故事对解答有
帮助,但不直接给出答案。吉克和霍约克所讲的故事是这样的:
某个小国由独裁者统治,他住的城堡在国家的中央,环绕着许多村庄,每个村子都有路
通往城堡。叛军司令集结军队想攻下城堡,但是每条路上都被独裁者埋下了地雷——如果
人数够少,就可以安全通过;但如果大部队通过,则铁定会触发地雷,也会夷平周围的
村庄。如果叛军分成小股进攻,铁定会被城堡军队吃掉。最后,叛军司令仍然决定分兵
,不过,每股小队要听从信号从通往城堡的多条路上同时发起进攻。最终,叛军司令胜
利了。
他们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
完全不给提示,让受试者直接答题,大概只有10%的人能够解答。
在解答之前,先给受试者讲一下故事,这时,能够找到答案的人提高到了30%.
讲完故事之后又提醒该故事对解决问题有帮助,这样,就有92%的人找到了答案。
这是实验心理学中吉克和霍约克(参见文献1980及1983)的思维系列实验[3]之一,其研
究主题是认知心理学上类比思维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上的类比包括两部分:类比源——通常是已经熟悉的并知道答案的对象;与类
比目标——通常是不太熟悉的对象。在吉克和霍约克的实验中,通过故事,我们很容易找
到邓克难题的解决办法:将多束低剂量的射线汇聚在肿瘤区域,这样,射线不会杀死经
过的健康组织,但肿瘤区由于汇聚了足够的能量,则可以把肿瘤杀死。这是通过类比找
到的答案,类比源就是叛军司令的故事,类比的目标就是待解决的邓克辐射难题,类比
过程如下:
“低剂量射线可以不损伤健康组织”可与“分兵可以通过埋有地雷的道路”相类比;
“汇聚的射线能杀死肿瘤”可与“多路同时发兵能攻克城堡”相类比。
不同事物之间通常在三个方面有相似性:①属性相似,比如盘子与批萨都是圆形;②概念
相似,如化学中的替代反应与核物理中的替代反应都使用了中间过程;③系统性或结构方
面的相似,如原子的内部结构与太阳系的模型。作为一种思维模式,类比主要关注的是
系统上的相似性,即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否应用于结构类似的问题上。吉克和霍约克
的实验表明,如果类比源与类比目标在系统结构上相似程度较高,类比思维对寻找问题
的答案有显著的帮助。
类比也有好有坏。让我们看看下面三组类比:
| |A | |B |
|① |张三推了他爸, |类比 |王二捧李四, |
| |张三爸撞了树。 | |李四碰了壁。 |
|② |张三推了他爸, |类比 |王二捧李四, |
| |导致 | |导致 |
| |张三爸撞了树。 | |李四碰了壁。 |
|③ |张三推了他爸, |所以 |王二捧李四, |
| |张三爸撞了树。 | |李四碰了壁。 |
三组类比中,第②个比第①个要好,因为“张三推了他爸导致张三爸撞了树”在因果上可以
与“王二捧李四导致李四碰了壁”相似,而第①个仅仅是事实相似,类比略勉强。但第③个
就是胡扯了,“王二捧李四,李四碰了壁”与“张三推他爸,他爸撞了树”,这之间没有因
果关系。第③个是类比推理中的典型错误,是典型的坏类比,因为类比的源与目标之间没
有因果关系,仅仅是相似。
现在,我们再回到开头的新闻上,阿玛拉哈对同性恋问题的证明如下:
在物理上——当两块磁铁的南极与北极相遇时,它们会彼此吸引;但两个南极或北极相遇
时,则会相互排斥;女性与磁铁的南极一样,男性则相当于北极;因为磁铁同极是相斥
的,所以,同性恋是错误的。
在化学上——阿玛拉哈通过实验发现,酸碱会发生中和反应,而单纯的酸或者碱之间却不
会发生反应;男人或女人与酸或碱一样,因此,同性恋是错误的。
在生物上——阿玛拉哈发现,鸡和狮子都没有同性交配现象,连低等生物都没有同性恋,
因此,在高级的人类中,同性恋也是错误的。
在数学上——阿玛拉哈发现, A+B=B+A, 这等式两边有变化,而A+A=2A,
从符号A出发仍然回到了符号A, 没有变化发生;男人相当于符号A, 同性恋相当于A+A,
因为没有变化,所以同性恋是错误的。
阿玛拉哈的“证明”有四个类比源——物理上的磁极相吸,化学上的酸碱中和,生物上某些
物种未发现同性交配,以及数学上的交换律;其类比目标只有一个,即“同性恋现象”,
或者宽泛一些,是人类的性取向。不管“博学”的阿玛拉哈再找多少个类比源,他的“证明
”都是错误的。他的“证明”所犯的恰恰是前面所述的典型类比错误,即类比源与类比目标
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完整的科学研究流程,一般包括提出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猜测解答、通过实验或逻
辑推理来证明答案。整个科研流程中,类比思维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可帮助猜测解答,
猜测结果的可能形式,但所猜测的答案或结果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验、严格的逻辑推
理来验证。类比思维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它不可以用在科学结论的证明上。
虽然类比思维不能用于科学结论的证明,但它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
中,类比思维对于辅助理解、触发灵感,很有帮助。在科学发现上,类比思维也起过不
少的作用,比较出名的有——玻尔利用太阳系模型做类比,提出了玻尔原子结构理论;库
勒根据咬尾巴的蛇提出了苯环的结构理论;等等。
好的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辅助学生通过已熟悉的知识(类比源)建立起
新的概念(类比目标)。比较著名的是格莱因提出来的“类比模型教学法”[4],它包括六
个步骤:
引入目标概念,
回顾类比概念(类比的源),
辨别目标与类比源的相关特征,
映射相似性,
提示类比失效的地方,以及
给出结论。
这个“类比模型教学法”的出色应用实例就是基因组学的类比教学[5],其英文简称恰好为
G.A.M.E, 也就是“游戏”——它帮助那些高中老师向没有分子生物学背景的学生传授基
因组学的知识。
类比在科学发现与教学中很重要,这也引起了认知学者与人工智能学者的兴趣。在认知
领域,类比理论经历了一个从分析到综合的过程。在人工智能领域,类比模型的发展也
经历了类似的过程:早期的类比理论将类比过程视为若干独立心理过程的集合,主要着
重于对比、检索的机制;最近的一些类比模型,如霍夫施塔特 (Douglas R.
Hofstadter) 的“模仿猫” (Copycat) 和科基诺夫 (Boicho N. Kokinov)
的关联记忆推理模型 (AMBR),则尝试用更加系统的方式来构造可计算的类比模型。
虽然类比思维在日常生活、科学发现或教学中都很重要,但它只是一种辅助思考的方式
。类比可以触发灵感,辅助认知新的东西,但它不是科学证明的思维模式。用类比来证
明科学结论,是可笑的。虽然类比不属于科学思维,但对其思维过程的本质揭示也是认
知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将深化我们对思维本质的认知。
备注
初稿: [2013-10-13 日]
再稿: [2013-10-30 三]
-----------------------
[1] http://www.thisdaylive.com/articles/science-of-gay-marriage/158265/
[2] 象征和寓言不是科学: http://www.scipark.net/archives/11124
[3] http://cognitivepsychology.wikidot.com/problem-solving:analogy
[4] http://www.coe.uga.edu/twa/
[5] http://www.four-h.purdue.edu/game/default.html
| 0 | negative_file/xinzhu2.doc |
G-Tech天车内部操作员安全培训教材
讲课人:黄国凤
一、起重机
•
是用来进行物料搬运作业的机械设备。起重机械通过工作机构的组合运动,把物料提
升,在空间一定范围内移动,然后按要求将物料安放到指定位置,空载回到原处,
准备再次作业,从而完成一次物料搬运的工作循环。起重机械的搬运作业是周期性
的间歇作业。广泛用于输送、装卸和仓储等作业场所。
• 根据水平运动形式的不同,分为桥架类型起重机和臂架类型起重机两大类别。
二、桥式起重机:由桥架和起重小车两大部分组成,桥架两端通过运行装置,直接支承在
高架轨道上,沿轨道纵向运行;其中小车在桥架主梁上沿小车轨道横向运行。
• 分 类:
单(主)梁桥式:具有一根主梁的桥式起重机。
双(主)梁桥式:具有两根主梁的桥式起重机。
葫芦桥式:采用电动葫芦作为小车上起升机构的桥式起重机 。
三、起重机的组成
•
起重机械由驱动装置、工作机构、取物装置、操纵控制系统和金属结构组成。通过对
控制系统的操纵,驱动装置将动力能量输入,转变为机械能(即适宜的力或运动速
度),再传递给取物装置。取物装置将被搬运物料与起重机联系起来,通过工作机
构单独或组合运动,完成物料搬运任务。可移动的金属结构将各组成部分连接成一
个整体,并承载起重机的自重和吊重。
[pic]
1. 驱动装置
•
驱动装置是用来驱动工作机构的动力设备的。常见的驱动装置有电力驱动、内燃机驱
动和人力驱动等。电能是清洁、经济的能源,电力驱动是现代起重机的主要驱动型
式,几乎所有的在有限范围内运行的有轨起重机、升降机、电梯等都采用电力驱动
。
2.
工作机构包括: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变幅机构和旋转机构,被称为起重机的四大机
构。
•
(1)起升机构,是用来实现物料的垂直升降的机构,是任何起重机不可缺少的部分
,因而是起重机最主要、最基本的机构。
•
(2)运行机构,是通过起重机或起重小车运行来实现水平搬运物料的机构,有无轨
运行和有轨运行之分,按其驱动方式不同分为自行式和牵引式两种。
•
(3)变幅机构,是臂架起重机特有的工作机构。变幅机构通过改变臂架的长度和仰
角来改变作业幅度。
•
(4)旋转机构,是使臂架绕着起重机的垂直轴线作回转运动,在环形空间运移动物
料。
起重机通过某一机构的单独运动或多机构的组合运动,来达到搬运物料的目的。
3.
取物装置是通过吊、抓、吸、夹、托或其它方式,将物料与起重机联系起来进行物料
吊运的装置。根据被吊物料不同的种类、形态、体积大小,采用不同种类的取物装置
。例如,成件的物品常用吊钩、吊环;散料(如粮食、矿石等)常用抓斗、料斗;液
体物料使用盛筒、料罐等。也有针对特殊物料的特种吊具,如吊运长形物料的起重横
梁,吊运导磁性物料的起重电磁吸盘,专门为冶金等部门使用的旋转吊钩,还有螺旋
卸料和斗轮卸料等取物装置,以及集装箱专用吊具等。合适的取物装置可以减轻作业
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吊物坠落,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吊物不
受损伤是对取物装置安全的基本要求。
4. 金属结构是以金属材料轧制的型钢(如角钢、槽钢、工字钢、钢管等)和
钢板作为基本构件,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方法,按一定的组成规则连接,承
受起重机的自重和载荷的钢结构。金属结构的重量约占整机重量的40%~
70%左右,重型起重机可达90%;其成本约占整机成本的30%以上。
起重机的金属结构是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台起重机的骨架,将起重机的机
械、电气设备连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承受和传递作用在起重机上的各种载荷,
形成一定的作业空间,以便使起吊的重物顺利搬运到指定地点。金属结构的垮塌破坏
会给起重机带来极其严重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5. 控制操纵系统
通过电气、液压系统控制操纵起重机各机构及整机的运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控
制操纵系统包括各种操纵器、显示器及相关组件和线路,是人机对话的接口。安全人
机学的要求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该系统的状态直接关系到起重作业的质量、效率和
安全。
4. 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
1.
起重量指被起升重物的质量,单位为kg或t。可分为额定起重量、最大起重量、总起
重量、有效起重量等。
1).额定起重量Gn
起重机能吊起的物料连同可分吊具或属具(如抓斗、电磁吸盘、平衡梁等)质量的总
和。
2).总起重量Gz
起重机能吊起的物料连同可分吊具和长期固定在起重机上的吊具(包括吊钩、滑轮组
、起重钢丝绳以及在起重小车以下的其它起吊物)的质量总和。
3).有效起重量Gp
起重机能吊起的物料的净质量。
备注:起重机标牌上标定的起重量,通常都是指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应醒目表示在
起重机结构的明显位置上。
2. 起升高度 H
起升高度是指起重机运行轨道顶面(或地面)到取物装置上极限位置的垂直距离,单
位为m。通常用吊钩时,算到吊钩钩环中心;用抓斗及其它容器时,算到容器底部。
1)下降深度h
当取物装置可以放到地面或轨道顶面以下时,其下放距离称为下降深度。即吊具最低
工作位置与起重机水平支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起升范围D
起升范围为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之和,即吊具最高和最低工作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3. 跨度 S
跨度指桥式类型起重机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m。
桥式类型起重机的小车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小车的轨距。
|部门 |设备名称 |规格 |备注 |
|塑制部 |天车 |10T LH A3 |跨度18.50m |
|塑制部 |天车 |10T LH A3 |跨度18.50m |
|塑制部 |天车 |10T LH A3 |跨度18.50m |
|资材部 |天车 |5T LDA A3 |跨度9.55m |
|资材部 |天车 |5T LDA A3 |跨度9.55m |
|冲压课 |天车 |3T LH A3 |跨度11.00m |
4. 工作速度 V
工作速度是指起重机工作机构在额定载荷下稳定运行的速度。
1).起升速度Vq
起升速度是指起重机在稳定运行状态下,额定载荷的垂直位移速度,单位为m/min。
2).大车运行速度Vk
大车运行速度是指起重机在水平路面或轨道上带额定载荷的运行速度,单位为m/min。
3).小车运行速度Vt
小车运行速度是指稳定运动状态下,小车在水平轨道上带额定载荷的运行速度,单位
为m/min。
5. 吊钩的安全要求
吊钩宜设有防止吊物意外脱钩的保险装置;
吊钩表面应光洁、无剥裂、锐角、毛刺、裂纹等;
吊构上的缺陷不得补焊。
吊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报废:
1. 裂纹;
2. 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
3. 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4. 钩身扭转变形超过10°;
5. 吊钩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
6. 钢丝绳的安全要求
1)钢丝绳在卷筒上应能整齐排列
2)当吊钩处于工作最低点时,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除固定绳尾的圈数外,必须不小于
2圈。
3)吊运熔化或炽热金属的钢丝绳,应采用石棉芯等耐高温的钢丝绳。
4)钢丝径向磨损或腐蚀量超过原直径的40%则应报废。
5)钢丝如果出现绳端部断丝或断丝集中在一个节距内或一个绳股内,应予以报废处理。
[pic] [pic]
钢丝绳 滑轮
7. 滑轮的安全要求
•
滑轮、卷筒和钢丝绳三者共同组成起重机的卷绕系统,将驱动装置的回转运动转换成
吊载的升降直线运动。滑轮和卷筒是起重机的重要部件,它们的缺陷或运行异常会
加速钢丝绳的磨损,导致钢丝绳脱槽、掉钩,从而引发事故。
• 滑轮不应有缺损和裂纹,滑轮槽应光洁平整,不得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 滑轮应配置防止钢丝绳跳出绳槽的装置。
• 金属铸造的滑轮,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报废。
①裂纹;
②轮槽不均匀磨损达 3mm;
③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20%;
④因磨损使轮槽底部直径减小量达钢
丝绳直径的50%;
⑤滑轮轴磨损量达原直径的3%;
⑥其它损害钢丝绳的缺陷。
8. 卷筒的安全要求
•
卷筒是用来卷绕钢丝绳的部件,它承载起升载荷,收放钢丝绳,实现取物装置的升降
。
• 卷筒是由筒体、连接盘、轴以及轴承支架等构成的。
•
按卷筒的筒体表面是否有绳槽,可分为光面和螺旋槽面卷筒。按钢丝绳在卷筒上卷绕
的层数,可分为单层缠绕卷筒和多层缠绕卷筒。
•
卷筒上钢丝绳尾端的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对钢丝绳尾端的固定情况,
应每月检查一次。在使用的任何状态,必须保证钢丝绳在卷筒上保留足够的安全圈
。
•
单层缠绕卷筒的筒体端部应有凸缘。凸缘应比最外层钢丝绳或链条高出2倍的钢丝绳
直径或链条的宽度。
• 卷筒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报废:
① 裂纹;
② 筒壁磨损量达原壁厚的20%;
③ 绳槽磨损量大于钢丝绳直径1/4且不能修复时。
9. 制动器的安全要求
•
制动器的工作实质是通过摩擦副的摩擦产生制动作用。根据工作需要,或将运动动能
转化为摩擦热能消耗,使机构停止运动;或通过静摩擦力平衡力,使机构保持原来
的静止状态。
• 其结构特点是:制动器摩擦副中的一组与固定机架相连;另一组与机构转动
轴相连。当摩擦副接触压紧时,产生制动作用;当摩擦副分离时,制动作用解除,
机构可以运动。
• 制动器的作用
(1)支持作用:使原来静止物体保持静止状态。例如,在起升机构中,保持吊重静
止在空中;在臂架起重机的变幅机构中,将臂架维持在一定的位置保持不动;对室
外起重机起防风抗滑的作用。
(2)停止作用:消耗运动部分的动能,通过摩擦副转化为摩擦热能,使机构迅速在
一定时间或一定行程内停止运动。例如,各个机构在运动状态下的制动。
(3)落重作用:制动力与重力平衡,使运动体以稳定的速度下降。例如,汽车起重
机的下坡速行驶。
10.
起重事故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
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事故。起重伤害事
故可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事故多发的特殊工种作业中
,起重作业事故的起数高,事故后果严重,重伤、死亡人数比例大。
1)重物坠落
吊具或吊装容器损坏、对象捆绑不牢、挂钩不当、电磁吸盘突然失电、起升
机构的零件故(特别是制动器失灵,钢丝绳断裂)等都会引发重物坠落。处
于高位置的物体具有势能,当坠落时,势能迅速转化为动能,上吨重的吊载
意外坠落,或起重机的金属结构件破坏、坠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挤压
起重机轨道两侧缺乏良好的安全通道或与建筑结构之间缺少足够的安全距
离,使运行或回转的金属结构机体对人员造成夹挤伤害;运行机构的操作失
误或制动器失灵引起溜车,造成碾压伤害等。
3)高处跌落
人员在离地面大于2m的高度进行起重机的安装、拆卸、检查、维修或操作
等作业时,从高处跌落造成的伤害。
4)触电
起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其任何组成部分或吊物与高压带电体距离过
近,感应带电或触碰带电物体,都可以引发触电伤害。
5)其它伤害
指人体与运动零部件接触引起的绞、碾、戳等伤害;液压起重机的液压组件
破坏造成高压液体的喷射伤害;飞出物件的打击伤害;装卸高温液体金属、易燃易爆
、有毒、腐蚀等危险品,由于坠落或包装捆绑不牢破损引起的伤害等。
11. 事故原因的分析
1)起重机的不安全状态
首先是设计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其次是制造缺陷,诸如选材不当、加工质量问题、安
装缺陷等,使带有隐患的设备投入使用。大量的问题存在于使用环节,例如,不及时
更换报废零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保养不良带病运转,以至造成运动失控、零件
或结构破坏等。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操作
技能不熟练,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等;非司机操作,无证上岗;违章违纪蛮干
,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起重司机和起重工配合不协调等
。总之,安全意识差和安全技能低下是引发事故主要的人为原因。
3)安全卫生管理缺陷
安全卫生管理包括领导的安全意识水平;对起重设备的管理和检查实施;对人员的安
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的建立等。管理上的任何疏忽和不到位,都会给起
重安全埋下隐患。
4)环境因素
超过安全极限或卫生标准的不良环境,室外起重机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直接影响人
的操作意识水平,使失误机会增多,身体健康受到损伤。另外,不良环境还会造成起
重机系统功能降低甚至加速零、部、构件的失效,造成安全隐患。
12. 天车操作安全规定
1)开动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是否完好可靠。
2)不得超负荷起吊。起吊时,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件之间。吊物上升时严防撞顶。
3)起吊物件捆扎时应牢固,在物体的尖角缺口处应设衬垫保护。
4)使用拖挂线电气开关起动,绝缘必须良好。正确按动电钮,操作时注意站立的位置
,严禁站立在被吊物下方。
5)天车在吊物行驶时,应距离地面30cm左右,并与吊物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且被吊
物应保持在操作员视线范围内。
6)天车在使用时,如需临时性暂停,应将被吊物放在地面上方可进行其它作业。
7)天车停用时,应取下吊物和辅助吊具,并放置在指定位置。
8)吊挂时,吊挂绳之间的夹角应小于120°以免挂绳受力过大。
9)绳、链所经过的棱角处应加衬垫
10)进入悬吊重物下方时,应先与司机联系并设置支承装置。
11)多人绑挂时,应由一人负责指挥。
13. 起重机司机在工作中有十不吊:
1)吊物上站人,有浮放物不吊。
2)超负荷不吊。
3)信号不明、不清楚、光线暗淡不吊。
4)易燃、易爆物及酸不吊。
5)设备带病或吊物直接加不吊。
6)钢丝绳不合格、捆绑不牢不吊。
7)埋在地下或凝固在地面的物件,不知重量不吊
8)钢、铁水包过满不吊。
9)歪拉斜拖、锐角、刃角不垫好不吊
10)违章指挥的工作不吊。
-----------------------
异常图片
正常图片
正常图片
卷 筒
| 0 | negative_file/天车培训—G-Tech天车内部操作员安全培训教材(doc 7).doc |
银球里的物理学
作者:stevenlcjxm
2016年,俄罗斯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年轻的物理学者伊万,在物理教育专门杂志 Physics Education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Millisecond measurements without equipment: Time of collision of a ping-pong ball with a table”(1)。题目翻译过来大概就是:不使用高级设备来测量乒乓球与桌面撞击的毫秒级触球时间”。该文介绍了如何使用高中生都可以理解的方法和数学物理知识来测定毫秒级的撞击时间。这篇文章显然是这位物理学者做学问之余的闲来之笔,因为他的专业方向是太赫兹波还有表面等离子物理的理论与模拟。而且该文大概是面向高中生的一个物理科普,因为在高中物理里弹性碰撞是一个典型问题,而所有碰撞问题都是不考虑接触时间的。要测定碰撞时间,常常需要非常精密的仪器设备。在业余乒乓球界,乒乓球与球拍的撞击时间曾经是一个争论得比较火热一个话题。不知道伊万同志业余是否爱打乒乓球,所以选择了从乒乓球与桌面撞击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伊万的论文里介绍的实验用具和方法非常简单:一个乒乓球、一张方格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和一张桌子。用铅笔把乒乓球适当地涂黑,然后把乒乓球(半径R=20mm)从高度h的地方落到桌面上的方格纸上,测量出方眼纸上记录下的圆形印迹的半径r。则通过R、r和h这三个参数就可以大致地估算出乒乓球落在桌面上时与桌面的接触时间。如图1所示,伊万使用了高中生都可以理解的几个简化模型:(1)乒乓球与桌面接触的入射速度与离开速度一样;(2)在r远小于R的时候,乒乓球在变形压缩过程中的球心位移(d)可以通过三角关系计算得出;(3)乒乓球在撞击过程中,其压缩与回复为匀减速/匀加速过程。使用上述简化模型,可以得到乒乓球的撞击时间表达式为: t= 2r2/R(2gh)1/2。根据伊万给出的数据,在落下高度为50cm的情况下,学生们实际测得圆形印迹的半径为3mm, 此可以估算得到乒乓球与桌面的撞击时间大概为0.28ms。可以看到这个值与专业论文里报告的乒乓球出球时间在数量级上大致上是一致的。
图1: 计算碰撞时间的物理模型:匀加速模型和变加速模型
作为一个乒乓球爱好者,初读此论文时觉得作者确实是脑洞大开。在业余乒乓球界曾经争论得沸沸扬扬的一个问题,居然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不过这篇文章的受众明显是高中生,因为诸事缠身也没有关注太多,以至于让我都觉得这个问题也不过如此了。后来偶然在无意间重新检索这篇论文时,发现它居然被引用了(2)!而且引用者居然也是悉尼大学正儿八经的物理学教授(Prof. Rod Cross)。 翻了翻教授的主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老先生原来是等离子物理的大牛,早年研究等离子体的阿尔文波。后来对运动力学感兴趣,特别是对各种球类运动的撞击力学有深入的研究。其主页上几乎罗列了包括网球、棒球、高尔夫、桌球、橄榄球、足球等,所有撞击球类的研究成果。老先生2003年就退休,此后一直担任担任悉尼大学名誉教授,现在应该已近80岁的高龄了,但老先生依然乐此不彼地在各种物理以及物理教育杂志上发表与各种球类的碰撞旋转以及器材有关的文章(http://www.physics.usyd.edu.au/~cross/publications.html)(文章都还是单打独斗的个人执笔)。除了球类的运动力学外,老先生还涉猎广泛,善于用物理原理以及实验结果来解释各种生活理所当然的现象。有些论文光看题目就会觉得有趣。比如,粉笔落地为什么会跌成三截?旋转的鸡蛋为什么会立起来?同时,老先生还是刑事科学的专家,因为他曾因为用物理模型来模拟人从高处(阳台、悬崖)跌落的现场并给法庭提供证据而闻名。
图 2 Cross教授开发的撞击时间测定装置和测量结果
图 2 Cross教授开发的撞击时间测定装置和测量结果伊万同学的小论文之所以引起Cross老先生的关注,是因为老先生曾经用正儿八经的物理实验方法测定过乒乓球与桌面的撞击时间,其结果发表在此之前发表在正规的美国物理教育杂志上(3)。球体的碰撞是一个从牛顿时代就开始被注意的问题。在现代体育器材的开发中,碰撞模型对研究摩擦系数以及恢复系数也是非常重要的。最早的实心球碰撞受力模型大致都符合F = k xa的规律(x是压缩距离,k、a是常数)。根据这一模型通常会得到几个结论,比方说球的刚性会随着压缩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球撞击速度的增加,球受到的最大力会增加但接触时间变小等。上述模型可以适用于大多数实心球的弹性碰撞,但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空心球撞击时会发生什么?很多理论研究表明空心球在平面上的接触区域会发生扁平,也可以向内屈曲(俗话就是内瘪),具体情况则取决于球壁的刚度和球内空气压缩产生的刚度。对于壁厚较软的球(例如篮球或橄榄球)通常需要充气才能反弹,并在反弹时趋于扁平。其它球类,例如乒乓球,具有较硬的壳,不需要充气,并且在高速冲击下容易弯曲。而另外一些球,例如网球和壁球的变形,既依赖于壁的刚度又依赖于空气的压缩。球形壳体的屈曲也与许多大型结构的工程强度有关,例如导弹、航天器、飞机、核反应堆、船只、潜艇容器、安全壳以及微球,例如药物胶囊、血细胞和花粉粒等。
测量球体撞击时的刚性变形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因为仪器的测量环境与球体撞击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Cross老先生开发了如图2所示的一套压电转换装置来研究乒乓球碰撞时的刚性形变。利用该装置可以把乒乓球与平面撞击时的力转化为电压信号,接触时间转化为振荡电路的频率信号从而记录下乒乓球撞击时的力和接触时间。老先生在实验测定中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都没有被人发现的现象。如图2中的测量结果所示,当撞击速度很小时,乒乓球的受力基本符合实心球的增加于减少模型。但是当撞击速度超过某一值后,测力板的受力会发生振荡(oscillation)现象,对于40mm的乒乓球,在高速撞击时的振荡频率大致为10kHz。Cross老先生把这一振荡现象归因于乒乓球的内瘪,他认为乒乓球在受力超过某一临界点后,乒乓球壳在受力点会不停地发生内瘪与回复这一振荡过程。由于10kHz的频率相当于每毫秒振动10次,而且振幅大概只有0.06毫米,所以这个内瘪振荡的现象几乎很难用高速摄像机观察到。老先生在论文里对乒乓球的这个内瘪振荡现象有很多讨论,这里就不细说了。从图中可以看出,坐标轴的横轴可以精确地记录下在撞击时从受力开始到受力结束的完整的接触时间。所以当伊万同学的论文出来后被Cross老先生关注到也就不奇怪了。老先生用他的方法重新专门测量了撞击速度于接触时间的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在低速范围内当乒乓球没有发生内瘪时,接触时间是与速度成反比的(撞击速度越高接触时间越小),而当在高速范围乒乓球发生内瘪时,接触时间由于速度成正比(撞击速度越大接触时间也越大)。
根据老先生的测定曲线,50cm高度落下来的乒乓球撞击速度大概为3.13m/s,这样实测到的乒乓球接触时间为0.66ms。 很显然,这个接触时间的结果要比大于伊万方法估算的0.28ms。 老先生很严格的分析了两者产生差别的原因。去除乒乓球桌面以及测量误差等因素之后,老先生认为,伊万的计算假定了乒乓球的碰撞与回弹是一个匀减速匀加速的过程,即乒乓球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力始终一个定值,如图1里的(1)所示这样算出来的时间为4d/V(其中d为质心位移,V为撞击速度)。而实际上乒乓球受到的力显然不会是定值。老先生假定,如果力的大小与质心位移按照三角函数规律变化的,如图1里的(2)那样,可以得到接触时间公示 t = πd/V。乒乓球的受力时质心位移d与受力大小的关系可以通过标准加力实验测定到,而力又可以换算成撞击速度。在3.13m/s的撞击速度时,乒乓球的质心位移由图3(a)可以测得大致为0.68mm,这样带入上式中可以估算出乒乓球的接触时间约为0.68ms。这一结果与这样与下图b中的实际测量值就非常接近了。
银球虽小,藏着的学问却大。不仅是我等业余爱好者,就连学问大家们也乐此不疲。
图3 不同撞击速度下乒乓球的变形以及接触是时间的变化
(1) Ivan V. Oladyshkin, Anastasia A. Oladyshkina, Millisecond measurements without equipment: Time of collision of a ping-pong ball with a table, Physics Education, 2016,52,013006
(2) Rod Cross, Impact of a ping-pong ball, Physics Education, 2017, 52,033002
(3) Cross R,Impact behavior of hollow balls,Am. J. Phys. 82 189 | 0 | negative_file/steve(1).docx |
|汽车兴衰 百姓关注——三千消费者点评中国汽车业 |
| 如何让轿车真正走入家庭? |
| 96.23%的被调查者认为:市场定位不能是公款购买和少数富豪型购车群,|
|应建立在“老百姓口袋里有多少钱,就生产多少钱的车”的理念。七成左右被调 |
|查者认为:发展5万元以下的轿车是“入世”后的一条生路。 |
| 买车时最看中什么 |
| 93.6%的人认为质量性能是判断选择汽车最重要依据,安全性必须考虑;9|
|1.7%的人很在意汽车的舒适程度;92.9%的人把价格作为进行决策的基础;85|
|.7%的人认为对油耗量不能视而不见;58.9%的人注重汽车的外观样式。 |
| 另外,品牌知名度,厂商信誉、售后服务、维修等,都影响购买的选择。 |
| 轿车价格究竟该怎么定? |
| 对家庭轿车价格的承受能力:41.6%的人可以承受的价格在5万元以下;35|
|.2%的人可以承受5至10万元之间的价格;14.4%的人可以承受的价格在10至15|
|万元之间;6.5%的人能承受的价格在15至20万元之间;2.3%的人可以承受20 |
|万元以上的价格。当前首选是价格便宜的经济型轿车。 |
| 降价,能促进消费吗? |
| 43.5%的人认为可以;37.6%的人认为起不了什么作用;18.9%的人对此 |
|不予回答。 |
| 现阶段,汽车拐弯抹角的降价,人们看法如何?86.9%的人认为降价势在 |
|必然;77.4%的人认为会在近期继续下降;87.8%的人认为只有降价才能与国 |
|际市场接轨。 |
| 23.6%的人认为车价下调会加速实现自己的轿车梦;56.9%的人则认为从 |
|道路交通、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准看,即便降价,轿车进入平常百姓家仍是 |
|一个遥远的梦。 |
| 购车税费 怎让我一人扛 |
| 93.2%的人认为应尽快取消不合理政策; 34.1%的人认为应制定小排量 |
|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52.3%的人认为应取消汽车报废有关年限的规定,采用 |
|严格检测方式,决定报废时间,只要各项指标合格,便可继续使用。54.7%的 |
|人认为应减少税费项目,简化征收手续。 |
| 入世后中国汽车业会垮吗? |
| 九成以上被调查者表示担心。89.43%的公众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开发能力|
|滞后,性能和质量都无法与国外汽车相比;91.31%的公众认为,我国汽车的价|
|格普遍低于同类进口车型,但并不具备实质性价格优势。入世后,关税大幅下 |
|降,优势将荡然无存。60.52%的公众认为,WTO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和 |
|完善的空间,它将促使我们转变观念,调整思路,重新定位,主动参与国际合 |
|作。入世对我国汽车工业结构调整,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 我们汽车工业要想发展与壮大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努力呢? |
| 87.63%的公众认为,关键在于缩小技术差距;74.52%的公众认为,应进 |
|行大规模的战略重组,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65.38%的公众认为,应提升企|
|业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93.64%的公众认为,培养自主开发能力,目光|
|要面向国际市场;58.63%的公众认为,开发适合中国大众的汽车,避免与进口|
|车正面冲突;50.91%的公众认为,要强强联合,加强与外国跨国公司结合;43|
|.48%的公众希望,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予以支持;56.63%的公众认为,要充 |
|分利用国外产业资本,迅速提高国内汽车生产能力和水平,参与国际市场;43.|
|21%的公众认为,应改变汽车控制做法,鼓励增加品种,形成规模效益。 |
| 45.23%的公众认为,应该改善使用环境,做大国内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53.61%的公众认为,必须打破行业和地方保护,团结起来与国外企业抗衡;33|
|.24%的公众认为,应缩短新产品推出时间,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汽车生产企|
|业直接受益。 |
| 33.65%的公众认为,完善汽车行业的相关法规,以有利于国产车的出口。|
| 此次调查有效问卷3219份。涉及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重庆、 |
|南京、西安、哈尔滨、长春10个城市。月均收入:500元以下1.3%;501—1000 |
|元38.2%;1001—1500元30.5%;1501—2000元14.7%;2000元以上5.3%。 |
| 0 | negative_file/汽车兴衰 百姓关注——三千消费者点评中国汽车业.doc |
数学建模中常用的方法:类比法、二分法、差分法、变分法、图论法、层次分析法、数
据拟合法、回归分析法、数学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目
标规划)、机理分析、排队方法、对策方法、决策方法、模糊评判方法、时间序列方法
、灰色理论方法、现代优化算法(禁忌搜索算法,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
)。
这些方法可以解一些模型:优化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统计模型、概率模型、图论模型
、决策模型。
拟合与插值方法(给出一批数据点,确定满足特定要求的曲线或者曲面,从而反映对象
整体的变化趋势):
matlab可以实现一元函数,包括多项式和非线性函数的拟合以及多元函数的拟合,即回
归分析,从而确定函数;
同时也可以用matlab实现分段线性、多项式、样条以及多维插值。
在优化方法中,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尽量简单、光滑)、约束条件、求解方法是四个
关键因素。其中包括无约束规则(用fminserch、fminbnd实现)线性规则(用linprog实
现)非线性规则、(
用fmincon实现)多目标规划(有目标加权、效用函数)动态规划、整数规划。
回归分析: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根据其关系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用来
近似地表示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回归分析在一组数据的基础上研究这
样几个问题: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经验公式);对回归模型的可信度
进行检验;判断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判断回归模型是否适合这组数据
;利用回归模型对进行预报或控制。相对应的有
线性回归、多元二项式回归、非线性回归。
逐步回归分析:从一个自变量开始,视自变量作用的显著程度,从大到地依次逐个引入
回归方程:当引入的自变量由于后面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显著时,要将其剔除掉;引入
一个自变量或从回归方程中剔除一个自变量,为逐步回归的一步;对于每一步都要进行
值检验,以确保每次引入新的显著性变量前回归方程中只包含对作用显著的变量;这个
过程反复进行,直至既无不显著的变量从回归方程中剔除,又无显著变量可引入回归方
程时为止。(主要用SAS来实现,也可以用matlab软件来实现)。
聚类分析:所研究的样本或者变量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相似性,要求设法找出一些能够
度量它们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作为分类的依据,再利用这些量将样本或者变量进行分
类。
系统聚类分析—将n个样本或者n个指标看成n类,一类包括一个样本或者指标,然后将性
质最接近的两类合并成为一个新类,依此类推。最终可以按照需要来决定分多少类,每
类有多少样本(指标)。
系统聚类方法步骤:
1. 计算n个样本两两之间的距离
2. 构成n个类,每类只包含一个样品
3. 合并距离最近的两类为一个新类
4.
计算新类与当前各类的距离(新类与当前类的距离等于当前类与组合类中包含的类的
距离最小值),若类的个数等于1,转5,否则转3
5. 画聚类图
6. 决定类的个数和类。
判别分析:在已知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类型,并已取得各种类型的一批已知样品的观测数
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某些准则建立判别式,然后对未知类型的样品进行判别分类。
距离判别法—首先根据已知分类的数据,分别计算各类的重心,计算新个体到每类的距离
,确定最短的距离(欧氏距离、马氏距离)
Fisher判别法—利用已知类别个体的指标构造判别式(同类差别较小、不同类差别较大)
,按照判别式的值判断新个体的类别
Bayes判别法—计算新给样品属于各总体的条件概率,比较概率的大小,然后将新样品判
归为来自概率最大的总体
模糊数学: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
(概念与其对立面之间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与模糊数学相关的问题:模糊分类问题
—已知若干个相互之间不分明的模糊概念,需要判断某个确定事物用哪一个模糊概念来反
映更合理准确;模糊相似选择
—按某种性质对一组事物或对象排序是一类常见的问题,但是用来比较的性质具有边界不
分明的模糊性;模糊聚类分析—根据研究对象本身的属性构造模糊矩阵,在此基础上根据
一定的隶属度来确定其分类关系
;模糊层次分析法—两两比较指标的确定;模糊综合评判—综合评判就是对受到多个因素
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的评价,如产品质量评定、科技成果鉴定、某种作物种植
适应性的评价等,都属于综合评判问题。由于从多方面对事物进行评价难免带有模糊性
和主观性,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
果 。
时间序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随时间变化且相互关联的数据序列—通过对预测目标自身
时间序列的处理,来研究其变化趋势(长期趋势变动、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
动)
自回归模型:一般自回归模型AR(n)—系统在时刻t的响应X(t)仅与其以前时刻的响应X(t
-1),…, X(t-n)有关,而与其以前时刻进入系统的扰动无关
;移动平均模型MA(m)—系统在时刻t的响应X(t)
,与其以前任何时刻的响应无关,而与其以前时刻进入系统的扰动a(t-1),…,a(t-
m)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ARMA(n,m)—系统在时刻t的响应X(t),不仅与其前n个时刻的自身值有关,而且还与其前
m个时刻进入系统的扰动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 。
时间序列建模的基本步骤
1. 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剔取及提取趋势项
2. 取n=1,拟合ARMA(2n,2n-1)(即ARMA(2,1))模型
3. n=n+1,拟合ARMA(2n,2n-1)模型
4.
用F准则检验模型的适用性。若检验显著,则转入第2步。若检验不显著,转入第5步
。
5.
检查远端时刻的系数值的值是否很小,其置信区间是否包含零。若不是,则适用的模
型就是ARMA(2n,2n-1) 。若很小,且其置信区间包含零,则拟合ARMA(2n-1,2n-
2) 。
6. 利用F准则检验模型ARMA(2n,2n-1)和ARMA(2n-1,2n-2)
,若F值不显著,转入第7步;若F值显著,转入第8步。
7. 舍弃小的MA参数,拟合m<2n-2的模型ARMA(2n-1,m)
,并用F准则进行检验。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得出具有最小参数的适用模型为止
8. 舍弃小的MA参数,拟合m<2n-1的模型ARMA(2n,m)
,并用F准则进行检验。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得出具有最小参数的适用模型为止。
图论方法:
最短路问题:两个指定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给出了一个连接若干个城镇的铁路网络,
在这个网络的两个指定城镇间,找一条最短铁路线 (Dijkstra算法
)每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 )。
最小生成树问题:连线问题—欲修筑连接多个城市的铁路设计一个线路图,使总造价最
低(prim算法、Kruskal算法 )。
图的匹配问题:人员分派问题:n个工作人员去做件n份工作,每人适合做其中一件或
几件,问能否每人都有一份适合的工作?如果不能,最多几人可以有适合的工作?(匈
牙利算法)。
遍历性问题:中国邮递员问题—邮递员发送邮件时,要从邮局出发,经过他投递范围内
的每条街道至少一次,然后返回邮局,但邮递员希望选择一条行程最短的路线
最大流问题。
运输问题:
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在运输问题中,人们总是希望在完成运输任务的同时,寻求一
个使总的运输费用最小的运输方案
在数学建模中常用的算法:
1:蒙特卡罗算法;
2: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常用matlab实现);
3: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用lingo、lingdo、matlab即可实现
);
4:图论算法(包括最短路、网络流、二分图);
5: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界定;
6:最优化理论的三大经典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
7:网格算法和穷举法;
8:连续数据离散化;
9:数值分析算法;
10:图象处理算法(常用matlab来实现)。
| 0 | negative_file/数学建模常用的方法和思想.doc |
第四章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第一节 概述
一、风(wind)的定义、单位和表示方法
1、定义――空气相对海底所作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2、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m/s,km/h,kn(节,nm/h
)。
1m/s≈2kn。
风级(Beaufort):0~17级
风速与风级的关系:V=0.836B3/2
风压:P=0.613V2
3、风向――风的来向,用方位度数(0°~360°)表示,或方位表示。
第二节 作用于空气微团上的外力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Gn
1、水平气压梯度(-ΔP/Δn)
――垂直于等压线,沿气压减小的方向,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
1)大小:在天气图上,等压(高)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越大;
等压(高)线越疏,水平气压梯度越小。
单位:hPa/m,或,hPa/赤道度,1赤道度=60nm,约111km。
2)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水平气压梯度力Gn=-ΔP/(ρΔn)
1)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
在天气图上,等压(高)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等压(高)线越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
与空气密度ρ成反比,高空ρ小,Gn增大;低空ρ大,Gn小。
2)方向:同水平气压梯度。
二、水平地转偏向力An
1、大小:An=2ωVsinφ
1) 物体相对地表静止时,An=0。
2)V越大,An越大。
3)φ=0°,sinφ=0,An=0,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
4)φ越大(纬度越高),An越大。
2、方向:垂直于运动去向,北半球偏于右手一侧,南半球偏于左手一侧。
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三、惯性离心力C
1、大小:C=V2/r
V越大,C越大;r越小,C越大。
2、方向:沿曲率半径由圆内指向圆外,
与切向速度垂直,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切向速度大小。
四、摩擦力R
1、大小:R=µV
与摩擦系数µ成正比,与风速V成正比。
有浪海面µ比平静海面大。
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起到阻力作用。
总结:
由上述讨论可见,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初始风速无关,因此,该力是使空气产生
运动的直接原动力。
当这四个力的合力等于零时,空气静止或作匀速运动,即为平衡运动。在自由大气
中,可以忽略摩擦力,简单的平衡运动表现为匀速直线运动(地转风)和匀速圆周运动
(梯度风)。下节即讨论这两种风。
第三节 地转风和梯度风(自由大气中的风)
一、地转风(Geostrophic Wind)
1、定义
――自由大气中,空气的匀速水平直线运动。
2、力的平衡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平衡。
Gn=An,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Vg的大小,Vg=-ΔP/(2ρωsinφΔn)
1)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在天气图上,等压(高)线越密,地转风越大;
等压(高)线越疏,地转风越小。
2)与空气密度ρ成反比,高空ρ小,地转风增大;低空ρ大,地转风小。
3)与sinφ成反比,纬度越高,Vg越小;
φ=0°(赤道上),Vg趋近无穷,说明地转风不存在。
4、风向
――白贝罗风压定律。
风沿等压线吹,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正好相反。
5、地转风的计算――
公式法:Vg=-ΔP/(2ρωsinφΔn)
将ρ=1.293kg/m3和ω值代入得
Vg=-4.78ΔP/(sinφΔn) (水平气压梯度单位:hPa/赤道度,或hPa/纬距)
二、梯度风(Gradient Wind)
1、定义
――自由大气中,空气的水平匀速曲线运动。
2、力的平衡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
高压中(反气旋):Gn+C=An
低压中(气旋): An+C=Gn
3、主要结论:
1)北半球,高压中的风顺时针旋转,低压中的风逆时针旋转;
南半球,高压中的风逆时针旋转,低压中的风顺时针旋转。
风向与气压场之间满足白贝罗风压定律。
2)梯度风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纬度的正弦、空气密度和曲率半径有关。
3)低压(气旋)区中的水平气压梯度不受限制;
高压(反气旋)中的水平气压梯度不能超过某一临界值。
4)反气旋区内,边缘风速较大,中心附近微风或者静风;
曲率较小(曲率半径大)处,即等压线平直处,等压线密,风速大;
曲率较大(曲率半径小)处,即等压线弯曲较大处,等压线疏,风速较小。
5)中高纬度反气旋的风速较大,低纬度反气旋内风速较小。
6)Va(反气旋中的风)〉Vg(地转风)〉Vc(气旋的风)
第四节 摩擦层中的风
一、摩擦力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1、对风速的影响
――风速减小。
陆面上,实际风速/地转风速=1/3~1/2;
海面上,实际风速/地转风速=3/5~2/3。
海上经验公式:Vo=65%Vg。
2、对风向的影响
――风去向斜穿等压线偏向低压一侧,与等压线的交角α,
在中高纬陆上,为35°~45°;海上,10°~20°。
风压定律的修正:背风而立,
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高气压(反气旋):北半球,顺时针由中心向外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由中心向外辐散。
低气压(气旋):北半球,逆时针由外向中心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由外向中心辐合。
三、风随高度的变化
随高度的升高,风速增大,北半球风向逐渐右偏,南半球逐渐左偏,摩擦层顶处,
风速接近地转风,风向接近地转风向。
近地面层(30m~50m以下),风随高度的变化不明显。
第五节 地形的动力作用和地方性风
一、地形的动力作用
1、狭管效应:
当气流从开阔地区进入峡谷地形时,风速加大,风向被迫改变沿峡谷走向的现象。
台湾海峡:夏季西南大风;冬季东北大风。
2、岬角效应:
当气流流经向海中突出的半岛或山脉尽头时,会造成气流辐合、流线密集,使风力大
大加强的现象。
山东半岛成山头、南美合恩角、南非好望角处风力比周围海域大。
| 0 | negative_file/【公众号:zsxx_xxyg】第四章.doc |
XXXX网成立的商业计划书
www.TT91.com
一. 业务规划
www.TT91.com
公司业务旨在建立一个网上信息媒体,并通过信息服务和广告得到相应的收入。公司预期
www.TT91.com
效果是使所建立网站成为与XX公司网络事业拓展相配合的网上知名媒体。
www.TT91.com
1. 网站定位
www.TT91.com
A.
定位在网上知名媒体(全面推广一个概念"上网有用",不只是花费冲浪,会有很实际的www
.TT91.com
收获)
www.TT91.com
B. 网站内容及经营效果:按季度划分
www.TT91.com
1.
第一季度,从软件和硬件信息着手,提高访问率。访问率达到日首页2万人次。达到月ww
w.TT91.com
平均3000元业务收入。
www.TT91.com
2.
第二季度,争取和现有社区服务公司进行联合,提供包括金融,游戏,二手信息,网上www
.TT91.com
销售,生活信息等不同的栏目,并通过分析选出比较受欢迎的栏目。访问率达到日3万人次
www.TT91.com
,业务收入平均每月1万元
www.TT91.com
3.
第三季度,将几个主推栏目全面铺开,并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信息内容安ww
w.TT91.com
排。访问率达到日首页4.5万人次,达到月平均业务收入2万元。
www.TT91.com
4.
第四季度,推广网站的各项服务,提升各个栏目的质量。访问率达到首页日5至6万人
www.TT91.com
次,业务收入月平均3.5万元。
www.TT91.com
C. 面向用户:
www.TT91.com
1. 初期面向电脑爱好者,为他们提供实际的帮助。
www.TT91.com
2. 将网站的信息发展成为IT人员的工作助理。
www.TT91.com
D.
市场:以广告,厂商及产品的推广介绍为盈利手段,并通过所达到的知名度开展其它相
www.TT91.com
关业务,通过提高知名度,使网站的无形资产增值。
www.TT91.com
E. 形象:发展成为XX公司未来网络事业开拓的重点。
www.TT91.com
2.网站经营策略
www.TT91.com
提高访问率策略:
www.TT91.com
1.
初期通过现有高春辉和网络新视点的访问率基础推广新的网站,现在两个网站的实
www.TT91.com
际访问率已经过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访问率转移过来。
www.TT91.com
2. 在访问率达到1万2万…4万的同时和同档次的网站做图标连机互换。
www.TT91.com
3. 通过对各个个人网站的定期推荐,使大量个人网站为我们做链接。
www.TT91.com
4. 通过邮件杂志每期推荐栏目和网站更新内容
www.TT91.com
5. 通过向各大报纸媒体免费提供稿件做软广告
www.TT91.com
6. 建立个人网站联盟,免费提供各种高质量的留言部、Maillist、BBS等程序。
www.TT91.com
广告业务推广策略:
www.TT91.com
1. 在访问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和各大媒体接触争取可以做为象《精品购物指南》
www.TT91.com
这样媒体的网上信息代理,与各大外资IT公司进行广告洽谈,通过一定时间的免费广告
www.TT91.com
刊登,作出详细的访问统计报告,如果效果明显则开始收费。
www.TT91.com
2. 提供供应商信息收取广告费用,具体方式同上,作免费推广如果见效进行收费。
www.TT91.com
3.
在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和产品中选一至两家销售商做免费广告,这样可以刺激他们
www.TT91.com
的竞争对手也进行网上宣传,在达到相互刺激的效果后收费。
www.TT91.com
4.
通过邮件列表进行每日的二手和供求信息的发送,当形成一定的人气后进行会员制
www.TT91.com
信息刊登提供,收取一定的会费。对于有用的贸易信息等进行分类和汇总提供给感兴趣
www.TT91.com
的公司。
www.TT91.com
栏目扩展策略:
www.TT91.com
1.
和有意向上网的适合在网上推广的公司或销售行业合作,建立网上的信息提供和销
www.TT91.com
售栏目,旨在试行电子商务。
www.TT91.com
2.
利用设备和知名度优势培养几个有潜力的个人网站做栏目后备,同时对这些网站进行
www.TT91.com
技术提供和访问率支持,但要求在有较好效果后并入主站
www.TT91.com
3. 通过对网友文章的推荐和免费刊登,吸引有才华的供稿人和公司。
www.TT91.com
4.
通过网上会员制或俱乐部的建立固定一批网友,通过对他们的支持,让他们自己建
www.TT91.com
立一些相关栏目。
www.TT91.com
5.
和一些独立性较强不愿意合并的个人网站合作建立栏目,我们提供条件和访问率支
www.TT91.com
持。
www.TT91.com
非网主业业务收入策略:
www.TT91.com
1.
设计几个比较成熟的服务器端软件和比较完善的网上数据库系统,进行推广销售。
www.TT91.com
www.TT91.com
2.
通过一定基础的访问率影响力和页面制作的水平保证,接洽一些网站推广和虚拟主
www.TT91.com
机业务
www.TT91.com
3.初期基本栏目
www.TT91.com
1. 软件的综合性信息,软件下载,推广,使用指导,有奖问答和产品销售
www.TT91.com
2. 硬件的商情,硬件产品的介绍和评测,硬件打假,硬件厂商信息汇总
www.TT91.com
3. 包括各方面信息的论坛。
www.TT91.com
4. 有条件的个人主页服务
www.TT91.com
5. 上网指导和免费资源总汇
www.TT91.com
6. 软件硬件有奖市场调查,问题回答和注册
www.TT91.com
7. 每日软件快递及硬件商情的Mail杂志
www.TT91.com
中期计划扩展栏目
www.TT91.com
1. 搜索引擎《一种针对软件和硬件信息搜索引擎》
www.TT91.com
2. 二手信息汇总
www.TT91.com
3. 图书信息及销售
www.TT91.com
4. 生活信息速递(和现在的大媒体合作)
www.TT91.com
5. 游戏信息及DEMO下载
www.TT91.com
5.以下是基本栏目具体规划
www.TT91.com
软件栏目
www.TT91.com
A.
国内外免费软件下载分为国内软件试用,共享版软件和国外试用,共享版软件两个栏
www.TT91.com
目
www.TT91.com
1.国内软件的下载包括国内,台湾,香港的分类介绍、下载。
www.TT91.com
2.国外软件将配合现在流行的汉化补丁进行搭配介绍,方便用户使用。汉化补丁我们将
www.TT91.com
通过免费下载和代为推荐的方式得到。
www.TT91.com
3. 在条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所提供的软件附带中文说明
www.TT91.com
B.选购指南,对软件进行分类对比介绍,配合供应商信息,为网友提供选购指导
www.TT91.com
C.设定一个专门的栏目,每天对不同的国产软件进行评价,指导下载和使用介绍
www.TT91.com
D.软件使用心得
www.TT91.com
1.通过有奖供稿的方式,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统一解答。奖品来源可以是网站的软件信
www.TT91.com
息光盘或和供应商合作的奖品。
www.TT91.com
2.对一些软件讨论天地的各个论坛的问题与答复进行整理,发布出来
www.TT91.com
3.设立一个问题答复留言板进行问题的解答和收集
www.TT91.com
E. 软件性能对比
www.TT91.com
1.初期通过对一些功能类型相同的软件进行相同的测试,给予评价(不过主要是对性能
www.TT91.com
的介绍和与其他软件的差异着手,原则上不发布对某种不利的信息)
www.TT91.com
2.通过和软件供应商的联系与合作,可以配合供应商的市场举措对国产软件产品与国外
www.TT91.com
软件进行定项测试,进行盈利。
www.TT91.com
F.关于软件的讨论天地
www.TT91.com
a.设立3个论坛,
www.TT91.com
1. 软件天地讨论区
www.TT91.com
2. 声讨病毒讨论区
www.TT91.com
3. 产品投诉讨论区
www.TT91.com
b.设立论坛文章精选区,供浏览者下载浏览
www.TT91.com
G.软件最新信息发布
www.TT91.com
a. 主要收集各方面的软件信息,包括国内外的信息
www.TT91.com
b. 配合软件供应商和连锁店做市场宣传,搞活动促销拿提成或收取固定费用
www.TT91.com
c. 建立自产自销栏目,网络用户的自编软件可以到这里进行推广试用
www.TT91.com
H.软件在线服务
www.TT91.com
a.
配合软件制作、销售商作好软件产品的网上产品问题代答栏目,由供应商出资和出人
www.TT91.com
维护
www.TT91.com
b.
建立国产软件产品的销售、使用、质量情况的反馈表。通过向厂家提供这些一手信息
www.TT91.com
,提取调查费用
www.TT91.com
I.在线产品热买
www.TT91.com
a.寻求一两家信誉和规模适中的公司,与之合作建立销售体系,利用网络作为前端。
www.TT91.com
硬件栏目
www.TT91.com
1. 每日市场商情,保证价格和市场同步,同时对几家的价格进行比较,报价部分划分
www.TT91.com
1) 全面的包括各方面设备的报价
www.TT91.com
2) 全国地区的报价
www.TT91.com
3) 价格历史曲线及预测
www.TT91.com
4) 每日的市场分析
www.TT91.com
5) 设立论坛
www.TT91.com
2.选购指南,对硬件进行分类对比介绍,配合供应商信息,为网友提供选购指导
www.TT91.com
3.市场最新消息,包括硬件信息的发布,评测
www.TT91.com
1) 最新推出的硬件信息全面介绍
www.TT91.com
2) 国外硬件信息的评测文章翻译
www.TT91.com
3) 本地攒机市场的分析指导(确立固定的撰稿人)
www.TT91.com
4. 厂商专页,有尝的供应商推荐,不过要保证质量
www.TT91.com
1) 北京及各地的销售商信息的提供,包括电话,销售品种,信用度等等
www.TT91.com
2) 每类产品的销售商定期推荐
www.TT91.com
3) 设立论坛
www.TT91.com
5. 产品打假
www.TT91.com
1) 设立论坛
www.TT91.com
2) 搜集各类打假信息
www.TT91.com
6. 驱动程序下载和硬件产品的厂商信息汇总
www.TT91.com
1) 用交互试提供驱动程序及厂商信息
www.TT91.com
2) 建立一个搜索器
www.TT91.com
7. 硬件论坛
www.TT91.com
1) 超频论坛
www.TT91.com
2) 完全硬件
www.TT91.com
和各种比较热门的产品论坛
www.TT91.com
网上调查
www.TT91.com
配合IT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热点进行网站调查,按IT和生活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将信息
www.TT91.com
初期免费提供给媒体,之后在有一定的需求后收费。
www.TT91.com
邮件杂志
www.TT91.com
建立每日和每周邮件杂志,主要通过及时和大量的信息建立另一个信息的发布体系。初
www.TT91.com
期主要是软件的介绍和硬件商情介绍等信息,在栏目增加后也同时对邮件列表进行扩展
www.TT91.com
。
www.TT91.com
二.收入分析
www.TT91.com
1. 网站的无形资产价值
www.TT91.com
1) 网站的效果预期
www.TT91.com
A. 访问率预期,访问率分3个阶段预计
www.TT91.com
1. 在最初的3个月预计2万次每日
www.TT91.com
2. 在中期即半年后达到3万人次每日
www.TT91.com
3. 在12个月的时后6万人次每日
www.TT91.com
B. 知名度预期
www.TT91.com
1.在中国网站知名度调查中名列前5名
www.TT91.com
2.在北京建立一个及软件硬件和相关行业的权威性信息发布网站
www.TT91.com
3.每个初上网的人愿意来这里,并做为上网首选门户。
www.TT91.com
C. 建立软件速递,硬件商情电子杂志
www.TT91.com
预计一年注册用户4万人
www.TT91.com
2. 经济收入
www.TT91.com
1) 收入预期
www.TT91.com
在第一年我们希望达到的投资回报率,按50万元投资我们第一年应该赢利20万元。其中广
www.TT91.com
告收入预计10万元,厂商专页收入8万,其他收入2万元。
www.TT91.com
2)收入来源
www.TT91.com
A. 广告收入
www.TT91.com
a. 页面广告收入,
www.TT91.com
1.
通过提高访问率,在访问率达到一定程度,和INTEL和HP等大公司接洽的广告收入,
www.TT91.com
每个广告预计在2000元一个月。希望可以拿到4 5家的广告。
www.TT91.com
2.
硬件商情推荐供应商所收的推荐费用一个供应商一个月300元争,取做到30家比较稳
www.TT91.com
定的供应商
www.TT91.com
3.
各种软件产品的发布和推广费用,这个主要看市场需求情况。做好一两家软件销售
www.TT91.com
连锁店的的销售信息。稳定关系,通过访问率和有奖试销的提成力争作到年1
2万的赢利
www.TT91.com
。
www.TT91.com
b. Maillist广告收入
www.TT91.com
1.
通过每日的maillist推荐产品供应商和厂家作广告,每期收取固定费用一期200元。
www.TT91.com
并和媒体建立联系,争取固定的客户
www.TT91.com
B. 厂商专页
www.TT91.com
a. 配合软件硬件销售商做网上信息发布
www.TT91.com
b. 汇总相关厂商的信息,以供查询。收取厂商一定的信息发布信用
www.TT91.com
C.其他收入
www.TT91.com
a.配合软件硬件和媒体做网上调查,并对调查结果有尝提供
www.TT91.com
b.设立虚拟主机和主页制作业务,通过虚拟主机业务可以保证可观的业务收入,以维持
www.TT91.com
网站的设备人员及通信费用
www.TT91.com
三.风险与对策
www.TT91.com
A.
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如果象电脑报,计算机世界,SOHOO这样的大公司进入这
www.TT91.com
个领域我们会受到什么影响。
www.TT91.com
这些公司一旦进入这个领域,会利用相关的渠道和已有的市场扩大影响,这时候可能需
www.TT91.com
要我们在栏目和业务范围上做及时的调整,在精力不足的情况下,可能需要XX公司的
www.TT91.com
资金支持。
www.TT91.com
B.问题:如果国家对于网上信息发布的政策变了。
www.TT91.com
在网站的经营过程中,对关系到版权,信息出版,盗版等方面的问题加以注意,尽量规
www.TT91.com
范网站信息的设置。
www.TT91.com
C. 问题:资金的需求是否会符合预算,如果超支。
www.TT91.com
如果在时机成熟或有很好的项目可以参与和制作的时候,有可能资金超出一年的预算,
www.TT91.com
希望可以有几种方法帮助解决
www.TT91.com
1. XX公司如果对所要进行的项目看好进行追加投资
www.TT91.com
2. XX公司提供有偿或无偿借款
www.TT91.com
3. 公司自身通过担保进行贷款
www.TT91.com
D. 问题:如果国内网络环境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建立上海,广州,169镜像
www.TT91.com
尽量利用良好的合作和互利关系建立免费的资源镜像。
www.TT91.com
四.投资规划
www.TT91.com
1. 启动资金 187600元
www.TT91.com
2.一年运转费用 212400元
www.TT91.com
6.广告投入 50000元
www.TT91.com
7.日常支出 50000元
www.TT91.com
合计50万元
www.TT91.com
以下为所需资金投入的清单
www.TT91.com
1. 启动资金
www.TT91.com
投入项目 单位 备注 价格(元) 合计(元)
www.TT91.com
WEB 服务器 1台 20000 20000
www.TT91.com
文件服务器 1台 10000 10000
www.TT91.com
微机 3台 10000 30000
www.TT91.com
扫描仪 1台 1600 1600
www.TT91.com
打印机 2台 3000 6000
www.TT91.com
刻录机 1台 2500 2500
www.TT91.com
租三居室 1间 中关村附近 3000/月 36000
www.TT91.com
电 话 3部 3715 11145
www.TT91.com
传真机 1部 3355 3355
www.TT91.com
WEB 服务器放置费用 65000 65000
www.TT91.com
WEB 服务器设置费用 2000 2000
www.TT91.com
合 计 187600
www.TT91.com
2.广告宣传
www.TT91.com
1).主要是通过在相关媒介对网站内容及特点做软性的宣传的新闻发布费用。
www.TT91.com
2).在相干网站的首页连接,尽量通过互换的方式,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广告投入。
www.TT91.com
3).在公司业务等方面在相关的媒体做硬性广告的费用
www.TT91.com
广告费用的直接投入预计5万元
www.TT91.com
3.日常运转费用(年)
www.TT91.com
投入项目 计费期间 备注 费用(元) 合计(元)
www.TT91.com
3部电话 月 2000 24000
www.TT91.com
2个上网帐号 月 600 7200
www.TT91.com
耗材 月 500 6000
www.TT91.com
高春辉 月 薪水含保险 3500 42000
www.TT91.com
陈昊芝 月 薪水含保险 3500 42000
www.TT91.com
黄 涛 月 薪水含保险 3000 36000
www.TT91.com
暂缺 月 薪水含保险 3000 36000
www.TT91.com
兼职人员 2名(月) 人员薪水 1600 19200
www.TT91.com
合计 212400
www.TT91.com
4.每年办公费用5万
www.TT91.com
1).在公司运营中的水电等消耗预支。
www.TT91.com
2).招待费
www.TT91.com
3).差旅费
www.TT91.com
4).参加各类展览或信息发布展示会的展位费用。
www.TT91.com
5).配件损耗
www.TT91.com
如果流动资金有实际需求超过预期,希望可以酌情给以解决。
| 0 | negative_file/【公益知识库zscc.club】XX网成立的商业计划书.doc |
课题:交叉相遇局面
目的:熟记条文,理解本条的解释,掌握交
叉局面的避让责任和义务及采取的
措施,并能在实际操作中善于运用及
准确地解答有关考题。
重点:理解本条的解释,掌握交叉局面的避
让责任和义务及采取的措施。
难点:能在实际操作中善于运用及准确地解
答有关考题。
方法:讲授法
教材:船舶值班与避碰(大连海大)、参考
教材:船舶避碰应试必读(大连海
大)。
主讲:zhangweixin
步骤:一、介绍条文
二、条文解释
三、例题分析
四、布置作业
一、介绍条文
二、条文解释
1、适用范围
1)、本条适用于互见中两艘机动船交叉相
遇的情况。
2)、不适用于非互见、能见度不良的水域
及其附近航行在形成紧迫局面互见的情况。
2、交叉相遇局面的确认
本条没有给出“交叉相遇局面”的定义
及判断方法。但专家们认为条款中“两艘机
动船交叉相遇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一句可
以作为本局面的定义。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构成交叉局面应具
备以下三个条件:
1)、两艘机动船
本条中的“机动船”与14条“对遇局
面”的“机动船”是相同的。
2)、交叉相遇
所谓“交叉相遇”是指两船的真航向,
即船首向交叉,但却是指除“追越”和“对
遇”以外的航向交叉,即两船互在对方舷角
5°以外至112.5°之内所构成的航向交叉。
既然是航向交叉,则必须以两船,特别
是直航船的航向稳定为前提,这与追越和对
遇不同。让路船才能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
正确的判断,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避让行
动。法院常以此作为是否构成“交叉相遇局
面”的一个条件。法院认为,在交通拥挤的
水域中,当直航船不断改变航向时,“交叉
相遇条款”不能适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认
为航向已稳定,通常认为,应是持久、稳定
的,或能被他船所理解的航向。
3)、致有构成碰撞危险
3、交叉相遇条款适用距离
夜间交叉相遇局面构成的距离应在来
船的桅灯和舷灯的法定最小照距之间。在日
间,用视觉能较早地发现来船,根据第8条
的规定,让路船应及早采取大幅度的避让行
动,但在适用距离上与夜间相仿,但稍大些。
4、船舶间的责任及避让方法
本条明确规定,有他船在本船右舷的船
舶应给他船让路,即为让航船。而有他船在
本船左舷的船舶他船为直航船。在夜间,让
路船位于直航船的红灯一侧,一定可见其红
灯和桅灯,直航船位于让路船绿灯一侧,一
定可见其绿灯和桅灯。海员中流传着“让红
不让绿”的说法。
1)、直航船
直航船应遵守第17条及第8条的规定,
在会遇的各个阶段内分别执行“保向”、“保
速”,“可独自采取操纵行动”和“采取最有
助于避碰的行动”的规定。
2)、让路船的避让行动没有做出明确的规
定,但却提出了要求,如当时环境许可,应
避免横越他船的前方。这一要求首先是对直
航船保向保速的行动提供了安全的保证。另
外,第17条要求交叉中的直航船独自采取
行动时,不应向左转向,当向右转向中,这
时让路船如果横越直航船的前方,则仍会存
在碰撞危险。
从条款的规定来看,如当时环境不许
可,则允许让路船横越他船前方,但在采取
这种方法进行避让时,应确信这样做是安全
的前提下方可采用,否则一旦发生碰撞,其
危害会更大,故应慎之又慎。
3)、交叉相遇局面的几种情况
因构成交叉相遇局面的舷角范围较大,
且与在不同舷角的来船所形成的相对运动
的特点不同,故避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如
下分述:
(1)、小角度交叉
A、相对运动的特点:相对运动速度大,
两船接近较快,可供判断及采取避让措施的
时间短。
B、避让的措施:
A)、最安全的做法应为向右转向,从直航
船的船尾通过;
B)、如环境不允许右转避让,应考虑减速、
停车或倒转推进器把船停住的方法,让直航
船通过本船首,但应注意避让效果。
C)、如有必要应鸣放操纵声号和显示操纵
号灯。
(2)、正交交叉
A、若有足够水域,让路船应及早采取大
幅度右转的方法,从直航船船尾通过;
B、如没有充分的旋回余地亦可采用减速、
停车让直航船通过本船首。
(3)、大角度交叉
A、相对运动的特点:两船相对运动的特
点具有追越的特点,即相对速度较小,接近
较慢,相持时间长。
B、避让措施:
A)、右舷有充分旋回余地时,应采取大幅
度右转措施,从直航船船尾通过;
B)、如右侧无充分旋回余地,而左侧水域
开阔,可采取大幅度增大横距让来船通过本
船首,不要时可左转一周后续航;
C)、如两侧均无旋回余地,应尽早采取减
速、停车或倒转推进器的方法,让直航船过
本船首。
综上所述,为避免横越他船的前方,让
路船一般应采取向右转向,过直航船尾的措
施,特别是小角度交叉时;而对于正横或正
横后的来船,如无充分旋回余地,则较多考
虑采取变速的方法进行避让。
三、例题分析
船舶避碰应试必读:P146习题 59—79
题。
四、布置作业
新题库中相对应的有关考题。
| 0 | negative_file/【公众号:zsxx_xxyg】避碰第15条.doc |
访谈问题-雷允上
|访谈人员 |问 题 |
| |工业销售部的组织结构,人员情况。有多少销售人员? |
|工业销售 |2002年工业销售额是多少?占总收入多大比例?利润是多少,占总利润多大比例? |
|负责人 |工业销售 |
| |自己的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公司的商业销售是否作为代理?这部分2002年收入是多少?占工业总收入有多大比|
| |例? |
| |主要的代理商有哪些?在苏州市销售收入是多少?在江苏省是多少?在江浙一带(江苏、浙江、上海)是多少?|
| |目前公司是否开发新产品?一般中药的开发周期有多长?有哪些有潜力的新产品? |
| |目前雷允上共有多少药品批文? |
| |是否通过了GMP认证? |
| |“六神丸”的发展潜力有多大? |
| 0 | negative_file/访谈问题-工业销售.doc |
中艺影像学校摄影技术讲座
第一讲、摄影的光线运用
前言
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平面媒体和网络离不开摄影。
一张报纸上就有两样东西:图片和文字;
图片虽然包括绘画和摄影(图形与图像)但是目前照片的数量远远高于图画。
网络时代的计算机只有三样东西:图像、文字(数据)、声音。
而图像又包括: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和影视作品;
图像的力量:
1.视觉冲击力;
2.接收时间短——五步三秒。
3.信息量大——100M到1G,决非文字可比。
4.效果是文字无法代替的。
卫星
1974年美国的侦察卫星已经可以拍摄数码照片。
普查卫星、资源卫星可以拍摄分辨率达到30厘米的地面目标。用于工农业生产。
气象卫星可以拍摄气象云图分析天气。
通讯卫星可以传真数码照片。
遥感卫星可以拍摄分析地面矿藏。
现在都有什么人在学习摄影
艺术院校:电影、电视摄影、编导、制作;
新闻、宣传、旅游、编辑出版、印刷制版;电子制作;平面设计、电脑绘画、广告制作
等。
业余爱好者(摄影、计算机)。
摄影有自己的规律和语言
与文学和数学一样摄影也有自己的规律和语言(同样音乐、舞蹈、美术一样)。
摄影的特点
摄影是最容易普及的艺术——好学(五分钟以内“学会”摄影) ;
摄影不需要“童子功”(现在有太多的“摄影家”);
摄影是一个人可以决定的艺术(摄影最容易突显个性)。
摄影的难易
摄影难就难在它太容易了。
——茹遂初
摄影的门类
一、新闻摄影;二、艺术摄影;三、纪实摄影;四、广告摄影;
五、科技摄影;六、应用摄影。
新闻摄影
主要用于新闻报道的摄影门类;
新闻摄影的主要作用是反映新闻事件;主要特点是“新”。
艺术摄影
以艺术表现形式为主要目的的摄影:风光、人像、静物、体育、花卉等。
目前主要用于书报杂志封面的装祯、插图、装饰画、年历,或作为艺术品出售。
最高品位的摄影,最纯粹的摄影。
以挂历为例
20世纪70年代:绘画:40%;摄影作品: 60%;
80年代:绘画:20%;摄影作品: 80%;
70年代:绘画:10%;摄影作品: 90%;
现在:绘画:5%;摄影作品: 95
纪实摄影
以纪实的手法表现的摄影形式:
记录社会现实,风土人情,世间百态,生活风貌;
歌颂美好事物,针砭社会时弊。
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形式;
最典型的就是:谢海龙的《希望工程》。
在国内也是获奖率最高的摄影形式
广告摄影
以宣传产品为商业目的的摄影形式:汽车、房地产、家用电器、食品、饮料、服装、化
妆品等。
最有经济效益的摄影形式;
在国外平均每3个摄影师就有两个从事广告摄影。
美国最大的摄影学院——罗彻斯特摄影学院里最大的摄影系就是商业摄影系。
美国每年用于广告摄影的营业额就达到300亿美元。
第一讲:摄影的光线运用
第一节、摄影的光源
一、光源的分类:
1.自然光:阳光(晴天)、天空光(多云,阴天)、室内自然光;
2、人造光:灯光、闪光。
3.混合光:人为布光、现场光。
二、光源的三要素:
强度:功率、距离;
方向:顺光、测光、逆光;
颜色:充盈的气体、滤光片。
三、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性
(一)光源的色温
色温的原理与应用
1.光源的色温
色温的温度标准不是摄氏度,而是开氏度。摄氏度的符号是“℃”;而开氏度的符号是“K”
。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开氏度=摄氏度+273度。
例如:20℃=293°K。
物理意义上的色温,实际上的光源色温应该叫“相关色温”。
所谓相关色温指的就是,如果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加热到某一温度时所发出的
光的颜色一样,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光源)的相关色温是这个温度。
在很多书上,相关色温也简称为“色温”。
表1和表2是常用到的光源的
色温和相关色温
表1:自然光源的色温
晴天正午时的太阳光:5,400-5,600K
早晚日出日落时的太阳光:1,800-2,400K
晴朗的蓝天加太阳的光线:6,000-6,500K
多云天气的光线:6,000-7,000K
阴天的光线:6,400-7,500K
表2:人造光源的色温
蜡烛: 1,800-2,000K
60W灯泡 :2,00-2,600K
100W灯泡:2,600-2,800K
摄影专用灯泡:3,200-3,400 K
500-1000W碘钨灯:2,800-3,200K
小型闪光灯:5,400-7,000K
大型闪光灯(影室灯):5,400-6,000
2.色温与微倒度
为了便于换算,国际上通常采用微倒度的概念来表示色温。
所谓微倒度(Mired)指的是色温的倒数的百万分之一。
因此微倒度的数值等于色温的倒数乘以1,000,000。
即:
微倒度=1,000,000/色温的度数。
例如色温为5,000K,则微倒度=1,000,000÷5,000=200;
如果色温为5,500K,则微倒度=1,000,000÷5,500=182;
如果色温为3,200K,则微倒度=1,000,000÷3,200=313等等。
国际上用微倒度数值的差来表示滤光镜的色温校正值。
例如灯光型胶片在日光下拍摄:
日光的色温是5,500K,相应的微倒度数值就是182;
而灯光型胶片的平衡色温是3,200K,相应的微倒度数值就是313;
于是应该选用的滤光镜的色温校正值=313-182=131。
雷登85B型滤光镜的色温校正值正好是131。
而雷登80A型滤光镜的色温校正值正好是-131。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简便,又常常采用微倒度数值的十分之一来表示色温,并把它
称为“十倍微倒度”。
即色温为5,000K,则十倍微倒度=20;
如果色温为5,500K,则则十倍微倒度=18;
如果色温为3,200K,则十倍微倒度=31等等。
表3就是常用到的光源的色温或相关色温与微倒度值。
表3:常用到的光源的色温和相关色温
光源 色或相关色温 微倒度 十倍微倒
蜡烛 1,800-2,000 500-556 50-56
60W灯泡 2,000-2,600 385-500 39-50
摄影灯泡 3,200-3,400 294-313 29-31
小闪灯 5,400-7,000 143-185 14-19
正午太阳光 5,400-5,600 179-185 18-19
日出落阳光 1,800-2,400 417-556 42-56
蓝天加太阳 6,000-6,500 154-167 15-17
多云天光线 6,000-7,000 143-167 14-17
阴天光线 6,400-7,500 133-156 13-16
3.彩色摄影的色温平衡
日光型胶卷的标准色温为5400~5600K,而灯光型胶卷的色温一般为3200~3400K。
如果用日光胶卷在灯光下拍摄一般要加用雷登80A型滤光镜,这种滤光镜的颜色为深蓝色
,可以提高色温;
而如果用灯光型胶卷在日光下拍摄就要加用雷登85B型滤光镜这种滤光镜的颜色为琥珀色
,可以降低色温。
雷登系列校正色温滤光镜
雷登80系列滤光镜(蓝色,升色温):
编号 曝光补偿 色温转换 微倒度
80A: 2: 3,200-5,500K, —131;
80B: 1+2/3:3,400-5,500K,—112;
80C : 1: 3,800-5,500K, —81。
80D : 1/3:4,200-5,500K , —56。
雷登85系列滤光镜(琥珀色,降色温):
85: 2/3:5,500-3,400K,+112;
85B: 2/3:5,500-3,200K,+131;
85C :1/3:2,900-3,800K,+81。
(二)光源的显色性:
光源照射在彩色的物体上,彩色物体所能够表现出来的色彩效果。
色彩越丰富,说明光源的显色性越好。
彩色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其色觉效果越接近标准光源(如标准C光源)的照射效果,显
色性越好。
反之彩色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其色觉效果越失真,显色性越差。
例如:
白炽灯的显色性好,而日光灯的显色性差,高压水银灯的显色性最差。
光源的显色指数
光源的显色性一般用显色指数来表示,各种光源的显色性见表:
光源 显色指数
白炽灯 95-100
卤钨灯 95-100
高显色荧光灯 93
日光灯 30-40
普通高压钠灯 25-30
高压水银灯 15-20
暗室用低压钠灯 0-5
拍摄用的光源和观片用的光源的显色性要求就不一样。(灯箱)
拍摄用的光源标准光源——充惰性气体(A、B、C、D)。
观片用的光源可以用高显色荧光灯
四、摄影常用光源
(一)白炽灯(连续光源
(二)影室灯(大型闪光灯
第二节、摄影的用光方法
一、用光方法的分类:
(一) 从照射方向上分:(光位)
(二)从照射方式上分:(光效)
(三)从造型效果上分:(光种)
让我们来是试试自己的眼力:
以下照片的光线是怎么用的:
从照射方向上分:(光位)
从照射方式上分:(光效)
从造型效果上分:(光种)
二、光源的照射方向(光位):
(一)正面光(顺光):
人像摄影(商业)、新闻摄影、纪念照、翻拍。
优点:简单(初学) ;
缺点:没有明暗面,缺乏立体感,影像平淡,缺少层次,缺少质感
(二)侧面光:
肖像、建筑、风光 。
(1)有立体感;
(2)有质感。
(三)侧逆光:
人像、风光、花卉 。
(1)表现轮廓(人、动物) ;
(2)表现半透明体质感(树叶、玉器、绒毛、雨、雾、喷泉)。
拍摄方法:
(1)按阴影曝;
(2)接遮光罩;
(3)加辅助光:
反光板、闪光灯。
(四)逆光
1.表现本身发光的物体:
日出、日落、彩云、霞光、月亮、夜景的灯、舞台灯光。
2.表现透明体:
玻璃、水、饮料、酒(广告)。
3.表现空气透视(影调透视)
薄云、水汽、雾、远山。
4.表现剪影:
人、树木、建筑等
三、光源的照射方式:(光效)
光源的光效也被称为
“光线的性质”
(一)直射光:
阳光、灯光、闪光。
(1)表现立体感;
(2)表现质感,
(3)表现轮廓
(二)散射光:
天空光、柔光伞、柔光箱。
拍少女、老人、儿童、婚纱摄影。
(三)反射光:
反光板、反光伞、墙壁、天花板;
拍儿童、拍室内照法、拍大场面。
(四)直射光和散射光的灯
四、光源的造型种类(光种):
1、主光;
2、辅助光;
3、轮廓光;
4、装饰光(效果光);
5、背景光(环境光)。
五、用光方法实例:
1.阳光下正面拍摄(天空光辅助)适用于初学者。
2、阳光做主光或轮廓光,反光板辅助:人像。
3、阳光做主光或轮廓光、闪光灯辅助:人像。
4、多云天、阴天散射光拍摄:人像风光。
(二)室内自然光的用光方法:
1.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决定用光方法和拍摄角度:
(1)窗户的大小、多少,距窗远近;(2)光线的强弱、方向;(3)背景的色彩、明暗
。
第三节、
闪光灯的功能与使用
一、闪光灯的闪光指数
和其他性能指标
(一)闪光灯的闪光指数:GN
闪光指数=光圈•距离。
光圈=闪光指数÷距离。
例如:闪光指数=24;距离6米;则光圈应该选用F4。即24÷ 6=4。
公式: GN =F • S。
(二)闪光灯的其他性能指标:
1.预备指数:应该与闪光指数接近。
2.触发电压:应该低压触发。电压低于10V。
3.回电时间:越短越好。
4.闪光色温:应该接近于日光的色温。
二、闪光灯的各种功能
1.闪光灯的自动功率输出:光圈优先(灰板、反射闪光)。
2.闪光灯的TTL闪光:电流:闸流、电压、电容。
3.闪光灯的手动功率输出:全功率输出;1/2、1/4、1/8、1/16、1/32输出。
4.闪光灯的程序曝光功能。
5.闪光灯的频闪功能:可以分别调节频率和闪光次数。
6.闪光灯的多灯同步闪光:有线、无线(光控、红外、无线电)
7.闪光灯的多灯配比闪光:主灯、辅助灯、轮廓灯、背景灯、效果灯等。
8.闪光灯的景深控制闪光:佳能特色。
9.闪光灯的滤光片:
10.闪光灯的变焦功能:伸缩、内变焦。
11.闪光灯的灯头旋转功能:竖直:-5-90º、水平:0-270º。
三、照相机的闪光同步速度
照相机的闪光同步速度:
同步速度越高越好。
国产:海鸥:1/60秒;凤凰:1/125秒;
日本:尼康:1/250秒。
同步速度的原理:快门完全打开的时间。
同步速度的作用:日光下作辅助光。
在同步速度以下
四、闪光灯的各种同步应用:
1.慢门同步;
2.后帘同步;
3.高速同步;
4.频闪摄影。
五、与傻瓜照相机的
各种闪光功能比较
1.自动闪光;
2.强迫闪光;
3.禁止闪光(强迫不闪);
4.防红眼闪光
1.慢门同步:
2.后帘同步:
3.高速同步;
4.频闪摄影
六、傻瓜相机闪光灯的
各种闪光功能:
1.自动闪光
2.减轻红眼闪光
减轻红眼闪光
3.强迫闪光(作辅助光) :
4.强迫不闪(舞台、体育)
六、闪光灯的维护与保养
1.闪光灯不用的时候把电池取出来,以免电解液腐蚀闪光灯;
2.定期给闪光灯充电放电,以保持闪光灯电容的活性;
3.自动控制闪光能量输出的闪光灯的光接收器要保持干净,以免影响闪光精度。
八、几种特殊类型的闪光灯:手柄灯、伞灯
九、影室专用闪光灯的种类、性能与功能
第四节、闪光摄影的用光方法:
一、正面直射闪光:
正面直射闪光的六大缺点:
(1)光线平淡,缺乏立体感;
(2)近明远暗,白天像夜晚;
(3)背后有阴影;
(4)玻璃、油漆面、眼镜反光;
(5)皮肤死白,很不自然;
(6)容易产生“红眼”现象
二、反射闪光拍摄(人像)
(1)顶反;
(2)侧反;
(3)后反;
(4)角反;
(5)反光板;
(6)反光伞。
三、散射闪光拍摄:
人像、广告
(1)柔光箱;
(2)柔光伞;
(3)柔光片;
(4)柔光膜、柔光布
4.单灯离机闪光:人像
5.多灯闪光:生活、人像
几种闪光的范
让我们仔细看看
不同的闪光方法拍摄的效果
6.单灯多次闪光:夜景。
7.多灯多次闪光:夜景
8.强迫闪光(现代高级傻瓜):作辅助光
9.强迫不闪(现代高级傻瓜):舞台、体育。
| 0 | negative_file/A-12中艺影校光线-全.doc |
201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课件
内容:2010年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
题目特殊工件磨削加工的数学建模
某科研单位和工厂研制了一种大型精密内外圆曲线磨床,用来加工具有复杂母线
旋转体的特殊工件,如导弹天线罩等,这些工件具有硬度高、尺度大、加工精度高和
母线为连续光滑曲线等特点。图1是几类加工工件示例,工件1的内外母线均为凸的,
工件2的内母线是非单调凸的。这些工件的最后精密成形工艺采用磨削加工。
[pic] [pic]
图1 几类特殊加工工件示例
该磨床主要由机床底座,下工作台,中工作台,上工作台(简称下台、中台和上
台),工件工作箱和砂轮机箱等组成(见图2,其中仅画出砂轮而未显示砂轮机箱)。
下台、中台可分别沿着设在底座和下台上的直导轨作直线运动,这两组导轨相互垂直
;上台能沿中台上的圆导轨作转动。驱动砂轮高速旋转的砂轮机箱安装在机床底座上
,砂轮的旋转轴线与底座导轨方向保持平行,且与工件工作箱的旋转主轴等高(即两
旋转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各工作台的移动量均可在机床控制面板上自动显示。图
2所示为磨削工件外表面时的情况,更换砂轮后可加工内表面。
[pic]
图2 大型数控精密内外圆磨床的结构示意图
工件工作箱固装在上台上,它通过专用夹具装夹工件,使工件绕工件工作箱主轴
以较慢的转速旋转,同时随三个工作台的复合运动改变待加工工件与砂轮的相对位置
。三个台的运动必须相互配合,使工件与砂轮相切磨削,加工出满足要求的旋转体。
三个工作台的运动分别由三组步进电机控制。步进电机是一种精密数控电动机,
每输入一个控制脉冲,电机主轴转动一个精确的步进角度(正向或反向),它的大小
与方向由电机结构和控制电路确定(改变电机诸绕组的通电顺序就可改变其旋转方向
);既可输入适当个数的脉冲控制电机主轴的角位移量;也可通过控制某时段中的脉
冲频率或脉冲的分布使电机主轴转动速度达到某种要求:若某时段中的脉冲频率为常
数(即脉冲为均匀分布),则电机主轴的转动可视为匀速,否则为变速,从而实现调
速。电机主轴的转动通过变速器并由精密丝杠--
螺母副的转换,变为螺母的平动,从而带动负载运动(即下,中台的直线运动和上台
的转动)。由于步进电机的输出功率较小,在传动链路中需要专用电-
液功率放大伺服机构将步进电机的转动功率放大。(图2中没有画出各组精密丝杠--
螺母副和相应的功放伺服机构)
步进电机的输入脉冲则根据本题所研究的加工方案由机床主计算机控制分配。
图3 电机--伺服机构--丝杠--螺母副--负载之间传动链路
控制下台、中台运动的步进电机和相应的传动系统分别安装在机床底座、下台上
,其传动链路如图3所示。控制上台的步进电机和相应的传动系统安装在中台上(见图
4所示),因为上台作旋转,其传动链路需增加环节。中台的几何中心有一个垂直转轴
,上台能绕以该转轴中心为圆心、固定在中台上的圆导轨转动;螺母通过上台的精密
滑槽(虚线所示)带动上台转动。图4为上台、中台某时刻的状态,[pic]为工件工作
箱的夹具基准面到中台转轴的距离,该基准实际上是工件母线[pic]的起点;[pic]为
中台转轴到控制丝杠—螺母副中心线的距离。
图4 上台相对中台的转动示意关系
磨床的磨削工具是能磨削高硬度材质的金刚砂轮(指磨削表面含有超高硬度的
金刚砂粒),磨外圆时根据工件母线的形状,砂轮可采用圆柱体式或轮式,作内圆磨
削的砂轮为轮式。圆柱型砂轮的主要几何参数是砂轮直径[pic]和砂轮厚度[pic]。轮
式砂轮的主要几何参数有砂轮最大纵截面(垂直于砂轮转轴的最大截面)的直径[pic]
和砂轮厚度[pic],以及其横截面(通过砂轮转轴的截面)的外端轮廓线参数(理论上
它可以是任一凸光滑曲线,但工程上常选用半径为[pic]、张角[pic]不大于180[pic]
的圆弧),合理的砂轮几何参数是加工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见图5)。在整个加
工过程中工件与砂轮不应脱离接触。
图5 轮式砂轮加工具有凸凹母线的工件时的示意图
为使研究生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的几个问题,(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初始阶段也应该
如此)
不考虑各组步进电机、变速器,功放伺服机构和精密丝杠--螺母副的各种误差;
认为控制脉冲宽度的时间尺度不大于ms级([pic]秒);
三工作台的可移动范围足够大,能保证被加工工件的加工;
工件在预加工后留给磨削的加工余量可确保一次磨削成形,砂轮尺寸可任意选择;
砂轮与工件开始接触磨削前,工作台应有一小段预运动,以便与后续的磨加工运动
平稳衔接,称这一小段运动为预动。题目要求的加工方案从预动后开始;
本题的研究内容是: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根据旋转体工件的光滑母线方程[pic]
,给出一个合理的加工方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磨削,并作加工误差分析。
加工方案指为了完成加工任务的各个步骤(含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数据,包括
如何确定加工基准,如何选择加工次序,如何选择砂轮几何尺寸,如何确定三组控制
步进电机在各时间段(自主进行时间分段)中各自应发的脉冲数和这些脉冲在该时段
的分布等,以及你们认为应给出的其他内容。
误差方析主要包括实际加工曲线与理论曲线在整体与局部的误差,误差的来源分
析,你们采用什么数学量来表示上述误差,你们采取的措施在减少加工误差方面的实
际效果等,以及你们认为应给出的其他内容。
加工方案的合理性主要指加工几何误差和加工表面光滑性要求。实践表明相邻两
时间段的脉冲频率[pic]和[pic]([pic],[pic]分别指前后时段中的脉冲频率)相差大,
是造成工作台运动的不平稳,加工表面的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可以采取措施,要求
[pic](一般取[pic]),你们也可以进行机理分析提出其他言之成理的方法。
本题的具体数据如下:
各组步进电机的步进角度(每输入一个控制脉冲的主轴转动角)均为1[pic];
对步进电机的控制脉冲的最高工作频率不大于每秒100脉冲;
各组变速器的传动比为10:1(即步进电机转1[pic],则变速器输出0.1[pic]);
丝杆的螺距为12mm;
中台转轴到上工作台的控制丝杠—螺母副中心线的距离
[pic]mm,工件工作箱的夹具基准面到中台转轴的距离 [pic]mm;
为保证表面的加工质量,要求工件每转动100转,工件与砂轮的切点在工件工作
箱的旋转轴方向上的移动量不超过4 mm;
工件工作箱主轴转动速度设定为每分钟250--300转。
请依次研究下列4个问题(单位:mm):
问题1:加工外表面母线为
[pic]的某旋转体工件,采用圆柱型砂轮加工,给出一个加工方案;对你的方案作误差
分析。
问题2:加工外表面母线为
[pic]的某旋转体工件,采用轮式砂轮加工,给出一个加工方案;对你的方案作误差分
析;
问题3: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若各个瞬时砂轮与加工工件的相切点是固定在底座和砂轮
旋转轴的坐标系中同一个点(实际是点的一个邻域),随砂轮旋转形成一个圆周,那
么砂轮在该圆周上的磨损会加大,从而影响加工质量。为此,希望在加工过程中使砂
轮表面的磨损尽量均匀,请结合上述第1问题,提出一个修整策略,给出一个合理的加
工方案,作相应的误差分析。
问题4:请结合上述第2问题,提出一个修整策略,给出一个使轮式砂轮表面的磨损尽
量均匀的合理加工方案,作相应的误差分析。
命题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 周国标
参考答案
一.本题背景
本题是从一个科研项目中提炼而成
,该项目是一个工程项目,为加工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新型地空导弹的天线罩,需要研制一
台大型精蜜内外圆数控磨床,由某航天科研院与善长于磨床研究生产的上海机床厂合作研
制.这个工程包括研制一台能磨削天线罩这样工件的磨床,并调试机床数字控制系统.该工
程的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当时国内加工导弹天线罩这类特殊工件采用靠模式机床无法保
证精度的问题,也提供了加工大型旋转体工件的设备(这是该工程的一个副产品),同时为
当时国产机床的计算控制积累了经验.
数控机床加工曲线的常规方法是挿补,这对于车床、铣床都是可以实现的,但对磨床
来说,由于切削工具是砂轮,直接套用x—y插补技术有不可逾越的障碍,那就是砂轮外形对
曲线的“干涉”!所以,曲线磨床无法直接采用x—y插补技术。为此,该机床的总体设置放
弃了两个相互垂直的工作台x—y插补实现曲线加工的传统结构方式,有创意地加人第三个
工作台,这个工作台就是本题中的上工作台,它在前两个工作台运动的基础上(即跟随
下台和中台提供的x—y向运动),再做旋转运动,构成了有3个自由度的复合运动.这样就可
以与砂轮的外形配合,加工出(理论上)任何曲线来。
该机床的控制系统也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国内首创的技术突破。应该说,这是可以编入
机械专业教科书的精彩内容(不知道现有的机床教科书有没有编进?)。
有了机床,就要编制出计算机控制程序,其前提是如何根据要加工的曲线(实际上
是旋转体的母线)方程,确定三个工作台相互配合的运动。
这是适合于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适当素材,本题就是围绕对这一素材,去除许多
工程处理的细节,集中了数学建模及其求解提炼出来的。
二。D题命题的指导思想
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国内研究生中较为优秀的一部分学生的竞赛,在朱道元先生为
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长期坚持和努力下,已经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数学奥林匹克。既然
是竞赛,就要比高低和好坏。但本命题人认为,各地和各校拿几个奖,不应是我们这项赛事
的主要目标(虽然已经出现了有的学校以此为教学水平甚至领导政绩的标致的现象),我们
的根本目标应是坚忍不拔地引导和影响国内高等数学教育走上正确健康之路,使一批研究
生能打下灵活应用学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较高难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D题命题的
指导思想是:
1.
考核高等数学最基本的观念和最常用的方法。就D题而言,涉及到建立坐标系,向量运算,
坐标变换,导数(曲线的切线),曲率,线性空间的基,动态系统的运动分析等等属于最基本
的概念。希望研究生们通过本题,认识到再前沿的科学研究,再复杂的工程技术,大部分都
将分解或转化为最基本最基础的问题。
2.
考核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根据研究的进展,不断提炼或提出子问题的能力,或深
化问题的研究能力。本题的目标是研究三个工作台相互配合的运动,是工程层面的问题,
如何把它转化为一个平面运动的点的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是第一层深化;如何运用坐标
变换,实现逼近是第二层深化;为保证机床各个工作台运动平稳,则是第三层深化,等等。
在每次深化中,都可以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对于本题,可以提出解析儿何的坐标变换
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甚至最优控制模型,而且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化,数学的含
量也逐步提高。提到什么层次的问题取决于你的研究的角度和深度,也取决于你的数学
功底。
3。考核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实际问题情景的能力。D题后面2/3的篇幅是介绍加工任
务的由来,机床特点,砂轮等文字与图的内容。希望学生能在头脑里显示机床的空间概念
,理清众多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建模做好准备。如果连起码的空间想象能力都缺乏
,那么后面的工作就很难展开。如果面对一堆数据,弄不清联系与区别,你不知道先用哪个
后调哪个,模型应怎么建立?这常是影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道障碍。这种能力的缺
损是很大部分国内学生的通病,属于综合素养的问题,而不单单数学素养问题。
4.
考核学生从读题中抓住其中关键的信息能力。建立三个工作台的运动与被加工曲线之间
的定量关系是求解本题的核心,而这样理解这个定量关系的基础是能否数学描述三个工作
台构成的复合运动的方程,这也是建立误差理论的关键。另外的关键信息是能否透过众多
数据,分好类,弄清什么数据与什么数据有关。这个能力也非单单属于数学。
5.
考核学生对动态系统的处理能力。三个工作台的运动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静态的坐标变
换的计算。目前学生对静态问题的处理要好于对动态问题的处理,相应的训练也不够。
6. 考核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是大多数研究生较强的部分,计算机玩得比较好。
7. 考核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
三。题目分析
本题在数学上属于一类“数值逼近问题”,即使得砂轮与工件的切点的轨迹形成的曲
线尽量与理论曲线重合,因此逼近的主要指标首先是精度要高或误差要小。处理数值逼
近问题的基本数学思想之一是“用空间换精度”,也就是把整体分成若干局部,在每个局
部区域上用较筒单的曲线来近似理论曲线,然后汇合成整体。所以,整体近似曲线是所
有局部简单曲线的集成,当局部足够小时,逼近精度将越来越高。在“数值计算”的课程
中,介绍了用事先选定的简单函数(如多项式)作为局部逼近函数的基函数,采用有关
准则来建立逼近方程,于是具体的计算就转化为求解方程。如果考生一开始就认识到本
题的属性,容易想到上述思路。
但是,本题很难找到事先选定的简单函数,所以要想套用现成的逼近方法是困难的
。不过,“把整体分成局部,用局部逼近整体”的数学思想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
能随便套用的是教科书上现成的数学方法和相应公式。这是必须打破多数学生的“思维定
势”的第一点。
这样。具体实施这个逼近的第一步是“分段”。将被逼近曲线f(x),x∈[0,600]划分
为若干子段。以后我们考虑的局部误差就在每一子段上计算。
第二,
本题的逼近是对平面曲线的逼近,如果记砂轮旋转轴线和工件工作箱的旋转主轴线构成的
平面为π,那么工件母线就在π内,所以我们的逼近在π内实现。局部逼近是靠三个工作台的
运动实现的。为了使局部逼近曲线也是一条光滑连续曲线,三个工作台必须同时运动,而
且要相互配合,而非相继先后运动!这是一个动态的逼近过程。由于上台带动工件运动,
也就是带动工件的母线运动,或更确切些,是带动函数y=f(x)在平面π内运动。y=f(x)是不
变的,故可视y=f(x)为刚体。因此,认识到y=f(x)在整个逼近过程中作刚体的平面运动。
这是决定我们建立模型成败的第2个关键。
所谓刚体的平面运动是指刚体这样的运动:在其运动过程中,刚体的任一点到某一个
固定平面的距离始终不变。下面简称为平面运动。不难知道,刚体的平面运动可用截刚体
的一个行于那个固定平面的平面图形在其自身平面内的运动来代替。记此平面图形为S。
现研究图形S在固定坐标系O-xy内运动。若图形内的任意两点A,B固定,则整个图形
就固定,因此,图形S的运动可用直线段AB的运动来代替。直线段AB的自由度显然等于3,因
此可选用A点的坐标[pic]和AB与x轴的夹角[pic]作为独立变量(这样的选法当然不唯一)
。当图形S运动时,这3个变量是时间t的函数:
[pic]……………(3.1)
[pic]
这组函数称为平面运动方程式。
运动可以分解和合成。平面运动可分解为平动和转动。如图2所示,设平面图形[pic]
的位移使直线段[pic]移动到[pic]。这个运动可以通过两个分位移来实现:先使[pic]
移到[pic],再使[pic]绕点[pic]旋转角度[pic]与[pic]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称点
[pic]为基点。当然我们也可先使[pic]移到[pic],在使[pic]绕[pic]转动角度[pic]
与[pic]重合,此时称[pic]为基点。容易看出,当以[pic]为基点时,平动从[pic]移
到[pic];当以[pic]为基点时,平动从[pic]移到[pic],两者不同。但是,以[pic]为
基点的转动位移与以[pic]为基点的转动位移大小却完全相同,都是[pic],而且转动
方向都一样(在本例中为逆时向)。因此,平动位移与基点的选择有关,而转动位移
与基点的选择无关。
上述分析对于位移是有限还是微小的,都有效。所以,方程(3.1)中的前2个,描述
的是图形平动的规律,第3个描述的是图形绕基点转动的规律。围形平动可由方程组
[pic]
……… (3.2)
描述平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转动也可由
[pic] ………… (3.3)
描述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一般取逆时针方向为正向。
所以,平面运动可以视为选定基点的平动和图形(刚体)绕基点的转动的合成。
在整个基础上,不难推出作平面运动的图形内各点的速度。
下面推导平面图形[pic]内任一点[pic]的速度。设固定坐标系为[pic],在图形上
取[pic]点为基点,并取与图形固连的动坐标系[pic],[pic]轴与[pic]轴的夹角为[pic]
。[pic]点在[pic]系中的坐标是[pic],[pic]点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pic]和
[pic]。那么不难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pic] ………… (3.4)
[pic]
[pic]在动坐杯系中是定值,但是注意到[pic]和[pic]实质上都是时间t的函数。
所以(3.4)就是B点的运动方程,描述了B点随着平面图形(或刚体)的运动得到的在固定
坐标系O—xy中两亇坐标方向的分运动。
(3.4)也可以用向量方法推出。记A点,B点在固定坐标系中的向量分别为[pic],而
B在动坐杯系[pic]中的向量为[pic]。显然有 [pic] ……… (3.5)
其中[pic]分别是[pic]的两个基向量,[pic]分别是动坐标系的两个基向量。于是,B点
在固定坐标系为[pic]中的坐标分量为
[pic],
[pic]。
我们有时更希望知道[pic]点的运动轨迹,其实只须从(3.4)中消去时间[pic]
,就可得到[pic]点的运动轨迹。将(3.4)的两式各平方之:
[pic],
[pic]。
将上2式相加,并记[pic],则有[pic]点的运动轨迹
[pic], …………(3.6)
注意,由于[pic]是[pic]点在固定坐标系中的坐标,是时间[pic]的函数,[pic]也是
时间的函数,所以(3.4)不能直接视为一个圆的方程。
再看[pic]点的速度。对(3.4)的两边关于时间[pic]求导数,即得[pic]的速度
在固定坐标系中的投影分量:
[pic]
[pic]
其中[pic]为图形的转动角速度。代入(3.4)有
[pic]。 ………… (3.7)
如果记角速度向量[pic],其中[pic]为垂直于固定坐标系的基向量[pic]的由右手系统
决定的基向量,那么[pic]点的速度可写成向量形式
[pic] ………(3.8)
这就是说,图形上任一点[pic]的速度等于基点[pic]的速度与[pic]相对于基点的转动
速度的向量和。
同理,也可以推出[pic]点的加速度公式。因为本题希望工作台平稳运动(即速
度尽量变动小),所以,这套公式在此省略。
第三,要认识到本题的逼近是靠三个工作台的运动是实现的,系统是一个动态系
统。研究动态系统的定量分析(包括建立方程,计算和求解)都在坐标系中进行。所
以建立合理的坐标系统是本题的第3个要点。如前所述,砂轮旋转轴线和工件工作箱的
旋转主轴线构成的平面为[pic],我们的所有坐标系和分析工作都在这个平面内进行。
首先是固定坐标系(或绝对坐标系),显然应选固定的机床本身,记为[pic]。
取[pic]内某固定点为坐标原点[pic],取下台导轨方向为[pic]轴,规定向右为正向,
按右手准则确定[pic]轴。
再建立与工件工作箱固联的工件坐标系[pic]。取工件工作箱旋转主轴与夹具基准
面交点为该系原点[pic],沿工件工作箱旋转主轴方向为[pic]轴,以离开工件工作箱
方向为正向,同理按右手准则确定[pic]轴。由于工件工作箱固装在上台上,随上台的
运动相对机床身(即固定坐标系[pic])而动,工件坐标系[pic]是动坐标系。工件母
线的方程[pic]实际是在此坐标系中建立的,现记此母线方程为[pic]。
最后建立旋转坐标系(或上台坐标系)[pic],原点[pic]即为上台旋转中心,[pic]
轴与[pic]相同,显然[pic]轴与[pic]平行,相距[pic](中台转心到夹具基准面的距
离)。
[pic]
第四.现考虑磨削问题1时的情况,这个问题的处理是全题的基础。
在下图中,假设集中研究加工工件母线的[pic]弧段,这个弧段在分段时已经确定
。图示正在磨削的为[pic]点,母线与砂轮的接触点,理论上就是[pic]点;而砂轮的
切削点[pic]与[pic]重合。注意到砂轮仅作高速旋转,砂轮机座与机床底座是固联的
,所以切削点[pic]始终不动,它在固定坐标系中的坐标[pic]为定值。而[pic],[pic]
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是定值,从而在上台坐标系中的坐标也是定值,只差工件工
作箱主轴方向上的一个常量[pic],即
[pic] ………… (3.9)
[pic]
还注意到,在磨削[pic]点时,由于工件母线的切线与砂轮的圆柱形母线是重合
的,此时上台坐标系相对于固定坐标系[pic]已经旋转了[pic]角度,这个角度大小正
好等于工件母线方程[pic]在工件坐标系[pic]中于[pic]点处的切线与[pic]轴正方向
之间的夹角[pic],由高等数学知,
[pic], …………(3.10)
当[pic]时,[pic]是锐角;当[pic]时,[pic]是钝角。根据我们所设立的坐标系的关
系,可以建立[pic]与[pic]的关系:
[pic]。 …………(3.11)
现在我们用刚体平面运动的观点,考虑加工工件母线的[pic]弧段的过程中,三
个工作台的运动量。这个过程的初始点是磨削[pic]点,终止点是磨削[pic]点。注意
到磨削[pic]点时,[pic]点必到达砂轮的切削点[pic],且工件母线在[pic]点处的切
线与砂轮的圆柱形母线重合。这是三个工作台协调复合运动的结果。从刚体平面运动
的观点看,我们若选择[pic]点(上台的旋转中心,或上台坐标系的原点)为平面运动
的基点,那么在加工工件母线的[pic]弧段的过程中,下台与中台的运动结果等于平面
运动的基点[pic]的运动。说得具体些,在固定坐标系[pic]中,记基点[pic]的初始点
位置为[pic],而其终止点位置为[pic],则基点[pic]的[pic]方向的平移运动量[pic]
和[pic]分别为:
[pic]。 …………(3.12)
实际上[pic]就是下台的相对平移量,[pic]则是中台的相对平移量。
描述平面运动的第3个运动是该平面的转动角增量[pic],即上台的相对转动量。
由(3.11)直接可得:
[pic]。 …………(3.13)
所谓“加工工件母线的[pic]弧段”,是指确定下台与中台的相对平移运动量[pic]和[pic]
,以及上台的相对转动角。看起来有3个待求的未知量,但是实际上,第3个量在工件
母线的分段确定后,直接可通过计算曲线在指定点的导数不难得出,因此不用归入未
知量。也就是说,只需要确定[pic]和[pic]。应用平面运动的方程式(3.4),注意到曲
线上的[pic]点“被运动”到
一开始[pic]点原来的位置,或砂轮切削点[pic]处,即在该加工的终止点处[pic]点的
坐标就等于[pic]点的坐标,这样就建立方程
[pic] ……… (3.14)
从而有
[pic]………(3.15)
至此,我们可以在已知“工件母线的[pic]弧段”的初始基点的基础上,计算出加
工该段的下台与中台的相对运动量,而上台的相对转角则直接从工件母线方程上通过
简单计算得出。
第五.现在可考虑三个步进电机应发的脉冲数。这是简单的。不难计算出下台和
中台的脉冲当量——发一个脉冲使工作台的移动量:
[pic](mm), ……… (3.16)
同理,上台的脉冲当量——发一个脉冲使工作台的转动量:
[pic](弧度) ……… (3.17)
因此,下台和中台应发的脉冲个数分别为
[pic],[pic]; ………(3.18)
上台应发的脉冲个数为
[pic], ………… (3.19)
其中记号[pic]表示用四舍五入方式取整数。
到这里,我们已经完成第一层面的建模以及计算方法的工作,即求出子段上的三
个工作台的运动量。不过,就题目要求而言,还没有结束,后面关于运动平稳性的建
模与计算,我认为更加有挑战性,需要的数学内容和工具也要深一点。
四.两条母线函数的数学性态
这两条曲线是模拟函数,第一条简单些,为探索求解整道题做准备,第二条复杂些,
考核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两条母线函数的数学性态的分析是必须的,因为加工方案的
设计与曲线的性态密切相关,分段逼近的分段点的选择也取决于曲线的极值点和拐点的
位置。从能看到的15篇考生论文看,能意识到必须要做这样常规分析的队还不多。虽然
这样的分析只能算是微积分起码的练习,不存在难度,但也可看出很多考生的数学思维
意识还不强,基本功还不扎实。
(1)[pic];其图像为
[pic]
其导数函数为
[pic]。
此线性导数只有一个极值点,且为极大点:[pic](取小数点后4位);
相应的极大值为 [pic]。
因此,在区间[pic]中,[pic],曲线上升,上台的转动角为负;
在区间[pic]中,[pic],曲线下降,上台的转角为正。
又二阶导数为[pic]。可见该曲线在整个区间上为上凸的,因此一阶导数在整个区
间一直在递减。
如果加工从母线方程的[pic]作为起点,这个特点决定了本题的上台从初始转角开始,一
直在逆时针向转动。而初始转角等于在[pic]处的曲线切线对工件坐标系的[pic]轴正向
的倾斜角:
[pic],
故上台初始转角等于:
[pic](弧度)。
而在[pic]处,
[pic],
上台的最终转角等于
[pic] 或 [pic]。
这表明:上台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的转动角为接近[pic]。
由于工件工作箱固定在上台上,所以,上台的正负向转角是不匀衡的。
(2)[pic];其图像为
[pic]
这是一条起伏2次的曲线,其中大约在[0,200]区段中,曲线的形态类同于问题1的曲
线。在以后的部分出现了下凸。因此,对此类曲线只能采用轮式砂轮,而轮式砂轮的轮
廓形状则与曲线的曲率密切相关,选取不当会引起砂轮对工件的“干涉”——磨削掉不该磨
削的部分。
i) 先求函数的一阶导数。
[pic]
其中 [pic][pic],[pic][pic] (弧度)。
在此基础上求极值点。令[pic],有
[pic],得
[pic]
对于 [pic],得到极值点 [pic],这是个极大点,记为
[pic],
相应的极大值等于 [pic]。
对于 [pic],得到极值点[pic],它是极小点,记为
[pic]
相应的极小值等于 [pic]。
有了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便得到函数的极差
[pic]。
函数的极差是确定轮式砂轮的直径的依据之一。
ii) 再求函数的二阶导数。
由 [pic] 可得
[pic]
其中 [pic](弧度)。
函数的拐点是二阶导数的点。令 [pic],得
[pic]
对于[pic],解出的[pic]为负值,此种情况舍去;
对于[pic],得到第1个拐点
[pic];
对于 [pic],得到第2个拐点
[pic]。
iii) 2个极值点和2个拐点,将区间[pic]分成五段。
第一段:[pic]。
在此段中,[pic],而[pic]。上台的转角由(负角)
[pic]
转至零度。
第二段:[pic]。
在此段中,[pic],而[pic]。上台的转角由零度转至
[pic] (正角)。
第三段:[pic],
在此段中,[pic]。上台的转角由
[pic] (正角0
转至零度。
第四段:[pic],
在此段中,[pic]。上台由零度转至
[pic]
第五段:[pic]。
在此段中,[pic],上台由
[pic]
转至 [pic]
我们可以看到,曲线在下列两个区间的起伏比较大:[0,100}和[300,400]。除此外
的[100,300]和[400,600]中还是比较平坦的,也即上台的转动量并不大,或者说,在
这2个区段,要求上台的转动角速度是一个很小的值,在两个拐点附近,上台转动角速度
甚至可接近零!。
这样的观察,将可使得加工方案大为简化。因此,对曲线的数学分析必不可少。
[pic]
最后计算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这个数据在确定轮式砂轮的几何尺寸时是必须的。
由微积分知,函数[pic]的曲率为: [pic],
所以其曲率半径等于 [pic]。
何处曲率半径最小?严格地说,要写出[pic]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求其最小值。不过
对本题的函数看,我们只求[pic]在[pic]处的曲率半径就可以了。不难求得
[pic], [pic];
故 [pic] (mm)。
五.误差分析及其模型
1.局部误差
考虑加工弧线段[pic],由点[pic]加工至[pic](见图5)。在第三节中,我们已经推
导出:随着基点的平动和图形(即刚体)的转动,作刚体平面运动的图形上的任一点[pic]
在固定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3.4)。现我们的基点是中台的几何中心[pic],所以将(
3.4)改写为
[pic] [pic], (5.1)
其中[pic],[pic]为[pic]点在固定系中的两坐标位移量,
[pic],[pic]为[pic]点在固定系中的两坐标位移量,
[pic]为图形的转角(正向按逆时针计),
[pic]是[pic]点在上台坐标系中的两坐标位值分量,它们为定值。
由此,不难得到[pic]点沿着运动的曲线的方程:(即(3.6)式)
[pic], (5.2)
其中[pic]等于[pic]点到[pic]点的距离,是个定值。注意,这只是一个表面上消去角度
[pic]的方程,自变量仍然是时间[pic],故不能称为[pic]点的运动轨迹。这样,在固定
坐标系中,它不能视为一个中心在[pic],半径为[pic]的圆。当给定平面图形的转动规
律[pic],随着时间的变动,(5.2)给出的平面曲线常会变得相当复杂。但是,若基点
的运动[pic],[pic]的变化率不太大,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pic]中,曲线[pic]或[pic]
可认为接近于对称的二次曲线。这样的数学条件,在加工我们的曲线时显然是满足的。
因为我们希望下,中台的运动较为平稳,而分段后各段的转角也不大。
这样得出的观察和认识结论可为加工弧线段[pic]时的误差模型提供方便。
一个较简便的误差模型可用理论曲线[pic]与逼近曲线[pic]之差的无穷范数来建立:
[pic]。
具体地,可用二条曲线的弓段上的高之差来近似(如图6所示)。
给定工件母线方程[pic]和弧线段[pic]的两端点[pic]的坐标[pic],则在直线段[pic]上
由Lagrange中值定理,在[pic]段上至少存在一点[pic],使[pic], (5.4)
[pic]
图6 母线在[pic]段上的弧线弓的高
从中解出[pic]的值。直线[pic]的方程为
[pic],
将[pic]代入,解出直线[pic]与直线[pic]的交点的[pic]值:
[pic]。
这样就不难得到弧线段[pic]的弓的高等于
[pic]。 (5.5)
再考虑工件母线平面运动所形成的逼近曲线的弓段上的高[pic](见图7)。我们前
面已经得出一个近似的但足够精确的结论:在本题中,由(5.2)给出的曲线可视为对称
的二次曲线,记此曲线为[pic]。注意!我们在固定坐标系里计算[pic],故必须将工件
母线在工件坐标系里的方程转变为在固定坐标系里的方程,当然这个工作是常规的。由
于弧线[pic]是对称的二次曲线,图中的[pic](注意这里的[pic]与上述的[pic]意义不
同,[pic]则在固定坐标系中的点)恰为线段[pic]的中点,即[pic]。
[pic]
图7 局部误差示意图
由(5.2),
[pic]
得 [pic],
而直线[pic]与直线[pic]的交点的[pic]值
[pic]
再提醒一句,上述的[pic]是母线方程在给定的[pic]分段位置时在固定坐标系中的方程
! 仿(5.4)可得
[pic]。 (5.6)
注意,(5.6)与(5.5)形式看起来一样,但实质不一样。
这个模型的优点是比较简单,也很直观。因为加工时分段的,如果每段的误差计算很
复杂,将引起整个曲线的计算量大大增加。
还可以考虑用理论曲线下的面积和逼近曲线下的面积之差来描述局部误差。(由于时
间关系,在此先省略,推导并不难。如有可能,到广州后补上)
2.整体误差
整体误差一般等于局部误差之和。
但这里还要考虑来每段的脉冲数取整带来的误差。如果每段的三个工作台中最少的脉
冲个数大于50,那么因四舍五入带来的误差并不大;而工作台中最少的脉冲个数与分段
有关,该段较长则脉冲数必定较多,但是该段长度越大,则上述的局部误差一般也越大
。这实际上又构成一个静态优化问题。
如何折中这两者的关系,笔者还没有作实质性的工作,在阅卷前已经没有可能,只好
等以后再说。哪位老师有兴趣,不妨一试,笔者甚为感谢。
六.本题的理想模型
第三节给出了三个工作台静态分析的基础,即用刚体平面运动的观点和方法,可以在
分段的基础上,求出加工每一段中三个工作台应发的脉冲数。而且令人兴奋的是,由于
砂轮的切削点与工件母线的切线重合,所以,加工出的曲线在相邻两段的连接点处至少
一阶导数连续!所以,这样的逼近曲线至少是二阶样条函数(是不是多项式?待研究)
。这个结论为上一节的误差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但是,停留在这个层面还不够,每段的脉冲数有了,还需要知道它们的分布,从而控
制工作台运动的速度(乃至加速度)。所以,需要一个理想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本题的加
工过程。实际上,在加工过程中,工作台一直在运动,因此,这样的机床系统是一个动
态系统。描述动态系统的合适的数学工具是微分方程。除此外,还要考虑这样的系统的
运动须满足逼近的要求,即求三个工作台的最佳运动。从控制的角度看,这三个工作台
的运动。这里说的运动不仅仅指提供一个时段中的脉冲数,还需包括这些脉冲的分布,
从而形成工作台的最佳控制函数。因此,较为合理的数学模型应该归结为一个最优控制
问题。
各位都知道,一个最优控制问题属于动态优化问题,它的数学描述包括四个主要部分
:一是动态系统的运动描述,一般用描述系统状态变量和能改变系统运动的控制变量以
及有关参量构成的一组微分方程组来表述,对于集中系统,可表为常微分方程组
[pic]
其中状态向量[pic],控制向量[pic],[pic]一般指时间实变量,[pic];二是这个系统
的状态的初始值和终端值。三是相关约束条件;第四是描述系统运动的目标性能泛函,
即用来刻画控制达到的目标。约束条件和目标泛函都要用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来表达。
因此,最优控制问题是寻求动态系统从初始状态开始,运动到终止状态,且其运动满足
所有约束条件的整个过程中,使目标性能泛函取得极小(或极大)值的控制变量函数。
现在仍然以子段的逼近来考虑模型的建立,即考虑加工弧线段[pic],由点[pic]加工
至[pic](见图5)。
首先是系统的状态方程。建立状态方程的前提是选择好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
按照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三个工作台相互配合的运动使工件与砂轮相切,等价于刚体平
面运动,而这个平面运动由基点的平动和上台的转动来实现,具体的基点运动时由下,
中台两者相互正交的线运动合成而成。所以,下,中台的运动就是输入的控制量。加工
的任务由[pic]加工至[pic],也即使[pic]点最终移动至砂轮的磨削点[pic],而开始时
是[pic]与砂轮相切,与[pic]重合。所以,问题的核心是[pic]的运动。这样系统的状态
量首先是描述[pic]点的运动量。记[pic]点在固定坐标系中的运动量为它的两个正交的
位移量[pic];其次,仅有[pic]还不足以描述[pic]点向切点[pic]“靠近”的过程,故上
台的转动也要选为系统状态量。由此,我们选向量
[pic], (6.1)
为系统的状态变量。
系统的控制变量选控制[pic]点向切点[pic]“靠近”的那些变量,即为
[pic]。 (6.2)
现在可根据刚体平面运动方程来写出系统的状态方程,状态方程是微分方程,故对(
5.1)两边关于时间[pic]求导:
[pic]
[pic]
其中
[pic]是平面图形的转动角速度。上两个方程加上第3个状态变量的导数,即可完整地描
述平面的[pic]点在固定坐标系中的运动:即系统的状态方程:
[pic]
(6.3)
这构成了[pic],这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带来求解的困难程度)。
其次,写出系统状态的初始和终端条件,这比较容易:
初始值:[pic]; (6.4)
注意,[pic]指加工该段的端点[pic]时图形在固定坐标系里的倾角,[pic]是在工件坐
标系里的计算值。
终止值:[pic]。 (6.5)
第三是约束条件,这里包括本题给定的机床进给速度的限制和平稳性要求等,比如要求
工件每转动100转,砂轮切点载工件工作箱的旋转轴方向上的移动量部超过4mm。这些内
容要结合加工方案写出,这里暂时省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目标性能泛函,主要是根据问题的要求而定。我们的问题时要
逼近理论曲线,所以用理论曲线与逼近曲线之差的无穷范数作目标性能泛函是合理的。
能否直接用前述的误差?理论上,宜写成积分形式,所以,最好写成一下形式
[pic]。 (6.6)
具体到我们的问题,用理论曲线和逼近曲线下的面积,正好能写成积分形式的泛函,这
里也先省略(需要的话道广州后再补,各位评委不妨试试)。
于是,本题的最优控制问题是寻找最优控制向量[pic],使得动态系统(6.3)的状态
变量[pic]从初始值开始运动,一直演化到终止值为止的过程中,目标性能泛函取最小值
。
这是一个理想的数学模型。真正要求解它并不容易,可行的求解途径是数值方法。
七.问题3,4的修整策略
其实,假若问题1,2已经解决,那么问题3,4并不复杂。实际上只需要对砂轮的磨削
点[pic]在砂轮切削面上合理移动就可以,即改变每段计算中的[pic]点坐标。
以问题3为例。设圆柱形砂轮的厚度为[pic],加工问题1的曲线时,可按时间先后,
让切削点在砂轮表面从左到右均匀地移过来。
问题4稍麻烦些,但原则是一样的。只要轮式砂轮的几何尺寸确定后,不难选择[pic]
点沿砂轮的移动策略。
八.各问题的加工方案
如果完全按照最优控制问题进行求解的话,可以求出每段的下台和中台的脉冲分布
(分别由[pic]确定),以及上台的脉冲分布(由[pic]决定)。这是一条高层次的求解
之道。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这是一个非线性问题,一般只能采用数值方法。从目前能
看到的考生论文情况,恐怕很少会有人想到这条路。
幸好本题有工作台平稳运动的要求。为什么需要这个要求?在最后上网的正式题定稿
前,笔者只提平稳性。除了加工使工件表面光洁度要求外,一个更要紧的因素是机床系
统的要求。由于机床很大很重,虽然有专门的润滑子系统使工作台滑动比较自由,但若
要三个工作台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这将使机床的电机-
伺服放大系统的负担增加,改变机床的动态运动特性。当然最后上网稿仅把这个要求归
为加工光洁度,也无大错,便于广大非机械专业考生的理解。
好,既然有了平稳性要求,我们可以结合静态分析的结果(即算出每段需要的脉冲数
),用启发式方法来求解,避免走最优控制的道路。所以,对很多没有学过最优控制的
考生,也不会原则上影响他们求解本题。
因此,笔者在以下部分就不集中在如何数值求解最优控制上展开了(因为时间问题,
我要今天交卷给朱老师)。笔者愿意与有兴趣与评委们在阅卷后继续讨论。
这里先解释一下题目中若干数据的含义。
步进电机理论上是间断工作的,但若输入脉冲的频率达到一定值,加上机床伺服系统的
平滑作用和工作台本身的惯性,可以认为整个控制作用是连续的。其次,对步进电机的
输入脉冲频率不能太高,这影响到电机的输出功率,若高过某一值,电机出现“失速”乃
至不能工作。所以题目中规定了输入脉冲的最高频率值。第三,脉冲频率也不能太低,
否则就能不能保证工作台的运动的连贯,加上实际加工中还要考虑工作效率,所以,题
目要求加工时间尽可能短(总不能半个月加工一个零件吧!)。
不过,这样一来,不少考生误认为这是要求作时间最优化模型的提示,故有些论文就
以这个线索为主线进行建模。
第二,工件工作箱的作用主要有3个。其一是固定工件,这由夹具设计完成,与本题
无关;其二是对工件定位,确定加工的起点,这实际上也与本题无关,因为题中说明了
夹具基准面就是工件母线[pic]的起点。前2个作用属于工程内容,题目已将它淡化。第
3个最用是提供旋转,这是与本题直接有关。工件旋转轴与工作箱主轴重合,工作箱的旋
转带动工件旋转。这是加工旋转体工件必须的,否则工件不转,砂轮加工出的只是一条
线!有些考生把磨削速度与此相联。本题不要求讨论这些工程的细节(避免专业的局限
),假定磨削的条件都满足。其实磨削速度主要由砂轮本身的旋转决定的,砂轮机箱可
使砂轮高速旋转,所以砂轮外层的线速度很高(不高就无法磨削)。
题目提供:工件工作箱主轴的转动速度设定在250-
300/分钟。这个条件不是可有可无,它与另一个提供的条件放在一起(要求工件每转动
100转,工作箱轴线方向上的“走刀量”不大于4mm),就可以估计出加工时间,有了这个
总的时间,就可以知道如何分段,等等。
在“走刀量”条件下,可以断定,工件工作箱主轴的转动速度越高,单位时间里加工得
越快。所以,加工方案应选择工作箱主轴转速的上限:300/分钟。因此,1分钟可以加工
的工作箱轴向长度最高达12mm。
于是,600mm长的工件,最多需要时间为50分钟。这是理想情况下的答案。实际上,
加工时沿着曲线的切向进行的,所以,实际时间要大一些。
所谓“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完成磨削”,就可以用上述简单的估计给出答案。
问题1的加工方案:
1.加工基准:上面已经说明了。
2.加工次序:从夹具基准面开始为[pic]的起点。注意,[pic]时要求圆柱形砂轮与
工件母线相切,上台要预先顺时针方向转一个角度(见第4节对曲线方程的数学分析),
下台和中台的到位运动要满足工件在[pic]处的[pic](在工件坐标系内)。这些运动量
都可以在机床控制面板上自动显示(题目在第2段表述过)。
3.砂轮几何尺寸:理论上任一圆柱型砂轮即可,厚度和直径不限。若要考虑到问题
3的修整策略,需要对砂轮厚度提出要求,因为厚度太小,不便于修整。因为大多数考生
缺乏磨削工艺知识,对砂轮难以提出具体要求。所以对此不必严格。
4.分段。这是很重要的一环。逼近论常采用等分原则,看到很多考生也这么做。对
于问题1和2,等分不是好方法,因为要考虑上台的转向,也就是在不同的曲线段,上台
的转向不一致(或顺时针向或逆时针向)。另一个考虑的因素是工作台的平稳性,应尽
量使工作台在相邻两段中的脉冲频率接近,或者使两段的连接处的邻域里的脉冲数的时
间分布接近。这是保证工作台运动平稳的启发式原则。
如果计算下来不满足此原则,则需要调整分段的大小,即或放长该段,或缩短该段。
在放长该段时,应对照误差计算(笔者在前面详细介绍按函数无穷范数定义计算的公式
)的结果,因为分段放长一般使误差变大。所以要先在分段前设定误差界。
对于问题1,可以先设第一段为[pic],其中21.4286是该函数的唯一极值点。在此点
前后,上台的转动方向相反。以后的分段则按照上述原则处理。
因此,分段的原则是:误差+平稳+特殊点。
5.每段的脉冲数和这些脉冲数的分布处理,实际上是与分段结合进行的。
这里要提一个脉冲数取整的方法。计算出的各段脉冲一般是带小数部分的。故先按四
舍五入原则取整。
这时要执行减少误差的一个措施:“补偿”原则,具体为:
若四舍,舍去的小数部分要计下,到下一段时补上;
若五入,则把多出的部分在下一段减去。
这样做的好处是,误差可尽可能地在相邻段里消化,不致于到最后误差越来越大。
问题2的加工方案:
与问题1相比,区别主要在2点,其它基本相同。
区别之一是分段。如前所述,曲线有2个极值点和2个拐点,而且,曲线在下列两个区
间的起伏比较大:[0,110}和[280,420]。除此外的[110,280]和[420,600]中还是比
较平坦的,也即上台的转动量并不大,或者说,在这2个区段,要求上台的转动角速度是
一个很小的值,在两个拐点附近,上台转动角速度甚至可接近零!。这就为分段提供了
事分有利的信息,可不必死做。(我看到的论文大多不会实事求是,灵活处理)
这样,在区间[0,100]和[300,400],可按问题1种叙述的原则办,分段尽量小一点
,例如在[0,100]中,第2个极大点[pic]在其中。因此可在[0,54.0398]中先分2段,按
前述误差原则和平稳原则判别。
在比较平坦的区间[110,280]和[420,600],因为要求上台和中台的运动量较小,主
要是下台的运动,因此,分段完全可以大些,例如可采用“二倍法”,只要误差允许,加
倍之,一直到达误差限。
问题2的另一个特点是需要选择砂轮的几何尺寸。在工程实践中,砂轮的选择当然有
很多要求和局限,其尺寸不可能是任意的。但在本题中,我们只考核学生有没有空间想
象能力,能避免不当的尺寸产生“干涉”现象和“相撞”现象。
避免干涉的对策很简单,只须使砂轮在其横截面外端轮廓的圆弧半径小于被加工曲线
的最小曲率半径。前面已经算出函数的最小曲率半径为811,那么原则上砂轮的圆弧半径
可选不大于800就可以。当然,一般可选再小一点,比如600。若要把问题4连起来考虑,
还要考虑砂轮的厚度。
所谓“相撞”,指由于曲线有凸有凹部分,若砂轮的直径过小,在磨削凹下去的部分砂
轮轴与曲线的凸出部分发生接触相碰。所以,砂轮的直径应足够大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
生。对策也是容易的,因为前面已经算出函数的极差。
可惜很多同学在论文中没有提及,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两类比较初等的问题,这不能不
使一件遗憾的事。
问题3,4的加工方案,前面实际上已经说过。在此从略。
为了赶在4日中午前,把本文发给朱老师,好请他初审,并转发给各位评委,笔者先
写道此地。下午和5日坐飞机时,笔者争取把评分标准的草稿写出来,无论如何,不影响
6日开始的阅卷。不过,我想请各位评委自己能否列出评分的标准?这样,在6日上午我
们可以较快地达成正式标准了。
由于时间很匆忙,加上水平有限,2篇“解题思路”肯定存在错误与不足,请各位指正
。
谢谢!
下面提些评分标准的看法。按理,评分标准应该在11月6日阅卷前,所有阅卷(指
D题)老师们一起商量拟定。因为朱老师有这个要求,我这里抛砖引玉,提点建议。
本题与多数历年研究生建模试题有所不同,很多题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要求考生
从这些海量数据中寻找出隐藏在其中的规律。本题则提供不太多的原始数据,要求建
立模型并计算出大量的结果数据。我在题后没有提供参考文献,希望考生根据自己的
知识面寻找需要的参考文献。这些都与我的命题的指导思想有关。在实际科研中,文
献是需要自己去找的,科研不存在“拐杖”。另一点,大多数试题的解答可不唯一,只
要言之成理旧可以。但本题却需要加工出指定的曲线,结果是不能含糊的;而且本题
的解答的深浅可以有很大区别。
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上阅卷时应使各位阅卷老师便于评分,所以,
宜突出容易掌握的评分标准。我这里提出两套办法,请大家审议。
第一套标准:分成2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完成静态的建模和计算,即完成各段的三
个台应发脉冲数;第二层次是动态的建模,即考虑工作台平稳运动条件下的三个工作
台的工作方案。(具体内容我在第二部分中介绍)。以第一层次50分,第二层次40分
计算,再加上10分为写作分。至于50分和40中英包括哪些评分点,大家可以补充。
第二套标准:抽出16-
18个评分点,每个评分点5分,共90分,再留10分作为写作分。至于16-
18个评分点,请大家考虑。
好了,花费了各位不少时间。最后再说明一点,我上述分析只代表我个人观点,
欢迎批评指正,真希望还有用更恰当的观点和方法来讨论本题的新思路。
谢谢!
D 题命题人
去年的培训课,我曾经做了一个小小的改革,就是不去详细讲述案例的解法,而
是要求同学们通过自已阅读相关优秀论文后去辩别文章的优点和缺点,找出好在哪里
,不足在在哪里,以及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结果效果还不错,得了两个一等奬和两
个二等奬。今年我想再作一下小改革:我把去年研究生竞赛中的D提供给大家,同时将
命题人的详细参考解答以及十篇参赛论文一并提供给同学们,请你们仔细阅读、理解
题意和参考解答后再选择若干篇竞赛论文(可自行选择2-3篇)
参考,完成以下任务:
1. 对这道题你是怎么理解分析的?
2.
你能否做到参考解答中所给的那样完善的解答?如果不能,你能做到那几步?
3.
在你选看的竞赛论文中,你认为他们的的做法怎么样?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
4.
请你归纳一下,本问题的较好的论文应具备哪几个条件?即至少应需要做到哪几步?
