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1
91
article
stringlengths
0
2.3M
泰特—拉比安卡謀殺案
泰特—拉比安卡謀殺案是1969年8月9日10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發生的一系列謀殺案。 當時特克斯·沃森和查爾斯·曼森指揮文遜家族成員殺死受害人。兇手首先將懷孕的女演員莎朗·蒂)和她的同伴傑伊·塞布林 (Jay Sebring) 、阿比蓋爾·福爾傑 (Abigail Folger) 和沃伊切赫·弗里科夫斯基 (Wojciech Frykowski)以及史蒂文·帕倫特 (Steven Parent)等5人殺死。之後又殺死超市高管Leno LaBianca 和他的妻子Rosemary。 ==參考文獻== Category:被謀殺的美國兒童 Category:暴力侵害女性的事件 Category:加利福尼亞州犯罪
Mike張懷顥Vol.1 創作專輯
《Mike張懷顥Vol.1 創作專輯》是臺灣男歌手張懷顥的首張同名創作專輯,由海蝶音樂於2021年10月25日發行。 == 曲目 == ==音樂錄影帶== 曲序 歌名 執導 首播日期 附註 3 缺頁 詹維峰 2021年10月25日 黃承邦、簡莉紋出演 4 我的錯 詹維峰 2021年11月8日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 Category:2021年臺灣音樂專輯
太和城隍廟
太和城隍廟位於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黌學街。始建於元代,元至治元年(1321年)重修,明嘉靖年間重修,清道光、光緒年間先後修茸。1941年被日軍焚燬,現已無存。太和城隍廟坐北向南,東與孔廟毗鄰,城隍廟的戲樓兩側磚雕尤為精緻。 ==參考資料== Category:安徽城隍廟 Category:太和縣
下扎巴爾
下扎巴爾(),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實體之一塞族共和國的市鎮。市鎮面積為46.76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數量為3,809人,其中1,208人居住在同名中心村莊裡。 == 歷史 == 該市鎮曾被稱為塞族奧拉謝(),是從戰前奧拉謝市鎮析出而來的(奧拉謝剩下的部分現屬於波黑聯邦)。 == 人口 == 民族結構 – 下扎巴爾市鎮 民族結構 – 下扎巴爾市鎮 民族結構 – 下扎巴爾市鎮 民族結構 – 下扎巴爾市鎮 民族結構 – 下扎巴爾市鎮 民族結構 – 下扎巴爾市鎮 民族結構 – 下扎巴爾市鎮 民族結構 – 下扎巴爾市鎮 2013年 1991年 總計 3.809 (100,0%) 6.171 (100,0%) 塞族 2.759 (72,43%) 2.782 (45,08%) 克族 1.029 (27,01%) 3.277 (53,10%) 其他 16 (0,420%) 97 (1,572%) 波族 5 (0,131%) 15 (0,243%)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Category:塞族共和國市鎮
食事
美國國家棒球名人堂成員
位於紐約古柏鎮的美國國家棒球名人堂暨博物館是一間以表彰在棒球具有突出表現以及貢獻之個人及展示棒球相關歷史文物的博物館。而該博物館從1936開始選舉有資格者進入名人堂,儘管第一次入會儀式直到1939年名人堂開放才舉行。 根據目前的規則,球員必須擁有至少10年的大聯盟經驗才有資格入選。此外,符合資格的球員必須在退休五年或死亡六個月後才能獲得提名。符合這些資格的球員必須透過篩選委員會,然後由全美棒球記者協會投票選出,而每位作家最多可以投票給10名選手。要進入名人堂,球員必須獲得75%的投票支援。獲得低於5%支援率的玩家將失去入選資格。 2016年7月修訂的規則允許所有有資格入選但未入選者,可在退休15年後,由再次投票。在少數情況下,會出現特別例外讓球員能破格入選,如盧·賈裡格在診斷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後於1939年入選,羅伯託·克萊門特在1972年去世後不久當選;艾迪·喬斯於1978年入選,儘管他在去世前只完成了九個賽季。 1971年至1977年間,黑人聯盟特別委員會選出在棒球的規則被打破之前,隸屬於黑人聯盟的優秀球員。並且從1977年開始,名人堂資深委員會開始常態化的將黑人聯盟的球員列為入選人選之一。2005年,名人堂宣佈成立非裔美國棒球委員會,並於2006年為黑人聯盟和19世紀早期的人物進行合選,其中包括第一位女性名人堂成員;該年同時也是史上最多人入選的一年。 截止2024年,共有​​346人入選,其中包括274名球員、39名行政人員/先行者、23名總教練和10名裁判。 ==代號== 年份 入選年份的連結 防守位置 球員生涯中的主要防守位置 斜體字 第一年即入選的球員 EXEC 行政人員,如 MGR 總教練 PIO 先鋒貢獻者 UMP 裁判 BBWAA 全美棒球記者協會 VC NLC 黑人聯盟名人堂資深委員會 SCNL 黑人聯盟和前黑人聯盟特別委員會 PI 預整合委員會 GE 黃金世代委員會 EE 擴張時代委員會 TG 今日比賽世代委員會 MB 摩登棒球年代委員會 GD 黃金年代委員會 EB 早期棒球年代委員會 COB 當代棒球時代委員會 CLB 經典棒球時代委員會 P 投手 C 捕手 1B 一壘手 2B 二壘手 3B 三壘手 SS 遊擊手 OF 外野手 LF 左外野手 CF 中外野手 RF 右外野手 DH 指定打擊 ==入選名單== 在下表中,主要隊伍是基於名人堂網站上入選者的傳記。這不一定與入選者名人堂牌匾上的球帽隊伍相同。 年份 名字 位置 球隊 生涯 方式 得票率 1936 泰·柯布 CF 底特律老虎 1905–1928 BBWAA 98.23% 1936 華特·強森 P 華盛頓參議員 1907–1927 BBWAA 83.63% 1936 克里斯提·馬修森 P 紐約巨人 1900–1916 BBWAA 90.71% 1936 貝比·魯斯 RF 紐約洋基 1914–1935 BBWAA 95.13% 1936 何那斯·華格納 SS 匹茲堡海盜 1897–1917 BBWAA 95.13% 1937 EXEC data-sort-value="-1" 1874–1876 VC data-sort-value="-1" 1937 EXEC data-sort-value="-1" 1900–1927 VC data-sort-value="-1" 1937 納普·拉傑威 2B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896–1916 BBWAA 83.58% 1937 MGR 費城運動家 1894–1950 VC data-sort-value="-1" 1937 約翰·麥格勞 MGR 紐約巨人 18991901–1932 VC data-sort-value="-1" 1937 特里斯·史畢克 CF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907–1928 BBWAA 82.09% 1937 EXEC/PIO 波士頓紅長襪 1867–1882 VC data-sort-value="-1" 1937 賽·揚 P 克里夫蘭蜘蛛 1890–1911 BBWAA 76.12% 1938 格羅佛·克里夫蘭·亞歷山大 P 費城費城人 1911–1930 BBWAA 80.92% 1938 亞歷山大·卡特來特 PIO data-sort-value="-1" VC data-sort-value="-1" 1938 PIO data-sort-value="-1" data-sort-value="-1" VC data-sort-value="-1" 1939 1B 芝加哥白長襪 1871–1897 VC data-sort-value="-1" 1939 艾迪·柯林斯 2B 芝加哥白襪 1906–1930 BBWAA 77.74% 1939 EXEC/PIO 芝加哥白襪 1900–1931 VC data-sort-value="-1" 1939 EXEC/PIO 布魯克林哈特福 1872–1877 VC data-sort-value="-1" 1939 C 紐約巨人 1880–1897 VC data-sort-value="-1" 1939 盧·賈裡格 1B 紐約洋基 1923–1939 BBWAA data-sort-value="-1" 1939 威利·基勒 RF 紐約高地人 1892–1910 BBWAA 75.55% 1939 查爾斯·拉德布恩 P 普維敦斯灰 1881–1891 VC data-sort-value="-1" 1939 喬治·希斯勒 1B 聖路易布朗 1915–19221924–1930 BBWAA 85.77% 1939 艾爾·斯伯丁 EXEC/PIO 芝加哥白長襪 1871–1878 VC data-sort-value="-1" 1942 羅傑·霍斯比 2B 聖路易紅雀 1915–1937 BBWAA 78.11% 1944 EXEC data-sort-value="-1" 1920–1944 VC data-sort-value="-1" 1945 羅傑·布瑞斯納罕 C 紐約巨人 18971900–1915 VC data-sort-value="-1" 1945 丹·布魯瑟茲 1B 水牛城野牛 1879–18961904 VC data-sort-value="-1" 1945 弗瑞德·克拉克 LF 匹茲堡海盜 1894–1915 VC data-sort-value="-1" 1945 吉米·科林斯 3B 波士頓紅襪 1895–1908 VC data-sort-value="-1" 1945 艾德·迪拉杭提 LF 費城費城人 1888–1903 VC data-sort-value="-1" 1945 OF 波士頓勇士 1888–1906 VC data-sort-value="-1" 1945 SS 巴爾的摩金鶯 1891–1918 VC data-sort-value="-1" 1945 RF 芝加哥白長襪 1878–1893 VC data-sort-value="-1" 1945 吉姆·歐魯克 LF 紐約巨人 1872–18931904 VC data-sort-value="-1" 1945 MGR 布魯克林道奇 1902 1914–1931 VC data-sort-value="-1" 1946 傑西·柏基特 LF 克里夫蘭蜘蛛 1890–1905 VC data-sort-value="-1" 1946 1B 芝加哥小熊 1898–1914 VC data-sort-value="-1" 1946 傑克·切斯伯 P 紐約高地人 1899–1909 VC data-sort-value="-1" 1946 強尼·艾佛斯 2B 芝加哥小熊 1902–191719221929 VC data-sort-value="-1" 1946 克拉克·葛利菲斯 EXEC/PIO 華盛頓參議員 1891–1914 VC data-sort-value="-1" 1946 RF 波士頓食豆人隊 1884–1896 VC data-sort-value="-1" 1946 喬·麥克金尼堤 P 紐約巨人 1899–1908 VC data-sort-value="-1" 1946 艾迪·普朗克 P 費城運動家 1901–1917 VC data-sort-value="-1" 1946 喬·汀克 SS 芝加哥小熊 1902–1916 VC data-sort-value="-1" 1946 魯布·瓦德爾 P 費城運動家 18971899–1910 VC data-sort-value="-1" 1946 艾德·沃爾許 P 芝加哥白襪 1904–1917 VC data-sort-value="-1" 1947 米奇·寇克蘭 C 費城運動家 1925–1937 BBWAA 79.5% 1947 法蘭基·弗裡許 2B 聖路易紅雀 1919–1937 BBWAA 84.47% 1947 雷夫提·葛洛夫 P 費城運動家 1925–1941 BBWAA 76.4% 1947 卡爾·哈伯爾 P 紐約巨人 1928–1943 BBWAA 86.96% 1948 賀伯·潘奈克 P 紐約洋基 1912–1934 BBWAA 77.69% 1948 派·崔諾 3B 匹茲堡海盜 1920–19351937 BBWAA 76.86% 1949 摩德凱·布朗 P 芝加哥小熊 1903–1916 VC data-sort-value="-1" 1949 查理·蓋林傑 2B 底特律老虎 1924–1942 BBWAA 85.03% 1949 基德·尼可斯 P 波士頓食豆人隊 1890–19011904–1906 VC data-sort-value="-1" 1951 吉米·法克斯 1B 費城運動家 1925–19421944–1945 BBWAA 79.2% 1951 密爾·歐特 RF 紐約巨人 1926–1947 BBWAA 87.17% 1952 哈利·海爾曼 RF 底特律老虎 19141916–1931 BBWAA 86.75% 1952 保羅·華納 RF 匹茲堡海盜 1926–1945 BBWAA 83.33% 1953 EXEC 紐約洋基 1921–1945 VC data-sort-value="-1" 1953 契夫·班德 P 費城運動家 1903–19171925 VC data-sort-value="-1" 1953 UMP data-sort-value="-1" 1898–1931 VC data-sort-value="-1" 1953 迪齊·汀恩 P 聖路易紅雀 19301932–19411947 BBWAA 79.17% 1953 UMP data-sort-value="-1" 1905–1941 VC data-sort-value="-1" 1953 艾爾·西蒙斯 LF 費城運動家 1924–19411943–1944 BBWAA 75.38% 1953 SS 聖路易布朗 1894–1918 VC data-sort-value="-1" 1953 EXEC 費城費城人 1871–1893 VC data-sort-value="-1" 1954 比爾·狄奇 C 紐約洋基 1928–19431946 BBWAA 80.16% 1954 瑞比·馬蘭維爾 SS 波士頓勇士 1912–19331935 BBWAA 82.94% 1954 比爾·泰瑞 1B 紐約巨人 1923–1936 BBWAA 77.38% 1955 法蘭克·貝克 3B 費城運動家 1908–19141916–19191921–1922 VC data-sort-value="-1" 1955 喬·迪馬喬 CF 紐約洋基 1936–19421946–1951 BBWAA 88.84% 1955 蓋比·哈特奈特 C 芝加哥小熊 1922–1941 BBWAA 77.69% 1955 泰德·萊恩斯 P 芝加哥白襪 1923–19421946 BBWAA 86.45% 1955 雷·沙爾克 C 芝加哥白襪 1912–1929 VC data-sort-value="-1" 1955 達齊·凡斯 P 布魯克林道奇 191519181922–1935 BBWAA 81.67% 1956 喬·克羅寧 SS 波士頓紅襪 1926–1945 BBWAA 78.76% 1956 漢克·格林伯格 1B 底特律老虎 19301933–19411945–1947 BBWAA 84.97% 1957 山姆·克勞佛 RF 底特律老虎 1899–1917 VC data-sort-value="-1" 1957 MGR 紐約洋基 1926–19461948–1950 VC data-sort-value="-1" 1959 札克·惠特 LF 布魯克林道奇 1909–1927 VC data-sort-value="-1" 1961 麥克斯·卡瑞 CF 匹茲堡海盜 1910–1929 VC data-sort-value="-1" 1961 OF 費城費城人 1888–1901 VC data-sort-value="-1" 1962 鮑伯·費勒 P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936–19411945–1956 BBWAA 93.75% 1962 MGR 辛辛那提紅人 19151922–19261928–1946 VC data-sort-value="-1" 1962 傑基·羅賓森 2B 布魯克林道奇 1947–1956 BBWAA 77.5% 1962 艾德·勞許 CF 辛辛那提紅人 1913–19291931 VC data-sort-value="-1" 1963 約翰·克拉克森 P 波士頓食豆人隊 18821884–1894 VC data-sort-value="-1" 1963 埃爾默·弗裡克 RF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898–1910 VC data-sort-value="-1" 1963 山姆·萊斯 RF 華盛頓參議員 1915–1934 VC data-sort-value="-1" 1963 埃帕·瑞克西 P 辛辛那提紅人 1912–19171919–1933 VC data-sort-value="-1" 1964 路克·艾普林 SS 芝加哥白襪 1930–19431945–1950 BBWAA 94.03% 1964 瑞德·法伯 P 芝加哥白襪 1914–1933 VC data-sort-value="-1" 1964 柏雷·葛萊姆斯 P 布魯克林道奇 1916–1934 VC data-sort-value="-1" 1964 米勒·哈金斯 MGR 紐約洋基 1913–1929 VC data-sort-value="-1" 1964 提姆·基弗 P 紐約巨人 1880–1893 VC data-sort-value="-1" 1964 海尼·曼納許 LF 華盛頓參議員 1923–1939 VC data-sort-value="-1" 1964 約翰·蒙哥馬利·瓦德 SS 紐約巨人 1878–1894 VC data-sort-value="-1" 1965 普德·蓋爾文 P 水牛城野牛 18751879–1892 VC data-sort-value="-1" 1966 MGR 紐約洋基 1934–19361938–19431946–19601962–1965 VC data-sort-value="-1" 1966 泰德·威廉斯 LF 波士頓紅襪 1939–19421946–1960 BBWAA 93.38% 1967 EXEC 布魯克林道奇 1925–1955 VC data-sort-value="-1" 1967 瑞德·拉芬 P 紐約洋基 1924–19421945–1947 BBWAA 86.93% 1967 洛伊德·華納 CF 匹茲堡海盜 1927–19421944–1945 VC data-sort-value="-1" 1968 凱凱·開勒 RF 芝加哥小熊 1921–1938 VC data-sort-value="-1" 1968 古斯·高斯林 LF 華盛頓參議員 1921–1938 VC data-sort-value="-1" 1968 喬·梅德威克 LF 聖路易紅雀 1932–1948 BBWAA 84.81% 1969 羅伊·坎潘奈拉 C 布魯克林道奇 1948–1957 BBWAA 79.41% 1969 史丹·柯弗列斯基 P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9121916–1928 VC data-sort-value="-1" 1969 韋特·霍伊特 P 紐約洋基 1918–1938 VC data-sort-value="-1" 1969 斯坦·穆休 LF 聖路易紅雀 1941–19441946–1963 BBWAA 93.24% 1970 盧·佈德羅 SS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938–1952 BBWAA 77.33% 1970 厄爾·坎伯 CF 紐約洋基 1924–1935 VC data-sort-value="-1" 1970 EXEC data-sort-value="-1" 1934–19511951–1965 VC data-sort-value="-1" 1970 傑西·海恩斯 P 聖路易紅雀 19181920–1937 VC data-sort-value="-1" 1971 戴夫·班克羅夫特 SS 費城費城人 1915–1930 VC data-sort-value="-1" 1971 傑克·貝克利 1B 匹茲堡海盜 1888–1907 VC data-sort-value="-1" 1971 齊克·哈菲 OF 聖路易紅雀 1924–19351937 VC data-sort-value="-1" 1971 哈利·胡珀 RF 波士頓紅襪 1909–1925 VC data-sort-value="-1" 1971 喬·凱裡 LF 巴爾的摩金鶯 1891–19061908 VC data-sort-value="-1" 1971 魯布·馬誇德 P 紐約巨人 1908–1925 VC data-sort-value="-1" 1971 薩奇·佩吉 P 1927–195319551965 NLC data-sort-value="-1" 1971 EXEC 紐約洋基 1947–1966 VC data-sort-value="-1" 1972 尤吉·貝拉 C 紐約洋基 1946–19631965 BBWAA 85.61% 1972 C 1930–1946 NLC 1972 雷夫提·高梅茲 P 紐約洋基 1930–1943 VC data-sort-value="-1" 1972 EXEC data-sort-value="-1" 1909–1925 VC data-sort-value="-1" 1972 山迪·柯法斯 P 洛杉磯道奇 1955–1966 BBWAA 86.87% 1972 1B 1933–1950 NLC 77.78% 1972 厄裡·溫恩 P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9391941–19441946–1963 BBWAA 76.01% 1972 羅斯·楊斯 RF 紐約巨人 1917–1926 VC data-sort-value="-1" 1973 羅伯託·克萊門特 RF 匹茲堡海盜 1955–1972 BBWAA 92.69% 1973 UMP data-sort-value="-1" 1906–1927 VC data-sort-value="-1" 1973 蒙提·厄文 LF 1937–19421945–1956 NLC 75% 1973 喬治·凱利 1B 紐約巨人 1915–19171919–19301932 VC data-sort-value="-1" 1973 華倫·史潘 P 密爾瓦基勇士 19421946–1965 BBWAA 82.89% 1973 米奇·威爾契 P 紐約巨人 1880–1892 VC data-sort-value="-1" 1974 CF 1922–193819421947–1950 NLC 1974 吉姆·巴頓裡 1B 聖路易紅雀 1922–1937 VC data-sort-value="-1" 1974 UMP data-sort-value="-1" 1941–1965 VC data-sort-value="-1" 1974 懷堤·福特 P 紐約洋基 19501953–1967 BBWAA 77.81% 1974 米奇·曼託 CF 紐約洋基 1951–1968 BBWAA 88.22% 1974 山姆·湯普森 RF 費城費城人 1885–18981908 VC data-sort-value="-1" 1975 厄爾·艾佛瑞爾 CF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930–1941 VC data-sort-value="-1" 1975 MGR 華盛頓參議員 1924–19431947–19481950–1956 VC data-sort-value="-1" 1975 比利·赫曼 2B 芝加哥小熊 1931–19431946–1947 VC data-sort-value="-1" 1975 3B 1918–1937 NLC data-sort-value="-1" 1975 拉爾夫·基納 LF 匹茲堡海盜 1946–1955 BBWAA 75.41% 1976 CF 1915–19501954 NLC data-sort-value="-1" 1976 羅傑·康納 1B 紐約巨人 1880–1897 VC data-sort-value="-1" 1976 UMP data-sort-value="-1" 1936–1951 VC data-sort-value="-1" 1976 鮑伯·雷蒙 P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941–1942, 1946–1958 BBWAA 78.61% 1976 3B 紐約巨人 1924–1935 VC data-sort-value="-1" 1976 羅賓·羅伯茲 P 費城費城人 1948–1966 BBWAA 86.86% 1977 厄尼·班克斯 SS 芝加哥小熊 1953–1971 BBWAA 83.81% 1977 P 1923–19311935–19361945 NLC 87.5% 1977 SS 1906–1932 NLC 87.5% 1977 艾爾·羅培茲 MGR 芝加哥白襪 1951–19651968–1969 VC data-sort-value="-1" 1977 阿莫斯·魯西 P 紐約巨人 1889–18951897–18981901 VC data-sort-value="-1" 1977 喬·休威爾 SS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920–1933 VC data-sort-value="-1" 1978 艾迪·喬斯 P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902–1910 VC data-sort-value="-1" 1978 EXEC data-sort-value="-1" 1933–19421945–1947 VC data-sort-value="-1" 1978 艾迪·馬修斯 3B 密爾瓦基勇士 1952–1968 BBWAA 79.42% 1979 EXEC 辛辛那提紅人 1937–19511951–1969 VC data-sort-value="-1" 1979 威利·梅斯 CF 紐約巨人 1951–19521954–1973 BBWAA 94.68% 1979 哈克·威爾森 CF 芝加哥小熊 1923–1934 VC data-sort-value="-1" 1980 艾爾·卡萊恩 RF 底特律老虎 1953–1974 BBWAA 88.31% 1980 查克·克萊因 RF 費城費城人 1928–1944 VC data-sort-value="-1" 1980 杜克·史奈德 CF 布魯克林道奇 1947–1964 BBWAA 86.49% 1980 EXEC 波士頓紅襪 1933–1976 VC data-sort-value="-1" 1981 EXEC 1902–1926 VC data-sort-value="-1" 1981 鮑勃·吉布森 P 聖路易紅雀隊 1959–1975 BBWAA 84.04% 1981 強尼·麥茲 1B 聖路易紅雀隊 1936–19421946–1953 VC data-sort-value="-1" 1982 漢克·阿倫 RF 密爾瓦基勇士 1954–1976 BBWAA 97.83% 1982 哈皮·錢德勒 EXEC data-sort-value="-1" 1945–1951 VC data-sort-value="-1" 1982 崔維斯·傑克森 SS 紐約巨人 1922–1936 VC data-sort-value="-1" 1982 法蘭克·羅賓森 RF 辛辛那提紅人 1956–1976 BBWAA 89.16% 1983 MGR 洛杉磯道奇 1954–1976 VC data-sort-value="-1" 1983 喬治·凱爾 3B 底特律老虎 1943–1957 VC data-sort-value="-1" 1983 胡安·馬裡寇爾 P 舊金山巨人 1960–1975 BBWAA 83.69% 1983 布魯克斯·羅賓森 3B 巴爾的摩金鶯 1955–1977 BBWAA 91.98% 1984 路易斯·阿帕裡西歐 SS 芝加哥白襪 1956–1973 BBWAA 84.62% 1984 唐·德萊斯戴爾 P 洛杉磯道奇 1956–1969 BBWAA 78.41% 1984 瑞克·費瑞爾 C 波士頓紅襪 1929–19451947 VC data-sort-value="-1" 1984 哈蒙·基勒布魯 1B 明尼蘇達雙城 1954–1975 BBWAA 83.13% 1984 皮·維·瑞斯 SS 布魯克林道奇 1940–19421946–1958 VC data-sort-value="-1" 1985 盧·布羅克 LF 聖路易紅雀 1961–1979 BBWAA 79.75% 1985 伊諾斯·史勞特 RF 聖路易紅雀 1938–19421946–1959 VC data-sort-value="-1" 1985 亞齊·沃恩 SS 匹茲堡海盜 1932–19431947–1948 VC data-sort-value="-1" 1985 P 芝加哥白襪 1952–1972 BBWAA 83.8% 1986 鮑比·多爾 2B 波士頓紅襪 1937–19441946–1951 VC data-sort-value="-1" 1986 厄尼·隆巴迪 C 辛辛那提紅人 1931–1947 VC data-sort-value="-1" 1986 威利·麥考維 1B 舊金山巨人 1959–1980 BBWAA 81.41% 1987 3B 1933–1939194219441949 VC 1987 凱特費許·杭特 P 奧克蘭運動家 1965–1979 BBWAA 76.27% 1987 比利·威廉斯 LF 芝加哥小熊 1959–1976 BBWAA 85.71% 1988 威利·史塔格爾 LF 匹茲堡海盜 1962–1982 BBWAA 82.44% 1989 UMP data-sort-value="-1" 1940–19431946–19551958–1971 VC 1989 強尼·班奇 C 辛辛那提紅人 1967–1983 BBWAA 96.42% 1989 瑞德·薛恩汀斯特 2B 聖路易紅雀 1945–1963 VC data-sort-value="-1" 1989 卡爾·雅澤姆斯基 LF 波士頓紅襪 1961–1983 BBWAA 94.63% 1990 喬·摩根 2B 辛辛那提紅人 1963–1984 BBWAA 81.76% 1990 吉姆·帕爾默 P 巴爾的摩金鶯 1965-19671969–1984 BBWAA 92.57% 1991 羅德·卡魯 2B 明尼蘇達雙城 1967–1985 BBWAA 90.52% 1991 費格森·簡金斯 P 芝加哥小熊 1965–1983 BBWAA 75.4% 1991 湯尼·拉澤裡 2B 紐約洋基 