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陳全國(2011年8月—2016年8月) 吴英杰(2016年8月—2021年10月) 王君正(2021年10月—) 西藏自治区行政长官 达赖喇嘛·丹增嘉措(籌備委員會主任)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籌備委員會代理主任)(1959年-1964) 阿沛·阿旺晋美(籌備委員會代理主任)(1964年12月-1965年8月) 阿沛·阿旺晋美(人民委員會主席)(1965年9月-1968年) 曾雍雅(革命委員會主任)(1968年9月-1970年11月) 任荣(四川人,汉族)(1970年11月至1979年8月) 桑吉悦希(又名天宝,四川人,藏族)(以下稱“人民政府主席”)(1979年8月—1981年4月) 阿沛·阿旺晉美(1981年-1983年) 多杰才旦(1983年-1986年) 多吉才让(1986年-1990年) 江村罗布(四川人,藏族)(1990年-1998年) 列确(1998年5月-2003年5月) 向巴平措(2003年5月-2010年1月) 白瑪赤林(2010年1月-2013年1月) 洛桑江村(2013年1月-2017年1月) 齐扎拉(云南人,藏族)(2017年1月-2021年10月) 严金海(青海人,藏族)(2021年10月-) 經濟 西藏是中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省份之一,仅次于北京市,主要为旅游业的第三产业所占GDP总量的50.13%(2020年),总额达到953.84亿元。自治区政府财政长期依赖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拨款补助长期达到当地收入的95%左右,2020年降至85%。 2007年GDP总量342.19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55.33亿元,第二产业96.57亿元,第三产业190.29亿元;人均GDP达12,109元。 2012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0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936元。 2013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6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8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92.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7.9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068元。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0.7%、36.3%、53.0%,与201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9个百分点。 2020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2.7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598元,比上年增长了12.7%。 农业 西藏的耕地面积绝大部分分布在江河干、支流的河谷阶地、山麓斜坡、冲积扇地和湖泊平原一带,其农业类型被称为“河谷农业”。而且大部耕地是由草甸土、亚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等开垦而来的。土壤类型因分布环境条件不同,在质地上有很大差异。大部分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低,即使有少数土地含腐植质较多,亦因温度低,微生物繁殖慢、数量少、分解缓慢,很少被作物所吸收。部分耕地还存在着地面不平整、耕层较浅、砂性重、石砾多、质地偏粗、易漏肥等现象。在复种区耕作土壤的潜在肥力和较大肥力较高,供氮和供磷能力也较强。到1998年为止,包括部分原有的梯田,西藏已建成梯田、园田和平整土地100多万亩,按农业人口的劳动力平均,每人接近一亩。在土质改造方面,进行黏掺沙、沙掺粘,种植豆科作物,多施有机肥料,使部分土壤质地得到改良。 2019年西藏自治区全区60个农业县(区)共有耕地663.37万亩,但其中“所处环境气候条件较恶劣,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被评为七等至十等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6.58%。 素有“西藏粮仓”之称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支流河谷地带,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西起拉孜,东至桑日,东西长约500公里,南北宽处达200公里,窄处仅50公里左右。包括拉萨、山南、日喀则三个地、市的22个县和5个国营农场,是西藏最重要的河谷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也是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各省援助 1984年中央发起各省政府对口支援西藏各地政府建设基础设施,称43项援藏工程。自1995年起,全国各省对口支援西藏常态化,各省区市长期无偿向西藏援助资金和物资,推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各省还向西藏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即援藏干部),促进西藏人才建设和干部发展,以激活其经济自发动力。 旅游业 西藏旅游资源丰富,其自然和人文景观得天独厚。旅游业已成为西藏发展战略之一。2015年西藏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达28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2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预计到2020年,西藏年接待游客将突破30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突破550亿元。但同时,西藏旅游资源也很脆弱,随着大量游客涌入西藏,西藏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难免受到影响和冲击。故現時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亦提倡進行數量限制和管理,保護本地風土的習俗。由於涉及領土爭議地帶,為保障西藏生態資源與邊境安全,根据规定,外籍记者、外交官、专业摄影师、外国官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西藏,只有西藏外事办可以处理其入藏函申请。印度教徒不允许通过西藏旅行社前往西藏的阿里地区。除此之外,所有的外籍游客需通过西藏旅行社申请入藏函,方可在西藏旅游。挪威及不丹游客近年亦已经可以申请获得入藏函。 交通 古時西藏對外來往仰賴的是獸力運輸與西方的採礦建設協助,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实现县乡村全部通公路,通车里程11.88万公里。开通国际国内航线140条,通航城市66个。 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拉林公路 铁路:青藏鐵路、拉日铁路、拉林鐵路 航空:拉萨贡嘎机场、昌都邦达机场、林芝米林机场、阿里昆莎机场、日喀则和平机场、那曲達仁機場(规划中) 人口 概况 据《西藏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藏自治区常住人口为3,648,10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西藏常住人口增加645,934人,增长21.52%,年平均增长率为1.97%。其中城镇人口130.34万人,占总人口的35.73%;乡村人口234.47万人,占总人口的64.27%。 西藏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3,137,901人,占86.01%;汉族人口为443,370人,占12.1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66,829人,占1.83%。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藏族人口增加421,512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6,315人,汉族人口增加198,107人。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94,865人,占24.53%;15-59岁人口为2,442,251人,占66.95%;60岁及以上人口为310,984人,占8.52%。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1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85个百分点。在性别构成上,男性人口为1,913,588人,占52.45%;女性人口为1,734,512人,占47.5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69上升为110.32。
2013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6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8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92.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27.9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068元。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0.7%、36.3%、53.0%,与201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9个百分点。 2020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2.7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598元,比上年增长了12.7%。 农业 西藏的耕地面积绝大部分分布在江河干、支流的河谷阶地、山麓斜坡、冲积扇地和湖泊平原一带,其农业类型被称为“河谷农业”。而且大部耕地是由草甸土、亚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等开垦而来的。土壤类型因分布环境条件不同,在质地上有很大差异。大部分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低,即使有少数土地含腐植质较多,亦因温度低,微生物繁殖慢、数量少、分解缓慢,很少被作物所吸收。部分耕地还存在着地面不平整、耕层较浅、砂性重、石砾多、质地偏粗、易漏肥等现象。在复种区耕作土壤的潜在肥力和较大肥力较高,供氮和供磷能力也较强。到1998年为止,包括部分原有的梯田,西藏已建成梯田、园田和平整土地100多万亩,按农业人口的劳动力平均,每人接近一亩。在土质改造方面,进行黏掺沙、沙掺粘,种植豆科作物,多施有机肥料,使部分土壤质地得到改良。 2019年西藏自治区全区60个农业县(区)共有耕地663.37万亩,但其中“所处环境气候条件较恶劣,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被评为七等至十等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6.58%。 素有“西藏粮仓”之称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支流河谷地带,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西起拉孜,东至桑日,东西长约500公里,南北宽处达200公里,窄处仅50公里左右。包括拉萨、山南、日喀则三个地、市的22个县和5个国营农场,是西藏最重要的河谷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也是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各省援助 1984年中央发起各省政府对口支援西藏各地政府建设基础设施,称43项援藏工程。自1995年起,全国各省对口支援西藏常态化,各省区市长期无偿向西藏援助资金和物资,推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各省还向西藏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即援藏干部),促进西藏人才建设和干部发展,以激活其经济自发动力。 旅游业 西藏旅游资源丰富,其自然和人文景观得天独厚。旅游业已成为西藏发展战略之一。2015年西藏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达28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2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预计到2020年,西藏年接待游客将突破30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突破550亿元。但同时,西藏旅游资源也很脆弱,随着大量游客涌入西藏,西藏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难免受到影响和冲击。故現時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亦提倡進行數量限制和管理,保護本地風土的習俗。由於涉及領土爭議地帶,為保障西藏生態資源與邊境安全,根据规定,外籍记者、外交官、专业摄影师、外国官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西藏,只有西藏外事办可以处理其入藏函申请。印度教徒不允许通过西藏旅行社前往西藏的阿里地区。除此之外,所有的外籍游客需通过西藏旅行社申请入藏函,方可在西藏旅游。挪威及不丹游客近年亦已经可以申请获得入藏函。 交通 古時西藏對外來往仰賴的是獸力運輸與西方的採礦建設協助,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实现县乡村全部通公路,通车里程11.88万公里。开通国际国内航线140条,通航城市66个。 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拉林公路 铁路:青藏鐵路、拉日铁路、拉林鐵路 航空:拉萨贡嘎机场、昌都邦达机场、林芝米林机场、阿里昆莎机场、日喀则和平机场、那曲達仁機場(规划中) 人口 概况 据《西藏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藏自治区常住人口为3,648,10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西藏常住人口增加645,934人,增长21.52%,年平均增长率为1.97%。其中城镇人口130.34万人,占总人口的35.73%;乡村人口234.47万人,占总人口的64.27%。 西藏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3,137,901人,占86.01%;汉族人口为443,370人,占12.1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66,829人,占1.83%。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藏族人口增加421,512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6,315人,汉族人口增加198,107人。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94,865人,占24.53%;15-59岁人口为2,442,251人,占66.95%;60岁及以上人口为310,984人,占8.52%。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1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85个百分点。在性别构成上,男性人口为1,913,588人,占52.45%;女性人口为1,734,512人,占47.5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69上升为110.32。 教育 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间西藏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幅提高。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65,33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1,02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85,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98,47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282人上升为5,507人,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由9,891人上升为17,214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0,441人上升为36,589人。 西藏全区除少数城镇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小学以汉语进行教学外,在农牧区和城镇绝大多数小学都把藏文作为学校的主课之一,語言課程实行藏汉文同步教学,其它课程则均使用藏语授课。除此以外,西藏学生从初中开始,会有部分前往发达地区学校就读,建設的學校也越來越多,高等課程在國家的文化保護政策之下,藏民有受教育的額員優待等少數民族補助。西藏高等院校有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等。 文化 宗教 西藏的宗教主要由藏传佛教、苯教、民间宗教三种类别构成。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寺庙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苯教寺庙约88座,僧人3000多,活佛93人,信教群众13万以上。藏传佛教和苯教长期以来既相互排斥、针锋相对,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导致了“佛中有苯”、“苯中有佛”的局面。除神学宗教外,民间宗教至今依然在民间特别是边远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民间宗教相对缺少系统理论、没有专门活动场所及职业宗教者集团。 除此之外,西藏还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区内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众约3000多人;天主教堂1座,教民700多人。 遗址 截至2019年西藏自治区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处。2015年—2019年,西藏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项目,涉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80个保护项目,投入资金达10.02亿元。四年间,西藏地方财政下达资金3.6亿元,用于69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工作。 特产 藏獒 藏狐 藏羚羊 藏雪鸡 野牦牛 酥油茶 青稞酒
遺傳學 根據林媽利教授關於臺灣人血液成分之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的祖先是在1萬5000年前冰河時期結束之前,從東南亞島嶼等地遷徙至臺灣,佔全臺91%的閩客族群中85%有原住民族血統,並推估90%以上的人有中國南方百越族血統,不是純北方漢人的後代,反倒與東南亞較相近。所以臺灣人可說是東亞大陸/中南半島、原住民族、南方漢人,以及東南亞島嶼等地人種混血的結果。。 社會 曆法與節日 臺灣現行的政府機關文書均採用民國紀年,通用曆法主要為國際慣用的公曆,民間亦通行農曆,並以民國紀年與西元紀年並行使用。民國元年即1912年(民國前一年為1911年)。 紀念日及節日依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並彈性實行「週休二日」。 語言文字 臺灣人大多使用傳統的正體中文。由於義務教育的落實與戰後初期的強制推廣,中華民國國語是目前臺灣人之間最通行的主要語言,另外次要常見的語言為臺灣閩南語、客家話、阿美語、排灣語、泰雅語與其他臺灣原住民族諸語,由於中華民國政府與民間非常注重英語教育,且因日本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統治臺灣的影響使部分年長者普遍能說日語,因此常見使用外國語言為英語和日語,本土語言與文字也大量吸收不少這些外來語,即使臺灣人使用與其他華人區域使用相同語言,但仍有相當不同差異。臺灣也保留了原始族群、原有省份的語言、方言與外來語言,如臺灣原住民族各族的語言、閩南語、客家語以及戰後移民和新住民所帶來的各種漢語變體與其他語言,其中以臺灣話與客家話為大宗,而平埔族由於與漢人通婚,加上生存壓力,其語言大多已幾乎消失殆盡。 與其他華人區域的用字差異 中華民國政府所推行的國語(1909年被清政府稱為「官話」)是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1932年经中華民國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採納为中華民國的官方语言,目前在華人世界均为通行语言之一,也是东南亚及其他海外华人群体广泛采用的共通口语或书面语。1945年以後,臺灣住民(閩、客、原)在接受國民政府國語教育的過程中,國語深受臺灣語言的影響,北京的捲舌音、地區語言和兒化韻在生活中逐漸消失,加上词语不同,因此臺灣的「國語」與大陸使用的「普通話」約有10%的讀音不同。 因地域的不同,臺灣的“国语”和中国大陆的“普通话”在语音与词汇上有差别,如臺灣国语受臺灣閩南语音调影响,不过在官方的书写语法上仍多數相近。有部份中文辭彙與中國大陸有些不同,一些來自臺灣本土語言或外來語的新辭彙(主要是臺語、日語與英語),如「槓龜」(賭輸、沒有中)、「夯」(熱烘烘、流行)與日語「歐吉桑」(男性長輩,)、黑輪(關東煮,日文:)等皆融入臺灣的國語字彙而與中國大陸用法不同,有些則是因為兩岸分治後交流變少,造成了許多用詞習慣的差異,例如:中國大陸用詞多用「圓珠-{}-筆」、「軟-{件}-」、「硬-{}-盤」、「數-{}-碼相機」、「-{打}-印」、「智-{}-能手機」,臺灣用詞多用「原-{}-子筆」、「軟-{}-體」、「硬-{}-碟」、「數-{}-位-{}-相機」、「列-{}-印」、「智慧-{}-型手機」,於是有語言學家因此稱之為臺灣華語。但兩地交流頻繁與網路文化流行,也產生不少特殊字彙。 近半世紀以來,中國大陸與臺灣由於政治上的隔閡各自發展,逐漸演變成各自獨立的語言系統、語音系統。兩者最大的區別體現在語音方面。「普通話」與「國語」一些詞語的聲韻母相同但聲調不同。 建筑 臺灣建築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時代的浮腳樓式建築,主要為南島語族的建築。 到了荷西時期基於殖民與傳教活動各在臺灣南北構築要塞、教堂,明鄭時期視臺灣為反清復明基地,閩南式建築就此引進,而清代時期的建築主要走向為中西文化融合的特性,清末洋務運動對砲利的嚮往,砲台建築更加興盛,日治時期以閩南、日本、西洋的文化為主要建築構想;且引進鋼筋混泥土技術,由於殖民地時期過度西化的建築;戰後台灣出現中國古典風格的流行與引入國際主流的後現代設計風格。在現代,臺灣的建築走向多元化,各種風格的建築都可普遍的看見。 截至2016年5月,全國已公告846處古蹟,其中國定古蹟92處。 媒體 臺灣的媒體產業發軔於日治時代,第一份報紙是創刊於1896年的《臺灣日日新報》(第一份中文報紙則是創刊於1923年的《臺灣民報》),第一家廣播電臺則是創立於1931年的臺灣放送協會,當時主要媒體均與官方有相當程度的關係。進入中華民國時期後,臺灣的主要報紙與電臺仍由官方掌握,1949年實施戒嚴後,官方實施報禁,出版品與電子媒體也受到相當程度的管制。1962年10月10日,臺灣電視公司(台視)成立,這是臺灣的第一家電視臺;不久1968年9月3日中國電視公司(中視)和1971年10月31日中華電視公司(華視)陸續開播,臺灣電視業進入老三臺時代。但當時三臺都由政府機構與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國防部掌控,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扮演政府宣導的工具。1969年,中視播出《晶晶》,是為臺灣的第一部八點檔連續劇。1987年解除戒嚴後,報禁於1988年1月1日正式解除,至此臺灣的報業、雜誌、廣播電視等傳播媒體順勢蓬勃發展,使得媒體自由化,民眾將媒體視為生活中的一部份,絕大部份的資訊更是由傳播工作者的傳達因而得知。同時歌仔戲與布袋戲也紛紛登上螢幕,傳統藝術不再只能以固有形式進行表演。1993年,政府開放成立民間成立有線電視臺,隨後在1998年又開放首家民間經營的無線電視臺民視。而為普及多元文化與尊重弱勢群體,又陸續開播公視、客家電視臺與原住民族電視台。在解嚴之前,臺灣影響最大的兩份報紙是《聯合報》與《中國時報》,1980年代後,《自由時報》興起,形成三大報。近年,《蘋果日報》快速發展,報業格局再演變為四大報。廣播事業亦有發展,除了傳統的中廣等之外,飛碟電臺、港都電台、KISS Radio等亦成為重要的廣播電臺。網路也快速興起,網路文化亦成為臺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宗教 臺灣主要宗教有:臺灣民間信仰、佛教、道教、一貫道、基督新教、天主教、儒教與伊斯蘭教等。中華民國憲法保障全體國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人民可廣泛接納各類宗教信仰,政府為保行政中立,與宗教間實施政教分離並平等發展。就信仰人口而言,融合臺灣道教、臺灣佛教與民間宗教的臺灣民間信仰,是臺灣最大的信仰人口。若以宗教別劃分,道教、佛教則是臺灣的首兩大宗教。大部分臺灣人同時信仰道教、佛教與儒教與傳統民間信仰混合的臺灣民間信仰,約占臺灣人口的93%。而如一貫道、基督新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儒教、藏傳佛教等皆有具規模之教徒人口。此外,新興宗教、氣功法門等廣義的宗教信仰,在臺灣也各有不少信眾,並常有相當活躍的傳教活動。此外,原住民族部落以信仰天主教者居多,基督新教次之。而儒教所規範的禮儀與哲學觀,則被臺灣人視為是人際倫理之基礎觀念,從古至今傳承下來。每年在各大孔子廟舉行完整的儒家釋奠典禮。 臺灣民間信仰普遍祭拜釋迦牟尼佛、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孔子、觀音佛祖、媽祖、關公、王爺、文昌帝君、清水祖師、保生大帝、神農大帝、玄天上帝、中壇元帥、廣澤尊王、法主真君、玄壇真君、月下老人、七星娘娘、三山國王、城隍爺、土地公、虎爺等神祇。如今,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在臺灣的區分已經非常曖昧,三教合一相互影響融合,在寺廟中各種不同宗教的神靈被共同祭祀也是常見的事;如艋舺龍山寺主祀佛教觀音菩薩,也兼祀道教的媽祖、關聖帝君、文昌帝君、三官大帝、水仙王等。這種融合佛道的民間宗教對社會生活影響相當大,中臺灣流行媽祖信仰,南臺灣則以王爺信仰最熱門;其餘各地也有各自盛行的神明祭典,如三峽的清水祖師壽辰慶典、艋舺的青山王祭典等。 喪葬 在臺灣,喪葬不只是一種儀式,也是民俗文化。隨著都市化的演進,臺灣各地的喪葬殯儀開始變得簡單而慎重。尤其近幾年來,臺灣的各大學開始出現生死學系、禮儀師證照學分學程、生命教育學分等。臺灣喪葬主要受三教佛教、道教及儒學影響之外,還有部分儀式或祭典是融和了平埔族的巫術文化。此外,臺灣各地區不同的喪葬習俗和禁忌如:撿骨、觀落陰、電子花車、五子哭墓、孝女白琴等等習俗是臺灣特有的特色。 教育 臺灣現行學制實施12年國教。各級學制為國民小學6年制、國民中學3年制,高級中學3年制(含高級職業學校)、一般大學4年制,部份大學法律系所、建築系所、獸醫學系為5年制,牙醫系為6年制,醫學系為6年制。技職教育體制有五年制專科學校(五專)、二年制專科學校(二專)、二年制技術校院(二技)與四年制的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四技),大學可設置研究所,培育碩士及博士等研究人才。 臺灣的高等教育相當發達,已有172所大學院校,分別提供重理論的普通大學、與重實務的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臺灣每年有14萬名考生參加1月底或2月初的大學學測,有7萬名考生參加7月1日到7月3日的大學指考;九十九年大學指考分發結果,學生錄取率達94.87%。另有16萬名考生參加4月中的四技二專統測,九十九年四技二專日間部登記分發結果,學生錄取率為85.44%。臺灣有153所大學院校設有研究所,但是每年也有許多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包括平均每年赴美國留學的1.3萬人。 在高級中等教育方面,可分為強調綜合理論與道德素養教育的高級中學與以技職教育、職場專業培養為方針的高級職業學校(皆為三年制)。 另在非正式教育機構還有2歲到6歲學前機構幼稚園,訓練學生加強某特定科目的補習班,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一環。社會教育方面,臺灣終身教育風氣盛行,各地都有專為成人教育設計的學院機構。技術教育方面,臺灣有隸屬行政院勞委會的職業訓練中心與民間各類語言或電腦等學習機構。由於網路發達,因此不少機構及坊間開辦網路教育,以建構網路學習環境,激發學習動機,進而帶動網路學習。 文化 臺灣人從出世、成年禮、婚禮、壽禮至喪禮與祭禮,伴隨一套嚴謹的生命禮俗、祭儀與禁忌。順應歲時節令,傳承了以舊曆、傳統宗教信仰作為基礎的的正三大節:廿九暝、七月半與清明(亦或三月初三);而端午、中秋與重陽則為節慶三大節。臺灣各地隨著不種的移民與風俗,匯聚著深具特色的民俗祭禮與慶典,如每年一度的迎媽祖北港三月十九、元宵節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苗栗龍、鹽水蜂炮、王爺遶境儀式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中元普渡時的頭城搶孤、三峽祖師廟神豬比賽等。臺灣廟宇香火鼎盛,廟宇文化臺灣發揚光大,臺灣的城隍,媽祖,關聖帝君等祭典活動成為臺灣特殊文化,神祇陣頭結合武學和藝術的八家將、宋江陣、舞龍舞獅民俗表演變成臺灣特殊技藝文化,著名有明華園、霹靂布袋戲、九天民俗技藝團等,其中有些表演團體已邁向國際舞臺。在神祇誕辰則常出酬神戲如歌仔戲、布袋戲、戶外電影等,但近期有被電子花車或康樂隊取代趨勢。 傳統民眾頗盛行採信農民曆,農民曆又稱黃曆,並依所載吉辰良時作為房屋落成、新店開張,或婚喪喜慶等日常活動之準則,也會依其生肖沖卦作為婚姻參考。由於民間盛行安太歲習俗,不少民眾在新春期間會依農民曆所載衝犯太歲的生肖而到寺廟請求安太歲並安置光明燈,再由寺廟代為舉行祭祀活動,以趨吉避凶。 文學藝術 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政府大力推行反共、懷鄉文學,著名反共文學作家有王藍(代表作《藍與黑》)、姜貴(代表作《旋風》)和司馬中原(代表作《狂風沙》)。同時,西方現代文學也是當時臺灣文壇的重要力量,白先勇、王文興為其代表,而現代主義文學代表作則有《臺北人》、《家變》等。1960中後期開始,一些本土作家以《臺灣文藝》、《笠詩刊》為陣地,重拾鄉土素材,關注農民與勞工等底層階級的命運,作品隱含批判精神,1977年引發鄉土文學論戰。解嚴後,文學更加多元化。近幾年,伴隨網路興起,網路文學成為新的風潮。 戒嚴時期,政府以官方力量推動文化發展,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文化呈現反共、傳統、一元的特質。1987年,臺灣解嚴後,多元文化思想受國內外許多因素推波助瀾下逐漸興起。1996年,開始出現本土化或去中國化浪潮。 臺灣目前有三所著名之藝術大學,分別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舞蹈方面,除了充分表現臺灣文化意含的民俗舞蹈(如:八家將、新港舞步、陣頭),而臺灣在現代舞的成就相當非凡,尤其林懷民先生所創立的雲門舞集。 舞台表演 臺灣的美術在日治時代主要以在「帝展」、「臺展」等官辦美展中活躍的畫家為主,日本文化和西洋畫風是當時的主流。1950年代,畫壇主流以大陸來臺的水墨畫家與日治時期的本土西畫家為主,繪畫技巧比較傳統。1960年代開始,新生代畫家引入西方的抽象畫等風格,美術風格走向西化。1970年代鄉土意識抬頭後,繪畫題材再趨本土化。解嚴之後,美術界生態多元自由,風格也日益前衛。戲劇方面在戰前,歌仔戲、布袋戲等本土劇種極受臺灣百姓歡迎。日治中期以降,還有新劇等劇場表演出現。此外,也有日本傳統藝能傳入。二戰之後,由於早期政府的大力推廣下,京劇等大陸劇種在臺灣得到大力扶持;另一方面歌仔戲、布袋戲等本土劇種則仍是庶民大眾的重要娛樂方式。隨著電視的出現,布袋戲、歌仔戲開始講求聲光效果,重新獲得人們的重視。而國劇與國語話劇則融入創新元素,經常以小劇場等形式表演,舞臺劇表演成為臺灣極具活力的藝術活動。日治時代,留聲機和唱片傳入臺灣,1930年代臺語流行歌曲形成。戰後初期,臺語歌曲一度流行,音樂界也配合「反共抗俄」的政策,基於對於馬列主義的反談,創作了大量反共愛國歌曲。在民間,由香港傳入的國語流行歌曲和美國音樂風行一時。1970年代,知識青年疾呼「唱自己的歌」,校園民歌因此風行,此時知名的民歌手有胡德夫、楊弦、李建復、施孝榮、邰肇玫、黃大城、葉佳修、蘇來、包美聖、潘安邦等,之時唱紅了許多清新的民歌,比如:中華之愛、抓泥鰍、龍的傳人、鄉間的小路、如果、秋蟬、風中的早晨、讓我們看雲去、小草、風告訴我、再別康橋。而同一時期,臺語流行樂壇受到1970年代以後受日本演歌文化影響,那卡西和夜總會等秀場文化在臺灣也十分盛行,如江蕙、黃乙玲等知名臺語歌手即是出身秀場的代表人物。 1980年代,講究「字正腔圓」的國語老歌風行一時,其代表人物是有亞洲歌后之稱的鄧麗君和金鐘獎歌王費玉清,費玉清至今仍在兩岸三地和全球華人地區,演唱會連連滿場深受青睞,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和費玉清的歌聲。受到西方搖滾樂的影響,民歌時期結束後,羅大佑等人將社會百態、政府等當時受到壓榨的百姓生活寫成歌曲,造成知識份子一時引起的共鳴。1990年代以來,臺語歌曲更為多元活潑,成為不分南北的主流,客家與原住民族歌手亦時有推廣母語之作。由於臺灣解嚴與社會風氣漸開,造就自由化的創作與發展環境,日本的歌手逐漸來臺發展。除了臺灣本土歌手,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其他華人地區的歌手大多來臺發展,使臺灣成為世界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也因如此成就了許多歌手,如臺灣出身的-{王傑}-、張雨生、伍佰、張惠妹、周杰倫、蔡依林、蕭亞軒、王心凌、張韶涵、杨丞琳、罗志祥、萧敬腾以及還有出身臺灣的團體五月天、S.H.E外;也成就了來自香港的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鄭秀文、李玟、Twins;中國大陸的王菲、丁噹;以及來自新馬的光良、梁靜茹、孫燕姿、蔡健雅、林俊傑等。。 影视 臺灣電影起始於日治時期,二戰後隨著兩岸的分治,臺灣電影在官營製片廠的經營下,拍攝大量國語劇情片,其中不少都帶有反共色彩。同時,閩南語電影也悄然興起,題材以民間故事等為主。1960年代,健康寫實電影成為電影界的主流,代表作有《蚵女》、《養鴨人家》等。同時,香港電影也影響到臺灣本地的電影製作路線,愛情片、武俠片和功夫片成為一時的主流。1970年代,伴隨著外交困境,中影製作了大量的愛國政宣影片,如《梅花》、《汪洋中的一條船》等。1970年代末期,以翻拍作家瓊瑤的小說為主的愛情片,在臺灣掀起一陣潮流,捧紅了雙生(秦漢、秦祥林)雙旦(林青霞、林鳳嬌),搭配電影的主題曲也大為流行,比如:雁兒在林梢、我是一片雲。1980年代起,《兒子的大玩偶》等影片開始了「新電影」風潮。解嚴之後,以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為代表作,之後新浪潮電影興起,李安與蔡明亮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導演。同時,伴隨著美國電影為主的洋片的大舉進入,加上臺製電影以小眾觀賞的藝術電影為大宗,國片的環境與市場日益萎縮低迷,雖偶有電影出現票房佳績,且每年均有臺製電影在國際的電影獎獲獎,但臺灣電影產業在整體上仍然呈現疲態。經過1990年代以來的低迷後,2008年上映的《海角七號》創下超過新臺幣5億元的票房成績,並帶動同期上映其他臺灣電影的票房上揚,為長期低迷的國片注入一劑強心針。自此,臺灣自製電影開始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一反以往藝術電影佔多數的狀況,市場較大的商業電影重新成為臺灣電影產業的主流,如2011年上映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賽德克·巴萊》,自該年8月中旬至10月上旬,連續8週躍居臺北週末票房冠軍,改寫美國電影獨占市場鰲頭的局面,被視為臺灣「國片復興浪潮」的一個重要象徵。2013年上映、以全高空拍攝畫面、講述臺灣環境現況的《看見臺灣》是臺灣電影史上耗資最高的紀錄片。 活動 行政院新聞局2006年年初舉辦「尋找臺灣意象」系列活動,係作為定位臺灣「國家品牌」的一個起點,希望透過全民參與凝聚共識,發掘臺灣許多美好而獨特的風貌。民眾和網友以手機票選和網路票選出足以代表臺灣的「臺灣意象」24名,共有529,676票。再以五大意象為主題舉辦臺灣意象徵圖活動,依票選名次分別為布袋戲、玉山、臺北101、臺灣美食、櫻花鉤吻鮭、臺灣島嶼圖、阿里山、花蓮太魯閣、原住民族圖騰、雲門舞集、總統府、日月潭、客家桐花、歌仔戲、廟會、野百合、高雄市愛河、蝴蝶蘭、晶圓、圓山大飯店、鳳尾蝴蝶、臺灣獼猴、24小時的生活、元宵花燈。 民眾自行推薦的意象前五名則為KTV、小綠人、慈濟、「臺灣人的精神」以及淡水。 2000年代以來,臺灣各領域的人物陸續在國際上以各種的獎賞、戰績、事跡、發聲,進而引發全球目光對臺灣的關注,讓臺灣一躍成為國際間矚目的名字。臺灣之光一詞為近年才出現的,因臺灣長期參與國際社會阻撓與政治上的兩黨分眾;當陸續有臺灣人以實力站上國際矚目舞臺往往會引起激勵、團結國內社會;一般都是超越政治認同並引發臺灣認同。臺灣的媒體與公眾將許多臺灣之最、臺灣第一的人事物,陸續的冠以「臺灣之光」的頭銜,進而團結民心,產生民族正氣、驕傲。其中不乏傑出的運動員、藝術家、學術界、NGO組織、市井小民、感動人物等領域。 饮食 臺灣飲食從最早期的台灣原住民飲食、荷蘭及西班牙殖民者文化、到清治時期閩南、客家人的飲食,日治時期的日本料理與引進西方飲食、而後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帶來中國大陸各省的飲食文化,發展出一套揉合大江南北與西餐的飲食文化。 臺菜比較重視「鮮、香、清、淡」,臻於食材鮮美、原味的風格。臺灣小吃的特色是就地取材。因為臺灣四面環海且漁產豐富,因此海鮮是街頭常見的料理之一。 1980年代崛起的泡沫紅茶文化是臺灣茶文化中較新的發展分支,帶動各種連鎖茶飲店及手搖飲店的成立,口味亦極為多變,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珍珠奶茶,已成為臺灣的代表性食物之一。 各族群文化 臺灣文化的原型由原住民文化與中國內地渡來漢人的閩南文化、客家文化融合。而荷蘭、西班牙、鄭氏、清帝國與日本先後統治臺灣,加上當代歐洲、美國與香港、東亞、東南亞文化對臺灣的深刻影響,臺灣文化也融合了其文化特色。 原住民各族各具特色的傳統歲時祭儀文化,如布農族文化為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與小米祭、皮衣製作技巧、多音部合唱;鄒族則是戰祭、收穫祭與揉皮技術;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達悟族的飛魚祭;排灣族人的五年祭;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卑南族則為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阿美族的無半音五聲音階等等。 客家族群強調的文化,是以刻苦耐勞、堅韌剛強、開拓創業、團結奮進的「硬頸」精神而著稱的。客家族群從中原遷徙往南發展並保持了強大凝聚力,在語言、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等方面。 外來影響 臺灣除了受到南島文化及中華文化影響之外,外來文化以日本文化對臺灣影響最大,從日治時期受到日本的溫泉、日本酒、雜燴、和室……等影響,到現今日式料理、卡拉OK、電視劇、漫畫、動畫片、電視遊戲、流行時尚等,目前臺灣有三個電視頻道專門播放日本節目和日本動畫,影響可謂深遠。許多年輕人喜歡日本偶像明星、蒐集日本流行資訊,這些喜歡日本文化的青年人稱為哈日族。根據2010年臺日交流協會實施的民調結果顯示,超過5成以上的臺灣民眾認為日本是最喜歡的國家,更有7成多的民眾表示,對日本感到親近。與韓國日漸仇日化相比,由於戰後對親日本省人長期大規模鎮壓,且臺灣在日本時代的蓬勃發展,臺灣歷史文化中日本時代思想持有者具有一定的勢力影響。再則,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臺灣,由於政府官員貪汙腐敗、軍隊目無法紀無惡不作、民不聊生路有餓莩,政府接管一年多累積了龐大民怨能量,導致發生二二八事件,臺灣人於是乎有了「國民黨為外來政權」的說法,因此懷念日治時期,而有親日的現象。 西方文化也對臺灣影響不少。早期有殖民和傳教,一方面是由於天主教、新教等基督教宗派,在臺灣地方文化中扮演默默紮根角色,如改編母語詩歌,偏遠地區地方教堂的貢獻等。此外,歐美教育在臺灣教育界中往往被引為典範,近年來臺灣教育改革就是基於歐美教育的精神而制定的,臺灣的森林小學以及小留學生文化也是深受歐美影響。 而從1990年代起進入臺灣公眾視野的東南亞籍移工及外籍配偶,帶來的飲食和習俗也對臺灣社會有著浸透性的影響。 體育 國際賽事 立國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囿於政治因素,多以「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名義參加國際體育競賽,其國家隊被稱為中華隊。目前臺灣實力較强的項目有棒球、籃球、壘球、跆拳道、撞球、乒乓球、羽球、網球、軟式網球、高爾夫球、巧固球、射箭、田徑和射擊運動以及排球等。2004年雅典奧運靠著跆拳道選手陳詩欣及朱木炎奪下奧運參賽史上的兩面金牌。2006年成棒隊在杜哈亞運拿下了第一面亞運金牌。而巧固球則至1980年代以來數十次地在世界巧固球錦標賽以及洲際賽事中得到世界冠軍。2009年於高雄市舉辦的世界運動會為臺灣首次主辦的國際性綜合運動會,以及成功申辦2009年第21屆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此賽事為第一次移師至亞洲舉行。2010年底,跆拳道因為黑襪事件備受臺灣輿論關注。201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B組賽事,在臺灣舉行,中華隊打進前八強。之後臺北市爭取到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是臺灣歷年來獲得主辦層級最高的國際體育賽事。 球類運動 棒球是臺灣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被稱為「國球」,在日治時期由日本引進。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棒球比賽獲得銀牌。1990年,中華職棒(CPBL)正式成立,使得臺灣成為繼日本和韓國之後,亞洲第三個擁有職業棒球聯盟的國家。之後一度因爆發簽賭假球事件及臺灣大聯盟的成立,導致觀眾人數銳減,但在2001年主辦世界盃棒球賽並奪得第三名後,再現棒球熱潮。不過隨著職棒票房在2006年球季呈現大幅衰退,2008年又再度爆發黑道介入簽賭案,導致多支球隊解散,或因經營困難而轉賣改名,至2010年代後期才逐漸好轉。目前中華職棒有中信兄弟、統一7-ELEVEn獅、富邦悍將、樂天桃猿、味全龍等5支一軍球隊。早在日治時期就已有多位臺灣棒球好手前往日本打球,綽號「人間機關車」的吳昌征能投善打,於1995年進入野球殿堂。近年來則有許多球員赴美打拚,目前已有陳金鋒、曹錦輝、王建民、郭泓志、胡金龍、倪福德、陳偉殷、林哲瑄、李振昌、羅嘉仁、王維中、胡智為、林子偉、曾仁和、黃暐傑、張育成等人曾經登上大聯盟。2014年4月10日,爆米花夏季棒球聯盟宣布成立。 臺灣籃球在1994年到1999年間曾經有中華職業籃球聯盟(CBA),後來演變為半職業性質的超級籃球聯賽(SBL);2020及2021年,又成立了P. LEAGUE+、T1聯盟等兩個職籃聯盟。 巧固球在臺灣雖不如棒球或籃球等運動知名,臺灣卻擁有世界第一的球技,此紀錄持續30多年至今。1977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教授方瑞民引進,經過幾年推廣後,1980年第一次參加世界性比賽,1982年在法國舉辦的第三屆國際巧固球錦標賽中奪得男子組冠軍,揭開臺灣巧固球輝煌歷史。2009年高雄世運,臺灣亦拿下巧固球男女兩組雙料金牌。 臺灣的花式撞球是少數曾奪得世界第一榮銜的運動項目之一。趙豐邦在1993年與1997年兩度成為世界總排名第一,也在1993年及2000年獲得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冠軍。吳珈慶則於2005年獲得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冠軍,成為賽史最年輕球王。郭柏成則在2005年與2010年獲得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亞軍。楊清順於1990年代至2000年代間多次獲得國際性重要花式撞球比賽的冠軍。女子選手方面,陳純甄在1999年排名高居世界第一。柳信美在1999年和2002年兩度奪得世界錦標賽冠軍,也是首位拿到世錦賽冠軍的亞洲女子選手,她在2003年排名世界第一,次年即拿下安麗盃冠軍。2008年林沅君亦拿下女子世錦賽冠軍。近幾年,男子選手張榮麟及張玉龍多次在大賽中獲得極佳的名次,張榮麟甚至在2012年亦得到世界第一的榮銜,成為繼趙豐邦以來第二位排名世界第一的臺灣男子選手。2014年張玉龍在短短一個月內,勇奪中國公開賽男子組冠軍及世界男子九號球錦標賽季軍。而新生代選手柯秉逸及柯秉中兩兄弟亦在國際上各賽事得過許多佳績,柯秉中在2013年青少年世錦賽中奪得冠軍。女子選手周婕妤更是自安麗盃改制以來奪得最多次冠軍的女子選手,分別為2009、2012及2014年。2015年安麗盃改制回錦標賽模式,由林沅君兩度奪冠。 電子競技 2012年由Riot Games所舉辦的英雄聯盟S2世界大賽中,台港澳代表台北暗殺星(TPA)擊敗AZF與M5等強隊,得到世界冠軍。為參與2013年亞洲室內武藝運動會,臺灣組成中華電子競技代表隊奪下13面銅牌。 相關條目 國家 中華民國 政府 中華民國總統府 中華民國行政院 中華民國立法院 中華民國司法院 中華民國考試院 中華民國監察院 臺灣省 臺灣行政區劃、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政治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中華民國政黨 臺灣獨立運動 臺灣行政區劃 臺灣政治史 臺灣選舉 臺灣人權 外交 中華民國駐外機構 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臺灣海峽兩岸關係 外國駐臺機構 臺美關係 臺日關係 臺灣問題 臺海現狀 軍事 臺灣軍事 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陸軍 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空軍 教育 臺灣教育 臺灣大專院校列表 中華民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列表 中華民國國立中等學校列表 地理 臺灣山峰列表 臺灣河流列表 中華民國島嶼 臺灣濕地列表 建築 臺灣建築 臺灣古蹟列表 交通 臺灣機場 臺灣港口列表 臺灣鐵路路線列表 臺灣客運公司列表 臺灣地區郵遞區號一覽表 通訊傳播 臺灣報紙列表 臺灣電視臺列表 臺灣電視史 臺灣通訊業 臺灣電信業者列表 醫療 臺灣醫院列表 全民健康保險 金融保險 台灣的銀行列表 台灣金融保險機構列表 文化藝術 臺灣電影 臺灣音樂 臺灣博物館列表 中華民國國寶