这道题是命题人亲自参加的科研课题经过提练而成的数模竞赛题,有很大的现实
意义。有人把数学理论和现实实际严重地隔绝开来,把数学神秘化,这是不对的。其
实很多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学,而且所用的数学知识并不复杂。问题是看你
能不能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发辉想象力和联想力。
我选择这道题和要同学们作的问题,目的就是要求大家要有自信心,要坚信自已
一定能做好!同时,通过参加培训和比赛学会怎样进行科研和写作科技论文。
-----------------------
[pic]
[pic]
[pic]
| 0 | negative_file/2011─Ω├└╣·┤≤╤º╔·╩²╤º╜¿─ú╛║╚ⁿ┼α╤╡┐╬╝■.doc |
前言( 4 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集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
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
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 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两次历史性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邓小平理论 (鲜明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
科学发展观 (深刻的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4 分)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战争与革命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形成: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
成熟: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革命战争时期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如何评价毛泽东: 《历史决议》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8 分)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以五四运动的爆发 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 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只能是武装斗争, 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经济纲领: 土地归农民
垄断资本归国家保护民族工商业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 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问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 分)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阶级构成: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
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0 分)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论十大关系》 (基本方针)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毛泽东: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 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在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仍然是 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之间 的矛盾,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 的矛盾。
党的八大: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
实之间 的矛盾,已经是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
要的状况之间 的矛盾,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 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上来。社会主义社会:敌我矛盾(专政)
人民内部矛盾(民主)政治思想:团结—批评—团结
科学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强调:关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10 分)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和平与发展
党的伟大转折: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我国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生产力是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改革目标: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
而表现粗不同的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设所
在、优势所在。
邓小平深刻的概括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改革 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一国两制” : 坚持一个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邓小平理论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 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四大 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5 分)
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创造性的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6 分)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4 分)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第一阶段: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 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 再 奋 斗 15 年 , 把 我 国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5 分)
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
协调 是持续健康发展的 内在要求绿色 是永续发展的 必要条件
开放 是国家繁荣发展的 必由之路
共享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必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 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 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做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本质特征依法治国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式
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生态文明基本理念: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0 分)
党的十八大提出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坚决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5 分)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题: 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的人民军队,必须同 国家现代化进程 相一致
推进强军事业的战略布局: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特征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发端 于南昌起义 , 奠基于三湾改编 ,定型 于古田会议
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5 分)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建 设互相尊重 、公平正义 、合作共赢 的新型国际关系我国外交工作的布局: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核心是: 建设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 、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 清洁美丽 的世界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5 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领导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统揽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基础上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伟大工程是保障 ,提供前进的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 ,开辟前进的道路
起决定性作用 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伟大工程建设的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有没有底气和能力去实现 伟大梦想 。
确保党始终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增强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 0 | negative_file/大学毛概知识点汇总4页.docx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1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1-2/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地球形状、地理坐标和大地坐标系等基本知识。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地球形状与大地球体的近似体 | |
| |10(分钟) | |
| |3.基本点、线、圈 | |
| |10(分钟) | |
| |4.地理经度概念、代号和度量 | |
| |20(分钟) | |
| |5.地理纬度概念、代号与度量 | |
| |20(分钟) | |
| |6.经差与纬差概念、代号、方向性、计算公式及符号法则 | |
| |15(分钟) | |
| |7.大地坐标系简介 | |
| |5(分钟) | |
| |8.总结 | |
| |5(分钟) | |
| |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大地水准面、大地坐标系三要素及地理坐标系误差。 | |
| |2.地理坐标概念和度量。 | |
| |3.经差与纬差的方向性和符号法则。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地理坐标概念和度量。 | |
| |2.经差和纬差。 | |
| |3.已知起始点、到达点的坐标,求取两点间的经差和纬差。 | |
| |4.已知起始点和起始点与到达点间的经差和纬差,求取到达点的坐标 | |
| |。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2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3-4/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航海上方向的确定、划分和换算方法;航向、方 | |
| |位和舷角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用陀螺罗经测定向位的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四个基本方向的确定 | |
| |5(分钟) | |
| |3.航海上划分方向的三种方法 | |
| |10(分钟) | |
| |4.三种方向划分方法之间的换算 | |
| |10(分钟) | |
| |5.航向、方位和舷角的基本概念 | |
| |15(分钟) | |
| |6.航向、方位和舷角之间的相互关系 | |
| |5(分钟) | |
| |7.陀螺罗经基本原理 | |
| |5(分钟) | |
| |8.陀螺罗经测定向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
| |20(分钟) | |
| |9.陀罗向位、真向位和陀螺罗经差之间的相互关系 | |
| |10(分钟) | |
| |10.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基准北(真北、磁北、罗北、陀罗北)的确定与相应的向位概念。 | |
| |2.根据半圆方向和罗经点方向的命名进行相应的向位换算。 | |
| |3.舷角的两种度量方式以及与航向和方位间的关系。 | |
| |4.陀罗向位和真向位之间的相互换算和符号法则。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航海上划分方向的三种方法。 | |
| |2.陀螺罗经测定向位的基本概念、方法和陀罗向位、真向位和陀螺罗 | |
| |经差之间的相互关系。 | |
| |3.三种方向划分方法间的换算。 | |
| |4.(陀罗)航向、(陀罗)方位和舷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绘图表示。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3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5-6/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用磁罗经测定向位的基本原理;磁差、自差和罗 | |
| |经差概念、代号、成因、变化特点及确定方法等;磁向位、罗向位的概| |
| |念、代号、度量方法等。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磁罗经基本原理 | |
| |5(分钟) | |
| |3.磁差概念、代号、成因、特点和符号 | |
| |15(分钟) | |
| |4.磁向位基本概念、代号和度量 | |
| |5(分钟) | |
| |5.自差概念、代号、成因、特点和符号 | |
| |10(分钟) | |
| |6.罗向位基本概念、代号和度量 | |
| |5(分钟) | |
| |7.年差概念、成因,年差资料的表示方法 | |
| |15(分钟) | |
| |8.磁差与自差的求取 | |
| |15(分钟) | |
| |9.罗经差概念、代号、计算公式和符号 | |
| |10(分钟) | |
| |10.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地磁的规律及磁差变化之间的关系。 | |
| |2.磁差资料的获取与年差的表示方法。 | |
| |3.磁差和自差的计算方法。 | |
| |4.磁向位和罗向位的基本概念和度量。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磁差、自差和罗经差。 | |
| |2.磁向位和罗向位。 | |
| |3.年差、磁差、自差和罗经差的求算。 | |
| |4.(磁)罗航向、(磁)罗方位和舷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绘图表示。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4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7-8/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向位换算和罗经差的测定方法;恒向线概念和特 | |
| |点等。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向位换算种类和公式 | |
| |10(分钟) | |
| |3.陀罗向位或罗向位换算为真向位的方法 | |
| |15(分钟) | |
| |4.真向位换算为陀罗向位或罗向位的方法 | |
| |15(分钟) | |
| |5.罗经差测定要求和方法 | |
| |10(分钟) | |
| |6.自差的求取和测定方法 | |
| |10(分钟) | |
| |7.恒向线概念、球面恒向线方程、恒向线特点和球面表现形式 | |
| |20(分钟) | |
| |8.总结 | |
| |5(分钟) | |
| |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向位换算的目的、换算公式和方法。 | |
| |2.罗经差的测定方法。 | |
| |3.恒向线特点和球面表现形式。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向位换算、罗经差的测定方法。 | |
| |2.恒向线。 | |
| |3.陀罗向位或罗向位换算为真向位。 | |
| |4.真向位换算为陀罗向位或罗向位。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5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9-10/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航海上常用的距离单位;能见地平距离和物标能 | |
| |见地平距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灯标射程定义与取值方法;| |
| |初隐/初显概念和判断方法;灯标最大能见距离的确定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海里的概念、公式和特点 | |
| |15(分钟) | |
| |3.其它长度单位 | |
| |5(分钟) | |
| |4.测者能见地平距离概念、公式和特点 | |
| |10(分钟) | |
| |5.物标能见地平距离与物标地理能见距离概念、公式和特点 | |
| |10(分钟) | |
| |6.中、英版灯标射程定义和取值 | |
| |10(分钟) | |
| |7.初隐、初显概念和判断 | |
| |20(分钟) | |
| |8.中、英版灯标灯光最大可见距离的确定 | |
| |10(分钟) | |
| |9.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航海上定义海里的目的、确定1海里标准长度的用途。 | |
| |2.各种灯标射程的确定与比较,额定光力射程的科学性。 | |
| |3.初隐、初显概念和判断,及其在航海上的应用的局限性。 | |
| |4.灯标灯光最大可见距离及不同能见度条件下的实际可见距离的确定 | |
| |。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海里概念和特点。 | |
| |2.物标能见距离、初隐、初显和灯标灯光最大可见距离的概念。 | |
| |3.能见距离的计算。 | |
| |4.初隐、初显和灯标灯光最大可见距离的计算。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6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11-12/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航速与航程的概念、测定方法和相关的计算方法 | |
| |。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航速与航程有关概念 | |
| |15(分钟) | |
| |3.对水航速(航程)、实际航速(航程)和流速(流程)间关系 | |
| |10(分钟) | |
| |4.用主机转速估算船速原理和方法 | |
| |15(分钟) | |
| |5.船速的测定 | |
| |10(分钟) | |
| |6.计程仪种类、类型和计程仪改正率 | |
| |15(分钟) | |
| |7.计程仪改正率的测定 | |
| |5(分钟) | |
| |8.船速、计程仪改正率和计程仪航程的计算 | |
| |10(分钟) | |
| |9.总结 | |
| |5(分钟) | |
| |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船速、航速和实际航速的区别。 | |
| |2.对水航速(航程)、实际航速(航程)和流速(流程)间关系。 | |
| |3.相对计程仪“计风不计流”理论与实际应用情况。 | |
| |4.船速、计程仪改正率的测算和计程仪航程的计算。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航速与航程有关概念。 | |
| |2.船速、计程仪改正率和计程仪航程的测定。 | |
| |3.计程仪改正率、计程仪航程的计算。 | |
| |4.船速、计程仪读数的计算。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7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13-14/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地图投影、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的分类 | |
| |及应用。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地图投影概念 | |
| |5(分钟) | |
| |3.局部比例尺与投影变形 | |
| |15(分钟) | |
| |4.基准比例尺概念、取值、表示法以及比例尺作用 | |
| |15(分钟) | |
| |5.地图投影分类 | |
| |5(分钟) | |
| |6.等角投影、等积投影的概念与特性 | |
| |15(分钟) | |
| |7.平面投影概念、种类和应用 | |
| |15(分钟) | |
| |8.圆柱投影概念、种类和应用 | |
| |10(分钟) | |
| |9.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局部比例尺与投影变形关系。 | |
| |2.基准比例尺概念、表示法和作用。 | |
| |3.利用可展开为平面的辅助面的投影方法。 | |
| |3.等角投影特性。 | |
| |4.平面投影、圆柱投影的经纬线图网特点。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比例尺概念。 | |
| |2.投影概念。 | |
| |3.明确海图比例尺的作用。 | |
| |4.掌握等角投影、圆柱投影概念和应用。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8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15-16/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墨卡托投影方法、墨卡托海图特点和墨卡托海图 | |
| |图网的绘制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航用海图。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航用海图应满足的条件 | |
| |5(分钟) | |
| |3.正圆柱投影特点 | |
| |5(分钟) | |
| |4.纬度渐长率概念、特点和意义 | |
| |20(分钟) | |
| |5.墨卡托海图图网特点 | |
| |10(分钟) | |
| |6.正规墨卡托海图图网的绘制方法 | |
| |10(分钟) | |
| |7.简易墨卡托海图图网绘制原理和方法 | |
| |20(分钟) | |
| |8.东西距与经差间关系及其应用 | |
| |10(分钟) | |
| |9.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正圆柱投影图网特点(恒向线非直线),如何根据等角投影特性来 | |
| |确定墨卡托投影的数学法则(纬度渐长率)。 | |
| |2.纬度渐长率概念和意义。 | |
| |3.简易墨卡托海图图网绘制原理。 | |
| |4.东西距与经差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纬度渐长率。 | |
| |2.墨卡托海图。 | |
| |3.绘制简易和正规墨卡托海图图网。 | |
| |4.根据东西距与经差间的关系求算某物标在墨卡托海图上或地面上的 | |
| |距离。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9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17-18/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港泊图与大圆海图的投影方法;海图标题栏与图 | |
| |廓注记、海图基准面、高程、水深、地质和礁石、沉船等航行障碍物的| |
| |海图图式。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航用海图、中 | |
| |(英)版海图图式。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港泊图投影方法 | |
| |15(分钟) | |
| |3.大圆海图投影方法 | |
| |15(分钟) | |
| |4.海图标题栏与图廓注记 | |
| |10(分钟) | |
| |5.海图基准面 | |
| |10(分钟) | |
| |6.常见的高程、水深和底质海图图式 | |
| |15(分钟) | |
| |7.常见的礁石、沉船等航行障碍物海图图式 | |
| |15(分钟) | |
| |8.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非墨卡托投影制作的大比例尺海图也符合航用海图的要求。 | |
| |2.高程、水深基准面的确定。 | |
| |3.重要的高程、水深和底质及礁石、沉船等航行障碍物海图图式。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港泊图、大圆海图投影方法。 | |
| |2.海图内容。 | |
| |3.掌握重要的高程、水深和底质海图图式。 | |
| |4.掌握重要的礁石、沉船等航行障碍物海图图式。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10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19-20/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重要航标的海图图式;灯标注记;海图分类和使 | |
| |用注意事项;电子海图基本概念。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航用海图、中 | |
| |(英)版海图图式。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主要的航标图式与缩写 | |
| |10(分钟) | |
| |3.灯标注记方法和基本灯质 | |
| |5(分钟) | |
| |4.常见的几种灯质 | |
| |15(分钟) | |
| |5.其它重要的海图图式 | |
| |10(分钟) | |
| |6.海图分类 | |
| |10(分钟) | |
| |7.海图资料的可信赖程度 | |
| |15(分钟) | |
| |8.海图使用注意事项 | |
| |5(分钟) | |
| |9.电子海图简介 | |
| |10(分钟) | |
| |10.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四种基本灯质和其它常见灯质的缩写和特征。 | |
| |2.其它一些重要的海图图式。 | |
| |3.海图资料可信赖程度的判断。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航标的海图图式、灯标注记。 | |
| |2.海图资料的可信赖程度和海图使用注意事项。 | |
| |3.掌握基本灯质和其它常见灯质的缩写和特征。 | |
| |4.掌握主要的航标图式与缩写。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11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21-22/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航海上船位的确定方法;航迹推算概念、意义和 | |
| |有关规定;海图作业的基本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海图、海图作 | |
| |业工具。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航海上船位的确定方法 | |
| |10(分钟) | |
| |3.航迹推算概念、意义和有关规定 | |
| |10(分钟) | |
| |4.正确量取某点的经纬度 | |
| |10(分钟) | |
| |5.在海图上标绘出已知坐标点 | |
| |10(分钟) | |
| |6.量取两已知点之间的距离 | |
| |5(分钟) | |
| |7.量取某线的方位 | |
| |15(分钟) | |
| |8.根据已知方位值自某点绘画方位线 | |
| |10(分钟) | |
| |9.从已知点绘画方位线、截取航程并量取截点的经纬度 | |
| |10(分钟) | |
| |10.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分规的正确使用方法。 | |
| |2.航用三角板的正确使用方法。 | |
| |3.平行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航迹推算概念、意义和有关规定。 | |
| |2.作图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 |
| |3.利用作图工具在海图上量取某点的坐标或根据坐标值标绘该点。 | |
| |4.利用作图工具在海图上量取两点间的距离、某线的方位和根据已知 | |
| |方位值自某点绘画方位线。 | |
| |5.利用作图工具在海图上自已知点绘画方位线、截取航程并量取截点 | |
| |的坐标。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12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23-24/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正确掌握无风流和有风无流情况下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航迹绘算术语 | |
| |10(分钟) | |
| |3.无风流航迹绘算方法 | |
| |15(分钟) | |
| |4.风与风舷角 | |
| |15(分钟) | |
| |5.风压差 | |
| |15(分钟) | |
| |6.有风无流航迹绘算 | |
| |25(分钟) | |
| |7.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无风流和有风无流情况下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2.风压差概念和影响因素。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无风流航迹绘算。 | |
| |2.有风无流航迹绘算。 | |
| |3.掌握无风流航迹绘算的方法。 | |
| |4.掌握有风无流航迹绘算的方法。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13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25-26/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通过实操掌握无风流和有风无流情况下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海图、海图作 | |
| |业工具、计算器。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无风流航迹绘算(习题1) | |
| |40(分钟) | |
| |3.有风无流航迹绘算(习题2) | |
| |40(分钟) | |
| |4.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海图作业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 |
| |2.磁差、自差的求取和向位换算方法。 | |
| |3.物标正横和最近距离点的确定。 | |
| |4.海图标注方法。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海图作业工具的正确熟练使用。 | |
| |2.海图作业的规定。 | |
| |3.无风流航迹绘算(习题3)。 | |
| |4.有风无流航迹绘算(习题4)。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14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27-28/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正确掌握有流无风情况下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水流与流压差 | |
| |15(分钟) | |
| |3.已知真航向求推算航迹向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30(分钟) | |
| |4.已知计划航向求真航向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30(分钟) | |
| |5.解析法 | |
| |5(分钟) | |
| |6.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有流无风情况下航迹绘算方法。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水流与流压差。 | |
| |2.有流无风情况下航迹绘算方法。 | |
| |3.掌握有流无风情况下航迹绘算方法。 | |
| |4.掌握有流无风情况下解析求算方法。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15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29-30/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正确掌握有风流情况下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风流合压差概念 | |
| |10(分钟) | |
| |3.已知真航向求推算航迹向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30(分钟) | |
| |4.已知计划航向求真航向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30(分钟) | |
| |5.推算船位精度 | |
| |10(分钟) | |
| |6.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有风流情况下航迹绘算方法。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已知真航向求推算航迹向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2.已知计划航向求真航向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3.掌握由已知真航向求推算航迹向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4.掌握由已知计划航向求真航向的航迹绘算方法。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16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31-32/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通过实操正确掌握有流无风和有风流情况下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海图、海图作 | |
| |业工具、计算器。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有流无风航迹绘算(习题5) | |
| |40(分钟) | |
| |3.有风流航迹绘算(习题6) | |
| |40(分钟) | |
| |4.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已知真航向求推算航迹向与已知计划航向求真航向情况下的航迹绘 | |
| |算方法。 | |
| |2.物标正横和最近距离点的确定方法以及相应的计程仪航程的确定方 | |
| |法。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海图作业工具的正确熟练使用。 | |
| |2.有(无)风有流和已知真航向求推算航迹向与已知计划航向求真航 | |
| |向情况下的航迹绘算方法。 | |
| |3.有流无风航迹绘算(习题7)。 | |
| |4.有风流航迹绘算(习题8)。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17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33-34/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航迹向和风流压差的测定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连续观测定位法 | |
| |5(分钟) | |
| |3.叠标导航法 | |
| |5(分钟) | |
| |4.物标最小距离方位和正横方位法 | |
| |30(分钟) | |
| |5.雷达观测法 | |
| |10(分钟) | |
| |6.单物标三方位求航迹向法 | |
| |30(分钟) | |
| |7.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物标最小距离方位和正横方位法测定航迹向原理与应用。 | |
| |2.单物标三方位求航迹向原理与海图作业方法。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航迹向的测定方法。 | |
| |2.风流压差的测定方法。 | |
| |3.掌握利用物标最小距离方位和正横方位法测定航迹向的方法。 | |
| |4.掌握单物标三方位求航迹向的海图作业方法。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18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35-36/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航迹计算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航迹计算应用时机和计算类型 | |
| |5(分钟) | |
| |3.中分纬度算法:中分纬度概念、公式、符号法则、适用范围 | |
| |35(分钟) | |
| |4.墨卡托算法:公式、符号法则、适用范围 | |
| |20(分钟) | |
| |5.单航向航迹计算方法 | |
| |15(分钟) | |
| |6.多航向航迹计算方法 | |
| |5(分钟) | |
| |7.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航迹计算的关键在于经差的求取,有中分纬度法(平均纬度法)和 | |
| |纬度渐长率法两种求取方法。 | |
| |2.中分纬度算法计算公式、符号法则与适用范围。 | |
| |3.墨卡托算法计算公式、符号法则与适用范围。 | |
| |4.单航向航迹计算方法。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中分纬度算法。 | |
| |2.墨卡托算法。 | |
| |3.利用中分纬度算法求算航向、航程等。 | |
| |4.利用墨卡托算法求算航向、航程等。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19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37-38/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位置线与船位线概念和常见的几种位置线;位置 | |
| |线梯度及常见的平面位置线梯度及其误差;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影响下| |
| |的船位误差(精度)的分析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位置线与船位线概念 | |
| |5(分钟) | |
| |3.常见的几种位置线简介 | |
| |25(分钟) | |
| |4.位置线梯度概念 | |
| |10(分钟) | |
| |5.常见的几种位置线的梯度及其误差 | |
| |20(分钟) | |
| |6.系统误差影响下的船位误差及其校正方法 | |
| |10(分钟) | |
| |7.随机误差影响下的船位精度 | |
| |10(分钟) | |
| |8.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船测岸与岸测船方位位置线及其梯度和误差。 | |
| |2.距离位置线及其梯度和误差。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位置线与船位线概念。 | |
| |2.常见的几种位置线的梯度及其误差。 | |
| |3.掌握船测岸与岸测船方位位置线及其梯度和误差。 | |
| |4.掌握距离位置线及其梯度和误差。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20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39-40/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陆标的识别和两方位定位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海图、海图作 | |
| |业工具、计算器。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陆标的识别 | |
| |5(分钟) | |
| |3.两方位定位方法 | |
| |5(分钟) | |
| |4.两方位定位精度 | |
| |10(分钟) | |
| |5.物标的选择 | |
| |5(分钟) | |
| |6.观测顺序 | |
| |15(分钟) | |
| |7.海图作业(习题9) | |
| |40(分钟) | |
| |8.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两方位定位方法。 | |
| |2.提高两方位定位精度的方法(物标选择、观测顺序)。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陆标的识别。 | |
| |2.两方位定位。 | |
| |3.掌握陆标的识别。 | |
| |4.利用两方位定位并进行海图作业(习题10)。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21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41-42/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三方位定位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三方位定位方法与特点 | |
| |5(分钟) | |
| |3.误差三角形成因 | |
| |5(分钟) | |
| |4.小误差三角形的处理 | |
| |10(分钟) | |
| |5.大三角形的处理(重复观测后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原因) | |
| |10(分钟) | |
| |6.大误差三角形的处理(差值法) | |
| |10(分钟) | |
| |7.大误差三角形的处理(改变罗经差法) | |
| |20(分钟) | |
| |8.等精度情况下船位误差三角形的处理 | |
| |10(分钟) | |
| |9.提高三方位定位精度的方法 | |
| |10(分钟) | |
| |10.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误差三角形成因与处理方法。 | |
| |2.提高三方位定位精度的方法。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三方位定位方法。 | |
| |2.误差三角形成因与处理。 | |
| |3.掌握三方位定位方法的海图作业法。 | |
| |4.掌握三方位定位出现误差三角形的处理方法。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22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43-44/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距离定位和单标方位距离定位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航海上距离的测定方法 | |
| |10(分钟) | |
| |3.距离定位方法(含观测船位的确定) | |
| |5(分钟) | |
| |4.定位精度 | |
| |5(分钟) | |
| |5.物标的选择 | |
| |5(分钟) | |
| |6.观测顺序 | |
| |5(分钟) | |
| |7.单标方位距离定位方法、特点和定位精度 | |
| |10(分钟) | |
| |8.海图作业(习题11) | |
| |40(分钟) | |
| |9.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距离定位方法。 | |
| |2.提高距离定位精度的方法。 | |
| |3.灯标方位距离定位特点和方法。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航海上距离的测定和距离定位方法。 | |
| |2.单标方位距离定位方法。 | |
| |3.掌握航海上距离的测定和距离定位方法。 | |
| |4.掌握单标方位距离定位方法。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23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45-46/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移线定位的基本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位置线转移方法 | |
| |15(分钟) | |
| |3.单标方位移线定位方法 | |
| |10(分钟) | |
| |4.方位移线船位误差及应用时机 | |
| |15(分钟) | |
| |5.有正确船位后的单物标两方位移线定位 | |
| |20(分钟) | |
| |6.特殊方位移线定位 | |
| |15(分钟) | |
| |7.提高移线定位精度的方法 | |
| |5(分钟) | |
| |8.总结 | |
| |5(分钟) | |
| |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单标方位移线定位方法。 | |
| |2.有正确船位后的单物标两方位移线定位方法。 | |
| |3.特殊方位移线定位。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单标方位移线定位。 | |
| |2.特殊方位移线定位。 | |
| |3.掌握单标方位移线定位方法。 | |
| |4.掌握特殊方位移线定位方法。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24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47-48/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单一位置线的应用和电子航海的基本知识。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 | |
| |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单一位置线的应用 | |
| |20(分钟) | |
| |3.罗兰C定位 | |
| |20(分钟) | |
| |4.GPS定位 | |
| |40(分钟) | |
| |5.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单一位置线的应用。 | |
| |2.船用GPS接收机定位精度及其在航海上的应用。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单一位置线的应用。 | |
| |2.电子航海。 | |
| |3.掌握单一位置线的应用。 | |
| |4.掌握船用GPS接收机定位精度及其在航海上的应用。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25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49-50/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航用海图的改正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航海通告。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航海通告作用、种类、主要内容和出版情况等 | |
| |10(分钟) | |
| |3.中版《航海通告》第I、II部分内容和使用方法 | |
| |25(分钟) | |
| |4.英版《航海通告》第I、II部分内容和使用方法 | |
| |5(分钟) | |
| |5.海图改正步骤和方法 | |
| |30(分钟) | |
| |6.海图改正注意事项 | |
| |5(分钟) | |
| |7.海图管理 | |
| |5(分钟) | |
| |8.总结 | |
| |5(分钟) | |
| |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英版《航海通告》第I部分索引的使用方法。 | |
| |2.中、英版航海通告格式和各部分含义。 | |
| |3.海图改正和登记方法。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航海通告》。 | |
| |2.海图改正和登记方法。 | |
| |3.掌握《航海通告》的内容。 | |
| |4.掌握海图改正和登记方法。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26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51-52/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了解和掌握航海日志的作用、内容、填写要求和管理要求。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航海日志作用和左、右页记载内容 | |
| |10(分钟) | |
| |3.航行准备填写内容 | |
| |10(分钟) | |
| |4.靠离泊填写内容 | |
| |10(分钟) | |
| |5.航行中填写内容 | |
| |10(分钟) | |
| |6.锚泊中填写内容 | |
| |10(分钟) | |
| |7.靠泊中填写内容 | |
| |10(分钟) | |
| |8.消防、救生、恶劣天气和重大海事等填写内容 | |
| |10(分钟) | |
| |9.航海日志的填写要求和管理 | |
| |10(分钟) | |
| |10.总结 | |
| |5(分钟)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各种情况下航海日志的正确填写方法。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航海日志作用和左、右页记载内容。 | |
| |2.航海日志的填写要求和管理。 | |
| |3.掌握航海日志的左、右页记载内容。 | |
| |4.掌握航海日志的正确填写方法。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航海学(1)》课程教案
第 27 页 总 27 页
|课程名称 |《航海学》1 |教材版本 |《航海学》郭禹,1999年 |
|课程进度 |53-54/54 |所属教研室 |航海教研室 |
|教案版本 |2003年第1版 |修订日期 |2003-05-18 |
| | | |
|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 |
| | | |
| |1.目的:提高实操掌握海图改正和航海日志的填写方法。 | |
|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海图、航海通 | |
| |告、海图作业工具、海图图式、航海日志。 | |
|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 |
| | | |
| |1.绪论 | |
| |5(分钟) | |
| |2.海图改正训练 | |
| |60(分钟) | |
| |3.航海日志填写训练 | |
| |20(分钟) | |
| |4.总结 | |
| |5(分钟) | |
| | | |
|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 |
| | | |
| |1.航海通告的正确使用。 | |
| |2.海图改正的基本方法。 | |
| |3.航海日志的正确填写。 | |
|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 |
| | | |
| |1.航海通告内容、海图改正方法。 | |
| |2.航海日志填写方法。 | |
| |3.掌握海图改正的基本方法。 | |
| |4.掌握航海日志填写方法。 | |
|教案撰写人 |刘德新 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 |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
| 0 | negative_file/【公众号:zsxx_xxyg】教案(航海学1).doc |
对应的旧标准:GB 1576-1996
ICS 13.060.25
Z 5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1576—2001
工 业 锅 炉 水 质
WaterquaIity for industrial boilers
2001-01-10发布 2001-10-01实施
国 家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水质标准附录A(标准的附录)水质检验方法
A1 总则和一般规定
A2 水样的采集
A3 悬浮固形物的测定
A4 溶解固形物的测定(重量法)
A5 电导率的测定
A6 pH的溺定(电极法)
A7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A8 碱度的测定(容量法)
A9 硬度的测定(EDTA滴定法)
A10 磷酸盐的测定(磷钒钼黄分光光度法)
A11 磷酸盐的测定(磷钼蓝比色法)
A12 溶解氧的测定(两瓶法)
A13 溶解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比色法)
A14 亚硫酸盐的测定(碘量法)
Al5 油的测定(重量法)
A16 铁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A17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18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19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20 碘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21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1576—1996《低压锅炉水质》实施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在变化环境中显示的
不适应性,主要进行了下列修改:
1) 标准名称由原来的《低压锅炉水质》改为《工业锅炉水质》。
2)
标准适用范围扩大到常压热水锅炉,并补充规定了直流锅炉、常压热水锅炉和电热锅炉
的水质指标。
3)
表1脚注2),对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的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锅水碱度指标上限值允
许有条件的适当放宽。
4) 表1脚注4),增加了可采用测定电导率的方法来间接控制锅水溶解固形物。
5) 表1脚注5),规定对全焊接锅炉相对碱度可不控制。
6)
表l脚注6),采用锅外水处理方法的燃油、燃气锅炉给水增补了含铁量指标。
7)
采用锅内加药处理方法的热水锅炉的额定功率由2.8MW放宽到4.2MW,给水总硬度指标由
4mmol/L放宽到6mmol/L。
8)
附录A“水质检验方法”中增加了含铁量的测定方法,并纠正了原附录中的一些差错。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1576—1996。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负责起草。
本标淮主要起草人:张琏、沈元令。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淮
GB1576—2001
工 业 锅 炉 水 质
代替GB1576—1996
Water quality for industrial boiler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
本标淮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
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2 水质标淮
2.1
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一般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水质应符合表l规定。
[pic]
[pic]
2.2
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2t/h,且额定蒸汽压力小于等于1.0MPa的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
(如对汽、水品质无特殊要求)也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
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排污和清冼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2规定。
[pic]
2.3
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进行锅外水处理,对于额定功率小于等于4.2MW非管架式承压的热水
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
督,认真做好加药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pic]
2.4
直流(贯流)锅炉给水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其水质按表1中额定蒸汽压力为大于1.6MP
a、小于等于2.5MPa的标准执行。
2.5 余热锅炉及电热锅炉的水质指标应符合同类型、同参数锅炉的要求。
2.6 水质检验方法应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执行。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水质检验方法
A1 总则和一般规定
A1.1
本方法供工业锅炉锅炉房进行水质分析时使用,各单位可根据本方法和化学分析的具体
要求,结合具体条件选用。
A1.2
对使用试剂的要求:本方法中若无特殊指明均用分析纯(A.R)或化学纯(C.P)试剂。当试
剂(级别)不合要求时,则可将试剂提纯使用或采用较高级别的试剂。
A1.3
试剂的加入量:本方法中,试剂的加入量如以滴数来表示的,均应按每20滴相当于1mL计
算。
A1.4 试剂的配制:配制本方法所用试剂的溶剂若无明确规定均为水溶液。
A1.5
标准溶液的标定:标准溶液的标定一般应平行作两份或两份以上,当两份标定的相对误
差在±(0.2%~0.4%)以内时,才能取平均值计算其浓度。
A1.6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下列几种:
A1.6.1 质量百分浓度与体积百分浓度;
A1.6.1.1 质量百分浓度(%):系指在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A1.6.1.2
体积百分浓度(%):系指在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这种浓度的表示方法通常适用
于溶质为固体时溶液的配制。
A1.6.2
体积比:体积比是指溶质X与溶剂Y按体积比配制的溶液(如l:3硫酸溶液,是指1体积的
浓硫酸与3体积的水混合而成的硫酸溶液)。这种浓度的表示方法,通常适用于溶质为液
体时的溶液配制。
A1.6.3 物质的量浓度(cB):系指物质B的物质的量nB除以混合物的体积V。
注:国际制单位(SI)规定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mol),其定义为:摩尔是一系统的
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的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在使
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
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A1.6.4
滴定度(T):系指在1mL溶液中所含相当于待测成分的mg质量或相当于该溶液中溶质的mg
质量。
A1.6.5 质量浓度( [pic]):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单位为mg/L或
[pic]g/L。
A1.7
仪器的校正: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应对分析天平、砝码及其他精密仪器应按国
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校正。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应根据说明书进行校正,对滴定管、
移液管、容量瓶等,可根据试验的要求进行校正。
A1.8 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有下列两种:
A1.8.1
在一般测定中,为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空白水代替水样,用测定水样的方法和步
骤进行测定,其测定值称为空白值,然后对水样测定结果进行空白值校正。
A1.8.2
在微量成分比色分析中,为校正空白水中待测成分含量,需要进行单倍试剂和双倍试剂
的空白试验。单倍试剂的空白试验与一般空白试验相同。双倍试剂的空白试验是指试剂
加入量为测定水样所用试剂量的2倍。测定方法和步骤均与测定水样相同。根据单、双倍
试剂的空白试验结果,求出空白水中待测成分含量,对水样测定结果进行空白值校正。
A1.9
对空白水的要求:本方法中“空白水”是指用来配制试剂和作空白试验用的水,如蒸馏水
、除盐水、高纯水等。对空白水的质量要求规定如下:
蒸馏水的电导率小于0.00005~0.0002S/m(25℃)。
除盐水的电导率小于0.00001~0.0001S/m(25℃)。
高纯水的Cu、Fe、Na含量小于0.002mg/L;SiO2含量小于0.003mg/L。
A1.10
蒸发浓缩:当溶液的浓度较低时,可取一定量溶液先在低温电炉上或电热板上进行蒸发
,浓缩至体积较小后,再移于水浴锅上进行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应注意防尘和爆沸溅出
。
A1.11 干燥器:干燥器内一般用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当氯化钙干燥剂表面有潮湿现象或变色硅胶颜色变红时,表明干燥剂失效,应进行更
换。
A1.12
恒重:标准中规定的恒重是指在灼烧(烘干)和冷却条件相同情况下,连续两次称重之差
不大于0.4mg,如方法中另有规定者不在此限。
A1.13 表示测定结果的单位,表示测定结果的单位应依据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
A1.14
有效数字:分析工作中的有效数字是指该分析方法实际能精确测定的数字,因此分析结
果应正确地使用有效数字来表示。
A1.15 本方法主要参照的分析项目、代表符号以及使用单位汇于表A1。
[pic]
A2 水样的采集
A2.1 取样装置
A2.1.1
取样器的安装和取样点的布置应根据锅炉的类型、参数、水质监督的要求(或试验要求)
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和布置,以保证采集的水样有充分的代表性。
A2.1.2 除氧水、给水的取样管,应尽量采用不锈钢管制造。
A2.1.3
除氧水、给水、铜水和疏水的取样装置,必须安装冷却器,取样冷却器应有足够的冷却
面积,并接在能连续供给足够冷却水量的水源上,以保证水样流量在500~700mL/min,
水样温度应在30~40℃之间。
A2.1.4
取样冷却器应定期检修和清除水垢。锅护大修时,应安排检修取样器和所属阀门。
A2.1.5
取样管道应定冲洗(至少每周一次)。作系统查定取样前要冲冼有关取样管道,并适当延
长冲冼时间。冲冼后应隔1~2h方可取样,以确保水样有充分的代表性.。
A2.1.6 测定溶解的除氧水和汽机凝结水,其取样阀的盘根和管道应严密不回空气。
A2.2 水样的采集方法
A2.2.1
采集有取样冷却器的水样时,应调节冷却水的取样阀门,使水样流量在500~700mL/min
,温度为30~40℃的范围内,且流速稳定。
A2.2.2
采集给水、锅水水样时,原则上应是连续流动之水。采集其他水样时,应先将管道中的
积水放尽并冲冼后方可取样。
A2.2.3
盛水样的容器(采样瓶)必须是硬质玻璃或塑料制品(测定微量成分分析的样品必须使用塑
料容器)。采样前,应先将采样容器彻底清冼干净。采样时再用水样冲冼三次(方法中另
有规定除外)以后才能采集水样,采样后应迅速加盖封存。
A2.2.4
采集现场监督控制试验的水样,一般应使用固定的采样瓶,采集供全分析用的水样,应
粘贴标签、注明水样名称、采样人姓名、采样地点、时间、温度以及其他情况(如季节、
气侯条件等)。
A2.2.5
测定水中某些不稳定成分(如溶解氧、游离二氧化碳等)时,应在现场取样测定,采集方
法应按各测定方法中的规定进行。
A2.3 水样的存放与运送
A2.3.1
水样采集后其成分的改变,受水样的性质、温度、保存条件的影响有很大的不同,原则
上应及时化验。此外,不同的测定项目,对水样可以存放时间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因此
水样可以存放的时间很难绝对规定,根据一般经验,宜采用表A2所列时间。
[pic]
A2.3.2
水样存放与运送时,应注意检查水样容器是否封闭严密。水样容器应放在不受阳光直接
照射的阴凉处。
水样的运送途中,冬季应防冻、夏季应防晒。
A2.3.4 化验经过存放或运送的水样,应在报告中注明存放的时间和温度等项目。
A3 悬浮固形物的测定
A3.1 概要
水样中被某种过滤材料分离出来的固形物称为悬浮固形物。不同过滤材料可以获得不同
的测定结果。本法系采用G4玻璃过滤器或用铺有5mm厚的石棉层的古氏坩埚过滤器作为过
滤材料。
A3.2 仪器
A3.2.1 孔径为3~4 m的G4玻璃过滤器或容积为30mL的古氏坩埚。
A3.2.2 电动真空泵或水力抽气器。
A3.2.3 容积为2000mL的吸滤瓶。
A3.3 试剂
硝酸溶液(1:1)。
A3.4 测定方法
A3.4.1
采用G4玻璃过滤器时,先用硝酸溶液冼涤过滤器,再用蒸馏水冼净,然后置于105~l10
℃烘箱中烘干1h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至恒重。
A3.4.2 将玻璃过滤器(或铺有酸洗石棉层的古氏坩埚)安装在吸滤瓶上启动真空泵。
注:酸洗石棉可按下述方法制备:把优质的长纤维石棉切成长度为0.5cm,在研钵中
用水捣和,再用浓盐酸在水浴锅上煮l2~18h,然后用热蒸馏水洗涤至洗出液中无氯
离子,即可应用。
A3.4.3
若采用酸洗石棉层作为过滤材料,可将酸洗石棉按下述方法均匀地铺平整个古氏坩埚底
部。
A3.4.3.1 将酸洗石棉放人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并激烈搅拌。
A3.4.3.2
往已搅拌好的酸洗石棉中,加大量的蒸馏水,再次搅拌,并把上部浑浊液含有细小的石
棉纤维悬浮液倒入一烧杯中,沉于烧杯底部较长的石棉纤维悬浮液倒入另一烧杯中。
A3.4.3.3 把干净的古氏坩埚安放在吸滤瓶上,以备抽滤。
A3.4.3.4
将准备好的较长的石棉纤维悬浮液倒入坩埚中,徐徐地抽滤,逐次倒力,逐次抽滤,直
到酸洗石棉层厚达约4mm。
A3.4.3.5 然后倒入细小的酸冼石棉纤维悬浮液抽滤,使覆盖层约1mm。
A3.4.3.6
用蒸馏水洗涤制备好的酸冼石棉层,直至洗出液透明为止。将上述制备好铺有酸冼石棉
层的古氏坩埚于105~110℃烘箱内烘1h,取出放入干燥器冷却,称重,直至恒重。
A3.4.4
将水样摇匀后按表A3规定准确量取水样体积,徐徐注入玻璃过滤器中,最初滤出的200m
L滤液,应重复过滤一次,滤液留作溶解固形物及其他分析用。若过滤后的水样有混浊,
应重新过滤。
[pic]
A3.4.5
过滤完毕后,用少量蒸馏水将计量水样的容器和玻璃过滤器清洗数次。将玻璃过滤器移
入105~110℃烘箱中烘干1h,取出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
A3.4.6
再于相同的温度下烘干0.5h,冷却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恒重。水样中悬浮固形物的
含量( [pic])按式(A1)计算:
[pic]
式中:G1——玻璃过滤器(或铺有石棉层的古氏坩埚)与悬浮固形物的总量,mg;
G2——玻璃过滤器(或铺有石棉层的古氏坩埚)的重量,mg;
V——水样的体积,mL。
A3.4.7 在测定结果的报告中应注明所用的过滤材料。
A4 溶解固形物的测定(重量注)
A4.1 概要
A4.1.1 溶解固形物是指已被分离悬浮固形物后的滤液经蒸发干燥所得的残渣。
A4.2 仪器
A4.2.1 水浴锅或400mL烧杯。
A4.2.2 100~200mL瓷蒸发皿。
A4.3 测定方法
A4.3.1
取一定量已过滤充分摇匀的澄清水样(水样体积应使蒸干残留物的重量在100mg左右),逐
次注入经烘干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锅上蒸干。
注:为防止蒸干、烘干过程中落人杂物而影响试验结果,必须在蒸发皿上放置玻璃
三角架并加盖表面皿。
A4.3.2 将已蒸干的样品连同蒸发皿移入105~110℃的烘箱中烘2h。
A4.3.3 取出蒸发皿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迅速称重。
A4.3.4 在相同条件下烘0.5h,冷却后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A4.3.5 溶解固形物含量( [pic]RG)按式(A2)计算:
[pic]
式中:G1——蒸干残留物与蒸发皿的总重量,mg;
G2——蒸发皿的重量,mg;
V——水样的体积,mL。
A5 电导率的测定
A5.1 方法概要
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
力,其导电能力大小可用电导率表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即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两极间电阻率大
小来确定。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其定义是电极截面积为1cm2,极间距离为1cm时,该
溶液的电导。
电导率的单位为西/厘米(S/cm)。在水分析中常用它的百万分之一即微西/厘米(
[pic]S/cm)表示水的电导率。
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的性质、浓度、溶液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溶液的电导率是指
25℃时的电导率。
A5.2 仪器
A5.2.1 电导仪(或电导率仪):测量范围为常规范围,可选用DDS-.11型。
A5.2.2
电导电极(简称电极):实验室常用的电导电极为白金电极或铂黑电极。每一电极有各自
的电导池常数,它可分为下列三类:即0.1cm-1以下,0.1~1.0cm-1及l.0~10cm-1。
A5.2.3 温度计:精度应高于0.5℃。
A5.3 试剂
A5.3.1
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5513g,
用新制备的Ⅱ级试剂水(20℃±2℃)溶解后,移入l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A5.3.2
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551g,
用新制备的Ⅱ级试剂水(20℃±2℃)浴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A5.3.3
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
0.7455g,用新制备的Ⅱ级试剂水(20℃±2℃)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
匀。
A5.3.4
0.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于使用前准确吸取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100mL,移入
lL容量瓶中,用新制备的Ⅰ级试剂水(20℃±2℃)稀释至刻度,混匀。
以上氯化钾标准溶液,应放入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这些氯化钾
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如表A4所示。
[pic]
[pic]
A5.4 操作步骤
A5.4.1 电导率仪的操作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A5.4.2
水样的电导率大小不同,应使用电导池常数不同的电极,不同电导率的水样可参照表A5
选用不同电导池常数的电极。
[pic]
将选择好的电极用Ⅱ级试剂水冼净,再用Ⅰ级试剂水冲洗2~3次浸泡在Ⅰ级试剂水中备用。
A5.4.3
取50~100mL水样(温度25℃±5℃)放入塑料杯或硬质玻璃杯中,将电极用被测水样冲洗2~
3次后,浸入水样中进行电导率测定,重复取样测定2~3次,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在±
3%以内,即为所测的电导率值(采用电导仪时读数为电导值),同时记录水样温度。
A5.4.4 若水样湿度不是25℃,测定数值应按式(A3)换算为25℃的电导率值。
[pic]
式中:S(25℃)——换算成25℃时水样的电导率, [pic]S/cm;
DD——水温为t℃时测得的电导, [pic]S;
K——电导池常数,cm-1;
[pic]——温度校正系数(通常情况下 [pic]近似等于0.02);
t——测定时水样温度,℃。
A5.4.5
对未知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或者需要校正电导池常数时,可用该电极测定已知电导率的氯
化钾标准溶液(温度25℃±5℃)的电导(见表A4),然后按所测结果算出该电极的电导池常数
。为了减小误差,应当选用电导率与待测水样相近的氯化钾标准溶液来进行标定。电极
的电导池常数按式(A4)计算。
[pic]
式中:K——电极的电导池常数,cm-1;
S1——氯化钾标淮溶液的电导率, [pic]S/cm;
S2——用未知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测定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 [pic]S。
A5.4.6
若氯化钾标准溶液湿度不是25℃,测定数值应按式(A3)换算为25℃时的电导率值,代入式
(A4)计算电导池常数。
A5.5 电导率与含盐量的关系
对于同一类天然淡水,以湿度25℃时为准,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比例关系,其比例约为
:1
[pic]S/cm相当于0.55~0.90mg/L。在其他温度下需加以校正,即每变化1℃含盐量大约变
化2%,温度高于25℃时用负值,反之用正值。
注:在20℃时,测定某天然水的电导率为244
[pic]S/cm,试计算这种水的近似含盐量。解:设电导率1
[pic]S/cm时含盐量相当于0.75mg/L,则含盐量为244×0.75+244×0.75×2%×5=2.0×
102 mg/L。
根据实际经验,通常在pH为5~9范围内,天然水的电导率与水溶液中溶解物质之比,大
约为1:(0.6~0.8)。一般锅水,如将电导率最大的OH-离子中和成中性盐,则锅水的电
导率与溶解固形物之比约为1:(0.5~0.6)(即1 [pic]S/cm相当于0.5~0.6mg/L)。
[pic]
A6 pH的测定(电极法)
A6.1 概要
水样中含有氧化剂、还原剂、高含盐量、色素、水样混浊以及蒸馏水、除盐水等无缓冲
性的水样宜用此电极法。当氢离子选择性电极pH电极与甘汞参比电极同时浸入溶液后,
即组成测量电池对,其中pH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而变化。用一台高阻抗输
入的毫伏计测量,即可获得同水溶液中氯离子活度相对应的电极电位以pH值表示,即
[pic]
pH电极的电位与被测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关系符合能斯特公式,即
[pic]
根据上式可得:
[pic]
式中: E——pH电极所产生的电位,V;
E0——当氢离子活度为1时,pH电极所产生的电位,V;
R——气体常数;
F——法拉第常数;
T——绝对温度,K;
n——被测离子的电荷价数;
[pic]H+——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mol/L;
[pic]H+——定位溶液的氢离子活度,mol/L;
[pic].=-lg [pic]H+;
△E——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相对应的电极电位差值。因此,在20℃时,
当pH [pic]=1时,△E=58mV。
A6.2 仪器
A6.2.1 实验室用pH计,附电极支架及测试烧杯。
A6.2.2 pH电极、饱和或3mol/L氯化钾甘汞电极。
A6.3 试剂及配制
A6.3.1
pH等于4.00的标准缓冲溶液:准确称取预先在115℃±5℃干燥并冷却至室温的优级纯邻苯二
甲酸氢钾(KHC8H4O4)10.12g,溶解于少量除盐水中,并稀释至l000mL。
A6.3.2
pH等于6.86的标准缓冲溶液:准确称取经115℃±5℃干燥并冷却至室温的优级纯磷酸二氢钾
(KH2PO4)3.390g以及优级纯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3.55g溶于少量除盐水中,并稀释
至1000mL。
A6.3.3
pH等于9.20的标准缓冲溶液,准确称取优级纯硼砂(Na2B4O7·10H2O)3.8lg,溶于少量除
盐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此溶液贮存时,应用充填有烧碱石棉的二氧化碳吸收管,防
止二氧化碳影响。
上述标准缓冲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其pH值的变化列在表A7。
[pic]
A6.4 测定方法
A6.4.1
新电极或长时间干燥保存的电极在使用前应将电极在蒸馏水中浸泡过夜,使其不对称电
位趋于稳定。如有急用,则可将上述电极浸泡在0.1mol/L盐酸中至少1h,然后用蒸馏水
反复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对污染的电极,可用沾有四氯化碳或乙醚的棉花轻轻擦净电极的头部,如发现敏感膜外
壁有微锈,可将电极浸泡在5%~10%的盐酸中,待锈消除后再用,但绝不可浸泡在浓酸中
,以防敏感薄膜严重脱水报废。
A6.4.2
仪器校正:仪器开启半小时后,按仪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零、温度补偿以及满刻度校
正等手续。
A6.4.3
pH定位:定位用的标准缓冲溶液应选用一种其pH值与被测溶液相近的缓冲溶液,在定位
前,先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及测试烧杯2次以上,然后用干净滤纸将电极底部残留的水滴轻
轻吸去,将定位溶液倒入测试烧杯内,浸入电极,调整仪器的零点、温度补偿以及满刻
度校正,最后根据所用定位缓冲液的pH值将pH定位,重复定位1~2次,直至复定位后误
差在允许范围内。定位溶液可保留下次再用,如有污染或使用数次后,应根据需要随时
再更换新鲜缓冲溶液。
为了减少测定误差,定位用pH标准缓冲液的pH值应与被测水样相接近。当水样pH值小于
7.0时,应使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定位,以硼砂或磷酸盐混合液复定位。当水样pH值大
于7.0时,则应用硼砂缓冲液定位,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或磷酸盐混合液进行复定位。
进行pH值测定时,还必须考虑到玻璃电极的“钠差”问题,即被测水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对氢离子测试的干扰,特别在进行pH大于10.5的高pH值测定时,必须选用优质的高碱pH
电极,以减少误差。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可选用不同精度的仪器。
A6.4.4
复定位:将电极和测试烧杯反复用蒸馏水冲洗2次以上,最后一次冲洗完毕后用干净的滤
纸将电极底部残留的水滴轻轻吸去,然后倒入复定位缓冲溶液,按上述定位的手续进行
pH测定.如所测结果同复定位缓冲溶液的pH值相差在±0.05以内时,即可认为仪器和电极
均属正常,可以进行pH测定。复定位溶液的处理应按定位溶液的规定进行。
A6.4.5
水样的测定:将复定位后的电极和测试烧杯,反复用蒸馏水冲洗2次以上,再用被测水样
冲洗2次以上,最后一次冲冼完毕后,应用干净的滤纸轻轻将电极底部残留的水滴吸去,
然后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按上述定位的手续进行pH测定。测定完毕后,应将电极用蒸
馏水反复冲冼干净,最后将pH电极浸泡在蒸馏水中备用。
A6.4.6
测定pH时,水样温度与定位温度之差不能超过5℃,否则,将会直接影响pH值准确性。
A7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A7.1 概要
适用于测定氯化物含量为5~100mg/L的水样。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氯化物与硝酸银作用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与铬
酸钾作用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使溶液显橙色,即为滴定终点。
A7.2 试剂及配制
A7.2.1
氯化钠标准溶液(1mL含1mg氯离子):取基准试剂或优级纯的氯化钠3~4g置于瓷坩埚
内,于高温炉内升温至500℃灼烧l0min,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职1.648
g氯化钠,先溶于少量蒸馏水,然后稀释至1000mL。
A7.2.2
硝酸银标准溶液(1mL相当于1mgCl-):称取5.0g硝酸银溶于1000mL蒸馏水中,以氯化
钠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
于三个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分别注入10mL氯化钠标准溶液,再各加入90mL蒸馏水及1.0m
L10%铬酸钾指示剂,均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分别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
量V,以平均值计算,但三个平行试验数值间的相对误差应小于0.25%。另取100mL蒸馏水
作空白试验,除不加氯化钠标准溶液外,其他步骤同上,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
V1。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度(T)按式(A8)计算:
[pic]
式中:V1——空白试验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mL;
10——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0——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
最后凋整硝酸银溶液浓度,使其成为1mL相当1mgCl-的标准溶液。
A7.2.3 10%铬酸钾指示剂。
A7.2.4 1%酚酞指示剂(以乙醇为溶剂)。
A7.2.5 cNaOH:0.1mol/L。
A7.2.6 [pic]:0.1mol/L。
A7.3 测定方法
A7.3.1
量取1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加2~3滴l%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即用硫酸溶液中和至无
色。若不显红色,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然后以硫酸溶液滴回至无色,再加
入l.0mL10%铬酸钾指示剂。
A7.3.2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V1。同时作空白试验(方
法同A7.2.2 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V2。
氯化物(Cl-)含量按式(A9)计算:
[pic]
式中:V1——滴定水样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空白水样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
1.0——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度,1mL相当于1mgCl-.;
Vs——水样的体积,mL。
A7.4 测定水样时注意事项
A7.4.1
当水样中氯离子含量大于100mg/L时,须按表A8中规定的体积取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mL后测定。
[pic]
A7.4.2
当水样中硫离子(S2-)含量大于5mg/L,铁、铝含量大于3mg/L或颜色太深时,应事先用
过氧化氢脱色处理(每升水加20mL),并煮沸10min后过滤。如颜色仍不消失,可于100mL
水样中加1g碳酸钠然后蒸干,将干涸物用蒸馏水溶解后进行测定。
A7.4.3
如水样中氯离子含量小于5mg/L时,可将硝酸银溶液稀释为1mL相当于0.5mgCL-后使
用。
A7.4.4 为了便于观察终点,可另取100mL水样加1mL铬酸钾指示剂作对照。
A7.4.5 混浊水样,应事先进行过滤。
A8 碱度的测定(容量法)
A8.1 概要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包氢子的物质的量,例如氢氧根、碳酸盐、重碳酸盐、磷
酸盐、磷酸氢盐、硅酸盐、硅酸氢盐、亚硫酸盐、腐植酸盐和氨等,都是水中常见的碱
性物质,它们都能与酸进行反应。因此,选用适宜的指示剂,以酸的标准溶液对它们进
行滴定,便可测出水中碱度的含量。
碱度可分为酚酞碱度和全碱度两种。酚酞碱度是以酚酞作指示剂时所测出的量,其终点
的pH值为8.3。全碱度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测出的量,终点的pH值为4.2。若碱度很小
进,全碱度宜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作指示剂,终点的pH值为5.0。
A8.2 试剂及配制
A8.2.1 l%酚酞指示剂(以乙醇为溶剂)。
A8.2.2 0.1%甲基橙指示剂。
b 甲基红-
亚甲基蓝指示剂:准确称取0.125g甲基红和0.085g亚甲基蓝,在研钵中研磨均匀
后,溶于100mL95%乙醇中。
A8.2.4 [pic]=0.1000mol/L、0.0500mol/L、0.01o0mol/L标准溶液配制方法见A17。
A8.3 测定方法
A8.3.1 大碱度水样(如锅水、化学净水、冷却水、生水等)的测定方法:
取100mL透明水样注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1%酚酞指示剂,此时若溶液显红色,则用
[pic]=0.0500mol/L或等于0.1000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恰无色,记录耗酸体积V1,然后
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上述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红色为止,记录第二
次耗酸体积V2(不包括V1)。
A8.3.2 小碱度水样(如凝结水、高纯水、给水等)的测定方法:
取l00mL选明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1%酚酞指示剂,此时溶液若显红色,则用
微量滴定管以 [pic]=0.0100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恰无色,记录耗酸体积
[pic],然后再加入2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再用上述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绿
色变为紫色,记录耗酸体积 [pic](不包括 [pic])。
A8.3.3 无酚酞碱度时的测定方法:
上述二法,若加酚酞指示剂后溶液不显色,可直接加甲基橙或甲基红-
亚甲基蓝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记录耗酸体积 [pic]。
A8.3.4 碱度的计算
上述被测定水样的酚酞碱度(JD)酚和全碱度(JD)全按式(A10)、式(A11)计算:
[pic]
式中: [pic]——标准溶液浓度,mol/L;
[pic]、 [pic]——两次滴定时所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注
1 碱度的基本单元采用OH-、 [pic]、 [pic]。
2
碱度单位毫克当量/升(mgN/L)和毫摩尔/升(mmol/L)的关系:1mgN/L=1mmol/L。
A9 硬度的测定(EDTA滴定法)
A9.1 概要
在pH为10.0±0.1的被测溶液中,用铬黑T作指示剂,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EDTA)标
准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根据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即可计算出水中硬度的含量
。
A9.2 试剂及配制
A9.2.1 c1/2EDTA=0.04mol/L标准溶液(配制方法见A18.2.1.1)。
A9.2.2 c1/2EDTA=0.002mol/L标准溶液(配制方法见A18.2.3.1)。
A9.2.3 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稀取20g氯化铵溶于500mL除盐水中,加入150mL浓氨水(密度
0.90g/mL)以及5.0g乙二胺四乙酸镁二钠盐(简写为Na2MgY),用除盐水稀释至1000mL,混
匀,取
50.00mL,接A9.3.2(不加缓冲溶液)测定其硬度,根据测定结果,往其余950mL缓冲溶液
中,加所需EDTA标准溶液,以抵消其硬度。
注:测定前对所用Na2MgY必须进行鉴定,以免对分析结果产生误差。鉴定方法:取
一定量的Na2MgY溶于高纯水中,按硬度测定法测定其Mg2+或EDTA是否有过剩量,根
据分析结果精确地加入EDTA或Mg2+,使溶液中EDTA和Mg2+均无过剩量。如无Na2.Mg
Y或Na2MgY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可用4.716gEDTA二钠盐和3.120gMgSO4·7H2O来代替5
.0gNa2MgY,配制好的缓冲溶液,按上述手续进行鉴定,并使EDTA和Mg2+均无过剩量
。
A9.2.4
硼砂缓冲溶液:稀取硼砂(Na2B4O7·10H2O)40g溶于80mL高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10g,
溶解后用高纯水稀释至1000mL混匀,取50.00mL,加0.1mol/L盐酸溶液40mL,然后按A9.
3.2测
定其硬度,并按上法往其余950mL缓冲溶液加入所需EDTA标准溶液,以抵消其硬度。
A9.2.5
0.5%铬黑T指示剂:称取0.5g铬黑T(C20H12O7N3SNa)与4.5g盐酸羟胺,在研钵中磨匀,
混合后溶于100mL95%乙醇中,将此溶液转入棕色瓶中备用。
A9.3 测定方法
A9.3.1 水样硬度大于0.5mmol/L的测定。
按表A9的规定取适量透明水样注于250mL锥形瓶中,用除盐水稀释至100mL。
[pic]
加入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和2滴0.5%铬黑T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c1/2EDTA=0.0
200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记录EDTA标准溶液所消耗的
体积V。
硬度(YD)的含量按式(A12)计算:
[pic]
式中:c1/2EDTA——标准溶液浓度,mol/L;
V1/2EDTA——滴定时所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s——水样体积,mL。
A9.3.2 水样硬度在0.001~0.5mmol/L的测定
取100mL透明水样注于250mL锥形瓶中,加3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或1mL硼砂缓冲溶液
)及2滴0.5%铬黑T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c1/2EDTA=0.0010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
即为终点,记录上述标准溶液所消耗的体积。
硬度(YD)的含量计算按式(A13)。
A9.4 测定水样时注意事项
A9.4.1
若水样的酸性或碱性较高时,应先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0.1mol/L盐酸中和后再加
缓冲溶液,水样才能维持pH(10±0.1)。
A9.4.2
对碳酸盐硬度较高的水样,在加入缓冲溶液前,应先稀释或先加入所需EDTA标准溶液量
的80%~90%(计入所消耗的体积内),否则有可能析出碳酸盐沉淀,使滴定终点拖长。
b
冬季水温较低时,络合反应速度较慢,容易造成滴定过量而产生误差。因此,当温度较
低时,应将水样预先加温至30~40℃后进行测定。
A9.4.4
如果在滴定过程中发现滴定不到终点或指示剂加入后颜色呈灰紫色时,可能是Fe、Al、
Cu或Mn等离子的干扰。遇此情况,可在加指示剂前,用2mL1%的L-
半胱胺酸盐和2mL三乙醇胺(1:4)进行联合掩蔽,或先加入所需EDTA标准溶液80%~90%(
计入所消耗的体积内),即可消除干扰。
A9.4.5 pH(10.0±0.1)的缓冲溶液,除使用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外,还可用氨基乙醇配制的缓冲溶液(无味缓冲液)。此缓冲溶液的优点
是:无味,pH稳定,不受室温变化的影响。配制方法:取400mL除盐水,加入55mL浓盐酸
,然后将此溶液慢慢加入310mL氨基乙醇中,并同时搅拌,最后加入5.0g分析纯Na2MgY,
用除盐水稀释至1000mL,在100mL水样中加入此缓冲溶液1.0mL,即可使pH值维待在10.0
士0.1的范围内。
A9.4.6
指示剂除用铬黑T外,还可选用表A10所列的指示剂、由于酸性铬蓝K作指示剂滴定终点为
蓝紫色,为了便于观察终点颜色变化,可加入适量的萘酚绿B,称为KB指示剂。它以固体
形式存放较好,也可以分别配制成酸性铬蓝K和萘酚绿B溶液,使用时按试验确定的比例
加入。KB指示剂的终点颜色为蓝色。
[pic]
[pic]
A9.4.7 硼砂缓冲溶液和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在玻璃瓶中贮存会腐蚀玻璃,增加硬度,所以宜贮存在塑料瓶中。
A10 磷酸盐的测定(磷钒钼黄分光光度法)
A10.1 概要
在0.6mol/L的酸度(1/2H2SO4)下,磷酸盐与钼酸盐和偏钒酸盐形成黄色的磷钒钼酸。
磷矾钼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55nm,一般可在420nm的波长下测定。此法适用于锅水中磷
酸盐的测定,相对误差为±2%。
A10.2 仪器
分光光度计或光电比色计(具有420nm左右的滤光片)。
A10.3 试剂及配制
b 磷酸盐标准溶液(1mL含1mg磷酸根)
称取在105℃干燥过的磷酸二氢钾(KH2PO4/)1.432g,溶于少量除盐水中,并稀释至1000m
L。
A10.3.2 磷酸盐工作溶液(lmL含0.1mg磷酸根)
取上述标准溶液,用除盐水准确稀释至10倍。
A10.3.3 钼酸铵-偏钒酸铵-硫酸显色溶液(简称钼钒酸显色溶液)
A10.3.3.1
称取50g钼酸按[(NH4)6MO7O24·4H2O]和2.5g偏钒酸铵(NH4VO3),溶于400mL,除
盐水中。
A10.3.3.2
取195mL浓硫酸(密度1.84g/cm3),在不断搅拌下徐徐加入到250mL除盐水中,冷却
至室温。
A10.3.3.3 将A10.3.3.2溶液倒入溶液A10.3.3.1中,用除盐水稀释至1000mL。
A10.4 测定方法
A10.4.1 工作曲线绘制
A10.4.1.1
根据待测水样磷酸盐的含量,按表A11中所列数值分别把磷酸盐标准溶液(1mL含
0.1mg磷酸根)注入一组50mL容量瓶中,用除盐水稀释至刻度。
[pic]
A10.4.1.2
将配制好的磷酸盐标准溶液分别注入相应编号的锥形瓶中,各加入5mL钼钒酸显色溶液,
摇匀,放置2min。
A10.4.1.3
根据水样磷酸盐的含量,按表A12选用合适的比色皿和波长,以试剂为空白作参比,分别
测定显色后磷酸盐标淮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工作曲线。
[pic]
A10.4.2 水样的测定
A10.4.2.1
取水样50mL注于锥形瓶中,加入5mL钼钒酸显色溶液,摇匀,放置2min,并以试剂作
空白参比,在与绘制工作曲线相同的比色皿和波长条件下,测定其吸光度。
A10.4.2.2 从工作曲线查得水样磷酸盐含量。
A10.5 测定水样时注意事项
A10.5.1 水样混浊时应过滤,最初100mL滤液弃去,然后取过滤后的水样进行测定。
A10.5.2
水样温度应与绘制工作曲线时的显色温度大致相同,若温差大于5℃,则应采取加热或冷
却措施。
A10.5.3 磷钒钼酸的黄色可稳定数日,在室温下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A11 磷酸盐的测定(磷钼蓝比色法)
A11.1 概要
在0.6mol/L的酸度(H+)下,磷酸盐与钼酸铵生成磷钼黄,用氯化亚锡还原成磷钼蓝后,
与同时配制的标准色进行比色测定。
磷钼蓝比色法仅供现场测定,适用于磷酸盐含量为2~50mg/L的水样。
A11.2 仪器
具有磨口塞的25mL比色管。
A11.3 试剂及配制
A11.3.1 磷酸盐标准溶液(1mL含1mg磷酸根):配制方法见A10.3.1。
A11.3.2 钼酸铵-
硫酸混合溶液:于600mL蒸馏水中徐徐加入167mL浓硫酸(密度1.84g/cm3),冷
却至室温。称取20g钼酸铵[(NH4)6MO7O24·4H2O],研细后溶于上述硫酸溶液中,用蒸馏
水稀释至
1000mL。
A11.3.3
1%氯化亚锡溶液(甘油溶液):称取1.5g优级纯氯化亚锡于烧杯中,加20mL浓盐酸,加热
溶解后,再加80mL纯甘油(丙三醇),搅匀后将溶液转入塑料瓶中备用。
A11.3.4 浓盐酸(密度1.19g/cm3)。
A11.4 测定方法
A11.4.1
量取0、0.10、0.20、0.40、0.60、0.80、1.00、1.50、2.00、2.50mL磷酸盐标准溶液以
及5mL水样,分别注入一组比色管中,用蒸馏水稀释至约20mL,摇匀。
A11.4.2
于上述比色管中各加入2.5mL钼酸铵-.硫酸混合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11.4.3 于每支比色管中加入2~3滴氯化亚锡甘油溶液,摇匀,待2min后进行比色。
A11.4.4 水样中磷酸盐( [pic])的含量按式(A14)计算:
[pic]
式中:V1——与水样颜色相当的标准色中加入磷酸盐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s——水样的体积,mL。
A11.5 测定水样时注意事项
A11.5.1 水样与标准色应同时配制显色。
A11.5.2
为加快水样显色速度,以及避免硅酸盐干扰,显色时水样的酸度(H+)应维持在0.6mol/L
A11.5.3
水样混浊时应过滤后测定,磷酸盐的含量不在2~50mg/L内时,应适当增加或减少水样量
。
A12 溶解氧的测定(两瓶法)
A12.1 概要
在碱性溶液中,二价锰离子被水中溶解氧氧化成三价锰离子、四价锰离子。在酸性溶液
中,三价锰离子和四价锰离子能将碘离子氧化成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
钠滴定,根据其消耗量即能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两瓶法适用于测定含氧量大于
20 [pic]g/L的水样。
A12.2 仪器
A12.2.1 取样桶:取样桶应高于取样瓶150mm以上,并要有放入二个取样瓶的容积。
A12.2.2 取样瓶:500mL具有严密磨口塞的无色玻离瓶。
A12.2.3 滴定管:25mL,下部接一细长玻璃管。
A12.3 试剂及其配制
A12.3.1 0.01mo1/L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配制方法见A19)。
A12.3.2 1%淀粉指示剂。
A12.3.3
氯化锰或硫酸锰溶液:称取45g氯化锰(MnCl2·4H2O)或55g硫酸锰(MnSO4·5H2O),溶
于100mL蒸馏水中过滤,并于滤液中加1mL浓硫酸,贮存于磨口塞的试剂瓶中,此液应澄
清透明,无沉淀物。
A12.3.4
碱性碘化钾混合液:称取36g氢氧化钠、20g碘化钾、0.05g碘酸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混匀。
A12.3.5 磷酸溶液(1∶1)或硫酸溶液(1∶1)。
A12.4 测定方法
A12.4.1
在采取水样前,先将取样瓶、取样桶冼净,并冲洗取样管。然后将二个取样瓶放在取样
桶内,在取样管上接一个玻璃三通,并把三通上联接的二根厚壁胶管分别插入二个取样
瓶底调整水样流速为700mL/min左右。并使水样液位超过取样瓶口150mm后,将取样管轻
轻地由瓶中抽出。
A12.4.2 立即在水面下往第一瓶水样中加入1mL氯化锰或硫酸锰溶液。
A12.4.3 往第二瓶水样中加入5mL磷酸溶液(1∶1)或硫酸溶液(1∶1)。
A12.4.4
用滴定管往两瓶中各加入3mL碱性碘化钾混合液,将瓶塞盖紧,然后由桶中将两瓶取出,
摇匀后再放置在水面下。
A12.4.5
待沉淀物下沉后,打开瓶塞,在水面下向第一瓶水样内加5mL磷酸溶液(1∶1)或硫酸溶液
(1∶1),向第二瓶内加入lmL氯化锰或硫酸锰溶液,将瓶塞盖好,立即摇匀。
A12.4.6
将水样溶液冷却到15℃以下,各取出200~250mL溶液,分别注入两个500mL锥形瓶中。
注:碘和淀粉的反应灵敏度与温度间有一定的关系,温度高时滴定终点的灵敏度会
降低,因此必须在l5℃以下进行滴定。
A12.4.7
分别用硫代硫酸钠标淮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
止。
水样溶解氧(O2)的含量按式(A15)计算:
[pic]
式中:V1——第一瓶水样在滴定时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相当于水样中所
含有溶解氧、氧化剂、还原剂和加入的碘化钾混合液所生成的碘量以及所有试
剂中带入的含氧总量所生成的碘量,mL;
V2——第二瓶水样在滴定时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相当于水样中
所含有氧化剂、还原剂和加入的碘化钾混合液所生成的碘量,mL;
8——1/4氧气的摩尔质量;
0.005——由试剂带入的溶解氧的校正系数(用容积约500mL的取样瓶取样,并取出2
00~250mL试样进行滴定时所采用的校正值);
0.01——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溶液的体积,mL。
注:当水样中含较多量的还原剂,如亚硫酸盐、二价硫离子、亚铁离子、有机悬浮
物、氨和类似的化合物时,会使测定结果偏低;含有较多量的氧化剂,如亚硝酸盐
、铬酸盐、游离氯和次氯酸盐等时,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A13 溶解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比色法)
A13.1 概要
在pH为8.5左右时,氨性靛蓝二磺酸钠被锌汞齐还原成浅黄色化合物,当其与水中溶解氧
相遇时,又被氧化成蓝色,根据其色泽深浅程度确定水中含氧量。它适合测定溶解氧含
量为0.002~0.1mg/L的除氧水、凝结水,精确度为0.002mg/L。
A13.2 仪器
A13.2.1
锌还原滴定管:取50mL酸式滴定管一支,先在其底部垫一层厚约1cm的玻璃棉并注满除盐
水,然后装入制备好的粒径为2~3mm的锌汞齐约30mL,在装填过程中应不断振动,消除
滴定管中的气泡。
A13.2.2 专用溶氧瓶:具有严密磨口塞的无色玻璃瓶,其容积为200~300mL;
A13.2.3 取样桶:同A12.2.1。
A13.3 试剂及其配制
A13.3.1 氨-
氯化铵溶液:称取20g氯化铵溶于200mL水中,加入50mL浓氨水(密度0.9g/cm2)稀
释至1000mL。取20mL缓冲溶液与20mL酸性靛蓝二磺酸钠储备溶液混合,测定其pH。若pH
大于8.5可用硫酸溶液(1∶3)调节pH至8.5,反之若pH小于8.5可用10%氨水调节pH至8.5。
根据加酸或氨水的体积,往其余980mL缓冲溶液中加入所需的酸或氨水,以保证配制的氨
缓冲靛蓝二磺酸钠的pH=8.5。
A13.3.2 0.01mol/L高锰酸钾(1/5KMnO4)标准溶液:配制见A21。
A13.3.3 硫酸溶液(1∶3)。
A13.3.4
酸性靛蓝二磺酸钠储备液:称取0.8~0.9g靛蓝二磺酸钠于烧杯中,加1mL除盐水,使其
润湿后加入7mL浓硫酸,在水浴上加热30min并不断搅拌,待其全部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
瓶中,用除盐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若有不溶解物需要过滤。标定后用除盐水按计算量
稀释,使T=0.04mgO2/mL(此处T应按1mol靛蓝二磺酸钠与1mol氧作用计算)。
注:配制酸性靛蓝二磺酸钠储备液时不可直接加热,否则溶液颜色不稳定。贮存时
间不宜过长,如发现沉淀需重新配制。
A13.3.5
氨性靛蓝二磺酸钠缓冲液:取T=0.04mgO2/mL酸性靛蓝二磺酸钠储备液50mL于
1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按1∶1的比例混合)混匀,此溶液pH=8.
5。缓冲液存放时间不得超过8h,否则应重新配制。
A13.3.6
还原型靛蓝二磺酸钠溶液:向已装好锌汞齐的还原剂滴定管中,注入少量氨性靛蓝二磺
酸钠缓冲液以洗涤锌汞齐,然后以氨性靛蓝二磺酸钠缓冲液注满原滴定管(勿使锌汞齐间
有气泡),静置数分钟,待溶液由蓝色完全转成黄色后方可使用。此液还原速度随着温度
升高而加快,但不得超过40℃。
A13.3.7
苦味酸溶液:称取0.74g已干燥过的苦味酸溶于1000mL除盐水中,此溶液的黄色色度相当
于0.02mgO2/mL还原型靛蓝二磺酸钠浅黄色化合物的色度。
注:苦味酸是一种炸药,不能将固体苦味酸研磨、锤击或加热,以免引起爆炸。为
安全起见,一般苦味酸中含有35%水分,使用时可以将湿苦味酸用滤纸吸取大部分
水分,然后移入氯化钙干燥器中干燥称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存放。
A13.3.8 锌汞齐:它有下列两种配制方法。
A13.3.8.1
预先用乙酸溶液(1∶4)洗涤粒径为2~3mm的锌粒或锌片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呈金属光泽,
将酸沥尽,用除盐水冲洗数次,然后浸入10%饱和的硝酸亚汞溶液中,并不断搅拌,使锌
表面覆盖一层均匀汞齐,取出用除盐水冲洗至呈中性为止。
A13.3.8.2
锌粒处理同A13.3.8.1,然后按锌比汞为1.5∶1的比例加入汞,并不断搅拌使锌表面形
成汞齐取出,用除盐水冲洗至呈中性为止(锌表面若不形成汞齐,可加些浓乙酸)。
A13.4 测定方法
A13.4.1
酸性靛蓝二磺酸钠储备液的标定:取10mL酸性靛蓝二磺酸钠储备液注入100mL锥形瓶中,
加10mL除盐水和10mL硫酸溶液(1∶3),用
[pic]=0.01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恰变成黄色为止,其滴定度(T)按式(A16)计算:
[pic]
式中: [pic]——滴定时所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pic]——标淮溶液浓度,mol/L;
V——所取酸性靛蓝二磺酸钠储备液的体积,mL;
8——1/4氧气的摩尔质量,g/mol;
0.5——把靛蓝二磺酸钠和高锰酸钾反应时滴定度换算成和溶解氧
反应时的滴定度的系数。
A13.4.2
标准色的配制:此法测定O2的范围为0.002~0.1mg/L,故标准色阶中最大标准色阶所相
当的溶解氧含量(
[pic]max)为0.1mgO2/L。为了使测定时有过量的还原型靛蓝二磺酸钠同氧反应,所以采
用还原型靛蓝二磺酸钠的加入量为
[pic]max的1.3倍。括此,在配制标准色阶时,先配制酸牲靛蓝二磺酸钠稀溶液(T=0.02
mgO2/L),按式(A17)、式(A18)计算酸性靛蓝二磺酸钠稀溶液和苦味酸溶液(T=0.02mgO2
/L)的加入量(V靛和V苦):
式中: [pic]标——此标准色所相当的溶解氧含量,mg/L;
V1——配成标准色溶液的体积,mL;
[pic]max ——最大标准色所相当的溶解氧含量,0.1mg/L。
表A13为按式(A17)、式(A18)计算配制500mL标准色,所需T均为0.02mgO2/L时酸性靛蓝二
磺酸钠和苦味酸溶液的需要量。
[pic]
把配制好的标准色溶液注入专用溶氧瓶中,注满后用蜡密封,此标准色使用期限为一周
。
A13.4.3 测定水样时所需还原型靛蓝二磺酸钠溶液的加入量D可按式(A19)计算:
[pic]
式中: [pic]——最大标准色相当的溶解氧含量,mg/L;
V1——水样的体积,mL。
注:此法中的cmax一般为0.05~0.1mg/L。
如取样瓶体积V1为280mL,则
[pic]
A13.4.4 水样的测定:
A13.4.4.1
取样桶和取样瓶应先洗干净,然后将取样瓶放在取样桶内,将取样管(厚壁胶管)抽入取
样瓶底部,水样以流量约500~600mL/min的速度使水样充满取样瓶,并溢流不少于3min
,控制水的温度不超过35℃。
A13.4.4.2
将锌还原滴定管慢慢插入取样瓶内,并轻轻抽出取样管,立即按式(A19)计算量加入还原
型靛蓝二磺酸钠溶液。
A13.4.4.3
轻轻抽出滴定管并立即塞紧塞,在水面下混匀,放置2min,以保证反应完全。
A13.4.4.4
从取样桶内取出取样瓶,立即在自然光或阳光下,以白色为背景同标淮色进行比较。
A13.5 测定水样时注意事项
A13.5.1
铜的存在使测定结果偏高,当水样中铜小于0.01mg/L时,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A13.5.2
每次测定完毕后,在锌还原滴定管锌汞齐层之上,保持稍高的氨性靛蓝二磺酸钠溶液液
位,待下次测定水样时注入新配制的溶液。
A13.5.3
锌还原滴定管在使用过程中会放出氢气,应及时排除,以免影响还原效率。若发现锌汞
齐表面颜色变暗,应重新处理。
A13.5.4
取样与配标准色用的溶氧瓶规格必须一致,瓶塞要严密。取样瓶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定
期用酸清洗干净。
A14 亚硫盐的测定(碘量法)
A14.1 概要
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和碘化钾作用后析出的游离碘,将水中的亚硫酸盐氧化成为硫酸
盐,过量的碘与淀粉作用呈现蓝色即为终点。此法适用于亚硫酸盐含量大于1mg/L的水样
。
A14.2 试剂及配制
A14.2.1 碘酸钾-
碘化钾标准溶液(1mL相当于1mg亚硫酸根):依次精确称取优级纯碘酸钾(KIO3)0.8918g、
碘化钾7g、重碳酸钠0.5g,用蒸馏水溶解后称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A14.2.2 1%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见A19。
A14.2.3 盐酸溶液(1:1)。
A14.3 测定方法
A14.3.1 取100mL水样注于锥形瓶中,加1mL淀粉指示剂和1mL盐酸溶液(1:1)。
A14.3.2 摇匀后,用碘酸钾-
碘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蓝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碘酸钾-
碘化钾标淮溶液的体积(V1)。
A14.3.3 在测定水样的同进,进行空白试验,作空白试验时记录消耗碘酸钾-
碘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V2)。水样中亚硫酸盐含量按式(A20)计算:
[pic]
式中:V1——水样消耗碘酸钾-.碘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空白消耗碘酸钾-.碘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0——1mL碘酸钾-.碘化钾标准溶液相当亚硫酸盐毫克数;
V——水样的体积,mL。
A14.4 测定水样时注意事项
A14.4.1 在取样和进行滴定时均应迅速,以减少亚硫酸盐被空气氧化。
A14.4.2 水样温度不可过高,以免影响淀粉指示剂的灵敏度而使结果偏高。
A15 油的测定(重量法)
A15.1 概要
当水样中加入凝聚剂-
硫酸铝时,扩散在水中的油微粒会被形成的氢氧化铝凝聚。随着氢氧化铝的沉淀,便将
水中微量的油也聚集沉淀,经加酸酸化,又可将沉淀溶解,并通过有机溶剂的萃取,将
分离出来的油质转入有机溶剂中,将有机溶剂蒸发至干,残留的便是水中的油,通过称
重即可求出水中的油含量。
此法采用四氯化碳作有机溶剂,这样可以避免在蒸发过程中发生燃烧或爆炸等事故。
A15.2 仪器
A15.2.1 5000~10000mL具有磨口塞的取样瓶。
A15.2.2 500mL分液漏斗。
A15.2.3 100~200mL瓷蒸发皿。
A15.3 试剂及其配制
A15.3.1 30%硫酸铝溶液[Al2(SO4)3·18H2O](质量百分比浓度)。
A15.3.2 20%无水碳酸钠溶液(Na2CO3)(质量百分比浓度)。
A15.3.3 浓硫酸(密度1.84g/cm3)。
A15.3.4 四氯化碳(CCl4)。
A15.4 测定方法
A15.4.1
开大被测水样流量,取5000~10000mL水样。取完后立即加入5~10mL硫酸铝溶液(每
升加1mL计算),摇匀,立即加入5~10mL碳酸钠溶液(也按每升加1mL计算),充分摇匀,
将水中分
散的油粒凝聚沉淀,静置12h以上,待充分沉淀至瓶底,然后用虹吸管将上层澄清液吸走
。虹吸时应小心移动胶皮管,尽量使大部分澄清水被吸走,但又不致于将沉淀物带走,
在剩下的沉淀物中加入若干滴浓硫酸使沉淀溶解,并将此酸化的溶液移入500mL的分液漏
斗中。
A15.4.2
取100mL四氯化碳倒入取样瓶内,充分清洗取样瓶壁上沾有的油渍,将此四氯化碳冼液也
移入分液漏斗内。
A15.4.3
充分摇匀并萃取酸化溶液中所含的油,静置,待分层完毕后,将底层四氯化碳用一张干
的无灰滤纸过滤,将过滤后的四氯化碳溶液移入一个100~200mL已恒重的蒸发皿内,再
用10mL四氯化碳淋洗分液漏斗及过滤滤纸,将清洗液一齐加入已恒重的蒸发皿内。
A15.4.4
将蒸发皿放在水浴锅上,在通风橱内将四氯化碳蒸发至干,然后将蒸发皿放在110℃±5℃的
恒温箱内,烘干2h后在干燥器内冷却,并称至恒重。
b
另取110mL四氯化碳于另一个恒重的蒸发皿中,按A15.4.4作空白试验(若四氯化碳质量较
好,可以不作空白试验)。
水样中含油量( [pic])按式(A21)计算:
[pic]
式中:G1——测定水样时蒸发皿重,g;
G2——蒸发皿与水样含油的总重量,g;
G3——测定空白值时蒸发皿重,g;
G4——蒸发皿与空白试验的总重量,g;
V——水样体积,L。
A15.5 测定水样时注意事项
A15.5.1
为了节约有机溶剂,所用四氯化碳应回收利用,回收的方法是将分液漏斗分出的四氯化
碳先放在一个200mL的蒸馏烧瓶内,然后将蒸馏烧瓶放在水浴锅上蒸发并用冷凝器收集被
蒸发的四氯化碳,待烧瓶内剩下20mL左右时,即停止蒸发,将烧瓶内残留的四氯化碳移
入已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再用10mL四氯化碳清洗烧瓶,然后将洗液一齐加入蒸发皿内
,按上述方法继续进行油质测定。
A15.5.2
如所取水样内混有较多的微粒杂质,则在四氯化碳萃取后,水和有机溶剂分层处不会出
现明显的分液层,但仍可用干的滤纸过滤,因为干滤纸会很快吸干混杂层中的水珠,而
使四氯化碳通过滤纸时并不影响测试结果。
A15.5.3
四氯化碳蒸汽对人体有毒害,在操作时应尽量避免吸入,蒸发烘干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
行。
A16 铁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A16.1 概要
A16.1.1
先将水样中亚铁用过硫酸按氧化成高铁,在pH值为9~11的条件下,Fe3+与磺基水杨酸生
成黄色络合物。其反应:
[pic]
此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25nm。
A16.1.2 本法的测定范围为50~500 [pic]g/L,测定结果为水样中的全铁。
A16.1.3 磷酸盐对本法测定无干扰,故本法也适用于测定锅水中的含铁量。
A16.2 仪器
A16.2.1 分光光度计。
A16.2.2 50mL比色管。
A16.3 试剂
A16.3.1 浓盐酸,优级纯(密度1.19g/cm3)。
A16.3.2 1mol/L盐酸(HCl)溶液。
A16.3.3 10%磺基水杨酸溶液。
A16.3.4 铁标准溶液:
A16.3.4.1
贮备溶液(1mL含0.1mgFe)。称取0.1000g纯铁丝,加入50mLcHcl=1mol/L,加热
全部溶解后,加少量过硫酸铵,煮沸数min,移入1L容量瓶中,用除盐水稀释至刻度,或
称取0.8634g硫酸高铁铵(FeNH4(SO4)2·12H2O)溶于50mLcHcl=1mol/L中,待全溶后转入1
L容量瓶中,用除盐水稀释至刻度,以重量法标定其浓度。
A16.3.4.2 工作溶液(1mL含l0
[pic]gFe)。取上述贮备液100mL注入1L容量瓶中,加入50mL
1mol/L盐酸(HCl)溶液,用除盐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不宜存放,应在使用时配制)。
b 测定方法
A16.4.1 工作曲线的绘制
A16.4.1.1
按表A14取一组铁工作液注于一组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mL浓盐酸,用除盐水稀释至
约40mL。
[pic]
A16.4.1.2
加4mL磺基水杨酸溶液,摇匀:加浓氨水约4mL,摇匀,使pH值达9~11;用除盐水稀释至
刻度。混匀后,用分光光度计,波长为425nm和30mm比色皿,以除盐水作参比测定吸收度
。将所测吸收度和相应的铁含量绘制工作曲线。
A16.4.2 水样测定
A16.4.2.1
将取样瓶用(1+1)盐酸冼涤后,再用除盐水清洗三次,然后于取样瓶中加入浓盐酸(每
500mL水样加浓盐酸2mL)直接取样。
A16.4.2.2
量取50mL水样于100~150mL的烧杯内,加入1mL浓盐酸和约10mg过硫酸铵,煮沸
浓缩至约20mL,冷却后移至比色管中,并用少量除盐水清洗烧杯2~3次,洗液一并注入
比色管中,但应使其总体积不大于40mL。按绘制工作曲线的手续进行发色,并在分光光
度计上测定吸收度。根据测得的吸收度,查工作曲线即得水样中的含铁量。
A16.5 本方法注释
A16.5.1
对有颜色的水样应增加过硫酸铵的加入量,并通过空白试验,扣除过硫酸铵的含铁量。
过硫酸铵也可配成溶液使用,但由于其溶液不稳定,应在使用时配制。
A16.5.2 为了保证显色正常,应注意氨水浓度是否可靠。
A16.5.3
为了保证水样不受污染,取样瓶、烧杯、比色管等玻璃器皿,使用前均应用盐酸(1+1)煮
洗。
A17 酸、碱标准溶疲的配制与标定
注:其他浓度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标淮溶液,以及其他酸(如盐酸)、碱(如氢氧化钾)的标
准溶液,参照此法配制和标定。
A17.1 试剂及配制方法
A17.1.1 浓硫酸(密度:1.84g/cm3)。
A17.1.2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取上层澄清液使用。
A17.1.3 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
A17.1.4 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
A17.1.5 1%酚酞指示剂(以乙醇为溶剂)。
A17.1.6 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配制方法见A8.2.3。
A17.2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A17.2.1 [pic]=0.1m。1/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17.2.1.1 配制
量取3mL浓硫酸(密度:1.84g/cm3)缓缓注入1000mL蒸馏水(或除盐水)中,冷却、摇匀。
A17.2.1.2 标定可用两种方法进行。
方法一:用无水碳酸钠方法标定:称取0.2g于270~300℃灼烧至恒重(精确到0.0002g)的
基准无水碳酸钠,溶于50mL水中,加2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用待标定的
[pic]=0.1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紫色,同时应作空白试验。
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A22)计算:
[pic]
式中:m——无水碳酸钠物质的质量,g;
V1(H+)——滴定碳酸钠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H+)——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5299——1mmol1/2Na2CO3的质量,g。
方法二:用c1/2NaOH=0.1mol/L标准溶液标定:量取20.00mL待标定的0.1mol/L硫酸(1/2
H2SO4)标准溶液,加6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或除盐水),加2滴1%酚酞指示剂,用0
.1mol/L氯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A23)计算:
[pic]
式中:VH+——硫酸标淮溶液的体积,mL;
c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pic]——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A17.2.2 [pic]=0.05mol/L、0.01mol/L硫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b 配制 [pic]=0.05mol/L疏酸标准溶液,由
[pic]=0.1000mol/L硫酸标准溶液准确地稀
释至2倍制得。
配制 [pic]=0.01mol/L硫酸标准溶液,用
[pic]=0.1000mol/L硫酸标准溶液稀释至10倍制得。
A17.2.2.2 标定用 [pic]=0.1000mol/L硫酸标准溶液配制的 [pic]=0.0500mol/L、
0.0100mol/L硫酸标准溶液,其浓度可不标定,用计算得出(如要标定,可用相近浓度的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标定)。
A17.2.3 [pic].=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注:碱标准溶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每周标定一次。如发现已吸入二氧化碳时
,须重新配制。检验有无二氧化碳进入碱标准溶液可取一支清洁试管,加入其1/
5体积的0.25mol/L氯化钡溶液,加热至沸腾。将碱液注入其上部,盖上塞子,混
匀,待10min后观察,若溶液呈混浊或有沉淀时,则说明碱液中已进入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吸收管中的苏打石灰应定期更换。
A17.2.3.1 配制
取5mL氯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或除盐水)中,摇匀。
A17.2.3.2 标定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称取0.6g于105~110℃烘干至恒重(精确到0.0002g)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溶
于5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或除盐水)中,加2滴1%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
[pic]=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与标准色相同,同时作空白试验。
注:标淮色的配制:量取80mLpH为8.5的缓冲溶液,加2滴1%酚酞指示剂,摇匀。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A24)计算:
[pic]
式中: [pic]——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pic]——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0.2042——1mmolKHC8H4O4的摩尔质量,g/mol。
方法二∶取20.00mL
[pic]=0.1000mol/L疏酸标准溶液,加6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或除盐水),加2滴1%
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
[pic]=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热至80℃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A25)计算:
[pic]
式中: [pic]——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pic]——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pic]——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A17.2.4 [pic]=0.0500mol/L玺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17.2.4.1 配制
用 [pic]=0.100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稀释至2倍制得。
A17.2.4.2 标定
用 [pic]=0.100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的
[pic]=0.050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其浓度可不标定,而由计算得出。如需要标定,
可用相近浓度的硫酸标准溶液进行标定。
A17.2.5 酸碱溶液浓度的调整
所配制 [pic]=0.1mol/L的酸和
[pic]=0.1mol/L的碱标准溶液,其浓度经标定后,若不是0.1000mol/L时,
应根据使用要求,用加水或加浓酸、浓碱的方法进行浓度调整。其他酸、碱浓度的调整
,也可参照此法。
A17.2.5.1
当已配标准溶液的浓度c大于0.1mol/L时,需添加除盐水量按式(A26)计算:
[pic]
式中:V——已配酸、碱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已配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1——需配的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A17.2.5.2
当已配标淮溶液的浓度c小于0.1mol/L时,需添加浓酸或浓碱溶液量,可按式(A27)计
算:
[pic]
式中:V——已配的酸碱标液体积;
c’——浓酸或浓碱的浓度,mol/L。
调整浓度后的浓酸或浓碱标准溶液,其浓度还需按上述手续进行标定直到符合要求。
A18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18.1 试剂及配制
A18.1.1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A18.1.2 氧化锌(基准试剂)。
A18.1.3 盐酸溶液(1:1)。
A18.1.4 10%氨水。
A18.1.5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配制方法见A9.2.3。
A18.1.6 0.5铬黑T指示剂(以乙醇为溶剂):配制方法见A9.2.5。
A18.2 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A18.2.1 c1/2EDTA=0.10mol/L、0.02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18.2.1.1 配制
c1/2EDTA=0.10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称取2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l000m
L高纯水中,摇匀。
c1/2EDTA=0.02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称取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l000mL
高纯水中,摇匀。
A18.2.1.2 标定
c1/2EDTA=0.10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称取800℃灼烧恒重的基准氧化锌2g(精
确到0.0002g),用少许水湿润,加盐酸溶液(1:1)使氧化锌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
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0.00mL,加80mL除盐水,用10%氨水中和至pH为7~8,加5mL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加5滴0.5%铬黑T指示剂,用0.10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
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
c1/2EDTA=0.02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称取0.4g于800℃灼烧恒重的基准氧化
锌(精确到0.0002g),用少许高纯水湿润,滴加盐酸溶液(1:1)使氧化锌溶解,移入5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0.00mL,加80mL高纯水,用10%氨水中和至pH为7~
8,加5mL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加5滴0.5%铬黑T指示剂,用0.02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
EDTA)溶液滴定至由紫色变为纯蓝色。
上述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A28)计算:
[pic]
式中:c1/2EDTA——标定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氧化锌的质量,g;
40.6897——1/2ZnO的摩尔质量,g/mol;
0.04——500mL中取20mL滴定,相当于m的0.04倍;
V1/2EDTA——滴定氧化锌消耗所配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L。
A18.2.2 c1/2EDTA=0.0100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18.2.2.1 配制
取c1/2EDTA=0.1000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准确地稀释10倍制得。
A18.2.2.2 标定
用c1/2EDTA=0.1000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配制的c1/2EDTA=0.0100mol/L乙二
胺四乙酸二钠标淮溶液,其浓度可不标定,用计算得出。
A18.2.3 c1/2EDTA=0.0010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b 配制
取c1/2EDTA=0.1000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准确地稀释100倍制得。
A18.2.3.2 标定
用c1/2EDTA=0.1000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配制的c1/2EDTA=0.0010mol/L乙二
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其浓度可不标定,用计算得出。
A19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19.1 试剂及配制
A19.1.1 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
A19.1.2 无水碳酸钠。
A19.1.3 重铬酸钾(基准试剂)。
A19.1.4 [pic]=0.1mol/L碘标准溶液。
A19.1.5 碘化钾。
A19.1.6 [pic]=4mol/L硫酸溶液。
A19.1.7 0.1mol/L盐酸溶液;
A19.1.8
1.0%淀粉指示剂:在玛瑙研钵中将10g可溶性淀粉和0.05g碘化汞研磨,将此混合物贮于
干燥处。称取1.0g混合物于研钵中,加少许蒸馏水研磨成糊状物,将其徐徐注入100mL煮
沸的蒸馏水中,再继续煮沸5~10min,过滤后使用。
A19.2 0.1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19.2.1 配制
称取26g硫代硫酸钠(或16g无水硫代硫酸钠),溶于1000mL已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中,将
溶液保存于具有磨口塞的棕色瓶中,放置数日后,过滤备用。
A19.2.2 标定
标定有以重铬酸钾为基准和0.1mol/L碘(1/2I2)标准溶液两种方法:
方法一:以重铬酸钾作基准。称取于120℃烘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15g(精确到0.0002
g),置于碘量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溶解,加2g碘化钾及20
[pic]=4mol/L硫酸溶液,溶液待碘化钾溶解后于暗处放置10min,加150mL蒸馏水,摇匀
以后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1mL1.0%淀粉指示剂,
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转变成亮绿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A29)计算:
[pic]
式中: m——重铬酸钾的质量,g;
0.04903——1/6重铬酸钾的摩尔质量,g/mol;
[pic]——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L;
[pic]——空白试验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L。
方法二:用 [pic]=0.1mol/L碘标准溶液标定。准确量取20.00mL
[pic]=0.1000mol/L碘(1/2I2)标准溶液,注入碘容量瓶中,加150mL蒸馏水,用0.1mol/
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1mL1.0%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
注: [pic]=0.10mol/L碘标淮溶液的配制,参照A20.2.1
[pic]=0.1mol/L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同时作水消耗碘的空白试验,方法如下:取150mL蒸
馏水,加0.05mL碘标准溶液,1mL1.0%淀粉指示剂,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
硫代疏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A30)计算:
[pic]
式中:0.05——空白试验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pic]——碘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pic]——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pic]——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pic]——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A19.3 [pic]=0.01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取
[pic]=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煮沸冷却的蒸馏水稀释10倍配成。其浓度不需
标定,用计算得出。
A20 碘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20.1 试剂及配制
A20.1.1 碘。
A20.1.2 [pic]=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配制方法见A19。
A20.1.3 碘化钾。
A20.1.4 1%酚酞指示剂(以乙醇为溶剂)。
A20.1.5 1%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见A19。
A20.2 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A20.2.1 [pic]=0.1mol/L碘标准溶液。
A20.2.1.1
配制:称取13g碘及35g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待全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
00mL,混匀,溶液保存于具有磨口塞的棕色瓶中。
注:贮存碘标准溶液的试剂瓶塞应严密。
A20.2.1.2 标定:用
[pic]=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按A19用= [pic]0.1mol/L碘
标准溶液标定硫代硫酸钠方法进行。其浓度至少每2个月标定一次。
碘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A31)计算:
[pic]
式中: [pi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pic]——碘溶液的体积,mL;
[pic]——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pic]——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A20.2.2 [pic]=0.01mol/L碘标准溶液:可采用
[pic]=0.1000mol/L碘标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10
倍配成,其浓度不需标定,用计算得出。
[pic]=0.01mol/L碘标准溶液浓度容易发生变化,应在使用时配制。
A21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21.1 试剂及配制
A21.1.1 高锰酸钾。
A21.1.2 草酸钠(基准试剂)。
b 用0.1mol/L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方法见A19.2。
A21.1.4 浓硫酸(密度1.84g/cm3)。
A21.1.5 4mol/L硫酸(1/2H2SO4)溶液。
A21.1.6 碘化钾(分析纯)。
A21.1.7 1%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见A19.1.8。
A21.2 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A21.2.1 0.100mol/L高锰酸钾(1/5KMnO4)标准溶液。
A21.2.1.1 配制
称取3.3g高锰酸钾溶于1050mL蒸馏水中,缓和煮沸15~20min,冷却后于暗处密闭保存两
周。以G4玻璃过滤器过滤,滤液保存于具有磨口塞的棕色瓶中。
注:0.1mol/L高锰酸钾(1/5KMnO4)标淮溶液的浓度需定进行标定。高锰酸标准溶液不得
与有机物接触,以免促使浓度发生变化。
A21.2.1.2 标定有以草酸钠作基准试剂和用
[pic]=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两种方法。
方法一:以草酸钠作标定:称取于105~11O℃烘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0.1340g,溶于100m
L水中,加8mL浓硫酸,用50mL滴定管以
[pic]=0.1mol/L高锰酸钾以待标定的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热至65℃继续滴定至溶液所
呈粉红色能保持30s,同时作空白试验校正结果。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溶液浓度按式(A32)计算:
[pic]
式中: [pic]——滴定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
[pic]——空白试验所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
m——草酸钠的质量,g;
0.0670——1/2Na2C2O4的摩尔质量,g/mol。
方法二:用 [pic]=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标定:准确量取20.00mL
[pic]=0.1mol/L高锰酸钾溶液,加2g碘化钾及20mL14mol/L硫酸(1/2H2SO4),摇匀,于暗
处放置5min。加150mL蒸馏水,用
[pic]=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3mL1.0%淀粉指示剂,继续滴
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同时作空白试验校正结果。
高锰酸D钾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A33)计算:
[pic]
式中: [pi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pic]——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pic]——扣除空白值后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
A21.2.2 [pic]=0.0100mol/L高锰酸酸钾标淮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可用
[pic]=0.1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稀释10倍配在。
[pic]=0.01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容易改变,故应在使用时配制。其浓度不需
标定,由计算得出。
| 0 | negative_file/工业锅炉水质标准.doc |
某省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某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省,建国50多年来,林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省林
业发展的前30多年,林业建设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中心,林业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重
建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全省森林资
源过度消耗,生态状况不断恶化。近20年,特别是1989年以来,生态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生态优先的原则逐步得到确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先后组织实施了“灭荒
”造林、“在山上再造一个某省”和“跨世纪绿色工程”等林业发展战略
,极大地推动了林业的发展,初步扭转了森林资源持续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
蓄积的双增长,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林业建设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
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省委、省政府从我省实际出发,提出了把某省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三个基地、一个后
花园”和“实现某省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为新世纪我省林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
向,为实现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实
现我省林业由“恢复和发展阶段”向“可持续发展阶段”跨越,更好地指导今后十年乃至更
长一段时期林业工作,特制定本总体规划。
一、林业建设主要成就和问题
(一) 主要成就
1.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为了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我省先后
实施了以改善生态状况、扩大森林资源为主要目标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如长江防
护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
。与此同时,在不同地域的典型森林生态类型区、珍贵野生动植物繁殖区以及其它天然
林区,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128处、保护小区7000余个、森林公园74处。这些林业重点
生态工程、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大面积的面上造林绿化相配套
,点面结合,相互补充,基本构建了我省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框架。截至1999年,全省森
林面积达1.43亿亩,比1989年增加4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7%,比1989年增加18.3
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蓄积量2.9亿立方米,比1989年增加6100万立方米。由于
森林资源显著增加,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为减轻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
产和人民的生活条件,保持我省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了主导作用。
2.林业产业逐步壮大。按照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在狠抓森林生态体系
建设的同时,全省先后启动实施了世行贷款项目造林、速生丰产林基地、油茶丰产林基
地、毛竹丰产林基地等一批集约经营的商品林业建设项目,兴办了一批以森林资源为依
托的林产工业企业,林业生产的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林业产业正朝
着产供销、贸工林一体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拓宽产业发展领域
,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森林药材、林木种苗花卉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生态产业也有
较快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林产品,对满足人们绿色消费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
用。据2002年统计,各类商品林业基地达6100万亩,林产工业企业5200余家,林业总产
值180亿元。林业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林
业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山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3.林业支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为保障林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林业支
撑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了林木种苗基地建设。新建了一大批林木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和
重点示范苗圃,提高了造林绿化的良种使用率。二是林业“三防”(即森林防火、病虫害
防治、防止乱砍滥伐和乱捕滥猎)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森林公安、木材检查站等林业执
法体系初步完善,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三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了林业科技推
广工作。完善了各级林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站及基层林业工作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四是林业教育快速发展。已基本
形成了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林业教
育体系,促进了林业行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 主要问题
1.森林质量不高,综合效能低。
全省森林资源总量不少,但低产林、稀疏残次林比重大,全省林分平均郁闭度不到0.5;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低,林分每亩平均活立木蓄积量2.31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44.5%;从树种结构来看,针叶林比重大,阔叶林比重小,针叶林占78.6%,阔叶林仅
占21.4%;从龄组结构来看,幼中龄林多,成熟林少,幼中龄林占87.2%,近、成、过
熟林仅占12.8%。树种、林龄结构不合理,林木种苗、森林经营科技含量不高,极大地
影响着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森林巨大的综合效益还远没有被人们所开发和利用。
2.林业产业发展滞后。我省林业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与资源大省不太相称,与林
业发达省份比较,无论是从总量看,还是从结构看,我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差距都很大。
从2002年林业总产值看,林地平均每公顷提供的年产值仅为1700元,且产业结构不尽合
理,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58:39:3,二、三产业相对滞后,呈现出初级产业的
典型特征。林产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起点相对较低;精深加工少,科技含量较低
,附加值不高,综合效益欠佳,缺乏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和产品品牌。林产工
业项目建设秩序较乱,林产品市场管理薄弱。林业产品单一,极具发展潜力的森林旅游
、森林食品、森林药材、林木种苗花卉、野生动物驯养等生态产业才刚刚起步,还没有
形成产业规模。林业职工和林区群众的收入增长缓慢,文化生活相对落后。
3.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经过几十年努力,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与
建设林业两大体系、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林业基础设
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林木种苗基地、林业“三防”体系建设以及林业科研、教育、技术
推广、资源与环境的监测和保护等设备和手段还很落后,林业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要求。
二、林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林业是某省生态建设的主体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
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某省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省份,林
业在某省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长防林一期工程调查,由于植树造林,项目区
森林植被得到迅速恢复,水土流失基本得到遏制,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下降1428吨/年平方
公里,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3000余万吨,河床泥沙淤积层厚平均下降40—80厘米,极大地
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我省水系发达,江河纵横交错,由于开展了一系列江河源头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有效地改善了水质,保持了山清水秀。
(二)林业是“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的重要基础
首先,我省林产工业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林业产业、产品的转移基地。我省林产工业虽
有较好的基础,但企业多、规模小、耗材高、产品落后、结构趋同,适应市场的大宗或
拳头产品少。只有大力招商引资,通过合资、合作和股份制等形式,关、停、并、转一
批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大的小企业,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素质,
才能做大做强我省林产工业。其次,发达的林业是建立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前提。优
质农产品生产的前提是环境好、无污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可为优质农产品生产
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我省山区资源丰富,油茶、毛竹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还
有丰富的森林蔬菜、森林食品、果品、食用菌、苗木花卉等,林业本身就是优质农产品
的生产、供应基地。第三,某省林业历来是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等沿海发达
地区的商品木材、人造板、家具等林产品的供应基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保
障作用。第四,某省林业是“后花园”建设的基础。某省山清水秀,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
富,全省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星罗棋布,各具特色,极富吸引力,是“后花
园”的核心。林业还可为“后花园”建设提供高品位的绿化苗木和花卉,提供良好的资源环
境条件、物质条件和技术指导。因此,某省林业在“后花园”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三)林业是振兴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某省是一个山区比重很大的农业省,全省99个县(市、区)中,山区、丘陵县就有70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山区,难点在山区,而山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林业的发
展。首先,制约我省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这些山区要
发展,首要任务是改造自然,改善生产条件,而发展林业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
,可以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目的。其次,山区拥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土地和森
林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林业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三,发展林业多种经营,是山
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林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入相对少,比较效益高,产业
链条长,技术要求较低,适合于资金、技术比较缺乏的山区实际。同时,也为农村劳动
力转移,安排就业提供重要途径,有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只要我们利用山区的生态和
资源优势,在不断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综合开发山区资源,发挥林业的巨大潜能,就
能为山区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山区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这个中心,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全面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努力建设比较完备的森林
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
,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某省在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处理好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与社会造林的关系。
2.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林业生态建设与促进
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关系。
3.坚持林业分类经营的原则,处理好公益林业与商品林业建设的关系,实现林业生态
、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4.坚持科教兴林原则,全面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5.坚持依法治林原则,处理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发展和利用的关系。
6.坚持扩大林业开放、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的原则。
(三)发展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提高,两个调整,三个搞活”。即:坚
定不移地把林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上,下大力气调整林分结构和林
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搞活用工制度、搞活森林资源、搞活经营机制。按照这一基本思
路,调整林业战略布局,将目前正在实施的各项林业工程系统整合为鄱阳湖流域生态防
护林体系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
基地工程等三项林业重点工程,其中鄱阳湖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退耕还
林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中德合作造林项目、绿色通道工程
、平原绿化工程、小型生态公益林项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项目等。实施重点
工程带动战略,举全省之力抓好上述三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全省林业跨越式发展
。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全面实施林业分类经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
用森林资源,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齐备、管理高
效的森林生态体系和规范有序、集约经营、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
山川秀美,使我省林业在全国率先跨入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二)阶段目标到2010年,净增森林面积6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森林蓄积量达
5.0亿立方米;树种、龄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阔叶林面积占35%以上,近、成、过熟林
面积占25%以上,森林质量明显提高,“五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重点地区
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自然保护区数量达200处,保护小区10000个,总面积1950万亩,
占国土面积的8%;森林公园数量达100处,总面积1200万亩。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8平方
米,人工林良种率达80%,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林业经济年增长
速度保持在13%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其中林产工业产值占45%,林业产业
实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净增森林面积900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左右,森林蓄
积量达7.5亿立方米;树种、龄组结构趋于合理,阔叶林面积占45%以上,近、成、过熟
林面积占30%以上,森林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自然保护区数量达
250处,保护小区15000个,总面积300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12%;森林公园数量达120处
,总面积1500万亩。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人工林良种率达90%,科技进步对
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林业经济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
达1200亿元,其中林产工业产值占55%,林业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
五、发展布局
(一)
总体布局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要以鄱阳湖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
自然保护区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等三大林业重点工程为“框架”,以全省城镇
绿化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及典型生态区为“点”,以大江大河、主要山
脉、主干铁路公路为“线”,以赣北鄱阳湖滨湖区、赣中南丘陵区、赣东、南、西边远山
区等为“面”,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全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实现森林资源在空间布
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综合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要以京九
线(赣粤高速)、浙赣线(沪瑞高速某省段)为两轴,向两侧辐射展开产业布局。人造
板、木竹家俱、木竹浆造纸、竹木地板、装饰型材等主要产品和林产工业精深加工产品
应布局在主要铁路、公路沿线的大中城市;半成品、粗加工产品主要布局在林区。要以
林产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在合理半径(运输距离)范围内,依托国有林场,向个体农
户辐射,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形成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企业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
业化经营格局。要搞好山区资源综合开发,加强科技和市场服务,完善林产品市场体系
建设。
(二) 区域布局
1、赣北鄱阳湖滨湖区
本区地处我省北部,由于田多林地少,人为活动频繁,且缺乏森林植被保护,森林的生
态保护功能大为削弱,干热风、病虫害、冰雹及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沙化面积逐
年增加,是全省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林业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防
风固沙林,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积极开展“四旁”绿化,大力发展平原林业
,尽快提高区内林草植被覆盖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竖起我省北部的生态保护屏障。
同时,要大力推进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建设,促进木浆造纸业和装饰型材加工业的
发展。
2、赣中南丘陵区
本区位于我省中南部,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由于人口密度大、森林资源过度消耗,
致使本区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高,且相对集中,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
的50%,占总侵蚀量的60%。林业建设的主攻方向是积极培育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水土保
持林,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控制水土流失。大力营造薪炭林,减
少农户烧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大力开展退耕还林,积极发展以油茶、森林药材为主的
经济林,在立地条件好的区域积极发展工业原料林。同时,要搞好松香、松节油、香料
等林化产品精深加工,适度发展以纤维材为原料的人造板;积极发展油茶和毛竹的精深
加工,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和竹产业。
3、赣东、南、西边缘山区本区位于我省东、南、西部的边缘山区,地貌以低山、高丘
为主,区内自然条件优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森林资源丰富,集中了全省绝大部分
天然林资源,承担着主要的木、竹材生产任务。同时,该区又是“五河”及其主要支流和
珠江一级支流——东江的发源地,全省70%的大中型水库星布于其间,对全省水资源调节及
防止水旱灾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区既是商品林建设的重点区域,又是生态
敏感而需要重点保护的公益林建设区域。林业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加强河流源头、水库湖
泊周围的天然林保护,提高森林蓄水保土能力,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
对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库区、深山区的贫困群众,要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实行生态移民
。同时,在不影响森林生态效益发挥的前提下,通过人工造林和低产林改造,积极发展
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竹林、定向培育大径级珍贵阔叶材,大力发展
以纤维材为原料的人造板业、木(竹)浆造纸业及松香、松节油、活性炭等林化产品精
深加工业。要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森林旅游业为重点的林业第三产
业。
六、发展重点
(一)鄱阳湖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工程
1、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目标:至2010年,将江河源头及其两侧、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水
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等生态地位重要区域的坡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有
计划逐步实行退耕还林,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发展经济林,全面恢复林草植被,
达到治理水土流失、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建设规模:工程建设总
规模1000万亩,规划退耕地还林5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00万亩。其中营造生态公
益林800万亩,占任务量的80%;经济林200万亩,占20%。建设范围:主要布局在水土
流失严重、坡耕地较多的低山丘陵区的宁都、永丰、高安、波阳、乐安、修水等57个县
(市、区)。
2、长江(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目标:利用10年时间,以生态公益林经营区为
工程实施对象,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措施,提高森
林质量,扩大森林面积,改善赣江、抚河、饶河、信江、修河等“五河”中上游、鄱阳湖
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大中型水库集水区、重要城镇周围及其它生态地位重要的脆
弱地区的环境,改善珠江上游东江源头区的水质,保障该流域及其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建设规模:工程建设总规模202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17万亩,低效林改造6
15万亩,封山育林588万亩。建设范围:主要布局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地位重要的兴国
、安远、寻乌、吉水、铜鼓、玉山、广昌、修水等94个县(市、区)。
3、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目标:通过对省境内主要铁路、公路沿线和江河沿岸两侧迎坡面、
城镇及其周围地区,开展植树种草、种花(果),加强森林抚育和改造等措施,构造布
局合理、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生态屏障,改善沿线及城镇的生态环境,使绿色长廊真
正成为一条绿色线、风景线、旅游线、致富线。建设规模:工程建设总规模为1125万亩
,其中造林绿化557万亩,封山护林568万亩。建设范围:以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赣粤
高速、九景高速、105国道、206国道、赣江绿化带和横穿东西的浙赣铁路、赣龙铁路、
沪瑞高速某省段、京福高速某省段、井泰高速、319国道、320国道、323国道、长江南岸
九江段等累计5400公里的铁路、公路沿线和江河沿岸两侧各2公里范围内的可供绿化的土
地为工程建设范围。
(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目标:通过工程的实施,提高现有保护区
的建设水平,新建保护区、禁猎区、种源基地、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和湿地保护示范区,
形成以各类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就地、迁地保护网络,拯救一批
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生存环境及生态脆弱
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到2010年,全省森林、野生动物、湿地类
型自然保护区的总数达到200处,自然保护小区10000个,保护总面积1950万亩,占国土
面积的8%。建设内容:对我省分布的国家重点物种华南虎、梅花鹿、金钱豹、黑麂、白
鹤、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和兰花,省重点物种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鸳鸯、白鹇、
云豹、鬣羚、水鹿、猕猴、藏酋猴、斑林狸、黑熊、红嘴相思鸟、观光木、南方红豆杉
、古樟等23个物种实施重点保护。加强特殊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
(保护小区)建设。完善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迁地繁育保护及监测科研体系,逐步建
立省、市、县、乡四级动植物保护行政管理网络,加强县、乡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建设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野生动植物繁育、合理开发利用。
(三)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工程
1、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工程
建设目标:根据我省及周边省市林产工业发展需要,以大中型林产加工企业为龙头,以
市场为导向,实行产业化经营,定向培育以杨树、松类等为主的纸浆原料林,以木荷、
枫香、桤木、桉树、松类等为主的人造板原料林及以杉木、楠木等为主的大径级用材林
,以速丰林的大发展带动林业产业的大发展,确保提供各项生产用材需求量的90%,实
现由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为保护天然林资源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建设内容:到2010年,建设以纸浆、人造板等工业原料林以及大径级用材林基地1200万
亩。建设范围:纸浆、人造板等工业原料林建设范围主要分布在我省东、南、西部重点
产材县和鄱阳湖周围的平原、滩涂区,以林产加工龙头企业为轴心、在合理半径范围内
建设。
2、山区资源综合开发建设目标:通过政策引导、市场牵动、典型带动,综合开发具有
山区优势的森林食品(木本粮油)、森林药材、林木种苗花卉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森
林旅游等特色产业,提高综合开发的科技含量,实现山区资源的高附加值,变资源优势
为经济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推动山区经济全面发
展。主要建设内容:(1)毛竹丰产林基地。基地建设要以提高现有毛竹林经济效益、增
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竹材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基地建设稳步发展。到2010年,建成
毛竹丰产林基地750万亩,其中现有毛竹林改造675万亩、新造竹林75万亩。基地主要布
局在崇义、宜丰、贵溪、资溪、宜黄、万载、奉新、武宁等竹类重点产材县(市)。以
基地建设为依托,重点培植发展毛竹加工龙头企业8-10家,做大做强毛竹产业。(2)
油茶丰产林基地。基地建设要以提高现有油茶林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油
茶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基地建设稳步发展。同时,新造一批高产优良无性系油茶林,
建成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品种优、质量高、效益好的优质油茶丰产林基地。到2010年,
建成优质油茶丰产林基地700万亩,其中新造40万亩,低产油茶林改造660万亩。基地主
要布局在袁州、渝水、上饶、遂川、永丰、兴国等油茶中心产区。以基地建设为依托,
重点培植发展油茶加工龙头企业4-5家,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3)林木种苗花卉基地。
林木种苗花卉培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树立品牌为重点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布局
,突出重点,不断改善和提高苗木花卉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苗木花卉信息、流通体
系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和加强优良野生观赏植物品种的引种、育种和开发利用,促使
花卉和园林树种多样化。到2010年,规划建设林木种苗花卉基地50万亩。主要以省、市
林科院(所)、大型苗圃和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为建设主体,以京九铁路(赣粤高速)、
浙赣铁路(沪瑞高速某省段)沿线为重点,形成苗木花卉基地合理分布的格局,逐步建
立南昌、九江、赣州、萍乡、鹰潭花木交易市场,南昌以优质种苗繁育、鲜切花为主;
九江以盆花、盆景为主;赣州、萍乡、鹰潭以绿化苗木、特色花木盆景为主,充分发挥
我省南北中心城市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的优势,加快产品流通。
(4)森林食品、森林蔬菜、森林药材等特色林业基地。
我省山地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丰富,其间蕴藏着大量的森林食品、果品、药材、食用菌
、森林蔬菜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到2010年,规划建设森林食品、森林蔬菜、森林
药材等特色林业基地150万亩。同时,要加强对山区非木质资源研究、开发力度,在现有
木本粮油、保健饮料等成果的技术开发、转化基础上,依托市场,重点开发绿色野生淀
粉、绿色山野菜、旅游休闲食品、食用菌、竹类食品、竹类饮料等。
(5)森林旅游业建设。全省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极为广阔。到2010年,要大力
加强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森林旅游经营管理体系,加快森林
旅游市场的培育与开拓。要以庐山、井冈山及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为龙头,以南
昌市为中心,以京九铁路(105国道)和浙赣铁路(320国道)为框架,辐射全省各森林
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形成我省完备的森林旅游网络。同时,加快城市林业、
景观林业的发展,加强城镇周围风景区和游乐林开发利用,发挥森林在旅游观光、休闲
、娱乐等方面的效益,为人们提供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满足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
的欲望,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3、林产工业建设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国外、境外资金,大力
调整林业产业、产品结构,提升我省林产工业发展水平。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巩固提
高第一产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改变资源培育与木材生产、加工相脱节的生产模式
,以工业原料林的大发展带动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资源培育业
的大发展。要在对现有林产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改制重组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和发
展龙头企业,把产供销、贸工林、林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促
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在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大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搞好非木
质林产品的生产,特别要扶持发展我省最具优势的油茶、毛竹、苗木花卉和森林旅游等
产业,搞好油茶、毛竹等精深产品加工;大力发展以人工速生材、次小薪材和“三剩物”
等为原料的加工产品,以取代过去只能依靠天然林大径材为原料生产的各种产品;大力
发展松香、松节油、樟脑、森林药材等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努力开发出口创
汇产品。要减少初级产品,限制中间产品,尽可能不生产原料型产品;要采取有效措施
,发展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附加值高和市场占有率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和最终产品
,实现森林资源的增值。要把产品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在创名牌上来,努力培育成一批
国内外市场驰名的林产品品牌,提高我省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七、政策措施
(一)深化林业改革。一是要深化以林业分类经营为龙头的各项林业改革,加快制定出
台《某省省公益林管理办法》和《某省省商品林管理办法》,建立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
能体现林业特点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多渠道融资的
林业投入机制。建立公益林以政府投入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商品林以市场融
资为主、政府适当扶持的投入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加快核发山林权属
证明步伐,稳定林地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和经营权,延长林地承包或租赁年限,使经营
者吃上“定心丸”。三是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抓紧出台《某省省
森林资源转让条例》,鼓励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
式参与流转。当前要重点加大集体林改革力度,鼓励集体经营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在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流转,落实经营主体,提高集体林经营水平,改善林
分质量。四是要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逐步将国有林场分别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
商品经营型林场,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形式,充分挖掘林地生产潜能,最大限度
地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二)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要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项目准入、资金扶持、税费
和资源利用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林业经营主体平等待遇,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
济在资金、机制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促使国内
外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市场资源配置中流向林业。商品林建设对非公有制经济
要完全开放,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商品林,可以采取承包、拍卖、租赁等方式搞活经营,
让多种经济成份平等竞争,进入商品林建设领域。公益林建设和管护,也可引入民营机
制,实行公有民营,民办公助,提高经营效率。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林业多种经营、
林产加工以及林区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类林业投资要向非公有制林业倾斜,积极
扶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促进山区资源开发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要超前搞好林木种苗基地(重点苗圃、良种基地、采种
基地)建设,保存林木种质基因库,丰富我省造林树种,提高种苗科技含量,实现主要
造林树种良种化。加强林业“三防”体系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搞好林业信
息化建设,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强化
“管理、组织、指导、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工作站在林业建设中的基础和保障
作用。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把公益林业建设、管理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纳
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要加强同计委、财政、旅游、水利、电力、矿业等相关部门的协
调,积极推动我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建立。要搞好林业政策性贷款和争取利
用外资工作,推动以速生丰产林基地为主的林业产业工程建设。要执行好国家已经出台
的各项林业税费改革政策,下大力气坚决取消对林农和其它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各种不合
理收费,减轻经营者负担。改革育林基金征收、管理和使用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林业
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
(五)大力推进科技兴林。要加速建立包括林业科研体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技术监
督标准体系、科教培训体系、科技管理体系在内的新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林业新
科技革命。稳定林业科技工作队伍,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林业建设者整体素质。实
施“绿色证书”工程和林业科技帮扶工程,造就一大批懂科技、用科技的林业专业大户。
建立一批高标准的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示范点。鼓励和支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
合生产实际建立形式多样的科研院(所)。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以创办科
技型企业、建立科技示范点、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科技承包等方式参与林业建设。加大
林业科技投入,围绕六大工程建设组织技术攻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六)坚持依法治林。加大《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水土保持法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森林防火条例》和《退耕还林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强化林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
护。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支持执法人员依法履行公务,创造良好的林业执法环境。
强化林业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林业执法水平。
| 0 | negative_file/【公益知识库zscc.club】某省林业发展总体规划.doc |
|序号 |质量记录名称 |编号 |使用部门 |归档部门 |保存期|
| | | | | |限 |
| |维修方案修改申请单 |XJ-QR-GC-001-A |机务工程部 |机务工程部|两年 |
| |维修方案修改申请单 |XJ-QR-GC-002-A |飞机维修基地 |机务工程部|两年 |
| |动力装置更换影响方 |XJ-QR-GC-003-A |机务工程部 |机务工程部|两年 |
| |案评估单 | | | | |
| |维修方案修改通知反 |XJ-QR-GC-004-A |飞机维修基地 |机务工程部|两年 |
| |馈单 | | | | |
| |工程指令执行情况反 |XJ-QR-GC-005-A |飞机维修基地 |机务工程部|长期 |
| |馈单 | | | | |
| |工程指令延期执行申 |XJ-QR-GC-006-A |飞机维修基地 |机务工程部|两年 |
| |请单 | | | | |
| |适航指令处理单 |XJ-QR-GC-007-A |机务工程部 |机务工程部|长期 |
| |技术文件处理单 |XJ-QR-GC-008-A |机务工程部 |机务工程部|十年 |
| |部件查询单 |XJ-QR-GC-009-A |飞机维修基地 |机务工程部|两年 |
| |外部技术文件使用审 |XJ-QR-GC-010-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批表 | | | | |
| |插改页审阅表 |XJ-QR-GC-011-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工程指令执行情况反 |XJ-QR-GC-012-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馈单 | | | | |
| |工程指令航材准备反 |XJ-QR-GC-013-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馈单(送修项目) | | | | |
| |工程指令航材准备反 |XJ-QR-GC-014-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馈单(准备项目) | | | | |
| |工程指令航材不正常 |XJ-QR-GC-015-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反馈单 | | | | |
| |生产准备通知单 |XJ-QR-GC-016-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飞机年可用运力计划 |XJ-QR-GC-017-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表 | | | | |
| |飞机年检修计划表 |XJ-QR-GC-018-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各型机月飞行计划和 |XJ-QR-GC-019-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检修情况表 | | | | |
| |订货计划表 |XJ-QR-GC-020-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工艺卡、工艺规程修 |XJ-QR-GC-021-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改申请单 | | | | |
| |航材耗材/工具设备准|XJ-QR-GC-022-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备单 | | | | |
| |航材换件月计划表 |XJ-QR-GC-023-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飞机故障、缺陷处理 |XJ-QR-GC-024-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记录单 | | | | |
| |发现问题通知单 |XJ-QR-GC-025-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 |XJ-QR-GC-026-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人员执照初次颁发/续| | | | |
| |签申请书 | | | | |
|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 |XJ-QR-GC-027-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执照初次颁发/续签申| | | | |
| |请书 | | | | |
|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 |XJ-QR-GC-028-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执照机型签署申请书 | | | | |
| |上岗合格证考核表 |XJ-QR-GC-029-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航空器试车证申请审 |XJ-QR-GC-030-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批表 | | | | |
| |航空器试车实习记录 |XJ-QR-GC-031-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单 | | | | |
| |水、暖设施巡检修理 |XJ-QR-GC-032-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报告单 | | | | |
| |电气设备、设施巡检 |XJ-QR-GC-033-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报告单 | | | | |
| |车辆换季工作报告单 |XJ-QR-GC-034-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车辆二级维护工作情 |XJ-QR-GC-035-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况报告单 | | | | |
| |查找工具记录单 |XJ-QR-GC-036-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计量器具周(抽)检 |XJ-QR-GC-037-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通知单 | | | | |
| |低值计量器具报废申 |XJ-QR-GC-038-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请表 | | | | |
| |计量器具故障记录表 |XJ-QR-GC-039-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工具设备领用一览表 |XJ-QR-GC-040-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重要设备技术资料配 |XJ-QR-GC-041-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发登记表 | | | | |
| |设备大修验收记录表 |XJ-QR-GC-042-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工具设备修理申请记 |XJ-QR-GC-043-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录表 | | | | |
| |设备/工具送修(送检|XJ-QR-GC-044-A |飞机维修基地 |维修保障处|两年 |
| |)预检单 | | | | |
| |拆换件预检记录单 |XJ-QR-GC-045-A |飞机维修基地 |外场维修处|两年 |
| |航材缺件申请单 |XJ-QR-GC-046-A |飞机维修基地 |外场维修处|两年 |
| |部件修理用航材申请 |XJ-QR-GC-047-A |飞机维修基地 |内场维修处|两年 |
| |表 | | | | |
| |计量检定记录单 |XJ-QR-GC-048-A |飞机维修基地 |内场维修处|两年 |
| |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XJ-QR-GC-049-A |内场维修处 |内场维修处|两年 |
| |准标签 | | | | |
| |返回使用批准维修放 |XJ-QR-GC-050-A |飞机维修基地 |内场维修处|两年 |
| |行合格证明 | | | | |
| |修理、校验记录单 |XJ-QR-GC-051-A |飞机维修基地 |内场维修处|两年 |
| |航材订货询价资料单 |XJ-QR-GC-052-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机上试验工作单 |XJ-QR-GC-053-A |飞机维修基地 |内场维修处|两年 |
| |内场派工单 |XJ-QR-GC-054-A |内场维修处 |内场维修处|两年 |
| |部件修理/校验入库交|XJ-QR-GC-055-A |飞机维修基地 |内场维修处|两年 |
| |接单 | | | | |
| |飞机试飞(试滑)单 |XJ-QR-GC-056-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飞机不正常事件信息 |XJ-QR-GC-057-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报告 | | | | |
| |结构修理报告 |XJ-QR-GC-058-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重复性故障处理记录 |XJ-QR-GC-059-A |飞机维修基地 |外场维修处|两年 |
| |单 | | | | |
| |维修指令单 |XJ-QR-GC-060-A |飞机维修基地 |生产技术处|两年 |
| |航空器运行重要事件 |XJ-QR-GC-061-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快报 | | | | |
| |航空器检修重要事件 |XJ-QR-GC-062-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快报 | | | | |
| |审核项目表 |XJ-QR-GC-063-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质量投诉登记表 |XJ-QR-GC-064-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不合格项延期整改申 |XJ-QR-GC-065-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请单 | | | | |
| |年度自我质量审核工 |XJ-QR-GC-066-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作计划审批表 | | | | |
| |自我质量审核通知单 |XJ-QR-GC-067-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自我质量审核报告 |XJ-QR-GC-068-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自我质量审核不合格 |XJ-QR-GC-069-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项目单 | | | | |
| |国内航材外委维修单 |XJ-QR-GC-070-A |机务工程部 |机务工程部|两年 |
| |位实地考察表 | | | | |
| |航材订货计划通知单 |XJ-QR-GC-071-A |飞机维修基地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调剂计划表 |XJ-QR-GC-072-A |飞机维修基地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退役报表 |XJ-QR-GC-073-A |飞机维修基地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报废航材申请表 |XJ-QR-GC-074-A |飞机维修基地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调剂计划审批表 |XJ-QR-GC-075-A |飞机维修基地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退役计划审批表 |XJ-QR-GC-076-A |飞机维修基地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报废计划审批表 |XJ-QR-GC-077-A |飞机维修基地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处工作反馈单 |XJ-QR-GC-078-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付款审批单 |XJ-QR-GC-079-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送修通知单 |XJ-QR-GC-080-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送修索赔审批表 |XJ-QR-GC-081-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验收、检验收料 |XJ-QR-GC-082-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单 | | | | |
| |航材借入(外单位归 |XJ-QR-GC-083-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还)通知单 | | | | |
| |航材借出(归还外单 |XJ-QR-GC-084-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位)通知单 | | | | |
| |航空器材处工作通知 |XJ-QR-GC-085-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单 | | | | |
| |轮胎翻转工作记录单 |XJ-QR-GC-086-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领料单 |XJ-QR-GC-087-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库存不适航航材报告 |XJ-QR-GC-088-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单 | | | | |
| |航材验收、检验问题 |XJ-QR-GC-089-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报告单 | | | | |
| |航材退料单 |XJ-QR-GC-090-A |飞机维修基地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航材发料单 |XJ-QR-GC-091-A |飞机维修基地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适航检查发现问题处 |XJ-QR-GC-092-A |机务工程部、飞|机务工程部|两年 |
| |理单 | |机维修基地、运| | |
| | | |行标准部 | | |
| |适航检查发现问题反 |XJ-QR-GC-093-A |机务工程部、飞|机务工程部|两年 |
| |馈单 | |机维修基地、运| | |
| | | |行标准部 | | |
| |可靠性初步分析处理 |XJ-QR-GC-094-A |机务工程部 |机务工程部|两年 |
| |单 | | | | |
| |可靠性工程调查报告 |XJ-QR-GC-095-A |机务工程部 |机务工程部|两年 |
| |单 | | | | |
| |可靠性分析报告处理 |XJ-QR-GC-096-A |机务工程部 |机务工程部|两年 |
| |单 | | | | |
| |工程通告 |XJ-QR-GC-097-A |机务工程部 |机务工程部|两年 |
| |工程指令 |XJ-QR-GC-098-A |机务工程部、飞|机务工程部|两年 |
| | | |机维修基地 | | |
| |质量投诉处理单 |XJ-QR-GC-099-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差错事件报告表 |XJ-QR-GC-100-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维修差错事件调查表 |XJ-QR-GC-101-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三年 |
| |维修人为因素通知单 |XJ-QR-GC-102-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航材订货审批单 |XJ-QR-GC-103-A |航空器材处 |航空器材处|三年 |
| |初次保留项目单 |XJ-QR-AY-52-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再次保留项目单 |XJ-QR-AY-53-A |飞机维修基地 |质量管理处|两年 |
| 0 | negative_file/00质量记录表清单.doc |
关于学历的一些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什么是学历?
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一个人在什么层
次的教育机构中学习,接受了何种层次的训练,便具有相应层次的学历。
从广义上讲,任何一段学习经历,都可以成为学习者的“学历”。而在社会中,人们
通常所说的“学历”则是指具有特定含义、特定价值的“学历”,也就是说一个人具有什么
学历,是指一个人最后也是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学
历教育、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凭证。
2)毕业、结业和肄业?
学满学制规定的年限,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者可以毕业,
获得毕业证书;
学满学制规定的年限,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有一门课程(或两门非主要
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者,可以结束学业离校,发给结业证书;
学满一年以上而退学者可视为肄业,发给肄业证书。
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均为学历证书,国家均予以承认。
(3)学历的承认?
国家承认的学历在高等教育方面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
,从形式上又可分为三种: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结业)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结业)证书。
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含培养研究生的
科研单位)、成人高等学校、民办学历学校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国家予以承认。另外,
通过自学考试、由国务院自学考试委员会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学考试委员会
颁发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国家同样予以承认。
(4)学位的定义 ?
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我国学位
包括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
博士是学位的最高一级。在我国“博士后”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
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不是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以及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经国务院批
准公布。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予的
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高等学校毕业生,成绩优良,且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者,可
授予学士学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
过硕士(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术水平者,可授予
硕士(博士)学位。符合上述条件所授予的学位证书国家予以承认。
(5)学位与学历的联系与区别?
学位不等同于学历,获得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历证书者仍为原学历。取得大学本科
、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的,不一定能够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取得学士学
位证书的,必须首先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而取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证书的,却不
一定能够获得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现在经常出现将学位与学历相混淆的
现象,如有的人学历为本科毕业,以后通过在职人员学位申请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时,
学历仍为本科,而不能称之为取得了“博士学历”。
| 0 | negative_file/国家教育部-关于学历的一些概念.doc |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电技[1996]566号
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电规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
劳动人事)厅(局):
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经审查通过,批准为强
制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5053-1996
该标准自1996年12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电力工业部标准
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1 总则
1.0.1
工程设计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严格执行《劳动法》中“劳动安全卫
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
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
1.0.2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防护设施,必须贯彻在各专业设计中,做到安全可靠,保障劳动
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0.3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一切生产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的燃煤火力发电厂。
1.0.4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
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
2.0.1 发电厂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的《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的规定。
2.0.2 发电厂各阶段设计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2.0.2.1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方面论证的内容。
2.0.2.2
初步设计,应有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以下简称“专篇”),其内容深度应符合有关
的规定。
2.0.2.3
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所确定的原则,进行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工程设计
。
2.0.3
扩建、改建工程设计文件中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应对电厂原有的劳动安全和工
业卫生状况作出评述。,
2.0.4 引进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2.0.4.1 国内负责技术汇总的设计部门,应遵照本规程提出具体要求。
2.0.4.2
初步设计阶段国内版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应包括经中方确认的国外设计的劳动
安全和工业卫生内容。
3 厂址选择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3.1 厂址选择
3.1.1
厂址选择应根据该地区的气象、地质、雷雨、洪水、地震等自然条件预测的主要危险因
素和四邻情况对本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影响,全面考虑防范措施。
3.1.2
厂址应避免与具有严重火灾、爆炸危险的其他工厂、仓库等为邻。当无法避免时,必须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距离。
3.1.3
厂址宜选在大气污染、尘、毒危害较严重工厂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3.1.4
厂址宜位于邻近城镇或生活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区同生活区之间宜设置
安全、卫生防护距离。
3.2 厂区总平面布置
3.2.1
厂区总平面布置应考虑防火、防爆和防尘毒、防噪声及防振动、防辐射等因素,建(构
)筑物的布置,应符合现行的《火力发电厂及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
设计规范》、《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等有
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厂区道路、铁路及装卸设施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工业企业厂内运输规程》等规定
。
主要生产厂房通道布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程的规定。
3.2.2
制氢站、乙炔站应单独布置,并应远离散发火花的地点或位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全年
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宜布置在厂区边缘。泄压面不应面对人员集中的地方和主要交
通道路。
乙炔站应布置在地势较高和排水良好的地段。
3.2.3
点火油区宜单独布置,宜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应远离有明火或散
发火花的地点,且宜布置在厂区边缘。
3.2.4
制氧站宜单独布置,应布置在乙炔站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远离乙炔站。
3.2.5 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线,应视介质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敷设方式:
3.2.5.1 氢气管、乙炔管、氧气管应直接埋地敷设或架空敷设。
3.2.5.2 燃油管宜架空敷设。若采用地沟敷设时,沟内应采取防火隔断措施。
3.2.6
散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建(构)筑物及场地,宜布置在厂区主要建(构)筑物全年最小
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2.7
锻工车间、空气压缩机室等噪声、振动较大的建(构)筑物的布置,宜远离对噪声、振
动敏感的建筑物。
3.2.8 γ放射源库应单独布置,宜远离生产建筑及人员集中的地方。
3.2.9 厂区绿化设计,应结合安全、卫生要求进行。
4 防火防爆
4.0.1
发电厂的防火防爆设计,应符合现行的《火力发电厂及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爆炸和火
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力安全规程》、《火力
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发电厂锅炉及主要系统、设备的热工保护系统、联锁项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火
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
各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及选型,应符合现行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压
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钢制压力容器》、《钢制管壳式
换热器》、《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等规定。
乙炔站、制氧站及制氢站的工艺设备选型及布置,应符合现行的《乙炔站设计规范》
、《氧气站设计规范》及《氢氧站设计规范》的规定。
4.0.2
发电厂厂区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及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
有关标准的规定。
4.0.3
主厂房的防火,应以发生火灾较多的运煤皮带层、煤仓间、汽机房油系统、控制室下的
电缆夹层、电缆隧道、电缆竖井、配电装置室等作为防火的重点,该部位围护结构的耐
火极限、安全疏散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0.4
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机炉控制室、主控制室、网络控制室、化学及运煤控制室、
电子计算机室等人员集中的房间,围护结构和装饰材料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楼梯、门
等应满足疏散要求。穿墙、穿楼板电缆及管道四周的孔洞,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堵塞,并
严禁汽水和油管道穿越上述房间。
4.0.5
制氢站、贮氢罐间、乙炔站、液化氢站及闪点低于28℃的燃油泵房等甲、乙类建筑物,应
采取防爆泄压措施。
4.0.6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建筑物,应采取下列措施:
4.0.6.1 设置防护围堤或围墙。
4.0.6.2 配合电气设置防雷接地设施。
4.0.6.3 设置专用消防设施。
4.0.6.4 采用不发火花地面。
4.0.7 燃用褐煤或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的发电厂,应符合下列要求:
4.0.7.1
布置在运煤系统室内机械设备的电动机,其外壳防护等级应达到IP54级。
4.0.7.2 运煤系统中的带式输送机,应采用难燃胶带,并备有淋水设施。
4.0.7.3
当采用贮存褐煤及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的筒仓时,应有可燃气体含量、温度及粉尘浓度
等监测装置,并应采取通风、喷水及防爆等措施。
4.0.8 制粉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4.0.8.1 制粉系统设备的维护平台和扶梯踏板,应由钢制网眼或栅格板制作。
位于防爆门排出口上方(包括露天布置的设备)及油喷嘴下方的维护平台,应采用
花纹钢板制作。
4.0.8.2
制粉系统的设备、管道及从制粉间穿过的烟风道、燃料油等管道的保温,均应采用不燃
烧材料。
4.0.8.3
除全部燃用无烟煤的制粉系统外,燃用其他煤种的磨煤机和煤粉仓,均应设置灭火设施
。
4.0.8.4
制粉系统管道、设备及其部件,均应严密不漏粉。煤粉管道不允许有积粉的死角及运行
中产生煤粉的沉积。
4.0.8.5
通往磨煤机的热风和炉烟管道上风门的设置,应满足磨煤机运行调节和停机检修时人员
安全的需要。
4.0.8.6 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的温度,应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
4.0.8.7
燃烧烟煤采用热风送粉时,热风温度应使气粉混合物的温度不超过160℃。
4.0.8.8
按惰化气氛设计的风扇磨煤机,采用二介质或三介质干燥的系统时,气粉混合物中含氧
的极限浓度,应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
4.0.8.9
除全部燃用无烟煤的制粉系统、抽炉烟干燥按惰化气氛设计的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及设
计时已考虑了承受防爆能力的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外,均应装设防爆门。
防爆门的布置朝向,应避免其动作时喷出的爆炸物伤人或落到附近的电缆及油管道
等上面。
4.0.8.10 原煤仓的内壁应光滑、耐磨和不堵煤。
4.0.8.11
煤粉仓应密闭,内表面应平整、光滑、耐磨、无积粉死角,并应具有一定的抗爆能力。
4.0.8.12
煤粉仓应防止受潮、受热,金属煤粉仓应进行保温。在严寒地区,靠近厂房外墙或外露
的钢筋混凝土煤粉仓,应有防冻措施。
4.0.8.13 制粉系统应设置必要的事故报警及联锁等保护装置。
4.0.9 点火及助燃油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4.0.9.1 加热燃油的蒸汽温度,不宜高于250℃。
4.0.9.2 在敞开式容器中,油品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4.0.9.3
装卸闪点在120℃以下的石油燃料,应采用密闭式卸油装置,并应在各受油管道上设置关
断阀。
4.0.9.4
贮存闪点低于60℃燃油的油罐,必须设置安全阀、呼吸阀及阻火器;贮存闪点高于60℃的
重柴油、重油或轻油的油罐,应设置通气管或安全阀、呼吸阀。
4.0.9.5 地上布置的非保温钢制油罐,应设置淋水冷却装置。
4.0.9.6 贮油罐外壁处和防火堤外的油管道,应各设一道钢制阀门。
4.0.9.7 油管沟在进入建筑物前,应设置防火隔墙。
4.0.9.8 容积泵的出口管段,应设安全泄压装置(泵本体带有安全阀除外)。
4.0.9.9 燃烧器油枪接口与固定油管道之间,宜采用蛇形管连接。
4.0.9.10
燃油系统阀门应为钢质的,其法兰垫料应选用质密、耐油、耐热的材料。
4.0.9.11 油系统设备、管道的保温,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4.0.10 汽轮机油系统设备、管道的保温,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4.0.10.1 200MW及以上容量的机组,宜采用组合油箱及套装油管。
4.0.10.2
油系统设备、管道的布置,宜避开高温管道。油管道附近的蒸汽管道或其他载热体,应
有完整坚固的保温层,其表面应以镀锌铁皮防护。排油烟管道应引至厂房外无火源处。
4.0.10.3
油箱事故排油阀应布置在安全及便于操作的位置,并应有两条通道可以到达。
4.0.10.4 油管道法兰垫料应采用质密、耐油、耐热的材料。
4.0.10.5 在主厂房外侧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事故排油箱(坑)。
4.0.10.6 300MW及以上汽轮机的调节系统,宜采用抗燃油。
4.0.11
发电机氢系统管道,应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排氢管应接至室外无火源处。与发电机
相连的氢气管,应采用法兰短管的连接方式,法兰垫料应选用防腐材料。
4.0.12
200MW及以上机组的氢密封油泵电源应接自事故保安电源,并应设置直流备用氢密封油泵
。
4.0.13
当发电机引出线采用大电流封闭母线时,应在与发电机出线端子连接处设有隔氢设施。
4.0.14 压力容器的设计、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4.0.14.1 汽水系统的压力容器,均应装设安全阀。
4.0.14.2
除氧水箱及其他压力容器的安全阀的总排汽能力,应不小于可能出现的最大进汽量。
4.0.14.3
除氧器和给水箱不宜布置在单元控制室上方。如布置在其上方,单元控制室的顶板应采
用混凝土整体浇制。除氧层的地面应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4.0.15
热处理室的盐浴炉、井式炉的布置,必须防水。热处理室重油加热炉或可控气氛的重油
或液化石油气贮存罐,应布置在室外,并应有防火、防爆措施。
4.0.16 电气设备、设施的防火,应符合下列要求:
4.0.16.1
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的发电厂的主变压器及高压厂用变压器,应采用水喷雾灭火等装
置。主变压器与高压厂用变压器相邻布置时,应设置隔墙。
4.0.16.2 配电装置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长度大于7m的配电装置室,应有两个出口;长度大于60m时,应增加一个出口。
(2) 装配式配电装置的母线分段处,宜设置有门洞隔墙。
(3)
充油电气设备间的门若开向不属配电装置范围的建筑物内时,其门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
烧体的实体门。
(4)
配电装置室的门应为向外开的防火门,并应在门内侧装设不用钥匙开启的弹销,严禁使
用门闩。相邻配电装置室之间如有门时,门应能向两个方向开启。
(5) 配电装置室应按照事故排烟要求,设置足够的事故通风装置。
(6)
配电装置室内通道应保证畅通无阻,不得设置门槛,并不应有与配电装置无关的管道通
过。
4.0.16.3
35kV以下屋内断路器、油浸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宜设置在开关柜或两侧有隔墙(
板)的间隔内;35kV及以上的设备,则应设置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
总油量超过100kg的屋内油浸电力变压器,宜设置在单独的防爆间内,并应有灭火设
施。
4.0.16.4
屋内单台电气设备总油量在100kg以上时,应设置储油设施或挡油设施。
4.0.16.5
屋外充油电气设备单个油箱的油量在1000kg以上时,应设置能容纳100%油量的贮油池,
或20%油量的贮油池和挡油墙等。设有容纳20%油量的贮油池和挡油墙时,应有将油排到
安全处所的设施。
4.0.17 电缆设施防火,应符合下列要求:
4.0.17.1 在电缆隧道及重要回路的电缆沟中,应在必要的部位设置防火墙。
4.0.17.2 在主厂房内易受外部着火影响的区域,宜有防火措施。
4.0.17.3
在电力电缆接头两侧紧靠2~3m长的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同一长度范
围上,应采取阻止延燃的措施。
4.0.17.4 靠近油源的电缆沟宜高出地面50mm,盖板宜作密封处理。
4.0.17.5
空中敷设的25kV以上高压充油电缆的供油系统中,宜设有能反映喷油状态的防火自动报
警和闭锁装置。
4.0.17.6
防火包带、涂料,难燃或耐火槽盒,难燃、耐燃型电缆应具备必要的强度及耐久性,满
足预期的有效阻止延燃性或耐燃性的要求,并符合难燃或耐燃性能基本考核标准。
4.0.17.7
电缆隧道应设置带有爬梯的人孔,相邻人孔间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75m,人孔距终端不宜
超过5m,人孔直径不应小于700mm。
4.0.17.8
电缆隧道宜采用自然通风,其通风量按排风温度不超过40℃,进风和排风的温度差不超过
10℃计算。
4.0.18 防止静电引燃引爆,应符合下列要求:
4.0.18.1
易燃油、可燃油和氢气等贮罐的罐体及罐顶、装卸油台、铁路轨道、管道、鹤管及套筒
应设有防静电和防感应雷接地,油槽车应设防静电的临时接地卡。
贮罐的四周应设闭合环形接地,罐体的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
30m。易燃油,贮罐的呼吸阀、热工测量装置应重复接地。
4.0.18.2
防静电接地每处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Ω;防感应雷接地每处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
4.0.19 在爆炸危险场所中电力装置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4.0.19.1 爆炸危险场所内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布置,应使其能免受机械损伤。
4.0.19.2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应少用携带式电气设备。当必须采用时,其电源线路应采取移动电
缆或橡套软线。
4.0.19.3
在有易燃气体或蒸汽爆炸混合物的场所内,所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不应低于场所
内爆炸物的级别。当场所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爆炸混合物时,应按危险程度高的级
别选用。
4.0.19.4
爆炸危险场所内,有过负荷可能的电气设备应装设可靠的过负荷保护。
4.0.19.5
爆炸危险场所内的事故排风电动机,应在发生事故时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事故启动按钮
等控制设备。
4.0.19.6
爆炸危险场所的照明设施,应符合照明防爆的有关规定。在爆炸危险场所内必须装设电
源插座时,应选用防爆型插座。插座应布置在爆炸性混合物不易积聚的地点,局部照明
灯具应布置在事故时气流不易冲击的位置。
4.0.19.7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有激烈振动设备的电气线路及电缆的导体宜采用铜材。电线、电缆的
额定电压,必须不低于网络额定电压,且不应低于500V。
4.0.19.8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两线制单相网络中的相线及零线,均应装设短路保护,并使用双极
开关同时切断相线及零线。
4.0.19.9
在爆炸危险场所的绝缘导线、电缆截面和保护设备的选择,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
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导体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1.25倍和自动开关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
整定电流的1.25倍[本条文第(2)项除外]。
(2)
电压为1000V以下的鼠笼型感应电动机回路,其馈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
额定电流的1.25倍。
(3)
电压为1000V及以上的导线和电缆,设计时应按回路的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校验。
4.0.19.10
在正常情况下连续或经常存在爆炸性混合物的地点,不宜设置电器和仪表,当必须装设
时,应选用符合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安全火花型电器及仪表。
4.0.19.11
爆炸危险场所应少用电缆沟配线。当必须采用时,在能积聚爆炸性混合物的电缆沟内所
敷设的电缆,应有铠装外护套。
4.0.19.12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电缆线路的进线装置、中间接线盒和分支盒,应按其所处地点的防
爆等级采用隔爆或防爆型。
4.0.19.13 在爆炸危险场所的3~10kV电缆线路,应装设零序保护。
4.0.19.14
在有爆炸危险、特别潮湿及有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场所,照明线路应采用钢管(电线管
)敷设。
4.0.20 氢冷发电机组的汽机房,屋面应设计正常情况下的排氢设施。
4.0.21
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等空气调节系统应有防火排烟措
施,并应与消防联锁。
4.0.22
除地上油泵房外,油系统工艺建筑、蓄电池室及油化验柜等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室内
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4.0.23
制氢站、乙炔站及制氧站宜采用自然通风。制氢站的电解间及贮气间,应设置事故排风
装置。
4.0.24 易燃、易爆场所通风用的通风要和电动机应为防爆式,并应直接连接。
5 防电伤
5.0.1
发电厂的防电伤设计,应符合现行的《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电力设备接地设计
技术规程》、《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电业安全工
作规程》、《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及《火力发电
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5.0.2 电气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5.0.2.1
发电厂内所有带电设备的安全净距不应小于各有关规程规定的最小值。
5.0.2.2
当屋外(屋内)电气设备外绝缘最低部位距地面小于2.5m(2.3m)时,应设置固定遮栏
。
5.0.2.3 屋外配电装置的周围宜设置高度不低于1.5m的围栏。
5.0.2.4
在装有油断路器的屋内间隔内,除设置遮栏外,对就地操作的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应在
其操作机构设置防护隔板,其宽度应满足运行人员的操作范围,高度不低于1.9m。
5.0.2.5 250V以上的电压不宜进入控制屏(台)和保护屏。
5.0.2.6
厂内低压裸导体布线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5m;采用网孔遮栏时,不应小于2.5m。
5.0.2.7 起重机及其滑触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起重机上方的裸导体至起重机铺板的净距不应小于2.2m;否则,应在起重机上或裸导体
下方装设遮栏。
(2) 起重机的滑触线上,严禁连接与起重机无关的用电设备。
(3) 起重机的滑触线宜采用封闭式安全型滑触线。
(4)
裸滑触线宜设置在驾驶室的对侧。当设置于同侧时,必须对人员上、下时可能触及的滑
触线段,采取防护措施。
(5)
滑触线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3.5m,在屋外跨越泊车通道处,不应低于6m,否则必须
采取防护措施。
5.0.2.8 插接式母线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2m,其终端应封闭。
5.0.2.9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绝缘要求。
5.0.2.10
低压配电盘应采用在运行、维护及检修中均能保证人员安全的产品。
5.0.3 为防止过电压危及人身安全,独立避雷针和接地网应符合下列要求:
5.0.3.1
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等的距离
不宜小于3m,否则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砾石、沥青地面。
5.0.3.2
在确定接地装置的形式和布置时,应尽可能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并使接触电势及
跨步电势不超过有关规程的规定值。
5.0.4 电气设备接地及接零,应符合下列要求:
5.0.4.1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电力设备外壳应接地或接零。
5.0.4.2
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
的要求,另有规定的除外。
5.0.4.3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宜采用低压接零保护。当确有困难
时,可采用接地保护,但应采取装设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绝缘垫、
安全围栏或采取均压等安全措施。
在潮湿场所或条件特别恶劣场所的供电网络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应采用接零保护。
5.0.4.4
以安全电压供电的网络中,应将网络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接地。当接地确有困难时,也
可与该变压器一次侧的零线连接。
5.0.4.5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零线应在电源处接地,电缆在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
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距接地点不超过50m者除外)。
5.0.4.6 在低压电力网中,严禁利用大地作零线或相线。
5.0.4.7
交流电力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专用接地线接地。当金属构件、穿线钢管等设施能保证全
长为良好的电气通路,并有足够的热稳定截面时,也可利用其作接地线。
电力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
接几个接地部分。
易爆场所内的电气设备接地,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5.0.4.8
不得使用蛇形管和保温管的金属网或外皮以及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作接地线。
5.0.4.9
低压电力网中零线上不应装设开关和熔断器,单相开关应装设在相线上。
5.0.4.10
运煤系统的导煤槽及除尘装置中的风道,均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且不应采用容易积
聚静电的绝缘材料制作。
5.0.5 发电厂照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5.0.5.1 照明网络的工作零线必须两端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5.0.5.2
二次侧电压为24V及以下的降压变压器,严禁采用自耦降压变压器,其二次侧一端(单相
变压器)或中性点(三相变压器)应直接接地。
5.0.5.3 照明的安全电压为24V,其使用场所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要求。
5.0.5.4 所有照明电源插座应为单相三孔式插座。
5.0.6 高压电器防误操作
隔离开关与相应的断路器和接地刀闸之间应装设闭锁装置。闭锁装置可由机械的、
电磁的或电气回路的闭锁构成。高压开关柜应具备;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
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或接地开关,防止带接地线开关合断路器或
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等功能。3kV及以上屋内配电装置各个间隔的网门,应装设
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设施。
5.0.7 安全标志
5.0.7.1
根据生产和维护的安全要求,在适当的场所或地点,应装设灯光或音响信号。
5.0.7.2
当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易造成爆炸、火灾或人身伤亡等严重事故的场所,应装设供继
续工作或人员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照度应符合有关的规定。
6 防机械伤害及防坠落伤害
6.1 防机械伤害
6.1.1
发电厂的防机械伤害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
求》、《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及《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等有关标准、规范的
规定。
6.1.2 转动机械设备外露的转动部分,应设置防护罩。
6.1.3 转动机械设备应设置必要的闭锁装置。
6.1.4 较长输送距离的机械,在其需要跨越处应设置带护栏的人行跨梯。
6.1.5
带式输送机的尾部滚筒及其他所有改向滚筒轴端处,应分别加设护罩及可拆卸的护栏。
6.1.6
带式输送机所配重锤行程的地面处,应设置高度1.5m的护栏;拉紧行程的范围内,应设
置可拆卸围栏。
6.1.7
带式输送机的运行通道侧,应设有不低于上托辊最高点的可拆卸的栏杆。
6.1.8 带式除铁器的抛弃范围内,应设置一定高度的围挡。
6.1.9 运煤胶带机,应设有下列防护设施:
6.1.9.1 沿线设置的拉线开关。
6.1.9.2 启动预报装置。
6.1.9.3 防止误启动装置。
6.1.10 露天贮煤场轨道机械,必须装有夹轨钳和锚定装置。
6.1.11
修配车间的机床应按其最大行程布置,留有不小于1m的通道。机床的朝向应有利于采光
,操作人员不应受日光直射。
6.2 防坠落伤害
6.2.1
发电厂的防坠落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固定式钢直梯》、《固定式钢斜梯》、《固定式工业防
护栏杆》、《固定式工业钢平台》及《建筑楼梯标准》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6.2.2
发电厂的楼梯、平台、坑池和孔洞等周围,均应设置栏杆或盖板。楼梯、平台均应采取
防滑措施。
6.2.3
需登高检查和维修设备处宜设钢平台、扶梯,其上下扶梯不宜采用直爬梯。
6.2.4 上人屋面应设置净高大于1.05m的女儿墙或栏杆。
6.2.5 凡离地面或楼面高1m以上的高架平台,应设置栏杆。
6.2.6
发电厂烟囱、微波塔和冷却塔等处的直爬梯必须设有护圈,其高度超过100m以上的爬梯
中间,应设置间歇平台。
6.2.7 当发电厂煤场需设置地下受煤斗时,斗口处必须设有煤箅子。
6.2.8 机力通风冷却塔人孔处,应设有检修平台及活动栏杆。
6.2.9 发电厂作业码头的边沿,应设有不低于200mm的防护台。
7 防尘、防毒及防化学伤害
7.1 防尘
7.1.1
发电厂的防尘设计,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并应符合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
有关规定。
7.1.2
运煤系统煤尘治理设计,可参照《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煤尘治理设计技术暂行规定》,尚
应符合下列规定:
7.1.2.1
煤尘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时,工作地点空气含尘浓度,不应超过2mg/m3;除尘系
统向室外排放浓度,不应大于100mg/m3。
7.1.2.2
煤尘中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时,工作地点空气中含尘浓度,不应超过10mg/m3;除
尘系统向室外排放浓度,不应大于150mg/m3。
7.1.3
当发电厂采用螺旋卸车机或斗链车机作为主要卸车设备时,应有随机的抑尘装置。
7.1.4 缝式煤槽的卸料口处,宜有防止撒煤和煤尘飞扬的设施。
在设计煤槽容积时,应考虑留有不少于20%的封底煤,控制煤尘飞逸。
7.1.5 叶轮给煤机的本体上,应有随机的除尘设备或抑尘装置。
7.1.6 工艺设计中应尽量减少煤流转运点和降低煤流转运点的落差。
当工艺布置降低落差有困难时,宜在中间环节的适当位置加设缓冲滚筒、锁气挡板
、刮板输送机和胶带机头部伸缩装置等。
7.1.7
当运煤系统需配置碎煤机时,宜选择有调节风量装置或鼓风量较小的机型。
7.1.8
当采用犁式卸料器配煤时,其卸料漏斗应装设锁气挡板抑制煤尘。采用其他设备卸煤时
,应有封闭落煤斗口的措施。
7.1.9
所有落煤管之间,落煤管与漏(煤)斗之间及其与设备之间的法兰、接口处,以及在管
(斗)壁上开设的检查门(孔)处,均应加填料密封。
7.1.10
落煤管下的导煤槽长度,除应与带式输送机运行速度相适应外,还应满足除尘设备布置
的要求。
导煤槽前段应设置两级挡帘。
7.1.11
带式输送机头部滚筒处,应装设胶带承载面清扫器。在尾部滚筒附近或垂直拉紧装置第
一个改向滚筒前,应设置空段清扫器。
7.1.12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滚筒、尾部滚筒以及所有与胶带承载面接触的非传动滚筒,均宜采用
胶面滚筒。
7.1.13
当煤场设备采用悬臂或门式斗轮堆取料机时,宜选用带喷水装置的机型。
7.1.14
运煤系统除尘,根据扬尘地点及煤尘性质,宜采用喷雾除尘、机械除尘或高压静电除尘
等方式。
7.1.15 运煤系统积尘应采用水力清扫。
7.1.15.1
锅炉房零米、运煤栈桥、地下卸煤沟及转运站、碎煤机室、圆筒仓、煤仓间皮带层等运
煤系统各建筑物,地面应采用水力清扫。
7.1.15.2
采用水力清扫的运煤系统,宜设置单独冲洗水母管。冲洗后的排水应经过有组织的边沟
或排水管,汇入集水坑,再用渣浆泵送至煤泥沉淀池。沉淀的煤泥应采用机械方式直接
回收至煤场,并应防止二次扬尘。
7.1.16
贮煤场(干煤棚)应设置覆盖整个煤堆面积的喷洒设施,其喷洒强度可按2L/(m2·次)
考虑。
7.1.17
干式除尘器(包括电气除尘器)落灰管上,应配备密封良好的卸灰阀和输送设备。
7.1.18 气力除灰系统的设计,应采取有效的防泄漏措施。
7.1.19
石灰制备系统,应布置在单独的建筑物内,并应设有机械通风及除尘设备。
石灰粉输送应采用密闭性较好的设备。
石灰乳搅拌器间及凝聚剂搅拌器间,宜采用自然通风。
石灰库、消石灰间宜设置除尘装置。
7.1.20 锅炉房(或锅炉)应设有负压吸尘装置。
7.1.21
发电厂的工艺系统设备、管道等保温材料,宜选用对人体无伤害的成型制品。
7.2 防毒
7.2.1
发电厂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
准》等有关规定。
7.2.2 产生有毒物质场所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7.2.2.1
加氯间宜布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当与其他车间联合布置时,必须设隔墙,并应有通向
室外的外开门。
室内采暖设施不宜靠近氯气瓶和加氯机,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开关应设在室外。
7.2.2.2 加氯间应设有漏氯检测仪及报警装置,并宜设置氯气中和装置。
7.2.2.3 液氯瓶、联氨贮存罐应分别存放在单独的房间内。
7.2.2.4
联氨必须采用密闭容器贮存,当联氨由贮存罐移到溶液箱时,宜采用真空虹吸法。
7.2.2.5 联氨设备周围应有围堰和冲洗设施。
7.2.2.6 加联氨的蒸汽,不应作生活用汽。
7.2.2.7
加氯间及充氯瓶间、联氨仓库及加药间、电气检修间的浸漆室、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操作
间,均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生活污水处理站操作间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7.2.2.8 调酸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少于每小时5次。
7.2.3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符合下列要求:
7.2.3.1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室
内空气中SF6含量不得超过6000mg/m3。
SF6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室应设事故排风装置。
7.2.3.2
SF6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室,应配备SF6气体净化回收装置,低位区配有能报警的SF6泄漏报
警仪。
7.2.4
修配厂的铸工间、锻工间和热处理车间,宜设置通风天窗,并可根据需要设置局部排风
装置。焊工间可在固定工作台处设置局部排风装置。
7.3 防化学伤害
7.3.1
发电厂的防化学伤害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火力发电厂设计技
术规程》等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
7.3.2
当汽轮机调速系统和旁路系统的控制油采用抗燃油时,应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7.3.3 卸酸、碱泵房,酸、碱库及酸、碱计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7.3.3.1
酸、碱贮存设备地上布置时,周围应设有防护围沿,围沿内容积应大于最大一台酸、碱
设备的容积。当围沿有排放措施时,可适当减小其容积。
7.3.3.2
酸、碱贮存间、计量间及卸酸、碱泵房必须设置安全通道、淋浴装置、冲洗及排水设施
。
7.3.3.3 装卸浓酸及液碱时,宜采用负压抽吸、泵输送或自流输送方式。
7.3.3.4
室内经常有人通行的场所,其酸、碱管道不宜架空,必须架空敷设时,应对法兰、接头
处采取防护措施。
7.3.3.5 盐酸贮罐及计量箱的排气,应设置酸雾吸收装置。
7.3.3.6
卸酸泵房、酸库及酸计量间,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卸碱泵房、碱库及碱计量间宜采用
自然通风。
7.3.4 氨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7.3.4.1 液氨或氨水应用密闭容器贮存,并置阴凉处。
7.3.4.2 氨贮存箱、氨计量箱的排气,应设置氨气吸收装置。
7.3.4.3 氨库及加药间,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7.3.5 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化验室,应设置通风柜及机械排风装置。
8 防噪声及防振动
8.1 防噪声
8.1.1
发电厂各类工作场所的噪声控制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等规定,其噪声限值见表8.1.1。
8.1.2
发电厂的噪声防治,应首先控制噪声源,并采取隔声、隔振,吸声等措施。
电厂各类地点的噪声标准 表8.1.1
[pic]
注:①对于工人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接触时间减半
噪声限制值增加3dB(A)原则,确定其噪声限制值;
②本表所列的室内背景声级,系在室内无声源发声的条件下,从室外经由墙、门、窗
(门窗启闭状况为常规状况)传入室内的平均噪声级。
8.1.3
发电厂的主设备和辅助设备选型时,应要求制造厂家提供符合国家规定噪声标准的设备
。
8.1.4 集中控制室、机炉控制室、单元控制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8.1.4.1 围护结构(墙、门、窗、楼板、顶棚等)应隔声性能良好。
8.1.4.2 各种缝隙、孔洞应塞填密实。
8.1.4.3 应设置门斗,并在门斗的墙面和天棚采用吸声材料贴面。
8.1.4.4 室内表面进行吸声处理。
8.1.5
当胶带机转运处的煤流为横向或可能偏心进入下方的胶带机时,宜在头部漏斗或导料槽
的落煤管料流对面加设导流装置。
8.1.6 汽机房、锅炉房底层的值班室,宜设置隔声小间。
8.1.7
汽水管道的节流装置,应采用微孔多级节流,并尽可能缩短在节流元件后易出现介质两
相流动的管道。
8.1.8 调节阀、减压阀,应选择低噪声或带节流消声的阀门。
8.1.9
对钢球磨煤机、高压风机、减温减压装置及空气压缩机、汽轮机头部等产生高噪声的设
备,应采取消声、隔声措施。
对空排放的锅炉点火排汽管,应装设消声器。锅炉安全门排汽管,宜装设消声器。
8.1.10
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等空调系统,应采取消声措施。
8.2 防振动
8.2.1
发电厂的主设备、辅助设备的基础及平台的防振动设计,应符合现行的《作业场所局部振
动卫生标准》和《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
8.2.2
发电厂的主设备、辅助设备选型时,应要求制造厂家提供符合国家规定振动标准的设备
。
8.2.3
集中控制室、主控制室、单元控制室、机炉控制室及电子计算机室等的通风管道与围护
结构及楼板间的连接,宜采取减振措施;其空调系统,也宜采取减振措施。
8.2.4 对易产生振动的汽、水及油管道的设计,应采取防振措施。
8.2.5
主厂房运转层,如采用轻型值班隔声小间,小间与楼板的连接处宜采取隔振、减振措施
。
8.2.6
当发电厂采用大、中型碎煤机时,在碎煤机与楼板面之间宜采用减振装置。
8.2.7 导煤槽的后端应布置在带式输送机的最后一组托辊之前。
8.2.8
带式输送机固定受料点处应采用缓冲托辊组,其间距宜为300~400mm,煤流中心应在两托
辊组之间。
8.2.9 锻工车间的设备基础,应采取减振措施。
9 防暑、防寒及防潮
9.1 防暑
9.1.1
发电厂室内通风及空气调节计算参数的选用,应符合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的规定。
9.1.2
主厂房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生产要求时,应采用机械或自然与机
械相结合的通风方式。
9.1.3
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车间内经常有人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不应超过表9.1.3所列
温度规定值。
当采用自然通风,车间内工作地点夏季空气温度超出表9.1.3温度规定时,应设置机
械通风。当机械通风仍达不到要求时,可设置空气调节装置。
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规定(℃) 表9.1.3
[pic]
注:如受条件限制,在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后仍不能达到本表要求时,允许温差可加
大1~2℃。
9.1.4 在汽机房天车驾驶室内,应设置小型空调机或其他有效的降温措施。
9.2 防寒
9.2.1
寒冷、严寒地区的生产厂房及附属建筑物,其室内采暖计算温度的选用应符合现行的《火
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
9.2.2
寒冷地区的生产厂房、辅助厂房及附属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满足热工计算要求,并具
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9.2.3 寒冷地区建筑物应选用密闭性能较好的门窗。
9.2.4 在寒冷地区应考虑运煤系统机械除尘抽风所带走热量的补偿措施。
9.2.5 在寒冷地区,应防止主厂房冷风渗透。
9.3 防潮
9.3.1
发电厂的防潮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的规定。
9.3.2 火电厂的地下卸煤沟、运煤隧道及地下转运站等应设置防潮设施。
10 防电离辐射及防电磁辐射
10.1 防电离辐射
10.1.1
发电厂的电离辐射防护设计,必须符合现行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和《辐射防护规定》及《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的规定。
10.1.2 发电厂的电离辐射防护设计的标准,应符合表10.1.2-1和表10.1.2-
2中规定的限值。
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表10.1.2-1
[pic]
注:①年剂量当量的限值,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②HE为有效剂量当量mSv(rem);WT为组织或器官(T)的相对危险度权重因子;HT
为组织或器官(T)的年剂量当量mSv(rem)。
非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表10.1.2-2
[pic]
10.1.3
X射线探伤室宜设在建筑物的底层,并应避免设在人流较多的场所附近,其屏蔽厚度应保
证室外人员的安全。
探伤室必须与其操作间分开。
10.1.4
金属试验室当配有γ探伤设备时,必须设置γ放射源库,并应在库房设置地坑(干井)。
地坑(干井)应设防护盖,其上方设升降装置。
γ放射源库的屏蔽厚度,应根据γ放射源的种类及源强等计算确定。
10.1.5
γ放射源库,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库房尚应考虑防火、防水及防盗措施。
10.1.6
γ射线探伤应尽量在有防护能力的探伤室内进行,其布置宜设在单独的建筑物内。
γ射线探伤室必须与其操作间分开,其室内和入口处必须设有明显的灯光和音响信号
。
10.1.7 γ射线探伤室的屏蔽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0.1.7.1
应做好散射和漏束的防护,如缝隙、孔洞、管道、气窗及电缆地沟等薄弱部位可能产生
局部泄漏,必须妥善处理。
10.1.7.2
两种不同密度材料的接搭处,要防止斜射射线透过薄弱部位,必须仔细按接搭部的形状
(如采用楔形接搭)进行设计,使其任一方面射来的射线均有足够厚的屏蔽厚度。
10.1.7.3 探伤室顶板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
10.1.7.4 若采用混凝土预制件,四周应做成错缝搭接,避免出现直通缝。
10.1.7.5
穿过屏蔽墙的各种管道和电缆,应弯成S形和U形,不应正对放射源和工作人员经常停留
的地点。
10.1.7.6 防护门体上铅板应牢固,其表面应考虑覆盖面板。
10.1.7.7
辐射防护材料应根据具体用途,本着力求经济和实用的原则进行选取。
10.1.8 X射线探伤室、γ射线探伤室及γ放射源库均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10.2 防电磁辐射
10.2.1
微波辐射的卫生防护设计,应符合现行的《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及《电力系统微波
通信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
10.2.2 作业人员操作位容许微波辐射的平均功率密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0.2.2.1
连续波:一日8h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为50μW/cm2;小于或大于8h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
Pd)按下式计算(即日剂量不超过400μW·h/cm2:
Pd=400/t
式中 Pd——容许辐射平均功率密度,μW/cm2;
t——受辐射时间,h。
10.2.2.2
肢体局部辐射:一日8h暴露的平均功率密度为500μW/cm2;小于或大于8h暴露的平均功率
密度(Pd按下式计算(即日剂量不超过4000μW·h/cm2):
Pd=4000/t
10.2.3
发电厂微波通信设计中,应要求生产部门提供符合现行《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的微波
设备。
10.2.4
对于微波辐射强度超过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限量值的微波机房,应采取屏蔽措施
,其屏蔽应接地。
11 其他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措施
11.1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机构及设施
11.1.1
发电厂设计,应有劳动保护基层监测站、安全教育室及卫生设施。其使用面积、装备及
卫生设施的标准,均应符合现行的《火电厂劳动保护基层监测站和安全教育室的仪器设备
等设置意见》、《火力发电厂辅助、附属及生活福利建筑面积定额》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
标准》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1.1.2
新建工程应单独设置劳动保护基层监测站;扩建和改建工程,若已有环境监测站,在此
站必须能完成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所规定的监测任务的前提下,可一并设置。
11.1.3
生产卫生用室、生活卫生用室、妇幼卫生用室、医疗卫生机构等卫生设施的设计,应符
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电力行业的有关规定。
11.1.4 人员配备应符合电力行业的有关规定。
11.2 其他安全措施
11.2.1
起重机和电梯的选型,应分别符合现行的《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
范》等规定。
11.2.2 为减轻劳动强度,对起重、搬运的场所,宜设置起吊或辅助机械设施。
11.2.3 发电厂对空排汽管道的排放口距屋面高度,不得低于2.5m。
11.2.4
为防止烫伤,外表面温度高于50℃,需要经常操作、维修的设备和管道一般均应有保温层
。
附录A
本规程用词说明
(补充件)
A.0.1
执行本规程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执行中区别对待。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A.0.2
条文中指明应按某些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一般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
…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
A.0.3
条文中条款之间承上启下的连接用词,一般采用“符合下列要求或规定”。
附加说明:
本规程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东北电力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汪永祥、周龙宝、钱亢木、张唤荣、胡洁、王春发、赵莲清、肖笃镜
、王恩惠、褚衍森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本条着重阐述制定本规程的目的。
1956年国务院颁发的(56)国议周字第40号文中指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
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
1978年中发[1978]67号文《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中规定:“今
后凡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矿企业和革新挖潜的工程项目,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
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以
下简称“三同时”),不得削减。……”
1979年国务院国发[1979]100号文中规定:“……新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到劳动保护
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搞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1984年国发[1984]97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中规定:“今后各地
区、各部门的基本建设项目和全厂性的技术改造,其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使用”。
我国人大通过的有关文件中也曾强调:“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
化卫生监察,努力改善劳动条件,……”。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在电力建设中贯彻党和政府的劳动保护政策,其中“三同时”
中以同时设计最为关键,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1.0.2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各项措施是在各专业设计中体现的。因此,必须在各专业设计中
落实。
1.0.4
根据火电厂的特殊工艺要求,结合火电厂发生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及主要危害因素的内容
制定了本规程。对未涉及到的一些安全、卫生内容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
规定。
2 一般规定
2.0.1
国标《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是各类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的基础标准,按此规定
条件制造、安装、运输、贮存和使用时,不得对人体造成危险。因此,火电厂工程设计
,应符合此条规定。
2.0.2
1984年国务院在国发[1984]97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中规定:“设计
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中,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写安全和工业卫生
专篇……”。
电力系统在70年代初由原水利电力部科学研究所设计管理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即
在电力设计中进行了劳动保护方面的工作。后来,在设计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中逐步规范
化。原水利电力设计技术通报中规定:“建设工程项目初设编制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章”
;1986年电力规划设计总院(86)水电电规设字第177号文,关于做好初设文件《劳动安
全与卫生专篇》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要求在初设文件中做好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篇
”,并对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篇目录提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1988年劳动部劳字[1988
]48号文《关于生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暂行规定》颁布,要求“建设项目必须
符合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方面的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与卫生技
术措施和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要求“在组织建
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应有职业安全卫生的论证内容,并将论证结果载入可行性论证文
件”。电规发[1911]133号文关于“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工程设计研讨和技术规
程编制大纲审查会纪要”规定:“可研不编写专门的章节,但要有论证内容。即对厂址要
从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角度,进行评述和提出推荐意见;在工程设想部分要说明需要防
治的内容及要遵循的规定”。1992年,原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颁布的《火力发电厂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第15卷为“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作了具体规定并编写了典型
的内容格式。因此,制定本条规定。
2.0.4
引进工程项目,往往因种种原因,初步设计文件中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专篇的内容深度
满足不了有关部门的要求,因此,制定本条规定。
3 厂址选择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3.1 厂址选择
3.1.1~3.1.2
厂址的安全,关系到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要选择安全的厂址,保证其不受自
然灾害及人为影响,应全面考虑选厂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四邻情况。
以厂址整体角度看待工业卫生问题,厂址应避开对人身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地区,
以保障职工的健康。
3.1.3~3.1.4
风向对灰尘、有害气体的传播有很大作用,故应从风向方面注意厂址同尘、毒危害较严
重的工厂及邻近的城镇、居住区的位置关系。
关于厂区同居住区之间的防护距离问题,现越来越被重视,但目前国家尚无具体标
准,因此,条文中未作详细规定。
3.2 厂区总平面布置
3.2.2~3.2.3 该条文参照《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制定。
3.2.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4.1条规定:“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布置”。
《氧气站设计规范》中规定:“空分设备的吸风口,应位于乙炔站及电石渣堆或散发其
他碳氢化合物车间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空分设备吸风口与乙炔站及电石渣堆
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根据制氧工艺种类的不同等,在50~300m之间。“氧气站宜设围墙或
栅栏”。
3.2.5
氢气管、乙炔管、氧气管采用直接埋地敷设时,在贴近敷设管线的上面填充、铺0.3~0.