1926–1939 VC data-sort-value="-1" 1991 蓋洛·佩裡 P 舊金山巨人 1962–1983 BBWAA 77.2% 1991 EXEC 芝加哥白襪 1946–19491951–19531959–19611975–1980 VC data-sort-value="-1" 1992 羅利·芬格斯 P 奧克蘭運動家 1968–19821984–1985 BBWAA 81.16% 1992 UMP data-sort-value="-1" 1925–1954 VC data-sort-value="-1" 1992 哈爾·紐豪瑟 P 底特律老虎 1939–1955 VC data-sort-value="-1" 1992 湯姆·西佛 P 紐約大都會 1967–1986 BBWAA 98.84% 1993 瑞吉·傑克森 RF 奧克蘭運動家 1967–1987 BBWAA 93.62% 1994 史提夫·卡爾頓 P 費城費城人 1965–1988 BBWAA 95.82% 1994 裡歐·德羅許爾 MGR 布魯克林道奇 1939–19461948–19551966–1973 VC data-sort-value="-1" 1994 菲爾·裡茲圖 SS 紐約洋基 1941–19421946–1956 VC data-sort-value="-1" 1995 瑞奇·艾許伯恩 CF 費城費城人 1948–1962 VC data-sort-value="-1" 1995 P 1934–19391941–194319461949–1950 VC data-sort-value="-1" 1995 EXEC data-sort-value="-1" 1876–1882 VC data-sort-value="-1" 1995 麥克·舒密特 3B 費城費城人 1972–1989 BBWAA 96.52% 1995 維克·威利斯 P 波士頓食豆人 1898–1910 VC data-sort-value="-1" 1996 吉姆·邦寧 P 底特律老虎 1955–1971 VC data-sort-value="-1" 1996 P 1923–1938 VC data-sort-value="-1" 1996 MGR 巴爾的摩金鶯 1889–18901892–1907 VC data-sort-value="-1" 1996 MGR 巴爾的摩金鶯 1968–19821985–1986 VC data-sort-value="-1" 1997 內利·法克斯 2B 芝加哥白襪 1947–1965 VC data-sort-value="-1" 1997 MGR 洛杉磯道奇 1976–1996 VC data-sort-value="-1" 1997 菲爾·尼可羅 P 亞特蘭大勇士 1964–1987 BBWAA 80.34% 1997 SS 19231924–193619421944–1948 VC data-sort-value="-1" 1998 喬治·戴維斯 SS 紐約巨人 1890–1909 VC data-sort-value="-1" 1998 CF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942–19431946–1959 VC data-sort-value="-1" 1998 EXEC data-sort-value="-1" 1958–1984 VC data-sort-value="-1" 1998 P 19171920–1938 VC data-sort-value="-1" 1998 唐·薩頓 P 洛杉磯道奇 1966–1988 BBWAA 81.61% 1999 喬治·布瑞特 3B 堪薩斯市皇家 1973–1993 BBWAA 98.19% 1999 奧蘭多·塞佩沙 1B 舊金山巨人 1958–1974 VC data-sort-value="-1" 1999 UMP data-sort-value="-1" 1954–1978 VC data-sort-value="-1" 1999 諾蘭·萊恩 P 加利福尼亞天使 19661968–1993 BBWAA 98.79% 1999 MGR 波士頓食豆人 18901892–1905 VC data-sort-value="-1" 1999 P 1910–1932 VC data-sort-value="-1" 1999 羅賓·楊特 SS 密爾瓦基釀酒人 1974–1993 BBWAA 77.46% 2000 MGR 底特律老虎 1970–1995 VC data-sort-value="-1" 2000 卡爾頓·費斯克 C 芝加哥白襪 19691971–1993 BBWAA 79.56% 2000 2B 辛辛那提紅長襪 1882–1899 VC data-sort-value="-1" 2000 湯尼·培瑞茲 1B 辛辛那提紅人 1964–1986 BBWAA 77.15% 2000 CF 1920–19421945 VC data-sort-value="-1" 2001 比爾·馬澤羅斯基 2B 匹茲堡海盜 1956–1972 VC data-sort-value="-1" 2001 克爾比·帕基特 CF 明尼蘇達雙城 1984–1995 BBWAA 82.14% 2001 戴夫·溫菲爾德 RF 紐約洋基 1973–1995 BBWAA 84.47% 2001 P 1932–1948 VC data-sort-value="-1" 2002 奧齊·史密斯 SS 聖路易斯紅雀 1978–1996 BBWAA 91.74% 2003 蓋瑞·卡特 C 蒙特婁博覽會 1974–1992 BBWAA 78.02% 2003 艾迪·莫瑞 1B 巴爾的摩金鶯 1977–1997 BBWAA 85.28% 2004 丹尼斯·艾克斯利 P 奧克蘭運動家 1975–1998 BBWAA 83.2% 2004 保羅·莫里特 3B 密爾瓦基釀酒人 1978–1998 BBWAA 85.18% 2005 韋德·博格斯 3B 波士頓紅襪 1982–1999 BBWAA 91.86% 2005 雷恩·桑柏格 2B 芝加哥小熊 1981–19941996–1997 BBWAA 76.16% 2006 雷蒙德·布朗 P 1931–1945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OF 1935–1950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P 1920–1941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EXEC 1886–1903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CF 1899–1926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C 1920–1947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EXEC 1935–1948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P 1908–1926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EXEC 1916–1950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EXEC 1920–1946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C 1909–1926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布魯斯·蘇特 P 芝加哥小熊 1976–1988 BBWAA 76.92% 2006 1B 19211923–1944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1B 1908–1929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CF 1913–1928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EXEC data-sort-value="-1"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EXEC 1912–1948 SCNL data-sort-value="-1" 2006 3B 1922–1945 SCNL data-sort-value="-1" 2007 湯尼·關恩 OF 聖地牙哥教士 1982–2001 BBWAA 97.61% 2007 小卡爾·瑞普肯 SS 巴爾的摩金鶯 1981–2001 BBWAA 98.53% 2008 EXEC/PIO 匹茲堡海盜 1899–1932 VC 83.33% 2008 古斯·高薩吉 P 紐約洋基 1972–19891991–1994 BBWAA 85.82% 2008 EXEC data-sort-value="-1" 1969–1984 VC 83.33% 2008 EXEC 洛杉磯道奇 1950–1979 VC 75% 2008 MGR 聖路易斯紅雀 19291940–1951 VC 81.25% 2008 MGR 蒙特婁博覽會 1967–19691971–1988 VC 81.25% 2009 喬·高登 2B 紐約洋基 1938–1950 VC 83.33% 2009 瑞奇·韓德森 LF 奧克蘭運動家 1979–2003 BBWAA 94.81% 2009 吉姆·賴斯 LF 波士頓紅襪 1974–1989 BBWAA 76.44% 2010 UMP data-sort-value="-1" 1962–1992 VC 93.75% 2010 MGR 聖路易斯紅雀 1973–1990 VC 87.5% 2010 安德烈·道森 RF 蒙特婁博覽會 1976–1996 BBWAA 77.9% 2011 羅伯託·阿勒瑪 2B 多倫多藍鳥 1988–2004 BBWAA 90.01% 2011 伯特·布萊勒文 P 明尼蘇達雙城 1970–1992 BBWAA 79.69% 2011 EXEC 多倫多藍鳥 1978–2008 VC (EE) 81.3% 2012 貝瑞·拉金 SS 辛辛那提紅人 1986–2004 BBWAA 86.39% 2012 羅恩·桑託 3B 芝加哥小熊 1960–1974 VC (GE) 93.75% 2013 UMP data-sort-value="-1" 1895–1927 VC (PI) 93.8% 2013 EXEC 紐約洋基 1915–1938 VC (PI) 93.8% 2013 迪肯·懷特 3B 水牛城野牛 1871–1890 VC (PI) 87.5% 2014 巴比·考克斯 MGR 亞特蘭大勇士 1978–2010 VC (EE) 100% 2014 湯姆·葛拉文 P 亞特蘭大勇士 1987–2008 BBWAA 91.94% 2014 託尼·拉魯薩 MGR 聖路易紅雀 1979–20112021–2022 VC (EE) 100% 2014 葛瑞格·麥達克斯 P 亞特蘭大勇士 1986–2008 BBWAA 97.2% 2014 法蘭克·湯瑪斯 1B 芝加哥白襪 1990–2008 BBWAA 83.71% 2014 喬·託瑞 MGR 紐約洋基 1977–2010 VC (EE) 100% 2015 克雷格·比吉歐 2B 休士頓太空人 1988–2007 BBWAA 82.7% 2015 藍迪·強森 P 西雅圖水手 1988–2009 BBWAA 97.27% 2015 佩卓·馬丁尼茲 P 波士頓紅襪 1992–2009 BBWAA 91.07% 2015 約翰·史摩茲 P 亞特蘭大勇士 1988–2009 BBWAA 82.88% 2016 小肯·葛瑞菲 CF 西雅圖水手 1989–2010 BBWAA 99.32% 2016 麥克·皮耶薩 C 紐約大都會 1992–2007 BBWAA 82.95% 2017 傑夫·巴格威爾 1B 休士頓太空人 1991–2005 BBWAA 86.2% 2017 提姆·雷恩斯 LF 蒙特婁博覽會 1979–2002 BBWAA 85.97% 2017 伊凡·羅德里奎茲 C 德州遊騎兵 1991–2011 BBWAA 76.02% 2017 EXEC 亞特蘭大勇士 1966–present VC (TG) 100% 2017 EXEC data-sort-value="-1" 1992–2015 VC (TG) 93.8% 2018 弗拉迪米爾·葛雷諾 RF 蒙特婁博覽會 1996–2011 BBWAA 92.89% 2018 崔佛·霍夫曼 P 聖地牙哥教士 1993–2010 BBWAA 79.86% 2018 奇伯·瓊斯 3B 亞特蘭大勇士 19931995–2012 BBWAA 97.16% 2018 吉姆·湯米 1B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1991–2012 BBWAA 89.81% 2018 傑克·莫里斯 P 底特律老虎 1977–1994 VC (MB) 87.5% 2018 艾蘭·川默 SS 底特律老虎 1977–1996 VC (MB) 81.3% 2019 馬裡安諾·李維拉 P 紐約洋基 1995–2013 BBWAA 100% 2019 洛伊·哈勒戴 P 多倫多藍鳥 1998–2013 BBWAA 85.41% 2019 埃德加·馬丁尼茲 DH 西雅圖水手 1987–2004 BBWAA 85.41% 2019 麥克·穆西納 P 巴爾的摩金鶯 1991–2008 BBWAA 76.71% 2019 哈洛德·貝恩斯 DH 芝加哥白襪 1980–2001 VC (TG) 75% 2019 李·史密斯 P 芝加哥小熊 1980–1997 VC (TG) 100% 2020 德瑞克·基特 SS 紐約洋基 1995–2014 BBWAA 99.75% 2020 賴瑞·沃克 RF 科羅拉多落磯 1989–2005 BBWAA 76.57% 2020 馬文·米勒 EXEC data-sort-value="-1" 1966–1982 VC (MB) 75% 2020 泰德·西蒙斯 C 聖路易斯紅雀 1968–1988 VC (MB) 81.3% 2022 大衛·歐提茲 DH 波士頓紅襪 1997–2016 BBWAA 77.9% 2022 EXEC data-sort-value="-1" 1878–1898 VC (EB) 75% 2022 吉爾·霍吉斯 1B 洛杉磯道奇 19431947–1963 VC (GD) 75% 2022 吉姆·卡特 P 明尼蘇達雙城 1959–1983 VC (GD) 75% 2022 LF 芝加哥白襪 1946–1980 VC (GD) 87.5% 2022 EXEC 1937–1948 VC (EB) 81.3% 2022 湯尼·奧利瓦 RF 明尼蘇達雙城 1962–1976 VC (GD) 75% 2023 史考特·羅倫 3B 費城費城人 1996–2012 BBWAA 76.3% 2023 弗瑞德·麥葛裡夫 1B 亞特蘭大勇士 1986–2004 VC (COB) 100% 2024 艾德里安·貝爾垂 3B 德州遊騎兵 1998–2018 BBWAA 95.1% 2024 陶德·希爾頓 1B 科羅拉多落磯 1997–2013 BBWAA 79.7% 2024 喬·毛厄 C 明尼蘇達雙城 2004–2018 BBWAA 76.1% 2024 MGR 底特律老虎 1986–19992006–2013 VC (COB) 93.8% ==註記== * 在2001年名人堂資深委員會重組之前,委員會選出的候選人的得票百分比通常不會公佈 * 由非裔美國棒球委員會(2006年)入選的得票百分比尚未公佈。 * 福特·弗裡克曾擔任兩屆高階行政人員,其中包括擔任國家聯盟主席 (1934-1951) 和棒球專員 (1951-1965)。 * 盧·格瑞格在BBWAA 1939年12月冬季會議上以喝采方式當選。 * 1940年、1941年、1943年和1944年沒有舉行名人堂選舉,因為名人堂決定在戰爭期間改成每三年舉行一次選舉。蘭迪斯於1944年11月去世後不久在一次特別選舉中當選 * 由於COVID-19大流行,2020年沒有舉辦任何活動。原訂於2020年舉辦的名人堂票選,改為於2021年舉行。原定於2020年12月舉行的黃金時代和早期棒球時代退伍軍人委員會選舉被推遲到2021年12月。 ;帽子的logo ==參考== * * ;引用 ==外部連結== * Baseball Hall of Fame biographies
徽州城隍廟
徽州城隍廟是原徽州府的城隍廟,在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已不存。舊在烏聊山,明洪武三年(1370年)移建南山門內,成化二年(1466年),由紫陽觀道士柯永懋、仇道輔、錢啟玄供祀事,並將殿宇修葺一新。 ==參考資料== Category:安徽城隍廟 Category:歙縣
向陽區 (廈門市)
向陽區(1966年—1979年8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廈門市歷史上的一個市轄區。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思明區改名為向陽區,並將所轄街道辦事處恢復為人民公社並改名,思明街道改名為東方紅公社,文安街道改名為向東公社,廈港街道改名為前衛公社。1966年底,郊區前線公社(禾山)曾塔大隊劃歸向陽區,並升格為曾塔公社。1970年2月,曾塔公社降為大隊,劃歸前線公社。1979年8月,向陽區和3個公社恢復原名,城市人民公社複稱街道辦事處。 == 參考文獻 == Category:廈門市已撤消的市轄區 Category:1966年建立的行政區劃 Category:1979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Category:思明區
陳嘉銘 (中研院)
陳嘉銘,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兼任副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民主政治、社會正義、政治共同體理論、國際政治理論、啟蒙運動、西洋政治思想史。 ==經歷== 畢業於建國中學,聯考高分錄取臺大電機系,大學時適逢1990年代臺灣教育改革,陳嘉銘因嚮往自由教育的理念,參與人本教育基金會主辦的實驗教育營隊,在營隊中開始思考自由民主的意涵,加上受當時修習的政治哲學課程啟發,電機系畢業後決定轉換領域進入臺大政治所投入政治哲學研究。 2009年,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取得政治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受著有《正義與差異政治》(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的美國政治哲學家艾里斯·瑪麗恩·楊指導,2017年該書中文譯本出版時,陳嘉銘執筆了推薦序〈不馴服的正義〉。 2010年,回國後於臺大政治系任教,開設的「西洋政治哲學概論」課程頗受好評,課程錄影於臺大開放式課程(NTU OpenCourseWare)公開。 ==社會參與== 2014年太陽花學運期間,認為開設之「當代正義理論專題」課程內容與服貿協議高度相關,曾將課堂移至立法院周邊進行。 2020年至2023年擔任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監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運作、倡議政治檔案公開,並推動社會討論並關注轉型正義議題。 不定時發表與政治、時事相關文章,其投稿、專欄可見於菜市場政治學、思想坦克等地,並時常為網路媒體所引用。 ==著作目錄==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陳嘉銘,2022,〈「自然非群性」的盧梭變奏:從共和帝國主義到共和邦聯〉,曾國祥、劉佳昊編,《帝國與文明:政治思想的全球轉向》,頁125-152,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嘉銘,2021,〈廖文奎的臺灣民族主義的道德性〉,吳叡人、吳冠緯編,《廖文奎文獻選》,頁435-453,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陳嘉銘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所 *陳嘉銘, 作者思想坦克|Voicettank *西洋政治哲學概論-政治系-陳嘉銘 *陳嘉銘-菜市場政治學 W W W W W W W
東風區 (廈門市)
東風區(1966年—1979年8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廈門市歷史上的一個市轄區。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開元區改名為東風區,並將所轄街道辦事處恢復為人民公社並改名,公園街道改名為紅星公社,鷺江街道改名為東風公社,廈禾街道改名為延風公社。1970年9月,在東風公社的梧村一帶增設紅衛公社。1979年8月,東風區和3個公社恢復原名,城市人民公社複稱街道辦事處思明區各街道鄉鎮歷史沿革。 == 參考文獻 == Category:廈門市已撤消的市轄區 Category:1966年建立的行政區劃 Category:1979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Category:思明區
林芊瑩
林芊瑩(,),香港女歌手、藝人,於2024年出道。 == 簡介 == 林芊瑩小學畢業於嘉諾撒聖心學校。據林於訪問中透露,小時候其實五音不全,曾經想參與朗誦比賽但被老師因聲線問題而拒絕,後來得到其他歌手啟發及影響後才開始學習音樂,經過不斷訓練後,才找到自己現在的聲音。 林曾就讀於寶血女子中學,更於中學校內歌唱比賽中獲得獎項。於寶血女子中學完成初中課程後,便飛往英國繼續高中課程。大學於英國 Cambridge School of Visual & Performing Arts 主修 Vocal Performance,於大學讀書期間亦有學習流行爵士鼓及DJ唱片騎師混音。至2021年畢業後返港。大學畢業後,曾短期從事數碼營銷工作。 2023年起,開始於YouTube釋出翻唱歌曲影片,當中翻唱香港歌手MC張天賦的歌曲《花海》,更得到MC本人留言讚賞。 2024年簽約無限傳奇娛樂有限公司,並於3月1日推出首支個人單曲《Let Go》,正式出道。 == 音樂作品 == 年份 日期 曲目 製作 備註 2024 3月1日 《Let Go》 曲:陳考威, JNYBeatz詞:朱琳編:JNYBeatz, 陳考威監:陳考威 出道作品 2024 2024 2024 == 派臺歌曲成績 == 派臺歌曲成績(五臺) 派臺歌曲成績(五臺) 派臺歌曲成績(五臺) 派臺歌曲成績(五臺) 派臺歌曲成績(五臺) 派臺歌曲成績(五臺) 派臺歌曲成績(五臺) 派臺歌曲成績(五臺) 唱片 歌曲 903 RTHK 997 TVB ViuTV 備註 備註 2024年 2024年 2024年 2024年 2024年 2024年 2024年 2024年 Let Go - 11* 5* - - 各臺冠軍歌總數(五臺) 各臺冠軍歌總數(五臺) 各臺冠軍歌總數(五臺) 各臺冠軍歌總數(五臺) 各臺冠軍歌總數(五臺) 各臺冠軍歌總數(五臺) 各臺冠軍歌總數(五臺) 各臺冠軍歌總數(五臺) 903 RTHK 997 TVB ViuTV 備註 0 0 0 0 0 五臺冠軍歌總數:0 *(*)上榜中 *(-)未能上榜 *(×)沒有派往該臺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 * Category:林姓 Category:香港女歌手 Category:粵語流行音樂歌手 Category:2020年代出道的香港歌手
浯嶼行政公署
浯嶼行政公署,後改稱浯嶼特別區公署《廈門抗日戰爭時期資料選編》,廈門市地方誌辦公室、廈門市檔案館,1987年1月,是汪精衛政權廈門特別市下轄的一個行政機構。 1938年5月13日,廈門島被日軍佔領。不久,日軍佔領廈門島附近的浯嶼(當時屬海澄縣港尾鄉,今屬漳州市龍海區港尾鎮),並扶植莫清華、莫清苞兄弟和蔡兩和組織浯嶼自治會。1943年11月19日,浯嶼劃歸廈門特別市政府管轄。浯嶼自治會改組為浯嶼行政公署(後改稱浯嶼特別區公署),莫清華為署長《閩南革命史》,楊錦和、洪卜仁,中國計劃出版社,1990年4月。1945年春天,莫清華向國民政府投降,國民政府收回浯嶼,浯嶼特別區公署解體。 == 參考文獻 == Category:廈門行政區劃史 Category:1943年建立的行政區劃 Category:1945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Category:汪精衛政權行政區劃 Category:龍海區
鼓浪嶼行政公署
鼓浪嶼行政公署,後改稱鼓浪嶼特別區公署《廈門抗日戰爭時期資料選編》,廈門市地方誌辦公室、廈門市檔案館,1987年1月,是汪精衛政權廈門特別市下轄的一個行政機構。 1938年5月13日,廈門島被日軍佔領。6月20日,成立廈門治安維持會。1939年7月1日,成立廈門特別市政府,由汪精衛國民政府直轄。1943年,汪精衛政權收回鼓浪嶼;11月19日,廈門特別市政府調整管轄區域為:廈門島、鼓浪嶼、金門島、小金門島、浯嶼及附屬島嶼。下設鼓浪嶼行政公署(後改稱鼓浪嶼特別區公署),但沒有劃定行政區域,實際上仍是以非正式的警區代替正式的政區。肖炳榮為署長。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該機構被撤銷;廈門市政府在鼓浪嶼設鼓浪嶼區。 == 參考文獻 == Category:廈門行政區劃史 Category:1943年建立的行政區劃 Category:1945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Category:汪精衛政權行政區劃 Category:鼓浪嶼
侏棕雨燕屬
侏棕雨燕屬()為雨燕目雨燕科下的一個屬。本屬物種分佈於南北美洲,現下屬3個物種。 ==命名歷史== 本屬由英國博物學家菲利普·亨利·戈斯於1847年描述。其模式種由單型指定為安地列斯棕雨燕。其屬名由古希臘語的(羅馬化:,「快速」之意)及(羅馬化:,「鳥」之意)組成。 ==下屬物種== 本屬包含以下物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 * Category: 雨燕科 Category: 1847年描述的分類群 Category: 菲利普·亨利·戈斯命名的生物分類
李鈞 (1970年)
李鈞(),男性,漢族,中共黨員,黑龍江省勃利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現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 參考資料 == X Category:勃利人 Category: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高山雨燕屬
高山雨燕屬()為雨燕目雨燕科下的一個屬。本屬物種分佈舊大陸上,目前下屬兩個物種。 ==命名歷史== 本屬由南非鳥類學家於1922年描述。其模式種被指定為高山雨燕。其屬名由古希臘語的(羅馬化:,「快速」之意)及(羅馬化:,「捕捉者、佔有者」之意)組成。 ==下屬物種== 本屬包含以下物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 * Category: 雨燕科 Category: 1922年描述的分類群 Category: 奧斯汀·羅伯茲命名的生物分類
談判協議最佳替代方案
在中,談判協議最佳替代方案(,簡稱BATNA)是由(Roger D. Fisher)與(William Ury)在1981年的暢銷著作《哈佛這樣教談判力》(Getting to Yes)一書中所提出。談判協議最佳替代方案可以包括不同的情況,例如暫停談判、轉換到另一個談判夥伴、對法院判決提出上訴、執行罷工以及形成其他形式的聯盟。談判協議最佳替代方案是成功談判者背後的關鍵焦點和驅動力。 == 備註 == == 參考資料 == Category:談判 Category:爭議解決 Category:商業術語
阿里巴巴與王老五
《阿里巴巴與王老五》(,)是1961年在新加坡製作的一部馬來語黑白喜劇,由馬來亞巨星比·南利執導、編劇並主演。故事靈感來源於《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故事,其中融入了自我指涉的元素,以及無政府喜劇、滑稽喜劇、諷刺和鬧劇等多種元素。片名中的“Bujang Lapok”是因為這部影片是Bujang Lapok系列喜劇電影的第三部,由比南利、和阿都阿茲·薩塔爾三位主演。這部電影標誌著莎莉瑪的第一部處女作,同時也是比南利罕見演反派角色的電影之一。 ==故事== 阿里巴巴(阿都阿茲薩塔爾飾)是一個生活無法成功的窮人。他經常派妻子諾西亞去他哥哥卡西姆巴巴(S·沙姆斯烏德丁飾)家借麵粉,以便他們吃飯,但小氣的卡西姆巴巴對阿里巴巴感到沮喪,並不斷提醒諾西亞有關阿里巴巴的無能之處。當諾西亞無數次來索要麵粉時,卡西姆巴巴大發雷霆,對她大發雷霆並送她回家。她責怪阿里巴巴讓她陷入這樣的境地,並責怪他沒有努力找工作。阿里巴巴終於心軟了,他走進樹林去拾柴火,偶然發現一群40名小偷帶著戰利品和財寶在樹林裡行進。他躲在一棵樹上,看著他們的首領(比南利飾)站在一個山洞前,唱著一首看似無意義的詩句(niat ingsun matek aji semar ngising,實際上是一首爪哇語詩),能讓山洞開啟。阿里巴巴等到盜賊全部離開山洞後,才從樹上出來,用咒語開啟了山洞。在裡面,他發現了各種各樣的財富和財富,但只拿走了一箱金幣。 有了這些金幣,阿里巴巴就能還清卡西姆所欠的一切,生活也更加舒適。卡西姆巴巴好奇心十足,纏著阿里巴巴告訴他自己是如何突然變得富有的。阿里巴巴最終態度軟化,並告訴卡西姆關於這個洞穴的資訊和開啟的方法,但在他告訴卡西姆關閉洞穴的詩句或關於使用它的方法之前,卡西姆巴巴便匆忙去找洞穴。 卡西姆出於貪婪,試圖偷走山洞裡的一切。盜賊回來發現洞門開著,他們便讓門關上。卡西姆忘記了重新開門的口號,結果被困住了。卡西姆試圖拖延,但盜賊最終發現並殺死了他。當卡西姆沒有回家時,阿里巴巴偷偷溜到山洞,在那裡他發現了他兄弟的遺體。他收集了卡西姆的遺體,並賄賂鎮上的鞋匠阿佩克,將卡西姆縫合在一起。 盜賊們最終聽說了阿佩克的奇怪“工作”,並確認卡西姆巴巴就是他們殺死的人。竊賊計劃搶劫他的房子,該房子現在受到阿里巴巴的保護。由於阿里巴巴僕人瑪吉娜的干涉,兩次嘗試皆失敗。盜賊首領對手下的無能感到憤怒,決定親自尋找這所房子。找到後,他假扮成石油商人來到阿里巴巴家,而他的竊賊則躲在院子裡的油罐裡。瑪吉娜發現了隱藏的小偷,並在阿里巴巴的妻子和寡婦的幫助下,將滾燙的油倒入所有單獨的罐子裡。擊敗所有盜賊後,瑪吉娜親自攻擊並殺死了盜賊首領。阿里巴巴感謝她的忠誠,釋放了她。 ==與真實故事不符之處== 電影被拍成一部設定在一個未指明國家、具有中東風格的歷史片,但因為了幽默效果而有許多不符時代之處,其中包括片中出現腳踏車、摩托車、卡車、維斯帕摩托車、電話和槍支(特別是炮槍)的出現。週末假期時,40大盜也會穿著各種不符時代的服裝,其中包括牛仔、戴假髮的法官和二戰時期的日本士兵。 此外,這部電影還以幽默的方式嘲諷了當時英屬馬來亞的大麻和鴉片的法律地位。在電影中,有一個場景是瑪吉娜在購買蝦醬,賣家聲稱出售大麻和鴉片是合法的,但蝦醬是非法的,因為它是從馬來亞走私而來,儘管實際上這三種物品在真實的馬來亞法律上是相反的(非法實際是合法、合法實際是非法),而大麻和鴉片的詞彙被蝦醬走私者消音了。標誌也是用Jawi文字寫的。 此外,40名盜賊似乎是一家正規的企業,為成員提供健康福利、績效獎金和加班費,主要是因為該電影要以幽默的效果呈現(例如,盜賊的領袖拒絕了一個工作,因為星期日是公共假日,當憤怒的請求者威脅要找其他盜賊時,領袖警告說如果他這樣做,盜賊工會將採取行動)。 ==參考文獻== Category:1961年電影