臺灣電影起始於日治時期,二戰後隨著兩岸的分治,臺灣電影在官營製片廠的經營下,拍攝大量國語劇情片,其中不少都帶有反共色彩。同時,閩南語電影也悄然興起,題材以民間故事等為主。1960年代,健康寫實電影成為電影界的主流,代表作有《蚵女》、《養鴨人家》等。同時,香港電影也影響到臺灣本地的電影製作路線,愛情片、武俠片和功夫片成為一時的主流。1970年代,伴隨著外交困境,中影製作了大量的愛國政宣影片,如《梅花》、《汪洋中的一條船》等。1970年代末期,以翻拍作家瓊瑤的小說為主的愛情片,在臺灣掀起一陣潮流,捧紅了雙生(秦漢、秦祥林)雙旦(林青霞、林鳳嬌),搭配電影的主題曲也大為流行,比如:雁兒在林梢、我是一片雲。1980年代起,《兒子的大玩偶》等影片開始了「新電影」風潮。解嚴之後,以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為代表作,之後新浪潮電影興起,李安與蔡明亮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導演。同時,伴隨著美國電影為主的洋片的大舉進入,加上臺製電影以小眾觀賞的藝術電影為大宗,國片的環境與市場日益萎縮低迷,雖偶有電影出現票房佳績,且每年均有臺製電影在國際的電影獎獲獎,但臺灣電影產業在整體上仍然呈現疲態。經過1990年代以來的低迷後,2008年上映的《海角七號》創下超過新臺幣5億元的票房成績,並帶動同期上映其他臺灣電影的票房上揚,為長期低迷的國片注入一劑強心針。自此,臺灣自製電影開始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一反以往藝術電影佔多數的狀況,市場較大的商業電影重新成為臺灣電影產業的主流,如2011年上映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賽德克·巴萊》,自該年8月中旬至10月上旬,連續8週躍居臺北週末票房冠軍,改寫美國電影獨占市場鰲頭的局面,被視為臺灣「國片復興浪潮」的一個重要象徵。2013年上映、以全高空拍攝畫面、講述臺灣環境現況的《看見臺灣》是臺灣電影史上耗資最高的紀錄片。 活動 行政院新聞局2006年年初舉辦「尋找臺灣意象」系列活動,係作為定位臺灣「國家品牌」的一個起點,希望透過全民參與凝聚共識,發掘臺灣許多美好而獨特的風貌。民眾和網友以手機票選和網路票選出足以代表臺灣的「臺灣意象」24名,共有529,676票。再以五大意象為主題舉辦臺灣意象徵圖活動,依票選名次分別為布袋戲、玉山、臺北101、臺灣美食、櫻花鉤吻鮭、臺灣島嶼圖、阿里山、花蓮太魯閣、原住民族圖騰、雲門舞集、總統府、日月潭、客家桐花、歌仔戲、廟會、野百合、高雄市愛河、蝴蝶蘭、晶圓、圓山大飯店、鳳尾蝴蝶、臺灣獼猴、24小時的生活、元宵花燈。 民眾自行推薦的意象前五名則為KTV、小綠人、慈濟、「臺灣人的精神」以及淡水。 2000年代以來,臺灣各領域的人物陸續在國際上以各種的獎賞、戰績、事跡、發聲,進而引發全球目光對臺灣的關注,讓臺灣一躍成為國際間矚目的名字。臺灣之光一詞為近年才出現的,因臺灣長期參與國際社會阻撓與政治上的兩黨分眾;當陸續有臺灣人以實力站上國際矚目舞臺往往會引起激勵、團結國內社會;一般都是超越政治認同並引發臺灣認同。臺灣的媒體與公眾將許多臺灣之最、臺灣第一的人事物,陸續的冠以「臺灣之光」的頭銜,進而團結民心,產生民族正氣、驕傲。其中不乏傑出的運動員、藝術家、學術界、NGO組織、市井小民、感動人物等領域。 饮食 臺灣飲食從最早期的台灣原住民飲食、荷蘭及西班牙殖民者文化、到清治時期閩南、客家人的飲食,日治時期的日本料理與引進西方飲食、而後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帶來中國大陸各省的飲食文化,發展出一套揉合大江南北與西餐的飲食文化。 臺菜比較重視「鮮、香、清、淡」,臻於食材鮮美、原味的風格。臺灣小吃的特色是就地取材。因為臺灣四面環海且漁產豐富,因此海鮮是街頭常見的料理之一。 1980年代崛起的泡沫紅茶文化是臺灣茶文化中較新的發展分支,帶動各種連鎖茶飲店及手搖飲店的成立,口味亦極為多變,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珍珠奶茶,已成為臺灣的代表性食物之一。 各族群文化 臺灣文化的原型由原住民文化與中國內地渡來漢人的閩南文化、客家文化融合。而荷蘭、西班牙、鄭氏、清帝國與日本先後統治臺灣,加上當代歐洲、美國與香港、東亞、東南亞文化對臺灣的深刻影響,臺灣文化也融合了其文化特色。 原住民各族各具特色的傳統歲時祭儀文化,如布農族文化為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與小米祭、皮衣製作技巧、多音部合唱;鄒族則是戰祭、收穫祭與揉皮技術;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達悟族的飛魚祭;排灣族人的五年祭;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卑南族則為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阿美族的無半音五聲音階等等。 客家族群強調的文化,是以刻苦耐勞、堅韌剛強、開拓創業、團結奮進的「硬頸」精神而著稱的。客家族群從中原遷徙往南發展並保持了強大凝聚力,在語言、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等方面。 外來影響 臺灣除了受到南島文化及中華文化影響之外,外來文化以日本文化對臺灣影響最大,從日治時期受到日本的溫泉、日本酒、雜燴、和室……等影響,到現今日式料理、卡拉OK、電視劇、漫畫、動畫片、電視遊戲、流行時尚等,目前臺灣有三個電視頻道專門播放日本節目和日本動畫,影響可謂深遠。許多年輕人喜歡日本偶像明星、蒐集日本流行資訊,這些喜歡日本文化的青年人稱為哈日族。根據2010年臺日交流協會實施的民調結果顯示,超過5成以上的臺灣民眾認為日本是最喜歡的國家,更有7成多的民眾表示,對日本感到親近。與韓國日漸仇日化相比,由於戰後對親日本省人長期大規模鎮壓,且臺灣在日本時代的蓬勃發展,臺灣歷史文化中日本時代思想持有者具有一定的勢力影響。再則,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臺灣,由於政府官員貪汙腐敗、軍隊目無法紀無惡不作、民不聊生路有餓莩,政府接管一年多累積了龐大民怨能量,導致發生二二八事件,臺灣人於是乎有了「國民黨為外來政權」的說法,因此懷念日治時期,而有親日的現象。 西方文化也對臺灣影響不少。早期有殖民和傳教,一方面是由於天主教、新教等基督教宗派,在臺灣地方文化中扮演默默紮根角色,如改編母語詩歌,偏遠地區地方教堂的貢獻等。此外,歐美教育在臺灣教育界中往往被引為典範,近年來臺灣教育改革就是基於歐美教育的精神而制定的,臺灣的森林小學以及小留學生文化也是深受歐美影響。 而從1990年代起進入臺灣公眾視野的東南亞籍移工及外籍配偶,帶來的飲食和習俗也對臺灣社會有著浸透性的影響。 體育 國際賽事 立國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囿於政治因素,多以「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名義參加國際體育競賽,其國家隊被稱為中華隊。目前臺灣實力較强的項目有棒球、籃球、壘球、跆拳道、撞球、乒乓球、羽球、網球、軟式網球、高爾夫球、巧固球、射箭、田徑和射擊運動以及排球等。2004年雅典奧運靠著跆拳道選手陳詩欣及朱木炎奪下奧運參賽史上的兩面金牌。2006年成棒隊在杜哈亞運拿下了第一面亞運金牌。而巧固球則至1980年代以來數十次地在世界巧固球錦標賽以及洲際賽事中得到世界冠軍。2009年於高雄市舉辦的世界運動會為臺灣首次主辦的國際性綜合運動會,以及成功申辦2009年第21屆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此賽事為第一次移師至亞洲舉行。2010年底,跆拳道因為黑襪事件備受臺灣輿論關注。201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B組賽事,在臺灣舉行,中華隊打進前八強。之後臺北市爭取到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是臺灣歷年來獲得主辦層級最高的國際體育賽事。 球類運動 棒球是臺灣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被稱為「國球」,在日治時期由日本引進。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棒球比賽獲得銀牌。1990年,中華職棒(CPBL)正式成立,使得臺灣成為繼日本和韓國之後,亞洲第三個擁有職業棒球聯盟的國家。之後一度因爆發簽賭假球事件及臺灣大聯盟的成立,導致觀眾人數銳減,但在2001年主辦世界盃棒球賽並奪得第三名後,再現棒球熱潮。不過隨著職棒票房在2006年球季呈現大幅衰退,2008年又再度爆發黑道介入簽賭案,導致多支球隊解散,或因經營困難而轉賣改名,至2010年代後期才逐漸好轉。目前中華職棒有中信兄弟、統一7-ELEVEn獅、富邦悍將、樂天桃猿、味全龍等5支一軍球隊。早在日治時期就已有多位臺灣棒球好手前往日本打球,綽號「人間機關車」的吳昌征能投善打,於1995年進入野球殿堂。近年來則有許多球員赴美打拚,目前已有陳金鋒、曹錦輝、王建民、郭泓志、胡金龍、倪福德、陳偉殷、林哲瑄、李振昌、羅嘉仁、王維中、胡智為、林子偉、曾仁和、黃暐傑、張育成等人曾經登上大聯盟。2014年4月10日,爆米花夏季棒球聯盟宣布成立。 臺灣籃球在1994年到1999年間曾經有中華職業籃球聯盟(CBA),後來演變為半職業性質的超級籃球聯賽(SBL);2020及2021年,又成立了P. LEAGUE+、T1聯盟等兩個職籃聯盟。 巧固球在臺灣雖不如棒球或籃球等運動知名,臺灣卻擁有世界第一的球技,此紀錄持續30多年至今。1977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教授方瑞民引進,經過幾年推廣後,1980年第一次參加世界性比賽,1982年在法國舉辦的第三屆國際巧固球錦標賽中奪得男子組冠軍,揭開臺灣巧固球輝煌歷史。2009年高雄世運,臺灣亦拿下巧固球男女兩組雙料金牌。 臺灣的花式撞球是少數曾奪得世界第一榮銜的運動項目之一。趙豐邦在1993年與1997年兩度成為世界總排名第一,也在1993年及2000年獲得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冠軍。吳珈慶則於2005年獲得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冠軍,成為賽史最年輕球王。郭柏成則在2005年與2010年獲得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亞軍。楊清順於1990年代至2000年代間多次獲得國際性重要花式撞球比賽的冠軍。女子選手方面,陳純甄在1999年排名高居世界第一。柳信美在1999年和2002年兩度奪得世界錦標賽冠軍,也是首位拿到世錦賽冠軍的亞洲女子選手,她在2003年排名世界第一,次年即拿下安麗盃冠軍。2008年林沅君亦拿下女子世錦賽冠軍。近幾年,男子選手張榮麟及張玉龍多次在大賽中獲得極佳的名次,張榮麟甚至在2012年亦得到世界第一的榮銜,成為繼趙豐邦以來第二位排名世界第一的臺灣男子選手。2014年張玉龍在短短一個月內,勇奪中國公開賽男子組冠軍及世界男子九號球錦標賽季軍。而新生代選手柯秉逸及柯秉中兩兄弟亦在國際上各賽事得過許多佳績,柯秉中在2013年青少年世錦賽中奪得冠軍。女子選手周婕妤更是自安麗盃改制以來奪得最多次冠軍的女子選手,分別為2009、2012及2014年。2015年安麗盃改制回錦標賽模式,由林沅君兩度奪冠。 電子競技 2012年由Riot Games所舉辦的英雄聯盟S2世界大賽中,台港澳代表台北暗殺星(TPA)擊敗AZF與M5等強隊,得到世界冠軍。為參與2013年亞洲室內武藝運動會,臺灣組成中華電子競技代表隊奪下13面銅牌。 相關條目 國家 中華民國 政府 中華民國總統府 中華民國行政院 中華民國立法院 中華民國司法院 中華民國考試院 中華民國監察院 臺灣省 臺灣行政區劃、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政治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中華民國政黨 臺灣獨立運動 臺灣行政區劃 臺灣政治史 臺灣選舉 臺灣人權 外交 中華民國駐外機構 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臺灣海峽兩岸關係 外國駐臺機構 臺美關係 臺日關係 臺灣問題 臺海現狀 軍事 臺灣軍事 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陸軍 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空軍 教育 臺灣教育 臺灣大專院校列表 中華民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列表 中華民國國立中等學校列表 地理 臺灣山峰列表 臺灣河流列表 中華民國島嶼 臺灣濕地列表 建築 臺灣建築 臺灣古蹟列表 交通 臺灣機場 臺灣港口列表 臺灣鐵路路線列表 臺灣客運公司列表 臺灣地區郵遞區號一覽表 通訊傳播 臺灣報紙列表 臺灣電視臺列表 臺灣電視史 臺灣通訊業 臺灣電信業者列表 醫療 臺灣醫院列表 全民健康保險 金融保險 台灣的銀行列表 台灣金融保險機構列表 文化藝術 臺灣電影 臺灣音樂 臺灣博物館列表 中華民國國寶 中華民國節日與歲時列表 生態 臺灣鳥類列表 臺灣蝴蝶列表 臺灣保育物種列表 台灣植物特有種列表 台灣已滅絕生物列表 人物 臺灣人 臺灣人口 臺灣族群 福爾摩沙人 中華民國國民 語言 臺灣語言列表 飲食 臺灣菜 臺灣小吃 其他 臺灣國際指數列表 臺灣觀光景點列表 臺灣第一 臺灣之最 臺灣世界紀錄列表 台灣公營事業 臺灣產業園區列表 臺灣的科學園區 臺灣經驗 小行星2169 臺灣戰後時期發明與發現列表 注釋 延伸阅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臺灣概覽 -
在教育部 魯迅共做了14年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的公務員,主要的業績有:擔任國語統一會教育部代表,協調制定注音字母(與馬裕藻、朱希祖、許壽裳、錢稻孫共同提議並執筆文案「統一讀音,不過改良反切,故以合於雙聲疊韻的簡筆漢字最為適用」);與錢稻孫、許壽裳2位科長合作中華民國國徽設計案,執筆《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說明書全文詳見2005年版《魯迅全集》);并设计了当时北京大学的校徽,系“北大”二字的美术字体;分管圖書情報(圖書資訊)業務:督導京師圖書館(后來的北京圖書館,現在的中國國家圖書館)等。直到1925年4月章士釗章受北洋政府任命成為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支持當時被任命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長的杨荫榆壓制反對其校務施政的學界浪潮,魯迅在當中是非常積極帶領學界與章多次交鋒抗爭,而被章免職。 到8月章強令關停北京女子師大,為此魯迅向中華民國平政院提起行政訴訟并勝訴,依法可以復職,但他選擇離開政府體系。好友易培基接任教育總長後,簽署了讓僉事周樹人復職的命令,並以兼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身份發出新的教授聘書,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發后,易培基等都被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段祺瑞通緝了,不過鲁迅并没有被通缉。蔡元培将教育部改革为大學院期间(1927年12月至1931年12月),魯迅被蔡元培聘為大學院「特約撰述員」,每月工資300圓。大學院改回教育部后,這筆工資名義改為「教育部編譯費」,仍按月支付,4年鲁迅共领薪水14700圆大洋。1932年起,魯迅不再兼任教育部「特約編譯」。 1919年11月,魯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卖掉绍兴的老宅,合力购置北京西城八道湾11号三进的四合院,全家居住于此。1923年7月18日,周作人写信与鲁迅绝交。据称兄弟失和的原因,是因为鲁迅调戏弟媳羽太信子,而另外的说法,是因为鲁迅对羽太信子持家奢侈不满。随后鲁迅搬到砖塔胡同居住。 在厦门和广州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抗议三·一八惨案,對北洋政府失望,于是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1927年1月16日,45岁的鲁迅离开厦门,18日抵达广州,19日晨在孙伏园等人的陪伴下移入国立中山大学,任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并与自己29岁的学生许广平同居。 当时是国立中山大学校长朱家骅请鲁迅到校,朱在中大欢迎会上尊称鲁迅为“战斗者,革命者”。不久,朱家骅又聘顾颉刚来中大。鲁迅认为,顾颉刚自北大毕业才6年就当研究教授,因而很不服气,声称只要顾来他便走人。2月18、19日,赴香港在上環基督教青年會禮堂舉行兩場題為「無聲的中國」及「老調子已經唱完」的演講。 在上海的晩年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是谓四一二事件,几天后又发生了广州四一五事变。 1927年10月,鲁迅搬至上海,直至去世。當時他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並开始批判国民政府。鲁迅在虹口先后有三处寓所:横浜路景云里、拉摩斯公寓以及施高塔路大陆新村。 1927年到1929年,创造社与太阳社的左派成员和鲁迅展开了论战,他们批评鲁迅“开倒车”,“不再呐喊”,是“青年的绊脚石”,是“以趣味为中心的文艺”,郭沫若甚至称他是法西斯分子,鲁迅则认为他们“把宣传当文艺”、“技巧拙劣”、“极左倾”、“不敢正视革命自身的暴力和黑暗”,是才子加流氓,鲁迅进一步提出人的性格、感情等带有阶级性,但并不只有阶级性。鲁迅的论战文章主要收录于《三闲集》。 鲁迅認為以蒋介石为领导的国民政府不顾民众意愿肆意行事,1930年2月13日,鲁迅與其他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后又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部分成員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文学作品。 鲁迅在上海期间,和宋庆龄、陈赓有交往。鲁迅所主持的文学团体和郭沫若、郁达夫主持的文学团体有矛盾。鲁迅扶植奖掖文学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萧军、萧红等,批评过当时笔名为“狄克”的张春桥。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木刻版画,是為中國創作版畫的先鋒。 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1月30日,鲁迅和周建人两家共十口人躲进鲁迅的密友内山完造创办的内山书店的三楼避难。2月6日,鲁迅和周建人一家以及仆人等十人又到英租界内的内山书店分店避难。 1933年4月,内山完造以内山书店职员的名义替鲁迅租下大陆新村的住所(今上海鲁迅故居)。鲁迅自1933年4月11日至逝世前一直居住于此。 1935年,抗日形势更加迫切,中国共产党支持的周扬等人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1936年6月,胡风在鲁迅支持下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激发了中国文坛关于两个口号之争,鲁迅逝世以后,论争逐渐平息。 逝世 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終年55岁。当天清早,李允生(即冯雪峰)得到消息后,立即打电话报告给宋庆龄。二人一起赶到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今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的鲁迅家中。宋庆龄表示由她牵头办葬礼,立即到沈钧儒的律师事务处,请沈出面帮助在虹桥公墓买一块墓地,安葬鲁迅。青年画家司徒乔为鲁迅画了三张遗容速写;鲁迅的好友奥田杏花用特殊的技术,为其制作了一个石膏遗容;上海电影公司的摄影团队架好器材,将鲁迅最后的影像都一一记录下来。冯雪峰、宋庆龄与蔡元培、沈钧儒等紧急磋商,立即成立“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下设“治丧办事处”,具体负责操办鲁迅后事,并及时向报界发布讣告。见报的治丧委员会的名单前后出现了几个版本:最早在10月19日上海《大晚报》上刊登的讣告中,治丧委员会的名单有蔡元培、宋庆龄、内山完造、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萧三、曹靖华、许季茀、胡愈之、胡风、周作人、周建人等13人;接着日资《上海日日新闻》当天日文版和中文版刊载的“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名单”为蔡元培、马相伯(当时97岁高龄、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执行委员)、宋庆龄、毛泽东、内山完造、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萧三共9人。10月20日,上海各报刊登的“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名单”中,都删除了毛泽东的名字。吕骥回忆:名单中原来有毛泽东和朱德两个人的名字,在登报时,上海的报纸不敢公布,才临时决定不公开见报的。“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立即研究决定:由吕骥、张庚、冼星海、任钧、任光、周钢鸣六位著名的年轻音乐家,突击创作三首挽歌,组织歌咏队教唱,悼念鲁迅;同时,还特别委托吕骥谱写一首准备在葬礼仪式上哀乐式的《安息歌》谱曲。在青年会,张庚作词、吕骥谱曲《鲁迅先生挽歌》,麦新抄写歌曲、刻写蜡纸、油印,分头送出去,让各个合唱队教唱。10月19日下午3时,鲁迅的遗体移入胶州路万国殡仪馆。10月19日晚,在殡仪馆为鲁迅守灵的是萧军、黄源、胡风、雨田、周文5位青年作家。萧军一直跪在灵前直至夜深。 鲁迅去世前一个多月,写了一篇题为《死》的文章,发表在杂志上,立有遺囑共有7条,其中前几条交代丧事从简“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第5条交代幼兒周海嬰“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第6条是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 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为周树人先生的病逝发出3份通电:一、致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的慰问唁电;二、致南京国民政府的电文提出为鲁迅先生举行国葬等要求,遭国民政府拒绝。只是让上海市长吴铁城到灵堂致哀,并以他个人名义敬献花圈而已;三、《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的通电。 10月20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开始瞻仰鲁迅遗容。“治丧办事处”安排参加守灵的有胡风、黄源、田军(即萧军)等青年作家。这天到万国殡仪馆吊唁、瞻仰遗容的签名人就有4462人。还有上海46个团体集队前来。 10月21日上午9时至下午2时,仍为各界瞻仰鲁迅遗容的时间。这天自动前来的有各界人士包括文艺工作者、工人、店员、邮政人员、警察、士兵、学生、家庭妇女,还有苏联、日本、朝鲜、西欧各国的国际友人共2857人和68个团体。 10月21日下午3时入殓。万国殡仪馆灵堂上堆满了各界敬献的花圈、挽联。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送挽联:“鲁迅先生不死;中华民族永生!” 10月21日下午16时,覆盖灵柩用的绸幛和出丧的乐队还没有准备好,沈钧儒嘱咐当时担任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干事的姚士彦马上去办理:“绸幛应该怎样,乐队应该怎样,原都应由治丧委员会决定,现在来不及了,你一定去办好”,务必于第二天上午九时前办好。姚士彦决定用大幅白绸幛,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黑色大字。于是,立马就去汉口路申报馆隔壁一家礼品店赶制。绸幛送到治丧委员会后,沈钧儒看了“民族魂”三字,认为非常恰当,其他治丧委员们也都认为很合适。 10月22日是为鲁迅出殡送葬的日子。上午至中午,又来了北平、天津、济南、香港等地特地远道赶来的46个学生团体2100多人前来瞻仰。10月22日下午1时50分,举行隆重的“启灵祭”。宋庆龄、蔡元培等人肃立棺木前,行完礼后,棺盖被工作人员彻底封严,众人绕灵一周。葬仪的行列准备出发,青年蜂拥而上,争取着灵堂的挽联、悼词的轴子,高高举起,加入送葬队列。最后,灵堂里单单留下了上海市长吴铁城送的挽联。下午二时整,青年作家十六人抬起灵柩,蔡元培、宋庆龄等人扶灵。抬灵人员分为左右两排,最前面的两个是李堯棠﹙巴金﹚、鹿地亘,后面依次为胡风、曹白;黄源、张天翼;靳以、姚克;吴朗西、周文;萧军(田军)、黎烈文;还有孟十还、陈白尘、萧乾、聂绀弩、欧阳山。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灵柩被移至灵车内后,送殡队伍正式出发。原定的送葬路线是从殡仪馆出发,经过繁华热闹的市区,兜一圈,最后进入万国公墓的。由于上海市政府反对,只好改走比较冷清偏僻的街道,从胶州路殡仪馆出发,沿着静安寺路———极司非尔路(梵皇渡路)———地丰路(迪化北路)———大西路(中正西路)———哥伦比亚路(番禺路)———虹桥路,向万国公墓走去。当时沪西一带,所经马路两边,十几万群众在路边送行。走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是欧阳山、蒋牧良等高举写着“鲁迅先生殡仪”六个大字的白布横幅。紧接着依次是长长的挽联队、花圈队、挽歌队、遗像、灵车、鲁迅亲人家属车、执绋仪仗队,最后面跟随的是自发随行送葬的群众队伍两万多人。挽歌队走在队伍中间,一边行进,一边在总指挥、年轻音乐家麦新的指挥下,流着热泪高唱着张庚作词、吕骥谱曲的《鲁迅先生挽歌》。鲁迅灵柩上覆盖长202厘米、宽103厘米,由沈钧儒书写着“民族魂”白绫大旗。 10月22日下午4时30分,在万国公墓墓地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现场人山人海,约两万人。蔡元培、宋庆龄、沈钧儒等立在高台上。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内山完造、邹韬奋先后发表了安葬致辞。沈钧儒致辞:“高尔基前几个月死了,死后由苏联政府替他国葬。现在,像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我们人民群众一致要求国葬,但政府不管。今天我们人民自己来葬,到的都是民众自己。这个,我想鲁迅先生一定很愿意!”田军(即萧军)代表“治丧办事处”同仁和《译文》等四个杂志社同仁作了简短的致词。许广平携着幼子海婴,肃然伫立墓前。吕骥指挥在场全体人士齐唱为鲁迅创作的《安息歌》。歌声中,由巴金等14个青年作家,将灵柩缓缓葬入墓穴。墓碑上“鲁迅先生之墓”六个稚嫩的字,是鲁迅年仅七岁的儿子周海婴题写。 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 关于鲁迅之死,亦有一些争议。鲁迅之子周海婴曾撰文,怀疑是其信任有加的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故意误诊,致其得不到正常治疗而早死,后经证实,鲁迅的真实死因应该为由肺结核和肺气肿诱发的严重气胸。 著作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在他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如《记念刘和珍君》,《祝福》,《少年闰土》《阿长与山海经》等,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说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其后,鲁迅连续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和一个中篇小说《阿Q正传》。 前期小说编入《呐喊》、《彷徨》两个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鄉》等。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中国妇孺皆知。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说往往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后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鲁迅逐渐放弃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创作,转向杂文写作。 鲁迅后期小说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大异前期。 后期小说共有八篇,结集为《故事新编》于1936年出版。 魯迅小說主題多是反封建、反禮教、反傳統,反迷信,反映人性的陰暗面,善於諷刺,用筆深刻冷雋而富幽默感,善於創造典型人物,描寫人物的面貌言語、心理和行動,並善於描寫環境、場面及渲染氣氛。 魯迅深受日、俄文學作品影響,體裁新穎獨創,句法簡潔峭拔,故事多以故鄉為背景,且多屬有所本者。 杂文 鲁迅首创了以论理为主,形式灵活的新文体——“杂文”,并将之发扬光大。他的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匕首投枪一說本於魯迅《南腔北調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機》),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问题。 魯迅雜文是匕首、是投鎗,「論時事不留面子,砭錮弊常取類型」,題材廣泛,對社會的黑暗面、民族的劣根性,觀察深刻。形式靈活多變,有多樣風格和筆法,有的隱晦曲折,有的幽默詼諧,均能在使人會意的一笑中達到諷刺的效果。有的沉鬱嚴峻,在似乎從容的敘述中,蘊藏著對敵人的無限憤懣。 魯迅雜文感情熾熱,汪洋恣肆,咄咄迫人,冷雋辛辣,說理透徹,結構嚴密,簡鍊含蓄,善用比喻,形象性強,富於邏輯性,氣勢恢宏凌厲。 共有《热风》1925、《坟》1927、《华盖集》1926、《华盖集续编》1927、《华盖集续编的续编》、《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南腔北调集》1934、《伪自由书》1933、《准风月谈》1934、《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集》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1935等16部杂文集。 代表作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纪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等。 魯迅雜文多次批評中國人攀附滿蒙戰功。1929年7月中俄為東北鐵路戰鬥時,清癯《吾國征俄戰史之一頁》一文稱,成吉思汗諸子陷莫斯科,有歐亞混一之勢,是「吾國戰史上最有光彩最有榮譽之一頁」。魯迅回一篇雜文《吾國征俄戰史之一頁》,認為當時中俄兩國境遇正一樣,都是被蒙古人征服,反問為何中國人現在竟來硬霸「元人」為自己的先人,滿臉光彩地去驕傲同受壓迫的斯拉夫種。倘照此論法,俄國人就也可以作「吾國征華史之一頁」,說他們在元代包有中國的版圖。1934年9月魯迅所寫《中秋二愿》,譏諷「我們元朝是征服了歐洲的」之說法,「紙煙鋪子的選舉中國政界偉人投票,還是列成吉思汗為其中之一人」之做法,魯迅之中秋願望是「從此不再胡亂和別人去攀親」。同年《隨便翻翻》、《拿破侖與隋那》亦有蒙古西征非中國榮光之說法。 魯迅雜文又指滿清入關實乃中國人被殲滅、做奴隸。1925年《忽然想到 (一至四).四》說:中國雖完,自己的精神是不會苦的,——因為都能變出合式的態度來。倘有不信,請看清朝的漢人所做的頌揚武功的文章去,開口「大兵」,閉口「我軍」,你能料得到被這「大兵」「我軍」所敗的就是漢人的麼?你將以為漢人帶了兵將別的一種什麼野蠻腐敗民族殲滅了。1934年《算賬》說:「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些小事情,不提也好罷,但失去全國的土地,大家十足做了二百五十年奴隸……只要尊孔而崇儒,便不妨向任何新朝俯首。對新朝的說法,就叫作「反過來征服中國民族的心」。 散文 鲁迅散文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魯迅在空虛失望之餘以小品文吐露心聲,反映時代。主要作品结集为《朝花夕拾》和《野草》。 《朝花夕拾》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筆調優美,感情沉鬱,平易晓畅,风趣生动。代表作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野草》则以尼采式的散文诗形式,以抒情為主,「是散文,是詩;既有思想,也有詩的感情和意境,詩的美。而又既不是散文,也不是詩,是思想感情集中的散文詩」,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批判反思,反映了作者当时虚无主义的悲观心境。语言色彩艳丽而冷峻峭拔,意象独特而富有暗示性,意境晦暗幽深,被譽為魯迅「最偉大的藝術品」。对日后中国白话散文诗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 《鲁迅自传》1930年 诗歌 鲁迅并不看重自己的诗歌创作,只是偶尔为之。其詩作傳世無多,主要以旧体的近體詩为主,多有佳句。早期诗歌深受古诗影响,多吟咏离情感伤。留学日本时作《自题小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真切动人,境界大开。《四一二事變》一詩(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裏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寫出亂世友人遭逢政治迫害情景,令人為之動容;趙聰《三十年代文壇點將錄》說,時人稱「三百年來無此作!」1922年創作《徬徨·題辭》:“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徬徨”,描述文學創作路上嘔心瀝血孤行,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 相较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鲁迅的诗歌在当代被引用的频率很高。“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題三義塔》),是常被引用来表示國共和解,和海峽兩岸和解的名句,如溫家寶在2008年3月1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回答台灣記者提問「是否會對台灣釋出更多的經貿優惠政策」,溫家寶回答中引用這句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常被引用以自况。鲁迅诗歌收于《集外集》等诗文集中。 《鲁迅诗歌选》1977年,天津人民出版社 《鲁迅诗歌全集》200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 學術研究 鲁迅在学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译作 鲁迅也以译作著名。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他在前期主要翻译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作品,如尼采、凡尔纳等,后期则主要翻译东欧文学及苏联文学的革命文学作品。他的翻译强调忠实原文,有时甚至连原句的结构也不加改动,以“硬译”风格闻名。他曾希望借引入欧式的长句,来增加汉语对复杂关系的表现力。据统计,鲁迅总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 《鲁迅译文集》(共10卷)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译文全集》(共8卷)2008年,福建教育出版社 其他 此外还有《鲁迅书信集》、《鲁迅日记》等存世。 文集 《鲁迅全集》(全20册)1938版,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全20册)1973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全集》(全18卷)2005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著作手稿全集》(全12册)1999年,福建教育出版社 《鲁迅手稿全集》(全78册)2021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語文素養 魯迅的古文、吳語、日本語水平很高,德語也相當不錯,魯迅是吳越紹興人,母語是吳語,文章中有不少紹興話和上海話,在陸師學堂附屬礦路學堂就已開始學德語,到了日本以後,舊日本帝國的現代醫學流行用德語,德文是醫學專業必修的外國語文。魯迅在仙台1年半,德文從來沒有放掉,時時有在看書。 魯迅生前曾多次公開宣稱「我不懂英文」。《〈阿Q正傳〉的成因》裡,魯迅說完「英文的似乎譯得很懇切,但我不懂英文,不能說什麼。」又接著說「只是偶然看見還有可以商榷的兩處:一是『三百大錢九二串』當譯為『三百大錢,以九十二文作為一百』的意思;二是『柿油党』不如譯音,因為原是『自由党』,鄉下人不能懂,便訛成他們能懂的『柿油党』了。」從這裡也就可以知道,魯迅還是能看點英文的,只是水平不能和他掌握得較好的幾個語種相比。《魯迅日記》附載的《書帳》(圖書採買紀錄)裡面可以看到魯迅買的很多外國書名,有相當數量的英文書。 周作人《魯迅與英文》一文說:「他是反對英文的。在光緒戊戌(1897)年他最初考進水師學堂,也曾學過英文,Question這字他當然是認識的,不久改進陸師附屬的礦路學堂,便不學了,到了日本進了仙台醫校之后改學德文,這才一直學習,利用了來譯出好些的書。他深惡那高尔基說過的黃糞的美國,對於英文也沒好感,自然他也很佩服拜倫、雪萊等詩人,覺得從英文譯書也可以,但是使用整句整個英文字的作風是為他所最反對的。他不用阿K而偏要用Q字,這似乎是一個問題。不過據他自己說,便只為那Q字有個小辮子,覺得好玩罷了。如有人不相信這個說明,那自然也是可以的。」 魯迅不贊成說話和文章夾雜英文,在文章中帶有英文時常有諷刺性。 寫作目的 魯迅說他寫作的目的,一是“為那些為中國的改革而「奔馳的猛士」,他們在寂寞中奮戰,我有責任為他們吶喊,要給予他們哪怕是微弱的慰藉”。