5m的砂层,然后在砂层上面铺一层砖后再填土,防止挖管沟时损坏其管线,发生爆炸、
火灾或泄露事故。
《氢氧站设计规范》中规定:“厂区氢气管道架空敷设……,厂区氢气管道地下敷设时,
应直接埋地敷设”,“氢氧站宜设围墙或栅栏”。
《乙炔站设计规范》中规定:“厂区乙炔管道架空敷设……,厂区乙炔管道地下敷设时,
应直接埋地敷设”,“乙炔站宜设围墙或栅栏”。
《氧气站设计规范》中规定:“厂区氧气管道架空敷设……,厂区氧气管道地下敷设时,
应直接埋地敷设”。
据调查,电厂的燃油管有架空敷设的,也有采用地沟敷设的,采用地沟敷设时,沟
内每隔一定距离应设防火墙或埋砂,将沟内可能存在的油气体隔离,以阻止延燃。
3.2.6
散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建(构)筑物和场地布置在厂区主要建(构)筑物全年最小频率
风向的上风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该类建(构)筑物及场地对厂区其他部位的污染,使
之有利职工的身心健康。
3.2.7
噪声、振动的有害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对噪声、振动敏感的建筑物,应远离噪声、振
动源布置。
3.2.8
大型电厂的金属试验室已开始配备γ源探伤机,γ源的放射性对人身体有伤害,因此,制
定本条规定。
3.2.9
绿化能够遮挡风砂、尘土,降低噪声,防火防爆,改善局部环境。因此,厂区绿化应符
合安全、卫生方面要求。
4 防火防爆
4.0.2~4.0.3
火力发电厂中除主厂房等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厂房外,还有很多一般建筑物。在《火力发电
厂及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中,只规定了电厂有特殊性的厂房的防火要求,因此,火力发
电厂设计时,除遵守上述规范外,在上述规范中没有涉及到的一些建筑物,尚应遵守《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的规定。
4.0.4
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机炉控制室、主控制室、网络控制室、化学及运煤控制室、
电子计算机室等是发电厂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又是发电厂的“心脏”,其安全是极为重
要的,为保证人身安全,所以特别强调以上部位一定要严格遵守防火规范的要求。
从过去的火灾案例看,严密封堵电缆穿墙和楼板孔洞,是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
,对保障人身安全有重大意义。
发电厂的汽水管道、油管道,一般都处在高温高压状态,一旦有渗漏和断裂,就会
酿成很大事故,而上述房间又是电厂中人员和设备集中的地方,为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故严禁汽水管道和油管道穿越上述房间。
4.0.5
制氢站、乙炔站等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应设有足够的泄压面积,一旦发生爆炸,就可以
大大减轻爆炸时的破坏强度,不致因主体结构遭受破坏而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4.0.6.1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建筑,生产过程中都散发可燃气体或液体,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
,以减少事故发生。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建筑应设置围墙,以防止无关人员接近,减
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在油罐区周围设置围堤,以防止一旦发生事故时油外溢,减少对
外界的影响。
4.0.6.4
在散发比空气密度大的可燃气体的甲、乙类生产厂房,可燃气体常常积聚在靠近地面的
地方,为防止因摩擦地坪打出火花造成事故,应采用不发火花地面(以大理石或白云石
为骨料的水磨石、沥青混凝土等)。
4.0.7.1
我国电工产品外壳的防护等级已有《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的规定,鉴于发电厂运煤系
统多灰尘,且有的场所很潮湿,因此,电动机外壳的防护等级应达到IP54级。
4.0.7.2
本条文在《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本规程将它引用过来,是从劳动
安全设计的角度进一步强调选用难燃胶带的必要性及条件。
一般认为,可燃基挥发分在37%以上或者在28%~37%之间的长焰煤,经实践证明确也
有自燃危险时,应视为自燃煤种,在设计中均应选用难燃胶带。
难燃胶带并非不能燃烧,只是将火源切断后可自行熄灭或延迟其燃烧速度。因此,
在设计、运行及检修中的其他防火防爆措施不可缺少。
4.0.7.3
近年来筒仓在发电厂运煤系统中得到了较广泛地应用,由单仓贮量几百吨发展到逾万吨
,其功能也由缓冲、混煤逐步向存贮方向发展,贮存的煤种也是多变的。由于筒仓内可
燃气体含量、温度的高低、粉尘浓度等直接影响着筒仓的安全运行,同时,鉴于国内发
电厂的筒仓已有发生爆炸的先例,所以对筒仓内的可燃气体含量、温度及粉尘浓度等进
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当可燃气体含量、温度、粉尘浓度等超过一定值时,应采取通风
排放、喷水降温及防爆安全门动作等措施,但目前国内尚无可供遵循的监测标准和规范
。
现引用日本贮煤场防火基准的规定(表4.0.7),以供参考。
日本贮煤场防火基准表4.0.7
[pic]
4.0.8.1
为防止粉尘的沉积,制粉系统设备维护平台、扶梯踏板等,宜采用钢制网眼板或栅格板
制作。位于制粉系统防爆门上方和油火嘴下方的平台,为防止防爆门爆破时喷出物及燃
油火嘴处漏油伤人或滴漏到下层引起火灾,上述平台应采用花纹钢板制作。
4.0.8.5
通往磨煤机的热风和炉烟管道上的风门形式、数量及其布置位置等,除了调节门应满足
运行调节方面的需要外,关断门还应有良好的严密性,以保证在磨煤机停运和检修时人
员的安全。此外,磨煤机入口热风道上冷风门的设置,尚应符合《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
道设计技术规定》中有关规定。
4.0.8.6
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温度的选择由防爆条件决定,混合物温度愈高,煤中挥发分愈析
出,煤粉着火时间愈短,气粉混合物愈容易爆炸。但是,混合物温度低于露点时,又易
出现积粉发生自燃,也会导致系统爆炸。因此,从制粉系统防爆角度要求,应将磨煤机
出口气粉混合物温度的最高和最低值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根据给定的设计煤质和设计所选用的制粉系统类型,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温度,
在1980的原电力工业部制定的《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第3-2-
16条及1992年原能源部颁布的《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等标准中均有规定。
对初次采用的煤种,宜通过试磨来确定磨煤机出口混合物温度。
4.0.8.8
不同煤种气粉混合物中含氧的极限浓度(以容积份额表征)是不同的。1992年6月出版的
德国TRD413标准中规定如表4.0.8所示。
德国TRD413标准 表4.0.8
[pic]
从表4.0.8可看出,设计采用的含氧浓度比极限浓度低,可能是顾及到某些意外因素
而留的裕度。前苏联1990年出版的《燃料输送粉状燃料制备和燃烧设备的防爆规程》第2-
31条规定:“在用炉烟干燥时,在设备末端烟风混合物中容积含氧量不高于16%”。实际上
两国规定的条件不同,按德国标准计算时包括了在磨煤机内蒸发的水蒸气,特别是含水
分较多的褐煤,水蒸气容积份额影响较大,氧的容积份额理所当然要小些。而前苏联标
准规定值中不包括水蒸气,故相应氧的容积份额较大。
此外,1991年德国出版的TRD413标准的初稿中,只笼统规定氧的份额烟煤为14%,褐
煤为12%。而在1992年6月正式颁布实施的规定中更为严格,并对煤粉仓和磨煤机内的含
氧量亦分别作了具体规定。
我国的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是按惰化气氛设计的,大部分按德国标准执行,未曾出
现过爆炸现象。
4.0.8.9
制粉系统防爆门装设与否,主要取决于所碾制的煤种及制粉系统类型,而煤中所含可燃
基挥发分的高低,又是决定因素。一般可燃基挥发分小于10%的无烟煤和半无烟煤,在一
定磨煤条件下,可认为是无爆炸危险的。
按惰性气氛设计的制粉系统,主要的运行工况都能达到惰化气氛,可以认为是没有
爆炸危险的。但运行工况千变万化,在自动控制技术尚未完善之前,在煤种运行工况下
,可能脱离了惰化气氛,与燃用无烟煤一样,并非从根本上没有爆炸的可能性,只不过
爆炸的可能性小些,可不装设防爆门,但也并不反对装设防爆门,而其他系统均应装设
防爆门。
4.0.8.11
近些年来,燃煤发电厂的锅炉煤粉仓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不但给厂房和设备造成破坏
,而且有的事故还发生人员的伤亡。
煤粉仓爆炸事故的原因,除了运行操作和管理不当外,煤粉仓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客
观上也起了一定作用。如煤粉仓设计内壁不平整光滑,存在有长期积粉的死角,而积粉
无烟自燃,又是产生爆炸的主要原因。煤粉仓结构设计不严密,运行中有空气漏入,会
加速阴燃煤粉的氧化燃烧,在遇有煤粉仓在低粉位运行进粉时,煤粉仓内所形成的有爆
炸浓度的粉尘空间,会被高落差进粉所引起的阴燃式的煤粉而点燃,引起煤粉仓爆炸。
为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制定了本条规定。
由于煤粉仓的顶、壁面积较大,承受大的爆炸压力较难,其结构的承压能力,可执
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及电力规划设计院1983年制定的《煤粉仓防爆暂行设计技术
规定》,均按9.8kPa表压进行设计。
4.0.9.1
本条所指的加热燃油的蒸汽,主要为铁路油罐车(或水运油船)的卸油加热、储油罐的
保温加热,以及锅炉燃油火嘴的供油加热等三部分用的加热蒸汽。关于蒸汽温度的规定
,根据《重油燃烧技术》介绍,重油在空气中的自燃着火点为250℃。含硫石油与铁接触生
成硫化铁,粘附在油罐壁或其他管道上,在高温作用下会加速其氧化以致发生自燃。此
外,加热燃油的加热器,一旦由于超压爆管,或者焊(胀)口渗漏,油品遇高温蒸汽亦
会着火。
我国1980年出版的《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第3-1-
41条规定,“加热燃油的蒸汽温度不超过250℃”;前苏联1975年版《热工手册》第一卷重油
设施有关规定中,用于加热油罐车(或油船)、贮油罐和燃油加热器的蒸汽参数“压力为
0.785~1.275MPa,温度为200~250℃”。
按我国的动力燃料政策,电厂用的燃油,一般只供粘度大、闪点高的重油或渣油。
但是,由于一些电厂所在的地区受油源、油价及交通运输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有
较多的电厂都采用了柴油作为锅炉点火、启动和低负荷助燃用油。1994年发布实施的新
修订的《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第6.4.1条也规定“点火及助燃油种应根据锅炉容量、
台数、燃用煤种、油源、油价及运输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可选用:轻油点
火、重油启动和低负荷助燃;或重油点火、启动和低负荷助燃;在重油供应困难地区,
经发电厂主管部门审批同意也可采用轻油点火、启动和低负荷助燃”。
综上所述,根据电厂锅炉可能燃用的油品,从安全防火角度出发,本条对加热燃油
的蒸汽温度规定为不超过250℃。如使用的汽源温度超出该温度,应在具体工程中落实降
温措施,如加减温器等。
4.0.9.2
本条所指的敞开式容器,主要是铁路运油的油罐车或水上运输的油船及非压力贮油罐等
设备。
对于油罐车或油船在卸油时加热,旨在降低油品的粘度,以使其保持流动状态。一
般油品的加热温度,高于其凝固点10℃,即可顺利流动。而对于非压力式贮油罐,油品加
热温度的要求,主要决定于油泵的形式、泵的最大输油粘度、最高温度及泵的吸入高度
。此外,为了避免由于加热温度高于大气压下油品中水的沸点温度,发生油罐冒顶事故
,要求油罐内油品最高加热温度比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温度低5~10℃。在这种情况下,加热
温度离闪点尚远。
总之,无论是对油罐车(船)卸油的加热温度,还是贮油罐中油品的加热温度,都
不应接近或超过其闪点温度,否则就会增加火灾的危险性。因此,在敞开式容器中,油
品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而在压力容器中,则无此限制。
4.0.9.3
本条所指的密闭式卸油装置,是指从铁路油槽车至卸油泵(或零位油罐)之间采用密闭
管道,而不是对向大气敞开的卸油沟而言,目的在于避免低闪点的油品大量挥发出可燃
气体而发生火灾,以及减少油品挥发损失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4.0.9.4
根据油罐内贮存油品的挥发能力的强弱不同,在油罐的顶盖上,分别装有呼吸阀和通气
管,用以平衡罐内、外的压力,以保证油罐的安全运行。而且,在装设呼吸阀的同时,
还必须装设阻火器。
对于重油和渣油,因挥发性小,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规定,一般只装通气管即可
。但是实际运行时,电厂的油源难以保证,考虑油种变化,故对此类电厂以按柴油考虑
挥发损失装设呼吸阀为宜。
由于呼吸阀及阻火器有时可能出故障,故应装设安全阀。
4.0.9.5
地上布置的钢制油罐,设置固定式淋水冷却装置的主要目的:一是在油罐发生火灾时,
起隔离防护和冷却降温作用,以防火势蔓延;其次,在气温较高的炎热季节,特别是我
国南方一些电厂,地上布置的钢制油罐,长时间受日光照射,罐内油品容易超温,尤其
是当油罐内有大量锅炉热回油也会引起罐内油品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
此外,电力工业部1994年修订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168条规
定:“……金属油罐应有淋水装置”,《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中亦有规定:“……地上或半
地下式金属油罐的外壁,应设置淋水冷却装置”。
4.0.9.6
油罐进出油管上设置两道阀门的主要目的是,对紧靠油罐壁处的一道阀门,在油罐正常
停用时,关断此阀门,以防止静止的油在管中停留以致发生凝固堵管事故;布置在防火
堤外面的一道阀门,亦称控制阀门,在油罐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运行人员无法进入堤内
时,尚可在防火堤外关闭该阀门,将油源切断,防止火灾蔓延。
4.0.9.8
制定本条的目的是防止由于运行人员误操作(如在启动油泵之前未能先打开泵的出口管
上的阀门),而使油泵出口压力超过泵壳和出口阀门等所能承受的压力。否则设备损坏
,油品喷出危及人身安全,遇有高温部件和明火,还有可能引起火灾。
4.0.10.3
事故排油阀的安装位置直接关系到汽轮机油系统火灾处理的速度。据发生过汽轮机油系
统着火事故的电厂反映,如果排油阀的位置设置不当,一旦油系统发生火灾,阀被火焰
包围,运行人员无法靠近进行操作,致使火灾蔓延。所以当有两个事故排油阀时其中一
个应远离油箱布置,并应有两个通道可以到达,以便发生火灾时,运行人员能迅速到达
进行操作。
4.0.10.6
为防止汽轮机油系统火灾发生,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早在20多年前,国外大型汽轮
机的调节油系统就广泛使用了抗燃油品,并积累了丰富的运行实践经验。
从7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投产的以及在设计和施工的(包括国产和引进的)300MW及
其以上容量的汽轮机调速系统,大部分也都采用了抗燃油。
抗燃油品与以往使用的普通矿物质汽轮机油相比,其最突出的优点是:油的闪点和
自燃点较高,闪点一般高于235℃,自燃点高于530℃(热板试验温度高于700℃),而汽轮
机油的自燃点只有300℃左右。同时,抗燃油的挥发性低,仅为同粘度汽轮机油的1/10~1
/5。所以抗燃油的防火性能大大优于汽轮机油,成为今后发展主向,因此,制定本条规
定。
诚然,汽轮机油系统全部采用抗燃油品最为安全,但是,国产抗燃油的研制、生产
刚起步,目前国内运行机组所用抗燃油,基本用外汇高价买入。此外,由于汽轮机润滑
油系统油压较低,发生泄漏可能性较小,因此,目前只对汽轮机高压调节油系统提出宜
采用抗燃油的要求。
4.0.11
室内不准排放氢气,是防止氢气积聚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电业安
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440条“氢冷发电机的排氢管必须接至室外”的要求制
定本条。
氢冷发电机在检修或事故停机需要排氢时,发电机在不动电火焊情况下将其与氢系
统断开,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如某电厂氢冷发电机停下检修时,由于没有做好
隔绝措施,当检修工人在电机腔内进行检修时,由于氢气泄漏,又有明火而引起爆炸,
造成三人死亡。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关于发电机排氢应符合该规
范第588条(4)款“供氢管必须断开,防止氢气漏入发电机内”的要求及《电业安全工作规
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444条“储氢设备(包括管道系统)和发电机氢冷系统进行检修
前,必须将检修部分与相连的部分隔断,加装严密的堵板……”等要求,而制定本条规定。
4.0.13
由于发电机出线磁套管端头密封处易漏氢,氢气在封闭母线内积聚而引起爆炸,所以,
要求封闭母线在与发电机出线端子的连接处设封闭设施,防止氢气进入母线内,同时要
求在此连接处设置排氢装置。
4.0.14.2
可能出现的最大进汽量,是指通向除氧器或其他换热容器的蒸汽管道的最大通流能力,
设计时根据有关规定,通过计算确定该管道的最大通流能力,必要时加限流装置,以此
作为选择安全阀的依据。
4.0.14.3
为了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除氧水箱一般不应布置在控制室的上方,如不得不布置在其
上方时,除了对除氧器设备本身对其系统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外,对单元控制室的
顶板,应采用整体浇制结构,并要求除氧器层的楼面应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4.0.16.1
电力变压器当发生内部故障时,有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但要求所有变压器均装设水喷图灭水装置,由于安装空间及投资的限制,在目前尚不
现实。考虑到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的发电厂对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参照《火力发
电厂设计技术规程》有关规定,确定对200MW及以上机组的主变压器及高压厂用变压器采
用水喷雾灭火装置。鉴于目前灭火手段除了有水喷雾外,还有其他如粉剂灭火等方法,
故规定“应采用水喷雾灭火等装置”。
4.0.16.2
为在配电装置内着火时运行人员能迅速撤出危险地区,《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中
规定了对配电装置建筑的要求,长期以来的应用证明是确实有效的。
4.0.16.3
35kV以下的少油断路器油量均在60kg以下,绝大部分只有5~10kg,虽然火灾、爆炸事故
相对较多,且爆炸时破坏力也不小,但爆炸时向上扩展的较少,事故基本上局限在间隔
范围内。因此,只要将两侧的隔板采用非燃烧材料的实体隔板或墙,从结构上改进加强
,是可以防止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的。35kV油断路器,目前国内生产的屋内型为SN
10-
35,其油量只有15kg,一般工程安装于防爆隔墙的间隔内,运行情况良好。至于35kV手
车式成套开关柜,则因其两侧均有钢板隔离,不必再采取其他措施。
据《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编写调查小组调查,35kV屋内配电装置事故较多的
原因大多数为所采用的SW2-
35型屋外型断路器的环氧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工艺和材质等方面的问题,且局部放电严
重。近几年以来,SW2-
35型经制造厂改进完善,其质量有较大提高,并且运行单位也加强了检测工作,故该型
断路器在完善化后,其事故率已大大下降。若将该型断路器布置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
,是能满足运行及生产安全的要求的。
110kV屋内配电装置一般装少油断路器,总油量均在600kg以下,根据上述调查小组
的调查,装在有防爆隔墙内的油断路器未发生过火灾、爆炸事故。个别使用空气断路器
的配电装置内,因为空气断路器也有爆炸危险,故也应按同样标准进行设防。
220kV屋内配电装置投入运行的尚不太多,其设备最大油量为800kg以下,一般设计
中少油断路器均装在有防爆间隔的间隔内,并能满足运行及安全要求。至于油浸电流互
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应与相同电压等级的断路器一样,安装于同等设防标准的间隔内,
必要时可提请制造厂在设备上安装泄压阀。
发电厂的厂用变压器多数设在厂房内,根据国内近年来几次变压器火灾事故及变压
器的重要性,安装在单独的防爆小间内是合适的。这样,变压器的火灾不会影响到配电
装置,目前除10kV小容量变压器外,一般均按此设防,运行情况良好。高压开关柜内的
变压器可不受本条限制。
4.0.16.4
屋内配电装置的电气设备油量为100kg的,一般为屋外型35kV少油断路器及电压互感器,
根据对多年运行情况的调查,在未设置贮油及挡油设施的情况下,事故油外流现象不多
。因此,规定当设备油量为100kg以上(油断路器、互感器为三台总油量,变压器为单台
油量)时,应设贮油、挡油设施。为防止火灾扩大,要求设挡油设施时,不论门的开向
如何,均应将事故油排至安全处,以限制事故范围扩大,保证人身安全。为尽快将事故
油排至安全处,排油管内径以100mm为宜。
4.0.16.5
为防止充油电气设备着火时事故范围扩大,特制定本条。据调查,变压器发生事故时,
真正流到总事故油坑的油只有变压器中油量的10%~30%,超过50%的情况很少。根据上述
调查结果,并参考有关规定,确定事故总油坑的容量按最大一个油箱的60%油量考虑。
贮油池内应铺设卵石层,可起隔火降温作用,防止绝缘油燃烧扩散,卵石直径应为
50~80mm。若当地无卵石,也可采用无孔碎石。
4.0.17.1
为防止电缆隧道及电缆沟内局部火灾蔓延扩大,造成可能的人身伤亡事故,电缆隧道及
重要回路的电缆沟中的防火墙设置,应按《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执
行。
4.0.17.2
主厂房内外某些部位的电缆,易受外部着火的影响,宜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具体设计
应按《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规定进行。
4.0.17.3
电缆接头较电缆的其他部分更易着火,为此,要求将电缆接头的两侧2~3m长的区域,以
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的同一区域,均应采取防火措施。具体设计应按《发电厂
、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规定进行。
4.0.17.4
油源设备漏油量较大,为防止容油设施漏油后油进入电缆沟内,或防止容油设备着火后
火苗窜入电缆沟内,故要求将油源附近的电缆沟高出地面,其盖板予以密封处理。
4.0.17.5
由于35kV及以上的电缆容易着火,加之35kV及以上的电缆大都为电源电缆或重要回路,
如发生火灾损失很大,所以对35kV及以上的电缆防止着火延燃规定了具体措施,并要求
在充油电缆的供油系统中,设有防火自动报警和闭锁装置。
4.0.17.7
为保证电缆隧道着火时巡视人员的安全,规定电缆隧道应设有带爬梯的人孔,在长隧道
中,为使巡视人员与人孔间距不致太远,规定相邻人孔间距不大于75m,最后一个人孔距
电缆隧道终端不宜超过5m,以确保巡视人员的安全。
4.0.17.8
根据调查了解,目前许多电厂厂区内的电缆隧道未设计通风设施,反映隧道内温度并不
高,故有些电气专业人员建议,电缆隧道内可不考虑通风,而要求在电缆隧道内设防火
门及防火隔断,万一发生火灾事故时可以分段隔绝火源,避免火灾蔓延。防火门和防火
隔断均由电气专业和土建专业设置。据电气人员反映,对于火灾后的排烟设施可不予考
虑,因为若排烟时机不恰当,不但难以达到排烟目的,很可能会引起助燃,造成更大危
害。
当厂区范围大、动力电缆多、且电缆隧道特别长时,电缆隧道内的温度亦会过高,
这时应考虑自然通风。
4.0.18.1
目前,不少发电厂采用燃油点火方式。因此,本条规定了燃油设施的接地措施。据了解
,我国过去发生过因雷电及静电引起的事故。辽宁省某石油厂1972年因防静电接地不够
有效,发生五次静电火花引起的着火事故,加强接地后才消除了这类事故。辽宁省另一
石油厂也发生过静电引起4000m3油罐爆炸事故。考虑到电厂内燃油系统事故引起的后果
极为严重,不仅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而且常常导致数月停止生产。因此,本条的制定
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参考了《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4.0.19.1
电气设备及线路在受到机械损伤后,其绝缘层在运行时,易被击穿产生对地故障,并引
起爆炸及人身伤亡事故,故要求在设备安装时应尽量少受机械损伤。
4.0.19.2
携带式电器在经常移动中,易发生断线及短路事故,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危及人身安全
。所以在爆炸危险场所,应少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4.0.19.3
在选择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场所内的防爆电气设备时,首先应按爆炸危
险场所级别选择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然后根据场所中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
和组别,选择防爆电气设备,其级别和组别均应不低于场所中气体和蒸汽爆炸性混合物
的级别和组别。级别及组别的划分见《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4.0.19.4
电动机的温升时间是指在工作状态下绕组中通过最大可能的电流值(如鼠笼电动机转子
堵转)而使绕组温升达到某规定值的时间(在铭牌上注明)。在具体设计情况下,应根
据制造厂提供的温升时间值选择过负荷保护装置,使电动机绕组通过最大可能的电流值
时,保护装置能在电动机允许温升时间内动作。
4.0.19.5
爆炸危险场所安装的事故排风风机,是为了在事故发生时运行人员能立即启动该风机,
将事故状态下有可能出现的有害气体迅速排出,以保证运行人员能安全撤出事故场所或
处理事故。因此,必须将该风机的启动或事故按钮设置在发生事故时便于操作的地方。
4.0.19.7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有激烈振动的地点采用的铝芯电线或电缆,线芯有可能会在长期运行
振动中折断,引起打火及其他事故,为此,要求在这种场所采用铜芯电线或电缆。
4.0.19.8
一般要求在单相网络中,零线不应装设短路保护。但是在一、二级爆炸危险场所,则要
求在零线上也装设短路保护,这样可减少爆炸危险,这是因为当零线上的保护动作后回
路即被切断。如果不是两相同时被切断,则回路上仍可能存在对地电压,会产生火花。
因此,通常使用双极开关,以达到同时切断的目的。此时,电气设备尚需采用专用接地
线接地,以保证人身安全。
4.0.19.9
网络电压为1000V以上的导线和电缆,必须进行短路热稳定计算,计算方法可见各有关规
定、规程。
4.0.19.10
具体可按安全火花系统的有关规定。同时,安全火花型电器或仪表的电路应符合下列要
求:
(1)
安全火花型电器或仪表的电路应与其设备组成完整的安全系统,并符合国家指定检验机
关提出的要求。
(2) 绝缘导线应采用铜芯导线,不应采用铝芯导线。
(3)
安全火花型电器或仪表的绝缘导线应单独敷设,并与其他导线分开,以防止与其他电路
有混触的可能。当靠近其他电路进行配线时,应采用有充分绝缘强度和屏蔽效果的绝缘
导线,并应避免来自其他电路的电磁感应或静电感应。
(4)
在同一检测或控制系统中,设在无爆炸危险场所的电器或仪表,一般采用非安全火花型
的设备,但其电路仍应符合本条款要求。
4.0.19.11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由于电缆沟内易积聚爆炸危险物质,且不能完全避免外界机械损伤
,为安全起见,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规定在这种电缆沟里
的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
4.0.19.12
严禁安装供油浸纸绝缘用的非防爆电缆头。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调查组调查,铸铁电缆头爆炸事故较多,对人身安全及运行威胁较大。
4.0.19.13
单相接地保护的设置与该系统接地电流大小有关,本款要求在接地电流小于5A时(按正
常设计不用装设接地保护),也应装设单相接地保护,并应保证其动作可靠,因为单相
接地产生的电火花也会导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引起人身伤亡事故。
4.0.19.14
过去在有些防火防爆规程中,曾要求对钢管(电线管)进行气压试验,以保证当管内导
线发生电火花或短路时,不致引起爆炸和火灾。在编制《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
计规范》时,经调查后认为可取消上述要求,但仍应对管子设置隔离密封,以防管内电线
短路时火花蔓延。
4.0.20
氢冷机组常有氢气泄漏。由于氢气比空气轻,又多集聚在汽机房屋面下较高处,而屋面
构造复杂,设计时应采取措施排氢,避免氢气集聚达到爆炸浓度。
过去国内设计及引进机组的一些电厂,均未注意这一点。
4.0.22 油泵房内散发出较大热量及油蒸气,必须排出。
油泵房为地上建筑时,可利用开启的门窗组织自然通风。油泵房一般为单层建筑,
考虑泄压的要求,并为满足通风要求需较多的开启侧窗。在寒冷地区,冬天门窗关闭,
为排除油蒸气,必须进行机械通风,并以空气加热的进风系统送入热风。
当油泵房为地下或半地下布置时,窗台布置在地上,而油泵房内的管道及散热设备
布置在地下,油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为排除余热及油气,应采用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的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0次计算,并应符合空气中的油气
含量不超过350mg/m3及体积浓度不超过0.2%的要求。
油泵房内设备管道等泄漏的油蒸气量大小,因泵房的布置形式和设备管道密封程度
而异,泄漏量很难精确计算出。实测表明每小时10次换气的通风量即可达到消除室内有
害气体的作用。天津杨柳青发电厂及北京第一热电厂的运行实践证明了每小时10次换气
的通风量,可以满足油泵房内防爆及卫生要求。
天津杨柳青发电厂燃油泵房为地下布置,泵层地面标高-5.20m,所输送的油为原油
或重油,在门窗基本全关,只靠门窗关闭不严处自然通风,该层空气中含油浓度也只有
爆炸下限的7%~20%。因此,油泵房为地上建筑时,除寒冷地区外,宜采用自然通风。
北京第一热电厂半地下布置的燃油泵房,室内设有每小时22次换气的机械排风。在
测试时,调节风机风量,控制每小时10次换气的通风量,测试结果表明,室内空气中油
气含量低于爆炸浓度。所以,每小时10次换气的通风量可以满足防爆及卫生要求。
油再生时,产生大量的油气、酸气、白土粉尘及矽胶粉尘等,参照《火力发电厂采暖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油处理再生间应设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
10次的机械通风装置。
含油污水处理间,主要是处理油罐脱水、卸油栈台及油泵房排的含油污水。考虑到
经过油水分离器、污水泵、排油泵、排泥泵及加热器不严密处会漏出污水蒸发的油气,
因此,应设置机械通风排除油气。此污水蒸发的油气量是无法计算的,参照《火力发电厂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应设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6次的机械通风装置。
油化验时产生的油气有毒性,在一定浓度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应设有排风装
置。
油管沟内油管中的油温为70℃,伴热蒸汽管蒸汽温度为200~250℃,保温后油管表面温
度低于35℃,蒸汽管表面温度低于50℃,但往往保温不好时表面温度还要高,从而向地沟
内散热。另外沟内油管一般不设阀门,漏油机会少。因此,通风量按排热计算。根据《工
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31条规定:“经常有人通行的地道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参
照《民用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技术措施》中(5)条规定:“为保证检修的劳动条件,通行管
沟内的空气温度不宜超过40~50℃,一般应利用自然通风,特殊情况下才使用机械通风”;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8.1.8条规定:“通行和半通行的油管沟
应考虑通风设施,排风温度不大于40℃”。
不同产地的原油所含成分不同,其油蒸气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含芳香烃的油蒸气
具有麻醉和痉挛作用,油蒸气中所含的硫化物,尤其是硫化氢可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
油蒸气中的烃类气体在一定浓度下与空气混合,遇火会发生爆炸,因此室内空气不允许
再循环。
蓄电池有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碱性蓄电池等。镉镍蓄电池及碱性蓄电池均不
排出有害气体。铅酸蓄电池分封闭式及敞开式,敞开式的铅酸蓄电池排出酸气及氢气;
封闭式的铅酸蓄电池排出的酸气很小,只是在充电及注酸时排出少量的酸气。现在一般
都选用封闭式的,即防酸隔爆式。酸气系腐蚀性气体,氢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此,蓄电池室通风应根据设备要求,选择适宜的通风方式,室内
空气不允许再循环,空气带有灰尘会影响蓄电池的绝缘。
参照《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规定,防酸隔爆式蓄电池室的通风换气量,应按空
气中的最大含氢量(按体积计)不超过0.7%及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6次计算,采用其中
较大值。
按《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第96条规定,“室内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有可能污染相邻房间时,室内应保持负压”。因此,使用机械进风、机械排风时排风量应
比送风量大10%,使室内保持负压。
4.0.23
根据《乙炔站设计规范》第68条规定:“有爆炸危险房间的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3次”;
《氧气站设计规范》第54条规定:“碱液间、净化间、氢气瓶间、氮气贮气囊间的换气次数
每小时不应少于3次”。
根据《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的编写单位对几个电厂的调查
,只要气流组织合理,自然通风是完全可以满足本条所述房间通风要求的。
参照能源部安保安[1990]56号文关于“防止制氢站氢系统爆炸事故技术措施”,主要
是考虑在非正常工况下紧急事故排风措施。参照《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
术规定》制氢站的电解间及贮气间,应设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7次的事故排风装置,室
内排风口应设在屋顶最高处。
4.0.24
厂家生产的一般电动机,只适用于不含易燃、易爆或有腐蚀性物质场所。另外,用联轴
器联结的电动机,联轴器间易摩擦产生火花,皮带传动产生静电也易起火花。因此,对
易燃、易爆场所用的通风机和电动机应为防爆式,并应直接连接。
5 防电伤
5.0.2.1
本条根据《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等设计规程
及规定而制定。
5.0.2.3
目前,发电厂的屋外配电装置均有与外界隔开的栅栏(或遮栏),为防止非运行人员进
入配电装置,引起人身及设备事故,故重申在屋外配电装置周围应围以高度不低于1.5m
的围栏。
5.0.2.4
屋内配电装置油断路器间隔靠操作走廊侧,一般均为网状遮栏,许多运行单位担心在巡
视及就地操作时,可能受到断路器爆炸或喷油燃烧等的威胁。考虑到主要应为防止在就
地操作时的断路器事故及隔离开关误操作等事故对人员的危险,增加运行人员的安全感
,参照《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中有关规定,要求在进行操作的范围内设置人身防
护实体隔板,隔板一般应采用厚度不小于2mm的钢板,宽度以500~600mm为宜,高度则不
低于1.9m。
5.0.2.5
在有关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的规程规定中,对不宜进入控制盘和保护屏的电压等级曾有不
同的意见,参照1991年颁发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规定,将不能进入
控制盘及保护屏的电压等级定为250V。
5.0.2.7
检修人员经常上起重机上检修,为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参照《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
设计规范》,制定本条款。
在起重机的滑触线上装设的无关电气设备,当其故障时易造成起重机失压并引起人
身伤亡事故,所以规定在起重机的滑触线上严禁连接与起重要机关的用电设备。
当起重机带有驾驶室时,起重机的滑线应装设在驾驶室的对侧,以防驾驶人员上下
时误受电伤。当滑触线必须装设在驾驶室一侧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本条款中所提到的滑触线均指传统的裸导体滑触线。现市场上出现一种全封闭安全
滑触线,其安全性能很高且价格适宜,建议在起重机滑触线回路中最好采用此类滑触线
。
5.0.2.8
插接母线在电厂中的应用刚刚开始,尚无成熟的运行经验,参照《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
计规范》制定本条款。
5.0.2.10
电厂内目前所使用的低压配电盘,有的不完全符合防护及安全要求,例如有的低压配电
盘中一个回路故障时,无法进行检修,或检修时与两边带电体的距离不满足安全要求。
为此,本规程特别明确提出采用能在运行、巡视、检修时均能保证人身安全的产品,最
好采用抽屉式开关柜。
5.0.3.1
独立避雷针在遭到雷击并将雷电流引入地网时,避雷针及其周围的地网地电位将大幅度
提高。根据《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制定时的计算及调查,当道路或出入口
距独立避雷针3m以上时,地电位的升高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故参照上述规程,制定本
条款。
5.0.3.2
在编制《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时,编制组不仅作了计算,而且分别在志愿人员及
水牛上作了触电试验,以求得保证人身安全的最低电压,并由此推导出不允许超过的接
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值。
在上述规程调查组调查中,曾发现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有多次因跨步电势或接触电
势引起的触电事故,所以规定在确定发电厂及配电装置的形式和布置时,应考虑尽可能
降低接触电势及跨步电势。
当人工接地网的地面上局部地区的接触电势或跨步电势不符合安全要求,因地形、
地质条件的限制扩大接地网的面积有困难,全面增设均压带又不经济时,可按下述方法
处理:
其一是直接降低大地表面的电位梯度,如采用均压网等,此法较可靠,但需增加钢
材。二是提高地表面的电阻率,如在地面铺设砾石层或沥青层等,以降低人身承受的电
压,而此时地网上的电位梯度并未改变。此法无需增加钢材,但使用年限较久、若地面
的砾石层充满泥土,或沥青地面破裂时,则不安全。采用哪种措施,应因地制宜选定。
5.0.4.2
根据电力部门的运行和《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制定时的调查,除对直流回路等另
有规定外,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力设备,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共用一个接地体
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5.0.4.3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为确保人身安全,应优先使用接零保护方式。考虑现
实情况,在采用接零有困难时,也可采用低压接地保护方式。在采用低压接地保护方式
时,为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应按规程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的场所,常常光线也不充足,如采用接地保护方式,常因不
能迅速切除故障(一些电动机的负荷电流往往大于接地短路时的电流)而在设备上长时
间带有较高电位,危及人身安全。因此,这些场所应采用接零保护。
5.0.4.4
为防止变压器高低压绕组之间绝缘损坏,高电压窜入低压网络后引起人身事故,特规定
以安全电压(例如12V,24V)供电的网络,应将其中性线或一个相线接地。如接地确有
困难,也可与该变压器一次侧的零线连接。
5.0.4.5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为防止变压器中性点电位漂移,其零线应在电源侧
接地。为防止零线可能出现的断路,故规定电缆在引入车间及大型建筑物处,零线应重
复接地。
5.0.4.6
在低压电力网中,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例如低压一线一地制、低压两线一地制,当
与大地断开(拉开或断线)时,导线和设备的对地电压将危及人身安全。据《电力设备接
地设计技术规程》制订时的调查,过去在有的地区曾发生不少人身伤亡事故,所以严禁利
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5.0.4.7
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部分是很不可靠的,所以严禁采用这种方式。
当利用金属构件或穿线钢管等设施作为接地线时,不仅应保证上述构件全长都有良
好的电气通路,同时应保证其有足够的热稳定截面。
关于校验热稳定时间是采用主保护动作时间,还是后备保护动作时间的问题,曾有
不同意见。考虑到95%以上的主保护都能正确动作,同时,发电厂的母线都是按主保护动
作时间校验热稳定,而且如按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则要用多几倍的材料。所以目前一般
仍按相当于主保护动作时间校验热稳定。因为短路电流中有非周期份量,所以所用时间
应为计及非周期份量作用的等效时间。
5.0.4.8 由于蛇皮管、保温管的金属网或外皮等结构不够可靠,故作此规定。
5.0.4.9
在低压电力网中,当利用零线兼作接地回路时,为保证接地回路不致被断开,不应在零
线回路中装设隔离开关和熔断器;同时要求单相隔离开关应接在相线上,而不应接在零
线上,以保证人身的安全。
5.0.4.10 参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4.6.5条规定制定本条文。
为防止因静电积聚引起放电,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导煤槽和除尘装置的风道均应采
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电阻率小于106Ω·cm)接地。
5.0.5.1
为防止照明网络接地线中间断开或在单相接地时零线电位漂移,要求其工作零线必须两
端接地。
5.0.5.2
自耦变压器在其绕组发生故障时,高压侧电压可能窜入低压绕组内,从而引起人身伤亡
事故,故规定二次侧电压为24V及以下的降压变压器,严禁采用自耦变压器。
5.0.6
根据原能源部能源安保[1990]1110号文《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试行)中第十
六条规定“高压开关柜及间隔式的配电装置(间隔)有网门时,应满足‘五防’功能的要求
”。对于间隔式配电装置(本条文中称“3kV及以上屋内配电装置”)的网门,由于实现“五
防”要求的配套元器件,其制造质量、品种尚待进一步完善、改进,因此规定“应装设防
止误入带电间隔的设施”。
5.0.7.1
为防止运行及操作人员发生意想不到的人身伤亡事故,要求在电厂的适当地方设置灯光
及音响信号。
5.0.7.2
按《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要求,为使事故时工作人员能顺利撤出危险
场所,应在必要的地点装设事故照明。
6 防机械伤害及坠落伤害
6.1 防机械伤害
6.1.4
对较长距离的输送机械,如输煤皮带机、锅炉房内较长的给煤机、以及螺旋或链板输煤
机等,为在紧急情况下人员通行安全和运行巡视及检修维护人员的通行方便,在其中间
适当部位,应设置人行跨梯。
6.1.5
现行的《TD75型通用固定式带式输送机设计选用手册》中没有设尾部滚筒护罩及其他各处
改向滚筒轴端处的护栏的规定,而这些处所往往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隐患处。为避免设计
人员产生“手册中没有就可以不加设”的错觉,提高设计者安全意识,故设置本条文。为
检修方便,强调做成可拆卸的护栏。
6.1.6
凡是有配重的带式输送机,对其配重行程的地面处应设置围栏,其高度在1.5m为宜。
某发电厂曾发生运行人员在正处于运行状态的胶带尾部拉紧行程内,清理粘煤而被
胶带机拖死的惨痛教训,为避免再发生这类伤亡事故,条文中强调在拉紧行程的范围内
,设置便于检修的可拆卸围栏。
6.1.7
带式输送机的运行通道侧是供运行人员巡视输送机工作状况的。为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
故,沿输送机全长应设置栏杆。栏杆不应低于上托辊的最高点。为方便检修,栏杆宜做
成分段可拆卸式的。
6.1.8
带式除铁器抛弃废铁的速度较高,曾发生过击伤人、物事故。因此,在设置带式除铁器
处,应设有护挡,其高度应以不伤人和周围物件为度,同时应便于清除废弃物。
6.1.10
露天煤场轨道式设备,曾发生过被大风刮跑、造成设备损坏的事故。为此本条文强调在
码头及露天煤场轨道式设备上必须设有夹轨器和锚定装置。同时还要依照设备特性,当
风速超过一定值时应暂时停止运行。
6.2 防坠落伤害
6.2.6
发电厂烟囱、微波塔及冷却塔都较高,为防止意外事故,保证人身安全,要求设护笼。
当其高度较高时,考虑工作人员有休息的可能,应设间歇平台,此条与“固定直梯”中的
规定是一致的。
6.2.7
某电厂曾发生在地下煤斗处由于堵煤,运行人员便站在煤堆上捅煤,突然发生塌方的事
故,造成多人伤亡。制定本条就是为了避免这类事故再重演。至于箅口尺寸等项要求,
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7 防尘、防毒及防化学伤害
7.1 防尘
7.1.2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32条和《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制定本条文。
7.1.3
当煤的表面水分较小,用螺旋卸车机和斗链卸车机卸车时,煤尘飞逸对周围环境所造成
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
近年来一些电厂在螺旋卸车机上加装了喷淋系统,使工作场所含尘量大大降低,收
到了较好较效果。
因此,当电厂采用螺旋卸车机和斗链卸车机作为电厂主要卸车设备时,应选用有随
机喷淋系统的机型或其他形式的抑尘装置。
7.1.4
缝式煤槽卸料口处是撒煤、飞尘的主要污染点,因此,对卸料口要采取封闭措施。对它
的封闭,可根据煤的表面水分多少、煤的粒度及流动性等特征,结合给料机的类型等,
分别采用挡帘、重力式挡板等方式加以封闭。
7.1.5
叶轮给煤机在卸煤过程中亦可能产生大量煤尘飞扬。因此在选型时要根据燃煤性质,选
取不同的随机除尘设备或水喷淋系统。
7.1.6
运煤系统的转运点是尘源主要场所,因此,如果工艺布置上条件允许,应采取降低落差
的办法来控制或减少煤尘的产生。但工程设计中某些环节的限制难以使落差减少,例如
输送机需交叉运行的两胶带机中心距较大时降低落差就较难。
从布置上降低落差有困难时,可视工艺系统的条件,用缓冲滚筒、锁气挡板、刮板
输送机等设备使落差缓解。工程实践表明,带式输送机的头部伸缩装置,对降低转运点
的落差、保证交叉运行都有明显的效果。
由于可逆运行的较短的带式输送机对安装质量要求相当严格,对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也十分精细,所以不宜选用它降低落差。
7.1.7
碎煤机室的抑尘与噪声防治是运煤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解决这些问题应从碎煤机
本体上首先加以解决。碎煤机的鼓风量是抑制煤尘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碎煤机
时,应注意选择鼓风量较小和风量能调节的机型。
目前生产的环式碎煤机与其他机型比较起来,具有鼓风量较小的优点。但有的电厂
对其已使用的锤式或反击式碎煤机改造后,鼓风量得到了控制和降低,因而煤尘也有明
显地降低。
7.1.8
目前国内所设计的电厂多数采用电动犁式卸料器,在卸料漏斗内一般加设了锁气挡板。
这种装置只要安装调试得当,其效果还是不错的,能达到闭锁粉尘的目的。如果在此处
再设置适当的除尘设施,则对控制粉尘会更有效。
当采用移动式输送机械双滚筒卸料车卸煤时,由于需要在楼板面上开设连续的长孔
,对防止煤尘飞扬十分不利。如要工程上采用这类卸料方式时,设计时需考虑加设带活
页或其他结构形式的盖板以封闭煤箅子。
7.1.9
这一条强调在所有的机械、管路之间加填料密封,除为了控制煤尘逸出外,还有为了减
少振动的目的。
7.1.10
导煤槽的长度应与带式输送机运行速度相适应,即1.0m/s带速,其导煤槽的长度不少于
2m。除此之外,导煤槽的长度还应满足除尘设备对它的长度要求。
7.1.11
目前,头部滚筒多采用硬质合金清扫器,其使用效果较好。根据工艺布置情况,若采用
两种不同规格的清扫器配合使用,其清扫效果将更好,在布置时应使清扫器清扫下来的
物料能全部回收。
头部清扫器应与胶带承载面全面接触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7.1.13
煤场的粉尘量是相当大的,为了加强抑制煤尘,除在煤场上设置喷水设施之外,在斗轮
机堆取料时,在设备本体上的煤流转运点外设置喷水系统,是控制运煤系统煤尘的重要
一环。
7.1.14
运煤系统的除尘方式及除尘设备的选择,应按扬尘地点及煤尘性质选择,如翻车机室喷
水除尘的方式已广泛地成功地应用于工程中。
高压静电除尘器应按下列煤尘性质要求选择:
(1) 煤尘比电阻应为104~1012Ω·cm;
(2) 煤尘可燃基挥发分应小于46%;
(3) 煤尘的初始浓度不应大于30g/m3。
褐煤爆炸下限只有45~55g/m3,在高压静电尘源控制装置内有出现火花的可能,尽管
煤的燃烧温度一般在350~500℃,爆炸温度在700~800℃,也很难排除爆炸的可能。虽然也
可像在炉膛一样采取防爆措施,但为了安全,由于除尘器种类很多,应尽量不用高压静
电除尘为宜。
7.1.15
运煤系统采用水力清扫主要参照《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煤尘治理设计技术暂行规定》编制
。
7.1.15.1
锅炉房、输煤栈桥、转运站、碎煤机室地面采用水力清扫,已在近十年的老厂综合治理
中得到应用,运行实践效果很好。目前各设计院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都有相应的
技术措施。但是对于煤仓间皮带层的水力清扫,已在有条件的电厂采用,多数电厂由于
煤粉仓防水、地面找坡和煤泥水汇集排出等存在较多的技术难点,所以需要进一步开展
必要的研究和积累实践经验,使煤仓间皮带层的水力清扫措施逐步完善和成熟。同时,
锅炉房的负压吸尘装置或定期兼作煤仓间皮带层的干式清扫。
关于翻车机室地上部分,还没有采用水力清扫的实例,更应努力开发这项技术。
7.1.15.2
以往栈桥内未设计地面清扫供水管路,电厂投产后,只根据现场的实际需要,从消防水
管上引接地面冲洗水支管。由于各厂投产后用水情况的变化,不少电厂栈桥内消防水管
平时供水不足,满足不了冲洗地面的用水,而且从消防水管引接冲洗水支管,对火灾情
况下消防不利。因此,本条文要求在栈桥内设置单独的冲洗水管路。引出支管的间距以
20m为宜。引出支管的根部装一只隔离闸阀,然后接橡胶软管,橡胶管的出流端装一个带
有快速球阀的高速水枪。
单位面积每次的冲洗水量q,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根据宝鸡电厂输煤冲洗用水量
的试验资料,q=0.0075~0.015m3/(m2·次),条文中取用q=0。。01M3/(m2·次)。
地面冲洗污水的汇集是水力清扫系统的关键技术,必须认真规划好污水的流向,使
其畅通地进入集水坑。建议尽量采用地坪找坡汇水,尽可能少开地面排水沟,以防上煤
泥淤积在沟内。若必须开沟汇水,则沟的坡度要大,沟内水流速度应大,或设置激流喷
嘴冲沟,水流条件允许时,也可采用排水管道。
集水坑防淤的措施是用清水搅动,所以在集水坑旁应设有清水管。待地面冲洗作业
结束,用清水冲洗集水坑,继续用泵排水3~5min。这样不但可防止集水坑淤积煤泥,而
且还可确保污水排放管路永不堵塞。
沉煤池的排泥机械和设施,目前尚未定型,在设计沉煤池时要认真做好方案论证和
比较。煤泥的清理一定要防止对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煤泥宜直接回收至煤场。
7.1.16
贮煤场及南方多雨地区的干煤棚,应设置覆盖整个煤堆面积的喷洒设施,喷洒设施从煤
场两侧喷出的水流应在煤堆上空交叉。每天喷洒不少于2次,喷洒强度可按0.002m3/(m
2·次)考虑。煤场应分区喷洒,同时使用喷头数量一般按2~4只考虑为宜。
7.1.19
发电厂为了软化锅炉补给水或循环冷却水,而采用石灰(CaO)处理。石灰制备系统易产
生粉尘,石灰粉尘对人体有害,故制粉系统及输送系统均需用密闭性较好的设备。石灰
制备系统、石灰库应采用机械除尘方式消除石灰粉尘。
石灰粉尘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32条规定,车间中
石灰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但由于无法精确计算石灰粉尘的散发量,所以,只
能按照房间的换气次数确定全面通风量。
根据山西省电力设计院调查,采用石灰进行水处理的电厂在石灰库、消石灰间和石
灰乳搅拌器间都设有机械通风装置,但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换气次数偏少,例如太
原第一热电厂,消石灰机间仅设有每小时8次的机械通风装置,不能有效地排除粉尘和湿
气,以至设备、附件腐蚀严重,对运行人员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参照上海市化工局设计室编写的《工艺设计参考资料》,生产漂白粉的车间换气次数
为每小时8~10次。参照《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石灰乳搅拌器
间及凝聚剂搅拌器间,宜采用自然通风。当工艺采用干法计量时,应设不少于每小时15
次换气的机械排风系统。
石灰库、消石灰间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10次。
电动机应选用全封闭型。
7.1.20
由于锅炉、烟道、煤粉管道及粉煤设备等易产生漏灰(粉),特别是炉顶灰尘更厚,严
重地损害了工人健康。有的电厂,矽肺病患者不是输煤系统工人,而是锅炉房的运行管
理工人,因此,清除锅炉房的灰尘已迫在眉睫。
防止锅炉房灰尘措施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生产厂家设备的密闭,其次是施工中设备
、管道安装的质量及运行管理等。因此,从设计角度考虑,并根据我国经济技术实际情
况出发,在锅炉房设负压吸尘装置,尽量清除灰尘。
7.1.21 为减少检修拆卸设备、管道保温层时的粉尘,特制定本条规定。
7.2 防毒
7.2.1
发电厂经常大量使用有毒及对人体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如液氯、盐酸(HCl)、硫酸(
H2SO4)、氢氧化钠(NaOH,也称苛性碱)、氢氧化铵(NH4OH)、SF6等。
上述物质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车间空气中六氟化硫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
计卫生标准》中均有限值规定。
7.2.2.1~7.2.2.2
在发电厂循环冷却水处理中,为了防止有机物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确保凝汽器的安
全运行,一般设有加氯系统,而目前大部分发电厂均使用液氯。
液氯汽化即是氯气,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对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性,有剧毒,
氯气外逸时,会使人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为了防止氯气外逸,除工艺系统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外,还须设泄漏报警、中和及
通风等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
7.2.2.4~7.2.2.7
联氨在常温时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能在空气中发烟,微具特殊气味,对人的呼吸
系统及皮肤有侵害作用,在空气中能吸收O2,为强还原剂。当空气中联氨蒸气浓度达到
4.7%(按体积比)时,遇火便要爆燃。
为了防止联氨进入空气,采用密封贮存,并置于阴凉处。贮存间内设通风装置及冲
洗水源等设施,以防伤人。联氨要用真空虹吸方式输送。
关于加联氨的蒸汽,不宜作生活用汽,1985年美国新的“职业防护与保健法案”,已
把联氨正式列为危险药品,并说明联氨是可疑的致癌物质。要求涉及公民正常生活(如
发电厂供热)的职业范围内,禁止使用联氨作为辅助药品。
根据国内电厂运行情况,联氨在蒸汽中不是完全分解的,均有残留量,因此,建议
当蒸汽用于生活用汽时采用二甲基酮肟、异抗坏血酸钠(氨)等新型除氧剂,以替代联
氨。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32条规定:“车间空气中氯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
因此,加氯机和氯瓶间应设全面通风。由于不能精确地计算氯气的散发量(散发量取决
于加氯机的密封程度),因此,房间的通风量按换气次数确定。参照《火力发电厂采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加氯间和充氯瓶间应设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5次的机械
通风装置。联氨对人的呼吸系统及皮肤有侵害作用,因此,应设机械排风装置,参照《火
力发电厂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联氨仓库及加药间应设置换气次数不少于
每小时15次的机械排风装置。
电气检修间修理电动机绕组,将绕组直接浸入漆槽内,漆温在60~80℃左右,绕组浸
漆后滴干、烘干。在浸漆烘干室内,浸漆槽是挥发有害溶剂蒸气的主要来源,滴干过程
中尚有大量的溶剂蒸气散发到室内,应按工艺过程设置局部排风罩或室内全面排风的换
气装置。排风量按照能够冲淡有害气体至容许浓度以下确定,当无法取得溶剂的挥发量
资料时,可按每小时换气5~7次来确定排风量。此条参照《机械制造工厂采暖通风设计手
册》有关规定制定。
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操作间,设有污水处理设备,并有人操作,此污水的臭味是难以
计量的。参照《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的规定,在操作间内应设
不少于每小时6次换气的机械排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7.2.2.8
参照《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规定,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少于每小时5次。
按《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77条,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不应流
入没有有害物质的作业地带。因此,调酸室内应保持一定的负压。当使用机械进风、排
风时,排风量应比进风量大10%,使调酸室形成负压,酸气不能流入邻近室内。
7.2.3 正常运行时通风量应按SF6的泄漏量及最高允许浓度6000mg/m3计算。
以某变电所63kV的配电装置室为例,进行三种情况的计算:
(1) 按理论上的SF6泄漏量年泄漏率3%计算,通风量为0.457m3/h。
(2) 按实际泄漏量计算,通风量为0.004m3/h.
(3) 设想在一周内变电所全部设备泄漏达到报警压力,通风量为793.65m3/h。
以上三种情况下计算的通风量均小于配电室体积1681m3,即换气量每小时不到一次
,为避免死角,需加大通风量,换气量每小时应不少于2次。
按《SF6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第6.1.3条规定:“全封闭SF6电器发生故障
造成气体外逸时,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并立即采取强力通风,换气控制不得少于15mi
n一次”。因此,事故时换气次数应每小时不少于4次。
SF6电气设备发生事故时,在现场将电气设备中的SF6由专用的设备吸出,并排至室
外或者装好另行处理,再把SF6电气设备送到检修室检修,在这种情况下SF6电气设备所
存残渣是很少的,而且也无法定量计算。因此,为更安全起见,按每小时不少于4次换气
计算。
SF6比空气重5倍。送到检修室的SF
SF6电气设备中的残渣也都是比空气重的气体或固体。因此,SF6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室正
常运行时,排气管的吸气口及检修室的吸气口应贴近地面,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0.30m;
而排气口应避开人行通道,采用机械方式排出室外,或排气管的排气口位于人呼吸道水
平高度以上。
事故时,由于SF6在电弧作用下的化学变化比较复杂,分解产物和设备容量、设备材
料、绝缘材料、电极材料、开断电流能量以及SF6制造过程中带入的杂质含量也有着密切
关系,产生的分解产物绝大多数属于剧毒性的,除HF外,密度都比空气大。电弧产生到
熄灭不到1s结束,电弧熄灭后这些分解产物重新化合,绝大部分在10-4~10-
5s内即结合成稳定的SF6分子。在事故情况下SF6及SF6的分解产物是无法定量计算的,因
此事故时,SF6配电装置室应尽量在室内的下部排气,并在上部也适当排气。
7.2.4
在铸工间常有发热的设备,锻工间常有退火或正火的热处理设备,热处理车间常有退火
、正火、渗碳、淬火、回火、渗氰、渗氮等设备,这些都是散热设备,有的还是散湿设
备。按《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75条及第76条,规定“放散对流热、蒸
汽或有害物质的车间,应尽量采用局部排风;当局部排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辅以全
面排风和采用全面排风。通风方式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生产
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因此,可按需要设置通风天窗和局
部送排风装置。
焊接车间
最主要的有害物质是手工焊接时产生的烟尘,根据不同的焊药成份,使烟尘中含有锰、
铬、硅、氟等的化合物。空气中还有氧化氮和臭氧等。因此,本条规定在固定工作台处
设置局部排风装置。
7.3 防化学伤害
7.3.2
国内外大型汽轮机动力油系统目前广为采用的抗燃油的基础油——三甲苯磷酸酯中,含有
毒性的有机磷(P2O5)成分,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加工后的成品抗燃油,
由于其结构的不同,其毒性差异也很大,有的安全无毒,有的低毒,有的甚至高毒。国
外研究认为,加工后的抗燃油,有邻位异构体的存在,口服时会影响神经系统。从对使
用抗燃油电厂的调查来看,均有如下方面的反映:
(1)
机组检修期间接触抗燃油时间较长的工作人员,均有程度不同的头晕、口干、喉咙发痒
,有的还发生呕吐现象;
(2) 抗燃油溅到眼睛里,眼睛出现红肿,严重的使视力减退;
(3) 油品溅到皮肤上时,会出现红疹、搔痒和疼痛症状。
为保护人身安全,制定本条规定。
7.3.3.2~7.3.3.6
目前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器再生时,需经常使用大量盐酸、硫酸及氢氧化钠等化学
药品。
盐酸、硫酸均为强酸,对人体有化学伤害,盐酸在空气中发烟,有刺激性酸味。
氢氧化钠为强碱,对人体也有化学伤害,特别对眼睛危害很大。
为了在人体被酸(碱)溅上能采取应急措施,在酸、碱贮存库、计量间及卸酸、碱
泵房均应设置淋浴冲洗装置。
另外,为了不使盐酸气体排入大气而污染环境,在设备排气口应防止酸气溢出的措
施,如使用酸雾吸收器、液面覆盖球、液体石蜡密封等。以上安全措施在火电厂工程设
计中已采用多年。
7.3.4
为了调节给水pH值,采用加氨的方法。氨水即氢氧化氨,为无色透明液体,呈碱性,对
人体有化学伤害,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故要求密封贮存,并置阴凉处,其气体不允
许直接排入大气。一般采用液氨钢瓶贮存,计量箱呼吸口应接气体吸收器,室内应有通
风装置。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32条规定:“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
m3”。因此,氨库及加药间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在《制冷设计手册》中,规定氨车间的通风换气次数应大于每小时15次。《火力发电厂
设计技术规程》第15.5.7条中规定:“氨、联氨仓库及加药间,应设置换气次数不少于每
小时15次的机械排风装置”。
8 防噪声及防振动
8.1 防噪声
8.1.2
发电厂主厂房的汽轮发电机、磨煤机等设备的噪声和振动较大,长时间在此环境中工作
,对人的健康有不良影响。为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应尽量减少噪声源的噪声,但要求
其符合噪声控制标准,目前还比较困难。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求采取相应的隔声、减
振措施,以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噪声控制标准要求。
8.1.3
控制噪声,最根本的办法是减少设备噪声,故要求设备制造部门提供符合国家噪声标准
规定的设备噪声,故要求设备制造部门提供符合国家噪声标准规定的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
8.1.4
集中控制室、机炉控制室均在主厂房内,距噪声源较低,容易受噪声干扰。因此,必须
重视其隔声处理。
8.1.4.1
房间围护结构、门、窗等的隔声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室内环境噪声,所以要求有良好的
隔声性能。
8.1.4.2
门窗缝隙、孔洞最易传播声音,为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噪声标准要求,必须注意填塞孔洞
和缝隙。
8.1.4.3
中央控制室、机炉控制室等要求较高的场所,经常有人出入,门打开后噪声对室内影响
很大,实践证明“声闸”是控制噪声的有效措施,为此要求在一些房间设门斗,并贴吸声
材料,使进入门斗的噪声大部分被吸收,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噪声传入室内。
8.1.4.4 室内天棚和墙面贴一部分吸声材料,可以吸收一部分噪声。
8.1.5
当煤流的转运点处是横向或有一定角度时,尽管设计位置居中,但实际运行中煤流总是
冲向一边。近年来在工程设计中,视煤流落差、抛料速度、偏转角度及部件结构特点等
因素,在头部漏斗处或导料槽上的落煤管处,加设导流装置,以防止煤偏心、控制胶带
跑偏,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1.10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空气调节系统产生的噪声传播至使用房间的
噪声级,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而集中控制室、
单元控制室、电子计算机室及电子设备室等对噪声均有一定限制的房间,其空调系统应
采取消声措施。
8.2 防振动
8.2.3
通风管道在运行中产生振动,因此,通风管道与围护结构及楼板间的连接,应采取减振
措施。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当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振动靠
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程度时,应设置隔振器或采取其他隔振措施”,而集中控制室、主
控制室、电子计算机室及电子设备室等对振动均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其空调系统应设
有减振装置。
8.2.5
在小机组中,汽轮机采用就地控制时,在小间与楼板间采用隔振措施,以减少楼板振动
传给小间,造成隔声小间振动。
8.2.6
以往在工程设计中,碎煤机与楼板面之间几乎都是硬接触,不仅使土建结构梁做得很大
,而且还有振动发生,特别是碎煤机发生意外故障时,振动更为严重。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的粉碎贮仓楼上所安装的碎煤机,首次采用了隔振基础,多年运
行表明,对减轻振动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故值得推广。
8.2.9
锻工车间的锻锤振动较大,对周围建筑物和工作人员影响较大,故要求采取减振措施,
以减少对外界的影响。
9 防暑、防寒及防潮
9.1 防暑
9.1.2
自然通风系统具有投资少、耗电量少、运行经济、管理简单等优点,适合我国国情。从
以往运行的电厂来看,一般反映效果良好。1986年以前引进的国外机组,也大都采用自
然通风,例如宝钢自备电厂、大港电厂、元宝山电厂等,反映较好。
引进2×3000MW机组的石横电厂,采用全封闭式主厂房,全面机械送、排风系统,主
厂房暖通,空调投资1800万元、投产后的前两年运行效果很好,但一年不如一年,至今
暖通设备完好率几乎等于零,投入率也不到20%,一方面是设备质量不好,另一面是管理
水平较差,大小60台设备的电动机已烧毁26台。1991年8月现场进行调查与测试,当室外
温度在27~32℃之间变化时,厂房内温度已很高,最高温度已远远超过设计值,并已远远
超过自然通风的主厂房温度,测试的最高温度值如下:汽机房运转层40.5℃,屋顶风机排
风温度51℃(16台屋顶风机只能开5台),除氧间50℃,6.2m层39.5;锅炉房30台屋顶风机
,只能运行3台,排风温度50℃,27m屋51℃,24m层47℃,15m层43.5℃。由于全封闭,设备
又不能正常投入,以致厂房内温度很高,通风效果很差。
有人认为,随着机组容量增大,设备散热量增加,担心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通风要求
,认为主厂房的通风方式以机械通风为佳。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因为,随着机组容量
的增加,主厂房体积增大,高度也增加,这样,主厂房内热强度并没有增加,同时,由
于厂房高,热压差增大,对利用自然通风是很有利的。
当然在个别地方,可以采用局部机械通风。在风沙大的地区,为了避免风沙进入主
厂房内,可采用机械通风,但对进风需进行过滤处理。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4.2.1条规定:“放散热量的生产厂房及辅助
建筑物,其自然通风应仅考虑热压作用”。
9.1.4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51条规定:“特殊高温工作地点,如高温车间的天车驾驶
室……应设小型空气调节机组或采取其他有效降温措施”。
9.2 防寒
9.2.2
围护结构如果不满足热工计算要求的厚度,可能产生结露现象,这样,将会影响建筑物
的寿命,并且长期潮湿将使围护结构表面发霉,室内湿度增大,影响人们的健康。
9.2.3
冷风渗透对冬季室内温度影响较大,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规定,在室内外空气压
差为10Pa时,窗户每米缝长空气渗透量,在低层和多层建筑中应小于或等于4m3(m·h)
,在中高层及高层建筑中应小于或等于2.5m3/(m·h),因此,必须选择密闭性较好的窗
户,以满足此要求。
9.2.4
运煤系统中设置的机械通风除尘点较多,对于严寒地区,机械抽风量较大,如果不采取
所带走热量的补偿措施,大量的冷空气必然从门、门缝及窗缝渗透入运煤建筑物内,会
降低室内温度。因此,本条规定对所带走热量应采取补偿措施。
9.2.5
随着机组越来越大,厂房越来越高,若不采取措施,零米层与屋面的温差将越来越大,
在厂房内会形成很大的抽力,大量的冷空气渗透入厂房内,以致多安装暖气片也无法达
到采暖温度要求。因此,在严寒地区,应防止主厂房冷风渗透。
为防止冷风渗透引起厂房内降温,可设置暖风机、大门热风幕或在锅炉房顶部侧墙
上设机械送风,以减少零米层的冷风渗透。
9.3 防潮
9.3.2
考虑到地下卸煤沟、运煤隧道及地下转运站等地下建筑物内部一般较阴冷、潮湿,应采
取通风等防潮设施,以改善劳动条件。
为防止潮湿,对运煤系统地下卸煤沟、运煤隧道及地下转运站等可采取两种办法:
一是提高地下室的温度,即采暖或加热送风;二是以机械通风方式加大换气次数排出潮
气。第一种方法在南方非采暖区比较困难,在北京寒冷地区虽有采暖设备,但夏天供热
很不经济。因此,以机械通风方式排出潮气比较适当。
10 防电离辐射及防电磁辐射
10.1 防电离辐射
10.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上的交流,火电行业的单机容量已发展至300MW及以上,且
数量日趋增多,特别是随着火电工业无损检测事业的进展,X射线,γ射线的探伤已广泛
地应用于承受高压、高温,高速运转及易爆的机件和容器的安全检查和检验中。所以,
作好辐射防护的设计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和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和
《辐射防护规定》的相继施行,特别是1989年国务院44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
防护条例》发布后,极大地推动了放射防护工作的发展,放射防护的设计、监督及管理工
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加强。所以,辐射防护设计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上述规
定。
10.1.2 为了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条文中表10.1.2-1和表10.1.2-
2执行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和《辐射防护规定》两个标准规定的基本剂量限值,该剂
量当量的限值系指内、外照射剂量的总和。应该指出的是,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不能仅
仅满足于基本剂量限值的水平,而应当在“可合理达到”的范围内,将辐射的剂量减少到
“限值”以下尽量低的水平,这是辐射防护应该做到的最基本要求。
根据放射性物质质对人体作用的方式,将辐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电厂接触射线
主要是外照射。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
要积极采取措施,以使各类人员受到的照射剂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根据外照射的
特点,主要措施为运用时间、距离和屏蔽三项防护手段。
运用时间防护:就是尽量减少接触放射源的时间,因人员所受累积剂量是随受照时
间的延长而增加的。
运用距离防护:就是增大人体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点状放射源所产生的放射性强
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利用屏蔽防护:是在人员与放射源之间安放屏蔽物,也就是把放射源屏蔽起来。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三项防护手段相互结合使用效果较好。
辐射损伤的危险度是指个体受到一定剂量当量的照射后发生某种有害效应的几率。
ICRP提出了“危险度”的概念,表示每单位辐射剂量当量(Sv)所致的恶性病死亡率或所
诱发的严重遗传疾患(最初二代内)的几率。它表示了电离辐射对健康危害的量度,已
把所有被照射器官或组织所带来的总的危险考虑进去了。计算有效剂量当量时所用的相
对危险度权重因子(WT)见表10.1.2。
权重因子 表10.1.2
[pic]
注:①选取其他五个在表中尚未指明的、受到剂量当量最大的器官和组织,每一个W
T为0.06。当胃肠道受到照射时,胃、小肠、上段大肠和下段大肠视为四个独立的器官。
手、前臂、足、踝和眼睛体不包括在“其余组织”之内,因此,在计算ΣWTHT时,这些组织
应排除在外。
举例说明:
当受到不均匀照射时,有效剂量当量的计算,例如:某人性腺受照100mSv(10rem)
,乳腺受照100mSv(10rem),问超过不超过规定标准?
查上表,性腺的权重因子为0.25,其有效剂量当量为
100mSv(10rem)×0.25=25 mSv(2.5rem)
查表10.1.2,乳腺的权重因子为0.15,其有效剂量当量为
100 mSv(10rem)×0.15=15 mSv(1.5rem)
两者合计25 mSv(2.5rem)+15 mSv(1.5rem)=40 mSv(4rem)
40 mSv(4rem)<50
mSv(5rem),所以,此人受照不超过标准规定的有效剂量当量的限值。
10.1.4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为满足工艺上探伤的要求,需要电厂金属试验室配有γ放射源的探
伤设备,由此带来的是如何加强对放射源妥善保管的问题。否则,尽管电厂所用的γ放射
源已是制成的密封源,并严格进行其表面污染检验和泄漏检验,且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造
成放射污染的可能性极小,但是,一旦造成放射源的意外丢失或密封破坏的事故,其后
果不堪设想,国内外曾发生过类似事故,结果造成无关人员受到意外照射。所以,随着
放射防护工作的发展和要求,条文从工程项目的建设上配套设置γ放射源库,尤为重要。
另外,从防盗的角度来看,亦甚为必要。
γ放射源库作为辐射防护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产。
由于工程选用放射性核素的不同,决定了其半衰期及照射量率常数的不同,而且源
强的大小亦不尽相同,所以γ放射源库防护厚度的计算,应视工程的情况来确定,其宗旨
相同,都是为满足安全要求,将辐射水平降低至容许值以下。
10.1.5
辐射防护设计的专用库房,不得挪作它用,更不允许将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贮存于γ放射
源的库房内。库房结构应考虑防火要求;库房内干井或地坑应防止渗水受淹;库房应设
有照明;库门应牢固并设有门锁;寒冷地区的库房应考虑防冻措施;库房周围应设置围
墙及门锁;其场所必须设有醒目的电离辐射标志。
10.1.6
γ射线的贯穿能力很强,条文从辐射安全防护的角度出发,并在国内辐射实践工作科学总
结的基础上提出,γ探伤除机组检修期间探伤基本在现场进行外,应尽量在具有防护能力
的辐射室内进行。
辐射室布置在单独的建筑物内,既易解决安全防护问题,又利于避开人流密集处。
除此而外的一些具体防护的技术要求,实践证明亦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如辐射室墙上装
设醒目的危险警告标志,可引起工作人员及无关人员的足够重视。灯光和音响信号的作
用更大,如升源照射前,可事先发出音响(警笛或警铃)和灯光警告信号,通知无关人
员撤离,经检查确信无人后,方能开始照射。此时(照射期间)要一直保留可见的显示
信号(闪烁或连续的),禁止人员接近或进入。
10.1.7
辐射室是辐射防护设施设计的重要环节,条文就辐射室的设计提出了各项具体措施和要
求。因为辐射室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安全与健康,所以应
该引起设计部门的足够重视,方能真正做到精心设计。
10.1.7.7
电离辐射的防护材料很多,如常用的砖、普通混凝土、水泥、铅、铁、铅玻璃和石等,
应根据用途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防护材料做屏蔽。
一般说来,原子序数越大、密度越高,对射线的吸收能力也就越强,屏蔽的效果也
就越佳。另外,选材时还应考虑经济性、取材的难易及施工方便程度等因素,以取得最
佳的综合效果。长期实践证明,普通混凝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较为理想的一种防护材料
。
10.1.8
按照《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规定,金属试验室的X光透视室、γ射线室及γ放射源库应
设全面换气的机械通风装置,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每小时5次。
10.2 防电磁辐射
10.2.1
微波辐射是一种物理性污染源,随着我国微波技术的发展,有关微波对人体所产生的辐
射危害,已引起高度重视,并已成为职业卫生学和环境医学的一项基本研究内容。
根据微波的物理特性和作业特点,其安全防护的原则主要是:针对泄漏源和辐射源
及针对作业人员操作岗位的环境,采取防护措施。
针对泄漏源和辐射源采取的防护措施,即对微波设备采用完善的屏蔽吸收设施。其
特点是尽量减少设备的漏能,以便把泄漏到空间的功率密度降到最低限度。
针对作业人员操作岗位的环境采取的防护措施,即对作业地点屏蔽和使用个人防护
用具。其特点是尽量增加电磁波在传播媒质中的衰减,以便把入射到人体的功率密度降
低到微波辐射的卫生标准限值以下。
为了防止微波辐射,保障从事微波作业人员的健康,卫生部1989年2月批准并于同年
10月实施了《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该标准适用于接触微波辐射的各类作业。作
为电力行业的技术标准《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设计技术规程》,也已颁布执行。
上述诸标准的制定为维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减少由微波辐射所造成的对职工的危害
,起了极大的预防作用。所以,发电厂的微波辐射的卫生防护设计中,必须贯彻执行。
10.2.2
本条所列卫生标准的限量值,系指不用脉冲调制的连续振荡的微波,即连续波(因设置
在电厂内的微波及特高频等无线电设备所发射的功率为连续波,故适用于电厂)。而该
卫生标准的限量值,正是说明了我国的现行微波辐射卫生标准主要是根据“无”作用原则
、最大耐受原则和生理学代偿限度的原则所制定的。所谓“无”作用原则是指安全辐射水
平应不会产生任何生物学上有害的作用。最大耐受原则即虽然可以观察到辐射所致的一
些体征,但是受辐射的生物体与处于正常环境中的生物体之间没有功能性差异。而生理
学代偿限度原则是指辐射引起各种生理功能紊乱,机体动用了代偿机制,但还不会造成
不可逆的功能改变和器质性损失,即并未导致超出正常范围。所以工程设计中,作业人
员操作位容许的卫生标准的限量值,必须符合本条的规定。
设有微波站的电厂有产生微波的辐射源,在微波抛物面天线处,由于天线距地高度
可满足规程的要求,故不会构成对地面人员的伤害,但操作位最大辐射强度不得大于5
mW/cm2限量值的规定,且应尽可能缩短工作时间。
10.2.3
生产厂家能否提供符合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的微波设备,是做好微波辐射防护设计的
重要环节。微波设备出厂前,主管部门必须进行漏能鉴定。距设备外壳5cm处,漏能值不
得超过1mW/cm2的要求,即必须符合《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规定的精神。
10.2.4
微波辐射通常是指频率在300MHz~300GHz、所对应的波长在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指低强度慢性辐射的影响,大强度的急性作用也可伤害人体
,但很少发生。
根据防微波辐射的测试结果,通过对现有的若干微波站测试,当频率为2000MHz,波
长为15cm时,从辐射漏能功率密度的测试结果来看,其辐射强度小于国家现行的《作业场
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中平均功率密度50μW/cm2的限值,可见,电厂微波站频率为2000
MHz、波长为15cm时,辐射的影响甚小。但是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近些年若干工程中微
波站的设备频率已上升至6000~7000MHz,其波长约为4cm,对其功率密度的漏能值以及辐
射强度,尚未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待进一步做工作。
在工程设计上,对微波辐射的防护应给予充分重视,为减少微波辐射能量对运行人
员的影响,对微波设备机房应采取屏蔽防护,并连同微波设备一起设有接地装置。如实
际工作中一旦辐射强度超过卫生标准限量值时,从事微波作业的人员必须采取个人防护
措施,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金属屏蔽服、屏蔽头盔和防护眼镜以及围裙、罩衫、防护面
罩等。
11 其他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措施
11.1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机构及设施
11.1.1
对劳动保护基层监测站和安全教育室的用房面积和有关要求,目前应按原能源部安全环
保司安保综[1992]59号文及附件之规定执行。
| 0 | negative_file/【公益知识库zscc.club】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oc |
信息熵
周人
现代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数学的思维与推导。过去的几十年,对当代文明影响最大的科技
进步之一发生在对于需要交流的人类而言,几乎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通讯领域。不断
改进通讯质量与速度的科学研究一直是工程师们孜孜以求的事业。1948年,麻省理工学
院的数学博士、在贝尔实验室里研究通讯技术的克劳德 •
香农于《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引入了
全新的思想,引领了现代信息论研究的大潮。在这篇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文章中,他引
进了“信息熵”的基本概念,它在数学上量化了通讯过程中的“信息漏失”之统计本质,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
香农生于美国的密歇根州,二十岁时本科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拿回家数学和电子工
程两个学士文凭。由于在本科修一门课时对英国数学家乔治 •
布尔贡献的“布尔代数”深有体会,他二十一岁在麻省理工完成的《中继及开关电路的符号
分析》硕士论文被评价为二十世纪最有价值的硕士论文之一,因为它用布尔代数的理论首
次证明,数学中的“符号逻辑”与电路中的“0-
1数字”具有一致性,从而论证了数字线路的逻辑设计之可能性。
香农的信息熵本质上是关于我们司空见惯的“不确定性”现象的数学化度量。譬如说,如
果我们听到天气预报“今天中午下雨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九十。”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出
门带伞。如果预报是“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下雨”,我们就难以决定是否带伞,因为带
了伞而不下雨则觉得多此一举。根据常识,第一个天气预报表达的下雨这个事件的不确
定性程度较小,而第二个关于下雨的不确定度就大多了。
对于一般的不确定事件,我们怎样数学化它的不确定程度呢?设想有n个“基本事件”,各
自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1,p2,…,pn,则它们构成一个样本空间,可以简记为数组(p1,p2,…
,pn)。样本空间最简单的例子是抛硬币游戏,它只有两个基本事件:“正面朝上”或“反面
朝上”的概率均为1/2,其对应的样本空间为(1/2,1/2)。如果铸币厂别出心裁地将硬币做
成两面不对称,使得抛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概率增加到
3/5,而反面朝上的概率减少到2/5,则对应的样本空间就是(3/5,2/5)。如果我们用H(1
/2,1/2)来表示第一个样本空间的不确定度,用H(3/5,
2/5)表示第二个样本空间的不确定度,那么显然H(1/2,1/2) > H(3/5,2/5)。
更一般地,若用H(p1,p2,…,pn)记样本空间(p1,p2,…,pn)所对应的不确定度,直觉同样告
诉我们,当所有的基本事件都有同样的概率1/n时,其不确定度最大。因而,不确定度函
数H应该满足基本不等式:对所有的其和为1的非负数p1,p2,…,pn,
H(p1,p2,…,pn) ≤ H(1/n,1/n,…,1/n)。
如果我们不抛硬币,而像拉斯维加斯赌场的常客那样掷骰子,每掷一次,小立方骰子的
每一个面朝上的概率均为1/6,其不确定度当然大于玩硬币时正面或反面朝上的不确定度
。将这个直观一般化,就有不确定度函数H 应该满足的单调性要求:
(1) H(1/n,1/n,…,1/n)是自然数n的严格递增函数。
假设某大学的物理系赵教授、数学系钱教授和孙教授竞争理学院牛院长的一笔科研基金
,他们每人申请成功的概率分别为1/2、1/3、1/6。院长为求公平,让每个系得此奖励的
机会均等。若物理学拿到资助,就落赵教授手中。如数学系得到,钱教授有2/3的概率拿
到,孙教授则有1/3的机会获得。故三教授获得院长基金的不确定度,等于物理系或数学
系拿到基金的不确定度,加上数学系赢得的概率与在它拿到的条件下,钱教授或孙教授
得之的不确定度乘积。换言之,H(1/2,1/3,1/6) = H(1/2,1/2) + ½
H(2/3,1/3)。推而广之,得出不确定度的“加权和”性质:
(2)
如果一个不确定事件分解成几个持续事件,则原先事件的不确定度等于持续事件不确定
度的加权和。
加在不确定度函数头上的第三个基本要求从数学上讲是十分自然的:
(3)不确定度函数H是(p1,p2,…,pn)的连续函数。
可以证明:任何在所有样本空间上定义的函数H,只要它满足以上的“三项基本原则”,除
了一个正常数因子,就非如下的表达式莫属:H(p1,p2,…,pn) = - (p1 ln p1 + p2 ln
p2 + … + pn ln pn),其中ln
是自然对数的符号。这个漂亮的结果是现代信息论的基础,然而它的证明无需什么高深
的数学,需要的只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一手精湛的代数技巧、一个巧妙的极限思想。
如果在表达式中乘上热力学中著名的玻尔兹曼常数,信息熵完全就和十九世纪美国最伟
大的数学物理学家吉布斯在统计热力学中得到的“吉布斯熵”一模一样。香农如此得到的
非负函数
H(p1,p2,…,pn) = - (p1 ln p1 + p2 ln p2 + … + pn ln pn), (H)
按照大数学家冯 •
诺依曼的建议,被定义为样本空间(p1,p2,…,pn)所对应的信息熵。现在,这个数被广称
为“香农熵”,以纪念创造出它的信息论之父。
现在,我们给出上述结论高中生也能看得懂的一个初等证明,这是活学活用中学代
数的极好机会。我们分三步证明。
第一步:把H(1/n,1/n,…,1/n)记为A(n)。设n =
8。我们屡次应用上述条件(2)来论证公式A(23) = 3A(2):
A(23) = A(2)+[2-1A(2)+2-1A(2)]+[4-1A(2)+4-1A(2)+4-1A(2)+4-1A(2)]
= A(2)+A(2)+A(2) = 3A(2)。
运用数学归纳法就得到
A(sm) = A(s)+s[s-1A(s)]+…+s-m+1[s-(-m+1)A(s)] = m A(s)。 (a)
现在假设四个正整数t,s,n,m满足不等式
sm ≤ tn < sm+1 。
两边求对数,有 m ln s ≤ n ln t ≤ (m+1)ln s,即
m/n ≤ ln t/ln s < m/n + 1/n。
因而我们得到不等式
|m/n – ln t/ln s| < 1/n。 (b)
由熵的条件(1),A(k)是k的递增函数。故条件(a)推出m A(s) ≤ n A(t) <
(m+1)A(s),继而有
|m/n – A(t)/A(s)| < 1/n。 (c)
(b)和(c)保证了
|A(t)/A(s) – ln t/ln s| < 2/n。
既然n是任意的,就有等式A(t)/A(s) = ln t/ln s,或言之,
A(t)/ln t ≡ A(s)/ln s。
故存在正常数C(就取为1),使得对所有正整数t,A(t) = C ln t = ln t。因此
H(1/n,…,1/n) = ln n = - ∑in=1(1/n)ln(1/n),
即熵公式(H)在p1 = p2 = … = pn = 1/n时成立。
第二步:现在证明公式(H)对所有和为1的正有理数pi都对。我们先用p1 = 1/2,
p2 = 1/3, p3 = 1/6来阐述证明的思想。构造示意图。根据熵条件(2),
H(1/6,…,1/6) = H(1/2,1/3,1/6)+2-1H(1/3,1/3,1/3)+3-1H(1/2,1/2)
+6-1H(1)。
[pic]
示意图
所以,
H(1/2,1/3,1/6) = H(1/6,…,1/6)-2-1H(1/3,1/3,1/3)-3-1H(1/2,1/2)
-6-1H(1)。
如此的分解是为了用到第一步的结果。如果注意到有理数的分数形式
p1 = 1/2 = 3/(3+2+1) = n1/(n1+n2+n3),
p2 = 1/3 = 2/(3+2+1) = n2/(n1+n2+n3),
p3 = 1/6 = 1/(3+2+1) = n3/(n1+n2+n3),
上述的分解就能写成
H(p1,p2,p3) = A(n1+n2+n3)–[p1A(n1)+p2A(n2)+p3A(n3)]。
同样的道理用到一般情形p1,p2,…,pk:设
pi = ni/(n1+…+nk),i=1,2,…,k,
则有等式
H(p1,p2,…,pk) = A(n1+…+nk) - [p1A(n1)+…+pkA(nk)]。
由上面的第一步,A(n) = ln n。代入到上式,给出
H(p1,p2,…,pk) = ln(n1+…+nk) – (p1ln n1+…+pkln nk)
= (p1+…+pk)ln(n1+…+nk) – (p1ln n1+…+pkln nk)
= -[p1ln(n1/(n1+…+nk)+…+pkln(nk/(n1+…+nk)
= -(p1ln p1+…+pkln pk)。
第三步:既然熵公式(H)对所有和为1的所有正有理数成立,连续性条件(3)推出它对
所有和为1的非负实数成立。这就完成了证明。
细看一下香农熵的公式,除了负号,它是基本函数x ln
x的有限个函数值之和。这个函数的图像就像大厨师手中侧面看过去的长勺子。向上弯曲
的曲线有几何性质:连接上面任意两点的直线段都在这两点之间的曲线段之上。运用初
等微分学,读者可以证明,对任意两个正数a和b,有
a – a ln a ≤ b – a ln b,
称为吉布斯不等式。运用它可以证明信息熵的确满足我们一开始就指出的最大熵性质,
即当所有的pi都取为1/n时,信息熵取值最大,等于ln n。
香农为他的最伟大贡献的起名故事也很有趣。最初他并没有借用“熵”这个词来表达
他关于信息传输中的“不确定性”的度量化。他甚至都不太了解他这个量与古典的热力学
熵之间的相似性。他想把它称为“information(信息)”,但认为此术语太大众化,在日
常生活中已被滥用。他又考虑过就用“uncertainty(不确定性)”,但它却是抽象名词,
缺乏数量化的特色。终于有一天,他见到了当时全世界最有名的数学家冯 •
诺依曼。真是找对了人,后者马上告诉他:“就叫它熵吧,这有两个好理由。一是你的不
确定性函数已在统计物理中称为熵。二是没人真正懂得什么是熵,这就让你进退自如。
”
2013年10月31日
参加第三届《新语丝》科普征文评奖(2013)。
| 0 | negative_file/zhouren(1).doc |
【短线超级大黑马战法】
短线超级能量股(短线超级大黑马),系主力集团庄家突然拉升,爆发力极强,90%当天封涨
停板,(其中40%后面有连续2--
6个涨停板),10%当天涨8%左右,适合任何时候,任何股票.(包括次新股)
一.买入条件合成:
1.量比很大(一般至少大于3)
2.热点板块形成.
3.该股早晨在涨幅榜各前两板中.
4.该股在日k线图上(以6个月为标准),股价总体处于1/3平台以下,越低越好.牛市可
适当放宽.
5.该股3日均线第一天钩头向上.
6.该股日线kdj在中低位且方向向上.
说明:
1.3日均线向上角度越大越好.
2.量比越大越好.
3.龙头股优先.
4.A股流通盘小,股价低优先.
请结合典型举例,对照电脑,深刻体会,理解领悟.
二.卖出条件合成:
1.3日均线方向向上且角度很大,不考虑卖出.
2.3日均线逐渐走平(角度10左右),打开分时图
牛市--看60分钟图,3死叉8,且kdj死叉.
平衡市--看30分钟图,3死叉8,且kdj死叉.
熊市--看15分钟图,3死叉8,且kdj死叉.
短线超级共振股,(短线超级大黑马)系大庄家突然拉升,爆发力极强,涨幅巨大,50%当天封
涨停板(其中30%后面连续2--3个涨停板),50%当天涨4%--
9%,适合任何时候,任何股票(包括次新股)
一.买入条件合成:
1.量比较大(一般至少大于2,流通盘大的股,量比至少大于5).
2.共振:3日,6日,12日均线在同一天突然同时金叉.
3.该股在日k线图上(以6个月为标准),股价总体处于1/3平台以下,越低越好.
4.该股流通盘小于5000万(牛市可放宽到8000万)
说明:
1.3日均线向上角度越大越好.
2.量比越大越好.
3.流通盘越小越好,股价越低越好.
4.最好按照30分钟图kdj中低位金叉买进.
二.卖出条件合成:
1.3日均线方向向上且角度很大,不考虑卖出.
2.3日均线逐渐走平(角度10左右),打开分时图
牛市--看60分钟图,3死叉8,且kdj死叉.
平衡市--看30分钟图,3死叉8,且kdj死叉.
熊市--看15分钟图,3死叉8,且kdj死叉.
尾市抢盘当日尾市2:30--
2:55分,超短线突然拉升股,大庄家动作明显,爆发力极强,50%尾市封涨停.(30%后面连续
2--4个涨停板), 50%涨5%--
9%之间,涨幅大,风险极小,适合任何股票,在t+1的股市中,〈〈尾市抢盘星>>为首选方法
.
一.买入条件合成:
1.量比大:该股2:30分以后量比突然放大,闯进两市量比排行榜,重点关注.
2.该股在日k线图上(以6个月为标准),股价总体处于1/3平台以下,越低越好.
3.该股3日均线第一天勾头向上.
4.该股今天早上9:30--
下午2:30,成交量一直很小(象芝麻点一样,筹码锁定极好),尾市突放量拉升.
5.流通盘最好5000万以下(牛市可放宽到8000万以下)
说明:
1.3日均线向上角度越大越好.
2.量比越大越好.
3.流通盘越小越好,股价越低越好.
4.最好按照30分钟图kdj中低位金叉买进.
二.卖出条件合成:
1.3日均线方向向上且角度很大,不考虑卖出.
2.3日均线逐渐走平(角度10左右),打开分时图
牛市--看60分钟图,3死叉8,且kdj死叉.
平衡市--看30分钟图,3死叉8,且kdj死叉.
熊市--看15分钟图,3死叉8,且kdj死叉.
| 0 | negative_file/【短线超级大黑马战法】.doc |
第十八章 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具有暖中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旋(低气压)。
第一节 热带气旋概况
一、热带气旋的等级和名称
1、国际标准
| 名称 |代号 |近中心最大风力|风速 |
| | |等级 | |
|热带低压|TD(Tropical | ≤7级 |≤33kn |
| |Depression) | | |
|热带风暴|TS(Tropical Storm)| 8~9级 |34~47k|
| | | |n |
|强热带风|STS(Severe Tropical| 10~11级 |48~63k|
|暴 |Storm) | |n |
|台风 |T(Typhoon) | ≥12级 |≥64kn |
热带气旋的初级阶段还有一种“热带低压区”(Low Pressure
Zone),在(JMH)天气图上以符号“L”表示,其中心风力<8级。它与TD属于同一等级
,只是中心位置尚未确定。
2、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气旋被分为3级
热带低压 TD(Tropical Depression) 近中心最大风力≤7级(风速≤33kn)
热带风暴 TS(Tropical Storm) 8~11级( 34~63kn)
飓 风 H (Hurricane) ≥12级( ≥64kn)
3、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热带气旋被分为2级
低气压(Depression) 近中心最大风力≤7级(风速≤33kn)
气旋性风暴(Cyclonic Storm) ≥8级( ≥34kn)
4、南半球洋面上的热带气旋通常也被分为2级
热带扰动(Tropical Disturbance) 近中心最大风力≤7级(风速≤33kn)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 ≥8级( ≥34kn)
二、热带气旋的命名、编号和范围:
1、命名和编号
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台风委员会成员国在向国际社会(包括媒体、航空、
航海)发布警报公报时,都统一使用东京台风中心分配的命名和编号。
发生在180°E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34kn(
8级)的热带气旋,每年从1月1日起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数字编号,如0105表示2
001年出现在上述海域的第5个热带气旋,并按顺序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
表”(见附表)中给其分配名字,依热带气旋命名、编号(加括号)的次序排列。美国
对每个热带气旋起英文名字,所用英文名字在美国气象局拟定的台风(飓风)名称表
中取得。
2、范围
热带气旋的范围通常以系统最外围近似圆形的闭合等压线直径长度表示。
三、热带气旋发生的源地与季节
1、全球概况
1)源地
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南北半球5(~20(纬度带的海洋上(副高低纬一侧,赤道辐合
带、东风波中),大洋西部多于东部,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半球总数占全球总数的
3/4,又以北太平洋最多,占全球总数的1(2以上。
相对集中出现在以下8个特定区域(源地):西北太平洋、东北太平洋、西北大西
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南印度洋东部和西部、西南太平洋(图18-1)。
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至今未发现热带气旋发生,赤道两侧5(纬度范围内也几乎没
有热带气旋发生。
2)季节
热带气旋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北半球除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外,出现最多的月份
是7~10月。在南半球出现最多的月份是1~3月。其它月份则显著减少。
由于强西南季风的影响,孟加拉湾热带气旋发生数盛夏很少,在季风盛衰交替的1
0~11月份最多,5月份其次;阿拉伯海7、8月份几乎无热带气旋发生。
2、西北太平洋概况
1)源地
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数,约占全球总数1/3以上,且强度最强。
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源地和相对发生高频区主要集中在菲律宾群岛以东到琉球群岛
附近洋面、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洋面、南海中北部海域和马绍尔群岛附近洋面。
2)季节
西北太平洋7~10月是热带风暴盛行季节(我国称为台风季节),以8月份最多;1
~3月最少。
在我国登陆的风力≥8级的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海南,其次是台湾、福建和
浙江,上海和长江以北沿海省份极少,华南沿海最多,其次是华东沿海。登陆时间主
要集中在7~9月份,尤以8、9月最多,1~4月份几乎没有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
第二节 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和强度变化
一、热带气旋形成的必要条件
1、广阔的暖洋面,洋面水温高于26(~27(C
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海水温度较低,所以该海域几乎没有热带气旋形成。
2、低层初始扰动的存在
低层初始扰动的存在提供了动力条件。同时高空(300hPa或200hPa)有较强的辐散
气流(北半球辐散气流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逆时针旋转),且高空辐散气流超过
低层辐合气流,则有利于暖心形成和地面气压不断降低。
这种初始扰动多数源于热带辐合带和东风波,热带辐合带中涡旋发展成的台风约占
总数的85%,东风波发展起来的约占10%。
3、地转参数大于一定值
只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低层的辐合气流才能由径向风速转变为切向风速,逐渐
形成沿逆时针方向(北半球)旋转的空气涡旋。
赤道上地转参数为零,赤道两侧5(以内地区地转参数非常小,所以这些地区即使有
热带扰动存在,也易被辐合气流所填塞而无法形成强的水平涡旋。只有在离赤道5(以
外的地区,热带扰动才能加强发展成台风。
4、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要小
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盛夏低空盛行强西南季风,高层有强东风存在,风的垂直切
变很大,因而台风发生数很少,但在春秋两季,风速垂直切变小,台风发生数相应增
多。
二、热带气旋的生命史
对于中心风力达到12级的强热带气旋(台风)来说,其生命史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①
形成期,由最初形成低压环流到强度达热带风暴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8级);
②
发展期,热带风暴继续发展,直到中心气压达到最低值,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最大值时
;
③
成熟期,中心强度不再发展,中心气压不再降低,风速不再增大,但大风和雨区范围
逐渐扩大,直到大风范围达到最大;
④ 衰亡期,台风登陆减弱填塞,或进入中高纬度减弱消亡或转变为温带气旋。
三、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
引起热带气旋强度减弱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
① 登陆。
② 受中高纬冷海面的影响。
③ 冷空气的侵入。
④ 大量降水
第三节 热带气旋的天气结构和风浪分布特征
一、热带气旋的天气结构
通常根据台风区内低空风速大小的分布,将台风分为外圈、中圈和内圈三个区域
:
1、外圈(外围区)
由台风边缘向内:
风力逐渐增大,一般在8级以下,呈阵性;
气压先缓慢下降,后下降速度逐渐加快;
天空出现辐射状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高积云,低空有被称为“飞云”或“猪头云
”的塔状层积云和浓积云;
浓积云有时带来分散的小阵雨,出现高层云时,开始下雨,并逐渐增大;
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天气闷热
2、中圈(涡旋区)
进入涡旋区(风力8级以上):
风力向台风中心急速增大,并在台风眼壁处达最大,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速可
根据公式 [pic] 计算;
气压急剧下降,气压自记曲线呈漏斗状;
雨层云,雨层云和外圈的多种云系组成螺旋云带旋向台风眼壁,台风眼壁为高大
的积雨云组合成的宽数十公里、高达8~9km的环状垂直云墙;
出现雨层云时开始降大暴雨,积雨云云墙下下倾盆大雨,能见度恶劣,是台风中
最大降水所在之处。
3、内圈(台风眼区)
进入眼区后:
风速向中心迅速减小,风小甚至静风;
气压降到最低,不再明显下降;
暴雨立刻停止,低云基本消散,天空豁然开朗,有时可见蓝天,夜间星光明亮。
台风区中最大风速,通常在靠近副高一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风速较大,大风范围
也大。台风暴雨的分布一般也是不对称的,北半球,暴雨中心常位于台风路径的右侧
,在右前方雨量最大、范围也最广,只有少数偏在左方。
二、热带气旋引起的海浪和风暴潮
热带气旋中的大风和中心的极低气压,使海面产生巨大的海浪和风暴潮
1、浪
1)风浪
越接近热带气旋中心,风浪越高。北半球热带气旋移向的右后象限中风浪较高,最
高中心出现在距热带气旋中心40~90km(20~50n mile)的右后侧。
在台风眼区内,形成具有驻波性质的波幅很大的陡峭波,俗称“三角浪”或“金字塔
浪”,该浪一般在大洋中出现。
2)涌浪
涌浪以台风中心移速的2~3倍速度向外传播,距离可达1000~2000km,往往在台风
中心到达前两至三天就可以观测到涌浪。我国黄海和东海沿岸观测到的台风涌浪,波
高一般在3m以下,周期为10s左右。
2、风暴潮
气压降低会引起沿海地区水位上升,加上暴雨和向岸风的影响,如再遇天文大潮,
可引起海面水位异常上涨,这种现象称为台风暴潮。
第四节 热带气旋的移动
一、热带气旋移动的一般规律
热带气旋的大部分路径近似抛物线型,北半球为右旋抛物线型,南半球为左旋抛
物线型,南北半球抛物线弯曲的方向正好相反。
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常规路径大致有三条:
① 西行路径。沿此路径的热带气旋对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影响最大。
②
西北(登陆)路径。沿此路径的热带气旋对中国华东地区影响最大,对内陆也有
不同程度的影响。
③
转向路径。这条路径一般对我国影响较小,但若转向点靠近我国大陆时,则对中
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最大。
一般6月前和9月后的热带气旋主要走①、③路径,7、8月主要走②、③路径。
除常规路径外,热带气旋还可能走成如打转、蛇形、突然折向、回旋等异常路径
,这些异常路径基本出现在热带气旋转向前。
热带气旋的移动速度平均约为20~30km/h。
移速特点:转向后快于转向前,转向时移速较慢,停滞打转时移速最慢;
减弱阶段快于加强阶段;
高纬快于低纬。
二、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因素
1、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东风带中,水平气压梯度力[pic]指向南(南半球[pic]指向北);在西风带中,
指向北(南半球指向南)。
2、水平地转偏向力
在完全没有其它力作用的情况下,当热带气旋以一定初速移动时,因受地转偏向力
的作用,在北半球其轨迹将是一个顺时针方向的近似惯性圆。
3、内力
北半球,整个热带气旋受到的内力指向西北方向(南半球指向西南)。
当[pic]很小时,可视[pic]与[pic]达到平衡,此时,热带气旋将沿大型流场的地
转风方向移动,在东风带中,基本上往偏西方向移动;在西风带中,基本上向偏东方
向移动。热带气旋的移动受大型基本气流的引导。常取500hPa的气流作为引导(操纵
)气流。
当[pic]不可忽略时,处于东风带的热带气旋,其移向偏向高压一侧,北半球偏于
引导气流方向的右边,南半球偏于左边,移速小于引导气流;处于西风带的热带气旋
,其移向偏向低压一侧,北半球偏于引导气流左边,南半球偏于右边,移速大于引导
气流。
综上所述,当外力强而稳定时,热带气旋一般取常规路径移动。如果外力作用弱,
或外力变化快而复杂时,热带气旋则出现复杂的异常路径。
三、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主要天气系统
1、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热带气旋的移动主要受500(或700)hPa副热带高压外围大型基本气流的引导,尤
其在热带气旋转向前,副高的作用更突出。
当副高呈东西带状分布,且强度较强、形状稳定时,位于副高南侧的热带气旋受偏
东气流引导,将向偏西方向移动,且西行路径比较稳定。副高加强西伸越显著,热带
气旋西移路径越稳定,不易转向。
若副高脊的位置虽然西伸较多,但强度反而有减弱趋势时,位于副高南侧较强的热
带气旋则可使副高分裂为二,热带气旋从副高分裂处北上。
当副高在热带气旋东侧有脊往南伸,特别是副高脊线有自东西向转为南北向的趋势
时,热带气旋会很快转成往北移动。
当副高减弱东撤,处于副高南侧的热带气旋,未来将转向北上,如果此时热带气旋
位置偏东,将在海上转向;若位置偏西靠近我国时,热带气旋可能登陆我国以后再转
向出海。
当热带气旋转向到达副高北侧时,将在副高与西风带系统共同作用下往东~东北方
向移动。
当西风带高压或大陆副热带高压与西北太平洋副高合并时,副高的形状和强度将发
生很大变化,导致热带气旋路径发生突变或出现异常路径。
2、西风带长波槽、脊的影响
西风带长波槽脊的演变,对热带气旋的移动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当西风带长波系统没有发生急剧调整,东亚长波槽维持甚至不断发展,在东移过程
中槽底伸展到35(N以南时,常迫使太平洋副高减弱东退,位于副高西南端的热带气旋
将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在长波槽前很快转向北上,以后受槽前西南气流引导向东北方
向移动。
此外,当西风带高空阻塞高压强大稳定时,若副高减弱东退,则已转向进入西风带
中的热带气旋将改向西移动。
3、“双台风”效应
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存在两个热带风暴等级以上热带气旋,且两者中心距离在20个纬
距内时,这种现象称为“双台风”,在西北太平洋夏秋季节较常见到。出现双台风时,
由于气旋性流场的作用,两个热带气旋将绕它们中心联线的“质量中心点”作逆时针方
向旋转,并互相趋近,使彼此的路径相互受到影响,出现停滞、摆动或打转等异常路
径。
第五节 南海热带气旋
一、概况
1.
来源:南海地区发生的热带气旋(40%)和从西太平洋菲律宾以东洋面西移进入南海的
热带气旋。
达热带风暴强度的热带气旋平均约占西北太平洋总数的1/3,相当于北大西洋出
现的总数。
2. 季节:南海热带气旋8~9月最多,其次是6月,1~4月极少有热带气旋发生。
3. 源地:南海中北部(12(~20(N,112(~120(E)(南海中部偏东洋面)。
影响南海的热带风暴约有一半在华南沿海一带登陆,登陆的时间大多集中在7~
9月。
二、特征
1.
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比较,南海热带气旋强度弱,水平范围小,垂直伸展高度较低。
2. 天气、云系分布很不对称。
一般情况下,热带气旋移向的右前方云区最广,云层最厚,云顶高度最高,雨量最
大;而左后方云区较狭窄,云层较薄,雨量较小。
热带气旋经过测站前后,云系的演变顺序通常是:
[pic]
3. 两种特殊情况须注意:
1)“豆台风”(Midget
Typhoon):小而强,发展迅速、强度强、移动快,破坏力大。
2)“空心台风”:外围风力比中心附近风力(4~5级)大,气压自记曲线呈“脸盆”状,
发展较前者慢,破坏力也较前者小。这类热带气旋一般出现在秋冬季节南海海面,热
带气旋本身较弱,但由于它的北半圆受到冷锋影响,外围风力可达10~11级。
三、路径
常见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正抛物线型路径,多发生在5~6月;
倒抛物线型路径,多发生在7~8月;
西移型路径,多发生在6~12月,6~9月西移路径偏北,10~12月偏南。
此外,打转后北上路径也较多见。
南海热带气旋的异常路径中,较多的是双台风和突然折向问题。
双台风现象一般发生在7~9月。一般来说,当东西两个台风距离≤14纬距时,两个
台风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比较明显,导致台风路径复杂多变。
突然折向是指北上热带气旋的突然西折。盛夏季节发生的西折主要由海上副高和
大陆副高的强度、位置变化造成。入秋以来(9月下旬到11月)的突然西折路径则与冷
空气活动有关。秋季冷空气南下到华南和南海北部时,使南海低层流场转为一致的东
~东北风,北上热带气旋受此偏东气流引导将折向西行。
第六节 船舶测算和避离热带气旋的方法
一、热带气旋来临前的征兆
1、海象
1)
涌浪:如果无风来涌浪,说明远处可能有热带气旋存在。另外,从涌浪的来向还可以
判断热带气旋中心所在的方向。但须注意,涌浪在前进过程中如受到岛屿或陆地的阻
挡,可能改变方向和强度。
2、天色和气象要素的变化
1) 天色:
当距热带气旋中心约1000km时,有时会看到天空的颜色由正常转变成早、晚霞一般
的色彩。这种变化不一定发生在早晚,因此不会与早、晚霞混淆起来。
2) 云:
当热带气旋外围接近时,天空出现辐射状卷云,并逐渐变厚、变密。随着热带气旋
的移近逐渐出现了卷层云、高层云和层积云,低空伴有的灰黑色的碎层云和碎积云随
风急驶。在中纬度地区,高云一般从偏西向偏东方向移动,当热带气旋西行时,高云
随热带气旋自偏东向偏西方向移动。所以如果看到高云移向反常时,也可作为热带气
象来临的征兆。
3) 风:
当热带气旋接近时,当地的盛行风会发生改变。在信风区域内,若小范围内发现东
风风速比平均值大25%以上时,就应当提高警惕,尤其是在流线有气旋性弯曲的地方
。以我国为例,在南海沿岸西南风季节里,或是东海、黄海沿岸南风、东南风季节里
,若观测到东风或东北风出现并逐渐加强,说明可能有热带气旋来临。
4) 气压:
随着热带气旋的接近,气压明显下降,日变化消失。
3、物象
二、热带气旋中心方位判定法
1、利用云和涌的特点
辐射状卷云在水天线上的汇合点方向,基本就是热带气旋中心所在的方位。
在外海,有规律且不断增强的涌浪的来向,就是热带气旋中心所在的方位。
2、利用风压定律和风力大小
方法是:背真风而立,以正前方为0(,北半球,热带气旋中心的方位在左前方45(
~90(;南半球,热带气旋中心的方位在右前方45(~90(。当风力为6级或6级以下时,
中心在45(左右;风力8级时,中心在67.5(左右;风力为10级或以上时,中心在90(的
方向上。
3、利用风压定律和气压距平值
北半球,背真风而立,正前方定为0(,当气压距平值为6hPa或以下时,热带气旋中
心在左前方45(左右;距平值为10hPa时,在左前方67.5(左右;距平值为20hPa或以上
时,在左方90(。南半球则相反,分别在右前方45(、67.5(和90(左右。
三、船舶所处热带气旋部位及其判定法
1、危险半圆和危险象限
1. 划分法:
沿热带气旋移动方向往前看,将其分成左、右两个半圆,
右半圆――北半球危险半圆(Dangerous
Semicircle);南半球可航半圆(Navigable Semicircle)
左半圆――北半球可航半圆;南半球危险半圆。
危险象限――北半球右前象限、南半球左前象限(Dangerous Quadrant)。
2)划分理由:(以北半球为例)
① 右半圆一般与副高相邻,造成水平气压梯度比左半圆大,风大、浪大。
②
热带气旋中风沿逆时针方向由外向里旋转,右半圆各处的风向与热带气旋整体移向接
近一致,风速与热带气旋移向两矢量叠加的结果有利于风加大。而左半圆风向与热带
气旋移向基本相反,风力被抵消一部分,使得风力相对较小。
③
当船舶处于右半圆(尤其是右前象限)时,容易被吹进热带气旋中心的移动路线上去
,一旦被吹进中心,就不容易驶离。另外,北半球大多数热带气旋向右转走抛物线路
径,一旦转向,处于右前象限的船舶被卷入热带气旋中心的危险性更大。
2、船舶所处热带气旋部位的判定方法
1)左、右半圆
| |右半圆 |左半圆 |
|真风向 |顺时针旋转 |逆时针旋转 |
|真风速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
|气压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
|象限 |右前 |右后 |左前 |左后 |
|北半球 |危险象限| | |
| | | |可航半圆 |
| |危险半圆 | |
|南半球 | |危险象限| |
| |可航半圆 | | |
| | |危险半圆 |
2)台风进路上
真风向少变或不变,但真风速增大、气压降低,处于热带气旋中心进路的正前方;
真风向少变或不变,但真风速减小、气压升高,则表明船舶处于热带气旋中心的尾
迹上。
3、脱离热带气旋驾驶法
若船舶误入危险半圆,在北半球应使右舷(南半球左舷)船首顶风全速航行,保持
风从右舷(南半球左舷)10(~45(来,直到离开危险区域为止。
若船舶处于可航半圆,则在北半球应以右舷(南半球左舷)船尾受风航行,保持受
风角为30(~40(。
若因风浪过猛或其他原因无法向前航行时,应采取北半球右舷船首(南半球左舷船
首)受风滞航的方法来操纵船舶,这样随着热带气旋的移动,船舶就会逐渐脱离其控
制。
四、扇形避离法
采用扇形避离法须注意下列几点:
①
只有在开阔海域上航行的船舶可以应用,沿岸航行的船舶因无回旋的余地不能用;
② 扇形的半径也可考虑8级大风圈的半径,使船位最好离热带气旋中心200n
mile以上,至少也不要小于100n mile;
③
扇形夹角的大小,当热带气旋尚在低纬海区或接近转向时,应取80(~90(,当热带气
旋处在高纬或转向后可以取小些,一般取60°左右。
第七节 热带辐合带、东风波和热带云团
一、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
1、概述
1)定义:南北半球信风气流的汇合区或信风与赤道偏西风之间的汇合区(又称赤道辐
合带),是赤道低压带(又称赤道槽)在流场方面的表现;
在卫星云图上为近赤道附近有一条或数条呈东西向断续分布的狭长对流云带(热带
辐合带云带)。
是热带地区主要的、持久的、具有行星尺度的大型天气系统。在热带海洋上,卫星
云图是确定辐合带位置和分析研究其演变规律的有用工具。
2)分类
①
信风槽型:北半球东北信风与南半球东南信风交汇的一条渐近线形式的辐合带,主
要位于北大西洋、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地区。
② 季风槽型:在北半球,辐合带的北侧是东或东北风,南侧是西或西南风;
在南半球,其北侧是西或西北风,南侧是东或东南风。
是信风(偏东风)和赤道西风的过渡带,主要特征是风向切变大,风向转换带内
地面基本静风,所以又有“无风带”之称。季风槽型辐合带主要出现在南亚到西太平
洋一带。
在西太平洋低纬地区,上述两种类型的辐合带都可以出现,且往往交替出现。
2、天气
在卫星云图上,热带辐合带表现为由很多大小不同的对流云团组成,云团与云团之间
夹有大小不一的晴空区或少云区。在对流云团里,天气非常活跃,常有暴雨和阵雨
出现,在发生强阵雨的海区,会使能见度急剧下降,影响船舶航行。热带云团内又
包括若干个热带中尺度对流云群,在中尺度对流云群的边缘,常有飑线活动,风力
可达8~9级。因此在同一条辐合带上,天气存在很大差别,大范围的降水和强烈的
天气一般都出现在辐合最强或气旋式环流最强的地方。
热带辐合带对我国华南和南海一带天气影响很大。盛夏,热带辐合带可北进到我国
华南地区,直接造成该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当它活跃在南海时,常有南海热带气旋发
生、发展。
二、东风波
1、概述
东风波(Easterly
Wave)是副热带高压南侧(北半球)东风气流受到扰动而产生的自东向西移动的波动
,与其相应的气压场是开口向南的到V型槽,波槽线呈南北向或东北~西南向,槽前为
东北风,槽后是东南风。
2、结构和天气
卫星观测发现,处于早期或较弱的东风波,其云型模式呈倒“V”型对称,可在大西洋
和太平洋的东部、中部观测到。
处于发展中或较强的东风波的结构是不对称的,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槽前低层有辐散下沉运动,天气较好;槽后低层空气辐合上升,在槽区和槽
后多积雨云和雷阵雨天气。其波动最大强度出现在700~500hPa之间,这类东风波大多
出现在对流层中、低层的东风层中,且东风风速随高度减小,它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
西太平洋上都有出现。
另一类是波轴附近及其前方低层辐合最强,云雨区在波槽线附近及前方,而后部天
气较好。这种东风波出现在5km以上直至对流层顶,其中以400~200hPa中表现最强。
从西太平洋到南海地区,对流层下层经常处于西南季风和偏东信风交绥处,因此上述
两类不同东风波在我国均有出现。
3、东风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其脊线可位于30(N以北,当其势力向西伸入
内陆时,我国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地区常受东风波影响。少数位置偏北的东风波
,可影响到日本及我国东部30(~35(N地区。
东风波天气主要是对流云降水,一次东风波过程可持续有24~36h的雷阵雨天气,强
而深厚的东风波,可产生强烈的飑线和暴雨天气。东风波在其槽区如有加深现象,则
可能发展成热带低压,如再进一步加深,可发展成热带风暴甚至台风。影响浙江一带
的东风波都有低云和降水,有时可引起暴雨。东风波从台湾移至广东一带需两天左右
的时间,并常引起雷阵雨天气,波槽过境后,天气转好。南海低层如有热带低压存在
,当东风波移到热带低压上空时,可促使热带低压发展成台风。
三、热带云团
在卫星云图上发现,热带地区常存在直径为100~1000km,平均约为4个纬距的白色
密闭云区,称为热带云团(Tropical Cloud Cluster)。
热带云团由中尺度(10~100km)对流云体群组成,而每个中尺度对流云体,又由尺
度为1~10km的对流云单体群所组成。它们随盛行风向移动,往往在上风方形成,到下
风方消亡,不停地新陈代谢,其所经地区常发生大风和暴雨。
热带云团可以分为三类:
①
季风云团,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云团,这种云团和西南季风活动有明显联系,因而称
为“季风云团”,主要发生在热带印度洋和东南亚一带。云团可造成特大暴雨。
②
一般热带云团,常发生在海洋上的热带辐合带上空,尺度在4个纬距以上,是热带气旋
、东风波发展的基础。这种云团对我国华南、华东等沿海地区有较大影响。
③
尺度较小的云团(爆玉米花状云团),它是由几个到10个积雨云组成的积雨云群,多
发生在南美大陆的热带地区和我国西藏地区,有明显的日变化。
| 0 | negative_file/【公众号:zsxx_xxyg】第十八章.doc |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更多公文写作实用技巧★★★
★★★官方抖音小店【傲凌书屋】,5000万字各类实用公文材料★★★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更多公文写作实用技巧★★★
★★★官方抖音小店【傲凌书屋】,5000万字各类实用公文材料★★★
2022年吉林延边敦化市秋季事业单位综合岗《通用知识》
精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2022年7月11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 ),层层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A、历史思维
B、战略思维
C、底线思维
D、改革思维
2、“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在老子看来,再多的法令,再清楚严密的规章制度,也无法彻底杜绝盗贼。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此句强调的是( )的重要性。
A、法律
B、道德
C、自律
D、素质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要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共产党人进行斗争的大方向是( )。
A、坚持推进共同富裕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不动摇
B、坚持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
C、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动摇
4、“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性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 )开放。
A、统一型
B、创新型
C、制度型
D、稳定型
5、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 )层面要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将人口规模转化为高质量劳动力要素资源,在( )层面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A、需求侧 供给例
B、供给侧 需求侧
C、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
D、分配方式 分配制度
6、1992年,我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中,( )是其根本任务。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习近平外交思想始终坚持( )的观点,强调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分析和解决外交实际问题,在总结各方面外交工作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建立起遍布全球的“朋友圈”。
A、实践第一
B、理论第一
C、共享第一
D、开放第一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有关监察委员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监察机关
C、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D、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仅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9、甲出于报复社会心理,从临街的8楼阳台向外泼洒浓硫酸,造成多名过路行人受重伤,则甲触犯的罪名是( )。
A、故意伤害罪
B、故意杀人罪
C、放火罪
D、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小赵(15周岁)因嫉妒同桌小吴的学习成绩好,遂在小吴的矿泉水瓶中投放了老鼠药,导致小吴中毒,则小赵( )。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为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且应当从重处罚
C、可以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负民事责任
D、暂不负刑事责任,满16周岁再负刑事责任
11、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委托相关组织实施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受委托组织需满足的条件不包括( )。
A、依法成立并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
B、有熟悉有关法律和业务并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
C、具备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D、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鉴定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
A、决策权
B、申辩权
C、陈述权
D、依法求偿权
13、近日,一段题为“索桥断裂造成人员死亡”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引发大量群众的恐慌情绪。当地政府调查核实后,立即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辟谣并发布原版视频,及时安抚了公众的紧张心理。这体现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一原则是( )。
A、时间性原则
B、协同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效率性原则
14、按照行动领导者工作重心的不同,( )是一种中间型的领导方式,领导者对人和工作的关心保持中间状态,通过协调和综合各种活动,既促进工作,也会鼓舞士气,使成员和谐相处,发挥集体精神。
A、重人式
B、重事式
C、放任式
D、人事并重式
15、某市积极响应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号召,鼓励文学艺术的原创,大力支持文艺事业发展,保障市民的相关权益。这体现出政府在履行( )。
A、经济职能
B、政治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16、行政权力的不同类型中,( )是行政机关享有的对于某种事实或资格予以证明的权力。
A、行政立法权
B、行政确认权
C、行政制裁权
D、行政强制权
17、正确把握公众舆论是行政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之一,其中( )要求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欢迎公众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帮助政府不断地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其是政府具有民主作风和自信心的表现。
A、纠正舆论
B、了解舆论
C、完善舆论
D、引导舆论
18、下列四对商品中,在需求方面的相互影响关系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对的是( )。
A、肉与鸡肉
B、相机与胶卷
C、燃油汽车与汽油
D、汽车与轮胎
19、某公司为保证自身的生存,从之前的第一产业转型至第三产业,但是转型期间对第一产业的劳动者需求减少,而对第三产业劳动者需求增加。此案例中,被迫失业的第一产业劳动者的失业类属于( )。
A、季节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技术性失业
20、在公文处理过程中。( )是公文处理程序的核心环节,也是公文发挥现实效益的基本保证。
A、承办
B、催办
C、拟办
D、批办
21、( )是指内容非常重要,情况特别紧急,需要马上传递办理的公文,是发文机关对受文机关处理时限要求紧迫的公文,要求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将承办时间压缩至最低程度。
A、特急公文
B、加急公文
C、紧急公文
D、常规公文
22、我国空间科学已扎实起步,取得了若干重大原创成果。其中,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的是( )。
A、嫦娥一号
B、嫦娥四号
C、嫦娥五号
D、羲和号
23、世科技界称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预报并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地震是( )。
A、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
B、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
C、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
D、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24、对于有重要信息的文档,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文档进行保护,以防止无操作权限的人随意打开或修改文档,以下不可行的是( )。
A、设置只读文档
B、保存至剪贴板
C、设置加密文档
D、启动强制保护
25、渡江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 )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
A、长江
B、珠江
C、怒江
D、松花江
26、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 )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A、访天
B、问天
C、星辰
D、星海
2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要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共产党人进行斗争的大方向是( )。
A、坚持推进共同富裕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不动摇
B、坚持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
C、坚持中国共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动摇
28、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实施“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这些是我国推动( )的体现。
A、共享发展
B、协调发展
C、开放发展
D、绿色发展
29、学习“四史”是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的前提与基础。“四史”指的是( )。
A、党史、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
B、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C、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D、中国近代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30、合同期限届满,合伙人继续执行合伙事务,其他合伙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合伙合同( )。
A、自动失效
B、可撤销,可变更
C、继续有效,合伙期限与原合伙期限一致
D、继续有效,合伙期限为不定期
31、由于出现突发情况,婷婷的父母必须马上前往外地,8岁的婷婷无人照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婷婷住所地的( )应当为其安排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A、妇女联合会、红十字会
B、人民政府、人民法院
C、社会福利组织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
32、甲地消费者协会进行的下列活动中,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
A、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B、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
C、宣传并销售本地的特色产品
D、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33、行政监督按监督主体职责可分为一般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和特种监督。根据该分类方式,审计监督和环境保护监督属于( )。
A、一般监督
B、职能监督
C、主管监督
D、特种监督
34、行政组织从法权地位出发,依据法律规定,对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以及广泛的社会生活实施领导、干预和施加各种影响,以法律和公众名义对各种社会行为主体实行普遍的约束,适用者必须遵从,这体现了行政组织特征中的( )。
A、公共性
B、系统性
C、权威性
D、动态性
35、政务信息采集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下列属于政务信息采集准备阶段的是( )。
A、确定政务信息采集源
B、衡量政务信息采集方法
C、将政务信息进行汇总整理
D、采用不同方法提取政务信息
3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下列不属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任务是( )。
A、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B、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C、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D、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消费的外部经济的是( )。
A、小郑在旅游景区破坏公物
B、小明在商场的禁烟区吸烟
C、小丽放烟花别人也能观赏到
D、小腾看唱会时在演出场所乱扔垃圾
38、某公司为保证自身的生存,从之前的第一产业转型至第三产业,但是转型期间对第一产业的劳动者需求减少,而对第三产业劳动者需求增加。此案例中,被迫失业的第一产业劳动者的失业类属于( )。
A、季节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技术性失业
(一)
关于同意实施2021年花卉工程的批复
① Q市D新区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你中心《关于实施2021年花卉工程的 ② 》(略)收息。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③ 同意实施2021年花卉工程。 ④ 主要工程内容为:杨高北路五洲大道东北角、S1出口处景点改造,补种籽播野花30000m、立体花坛景点改造约等。 ⑤ 请充分考虑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尽可能降低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⑥ 本项目总投资为381.67万元,其中建安费350.4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31.22万元。请你单位抓紧组织实施,确保完成年度预算目标。
特此批复。
Q市D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2021年9月10日
39、填入画横线①处作为这篇公文的发文字号,写法正确的是( )。
A、X建委道路(2021)第73号
B、X建委道路<2021>第73号
C、X建委道路(2021)73号
D、X建委道路〔2021〕73号
40、画横线②处的文种应是( )。
A、请示
B、函
C、报告
D、议案
41、填入画横线③④⑤⑥处的序号,写法正确的是( )。
A、1、2、3、4、
B、①②③④
C、一、二、三、四、
D、(一)(二)(三)(四)
42、批复内容开宗明义“同意实施2021年花卉工程”,这体现了批复( )。
A、行文具有主动性
B、内容具有丰富性
C、效果具有权威性
D、态度具有明确性
43、这篇公文还存在的一处错误是( )。
A、错别字
B、结束语错误
C、数字的单位错误
D、落款的写法错误
44、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科学考察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下列关于我国南极科考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首个南极科考站坐落于乔治王岛
B、昆仑站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上的科学考察站
C、黄河站有南极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D、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
45、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世界前列,同时各类的科学著作也应运而生。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著作说法,错误的是( )。
A、《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B、《齐民要术》被称为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首
C、《授时历》代表当时地理学发展到了新高度
D、《本草纲目》被誉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46、在Excel中,单元格中的数值型数据过长超出列的宽度时,单元格中会以一串( )显示。
A、“#”
B、“%”
C、“&”
D、“·”
47、( )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李郭之乱”
D、“三藩之乱”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5000万字公文材料★
关注抖音号【资深秘书】获取
5000万字公文写作必备资料包
总计超5000万字、超6W篇内容,满足绝大多数材料写作需求
当下急需的热点专题材料,及时更新
手机电脑均可使用,直接搜关键词即可找到! 电子版可编辑,高效写作必备
免费持续更新,紧跟最新材料需求,不过时!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更多公文写作实用技巧★★★
★★★官方抖音小店【傲凌书屋】,5000万字各类实用公文材料★★★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更多公文写作实用技巧★★★
★★★官方抖音小店【傲凌书屋】,5000万字各类实用公文材料★★★ | 0 | negative_file/2022年吉林延边敦化市秋季事业单位综合岗《通用知识》精选题【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docx |
同性恋并非是一种病
夏沙
最近和网友们聊起了关于同性恋的话题,发现即便是在一群以科普为爱好的朋友当中,“同性恋是否是一种疾病”、“同性恋是否是一种不正常的性关系”,也都还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这其实并不奇怪,同性恋的非罪化、非病化,并且逐渐被这个社会所包容与接受,也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并且直到如今同性恋者们依然还在大多数国家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挣扎与奋斗着。
一、同性恋是一种疾病吗?
虽然在更久远的人类历史中,同性恋曾经受到过一些国家或地区特定人群的推崇,但是在历史上同性恋总体是被当作是一种犯罪(如性悖轨罪)来看待的,在某些国家同性恋者甚至有可能面临死刑的处罚。直到现代,同性恋也依然被视为一种犯罪,比如“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之父”,英国著名科学家图灵就因为是同性恋而被英国政府迫害并判处“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罪(据性悖轨法,Sodomy law),被迫选择注射雌激素(化学阉割)进行“治疗”,并最终被迫自杀。直到2013年12月,英国司法大臣才宣布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赦免1952年因同性恋行为被定罪的艾伦·图灵,并最终催生了2017年的艾伦·图灵法案,使约5万位因同性恋被定罪的人得以赦免。
在布莱切利园的图灵石像
在历史上同性恋还长期被当作是一种疾病,在美国精神病科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编写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二版(DSM-II)之前,同性恋就被列为精神疾病的一种,不过在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明同性恋并非是一种疾病后,该手册在1973年将同性恋的诊断去除。世界卫生组织在1977年的精神病名册中还依然把同性恋列为一种疾病,直到1990年5月才正式将其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对于中国来说,在2001年发表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同性恋也才不再被视为是一种病态或心理异常。
二、“同性恋基因”存在吗?
有孪生子研究表明,在同卵孪生子(基因完全相同)中,如果其中一个是同性恋,那么另一个也是同性恋的可能性高达50%;对异卵孪生子(基因一半相同)来说,如果其中一个是同性恋,那么另一个也是同性恋的可能性只有20%。这个结果基本预示着能影响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的“同性恋基因”的存在。
关于“同性恋基因”的研究,最早始于1993年美国遗传学家迪恩·哈默(Dean Hamer)提出的“同性恋基因”(gay gene)理论。哈默等人提取了40名男同性恋者的细胞做基因检测后发现,有30多人的X染色体中具有相同的Xq28片段,因此认定Xq28片段可能控制着男性的同性恋行为和趋向,但是后来的重复研究并不能重复出哈默等人的结果。
2016年,由伊利亚州立大学的 Giorgi Chaladze领衔的研究通过包含遗传和同性恋倾向两个因素的计算模型(individual-based modeling, IBM)发现,大约一半的异性恋人群携带代代相传的“同性恋基因”,然而他们并没有借此确定任何特定的“同性恋基因”。
美国埃文斯敦医院(Evanston Hospital)西北研究所(NorthShore Research Institute)的阿兰·桑德斯博士(Alan R. Sanders)长期致力于寻找“同性恋基因”,在一项发表于2015年的研究中,他根据对409对同性恋兄弟及其异性恋家属的血液研究,发现在人类的X染色体与第8号染色体上存在着与同性恋有关的遗传信息;在另一项发表于2017年的研究中,他通过对比一千多名男同性恋和一千多名男异性恋的基因组找到了两个可能的“同性恋基因”。
但是以上这三项研究都是发表在影响因子并不算高(3-6左右)的期刊上,故而其结果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都存在较大疑问。
在一项于2019年8月发表在《Science》上的名为“Large-scale GWAS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r”的文章中,来自麻省总医院、布罗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试图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研究人员收集了有史以来同类研究中最大规模的样本量(47万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得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结论:GWAS分析结果显示,人类同性性行为的遗传相关性为0.63,人体中只有8%-25%的基因能解释同性性行为,并不存在单一的“同性恋基因”,而是有大量的基因影响着一个人拥有同性伴侣的可能性。单独来说,这些基因中的每一个都只有非常小的影响,但它们的综合影响却是巨大的。不过这至少提示了我们,虽然有极大可能存在“同性恋基因”,但想要找到起决定作用的一两个“同性恋基因”已经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三、“同性恋基因”为何会被进化保留?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都很困惑的是,既然“同性恋基因”能让同性恋对异性不感兴趣的话,那么携带“同性恋基因”的人群就很难留下后代,这种基因也就很难遗传下去,为什么“同性恋基因”没有随着进化被淘汰,却反而被保留到了今天呢?而且这种同性恋人群总是在整个群体中占有一定比例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在部分动物群体身上也有着相似的同性性取向分布,这一现象表明“同性恋基因”在整个进化历史上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同性恋基因”在进化上的积极意义可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性别对抗性选择(sexually antagonistic selection)。即“同性恋基因”有可能在不同性别上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在男性身上表达会导致同性恋,但是在女性身上表达就会增强女性的生育意愿,提高生育率。
2. 亲属利他主义(Kin altruism)。同性恋群体虽然没有自己的后代,但他们会帮忙照顾自己兄弟姐妹的后代,从而既让他们兄弟姐妹的后代有了更高的生存率,也在某种程度上补偿了自己没有后代的损失,这样“同性恋基因”对于整个群体的繁衍生息也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四、同性婚姻合法化会危害世界吗?
经过同性恋团体数十年的请愿与抗争,不分性倾向或性别的婚姻平权(Marriage equality)精神不仅在法律上,更已在观念上逐渐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2001年,荷兰通过同性婚姻立法,成为第一个承认同性伴侣登记婚姻有效性的国家。201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Obergefell v. Hodges)中,基于宪法保障每个人的自主决定权与平等权,判决同性与异性伴侣均应有平等的结婚权利。2019年,台湾“行政院”三读通过了《司法院释字第748号解释施行法》草案,并于5月24日正式生效,使台湾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地区。目前全世界已有29个国家或地区在法律上全国性(或尚待全国性)地承认同性婚姻。
世界各地同性婚姻法律现状
这让很多对同性恋心怀反感、疑虑的人不免感到恐惧:同性婚姻合法化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糟吗?它会不会让这个社会的同性恋者越来越多?会不会使得性别观念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会不会导致人类社会走向道德的堕落?