斯塔納裡
斯塔納裡(),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實體之一塞族共和國的市鎮。市鎮面積為161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數量為6,958人,其中1,015人居住在同名中心城鎮裡。 該市鎮設立於2014年,從多博伊市鎮析出。 == 人口 == 民族結構 – 斯塔納裡市鎮 民族結構 – 斯塔納裡市鎮 民族結構 – 斯塔納裡市鎮 民族結構 – 斯塔納裡市鎮 民族結構 – 斯塔納裡市鎮 民族結構 – 斯塔納裡市鎮 民族結構 – 斯塔納裡市鎮 民族結構 – 斯塔納裡市鎮 民族結構 – 斯塔納裡市鎮 2013年 1991年 總計 6,958 (100,0%) 11,238 (100,0%) 塞族 9,606 (85,48%) 克族 1,162 (10,34%) 南斯拉夫人 250 (2,225%) 其他 212 (1,886%) 波族 8 (0,071%) == 圖集 == File:Hram Sv. Petke Paraskeve.jpg | 教堂 File:Spomen-hram Vaskrsenja Hristovog.jpg | 另一教堂 == 參考文獻 == == 外部連結 == * Category:塞族共和國市鎮
535年至536年全球極端天氣事件
535年至536年全球極端天氣事件是指過去2000年曾在北半球發生最嚴重且持續時間最長的氣候變冷事件。這場火山冬天由至少三次不確定來源的同時火山爆發引起,各大陸都提出了幾個可能的地點。大多數有關火山冬季的當代記錄來自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作者,儘管較涼爽的溫度影響範圍超出了歐洲。但現代學者確定,在公元536年初(或可能是535年末),有一次火山爆發將大量的硫酸鹽氣溶膠噴射到大氣中,減少了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使大氣冷卻了數年。536年3月,君士坦丁堡開始出現陰暗的天空和較低的溫度。 536年的夏季溫度在歐洲下降了高達2.5°C(4.5°F)的正常值。536年火山冬季的持續影響在539-540年進一步增強,當時另一次火山爆發導致夏季溫度在歐洲下降了高達2.7°C(4.9°F)的正常值。還有證據表明,在547年發生了另一次火山爆發,進一步延長涼爽的時期。這些火山爆發導致作物歉收,並伴隨著查士丁尼大瘟疫、饑荒和數百萬人的死亡,開啟了,持續了從536年到560年。 中世紀學者麥克·麥考米克(Michael McCormick)寫道,西元536年是「即使不是最糟糕的一年,也是最糟糕的時期之一的開始」。 ==檔案證據== 羅馬歷史學者普羅科匹厄斯曾在公元536年的報告中記錄了汪達爾戰爭,並提及到「在這一年發生了一個非常可怕的預兆。因為太陽發出了光而無光芒……它看起來非常像日蝕中的太陽,因為它所發出的光束並不清晰」。 538年,羅馬政治家卡西奧多羅斯在信函25中向他的一位下屬描述了以下情況: See: "25. Senator, Praetorian Praefect, to his deputy Ambrosius, an Illustris." *太陽的光線微弱,呈現出「藍色」。 *中午時分,地面上看不到人的陰影。太陽的熱度微弱。即使是滿月也「缺乏光彩」。 *「沒有暴風的冬天,沒有溫和的春天,沒有熱情的夏天」。 *持續的霜凍和不合時宜的乾旱。 *季節「似乎都混在一起了」。 *天空被描述為“與異物混合在一起”,就像多雲的天氣一樣,但是持續時間較長。它“像一塊皮膚般被拉伸在天空中”,阻止了太陽和月亮的“真實顏色”被看見,以及太陽的溫暖。 *收割期間的霜凍,使得蘋果變硬且葡萄變酸。 *需要使用儲存的食物來度過這種情況。 隨後的信件(26號和27號)討論了紓解普遍饑荒的計畫。 敘利亞東正教會的教父敘利亞的米海爾報告稱,在536–537年期間,太陽微弱地照耀了一年半。 愛爾蘭蓋爾諾人的記錄了以下情況:Gaelic Irish Annals translations *「公元536年麵包匱乏」 – 《》 *「公元536–539年麵包匱乏」– 《》 10世紀中葉的《》記錄了537年的事件: *劍欄之戰:「亞瑟和梅德勞特陣亡,不列顛群島和愛爾蘭死亡人數眾多。」 其他獨立的當代資料也報導了進一步的現象: *低溫,甚至在夏季下雪(據報道,中國在八月份降雪,導致當地的收成延遲) *普遍的作物歉收 *中東、中國和歐洲的“濃密乾燥的霧” *秘魯的乾旱影響了莫切文化e 此外對於這一時期還有其他證據來源。 ==科學證據==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樹輪年代學專家根據對樹木的年輪分析顯示,536年的愛爾蘭橡樹生長異常緩慢,542年再次急劇下降,之後部分恢復。Baillie, M. G. L. (1994). "Dendrochronology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AD 536 Dust-Veil Event." The Holocene, fig. 3, p. 215.來自格陵蘭和南極洲的顯示,在534年左右有大量的硫酸鹽沉積,這是廣泛存在的酸性塵埃帷幕的證據。 ==可能的解釋== 最初有理論認為,公元536年的氣候變化是由火山爆發(被稱為「火山冬天」現象)或撞擊事件(隕石或彗星)引起的。 在2015年,對極地冰芯的的修訂將硫酸鹽沉積和一層隱蔽火山碎屑層的日期確定為公元536年(之前的日期是修訂前的公元529年)。這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據,表明一次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導致觀察到的昏暗和降溫,從而無需外太空天體的解釋,但這個時期附近的一次撞擊事件也不能排除。 火山爆發的來源仍有待發現,但幾個提出的火山已被否定: *R·B·斯托瑟斯(R. B. Stothers)提出巴布亞紐幾內亞新不列顛島的拉包爾火山。但根據挪威氣候研究中心的放射性碳定年,現在認為該爆發發生在公元667年至699年之間。 *將中公元416年的災難移至公元535年,並提出了喀拉喀托火山的可能性。但在巽他海峽進行的鑽探計劃中,排除了在這個時期火山爆發發生的可能性。 *羅伯特·達爾(Robert Dull)和同事提出了伊洛潘戈湖火山口的大型VEI-7,即。但冰芯中TBJ火山灰的識別將爆發日期縮小到公元429年至433年。 *克里斯托弗·洛夫勒克(Christopher Loveluck)及其同事根據瑞士冰川中的碎片提出了冰島火山.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why-536-was-worst-year-be-alive。然而,確定為公元536年的隱蔽火山碎屑在地球化學上與冰島火山碎屑有所不同,而瑞士冰川中的碎片具有較大的年代不確定性。 對公元536年的隱蔽火山碎屑的地球化學分析區分了北美洲至少三次同步的噴發事件。進一步的分析將其中一次噴發與加利福尼亞東北部識別的廣泛的火山灰相關聯。另外兩次噴發最有可能來自阿拉斯加州西南端和。 ==後果== 部分學者推測,公元536年的事件和隨之而來的饑荒解釋了民族大遷徙末期斯堪地那維亞精英族群大量窖藏黃金的現象。這些黃金可能是用來祭祀神明以恢復陽光的祭品。一些神話事件,如「芬布林之冬」和「諸神黃昏」,被認為是基於對這一事件的。Ström, Folke: Nordisk Hedendom, Studentlitteratur, Lund 2005, (first published 1961) among others, refer to the climate change theory. 大衛·基斯(David Keys)的一本書推測氣候變化促成了各種發展,例如查士丁尼大瘟疫的出現(541–549年)、阿瓦爾人的衰落、蒙古部落向西遷徙、薩珊王朝的結束、笈多王朝的崩潰、伊斯蘭教的興起、突厥部落的擴張以及特奧蒂瓦坎的崩潰。2000年,3BM電視製作(為WNET和Channel Four)借鑒了基斯的書。這部紀錄片以《災難!世界是如何改變的》為名,在美國作為PBS的《》系列的一部分播出。 然而,基斯和沃勒茲的觀點缺乏主流接受。在評論基斯的書時,英國考古學家指出,「書中呈現的許多明顯證據都存在爭議,基於不良來源或者純粹的錯誤。……儘管如此,全球範圍和對公元6世紀作為一個變革時期的強調是值得注意的,該書包含了一些對許多人來說是新的,模糊的資訊。然而,它未能證明其核心命題,並未對所討論的許多變化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釋。」 語言學家在最近的一本書(2020年)中辯稱,包括劍欄之戰、亞瑟王在內的一些歷史事件,是在537年由於與前一年氣候變化相關的饑荒而發生的。 歷史學家羅伯特·布魯頓(Robert Bruton)認為,這一災難對羅馬帝國的衰落起了一定作用。 ==另見== * * *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發 *946年長白山噴發 *芬布林之冬 *1315–1317年大饑荒 *查士丁尼一世 *拉基火山 *米諾斯火山爆發 *無夏之年 ==參考來源== ;文章 ===書籍=== * * * * * * * * * Levy, David (ed.), The Scientific American Book of the Cosmos, , 2000, (Google Print, p. 186) * * * * ==外部連結== * "536 and all that", from Real Climate, March 2008. * CCNet Debate: The AD 536–540 Mystery: Global Catastrophe, Regional Event or Modern Myth? Category:535年 Category:536年 Category:異常天氣 Category:6世紀歐洲 Category:530年代亞洲 Category:中世紀事件 Category:火山災害
華為Pura 70系列
華為Pura 70系列是華為公司於2024年4月18日正式宣佈開售的智慧手機系列,是華為P60系列的後繼者,包括Pura 70、Pura 70 Pro、Pura 70 Pro+和Pura 70 Ultra四款型號,搭載海思麒麟9010SoC晶片。 2024年4月15日,華為P系列官宣升級為Pura系列,原計劃中P60系列的迭代機型也改名為Pura 70系列。 == 售價 == 華為Pura 70系列官方售價 華為Pura 70系列官方售價 華為Pura 70系列官方售價 華為Pura 70系列官方售價 型號 配置 售價 其它 華為Pura 70 12GB+128GB ¥ 5499 4月22日正式開售 華為Pura 70 12GB+256GB ¥ 5999 4月22日正式開售 華為Pura 70 12GB+512GB ¥ 6999 4月22日正式開售 華為Pura 70 Pro 12GB+256GB ¥ 6499 華為Pura 70 Pro 12GB+512GB ¥ 6999 華為Pura 70 Pro 12GB+1TB ¥ 7999 華為Pura 70 Pro+ 16GB+512GB ¥ 7999 4月22日正式開售 華為Pura 70 Pro+ 16GB+1TB ¥ 8999 4月22日正式開售 華為Pura 70 Ultra 16GB+512GB ¥ 9999 華為Pura 70 Ultra 16GB+1TB ¥ 10999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HUAWEI Pura 70 - 華為官網 Category:觸控手機 Category:華為手機 Category:智慧手機系列 Category:2024年面世的手機 Category:觸控手機 Category:華為手機 Category:配置後置潛望式鏡頭的手機 Category:配置後置多攝影鏡頭的手機
2002年委內瑞拉未遂政變
2002年委內瑞拉未遂政變是2002年4月11日發生的一起失敗的政變。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維茲一度被趕下臺,但他在47小時後又恢復權力。 Venezuela: por qué fracasó el golpe 2002年初,查韋斯的支援率已降至30%左右, 當時查韋斯試圖繞過國民議會進行改革,但遭到許多人士的反對,反對派認為烏戈·查維茲越來越獨裁。 Phil Gunson, Newsweek, 11 November 2001, "Is Hugo Chávez Insane?" 還有多名軍官要求烏戈·查維茲辭職。 Chicago Tribune, 16 April 2002 Tuesday, "Military played crucial roles in Chavez's ouster, return", BYLINE: By Patrice M. Jones, Tribune Foreign Correspondent, SECTION: NEWS; ZONE: N; p. 3The Miami Herald, 13 April 2002 Saturday F1 EDITION, "Former President Hugo Chavez was under detention in an army...", BYLINE: JUAN O. TAMAYO jtamayo@herald.com, SECTION: A; Pg. 1 當時每週都有示威和反示威活動。 Gott, Richard (2005), Hugo Chávez and the Bolivarian Revolution, Verso Books, p223 4月7日,烏戈·查維茲解僱了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總裁以及5名董事。 Los Angeles Times 22 April 2002 Monday, "Rapid-Fire Coup Caught Chavez Foes Off Guard", BYLINE: HECTOR TOBAR, PATRICK J. McDONNELL, PAUL RICHTER, TIMES STAFF WRITERS, SECTION: PART A; Part 1; Foreign Desk; p. 1 4月9日,委內瑞拉全國工會聯合會( Confederación de Trabajadores de Colombia ,CTV)不滿烏戈·查維茲的解僱行為,於是發起總罷工。 兩天後,一百萬委內瑞拉人在加拉加斯遊行,他們呼籲烏戈·查維茲下臺。 當天烏戈·查維茲的支持者和反對者爆發衝突,造成19人死亡。查韋斯於是下令實施阿維拉計劃,根據該計劃,如果委內瑞拉發生政變,總統有權動員緊急部隊保護總統府。 Gott, Richard (2005), Hugo Chávez and the Bolivarian Revolution, Verso Books, p224 軍隊高層拒絕這一計劃並要求他辭職。 烏戈·查維茲隨後被軍方逮捕。 Rey, J. C. (2002), "Consideraciones políticas sobre un insólito golpe de Estado" , pp. 1–16; cited in Cannon (2004:296); "In 2002, Venezuela's military and some of its business leaders ousted President Chavez from power and held him hostage." (N. Scott Cole (2007), "Hugo Chavez and President Bush's credibility gap: The struggle against US democracy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8(4), p498)烏戈·查維茲希望軍隊高層能讓他前往古巴避難,但遭到政變軍方拒絕,政變軍方表示烏戈·查維茲要在委內瑞拉法庭接受審判。 委內瑞拉商會聯合會( Fedecámaras )主席佩德羅·卡莫納出任臨時總統。之後委內瑞拉全國代表大會和委內瑞拉最高法院都被解散,委內瑞拉1999年憲法被宣佈失效,佩德羅·卡莫納表示會恢復1999年之前的兩院制議會,而且當年12月會舉行議會選舉,而且他也不會參加未來的總統選舉。 Interim Venezuelan president sworn in. BBC News. (13 April 2002). URL. Retrieved 30 May 2007 4月13日,佩德羅·卡莫納試圖廢除查韋斯所有的改革,但這遭到相當一部分人的反對,而部分反對派也拒絕支援佩德羅·卡莫納。 烏戈·查維茲的支持者還包圍了總統府,佔領了電視臺,要求烏戈·查維茲復職。 當晚,佩德羅·卡莫納宣佈辭職。支援烏戈·查維茲的總統衛隊很快奪回了觀花宮,並且讓烏戈·查維茲復出,繼續擔任委內瑞拉總統。 ==參考文獻== Category:2002年衝突 Category:玻利瓦爾革命 Category:2000年代政變及未遂政變
楊開慧烈士墓
楊開慧烈士墓坐落在中國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是毛澤東妻楊開慧的墓葬。 ==歷史沿革== 1930年11月,楊開慧在長沙識字嶺被殺後,葬於棉花坡北向山坡。毛澤東寄30塊銀元,以與楊開慧所生三個兒子的名義立碑三通。 1959年修建紀念亭、紀念塔於墓前。 1967年4月重修墓地並建陵園,1969年楊母向振照與之合穴,新建合葬墓於今地。 ==建築== 楊開慧烈士陵園坐西朝東,佔地面積25畝,墓地佔地4003平方米。陵園從山腳到墓區的距離大約是150米,由三個梯形的平臺組成,每個平臺都透過石階相連,總共有近百級階梯。 墓地位於最頂層的正方形平臺中央,該平臺的邊長為18米,墓地本身是由石頭砌成的混凝土結構,長6.6米,寬5.8米,高0.4米。墓碑是橫放的,尺寸為2.7米長和2.3米寬,由漢白玉製成,上面刻有楷書碑文“楊老夫人與開慧烈士同穴”。墓碑後面的墓石上刻有建造墓地的年月。墓地的後方,與墓地平行的位置,另有一塊大型的詞碑,上面刻有毛澤東手書的《蝶戀花·答李淑一》詞。墓地四周遍植蒼松。 ==參考資料== Category: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Category:長沙文物保護單位 Category:長沙墓葬
陳麗君
媒體接近使用權
曾紀澤墓
曾紀澤墓坐落在中國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雷鋒鎮牌樓壩村,是清朝外交家、曾國藩之子曾紀澤的墓。 2019年,曾紀澤墓被列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沿革== 1958年,當地修建牌樓壩水庫,盡取墓地花崗石構件作為築壩材料,墓葬受到嚴重損壞並遭盜掘。 曾紀澤墓對面山上的曾紀澤夫人劉氏墓,毀於1958年當地修水庫。 ==規制== 墓葬遵循了清代侯爵制度,兼具湖南本土特色。墓地坐東朝西,呈半環形佈局,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原始墓葬包括墓冢、墓圍、墓碑、拜臺、石闕、神道、石像生組群、墓廬和龜背石石碑等,規模宏大。墓冢採用糯米混瓷澆築,而其他建築則使用花崗石材質。 ==參考資料== Category:湖南清朝墓葬 Category: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Category:長沙文物保護單位 Category:長沙墓葬 Category:望城區建築物
導彈發射車
導彈發射車是一種可以用來運載和發射導彈的軍用車輛。導彈發射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搭載多管火箭發射器的車輛,而其他型別的導彈發射車則被稱為運輸起豎發射車。有些導彈發射車可以直接開行;還有一些導彈發射車實際上是拖車,無法直接上路,需要牽引車牽引才能上路,這種導彈發射車加上牽引車後看上去就和半掛式卡車一樣。一些導彈發射車和其他普通車輛一樣具有輪胎,還有一些導彈發射車和坦克一樣具有履帶。(日)坂本明,世界戰鬥車輛圖鑑,機械工業出版社,2022.02,第162頁 ==參考文獻== Category:自行火箭炮 Category:火箭炮 Category:火箭學
何紹基墓
何紹基墓坐落在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新開鋪街道石人村石竹坳東山坡,是清朝詩人、畫家、書法家何紹基的墓。 ==規格== 該墓坐西朝東,墓圍為花崗石材質。冢首豎著祁陽石墓碑,主碑陰刻楷書“何公子貞大人墓”。兩側耳碑陰刻何紹基生平,墓前建有護欄、華表,另有石凳、石桌、石爐等。 何紹基墓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建成紹基文化社群公園。 ==圖集== 何紹基墓遠 20240223.jpg 何紹基墓右 20240223.jpg 何紹基墓墓碑 20240223.jpg 何紹基墓省保 20240223.jpg ==參考資料== Category:湖南清朝墓葬 Category: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Category:長沙文物保護單位 Category:長沙墓葬 Category:天心區建築物
顯翼鰭美洲鱥
顯翼鰭美洲鱥(學名:Pteronotropis signipinnis),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雅羅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佈北美洲美國佛羅裡達州的阿巴拉契科拉河、密西西比州的珍珠河和路易斯安那州的部分地區,本魚體呈橢圓形且側扁,大部分側面都被深色側帶覆蓋,尾鰭、背鰭和臀鰭呈黃色或橙紅色,邊緣有黑色鰭條,尾鰭基部有兩個明亮的硫黃色斑點,斑點之間的區域顏色明顯較暗,體長可達7公分,棲息在沙底質、植被生長的溪流,常見於殘礫與植物之中,生活習性不明。 == 參考文獻 == * == 擴充套件閱讀 == signipinnis
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
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英語: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簡稱IIASA)是一家獨立的國際研究機構,位於奧地利維也納附近的拉克森堡,是冷戰期間東西方科學合作倡議成立的。該研究所透過其研究專案和倡議,對過於龐大或複雜而無法由單一國家或學科解決的問題進行以政策為導向的跨學科研究。這些問題包括氣候變化、能源安全、人口老齡化和可持續發展。IIASA 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人員的專業知識向全世界的政策制定者開放,幫助他們制定明智且基於證據的政策。 == 機構體系 == 目前有來自 50 個國家的近 500 名研究人員在該研究所工作。 IIASA 的國際和跨學科網路包括工作人員、校友、成員社群、合作者、外交夥伴和訪問學者。 IIASA是一家非政治組織,由其成員國的科學機構共同贊助。其成員國包括奧地利、巴西、中國、埃及、芬蘭、德國、印度、伊朗、以色列、日本、韓國、挪威、俄羅斯、斯洛伐克、瑞典、烏克蘭、英國、美國和越南。 2022年,IIASA 透過撒哈拉以南非洲區域成員組織 (SSARMO) 擴大了其成員規模,作為參與 IIASA 研究和能力建設活動的地區方法的一部分。 SSARMO包括17個參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科學贈款理事會倡議(SGCI)的非洲國家。研究所的資金還包括來自政府、國際組織、學術界、企業和個人的合同、贈款和捐款。IIASA Funding IIASA 現任研究所總幹事是漢斯·約翰·尚胡貝爾(Hans Joachim "John" Schellnhuber。沃爾夫岡-盧茨(Wolfgang Lutz)擔任該研究所的臨時科學副總幹事。歷任總幹事包括哈佛商學院和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霍華德·雷法(Howard Raiffa)、施樂前戰略副總裁羅傑·萊維恩(Roger Levien)、義大利伊斯普拉的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前所長Leen Hordijk,以及南加州大學教授 Detlof von Winterfeldt。 == 歷史 == 1972年10月4日,蘇聯、美國以及東西方十個國家的代表在倫敦皇家學會簽署憲章,成立“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Profile of IISA appended to summary of "Energy in a Finite World" (1981) http://www.iiasa.ac.at/publication/more_XB-81-202.php。這是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和蘇聯總理阿列克謝·柯西金六年共同努力的成果。IIASA 是一個透過科學合作搭建跨越冷戰鴻溝的橋樑並真正在國際範圍內解決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的專案的開端。 IIASA 建立了國際多學科團隊來應對無數長期存在和新興的全球挑戰。例如,由 IIASA 化學家、生物學家和經濟學家組成的團隊在 20世紀 80年代進行的一項水汙染研究至今仍是日本、美國和前蘇聯現代水政策設計的基礎。 L. Somlyody and G. van Straten. (March 1986). Modeling and Managing Shallow Lake Eutrophication: An overview of an IIASA book on the Lake Balaton Case Study. EXECUTIVE REPORT 10 IIASA 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努力將不同國籍、不同學科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方法現已被廣泛效仿,例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和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 該研究所並沒有在 20世紀 90年代冷戰結束後關閉,而是將其職責範圍從架起東西方橋樑擴大到關注全球問題。如今,IIASA 彙集了廣泛的科學技能,為有關全球變化的國際和國家辯論中的關鍵政策問題提供基於科學的見解。 == 研究領域 == IIASA 的使命是透過應用系統分析尋找全球問題的解決方案,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學指導,從而改善人類福祉並保護環境。研究所站在促進科學外交的最前沿,推動關於科學如何幫助建立國家間信任和支援外交政策的辯論。 由研究所起草的《維也納科學外交宣告》倡導全球重新致力於國際科學合作,幫助各國建立更牢固的關係,造福全人類。該檔案已得到學術界和決策界近兩百名知名人士的支援,包括第八任聯合國秘書長兼潘基文全球公民中心聯合主席潘基文,以及芬蘭共和國第十一任總統兼聯合國秘書長高階別調解諮詢委員會成員塔裡婭·哈洛寧。 2021年,IIASA 啟動了一項新戰略,開發和應用系統科學來支援可持續發展的轉變。憑藉近五十年的系統科學經驗,IIASA 2021-2030年戰略將該研究所定位為針對當前、新興和新穎的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威脅以及機遇提供綜合系統解決方案和政策見解的主要目的地。該戰略結合了三個綜合支柱——研究、增強影響力和實施——來實現這一願景。 為了支援 IIASA 戰略,該研究所還實施了重新設計的研究結構,以加強整個研究所科學工作的整合,從而加強 IIASA 在全球系統體系中的導航作用。新的結構分為兩層,由六個研究專案組成,這些專案又分為研究小組,並可根據優先事項的變化選擇啟用或撤銷小組:推進系統分析、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資源、經濟前沿、能源、氣候和環境、人口與公正社會以及戰略倡議。 == 參考資料 == # # # # # # IIASA Funding https://iiasa.ac.at/about-iiasa/institute [2024-02-07] # IIASA Charter https://iiasa.ac.at/about-iiasa/governance/iiasa-charter [2024-02-07] # # # L. Somlyody and G. van Straten. (March 1986). Modeling and Managing Shallow Lake Eutrophication: An overview of an IIASA book on the Lake Balaton Case Study. EXECUTIVE REPORT 10. [2024-02-07] # # # # # # == 外部連結 == IIASA 官方網站 Category:國際氣候變遷組織
斯通氏鰭美洲鱥
斯通氏鰭美洲鱥(學名:Pteronotropis stonei),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雅羅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佈北美洲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皮迪河至喬治亞州的薩蒂拉河流域,體長可達6.6公分,棲息在沙泥底質、植被生長的溪流,常見於殘礫與植物之中,生活習性不明。 == 參考文獻 == * == 擴充套件閱讀 == stonei