二是為那些“如我年輕時候似的正做著美夢的青年,正是因為他們,我‘必須在作品中’處處給予一種不退走,不悲觀,不絕望的誘導,而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悲涼感有所扼制(何況我對於悲涼感本身也是持有懷疑態度的)”。三是他的敵人,魯迅說,“我的敵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幹嘛要讓他們那麼愉快呢?我要像一個黑色魔鬼那樣,站在他們面前,使他們感到他們的不圓滿”。 爱好 虽然鲁迅一辈子十分珍惜时间,但他从来不把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视为浪费时间。他喜欢收集板画,石刻和书籍。他还热于种一些花花草草。 木刻版画 鲁迅终生偏爱版画,尤其木刻,被称为“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之父”。1931年,鲁迅在上海创办了“木刻讲习会”,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从此开始。鲁迅收藏的新兴木刻版画作品有2000多件,当时很多新兴木刻版画的创作者在后来从军从政,无暇顾及这些作品,便转交给鲁迅保管。 他曾留学日本,日本是版画的国度,鲁迅的绘画品味或受求学环境之影响。 幼年喜爱《山海经》木版版画刻本;青壮年时迷恋西欧苏俄前卫版画,为木刻展览写前言,自费印制版画集,资助青年木刻家,培植左翼木刻;中年晚岁编印《北平笺谱》。 篆刻 鲁迅年少时,其叔父周芹候钻研篆刻,鲁迅见闻习染就学会了篆刻。1899年,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期间曾刻过“文章误我”、“戛剑生”、“戎马书生”等印章。1916年,鲁迅与周作人合作为杜泽卿的印谱《蜕龛印存》作序,这篇序阐述了印章发展的历史,鲁迅在文中表示他十分欣赏汉朝印章风格的“自然之妙”。鲁迅在致李尹桑的书信中提到了对篆刻家的评论说:僕于西泠,差喜龙泓,余子圭角太甚,似伤和雅。皖派折心石如,白文为佳。若吾乡垢道人、巴予藉二公,非特开西泠之祖师,而且阐古玺之秘奥,能(早)于陈簠斋、王廉生诸子数百年前具此慧眼。在敝人坚持斯论,未免有齐人称仲之诮也。近贤如赵悲庵,亦推崇巴氏,真能不囿于畛域者也。流日篆刻之士,鉴于齐、鲁、吴、越,近年金石家新出土印谱,学风渐响,周秦古玺求奥竅。 评价 对于鲁迅的评价以正面为主,在中国大陆、港澳地区、台澎金马地区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評價普遍都很高,在东亚地区尤甚。 正面评价 毛澤東:“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的远见。……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他的斗争精神。……鲁迅的第三个特点是他的牺牲精神。……综合上述这几个特点,形成了一种伟大的‘鲁迅精神’。”“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陈独秀:“世之毁誉过当者,莫如对于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和他的弟弟启明先生,都是《新青年》作者之一人,虽然不是最主要的作者,发表的文字也很不少,尤其是启明先生;然而他们两位,都有他们自己独立的思想,不是因为附和《新青年》作者中那一个人而参加的,所以他们的作品在《新青年》中特别有价值,这是我个人的私见。鲁迅先生的短篇幽默文章,在中国有空前的天才,思想也是前进的。在民国十六七年,他还没有接近政党以前,党中一班无知妄人,把他骂得一文不值,那时我曾为他大抱不平。后来他接近了政党,同是那一班无知妄人,忽然把他抬到三十三层天以上,仿佛鲁迅先生从前是个狗,后来是个神。我却以为真实的鲁迅并不是神,也不是狗,而是个人,有文学天才的人。” 蔡元培:“鲁迅先生的创作,除《坟》、《呐喊》、《野草》数种外,均成于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六年中,其文除小说、书信一种外,均为杂文与短评,以十二年光阴成此许多作品,他的感想之丰富,观察之深刻,意境之隽永,字句之正确,他人所苦思力索而不易得当的,他就很自然的写出来,这是何等天才!何等学力!” 胡适:“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鲁迅狺狺攻击我们,其实何损于我们一丝一毫?……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胡适在1956年曾对周策纵说:“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 郁达夫:“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鲁迅的小说,比之中国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杰作,更高一步。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文笔之简洁,比喻之巧妙,又因其飘溢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厉的风味。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要全面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张春桥:“鲁迅早期著作中,研究国民性的相当多,几乎成了他关注的中心,从学医到学文,也是为了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说的国民性涉及很广,但是,据我看,他始终没有研究清楚……正因为这样,有些学者往往抓住鲁迅早期思想的弱点,加以发挥,攻击中国的国民性,或曰中国人愚昧无知,只配做亡国奴,或曰只有教育救国、或实业救国、或科学救国,而不提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压死了多少中国国民,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才能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鲁迅和这些人不同。他对中国社会有极其深刻的认识,他对鲁四老爷、假洋鬼子是痛恨的,对人民是满腔热情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宣布封建制度是吃人的制度的,是鲁迅,是他的《狂人日记》。在今天,要想了解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鲁迅的作品是极生动、极重要的材料。” 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二十世纪亚洲最伟大作家。” 韩国文学评论家金良守:“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鲁迅是(中国)20世纪无人可及也无法逾越的作家。」 木心: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位卓越的“文体家”。在欧陆,尤其在法国,“文体家”是对文学家的最高尊称。纪德是文体家,罗曼罗兰就不是。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曾澄清鲁迅拒绝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传闻说:“鲁迅是在1936年去世了,那个时候,1930年代根本就没有外边的人知道鲁迅是谁,也没听说过他的名字。《呐喊》、《彷徨》是1950年代才翻成外文(原话如此,经查证,鲁迅作品最早被翻译为西方文字,是1936年8月英国乔治·C·哈拉普公司出版的《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收录了《药》、《一件小事》、《孔乙己》、《祝福》等多篇作品),是杨宪益翻译的(真实译者为斯诺),翻译得很好,但是那个时候鲁迅已经不在了。” 1949年山東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了一首抒情诗,题为《有的人》。其开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 葉公超写《关于非战士的鲁迅》—文,发表在1936年11月1日的天津《益世报》增刊上说:“我有时读他的杂感文字,一方面感到他的文字好,同时又感到他所瞄准(鲁迅最爱用各种军事名词的)的对象实在不值得一粒子弹。骂他的人和被他骂的人实在没有一在任何方面是与他同等的。” 日本文学家尾崎秀实:“左联的泰斗”。 日本作家山上正义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主流的唯一代表者”。 日本作家增田涉称赞鲁迅为“中国文艺界庞然的斯芬克斯”。 王蒙:“文坛上有一个鲁迅那是非常伟大的事。如果有五十个鲁迅呢?我的天!” 负面评价 鲁迅去世时,苏雪林写信阻止蔡元培担任鲁迅治丧委员会成员,称之为“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廿四史文學传所无之奸恶小人”,“盘踞上海文坛时,密布爪牙,巧设网罗”,“文网之密,胜于周来之狱,诛锄之酷,不啻瓜蔓之抄”,引发与左派作家之间的笔战。 台湾学者郑学稼著述的《鲁迅正传》对魯迅的性格多有微词。 唐紹華認為,魯迅「對任何現實永遠不會滿意,因而變成真正的為反對而反對的反對者。」 钱玄同曾总括他有三点短处:多疑,轻信,迁怒。 邵洵美在1935年续写小说《珰女士》下篇时,描写了个“不如他意他就恨你,一恨你就把你当成了死对头”的“周老头儿”,加以影射。在1938年,邵洵美回答斯诺夫人说:“鲁迅不能算最伟大的小说家,他的成就并不在于小说。”。 其他评价 1979年錢鍾書在美國表示:“魯迅的短篇小說寫得非常好,但是他只適宜寫‘短氣’(Short-winded)的篇章,不適宜寫‘長氣’(Long-winded)的,像是阿Q便顯得太長了,應當加以修剪(Curtailed)才好。” 李敖:“我認為魯迅並不差,但是在大陸被過分高估,魯迅《阿Q正傳》和《中國小說史略》,都是非常好的書。魯迅的小說不差,可是魯迅的雜文不好。第一,受日語的文法影響太多,也有一種文言文轉過來的感覺,不夠成熟。文字彆扭。第二,他雜文裏面的情緒太多,真正的資料並不多。你看我罵人王八蛋的時候,可是骨子裏還是証據。魯迅只有罵了王八蛋而已。拿我和魯迅相比的人,這個人沒有進步!因為時代變了,我們的文章比他們寫得好,我們其實比他們有勇氣,我們沒有藏在租界裏;還有,我到死也沒拿國民黨的錢啊!他還拿國民黨的錢,中央研究院的錢一直在拿,蔡元培給他安排的。魯迅敢罵日本人嗎?他從來不敢罵日本人。魯迅是個相當世故的紹興師爺,跟我們不一樣。”李敖还提及鲁迅在胡风问他萧军应该不应该入党时,回信说不要入,进去了就這樣死了云云(杂评鲁迅和他的孙子)。 王朔:“我要说,鲁迅的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不是都好,没有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都好,那是扯淡。而且,说鲁迅的小说代表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那也不是事实。” 夏志清:“鲁迅是中国最早用西式新体写小说的人,也被公认为最伟大的现代中国作家。在他一生最后的六年中,他是左翼报刊读者群心目中的文化界偶像。自从他于1936年逝世以后,他的声誉越来越神话化了。他死后不久,二十大本的《鲁迅全集》就立即出版,成了近代中国文学界的大事。但是更引人注目的是有关鲁迅的著作大批出笼:回忆录、传记、关于他作品与思想的论著,以及在过去二十年间,报章杂志上所刊载的纪念他逝世的多得不可胜数的文章。中国现代作家中,从没有人享此殊荣。这种殊荣当然是中共的制造品。当然,在中共把他捧为英雄以前,鲁迅已经是一位甚受推崇的作家。没有他本人的声望作基础,中共也不必费力捏造出如此一个神话。……鲁迅的最佳小说都收集在两本集子里:第一集《呐喊》和第二集《彷徨》。在他的最佳小说中,他只探病而不诊治,这是由于他对小说艺术的极高崇敬,使他只把赤裸裸的现实表达出来而不掺杂已见。……在《药》的结尾,这幕凄凉的景象,配以乌鸦的戏剧讽刺性,可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呐喊》集中的最长的一篇当然是《阿Q正传》,它也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然而就它的艺术价值而论,这篇小说显然受到过誉。《阿Q正传》轰动中国文坛,主要是因为中国读者在阿Q身上发现了中华民族的病态。……《彷徨》就总体而论比《呐喊》更好,但是由于它主要的气氛是悲观沮丧的,所以并没有受到更热烈的好评。然而作者自己是知道它的优点的。……《故事新编》的浅薄与零乱显示出一个杰出的(虽然路子狭小的)小说家可悲的没落。由于鲁迅怕探索自己的心灵,怕自己流露出对中国的悲观和阴沉的看法,所以,他只能压制自己深藏的感情,来做政治讽刺的工作。……鲁迅的杂文非常有娱乐性,但是因为他基本的观点不多,即使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他15本杂文给人的总印象是搬弄是非、啰啰唆唆。大体上说来,鲁迅为其时代所摆布,而不能算是他那个时代的导师和讽刺家。……(与创造社论战的时候),鲁迅已开始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文艺的日文书籍。无论从哪方面看来,这些书籍对他的性格和思想的影响极为微小。” 政治相关 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取名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的文学地位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肯定。鲁迅的众多文章被选为大陆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现今仍然存在官方的鲁迅研究机构和专门的鲁迅研究杂志。 鲁迅在其文集《且介亭杂文》的《答国际文学社问》一文中提到自己对苏联及其相关问题的一些看法。 据2001年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记载,1957年毛泽东在回答罗稷南的问题时表示,如果鲁迅仍然活着,“以我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裡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但毛泽东曾于1957年3月在《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中说:“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怕什么的,任何人也不怕。不怕别人整不整,顶多没有饭吃,讨饭,挨整,坐班房,杀头,受冤枉。”秋石在《追寻历史的真相——毛泽东与鲁迅》一书中通过走访亲历者和查阅当年的文献,认为周海婴所记多处不确,1957年毛泽东对罗稷南回答应该是:“依我看,依鲁迅的性格,即使坐进了班房,他也还是要说要写的。” 曾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而入狱的作家牛汉写道,“1949年或1950年夏天,有读者向《人民日报》文艺部提问:如果鲁迅活着,党会如何看待他?收信人是编辑李离,几个友人会面时曾给我们看过这封信。此信后转请国务院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郭沫若答复。郭沫若的回答是:鲁迅和大家一样,要接受思想改造,根据改造实际情况分配适当工作。” 由于鲁迅生前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官僚腐化,因而受到国民政府的严重打压。1949年后,鲁迅在台湾也一直被当作国民党的反面教材加以贬低。不過,近年台灣也有推動魯迅作品的努力,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在1990年左右出版《魯迅作品全集》,其出版小引說:「中國自有新文學以來,魯迅當然是引起最多爭議和震撼的作家……全世界以詮釋魯迅的某一作品而獲得博士學位者,也早已不下百餘位之多。」出版小引希望「還原歷史的真貌,讓魯迅作品自己說話」。的確,魯迅作品引起的正反兩面評價之多、之極端,不但是新文學,甚至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 蒋介石兼任教育部长期间,有人向蒋介石告密鲁迅隐匿在教育部做特约编辑,蒋介石回答:“这事很好。你知道教育部中,还有与他交好的老同事、老朋友没有?应该派这样的人,去找他,告诉他,我知道了这事,很高兴。我素来很敬仰他,还想和他会会面。只要他愿意去日本住一些时候,不但可以解除通缉令,职位也当然保留;而且如果有别的想法,也可以办到。” 对于中国共产党,据李霽野回忆,鲁迅曾对冯雪峰说过“如果你们的革命胜利,我第一个要逃跑”冯雪峰听了这话,连忙摇头摆手说:那不会,那不会" 鲁迅1934年4月30日写给曹聚仁的信中曾有这句话:“倘当崩溃之际,竟尚幸存,当乞红背心扫上海马路耳”有观点认为是鲁迅预感到中共获得内战胜利之后他不一定有好下场的,因而这句话意思是:“如果旧社会崩溃了,我将穿着红背心,在上海马路上扫大街””“旧社会崩溃”,指国民政府倒台,那时他可能发配去扫马路,“红背心”则指清洁工人的工作服。但又有观点认为鲁迅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中国一天天更加沉入黑暗;特别是亲历了1927年4月国民党发起的四一二事件,所以鲁迅会拥护并站到了被镇压的中国共产党一边 曾用笔名 自树、庚辰、索子、索士、树人、令飞、迅行、树、黄棘、周豫才、周树、唐俟、俟、神飞、迅、风声、尊古、巴人、某生者、小孩子、学之、敖者、俟堂、宴之敖者、即鲁迅、L.S.、冥昭、杜斐、楮冠、楮冠病叟、华约瑟、中拉、葛何德、封余、许霞、EL、ELEF、许遐、L、洛文、令斐、豫才、豫、唐丰瑜、冬华、长庚、宴敖、隋洛文、乐贲、乐雯、它音、佩韦、阿二、丰瑜、明瑟、不堂、白舌、遐观、何家-{幹}-、飞、罗怃、干、动轩、周动轩、-{幹}-、何干、孺牛、丁萌、游光、丰之余、旅隼、苇索、越客、桃椎、虞明、荀继、家-{幹}-、尤刚、符灵、余铭、元艮、白在宣、一尊、敬一尊、子明、张承禄、赵令仪、倪朔尔、栾廷石、张禄如、邓当世、韦士繇、士繇、翁隼、崇巽、常庚、燕客、白道、曼雪、梦文、孟弧、公汗、霍冲、莫朕、中头、史贲、董季荷、杜德机、朔尔、康伯度、焉于、越侨、张沛、华圉、仲度、茹莼、苗挺、及锋、直、隼、直入、阿法、史癖、且介、庚、敖、越山、康郁、洛、姜珂、越丁、旁、齐物论、乐文、周玉才、晓角、戛剑生、何家干。 以“记者”等或团体署名 纂述者、编纂者、译者、编辑者、旅沪一记者、编者、旅沪记者、记者、奔流社同人、朝花社、朝花社同人、上海三闲书屋、铁木艺术社、译文社同人。 纪念
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二十世纪亚洲最伟大作家。” 韩国文学评论家金良守:“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鲁迅是(中国)20世纪无人可及也无法逾越的作家。」 木心: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位卓越的“文体家”。在欧陆,尤其在法国,“文体家”是对文学家的最高尊称。纪德是文体家,罗曼罗兰就不是。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曾澄清鲁迅拒绝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传闻说:“鲁迅是在1936年去世了,那个时候,1930年代根本就没有外边的人知道鲁迅是谁,也没听说过他的名字。《呐喊》、《彷徨》是1950年代才翻成外文(原话如此,经查证,鲁迅作品最早被翻译为西方文字,是1936年8月英国乔治·C·哈拉普公司出版的《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收录了《药》、《一件小事》、《孔乙己》、《祝福》等多篇作品),是杨宪益翻译的(真实译者为斯诺),翻译得很好,但是那个时候鲁迅已经不在了。” 1949年山東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了一首抒情诗,题为《有的人》。其开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 葉公超写《关于非战士的鲁迅》—文,发表在1936年11月1日的天津《益世报》增刊上说:“我有时读他的杂感文字,一方面感到他的文字好,同时又感到他所瞄准(鲁迅最爱用各种军事名词的)的对象实在不值得一粒子弹。骂他的人和被他骂的人实在没有一在任何方面是与他同等的。” 日本文学家尾崎秀实:“左联的泰斗”。 日本作家山上正义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主流的唯一代表者”。 日本作家增田涉称赞鲁迅为“中国文艺界庞然的斯芬克斯”。 王蒙:“文坛上有一个鲁迅那是非常伟大的事。如果有五十个鲁迅呢?我的天!” 负面评价 鲁迅去世时,苏雪林写信阻止蔡元培担任鲁迅治丧委员会成员,称之为“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廿四史文學传所无之奸恶小人”,“盘踞上海文坛时,密布爪牙,巧设网罗”,“文网之密,胜于周来之狱,诛锄之酷,不啻瓜蔓之抄”,引发与左派作家之间的笔战。 台湾学者郑学稼著述的《鲁迅正传》对魯迅的性格多有微词。 唐紹華認為,魯迅「對任何現實永遠不會滿意,因而變成真正的為反對而反對的反對者。」 钱玄同曾总括他有三点短处:多疑,轻信,迁怒。 邵洵美在1935年续写小说《珰女士》下篇时,描写了个“不如他意他就恨你,一恨你就把你当成了死对头”的“周老头儿”,加以影射。在1938年,邵洵美回答斯诺夫人说:“鲁迅不能算最伟大的小说家,他的成就并不在于小说。”。 其他评价 1979年錢鍾書在美國表示:“魯迅的短篇小說寫得非常好,但是他只適宜寫‘短氣’(Short-winded)的篇章,不適宜寫‘長氣’(Long-winded)的,像是阿Q便顯得太長了,應當加以修剪(Curtailed)才好。” 李敖:“我認為魯迅並不差,但是在大陸被過分高估,魯迅《阿Q正傳》和《中國小說史略》,都是非常好的書。魯迅的小說不差,可是魯迅的雜文不好。第一,受日語的文法影響太多,也有一種文言文轉過來的感覺,不夠成熟。文字彆扭。第二,他雜文裏面的情緒太多,真正的資料並不多。你看我罵人王八蛋的時候,可是骨子裏還是証據。魯迅只有罵了王八蛋而已。拿我和魯迅相比的人,這個人沒有進步!因為時代變了,我們的文章比他們寫得好,我們其實比他們有勇氣,我們沒有藏在租界裏;還有,我到死也沒拿國民黨的錢啊!他還拿國民黨的錢,中央研究院的錢一直在拿,蔡元培給他安排的。魯迅敢罵日本人嗎?他從來不敢罵日本人。魯迅是個相當世故的紹興師爺,跟我們不一樣。”李敖还提及鲁迅在胡风问他萧军应该不应该入党时,回信说不要入,进去了就這樣死了云云(杂评鲁迅和他的孙子)。 王朔:“我要说,鲁迅的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不是都好,没有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都好,那是扯淡。而且,说鲁迅的小说代表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那也不是事实。” 夏志清:“鲁迅是中国最早用西式新体写小说的人,也被公认为最伟大的现代中国作家。在他一生最后的六年中,他是左翼报刊读者群心目中的文化界偶像。自从他于1936年逝世以后,他的声誉越来越神话化了。他死后不久,二十大本的《鲁迅全集》就立即出版,成了近代中国文学界的大事。但是更引人注目的是有关鲁迅的著作大批出笼:回忆录、传记、关于他作品与思想的论著,以及在过去二十年间,报章杂志上所刊载的纪念他逝世的多得不可胜数的文章。中国现代作家中,从没有人享此殊荣。这种殊荣当然是中共的制造品。当然,在中共把他捧为英雄以前,鲁迅已经是一位甚受推崇的作家。没有他本人的声望作基础,中共也不必费力捏造出如此一个神话。……鲁迅的最佳小说都收集在两本集子里:第一集《呐喊》和第二集《彷徨》。在他的最佳小说中,他只探病而不诊治,这是由于他对小说艺术的极高崇敬,使他只把赤裸裸的现实表达出来而不掺杂已见。……在《药》的结尾,这幕凄凉的景象,配以乌鸦的戏剧讽刺性,可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呐喊》集中的最长的一篇当然是《阿Q正传》,它也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然而就它的艺术价值而论,这篇小说显然受到过誉。《阿Q正传》轰动中国文坛,主要是因为中国读者在阿Q身上发现了中华民族的病态。……《彷徨》就总体而论比《呐喊》更好,但是由于它主要的气氛是悲观沮丧的,所以并没有受到更热烈的好评。然而作者自己是知道它的优点的。……《故事新编》的浅薄与零乱显示出一个杰出的(虽然路子狭小的)小说家可悲的没落。由于鲁迅怕探索自己的心灵,怕自己流露出对中国的悲观和阴沉的看法,所以,他只能压制自己深藏的感情,来做政治讽刺的工作。……鲁迅的杂文非常有娱乐性,但是因为他基本的观点不多,即使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他15本杂文给人的总印象是搬弄是非、啰啰唆唆。大体上说来,鲁迅为其时代所摆布,而不能算是他那个时代的导师和讽刺家。……(与创造社论战的时候),鲁迅已开始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文艺的日文书籍。无论从哪方面看来,这些书籍对他的性格和思想的影响极为微小。” 政治相关 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取名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的文学地位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肯定。鲁迅的众多文章被选为大陆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现今仍然存在官方的鲁迅研究机构和专门的鲁迅研究杂志。 鲁迅在其文集《且介亭杂文》的《答国际文学社问》一文中提到自己对苏联及其相关问题的一些看法。 据2001年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记载,1957年毛泽东在回答罗稷南的问题时表示,如果鲁迅仍然活着,“以我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裡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但毛泽东曾于1957年3月在《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中说:“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怕什么的,任何人也不怕。不怕别人整不整,顶多没有饭吃,讨饭,挨整,坐班房,杀头,受冤枉。”秋石在《追寻历史的真相——毛泽东与鲁迅》一书中通过走访亲历者和查阅当年的文献,认为周海婴所记多处不确,1957年毛泽东对罗稷南回答应该是:“依我看,依鲁迅的性格,即使坐进了班房,他也还是要说要写的。” 曾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而入狱的作家牛汉写道,“1949年或1950年夏天,有读者向《人民日报》文艺部提问:如果鲁迅活着,党会如何看待他?收信人是编辑李离,几个友人会面时曾给我们看过这封信。此信后转请国务院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郭沫若答复。郭沫若的回答是:鲁迅和大家一样,要接受思想改造,根据改造实际情况分配适当工作。” 由于鲁迅生前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官僚腐化,因而受到国民政府的严重打压。1949年后,鲁迅在台湾也一直被当作国民党的反面教材加以贬低。不過,近年台灣也有推動魯迅作品的努力,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在1990年左右出版《魯迅作品全集》,其出版小引說:「中國自有新文學以來,魯迅當然是引起最多爭議和震撼的作家……全世界以詮釋魯迅的某一作品而獲得博士學位者,也早已不下百餘位之多。」出版小引希望「還原歷史的真貌,讓魯迅作品自己說話」。的確,魯迅作品引起的正反兩面評價之多、之極端,不但是新文學,甚至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 蒋介石兼任教育部长期间,有人向蒋介石告密鲁迅隐匿在教育部做特约编辑,蒋介石回答:“这事很好。你知道教育部中,还有与他交好的老同事、老朋友没有?应该派这样的人,去找他,告诉他,我知道了这事,很高兴。我素来很敬仰他,还想和他会会面。只要他愿意去日本住一些时候,不但可以解除通缉令,职位也当然保留;而且如果有别的想法,也可以办到。” 对于中国共产党,据李霽野回忆,鲁迅曾对冯雪峰说过“如果你们的革命胜利,我第一个要逃跑”冯雪峰听了这话,连忙摇头摆手说:那不会,那不会" 鲁迅1934年4月30日写给曹聚仁的信中曾有这句话:“倘当崩溃之际,竟尚幸存,当乞红背心扫上海马路耳”有观点认为是鲁迅预感到中共获得内战胜利之后他不一定有好下场的,因而这句话意思是:“如果旧社会崩溃了,我将穿着红背心,在上海马路上扫大街””“旧社会崩溃”,指国民政府倒台,那时他可能发配去扫马路,“红背心”则指清洁工人的工作服。但又有观点认为鲁迅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中国一天天更加沉入黑暗;特别是亲历了1927年4月国民党发起的四一二事件,所以鲁迅会拥护并站到了被镇压的中国共产党一边 曾用笔名 自树、庚辰、索子、索士、树人、令飞、迅行、树、黄棘、周豫才、周树、唐俟、俟、神飞、迅、风声、尊古、巴人、某生者、小孩子、学之、敖者、俟堂、宴之敖者、即鲁迅、L.S.、冥昭、杜斐、楮冠、楮冠病叟、华约瑟、中拉、葛何德、封余、许霞、EL、ELEF、许遐、L、洛文、令斐、豫才、豫、唐丰瑜、冬华、长庚、宴敖、隋洛文、乐贲、乐雯、它音、佩韦、阿二、丰瑜、明瑟、不堂、白舌、遐观、何家-{幹}-、飞、罗怃、干、动轩、周动轩、-{幹}-、何干、孺牛、丁萌、游光、丰之余、旅隼、苇索、越客、桃椎、虞明、荀继、家-{幹}-、尤刚、符灵、余铭、元艮、白在宣、一尊、敬一尊、子明、张承禄、赵令仪、倪朔尔、栾廷石、张禄如、邓当世、韦士繇、士繇、翁隼、崇巽、常庚、燕客、白道、曼雪、梦文、孟弧、公汗、霍冲、莫朕、中头、史贲、董季荷、杜德机、朔尔、康伯度、焉于、越侨、张沛、华圉、仲度、茹莼、苗挺、及锋、直、隼、直入、阿法、史癖、且介、庚、敖、越山、康郁、洛、姜珂、越丁、旁、齐物论、乐文、周玉才、晓角、戛剑生、何家干。 以“记者”等或团体署名 纂述者、编纂者、译者、编辑者、旅沪一记者、编者、旅沪记者、记者、奔流社同人、朝花社、朝花社同人、上海三闲书屋、铁木艺术社、译文社同人。 纪念 纪念鲁迅的方式通常以纪念地、发行纪念品以及举行各种公开纪念活动为主。还有以鲁迅冠名的街道名称。 鲁迅文学奖是中国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的最高文学奖项。1995年起每隔三年评一届。 太宰治生前接受委約,創作了一部描寫魯迅留學生活的小說《惜別》,1945年出版。 2016年,由李静编剧、王翀导演、赵立新主演的戏剧《大先生》在4个城市巡演,被新京报评为年度最佳华语戏剧。 纪念地 当今大多数鲁迅曾居住过的地方(绍兴、厦门、广州、北京和上海等地)都保留了鲁迅故居,并建有鲁迅纪念馆、博物馆。上海的鲁迅公园内有鲁迅墓,日本宮城縣亦有鲁迅故居。 2004年10月22日,日本仙台市和东北大学开展了“纪念鲁迅仙台留学100周年市民之会”活动,鲁迅的后人和藤野严九郎的后人都参加了该纪念活动。仙台市立有鲁迅纪念碑,并保留了当年鲁迅曾下宿过的木屋。东北大学也设立了“鲁迅奖”和“鲁迅纪念奖”。 纪念邮票 1946年10月19日旅大解放区邮政管理局发行《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3枚,用满洲國邮政的四版、五版普通邮票加盖“鲁迅逝世十周年”和暂作面值制作而成。 1951年10月19日发行的纪11《鲁迅逝世十五周年》的两枚一套的邮票,内容相同,为鲁迅正像及其题写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61年2月26日发行的纪91《鲁迅诞生八十周年》邮票全套一枚,内容为鲁迅的头雕。 1966年12月31日发行的纪122《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邮票全套3枚,内容分别为毛泽东的评价、鲁迅正像,及其题写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76年10月19日发行的J11《纪念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邮票,内容分别有鲁迅侧面浮雕像、坐姿半身画像及工农兵在鲁迅头像下前进的情景,全套3枚。 1981年发行《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J67号纪念邮票,全套2枚,邮票内容分别以版画形式表现了少年与成年的鲁迅,另有茅盾题字。 社会关系 家庭關係 祖父周福清1871年(同治十年)中進士,曾入翰林,後因個性剛烈,在縣令任內得罪當朝大官,宦途無望,故以捐納得官內閣中書,父親周伯宜是秀才,母親鲁瑞。 鲁迅有三个弟弟: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1984)、椿寿(1893-1898)、一个妹妹:端姑(1888年,出生十月即早夭)。 鲁迅早年奉母命被迫与朱安包辦结婚,但兩人婚姻有名無實極少見面。 後鲁迅与其女學生许广平相戀同居並生下獨子周海婴。周海婴之子为周令飞。周令飞在1980年代时与来自臺灣的女同学张纯华相恋并移居臺灣。90年代末又返回大陆工作。 人際關係 魯迅對青年人非常愛護,當作自己的子弟看待。受到魯迅指點、教導、培养的學生非常多:孙伏园、增田涉、丁玲、萧红、萧军、黄源、魏建功、唐弢、周文、傅斯年、羅家倫、柔石、殷夫(白莽,兄徐培根是國民黨將領)、许钦文、劉和珍、尚钺、許廣平、胡風、李霽野、李何林、曹靖華、韋素園、韋叢蕪、馮雪峰、章廷謙、臺靜農、金溟若、張我軍、張秀哲、洪炎秋、李秉中、徐梵澄、吳耕民等。但若不受教者,魯迅也不假辭色,在北京大學任教時,只要學生考不好,發考卷時,丟給學生。 魯迅最好的朋友是許壽裳,曾密切交往的朋友也很多;例如郁达夫、瞿秋白、茅盾、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与记者曹聚仁、史沫特莱有过交往。教育部時期的同事常來往除了許壽裳還有錢稻孫、齊壽山(齊如山之弟)、马裕藻(即马幼渔,马珏之父),邻居俞芳等人。 影响 在中国,鲁迅是一位地位独特的作家。大多数人承认他是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 比较重要的当代鲁迅研究学者有王瑶、林辰、朱正、王得后、钱理群、李欧梵、周策縱、王富仁、陈漱渝、汪晖、张梦阳、徐麟、王乾坤等。学者严家炎、何满子、邵燕祥、林贤治、王元化等对鲁迅先生多有著述;而作为艺术家的张仃、吴冠中、陈丹青、范曾等对鲁迅先生也有精彩的论述。 大多数人认为他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使用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社会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阐释,是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散文诗集《野草》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展现出现代主义特质的作品;其杂文,由于特殊的发表环境,在嬉笑怒骂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的。这一政治立场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是鲁迅思想中最为复杂的地方之一。魯迅的思想深刻描繪了中國历史发展遗留下来的历史缺陷,民国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在文明變遷的十字路口給人類崇尚美好的本能引領了道路。確實是中國文化的一盞明燈。 在2019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語文科的閱讀能力考試中,其作品《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被選用為白話部份的文章。 在台灣 日治時期台灣作家張我軍曾在《台灣民報》介紹胡適、陳獨秀的文學理念,并刊載魯迅的文學作品。日本的魯迅與台灣文學研究者中島利郎對於張我軍將中國文學、魯迅文學引進台灣的史實,在〈魯迅在臺灣文壇的影響〉一文如此評論,他說:「張我軍是最初的魯迅文學在臺灣的傳入者是不會錯的。但是他始終是中國文學的正式介紹者,給臺灣介紹了魯迅的文學。魯迅的文學也是作為介紹中國的新文學的一環進行的,特別是既沒有因受魯迅文學的影響,而成為自己創作的血肉;也沒有論述魯迅文學的本質。不過,這是開啟時代先端的啟蒙家常背負的宿命,是不可避免的。」不過中國的台灣文學研究者朱雙一有不同的意見,他在〈臺灣新文學運動的重挫:散文與戲劇創作〉一文中提出一個看法,認為張我軍在文學創作方面確實有受魯迅文學的影響,其年輕時代所寫的「隨感錄」系列文章,無論是創作精神與藝術手法,明顯與魯迅的雜感一脈相承。 网络文化 鲁迅的名言警句常改编为网络段子,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的作用。2017年,伪鲁迅名言在中文互联网流行。 相关事件 自2007年以来,在中国大陆地区鲁迅的文章在中学课本中逐渐被删除、删减,鲁迅的作品对于传统文化的尖锐批评是否还符合现代中国文化一度引起广泛且激烈的争议。 参见 鲁迅故居 鲁迅纪念馆 鲁迅图书馆 鲁迅全集 周作人 周建人 周海嬰 注释 参考文献 研究書目 一丁:《魯迅:其人其事及其時代》,巴黎第七大學東亞出版中心,1978年。 李歐梵著,尹慧民譯:《鐵屋中的吶喊:魯迅研究》(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1)。 王潤華:《魯迅小說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 V.I. Semanov(謝曼諾夫)著,王富仁等譯:《魯迅縱橫觀》(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8)。 樂黛雲編:《當代英語世界魯迅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丸山升著,王俊文等譯:《魯迅.革命.歷史——丸山升現代中國文學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丸尾常喜著,秦弓譯:《人與鬼的糾葛——魯迅小說論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著,李冬木譯:《魯迅與終末論:近代現實主義的成立》(北京:三聯書店,2008)。 伊藤虎丸著,孫猛等譯:《魯迅、創造社與日本文學——中日近現代比較文學初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李天明:《難以直說的苦衷——魯迅《野草》探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藤井省三著,董炳川譯:《魯迅《故鄉》閱讀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外部链接 林毓生:〈鲁迅思想的特征——兼论其与中国宇宙论的关系〉 林毓生:〈鲁迅“国民性”论述的深刻性、困境与实际后果〉 林毓生:〈鲁迅个人主义的性质与含意——兼论“国民性”问题〉 周昌龍:〈魯迅的傳統和反傳統思想〉 李歐梵:〈再从“头”谈起——缘起鲁迅的国民性随想〉 张钊贻:〈打倒“孔家店”的“摩登圣人”——鲁迅对孔子和儒家的复杂态度〉 张钊贻:〈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及其痛苦——关于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态度的重估〉 张钊贻:〈鲁迅思想精神的正能量及其意义〉 张钊贻:〈鲁迅与尼采反“现代性”的契合〉 张钊贻:〈早期鲁迅的尼采考〉 劉禾:〈鲁迅生命观中的科学与宗教(上)〉 劉禾:〈鲁迅生命观中的科学与宗教(下)〉 北冈正子:〈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 潘世圣:〈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 潘世圣:〈鲁迅的思想构筑与明治日本思想文化界流行走向的结构关系〉 潘世圣:〈鲁迅的日本观——鲁迅体验和理解日本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黎活仁:〈福本主义对鲁迅的影响〉 代田智明:〈鲁迅对于改革与革命的立场——终末论与同路人〉 代田智明:〈谈鲁迅论与“个”的自由主体性〉 山田敬三著,魏雯譯:〈魯迅——無意識的存在主義〉(2009) 丸山昇:〈鲁迅的“第三种人”观〉 刘剑梅:〈鲁迅对庄子的拒绝〉 约翰·钦纳里:〈鲁迅与当代中国文学〉 安德鲁·琼斯:〈鲁迅及其晚清进化模式的历险小说〉 安德鲁·琼斯:〈狼的传人:鲁迅·自然史·叙事形式〉 安敏成:〈鲁迅的“油滑”灵感:现代中国小说的创造性要素〉 王潤華:〈探索病態社會與黑暗魂靈之旅:魯迅小說中遊記結構研究〉
女聲: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戲劇女高音、花腔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童聲 民族歌手 「民族歌手」一詞廣泛用於流行音樂領域,也就是說用方言演唱的歌星或歌手可稱為「民族歌手」。 「民族唱腔」或稱「民族唱法」皆正式被兩岸三地的音樂學系以及音樂學院所使用。使用「民族唱腔」或稱「民族唱法」的技術來進行歌唱表演的專家,不論使用官話或方言來進行演唱皆可稱為「歌唱家」。 流行音樂歌手 包括流行樂歌手、摇滚乐歌手、饒舌歌手、爵士乐歌手、乡村音乐歌手等等。 相關條目
民族歌手 「民族歌手」一詞廣泛用於流行音樂領域,也就是說用方言演唱的歌星或歌手可稱為「民族歌手」。 「民族唱腔」或稱「民族唱法」皆正式被兩岸三地的音樂學系以及音樂學院所使用。使用「民族唱腔」或稱「民族唱法」的技術來進行歌唱表演的專家,不論使用官話或方言來進行演唱皆可稱為「歌唱家」。 流行音樂歌手 包括流行樂歌手、摇滚乐歌手、饒舌歌手、爵士乐歌手、乡村音乐歌手等等。 相關條目 舞蹈演員 電影電視演員 話劇演員