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的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恐同症(homophobia),指的是对同性恋者的反感、排斥、厌恶甚至仇视。当然恐同症也并非是一种疾病(除非是病态地、偏执地仇视与攻击同性恋者),而是一种由于对同性恋的恐惧、无知、偏见所导致的认知偏差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有恐同症的人错误地把同性恋视为是一种疾病或犯罪。并且社会主体人群长期以来的性别刻板印象,也会影响到个人对同性恋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有部分研究表明有恐同症的人可能具有更大的同性恋倾向,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人对同性恋存在严重的认识错误,使其倾向于隐藏和压抑自己真实的性取向,恐惧和排斥同性恋,以减少自身的焦虑与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期待。也正因此,同性恋人群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会有勇气站出来、团结起来、为自己发声;同性恋团体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诉求,才会长期得不到主流社会的回应与宽容。
但是我们已经在前文中具体论证了同性恋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有遗传基础的、很大程度上由先天决定的正常的性取向,并且在科学证据还其清白后,同性恋也不再被视为是一种犯罪。既然性取向本身基本由先天决定,那么我们就不必担心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会改变绝大多数人的性取向,而那些本来就仅仅是出于好奇等原因尝试同性性行为的异性恋者们,也本来就不在同性婚姻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克服对同性恋的恐惧首先就应该摆脱以上这些对同性恋的误解与偏见,学习并接受最新的科学证据与解释,锻炼自己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其次是培养自己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多元价值与文化报以理解与宽容;最后是意识到同性恋群体所争取的合法权益,其实并没有损害到其他群体的利益,反而是在为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公平地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1.9.19
参考文章:
1. Ngun, T. C., Ghahramani, N., Sánchez, F. J., Bocklandt, S. & Vilain, E. The genetics of sex differences in brain and behavior. Front. Neuroendocrinol. 32, 227–246 (2011).
2. G Chaladze. Heterosexual Male Carriers Could Explain Persistence of Homosexuality in Men: Individual-Based Simulations of an X-Linked Inheritance Model.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16.
3. Sanders, A R; Martin, E R; Beecham, G W et al. (2015) Genome-wide scan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linkage for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Psychol Med 45:1379-88
4. Sanders, Alan R; Beecham, Gary W; Guo, Shengru et al. (2017)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Sci Rep 7:16950
5. Andrea Ganna et al. Large-scale GWAS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Science 30 Aug 2019: Vol. 365, Issue 6456, eaat7693 DOI:10.1126/science.aat7693.
6. Jocelyn Kaiser. Genetics may explain up to 25% of same-sex behavior, giant analysis reveals. Science. 29 Aug 2019. DOI:10.1126/science.aaz3192
7. Hooker EA (1957). The adjustment of the male overt homosexual. Journal of Projective Techniques, 21, 18-31.
8. Adams, H. E., Wright, L. W., & Lohr, B. A. (1996). Is homophobia associated with homosexual arousal?.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5(3), 440.
9. Weinstein, N., Ryan, W. S., DeHaan, C. R., Przybylski, A. K., Legate, N., & Ryan, R. M. (2012). Parental autonomy support and discrepancies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xual identities: dynamics of self-acceptance and defen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2(4), 815.
10. Andrea Camperio-Ciani et al. Evidence for maternally inherited factors favouring male homosexuality and promoting female fecundity. Proc. R. Soc. Lond. B (2004) 271, 2217–2221.
11. Brendan P. Zietsch et al. Genetic factors predisposing to homosexuality may increase mating success in heterosexual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9 (2008) 424–433.
12. Brendan P. Zietsch et al. Genomic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antagonistic pleiotropy may help explain the evolutionary maintenance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ur in humans. Nature Human Behaviour. 23 Aug 2021. | 0 | negative_file/xiasha2.docx |
蒙自过桥米线(附加盟技术资料)
特点:选料考究,用料多样,制作精细,鲜甜滋嫩,清香滑爽。营养滋补,食法独特。
介绍:蒙自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源于滇南蒙自。据传说,过桥米线的新颖吃法
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的云南蒙自,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
故事:在风光明媚的蒙自县城,有一个绿树环抱、波光粼粼的南湖,如同翡翠,环境十
分优雅。当时,有一个书生在南湖的湖心亭攻读诗书,他的妻子每天前来送饭,因她家
离岛还有一段路,途中要经过一长座桥,经常饭一送到就都凉了。由于这书生求知心切
,读书十分刻苦,往往废寝忘食,常食凉饭冷菜,以致身体日渐消瘦,妻子看在眼里,
疼在心里,就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用土锅炖得香香的给书生送去,由于过度劳累,在
路经长桥时忽觉身体困倦,便在桥旁树荫下休息,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当她醒来时,
太阳已快落山了,想着止夫还饿着肚子,心里十分着急,当她用手拿土锅时,发现土锅
还会烫手,揭开盖子一看,锅里还向外冒热气,仔细一查看,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黄
色的鸡油,把大量的热量封在汤内,一尝,还很烫,真是喜出望外,急忙将饭菜送给丈
夫趁热吃了。由于明白了上述道理,聪明的妻子就变着花样为丈夫做饭菜。她知道丈夫
喜欢吃米线,就经常带着布满鸡油的滚汤、生薄肉片、米线和鲜嫩的蔬菜、佐料等,走
过长桥送到湖心亭书房,书生把生肉片、蔬菜、米线、佐料放在汤中一烫即可食用,吃
起来鲜香滑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由于她的精心调理,书生逐渐恢复了健康,精力
十分充沛,读书更加刻苦,最后考上了状元。这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被群众传为佳话
,因为妻子送饭时要经过长桥才到湖心亭,故而她发明的这种米线的吃法,被人们称为
“过桥米线”。后因书生考上状元,故又称“状元米线”。
云南名吃过桥米线制作技术(本站购进加盟技术资料)
素过桥米线制作配方及工艺(昆明国际会展中心行政总厨:刘忠明)
菜品提供:昆明国际会展中心行政总厨:刘忠明流程吊汤→上配料、配碟→烫食
做法1.吊汤
(1)取500克干黄豆洗净,放入锅内,加入清水6千克,大火烧开,改小火熬2个小时,
捞出黄豆。
(2)取胡萝卜600克、去皮甘蔗800克洗净,斩成大块,放入熬好的汤中,再下入黄豆芽
300克,小火熬约30分钟,过滤熬好的汤汁。
(3)取熬汤用的胡萝卜、煮后的黄豆各100克,将两种原料放入榨汁机内,搅打成浆,
加入花生油50克调匀,放入过滤好的汤汁内,用100克菌粉调味,即成素高汤。
2.配菜:取素火腿、素虾仁、豆腐皮、素里脊、素牛肉各100克,分别切成长10厘米、宽
2厘米的大片;取50克青笋切同素火腿同样大小的片,将改刀后的原料摆入盘中,再放入
鲜黄豆芽50克、豆苗20克。
3.配碟:取炖豆腐、梅卤花生、琥珀桃仁、橙汁瓜方、辣味素腰花、香辣素肉丝、泡苦
瓜、酥乳饼各50克分别放入小碟内。
4.上菜:烤箱升至180℃,把大碗放入烤箱内,加热30分钟,取出用盘子垫底,先放入菌
粉10克、花生油15克、盐8克,再加入调好味的汤500克,跟泡好的米线250克、配菜、配
碟一起上桌烫食。
●炖豆腐:日本豆腐切成长4厘米的段,放入容器内,加入素高汤和少许盐,采用隔水炖
的方法加热15分钟,捞出装盘。
●梅卤花生:锅内放入云南特产雕梅10克,加入清水600克、花生仁500克、盐3-
5克,大火烧开,改微火加热1小时,捞出即可。
●泡苦瓜:锅内放入清水1千克,加入花椒籽20克,大火烧开后离火,待水变凉,放入鲜
小米辣椒圈100克、拍松的蒜子80克、盐30克、白醋10克调匀,放入切好的苦瓜条(提前
氽水),浸泡4-5小时,捞出装盘。
●酥乳饼:云南特产乳饼切成条,放入色拉油中,小火煎至两面浅黄,取出装盘。
●菌粉:取干羊肚菌25克,干鸡枞300克,干北方菌、干青头菌、干鸡油菌、干松茸各20
克放入粉碎机内,粉碎即可。如果用于高档宴席,干松茸的用量可适当增加。
什锦凉米线(昆明"桥香园"金牌旺菜)
特点:此品在云南昆明及滇南玉溪、蒙自等地区十分风行,夏秋两季,家家小吃店都要
推出这个品种。它配料多,用料全,酸、辣、麻、甜、香各味俱全,口感滑润。传统滇
味拼盘垫底也多采用什锦凉米线,上面再盖上“五色料”。
原料:米线230克,熟鸡肉丝10克,红、白萝卜丝10克,香酥15克,熟韭菜段3克,水发木
耳15克,水发海蜇丝10克,卤鸡蛋4个。
调料:薄荷、香菜段、咸、甜酱油各3克,花椒油0.5克,辣椒油、葱姜汁、卤鸡蛋汁各
2克,陈醋5克,味精、芝麻油、炒芝麻、炒花生米各1克。
香酥制作:
(1)将五花肉500克改刀成3厘米宽、5厘米长、2毫米厚的片,加盐15克、鲜汤100克,
用力搅打5分钟,将汤基本吸收,加面粉150克,打入鸡蛋1个,充分拌匀。
(2)锅中下猪油烧至150-
170℃时,下拌好粉的五花肉片,滑散,待肉片金黄酥脆,漂在油面上时,捞出沥尽油即
可。
米线制法:
原料:上等籼米50千克(能产成品米线75千克,水发后得米线150千克)。
制作:
1、将籼米倒入木桶,加凉水淘洗并浸泡半小时,倒掉水,控干,将米上石磨碾成粉面,
或用粉碎机将米粉碎成粉面。
2、将米粉加凉水合成粑(米粉:水=10:2.5),和好后面粑表面较平滑,不成疙瘩,比
和元宵面稀一些。
3、将和好的米粑送入米线压榨机(云南机电市场有售)榨成形。成形米线根据成型板的
孔内径不同,产品的粗细也不同,一般来说,直径为1-
2毫米。将米线置于木架上,在阴凉通风处晾24小时,使之回生。使用前用冷水浸泡,手
搓散开,沥去多余的水分,置桶中倒入沸水烫30分钟,等其回软,体积增大,变白时即
捞出,用清水反复漂洗两到三遍,待用。再将米线置漏丝中,入沸水锅,烫30秒左右,
捞出控干多余水分即可盛碗上桌。
制作方法:
(1)米线用凉开水洗后沥干水分,装入碗中,放上红、白萝卜丝、韭菜段、水发木耳、
海蜇丝、薄荷、香菜段、鸡丝、香酥、卤鸡蛋。摆放要妥当,颜色搭配好。
(2)米线碗依次放入上述调料,即可拌匀入味食用。
肠旺米线
主料:酸浆米线3000克(10份量),人工鸡蛋面1500克。
汤料:净武定壮母鸡2500克,净壮老鸭1200克,猪筒子骨1000克,猪背脊骨1000克;
生片料:净乌鱼肉250克,猪通脊肉250克,猪腰子350克,嫩鸡脯肉250克,瘦云腿200克
;
生菜料:去皮鸡纵200克,鲜嫩草芽200克,嫩豌豆尖300克,水发豆腐皮200克,嫩韭菜
300克,绿豆芽200克,白菜心300克,鸽蛋10个。
调料:精盐200克,味精30克。胡椒粉30克,猪油500克,鸡油200克,麻油15克,辣椒油
50克,五香粉3克,大葱150克,生姜100克,芫荽120克,花椒面l克。制作方法:
(1)分别将壮母鸡、老鸭、猪筒子骨(敲破)、猪背脊骨洗净漂透捞出,盛入汤桶内,
注入清水15000克,置于旺火上烧沸,舀去浮沫,放入姜块,移至小火上煮4小时,待汤
还剩2/3时,用细箩筛将汤沥入另一只汤桶中,加入精盐150克。置于小火上保持微开待
用。接着取出鸡鸭备用。在原汤桶中注入适量清水,继续煮熬,作为它用。
(2)剁去熟鸡、鸭的头脖、脚爪、背脊,砍成一字条,整齐地码在汤蓝中,撒入五香粉
、花椒面.在食用过桥米线前,浇入滚汤上桌。
(3)猪腰去腰骚洗净,片为薄片,泡去血污,放入沸水中氽熟捞出泡入清水中;云腿切
成薄条片;将乌鱼肉、嫩鸡脯、猪脊肉洗净漂透,分别片成薄片,连同腰片、云腿片一
起铺摆在10个直径为16厘米的盘中(每个盘中都要有上述5种原料,铺摆要整齐均匀),
然后取少许清水,滴人麻油,刷在生片上待用。
(4)分别将韭菜、白菜心、豌豆尖、草芽、鸡枞、绿豆芽、豆腐皮、葱、芫荽洗净。把
豆尖、白菜心、韭菜、绿豆芽放人沸水中氽熟取出,挤去水分,分别整齐地装入直径为
14厘米的盘中(韭菜、白菜心切成条段;葱切成葱花;芫荽切碎;豆腐皮切丝;草芽、
鸡枞切薄片);将鸽蛋打入10个小醋碟内待用。
(5)先将生菜豆尖、豆腐皮、白菜心、豆芽、韭菜、鸡枞、草芽、葱花、芫荽、花椒油
、甜咸酱油上桌,放在桌中央。再把生片、鸽蛋上桌,每人l份。米线烫透,每人l碗(
300克);蛋面煮熟,每人一碗(150克)。
(6)取大碗10个,放入蒸箱中蒸透取出,擦干碗内水分待用。将猪油、鸡油兑在一起,
置于火上烧沸,放入葱姜块炸一下捞去,油保持微沸状态。
(7)每个碗中放人适量味精、胡椒粉,舀入滚油50克,浇进沸汤800克,即时上桌,每
人l碗,先烫生片、生菜、鸽蛋,后下米线、佐料,拌匀食用。
更多资料请到辽西商贸岛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4153822589
学美食 到辽西
旺旺:大漠雄鹰8888
| 0 | negative_file/蒙自过桥米线技术加盟技术资料.doc |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1)
2004-11-23 14:10:12
4 质量管理体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总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 文件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1 总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本节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类型,即包括五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见标准5.3和5.4.1)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2 质量手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3 程序(本标准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4 所需的其它文件(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5 质量记录(本标准要求见4.2.4)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通常用下列金字塔图形来表述文件的层次及类型
[pic]
表2中将作业指导书从程序中独立出来作为一类文件,作业指导书本身也属程序的范畴。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当组织的程序较多时,往往将采用表2的分层方法将具体作业操作文件及表格从程序中分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离出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方针是指导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 3.2.4)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目标是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3.2.5)。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作为体系文件的最高一层文件,因为其是组织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其它文件是为了实现方针和目标而展开制订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 质量手册见4.2.2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手册作为文件的第二层对质量体系范围、程序、过程进行描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1.5 程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程序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本标准所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包括6个方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1文件控制(标准4.2.3)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2质量记录的控制(标准4.2.4)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3内部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4不合格品控制(标准8.3)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5纠正措施(标准8.5.2)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6预防措施(标准8.5.3)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这些程序是标准明确的必须要形成的文件,但并不代表任何组织只需要5个程序文件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6 所需的其它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为保证过程的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往往上述的5个程序是不足够的,因此,应根
据下述情况来决定文件的多少及详略程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6.1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6.2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6.3人员的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组织规模越大、活动越多及过程越复杂,往往需要有越多且越详细的文件来规定并指
导运作,而人员的能力越强,所需的文件越少,人员的能力可能从教育、培训、技能及
经历来判断。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7 质量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本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体现在标准条款中有(见4.2.4)提示之处,主要包括: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7.1 管理职责记录、管理评审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7.2
资源管理记录:人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7.3 产品实现类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 实现过程及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的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产品要求评审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 设计输入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 设计评审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 设计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f) 设计确认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g) 设计更改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h) 供方评价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 产品唯一性标识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j) 顾客财产报告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k) 设备校准和验证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7.4 测量分析和改进类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 内部质量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产品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 不合格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 纠正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 预防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8 文件的形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文件可以是书面的或采用电子文档形式(任何形式或媒体)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最高管理者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分析确定质量体系过程,并结合质量目标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
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ISO9001要求确定所需的程序及以流程图方式描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2.4 编制相应的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和记录所需的表格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 编制质量手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不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按照ISO9000:2000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属于体系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
形成文件的程序就是指通常所说的程序文件,不包括作业指导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形成文件的程序可能不仅指程序文件,可能还包括作业指导书类(work
instrction)的文件,尽管标准中未提及作业指导书,但作业指导书属于文件化的程
序范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 所有过程均需用相应的文件加以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除了标准规定的5个必须的程序外,没有强制要求其它的过程都需要文件规定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4 质量记录是运行程序的结果证明,不属于体系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ISO9000:2000明确规定质量记录属于体系文件并需要进行控制。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5
组织的文件越多,越详细,说明组织的管理越严谨,管理水平越高,但效率可能越低。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文件的多少或详细程度与管理水平及效率没有直接的关系,组织应根据其规模
、产品特点、过程特点、人员能力等来考虑文件的结构及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
本公司哪些过程应该或有必要编制程序?多少个程序是合适的?从哪里获得这种必要
性的信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提示:标准中5个程序要求(必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1外部信息:顾客或其它相关方要求(如合同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顾客反馈(如投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2 内部信息: a)组织内部产品质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过程管理复杂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内部接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人员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组织结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3标准要求: a)强制的要求(5个)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标准中条款要求(确定和确保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4本书的建议:本章内程序要求(可能需要)的建议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2)
2004-11-23 14:11:55
6.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某公司的顾客经常向公司总经理反映它们关于产品质量的投诉,往往得不到及时答复
,于是总经理找来负责顾客投诉处理的品质部经理,品质部经理说“我们制订了顾客投
诉处理程序,并规定处理完成后及时反馈给顾客,公司文件应该没有问题,可能是市场
部门忘记了要答复顾客。”总经理说:“你再起草一份关于答复顾客的程序文件,明确规
定如何答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分析:6.1.1标准中确实未明确规定何时及如何答复顾客的投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2顾客投诉答复不及时至少说明该过程未能有效运作或控制,需要有相关的文件加以
明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3现有文件中关于“及时”反馈不明确,不具操作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4顾客需要投诉后“及时”答复,因此应规定在收到投诉后多长时间内(如24小时)先
答复处理的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5是否增加一份新的程序应考虑过程的复杂程度,答复过程较简单,不一定要通过新
增一份程序来解决。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解决办法:6.1.1向顾客了解他们关于答复的时限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2结合产品特点,并考虑顾客要求。在文件中明确投诉后,多久需答复
顾客,以满足其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3保留答复的证据(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公司的管理者代表在编制文件前要求顾问师提供了一套同行业、同产品某国际知名企
业的全套文件作参考:包括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表格,他说:“有了这套文
件,只要将文件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自己公司的设置进行替换、方便多了。”果然,两
天后该公司的全套体系文件就放到了顾问师的桌面上。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分析:6.2.1在可能的情况下(不违反保密要求)参考一些先进的企业的管理方法是可行
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2即使是同行业、同产品,由于规模、过程、人员、组织都可能有差别,因此直接采
用其它公司的文件必定造成适用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尤其对非新成立的公司。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3应分析公司现有流程特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自己的体系文件。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4通过体系的运作对文件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举例(程序文件清单的例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2 质量手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质量手册作为质量体系文件,对组织的质量体系加以概要性描述。组织应编制质量手
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组织内部人员,尤其是管理层人员需要使用质量手册,因此应保持质量手册。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质量手册内容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1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描述,即标准中所要求的相关条款,当有体系删减时应在手册
中描述删减的内容及合理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2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引用,通常在手册中描述程序的概要并引出相应的程序文件,作
为支持性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3体系过程的相互作用表述,即一个过程对另一过程可能产生影响或互相影响的描述
,因此当过程与过程有相互关联时,在手册中应将相互关系描述清楚。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质量手册编写的流程可以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确定方针和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确定组织结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确定程序流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4确定流程中职能分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5编制程序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6编制作业指导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7编制质量手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5,2.1.6,2.1.7编制顺序可以根据组织情况作调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质量手册通常由一个人编制,以保证手册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可以是管理者代表或较
熟悉公司内部运作的管理人员编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
当先编制程序文件再编制手册时,应参照程序中的内容和要求,以保证手册与程序要
求的一致性和接口良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
一般质量手册不详细描述程序内容,但应引出支持的程序文件名称,在手册的每章节
中描述,同时在手册的最后列出引用的程序文件清单,以方便实际操作。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错误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
因为手册中往往先定义了质量体系的范围,并明确了各职位职责,因此应先编制质量
手册、再编制程序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谁先谁后没有规定,对体系及运作没有影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
质量手册中应包括公司规定的质量方针及具体的质量目标以及组织的职责、权限的描
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手册中应描述制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但不一定要在手册中描述具体的
方针和目标,可以另外发布文件规定,尤其质量目标,往往公司的目标每年都要变
更,因此,不建议在手册中规定组织的职责权限同样如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
公司由于没有设计开发过程,因此手册中可以不加以描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在手册中虽然不用描述其过程,但需描述删减的理由。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在决定文件编写的顺序时可以有多种方法:
5.1方针目标 → 质量手册 → 程序文件 →
作业指导书 → 表格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方针目标 → 程序文件、表格 → 作业指导书 →
质量手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方针目标 → 作业指导书 → 程序文件 、表格 →
质量手册
是否可以采用其它方法?上述3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各适用于哪些类型的组织?一个
成立不久的公司采用哪种方法较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 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公司的总经理向顾问师建议:根据本公司的特点,为方便各部门的运作能否将与本
部门相关的文件完成后装订在一起作为本部门的“管理运作手册”替代现在的“质量手
册”,不需要编写程序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分析:6.1文件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因此从形式上采用管理运作手册是可以的。如:“采
购部运作管理手册”、“营销部运作管理手册”。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任何组织都需要有形成文件的程序,只是程序在手册编写的。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采用部门管理手册或按职能划分的管理手册,管理及使用可能会比较方便,
也方便于培训。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4对标准中每个“运作管理手册”中多份程序可能会多次重复出现,如:“文件控
制”、“质量记录的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5要特别注意在制订手册及运作过程中的接口和协调性或产品特点为各部门运作
相对比较独立的情况,如部分服务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6要确保各部门管理手册的内容相加后能覆盖标准中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解决办法:6.1在文件编写前对每个部门需要的文件进行策划,防止遗漏。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在管理手册中应包括对质量体系范围及质量体系过程的相互作用。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应有安排一位对内部运作较熟悉的管理人员对所有手册进行审核(如管理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者代表),以确保手册之间的接口和协调性及对标准要求的覆盖程度。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3 文件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应控制的文件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即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2质量手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3标准所要求的五个程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4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的文件(含作业指导书、表格)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5质量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通常外来文件如顾客提供的与体系有关文件(要求);国家、国际标准也属于文件
控制的范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
控制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是关于批准、评审与更新、更改、获得、识别、外来文
件、作废文件等七个方面的控制,即: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发布前对文件的充分与适宜性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必要时对文件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能识别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能在使用处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文体清晰、易于识别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能识别外来文件,并控制分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防止作废文件非预期使用,当需保留时应进行适当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1 文件的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文件批准的权限及方式应在文件控制程序中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文件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批准,可以采用会答的方式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不同类型的文件可以采用不同职位批准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批准的作用是为了确保文件是充分和适宜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2 文件的评审、更新与再批准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必要时需要评审与更新,如通过运作发现的适宜性、充分性、接口协调性不合适时应
进行评审与更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更新的方式可以是在原文件上进行修订或重新编制新的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c)当文件更新后应对新文件再次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3 文件的更改与修订状态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任何部门或人员都可以提出更改的要求(但更改需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更改后的文件应采用新的修订状态,即以修订状态来标识和区分更改的状况。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4 文件获得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文件应发放至使用部门,并保证使用者能获得最新有效的版本。当某份文件需发至多
部门或多个人员时,通常文件批准原件后再复印;发放时在复印件加盖特别标识,如“
红色受控印章”以防止擅自复印而造成失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文件不一定直接发至使用者,但使用者应知道在何处获得所需的文件。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文件发放建议进行文件发放的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5 文件识别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
文件之间识别可以采用对文件进行分层、分类编号的方式以及采用文件名区分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文件状态的识别采用修订状态的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文件编写方法及修订状态标识方式应在文件控制程序中规定。文件持有人识别可以通
过对持有人编号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6 外来文件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规定外来文件识别的方法,如按外来标准、顾客类型或产品类型进行不同的文件标识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可以直接采用外来文件自有的标识(编号、版本),但当外来文件标识不够完善或系
统时组织可以规定采用自己的文件控制要求进行标识以方便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外来文件的分发控制可以通过规定发放范围(或批准)并进行发放记录。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7 作废文件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为防止作废文件的使用,通常情况下可以将作废文件及时收回。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当需要保留作废文件时(如作对照参考),需要作相应的标识如“作废”标识以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防误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3)
2004-11-23 14:17:48
2.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
2.1实施步骤:编制文件控制程序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规定各类文件的标识批准、评审、更改、发放等控制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按文件要求批准后发放至使用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进行发放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更改申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更改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变更修订状态(如0,1,2,……或A,B,C)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文件发放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回收作废文件或进行标识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文件编号:不同的文件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编号方式,目的是易于识别及管理。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质量手册(质量管理手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pic]
[pic]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文件控制程序(必需)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公司所有的文件都需要按文件控制要求进行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文件控制的范围仅指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当然将所有文件按文件控制要
求进行控制也可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
为保证文件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文件批准应由一个人承担,最好由总经理或管理者代
表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标准未规定由谁来批准文件、由文件来规定,也未规定批准的人数要求。组织应
找到适合自身的文件批准职权的设置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 所有质量体系文件都应先评审再批准后才能发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评审不是必需的,批准是必需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4文件是否得到控制主要看持有者的文件上是否有“受控”文件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受控文件标识是对文件发放有效性及防止误用的一种标识,并不代表文件已“受
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5 所有的外来文件都应重新进行编号并受控分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标准中外来文件指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当外来文件有编号且能有效
识别时可以不再另编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6 所有作废文件应收回并销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作废文件可以作特别标识后保留在现场,不一定都要收回并销毁,通常可以标识
后保留一套完整的上一版本的文件以作对照使用。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4)
2004-11-23 14:18:15
5.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
公司通过成立一个文件控制中心这样的专门组织来对文件进行统一管理,还是由各部门
控制自己部门的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提示:5.1.1
不是标准的要求,要根据公司运作的状况来决定,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公司的规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文件的多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文件的复杂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各部门人员的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公司现有组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f)公司内部电脑系统的运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g)现文件控制状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2 设立文件控制中心可能会有益处,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更容易规范、统一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控制更方便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 不容易出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3 可能带来的不利处是可能造成效率的降低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公司为了提高运作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脑资讯系统,将公司的所有文件包括质
量管理体系文件都放到内部网上,通过OA(办公自动化)系统或专门的文件控制系统
运作。管理者代表担心一旦进入该系统后文件可能失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分析:(1)文件可以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出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要确保在电子文档放到网上之前是得到控制的(即经过了批准等控制)。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通常网上的文件是作为使用者参考可以直接使用的,因此要确保网上的文件同
样受控,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发布前已得到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如需更改应再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能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能获得有效版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作废文件有标识或不能查阅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解决办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如果仅仅是将已批准的文件以电子文档保存放到网上便于查阅,可以: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先采用对书面文档进行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电脑上设置权限,确保电子文档不能随意更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当需更改时采用局面文档审批后再更改电子文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对电子文档与书面文档作同样的标识,包括编号、更改及修订状态等。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如果取消书面文档全部采用电子文档,可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按照文件控制要求设置文件的权限,包括:评审、批准、更改、查阅等;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在网上建立文件后交相应权限人员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通过网络批准电子文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通过网络更改文件,更改后再送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电子文档自动或人工进行修订状态的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f)用新文件替代被更改的文件或对作废的旧文件有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注意:对无法使用到电脑的人员如需要文件时往往还要考虑发放书面文件(如生产线的
员工),此时电子文档与书面文档并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4 质量记录的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标准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GB/T19000-2000
idtISO9000:2000)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质量记录属于特殊类型的文件,可用于质量方面追溯性的要求并提供验证、预防措施
和纠正措施的证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
质量记录范围:包括了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涉及的所有记录,本标准所提及的参见标
准4.2.4的方面见本书P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
质量记录虽然属于文件范畴,却不能按标准4.2.3文件控制的要求进行控制。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 质量记录的控制,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1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2贮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3保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4检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5保存期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6处置质量记录控制应达到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易于检索的目的。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6 质量记录通常不需要版本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编制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规定质量记录的标识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规定质量记录的贮存、保护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明确各个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明确质量记录鼾的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列出组织总的质量记录清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4分部门列出各部门质量记录清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5在清单上明确各个记录的保存期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6对超出保存期限的记录进行处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实施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质量记录的标识:质量记录的标识可采用质量记录名称及对质量记录编号方法进行
标识,编号标识可直接采用表格编号(当有表格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质量记录的贮存:通常贮存在使用部门,归类保存,防止遗失。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质量记录的保护:采用适当的保护方法确保在保存期限的可使用性。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4质量记录的检索:为方便检索除通过标识识别外,每份记录上应反映出记录的日期
或按顺序编号(序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5质量记录保存期限: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应根据产品的使用寿命、记录的重要性来
决定,部分记录不能具体规定多少年,如员工有的培训、经历等记录。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6质量记录的处置:当质量记录超出保存期限时可以销毁或继存。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3.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必需)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质量记录控制的范围主要是与产品有关的记录如检验记录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仅是与产品有关,而是与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质量记录属于文件,应满足文件控制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质量记录不需要满足文件控制的要求,但要满足质量记录的控制要求(4.2.4)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质量记录不能修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质量记录可以修改,但应注明修改的有关证据如修改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4质量记录应有版本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质量记录不需要版本标识,但表格需要(按文件控制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5为方便管理质量记录保存期限可以统一规定为3年,到期后销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应与不能统一,取决于产品及记录的特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质量记录与表格控制是否一致?有何区别?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某公司在进行内审时发现由于顾客投诉较多,针对每个顾客的投诉很难方便找到对应
的投诉处理记录,纠正措施及反馈的记录也不知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1质量管理体系中过程与过程之间相互关联,而记录可能是连接这些过程的有效
证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2可以通过记录反映这些过程的关联关系,记录上应设置相应的关联标识。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3该案例中从顾客投诉的登记、投诉处理反馈表、纠正措施、反馈这些记录,由于没
有有效的关联标识,将这些记录串起来,因此不易检索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解决办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1可以采用的关联标识有顾客名、投诉内容、投诉日期、投诉编号等。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2最方便应采用投诉编号的方法,即在投诉登记时按顺序进行编号,然后在所有相关
记录上都注明投诉编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3在投诉处理反馈表上应标明是否采取纠正措施,如果是,应标明对应的纠正措施报
告编号,这样可以将反馈表与对应的纠正措施报告对应起来,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也
得到了反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4类似的记录有检验记录、不合格处理记录、纠正预防措施记录等。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5)
2004-11-23 14:19:17
5.管理职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管理承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GB/T19000-2000
3.2.7)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最高管理者在体系建立与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起领导作用,应作出承诺并积极参与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由于最高管理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管理承诺放在标准要求的最前面,有了管理者的
承诺才能顺利地开展随后的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通过以下五项活动提供作出承诺的证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传达满足顾客及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制订质量方针(见标准5.3)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确保制定质量目标(见标准5.4.1)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进行管理评审(见标准5.6)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确保获得资源(必要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订,质量目标可以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按照方针要求制订.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6从a)至e)顺序分析最高管理者通过了解并传达顾客需求后制订质量方针、确定质量目
标,因此a)b)c)属于PDCA中P(策划)过程,通过运行结果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
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因此d)属于C(检查)过程,而经过评价对资源提出需求,
要确保资源的获得,因此e)属于A(改进)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最高管理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顾客的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向组织内部传达满足要求的重要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制订质量方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4制订质量目标(各职能、层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5组织管理评审对体系进行评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6进行改进并确保资源的获得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实施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顾客要求的获得: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获得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顾客特别的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顾客投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顾客满意度调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传达满足要求的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会议 b)电子媒体 c)公告 d)宣传栏 e)书面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应保留传达过程有关的证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如何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进行管理评审参见随后的章节。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3.程序要求(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就是总经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最高管理者是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质量方针应经过总经理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订,不一定是总经理,也不需要经过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4.3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公司的质量手册的学习来完成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质量手册中没有这些方面的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果您是公司总经理如何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从哪些方面
加以说明?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以顾客为中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GB/T19000-
2000)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以顾客为中心是八项管理原则的第一项,也是2000版标准中特别提出的要求(94版未提
及).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建立质量体系的目的是满足顾客要求,并增强顾客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顾客要求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包括产品、体系等。与产品有关的顾客需求可包括: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符合性 2)可信性 3)可用性 4)设计、创新能力
5)交付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产品售后服务 7)价格与寿命周期费用 8)安全性
9)产品责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0)环境影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最高管理者应以其为目标,确定顾客要求并通过体系的实施满足顾客要求。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PDCA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最高管理者确定顾客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职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4提供必要的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5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6内部质量体系测量、评价和外部质量体系评价(顾客满意测量和监控)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7改进体系、满足顾客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实施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确定顾客要求: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与顾客的沟通来识别顾客要求,将识别的需求转
换为顾客的要求,并明确顾客的要求,特别是产品的关键特性(合同、质量技术协议都
是一种顾客要求确定的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最高管理者制订质量方针并确保质量目标的确定。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采用过程方法确定过程、分析过程及过程间的相互作用,明确过程中的职责,并形
成必要的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为实施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人力资源、设施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1实施质量体系,按建立的体系进行有效运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2通过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产品等测量对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进一步
了解顾客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3改进质量体系,不断增强顾客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程序要求(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 以顾客为中心是指以满足顾客要求为最终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最终目标是增加顾客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 如果顾客没有投诉说明顾客已经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投诉与否取决于顾客,顾客不投诉不代表顾客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 顾客的要求主要指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顾客要求不仅限于产品质量,可能还包括体系方面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5.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
如何确定顾客的要求?是否要考虑顾客隐含的要求?如果顾客要求不合理如何解决?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提示:5.1.1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2要考虑通常隐含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3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 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公司总经理接到一顾客的投诉说他们向公司订购的某影视的母盘迟迟未交货,经了解
是因为销售部门没有收到顾客提供的影视出版的许可证,而此许可证是国家有关机构
要求需要提供的,总经理想ISO9000要求要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要求,而国家又
有条例规定,还真不好办。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6)
2004-11-23 14:20:36
5.3 质量方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GB/
T19000-2000)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质量方针是与最高管理者组织的设想和战略相适应,可作为组织的总方针的组成部分
,并保持一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
质量方针应包括对满足顾客、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包括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
质量方针应人微言轻确定质量目标的指引并提供制定和评审目标的框架,即制订质量
目标时,必须考虑反映质量方针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
质量方针应通过合适的渠道和方法在组织内进行沟通并得到各级人员的理解。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6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如当组织内部产品实现过程,资
源或组织结构或外部相关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庆对质量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不
合适时可进行修改。(放入2.2.5)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确定组织的宗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制订质量方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进行内部沟通和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评审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 修正改进质量方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实施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 质量方针的制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最高管理者在制订质量方针时应考虑如下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反映组织宗旨和发展方向,未来设想和战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包含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能够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突出组织产品或体系的特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
质量方针方式:应较精练、清晰、易于理解,可以以下列方式发布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λ 质量手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公告发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
质量方针控制方式:质量方针属于文件,应满足文件控制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2.2.4
质量方针沟通方式:可以采用从最高管理层向下逐级沟通方式,通过会议、电子媒
体、文件、宣传栏等形式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方针评审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评审,在组织按计划进行的管理评审时进行;评审
时注意质量方针是否能持续地适应组织的改进和发展。
1. 程序要求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管理制订和管理程序(需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当组织已经有经营宗旨时,可以用经营宗旨作为质量方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经营宗旨往往描述的组织的总体发展战略方针,可以包括质量方面的一些内容,
但不能替代质量方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质量方针主要考虑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的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要考虑顾客要求,还应考虑组织自身要求及法律法规要求并包括持续改进体
系有效性的承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 质量方针的主要作用是指明了组织发展方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同时还提供了制订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
质量方针的评审:定期的进行主要考虑方针是否能提供制订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评审持续适宜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在质量方针中怎样才能反映出包括了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下列为二家公司的质量方针,请加以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产品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生产让顾客放心满意的光学产品
5.4 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1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GB/T19000-2000
3.2.5)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质量目标建立的范围:相关职能 相关层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 质量目标内容:应包括满足产品要求的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1顾客规定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2顾客未明示,但用途所必需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3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4组织确定的附加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 质量目标内容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1可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2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
确定产品要求的有关内容(符合性、可信性、可用性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 了解分析这些内容实现的现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 制订相应的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4 将目标分解到相关职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5 将目标分解到相关层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目标进行评审并修订
2.2 实施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
质量目标的内容确定:除应考虑满足产品要求的内容,还应考虑有关体系、过程,
有关要求的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外部:市场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顾客投诉及满意度的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水平对比、竞争对手的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内部:产品、过程、性能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内部存在的问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体系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管理评审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资源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其它需要改进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 质量目标的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 考虑与每项质量目标相关的职能及层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尽可能分解到相关的职能部门或层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
考虑的相关职能可以包括产品实现过程、资源管理过程及测量分析改进过程相关职
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 质量目标的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质量目标应可能测量尽量定量化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可以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测量(如在管理评审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也可以不定期对质量目标测量,以实现监控的目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可以进行阶段性测量,如以项目设定的质量目标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7)
2004-11-23 14:21:03
1. 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制订管理程序(需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质量目标是指产品质量应达到的标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包括满足产品要求的内容,但不仅限于产品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质量目标应定量化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质量目标应可测量,但不一定需要定量化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 质量目标应该是在规定时间内能实现的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质量目标是所追求的目的,可以反映未来的需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 应在每个职能和层次上,包括每个职位都应有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在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标准要求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并提供制订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且质量目
标应可测量,如何将质量方针转化为可测量的指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公司的质量方针中是:“精心设计、严格制造、及时交付顾客满足的产品并不断提高
顾客满意度”,如果您组织对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行指标设定和分解,提出您的步骤及方
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满意指标 调查 分析 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质量目标及建立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有
效性的目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应实现质量目标为目的,在制订质量目标后进行。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
当质量管理体系有更改必需要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即应保
持在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等方面的完整性。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制订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准备质量策划的输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形成质量策划的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4评审质量策划的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5 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实施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质量策划的输入考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组织的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顾客满意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对法律法规要求评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f)对产品性能数据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g)过程性能数据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h)内部出现的问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已显示的改进机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j)风险评估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 质量策划的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策划的输出可根据下述方面确定相应的产品实现及支持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实施的职责和权限,包括改进所需的职责和权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所需的过程,包括需要的、特别的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所需的资源如设施及人员技能知识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和需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改进的需求包括方法和工具的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策划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就是指对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进行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是对体系的策划,产品实现过程是体系要求的一部分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结果通过质量计划来表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质量计划编制可以是质量策划的一部分,策划的结果不一定都需要形成质量计
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 当质量目标有变化时需重新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计划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当现质量管理体系仍能满足质量目标要求时可不必进行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5.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当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无法保证质量目标实现时,如何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策划?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8)
2004-11-23 14:21:35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5.1 职责和权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确保规定组织内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职位的职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规定相关职位的权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规定相关职位的相互关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对上述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进行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 确定实施体系所需的组织职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 明确职位的相关关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 按体系要求将职位职责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4 明确履行职责时的权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5 以文件方式规定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6 了解、沟通文件中职责的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实施方法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 确定职位及相互关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可以描述部门组织结构图将各部门及部门的关系(矩阵式或职能式)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将部门的职位加以明确,描述职位的结构图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 将每个职位对应的职能进行分解(见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列出所有相关职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列出体系要求并将体系要求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以矩阵图方式指出职位职责与体系要求相关关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 以文件方式(可以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中职位描述job discription
的要求)表述职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在相关程序中再次明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4 通过培训、教育加以沟通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职位说明书,建议以作业指导书形式发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组织的职责和权限要求主要指要明确组织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应指各相关职位的职责、权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只有管理层人员才需有权限规定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操作层人员如检验人员才可能有权限的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职责的规定应在手册中加以描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可以以任何文件形式加以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
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应由谁来规定?描述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时应考
虑哪些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公司的职责描述都有两份,一份是针对ISO9000要求,另一份是ISO9000以外的职责
要求,如财务、环境、安全卫生等,请分析两份是否可以合并成一份各有什么优缺点?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5.2管理者代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指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管理者代表应是一名管理人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 管理者代表不一定是专职人员,可以履行其它职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三个方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1体系过程相关职权: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1.4.2报告职权: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业绩和改进需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3提高意识职权:整个组织提高对顾客要求的意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4可以包括外部联络的职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实施步骤和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1 最高管理者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2 明确其职责和权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3 书面任命书及职责和描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4 或在手册中加以说明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实施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管理者代表的选择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由于其负有的职责和权限的特殊要求,通常在较高的管理层人员中选取(如部门经理
以上级)且此职位由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经验的人
员担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当组织的规模比较大时,可以任命一名正代表、多名副代表,当组织的规模比较小时
,也可以由总经理亲自担任管理者代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可以直接指名由某职位的人员同时任管理者代表(如品质部经理),但注意其履行的
职责不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 管理者代表的指定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可以以书面任命书的方式以最高管理者的名义任命发布到各相关部门。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可以在质量手册的职责说明中说明。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应将标准中关于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的要求在相应的文件中加以说明。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程序要求(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
管理者代表是指最高管理者的代表,履行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主要履行与体系有关的三个方面职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 管理者代表不应由总经理亲自担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总经理属于管理人员可以担任,尤其是最高管理者是一组人时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4.3
管理者代表在组织结构图上应处于部门经理及副总以上的位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没有此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4
管理者代表应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包括主持管理评审和内部质量审核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管理者代表主要是确保的作用,不一定要亲自完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5 体系改进建议应由管理者代表审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没有此权限要求,除非文件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管理者代表如何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对顾客要求的意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9)
2004-11-23 14:23:03
6. 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公司下设有三个事业部,生产独立的产品,共有三千名员工,每个事业部约800名员工
,现公司要建立质量体系,需要任命管理者代表,如何任命比较合适?
[pic]
5.5.3内部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沟通确保体系的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通过沟通可以提高员工的参与范围及程度,有助于质量目标的实现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1.3
沟通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体系的有效性,即策划与结果的实现程度。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2. 实施步骤与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 建立内部沟通的程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 明确沟通的时机、内容及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 实施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实施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 沟通的时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 日常体系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定期的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重大质量问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体系重大变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 沟通的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顾客及组织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质量方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 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 内部体系测量结果——内部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沟通的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 工作区域内管理者引导的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小组会或其它会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 布告栏、内部刊物、杂志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 电子媒体、声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 内部调查表和建议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内部沟通程序或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沟通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 内部沟通要求主要指质量体系出现问题时进行的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主要指质量体系有效性的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 内部沟通需要将沟通的结果进行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没有要求,除非文件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 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就是指要建立适当的沟通程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过程与程序不是同一概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何证实组织内部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证实已进行了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证实沟通的内容及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评价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 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为满足内部沟通的要求,某公司的总经理每月向各部门经理以上级人员报告上月的生
产经营增加情况,在原有包括生产执行情况、产量、销售额、利润基础上增加了质量问
题及需改进的方面的汇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沟通的层次:部门经理以上往往不够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沟通的内容:不仅是质量问题,应为有关体系的有效性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10)
2004-11-23 14:23:34
5.6管理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6.1总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能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
性所进行的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管理评审人员:最高管理者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管理评审的目的: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 管理评审的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2 质量体系运作的状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3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
管理评审的频率: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特殊情况可增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1.5 管理评审的方式:通常采用评审会的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6 管理评审的记录: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1 规定管理评审的程序(明确频率、方法、内容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2 制订管理评审的计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3 准备管理评审的输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4 实施管理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5 形成管理评审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6 根据评审结果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7 保存评审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实施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1
管理评审频率:通常每年进行一次,对规模较大或产品类型较多的组织每年可进行
二次,当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临时追加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2
管理评审方式:通常以召开管理评审会议方式进行,由各相关部门的责任人准备管
理评审输入的有关资料在会议上进行报告,由最高管理者进行评审。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3
管理评审内容:根据输入内容,重点应放在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需要进行的质量
体系改进或变更,特别注意由顾客的反馈(满意度测量及投诉)信息而识别的需要
改进的机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4
管理评审结论:管理评审结果应形成结论(输出),提出影响有效性的不足之处及
改进要求,并在管理评审记录上加以描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管理评审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1 管理评审是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进行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管理评审主要是对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内部质量审核才是对体
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的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2 管理评审应由部门经理以上(包括部门经理)参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3
当质量方针和目标每年都能顺利地实现时,可以考虑不对此进行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质量方针和目标本身也存在适宜性、充分性要求,每次都应评审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3.4
管理评审的重点是体系已经出现的问题如何加以纠正和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重点是为确保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需的改进,不仅仅是有效性,即使没有
问题,也可能有改进的需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作为最高管理者,从哪些方面对体系的适宜性和充分性进行评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5. 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组织的管理评审会议往往半小时就完成,先由管理者代表汇报评审输入的有关的结
果,然后由总经理对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需改进的要求,形
成评审记录。会议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开出改进措施要求交相关部门解决。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6.2评审输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管理评审输入指为评审所需准备的作为依据的有关信息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体系实施有关结果的反映,
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1审核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内部质量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外部质量审核(如顾客及第三方公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2顾客反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顾客满意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顾客投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顾客需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3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符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过程测量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过程的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产品内部测量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产品、顾客或市场测量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4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提出的预防和纠正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5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提出的改进跟踪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完成情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6经策划的可能影响质量体系的变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由于任何原因(如:产品、顾客或市场变化)可能需变更的体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变更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7改进的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已识别的可改进的方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改进的目标及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 收集评审输入的有关资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 检查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 针对性总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4 各每项信息的内容形成该项必要的总结性结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实施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输入信息中重要的可以影响评审结果的指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 审核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内部质量审核、外部质量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情况,尤其是严重不符合情况以及对体
系实施和保持的符合性及有效性制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顾客反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顾客投诉的情况,尤其是重复出现的投诉,重大投诉造成较大损失,顾客的总体满意
率及满意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不合格的过程及产品的合格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预防和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及有效性,尤其
对内部造成的重大质量问题的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情况及有效性及对体系的影响。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的现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f) 经策划的可能影响质量体系的变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变更可能对质量目标的影响及不良的后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g) 改进的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改进可能会带来质量目标或体系的有效性方面的影响以及成本方面的考虑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管理评审程序(同上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管理评审的输入主要针对产品的质量情况的有关信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包括产品、体系、过程相关的信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
管理评审结果提出的改进的建议是属于评审输出的内容,而管理评审输入的信息可以
不包括改进的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改进的建议(已识别)应作为管理评审输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管理评审时对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的评审主要是评价发出了多少份预防和纠正措施
报告及纠正执行情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应注重有效性及对体系的影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管理评审输入的七项内容应由哪些部门去准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应收集的信息应从何时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比较合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 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公司在管理评审时,由于召开管理评审会,管理者代表要求各部门收集了实施ISO9
000后的三个月的有关数据作管理评审使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有些数据无法收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要考虑数据的对比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11)
2004-11-23 14:24:04
5.6.3评审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对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同时可作为质量管
理体系改进的输入,最高管理者应将管理评审作为识别体系改进机会的工具。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三个方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1 体系及过程有效性的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2 产品的改进(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3 资源的需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上述内容实际包括了体系、过程、产品以及实施或实现这些改进所需的资源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评审输出应作为评审记录的内容,应详细、充分以便追溯和促进管理评审本身过程的
评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价和改进,确保其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记录评审结果形成评审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提出改进或资源需求的建议(可以发出改进建议报告)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将输出结果在组织内进行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实施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评审输出的描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管理评审的输出通常在管理评审报告中描述,报告中通常应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根据输入的评审对现状的分析(包括七个输入信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 需要进行有效性改进的方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管理职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资源管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产品实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测量分析和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体系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 与产品有关的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符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可信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可用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交付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服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安全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资源需求(改进所需)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人力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基础设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工作环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管理评审程序(同上节需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管理评审输出就是记录的对管理评审输入信息进行评审时的结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是输入信息的评审结论,还包括改进需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管理评审输出作用是对现有质量体系进行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评价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是评价,更重要是提出为确保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所需的改进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管理评审是对质量体系的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是验证,评审输出应作为改进的输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管理评审输出应如何反映资源的需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改进不足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三个方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资源提供的目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公司召开的管理评审会议,在会议上8个部门经理中有6个部门提出本部门的人力资
源不足,要求增加人员,并希望总经理解决。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体系需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什么职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完成什么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4其它解决办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 资源管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资源提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资源:包括人员、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应确定所需要的资源,并提供相应的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 资源的识别应考虑内部要求及外部要求,即: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1为了实施、保持质量体系并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所需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2满足顾客要求并增强顾客满意所需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要求主要考虑产品实现过程和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 人力资源要求应考虑到所有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6
资源的充分性应在管理评审时加以评审,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及产品实现的策划时加
以识别和确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实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产品实现的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识别资源的需求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确定资源的要求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实施、保持和改进体系及有效性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评价资源的充分性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改 进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 资源的明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通常情况下资源的提供在相应的质量体系文件中加以说明,如在程序文件或作业指
导书中明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所规定的质量计划中应对资源规定加以明确。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
在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时应特别考虑可能提供所需要的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 资源的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可通过组织内部进行的内部审核、过程测量和产品测量时发现的体系和产品不合格
应作为分析资源提供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和改进的重要依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
可通过外部顾客满意的测量对资源进行分析的输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
资源的评价:通过最高管理者进行的管理评审对资源提供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行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
资源的改进:可通过执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或改进程序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3、程序要求(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 资源要求主要指为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所相关的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还包括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所需的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
资源的内容包括了人的要求和物的要求,即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的要求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还包括工作环境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 可以通过内部质量审核来评价资源的适宜性和充分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内部审核可以审核其有效性和符合性,管理评审用来评审其适宜性和充分、有
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公司的质量体系包括了抽油烟机的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公司在全国各地都设有
安装和维修服务小组,但每年春节前由于销售量增加,顾客经常投诉不能及时安装产品
,于是公司就本地临时聘请了一些工作人员负责帮助安装,但由于工具不足及人员不够
,对安装质量的投诉又增加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满足顾客要求所需的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安装服务的工具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安装人员的提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安装人员的培训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5服务供应商的选择、评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何平衡质量体系中资源与成本的关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满足顾客要求最低限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改进、资源、成本的协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12)
2004-11-23 14:29:02
6.2 人力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1总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理解要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要求的对象: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制定能否胜任考虑的因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1教育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2培训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3技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4经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对每个职位的四个方面的要求应在相应的文件中加以规定,如职位说明书中或相应
的程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序中。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施步骤及方法建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实施步骤
[pic]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实施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在职位说明书中描述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在职位说明书中根据职位的职责要求并考虑相关质量目标的要求,明确能力要
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对每个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人员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四个方面判定是否有
能力胜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程序要求(无)相关要求可以在职位说明书或程序中明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
根据ISO9001要求,应确保所有员工有能力胜任其从事的工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要求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能胜任其工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
人力资源的要求即是对员工能力的要求,包括教育、培训、技能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能力要求主要基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四个方面考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 每个职位都应有技能和经历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取决于所从事的工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4 人力资源的要求主要是对培训方面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是为达到能力要求采取的一种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包括了从职位设计、招聘、薪资管理、绩效评估、培训、职业发展等
多个方面的内容,某公司希望将所有这些内容与ISO9000中人力资源要求相结合来设计公
司的人力资源体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可以遵循ISO9000过程方法的思路建立相应的程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所有程序纳入ISO9000文件控制系统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按照ISO9000要求进行体系的评价及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进行纠正和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5绩效评估设计项目中与ISO9000实施工作及效果相结合,将实施效果作为相关人员绩
效的依据,促进质量体系的实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何确定某一职位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确定人员的能力需求,这些人员主要指影响产品质量的管理、技术操作、测量监控
人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
为满足能力需求,需要提供的培训或采取的其他措施,如再教育、内部换岗或招聘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
评价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培训)的有效性,以确定采取措施后人员能满足相应的能
力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
针对实现的质量目标,应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让员工从相关性和重要性方面意识
到为什么(WHY)要做好相应的工作,以及如何(HOW)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
记录有关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有关情况(如过程或结果),以提供满足能力需
求的证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
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确保员工有能力满足相应职位的要求,当不能满足能力需求时要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采取措施(如培训)来满足需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1确定了质量目标及组织结构及职责的同时确定能力的需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2对相应的工作人员的能力调查后,根据职位需求生成培训需求或再教育、招聘等措
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3培训或采取其它措施后对其有效性即是否能满足预期的目的进行评估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3.4新员工上岗前应考虑相应的培训需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5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可以在相应的过程中或完成后进行,并一直保持至员
工离开组织为至。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 组织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培训实施部门:各职能部门或委外培训机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评估部门:培训或采取措施组织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记录保存:人力资源部门或相关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 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pic]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13)
2004-11-23 14:30:35
5.2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1 职位能力需求可考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组织方针、目标的相关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职责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操作技能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管理者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管理技能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f)使用资源的相关要求 程序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g)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能力需求的确定:根据组织结构图中职能及层次分析确定能力需求,如管理层、操作层
、技术支持层及相同层次不同的职能,如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确保每个与质量
活动有关的人
员都有相应的能力需求规定,要特别注意特殊工位及关键工位的能力需求。新员工从招
聘时可以考虑能力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2员工能力的评估,对现工作的人员的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即四个方面对应的所
接受的教育程度、已接受培训的内容及效果、所掌握的技能及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3培训需求或措施的确定:对照各职位的能力需求及实际的员工现状的评估结果生成
培训需求或其它措施,即通过培训来满足需求或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职位的能力需
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4培训计划或措施计划制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培训计划根据各部门或组织部门提出的培训需求或措施需求制订培训计划或措施计划。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计划通常应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参加人员、时间安排、资源需求
、内部支持、评价方法。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5培训实施或采取措施:根据制订的培训需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培训或实施相应的措施
,通过内部培训、送外培训或内部、外部教育,自学、转岗、换岗或招聘。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6有效性评估:对培训结果及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针对培训进行评估的方法可以
针对学习结果、工作行为、工作绩效等项目评价并对照相应的能力需求作出是否符合
要求的结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7目标意识的形成:通过各种宣传、培训、教育等手段,对员工进行意识教育,不仅
让员工知道如何做,还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按要求执行,会产生的后果尤
其对质量目标会产生影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8记录的保持:可以通过对每一次进行的教育、培训及具备的技能和相应的经验进行
记录,记录的方式可以每一个员工建立相应的记录一览表或档案,也可以对每一次进
行的教育或培训所有参加的人员进行记录,前一种方法更利于每个员工培训需求或措
施需求的生成,记录的保持要利于查询,如员工的工号、顺序号、部门等作为追溯性
的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员工能力需求确定及能力评估程序(如何确定能力需求、评估员工能力现状的方法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员工培训程序(如何生成培训需求,组织实施培训及有效性评估方法)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招聘转岗程序(必要时)(招聘、转岗时如何保证达到满足能力要求)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能力的需求是针对每个员工提出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是对相应的职位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就能够满足相应的能力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培训不一定能够达到能力的要求,因此可能要采取其它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7.3人力资源中评价所要采取措施的有效性的目的是确保所采取的措施能得到正确实施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目的是确保实施有效,即最终能满足能力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4人力资源要求保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相关的培训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一定指培训记录,包括能证实相关能力的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产品检验人员及负责生产线生产的操作人员在被审核员问及公司质量目标中顾客投诉
率要求控制在多少?以及顾客经常投诉什么质量问题时,他们都回答说:都是严格遵照
程序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作业,至于目标是多少,以及顾客投诉什么对他们来说并
不重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果您是一位培训主管,应如何根据人力资源的要求组织实施培训?培训课程如何设置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1项目与层次、职能关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2针对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3员工意识、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4按照程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5注意有效性评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基础设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基础设施:指组织运行所必需的一组设施、设备和公共服务设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1.2为使产品满足规定要求应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大类,即: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1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2过程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如与设计开发、制造、交付、服务相关设备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3支持性服务设施,如运输设施、通讯设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组织首先应根据上述三大类范围考虑为满足组织、顾客及为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确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所需的具体的设施,包括已经使用或尚未购买的设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4组织应提供所确定的设施,必要时为满足要求应进行购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5组织应维护所提供的设施,规定维护的方法进行维护并确保其相应的能力。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确保相关的基础设施具备能够提供实现产品符合性的能力,防止设施不合格造成产品不
合格。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1确定和提供基础设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时及体系运行过程中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当进行质量体系或产品实现的策划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2基础设施维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根据设施的特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每年、月、日)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组织部门:设备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实施部门:设备部门或制造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记录保存:设备部门或制造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实施步骤
[pic]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实施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1基础设施的提供:根据质量目标,产品特性,如(功能、性能、可用性、安全性
、寿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命、保密性)等要求来提供基础设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2
基础设施的维护:根据设备的特性,并考虑其用途及重要性规定设施维护的程序: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关于计划周期、内容、项目和方法,通常考虑对关键性设备进行定期的(如每年、每
月、每日)维护(或维护的项目和内容进行维护、保养或点检),或非定期的维护,对
非定期的维护项目,制订维护计划也可在每次维护计划中规定维护的项目和内容及时间
,对定期维护可以直接在维护规程中规定项目及内容及对应的维护周期而不需要再制订
维护计划,同设备不同的项目其维护周期可能不一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维护的实施,根据维护规程或计划进行维护,日常维护可以由使用部门或使用人员自
行完成,对特殊项目(考虑重要性、风险性及成本)可考虑由专业部门实施或委托其它
组织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维护的记录:通常应记录维护的结果,(虽然标准本身未有要求),对日常维护可作
简单的记录以对完成维护后在记录表上作标识,对维修的结果应作较详细的记录以便将
来的追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基础设施维护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基础设施要求中对过程设备进行维护,主要指生产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所有质量体系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对需要维护的设备应规定定期维护的周期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没有要求需要定期维护,可以按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对正常运作的设备应作出相应完好的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对设备、标识未有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4对提供工作场所的要求主要是指要有足够的提供产品的制造的空间。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为满足产品符合性要求的相关因素,除空间大小要求外,还包括环境、温度、湿
度、洁净度、静音等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公司采用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对采购、生产、销售、贮存、财务等进行计
算机管理,而内部已经建立了ISO9000系统。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很多公司已采用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运用计算机对采购、生产、贮存、销
售、财务等进行管理,如何协调ERP与ISO9000的关系?先实施ISO9000还是ERP系统?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1计算机软件属基础设施,应按ISO9000要求进行维护,制订程序并实施。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2应满足ISO9000的基本要求,找出相关联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3首先应结合ERP系统的功能,明确规定实施流程的职责和权限(满足ISO9000)。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4以ERP系统的功能并结合ISO9000基本要求规则相应的流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5对超出ISO9000要求的ERP系统模块,ERP系统也可以运用ISO9000思想程序化并实施比
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优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缺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
|网 |WWW.CQCC.COM.CN |网 WWW.CQCC.COM.CN |
|WWW.CQCC.COM.CN | | |
|先ISO9000后ERP中 |先职能和流程,易成功中 |可能不能充分发挥ERP作|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
|WWW.CQCC.COM.CN |WWW.CQCC.COM.CN |WWW.CQCC.COM.CN |
|先ERP后ISO9000中 |流程可能更简单中国质量 |不易成功中国质量认证 |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认证咨询网 |咨询网 |
|WWW.CQCC.COM.CN |WWW.CQCC.COM.CN |WWW.CQCC.COM.CN |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14)
2004-11-23 14:31:05
9. 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1某顾客经常投诉接收到的电脑产品大批量地出现外观碰伤,销售部指出运输过程都是
通过铁路公司承运,而且近距离运送往往顾客很少投诉,于是将这一情况向质量部门反
映,质量部门首先对包装箱的大小进行检验,发现纸箱虽然符合检验标准的要求,但由
于14#
17#同样的纸箱确实偏大,于是建议将纸包装箱尺寸厚度加大,并对外包装强度进行了
改进,但顾客收到货后仍然发现同样的问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2某公司采用E—Mail进行采购和接收销售订单,但往往由于内部或外部邮件系统出现问
题造成很多订单发出后不能及时收到需要的货物或遗漏接收到顾客的订单。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2.1内部系统的维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2.2外部系统的选择和保障(再确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4 工作环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1工作环境指影响到产品符合性的相关的环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2产品符合性包括符合顾客要求、组织内部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1.3工作环境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1员工工作所必要的工作环境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2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环境因素,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温度、湿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热、光、空气流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卫生、清洁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噪声、振动和污染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电、磁干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3.3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如食品、半导体、药品等制造行业应特别注意有关环
境方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防止由于工作环境的因素影响到产品质量造成产品不合格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体系运作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组织管理部门:工程部门或制造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 实施步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分析现有的工作环境因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确定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因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规定并实施合适的环境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管理监控相应的环境因素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 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1
分析环境因素:从产品的策划、明确顾客要求、设计、采购、制造、检验到交付、
服务全过程中,针对上述分析的结果找出对产品符合性有关的环境因素及产品实现
全过程中人的工作环境因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2
确定影响因素:针对上述分析的结果找出对产品的符合性有关的环境因素,特别是
一些关键的环境因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3
规定并实施合适的环境要求:将上述环境因素的要求明确加以规定,可以在相应的
作业指导书或程序中加以规定,并按规定调整实施以满足环境要求。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4
监控环境因素:对规定的要求进行监控,可以采用定期检查过程审核的方式进行。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对所有的工作环境应明确规定并管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工作环境的范围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要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工作环境的管理主要是产品实现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管理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是产品实现过程,包括测量、监控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何确定工作环境的具体要求?在何时需要考虑这些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1顾客需求产品要求,法律法规行业要求,国家、国际标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2设计输入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15)
2004-11-23 14:32:38
7.产品实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产品实现的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策划以实现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产品实现的策划是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一部分,策划的要求应与体系其它过程要求相
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任何产品的实现都包括了策划的过程,策划是实现产品的必要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2.3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可包括主过程和子过程,主过程如:与顾客有关的过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程、设计和开发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等。子过程如:设计和开发过
程中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评审过程、采购过程中供方评估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策划的内容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1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产品的质量目标是标准5.4.1质量目标的组成部分,
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品质量目标可以从产品本身的质量特性进行考虑,质量要求包括为满足顾客的要求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明示或隐含)、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自身提出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2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识别和确定产品实现所需的所有主过程和子过程及
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相互关系(过程方法),为实现过程所必需的文件(见4.2.1)和资源(见6)要求,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不同的产品其所需的文件可能是相同或不相同的,应特别注意其不相同的要求(如针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产品的操作、标准或工艺类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3确定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接收准则,如设计验证、
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认;采购产品的验证;过程、体系、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产品接收的标准(采购过程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及最终产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4确定产品实现过程中所需的记录以及为证明产品满足要求所需的记录如:产品要求
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审的记录;设计过程评审、验证、确认的记录;供方评价记录;过程的确认记录,校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准的记录以及测量分析改进过程中的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策划的输出形式通常采用文件的方式,常规产品其输出已经体现在如手册、程序、作
业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导书中,而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可以采用质量计划的方式来规定其特定的质量
体系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6产品实现过程的本身的开发可以应用7.3设计和开发的要求(即从过程本身的策划、
输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的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1质量体系建立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2新产品开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3产品的改型或改进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部门:质量或技术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相关部门:产品实现部门、设计开发部门、采购及营销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 HOW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流程:
[pic]
6、建议:6.1对产品进行区分,对常规或已定型的产品以将开发新的产品或需改型的产
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对常规产品其产品过程通常已有足够的文件如手册、相关程序及作业指导书及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记录来描述相应的要求,不需要增加相应的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可以通过召开产品实现策划会议的方式对新产品或改型的产品应先识别已有的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能够使用的相关文件,确定特别的要求如质量目标、过程、文件、资源及监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视、测量等以验收标准和记录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4策划的结果形成质量计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5将质量计划作为对原体系补充发放到相关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文件要求:产品策划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1只有新产品、项目或合同才需进行产品实现的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所有产品都需有实现过程的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2产品实现的策划只需要策划其实现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的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说明:策划的内容包括4个方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3产品实现的策划输出为质量计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质量计划是输出的一种形式,还可以有其它形式的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8.4产品实现的策划重点是与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包含的内容,因此可能与原体系要求不
一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必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其它要求相一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讨论区: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16)
2004-11-23 14:34:22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通过了解和确定与产品有关的全部要求,通过过程实现其要求以达到质量体系的目的。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需要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顾客规定的要求,规定的可以是任何形式或采用任何方式,如合同、订单、技术质
量协议、标书。可以是以文件形式(包括书面或电子媒体)或口头、电话等,规定
的要求可包括产品质量特性方面、质量体系以及交付及交付后的活动要求,如:交
付方式,交货期,售后务。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顾客没有明确规定,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和预期用途所必需满足的要求,常见的如服
务业中一些服务特性的要求如环境舒适性、安全性、时间性、资源充分性。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要考虑国家或行业的、产品的制定的法律法规要求,
如电器产品的安全性、食品的卫生环境要求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组织根据市场或其它原因所规定的要求或作出的承诺,如
对产品的保修期、使用寿命的承诺,服务业中对服务时间性、保密性要求的规定等。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在对产品要求的评审之前进行,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当顾客或组织提出新的要求或
更改时应及时确定这些相关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HOW
[pic]
4.1获取顾客的要求:可以通过合同、订单、标书,顾客信息反馈或上门走访等渠道获
得。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获取并分析非明示的要求:通过市场调研、同行业的了解分析、使用过程的分析
等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法律法规要求:通过信息情报部门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4组织的附加要求:组织为增强顾客满意或超越顾客需求在相应的宣传资料或文件上做
出的规定或承诺。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5确定所有的要求:将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解并在相关的文件明确,如合同、生
产计划、设计文件、标准、规范等,以作为评审的输入。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部门:市场营销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相关部门:质量部门、产品实现相关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主要指顾客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四个方面的要求即顾客规定的要求,没有明示但必需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
及组织的附加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主要指产品质量特性方面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限于产品质量特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产品有关的要求确定都必须在合同中加以明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在合同,可以在其它文件方面确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组织的附加要求从哪些方面去获取并考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质量方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质量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过程的特别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4产品规范及标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5产品的交付及售后服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当组织的附加要求没有达到但满足了顾客的要求时如何处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通过对产品要求的评审充分了解产品的要求并确保通过过程实现并满足这些要求。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组织应对所确定的产品要求进行评审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产品要求得到规定,如通过合同、订单、标书、质量技术协议、样品等形式明确。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与以前合同或订单不一致的要求已得到解决,组织通过对不一致要求的传达,适
当时对过程、资源的调整来满足这些要求,如合同中有关交货期的更改。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此规定的要求包括所确定的所有相关的产品的要求
,不仅指顾客规定的要求,组织的能力要求,还包括质量体系所涉及的各个过
程及要求的能力,包括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及管理职责及资源
管理等方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产品要求的评审应在向顾客提供产品的承诺前进行,如签订或更改合同、提交标
书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当顾客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顾客以口头或电话方式提出要求时应尽可能加以明确具
体细节并加以记录并确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对评审的结果应进行记录,当评审时提出相应的变更、纠正、改进的任何措施也应予
以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当顾客或组织对产品的要求发生变更时应将相关的变更要求传递到相关人员,当涉及
文件修改时应按文件控制要求校对修改文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6对产品要求的评审应根据产品销售的方式决定评审的形式不意味着对每一个订单都需
要进行评审,如网上销售,可对产品目录或提供的产品信息进行评审。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如提交标书、签订或更改合同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HOW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按产品特点分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决定不同的评审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产品要求实施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记录评审结果及相应的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传递相关结果及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将产品进行分类:考虑到对产品要求评审的可操作性,可以考虑按产品技术的复杂性
及成熟程度进行分类,如常规产品、非常规产品,包括含特别要求的产品、老产品或新
产品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评审方式:即评审的人员、方法及记录的方式可以不相同
,对技术质量、生产能力、价格、交货方式及交货期可以由不同的部门人员进行,
但对常规的产品可以由一个人完成评审过程,同样可以确保其评审的有效性。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3对产品要求实施评审:根据确定的评审方式由相关人员对产品的要求是否达到规定
,不一致的要求是否解决,以及组织是否有能力满足要求进行评审。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4评审的记录:评审结果的记录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评审后在合同或订单上签字确认
,对非常规的产品及新产品可采用评审表的方式或将有关需要评审的内容在评审表
上记录,对评审后需要采用措施的要求也应进行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5评审结果的传递及措施跟踪:评审的结果应及时传递,评审完成后有关信息可能转化
为其它过程的输入,如生成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计划等。当需要采取措施以满足要求时
,同样应将措施传递到相关人员,并跟踪其措施的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部门:市场营销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相关部门:质量部门、产品实现相关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产品要求的确定及评审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在签订合同前及签订合同后都应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在签订合同前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产品要求的评审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要求得到明确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还包括解决不一致的要求及确保能满足附加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当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时组织可以不加以考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应确认顾客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4对产品要求的评审应由所有相关人员参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根据需要,只要能确保评审的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何才能确保对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的有效性及效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1考虑评审过程的输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2评审过程的人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3评审的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4记录及跟踪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案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某顾客向组织订购了一批产品,在仓库发现其产品尚未发运,跟踪到市场部相应的订
单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要求的交货期是在两天前,市场部经理解释说这是一个已有十年交易的顾客,通常晚
两天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方也认可,以前经常这样,顾客也默认了。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17)
2004-11-23 14:36:15
7.2.3 顾客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通过有效的顾客沟通以了解顾客要求,实现并满足顾客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沟通的形式可以是主动的或被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沟通的方式可以通过口头、书面、包括电子媒体、互联网的方式。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沟通的内容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1产品的信息,如宣传资料、产品广告、新产品信息公告、产品目录。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2顾客的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过程包括对其修改的相关内容。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3顾客反馈如顾客投诉、顾客对产品的有关信息的反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部门:市场营销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相关部门:质量部门、产品实现有关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都可能需要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确定需要沟通的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确定沟通的时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确定沟通的人员及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实施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记录沟通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沟通内容包括产品信息、问询、合同订单处理及修改、顾客反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5.2沟通的时机:从了解顾客需求到交付后的全过程的相关阶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以市场营销为主通过内部反馈方式传递,顾客沟通转为内部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5.4按需要沟通的内容进行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5必要时对沟通的结果应进行记录并保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顾客沟通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与顾客的沟通目的是确定顾客了解组织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沟通是双向的,是达到相互了解并实现顾客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与顾客的每次沟通都应进行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标准无此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当顾客投诉时其处理过程就是与顾客沟通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投诉时需要沟通,但处理过程应属内部纠正措施的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哪些情况下可能与顾客进行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顾客的质量部门经常反映对公司的投诉不能及时给予答复,而公司的市场部门却总是
说我们有自己内部的处理程序,只有在投诉问题彻底解决后才能向顾客反映,而且是向
顾客的市场部门而不是质量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设计和开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是为了实现设计和开发的输出能满足输入的要求,将
顾客需求转化为组织的要求,最终确保设计和开发的结果能满足产品的要求。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首先应考虑对其实现的全过程进行规定。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策划过程应明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划分,应考虑顾客的要求、产品本身的特点、复杂程度、过
往的设计经验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各阶段所需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对需要评审、验证或确认活动的阶段需明确
活动的时机,其内容及方法可根据阶段进展状况作决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每个设计阶段的活动相关的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对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设计小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明确小组的职责分工,接口关
系确保小组之间的有效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4策划输出可采用文件方式如设计和开发计划书、时间安排表等,策划的输出内容
根据进展情况对应的相关内容的更改面予以更新,如人员的调整、时间的调整、设
计输入的变化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部门:设计和开发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相关部门:产品实现过程部门、质量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1在对产品有关要求评审并明确产品的要求之后,形成设计输入之前。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2随着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进展,产品要求变更或体系变更时。
5.HOW
[pic]
5.1指定设计(项目)小组的负责人(Team
Leader)(应具备一定的组织、沟通、技术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负责人应了解顾客、组织等要求,了解产品的特点及复杂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5.3制订设计和开发计划,在计划中将整个设计过程划分为几个有代表性的阶段(如结构
、性能等),在计划中写明各阶段的阶段责任人及权限,对应阶段是否需要评审、验
证或确认活动及时间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各个阶段可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设计,应明确小组之间接口关系、沟通的要求,对应
的职责权限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5当计划书中策划输出应根据进展情况,当相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更改设计策划输出
,即设计计划书、并传递到各相关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的过程就是指设计输入的形成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策划指明确阶段划分、职责和权限及需要进行的有关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在每个设计阶段都应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没有要求每个阶段,在适宜的阶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设计小组之间的接口管理主要指小组各阶段结束时应进行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整个设计过程中应明确沟通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何对设计小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1明确小组的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2明确活动的关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3明确活动的职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4规定接口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5规定沟通的内容、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9.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18)
2004-11-23 14:39:57
7.3.2设计和开发输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是设计和开发过程的基础和设计结果制定的依据准则。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即考虑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顾客规定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顾客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和预期用途所需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4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将产品要求转化为具体输入的要求,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如符合性、可信性、可用性、寿命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2.2.2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行业规则如安全、健康、环境等要求,包括国家、行业等要
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这类设计过程所能提供的有关经验,应吸取的教训。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4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如为满足产品安全性以及维护、保养、处置等要求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设计输入的要形成记录并保持记录如设计说明书、设计输入记录等。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对设计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充分性:反映产品的所有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适宜性:组织能够实现,适宜于组织的现状及未来的要求完整、清楚不矛盾:各项要求
明确、描述清楚,相互之间的关系不矛盾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部门:设计和开发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相关部门:产品实现过程所有相关的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策划完成按策划的结果正式开展设计活动的第一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pic]
评审其充分性和适宜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保持记录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由设计小组成员确定并分析产品的有关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将产品的有关要求转化为相应输入要求,输入的内容应包括有关功能、性能、法律
法规、以前类似设计的信息及其他相关要求,设计输入内容应明确、完整、能实
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设计输入应以设计说明书或设计输入记录文件方式加以描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对输入的内容应由组织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和适宜性,评审发现不
合适时应及时加以修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设计输入的要求就是产品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设计输入的要求主要来自于产品的要求,但不仅限于产品要求,包括有关的要求
如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获得的信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对设计输入的评审属于设计评审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设计输入的评审主要评审其充分性和适宜性,而设计评审主要对其满足结果的能
力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设计输入文件一旦完成,评审后不应再进行更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随着设计的开展对设计输入不合适的要求可以进行更改或评审。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8、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何才能确保设计输入的充分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输入的来源(外部、内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过程的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输出的反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顾客的评价反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19)
2004-11-23 14:40:49
7.3.3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和开发输出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相应的信息如规范、图纸、样品,同时为
测量提供相应的标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与设计输入的要求相对应。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可在设计的各阶段形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设计和开发的输出的形式可以是文件(规范、清单、图纸等)或实物(样板、产品)
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设计和开发输出在放行前应获得批准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2.5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1满足输入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2提供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如物料清单(BOM)、采购规范、材料规
范、生产和服务过程规范、试验规范、图纸及样品以及有关测试、验证报告等。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3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如过程及产品测量的标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4规定为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及正常使用必需的相关的特性要求如功能、时间、物理特
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设计和开发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相关部门:质量部门、产品实现过程相关的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结束形成正式的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输出批准在放行前完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阶段设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阶段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输出更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批准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放行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阶段设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阶段设计结束形成阶段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由授权的人员对设计输出进行批准可以在相关文件上或实物样品上作标识、批准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上一阶段的输出可作为下一阶段的输入,只有批准后才能放行。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输出的更改应得到批准,必要时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设计和开发的输出通常是以图纸的方式表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输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文件或实物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设计和开发的输出主要用于提供产品生产的有关规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还包括提供其它过程(如采购、测量)产品特性要求的有关信息。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在设计完成时形成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在每个设计开发阶段都可能形成输出并可能作为下一阶段的输入。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8.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当设计开发的输出没有满足设计开发输入的要求时如何处理?
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评价在阶段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并识别可能出现的或已出现的问
题,防止和纠正出现设计易产生的不合格。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评审指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设计和开发评审的内容可以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输入是否足以完成设计和开发任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产品实现过程的实现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资源的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测量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设计过程进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满足验证和确认的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危害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λ 可能出现或已出现的问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对评审所识别的问题应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评审的参加人员应包括有关的职能代表以保证评审的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应记录评审的结果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如评审报告、纠正预防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设计和开发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相关部门:质量部门、产品实现过程相关的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通常在设计的每个阶段结束,包括:试样及批量产品生产阶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5.HOW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程序要求: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设计评审是为了确保设计输出能否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设计评审的目的是评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设计评审应保持评审的独立性即不应由相关设计人员参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应包括有关职能的代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设计评审应由设计项目小组长亲自组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无此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何确保设计评审的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1评审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2评审的内容全面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3参予的人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4问题的识别方法及纠正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5设计和开发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认定可包括下述活动: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变换方法进行计算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将新设计规范与证实的类似设计规范进行比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进行试验和演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文件发布前的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设计验证就是将输出结果与输入结果时进行比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设计验证根据产品的特点及设计和开发策划的要求在适当的设计阶段进行。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最常用的验证方法是对应设计输入的要求对输出结果进行阶段检测、试验。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应记录验证结果,当验证为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预防。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设计和开发部门或质量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阶段结束,通常在试样、最终产品阶段应进行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根据设计和开发策划的要求在设计的相应阶段结束时安排进行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5.2验证的内容应与相应的输入要求相对应。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验证的方法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比较法,如采用替代的设计和开发计算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照类似产品进行评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试验、检测、模拟、试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照以往过程经验教训进行评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当验证结果表明某项输出不能满足输入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可以按纠正措
施程序执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5验证结果的记录方式可以是验证报告、检测报告、试用报告或其它形式。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设计和开发的验证的目的是验证开发出的产品能否满足顾客的需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说明:验证输出能否满足输入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在每个阶段结束时都应进行设计和开发的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应根据产品特点及策划的要求决定,没有要求每个阶段都需进行。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设计和开发的验证就是对设计的产品进行检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检验是设计验证的一种方式但不是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讨论区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20)
2004-11-23 14:47:13
7.3.6设计和开发的确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和开发的确认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组织、法律法规等规定的要求
以及已知预期使用或应用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使用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确认所使用的条件可以是实际的或模拟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一般考虑确认在产品试产或批量生产阶段进行,在顾客使用条件下对满足规定的或预
期用途的认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定的时机应按策划的要求进行,通常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前完成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应记录确认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当确认时发现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并记录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顾客或权威组织、设计和开发部门、质量部门、产品实现的相关部
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验证完成,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pic]
5.1确认方式可以采用顾客或权威机构、组织内部进行,也可以三种的任意组合顾客确认
:顾客使用、试用、反馈的信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权威机构:国家检测部门、专家小组的认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组织实际使用条件或模拟条件下对批量生产的产品的认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设计和开发的确认必须由顾客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根据需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设计和开发确认应在产品交付之前完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可行时,但不是所有产品都能在交付前完成一些服务项目。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7.3只要产品已经过顾客确认,说明其设计和开发的产品能完全符合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顾客确认是设计确认的一种方法,但确认的方法决定其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8.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何通过顾客对产品进行确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7设计和开发的更改的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控制以确保设计输出能够操作满足输入要求,产品能够满足规
定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设计和开发的更改是指在产品实现过程(包括设计过程)中已批准的设计输出的更改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典型设计更改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图纸的更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物料的更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产品结构的更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组织应根据顾客或自身的要求识别更改的需求,并记录更改的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2.4根据更改的性质决定是否需要对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充分考虑由于更改
可能引起的质量体系、资源、产品实现过程或检验测量和分析过程的更改,如文件
更改,操作指导的更改、工艺更改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设计和开发更改在实施前应经过授权人员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6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部分对产品其他组成部分的影响,如总体结
构及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已交付产品的影响,如售后服务时零部件的配售提供。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7当对更改的评审发现问题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并记录评审结果及所采取的
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提出部门、任何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责任部门:设计和开发部门、产品实现过程的相关部门、后勤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产品实现过程的相关阶段(包括设计阶段)
[pic]
5.1更改的提出:任何部门可以根据顾客、组织的需要提出设计和开发的更改,通常以设
计更改申请单的方式提出,包括更改的原因,更改的内容及方法建议。更改可能产生
对产品及文件的影响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更改的评审、验证及确认,更改申请提出后由授权人员根据设计更改对设计输出可能
造成的影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评审、验证或确认活动,根据需要可以不进行这些
活动,也可能只独立地进行评审、验证或确认活动,也可能都要进行。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当需要进行时应按照相应的评审、验证及确认及需要采取的措施的要求执行。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评审时应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代表参加并充分考虑其对产品组成部分的影响及已交付产
品的影响,并确保产品最终能够满足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当更改对体系产生影响需要更改时应执行相应的程序并将更改的内容传递到相关的职
能部门,如更改的文件发放到相关部门,确保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6.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1设计输出经过批准后应严格执行,不能进行更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可以更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2设计过程中所有输出文件在更改前应经过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对已批准的输出文件更改需经过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3当设计和开发结果需要更改时需经过重新评审和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根据更改的性质决定是否需再评审和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4 设计更改需经过原设计人员的确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无此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产品的改型或改进与设计更改有何联系与区别?是否需要进行评审验证或确认?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21)
2004-11-23 14:49:25
7.4 采购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4.1采购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如采购规范或
标准),最终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采购的控制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采购过程控制:对供方和采购产品的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采购信息的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对采购产品的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采购过程的控制应包括对供方以及供方所提供的产品的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2.3对供方及采购产品的控制应根据其对产品实现及最终产品的影响而决定控制的类
型和程度,影响愈大其控制要求程度越高,(产品的检验项目及方法、质量评价与选
择、采购信息要求及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根据供方按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来评价和选择供方,能力包括质量保证能力(如
资源能力、产品实现能力、测量分析和改进能力)以及其它能力(如价格、特殊要求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应制订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的准则,并按准则要求选择确定供方。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6对已选择的供方进行重新评价,并制定重新评价的准则,以确定其是否有持续的
满足要求的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7应保持对供方进行评价的结果的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8对评价所提出的对供方或采购的产品所需要采购控制的应进行记录并保持记录(
如改进、纠正措施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采购部门 质量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程序要求:采购控制程度(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供方选择与评价程序(必要时)
5、HOW
[pic]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供方的分类或分等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可考虑以下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综合进行分类或分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按采购产品对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如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按供方所提供的产品时间来划分,如组织建立实施质量体系的时间为界限。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将服务(如运输、检测、校准等)及提供软硬件的产品划分。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5.2选择、评价及重新评价的准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按照供方的分类或分级制订选择及评价的准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通常准则中可考虑下列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产品本身的质量(通过对产品的质量特性及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供方的质量体系(可考虑ISO9001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供方产品的实现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供方的服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价格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评价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准 则中国质量 |方 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
|WWW.CQCC.COM.CN | |
|1)产品本身的质量 |进货检验、验证、小批量试用、大批量试用中|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
|WWW.CQCC.COM.CN |同类产品的比较或调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
| |WWW.CQCC.COM.CN |
|2)质量体系中国质 |调查表、供方现场评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
|WWW.CQCC.COM.CN |提供质量体系状况的证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 |WWW.CQCC.COM.CN |
|3)供方产品的实现 |产品生产能力、交付能力、过程能力(如CPK |
|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指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询网 | |
|WWW.CQCC.COM.CN | |
|4)供方的服务中国 |服务的及时性、服务水准、服务的提供能力中|
|质量认证咨询网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
|WWW.CQCC.COM.CN | |
|5)价格中国质量认 |绝对价格、性能价格比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
|WWW.CQCC.COM.CN | |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再评价方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时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采用定期评价(如每年1—2次)对已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当产品质量连续出现不合格或严重不合格时应考虑对供应商再评价。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再评价结果处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当再评价结论是不合格时可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暂停产品的接收,并提出改进要求,当改进后经验证符合要求后再采购。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取消供方的资格,当需恢复时应重新按评价程序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对采购产品的控制就是要对所采购的产品进行检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控制方式多种如验证、评估、试用、认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对一些辅助材料的包装材料因其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大可以先不进行评价,通过进货检
验的方式对供方进行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需进行评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对供方重新评价的准则应与评价的要求一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没有强制要求,但需重新评价。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4
当采购产品出现不合格时说明供方不能满足组织要求应取消供方资格。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视评价准则而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5当评价结果表明需要供方改善时可以通过口头向供方提出纠正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应记录并以书面方式(包括电子媒体)通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4.2采购信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向供方明确采购的要求以确保采购产品满足组织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对供方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认可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产品:产品本身的质量特性、技术要求如外观、性能等方面要求。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b)程序:与产品实现过程有关的运作程序,如生产批准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过程:对一些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或与供方有关的过程要求,如顾客投诉处理过
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设备:产品实现过程有关的设备包括生产及测量监控设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人员资格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对供方人员的教育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经验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技能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培训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确保供方人员的能力能满足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可以直接采用或参照ISO9001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特别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要确保上述所提出的采购要求是充分的,能反映组织对采购产品的所有相关要求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采购部门、质量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相关部门:产品实现过程相关的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采购控制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 明确采购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 在采购文件中描述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 审批要求确保充分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明确采购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收集有关采购产品有关的信息,包括如:采购产品质量要求、原材料检验标准等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根据采购产品的类型及特点明确对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要求,对供方人员
资格的要求(如检验人员、特殊作业人员)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描述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在采购文件如采购订单合同、双方签订的质量技术协议、采购规范等文件中清楚描述上
述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与供方沟通,确保供方理解这些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审批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为确保这些要求已经充分反映了对采购产品的需要,并且这些要求是适宜的,应对这些
要求进行审批,可以直接在相关文件上记录,如对合同的审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所有采购的要求应在采购合同中加以明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可以以其它方式明确,如采购规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采购信息指对采购产品质量及服务方面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可包括其它要求,如人员及体系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所有采购合同中都应明确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根据产品的需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4为确保采购信息的充分性,应对采购信息进行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无此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果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要求,应首先考虑哪些方面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1)文件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关键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与组织接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22)
2004-11-23 14:52:08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以确保其质量能满足规定的要求,防止组织产品出现不合格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为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组织应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确定所需要进行的控制活动及方法如进货检验、测量、试验、验证或到供方处验
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按照所要求的活动实施,如通过检验、验证的方法对采购的产品进行判定,以确
保能满足规定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当组织或组织的顾客需在供方现场验证时,如派出检验员、验货员(包括第三方机
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采购文件)明确验证的安排及放行的方法(如放行的标准)。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质量部门、采购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程序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采购产品验证程序(进货检验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pic]
[pic]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确定验证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根据对供方及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确定的具体方法,通常采用进货检验
或验证的方式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进货检验应明确需要进行检验的产品、检验的项目、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进货验证包括对供方所提供的产品的检验记录,证明文件等来结束对照组织的
要求判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实施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组织按照所明确的验证方法如检验验证程序、检验验证标准等对所采购的产品进
行检验/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组织或顾客可以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此时供方、组织、顾客应达成共识,并明
确验证安排及放行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应保存验证及产品放行的有关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对采购产品的验证是指确定并实施采购产品所需的检验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限于包括检验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对采购产品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能符合进货检验标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说明:满足采购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当组织或其顾客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时,应在采购合同中明确产品放行的方法。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可在其它采购文件中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4即使组织或顾客已在供方现场对采购的产品实施验证,组织内部仍需进行验证。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应根据组织或顾客的要求确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请说明采购要求与供方质量体系要求产品要求及组织的验收标准要求的区别。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组织如何决定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还是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23)
2004-11-23 14:54:47
7.5生产和服务提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组织应策划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如通过编制计划,提供资源、实施监控等。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生产和服务的提供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获得产品特性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于顾客,产品要求的评审部门、与顾客沟通过
程以及设计和开发部门,如产品规范、检验规范、图纸、样本等。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b)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的需的作业文件。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使用适宜的设备,包括产品实现过程所需的设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为满足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应提供这些设备,并正确使
用这些设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实施监视和测量,对产品及过程的特性进行测量和监视以保证过程的有效性及产品
能满足规定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f)实施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对内部、外部的放行活动、交付给顾客的活动及
交付后的活动如售后服务等进行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产品实现过程所有相关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程序要求:生产和服务控制程序(必要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pic]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生产和服务的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 制订生产和服务计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 提供相关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 按计划实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 监控实施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关于作业指导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标准未要求所有活动都需制订作业指导书,通常下列情况应考虑编制作业指导书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测量、检验、试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关键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特殊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复杂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生产的策划主要指制订并实施生产计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限于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受控条件指生产和服务环境条件。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标准中6个方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组织应尽可能将所有相关作业要求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根据必要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何时应编制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详细程度如何决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案例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此类特殊过程进行确认以确保过程能够实现所策划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对下列过程需要进行确认(又称特殊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当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后问题才出现的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
过程确认是为了证实过程的输出能否满足规定的要求,应考虑过程本身的要求(资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源和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确认的安排可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明确为过程评审和批准的准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对设备的认可(设备的能力)和相关人员资格的鉴定(满足资格要求)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使用特定的方法和运作程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对记录的要求(见4.2.4记录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对过程的再确认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生产和服务部门,
相关部门:品质部门、设计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在正式提供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之前进行,并不是对所有过程都要确认。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5、 HOW:
[pic]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对所有的生产和服务过程都需要确认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主要通过对设备认可及人员资格的鉴定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通过证实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特殊过程可能使用的特定的方法和程序应不属于质量体系文件的范围。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同样属于体系内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7、讨论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过程的确认要求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这里的策划的结果是指质
量体系策划;产品实现的策划?策划结果的能力应如何判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24)
2004-11-23 14:57:07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产品进行标识以识别不同的产品,同一产品不同的生产状态、检验状态,防止产品
误用。必要时实现可追溯的目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产品的识别是在适当时,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如制造产品规格、批号、生产
日期等,服务业中服务员编号、服务功能场所的标识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的状态包括待检、已检合格、已检不合格等。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当需要有可追溯性场合,如对产品的历史状态,(如产品实现过程)的某一特征进
行追踪时应进行可追溯性管理,包括控制其标识方法,并记录标识的状态、确保标识
的唯一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保持标识和可追溯性方法的多种多样,在一些行业如计算机软件开发,其状态管理
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产品标识、产品实现过程有关的部门、品质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监视和测量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pic]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所有产品在产品实现过程中都应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适当时或有需要时才进行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所有标识应在产品或外包装上标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可以采取记录或区域识别的标记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 测量、分析和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1总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通过策划并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以实现建立体系、实现质量目标的目的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需要策划并实施下列三个相关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证实产品的符合性,包括产品的测量(如产品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及成品检验)、
顾客满意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确保质量体系的符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包括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包括对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数据分析以及其它数据来源如外部审核、同待业数据带来
改进体系有效性的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确定并应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包括具体方法及应用程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品质部门、产品实现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产品实现过程中及产品交付后进行实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pic]
5.1策划所需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1明确所需具体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2必要时将过程以文件形式加以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3明确具体的方法及职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实施所需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1按规定的程序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顾客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内部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为确保质量体系的符合性应对所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测量、监视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非所有过程,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只在数据分析时才使用统计技术来改进质量体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在产品的测量、过程监控时都可能应用到统计技术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25)
2004-11-23 14:58:44
8.2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2.1顾客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顾客满意状况进行监视以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依据,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
质量管理原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顾客满意(GB/T19000-ISO9000
3.1.4)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顾客满意程度表达最常用的是采用级
度法。顾客满意级度可以分为三级、五级或七级级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 三级度为 满意 一般 不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五级度为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很不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七级度为 很满意 满意 较满意 一般 较不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应确定获取顾客满意有关信息的渠道及方法,这些信息可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2.2.1对顾客(包括直接顾客、最终顾客)的调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有关产品方面的反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顾客要求和合同信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4市场需求及反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5服务提供数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6竞争方面的信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应确定利用所获得的信息的方法,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1对信息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2根据分析结果获得评价关于体系绩效的依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3对体系的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市场、销售部门、品质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通常调查方式每年至少一次(管理评审之前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日常反馈随时接收信息
5、HOW
[pic]
5.1获取信息的方法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1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问卷和调查(常规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与顾客的直接沟通——面对面(Face To Face Talking)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委托第三方收集——电话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2被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顾客抱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媒体的反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行业研究反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调查方法及内容的设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1常规性的调查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或电话调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2通常每年进行一次,下列情况发生时可进行特别或专项调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顾客发生重大投诉或多次重复性投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新产品开发投放市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体系发生重大变更并引起产品质量下降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3满意度的程度衡量
可以采用级度法及计分法来衡量满意度,级度法通常采用五级级度划分,计分法采用分
数计算来划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4调查的项目及权重设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调查的项目可以分为二级,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产品的实物质量 外观及性能(产品具体特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服务 服务能力,服务正规性,服务及时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交付能力 及时性、准确性等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应根据调查项目的重要性来决定项目的权重,并通过计算来决定最终的级度。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如用级度法时应取用中值分数计算,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 中国质量认证咨 |分值区间中国质量认证咨|中值中国质量认证|
|询网 |询网 WWW.CQCC.COM.CN |咨询网 |
|WWW.CQCC.COM.CN | |WWW.CQCC.COM.CN |
|很满意中国质量认|+100 — |+80中国质量认证 |
|证咨询网 |+60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咨询网 |
|WWW.CQCC.COM.CN |WWW.CQCC.COM.CN |WWW.CQCC.COM.CN |
|满意中国质量认证|+60 — +20中国质量认证 |+40中国质量认证 |
|咨询网 |咨询网 WWW.CQCC.COM.CN|咨询网 |
|WWW.CQCC.COM.CN | |WWW.CQCC.COM.CN |
|一般中国质量认证|-20 — +20中国质量认证 |10中国质量认证咨|
|咨询网 |咨询网 WWW.CQCC.COM.CN|询网 |
|WWW.CQCC.COM.CN | |WWW.CQCC.COM.CN |
|不满意中国质量认|-20 — -60中国质量认证 |-40中国质量认证 |
|证咨询网 |咨询网 WWW.CQCC.COM.CN|咨询网 |
|WWW.CQCC.COM.CN | |WWW.CQCC.COM.CN |
|很不满意中国质量|-60 — |-80中国质量认证 |
|认证咨询网 |-100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咨询网 |
|WWW.CQCC.COM.CN |WWW.CQCC.COM.CN |WWW.CQCC.COM.CN |
设计调查表时应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让顾客觉得最不满意的项目以利获得改进的信息。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确定结果并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1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需要改进的项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2应按照改进程序(包括纠正、预防)实施改进并跟踪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通过对顾客抱怨的分析就可以准确获得顾客满意的信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顾客抱怨只代表满意度低,但没有抱怨并不表明顾客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顾客满意度就是指顾客满意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满意级度,如满意、一般、不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顾客满意率是指达到顾客满意的顾客占所有顾客的比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顾客满意度越高代表产品质量越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26)
2004-11-23 15:00:43
8.2.2内部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为确定并保持质量体系的符合性及持续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审核(GB/T19000-2000
3.9.1)是指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
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审核准则(GB/T19000-2000
3.9.3)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审核方案的策划应考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1过程和区域的运作状况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已出现的问题(包括内部及外部反馈)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体系的变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薄弱环节及过程的接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质量目标现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2过程和区域的重要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直接影响到体系的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影响到顾客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产生重大不合格或损失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3以往审核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内部审核的发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外部审核的发现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审核策划的方案应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1审核的准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2审核的范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3审核的频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4审核的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5审核组成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审核员应保持审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2.6应编制程序,并在程序中规定审核策划、审核实施、审核报告和保持审核记录的职责
和具体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7对审核过程发现的不合格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管理者应确保措施的招待并消除不
合格及其原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8应跟踪验证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并报告验证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管理者代表、审核组成员、受审核部门责任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通常每年相关部门至少进行一次内审,为获得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应在管理评审之前
进行。
5、HOW
[pic]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审核准备及策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1确定年度审核计划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2任命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3确定审核范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4收集相关文件及资料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5制定审核实施计划(目的、范围、准则、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6编制检查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审核实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1召开首次会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2依据计划及检查表进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3不合格纠正措施报告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4召开末次会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审核报告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1编制审核报告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2发放审核报告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审核跟踪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1跟踪不合格纠正措施执行情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2关闭不合格项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内部审核包括对体系产品及过程的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内部审核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内部审核可以不包括对最高管理者的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最高管理者应作为受审核的范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审核员不能审核本部门的工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27)
2004-11-23 15:03:15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质量体系是基于过程管理来完成的,通过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来证实过程的能力,并
确保体系的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包括标准中所要求的4、5、6、7、8部分中的内容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可以通过对过程的输入、输出、以及过程中的活动及资源进行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监视可用于所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而测量只能用于部分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2.4过程测量的结果可以用作监视的手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监视和测量的方法应能证实过程结果的能力,即过程的输出结果能否满足策划的
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6如果过程监视和测量发现其未能达到预期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纠正活动和纠正措
施,消除不合格的原因以实现产品的符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产品实现有关的部门、品质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产品实现过程中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pic]
5.1过程监视测量的内容可以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1过程的输入:对过程输入的有关信息的准确性、符合性的检查、审核。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2过程的输出:过程输出的有效性的监视和测量(如目标的实现情况)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3过程的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对过程活动的符合性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对过程活动的方法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4资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资源的能力监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过程监视测量的方法通常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1内部质量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2日常或定期的检查或过程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3对质量目标状况的监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4生产能力的监视(如Cpk)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指对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指所有质量体系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对过程进行监视是指对过程进行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过程审核是过程监视的一种方式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通过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定产品要求是否已得到满足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2、WHAT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特性(GB/T19000-2000)是指可区分的特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象是产品的特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产品特性的范围及要求应考虑顾客及组织本身的期望,并加以规定。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监视和测量的依据是产品实现策划的安排,这些安排通常在相关的程序、作业指导
书中加以明确(如监视、测量程序、规范、标准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监视和测量的时机是在适当阶段,通常在形成产品特性的阶段。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2.6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如监视和测量记录,记录中应能表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
员,通常在文件中加以规定职权,并在记录上反映该职位人员。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7只有在产品实现策划的安排完成之后,即监视和测量完成,证明产品符合接收准则
时才能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8当未经监视和测量而需要放行时应得到授权人员的批准(可在文件中规定授权人员)
,当可能影响到顾客满意或不能满足顾客要求时应得到顾客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品质部门、产品实现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产品实现过程中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pic]
5.1确定监视和测量的范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监视和测量的产品特性可以来源于顾客要求,组织要求及相关方要求包括法律法规要求
,可以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物理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感官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行为的(服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时间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人体工效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f)功能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与顾客有关的产品要求应作为监视和测量的必需进行的项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时机、方法及标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通常在进货、过程及最终产品交付前应进行监视和测量,测量的方法通常包括项目、步
骤及所用资源(如设备)、环境要求,监视和测量标准同样首先应考虑顾客的要求以及
为满足顾客要求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组织应达到的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产品放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进货及过程中产品不合格的放行(让步放行)通常由组织内部人员批准,而最终产
品的不合格的放行通常应得到顾客的批准,当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时必须得到顾客的批准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应有专职的人员完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标准未对人员的要求作出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所有不合格产品的放行应得到顾客的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只有当产品不能满足顾客要求或顾客提出时才需要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28)
2004-11-23 15:05:04
8.3不合格品控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误用或交付给顾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不合格(GB/T19000—2000
3.6.2)指未满足要求,不合格包括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应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应制订不合格品控制的程序并在程序中规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1不合格品控制的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2不合格品处置的职责和权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对不合格的处置可以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采取措施,通过对不合格的处置消除不合格,如制造业常见的返工、返修、降级
、报废等,服务业中更换、补救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经过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使用或应用,如对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应记录不合格的特征(性),(如不合格项目、状态水平、严重程度等)以及所采取
的处置措施,包括经批准的让步。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6纠正之后 的不合格品应再次验证以确定是否已符合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7当产品交付给顾客或顾客使用后发现不合格时,如包括未退或已退货的不合格品,组
织同样应采取措施,此措施应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相适应。(包括主动上门维修
、更换)。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品质部门、产品实现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当有不合格品发生时,包括监视和测量过程发现的不合格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pic]
是
接收或放行
5.1不合格品的控制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1不合格品的识别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2不合格品的标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3不合格品的隔离(可行时)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4不合格品的处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不合格品的处置职权:包括谁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以及不合格品处置方法的批
准、让步的批准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不合格品处置的记录:通常发出不合格品报告(Nonconformity
Report),记录不合格状况(特征),发现地点、处置方法、纠正结果及验证结果。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对所有不合格品都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标准未要求所有不合格都要消除原因。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经过组织授权人员批准后就能放行不合格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有些情况下需经顾客批准。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不合格品经纠正后即可放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合格品纠正之后应再次验证合格方可放行。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29)
2004-11-23 15:09:11
8.4数据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认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质量体系的机会。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和有效性有关的数据,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1与产品有关的数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2与体系有关的数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3与过程有关的数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收集有关的数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内部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外部检查或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行业提供的数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分析所获得的数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1采用有效的分析方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2采用适宜的统计技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3基于逻辑分析、权衡经验和直觉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评价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机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1基于分析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2确定现有或潜在问题及其原因并进行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数据分析应提供的信息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1顾客满意,通过顾客满意监视和测量获得顾客满意度的有关信息。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2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通过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获得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的要求以及
持续稳定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3过程和产品特性及趋势,通过对过程及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获得过程和产品特性及
趋势的信息。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4供方,通过对产品(进货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获得供方产品的有关信息。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品质部门、市场部门、生产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根据监视和测量分析获得结果的时间,可以定期(如每月一次)并在管理评审会议上对
全年的结果进行分析。
5、HOW
[pic]
8.5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8.5.1持续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组织要持续满足或超越顾客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持续改进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持续改进(GB/T19000—2000
3.2.13)是指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持续改进可以是针对产品、过程或体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持续改进的范围可以从渐进的日常的改进至战略突破性改进项目。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2.4持续改进的输入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1质量方针:通过提升方针确定改进的项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2质量目标:通过目标的提高明确改进的项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3审核结果:通过审核结果发现的问题改善薄弱环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4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果识别改进的机会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5纠正和预防措施:通过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达到改进的目的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2.4.6管理评审:通过定期对现有体系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的评价和分析持续改进
体系的有效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5持续改进的结果可导致体系、产品或过程的更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主要职责部门:所有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体系运行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pic]
[pic]
5.1确定改进项目:应确定改进的具体项目及预期达到的目标,目标的确定应考虑投入与
产出、风险与成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现状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改进的原因。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确定改进方案,应确定改进的步骤、方法、责任人、时间要求、资源要求等。中国质
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4实施改进:确定的责任人应按照改进方案进行实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5评价效果,确认问题及产生根源是否已消除或影响已减少、或预期效果是否已达到并
实现了改进目标。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6实施新方法;按改进后的要求实施,并对现有的相关体系进行更改。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
6.1持续改进是指不断地提升某一质量目标的改进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限于质量目标提升的范畴。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持续改进的原因是由于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发生。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仅仅是针对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所有持续改进项目应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立项。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不是必要条件。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30)
2004-11-23 15:10:50
8.5.2纠正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为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并不断地自我完善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纠正(GB/T19000—2000
3.6.6)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纠正措施(GB/T19000—2000
3.6.5)为消除已发现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
网 WWW.CQCC.COM.CN
2.3应编制纠正措施的程序,明确纠正措施过程所必须进行的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1评审不合格,确定影响程度,为纠正不合格所需要采取的活动,不合格包括: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监视和测量过程发现的体系、过程及产品的不合格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顾客抱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2确定不合格原因:通过对相关事项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不合格的根本原因。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3评价防止不合格再发生应采取的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4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5记录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结果,描述跟踪结果(实施的情况)。中国质量认证
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6评审所采取的措施: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是否达到预期结果)、适宜性和充
分性进行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4在评价和确定措施时,应根据不合格对组织的影响的严重程度来考虑风险,成本和利
益的关系来确定合适的纠正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品质部门、所有相关部门、管理者代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有不合格发生后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pic]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确定信息来源:信息来源可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1内部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不合格报告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内部审核报告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管理评审输出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数据分析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e)质量体系的记录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f)过程测量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2外部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顾客满意监视和测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顾客抱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外部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评审不合格,对不合格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1运作成本(如损失)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2不合格成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3产品特性(尤其是安全性、性能、可信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4顾客满意程度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不合格的原因通常可以考虑: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1体系文件未规定或不够明确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2体系文件规定不适用或实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3资源不足(人员、设施、工作环境)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4员工能力不足,培训不够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5未能有效地按文件要求执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3.6对体系或过程缺少有效监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所有不合格都必须采取纠正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通常对偶尔发生的轻微不合格不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评审纠正措施是评审有无按照纠正措施要求实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是指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即是否达到要求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ISO9000:2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 (31)
2004-11-23 15:12:26
8.5.3预防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1、WHY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持续改进质量体系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WHAT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1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应编制预防措施程序,程序中应明确下述活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1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对可能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中国质量
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2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需要采取的措施的适宜性中国质量认
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3确定和实施预防措施:根据评价的结果所确定的措施进行实施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2.2.4记录预防措施的结果:跟踪预防措施的实施并记录措施的实施情况及结果中国
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2.5评审预防措施,确定措施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2.3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案应根据潜在问题对组织的影响程度相适应考虑成本、风险及利
益的关系(包括经济性)。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3、WHO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品质部门、所有相关部门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4、WHEN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发现或分析出潜在不合格后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HOW
[pic]
5.1预防措施的信息来源可包括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1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a)顾客满意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b)内部审核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c)过程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d)产品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2体系评审(管理评审)的结果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3数据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4市场分析有风险分析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5相关方分析及水平对比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1.6以往经验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5.2预防措施的有关职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预防措施从立项到评审有多项活动,在程序中应具体明确每个活动的职责权限,通常对
本部门内的预防系列活动可以在部门内完成,但对于跨部门或需要其它部门支持或需要
有较多资源投入时通常要由公司管理层(如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组织有关活动的开展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错误的理解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1预防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不合格再发生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是为了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2预防措施的需求评价目的是决定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采取适宜的预防措施(考虑有效性、成本、风险、利益)中
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6.3评审预防措施是指对是否实施了预防措施及预防措施是否合适的评价中国质量认证咨
询网 WWW.CQCC.COM.CN
说明:主要针对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中国质量认证咨询网 WWW.CQCC.COM.CN
-----------------------
| 0 | negative_file/[质量培训]ISO9000标准理解培训教材1(doc 87页).doc |
数值类的考点
01拔管
急性胰腺炎术后腹腔引流<5ml可拔管
胸腔笔试引流是引流拔管指征24h引流液量<50ml,脓液<10ml
结石术后放置输尿管支架根据病情在术后1-3个月拔管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5-7天拔出尿管
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后7-9天拔出尿管
02进水量
肝硬化腹水每天进水量应限制在1000ml以内。
高度水肿每天进水量应限制在1000ml以内。
慢性肾衰每天进水量应限制在1500ml以内。
颅内压增高每天输液量1500-2000ml,等渗盐水不超过500ml,尿量不少于600ml。
肾结石大量饮水每天进水量>3000ml。
尿路感染大量饮水每天进水量>2500ml。
全肺切除病人24小时补液控制在2000ml以内,20-30滴/分。
胰腺炎病人禁食时每天的液体入量常需达3000ml/L。
哮喘持续状态静脉补液2500-3000ml。
03羊水
足月时羊水约1000ml
羊水过多(妊娠任何时期)>2000ml
羊水超过3000ml才会出现症状
羊水过少(妊娠晚期至足月)<300ml
04限制盐、蛋白质
肝硬化限制盐在1.5—2g/天
妊娠合并心脏病限盐:<4-5g/天
风湿性心脏病限钠:0.5g/天
肾小球肾炎(低蛋白低临):盐1-3g/天,蛋白质0.6-0.8g/(kg/天)
肾病综合征盐<3g/天,蛋白质1g/(kg/天),蛋白尿>3.5g/天
慢性肾衰盐<2g,低蛋白:20-40g/天
肾小球肾炎:蛋白尿1-3g/t天
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05体重
正常体重儿:2.5-4kg
低出生体重儿:<2.5kg
巨大儿:>4kg
使用利尿剂不宜过快,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0.5g(无水肿)——1g(有水肿)
急性肾衰竭理想控制体重标准是每日减轻体重0.5g
06出血量
出血量在5-10ml: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50-70ml:黑便
250-300ml:呕血
1000或20%血容量:失血性休克
当引流量(每小时100-200ml)应考虑为活动性出血
腹腔积血在500ml以上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07咯血
少量咯血:<100ml/天
中等量咯血:100-300ml/天
大量咯血>500ml/天或一次300-500ml
08尿细菌培养
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l
可疑阳性:104-105ml
可能是污染<104ml
09血胸
少量血胸:<500ml
中等量血胸:5000-1000ml
大量血胸>1000ml
10PPD
PPD实验:注射部位:左前臂屈侧中部
注射量:5TU
观察时间:48-72H
结果判断:≤4阴性,5-9弱阳性,10-19阳性、≥20或不足20但局部有水疱强阳性
11胸腔闭室引流
进行性血胸:胸腔闭室引流血量≥200ml,持续3小时。
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
12氧浓度及流量
家庭氧疗,II型呼吸衰竭:氧流量1-2L/min,氧浓度25%-29%,每日不少于15h。
新生儿有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氧浓度30%—40%。
新生儿鼻导管给氧:0.5-1L/分,氧浓度40%。
面罩给氧:2-4L/分;氧浓度50%-60%。
紧急情况可给氧浓度60%-100%,持续时间不超过4-6h,氧分压在65-85mmHg。
一氧化碳中毒:8-10L/分,>60%(高流量高浓度)严重者—高压氧舱治疗。
有机磷中毒:4-5L/分。
13呼吸衰竭
I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II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PaCO2>50mmHg
14抽液量
胸腔穿刺抽液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ml
穿刺放羊水一次不超过1500ml
每次放胸腔引流液不超过100ml
卵巢癌需放腹水者一次性不超过3000ml
正常胃癌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100-300ml
15痰
痰多病人每日饮水应在1500ml以上。
大量咳痰指24h痰量>150ml。
吸痰每次不超过15s两次间隔时间>3分。
胸部叩击120-180次/分,每次5-15分钟在餐后2小时或餐前30分钟进行。
16胎龄
足月儿:≥37周,<42周
早产儿:<37周
过期产儿:≥42周
17新生儿
新生儿呼吸频率:40-45次/分
1岁以内:30-40次/分
18小儿肺炎
急性肺炎:病程<一个月
迁延性肺炎:病程≥一个月<三个月
慢性肺炎:病程>三个月
19腹泻
急性腹泻:病程<2周
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
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
20其他
正常人空腹静脉血氨为40—70ug/dl
施行分流术者需制动48h,不宜早期下床,一般手术后卧床1周。术后2周每天或隔天
开放性损伤:争取6-8小时内清创,12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
止血带每隔1小时松开2-3分钟
三腔二囊胃囊注入气体150—200ml,食管囊注入100ml
封闭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的气囊压力一般维持在20cmH2O
颅内压70—200mmH2O(0.7-2kpa)儿童:50—100(0.5-1kpa) | 0 | negative_file/数值类的考点.docx |
数学建模知识
——之新手上路
一、数学模型的定义
现在数学模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定义
。不过我们可以给出如下定义:“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和为一种特殊目的而作的
一个抽象的、简化的结构。”具体来说,数学模型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学及其
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像、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
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一般来说数学建模过程可用如下框图来表明:
[pic]
数学是在实际应用的需求中产生的,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需建立数学模型,从此意义
上讲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古老历史。例如,欧几里德几何就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模型,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也是数学建模的一个光辉典范。今天,数学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其
它科学技术领域渗透,过去很少应用数学的领域现在迅速走向定量化,数量化,需建立
大量的数学模型。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蓬勃兴起,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数学在
许多高新技术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数学建模被时代赋予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1. 模型准备
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目的,搜集必需的各种信息,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
。
2. 模型假设
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作出假
设,是建模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对问题的所有因素一概考虑,无疑是一种有勇气但方
法欠佳的行为,所以高超的建模者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
,善于辨别主次,而且为了使处理方法简单,应尽量使问题线性化、均匀化。
3. 模型构成
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
各个量间的等式关系或其它数学结构。这时,我们便会进入一个广阔的应用数学天地,
这里在高数、概率老人的膝下,有许多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图论、排队论、线性规划
、对策论等许多许多,真是泱泱大国,别有洞天。不过我们应当牢记,建立数学模型是
为了让更多的人明了并能加以应用,因此工具愈简单愈有价值。
4. 模型求解
可以采用解方程、画图形、证明定理、逻辑运算、数值运算等各种传统的和近代的数
学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一道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纷繁的计算,许多时候还得
将系统运行情况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因此编程和熟悉数学软件包能力便举足轻重。
5. 模型分析
对模型解答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能否对模型结
果作出细致精当的分析,决定了你的模型能否达到更高的档次。还要记住,不论那种情
况都需进行误差分析,数据稳定性分析。
例题:一个笼子里装有鸡和兔若干只,已知它们共有8个头和22只脚,问该笼子中有多少
只鸡和多少只兔?
解:设笼中有鸡x只,有兔y只,由已知条件有
x+y=8
2x+4y=22
求解如上二元方程后,得解x=5,y=3,即该笼子中有鸡5只,有兔3只。将此结果代入原题
进行验证可知所求结果正确。
根据例题可以得出如下的数学建模步骤:
1)根据问题的背景和建模的目的做出假设(本题隐含假设鸡兔是正常的,畸形的鸡兔除
外)
2)用字母表示要求的未知量
3)根据已知的常识列出数学式子或图形(本题中常识为鸡兔都有一个头且鸡有2只脚,
兔有4只脚)
4)求出数学式子的解答
5)验证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这就是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
三、数模竞赛出题的指导思想
传统的数学竞赛一般偏重理论知识,它要考查的内容单一,数据简单明确,不允许用
计算器完成。对此而言,数模竞赛题是一个“课题”,大部分都源于生产实际或者科学研
究的过程中,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数据庞大,需要用计算机来完成。其答案往往不
是唯一的(数学模型是实际的模拟,是实际问题的近似表达,它的完成是在某种合理的
假设下,因此其只能是较优的,不唯一的),呈报的成果是一篇论文。由此可见“数模竞
赛”偏重于应用,它是以数学知识为引导计算机运用能力及文章的写作能力为辅的综合能
力的竞赛。
四、竞赛中的常见题型
赛题题型结构形式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 实际问题背景
涉及面宽——有社会,经济,管理,生活,环境,自然现象,工程技术,现代科学中出
现的新问题等。一般都有一个比较确切的现实问题。
2. 若干假设条件
有如下几种情况:
1)只有过程、规则等定性假设,无具体定量数据;
2)给出若干实测或统计数据;
3)给出若干参数或图形;
4)蕴涵着某些机动、可发挥的补充假设条件,或参赛者可以根据自己收集或模拟产
生数据。
3. 要求回答的问题
往往有几个问题,而且一般不是唯一答案。一般包含以下两部分:
1)比较确定性的答案(基本答案);
2)更细致或更高层次的讨论结果(往往是讨论最优方案的提法和结果)。
五、提交一篇论文,基本内容和格式是什么?
提交一篇论文,基本内容和格式大致分三大部分:
1. 标题、摘要部分
题目——写出较确切的题目(不能只写A题、B题)。
摘要——200-300字,包括模型的主要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果。
内容较多时最好有个目录。
2. 中心部分
1)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2)模型建立:
① 补充假设条件,明确概念,引进参数;
② 模型形式(可有多个形式的模型);
③ 模型求解;
④ 模型性质;
3)计算方法设计和计算机实现。
4)结果分析与检验。
5)讨论——模型的优缺点,改进方向,推广新思想。
6)参考文献——也有特定格式。
3. 附录部分
计算程序,框图。
各种求解演算过程,计算中间结果。
各种图形、表格。
(论文有其严格的格式,这里只是一点挂一漏万的表述,详细的内容留有下期,敬请
观看)
六、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是不是需要学习很多知识?
没有必要很系统的学很多数学知识,这是时间和精力不允许的。很多优秀的论文,其
高明之处并不是用了多少数学知识,而是思维比较全面、贴合实际、能解决问题或是有
所创新。有时候,在论文中可能碰见一些没有学过的知识,怎么办?现学现用,在优秀
论文中用过的数学知识就是最有可能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用到的,你当然有必要去翻一翻
。
具体说来,大概有以下这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归结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类:
1)概率与数理统计
2)统筹与线轴规划
3)微分方程;
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包括
1、线性规划 6、最优化理论
2、非线性规划 7、管理运筹学
3、离散数学 8、差分方程
4、概率统计 9、层次分析
5、常微分方程
还有与计算机知识交叉的知识:计算机模拟。
上述的内容有些同学完全没有学过,也有些同学只学过一点概率与数理统计,微分方
程的知识怎么办呢?一个词“自学”,记得数模评卷的负责教师曾经说过“能用最简单浅易
的数学方法解决了别人用高深理论才能解决的答卷是更优秀的答卷”。
第二方面:计算机的运用能力
一般来说凡参加过数模竞赛的同学都能熟练地应用字处理软件“Word”,掌握电子表格
“Excel”的使用;“Mathematica”软件的使用,最好还具备语言能力。这些知识大部分都
是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的。
第三方面:论文的写作能力
前面已经说过考卷的全文是论文式的,文章的书写有比较严格的格式。要清楚地表达
自己的想法并不容易,有时一个问题没说清楚就又说另一个问题了。评卷的教师们有一
个共识,一篇文章用10来分钟阅读仍然没有引起兴趣的话,这一遍文章就很有可能被打
入冷宫了。
七、如何从建模例题中学习解题方法
在看例题的时候,要看例题是如何作的,即是如何切入,如何选择合理假设,如何分
析建立的模型等。数学建模方法常见有:
一、机理分析法 从基本物理定律以及系统的结构数据来推导出模型。
1. 比例分析法--建立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 代数方法--求解离散问题(离散的数据、符号、图形)的主要方法。
3. 逻辑方法--
是数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在决策,对策等学
科中得到广泛应用。
4. 常微分方程--
解决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关键是建立"瞬时变化率"的表达式。
5. 偏微分方程--解决因变量与两个以上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数据分析法 从大量的观测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1. 回归分析法--
用于对函数f(x)的一组观测值(xi,fi)i=1,2,…,n,确定函数的表达式,由于处理的
是静态的独立数据,故称为数理统计方法。
2. 时序分析法--处理的是动态的相关数据,又称为过程统计方法。
三、仿真和其他方法
1. 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质上是统计估计方法,等效于抽样试验。①
离散系统仿真--有一组状态变量。 ② 连续系统仿真--有解析表达式或系统结构图。
2. 因子试验法--
在系统上作局部试验,再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不断分析修改,求得所需的模型结构。
八、小组中应该如何分工?
传统的标准答案是——数学,编程,写作。其实分工不用那么明确,但有个前提是大家
关系很好。不然的话,很容易产生矛盾。分工太明确了,会让人产生依赖思想,不愿去
动脑子。理想的分工是这样的:数学建模竞赛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胜任其它人的工
作,就算小组只剩下她(他)一个人,也照样能够搞定数学建模竞赛。在竞赛中的分工
,只是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做出更好的结果。
具体的建议如下:一定要有一个人脑子比较活,善于思考问题,这个人勉强归于数学
方面吧;一定要有一个人会编程序,能够实现一些算法。另外需要有一个论文写的比较
好,不过写不好也没关系,多看一看别人的优秀论文,多用几次Office就成了。
数学建模是一种科研工作,需要研究、讨论的团队思维模式。要分析、争论、相互启
发、集思广义。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积极思维。若三人之间配合不好,会降低效率
,导致整个建模学习的失败。
数学建模知识
———之论文写作
一、写好数模答卷的重要性
1. 评定参赛队的成绩好坏、高低,获奖级别,数模答卷,是唯一依据。
2. 答卷是竞赛活动的成绩结晶的书面形式。
3. 写好答卷的训练,是科技写作的一种基本训练。
二、答卷的基本内容,需要重视的问题
1.评阅原则
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合理性,表述的清晰程度。
2.答卷的文章结构
1)摘要。
2)问题的叙述,问题的分析,背景的分析等。
3)模型的假设,符号说明(表)。
4)模型的建立(问题分析,公式推导,基本模型,最终或简化模型等)。
5)模型的求解计算方法设计或选择;算法设计或选择,算法思想依据,步骤及实现
,计算框图;所采用的软件名称;引用或建立必要的数学命题和定理;求解方案及流程
。
6)结果表示、分析与检验,误差分析,模型检验。
7)模型评价,特点,优缺点,改进方法,推广。
8)参考文献。
9)附录、计算框图、详细图表。
3. 要重视的问题
1)摘要。包括:
a. 模型的数学归类(在数学上属于什么类型);
b. 建模的思想(思路);
c. 算法思想(求解思路);
d.
建模特点(模型优点,建模思想或方法,算法特点,结果检验,灵敏度分析,模型检验
……);
e. 主要结果(数值结果,结论;回答题目所问的全部“问题”)。
▲
注意表述:准确、简明、条理清晰、合乎语法、字体工整漂亮;打印最好,但要求符合
文章格式。务必认真校对。
2)问题重述。
3)模型假设。
根据全国组委会确定的评阅原则,基本假设的合理性很重要。
a. 根据题目中条件作出假设
b. 根据题目中要求作出假设
关键性假设不能缺;假设要切合题意。
4) 模型的建立。
a. 基本模型:
ⅰ)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案等;
ⅱ)基本模型,要求 完整,正确,简明;
b. 简化模型:
ⅰ)要明确说明简化思想,依据等;
ⅱ)简化后模型,尽可能完整给出;
c. 模型要实用,有效,以解决问题有效为原则。
数学建模面临的、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不追求数学上的高(级)、深(刻)、难
(度大)。
ⅰ)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用高级方法;
ⅱ)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方法;
ⅲ)能用被更多人看懂、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能少数人看懂、理解的方法。
d.鼓励创新,但要切实,不要离题搞标新立异。数模创新可出现在:
▲ 建模中,模型本身,简化的好方法、好策略等;
▲ 模型求解中;
▲ 结果表示、分析、检验,模型检验;
▲ 推广部分。
e.在问题分析推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ⅰ)分析:中肯、确切;
ⅱ)术语:专业、内行;
ⅲ)原理、依据:正确、明确;
ⅳ)表述:简明,关键步骤要列出;
ⅴ)忌:外行话,专业术语不明确,表述混乱,冗长。
5)模型求解。
a. 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
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尽可能论证严密。
b. 需要说明计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据、步骤。
若采用现有软件,说明采用此软件的理由,软件名称。
c. 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
d. 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
6) 结果分析、检验;模型检验及模型修正;结果表示。
a. 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b. 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结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分析原因,
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
c. 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须一一列出;
d.
列数据问题: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
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
e. 结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观,便于比较分析。
▲ 数值结果表示:精心设计表格;可能的话,用图形图表形式。
▲ 求解方案,用图示更好。
7)必要时对问题解答,作定性或规律性的讨论。最后结论要明确。
8)模型评价
优点突出,缺点不回避。
改变原题要求,重新建模可在此做。
推广或改进方向时,不要玩弄新数学术语。
9)参考文献
10)附录
详细的结果,详细的数据表格,可在此列出,但不要错,错的宁可不列。主要结果数
据,应在正文中列出,不怕重复。
检查答卷的主要三点,把三关:
a. 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创新性
b. 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
c. 文字表述清晰,分析精辟,摘要精彩
三、关于写答卷前的思考和工作规划
答卷需要回答哪几个问题――建模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
问题以怎样的方式回答――结果以怎样的形式表示;
每个问题要列出哪些关键数据――建模要计算哪些关键数据;
每个量,列出一组还是多组数――要计算一组还是多组数。
四、答卷要求的原理
1. 准确――科学性;
2. 条理――逻辑性;
3. 简洁――数学美;
4. 创新――研究、应用目标之一,人才培养需要;
5. 实用――建模、实际问题要求。
五、建模理念
1. 应用意识
要解决实际问题,结果、结论要符合实际;
模型、方法、结果要易于理解,便于实际应用;站在应用者的立场上想问题,处理问
题。
2. 数学建模
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要有数学模型;
问题模型的数学抽象,方法有普适性、科学性,不局限于本具体问题的解决。
3. 创新意识
建模有特点,更加合理、科学、有效、符合实际;更有普遍应用意义;不单纯为创新
而创新。
数学建模知识
——之参赛秘诀
1.时间和体力的问题
竞赛中时间分配也很重要,分配不好可能完不成论文,所以开始时要大致做一下安排
,
不必分的太细,比如第一天做第一小题,第二天做第二小题,这样反而会有压力。开始
阶段不忙写作,可以将一些小组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不要太工整,随便一下,到第三
天再开始写论文也不迟的。另外要说的就是体力要跟上,三天一般睡眠只有不到10个小
时。建议是赛前熬夜编程几次,但比赛前一天可不许熬呀,呵呵。
2.团队合作是能否获奖的关键
三天的比赛中,团队交流所占用的时间可能会超过一半。当出现分歧的时候应当如何
解决是很关键的,甚至直接决定你是否可以获奖,我的建议是“妥协”,不要总认为自己
的观点是正确的,多听听别人的观点,在两者之间谋求共同点。合作在竞赛前就应当培
养,比如一块儿做一道题什么的,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优点,也可以张三准备图论,李四
准备最优化方法,然后几天后大家一块交流,这些都是可以磨合团队之间的关系的。
3.重视摘要
摘要首先不要写废话,也不要照抄题目的一些话,直奔主题,要写明自己怎样分析问
题,
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结论是什么要说清楚,在中国的竞赛中不写结论的话
是一定不会得奖的。摘要至少需要琢磨两个小时,不要轻视了它的重要性。多看看优秀
论文的摘要是如何去写的很有必要的,并要作为赛前准备的课题之一。
4.论文写作要正规
论文一定要大致按照摘要、问题重述、模型假设、符号说明、问题分析、(建立、分
析
、求解模型)、……、参考文献、附录等等的方式来写。一般初评会先淘汰一些结构失败
的文章,如果没有论文的结构,内容再好也没有用。论文前面的结构一般都不会变的,
后面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己的结构,省略的部分可以有结果说明、灵敏度分析、
其他模型、模型扩展、优缺点分析等等的东西,多看些优秀论文就知道还有哪些形式的
了,附录可以贴一些算法流程图或比较大的结果或图表等等。
5.模型的假设与模型的建立
评委看完摘要后紧接着就是看模型假设了,有一个万能的方法就是可以抄题目中可以
作为假设的几句话,这样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毕竟说明你审题了。但不能全抄,要加
上自己论文中的一些假设,最好不要太具体了,一些重要参数不要被定死只能取某些值
,这样会让人感觉到论文的局限性较强。模型的建立是根据你对问题分析而来的,提出
的数学符号和建立模型最好要比较接近,在同一页最好,以便评委可以对照符号来看,
数学公式要严谨,推导要严密,这些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即使你推导不
对,别人看到你的阵势也首先会误以为你是对的。
6.图文表并茂可以增色
我听说一个不确切的信息是评委老师喜欢用Matlab编程的论文,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
但这说明了老师需要看一个具有图或表在其中的论文,一篇如果像政治书那样写的论文
估计没有人会对它感兴趣的,尤其是科技论文。Matlab编程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Matl
ab提供的图形处理能力很强大,图表的说明性特别强,如果结论有很多数据的话,最好
做成图表的形式加以说明,会令你的论文更有说服力,也更加会受到评委的好评。
数学建模知识
——之参考资料
一、数学建模竞赛中应当掌握的十类算法
1.蒙特卡罗算法
该算法又称随机性模拟算法,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解决问题的算法,同时可以通过模
拟可以来检验自己模型的正确性,是比赛时必用的方法。
2.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
比赛中通常会遇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而处理数据的关键就在于这些算法,通常使
用Matlab作为工具。
3.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问题
建模竞赛大多数问题属于最优化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规划算法来描述
,通常使用Lindo、Lingo软件实现。
4.图论算法
这类算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最短路、网络流、二分图等算法,涉及到图论的问题
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需要认真准备。
5.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
这些算法是算法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很多场合可以用到竞赛中。
6.最优化理论的三大非经典算法:模拟退火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这些问题是用来解决一些较困难的最优化问题的算法,对于有些问题非常有帮助,但
是算法的实现比较困难,需慎重使用。
7.网格算法和穷举法
网格算法和穷举法都是暴力搜索最优点的算法,在很多竞赛题中有应用,当重点讨论
模型本身而轻视算法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暴力方案,最好使用一些高级语言作为编程
工具。
8.一些连续离散化方法
很多问题都是实际来的,数据可以是连续的,而计算机只认的是离散的数据,因此将
其离散化后进行差分代替微分、求和代替积分等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9.数值分析算法
如果在比赛中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话,那一些数值分析中常用的算法比如方程组
求解、矩阵运算、函数积分等算法就需要额外编写库函数进行调用。
10.图象处理算法
赛题中有一类问题与图形有关,即使与图形无关,论文中也应该要不乏图片的,这些
图形如何展示以及如何处理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使用Matlab进行处理。
二、数学软件的主要分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数学软件从功能上分类可以分为通用数学软件包和专业数学软件包,通用数学包功能
比较完备,包括各种数学、数值计算、丰富的数学函数、特殊函数、绘图函数、用户图
形届面交互功能,与其他软件和语言的接口及庞大的外挂函数库机制(工具箱)。
常见的通用数学软件包包括Matlab和Mathematica和Maple,其中Matlab是一个高性能
的科技计算软件,广泛应用于数学计算、建模、仿真和数据分析处理及工程作图,Math
ematica 是数值和符号计算的代表性软件,Maple以符号运算、公式推导见长。
专用数学包包括绘图软件类MathCAD,Tecplot,IDL,Surfer,Origin,
SmartDraw,DSP2000),数值计算类:(Matcom, IDL, DataFit,S-
Spline,Lindo,Lingo,O-Matrix,Scilab,Octave),
数值计算库(linpack/lapack/BLAS/GERMS/IMSL/CXML),
有限元计算类(ANSYS,MARC,PARSTRAN,FLUENT,FEMLAB,FlexPDE,Algor,COSMOS,
ABAQUS,ADINA),计算化学类(Gaussian98,Spartan,ADF2000,ChemOffice),数
理统计类(GAUSS,SPSS,SAS, Splus,statistica,minitab),
数学公式排版类(MathType,MikTeX,Scientific Workplace,Scientific
Nootbook)。
三、关于数模竞赛的几本好书
▲ 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建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 萧树铁等,《数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新生,《高等数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 朱道元,《数学建模案例精选》,科学出版社
▲ 雷功炎,《数学模型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叶其孝等,《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一)~(四)》,湖南教育出版社
▲ 江裕钊、辛培清,《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杨启帆、边馥萍,《数学模型》,浙江大学出版社
▲ 赵静等,《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
四、基础学科
1.数学分析
2.高等代数
3.概率与数理统计
4.最优化理论
5.图论
6.组合数学
7.微分方程稳定性分析
8.排队论
五、常用网站和ftp
▲ http://mcm.edu.cn/ 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官方网站
▲ http://www.shumo.org 中国数学建模网站
▲ http://mcm.ustc.edu.cn 中科大数模网站
▲ http://www.css.zju.edu.cn/mmb/index.php 浙江大学数模网
▲ http://www.hit.edu.cn/hmcm 哈工大数模网站
▲ http://bbs.dartmouth.edu/~fangq/wiki/?MathTools_FAQ 数学工具FAQ
▲ ftp://youngcow.net/Public/Document/Science/matlab/
▲ ftp://202.198.71.195
▲ ftp://166.111.8.229
▲ ftp://166.111.30.174
▲ ftp://166.111.68.183
▲ ftp://166.111.158.102
▲ ftp://166.111.163.248:40021
▲ ftp://166.111.172.77
六、历年试题
1.MCM(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1985 A题 动物群体管理
1985 B题 战略物资存储管理
1986 A题 水道测量数据
1986 B题 应急设施的位置
1987 A题 盐的贮存
1987 B题 停车场
1988 A题 确定走私船的位置
1988 B题 两辆铁路平板车的装货问题
1989 A题 蠓的分类
1989 B题 飞机排队
1990 A题 药物在大脑中的分布
1990 B题 扫雪问题
1991 A题 估计水箱的流水量
1991 B题 最小费用极小生成树
1992 A题 航空控制雷达的功率
1992 B题 应急电力修复系统
1993 A题 加速餐厅剩菜堆肥的生成
1993 B题 倒煤台的操作方案
1994 A题 建筑费用
1994 B题 计算机传输
1995 A题 单螺旋线
1995 B题 教师薪金分配
1996 A题 海底探测
1996 B题 竞赛论文的评定
1997 A题 疾走龙属问题
1997 B题 开会决策
1998 A题 MRI扫描仪
1998 B题 学生等级划分
1999 A题 小型星撞击
1999 B题 非法集会
1999 C题 大地污染
2000 A题 空中交通控制
2000 C题 大象的数量
2002 A题 风和喷水池
2002 B题 航空公司超员订票
2003 A题 特技人员
2003 B题 GAMMA刀治疗计划
2004 A题 指纹是独一无二的吗?
2004 B题 更快的快通系统
2.CUMCM(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1993年A题 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
1993年B题 球队排名问题
1994年A题 逢山开路
1994年B题 锁具装箱
1995年A题 一个飞行管理模型
1995年B题 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
1996年A题 最优捕鱼策略
1996年B题 节水洗衣机
1997年A题 零件的参数设计
1997年B题 截断切割
1998年A题 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1998年B题 灾情巡视路线
1999年A题 自动化车床管理
1999年B题 钻井布局
2000年A题 DNA序列分类
2000年B题 钢管定购和运输
2001年A题 血管的三维重建
2001年B题 公交车调度
2002年A题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
2002年B题 彩票中的数学
2003年A题 SARS的传播
2003年B题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
2004年A题 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
2004年B题 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
[pic]
新出茅庐,踏入江湖面对诸多《葵花宝典》,各种形式武林秘籍,诸位新生是否蠢蠢欲动
,是否有些头昏眼花?面对各路高手,诸位肯定下定决心潜心修炼誓将与之PK喽!
然而刚刚进入象牙塔,不少有志之士面对浩浩江湖,有些迷茫困顿吧,再次小弟献丑给
大家将些经验之谈
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应用领域很多看似高深
的技术很多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所取代,只有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终身受益
,数学是理工科学生必备的基础,很多大学生,一旦发现本专业对数学要求不高就会
放松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但大家不要忘记很多数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数学
的基石上,另外数学也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和锻炼
人的思维,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局限于选修相关的课程,而是要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
握认知和思考的方法
那如何学好数学这一重要招式呢
数学奇才悟空支着
[pic]:第一,“学 思 习”是
学习高等数学大的模式。抓住要
点”使“书本变薄”的这种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从厚到薄的学习数学的
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所谓习,就高等数学而言,就是做练习。这一点数学有自身
的特点,练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基础训练练习,经常附在每章每节之后。
第二,狠抓基础,循序渐进高等数学有一些重要的基础内容,它关系的全局。以微积
分部分为例,极限贯穿着整个微积分,函数的连续性及性质贯穿着后面一系列定理结论
,初等函求导法及 积分法关系到今后个学科
第三,归类小结,从厚到薄。
归类小节时,要特别注意有基础内
容派生出来的一些结论,即所谓一些中间结果,这些结果常常在一些典型例题和习题上
出现
第四,精读一本参考书。实践证明,在教师指导下,抓准一本参考书,精读到底,如果
你能熟读了一 本有代表性的参考书,再看其他参考书就会迎刃而解了。
[pic]
[pic]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一元函数微分再微积分中具有很重要地位,是基础知识,必考内容必须熟练掌握
主要考点:1求函数导数
A)复合函数求导——应避免漏看一层,求参数方程确定函数的二阶导数时,所涉及的是关
于参数t的函数对x求导数。。。 应利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得 [pic],(例1)
B)隐函数与幂函数求导法则——1
若已知F(x,y)=0,求[pic]时,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求解:
a):若方程F(x,y)=0,能化为[pic]的形式,则用前面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求导;
b):若方程F(x,y)=0,不能化为[pic]的形式,则是方程两边对x进行求导,并把y看成x
的函数[pic],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进行。(例2)
2对数求导的法则特别适用于幂函数,多项式连乘除和开根号的求导问题。然后再把它看
成隐函数进行求导,先对其两边取自然对数,就比较简便些。(例题3、4)
C)变限积分求导——公式
D)高阶导数1直接法求高阶导数多次接连地求导,求二阶、三阶、四阶从中找规律
2间接法代数或三角变形,变为常见函数——关键将其分解为sinα、cosβ。。。。;和差积
商
E)分段函数——只能用导数定义不能用导数法则:1当分段点左右表达式不同时,左右导
数定义判断,看二只者否相等
2当分段点左右表达式相同时,常用导数定义判断 (例题5)
2 已知某极限求给定点的导数 ——先写出指定点出导数定义 将问题转化为
某极限,利用极限求解。
3可导条件下求某极限或参数。。。。。。。
A)
例题2:求隐函数[pic],在x=0处的导数
解答:两边对x求导
[pic]
故[pic]
当x=0时,y=0.故[pic]
例题3:已知[pic]x>0,求[pic]
先两边取对数:
[pic]
把其看成隐函数,再两边求导
[pic]
因为[pic],所以[pic]
例题4:已知[pic],求[pic]
此题可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进行求导,但是比较麻烦,下面我们利用对数求导法进行求
导
解答:先两边取对数
[pic]
再两边求导
[pic]
因为[pic],所以[pic]
[pic]
在美国受欢迎程度仅次于扑克牌的游戏是21点纸牌游戏,其规则:手里拿的纸牌必须小
于
等于21,越接近21就能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教授爱德华.桑波在1960年美国数学
会上发表“幸运的公式;21点纸牌游戏的成功战略”引起人们瞩目,根据数学概率计算形
成桑波的21点纸牌游戏的成功战略一部分内容,如下;
若牌和小于11要多要牌,若在17以上就不要了,若在12~16之间看对方扣下的牌吧
|一门科学,只有当它|
|成功地运用数学时,|
|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
|地步. |
|——马克思 |
若手中牌包括A纸牌是大于7的数就要,对方的牌若在2~6之间就不要
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
读者朋友们看数学与生活有着那么大的联系,生活数学是如此现实、有趣、有用,让数
学贴近生活,让我们一起领略他的趣味
趣味谜题一张烧焦了的遗嘱 TOP
|[pic] |
大侦察梅森,被请来破一张烧焦了的遗属之谜。百万富翁布朗死于一场大火,留下了一
张烧焦了的、难以辨认的遗嘱,遗嘱里除了说明要把他的全部遗产均分给他的众多继承
人外,还有一张长长的除法运算。不幸的,这个除法运算中只有商数中一个数字可辨认
。在显微镜下,还可以看出图中标出的每个位置上都曾有过数字,然而没有余数。(下
图)
这些条件对梅森已经足够了,当他用唯一可能的方法填上缺少的数字时,发现除数和被
除数正好与继承人数和遗产总价值相符合。请问梅森是怎样推理的?继承人有多少?
这些条件对梅森已经足够了,当他用唯一可能的方法填上缺少的数字时,发现除数和
被除数正好与继承人数和遗产总价值相符合。请问梅森是怎样推理的?继承人有多少?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
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 数学是科学之王.
——高斯
一张烧焦了的遗嘱答案
数学趣题“一张烧焦了的遗嘱”的解法有几百种,为了得出答案,可能要采取十几个步骤
,占用好几页的篇幅。事实上,要完全解开这个迷,用以下三个容易的推理步骤就足够
了。
1.商数的第四个数字显然是0,因为被除数的两个数字必须同时拿下来。
2.商数第一个数字和最末一个数字都比第三个大,因为它们与除数的乘积是四位数字,
而第三个数字又比第二个数字大7大,这是因为一个大的数减去第三个数与除数的乘积所
得的差,比从一个较小的数减去7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小。这就意味着,商数第一个数
字和最末一个数字是9,第三个数字是8。因此,商等于97809。
3.因为除数的8倍不大于999,这是第三个乘积可能取的最大的数,所以除数不大于124。
又因为最后一个减法运算的头两个数字不能大于11,而这两个数是第三个减法中,一个
四位数与第三个乘积的差,四位数至少是1000。所以第三个乘积至少是989,因而出示至
少是124。因此,除数是124,商是97809。这就是说,百万富翁留下12128316美元,打算
分给124位继承人,每个继承人平均得97809美元。
高明的蜂王 TOP
| |[pic] |
|有一箱蜜蜂,每天辛勤地采蜜。但| |
|是如果它们归巢时蜂拥而来,就会| |
|拥挤碰伤。 | |
|聪明的蜂王想了一个办法:把蜜蜂| |
|分成三群,第一群50分时间归巢一| |
|次;第二群60分时间归巢一次;第| |
|三群70分时间归巢一次。这样就避| |
|免了全体一起归巢的情况发生。 | |
|你能说明这是为什么吗? | |
| | |
| | |
| |
50=2×52
60=22×3×5
70=2×5×7
最小公倍数=22×3×52×7=2100(分)=35小时
如果早上九时,蜜蜂倾巢而出的话,要到35小时以后,即第二天晚上八时才会出现全体
同时归巢的情况,而蜜蜂晚上不工作,因此不必担心拥挤了。
[pic]
每当新学年来临之时,总会有近万名高中毕业生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融入美丽的昌大校
园。然而,在新环境中,他们或迈向辉煌,或甘于平庸,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
距呢?我想,这不仅仅是由于新生对于新环境在行为和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不同,学习方
法的改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高数,它以其强逻辑性,抽象性和教师授课的快速性让许
多新生茫然失措。下面就让我们讨论一下如何能够高效率的学好高数希望能对同学们有
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有学好高数的信心,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昌大学子,个个都是优秀的
,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自己的实力,要知道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我们火一般的热情.
其次,我们要有学习的主动性,不应该为了学习而学习,应当明确学习高数不仅仅是课
程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里,每一项高新技术的背后都存在着及
其抽象的数学.我们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较好的数学修养和较高
的数学思维。
最后,我们还学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许多成功之士对此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
一、及时转变往日的学习方法,大多数新生已经习惯高中时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模
仿性和单一性的学习,而大学需要的则是创造性的学习,以老师所讲的重难点为线索,
通过对教材的定量阅读,尽可能消化所学内容,最后利用习题加以巩固。诚然这是一项艰
辛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能在松散的环境下约束自己,要知道不付出哪有回报?
二、注重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只有课前预习方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是重难
点,带着问题去听课,效果更明显。课内要专心听讲,特别要做好课堂笔记,因为老师的
讲稿都是在参阅同类书籍之后再结合个人成功的教学经验经反复推敲而成就的,书本上
没有的,同时做笔记也是对工作能力的一种培养。课后要注意复习和整理,在需要理解的
地方添上自己的学习心得,掌握知识后再做作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三、善于归纳.学
习是知识的积累,我们不可能记住所有的知识而不遗忘,这需要我们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归
纳总结,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本质,并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通过对一些有
代表性的知识的记忆去推出其余的知识。
也许您还有自己更独特的见解,但我们可以肯定,谁都能学好高数。其实在数学的海
洋里有着许多我们已发现和尚待发现的风景,希望您也能够扬帆前进,用自己智慧的双
眼去探寻新的奇观。
[pic][pic][pic][pic]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在学习中要针对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学习高等数
学必须要按照高等数学的学科特点(数学的特点)来学习。
第一,数学是严密的科学。数学是由概念、公理、定理、公式等,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
组成的严密的知识体系,有很强的系统性。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一定要循序渐进,
打好基础,完整地、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样才能为解题打好坚实的基础
。如果基础层次的数学知识没有掌握,学习高层次的数学知识时就会感到很困难,甚至
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不会微积分的基础知识,那就根本不可能学会高等数学的其他
部分。有相当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因为基础太差而导致学习困难,到最后完全失
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使学习彻底失败。
第二,数学是精确的科学。数学是由数字、符号、图表等组成的十分精确的科学,其整
个计算和推理过程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一定要小心谨慎,来不
得半点的粗心马虎。对于平时因不小心而容易出错的地方更要认真,如去括号、移项等
。实际上,有不少同学就是因为马虎而在考试中失去了很多分。
第三,数学是培养解题能力的科学。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一定要在解题实践中培养自
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
教材的理解;另一方面要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积累解题经验,探索解题技巧
。
只要按照以上数学学科的三个特点来学习高等数学,认真对待预习、听课、作业、复习
等各个环节,再加上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学好高等数学
供稿: 吕志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导数的实际应用题在高考试卷中已经出现,并且新教材中导数的实际应用体
的比重也有所增加,因此应更加重是这方面的学习。现在,我们研究几个导数在经济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1
有甲、乙两个工厂,甲厂位于一直线河岸的岸边A处,乙厂与甲厂在河的的两侧,乙厂位
于离河岸40km的B处,乙厂到河岸的垂足D与A相距50
km,两厂要在此岸边合建一个供水站C,从供水站到甲厂和乙厂的水管费用分别为3a元和
5a元,问供水站C建在何处才能使水管费用最省?
分析:根据题设建立数学模型,借助图像寻找个条件间的联系,适当设定变元,构造
相应的函数关系,通过求导和其他方法求出最值,可确定C点的位置。
解法一:据题意知,只有点C在线段AD上某一适当位置,才能能使总运费最省,设C点
距D点xkm,如图所示,则BD=40,AC=50[pic]x, [pic]
又设总的水管费用为y元,由题意得[pic]
[pic]令[pic]在(0,50)上,y只有一个极值点,根据实际意义,函数在x=30(km)处取
得最小值,此时AC=50-
x=20(km),所以供水站建立在A、D之间距甲厂20间距甲厂20km处,可是水管费用最省。
解法二:设[pic]则[pic],
[pic]。设总的水管费用为[pic],
依题意,有[pic]+[pic]=[pic]
[pic]=[pic]
令[pic]。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当[pic]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此时
[pic][pic],[pic](km),即供水站建在即供水站建在A、D之间距甲厂20km处,可是供
水管费用最省。
评注: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数学模型和目标函数,把“问题情境”译为数学语
言,找出问题的主要关系,并把问题的主要关系抽象成数学问题,在数学领域寻找适当
的方法解决,再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加以说明。
2.