卡普託胺
卡普託胺(INN:captodiame;商品名為Covatine、Covatix和Suvren)是一種抗組胺藥,可用作鎮靜劑和抗焦慮藥。它的結構與苯海拉明相關。 200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卡普託胺可能有助於預防停止苯二氮䓬類藥物治療的患者出現苯二氮䓬類藥物停藥綜合徵。 Free full text with registration 除了抗組胺藥作用外,卡普託胺還被發現可作為5-HT2C受體拮抗劑以及σ1受體和D3受體激動劑。它對大鼠產生類似抗抑鬱的作用。然而,卡普託胺在抗抑鬱類藥物中是獨特的,因為它會增加下丘腦中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水平,但不會增加額葉皮層或海馬體中的水平。這種獨特的作用可能與其減弱壓力引起的快感缺失和下丘腦訊號傳導的能力有關。 ==合成== ==參考資料== Category:5-HT2C拮抗劑 Category:抗焦慮藥 Category:多巴胺激動劑 Category:H1受體拮抗劑 Category:蕈毒鹼性受體拮抗劑 Category:鎮靜藥 Category:σ激動劑 Category:硫醚
韋拉加鰭美洲鱥
韋拉加鰭美洲鱥(學名:Pteronotropis welaka),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雅羅魚科的其中一個種,被IUCN列為易危保育類動物,分佈北美洲美國佛羅裡達州St. Johns河以及阿拉巴馬州阿帕拉契科拉河和喬治亞州的珍珠河流域,體長可達6.5公分,棲息在深的、流速緩慢的沿海小溪和中小型河流,常見於殘礫與植物之中,生活習性不明,受到農業和城市發展而清除河邊植被以及水族館貿易而過度採集的威脅。 == 參考文獻 == * == 擴充套件閱讀 == welaka
堤豐中程導彈發射系統
堤豐中程導彈發射系統是美國陸軍擁有的一種運輸起豎發射車,可用來發射RIM-174標準導彈和戰斧巡航導彈。該運輸起豎發射車於2023年投入使用。 2024年4月,美國在菲律賓呂宋島部署了堤豐中程導彈發射系統,這是冷戰以來美國首次在亞洲部署中程導彈系統, 也是美國退出《中程導彈條約》後首次部署此類導彈發射裝置。 ==參考文獻== 分類:美國武器
盡人皆知 (別有用心)
《盡人皆知》(英文:)也稱《別有用心》(英文:),是對一段被懷疑出自1980或90年代的17秒長未知歌曲片斷的暱稱。其由西班牙使用者carl92在2021年上傳至歌曲識別網站。該使用者聲稱是在一堆舊DVD翻錄檔案中發現的此段錄音,且推測其是他在學習如何捕獲音訊時留存下來的產物。carl92所上傳的錄製片斷是該曲迄今唯一已知的例證及現存錄音。 自2021年被上傳至網路以來,諸多使用者一直在搜尋《盡人皆知》的完整版本與同此曲來歷及藝術家相關的資訊。《衛報》稱其為“網際網路上最大且最長久的音樂謎團之一”。 ==歷史== 《盡人皆知》的錄製時間還不得而知,但由於風格與1980年代流行歌曲相似,其被推測出自此時段。該首歌的片斷於2021年10月7日由使用者carl92為尋求幫助以辨識此曲而上傳至WatZatSong。他將其標註為“80年代中期、音質不佳”並聲稱他“在一部DVD備份的諸多老舊檔案中重新發現了這段節錄,當時我可能只是在學習如何捕獲音訊,而這是個留存下來的產物。”自此,該片斷成為了WatZatSong“最臭名昭著且懸而未決的提交曲目”,擁有網站於2006年創立以來最多的評論數。 《盡人皆知》自2022年末開始盛行於網路。2023年6月,一個致力於尋找這首歌曲及其藝術家的Reddit版塊(英文:)建立。2024年1月7日,該版塊的兩名成員接受了法國電視一臺的採訪。 ==線上搜尋與可能的起源== 《盡人皆知》的搜尋行動起初進展緩慢,但隨著時間推移其逐漸收穫了一批投入的追隨者。關於此歌來源已形成理論的猜測包括1990年代的音樂電視網廣播節目、罐頭音樂或是廣告宣傳順口溜,而已形成理論的藝術家猜測則有羅克塞特、野人花園及。 2024年1月,調查者們試圖與一位名為White Mike Johnny Glove的冷門歌手取得聯絡,因為同錄音中的演唱者相較,二者嗓音“如出一轍”。 此外,一些調查者表示他們分析了《盡人皆知》的鼓聲與合成音,以此將歌曲的發行時間範圍縮小至1983年後。部分使用者還根據原始片斷製作出此曲的重建版本,以用於猜想歌曲可能的完整面貌。也有人認為這首歌實則是網路白目編造的騙局。 ==疑似所使用樂器== 據猜測,這首歌可能有使用到鼓機和合成器。 ==參見== * 網際網路上最神秘的歌曲 * * ==註釋==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 carl92在WatZatSong上釋出的原帖 * Reddit上的/r/everyoneknowsthat Category:2021年網路文化 Category:網路之謎 Category:亡佚作品 Category:新浪潮音樂 Category:1990年代歌曲 Category:合成器流行歌曲
卡蘆莫南
卡蘆莫南(INN:carumonam)是一種單環內醯胺抗生素。它對β-內醯胺酶具有很強的抵抗力,這意味著細菌更難利用β-內醯胺酶進行分解。 == 參考資料 == Category:Monobactam antibiotics Category:Thiazoles Category:Carbamates Category:Sulfamates
伊朗建軍節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軍節()是伊朗於每年4月18日慶祝的一個節日(建軍節)。 == 歷史 == 巴列維王朝時期,為了紀念1921年波斯政變,一開始伊朗官方將每年的2月21日定位伊朗建軍節。 1946年,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將伊朗建軍節改到12月12日,因為就在這一天,伊朗軍隊擊敗了亞塞拜然人民政府的軍隊。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巴列維王朝被推翻。1979年4月8日,伊朗最高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會見了伊朗武裝部隊士兵。十天後,霍梅尼決定將每年的4月18日定為建軍節。 建軍節當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都會舉行閱兵式, Iran's Annual Army Day Parades, IrDiplomacy.ir; accessed 29 November 2015."Deputy top commander: Iran standing against threats powerfully",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accessed 29 November 2015. 而且退伍軍人、現役軍人和預備役軍人還要參加在霍梅尼陵前舉行的遊行。 ==參考文獻== Category:伊朗軍事 Category:軍事紀念日
新港站 (胡志明市)
新港站()位於越南胡志明市平盛郡第25坊,是胡志明市都市鐵路1號線的一個車站。Cần hơn 109 tỷ đồng để vận hành thử tuyến Metro Bến Thành - Suối Tiên 預計2024年開業。胡志明市濱城-仙泉地鐵1號線投入運營時間推遲到今年第4季度 == 鄰近地點 == *地標塔81 *西貢橋 == 參考資料 == Category: 胡志明市都市鐵路車站
DMD集團
DMD集團有限公司(在2004年4月21日前名為DMD FIN, a.s.)是一家斯洛伐克國有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軍備和工程領域的業務。主要以控股公司的身份運作。 == 歷史 == DMD集團是前DMD控股公司事實上(而非法律上)的繼承者。DMD控股成立於1995年,自2006年起進入清算狀態,並於2022年從商業登記冊中刪除。1997年至2005年期間,DMD控股和2006年至2022年間DMD FIN(或DMD GROUP)公司並行存在,但它們透過財產以複雜的方式部分連線。DMD控股公司於1995年在斯洛伐克共和國經濟部成立;旨在幫助斯洛伐克工業重組,重點是軍火工業重組。21世紀初,斯洛伐克重要的防務工程股份公司(原國營工程企業)的股份被轉讓給DMD控股。 1997年7月8日DMD集團成立。 目前,DMD集團由100%持股。2008年至2015年,該公司100%由持有。 ==公司架構== DMD控制著三個子公司,僱用高度專業化和才華橫溢的專業人員,使用現代技術提供定製產品,滿足最苛刻的客戶(例如各國武裝部隊)的要求。 DMD集團監管以下公司: *全資子公司,一家從事陸空防禦武器系統、彈藥、指揮火控系統、電子系統及其他軍用車輛專用改裝車身、輪式和履帶式底盤的設計、開發、系統整合和認證的研發公司。 *ZTS公司,另一家全資子公司,擁有30毫米至155毫米口徑的複雜槍管和火炮生產技術,包括最終產品的測試和認證。 *DMD集團擁有ZVS控股50%的股份,該公司從事機械工程、電子技術和國防工業領域的開發、生產和銷售,重點關注軍用大、中、小口徑彈藥。 *DMD集團也是DMD資本有限責任公司的唯一股東。 == 公司地址 == 該公司最初位於特倫欽的Kožušnícká 4,自2014年1月起遷至瓦赫河畔杜布尼察的Lieskovec 575/25。 == 董事會主席 == *2023年11月28日至今:Miroslav Sim, *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1月27日:Štefan Škultéty, *2016年10月1日至2019年4月26日:Vladimír Ďuriš, *2012年6月7日至2016年9月30日:Viliam Dubovický, *2010年8月30日至2012年6月7日:Roman Mikulovský, *2010年2月23日-2010年8月30日:Peter Obert, *2007年3月22日至2010年2月23日:Jozef Mihok, *2003年4月24日至2007年3月22日:Roman Mikulovský, *1999年10月11日至2003年4月24日:Blazej Beňačka, *1997年7月8日至1999年10月10日:Jozef Mitošinka。 == 引文 == Category:斯洛伐克公司
何文鍔
咪洛克生
咪洛克生(INN:imiloxan)是一種用於科學研究的藥物。它作為腎上腺素受體的選擇性拮抗劑,可用於區分不同α2腎上腺素亞型的作用。 == 合成 == 咪洛克生的咪唑部分是透過亞胺酸酯與氨基乙醛的二乙縮醛反應制備的。咪唑與碘乙烷的N-烷基化可得到咪洛克生。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 Category:咪唑啉 Category:Α受體拮抗劑
奧列格·莫羅佐夫
奧列格·莫羅佐夫可能指: * ,蘇聯足球運動員。 * 奧列格·維克托羅維奇·莫羅佐夫,俄羅斯政治人物、國家杜馬議員、聯邦委員會議員。 * 奧列格·斯拉維耶維奇·莫羅佐夫,俄羅斯足球運動員。
哈佛這樣教談判力
《哈佛這樣教談判力》(),全名為《哈佛這樣教談判力:增強優勢,談出利多人和的好結果》(),是1981年(Roger D. Fisher)與(William Ury)所出版的暢銷非小說類書籍。而在1991年和2011年的後續版本增加了布魯斯·巴頓(Bruce Patton)作為合著者,所有作者都是哈佛談判專案的成員。在該書中提出了一些有原則的談判方法,包括「將人與問題分開」、「關注利益,而不是立場」、「為互惠互利而發明選擇」和「堅持使用客觀標準」。儘管該書在談判領域中具有影響力,但也受到了批評。 == 參考資料 == Category:1981年書籍 Category:商業書籍 Category:爭議解決 Category:談判 Category:個人發展
山岡雅彌
山岡雅彌(),日本新生代巨乳寫真偶像,隸屬於「」。 ==人物== 2004年11月29日,福岡縣出身。小學時開始摔跤,初中時有在全國選拔中進入前8名的經歷。 在2021年度的Miss Magazine中獲得了Young Magazine小姐獎 ==作品== ===雜誌=== *ヤングマガジン No.18(2024年4月1日、講談社) ===寫真集=== * 山岡雅彌寫真集『無防備。』週プレ PHOTO(集英社、2022年12月12日) ===影視作品=== * ナインティーン(2024年5月1日予定、オーエムワン、イメージビデオ) * Green Bullet 最強殺し屋伝説國岡[合宿編](2022年8月26日、Rabbit House) - 今井美香 ===電視節目=== * アイドル鬼ごっこ2023!~わたし、本気出してもいいですか~(2023年4月21日、GAORA SPORTS) * 水曜日のダウンタウン(2023年5月24日、TBS)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山岡雅彌推特 * 山岡雅彌Instagram * Category:日本寫真偶像 Category:日本女性偶像 Category:在世人物
奧列格·斯拉維耶維奇·莫羅佐夫
奧列格·斯拉維耶維奇·莫羅佐夫(;)是俄羅斯職業足球教練和前球員。他是的主教練。 == 俱樂部生涯 == 1985年,他在中為喀什拉迪納摩隊首次亮相。1994-95 年,他代表泰提沙基卡梅申足球俱樂部參加了4場歐洲聯盟杯比賽。 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他始終與他的同卵雙胞胎兄弟阿列克謝·莫羅佐夫在同一支球隊效力。 ==參考資料== Category:奧布寧斯克人 Category:蘇聯足球運動員 Category:俄羅斯足球運動員 Category:俄超球員 Category:法高爾佛羅內什球員 Category:莫斯科土星球員 Category:下諾夫哥羅德火車頭球員 Category:俄羅斯雙胞胎 Category:卡盧加州運動員
地拉羅司
地拉羅司(INN:deferasirox)是一種口服鐵藥物,於市面銷售的品牌中,有諾華公司在不同國家生產的Exjade、Asunra和Oleptiss(均為片劑)。其主要用途是減少因罹患和其他慢性貧血等疾病的患者,因需長期接受輸血而造成的血色沉著病。 Free full text 此藥物是第一種於美國受到批准用於前述目的的藥物,以口服方式給藥。 地拉羅司於2005年11月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用於治療β型地中海貧血。根據FDA (2007年5月) 的資料,接受地拉羅司治療的患者中出現腎功能衰竭和的報告。此藥物於2008年在歐盟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批准,用於治療六歲及以上兒童因連續輸血而導致的慢性血色沉著病。地拉羅司已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中。 梯瓦藥業於2020年7月決定停止生產地拉羅司。此藥物有通用名藥物於市面流通。 ==屬性== 地拉羅司進入人體後的生物半衰期為8至16小時,因此每天只需給藥一次。兩個分子的地拉羅司能與1個鐵原子結合,之後透過糞便排出人體。其具有的低分子量和高親脂的特性讓該藥物可用口服方式攝取,不像有類似功能的須透過靜脈注射給藥。地拉羅司與聯合使用,似乎能從細胞(心肌細胞和肝細胞)中以及從血液中將鐵去除。 ==合成== 地拉羅司可由市面既有的簡單原料(水楊酸、水楊醯胺和 4-肼基苯甲酸(4-hydrazinobenzoic acid))依照兩步合成順序製備。] ==風險== 根據非營利組織編制的2019年疑似導致患者死亡的藥物名單中,與地拉羅司相關的死亡人數為1,320例,排名第二。於同年,該藥物的標籤中被要求加上可能會導致腎功能衰竭、肝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的黑框警告。疑似導致死亡人數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諾華重新分析不良事件資料後而得的結果。 == 參見 == Category:螯合配體 Category:罕用藥 Category:解毒劑 Category:三唑 Category:苯甲酸衍生物 Category:苯酚 Category: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
增淵龍夫
增淵龍夫()日本經濟學家、東洋史學專家,畢業於東京商科大學,專攻東洋經濟史,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 人生經歷 == 增淵龍夫於1916年出生於栃木縣那須郡。自1940年於舊栃木縣立烏山中學(現栃木縣立烏山高中)畢業後,進入原東京商科大學(現一橋大學)本部學習。在大學期間,他師從上原專祿和三浦新七學習西方經濟史,但後來改學東方經濟史。 由於教育徵召,他應徵入伍,先後加入步兵第 1712 團和步兵第 66 團。 戰爭結束時,他作為二等兵復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自1945年起擔任東京產業大學經濟經濟研究所輔導員。 1947年,任東京商業大學助理教授,1948年起任該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員,1949年起任該大學經濟研究所助理教授。 1950年時晉升為一橋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又於1957年晉升為教授。1957年至1979年曾擔任社會經濟史學會理事,也任教於東京大學文學院、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院、東北大學文學院、岡山大學法律文學學院,並擔任日本國立大學圖書館部主任、日本圖書館協會大學圖書館部會長等職務。 1960年,擔任一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並於1962年獲得一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1970年,出任一橋大學社會學系主任,1975年出任一橋大學圖書館館長。1979年從一橋大學退休,成為名譽教授。退休後,於1980年在安藤義夫和增田四郎的支援下,擔任成城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1981年,擔任成城大學經濟學研究生院院長、成城大學圖書館建設委員會委員、研究生院章程審查委員會委員長。1983年,增淵龍夫去世。 == 研究內容/成果 == * 日本最早將社會史方法納入歷史研究的人之一。 * 透過對《史記》和《漢書》的分析 ,認為漢朝的人際關係普遍以俠義精神為基礎。甚至連皇帝與官僚之間的關係也是以俠義精神為基礎的。 * 批評了川勝義雄的貴族起源於於東漢漢末年黨禁時期的清流這一觀點。 增淵龍夫為人謙卑,無意培養後輩,但當他的同事村松祐次教授出國留學時,他轉而開始指導中川學(一橋大學名譽教授)的中國經濟史。 他指導的學生還包括三谷孝(一橋大學名譽教授)、石原享一(神戶大學名譽教授)、夏井春喜(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井上久士(駿河臺大學教授、和伊藤昭雄(橫濱市立大學名譽教授)。 == 腳註 == Category:栃木縣出身人物 Category:一橋大學校友 Category:成城大學教師 Category:一橋大學教師 Category:日本經濟學家 Category:日本歷史學家
阿圖瓦地區博蒙
阿圖瓦地區博蒙(,)是法國加來海峽省的一箇舊市鎮。1971年,阿圖瓦地區博蒙與市鎮埃南列塔爾(Hénin-Liétard)合併為市鎮埃南-博蒙。 == 地理 == 阿圖瓦地區博蒙()位於法國上法蘭西大區加來海峽省,該省份為法國北部沿海省份,西北瀕北海,南至索姆省,東臨北部省。 阿圖瓦地區博蒙的時區為UTC+01:00、UTC+02:00(夏令時)。 == 行政 == 阿圖瓦地區博蒙的郵政編碼為,INSEE市鎮編碼為。 == 人口 == 阿圖瓦地區博蒙於1968年時的人口數量為1779人。 == 參考文獻 == B B
Oină
奧捺、Oină()是羅馬尼亞傳統,在許多方面與棒球相似。 == 歷史 == 「oină」最初叫「hoina」。源自庫曼語「oyn(遊戲)」 oină , in Alexandru Ciorănescu, Dicționarul etimologic român, Universidad de la Laguna, Tenerife, 1958–1966.。 最古老的直接提及來自在1782年的飲食手冊,談了其健康益處。 然而,該運動可能早在1364年就已存在。Federatia Romana de Oina - informatii, regulament, competitii 1899年,教育部長組織了第一屆oină比賽。 而羅馬尼亞Oină聯盟(Federaţia Română de Oină)成立於1932年。在20世紀50年代初短暫解散。 羅馬尼亞Oină聯合會也積極在國外推廣Oină運動,在塞爾維亞、日本、印尼、英國、波蘭、德國、印度、巴基斯坦、克羅埃西亞、烏克蘭等國舉辦示範賽。製作各語的oină學習指南和手冊。http://dspace.luguniv.edu.ua/xmlui/handle/123456789/9212 Правила гри в ойну 目前有四十多個地區有該運動。 ==場地== 場地由長寬的長方形組成。 進攻方球員必須依序跑過以下四線: * 起跑線(擊球線左側) * 抵達線(後線左側) * 返回線(後線右側) * 逃脫線(擊球線右側) == 隊員 == 兩隊,每隊11人,一進攻方或「擊球方」(la bătaie)和一防守方或「接球方」(la prindere)。中場休息互換。 防守位置如下: * 3名中場 ("mijlocași") * 3名前進側 ("mărginași de ducere") * 3名返回側 ("mărginași de întoarcere") * 1名後衛 ("fundaș") 可以在後區自由移動 * 1名前鋒("fruntaș") 可以在擊球區內自由移動 進攻者依時間順序如下: * 等待回合 * 發球 * 擊球 * 等待跑動 * 跑進前進走廊 * 留在後區 * 跑回返回走廊 每支球隊都有一名隊長 ("căpitan" or "baci"")通常中場2號是隊長,因為他可以在任何位置將球傳給進攻者。因此,中場2號也被稱為“baci”。 每隊最多可有5名替補隊員。 == 範圍 == 隊員根據擊球還是接球扮演不同角色。擊球時,任務是跑過球道,越過逃脫線。接球時,任務是擊中帶球跑動的球員。每道最多可以有兩名玩家同時奔跑。一名玩家可以在兩道上被擊中一次。 == 規則 == 完整的規則可以在這裡找到。 == 評分 == 接球時,除非球接觸到手掌或手掌背面,否則每擊球一次,就得兩分。 擊球時,透過擊球超出特定線來得分,如下所示: * 球在空中越過65m線且未出界(未越過邊線),無論防守方是否在空中觸球 - 2 分 * 球落入後區 – 2 分 * 球在空中被防守球員觸及,並在後區內空中出界 - 2 分 * 球在沒有被防守球員觸及的情況下從後區飛出界外 – 1 分 *球在空中越過60m線(後線)並被防守球員接住 – 1分 * 球在空中越過四分之三線並落入四分之三區域 – 1 分 * 球從四分之三區域內飛出界外 – 1 分 * 球在空中被防守方從四分之三區域內轉移出界 - 1 分 * 球落在後線四分之三區域 – 1 分 * 球從四分之三線前的四分之三區域內被防守隊員轉移,並且隨後沒有被接在空中 - 1 分 === 競賽 === 勝隊積3分,平手積2分,負隊積1分。退出或被淘汰的球隊將不會獲得任何積分,並以 0-9 比分輸掉比賽。因傷缺席替補球員,則為0-6負,得1分;同樣情況,因球員被淘汰,則為0-9負,不得分。 == 球 == oină是由皮革製成的球,內部填充馬毛、豬毛或牛毛。在高階比賽中,球的直徑約為,重量為;在U-18比賽中,球的直徑約為,重量為。 == 比較棒球 == * 球重相似:兩者約為 * oină球棒更長更細 * 一場oină比賽僅需30分鐘 * oină隊11人,棒球隊9人 * oină防守方可以透過擊中比賽中的進攻球員(跑過球道)來得分 == 比賽 == === 羅馬尼亞 === 主要大型比賽: * 全國錦標賽 * 羅馬尼亞盃 * 羅馬尼亞超級盃 * 全國青少年錦標賽 2010年其它大型比賽 2010 calendar : * "Dragu" 盃 * "Gherăești" 盃 * "Antena Satelor" 全國錦標賽(少年組) * 聯盟盃 * 邊境警察杯 * "Monteoru" 盃 * "Cleopatra" Cup (beach oină) * "Zarandului" 盃 * "Tătaru" 盃 * 鄉村杯 * "Antena Satelor" 盃 == 參見 == *羅馬尼亞體育 *棒球 * * * ==參考== ==外部連結== *羅馬尼亞Oină聯合會新網站 *The old FRO website *The Oină Association website, creat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Romanian Oină Federation within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oină as a Romanian national sport Category:Ball and bat games Category:羅馬尼亞體育 Category:團隊運動 Category:Sports originating in Romania
奧列格·維克托羅維奇·莫羅佐夫
奧列格·維克托羅維奇·莫羅佐夫(;)是俄羅斯和前蘇聯政治家。他擁有的頭銜。1993年至2012年,他擔任國家杜馬代表,2020年起再次出任國家杜馬代表。2015年9月至2020年9月,他擔任聯邦委員會議員。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他擔任總統國內政策辦公室主任。他是統一俄羅斯黨黨員。 1980年代初,在進入主流政壇之前,他本人就職於大學部門。他能夠流利地使用德語。 ==參考資料== Category:喀山聯邦大學校友 Category:喀山聯邦大學教師 Category:統一俄羅斯黨人物 Category:俄羅斯聯邦一級高階國家官員 Category:第一屆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員 Category:第二屆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員 Category:第三屆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員 Category:第四屆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員 Category:第五屆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員 Category:第六屆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員 Category:第七屆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員 Category:第八屆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員 Category:喀山政治人物 Category: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員 Category:被歐盟制裁的俄羅斯人
J. W. Pepper
J. W. Pepper & Son, Inc. 是一家來自美國的樂譜零售發行商,總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埃克斯頓。 該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樂譜零售商,其目錄中擁有超過75萬種曲目。 J.W.Pepper 的客戶主要來自學校和教會。 == 歷史 == 詹姆斯·威爾斯·佩珀(James Welsh Pepper) (1853-1919) 是一個美國音樂發行商和音樂製造商。 1876年, 在他的家鄉創辦了一家出版社,印刷音樂教程書籍和一本名為《音樂時報》的雜誌,該雜誌於1912年停刊。1910年,他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J. W. Pepper公司。佩珀在此前一直從事生產鼓類樂器,直至1910年J. W. Pepper & Son公司成立後不久才停產。佩珀也被認為是蘇沙號的發明者,儘管這個說法有爭議。 == 公司情況 == J. W. Pepper公司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擁有一家零售店以及兩個專門負責訂單履行和運輸的配送中心。從 1984年,公司總部遷移至位於 賓夕法尼亞州保利; 2013年10月,公司總部再度搬遷至賓夕法尼亞州艾克斯頓。 == 參考 ==
亞洲運動會汶萊代表團
汶萊於1990年首次參加亞運會,此後從未缺席過一屆亞運會。該國在1994年廣島亞運會上獲得了第一枚亞運會獎牌。 ==亞洲運動會== === 亞運會獎牌榜 === === 各專案獎牌 === ===獎牌榜=== 獎牌 姓名 屆別 專案 賽事 Basma Lachkar 2022 Hangzhou Wushu Women's Taijiquan / Taijijian Marliza binti Pengiran Omar 1994 Hiroshima Karate Women's Kumite −60 kg Meghan Loo 1994 Hiroshima Karate Women's Kumite +60 kg National team 1998 Bangkok Sepak takraw Men's Regu Tong Kit Siong 2002 Busan Karate Men's Kumite −75 kg Shamrin Farhah Syahirah MohamadRodhyatul Adhwanna binti BakarFarhana Najeeha 2022 Hangzhou Karate Women's team kata == 參考資料 == Category:綜合運動會汶萊代表團 B
貝雷帽蟲屬