车架:用于支撑车辆各组件及司乘人员。 前叉:上端与手把相连,下方安装前车轮,用于改变车辆行进方向。前叉上装有避震器及刹车钢索,通常也装有挡泥板。 避震器:用于将车轮在不平路面上受到的冲击和震动减缓,以保证行车平稳及安全,由前后避震及引擎吊架组成。前避震通常使用液压减震器,后避震通常使用悬架式避震,并设有後搖臂与后轮相连。 轮胎:直接与地面接触,用于搭载车辆使之移动。 操纵部分 操纵部分由转向装置、变速装置、制动装置组成。 转向装置:即手把,用于操纵车辆行驶方向。手把上装有節流閥、后视镜、仪表盘、点火开关、前制动卡钳、离合器卡钳及各种电子设备开关。离合器卡钳透过钢索的拉紧和松开来操控离合器。 变速装置:又称三角台,位于车辆下部左侧或右侧,用于操纵变速器。 制动装置:用于对车辆实施制动,分为前制动及后制动,由碟盤、剎車油管、刹车片(来令片)、剎車鼓、鼓式剎車皮组成。前制动卡钳位于把手上,透过钢索的拉紧和松开来操控刹车片。后制动踏板位于车辆下部左侧或右侧。 电力设备 摩托车上的电力设备较多,例如点火装置、行车信号灯具、照明灯具、喇叭、仪表盘等。部分摩托车的不同行车模式调节器、移动电台、二次循環装备、ABS、防盗装置等均属于电力设备。 其它设备 車殼(常见于运动型摩托车)、坐墊、車廂 相關油品 汽油、柴油、機油、齒輪油、煞車油 駕駛裝備 機車安全帽、手套、摩托靴、護具衣、护甲、皮衣 類型 各国法律对摩托车的分类方式多以其排量(立方厘米(cc))、最高速度为分类标准。若根据摩托车的用途及外观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数种: 街車 街車指适合在城市道路上日常驾驶的摩托车,较注重实用性和可操纵性。外观设计上,街車多装备一體式座椅和较高的把手,使驾驶姿势更为自然。车头用于整流的风镜相對少見,面积相对较小,部分款式甚至無車頭整流裝備。由于街车零部件常常裸露在外,故在日本有Naked(裸露的)之稱呼,或簡稱NK車種。在中国大陆,随处可见的“跨骑车”便属街车。街车也有运动性能较强的款式,但在高速行驶中,由于风阻较大,驾驶者会较为不适。 1970年代,美国摩托车杂志《Cycle》创立术语“通用日本摩托车”(Universal Japanese Motorcycle),用于描述由日本厂商制造的经济型摩托车。通用日本摩托车是街车的一种,因其燃油经济性,而一直在世界各地盛行。 摩托化自行车 又称为“原付车”(来自,意为带有发动机的二轮脚踏车)、“助力车”,是一种轻便摩托车,排量及耗油量较低。由于此类摩托车的引擎只做为一种动力方式(另一种为脚踏动力),因此被译为“摩托化自行车”。 包廂車 德國BMW公司於1990年代中開發出新款摩托車。附設塑鋼車身殼、有車門之一人摩托車,內有空調,熱天可於車內施放冷氣,頗為舒適。 跑車 又稱為“仿賽”()、“趴赛”(中国大陆),是指在道路上拥有较高最大速度、加速度、制动性能、转弯性能的摩托车,其耐用度、環保性、驾驶舒适性低于街车。在外观设计上,跑车大多装有大面积的车壳,并装有面积较大的车头风镜。为减小风阻以增加速度,跑车驾驶者需将身体向前倾,或是完全靠在油箱上。因把手位置较低,在中国大陆也被称作“趴赛”。也有部分摩托车赛事用经改装的跑车来比赛,如超級摩托车锦标赛(WSBK)、美國超级摩托车锦标赛(AMA)。 亦有獨立於市售車之外的純種賽車競賽:世界摩托車錦標賽 MOTO GP,該車輛坊間稱為"廠車",該車造價超過一百萬歐元,為各家製造商比拚技術力的結晶,各家廠商各有其獨門造藝於此,是摩托車的最高殿堂,並有因排氣量分為三種等級的錦標賽(1000c.c./765c.c./250c.c.)。 巡航車 巡航车(),又稱為美式巡航車、美式機車或美式嘻皮車,是指于1930年代源于美国的一种排量较大、车重较大的摩托车。巡航车通常把手较高、踏板靠前,驾驶者通常需将手和脚向前伸,同时后背直立或向后仰。最具代表性的品牌為美國哈雷·戴维森(Harley-Davidson)。美國新聞界常将此类摩托车称为地獄使者(Hell angels)、奔雷者(Thunder runners)。1980年代,巡航车被引入日本,多家厂商开始制造巡航车,并出口至世界各地。日本的部分摩托车制造商也将巡航车进行改造,改为排量较小、造价便宜的款式,这种摩托车马上在东南亚地区受到欢迎,在中国大陆被称作“太子车”。 在美国,巡航车通常被分为Bobber、Chopper、Bagger三种。 越野車 越野車是指可在各种地形上行驶的摩托车。越野车通常较轻,设备较少,具有較長的避震行程、较高的离地间距(因而在中国大陆被俗称为“高赛”),轮胎常使用抓地力较大的深纹路胎(巧克力胎)。引擎排量较小,但由于车身轻便,其加速度较大,同时对低速扭矩要求较高。越野车適合行駛於野外及山區,為多國陸軍、山區野外工作者、極限运动者使用。 越野摩托车可细分为场地越野车(Motocross)、林道越野车(Enduro)、长距离越野车(Rally raid)、障碍攀爬越野车(Trail)、场地滑胎车(Track racing)四种。 滑胎車 滑胎車指將一般越野車前21吋後18吋或19吋深纹路胎(巧克力胎)改成前後17吋的公路用胎,並將後齒盤縮小,以利於公路上行走的車種。 滑胎是屬於一種過彎技巧,利用越野車輕易操控的機動性及長衝程的避震,高速行驶并煞車,使車子重心改變,形成車尾擺動的過彎駕駛技術。駕駛者必須在進彎前用比其他車種更快速度進彎並重煞,讓重心向前轉移,並連續退檔後快速傾斜車身,利用檔位的速差並加上後煞及半離合控制後輪轉速讓後輪在路面滑行,最後再利用前輪反胎來修正出彎角度,進而達到更快的過彎的效果。 踏板式摩托车 -{zh-cn:踏板式摩托车()是指一种拥有脚踏板的摩托车,在香港又名“绵羊仔”、“小绵羊”(50cc以下),在台湾被称为“速克达”(英文Scooter的音译),又名“塑胶车”。;zh-tw:速克達(,速克達之名為該英語單詞之音譯)是对一種擁有腳踏板的機車的特別稱呼,在香港又名「綿羊仔」、「小綿羊」(50cc以下),在台灣又名「塑膠車」。;zh-hk:綿羊仔()是对一種擁有腳踏板的電單車的特別稱呼,在香港又名「綿羊仔」、「小綿羊」(50cc以下),在台灣被稱為「速克達」(英文Scooter的音譯),又名「塑膠車」。;}- 踏板式摩托车源於義大利伟士牌(Vespa)的踏板式摩托车,最大的特點是使用-{zh-cn:自动档;zh-tw:自動檔;zh-hk:自動波}-,傳動系統通常為无段自动变速器(CVT),因1950年代愛情文藝電影《羅馬假期》,男影星葛雷哥萊·畢克載公主奧黛麗·赫本歡樂遊玩羅馬景點而聲名大噪。 踏板式摩托车最大的優點在于所需的操控技術門檻較低,會騎腳踏車的人很快就能上手,大部分的車型座位底下設有置物箱,歐洲人喜歡在後方加裝後置物箱增加置物空間。 由於速克達的機動性高和成本低,在东南亚地区是常見的代步工具。在臺灣,由于人口密度高、平地不降雪不結霜、車輛擁擠、速克達機動性高、車輛稅制等因素非常適合使用速克達。速克達早期在臺灣問世原本是為女性設計的,因為操作相對-{zh-cn:手动档;zh-tw:手動檔;zh-hk:手波}-簡易,因此成為目前兩輪燃油車輛主流形式。 速克達缺點是經過十年左右,內部機器套件容易損壞,但若檔車內部機器套件鋼性強保養得好可以騎到20年以上。 雪地摩托車 又稱為雪車,是專為雪地環境而開發出來的車型,其驅動方式為座下引擎運轉帶動下方履帶與地面摩擦產生移動,且配合前面橇板機制,滑行於雪上。此車型之傳動系統通常為CVT。雪地摩托车最早由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制造出来。 三輪車 是指拥有三个车轮的摩托车。在东南亚地区,三轮车被普遍用於貨運、客運。原產於印度的Bajaj和加拿大有一种三轮叫庞巴迪。 邊車 边车是指在现有二轮摩托车的车侧加装一个乘客座位的摩托车,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国、日本、苏联等国陸軍使用的機械化交通運輸工具,兩人雙併側座,一為駕駛兵,另一為射擊兵。 如今,边车常在陆军、巡警队中使用,以方便行动。邊車亦被用於照顾身心障礙人士中行動不便者,他們的機車通常左右會各裝一個邊車,用來輔助他們,方便他們騎乘。 中國大陸制造的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即为边车。中国大陆稱此類車為側三輪摩托車,亦俗稱“邊三”、“挎子”或邊三輪摩托車、挎斗摩托。 倒三輪車 倒三輪車是指具有两个前輪和一個后輪的三轮摩托車,源于意大利比亚乔公司制造的Piaggio MP3。倒三轮车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保证与两轮摩托车一样的驾驶感受,同时提高摩托车安全性,同时亦可在低速行驶时锁定四连杆机构,使驾驶者不用脚触地也能平稳停车。典型倒三輪車如Can-am公司出品的SPYDER、比亚乔公司的mp3、庞巴迪的Spider。 复古车 是指模仿旧式摩托车设计风格而设计并制造的摩托车。 電動車 由电动机驱动的機車,通常配備高容量電池以利長途使用。 賽車 又稱為工廠賽車,是指摩托车制造商專門為比賽而特別生產的摩托車,注重性能,而不注重耐用度及環保,並不適合在一般道路上行駛。MOTO GP为一项以原装赛车来比赛的摩托车赛事。 摩托車的社會議題 摩托車的數量 根據在世界各國的機車數量分布,除了歐洲南部常見到機車之外,可明顯發現亞洲國家就占五成以上,特別是位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路上一定能看見機車的蹤影。這點和各國的經濟變遷發展以及氣候帶有極大的關聯因素。 由於大多數的亞洲國家是在短時間內發生經濟與所得水平的快速變遷或變化,摩托車較汽車來得便宜而導致了社會民間普遍使用摩托車的情況。小排量摩托车是印度、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最常见的机动车辆。以台灣之類的特殊狀況為例,地狹人稠,而且開闢停車場會造成更多土地減少,加上停靠方便與便利性的價值已被廣泛接受,因此出現相較他國而言會機車盛行的現象。東南亞的泰國、越南也是機車大國,市場處於高成長率。而高緯度的歐美國家(包括亞洲的日韓),冬天起碼有三個月會下雪而無法騎機車,相對機車數量較少。因此有部分人會有先進國家機車比較少,而相對落後國家機車比較多的偏差印象。 摩托車文化 少部分使用摩托車,群聚在街道競速者,又稱為飆車族。他們為了追求速度感,常違法改造摩托車,或是拆除消音器來製造噪音。但更多的是機車的一般愛好者、研究者及假日出遊車隊,不可等同而論。一些摩托車手之間會展開社交活動,他們還會將摩托車視為自己身份的象征。 安全問題 與一般轎車比較,摩托車缺乏車廂的保護,安全性較低,因此常被戲稱為「肉包鐵」或「皮包鐵」。相對地,轎車則被稱為「鐵包肉」或「鐵包皮」。在美國實際統計數字支持,摩托車的意外死亡率比一般汽車為高。但據統計資料顯示,機車的事故與傷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汽車造成。 因機車車身較小、重量輕、引擎負荷較低,相對使引擎溫度更容易控制下、NOx等因高溫生成的汙高汙染廢氣成分較低,但較低的使用成本,容易導致使用者忽略保養而造成汙染控制系統失效而造成汙染。 2004年起,台灣修改環保法規,提高機車排氣標準,二行程引擎摩托車雖然經過更精進的設計與製造、例如噴射化,仍可通過四期甚至五期的環保標準、但政策方向傾向於停售二行程機車,台灣目前已無二行程新車得以購買、但外銷業務方面仍持續供應二行程機車。
Cub),它成为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车辆,到2008年4月已生产了6千万辆。 今天,这个领域主要由印度公司主导,Hero MotoCorp成为全球最大的两轮车制造商。它的Splendor型号至今已销售超过850万辆。 其他主要生产商包括Bajaj和TVS Motors。 主要結構 摩托车主要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行驶部分、操纵部分和电力设备组成。 动力部分 动力部分主要由引擎、燃料供给及排气装置、润滑装置、冷却装置、点火装置组成。 引擎: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产生动力,按活塞往返次数可分为二冲程引擎和四冲程引擎,按气缸数目可分为单缸引擎和多缸引擎,按燃料种类可分为汽油引擎、柴油引擎。由气缸、曲轴箱、活塞、连杆、曲轴、轴承、飞轮组成。 燃料供给及排气装置:用于向引擎供给燃料,并将废气排出,由油箱、油壓總泵、燃料噴射裝置、空气滤清器、化油器、排氣管、消声器、觸媒轉化器等组成 润滑装置:用于润滑车辆机件,减少磨损及燃料损失 冷却装置:用于降低引擎温度,防止引擎过热,分为水冷、油冷、氣冷三种冷却方式。 点火装置:用于启动引擎,有電容放電式點火(CDI)、压燃式点火两种。電容放電式點火系统由蓄电池、高压导线、点火线圈、火星塞等装备组成。 传动部分 传动部分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链条等组成。 离合器:用于接合或分离动力和传动装置。 变速器:用于将引擎动力传递给行驶装备,分为序列式半自动变速器(SMG)、無段自动变速器(CVT)、双离合变速器(DCT)三种。序列式半自动变速器由传动轴、齿轮、换挡拨叉等组成,無段自动变速器由普力珠、普力盤、傳動皮帶等组成,双离合变速器由分别负责1、3、5档与2、4、6档的两组离合器组成。 傳動鏈條:用于将动力传送至车轮,直接带动车轮转动。 行驶部分 行驶部分由车架、前叉、避震器、轮胎组成。 车架:用于支撑车辆各组件及司乘人员。 前叉:上端与手把相连,下方安装前车轮,用于改变车辆行进方向。前叉上装有避震器及刹车钢索,通常也装有挡泥板。 避震器:用于将车轮在不平路面上受到的冲击和震动减缓,以保证行车平稳及安全,由前后避震及引擎吊架组成。前避震通常使用液压减震器,后避震通常使用悬架式避震,并设有後搖臂与后轮相连。 轮胎:直接与地面接触,用于搭载车辆使之移动。 操纵部分 操纵部分由转向装置、变速装置、制动装置组成。 转向装置:即手把,用于操纵车辆行驶方向。手把上装有節流閥、后视镜、仪表盘、点火开关、前制动卡钳、离合器卡钳及各种电子设备开关。离合器卡钳透过钢索的拉紧和松开来操控离合器。 变速装置:又称三角台,位于车辆下部左侧或右侧,用于操纵变速器。 制动装置:用于对车辆实施制动,分为前制动及后制动,由碟盤、剎車油管、刹车片(来令片)、剎車鼓、鼓式剎車皮组成。前制动卡钳位于把手上,透过钢索的拉紧和松开来操控刹车片。后制动踏板位于车辆下部左侧或右侧。 电力设备 摩托车上的电力设备较多,例如点火装置、行车信号灯具、照明灯具、喇叭、仪表盘等。部分摩托车的不同行车模式调节器、移动电台、二次循環装备、ABS、防盗装置等均属于电力设备。 其它设备 車殼(常见于运动型摩托车)、坐墊、車廂 相關油品 汽油、柴油、機油、齒輪油、煞車油 駕駛裝備 機車安全帽、手套、摩托靴、護具衣、护甲、皮衣 類型 各国法律对摩托车的分类方式多以其排量(立方厘米(cc))、最高速度为分类标准。若根据摩托车的用途及外观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数种: 街車 街車指适合在城市道路上日常驾驶的摩托车,较注重实用性和可操纵性。外观设计上,街車多装备一體式座椅和较高的把手,使驾驶姿势更为自然。车头用于整流的风镜相對少見,面积相对较小,部分款式甚至無車頭整流裝備。由于街车零部件常常裸露在外,故在日本有Naked(裸露的)之稱呼,或簡稱NK車種。在中国大陆,随处可见的“跨骑车”便属街车。街车也有运动性能较强的款式,但在高速行驶中,由于风阻较大,驾驶者会较为不适。 1970年代,美国摩托车杂志《Cycle》创立术语“通用日本摩托车”(Universal Japanese Motorcycle),用于描述由日本厂商制造的经济型摩托车。通用日本摩托车是街车的一种,因其燃油经济性,而一直在世界各地盛行。 摩托化自行车 又称为“原付车”(来自,意为带有发动机的二轮脚踏车)、“助力车”,是一种轻便摩托车,排量及耗油量较低。由于此类摩托车的引擎只做为一种动力方式(另一种为脚踏动力),因此被译为“摩托化自行车”。 包廂車 德國BMW公司於1990年代中開發出新款摩托車。附設塑鋼車身殼、有車門之一人摩托車,內有空調,熱天可於車內施放冷氣,頗為舒適。 跑車 又稱為“仿賽”()、“趴赛”(中国大陆),是指在道路上拥有较高最大速度、加速度、制动性能、转弯性能的摩托车,其耐用度、環保性、驾驶舒适性低于街车。在外观设计上,跑车大多装有大面积的车壳,并装有面积较大的车头风镜。为减小风阻以增加速度,跑车驾驶者需将身体向前倾,或是完全靠在油箱上。因把手位置较低,在中国大陆也被称作“趴赛”。也有部分摩托车赛事用经改装的跑车来比赛,如超級摩托车锦标赛(WSBK)、美國超级摩托车锦标赛(AMA)。
。是一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私立綜合大學。淡江大學前身為1950年由居正伉儷、鄒魯、張鳴與張建邦父子共同創辦的「淡江英語專科學校」,先後開設三年制及五年制課程;1958年改為四年制「淡江文理學院」,1980年獲准升格為「淡江大學」。現為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優久聯盟、清華五校聯盟,以及國際大學協會之成員學校。 歷史沿革 奠基期(1950~1980) 1950年居正、張鳴與張建邦父子共同創辦私立淡江英語專科學校,為臺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5月15日,籌備委員會成立;5月25日,董事會成立;7月28日,舉辦首屆新生入學考試;10月5日,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正式開學)。 1954年設立英文科。 1956年設立三年制國文科。 1957年設立商學科。 1958年改為四年制淡江文理學院;設立數學學系、化學學系;國文科更名為中國文學學系。 1960年設立五年制測量專科。 1962年設立西班牙語文學系。 1963年設立物理學系。 1964年設立灌溉工程與水土保持科。 1966年文學部、工學部、理學部成立;設立東方語文學系、歷史學系。 1967年測量專科更名為土木工程學系,灌溉工程與水土保持科改為灌溉工程學系和水土保持學系。 1969年設立“電子計算機科學系”。 1970年數學學系新增碩士班;灌溉工程學系、水土保持學系合併為水利工程學系,分為「灌溉工程」和「水土保持」兩組。 1971年設立教育資料科學學系。 1972年設立航空工程系。 1975年設立德國語文學系、法國語文學系。 1980年教育部准予改制為淡江大學。 定位期(1980~1996) 1981年設立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1983年設立大眾傳播學系。 1984年設立水資源研究所碩士班。 1985年東方語文學系更名為日本語文學系。 1986年設立交通管理學系;水資源研究所碩士班新增「環境工程組」。 1988年中國文學系新增碩士班;水利工程學系更名為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水資源研究所併入。 1989年設立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班。 1990年數學學系新增博士班。 1992年外語學院、國際研究學院成立。 1993年設立俄國語文學系。 1994年設立電機工程研究所、會計學研究所;大三學生出國修習學分計畫(Junior Study Abroad Program)開始實施。 提升期(1996~2005) 1996年土木工程學系新增博士班;航空工程系更名為航空太空工程學系,並設立研究所碩士班。 1997年蘭陽校區籌備委員會成立;設立二年制營建工程技術系、建築工程技術系、應用日語學系、進修學士班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會計學系、公共行政學系。 1998年設立資訊傳播學系、財務金融學系金融研究所博士班、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學術性期刊《淡江外語論叢》發行。 1999年設立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班、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班;交通管理學系更名為運輸管理學系。 2000年教育學院成立;教育資料科學學系更名為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後在2003年將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另設立教育科技學系) 2002年設立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2003年設立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 2004年土木工程學系分為「工程設施組」與「營建企業組」兩組招生。 2005年土木工程學系通過IEET第一週期工程認證;設立西藏研究中心;蘭陽校區開始招生。 轉變期(2005~2017) 2006年設立西班牙語文學系、日本語文學系碩士班、二年制應用日語學系在職專班;社區發展學院成立,並設立進修學士班休閒產業學系、服務業經營學系、景觀建築與管理學系。 2007年裁撤技術學院;資訊傳播學系新增碩士班;大學部日本語文學系與技術學院應用日語學系合併。 2008年進修學士班休閒產業學系、服務業經營學系、景觀建築與管理學系停招。 2009年設立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數學教學碩士班;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停招;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併入中國文學系碩士班,分為「文學組」和「語言文化組」招生;張家宜校長代表學校獲頒第19屆國家品質獎。 2010年設立美洲研究所、亞洲研究所;國際貿易學系更名為國際企業學系。 2011年設立日本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土木工程學系通過IEET第二週期工程認證。 2012年商學院及管理學院合併為商管學院。 2015年設立尖端材料科學學士學位學程、航空太空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2016年數學學系碩士班更名為數學學系數學與數據科學碩士班;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數學教學碩士學位班轉型為數學學系在職專班。 超越期(2017~至今) 2017年土木工程學系通過IEET第三週期工程認證;守謙國際會議中心啟用,以捐款金額最多者,管理科學研究所畢業的徐航健其父命名。 2018年國際研究學院更名為國際事務學院,土木工程學系取消分組;張家宜董事長代表學校獲頒第25屆國家品質獎之卓越經營獎。 2019年經校務會議決議,預計110學年將全球發展學院併入國際事務學院;設立應用科學博士班並裁撤理學院學士班。;進修學士班中國文學學系、會計學系停招 2020年AI創智學院成立,為淡大第九個學院。 2022年蘭陽校園籌設精準健康學院,自112學年度(2023年)起新增「高齡健康管理學研究所」碩士班,並新增為「智慧經營組」、「精準健康組」2組,預計於2023年10月起開始招生,2023年入學。 學校象徵 校徽 淡大的校徽由臺灣知名水彩畫家藍蔭鼎設計,外觀為一大鈴,時人習稱為鐘。「鐘鈴」二字與創辦人張驚聲的稚年學名「鐘鈴」相同,以為紀念;同時現今的鈴,古人亦用為鐸,為施教而設,典出《論語.八佾》:「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鐸鐫「淡江」二字,上端附以雙翼,象徵「振翼高飛,突飛猛進」的精神。 校區 現況 淡江大學目前共有三大校區,淡水校園為校本部。蘭陽校區2023年籌設精準健康學院。 景觀與建築 海事博物館 宮燈教室 宮燈教室興建於1954年間,是淡大淡水校園最早興築的永久校舍,其特色為仿中國傳統的宮廷式建築,和人行步道上懸掛的宮燈,也成為多部知名偶像劇的取景地。 宮燈教室也有著淒美的都市傳說在學生間屆屆相傳,據說有對情侶交往受到父母的反對,相約到此私奔,女方卻遲未等到男方赴約而傷心結束了生命。從此學生們便稱該名學姊為「宮燈姐姐」。 克難坡 克難坡是早期尚未開發聯外道路時,進入淡大淡水校區的必經交通要道,建於1953年。土地權目前不屬於淡江大學學校財團法人,但由校方負責維護。 為讓入學新生體驗校園文化,每年開學典禮中都會辦理「克難坡巡禮」活動,由校長、副校長、教學和行政一級主管帶隊,從校園內的驚聲銅像出發,經學府路、英專路後步行上132階的克難坡。
奠基期(1950~1980) 1950年居正、張鳴與張建邦父子共同創辦私立淡江英語專科學校,為臺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5月15日,籌備委員會成立;5月25日,董事會成立;7月28日,舉辦首屆新生入學考試;10月5日,淡江英語專科學校正式開學)。 1954年設立英文科。 1956年設立三年制國文科。 1957年設立商學科。 1958年改為四年制淡江文理學院;設立數學學系、化學學系;國文科更名為中國文學學系。 1960年設立五年制測量專科。 1962年設立西班牙語文學系。 1963年設立物理學系。 1964年設立灌溉工程與水土保持科。 1966年文學部、工學部、理學部成立;設立東方語文學系、歷史學系。 1967年測量專科更名為土木工程學系,灌溉工程與水土保持科改為灌溉工程學系和水土保持學系。 1969年設立“電子計算機科學系”。 1970年數學學系新增碩士班;灌溉工程學系、水土保持學系合併為水利工程學系,分為「灌溉工程」和「水土保持」兩組。 1971年設立教育資料科學學系。 1972年設立航空工程系。 1975年設立德國語文學系、法國語文學系。 1980年教育部准予改制為淡江大學。 定位期(1980~1996) 1981年設立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1983年設立大眾傳播學系。 1984年設立水資源研究所碩士班。 1985年東方語文學系更名為日本語文學系。 1986年設立交通管理學系;水資源研究所碩士班新增「環境工程組」。 1988年中國文學系新增碩士班;水利工程學系更名為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水資源研究所併入。 1989年設立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班。 1990年數學學系新增博士班。 1992年外語學院、國際研究學院成立。 1993年設立俄國語文學系。 1994年設立電機工程研究所、會計學研究所;大三學生出國修習學分計畫(Junior Study Abroad Program)開始實施。 提升期(1996~2005) 1996年土木工程學系新增博士班;航空工程系更名為航空太空工程學系,並設立研究所碩士班。 1997年蘭陽校區籌備委員會成立;設立二年制營建工程技術系、建築工程技術系、應用日語學系、進修學士班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會計學系、公共行政學系。 1998年設立資訊傳播學系、財務金融學系金融研究所博士班、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班;學術性期刊《淡江外語論叢》發行。 1999年設立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班、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班;交通管理學系更名為運輸管理學系。 2000年教育學院成立;教育資料科學學系更名為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後在2003年將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另設立教育科技學系) 2002年設立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2003年設立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 2004年土木工程學系分為「工程設施組」與「營建企業組」兩組招生。 2005年土木工程學系通過IEET第一週期工程認證;設立西藏研究中心;蘭陽校區開始招生。 轉變期(2005~2017) 2006年設立西班牙語文學系、日本語文學系碩士班、二年制應用日語學系在職專班;社區發展學院成立,並設立進修學士班休閒產業學系、服務業經營學系、景觀建築與管理學系。 2007年裁撤技術學院;資訊傳播學系新增碩士班;大學部日本語文學系與技術學院應用日語學系合併。 2008年進修學士班休閒產業學系、服務業經營學系、景觀建築與管理學系停招。 2009年設立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數學教學碩士班;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停招;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併入中國文學系碩士班,分為「文學組」和「語言文化組」招生;張家宜校長代表學校獲頒第19屆國家品質獎。 2010年設立美洲研究所、亞洲研究所;國際貿易學系更名為國際企業學系。 2011年設立日本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土木工程學系通過IEET第二週期工程認證。 2012年商學院及管理學院合併為商管學院。
其他館舍 雲和教學大樓(大安區雲和街1號) 臺灣語文學系 青田教學大樓(大安區青田街5巷6號) 設計學系 藝術史研究所 梁實秋故居(大安區雲和街11號) 劉真校長故居(中正區福州街11號) 師資培育學院大樓(大安區羅斯福路2段77巷26號) 學習科學跨國頂尖研究中心(大安區泰順街38巷10號) 心田社區諮商中心(大安區青田街5巷16號) 青田街2巷1號 國際華語學舍(大安區臥龍街31巷口)2023年開始動工。 首長及學人宿舍(大安區溫州街16巷16號) 其他校外辦公室: 泰順街60巷28號 師大路68巷5號 羅斯福路二段101巷6號 浦城街4巷6號 重要建築設施 市定古蹟「臺灣師範大學原高等學校校舍」 日治時期台北高等學校係為進入台北帝國大學之預備學校,建於1929年, 採用歌德建築風格形式,屋頂女牆作城垛造型,門窗採用尖拱,並有凸出窗引入光線,講堂後牆仍保存日治教育敕語的保險櫃。台北市政府市定古蹟指定範圍包括「講堂、行政大樓、文薈廳、普字樓」。 行政大樓:原臺北高等學校建築群本館,1928年11月7日竣工。 普通大樓:原臺北高等學校建築群普通教室。 禮堂:原臺北高等學校建築群講堂,1929年11月7日竣工。 文薈廳:原臺北高等學校建築群生徒控所,建於1926年6月。 福州街11號日式宿舍(劉真故居) 臺北市中正區福州街11號,曾為師大校長劉真所居。 歷史建築「梁實秋故居」 西元1920-1932年,臺北市大安區雲和街11號,一樓木造獨棟建築,日治高等官舍第三種,為知名文人:梁實秋擔任英語系系主任時之住所。 師大美術館 師大圖書館 前身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圖書館。臺灣戰後時期開始後,於1946年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圖書館。最初設於本部校區行政大樓三樓。增設圖書館校區(現稱校本部Ⅱ)後,於1949年興建二層高的獨立圖書館建築。1980年興建8層樓半圓形之圖書館今址,並於1985年遷入啟用。公館分館原為理學院圖書館,1991年新建現時之館舍。林口分館原為為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圖書館,2006年併入總館改稱林口分館,2020年接收林口校區博雅樓地下室作為書庫。 本館特藏豐富,圖書館收藏1949年教育部撥存之東北大學藏書、及陸續受贈之陳誠故副總統等私人藏書等共二萬餘冊,其中頗多珍本。此外,徵集並保存著名之亞洲研究學者Gernot Prunner私人圖書館之大量稀有藏書,為重要之亞洲研究資源。有鑑於馬華文學相關資料仍付之闕如,與南方大學學院馬華文學館合作建置成「馬華文學數位典藏系統」。2021年1月25日,慶祝高行健應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第十年,於總館6樓原古典閱覽室處改建成立「高行健資料中心」。 自由之鐘 「自由之鐘」是過去臺北高校的精神象徵,1929年由當時臺北高校第二任校長三澤糾先生從美國農場購入,裝設於學校本館(現臺師大行政大樓)三樓頂層。小鐘於二次大戰時遺失,大鐘由於年歲已久,真品目前保存於圖書館校史展覽區內。新製之自由之鐘由臺北高校校友會集資,於日本富山縣重新鑄造後所捐贈。基座寫有「自由、自治」之語。 太極銅質雕像 臺師大為學院派太極文化的發源地,傳統楊家老架太極拳於1958年列入該校體育課程教學,經由發展演變之太極拳體系以「大師太極」為名在校內推廣,1994年亦推廣至北京大學。北大為此於2013年致贈北京奧運太極雕像,2017年再致贈銅製雕像作為71週年校慶賀禮。 學校象徵 學術單位 文學院為創校三學院之一,相關學科的研究能量位居世界及臺灣前列。現設有5個學系、2個獨立研究所。 教育學院是臺灣歷史最悠久之教育學院,創校三學院之一。相關學科的研究能量位居世界前列,為臺灣教育學科之龍頭。現設有7個學系、3個獨立研究所、2個碩士在職專班、1個院級學士班。此外,亦下轄有學習資訊專業學院。與日本東北大學、韓國高麗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共同開設亞洲教育領導課程 (AEL)。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由原國社會科學學院際僑教學院及原社會學學院整併成立,具有跨領域性質,現設有2個學系、4個獨立研究所。 管理學院現設有1個學士班、2個獨立研究所、2個碩士在職專班。該院為臺灣師範高教體系第二間成立的管理學院,亦為亞洲師範高教體系中首間獲得AACSB認證之學院。 音樂學院為臺灣音樂人才培養及研究之重要高等學府。現設有1個學系、2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學士班。由原文學院分出設立。 藝術學院為臺灣美術人才培養及研究之重要高等學府。現設有2個學系、1個獨立研究所。由原學院分出設立。 理學院為創校三學院之一。設有5現個學系、3個獨立研究所。此外,下轄有生命科學專業學院,亦與中央研究院合開設之博士課程。 科技與工程學院早期以科技與技職教育師資培育為主軸,近年則強調培養工程技術與研發人才。現設有5個學系、1個獨立研究所、2個院級學士班、1個院級博士班。 運動與休閒學院為台灣體育人才培養及研究的重要高等學府,現設有2個學系、1個獨立研究所、1個碩士在職專班。 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依據《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設立,旨在呼應政府提出產業創新為重點策略方向。現設有2個獨立研究所。 行政組織 研究與教學中心 臺師大共有4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獲「高教深耕計劃」補助:學習科學跨國頂尖研究中心、華語文與科技研究中心、國際台灣學研究中心、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與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共同成立「大腦發展與學習聯合實驗室」。 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負責舉辦國中教育會考。 校園活動 重要活動 師大藝術節 師大國際文化節 師大體育表演會 體育表演會是師大每年初夏最受歡迎的盛會,此為體育學系應屆畢業生的成果展(自2005年開始,改為運動與休閒學院的體育學系、運動競技學系合辦,總幹事由兩系輪流交替擔任),其內容由大學部四年級同學負責籌辦,帶領一、二、三年級學生共同參與演出,節目企劃、流程、演出人員完全由學生編排、操作。最早舉辦時間可追溯至1950年代。 師大音樂節 師大音樂節系列活動含括音樂、舞蹈、音樂劇等表演節目、大師講座系列、論文發表會及歌唱大賽(阿勃勒盃學生歌唱比賽)等,為本校年度盛事之一。 師大人文季 該活動起始於2001年,旨在以相關藝文活動為臺師大開啟「人與人文的對話」,為師大文學院的年度盛事。 師大紅樓現代文學獎 旨在提倡校內寫作風氣,提昇文學創作水準,培養文學創作人才。分為「紅樓現代文學獎」(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學生)與「全國高中紅樓文學獎」兩項。 梁實秋文學大師獎 梁實秋在師大歷任英語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梁實秋文學獎由梁實秋弟子、作家余光中所創辦,為臺灣第一個以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學獎項。獎項分為翻譯及散文兩大類別,以紀念梁實秋先生其人以及其於此兩方面的成就。 2022年第35屆,新設「文學大師典範獎」,以獎勵於翻譯或散文領域具有卓越成就,且持續推動文學翻譯或散文創作有特殊成就或重大貢獻者。 社團與學系博覽會(目前停辦) 黃金雨季與師駝晚會 黃金雨季系列活動是師大社團界的年度盛事,每年從3月到6月分別舉辦「金雨週」、「社團評鑑指標說明暨資料整理培訓」、「社團評鑑」及「校慶暨師駝晚會」。 臺師大人文電影節 人文電影節每屆各有不同的主題,並將放映影片區分為若干種議題,歷屆以來觸及空間、環境、轉型正義、教育、族群、犯罪、臺灣史、家庭、情感、動保、性別、科技、人權、疾病、情慾等諸多議題,以藉由電影讓參與者接觸社會議題為宗旨,配合映後座談等活動。於2016年首度舉辦,其後每年舉辦,皆辦理於每學年的第一學期,時間約坐落在每年冬季的11至12月左右。 黎明破曉前-四六事件紀念 臺師大學生會舉辦四六事件紀念活動的歷史可追溯至1990年代學生會創立之初,當時訴求平反四六事件的受害學生並列入校史。及後,由於平反和列入校史的訴求均已達成,近年以記憶四六事件及白色恐怖歷史、推動校園轉型正義為宗旨。 舉辦於每學年的第二學期,時間約坐落在春夏之交的4至5月左右。 臺師大西瓜節 早年師大小風含蓄,西瓜節為該校特有傳遞愛意之節日。當前由該校學生會以「西瓜節」為標誌舉辦系列活動,皆辦理於每學年的第二學期,時間約坐落在夏季的5至6月。 愛洛生活節 為師大年度盛大的性平月活動,藉由音樂會、講座、影展、攝影展、徵文比賽、各式動態與靜態活動等方式,傳遞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性。 學生團體 學生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之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會,於1996年成立,在每年7月1日交接。 過往學生會採三權分立,下設代表行政的「學生工作會」、代表立法的「學生議會」及代表司法的「學生評議會」,由全校學生直選產生的學生會會長及各院學生選舉產生的學生議員等職務,任期均自7月1日至隔年6月30日,共一年。 自2021年以來,學生會改組為類理監事制度,全校學生選舉出學生代表及不分區監事,再由學生代表組成學生代表大會相互選舉出理事及理事長,理事長即為改制過後的學生會會長。而學生會設有三大單位,分別為最高權力機構「學生代表大會」、執行機構「理事會」和監察及仲裁機構「監事會」。 學生代表及不分區監事的任期為兩年,自7月1日至後年的6月30日;理事會的成員的任期為一年,自7月1日至隔年的6月30日。 學生社團 目前校內共有174個學生社團,包含學術性社團28個,藝文性社團24個,康樂性社團18個,體能性社團20個,服務性社團18個,聯誼性社團19個,綜合性社團(含各系所學會、畢聯會、全人書院學生會)47個。 學術評價 自2010年開始,臺師大在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中的排行開始進入全球前500名;2015年起在全球400名內,而在QS亞洲大學排名中的排行更維持在百名內。 200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全球第501-600名的區間,其中藝術與人文排名第289名(台灣第4名)。
科技與工程學院早期以科技與技職教育師資培育為主軸,近年則強調培養工程技術與研發人才。現設有5個學系、1個獨立研究所、2個院級學士班、1個院級博士班。 運動與休閒學院為台灣體育人才培養及研究的重要高等學府,現設有2個學系、1個獨立研究所、1個碩士在職專班。 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依據《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設立,旨在呼應政府提出產業創新為重點策略方向。現設有2個獨立研究所。 行政組織 研究與教學中心 臺師大共有4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獲「高教深耕計劃」補助:學習科學跨國頂尖研究中心、華語文與科技研究中心、國際台灣學研究中心、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與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共同成立「大腦發展與學習聯合實驗室」。 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負責舉辦國中教育會考。 校園活動 重要活動 師大藝術節 師大國際文化節 師大體育表演會 體育表演會是師大每年初夏最受歡迎的盛會,此為體育學系應屆畢業生的成果展(自2005年開始,改為運動與休閒學院的體育學系、運動競技學系合辦,總幹事由兩系輪流交替擔任),其內容由大學部四年級同學負責籌辦,帶領一、二、三年級學生共同參與演出,節目企劃、流程、演出人員完全由學生編排、操作。最早舉辦時間可追溯至1950年代。 師大音樂節 師大音樂節系列活動含括音樂、舞蹈、音樂劇等表演節目、大師講座系列、論文發表會及歌唱大賽(阿勃勒盃學生歌唱比賽)等,為本校年度盛事之一。 師大人文季 該活動起始於2001年,旨在以相關藝文活動為臺師大開啟「人與人文的對話」,為師大文學院的年度盛事。 師大紅樓現代文學獎 旨在提倡校內寫作風氣,提昇文學創作水準,培養文學創作人才。分為「紅樓現代文學獎」(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學生)與「全國高中紅樓文學獎」兩項。 梁實秋文學大師獎 梁實秋在師大歷任英語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梁實秋文學獎由梁實秋弟子、作家余光中所創辦,為臺灣第一個以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學獎項。獎項分為翻譯及散文兩大類別,以紀念梁實秋先生其人以及其於此兩方面的成就。 2022年第35屆,新設「文學大師典範獎」,以獎勵於翻譯或散文領域具有卓越成就,且持續推動文學翻譯或散文創作有特殊成就或重大貢獻者。 社團與學系博覽會(目前停辦) 黃金雨季與師駝晚會 黃金雨季系列活動是師大社團界的年度盛事,每年從3月到6月分別舉辦「金雨週」、「社團評鑑指標說明暨資料整理培訓」、「社團評鑑」及「校慶暨師駝晚會」。 臺師大人文電影節 人文電影節每屆各有不同的主題,並將放映影片區分為若干種議題,歷屆以來觸及空間、環境、轉型正義、教育、族群、犯罪、臺灣史、家庭、情感、動保、性別、科技、人權、疾病、情慾等諸多議題,以藉由電影讓參與者接觸社會議題為宗旨,配合映後座談等活動。於2016年首度舉辦,其後每年舉辦,皆辦理於每學年的第一學期,時間約坐落在每年冬季的11至12月左右。 黎明破曉前-四六事件紀念 臺師大學生會舉辦四六事件紀念活動的歷史可追溯至1990年代學生會創立之初,當時訴求平反四六事件的受害學生並列入校史。及後,由於平反和列入校史的訴求均已達成,近年以記憶四六事件及白色恐怖歷史、推動校園轉型正義為宗旨。 舉辦於每學年的第二學期,時間約坐落在春夏之交的4至5月左右。 臺師大西瓜節 早年師大小風含蓄,西瓜節為該校特有傳遞愛意之節日。當前由該校學生會以「西瓜節」為標誌舉辦系列活動,皆辦理於每學年的第二學期,時間約坐落在夏季的5至6月。 愛洛生活節 為師大年度盛大的性平月活動,藉由音樂會、講座、影展、攝影展、徵文比賽、各式動態與靜態活動等方式,傳遞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性。 學生團體 學生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之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會,於1996年成立,在每年7月1日交接。 過往學生會採三權分立,下設代表行政的「學生工作會」、代表立法的「學生議會」及代表司法的「學生評議會」,由全校學生直選產生的學生會會長及各院學生選舉產生的學生議員等職務,任期均自7月1日至隔年6月30日,共一年。 自2021年以來,學生會改組為類理監事制度,全校學生選舉出學生代表及不分區監事,再由學生代表組成學生代表大會相互選舉出理事及理事長,理事長即為改制過後的學生會會長。而學生會設有三大單位,分別為最高權力機構「學生代表大會」、執行機構「理事會」和監察及仲裁機構「監事會」。 學生代表及不分區監事的任期為兩年,自7月1日至後年的6月30日;理事會的成員的任期為一年,自7月1日至隔年的6月30日。 學生社團 目前校內共有174個學生社團,包含學術性社團28個,藝文性社團24個,康樂性社團18個,體能性社團20個,服務性社團18個,聯誼性社團19個,綜合性社團(含各系所學會、畢聯會、全人書院學生會)47個。 學術評價 自2010年開始,臺師大在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中的排行開始進入全球前500名;2015年起在全球400名內,而在QS亞洲大學排名中的排行更維持在百名內。 200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全球第501-600名的區間,其中藝術與人文排名第289名(台灣第4名)。 2010年,QS亞洲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亞洲第104名(台灣第10名)。《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全球第451-500名的區間,其中藝術與人文排名第146名,社會科學排名第301-350名的區間。 2011年,QS亞洲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仍名列亞洲第104名(台灣第12名)。《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再次名列全球第451-500名的區間,其中藝術與人文排名第201名,社會科學排名第310名。 2012年,QS亞洲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提升為亞洲第87名,首度進入亞洲百大的行列(台灣第10名)。 2012年與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維持名列全球第451-500名的區間。 2013年,QS亞洲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亞洲第85名。 201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全球第481—490名。QS亞洲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亞洲第85名。 2015年,QS亞洲大學排名調查,臺師大名列亞洲第75名,全球第376名。教育學科全球第22名,為臺灣學術分科排名最高者。本年度排行工程領域首度入榜,並有社會科學領域、人文與藝術領域、自然科學領域,發展更加多元。 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名列亞洲第64名,全球第376名。教育學科全球第44名,語言學科全球第51-100名,現代語言學科全球第101-150名,藝術與人文類科全球第160名。 2017年,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位列亞洲第58名,全球第310名。教育學科為全球第40名,語言學科全球第48名,現代語言學科全球第51-100名,藝術與設計學科全球第101-150名,藝術與人文學科全球第127名。 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名列亞洲第56名,全球第289名。教育學科全球第51-100名,圖書資訊學科全球第29名,語言學科全球第51-100名,現代語言學科全球第51-100名,藝術與設計學科全球第151-200名。 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全球第334名,教育學科名列全球第26名,圖書資訊學科全球51-60名,語言學全球第90名,運動學科全球第51-100名,表演藝術學科全球第101至115名,總計16學科上榜。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全球第332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調查,教育與教育研究學科名列全球第9名。 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全球第431名。 校友 校際交流 大學聯盟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主條目:國立台灣大學系統 全球產學未來人才培養策略聯盟 主條目:全球產學未來人才培養策略聯盟 東亞教師教育國際聯盟 該聯盟旨在推進教師教育的國際共同研究,促進教師職業志願者間的國際交流,教師教育大學間的相互派遣,在東亞地區完善大學教師的互相派遣體系來充實各院校的教育內容。成員包括該校與香港教育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廣島大學、橫濱國立大學、東京學藝大學、埼玉大學、首爾教育大學等。 國際師資培育學校網絡、2030年永續發展教育框架 為促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之達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師培教育重新導向永續發展小組 (UNESCO Chair in Reorienting Education towards Sustainability)、加拿大約克大學教育學院 Charles A. Hopkins 教授領導之全球性計畫,臺師大於2018年6月27日簽訂合作備忘錄。2020年12月19日續訂備忘錄,並加入「國際師資培育學校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TEI),以及「2030年永續發展教育框架」(ESD for 2030 Framework)