生产某种电子元件,如果生产一件正品,可获利200元,如果生产一件次品则损失100元
,已知该厂制造电子元件过程中,次品率p与日产与日产量x的函数关系是[pic][pic]
1. 将该产品的日盈利额T(元)表示为日产量x的函数。
2. 为获最大利润,该厂的日产量应定为多少件?
分析:次品率p=日产次品数/日产量。每天生产x件,次品数为xp,正品数为正品数为
x(1[pic]p)。
解:因为次品率 [pic],当每天生产x件时,有[pic]件次品,有[pic]件正品,所以
[pic]
=[pic][pic]。由[pic]得x=16,或x=[pic](舍去)。
当[pic]时,[pic]时 [pic]所以,当x=16时,T最大。及该厂的日产量为6件时,能
获得最大盈利。
3.
若电灯(B)可在过桌面上一点O的垂线上移动,桌面上由与点O距离为a的另一点A,问电
灯与点O的距离为多大时,可使点A出有最大的亮度?(如图,有光学知识,亮度y与[pic]
成正比,与[pic]成反比)
解:设O 到B的距离为x,则[pic]于是[pic]
=[pic](c适于灯光强度有关的常数)。[pic]
当[pic]即方程[pic]的根为[pic](舍)与[pic]
|x |[pic] |[pic] |[pic] |
|[pic] |+ |0 |[pic] |
| [pic] |[pic] |极大值 |[pic] |
所以在区间[pic]内,函数[pic]在点[pic]取极大值,也是最大值。即当电灯与O点距离
为[pic]时,点A 的亮度y为最大。
4.
现要制作一个体积为30[pic]的圆柱形无盖容器,其底面用钢板,侧面用铝板。已知每平
方米钢板的价格是铝板的3倍,问怎样设计才能是材料费用最少?
分析: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列出材料费用的函数式,把它转化为求函数最小值的问
题。
解析:设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半径为xm,则圆柱的高为[pic],底面面积为[pic],侧面
积为[pic]。又设每平方米铝板的价格为a元,钢板的价格为3a元,总费用为y元,则[pic]
,[pic]令[pic]得[pic]
因为y只有一个使其为零的点,即只有一个极值点。由题意,y一定有最小值,故此极
值点就是y的最小值点,这是圆柱的高为[pic](m)。
故圆柱的底面半径为[pic]m,高为[pic]m时总费用最少。
点评:在建立函数表达式时,首先要适当选取自变量及其取值范围,自变量选得恰当
有时可减少运算量。
5.
(2004年辽宁)甲方是一农场,乙方是一工厂。由于乙方生产需要占用甲方的资源,因
此甲方有权向乙方索赔以弥补经济损失并获得一定的净收入。在乙方不赔付甲方的情况
下,乙方的年利润x(元)与年产量t吨满足函数关系[pic]。若乙方每年生产一吨产品必须
赔付甲方s元(以下称s为赔付价格)。
(1)将乙方的年利润[pic](元)表示为年产量t(吨)的函数,并求出乙方获得最大
利润的年产量;
(2)甲方每年受乙方生产影响的经济损失金额[pic],在乙方按照获得最大利润的产
量进行生产的前提下,甲方要在索赔中获得最大净收入,应向乙方要求的赔付价格s是多
少?
解:(1)法一:因为赔付价格为s元/吨,所以乙方的实际年利润为[pic]因为[pic][pic]
所以当[pic]时,[pic]取得最大值。所以乙方取得最大年利润的年产量[pic]吨。
法二:因为赔付价格为s元/吨,所以乙方的实际年利润为[pic]
由[pic]令[pic]得[pic]当[pic]时,
[pic]当[pic]时,[pic]所以[pic]时,[pic]取得最大值。所以乙方取得最大年利润的年
产量[pic]吨。
(2)解:设甲方净收入为[pic]元,则[pic]。将[pic]代入上式,得到甲方净收入[pic]
与赔付价格[pic]之间的函数关系式[pic]
又[pic]令[pic],得s=20。
当[pic]时, [pic];当[pic]时,[pic],所以s=20时,v取得最大值。
因此甲方向乙方要求赔付价格s=20元/吨时,获最大净收入。
评述: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运用导数求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以及运用数
学知识,建立简单数学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2005年全国3)用长为
90cm、宽为48cm的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的容器,先在四角分别截取一个小正方形,然
后把四边翻转[pic]角,再焊接而成(如图)。问该容器高为多少时,容器的容积最大?
最大容积是多少?
解:设容器高为xcm,容器的容积为[pic]
则[pic]=[pic]。求[pic]的导数得[pic]=[pic]=[pic]令[pic],得[pic](舍去)。当
[pic]时,[pic]那么[pic]为增函数;当[pic]时,[pic]那么[pic]为减函数。因此,在
定义域[pic]内,函数[pic]只有当x=10时取得最大值,其最大值为[pic]。
答:当容器的高为10cm时,容器的容积最大,最大容积为19600[pic]。
公共汽车运营中的问题分析
北京的城市道路建设发展很快,汽车的拥有量发展得更快。城市的道路显得越来越拥挤
,一方面要加快道路建设,另一方面更要加强科学的管理。一些交通专家和环保工作者
提倡发展公共交通事业,这是世界交通发展的潮流,也是世界几个大城市的成功经验。
我们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经营理念是否需要更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公路
上车辆并不多,可是公共汽车依然慢慢悠悠的行驶,车上的乘客干着急。为什么汽车不
加速行驶呢?在北京晚报上看到公交方面的解释,一是为防止公共汽车甩站,给司机规
定单程行驶时间,若因为路上堵车可以晚点,但严禁司机提前回站。这样,我们便看到
了公共汽车为了防止提前回站受罚,而在并不拥挤的道路上慢悠悠地行进,甚至在汽车
到终点前,把车停在站外等候,到点再进站。另一个解释是,同一时刻道路上的公共汽
车比较多,乘客等车的时间较短,候车比较容易。第二条解释合理吗?通过下面的计算
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
通过调查得知,以现运行的398路公共汽车为例,单程运行大约需要48分钟,起点到
终点约16公里,平均速度大约是20公里/小时。假设车队有10辆车可以运营,在这个条件
下,行驶速度分别由20公里/小时提高到25公里/小时或30公里/小时,为了不增加运营
成本,就要适当加大发车间隔。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 |车速 |发车 |单程 |任意 |
| |(公里/|间隔 |用时 |时刻 |
| |小时) |(分 |(分 |路上 |
| | |) |) |有车 |
| | | | |(辆 |
| | | | |) |
|A方|20 |10 |48 |5 |
|案 | | | | |
|B方|25 |12 |38 |4 |
|案 | | | | |
|C方|30 |15 |22 |3 |
|案 | | | | |
可见,在总投入不变的前提下汽车提速后,某一时刻路上的汽车数量减少,减少了
道路交通的压力。
乘客出行是否方便了呢?
假设某乘客出行10公里,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
| |乘车 |侯车 |所用 |平均 |
| |时间 |时间 |时间 |用时 |
| |(分 |(分 |(分 |(分 |
| |) |) |) |) |
|A方 |30 |≤10 |30-40|35 |
|案 | | | | |
|B方 |24 |≤12 |24-36|30 |
|案 | | | | |
|C方 |21 |≤15 |21-36|29 |
|案 | | | | |
乘客以A方案出行在路上所花费的时间是30分钟-
40分钟,平均用时35分钟,以B方案出行所花费时间是24分钟-36分钟,平均用时30分钟
。可见,乘客出行用时随汽车的提速而减少,这样,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减小了道路交
通的压力。(乘客出行较短的路程效果不明显)
我们再看工人的劳动时间。
假设司售人员每个工作日分别运营五圈,六圈,所花费的时间是
|方案 |速度(公里/ |运营五圈 |运营六圈 |
| |小时) | | |
|A方案 |20 |(48分×2=1.6)×5=8小时 |1.6×6=9.6小时 |
|B方案 |25 |(38分×2=1.3)×5=6.5小时 |1.3×6=7.8小时 |
|C方案 |30 |(32分×2=1.1)×5=5.5小时 |1.1×6=6.6小时 |
由上表可知,A方案运营五圈的时间是8小时,B方案运营六圈的时间是7.8小时,比运营
五圈用时少0.2小时,最明显的是A方案运营五圈用时8小时。C方案运营六圈用时只有6.
6小时,非常明显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公共汽车取消运营时间限制,有三条好处:一、减少交通压力;二、减少
乘客出行时间;三、减少工作劳动强度。对于个别司售人员中途甩站的总是可加强管理
,对违纪人员给予严惩。建议交管部门更加深入地研究这个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的大问题。
华罗庚的退步解题方法
我国已故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出生在一个摆杂货店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凭借自
己一股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宗师。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
文章惊动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
道路。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
奋斗终生!
华罗庚悉心栽培年轻一代,让青年数学家茁壮成儿使他们脱颖而出,工作之余还不
忘给青多年朋友写一些科普读物。下面就是华罗庚曾经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数学
游戏:
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
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
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
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聪明的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
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
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
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
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
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罗庚又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
人,n-
1顶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呢?运用同样的方法,问题便可
迎刃而解。并且他告诫我们: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
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窃。
[pic]
[pic]
(数学建模外联部樊婕整理)
都说数学建模比赛是不容错过的,还有那么一句话“一次参赛,获益终生”,但要想取
得好的成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听说了某某学长学姐得了国际性的奖项,我们总是好生
羡慕,可又有多少人关注过那些在背后默默辛劳的辅导老师们呢?做数模竞赛的导师可不
是件容易的事,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马新生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不简单的老师 。
马新生老师,江西省宁都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1990年就读于华中科
技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分配至南昌大学(原江西工业大学
)基础课部
数学教研室工作。现在南昌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攻读博士学位。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位被誉为“南昌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吧!,
马老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并获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
在2003年9月至2003年12月,马老师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培训部进修,进行英语
强化培训,这也为马老师日后在数学建模国际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时的马老师已
经是一个不小的名人了。在2004年1月至2004年6月 ,马老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访问了美
国伊利诺依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毋庸置疑,马老师的学术造诣是众所周知的。
马老师在数学建模领域(中国是于2000年才有人提出在中国也实行数模竞赛),一
个中国才刚刚步入的学术领域,取得如此造诣,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这与他这些
年辛勤的工作与努力专研是分不开的。
从1990年7月至今,马老师分别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系统讲授了七门
课程,分别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和数值分析、最优
化方法、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等。在工作期间,还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
社科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重点资助教改项目以及校内多项科研、教学项目
的研究,累计科研、教学研究项目十二项。目前在研项目四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
术论文十六篇。如此可见马老师知识的全面与渊博了。作为马老师个人,自1995年以来
获各类科研、教学奖励9项,其中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
等奖、三等奖等省级奖励5项(其中有不少是第一完成人),南昌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陈香梅教学成果奖”、“南昌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校级奖励4项。
不仅如此,从1995年5月至今,马老师作为“南昌大学数学建模队”总教练,全面负责“南
昌大学数学建模队”的组建、培训与参赛工作,并指导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
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他所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
模竞赛”共获奖励33项,其中全国一等奖4项,全国二等奖6项,江西省一二三等奖23项,
达到全国高校先进水平。2001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和“江西
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并在2003年2月首次指导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
有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和国内一流大学参赛学生
在内的激烈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获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一项,三等奖(Successful
Participant)二项,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更为南昌大学“211工程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
2001年9月起,开南昌大学基础课“双语教学”之先河,进行“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实践
与研究。参编教材3部。
种种-----
,马老师获得的荣誉实在太多了,也许,这只能代表马老师过去的辉煌,但我们又有什
么理由不相信马老师在未来也一样终将创造辉煌,不要忘记,南大有位这样优秀的老师
,也不要忘记,未来的某一天,那个取得国际性数学大奖的学生的导师可能就是马老师
。
名师,总伴随在我们左右。努力吧,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尤其是那些充满数学激情
的同学们,加油,名师出高徒,坚信地走下去![pic]
[pic]
( 数模学习部卢越整理)
也许很多大一新生并不熟悉陈涛老师,但只要是在南大数学系学习过的,没有人会不
知道他,先简单介绍一下吧。
陈涛,1963年9月出生,江西上高人,198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现任教于
南昌大学基础课部数学系,系副教授职称,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且为在职博士,中国民
盟盟员,民盟南昌大学委员会副立委,江西省政协委员。
下面就让我慢慢道来吧
1986年毕业以来,陈老师一直在南昌大学承担基础课的教学。所教的课程有《高等数
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方程》、《复变函数》、《数学模型》、《审
计学》、《财务会计》等,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的
培养。教学成果显著,曾获校教书育人奖和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连续三次被评为“主讲
教师”,《高等数学》课程从1998年—2004年一直实行挂牌教学,2002年被评为“南昌大学十
佳教师”
在数学建模方面,陈老师辅导的学生获奖成绩也是相当可喜的。从1995年至今连续7
年担任南昌大学数学建模队的教练,从事数模队的组织、培训、指导工作,每年带2-8
个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多项全国一、二等奖和省一、二、三等奖(95年的全
国一等奖是江西省首次参赛的唯一全国一等奖),为南昌大学进入211出了一份力。下面
列出一些奖项:
95年全国一等奖1项,省一、二、三等奖各1项
97年全国一等奖1项,省一、二等奖各1项,全国组织优秀奖1项
2001年全国二等奖1项(获省教学成果奖
三等奖荣誉),省一、二、三等奖各1项
2002年全国三等奖2项,省一、二、等奖各1项
200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00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3项、省
二等奖5项、省三等奖4项
200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2项
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3项、省
二等奖2项、省三等奖3项
200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
不仅仅在数学建模竞赛上带出了大批人才,陈老师本人的科研成果也是小有名气的:
1、参与获九八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国家级课题《王禾丘农村能源系统生态工程研究》的
研究,著了第一章第三节(第一作者)和第二章
2、编写了《高等数学》第三版教材第五章(江西高校出版社)
3、发表论文多篇:1)《DELYN输出响应的解析表达》发表在《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97年第3期上
2)《王禾丘农村能源系统工种可持续发展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
》发表在《环境与开发》1998年第4期
3)《DELAYN在钭坡、正弦输入下输出响应的解析表达式及其性态研究》发表在
《南昌水专学报》1998年第4期上
4)《关于增算子的不动点》发表在《南昌水专学报》1998年第3期上
4. 陈涛 马新生 陈钰菊等合编的《高等数学实验》,由科学出版社于2005年10月出版
科研成果如此,教研成果也是不甘
落后的:
1、数学实验CAI获南昌大学第二届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三等奖
2、1999年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02年指导全国数学建模竞赛B题获省教学成省省 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4、2002年指导全国数学建模竞赛D题获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5、2002年被评为“南昌大学十佳教师”
6、2003年指导全国数学建模竞赛C题获
省教学成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7、2003年指导全国数学建模竞赛D题获省
教学成果教学成果三等奖
8、2003年指导全国数学建模竞赛A题获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9、2004年被授予方大教育基金奖
10、南昌大学优秀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
11、《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 05年获省教
学成果奖
由此,不难看出陈老师的知识是多么的渊博,为人师表,同学们都说陈老师是个非常
平易近人的老师。同学们,有着这么优秀的老师在我们的校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呢?只要我们努力,名师就在我们身边,加油吧!
博弈论大师: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
[pic]
约翰·福布斯·纳什简介
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1928年6月13日—),又译约翰·纳许,美国数学家,前麻省理工学院助教,主要研
究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John
Harsanyi)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950年,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学位,他在那篇仅仅27页的博士
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孤独的天才
约翰·纳什1928年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工业城布鲁菲尔德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
父亲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电子工程师,母亲则是拉丁语教师。纳什从小就很孤僻,他宁愿
钻在书堆里,也不愿出去和同龄的孩子玩耍。但是那个时候,纳什的数学成绩并不好,
小学老师常常向他的家长抱怨纳什的数学有问题,因为他常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解题方法
。而到了中学,这种情况就更加频繁了,老师在黑板上演算了整个黑板的习题,纳什只
用简单的几步就能解出答案。
中学毕业后,约翰·纳什进入了匹兹堡的卡耐基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1948年,大学
三年级的纳什同时被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密执安大学录取,而普林
斯顿大学则表现得更加热情,当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主任莱夫谢茨感到纳什的犹豫时
,就立即写信敦促他选择普林斯顿,这促使纳什接受了一份1150美元的奖学金。
当时的普林斯顿已经成了全世界的数学中心,爱因斯坦等世界级大师均云集于此。
在普林斯顿自由的学术空气里,纳什如鱼得水,他21岁博士毕业,不到30岁已经闻名遐
迩。1958年,纳什因其在数学领域的优异工作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
中最杰出的人物。
约翰·纳最重要的理论就是现在广泛出现在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纳什均衡”。而“纳什
均衡”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大意是:一个案子的两个嫌疑犯被分开审讯,
警官分别告诉两个囚犯,如果两人均不招供,将各被判刑一年;如果你招供,而对方不
招供,则你将被判刑三个月,而对方将被判刑十年;如果两人均招供,将均被判刑五年
。于是,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
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判刑1年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
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纳什均衡
”是他21岁博士毕业的论文,也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那时的纳什“就像天神一样英俊”,1.85米的个子,体重接近77公斤,手指修长、优
雅,双手柔软、漂亮,还有一张英国贵族的容貌。他的才华和个人魅力吸引了一个漂亮
的女生——艾里西亚,她是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1957年,他们
结婚了。之后漫长的岁月证明,这也许正是纳什一生中比获得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事。
就在事业爱情双双得意的时候,纳什也因为喜欢独来独往,喜欢解决折磨人的数学
问题而被人们称为“孤独的天才”。他不是一个善于为人处世并受大多数人欢迎的人,他
有着天才们常有的骄傲、自我中心的毛病。他的同辈人基本认为他不可理喻,他们说他
“孤僻,傲慢,无情,幽灵一般,古怪,沉醉于自己的隐秘世界,根本不能理解别人操心
的世俗事务。”
普林斯顿的幽灵
1958年的秋天,正当艾里西亚半惊半喜地发现自己怀孕时,纳什却为自己的未来满
怀心事,越来越不安。系主任马丁已答应在那年冬天给他永久教职,但是纳什却出现了
各种稀奇古怪的行为:他担心被征兵入伍而毁了自己的数学创造力,他梦想成立一个世
界政府,他认为《纽约时报》上每一个字母都隐含着神秘的意义,而只有他才能读懂其中
的寓意。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表达。他给联合国写信,跑到华盛
顿给每个国家的大使馆投递信件,要求各国使馆支持他成立世界政府的想法。他迷上了
法语,甚至要用法语写数学论文,他认为语言与数学有神秘的关联……
终于,在孩子出生以前,纳什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几年后,因为艾里西亚无法忍受在纳什的阴影下生活,他们离婚了,但是她并没有
放弃纳什。离婚以后,艾里西亚再也没有结婚,她依靠自己作为电脑程序员的微薄收入
和亲友的接济,继续照料前夫和他们惟一的儿子。她坚持纳什应该留在普林斯顿,因为
如果一个人行为古怪,在别的地方会被当作疯子,而在普林斯顿这个广纳天才的地方,
人们会充满爱心地想,他可能是一个天才。
于是,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和学者们总能在校园里看见一个
非常奇特、消瘦而沉默的男人在徘徊,他穿着紫色的拖鞋,偶尔在黑板上写下数字命理
学的论题。他们称他为“幽灵”,他们知道这个“幽灵”是一个数学天才,只是突然发疯了
。如果有人敢抱怨纳什在附近徘徊使人不自在的话,他会立即受到警告:“你这辈子都不
可能成为像他那样杰出的数学家!”
正当纳什本人处于梦境一般的精神状态时,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
经济学课本、进化生物学论文、政治学专著和数学期刊的各领域中。他的名字已经成为
经济学或数学的一个名词,如“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什程序”、“德乔治-纳什
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等。
纳什的博弈理论越来越有影响力,但他本人却默默无闻。大部分曾经运用过他的理
论的年轻数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根据他的论文发表日期,想当然地以为他已经去世。即使
一些人知道纳什还活着,但由于他特殊的病症和状态,他们也把纳什当成了一个行将就
木的废人。
传奇仍在继续
有人说,站在金字塔尖上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异常孤独的大脑,纳什发疯是因为他太
孤独了。但是,纳什在发疯之后却并不孤独,他的妻子、朋友和同事们没有抛弃他,而
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挽救他,试图把他拉出疾病的深渊。
尽管纳什决心辞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职位,但他的同事和上司们还是设法为他保
全了保险。他的同事听说他被关进了精神病医院后,给当时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打
电话说:“为了国家利益,必须竭尽所能将纳什教授复原为那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越
来越多的人聚集到纳什的身边,他们设立了一个资助纳什治疗的基金,并在美国数学会
发起一个募捐活动。基金的设立人写到:“如果在帮助纳什返回数学领域方面有什么事情
可以做,哪怕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不仅对他,而且对数学都很有好处。”对于普林斯顿
大学为他做的一切,纳什在清醒后表示,“我在这里得到庇护,因此没有变得无家可归。
”
守得云开见月明,妻子和朋友的关爱终于得到了回报。80年代末的一个清晨,当普
里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戴森教授像平常一样向纳什道早安时,纳什回答说:“我看见你的女
儿今天又上了电视。”从来没有听到过纳什说话的戴森仍然记得当时的震惊之情,他说:
“我觉得最奇妙的还是这个缓慢的苏醒,渐渐地他就越来越清醒,还没有任何人曾经像他
这样清醒过来。”
纳什渐渐康复,从疯癫中苏醒,而他的苏醒似乎是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
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当1994年瑞典国王宣布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约翰·纳什
时,数学圈里的许多人惊叹的是:原来纳什还活着。
纳什没有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放弃他的研究,在诺贝尔奖得主自传中,他写道:
从统计学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已经66岁的数学家或科学家能通过持续的研究工作,在他
或她以前的成就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是,我仍然继续努力尝试。由于出现了长达25年部
分不真实的思维,相当于提供了某种假期,我的情况可能并不符合常规。因此,我希望
通过目前的研究成果或以后出现的任何新鲜想法,取得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而在2001年,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艾里西亚与约翰·纳什复婚了。事实上,在漫长
的岁月里,艾里西亚在心灵上从来没有离开过纳什。这个伟大的女性用一生与命运进行
博弈,她终于取得了胜利。而纳什,也在得与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衡。
2005年6月1日晚,诺贝尔北京论坛在故宫东侧菖蒲河公园内的东苑戏楼闭幕。热闹
的晚宴结束后,纳什没有搭乘主办方安排的专车,而是一个人夹着文件夹走出了东苑戏
楼。他像一个普通老人一样步行穿过菖蒲河公园,然后绕到南河沿大街路西的人行横道
上等待红绿灯。绿灯亮起,老人隅隅独行的背影在暮色中渐行渐远,终于消失不见。
人物专访[pic][pic][pic]
(数学建模外联部樊婕报道)
暖暖的阳光下,我在教学楼门口等候着今天的主角,过了约定的时间几分钟,一个挎
着挎包,穿着长风衣的文静女孩迎面走来,不用猜,就是陆倩了,我和同学准备走上去
打招呼,谁知她却先向我们打招呼,弄得初到的我们都不好意思了,打了招呼后,她又
立马为自己的迟到抱歉,亲近自在得很,一点都不摆架子,让我原本的紧张顿时消失,
因为是在教学楼门口,所以得找个地方,我们只能建议去食堂,学姐爽快的答应了,
于是,我们简短的谈话便在食堂的饭桌上开始了。
首先,我们由于是第一次采访,没经验,不知该怎么开头,倒是经验丰富的学姐主动开头
,问我们想了解关于她的哪些信息。(我们采访的人用“我”代替,陆倩用“陆”代替)
于是我们开始了谈话。
我:“学姐当初是怎样选择数学建模的,是一开始的兴趣吗?”
陆:“是榜样的作用(学姐毫不犹豫的说了出来),03级就有人得过全国的奖项,而且对数
学比较感兴趣,当时其实对数学建模并不怎么了解.”
我;“(另外一个我们的人又不失时机问到)那学姐是怎样从当初的不了解一步步走到今
天的呢?”
陆:“在大二下学期时,怀着兴趣与榜样的力量,我和两个好友就组了个队参加校数学
建模竞赛,我们非常努力对待,结果却(耸了下肩,很坦然),落选了,当时挺遗憾的
。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但我们并没放弃,而是在暑假中又投入到校
数模集训当中。我们当时很幸运(因为从04级以后,参加暑期全国数模培训就有三个限
制条件了1 只能是得过奖全校奖的2
试验班的3.数模选修课结业的),在面对已获得校级奖励的和众多理科实验班的选手时
,我们就想,别人行我也能行,我们不比别人差,就这样,坚持不懈地认真对待老师布
置的任务,并快速对各种建模方法进行学习。最终的选拔题目公布时,都有队伍自动放
弃了,但我们依旧坚持着。经过三天的历练(做选拔题和面试),我们最终取得了参加
全国竞赛的资格。全国竞赛有三天,当时挺艰难的,最终,我们取得了省级三等奖的成
绩。虽然成绩并不是很好,但经历了过这个过程,它带给我的远不止这个奖。”
我:“那你又是如何参加全美数模竞赛的呢?”
陆;“恩----
,虽然当时全国比赛我们那个队的成绩不理想,但因为是三个人合作的嘛,然后老师们
又觉得我思维啊,创新的什么都还行,我便被推荐上去了,也算是运气好吧,经过一个
学期的学习,有幸入选了我们学校参加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的代表队。”
我:“哪有,这才叫真才实学啊,看来你们老师当初没看错人哦。”
陆:“呵呵-----。”(谦虚地笑笑)。
我:“听说参加美国数模竞赛的时间是在春节,那学姐当时没回家过年吗?”
陆:“没有,我们当时真的挺幸运的,我们是正好在27,28号回家,然后过春节,我们
真的满幸运的,”
学姐一直强调自己幸运,但幸运的背后又有多少汗水呢?这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
懂,谦虚的学姐的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原来榜样就是这样一直往下传的 。
陆:(看我们停了一下下,学姐又开始了)“其实这个没什么,暑期的时候打好基础,
寒假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提高。”
还没说完,我们又问到
我;“那你们在哪比赛的呢,国外吗?
陆:“没有,就在老校区,但尽管在国内,近半个月的集训,让我体会到了另一种与全
国赛培训截然不同的集训模式,在比赛的四天里,我们队各人各司其职,一起努力,而
且最后的论文都全是用英文完成的,最终,我们获得了全美二等奖。(学姐对此一带而
过,并没什么特别,让我深深感受到学姐为人的高尚)”
我;“那论文据说要写好长,那你们是怎样完成的呢?”
陆:“也没有,总共就四五十页吧,就这么厚
(说着学姐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下,隔着三四厘米啊),看着我门惊讶的表情,学
姐又赶忙说到,
陆:“里面好多都是分析,还有举例,那些加起来就要占去好多了,而且要写好多程
序嘛,我们一个队三个人会分好工,有人专门负责写的。(真能理解人啊)
我:“那如果我们参加比赛也可以只负责写喽?”
陆:“那倒不是,写也要懂数模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啊,不然你是写不清楚的,像你
这样的(采访专业是英语的),英文就是你的优势了,但其它非英语专业选手也有许多
英语强的,这个写不在于你论文多么优美,而是要用精简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楚。”
我:“噢----。”(我们意会深长的点点头)
陆:“你们如果学数模就最好根据兴趣来,怎么说呢,兴趣导向比较重要,一般都这
么过来的。
又接着,
陆:“我最大的遗憾是没学好英语,现在没事就多看看英语,学好英语是每个人必须的
。”(学姐一脸的后悔样,我们也要注意喔。)
倒是学姐这一句“没事看看英语”提醒了我们,
我;“噢,对了,学姐是已经保研了(注:陆倩学姐保研本来有两所大学,一所是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还有一所是华南理工,;但陆倩学姐放弃了科大硕博连读的机会
,而是选择了专业让自己感兴趣的华南理工,她只说了一句话;“只为兴趣。”再三斟酌
,学姐放弃了中科大,放弃了众人口中的远大前程,而是选择了自己更喜欢的金融工程
),那现在每天都干什么呢?
陆;“现在日子挺空的,主要学GRE,还有看金融和数学,我导师说我应该加强这方面
的知识补充,还行吧。”
学习真的是永无止境的,陆倩学姐保研了,依旧还在继续专研,我们就更该如此了。
我;“那学姐对以后的学习有神么打算呢,是继续博士,还是就业?
陆:“应该是就业,不过能争取硕博连读最好了,我吧,不想总在学术界,毕竟学习是为
社会创造价值,终究还是要服务社会的嘛。
我:“哇,经典噢,可以算名言了。(我赶忙要写下)
(学姐一如既往的微笑)
我:“那学姐有能送给我们几句名言不?“
陆:“数模精神吧,是‘数模精神------
面对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不深思,也不熟虑,看来这已是扎根在她心里面了)
很多时候,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认准自己要坚持的,一直走下去,总会有胜利的
我:“学姐能告诉我们该怎样学习数学建模,怎样着手?
陆:“其实刚刚说了,要从一开始打基础,要有兴趣,而且要能吃苦,机会是均等的,要
学会把握机会。”(说着,学姐和我们都觉得差不多了)
我;“恩,那谢谢学姐接受我们的采访,。”
陆:“没事,也谢谢你们啊,听我唠叨了大半天哦,。”(说着还边笑)
于是,我们的采访在幽默的气氛中结束,从这次采访中的确学到了好多
,受益匪浅啊。
[pic][pic]
但还是挤出一个小时接受我们的采访,于是,我们的采
采访在教学楼的一角进行着,学长很亲切,很配合我们的采访。
问:学长,你是一开始就选择数学建模了吗?
答:是,因为从小就对数学很感兴趣啊,然后看到数学建模协会的宣传以及讲解啊,觉
得这个还挺适合我的。
问:数学建模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吗?一定要数学很好吗?
答:你看数学这两个字就知道它跟数学的关系非常的紧密了,它对数学有一定的要求,
可是不一定要求数学非常好,关键是基础要牢固。
问:那学长你数学成绩一定很好吧?
答:数学嘛,可以说一直是我的强项[高考时数学138]
问:那通过全美数学建模竞赛,你觉得外国人的学习思维方式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的地方吗?
答:外国人更注重的是过程吧,他们注重思维的方式以及当中的闪光点,比如说你在解
决一道题目的时候,就算没有得出结果,但是如果你的思维中的闪光点能够很好的表达
展现出来的话,也是有可能获奖的;可是中国更注重的是结果,不管你中途的思维如何
,只要你没有得出结果就不可能获奖。
问:你觉得数学建模带给了你什么影响吗?
答:首先,它提供给了我一个展示的平台,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加的充实、有趣;其次,
它让我认识了很多跟我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和老师,他们给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
了很大的帮助。
问:那你在学习数学建模的时候对你身边的人有什么影响吗?
答:有啊,好几个同学在我的带动下都参加了数学建模,并且参加了全国的数学建模竞
赛。
问:听说要参加全国的数学建模竞赛要通过学校的集训和考试才有资格,而要通过的话
是非常艰辛的,那你是怎么度过那一段艰苦的日子的呢?
答:其实不是很艰苦,主要是比较累,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毅力和忍耐力。
问 :那你通过这么多次的竞赛,可否告诉我们一些竞赛中的诀窍吗?
答:数学建模比赛中的关键首先是要注重团队的协调与合作,这个是最重要的;其次,
编程员也是很关键的因素,他是整队的核心,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最后,三个人最好
分工合作,主要攻自己优势方面。
问:学习数学建模有什么技巧吗?
答:耐力,毅力以及认真地向老师学习。
问:那初学者呢?应该怎么样对待学习和数学建模?
答:首先,要为自己打下一个坚实的数学基础,这很重要;其次可以看看数学建模方面
的书籍,比如说我们学校就有一个老师出的关于数学建模方面的书啊;还有就是注重团
队的团结合作。
问:那你除了数学建模还有什么别的兴趣爱好吗
答:嗯,乒乓球啊,跆拳道啊,我都比较喜欢的。
问:获奖了以后,你大小也算是个名人了吧,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答:呵呵,我没有觉得自己是个名人啊,生活和学习还是跟以前一样啊。
问:我知道你现在在考研,那今后有什么打算没?
答:我现在准备考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专业还是我自己的专业,关于以后
的打算我想还是和自己专业比较紧密的吧,数学建模我也还是会继续下去。
问:那你对学弟学妹们再说句话吧。
答:希望你们能够通过努力能够有所收获。
因为学长在准备考研,我们的采访很快结束了,我们衷心地祝愿学长能考上北航的研
究生,我们也始终相信学长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数学软件ABC
“一切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育必须包括数学和计算科学的更多的内容。数学建模和
与之相伴的计算正在成为工程设计中的关键工具。计算机和智能化的数学软件使这种复
杂的计算成为可能。”常用的数学软件有MATLAB,LINGO,Mathematica,Maple,MathCA
D等等。掌握的数学软件不在多,而在精和深。这里介绍在科学研究和数学建模中广泛使
用的两个数学软件:MATLAB和LINGO。下面给出使用这两个软件的几个例子,以了解它们
是如何工作的。
MATLAB
MATLAB是一种集数值计算,符号运算和图形可视化,三大基本功能于一体的,功能强
大而操作简单的数学软件。它适合于多学科,在数学建模中广泛使用。MATLAB系统由其
内核及辅助工具箱两部分组成。MATLAB语言以矩阵为基本数据单位。它具有以下主要特
点:
1、运算符和库函数极其丰富,语言简洁,编程效率高,提供广泛的矩阵和向量运算符
;
2、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又有面向对象的编程特性;
3、图形功能强大;
4、具有功能强大的工具箱;
5、易于扩充。(除内部函数外,所有MATLAB的核心文件和工具箱文件都是可读可改的
源文件,用户可修改源文件和加入自己的文件,可以与库函数一样被调用)。
[pic]
矩阵的运算是MATLAB的核心,几乎一切运算都是以矩阵的操作为基础的。矩阵是MAT
LAB数据的存储的基本单元。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1. 矩阵和基本运算
例2、MATLAB的符号运算——解方程
MATLAB能用于符号运算,本例题就是MATLAB的符号运算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f=a*x^2+b*x+c的实根。
[pic]
例3、MATLAB的图形功能——作二维图形
下图即本题所绘的 [0,2п]上30个点连成的光滑正弦曲线。
例4、MATLAB的图形功能——作三维图形
以上命令画出的图形如右图。
注:若想保存文件。在MATLAB命令窗口
键入window1, 运行window1.m 即可出现
Matlab界面。单击"draw" 按钮或选择
"菜单"的"作图",就可以作出sin(t)曲线图
,单击"close"按钮或选择"菜单"的"关闭",程
序关闭。
例5、MATLAB的应用——求极限、
导数
[pic]
可以得到答案:
[pic]
下面的题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读一读:
[pic]
LINGO
LINGO用于求解线性和非线性优化问题,下面是LINGO的主窗口。要用LINGO求得一个
问题的最优解,就得用LINGO语言描述这个规划问题,将这些代码输入模型窗口,然后点
击工具栏上的按钮[pic],这样就能求得解了。下面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求
解过程,该问题是:已知约束条件x+y≥350,x≥100,2x+y≤600,求目标函数3x+2y的最小
值。
[pic]
当然,要使用LINGO提供的强大的功能,还得更深入地学习。下面结合例题简单了解
一下LINGO的更强的求最优解的能力。
例6、一个工厂的6个仓库向8个销
售商提供商品,怎么分配才能使运输费用最少?
model:
sets:
A/A1..A6 / : capacity;
B/B1..B8 / : demand;
Links(A,B) : cost, volume;
endsets
!目标函数;
min=@sum(links:cost*volume);
!需求约束;
@for(B(J):
@sum(A(I):volume(I,J))=demand(J));
!产品约束;
@for(A(I):
@sum(B(J):volume(I,J))<=capacity(I));
!数据;
data:
capacity=60 55 51 43 41 52;
demand=35 37 22 32 41 32 43 38;
cost=6 2 6 7 4 2 9 5
4 9 5 3 8 5 8 2
5 2 1 9 7 4 3 3
7 6 7 3 9 2 7 1
2 3 9 5 7 2 6 5
5 5 2 2 8 1 4 3;
enddata
end
说明:
sets:…..endsets部
分为LINGO的集部分,
这里定义了三个集:A、B和links。集是一群相联系的对象。这些对象称为集成员,如集
A的成员有A1,A2,A3….A6。这些成员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的特征,如capacity,
即仓库中的库存量,这些特征称为属性。A、B叫原始集,links叫派生集,派生集的成员
来自其他已存在的集。这里的links表示仓库与销售商的关系,它有6×8个成员,这些成
员也有共同的属性,即运价cost和运输量volume。有时派生集不需要全部的组合,我们
就可以设置条件将符合要求的组合筛选出来作为派生集的成员。!到;部分是LINGO中的
解释。
目标函数中@sun(
)是LINGO中的函数,它得到集links成员的运价cost和运输量volume的乘积之和。@for(
)用来产生对集成员的约束,需求约束中表示从各仓库运来的货物的和应等于销售商的
需求量;产量约束中表示仓库中运出的货物不应大于仓库中的库存。
data:….enddata 是LINGO语言的数据部分,可以用数据部分来给集的属性赋值。
执行得到的部分结果如下: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Objective value: 664.0000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20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CAPACITY( A1) 60.00000 0.000000
CAPACITY( A2) 55.00000 0.000000
CAPACITY( A3) 51.00000 0.000000
...........................
如果你对数学软件感兴趣,你可以到我们数学建模协会的QQ群(群号为:48197166)的
共享中或者是我们协会的网站:http://www.5jia1.com/g/ncumath
看一下,那里有更多的对这些软件的更系统的介绍。
编者:魏冠杰 张德建
高等数学公式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pic]
一些初等函数: 两个重要极限:
三角函数公式:
·诱导公式:
| 函数|sin |cos |tg |ctg |
|角A | | | | |
|-α |-sin|cosα|-tgα|-ctg|
| |α | | |α |
|90°-α |cosα|sinα|ctgα|tgα |
|90°+α |cosα|-sin|-ctg|-tgα|
| | |α |α | |
|180°-α |sinα|-cos|-tgα|-ctg|
| | |α | |α |
|180°+α |-sin|-cos|tgα |ctgα|
| |α |α | | |
|270°-α |-cos|-sin|ctgα|tgα |
| |α |α | | |
|270°+α |-cos|sinα|-ctg|-tgα|
| |α | |α | |
|360°-α |-sin|cosα|-tgα|-ctg|
| |α | | |α |
|360°+α |sinα|cosα|tgα |ctgα|
·和差角公式: ·和差化积公式:
·倍角公式:
·半角公式:
[pic]
·正弦定理:[pic] ·余弦定理:[pic]
·反三角函数性质:[pic]
高阶导数公式——莱布尼兹(Leibniz)公式:
[pic]
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pic]
曲率:
[pic]
定积分的近似计算:
[pic]
定积分应用相关公式:
[pic]
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
[pic]
[pic]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应用
[pic]
[pic]
微分法在几何上的应用:
[pic]方向导数与梯度:
[pic]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pic]
重积分及其应用:
[pic]柱面坐标和球面坐标:
[pic]曲线积分:
[pic][pic]
曲面积分:
[pic]高斯公式:
[pic]斯托克斯公式——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关系:
[pic]
常数项级数:
[pic]
级数审敛法:
[pic]
[pic]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pic]
幂级数:
[pic]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pic]一些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pic]
欧拉公式:
[pic]
三角级数:
[pic]
傅立叶级数:
[pic]
周期为[pic]的周期函数的傅立叶级数:
[pic]
微分方程的相关概念:
[pic]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pic]
全微分方程:
[pic]
二阶微分方程:
[pic]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pic][pic]
|[pic] |(*)式的通解 |
|两个不相等实根|[pic] |
|[pic] | |
|两个相等实根[p|[pic] |
|ic] | |
|一对共轭复根[p|[pic] |
|ic] | |
|[pic] | |
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pic]
[pic]
最短时间过桥问题
在漆黑的夜里,四位旅行者来到了一座狭窄而且没有护栏的桥边。如果不借助手电筒
的话,大家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过桥去的。不幸的是,四个人一共只带了一只手电筒,而
桥窄得只够让两个人同时通过。如果各自单独过桥的话,四人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2
,5,8分钟;而如果两人同时过桥,所需要的时间就是走得比较慢的那个人单独行动时
所需的时间。问题是,你如何设计一个方案,让用的时间最少。
本答案下期找
供稿: 潭然
-----------------------
o
A
B
r
a
x
[pic]
A
x
[pic]
D
B
C
陆倩,女,浙江金华人,现南昌大学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管理科学041班学生,
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四次获特等奖学金,两次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兼优秀学生
干部,南昌大学团员标兵及理
学之星。曾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江西省赛区
三等奖,南昌大学高等数学竞赛三等奖,十一栋英语演讲比赛第二名。代表十一栋参加
校排球赛获全校第二名。辅修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笔试合格证书。现保送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工程专业
。
学长资料:
高志军,04级尖子班班长,专业班班长,擅长乒乓球,跆拳道。07年美国数学建模二等
奖,06年全国大学生建模省二等奖,均担任队长,多次获得特等奖学金及优秀学生干部
称号。
命令窗口是与MATLAB交互的主要窗口,命令在此输入
历史窗口能显示在命令窗口输入的所有命令的历史记录,以方便查询
当前目录窗口中显示当前目录和该目录下的文件
在这输入命令,输完最后一条命令时不用分号,这样就能显示结果。若使用了分号,则
只执行命令,但不显示结果。这里i为MATLAB自定义的虚数单位
工作空间窗口(Workspace) 中显示当前已定义的变量
a=[1,2,3;4,5,6;7,8,9]; %产生一个矩阵a
x=5; %设x值为5
y=ones(3); %
ones()为MATLAB的库函数,用它产生一个全为1的3阶矩阵
xa=x<=a %
<=为关系运算符,如果x小于或等于a成立,则xa为1,否则为0
b=[0 1 0;1 0 1;0 0 1]; %产生一个矩阵b
ab=a&b % &为逻辑运算符
ans=
xa =
0 0 0
0 1 1
1 1 1
ab =
0 1 0
1 0 1
0 0 1
%后面的为注释,对程序不产生影响,可有可无。
输出结果为
ans下面的内容
syms a b c x % 定义符号变量
f=a*x^2+b*x+c; % 输入函数
solve(f,x) % solve( )为MATLAB的库函数,用于符号求解
ans=
[1/2/a*(-b+(b^2-4*a*c)^(1/2))]
[1/2/a*(-b-(b^2-4*a*c)^(1/2))]
x=linspace(0,2*pi,30); % linspace(
)用于产生一个从0到2п的30个元素的行向量
y=sin(x);
plot(x,y) %以x为横坐标,y为纵坐标画图,plot为作图指令
[pic]
X=-7.5:0.5:7.5;
Y=X;
[X,Y]=meshgrid(x,y); %产生三维图形的
% X ,Y数组
R=sqrt(X.^2+Y.^2)+eps;
Z=sin(R)./R;
mesh(X,Y,Z)
[pic]
syms x y;
y=(2*x-1)/(5*x^2+6);
d=limit(y,x,0) %求x趋于0的极限
yx=diff(y,x,1) %求一阶导数
yx5=diff(y,x,5) %求五阶导数
y1=simple(yx) %运用各种指令化简符号表达
式yx
ans=
d =
-1/6
yx =2/(5*x^2+6)-10*(2*x-1)/(5*x^2+6)^2*x
yx5 =
2400000/(5*x^2+6)^5*x^4-360000/(5*x^2+6)^4*x^2+6000/(5*x^2+6)^3-
12000000*(2*x-1)/(5*x^2+6)^6*x^5+2400000*(2*x-1)/(5*x^2+6)^5*x^3-
90000*(2*x-1)/(5*x^2+6)^4*x
y1 =
-2*(5*x^2-6-5*x)/(5*x^2+6)^2
x=-pi:.1:pi;
y=sin(x);
y1=sin(x);
y2=cos(x);
h=line(x,y1,'LineStyle',':','Color','g');
line(x,y2,'LineStyle','--','Color','b');
xlabel('-\pi \leq \Theta \leq \pi')
ylabel('sin(\Theta)')
title('Plot of sin(\Theta)')
text(-pi/4,sin(-pi/4),'\leftarrow sin(-\pi\div4)','FontSize',12)
set(h,'Color','r','LineWidth',2) %改变曲线1的颜色和线宽
[pic]
2、然后单击此按钮求解
1、在这里输入模型的代码
[pic]
[pic]
3、在求解过程中和解得结果后,LINGO将显示LINGO求解器(LINGO Solver
Status)的状态和报告窗口(Solution Report)
[pic]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产量 | |A1 |6 |2 |6 |7 |4 |2 |5 |9 |60 |
|A2 |4 |9 |5 |3 |8 |5 |8 |2 |55 | |A3 |5 |2 |1 |9 |7 |4 |3 |3 |51 | |A4 |7
|6 |7 |3 |9 |2 |7 |1 |43 | |A5 |2 |3 |9 |5 |7 |2 |6 |5 |41 | |A6 |5 |5 |2
|2 |8 |1 |4 |3 |52 | |销量 |35 |37 |22 |32 |41 |32 |43 |38 | | |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pic]
| 0 | negative_file/数学建模知识及常用方法.doc |
四十五、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同学们来自不同国家,对气候变化这个关乎人类未来的问题有着共同关切,我对
此很欣赏。
40多年前,我在中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庄劳动生活多年,当时那个地区的
生态环境曾因过度开发而受到严重破坏,老百姓生活也陷于贫困。我从那时起就认识到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就是希望中国既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
又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呵护好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同学们都是世界知名高校的博士生,期待你们在这方面积极作为,也欢迎你们继续
关注中国发展,给我们多提一些好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6日给世界大学气
候变化联盟学生代表的回信)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这个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
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
山变成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3.云南生态地位重要,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履行好保护的职责。滇池是镶嵌在
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4.希望云南正确认识和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
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努力在
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
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
察调研时的讲话)
5.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
战。(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6.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的重
要价值体现。“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努力接续展开蓝绿交织、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16日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时的讲话)
7.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要增加清洁能
源供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持之以恒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18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8.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
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
风景线。(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时的讲话)
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
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
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
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努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
审议时的讲话)
10.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
、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
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
安全屏障,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必须以更大的决心、付出更为艰巨
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时的讲话)
11.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
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
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
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
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
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2.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
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
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立足本
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
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3.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
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
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
14.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
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要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坚决
治理“散乱污”企业,继续推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开发区、工业园
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要抓好内蒙古呼伦湖、乌梁素
海、岱海的生态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5日参
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5.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
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
理,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
动,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保证让老
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6.加快老区苏区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
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习近平总书记20
19年3月10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
17.今年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40年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分别增长一
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我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同时,
我国生态欠账依然很大,缺林少绿、生态脆弱仍是一个需要下大气力解决的问题。(习
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8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18.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植树、护树的好传统。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
林。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持之以恒开
展义务植树。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统筹山
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
林乡村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做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发展绿色经济,加强森林
管护,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8日参加首都
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19.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
关规则制定与实施,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持续
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
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23日在青岛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
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的讲话)
20.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
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同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我希望,这片园区所阐释的绿色发展理念能传导至世界各个角落。(习近平总书记2019
年4月28日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1.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
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
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
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28日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
的讲话)
22.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
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
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28日
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3.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
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
发展之路!
——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
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无序开发、粗暴掠夺
,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
回报。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
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一直讲,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
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我们
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
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
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
——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生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
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只有赋之以人类智慧,地球家园才会充满生机活力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
守。
——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
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
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
之路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28日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4.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这是与会各方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28日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
话)
25.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从自己、
从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28日在北京世界园艺
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6.坚持绿色发展,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环境建设和治理,推动资源节约集约
利用,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21日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
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7.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
西样板”。(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22日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28.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
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
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
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
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
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
的重要指示)
29.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当前,
国际社会正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时各国仍面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
物多样性减少等严峻挑战。建设全球生态文明,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绿色、低
碳、可持续发展。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倡导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取得显著进
步。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全面落
实2030年议程,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为建设美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6月5日向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所致的贺信
)
30.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
的新阶段,不仅为各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
候变化挑战,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7月2日向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
大会所致的贺信)
31.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速推进新能源
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
大贡献。希望各位嘉宾深入交流、凝聚共识,深化新能源汽车产业交流合作,让创新科
技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7月2日向2019世界新能源汽
车大会所致的贺信)
3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这么大范围地持续不断建设人工林,只有在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
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
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7月15日至16日在
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讲话)
33.乡村振兴了,环境变好了,乡村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要继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
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乡村建
设得更加美丽。(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7月15日至16日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讲话)
34.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集中集聚集约上找出路,加强草原保护,强化土
地沙化荒漠化防治工作,保护好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
总书记2019年7月15日至16日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
的讲话)
3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荒漠化防治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国际社会
应该携手努力,加强防沙治沙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
展议程,还自然以和谐美丽,为人民谋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7月27日向第七
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所致的贺信)
36.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国际
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
作与落实2030年议程深度对接。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共筑生态文明之基,携手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保护,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7月27日向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所致的贺信)
37.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坚持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了国家公园体制。三江源
国家公园就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
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
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一项重要举措。
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又要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希
望本届论坛围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一主题,深入研讨、集思
广益,为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习
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19日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的贺信)
38.保护好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对推动甘肃和河西走廊可持续
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
越明显。只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
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产业,保护好宝贵的草场资源,让祁连
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20日在甘肃省张掖
市山丹县考察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时的讲话)
39.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
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
,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习近
平总书记2019年8月21日在甘肃省武威市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40.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
发展的千秋大计。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
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
头。(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2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考察调研时
的讲话)
41.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构筑国
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
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
2019年8月22日在听取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42.发挥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
用。生态功能强的地区要得到有效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要考虑国家安全因素,增
强边疆地区发展能力,使之有一定的人口和经济支撑,以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26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43.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对节约能源资源、打好污
染防治攻坚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有10多个省份提出难以完成“十三五”能耗总
量指标。这个问题要认真研究,既要尽力而为,又要实事求是。对于能耗强度达标而发
展较快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有适当弹性。(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26日在中央
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44.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要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
到合理补偿的良性局面。要健全纵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和重点生
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要推广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经验,鼓励流域上下游之间开
展资金、产业、人才等多种补偿。要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流
域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26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
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45.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推
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消除金融领域隐患、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
贫攻坚战、治理生态环境、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全面依法治国、处理群体性事件、打击
黑恶势力、维护国家安全,等等,都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领导干部要做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的战士。(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3日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
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46.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
,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
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
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
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
代表的回信)
47.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
兴乡村的好做法。(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48.利用荒山推广油茶种植,既促进了群众就近就业,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又改善
了生态环境,一举多得。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面向市场,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利
益联动机制,让各方共同受益。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
把油茶业做优做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
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49.要注意节约环保,杜绝过度包装,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
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50.要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源头上解
决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升级优化,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的经济体系,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
沿黄生态保护好,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6日至1
8日在河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5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
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
、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2014年3月,我到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
线教育实践活动,专程前往东坝头乡张庄村考察,那里也是焦裕禄同志当年找到防治风
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上个月,我在甘肃考察期间专门调研了黄河流域生态保
护和经济发展。这次来又考察了黄河河南段防洪等相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
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52.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发源于
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黄河流域省份
2018年底总人口4.2亿,占全国30.3%;地区生产总值23.9万亿元,占全国26.5%。(习近
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53.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
态廊道,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河流经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区、五大沙漠沙地,沿河两岸分布有东平湖和乌梁素海等湖泊、湿地,河口
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黄河流域自然景观壮丽秀美,沙漠浩瀚,草原广布,峡谷险峻,
壶口瀑布更是气势恢宏。(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54.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水害严重,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历
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据统计,从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
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北达天津,南抵江淮。1855年,黄河在兰考县东坝头附
近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了现行河道。封建社会战争和军阀混战时期,更是人为
导致黄河决口12次。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难以抵抗日军机械化部队西进,蒋介石下令
扒决郑州北侧花园口大堤,导致44个县市受淹,受灾人口1250万,5400平方公里黄泛区
饥荒连年,当时灾区的悲惨状况可以用“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来形容。(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55.“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
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长期以来,受
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再加上人为破坏,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始终没有根本改
观,黄河沿岸人民的美好愿望一直难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5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列
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
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
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
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保障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确
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龙羊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作用,河道萎缩态势
初步遏制,黄河含沙量近20年累计下降超过8成。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流域
用水增长过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入渤海水量年均增加约10%,通过引调水工程为华北地
区提供了水源,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江
源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中游黄土高原蓄
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达到53%。
下游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回升,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郑州、西安、济南等中心城市和中原等城市群加快建设,全
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20
14年以来沿黄河9省区1547万人摆脱贫困,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加快推进,百姓生活得到显
著改善。(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
话)
57.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
出困难和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可以
说,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一是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后续动力不足,水沙调
控体系的整体合力无法充分发挥。下游防洪短板突出,洪水预见期短、威胁大;“地上悬
河”形势严峻,下游地上悬河长达800公里,上游宁蒙河段淤积形成新悬河,现状河床平
均高出背河地面4米至6米,其中新乡市河段高于地面20米;299公里游荡性河段河势未完
全控制,危及大堤安全。下游滩区既是黄河滞洪沉沙的场所,也是190万群众赖以生存的
家园,防洪运用和经济发展矛盾长期存在。河南、山东居民迁建规划实施后,仍有近百
万人生活在洪水威胁中。
二是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黄河上游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中
游水土流失严重,汾河等支流污染问题突出;下游生态流量偏低、一些地方河口湿地萎
缩。黄河流域的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面源三方面污染,加之尾矿库污染,使得2018年
黄河137个水质断面中,劣V类水占比达12.4%,明显高于全国6.7%的平均水平。
三是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
均水平的27%。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
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曾何等壮观,
如今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保持黄河不断流。
四是发展质量有待提高。黄河上中游7省区是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同东部地区及长江
流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滞后,内生动力不足,源头的青海玉树
州与入海口的山东东营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差超过10倍。对外开放程度低,9省区货物
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12.3%。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5个涉及黄河流域。(习近
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58.我曾经提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
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
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第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
差异。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
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
。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
适,要搞清楚再干。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有的地方则要以自
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逐步改善局部小气候。对汾河等污染严重的支流,则要下
大气力推进治理。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
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第二,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
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
能放松警惕。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要完善
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
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第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
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
。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第四,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8月26日,我在中央财经委第5次会议上强调,要
支持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
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
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就不宜发展产业经
济,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
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区域中心城
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提高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外
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第五,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
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59.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
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要
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牢固树立
“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能犯急躁病、大干
快上,特别是不能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
第一,抓紧开展顶层设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国家
发改委要会同有关方面组织编制规划纲要,按程序报党中央批准后实施。党中央成立领
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
第二,加强重大问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一些重大问题,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要深入研究、科学论证。
第三,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中
央层面主要负责制定全流域重大规划政策,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给予
大力支持。省级层面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动员和推进实施。市县层面按照部署
逐项落实到位。要完善流域管理体系,完善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组
织体系,加强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联合执法。(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
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60.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
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
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61.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
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北京要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构
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始终保持国际最先进水平,
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25日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
时的讲话)
62.既要高质量建设大兴国际机场,更要高水平运营大兴国际机场。要把大兴国际机
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打造世界级航空枢
纽,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中国开放包容和平合作的博大胸怀。(习
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25日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时的讲话)
63.做好供水水质改善项目,加强珠穆朗玛峰保护合作。(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0月
13日同尼泊尔总理奥利会谈时的讲话)
64.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
了发展。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
力,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积极发展
“蓝色伙伴关系”。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
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举办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旨在为世界沿海国家搭建一个开放合作、共赢共享的
平台。希望大家秉承互信、互助、互利的原则,深化交流合作,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海
洋经济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0月15日致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的贺信)
65.当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目标,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与
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等深度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制定和应用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加强
标准领域国际合作。(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0月21日向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大会所致
的贺信)
66.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中国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能源消费、
供给、技术、体制革命。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方位加强能源合作,维护能源安全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习近平
总书记2019年10月22日向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所致的贺信)
67.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
,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
开放经济高地。(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10日至13日在春节前夕在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
部群众时的讲话)
68.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
展的战略目标。要夯实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城乡区
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地更
绿、水更清,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要增强改
革动力,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
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10日至13日在春节前夕在
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69.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
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
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
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
长城。(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时的讲话)
70.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
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
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3月8
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71.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
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20
18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72.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
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久久为功、善做善成,不断扩大森林面
积,不断提高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
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73.我们来这里植树既是履行法定义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
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
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引领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像对待生
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持之以恒开展义务植树,踏踏实实抓好绿化工程,丰富义务植树
尽责形式,人人出力,日积月累,让我们美丽的祖国更加美丽。(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
4月2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74.绿化祖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人人出力,
日积月累,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我们既要着力美化环境,又要让人民群众舒适地生活在其中,同美好环境融为一体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用自己的努力造福子孙后代。(习近平
总书记2018年4月2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75.面向未来,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
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加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交流合作,共享
经验、共迎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
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
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76.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
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13日在
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77.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鼓励海南省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
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高效统一
的规划管理体系,率先建立现代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体制。要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体
制试点,建设热带雨林等国家公园,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保护地
体系。要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形式多样、绩效导向的生态
保护补偿机制。要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立健全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
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78.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
先立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
。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
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5日在湖北宜昌长江岸边
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考察时的讲话)
79.2016年1月5日,我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是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
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
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
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
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80.两年多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沿江省市
做了大量工作,在强化顶层设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转型发展、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等
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及10个
专项规划印发实施,超过10个各领域政策文件出台实施。二是共抓大保护格局基本确立
,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非法码头中有959座已彻底拆除、402座已基本整改规范,饮
用水源地、入河排污口、化工污染、固体废物等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长江水质优良
比例由2015年底的74.3%提高到2017年三季度的77.3%。三是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加快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经
济保持稳定增长势头,长江沿线11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超过了45%。四是聚焦
民生改善重点问题,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习近平
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81.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挑战和突出问题。
一是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两年多来,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认
识不断深化,但也有些人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入。有的认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就
是不发展了,没有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的仍然受先污染后治理
、先破坏后修复的旧观念影响,认为在追赶发展阶段“环境代价还是得付”,对共抓大保
护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环境治理和修复项目推进进度偏慢、办法不多,甚至以缺少资
金、治理难度大等理由拖延搪塞。这反映出一些同志在抓生态环境保护上主动性不足、
创造性不够,思想上的结还没有真正解开。
二是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依然严重,长江“双肾”洞庭湖、鄱
阳湖频频干旱见底,接近30%的重要湖库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
最差的“无鱼”等级。沿江产业发展惯性较大,污染物排放基数大,废水、化学需氧量、
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43%、37%、43%。长江岸线、港口乱占滥用、占而不用、多占少
用、粗放利用的问题仍然突出。流域环境风险隐患突出,长江经济带内30%的环境风险企
业位于饮用水源地周边5公里范围内,生产储运区交替分布。干线港口危险化学品年吞吐
量达1.7亿吨、超过250种,运输量仍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同时,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比如固体危废品跨区域违法倾倒呈多发态势,污染产业向中上游转移风险隐患加剧,
等等。
三是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统分结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尚
不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进展缓慢,
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尚未建立,长江保护法治进程滞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较弱,难以
有效适应全流域完整性管理的要求。
四是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条
件差异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较大。三峡库区、中部蓄滞洪区
和7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还很繁重。区域合作虚多实少,城市群缺乏协同,
带动力不足。
五是有关方面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中央专项安排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
规模不大,有关部门涉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安排的统筹程度不强、整体效率
不高。地方投资力度和积极性欠缺,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企
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干部队伍配备不足,宣传教育不到位,人才培养和交流力度
也不足。(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82.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推
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逐步
解决长江生态环境透支问题。这就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着眼,统筹山
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实施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要坚持整体推进,增强各项
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要坚持重点突破,在整
体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努力做到全
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
统一。(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83近年来,各有关方面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做了大量工作,但任务仍然十分
艰巨。要再深入分析一下原因。化工污染整治和水环境治理、固体废物治理是有关联性
的,抓的过程中有没有协同推进?抓湿地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时有没有先从生态系统整
体性特别是从江湖关系的角度出发,从源头上查找原因,系统设计方案后再实施治理措
施?我看到一份材料反映,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是四川、重庆的10余座城市的
重要饮用水源,生态屏障战略意义重大。但是,经过30余年开发,嘉陵江上游布局了大
量采矿冶炼企业,形成了200余座尾矿库,给沿江生态带来巨大威胁。位于嘉陵江上中游
分界点的一些城市反映,尽管他们坚持生态优先、加紧防治,但仍饱受防不胜防的输入
型污染之痛,城区及沿江城镇几十万人口饮用水安全频频受到威胁。从这个情况可以看
出,目前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谋一域”居多,“被动地”重点突破多;“谋全局”不
足,“主动地”整体推进少。这就需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立足全局,
谋定而后动,力求取得明显成效。(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
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84.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
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这要作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
护、不搞大开发的先手棋。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开展长江生态
环境大普查,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做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对母亲河做一次大体检。要针对查找到的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按照山水林田湖草
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研究提出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整体预案
和行动方案,然后分类施策、重点突破,通过祛风驱寒、舒筋活血和调理脏腑、通络经
脉,力求药到病除。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
止开发的空间管控单元,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做到“治未病”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
谈会上的讲话)
85.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
路子。推动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
金山银山的关系。这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
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
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
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
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
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
谈会上的讲话)
86.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
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
展的做法。有的同志对生态环境保护蕴含的潜在需求认识不清晰,对这些需求可能激发
出来的供给、形成的新的增长点认识不到位,对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路径方法
探索不深入。一定要从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来一个根本转变。(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
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87.我看到新华社一篇报道反映,位于长江“九曲回肠”石首段的一家临江化工企业,
产业规模居世界前三,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但也是排污大户,严重污染问题多年难以解
决,周围群众苦不堪言。这两年环保部门动真格严查,开出2700多万元的长江流域“史上
最大环保罚单”,倒逼企业关闭污染严重、难以改造的生产线,投入约1亿元引进行业最
先进的治污装置,不仅解决了多年的污染问题,而且推动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一举两
得。浙江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
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
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88.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一是要深刻理解把握共
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涵。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讲的是生
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前提;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结果;共抓
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侧重当前和策略方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未来和方向路径,
彼此是辩证统一的。二是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
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
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三是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
坚战,发挥农村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把绿
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
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89.近年来,经过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专项治理和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
成果,特别是非法码头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要严防死灰复燃。有媒体报道,2015
年启动的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取得良好成效,但近期由于建筑市场对
砂石的需求旺盛,长江非法码头反弹压力较大。有的部门在长时间高压监管后有所松懈
,部分非法码头业主则偷偷摸摸重起炉灶,企图复建开工。非法码头和非法采砂治理成
果来之不易,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反弹。我去四川调研时,看到天府新区生态
环境很好,要取得这样的成效是需要总体谋划、久久为功的。我了解到,2016年我在重
庆座谈会上提到的府河成都段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生态廊道,为了治理严重污染问题,当
地政府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时序要求,推
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并采取景观提升、长效管理等措施,计划在今年5月底前
实现干流和重要支流无污水下河,最终彻底解决河段严重污染问题。府河黄龙溪国控断
面2015—2016年总体水质为劣5类,2017年总体水质为5类,今年前两个月均为4类,整体
趋势是不断好转的。所以说,做好顶层设计后,只要一锤接着一锤敲,必然大有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90.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结合实
施情况及国内外发展环境新变化,组织开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按照新形势新要求调整
完善规划内容。要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在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
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抓紧完成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管控机制,
以空间规划统领水资源利用、水污染防治、岸线使用、航运发展等方面空间利用任务,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做
好同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整体顶层合力。要对实现既定目标制
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稳扎稳打,分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91.长江经济带集聚的人口和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进出口总额约
占全国40%,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同时也要看到,长期以来长江沿岸重化工
业高密度布局,是我国重化工产业的集聚区。有媒体多次报道,沿江“化工围江”问题突
出,特别是磷化工污染问题,从磷矿开采到磷化工企业加工直至化工废弃物生成,整个
产业链条都成为长江污染隐忧,加之地方政府担心整治力度过大影响财政收入,进而影
响民生投入等,一直对化工企业监管有畏难情绪,造成长江支流及干流总磷污染日益严
重。2016年以来,湖北宜昌市意识到“化工围江”对制约城市发展的严重性,下定决心,
制定化工污染整治工作方案,一手抓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化工过剩产能,推进沿江134家
化工企业“关、转、搬”,防范化工污染风险;另一手利用旧动能腾退出的新空间培育精
细化工产能,引导化工产业向高端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新面貌。2017年,全市单位生
产总值能耗下降7.14%、水耗下降13.7%,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PM10、PM2.5浓度分别
下降9.3%、6.5%,地区生产总值保持稳定增长。实践证明,只要思路对头、扎实推进,
实现旧动能和新动能的转换是大有可为的。(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
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92.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的要求,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
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
度的经济体制。这其中,实现动力变革、加快动力转换是重要一环。正确把握破除旧动
能和培育新动能的辩证关系,既要紧盯经济发展新阶段、科技发展新前沿,毫不动摇把
培育发展新动能作为打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又要坚定不移把破除旧动能作为增添
发展新动能、厚植整体实力的重要内容,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要着力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把长江经济带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下大气
力抓好落后产能淘汰关停,采取提高环保标准、加大执法力度等多种手段倒逼产业转型
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在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新型城镇化、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寻找新
的突破口,协同增强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力。长江经济带是“一带一路”在国内的主要交汇
地带,应该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实现同“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融合,培育
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
谈会上的讲话)
93.要加强对有关部门、沿江省市、相关企业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提高坚持生态优
先、绿色发展的思想认识,形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行动自觉。要落实政府主体
责任,强化企业责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把生态环境破坏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激励和倒逼企业自发推动转型升级。要做好宣传舆论引导工作,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
良好氛围。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守护好母亲河。(习近
平总书记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94.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自然物构成
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
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
报复”。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
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文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95.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
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上的讲话)
96.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
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
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胡焕庸线”东南
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为主
,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该线西北方57%的国土,供养大约全国6%的人口,以草原、戈壁沙
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说基本国情,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9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
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
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
大会上的讲话)
98.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生态文
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矛盾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
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
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
、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
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
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这是一个凤
凰涅槃的过程。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重
。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
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99.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能一边宣布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
。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
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
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坚决摒弃“先
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要充分发挥党的领
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
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
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00.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
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
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
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习近
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01.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
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
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
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02.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生态文
明建设做好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分项,反之就会成为别有用心的势力攻击我们
的借口。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
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
关系紧张。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
,震惊世界,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在人类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
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不超过10亿。在我们这个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
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影
响将是世界性的。(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0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天地与
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当人类合理利用、友
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
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方面有很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始建于战国时期
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
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习近平总书
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04.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要像保护
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
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让群众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习
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0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
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
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
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
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
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
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要加快划定并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
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在生态保
护红线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
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在环境质量底线方面,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
不能变坏作为底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对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恶化的区域必
须严肃问责。在资源利用上线方面,不仅要考虑人类和当代的需要,也要考虑大自然和
后人的需要,把握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度,不要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习近平总
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06.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
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
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
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生态惠民、
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
环境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
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
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
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
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
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07.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
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
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
整体账、算综合账,如果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最终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
性破坏。
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
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
展生态文明建设。比如,治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就需要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
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达到系统
治理的最佳效果。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
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
环境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08.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要加快
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
可触碰的高压线。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
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
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09.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
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我们已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和相关制度,要像抓中央
环境保护督察一样抓好落实。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必须牢固树立起来,不得作选择、搞变
通、打折扣。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对那些不顾生态环
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责。对破坏生态环
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要下大气力抓住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典型,释放出
严加惩处的强烈信号。对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人,凡是需要追责的,必须一追到
底,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10.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
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
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
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要深度参
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国际秩
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要坚持环境友好,引导应对
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
民。(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11.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
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
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
全体系。
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使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确保到2035
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
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
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
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
实现,建成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
112.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
、人民群众的期盼。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
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是全方位变革,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
系的必然要求,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
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
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
的讲话)
113.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从源头上使污染物
排放大幅降下来,生态环境质量才能明显好上去。重点是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
链条。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又降低污染排放负荷。对重大
经济政策和产业布局开展规划环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
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习
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14.绿色生活方式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
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习近平
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15.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
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
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当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
村环境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老百姓意见大、怨言
多,甚至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这些问题。要集中优势
兵力,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打一场污染防治攻
坚的人民战争。(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16.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
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防止
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积聚扩散,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生态环境风险挑战的准备。(习近平总
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17.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
要领域,要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
定新的改革方案。对涉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些重要举措要尽快到位、发挥作用。中
央环境保护督察要强化权威,加强力量配备,向纵深发展。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
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试点,积累经验。要
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中央决定组建生态环境部。主要考虑有两点:一是
在污染防治上改变九龙治水的状况,整合职能,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支撑。二是
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统一监管,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
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18.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要
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
保护领域。要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要采取多种
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生态环境保护该花的钱必须花,该投的钱决不能省
。要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要加强大气重污染成因研究和治理、京
津冀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等科技攻关,对臭氧、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新的污染物治理开
展专项研究和前瞻研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加
快成果转化与应用,为科学决策、环境管理、精准治污、便民服务提供支撑。要实施积
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19.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
须加强党的领导。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的意见》,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
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
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
境保护职责,谁的孩子谁抱,管发展的、管生产的、管行业的部门必须按“一岗双责”的
要求抓好工作。要抓紧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使各部门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
为重点工作领域,开展执法检查,定期听取并审议同级政府工作情况报告。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
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问责。“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对那些
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只有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制度才不会
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有些地方生态环境问题多发频发,被约谈、被曝
光,当地党政负责人不但没受处罚,反倒升迁了、重用了,真是咄咄怪事!这种事情决
不允许再发生!要狠抓一批反面典型,特别是要抓住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案例不放,严
肃查处,以正视听,以儆效尤。(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上的讲话)
120.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
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得罪人的事。各级党委和政府
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习近
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21.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反映了农村生
态文明建设质的提升,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20
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22.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
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规
划建设川藏铁路,对国家长治久安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定把
这件大事办成办好。(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
讲话)
123.三北工程建设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
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经过40年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当前,三北地区生态依然脆弱。继续推进三北工程建设
不仅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坚持久久为功,创新体制
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持续不懈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持
续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
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北工程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
124.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
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重大生态保
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
作,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2月18日在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5.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习近平总
书记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6.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
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
、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上的讲话)
127.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
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
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
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
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28.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
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
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29.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
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
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130.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习近
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31.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
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
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
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
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
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习
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32.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
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
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
物和垃圾处置。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
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
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3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
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
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
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
补偿机制。(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
134.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
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
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
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
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
境行为。(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135.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
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3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致力于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中国将继续支持国际竹藤组
织工作,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1月6日
致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周年的贺信)
137.我们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行最
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到2035年,中国的生态环境将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将基
本实现。(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1月10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
138.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
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
,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要注意因地制宜,
保护、保留乡村风貌。(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1月20日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
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39.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在湖泊实施湖长制,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基本方略,遵循湖泊的生态功能和特性,严格湖泊水域空间管控,强化湖泊岸线管理保
护,加强湖泊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开展湖泊生态治理与修复,健全湖泊执法监管
机制。(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1月20日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上的讲话)
140.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也
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家园。现在,有人正在外太空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但这还是
一个遥远的梦想。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都要生活在地球之上。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
实。
我们应该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应该坚持人
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
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习近
平总书记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141.要加强精准扶贫、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为加
快改善生态环境助力。(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
讲话)
142.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
关键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对采煤塌陷区整治的有益经验,要注意总结推广。(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12日至
13日在江苏徐州市考察时的讲话)
| 0 | negative_file/45┬█╔τ╗ß╓≈╥σ╔·╠¼╬─├≈╜¿╔Φ.doc |
我们真是被吓大的?瓶装水中的微塑料
作者:calfstone
近日,一篇尚未通过peer-review的文章(PLOS One in review)刷爆朋友圈。纽约州立大学地质和环境系Sherri A.Mason教授对259瓶来自全球9个国家的瓶装水中微塑料进行了检测,93%的瓶装水中含有微塑料。中国的wahaha名列其中。普通人的反应大体是:到底咋回事呢,不要吓我哟?
1.水中的微塑料从哪里来的。
环境中塑料相当稳定,但也会经历缓慢的光氧化过程,慢慢释放出小颗粒的塑料,从microplastics微塑料到 nanoplastics纳米塑料,考虑到3亿吨塑料的全球产量 (PlasticsEurope 2015),瓶装水中存在微塑料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2. 水中的微塑料真不好测。
既然有担心,科学家们就想办法测一测。Gerrit Renner近期的综述表明,自从2004年Thompson提起微塑料的关注以来,2千余名研究者发表了将近 600篇相关文章 (web of science),内容涉及环境介质多个方面。就分析方法而言,关键问题就是一个:定性(过滤/挑选出来的小颗粒是否是塑料?)。从表1的总结看,大部分微塑料检测都是肉眼观察,后来出现FTIR,Raman,甚至热解质谱的方法来解决定性的问题。Sherri A. Mason教授用的是改进版的visual方法,她们用Nile red先对塑料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数颗粒。但实验室的环境如空气,试剂等中也会有微塑料,空白值的多少间接说明了分析方法的好坏。不单是Sherri A. Mason教授做过瓶装水,德国的Schymanski也做过,发表在water research上面,Schymanski的文章非常严谨,他同时承认即便再好的实验条件,实验室也会有空白值的存在。他的结论是一次性瓶装水测值和实验室空白没有差异。
表1 现有微塑料的检测方法
图1 Sherri A. Mason教授所测定的瓶装水微塑料含量水平
笔者也就技术问题专门跟Sherri A.Mason教授沟通过,她承认其实验室空白的水平:大塑料颗粒>100 um空白平均值 4.15 MPP/L(0-14MPP/L), 而小塑料颗粒 23.5 MPP/L(7 MPP/L -47MPP/L),由于她并未对小塑料颗粒定性,不排除假阳性可能。所有瓶装水的测值包括wahaha 90%以上都是小颗粒,wahaha平均为66.7 MPP/L,67.1 MPP/L,156MPP/L,如果真结合IUPAC 3S/N对方法检出限评估,60MPP/L以下的计数都不准确。其定量结果极其不可靠。
3. 即便瓶装水中有这么多微塑料,那到底有多大危害。
由于目前缺乏毒理评估资料,如果我们按简单的球型100um直径,塑料密度Polypropylene (PP) 0.89–0.91,含量水平156MPP/L,推算瓶装水微塑料的质量浓度约为0.05mg/L,人一天2L水,进入人体的塑料约0.1mg,这个需要关注吗?生活饮用水氰化物的限量也才0.05mg/L。
总结,一次科学研究数据的报告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方法缺陷,剂量考虑以及审慎的研究比对如Schymanski,这种数据呈现真不值得关注,我们真不是吓大的。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写手们为博取关注的翻译性科普是否是另外一种原罪。
1.Renner, G., T. C. Schmidt, and J. Schram (2018). Analytical methodologies for monitoring
micro(nano)plastics: which are fit for purpos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Health, 1, 55-61.
2.Schymanski, D., C. Goldbeck, H.-U. Humpf, and P. Furst (2018). Analysis of microplastics by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Release of plastic particles from different packaging into mineral water. Water Research, 129, 154-162.
3.Sharma, S. and S. Chatterjee (2017). Microplastic pollution, a threat to marine ecosystem and human health: a short review. 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lution Research, 24, 21530-21547
作者简介:calfstone
郑波,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6号 | 0 | negative_file/calfston.docx |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项目提交的工作文件和成果
第一次驻点提交:
1.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咨询项目操作手册》
2.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咨询项目全员培训方案》
3.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决策委员会成员与职责》
4.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项目拟提交的工作文件和成果》
5.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咨询项目总体工作计划、第一个工作计划》
6.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项目调研资料清单》
第二次驻点提交:
7.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母子公司管控诊断报告》
8.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母子公司管控模式设计方案报告》
9.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总部与核心子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第三次驻点提交:
10.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母子公司战略管控体系报告》
11.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体系报告》
12.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母子公司人力资源管控体系报告》
13.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总部与核心子公司中层以上岗位说明书(新组织结构)》
第四次驻点提交:
14.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绩效诊断与体系优化报告》
15.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总部与核心子公司绩效管理手册》
16.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薪酬诊断与体系优化报告》
17. 《浙江天能国际(集团)总部与核心子公司薪酬管理手册》
第五次驻点提交:
18. 《咨询方案汇总》
19. 方案辅导实施、变革推动
| 0 | negative_file/天能集团咨询项目拟提交的文案.doc |
公路养路费
公路养路费是国家按照“以路养路”的原则,规定由交通部门向有车单位和个人征收的
用于养护和改善公路的事业费,它取之于车,用之于路,是公路建设和养护的主要资金
来源。加强养路费征稽工作,是关系到公路事业发展,造福于社会和全民的重要事情;
依法缴费是有车单位和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 征收范围
凡领有牌证(包括临时牌证、试车牌证)的各种客货车、特种车、专用车、牵引车、
简易汽车(农用运输车)挂车、拖带的平板车、轮式拖拉机、摩托车(包括二轮、侧
三轮)以及领有牌证从事公路运输的畜力车、军队、公安、武警单位参加地方营业运
输、承包民用工程及包租给地方单位和个人的车辆;军队、公安、武警系统内企业的
车辆;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的车辆;驻华国际组织和外国办事机构的车辆;外国
个人在华使用的车辆;临时入境的各种外籍机动车辆。
二、 征收标准
1、 货车按底盘标记的载重吨位计算,每吨位每月征收190元。
2、
客车和专用车辆,比照同类型货车底盘标记的载重吨位计算;没有标记载重吨
位的,按最高载客人数,每十人座折合一吨位计算。5人座以下按半吨征收;
6人座以上按1吨位征收,每吨位每月征收210元。
3、 客货两用汽车,按载重吨位与载客座位折合的吨位合并计算。
4、 汽车拖带的挂车,按规定的载重吨位的70%计算。
5、
20马力以下的小型拖拉机马力折合吨位计征(20马力折合1吨),20马力以上的
大型拖拉机按拖带挂车的载重吨位计征。
6、
大型平板车、载重在20吨以下的,按核定吨位计算,超过20吨的,超过部分按
50%计算。
7、 不能载客、载货的特种车辆,按其自重吨位的50%计算。
8、 三轮摩托车按核定的载重吨位计算。
以上各类车辆的吨位,不足0.5吨的按0.5吨计算;0.5吨以上,不足一吨的,按一
吨计算。
三、 缴费时间
(1)
采用转帐支票或现金缴费的车户,每月末25日至月底(遇公休、节假日
顺延)缴纳次月养路费。
(2) 新增车辆自领取牌证之日起5日内办理缴费手续。
四、 车辆报停
车辆因故报停应于月末前向当地征稽部门交存牌照(汽车两片、挂车一片)和机
动车行驶证办理停驶手续,据以停证停驶期间的养路费。车辆累积报停时间不得
超过六个月,超过六个月的从第7月起按应缴费额的一半缴纳。
五、 处罚规定
1、 对上路行驶而未携带有效期养路费票证的车辆处以10元罚款。
2、
跨省行驶的车辆,养路费票证有效期超过3日的,按跨行受检地所在省的费额标
准就地处以相当于一个月应缴费额的滞纳金。
3、
对拖、欠、漏缴养路费的,除按规定补缴外,每逾1日,处以月应缴费额1%的滞
纳金;连续拖、欠、漏缴3月以上的,并处应缴费额的30%至50%的罚款;连续
拖、欠6个月以上和偷、逃养路费的,并处应缴费额50%至100%的罚款。
4、
对无牌行驶和申报停驶后偷驶的车辆,追缴报停期间全额路费和收取应缴费额
1%的滞纳金,并处应缴费额2倍以的罚款。
5、
对倒换牌照、使用假牌照或者涂改、顶替、伪造养路费票证和罚款单款单据的
,除补缴养路费和收取滞纳金外,并处应缴费额3倍以下的罚款。
6、
当事人对征稽机构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书15日内向上一级秆政机
关申请复议,对自暴自弃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15日内向人民
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义,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
征稽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车辆购置附加费征收管理规定
车辆购置附加费是按国发[1985]50号文件通知精神,对所有购置车辆单位和个人,包
括国家机关和军队,一律征收车辆购置附加费。
一、 征收范围
各种进口、国产和组装的车辆,并在国内销售和使用的大、小客车,通用载货汽车、
越野车、客货两用汽车、摩托车(二轮、三轮)、牵引车以及其他运输车(如厢式车
、集装箱车、冷冻车、保温车、牲畜车、邮政车等)和挂车、半挂车、特种挂车等。
二、 征收标准
车辆购置附加费按国发[1985]50号、冀交公字[1996]115号文件规定执行,即按车价
的10%计征,对那些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车辆,不管什么原因,都要按交通部、财政
部确定的征费额征收。
三、 处罚标准
缴费人不按本办法缴纳款的,除追缴费款外,并酌情处以应缴费额5倍以下的罚款;
伪造凭证的依法惩处。
四、 旧车入籍手续的办理
旧车入籍须带车购费档案、新行车本。车购费档案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车籍通知单;(2)档案卡;(3)旧行本复印件、附加本复印件;
| 0 | negative_file/公路养路费.doc |
新涌大桥(旧桥)静动载试验报告
一、工程概况
佛山市顺德区新涌大桥是1986年建成的一座桥梁,全桥长590.04m。桥梁的跨径组合
为10×16m+3×30m+2×51m+3×30m+9×16m,桥面宽度为11m,即行车道9m,两边人行道各1m。
桥梁的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荷载为2.5kN/m2。
全桥由三种跨径简支结构组成,即16m钢筋混凝土T梁桥、30
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和51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16m钢筋混凝土T梁桥由7片T梁组成,每
片梁高为1.1
m,宽1.6m,混凝土标号为C25;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由7片T梁组成,每片梁高为1.75
m,宽1.6m,混凝土标号为C40;51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由5片T梁组成,每片梁高为2.5
m,宽2.35m,混凝土标号为C40。桥面设1.5%的横坡,用混凝土铺装层调坡,混凝土铺
装层最小厚度8cm。下部结构桥墩为双柱墩身加双悬臂盖梁,桥台为双柱式框架台身加双
悬臂帽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该桥于2005年8月10日完工。佛山市公路桥梁监测站受
建设单位的委托,于2005年8月17日至8月18日对该桥进行了荷载试验。
二、试验依据和目的及对象
1. 试验依据
(1)《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以下简称《方法》);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J023-85);
(3)设计施工图纸文件。
2、试验目的
通过对桥梁进行试验加载,量测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即变形、应力和频
率等)与按桥梁设计计算的结构反应的理论值进行比较,来判断该桥在使用荷载作用下
的工作状态,评定桥梁结构性能及实际承载能力,为该桥扩建提供依据。
3、试验对象
依据该桥梁的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整个桥梁试验对象为:
1. 16m的钢筋混凝土T梁桥(第9跨);
2. 30m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第11跨);
3. 51m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第13跨);
试验的内容: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三、静载试验
根据《方法》的要求,桥梁的静力试验按荷载效率η来确定试验的最大荷载。静力荷载效率
η的计算公式为:
[pic]
式中:[pic] -- 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形或内力的计算值;
[pic] ----设计标准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形或内力的计算值;
δ ---- 设计取用的动力系数。
本次试验为鉴定性试验,荷载效率取值范围为0.8~1.05。
(一)16m钢筋混凝土T梁桥静载试验
1、试验加载布置
根据桥梁施工竣工图文件,16m钢筋混凝土T梁桥横截面布置如图1所示。
[pic]图1 16m钢筋混凝土T梁桥断面示意图(单位:cm)
图中16m钢筋混凝土T梁,梁高为1.1m,宽1.6m,混凝土标号为C25,钢筋为8Φ32+2Φ22+2
Φ16的Ⅱ级钢筋,面积为76cm2。采用桥梁分析计算软件,按刚接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
数,则计算出在设计标准荷载挂车-
100级作用下,2#梁跨中截面的弯矩最大,弯矩值S为643.9kN.m。考虑现场组织标准车困
难,采用弯矩等效原则,试验选用4台加载车辆(过磅称重见附件附表1),按图2试验载
位进行加载,则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该桥3#梁跨中截面试验弯矩[pic]为593.6kN.m,动力
系数δ取1.0,则试验荷载效率为0.922,满足《方法》的要求。
[pic]注:第一级加载2辆车,车牌号:70135,02057;第二级加载2辆车,车牌号:018
09,52231。
图2 试验加载的载位布置图(单位:m)
2、试验测点布置
(1)挠度测点布置
对于简支T梁桥,依据《方法》要求,在试验桥跨每片梁的跨中位置采用悬挂重锤的方
式布置1个挠度测点,并在该桥支座位置也布置1个挠度测点,共计8个测点,具体测点布
置见图3。
试验时,将精密水准仪固定在地面上,量测每个挠度测点上的标尺的数据变化来观测
主梁的挠度变化。
[pic]
图3 16mT梁桥挠度观测测点布置图
(2)应力(应变)测点布置
根据《方法》的规定,对于简支梁结构,跨中截面为设计控制截面。因此,在试验桥
跨的每片梁跨中截面的下缘布置1个应变测点,在靠加载侧边的2片梁沿跨中截面高度上
再布置2个应变测点(见图4所示),应变测点共11个。
[pic]图4 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试验时,在应变测点位置粘贴振弦应变计,采用振弦应变测试系统观测结构在各级
荷载作用下相应测点位置的应力(应变)变化及分布情况。
3、试验程序
静载试验的加载试验的程序为:
(1)将加载汽车过地磅称重后,排列于引桥上,距被测试桥跨20米以上。
(2)正式加载前,三辆加载车辆并排缓慢地来回二次对全桥进行预压,然后非工作人员
退场,待一切工作安排就绪,各试验量测仪表读数调零,进行第一次空载读数。
(3)正式实施试验加载,每个试验载位采用分二级程序进行加载。试验加载汽车布置的
载位见图2。
每级汽车荷载驶入指定的区域就位后,稳定15分钟记录加载后开始试验观测第一次读
数,间隔10分钟再记录加载的第二次读数,两次读数差均小于前次读数增量的10%时,
认为结构变形已趋稳定。此时所记录的数据为试验实测数据。
本次试验从2005年8月17日凌晨0:10开始至1:40结束,整个试验历时1个半小时。试
验按试验方案顺利完成,试验过程中未发生异常情况。在试验期间天气为阴天,气温为
26°C左右,试验过程的气温变化很小,因此可以忽略温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4、试验数据整理分析
(1)挠度数据整理分析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挠度数据见表1。从表1中获得实测最大挠度位于3#梁跨中位
置的3#测点,实测挠度为8.79mm,残余挠度为0.10mm。考虑桥面铺装层参与工作,按刚
接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采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在试验荷载作用下3#梁跨
中的理论挠度为9.18mm,实测挠度与理论挠度的比值为0.957,试验测量结果满足《方法
》:
[pic] 式中:[pic]
要求。
量测最大挠度与其残余挠度比值为0.011,满足《方法》条件:
[pic] 式中 [pic]
16mT梁实测挠度(mm) 表1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理论值 |卸载 |
|1 |0 |-6.08 |-8.37 |-8.41 |-0.02 |
|2 |0 |-5.36 |-8.54 |-9.21 |-0.02 |
|3 |0 |-4.61 |-8.79 |-9.18 |-0.1 |
|4 |0 |-3.12 |-7.57 |-8.00 |-0.01 |
|5 |0 |-1.74 |-6.04 |-5.87 |-0.31 |
|6 |0 |-1.14 |-3.84 |-2.98 |-0.01 |
|7 |0 |-0.08 |-1.98 |-0.24 |-0.45 |
|8 |0 |-0.27 |-0.51 |-8.41 |-0.06 |
进一步按实测挠度推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见表2所示。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表 表2
| 梁 号 |1 |2 |3 |4 |5 |6 |7 |
|项 目 | | | | | | | |
|理论计算 |0.384 |0.420 |0.419 |0.365 |0.268 |0.136 |0.011 |
|实测推算 |0.372 |0.378 |0.389 |0.335 |0.268 |0.170 |0.088 |
表1中数据显示实测最大横向分布系数小于理论计算值,表明该桥的横向工作性能满
足设计要求。
将主梁的实测挠度和理论计算挠度绘制曲线如图5所示,主梁的横向分布曲线与理论
计算曲线接近,实测主梁最大挠度小于理论计算挠度。
[pic]
图5 主梁实测挠度和理论挠度的横向分布曲线
(2)应变数据整理分析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应变数据见表3。从表3中获得实测最大应变位于7#测点,实
测应变为336με,残余应变为3.7με。考虑桥面铺装层参与工作,按刚接梁法计算荷载横
向分布系数,并采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在试验荷载作用下3#梁跨中截面下缘的理论
应变为321με,实测最大应变与理论应变的比值为1.047,试验测量结果满足《方法》:
[pic] 式中:[pic]
要求。
量测最大应变与其残余应变比值为0.011,满足《方法》条件:
[pic] 式中 [pic]
跨中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表3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理论值 |卸载 |
|1 |0 |-4.8631 |28.3356 |77.6 |-0.19068 |
|2 |0 |21.0151 |101.761 |149.0 |1.42533 |
|3 |0 |85.9307 |258.14 |295.1 |3.88619 |
|4 |0 |16.3869 |28.9749 |46.2 |0.97119 |
|5 |0 |89.9147 |149.208 |184.6 |2.86134 |
|6 |0 |122.395 |252.265 |322.7 |3.15678 |
|7 |0 |177.368 |336.008 |322.0 |3.70553 |
|8 |0 |205.121 |250.891 |280.5 |-3.49123 |
|9 |0 |163.273 |231.532 |205.9 |2.43612 |
|10 |0 |127.957 |213.427 |104.5 |0.0205 |
|11 |0 |152.358 |210.588 |8.5 |6.42435 |
实测应变沿截面高度变化曲线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中虚线为理论计算的应变曲线。由
于主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容许带裂缝工作的。但从图中实测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截面
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变化还是基本成直线,其相关系数也有0.95以上。由此得知,该检测
截面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变基本符合弹性理论平截面的假定,截面也还是处于弹
性工作状态。实测应变小于理论计算应变。此外,从图6中获得实测1#梁中性轴位置在二
级荷载作用下分别为0.54m和0.43m均大于理论中性轴位置0.28m,且偏差比较大,主要原
因是桥面人行道板对1#边梁的影响较大。而从图7中获得实测2#梁中性轴位置在二级荷载
作用下分别为0.27m和0.30m均接近理论中性轴位置0.28m。
[pic]
图6 1#梁实测应变与截面高度关系图
[pic]图7 2#梁实测应变与截面高度关系图
进一步将各主梁下缘的实测应变的横向分布曲线绘于图8所示。图中可明显看出,3#
梁的7#测点的应变最大稍微超过理论计算值,表明3#梁截面有裂缝扩展,按实测应变换
算的裂缝宽度为0.05mm,通过实际检查,3#测点跨过裂缝,裂缝宽度小于0.1mm,满足
规范要求。
[pic]
图8 主梁实测应变和理论应变的横向分布曲线
(3)静载试验评价
通过对16m钢筋混凝土T梁桥检测数据分析和对理论计算数据的比较的结果表明:该
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控制截面的最大挠度、最大应变值均满足《试验方法》的要求
,且实测残余变形小。试验数据的曲线图反映出该桥工作性能良好,在试验荷载作用下
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二)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静载试验
1、试验加载布置
根据桥梁施工竣工图文件,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横截面布置如图9所示。图中30m预
应力混凝土T梁,梁高为1.75m,宽1.6m,混凝土标号为C40,预应力筋为7束24Φ5的高强
碳素钢丝,面积约为33cm2。采用桥梁分析计算软件,
[pic]图9 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断面示意图(单位:cm)
按刚接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则计算出在设计标准荷载挂车-
100级作用下,1#边梁跨中截面的弯矩最大,弯矩值S为1521.5kN.m。考虑现场组织标准
车困难,采用弯矩等效原则,试验选用4台加载车辆(过磅称重见附件附表1),按图10
试验载位进行加载,则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该桥边梁跨中截面试验弯矩[pic]为1518.9kN.
m,动力系数δ取1.0,则试验荷载效率为0.998,满足《方法》的要求。
[pic]
注:第一级加载2辆车,车牌号:70135,02057;第二级加载2辆车,车牌号:01809,5
2231。
图10 试验加载的载位布置图(单位:m)
2、试验测点布置
(1)挠度测点布置
对于简支梁,依据《方法》要求,沿试验桥跨的桥面侧边的跨中和2个支点位置分别布
置测点,同时还在试验桥跨每片梁的跨中位置处的桥面也布置挠度测点,共计11个测点
,具体测点布置见图11。
[pic]
图11 30mT梁挠度观测测点布置图
试验时,将铟钢尺放置在挠度测点位置上所设置的尺脚垫上,夜间用充电灯照射铟钢
读数尺,采用精密水准仪在桥面上观测挠度变化。
(2)应力(应变)测点布置
根据《方法》的规定,对于简支梁结构,跨中截面为设计控制截面。因此,在试验桥
跨的每片梁跨中截面的下缘布置1个应变测点,在靠加载侧边的2片梁沿跨中截面高度上
再布置3个应变测点(见图12所示),应变测点共13个。
[pic]图12 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试验时,在应变测点位置粘贴振弦应变计,采用振弦应变测试系统观测结构在各级
荷载作用下相应测点位置的应力(应变)变化及分布情况。
3、试验程序
静载试验的加载试验的程序为:
(1)将加载汽车过地磅称重后,排列于引桥上,距被测试桥跨20米以上。
(2)正式加载前,三辆加载车辆并排缓慢地来回二次对全桥进行预压,然后非工作人员
退场,待一切工作安排就绪,各试验量测仪表读数调零,进行第一次空载读数。
(3)正式实施试验加载,每个试验载位采用分二级程序进行加载。试验加载汽车布置的
载位见图10。
每级汽车荷载驶入指定的区域就位后,稳定15分钟记录加载后开始试验观测第一次读
数,间隔10分钟再记录加载的第二次读数,两次读数差均小于前次读数增量的10%时,
认为结构变形已趋稳定。此时所记录的数据为试验实测数据。
本次试验从2005年8月17日凌晨2:00开始至3:30结束,整个试验历时1个半小时。试
验按试验方案顺利完成,试验过程中未发生异常情况。在试验期间天气为阴天,气温为
26°C左右,试验过程的气温变化很小,因此可以忽略温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4、试验数据整理分析
(1)挠度数据整理分析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挠度数据见附件一中的附表4。从附件一中的附表4中获得实
测最大挠度位于边梁跨中位置的7#测点,实测挠度为10.65mm,残余挠度为0.21mm。考虑
桥面铺装层参与工作,按刚接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采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
出该边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跨中的理论挠度为13.0mm,实测挠度与理论挠度的比值为0.
819,试验测量结果满足《方法》:
[pic] 式中:[pic]
要求。
量测最大挠度与其残余挠度比值为0.020,满足《方法》条件:
[pic] 式中 [pic]
30mT梁实测挠度(mm) 表4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理论值 |卸载 |
|1 |0 |0.72 |-2.54 |-1.35 |0.07 |
|2 |0 |-0.85 |-4.54 |-4.38 |-0.38 |
|3 |0 |-2.25 |-6.31 |-7.30 |-0.23 |
|4 |0 |-3.44 |-7.78 |-9.80 |-0.35 |
|5 |0 |-5.06 |-9.12 |-11.60 |-0.51 |
|6 |0 |-6.39 |-10.49 |-12.60 |-0.54 |
|7 |0 |-7.07 |-10.65 |-13.00 |-0.21 |
|8 |0 |0.38 |-0.06 |0.00 |0.22 |
|9 |0 |0.46 |0.09 |0.00 |0.22 |
|10 |0 |0.17 |-0.26 |0.00 |-0.2 |
|11 |0 |0.06 |-0.29 |0.00 |-0.09 |
将主梁的实测挠度和理论计算挠度绘制曲线如图13所示,主梁的横向分布曲线与理论
计算曲线接近,实测主梁最大挠度小于理论计算挠度。
进一步按实测挠度推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见表5所示。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表 表5
| 梁 号 |1 |2 |3 |4 |5 |6 |7 |
|项 目 | | | | | | | |
|理论计算 |0.433 |0.419 |0.386 |0.328 |0.243 |0.146 |0.045 |
|实测推算 |0.414 |0.408 |0.355 |0.303 |0.245 |0.176 |0.099 |
[pic]
图13 主梁实测挠度和理论挠度的横向分布曲线
表2中数据显示实测最大横向分布系数小于理论计算值,表明该桥的横向工作性能满
足设计要求。
(2)应变数据整理分析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应变数据见表6。从表6中获得实测最大应变位于边梁的4#测
点,实测应变为155με,残余应变为1.0με。考虑桥面铺装层参与工作,按刚接梁法计算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采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出该边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截面下缘的
理论应变为190με,实测最大应变与理论应变的比值为0.816,试验测量结果满足《方法》
:
[pic] 式中:[pic]
要求。
量测最大应变与其残余应变比值为0.006,满足《方法》条件:
[pic] 式中 [pic]
跨中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表6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理论值 |卸载 |
|1 |0 |-12.002 |-16.494 |-29.9 |-1.82857 |
|2 |0 |23.722 |36.041 |43.4 |-2.22898 |
|3 |0 |63.652 |95.411 |116.7 |-1.73288 |
|4 |0 |106.835 |155.025 |190.0 |1.00342 |
|5 |0 |-6.8809 |-12.512 |-28.9 |0.87988 |
|6 |0 |22.4848 |35.1488 |42.0 |0.4038 |
|7 |0 |55.2865 |88.8895 |113.0 |1.90523 |
|8 |0 |86.0498 |144.08 |184.0 |0.89694 |
|9 |0 |66.594 |120.548 |170.0 |-0.21631 |
|10 |0 |53.7782 |112.038 |144.0 |0.41211 |
|11 |0 |32.0049 |88.1869 |107.0 |-1.1084 |
|12 |0 |11.8502 |63.0092 |64.0 |-1.2954 |
|13 |0 |-8.4223 |60.3323 |2.0 |-1.24953 |
实测应变沿截面高度变化曲线如图14和图15所示,其中图中虚线是计算的理论应变曲
线。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实测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变化成良好
的直线关系,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99以上。由此得知,该检测截面在各级荷载作用下,
截面应变符合弹性理论平截面的假定,截面处于良好的弹性工作状态。无论是实测拉应
变还是压应变均小于理论计算应变。图中的拉应变为正。
[pic]
图14 1#梁实测应变与截面高度关系图
[pic]
图15 2#梁实测应变与截面高度关系图
从图14中获得实测1#梁中性轴位置在二级荷载作用下分别为0.56m和0.55m均小于接近
理论中性轴位置0.58m。而从图15中获得实测2#梁中性轴位置在二级荷载作用下分别为0
.51m和0.53m均也小于理论中性轴位置0.58m。
进一步将实测各片梁的下缘应变绘制曲线如图16所示,图中显示在各级荷载作用下,
各片梁的跨中截面应变横向分布基本也接近直线变化规律,实测应变小于理论计算应变
。从图16中可见,实测各主梁承担的应变比理论计算值均匀,反映出该桥的横向连接刚
度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pic]
图16 主梁实测应变和理论应变的横向分布曲线
(3)静载试验评价
通过对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检测数据分析和对理论计算数据的比较的结果表明:
该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控制截面的最大挠度、最大应变值均小于理论计算值,满
足《试验方法》的要求,且实测残余变形小。试验数据的横向分布曲线图反映出该桥横向
工作性能良好,该试验桥跨主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三)51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静载试验
1、试验加载布置
根据桥梁施工竣工图文件,51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横截面布置如图17所示。图中51m
预应力混凝土T梁,梁高为2.50m,宽2.35m,混凝土标号为C40,
[pic]图17 51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断面示意图(单位:cm)
预应力筋为22束24Φ5的高强碳素钢丝,面积约为103.67cm2,控制应力1200MPa。采用桥梁
分析计算软件,按偏心压力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则计算出在设计标准荷载挂车-
100级作用下,边梁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值S为3722.9kN.m。考虑现场组织标准车困难,
采用弯矩等效原则,试验选用4台加载车辆(过磅称重见附件附表1),按图18试验载位
进行加载,则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该桥边梁跨中截面试验弯矩[pic]为3832.6kN.m,动力系
数δ取1.0,则试验荷载效率为1.029,满足《方法》的要求。
[pic]
注:第一级加载2辆车,车牌号:70135,02057;第二级加载2辆车,车牌号:01809,5
2231。
图18 试验加载的载位布置图(单位:m)
2、试验测点布置
(1)挠度测点布置
对于简支梁,依据《方法》要求,沿试验桥跨的桥面侧边的跨中、2个L/4和2个支点位
置分别布置测点,同时还在试验桥跨每片梁的跨中位置处的桥面也布置挠度测点,共计
13个测点,具体测点布置见图19。
[pic]图19 挠度观测测点布置图
试验时,将铟钢尺放置在挠度测点位置上所设置的尺脚垫上,夜间用充电灯照射铟钢
读数尺,采用精密水准仪在桥面上观测挠度变化。
(2)应力(应变)测点布置
根据《方法》的规定,对于简支梁结构,跨中截面为设计控制截面。因此,在试验桥
跨的每片梁跨中截面的下缘布置2个应变测点,在靠加载侧边的边梁沿跨中截面高度布置
6个应变测点(见图20所示),应变测点共14个。
[pic]图20 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试验时,在应变测点位置粘贴振弦应变计,采用振弦应变测试系统观测结构在各级
荷载作用下相应测点位置的应力(应变)变化及分布情况。
3、试验程序
静载试验的加载试验的程序为:
(1)将加载汽车过地磅称重后,排列于引桥上,距被测试桥跨20米以上。
(2)正式加载前,三辆加载车辆并排缓慢地来回二次对全桥进行预压,然后非工作人员
退场,待一切工作安排就绪,各试验量测仪表读数调零,进行第一次空载读数。
(3)正式实施试验加载,每个试验载位采用分二级程序进行加载。试验加载汽车布置的
载位见图18。
每级汽车荷载驶入指定的区域就位后,稳定15分钟记录加载后开始试验观测第一次读
数,间隔10分钟再记录加载的第二次读数,两次读数差均小于前次读数增量的10%时,
认为结构变形已趋稳定。此时所记录的数据为试验实测数据。
4、试验数据整理分析
(1)挠度数据整理分析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挠度数据见表7。从表7中获得实测桥梁最大挠度位于边梁跨
中位置的9#测点,实测挠度为15.25mm,残余挠度为0.23mm。考虑桥面铺装层参与工作,
按刚接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采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出该边梁在试验荷载作
用下跨中的理论挠度为21.28mm,实测挠度与理论挠度的比值为0.717,试验测量结果满
足《方法》:
[pic] 式中:[pic]
要求。
量测最大挠度与其残余挠度比值为0.015,满足《方法》条件:
[pic] 式中 [pic]
51mT梁实测挠度(mm) 表7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理论值 |卸载 |
|1 |0 |-0.23 |0.55 |0.00 |0.39 |
|2 |0 |-0.03 |0.30 |0.00 |0.11 |
|3 |0 |-6.28 |-9.51 |-14.11 |-0.21 |
|4 |0 |-0.57 |-3.91 |-3.87 |0.04 |
|5 |0 |-0.43 |-5.25 |-5.83 |0.17 |
|6 |0 |-3.04 |-8.13 |-11.08 |-0.12 |
|7 |0 |-5.28 |-10.67 |-15.89 |0.18 |
|8 |0 |-7.81 |-13.31 |-19.30 |-0.21 |
|9 |0 |-10.36 |-15.25 |-21.28 |-0.23 |
|10 |0 |-6.92 |-10.34 |-14.11 |-0.14 |
|11 |0 |-1.00 |-4.00 |-3.87 |-0.3 |
|12 |0 |-0.39 |-0.10 |0.00 |-0.16 |
|13 |0 |-0.61 |-0.14 |0.00 |-0.47 |
将实测桥面两侧沿纵向的挠度和理论计算挠度绘制曲线如图21和22所示,图中显示实
测挠度曲线与理论计算曲线一致,实测最大挠度小于理论计算挠度。
进一步按实测挠度推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见表8所示。表8中数据
显示实测最大横向分布系数接近理论计算值,表明该桥的横向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表 表8
| 梁 号 |1 |2 |3 |4 |5 |
|项 目 | | | | | |
|理论计算 |0.580 |0.526 |0.433 |0.302 |0.159 |
|实测推算 |0.580 |0.506 |0.406 |0.309 |0.199 |
[pic]
图21 实测加载侧边桥面挠度和理论挠度曲线
[pic]
图22 实测未加载侧边桥面挠度和理论挠度曲线
[pic]
图23 主梁实测挠度和理论挠度的横向分布曲线
进一步将实测各主梁跨中截面挠度横向分布曲线绘于图23所示,实测挠度横向分布曲
线接近直线变化,与理论计算挠度分布曲线基本一致,且实测挠度横向分布比理论计算
挠度横向分布更均匀些,说明横向联系较好。
(2)应变数据整理分析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应变数据见附件一中的附表7。从附表3中获得实测最大应变
位于边梁的6#测点,实测应变为113με,残余应变为1.3με。考虑桥面铺装层参与工作,
按刚接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采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出该边梁在试验荷载作
用下截面下缘的理论应变为152με,实测应变与理论应变的比值为0.743,试验测量结果
满足《方法》:
[pic] 式中:[pic]
要求。
量测最大应变与其残余应变比值为0.012,满足《方法》条件:
[pic] 式中 [pic]
跨中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表9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理论值 |卸载 |
|14 |0 |3.70309 |35.65529 |41.7 |-0.62695 |
|13 |0 |4.7496 |30.1451 |33.8 |0.9815 |
|12 |0 |18.7958 |52.47579 |70.1 |-2.63621 |
|11 |0 |12.4994 |45.31736 |56.2 |1.30102 |
|10 |0 |30.1107 |72.1107 |113.4 |0.3331 |
|9 |0 |25.8862 |61.2332 |91.9 |2.73581 |
|8 |0 |57.998 |97.67398 |177.8 |0.30566 |
|7 |0 |45.6774 |80.82544 |146.9 |0.40772 |
|6 |0 |77.0811 |113.07914|152.0 |1.34814 |
|5 |0 |48.0085 |72.85047 |113.6 |0.19409 |
|4 |0 |23.0515 |35.81245 |75.2 |-0.10253 |
|3 |0 |4.329 |10.3302 |36.8 |0.552 |
实测应变沿边梁截面高度变化曲线如图24所示,其中虚线为计算理论应变曲线。图中
各级荷载作用下,实测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变化基本成直线,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99。由
此得知,该检测截面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变符合弹性理论平截面的假定,截面处
于弹性工作状态。实测应变小于理论应变。从图24中获得实测1#梁中性轴位置在二级荷
载作用下分别为1.27m和1.23m均大于理论中性轴位置0.92m,偏差比较大,主要原因是桥
面人行道板对1#边梁的影响较大。
[pic]
图24 加载侧边梁实测应变与截面高度关系图
进一步将实测各片梁的下缘应变绘制曲线如图25所示,图中显示在各级荷载作用下,
各片梁的跨中截面应变横向分布接近直线变化规律,与理论计算应变曲线基本一致,实
测应变的横向分布比理论计算应变横向分布更均匀些,且实测应变小于理论应变。这表
明该桥跨的横向工作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pic]
图25 实测主梁应变横向分布曲线图
(3)静载试验评价
通过对51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检测数据分析和对理论计算数据的比较的结果表明:
该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控制截面的最大挠度、最大应变值均小于理论计算值,满
足《试验方法》的要求,且实测残余变形小。试验数据的横向分布曲线图反映出该桥横向
工作性能良好,该试验桥跨主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四、动载试验
1、试验方法
动载试验是采用一台重量约为153kN的汽车(称重见附件二附表8),按如下4种工况
进行动载试验:
(1)在桥面上,汽车分别以20km/h、30km/h和40km/h的行驶速度进行跑车使桥梁产
生受迫振动,量测桥梁的振动频率和振幅。
(2)在桥面上,汽车分别以20km/h和30km/h的行驶速度进行跑车,在简支梁桥跨中
紧急刹车使桥梁产生受迫振动,量测桥梁的振动频率和振幅。
(3)试验跨的跨中位置,汽车从约15cm高的垫木上后轮自由下落对桥梁进行的激励
振动,量测桥梁的固有振动频率和阻尼。
(4)在桥梁无车辆通行时,桥梁受环境自然激励,量测桥梁的固有振动频率。
2、试验测点布置
动态测试的测点沿检测桥跨简支梁桥面侧边布置3个,即在L/4、跨中、3L/4位置。大
桥的振动信号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予以测量,并由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然后再通
过动态信号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给出大桥动态试验结果。
16m的钢筋混凝土T梁桥、30m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和51m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的动态
检测的传感器测点均按图26示意图布置。
[pic]
图26 桥跨动测的传感器测点布置
2. 动载试验数据分析
(1)16m钢筋混凝土T梁
实测在检测桥跨的跑车、跳车和自然脉动的时程曲线与信号自谱见附图8~附图26,
并将各种动载试验实测的数据结果汇成表10。
16mT梁动载试验结果表 表10
|工况 |2#测点 |2#测点 |阻尼比 |
| |动挠度(mm)/冲击系数 |频率(Hz) | |
|20Km/h跑车 |0.07/1.064 |7.031 |/ |
|30Km/h跑车 |0.08/1.073 |7.031 |/ |
|40Km/h跑车 |0.11/1.100 |7.031 |/ |
|20Km/h刹车 |0.09/1.082 |7.031 |/ |
|30Km/h刹车 |0.12/1.109 |7.031 |/ |
|跳车 |0.45/1.409 |7.031 |0.0416 |
|自然脉动 |固有频率:7.031Hz |
按照梁理论计算给出的大桥第一阶特征频率为5.952Hz,实测桥梁振动频率为7.031H
z,实测的特征频率比理论计算值大,说明实际桥梁结构整体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实测阻
尼系数小于0.05,表明结构整体弹性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实测跑车冲击系数小于按规范
理论计算的冲击系数1.217。
(2)30m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
实测在检测桥跨的跑车、跳车和自然脉动的时程曲线与信号自谱见附图28~附图46,
并将各种动载试验实测的数据结果汇成表11。
30mT梁动载试验结果表 表11
|工况 |2#测点 |2#测点 |阻尼比 |
| |动挠度(mm)/冲击系数 |频率(Hz) | |
|20Km/h跑车 |0.17/1.128 |4.375 |/ |
|30Km/h跑车 |0.09/1.068 |4.375 |/ |
|40Km/h跑车 |0.10/1.075 |4.375 |/ |
|20Km/h刹车 |0.22/1.165 |4.375 |/ |
|30Km/h刹车 |0.13/1.098 |4.375 |/ |
|跳车 |0.77/1.578 |4.141 |0.0295 |
|自然脉动 |固有频率:4.375Hz |
按照梁理论计算给出的大桥第一阶特征频率为3.367Hz,实测桥梁振动频率为4.3755
Hz,实测的特征频率比理论计算值大,表明实际桥梁结构整体刚度比设计要求的整体刚
度大,满足设计要求。实测阻尼系数小于0.05,表明结构整体弹性性能良好。实测跑车
冲击系数接近按规范理论计算的冲击系数1.113。
(3)51m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
实测在检测桥跨的跑车、跳车和自然脉动的时程曲线与信号自谱见附图48~附图66,
并将各种动载试验实测的数据结果汇成表12。
51mT梁动载试验结果表 表12
|工况 |2#测点 |2#测点 |阻尼比 |
| |动挠度(mm)/冲击系数 |频率(Hz) | |
|20Km/h跑车 |0.06/1.031 |2.383 |/ |
|30Km/h跑车 |0.06/1.031 |2.383 |/ |
|40Km/h跑车 |0.03/1.016 |2.383 |/ |
|20Km/h刹车 |0.13/1.068 |2.383 |/ |
|30Km/h刹车 |0.13/1.068 |2.383 |/ |
|跳车 |0.77/1.404 |2.383 |0.0184 |
|自然脉动 |固有频率:2.383Hz |
按照梁理论计算给出的大桥第一阶特征频率为1.852Hz,实测桥梁振动频率为2.383H
z,实测的特征频率比理论计算值大,说明实际桥梁结构整体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实测阻
尼系数小于0.05,表明结构整体弹性性能良好。实测跑车冲击系数很小,因此可以认为
满足规范要求。
五、结论
通过对新涌大桥的三个不同跨径的桥跨的静动载试验的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分析,对
该桥做出如下评定:
1、该桥梁的16m钢筋混凝土T梁桥跨实测3#梁跨中最大挠度小于理论计算值,跨中最
大弯矩截面应变虽大于按未开裂截面计算的理论应变,但仍满足《方法》的要求,实测的
残余挠度与残余应变均满足《方法》的要求。该桥跨虽然存在有微小裂缝,但在试验荷载
作用下裂缝扩展很小,其截面应变沿高度变化接近直线,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表现为处于
弹性工作状态,桥跨的承载能力满足桥梁设计荷载的要求。在动载作用下,实测固有频
率均大于理论计算频率,实际桥梁结构整体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2、该桥梁的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实测边梁的跨中截面应变和跨中最大挠度均小于
理论计算值,满足《方法》的要求,实测的残余挠度与残余应变均满足《方法》的要求。通
过对试验数据结果分析表明,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工作,并具有较好的变形
恢复性能。桥跨的承载能力满足桥梁设计荷载的要求。在动载作用下,实测固有频率均
大于理论计算频率,实际桥梁结构整体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3、该桥梁的51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实测边梁的跨中截面应变和跨中最大挠度均小于
理论计算值,满足《方法》的要求,实测的残余挠度与残余应变均也满足《方法》的要求。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工作,并具有较好的变形恢复性能。桥跨的承载能力满
足桥梁设计荷载的要求。在动载作用下,实测固有频率均大于理论计算频率,实际桥梁
结构整体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在荷载试验作用下,检测的数据表明该桥梁的桥面铺装参与了结构共同工
作,该桥梁的承载能力满足桥梁汽车-20级,挂车-100的设计荷载要求。
2005年9月5日
附件一、静载试验检测数据
一、试验加载车辆
试验加载车辆过磅称重 附表1
|车牌编号 |前轴重 (kN) |后轴重 (kN) |总重(kN) |
|52231 |63.10 |252.20 |315.30 |
|02057 |60.50 |254.50 |315.00 |
|01809 |62.40 |252.20 |314.60 |
|70135 |62.90 |252.00 |314.90 |
|平均 |62.23 |252.72 |314.95 |
二、16m钢筋混凝土T梁桥静载试验实测数据
1、挠度观测数据
[pic]附图1 16mT梁桥挠度观测测点布置图
16mT梁实测挠度(mm) 附表2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卸载 |
|1 |0 |-6.08 |-8.37 |-0.02 |
|2 |0 |-5.36 |-8.54 |-0.02 |
|3 |0 |-4.61 |-8.79 |-0.1 |
|4 |0 |-3.12 |-7.57 |-0.01 |
|5 |0 |-1.74 |-6.04 |-0.31 |
|6 |0 |-1.14 |-3.84 |-0.01 |
|7 |0 |-0.08 |-1.98 |-0.45 |
|8 |0 |-0.27 |-0.51 |-0.06 |
2、应变观测数据
[pic]附图2 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跨中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附表3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卸载 |
|1 |0 |-4.8631 |28.3356 |-0.19068 |
|2 |0 |21.0151 |101.761 |1.42533 |
|3 |0 |85.9307 |258.14 |3.88619 |
|4 |0 |16.3869 |28.9749 |0.97119 |
|5 |0 |89.9147 |149.208 |2.86134 |
|6 |0 |122.395 |252.265 |3.15678 |
|7 |0 |177.368 |336.008 |3.70553 |
|8 |0 |205.121 |250.891 |-3.49123 |
|9 |0 |163.273 |231.532 |2.43612 |
|10 |0 |127.957 |213.427 |0.0205 |
|11 |0 |152.358 |210.588 |6.42435 |
三、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静载试验实测数据
1、挠度观测数据
[pic]附图3 30mT梁挠度观测测点布置图
30mT梁实测挠度(mm) 附表4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卸载 |
|1 |0 |0.72 |-2.54 |0.07 |
|2 |0 |-0.85 |-4.54 |-0.38 |
|3 |0 |-2.25 |-6.31 |-0.23 |
|4 |0 |-3.44 |-7.78 |-0.35 |
|5 |0 |-5.06 |-9.12 |-0.51 |
|6 |0 |-6.39 |-10.49 |-0.54 |
|7 |0 |-7.07 |-10.65 |-0.21 |
|8 |0 |0.38 |-0.06 |0.22 |
|9 |0 |0.46 |0.09 |0.22 |
|10 |0 |0.17 |-0.26 |-0.2 |
|11 |0 |0.06 |-0.29 |-0.09 |
2、应变观测数据
[pic]
附图4 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跨中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附表5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卸载 |
|1 |0 |-12.002 |-16.494 |-1.82857 |
|2 |0 |23.722 |36.041 |-2.22898 |
|3 |0 |63.652 |95.411 |-1.73288 |
|4 |0 |106.835 |155.025 |1.00342 |
|5 |0 |-6.8809 |-12.512 |0.87988 |
|6 |0 |22.4848 |35.1488 |0.4038 |
|7 |0 |55.2865 |88.8895 |1.90523 |
|8 |0 |86.0498 |144.08 |0.89694 |
|9 |0 |66.594 |120.548 |-0.21631 |
|10 |0 |53.7782 |112.038 |0.41211 |
|11 |0 |32.0049 |88.1869 |-1.1084 |
|12 |0 |11.8502 |63.0092 |-1.2954 |
|13 |0 |-8.4223 |60.3323 |-1.24953 |
四、51m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静载试验实测数据
1、挠度观测数据
[pic]附图5 51mT梁挠度观测测点布置图
51mT梁实测挠度(mm) 附表6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卸载 |
|1 |0 |-0.23 |0.55 |0.39 |
|2 |0 |-0.03 |0.30 |0.11 |
|3 |0 |-6.28 |-9.51 |-0.21 |
|4 |0 |-0.57 |-3.91 |0.04 |
|5 |0 |-0.43 |-5.25 |0.17 |
|6 |0 |-3.04 |-8.13 |-0.12 |
|7 |0 |-5.28 |-10.67 |0.18 |
|8 |0 |-7.81 |-13.31 |-0.21 |
|9 |0 |-10.36 |-15.25 |-0.23 |
|10 |0 |-6.92 |-10.34 |-0.14 |
|11 |0 |-1.00 |-4.00 |-0.3 |
|12 |0 |-0.39 |-0.10 |-0.16 |
|13 |0 |-0.61 |-0.14 |-0.47 |
2、应变观测数据
[pic]附图6 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跨中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附表7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卸载 |
|14 |0 |3.70309 |35.65529 |-0.62695 |
|13 |0 |4.7496 |30.1451 |0.9815 |
|12 |0 |18.7958 |52.47579 |-2.63621 |
|11 |0 |12.4994 |45.31736 |1.30102 |
|10 |0 |30.1107 |72.1107 |0.3331 |
|9 |0 |25.8862 |61.2332 |2.73581 |
|8 |0 |57.998 |97.67398 |0.30566 |
|7 |0 |45.6774 |80.82544 |0.40772 |
|6 |0 |77.0811 |113.07914 |1.34814 |
|5 |0 |48.0085 |72.85047 |0.19409 |
|4 |0 |23.0515 |35.81245 |-0.10253 |
|3 |0 |4.329 |10.3302 |0.552 |
注:1#和2#因测点位置很高,在挂蓝支架上无法粘贴应变传感器,故取消。
附件二、动载试验检测数据
一、试验加载车辆
试验加载车辆过磅称重 附表8
|车牌编号 |前轴重 (kN) |后轴重 (kN) |总重(kN) |
|02057 |40.50 |112.60 |153.10 |
二、16m的钢筋混凝土T梁桥动载实测数据
1、动载测点布置
[pic]
附图7 桥跨动测的传感器测点布置
2、跑车实测曲线
[pic]
附图8 2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07mm)
[pic]
附图9 20Km/h跑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10 2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7.031Hz)
[pic]
附图11 3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08mm)
[pic]
附图12 30Km/h跑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13 3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7.031Hz)
[pic]
附图14 4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11mm)
[pic]
附图15 40Km/h跑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16 4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7.031Hz)
3、刹车实测曲线
[pic]
附图17 2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09mm)
[pic]
附图18 20Km/h刹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19 2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7.031Hz)
[pic]
附图20 3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12mm)
[pic]
附图21 30Km/h刹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22 3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7.031Hz)
4、跳车实测曲线和分析
[pic]
附图23 跨中跳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45mm)
[pic]
附图24 跨中跳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25 跨中跳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7.031Hz,阻尼比=0.0416)
5、脉动实测曲线和分析
[pic]
附图26 自然脉动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7.031Hz)
二、30m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动载实测数据
1、动载测点布置
[pic]
附图27 桥跨动测的传感器测点布置
2、跑车实测曲线
[pic]
附图28 2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17mm)
[pic]
附图29 20Km/h跑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30 2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4.375Hz)
[pic]
附图31 3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09mm)
[pic]
附图32 30Km/h跑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33 3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4.375Hz)
[pic]
附图34 4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10mm)
[pic]
附图35 40Km/h跑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36 4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4.375Hz)
3、刹车实测曲线
[pic]
附图37 2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22mm)
[pic]
附图38 20Km/h刹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39 2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4.375Hz)
[pic]
附图40 3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13mm)
[pic]
附图41 30Km/h刹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42 3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4.375Hz)
4、跳车实测曲线和分析
[pic]
附图43 跨中跳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77mm)
[pic]
附图44 跨中跳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45 跨中跳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4.141Hz,阻尼比=0.0295)
5、脉动实测曲线和分析
[pic]
附图46 自然脉动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4.375Hz)
三、51m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动载实测数据
1、动载测点布置
[pic]
附图47 桥跨动测的传感器测点布置
2、跑车实测曲线
[pic]
附图48 2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06mm)
[pic]
附图49 20Km/h跑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50 2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2.383Hz)
[pic]
附图51 3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06mm)
[pic]
附图52 30Km/h跑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53 3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2.383Hz)
[pic]
附图54 4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03mm)
[pic]
附图55 40Km/h跑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56 40Km/h跑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2.383Hz)
3、刹车实测曲线
[pic]
附图57 2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13mm)
[pic]
附图58 20Km/h刹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59 2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2.383Hz)
[pic]
附图60 3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13mm)
[pic]
附图61 30Km/h刹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62 30Km/h刹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2.383Hz)
4、跳车实测曲线
[pic]
附图63 跨中跳车2#测点动挠度-时间图(δmax=0.77mm)
[pic]
附图64 跨中跳车1#、2#、3#测点动挠度-时间图
[pic]
附图65 跨中跳车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2.383Hz,阻尼比=0.0184)
5、脉动实测曲线
[pic]
附图66 自然脉动2#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2.383Hz)
| 0 | negative_file/╦│╡┬╨┬╙┐┤≤╟┼╩╘╤Θ▒¿╕µ.doc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1唯物论
物质: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时绝对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
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序性;
空间是运动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
物质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
意识: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劳动;
意识起源的基本环节有三个:第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
感应性;第二,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由一般动物的
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具有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反映,意识不仅仅反映事
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
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主体拥有意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拥有人脑,而是必须参与到人类社会实践
中去。
规律: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向。
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固有的联系。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能被改变、创造、消除的。人只能认识规律、尊
重规律、利用规律。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一,朴素唯物主义;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辩证法
两个特征:
联系观: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观)
发展观: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是*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的、上升的。
三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或称斗争性与同一性(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而
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重点论”)。
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的问题。
内外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
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附言: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整个社会到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其内部对立着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秩序、结构组成的集合体,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是矛盾的同一性,它促使事物自身保持稳定性;而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排斥,即矛盾的斗争性,它破坏事物内部的秩序和结构,促使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各个要素这种互相联接和互相排斥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表现为过程。
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
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创造了条件。
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发生了阶段性质变或者局部性质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并未完全质变。
量变到质变的主要形式:一是事物要素数量的增减,突破了“度”引起的质变,二是事
物要素的空间排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引起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的过程。
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
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和倒
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五个基本范畴:
原因和结果
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可能和现实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
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必然和偶然: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
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
事物的发展起到加速或减缓作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
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3认识论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来源、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反映论(形而上学的直观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识的发展过程渗透着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关于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关于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是概念、判断、推理。
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两次飞跃的过程: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中产生认识,主要通过掌握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借助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将理性指导实践,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
实践的标准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所以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表现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唯一标准是确定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4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本质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产式(社会发展
的决定力量),还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非决定力量)。];
注: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规定为社
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就已经把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部分地包含在内。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
形态和风俗、社会心理等。从意识主体角度看,社会意识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
意识;从社会意识层次角度看,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和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是社会改造自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包括政治
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个部分,其中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立统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注: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及
设施*治组织,如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政党、军队、警察、监狱、
法庭等。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政治上层建筑建立之后,
形成的现实的力量又制约着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册建筑居于主导地位。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2,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3,经济基础总会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这就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4,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已经陈旧的经济基础时,仍然维护这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成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趋于尖锐化。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
盾的解决和发展互相交织、相互制约、互相促进,从而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
社会不断*发展。
阶级、国家与革命
阶级的起源和本质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
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国家是统治阶级统治和压迫其他阶级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的政权机关。国家是社会分裂为
阶级之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
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对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
度,解决被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革命不是主观愿望的产物,其深刻的客观根
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注:人民群众是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积极分子。)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补充:
1,意识与认识的关系:概念都是一样的,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对应的“物质”,它是唯物论的范畴;“认识”对应的是“实践”,它是认识论的范畴。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
2,古希腊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万字公文材料★
关注抖音号【资深秘书】获取
**万字公文写作必备资料包
总计超**万字、超*篇内容,满足绝大多数材料写作需求
当下急需的热点专题材料,及时更新
手机电脑均可使用,直接搜关键词即可找到! 电子版可编辑,高效写作必备
免费持续更新,紧跟最新材料需求,不过时! | 0 | negative_file/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知识汇编: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docx |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2016年下半年 信息安全工程师 下午试卷 I
(考试时间 13:30~15:00 共 90 分钟)
请按下表选答试题
试题号
一
二~五
选择方法
必答题
选答2题
请按下述要求正确填写答题纸
1. 本试卷满分 75 分,每题 25 分。
2.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 名称。
3.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4. 在试题号栏内注明你选答的试题号。
5. 答题纸上除填写上述内容外只能写解答。
6. 解答时字迹务必清楚,字迹不清时,将不评分。
试题一(共20分)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研究密码编码的科学称为密码编码学,研究密码破译的科学称为密码分析学,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共同组成密码学。密码学作为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问题1】(9分)
密码学的安全目标至少包括哪三个方面?具体内涵是什么?
【问题2】(3分)
对下列违规安全事件,指出各个事件分别违反了安全目标中的哪些项?
(1)小明抄袭了小丽的家庭作业。
(2)小明私自修改了自己的成绩。
(3)小李窃取了小刘的学位证号码、登陆口令信息,并通过学位信息系统更改了小刘的学位信息记录和登陆口令,将系统中小刘的学位信息用一份伪造的信息替代,造成小刘无法访问学位信息系统。
【问题3】(3分)
现代密码体制的安全性通常取决于密钥的安全,为了保证密钥的安全,密钥管理包括哪些技术问题?
【问题4】(5分)
在图1-1给出的加密过程中,Mi ,i=1,2,…,n表示明文分组,Ci,i=1,2,…,n表示密文分组,Z表示初始序列,K表示密钥,E表示分组加密过程。该分组加密过程属于哪种工作模式?这种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有什么缺点?
试题二(共10分)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周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访问控制是对信息系统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措施l适当的访问控制能够阻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有意或者无意地获取资源。访问控制一般是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决定是否允许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图2-1给出了某系统对客体traceroute.mpg实施的访问控制规则。
【问题1】(3分)
针对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包含哪些基本要素?
【问题2】(7分)
分别写出图2-1中用户Administrator对应三种访问控制实现方法,即能力表、访问控制表和访问控制矩砗下的访问控制规则。
试题三(共19分)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防火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它阻挡对网络的非法访问和不安全的数据传递,保护本地系统和网络免于受到安全威胁。图3-1给出了一种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问题1】(6分)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主要有:
(1) 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
(2)(被)屏蔽主机体系结构;
(3)(被)屏蔽子网体系结构;
请简要说明这三种体系结构的特点
【问题2】(5分)
(1)图3-1描述的是哪一种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2)其中内部包过滤器和外部包过滤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问题3】(8分)
设图3-1中外部包过滤器的外部IP地址为10.20.100.1,内部IP地址为10.20.100.2,内部包过滤器的外部IP地址为10.20.100.3,内部IP地址为192.168.0.1,DMZ中Web服务器IP为10.20.100.6,SMTP服务器IP为10.20.100.8.
关于包过滤器,要求实现以下功能,不允许内部网络用户访问外网和DMZ,外部网络用户只允许访问DMZ中的Web服务器和SMTP服务器。内部包过滤器规则如表3-1所示。请完成外部包过滤器规则表3-2,将对应空缺表项的答案填入答题纸对应栏内。
表3-1内部包过滤器规则表
表3-2外部包过滤器规则表
试题四(共18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l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用户的身份认证是许多应用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身份识别对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保密及其重要。以下过程给出了实现用户B对用户A身份的认证过程。
1.A->B:A
2.B->A:{B,Nb}(A)
3.A->B:h(Nb)
此处A和B是认证的实体,Nb是一个随机值,pk(A)表示实体A的公钥,{B,Nb}pk(A)表示用A的公钥对消息B进行加密处理,h(Nb)表示用哈希算法h对Nb计算哈希值。
【问题1】(5分)
认证与加密有哪些区别?
【问题2】(6分)
(1)包含在消息2中的“Nb”起什么作用?
(2)“Nb“的选择应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3】(3分)
为什么消息3中的Nb要计算哈希值?
【问题4】(4分)
上述协议存在什么安全缺陷?请给出相应的的解决思路。
试题五(共8分)
阅读下列说明和代码,回答问题1和问题2,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一本地口令验证函数(C语言环境,X86 32指令集)包含如下关键代码;某用户的口令保存在字符数组origPassword中,用户输入的口令保存在字符数组userPassword中,如果两个数组中的内容相同则允许进入系统。
[...]
Char origPassword[12]=“lSecret”;
Char userPassword[12];
[...]
gets(userPassword); /* 读取用户输入的口令*/
[...]
If(strncmp(origPassword,userPassword,12)!=0)
{
Printf(“Password,doesn’t match!\n”);
exit(-1);
}
[...]
/* 口令认证通过时允许用户访问*/
[...]
【问题1】(4分)
用户在调用gets()函数时输入什么样式的字符串,可以在不知道的原始口令“Secret”的情况下绕过该口令验证函数的限制?