貝雷帽蟲屬(學名:Beretella)是一屬已滅絕的基幹蛻皮動物,也是繼皺囊蟲屬後第二種被描述的,生存於5.29億年前的早寒武紀。本屬的模式種及唯一一個物種為棘飾貝雷帽蟲(Beretella spinosa)。 == 發現與命名 == 貝雷帽蟲的化石出土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附近的第五段。 貝雷帽蟲的屬名Beretella來自法文“ béret ”,指該物種整體類似貝雷帽的體形,而種小名spinosa(拉丁文)意指其體表飾有多根棘刺。 == 參考文獻 == B B 分類:2024年描述的分類群
宣鼎
宣鼎(),字子九,又字素梅;號瘦梅,又號邋遢書生、金石書畫丐,安徽天長縣人。是小説家,戲劇家、詩人、畫家。 ==生平== 少年時期,家境豐裕。母親信佛,愛談玄學。 1852年,父母相繼去世,家道開始中落,荒災四起,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棲身於破廟之中。 1858年,入外家為婿,生計方有好轉。同年,太平軍攻佔天長後,宣鼎攜家離鄉,從此秋門轉逢,飄零四海。為了生活,為了養活八口之家,他從過軍,在山東兗州府、濟寧州等地當過幕僚、教書、賣字、售畫。 1872年,開始創作《夜雨秋燈錄》。 ==參考文獻==
20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足球比賽
20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足球比賽是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女子足球專案賽事,也是第8屆夏季奧運會女子足球比賽,將於2024年7月25日至8月10日期間舉行,參賽隊伍共有12支隊伍(含主辦國)。所有賽事分別在7座城市的7個比賽場館進行,其中,代西訥-沙爾皮約的里昂體育場為使用最頻繁的場地,決賽前共有6場比賽在此進行,而最終決賽將在首都巴黎的王子公園體育場舉行。 奧運女子足球比賽至今一律由各國的成年國家女子隊參加,球員並沒有受到年齡限制。 ==賽程表== 以下為2024年巴黎奧運女子足球比賽的賽程日期: 2024年7月 2024年7月 2024年7月 2024年7月 2024年7月 2024年7月 2024年7月 2024年8月 2024年8月 2024年8月 2024年8月 2024年8月 2024年8月 2024年8月 2024年8月 2024年8月 2024年8月 25日週四 26日週五 27日週六 28日週日 29日週一 30日週二 31日週三 1日週四 2日週五 3日週六 4日週日 5日週一 6日週二 7日週三 8日週四 9日週五 10日週六 G G G -{zh-hans:¼;zh-hant:QF;}- -{zh-hans:½;zh-hant:SF;}- B F ==參賽資格== 本屆奧運主辦國法國自動取得參賽資格,另外有分別來自6大洲的11支參賽隊伍晉級會內賽。衛冕冠軍加拿大透過晉級,連續第五屆同美國代表中北美加地區出戰奧運會內賽。而上一屆銀牌得主瑞典在2023–24年歐洲女子國家聯賽中失利,無緣取得本屆奧運參賽資格。 ==比賽場館== 賽事將在以下7座城市的7個場館舉行,所有冠名贊助的球場在奧運期間須暫時更名: *波爾多,波爾多體育場 *代西訥-沙爾皮約,里昂體育場 *馬賽,馬賽體育場 *南特,博茹瓦爾球場 *尼斯,尼斯體育場 *巴黎,王子公園體育場 *聖艾蒂安,若弗魯瓦·吉夏爾球場 ==裁判== 2024年4月2日,國際足球協會公佈2024年巴黎奧運女子足球比賽的裁判名錄。 聯盟 主審裁判 助理裁判 亞洲 山下良美() ()() 亞洲 金宥姃() 喬安娜·查拉克蒂斯()樸美淑() 非洲 () 法蒂哈·賈穆姆()戴安娜·奇科特夏() 中北美洲 卡蒂亞·加西亞() 凱倫·迪亞茲()桑德拉·拉米雷斯() 中北美洲 () 布魯克·梅奧()凱瑟琳·奈斯比() 南美洲 妮歐莎·貝克()法布莉妮·貝維拉誇() 南美洲 艾蜜卡·卡爾德拉斯() 梅麗·布蘭科() 歐洲 () 艾蜜莉·卡尼()弗蘭卡·奧弗託() 歐洲 () 法蘭雀絲卡·迪蒙特()阿爾蜜拉·斯帕希克() 聯盟 第四裁判 第四裁判 亞洲 薇洛妮卡·伯納茨卡婭() 薇洛妮卡·伯納茨卡婭() 非洲 夏蜜拉·納巴德() 夏蜜拉·納巴德() 奧黛特·漢密爾頓() 奧黛特·漢密爾頓() 南美洲 阿納希·費南德茲() 阿納希·費南德茲() 歐洲 費莉妲·克拉倫德() 費莉妲·克拉倫德() 歐洲 耶萊娜·茲韋特科維奇() 耶萊娜·茲韋特科維奇() 聯盟 影像輔助裁判 男性裁判 男性裁判 男性裁判 亞洲 哈米斯·馬裡() 亞洲 西瓦功·布烏東() 非洲 雷盧·本布拉漢() 非洲 馬哈茂德·阿修爾() 中北美洲 達尼昂·帕奇門() 中北美洲 吉列摩·帕切科() 南美洲 赫克託·帕萊塔() 南美洲 羅德里戈·卡瓦哈爾() 南美洲 萊奧丹·岡薩雷斯() 歐洲 () 歐洲 () 歐洲 () 歐洲 () 歐洲 羅伯·狄佩林克() 歐洲 () 歐洲 () 女性裁判 女性裁判 女性裁判 亞洲 () () 南美洲 戴亞妮·穆尼茲() 歐洲 () ==抽籤儀式== 抽籤儀式於2024年3月20日下午8點(UTC+1)在法國巴黎舉行。12支參賽隊伍依據其所屬檔次被分入3個組別中,每組各有4支隊伍且分別來自不同的大洲。其中,主辦國法國自動被分入A組第一位,其餘11支隊伍則根據最近一次的國際足協女子世界排名(2024年3月15日)來分配所屬檔次。 第1檔次 第2檔次 第3檔次 第4檔次 * (3) * (1) * (4) * (5) * (7) * (9) * (10) * (12) * (23) * (28) * (36) * (65) ==排名規則== 分組賽賽事中,每場比賽的勝方隊伍可得3分,平局時雙方各得1分,敗方隊伍則得0分並且不倒扣積分;各組若有兩支或以上隊伍的積分排名相同,將依序按照以下規則決出名次,直到球隊沒有重複名次為止: # 所有分組賽賽事的積分總和; # 所有分組賽賽事的得失球差; # 所有分組賽賽事的總入球數; # 相同積分球隊之間的對賽積分; # 相同積分球隊之間的對賽得失球差; # 相同積分球隊之間的入球數; # 累積的紀律分數最少: # 抽籤決定。 ==分組賽== 12支隊伍分為A、B、C三組進行比賽,每支隊伍將與同組別的其他隊伍進行雙迴圈賽。分組賽結束後,各組最佳兩名隊伍率先晉級淘汰賽;而各組的第三位球隊進行排名後,積分最高的兩支隊伍也可取得淘汰賽的晉級資格。 ===A組=== ---- ---- ===B組=== ---- ---- ===C組=== ---- ---- ===小組第三位排名=== ==淘汰賽== 每局淘汰賽時長90分鐘,若正規時間結束時兩隊比分仍相同,則進入30分鐘的延長賽(上下半場各15分鐘);若延長賽結束時仍為平手,將進行最終的互射十二碼大戰來決出勝負。 ===比賽組合=== 最佳第三位球隊 最佳第三位球隊 最佳第三位球隊 1Avs 1Cvs A B 3B 3A A C 3C 3A B C 3C 3B ===晉級圖=== ===半準決賽=== ---- ---- ---- ===準決賽=== ---- ===銅牌賽=== ===金牌賽=== ==參見== * 20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子足球比賽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賽程表 *Women 2024 Summer Olympics 2024 Olympics
詼諧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
《詼諧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 德語中的Witz一般翻譯為“詼諧”,有時也更加通俗地譯為“笑話”。英譯名採取了後者通俗的做法,根據1905年喬伊斯·克里克(Joyce Crick)的翻譯,譯作“The Jok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Unconscious”即《各種笑話及它們與無意識的關係》。有些英譯本翻譯為“The Jok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即《笑話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或“Wit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即《詼諧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中譯本也有作《詼諧及其與潛意識的關係》的。是精神分析學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於 1905 年出版的一本關於詼諧(Witz)、喜劇(Komik)、幽默(Humor)的精神分析的書。 Doane, Mary Anne. "Theorising the female spectator." Hollywood: Cultural dimensions: ideology, identity and cultural industry studies 4, no. 3 (2004): 95.在作品中,弗洛伊德描述了詼諧的心理過程和技巧,並將它們與夢的工作和無意識的過程和技巧進行了比較。 == 內容 == 弗洛伊德聲稱“我們對詼諧的享受”表明了我們在更嚴肅的談話中所壓抑的東西。 Billig, Michael. "The dialogic unconscious: Psychoanalysis, discursive psychology and the nature of repress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6, no. 2 (1997): 139-159.弗洛伊德認為,詼諧的成功取決於一種心理花費,透過這種能量花費,詼諧可以讓人克服壓抑。 Atluri, Tara. "Lighten up?! Humour, Race, and Da off colour joke of Ali G."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1, no. 2 (2009): 197-214. 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理解詼諧技巧對於理解詼諧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至關重要,正是這些技巧才使得詼諧成為詼諧。 Neitz, Mary Jo. "Humor, hierarchy, and the changing status of women." Psychiatry 43, no. 3 (1980): 211-223.弗洛伊德還指出,聽詼諧而開懷大笑的聽眾通常沒有心情去探究笑話的技巧。 Janks, Hilary. "Critical literacy: Beyond reason."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9, no. 1 (2002): 7-26. == 結構 == 本書分為“分析”、“綜合”和“理論”三個部分。 第二部分討論了詼諧的心理起源和動機,以及詼諧作為一種社會過程。 本書的第一部分包括對詼諧的技巧和傾向的討論。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討論了笑話與夢和無意識的關係。 == 影響 == 這本書在《探險活寶》第十季第九集“Blenanas”中被提及。泡泡糖公主給了芬恩一本書,並說她沒有時間向他解釋幽默的心理學。該集的標題為“Der Witz Und Seine Beziehung Zum Unter Bewussten”。 == 相關連結 == * 弗洛伊德的幽默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參考書目 == 參考 == Category:含有德語的條目 Category:弗洛伊德作品 Category:弗洛伊德 Category:精神分析
BOYNEXTDOOR音樂作品列表
BOYNEXTDOOR影視作品列表,主要列舉韓國男子音樂團體BOYNEXTDOOR歷年發行的各類音樂專輯、歌曲。 == 韓語作品 == === 迷你專輯 === # 專輯資料 曲目 1st 《WHY..》 * 發行日期:2023年9月4日 * 首週銷量:382,083+ 2nd 《HOW?》 * 發行日期:2024年4月15日 * 首週銷量: === 單曲專輯 === # 專輯資料 曲目 1st 《WHO!》 * 發行日期:2023年5月30日 * 首週銷量:99,042+ == 原聲帶 == 年份 影視作品 歌曲名稱 參與成員 備註 2023年 網路漫畫《GARBAGE TIME》 Fadeaway 全員 == 音樂錄影帶 == 年份 收錄作品 歌曲名稱 音樂影片 舞蹈影片 2023年 《WHO!》 But I Like You 2023年 《WHO!》 One and Only 2023年 《WHO!》 Serenade 2023年 《WHY..》 But Sometimes 2023年 《WHY..》 ABCDLOVE 2023年 《WHY..》 Crying 2024年 《HOW?》 Earth, Wind & Fire == 註釋 ==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麥敬年
麥敬年(,),英國政治人物,英格蘭和威爾士綠黨成員,曾在香港出任公務員超過32年,當中包括出任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官至首長級乙級政務官。他從雷丁大學及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分別取得文學學士及俄語文憑後,在1983年獲香港政府取錄為政務主任。他在入職初期曾任職於北區政務處、布政司署工務科及郵政署等部門及決策科局,亦兩度效力經濟科,曾負責策劃定立競爭法的工作。他在其公務員生涯中長期主政體育政策,並多次任職相關職位,在退休前於民政事務局出任約七年後改稱體育專員的副秘書長一職。他參與了香港申辦2006年亞洲運動會及2022年亞洲運動會的計劃,但分別在次輪投票落選及未獲香港立法會支援和撥款,均以失敗告終。 == 早年生活 == 麥敬年在1961年9月22日於英國大倫敦克羅伊登出生。因父母在他三歲時離異,他被迫和弟弟與母親展開飄泊的生活。他先於根西等海峽群島的鄉村生活,及後再轉至劍橋郡的農村定居。後來,他的舅父更一度將他帶至泰恩河畔紐卡斯爾生活,但在約一年後又重返劍橋。他在小學時期曾擔任足球校隊隊長,但他母親安排他入讀沒有足球隊的中學,令他被迫放棄足球並改為參與欖球和板球訓練。他因優秀的學業成績而獲獎學金資助入讀位於劍橋郡的高中,及後更在1979年考入雷丁大學修讀法語及國際關係學。然而,他因厭倦法語及國際關係課堂,而改為學習俄語,並繼而取得到半年在法國及四個月在俄羅斯列寧格勒當交換生的機會,其中他更在1981年於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取得俄語文憑。最終,他在1983年取得雷丁大學文學學士。 畢業後,厭惡戴卓爾夫人政府的麥銳意前往海外工作,故向路透社應徵外訪記者職位,但遭到拒絕。後來,他從衛報看到香港政府招聘政務主任,並提供理想的薪酬待遇,決定前往倫敦參加招聘考試。在透過筆試及白廳初步面試後,他在香港政府駐倫敦辦事處接受姬達主持的最終面試,並獲得取錄。 == 公務員生涯 == === 殖民地時期 === 麥敬年與另外七名港府新員工從印度孟買中轉至香港,他於1983年8月30日抵達中區政府合署履新,出任政務主任。他在入職後獲安排入住位於堅尼地道的宿舍,並在首六個月獲安排參與廣東話課程,及後港府向他額外提供三個月的進階課程。直至1984年6月,他獲調派至民政總署,並在同年7月24日正式上任他的首個崗位,於北區政務處擔任民政主任,負責發展事務。麥與北區政務專員夏秉純是北區理民府中僅有的外籍員工,而夏秉純更教導麥各種地方治理知識,使到工作富有趣味。麥著手協助粉嶺/上水新市鎮的建設,並統籌粉嶺公路等世界級基建設施的工程。 不過,麥於1985年5月就被匆匆召回布政司署文康市政科,出任助理文康市政司,負責管理文化事務。任職兩年後,他於1987年1月調任至保安科擔任助理保安司,負責撲滅罪行委員會工作,任內亦曾署任首席助理保安司。他於1989年9月獲安排調離布政司署,改於郵政署主管政策及法例工作。麥在1991年2月重返布政司署,於經濟科擔任助理經濟司,並在1992年4月晉升高階政務主任,遂於1993年11月轉至工務科任職助理工務司,支援發展計劃的推展,進一步在1994年1月升任首席助理工務司。他在1996年3月調職至文康廣播科擔任首席助理文康廣播司,首次主管他熱愛的體育事務,而港府亦趕在香港主權移交前於同年4月1日將他晉升為首長級丙級政務官。 === 主權移交後初期 === 麥敬年在香港主權於1997年歸還中國後繼續為特區政府服務,留任文康廣播局首席助理局長,惟1998年4月9日起因文康廣播局解散,麥的職位被兼併至民政事務局。及後,因應市政服務在1999年底重組,康樂及體育資源重整,麥隨後亦負責重整相關服務的管理架構。與此同時,麥因擔任香港康體發展局官守委員而參與增減資助精英運動的討論,而艾培理更公開斥責康體發展局因行政低效而阻礙2000年雪梨奧運的運動員資助撥款,均一度造成爭議。儘管康體發展局不受體育界人士歡迎,麥依然拒絕港協暨奧委會裁撤康體發展局的要求,更在與逾70個體育總會會面後提出改善康體發展局架構的反建議。 除了體育政策外,麥亦負責統籌港府的康樂服務和規管,以及相關行政工作。港府在麥任內就曾被批評收取過於高昂的康樂牌照費用,而且更在向香港立法會提出增加索取文件費用時亦被質疑定價過高,但他則以用途多涉及高標準的訴訟程式為昂貴價格辯護。另外,香港於2000年代初興起將農地改裝為私人高爾夫球練習場的熱潮,導致偶有途人遭球擊中受傷的情況。麥在立法會坦誠沒有架構規管合符土地用途的練習場,但他及後亦草擬建議報告提出以行政措施控制狀況。 ==== 申辦2006年亞運 ==== 在港府的支援及推動下,香港在1999年11月宣佈申辦2006年亞洲運動會。港府派出麥敬年代表港府,並帶同民政事務局局長藍鴻震的港府信函,陪同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及另外四名委員前往科威特呈交申辦意願書。與此同時,港府研究後指出可借出新落成的公共房屋作選手村,並安排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出任申辦委員會主席,惟麥澄清港府不會取代港協主導申辦亞運的地位。 然而,申辦亞運的計劃令很多由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解散時遺留下來的專案被迫推遲,以釋出資金及土地予亞運的相關基建及開支。立法會在2000年11月時質疑政府或會因申辦亞運而將中山紀念公園等文娛康體工程無限期押後,將其四億港元建築成本納入亞運預算。麥代表政府向議員指出兩市局解散後港府重新審視文娛康體設施需求,更將私人屋苑會所納入衡量標準而令工程優次改變,惟民主黨李華明及甘乃威均認為港府懼怕私人會所競爭而拖延公共設施的做法無稽。另外,港府亦因興建選手村而改動兩塊學校邨土地以騰出空間,而麥則澄清改動只涉及土地位置改動,不涉及縮減學校邨工程,但學校邨卻需延期三年落成。 不過,香港最後申辦亞運失敗,隨團的麥等官員神情落寞,部分官員甚至更痛哭落淚。及後,麥在2001年4月時公佈,港府在不需要新主場館應付亞運的情況下,敲定以30至50億港元興建新的運動場及體育館,分別取代香港大球場及伊利沙伯體育館,應付未來本地體育需求及承接更多國際體育賽事,為啟德體育園的雛形。事後,他在2001年7月受港府指示主持體育政策檢討小組,直至同年12月由杜巧賢接任首席助理局長後離開民政事務局。 === 可持續發展政策 === 麥敬年在2002年獲調任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轄下行政署,出任助理處長,負責統籌跨部門的可持續發展政策。他在上任後隨即統籌由九名首長級人員組成的港府跨部門代表團於同年8月出席。返港後,他亦協助港府在2003年設立可持續發展基金的工作。在2004年2月,他更統籌港府在香港主辦以「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聯合國亞太領袖論壇,並為到訪的各國領袖安排考察大澳及九廣西鐵等地的執行措施。與此同時,他亦在2003年於萊斯特大學完成體育社會學碩士課程。 及後,麥支援由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擔任主席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2004年中起陸續推出廢物徵費、發展可再生能源及十號貨櫃碼頭選址等的可持續發展建議。委員會提早在2005年5月公佈首份可持續發展策略檔案,並就廢物處理、發展再生能源及都市規劃三方面提出具體發展原則,麥承認受曾蔭權即將辭任司長參選行政長官補選影響。許仕仁在2005年中接任主席後,麥主持多場論壇,除討論策略檔案的建議外,亦創新地允許公眾提出新討論範疇。 ===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 麥敬年在2000年代中離開行政署轉至經濟發展及勞工局擔任首席助理秘書長。他在任內初期多次就消費者保護事宜於香港立法會答辯,包括應對美容保健產品及服務誤導或誇大聲稱的問題,以及車用燃油零售市場欠缺競爭等。由於香港各界普遍均存在大量反競爭行為,而燃油市場封閉問題最終引起大眾關注,港府遂於2006年起籌備訂立跨行業的競爭法,而麥則參考新加坡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的案例,認為香港在打擊反競爭上可以教育先行,後再加強規管的方向發展。麥協助港府在2006年完成公眾諮詢,再於2008年向立法會提交建議條文,針對合謀訂價、串通投標、限制產量及分配市場等寡佔行為定立罰則,並設立競爭事務委員會進行宣傳教育、調查及執法。 === 副秘書長 === thumb|麥是港府中協調東亞運籌辦工作的重要官員 在香港在籌備主辦2009年東亞運動會的最後階段,港府在2008年12月將麥敬年調回民政事務局體育及康樂科,並升任副秘書長,以應付繁重的東亞運策劃工作。麥在籌備過程中定期匯報進度,包括公佈比賽場地安排、門券價格和主場館將軍澳運動場的施工狀況,以及與國家體育總局商討派出一線運動員等事宜。與此同時,港府因對足球運動的支援不足而在2009年3月於立法會上備受抨擊,麥承諾港府將委託顧問研究足球發展,連同港隊在12月的東亞運奪得男子足球金牌,朝野一致支援港府加強足球支援,麥亦於2010年3月接納顧問報告,決定投入約一億港元資金定立五年計劃,以執行改善香港足球總會行政、加強青訓系統、設立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等共49項措施。雖然東亞運最終嚴重超支,而管理公司則行政欠妥善,甚至涉嫌挪用公款,麥及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馮程淑儀等人更須出席香港立法會的帳目聆訊。經過東亞運等大型運動會後,麥依然認為香港運動員能持續汲取大賽經驗,香港的體育事業亦可以繼續發展。 港府在2011年初欲借東亞運後的體育熱潮,爭取民眾支援申辦2022年亞洲運動會,而麥亦順理成章統籌申辦事宜,並指出承辦亞運的新設施可用於長期培訓運動員,加強地區康體服務支援,並增辦更多大型體育賽事,達致精英化、普及化和盛事化的方針。在爭取立法會支援時,他更指或者沒有其他城市申辦,若香港貿然放棄會錯失機會,但如果申辦失敗,港府承諾仍然會將預算用於加強體育設施。然而,因港府舉辦東亞運的過程及成效不理想,以及對體育欠缺規劃及支援等負面形象,包括民建聯和自由黨等多名建制派議員均明言跟隨輿情反對撥款申辦亞運,議案遭大比數否決,而2022年亞洲運動會的主辦權則落入唯一申辦的杭州市手中。 申辦亞運被否決後,麥繼續履行承諾如期增設康體設施以舉辦大型賽事,包括香港單車館於2013年落成後隨即承辦等,並投放資源予香港體育學院改善及增加訓練設施。不過,港府堅持精英體育專案支援制度和考慮因成本大幅度上升而擱置興建啟德體育園,令麥等體育政策官員備受體育界質疑。最終,港府在2014年落實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形式興建體育園,並完成聘請人員作規劃研究的撥款安排,亦為優秀運動員提供退役金計劃。 == 退休生活 == 麥敬年於2015年12月卸任擔任約七年的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職務,並從公務員系統中退休,由及後更改職稱為體育專員的楊德強接任。他在退休前一度是港府最年輕的外籍政務官,但他以54歲之齡退休後,比他更為年長的柏嘉禮和蘇啟龍反而成為最後兩名在港府效力外籍政務官。 麥敬年在退休後決定返回英國,並於大倫敦哈林蓋區定居。及後,他在2018年復出工作,於英格蘭和威爾士綠黨在哈林蓋區的分部擔任秘書兼派遣統籌,而他偶爾亦會訪港向香港總商會等機構介紹體育政策及相關知識。 == 個人生活 == 麥敬年已婚,他與妻子在1993年於酒吧消閑時邂逅。他除了在大學時修習法語及俄語外,亦因在香港工作而純熟使用香港粵語,流暢及標準程度甚至達母語水平。麥認為大學學習法俄兩語的經驗令他更易掌握漢字及粵語,而參與足球活動亦有助語言學習,甚至認識運用髒話。他更曾在港府記者會上向傳媒表示自己的粵語能力比母語英語更勝一籌。 作為足球愛好者的麥頻繁參與足球活動,幾乎把全港的足球場都使用過。他在1980年代曾在港府內組織名為戴拿模()的足球隊,並曾擔任球隊隊長。另外,他亦是港府足球隊的領軍人物,但球隊表現並不出色,在香港回歸前共12年與葡屬澳門政府的比賽均告落敗,與香港足球代表隊在港澳埠際足球賽的壓倒性往績相反。麥效力時的港府足球隊在回歸後改與香港立法會議員隊作賽依然未嘗勝果,但梁國雄多年來經常侵犯作為球隊重心的麥。麥不但參加體育運動,更義務參與會所及體育總會的管理工作,當中包括擔任香港足球總會紀律小組及九龍木球會等組織的委員。 == 榮譽 == === 殊勳 === *官守太平紳士()(2010年7月1日-2015年12月) === 頭銜 === * 麥敬年,JP(Jonathan Michael David McKinley, JP,2010年7月1日-2015年12月) == 參考資料 == == 相關條目 == * 競爭法 * 楊德強 * 民政事務局 == 外部連結 == * 麥敬年任職香港政府時的個人官方領英頁面 * 麥敬年退休後的個人官方領英頁面 Category:克羅伊登區人 Category:在香港的英國人 Category:在英國的香港人 Category:雷丁大學校友 Category: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語言系校友 Category:萊斯特大學校友 Category:英國男性政治人物 Category:香港政務主任 Category:香港政府官員 Category:香港男子足球運動員 Category:體育活動家 Category:20世紀男性政治人物 Category:21世紀男性政治人物 Category:太平紳士
磨齒獸科
磨齒獸科(學名:)是已滅絕的地懶,生存於2,300萬至11,000年前的北美洲及南美洲http://paleodb.org/cgi-bin/bridge.pl?action=checkTaxonInfo&taxon_no=43629&is_real_user=1Mylodontidae: Paleobiology Database 。磨齒獸科與同樣已滅絕的,以及現存樹棲性的二趾樹懶科為近親,三者均屬於磨齒獸總科。磨齒獸科與陵角懶科之間的親緣關係證據主要是來自種系發生學及形態學分析,甚至有部分較早期的研究會將陵角懶科置於磨齒獸科下。而磨齒獸科與二趾樹懶科之間的親緣關係證據則仰賴粒線體DNA及膠原蛋白胺基酸序列的分析研究。後者分析顯示二趾樹懶科比起二趾樹懶科,與磨齒獸科的親緣關係更為接近。此外,同樣仍未滅絕的樹懶科(包含已知的4種三趾樹懶)則是屬於親緣關係較遠的大地懶總科。 由於在洞穴中同時發現人類與地懶的遺骸,包括了數量不少的毛髮、皮膚、糞便等亞化石,科學家最初認為這些早期的人類會建造畜欄來豢養這些地懶Woodward (1900)。然而,放射性碳定年法分析顯示人類及地懶生存於洞穴的時間並未有重疊。磨齒獸科是目前已知確認具有皮內成骨的地懶,但僅有部分屬具有此特徵,其中就包括了、副磨齒獸屬及,其他屬則缺乏。 == 系統發生樹 == 本系統發生樹係根據膠原蛋白及粒線體DNA序列分析: == 參考文獻 == === 參考書目 === *Woodward, A.S. (1900): On some remains of Grypotherium (Neomylodon) listai and associated mammals from a cavern near Consuelo Cove, Last Hope Inlet.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900(5): 64–79. == 延伸閱讀 == * *Cuvier, G. (1796): Notice sur le squelette d'une très grande espèce de quadrupède inconnue jusqu'à présent, trouvé au Paraguay, et déposé au cabinet d'histoire naturelle de Madrid. Magasin encyopédique, ou Journal des Sciences, des Lettres et des Arts (1): 303–310; (2): 227–228. *De Iuliis, G. & Cartelle, C. (1999): A new giant megatheriine ground sloth (Mammalia: Xenarthra: Megatheriidae) from the late Blancan to early Irvingtonian of Florida. Zool. J. Linn. Soc. 127(4): 495–515. * (1993): Yukon Beringia Interpretive Center - Jefferson's Ground Sloth. Retrieved 2008-JAN-24. *Hogan, C.M. (2008): Cueva del Milodon, Megalithic Portal. Retrieved 2008-APR-13 * (1980): Pleistocene Mammals of North Americ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McKenna, Malcolm C. & Bell, Susan K. (1997): Classification of Mammals Above the Species Level.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Nowak, R.M. (1999): Walker's Mammals of the World (Vol. 2).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White, J.L. (1993): Indicators of locomotor habits in Xenarthrans: Evidence for locomotor heterogeneity among fossil sloth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3(2): 230–242. * == 外部連結 == * Sloth World: An Online Sloth Bibliography * Picture and information about a ground sloth skeleton on display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s Science Library *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ground sloth page * Illinois State Museum ground sloth page * Ground sloths at La Brea * Eremotherium in Florida * Have some ground sloths survived in Argentina? * Ground sloths in general * Western Center for Archaeology and Paleontology Hemet, CA Category:北美洲史前哺乳動物 Category:南美洲史前哺乳動物 Category:1889年描述的分類群