Framework系列(Visual C++.NET、Visual Basic.NET、Visual C#.NET)等等。 开发工具包:最有名的是DirectX系列。 各种游戏厂家自己开发的封装度极高的制作工具,如角色扮演游戏制作工厂等等。 这类工具是将游戏必要的人物、道具以及场景绘制好后,由玩家自由调用组合,而很少甚至不需要制作者敲入一行代码就可完成整个游戏的制作过程。但是这种制作过程无法充分发挥制作人的创作才智,例如各种人物的设计就无法由创作者加以改变。
游戏工具编程是指采用各种开发工具进行开发修改电脑、电视游戏的过程。主要的开发工具有以下几大类: 编程语言工具以及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C++、Visual Basic、Delphi、.NET Framework系列(Visual C++.NET、Visual
榕樹的名字 榕樹的英文為banyan,在西方這個名字多指來自印度及孟加拉等地的孟加拉榕();但在中國及亞洲等地則多指細葉榕()。由於它們同屬榕亞屬,並且有相近的生活周期及氣根等特徵,因此榕樹現多作為桑科榕屬下榕亞屬的簡稱。 參考文獻
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太守张伯玉移知福州,夏天酷热难耐,遂令编户浚沟七尺,種植榕樹,後來“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故福州又有“榕城”的美称。榕树也是福州市树、福建省树。全世界现有1000多种榕树,多集中在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植物中最大的木本树种之一,常高达20米。由於耐污性好、易栽植,也是常見的行道樹。 榕樹的名字 榕樹的英文為banyan,在西方這個名字多指來自印度及孟加拉等地的孟加拉榕();但在中國及亞洲等地則多指細葉榕()。由於它們同屬榕亞屬,並且有相近的生活周期及氣根等特徵,因此榕樹現多作為桑科榕屬下榕亞屬的簡稱。 參考文獻 延伸阅读
川西杜鵑亞組 subsection Moupinensia 杜鵑亞組 subsection Rhododendron subsection Rhodorastra 怒江杜鵑亞組 subsection Saluenensia 糙葉杜鵑亞組 subsection Scabrifolia 灰被杜鵑亞組 subsection Tephropepia 糙毛杜鵑亞組 subsection Trichoclada 三花杜鵑亞組 subsection Triflora 毛肋杜鵑/三花杜鵑系 series Augustinii/ riflorum 雲南杜鵑系 series Yunnanense 山育杜鵑系 series Oreotrephes 單花杜鵑亞組 subsection Uniflora 柳條杜鵑亞組 subsection Virgata 越橘杜鵑組 section Vireya 亞組 subsection Linnaeopsis 亞組 subsection Solenovireya 亞組 subsection Malesia 亞組 subsection Phaeovireya 亞組 subsection Siphonovireya 白花著生杜鵑亞組 subsection Albovireya 系 series Linnaeoidea 虎耳草著生杜鵑系 series Saxifragoidea 系 series Taxifolia 系 series Stenophylla 柑橘著生杜鵑系 series Citrina 系 series Buxifolia 馬來著生杜鵑組 section Malayovireya 新著生杜鵑亞組 subsection Euvireya 擬著生杜鵑組 section Pseudovireya 擬著生杜鵑組 section Discovireya == 葉狀苞亞屬 subgenus Therorhodion 映山紅亞屬 subgenus Tsutsusi 輪生葉組 section Brachycalyx 華麗杜鵑亞組 subsection Farrerae 三葉杜鵑亞組 subsection Reticulatum {{common taxon list|italic=yes |小葉三葉杜鵑 |Rhododendron reticulatum | ||Rhododendron decandrum | |三葉杜鵑 |Rhododendron dilatatum | |日高杜鵑 |Rhododendron hidakanum | |清澄杜鵑 |Rhododendron kiyosumense | ||Rhododendron mayebarae ||Rhododendron nudipes | Rhododendron nudipes ssp. niphophilum||Rhododendron viscistylum | |東國三葉鵑 |Rhododendron wadanum | }} 雄杜鵑亞組 subsection Weyrichii 映山紅組 section Tsutsusi 地位未定 使用 毒性 部分的杜鵑花品種對於草食動物具有毒性,因為其花粉及花蜜含有梫木毒素。食用採集杜鵑花之蜜蜂所產生的蜂蜜,會造成中毒現象。色諾芬描述了公元前 401 年萬人雇傭軍團行軍時,希臘士兵在一個被黑海杜鵑叢環繞的村莊中,食用蜂蜜後的奇怪行為。公元前 67 年第三次米特拉達梯戰爭時,龐培士兵回報其遭受了致命的傷亡,因食用了本都軍隊刻意留下、由杜鵑花製作的蜂蜜。之後,人們認識到這些植物所製作的蜂蜜有輕微的致幻及腹瀉作用。杜鵑花對於馬類有極強的毒性,有些動物在食用數小時內便會致死,不過大部分馬類若能取得好的飼料都會選擇避開它。 在中國雲南,白族、彝族等民族會以杜鵑花為食,但僅食用毒性較低的花瓣及花萼。 文化 杜鵑花屬於中国境内有571种,其中特有种409种,映山紅更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杜鹃花是尼泊尔的国花,是中國江西省的省花,也是无锡、镇江、三明、长沙、韶关、大理、嘉兴市花,以及臺灣臺北市、新竹市的市花。 中國神話望帝化杜鵑 中国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主题曲《映山红花开红军来》曾风靡一时。 2008年3月14日,香港郵政推出「香港花卉」特別郵票,其中二元五角的郵票圖案為杜鵑花。 迎红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在朝鲜被称为金达莱,是朝鲜的国花。 2023年4月 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 以杜鵑花作為裁員計畫的代號 - Project Azalea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陽明山的杜鵑花 杜鵑1 香港中文大学 杜鵑3
subsection Falconera 雲錦杜鵑亞組 subsection Fortunea 猩紅杜鵑亞組 subsection Fulgensia 鐮果杜鵑亞組 subsection Fulva 粘毛杜鵑亞組 subsection Glischra 大葉杜鵑亞組 subsection Grandia 朱紅大杜鵑亞組 subsection Griersoniana 露珠杜鵑亞組 subsection Irrorata 黃鐘杜鵑亞組 subsection Lanata 麻花杜鵑亞組 subsection Maculifera 火紅杜鵑亞組 subsection Neriiflora 似血杜鵑系 series Haematodes 血紅杜鵑系 series Sanguineum 紫背杜鵑系 series Forrestii 火紅杜鵑系 series Neriiflorum 星毛杜鵑亞組 subsection Parishia 長序杜鵑亞組 subsection Pontica 漏斗杜鵑亞組 subsection Selensia 大理杜鵑亞組 subsection Taliensia 乳黃杜鵑系 series Lacteum 蜜腺杜鵑亞組 subsection Thomsonia 毛柱杜鵑亞組 subsection Venatora 圓葉杜鵑亞組 subsection Williamsiana 異蕊杜鵑/梅花杜鵑亞屬 subgenus Mumeazalea 羊躑躅亞屬 subgenus Pentanthera 五藥花/羊躑躅組 section Pentanthera 五藥花亞組 subsection Pentanthera 羊躑躅亞組 subsection Sinensia 薔薇杜鵑組 section Rhodora 日本杜鵑組 section Viscidula 杜鵑亞屬 subgenus Rhododendron 髯花杜鵑組 section Pogonanthum 杜鵑組 section Rhododendron 阿富汗杜鵑亞組 subsection Afghanica 輻花杜鵑亞組 subsection Baileya 檸檬杜鵑亞組 subsection Boothia 茶花杜鵑亞組 subsection Camelliiflora 萼果杜鵑亞組 subsection Campylogynum subsection Caroliniana 朱砂杜鵑亞組 subsection Cinnabarinum 泡泡葉杜鵑亞組 subsection Edgeworthia 草莓花杜鵑亞組 subsection Fragariflora 灰白杜鵑亞組 subsection Genestieriana subsection Glauca 亮鱗杜鵑亞組 subsection Heliolepida 高山杜鵑亞組 subsection Lapponica 杜香亞組 subsection Ledum 鱗腺杜鵑亞組 subsection Lepidota 隱脈杜鵑亞組 subsection Maddenia 照山白亞組 subsection Micrantha 一朵花杜鵑亞組 subsection Monantha 川西杜鵑亞組 subsection Moupinensia 杜鵑亞組 subsection Rhododendron subsection Rhodorastra 怒江杜鵑亞組 subsection Saluenensia 糙葉杜鵑亞組 subsection Scabrifolia 灰被杜鵑亞組 subsection Tephropepia 糙毛杜鵑亞組 subsection Trichoclada 三花杜鵑亞組 subsection Triflora 毛肋杜鵑/三花杜鵑系
臺灣藍鵲是臺灣原住民鄒、邵、布農等族的神鳥,鄒語稱為、邵語稱為、布農語稱為(郡社群)/,另排灣語稱。在南島語族共有的大洪水神話中,很久以前族人因大洪水瀕臨滅族,臺灣藍鵲犧牲自己帶回火種挽救族人(有些故事的版本則認為犧牲自己帶回火種的神鳥是紅嘴黑鵯)。2007年,臺灣永續生態協會、臺灣國際觀鳥協會與立委推動為期4個月的非官方網路「國鳥選拔」,逾百萬人投票。在帝雉、藍腹鷴、黃山雀和臺灣藍鵲4種臺灣特有鳥類中,臺灣藍鵲贏得初選。而臺北市、雲林縣的市鳥、縣鳥也是臺灣藍鵲。 2014年,中華民國足球協會選擇臺灣藍鵲作為會徽象徵。臺北世大運的Logo也以臺灣藍鵲作為設計元素之一。2015年11月7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馬習會上將一件臺灣藍鵲的手工瓷器贈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當做見面禮。總統府表示,會選擇送臺灣藍鵲瓷器是為了凸顯臺灣特色。 2016年,中華航空公司在其中一架新進的空中巴士A350上畫上臺灣藍鵲,並將該機命名為「臺灣藍鵲號」。中華民國空軍的新一代高教機「T-BE5A高級教練機」一度以臺灣藍鵲命名,取自臺灣藍鵲捍衛家園且團結的個性。2018年,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CTeSA)公開了以臺灣藍鵲為主體的新標識,意象源於臺灣藍鵲「團結、敏捷、堅毅強悍」的特性。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我的藍鵲記事:臺灣藍鵲照片 臺灣藍鵲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臺灣藍鵲的图片 T
據臺灣清領時期文獻所載,當時在臺灣活動的人群將臺灣藍鵲稱為「長尾山娘」、「長尾三娘」或「長尾陣仔」等。《臺灣通史》稱之「翠翼朱喙,光彩照人」。1862年,英國博物學家兼外交官郇和因病回國休養,將在臺灣採集的一批標本交給约翰·古尔德。古爾德以這些材料為基礎發表相關學術文章,命名並詳述16個在臺灣的物種,其中包含臺灣藍鵲。郇和如此描述他發現臺灣藍鵲的經過: 剛抵淡水不久,我僱用的獵人自內地(按:應指臺灣山區地帶)帶回兩根美麗的尾羽,而身軀則因天熱肉易腐壞而被他們先吃了。他們稱這種鳥為「Tung-bay Swanniun」(「長尾山娘」,帶有泉州腔特徵的)。我透過這兩根尾羽的亮藍色羽末端的白點判斷這一定是隻藍鵲屬()的新物種。興奮之餘,我重賞徵求標本。(……)標本完全確定了我的假設:這是美麗的新物種。 當初郇和採集的臺灣藍鵲正模標本現被收藏於自然史博物館(位在英國倫敦)。 學名含義及分類相近物種 Urocissa 指的是「有長尾的鵲」,而 caerulea 則意指「蔚藍」。臺灣藍鵲與黃嘴藍鵲(學名:)及紅嘴藍鵲(學名:)等在生物分類學上被認定為相近的物種。。 分布
(臺灣),臺灣臺北市下轄的一個區級行政單位。
松山区
教育 高級中等學校 臺北市立明倫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靜修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志仁高級中學職業進修學校 臺北市私立稻江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國中部 臺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蘭州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民權國民中學暨附設補習學校 臺北市立忠孝國民中學 臺北市私立靜修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大同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國民小學:暨附設補習學校 臺北市大同區太平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雙蓮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大橋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永樂國民小學(含林祥瑞銅像):暨附設補習學校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同區蓬萊國民小學 幼兒園 永樂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明倫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大橋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大同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雙蓮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延平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大龍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蓬萊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太平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日新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啟聰學校幼兒部 榮星幼兒園 徳星幼兒園 聖心幼兒園 信愛幼兒園 太原幼兒園 功文成長幼兒園 特殊教育學校 臺北市立啟聰學校 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延平分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大同分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建成分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蘭州民眾閱覽室 醫療機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中興院區(院本部) 交通 捷運 台北捷運 :圓山站 - 民權西路站 - 雙連站 - 中山站 :北門站 - 中山站 :大橋頭站 - 民權西路站 道路 國道 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台北交流道、環北交流道 省道 臺1甲線:民權西路、臺北大橋 臺2乙線:重慶北路 客運 臺北轉運站:市民大道一段209號(承德路、市民大道口) 未來 捷運 台北捷運 █ 民生汐止線(規劃中):大稻埕站 輕軌
未來 捷運 台北捷運 █ 民生汐止線(規劃中):大稻埕站 輕軌 █ 社子輕軌(暫緩規劃):大橋頭站 - 大龍峒站 體育場館 大同運動中心:位於本區大龍街51號 大同第三運動中心:位於重慶北路3段 大同區迪化運動中心:即將於2014年開幕 民權西運動中心:將於2015年1月開幕 政黨團體 總部:位於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17號16樓之5 文化與相關事物 民宅與祠堂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建於1807年。 陳德星堂:1892年建成。 大稻埕辜宅:1920年代建成。 大稻埕葉金塗宅(改建為大稻埕大樓,由台北城大飯店進駐。一至三樓所保留之葉金塗宅立面為星巴克保安門市) 宗教建築 大龍峒保安宮:建於1830年。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建於1856年。 大稻埕慈聖宮:創建於1864年。 臺北法主公廟:創建於1878年。 瞿公真人廟:建於1887年。 大龍峒福壽宮:初創於1863年。 覺修宮:建於1914年。 臺北孔子廟:建於1925年。 樹人書院文昌祠:建於1928年。 菩提講堂:建於1954年。 台北市普濟寺:建於1954年。 公園 景化公園 延平河濱公園 建成公園 玉泉公園 朝陽茶葉公園 至聖公園 溝渠 番子溝,今已不存在,大致在重慶北路與淡水河間之高速公路南側一帶。 歷史街區 迪化街 牛磨車街(今迪化街2段〉 大稻埕 藝術空間 臺北當代藝術館(日治時期的建成小學校、戰後舊臺北市政府) 古蹟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建於1919年。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原臺北北警察署(今大同分局):建於1933年。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清末日治時期初。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建於1915年。
農曆三月一日白石湖地區三年一次( 逢寅、巳、申、亥年 )關渡媽祖千秋請火遶境過火。 農曆三月二十二日十八份盟會慶祝天上聖母聖誕祝壽通疏過火 農曆三月二十二日洲尾庄天上聖母聖誕出巡繞境,三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恭迎松山慈祐宮媽祖繞境。 農曆三月擇期恭祝內溝庄開漳聖王天上聖母眾神聖誕千秋出巡遶境過火演戲。 農曆七月十四日內湖碧山巖舉行中元普渡統一祭典法會。 農曆七月二十三日~二十五日金龍禪寺舉辦中元地藏法會。 農曆八月廿一日恭祝大坵田( 大湖街 )鳳山寺廣澤尊王聖誕千秋演戲過火 農曆八月十五日各土地公廟恭祝福德正神千秋。 農曆十月一日~七日內湖碧山巖啟建祈安禮斗植福法會 農曆十月十五日恭祝三官大帝聖誕千秋演戲酬神。 農曆十二月末酬謝神恩合境平安。 內湖團體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2011年8月,為反對慈濟基金會於內湖保護區發展而成立。 白色水鳥青年陣線:2014年4月,都委會會議主席張金鶚副市長裁示讓開發案進入通檢,但可優先審議的折衷案。引起內湖區七八年級青年不滿,而組織團體爭取保護區權益。 教育 大專院校 國防醫學院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康寧大學台北校區 高級中等學校 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內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方濟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達人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文德女子高級中學 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內湖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西湖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東湖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三民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明湖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麗山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內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文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明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南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新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碧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麗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大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西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東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康寧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潭美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麗山國民小學 社區大學 內湖社區大學 幼稚園 台北市立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康寧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南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新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内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東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碧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明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文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麗山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西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潭美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麗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恕徳家商附幼 北大内湖幼稚園 成美幼稚園 華泰幼稚園 新上幼稚園 奥斯福爾幼稚園 文心幼稚園 心恵幼稚園 幼新幼稚園 東湖幼稚園 福祿貝爾幼稚園 立湖幼稚園 潭美幼稚園 新力幼稚園 民祥幼稚園 恵光幼稚園 嘉恩幼稚園 醫療機構 三軍總醫院 內湖國泰診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 康寧醫院 交通 捷運 台北捷運 :西湖站 - 港墘站 - 文德站 -
內湖地區六大角(梘頭 、頂番仔陂、港墘、新陂尾、下番仔陂、山腳 )媽祖聖誕。農曆二月二十九日自松山五分埔接續關渡二媽,三月一日祈福遶境暨過火演戲,三月二日過爐新角頭。 農曆三月一日白石湖地區三年一次( 逢寅、巳、申、亥年 )關渡媽祖千秋請火遶境過火。 農曆三月二十二日十八份盟會慶祝天上聖母聖誕祝壽通疏過火 農曆三月二十二日洲尾庄天上聖母聖誕出巡繞境,三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恭迎松山慈祐宮媽祖繞境。 農曆三月擇期恭祝內溝庄開漳聖王天上聖母眾神聖誕千秋出巡遶境過火演戲。 農曆七月十四日內湖碧山巖舉行中元普渡統一祭典法會。 農曆七月二十三日~二十五日金龍禪寺舉辦中元地藏法會。 農曆八月廿一日恭祝大坵田( 大湖街 )鳳山寺廣澤尊王聖誕千秋演戲過火 農曆八月十五日各土地公廟恭祝福德正神千秋。 農曆十月一日~七日內湖碧山巖啟建祈安禮斗植福法會 農曆十月十五日恭祝三官大帝聖誕千秋演戲酬神。 農曆十二月末酬謝神恩合境平安。 內湖團體 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2011年8月,為反對慈濟基金會於內湖保護區發展而成立。 白色水鳥青年陣線:2014年4月,都委會會議主席張金鶚副市長裁示讓開發案進入通檢,但可優先審議的折衷案。引起內湖區七八年級青年不滿,而組織團體爭取保護區權益。 教育 大專院校 國防醫學院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康寧大學台北校區 高級中等學校 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內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方濟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達人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文德女子高級中學 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內湖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西湖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東湖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三民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明湖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麗山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內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文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明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南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新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碧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麗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大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西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東湖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康寧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潭美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麗山國民小學 社區大學 內湖社區大學 幼稚園 台北市立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康寧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南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新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内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東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碧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明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文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麗山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西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潭美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麗湖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恕徳家商附幼 北大内湖幼稚園 成美幼稚園 華泰幼稚園 新上幼稚園 奥斯福爾幼稚園 文心幼稚園 心恵幼稚園 幼新幼稚園 東湖幼稚園 福祿貝爾幼稚園 立湖幼稚園 潭美幼稚園 新力幼稚園 民祥幼稚園 恵光幼稚園 嘉恩幼稚園 醫療機構 三軍總醫院 內湖國泰診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 康寧醫院 交通 捷運 台北捷運 :西湖站 - 港墘站 - 文德站 - 內湖站 - 大湖公園站 - 葫洲站 - 東湖站 道路 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 東湖交流道(15) 內湖交流道(16) 國道一號(汐五高架) 堤頂交流道(18) 國道三號南港交流道(銜接環東大道) 環東大道 南湖大橋 成功橋 成美橋 麥帥一橋 麥帥二橋 民權大橋 彩虹橋 未來規劃 捷運 (東環段)(規劃中):舊里族站 - 粉寮站 - 瑞光公園站 - 內湖科技園區站 - 洲子站 (規劃中):舊里族站
天母棒球場站 – 天母站 <█ </small>南北線(暫緩規劃):葫蘆堵站 – 社子站 – 兒童新樂園站 旅遊 名勝 國立故宮博物院 郭元益糕餅博物館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士林官邸 錢穆故居 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2014年設置,位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旁邊。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位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以及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旁邊。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陽明山國家公園 帕米爾公園 開臺聖王成功廟 三腳渡天德宮 永福磁石 古蹟 國定古蹟: 士林官邸 直轄市定古蹟: 芝山岩遺址:西元前二、三千年建立。 芝山岩隘門:1825年建立。 芝山巖惠濟宮:1752年建立。 士林慈諴宮:1796年建立。 士林公有市場:1910年建立。 閻錫山故居:1951年建立。 閻錫山墓:1960年建立。 蔣中正宋美齡故居(士林官邸內):1950年建立。 潘宮籌墓:1870年建立。 天母白屋:1951年建立。 士林潘宅:1851年建立。 草山御賓館:1951年建立。 士林神農宮(芝蘭廟):1741年建立。 歷史建築: 士林國小圖書館:1920年建立。 廟宇 士林慈諴宮、士林神農宮與芝山巖惠濟宮被稱為士林地區的三大古廟。 永平福德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永倫里、社子國小校園內的土地祠,1763年建立。 士林街福德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南路,主祀福德正神,興建於1861年。 天母三玉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天母東路,為主祀五穀先帝,興建於1947年。 金鶴宮:位於臺灣臺北市芝玉路,主祀瑤池金母,興建於1974年。 士林德和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德行里的土地祠。 坤天亭: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富安里的哪吒廟,為社子島的信仰中心。 葫蘆寺: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島延平北路五段285巷35號,主祀觀世音菩薩,興建於1955年。 囝仔公威靈廟: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富洲里的陰廟,為社子島的水流公信仰之一。 佛寺 報恩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北路,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興建於1922年。原名報恩堂,屬於臨濟宗妙心寺派。 昭明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北路,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興建於1934年。屬於臨濟宗妙心寺派。 士林圓明寺位於臺灣臺北市劍南路,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興建於1957年。 淨光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北路七段190巷113之3號,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創建於1960年。 慈悟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北路,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興建於1991年。 台北市南海普陀山慧濟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北路七段190巷34之1號,供奉觀世音菩薩,興建於1962年。 商圈 士林夜市 天母商圈 中正路商圈 百貨公司 遠東SOGO百貨台北天母店 大葉高島屋 新光三越百貨台北天母店 購物 墊腳石圖書文化廣場-士林店 體育場館 士林運動中心 社子島棒球場 天母棒球場(中華職棒味全龍的主場之一,另一個為新竹棒球場) 企業總部 士林電機 英業達 中興巴士暨關係企業 中鼎工程 郭元益食品 治安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 勤務指揮中心 偵查隊 警備隊 交通分隊 文林派出所 社子派出所 後港派出所 蘭雅派出所 天母派出所 芝山岩派出所 永福派出所 山仔后派出所 溪山派出所 翠山派出所 平等駐在所 士林憲兵隊 外国代表機構 巴西商務辦事處 史瓦帝尼駐華大使館 相關條目
臺北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葫蘆堵分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天母分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士林分館 醫療機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士林門診部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交通 捷運 臺北捷運 :芝山站 - 士林站 - 劍潭站 道路 台2甲線:陽金公路、仰德大道 台2乙線:百齡橋、承德路六段、北淡公路、中山高速公路臺北交流道 洲美快速道路、中山高速公路(汐五高架)環北交流道 承德橋(與大同區相接)、中山二橋(與中山區中山北路相接)、自強隧道(與中山區大直、內湖區相接) 其他道路參見士林區道路列表 未來 捷運 台北捷運 <█ </small>環狀線北環段(發包興建中):社子站 – 福德洋站 – 士林站 – 林子口站 – 故宮站 輕軌 社子輕軌 <█ </small>東西線(暫緩規劃):頂福洲站 – 下福洲站 – 溪砂尾站 – 臨江園站 – 溪洲底站 - (北投區) - 芝山站 – 蘭雅站 – 天母棒球場站 – 天母站 <█ </small>南北線(暫緩規劃):葫蘆堵站 – 社子站 – 兒童新樂園站 旅遊 名勝 國立故宮博物院 郭元益糕餅博物館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士林官邸 錢穆故居 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2014年設置,位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旁邊。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位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以及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旁邊。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陽明山國家公園 帕米爾公園 開臺聖王成功廟 三腳渡天德宮 永福磁石 古蹟 國定古蹟: 士林官邸 直轄市定古蹟: 芝山岩遺址:西元前二、三千年建立。 芝山岩隘門:1825年建立。 芝山巖惠濟宮:1752年建立。 士林慈諴宮:1796年建立。 士林公有市場:1910年建立。 閻錫山故居:1951年建立。 閻錫山墓:1960年建立。 蔣中正宋美齡故居(士林官邸內):1950年建立。 潘宮籌墓:1870年建立。 天母白屋:1951年建立。 士林潘宅:1851年建立。 草山御賓館:1951年建立。 士林神農宮(芝蘭廟):1741年建立。 歷史建築: 士林國小圖書館:1920年建立。 廟宇 士林慈諴宮、士林神農宮與芝山巖惠濟宮被稱為士林地區的三大古廟。 永平福德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永倫里、社子國小校園內的土地祠,1763年建立。 士林街福德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南路,主祀福德正神,興建於1861年。 天母三玉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天母東路,為主祀五穀先帝,興建於1947年。 金鶴宮:位於臺灣臺北市芝玉路,主祀瑤池金母,興建於1974年。 士林德和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德行里的土地祠。 坤天亭: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富安里的哪吒廟,為社子島的信仰中心。 葫蘆寺: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島延平北路五段285巷35號,主祀觀世音菩薩,興建於1955年。 囝仔公威靈廟: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富洲里的陰廟,為社子島的水流公信仰之一。 佛寺 報恩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北路,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興建於1922年。原名報恩堂,屬於臨濟宗妙心寺派。 昭明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北路,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興建於1934年。屬於臨濟宗妙心寺派。 士林圓明寺位於臺灣臺北市劍南路,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興建於1957年。 淨光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北路七段190巷113之3號,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創建於1960年。 慈悟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北路,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興建於1991年。 台北市南海普陀山慧濟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北路七段190巷34之1號,供奉觀世音菩薩,興建於1962年。 商圈 士林夜市 天母商圈 中正路商圈 百貨公司 遠東SOGO百貨台北天母店 大葉高島屋 新光三越百貨台北天母店 購物 墊腳石圖書文化廣場-士林店 體育場館 士林運動中心 社子島棒球場 天母棒球場(中華職棒味全龍的主場之一,另一個為新竹棒球場) 企業總部 士林電機 英業達 中興巴士暨關係企業 中鼎工程 郭元益食品 治安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 勤務指揮中心 偵查隊 警備隊 交通分隊 文林派出所 社子派出所 後港派出所 蘭雅派出所 天母派出所