【问题2】(4分)
上述代码存在什么类型的安全隐患?请给出消除该安全隐患的思路。
2016 下半年 信息安全工程师 下午试卷 第8页(共9页) | 0 | negative_file/2016年下半年 信息安全工程师 应用技术.docx |
一、Matlab7.0函数及运算命令
1、运算符:
+:加, -:减, *:乘, /: 除, \:左除 ^:
幂,‘:复数的共轭转置, ():制定运算顺序。
2、常用函数表:
sin( ) 正弦(变量为弧度)
Cot( ) 余切(变量为弧度)
sind( ) 正弦(变量为度数)
Cotd( ) 余切(变量为度数)
asin( ) 反正弦(返回弧度)
acot( ) 反余切(返回弧度)
Asind( ) 反正弦(返回度数)
acotd( ) 反余切(返回度数)
cos( ) 余弦(变量为弧度)
exp( ) 指数
cosd( ) 余弦(变量为度数)
log( ) 对数
acos( ) 余正弦(返回弧度)
log10( ) 以10为底对数
acosd( ) 余正弦(返回度数)
sqrt( ) 开方
tan( ) 正切(变量为弧度)
realsqrt( ) 返回非负根
tand( ) 正切(变量为度数)
abs( ) 取绝对值
atan( ) 反正切(返回弧度)
angle( ) 返回复数的相位角
atand( ) 反正切(返回度数)
mod(x,y) 返回x/y的余数
sum( ) 向量元素求和
3、其余函数可以用help elfun和help specfun命令获得。
4、常用常数的值:
pi 3.1415926…….
realmin 最小浮点数,2^-1022
i 虚数单位
realmax 最大浮点数,(2-eps)2^1022
j 虚数单位
Inf 无限值
eps 浮点相对经度=2^-52
NaN 空值
二、常用对象操作:除了一般windows窗口的常用功能键外。
1、!dir 可以查看当前工作目录的文件。 !dir& 可以在dos状态下查看。
2、who 可以查看当前工作空间变量名, whos 可以查看变量名细节。
3、功能键:
功能键 快捷键 说明
方向上键 Ctrl+P 返回前一行输入
方向下键 Ctrl+N 返回下一行输入
方向左键 Ctrl+B 光标向后移一个字符
方向右键 Ctrl+F 光标向前移一个字符
Ctrl+方向右键 Ctrl+R 光标向右移一个字符
Ctrl+方向左键 Ctrl+L 光标向左移一个字符
home Ctrl+A 光标移到行首
End Ctrl+E 光标移到行尾
Esc Ctrl+U 清除一行
Del Ctrl+D 清除光标所在的字符
Backspace Ctrl+H 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Ctrl+K 删除到行尾
Ctrl+C 中断正在执行的命令
4、clc可以命令窗口显示的内容,但并不清除工作空间。
三、数组和矩阵:
1、构造数组的方法:增量发和linspace(first,last,num)first和last为起始和终止数
,num为需要的数组元素个数。
2、构造矩阵的方法:可以直接用[
]来输入数组,也可以用以下提供的函数来生成矩阵。
ones( ) 创建一个所有元素都为1的矩阵,其中可以制定维数,1,2….个变量
zeros() 创建一个所有元素都为0的矩阵
eye() 创建对角元素为1,其他元素为0的矩阵
diag() 根据向量创建对角矩阵,即以向量的元素为对角元素
magic() 创建魔方矩阵
rand() 创建随机矩阵,服从均匀分布
randn() 创建随机矩阵,服从正态分布
randperm() 创建随机行向量
horcat C=[A,B],水平聚合矩阵,还可以用cat(1,A,B)
vercat C=[A;B],垂直聚合矩阵, 还可以用cat(2,A,B)
repmat(M,v,h) 将矩阵M在垂直方向上聚合v次,在水平方向上聚合h次
blkdiag(A,B) 以A,和B为块创建块对角矩阵
length 返回矩阵最长维的的长度
ndims 返回维数
numel 返回矩阵元素个数
size 返回每一维的长度,[rows,cols]=size(A)
reshape 重塑矩阵,reshape(A,2,6),将A变为2×6的矩阵,按列排列。
rot90 旋转矩阵90度,逆时针方向
fliplr 沿垂轴翻转矩阵
flipud 沿水平轴翻转矩阵
transpose 沿主对角线翻转矩阵
ctranspose 转置矩阵,也可用A’或A.’,这仅当矩阵为复数矩阵时才有区别
inv 矩阵的逆
det 矩阵的行列式值
trace 矩阵对角元素的和
norm 矩阵或矢量的范数,norm(a,1),norm(a,Inf)…….
normest 估计矩阵的最大范数矢量
chol 矩阵的cholesky分解
cholinc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lu LU分解
luinc 不完全LU分解
qr 正交分解
kron(A,B)
A为m×n,B为p×q,则生成mp×nq的矩阵,A的每一个元素都会乘上B,并占据p×q大小的空
间
rank 求出矩阵的刺
pinv 求伪逆矩阵
A^p 对A进行操作
A.^P 对A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操作
四、数值计算
1、线性方程组求解
(1)AX=B的解可以用X=A\B求。XA=B的解可以用X=
A/B求。如果A是m×n的矩阵,当m=n时可以找到唯一解,m<n,不定解,解中至多有m个非
零元素。如果m>n,超定系统,至少找到一组解。如果A是奇异的,且AX=B有解,可以用
X=pinv(A)×B返回最小二乘解
(2)AX=b, A=L×U,[L,U]=lu(A), X=U\(L\b),即用LU分解求解。
(3)QR(正交)分解是将一矩阵表示为一正交矩阵和一上三角矩阵之积,A=Q×R[Q,R
]=chol(A), X=Q\(U\b)
(4)cholesky分解类似。
2、特征值
D=eig(A)返回A的所有特征值组成的矩阵。[V,D]=eig(A),还返回特征向量矩阵。
3、A=U×S×UT,[U,S]=schur(A).其中S的对角线元素为A的特征值。
4、多项式Matlab里面的多项式是以向量来表示的,其具体操作函数如下:
conv 多项式的乘法
deconv 多项式的除法,【a,b】=deconv(s),返回商和余数
poly 求多项式的系数(由已知根求多项式的系数)
polyeig 求多项式的特征值
Polyfit(x,y,n)
多项式的曲线拟合,x,y为被拟合的向量,n为拟合多项式阶数。
polyder 求多项式的一阶导数,polyder(a,b)返回ab的导数
[a,b]=polyder(a,b)返回a/b的导数。
polyint 多项式的积分
polyval 求多项式的值
polyvalm 以矩阵为变量求多项式的值
residue 部分分式展开式
roots 求多项式的根(返回所有根组成的向量)
注:用ploy(A)求出矩阵的特征多项式,然后再求其根,即为矩阵的特征值。
5、插值常用的插值函数如下:
griddata 数据网格化合曲面拟合
Griddata3 三维数据网格化合超曲面拟合
interp1
一维插值(yi=interp1(x,y,xi,’method’)Method=nearest/linear/spline/pchip/cubi
c
Interp2 二维插值zi=interp1(x,y,z,xi,yi’method’),bilinear
Interp3 三维插值
interpft 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进行一维插值,help fft。
mkpp 使用分段多项式
spline 三次样条插值
pchip 分段hermit插值
6、函数最值的求解
fminbnd(‘f’,x1,x2,optiset(,))求f在
x1和x2之间的最小值。Optiset选项可以有‘Display’+‘iter’/’off’/’final’,分别表示
显示计算过程/不显示/只显示最后结果。fminsearch求多元函数的最小值。fzero(‘f’
,x1)求一元函数的零点。X1为起始点。同样可以用上面的选项。
五、图像绘制:
1、基本绘图函数
plot 绘制二维线性图形和两个坐标轴
plot3 绘制三维线性图形和两个坐标轴
fplot 在制定区间绘制某函数的图像。fplot(‘f’,区域,线型,颜色)
loglog 绘制对数图形及两个坐标轴(两个坐标都为对数坐标)semilogx
绘制半对数坐标图形
semilogy 绘制半对数坐标图形
2、线型: 颜色 线型
y 黄色 . 圆点线 v 向下箭头
g 绿色 -. 组合 > 向右箭头
b 蓝色 + 点为加号形 < 向左箭头
m 红紫色 o 空心圆形 p 五角星形
c 蓝紫色 * 星号 h 六角星形
w 白色 . 实心小点 hold on 添加图形
r 红色 x 叉号形状 grid on 添加网格
k 黑色 s 方形 - 实线
d 菱形 -- 虚线 ^ 向上箭头
3、可以用subplot(3,3,1)表示将绘图区域分为三行三列,目前使用第一区域。此
时如要画不同的图形在一个窗口里,需要hold on。
=================================================================
附录1.1 管理用命令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addpath 增加一条搜索路径 rmpath 删除一条搜索路径
demo 运行Matlab演示程序 type 列出.M文件
doc 装入超文本文档 version 显示Matlab的版本号
help 启动联机帮助 what 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有关文件
lasterr 显示最后一条信息 whatsnew 显示Matlab的新特性
lookfor 搜索关键词的帮助 which 造出函数与文件所在的目录
path 设置或查询Matlab路径
附录1.2管理变量与工作空间用命令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clear 删除内存中的变量与函数 pack 整理工作空间内存
disp 显示矩阵与文本 save 将工作空间中的变量存盘
length 查询向量的维数 size 查询矩阵的维数
load 从文件中装入数据 who,whos 列出工作空间中的变量名
附录1.3文件与操作系统处理命令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cd 改变当前工作目录 edit 编辑.M文件
delete 删除文件 matlabroot 获得Matlab的安装根目录
diary 将Matlab运行命令存盘 tempdir 获得系统的缓存目录
dir 列出当前目录的内容 tempname 获得一个缓存(temp)文件
! 执行操作系统命令
附录1.4窗口控制命令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echo 显示文件中的Matlab中的命令 more 控制命令窗口的输出页面
format 设置输出格式
附录1.5启动与退出命令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matlabrc 启动主程序 quit 退出Matlab环境
startup Matlab自启动程序
附录2 运算符号与特殊字符附录
2.1运算符号与特殊字符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 加 ... 续行标志
- 减 , 分行符(该行结果不显示)
* 矩阵乘 ; 分行符(该行结果显示)
.* 向量乘 % 注释标志
^ 矩阵乘方 ! 操作系统命令提示符
.^ 向量乘方 矩阵转置
kron 矩阵kron积 . 向量转置
\ 矩阵左除 = 赋值运算
/ 矩阵右除 == 关系运算之相等
.\ 向量左除 ~= 关系运算之不等
./ 向量右除 < 关系运算之小于
: 向量生成或子阵提取 <= 关系运算之小于等于
() 下标运算或参数定义 > 关系运算之大于
[] 矩阵生成 >= 关系运算之大于等于
{} & 逻辑运算之与
. 结构字段获取符 | 逻辑运算之或
. 点乘运算,常与其他运算符联合使用(如.\) ~ 逻辑运算之非
xor 逻辑运算之异成
附录2.2逻辑函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all 测试向量中所用元素是否为真 is*(一类函数)
检测向量状态.其中*表示一个确定的函数(isinf)
any 测试向量中是否有真元素 *isa 检测对象是否为某一个类的对象
exist 检验变量或文件是否定义 logical 将数字量转化为逻辑量
find 查找非零元素的下标
附录3 语言结构与调试
附录3.1编程语言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builtin 执行Matlab内建的函数 global 定义全局变量
eval 执行Matlab语句构成的字符串 nargchk 函数输入输出参数个数检验
feval 执行字符串指定的文件 script Matlab语句及文件信息
function Matlab函数定义关键词
附录3.2控制流程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break 中断循环执行的语句 if 条件转移语句
case 与switch结合实现多路转移 otherwise 多路转移中的缺省执行部分
else 与if一起使用的转移语句 return 返回调用函数
elseif 与if一起使用的转移语句 switch 与case结合实现多路转移
end 结束控制语句块 warning 显示警告信息
error 显示错误信息 while 循环语句
for 循环语句
附录3.3交互输入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input 请求输入 menu 菜单生成
keyboard 启动键盘管理 pause 暂停执行
附录3.4面向对象编程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class 生成对象 isa 判断对象是否属于某一类
double 转换成双精度型 superiorto 建立类的层次关系
inferiorto 建立类的层次关系 unit8 转换成8字节的无符号整数
inline 建立一个内嵌对象
附录3.5调试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dbclear 清除调试断点 dbstatus 列出所有断点情况
dbcont 调试继续执行 dbstep 单步执行
dbdown 改变局部工作空间内存 dbstop 设置调试断点
dbmex 启动对Mex文件的调试 sbtype 列出带命令行标号的.M文件
dbquit 退出调试模式 dbup 改变局部工作空间内容
dbstack 列出函数调用关系
附录4 基本矩阵与矩阵处理
附录4.1基本矩阵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eye 产生单位阵 rand 产生随机分布矩阵
linspace 构造线性分布的向量 randn 产生正态分布矩阵
logspace 构造等对数分布的向量 zeros 产生零矩阵
ones 产生元素全部为1的矩阵 : 产生向量
附录4.2特殊向量与常量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ans 缺省的计算结果变量 non 非数值常量常由0/0或Inf/Inf获得
computer 运行Matlab的机器类型 nargin 函数中参数输入个数
eps 精度容许误差(无穷小) nargout 函数中输出变量个数
flops 浮点运算计数 pi 圆周率
i 复数单元 realmax 最大浮点数值
inf 无穷大 realmin 最小浮点数值
inputname 输入参数名 varargin 函数中输入的可选参数
j 复数单元 varargout 函数中输出的可选参数
附录4.3时间与日期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calender 日历 eomday 计算月末
clock 时钟 etime 所用时间函数
cputime 所用的CPU时间 now 当前日期与时间
date 日期 tic 启动秒表计时器
datenum 日期(数字串格式) toc 读取秒表计时器
datestr 日期(字符串格式) weekday 星期函数
datevoc 日期(年月日分立格式)
附录4.4矩阵处理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cat 向量连接 reshape 改变矩阵行列个数
diag 建立对角矩阵或获取对角向量 rot90 将矩阵旋转90度
fliplr 按左右方向翻转矩阵元素 tril 取矩阵的下三角部分
flipud 按上下方向翻转矩阵元素 triu 取矩阵的上三角部分
repmat 复制并排列矩阵函数
附录5 特殊矩阵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compan 生成伴随矩阵 invhilb 生成逆hilbert矩阵
gallery 生成一些小的测试矩阵 magic 生成magic矩阵
hadamard 生成hadamard矩阵 pascal 生成pascal矩阵
hankel 生成hankel矩阵 toeplitz 生成toeplitz矩阵
hilb 生成hilbert矩阵 wilkinson 生成wilkinson特征值测试矩阵
附录6 数学函数
附录6.1三角函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sin/asin 正弦/反正弦函数 sec/asec 正割/反正割函数
sinh/asinh 双曲正弦/反双曲正弦函数 sech/asech
双曲正割/反双曲正割函数
cos/acos 余弦/反余弦函数 csc/acsc 余割/反余割函数
cosh/acosh 双曲余弦/反双曲余弦函数 csch/acsch
双曲余割/反双曲余割函数
tan/atan 正切/反正切函数 cot/acot 余切/反余切函数
tanh/atanh 双曲正切/反双曲正切函数 coth/acoth
双曲余切/反双曲余切函数
atan2 四个象限内反正切函数
附录6.2指数函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exp 指数函数 log10 常用对数函数
log 自然对数函数 sqrt 平方根函数
附录6.3复数函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abs 绝对值函数 imag 求虚部函数
angle 角相位函数 real 求实部函数
conj 共轭复数函数
附录6.4数值处理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fix 沿零方向取整 round 舍入取整
floor 沿-∞方向取整 rem 求除法的余数
ceil 沿+∞方向取整 sign 符号函数
附录6.5其他特殊数学函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函数名 功能描述
airy airy函数 erfcx 比例互补误差函数
besselh bessel函数(hankel函数) erfinv 逆误差函数
bessili 改进的第一类bessel函数 expint 指数积分函数
besselk 改进的第二类bessel函数 gamma gamma函数
besselj 第一类bessel函数 gammainc 非完全gamma函数
bessely 第二类bessel函数 gammaln gamma对数函数
beta beta函数 gcd 最大公约数
betainc 非完全的beta函数 lcm 最小公倍数
betaln beta对数函数 log2 分割浮点数
elipj Jacobi椭圆函数 legendre legendre伴随函数
ellipke 完全椭圆积分 pow2 基2标量浮点数
erf 误差函数 rat 有理逼近
erfc 互补误差函数 rats 有理输出
A a
abs 绝对值、模、字符的ASCII码值
acos 反余弦
acosh 反双曲余弦
acot 反余切
acoth 反双曲余切
acsc 反余割
acsch 反双曲余割
align 启动图形对象几何位置排列工具
all 所有元素非零为真
angle 相角
ans 表达式计算结果的缺省变量名
any 所有元素非全零为真
area 面域图
argnames 函数M文件宗量名
asec 反正割
asech 反双曲正割
asin 反正弦
asinh 反双曲正弦
assignin 向变量赋值
atan 反正切
atan2 四象限反正切
atanh 反双曲正切
autumn 红黄调秋色图阵
axes 创建轴对象的低层指令
axis 控制轴刻度和风格的高层指令
B b
bar 二维直方图
bar3 三维直方图
bar3h 三维水平直方图
barh 二维水平直方图
base2dec X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bin2dec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blanks 创建空格串
bone 蓝色调黑白色图阵
box 框状坐标轴
break while 或for 环中断指令
brighten 亮度控制
C c
capture (3版以前)捕获当前图形
cart2pol 直角坐标变为极或柱坐标
cart2sph 直角坐标变为球坐标
cat 串接成高维数组
caxis 色标尺刻度
cd 指定当前目录
cdedit 启动用户菜单、控件回调函数设计工具
cdf2rdf 复数特征值对角阵转为实数块对角阵
ceil 向正无穷取整
cell 创建元胞数组
cell2struct 元胞数组转换为构架数组
celldisp 显示元胞数组内容
cellplot 元胞数组内部结构图示
char 把数值、符号、内联类转换为字符对象
chi2cdf 分布累计概率函数
chi2inv 分布逆累计概率函数
chi2pdf 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chi2rnd 分布随机数发生器
chol Cholesky分解
clabel 等位线标识
cla 清除当前轴
class 获知对象类别或创建对象
clc 清除指令窗
clear 清除内存变量和函数
clf 清除图对象
clock 时钟
colorcube 三浓淡多彩交叉色图矩阵
colordef 设置色彩缺省值
colormap 色图
colspace 列空间的基
close 关闭指定窗口
colperm 列排序置换向量
comet 彗星状轨迹图
comet3 三维彗星轨迹图
compass 射线图
compose 求复合函数
cond (逆)条件数
condeig 计算特征值、特征向量同时给出条件数
condest 范 -1条件数估计
conj 复数共轭
contour 等位线
contourf 填色等位线
contour3 三维等位线
contourslice 四维切片等位线图
conv 多项式乘、卷积
cool 青紫调冷色图
copper 古铜调色图
cos 余弦
cosh 双曲余弦
cot 余切
coth 双曲余切
cplxpair 复数共轭成对排列
csc 余割
csch 双曲余割
cumsum 元素累计和
cumtrapz 累计梯形积分
cylinder 创建圆柱
D d
dblquad 二重数值积分
deal 分配宗量
deblank 删去串尾部的空格符
dec2base 十进制转换为X进制
dec2bin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dec2hex 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
deconv 多项式除、解卷
delaunay Delaunay 三角剖分
del2 离散Laplacian差分
demo Matlab演示
det 行列式
diag 矩阵对角元素提取、创建对角阵
diary Matlab指令窗文本内容记录
diff 数值差分、符号微分
digits 符号计算中设置符号数值的精度
dir 目录列表
disp 显示数组
display 显示对象内容的重载函数
dlinmod 离散系统的线性化模型
dmperm 矩阵Dulmage-Mendelsohn 分解
dos 执行DOS 指令并返回结果
double 把其他类型对象转换为双精度数值
drawnow 更新事件队列强迫Matlab刷新屏幕
dsolve 符号计算解微分方程
E e
echo M文件被执行指令的显示
edit 启动M文件编辑器
eig 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eigs 求指定的几个特征值
end 控制流FOR等结构体的结尾元素下标
eps 浮点相对精度
error 显示出错信息并中断执行
errortrap 错误发生后程序是否继续执行的控制
erf 误差函数
erfc 误差补函数
erfcx 刻度误差补函数
erfinv 逆误差函数
errorbar 带误差限的曲线图
etreeplot 画消去树
eval 串演算指令
evalin 跨空间串演算指令
exist 检查变量或函数是否已定义
exit 退出Matlab环境
exp 指数函数
expand 符号计算中的展开操作
expint 指数积分函数
expm 常用矩阵指数函数
expm1 Pade法求矩阵指数
expm2 Taylor法求矩阵指数
expm3 特征值分解法求矩阵指数
eye 单位阵
ezcontour 画等位线的简捷指令
ezcontourf 画填色等位线的简捷指令
ezgraph3 画表面图的通用简捷指令
ezmesh 画网线图的简捷指令
ezmeshc 画带等位线的网线图的简捷指令
ezplot 画二维曲线的简捷指令
ezplot3 画三维曲线的简捷指令
ezpolar 画极坐标图的简捷指令
ezsurf 画表面图的简捷指令
ezsurfc 画带等位线的表面图的简捷指令
F f
factor 符号计算的因式分解
feather 羽毛图
feedback 反馈连接
feval 执行由串指定的函数
fft 离散Fourier变换
fft2 二维离散Fourier变换
fftn 高维离散Fourier变换
fftshift 直流分量对中的谱
fieldnames 构架域名
figure 创建图形窗
fill3 三维多边形填色图
find 寻找非零元素下标
findobj 寻找具有指定属性的对象图柄
findstr 寻找短串的起始字符下标
findsym 机器确定内存中的符号变量
finverse 符号计算中求反函数
fix 向零取整
flag 红白蓝黑交错色图阵
fliplr 矩阵的左右翻转
flipud 矩阵的上下翻转
flipdim 矩阵沿指定维翻转
floor 向负无穷取整
flops 浮点运算次数
flow Matlab提供的演示数据
fmin 求单变量非线性函数极小值点(旧版)
fminbnd 求单变量非线性函数极小值点
fmins 单纯形法求多变量函数极小值点(旧版)
fminunc 拟牛顿法求多变量函数极小值点
fminsearch 单纯形法求多变量函数极小值点
fnder 对样条函数求导
fnint 利用样条函数求积分
fnval 计算样条函数区间内任意一点的值
fnplt 绘制样条函数图形
fopen 打开外部文件
for 构成for环用
format 设置输出格式
fourier Fourier 变换
fplot 返函绘图指令
fprintf 设置显示格式
fread 从文件读二进制数据
fsolve 求多元函数的零点
full 把稀疏矩阵转换为非稀疏阵
funm 计算一般矩阵函数
funtool 函数计算器图形用户界面
fzero 求单变量非线性函数的零点
G g
gamma 函数
gammainc 不完全 函数
gammaln 函数的对数
gca 获得当前轴句柄
gcbo 获得正执行"回调"的对象句柄
gcf 获得当前图对象句柄
gco 获得当前对象句柄
geomean 几何平均值
get 获知对象属性
getfield 获知构架数组的域
getframe 获取影片的帧画面
ginput 从图形窗获取数据
global 定义全局变量
gplot 依图论法则画图
gradient 近似梯度
gray 黑白灰度
grid 画分格线
griddata 规则化数据和曲面拟合
gtext 由鼠标放置注释文字
guide 启动图形用户界面交互设计工具
H h
harmmean 调和平均值
help 在线帮助
helpwin 交互式在线帮助
helpdesk 打开超文本形式用户指南
hex2dec 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hex2num 十六进制转换为浮点数
hidden 透视和消隐开关
hilb Hilbert矩阵
hist 频数计算或频数直方图
histc 端点定位频数直方图
histfit 带正态拟合的频数直方图
hold 当前图上重画的切换开关
horner 分解成嵌套形式
hot 黑红黄白色图
hsv 饱和色图
I i
if-else-elseif 条件分支结构
ifft 离散Fourier反变换
ifft2 二维离散Fourier反变换
ifftn 高维离散Fourier反变换
ifftshift 直流分量对中的谱的反操作
ifourier Fourier反变换
i, j 缺省的"虚单元"变量
ilaplace Laplace反变换
imag 复数虚部
image 显示图象
imagesc 显示亮度图象
imfinfo 获取图形文件信息
imread 从文件读取图象
imwrite 把
imwrite 把图象写成文件
ind2sub 单下标转变为多下标
inf 无穷大
info MathWorks公司网点地址
inline 构造内联函数对象
inmem 列出内存中的函数名
input 提示用户输入
inputname 输入宗量名
int 符号积分
int2str 把整数数组转换为串数组
interp1 一维插值
interp2 二维插值
interp3 三维插值
interpn N维插值
interpft 利用FFT插值
intro Matlab自带的入门引导
inv 求矩阵逆
invhilb Hilbert矩阵的准确逆
ipermute 广义反转置
isa 检测是否给定类的对象
ischar 若是字符串则为真
isequal 若两数组相同则为真
isempty 若是空阵则为真
isfinite 若全部元素都有限则为真
isfield 若是构架域则为真
isglobal 若是全局变量则为真
ishandle 若是图形句柄则为真
ishold 若当前图形处于保留状态则为真
isieee 若计算机执行IEEE规则则为真
isinf 若是无穷数据则为真
isletter 若是英文字母则为真
islogical 若是逻辑数组则为真
ismember 检查是否属于指定集
isnan 若是非数则为真
isnumeric 若是数值数组则为真
isobject 若是对象则为真
isprime 若是质数则为真
isreal 若是实数则为真
isspace 若是空格则为真
issparse 若是稀疏矩阵则为真
isstruct 若是构架则为真
isstudent 若是Matlab学生版则为真
iztrans 符号计算Z反变换
J j , K k
jacobian 符号计算中求Jacobian 矩阵
jet 蓝头红尾饱和色
jordan 符号计算中获得 Jordan标准型
keyboard 键盘获得控制权
kron Kronecker乘法规则产生的数组
L l
laplace Laplace变换
lasterr 显示最新出错信息
lastwarn 显示最新警告信息
leastsq 解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旧版)
legend 图形图例
lighting 照明模式
line 创建线对象
lines 采用plot 画线色
linmod 获连续系统的线性化模型
linmod2 获连续系统的线性化精良模型
linspace 线性等分向量
ln 矩阵自然对数
load 从MAT文件读取变量
log 自然对数
log10 常用对数
log2 底为2的对数
loglog 双对数刻度图形
logm 矩阵对数
logspace 对数分度向量
lookfor 按关键字搜索M文件
lower 转换为小写字母
lsqnonlin 解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
lu LU分解
M m
mad 平均绝对值偏差
magic 魔方阵
maple &nb, sp; 运作 Maple格式指令
mat2str 把数值数组转换成输入形态串数组
material 材料反射模式
max 找向量中最大元素
mbuild 产生EXE文件编译环境的预设置指令
mcc 创建MEX或EXE文件的编译指令
mean 求向量元素的平均值
median 求中位数
menuedit 启动设计用户菜单的交互式编辑工具
mesh 网线图
meshz 垂帘网线图
meshgrid 产生"格点"矩阵
methods 获知对指定类定义的所有方法函数
mex 产生MEX文件编译环境的预设置指令
mfunlis 能被mfun计算的MAPLE经典函数列表
mhelp 引出 Maple的在线帮助
min 找向量中最小元素
mkdir 创建目录
mkpp 逐段多项式数据的明晰化
mod 模运算
more 指令窗中内容的分页显示
movie 放映影片动画
moviein 影片帧画面的内存预置
mtaylor 符号计算多变量Taylor级数展开
N n
ndims 求数组维数
NaN 非数(预定义)变量
nargchk 输入宗量数验证
nargin 函数输入宗量数
nargout 函数输出宗量数
ndgrid 产生高维格点矩阵
newplot 准备新的缺省图、轴
nextpow2 取最接近的较大2次幂
nnz 矩阵的非零元素总数
nonzeros 矩阵的非零元素
norm 矩阵或向量范数
normcdf 正态分布累计概率密度函数
normest 估计矩阵2范数
norminv 正态分布逆累计概率密度函数
normpdf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normrnd 正态随机数发生器
notebook 启动Matlab和Word的集成环境
null 零空间
num2str 把非整数数组转换为串
numden 获取最小公分母和相应的分子表达式
nzmax 指定存放非零元素所需内存
O o
ode1 非Stiff 微分方程变步长解算器
ode15s Stiff 微分方程变步长解算器
ode23t 适度Stiff 微分方程解算器
ode23tb Stiff 微分方程解算器
ode45 非Stiff 微分方程变步长解算器
odefile ODE 文件模板
odeget 获知ODE 选项设置参数
odephas2 ODE 输出函数的二维相平面图
odephas3 ODE 输出函数的三维相空间图
odeplot ODE 输出函数的时间轨迹图
odeprint 在Matlab指令窗显示结果
odeset 创建或改写 ODE选项构架参数值
ones 全1数组
optimset 创建或改写优化泛函指令的选项参数值
orient 设定图形的排放方式
orth 值空间正交化
P p
pack 收集Matlab内存碎块扩大内存
pagedlg 调出图形排版对话框
patch 创建块对象
path 设置Matlab搜索路径的指令
pathtool 搜索路径管理器
pause 暂停
pcode 创建预解译P码文件
pcolor 伪彩图
peaks Matlab提供的典型三维曲面
permute 广义转置
pi (预定义变量)圆周率
pie 二维饼图
pie3 三维饼图
pink 粉红色图矩阵
pinv 伪逆
plot 平面线图
plot3 三维线图
plotmatrix 矩阵的散点图
plotyy 双纵坐标图
poissinv 泊松分布逆累计概率分布函数
poissrnd 泊松分布随机数发生器
pol2cart 极或柱坐标变为直角坐标
polar 极坐标图
poly 矩阵的特征多项式、根集对应的多项式
poly2str 以习惯方式显示多项式
poly2sym 双精度多项式系数转变为向量符号多项式
polyder 多项式导数
polyfit 数据的多项式拟合
polyval 计算多项式的值
polyvalm 计算矩阵多项式
pow2 2的幂
ppval 计算分段多项式
pretty 以习惯方式显示符号表达式
print 打印图形或SIMULINK模型
printsys 以习惯方式显示有理分式
prism 光谱色图矩阵
procread 向MAPLE输送计算程序
profile 函数文件性能评估器
propedit 图形对象属性编辑器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Q q
quad 低阶法计算数值积分
quad8 高阶法计算数值积分(QUADL)
quit 推出Matlab 环境
quiver 二维方向箭头图
quiver3 三维方向箭头图
R r
rand 产生均匀分布随机数
randn 产生正态分布随机数
randperm 随机置换向量
range 样本极差
rank 矩阵的秩
rats 有理输出
rcond 矩阵倒条件数估计
real 复数的实部
reallog 在实数域内计算自然对数
realpow 在实数域内计算乘方
realsqrt 在实数域内计算平方根
realmax 最大正浮点数
realmin 最小正浮点数
rectangle 画"长方框"
rem 求余数
repmat 铺放模块数组
reshape 改变数组维数、大小
residue 部分分式展开
return 返回
ribbon 把二维曲线画成三维彩带图
rmfield 删去构架的域
roots 求多项式的根
rose 数扇形图
rot90 矩阵旋转90度
rotate 指定的原点和方向旋转
rotate3d 启动三维图形视角的交互设置功能
round 向最近整数圆整
rref 简化矩阵为梯形形式
rsf2csf 实数块对角阵转为复数特征值对角阵
rsums Riemann和
S s
save 把内存变量保存为文件
scatter 散点图
scatter3 三维散点图
sec 正割
sech 双曲正割
semilogx X轴对数刻度坐标图
semilogy Y轴对数刻度坐标图
series 串联连接
set 设置图形对象属性
setfield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
setstr 将ASCII码转换为字符的旧版指令
sign 根据符号取值函数
signum 符号计算中的符号取值函数
sim 运行SIMULINK模型
simget 获取SIMULINK模型设置的仿真参数
simple 寻找最短形式的符号解
simplify 符号计算中进行简化操作
simset 对SIMULINK模型的仿真参数进行设置
simulink 启动SIMULINK模块库浏览器
sin 正弦
sinh 双曲正弦
size 矩阵的大小
slice 立体切片图
solve 求代数方程的符号解
spalloc 为非零元素配置内存
sparse 创建稀疏矩阵
spconvert 把外部数据转换为稀疏矩阵
spdiags 稀疏对角阵
spfun 求非零元素的函数值
sph2cart 球坐标变为直角坐标
sphere 产生球面
spinmap 色图彩色的周期变化
spline 样条插值
spones 用1置换非零元素
sprandsym 稀疏随机对称阵
sprank 结构秩
spring 紫黄调春色图
sprintf 把格式数据写成串
spy 画稀疏结构图
sqrt 平方根
sqrtm 方根矩阵
squeeze 删去大小为1的"孤维"
sscanf 按指定格式读串
stairs 阶梯图
std 标准差
stem 二维杆图
step 阶跃响应指令
str2double 串转换为双精度值
str2mat 创建多行串数组
str2num 串转换为数
strcat 接成长串
strcmp 串比较
strjust 串对齐
strmatch 搜索指定串
strncmp 串中前若干字符比较
strrep 串替换
strtok 寻找第一间隔符前的内容
struct 创建构架数组
struct2cell 把构架转换为元胞数组
strvcat 创建多行串数组
sub2ind 多下标转换为单下标
subexpr 通过子表达式重写符号对象
subplot 创建子图
subs 符号计算中的符号变量置换
subspace 两子空间夹角
sum 元素和
summer 绿黄调夏色图
superiorto 设定优先级
surf 三维着色表面图
surface 创建面对象
surfc 带等位线的表面图
surfl 带光照的三维表面图
surfnorm 空间表面的法线
svd 奇异值分解
svds 求指定的若干奇异值
switch-case-otherwise 多分支结构
sym2poly 符号多项式转变为双精度多项式系数向量
symmmd 对称最小度排序
symrcm 反向Cuthill-McKee排序
syms 创建多个符号对象
T t
tan 正切
tanh 双曲正切
taylortool 进行Taylor逼近分析的交互界面
text 文字注释
tf 创建传递函数对象
tic 启动计时器
title 图名
toc 关闭计时器
trapz 梯形法数值积分
treelayout 展开树、林
treeplot 画树图
tril 下三角阵
trim 求系统平衡点
trimesh 不规则格点网线图
trisurf 不规则格点表面图 triu 上三角阵 try-catch 控制流中的Try-catch结构
type 显示M文件
U u
uicontextmenu 创建现场菜单
uicontrol 创建用户控件
uimenu 创建用户菜单
unmkpp 逐段多项式数据的反明晰化
unwrap 自然态相角
upper 转换为大写字母
V v
var 方差
varargin 变长度输入宗量
varargout 变长度输出宗量
vectorize 使串表达式或内联函数适于数组运算
ver 版本信息的获取
view 三维图形的视角控制
voronoi Voronoi多边形
vpa 任意精度(符号类)数值
X x , Y y , Z z
xlabel X轴名
xor 或非逻辑
yesinput 智能输入指令
ylabel Y轴名
zeros 全零数组
zlabel Z轴名
zoom 图形的变焦放大和缩小
ztrans 符号计算Z变换
W w
warning 显示警告信息
what 列出当前目录上的文件
whatsnew 显示Matlab中 Readme文件的内容
which 确定函数、文件的位置
while 控制流中的While环结构
white 全白色图矩阵
whitebg 指定轴的背景色
who 列出内存中的变量名
whos 列出内存中变量的详细信息
winter 蓝绿调冬色图
workspace 启动内存浏览器
| 0 | negative_file/matlab指令大全.doc |
建模更是一种精神】数学建模全国大赛历年题目分析以及参赛成功方法
数学建模竞赛的赛题分析
1. CUMCM历年赛题简析
2. “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3. 长江水质的评估、预测与控制问题
4. 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问题
5. 其他几个数学建模的问题
数学建模竞赛的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
竞赛的水平主要体现在赛题水平;
赛题的水平主要体现:
(1)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即时性等;
(2)多种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灵活性、开放性等;
(3)海量数据的复杂性、数学模型的多样性、求解结果的不唯一性等。
纵览16年的本科组32个题目(专科组13个),从问题的实际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题型
三个方面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1. 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
1992年:(A)作物生长的施肥效果问题(北理工:叶其孝)
(B)化学试验室的实验数据分解问题(复旦:谭永基)
1993年:(A)通讯中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问题(北大:谢衷洁)
(B)足球甲级联赛排名问题(清华:蔡大用)
1994年:(A)山区修建公路的设计造价问题(西电大:何大可)
(B)锁具的制造、销售和装箱问题(复旦:谭永基等)
1995年:(A)飞机的安全飞行管理调度问题(复旦:谭永基等)
(B)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问题(浙大:刘祥官等)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1. 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
1996年:(A)最优捕鱼策略问题(北师大:刘来福)
(B)节水洗衣机的程序设计问题(重大:付鹂)
1997年:(A)零件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清华:姜启源)
(B)金刚石截断切割问题(复旦:谭永基等)
1998年:(A)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问题(浙大:陈淑平)
(B)灾情的巡视路线问题(上海海运学院:丁颂康)
1999年:(A)自动化机床控制管理问题(北大:孙山泽)
(B)地质堪探钻井布局问题(郑州大学:林诒勋)
(C)煤矸石堆积问题(太原理工大学:贾晓峰)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1. 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
2000年:(A)DNA序列的分类问题(北工大:孟大志)
(B)钢管的订购和运输问题(武大:费甫生)
(C)飞越北极问题(复旦:谭永基)
(D)空洞探测问题(东北电力学院:关信)
2001年:(A)三维血管的重建问题(浙大:汪国昭)
(B)公交车的优化调度问题(清华:谭泽光)
(C)基金使用计划问题(东南大学:陈恩水)
2002年:(A)汽车车灯的优化设计问题(复旦:谭永基等)
(B)彩票中的数学问题(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
(D) 球队的赛程安排问题(清华大学:姜启源)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1. 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
2003年:(A)SARS的传播问题(集体)
(B)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问题(吉林大:方沛辰)
(D)抢渡长江问题(华中农大:殷建肃)
2004年:(A)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问题(北工大:孟大志)
(B)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问题(浙大:刘康生)
(C)酒后开车问题(清华大学:姜启源)
(D)公务员的招聘问题(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
2005年:(A)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信息工大:韩中庚)
(B)DVD在线租赁问题(清华大学:谢金星等)
(C) 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问题(复旦:谭永基)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1. 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
2006年:(A)出版社的资源管理问题(北工大:孟大志)
(B)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预测问题(天大:边馥萍)
(C)易拉罐形状和尺寸的设计问题(北理工:叶其孝)
(D)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问题
(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
2007年:(A)中国人口增长预测问题(清华大学:唐云)
(B)“乘公交,看奥运”问题(吉大:方沛辰,
国防科大:吴孟达)
(C)“手机套餐”优惠几何问题(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
(D)体能测试时间的安排问题(首都师大:刘雨林)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1. 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
2001年夏令营三个题:
(A)三峡工程高坡开挖优化设计(三峡大学:李建林等)
(B)城市交通拥阻的分析与治理(北京理工大学:叶其孝)
(C)乳房癌的诊断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
2006年夏令营三个题:
(A)教材出版业的市场调查、评估和预测方法问题
(北工大:孟大志)
(B)铁路大提速下的京沪线列车调度问题
(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
(C)旅游需求的预测预报问题(北京理工:叶其孝)
2、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分析
32个问题从实际意义分析大体上可分为:
工业、农业、工程设计、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生物医学和社会事业等七个大类。
工业类:电子通信、机械加工
与制造、机械设计与
控制等行业,共有8个
题,占25%。
农业类:1个题,占3.1%。
工程设计类: 3个题,占9.4%。
交通运输类:4个题,占12.5%
经济管理类:5个题,占15.6%
生物医学类:5个题,占15.6%
社会事业类: 6个题,占18.8%
有的问题属于交叉的,或者是边缘的。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3、从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分析
从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分析,涉及到的数学建模方法:
几何理论、组合概率、统计(回归)分析、优化方法(规划)、图论与网络优化、层次分
析、插值与拟合、差分方法、微分方程、排队论、模糊数学、随机决策、多目标决策、
随机模拟、灰色系统理论、神经网络、时间序列、综合评价、机理分析等方法。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用的最多的方法是优化方法和概率统计的方法.
用到优化方法的共有22个题,占总数的68.8%,其中整数规划4个,线性规划6个,非线
性规划14个,多目标规划6个。
用到概率统计方法的有16个题,占50%,平均每年至少有一个题目用到概率统计的方法
。
用到图论与网络优化方法的问题有6个;
用到层次分析方法的问题有3个;
3、从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分析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用到插值拟合的问题有6个;
用到神经网络的4个;
用灰色系统理论的4个;
用到时间序列分析的至少2个;
用到综合评价方法的至少3个;
机理分析方法和随机模拟都多次用到;
其他的方法都至少用到一次。
大部分题目都可以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来解决,即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有26个,占81.3%。
3、从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分析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4、从问题的题型上分析
(1)“即时性”较强的问题有11个,占34.4%:
1993B:足球队排名问题;
1998B:灾情巡视路线问题;
2000A:DNA序列分类问题;
2000B:钢管订购与运输问题;
2001B:公交车的调度问题;
2002B: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2003A:SARS的传播问题;
2004A: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问题
2004B: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问题
2005A: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问题
2007B: “乘公交,看奥运”问题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什么叫即时性呀?今年的即时性问题是什么?
4、从问题的题型上分析
(2)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有12个,占37.5%:04A,94B,
95A,96A,97A,98B,99A,00B,01A,02A,03A,04B;
(3)实用性较强的问题有17个,占53.1% :93A,94B,
95B,96B,98B,99B,00B,01A,01B,02B,03A,04B,05A,05B,06A,06B,07B;
(4)算法要求强的问题有7个,占21.9% :95A,97B,99B,00A,00B,05B,07B;
(5)数据量大的问题有13个,占40.6%:00A,00B,01A,01B,02B,03A,04A,04B,05A,05B.06A
,06B,07B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5、近几年题目的特点
(1)综合性:一题多解,方法融合,结果多样,
学科交叉。
(2)开放性:题意的开放性,思路的开放性,方法的开放性,结果的开放性。
(3)实用性:问题和数据来自于实际,解决方法切合于实际,模型和结果可以应用于实际
。
(4)即时性:国内外的大事,社会的热点,生活的焦点,近期发生和即将发生被关注的问
题。
(5)数据结构的复杂性:数据的真实性,数据的海量性,数据的不完备性,数据的冗余性
。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6、近几年题目的剖析
(1)2007A:中国人口的增长预测问题
题型:属于社会事业问题,主要是利用人口发展方程(离散或连续)预测人口的增长,并
分析人口的流动、老龄化等问题的影响。
特点:实用性强、要求分析细致,论文写作水平高。
方法:主题方法是差分方程,或微分方程,加随机模拟(特色)。
结果:不唯一。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题型:属于交通运输管理问题,主要是为了“研制开发公交线路查询系统”研究问题,即
包括换乘次数、最佳出行线路的选择模型和算法设计,要保证能满足各种不同乘客的需
求。
特点:海量数据、数据结构复杂、综合性和实用性强、开放性较强。
方法:主题方法是优化,包括多目标规划、网络优化、优化求解算法的设计等。
结果:不唯一,但有一定的范围。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2)2007B:“乘公交,看奥运”问题
题型:属于生产管理问题,包括生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即要考
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
特点:海量数据、数据不完备(冗余)、数据结构复杂、综合性和实用性强、开放性较
强。
方法:主题方法是优化,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模糊优化和网络优
化等。
结果:不唯一。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3)2006A:出版社的资源配置问题
题型:属于生物医学的管理问题,包括过去治疗方法的评价与未来治疗效果的预测问题
。
特点:大数据量、数据的残缺、数据结构较复杂综合性强、实用性和开放性也较强。
方法:主题方法统计回归拟合,其他方法包括线性插值、二次插值、二次和三次曲线拟
合方法,结合优化模型实现。有的用灰色预测、时间序列、模糊评价、神经网络等预测
方法都有一定的问题。
结果:不唯一,也不是主要问题。
(4) 2006B: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预测问题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5) 2005A: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题型:属于社会事业和管理问题,主要包括长江水质现状的评价、未来污染的发展趋势
与控制措施等的问题。
特点:数据量大、数据冗余、结构复杂,即时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开放性强。
方法:主题方法数据的处理、综合评价、微分方程、回归拟合、灰色关联分析与预测、
时间序列和神经网络等。
结果:不唯一,有些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和确定的趋势。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6) 2005B:DVD的在线租赁问题
题型:属于经济管理问题,主要包括DVD的采购计划、客户在线订单的处理、DVD的合理
分配,以及网站的科学管理等问题。
特点:海量数据、结构复杂,综合性、实用性和开放性强,算法要求强。
方法:主题方法概率统计、大规模随机整数规划(线性或非线性)、网络优化、随机决
策分析等。
结果:不唯一,有些结果在一定的范围。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7) 2004A: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的设计问题
题型:属于社会事业问题,主要包括观众的出行、用餐和购物的规律,各商区人流分布
规律,以及各商区的大小超市的设计数量等问题。
特点:海量数据、数据冗余、结构复杂,即时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开放性强。
方法:主题方法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数学规划等。
结果:不唯一,对结果没有明确要求。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8) 2004B: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问题
题型:属于社会事业和经济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各发电机组的出力计算方法、报价的清
算方法、出力分配方案和阻塞的调整等问题。
特点:数据量大、结构较复杂,即时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开放性强。
方法:主题方法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线性与非线性规划等。
结果:不唯一,但有大体上合理的范围。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
返回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彩票飓风”席卷中华大地,媒体全关注;
巨额诱惑使彩使全民变“彩民”,博彩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某些发达国家的彩票发行占GDP的1%,中国仅为0.08%左右”;
专家关注,政府重视,出台一系列“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办法”;
31个省(市、区)的方案不尽相同,为什么?
我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呢?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彩票中的数学知多少?
制定彩票方案的根据是什么?
现行的彩票方案是否合理?
彩票方案与哪些相关的因素?
各方案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何评价方案的优劣?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如何提高对彩民的吸引力,使国家和彩民的利益双赢?
中国的彩票业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博彩有“技巧”或“规律”可寻吗?
你们了解彩票吗?
你们买过彩票吗?
你们了解彩票的规则吗?
根据33选7的方案,研究下面几个问题:
(1)各等级奖项的中奖概率为多少?
(2)虽然一般认为摇奖中每个号码的出现都是随机的,但从100期的中奖号码显示,各
号码出现的概率并不均等,而且这些号码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规律,请你就此进行研究
。根据你的研究结果,给出最佳的2注、5注、10注、20注的投注方案,并给出中奖可能
性的估计或评价。
(3)你能否给出一个任意注数的投注方法或遵寻的一般原则?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问题:“百万元之梦”能圆吗?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奖金总额一般为销售总额的50%,投注者单注金额为2元,单注若已得到高级别的奖就不
再兼得低级别的奖。
常见的销售规则及相应的奖金设置共有29种不同的方案,其中一、二、三等奖为高项奖
,后面的为低项奖。
低项奖数额固定,高项奖按比例分配,但一等奖单注保底金额60万元,封顶金额500万元
。
高项奖额的计算方法为:
[(当期销售总额×总奖金比例)-低项奖总额]×单项奖比例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根据这些方案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种奖项出现的可能性、奖项和奖金额的设置
以及对彩民的吸引力等因素评价各方案的合理性。
(2)设计一种“更好”的方案及相应的算法,并据此给彩票管理部门提出建议。
(3)给报纸写一篇短文,供彩民参考。
要解决的问题: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2.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评价一个方案的优劣,或合理性如何,主要取决于彩票公司和彩民两方面的利益。
公司和彩民各得销售总额的50%
是确定的,双方的利益主要就取决于销售总额的大小,即双方的利益都与销售额成正比
。
问题是怎样才能有利于销售额的增加?即公司采用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吸引广大的彩民积
极踊跃购买彩票?
问题涉及到一个方案的设置使彩民获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奖金额有多少、中奖面怎样、
各奖项的设置是否合理等因素。
这些都对彩民的购买彩票的吸引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里用彩民的心理曲线来描述一
个方案对彩民的吸引力。
一个方案对彩民的影响程度可能与区域有关,即与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收入和消费水平
有关。
要考查一个方案的合理性,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这是建立模型的关键所在。
2.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2.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彩民获各项奖的概率
2.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2)彩民的心理曲线
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彩民对一个方案的各个奖项及奖金额的看法(即吸引力
)的变化是一个典型的模糊概念。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3.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要综合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应建立一个能充分反应各种因素合理性的指标
函数。根据随机决策分析中风险决策的理论,取风险决策的效用函数作为指标函数。即
即表示在考虑彩民的心理因素的条件下,一个方案的中奖率、中奖面、奖项和奖金设置
等因素对彩民的吸引力。
3.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3.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3.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用Matlab或Lingo软件交互式求解可以得最优的设计方案。
4.存在的问题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对题目的把握不准,审题不清,偏了题,没有正确地解决好问题。例如:题目中彩
票的设奖率为50%,单注彩票为2元等指标是给定的,现行的彩票方案也都有是如此,而
用大量篇幅对此进行讨论是不合适的。
(2)多数用层次分析法的队都是主观定权的,有的偏向于一等奖金额,有的偏向于中奖
率,一般认为都是不合适的。凡是这样的答卷所得的“最好”方案必定是23号(7/35,无
特别号)。
(3)有很多队的概率计算有错误,较普遍的是“传统型”(6+1/10)中四、五、六等奖的
概率和23号方案的概率的计算,错的最多的是6+1/10中六等奖的概率。
(4)有些队,对问题(二)没有给出明确的优化模型,只是在评价已有方案的基础上,
通过定性的分析、或综合几种认为较好的方案、或主观修改了某种方案的奖项和设奖比
例等而得到一种方案,就认为是“最好”的了。
4.存在的问题
二、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返回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该题目源于2004年11月
《新民周刊》记者张静的一
篇报道:“若不及时拯救,长
江生态10年内将濒临崩溃”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2004年,章琦又创意策划发起了旨在唤醒全民族环保意识,由全国政协和中国发展研究
院共同举办的大型环保公益性活动——“保护长江万里行”。
他筹资55万元,组织20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教授,10月10日从长江上游
宜宾出发,历时12天抵达上海,对21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揭示了一幅长江污染的真实
画面。
他因此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2005中国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
,并被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全球生态和环保杰出成就奖”,被中央主流媒体誉为“长江之
子”。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章琦给中央有关部门撰写了长篇研究报告,发表多篇保护长江的文章和做多场报告,促
使成为2005年两会关注的主题。
长江的污染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主要的污染源在哪里?未来的发展趋势究竟会如
何?
10年后的长江究竟会变成什么样?是不是也会像现在的淮河、海河一样变成中国一
条最大的污水河?
如果是这样,现在国家花巨资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岂不是毫无价值了!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先后联系走访了单位和专家:
中国研究院院长:章琦及其秘书;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博导、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环保局信息中心;
水利部中国水环境研究院信息中心;
科学院水质研究所;
长江水利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
《长江年鉴》编辑部。
主要数据来源:
国家环保局网站:长江流域水质检测数据、
《长江年鉴》、长江流域相关网站等。
陆健健
问题给出了长江沿线17个观测站(地区)近两年多主要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以及干流上
7个观测站近一年多的基本数据(站点距离、水流量和水流速)。通常认为一个观测站的
水质污染主要来自于本地区的排污和上游的污水。
一般说来,江河自身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自然净化能力,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通过物理
降解、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等使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反映江河自然净化能力的指标
称为降解系数。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事实上,长江干流的自然净化能力可以认为是近似均匀的,根据检测可知,主要污染物
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降解系数通常介于0.1-
0.5之间,比如可以考虑取0.2 (单位:1/天)。
附件是“1995~2004年长江流域水质报告”给出的主要统计数据。下面的附表是国标(GB3
838-2002)
给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4个主要项目标准限值,其中Ⅰ、Ⅱ、Ⅲ类为可饮用水。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附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4个主要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1)对长江近两年多的水质情况做出定量的综合评价,并分析各地区水质的污染状况。
(2)研究、分析长江干流近一年多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污染源主要在哪些
地区?
(3)假如不采取更有效的治理措施,依照过去10年的主要统计数据,对长江未来水质污
染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比如研究未来10年的情况。
(4)根据你的预测分析,如果未来10年内每年都要求长江干流的Ⅳ类和Ⅴ类水的比例控制
在20%以内,且没有劣Ⅴ类水,那么每年需要处理多少污水?
(5)你对解决长江水质污染问题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2.问题的解决思路
问题(1):
按照国家标准地表水的评价指标主要是附表中的4项,而水质有Ⅰ、Ⅱ、Ⅲ、Ⅳ、Ⅴ、劣
Ⅴ共6个类别,每一类对每一项指标都有相应的标准值(区间),只要有一项指标达到高
类别标准就算是高类别的水质。
实际上不同类别的水质有很大的差别,同一类别水质的污染物含量也有一定的范围
,所以做综合评价时要考虑这些指标“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
2.问题的解决思路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由于各项指标在各类别中的标准值(区间)差别很大,评价时首先要对数据做标准化处
理。
比如,对于指标DO先用倒数变换,再用极差变换;对于CODMn和NH3-
N直接用极差变换;而对PH值按均值7.5作均值差变换,从而将各项指标的数据都实现标
准化。
在做综合评价时要充分体现水质的类别差异(质的差异)和同类别的数量差异(量的差
异)。
典型的方法:动态加权综合法.
2.问题的解决思路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根据附件数据,计算得到17个观测点28个月的水质综合指标后,要进行综合排序。
首先用“动态加权综合法”按照水质综合指标的大小给出每个月17个观测点的排序,
然后用Borda数方法进行28个月的水质综合排序。
问题(2):研究、分析长江干流近一年多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污染源主要
在哪些地区?
一个江段的水质污染来自本地区的排污和上游的污水,水质最差的地区不一定是污染源
最严重的地区。
用长江干流上的7个观测站点将长江分为6个江段,逐段计算各江段的排污量,找出主要
污染源所在的区域。
2.问题的解决思路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2.问题的解决思路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2.问题的解决思路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问题的困难:
由污染物浓度和流量要计算各江段的单位时间排污量,不知道一个江段内诸多支流及排
污口的位置和排污量,无法得到各江段的总排污量。
解决的办法:
考虑到当所有排污点都集中在江段起点时,对该段的水质影响最大;
当所有排污点都集中在江段终点时,对该段的水质影响最小;
由此分别可以得到一个江段内可能的最大排污量和最小排污量。
2.问题的解决思路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问题的结果:
每一江段的每一个月都有一个排污量区间;
对月取平均,并取区间中点得到每一江段单位时间的平均排污量;
由各江段的距离可得每一江段单位时间、单位距离的平均排污量。
因为这是一个可比性指标,则可确定主要污染源所在江段。
CODMn和NH3-
N的主要污染源在湖北宜昌到湖南岳阳之间的地区,可能是来自于三陕水库下游和洞庭湖
一带,此与实际数据完全相符。
问题(3):假如不采取更有效的治理措施,依照过去10年的主要统计数据,对长江未来
水质污染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比如研究未来10年的情况。
附件给出了过去10年长江流域总体水质污染状况数据,可以认为反映污染状况的各类水
质比例主要与当年(或者与上一年)总排污量和总流量有关,从而分别建立可饮用水、不
可饮用水的比例与总排污量和总水流量的回归模型。
为了用这个模型预测未来可饮用水比例,先要预测未来的总排污量和总水流量。
2.问题的解决思路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注意:由过去10年的数据,总排污量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很快;总水流量变化不大,
而没有规律。
方法:首先可用灰色预测模型或拟合等方法得到总排污量与时间(年)的关系,而总水
流量可以简单地取过去10年的平均值等办法处理。
最后,用上面两个回归模型分别计算出未来10年可饮用水和不可饮用水的比例。
结论:按目前的污染状况,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到枯水期时长江干流Ⅰ、Ⅱ
和Ⅲ类水的比例总和也只剩下1.5%了,即有98.5%的江段水质都这成了Ⅳ类,或Ⅴ类,甚至
劣Ⅴ类水。
2.问题的解决思路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2.问题的解决思路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问题(4):根据你的预测分析,如果未来10年内每年都要求长江干流的Ⅳ类和Ⅴ类水的比
例控制在20%以内,且没有劣Ⅴ类水,那么每年需要处理多少污水?
在问题(3)的基础上,如果要求未来长江干流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的比例总和为20%,即
Ⅰ类、Ⅱ类和Ⅲ类水的比例总和为80%。则由此根据未来10年的总排污量和总水流量就可算
出每年需要处理的污水量。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3.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1):
(1)有些人对定量的综合评价不知道该如何做,这只能说明他们不懂的综合评价的方法。
对水质 的类型做简单的统计计算,以各类水出现的频数或概率来评价;
以各类水出现的平均次数来评价,并评价整个长江的水质属于哪一类。
主要是:缺少科学性,不符合综合评价的要求,不能区分同类水质中的数量差异。
(2)在评价中不考虑PH值对综合评价中的影响是不合适的。
PH值大小对水质的分类无影响,但对水质是有很大影响的,过酸或过碱性的水质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
(3)根据近两年的观测数据综合(或平均)后,硬给某个地区或长江的水质分类,等于是修
改了国标,或自定分类标准。
3.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3.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4)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时,对原始数据没有作标准化处理(无量纲化,归一化等)是
错误的,这是综合评价中的一大忌,低级错误!
(5)用所给数据简单的作图描点分析,缺少定量的依据。
(6)很多答卷没有给出明确的分析结果。
3.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问题(2):
(1)有些队没有考虑长江的自然降解功能,仅对17个观测点的数据做统计,依据浓度的大
小得到结果,是不合适的。
(2)相当多的队都没有考虑干流上的排污口(包括支流)的排污,由于排污口未知,都未做
相应的讨论.
(3)以两观测站之间的观测数据计算出来的排污总量的大小来确定污染源是不合适的,因
为站点之间的距离不同,排污总量不是可比指标.
(4)有的队通过一维水质模型计算出来的排污量为负值的情况没有做出说明.
3.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3.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问题(3):
(1)对各类水质的百分比直接作预测的,明显的是不合理的,主要是各单类比例没有明显规
律可寻,用任何方法预测都是不可靠的.
(2)各类水的比例变化应与总的年排污量和总水流量有关,有的没有考虑总水流量的影
响,只考虑排污量的影响不合适.
(3)用指数拟合和二次函数拟合增长过快,线性拟合增长过慢,高次拟合不合理。
(4)对长江的年总流量用任何方法预测都不太合理,因为没有明显的趋势,取平均值较好.
3.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
问题(4):
(1)
在问题(3)中直接对各类水质的百分比做的预测,没有找出百分比与年排污总量和水流
总量之间的关系,为此要解决问题(4)必须要先解决这个问题。
(2)对题意的理解有误,如题中要求“Ⅳ类和Ⅴ类水的比例小于等于20%
”,他认为是两类水分别<=20%.
(3)把所给的长江长度的百分比理解成的长江水浓度的百分比,于是对总排污量直接处理
80%。
(4)直接对长江水总流量处理80%.
返回
四、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问题
煤矿安全生产是社会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2005年全国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3341起,共死亡5986人,其中瓦斯爆炸事故405起,死
亡2157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6.0%。
在58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40起,占69
%。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5起。
大部分事故的罪魁祸首都是瓦斯或煤尘爆炸,瓦斯和煤尘在煤矿的开采中是不可避免的
。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做好煤矿井下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国家《煤矿安全规程》给出了煤矿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和操作规程,以及相应的专业标准
。
规程要求煤矿必须安装完善的通风系统和瓦斯自动监控系统,所有的采煤工作面、掘进
面和回风巷都要安装甲烷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与地面控制中心相连,当井下瓦斯浓度
超标时,控制中心将自动切断电源,停止采煤作业,人员撤离采煤现场。
四、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问题--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四、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问题--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问题:
瓦斯是什么?为什么它会爆炸?它在什么条件下会爆炸?
国家有严格的《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都有相应的通风设备和安全人员,为什么还会常出
事故?
煤矿的通风系统是什么样的?原理是什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能研究些什么问题?
(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分类标准
,鉴别该矿是属于“低瓦斯矿井”还是“高瓦斯矿井”。
(2)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判断该煤矿不安全的程度(即发生爆
炸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
(3)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利用两个可控风门调节各采煤工作面的风量,通过一个局部通
风机和风筒实现掘进巷的通风。确定该煤矿所需要的最佳(总)通风量。
四、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问题--
1.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要研究的问题:
题型:属于生产管理问题,主要包括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两个方面的问题。
特点:数据量较大、数据结构较复杂,即时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强,开放性也较强。
方法:主题方法数据的处理、初等概率、线性或非线性拟合、线性或非线性规划。
结果:不唯一,大体上在一个正常范围。
四、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问题
题目的特点:
返回
五、其他几个数学建模竞赛问题
1.公务员的招聘问题(2004年CUMCM-D)
立意背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公务员的公开招聘、录用、选择和分配过程。
建模方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综合评价、模糊隶属函数、整数线性规划等。
2.研究生的录取与双向选择问题(2004年GUMCM-D)
立意背景:研究生初试、复试、报考志愿、双向选择的过程。
建模方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综合评价、模糊隶属函数、整数线性规划、图论、对策
论等。
五、其他几个数学建模竞赛问题
3.铁路大提速下的京沪线列车调度问题(2006年大学生数学建模夏令营-B)
立意背景:第六次大提速,京沪高铁开工建设。
建模方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大规模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等。
4.铁路大提速下的弯道设计问题(2007年华东地区数学建邀请赛-A)
立意背景: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京沪高铁开工建设。
建模方法:机理分析、解析几何、受力分析等。
五、其他几个建模竞赛问题
5.手机“套餐”优惠几何问题(2007CUMCM-D)
立意背景:手机“套餐”泛滥,究竟优惠谁?
建模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初等计算、线性规划。
6.自来水的合理定价问题;
7.南水北调的水指标分配问题;
8.足球门的危险区域问题;
9.“玫瑰有约”问题;
10.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问题;
11.选拔优秀队员与组队问题。
成功参加竞赛的基本原则
一个中心:目标;
二个基本点:队员,能力,二二合一;
三个要素:方法、模型、论文;
四个精神:主人、拼搏、合作、忍让;
五个环节:识题、假设、方法、模型、自圆;
六个意识:参与、攻关、竞争、建模、创新、特色。
1-2-3-4-5-6原则:
成功参加竞赛的八个关系
(1) 数据处理的实用性和规范性;
(2) 建模方法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3) 模型建立的创新性和正确性;
(4) 模型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6) 论文结构的合理性和清晰性;
(7) 语言表述的完美性和客观性;
(8) 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理论性.
成功参加建模竞赛的条件和模型
有兴趣,肯钻研;有信心,勇挑战;有决心,不怕难;有知识,思路宽;有能力,能开
拓;有水平,善协作;有办法,点子多;有毅力,轻结果。
数学模型:
兴趣+信心+决心+知识+能力+水平+办法+毅力+运气
=成功+奖励
| 0 | negative_file/╩²╤º╜¿─ú╚½╣·┤≤╚ⁿ└·─Ω╠Γ─┐╖╓╬÷╥╘╝░▓╬╚ⁿ│╔╣ª╖╜╖¿.doc |
|北京地区医院一览 | |
| |三级甲等 |
| | |
| | |
| | |
| |协和医院 |
| |北京地坛医院 |
| |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 |
| | |
| |友谊医院 |
| |北京肿瘤医院 |
|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 | |
| |北京医院 |
| |中日友好医院 |
|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 | |
| |安贞医院 |
| |北京军区总医院 |
|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 | |
| |同仁医院 |
| |解放军第307医院 |
|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 | |
| |阜外医院 |
| |解放军第302医院 |
|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
| | |
| |天坛医院 |
| |解放军第309医院 |
|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
| | |
| |积水潭医院 |
| |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
|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
| | |
| |武警总医院 |
| |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 |
| | |
| |首都儿童医院 |
| |解放军第304医院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
| | |
| |三级乙等 |
| | |
| | |
| | |
| |宣武区中医医院 |
| | |
| | |
| | |
| |三级 |
| | |
| | |
| | |
| |北京丰台区医院 |
| | |
| | |
| | |
| |二级甲等 |
| | |
| | |
| | |
| |北京市第六医院 |
| |隆福医院 |
|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 |
| | |
| |北京石景山医院 |
|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
| |北京市丰台区右外医院 |
| | |
| |二级 |
| | |
| | |
| | |
| |鼓楼中医医院 |
| |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 |
| | |
| | |
|上 海 地 区 医 院 一 览 表 |
|三级甲等 |
| |
| |
| |
|华东医院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
| |
|上海长海医院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 |
|上海长征医院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 |
|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铁路医院 |
|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 |
| |
|三级乙等 |
| |
| |
|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 |
| |
|二级甲等 |
| |
| |
| |
|崇明县中心医院 |
|上海东方医院 |
|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 |
| |
|松江县中心医院 |
|南汇县中心医院 |
|奉贤县中心医院 |
| |
|青浦县中心医院 |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
| |
|广 东 地 区 医 院 一 览 表 |
|三级甲等 |
| |
| |
| |
|南方医院 |
| |
| |
| |
|东莞市医院 |
|江门市中心医院 |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 |
| |
|粤北人民医院 |
|茂名市人民医院 |
|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 |
| |
|广州市中医院 |
|珠海市人民医院 |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 |
| |
|佛山市中医院 |
|深圳特区人民医院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
|中山市中医院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 |
|清远市人民医院 |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
|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
|二级甲等 |
| |
| |
| |
|开平中医院 |
|电白县人民医院 |
|深圳蛇口人民医院 |
| |
|连州市医院 |
|连平县人民医院 |
|广州市黄浦区中医院 |
| |
|电白县中医院 |
|德庆县人民医院 |
|广州市白区人民医院 |
| |
|广州海员医院 |
|从化市人民医院 |
|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 |
| |
|花都市中医院 |
|佛山市妇儿医院 |
|惠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
|茂名市中医院 |
|新会市人民医院 |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
| |
|梅县人民医院 |
|云浮市人民医院 |
|深圳福田区人民医院 |
| |
|翁源县中医院 |
|阳春市人民医院 |
|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 |
| |
|阳春市中医院 |
|顺德市顺德医院 |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
| |
|新会市中医院 |
|大埔县人民医院 |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
| |
|徐闻县人医院 |
|曲江县人民医院 |
|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 |
| |
|英德市人民医院 |
|增城市人民医院 |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
| |
|罗定市人民医院 |
|焦岭县人民医院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 |
|封开县人民医院 |
|南澳县人民医院 |
|羊城铁路总公司韶关医院 |
| |
|东莞市莞城医院 |
|紫金县人民医院 |
|广州市越秀区第一人民医院 |
| |
|博罗县人民医院 |
|陆丰市人民医院 |
|广州市荔湾区第一人民医院 |
| |
| |
| |
|广州市珠海区第二人民医院 |
| |
北京医院排行榜: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 |
|医院 |
| 2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
|医院 |
| 3 北京医院 |
| 4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
|医院 |
| 5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 |
|院) |
| 6 北京同仁医院 |
| 7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
|医院 |
| 8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
| 9 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
| 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
|儿童医院 |
| 11 北京市性病防治所 |
| 12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 |
|科医院 |
| 0 | negative_file/北京地区医院一览.doc |
数学中国(291269111) 19:31:31
现在培训开始,大家肃静!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32:04
各位数学中国美赛培训的学员:
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32:25
我们今天有一个比较熟悉的主题,要和大家谈谈优化建模。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33:20
当然大家在数学建模课上和学校的数学建模培训中应该不只一次接触过优化内容了,我
这里再次拿出来讲是不是有点老生常谈了呢?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34:37
我想这个内容还是有必要长提的,毕竟优化在美赛中出现的太多了。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34:59
我们不妨来细细数数,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36:36
首先,美赛在刚开始的几届,纯优化问题出现的频率非常的高,这恰好是上世纪80年代
后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大量的优化方法被应用到工业生产中,解决了一系列的生产
、生活问题。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37:10
比如:1985年的动物种群问题和战略储备问题,1986年的应急设施的位置问题,1987年
的盐的储存问题和停车场问题,1988年的铁路平板车问题和毒品走私船问题,1989年的
飞机排队问题和蠓的分类问题。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38:40
这段时间内纯优化问题占据了美赛题目中的绝大多数,可以说此时是得优化者得天下。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39:31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优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在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着
非线性的、离散的、甚至是不确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来说,追求最优是不现实的,
人们开始寻求折中的方案,这个时期决策论、对策论、离散优化、多目标优化、分层优
化、组合优化、动态优化、控制理论、网络优化、不确定优化理论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42:05
美赛的题目也体现了这种变化,例如:1991年的Steiner树问题,1992年的应急电力恢复
问题,1993年的倒煤台的操作方案问题和最优堆肥问题,1994年的混凝土地板问题和通
信网络问题,1995年的Aluacha
Balaclava学院问题,1996年的竞赛答卷评阅问题,1997年的Velociraptor问题和为有效
讨论进行充分的混合分组问题,1998年的MRI扫描问题,1999年的不合法的聚会场所的问
题。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44:22
可以看出这类问题利用传统的规划理论难以直接解决,我们要使用一些方法做必要的简
化和变换才可以化为规划问题进行解决,由于获得最优解比较困难,一些试探性的算法
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灵敏性分析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45:27
2000年以后的美赛问题中纯优化问题变得少了很多,我们看到的只有2002年的风和喷水
池问题,2005年的公路收费亭的设置,2007年的不公正的选区划分,2009年的能源与手
机。这是否意味着优化问题已经失宠了呢?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48:21
我想不是这样,其实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划归为优化问题,我们需要把优化作为模型研
究的第一工具,不是学完了,而是还有很多知识正在发展,完善中。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50:21
现在之所以纯优化问题出得少了,是因为我们现在看问题的视野宽了,以往都是片面地
研究一个对象某方面的特性,而现在都要对对象做全方面地研究,从一个系统的方面去
解决问题,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51:14
这样考虑的因素大幅度增加了,传统的优化模型的弱点在于目标函数都是单值函数,主
要是因为数值有自然序的规则,向量甚至集合的排序很难,没有了序就没有办法体现出
优化的涵义,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51:51
我们需要把多种因素的影响统一对应到一个数值上,比如:利润和费用,但是有些相互
矛盾的因素或者是不容易量化的因素就无法统一进来了。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53:24
优化的研究者已经在研究集值映射的优化理论,但是实际的算法很少,所以应用不广,
另一方面的选择就是用优化模型来研究系统的某一方面特性,从全局的模型变为局部模
型来使用。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54:17
另外,近几年实验方法越来越得到了重视,传统的优化理论在实验控制和实验评估方面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56:49
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优化建模的一些基本理论,为了节省时间,我捡干的说。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19:59:01
与最大、最小、最长、最短等等有关的问题都是优化问题,其实发现优化问题并不难,
就是要在问题中找“最(most)”字,当然有些问题并不会直接说最什么什么,但意思中
可能会隐含这种想法。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00:21
对于优化建模来说我们要按照下面的五个步骤来做:1、确定目标,2、确定决策向量,
3、确定目标与决策向量之间的函数关系,4、确定问题的最优取向,5、确定决策向量的
约束范围。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03:18
接下来我针对这五个步骤分别谈谈。
所谓的目标就是对问题进行优化建模的最终目的。要想确定目标可以寻找“最”字,通常
将它前面的核心名词确定为目标。当然很多问题的目标并不一定,比如说投资组合问题
,我们既可以把利润当做目标也可以把风险当做目标。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05:52
所谓决策就是人对所有与目标相关的未知因素的一种选择。它可以用来对应目标的一种
状态。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06:27
决策向量是决策的数学化,是用向量的方式对决策的一种表示。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07:12
最优决策向量:使得目标达到最优的决策向量。通常我们把它称做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它所对应的目标值称做最优值。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07:53
确定决策向量是优化建模的关键,我们需要找到与目标相关的所有因素。比如:在运输
问题中影响运输费用目标的就是从某一个产地运往所有销地的产品的数量,不同的数量
值对应着不同的目标值,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决策。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08:48
所谓的目标函数是目标与决策向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目标函数的确定依赖于问题中所蕴
含的客观规律。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09:38
容易处理的目标函数主要是凸函数,因为凸函数的局部极小(大)点就是全局极小(大
)点,而局部极小点我们可以利用一阶导数信息来判定,这样就有了一个有效判定最优
解的方法了。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1:00
什么是凸函数呢?二维和三维的凸函数我们可以从函数图像上来判定,就是向着坐标方
向看函数图像向你凸出出来的就是凸函数。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2:03
高维的凸函数需要数学的定义:首先定义凸集。
n 凸集:设S是n维空间中的一个点集。若对任意n维向量X1ÎS,X2ÎS,且X1¹X2,以及任
意实数l(0£l£1),有
X=lX1+(1-l)X2ÎS
则称S为n维空间中的一个凸集(Convex Set)。点X称为点X1和X2的凸组合。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2:30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3:17
下图中第一行的三个集合都是凸集,第二行的三个集合不是凸集。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3:28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4:34
形象地说,凸集就是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都在集合中的集合。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5:07
有了凸集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定义凸函数了。
n 凸函数:函数图像的上方以函数图像为边界的区域组成的集合为凸集的函数是凸函数
。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5:42
大量问题中的函数可能不是凸函数,对于这些问题的求解会比较困难,非常容易陷入局
部最优解无法动弹。比如下图中所示的几个目标函数的情况。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7:00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7:27
图c中的最优解的洞非常小,就像高尔夫球进洞的难度差不多,很多算法都会陷入局部最
优解,但我们看到局部最优解其实距离全局最优解还有很远,这样的局部最优解意义不
大,所以很多非凸优化的求解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8:02
改造函数的不良性质使其更容易处理,通常的做法有光滑化、线性化、函数逼近、局部
扰动等。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9:02
所谓最优取向是使得目标达到最优的目标函数的下降方向。对于数值型的目标来说,可
以从实际问题的要求判断出目标函数的最优取向,通常是最大或者最小。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19:29
对于向量型的目标来说,最优取向不一定代表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通常意味着一
个均衡的值。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20:11
在一些情况下,决策向量的取值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决策向量的取值不再是整个空
间而仅仅是整个空间的一个子集,把这个集合称做约束范围。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20:52
建模的时候,要确定约束范围需要考虑题目的要求,我们有的时候建立一个优化模型是
一个问题要求对应模型的一个约束条件。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21:51
也有一些约束范围要根据所获得的数据的情况来建立,例如2007年不公正的选区划分的
问题,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22:35
我们如果获得了选民的收入的分布情况的数据,就可以根据这个数据构造一个约束条件
,要求平均收入差距不要太大,这个要求题目中是没有的,完全根据获得的数据来。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23:15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优化模型的基本形式: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24:13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25:04
如果是线性规划模型又可以写成下面的矩阵形式:
数学中国(291269111) 20:27:11
[pic]
1015(364168326) 20:28:07
怎么看不到图片了从发下可以吗?
数学中国(291269111) 20:28:36
[pic]
1021(875425260) 20:28:45
没有视频 啊?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28:58
我发图片达到上限了,图片由数学中国来发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29:04
对于优化问题的求解我们来借助一下软件,因为很多问题的规模是比较大的,不借助软件
求解工作是无法完成的。我们这里来介绍一个优化问题使用最广泛的软件——lingo。
数学中国(291269111) 20:29:20
请遵守培训纪律,不要讲话,有问题私聊我!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30:04
网上已经有很多介绍lingo软件的课件和书籍,我想很多网友都学习过,但是还有很多同
学遇到lingo编程问题感觉触头,一些模型建立好了,但无法写出lingo代码,甚至不知
道如何下手。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31:29
我这里通过一个小例子来告诉大家lingo代码该如何写,虽然是入门的例子,但是我觉得
编程这个东西只要入了门,就什么都好办了,也许你马上就会成为lingo高手了。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32:46
我找了一个网上最常见的小例子,编了lingo程序,和大家分享一下。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33:31
1.我的食谱由四种食品组成:,果仁巧克力,冰淇淋,可乐,奶酪.一块果仁巧克力价格为50
美分,一杯冰淇淋价格为20美分, 一瓶可乐价格为30美分, 一快奶酪价格为80美分.我每
天的营养最低需求: 500 卡路里,6 盎司巧克力,10 盎司糖, 8 盎司脂肪. 四种食品的营
养成分如下表:
卡路里 巧克力(盎司) 糖(盎司) 脂肪(盎司)
果仁巧克力(块) 400 3 2 2
巧克力冰淇淋(杯) 200 2 2 4
可乐(瓶) 150 0 4 1
奶酪(块) 500 0 4 5
试列出一份最节俭的食谱。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38:43
我们首先对问题分析一下,完成上面优化建模的五个步骤的工作。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39:20
1、该问题的目标是什么?
答:食谱中饮食的成本
2、决策向量是什么?
答:果仁巧克力,冰淇淋,可乐,奶酪的数量
3、目标函数是什么?
答:一个线性函数。
4、最优取向是?
答:最低
5、限制条件都有?
答:满足每天卡路里,巧克力,糖,脂肪的最低需求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0:06
接下来我们来编写程序,首先我们看到决策变量是果仁巧克力,冰淇淋,可乐,奶酪的数量
,可以用一个四维的向量来表示,我们可以用x1,x2,x3,x4来表示。这样我们就可以写程
序了,看看下面的程序:
数学中国(291269111) 20:41:25
[pic]
数学中国(291269111) 20:41:53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2:22
这就是lingo的代码,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2:43
说明一下我使用的是数学中国论坛里面提供的lingo11的免安装版,非常好用的。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3:38
大家看到这个代码是不是很简单,其实就是把模型又写了一遍,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3:58
每一行的最后用一个分号结束,以!号开始,以;号结束的是注释部分,显示为绿色,
非常醒目。Lingo的变量名以字母开头,不能超过8个字符,变量名和关键字都不区分大
小写,目标函数在第一行,第二行起是约束条件。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4:56
然后点击工具条上的按钮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5:05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5:19
即可运行程序。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5:47
比如这个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6:05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7:49
可以看到模型的一些信息:线性规划模型,得到了全局最优解,计算迭代了2步,耗去时
间0秒(小于1秒)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48:48
接下来我们对程序改进一下,因为我们定义的变量可能有点多,或许以后很多程序变量
会更多,这样定义会很麻烦,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50:58
别着急,lingo也支持数组,在lingo中叫做集(set)。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51:28
集部分是LINGO模型的一个可选部分。在LINGO模型中使用集之前,必须在集部分事先定
义。集部分以关键字“sets:”开始,以“endsets”结束。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52:16
一个模型可以没有集部分,或有一个简单的集部分,或有多个集部分。一个集部分可以
放置于模型的任何地方,但是一个集及其属性在模型约束中被引用之前必须定义了它们
。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52:49
我们来看看使用set以后模型的变化。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53:13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54:58
这个代码中的mat叫做集的名字,x叫做集的属性,x(1),x(2)等就对应了我们前面的四个
变量,这里是数组的四个成员。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55:34
如果学过面向对象编程的同学可以把mat认为成类的定义,x认为成类的一个实例。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56:18
两个斜杠中间的1..4表示这个集的成员列表,成员是1到4这样的四个,就和C语言定义数
组一样的,数组名后面要说明有几个成员。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57:09
当然lingo的集要比数组的含义广得多,这个成员列表也可以不用数字表示,可以用有具
体意义的字符,这样更加好标识成员的含义。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57:45
比如可以定义一个名为students的集,它具有成员John、Jill、Rose和Mike,属性有se
x和age:
sets:
students/John Jill, Rose Mike/: sex, age;
endsets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0:58:18
这个代码的改进使用了集,但是代码长度并没有得到缩短,反而增加了,难道集没有什
么用吗?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0:31
不是!集的使用使得我们定义变量变得更容易了,特别对于大型的问题。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1:11
其实集的使用还有更多的好处,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线性规划模型的矩阵形式,想想前面
的矩阵形式是不是很简单?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2:01
我们可以把lingo中的模型也写成矩阵形式呀!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2:40
首先我们先从目标函数下手,这个矩阵形式中的内积如何在lingo中表示呢?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3:05
对了,内积是一种多项和的形式,有没有求和的内部函数呢?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3:31
当然有了,它就是@sum。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3:52
我们再改进一下程序: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4:05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4:56
这次改进我们使用了@sum函数来表示内积,@sum函数的使用很简单,注意括号里面的东
西,分号前面的是集的名字加上括号里面的循环变量,我们习惯都用i,j这样的变量。分
号后面就是具体的求和中每一项的形式,我这里是内积所以是两项相乘。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5:45
首先定义了mat集的两个实例x,c。这是为了后面做内积的准备,另外c的值我们是知道
的,为了方便我们这里使用了data来引入参数的值,其实写法很简单,以data:开头,以
enddata结束,中间书写参数的值,对于一维数组写成一行,二维的就写成多行,每个元
素用空格或者逗号分割,每个赋值最后加一个分号,注意二维数组的只在最后一行的结
尾加上分号。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6:36
另外系数矩阵怎么实现呢?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6:54
呵呵,用二维数组来表示矩阵呀。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把模型矩阵化了。我们来看进一步
的改进: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7:31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8:03
这里面把系数矩阵单独定义为了一个新的集的实例,这个集的名字是m,它是两个mat集
组成的一个二维的数组,我们把它叫做派生集,这里就像我们所说笛卡尔集一样。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8:57
接下来我们来简化模型的约束条件,把每个约束条件都写成内积的形式,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9:14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09:42
这里面我们看到了二维数组和一维数组相乘的写法,和数学的写法很像的。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0:39
还能不能更简化呢?能不能把它写成一个矩阵的约束条件呢?光是内积的形式,如果约
束条件多的话代码量太大了呀!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1:28
没有问题,我们可以使用@for函数。请看新的改进: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1:49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2:42
这里面我们把右边变量也定义成了数组。怎么样?是不是线性规划的矩阵形式了?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3:16
这里面的@for函数的使用方法和@sum函数基本一样,需要注意的就是分号前面仍然要添
加的是集的名字而不是集的属性。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3:45
另外我们也可以把原模型中保证巧克力需求的约束单独写出来,因为它只有两项。可以
参考下面的形式: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4:09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4:46
我们可以看到@for函数和@sum函数都是可以使用条件做筛选的,比如我们这里面x有四个
分量,而aa只有两个,我们可以对集mat做筛选,只使用它的前两个成员,在集名字的后
面用一个竖线再写上条件表达式,我们这里是i小于等于2。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5:57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入门了,以后咱们尽量将模型以矩阵的形式去表示就很容易转化
为Lingo的代码了。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6:35
我们在建立优化模型的时候尽量避免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因为前面已经说了这样的模
型很容易遇到局部最优解,就像姜启源老师的《数学模型》书第四章的原油采购与加工问
题中的三个方法比较就很说明问题。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7:15
有的时候非线性的影响可能使我们寻找最优的路子一无所获,比如我们下面的例子,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7:38
求解一个非线性方程(方程和规划其实是等价的,lingo也是可以求解方程的呀,其实l
ingo可以把模型中所有未知的变量值都找到,如果不信你可以把data中的某个数值去掉
,可以使用两个逗号来表示,lingo就会把它当作变量来求解的。):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8:02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9:19
代码只有两行,很简单。但是居然没有可行解找到,是不是真的没有可行解呢?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19:49
其实不是,是lingo的算法的问题。这个方程的非线性太强,找到一个点非常困难。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20:18
我们可以帮帮lingo,使用init来告诉lingo从什么点开始比较好。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20:49
[pic]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21:19
我们告诉lingo从(0.2,1)这个点开始找,所以lingo很快找到了解(0.45,1.3)。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22:11
我们也要注意观察LINGO求解模型结束后的返回状态:
0 Global Optimum(全局最优)
1 Infeasible(不可行)
2 Unbounded(无界)
3 Undetermined(不确定)
4 Feasible(可行)
5 Infeasible or Unbounded(通常需要关闭“预处理”选项后重新求解模型,以确定模
型究竟是不可行还是无界)
6 Local Optimum(局部最优)
7 Locally Infeasible(局部不可行,尽管可行解可能存在,但是LINGO并没有找到一
个)
8 Cutoff(目标函数的截断值被达到)
9 Numeric Error(求解器因在某约束中遇到无定义的算术运算而停止)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23:05
通常,如果返回值不是0、4或6时,那么解将不可信,几乎不能用。有的时候全局或者局
部最优解很难达到,我们只要可行解的话可以一直注意对话框的变化找到一个目标函数
值不错且可行的解就中断求解。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24:20
剩下大家需要了解的lingo部分我想还有
变量界定函数实现对变量取值范围的附加限制,共4种:
@bin(x) 限制x为0或1
@bnd(L,x,U) 限制L≤x≤U
@free(x) 取消对变量x的默认下界为0的限制,即x可以取任意实数
@gin(x) 限制x为整数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24:42
在默认情况下,LINGO规定变量是非负的,也就是说下界为0,上界为+∞。@free取消了默
认的下界为0的限制,使变量也可以取负值。@bnd用于设定一个变量的上下界,它也可以
取消默认下界为0的约束。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25:57
让前面的变量x的所有分量都为整型变量,可以用@for(mat(i):@gin(x(i)));
数学中国站长(75822904) 21:27:10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就讲这些吧,就想给大家开个学习的口子,要学的很多呀,剩下
的咱们在论坛群组中进一步讨论吧!谢谢大家!
LINGO具有9种逻辑运算符:
#not# 否定该操作数的逻辑值,#not#是一个一元运算符
#eq# 若两个运算数相等,则为true;否则为flase
#ne# 若两个运算符不相等,则为true;否则为flase
#gt# 若左边的运算符严格大于右边的运算符,则为true;否则为flase
#ge# 若左边的运算符大于或等于右边的运算符,则为true;否则为flase
#lt# 若左边的运算符严格小于右边的运算符,则为true;否则为flase
#le# 若左边的运算符小于或等于右边的运算符,则为true;否则为flase
#and# 仅当两个参数都为true时,结果为true;否则为flase
#or# 仅当两个参数都为false时,结果为false;否则为true
这些运算符的优先级由高到低为:
高 #not#
#eq# #ne# #gt# #ge# #lt# #le#
低 #and# #or#
| 0 | negative_file/╩²╤º╓╨╣·┼α╤╡20110118╙┼╗»╜¿─ú.doc |
蝴蝶原理形态图例讲解22---2006-7-10日元Gartley形态
[pic]
2006-7-10至2006-7-28美元兑日元四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447回调。由此将形态初步锁定在Gartley和Crab形态。C点针
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
0.786。若满足Gartley形态AB=CD,D点价位应见到BC的黄金分割1.27-
1.414比例之间。
后市走势先后到达了D点和D1点,另外D1点针对XA满足Gartley形态的0.618回调比例。该
图属于典型蝴蝶原理Gartley形态。
本文阐述观点。很多时候C点针对AB的回调比例会在两个重要比例之间(本图中的0.707
-0.786),出现这种情况时,建议对D点的预测以AB=CD表对照中最近的回调比例为准(
本图中的AB=CD【0.786/1.270】)。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3----2007-8-2美指Butterfly形态
[pic]
2007-8-2至2007-8-9美元指数四小时图形成蝴蝶Butterfly形态。
各回调比例满足Butterfly形态回调。AB=CD显示若C点满足AB的0.707回调。D点位置应在
BC的1.414回调,价位在80.92附近。如蝴蝶形态预测,美指最终运行到位。
周五黄金预测翻转失败后续分析(形态把握、测D不测拐)
[pic]
周五黄金一小时图形成蝴蝶形态。在到达D点后,由于各点位回调比较精确,特别是D点
针对XA回调也满足Gartley形态的0.786回调。我做出了翻转走势的预测,但黄金价格最
终还是突破了800块整数关口。由此蝴蝶翻转形态失效。
从该错误分析中得到的体会:大体还是汇市蝴蝶讲解(二)中的内容。
1.由于AB段走势趋于盘整(只是绝对的高低点符合回调比例),形态并不十分和谐,各
点位间走势稍有凌乱。
2.不应该做出D点为“当日最高点”的判断。因为在形态上确认X、A、B、C、D各点后,实
际上已经形成了翻转走势,在D点确立的之后2个小时之内,形成了有效的蝴蝶翻转,翻
转最深见到CD段的0.618回调。实际上在蝴蝶形成完成形态和翻转后,有可能继续按照前
期走势运行。我们只是提取部分走势来分析。
3.由于AB段与CD段从时间周期上并不相等,这也会对预测造成偏差。本图主要体现在在
CD段吻合AB段时间周期时,走势没有翻转,而是延续牛市。
4.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最根本策略:尽量预测D点走势,抓CD段走势,而不是期望抓
D点之后的翻转走势。如果按照本图X,A,B,C点回调判断,完全可以预测D点位置。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4----2006-9-25日元Gartley形态
[pic]
2006-9-25至2006-10-27美元兑日元天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447回调。C点针对AB段满足黄金分割0.786-
0.886之间。若满足Gartley形态AB=CD,D点位置应在BC的黄金分割1.129-
1.27回调区间。结果与预期符合。D点到达BC的1.27回调位,价位在117.60附近。
本文阐述观点:C点确立后,往往市场动能会非常足,很多时候没有等到AB段与CD段时间
周期相等,价格就已经接近预测的回调位了。在C点确立后的几根蜡烛迅速展开回调,则
蝴蝶形态成立的可能性很大。反之,若C点之后出现盘整走势,则蝴蝶形态成立的概率要
低很多。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5----2007-10-29澳元Gartley&Bat形态(蝴蝶重合的判断)
[pic]
2007-10-29日澳元兑美元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Gartley&Bat形态。
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382-
0.447回调。C点针对AB段满足黄金分割0.886回调。Gartley形态中AB=CD,D点位置应在
BC段的黄金分割1.129回调。最终D点走势符合预期,价位在0.9227。
本文阐述观点:蝴蝶原理预测走势中,随着X点的不同选择,蝴蝶形态可能发生变化,而
对最终预测点产生分歧。
若取蓝色X1点位,那么B点针对X1A满足黄金分割0.50回调。这样形态就变成了Gartley或
Bat。若按照Bat计算,AB=CD(0.886/1.270),预测价位D1应在BC的黄金分割1.270附近
。虽然最终走势还是到达了D1的价位,但出现蝴蝶重合现象仍然是存在由于形态把握不
当带来的潜在风险。由于本图例是小时图蝴蝶预测,D点和D1点价位相差不多。但如换成
天图预测,则两点的价差还是不小的。因此,如果出现蝴蝶重合现象,针对D点的第一预
测价位应以最保守的蝴蝶形态预测价位为准。(本图中的1.129回调)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6----2007-9-20镑日Butterfly(多点位预测)
[pic]
2007-9-20至2007-9-21英镑兑日元30分钟图表形成蝴蝶Butterfly形态。
B点针对XA段满足0.707-
0.786回调。C点针对AB满足0.50回调。另外符合Butterfly形态AB=CD,D点满足BC的2.6
18回调位。
本图阐述观点:Butterfly形态AB=CD中D点针对BC有2.00和2.618两个回调价位可以被预
测。本图实际走势中两个价位均见到了,但实际操作中应首先预测2.00回调,并在C点确
认后建仓,当走势到达2.00回调后,应适当削减头寸(保住胜利果实),以防止形态发
生翻转。在2.618回调见到后,应全部平仓。虽然行情有可能继续上行,但不要保有任何
侥幸心理。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7----2007-10-25美日Butterfly(C点的灵活变换)
[pic]
2007-10-25至2007-10-26美元兑日元十五分钟图出现蝴蝶Butterfl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略有超出)。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位
。若满足Butterfly形态AB=CD,D点针对BC应满足1.414回调。走势最终符合蝴蝶预期。
见到D点后产生回调。
本文阐述重点:C点的选择可以左右对D点的判断。本图中,若C点忽略“毛刺”,针对AB则
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位。那么从Butterfly形态AB=CD看,预测价位将在D1或D2位置,
分别是BC段的1.618和2.00回调位。显然这两个价位最终都见到了。因此,对于C点的选
择至关重要。当然预测1.414价位属于稳妥之举,但如果投资者对蝴蝶形态理解较为透彻
时,可以进行灵活的转变,最终达到扩大获利空间的目的。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8----2007-11-13欧元Gartley(被昨日欧元蝴蝶包含)
[pic]
2007-11-13至2007-11-15欧元兑美元小时图形成蝴蝶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382-
0.447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符合Gartley形态AB=CD,D点位置应
在BC段的1.414回调位(0.707/1.414)。走势最终到达预测价位。
本文阐述观点:X、A、B、C各点在图表中均是清晰的高点与低点,走势脉络比较清晰,
属于比较典型的蝴蝶形态。
而相比较下,昨日做的欧元兑美元蝴蝶预测,从各点位间走势并不“平滑”,多次出现剧
烈波动行情,形态并不十分和谐。而且特别是昨日做的蝴蝶预测时间周期是11-9至11-
19,而这幅图中时间周期是11-13至11-
15。形态属于蝴蝶形态中包含蝴蝶形态,这样各点间走势必然不会“平滑”。这种包含会
使预测准确率下降。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29----07-11-8欧加AB=CD(0.707/1.414)
[pic]
2007-11-8至2007-11-9欧元兑加元三十分钟图形成蝴蝶形态AB=CD(0.707/1.414)
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符合AB=CD(0.707/1.414),D点位置应满足BC的
1.414回调。走势最终到达预测价位,并产生蝴蝶翻转。
本文阐述重点:C点的确认(入场点的选择)。本图C点的确认可从圆圈中的蜡烛收破前
期一连串阴线形成的水平阻力位判断,蜡烛收破水平阻力后,出现比较好的入场切入点
。在突破水平阻力后,走势基本没有产生回势,最终到达预测D点。止损位放在C点之下
。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0----道指Butterfly(布林带、MACD辅助)
[pic]
2006-1-12至2006-2-16道琼斯工业指数四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Butterfl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0.786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Butterfly形态AB=CD(0
.707/1.414),D点预测位置应在BC段的1.414回调位。走势最终符合预测。
本文阐述观点:收出第三根连续阳线后(图中C点后的三根),出现进场信号,不过随后
行情出现盘整回调。虽然本图最终到达预测D点,但单从K线判断入场显然存在风险。本
图加入布林线(20日均线设为中轨)和MACD分析。第三根K线收阳后,MACD并没有明显向
上穿越0轴。而是在0轴附近上下穿越,指标暂时失效。这表明走势仍然还有盘整可能。
不过在回调下跌时,走势并没有成功向下穿越布林中轨,因此也没有迹象显示行情将翻
转向下。因此,我们仍需要继续观望。若当时已经入场,可将止损位设在布林中轨支撑
以下,但一定要确保走势成功向下穿越布林中轨(防止假突破)。之后在MACD明显站稳
0轴上方,走势开始上涨,并到达D点。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1----06-5-5镑日Gartley(时间周期、价差、回调均等AB=CD)
[pic]
2006年5月5日至2006年5月19日英镑兑日元四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位。满足Gartley、Crab或Butterfly形态。
C点针对AB段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满足Gartley与Butterfly形态AB=CD,D点位置
应在BC段的1.414回调。形态最终到位,且D点针对XA回调满足XA段的0.786回调,因此本
图应属于Garltey形态。
本文阐述观点:本图无论从时间周期(蜡烛根数),价位差(358点,360点),还是回
调比例(0.707/1.414)均符合AB=CD,属于典型蝴蝶形态。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2----06-6-5镑日Butterfly(非典型)
[pic]
2006-6-5至2006-6-6英镑兑日元1小时图形成蝴蝶Butterfly形态。
B点针对XA段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C点针对AB段满足0.618回调。
若满足Butterfly形态AB=CD,D点位置应在BC的1.618回调。走势最终到位。
本文阐述观点:大多数情况下AB段与CD段运行时间周期(蜡烛根数)是不相同的,C点确
立后往往行情向D点进发很快。蝴蝶图例系列讲解中有很多类似例子。本图属于短线操作
机会,在C点处的三根蜡烛造底(圆圈处),之后的两根大阳柱确立了C点的成立。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3----07-11-30瑞日Butterfly
[pic]
瑞郎/日元4小时图2007-11-30至2007-12-10完成蝴蝶Butterfly形态走势。
B点针对XA黄金分割满足0.786-
0.886回调位(红色黄金分割线),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位(蓝色黄金分割
线),若满足Butterfly形态AB=CD,那么D点位置应在BC的1.414回调(紫色黄金分割线
),走势最终到位。
图中用黄金分割线指标已将各回调位标出,并用圆圈划出。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4----07-12-3黄金AB=CD(和谐度把握)
[pic]
2007-12-3至2007-12-4黄金30分钟图出现蝴蝶原理AB=CD机会。
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382-
0.447回调位。D点预测价位若符合AB=CD,应满足BC段的2.24黄金分割回调位。且时间周
期与价差均相等。
本文阐述重点:这幅图是和谐形态中的代表,ABCD各点位间走势很清晰,没有明显的宽
幅震荡与盘整,走势一气呵成。
形态回调位是硬性规定,这很好把握,关键是和谐度的把握。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5----07.12.17镑日Gartley(标准)
[pic]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6----600087(日线)蝴蝶形态转变
[pic]
长航油运600087(日线)自2007-11-5至2007-12-
10形成蝴蝶形态,并且成功进行了蝴蝶形态的转化Gartley---Butterfly。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我们先按照Ga
rltey形态保守分析,D点位置应在BC的1.27回调,走势最终到位并继续上涨。我们的分析
思路就要进行改变。走势逐渐向Butterfly形态靠拢,并满足Butterfly形态AB=CD的1.6
18、2.24、2.618回调。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7----1-15纽元Butterfly形态
[pic]
2008-1-11至2008-14纽元兑美元30分钟图形成蝴蝶原理Butterfl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07回调。若满足Butter
fly形态AB=CD,D点预测位置应在BC段的1.414回调,走势最终到达这一价位。并在蝴蝶
指标2中出现翻转报警提示。
本文阐述重点:此图AB段与CD段无论从回调比例、时间周期和价差均非常接近AB=CD。属
于比较典型蝴蝶形态。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8----05-2-8 EURCHF天图Gartley形态
[pic]
2004-3-2至2005-2-8欧元兑瑞郎天图形成蝴蝶原理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886回调。若满足黄金分
割Gartley形态AB=CD,D点位置应在BC段的1.129回调,价位在1.5635。走势最终到达了
这一价位,并形成了蝴蝶翻转。
本文阐述重点:MACD的穿越0轴以及云图翻转是确认C点的最佳时机,也是较好的市场切
入点。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39----1-15 纽元4H Gartley形态
[pic]
2007-12-12至2008-1-15纽元兑美元四小时图形成蝴蝶原理Gartl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走势略超出这一回调。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6
18回调。Gartley形态AB=CD,D点预测价位应在BC段的1.618回调附近,走势最终到达,
价位在0.7901附近。
本文阐述重点:入场点在图中竖线标出。在回调位满足的情况下,C点确认需等到MACD向
上穿越0轴,同时云图形成翻转。这是比较好的市场切入点,止损挂在横线下方。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0----1-24EUR/CHF 1H Gratley短线典型
[pic]
2008-1-23至2008-1-24 EUR/CHF小时图形成蝴蝶Garltey形态。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C点针对略超0.50黄金分割回调。当前我们可以把形
态看作Gartley或Butterfly。那么D点位置至少应在BC段的2.00黄金分割回调位,价位在
1.6606,昨日已经到位。如果是Butterfly形态,D1位置有可能到达BC段的2.618回调位
,价位在1.6124。
本文阐述重点:昨日走势完成了蝴蝶的B点至D点的走势行情,本图属于比较典型的短线
蝴蝶机会。辅助指标仍然采用云图和MACD,云图形成翻转,同时MACD穿越0轴向上。此外
阳线收破B点位置,属于最佳入场时机。
蝴蝶原理图例讲解41----NZD超短线蝴蝶辅助指标配置(5日均线)
[pic]
2008-1-23 NZDUSD十五分钟图出现蝴蝶形态机会。
B点针对XA满足黄金分割0.618回调。如果不算B点的长上引线,则满足黄金分割0.50回调
位。C点针对AB满足黄金分割0.786回调。Garltey形态AB=CD,D点BC段黄金分割1.27回调
。随后到达BC段的1.618回调,形态变形为Butterfly形态。
本文阐述重点:短线蝴蝶形态中,除Ichimoku和MACD作为参考,5日均线也是很好的辅助
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短线蝴蝶形态,C点一旦确立,CD段行情往往阴线(阳线)不会跌
破5日均线。因此5日均线可以作为形态风险和失效的有效止损或减仓参考。(5日均线仅
作为短线蝴蝶形态辅助参考)
| 0 | negative_file/汇市蝴蝶原理实战分析讲解4.doc |
此恨绵绵有绝期 -- DNA技术在全球各地连环杀人案调查中的实践
引语:
冥冥中总有些巧合令人不寒而栗,比如在犯罪史和犯罪心理学研究者们眼里,一些类似案件错综交汇的时间线。
正文:
1986年5月4日,美国加州南部尔湾市一18岁少女被强奸后杀害。身背12条人命和几十起强奸、抢劫的凶手犯下最后一案,自此销声匿迹。加州作为过去淘金者的天堂也称金州,美国女作家米歇尔·麦克纳马拉(Michelle McNamara)便在报道中给凶手贴上金州杀手的标签。
1986年9月15日,韩国华城农村一71岁老妇在回家途中被勒死。谁也未曾想到,这只是5年内9名女性被害的序幕。警方反复调查仍束手无策。
1987年4月,美国西雅图市警方因证据不足,释放了一名涉嫌多起凶杀案的油漆工人。该市郊区的绿河附近,数年来已经发现至少37具妓女或流浪女的尸体。
1988年5月26日,中国甘肃白银市一23岁女性在家中被性侵并杀害。如果没有之后14年间9起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没有人会把这座偏远的西北工业城市与金州、华城和绿河里的疯狂联系起来。
1988年11月20日,轮回到美国南加州,洛杉矶市格拉梅西公园社区的一名妓女被枪击中头部,后侥幸生存。已犯下至少8起类似命案的凶手因此偃旗息鼓了14年,从而得到沉睡恶魔的绰号。
这些冰冷的日期和数字,浸透无数被害者亲友的彻骨悲痛,多少警察和刑侦专家为之辗转反侧,扼腕叹息。如果人们知道,以上每个凶手都在多个现场留下了毛发、皮屑、体液等物证,恐怕更会大惑不解––为何这些生物检材未能及时发挥作用,以致罪犯屡次作恶却长期逍遥法外?
图1。反映上述连环杀人案的影视书籍和网络消息。上:从左至右,以华城案为原形的2003年韩国电影《杀人回忆》;2005年美国电影《绿河杀手》;2014年美国电视纪录片《沉睡恶魔往事》;2018年长期追踪金州杀手的美国作家麦克纳马拉遗著《我将在黑暗中消失》(图片来源:影视海报或书籍封面)。下:2013年起中国互联网天涯论坛上白银连环杀人案的讨论。
对生物检材的鉴定依赖从中分离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简称DNA)。上世纪50年代,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H. C. Crick)合作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如今大概连中学生都耳熟能详。DNA由称为核苷酸的单元组成。核苷酸分为4种,以英文字母A、C、T、G代表。一个典型人体细胞中的DNA可展开为长达2米的微细双螺旋链分子,含有120多亿个核苷酸,好比 120多亿个A、C、T、G组成天书般的线性序列。最前沿的研究已经揭示,如同指纹一样,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DNA序列,甚至在同卵孪生子之间也存在自身变异导致的细微差别。
图2。左:沃森和克里克讨论DNA模型(图片来源:A. Barrington Brown)。中:北京中关村大街上的双螺旋雕塑(图片来源:科技快讯 http://www.kjkxun.com/m/view.php?aid=869)。右:代表两个不同DNA样本的条带图谱。(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法医学上,对检材样本中的DNA进行全序列测定过于昂贵且繁琐,实际应用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样性技术(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各种限制性酶如同剪刀,能在特定序列处切断DNA。酶切产物因片段长度和电荷各异,能在电场中以不同移动速度分离(又称电泳),经显色后形成的各种条带图谱可以区分样品来源。
以RFLP为代表的多种DNA技术在八十年代已经成熟,但由于对样品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在前述案件里经常陷入“无法回答”(Do Not Answer)的尴尬境地。比如在绿河案的现场,技术人员实际只提取到很少量的原始DNA样品,在当时条件下难以实现高灵敏度的定性分析。
即便获得了足够的样品,最后分析的结果必须与已知数据库进行比对。DNA毕竟不是魔法,不可能凭空爆出罪犯的身份来。如果罪犯的DNA记录不在数据库中,警方只能在怀疑人群里搜集新样本进行反向搜索,相比指纹等传统手段更加费时费力。华城警方在韩国法律追诉期内陆续进行了570次DNA鉴定,条件相对落后的白银也采集了大量成年男性的血样,结果与同时进行的几十万枚指纹匹配和百万人次的军警搜查一样一无所获。而在极度重视隐私和个人权利的美国,这种大海捞针的手段甚至根本提不上台面。
面对茫茫人海,警方一筹莫展之苦闷可想而知。好在人海中有些闪光的头脑,不断推动着生物和信息科学的不断进步,为解决这些陈年旧案带来了转机。
199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凯瑞·穆利斯(Kary B. Mullis)因发明多聚酶连锁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获得诺贝尔化学奖。PCR实现了DNA类似“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指数快速扩增,从而使检测灵敏度的难题迎刃而解。
图3。左:美国生物化学家凯瑞·穆利斯。右:PCR技术示意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DNA分析由此迎来了划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测量短串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片段长度技术的出现。如果把人类DNA序列比作记载众神口述的天书,有些神仙显然是口吃得不轻。短串重复就是象ACACAC……AC或者GATAGATAGATA……GATA这样几十至上百核苷酸的位点,经PCR扩增后,可通过与RFLP类似的电泳方法确定片段长度。除去同卵孪生之外,任意两人的多个STR位点长度全相同的几率极小,且相似程度取决于两人的亲缘关系。PCR和STR技术的结合使极微量DNA样品的鉴定成为可能。
图4。上:美国联邦调查局推荐使用的STR位点(Combined DNA Index System,CODIS)。下:一个典型的STR分析图谱。(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001年,西雅图警方重启绿河系列女尸案的调查,那名被怀疑的油漆工当年的一份唾液样本被翻了出来。经过最新的PCR扩增处理和STR分析,警方赫然发现该样本与多个从犯罪现场提取的体液完全匹配。曾经通过了两次测谎的绿河杀手,终于在11月30日栽进了DNA织成的罗网之中。
然而在大洋彼岸的华城,头两起案件刚刚超过韩国法律规定的15年追诉期。现在看来,韩国警方并没有很快从美国同行那里学到什么。
依旧人心惶惶的白银,在2002年2月5日一家宾馆的客房里等来了最后一名受害者。同年3月19日,不知是被绿河杀手落网还是白银的最新一案“唤醒”,洛杉矶的沉睡恶魔再开杀戒,遇害少女年仅15岁。
罪犯的疯狂和公众的愤怒还在持续,所幸科技的发展也没有停下脚步。DNA分析从纯物理电泳测量长度逐渐过渡到化学过程结合毛细管电泳测定DNA序列(简称测序)的时代。基于DNA双链结合特性和荧光照相的微阵列(Microarray)技术与基因芯片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单核苷酸多样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等概念进入刑侦专家的视野。如果把粗犷的RFLP看作比较两部DNA天书里各篇文章的页数,STR就是特定“口吃”段落的长短,SNP则相当于具体比较有哪些重要字不同,分析精度和广度都算得上鸟枪换炮了。
图5。毛细管电泳测序的典型图谱和仪器。(图片来源:赛默飞公司网页)
既然DNA是遗传物质,如果比对序列信息足够准确充分,即使没找到罪犯本人,也有可能筛选出罪犯的亲属,甚至推断具体的血缘关系。特别是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所含DNA的序列,与父系社会的家族姓氏有重要关联。同一家族中的近亲之间,可通过快速突变的SNP位点进一步加以识别。
打个比方,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两个人的全DNA序列),硬要从森林里找到某片特定的树叶当然希望渺茫,但如果能够确定是哪一棵树(家族树),成功的可能就现实多了。运气好的话,DNA家谱分析的深度甚至可追踪到具体树枝或推导分杈的形状。
图6:基于Y染色体的树状家族性分析示意。
2004年,加州全民公决通过69号提案(Proposition 69),开始对重案罪犯和特定嫌疑人强制进行DNA采集。六年以后,警方发现一名因非法持有武器和毒品入狱的罪犯的Y染色体DNA与沉睡恶魔系列案件现场样品匹配,但他只有31岁,不可能是当年的罪魁祸首。警方的怀疑自然转移到了他父亲身上。此人曾入狱十多次,却侥幸从未进入过DNA采集的范围。一名便衣警员装作饭店服务员,搜集到他用过的餐具和吃剩的比萨饼,并提取到足够的DNA。比对结果最终确认,此人正是沉睡恶魔。有道是天日昭昭,该系列案件的唯一幸存者恩坚强地挺过22年的恶梦,终于等到2010年7月7日真凶落网这一天。
或许是受此启发,在中国知名网络论坛天涯,一位长期关注白银案件的有心人在2011年7月发出一则极富预见性的帖子。正巧这一年,白银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正式挂牌,并开始探索Y染色体分析技术。
图7。天涯部落中关于白银案的一则回帖。
然而白银和金州、华城一样,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之间依然长路漫漫。对于当时的检验成本而言,网帖中的思路还是过于超前了些,警方的采样努力仍局限于本地的违法犯罪群体。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8月,沉睡恶魔被洛杉矶高等法院判处死刑的两周以后,在遥远的中国,一名行贿罪嫌疑人的Y染色体DNA被发现与白银案样本的全部27个位点吻合。专案组连夜搜集检测其家族里17位男性亲属的样本,迅速确定了罪犯在家谱中的分支。在户籍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剩下的排查已经没什么悬念。仅仅两天过后,2016年8月26日,白银凶犯落入法网,28年的追捕划上了句号。
这个时候,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早已登堂入室。随着测序成本不断下降和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更新,不但DNA数据库的规模呈爆炸式增长,搜索算法也迎来了革命性的进步。法医界的目光从人类Y染色体扩展到全部染色体DNA序列,即全基因组测序。大规模DNA家谱分析由此水到渠成。以前“部分符合”的尴尬结论,如今则意味着柳暗花明的机会。
图8。一种新一代测序的图谱和仪器。(图片来源:赛默飞公司网页)
白银案告破的四个月前,首创金州杀手一称的麦克纳马拉意外离世,但她的遗著《我将在黑暗中消失》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让警方心有戚戚。主持调查的警官保罗·霍尔斯( Paul Holes)发现了一份加州文图拉县法医克劳斯·斯佩思(Claus P. Speth)精心封存的案件DNA样本,特邀著名遗传家谱学家芭芭拉·雷-文特(Barbara Rae-Venter)合作重启调查。
这一次,他们选择搜索的是GEDmatch.com网站庞大的公开数据库。该站汇集了将近100万人提交的各种DNA数据以进行互助式家谱分析。金州杀手的DNA返回了9份部分匹配的样本。警方获得样本身份信息后,通过进一步志愿测试,竟然找到了凶手的一名远房表姐妹,显然这是单靠以往的父系Y染色体分析无法达成的。凶手家族谱系大致确立之后,罗网已然张开,再结合年龄、血型、蓝眼珠等信息,嫌疑人身份被迅速锁定。警方在监视其居住地的生活垃圾中和车门把手上都发现了与金州杀手完全匹配的DNA,遂于2018年4月24日执行逮捕。试图消失在黑暗中的已73岁的凶手最终现身在阳光下。
深度DNA家谱分析由此在法医学上一发不可收拾。仅在美国,金州杀手被捕后一年之内,雷-文特等人就如法炮制陆续破获了50多起陈年旧案。其中引人注目的一宗是38年前科罗拉多州18岁少女被害案,可惜凶手已经因病死去,留下的五味杂陈不言而喻。
更加遗憾的是此时的华城,全部案件的追诉期已经过去十多年。
在本文写作前一个月,2019年9月19日,韩国警方发布消息称,DNA证据确认了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已在1994因另一宗强奸杀人案被判处无期徒刑。随调查进展一点点公之于众,专业人士了解到该案侦破的技术细节,其实与18年前破获绿河案的手段无甚区别。之所以悬宕许久,与其追究客观原因,不如直截了当地承认,思想的局限和麻木,常比技术上的落后更让人绝望。但DNA技术至少保障了高压之下的韩国警方没有造出冤假错案。况且,33年的穷追不舍断绝了凶手获得假释的可能,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终究不会缺席。纵观几起变态连环案件的破获时间,最早的是已知嫌疑人的绿河杀手,其次是直系亲属涉案的沉睡恶魔,再次是涉及父系远亲的白银案,最后从母系远亲锁定金州杀手。步步递增的难度犹如DNA技术的脚印,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实现对“拒绝作恶”(Do No Atrocity)的崭新诠释。
图9。再见,这些不配提及姓名的人渣们。(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天罗地网谁织就,此恨绵绵有绝期。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
2019年10月28日
作者:傅毓涛 FREETALK98@HOTMAIL.COM
签名:领海之涛
利益声明:图5,图8系作者供职公司的产品。
参考资料:
《绿河杀手案时间线》,西雅图时报2011年2月18日刊(https://www.seattletimes.com/seattle-news/timeline-of-the-green-river-killer-case/)
《洛杉矶沉睡恶魔嫌犯的40年被捕记录》,美联社2010年7月10日报道(https://www.deseret.com/2010/7/10/20127067/la-grim-sleeper-suspect-had-4-decade-arrest-record#los-angeles-police-investigators-collect-evidence-in-bags-during-a-search-at-the-home-of-suspect-lonnie-david-franklin-jr-on-friday-july-9-2010-in-los-angeles)
《[实案推理]白银市系列强奸杀人案(转载)》,天涯部落帖子第7页( http://groups.tianya.cn/post-183558-587ebf1cfc52d517e5c5520a605ee126-7.shtml)
《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嫌犯18日受审 被控四宗罪》,央视新闻2017年7月17日(http://news.jcrb.com/jxsw/201707/t20170717_1776887.html)
《杀12人强奸50人,40年寻不到的金州杀手这样被抓了》,中国新闻周刊(http://dailynews.sina.com/gb/international/sinacn/2019-01-02/doc-iwxtktaw3547719.shtml)
《金州杀手被捕一周年,家谱学专家继续破案》, Matthias Gafni,旧金山纪事报2019年4月19日(https://www.sfchronicle.com/bayarea/article/A-year-after-Golden-State-Killer-arrest-13779124.php)
各案的维基百科条目(http://www.wikipedia.org) | 0 | negative_file/fuyutao2.docx |
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
笔试的关注点 中国认证认可 2008年第6期
----------------------------------------------------------------------------
------------------------------------------
自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发布《2007年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大纲》以来
,已经进行了4次笔试。本文拟根据4次笔试的结果,结合在培训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提出
一些考生需要注意的问题,供参考。
一、基础知识
这部分考试的合格率不高,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统计技术
这部分是考生失分最多的部分,本文作一重点分析。
统计技术是考试大纲"质量管理专业知识"规定的内容,分值占到20分,主要分布在单选题
、多选题、判断题和简答题中。
从4次考试的试题和内容看,都是对审核员最基本的要求,其范围均在考试大纲规定的两
个标准的内容中。例如:
(1)单选题
{B
)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数据之间关系的图示技术,帮助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A)直方图(B)散布图{C)趋势图(D)排列图
这道试题的答案在GB/Z19027-2005《GB斤19001-
2000的统计技术指南》421"描述性统计"中。
{2)多选题
SPC图(ABCD)
(A)可以通过检查所点绘的数据与控制限
内关系来帮助评价过程的稳定
{B)可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异常,提供异者因素存在的信息
(C)可以帮助查明生产过程异常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使生产过程达到控制状态
(D)标有过程稳定时描述过程固有变异的控制限"
此题的答案在GB/Z19027-2005标准4113PC图(统计过程控制图)"中。
(3)判断题
①考虑到检验成本和批量大小,进行抽样金验比全检更合理。
此题的答案在GB厅2828.1-
2003《计数抽年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企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10.4"抽
样方案的类型"中。
②趋势图有时也称为"运行图"或"折线型",它是通过一段时间内所关心的特性值形成拘
图,来观察其随着时间变化的表现。
这道试题的答案在GB/Z19027-2005《GB/T 19001-
2000的统计技术指南》4216‘描述性统计"中。
(4)简答题
①请简述统计过程控制(SPC)图的概念及其用途。
②GB28281-
2003标准中涉及到哪儿种抽样方案?如果在某种情况下它们都可使用,则应进一步查看什
么来决定使用的方案?
上述两道题的答案均在考试大纲所规定的两个标准中。
考生失分多的原因:主要是统计技术基础知识太欠缺,部分考生在工作经历中没有接触
过统计技术知识,部分考生虽经过统计技术知识的培训,但实践经验较少;考生对统计技术
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注意统计技术日常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统计技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和过程去学习和理解,所以,尽管试题不是很难,但考生失分还是较多。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考生应提前获取上述两个标准,并学习有关统计技术的基础知识,至少应通读GB/Z
19027-2005《GB/T19001-
2000的统计技术指南》标准中12类统计技术的概念,以及GB/T28281-
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戈lb中的前
10章。
在通读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对于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描述性统计"、"过程能力分析"、"
抽样"、"统计过程控制(SPC)图"等四类统计技术要作深入了解,可以适当看一些参考书,
如《审核员统计技术应用指薛玲等。
2.法律法规
这部分内容总计占10分。
对于质量管理体系来说,涉及的法律法规内容并不多,考生只要认真查阅并理解有关法
规就应该可以答出。由于这部分内容不是难点,培训教师一般不作详细讲解,考生应抽出
时间阅读并理解有关法规。
3.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知识
这部分内容总计占60分,试题覆盖GB/T19000标准和GB/T19001标准,考生应注意掌握以
下内容。
(1)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有关GB厅19000标准的内容
例如:
①产品要求可以是顾客规定的,也可以是组织通过预测顾客要求规定的,还可以是法规
规定的。
考点:GBfT19000标准21条款"质量管理本系的理论说明"中的要求。
②以下属于GB厅190OO--2000标准中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内容的是(B }。
(A)持续改进、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管理职责、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B)持续改进、过程方法、全员参与、领导作用
(C)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管理的系统方法、资源管理、全员参与
{D)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过程方法、统计技术、领导作用
考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标题O
③术语"设计和开发"可包括(D}的设计和开发。
(A}产品(B)过程(C)体系{D)以上全部
考点:术语"设计和开发"的内容。设计和开发的对象可以是体系、过程或产品,而GBfT
19001标准73条款"设计和开发"的对象只是"产品"。
④针对特定产品、合同或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是(B )。
(A)质量目标(B)质量计划(C)质量手册(D)程序文件
考点:术语"质量计划"的内容。
⑤术语"最高管理者"所指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组人。
考点:术语"最高管理者"的内容。
(2)GB/T19001标准各条款的关键点和各条款之间的联系这方面的考题所占比例较大,例
如:
①根据GB厅19001标准,组织对其选择的
所有外包过程均应实施控制。
考点:GBfT19001标准41条款中的外包过程,不是所有的外包过程,而是影响产品符
合要求的外包过程。
②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应进行(C)。
{A)设计和开发评审
(B)设计和开发验证
(C)设计和开发确认
(D)设计和开发策划
考点:对GB斤19001标准73.6条款中的设计和开发确认,以及评审、验证、确认三个概念
的理解。试题摘自GB/T
19001标准73.6条款"设计和开发确认"中的原话。术语中"评审"的目的是确定适宜性、充
分性和有效性,"验证"的目的是符合规定的要求,"确认"的目的是满足使用要求。
③组织应针对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发现的所有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
考点:对GB斤19001标准852条款C)项的理解O
(3)考生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以便正确回答问题
例如,
简答题:
①举例说明GB斤19001标准751e)与82.4监视和测量的内容有何区别。
这道题的考点是两个条款之间的区别:
7.5.1e)
实施监视和测量,监测对象是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参数{工艺参数),目的是生产和服务
提供过程是否在受控条件下实施;8.2.4监视和测量的对象是产品特性,是依据验收{检验
)规范实施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目的是验证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考生要注意,除了说用二者内容上的区别外,还应针对所述的内容举出实例O
②GBfT19001标准哪些条款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请至少举出2个条款,并简要
说明。
考点: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理解,但要注
"简要说明"不是只背出"以顾客为关注焦'中的内容就可以了,应该在举出条款的基上说明
对本原则的理解。
③GB/T19001标准853条款规定了预防施方面的要求,请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说顶防措施
过程输入的数据来源主要有哪些。
考点:预防措施过程输入的数据来源,而不153条款的内容。因此,应结合个人的实践险
回答预防措施过程输入的数据,如顾客要阳期望的评审、市场分析、管理评审输出、数据
分析输出、满意程度测量、过程测量、有贡量管理体系的记录、以往获得的经验教训。
二、审核知识
此部分的合格率高于基础知识部分的合格率因此,本文不再针对试题作进一步的分析,
是出答题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供参考。
1.阐述题
这部分试题共占20分,每份试卷中有两道每题10分。这部分共有两类题型:第一类自关
审核某一过程(如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的;第二类是给出一个场景,要求考生.昕是
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请明确如何审核。
这两类题型都与编制检查表有关,一般来.编制检查表时需包括三方面内容:
(1}到哪里查?按过程审核,需明确与该相关的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2}查什么? 实际审核时,应包括与过程.关的GB/T
19001标准主要条款的要求、受审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考试时,除
应包括与题目要求的过程相关际准条款的要求,还可以结合考生个人具备实践经验。
(3)如何查? 这部分内容涉及抽样(样本类型和数量)和查的方法(交谈、查阅文件、
现场观察)。
编制检查表时,可以结合该过程的实施流程来写,如审核"内部审核"时,可按"策划一准
备一现场审核记录一不符合报告一实施纠正措施一验证纠正措施有效性"这一流程来编制
,其内容应覆盖822条款的所有要求。审核涉及的部门除了内部审核的主管部门(如质量管
理部)外,还应涉及与实施纠正措施相关的其他部门{如生产部、采购部等),相关部门主要
审核与内审不符合项有关的纠正措施的有自效性。
2.案例分析题
这部分试题共占30分,每份试卷中有5道题,每题6分。对第一道题均要求回答3个问题:
(1)不符合事实的描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应该按照试题给出的场景,写出不符合的事
实,而不是对场景中的问题作出判断或结论。
(2)不符合GB/T 19001标准的条款号。
(3)不符合GB/T 19001标准条款的内容。
这部分只需要写明标准条款的某一句即可,不需要解释不符合的理由。
(完)
| 0 | negative_file/[质量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的关注点第6期(doc 7页).doc |
第三章 气压
第一节 气压的定义、单位及时空变化
一、气压的定义和单位
大气压强(Air Pressure)
――简称气压,在重力方向上,单位截面上垂直大气柱的重量,
单位“百帕(hPa)”、“mb”、“mmHg”
1标准大气压P0――标准情况下(气温O℃、纬度45°),海平面上,760mmHg高的大气压
P0=l013.25hPa
hPa、mb和mmHg两单位之间有如下关系:
1 hPa=1mb=3mmHg/4 或 1 mmHg=4 hPa/3=4mb/3
二、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变化规律
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近地面下降快,高空下降慢。
海平面:气压1000 hPa 1500米:850 hPa
3000米:700 hPa 5500米:500 hPa
在近地面层空气中,高度每升高10米,气压降低值约为1.31hPa(或高度每上升8米,气
压降低1hPa),用该数据将船台高度测出的气压订正为海平面气压。
2、单位高度气压差ΔP/ΔZ=-ρg
由大气静力方程得出:单位高度气压差与空气密度成正比,低空密度大,单位高度气
压差大,气压变化快;高空密度小,单位高度气压差小,气压变化慢。
3、单位气压高度差h=∣ΔZ/ΔP∣
单位气压高度差h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低空密度大,h小,气压变化快;高空密度小,h大,气压变化慢。
在水平方向上,密度主要受气温影响,暖区气温高,密度小,h大;冷区气温低,密度
大,h小。
三、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气压的周期性变化
1、日变化
一昼夜,地面气压具有两高值:在10时(最高)和22时
两低值:16时(最低)和04时
日较差随纬度变化:低纬最大,中纬较小。
2、年变化
大陆型:冬季最高;夏季最低
海洋型: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年较差,陆地大,海洋小;中纬大,低纬小。
第二节 海平面气压场的基本型式
一、空间等压面和等压线
等压面――空间由气压相等的点所组成的曲面
等压面上凸的地区,其气压比四周高;等压面下凹的地区,其气压比四周低
等压线――用海平面去截海平面附近的一组等压面,在海平面上得到的一组截线,不同
截线上气压不相等,而同一条截线上,每一点的气压值相等,这些截线称为
等压线(Isobar)。
二、海平面气压场的基本型式
1、低气压(Low pressure;Depression)
――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区域,其空间等压面形状下凹,如盆地。
2、低压槽(Trough)
――由低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一方凸出的部
分,简称槽。
槽线(Trough line)――在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曲率最大处的连线。
3、高气压(High pressure)
――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区域,其空间等压面形状上凸,如山丘。
4、高压脊(Ridge)
――由高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低一方凸起的部
分,简称脊。
脊线(Ridge line)――在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曲率最大处的连线。
5、鞍型区(Col)
――相对并相邻的两高压和两低压组成的中间区域,简称鞍,其空间等压面的形状类似
马鞍。
鞍型区内气压分布较均匀,又有匀压区之称,主要天气特征是风小。
6、高压带
――相邻两低压之间的过渡区域
7、低压带
――相邻两高压之间的过渡区域
上述几种气压场的基本型式,统称为气压系统。
第三节 气压系统随高度的变化
一、温压场对称的系统
1、暖高压
――温度场的暖中心与高压中心重合。
随着高度的升高,强度加强,故暖高压属于深厚系统。像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都属
于深厚暖性高压系统。
2、冷低压
――温度场的冷中心与低压中心重合。
随着高度的升高,等压面越来越向下凹陷,表明冷低压也是深厚系统。如高空冷涡就
属于此类系统。
3、冷高压
――温度场的冷中心与高压中心重合。
冷高压的强度随高度升高而明显减弱,到一定高度后可转变为低压。表明冷高压属于
浅薄系统。如冬季北方西伯利亚冷高压就具此结构。
4、热低压
――温度场的暖中心与低压中心重合。
该系统的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弱,到一定高度后,低压消失,甚至转化为高压。热
低压属于浅薄系统。
但应注意,热带风暴等级以上的热带气旋,虽属暖性低压,由于其强度强,通常到30
0hPa高度以上才转变成高压,所以它是深厚系统而不是浅薄系统。
二、温压场不对称的系统
当地面的高、低压系统中心同温度的冷、暖中心配置不重合时,气压系统的垂直结构
就会出现不对称性。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不对称的低压总是东暖西冷;不对称的高压总是东冷西暖,
因而,不对称的高、低压中心轴线通常都随高度升高向西倾斜。
且北半球中高纬度,冷空气一般从西北方向移来,所以低压中心轴线常向西北方向倾
斜(南半球西南方向);
而高压的西南部比较暖,其中心轴线便向西南方向倾斜(南半球西北方向)。
| 0 | negative_file/【公众号:zsxx_xxyg】第三章.doc |
佛山市325国道广佛路段
大浩湖路口跨线桥静动载试验报告
一、工程概况
大浩湖路口跨线桥是位于佛山市325国道广佛路段上,跨越佛山市的大浩湖路。跨线
桥起点桩号K0+232.5,终点桩号K0+721.5,桥梁全长489m。桥梁上部结构由三联等截面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组成,其中6×25m为第一联,3×25m+35m+3×25m为第二联,6×25m为
第三联。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轻型桥台。桥面铺装采用6cm沥青混凝土和0.5
cm防水混凝土。桥面两侧设置混凝土防撞栏。桥梁总宽18m,为双向四车道。
桥梁的横断面为单箱多室的箱梁结构,外侧腹板与翼缘轮廓采用曲线过渡。箱梁结构
尺寸为:顶面宽18m,底面宽9m,梁高1.7m;翼缘板悬臂长度2.5m;顶板厚28cm,底板厚
22cm;腹板厚度跨中40cm,支点80cm。箱梁设置双向预应力,即顶板按1m间距设置横向
预应力筋,纵向采用连接器使纵向预应力筋贯穿每一联箱梁。
该桥于2005年8月1日完工。佛山市公路桥梁监测站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于2005年8月
8日至8月9日对该桥进行了荷载试验。
二、试验依据和目的及对象
1. 试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方法》);
(2)我国现行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3)设计施工图纸文件。
2、试验目的
通过对桥梁进行试验加载,量测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即变形、应力和频
率等)与按桥梁设计计算的结构反应的理论值进行比较,来判断该桥在使用荷载作用下
的工作状态,评定桥梁结构性能及实际承载能力,为桥梁交工验收提供依据
3、试验对象
依据该桥梁的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整个桥梁试验对象为:
1. 6×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一联)
主要是对该联的边跨进行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2. 3×25m+35m+3×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二联)
主要是对该联的中跨和次中跨进行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三、静载试验
根据《方法》的要求,桥梁的静力试验按荷载效率η来确定试验的最大荷载。静力荷载效率
η的计算公式为:
[pic]
式中:[pic] -- 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形或内力的计算值;
[pic] ----设计标准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形或内力的计算值;
δ ---- 设计取用的动力系数。
本次试验为鉴定性试验,荷载效率取值范围为0.8~1.05。
(一)6×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第一联)
1、试验加载布置
根据桥梁施工竣工图文件,采用桥梁分析计算软件,计算出在公路-
I级荷载作用下,边跨的最大弯矩位置截面的设计弯矩为6674.5kN.m。考虑现场组织标准
车队困难,采用弯矩等效原则,试验选用8台加载车辆(过磅称重见附件附表1),按图
1试验载位进行加载,则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该桥边跨最大弯矩位置的试验弯矩为1647×4=
6588kN.m,试验荷载效率0.987,满足《方法》的要求。
2、试验测点布置
(1)挠度测点布置
考虑该桥梁计算挠度很小,不超过3mm,因此采用在桥下悬挂重物,采用精密水准仪
观测挠度变化。
[pic]
注:第一级加载4辆车,车牌号为:70135,02057,01809,01775;
第二级加载2辆车,车牌号为:08541,52231;
第三级加载2辆车,车牌号为:02231,51411;
图1 第一联梁的载位1(边跨加载)车辆布置图
对于跨径相等的多跨连续梁,依据《方法》要求,沿试验桥跨的边跨的跨中、两个L/4
和支点的位置布置挠度测点,在挠度最大的跨中位置梁底布置3个测点,共计7个测点,
具体测点布置见图2。
[pic]
图2 挠度观测的测点布置图
(2)应力(应变)测点布置
边跨弯矩最大位置截面位于距桥台支座中心10.5m处,该截面应变测点布置沿两测腹
板布置,设6个应变测点;此外,在底板外测对称布置设7个应变测点,应变测点共13个
。具体测点位置见图3所示。
[pic]图3 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试验时,在应变测点位置粘贴振弦应变计,采用振弦应变测试系统观测结构在各级
荷载作用下相应测点位置的应力(应变)变化及分布情况。
3、试验程序
静载试验的加载试验的程序为:
(1)将加载汽车过地磅称重后,排列于引桥上,距被测试桥跨20米以上。
(2)正式加载前,三辆加载车辆并排缓慢地来回二次对全桥进行预压,然后非工作人员
退场,待一切工作安排就绪,各试验量测仪表读数调零,进行第一次空载读数。
(3)正式实施试验加载,分三级程序进行偏置对称加载,即4辆车→6辆车→8辆车。试验
加载汽车布置的载位见图1。
每级汽车荷载驶入指定的区域就位后,稳定15分钟记录加载后开始试验观测第一次读
数,间隔10
分钟再记录加载的第二次读数,两次读数差均小于前次读数增量的10%时,认为结构变
形已趋稳定。此时所记录的数据为试验实测数据。
本次试验从2005年8月8日晚上9:30开始至12:00结束,整个试验历时2个半小时。试
验按试验方案顺利完成,试验过程中未发生异常情况。在试验期间天气为晴朗,气温为
30°C左右 ,试验过程的气温变化很小,因此可以忽略温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4、试验数据整理分析
(1)挠度数据整理分析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挠度数据见表1。从表1中获得实测桥梁中心线上最大挠度位
于跨中位置的3#测点,实测挠度为3.29mm,残余挠度为0.28mm。扣除支座压缩对跨中产
生沉降0.35mm,实际实测跨中真实挠度为2.94mm(见表2),采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出
该连续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边跨的跨中的理论挠度为2.99mm,实测挠度与理论挠度的比
值为0.983,试验测量结果满足《方法》:
[pic] 式中:[pic]
要求。
量测最大挠度与其残余挠度比值为0.085,满足《方法》条件:
[pic] 式中 [pic]
本试验采用偏心加载,实测的最大挠度7#测点与桥梁中心线3#测点比值为1.07,即为实
测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按桥梁工程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的偏心距增大系数为1.16。实测
值小于理论计算值,满足设计要求。
连续梁边跨实测挠度(mm) 表1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卸载 |
|1 |0 |0.32 |-0.08 |-0.22 |-0.02 |
|2 |0 |-0.95 |-1.55 |-2.01 |-0.15 |
|3 |0 |-1.78 |-2.52 |-3.29 |-0.28 |
|4 |0 |-1.02 |-1.58 |-1.92 |-0.05 |
|5 |0 |0.07 |0.04 |-0.47 |-0.19 |
|6 |0 |-1.71 |-2.40 |-3.14 |-0.14 |
|7 |0 |-1.93 |-2.84 |-3.52 |-0.39 |
连续梁边跨实测真实挠度与理论计算挠度(mm) 表2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理论值 |
|1 |0 |0.00 |0.00 |0.00 |0.00 |
|2 |0 |-1.11 |-1.60 |-1.73 |-1.97 |
|3 |0 |-1.98 |-2.54 |-2.94 |-2.99 |
|4 |0 |-1.16 |-1.57 |-1.51 |-1.76 |
|5 |0 |0.00 |0.00 |0.00 |0.00 |
|6 |0 |-1.91 |-2.42 |-2.79 |-2.51 |
|7 |0 |-2.13 |-2.86 |-3.17 |-3.47 |
注:上述表中向下挠曲为负,向上翘曲为正。
将表1实测挠度沿桥纵轴向绘制曲线如图4所示,图中显示各级荷载作用下,各测点每
级荷载下挠度变化的规律明显。
再将各测点的实测挠度与荷载弯矩的关系如图5所示,图中显示各测点挠度变化随弯
矩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变化规律。这表明在荷载作用下,该桥跨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pic]
图4 实测挠度变化曲线图
[pic]
图5 测点挠度与荷载弯矩关系图
[pic]
图6 实测真实挠度与理论值比较曲线图
实测真实挠度(见表2)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曲线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见,实测挠度
曲线与理论计算曲线基本一致,实测最大挠度接近理论计算挠度值。
(2)应变数据整理分析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应变数据表3。从表3中获得实测最大应变位于5#测点,实测
应变为48.1με,残余应变为2.9με,箱梁底板7个测点的平均应变为42.0με。采用结构有
限元方法计算出该连续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边跨的最大弯矩截面底板的理论平均应变为
57με,实测平均应变与理论应变的比值为0.737,实测最大应变与理论应变的比值为0.8
44,试验测量结果满足《方法》:
[pic] 式中:[pic]
要求。
量测最大应变与其残余应变比值为0.060,满足《方法》条件:
[pic] 式中 [pic]
本试验采用偏心加载,实测的偏载侧最大应变5#测点与箱梁底板7个测点的平均应变
比值为1.14,即为实测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按桥梁工程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的偏心距增
大系数为1.16。实测值小于理论计算值,满足设计要求。
连续梁边跨最大弯矩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表3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理论值 |卸载 |
|1 |0 |-7.5708 |-10.9425|-15.8085|-28.6 |1.8428 |
|2 |0 |-7.1455 |-11.7735|-12.5915|-17.9 |-4.5437 |
|3 |0 |10.5679 |13.8852 |16.1692 |14.2 |0.09936 |
|4 |0 |26.5791 |39.7861 |46.7371 |57.0 |1.2197 |
|5 |0 |27.8161 |40.5901 |48.1051 |57.0 |2.9131 |
|6 |0 |22.449 |33.395 |41.673 |57.0 |1.4214 |
|7 |0 |19.396 |30.229 |44.242 |57.0 |3.8881 |
|8 |0 |18.6102 |30.0302 |39.6402 |57.0 |1.8091 |
|9 |0 |15.6203 |25.4643 |37.1213 |57.0 |3.9712 |
|10 |0 |14.8131 |25.9591 |36.2571 |57.0 |2.1392 |
|11 |0 |6.3785 |9.1495 |12.1365 |14.2 |2.0221 |
|12 |0 |-1.3012 |-3.4245 |-4.4474 |-17.9 |-2.185 |
|13 |0 |-3.5274 |-5.4287 |-7.0303 |-18.6 |0.14645 |
实测应变沿截面高度变化曲线如图7和图8所示,图中各级荷载作用下,实测应变沿截
面高度的变化基本成直线,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99。由此得知,该检测截面在各级荷载
作用下,截面应变符合弹性理论平截面的假定,截面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pic]
图7 加载侧边实测应变与截面高度关系图
[pic]
图8 未加载侧边实测应变与截面高度关系图
[pic]
图9 实测应变与理论值比较曲线图
再将实测截面沿高度变化的最大应变与理论计算的应变比较如图9所示,从图中可见
实测应变的规律接近理论计算应变,实测拉应变和压应变均小于理论计算拉应变和压应
变。图中拉应变为正,压应变为负。
(3)静载试验评价
通过对检测数据分析和对理论计算数据的比较的结果表明:该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
量测的控制截面的最大挠度、最大应变值均满足《试验方法》的要求,且实测残余变形小
。试验数据的曲线图反映出该桥工作性能良好,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二)3×25m+35m+3×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二联)
1、试验加载布置
根据桥梁施工竣工图文件,采用桥梁分析计算软件,计算出在公路-
I级荷载作用下,中跨跨中截面的设计弯矩为8254.6kN.m,支点截面的设计弯矩最大为-
7214.0
kN.m。考虑现场组织标准车队困难,采用弯矩等效原则,试验选用8台加载车辆(过磅称
重见附件附表1),按图10~图11的二个试验载位进行加载,则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该桥中
跨的跨中截面和支点截面的试验弯矩和试验荷载效率见表4所示,满足《方法》的要求。
[pic]
注:第一级加载4辆车,车牌号为:51411,02231,01775,08541;
第二级加载2辆车,车牌号为:52231,02057;
第三级加载2辆车,车牌号为:01809,70135。
图10 第二联梁的载位3(中跨加载)车辆布置图
[pic]
注:第四级加载:卸除车牌为01809的车辆,其它7辆车移位加载。
图11 第二联梁的载位2(支点加载)车辆布置图
试验弯矩(kN.m)和效率系数 表4
|试验载位 |控制截面 |试验荷载 |效率系数 |
|2 |支点位置 | -1056-2076×3=-7284.0|1.010 |
|3 |中跨跨中位置 |2076×4=8304 |1.006 |
| |支点位置 |-1851×4=-7404 |1.026 |
2、试验测点布置
(1)挠度测点布置
对于跨径不相等的连续梁,依据《方法》要求,沿试验桥跨的桥面两侧边中跨的支点、
两个L/4、跨中以及两个次中跨的跨中布置挠度测点,并在挠度最大的中跨跨中位置桥面
上增设3个测点,共计17个测点,具体测点布置见图12。
[pic]图12 挠度观测测点布置图
(2)应力(应变)测点布置
根据《方法》的规定,对于跨径不相等的多跨连续梁,设计控制截面有中跨的跨中截
面、支点截面。每个检测箱梁截面应变测点布置沿两测腹板布置,设6个应变测点;此外
,在底板外测对称布置7个应变测点,应变测点共13个。跨中截面测点具体布置见下图1
3所示。
[pic]
图13 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因支座中心线位置实际结构上不能布置应变测点,因此选择距支点中心1.5m截面布
置13个应变测点,截面测点具体布置见下图14所示。
[pic]
图14 支点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试验时,在应变测点位置粘贴振弦应变计,采用振弦应变测试系统观测结构在各级
荷载作用下相应测点位置的应力(应变)变化及分布情况。
3、试验程序
静载试验的加载试验的程序为:
(1)将加载汽车过地磅称重后,排列于引桥上,距被测试桥跨20米以上。
(2)正式加载前,三辆加载车辆并排缓慢地来回二次对全桥进行预压,然后非工作人员
退场,待一切工作安排就绪,各试验量测仪表读数调零,进行第一次空载读数。
(3)正式实施试验加载,分四级程序进行加载,即先跨中加载4辆车→6辆车→8辆车→最后
支点加载8辆车。试验加载汽车布置的载位见图10和图11。
每级汽车荷载驶入指定的区域就位后,稳定15
分钟记录加载后开始试验观测第一次读数,间隔10
分钟再记录加载的第二次读数,两次读数差均小于前次读数增量的10%时,认为结构变
形已趋稳定。此时所记录的数据为试验实测数据。
本次试验从2005年8月9日凌晨1:00开始至3:30结束,整个试验历时3个半小时。试
验按试验方案顺利完成,试验过程中未发生异常情况。在试验期间天气为晴朗,气温为
29°C左右 ,试验过程的气温变化很小,因此可以忽略温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4、试验数据整理分析
(1)挠度数据整理分析(跨中加载)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挠度数据见表5。从表5中获得实测桥最大挠度位于跨中位置
的11#测点,实测挠度为6.91mm,残余挠度为0.57mm。跨中位置平均实测挠度为6.38mm,
扣除支座压缩对跨中产生沉降0.88mm,实际实测跨中真实挠度为5.5mm(见表5),采用
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出该连续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跨中的理论挠度为7.00mm,实测挠
度与理论挠度的比值为0.786,试验测量结果满足《方法》:
[pic] 式中:[pic]
要求。
量测最大挠度与其残余挠度比值为0.082,满足《方法》条件:
[pic] 式中 [pic]
本试验采用偏心加载,实测的最大挠度11#测点与桥梁中心线16#测点比值为1.095,
即为实测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按桥梁工程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的偏心距增大系数为1.15
。实测值小于理论计算值,满足设计要求。
连续梁中跨实测挠度(mm) 表5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卸载 |
|1 |0 |0.79 |1.65 |2.02 |0.57 |
|2 |0 |-0.67 |-0.52 |-0.75 |0.32 |
|3 |0 |-2.53 |-3.01 |-3.79 |-0.17 |
|4 |0 |-3.92 |-4.93 |-5.84 |-0.25 |
|5 |0 |-2.90 |-3.14 |-3.37 |-0.48 |
|6 |0 |-0.38 |-0.78 |-1.05 |-0.45 |
|7 |0 |1.12 |1.42 |1.59 |-0.26 |
|8 |0 |1.25 |1.63 |1.71 |-0.54 |
|9 |0 |-0.11 |-0.53 |-0.62 |-0.55 |
|10 |0 |-2.87 |-3.24 |-4.33 |-0.36 |
|11 |0 |-4.05 |-5.43 |-6.91 |-0.57 |
|12 |0 |-3.09 |-3.63 |-4.52 |-0.47 |
|13 |0 |-0.65 |-0.70 |-1.09 |0.36 |
|14 |0 |0.59 |1.36 |2.08 |0.23 |
|15 |0 |-3.70 |-4.81 |-5.93 |-0.18 |
|16 |0 |-3.74 |-5.78 |-6.31 |-0.34 |
|17 |0 |-3.83 |-5.91 |-6.58 |-0.09 |
连续梁中跨实测中心线真实挠度和理论计算挠度(mm) 表6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理论值 |
|1(14) |0 |0.69 |1.50 |2.05 |1.68 |
|2(13) |0 |0.00 |0.00 |0.00 |0.00 |
|3(12) |0 |-2.28 |-2.70 |-3.26 |-3.29 |
|4(11) |0 |-3.53 |-4.55 |-5.50 |-7.00 |
|5(10) |0 |-2.51 |-2.55 |-2.99 |-3.29 |
|6(9) |0 |0.00 |0.00 |0.00 |0.00 |
|7(8) |0 |1.18 |1.52 |1.65 |1.68 |
注:上述表中向下挠度为负,向上翘曲为正。
将实测挠度沿桥纵轴向绘制曲线如图15和图16所示。从图中可见,各级荷载作用下,
各测点挠度变化有明显的规律。
实测真实挠度(见表6)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曲线如图17所示。从图中可见,实测挠
度曲线与理论计算曲线基本一致,实测真实挠度小于并接近理论计算挠度值。
[pic]
图15 加载侧边桥面挠度变化曲线图
[pic]
图16 未加载侧边桥面挠度变化曲线图
[pic]
图17 实测真实挠度与理论计算值比较曲线
(2)应变数据整理分析
①跨中截面应变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跨中截面应变数据见表7。从表7中获得实测最大应变位于10
#测点,实测应变为58.1με,残余应变为0.3με,箱梁底板7个测点的平均应变为50.3με。
采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出该连续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边跨的最大弯矩截面底板的理论
平均应变为68.6με,实测平均应变与理论应变的比值为0.733,实测最大应变与理论应变
的比值为0.847,试验测量结果满足《方法》:
[pic] 式中:[pic]
要求。
量测最大应变与其残余应变比值为0.005,满足《方法》条件:
[pic] 式中 [pic]
本试验采用偏心加载,实测的偏载侧最大应变10#测点与箱梁底板7个测点的平均应变
比值为1.155,即为实测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按桥梁工程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的偏心距增
大系数为1.15。实测值接近理论计算值,满足设计要求。
中跨跨中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表7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理论值 |卸载 |
|1 |0 |-4.25881|-7.86031|-5.67191|-32.3 |-2.26931|
|2 |0 |6.2158 |5.6609 |15.8316 |1.33 |2.9265 |
|3 |0 |7.31206 |11.76976|20.18876|14.8 |0.54931 |
|4 |0 |22.90815|26.86215|48.24115|68.6 |2.85005 |
|5 |0 |19.08129|24.93329|45.74029|68.6 |-2.14451|
|6 |0 |22.4445 |22.0465 |50.1035 |68.6 |0.9353 |
|7 |0 |23.15354|26.83454|42.90554|68.6 |1.67334 |
|8 |0 |28.39192|32.83192|51.05692|68.6 |1.44412 |
|9 |0 |29.28461|42.29061|56.32161|68.6 |-1.03419|
|10 |0 |32.68395|44.93195|58.06895|68.6 |0.34375 |
|11 |0 |8.9605 |12.1575 |15.7715 |14.8 |0.41016 |
|12 |0 |-4.22049|-10.0548|-7.47289|-25.5 |-0.30176|
|13 |0 |-4.49145|-11.1981|-8.24385|-32.3 |-3.95165|
跨中截面实测应变沿截面高度变化曲线如图18和图19所示,图中各级荷载作用下,实
测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变化基本成直线,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98。由此得知,该检测截面
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变符合弹性理论平截面的假定,截面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pic]
图18 加载侧边跨中实测应变与截面高度关系图
[pic]
图19 未加载侧边跨中实测应变与截面高度关系图
再将实测截面沿高度变化的最大应变与理论计算的应变比较如图20所示,从图中可见
实测应变的规律接近理论计算应变,实测拉应变和压应变均小于理论计算拉应变和压应
变。图中拉应变为正,压应变为负。
[pic]
图20 实测应变与理论值比较曲线图
②支点截面应变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支点截面(载位2)应变数据见表8。从表8中获得对支点截面
加载实测最大应变位于10#测点,实测应变为38.9με,残余应变为1.2με,箱梁底板7个测
点的平均应变为28.4με。采用结构有限元方法计算出该连续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边跨的
最大弯矩截面底板的理论平均应变为38.8με,实测平均应变与理论应变的比值为0.732,
实测最大应变与理论应变的比值为1.003,试验测量结果满足《方法》:
[pic] 式中:[pic]
要求。
量测最大应变与其残余应变比值为0.031,满足《方法》条件:
[pic] 式中 [pic]
对于支点截面,由于受支座布置的影响,其截面应力分布比较复杂,其偏置荷载作用下
的增大系数无成熟的计算理论,因此对此不做进一步评定分析。
支点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表8
|编号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理论值 |卸载 |
|1 |5.442 |7.131 |8.317 |7.474 |22.6 |-0.162 |
|2 |3.547 |1.528 |2.714 |3.777 |10.2 |0.439 |
|3 |-1.403 |-5.254 |-6.796 |-4.249 |-6.3 |2.178 |
|4 |-9.103 |-17.794|-26.958|-21.237|-38.8 |-0.971 |
|5 |-9.683 |-16.931|-25.340|-20.214|-38.8 |-1.068 |
|6 |-14.332|-22.604|-30.896|-26.195|-38.8 |-0.816 |
|7 |-11.208|-18.930|-25.610|-21.572|-38.8 |-1.737 |
|8 |-17.182|-26.958|-35.333|-33.211|-38.8 |-1.957 |
|9 |-22.344|-33.057|-39.880|-37.505|-38.8 |-3.316 |
| | | | |3 | | |
|10 |-24.861|-33.046|-38.859|-38.906|-38.8 |-1.150 |
|11 |-11.325|-13.729|-16.838|-16.710|-10.4 |2.259 |
|12 |-2.068 |-1.216 |-3.344 |-1.806 |6.1 |-0.578 |
|13 |5.356 |6.461 |4.915 |5.683 |14.3 |-3.032 |
实测应变沿截面高度变化曲线如图21和图22所示,图中各级荷载作用下,实测应变沿
截面高度的变化基本成直线,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98。由此得知,该检测截面在各级荷
载作用下,截面应变基本符合弹性理论平截面的假定,截面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pic]
图21 加载侧边跨中实测应变与截面高度关系图
[pic]
图22 未加载侧边跨中实测应变与截面高度关系图
再将实测截面沿高度变化的最大应变与理论计算的应变比较如图23所示,从图中可见
实测应变的规律接近理论计算应变,实测拉应变和压应变均小于理论计算拉应变和压应
变。图中拉应变为正,压应变为负。
[pic]
图23 实测应变与理论值比较曲线图
(3)静载试验评价
通过对检测数据分析和对理论数据的比较的结果表明:该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
控制截面的最大挠度和最大应变值均接近理论计算值,截面平均挠度和平均应变值均低
于理论计算值;试验检测结果均满足《方法》的要求,且实测残余变形小。实测该桥梁的
荷载偏心增大系数满足设计要求。实测桥梁的挠度与应变的分布曲线反映该桥工作性能
良好,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该桥跨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满足桥梁设计荷载的承载能
力的要求。
四、动载试验
(一)、试验方法
动载试验是采用一台重量约为304kN的汽车(称重见附件二的附表7),按如下3种工
况进行动载试验:
(1)在桥面上,汽车分别以20km/h、30km/h和40km/h的行驶速度进行跑车使桥梁产
生受迫振动,量测桥梁的振幅。
(2)在桥面上,汽车分别以20km/h和30km/h的行驶速度进行跑车,在试验跨的跨中
紧急刹车使桥梁产生受迫振动,量测桥梁的振幅。
(3)试验跨的跨中位置,汽车从约15cm高的垫木上后轮自由下落对桥梁进行的激励
振动,量测桥梁的固有振动频率和阻尼。
(二)6×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一联)动载试验
1、试验测点布置
动态测试的测点沿检测连续梁桥面侧边布置3个,边跨的跨中、3L/4处和支点位置,
如图24所示。大桥的振动信号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予以测量,并由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
记录,然后再通过动态信号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给出大桥动态试验结果。
[pic]图24 桥跨动测的传感器测点布置
2、动载试验数据结果分析
实测在检测桥跨的跑车、刹车和跳车的时程曲线与信号自谱见附图6~附图15,并将
各种动载试验实测的数据结果汇成表9。
动载试验结果表 表9
|工况 |3#测点动挠度(mm |3#测点冲击系 |阻尼比 |
| |) |数 | |
|20Km/h跑车(上坡|0.05 |1.121 |/ |
|) | | | |
|20Km/h跑车(下坡|0.02 |1.049 | |
|) | | | |
|30Km/h跑车(上坡|0.05 |1.121 |/ |
|) | | | |
|30Km/h跑车(下坡|0.015 |1.036 | |
|) | | | |
|40Km/h跑车(上坡|0.06 |1.146 |/ |
|) | | | |
|40Km/h跑车(下坡|0.081 |1.197 | |
|) | | | |
|20Km/h刹车 |0.063 |1.153 |/ |
|30Km/h刹车 |0.034 |1.083 |/ |
|跳车 |频率:6.057Hz |0.00982 |
按照梁理论计算给出的大桥第一阶特征频率为5.05Hz,实测桥梁振动频率为6.057Hz
,实测的特征频率比理论计算值大,表明实际桥梁结构整体刚度比设计要求的整体刚度
大,满足设计要求。实测阻尼系数小于0.05,表明结构整体弹性性能良好。实测冲击系
数小于按规范理论计算的冲击系数1.27。
(三)3×25m+35m+3×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二联)动载试验
1、试验测点布置
动态测试的测点沿检测连续梁桥面侧边布置4个,中跨的两个L/4、跨中和支点位置,
如图25所示。大桥的振动信号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予以测量,并由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
记录,然后再通过动态信号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给出大桥动态试验结果。
[pic]图25 桥跨动测的传感器测点布置
2、动载试验数据结果分析
实测在检测桥跨的跑车、刹车和跳车的时程曲线与信号自谱见附图17~附图26,并将
各种动载试验实测的数据结果汇成表10。
动载试验结果表 表10
|工况 |3#测点动挠度(mm |3#测点冲击系 |阻尼比 |
| |) |数 | |
|20Km/h跑车(上坡|0.07 |1.081 |/ |
|) | | | |
|20Km/h跑车(下坡|0.06 |1.069 | |
|) | | | |
|30Km/h跑车(上坡|0.072 |1.083 |/ |
|) | | | |
|30Km/h跑车(下坡|0.015 |1.017 | |
|) | | | |
|40Km/h跑车(上坡|0.064 |1.074 |/ |
|) | | | |
|40Km/h跑车(下坡|0.14 |1.162 | |
|) | | | |
|20Km/h刹车 |0.16 |1.185 |/ |
|30Km/h刹车 |0.11 |1.127 |/ |
|跳车 |频率:4.133Hz |0.01196 |
按照梁理论计算给出的大桥第一阶特征频率为3.76Hz,实测桥梁振动频率为4.133Hz
,实测的特征频率比理论计算值大,表明实际桥梁结构整体刚度比设计要求的整体刚度
大,满足设计要求。实测阻尼系数小于0.05,表明结构整体弹性性能良好。实测冲击系
数小于按规范理论计算的冲击系数1.218。
五、结论
通过对该桥的6×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一联)和3×25m+35m+3×25m预应力混凝
土连续箱梁(第二联)静载试验的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分析,对该桥做出如下评定:
该桥梁第一联的边跨实测最大弯矩截面应变和跨中最大挠度均小于理论计算值,满足
《方法》的要求,实测的残余挠度与残余应变均满足《方法》的要求;第二联的中跨实测跨
中截面应变、支点截面应变和跨中最大挠度均小于理论计算值,满足《方法》的要求,实
测的残余挠度与残余应变均也满足《方法》的要求。通过对试验数据结果分析表明,在试
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工作,并具有较好的变形恢复性能。实测该第一联和第二联
桥跨的固有频率均大于理论计算频率,实际桥梁结构整体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实测该桥
的冲击系数也均小于规范理论计值。
综上所述,该桥的承载能力满足桥梁设计的要求,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2005年9月5日
附件一、静载试验检测数据
一、试验加载车辆
试验加载车辆过磅称重 附表1
|车牌编号 |前轴重 (kN) |后轴重 (kN) |总重(kN) |
|08541 |64.30 |250.80 |315.10 |
|02057 |68.20 |236.60 |304.80 |
|01775 |64.50 |250.20 |314.70 |
|02231 |64.60 |250.60 |315.20 |
|051411 |64.80 |250.90 |315.70 |
|01809 |64.70 |251.20 |315.90 |
|52231 |68.00 |246.80 |314.80 |
|70135 |67.40 |246.30 |313.70 |
|平均 |65.81 |247.93 |313.74 |
二、6×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第一联)静载实测数据
1、挠度观测数据
[pic]附图1 边跨挠度观测测点布置图
连续梁边跨实测挠度(mm) 附表2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卸载 |
|1 |0 |0.32 |-0.08 |-0.22 |-0.02 |
|2 |0 |-0.95 |-1.55 |-2.01 |-0.15 |
|3 |0 |-1.78 |-2.52 |-3.29 |-0.28 |
|4 |0 |-1.02 |-1.58 |-1.92 |-0.05 |
|5 |0 |0.07 |0.04 |-0.47 |-0.19 |
|6 |0 |-1.71 |-2.40 |-3.14 |-0.14 |
|7 |0 |-1.93 |-2.84 |-3.52 |-0.39 |
2、应变观测数据
[pic]附图2 最大弯矩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连续梁边跨最大弯矩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附表3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卸载 |
|1 |0 |-7.5708 |-10.9425 |-15.8085 |1.8428 |
|2 |0 |-7.1455 |-11.7735 |-12.5915 |-4.5437 |
|3 |0 |10.5679 |13.8852 |16.1692 |0.09936 |
|4 |0 |26.5791 |39.7861 |46.7371 |1.2197 |
|5 |0 |27.8161 |40.5901 |48.1051 |2.9131 |
|6 |0 |22.449 |33.395 |41.673 |1.4214 |
|7 |0 |19.396 |30.229 |44.242 |3.8881 |
|8 |0 |18.6102 |30.0302 |39.6402 |1.8091 |
|9 |0 |15.6203 |25.4643 |37.1213 |3.9712 |
|10 |0 |14.8131 |25.9591 |36.2571 |2.1392 |
|11 |0 |6.3785 |9.1495 |12.1365 |2.0221 |
|12 |0 |-1.3012 |-3.4245 |-4.4474 |-2.185 |
|13 |0 |-3.5274 |-5.4287 |-7.0303 |0.14645 |
三、3×25m+35m+3×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二联)静载实测数据
1、挠度观测数据
[pic]
附图3 中跨挠度观测测点布置图
连续梁中跨实测挠度(mm) 附表4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卸载 |
|1 |0 |0.79 |1.65 |2.02 |0.57 |
|2 |0 |-0.67 |-0.52 |-0.75 |0.32 |
|3 |0 |-2.53 |-3.01 |-3.79 |-0.17 |
|4 |0 |-3.92 |-4.93 |-5.84 |-0.25 |
|5 |0 |-2.90 |-3.14 |-3.37 |-0.48 |
|6 |0 |-0.38 |-0.78 |-1.05 |-0.45 |
|7 |0 |1.12 |1.42 |1.59 |-0.26 |
|8 |0 |1.25 |1.63 |1.71 |-0.54 |
|9 |0 |-0.11 |-0.53 |-0.62 |-0.55 |
|10 |0 |-2.87 |-3.24 |-4.33 |-0.36 |
|11 |0 |-4.05 |-5.43 |-6.91 |-0.57 |
|12 |0 |-3.09 |-3.63 |-4.52 |-0.47 |
|13 |0 |-0.65 |-0.70 |-1.09 |0.36 |
|14 |0 |0.59 |1.36 |2.08 |0.23 |
|15 |0 |-3.70 |-4.81 |-5.93 |-0.18 |
|16 |0 |-3.74 |-5.78 |-6.31 |-0.34 |
|17 |0 |-3.83 |-5.91 |-6.58 |-0.09 |
2、应变观测数据
[pic]
附图4 盖梁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图
中跨跨中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附表5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卸载 |
|1 |0 |-4.25881 |-7.86031 |-5.67191 |-2.26931 |
|2 |0 |6.2158 |5.6609 |15.8316 |2.9265 |
|3 |0 |7.31206 |11.76976 |20.18876 |0.54931 |
|4 |0 |22.90815 |26.86215 |48.24115 |2.85005 |
|5 |0 |19.08129 |24.93329 |45.74029 |-2.14451 |
|6 |0 |22.4445 |22.0465 |50.1035 |0.9353 |
|7 |0 |23.15354 |26.83454 |42.90554 |1.67334 |
|8 |0 |28.39192 |32.83192 |51.05692 |1.44412 |
|9 |0 |29.28461 |42.29061 |56.32161 |-1.03419 |
|10 |0 |32.68395 |44.93195 |58.06895 |0.34375 |
|11 |0 |8.9605 |12.1575 |15.7715 |0.41016 |
|12 |0 |-4.22049 |-10.0548 |-7.47289 |-0.30176 |
|13 |0 |-4.49145 |-11.1981 |-8.24385 |-3.95165 |
支点截面实测应变(微应变) 附表6
|编号 |初值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卸载 |
|1 |0 |5.44236 |7.13186 |8.31786 |7.47466 |-0.16211|
|2 |0 |3.54782 |1.52832 |2.71482 |3.77782 |0.43945 |
|3 |0 |-1.40337|-5.25487|-6.79637|-4.24947|2.17823 |
|4 |0 |-9.10306|-17.7946|-26.9586|-21.2376|-0.97116|
|5 |0 |-9.68386|-16.9319|-25.3409|-20.2149|-1.06886|
|6 |0 |-14.3329|-22.6049|-30.8969|-26.1959|-0.81644|
|7 |0 |-11.2084|-18.9304|-25.6104|-21.5724|-1.73781|
|8 |0 |-17.1829|-26.9589|-35.3339|-33.2119|-1.95754|
|9 |0 |-22.3443|-33.0573|-39.8803|-37.5053|-3.31686|
|10 |0 |-24.8617|-33.0467|-38.8597|-38.9067|-1.15038|
|11 |0 |-11.3256|-13.7296|-16.8386|-16.7106|2.25972 |
|12 |0 |-2.06839|-1.2168 |-3.34429|-1.80615|-0.57813|
|13 |0 |5.35695 |6.46195 |4.91555 |5.68315 |-3.03225|
附件二、动载试验检测数据
一、试验加载车辆
试验加载车辆过磅称重 附表7
|车牌编号 |前轴重 (kN) |后轴重 (kN) |总重(kN) |
|02057 |68.20 |236.60 |304.80 |
二、6×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第一联)动载实测数据
1、动载测点布置
[pic]附图5 桥跨动测的传感器测点布置
2、跑车实测曲线
[pic]
附图6 20Km/h上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5mm)
[pic]
附图7 20Km/h下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2mm)
[pic]
附图8 30Km/h上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5mm)
[pic]
附图9 30Km/h下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15mm)
[pic]
附图10 40Km/h上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6mm)
[pic]
附图11 40Km/h下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81mm)
3、刹车实测曲线
[pic]
附图12 20Km/h刹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63mm)
[pic]
附图13 30Km/h刹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34mm)
4、跳车实测曲线和分析
[pic]
附图14 跳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23mm)
[pic]
附图15 跨中跳车3#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6.067Hz,阻尼比=0.982%)
二、3×25m+35m+3×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二联)动载实测数据
1、动载测点布置
[pic]附图16 桥跨动测的传感器测点布置
2、跑车实测曲线
[pic]
附图17 20Km/h上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7mm)
[pic]
附图18 20Km/h下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6mm)
[pic]
附图19 30Km/h上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72mm)
[pic]
附图20 30Km/h下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64mm)
[pic]
附图21 40Km/h上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091mm)
[pic]
附图22 40Km/h下坡跑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14mm)
3、刹车实测曲线
[pic]
附图23 20Km/h刹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16mm)
[pic]
附图24 30Km/h刹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11mm)
4、跳车实测曲线和分析
[pic]
附图25 跳车实测动挠度-时间图(A3=0.45mm)
[pic]
附图26 跨中跳车3#测点动挠度频谱图(f =4.1327Hz,阻尼比=1.196%)
| 0 | negative_file/┤≤║╞║■┐τ╧▀╟┼╩╘╤Θ▒¿╕µ.doc |
2018毛概最新复习资料
前言部分
马克思主义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简答题)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象) 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多选)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前途)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多选)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三章
1949-1956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党的过度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用 和平赎买 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第四章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初步探索的意义
1.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 两层含义
1.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党的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 领导力量 和 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 根本立足点。
党的十七大把 和谐 与 富强、民主、文明 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党的十九大提出 为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将 现代化国家 提升为 现代化强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点
1.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各有所长,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只读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坚持一个中国,这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邓小平历史地位
1.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1.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2.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3.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式、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第八章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依据)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的内涵
1.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 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 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 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 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意义
1. 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逐步富起来,新时代中华民族要实现强起来的宏伟目标。
2.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2世纪末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曲折。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沧海横流中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3.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寄希望加快发展有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世界上一些国家陷入困难甚至危机时,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而独树一帜。中国发展所释放出的强大影响力和示范力,吸引了很多国家关注和借鉴。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 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途径: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步走 战略具体安排
1.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2. 从2035年到本世界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第十章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如何建设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1.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 激发各类市场主题活力
4.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5.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6.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者关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本根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如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p223-226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加强理论武装
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2.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3. 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4.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5.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如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1.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2.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十一章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
1.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2.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3.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4. 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方向
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1.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2.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心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3.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4.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5.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6.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为何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1.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2.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3. 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如何全面从严治党
1.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2.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3.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4. 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5. 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第十二章
新时代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具体化,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目标引领,体现了新时代对强军的战略要求
第十三章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中国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第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 0 | negative_file/2018版毛概复习资料.docx |
化验员、质监员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 基本常识
第一章 允许差
一、准确度和误差
1.准确度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2.误差 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二、精密度和偏差
1.精密度 系指在同一实验中,每次测得的结果与它们的平均值接近的程度。
2.偏差 系指测得的结果与平均值之差。
三、误差和偏差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无法计算误差。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计算偏差(或
用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计算误差,其结果仍然是偏差)。
四、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 = 测得值-平均值
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 = ×100%
平均值
若两份平行操作,设A、B为两次测得值,则其相对偏差如下式计算:
A-平均值 A-(A+B)/2 A-B
相对偏差(%)= ×100% = ×100% = ×100%
平均值 (A+B)/2 A+B
五、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1.标准偏差 是反映一组供试品测定值的离散的统计指标。
若设供试品的测定值为Xi,则其平均值为X,且有n个测定值,那么标准偏差为:
1.标准偏差(SD)
SX =
2.相对标准偏差(RSD)
SX
RSD = ×100%
六、最大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
是用来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根据对分析工作的要求不同而制定的最大值(也称允许
差)。
七、误差限度
误差限度
系指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情况,通过大量实践而制定的测定结果的最大允许相对偏差。
第二章 有效数字的处理
一、有效数字
1.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就称为有效数字。
2.在记录有效数字时,规定只允许数的末位欠准,而且只能上下差1。
二、有效数字修约规则
用“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舍去过多的数字。
即当尾数≤4时,则舍;尾数≥6时,则入;尾数等于5时,若5前面为偶数则舍,为奇数时
则入。当5后面还有不是零的任何数时,无论5前面是偶或奇皆入。
例如:将下面左边的数字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
2.324→2.32 2.325→2.32 2.326→2.33 2.335→2.34 2.32501→2.33
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
1.在加减法运算中,每数及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以小数点后面有效数字位
数最少的为标准。在加减法中,因是各数值绝对误差的传递,所以结果的绝对误差必须
与各数中绝对误差最大的那个相当。
例如:2.0375+0.0745+39.54 = ?