維克托·哈塞爾布拉德
維克托·哈塞爾布拉德(;),瑞典發明家、攝影師、鳥類學家,哈蘇公司(Victor Hasselblad AB)創始人,老哈蘇公司(Fritz W. Hasselblad & Co)創始人之孫,因發明哈蘇6x6釐米中畫幅相機而聞名。 == 參考文獻 == Category:哥德堡人 Category:瑞典攝影師 Category:20世紀瑞典發明家 Category:瑞典鳥類學家 Category:20世紀瑞典動物學家 Category:哈蘇
深藍汽車
深藍汽車(Deepal)是中國汽車製造商長安汽車旗下的電動汽車品牌。該品牌由深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其前身為2018年成立的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改為現名並實現獨立運營。 == 歷史 == 2018年,作為長安汽車新能源發展計劃“香格里拉計劃”的一部分,長安汽車將旗下的新能源汽車業務獨立運營,成立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業務涵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加工、銷售、諮詢、租賃及充電業務。長安新能源曾在2018年10月於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增資,之後於2019年6月因“與投資者產生分歧”而暫停增資事項。同年11月,長安新能源完成首輪融資,引入4家戰略投資者,增資28.4億元,成為汽車領域首家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央企下屬企業。長安新能源成立的四年時間內均出現了淨利潤虧損,截至2021年淨資產為-6.37億元。2022年1月24日,長安新能源完成B輪融資,融資49.77億元,其中長安汽車增資13.6億元。增資後,長安汽車持股比例由48.95%減持至40.66%,且仍為大股東。長安汽車表示,長安新能源計劃於2025年實現上市。 2022年4月13日,長安汽車正式釋出新能源汽車品牌“深藍”,同時公佈首款車型深藍SL03(研發代號C385),提供純電、增程和氫電三個版本,於7月25日上市。深藍SL03於同年12月交付量達10000輛,成為中國大陸最快實現交付破萬的電動汽車品牌。 2022年12月,長安汽車宣佈購回長安新能源10.34%股權,持股比例增加至51%,並收回控股權。 2023年3月,長安深藍更名為深藍汽車,實現獨立運營。6月25日,深藍首款SUV深藍S7上市。 2023年11月,長安汽車宣佈將包括深藍在內的三大新能源品牌引入東南亞市場,並先期在泰國推出L07和S07兩款車型,以整車進口的形式銷售。長安汽車表示已在泰國建設生產基地,該基地將於2025年第一季度投產。 2024年3月18日,深藍汽車推出第三款車型以及首款中大型增程SUV深藍G318,該車採用2023年11月首次釋出的超級增程技術。 ==車型== 深藍汽車的車型採用長安EPA1新能源平臺。 ===現存車型=== * (2022年至今,國際版為深藍L07):緊湊型純電轎車,另設有增程及氫電版本 * (2023年至今,國際版為深藍S07):緊湊型純電SUV,另設有增程及氫電版本 * (2024年至今):中大型增程越野車 File:Shenlan_SL03_007.jpg|深藍SL03 File:2023_Chang'an_Shenlan_S7.jpg|深藍S7 ==歷年銷量== 年份 總銷量 2022 33,354 2023 136,912 ==註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Category:長安汽車集團 Category:江北區 (重慶市) Category:渝北區 Category:電動車製造商 Category:2018年建立的中國公司 Category:2018年重慶建立 Category:重慶公司
吳義仁
吳義仁(,)是一名馬來西亞裔美國科學家,現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系副教授。他是加州山景城創業公司的創辦人、執行董事長兼執行長。Lytro是根據吳義仁在史丹佛大學的研究生研究成果開發的消費級光場相機。Lytro於2018年3月底停止營運。 == 生平 == 吳義仁出生於馬來西亞,9歲時移民到澳大利亞。他於2001年獲得史丹佛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士學位,2002年獲得電腦科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得電腦科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數位光場攝影》(Digital Light Field Photography)獲得2006年ACM博士論文獎。 == 商業生涯 == 吳義仁曾於2000年6月至2000年9月和2003年6月至2003年9月在史丹佛大學學習期間在微軟實習https://www.linkedin.com/in/renng 。2006年畢業後,吳義仁創立公司,並擔任執行長長達六年多。2012年6月29日,吳義仁宣佈他將辭去執行長一職,以便將更多時間用於公司的願景,減少對公司日常營運的投入。吳義仁也將擔任執行董事長,並繼續全職在Lytro工作。時任執行董事長的擔任臨時執行長,直到2013年3月,經過長時間的外部物色,吳義仁選擇了前寧執行長傑森·羅森塔爾(Jason Rosenthal)擔任Lytro的新任執行長。 == 學術生涯 == 2013年,吳義仁榮獲英國頒發的塞爾溫獎,該獎項授予35歲以下成功開展與成像相關的科學研究的人。 2015年7月,吳義仁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工程學院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系助理教授。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 Lytro - Home * Ren Ng EECS Profile at UC Berkeley Category:美國科學家 Category:移民美國的馬來西亞人 Category:美國公司董事長 Category:史丹佛大學校友 Category: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師 義仁
女侍中
一生一次 (賈斯汀·比伯歌曲)
〈一生一次〉()是加拿大歌手小賈斯汀首張精選輯《MY WORLDS - THE COLLECTION-》中的一首歌曲。 == 音樂錄影帶 == 這段由執導的音樂錄影帶於2009年6月13日在比伯的YouTube頻道上發布,幾乎是單曲在iTunes上發布的一個月前。比伯的導師亞瑟小子和他最親密的朋友之一瑞安巴特勒出現在影片中。特色是比伯穿著灰色連帽運動衫,對著鏡頭頑皮地笑著。截至2019年1月,該影片在YouTube上的觀看次數已超過5.9億次。比伯發表評論說「從我的網路攝影機到專業影片真的很酷」。《娛樂週刊》的莉亞·格林布拉特(Leah Greenblat)在對該影片的評論中表示:“比伯似乎確實擁有許多使他的偶像成為流行/R&B超級巨星的品質,包括清晰、柔和的聲音、海報男孩般的外表以及真誠的態度。 在音樂錄影帶中,亞瑟、比伯和巴特勒都將自己描繪成後兩人在亞瑟家玩電子遊戲。比伯接到亞瑟小子的電話,詢問亞瑟是否可以在他回來之前看守房子。同意後,比伯舉辦了一場家庭聚會,並試圖特別接近一個由克里斯汀·羅德赫弗扮演的女孩,但他感到很失望,因為他以為他們很親密,但在影片的最後,當他們坐在泳池邊時,她發現了她。原本羅德赫弗和比伯應該手牽手跳進泳池,但水太冷了。然後他站起來,被亞瑟抓住了。 == 發行歷史 == 地區 日期 格式 美國 2009年5月18日 主流節奏播放 美國、加拿大 2009年7月7日 數位音樂下載 英國 2010年1月4日 數位音樂下載 == 參考資料 == Category:2009年歌曲 Category:賈斯汀·比伯歌曲 Category:特里基·斯圖爾特創作的歌曲 Category:The-Dream創作的歌曲 Category:特里基·斯圖爾特製作的歌曲
斐濟—馬來西亞關係
斐濟—馬來西亞關係()是指斐濟與馬來西亞之間的雙邊外交關係。斐濟在吉隆坡設有高階專員公署,該高階專員公署還派駐汶萊、菲律賓和新加坡,馬來西亞在蘇瓦設有高階專員公署。 == 歷史 == 兩國都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並且由於1952年至1956年馬來亞緊急狀態期間有許多斐濟士兵在馬來西亞半島服役,因此兩國有著長期的關係。1971年,斐濟首任總理卡米塞塞·馬拉訪問馬來西亞,並於1977年建立外交關係。馬來西亞駐蘇瓦高階專員公署於1984年成立,斐濟駐吉隆坡高階專員公署於1988年成立。 1996年8月4日,斐濟總理西蒂韋尼·蘭布卡抵達吉隆坡蘇丹阿都阿茲沙機場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旨在加強馬來西亞與斐濟之間的雙邊關係。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表示,有必要鼓勵兩國私營部門之間加強互動與合作。蘭布卡邀請馬來西亞投資者參與斐濟農業、旅遊業、漁業和採礦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Category:斐濟雙邊關係 Category:馬來西亞雙邊關係
指壓
指壓()是一種由日本人在20世紀推廣的替代醫學療法,基於經絡等傳統中醫概念。 沒有科學證據表明指壓可以預防或治癒任何疾病。儘管部分病人會覺得疼痛,指壓被認為是一種總體安全的治療方法,但其並非沒有風險。有觀察性研究結果顯示12%至22%的患者在接受指壓後報告了不良影響,還有個別案例出現了嚴重併發症。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歐洲指壓聯合會 Category:替代醫學 Category:日本發明
Tommy Jonathan Sinaga
#REDIRECT 湯米·喬納森·西納加
西祖寺
西祖寺,位於馬達加斯加安塔那那利佛。是一支中國佛教團體。 該寺成員與其他寺院的成員稍有不同,他們每天並不是打坐唸經,而是練習樂器。這源自寺院方丈釋悟樂禪師創造的“方便法門”,以便更容易的領悟佛法。 根據其方丈指示,僧團在2015年成立廣玄藝術團;淨慧交響樂團;香根舞蹈團和黎明合唱團。並相繼在世界各地進行演出。演出包括交響樂;舞蹈;個人獨奏;合唱及其他藝術專案。
普拉加
普拉加是一家總部位於捷克布拉格的製造公司。公司生產汽車、卡車和飛機。普拉加V3S 5噸卡車被使用了半個多世紀。目前公司生產卡丁車、賽車、公路摩托車,並涉足賽車運動。它每年生產多達7000個卡丁車底盤,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卡丁車製造商之一。 == 歷史 == 普拉加成立於1907年,是企業家弗蘭奇謝克·林霍夫(František Ringhoffer)和1. českomoravská továrna na stroje(“第一波西米亞摩拉維亞機器廠”,後來成為ČKD工廠的創始部分)公司之間的合資企業,主營汽車製造。林霍夫只呆了一年,1909年就把公司更名為普拉加(Praga,拉丁語的Prague,布拉格)。其早期型號在義大利公司的許可下製造。 除了製造自己的車輛外,布拉格後來還為飛機和坦克等其他車輛提供發動機和變速箱。 1929年,普拉加與捷克斯洛伐克最大的工程公司ČKD合併。 1929年,ČKD的BD摩托車以普拉加品牌重新命名。這是於1927年設計的500cc先進的四衝程單氣缸雙頂置凸輪軸模型。BD的名字被保留作為其型號名稱。 1932年,普拉加推出了第二款摩托車型號BC。它有一個350cc的單頂置凸輪軸發動機、傳動軸和衝壓鋼車架。普拉加於1933年停止了這兩種摩托車型號的生產。 工廠的大部分在1945年的空襲中被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廠得到重建,並恢復了貨車和公共汽車的生產。公司於1945年10月被國有化。1947年之前還小批次生產了乘用車(僅限中型),供政府官員使用。 是20世紀50年代末開發的自行高射炮。它由經過大幅改裝的普拉加V3S 6輪驅動卡車底盤和兩門30毫米防空自動炮組合而成。 2011年6月,公司在比利時舉行的荷蘭上推出了新款賽車普拉加R4。它配備520馬力的八缸發動機,尚未獲得正常道路交通的認證。據其所有者稱,公司正在採取漸進措施,使普拉加的汽車不僅可以出現在賽道上,而且可以合法上路。 2012年的是一款參加過荷蘭超級跑車挑戰賽和跑車比賽的賽車。2016年,公司推出了第一款限量版超級跑車普拉加R1R,它是R1賽車的衍生型。這是自1947年以來普拉加品牌第一款可合法上路的汽車。 ==產品== ===汽車=== *(1911–1929) *(1912–1932) - 加長轎車 *(1913–1942) *(1934–1937) *(1924–1941) *(1934–1936) *(1934–1935) *(1935–1947) 普拉加的所有汽車生產於1947年停止,但於2011年生產R4S時重新啟動。它採用基於鈴木隼發動機的3.2L V8發動機,可產生530馬力,總重量僅為880公斤。 R4S的一個特點是外傾角和前束角標記,無需使用高階工具,特定數量的“點”代表一定程度的外傾角或前束角。 *普拉加R4S(2011) - 賽車 *(2013–) - 賽車 *(2016–2019) - 跑車 *(2023–) - 跑車 File:MotorSport World Expo 2012 (8185620743).jpg|普拉加R4S File:2021 Praga R1.jpg| File:Praga R1R at Legendy 2018 in Prague.jpg| File:2023 Praga Bohema.jpg| ===摩托車=== *(1929-1933) *(1932-1933) *普拉加ED 250 (1999-2003) - 耐力賽 *普拉加ED 610 (2000-2003) - 耐力賽 ===普拉加貨車=== *(1915-1931) - 4噸卡車(4x2) **普拉加TN(Praga TN) - 羅馬尼亞ČKD TN SPE 裝甲車的底盤(製造了8輛) *(1947-1951) - 1.5噸輕型卡車(4x2) *(1933-1953) - 3噸卡車(4x2) **(1934-1955) - 安裝柴油機的RN改裝型號 *(1935-1939) - 2噸陸軍卡車(6x4) *普拉加ND(1938-?) - 7噸重型卡車(4x2) *(1953-1990) - 3噸全地形卡車(6x6),生產約13萬輛 *(1956-1974) - 5噸卡車(4x2) *普拉加UV100(原型車,1985) *普拉加UV120(原型車,1985) *(1992-2001) - 多功能中型卡車(4x4) ===公共汽車=== thumb|普拉加NDO公共汽車 *(1938-1948) * * * - A150卡車的公共汽車型號 ===無軌電車=== * *未完成的專案: ===輕型坦克=== thumb|PLdvK vz.自行高射炮普拉加M53/59(1959-1978)。底盤和電機在布拉格生產。[http://www.vojsko.net/index.php?clanek=pvo/vz53_59_jesterka VZ.53/59 JEŠTĚRKA] [http://www.jesterka.wz.cz/ PV3S PldvK vz. 53/59 - JEŠTĚRKA] *普拉加LT vz. 38(1938年起)輕型坦克在德國國防軍服役,被稱為Panzer 38(t) **-出口到瑞士的版本被稱為Panzerwagen 39。 ===飛機=== *(E-41) *(E-44) * * *(BH-39) * * * * * * * * * * * * * * * ===火炮拖拉機=== *(1935-1941) *(1935-1939) *(1937-1944) *(1937-?) *(1937-?) *(1937-1943) ==賽車== 在2013和2014賽季,參加了。普拉加R1參加了2017年和2018年的荷蘭。普拉加R1參加了2019-2021年的耐力錦標賽。2021年4月,英倫汽車耐力錦標賽在銀石賽道首次舉辦專門的普拉加組別比賽,共有七輛普拉加R1賽車參加。 ===F4西班牙錦標賽成績=== Fórmula de Campeones – 普拉加F4車隊參加,這是一項FIA賽車錦標賽。 年份 車型 車手 場次 獲勝 頭位 F/Laps 得分 D.C. T.C. 2018 9 1 2 1 85 第7 第4 2018 Kilian Meyer 8 0 0 0 68 第8 第4 2018 Rafael Villanueva Jr. 17 0 0 0 91 第6 第4 2019 21 0 0 0 35 第16 第3 2019 Carles Martinez 21 0 0 0 111 第5 第3 2019 Kilian Meyer 21 1 2 2 227 第2 第3 2020 Carles Martinez 21 0 0 0 56 第9 第3 2020 Quique Bordas 21 0 0 0 82 第8 第3 ==引文== ==外部連結== *Praga Company website Category:捷克品牌 Category:捷克巴士製造公司 Category:捷克汽車公司 Category:捷克斯洛伐克公司 Category:豪華汽車製造商
波克蘭
波克蘭(法語:Poclain)是一家生產挖土機的法國公司,其重型裝置部門於1974年被美國重型動力機械公司收購。目前只剩下液壓工業板塊。 ==參考== Category:法國品牌 Category:法國製造公司 Category:液壓機械 Category:農業機械生產商 Category:工程裝置製造商 Category:法國製造公司 Category:法國製造公司 Category:法國製造公司
樸斯般
樸斯般()是澳洲新南威爾斯州雪梨正埠的一個人口稠密的小型市區,位於雪梨商業中心區以東處,雪梨市內。 樸斯般位於烏路毛路以東、及喇樹吉打士卑以西、打令靴士以北的山嶺上。該市區大致呈梯形,最大長度不超過,寬度不超過。該區東接Macleay Street、東南接打令靴士道(Darlinghurst Road)、南接威廉街、西接Broughham Street及Cowper Wharf Roadway。 == 英皇十字 == 英皇十字並非市府正式劃定的市區,而是一個完全由樸斯般及市區包圍的商業區,以酒吧、食肆、夜總會、脫衣舞夜總會及成人書店為主。 英皇十字火車亭位於打令靴士道下方,澳洲皇家海軍的設施位於樸斯般北端。 == 參考 == * == 外部連結 == * SYDNEY.com - Potts Point and Woolloomooloo * Category:雪梨市區
何仟仟
何仟仟,中華人民共和國女歌手,以演唱粵語歌曲為主。代表作《情人未晚》、《不做情人》、《魔鬼邂逅》等。 ==單曲== * 《魔鬼邂逅》,由飛騰作詞,姜雨涵作曲,收錄於《魔鬼邂逅》專輯中。 ==參考== Category:粵語流行音樂歌手 Category:21世紀女歌手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何姓
魔鬼邂逅
《魔鬼邂逅》是一首粵語流行歌曲。製作人為張凌妍,由飛騰作詞,姜雨涵作曲,王國慶Arch編曲。由何仟仟和鄧嶽章演唱。 ==參考資料== Category:粵語歌曲 Category:愛情題材歌曲 Category:2022年歌曲
伊夫利
伊夫利()是澳洲新南威爾斯州雪梨的一個市區,位於雪梨商業中心區以南約處,雪梨市內。 據,該區居民人口為606人。 == 參考 == Category:雪梨市區
草田站
草田站()位於越南胡志明市守德市草田坊,是胡志明市都市鐵路1號線的一個車站。Cần hơn 109 tỷ đồng để vận hành thử tuyến Metro Bến Thành - Suối Tiên 預計2024年開業。胡志明市濱城-仙泉地鐵1號線投入運營時間推遲到今年第4季度 == 鄰近地點 == *西貢橋 *草田珍珠購物中心 == 參考資料 == Category: 胡志明市都市鐵路車站
安富站
安富站()位於越南胡志明市守德市安富坊,是胡志明市都市鐵路1號線的一個車站。Cần hơn 109 tỷ đồng để vận hành thử tuyến Metro Bến Thành - Suối Tiên 預計2024年開業。胡志明市濱城-仙泉地鐵1號線投入運營時間推遲到今年第4季度 == 鄰近地點 == *VINCOM購物中心 *美國國際醫院 == 參考資料 == Category: 胡志明市都市鐵路車站
瀝隻站
瀝隻站()位於越南胡志明市守德市安富坊,是胡志明市都市鐵路1號線的一個車站。Cần hơn 109 tỷ đồng để vận hành thử tuyến Metro Bến Thành - Suối Tiên 預計2024年開業。胡志明市濱城-仙泉地鐵1號線投入運營時間推遲到今年第4季度 == 鄰近地點 == *米迦勒教會 *瀝隻橋 == 參考資料 == Category: 胡志明市都市鐵路車站
聖保羅時裝周
聖保羅時裝週(,)是在巴西聖保羅每半年一度舉辦的服裝貿易展。它被譽為“拉丁美洲最傑出的時尚盛事”。2009年,為了反對種族歧視,實行了配額,要求 10% 的模特必須是“黑人或原住民”。2019年,該時裝週歷史上首次邀請了一位跨性別男性模特Sam Porto。 ==事故== 2019 年 4 月,男時裝模特 Tales Soares(藝名 Tales Cotta)在秀場伸展臺上倒地身亡。蘇亞雷斯走在跑道上,準備退出時突然絆倒。雖然他摔倒後接受了幫助,並被送往醫院,但還是未能救活過來。 ==外部連結== *São Paulo Fashion Week (SPFW) official site *Information on São Paulo Fashion Week (SPFW) ==參考資料== Category:1996年建立的週期性事件 Category:時裝週 Category:聖保羅 (巴西)
福隆站 (胡志明市)
福隆站()位於越南胡志明市守德市長壽坊,是胡志明市都市鐵路1號線的一個車站。Cần hơn 109 tỷ đồng để vận hành thử tuyến Metro Bến Thành - Suối Tiên 預計2024年開業。胡志明市濱城-仙泉地鐵1號線投入運營時間推遲到今年第4季度 == 鄰近地點 == *守德熱力發電廠 *北瀝隻公園 == 參考資料 == Category: 胡志明市都市鐵路車站
2024年斯洛伐克羽毛球公開賽
2024年斯洛伐克羽毛球公開賽為2024年度的斯洛伐克羽毛球公開賽,屬世界羽聯未來系列賽級別,亦是2024年歐洲羽聯巡迴賽的其中一站。本屆賽事於2024年4月17日至4月20日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的Multisport hall舉行,賽事不設獎金。 == 優勝者 == 專案 冠軍 亞軍 男子單打(詳細) Ethan Rose 卡蘭·拉詹·拉賈拉詹 女子單打(詳細) Purva Barve 愛格妮思·科羅西 男子雙打(詳細) Jakub Melaniuk Wiktor Trecki 安德拉茲·克拉佩茲 Yann Orteu 女子雙打(詳細) 瑟琳娜·歐陽 凱瑟琳娜·霍赫麥爾 Dominika Kwasnik Karolina Szubert 混合雙打(詳細) Jakub Melaniuk Julia Plawecka Viacheslav Yakovlev Polina Tkach == 積分配置 == 依據BWF積分排名系統中的未來系列賽級別賽事點數分配,本賽事各輪積分配置如下表: 冠軍 亞軍 4強 8強 16強 32強 64強 128強 256強 1,700 1,420 1,170 920 600 350 130 60 20 == 賽事賽果 == === 男子單打 === ;準決賽及決賽 ---- === 女子單打 === ;準決賽及決賽 ---- === 男子雙打 === ;準決賽及決賽 ---- === 女子雙打 === ;準決賽及決賽 ---- === 混合雙打 === ;準決賽及決賽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 Slovak Slovak Category:斯洛伐克羽毛球公開賽 Category:2024年斯洛伐克體育
平泰站
平泰站()位於越南胡志明市守德市長壽坊,是胡志明市都市鐵路1號線的一個車站。Cần hơn 109 tỷ đồng để vận hành thử tuyến Metro Bến Thành - Suối Tiên 預計2024年開業。胡志明市濱城-仙泉地鐵1號線投入運營時間推遲到今年第4季度 == 鄰近地點 == *守德熱力發電廠 *崇德寺 *天福寺 == 參考資料 == Category: 胡志明市都市鐵路車站
守德站
守德站()位於越南胡志明市守德市平壽坊,是胡志明市都市鐵路1號線的一個車站。Cần hơn 109 tỷ đồng để vận hành thử tuyến Metro Bến Thành - Suối Tiên 預計2024年開業。胡志明市濱城-仙泉地鐵1號線投入運營時間推遲到今年第4季度 == 鄰近地點 == *胡志明市教育與技術大學 *VINCOM守德 *平壽公園 == 參考資料 == Category: 胡志明市都市鐵路車站
宇文昡
宇文昡(),字清□,代郡武川鎮(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人,周宣帝宇文贇第五女,生母楊麗華。 ==生平== 宇文昡孩童時期,讀《論語》和《孝經》,歲始十餘遍,從容致力於孝、友、睦、姻、任、恤六行,踐行四德。開皇十四年歲在甲寅八月癸亥朔廿六日戊子(594年9月16日),宇文昡在京城去世,虛歲十七,生母楊麗華悲痛悼念。同年九月壬辰朔三日甲午(594年9月22日),宇文昡葬於長安城西南一十五里長安縣高陽原合洨鄉修福裡。開皇十四年歲次甲寅十一月辛酉朔六日丙寅(594年12月23日),楊麗華為宇文昡立了神道碑,神道碑碑文由上儀同三司、國子祭酒、襄城公何妥所撰。 ==墓地墓誌和神道碑== 2020年1—4月,為配合西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土地儲備中心考古前置工作GX3—18—15號宗地(高新人才公寓)專案建設,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對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祝村古墓群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區北鄰緯二十二路,東鄰經二十路,地勢西高東低,原屬隋唐時期高陽原墓葬區。此次共發掘古墓葬26座,出土各類器物336件,時代跨隋、唐、明清等時期。編號2020RCGYM13(簡稱M13)出土了明確紀年的墓誌和殘留的壁畫。M13位於發掘區西部,西北鄰M7,東鄰M12。根據出土墓誌及神道碑文判斷,墓主為北周宣帝之女——宇文昡。M13早年被盜,出土器物共72件(組)。其中,甬道內有石墓誌1合、鐵泡釘1組7枚,墓室西北部有串珠1組9枚、金飾1件、石器1件,墓室中部有銅鏡1面、銅飾1件,墓室西南角有鐵環1件,其餘器物均集中疊壓於墓室東南角,因盜擾已十分凌亂,大多殘損嚴重,有鎮墓獸1件、陶持盾武士俑2件、陶騎馬俑24件、陶立俑31件、陶狗1件、陶雞2件、陶灶1件、陶儀仗物1組5枚等,墓室填土內採集銅器殘片1件。墓地出土墓誌一合,青石質,方形。志蓋邊長45釐米,殘缺一角,素面,寬線界格內陽刻篆書“大隋樂平公主女墓銘”。志石邊長45、厚18釐米,四側光素無紋。志文平底陰刻楷書,有方形界格,8行,滿行10字,共66字。地上未見封土,僅存神道碑1座、石虎1件、石羊1件。神道碑位於M13東北方向約30米處,正面向上倒地,部分殘缺,碑面文字大多可識,部分文字遭到人為鑿毀。石虎、石羊位於該墓正南方,南距墓道30米,均傾倒在地,石羊嘴部殘缺。神道碑青石質,碑身高2.05、寬1.1、厚0.35米,包含龍形碑首和碑身兩部分。碑首呈半圓形,外圍雕刻兩龍相交,左右兩側龍首並列向下,頭外尾內兩兩相背,長角突起,雙目圓瞪,高鼻闊嘴,上唇尖長向外翻卷,探出碑身,下頜較短,一排整齊的牙齒咬緊碑側外簷,兩龍四肢屈踏垂直於圭形題額左右兩側,題額內陽刻篆書“周宣皇帝第二女碑頌”9字。碑身呈長方形,平底陰刻楷書,有方形界格,24行,滿行50字,共1075字。 ==其他==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馮健、段成剛、王豔朋指出,神道碑一般位於墓道正南方向,宇文昡碑發現於墓室東北方向約30米處,碑首和碑身斷裂,未見碑座。碑文中墓主人姓名有被刻意抹掉的現象,推斷該碑曾遭到人為位移和毀壞。毀碑原因可能與隋煬帝時期的“李氏當興”讖緯事件有關。《隋書》記載:“時或言敏一名洪兒,帝疑‘洪’字當讖,嘗面告之,冀其引決。敏由是大懼,數與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語。宇文述知而奏之,竟與渾同誅,年三十九。其妻宇文氏,後數月亦賜鴆而終。”此處的宇文氏即宇文娥英,系墓主人宇文昡的姐姐,早年嫁給廣宗郡公李崇之子柱國李敏。大業十一年(615年),一則“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引起隋煬帝楊廣的警覺,有人勸說楊廣殺盡天下姓李之人,隋煬帝認為李敏小名“洪兒”應讖,同年三月初五,隋煬帝將李敏、李渾、李善衡全家32人全部殺害,李氏家族其餘親戚盡數發配流放嶺南。數月後,宇文娥英也被賜毒酒而亡。宇文昡墓可能也是在此時受到了李氏讖緯事件的牽連。 馮健和段成剛又指出,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發掘卒於隋代的宇文昡的碑、志各一方,從內容記載看,碑、志記載的卒年與下葬時間一致,只是碑記載其為第二女,志記載其為第五女。按照一般情況看,碑、志記載為兩人,但根據出土地點看,碑、志相距約30米,周圍又沒有發現其他相關墓葬。結合碑誌文字和相關史書記載,馮健和段成剛認為第二、第五女可能為同一人。第一,神道碑與墓誌有互文關係。碑誌在記載年齡、卒地、葬地等方面的內容幾乎一致。神道碑文記載“周宣皇帝第二女……開皇十四年歲在甲寅八月癸亥朔廿六日戊子薨於京師,時年十七……其年九月壬辰朔三日甲午葬於長安縣高陽原合洨鄉修福裡”;M13出土墓誌記載“周宣帝之第五女……年十七,以開皇十四年歲次甲寅八月癸亥朔廿六日戊子卒於第,九月壬辰朔三日甲午,葬于都城西南一十五里合洨鄉修福裡”。即兩者年齡均為17歲,去世時間均為開皇十四年歲在甲寅八月癸亥朔廿六日戊子(594年9月16日),去世地點均為京師,下葬時間均為其年九月壬辰朔三日甲午(594年9月22日),葬地均為合洨鄉修福裡。第二,神道碑與墓誌有時空聯絡。神道碑文記載“大隋開皇十四年歲次甲寅十一月辛酉朔六日丙寅”。神道碑立於M13下葬兩個月之後(594年12月23日)。儘管時間倉促,仍讓何妥作洋灑千字之文,可見楊麗華愛女之心,尤其是碑文落款記“周皇太后楊為第二女立碑”。馮健和段成剛推測,神道碑的“第二女”稱謂可能以楊麗華為本位而計,意為楊麗華親生的第二個女兒。墓誌中的“第五女”稱謂可能是以周宣皇帝為本位而計。 馮健和段成剛認為,考古發現的一碑一志,出土位置相近,碑誌主皆生於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即宣帝宇文贇即位前一年。五女墓誌志文極簡略,僅述及志主與宇文、楊氏家族關係,卒葬年月,葬地等資訊。這一點可以與其他鼎革之際的皇親墓誌相參照。北周末年楊堅掌權後,虞慶則、高熲、楊惠等人力勸將北周皇族宇文氏盡數消滅,如北周宇文逌被楊堅所殺,志文記載簡略。唐初死於玄武門之變的李建成,其墓誌記載同樣簡略。“碑繁而志略”現象說明極可能是撰寫者按照當政者的意圖而有意為之。碑立在地面上,具有一定公共性、宣教性,為彰顯隋朝對北周皇室的優待;而墓誌是埋進墓中的,只大致記載其生平即可。由此可見,隋朝皇室表面尊崇前朝,內心應相當排斥。 這次出土的宇文昡神道碑,明顯有毀碑的痕跡。其一,神道碑被人為移動過。神道碑一般位於墓葬主體的正南方向,本次神道碑出土地點卻位於墓室東北方向,且未發現碑座。結合唐竇希瓘神道碑位於墓正南150米處的例項,該碑至少向北移動了百米距離。其二,神道碑有被毀痕跡。毀碑表現為把碑主名字等身份資訊予以選擇性鑿毀,並同時將碑身毀為兩段。被毀碑身可復原,被毀文字經處理後可識讀為“皇女宇文氏,諱昡,字清□”。其三,神道碑倒踣時間較早。碑文清晰可見、碑身風化程度輕微,存在於地面的時間並不久。成書於北宋時期的《金石錄》、清代的《寰宇訪碑錄》等文獻亦未載此碑,推測神道碑倒踣時間較早。宇文昡神道碑存在被毀現象,但究竟為何被毀,根據目前的情況不得而知。結合以上原因,馮健和段成剛推測宇文昡碑被毀至少經歷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神道碑姓名被選擇性鑿毀,應與隋煬帝“李氏當興”讖緯事件有關,此舉意在尊崇前朝的同時達到政治寓意的目的;第二階段,神道碑遭到移動和破壞碑身,應毀於隋末兵燹的可能性比較大。 ==家庭== ===曾祖=== *宇文泰,北周太祖文皇帝 ===祖父=== *宇文邕,北周高祖武皇帝 ===父母=== *宇文邕,北周宣皇帝 *楊麗華,北周皇太后 ===兄弟姐妹=== *宇文闡,北周竫皇帝 *宇文衎,北周萊王 *宇文術,北周郢王 *宇文娥英 == 參考資料 == Category:宇文姓 Category:北周宗室