- 象山站 - 三張犁 產業 金融業 其他服務業 礦業 和興炭坑(位於北台慈惠堂旁,已停止開採) 德興煤礦(源興煤礦) 知名企業 微風集團總部。 蘋果亞洲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Apple Asia LLC, Taiwan Branch (U.S.A.)):簡稱蘋果臺灣、蘋果,一家科技公司,在臺總部位於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100號32樓(南山廣場) 美孚集團總部: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潤泰松山車站大樓B棟)。 台北金融大樓公司:是台北101大樓的興建與營運機構,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 台灣大哥大:總部位於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 信義房屋: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 華南金控總部: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TOKICHOI 東京著衣。 秋雨創新股份有限公司(Choice Development, Inc.):簡稱秋雨創新,上市公司,一家印刷大廠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潤泰松山車站大樓B棟)。 美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Meifu development co. ltd):簡稱美孚建設,一家建築營造業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潤泰松山車站大樓B棟)。 傳奇網路遊戲股份有限公司(X-Legend Entertainment Corp):簡稱傳奇網路,上市公司,一家網路遊戲大廠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潤泰松山車站大樓B棟)。 全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TransGlobe Life Insurance Inc.):簡稱全球人壽,一家壽險業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潤泰松山車站大樓B棟)。 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Nan Sh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td.):簡稱南山人壽,一家壽險業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莊敬路(南山金融中心)。 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Mercuries Life Insurance Inc.):簡稱三商美邦,一家壽險業公司,總部位於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150段2號 (環球世貿大樓)總部管理金融中心 媒體 音樂卡拉OK公司 好樂迪股份有限公司(Holiday Co., Ltd.):是一家台灣的卡拉OK連鎖公司。 音樂唱片公司 阿爾發音樂股份有限公司(Alfa Music International, Inc.):是一家台灣的音樂唱片公司。 電視媒體 人間衛視:是由佛光山電視弘法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台。 文化資產及旅遊景點 名勝 台北101 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臺北世界貿易中心 象山 (象山親山步道) 國父紀念館 松山文創園區 古蹟 鐵路局臺北機廠:國定古蹟,1930年建立。 松山菸廠:直轄市定古蹟,1937年建立。 白榕蔭堂墓園(白崇禧將軍墓):直轄市定古蹟,1963年建立 宗教 松山奉天宮 松山慈惠堂 佛光山臺北道场 佛光山松山寺 黃狀元公廟
道路 省道臺5線(北基公路):忠孝東路 公車及客運 市府轉運站 主要道路 信義快速道路:信義路五段端 市民高架道路:市民大道五段入口、永吉路出入口 依走向可分為: 東西向: 信義路四段至六段(光復南路口到松山路口) 忠孝東路四段、五段(光復南路口到中坡南/北路口) 永吉路(基隆路一段口到中坡北路口) 市民大道五段、六段(光復南路至中坡北路口) 南北向: 光復南路(市民大道四、五段口到基隆路二段口) 基隆路一段、二段(市民大道五/六段口到和平東路三段口) 松仁路(忠孝東路五段口到松仁路380/315巷口) 松山路(市民大道六段口以南) 未來 捷運 台北捷運 (興建中):廣慈/奉天宮站 █ 環狀線東環段(規劃中):永春站 - 象山站 - 三張犁 產業 金融業 其他服務業 礦業 和興炭坑(位於北台慈惠堂旁,已停止開採) 德興煤礦(源興煤礦) 知名企業 微風集團總部。 蘋果亞洲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Apple Asia LLC, Taiwan Branch (U.S.A.)):簡稱蘋果臺灣、蘋果,一家科技公司,在臺總部位於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100號32樓(南山廣場) 美孚集團總部: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潤泰松山車站大樓B棟)。 台北金融大樓公司:是台北101大樓的興建與營運機構,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 台灣大哥大:總部位於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 信義房屋: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 華南金控總部: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TOKICHOI 東京著衣。 秋雨創新股份有限公司(Choice Development, Inc.):簡稱秋雨創新,上市公司,一家印刷大廠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潤泰松山車站大樓B棟)。 美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Meifu development co. ltd):簡稱美孚建設,一家建築營造業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潤泰松山車站大樓B棟)。 傳奇網路遊戲股份有限公司(X-Legend Entertainment Corp):簡稱傳奇網路,上市公司,一家網路遊戲大廠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潤泰松山車站大樓B棟)。 全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TransGlobe Life Insurance Inc.):簡稱全球人壽,一家壽險業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潤泰松山車站大樓B棟)。 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Nan Sh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td.):簡稱南山人壽,一家壽險業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莊敬路(南山金融中心)。 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Mercuries Life Insurance Inc.):簡稱三商美邦,一家壽險業公司,總部位於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150段2號 (環球世貿大樓)總部管理金融中心 媒體 音樂卡拉OK公司 好樂迪股份有限公司(Holiday Co., Ltd.):是一家台灣的卡拉OK連鎖公司。 音樂唱片公司 阿爾發音樂股份有限公司(Alfa Music International, Inc.):是一家台灣的音樂唱片公司。 電視媒體 人間衛視:是由佛光山電視弘法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台。 文化資產及旅遊景點 名勝 台北101 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臺北世界貿易中心 象山 (象山親山步道) 國父紀念館 松山文創園區 古蹟 鐵路局臺北機廠:國定古蹟,1930年建立。 松山菸廠:直轄市定古蹟,1937年建立。 白榕蔭堂墓園(白崇禧將軍墓):直轄市定古蹟,1963年建立 宗教 松山奉天宮 松山慈惠堂 佛光山臺北道场 佛光山松山寺 黃狀元公廟 商圈
景美 - 青年公園 大都會客運 萬華 - 社子國小 東園 - 民生社區 永春高中 - 青年公園 環南市場 - 吳興街(尖峰的起點站為東園,返程車的終點站為環南市場,之後空車開回東園) 東園公園-捷運龍山寺站(實際上發車點為東園,返程車會繞駛環南市場與雙園國中) 東園 - 建國北路 東園 - 陽明山 德霖科大-民生社區 中和-民生社區 中華路 - 凌雲五村 東園 - 天母 臺北客運 圓通寺 - 龍山寺 東園 - 中華科大 德霖科大 - 西門 板橋 - 西門 中和 - 中華路 中和 - 西門 德霖科大 - 台大醫院 板橋 - 蘆洲 板橋 - 撫遠街 板橋 - 士林 板橋 - 民生社區 新店 - 西門 板橋 - 臺北市政府 德霖科大 - 台大醫院 板橋 - 西門 板橋 - 臺北車站 迴龍 - 西門 三峽 - 西門 三峽 - 西門 板橋 - 金瓜石 板橋 - 內科 大有巴士 舊莊 - 青年公園 (行經南港路) (直行忠孝東路) 舊莊 - 青年公園 (夜間公車) 舊莊 - 青年公園 新莊高中 -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首都客運 東園 - 三重 (包含204區間車) 東園 - 麥帥新城 新莊 - 國父紀念館 板橋 - 撫遠街 二重 - 捷運永春站 三重 - 國父紀念館 新莊 - 國父紀念館 新莊 - 捷運西門站 三重客運 蘆洲 - 臺北車站 蘆洲 - 捷運善導寺站 蘆洲 - 松山車站 蘆洲 - 松山車站 土城 - 行政院(經中央路) 板橋 - 行政院 (夜間) 土城 - 行政院(行經板橋車站) 輔仁大學 - 捷運台大醫院站 迴龍 - 臺北 泰山 - 臺北 五股 - 捷運台大醫院站 五股 - 西門 新北產業園區 - 捷運台大醫院站 捷運輔大站 - 捷運龍山寺站 指南客運 中和 - 國父紀念館(實際上起點站為新店及人中學) 錦繡 - 國父紀念館 深坑 - 圓環 五股 - 市政府 五股 - 動物園 光華巴士 天母 - 中華路 普濟堂 - 果菜市場 永和 - 後港里 天母 - 青年公園 大南汽車 新北投 - 萬華 新北投 - 萬華 關渡 - 青年公園 土城 - 行政院(經明德路) 板橋 - 行政院 (夜間)土城
中華路一、二段:萬華東邊的主要道路,與中正區的區界,為台三線一段,日治時期稱「三線路」。 環河南路一、二段:萬華西邊的主要道路,瀕臨淡水河、新店溪。 和平西路三段:通往板橋、古亭的道路,為台三線一段,與華江橋聯結。 忠孝西路二段:通往三重、台北東區的道路,與大同區的區界。 西園路:貫穿南北萬華的西邊道路,也是通往埔墘、新北市板橋區的道路,為縣道114線的台北市路段,與光復橋聯結。 萬大路/康定路:是貫穿萬華的主要道路,也是通往新北市中和區的道路,與華中橋聯結。 西藏路:通往板橋、中正區的道路,與萬板大橋聯結。 成都路:西門通往三重、新莊的道路,為縣道104號的台北市路段。 昆明街:為單向道路(往北),貫穿艋舺,來往舊龍山區與西門町之間。 西寧南路:為單向道路(往南),貫穿艋舺,來往舊龍山區與西門町之間。 貴陽街二段:為單向道路(往東),可通往西門、博愛特區,是艋舺歷史最古老的街道。 桂林路:路底水門可行至華江橋往板橋的機車道和淡水河堤外機車專用道。 廣州街:許多商家林立,往東可至小南門。 東園街:為加蚋仔重要道路,曾是東園町與西園町分界。 青年路:相鄰青年公園,於中華路二段484巷和南海路相連接。 公車 欣欣客運 華江站 - 松仁路 萬華 - 麟光新村 華夏科大 - 台北車站 石壁坑 - 台北車站 景美女中 - 台北車站 華江站 - 捷運麟光站 華夏科大 - 台北車站 景美女中 - 台北車站 東園 - 大鵬新村(實際上發車點為華江站) 萬華 - 汐止(實際上發車點為華江站) 東園 - 興隆站(實際上發車點為華江站) 東園 - 萬華運動中心(實際上發車點為華江站,返程車會繞駛峨嵋街口(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與青年公園) 景美 - 青年公園 大都會客運 萬華 - 社子國小 東園 - 民生社區 永春高中 - 青年公園 環南市場 - 吳興街(尖峰的起點站為東園,返程車的終點站為環南市場,之後空車開回東園) 東園公園-捷運龍山寺站(實際上發車點為東園,返程車會繞駛環南市場與雙園國中) 東園 - 建國北路 東園 - 陽明山 德霖科大-民生社區 中和-民生社區 中華路 - 凌雲五村 東園 - 天母 臺北客運 圓通寺 - 龍山寺 東園 - 中華科大 德霖科大 - 西門 板橋 - 西門 中和 - 中華路 中和 - 西門 德霖科大 - 台大醫院 板橋 - 蘆洲 板橋 - 撫遠街 板橋 - 士林 板橋 - 民生社區 新店 - 西門 板橋 - 臺北市政府 德霖科大 - 台大醫院 板橋 - 西門 板橋 - 臺北車站 迴龍 - 西門 三峽 - 西門 三峽 - 西門 板橋 - 金瓜石 板橋 - 內科 大有巴士 舊莊
臺北市立金華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仁愛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 臺北市民族實驗國民中學 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國中部 臺北市立懷生國民中學 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國中部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國中部 臺北市私立立人國際國民中小學國中部 國民小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大安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金華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銘傳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古亭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公館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幸安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建安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實驗國民小學 臺北市私立新民國民小學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國小部 臺北市私立立人國際國民中小學小學部 幼兒園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國小部附設幼兒園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蒙特梭利幼兒園 臺北市私立新民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有限責任臺北市立金華國民中學員生消費合作社附設臺北市私立員工子女幼兒園 臺北市私立金甌女子高級中學附設臺北市私立幼兒園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郵政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臺北市私立員工子女幼兒園 財團法人中國文化大學附設臺北市私立文化幼兒園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立人國際國民中小學附設臺北市私立幼兒園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北教區附設臺北市私立曉星幼兒園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校園建設基金會附設臺北市私立幼兒園 幼稚園 白百合学園国際日本幼稚園 台北市立銘傳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新民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復興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幸安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古亭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仁愛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大安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建安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龍安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公館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新生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湾大学附属幼稚園 台湾師範学院附設幼稚園 立人小学附属幼稚園 聖約翰幼稚園 恵真幼稚園 衛理幼稚園 崇義幼稚園 懐恩幼稚園 蒙特梭利幼稚園 暁星幼稚園 威利幼稚園 信光幼稚園 長青幼稚園 仁和幼稚園 育昇幼稚園 光目幼稚園 愛楽幼稚園 宝血幼稚園 華菂幼稚園 育楽幼稚園 維格幼稚園 安培幼稚園 華欣幼稚園 愛英幼稚園 佳安幼稚園 四維幼稚園 大雅幼稚園 金甌女中附幼 陽光宝貝幼稚園 信望愛幼稚園 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東區地下街智慧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臺北市立圖書館信義安和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臺北市立圖書館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綜合性館藏 臺北市立圖書館道藩分館- 中國文學 臺北市立圖書館大安分館(含大安書閣)- 禮俗 臺北市立圖書館延吉民眾閱覽室 臺北市立圖書館成功民眾閱覽室 臺北市立圖書館龍安民眾閱覽室(含龍安書閣) 交通 捷運 台北捷運 :忠孝復興站 - 大安站 - 科技大樓站 - 六張犁站 - 麟光站 :東門站 - 大安森林公園站 - 大安站 - 信義安和站 :古亭站 - 台電大樓站 - 公館站 :忠孝新生站 - 東門站 - 古亭站 :國父紀念館站 - 忠孝新生站 公路 建國高架道路 基隆路高架橋 市民大道 中山高速公路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市民大道 忠孝東路 仁愛路 信義路 和平東路 辛亥路 羅斯福路 金山南路 新生南路 建國南路 復興南路 敦化南路
1895年:日治初期原臺北府改設臺北縣,1901年臺北縣裁撤,改隸臺北廳。 1909年:屬臺北廳直轄古亭村區之大加蚋堡大安庄、下內埔庄、六張犁庄及古亭庄小部分。 1920年:臺北州及臺北市設立,庄改制為大字。1922年町名改正,古亭庄拆分為町,其中錦町、福住町戰後劃入大安區。大安大字下設堀川町、昭和町、大安區等分區。 1946年:戰後上述區域合併為區,因大安庄佔地廣且位於中心,故命名為大安區,下劃27里,區公所設於新生南路一段148號,轄區10.5694平方公里。 1948年3月:區公所遷至信義路三段157巷11號(今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址)。 1950年:臺灣實施縣市地方自治,區長改為民選。 1990年:臺北市行政區重劃,併入了原古亭區羅斯福路以東(古亭町一部分、林口東北角、頂內埔),松山區光復南路以西(車層西半部);並劃出和平東路三段以東(六張犁東半部)於新成立之信義區,新生南路一段以西(東門町東端)於中正區。 1999年:區長改為官派(見直轄市 (中華民國)) 1997年:區公所遷至新生南路二段86號(大安區行政中心大樓)。 地理 位置 大安區面積11.3614平方公里,為臺北市面積第七大區,全區共53個里、1026鄰,均為臺北市數量最多。 東界:以光復南路、基隆路、和平東路三段與信義區為界。 南界:由東而西分別為軍功山、中埔山(139公尺,可能為本區最高山)、芳蘭山、蟾蜍山與文山區為界。 西界:以新生南路、信義路二段、杭州南路、羅斯福路與中正區為界。 北界:以市民大道與中山區、松山區為界。 人口 根據臺北市大安區戶政事務所統計,2022年底大安區戶數約11.8萬戶,人口約28.5萬人,其中人瑞(100歲以上人口)有180人,是臺灣人瑞最多的鄉鎮市區。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龍淵里與臥龍里,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9,615人與2,168人。 大安區歷年人口變化(1990年-2030年) 政治 歷任區長 區政組織 大安區公所是臺北市政府在大安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北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副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 行政區 現大安區轄區可分為大安、古亭、林口、頂內埔、下內埔、六張犁、車層等傳統地域名稱。其中大安可細分為十二甲、龍安坡、坡心;車層可再分為上下兩部分。 次分區為臺北市政府自2000年開始施行的輔助行政劃分,本身並非實際行政區。 立法委員 因自中華民國第七屆立法委員改制,大安區單獨選出一名立法委員,大安立法委員選區為臺北市第六選舉區。 其它政府與民間機構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資訊工業策進會 中央健康保險局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中華郵政:總部位於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 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總部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 研究機構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醫療機構 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中山醫院 書田診所 財團法人中心診所醫院 財團法人宏恩綜合醫院 台北秀傳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 殯葬機構 第一公墓 臺北市第二殯儀館 教育 研究機構 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院區) 大專院校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 國立清華大學臺北校區月涵堂 淡江大學臺北校區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 高級中等學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 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高中部 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金甌女子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 臺北市私立開平餐飲學校 臺北市私立東方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臺北市私立喬治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國民中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中部 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國中部 臺北市立大安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金華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仁愛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 臺北市民族實驗國民中學 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國中部 臺北市立懷生國民中學 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國中部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國中部 臺北市私立立人國際國民中小學國中部 國民小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大安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金華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銘傳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古亭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公館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幸安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建安國民小學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實驗國民小學 臺北市私立新民國民小學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國小部 臺北市私立立人國際國民中小學小學部 幼兒園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國小部附設幼兒園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蒙特梭利幼兒園 臺北市私立新民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有限責任臺北市立金華國民中學員生消費合作社附設臺北市私立員工子女幼兒園 臺北市私立金甌女子高級中學附設臺北市私立幼兒園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郵政職工福利委員會附設臺北市私立員工子女幼兒園 財團法人中國文化大學附設臺北市私立文化幼兒園 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立人國際國民中小學附設臺北市私立幼兒園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北教區附設臺北市私立曉星幼兒園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校園建設基金會附設臺北市私立幼兒園 幼稚園 白百合学園国際日本幼稚園 台北市立銘傳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新民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復興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幸安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古亭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仁愛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大安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建安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龍安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公館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新生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湾大学附属幼稚園 台湾師範学院附設幼稚園 立人小学附属幼稚園 聖約翰幼稚園 恵真幼稚園 衛理幼稚園 崇義幼稚園 懐恩幼稚園 蒙特梭利幼稚園 暁星幼稚園 威利幼稚園 信光幼稚園 長青幼稚園 仁和幼稚園 育昇幼稚園 光目幼稚園 愛楽幼稚園 宝血幼稚園 華菂幼稚園 育楽幼稚園 維格幼稚園 安培幼稚園
願境網訊股份有限公司(KKBOX Taiwan Co., Ltd.):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三重路。 歐付寶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allPay Electronic Payment CO.,Ltd.):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三重路。 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EasyCard Corporation):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園區街。 悠游卡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asyCard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園區街。 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High Speed Rail Corporation):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經貿二路。 台灣浩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OBI Pharma, Inc.):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園區街。 文化媒體 中國電視公司: 一般大眾習慣簡稱「中視」,總部位於本區重陽路 東森電視: 一般大眾習慣簡稱「東森」,攝影棚位於本區重陽路 東森新聞雲: 一般大眾習慣簡稱「ETtoday」,總部位於本區重陽路 原住民族電視台: 簡稱原視,口頭慣稱原民臺,總部位於本區重陽路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經營,位於本區重陽路中國電視大廈內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由行政法人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經營,位於本區市民大道八段,南港車站附近 運動中心 南港運動中心 學術機構 中央研究院 教育 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南港分館- 原住民文化 臺北市立圖書館舊莊分館- 科普 臺北市立圖書館龍華民眾閱覽室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原會館借還書工作站 臺北市立圖書館親子美育數位圖書館 大專院校 中華科技大學 高級中等學校 臺北市立南港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育成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南港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誠正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成德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臺北市南港區南港國民小學 臺北市南港區成德國民小學 臺北市南港區胡適國民小學 臺北市南港區舊莊國民小學 臺北市南港區玉成國民小學 臺北市南港區東新國民小學 臺北市南港區修德國民小學 社會大學 臺北市南港社區大學 醫療機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康禾診所-洗腎中心 墓地 臺北市軍人公墓 胡適墓園 交通 鐵路 臺灣鐵路管理局 縱貫線:南港車站 - 松山車站(信義區永吉里、松山區慈祐里、南港區玉成里交界,地址在信義區。) 註:臺鐵松山車站位於信義區永吉里和台北捷運松山車站位於松山區慈祐里。 台灣高速鐵路 台灣高鐵:南港車站 台北捷運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陸軍後勤指揮部 國家文官學院 知名企業 香港商雅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Yahoo!奇摩):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三重路。 美商瑪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知名巧克力銷售企業,2013年爆紅電視廣告台詞「我阿嬤都踢得比你好,那叫你阿嬤來囉」為公司巧克力商品電視廣告代表作,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三重路。 台灣彩券股份有限公司: 公益彩券(樂透彩)發行機構中信銀行之受委託機構,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經貿二路。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TECO Electric and Machinery Co., Ltd.):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三重路。 願境網訊股份有限公司(KKBOX Taiwan Co., Ltd.):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三重路。 歐付寶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allPay Electronic Payment CO.,Ltd.):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三重路。 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EasyCard Corporation):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園區街。 悠游卡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asyCard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園區街。 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High Speed Rail Corporation):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經貿二路。 台灣浩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OBI Pharma, Inc.): 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園區街。 文化媒體 中國電視公司: 一般大眾習慣簡稱「中視」,總部位於本區重陽路 東森電視: 一般大眾習慣簡稱「東森」,攝影棚位於本區重陽路 東森新聞雲: 一般大眾習慣簡稱「ETtoday」,總部位於本區重陽路 原住民族電視台: 簡稱原視,口頭慣稱原民臺,總部位於本區重陽路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唭哩岸站 - 石牌站 - 明德站 :新北投站 - 北投站 道路 台2甲:陽金公路 台2乙:承德路、大度路、北淡公路 市道101號:巴拉卡公路 洲美快速道路 主要道路 東西向 中央北路一段 中央北路二段 中央北路三段 中央北路四段 台2乙:大度路 南北向 行義路 台2乙:承德路 石牌路 公車客運 大南汽車 216 新北投-捷運劍潭站 216 (區) 新北投-榮總院區 218 新北投-萬華 218直 新北投-承德路-萬華 218區 新北投-捷運奇岩 223 關渡-青年公園 230 捷運北投站-陽明山 288 兒童新樂園-吳興街 302 關渡宮-萬華 550 關渡宮-洲美運動公園 558 新北投-經中央北路-榮總院區 602 北投-天母(與中興巴士聯營) 小6 北投-清天宮 小7 北投-嶺腳 小8 捷運石牌站-竹子湖 小9 北投-竹子湖 小14 北投-照明寺 小21 北投-八仙里 小22 捷運北投站-新民泉源路 小23 北投國小-關渡宮 小25 捷運北投站-六窟 小26 北投-頂湖 小36 捷運石牌站-六窟 市民小巴2路 捷運北投-溫泉路 紅35 關渡碼頭-台北藝術大學 紅55 捷運關渡-臺北藝術大學 紅55區 捷運關渡-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內科16 新北投-內湖科學園區 南軟北投 新北投-南港軟體園區 承德幹線 新北投-捷運市政府(原266路,107年4月改號) 淡水客運 631 淡水-北投 682 八里-社子 紅13 八里-捷運關渡站 紅22 八里-捷運關渡站 864 三芝-捷運劍潭站 中興巴士 602 天母-北投(與大南汽車聯營) 821 三芝-市立天文館 紅12 市立天文館-捷運石牌站 光華巴士 224 天母-天母西路-捷運石牌站 267 天母-捷運大湖公園 紅19 天母-天母北路-捷運石牌站 指南客運 308 淡江大學-捷運劍潭 838 泰山-捷運關渡 902 萬芳社區-榮總 757 淡海-北門 1505 淡海-中和 756 淡大-北門 大都會客運 108 陽明山遊園公車 109 萬芳社區-陽明山 假日休閒公車 260(含區間車) 陽明山-(臺北車站)-東園 277 松德-榮總 敦化幹線 麟光新村-榮總 508區 蘆洲-惇敘工商(與三重客運聯營) 重慶幹線 天母-東園 606 萬芳社區-榮總 紅5 陽明山-捷運劍潭站 欣欣客運 快速公車 景美女中-榮總 首都客運 68 洲美里-捷運劍潭站 68副 洲美里-捷運芝山站 536 中國海專-大同之家 三重客運 111 新莊-陽明山 508區 蘆洲-惇敘工商(與大都會客運聯營) 508全 泰山-惇敘工商 645 舊庄-榮總 東南客運 612 松德站-惇敘工商 國光客運 1801國立護專-基隆 未來 輕軌 台北捷運 █ 東西線(暫緩規劃):洲美站 – 軟橋站 █ 南北線(暫緩規劃):洲美站 – 五分港站 – 頂八仙站 – 農禪寺站 – 嗄嘮別站 纜車 北投空中纜車:於1989年提出規劃,最初用意是做為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之交通工具,因北投纜車計畫過程中一波三折,一直延宕到2015年5月10日,台北市政府決議不興建北投纜車,北投纜車興建計畫就此終止。 商業設施 家樂福-北投店 好市多-北投店 燦坤3C-北投新旗艦店、新北投店、石牌店 全國電子-石牌門市、北投一門市、北投站前門市 聚廠樂活運動俱樂部 吉野家-石牌店、北投中央店、北投店 三商巧福-石牌店 蓬萊台菜餐廳:米其林指南 TAIPEI 2019,與米其林指南TAIPEI 2019推薦的天母「金蓬萊」和「興蓬萊」兩家台菜餐廳「系出同門」,更是三家米其林指南推薦台菜餐廳之中,最早於西元1954年創立於北投的第一代台菜餐廳創始店。 莎諾歐法西餐 (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天母西路,北投石牌天母地區的老牌西餐廳。) 爭鮮迴轉壽司-石牌店、新北投店 麥當勞-台北承德二旗艦專櫃店 北投市場 北投中繼市場 (2022年10月25日試營運,2022年11月9日開幕。) 北投自強市場 石牌捷運商圈 石牌商城夜市 漢諾威馬術俱樂部 有河書店 廣奕堂書局 享亮文具樂園-石牌店 新生活書局流行館-北投店 北投青菜園-陽明山竹子湖一帶人氣最高的土雞餐廳,位於北投竹子湖路。 青采園放山白斬雞-北投青菜園的曹大姐下山來開的另一家店,位於北投復興四路,僅提供外帶。 冠宸食館-陽明山竹子湖一帶高人氣的土雞餐廳,位於北投竹子湖路。(網路盛傳與青菜園齊名,更分成2大山頭,各有擁護支持者的另一家竹子湖土雞城餐廳霸主) 阿財鍋貼水餃專賣店 1975 Antique’s Cafe Tea Room