39.54是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在这三个数据中,它的绝对误差最大,为±0.01,所以应
以39.54为准,其它两个数字亦要保留小数点后第二位,因此三数计算应为:
2.04+0.07+39.54 = 41.65
2.在乘除法运算中,每数及它们的积或商的有效数字的保留,以每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
少的为标准。在乘除法中,因是各数值相对误差的传递,所以结果的相对误差必须与各
数中相对误差最大的那个相当。
例如:13.92×0.0112×1.9723 = ?
0.0112是三位有效数字,位数最少,它的相对误差最大,所以应以0.0112的位数为准,
即:
13.9×0.0112×1.97 = 0.307
3.分析结果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与分析方法精密度小数点后的位数一致。
4.检验结果的写法应与药典规定相一致。
第三章 药典、行业标准中有关概念及规定
一、试验温度
1.水浴温度 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
2.热水 系指70~80℃;
3.微温或温水 系指40~50℃;
4.室温 系指10~30℃;
5.冷水 系指2~10℃;
6.冰浴 系指约0℃;
7.放冷 系指放冷至室温。
二、取样量的准确度
1.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量”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
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如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系
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2.“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3.“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4.“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5.“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位数选用量具。
6.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三、试验精密度
1.恒重
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干燥
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
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
2.试验中规定“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取未经干
燥(或未去水,或未去溶剂)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
的干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剂)扣除。
3.试验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
操作所得的结果;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系指按供试品所耗
滴定液的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量(ml)之差进行计算。
4.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
除另有规定外,应以25℃±2℃为准。
四、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
冷至室温的水。
五、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六、液体的滴,系在20℃时,以1.0ml水为20滴进行换算。
七、本版药典使用的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mol/L(摩尔/升)表示者,其浓度要求精
密标定的滴定液用“XXX滴定液(YYY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标定其浓度时,
用“YYYmol/L XXX溶液”表示,以示区别。
八、限度
1.标准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以及制剂的重(装)量差异,系包括上限和下限两
个数值本身及中间数值。规定的这些数值不论是百分数还是绝对数字,其最后一位数字
都是有效位。
试验结果在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字多保留一位数,而后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
规则进舍至规定有效位。计算所得的最后数值或测定读数值均可按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
的有效位,取此数值与标准中规定的限度数值比较,以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
2.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
用本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
非真实含有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九、溶解度试验法:
除另有规定外,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量取液体供试品,置于25℃±2℃一定容量的溶剂
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如看不见溶质颗粒或液滴时
,即视为完全溶解。
十、含量测定必须平行测定两份,其结果应在允许相对偏差限度之内,以算术平均值为
测定结果,如一份合格,另一份不合格,不得平均计算,应重新测定。
十一、记录复核
检验记录完成后,应有第二人对记录内容、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复核后的记录,属内容
、计算错误,复核人要负责;属检验错误复核人无责任。
第四章 取样方法
一、进厂原料取样
对进厂原料按批(或件数)取样。
若设进厂总件数为n,则当n≤3时,每件取样;当3<n≤300时,按[pic]+1取样量随机取
样;当n>300时,按[pic]+1取样量随机取样。
二、对中间体(半成品)按批(包装单位:桶、锅等)取样。
若设总包装单位为n,则当n≤3时,按包装单位取样;当3<n≤300时,按[pic]+1取样量
随机取样;当n>300时,按[pic]+1取样量随机取样。
三、对成品按批取样。
若设总件数(包装单位:箱、袋、盒、筒等)为n,则当n≤3时,逐件取样;当3<n≤300
时,按[pic]+1取样量随机取样;当n>300时,按[pic]+1取样量随机取样。
-----------------------
[pic]
[pic]
| 0 | negative_file/检验员培训教程系列4(DOC 4页).doc |
课题:帆船
目的:熟记条文,理解及掌握条文的解释、
帆船的避让关系及有关名词的解释、
机动船与帆船的避让关系,并能准确
地解答有关考题。
重点:理解及掌握条文的解释、帆船的避让
关系及有关名词的解释、机动船与帆
船的避让关系。
难点:利用本条的解释及有关规定准确地解
答有关考题。
方法:讲授法
教材:《船舶值班与避碰》(大连),参考教
材:《船舶避碰应试必读》(大连)。
主讲:zhangweixin
步骤: 一、介绍条文
二、条文解释
三、例题分析
四、布置作业
一、介绍条文
二、条文解释
1、帆船的操纵特点:
1)、短樯行驶
短樯是指逆风行驶,风从正横前吹
来,航行中横移大而进程小。如水域狭窄,
常作短樯“Z”形航进,此时掉樯频繁,
操纵不灵便,且常横于航道中。
2)、长樯行驶
长樯是指风从正横后吹来,航行中进
距大而横移小。如水域狭窄,风从正横附
近吹来时,作长、短樯“Z”形航进,在
长樯未驶完时,一般不愿掉樯行驶。
3)、顺风行驶
顺风行驶时,风从船尾后方吹来,通
常将前后帆分别向两舷张开(俗称蝴蝶
帆),风力小时张满帆,此时帆船向其头
帆伸出一侧转向较为容易。
4)、掉樯
帆船在变换受风舷而改变帆的受风
角度时称为掉樯,如长短樯互换。
2、帆船的受风舷侧
帆船的受风舷侧应认为是主帆被吹
向的一舷的对面舷侧,也就是风来方向的
那一舷侧,判明对方的受风舷侧首先要辩
明对方船首、船尾,通常可用下列办法对
对方帆船进行观测:
1)、根据梢灯,帆船尾部设有梢灯(W色),
但梢灯常被帆遮挡而不易察觉。
2)、根据帆船位置及大小,两桅帆船的主
帆大,头帆小;三桅帆船的中帆最大,头
帆次之,尾帆最小。
3)、根据船型。帆船的住舱及驾驶地点均
在船尾,船尾比船首高。
3、适用范围
A、互见中
B、两艘帆船相遇
C、致有构成碰撞危险
D、不适用于任何其他情况
4、帆船间的避让关系
1)、两船不同舷受风时,左舷受风的船应
给他船让路;
2)、两船同舷受风时,上风船应给下风船
让路;
3)、如左舷受风的船看到在上风的船而不
能断定究竟该船是左舷受风还是右舷受
风,则应给该船让路。
5、行动规则
1)、让路船:遵守第8条和第16条的有
关规定;
2)、直航船:遵守第8条和第17条的有
关规定。
3)、一艘帆船在追越另一艘帆船时,应给
被追越船让路,不论两船的受风舷或风从
所处的位置如何,应遵守第13条的规定。
6、机动船避让帆船
遵守第18条的规定,机动船在航时
应给帆船让路,根据帆船的操纵特点,避
让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顺风追越帆船时,应从其主帆伸出舷
通过;
2)、对顺风和横风长樯行驶的帆船,应从
其上风通过;
3)、对于逆风短樯行驶的帆船,应从其船
尾通过;
4)、对准备掉樯的帆船,一般不宜转向对
其船尾,以防掉樯后失去动力被压向大
船;
5)、航道较窄时转向其船尾从上风通过,
航道较狭窄时宜减速让帆船越过船头,但
须防其越过船头后,立即掉樯,故对其采
用长短樯行驶有所估计;
6)、当几艘帆船同时抢越时,大船应尽早
停车避让;
7)、避让帆船时,还应注意帆船间的避让
关系。
三、例题分析
船舶避碰应试必读:P146习题
第1—8题。
四、布置作业
新题库中相对应的有关考题。
| 0 | negative_file/【公众号:zsxx_xxyg】避碰第12条.doc |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前 言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答)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
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
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
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
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应用
1.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十月革命的时代影响)
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国情(客观需要)——领会
4.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识记
1.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大革命时期(1924-1927),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
1935),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遵义会议以后到抗日战争时期(1935-
1945),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
党的政策和策略。
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1945-1949-1966)
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提出了“第二次结
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且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
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领会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关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识记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
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
主。
1.实事求是——领会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群众路线——领会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
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独立自主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应用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领会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识记
(3)近代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识记
(4)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领会
(1)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
转换。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
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
阶段。——识记
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和指导理
论,都从根本上有别于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种民主主义革命和历史上欧美各国
的民主革命也大不相同,它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是要
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联合专政,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
国,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做准备。——应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1.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识记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领会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识记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识记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识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2)中国工人阶级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领会
一是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本国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具有强烈
的反抗意识。
二是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工农联盟,增加无
穷的革命力量。
三是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不多,但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一些大中型企业,便于
团结起来进行有组织的革命斗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识记
(1)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应用
一是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
命的一部分;
二是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四是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应用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也称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
要内容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
之义
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识记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
队伍开赴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
毛泽东先后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
论。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情,论述了
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确立了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
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条件(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必要
性、可能性)——领会
(1)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
(2)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特殊国情决定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识记
1.统一战线
(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领会
一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二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
政党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2)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领会
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
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3)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领会
一是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二是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
三是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四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武装斗争——领会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革命经验:一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二要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
三是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3.党的建设——应用
毛泽东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工程”,是三大法宝中最重要的,经验:
(1)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2)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3)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识记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
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4)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4.三大法宝关系——领会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应用
第一,是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第二,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第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
第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第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产生了重大的世界影响。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领会
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构成
(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
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
经济。——识记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识记
(2)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
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识记
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
级的矛盾。——识记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历史必然性)——应用
由于社会主义因素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
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因而,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就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依据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领会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
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
互促进。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领会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
和形式。——识记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方针:积极引导、稳步前进——识记
(2)在步骤上,从供销合作人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识记
具体来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方法:说服教育、示范和国家帮助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领会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①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识记
②具体方式: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③意义:——领会
一是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二是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
,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三是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四是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④原因:——领会
一是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二是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两者之间的
矛盾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三是我国已经有了强大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
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上对社会主义依赖。
四是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
家的监督等因素,促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①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识记
②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四马分肥”: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这
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识记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这是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第一个阶段
。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这是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阶段。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领会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标志: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
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的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确立。——识记
2.依据:——领会
(1)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
义公有制巳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2)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也在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3)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
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使广大
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对世界格局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
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第四章 社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第二次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识记
2.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因素和消
极因素关系的思想,主要包括:——领会
一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
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
二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包括党内的,也包括党外的;既包括
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既包括直接的,也包括间接的。
三是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一般来说,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占
有压倒的优势,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
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领会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内容、意义)——应用
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1957年毛泽东发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
论。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主要有: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
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
础之间的矛盾。——识记
(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4)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
。
2.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领会
(1)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
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
间的矛盾。
(2)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各级
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全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学新本领。
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性质及其关系。
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
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识记
二是人民内部矛盾。
三是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
以互相转化的。
(2)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识记
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须分别采用专政和
民主两种不同的方法。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识记
具体方针、原则:——识记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
、讨论的方法;
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
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
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思想教育;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
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
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
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等。
4.意义——领会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
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
理论基础。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是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他更加明确地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
重要的问题,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2.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必须正确解决若干重大问题——应用
(1)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识记
“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
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
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另一重要方针
,是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在科学技术方面,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
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教育事业方面,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
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文化工作方面,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的方针。
(4)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
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
级知识分子队伍。
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知识分子
和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善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使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
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5)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6)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
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
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初步探索的意义——领会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识记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应用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
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
搞建设。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领会
2.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领会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领会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起点: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
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识记
2.逐步展开阶段: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邓小平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许多重要的科
学论断。——识记
3.轮廓的形成: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
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
要内容作了系统总结。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概括。——识记
4.走向成熟: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
大问题,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识记
5.正式提出: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还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识记
6.载入宪法:
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识记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识
记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领会
(1)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
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是它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
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
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体现了在世
界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为迎接资本主义严峻挑战所必须
采取的战略决策。
二是它突出地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
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指出了我们发展
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2)意义: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
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
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从最根本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化了对
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
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
实践意义。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识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应用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也是中国最大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
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
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人社会主义社会,
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
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应用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
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
标的基本途径。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两个基本点”。
(3)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应用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中国
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发展要抓住机遇,要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
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5.“三步走”战略——应用
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上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
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
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6.改革开放理论——应用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
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
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
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
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为标准。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领会
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市场和计划的矛盾愈益显现出来,成为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
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
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识记
坚持“两手抓”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
建设;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9.“一国两制”——领会
“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
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一是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
和平统一的基础;二是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
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三是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
中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的各种合法权益将
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
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应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要加强党的思
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从而加强我们工
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革命化、年轻化、
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要坚持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
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应用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变化
2.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识记
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两大历史
性课题——识记)
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
长期执政的党--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
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对“三个代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识记
在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
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
章。——识记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识记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应用
含义: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
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
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原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
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我们党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
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特
别是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使
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做到:(1)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
(2)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3)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4)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用
含义: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
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
力和智力支持。
要求:(1)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
(2)弘扬民族精神。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
(4)作好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
要政治优势。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应用
含义: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
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
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领会
原因:(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3)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做到:(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
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2)坚持和深化改革。
(3)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4)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同
时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
基本经济制度。——识记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识记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国家。
5.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
6.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用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
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2)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点是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识记
(3)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4)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
体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
事。
(5)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其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
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6)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
严重政治斗争。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三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领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
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识记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和国
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应用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领会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反映了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这些新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
实依据。
2.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的实践经验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识记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
展观的理论定位、理论依据、理论内涵作了全面阐述。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入党章,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
思想。——识记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领会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识记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
性意义。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必
须:(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识记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识记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领会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识记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
一体。——识记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领会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领会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识记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领会
1.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
主线。——识记
关键: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识记
主攻方向: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
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识记
根本出路:自主创新。——识记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识记
2.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识记
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好、发展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识记
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领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领会
4.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胡锦涛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识记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
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识记
5.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
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
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识记
实质: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策: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方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识记
6.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应用
科学发展观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应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识记:
历史性成就
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生态文
明建设、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外交布局、全面从严治党等十个方面。
历史性变革
(1)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2)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
变;
(3)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
得到明显改变;
(4)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
得到明显改变;
(5)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6)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
显改变;
(7)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
显改变;
(8)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
明显改变;
(9)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两个没有变
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领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依据。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巳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依据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
入世界前列。
(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
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3)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3.应用:
新时代的内涵。
(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
利的时代。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时代。
(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飞跃。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
力。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
案。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识记:
改革开放以来的鲜明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领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
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领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第一,这一思想坚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
情为中心,着眼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大智慧谋划大格局,
大手笔续写大文章,是实践探索、经验总结、理论升华凝结而成的思想结晶。
第二,这一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
水,从5000年文明中承继人文精神、道德价值的精华养分,从历朝历代的治乱兴衰中总
结安邦治国、经世济民的历史智慧,从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探寻民族复兴
、民富国强的客观规律,是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成果,具有无比深
厚的历史底蕴。
第三,这一思想紧紧围绕强国梦想,贯通党的使命、国家的前途、人民的福祉、民
族的命运,贯通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
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成为当今时代最富中国味、最具中国魂的科学理论。
第四,这一思想必将以强大的解释力创造力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共
同的目标团结奋进,不断创造新辉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
集中体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识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两个一百年”。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
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领会: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本质、特点(简答题)
中国梦的特点。
(1)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
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
(2)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
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
(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4)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5)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3.应用: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共同梦想、必须实干、艰苦努力、需要和平。
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1.识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领会:
“两步走”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
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进军。
3.应用:
“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经济、政治、文化、民生和社会、生态文明)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203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识记: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
2015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
2.领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涵。
(1)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
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
(3)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
(4)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
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5)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
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
(6)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7)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
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共享的内涵。
一是全民共享,
二是全面共享,
三是共建共享,
四是渐进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的相互关系。
[pic]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2)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3)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4)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迫切要求建设现
代化经济体系。
3.应用: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1)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4)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5)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
(6)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7)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激发各类市场活力;
(4)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5)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6)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识记:
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是实现
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爱国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
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
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简答:新时期爱国统一战
线的主要内容)
“一国两制”。“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
“一国”之中。
台湾问题及其解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
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2.领会: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
(材料题)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2)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3)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
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3.应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材料题)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1.识记: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
党人的“真经”。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要的是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代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
伟大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2.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3.领会: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5)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识记: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把教育事业放在优
先位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2.领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
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提高就业质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3)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6)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总体国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
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应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简答)
(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3)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要求: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创新国家安全理念,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
,统揽国家安全全局,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2)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3)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4)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5)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五)建设美丽中国
1.识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
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材料题)
生态文明建设。
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
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材料题)
2.领会:
“美丽中国”建设蓝图。
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体系。
(1)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2)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3)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
(4)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5)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3.应用: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积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原则。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
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
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
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4)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
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5)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
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6)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
(2)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4)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识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一是覆盖的领域要全面,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二是覆盖的人口要全面,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三是覆盖的区域要全面,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2.领会: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精准脱贫攻坚战
污染防治攻坚战
3.应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1)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3)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4)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5)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6)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二)全面深化改革
1.识记: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领会: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
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3.应用:
保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1)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2)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3)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4)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1)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3)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5)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6)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三)全面依法治国
1.识记: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领会:
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1)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一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是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三是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
四是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2)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一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査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二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三是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五是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和法律至上、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3.应用:
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党和法的关系。是高度统一的: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党的领导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最根本保证,必须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
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四)全面从严治党
1.识记: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根本方针
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
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
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目标
2.领会: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1)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
任务。
(2)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
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
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
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
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
(5)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
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
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6)全党同志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
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3.应用: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意义。
(1)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2)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3)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
从严治党要多措并举、多方共进,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廉政等方面加强党
的建设。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1.识记:
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
军委主席负责制
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制度。
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党指挥枪原则落地生根的坚实基础。
支部建在连上。
政治建军。
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
改革强军。
改革强军是习近平为了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发出的伟大号召。
科技兴军。
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
依法治军。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
2.领会: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成果。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军事思
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
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
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
方面创新。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意义。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开拓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发展推向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
作风形象重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定步伐。取得这一切变革和成就,最根
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形成。
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
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本内容。
军队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中国共产党是军队唯一的独立的领导。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保证。
一是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
二是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
三是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四是实行支部建在连上。
把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实处。
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好党领导军队的一整套制度。
二是坚持军队好干部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三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大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力度。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的战略安排。
到202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
力有大的提升;
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3.应用: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1)强国必须强军。
(2)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
(3)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4)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
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5)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
(6)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
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7)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
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8)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
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
(9)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变革,提高国防和军队
建设法治化水平。
(10)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基本内容、制度保证、原则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战略安排
必须做到:
(1)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2)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3)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
(4)深入推进练兵备战。
第二节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识记:
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坚持全国一盘棋。
健全体制机制。
强化战略规划。
突出重点领域。
2.领会: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富国才能强军,强军才能卫国。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国防建设是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加强国防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拉动作用。
3.应用: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1.识记:
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新型国际关系的特点和核心。
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
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
话和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和共赢,而不是单贏。
2.领会: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
第一,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
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第二,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
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
第三,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
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四,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
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原因和意义。(简答)
原因:
首先是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
其次是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
最后是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意义:
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既让中国更好利用世界的机遇,又让世界更好分享中国的机遇,促进中国和世界各
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3.应用: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
原则,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
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话和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
双赢和共赢,而不是单贏。
措施: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识记: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领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从国际上看,一方面,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进程之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机遇;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另一方面,世界发展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交锋激荡。
从国内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
步提高。
“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理念: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
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
通为主要内容。
实践:
第一,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
第二,以深化“五通”合作为关键支撑。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
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
第三:以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努力方向。
3.应用:
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举措。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
命。
战略举措:
第一,坚持和平发展,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第二,完善外交布局,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第三,参与全球治理,引导国际秩序变革。
第四,推动国际社会,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1.识记:
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
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领会: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优势发挥的根本保障,党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源。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内在逻辑。
第一,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第二,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第三,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3.应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识记: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八大执政本领。
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依法执政、群众工
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本领
2.领会: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具体举措。
第一,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
、看齐意识。
第二,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第三,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3.应用: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 0 | negative_file/1-14章 章节复习资料.doc |
谐波的定义
一、谐波定义
供电系统谐波的定义是对周期性非正弦电量进行傅立叶级数分解,除了得到与电网基波
频率相同的分量,还得到一系列大于电网基波频率的分量,这部分电量称为谐波。谐波
频率与基波频率的比值(n=fn/f1)
称为谐波次数。电网中有时也存在非整数倍谐波,称为非谐波(Non-
harmonics)或分数谐波。谐波实际上是一种
干扰量,使电网受到“污染”。电工技术领域主要研究谐波的发生、传输、测量、危害及
抑制,其频率范围一般 为2≤n≤40。
二、谐波源
向公用电网注入谐波电流或在公用电网上产生谐波电压的电气设备称为谐波源。具有非
线性特性的电气设备是主要的谐波源,例如带有功率电子器件的变流设备,交流控制器
和电弧炉、感应炉、荧光灯、变压器等。我国工业企业也越来越多的使用产生谐波的电
气设备,例如晶闸管电路供电的直流提升机、交-
交变频装置、轧钢机直流传动装置、晶闸管串级调速的风机水泵和冶炼电弧炉等。这些
设备取用的电流是非正弦形的,其谐波分量使系统正弦电压产生畸变。谐波电流的量取
决于谐波源设备本身的特性及其工作状况,而与电网参数无关,故可视为恒流源。各种
晶闸管电路产生的谐波次数与其电路形式有关,称为该电路的特征谐波。对称三相变流
电路的网侧特征谐波次数为: …(正整数)
式中p为一个电网周期内脉冲触发次数(或称脉动次数)。除特征谐波外,在三相电压不
平衡,触发脉冲不对称或非稳定工作状态下,上述电路还会产生非特征谐波。进行谐波
分析和计算最有意义的是特征谐波,如果5,7,11,13次等。对于p脉动的变流电路,假
定直流侧电流为理想平滑,其网侧n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之比为: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
网(www.3722.cn ) 海量资料下载
式中为换流重叠角。,估算时可取。如直流侧电流波纹较大,则5次谐波幅值将增大,其
余各次谐波幅值将减少。当电网接有多个谐波源时,由于各谐波源的同次谐波电流分量
的相位不同,其和将小于各分量的算术和。
变压器激磁电流中含有3,5,7等各次谐波分量。由于变压器的原副边绕组中总有一组为
角形接法,为3次谐波提供了通路,故3次谐波电流不流入电网。但当各相激磁电流不平
衡时,可使3次谐波的残余分量(最多可达20%)进入电网。
三、谐波传输
对于多电压等级的电网,其谐波阻抗的特点是Zn(高压侧)Zn(低压侧)。谐波电流由
低压侧流向高压侧,其大小基本上与高压侧参数无关,可视为恒流源。谐波电压由高压
侧传输到低压侧,可视为恒压源。在进行谐波分析时,就是根据这个原则构造电网的谐
波等效电路。
1.电网元件的频率特性
在谐波频率范围内,由于涡流和漏磁场的作用,电网元件的谐波参数要考虑长线效应,
即变压器和导线的等效电阻R随频率的上升而增加,等效电感L随频率的上升而降低。电
缆、导线和电容器的电容C基本不随频率变化而保持恒定。负载阻抗与频率的关系依负载
的不同而异(见图1:负载有功电导频率关系图)。电机类负荷在简化分析时可只考虑其
漏感。电机漏感Lsn的频率特性与变压器相似。
2.电网等效电路
电网可以由电网各元件的谐波参数Rn,Ln和Cn组成等效网络。三相对称电网的等效电路
图通常采用单相表示(见图2:电网及其等效电路和阻抗矢量轨迹图)。根据等效电路计
算各频率下的节点导纳矩阵Yn,求出阻抗Zn=,计算谐波电压Un=ZnIn。
电网在某些谐波频率下会发生并联谐振,导致谐波电流大幅度增加。
电网的并联谐振频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Sk为节点B的短路功率(MVA);
Sc为电网充电功率(包括并联电容器的功率,MVA)。
谐振回路品质因数Q的大小取决于谐振频率和电网的负荷率,负荷率下降,品质因数升高
。低压电网的品质因数为2~3,高压公用电网为2~5,高压工业电网约为10。低压电网无
并联电容器时,其谐振频率一般不在谐波范围内。
四、谐波限值
为使电网谐波电压保持在允许值以下,必须限制谐波源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量。大多数
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电网谐波管理的标准或规定。谐波管理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电磁
相容性的原则,即在一个共同的电磁环境中,电气设备既能正常工作,又不得过量地干
扰这个环境(见图3:电磁相容性)。
我国已于1993年颁布了限制电力系统谐波的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规定
了公用电网谐波电压限值和用户向公用电网注入谐波电流的允许值(见表1及表2)。
电压或电流的正弦波形受谐波影响而畸变的程度用谐波电压或电流含有率表示:
HRVn=(Un/U1)100%
HRIn=(In/I1)100%
式中 Un、In为第n次谐波电压、电流有效值;
U1、I1为基波电压、电流有效值。
表1 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极限值
|电网标称电|电压总谐波畸变|各次谐波电压含有|
|压 |率 |率 |
|kV |% | |
| | |奇次 |偶次 |
|0.38 |5.0 |4.0 |2.0 |
|6(10) |4.0 |3.2 |1.6 |
|35(66) |3.0 |2.4 |1.2 |
|110 |2.0 |1.6 |0.8 |
表2 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允许值
|标|基|谐波次数及谐波电流允许值(A) |
|准|准| |
|电|短| |
|压|路| |
|kV|容| |
| |量| |
| |MV| |
| |A |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0.38 |10 |78 |62 |39 |62 |26 |44 |19 |21 |16 |28 |13 |24
|11 |12 |9.7 |18 |8.6 |16 |7.8 |8.9 |7.1 |14 |6.5 |12 | |6 |100 |43 |34 |21
|34 |14 |24 |11 |11 |8.5 |16 |7.1 |13 |6.1 |6.8 |5.3 |1. |4.7 |9.0 |4.3
|4.9 |3.9 |7.4 |3.6 |6.8 | |10 |100 |26 |20 |13 |20 |8.5 |15 |6.4 |6.8 |5.1
|9.3 |4.3 |7.9 |3.7 |4.1 |32 |6.0 |2.8 |5.4 |2.6 |2.9 |2.3 |4.5 |2.1 |4.1 |
|35 |250 |15 |12 |7.7 |12 |5.1 |8.8 |3.8 |4.1 |3.1 |5.6 |2.6 |4.7 |2.2 |2.5
|1.9 |3.6 |1.7 |3.2 |1.5 |1.9 |1.4 |2.7 |1.3 |2.5 | |66 |500 |16 |13 |8.1
|13 |5.4 |9.3 |4.1 |4.3 |3.3 |5.9 |2.7 |5.0 |2.3 |2.6 |2.0 |3.8 |1.8 |3.4
|1.6 |1.9 |1.5 |2.8 |1.4 |2.6 | |110 |750 |12 |9.6 |6.0 |9.6 |4.0 |6.8 |3.0
|3.2 |2.4 |4.3 |2.0 |3.7 |1.7 |1.5 |1.5 |2.8 |1.3 |2.5 |1.2 |1.4 |1.1 |2.1
|1.0 |1.9 | |五、谐波危害
谐波增加电气设备的热损耗,干扰其功能甚至引发故障。另外谐波可对信息系统产生频
率藕合干扰。
1.电动机
谐波电压在电动机短路阻抗上产生的谐波电流和电动机负序基波电流I一起使设备产生附
加热损耗,并且在电动机起动时容易发展成干扰力矩。谐波电流和负序基波电流有效值
之和一般不得大于电动机额定电流Ie的5~10%,即
如果电动机不是按额定功率连续运行,可以允许短时超出上述限值。
2.电容器
谐波可使电容器过流发热。在畸变电压下电容器的电流有效值为:
有关规程规定电容器长期工作电流不得超过1.3倍额定电流(Ic=CUn)。位于谐波源附近
的电容器或者滤波电容器通常按较高的电流有效值特殊制造。
3.电子装置
谐波电压可使晶闸管触发装置发生触发错误,甚至导致设备故障。谐波也会对电网音频
控制系统和计算机产生不良影响。
4.通讯系统
在2.5kHz以下导线间电感电容藕合作用随频率呈近似线性上升,特别是较高次谐波会对
通讯及信息处理设备产生干扰。
六、谐波测量
测量谐波电流使用低感分流器(约L/R)和电子式电钳,测量谐波电压使用电阻分压器或
电容式分压器。
谐波测量设备基于快速傅立叶分析原理,由模拟滤波器和模拟(数字)相关器或者计算
机组成。
谐波阻抗测量是使用一个可控式电源向电网注入谐波频率电流,然后分别测量谐波电压
的幅值和相位(见图4:谐波注入原理图)。
七、谐波抑制
将三相桥式电路的脉动数从6提高到12,可消除5,7次谐波。将多个谐波源接于同一段母
线,利用谐波的相互补偿作用也可降低电网谐波含量。
当谐波量超出规程允许值或者电网在谐波范围内有谐振时,通常设置单调谐滤波器吸收
特征谐波。对于13次及以上的谐波,可设置一个高通滤波器。滤波回路也会吸收电网原
有谐波并可能性导致过负荷。一般通过调整失谐率,降低品质因数或者通过附加电子装
置控制电流值来避免过负荷。
电容器可通过串联电抗器形成谐波阻塞回路,以防止电容器谐波过负荷。一般将串联谐
振频率定在250Hz以下。
电力系统谐波成因分析
一、引言
一个理想的电力系统是以单一恒定频率与规定幅值的稳定电压供电的。但实际上,由于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大功率换流设备和调压装置的利用、高
压直流输电的应用、大量非线性负荷的出现以及供电系统本身存在的非线性元件等使得
系统中的电压波形畸变越来越严重,对电力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如:使供电系统中
的元件损耗增大、降低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干扰通讯系统等。严重时甚至还能使设备
损坏,自动控制失灵,继电保护误动作,因而造成停电事故等及其它问题。所谓"知己知
彼,百战不殆",因此,要实现对电网谐波的综合治理,就必须搞清楚谐波的来源及电网在
各种不同运行方式下谐波潮流的分布情况,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和消除谐波,从而改
善供电系统供电质量和确保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二、电力系统谐波的来源
电力系统中谐波源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系统中的各种非线性用电设备如:换流设备、调压装置、电气化铁道、电弧炉、荧光
灯、家用电器以及各种电子节能控制设备等是电力系统谐波的主要来源。这些设备即使
供给它理想的正弦波电压,它取用的电流也是非线性的,即有谐波电流存在。并且这些
设备产生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电力系统,使系统各处电压产生谐波分量。这些设备的谐
波含量决定于它本身的特性和工作状况,基本上与电力系统参数无关,可视为谐波恒流
源。
2、供电系统本身存在的非线性元件是谐波的又一来源。这些非线性元件主要有变压器激
磁支路、交直流换流站的可控硅控制元件、可控硅控制的电容器、电抗器组等。
3、如荧光灯、家用电器等的单个容量不大,但数量很大且散布于各处,电力部门又难以
管理的用电设备。如果这些设备的电流谐波含量过大,则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对该类设备的电流谐波含量,在制造时即应限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之内。
4、发电机发出的谐波电势。发电机发出谐波电势的同时也会有谐波电势产生,其谐波电
势取决于发电机本身的结构和工作状况,基本上与外接阻抗无关。故可视为谐波恒压源
,但其值很小。
三、电力系统谐波潮流计算
所谓电力系统谐波潮流计算,就是通过求解网络方程In=YnUn
(n=3,5,7…...n:谐波次
数。In为谐波源负荷注入电网的n次谐波电流列向量。Yn为电网的n次谐波导纳阵。Un为
电网中各节点母线的n次谐波电压列向量)。求得电网中各节点(母线)得谐波电压,进
而求得各支路中的谐波电流。当电力系统中存在有谐波源时,此时系统中个接点电压和
支路电流均会有高次谐波。为了确定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在供电系统中的分布,需要对
谐波阻抗构成的等效电路进行潮流计算,同时当整流装置供电系统中有容性元件存在时
,还要根据各支路谐波阻抗的
性质和大小,来检验有无谐振的情况。进行谐波潮流计算,首先必须确定电网元件的谐
波阻抗。
(3.1)、 电网各类元件的谐波阻抗:
(1)、同步发电机的谐波阻抗
合格的发电机的电势是纯正弦的,不含有高次谐波,其发电机电势只存在于基波网络。
在高次谐波网络里,由于发电机谐波电势很小,此时可视发电机谐波电势为零。故其等
值电路为连接机端与中性点的谐波电抗
****。
其中 XGn=nXG1-------------(1)
式中
XG1为基波时发电机的零序、正序或负序电抗,有该次谐波的序特性决定如果需要计及网
络损耗,对于发电机,可将其阻抗角按85度估计,对于输电线,变压器和负荷等元件的
等值发电机,可将其阻抗角按75度估计。
(2)、变压器的谐波阻抗
电力系统谐波的幅值常是随着频率的升高而衰减,故在基波潮流计算尤其是高压电网中
,常忽略变压器的激磁支路和匝间电容。在计算谐波电流时,只考虑变压器的漏抗,且
认为与谐波次数所认定的频率成正比。在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就简化为一连
接原副边节点的谐波电抗****其中 *** 为变压器基波漏电抗。
在高次谐波的作用下,绕组内部的集肤效应和临近效应增大,这时变压器的电阻大致与
谐波次数的平方成正比,此时的变压器谐波阻抗为:
Zn=sqrt(n)RT1+jnXT1-------------------------------(3)
其中RT1为基波时变压器的电阻。对于三相绕组变压器,可采用星型等值电路,其谐波阻
抗的计算方法通上。当谐波源注入的高次谐波电流三相不对称时,则要根据变压器的接
线方式和各序阻抗计算出三相谐波阻抗。
3)电抗器的谐波阻抗
当只计及电抗器感抗时,对n次谐波频率为:
XLn=Nxl*UN/sqrt(3)IN
4)、输电线路的谐波阻抗
输电线路是具有均匀分布参数的电路,经过完全换位的输电线路可看作是三相对称的。
在潮流计算中,通常以集中参数的PI型等值电路表示。如下图:
在计及分布特性的情况下,则:
ZLn=Znsh(rnl)
Yln/2=(chrnl-1)/(Znshrnl)
ZN和RN分别为对于于该次谐波时线路的波阻抗和传播常数。
其中 Zn=sqrt(Z0n/Y0n) Rn=sqrt(Z0nYon)
Z0N和Y0N 分别为该次谐波时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阻抗和导纳
五)、负荷的谐波阻抗
在谐波潮流计算时,基波部分可按节点注入功率看待,而在谐波网络中将它看作是恒定
阻抗,近似地可认为综合负荷为一等值电动机。其综合负荷的谐波等值阻抗值为:
ZN=SQRT(N)R1+JNX1
其中 R1,X1
为基波等值电动机的负序电阻、电抗、其值可由该节点的基波电压、功率
值经换算求得。零序电流一般不会进入负荷,因而在零序性的高次谐波网络里,可忽略
负荷支路。当确定了电路中各电气元件的谐波阻抗后,可以构成一个谐波作用的等效电
路,以便进
行计算,绘制谐波作用下的等效电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谐波作用的等效电路,均应以整流装置为中心,按照实际接线构成,于是整流装
置视为谐波源,而电力系统的发电机不是以能源出现,而是作为谐波源的负载阻抗的一
部分。
(2)、电路元件阻抗可以用有名值进行计算,也可以用标幺值进行计算。当采用有名值
进行计算时,全部电路应折算到某一基准电压,便于分析和应用。
(3)一般计算中,元件的所有电阻均可忽略,但是当系统某一部分发生或接近并联或串
联谐振时,此时的电阻影响却不能忽略。
(4)、在谐波电流近似计算中,所确定的是整流装置侧的总谐波电流,根据谐波作用等
效电路,才能确定各支路谐波电流和电压的分布。
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www.3722.cn ) 海量资料下载
3.2、谐波潮流计算
(3.2.1)、无容性元件网络的谐波潮流计算
(1)、对称系统的谐波潮流计算
对称系统中三相情况相同,因此可以按一相情况来计算。当确定了整流装置任一侧总谐
波电流后,结合谐波等效电路,就可以确定系统网络中任一支路的谐波电流分布。然后
再根据节点谐波电压和节点注入谐波电流的关系I=YU(其中,Y为谐波导纳阵),就可以
确定各处的节点谐波电压了。进而可求出潮流功率。其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所给运行条件,以通常的潮流计算方法求解基波潮流。
<2>、按谐波源工作条件,确定其它有关参数及需要计算的谐波次数。
<3>、计算各元件谐波参数,形成各次谐波网络节点导纳矩阵,并计算相应谐波网的注入
电流。
<4>、由式IN=YNUN确定各节点的谐波电压,并计算各支路谐波功率。
其中,应注意有谐波仪测出的谐波注入电流,其相角是相对于基波电流的相角。故求出
基波电流后,需将谐波注入电流相角进行修正。同样,系统节点的功率是基波功率与谐
波功率之和,故基波注入功率也应进行修正。但线性负荷处的基波注入功率不必修正。
(2)、不对称系统谐波潮流计算
在不对称系统中,三相情况各不相同,而且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同时进行三相系统的计
算。不对称网络潮流的计算可将网络分为各次谐波网络,先计算基波网络,求得各节点
基波电压后,按它计算各谐波潮流的各次注入电流,再按此谐波注入电流解算各次谐波
的网络方程,求出各节点的各次谐波电压。
(3.2.2)、整流装置供电系统中有容性元件存在时的谐波潮流计算
当整流装置供电系统中有容性元件存在时,电容器对整流装置的换相过程和电压电流波
形都有影响。一般在基波频率下,感抗和容抗支路的参数在数值上相差甚大,不致产生
谐振现象,但整流装置的一次非正弦回路,可以看成是几个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正弦电势
在回路中分别作用的综合结果,因感抗频率特性与容抗频率特性刚好相反,有可能在某
次谐波下两者数值相近,发生谐振现象。故此时除了进行正常的谐波潮流计算外,还要
根据各支路谐波阻抗的性质和大小,来检验有无谐振。
四、总结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的出现,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是一种"污染"。它们降低了系统电压正玄
波形的质量,不但严重地影响了电力系统自身,而且还危害用户和周围的通信系统。因
此对电力系统谐波的研究对于改善电能质量,抑制和消除谐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浩忠,电力系统谐波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陆廷信,供电系统中的谐波分析与抑制,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3、 G.T.Heydt , W.M.Grady and D.Xia , Harmonic Power How Dtudies
Vol,Iand,Te
chnical Report,Purdue University,1982
4、 夏道止、洗赞埙,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分析及谐波抑制,水利电力出版社,1
994
5、夏道止、郝爱特,谐波潮流研究(一),(二),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1,第5,
6期
暂态电能质量问题
电能质量问题是一个跨学科的边沿性课题,也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电力部门及其
用电部门所面临的一个极严峻问题。一般而言,电能质量问题可以划分为稳态电能质量
问题和暂态电能质量问题。
稳态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已趋于深入,它是电能质量的主要方面,影响范围广,程度深
,其主要性能指标是:电网频率、电压偏差、不平衡度、谐波、电压闪变,目前,IEC及
我国均有严格的标准(国内为GB标准),此方面的检测设备、监控系统、专业性的分析
仿真软件、工程治理手段均较成熟,而且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和接受。
暂态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刚刚有所认识,它属于稳态电能质量问题的延
伸,影响范围小,但后果却比较严重;暂态电能质量问题其实质就是暂态电压质量问题
,或者电网遭受外来干扰侵袭及内部故障、操作所带来的系统冲击问题,其主要性能指
标是:电压脉冲、浪涌、电压跌落及瞬时电压中断,目前国际国内还没有此方面的统一
标准,但一般采用其指标参数的幅值和持续时间来描述(有时考虑其上升下降率、发生
频度等)。目前,在所有暂态电能质量问题中,电压跌落的影响最为普遍。
暂态电能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发生的频度较为偶然,它主要是系统遭受
外来干扰、或内部故障、或正常操作情况下发生,而且与电网结构、电网联系强度、感
觉设备(敏感负荷)的用电特性等因素有关;相同的干扰在不同的电网结构及联系强度
下产生的效果指标参数不同,相同的干扰在相同的电网结构及联系强度下对不同的响应
源(敏感负荷)所感受的程度及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一般来说,扰动能量的传递遵循
由高电压等级损失较小地向低电压等级传输,同时在同电压等级之间根据联系紧密程度
也进行传输。引起暂态电能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系统短路故障
这是最普遍、最明显直观的干扰因素。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总是伴随着瞬间的电压
跌落、中断,这种扰动传播的强度与电网结构及电器参数存在密切的关系。另外,这种
扰动同样能够由低电压等级向高电压等级传播,只不过范围及强度较弱而已。短路干扰
产生的跌落幅值可通过理论计算或数字模拟或动态模拟获取,其手段可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例如成熟的短路计算、MATPOWER(开放式专业化的计算仿真工具),国内也具有相当
水平的动态模拟实验站(电科院、西高所)对实际电网进行模拟操作。这种干扰所持续
的时间与系统的保护设置及保护设备、开关设备的固有动作时间有关。一般短路故障从
发生到切除基本持续5个周波左右。另外,重合闸设备的动作使得这种扰动更加复杂,需
认真对待分析。
2、闪络或线路对地放电
雷击引起绝缘子闪络、阴雨季节(春秋季)或鸟粪引起绝缘子污闪、或者其他形式
的线路对地放电是造成电压跌落和供电中断的一个较普遍、发生几率较大的因素,带有
一定的天灾人祸性质。据有些文献报道,其持续时间一般超过5个周波,造成的跌落幅值
比较难以计算,与当地气候、电网电容性设备的材料结构外形以及污闪面积等因素有关
。
3、电力系统正常的开关操作
电力系统正常的断路器投切一般伴随着瞬间的电压跌落,但幅度一般不大。但如果
合闸较大负荷,往往产生不可忽视的电压跌落。因此负荷的分配要比较均匀,负荷的投
入可逐级进行。
4、储能性电器设备的正常操作
5、一些典型的冲击性负荷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
1)交(直)流炼钢电弧炉(在同电压等级供电母线)
2)轧机、提升机、绞车
3)电动机的启动(特别大容量、高频度启动的电机)
4)电焊设备
上面说过,暂态电能质量问题特别是电压跌落、短时中断指标的评判是根据其跌落
中断幅值及其持续时间来衡量的。但是这一幅值与持续时间很难有统一的指标规范,只
能根据不同敏感负荷的生产过程及生产环节进行确定。例如有的文献认为电压幅值标么
值在0.1~0.9之间,持续时间在半个周波到1min的低电压为电压跌落;有的文献认为电
压幅值低于0.1标么值或大于0.5个周波的供电中断属于短时供电中断;ITIC曲线的初衷
是基于大型计算机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而制定的;浦东新区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生产
等离子电视机)显像管生产线中PLC的电压要求不低于85%额定电压持续0.01s;英特尔
中国有限公司(芯片封装厂)对电源提出零停电要求,电压降不低于87%额定电压持续
时间0.12s;华虹NEC(芯片生产厂)同样提出零停电要求,电压不低于90%额定电压持
续时间0.01s。因此,只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确定最佳经济性的解决方案,
不能盲目性地套用某些标准,否则要么达不到技术要求,要么多花费资金。暂态电能质
量问题对于传统性工业及一般性负荷影响不大,它主要影响电子类设备的正常工作,或者
影响由新型电子类设备所控制的传统工业过程。用户设备对暂态电能质量问题特别是电
压跌落、中断的敏感程度视其用电特性的不同各异。
2、电力系统高次谐波分析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用电设备越来越多地问世和使用,高次谐波的
影响越来越严重。电力系统受到谐波污染后,轻则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重则损坏设备
以至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前,电力系统考核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电压的幅值
和频率,现在世界各国都把电网电压正谐波形畸变率极限值作为电能质量考核指标之一
,正确认识谐波已成为电力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研究和分析谐波产生的原因
、危害和抑制谐波的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谐波产生的原因
在供电系统中谐波的发生主要是由两大因素造成的:
(1)可控硅整流装置和调压装置等的广泛使用,晶闸管在大量家用电器中的普通采
用以及各种非线性负荷的增加导致波形畸变。
(2)设备设计思想的改变。过去倾向于采用在额定情况以下工作或裕量较大的设计
。现在为了竞争,对电工设备倾向于采用在临界情况下的设计。例如有些设计为了节省
材料使磁性材料工作在磁化曲线的深饱和区段,而在这些区段内运行会导致激磁材料波
形严重畸变。图1为三相六脉动整流装置原理接线图,此时交流侧电流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式为:
[pic]
[pic]
可见交流侧电流含有谐波,谐波次数为(6K±1)次,各次谐波含有率为1/n.
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危害
谐波对电力系统的污染日益严重,谐波源的注入使电网谐波电流、谐波电压增加,
其危害波及全网,对各种电气设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现将对具体设备的危害
分析如下:
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www.3722.cn ) 海量资料下载
(1)交流发电机。同步电动机及感应电动机在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产生附加热损耗
,热损耗除谐波电流铜损I2nR以外,还由于电流的集肤效应,产生附加损耗,对转子引
起热损耗增大。对大型汽轮发电机来说,若发生多次谐波振荡,谐波电流超过额定电流
的25%时,由于上述原因可能会导致转子局部过热而损坏。对变压器来说,铁芯产生热
损耗,尤其是涡流损耗大,在变压器绕组中有谐波电流,在铁芯中感应磁通,产生铁损
。
(2)架空线路谐波电流产生热损,较大的高次谐波电流分量能显著地延缓潜供电流
的熄灭,导致单相重合闸失败。电缆中的谐波电流会产生热损,使电缆介损、温升增大
。
(3)电力电容器由于谐波电流会引起附加绝缘介质损耗,加快电力电容器绝缘老化
。系统谐波电压或电流发生谐振则引起过电压和过电流,对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引起噪
音与振动。
(4)电子计算机会由于谐波干扰发生失真;工业电子设备功能会因其被破坏。
(5)对继电保护、自动控制装置和计算机产生干扰和造成误动作,造成电能计量的
误差。
(6)谐波电流在高压架空线路上的流动除增加线损外,还将对相邻通讯线路产生干
扰影响。
3 电力系统抑制谐波的措施
为了把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干扰(污染)限制在系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我国和国际
上分别颁布了“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和IEC标准,明确了各种谐波源产生谐波的极
限值。
电力系统抑制谐波的主要措施有:
(1)在补偿电容器回路中串联一组电抗器
[pic]
[pic]
如图2,在未加Xc前,略去电阻,谐波源In母线处的谐波电压为:Un=Xsn·In;并联了补
偿电容器后,则谐波源的输入谐波电抗为:
[pic]此时谐波电压[pic],注入系统的谐波电流[pic]Un,Isn>In.即并联电容器使系统的
谐波被放大了。如果对应某次谐波有Xsn-Xcn=0
即发生谐波,则其谐波电流、电压都趋于无穷大。为了摆脱这一谐振点,通常在电容器
支路串接电抗器,其感抗值的选择应使在可能产生的任何谐波下,均使电容器回路的总
电抗为感抗而不是容抗,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谐波的可能性。
(2)装设由电容、电感及电阻组成的单调谐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单调谐滤波器是针对某个特定次数的谐波而设计的滤波器,高通滤波器是为了吸收
若干较高次谐波的滤波器。应装设的滤波器类型、组数及其调谐频率(滤波次数)可由
具体计算决定。
如电力机车是大功率单相整流装置,它有谐波问题,根据实测资料,韶山-1型机车
电流的谐波含有率大致如表1,影响电力机车注入电力系统谐波电流的因素很多,如图3
所示,接触网是影响因素之一,图中Zsn为电力系统的谐波阻抗,供电臂全长为L,臂上
只有一辆电力机车,位于离变电所l处。
[pic]
[pic]
设接触网单位长度的n次谐波阻抗、导纳分别为Zn、Yn,则其n次谐波特征阻抗Zcn和
传播常数γn
[pic]
[pic]
[pic]
可见一般接触网对机车谐波电流起到放大作用,当机车处于供电臂末端(l=L时)
放大作用最大。解决牵引机车的谐波问题,一般方法是在牵引变电所装设3、5、7各次滤
波器。近年新投运的部分电力机车改用车载分次滤波器的方式,滤除3、5次谐波效果很
好。
(3)增加整流相数
高次谐波电流与整流相数密切相关,即相数增多,高次谐波的最低次数变高,则谐
波电流幅值变小。一般可控硅整流装置多为6相,为了降低高次谐波电流,可以改用12相
或36相。当采用12相整流时,高次谐波电流只约占全电流的1%,危害性大大降低。
(4)当两台以上整流变压器由同一段母线供电时,可将整流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分别
交替接成Y型和△形,这就可使5次、7次谐波相互抵消,而只需考虑11次、13次谐波的影
响,由于频次高,波幅值小,所以危害性减小。
4 结论
(1)谐波的发生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环境,如在通讯中因发生谐波噪声使通话质量
下降,使控制和保护设备发生误动作以及使电力装置与系统过载,给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造成危害。
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www.3722.cn ) 海量资料下载
(2)谐波的管理通常是制定用户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谐波含量限制标准,即制定有
关标准,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控制,净化电力系统环境。
(3)在测量谐波时必须注意PT与CT的精确度,否则造成误差很大,用CT末屏分压测
取系统的谐波电压具有准确、方便的优点。在超高压系统谐波电压测试中得到推广运用
。
| 0 | negative_file/电力行业-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相关知识培训教材(DOC 20页).doc |
| |北京地区医院一览 |
| |三级甲等 |
| | |
| | |
| | |
| |协和医院 |
| |北京地坛医院 |
| |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 |
| | |
| |友谊医院 |
| |北京肿瘤医院 |
|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
| | |
| |北京医院 |
| |中日友好医院 |
|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 | |
| |安贞医院 |
| |北京军区总医院 |
|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 | |
| |同仁医院 |
| |解放军第307医院 |
|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 | |
| |阜外医院 |
| |解放军第302医院 |
|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
| | |
| |天坛医院 |
| |解放军第309医院 |
|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
| | |
| |积水潭医院 |
| |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
|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
| | |
| |武警总医院 |
| |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 |
| | |
| |首都儿童医院 |
| |解放军第304医院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
| | |
| |三级乙等 |
| | |
| | |
| | |
| |宣武区中医医院 |
| | |
| | |
| | |
| |三级 |
| | |
| | |
| | |
| |北京丰台区医院 |
| | |
| | |
| | |
| |二级甲等 |
| | |
| | |
| | |
| |北京市第六医院 |
| |隆福医院 |
|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 |
| | |
| |北京石景山医院 |
|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
| |北京市丰台区右外医院 |
| | |
| |二级 |
| | |
| | |
| | |
| |鼓楼中医医院 |
| |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 |
| | |
| | |
|上 海 地 区 医 院 一 览 表 |
|三级甲等 |
| |
| |
| |
|华东医院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
| |
|上海长海医院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 |
|上海长征医院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 |
|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铁路医院 |
|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 |
| |
|三级乙等 |
| |
| |
| |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 |
| |
|二级甲等 |
| |
| |
| |
|崇明县中心医院 |
|上海东方医院 |
|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 |
| |
|松江县中心医院 |
|南汇县中心医院 |
|奉贤县中心医院 |
| |
|青浦县中心医院 |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
| |
|广 东 地 区 医 院 一 览 表 |
|三级甲等 |
| |
| |
| |
|南方医院 |
| |
| |
| |
|东莞市医院 |
|江门市中心医院 |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 |
| |
|粤北人民医院 |
|茂名市人民医院 |
|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 |
| |
|广州市中医院 |
|珠海市人民医院 |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 |
| |
|佛山市中医院 |
|深圳特区人民医院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
|中山市中医院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 |
|清远市人民医院 |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
|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
|二级甲等 |
| |
| |
| |
|开平中医院 |
|电白县人民医院 |
|深圳蛇口人民医院 |
| |
|连州市医院 |
|连平县人民医院 |
|广州市黄浦区中医院 |
| |
|电白县中医院 |
|德庆县人民医院 |
|广州市白区人民医院 |
| |
|广州海员医院 |
|从化市人民医院 |
|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 |
| |
|花都市中医院 |
|佛山市妇儿医院 |
|惠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
|茂名市中医院 |
|新会市人民医院 |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
| |
|梅县人民医院 |
|云浮市人民医院 |
|深圳福田区人民医院 |
| |
|翁源县中医院 |
|阳春市人民医院 |
|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 |
| |
|阳春市中医院 |
|顺德市顺德医院 |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
| |
|新会市中医院 |
|大埔县人民医院 |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
| |
|徐闻县人医院 |
|曲江县人民医院 |
|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 |
| |
|英德市人民医院 |
|增城市人民医院 |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
| |
|罗定市人民医院 |
|焦岭县人民医院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 |
|封开县人民医院 |
|南澳县人民医院 |
|羊城铁路总公司韶关医院 |
| |
|东莞市莞城医院 |
|紫金县人民医院 |
|广州市越秀区第一人民医院 |
| |
|博罗县人民医院 |
|陆丰市人民医院 |
|广州市荔湾区第一人民医院 |
| |
| |
| |
|广州市珠海区第二人民医院 |
| |
北京医院排行榜: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 |
|医院 |
| 2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
|医院 |
| 3 北京医院 |
| 4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
|医院 |
| 5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 |
|院) |
| 6 北京同仁医院 |
| 7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
|医院 |
| 8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
| 9 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
| 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
|儿童医院 |
| 11 北京市性病防治所 |
| 12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 |
|科医院 |
| 0 | negative_file/各地区医院一览.doc |
模拟退火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来源于固体退火原理,将固体加温至充分高,再让其徐徐冷却,加温
时,固体内部粒子随温升变为无序状,内能增大,而徐徐冷却时粒子渐趋有序,在每个
温度都达到平衡态,最后在常温时达到基态,内能减为最小。根据Metropolis准则,粒
子在温度T时趋于平衡的概率为e-
ΔE/(kT),其中E为温度T时的内能,ΔE为其改变量,k为Boltzmann常数。用固体退火模拟
组合优化问题,将内能E模拟为目标函数值f,温度T演化成控制参数t,即得到解组合优
化问题的模拟退火算法:由初始解i和控制参数初值t开始,对当前解重复“产生新解→计
算目标函数差→接受或舍弃”的迭代,并逐步衰减t值,算法终止时的当前解即为所得近似
最优解,这是基于蒙特卡罗迭代求解法的一种启发式随机搜索过程。退火过程由冷却进
度表(Cooling
Schedule)控制,包括控制参数的初值t及其衰减因子Δt、每个t值时的迭代次数L和停止
条件S。
3.5.1 模拟退火算法的模型
模拟退火算法可以分解为解空间、目标函数和初始解三部分。
模拟退火的基本思想:
(1) 初始化:初始温度T(充分大),初始解状态S(是算法迭代的起点),
每个T值的迭代次数L
(2) 对k=1,……,L做第(3)至第6步:
(3) 产生新解S′
(4) 计算增量Δt′=C(S′)-C(S),其中C(S)为评价函数
(5) 若Δt′<0则接受S′作为新的当前解,否则以概率exp(-
Δt′/T)接受S′作为新的当前解.
(6) 如果满足终止条件则输出当前解作为最优解,结束程序。
终止条件通常取为连续若干个新解都没有被接受时终止算法。
(7) T逐渐减少,且T->0,然后转第2步。
算法对应动态演示图:
模拟退火算法新解的产生和接受可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由一个产生函数从当前解产生一个位于解空间的新解;为便于后续的计算
和接受,减少算法耗时,通常选择由当前新解经过简单地变换即可产生新解的方法,如
对构成新解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进行置换、互换等,注意到产生新解的变换方法决定了当
前新解的邻域结构,因而对冷却进度表的选取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步是计算与新解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差。因为目标函数差仅由变换部分产生,所
以目标函数差的计算最好按增量计算。事实表明,对大多数应用而言,这是计算目标函
数差的最快方法。
第三步是判断新解是否被接受,判断的依据是一个接受准则,最常用的接受准则是M
etropo1is准则: 若Δt′<0则接受S′作为新的当前解S,否则以概率exp(-
Δt′/T)接受S′作为新的当前解S。
第四步是当新解被确定接受时,用新解代替当前解,这只需将当前解中对应于产生
新解时的变换部分予以实现,同时修正目标函数值即可。此时,当前解实现了一次迭代
。可在此基础上开始下一轮试验。而当新解被判定为舍弃时,则在原当前解的基础上继
续下一轮试验。
模拟退火算法与初始值无关,算法求得的解与初始解状态S(是算法迭代的起点)无关
;模拟退火算法具有渐近收敛性,已在理论上被证明是一种以概率l
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的全局优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具有并行性
模拟退火算法的简单应用
作为模拟退火算法应用,讨论货郎担问题(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简记为TSP):设有n个城市,用数码1,…,n代表。城市i和城市j之间的距离为d
(i,j) i,
j=1,…,n.TSP问题是要找遍访每个域市恰好一次的一条回路,且其路径总长度为最短.。
求解TSP的模拟退火算法模型可描述如下:
解空间
解空间S是遍访每个城市恰好一次的所有回路,是{1,……,n}的所有循环排列的集合,S
中的成员记为(w1,w2 ,……,wn),并记wn+1= w1。初始解可选为(1,……,n)
目标函数 此时的目标函数即为访问所有城市的路径总长度或称为代价函数:
我们要求此代价函数的最小值。
新解的产生 随机产生1和n之间的两相异数k和m,若k<m,则将
(w1, w2 ,…,wk , wk+1 ,…,wm ,…,wn)
变为:
(w1, w2 ,…,wm , wm-1 ,…,wk+1 , wk ,…,wn).
如果是k>m,则将
(w1, w2 ,…,wk , wk+1 ,…,wm ,…,wn)
变为:
(wm, wm-1 ,…,w1 , wm+1 ,…,wk-1 ,wn , wn-1 ,…,wk).
上述变换方法可简单说成是“逆转中间或者逆转两端”。
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变换方法,有些变换有独特的优越性,有时也将它们交替使用,
得到一种更好方法。
代价函数差 设将(w1, w2 ,……,wn)变换为(u1, u2 ,……,un), 则代价函数差为:
根据上述分析,可写出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TSP问题的伪程序:
Procedure TSPSA:
begin
init-of-T; { T为初始温度}
S={1,……,n}; {S为初始值}
termination=false;
while termination=false
begin
for i=1 to L do
begin
generate(S′form S); { 从当前回路S产生新回路S′}
Δt:=f(S′))-f(S);{f(S)为路径总长}
IF(Δt<0) OR (EXP(-Δt/T)>Random-of-[0,1])
S=S′;
IF the-halt-condition-is-TRUE THEN
termination=true;
End;
T_lower;
End;
End
模拟退火算法的应用很广泛,可以较高的效率求解最大截问题(Max Cut
Problem)、0-1背包问题(Zero One Knapsack Problem)、图着色问题(Graph
Colouring Problem)、调度问题(Scheduling Problem)等等。
模拟退火算法的参数控制问题
模拟退火算法的应用很广泛,可以求解NP完全问题,但其参数难以控制,其主要问
题有以下三点:
(1) 温度T的初始值设置问题。
温度T的初始值设置是影响模拟退火算法全局搜索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初始温度高
,则搜索到全局最优解的可能性大,但因此要花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反之,则可节约计
算时间,但全局搜索性能可能受到影响。实际应用过程中,初始温度一般需要依据实验
结果进行若干次调整。
(2) 退火速度问题。
模拟退火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也与退火速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同一温度下的“充
分”搜索(退火)是相当必要的,但这需要计算时间。实际应用中,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性质
和特征设置合理的退火平衡条件。
(3) 温度管理问题。
温度管理问题也是模拟退火算法难以处理的问题之一。实际应用中,由于必须考虑
计算复杂度的切实可行性等问题,常采用如下所示的降温方式:
T(t+1)=k×T(t)
式中k为正的略小于1.00的常数,t为降温的次数。
| 0 | negative_file/─ú─Γ═╦╗≡╖¿.doc |
第六届“PSI-新语丝”网络科普征文投稿
乌拉姆的数学思想
纪念乌拉姆逝世35周年
丁 玖
今年是出生于波兰的美国数学家斯塔尼斯拉夫[pic]乌拉姆(Stanislaw
Ulam, 1909-1984)
逝世35周年,也是他冥寿110周岁。纪念这位被称为“科学贤者”的美国氢弹之父,不仅需
要回顾他非凡的一生、列举他几大科学成就、介绍他在“改变历史进程”的氢弹研制中“一
个数学家的经历”,而且更需要从他的科学思想中,尤其是数学思想中寻找科学研究的法
宝。
了解乌拉姆那类人的科学业绩,对于只需或只想读读科学家生平故事的那些人,或许也
就够了,但是对更想吸取他们的科学思想、对其治学之道或研究方式更喜欢追根求源的
另一些人,却认为仅仅知道这种流于表面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甚至没有多少深刻的科
学意义。乌拉姆40年代参与美国原子弹研制的同事理查德[pic]费恩曼 (Richard
Feynman, 1918-1988)
,曾多次回忆起他的父亲是如何教导少年时代的他的:“你如果对一只鸟只知道它的名字
,而对它的习性却一无所知,那么你对那只鸟的了解几乎为零。”他认为父亲这种简单而
有智慧的观点影响了自己的科学生涯一辈子。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只满足于知道乌拉
姆做了什么却不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就相当于学数学的人读数学书时不看定理的证明而
只看定理的结论。我们知道这种“只知什么而不知为什么的”数学学习法是成就不了数学
家的。
许多学数学的人都想成为职业数学家,但是许多真正的数学家却不把自己看成是纯粹的
数学家,至少不把自己局限于数学的地盘。我记得十年前有人采访斯梅尔(Stephen
Smale, 1930-
)教授时,这个因为证明了五维以上的广义庞加莱猜想而获得196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菲尔
兹奖的美国本土数学家,只把自己称为“数学科学家”。或许他对自己的定位与乌拉姆有
密切的关系。我多年前翻阅过的一本乌拉姆身后出版的文集Science, Computers, and
People(《科学、计算机及故友》),由美国数学科普大家马丁[pic]伽德纳(Martin
Gardner, 1914-2010)执笔的前言之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Stanislaw Marcin Ulam, or Stan as his friends called him, was one of those
great creative mathematicians whose interests ranged from not only over all
fields of mathematics, but over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as
well. Like his good friend “Johnny” von Neumann, and unlike so many of his
peers, Ulam is unclassifiable as a pure or applied mathematician. He never
ceased to find as much beauty and excitement in the applications of
mathematics as in working in those rarefied regions where there is a total
unconcern with practical problems. (乌拉姆,
或如同他朋友所称之的斯坦,是那些伟大的创造型数学家之一,这些人不仅对数学的所
有领域感兴趣,而且同样对物理及生物科学亦然。和他好朋友冯[pic]诺依曼一样而与他
众多的同行不一样的是,乌拉姆不可被分类为纯粹或应用数学家。在那些与应用问题没
有一丝一毫关联的纯粹地带,以及在数学的应用中,他都从不停止寻找同样多的美和激
动。)
乌拉姆对自己的这种“与众不同”也毫不讳言。在那本脍炙人口的自传Adventures of a
Mathematician(其初版的中译本书名是《一位数学家的经历》)的一开头,他就告诉读者
他四岁时就对家中客厅波斯地毯上的几何图案着迷。当他身为律师的父亲对此不以为然
而笑起来时,他心里自言自语道:“他笑是因为他认为我是幼稚的,但是我知道这些是令
人好奇的模式。我知道我父亲所不知道的某样事情。”(He smiles because he thinks
I am childish, but I know these are curious patterns. I know something my
father does not know.)
这大概就是他终生热爱探讨新事物的天赋之才的最初显示。后来他在自传中说:“I am
the type that likes to start new things rather than improve or
elaborate.”(我是那种喜欢开始新事物而不是改进或精雕细琢之人。)去年高等教育出
版社出版的一本新书《杨振宁的科学世界》中,有杨振宁先生在采访中说的一段话:“我看
见他(乌拉姆)的时候呢,他人很有意思。他一看见了就问你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
是集合论的,也可能是组合的,甚至可能是打扑克牌的。然后你去想,跟他讨论,他就
不发生兴趣了。他只发生兴趣是……”作为他喜欢提问题的另一个佐证,上世纪30年代波兰
数学学派名扬天下之时,那批以巴拿赫(Stefan Banach, 1892-
1945)为首的波兰数学精英在苏格兰咖啡馆讨论数学及时记下的数学问题录——现已在国际
数学界名闻遐迩的《苏格兰笔记本》,以年轻的乌拉姆贡献的问题最多!
正是由于喜欢与人讨论,喜欢提出问题,乌拉姆从他大脑里萌芽而出的“对要点的感觉”
(用他自己的话就是“What I may have is a feeling of the gist, or maybe only
the gist of the
gist”),日后成了几大数学领域的开始之旅。比如,“细胞自动机理论”最初是他向冯[pic]
诺依曼提出来的;“蒙特卡罗方法”来源于如何对付不仅在概率论而且在看上去与前者没
太多关系的数论中棘手的问题;后来掀起孤立子和混沌研究热潮的“非线性分析”,从他
玩弄计算机的手指中汩汩流出。对于今日在几乎所有科技领域都有不俗表现的“混沌”,
乌拉姆曾有一句戏谑之语:“把混沌研究称之为‘非线性分析’,就好比是把动物学说成是
‘非大象一类动物’的研究。”
肇始于乌拉姆、冯[pic]诺依曼、费米等人研制原子弹的实际需要以及现代电子计算
机的及时问世,非线性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探索任何随时间而变化的量、图形或模式,当
时间走向无穷大时的最终性态。它在离散时间的情形本质上就是迭代一个非线性变换看
看迭代点最后会在哪里。乌拉姆通过他智慧大脑极强的抽象能力和分析功夫,借助于计
算机这个自从他最亲密的朋友冯[pic]诺依曼去世后他最要好的非人类朋友的帮助,在这
个如今已发展出令众多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学家及生命科学家孜孜以求的巨大领域
,创造出许多原始的思想和方法。它们已经遍地开花,早已成为激励一代代科学工作者
的一大笔精神遗产。
他的一大部分精神遗产已经浓缩在他那不朽的小书A Collection of Mathematical
Problems(《数学问题集》)中。1960年初版的这本精装小册子只有150页,却成就了不少
数学家,包括我的师爷约克(James Yorke: 1941-
)教授和我的师傅李天岩教授。他们师徒二人一生中最有名的工作,是那篇只有区区八页
但已被引用了好几千次的开创性数学文章Period Three Implies
Chaos(《周期三则意味着混沌》)。它从“混沌之父”洛伦兹(Edward
Lorenz)于60年代初发现天气预报“蝴蝶效应”的论文中,提炼出数学名词“混沌”的定义和
意义。但是约克和李天岩两人各自都有其他杰出的工作,而且都与乌拉姆的《数学问题集
》有关。
《数学问题集》中有一章与非线性分析有关,标题为Some Questions in
Analysis(分析中的一些问题),实际上就是与非线性分析有亲戚关系的遍历理论。事
实上,乌拉姆从20岁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起的早期工作就在集合论,而他21岁时发表的一
生中第三篇论文将测度论与一般集合论联系在一起,并证明了一个非常基本的测度论定
理。在他33岁的一篇合作并发表在Annals of Mathematics中
的长文中,乌拉姆证明了统计力学中的遍历假设对“几乎所有的变换”都成立。他在40年
代发表的其他合作文章中,最早建立了动力系统“结构稳定性”的基础;斯梅尔60年代通
过他所构造的“马蹄铁变换”对结构稳定性概念的发展贡献巨大。而在更早的1934年,乌
拉姆就和一位合作者发展了概率论的测度论基础,这独立于柯尔莫哥洛夫(Andrey
Nikolaevich Kolmogorov, 1903-
1987)30年代提出的概率论公理化方法,并且更早。这些在几大分析领域中的先驱工作和
巨大影响,令乌拉姆有资格、有能力地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下面举个我比较熟悉
的例子。
如果有一个将区间映到自己的变换,我们就可以从区间中任意一个初始点出发逐次迭
代这个变换而得到所对应的“迭代点轨道”。如果对大多数初始点而言,其迭代点轨道都
遵循同一个由某个定义在区间上的密度函数所确定的分布规律,那么这个密度函数被称
为该离散动力系统的“不变密度函数”,它决定了迭代点轨道在区间中最终的位置分布。
不变密度函数是给定变换所对应的、被乌拉姆以Frobenius和Perron两位德国数学家名字
命名的一个无穷维算子(他在书中称之为Frobenius-
Perron算子)的不动点。但是如果不停地迭代一个非线性变换,“有无不变密度函数存在
”便是一个问题,即便这个变换看上去很简单,比如它的图像是一条逐片线段。那时,这
个问题还没有解答。
在冠名为The Frobenius Transform的第六章第四节的某一段,乌拉姆问:“If a
transformation f(x) of the unit interval into itself is defined by a
sufficiently “simple” function (e.g., a broken line function or a
polynomial) whose graph does not cross the line y = x with a slope in
absolute value less than 1, does the corresponding Frobenius-Perron
transform have a nontrivial invariant function?
”(如果把单位区间映到自身的一个变换f由足够简单的函数定义(例如逐片线段函数或
多项式),其图像不以斜率绝对值小于1的方式通过直线y=x,其对应的Frobenius-
Perron算子有一个非平凡的不变函数吗?)正如乌拉姆接下来所说的,即便对每一个如
下形式的逐片线性变换,问题的解答都是未知的。这样的变换是:当x大于或等于0并且
小于或等于1/2时,其值为2x,而当x大于或等于1/2并且小于或等于1时,其值为(2-a)
+ 2(a-1)x,其中a是一个小于1/2的正数。
十三年后的1973年,乌拉姆祖国的后起之秀、波兰科学院院士洛速达(Andrzej
Lasota, 1932-2006)
和他的合作者、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数学教授约克,在美国数学会的期刊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回答了乌拉姆提出的上述问题。论文的题目是On the
existence of invariant measures for piecewise monotonic
transformations(关于逐片单调变换不变测度的存在性),它的一句话摘要简单明了地
概括了文章的主要贡献:A class of piecewise continuous, piecewise C2
transformations on the interval [0, 1] is shown to have absolutely
continuous invariant measures.(本文证明区间[0,
1]上的一类逐片连续、逐片二次连续可微的变换有绝对连续不变测度。)洛速达和约克
证明,对于将区间映到自身的逐片单调变换,只要其导数的绝对值处处大于或等于一个
大于1的常数,那么这个变换就有一个绝对连续的不变概率测度,或言之,其对应的Fro
benius-Perron
算子就有一个非平凡的不变密度函数。特别,乌拉姆想要知道结果的上述那类逐片线性
变换个个满足洛速达-约克定理的条件,因而都有绝对连续的不变测度。洛速达-
约克的这篇论文现已成为现代遍历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更进一步,它又催生了一篇计算
遍历理论的经典之作,其作者就是约克的弟子李天岩。
李天岩是个干什么都想把问题搞个水落石出的人物,在这方面他颇有一点乌拉姆的风格
。但是,如果你对年轻时的他说,这是乌拉姆的一个猜想,你去做做看,他或许也会有
点胆怯。这是他多年前对我回忆他与乌拉姆猜想的历史渊源时这样承认的,因为当时在
他眼里,乌拉姆是和冯[pic]诺依曼一个等级的大数学家,他没有解决的问题自己能解决
吗?但是,历史的确让他解决了乌拉姆的一个猜想。
70年代中期,李天岩对洛速达-
约克类变换,构造了与阶梯函数有关的一个投影算法,将求Frobenius-
Perron算子的不动点问题化约成有穷维的矩阵计算问题,从而算出不变密度函数的阶梯
函数逼近。更进一步,他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收敛性,即当子区间的个数趋于无穷大时,
其对应的阶梯函数序列收敛到精确的不变密度函数。文章顺利地被Journal of
Approximation Theory(《逼近论杂志》)接受,当时的标题是Finite Approximation
for the Frobenius-Perron Operator(Frobenius-Perron 算子的有限维逼近)。
这时,有人告诉李天岩:你的方法1960年就由乌拉姆提出来了,但他没有给出收敛性的
证明。李天岩查到了《数学问题集》中第74-
75页上乌拉姆写下的几段文字,后者的确将定义在可积函数空间上的Frobenius-
Perron算子,看成是定义在阶梯函数空间上的某一个离散化算子的“连续相似物”,后者
有不变阶梯函数。乌拉姆写道:We conjecture that if the Frobenius-Perron
transformation has a nonnegative invariant function μ(x), then the
invariant step functions σn(x) converge to μ(x) in L1(0, 1) as n, the
number of subdivisions of (0, 1), becomes infinite.
(我们猜测,如果Frobenius-Perron 算子具有一个非负的不变函数μ(x),则当(0,
1)剖分的个数n变成无穷大时,不变阶梯函数σn(x)将在L1(0,
1)中收敛到μ(x)。)这就是现在所称的“乌拉姆猜想”,而乌拉姆构造出的这个计算不变
密度函数的数值格式也被后人叫做“乌拉姆方法”,成了以他这本书为起点的现代研究领
域“计算遍历理论”中最早也最著名的算法。
李天岩发现,乌拉姆方法中所定义的那个n阶随机矩阵,就是自己所定义的将L1(0,
1)投影到阶梯函数子空间上的投影算子与Frobenius-Perron
算子复合后,限制在阶梯函数子空间上,在密度函数基底下的矩阵表示。换言之,他和
乌拉姆想到一块儿去了,前后相差15年,心有灵犀一点通地独立构造了同样的算法。更
重要的是,李天岩对洛速达-
约克变换类证明了乌拉姆猜想!兴奋之余,他将文章的标题加了几个词,变成Finite
Approximation for the Frobenius-Perron Operator, a Solution to Ulam’s
Conjecture(Frobenius-Perron
算子的有限维逼近——对乌拉姆猜想的一个解答)。我相信由于乌拉姆在数学界的巨大声
望,李天岩这篇题目变长了一点而最终于1976年发表的论文,肯定也大大增加了读者的
人数。这不仅提升了一位年轻数学教授的学术声誉,而且也增强了自己挑战未决问题的
自信心。后来李天岩教授向我透露,他成功赢得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 Fellowship)
,“乌拉姆猜想”功不可没!
1996年,受李天岩教授先驱性工作的启发,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的周爱辉与我对一类
高维变换证明了乌拉姆猜想。然而,对于许多其他的一维或高维非线性变换类,“乌拉姆
猜想”依然还是猜想!
年轻的读者,如果您在动力系统的计算遍历理论领域中耕耘,就可以把眼光瞄准这个有
无穷魅力的著名猜想。
1974年出版的乌拉姆另一本论文集Sets, Numbers, and
Universe(《集、数及宇宙》),其第三部分就是上述的《数学问题集》,但易名为Proble
ms in Modern
Mathematics(《现代数学中的问题》)。之前的1964年,这本问题集也出了一个平装版本
。可见这本内容精练的书在数学界的影响力,美国的《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中对本书的一篇书评将它与希尔伯特1900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的“23个未
决问题”相提并论并作了比较。
乌拉姆已经离世35年了,但是他的精神遗产依然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对于我们这个千百
年间把知识积累看得比创新能力更为重要的文明古国,他的数学思想及他对科学的见解
更没有过时。约克教授曾经告诉我,他的博士生说他“知道的定理不一定比他们多,但他
能创造定理”。比如说在上述他和洛速达解决乌拉姆所提问题的那篇文章中就有关于有界
变差函数的“约克不等式”,而几乎所有的数学分析或实变函数教科书中列举了有界变差
函数的许多性质,却没有这个不等式,因为这是约克为了研究的需要而发现的一个有用
不等式。乌拉姆曾经非常谦虚地说自己“I cannot claim that I know much of the
technical material of
mathematics”(我不能宣称我知道数学方面的许多技术性材料),但是他试图强调的是
,是火花迸发的思想,而不是车装斗量的知识,是让数学与科学的发现帮助人类改变历
史进程的不二法门。我想这大概是乌拉姆留给我们的最大精神遗产。
写于2019年 4
月30日,美国哈蒂斯堡市
修改于2019年5月13日乌拉姆逝世35周年
定稿于2019年10月30日
| 0 | negative_file/dingjiu2(1).doc |
传化品牌调查(日化)
|沟通对象|对象描述 |集团 |产业 |产品 |竞争对手 |
|最终消费|1、如下价|当你听到品牌名,即想到 |对传化日化/花|1、产品质量如何? |你可以想出哪些日化品|
|者 |值观你赞 |什么? |王的规模? |2、客户服务好吗? |牌? |
| |同哪项? |还有呢? |对传化日化/花|3、购买是否方便? |你是否听说过传化这一|
| |(可多选 |—视觉或影像 |王的资信? |4、视觉形象如何? |品牌? |
| |) |—包装或品牌元素 |对传化日化/花|5、以前你最多购买是如下什 |以下产品你知道哪些?|
| |2、教育水|—广告片段 |王的形象认识 |么品牌? |在这几个品牌中你最喜|
| |平? |—标志或符号 |? |6、现在你最多购买是如下什 |欢那个? |
| |3、家庭收|—其它品牌事迹 |传化日化/花王|么品牌? |为什么喜欢这个,而不|
| |入? |这些刺激对品牌有何暗示 |更像下列的什 |7、你感觉传化品牌与下列哪 |是其他品牌? |
| |4、态度和|或代表什么? |么?ABCD |一项相似?(车),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品牌和其他|
| |生活模式 |想一想品牌勾起你的感受 |传化日化/花王|同上(人) |品牌有什么不同? |
| |5、他们如|与情感 |的品牌是强势 |同上(城市) |对你而言,这个品牌有|
| |何看广告 |—在使用本品牌时,你所经|品牌吗? |同上(动物) |什么意义? |
| |6、以下传|受的特定感受与情感 |传化日化/花王|9、按你对下列品牌的强势地 |你觉得这个品牌是什么|
| |播渠道, |—这个品牌让你自己觉得如|是有责任心的 |位顺序排列? |优缺点,缺点如何改进|
| |你经常接 |何 |企业吗? |10、你购买过下列哪种品牌产|? |
| |触的是? |—当你看到别人用这个品牌| |品? |下列是一些日化用品的|
| |按频率排 |时,你觉得如何 | |11、你最常购买下列哪种品牌|品牌,请按自己的标准|
| |序 |—这个品牌的情绪如何 | |产品? |分类:(标准很多,按|
| |8、你觉得|—本品牌所引发你的感受与| |12、你认为下列特点描述适合|感觉分类就可以了) |
| |如下性格 |情感和主要竞争者所引发 | |传化的是哪些?(可多选) | |
| |特征,哪 |的有何不同 | |13、在选择此品牌时的风险认| |
| |项符合你 |因为使用一个品牌也构成 | |知如何 | |
| |?(可多选|生活中的一部分,品牌附 | |14、它会不会与期望中一样好| |
| |) |有个人的记忆或联想 | |用,担心严重程度? | |
| | |这个品牌带来何种个人记 | |15、你认为传化产品最大的优| |
| | |忆或联想。 | |势是什么? | |
| | |B、请描述你生活中或你亲| |16、你认为传化的技术水平如| |
| | |近的一个人生活中的一段 | |何? | |
| | |插曲,以利说明 | |17、价格? | |
| | |现在暂且抛开使用者的角 | |18、品种全面吗? | |
| | |度 | |19、如果把传化看成一个人,| |
| | |刚才你对这个品牌的描述 | |在你眼里他是什么样一个人?| |
| | |,是不是理想的状况 | |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 |
| | |可以怎么做 | |状况、性格、气质、衣着打扮| |
| | |如果对品牌的描述是模糊 | |、工作状况是怎么样? | |
| | |的或不存在的。我们希望 | |20、你认为该品牌的国际感如| |
| | |它变成什么样子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21、你认为该品牌的科技感如| |
| | |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22、你认为该品牌的民族性如| |
| | |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23、你认为该品牌的时尚感如| |
| | |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24、一提到传化日化产品,你| |
| | | | |联想到什么? | |
|渠道 |你的营业 |1、对传化集团的规模? |1、对传化日化|产品质量如何? |以前你卖的最好是如下|
| |规模? |2、对传化集团的资信? |/花王的规模?|客户服务好吗? |什么品牌? |
| |你的资信 |3、对传化集团的形象认识|2、对传化日化|视觉形象如何? |现在你卖的最好是如下|
| |评级? |? |/花王的资信?|你感觉传化品牌与下列哪一项|什么品牌? |
| |你的渠道 |4、传化更像下列的什么?|3、对传化日化|相似?(车),为什么? |你还卖过哪些日化品牌|
| |范围、广 |5、传化的品牌是强势品牌|/花王的形象认|同上(人) |以下产品你知道哪些?|
| |度? |吗? |识? |同上(城市) |在这几个品牌中你最喜|
| |你的经营 | |4、日化/花王 |同上(动物) |欢那个? |
| |历史年限 | |更像下列的什 |按你对下列品牌的强势地位顺|为什么喜欢这个,而不|
| |? | |么? |序排列? |是其他品牌? |
| |你的经营 | |5、日化/花王 |你卖过下列哪种品牌产品? |你觉得这个品牌和其他|
| |品种? | |的品牌是强势 |你认为下列特点描述适合传化|品牌有什么不同? |
| | | |品牌吗? |的是哪些?(可多选) |对你而言,这个品牌有|
| | | | |在选择此品牌时的风险认知如|什么意义? |
| | | | |何 |你觉得这个品牌是什么|
| | | | |它会不会与期望中一样好卖,|优缺点,缺点如何改进|
| | | | |担心严重程度 |? |
| | | | |你认为传化产品最大的优势是|下列是一些日化用品的|
| | | | |什么? |品牌,请按自己的标准|
| | | | |你认为传化的技术水平如何?|分类:(标准很多,按|
| | | | |价格? |感觉分类就可以了) |
| | | | |品种全面吗? | |
| | | | |如果把传化看成一个人,在你| |
| | | | |眼里他是什么样一个人?(性| |
| | | | |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 |
| | | | |况、性格、气质、衣着打扮、| |
| | | | |工作状况是怎么样?) | |
| | | | |你认为该品牌的国际感如何?| |
| | | | |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你认为该品牌的科技感如何?| |
| | | | |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你认为该品牌的民族性如何?| |
| | | | |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你认为该品牌的时尚感如何?| |
| | | | |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一提到传化日化/花王产品, | |
| | | | |你联想到什么? | |
|直销客户|你的营业 |1、对传化集团的规模? |对传化日化/花|1、产品质量如何? |你可以想出哪些日化品|
| |规模? |2、对传化集团的资信? |王的规模? |2、客户服务好吗? |牌? |
| |你的历年 |3、对传化集团的形象认识|对传化日化/花|3、购买是否方便? |你是否听说过传化这一|
| |用量? |? |王的资信? |4、视觉形象如何? |品牌? |
| |你所需品 |4、传化更像下列的什么?|对传化日化/花|5、以前你最多购买是如下什 |以下产品你知道哪些?|
| |种? |5、传化的品牌是强势品牌|王的形象认识 |么品牌? |在这几个品牌中你最喜|
| |与公司往 |吗? |? |6、现在你最多购买是如下什 |欢那个? |
| |来的资信 | |传化日化/花王|么品牌? |为什么喜欢这个,而不|
| |情况?外 | |更像下列的什 |7、你感觉传化品牌与下列哪 |是其他品牌? |
| |部资信评 | |么?ABCD |一项相似?(车),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品牌和其他|
| |级? | |传化日化/花王|同上(人) |品牌有什么不同? |
| |你的经营 | |的品牌是强势 |同上(城市) |对你而言,这个品牌有|
| |历史年限 | |品牌吗? |同上(动物) |什么意义? |
| |? | |传化日化/花王|9、按你对下列品牌的强势地 |你觉得这个品牌是什么|
| | | |是有责任心的 |位顺序排列? |优缺点,缺点如何改进|
| | | |企业吗? |10、你购买过下列哪种品牌产|? |
| | | | |品? |下列是一些日化用品的|
| | | | |11、你最常购买下列哪种品牌|品牌,请按自己的标准|
| | | | |产品? |分类:(标准很多,按|
| | | | |12、你认为下列特点描述适合|感觉分类就可以了) |
| | | | |传化的是哪些?(可多选) | |
| | | | |13、在选择此品牌时的风险认| |
| | | | |知如何 | |
| | | | |14、它会不会与期望中一样好| |
| | | | |用,担心严重程度? | |
| | | | |15、你认为传化产品最大的优| |
| | | | |势是什么? | |
| | | | |16、你认为传化的技术水平如| |
| | | | |何? | |
| | | | |17、价格? | |
| | | | |18、品种全面吗? | |
| | | | |19、如果把传化看成一个人,| |
| | | | |在你眼里他是什么样一个人?| |
| | | | |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 |
| | | | |状况、性格、气质、衣着打扮| |
| | | | |、工作状况是怎么样? | |
| | | | |20、你认为该品牌的国际感如| |
| | |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21、你认为该品牌的科技感如| |
| | |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22、你认为该品牌的民族性如| |
| | |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23、你认为该品牌的时尚感如| |
| | |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
| | | | |24、一提到传化日化产品,你| |
| | | | |联想到什么? | |
|内部(集|营业规模 |集团品牌是否建立了强势 |你认为传化有 |分别对各品牌产品的质量、技|有哪些竞争品牌? |
|团、子公|? |品牌地位? |产业品牌吗? |术打分 |分别对他们产品的质量|
|司) |资信评级 |集团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什 |分别对传化日 |各品牌的联想是什么? |、技术打分 |
| |? |么? |化/传化花王的|各品牌的识别如何? |各品牌的联想是什么?|
| |品牌资产 |集团品牌对产品品牌的支 |企业形象、技 |你感觉各品牌与下列哪一项相|各品牌的识别如何? |
| |价值? |持力度?5分制 |术、管理打分 |似?(车),为什么? |你感觉各品牌与下列哪|
| |你的经营 |集团有清晰的品牌架构?5|传化日化/传化|同上(人) |一项相似?(车),为|
| |历史年限 |分制 |花王有没有品 |同上(城市) |什么? |
| |? |集团品牌识别完善?5分制|牌协同作用 |同上(动物) |同上(人) |
| |你的经营 |你感觉传化集团品牌与下 |传化日化/传化|按你对下列品牌的强势地位顺|同上(城市) |
| |品种? |列哪一项相似?(车), |花王有没有互 |序排列? |同上(动物) |
| | |为什么? |相制约 |你认为下列特点描述适合传化|按你对下列品牌的强势|
| | |同上(人) |谁是发展重点 |的是哪些?(可多选) |地位顺序排列? |
| | |同上(城市) |? |各品牌产品销售额如何? |各品牌产品销售额如何|
| | |同上(动物) |未来传化日化/|如果把传化看成一个人,在你|? |
| | |你认为传化最大的优势是 |传化花王的风 |眼里他是什么样一个人?(性|如果把品牌看成一个人|
| | |什么? |险 |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在你眼里他是什么样|
| | |你认为传化的技术水平如 | |况、性格、气质、衣着打扮、|一个人?(性别、年龄|
| | |何? | |工作状况是怎么样?) |、教育程度、婚姻状况|
| | |如果把传化看成一个人, | |你认为该品牌的国际感如何?|、性格、气质、衣着打|
| | |在你眼里他是什么样一个 | |5分制,你打几分? |扮、工作状况是怎么样|
| | |人?(性别、年龄、教育 | |你认为该品牌的科技感如何?|?) |
| | |程度、婚姻状况、性格、 | |5分制,你打几分? |你认为这些品牌的国际|
| | |气质、衣着打扮、工作状 | |你认为该品牌的民族性如何?|感如何?5分制,你打 |
| | |况是怎么样?) | |5分制,你打几分? |几分? |
| | |你认为该品牌的国际感如 | |你认为该品牌的时尚感如何?|你认为这些品牌的科技|
|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5分制,你打几分? |感如何?5分制,你打 |
| | |你认为该品牌的科技感如 | | |几分? |
|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 |你认为这些品牌的民族|
| | |你认为该品牌的民族性如 | | |性如何?5分制,你打 |
|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 |几分? |
| | |你认为该品牌的时尚感如 | | |你认为这些品牌的时尚|
| | |何?5分制,你打几分? | | |感如何?5分制,你打 |
| | |一提到传化,你联想到什 | | |几分? |
| | |么? | | | |
| 0 | negative_file/传化品牌调查.doc |
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目录
一、导论
1*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二、符号意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号的定义
2*号意识的概念和特点
2*号意识在数学学习和应用中的作用
三、符号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3*立符号意识的基础
3*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3*计合理的教学策略
3*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符号意识培养的实践案例分析
4*观化、具体化的符号教学
4*用多种语言和工具的符号教学
4*高符号应用能力的符号教学
五、符号意识的评价与反思
5*号意识的评价标准
5*号意识培养成果的检验
5*号意识的反思与存在问题的探讨
六、结论与建议
6*果和结论
6*究的不足和展望
6*践中的建议和教育改革的探讨
一、导论
1*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符号是数学核心概念之一,是数学表达和思考的工具,也是数学应用领域的基础。在数学学习中,符号的合理运用和理解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符号被认为是难以把握和理解的概念,往往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应用能力的不足。因此,研究符号意识的培养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学者在符号意识培养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主要集中在符号教学的设计和实践,如贝内特、格林斯匹、*等人提出的符号教学策略;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符号教学方法的探究和实践,如梁永刚、冯家荣等人的教学实验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研究都非常重视符号意识的培养,但随着数学教育的改革发展,符号意识的培养研究也需要加强与深入。
1*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践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符号意识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梳理和分析,对符号意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最终得出结论和建议。
二、符号意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号的定义符号通常意味着用于代表某些含义的标志,像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例如“+”、“-”、“/”和“×”)等。在数学中,符号不仅仅是一组字符,还包含了特定的含义和规则。符号的合理运用和理解是数学学习和应用的重要基础。
2*号意识的概念和特点
符号意识指的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中,理解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规则和运用方法,并用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一个认知层次。符号意识是数学思维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
(*抽象性:符号是抽象的,其表示的数量和关系不具体存在,需要学生通过符号来理解其含义。
(*准确性:符号具有严格的规则和运用方法,需要学生精准地运用符号来进行数学计算和推理。
(*灵活性:符号在数学学习和应用中有不同的用途和表达方式,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的符号用法。
2*号意识在数学学习和应用中的作用符号意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符号意识的存在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数学语言的掌握,方便数学表达和数学计算,提高学生数学求解问题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符号意识是数学思维的过程和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开发学生的符号意识,提升符号意识的质量和数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符号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3*立符号意识的基础符号意识培养的基础是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对数学语言的熟练掌握。学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建立符号意识的基础,如阅读数学教材和数学文献,模仿和实践数学证明等。
3*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机是符号意识培养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中的意义和应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应用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动机,培养符号意识。
3*计合理的教学策略符号意识培养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符号意识的培养,如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精准地用符号表示出来,通过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3*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符号意识培养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多使用数学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符号运用能力。
四、符号意识培养的实践案例分析
4*观化、具体化的符号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直观化、具体化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如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学符号与形状、颜色等物理实体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符号的含义,从而提高符号意识。
4*用多种语言和工具的符号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种语言和工具的符号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如教师可以通过用汉语、英语、图表等多种语言表达相同的数学概念,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等工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符号运用的规则和方法。
4*高符号应用能力的符号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高符号应用能力的符号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例如,在教学时不仅注重符号的含义和理解,还注重学生如何正确运用符号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应用能力。
五、符号意识的评价与反思
5*号意识的评价标准符号意识的评价应该具体操作化,包括符号使用的准确性、运用能力的强弱、创新性以及符号表达能力等方面。
5*号意识培养成果的检验符号意识培养的成果需要通过实践和评价来检验。教师可以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和开展实验等方法来检验学生的符号意识培养成果。
5*号意识的反思与存在问题的探讨符号意识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探讨,寻找更好的符号意识培养方法。
六、结论与建议
6*果和结论通过对符号意识的概念和重要性、符号意识培养方法的总结和分析,本论文对符号意识的培养方法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实践方法,如建立符号意识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等。
6*究的不足和展望本文对符号意识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理论方法与教学质量之间的脱节等问题。未来需要对符号意识的培养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6*践中的建议和教育改革的探讨遵循符号意识的培养的方法,教育者应该深入挖掘符号语言背后的内涵及其使用原则,以加强学生的符号意识和运用水平。未来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数学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万字公文材料★
关注抖音号【资深秘书】获取
**万字公文写作必备资料包
总计超**万字、超*篇内容,满足绝大多数材料写作需求
当下急需的热点专题材料,及时更新
手机电脑均可使用,直接搜关键词即可找到! 电子版可编辑,高效写作必备
免费持续更新,紧跟最新材料需求,不过时! | 0 | negative_file/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docx |
提高制度执行力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现代社会管理体系中,( )是根本和基础的。
A、号令执行力B 、制度执行力、C、创新执行力D、团队执行力
2、“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此话的作者是( )。
A、毛泽东B、德鲁克C、培根D、熊彼特
3、制度执行中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是( )。
A、平等系B、主辅关系C、对立关系D、中立关系
4、营造制度执行文化的核心是( )。
A、尊重领导B、尊重规则C、尊重知识D、尊重民意
5、公共选择管理理论认为:在好的制度下,坏人可以做好事;在坏的制度下,好人可以
做坏事。这说明从理论上看,制度执行力与制度本身有( )。
A、弱相关性B、无相关性C、强相关性D、难以判断二者的相关性。
二、多选题[pic]
1、理论上讲,容易对制度执行造成干扰的两类高危人群是( )。
A、一般干部B、领导者C、普通群众D、执行者
2、衡量制度执行好与否,主要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评析( )。
A、速度B、质量C、灵活D、效能
3、相比号令执行力而言,制度执行力的特点是( )。
A、基础性B、稳定性C、创新性D、规范性
4、防止制度执行干扰,要力求做到( )。
A、领导带头执行B、提高执行者素质C、减少执行负面效应D、提高领导和执行者权利
5、下面表述中,可以说明制度执行内涵的是( )。
A、认真第一、聪明第二B、权利第一、责任第二C、原则性第一、灵活性第二D、制度第
一、能人第二
三、问答题
1、如何把制度执行好?
2、你认为什么情况下制度执行可实行灵活性?
[pic]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B 2、C 3、B 4、B 5、C
二、多选题
1、B D 2、ABD 3、AB D 4、ABC 5、ACD
三、问答题
1、(参考答案要点)第一、构建好的制度;第二、明确执行的责权利;第三、把握原则
性和灵活性的主辅关系;第四、防止执行干扰;第五、营造执行文化。
2、(参考答案要点)第一、符制度例外条件,现实情况与制度规定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二、属制度“肓区” ,但实际工作中遇到;
第三、紧急和突发情况,涉及到人的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第四、过渡期间,旧制度已
经废止,新的制度还未出台或到生效日期。
| 0 | negative_file/www.3722.cn资料搜索网-制度执行力考题(DOC).doc |
高级:系统分析师
系统分析员级所要求的知识面很宽,还需要有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的经验和体会。
系统分析员级考试分三场。上午150分钟考试侧重基础知识,有15道必做题,内容包括:
软件工程(理论知识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编译技术与形式语言,操作系统的机制,关
系数据库理论基础,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多媒体系统结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安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技术,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计算机专业英语,数学(线性代
数、概率统计、离散数学、数值计算等),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基础等。
系统分析员下午考试分两场。一场注重考核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设计能力,90分钟;另
一场考试要求撰写论文,时间为120分钟。
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的考核,要求考生对某些应用系统开发及维护管理过程中
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特长,选做3道题,先易后难解答
。解答时又应多思考分析,构思好后再用最简练的语言写出来。
论文考核给出了4个题目,可根据自己熟悉的内容选用一题。论文的正文应有2000到300
0字,还应有至多400字的摘要。论文要有具体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不要离题;
要有条理,结构化;要提出尚存在的问题;要注意卷面整洁。
考生在考前除学习知识外,还可以做一些历届相关的试题。这不仅可了解试题的形式、
广度与难度,还可测试自己的水平,找出薄弱点,加强训练。
系统分析师复习经验
系统分析师2008/04/14 13:29系统分析师复习经验
作者:小晓 2007-10-25 09:08:25
我于2005年11月参加系统分析师考试并顺利通过,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复习经验,希望能
对将来的考生有所帮助。
先介绍一下本人的背景:本科、研究生均为计算机系,工作满3年,有过项目开发、设计
经验,后来转做技术支持,最近一年工作的主要内容为系统管理员。因而对于系统分析
师的要求而言,本人有所缺欠。学校里面学的书本知识已经大部分忘记(工作中不需要
用到的已经全部忘记),而实践的项目经验还不够丰富,尤其缺乏大型系统的设计、开
发经验。因而在复习过程中要尽量弥补这些不足。
一、复习资料准备:
1、书籍
个人认为有3本书是考生必备且必看的。
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作者: 张友生主编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3本书的内容丰富详实,就算不考试,平时看看也能长点知识。不过
里面部分知识都有点过时了,挑重点的看即可。最好是能看2遍,印象比较深刻(多半人
都做不到,我也是到了考前最后一天晚上,终于把2本书都翻完了),如果经费充足,下
面的书我也推荐购买:就是电子出版社历年出的《...试题分类精解》,也是张友生主编的
。可是对于复习应考而言,这样的试题解答分析很重要,尤其是下午试题一,你可以从
中体会案例题的答题思路。所以我建议能买的都买全吧,全当做慈善事业了:)
2、资料
资料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历年的真题,这个网上到处都有,部分加水印的pdf文档看起来不
舒服,用工具crack一下,转成word文档打印出来看,会舒服很多。(有网友问我要复习
资料,说实话,书本的不方便给,而且已经给朋友了;电子版的,大家自己辛苦搜索一
下,网上很全的)最近3年的考题要重点看,争取掌握涉及的知识点。
3、培训
我参加了希赛的培训,包括最后冲刺班,效果还不错。
二、复习考试的步骤
1、先挑最近的真题做一遍,估摸一下题型和考点,看看哪部分的知识点是没问题的,哪
些是需要重新复习的,哪些是要从头学起的,大致心里有数,接下来看书的时候才能区
分重点。
2、开始看《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这本书覆盖的范围很广,要看完很需要毅力,大家多
坚持吧,还是物有所值的。看第一遍能记住大概,但是要掌握肯定要看第2遍(好学的考
生得加油了),这本书全部看完一遍,我估计需要2周的时间(对于上班族而言,每天晚
上坚持看1-2小时)
3、穿插看《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这本书看得很轻松愉快,而且也能拓展知识面,最后
的附录不能忽略,今年11月就考了其中一个知识点。能坚持又有时间的话,看2遍也可以
。这本书看完一遍,怎么也要1周的时间吧(也只算晚上学习时间)
三、真题训练
1、上午客观题部分:看书累了,就可以做题,反正我是做完就忘,下次再做就当是复习
。重要的是估分,保证自己确定能拿的分数有多少,努力一下能拿到的分数有多少,不
出错能拿到的分数有多少。复习的目的就是尽量使得估分的分数能大于45。尤其是对上
午的客观题而言。
2、关于下午第一场考试,其实就是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半考实践经验,一半考知识点
。实践经验无法突击获得,知识点要尽量把握住。这部分的成功经验除了要多看书外,
最重要就是从历年真题分析所提供的答案中,看出答题的规律,把自己的答案跟参考答
案对比,看看能得多少分,尽量保证及格。多体会真题有好处。(这部分考试训练,我
觉得希赛的培训很有效果)
3、关于下午第二场,其实就是案例+论文。要点就是最好按正规论文的格式写:题目+
摘要+关键字+正文,当然,参考资料部分就算了。论文部分的练习,说实在挺难的,
不可能就着真题写文章,那就尽量针对每道题列写作提纲吧,训练一下答题思路也是好
的。
如果能自己写1-2篇练练手,估计效果会更好。
四、重要考点个人总结
这部分肯定不完整,因为考完2个月了,当时没写下来,现在记得肯定不完整,大家做了
真题就会自己掌握的。
1)上午试题
1、知识产权:似乎最近每次都能考2-3题,而且上述2本复习参考书中还找不到相关资
料,大家要么自己去查资料,要么就放弃这部分分数。
2、安全和密码学:也有2-3分,第一本书中的资料不全,能多看点别的资料,就看点吧
,要么也只能尽量拿1分了。
3、其他知识点都是比较常见的,努力复习记住就可以了。主要是有些如系统结构类的知
识是本科学的,很多人估计都忘了,要弥补也挺费劲的。
2)下午两场
1、近年来,电子政务备受关注,主要考点集中在:内外网数据交换(解决方案和安全问
题)、跨部门数据共享问题、电子政务安全问题之类,都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热点
问题。
2、软件工程方面的,包括软件复用,版本控制之类的
3、数据库应用方面的
五、总结
1、复习时间最好在1个月以上,免得到后面手忙脚乱的。
2、为了写论文时能凑满字数,平时写blog的时候也尽量多说些废话吧。
3、愿意花钱就去参加个培训吧,就当是投资了。如果觉得划不来,自己看书也是没有问
题的。
4、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大家都是IT人士,现在估计都敲字速度比写字快。因此考前最好
有事没事做点笔记,免得最后考试那天下午写字写到手抽筋(我就差一点点,写到后面
觉得手都快变形了)
|[pic] |[|
| |p|
| |i|
| |c|
| |]|
|[pic] |[|
| |p|
| |i|
| |c|
| |]|
| | |
|[pi|[pic] |[|[pic] |[pic] |
|c] | |p| | |
| | |i| | |
| | |c| | |
| | |]| | |
|[pi| |[pic] |
|c] |软考新闻 | |
| | | | |
| |2007年上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工作计划安排 | |
| |级别 | |
| |资格名称 | |
| |考试日期 | |
| |考试时间 | |
| |考试科目 | |
| | | |
| |高级 | |
| |系统分析师 | |
| |5月26日 | |
| |9:00-11:30 | |
| |综合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13:30-15:00 | |
| |案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15:20-17:20 | |
| |论文 | |
| | | |
| |中级 | |
| |软件评测师 | |
| |5月26日 | |
| |9:00-11:30 | |
| |基础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14:00-16:30 | |
| |应用技术 | |
| | | |
| | | |
| |软件设计师 | |
| |5月26日 | |
| |9:00-11:30 | |
| |基础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14:00-16:30 | |
| |应用技术 | |
| | | |
| | | |
| |网络工程师 | |
| |5月26日 | |
| |9:00-11:30 | |
| |基础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14:00-16:30 | |
| |应用技术 | |
| | | |
| | | |
| |信息系统监理师 | |
| |5月26日 | |
| |9:00-11:30 | |
| |基础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14:00-16:30 | |
| |应用技术 | |
| | | |
| | | |
|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 |
| |5月26日 | |
| |9:00-11:30 | |
| |基础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14:00-16:30 | |
| |应用技术 | |
| | | |
| | | |
|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 |
| |5月26日 | |
| |9:00-11:30 | |
| |基础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14:00-16:30 | |
| |应用技术 | |
| | | |
| |初级 | |
| |程序员 | |
| |5月26日 | |
| |9:00-11:30 | |
| |基础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14:00-16:30 | |
| |应用技术 | |
| | | |
| | | |
| |网络管理员 | |
| |5月26日 | |
| |9:00-11:30 | |
| |基础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14:00-16:30 | |
| |应用技术 | |
| | | |
| | | |
| |信息处理技术员 | |
| |5月26日 | |
| |9:00-11:30 | |
| |基础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分批 | |
| |(A) 14:00-16:30 | |
| |应用技术 | |
| | | |
| | | |
| | | |
| |5月27日 | |
| |机试 | |
| |(B) 9:00-11:30 | |
| | | |
| | | |
| |备注:报名点报名时间:2月26日-----4月6日 | |
| | | |
| | | | |
|重庆市促进信息产业中心 版权所有 重庆天骄俊才创新教学智能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四支路2号北辰名都8楼市信息产业局 邮政编码:400020 E-mail:cqcjit@sina.com|
|电话:86-023-67511780 传真:86-023-67515139 |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07000927号 |
1、什么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
是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职业资格和专业技
术资格认定(见国人部发[2003]39号文件)。参加这种考试并取得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
,是各用人单位聘用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工程师系列职务的前提。计算机软件资格考
试,与会计、经济师、税务师、律师、建筑师资格考试一样,属于国家专业技术资格考
试,并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
2、为什么要举办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
这是我国人事制度的一项改革。以前,各企事业单位聘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
级工程师都是通过评审决定的,人为因素多,标准不容易掌握。现在,国家要求,相关
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先通过全国统一的资格考试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各用人单位再
从这些合格者中择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这种制度有利于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合理
使用人才。在国际上也通行这种制度。
3、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由什么机构组织实施?
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由人事部、信息产业部领导,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办
公室负责实施。该办公室设在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算
机软件资格考试由当地人事主管部门和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并设立当地的考试实施
机构负责当地的考务工作。
信息产业部组织成立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负责考试大纲的编写、
命题以及有关的调研工作。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与高考一样,按照国家统一考试的有关保密规定,严格执行考
试纪律,同时将根据人事部3号令严惩各种违纪违规行为。
4、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设置了哪些级别?
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设三个级别层次,共有20种岗位资格考试:
高级资格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设计师。
中级资格包括:软件评测师、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嵌入
式系统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师、电子商务设计师、信息系统监理师、数据库系统工
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
初级资格包括:程序员、网络管理员、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电子商务技术员、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信息处理技术员。
以上各级别资格考试的要求、形式和内容见本网站各级别资格考试说明。
5、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采取什么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如何规定?
除信息处理技术员和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采取笔试与上机操作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外,其他各种考试都采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
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
高级资格考试设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3个科目;中级、初级资格考试设基础知
识和应用技术2个科目。笔试安排在一天之内。上机考试将分期分批进行。
知识科目采用单项选择题,考试150分钟,考生需要用2B铅笔涂填答题卡;应用技术
科目采用问答题,考试时间150分钟;上机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案例分析科目采用问答
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论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各个科目的满分均为75分。
6、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每年考几次?各次考试是什么日期?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组织两次,在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举行。上半
年考试与下半年考试的种类不尽相同,所以,大多数类别的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具体的
考试安排见本网站上公布的本次考试安排。
7、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每次考试级别是否一样?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考试的级别不尽相同,考生可以在本网站
上考试安排栏目中查到每次的考试计划。
8、报名是否需要学历与资历条件?是否必须通过初级资格考试,才能报考中、高级资格
考试?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软件是年轻人的事业,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计
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
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
9、如何报名?
各地的报名时间、报名办法不同,由当地考试机构决定。报考费用标准由当地物价
部门核准。考生可以在本网站的“各地报考”栏目中查到当地考试机构的网站。请注意其
中的报考通知。
有些地区实现了网上报名,有些地区还实现了网上支付、照片上传、准考证下载等
,有些地区则需要去指定地点报名。
报名时依据的身份证明包括:居民身份证、军人的证件、护照、户口本等。
10、是否需要参加培训?哪里有培训?
国家考试实行考试与培训分开的原则,参加培训完全是自愿的。社会上举行的培训
班(包括网上培训)很多,凡希望参加培训的考生可以自行选择培训机构、培训方式、
培训时间。
11、有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和辅导教材,如何购买?
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织编写各级别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以及教程、辅
导用书和参考用书,每次考试结束后,还编写试题分析解答书。这些考试用书的书号、
书名、出版社、主编以及定价等都已在本网站公布,考生可在本网站资格考试的教材目
录栏目查询,并到当地书店(包括网上书店)购买或预订。
12、考试的试题是否很难?合格率如何?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属于专业水平的国家品牌考试,试题注重岗位知识和技能(不
是背书),综合性和灵活性强,创意多,但只要考生掌握了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
技能,就会认为考试并不难。对于死记硬背书本的人来说,可能就比较难。由于考试向
社会开放,不设学历资历条件,知识和能力各个科目都及格才能合格,因此合格率并不
高。各级别总平均合格率大约是25%,初级资格的合格率约40%,中级资格的合格率20-
30%,高级资格的合格率约20%。社会开放考试的报考者中水平差异很大,不象学校考试
那样大家水平比较接近,所以,确实掌握了基本知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没有必要担心
合格率问题。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并不是竞赛,只要成绩超过合格标准就能合格,没有预先规定
合格人数界限。
13、考试合格标准是怎样确定的?如果上午或下午考试单科目及格,成绩是否保留?
考试的合格标准由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在每次考试结束后发文确定,这几年的
考试标准基本上稳定在各个科目都要求在45分以上(含45分)。
由于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最多只有3个科目,所以需要在一次考试中各科目全部及格
才能合格。单科及格的成绩并不保留,不能转到下次考试使用。
14、考试成绩何时通知?考试合格颁发什么样的证书,有什么效力?
考试成绩将在考试结束后2个月之内,由各地考试机构通知考生。有的地方提供声讯
台服务,有的地方可以电话查询,一般都会寄发成绩通知单。
考试结束3个月后,各地考试机构将陆续向合格者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技术
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该证书由国家人事部统一印制,由国家人事部与信
息产业部盖章。随同证书一起颁发的还有一张参加全国统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登记表
,该表由当地人事部门盖章,提供给用人单位存入考生个人档案。
证书样本如下:
[pic]
证书中的内容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证书上的管理号是合格者的全国统一编号。该证
书全国通用。用人单位和考生可以在本网站上根据证书管理号和姓名查询证书的有效性
。
根据国人部发[2003]39号文件,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级别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
术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
单位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从获得资格(水平)证
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取得初级资格可聘任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职务;取得中级资格可聘任工程师职务;
取得高级资格,可聘任高级工程师职务。
由于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很高,有些级别实现了中日和中韩互认
,大大提高了持证者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软件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为了延长证书的有效期,考生需要在考试后每
年按继续教育培训大纲要求接受一定学时数的继续教育,在证书期满前三个月到信息产
业部指定的机构办理证书登记。
15、到哪里去咨询证书登记和继续教育事宜?
信息产业部已经发文批准了各地的证书登记机构。各地证书登记机构同时也负责当
地的继续教育工作,并在考生较多的地区设立了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各地证书登记机构
和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联系方式见本网站的证书登记与继续教育栏目。
16、怎样完成证书登记所需的继续教育?
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保持和提高资格证书持有者相应的技术水平。原则上,持证
者可以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自行选择继续教育的方式,在规定的培训机构中自行选择
合适的培训机构,在规定的课程中自行选择合适的培训课程,完成所需学时数的继续教
育。
继续教育方式包括:在岗学习、半脱产学习、脱产学习、网上进行远程学习等。
在岗学习包括结合本单位工作撰写论文(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根据
实际水平经过当地证书登记机构的评审折算成一定的继续教育学时数。
在学校学习的IT相关课程、参加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合格、参加当地继续教育培
训机构安排的学术讲座、培训课程、参加指定的网上培训等,都属于继续教育,都可以
由当地证书登记机构折算成一定的继续教育学时数。
每次接受的继续教育情况都将在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印制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
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继续教育证书》中得到记载。
17、2003年以前(包括2003年)取得的证书是否需要登记?
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取得的证书需要登记;2003年(包括2003年)以前取得的资
格证书和水平证书不需要登记,继续有效。
18、软件资格考试发展状况如何?
我国从1990年开始实施了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到目前为止,累计报名人数超过了
150万人次,累计合格人数接近30万人。
从2004年开始实施了考试的新政策,考试规模得到了迅速发展,年报考人数超过了
21万人,年合格人数接近5万人。
19、各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机构网站
地区 网 站
全国
www.ceiaec.org
北京
www.bjpta.gov.cn
天津
www.teiaec.org.cn
河北
www.hebpta.com.cn
山西
www.sxsia.org.cn
内蒙
www.impta.com
黑龙江
www.rsks.gov.cn
吉林
www.jlzkb.com
辽宁
www.lnitec.com
山东
www.rsks.sdrs.gov.cn
上海
www.21cnhr.com
江苏
www.jsiid.gov.cn
安徽
www.apta.gov.cn
浙江
www.zjrjks.org
宁波
www.cc.nbinfo.net.cn
江西
www.jxdii.gov.cn
福建
www.info-edu.gov.cn
河南
www.hnrsks.com
湖北
www.hbsoft.net
湖南
www.hniec.org
广东
www.gdkszx.com.cn
海南
www.himprec.org.cn
广西
www.gxpta.com.cn
陕西
www.shaanxirk.com
宁夏
www.nxpta.gov.cn
甘肃
www.rst.gansu.gov.cn
青海
www.qhei.gov.cn
四川
www.scpta.gov.cn
重庆
www.cqit.gov.cn
新疆
www.xjxxb.gov.cn
兵团
www.btxxb.gov.cn
贵州
www.gzrj.gov.cn
云南
www.ynxr.com
西藏
0891-6832216
香港
www.apec.org.hk
澳门
www.cpttm.org.mo
| 0 | negative_file/系统分析师复习经验.doc |
护考复习建议
注意:以下下复习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阶段:知识点扫描
时间段:2月到3月
对于护考学员而言,学生出来实习时间长,专业知识早就还给老师。所以第一阶段先要进行知识点扫描,拾回还给老师的知识。那么,如何进行知识点全覆盖?答案就是:书 + 视频 + 习题
1、要注重根本
教材和做练习题绝对是咱们复习护士考试的基石,有的考生往往在第一遍的教材及听课同时忽视了做题,复习完一遍后再开始做习题,其实这已经失去了做题的意义。看书做题,即加深了印象,也检验了我们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明确我们的薄弱环节,通过复习,让自己更了解自己。
2、复习笔记要明
1、复习笔记要尽量反映知识的系统性,特别应当把重点概念和原理的联系与区别反映出来,做到一看见笔记,就可以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某个专题的知识,即可以把“知识网”展现出来;
2、复习笔记要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3、习笔记要适合自己使用,具备个人特点,掌握得好,记得牢的地方,笔记可以简单些,甚至只用一、两个字表示即可;而自己掌握得不好,记得不牢的地方,要详细一些以前理解不深或曾经有过错误的地方,就更要详细一些;因为是自己整理自己看,所以还可以用一些符号或简称,使笔记更加实用;
第二阶段:重点冲刺
时间段:4月中上旬
1、模拟试题是着手点:
模拟试题是每个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和必须利用到的资料。往往试题里反复考到的内容就是重点所在。经典是过去的流行,流行是未来的经典,历年试题正是多年经典之作。
记得有句关于试题的名言“做模拟试题就是做未来的考题”。试题对重点的指向性十分突出,做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它翻来覆去就是考那么几个知识点,只不过年年换个形式考而已,只要你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它再怎么变都做的出来。
2、知识点常要常回想
在记知识点时,一定要进行回想和手写。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将知识点记住了,可是时间一长就会遗忘,因此需要不停的巩固。面对这么多的知识点,不可能每天都背同样的内容,所以要在背新的知识点的时候,利用空余的时间将已经看过的东西一一回顾一下,可以是在睡觉时,也可以是在坐车时,只有时常回顾,才能保证每个知识点不会从记忆中消失。
另外就是一定要用手写。很多重点问题都记住了,可是往往是不深刻的,例如药物的名称、操作名词解释等等,如果在纸上自己手写一遍,将更加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凡是经过手写过的知识点,就不会轻易的忘记。护士资格考试知识繁多复杂,单靠视觉性的记忆是短暂的,而且无法理清楚知识之间的关联,只有在纸面上自己理了一遍,心里也才能有大致的框架,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毕竟好记性比不过烂笔头。
第三阶段:押题
时间段:考前15天
如果没有报班,就能自己尝试押题从历年的真题,模拟题中找出反复考的考点,这一类考的可能性很大,这时候不要题海战术了,保持一定的题干,看自己的高频错题和必考点等!
祝所有考生顺利通过2017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1 | 0 | negative_file/护考复习建议.docx |
读单音节字100个:
怒 襟 你 葱 耗 渣 眺 私 用 凹(凹陷)
慨 棉 饵 促 烘 纹 摘 疗 硬 说(说谎)
跨 品 购 僵 唤 习 湃 往 税 捂(捂着)
快 掐 笨 剖 赛 宣 费 铁 炮(炮弹) 担(担心)
表 腔 火 噔 虐 捣 阀 昆 拗(拗不过) 雨(雨水)
劣 染 最 鼓 脖 惨 留 哑 片(片刻) 得(得到)
履 让 瓜 笋 纠 毛 洲 熔 上(上级) 准(准确)
鸥 贬 舱 馆 冤 雄 蛆 明 分(分辨) 别(区别)
蜜 吃 括 翁 绕 栓 逛 傻 宁(宁静) 血(吐血)
涩 闯 默 醇 怎 屉 则 训 给(给以) 横(一横)
二、读双音节词50个
库存 打算 首先 规律 偶尔 空想 底座 单调 精简
暑期 军阀 逛荡 正中 下水(下水船) 篮球 事物 成套
一股脑儿 努力 豆芽儿 我们 推进 干活儿 偏偏 平川
产量 占有 甲鱼 枪子儿 保温 通知 必然 长者 逢迎
吩咐 校徽 人儿 皮匠 堵塞 原来 难得 飘扬 举行
目前 口号 牺牲 准备 牛排 沿海 危机
|镍 |涩 |习 |宽 |狗 |迈 |吻 |驴 |恽 |区(姓氏) |
|坏 |嘣 |墨 |慌 |由 |入 |子 |播 |润 |藏(躲藏) |
|瞥 |救 |闩 |逛 |学 |付 |均 |抵 |荫 |俩(咱俩) |
|蝉 |寸 |嘭 |领 |心 |涌 |亏 |罚 |司 |券(债券) |
|婶 |初 |砣 |篇 |却 |捐 |磷 |郑 |爷 |哄(起哄) |
|抓 |病 |秦 |面 |煮 |患 |饶 |欧 |纫 |揣(怀惴) |
|饿 |翁 |贼 |箭 |夺 |酱 |夸 |舜 |鳃 |相(相机) |
|则 |兄 |二 |梗 |跪 |池 |掉 |枕 |榻 |石(石板) |
|蹑 |标 |痛 |港 |丢 |框 |掐 |宋 |啪 |那(口语音) |
|名 |枣 |痣 |防 |次 |窝 |惨 |溺 |挨(挨打 |褪(褪去冬衣)|
| | | | | | | | |) | |
二、读词语(共20分)(限时3分钟)
|送信儿 |咖啡 |扭搭 |沙漠 |哈尼族 |按期 |
|实用 |贫困 |喷嚏 |昂扬 |交流 |平反 |
|榫头 |独特 |蠢笨 |肆虐 |沉冤 |月份 |
|酌量 |号召 |萌芽 |鲜花 |奶嘴 |判定 |
|上座儿 |搜寻 |蛐蛐儿 |接洽 |仍然 |拐弯 |
|白菜 |冠军 |总得 |熊猫 |萝卜 |策略 |
|走味儿 |培植 |快乐 |软骨 |鄙薄 |物价 |
|因此 |调和 |而且 |往常 |机床 |生日 |
|悬挂 |听讲 | | | | |
一、读单字(共10分)(限时3分钟)
贴 吻 抓 略 女 怀 涮 司 还(还原) 相(相机)
砣 君 岸 存 坡 炕 枕 虐 俩(咱俩) 石(石板)
避 夸 停 贵 模 饼 痣 秦 采(采访) 叶(叶片)
凡 掐 孔 丢 惹 卧 婶 妾 广(广播) 沓(一沓)
恋 笙 矿 除 张 籽 嘣 习 漂(漂泊) 那(口语音)
锌 润 墙 次 涌 餐 绕 将(将来) 恶(恶毒) 嘿(嘿嘿一笑)
面 播 订 牌 兄 物 索 六(六月) 否(否定) 冲(酒味很冲)
群 窗 掉 跟 熔 拒 孙 尽(尽力) 眯(眯缝) 裉(裉去冬衣)
美 院 吃 贰 险 赴 隋 沤(沤肥) 揣(怀揣) 拗(拗不过)
翁 选 造 海 灌 啪 荫 曾(曾孙) 轴(轴承) 扎(扎裤脚)
二、读词语(共20分)(限时3分钟)
发扬 模型 花蕊 拨拉 配合 旦角儿
森林 拼音 嫂子 车站 一顺儿 平方
谢谢 称赞 两边 峡谷 志气 乔装
蠢蠢 入口 短促 刻苦 刺猬 耐用
瓜分 沸腾 谎言 从而 试卷 拐弯
亲爱 手软 熊猫 总得 具体 脆弱
葬送 落后 需求 拈阄儿 书架 标尺
快乐 穷忙 调整 恩情 均匀 喧闹
包干儿 忘却
一 读单字(共10分)(限时3分钟)
额 贵 装 自 惹 掐 枕 秦 供(供给) 石(石板)
挎 街 尝 啊 密 操 痣 习 并(合并) 委(委派)
润 翻 二 灾 涌 餐 杨 六(六月) 朝(朝代) 叶(叶片)
猜 熔 斩 日 翁 乳 申 否(否定) 刺(讽刺) 撒(撒播)
腻 犬 瓶 丢 框 铝 嘭 色(色彩) 俩(咱俩) 那(口语音)
胸 池 关 近 乘 莫 嘣 圈(猪圈) 挑(挑战) 嘿(嘿嘿一笑)
舔 跃 零 荫 桨 涮 旬 晃(晃动) 屯(屯兵) 得(得一小时)
聊 亏 段 渠 刁 踹 砣 曾(曾孙) 闷(苦闷) 咳(咳!真怪!)
握 拨 面 幅 俊 欧 索 画(油画) 撇(撇开) 拗(拗不过)
口 舜 防 不 品 虐 司 胜(胜利) 降(降伏) 扎(扎裤脚)
二、读词语(共20分)(限时3分钟)
小曲儿 罚款 脾气 血渍 知遇 动员
漂亮 安全 群体 没错 强度 死亡
下午 搅扰 亚军 婆婆 劳驾 稳定
刮脸 匪首 课本 舅舅 障碍 奶水
搜查 中间儿 仍然 拐弯 陶瓷 侵略
分蘖 凶狠 回头 修女 赞成 特别
尺寸 恒星 广博 冲刷 随时 快乐
穷人 帮忙 竹笋 民用 打嗝儿 因而
做活儿 命运
一、读单字(共10分)(限时3分钟)
|条 |百 |脚 |抽 |杂 |只 |团 |泥 |花 |旗 |
|广 |坐 |给 |肉 |骗 |寸 |办 |躺 |弄 |聊 |
|句 |列 |乱 |坑 |宽 |层 |再 |丝 |杂 |亮 |
|冬 |让 |浓 |矿 |后 |间 |玫 |静 |岸 |败 |
|城 |地 |鹅 |够 |斤 |老 |矮 |色 |抽 |吨 |
|刷 |登 |而 |软 |来 |尺 |鼓 |且 |拐 |少 |
|哈 |穷 |坐 |凑 |缩 |十 |组 |捞 |图 |填 |
|药 |硬 |纸 |最 |解 |养 |刮 |叫 |晒 |芳 |
|献 |很 |热 |决 |应 |自 |滚 |夜 |缺 |红 |
|脏 |歌 |群 |由 |亿 |秋 |静 |掀 |元 |洗 |
二、读词语(共20分)(限时3分钟)
|皮肤 |操场 |嗓子 |道德 |跳舞 |尊敬 |
|广播 |庄稼 |综合 |小孩儿 |森林 |曾经 |
|爸爸 |虽然 |缺点 |供给 |篮球 |活泼 |
|增加 |干活儿 |而且 |参观 |新闻 |着急 |
|国家 |安全 |暂时 |师傅 |迅速 |好玩儿 |
|锻炼 |担心 |损失 |旅客 |按照 |汉语 |
|欢送 |存在 |使用 |大伙儿 |全体 |强烈 |
|征服 |杂技 |因为 |欢迎 |考试 |可爱 |
| 0 | negative_file/【公众号:zsxx_xxyg】1.doc |
学而思网校——智能题库
1. 下图是具有“中国魔板”之称的七巧板,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仔细观察后,你能用七巧板拼出其它有趣的图形吗?
(1) 照样子用七巧板拼成一个长方形.
(2)照样子用七巧板拼成下面图形.
2.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试一试吧。(贴纸在书后)
3.左边是七巧板,右边是七巧板拼出的图案,请你给右边图案中的每一块标上它在左图中的序号。
4.下面的小动物可爱吗?请试着用七巧板拼一拼.
5.用一套七巧板摆出下面的图形吧。(贴纸在书后)
6.下图是有一个小三角形、一个中等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小树”,你能根据七巧板的位置自己动手贴一贴吗?(贴纸在书后)
7.根据影子,正确摆放七巧板的位置,并贴出每块七巧板。(贴纸在书后)
8.七巧板还可以拼动物哦!让我们用这7块七巧板拼出下面的小动物吧!
9.你能用七块七巧板分别拼出下面的水壶和公鸡吗?
10.七巧板还可以拼动物哦!让我们用这7块七巧板分别拼出下面的小动物吧!
11.你能用七巧板拼一个大三角形吗?
12.用七巧板拼一个“个”字.
13.用七巧板拼一个“山”字.
第 4 页,共 4 页 | 0 | negative_file/一年级远航七巧板.docx |
觉醒后的中医学生出路在哪
夏沙
在我文章的评论区或者是收到的私信当中,偶尔会有一些网友问我中医学生的出路在哪。这部分网友大多已经是有所醒悟的中医学生,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学的中医内容与真正的医学和科学相去甚远,也已经开始着手逃离中医这个看不见底的深坑,寻觅自己真正的出路,但是他们往往苦于中医专业出身的束缚,在职业方向的转型上会走得异常艰难。这当然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错,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本质上是产生于政府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考量保留这种夕阳产业所带来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的中医理论与实践在事实上已经不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化、数据化、规范化的要求,它所谓的“疗效”也大多只能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扮演滥竽充数的安慰剂角色,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几乎很难见到某种疾病是现代医学无能为力却必须要让中医来治甚至能“治好”的,也正因此,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医疗市场其实是以现代医学为主体的。据《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07545个,其中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65809个,占总数的6.53%;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292.8万人,其中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76.7万人,占总数的5.93%。而相比于现代医学的主导地位,即便是在这么少的中医医院,在里面工作的医生也大多不是中医。目前大多数中医院为了生存已经将大量科室渐次转型为进行现代医学治疗的科室,所采用的药物、诊疗方式、医疗器材也都大规模地向现代医学靠拢,中医院已经在事实上大幅度地进行了“西化”改造 。这表明中医的现实处境其实并不如政府与媒体所宣传的那样是与现代医学平分秋色、平起平坐,而是已经处于全面劣势、小众的地位。自从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以来,中医在现代医学的强力冲击下早已完成转型,中医市场早已萎缩,不论政府如何进行政策保护、财政补贴,目前中医在整个医疗市场处于另类医学、替代医学、小众医学地位的实际现状已不可逆转。
从医学教育角度来看,根据国务院新闻办2016年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院校25所),200余所高等院校设置了中医药专业,2015年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75.2万人;而根据2012年的统计,全国开设医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大约为630余所,根据《2016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5年高等医学教育(包含研究生、本科、专科)所有在校生的总规模为426.7万人。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开设中医药专业的院校数量占到了整个医药类院校数量的32%左右,中医药在校生规模占到了整个医药类在校生规模的18%左右,但是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卫生人员却只占相应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从业人员总数的6%左右,这意味着大部分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法进入医疗卫生机构,只能流入其他行业或者面临找不到工作的现实处境。这也恰好与现实情况相吻合,不仅是现代医学的医院招收中医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很小,即便是中医院开展的招聘,现在也更加青睐现代医学的毕业生,甚至有新闻报道指出真正进入医院就业的中医毕业生占比不到10%。中医药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甚至还不如一个现代医学专业的本科生。
因此,对于一个已经踏入了中医药专业的学生而言,认清现状是改变现状的第一步。如果在认清了现实的情况下,还要在中医药这个行业内部进行内卷化竞争,体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烈,那当然也是一种值得尊敬的个人选择。但是看到他们在一个注定成材率不高的行业里穷尽自己的青春和心血,也未免为他们而感到心疼,因此我收集了部分资料,总结了觉醒后的中医学生基本的五个去向。
一、转专业
转专业是觉醒后的中医学生最早可以践行的一条出路,也是可以以最低代价顺利去除你中医药背景的最好办法。如果你不再相信中医药的时候你还刚开始读大一,那你可以尽早为自己的转专业做好一切准备,比如认真学习达到学校转专业的成绩要求(一般都至少要排名专业的前5-10%),比如准备自己转专业所需要的材料。对于中医药学生而言,只要学校允许转到相关专业,从中医学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从中药学转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都是可以改变自己中医专业背景的出路。但转专业一般只对大一学生开放,到了大二基本就不再接受申请,所以一定要早做决定、早日践行。
二、跨专业考研
跨专业考研可以说是觉醒后的中医药学生最现实、最可行、付出时间成本最少的一条出路,因为毕竟它还处在本科生-研究生-就业这样一条职业发展道路的基本轨道上,不需要你付出额外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去重新规划自己的求学和职业生涯,而且在成功以后,可以尽可能地摆脱中医专业的学术背景,对自己诚实理性、爱智求真品格的塑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对于已经觉醒的中药专业学生而言,考取中药学专业的研究生但选择对中药进行废医验药,进行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虽然投入产出比并不高),也不失为一条既不违背自己良知,也能基本取得学术成就的道路。
但是中医专业毕业生的跨专业考研目前来说正在变得越来越难,国内大多数医学类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严格规定不接受中医专业毕业生的报考,某些要求相对宽松的医学类院校接受中医专业毕业生报考学术型硕士、基础医学类专业,极少数院校的招生简章上接受中医专业毕业生报考临床专业,但是在实际的招生过程中,这些中医专业的毕业生依然很难被录取。比如《浙江中医药大学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就已明确指出:中医、中西医专业不接受西医(临床医学)毕业生报考,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不接受中医、中西医专业毕业生报考。
2014年由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提到:“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有机融合的制度…确保合格的毕业生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等四证”。这里的四个证,又被称为“四证合一”,就是学生在攻读专业硕士期间必须同时接受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才能够毕业拿证。而想要参加规培,必须先持有相应的执业医师资格证,持有中医资格证的学生可以参加中医“规培”,持有西医资格证的则参加西医“规培”,两者之间不能互通。
医学人才“5+3+X”培养体系
因此目前来说,虽然从中医药专业跨考到临床医药类专业的路已经基本被堵死,但是从中医药专业跨考成为其他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依然是可行的,虽然对于中医专业学生而言,这依然意味着不能报考现代医学的临床执业医师证,但这对于那些经过多年的中医学习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行医,或者只想追求真学问、做真实的自己、提高自己学历的人而言,都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至少可以成为自己改行的一个重要机会。
当然,跨考研究生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那些中医药专业出身但想报考现代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生而言。这意味着这些学生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和学习,特别是在研究生面试的时候,你要让你的目标导师感受到你并没有被中医药这个专业背景所束缚,而是有现代科学与现代医学思维的,这就需要你主动多看多学现代医学方面的内容。考研究生很重要的一环是提前联系好自己中意的导师(有老师朋友介绍则更好),最好在初试以前就给中意的一些导师发电子邮件混脸熟并询问学校和导师招生的态度,比如这所学校和这位导师是否接受中医药背景的学生,这样报考学校时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到了面试以前这个问题就更加关键,一定要让导师能够看到你的与众不同,才能在面试中有更多胜算。
三、出国留学
对于中医药毕业生而言,出国留学是一条比较奇特且艰难的道路。据《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该届毕业生中有 35 人选择出国(境)留学,出国(境)留学率为 1.71%。其中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 28 人,本科出国(境)留学率为 3.54%;硕士毕业生 7 人,硕士出国(境)留学率为 0.64%。作为中医药领域最好的大学尚且只有这么低的出国深造率,其他院校的出国率恐怕也不容乐观。但是话说回来。中医药毕业生不在排名宇宙第一的中国的中医药大学进行深造,却偏要跑到没多少中医药土壤的海外去求学,这似乎也是一个颇为怪诞的悖论。所以对于志在中医药专业进行深造的毕业生而言,出国留学确实是一个比较奇怪和少见的选择。而对于那些已经觉醒的中医药毕业生而言,出国深造的目标一定是跨专业的,哪怕只是在中医药博士毕业后出国进行其他专业的博士后工作,也将会是改变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机会。
四、行政岗位
行政岗位去向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高校或其他事业单位的行政岗位,另一方面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行政岗位,这也是所有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基本去向。这两者都需要进行考试,后者需要面临更为严格的公务员考试。对于已经觉醒的中医毕业生而言,这其实是一条还算不错的出路,并且从事行政岗位工作后,往往会与具体的中医药理论、中医药职业相距甚远,而只会更多地与行政管理有关,这就相对避免了与自己已经不信的中医药理论继续打交道。但是这条出路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岗位较少、难度偏高、竞争过于激烈。
五、灵活就业
目前各级人民医院都会开设一个中医科,中医院也依然存在着一部分的中医类科室,中医医疗也依然是部分民众需要的一种医疗方式,比如针灸、推拿、拔火罐等具体的中医疗法仍然被大多数中国百姓所认可和欢迎,虽然它们往往只是被当做一种养生方法,或者是现代医学治疗之外的一种补充手段,甚至只是现代医学治疗被宣告无效以后死马当活马医的一种尝试,但这意味着中医药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市场。所以只要不是执着于在大中城市的医院就业,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有统计数据表明,除了继续升学深造的部分,有大量的中医药毕业生选择去小城市或者县级医院、乡镇卫生所、社区医院、中医养生等预防保健机构实现就业,或是做医药代表、仪器销售、药企研发、实验员等等,当然,学历层次越高的话,实现从医或研发岗位就业目标的可能性也会相应提高。对于已经觉醒的中医毕业生而言,可以尽量选择与中医药背景关系不大或者对中医药背景要求并不严格的就业岗位,甚至可以选择改行。
六、重新高考
对于想要洗去自己中医药专业背景的人而言,对于想要学习真正的医学与科学知识的人而言,重新高考是最彻底的一条出路,但也会是最艰难的一条出路。很多人虽然清楚走这条路线可以让自己最彻底地脱离中医药这个行业,但是他们很难有那个勇气和毅力走上复读的道路。他们不仅很难忍受回到那个备战高考的持久战,也很难面对生活中来自父母亲友和其他长辈的压力。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以上五条道路依然具有最现实的可操作性。但是对于那些敢于做出重新高考决定的朋友,我们不妨报以最高的敬意和祝福。
由于目前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本质上是产生于政府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考量保留这种夕阳产业所带来的结构性矛盾,因此要让中医退出官方的医疗体系并回到民间还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目前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政策性支持可能确实会相应地增加一些中医药的就业岗位,但这种依靠行政命令实现的虚假繁荣,很容易出现人存政兴,人亡政息的结局,对于将把中医药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学生而言,这并非是一种长久的利好。更现实的危机则如《中医药大学的尴尬》作者黄萍所指出的那样:既然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已经如此,中医药大学为什么不能改造为现代医科大学呢?为什么不在现代医科大学里专门开设一个中医学院,让真正喜欢中医的人潜心去专研这一古老的国粹呢?我们应该让更多的、无奈的、彷徨的、迷茫的中医学子去接受现代医学,这样也就不至于在他们毕业时,面临找不到工作的痛苦;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也就不至于总是胆战心惊地、如履薄冰地从事着非法的医疗活动。
2021.9.22
参考资料:
1. 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10748/202006/ebfe31f24cc145b198dd730603ec4442.shtml
2. 国务院白皮书: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75.2万人,http://www.gov.cn/xinwen/2016-12/06/content_5144044.htm
3.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http://yjsgl.zcmu.edu.cn/show/4357
4. 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http://www.nhc.gov.cn/qjjys/s3594/201411/b692fb0a74f04c9d83f0734e3865b34c.shtml
5.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https://jy.bucm.edu.cn/front/showContent.jspa?channelId=743&contentId=3338
6. 黄萍,《江河湖海之医道——中医的悖论》第十四章,中医药大学的尴尬。 | 0 | negative_file/xiasha(1).docx |
《批评与处罚》
批评篇
批评员工是一件既头疼又轻松的事情,头疼是因为它会降低员工的工作士气;轻松
是因为,如果你使用建设性的批评在加以一些技巧的话,哪将变成一次激励。
一、批评原则:
1.
对事不对人,应该关注可以观察到的活动,而不是态度。把批评限制在亲眼所见的事件
上。
2. 当你在批评员工时一定不能对员工进行人身攻击或者对对方的动机作出假设。
3. 尽量减少说员工是最差的,减少对使用否定的语言。例如:总是、从未、最差。
二、无批评意味着批评:
你也许可以运用角色置换的方法来避免对员工进行直接的批评。下面是具体的方法
:
1. 在你的办公室安排一次与员工的私人会谈;
2. 当这位员工到来时,邀请他坐在你的座位上而你座在来访者的座位上;
3.
从来访者的座位上向对方提问,“假如你现在站在我的位置上,而现在我不得不对
你的行为提出批评的话,你会怎么做?”
4.