盧立群舊居
盧立群舊居,位於蛇山抱冰堂北面約200米處,本為建於1896年的清末新軍軍官俱樂部。1980年代末拆除,2008年重建。一層平房,中西合璧風格,紅瓦灰磚,外設石圍欄,綠樹環抱。2011年入選第五批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設立紀念館,2015年末修繕,入藏盧氏家族相關文物近千件,包括過去未見的蔣介石視察蛇山首義公園、張學良等在園內植樹的照片。 盧立群(1904-1976)是蛇山首義公園的締造者。其兄盧琬驤是董必武同學,盧立群13歲時求學於董必武。九一八事變後盧立群回國,安家於抱冰堂,主持市政建設與園林規劃,創立大首義公園,整理蛇山各處景點。他還是武昌自來水工程等專案的推動者。葛文凱,王洪強主編. 武昌不可移動文物. 武漢:武漢出版社, 2020.11. 頁153-154 ==參考資料== Category:武漢名人故居
黑色專輯 (電影樂隊專輯)
黑色專輯(俄語:Чёрный альбом),是蘇聯搖滾樂隊電影發行的第八張也是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1990年12月,唱片工作室Metadigital發行了該專輯的黑膠唱片。樂隊於1990年夏天在拉脫維亞村莊普里恩斯慕斯(Plieņciems)錄製了樣本唱片,不久後,樂隊主唱維克多·崔就死於車禍。電影樂隊的剩餘成員為了向崔致敬,最終完成了該專輯。 ==參考文獻== Category:遺作音樂專輯 Category:1990年蘇聯 Category:1990年音樂專輯
徐希明
徐希明(),字允升,號鳳山,浙江紹興府上虞縣人光緒《上虞縣志校續·卷九·人物》:徐文彪,字望之,號雙溪……正德初舉賢良,有司以文彪應邑令……(子)子麟,字世亨,嗣從父文卿……嘉靖壬子以貢任朝城訓導……子麟子希明,字允升 案備稿-{雲}-通志作允淳誤,嘉靖甲子舉人 選舉表辛酉副貢,初任攸縣,以諭俗膚言教民,民鹹化之,時吏部鄒元標以言事謫戍貴陽,懼禍者皆避匿,希明獨迎勞之,人高其義;倅[通判]安慶、寧國皆有善政,守蘄州條《救荒十議》 康熙志-{雲}-討滅叛寇有武功,見《崇信錄》,陞蘇州府同知,和易近人,人皆親愛,有傳吳人謀不軌者,大吏下教亟誅反者,希明力白無他保全甚多,補興化力繩陸兵以法,勤民事、崇儒術,出其門者多名士,卒於官 萬厯志,居家孝友,克紹祖烈,著有《宦遊吹塤》等集 康熙志,鄒元標撰墓碑治術具諭,俗膚言中閩楚人稟之為公令,子五孫七皆名諸生 希明孫一掄,原名廷英,字英度,以詩經領天啟甲子鄉薦,任雲南保山縣……,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徐希明是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副貢,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浙江鄉試舉人,授攸縣知縣,丈量田賦、釐清地界,悉心修繕學宮社倉舖遞橋梁,並纂寫地方誌同治《攸縣志·卷三十八·政績》:徐希明,浙江上虞舉人,萬厯中知攸縣,蒞任數載,丈田清賦、釐江西田界,貧者無無田之糧,豪民無無糧之田,學宮社倉舖遞橋梁悉心創舉,纂修縣志,所撰著具有條理,祀名宦。,歷官安慶、寧國通判都有善政;陞蘄州知州,和判官陳策協力防禦荒年盜寇,呈上《救荒十議》給朝廷,又在湘江中石磯建立浮玉亭讓商船躲避乾隆《蘄州志·卷七·職官志》:徐希明,上虞人,由鄉舉知州事,時值歲歉,梅盜遍州境,明同判官陳策協力防禦,民賴以安,又蘄江中石磯每為商舶患,為築磯建亭於上,名曰浮玉,望者知所趨避,今為文昌閣基。,再陞蘇州同知,平易近人,人們都敬愛他,有傳吳人圖謀不軌者,上級下令從嚴處理,他力圖辨白保全甚多,轉補興化同知,勤於民事、尊崇儒術,多為名士出其門下,在任內去世,著有《宦遊吹塤》等集流傳。 ==家族== 祖父徐文彪,正德舉賢良、應縣知縣;父徐子麟,嘉靖三十一年貢生、朝城訓導;孫徐一掄,天啟四年舉人、保山知縣。 ==引用== ==參考文獻== *光緒《上虞縣志校續》·卷九·人物 *同治《攸縣志》·卷三十八·政績 *乾隆《蘄州志》·卷七·職官志 |- |- |- X Category:上虞人 Category:明朝攸縣知縣 Category:明朝安慶府通判 Category:明朝寧國府通判 Category:明朝蘄州知州 Category:明朝蘇州府同知 Category:明朝興化府同知
丙氨肽素
丙氨肽素()是一種抗生素,具有中等抗錐蟲和抗腫瘤活性。它最初是從來自愛荷華州威廉斯堡附近的土壤中的中分離出來的。它也可以從Kitasatospora azatica中分離出來。它仍然主要透過該生物體的發酵液產生。從結構上來看,丙氨肽素是一種三肽,含有2個分子和1個L-丙氨酸分子。2021年,丙氨肽素的生物合成途徑被詳細描述。 == 參考資料 == Category:抗生素 Category:烯丙胺 Category:重氮化合物 Category:三肽
瓊泰·波特
瓊泰·波特(Jontay Porter,),又譯為喬泰·波特,美國男子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或大前鋒,哥哥是籃球運動員小邁克爾·波特。瓊泰·波特大學時為密蘇里大學效力,在2019年NBA選秀中落選,2020年3月簽約孟菲斯灰熊開啟職業生涯,在NBA和NBA G聯盟打了4年球后,於2024年4月因涉賭被NBA終身禁賽。 ==生平== ===早年=== 瓊泰·波特和他的哥哥小邁克爾·波特都出生於密蘇里州哥倫比亞。2017年,瓊泰·波特和哥哥小邁克爾·波特一起加入了密蘇里大學。2018年,小邁克爾·波特透過選秀加入NBA,而瓊泰·波特繼續留在大學打球。但在2018-19的大二賽季,瓊泰兩次遭遇前十字韌帶撕裂而缺席了整個賽季。 ===職業生涯=== 在結束大二賽季後,瓊泰·波特進入當年的NBA選秀但未被選中。2020年3月,瓊泰簽約孟菲斯灰熊。2020年11月,又與灰熊續簽了一份多年合同。 2021年7月,瓊泰被灰熊裁掉。2022年,他和密爾沃基雄鹿簽下一份“Exhibit 10”合同,並在雄鹿的G聯盟球隊威斯康辛鹿群打球。2023年9月,他被交易至底特律活塞下屬的摩托城巡行。同年12月,他和多倫多猛龍簽下雙向合同。 ===涉賭事件=== 2024年3月下旬,NBA開始對瓊泰·波特展開涉賭調查。4月11日,科羅拉多州博彩監管機構加入調查。2024年4月17日,瓊泰·波特被NBA終身禁賽。NBA在官方宣告中表示,經過調查發現,瓊泰·波特違反了聯盟規則,向體育博彩投注者洩露機密資訊,出於博彩目的限制自己參加一場或多場比賽,並對NBA比賽進行了投注。 ==生涯資料== ===NBA=== |- !scope="row" style="text-align:left;"|2020–21 | style="text-align:left;"|孟菲斯 | 11 || 0 || 4.9 || .533 || .375 || .600 || 1.3 || .1 || .3 || .1 || 2.0 |- !scope="row" style="text-align:left;"|2023–24 | style="text-align:left;"|多倫多 | 26 || 5 || 13.8 || .385 || .333 || .833 || 3.2 || 2.3 || .8 || .8 || 4.4 |- class="sortbottom" !scope="row"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span="2"|Career | 37 || 5 || 11.2 || .403 || .338 || .783 || 2.6 || 1.6 || .6 || .6 || 3.7 ===NBA G 聯盟=== ====大匯演(Showcase Cup)==== |- !scope="row" align="left" | 2022–23 | align="left" | 威斯康辛 | 15 || 8 || 27.0 || .442 || .411 || .714 || 8.5 || 2.4 || .5 || 1.5 || 13.5 |- !scope="row" align="left" | 2023–24 | align="left" | 摩托城 | 10 || 10 || 33.7 || .456 || .277 || .667 || 11.1 || 2.5 || .8 || 2.8 || 16.8 |- !scope="row" align="left" | 2023–24 | align="left" | 905 | 5 || 5 || 27.0 || .607 || .682 || 1.000 || 9.2 || 4.0 || 1.4 || 2.4 || 18.8 |- !scope="row"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span="2"| Career | 30 || 23 || 29.2 || .475 || .395 || .727 || 9.5 || 2.7 || .7 || 2.1 || 15.5 ====常規賽==== |- !scope="row" align="left" | 2020–21 | align="left" | 曼菲斯 | 9 || 0 || 16.8 || .342 || .184 || .556 || 4.7 || 1.2 || .9 || 1.2 || 7.4 |- !scope="row" align="left" | 2022–23 | align="left" | 威斯康辛 | 17 || 13 || 29.4 || .353 || .287 || .600 || 11.4 || 3.4 || .9 || 2.6 || 11.5 |- !scope="row" align="left" | 2023–24 | align="left" | 905 | 7 || 7 || 30.3 || .344 || .298 || .636 || 10.9 || 6.0 || 1.4 || 2.6 || 13.1 |- !scope="row" style="text-align:center;" colspan="2"| Career | 33 || 20 || 26.1 || .348 || .270 || .600 || 9.5 || 3.5 || 1.0 || 2.3 || 10.7 ===大學聯賽=== |- !scope="row" style="text-align:left;"|2017–18 | style="text-align:left;"|密蘇里 | 33 || 7 || 24.5 || .437 || .364 || .750 || 6.8 || 2.2 || .8 || 1.7 || 9.9 ==參考== ==外部連結== * 密蘇里大學校隊資料 Category:美國男子籃球運動員 Category:被NBA禁賽的球員 Category:博彩醜聞人物 Category:大前鋒 Category:中鋒 (籃球) Category:NBA落選秀 Category:密蘇里州人 Category:密蘇裡大學老虎男子籃球隊球員 Category:孟菲斯灰熊球員 Category:曼菲斯疾行球員 Category:威斯康辛鹿群球員 Category:摩托城巡行球員 Category:多倫多猛龍球員 Category:暴龍905球員 Category:被終身禁賽的運動員
百吉復興宮
亞裔美國文學
亞裔美國文學是美國亞裔血統的作家創作的文學作品。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亞裔美國文學從一個新興類別發展為一種成熟的傳統,其中許多作品成為暢銷書 並贏得主流獎項,包括普利策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 == 歷史 == 亞裔美國寫作和文學的概念在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首次立足。最早提到亞裔美國文學的作品之一是於1974 年出版的《亞裔美國人遺產:散文和詩歌選集》 Wand, David Hsin-fu, ed. Asian American Heritage: An Anthology of Prose and Poetry. New York: Pocket Books, 1974. 。同年還出版了另一本開創性的亞裔美國文學彙編,由 (CARP) 製作,名為《》。該選集收錄了長期被遺忘的亞裔美國文學的主要作品,並批評了這些作品缺乏知名度。 1982 年,出版了一本開創性的批評書籍《亞裔美國文學:作品及其社會背景導論》 Kim, Elaine.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2. ,被認為是該領域的第一本批評書籍。 在亞裔美國文學被確立為一個獨特的類別之前,早期的亞洲移民也創作了文學和新聞作品。在《排華法案》實施期間,出現了以普通話、粵語和英語寫成的有關中國移民經歷的文學作品,其中包括中國被拘留者在天使島移民站牆壁上刻下的個人和集體詩歌;外交官容閎1909 年出版的《我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一書的美籍華人生活回憶錄;以及(的筆名)的新聞報道和小說作品,她被廣泛認為是第一位美籍華裔專業創意作家。 儘管亞裔美國文學和亞裔美國文學批評領域從那時起就不斷發展,“亞裔美國文學”的定義仍然不確定。 大多數評論過亞裔美國文學的評論家都含蓄或明確地將其定義為由亞裔美國人創作的文學,並且通常是關於亞裔美國人的。然而這個定義引發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一直是亞裔美國文學評論家討論的焦點:誰是亞裔美國人? “美洲”僅指美國,還是包括美洲其他地區?如果亞裔美國人寫的是非亞裔美國人的人物,這還會被視為亞裔美國文學嗎?如果非亞裔美國人撰寫有關亞裔美國人的文章,這會被視為亞裔美國文學嗎?民族和種族的流動性在文化和身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需要引用] == 特徵和主題 == 亞裔美國文學的常見主題包括種族、文化和尋找身份認同。雖然這些話題可能比較主觀,但一些明確的觀點與性別、性取向、年齡、建立傳統和適應性文化以及西方對亞洲人的種族主義有關。 悠久的傳統在塑造亞裔美國人的未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文獻涉及傳統對生活在更自由國家的亞裔美國人的影響。這種文化對比所導致的思維模式造成了一些極端的認知失調,尤其是在亞裔女性中。 整個 20 世紀 90 年代,亞裔美國男同性戀文學的數量不斷增加Chin, Justin. Elledge, Jim, and David Groff, eds. “Some Notes, Thoughts, Recollections, Revisions, and Corrections Regarding Becoming, Being, and Remaining a Gay Writer”. Who’s Yer Daddy?: Gay Writers Celebrate Their Mentors and Forerunners. 1 edition. Madison, W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2012. Print. P. 55 ((1941年)、 Willyce Kim (1946年)、(1950年)、 Kitty Tsui (1952年)、 (1958年)、 (1963年)、 Tim Liu (1965年)、 (1965年)和(1969年)。這些作者探究了性別、性取向、種族和文化傳統之間的相互關聯。他們由於種族、性別或性取向而經歷脆弱,但“在種族敵視的亞裔環境中,他們的家庭經濟成功的脆弱地位,在我看來,與他們的移民和複合疏離感有更大的關係,而大多數作者並沒有承認這一點。” Murray, Stephen O. “Representations of Desires in Some Recent Gay Asian-American Writing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45.1 (2003): 111–142. Taylor and Francis+NEJM. Web. == 亞裔美國人的身份 == 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為了倡導政治團結和文化民族主義,"亞裔美國人"一詞才應運而生。Cheung, King-Kok. An Interethnic Companion to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Cambridge: 1988. 這一術語的提出,使得美國的亞洲人能夠更好地認同自己是一個有著共同關切的一個亞群體,同時還能表達自己的個性。 2000 年,美國人口普查將“亞裔美國人”定義為“擁有遠東、東南亞或印度次大陸原住民血統的任何人”。 == 亞裔美國文學的知名度 == 亞裔美國文學最終在 20 世紀 70 年代被歸類,直到亞裔美國人聯合資源專案 (CARP)的《》(1974年) 出版後才出現重大復甦。這本選集透過發掘前幾代亞裔美國作家的作品,幫助該領域取得了進展。因此,和Toshio Mori等老作家再次受到青睞,獲得了新的曝光和出版機會。選集的一大特色涉及了人們對亞洲人的整體刻板印象:出版的作品之所以沒有受到批評,是因為其寫作風格不符合種族觀點。這本選集為作家們寫作和表達個人身份感受和有關種族主義的危機奠定了基礎。這本選集有助於對抗文化同化,文化同化在亞裔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模範少數族裔就是最大的例子)。然而,一些批評家揭露了亞裔美國人聯合資源專案(CARP)的虛偽,質疑其意圖,因為該選集的編輯拒絕接受雙重人格的概念,從而拒絕了大多數外國出生的亞洲人。 或許,亞裔美國文學被認可為合法文學領域最重要的人物是湯婷婷,她的作品獲得了廣泛關注。她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是第二代美籍華人,於 1976 年出版了《》。這個故事系列將虛構的自傳與中國民間故事相結合,試圖表達美籍華人的生活和在自由世界中自我認同的過程。她的第二部小說《》(1980年)是《》的續集,也描述了中國人在美國文化中定居的艱辛。這兩部小說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並激發了人們對美國華裔更多的同情和理解。然而,金斯頓的成功也激起了Frank Chin的憤怒,他指責她散佈有關中國文化的謊言,特別是針對中國人和華裔美國男性。 除了個人作家的才華之外,還成立了多個組織,希望取得與上文之選集相同的成果。其中一個組織是 1979 年成立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BOUT." AAAS. Association for Asian American Studies, 1 Jan. 2015. Web.希望促進對亞裔美國人研究領域的進一步瞭解和專業活動,包括亞裔美國文學和文學批評。這引起了一些爭議。 "Asian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Endorses the Boycott of Israeli Universities". Global Topics. Inside Higher Ed, 24 Apr. 2013. Web. 2013 年,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決定抵制以色列學術機構。將可見性主題擴充套件到其他民族和種族問題是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大特色,但其主要目標是倡導和代表亞裔美國人。 == 亞裔美國文學獎 == 與亞裔美國文學相關的問題之一是“亞裔美國人”的定義。頒發的"Extended: The Seventeenth Annual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Awards - Asian American Writers' Workshop." Asian American Writers Workshop. AAWW, 1 Mar. 2014. Web.將獲獎資格定義為“亞裔作家”。雖然這個定義清晰簡潔,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們向那些寫過有關亞裔美國人的文章但不是亞裔美國人的人頒發獎項。隨著活動的發展,獎項擴充套件至亞裔以外的群體,但獲獎者仍然以亞裔為主。(AAAS)每年都會向亞裔美國作家頒發圖書獎以表彰他們在歷史、社會科學、詩歌和散文方面作品所做出的貢獻。 == 拓展閱讀 == * ** ** ** ** * * * * * * * * * == 另請參見 == * * * * *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 Category:亞洲裔美國人文化 Category:美國各族裔文學
45 (電影樂隊專輯)
45是蘇聯搖滾樂隊電影的首張專輯。52 факта об альбоме "45" группы "Кино"該專輯於1982年錄製,錄製地點位於唱片公司AnTrop的錄音室。當時的電影樂隊只有兩名成員:維克多·崔和阿列克謝·雷賓(Aleksei Rybin)。音樂家鮑里斯·格列賓希科夫還參與配器演奏,並負責音樂製作工作。蘇聯搖滾樂隊“水族館”(Аквариум)的一些成員也在專輯錄製過程中協助過電影樂隊。 ==參考文獻== Category:1982年蘇聯 Category:蘇聯搖滾樂
硬尾雨燕屬
硬尾雨燕屬(),或作刺尾雨燕屬,是雨燕目雨燕科下的一個屬。本屬物種均分佈南北美洲,目前下屬11個物種。 ==命名歷史== 本屬由英國博物學家於1826年描述。其模式種被英國鳥類學家指定為,即現今的煙囟刺尾雨燕。其屬名由古希臘語的(羅馬化:,「毛髮」之意)及(羅馬化:,「尾巴」之意)組成。 ==下屬物種== 本屬包含以下物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 * Category: 雨燕科 Category: 1826年描述的分類群 Category: 詹姆斯·法蘭西斯·斯提芬斯命名的生物分類
我們的翻譯官
1956年南越制憲會議選舉
1956年3月4日,南越舉行第一屆制憲會議選舉, Florian Grotz & Christof Hartmann (2001) Elections in Asia: A data handbook, Volume II, p331 ,共有431名候選人角逐共5個已登記的親政府政黨的123個席位,其中11名候選人以親政府獨立人士身份當選。愛德華·米勒指出,與1955年的南越公投相比,這次選舉相對自由公平,因為獨立候選人和反對派候選人都可以競選席位,反對派也可以開展競選活動。然而,競選材料必須經過篩選,政府還可以根據候選人與越盟和其他叛亂組織的聯絡而暫停候選人資格。 兩名代表因違反選舉規定而不得就座,使代表總數成了121名。 10月26日,南越新憲法生效後,該機構轉變為國民議會。Nohlen et al., p334 == 結果 == == 參考資料 == Category:越南共和國選舉
BITE BACK (王心凌歌曲)
《BITE BACK》是臺灣歌手王心凌的一首歌曲,收錄於王心凌2023年10月12日發行的同名專輯《BITE BACK》中。該歌曲由劉柏辛及Alina Smith作詞,並由劉柏辛、Alina Smith、Femke Weidema作曲、編曲及製作。該歌曲作為專輯《BITE BACK》的首波主打單曲,由索尼音樂娛樂於2023年9月5日發行。 == 創作與錄製 == 歌曲《BITE BACK》由劉柏辛、Alina Smith、Femke Weidema共同創作。該歌曲融合大量合成器 (Synth)、動感Trap鼓點、電玩音效以及最潮舞曲元素,是王心凌出道20週年首次挑戰的曲風,也是現在的王心凌喜歡的舞曲曲風。該歌曲舞蹈被稱為「甜蜜咬一口舞」,由Kiel Tutin編舞。歌詞傳達出不斷想突破自我,挑戰過去的自己,即使在迷惘中也不停止自我探索,無所畏懼地繼續前行的主題。王心凌希望歌迷用這首歌開啟自己對生活與世界的回擊,活出自信美麗的人生。王心凌表示在劉柏辛參加說唱節目時已關注她,因此在製作新專輯時想到她並主動向她邀歌。該歌曲先由王心凌與劉柏辛交流王心凌喜歡的音樂型別及想挑戰的曲風,有了風格及概念設定後才開始創作。除此之外,王心凌也請劉柏辛特別設計一段歌迷較熟悉的王心凌風格,該段落相較其他段落旋律較柔美,歌詞較正面,與其他段落有較大的反差。王心凌表示第一版歌曲小樣 (Demo) 風格偏酷,在彼此討論及交流想法後,來回修改了10版才定案。王心凌在該歌曲中使用了酷、柔美、俏皮、說唱數種唱腔來表現出她戰勝上一秒的自己,以全新面貌再次出現的一次勇敢冒險。 == 音樂錄影帶 == 2023年9月5日,專輯同名首波主打歌《BITE BACK》的MV釋出。該MV由導演陳奕仁執導,並由仙草影像製作。釋出後成為YouTube臺灣發燒影片第3名、臺灣音樂發燒影片第2名、新加坡音樂發燒影片第16名、香港音樂發燒影片第26名。而該MV在釋出後第三天於YouTube突破100萬觀看次數,並在第9天突破200萬。9月11日,釋出《BITE BACK》的舞蹈版MV。該MV以東方新韻國潮、賽博龐克霓虹以及摩登科技未來為主題,打造出七個不同場景的甜蜜多元宇宙。 ==獎項== 2024年1月26日,歌曲《BITE BACK》獲得2023年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百首單曲第8名。2月21日,第1屆金狼獎公佈入圍名單,歌曲《BITE BACK》MV入圍年度最佳MV獎,而陳奕仁則憑藉《BITE BACK》MV入圍最佳導演獎、王漢聲憑藉該MV入圍最佳製片獎、方綺倫及黃鬱萍憑藉該MV入圍最佳造型設計獎、郭志達憑藉該MV入圍最佳美術設計獎、陳家和及苗天雨藉該MV入圍最佳視覺特效獎。該MV是該屆獎項入圍最多獎項的音樂錄影帶。3月9日,歌曲《BITE BACK》MV獲得第1屆金狼獎的LINE年度人氣MV獎、最佳美術設計獎及最佳視覺特效獎。 == 發行 == 2023年9月5日,王心凌發行第一主打《BITE BACK》,發行首日獲得音樂串流平臺KKBOX臺灣即時榜冠軍;KKBOX華語單曲日榜馬來西亞第5名、臺灣第23名;KKBOX華語新歌日榜馬來西亞第3名、臺灣第6名、新加坡第11名;KKBOX綜合新歌日榜馬來西亞第4名、新加坡第11名;臺灣iTunes音樂排行榜冠軍、新加坡iTunes音樂排行榜第8名。 發行地區 發行日期 格式 發行公司 全球 (中國大陸除外) 2023年9月5日 索尼音樂 中國大陸 2023年9月5日 永稻星娛樂 == 幕後人員 == * 配唱製作人:陳思宇 * 和聲:劉柏辛Lexie/Alina Smith/Femke Weidema * 錄音:陳志翔@白金錄音室 * 混音:Femke Weidema == 參考資料 == Category:王心凌 Category:華語流行歌曲 Category:2023年臺灣歌曲
正運算元值測度