- 復興崗站 - 北投站 - 奇岩站 - 唭哩岸站 - 石牌站 - 明德站 :新北投站 - 北投站 道路 台2甲:陽金公路 台2乙:承德路、大度路、北淡公路 市道101號:巴拉卡公路 洲美快速道路 主要道路 東西向 中央北路一段 中央北路二段 中央北路三段 中央北路四段 台2乙:大度路 南北向 行義路 台2乙:承德路 石牌路 公車客運 大南汽車 216 新北投-捷運劍潭站 216 (區) 新北投-榮總院區 218 新北投-萬華 218直 新北投-承德路-萬華 218區 新北投-捷運奇岩 223 關渡-青年公園 230 捷運北投站-陽明山 288 兒童新樂園-吳興街 302 關渡宮-萬華 550 關渡宮-洲美運動公園 558 新北投-經中央北路-榮總院區 602 北投-天母(與中興巴士聯營) 小6 北投-清天宮 小7 北投-嶺腳 小8 捷運石牌站-竹子湖 小9 北投-竹子湖 小14 北投-照明寺 小21 北投-八仙里 小22 捷運北投站-新民泉源路 小23 北投國小-關渡宮 小25 捷運北投站-六窟 小26 北投-頂湖 小36 捷運石牌站-六窟 市民小巴2路 捷運北投-溫泉路 紅35 關渡碼頭-台北藝術大學 紅55 捷運關渡-臺北藝術大學 紅55區 捷運關渡-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內科16 新北投-內湖科學園區 南軟北投 新北投-南港軟體園區 承德幹線 新北投-捷運市政府(原266路,107年4月改號) 淡水客運 631 淡水-北投 682 八里-社子 紅13 八里-捷運關渡站 紅22 八里-捷運關渡站 864 三芝-捷運劍潭站 中興巴士 602 天母-北投(與大南汽車聯營) 821 三芝-市立天文館 紅12 市立天文館-捷運石牌站 光華巴士 224 天母-天母西路-捷運石牌站 267 天母-捷運大湖公園 紅19 天母-天母北路-捷運石牌站 指南客運 308 淡江大學-捷運劍潭 838 泰山-捷運關渡 902 萬芳社區-榮總 757 淡海-北門 1505 淡海-中和 756 淡大-北門 大都會客運 108 陽明山遊園公車 109 萬芳社區-陽明山 假日休閒公車 260(含區間車) 陽明山-(臺北車站)-東園 277 松德-榮總 敦化幹線 麟光新村-榮總 508區 蘆洲-惇敘工商(與三重客運聯營) 重慶幹線 天母-東園 606 萬芳社區-榮總 紅5 陽明山-捷運劍潭站 欣欣客運 快速公車 景美女中-榮總 首都客運 68 洲美里-捷運劍潭站 68副 洲美里-捷運芝山站 536 中國海專-大同之家 三重客運 111 新莊-陽明山 508區 蘆洲-惇敘工商(與大都會客運聯營) 508全 泰山-惇敘工商 645 舊庄-榮總 東南客運 612 松德站-惇敘工商 國光客運 1801國立護專-基隆 未來 輕軌 台北捷運 █ 東西線(暫緩規劃):洲美站 – 軟橋站 █ 南北線(暫緩規劃):洲美站 – 五分港站 – 頂八仙站 – 農禪寺站 – 嗄嘮別站 纜車 北投空中纜車:於1989年提出規劃,最初用意是做為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之交通工具,因北投纜車計畫過程中一波三折,一直延宕到2015年5月10日,台北市政府決議不興建北投纜車,北投纜車興建計畫就此終止。 商業設施 家樂福-北投店 好市多-北投店 燦坤3C-北投新旗艦店、新北投店、石牌店 全國電子-石牌門市、北投一門市、北投站前門市 聚廠樂活運動俱樂部 吉野家-石牌店、北投中央店、北投店 三商巧福-石牌店 蓬萊台菜餐廳:米其林指南 TAIPEI 2019,與米其林指南TAIPEI 2019推薦的天母「金蓬萊」和「興蓬萊」兩家台菜餐廳「系出同門」,更是三家米其林指南推薦台菜餐廳之中,最早於西元1954年創立於北投的第一代台菜餐廳創始店。 莎諾歐法西餐 (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天母西路,北投石牌天母地區的老牌西餐廳。) 爭鮮迴轉壽司-石牌店、新北投店 麥當勞-台北承德二旗艦專櫃店 北投市場 北投中繼市場 (2022年10月25日試營運,2022年11月9日開幕。) 北投自強市場 石牌捷運商圈 石牌商城夜市 漢諾威馬術俱樂部 有河書店 廣奕堂書局 享亮文具樂園-石牌店 新生活書局流行館-北投店 北投青菜園-陽明山竹子湖一帶人氣最高的土雞餐廳,位於北投竹子湖路。 青采園放山白斬雞-北投青菜園的曹大姐下山來開的另一家店,位於北投復興四路,僅提供外帶。 冠宸食館-陽明山竹子湖一帶高人氣的土雞餐廳,位於北投竹子湖路。(網路盛傳與青菜園齊名,更分成2大山頭,各有擁護支持者的另一家竹子湖土雞城餐廳霸主) 阿財鍋貼水餃專賣店 1975 Antique’s Cafe Tea Room (北投知名英式咖啡茶館,位於北投區大業路) 大台北聯合花市 文化資產及旅遊景點 名勝 北投溫泉 新北投溫泉商圈 (以新北投捷運站出口為主,沿北投溫泉一、二號親水公園兩旁的中山路、光明路、溫泉路至地熱谷一帶) 紗帽山溫泉風景區 (行義路溫泉區) 北投行天宮(行天宮北投分宮) 石牌福星宮 照明淨寺(舊稱:北投情人廟) 關渡宮 (台灣三大媽祖廟之一) 關渡玉女宮 北投區慈生宮 北投慈-{后}-宮 (舊稱:北投媽祖廟)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慈-{后}-宮-北投媽祖官方粉絲專頁 北投法藏寺 善光寺 法鼓山農禪寺 北投中和禪寺&章嘉活佛舍利塔 凱達格蘭文化館 北投陳濟棠墓園 地熱谷 硫磺谷 (大磺嘴) 龍鳳谷 大砲岩(舊稱天狗岩、鐵砲岩) 小隱潭瀑布 大屯山 竹子湖 竹子湖觀景台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北投公園以及北投溫泉博物館最近的車站爲捷運新北投站。) (2012年曾獲得美國網站 Flavorwire.com 評選「全球最美的25 家公立圖書館」之一) 古蹟 周氏節孝坊 ,三級古蹟,1861年建立。 北投溫泉浴場(北投溫泉博物館),三級古蹟,1913年建立。 陽明山中山樓,直轄市定古蹟,1965年建立。 陽明書屋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1928年建立,2009年公告為歷史建築。 石牌漢番界碑 中國電影製片廠,1933年建立,2017年6月列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張學良台北故居,1960年建立。 少帥禪園 (台北北投張學良幽禁舊居),1920年建立。 天狗庵史蹟公園,
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 經濟 中央銀行 中華電信總部 勞工保險局總部 台灣銀行總行 台灣土地銀行總行 互助營造總部 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台灣佳能資訊台北總公司(Canon) 國光客運總部 永豐餘造紙股份有限公司總部 市場 東門市場 東門外市場 南門市場 水源市場 華山市場 城中市場 政黨團體 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7號2樓 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3號7樓之1 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0號10樓 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5號4樓之3 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8號6樓 購物 台北雙子星 台北站前商圈 重慶南路書店街 台北車站地下商場 新光三越百貨台北站前店 公館商圈(公館夜市) 光華商場(光華數位新天地) 三創數位生活園區 古亭商圈 八德路一段82巷 媒體 廣播電台 HitFM聯播網 POP Radio 台灣廣播公司台北總台 警察廣播電臺 漢聲廣播電臺 正聲廣播公司 飛碟電台 台灣全民廣播電台 台北勞工教育電台(台北都會休閒音樂台,位於北平東路) 電視臺 東森電視 體育場館 中正運動中心 交通 捷運 台北捷運 :台北車站 - 西門站 - 忠孝新生站 - 善導寺站 :台北車站 - 台大醫院站 - 中正紀念堂站 - 東門站 :忠孝新生站 - 東門站 - 古亭站 :西門站 - 小南門站 - 中正紀念堂站 - 古亭站 - 台電大樓站 - 公館站 :中正紀念堂站 - 植物園站 桃園捷運 :台北車站 桃園捷運機場線有直達車與普通車2種營運模式,直達車自台北車站行駛至臺灣桃園國際機場,途中僅停靠市區及機場端主要車站,需時約35分鐘;普通車則全線運行、各站皆停,台北車站至桃園機場約需50分鐘。另外亦有規畫於台北車站提供旅客預辦登機服務。 鐵路 臺鐵 縱貫線:台北車站 台灣高速鐵路 台灣高鐵:台北車站 道路 省道 臺1線:忠孝西路(與共線)、忠孝橋 臺1甲線:中山北路 臺3線:忠孝西路(與共線)、中華路 臺5線:忠孝東路 臺9線:中山南路、羅斯福路 市區道路 仁愛路 信義路 杭州南路 金山南路 新生高架道路 市民大道 未來规划 捷運 台北捷運 (興建中):中正紀念堂站 – 植物園站 – 廈安站 旅遊 景點 二二八和平公園 中山堂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自來水博物館 林業試驗所林業陳列館 南機場夜市 中正紀念堂 祥瑞大樹 逸仙公園 國立歷史博物館 楊英風美術館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公館商圈(部分) 臺北植物園 成功高中昆蟲博物館 國家兩廳院 國家戲劇院 國家音樂廳 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軍歷史文物館 郵政博物館 臺灣省城隍廟 臺北撫臺街洋樓 總統副總統文物館 蒲添生雕塑紀念館 華山藝文特區 善導寺 (台北市) 十普寺 光華寺 東門里福德宮 聖安宮 (光華商場) 法鼓山德貴學苑 古蹟 由於中正區是清代就建立的台北府城所在地,發展時間早,因此區內古蹟(含歷史建築)為全市之冠。 圖集 中正區擁有眾多重要機構和西洋折衷主義等古蹟建築:
東門市場 東門外市場 南門市場 水源市場 華山市場 城中市場 政黨團體 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7號2樓 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3號7樓之1 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0號10樓 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5號4樓之3 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8號6樓 購物 台北雙子星 台北站前商圈 重慶南路書店街 台北車站地下商場 新光三越百貨台北站前店 公館商圈(公館夜市) 光華商場(光華數位新天地) 三創數位生活園區 古亭商圈 八德路一段82巷 媒體 廣播電台 HitFM聯播網 POP Radio 台灣廣播公司台北總台 警察廣播電臺 漢聲廣播電臺 正聲廣播公司 飛碟電台 台灣全民廣播電台 台北勞工教育電台(台北都會休閒音樂台,位於北平東路) 電視臺 東森電視 體育場館 中正運動中心 交通 捷運 台北捷運 :台北車站 - 西門站 - 忠孝新生站 - 善導寺站 :台北車站 - 台大醫院站 - 中正紀念堂站 - 東門站 :忠孝新生站 - 東門站 - 古亭站 :西門站 - 小南門站 - 中正紀念堂站 - 古亭站 - 台電大樓站 - 公館站 :中正紀念堂站 - 植物園站 桃園捷運 :台北車站 桃園捷運機場線有直達車與普通車2種營運模式,直達車自台北車站行駛至臺灣桃園國際機場,途中僅停靠市區及機場端主要車站,需時約35分鐘;普通車則全線運行、各站皆停,台北車站至桃園機場約需50分鐘。另外亦有規畫於台北車站提供旅客預辦登機服務。 鐵路 臺鐵 縱貫線:台北車站 台灣高速鐵路 台灣高鐵:台北車站 道路 省道 臺1線:忠孝西路(與共線)、忠孝橋 臺1甲線:中山北路 臺3線:忠孝西路(與共線)、中華路 臺5線:忠孝東路 臺9線:中山南路、羅斯福路 市區道路 仁愛路 信義路 杭州南路 金山南路 新生高架道路 市民大道 未來规划 捷運 台北捷運 (興建中):中正紀念堂站 – 植物園站 – 廈安站 旅遊 景點 二二八和平公園 中山堂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自來水博物館 林業試驗所林業陳列館 南機場夜市 中正紀念堂 祥瑞大樹 逸仙公園 國立歷史博物館 楊英風美術館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公館商圈(部分) 臺北植物園 成功高中昆蟲博物館 國家兩廳院 國家戲劇院 國家音樂廳 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軍歷史文物館 郵政博物館 臺灣省城隍廟 臺北撫臺街洋樓 總統副總統文物館 蒲添生雕塑紀念館 華山藝文特區 善導寺 (台北市) 十普寺 光華寺 東門里福德宮 聖安宮 (光華商場) 法鼓山德貴學苑 古蹟 由於中正區是清代就建立的台北府城所在地,發展時間早,因此區內古蹟(含歷史建築)為全市之冠。 圖集 中正區擁有眾多重要機構和西洋折衷主義等古蹟建築: 參考資料 引用 書籍 外部連結 中正區公所 中正區戶政事務所 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原臺北市中正區衛生所) 1990年台灣建立
木柵高工 - 捷運木柵站 -萬芳社區- 萬美社區) (萬芳社區 - 萬美社區 - 捷運萬芳社區站 - 木柵高工 - 文山行政中心 - 政治大學 - 指南宮) (捷運動物園站 - 政治大學 - 考試院 - 世新大學 - 景美 - 捷運萬隆站 -捷運萬芳醫院站 - 捷運萬芳社區站 -捷運台北101/世貿站-捷運市政府站) (綠野香坡 - 捷運新店站 - 景美女中 - 國泰新村 - 捷運木柵站 - 臺北市政府) (捷運動物園站 - 政治大學 - 國關中心 - 馬明潭 - 捷運萬芳醫院站 - 捷運公館站-台灣大學) (捷運動物園站 - 政治大學 - 政大御花園 - 馬明潭 - 捷運萬芳醫院站 -興福國中) (景美 - 世新大學 - 考試院 - 馬明潭 - 捷運萬芳醫院站 - 捷運辛亥站 -台灣科技大學 - 捷運公館站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捷運動物園站 - 政治大學 - 樟山寺 - 貓空纜車站 ) (捷運動物園站 - 政治大學 - 樟山寺 - 貓空纜車站 ) ( 政治大學 - 捷運動物園站 - 貓空纜車動物園站-捷運台北101世貿站-捷運市政府站 ) ( 政治大學、兆如安養中心 - 捷運動物園站 -捷運台北101世貿站-捷運市政府站 ) (景美 - 世新大學 - 考試院 - 馬明潭 - 捷運萬芳醫院站 - 捷運辛亥站 -台灣科技大學 - 捷運公館站 -青年公園) 1558(基隆車站 - 東南科技大學 - 臺北市立動物園) 警政治安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 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第九警察隊 - 木柵分隊(02)2239-3815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文山一分局110 / (02)2939-5734 木柵派出所 木新派出所 復興派出所 指南派出所 萬芳派出所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文山二分局 110 / (02)2932-1940 景美派出所 興隆派出所 萬盛派出所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一大隊文山中隊 萬芳分隊 景美分隊 木柵分隊 寶橋分隊 金融服務 中華郵政 文山景美郵局:羅斯福路6段389號 文山興隆路郵局:興隆路2段171號 文山武功郵局:羅斯福路5段147號 文山萬盛郵局:汀州路4段88號(師大分部內) 文山萬芳郵局:興隆路3段178、180號 木柵郵局:木柵路3段27號 文山指南郵局:指南路2段115號 文山溝子口郵局:木柵路1段119號 文山木新郵局:木新路3段329號 世新大學郵局:木柵路1段17巷1號(世新大學內) 文山樟腳里郵局:木新路3段25號 政大郵局:指南路2段64號(國立政治大學藝文中心內) 文山萬美街郵局:萬美街1段51號 臺灣銀行 文山分行:羅斯福路六段218號 木柵分行:新光路一段145號 新光銀行 興隆簡易型分行:景隆街133號 華南銀行 木柵分行:木柵路三段4號 文山分行:木柵路一段52號 彰化銀行 木柵分行:木新路三段48號 土地銀行 文山分行:景興路206號 合作金庫 景美分行:羅斯福路六段457號 玉山銀行 木柵分行:木柵路三段129號 元大銀行 景美分行:景文街3號 國泰世華銀行 景美分行:羅斯福路六段285號 文山分行:木柵路二段94號 永豐銀行 景美分行:車前路12號 興隆分行:興隆路二段49、51、53、55、57、59號 安泰銀行 景美分行:羅斯福路五段172號 興隆分行:興隆路三段11號 第一銀行 景美分行:景中街28號 萬隆分行:興隆路二段347號 木柵分行:保儀路11號 臺北富邦銀行 景美分行:景文街64號 興隆分行:興隆路三段69號 木柵分行:木柵路三段92號 中國信託 文山分行:辛亥路四段248號 景美分行:羅斯福路六段405號 木柵分行:木柵路三段69號 旅遊 名勝與廟宇 慈光寺 仙跡岩 指南宮 樟山寺 木柵集應廟 木柵忠順廟 景美會元洞清水祖師廟 景美順天宮 臺北市立動物園 貓空 貓空纜車 風動石聖公廟 西寒寺 古蹟 景美集應廟:三級古蹟,1867年建立。
(青潭 - 捷運新店站 - 捷運七張站 - 捷運公館站 - 中正紀念堂 - 臺大醫院 - 博愛路) (大崎腳 - 青潭 - 中正路 - 捷運大坪林站 - 考試院 - 捷運木柵站 - 臺北市政府) (錦繡 - 玫瑰中國城 - 中央印製廠 - 捷運七張站 - 捷運公館站 - 中正紀念堂 - 臺北車站青島路) (中生橋頭 - 大崎腳 - 青潭 - 捷運新店站 - 捷運七張站 - 公館 - 捷運六張犁站 - 臺北市政府) (大鵬新村 - 慈濟醫院 - 興隆市場 - 捷運辛亥站 - 臺灣科技大學 - 公館 - 兒童交通博物館 - 和平醫院 - 龍山寺 - 華中河濱公園) (樹林站 - 林家花園 - 新板橋車站 - 捷運新埔站 - 捷運景安站 - 捷運大坪林站 - 捷運七張站 - 景美女中 - 萬壽橋頭 - 捷運動物園站) (木柵站 - 司法新村 - 景美女中 - 捷運七張站 - 捷運大坪林站 - 捷運景安站 - 板橋監理站 - 板橋外站 - 南雅站) (木柵 - 平溪) (捷運大坪林站 - 深坑) (烏來 - 捷運新店站 - 滬江中學 - 捷運景美站 - 捷運公館站 - 中正紀念堂 - 臺北車站(青島)) (深坑 - 捷運市政府站) (深坑 - 捷運古亭站) (綠野香坡 - 捷運新店站 - 捷運七張站 - 景美女中 - 國泰新村 - 政大 - 捷運動物園站 - 臺北市政府) (實踐國中 - 捷運萬芳醫院站 - 馬明潭 - 國泰新村 - 景美女中 - 遠東工業城 - 捷運景安站 - 捷運永安市場站 - 永和區公所 - 秀景里) (景美女中 - 寶強路 - 捷運大坪林站 - 景美國中 - 捷運萬芳醫院站 - 捷運萬芳社區站 - 萬芳社區) (捷運動物園站 - 貓空纜車動物園站 - 政治大學- 木柵高工 - 捷運木柵站 -萬芳社區- 萬美社區) (萬芳社區 - 萬美社區 - 捷運萬芳社區站 - 木柵高工 - 文山行政中心 - 政治大學 - 指南宮) (捷運動物園站 -
(清朝),1875年-1895年存在的行政區,轄區最大時包括今桃園市西部、新竹縣市、苗栗縣、臺中市大甲溪以北地區。 日治時期地名 新竹縣 (日治時期),1897年-1898年存在的行政區,範圍包括今桃園市西半部、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及臺中市西北部。 新竹廳,1901年-1920年存在的行政區。 新竹州,1920年-1945年存在的行政區,範圍包括今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 新竹郡,新竹州下轄的一個郡,範圍包括今新竹市、竹北市、新埔鎮、關西鎮、新豐鄉、湖口鄉。 新竹街,1920年-1929年存在的行政區,是新竹州新竹郡下轄的一個新式街庄。 新竹市 (州轄市),1930年-1945年存在的行政區,是新竹州的直轄市。 新竹 (大字),1920年-1945年存在的行政區,是新竹街、州轄新竹市的一個大字,範圍為古竹塹城及鄰近地區。
新竹縣,臺灣西北部的一個縣。 行政區劃 清治時期地名 新竹縣 (清朝),1875年-1895年存在的行政區,轄區最大時包括今桃園市西部、新竹縣市、苗栗縣、臺中市大甲溪以北地區。 日治時期地名 新竹縣 (日治時期),1897年-1898年存在的行政區,範圍包括今桃園市西半部、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及臺中市西北部。
臺灣話因歷史而特有的外語借詞,如﹕甲(土地面積單位,荷蘭語→有爭議)、水道水(自來水,日語)。 標準語問題 自廈門港1842年后成為通商口岸以後,廈門話因其港口經濟地位而逐漸成為閩南語的代表方言,取代了早期泉州話與漳州話的地位。而臺灣在日治時期直到1940、50年代,也確實有把廈門話視為臺灣話的標準語並加以倣效的傾向,但這種觀念由於後來兩岸分治,現在已經消失。當今臺灣民間語言及媒體語言、字典詞典及教科書的編輯,所使用的都是臺灣實際通行腔,而非廈門話。 方言差 臺灣的漢人移民多來自明清時代的泉州府(44.8%)和漳州府(35.2%),由原鄉帶來的語音,便隨移民傳播至全臺。而後交通逐漸發達,人口流動容易,致使臺灣話趨向泉州口音、漳州口音混合,形成「漳泉濫」(洪惟仁,1987年)。而泉州口音又因為原鄉所在縣份不同,又細分同安腔(32.5%)、三邑腔(40.3%)、安溪腔(25.9%)等三種主要口音。由於各地漳泉裔移民多寡不同,混合程度亦不相同,因此有的地方略偏泉,有的地方略偏漳。以全臺而言,一般來說辭彙和韻母泉州話和漳州話都兼具,調值則偏向同安腔。 大致上,偏漳腔流行於近山地帶,故被稱為「內埔腔」;偏泉腔流行於沿海地區,故被稱為「海口腔」。臺灣話的地方差異,其實就是漳泉濫比例的不同而已,是一條光譜上的不同位置,以鹿港口音為偏泉腔的極端,宜蘭口音為偏漳腔的極端。而最年輕的高雄口音與臺東口音是二度移民的結果,最接近「臺灣優勢腔」(通行腔 / 普通腔)。 中華民國教育部出版的《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選定最接近通行腔的「高雄音」做為主音讀,另一個同樣具優勢地位的「臺北音」則為第二優勢腔。 語言學家洪惟仁將臺灣話的腔調分為三大腔,並在其下細分。雖然臺灣分為三大腔,但彼此間的差異並不像泉州話、漳州話間那麼大,因此這三種腔彼此間溝通上困難度不高。而各大腔中的小腔調間,更只是詞彙或是少部分發音差異,彼此溝通無大礙。 混合腔(漳泉音混合,聲調偏漳音的漳泉濫) 高屏混合腔:第一優勢腔(偏漳混合腔),分布於高雄(不含旗津、小港、林園、茄萣、湖內、路竹、阿蓮)、屏東(不含六堆) 臺南混合腔:分布於臺南,嘉義縣義竹、鹿草西部、太保東部,高雄阿蓮、路竹部分區域、湖內部分區域,與高屏混合腔腔調相近,但臺南混合腔在宕攝三等字(如「楊」、「陽」、「張」等字)白讀之韻母為-ionn,是臺南腔調判別的依據。 學甲漳東腔:臺南學甲 關廟混合腔 關廟普通腔:臺南關廟、歸仁、仁德 茄萣關廟腔:高雄茄萣、湖內部分區域、路竹部分區域、永安部分區域,臺南仁德大甲里 新竹西北海岸混合腔:苗栗海線 縱谷混合腔:花東縱谷(不含花蓮市及其衛星城市) 臺東混合腔:台東市及其衛星城市 其他細部分布:新北烏來、澎湖白沙 漳腔(又稱為內埔腔) 北北基漳腔:主要分布於臺北市內湖區、士林區大部分、北投區東半部,新北板橋、土城、中和、石門、金山、萬里、瑞芳北半部(九份、金瓜石),基隆市區(不含七堵與暖暖) 宜蘭漳腔:保留最多漳州話老漳海腔特色的腔調,主要分布於宜蘭,新北貢寮、雙溪 桃園漳腔:北桃園、南桃園中壢北部與新屋大牛欄 新屋大牛欄老粵漳腔:保存古老的漳山腔成分,同時受到閩語潮州話與海陸客語的影響 大臺中漳腔:台中大肚山以東(約為臺中市區、豐原、大雅、潭子、大肚、烏日、大里、霧峰、太平),南投,彰化東南 永靖新粵漳山腔:具有閩語潮州話和客家話底層 雲嘉南漳腔:彰化竹塘、雲林東側、口湖,嘉義縣(除了布袋、東石、義竹、六腳、太保部分區域、朴子部分區域、鹿草部分區域),嘉義市,臺南後壁、白河、東山、新營北部 澎湖漳腔:澎湖白沙 花蓮新漳腔:花蓮市及其衛星城市 泉腔(又稱為海口腔) 臺北泉腔:分佈於基隆市七堵與暖暖、臺北市(北投區西半部、中山區、士林區南半部(社子)、南港區、文山區、萬華區、大同區、松山區、信義區、大安區、中正區),新北(不含上述兩腔出現過的新北區域),桃園龜山、蘆竹 臺北新同安腔(三重五股新同安腔):第二優勢腔,分佈於臺北市(大同區大稻埕、中山區、士林區社子)與新北三重、蘆洲、五股部分地區 新竹西北海岸泉腔:桃園新屋(深圳里與蚵間里),新竹市,新竹縣新豐,苗栗後龍、通霄部分區域(白沙屯) 臺中泉腔:臺中大肚山以西(約為沙鹿、清水、龍井)、大甲、大安、外埔、后里、神岡 彰化泉腔:彰化沿海,以鹿港腔為代表,保留較多泉州話府城腔(今泉州市鯉城區)特色 雲嘉南泉腔:雲林、嘉義沿海,臺南北門、安平(不含雲林口湖) 高雄泉腔:高雄旗津、小港、林園,屏東琉球 澎湖泉腔:澎湖(不含白沙) 臺東泉腔:臺東綠島 語音 臺灣話與其他漢語系語言同為聲調語言,聲調在語句中有辨義作用,亦有不少繁複的變調規則。 臺灣話繼承閩南語文(文讀)、白(白話)異讀的音韻體系,亦即同一漢字常有文白發音不同的情形。白話音是日常生活語言的發音;文讀音則是閱讀漢語古文經典時的讀音。目前在生活詞彙使用上,文白交疊的情形所在多有,但不致造成溝通的困難。 閩南語不能與閩東語、粵語、客家話對談,與操官話者更全然無法理解、清代常以筆談溝通。例如康熙時燕京順天府大興縣人(今屬北京市)黃叔璥曾任巡臺御史,對臺南一地居民語言,在《使臺錄》記有以下的趣味記述: 黃叔璥以華北人觀點評論臺灣話,並嘗試以官話擬音。其中,甚至有反切「無音」(黃,白話音讀)者,正可反映臺灣話與官話之懸殊,讓黃叔璥感覺有如「鴃舌鳥語」(鴃,即伯勞鳥,此成語喻語言之難懂)。 子音 臺灣話的子音(聲母)包括以下語音,下排以中華民國教育部官方的兩套標準「臺羅拼音」(Tâi-Lô)與「臺語方音符號」等拼寫系統爲例: 上表中以語音作區別,實際上若以音位來區別,[m], [n], [ŋ], [ʨ], [ʨʰ], [ɕ], [ʥ]都只是[b], [l], [g], [ʦ], [ʦʰ], [s], [ʣ]的同位異音(條件變異),不是實際上的音位。[m], [n], [ŋ]為[b], [l], [g]後接鼻化韻母時的音變,[ʨ], [ʨʰ], [ɕ], [ʥ]為[ʦ], [ʦʰ], [s], [ʣ]後接[i]介音時的音變。 濁塞音[b], [d], [g]來自古時同位鼻音[m], [n], [ŋ]去鼻塞音化而分化出來,因而[b], [d], [g]只能接非鼻音韻母,其中[d]後跟來母[l]合流為同音位。在1800年出版的閩南語音韻書籍《彙音妙悟》即視去鼻、鼻音這兩組為同音位,使用同字母,現今中國大陸的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仍是將兩組以同符號標示,以後接是否鼻音韻母來區別發音。這組濁塞音阻塞接近其同位鼻音,阻塞感有時不明顯,有時可能有些許前鼻音,此時嚴式的國際音標可寫成[mb], [ŋg], [nl],有時則毫無前鼻音,是純濁音。 台羅拼音中/l/聲母的發音有很多說法,有學者認為是濁齒齦塞音();或阻塞感極接近濁齒齦塞音()的齒齦邊音();或老派發齒齦塞音(),新派發齒齦邊音();或音韻地位是d,實際在前、高元音也唸濁齒齦塞音(),只有在低、後元音之前唸成齒齦邊音();或是齒齦閃音()。 入、熱在泉腔中發為[ʥ]、[ʣ],在漳腔中發為[ʑ]、[z]。但在年輕一代,泉腔已多改發為[l];而漳腔則在部分福佬客聚集地區將[ʑ](ㆢ)改發為[g],但[z](ㆡ)則保持原音。 母音 臺灣話在絕大多數的地區使用6個母音,僅有部分泉州腔較濃厚的地區保留泉州特有元音,以下以括號表示非優勢腔使用的母音。臺灣無純漳腔或純泉腔,均有混合,因此並非偏泉腔就一定沒有漳腔音,也非偏漳腔就一定沒有泉腔音。 歌韻(臺羅:)在臺灣話中原本只有(ㄛ)的讀法;但在二十世紀後以台南為中心開始逐漸變為,後逐漸擴展到整個南台灣。而北台灣除了/o/繼續發為外,亦有學者認為部分腔調已經併入。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臺羅拼音以高雄音為第一優勢腔,歌韻採用了的說法。但要明確區分南北腔調時,歌韻會被標為,把留給北部腔。 央母音 (魚韻)和[](火韻)僅存在泉腔較濃厚的地區。此兩音在臺灣已大量流失,在老年人有此兩音的地區,其兒童發這類字用此兩音的比率已是老年人的四分之一以下。 (家韻)僅存在漳腔較濃厚的地區,然今已殘存不多,僅彰化永靖一帶老一輩有存留。臺羅的/ing/,當地老輩讀作[ɛŋ]。「家」在優勢腔文讀音[ka],白讀音[ke],在該地文白均讀為[kɛ]。 臺羅的/ing/、/ik/,偏漳腔的[ɪ]有明顯複元音化為[ɪe]或[ɪə]的傾向,[ə]或[e]是過渡音。現今主流臺灣話也常出現 [ɪəŋ]、[ɪək̚]。 臺羅的/ian/、/iat/,音讀[ian]、[iat̚]在口語中有一部份人將介音i省略而讀為en與et,但此音節的簡化形式並未全面普及,還有許多人保留介音i。 (編輯說明->編輯凡例->音檔說明) 泉腔無(/enn/)的音,發為(/inn/)。部分漳腔(主要是台南腔)無(/unn/)的音,發為(/onn/),分布於臺南附近。 聲調 傳統聲調名稱,分平、上、去、入四聲,四聲又各分陰、陽,共八個聲調,清音為陰調,濁音為陽調。今閩南語泉州話(不包括同安話)、臺灣話偏泉鹿港腔完整地保留了傳統的八聲;而臺灣話普通腔與偏漳腔、漳州話、同安話、廈門話只保留七個聲調,將陽上聲混入陰上聲或陽去聲(傳統聲韻學的說法是「濁上歸去」,而剩餘上聲已不分陰、陽),因此基本上臺灣只有七個聲調。以下調值和調性描述以高雄腔和臺北腔為準。為了列出保留陽上音的調值,另列鹿港腔,鹿港腔本調中雖然只有六種調值,但因為其中兩調變調後會各產生兩種不同的調值,所以仍視為有八個聲調。。對於這七個聲調,可使用口訣「衫短褲闊,人矮鼻直」來幫助記憶。 入聲韻尾有[p̚]、[t̚]、[k̚]、[ʔ]四種,拼音寫作-p, -t, -k, -h,方音符號寫作ㆴ、ㆵ、ㆶ、ㆷ。 輕聲用兩個連字號表示,連字號後面的字輕讀,連字號前的字重讀且不變調。例如表示後天的「後日」()。 第九聲出現於日語詞、合音及三連音首字和部分語句。 由於拼音標本調,所以三連音通常仍標本調、例如「紅紅紅」()。首字變調發第九聲、次字變調發第七聲、末字發本調第五聲()。 因此第九聲的標記通常用於合音或日語詞,如昨昏()合音為(),日語詞則如引擎(,)。
[ʦʰ], [s], [ʣ]的同位異音(條件變異),不是實際上的音位。[m], [n], [ŋ]為[b], [l], [g]後接鼻化韻母時的音變,[ʨ], [ʨʰ], [ɕ], [ʥ]為[ʦ], [ʦʰ], [s], [ʣ]後接[i]介音時的音變。 濁塞音[b], [d], [g]來自古時同位鼻音[m], [n], [ŋ]去鼻塞音化而分化出來,因而[b], [d], [g]只能接非鼻音韻母,其中[d]後跟來母[l]合流為同音位。在1800年出版的閩南語音韻書籍《彙音妙悟》即視去鼻、鼻音這兩組為同音位,使用同字母,現今中國大陸的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仍是將兩組以同符號標示,以後接是否鼻音韻母來區別發音。這組濁塞音阻塞接近其同位鼻音,阻塞感有時不明顯,有時可能有些許前鼻音,此時嚴式的國際音標可寫成[mb], [ŋg], [nl],有時則毫無前鼻音,是純濁音。 台羅拼音中/l/聲母的發音有很多說法,有學者認為是濁齒齦塞音();或阻塞感極接近濁齒齦塞音()的齒齦邊音();或老派發齒齦塞音(),新派發齒齦邊音();或音韻地位是d,實際在前、高元音也唸濁齒齦塞音(),只有在低、後元音之前唸成齒齦邊音();或是齒齦閃音()。 入、熱在泉腔中發為[ʥ]、[ʣ],在漳腔中發為[ʑ]、[z]。但在年輕一代,泉腔已多改發為[l];而漳腔則在部分福佬客聚集地區將[ʑ](ㆢ)改發為[g],但[z](ㆡ)則保持原音。 母音 臺灣話在絕大多數的地區使用6個母音,僅有部分泉州腔較濃厚的地區保留泉州特有元音,以下以括號表示非優勢腔使用的母音。臺灣無純漳腔或純泉腔,均有混合,因此並非偏泉腔就一定沒有漳腔音,也非偏漳腔就一定沒有泉腔音。 歌韻(臺羅:)在臺灣話中原本只有(ㄛ)的讀法;但在二十世紀後以台南為中心開始逐漸變為,後逐漸擴展到整個南台灣。而北台灣除了/o/繼續發為外,亦有學者認為部分腔調已經併入。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臺羅拼音以高雄音為第一優勢腔,歌韻採用了的說法。但要明確區分南北腔調時,歌韻會被標為,把留給北部腔。 央母音 (魚韻)和[](火韻)僅存在泉腔較濃厚的地區。此兩音在臺灣已大量流失,在老年人有此兩音的地區,其兒童發這類字用此兩音的比率已是老年人的四分之一以下。 (家韻)僅存在漳腔較濃厚的地區,然今已殘存不多,僅彰化永靖一帶老一輩有存留。臺羅的/ing/,當地老輩讀作[ɛŋ]。「家」在優勢腔文讀音[ka],白讀音[ke],在該地文白均讀為[kɛ]。 臺羅的/ing/、/ik/,偏漳腔的[ɪ]有明顯複元音化為[ɪe]或[ɪə]的傾向,[ə]或[e]是過渡音。現今主流臺灣話也常出現 [ɪəŋ]、[ɪək̚]。 臺羅的/ian/、/iat/,音讀[ian]、[iat̚]在口語中有一部份人將介音i省略而讀為en與et,但此音節的簡化形式並未全面普及,還有許多人保留介音i。 (編輯說明->編輯凡例->音檔說明) 泉腔無(/enn/)的音,發為(/inn/)。部分漳腔(主要是台南腔)無(/unn/)的音,發為(/onn/),分布於臺南附近。 聲調 傳統聲調名稱,分平、上、去、入四聲,四聲又各分陰、陽,共八個聲調,清音為陰調,濁音為陽調。今閩南語泉州話(不包括同安話)、臺灣話偏泉鹿港腔完整地保留了傳統的八聲;而臺灣話普通腔與偏漳腔、漳州話、同安話、廈門話只保留七個聲調,將陽上聲混入陰上聲或陽去聲(傳統聲韻學的說法是「濁上歸去」,而剩餘上聲已不分陰、陽),因此基本上臺灣只有七個聲調。以下調值和調性描述以高雄腔和臺北腔為準。為了列出保留陽上音的調值,另列鹿港腔,鹿港腔本調中雖然只有六種調值,但因為其中兩調變調後會各產生兩種不同的調值,所以仍視為有八個聲調。。對於這七個聲調,可使用口訣「衫短褲闊,人矮鼻直」來幫助記憶。 入聲韻尾有[p̚]、[t̚]、[k̚]、[ʔ]四種,拼音寫作-p, -t, -k, -h,方音符號寫作ㆴ、ㆵ、ㆶ、ㆷ。 輕聲用兩個連字號表示,連字號後面的字輕讀,連字號前的字重讀且不變調。例如表示後天的「後日」()。 第九聲出現於日語詞、合音及三連音首字和部分語句。 由於拼音標本調,所以三連音通常仍標本調、例如「紅紅紅」()。首字變調發第九聲、次字變調發第七聲、末字發本調第五聲()。 因此第九聲的標記通常用於合音或日語詞,如昨昏()合音為(),日語詞則如引擎(,)。 臺灣話部分字沒有固定聲調,像是語助詞、感嘆詞、語法詞等,在臺羅會標為-h 入聲尾,並標為輕聲。例如「啊」標為 。 連讀變調 臺灣話繼承閩南語絕大多數特色,包括普遍出現的連讀變調。一般連讀變調遵循規律性,但也有一些特殊現象,偏泉腔的新一代使用者,其發音雖然仍保留偏泉音,但下表中的變調已慢慢不用,都變得與偏漳腔無異。而下表中的鹿港腔為老鹿港腔,新一代的鹿港腔變調也逐漸向優勢腔變調方式靠攏。 書寫系統 臺灣話有數種相異表記系統,大致可分為漢字、羅馬拼音、自創文字等。其中教育部已針對漢字、羅馬拼音制訂標準: 漢字 台語漢字 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官方標準) 羅馬拼音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官方標準) 白話字 其他 台語方音符號 台灣語假名 台語諺文 文學 臺灣話文學擁有其悠久的歷史,早期的歌仔戲()、南管()、布袋戲(),都充滿著濃濃的臺灣閩南文化。 清治時期的1885年,由臺南巴克禮牧師創辦的臺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開啟了臺灣人用白話字(教會羅馬字)創作的出版園地。許多白話文學作家如偕叡廉(1882-1963)、柯設偕(1900-1990)、林茂生(1887-1947)、鄭溪泮(1896-1951)、賴仁聲(1898-1970)、蔡培火(1889-1983)等人如雨後春筍出現。這些人開創了臺灣白話文學的輝煌歷史。 日治時期的臺灣話文論戰後,賴和、郭秋生等人開始以漢字從事「臺灣話」創作。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受盟軍的委託接收並管理臺灣。兩年後,二二八事件爆發,事後宣布全臺戒嚴。戒嚴時期,臺語文學受到打壓,不過仍然有一群作家以臺語創作,例如:林宗源、向陽、宋澤萊、林央敏、黃勁連、陳明仁、胡民祥、陳雷等。1987年臺灣解嚴後,臺語文學作品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文類也由初期的詩開始往小說、散文、戲劇等各方面開拓,例如李勤岸、莊柏林、路寒袖、楊允言、蔣為文、藍淑貞、方耀乾、周定邦、張春凰、陳金順、清文等等。 談到臺語小說,最特別的就是「華臺相雜」「臺華相雜」的創作模式(類似年輕人說話華臺語夾雜),作者描述的文字,以國語或臺語為行文主體,或輕重不一,如蕭麗紅所著的《白水湖春夢》就是這種典型例子,對話幾乎皆為臺語(以自創的漢字書寫)。有人認為這是臺語文學的一種,也有人認為不是。蔣為文(2011)指出,這是一種類似語文學習過程當中的中介語現象,因作者缺乏臺語文學主觀意識及臺語文書寫的客觀技術,故嚴格來說還不算是臺語文學。 影視藝文 電視頻道 音樂 傳統戲劇和音樂 卡通 卡通對臺灣話人口下一代有影響力,而臺灣有用(包括正確地講出人名、科學術語的)臺灣話配音卡通,屈指可數,如《花田少年史》。然而,主打臺灣話的民視、三立,目前沒有任何卡通提供臺灣話聲道作選擇。 在從美國引進的節目中,部分節目會刻意配音成臺灣話,例如探險時光的彩虹姐姐,在原版講韓語,在台版至目前的播出劇集則配音說臺灣話。或者原版英語混西班牙語,臺灣版本變成現代標準漢語混臺灣話。以凸顯原版語言之間的區別。 教育部為推動臺語並提高全民學習興趣,與文化部共同出資合作,「106閩南語卡通、動畫字幕製作及配音工作計畫」,2018年共完成5部取得授權之國內外卡通:「」、「」、「櫻桃小丸子」、「九藏貓窩」及「卡滋幫」,網路版 為宣傳版,部分內容略有刪減,完整版的內容燒錄於光碟中,已發送至全國各國小一校一套。 電影 電視戲劇 新聞 臺灣有部分電視臺有播出臺語新聞 公視台語台 公視 華視 台視 台視新聞台 民視無線台 民視新聞台 三立台灣台 廣播 寶島新聲廣播電台 大溪廣播電台 用字與詞彙及文法 外來語 臺灣為多族群、多語言社會,並歷經過多次統治者官話轉換。中華民國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附錄所收之外來詞有172個。以下依影響深淺作為排列依據。 受日語的影響 有些用語非臺灣話對於該名詞之定式用語,屬於使用日語名詞之讀音作該名詞的替代。有些是外語經日本轉意之後再轉譯至臺灣的單字或詞,依使用者背景或環境因素而會有所不同,有的已較少人用。有部分詞彙至今仍只有日語借詞,例如「瓦斯」的臺語「gasu」;而有些詞彙仍絕大多數仍使用日語借音,例如「招牌」的臺語「kha̋ng-páng」。 若是一些特殊的日本名詞(如日本地名),於現代的臺語大多會直接使用日語。 受客家話或潮州話影響 受平埔族原住民語影響 主要源自臺灣原住民語言的臺灣地名,如「艋舺」這詞即來自於北臺灣原住民巴賽語的「Vanka / Banka」。 受馬來話影響 受現代標準漢語影響 文法和用詞的改變 疑問句官話化(「嗎」、「吧」的使用)臺灣話中本無這樣的後綴於疑問句之用法,而是以「敢 kám」、「乎 honnh」等詞作為疑問句前綴及後綴,但因受官話影響,已有將其代換的趨勢。如:「伊『敢』是你小弟?」變為「伊是你小弟『嗎』?」、「是按呢『乎』(honnh)?」變為「是按呢『吧』!」。 以官話詞彙直接取代原有之臺灣話詞彙如:「歪膏(兼)揤斜 uai-ko(-kiam)-tshi̍h-tshua̍h」(中南部使用較多)、「無七無八」已鮮為使用,而大部分以官話同義之「亂七八糟」取代。 疊字形容詞消失臺灣話中的疊字形容詞(如「躼躼長 lò-lò-tn̂g」)不見於官話中,故此種用法已逐漸失傳。臺灣話中的疊字形容詞對所形容之名詞有微調作用,因此用來極為鮮活。尤其用以形容顏色時(如:紅記記 âng-kì-kì、黃錦錦 n̂g-gìm-gìm 等),可造出無法以官話形容之微細分別。如:同樣是黑色,「烏趖趖
1959年:北京—平壤国际航线正式通航。 1960年:美国於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第一颗氣象衛星TIROS-1。 1964年:日本解除外汇限制。 1973年:因應香港總督麥理浩在 "十年建屋計劃" 中提出合併房屋機構之構思,故此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1976年:美国发明家史蒂夫·-{zh-tw:賈伯斯; zh-hans:乔布斯; zh-hk:喬布斯;}-、斯蒂夫·-{zh-hant:沃茲尼克; zh-hans:沃兹尼亚克;}-和罗纳德·韦恩在加利福尼亚州成立蘋果公司。 197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牙买加协定》正式生效。 1978年:中国国务院批准恢复和增设五十五所高校。 1979年:在經過公民投票後,伊朗阿亞圖拉鲁霍拉·霍梅尼宣布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1980年:中国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 1987年:日本國有鐵道(JNR)分割為為七間公司(合稱JR),將原本國有的經營權移轉為民營。 1988年:臺灣“中國小姐”选拔恢复。 1997年:中国实施历史上第一次铁路大提速。 1997年:-{zh-cn:口袋妖怪; zh-tw:神奇寶貝; zh-hk:寵物小精靈;}-系列动画片开始在東京電視台播出。 21世紀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美利堅合眾國EP-3偵察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殲-8IM戰鬥機在海南島近海空域相撞,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王偉失蹤而遭俘虜,引發兩國外交風波。 2001年:前南斯拉夫联盟总统-{zh-hans:米洛舍维奇;zh-hk:米洛舍維奇;zh-tw:米洛塞維奇;}-因涉嫌滥用职权等罪被塞尔维亚警方逮捕。 2001年:荷蘭有關同性婚姻的法案正式生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 2002年:荷蘭王國安乐死法律正式生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安乐死合法的国家。 2003年:張國榮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4楼跳楼自杀。 2004年:Google对公众启动Gmail服务。 2007年:日本新潟县新潟市、靜岡縣滨松市升格为政令指定都市。 2009年:克罗地亚及阿尔巴尼亚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11年:東京都青少年健全育成條例自主部份實施。 2015年: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就有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不獲續牌予亞洲電視因本地免費電視牌照不獲續期申請。亞洲電視不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續牌,成為香港電視廣播史上首家未能續牌的電視台延至2016年4月1日。 2015年:马来西亚政府正式落实消费税制度,其税率为百分之六。 2016年:亞洲電視在香港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有效期屆滿。 201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2018年:JR西日本铁道线路三江线废止。 2019年: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於首相官邸公布新年號為「令和」,取自《萬葉集》:「-{于}-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 2022年:東南水泥拆除廢棄工廠不慎壓毀高壓電塔,導致台灣高鐵台南-高雄路段停駛。 2023年:JR北海道铁道线路留萌本线(留萌至石狩沼田)废止。 出生 1543年:弗朗索瓦·德·博納,法國軍事首領、政治人物,法國元帥(1626年逝世) 1578年:威廉·哈维,英国生理学家(1657年逝世) 1776年:索菲·熱爾曼,法國數學家(1831年逝世) 1809年:尼古拉·果戈理,俄国著名作家(1852年逝世) 1815年:奥托·冯·俾斯麦,普鲁士王国首相,德意志帝国总理(1898年逝世) 1823年:西蒙·玻利瓦爾·巴克納,美國軍人、政治家,第30任肯塔基州州長(1914年逝世) 1825年:奧古絲塔·費迪南達,奥地利帝国女大公和巴伐利亚王妃(1864年逝世) 1839年:三遊亭圓朝,日本作家、落語家(1900年逝世) 1847年: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日本皇族(1895年逝世) 1861年:加藤友三郎,日本首相、日本海軍元帥(1923年逝世) 1873年: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俄罗斯作曲家、指揮家、鋼琴演奏家(1943年逝世) 1905年:枚壽傳,越南共和國政治人物、佛教居士(1973年逝世) 1908年: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心理學家(1970年逝世) 1920年:三船敏郎,日本男演員(1997年逝世) 1924年:邵恩新,台北縣長(2014年逝世) 1929年:簡·鮑威爾,美國演員、歌手、舞者(2021年逝世) 1929年:阿米太·愛茲安尼,以色列裔美國社會學家(2023年逝世) 1929年:米兰·昆德拉,捷克裔法國作家(2023年逝世) 1931年:讓-雅克·奧諾拉,海地政治人物,第3任海地總理(2023年逝世) 1932年:德琵·雷諾,美國女演員(2016年逝世) 1933年:羅伯特·沙夫拉卡澤,喬治亞男子田徑運動員(2020年逝世) 1935年:萊安姆·維蘭,愛爾蘭職業足球運動員(1958年逝世) 1936年:阿卜杜勒·卡迪爾·汗,巴基斯坦核技術及冶金工程領域專家(2021年逝世) 1940年:馬如龍,台灣演員(2019年逝世) 1948年:馮恩鶴,中國演員 1948年:柯安龍,英國外交官 1950年:塞繆爾·阿利托,美國律師、法學家,現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1952年:田壯壯,中國電影導演、製片人、演員 1953年:巴里·索南菲爾德,美國電影導演、攝影師 1958年:哈斯納特·汗,巴基斯坦裔英國心肺外科醫生 1959年:岸信夫,日本政治人物 1959年:赫尔穆特·杜卡达姆,罗马尼亚足球运动員 1961年:蘇珊·波伊爾,英國女歌手 1963年:胡春華,中國政治人物,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 1965年:-{zh-cn:马克·杰克逊; zh-tw:馬克·傑克森}-,美國前職業籃球運動員 1976年:大衛·奧伊羅,英國男演員 1977年:贾一平,中國演員 1977年:毛孩,中國演員 1977年:黃玉榮,台湾藝人 1979年:張蕾,中國中央電視台主持人 1979年:小太刀右京,日本作家、遊戲設計師、小說家、編劇 1980年:竹內結子,日本女演員(2020年逝世) 1980年:紀俊麟,台灣棒球選手 1981年:張丹峰,中國演員 1981年:陳茵媺,香港演員 1981年:劉心悠,香港演員 1981年:朴藝珍,韓國女演員 1981年:KEI,日本漫畫家、人物設計師 1982年:張小平,中國男子拳擊運動員 1982年:山姆·亨亭頓,美國男演員 1983年:馬特·蘭特爾,美國男演員 1983年:謝爾蓋·拉扎列夫,俄羅斯男歌手、舞者、演員