保持沉默,让员工进行反应。不需要你加任何话,一些员工会进行严厉的自我批评
。
三、把过去与将来联系起来
许多管理人员认为批评就是说明某人做错的某件事。实际上这句话只对了一部分。
有效的批评还有另外一步:向员工表明在将来应该如何进行改进。在谈话中,不仅要对
员工过去的行为进行分析,还要前瞻性的向他们描述应该如何改进才能把工作完成的更
好。
四、避免引起反击的批评(批评技巧)
1. 应用“三明治”技巧
2. 避免盲人骑瞎马
3. 转移话题
4. 别使员工现眼
5. 急于提出建议
6. 语调和身体语言。
五、最安全和最聪明的批评方式是以一种支持性的
、善意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意识,而不是疯狂的在惊慌失措的员工面前挥动红旗。你的
目的是想与员工分享你的观察结果并且寻求有助于他们成功的信息,而不是通过批评来
显示袭击优越性。你应该像员工的一位朋友而不能像一位侦探,你想做的是观察他们的
行为而不是占据有利地位过早的对下属做出判断。
处罚篇
处罚与批评一样,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假如太软弱,那么很可能会招来更多类似的无
法让人接受的情况。假如太严厉,你又可能被员工认为是一个不会变通的、没有眼力的
暴君。
1. 应受到处罚的行为
在处罚前你应当明确那些行为必须受到处罚,那些行为可以原谅,那些行为可以灵
活处理。
以下六类行为必须进行处罚:
1. 矿工或者消极怠工;
2. 不尊重管理人员或同事,缺乏与管理人员或同事的配合精神;
3. 滥用资源;
4. 不安全的实际操作;
5. 偷窃;
6. 其他的个人问题(使团体工作中断的行为)
2. 处罚原则(热火炉原则)
1. 只要你感碰它,它就烫你,而且当时就烫你。
2. 第一次就烫的很厉害。
3. 它只烫你碰到它的那一部分,而不会烫你的全身。
4. 对谁都一样,谁碰它,它就烫谁。
5. 你不碰它,它决不会烫你。
3. 处罚具体过程
1、在实施处罚之前,你应了解这个错误的影响,其发生的理由,和你希望员工从中吸取
的教训。
2、当你处罚员工时考虑一下先例,确保自己对同样错误的反应是一贯的,前后一致。
3、私下里处罚员工并针对无法接受的举动、业绩或行为——而不是人格。
4、不要急于记录员工的错误。将这种正式的处罚措施留到严重的错误时再使用。在作决
定之前收集各种事实并倾听各方的说法。
5. 处罚员工之前要了解员工的记录。
6. 让员工从三种类似的处罚方案中选择一种他们认为是公正的处罚措施。
7、给员工提出可以立即改进的建议。并且限定某一时间。
| 0 | negative_file/《批评与处罚》.doc |
第七章 海水温度和海冰
第一节 海洋的划分
一、洋(Ocean)
――面积广,深度大
――水文要素相对比较稳定
――水色高,透明度大
――有独立的潮流系统和洋流系统
二、海(Sea)
1、特点
――洋的附属部分
――深度比大洋浅
――水温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水色低,透明度小
――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波和海流系统
――潮汐现象比大洋显著
2、分类
――内陆海(地中海)
陆间海,如欧洲的地中海
陆内海,如渤海、红海、波斯湾
――边缘海,如黄海、东海、日本海、白令海
三、海湾(Bay/Gulf)
――洋或海的一部分延伸入大陆,宽度、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
――潮差大
四、海峡(Strait/channel)
――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
――流急,潮流流速大。
历史习惯称谓:波斯湾、墨西哥湾――应为海等;阿拉伯海――应为湾。
第二节 海水温度(Sea Temperature)
一、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
1、分布特点
――海水表面到0.5m深处之间的海水温度
――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北半球大洋西部寒流与暖流交汇处,水平温度梯度大,形成等温线密集带,称为“海
洋锋”。海洋锋不仅直接影响海水本身的运动,而且,海洋锋区上空往往是大气多风暴的
活动区域。
――影响表层水温分布的因素是太阳辐射、海流、海陆分布。
2、中国近海表层水温分布
1)全年表层水温2月份最低,冬季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几乎与岸线平行;沿岸水温低
于外海。
2)全年表层水温8月份最高,夏季南北温差小,沿岸表层水温高于外海。
二、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
――混合层(0~100m)
――温跃层
――恒温层
――-总体特点:上层水温变化快,下层水温变化慢。
三、海温的日、年变化
1、日变化
――大洋表层水温日变化小,近海表层水温日变化大;
――大洋上,纬度越低,日较差越大;
--夏季日较差大,冬季日较差小。
2、年较差
――赤道、热带海区、寒带年较差小,中纬大;
――年较差大于日较差。
3、与气温的比较
――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小
――水温的变化相位落后于气温
――冬季水温比气温高,夏季水温比气温低。
四、海陆热力差异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海陆热力差异表现为:
――太阳辐射在陆地穿透浅,在海洋上穿透深;
――海水热容量比陆地大;
――海水具有流动性
对大气加热的结果:
――海上气温变化和缓,陆上空气变化快。
第三节 海冰(Sea Ice)
一、海水自身结冰的特点
――当海水盐度为24.69‰,海水最大密度温度与冰点温度相同,为-1.33℃;
――当海水盐度<24.69‰,海水最大密度温度高于海水冰点,结冰过程与纯水相同;
――当海水盐度>24.69‰,海水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先开始结冰,结冰速度慢。
结论:大洋中平均盐度35‰,冰点-1.9℃,不易结冰,即使结冰,结冰速度也慢;
在持续降温的条件下,海冰首先在海岸附近、浅水区域或盐度较低的海区形成。
二、海冰的种类
1、按运动状态分
――岸冰(一般止于25m等深线)
――流冰(浮冰和冰山)
2、按来源分
――海水自身结冰
――陆源冰
冰山(Iceberg):属陆源冰,冰山水上露出部分的体积/总体积=1/9~1/10;
水上体积/水下体积=1/9;
水上高度/水下高度=1/7~1/5
海水密度:0.86~0.92g/cm3;海水密度:1.028g/m3。
三、海冰的漂移规律
在无风海域:浮冰和冰山随海流漂移,漂移速度和方向与海流矢量一致。
在无流海域,浮冰和冰山随风漂移,在北半球,漂移方向偏于风去向之右28°,南半球
,偏于风去向之左28°;漂移速度是风速的1/50。
| 0 | negative_file/【公众号:zsxx_xxyg】第七章.doc |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更多公文写作实用技巧★★★
★★★官方抖音小店【傲凌书屋】,5000万字各类实用公文材料★★★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更多公文写作实用技巧★★★
★★★官方抖音小店【傲凌书屋】,5000万字各类实用公文材料★★★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专题研讨论会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篇)
第一篇:浅谈有效作业的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与教学活动的其它各个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在高质量轻负担的指导思想下,充分发挥作业在教学过程中的检验、诊断、巩固和反馈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走内涵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作业设计要具有兴趣性
翻开数学课本或是教辅资料,设计的练习题,无不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在数学作业之中,这样的练习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吸引力强,使孩子做起来乐此不疲。
二、作业设计要具有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三、作业设计要具有探索性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要靠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从多渠道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避免数学作业都是书面作业的单一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知识,掌握知识。
四、作业设计要具有分层性
因为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要转变数学作业观念,树立一种新型的数学作业观,努力提高布置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让数学作业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几个巩固练习题,更应为适应学生数学素质发展需求服务。
第二篇:数学分层作业的有效途径
要设计好分层作业,需要我们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所教内容的知识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精心挑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让我们树立新的作业设计理念,设计出丰富多彩、学生感兴趣、乐于去完成的作业,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我平时设计分层作业需要按数学中的四大领域来设计,这样同学们做起来不仅不费力还特别容易掌握。
一、数与代数中的分层
要求C层学生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能正确利用计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B层学生在计算达标的基础上,要尽可能提高计算能力:A层学生计算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事必须做拓展题,以培养这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中的分层
在几何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物体的几何特征、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通过不同的作业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要求C层学生做课
本上的常规练习题,根据不同条件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B层学生除了熟练地掌握常规练习题外,还要有选择地解答不同地对应的高不同:A层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做常规练习题,但必须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上述综合性题目。让这类学生既
三、统计与概率中的分层
在统计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学习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后,教师给C层学生设计一些已绘制了统计图的一部分,让学生补充完成一部分;B层学生先要做部分A层作业,然后再根据提供的原始数据,自主绘制条形统计图:A层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做C、B层作业,同事要求他们调查自己所关心的社会或生活问题,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先制成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意识创新能力,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综合运用中的分层
在学习“综合运用(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能力差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要想提高全班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作业上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C层学生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多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图形分析题意,并把线段图画在作业本上,写清解题思路,分步解答,或先分步,再综合解答:对B层学生,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题意,尽量用综合算式解答,并鼓励他们多做一些拓展性题目,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A层学生的要求是必须用综合算式解答常规练习题,解答开放性题目时,提倡解法创新,做到举一反三。
★ ★
★ ★
****万字公文写作必备资料包
总计超****万字、超**W篇内容,满足绝大多数材料写作需求
当下急需的热点专题材料,全都即时更新
手机电脑均可使用,直接搜关键词即可找到! 电子版可编辑,高效写作必备
紧跟最新材料需求,不过时!如有特殊材料需求,可联系客服代找!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更多公文写作实用技巧★★★
★★★官方抖音小店【傲凌书屋】,5000万字各类实用公文材料★★★
★★★官方抖音号【资深秘书】,更多公文写作实用技巧★★★
★★★官方抖音小店【傲凌书屋】,5000万字各类实用公文材料★★★ | 0 | negative_file/(2篇)[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专题研讨论会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官方抖音号:材料大师姐】.docx |
全力以赴-让进取战胜迷茫
作者:[美]爱琳·C卡瑟拉
录入:[牛族基地]缺少耳膜
目 录
序 让进取战胜迷惘
第一部分 自强不息
第1章 你应当自主地生活
练习 1: 自主地生活
第2章 不要心灰意懒
练习2: 学习如何度过困境
3. 排除阻滞
练习3: 掌握新的诀窍
第4章 你能够决定自己的运气
练习4: 充分利用时间
第5章 投入全副力量
第6章 只同自己争胜
练习5: 作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
第二部分 积极热忱
第7章 发现自己周围的美好事物
练习6:学福尔摩斯
练习7:清点你的积极因素
第8章 诚恳鼓励的力量第9章 你是个爱泼冷水的人吗
练习8:莫要争执
练习9:采取积极态度的游泳术
第三部分 表里如一
第10章 你的潜在力量——诚实
第11章 善于表露感情也是无形的力量
第四部分 开朗率直
第12章 通过交谈取得成功
练引10:用求人作点事情的口气说话
练习11:抛掉积怨
第13章 正视矛盾,善于言谈
练习12:亲切而坚定地说“不”
练习13:纠正别人人的错误
练习14:承认自己的错误
第14章 怎样给人留下好印象
练习15:把话讲出来
第五部分 刚毅顽强
第15章 知难而进
第16章 敢于胜利
第17章 胆大出才干
练习16: 勇敢的人怎样坚持到底
结束语
| 0 | negative_file/目 录.doc |
東莞E化網簡介
貼貼子的宣傳語: (可以發表可下載的資料)
下载: E化方案书:利玛软件针对汽车行业的erp解决方案(PDF 173)
网址: http://www.dgework.com/softdown/list.asp?id=12617
大量IT资料下载
帳號: dgework
密碼: dgework
名稱: 东莞企业E化网—企业信息化辅助平台
簡介: 为软件厂商,企业信息化,IT人员,IT顾问的東莞區最大it平台,
协助东莞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
提供IT新闻,文章,IT课程,信息化资料下载,IT规划及实施成功经验.
1. 軟件硬件商在“東莞企業e化網” 可以發佈產品信息給需要信息化的企業
2. 企業在 “東莞企業e化網” 尋找軟硬件廠商及企業信息化顧問
3. IT 人員在 “東莞企業e化網” 將得到最新企業信息化及IT 的知識及資料下載 (如:
方案建議等)
關鍵字: 企业e化,
企业信息化,IT,ERP,OA,CRM,软件,ERP咨询,顾问,系統實施,資料下載,IT課程
網址: http://www.dgework.com http://www.3722-e.com
Logo: http://www.dgework.com/imgs/logo.jpg [pic]
陈小姐
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港口路
TEL: 0769-5226252; 0769-5226253 魏小姐
http://www.3722.cn webmaster@3722.cn
在线实时咨询:
MSN:centurymis@hotmail.com
QQ: 106705027 270576635
東莞企業E化網
http://www.dgework.com
協助企業信息化!!
軟件廠商, IT人員, 顧問公司之完整平台
宣傳語:
WWW.DGEWORK.COM 是東莞區最大的企業信息化平台.
4. 軟件硬件商在“東莞企業e化網” 可以發佈產品信息給需要信息化的企業
5. 企業在 “東莞企業e化網” 尋找軟硬件廠商及企業信息化顧問
6. IT 人員在 “東莞企業e化網” 將得到最新企業信息化及IT 的知識及資料下載 (如:
方案建議等)
Http://www.dgework.com 東莞企業e化網—企業信息化輔助平台
http://www.3722.cn “3722東莞台商信息網 –企業管理資源大全
| 0 | negative_file/東莞E化網節介.doc |
谈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根据多年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指导工作的经验,文章从参赛准
备、答卷要求、评判依据及竞赛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今后的参赛
者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CUMCM 参赛准备 答卷要求 评判依据 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崔志明(1965-
),男,陕西延长人,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模
型。(陕西 延安 716000)
[中图分类号]G6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985(2006)36-0191-02
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直
受到广大学生和高校的欢迎。十几年来,竞赛的规模不断扩大是有其深刻背景的,因为
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已形成一种普遍的、可实现的关键技术———数学技术,而“高
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的观点已愈来愈为人们所认同,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
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也就应运而生了。笔者多年从事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
的指导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将其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一、心里要有“底”
首先,赛题来自于哪个实际领地的确难以预料,但绝不会过于“专”,它毕竟是经过
简化、加工的。大部分赛题仅凭意识便能理解题意,少数赛题的实际背景可能生疏,只
需要查阅一些资料,便可以理解题意。其次,所有的赛题当然要用到数学知识,但一定
不会过于高深。用得较多的有运筹学、概率与统计、计算方法、离散数学、微分方程等
方面的一部分理论和方法,这些内容在赛前培训已学过一些,真的用到了,总知道在哪
些资料中查找。
二、当断即断
在两个赛题中选择做哪一个不能久议不决,因为你们只有三天时间,一旦选定了,
就不要再犹豫,更不要反复。选定了赛题之后,在讨论建模思路和求解方法时会有争论
,但不能无休止地 争论,而应学会妥协。方案定下来后,全队要齐心协力地去做。
三、对困难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拿到题目就有思路,做起来一帆风顺”,哪有如此轻松的事?参加竞赛可以说是“自
讨苦吃,以苦为乐”,竞赛三天中所经受的磨炼一定会终生难忘,并成为自己的一份精神
财富。好多同学赛后说:“参赛会后悔三天,而不参赛则遗憾一生。”做“撞到枪口上”的
赛题,不一定比“外行”强。如学机械的队员做机械方面的赛题,学投资的队员做投资方
面的赛题,学统计的队员做统计方面的赛题,都有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些情况在
陕西赛区和全国赛区都曾发生过。
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首先,完成建模赛题,当然要有创造性,而在创造性方面是没有顶峰的,每个队都
应竭尽全力。以1994B《锁具装箱与销售》为例,各赛区送交全国的答卷,绝大多数都达到
甚至超过了全国组委会提供的参考解答要求,于是评卷组决定,凡未达到解答要求的或
文字表述很差的答卷立即淘汰,这样就刷下来近1/3,对余下的答卷又决定,必须超过参
考解答要求,才能考虑是否给一等奖,只有给出不能互开锁具最大数的论证,或者对锁
具装箱销售问题有更深入、更符合实际讨论的答卷才能评为全国一等奖。因此,各队一
定要在“更好”二字上狠下工夫。其次,每年全国评出的优秀答卷几乎都有不足之处,甚
至有错误。有明显错误的答卷竟然也是优秀,其实并不奇怪,因为答卷的优秀与否是相
对而言的。就看你这个队的答卷在所有做同一个赛题的总体中处在什么档次了。第三,
一些赛题可以说是“无止境的”。如1999B《钻井布局》的问题三,就连获得“创维杯”的那个
队(大连理工大学)也未能得出最终的结论。这道赛题的命题评阅人也指出:“它涉及较
多关于整点分布的性质,值得深入研究。”
五、首要任务是把问题吃透
拿到赛题后先别着急想“这道题怎么做”,而应当先弄明白“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
一道赛题通常包括背景、问题和数据三部分,对前两部分要仔细推敲,弄清楚要解决什
么样的实际问题,对数据也要弄明白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否则就有可能偏离原题,如
果还要做下去,那就没有意义了。
做题时,先别急于寻找求解的数学方法,而应把注意力首先放在建立数学模型上,
一定要抓住实际问题的主要因素。如2000B《钢管的订购和运输》是一道离散优化问题,其
重点显然是模型的分析和建立,题目中三个问题所涉及的购运计划、总费用以及灵敏度
分析等都是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讨论才能知道的。然而陕西赛区有些队并未给出明确的
模型,只是用“凑”的办法,一段一段给出数字结果,尽管在大体上还是合理的,但这种
方法没有一般性,它根本不是数学建模的正确思路。
六、动脑筋和用电脑的关系
数学建模离不开计算机和软件,但是在竞赛中已经出现了一种不良现象,应当引起
注意,即不是把工夫主要下在动脑筋上,而是过分地依赖电脑,确切地说就是削弱了数
学分析能力,过分地依赖高级软件。一个优秀的参赛队应当是在充分动脑筋的基础上,
恰当地使用计算机和软件,要知道,计算机和软件是让聪明人更加能干的工具,而一份
优秀的答卷总该有点数学水平。
七、正确对待数字结果
大多数的情形是数字结果不可能绝对准确,只要合理就行,但也不能太离谱。如19
96A《最优捕鱼策略》的两个问题都有总的捕捞量,较为准确的答案是问题一:年38.87万
吨;问题二:年160.5万吨。而陕西赛区一些队答的是问题一:年×万吨;问题二:年××
万吨。
有时数字结果的准确程度会影响到答卷的排序,有时数字结果是唯一的,一丝一毫
都不能差。在对待数字结果方面的教训是:设计的算法要有一定的普适性,力求严谨,
而不要过分拘泥于赛题所给的具体数据。对数字结果一定要仔细检查。在合理的前提下
应力求准确性高一些。即使数字结果绝对准确,也不可高枕无忧,还应检查算法有无疏
漏。
八、“面向实际”的要求应当贯彻始终
在提出假设、建立模型时,似乎不应忽略“面向实际”的要求,但在模型的检验、评
价、改进等部分就不一定了。
首先,不要过分拘泥于赛题的文字叙述,而要牢记答卷的基本要求。如2001A《血管
的三维重建》在提出问题时这样叙述:“试计算管道的中轴线与半径,给出具体算法,并
绘制中轴线在各坐标平面的投影图。”陕西赛区做此题的75个队中,有相当多的队答非所
问,这有什么不妥呢?首先,赛题的题目是“血管的三维重建”,既然你已经求出了管道
的中轴线和半径,为什么不重建管道壁?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已经重建了管
道壁,为什么不进行检验呢?因为对这道赛题而言,只有进行了检验,才能对所建的模
型给出恰当的评价,并找出改进的方向。
其次,答卷切忌“虎头蛇尾”。如1995B《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题目要求“提出该
车间把钢产量提高到年产300万吨的建议”,本来是让参赛者在本队模型算法的基础上提
出改进管理调度,挖掘生产潜力的具体建议。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有的队竟然提出“再添
一座甚至几座冶炼炉!”他们是否知道一座大型转炉连同配套设备需要数千万乃至上亿元
的投资呢!提出这种建议的队纯粹是脱离实际。
九、数学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反映到赛题中,并增加赛题的挑战性
近些年,国际上数学发展的趋势包括了离散数学的作用不断扩大、对非线性问题的
关注不断增长、概率统计的作用不断扩大、大规模科学计算进一步发展等。反映到CUMC
M的赛题中,就是连续性问题很少,优化问题大多数都是非线性的,近几年每年至少有一
个随机型问题,计算量越来越大,一个队用两台电脑还忙不过来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与一些年轻的学科如图像处理、图形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
结合中,有力地推动了许多新生长点的涌现(2001A所涉及的“序列图像的计算机三维重
建”便是这种生长点之一)。这种交叉过程也推动了数学自身的发展,例如等径管道三维
重建的许多方法就与数学中的等距线、等距面、包络面、扫擦曲面等概念紧密相连。反
映数学发展这一趋势的2001A题不仅颇具新意,而且这道赛题所表明的动向值得各参赛院
校注意。
[参考文献]
[1]李大潜.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叶其孝.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 0 | negative_file/谈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应注意的问题.doc |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
( 1)同 XXX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 2 )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 ( 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 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P52
(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 2 )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 、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 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 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第三章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60
1948 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革命。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
( 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通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
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 3)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指导思想是共产主义思想。
4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 1. 统一战线 2. 武装斗争 3. 党的建设
(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
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第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概括:一化三改造,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
2、我国是如何社会主义改造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化道路, 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1953 年, 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到 1956 年底, 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
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
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3、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 20 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
生产资料的主人 .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四,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第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社会中,存在 5 种经济成分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中基本的阶级力量;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第五章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首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 A、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1992 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B、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
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 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 振兴中华。 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第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第五,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 1)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六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 1)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最主要内容)(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根本立足点)
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 )建设和谐社会
2、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意义?
答: A: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B 理论意义:
) 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党制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 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2 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
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 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战略的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的 5 个新目标:( 1)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2)扩社会主义民主(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消费模式。
第七章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 1)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2)改革和革命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都是发展的动力( 3 )改革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并不亚于革命。( 4)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
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
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
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 20 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改革使中国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
际地位。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4、.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第八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 )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 )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 )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表现: ( 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当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注意区别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
5、考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6、为什么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 )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2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 B: 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
力。 C: 外资企业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与社会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 )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由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注意:按劳分配实行的前提是公有制经济环境下!
8、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按劳动生产要素分配( 2)按资本要素分配( 3 )按管理和知识产权要素分配。
9、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 1)正确认识“先富”、“后富”的关系(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10、创新型国家: 科技史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11、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两个坚持 +三个转变) P207
12、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3、为什么要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 1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 2)我国目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3)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
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14、5 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5、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1)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 2)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3 )保护生态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股份制改革、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效率与公平、先富和后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五个统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九章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者的辩证关系)
(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三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决不能将其分割对立起来。
2、我国现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相同、作用职能相同、使命相同)
3、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1) 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2)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
4、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人民当做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5、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根本不同点:
( 1)权力机关性质不一样: 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 ( 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
( 3)人大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6、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回答政党制度优越性亦可)(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是一种政治领导( 3 )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拥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已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5 )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6)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10、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万能句)
11、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实行依法治国。( 2) 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社会)( 3 ) 依法治国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12、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 1)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2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 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十章
1、为什么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 3)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就是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反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一指导,双为,双百,三贴近,两立足,两手抓)
(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
荣辱观。
5、为什么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 1)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 2)中国国情的需要(详见 P256 )
6、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7、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 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8 、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9、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
德体系? ( 1) 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 2 )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适应( 3)必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适应 ( 4 )必须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适应 10、为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要性 +重要性书本 P267) 11、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P267-268 )注意: 文化方面内容是近几年常考的内容, 主要涉及文化创新等方面。 本章的内容基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同学可以按照如下规律识记: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心环节、重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文化章节本身内容相对简单,基本都是需要记忆的东西,理解性要求较弱。 第
十一章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1 )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 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 )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 、 社 会 主 义 和谐社会的内容: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 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 )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
富和发展( 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 )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5 、如何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难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不是矛盾的,而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当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我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出的要求要更高、时间要更长、任务要更重。这是因为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需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方面的特征,还是包含各个方面的总体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有什么阶段性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哪些条件等重大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是党中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提出的两个不同的战略思想。它们各有其自身的特点 , 互相不可取代 ; 但彼此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 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 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7、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 1)指导思想:马列毛邓三、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科学发展观。。。(具体
P281)
( 2)基本原则: A以人为本 B 科学发展 C 改革开放 D 民主法治 E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F 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建
9、如何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
民收入( 4)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保障人民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安定团结
第十二章 2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 ( 1)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
说。( 3 )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 )
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思路。
第十三章 1、 为什么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 1)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是基于当今
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一边倒,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则:
(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 )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4、如何理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科学内涵? (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 )维护
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 4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0 | negative_file/(完整版)大学毛概总结知识点7页.docx |
20系统班小说真题训练7
第六次作业答案:
1.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内心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
2.①斯文谦和,穷困落魄;
②身怀绝技,隐忍退让;
③正直善良,宽容大度。
3.①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
②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③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④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桥墩
杨祥生
江心乡大桥通车庆典活动准备就绪。晶莹闪亮的44根灯杆上的彩旗哗啦啦地飞舞,四只大彩球凌空飘扬,穿着节日盛装的人群潮水般涌来,历尽“隔江千里远”之苦的人们沉浸在无限欢乐的氛围中。
庆典活动下午两时整举行,倒计时还剩下三个小时,然而为大桥通车剪彩的乔厅长尚未驾到,真急煞人呀!半月前发出的请柬没回音,打宅电嘀嘀忙音,加急电报也如石沉大海。万般无奈,乡政府只得请乔厅长的救命恩人田大爷出山赴省城面请,按理田大爷昨日可归,可眼下却杳无音信,急得赵乡长团团转。
大桥通车剪彩非乔厅长莫属,这是江心人的强烈呼声。乔厅长不仅是江心人相识中职务最高的官儿,更重要的是他是建桥的“第一功臣”。战争年代,乔厅长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是田大爷冒着枪林弹雨将他用木盆送过江。从此乔厅长与江心乡结下不解之缘,多次大声疾呼要造桥,甩掉贫困帽,并捐款三万元。江心乡人都清楚,乔厅长是清官,这笔巨款是他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大家都哭了。乔厅长不剪彩,有谁能担当此殊荣呢?
赵乡长脑海里闪现着斗大的问号:难道乔厅长有意退避,以此不显山不露水永葆美名?否!乔厅长在大庭广众中曾亮底:“大桥通车,我只要有口气,爬也爬来参加祝贺!”难道是政务繁忙难以脱身?否!乔厅长已离休三载,“为江心乡造大桥是我晚年最大的事!”难道子女尽孝心,带着他游山玩水享清福?否!乔厅长无儿无女,“为江心乡造大桥尽微薄之力是我晚年最大的清福!”
为……为什么?赵乡长百思不解。
正当焦急万分之时,田大爷气喘吁吁赶到,赵乡长迫不及待地问:“乔厅长怎没来?”
“没……没见到。”田大爷捋着雪白的胡须,嗫嗫嚅嚅。
“什么人都没有见到?”赵乡长呼吸急促起来。
“见……见到乔厅长老伴,说乔厅长身体不适,不参加庆典,晚上来看看。”田大爷声音冷冰冰的。
“唉……”赵乡长十分失望,大会筹委会开了紧急会议,临时请来宾中的副市长剪彩。
夜幕降临,桥灯齐明,人头攒动。来啦!一辆黑轿车缓缓驶上桥来,人们呼地一下呼喊着。
车上下来一位老太太,穿着一身黑衣服,一副憔悴的面容。砰,车门关紧。
“乔厅长呢?”赵乡长问道。
“老头子在里面,他很累。”老太太平静如水。
赵乡长缓缓走向车门:“乔厅长,请您老人家下来看看吧,乡亲们已恭候您半天啦!”
突然老太太揉了揉眼,亮开了沙哑的老声:“好吧,我来请老头子下车。”少顷,老太太下了车,人们目光顿时定了格:老太太捧着只黑色的骨灰盒:“老头子五天前已去世,这是他的遗信。”
赵乡长虔诚地双手接过信,悲哀的语音在桥四周弥漫:“我以一个离休老干部的身份衷心祝贺大桥通车!……我恳求将我的骨灰埋在大桥底,请允许我当个桥墩吧……”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对江心乡大桥通车活动的热闹气氛进行描写,是为了说明这次活动在当地人心中的重要性,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蓄势。
B.赵乡长千方百计地邀请乔厅长出席庆典活动,一方面是满足老百姓的呼声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展示政绩求得进一步的提拔。
C.田大爷赴省城面请乔厅长未果,面对赵乡长的问话他回答的“声音冷冰冰”是为自己未完成任务而内疚自责。
D.小说的结尾处既表达了江心乡的干部群众对乔厅长的敬重和缅怀,也是对官场不正之风的无声反抗。
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许多独特之处,请选择两点简要分析。
3.“桥墩”作为小说的标题,包含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1 | positive_file/真题训练07.docx |
2013年临床医学检验考前押题卷十九附答案
1.免疫功能低下时,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的细菌是
A、胎儿弯曲菌
B、肉毒梭菌
C、宋内志贺菌
D、幽门螺杆菌
E、空肠弯曲菌
答案:A
2.幽门螺杆菌与空肠弯曲菌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
A、属微需氧菌
B、生化反应不活泼
C、不发酵糖类
D、脲酶丰富
E、氧化酶试验阳性
答案:D
3.弯曲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不包括
A、直接涂片
B、革兰染色
C、抗酸染色
D、分离培养
E、鉴定
答案:C
4.可用作霍乱弧菌的运输保存的培养基是
A、碱性蛋白胨水
B、P、V平板
C、SS琼脂
D、EC肉汤
E、GN增菌液
答案:A
5.霍乱弧菌经人工培养传代后,显微镜下观察是
A、杆状
B、球形
C、椭圆形
D、弧形
E、纤丝状
答案:A
6.目前已知的最强的致泻毒素是
A、vero细胞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耐热性肠毒素
D、不耐热性肠毒素
E、气单胞菌不耐热性肠毒素
答案:B
7.霍乱弧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属于强选择性的是
A、碱性琼脂
B、碱性胆盐琼脂
C、SS琼脂
D、4号琼脂
E、麦康凯琼脂
答案:D
8.关于霍乱弧菌侵入上皮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不侵入
B、侵入
C、在特定条件下侵入
D、具有侵袭基因的霍乱弧菌侵入
E、侵入后局限于上皮细胞
答案:A
9.一名3岁男童,在幼儿园进食后,出现严重腹痛和便血。同时进食儿童也有数人出
现相同的症状。在治疗中病情加重,又出现肾功能衰竭,临床诊断为出血性结肠炎。最
可能的病原菌是
A、霍乱弧菌O139
B、EHEC
C、EPEC
D、EIEC
E、ETEC
答案:B
10.某中学生暑期去南方小镇探亲,自述不规则发热持续半个月,伴有轻度腹泻。化
验:血象基本正常,肥达反应呈进行性异常,最后一次检查其效价分别为:O1:80,H1
:160,A1:40,B1:640。外斐反应OX1:80,OX1:80,OX1:40。应考虑为
A、斑疹伤寒
B、伤寒
C、副伤寒甲
D、副伤寒乙
E、副伤寒丙
答案:D 11.不属于霍乱弧菌生物学性状的是
A、曾引起7次世界大流行
B、可用活菌悬滴法直接观察其动力
C、本菌初次分离通常用碱性蛋白胨水
D、运动活泼,周生鞭毛
E、患者粪便常呈米泔水样
答案:D
12.不属于霍乱弧菌培养特性的是
A、怕酸耐碱,可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B、ElTor生物型弧菌在血平板上可出现β溶血
C、在TCBS平板上霍乱弧菌形成绿色较大菌落
D、霍乱弧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大量生长,可形成菌膜
E、在双洗平板上霍乱弧菌形成灰褐色小菌落
答案:C
13.霍乱红试验
A、可鉴别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
B、为霍乱弧菌特异试验
C、可鉴别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D、可鉴别O1群和非O1群霍乱弧菌
E、无特异性
答案:E
14.反向间接凝集试验阳性
A、红细胞溶解
B、红细胞不溶解
C、红细胞凝集
D、红细胞不凝集
E、B+D
答案:C
15.志贺菌感染病程超过多长时间属慢性
A、2周
B、1个月
C、2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答案:C
16.用肥达反应辅助诊断的病原菌感染是
A、大肠埃希菌
B、志贺菌属
C、沙门菌属
D、变形杆菌
E、克雷伯菌属
答案:C
17."里急后重"是下列哪种细菌感染的典型症状
A、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B、痢疾志贺菌
C、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D、鼠伤寒沙门菌
E、大肠埃希菌
答案:B
18.某女,发热1周,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腹泻、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偏低,
起病后曾服退热药及磺胺药,发热仍不退,临床怀疑为伤寒病。为进一步确诊,首选应
做的检查是
A、肥达反应
B、抗O试验
C、尿培养
D、粪便培养
E、骨髓培养或血培养
答案:E
19.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
A、是定性实验、不能定量
B、是定量实验、不能定性
C、可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待测样本含量
D、沉淀环大小可直接对待测样本定量
E、琼脂板内含抗原,孔内含抗体
答案:C
20.下列哪项为血细胞分析仪细胞计数的最适温度
A、10~12℃
B、12~15℃
C、18~22℃
D、25~30℃
E、30~37℃
答案:C 21.关于痢疾志贺菌,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中国蓝培养基上形成红色小菌落
B、无鞭毛
C、可产生对Vero细胞有毒性作用的Vero毒素
D、可引起败血症
E、其胞质中存在与其侵袭性和耐药性有关的质粒
答案:D
22.凝集反应的抗原
A、半抗原
B、超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可溶性抗原
E、颗粒性抗原
答案:E
23.沙门菌分离时,选取标本不正确的是
A、第3周取静脉血
B、第1~3周取骨髓液
C、第2周取粪便和尿液
D、肠炎型取粪便、呕吐物和食物
E、败血症取血液
答案:A
24.沙门菌的H抗原是指
A、鞭毛
B、脂多糖
C、外膜蛋白
D、菌毛主要亚单位
E、荚膜多糖
答案:A
25.对于极微量(ng甚至pg水平)抗原的检测,首先可考虑使用
A、反向间接血凝法
B、荧光抗体技术
C、放射免疫测定
D、ELISA法
E、正向间接血凝法
答案:C
25.下列哪项实验可不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C、输血交叉配血试验
D、ABO血型鉴定
E、A+B
答案:D
26.血清学试验的后带现象是指
A、抗体过量
B、抗原过量
C、凝集明显
D、沉淀物显著
E、抗体量等于抗原量
答案:B
27.沙门菌在选择培养基SS琼脂上其菌落呈现出无色或
A、浅红色
B、深红色
C、微黄色
D、浅蓝色
E、深灰色
答案:C
28.检测食品标本中痢疾志贺菌的增菌培养液是
A、亚硒酸盐煌绿增菌液
B、碱性蛋白胨水
C、GN增菌液
D、CEM增菌培养液
E、M-H肉汤
答案:C
29.宋内志贺菌有两个变异相,急性患者分离的菌株一般是
A、Ⅰ相
B、Ⅱ相
C、Ⅰ相或Ⅱ相
D、Ⅰ相和Ⅱ相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30.宋内志贺菌有两个变异相,慢性患者或带菌者分离的菌株一般是
A、Ⅰ相
B、Ⅱ相
C、Ⅰ相或Ⅱ相
D、Ⅰ相和Ⅱ相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31.某细菌属于肠杆菌科中的一个属,能够在4℃生长,所致胃肠炎又称冰
箱病,该病原菌是
A、霍乱弧菌
B、副溶血性弧菌
C、枸橼酸杆菌
D、产气肠杆菌
E、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答案:E
32.关于肠道杆菌乳糖发酵试验,叙述正确的是
A、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均分解乳糖
B、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均不分解乳糖
C、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非致病菌多数分解乳糖
D、非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致病菌多数分解乳糖
E、乳糖发酵试验不能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答案:C
33.用于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肠道致病菌的试验是
A、蔗糖发酵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葡萄糖发酵试验
D、甲基红反应试验
E、枸橼酸利用试验
答案:B
34.大肠埃希菌H抗原是
A、耐热蛋白质
B、不耐热蛋白质
C、多糖磷脂
D、B+C
E、A+B
答案:B
35.下列哪一种不是大肠埃希菌耐热肠毒素的特性
A、对热稳定,100℃加热20分钟仍不被破坏
B、可分为STa和STb两型
C、STb与人类疾病无关
D、启动鸟苷环化酶
E、启动腺苷环化酶
答案:E
36.在肠杆菌科的鉴定中,如何选用选择性培养基主要取决于
A、标本类型
B、取材的时间
C、标本量的多少
D、临床要求
E、细菌的种类
答案:A
37.肠道杆菌中,重要的荚膜或包膜抗原是
A、O抗原
B、H抗原
C、伤寒的Vi抗原
D、W抗原
E、O抗原+H抗原
答案:C
38.沙门菌属中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菌是
A、鼠伤寒沙门菌
B、肠炎沙门菌
C、鸭沙门菌
D、猪沙门菌
E、伤寒沙门菌
答案:A
39.肠道杆菌O抗原是
A、细胞壁脂多糖层
B、鞭毛蛋白
C、氨基糖聚合物
D、60℃30分钟被破坏
E、与细菌运动有关
答案:A
40.耐热肠毒素的检测方法是
A、兔肠段结扎法
B、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
C、Elek法
D、乳鼠灌胃法
E、豚鼠眼结膜法
答案:D 41.抗人球蛋白直接反应阳性,应考虑为
A、地中海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E、G-6-PD缺乏症
答案:C
42.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80%,早幼粒细胞1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6%,应诊断为
A、急非淋白血病M1型
B、急非淋白血病M2型
C、急非淋白血病M3型
D、急非淋白血病M4型
E、急非淋白血病M5型
答案:B
43.临床进行ABO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A、间接凝集反应
B、玻片凝集法
C、试管凝集法
D、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E、ELISA法
答案:B
44.关于RIA原理,下述哪种说法正确(注:B为结合态的标记抗原,F为游离态的标记
抗原)
A、Ag增多时,B/F值增大
B、Ag增多时,B/(B+F)值减小
C、Ag增多时,B增多
D、Ag增多时,B+F减小
E、Ag增多时,F值减小
答案:B
45.在用RIA检测某种激素在血清中的浓度时,其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放射性强度越
大,表明
A、该激素在血清中的浓度越高
B、该激素在血清中的浓度越低
C、游离的标记激素的浓度越高
D、对这种激素的特异性抗体浓度越高
E、A+D
答案:B
46.厌氧培养法包括
A、厌氧罐培养法
B、气袋法
C、气体喷射法
D、厌氧手套箱法
E、以上均是
答案:E
47.常用刃天青作为无氧指示剂,请问它在无氧状态下呈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绿色
E、黑色
答案:C
48.下列哪种为鉴别培养基
A、血平板
B、普通营养琼脂
C、克氏双糖铁琼脂(KIA)
D、SS琼脂
E、巧克力平板
答案:C
49.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属FAB分类的
A、AML-M
B、AML-M
C、AML-M
D、AML-M
E、AML-M
答案:C
50.内、外凝血系统形成凝血活酶都需要哪种凝血因子
A、FⅦ
B、FⅩ
C、FⅧ
D、TF
E、Ⅻ
答案:B 51.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清洗吸加样针是为了
A、提高分析精密度
B、防止试剂干扰
C、防止样品间的交叉干扰
D、提高反应速度
E、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答案:C
5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干化学分析是用反射式光度计测定的
B、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可有单通道和多通道之分
C、床旁分析多用专用分析仪测定
D、多数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的程序可以修改
E、自动生化分析仪需做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和年保养,其保养内容是不同的
答案:B
53.钠电极属于
A、晶体电极
B、气敏电极
C、玻璃电极
D、酶电极
E、膜电极
答案:C
54.在血脂测定中当TG大于多少时LDLC不宜用计算法求得
A、>1.8mmol/L
B、>3.5mmol/L
C、>4.5mmol/L
D、>5mmol//L
E、>6mmol/L
答案:C
55.恶性疟患者外周血涂片中一般可查见
A、环状体和大滋养体
B、环状体和配子体
C、裂殖体和大滋养体
D、配子体和裂殖体
E、大滋养体和配子体
答案:B
56.血清胆红素测定推荐的临床常规方法为
A、J-G法
B、胆红素氧化酶法
C、层析法
D、直接测定
E、离子交换树脂法
答案:A
57.标准化的OGTT,抽血的正确时间顺序的是
A、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
B、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
C、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
D、服75g无水葡萄糖后30分,60分,120分,180分
E、服75g无水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
答案:A
58.尿总蛋白测定方法中,对白蛋白和球蛋白反应性较一致的方法为
A、溴甲酚绿法
B、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显色法
C、考马斯亮兰法
D、磺柳酸比浊法
E、双缩脲比色法
答案:E
59.蛋白质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
A、凯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酚试剂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盐析法
答案:A
60.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可以作为下列哪种酶的反应基质
A、ALT
B、AST
C、ALP
D、GGT
E、AMY
答案:B 61.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试验中,无意义的是
A、动力试验
B、乳糖分解
C、脲酶试验
D、因子血清凝集
E、形态染色特性
答案:E
62.根据O抗原,志贺菌属分为多个群,其中B群是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
E、以上均不是
答案:B
63.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ALT
B、AST
C、AFP
D、ALP
E、MAO
答案:C
64.某菌为革兰阴性菌,在KIA培养基上:分解葡萄糖和乳糖,产气,不产生HS;在
MIU培养上:动力阳性,吲哚试验阳性,脲酶试验阴性,IMViC试验++--
,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该菌应是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宋内志贺菌
D、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E、阴沟肠杆菌
答案:A
65.某患者尿素氮报告是14.4mmol/L,他的尿素的浓度值为
A、3.6mmol/L
B、7.2mmol/L
C、14.4mmol/L
D、28.8mmol/L
E、36mmol/L
答案:B
66.最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细菌是
A、阪崎肠杆菌
B、产气肠杆菌
C、普通变形杆菌
D、黏质沙雷菌
E、肺炎克雷伯菌
答案:C
67.不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A、表皮葡萄球菌
B、B群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大肠埃希菌
E、痢疾志贺菌
答案:E
68.对鉴别痢疾志贺菌与其他志贺菌最有价值的试验是
A、甘露醇利用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蔗糖利用试验
D、木糖利用试验
E、β-半乳糖苷酶试验
答案:A
69.迁徒扩散生长的细菌可能是
A、普通变形杆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黏质沙雷菌
D、大肠埃希菌
E、伤寒沙门菌
答案:A
70.关于肠杆菌科细菌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多发酵葡萄糖,还原硝酸盐
B、菌毛是主要黏附物
C、对抗生素的抵抗力可在不同种间转移
D、大多数有复杂的营养要求
E、大多数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
答案:D
71.关于志贺菌A群Ⅰ型产生的志贺毒素的特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经毒性
B、具有细胞毒性
C、具有肠毒性
D、由A和B亚单位组成
E、亚单位是毒素的活性部位,能抑制蛋白合成
答案:E
72.含有O157:H7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是
A、ETEC
B、EHEC
C、EIEC
D、EPEC
E、EAggEC
答案:B
73.对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选择培养基可为SS琼脂
B、可采用血液培养分离病原菌
C、可采胆汁标本进行分离
D、尿中不会检出
E、骨髓标本培养阳性率在发病第1周时较高
答案:D
74.可用来筛选O157:H7的依据是
A、发酵葡萄糖
B、不发酵山梨醇
C、触酶阳性
D、氧化酶阴性
E、硝酸盐还原阳性
答案:B
75.细菌鞭毛抗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糖类
B、糖蛋白
C、蛋白质
D、脂蛋白
E、脂质
答案:C
7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是淋病奈瑟菌惟一宿主
B、人类不是淋病奈瑟菌惟一宿主
C、鼠是淋病奈瑟菌的天然宿主
D、淋病奈瑟菌革兰染色阳性
E、淋病奈瑟菌抵抗力强
答案:A
77.痢疾志贺菌的特性是
A、可产生志贺毒素
B、只有Ⅰ型
C、迟缓发酵乳糖
D、有15个型
E、培养中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
答案:A
78.关于宋内志贺菌,叙述正确的是
A、快速发酵乳糖
B、为B群
C、包括10型
D、培养中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
E、为A群
答案:D
79.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伤寒疫苗是
A、Ty2la减毒活菌苗
B、全菌灭活疫苗
C、类毒素疫苗
D、Vi疫苗
E、三联疫苗
答案:D
80.不属于肠杆菌科的细菌是
A、伤寒沙门菌
B、空肠弯曲菌
C、奇异变形杆菌
D、痢疾志贺菌
E、枸橼酸杆菌
答案:B 81.尿中何种细胞增多特别提示肾实质病变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
E、移行上皮细胞
答案:C
82.常用作尿液有形成分保存的防腐剂是
A、浓盐酸
B、冰醋酸
C、甲苯
D、甲醛
E、二甲苯
答案:D
83.尿干化学法检测的白细胞主要是
A、嗜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答案:A
84.正常人体内及体表多处有葡萄球菌存在而不引起人的疾病,其中最主要的带菌部
位是
A、咽喉
B、皮肤
C、鼻腔
D、肠道
E、泌尿道
答案:B
85.抗链"O"实验可以辅助诊断
A、结核病
B、肺炎
C、流脑
D、百日咳
E、急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E
85."AB"型血清中含有的抗体是
A、抗A
B、抗B
C、抗A、抗B
D、以上均不是
E、以上均是
答案:D
86.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中哪种血红蛋白转化较慢
A、HBA
B、HBCO
C、HBO
D、HBS
E、SHB
答案:B
87.用魏氏法测定血沉,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A、1:1
B、1:2
C、1:3
D、1:4
E、1:9
答案:D
88.渗出液蛋白质含量一般大于
A、10g/L
B、20g/L
C、25g/L
D、50g/L
E、60g/L
答案:C
89.可使粪便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阴性的物质是
A、铁剂
B、维生素C
C、动物血
D、素食
E、食物鱼肉
答案:B
90.肠杆菌科中,最常见的环境菌群是
A、大肠埃希属
B、肠杆菌属
C、多源菌属
D、沙雷菌属
E、沙门菌属
答案:B 91.肥达氏反应,有诊断价值的结果是
A、O凝集价≥1:80,H凝集价≥1:80
B、O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0
C、O凝集价≥1:160,H凝集价≥1:80
D、O凝集价≥1:160,H凝集价≥1:160
E、O凝集价≥1:160,H凝集价≥1:320
答案:B
92.人体患伤寒后的血清抗体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O与H抗体在体内的消长情况不同
B、IgM类O抗体出现较早,持续约半年
C、IgM类O抗体消失后不易受伤寒等病原菌的非特异抗原刺激而重新出现
D、IgG类H抗体出现较早,持续约半年
E、IgG类H抗体消失后易受非特异抗原刺激而重新出现
答案:D
93.肥达试验不可协助诊断
A、伤寒
B、斑疹伤寒
C、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D、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E、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答案:B
94.溶血性贫血在溶血发作期,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一般是
A、>5%
B、2%~4%
C、<2%
D、>1.5%
E、>0.5%
答案:A
95.患者,6岁,春节后突然发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其脑脊液培
养鉴定为脑膜炎奈瑟菌。该种细菌侵入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内毒素,内毒
素的主要作用是
A、菌血症
B、血小板解聚
C、血液白细胞减少
D、细菌素产生
E、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周围血管出血
答案:E
96.某村,春节后有3名散居儿童在1周内先后突然出现发热、头痛、喷射状呕吐、全
身满布皮肤出血点、颈项强直明显,脑脊液混浊。为了确定此村出现了流脑暴发,卫生
防疫站采取了患者的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不符合此标本采集时运送的原则是
A、注意无菌操作采集标本
B、标本要立即送检并保温、保湿
C、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血液
D、标本送检中要保持低温和干燥的条件
E、采集的血液标本无菌操作接种到增菌肉汤中
答案:D
97.某患者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皮肤出血性瘀斑。查脑膜刺激征(+)。培养此病
原菌应选用
A、巧克力血琼脂培养基
B、鲍-金培养基
C、罗氏培养基
D、吕氏培养基
E、远藤培养基
答案:A
98.克雷伯菌属是
A、革兰阴性短杆菌,散在排列,大多有周鞭毛
B、革兰阳性,菌体染色不均匀,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
C、革兰阴性较粗大的杆菌,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
D、革兰阴性,弧形或逗点状,细菌一端有单鞭毛
E、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
答案:C
99.克雷伯菌属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特点是
A、菌落大,呈黏液性,相互融合,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
B、常扩散生长,出现迁徙生长现象
C、中等大小、圆形、凸起、灰白色、湿润、光滑菌落
D、圆形、隆起、光滑湿润、不透明,菌落初呈白色,之后不同菌种可转为黄色、白
色或柠檬色
E、扁平粗糙型菌落
答案:A
100.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不包括
A、溶血素O
B、肠毒素
C、致热外毒素
D、溶血素S
E、M蛋白
答案:B
| 1 | positive_file/2013年临床医学检验考前押题卷十九附答案.doc |
2013年临床医学检验考前押题卷二十一附答案
1. 前列腺液的主要功能是
A、维持精浆适当的pH
B、参与精子的能量代谢
C、抑制细菌生长
D、含有蛋白水解酶,使精液液化
E、法医学鉴定
答案:ABCD
2.羊水的理学检查包括
A、量
B、外观
C、凝块形成
D、比密
E、泡沫试验
答案:ABD
3.羊水过多见于
A、胎儿神经管缺陷
B、胎盘脐带病变
C、多胎妊娠
D、胎儿畸形
E、过期妊娠
答案:ABCD
4.正常痰液镜检时可见
A、少量白细胞
B、少量红细胞
C、少量上皮细胞
D、弹性纤维
E、夏科-莱登结晶
答案:AC
5.革兰阴性菌菌落S-R变异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物质
A、脂蛋白
B、外膜
C、脂类A
D、特异性多糖
E、核心多糖
答案:D6.关节腔滑膜液的功能有
A、抗感染
B、保护作用
C、增强关节效能
D、营养和润滑关节面
E、排出关节腔内废物
答案:BCDE
7.化脓性积液的特点有
A、溶菌酶含量增高
B、蛋白质增高
C、细胞总数增高
D、属于恶性积液
E、LD降低
答案:ABC
8.对真性乳糜性积液与假性乳糜性积液鉴别有价值的是
A、胆固醇测定
B、甘油三酯测定
C、脂蛋白电泳
D、乙醚试验
E、外观和浊度观察
答案:ABCD
9.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指标包括
A、蛋白质测定
B、胆固醇测定
C、凝固性观察
D、细胞计数
E、氯化物测定
答案:ACD
10.对粪便中淀粉颗粒正确的描述是
A、折光性强
B、碘染色后呈蓝色
C、苏丹Ⅲ染色呈红色或橘红色
D、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大小不等
E、粪便中大量出现主要见于肝功能不全
答案:BD
2. 11.脑脊液的理学检查包括
A、白细胞计数
B、透明度
C、凝固性
D、比密测定
E、颜色
答案:BCDE
12.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的特点是
A、外观呈毛玻璃样浑浊,且有薄膜形成
B、多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
C、葡萄糖减低
D、氯化物增高
E、蛋白质降低
答案:ABC
13.符合渗出液特点的是
A、比密<1.018
B、标本易凝固
C、细胞总数>500×10/L
D、积液LD/血清LD比值<0.6
E、积液蛋白/血清蛋白比值>0.5
答案:BCE
14.溶原性转换
A、由R质粒参与
B、由性菌毛介导
C、由毒性噬菌体参与
D、由温和噬菌体参与
E、是受体菌摄取供体菌的DNA片段
答案:D
15.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金葡菌肠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霍乱肠毒素
E、肉毒毒素
答案:E16.具有黏附作用的物质有
A、RNP
B、LTA
C、P蛋白
D、DAP
E、DPA
答案:B
17.细菌学名的中文译名,正确的是
A、属名在前,种名在后
B、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C、科名在前,属名在后
D、科名在前,种名在后
E、属名在前,科名在后
答案:B
18.对粪便标本收集方法正确的描述是
A、装标本容器用前需用消毒剂清洗消毒
B、便盆和便池里的标本可以送检
C、细菌培养与常规标本一样需用干燥、清洁容器
D、涂片和接种均应选择含有黏液、脓血部分
E、原虫检查,标本应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温
答案:DE
19.粪便中出现夏科-雷登结晶常见于
A、过敏性肠炎
B、胃肠道出血
C、阿米巴痢疾
D、梗阻性黄疸
E、消化不良性腹泻
答案:AC
20.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
A、H抗原
B、肽聚糖
C、O抗原
D、脂多糖
E、荚膜多糖
答案:D21.构成细菌毒力的是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袭力和毒素
D、分解代谢产物
E、侵入机体的途径
答案:C
22.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称为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答案:C
23.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A、霍乱弧菌
B、肉毒梭菌
C、伤寒沙门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答案:B
24.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菌毛
B、荚膜
C、M蛋白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答案:E
25.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菌遗传物质转移到受菌中的过程是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融合
答案:B26.细菌的性菌毛
A、化学成分为多糖
B、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C、是接合时必要的结构
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
E、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
答案:C
27.下列哪项是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
A、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B、少量多次使用抗生素
C、使用广谱抗生素
D、多种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
E、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答案:E
28.转导与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
A、以噬菌体为载体
B、转移的遗传物质为供体菌的DNA
C、有关的噬菌体均为缺陷型
D、可由雄性菌变为雌性菌
E、以上都是
答案:A
29.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菌毛
C、芽胞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答案:C
30.关于R质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质粒是编码细菌耐药的基因
B、一种R质粒只含有针对一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
C、R质粒可分为接合性R质粒和非接合性R质粒
D、接合性R质粒是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
E、非接合性R质粒可经转化或转导方式进入受体菌
答案:B31.流产转导是指噬菌体携带的供体菌DNA片段
A、不能进入受体菌
B、进入受体菌后被降解
C、进入受体菌后自行复制
D、进入受体菌后不能与受体菌基因重组
E、与受体菌基因重组后不能表达相应的性状
答案:D
32.质粒是细菌的
A、核质DNA
B、胞质中核糖体
C、胞质颗粒
D、中介体
E、核质外(或染色体外)DNA
答案:E
33.细菌突变的发生是由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交换
C、质粒丢失
D、溶原性转换
E、核质基因发生突然而稳定的结构改变
答案:E
34.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
A、核质和质粒
B、核质、质粒和附加体
C、核质、质粒和前噬菌体
D、核质和前噬菌体
E、核质、附加体和前噬菌体
答案:C
35.下列哪种培养基为选择性培养基
A、巧克力培养基
B、克氏双糖铁培养基
C、MH培养基
D、SS培养基
E、葡萄糖肉汤培养基
答案:D36.七叶苷水解试验中,七叶素与下列哪种离子反应使培养基变黑
A、Cu
B、Mn
C、Fe
D、NH4
E、Ag
答案:C
37.与条件致病菌无关的疾病是
A、腹腔脓肿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泌尿道感染
D、假膜性肠炎
E、鹅口疮
答案:C
38.仅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
A、R质粒
B、Col质粒
C、F质粒
D、K质粒
E、Vi质粒
答案:C
39.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是
A、染色体、核糖体、质粒
B、染色体、质粒、转座子
C、染色体、中介体、转座子
D、染色本、核糖体、中介体
E、染色体、核糖体、转座子
答案:B
40.大多数荚膜的化学组成是
A、脂多糖
B、蛋白质
C、多糖
D、磷壁酸
E、脂蛋白
答案:C41.有关外毒素的错误描述是
A、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也可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C、具有特异的组织亲和性
D、其成分为脂多糖
E、可经甲醛脱毒成类毒素
答案:D
42.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
A、磷壁酸
B、脂多糖
C、脂蛋白
D、脂质
E、肽聚糖
答案:E
43.不属于选择性培养基的是
A、巧克力平板
B、SS平板
C、麦康凯平板
D、碱性蛋白胨水
E、伊红-美蓝琼脂
答案:A
44.大肠埃希菌的靛基质试验阳性,请问靛基质是细菌分解什么物质产生的
A、葡萄糖
B、色氨酸
C、尿素
D、半胱氨酸
E、枸橼酸盐
答案:B
45.器官移植排斥中,不会产生相互作用的细胞是
A、Th细胞与B细胞
B、Tc细胞与移植物细胞
C、NK细胞与移植物细胞
D、Tdth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
E、Th细胞与BTc细胞
答案:E46.临床上最常见的排斥反应为
A、超急性排斥反应
B、急性排斥反应
C、慢性排斥反应
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E、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答案:B
47.下列与超急性排斥反应无关的情况是
A、多次输血
B、真菌感染
C、妊娠
D、再次移植
E、长期血液透析
答案:A
48.属于原核细胞型的病原微生物有
A、白假丝酵母菌
B、曲霉菌
C、新型隐球菌
D、奴卡放线菌
E、青霉菌
答案:D
49.临床微生物的最基本分类单位是
A、科
B、属
C、种
D、亚种
E、型
答案:C
50.与移植排斥反应有关的抗原物质主要是
A、血型抗原
B、血小板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HLA抗原系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51.介导移植排斥反应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是
A、CD4Th1和CD8Tc
B、CD4Th2和CD8Tc
C、CD4Tc和CD8Ts
D、CD4Th和CD8Ts
E、CD4Th2和CD8Ts
答案:A
52.骨髓移植后,引起GVHR的主要效应细胞是骨髓中的
A、T细胞
B、B细胞
C、基质细胞
D、造血干细胞
E、以上都是
答案:A
53.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是
A、免疫应答
B、主要由B细胞介导
C、同种异基因移植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D、不具备特异性
E、不具备免疫记忆性
答案:A
54.根据移植物来源,哪种肾存活率最高
A、同胞供体肾
B、亲属供体肾
C、异种供体肾
D、父母亲的肾
E、同种供体肾
答案:A
55.不属于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是
A、毛发癣菌试验
B、青霉素皮肤试验
C、OT皮试
D、SK-SD试验
E、白色念珠菌试验
答案:B56.具有器官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是
A、CEA
B、CA19-9
C、CA50
D、CA15-3
E、PSA
答案:E
57.检测浆膜腔积液何种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胰腺癌诊断
A、CEA
B、AFP
C、CA19-9
D、CA125
E、CA72-4
答案:C
58.与胃癌关系不大的肿瘤标志物是
A、FSA
B、CEA
C、CA19-9
D、CA50
E、PSA
答案:E
59.临床常见的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有
A、酶学方法
B、EIA和RIA
C、电泳法
D、化学法
E、化学法加酶学方法
答案:B
60.尿中大量VitC可使哪些尿干化学法试验结果呈假阴性
A、尿比密
B、尿葡萄糖
C、尿酮体
D、尿Hb
E、尿胆红素
答案:BDE61.最可能检出抗变性IgG自身抗体的患者是
A、重症肌无力
B、类风湿关节炎
C、恶性贫血
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E、干燥综合征
答案:B
62.怀疑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需做哪项检测
A、EAC花环形成试验
B、T细胞亚群分析
C、免疫球蛋白的检测
D、溶血空斑试验
E、NBT还原试验
答案:B
63.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
A、AIDS
B、HIV
C、HPV
D、HCV
E、HDV
答案:B
64.健康正常人的CD4/CD8T细胞的比值
A、1.7~2.2
B、≤1.0
C、≥5.0
D、≥1.0
E、0.5~1.0
答案:A
65.与酮尿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A、糖代谢障碍
B、脂肪分解增加
C、蛋白分解增加
D、血清酮体升高
E、血酮浓度高于肾阈值
答案:ABDE66.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常见于
A、原发性纤溶亢进
B、肾小管微血栓
C、DIC
D、血栓性疾病
E、肾结石
答案:ABCD
67.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存在于孕妇的
A、血液
B、尿液
C、初乳
D、羊水
E、唾液
答案:ABCD
68.尿干化学法测定中,采用酸碱指示剂的项目有
A、pH
B、比密
C、蛋白质
D、葡萄糖
E、胆红素
答案:ABC
69.有关尿酮体试带法测定,正确的是
A、膜块中主要含有亚硝基铁氰化钠等
B、对乙酰乙酸最敏感
C、对丙酮最敏感
D、与β-羟丁酸不反应
E、试带法测定结果与实际情况总是一致的
答案:ABD
70.正常人尿液中可见到
A、肾小管上皮细胞
B、白细胞
C、鳞状上皮细胞
D、吞噬细胞
E、偶见移行上皮细胞
答案:BCE71.影响尿液中红细胞形态的因素有
A、泌尿系统疾病出血部位
B、尿渗量
C、尿液酸碱度
D、红细胞的多少
E、环境温度
答案:ABC
72.有关镜下血尿,正确的描述是
A、肉眼无血色
B、镜检红细胞>3个/HPF
C、尿液潜血试验呈阳性
D、每升尿液中含血量>1ml
E、多见于急性溶血
答案:ABC
73.影响原尿生成的因素包括
A、肾小球孔径屏障
B、肾小球电荷屏障
C、滤过膜的通透性
D、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
E、血液中肌酐浓度
答案:ABCD
74.尿本周蛋白常见于
A、多发性骨髓瘤
B、巨球蛋白血症
C、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D、肺结核
E、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答案:ABC
75.24h尿标本适于做
A、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B、儿茶酚胺测定
C、17-羟类固醇测定
D、爱迪计数
E、尿结核杆菌检查
答案:ABCE76.原尿中几乎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尿素
C、氨基酸
D、肌酸
E、肌酐
答案:ACD
77.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肾盂尿渗透压
D、肾小管壁压
E、肾小球囊内压
答案:ABE
78.肾小管可分泌产生
A、H
B、Na
C、NH
D、K
E、Cl
答案:ABCD
79.易被误认为管型的是
A、黏液丝
B、圆柱体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草酸钙结晶
E、非晶形尿酸盐
答案:ABE
80.关于白细胞,正确的叙述是
A、正常人外周血内白细胞数明显少于红细胞数
B、在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将其分为三类
C、它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D、它可以消除过敏原
E、它可以携带氧气
答案:ACD81.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中,中间细胞区包括
A、巨大血小板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原始或幼稚细胞
答案:CDE
82.HLA分型可用于
A、器官移植配型
B、疾病相关研究
C、亲子鉴定
D、输血后肝炎调查
E、输血
答案:ABCE
83.输血后即刻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A、溶血反应
B、过敏反应
C、发热反应
D、HCV
E、细菌污染反应
答案:ABCE
84.自身输血的优点在于
A、避免输血传染的疾病
B、避免由于血型抗原、抗体结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C、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D、反复放血可促进红细胞再生
E、为稀有血型患者解决了输血困难
答案:ABDE
85.肥大细胞膜上与IgEFc结合的受体是
A、FcεRI
B、FcεRⅡ
C、FcγRⅠ
D、FcγRⅡ
E、FcγRⅢ
答案:A86.下列5种物质中哪些在正常人红细胞中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清
A、Na
B、K
C、AST
D、BUN
E、Mg
答案:BCE
87.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相互关系是
A、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引起低血钾
B、低血钾时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时可引起高血钾
D、高血钾时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E、低血钾时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答案:BD
88.呼吸性酸中毒可由下列哪些情况引起
A、发热
B、肺气肿
C、贫血
D、肺水肿
E、感染
答案:BD
89.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增多见于
A、百日咳
B、结核病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急性化脓性感染
答案:ABC
90.糖尿病伴发高渗性昏迷的诊断指标主要是哪"三高"
A、高血糖
B、高血钾
C、高血钠
D、高渗透压
E、高H浓度
答案:ACD91.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包括
A、急性感染
B、摄水不足
C、高糖摄入
D、药物
E、酗酒
答案:ABCDE
92.胰腺可分泌下列哪些激素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激素
D、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
E、胰酶
答案:ABD
93.肌酸激酶存在于
A、心肌
B、骨骼肌
C、脑组织
D、红细胞
E、肝
答案:ABC
94.G-6-PD可用于测定
A、葡萄糖
B、淀粉酶
C、脂肪酶
D、乳酸脱氢酶
E、肌酸激酶
答案:AE
95.多发性骨髓瘤不包括下列哪项特征
A、骨质疏松
B、贫血
C、血中发现异常免疫球蛋白
D、反复感染
E、骨髓中不成熟粒细胞比例增高
答案:E96.临床上以何种免疫缺陷为多见
A、T细胞免疫缺陷
B、B细胞免疫缺陷
C、联合免疫缺陷
D、补体免疫缺陷
E、吞噬细胞免疫缺陷
答案:B
97.免疫缺陷病发生的原因有
A、遗传基因异常
B、中枢免疫器官发育障碍
C、免疫细胞内在缺陷
D、免疫细胞间调控障碍
E、上述原因均可能
答案:E
98.Gerhardt法测定尿酮体可受到下列哪些物质的干扰
A、大量的维生素C
B、胆红素
C、水杨酸盐
D、酚
E、安替比林
答案:CDE
9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可表现为
A、昏迷
B、呼吸深大
C、皮肤黏膜干燥
D、呼气有烂苹果味
E、二氧化碳结合力上升
答案:ABCD
100.多发性骨髓瘤被认为是
A、单株浆细胞大量增生的良性肿瘤
B、多株浆细胞异常增生的良性肿瘤
C、单株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D、单株浆细胞增生受障碍的良性肿瘤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 1 | positive_file/2013年临床医学检验考前押题卷二十一附答案.doc |
20系统班小说真题训练9
第八次作业答案:
1A
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交代“我”和“老婆”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对“男孩”的理解同情做铺垫。
③描写蹭白食的油赖之徒,衬托下文“男孩”的腼腆朴实。
3.①没拆穿男孩演出的原因:一是男孩家境贫寒,自尊腼腆,人品应该不差。二是“我”的善良宽容同情及曾经有过的类似经历。
②小说情节的安排合理。从情节看,“我”和“老婆”都是下岗的人,有过类似的困境,能够理解男孩的处境。从人物性格方面看,情节的发展也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寻找桃花源
两个城里人有五天假,他们相约去散心。去哪里呢?城市他们肯定不去的,城市带给他俩的是吵闹、拥挤和忧伤。八年了,他俩仍蜗居在巴掌大的地方。
他俩把外出的地点选在大山里。从城市坐火车到小县城,又坐汽车到小镇,人越来越少,风景越来越美。在小镇停留片刻,他俩坐着三轮车行了不知多少时间,下车后,他们漫无目的地朝前走。斜阳里,风景无限好。
不知走了多少路,眼前的小河上出现一座小石拱桥,过桥,两座青山夹条小沟,溪水潺潺而出。沿着小溪,过山门,凉风扑面而来,旅途劳顿随风飘散。山间暮霭腾起,山雀呼唤,该是喊小雀回家呢!
城里人A说:“应该找户人家,要点吃的。”
城里人加快脚步,过了山嘴,远远就看到一户人家。城里人甭提多高兴。近了,城里人大失所望,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一把铁锁。
城里人A说:“难道山民还在劳作?”
城里人B摇头。
突然,B喊:“快看,那边山脚有人家。”A顺着B手指的方向,看到山脚果然有四五户人家,其中还有一座两层小洋楼。
城里人飞奔而去。到了,他们又瞪大眼睛,大门上挂着一把铁锁。
“人都哪去了?”
“鬼才知道!”
又走了一段山路,一家家大门上仍是挂着一把把铁锁。就在城里人要绝望时,细心的A发现,一户人家的大门上没锁,只是用铁丝把门板上两个铁环缠绕几圈。这是三间土瓦房,借着月光,A毫不费力地解开铁丝,门开了。
城里人像盗贼般进入,屋内有床,有电视,有电话,有灶台,日常用品几乎全有。两个城里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他们觉得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里。
橱柜里有鸡蛋、方便面。城里人生火,舀一瓢溪水,煮面;吃毕,两人无力地躺在床上,惴惴不安等着主人回来,他们猜到了将要受到的惩罚。
夜深了,屋外依然静悄悄,银色的月光在窗户上,城里人沉沉地睡了。
城里人醒来时,天已大亮,屋外鸟雀欢唱。城里人没见到主人,A说:“屋主品格简直赛过七个小矮人,见我们睡着不愿打扰。”
他们一骨碌爬起,大门还是那样虚掩着。“或许主人走亲戚了,被亲戚留下不许回来。”城里人惊讶地说,“我们赶快吃完饭,逃吧。”匆匆吃饭,把门环重新用铁丝缠绕。
两人沐浴在晨曦里,沿着小溪继续走,到了小溪尽头,眼前是茫茫林海。
城里人吃惊地说:“怎么没有一个山民!”他们走过每一处山脚、每一个土场、每一块凹地,见到大门上统统挂着一把铁锁。
“难道集体大逃亡了?”四目相对,没有答案。
两个城里人又溜进昨晚的屋子,生火,做饭。第二天早晨,仍不见主人。
“我们找到世外桃源啦!”A欢呼雀跃起来,B恍然大悟。
有这么好的地方,回蜗居干什么!城里人拨通公司的电话,大声说:“喂,小资本家,爷爷不干啦!”城里人放下电话放声大笑。
一天,A做了把万能钥匙,最终,他们把住地选在一户两层小洋楼上。小洋楼装饰优雅,生活用具齐全,还有几件瓷器、几幅字画做摆设。
城里人进入了所有屋子,屋内大同小异。后来,城里人把目光散落在沟壑、山洞、森林里,他们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
时间真快,要过年了。
腊月里的一天,一群男女老少吵吵闹闹沿着冰冻的小溪回来啦!两个城里人慌乱地扛着米面逃进山洞,在洞口,城里人看到一拨拨山民唱着歌回来了。
过年了,山沟里灯火通亮,焰火绚烂,俨然一座山城。两个城里人悄悄溜出山洞,来到小洋楼外,见主人正在吃年夜饭,神龛上燃着蜡烛和一炷香;桌上饭菜丰盛,山民边吃边说着城市里的街道、超市、公园。
热热闹闹到正月初六,山沟里倏地安静。城里人从山洞里探出头,一户户人家正在锁门,一拨拨人悄然离去。
城里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好多道理是没必要弄明白的,他们又回到小洋楼,小洋楼里添置了好多生活用品,冰箱里有牛肉鸡肉等等。城里人又在山民的小洋楼里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一天,城里人在小洋楼里的电视里,看到一群似曾相识的面孔:男女老少一伙人,在城市广场上,蓬头垢面,啃着方便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话,不仅交待了故事的起因、时间、地点,更是突出了城里人对城市生活不满的态度。
B.城里人经过长途跋涉才到达风景无限美好的地方,作者意在表明世外桃源虽然风景优美,但是必须付出努力才能抵达。
C.“我们找到世外桃源啦!”不仅写出了城里人找到新生活的欢愉,也照应了标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山村民风淳朴。村民无需过多照应门户,只是用铁丝把门板上两个铁环缠绕几圈,就非常放心地出门了。
2.山民是一群怎样的人?刻画这一群体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3.你认为城里的两个人找到他们自己的桃花源了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1 | positive_file/真题训练09.docx |
第十七章 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其实验诊断
一、A1
1、下列哪种说法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
A、是一种淋巴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
B、女性多于男性
C、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
D、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E、病程常大于一年
2、下列哪一项不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主要临床特征
A、贫血
B、皮下结节
C、出血、黄疸
D、进行性衰竭
E、持续高热
3、对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
A、淋巴样组织细胞
B、单核样组织细胞
C、吞噬性组织细胞
D、幼稚细胞
E、多核巨细胞
4、下列哪一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特征
A、起病急,高热,衰竭和进行性贫血
B、全血细胞减少
C、血涂片找到不典型的单核细胞
D、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
E、以上都不正确
5、下列哪项不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
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
B、起病急,病程短
C、NAP积分明显下降或为零分
D、抗生素、激素治疗反应好
E、常伴有明显的吞噬血细胞的现象
6、下列哪一项的论述是正确的
A、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均可找到Reed-Steruberg细胞
B、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均可检出骨髓瘤细胞
C、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外周血均检出多核巨细胞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均有幼稚粒细胞出现
E、以上都不正确
7、不属于恶性组织细胞类型的是
A、异常组织细胞
B、多核巨细胞
C、淋巴样组织细胞
D、单核样组织细胞
E、多核组织细胞
答案部分
[pic]
一、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肝、脾
、淋巴结、骨髓等器官和组织中出现形态异常的恶性组织细胞的灶性增生,常伴有明显
的吞噬血细胞的现象。其临床起病急骤,以高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
胞减少、出血、黄疸和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病程较短,多在半年内死亡。
【答疑编号100037080】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临床起病急骤,以高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
出血、黄疸和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
【答疑编号100037076】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可分
为5个类型,其中多核巨细胞型细胞较少见,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答疑编号100037074】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骨髓涂片见到形态异常的组织细
胞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最重要特征。
【答疑编号100037071】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抗生素、激素治疗反应好。
【答疑编号100037069】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可找到Reed-
Stemberg细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可检出骨髓瘤细胞,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外周
血可检出多核巨细胞,但不是均可。只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均有幼稚粒细胞
出现。
【答疑编号100037067】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恶性组织细胞按形态学特征,可归纳为五型:异常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样组织
细胞、单核样组织细胞、吞噬性组织细胞。
【答疑编号100037066】
| 1 | positive_file/xyjy_lx1701.doc |
增值业务2、充值付费卡小测
填空每空3%(共33%),判断改错每题4%(共24%),问答题
1. 七彩铃音加加是在七彩铃音播放之前播放用户自己定制的内容,最长可生成( 7秒
)(请填写时间)
2. 用户拨打“声控彩铃”1183100,收费标准为( 信息费0.3元/分钟+市话接入费 )
3. 城市激情针对省内,除( 莆田 )、( 三明 )电信用户开放,每月资费( 10元
),包含( 通信费 )和( 信息费 ),不含( 漫游费 )
4. 普通小灵通用户每月最高限额( 30 )元
5. 全省新入网小灵通在限拨期限内( 90
)天不允许拨打全省新太168平台的任何声讯节目。
6. 用户要使用11888充值卡对宽带帐号进行充值,请写出用户需要输入的格式(
宽带帐户:区号+13 位的宽带帐户业务编码 )
7. 请对下列知识点进行判断改错
1. 城市激情申请包月后,不拨打不收费。
错:定制包月,如未取消,则每月自动按包月模式收取包月费用。
2. 健康管家的接入号码是1183322
错:1183333
3. “幸福村”118326包月3元,不限次数拨打,但会产生通话费。
错:通话费+信息费合计3元
4. 幸福村用户当月不拨打不收费。
对
5. 固话用户可通过10000号开通或关闭168权限。
错:开通必须通过营业厅
6. 小额支付节目的限额固话是100元
错:除腾讯Q币类小额支付(或腾讯Q币类小额支付限额100元)
8. 请写出彩铃下载的方式及资费(11%)
1. 网站下载,网址www.118100.cn,下载彩铃每首0-3元不等(3%)
2.
拨打160的人工台,拨打160的费用是0.3元/分,另外收取前3分钟.2元,后每分钟0.1
元的接入费.彩铃歌曲下载成功,每首歌曲格是0-3元不等(4%)
3.
本机拨打118100的自动台下载,拨打118100的资费:前3分中0.2元,后钟0.1元,彩铃歌
曲下载成功,每首歌曲的价格是0-3元不等(4%)
9. 全曲下载的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9%)
4种。(1%)
1. WEB:www.118100.cn(2%)
2. WAP:wap.118100.cn(2%)
3. IVR:118100(2%)
4. 短信:10659100(2%)
10. 请写出音乐星空的资费标准(8%)
(1)固定、小灵通用户拨打1183322体验“音乐星空”,收取0.2元/分钟的信息费,点歌
0.8元/次,歌词下载0.5元/次,下载彩铃按照彩铃歌曲的信息费收取。
(2)互联网用户通过登陆www.myour.com.cn体验“音乐星空”,点歌以及点送音乐贺卡收
取0.8元/次信息费,歌词下载0.5元/次,下载彩铃按照彩铃歌曲的信息费收取。
(3)小灵通用户通过短信(10659207)体验“音乐星空”,试听歌曲免信息费,点歌0.8
元/次,歌词下载0.5元/次,下载彩铃按照彩铃歌曲的信息费收取。
(4)音乐星空每月最高限费28元/月(含声讯、短信、互联网),彩铃定制和赠送按相
应信息费等收费,不在限费范围中。
11. 请写出20198卡拨打电话资费(10%)
|窗体顶端 |备注 |
|资费标准窗体底端 | |
|拨打区内 |首3分钟0.20元,之后每分钟0.10元 |
|拨打区间 |0.30元/分钟 |
|拨打国内 |普通电话资费:0.07元/6秒,0-7点 0.04元/6 |
| |秒 |
|拨打港澳台 |普通电话资费:0.20元/6秒 |
|拨打国际 |普通电话资费:0.80元/6秒,0-7点0.48元/6秒|
| |(15国)窗体底端 |
12、11888卡到期的处理方式(5%)
11888的卡在到期后的30天内是属于卡的保留期(2%),在这个保留期中可到卡台办理卡
的延期服务(1%)。延期的时间是保留期之后的60天(2%)。
| 1 | positive_file/增值2+充值卡 答案.doc |
2013年临床医学检验考前押题卷十附答案
401.哪些方法测定蛋白质需要较纯的蛋白质样品( )
A.比浊法
B.双缩脲法
C.凯氏定氮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染料结合法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
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呆小症
B.艾迪生病
C.肢端肥大症
D.侏儒症
E.Graves病
402.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
403.生长激素过度分泌( )
404.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
405.皮质醇分泌降低( )
A.肾上腺髓质
B.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C.肾上腺皮质束状带
D.肾上腺皮质网状带
E.垂体
406.皮质醇分泌于( )
407.脱氢异雄酮分泌于( )
408.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于( )
409.醛固酮分泌于( )
410.肾上腺素分泌于( )41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于( )
A.凝血因子
B.胆固醇
C.AST
D.球蛋白
E.胆汁酸
412.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 )
413.反映肝脏的代谢功能( )
414.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情况( )
A.γ—GT
B.ALP
C.酪氨酸转氨酶
D.ACP
E.ALT
415.与氨基酸分解代谢有关的酶是( )
416.与氨基酸转运有关的酶是( )
A.糖耐量试验
B.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
C.GHB测定
D.尿糖测定
E.血浆C肽水平测定
417.反映测定日前2~3个月内受试者血糖平均水平,作为糖尿病长期监控的良好指标,
宜做( )
418.空腹血糖浓度在6~7mmol/L之间,而又有糖尿病症状时宜做( )
419.已用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病人,为了准确反映胰岛素功能,宜测( )
420.糖尿病患者每天自我监测以了解自身糖代谢状况宜做( )
A.糖酵解
B.有氧氧化
C.合成糖原
D.糖异生
E.磷酸戊糖途径421.可以提供NADPH,对保护红细胞的还原性具有重要意义的糖代谢途
径是( )
422.长期饥饿时,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主要途径是( )
423.糖在体内的主要储存方式( )
A.己糖激酶法
B.葡萄糖氧化酶法
C.尿酮体
D.全血乳酸
E.胰岛素抗体
424.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是( )
425.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
426.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需检测( )
427.1型糖尿病常伴有哪一指标阳性( )
428.怀疑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时需检测( )
A.二乙酰一肟法
B.双缩脲法
C.JAffE法
D.紫外分光法(290nm)
E.ELISA
429.尿素测定方法是( )
430.尿酸测定方法是( )431.肌酐测定方法是( )
432.尿蛋白测定方法是( )
A.琼脂糖凝胶电泳
B.凝胶过滤
C.速率免疫比浊法
D.免疫固定电泳
E.WesternBlot
433.用于分离不同分子大小的蛋白质的方法是( )
434.用于鉴别多发性骨髓瘤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类型的方法是( )
A.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
B.数条肽链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结构
C.不同二级结构区域在空间上的折叠组合,即蛋白质的空间构象
D.蛋白质的糖链修饰
E.规则重复的折叠形式,通常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
43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
43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 )
437.蛋白质的三级机构是指( )
A.CK
B.MB
C.CTn
D.LD1
E.AST
438.用于术后心肌梗死判断的较好指标是( )
439.AMI发生后,血中出现最早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
440.用于排除AMI发生的较好指标是( )441.心肌缺血发生后,血中出现高峰浓度
最晚的标志物是( )
442.目前作为心肌损伤确诊标记物的指标是( )
A.LD2>LD1>LD3>LD4>LD5
B.LD5>LD1>LD2>LD3>LD4
C.LD3>LD1>LD2>LD4>LD5
D.LD1>LD2>LD3>LD4>LD5
E.LD4>LD1>LD2>LD3>LD5
443.正常成人血清LD同工酶电泳结果为( )
444.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血清LD同工酶电泳结果为( )
A.1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8~l2小时
E.O.5小时
445.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CK开始升高的时间为( )
446.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MB开始升高的时间为( )
447.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CTnT开始升高的时间为( )
448.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LD开始升高的时间为( )
449.IFCC建议缩短测定周期(TNT)应控制在( )
A.脑钠肽
B.D—二聚体
C.儿茶酚胺
D.尿皮质醇
E.17—KS
450.用于检测动脉血栓形成的较好指标是( )451.用于诊断心衰最敏感的指标是
( )
452.库欣综合征中明显增高的指标是( )
453.嗜铬细胞瘤中明显增高的指标是( )
A.Mg2+
B.Cl-
C.Fe2+
D.Cu2+
E.PO42-
454.对CK有激活作用的离子是( )
455.对AMY有激活作用的离子是( )
A.甲状旁腺素
B.降钙素
C.活性维生素D
D.甲状腺激素
E.皮质类固醇激素
456.促进肠钙吸收,促进溶骨作用,抑制成骨作用,促进肾脏排磷保钙的激素是(
)
457.抑制肠钙吸收,抑制溶骨作用,促进成骨作用,抑制肾脏重吸收磷的激素是(
)
A.钙结合蛋白
B.钙调节蛋白
C.游离钙
D.柠檬酸钙
E.非扩散钙
458.Ca2+发挥生物学效应需要( )
459.Ca2+吸收需要( )
460.与血浆蛋白质含量不相关( )461.能透过生理半透膜,但不能与钙调节蛋白
相结合( )
A.胰岛素
B.抗利尿激素
C.甲状旁腺素
D.降钙素
E.醛固酮
462.使血钙浓度降低的激素( )
463.使血钙浓度升高的激素( )
464.促使肾小管对Na+重吸收的激素( )
A.铜
B.锌
C.硒
D.碘
E.铁
465.血红蛋白不可缺少( )
466.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含有( )
467.LDH和ALP中含有( )
A.AST
B.LD
C.HBD
D.CK
E.ACP
468.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血清酶是( )
469.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最大的血清酶是( )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确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470.胆石形成的原因包括( )
A.胆汁中胆固醇过多
B.胆汁中游离胆红素过多
C.胆汁中胆汁酸过多
D.胆道有感染因素
E.胆汁排出不畅471.血液内磷浓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肾脏功能,尤其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8.甲状旁腺的功能
C.活性维生素D的含量
D.肠道的吸收功能
E.血液内钙的含量
472.血浆中钙离子的浓度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甲状旁腺素
B.降钙素
C.活性维生素D
D.血浆酸碱度
E.甲状腺素
473.可引起血磷降低的疾病有( )
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VitD讨名
C.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D.骨折愈合期
E.降钙素水平过高
474.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为( )
A.抑制骨盐溶解
B.促进肾脏排钙保磷
C.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D.直接抑制PTH活性
E.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475.使血钙浓度降低的激素是( )
A.PTHK
B.雌激素
C.1,25-(OH)2-D3
D.降钙素
E.胰岛素
476.血钙浓度升高时引起的变化是( )
A.PTH分泌量减少
B.1,25-(OH)2-D3含量升高
C.降钙素分泌增加
D.血磷浓度增加
E.血磷浓度降低
477.缺钙的病因有( )
A.长期日照不足
B.维生素D摄人不足
C.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D.肾功能障碍
E.只补钙,未补维生素D
478.影响PTH分泌的因素有( )
A.血钙
B.血磷
C.1,25-(OH)2-D3
D.促胰酶素
E.血糖
479.镁的生理功能包括( )
A.与钙在生理作用上有相互拮抗的作用
B.是很多种酶的辅助因子
C.参与氨基酸的活化
D.是体内缓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E.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480.可以引起低钙血症的病因包括( )
A.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B.吸收不良综合征
C.维生素D摄入不足
D.紫外线照射不足
E.急性胰腺炎481.可以引起高磷血症的病因包括( )
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慢性肾功能不全
C.维生素D摄入不足
D.急性肾功能不全
E.甲状腺功能亢进,溶骨作用增强
482.进行血镁测定,标本采集时应注意( )
A.红细胞内镁含量是血清的3倍,故应避免溶血
B.测定血镁用血浆时应用EDTA抗凝剂
C.测定血镁时应用血清
D.测定血镁也可用血浆,但要用草酸盐抗凝
E.测定血镁也可用肝素抗凝的血浆
483.低血镁往往与低血钙同样出现肌肉震颤的症状,发病时应( )
A.及时检查血镁及血钙含量
B.检查血镁时对肌肉震颤患者有决定性鉴别意义
C.有时缺镁患者也可表现为血镁正常,应密切注意观察
D.检查血镁意义不大
E.观察血钙与血镁比值
484.众多冠心病危险因素中,目前认为最有价值的可及早预防和治疗的指标是( )
A.吸烟
B.高血脂
C.C—反应蛋白
D.凝血因子异常
E.糖尿病
485.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是( )
A.血浆纤维蛋白原
B.凝血因子Ⅶ
C.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
D.饮酒
E.以上都是
486.传统心肌酶谱包含下列哪种指标( )
A.LDl
B.CK
C.CTn
D.MB
E.AST
487.肌钙蛋白在心肌损伤中的特点是( )
A.CTn敏感性高于CK,不仅能检测AMI,还能检测微小损伤
B.CTn特异性高于CK
C.CTn窗口期较长,有利于诊断迟到的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的判断
D.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及再灌注成功与否
E.CTn可用于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
488.不宜作为检测非心脏病病人手术期有无AMI的指标是( )
A.CK
B.LD
C.CTn
D.MB
E.ALT
489.有关嗜铬细胞瘤检测的实验室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
A.血浆醛固酮和尿醛固酮增加
B.尿儿茶酚胺超过正常值2倍
C.尿3—甲氧—4羟基苦杏仁酸(VMA)明显增高
D.尿皮质醇上升,高于正常2~3倍
E.尿高香草酸(HVA)明显增高
490.有关心脏标志物应用原则,不正确的观点是( )
A.心脏肌钙蛋白(CTnT和CTnI)取代CK—MB成为检出心肌损伤首选标准
B.临床检验中如已常规提供一项心脏CTn测定,应同时进行CK—MB质量测定
C.肌红蛋白列为常规早期心脏标志物
D.对发病6小时后的就诊患者,应同时检测CTn和Mb,提高诊断率
E.肌红蛋白可作为判断有无再灌注的较敏感的指标491.临床检测AMI时,LD和LD同工酶
应用原则是( )
A.限制LD应用,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B.是临床评估溶栓治疗法的常用项目
C.在胸痛发作24小时后测定LD同工酶,作为CK—MB补充
D.LD出现较迟,如果CK—MB或cTn已有阳性结果,AMI诊断明确,就没有必要再检测LD和
LD同工酶
E.以上都是
492.理想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特性包括( )
A.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B.能检测早期心肌损伤,且窗口期长
C.根据心肌损伤标志物既可确诊AMI
D.能估计梗死范围大小,判断预后
E.以上都是
493.目前国内外一致认为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标志物的是( )
A.AST
B.肌红蛋白
C.CK—MB亚型
D.LD
E.ALT
494.以下哪种炎症产物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
A.C—反应蛋白
B.肿瘤坏死因子
C.白介素—6
D.白细胞三烯
E.白介素—2
495.血清清蛋白可用哪些方法测定( )
A.溴甲酚绿法
B.溴甲酚紫法
C.电泳法
D.免疫比浊法
E.放射免疫法
496.急性时相反应时升高的血浆蛋白质有( )
A.AAG
B.HP
C.TRF
D.CRP
E.α2—MG
497.位于α1,区带的血浆蛋白质有( )
A.AAG
B.AFP
C.HDL
D.Cp
E.AAT
498.位于β区带的血浆蛋白质有( )
A.TRF
B.LDL
C.β2—MG
D.C3
E.C4
499.属于γ区带的血浆蛋白质有( )
A.tgA
B.IgG
C.IgM
D.CRP
E.LDL
500.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的典型变化是( )
A.ALB降低
B.α1降低
C.α2升高
D.β升高
E.γ升高
401.D402.D403.C404.A405.B406.C
407.D408.A409.B410.A411.E
412.A413.B414.C415.C416.A
417.C418.A419.E420.D421.E
422.D423.C424.B425.A426.C
427.E428.D429.A430.D431.C
432.B433.B434.D435.A436.E
437.C438.C439.B440.B441.D
442.C443.A444.D445.C446.B
447.C448.D449.A450.B451.A
452.D453.C454.A455.B456.A
457.B458.B459.A460.E461.D
462.D463.C464.E465.E466.C
467.B468.D469.E470.ABDE
471.ABCDE472.ABCDE
473.AC474.AC475.BD
476.ACE477.ABCDE478.ABC
479.ABC480.ABCDE481.BDE
482.ACE483.AC484.ABCDE
485.ABC486.AB487.ABCD
488.ABD489.AD490.BD
491.ACD
492.ABD解析:急性心肌损伤生物化学标志物是临床评估病情和预后的灵敏指标。理想
心肌损伤标志物应具备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且应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在正常
血液中不存在;能早期检测心肌损伤;能估计梗死范围,判断预后,评估溶栓效果。不
典型急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依赖心电图和病史的基础上,配合生化标志物可提高诊断
的可靠性。
493.BC解析: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发现之前,传统的心肌酶谱在诊断AMI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CKMB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20世纪90年代新的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对临床
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价值。目前一致认为肌钙蛋白为急性心肌损伤的确诊标志物,肌红
蛋白和CKMB亚型为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
494.ABCD解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上百种,其中与生化有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主要有
血脂、炎症及凝血因子等。其中炎性细胞是早期动脉硬化形成的启动步骤,而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三烯等炎症产物则促进了动脉硬化的进程;CRP作为重要的感染
指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被看作独立的危险因素,能更敏感的反应冠脉病变的进展。
495.ABCDE496.ABD497.ABCE
498.ABCDE499.ABCD500.ACD
| 1 | positive_file/2013年临床医学检验考前押题卷十附答案.doc |
第二十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一、A1
1、检查外源凝血途径的试验是
A、PT
B、APTT
C、CT
D、TT
E、FDP和DD
2、检查内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是
A、PT
B、APTT
C、TT
D、FDP和DD
E、以上都不是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延长见于
A、心肌梗死
B、脑血栓形成
C、深静脉血栓形成
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E、多发性骨髓瘤
4、下列关于凝血检查的临床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TT延长,不被甲苯胺蓝纠正,表示存在肝素样抗凝物质
B、TT延长,可因FDP增多或凝血因子Ⅰ减少
C、TT延长,可见于AT活性明显增高
D、Ⅷ:C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E、肝病时,TT也可延长
5、凝血酶时间延长,加甲苯胺蓝可以纠正,提示受检标本的哪项异常
A、血浆凝血因子Ⅰ含量减低
B、有肝素或类肝素样物质存在
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D、原发性纤溶
E、肝脏病变
6、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见于
A、巨血小板综合征
B、血小板无力症
C、尿毒症
D、肝硬化
E、口服避孕药
7、下列哪种疾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可能增高
A、糖尿病
B、结缔组织病
C、急性传染病
D、重症肝炎
E、急性心肌梗死
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呈阳性
A、外科大手术后
B、肾小球疾病
C、晚期DIC
D、DIC的早中期
E、原发性纤溶症
9、APTT试验中,加入白陶土的目的是
A、激活因子Ⅻ或Ⅺ
B、激活因子Ⅷ及(或)Ⅸ
C、为凝血因子提供催化表面
D、便于观察血浆凝固的终点
E、激活因子Ⅹ
10、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不包括
A、PAIgG
B、PAIgM
C、PAIgA
D、PAC3
E、PAC4
11、在下列疾病中,3P试验阴性的是
A、急性DIC早期
B、原发性纤溶
C、人工流产
D、外科大手术后
E、严重感染
12、原发性纤溶时可见
A、3P试验阴性
B、纤溶酶原含量增多
C、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D、血浆纤溶酶原活性增高
E、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
13、哪种因子的测定在肝损伤和肝移植中应用较多
A、因子Ⅴ
B、因子ⅩⅢ
C、因子Ⅱ
D、因子Ⅸ
E、因子Ⅹ
14、下列哪项与血小板黏附功能有关
A、β血小板球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D、肌球蛋白
E、凝血因子Ⅰ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使用链激酶、尿激酶做溶栓治疗时,可用TT作为监护指标
B、凝血酶时间延长是指超过正常对照10秒以上
C、抗凝血酶活性增高见于血友病及白血病的急性出血期
D、抗凝血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
E、甲苯胺蓝可纠正肝素的抗凝作用
16、BT延长可见于下列疾病,但除外
A、血小板减少症
B、血小板无力症
C、骨髓增生性疾病
D、血友病
E、血管性血友病
17、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见于
A、血管性血友病
B、妊娠高血压
C、肝硬化
D、血小板抑制剂的使用
E、尿毒症
18、PAgT试验的质量保证要求不允许
A、选用EDTA作抗凝剂
B、采血顺利,避免产生气泡
C、标本采集后应在3小时内完成试验
D、试验前十天必须停用抑制血小板药物
E、注意诱聚剂的质量和浓度
19、D-二聚体阴性见于
A、静脉血栓
B、恶性肿瘤
C、肺栓塞
D、继发性纤溶亢进
E、原发性纤溶亢进
20、下列哪组纠正试验可以诊断血友病
A、正常血清能纠正,硫酸钡吸附血浆不能纠正
B、正常血清和正常新鲜血浆都能纠正
C、正常新鲜血浆能纠正
D、硫酸钡吸附血浆能纠正,正常血清不能纠正
E、正常血清和硫酸钡吸附血桨都能纠正
21、下列哪项是血栓前状态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
A、β-TG
B、t-PA
C、PAI
D、TAT
E、TM
22、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血块收缩不良的结果
A、红细胞增多症
B、血小板无力症
C、血友病
D、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E、多发性骨髓瘤
答案部分
[pic]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PT测定是外源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答疑编号100037517】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PTT是一个敏感且可靠的检查内源凝血系统的筛查试验。
【答疑编号100037573】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PT延长主要见于:①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
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的缺乏。③血循环中抗凝物
质增多等。
【答疑编号100037570】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甲苯胺蓝可纠正肝素的抗凝作用,在TT延长的血浆中加入少量的甲苯胺蓝,若延长的TT
明显恢复正常和缩短,表示受检血浆中肝素或类肝素样物质增多,否则为其他类抗凝物
或是凝血因子Ⅰ异常。故A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答疑编号100037567】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苯胺蓝可纠正肝素的抗凝作用,在TT延长的血浆中加入少量的甲苯胺蓝,若延长的TT
明显恢复正常和缩短,表示受检血浆中肝素或类肝素样物质增多。
【答疑编号100037565】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PAgT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绞
痛、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高脂血症、瓣膜移植术等。
【答疑编号100037563】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
肾炎、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和应
激状态等;降低见于先天性FIB低或无FIB血症、遗传性FIB异常、DIC、原发性纤溶症、
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
【答疑编号100037557】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见于DIC的早、中期,但在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外科
大手术后、败血症、肾小球疾病、人工流产、分娩等也可出现假阳性。阴性见于正常人
、晚期DIC和原发性纤溶症。
【答疑编号100037556】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PTT试验中加入白陶土的目的是激活因子Ⅻ和Ⅺ。
【答疑编号100037555】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包括:PAIgG,PAIgM、PAIgA、PAC3。
【答疑编号100037551】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3P试验主要是检测血浆中是否存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正常人、DIC晚期和原发性纤溶
为阴性。
【答疑编号100037548】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原发性纤溶症患者的3P试验阴性,纤溶酶原含量减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浆
纤溶酶原活性减低,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阴性。
【答疑编号100037546】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因子Ⅴ的测定在肝损伤和肝移植中应用较多。
【答疑编号100037543】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瑞斯托霉素存在的条件下,vWF通过与血小板膜GPⅠb-
Ⅸ相互作用使正常血小板发生凝集。
【答疑编号100037541】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受检TT值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为凝血酶时间延长,以DIC时纤维蛋白原消耗为多见
。
【答疑编号100037538】
1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BT延长可见于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储存池
病)、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尿毒症、药物影响、骨髓增生性疾病、异常蛋白血症
)、血管性血友病、遗传性血管周围结缔组织病(如艾-唐综合征)等。
【答疑编号100037536】
1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PAgT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可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病变、肺
梗死、口服避孕药、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术等。
【答疑编号100037534】
1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PAgT试验操作时应注意:①采血顺利,避免反复穿刺将组织液抽到注射器内,或将气泡混
入。②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肝素、华法林等药物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采血前一段时
间不应服用此类药物。③抗凝剂采用枸橼酸钠抗凝,不能以EDTA作为抗凝剂。④测定应在
采血后3h内完成,时间过长会导致聚集强度和速度降低。
【答疑编号100037532】
1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D-
二聚体阳性的病理基础是纤维蛋白凝块形成(血栓形成)导致继发性纤溶亢进。原发性
纤溶亢进是以纤维蛋白原为底物,因此D-二聚体阴性。
【答疑编号100037529】
2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友病的纠正性试验:于患者血浆中加入1/4量的正常新鲜血浆、硫酸钡吸附血浆或正常
血清,再做APTT,如吸附血浆能纠正,正常血清不能纠正,为因子Ⅱ缺乏,可确诊血友病
。
【答疑编号100037527】
2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当体内有过多的血小板被激活,释放反应亢进时,β-
TG和PF4血浆中的浓度升高,因此,β-TG和PF4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
【答疑编号100037525】
2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块收缩能力减低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红细胞增多症、低(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答疑编号100037523】
| 1 | positive_file/xyjy_lx2101.doc |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中级管理人员考试试卷
答题须知:1.请在答题前在每页试卷上方填写您的姓名和考号;
2.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答卷时间为90分钟(2003年1月17日下午3:30-5:
00);
3.本试卷共有页面数8页,试卷满分为100分
4.
通过电子邮件答卷的考生请在规定时间内把答卷发至:likaitong@sinotrust.com.cn
。
一、选择题(请在你所选择的题目符号旁划“√”。每题2.5分,共计50分)
1. 以下何种情况表明该主管人员对下属授权的程度较充分:
A. 去了解这个问题,把事实告诉我,由我来决定做什么。
B.
采取行动,让我知道你在做什么,同时也让我知道事情的结果。要是行动不成功的话
,务必与我联系。
C.让我知道你打算做什么,待我同意后,开始行动。
D. 提出各种可行的行动方案,由我来选择采取何种行动。
2.
你手下的一位属员不断给你造成许多麻烦。她一直没精打彩,只有在你不断推动之下才
勉强完成任务。然而,最近你感到发生了变化。她的工作表现改善了,你也越来越少
提醒她按时完成任务。她甚至还提出了改进其工作绩效的若干建议。此时,你应当如
何做?
A. 继续指导和严密监督她的工作。
B. 继续监督她的工作,但听取她的建议并采纳那些合理的建议。
C. 采纳她的建议,并支持她的想法。
D. 让她对自己的工作承担起责任。
3.
某公司有三级管理层:公司总部、产品部(共有12个产品部)和各职能部门。由于公司
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总裁感到难以继续对所有的产品部进行有效的领导。为此,提
出以下组织变革方案,请选出你认为最可行的方案:
A.在公司总部和产品部之间增加一个按产品大类组成的管理层。
B.更换一位能力更强的公司总裁。
C.淘汰几种产品。
D.各产品部实行自主管理。
4.
某公司总经理安排其助手去洽谈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合同,结果由于助手在工作中考虑
欠周全,致使合同最终被另一家公司接走。由于此合同对公司经营影响重大,董事会
在讨论其中失误的责任时,存在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最为合理?
A.总经理至少应该承担领导用人不当与督促检查失职的责任。
B.总经理的助手既然承接了该谈判的任务,就应对谈判承担完全的责任。
C.若总经理助手又进一步将任务委托给其下属,则也可不必承担谈判失败责任。
D.公司总经理已将此事委托给助手,所以,对谈判的失败完全没有责任。
5.
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周末下午下班后,公司某位重要客户给你打来电话,说他向
公司购买的设备出了故障,需要紧急更换零部件,而此时公司的全体人员均已下班。
对于这种情况,你认为以下各种做法中哪一种比较好?
A.告诉客户,因周末找不到人,只好等下周解决,并对此表示歉意。
B.请值班人员打电话找有关主管人员落实送货事宜。
C.因为是重要客户的紧急需要,马上亲自设法将货送去。
D.亲自打电话给有关主管人员,请他们设法马上送货给客户。
6. 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激励他人努力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
7.对某产品的需求量突然下降,可能有很多原因,下面哪一条最不能成为原因?
A. 居民的收入水平下降
B. 该产品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C. 该产品替代品的价格下降
D. 经济发生危机
8.一个化肥厂的李厂长平易近人,对员工有求必应,结果他发现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从
车间主任到普通工人,从技术科长到销售业务员,不断找他请示工作、讨论问题,他
均一一奉陪。但苦恼一个接一个纷至沓来:第一,他每天花大部分时间接待来访,没
有时间过问工厂的经营大事;第二,他有求必应,来者虽高兴,但来访者的上级意见
很大;第三,因情况不清,往往做出错误指导,造成工作损失。请你分析一下,李厂
长的毛病主要是什么性质?
A. 分权不足,一个人说了算,眉毛胡子一把抓。
B. 越级指挥,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
C. 混淆了民主作风与管理职能的界限。
D. 不善于调动各级管理者的积极性。
9.机加工车间刚刚换了车床,新车床比原车床工作效率可提高20%。车间技术组提出:
是否应该提高其工时定额?车工不同意,理由是:对新车床还不熟悉,很难达到额定
效率。车间主任和副主任商量出以下四种解决方案,请你选择一项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
A. 由全体车工开会讨论,决定新车床的工作定额。
B. 由车间主任决定,是否采取新定额,定额是多少。
C. 由车间的职工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新车床定额。
D.
报工厂劳动科,由他们会同设备科,经过严格的测评来确定新车床的工作定额。
10.有人认为“一个繁忙的管理者往往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对于这种看法,你如何评
价?
A.
这种看法有一定的正确性,因此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应该是让下属的积极性得到发挥,
而不是自己繁忙。
B.这种看法不对,管理者需要承担比下属更大的责任,当然应该很繁忙。
C.这种看法不对,管理者除了管理下属以外,还要处理千头万绪的事务性工作,当
然会很繁忙。
D. 这种看法正确,最高明的管理者就应该是"无为而治"的管理者。
11.
对某复杂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得到最满意的行动方案,可能需要做这样一些工作:
(1) 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2) 选择满意方案;(3) 阐明问题现状;(4)
提出可行备选方案;
(5)明确决策目标。
你认为正确的分析思路与程序应该是:
A. (5) (3) (4) (1) (2) B. (3) (4) (1) (2) (5)
C. (5) (4) (3) (1) (2) D (3) (5) (4) (1) (2)
12. 根据秘书的记录,某厂长一周的时间安排如下:
听取汇报检查工作 10小时;研究业务进行决策 6小时;
与主要业务技术骨干交谈 3小时;参加社会活动 5小时;
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12小时;学习与总结 4小时。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厂长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解工作、协调关系上,说明厂长深入基层,是一种亲情式管理
。
B.厂长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工作有条不紊,具备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C.该厂长的业务技术技能一定很差,因为他不关心业务与技术工作。
D.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和顺畅的沟通,信息反馈会出现不畅。
13.“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
A 了解下属的欲望和需要。 B. 为下属设定崇高的目标。
C. 为了下属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 D. 上下级之间的友情。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或受惠人得
到一笔赔偿,尽量减少损失。
B.北京这家工厂生产的一种服装,无论是用料还是工艺要求都近乎苛刻,我们根本
没法同他们相比,只能望其项背。
C.进入老年之后,子女们都劝他不要再坚持大运动量锻炼了,但他积重难返,就是
不肯改变。
D.这两个好朋友曾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既往不咎,很快又和好了。
15.小王是华奥投资公司市场部的一名职员,在他近日向公司提交的一份关于华奥投资
公司准备对一家保龄球俱乐部投资的可行性报告中,他分析了以下各种因素,你认为
哪一因素对该项目的未来发展前景最无关联影响?
A.市场上对保龄球运动的重视程度。
B.初步选定的供应商生产的保龄球的质量水平。
C.政府对公共娱乐运动项目的管理政策。
D.其他娱乐运动项目对保龄球运动的替代作用。
16.某公司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决定在1年内投资1000万元开发并向市场推出
一种新的产品。为提高成功率,公司领导决定按照项目制的方式运作,从各部门抽调
了专业人才组成了项目组。对项目经理的人选,公司领导显得格外谨慎,通过推荐评
议产生了4位候选人:张涛:52岁;担任公司质量保障部经理已有14年,此前为工艺
部工艺员。他工作勤奋,是质量体系方面的专家。吴畏,37岁,工学硕士,担任公司
产品开发部主任工程师。小吴具有很强的开发能力,在开发部能团结其他同志,具有
较高威望。李锋,41岁,现任公司采购部经理。他的履历比较复杂,先后当过车间工
程师、车间副主任、公司总工办主任;总经理助理等职,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陈菁
,40岁,总经办主任。她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协调能力,对领导的指示领会快,群众
基础也很好。假设上述4位候选人除了以上提到的情况以外,其它方面的差异不大。
你认为哪位任项目经理最为适合?
A. 张涛。 B.吴畏。 C..李锋。 D.陈菁。
17.一家以化学添加剂生产为主的小型民营企业,对其销售员采取了按销售额提成的奖
励办法,希望能够借此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扩大企业的产品销售。然而,此方法实行
一年多后,伴随着企业销售额的大幅增加,却出现了销售回款额下降的严重问题。产
生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在于:
A.用户财务状况恶化。 B.企业催款力量不足。
C.销售员责任心减弱。 D 销售考核指标有缺陷。
18.某公司总经理认为,业务能力是衡量一个中层经理人员是否胜任的最重要的标准。
一个优秀的中层经理人员必须在本部门的业务方面拿得起,放得下。只有在业务方面
出色,才能赢得下属尊重,才能带好队伍。你认为以下判断哪个最为适当?
A.该总经理深谙中国文化背景之下的企业用人之道,企业一定会得到快速发展。
B.组织中的活动分为管理性活动和作业性活动两类。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
业务能力并不重要。
C.该总经理以业务能力作为评价中层经理人员的标准,会导致中层经理人员自己完
成易于见到成效的工作,以证明自己业务能力突出。
D.该总经理的评价标准会引导中层经理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强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
19.
某机床厂铸造车间主任最近发现,由于工人工作时漫不经心,导致铸件的报废率逐月
上升。为了让工人认识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你认为该车间主任采取哪一种方法最为有
效?
A.把车间工人召集起来,痛斥一顿。.
B.将废品堆放在工人经常路过的地方,让他们看看自己的“杰作”。
C.将问题的严重性写在车间的布告栏上,公开讨论。
D.登记每一个工人的报废情况,然后分别与他们讨论降低废品率的办法。
20.
某企业经过多年市场竞争,已成为名牌企业,其主导产品在市场上一直占有较高的份
额。但近两年由于种种原因,销售增长率偏低。该企业现在经营的主要方向应当是什
么?
A.增加投资,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优先供应此类产品所需的资源,巩固和提高市场
占有率。
B.该产品已进人成熟期,应逐渐放弃,把资金和其他资源投人到新产品的开发中,
去开拓新的业务。
C.加强营销工作,以维护和增加当前的市场份额。
D.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二、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的括号里划“√”,在不正确的题后的括号里划“×”。
每题2. 5分, 共25分)
1.
经验管理时代属于能人时代,科学管理时代属于制度时代,现代管理则属于文化时代。
( )
2.
“橄榄球形”是对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架构的描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则更应该
象“哑铃形”。( )
3.
股东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监事会是最高监督机构,总经理则具有最高生产经营指挥权
。( )
4.
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他资产等=负债+所
有者权益 。 ( )
5. 成本的三要素主要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和管理费。( )
6. 营销和销售没有什么区别。( )
7. 虽然分公司和子公司都是集团的下属公司,但它们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
8. 市场营销中的4P’S营销组合主要是指产品、价格、通路和推销四个方面的组合。(
)
9. 满足了客户需要的产品质量才是好的质量。( )
10. 管理有四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
三、案例分析题:(请在仔细阅读案例后, 回答问题. 每题2.5分,共计25分)
案例:”牡丹醇”酒二进大上海
“牡丹醇”酒作为历史名酒,从明末清初至今,已享誉300多年,其生产厂家是河南某
酒厂。这种酒不但颜色红润晶莹,醇香可口,而且具有调血补气的功能。自从1990年获
得河南省优质产品证书后,“牡丹醇”酒一直畅销北国。在该厂作出向上海推销“牡丹醇
”名酒的决策后,首批“牡丹醇”酒运至上海试销,结果却大失所望,几乎没有什么人买
。
“古老名酒”的牌子,又按古配方生产,为什么在上海遭冷遇?在北方供不应求的畅销
货,为什么进军上海全军覆没?该厂进行了市场调查,发现有这样几个原因造成了“牡
丹醇”酒不走红。首先,目标市场不明确,既不知道哪些消费者会购买,也不知道消费
者真正喜欢喝的是什么样的酒,认为只要凭“牡丹醇”的名气,到上海就可以旗开得胜。
其实这是错误的,尽管“牡丹醇”在北方享有盛誉,在上海的知名度却很低,消费者一看
颜色,误以为是单纯的药酒,年轻人就不来购买了,而中老年人也不图“牡丹醇”的名声
,因而“牡丹醇”没有顾客需求。其次,商标与包装陈旧。“牡丹醇”进大上海之时,上海
瓶装酒市场品种繁多、竞争激烈;而该产品包装不新,陈列在货架上很难吸引购买者。
此外,销售渠道单一,只通过特约经销单位销售,宣传面较窄,难以产生强烈的广告效
果。
为了再次进入上海市场,生产厂家联合其特约经销单位对50家大酒店进行了购买者
情况调查。结果发现:按购买者的年龄分,老年、中年、青年分别占8%、28%、64%
;按购买目的分,自用、送礼、外流的分别占37%、52%、11%;按购买的价格档次分
,15元以下、15~20元、20~30元、30元以上的分别占32%、40%、26%、2%。由典
型调查可见,购买者主要是青年,用于送礼、自备、“装饰”的为多。于是,生产厂家对
“牡丹醇”酒的年轻消费者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并在礼酒、装饰酒上作文章。既然是年
轻人送礼装饰用,则包装装潢必须要新。为此,该厂决定以三新(产品新、式样新、商
标新)取胜。
首先,该厂将原来的一斤装改成一斤装与一斤半装两种瓶装式样,在瓶子外边加一
个精致的盒子,再配上尼龙丝网套,满足了美观、便利的要求。其次,在零售中附上说
明书,介绍历史名酒及其功能,增强顾客的信任感,从而起到促销的作用。第三,一改
过去的单一销售渠道,在上海南京路各食品店全面投放,并通过报纸、广播进行广告宣
传。这样,消息一传出,立即引来了争相购买的顾客。1992年春节前,“牡丹醇”酒二进
上海,第一批近5000瓶“牡丹醇”投放市场,在几小时内全部售完。据南京路各零售商店
粗略统计,这年春节期间,“牡丹醇”酒的销售量占瓶装酒总销量的11%,其销售额占瓶
装酒总销售额的60.7%!
选择题(请在所选择答案的符号旁划“√”,每小题2.5分,共计25分)
1.“牡丹醇”酒一进大上海时,从经营观念看,其销售决策人员所具有的只是:
A.生产观念 B.营销观念
C.产品观念 D.推销观念
2.“牡丹醇”在北方供不应求,在一进上海时却全军覆没,说明:
A.需求的地区差异性
B.中国区域市场的封闭性
C.企业所采用经营策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D.两个市场具有相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3.一进大上海与二进大上海比较,企业在哪一方面未作战略上的调整?
A.投放时间 B.投放区域 C.产品商标 D.销售对象
4.根据案例内容可知,“牡丹醇”酒在二进大上海时的定价在:
A.15元以下
B.15~20元之间
C.一斤瓶装为15~20元,一斤半瓶装为20~30元
D.30元以上
5.1992年春节期间,二进大上海的“牡丹醇”酒市场占有率据粗略估计为:
A.11% B.不足11%
C.60.7% D.不足60.7%
6.一进大上海时,“牡丹醇”的销售渠道仅靠特约经销单位;二进大上海时,则在南京路
的各食品商店全面投放。前后两种情况的销售渠道策略分别为:
A.单一渠道与复合渠道 B.直销与代销
C.独家分销与有选择分销 D.有选择分销与广泛分销
7.二进大上海成功的关键在于生产厂家的如下考虑:
A.注意了产品的整体观念
B.采用了合理的营销组合策略
C.进行了科学的市场调研
D.运用了现代的市场营销观念
8.“牡丹醇”二进大上海属于哪种类型的决策?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选定目标市场属于战略决策,而确定营销组合为战术决策
D.中期战略决策与长期战术决策的统一
9.“牡丹醇”二进大上海有一个较重大的疏忽之处,就是没有考虑竞争对手的可能反应,
其经营思路主要是:
A.产品导向,不注意公共关系
B.服务导向,不计产品价格
C.顾客导向,没顾及竞争后果
D.竞争导向,忽视产品成本
10.“牡丹醇”二进大上海的案例说明:
A.企业经营的成功需要有长期失败的经验积累。
B.企业向市场投放新产品时,必须进行市场分析,选好目标市场。
C.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D.企业营销组合策略是影响新市场开拓成败的关键。
-----------------------
MUYANG䜠佒偕ഠ
GROUP
| 1 | positive_file/muyang招聘试题终版0117.doc |
第十九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一、A1
1、蛋白C在肝脏合成时,需依赖下列哪种物质
A、TM
B、PS
C、EPCR
D、Vit K
E、PZ
2、肝素通过结合下列哪种因子的作用而阻止血液凝固
A、血小板
B、Ca2+
C、抗凝血酶Ⅲ
D、因子Ⅹ
E、因子Ⅷ
3、下列说法符合蛋白C的是
A、合成需要依赖Vit K
B、可被凝血酶激活
C、可灭活因子Ⅴa、Ⅷa
D、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的作用
E、以上说法都是
4、凝血因子Ⅰ的降解产物是
A、X、Y、D、E
B、X’、Y’、D、E’及A、B、C、H碎片
C、X、Y、D、E及D-二聚体
D、X’、Y’、D、E’及D-二聚体
E、X、Y、D、E和A、B、C、H碎片及D-二聚体
5、下列哪组产物是由纤维蛋白降解产生
A、X、Y、D、E及A、B、C、H碎片
B、X’、Y’、D、E’及A、B、C、H碎片
C、X、Y、D、E及D-D
D、X’、Y’、E’及D-D
E、X、Y、D、E和A、B、C、H碎片及D-D
6、下列不属于血管壁止血功能的是
A、血管收缩反应增强
B、激活血小板的激活的作用
C、促进血液凝固
D、局部血管通透性降低
E、血液凝固的调节
7、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接触系统凝血因子
A、接触系统因子包括Ⅻ、Ⅺ、PK、HMWK
B、可以被酶类或表面带负电荷的固体物质激活
C、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均有出血现象
D、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
E、活化的因子可激活其他因子,并可参与纤溶、补体系统激活
8、血小板的何种功能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
A、黏附
B、聚集
C、释放
D、促凝
E、收缩
9、下列哪项不是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释放反应
D、促凝作用
E、活化Ⅻ因子,启动内源凝血途径
10、活化蛋白C可灭活下列哪些因子
A、因子Ⅹa、Ⅺa
B、因子Ⅶa、Ⅹa
C、因子Ⅴa、Ⅷa
D、因子Ⅹa、Ⅸa
E、AT、HCⅡ
11、血液凝块的收缩是由于
A、纤维蛋白收缩
B、PF3的作用
C、红细胞的叠连
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E、GPⅠa/Ⅱa复合物
12、内源性激活途径一般开始于
A、损伤组织因子Ⅲ
B、血小板聚集
C、接触激活因子Ⅻ
D、磷酸脂粒表面阶段
E、凝血酶原激活
13、下列蛋白质中,对凝血酶灭活能力最强的是
A、HCⅡ
B、AT-Ⅲ
C、PL
D、APC
E、PS
14、下列对凝血酶敏感的是
A、因子Ⅰ
B、因子Ⅴ
C、因子Ⅷ
D、因子ⅩⅢ
E、以上都是
15、启动外源性激活途径的物质是
A、Ca2+
B、因子Ⅲ
C、因子Ⅶ
D、血小板因子Ⅲ
E、因子Ⅻ
16、体内抗凝系统包括
A、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抗凝物质
B、单核巨噬细胞的清除作用
C、阻止血小板活化
D、纤维蛋白沉积
E、上述4项共同作用
17、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是
A、与FⅫ接触,参与内源凝血系统
B、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
C、稳定纤维蛋白
D、为Ⅸa、Ⅴa提供了催化表面
E、阻止Ⅱa的形成
18、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的物质是
A、纤溶酶原激活物
B、纤溶酶
C、凝血酶
D、凝血活酶
E、PK
19、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活化蛋白C
A、可直接灭活因子Ⅴa、Ⅷa
B、可激活纤溶系统
C、可抑制Ⅹ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
D、灭活因子Ⅴa、Ⅷa
E、增强AT-Ⅲ与凝血酶的结合
20、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
A、凝血酶原含量减低
B、疑血酶原活性减低
C、巨球蛋白血症
D、组织液混入血浆
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21、下列哪项不符合血小板聚集作用
A、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之间的聚集
B、血小板聚集形成的是血小板团
C、血小板聚集除了GPⅡb/Ⅲa参与外,无其他因子参加
D、GPⅡb/Ⅲa有缺陷时,其聚集作用减弱
E、血小板聚集往往发生在血小板激活以后
22、血小板黏附活性与下列哪项无关
A、vWF
B、GPⅠb
C、血浆凝血因子Ⅰ
D、GPⅠa
E、胶原
23、纤溶系统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A、纤溶酶原
B、纤维蛋白原
C、纤溶酶原激活物
D、纤溶酶
E、纤溶抑制物
24、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凝血功能
D、分泌功能
E、破坏功能
25、不属于凝血酶特点的是
A、是丝氨酸蛋白酶
B、能水解纤维蛋白原
C、激活血小板
D、激活抗凝系统的蛋白C
E、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
26、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抗凝血酶
A、是一种主要的血浆生理性抗凝物质
B、分子中有肝素结合位点和凝血酶结合位点
C、一个抗凝血酶分子上有多个肝素结合位点
D、与肝素结合后能够暴露出活性中心
E、能够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复合物
27、下列哪项不是参与抗凝的物质
A、抗凝血酶Ⅲ
B、肝素辅因子Ⅱ
C、vWF
D、C1-抑制药
E、TM
28、.对血管有收缩作用的物质是
A、儿茶酚胺、FPA
B、乙酰胆碱、激肽
C、PGI2、低血氧
D、5-HT
E、NO、核苷酸
29、下列物质哪一种有利止血
A、PGI2
B、t-PA
C、AT
D、PAI
E、肝素
30、抗凝血酶可以抑制下列哪些因子的活性
A、因子Ⅸa
B、因子Ⅹa
C、因子Ⅺa
D、因子Ⅻa
E、以上都是
31、接触系统的凝血因子是指
A、因子Ⅱ、Ⅶ、Ⅸ、Ⅹ
B、因子Ⅱ、Ⅴ、Ⅶ、Ⅹ
C、因子Ⅷ、Ⅸ、PK、HMWK
D、因子Ⅻ、Ⅺ、PK、HMWK
E、因子PK、Ⅶ、Ⅺ、Ⅻ
32、vWF的主要作用是
A、介导血小板的黏附作用
B、介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C、介导血小板的收缩作用
D、介导血小板的释放作用
E、下调FⅧ的合成
33、下列哪项符合有关血管壁的描述
A、基本上可分为内膜层、中膜层和外膜层
B、中膜层的主要成分是结缔组织
C、外膜层由内皮细胞构成
D、内膜层主要由弹性蛋白组成
E、都有内皮层和外膜层
二、B
1、A.促凝作用
B.促纤溶作用
C.促血管收缩作用
D.促舒血管作用
E.抗凝作用
<1> 、t-PA具有
A、
B、
C、
D、
E、
<2> 、AT具有
A、
B、
C、
D、
E、
2、 A.介导血小板黏附
B.诱导血小板聚集
C.活化蛋白C
D.血管收缩
E.抑制血小板聚集
<1> 、PGI2的生理功能为
A、
B、
C、
D、
E、
<2> 、血栓调节蛋白(TM)的生理功能为
A、
B、
C、
D、
E、
答案部分
[pic]
一、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蛋白C系统:包括蛋白C、蛋白栓调节蛋白(TM)及活化蛋白C抑制物。PC和PS均由肝脏合
成,是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物质。TM则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抗凝机制:凝血酶与TM以1
: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使PC释放出小肽,生成活化蛋白C(APC)。APC在PS的辅
助下,形成FPS-APC-
磷脂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灭活FⅤa、FⅧa;抑制FⅩ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激活纤溶系
统;增强AT-Ⅲ与凝血酶的结合。
【答疑编号100037311】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
Ⅲ):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AT-
Ⅲ是肝素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分子中有肝素结合位点和凝血酶结合位点。抗凝机
制:肝素与AT-
Ⅲ结合,引起ATⅢ的构型发生改变,暴露出活性中心,后者能够与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
、FⅩa、FⅫa、FⅪa、FⅨa等以1:1的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这些酶失去活性。
【答疑编号100037310】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蛋白C系统:包括蛋白C、蛋白栓调节蛋白(TM)及活化蛋白C抑制物。PC和PS均由肝脏合
成,是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物质。TM则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抗凝机制:凝血酶与TM以1
: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使PC释放出小肽,生成活化蛋白C(APC)。APC在PS的辅
助下,形成FPS-APC-
磷脂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灭活FⅤa、FⅧa;抑制FⅩ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激活纤溶系
统;增强AT-Ⅲ与凝血酶的结合。
【答疑编号100037307】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纤维蛋白原被纤溶酶降解可产生X片段、Y片段及D、E片段。
【答疑编号100037305】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纤维蛋白(原)降解机制:PL不仅降解纤维蛋白,而且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PL降解纤
维蛋白原产生X片段、Y片段及D、E片段。降解纤维蛋白则产生X'、Y'、D-
D、E'片段。上述所有的片段统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答疑编号100037302】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管壁损伤后,释放的因子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
血流缓慢,有利于止血。
【答疑编号100037300】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
WK)。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
统相联系。
【答疑编号100037299】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物质表面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
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借助某些桥连物质,并通过自身表面表达的多种糖蛋白受体,可与
内皮下胶原、微纤维黏附。血小板的这种功能首先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
止血。
【答疑编号100037295】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包括:粘附功能、聚集功能、释放反应、促凝功能、血块收
缩功能及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答疑编号100037294】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活化蛋白C在PS的辅助下,形成FPS-APC-
磷脂复合物,该复合物可灭活FⅤa、FⅧa。
【答疑编号100037291】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小板在纤维蛋白网架结构中心,血小板变形后的伪足可以搭在纤维蛋白上,由于肌动
蛋白细丝和肌球蛋白粗丝的相互作用,伪足可向心性收缩,使纤维蛋白束弯曲,在挤出
纤维蛋白网隙中血清的同时,也加固了血凝块。
【答疑编号100037289】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内源凝血途径: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答疑编号100037286】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AT-
Ⅲ),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
【答疑编号100037284】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因子Ⅰ、因子Ⅴ、因子Ⅷ和因子ⅩⅢ。
【答疑编号100037282】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外源凝血途径:是指从TF(因子Ⅲ)释放到TF-FWa-
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答疑编号100037279】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体内抗凝系统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抗凝物质、光滑内皮阻止血小板活化和纤维蛋
白沉积的抗凝作用,以及单核-吞噬细胞对活化凝血因子消除作用的抗凝功能体现。
【答疑编号100037273】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凝血过程中,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激
活时,PS翻转向外侧,成为血小板第三因子(PF3)。PF3为凝血因子(因子Ⅸa、Ⅷa、Ⅴa
)的活化提供磷脂催化表面。
【答疑编号100037271】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纤溶酶可降解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Ⅰ,水解凝血因子Ⅴ、Ⅷ、Ⅹ、Ⅶ、Ⅺ、Ⅱ等,使纤溶酶原转
变为纤溶酶,并能够水解补体。
【答疑编号100037269】
1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活化蛋白C(APC)的作用是:在PS的辅助下,形成FPS-APC-
磷脂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灭活FⅤa、FⅧa;抑制FⅩ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激活纤溶系
统;增强AT-Ⅲ与凝血酶的结合。
【答疑编号100037268】
2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TT主要反映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的存在和血中FDP增高(D
IC)。
【答疑编号100037265】
2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
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诱导剂、GPⅡb/Ⅲa复合物、凝血因子Ⅰ、Ca2+;聚集机制:在Ca2+存
在条件下,活化的血小板通过GPⅡ b/Ⅲa复合物与凝血因子Ⅰ结合,发生聚集。
【答疑编号100037262】
2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vWF为参与血小板粘附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此还有胶原、GPⅠb/Ⅸ复合物、GPⅠa/Ⅱa复
合物等。
【答疑编号100037260】
2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纤溶系统主要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纤溶
酶、纤溶抑制物。
【答疑编号100037259】
2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小板膜糖蛋白以GPIb/Ⅸ复合物的形.式参与黏附功能。
【答疑编号100037257】
2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凝血酶是蛋白水解酶,活性中心位于丝氨酸残基上,属于丝氨酸蛋白酶;能水解纤维蛋
白原,激活因子Ⅴ、Ⅷ、Ⅺ、Ⅶ、Ⅻ;激活血小板;激活抗凝系统蛋白C;抑制纤维蛋白(原
)活性。
【答疑编号100037255】
2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抗凝血酶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AT-Ⅲ是肝素
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分子中有肝素结合位点和凝血酶结合位点。由此可见A、B
、D、E选项的说法都正确,故选择C选项。
【答疑编号100037254】
2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抗凝物质包括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血栓调节蛋白(TM)、活化蛋白C抑制物、α1
-抗胰蛋白酶、α2-巨球蛋白、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肝素辅因子Ⅱ和C1-抑制药等。
【答疑编号100037252】
2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5-
HT和ET等能够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
【答疑编号100037249】
2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可抑制纤溶的物质是PAI与α2-AP。t-
PA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AT与肝素皆参与血液抗凝。
【答疑编号100037247】
3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肝素与AT-Ⅲ结合,能够引起AT-
Ⅲ的构型发生改变,后者能够与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FⅩa、FⅫa、FⅪa、FⅨa等以1:1的
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这些酶的活性。
【答疑编号100037246】
3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
WK)。
【答疑编号100037238】
3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vWF为参与血小板黏附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此还有胶原、GPⅠb/Ⅸ复合物、GPⅠa/Ⅱa复
合物等。
【答疑编号100037224】
3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管壁基本上可分为内膜层、中膜层和外膜层三部分。内膜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
构成;中膜层由基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
,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答疑编号100037220】
二、B
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是纤溶系统组成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激活纤溶酶原,促
进纤溶。
【答疑编号100037354】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为AT,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
【答疑编号100037357】
2、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PGI2是腺苷酸环化酶的重要兴奋剂,使cAMP生成增加,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
。
【答疑编号100037346】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凝血酶与血栓调节蛋白(TM)以1: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可使PC释放出小肽,生成
活化蛋白C(APC)。
【答疑编号100037349】
| 1 | positive_file/xyjy_lx2001.doc |
第十六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其实验诊断
一、A1
1、骨髓增生性疾病属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A、造血障碍性疾病
B、无效造血性疾病
C、干细胞疾病
D、白血病
E、白细胞疾病
2、关于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脾大
B、早期WBC增多
C、末梢血可出现幼红/粒细胞
D、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也可Ph染色体阳性
E、骨髓穿刺常常干抽
3、下列哪项不符合骨髓纤维化病人血象特点
A、一般为中度贫血,晚期或伴溶血时可出现严重贫血
B、白细胞常增加
C、血小板增加或减少
D、出现幼粒、幼红细胞
E、常见原粒细胞
4、下列哪项不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A、有的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
B、有的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加
C、有的病人血小板黏附功能下降
D、有的有获得性储存池病
E、血小板膜受体正常
5、下列哪项不是鉴别骨髓纤维化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要素
A、Ph染色体检查
B、NAP染色的积分
C、脾肿大程度
D、骨髓活检
E、泪滴状红细胞比例
6、下列哪项不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点
A、除慢粒外,其他NAP积分常增加
B、各症之间可相互转化
C、常发生髓外造血
D、常并发出血、血栓形成
E、常有脾肿大而肝常不肿大
7、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是
A、骨髓纤维化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多发性骨髓瘤
D、急性白血病
E、巨球蛋白血症
8、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B、骨髓粒系增生正常
C、骨髓巨核系明显增生
D、纤维组织并非肿瘤性增生
E、外周血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或)幼稚红细胞
9、下列哪一种现象暗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发生纤维化
A、巨核细胞减少
B、见泪滴状红细胞
C、有核红细胞无或少见
D、Ph染色体阳性
E、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答案部分
[pic]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骨髓增生性疾病,是指骨髓组织持续增殖而引起的一组疾病。疾病发生在多能干细胞(
但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例外)。
【答疑编号100037061】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巨脾是本病的一大特征,约50%病例肝肿大,多为轻到中度。患者血中出现幼粒、幼红细
胞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约占70%)。因骨质坚硬,多部位穿刺常抽不出骨髓液(干抽)
。Ph染色体检查慢粒90%阳性,骨髓纤维化阴性。
【答疑编号100037059】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特征有贫血和脾肿大,血象出现幼稚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
,并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及髄外造血等。
【答疑编号100037056】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血小板功能检测可见:①血小板聚集试验,有60%~80%病人血小板
缺乏对ADP和肾上腺素的聚集反应,而对胶原的反应正常;然而,45%~72%的病人又有自
发性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现象,原因不明。②获得性储存池病。③获得性vWD。④血小板膜受
体异常。⑤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
【答疑编号100037055】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NAP染色的积分慢粒降低或为零,骨髓纤维化正常、增多或减少;脾肿大程度慢粒更明显
,骨髓纤维化明显;骨髓活检慢粒粒系增生,骨髓纤维化为纤维组织取代;泪滴状红细
胞比例慢粒不明显,骨髓纤维化明显,见泪滴状红细胞。慢粒和骨纤都可出现巨脾症状
。
【答疑编号100037053】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骨髓增生性疾病常有脾肿大、肝肿大。
【答疑编号100037051】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骨髓增生性疾病,是指骨髓组织持续增殖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
【答疑编号100037049】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原发性骨纤是克隆性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缺陷在多能干细胞,主要病理表现为骨髓的纤
维化。疾病早期,骨髓造血细胞仍可增生,特别是粒系和巨核系细胞。血涂片可见有核
红细胞,多为中、晚幼红细胞,也可见中、晚幼粒细胞,偶见原始粒细胞。
【答疑编号100037046】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骨髓发生纤维化血象中可见泪滴状红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则不可见泪滴状红细胞。
【答疑编号100037033】
| 1 | positive_file/xyjy_lx1601.doc |
2020年京东笔试题目整理带答案
1、设a,b,c三个元素的进栈次序是a,b,c,符号PUSH与POP分别表示对堆栈进行一次进栈操作与一次出栈操作
(1)请分别写出所有可能的出栈序列以及获得该出栈序列的操作序列Abcpush(a)pop(a)push(b)pop(b)push(c)pop(c)acbbacbcaCba
(2)指出不可能出现的出栈序列
Cab
2、已知某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中序遍历序列是deabc,它的前序遍历序列是什么?
cedba
3、将长度为n的单链表链接在长度为m的单链表之后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O(n)
4、在有序表(12,24,36,48,60,72,84)中二分查找关键字72时所需进行的关键字比较次数是多少?
Mid=(low+high)/24872
W*t=Ni
V*t=s/(n-1)
Ni=s/(n-1)*w
6、B-树和B+树有什么区别,用在什么地方?
B+树的叶子节点包含所有关键字的信息
用处:
索引例如mysql索引就是B+Tree
文件系统
1.定义任意非叶子结点最多只有M个儿子;且M>2;
2.根结点的儿子数为[2,M];
3.除根结点以外的非叶子结点的儿子数为[M/2,M];
4.每个结点存放至少M/2-1(取上整)和至多M-1个关键字;(至少2个关键字)
5.非叶子结点的关键字个数=指向儿子的指针个数-1;
6.非叶子结点的关键字:K[1],K[2],…,K[M-1];且K[i]<K[i+1];
7.非叶子结点的指针:P[1],P[2],…,P[M];其中P[1]指向关键字小于K[1]的子树,P[M]指向关键字大于K[M-1]的子树,其它P[i]指向关键字属于(K[i-1],K[i])的子树;
8.所有叶子结点位于同一层;
2.非叶子结点的子树指针与关键字个数相同;
3.非叶子结点的子树指针P[i],指向关键字值属于[K[i],K[i+1])的子树(B-树是开区间);
4.为所有叶子结点增加一个链指针;
5.所有关键字都在叶子结点出现;
1、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活动定义是什么?
定义及规划
需求分析
软件设计
程序编码
软件测试
运行维护
2、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什么?
1.顺序结构:
2.选择(判断)结构:
3.循环结构:
3、汽车有一个发动机。汽车和发动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请画出这种关系的UML图
组合关系
1、现有两个表Student。StudentScore,如下:
(2)写出Student、StudentScore之间LeftJoin,RightJoin和InnerJoin的sql语句
(3)写出Student、StudentScore之间LeftJoin,RightJoin和InnerJoin的结果,样式如下:
(4)在Student中插入一条新记录(4,王五,男),请写出对应的sql语句
(5)写出统计所有的课程考试及格(>=60)的人数的Sql语句,结果要包含课程和人数字段
2016京东笔试题目:逻辑
1、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1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1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
3、U2合唱团在赶往演唱会场的途中必须跨过1座桥,4个人从桥的同一端出发,你得帮助他们到达另一端,天色很暗,而他们只有一只手电筒。一次同时最多可以有2人一起过桥,而过桥的时候必须持有手电筒,所以就得有人把手电筒带来带去,来回桥的两端。4个人的步行速度各不同,若2人同行则以比较慢的人速度为准。Bono需要花1分钟过桥,Edge需花2分钟过桥,Adam需花5分钟过桥,Larry需花10分钟过桥。请写出最短的时间和步骤。 | 1 | positive_file/2020年京东笔试题目整理带答案.docx |
第二章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一、A1
1、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属概念错误的是
A、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其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
B、在特定情况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
C、既能产生骨髓干细胞,又能产生淋巴细胞干细胞
D、其增殖形式为对称性增殖
E、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
2、人体内具有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
A、红系祖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粒系祖细胞
D、巨核系祖细胞
E、B淋巴系祖细胞
3、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A、胞体由大至小
B、核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
C、核仁从有至无
D、颗粒从无至有
E、核浆比例由大到小
4、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的造血器官
A、卵黄囊
B、肝
C、肾
D、骨髓
E、淋巴
5、起正向调节作用的造血因子不包括
A、干细胞因子
B、“钢因子”(FL)
C、集落刺激因子
D、转化生长因子(TGF)
E、白细胞介素
6、下列哪项不符合髓外造血
A、多见于儿童
B、是机体对血细胞的需求明显增高的一种代偿
C、是机体正常反应,不属于病理改变
D、造血部位可以累及到胸腺
E、可导致相应器官的肿大
7、出生后,产生血细胞的骨髓为
A、黄髓
B、红髓
C、灰质
D、白质
E、以上都不是
答案部分
[pic]
一、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一般认为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只进行不对称性有丝分裂。
【答疑编号100035901】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造血干细胞是人体内具有分化能力最早的造血细胞。
【答疑编号100035900】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演变规律一般为:细胞体积由大变小;核浆比例由大到小;核
染色质结构由疏松细致到紧密粗糙;核仁由有到无;胞质颗粒从无到有。
【答疑编号100035899】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造血器官是指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胚胎期造血首先
在卵黄囊出现,然后在肝脏,最后在骨髓、胸腺及淋巴结等处。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
、淋巴器官造血和髓外造血。
【答疑编号100035898】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造血正向调控的细胞因子包括:①干细胞因子。②芙来3(FLT-
3)配体。③集落刺激因子。④白细胞介素。⑤红细胞生成素等。
【答疑编号100035897】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生理情况下,出生2个月后,婴儿的肝、脾、淋巴结等已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
板。但是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即为髓外造血。髓外
造血部位也可累及胸腺、肾上腺、胃肠道、腹腔的脂肪等。
【答疑编号100035896】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
胞和单核细胞。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是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从出生至
4岁,全身骨髓的髓腔内均为红骨髓。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脂肪化由远心端向
近心端发展。至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如颅骨、
胸骨、脊椎骨、肋骨、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近心端。
【答疑编号100035895】
| 1 | positive_file/xyjy_lx0201.doc |
第十一章 慢性白血病
一、A1
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见于
A、CML慢性期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骨髓纤维化
D、类白血病反应
E、恶性淋巴瘤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NAP积分突然升高至200分,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急变为红白血病
B、急变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变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合并严重化脓性感染
E、急变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3、下列哪项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淋巴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相符合
A、PAS阳性、NAP积分增高
B、PAS阳性、NAP积分降低
C、PAS阴性、NAP积分增高
D、PAS阴性、NAP积分降低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哪项属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血象的晚期表现
A、红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
B、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升高
C、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D、红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
E、以上都不是
5、下列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可找到瘤细胞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无幼稚粒细胞
C、霍奇金疾病晚期,尤其病变浸润骨髓后,可发生全血细胞减少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可找到原始粒细胞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可找到涂抹细胞
6、下列哪项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化学染色
A、POX
B、ACP
C、NAP
D、POX、NAP
E、POX、ACP、NAP
7、为鉴别CML与类白血病反应,首选
A、POX染色
B、PAS染色
C、NAP染色
D、AS-NDCE染色
E、铁染色
8、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是由于
A、原始或幼稚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B、主要是B淋巴细胞增生
C、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增生
D、髓细胞恶性增生
E、以上都不是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CLL特点
A、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
B、淋巴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基本正常
C、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正常
D、可见少量淋巴母细胞和幼淋巴细胞
E、篮细胞明显增多
10、CML早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A、明显升高
B、正常或稍高
C、轻度降低
D、中度降低
E、重度降低
11、下列哪些不属于慢淋的形态学特点
A、形态无明显异常
B、易见篮细胞
C、有Auer小体
D、核染色质疏松、核仁明显
E、有时可见少量幼淋和原始淋巴细胞
12、CFU-GM培养示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
A、ALL
B、CML慢性期
C、CML并发感染
D、CML急性变
E、骨髓纤维化
13、下列选项中,能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依据不包括
A、白细胞明显增高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Ph染色体阳性
E、粒红比例减至1:1
14、下列哪一项属于T细胞特征性染色体异常
A、inv (11)(q14;q32)
B、inv (14)(q11;q32)
C、inv (14)(P32;q11)
D、inv (11)(P14;q32)
E、以上都不是
15、骨髓和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NAP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是常呈明显降低
A、严重化脓性细菌感染
B、淋巴瘤
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CML(慢性期)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6、BCR-ABL融合基因,对下列哪种白血病有诊断价值
A、M2
B、M3
C、ALL
D、CML
E、CLL
17、CML血象中嗜碱粒细胞可占
A、20%~40%
B、15%~40%
C、10%~20%
D、<10%
E、1%~5%
1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是由于
A、原始或幼稚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B、主要是B淋巴细胞增生
C、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
D、髓细胞恶性增生
E、以上都不是
19、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象呈哪一种类型的贫血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E、双型性贫血
20、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要点是
A、周围血涂片找到幼稚粒细胞
B、周围血涂片找到幼稚红细胞
C、是否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D、Ph染色体阳性
E、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21、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
A、常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多见于老年人
C、白细胞计数增高
D、骨髓中见到大量幼稚淋巴细胞
E、骨髓中见到大量成熟淋巴细胞
22、CML骨髓象示粒细胞显著增生,下列哪组细胞居多
A、原始细胞、早幼粒和中性中幼粒细胞
B、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
C、早幼粒、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
D、原始细胞和早幼粒细胞
E、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
二、B
1、A.原粒细胞(Ⅰ型+Ⅱ型)≤10%
B.原粒细胞(Ⅰ型+Ⅱ型)>10%
C.原粒细胞(Ⅰ型+Ⅱ型)≥20%
D.原淋+幼淋≥20%
E.原单+幼单≥20%
<1> 、CML慢性期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的特征是
A、
B、
C、
D、
E、
<2> 、CML加速期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的特征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pic]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具有下述中的四项特点CML慢性期即成立:①贫血或脾大。②外周血白细胞≥30×109/L,粒
系核左移,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
有核红细胞。③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粒细
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④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极度降低或消失。⑤
Ph染色体阳性及分子标志bcr-abl融合基因。⑥CFU-GM培养示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
加。
【答疑编号100036644】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其他细胞均呈阴性反
应。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活性明显降低,积分值常为0。急性化脓性感染时NAP活性明
显升高,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低。急性NAP降低。
【答疑编号100036640】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CLL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①PAS染色淋巴细胞呈颗粒状阳性反应。②ACP可为阴性反应,
也可呈阳性,但能被L-酒石酸抑制。③NAP积分往往增高。
【答疑编号100036637】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晚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现。
【答疑编号100036635】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多发性骨髓瘤的血象外周血片可见到骨髓瘤细胞,多为2%~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实
验诊断中,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可达10~50:1,显著增生
的粒细胞中,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杯状核粒细胞居多,血象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
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增生为主;霍奇金病病人有轻度到中度的贫血,可为正色素正细
胞型,或小细胞低色素型。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正常。但是,疾病晚期,尤其病变浸润
骨髓后,可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也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
【答疑编号100036634】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通常采用NAP染色,结果显示NAP阳性率及积分明显
减低,甚至缺如。
【答疑编号100036632】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ML进行细胞化学染色时,NAP阳性率及积分明显减低,甚至缺如。类白血病中性粒细胞
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显著增高。因此可利用NAP染色对两种病症进行鉴别。
【答疑编号100036630】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慢淋是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这类细胞形态上类似成熟淋巴细胞,然而
是一种免疫学不成熟、功能不全的细胞。绝大多数为B细胞性(占95%),T细胞性者较少
。
【答疑编号100036626】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LL可见: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晚期表现。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少数大于100×1
09/L,淋巴细胞大于或等于60%,晚期可达90%~98%。血片中篮细胞明显增多,这也是慢
淋特点之一。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占40%以上,细胞大小
和形态基本上与外周血一致。在疾病早期,骨髓中各类造血细胞都可见到。但至后期,
几乎全为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和幼淋巴细胞较少见(5%~10%)。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
都减少,晚期巨核细胞也减少。
【答疑编号100036622】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CML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早期正常,少数甚至稍增高,随病情发展渐呈轻、中度降低急变
期呈重度降低。
【答疑编号100036616】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慢淋的形态学特点:其形态与正常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偶见大淋巴细胞,其形态无明显
异常。有时可见少量幼淋和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核染色质疏松,核仁较明显。
血片中篮细胞明显增多,这也是慢淋特点之一。
【答疑编号100036612】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CML慢性期时,CFU-GM培养示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CML加速期时,CFU-GM增殖
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CML急变期时,CFU-GM培养呈小簇生
长或不生长。
【答疑编号100036610】
1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依据有: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Ph染色体阳性。
【答疑编号100036607】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与分子生物学检验可见T细胞慢淋特征性染色体异常为inv
(14)(q11;q32)。
【答疑编号100036601】
1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是:NAP阳性率及积分明显减低,甚至缺如
。
【答疑编号100036598】
1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BCR-ABL融合基因是CML的分子标志。
【答疑编号100036596】
1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ML血象中可见: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低于10%,嗜碱性粒细胞可高达10%~20%,嗜
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可增多。
【答疑编号100036593】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检查中可见:大多数为B细胞异常增生,少数为T细胞异常
增生。
【答疑编号100036589】
1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早期正常,少数甚至稍增高,随病情发展渐呈轻、
中度降低,急变期呈重度降低。贫血呈正细胞正色素性,分型中见有核红细胞、多染性
红细胞和点彩红细胞。
【答疑编号100036586】
2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Ph染色体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90%~95%。
【答疑编号100036584】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疾病早期,骨髓中各类造血细胞都可见到,但至后期,几乎全为
淋巴细胞。原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较少见(5%~10%)。
【答疑编号100036581】
2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CML骨髓象显示,显著增生的粒细胞中,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
【答疑编号100036578】
二、B
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CML慢性期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粒细胞增
多,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
【答疑编号100036648】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CML加速期的原始细胞(Ⅰ型十Ⅱ型)在血中及/或骨髓中>10%。
【答疑编号100036650】
| 1 | positive_file/xyjy_lx1101.doc |
ROHS内审员考试试卷 得分:
部门: 姓名:
1. 是非题 (20分)
1. 公司必须规定ROHS方针及目标,并形成文件,且定期评审 ( Y )
2. 应对客户提供的环境物质管理规范进行持续的符合性评审 ( Y )
3. 当在FQC检验时发现ROHS不符合,应立即向客户报告( Y)
4. 内部ROHS管理体系审核又称作为第一方审核 ( Y)
5. 内审须准备检查表以便于评审和进行记录 ( Y)
6. 内审应由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且内审员须有相关审核资格
( Y)
7. 指令及客户要求、场所和活动是ROHS管理体系审核的范围的三大主要内容 (
Y )
8. 内部ROHS管理体系审核之前须编制内审计划 ( Y )
9. 对发放给供应商的图面或技术资料不需规定ROHS禁用物质管理要求 ( N
)
10.审核小组必须由2人或以上人员组成 ( Y )
11.在选定审核员时,应考虑下列因素:资格、业务范围、专业知识、工作中的协调
、表
达能力、沟通能力 ( Y )
12.内审时,若按选定的样本调查后,没有发现不合格,则应扩大样本的品种及数量
,直
到发现不合格项 ( N )
13.当发现产品ROHS不符合时,应进行横向及纵向追溯 ( Y )
14.对X-RAY应进行定期自校,必要时根据外部试验室的数据进行验证 ( Y
)
15.内部质量审核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熟悉公司的业务、了解ROHS管理的基本知
识
( Y )
16.内审应按PDCA的模式进行 ( Y )
17.针对包材,还需考虑PPW指令的相关要求 ( Y )
18.当公司面对的客户有不同的禁用物质管理要求时,公司均应符合其要求 (
Y )
19.应对外部试验室的资格要求进行确认 ( Y )
20.客户的环境物质管理要求应进行内部宣导,必要时进行发放或内部转化 (
Y )
2.
多项选择题(20分)(在此选择答案中,有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漏选一项或错选一项
均不能得分)
1.内部ROHS审核有哪些特点? ABCD
A)正规性 B)系统性 C)独立性 D)适宜性 E)操作经验
2.ROHS项目推行计划应考虑 ABCD
A)方法 B)时间表 C)职责分配 D)客户的禁用物质管理计划
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须进行追加审核? ABCD
A. 发生了严重的ROHS问题或客户有重大投诉
B. 组织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产品、ROHS方针和目标等较大改变
C. 客户ROHS审核前
D. 公司生产地址的搬迁
4.需向客户提供如下与ROHS有关资料 ABCD
A)变更管理表 B)外部试验室测试报告
C)环境物质展开表 D)LOT管理表
5.审核时所要寻找的是客观证据,下列哪些是客观证据: A
A. 在检查记录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B. 在与陪同人员共进午餐时,陪同人员的谈话
C. 实际做法与作废文件不相符
D. 在与IQC员工谈话时提到的不符合
6.审核员在审核时的行为不可以: ABCD
A. 为了取悦他人而不能坚持其立场
B. 忽略和将他人的需求、观点和感受置之度外
C. 根据自已的经验、理解和感觉开出不合格项
D. 以审讯者的语气提问
7.内部质量审核的正规性是指: ABCDE
A. 审核依据正式特定的要求进行
B. 审核必须按正式程序进行
C. 审核只能由资格的人员进行
D. 审核必须依据客观证据作出判断
E. 审核结果必须有正式报告和记录
8.内部ROHS体系审核的依据: ABCD
A)合同要求 B)客户要求 C)ROHS指令要求
D)与ROHS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9.审核抽样时,应: AB
A)随机抽样 B)选取适当数量的样本,选择样本要有代表性
C)根据自己的心情 E)样本越多越好
10.审核的分类如下: ACD
A)产品ROHS审核 B)服务质量审核 C)过程ROHS审核
D)ROHS系统审核
三、填空题(每题2分)
1、ROHS指定的中文意思为(在电子电器设备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1. )
2、WEEE指定的中文意思为(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定 )
3、ROHS正式实施日期为( 2006\7\1 )
4、WEEE正式实施日期为( 2005\8\13 )
5、标准ISO11469的中文名称为(塑料-通用定义与塑料产品标记
5. )
6、PPW的中文意思为( 包装和包装废物指令 )
7、为应对ROHS及WEEE指定的要求,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
法
6. )
8、CNAL的中文意思为(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
)
9、标准ISO/IEC17025的中文名称为(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
10、在电子行业,铅及铅的化合物一般在哪些零配件中存在(
PCB、PCBA等手工焊、波峰焊、回流焊过程 )
四、简述题(每题10分)
1. 内部ROHS审核的定义是什么?
2. 请简述公司的禁用物质管理要求?
3. 内审时,如果被审核方不认可你提出的不合格点及理由时,你将如何处理?
4. 请举出审核员的负面素质(至少五种)?
| 1 | positive_file/技术培训--ROHS内审员考试试题.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