在泛函分析和量子資訊科學中,正運算元值測度(Positive operator valued measure, POVM)是一種推廣的測度,這種測度的值為希爾伯特空間上半正定運算元。POVM是投影值測度(Projection valued measure, PVM) 的推廣,相應地,POVM描述的量子測量是PVM描述的量子測量 (稱為投影測量) 的推廣。 粗略比喻來說:POVM之於PVM,就如同混合態之於純態一樣。 混合態對於刻畫一個較大系統的子系統的狀態而言是必須的(見量子態的純化);類似地,POVM的概念則在刻畫在較大系統上進行的投影測量對子系統的影響時自然地產生。 POVM是量子力學中最普遍的測量型別,也用於量子場論。它們在量子資訊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 定義 == 設 \mathcal{H} 是一希爾伯特空間,而 (X, M) 是一可測空間,其中 M 是 X 上的博雷爾σ-代數。若 M 上的一個函式 F ,其值為 \mathcal{H} 上的正有界自伴運算元,且對於任意 \psi \in \mathcal{H} 和 E\in M 滿足 : E \mapsto \langle F(E) \psi|\psi \rangle, 則 F 是σ-代數 M 上的非負可數可加測度,且總質量為恆等運算元 F(X) = \operatorname{I}_{\mathcal{H}} ,那麼稱 F 是一個POVM。 在最簡單的情況下,POVM是有限維希爾伯特空間 \mathcal{H} 上的一組半正定埃爾米特矩陣 \{F_i\} ,其和為單位矩陣M. Nielsen and I. Chuang,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 \sum_{i=1}^n F_i = \operatorname{I}. POVM與投影值測度的不同之處在於,對於投影值測量, F必須是正交投影。 在量子力學中,POVM的關鍵性質是它確定了結果空間上的一個機率測度,因此 \langle F(E) \psi|\psi \rangle 可以解釋為測量量子態 | \psi \rangle 時得到結果 E 的機率(密度)。也就是說,POVM元素 F_i 是關聯於測量結果 i 的,從而對量子態 \rho 進行量子測量時得到它的機率 : \text{Prob}(i) = \operatorname{tr}(\rho F_i) , 其中 \operatorname{tr} 是跡運算。若被測量的量子態是純態 |\psi\rangle ,則此公式簡化為 : \text{Prob}(i) = \operatorname{tr}(|\psi\rangle\langle\psi| F_i) = \langle\psi|F_i|\psi\rangle 。 POVM的最簡單情況推廣了PVM的最簡單情況,即PVM是一組和為恆等矩陣的正交投影 \{\Pi_i\} 的情況: : \sum_{i=1}^N \Pi_i = \operatorname{I}, \quad \Pi_i \Pi_j = \delta_{i j} \Pi_i. PVM的機率公式與POVM的機率公式相同。一個重要的區別是POVM的元素不一定正交。因此,POVM元素的數量 n 可以大於其所作用的希爾伯特空間的維數,而PVM元素的數量 N 不會超過希爾伯特空間的維數。 == 奈馬克擴張定理 == : 奈馬克擴張定理I. M. Gelfand and M. A. Neumark, On the embedding of normed rings into the ring of operators in Hilbert space, Rec. Math. [Mat. Sbornik] N.S. 12(54) (1943), 197–213.展示瞭如何從作用於更大空間的PVM中得到POVM。這一結果在量子力學中至關重要,因為它提供了一種物理實現正運算元值測量的方法。A. Peres. Quantum Theory: Concepts and Metho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3. 最簡單的情況是,POVM元素作用於一個有限維希爾伯特空間且數目有限。奈馬克擴張定理指出,若 \{F_i\}_{i=1}^n 是 d_A 維希爾伯特空間 \mathcal{H}_A 上的POVM,則存在一個 d_{A'} 維希爾伯特空間 \mathcal{H}_{A'} 上的PVM \{\Pi_i\}_{i=1}^n 以及等距同構 V : \mathcal{H}_A \to \mathcal{H}_{A'} ,使得對於任意 i 有 : F_i = V^\dagger \Pi_i V. 對於秩為一的POVM的特殊情況,即存在某(未歸一化的)向量 |f_i\rangle 使得 F_i = |f_i\rangle\langle f_i| ,該等距對映可以構造為A. Peres. Quantum Theory: Concepts and Metho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3. : V = \sum_{i=1}^n |i\rangle_{A'}\langle f_i|_{A} 而PVM則由 \Pi_i = |i\rangle\langle i|_{A'} 給出。注意這裡 d_{A'} = n 。 一般情況下,等距同構和PVM可以透過定義J. Preskill, Lecture Notes for Physics: Quantum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Chapter 3, http://theory.caltech.edu/~preskill/ph229/index.htmlJ. Watrous. The Theory of Quantum Inform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Chapter 2.3, https://cs.uwaterloo.ca/~watrous/TQI/ \mathcal{H}_{A'} = \mathcal{H}_{A}\otimes \mathcal{H}_{B} 、 \Pi_i = \operatorname{I}_A \otimes |i\rangle\langle i|_B 和 : V = \sum_{i=1}^n \sqrt{F_i}_A \otimes {|i\rangle}_B 來構造。注意這裡 d_{A'} = nd_A ,因此這是一個更加“浪費”的構造。 無論哪種情況,對經過等距對映後的態進行該投影測量得到結果 i 的機率與進行原始正運算元值測量得到該結果的機率相同: : \text{Prob}(i) = \operatorname{tr}\left( V \rho_A V^\dagger \Pi_i \right) = \operatorname{tr}\left( \rho_A V^\dagger \Pi_i V \right) = \operatorname{tr}(\rho_A F_i) 透過將該等距同構 V 擴張為一個么正運算元 U ,可以將這種構造轉化為POVM的一個物理實現方案。也就是說尋找 U 使得 : \forall 1\leq i\leq d_A,\quad V|i\rangle_A = U|i\rangle_{A'}. 這總是可以做到。 實現對量子態 \rho 進行的正運算元值測量 \{F_i\}_{i=1}^n 的方法是,將 \rho 嵌入希爾伯特空間 \mathcal{H}_{A'} ,然後進行其么正演化 U ,再進行對應於PVM \{\Pi_i\}_{i=1}^n 的投影測量。 === 測量後的狀態 === 測量後的狀態不是由POVM本身決定的,而是由物理上實現它的PVM來決定。由於相同的POVM有無窮個不同的PVM實現,因此 \{F_i\}_{i=1}^n 這些運算元本身並不能確定測量後的狀態。為看出這一點,注意對於任何么正運算元 W ,運算元 : M_i = W\sqrt{F_i} 也滿足性質 M_i^\dagger M_i = F_i ,那麼結合第二種構造的等距同構 : V_W = \sum_{i=1}^n {M_i}_A \otimes {|i\rangle}_B 也將實現相同的 POVM。在被測狀態為純態 |\psi\rangle_A 的情況下,由此得到的么正 U_W 在該態(連同輔助態)上的作用結果是 : U_W(|\psi\rangle_A |0\rangle_B) = \sum_{i=1}^n M_i |\psi\rangle_A |i\rangle_B, 當得到的測量結果為 i_0 時,輔助態上的投影測量將會使 |\psi\rangle_A 坍縮到態M. Nielsen and I. Chuang,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 |\psi'\rangle_A = \frac{M_{i_0} |\psi\rangle}{\sqrt{\langle \psi |M_{i_0}^\dagger M_{i_0} | \psi \rangle}}. 若被測態的密度矩陣為 \rho_A ,其被測量後的狀態是 : \rho'_A = {M_{i_0} \rho M_{i_0}^\dagger \over {\rm tr}(M_{i_0} \rho M_{i_0}^\dagger)}. 因此可見,測量後狀態明確依賴於么正運算元 W 。注意雖然 M_i^\dagger M_i = F_i 總是埃爾米特的, M_i 一般未必是埃爾米特的。 正運算元值測量與投影測量的另一個區別在於它通常是不可重複的。若第一次測量得到結果 i_0 ,第二次測量得到不同結果 i_1 的機率為 : \text{Prob}(i_1|i_0) = {\operatorname{tr}(M_{i_1}M_{i_0} \rho M_{i_0}^\dagger M_{i_1}^\dagger) \over {\rm tr}(M_{i_0} \rho M_{i_0}^\dagger)} , 它在 M_{i_0} 和 M_{i_1} 不正交時可以是不為零的。在投影測量中,這些運算元必然是正交的,因此測量始終是可重複的。 == 一個例子:無歧義量子態分辨 == 假定有一量子系統對應的希爾伯特空間為二維的,其態要麼是 |\psi\rangle 要麼是 |\varphi\rangle ,現在想要知道是其中的何者。若 |\psi\rangle 與 |\varphi\rangle 正交,那麼這將是一個簡單的任務:此時 \{|\psi\rangle\langle\psi|,|\varphi\rangle\langle\varphi|\} 將構成一個PVM,而在該基下的投影測量將對前述問題給出確定性的回答。然而若 |\psi\rangle 與 |\varphi\rangle 不正交,那麼該任務在這樣一種意義上將是不可能的:沒有一種測量,無論是PVM還是POVM,能確定地辨別這兩個態。完美辨認非正交態的不可實現性是各種量子資訊協議(如量子密碼學、、量子貨幣)的基礎。 退而求其次,實際能做到的最好效果是所謂無歧義量子態分辨(Unambigious quantum state discrimination, UQSD):在系統處於 |\psi\rangle 還是 |\varphi\rangle 的問題不犯任何錯誤,但代價是有時會得到一個概然的答案。這一點可由投影測量做到。例如,設 |\psi^\perp\rangle 是正交於 |\psi\rangle 的那個量子態,現在按PVM \{|\psi\rangle\langle\psi|,|\psi^\perp\rangle\langle\psi^\perp|\} 進行測量,若得到了 |\psi^\perp\rangle\langle\psi^\perp| 的對應結果,那麼就可得知態必然是 |\varphi\rangle ;若結果是 |\psi\rangle\langle\psi| ,就無法得到確鑿的答案。類似的推理對PVM \{|\varphi\rangle\langle\varphi|,|\varphi^\perp\rangle\langle\varphi^\perp|\} 也有效,其中 |\varphi^\perp\rangle 表示正交於 |\varphi\rangle 的態。 然而這並不足以令人滿意,這種方法無法用單一測量來探測 |\psi\rangle 與 |\varphi\rangle ,並且得到確定性結果的機率也低於基於POVM的測量。下面的POVM在此任務中具有最高的機會來給出一個確定性的結論: :F_{\psi}=\frac{1}{1+|\lang\varphi|\psi\rang|}|\varphi^\perp\rangle\langle\varphi^\perp| :F_{\varphi}=\frac{1}{1+|\lang\varphi|\psi\rang|}|\psi^\perp\rangle\langle\psi^\perp| :F_?= \operatorname{I}-F_{\psi}-F_{\varphi}= \frac{2|\lang\varphi|\psi\rang|}{1+|\lang\varphi|\psi\rang|} |\gamma\rangle\langle\gamma|, 其中 :|\gamma\rangle = \frac1{\sqrt{2(1+|\lang\varphi|\psi\rang|)}}(|\psi\rangle+e^{i\arg(\lang\varphi|\psi\rang)}|\varphi\rangle). 注意到 \operatorname{tr}(|\varphi\rangle\langle\varphi|F_{\psi}) = \operatorname{tr}(|\psi\rangle\langle\psi|F_{\varphi}) = 0 ,所以當得到結果 \psi 時,便可確鑿地知曉系統是處於 |\psi\rangle ,而當結果為 \varphi 時就知曉系統處於 |\varphi\rangle 。 當系統處於 |\psi\rangle 或 |\varphi\rangle 的機率相同時,該測量方案得到確定性結果的機率是 :1-|\lang\varphi|\psi\rang|. 這一結果稱為 Ivanović-Dieks-Peres 極限,冠名於UQSD研究的先驅者. 由於這些POVM是秩為一的,可以看到透過前文敘述的構造投影測量的方法,便可在物理上實現這些POVM。將擴大後的希爾伯特空間中的三種可能的態分別標記為 |\text{result ψ}\rangle 、 |\text{result φ}\rangle 、 |\text{result ?}\rangle ,么正運算元 U_\text{UQSD} 在態 |\psi\rangle 上的作用結果是 :U_\text{UQSD}|\psi\rangle = \sqrt{1-|\lang\varphi|\psi\rang|}|\text{result ψ}\rangle + \sqrt{|\lang\varphi|\psi\rang|} |\text{result ?}\rangle, 類似地,它在 |\varphi\rangle 上作用的結果是 :U_\text{UQSD}|\varphi\rangle = \sqrt{1-|\lang\varphi|\psi\rang|}|\text{result φ}\rangle + e^{-i\arg(\lang\varphi|\psi\rang)}\sqrt{|\lang\varphi|\psi\rang|}|\text{result ?}\rangle. 於是投影測量便可以相同於POVM的機率來得到所要的結果。 這種POVM已在實驗上用於區分一個光子的非正交偏振態。不過實現該POVM的投影測量與此處闡述的有輕微的不同。 == 參見 == * 量子測量 * 量子力學的數學表述 * 密度矩陣 * 量子操作 * 投影值測度 * 向量測度 == 參考資料 == == 外部連結 == * 量子態辨別的互動演示 Category:量子測量 Category:量子資訊
2024年以色列轟炸伊朗
2024年4月19日凌晨5時23分當地時間,以色列空襲了多個位於伊朗境內的目標,以回應伊朗4月初發動無人機和導彈攻擊的行為。而這起伊朗攻擊本身是對以色列早前空襲一處伊朗駐敘利亞領事館的報復,造成16人死亡。這次空襲發生在伊朗城市卡賈瓦斯坦附近,靠近伊斯法罕的一個大城市。 該城市毗鄰伊斯法罕沙希德貝赫什蒂國際機場和陸軍空軍第8歇卡里基地。此外,至少有8個航班受到影響被迫改道。 伊朗國家電視臺報導,該地區的以色列無人機已被伊朗防空部隊擊落。 伊朗媒體和社交媒體平臺報告,在伊朗維護有核設施、無人機製造設施和主要空軍基地的伊斯法罕附近發生爆炸。在發現可疑航空物體後,伊朗各省的防空系統被啟動。 伊朗國家電視臺稱,正在該地區飛行的以色列無人機被伊朗航空防衛部隊攔截並擊落。 3名伊朗官員告訴紐約時報,伊斯法罕附近的一座空軍基地遭到打擊。 美國官員確認,一枚來自以色列的導彈命中伊朗。 沒有報告說伊朗的核設施受到影響。 據報導,至少8架航班從該地區改道。伊朗國營媒體還聲稱,正在該地區飛行的以色列無人機被伊朗航空防衛部隊攔截和擊落。伊朗國營媒體宣佈全國暫停所有的航班,但該限制於當天上午解除。關於攻擊的範圍和影響的細節仍不清楚。 一名伊朗官員告訴路透社,爆炸是由於伊朗啟動防空系統所致,並補充說沒有針對伊朗的導彈攻擊。 ==背景 == ===中東局勢升級=== 伊朗支援的武裝組織哈馬斯於2023年10月7日在以色列南部發動襲擊,造成 1,200 人死亡,並綁架至少 253 名其他以色列和國際公民。 作為回應,以色列入侵加沙地帶 10月7日之後,伊朗支援的代理人真主黨開始從黎巴嫩襲擊以色列北部。自戰爭爆發後,真主黨和以色列之間發生了超過4,400起暴力事件,,約有10萬以色列人從以色列北部撤離。 伊朗支援的胡塞運動向以色列發射了數十架無人機和彈道導彈,並在紅海襲擊船隻,嚴重限制了蘇伊士運河的貿易流通. === 伊斯蘭革命衛隊軍官在大馬士革被殺 === 2024 年4 月1 日,伊朗駐敘利亞大馬士革大使館附近的伊朗領事館附屬建築遭到以色列空襲襲擊,造成包括準將在內的16 人死亡伊斯蘭革命衛隊 的聖城軍指揮官穆罕默德-禮薩·扎赫迪將軍和其他7名伊斯蘭革命衛隊軍官,以及其他6名屬於真主黨和其他伊朗的武裝分子有聯絡的民兵,襲擊發生後不久,伊朗發誓要報復 有報導稱這是空襲的潛在動機,《耶路撒冷郵報》據報道,該建築位於伊朗外交大院內,毗鄰使館主樓。 === 2024年伊朗對以色列的襲擊 === 2024年4月13日,伊朗軍隊的一個分支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與伊拉克人民動員組織合作、黎巴嫩組織真主黨和葉門的胡塞武裝使用無人機、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對以色列發動攻擊。 伊朗稱,此次行動是為了報復兩週前伊斯蘭革命衛隊使用以色列空襲伊朗駐大馬士革領事館以及其附屬建築。這次行動是以哈戰爭延伸的一部分,標誌著伊朗自其代理衝突開始以來首次直接攻擊以色列。 伊朗的攻擊引起了聯合國、幾位世界領導人和政治分析人士的批評。他們警告稱,這些攻擊有升級為全面地區戰爭的風險。 近日來,伊朗加強了威脅力度,承諾將對以色列的任何攻擊事件進行強烈報復。此外,於 2024 年 4 月 18 日,伊朗表示,如果其核設施受到攻擊,它可能會加快其核子計畫。 ==襲擊地區== ===伊朗 === 伊朗媒體和社群媒體平臺的報導表明,伊斯法罕附近發生爆炸,該省以核設施、主要空軍基地和無人機製造設施而聞名。 具體來說,國營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告說,伊斯法罕謝卡里空軍基地的防空系統已啟動, 這裡駐紮著伊朗的美國製造F-14雄貓式戰鬥機,這些飛機是在1979年伊朗革命之前購買的。此外,在發現不明空中物體後,多個省份啟動了防空系統。 伊朗伊斯蘭通訊社報道稱,其記者在全國範圍內沒有觀察到任何重大損壞或爆炸,伊朗任何核設施也沒有記錄到任何騷亂。 三名伊朗官員告訴紐約時報這次襲擊襲擊了空軍基地。 美國官員隨後表示,一枚來自以色列的飛彈襲擊了伊朗。 ===可能的相關襲擊=== ====敘利亞==== 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報告稱,以色列對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和德拉省的敘利亞陸軍雷達陣地進行了空襲。 敘利亞國防部在一份宣告中證實了這起攻擊,稱以色列使用飛彈進行了攻擊,目標是南部地區的防空設施,造成物質損失。 ====伊拉克==== 據報道,巴格達省和巴比倫省早上也發生爆炸。 埃爾比勒和摩蘇爾聽到戰鬥機的聲音 在巴格達以南發現了以色列AIM-7麻雀飛彈的助推器,這表明以色列飛機已在伊拉克領空內向伊朗發射了飛彈 ==後果== 伊朗隨後宣佈暫停德黑蘭以及該國西部和中部地區的商業航班。 據報道,在德黑蘭伊瑪目何梅尼國際機場,擴音器向乘客通報了情況。 據伊朗當局稱,正常航班運營隨後恢復。 幾架客機將飛機改道遠離伊朗領空。 伊朗媒體報道稱,沒有發生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伊朗半官方通訊社塔斯尼姆通訊社發布了一段伊斯法罕核設施的影片,影片中沒有顯示任何損壞或遭到襲擊的跡象。國際原子能總署證實伊朗核設施沒有受到損害。 ==反應== 以色列國防軍告訴CNN,他們“目前沒有任何評論”。 一位美國高階官員證實,以色列已經進行了一次打擊行動,並表示事先以色列向美國通報了此次行動。不過美國對這場襲擊拒絕評論。 一位伊朗官員告訴路透社,爆炸是由於伊朗防空系統被啟動所導致,並補充說伊朗沒有遭受導彈攻擊。 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稱這次攻擊是「軟弱的」或「蹩腳的」,BBC記者法蘭克·加德納將這次襲擊稱為“有限的、幾乎是象徵性的”。 鑑於安全域性勢可能迅速惡化,澳洲建議其公民離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被佔領土,美國也因為類似原因限制其使館人員前往大城市地區。 多國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態升級。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要求各方“停止中東報復的危險迴圈”。 === 伊朗 === 伊朗的國有媒體淡化了以色列發動的襲擊,多數國有媒體對事件的報道中沒有提及以色列。伊朗官員表示,沒有計劃對以色列進行報復。伊朗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希揚表示,襲擊伊朗的微型飛行器沒有造成任何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不過他警告以色列不要再做出冒險行為。一位匿名訊息人士向CNN表示,兩國間的直接打擊已經結束。 ==分析== 根據《耶路撒冷郵報》的一項分析,這次襲擊的目標靠近核設施具有策略意義,旨在傳達一個明確的資訊:以色列有能力攻擊更關鍵的目標,但目前選擇了剋制。這種做法展現了以色列捍衛利益的決心,同時也向伊朗釋放了採取更嚴厲行動的訊號,從而在不引發更廣泛衝突的情況下維持了威懾力量的平衡。 英國廣播公司指出,這次經過精準計算的襲擊針對與伊朗之前襲擊以色列有關的軍事目標,展示了以色列國防軍的實力。 《國土報》認為,這次襲擊微不足道、反應緩慢,反映出內塔尼亞胡缺乏對伊朗和加沙的戰略,這只是為了分散人們對以色列一哈馬斯戰爭以及解救哈馬斯人質的關注。 《紐約時報》認為,這次有限的打擊的規模小於預期,伊朗官員對此並沒有大驚小怪,甚至沒有歸咎於以色列,但仍留下了誤判的空間。《華爾街日報》也指出,雖然有效阻止了中東局勢的直接升級,但以色列和伊朗之間根本的緊張關係仍在,新形勢下兩國的紅線也存在不確定性。 == 參見 == * 2024年伊朗對以色列的襲擊 * 2024年以色列轟炸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 *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 伊朗-以色列代理人衝突 ==註釋== == 參考文獻 == Category:2024年國際關係 Category:2024年伊朗 Category:伊斯蘭革命衛隊 Category:2024年4月 Category: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Category:2024年爭議 Category:2024年衝突
堪察加酋長 (電影樂隊專輯)
堪察加酋長(Начальник Камчатки)是蘇聯搖滾樂隊電影的第三張錄音室專輯。專輯名字是借蘇聯電影《楚科奇酋長》(Начальник Чукотки,1967年)的片名玩的文字遊戲。 該專輯是在唱片公司AnTrop的錄音室裡用一臺多軌錄音機錄製的。製作人安德烈·特羅皮洛負責監督、策劃錄音工作。來自“水族館”樂隊和AnTrop錄音室的其他音樂家們也參與了錄製。該專輯最終於1984年推出。 搖滾樂秘密出版物《Roksi》期刊的第7期曾刊登過對該專輯的評論。 ==參考文獻== Category:1984年蘇聯 Category:1984年音樂專輯 Category:蘇聯搖滾樂
器皿
2024年伊朗—以色列衝突
2024年,伊朗與以色列的代理人衝突升級為兩國之間的直接衝突。 4月1日,伊朗駐大馬士革大使館的附屬的領事館建築遭到以色列空襲,造成穆罕默德-禮薩·扎赫迪等多名伊朗軍官死亡。作為回應,伊朗於4月13日對以色列本土發動“誠實承諾行動”,大規模發射無人機及飛彈。4月19日,以色列又攻擊伊朗多個城市。 == 背景 == 1979年伊朗革命後,霍梅尼掌權,伊以關係惡化。1982年黎巴嫩內戰期間,伊朗支援黎巴嫩什葉派及巴勒斯坦武裝分子,與以色列爆發爆發了代理人戰爭。逐漸地,伊朗擴大其在中東國家的權力和影響力。隨著敘利亞內戰及伊朗核計畫開始,兩國對抗日漸加深。 伊朗支援的武裝組織哈馬斯於2023年10月7日在以色列南部發動襲擊,造成1,200人死亡。作為回應,以色列入侵加沙地帶,至2024年4月已造成33,000多人死亡。在此期間,伊朗指責以色列對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實施種族滅絕。 2023年12月25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轄下聖城軍軍官在位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附近市的住所遭到以色列空襲身亡。2024年1月20 日,聖城軍情報部門負責人與4名伊朗官員在大馬士革一棟建築舉行會議期間遭到以色列空襲,全部身亡。 == 時間軸 == === 以色列轟炸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4月1日) === 2024年4月1日,以色列轟炸伊朗駐敘利亞大馬士革大使館附屬的領事建築,造成16人死亡,其中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穆罕默德·禮薩·扎赫迪准將和另外七名軍官。據報道,大樓內的伊朗官員當時正會見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運動等巴勒斯坦激進分子領導人。 === 以色列備戰(4月2日-12日) === 伊朗誓言報復。有西方媒體報道,伊朗將直接襲擊以色列境內,而不經由真主黨等代理人之手。 由於擔心伊朗報復,以色列在4月13日前數日即開始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伊朗襲擊。以色列疏散全球28個以色列駐外使館。以色列亦幹擾衛星定位系統訊號,導致多個手機使用者被定位至貝魯特。法國部署海軍至地中海以協防以色列。 === MSC Aries號被扣押(4月13日) === 4月13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 === 伊朗空襲以色列本土(4月13日-14日) === 4月13日日間,黎巴嫩真主黨發射約40枚火箭襲擊以色列北部,以色列則轟炸位於黎巴嫩巴勒貝克附近的真主黨武器製造基地。半島電視臺報道指,該襲擊可能與伊朗大規模襲擊有關。 當日晚,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與人民動員部隊、真主黨和胡塞武裝協調,使用無人機、巡航導彈和彈道飛彈對以色列和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發動大規模導彈及無人機襲擊,名為「誠實承諾行動」()。以色列軍方指,伊朗發射了約170架無人機、30枚巡航飛彈和120枚彈道飛彈,其中99%被成功攔截。 為應對伊朗攻擊,以色列與美英等盟友發動「鐵盾行動」()。美國、英國、約旦三國空軍協助以色列攔截導彈,法國亦部署海軍協防以色列。以色列方面表示,絕大部分伊朗無人機和導彈在境外就被飛箭三型和防禦系統成功攔截,統計攔截率達到99%,故本次打擊中只有內瓦蒂姆空軍基地成功被伊朗彈道飛彈攻擊,僅受到輕微損害。33名以色列平民受傷。 === 緊張局勢加劇(4月14日-18日) === 襲擊過後不久,伊朗威脅以色列稱,若以色列發動任何反擊,伊朗將堅決予以回應。 以色列誓言反擊。4月15日,會面記者時,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又揚言會回應伊朗此次行動。據有線電視新聞網引述以方訊息人士指,以色列針對拉法的地面攻勢因要考慮如何反擊伊朗而推遲。以色列戰時內閣於4月15日召開會議,商討對伊朗攻擊所作出的回應。美國總統拜登則表示,美國不會支援以色列對伊朗本土的攻擊,並呼籲以色列保持克制。 4月16日,以色列呼籲國際社會對伊朗導彈研發計劃實施制裁。 4月17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將「自行決定」如何報復伊朗。 4月18日,據報道,美國將允許以色列展開對拉法的攻勢,以換取以色列不反擊伊朗。 === 以色列空襲伊朗(4月19日) === 4月19日,以色列報復性襲擊位於伊朗伊斯法罕和敘利亞等地的伊朗目標。 === 局勢降溫(4月19日至今) === 伊朗的國有媒體淡化了以色列發動的襲擊,多數國有媒體對事件的報道中沒有提及以色列。伊朗官員表示,沒有計劃對以色列進行報復。一位匿名訊息人士向CNN表示,兩國間的直接打擊已經結束。分析人士表示,這次攻擊和伊朗的反應顯示雙方都希望緩和局勢,但以色列有能力在全面戰爭中造成更大損害。 然而,他們也警告稱,以色列的反應可能尚未完全完成,緊張局勢仍然高度緊張。 目前尚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升級週期是否已經結束。 ==註釋== ==參考文獻== Category:2024年國際關係 Category:伊斯蘭革命衛隊 Category:以敘關係 Category:21世紀大馬士革 Category:2024年4月 Category: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Category:2024年爭議 Category:2024年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