1357年:元朝末年紅巾軍刘福通部将领毛贵攻下莱州。 16世紀 1572年:哈布斯堡尼德蘭與西班牙帝國爆發八十年戰爭,後稱之為“荷兰独立战争”。 17世紀 1605年:麥地奇家族亞歷山大·德·麥地奇所領導的義大利籍的主教與法國主教結盟,進而成為天主教教宗“利奧十一世”。 19世紀 1826年:美国发明家获得内燃机的专利权。 1867年:新加坡併入海峽殖民地成為受英國殖民地部直接統治之直轄殖民地。 1873年:英国班轮在加拿大東部新斯科舍半岛外沉没,547人遇难。 20世紀 1905年:。 1906年:中國京汉铁路全线通车。 1906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正式营业。 1912年:孫中山卸任中華民國临时大总统职。 1913年:福特公司引入流水生产线大规模生产福特T型车。 1923年:關東州(今中国大连)的电话全面自动化。 1924年:阿道夫·希特勒因啤酒館政變被判五年囚刑。 1927年:蒋介石与汪精卫密谈反共清党。 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宣誓讨蒋,中原大戰爆发在即。 1931年:国民党开始第二次围剿中央苏区。 1933年:纳粹组织了抵制犹太人商店的活动,标志着納粹德國开始针对犹太人的迫害。 1937年:原隸屬英屬印度孟買管轄區之亞丁港及其周邊地區析出成為受英國殖民地部直接統治之“亞丁殖民地”。 193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明螢光燈。 1938年:雀巢公司推出雀巢咖啡。 1939年:西班牙國民軍軍人法蘭西斯科·佛朗哥在布哥斯宣布西班牙內戰結束,並建立獨裁統治。 1939年:英国和波兰签订互助条约。 1940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 1940年:晋西北八路军反扫荡获胜利。 1943年:中国远征军昆明训练中心开学。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國第十軍團軍隊在日本琉球群島最大的島嶼沖繩島西部登陸,沖繩島戰役爆發。 1946年:阿留申群島发生里氏8.1级地震並引起海啸,在夏威夷群島造成159人死亡。 1946年:馬來聯邦、馬來屬邦與海峽殖民地(不包括個別改制之新加坡殖民地)組成马来亚联邦。 1948年:柏林危机:東德政府开始封锁西柏林。 1948年:法罗群岛从丹麦获得自治权。 1949年:紐芬蘭自治領加入加拿大成為紐芬蘭省。 1949年:爱尔兰共和国成立。 1950年:中国与印度建交。 1955年:賽普勒斯爆发反对英国统治的起义,要求独立。 1957年:西德第一次征兵,成立联邦德国军队。 1959年:北京—平壤国际航线正式通航。 1960年:美国於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第一颗氣象衛星TIROS-1。 1964年:日本解除外汇限制。 1973年:因應香港總督麥理浩在 "十年建屋計劃" 中提出合併房屋機構之構思,故此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1976年:美国发明家史蒂夫·-{zh-tw:賈伯斯; zh-hans:乔布斯; zh-hk:喬布斯;}-、斯蒂夫·-{zh-hant:沃茲尼克; zh-hans:沃兹尼亚克;}-和罗纳德·韦恩在加利福尼亚州成立蘋果公司。 197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牙买加协定》正式生效。 1978年:中国国务院批准恢复和增设五十五所高校。 1979年:在經過公民投票後,伊朗阿亞圖拉鲁霍拉·霍梅尼宣布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1980年:中国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 1987年:日本國有鐵道(JNR)分割為為七間公司(合稱JR),將原本國有的經營權移轉為民營。 1988年:臺灣“中國小姐”选拔恢复。 1997年:中国实施历史上第一次铁路大提速。 1997年:-{zh-cn:口袋妖怪; zh-tw:神奇寶貝; zh-hk:寵物小精靈;}-系列动画片开始在東京電視台播出。 21世紀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美利堅合眾國EP-3偵察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殲-8IM戰鬥機在海南島近海空域相撞,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王偉失蹤而遭俘虜,引發兩國外交風波。 2001年:前南斯拉夫联盟总统-{zh-hans:米洛舍维奇;zh-hk:米洛舍維奇;zh-tw:米洛塞維奇;}-因涉嫌滥用职权等罪被塞尔维亚警方逮捕。 2001年:荷蘭有關同性婚姻的法案正式生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 2002年:荷蘭王國安乐死法律正式生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安乐死合法的国家。 2003年:張國榮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4楼跳楼自杀。 2004年:Google对公众启动Gmail服务。 2007年:日本新潟县新潟市、靜岡縣滨松市升格为政令指定都市。 2009年:克罗地亚及阿尔巴尼亚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11年:東京都青少年健全育成條例自主部份實施。 2015年: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就有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不獲續牌予亞洲電視因本地免費電視牌照不獲續期申請。亞洲電視不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續牌,成為香港電視廣播史上首家未能續牌的電視台延至2016年4月1日。 2015年:马来西亚政府正式落实消费税制度,其税率为百分之六。 2016年:亞洲電視在香港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有效期屆滿。 201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2018年:JR西日本铁道线路三江线废止。 2019年: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於首相官邸公布新年號為「令和」,取自《萬葉集》:「-{于}-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 2022年:東南水泥拆除廢棄工廠不慎壓毀高壓電塔,導致台灣高鐵台南-高雄路段停駛。 2023年:JR北海道铁道线路留萌本线(留萌至石狩沼田)废止。
metadata,便有人翻譯為詮釋資料、-{zh-tw:元資料;zh-cn:後設資料}-。 前綴 meta- 源於希臘語前置詞與前綴「」,意思是「之後」、「之外」、「之上」、「之間」(介詞的一些意涵是以格做區分的),進而延伸出「有變化的」、「超出一般限制的」之意,以及自我参照、递归的涵义。 若物理上的現象是目前科技所無法理解的,便稱為「形上學」,英文為「metaphysics」,是「physics」(物理學)的「後設」學問,也就是指“超越”物理學的學問。(詳細請參考形上學)。 狹義的後設 對某對象的描述,以及對某對象描述的內容,就稱為「後設○○」。 用來描述語言的語言 - 元語言 用來描述文法的文法 - 後設文法 用來解釋理論的理論 - 後設理論(對理論來說的理論) 認知自己的認知
狹義的後設 對某對象的描述,以及對某對象描述的內容,就稱為「後設○○」。 用來描述語言的語言 - 元語言 用來描述文法的文法 - 後設文法 用來解釋理論的理論 - 後設理論(對理論來說的理論) 認知自己的認知 - 後設認知
日以男爵身份去世 浪漫喜劇 浪漫喜劇從愛情等浪漫題材取材,而使用例如誤解與澄清等情節進行劇情的安排推展。 浪漫喜劇的英文為romantic comedy。 諷刺喜劇 諷刺喜劇以時事取材,作者以幽默的筆調,在戲劇作品中表現對於社會、政治的關懷。 諷刺喜劇的英文為satire。 瘋狂喜劇 瘋狂喜劇(screwball comedy)源於美國,是以男女間針鋒相對為特色的喜劇作品,在男女主角相遇展開浪漫追求或言歸和好步入禮堂的這段過程中,出現一群古怪的人物角色且發生一連串快速又超乎尋常的事件。劇中對話通常是唇槍舌劍、詼諧機智,結局以浪漫圓滿的愛情收場。瘋狂喜劇的全盛時期為193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 中國喜劇类型 相聲、小品、電影、電視、滑稽戏 香港喜劇电影与电视 香港电影、无厘头、综艺节目、栋笃笑 查瑞拉小歌劇
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16、17世纪以莎士比亚、莫里哀为代表;18世纪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及法国的博马舍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喜剧的代表;19世纪以俄国的果戈理为代表。西方的幽默文化传统根源於古希腊喜剧。他于 1754 年 1 月 28 日以男爵身份去世 浪漫喜劇
中世纪的人们被笼罩在基督教的统治下,他们要不是認為這是古朽的舊文化,就是几乎不知道有古希腊古罗马悲剧的存在。中世纪的戏剧主要是基督教宗教剧(禮儀劇), 神秘劇,道德劇具有浓厚的悲剧情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开始重新发掘古希腊古罗马悲剧。 传承: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继承了中世纪市民戏剧和宗教剧的传统。15世纪后半期,西班牙戏剧达到了比欧洲其他国家都要成熟发达的水平,代表人物包括胡安·德尔·恩西纳(1469年-1529年)和费尔南多·德尔·罗哈斯(1476年-1541年)等。前者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将中世纪简陋的宗教剧转变成具有文艺复兴特点的情节复杂的戏剧,而后者的代表作《塞莱斯蒂娜》是西班牙文学史上的名著,在文艺复兴时期被译成各种文字,广泛流传。 英国莎士比亚(1564-1616)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悲剧,包括: 《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 《哈姆雷特》() 《李尔王》() 《奥赛罗》() 《馬克白》() 莎士比亚一共創作了10部悲劇,其中以上后四者被称为“莎翁四大悲剧”。這10部悲劇中,人们一般都以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但其实不然。 法国古典主义两位戏剧大师不可不提。第一位是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1606-1684),他的名作的名作《熙德》(Le Cid,1636年)是一出引起了轰动的佳作。他的竞争者拉辛(Jean Racine,1639-1699),在他的Bérénice,因为首开悲剧中无人死亡的先河而广受批评。 启蒙运动时期的悲剧 走向当代:19世纪后期的悲剧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的《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1879)是一部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也是一部标准的现当代悲剧作品,对欧美现当代剧坛都有示范性影响。 现代戏剧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关注个人悲剧,走向了通过人物来批判社会制度。悲剧的“悲剧核心”不再是古希腊的“人神矛盾”,而成了人与人之间种种不可调和的冲突与再现。 中国的传统悲剧 中国戏曲中,也有一些堪与世界悲剧经典比肩的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有: 《竇娥冤》 《趙氏孤兒》 《梁山伯与祝英台》 但是亦有人認為以上(和一些古希腊悲剧)皆為喜劇也,理由是竇娥冤最後也成功申了冤,赵氏孤儿最後报了仇,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後也成了仙而在天上相聚,這些悲劇情節過程雖然波折,但主角最終皆得以如願。 中国其他悲剧 《紅樓夢》
《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 《哈姆雷特》() 《李尔王》() 《奥赛罗》() 《馬克白》() 莎士比亚一共創作了10部悲劇,其中以上后四者被称为“莎翁四大悲剧”。這10部悲劇中,人们一般都以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但其实不然。 法国古典主义两位戏剧大师不可不提。第一位是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1606-1684),他的名作的名作《熙德》(Le Cid,1636年)是一出引起了轰动的佳作。他的竞争者拉辛(Jean Racine,1639-1699),在他的Bérénice,因为首开悲剧中无人死亡的先河而广受批评。 启蒙运动时期的悲剧 走向当代:19世纪后期的悲剧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的《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1879)是一部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也是一部标准的现当代悲剧作品,对欧美现当代剧坛都有示范性影响。
(電視劇),2014年中國電視劇 劇場版,原作自漫畫、動畫、小說等的電影或舞台剧本 日語借詞
劇場,进行戏剧等表演艺术的建筑,有舞台、化装间及观众席的場所 剧团,表演艺术的单位或团体 劇場藝術,在台湾又称劇場,指在剧场中表演的表演藝術
戏剧#作为文学的戏剧 外部連結
剧本 戏剧#作为文学的戏剧 外部連結 戏剧類型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的小說發展影響尤其大。《唐语林》、《续世说》、《何氏语林》、《今世说》、《明語林》等都是仿《世說新語》之作,稱之“世說體”。一說晏殊刪並《世說新語》。《世说新语》成书以后,敬胤、刘孝标等人皆为之作注,今僅存孝标注。 世說學 明代王世懋嗜讀《世说新語》,常能发前人未发之覆,他最早提出“世说学”之說。乔懋敬對於王世懋批注本《世说新语》,“亟相赏誉”,乃主持刊刻于豫章。 〈王藍田食雞子〉、〈曹植七步成詩〉、〈晉明帝論日近遠〉、〈管寧割席絕交〉、〈華歆、王朗乘船避難〉、〈陳元方答客問〉、〈王導罵新亭對泣〉、〈石崇殺妓〉、〈裴令公弔阮步兵〉、〈王子猷訪戴安道〉、〈曹操、楊脩過曹娥碑〉、〈曹操捉刀〉、〈曹操望梅止渴〉、〈王敦出婢妾〉、〈支道林養鶴〉、〈顧愷之倒食甘蔗〉、〈嵇康臨刑索琴〉、 〈謝奕作剡令〉、〈謝安聽阮裕白馬論〉、〈謝安、王坦之赴宴〉、〈謝道韞詠絮〉、〈謝玄北征不為名〉、〈謝萬石雅量〉、〈劉伶禱神戒酒〉、〈王羲之坦腹東床〉、〈王子敬人琴俱亡〉等篇曾收錄於台灣中學階段各版本課本或補充教材。今日有許多成語典故、漢晉文人軼事幾出自此,亦可將《世說新語》視為古代短篇小小說合體。 類目 德行第一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慧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一 寵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慧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一 寵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簡傲第二十四 排調第二十五 輕詆第二十六 假譎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儉嗇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讒險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紕漏第三十四
历代对《史记》的评注主要有三家,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史记三家注”,常与《史记》共同刊行。 清梁玉绳的《史记志疑》是有清一代史记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近代有日本学者瀧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较为著名。当代有韩兆琦的《史记笺证》,以三家注和《史记会注考证》为基础,是史记注释详尽之作。以下羅列歷代部分重要註家。 影響 文學方面,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三蘇,明代歸有光,清代桐城派的散文,均受《史記》影響。後世傳記的體制,以及在傳記之後用論贊表達作者見解的形式,都源於《史記》。而《史記》人物及相關歷史事件,成為後世小說、戲曲、詩詞的寫作素材。 評論 班固批評《史記》,說它“是非頗謬于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干宝对《史记》不满,《史通·二体篇》:“晋世干宝著书,乃盛誉丘明而深抑子长。其义-{-{云}-}-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事,靡有遗也。”又“及干令升史议,历诋诸家而独归美《左传》。-{-{云}-}-丘明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孑遗。斯盖立言之高标,著作之良模也。” 劉知幾曾說:“自戰國以下,辭人屬文,皆偽立客主,假相酬答。”劉知幾甚至說《史記》將寓言、神話、傳說當作史料,“至於屈原《離騷》辭,稱遇漁夫于江渚;宋玉《高唐賦》,-{云}-夢神女于陽臺。夫言並文章,句結音韻。以茲敍事,足驗憑虛。而司馬遷、習鑿齒之徒,皆采為逸事,編諸史籍,疑誤後學,不其甚邪!” 周亮工在《尺牍新抄》中表示:“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弟子散,匹马逃生,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既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黄震在《黄氏日抄》中说:“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参见 司马迁 二十四史 史記人物列表 劍橋中國史 漫画史记 參考資料 研究書目 李長之:《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上海:開明書店,1948)。 藤田勝久著,曹峰、廣瀨薰雄譯:《《史記》戰國史料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呂世浩著,《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柯馬丁:〈《史記》裡的‘作者’概念 〉。 柯馬丁:〈漢史之詩:《史記》、《漢書》敘事中的詩歌含義〉。 杨燕起:《史记与中国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外部連結 《史记》在线阅读 《史记》全文 《史记》全文
十四行本。刊刻于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半页十四行,行二十四至二十七字不等。原刻本现藏日本大阪杏雨書屋,仅存六十九卷。南宋覆刻本一百三十卷(有别本补配)藏中国国家图书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刊行。 十行本。《史记》的最早刻本刊于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半页十行,每行十九字。今已亡佚。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国子监据淳化旧本重刊,即后世所说的“景祐本”,流传至今。原刻本(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日本藏南宋版黃善夫《史記三家註》(簡稱「黃善夫本」)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南北監刻二十一史本(簡稱「監本」) 明朝毛氏汲古閣刻十七史本(簡稱「毛刻本」或「汲古閣本」) 清朝乾隆年間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簡稱「武英殿本」或「殿本」) 清朝同治年間張文虎整理,金陵書局刊行史記集解索隱正義合刻本一百三十卷(簡稱「金陵局本」) 民國初年張元濟編輯,商務印書館影印百衲本史記(簡稱「百衲本」) 目录 本纪 表 书 世家 列传 流傳狀況 据《汉书》记载,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公開發表了《史记》,后因怨望被汉宣帝腰斩。司馬遷的《史記》在漢朝、三國期間屬於禁書,官民不得自由閱讀,即使是王公諸侯亦沒有此權利,東漢明帝、魏明帝曹叡等君主都曾痛批司馬遷誹謗漢武帝。而且《史記》的《孝景本紀》、《孝武本紀》等10篇被刪去,其他篇章亦多有篡改。今日《史記》的版本與司馬遷的原稿差別很大。 例如班固在他的著作《典引》稱,永平十七年某日,漢明帝曾在雲龍門召見他、傅毅、賈逵、杜矩、展隆及郗萌等人,派个宦官拿了篇司马迁的《秦始皇本纪》,詢問他們是否觉得司马迁的史论有不对的地方,班固指司马迁引述贾谊过秦论:「假设子婴有中人之才,秦的社稷还可以保住」,这番话相當有問題。漢明帝劉莊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其後派人召见班固,再次問他對司馬遷的看法是否故意投其所好,班固否認。这时汉明帝指,司马迁这人思想很有问题,不是忠臣,汉武帝治过他的罪,他就在史书里把汉武帝写得很不堪;雖然别人都说司马相如浮薄无行,但總比司馬遷強。 魏明帝曹叡亦曾批評過司馬遷,認為司馬遷因為受過宮刑而著《史記》貶損漢武帝,令人痛恨,但大臣王肅卻肯定司馬遷善於敍事,乃良史之才,不虚美,不隐恶。王肅稱汉武帝听说司马迁写了《史记》後,閱到《孝景本纪第十一》和《今上本纪第十二》後,不禁勃然大怒,命人削去了书简上的字,并把这些书简扔掉了。由于汉武帝的毁损,流传到曹魏时代的《史记》,其中的这两篇《本纪》,只有目录,而没有具体文字。王肅稱司馬遷對漢武帝的撰寫「不隱惡」,令漢武帝惱羞成怒,故迫害司马迁。 此外,自董卓死後文學家蔡邕因同情董卓被下獄,太尉馬日磾為此向王允求情,但王允指當年漢武帝不殺司馬遷,結果司馬遷卻寫下誹謗漢武帝的《史記》,流傳後世,影響極壞。如今朝政不振,事態多變,類此蔡邕的士人絕不可讓他們在皇帝身邊記錄重大事務,否則將來受到非議的,只會是那些反董的士人,由此可見時人對《史記》的看法。 注疏 历代对《史记》的评注主要有三家,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史记三家注”,常与《史记》共同刊行。 清梁玉绳的《史记志疑》是有清一代史记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近代有日本学者瀧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较为著名。当代有韩兆琦的《史记笺证》,以三家注和《史记会注考证》为基础,是史记注释详尽之作。以下羅列歷代部分重要註家。 影響 文學方面,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三蘇,明代歸有光,清代桐城派的散文,均受《史記》影響。後世傳記的體制,以及在傳記之後用論贊表達作者見解的形式,都源於《史記》。而《史記》人物及相關歷史事件,成為後世小說、戲曲、詩詞的寫作素材。 評論 班固批評《史記》,說它“是非頗謬于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干宝对《史记》不满,《史通·二体篇》:“晋世干宝著书,乃盛誉丘明而深抑子长。其义-{-{云}-}-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事,靡有遗也。”又“及干令升史议,历诋诸家而独归美《左传》。-{-{云}-}-丘明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孑遗。斯盖立言之高标,著作之良模也。” 劉知幾曾說:“自戰國以下,辭人屬文,皆偽立客主,假相酬答。”劉知幾甚至說《史記》將寓言、神話、傳說當作史料,“至於屈原《離騷》辭,稱遇漁夫于江渚;宋玉《高唐賦》,-{云}-夢神女于陽臺。夫言並文章,句結音韻。以茲敍事,足驗憑虛。而司馬遷、習鑿齒之徒,皆采為逸事,編諸史籍,疑誤後學,不其甚邪!” 周亮工在《尺牍新抄》中表示:“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弟子散,匹马逃生,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既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黄震在《黄氏日抄》中说:“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参见 司马迁 二十四史 史記人物列表 劍橋中國史 漫画史记 參考資料 研究書目 李長之:《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上海:開明書店,1948)。 藤田勝久著,曹峰、廣瀨薰雄譯:《《史記》戰國史料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呂世浩著,《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柯馬丁:〈《史記》裡的‘作者’概念 〉。
978-957-638-334-2 . . Accessed April 21 2007. . . Accessed March 17 2007. . ISBN 978-957-01-0937-5 . Accessed November 13 2007. . . . . Accessed April 21 2007. Reprinted 1997, Taipei:SMC Publishing. ISBN 978-957-638-421-9 . ISBN 978-957-638-599-5 . ISBN 978-957-638-358-8 . Accessed March 17 2007. . . Republished 1993, Taipei, SMC Publishing. ISBN 978-957-638-163-8. . . Accessed August 19 2006. . Reprinted 1995, SMC Publishing, Taipei. ISBN 978-957-638-311-3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June, 1999 International Aboriginal Rights Conference in Taipei. Accessed March 24 2007. . Accessed April 24 2008. . Accessed March 16 2007. . ISBN 978-1-56324-816-0 . Accessed March 21 2007. . . Accessed March 17 2007. . .
文化危機 荷蘭文獻中紀錄了早期台灣西部平埔族人口數量,當時平埔族各社人口不多,1000人就是大社,如新竹地區最大的竹塹社人口也僅500餘人,記錄中最大的蕭壠社也才2000人。根據清朝官員和日本臺灣總督府的相關文獻記載,從17世紀至20世紀前期,由於與漢人移民土地、交易等種種糾紛,臺灣原住民時常對漢人出草,亦即襲殺並將之獵首,對此的回應,漢人也往往屠殺原住民,並有番膏一俗,因此使得臺灣原住民人口增加不多。有關台灣平埔族群的人口統計,最早見於荷治時代其控制地區的戶口調查表,當時的總數大約在4-6萬之間。日治時代的幾次調查,也約略在4-6萬之間。 考古學、語言學和其他方面的證據顯示,臺灣原住民族經歷了一連串的文化變遷,來面對因接觸其他社會實體或是新科技所帶來的壓力。17世紀早期,在經由歐洲、亞洲殖民政權的競爭,將臺灣納入廣闊的全球經濟範疇之下,原住民族面對了文化上的變遷。在某些案例中,一些臺灣原住民族群奮力抵抗外來殖民力量的影響,但其他的族群或個體則是和外來的殖民力量相結盟。這種結盟關係有可能是要獲取個人或是部落全體的利益,而且結盟關係還遠大於鄰近部落的結盟關係,或是從不合時宜的社會風俗或是禁忌(如婚姻、年齡階層或是出生等)之中獲得自由。 在各個政權積極加強同化政策的影響力之下,原住民族找到了和其他文化更大的接觸機會。這種同化和適應的過程有時會尾隨著廣泛的社會潮流,尤其是種族標記的變遷(例如裹腳、飲食習慣和衣著),而且這些過程也在以前的臺灣有著識別族群的功能。而這種過程的更替和變遷引起了從以前被認定的「番」文化到有佔強勢地位之儒家「漢」文化的巨大變化。在大日本帝國和中華民國等中央集權式現代政府的政策之下,社會達爾文主義和被認為是有教養的指導教育,以及宗譜文化和其他關於種族同化的相關傳統思想等概念,深耕其中。 目前,很多文化適應的形式仍然運作著。舉例來說,中央集權政府實行單一語言政策時,會將該語言貼上經濟和社會的優勢語文的標籤(如漢語和日語),使得人們紛紛去學習這一個語言;隨著時間經過,本土語言逐漸被忽略,甚至消失。然而,有一些團體正在尋求復甦他們的本土身份。而其中一個重要的政策則是向政府請願,期望能獲得官方認證,成為一個獨立和可識別的新族群。 而在原住民族適應文化上的複雜性和廣泛性質,導致了對於臺灣族群變遷上3種一般性的論述。最古老的論述緊抓著在17世紀從福建和廣東兩地遷居臺灣的漢民族,迫使平地的原住民族遷居山地,成為今日的高山原住民族。比較近代的觀點則聲稱,在17世紀到19世紀漢民族和原住民族的廣泛通婚,使得原住民族徹底被漢化。最後,一項現代的民族學和人類學的研究顯示,文化變遷的模式可以互相影響著漢民族和原住民族,最終形成了混合文化。現在臺灣的漢族文化比起其他漢族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據自日治時期所沿襲下來的戶籍資料顯示,1960年代以前臺灣原住民(含平埔族群)極少和漢人通婚 。 各種不同的原因,導致了原住民的漢化。給予漢族名字是在臺灣原住民族中慢慢灌輸儒家價值的一種必須的步驟,而儒家價值是以漢族為主體的清政府辨認和操控一個完整人民的價值。在漢族社會的價值觀裡,姓氏凸顯了從漢族神話當中,自黃帝和五帝以來,父系祖先連結的明顯合法標記。因此,持有漢名可以得到比外族人身份更高的經濟和社會利益,並輕視非漢族身份或混血者。在某些例子當中,原住民所採用的姓氏「潘」,可能和「番」同等為他們特定狀態的一種變化。平埔族群之巴宰族的其中一個家族,透過福建省的血統,成為了地主紳士階級的一員。在其他的例子當中,平埔族群採用平常的漢族姓氏,但也可以探討出在臺灣的祖先為何。 在許多例子當中,大型的移民漢人會和同姓氏的人結合,組成同宗團體。這種同宗團體曾經是防禦方式的一種,因為許多宣誓成員,使用的是一種「血誓」的方式,宣誓在需要的時候,必須幫助其他的兄弟。而同宗團體利用這種姓氏的連結去形成家族樹,本質上是製造了一個有別於血親的系譜,代替了常見於中國的真正血親組織。許多平埔族群加入了這種同宗團體,去獲取團體的保護,例如得到保險證書去對抗地區性的鬥爭。 傳統習俗 原住民族相信萬物皆有靈,通常由巫師負責和神靈溝通。其中祖靈被認為最能影響族人的吉凶禍福,原住民族人相信祖靈居住在山上,會保護族人的農作物收穫豐盛,因此最受原住民敬畏。以西拉雅族為例,他們崇拜祖靈的場所,稱為「公廨」。該族的「祀壺信仰」,就是將裝有清水的壺、罐置於公廨裡,象徵祖靈的存在。各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祭典,例如:布農族的「打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與「小米祭」;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十年舉辦一次的大祭;達悟族的「飛魚祭」;排灣族人每五年舉辦一次「五年祭」(祖靈祭) 、(Maljeveq) ,每年舉行「年祭」(收穫祭) (Masalut) ;阿美族的「豐年祭」與「海神祭」。此外,卑南族重要的祭儀有「大獵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等。拉阿魯哇族相信祖靈依附在收藏的貝珠中,因而有「貝神祭」;鄒族則有「戰祭」,魯凱族則有「收穫祭」。 原住民研究 臺灣原住民研究始於日治時期。1898年,人類學者伊能嘉矩首度提出了臺灣原住民的分類體系,將臺灣原住民分為「4群8族11部」,並說明各族的分佈區域與文化特質。伊能嘉矩所建立的原住民分類體系,在歷經若干修正之後,一直沿用到今日。 除了伊能嘉矩,戰前尚有鳥居龍藏、森-{丑}-之助、鹿野忠雄、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等學者在臺灣各地從事原住民的調查與研究;原住民傳統建築家屋則以千千岩助太郎為先驅;語言學的研究則以小川尚義與淺井惠倫為先驅。 2006年6月29日,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執行、國立臺灣大學第二學生活動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行第一屆臺灣原住民族生物學誌研討會,揭櫫「原住民族生物學誌通論」、「臺灣原住民的動物利用」與「臺灣原住民族的植物利用」三個面向,是臺灣原住民族與臺灣本土其他物種互動研究、與強化臺灣原住民傳統智慧之法律保障訴求之論壇平台的起始點。 原住民運動 1980年代以來,原住民運動也在臺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崛起,有鑑於過去「番」、「蕃」等歧視性的稱呼有礙於原住民族內部意識的覺醒、也不利於主流漢人社會對於過去刻板印象的掃除,因此,包括台東卑南族領袖南志信和泰雅族領袖林瑞昌在內,戰後初期台灣各族原住民普遍以「台灣族」自稱,以替代過去漢人及日本人在各個時期對他們亦或是出於歧視亦或是出於便宜行事所採用的他稱。 《中華民國憲法》於2000年第六次增修時,於增修第十條〈基本國策〉中,正式承認「原住民族」的民族權,於第十一項指出「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第十二項更規定:「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並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予以保障扶助並促其發展,其辦法另以法律定之。」,成為原住民族自治權的憲法依據。 中華民國立法院則於2005年1月通過《原住民族基本法》,確認原住民自治權。其中,第四條明定:「政府應依原住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平等地位及自主發展,實行原住民族自治;其相關事項,另以法律定之。」2016年原住民族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以國家元首身分代表政府向台灣原住民族道歉。 原住民身份 日治時期的平埔族群在伊能嘉矩調查後,被確認出來,戶口上多註記為「熟」,即「熟蕃」,後為尊重,正名「平埔族」,與福(福建族,即閩南人)、廣(廣東族,即客家人)、漢(其他漢族)、高(高砂族)都列為「本島人」。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沿襲日人的山地政策,但僅高砂族在法律上被歸類為「山胞」,亦即今天的原住民人口。目前臺灣具有原住民身份的原住民個人被區別為「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此種分類與「平埔族」與「高砂族」的劃分不同。目前為官方所承認的十六族原住民族中,僅有噶瑪蘭族屬於平埔族,且僅包含原本被日治時期人類學者誤為阿美族而日後取得原住民身份的噶瑪蘭人及其子嗣,至於原本被日人劃分為平埔族,而目前不具有原住民身份的族人並不因為噶瑪蘭族取得民族地位而改變其非原住民身份。2022年10月28日,中華民國憲法法庭針對西拉雅族正名案宣告現行的《原住民身分法》違憲,同屬南島語系民族的所有台灣原住民族,具有「民族文化特徵」、「族群認同」及「客觀歷史紀錄」三項判準,都可依民族意願申請核定為「原住民族」,並要求相關機關於3年內完成修法。而在本土文化運動下,當代臺灣平埔族人要求族群「復名」或「正名」聲浪不斷。。 原住民族電視台 1997年,立法院通過《原住民族教育法》,明文要求政府應編列預算成立原住民族專屬頻道。2005年7月1日,原住民族電視台正式開播,定頻於有線電視第16台頻道,目的在於給予弱勢的原住民族自主發聲權,為亞太地區繼澳洲之後成立的第二個原住民電視台。開播之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已於原住民部落家戶免費設置衛星接收設備,同時委託公共電視與台視進行原住民電視人才培訓。原住民族電視台先後曾委由台視文化公司及東森媒體集團營運。2007年,原住民電視台納入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成為完全的公共服務頻道,2014年1月1日脫離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由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接手營運管理。 統計 人口統計 2019年2月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 依縣市分佈 依鄉鎮市區分佈 注释 參考文獻 引用 来源 . 。 。於2007年3月31日查閱。 . ISBN 978-957-99767-2-5 & ISBN 978-957-99767-7-0 . . 。 . 。ISBN 978-957-671-272-2 . ,2004年11月1日-7日,金門,臺灣。 。於2007年4月22日查閱。 ISBN 978-0-520-22551-0 . 。於2007年4月21日查閱。 . 。於 2007年3月18日查閱。 . . Accessed March 18 2007. . Accessed June 3 2007. . . Accessed June 3 2007. 。ISBN 978-957-30287-0-3 。行政院新聞局網站,臺灣。於2007年3月22日查閱。 . Accessed June 3 2007. . Accessed March 6 2007. . . . 。ISBN 978-957-99767-9-4 . . ISBN 978-0-87808-351-0 . 。Accessed March 17 2007. . . . . 。ISBN 978-957-9046-78-7 。Accessed November 12 2007. 。 . Accessed March 17 2007. . . ISBN 978-957-638-334-2 . . Accessed April 21 2007. . . Accessed March 17 2007. . ISBN 978-957-01-0937-5 . Accessed November 13 2007. . . . . Accessed April 21 2007. Reprinted 1997, Taipei:SMC Publishing. ISBN 978-957-638-421-9 . ISBN 978-957-638-599-5 . ISBN 978-957-638-358-8 . Accessed March 17 2007. . . Republished 1993, Taipei, SMC Publishing. ISBN 978-957-638-163-8. . . Accessed August 19 2006. . Reprinted 1995, SMC Publishing, Taipei. ISBN 978-957-638-311-3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June, 1999 International Aboriginal
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41.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一年增长3%,两年平均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9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413.39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4801.02亿元,增长2.7%。三次产业结构为4.3∶32∶63.7,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2%、33.3%和59.5%,分别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028.7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4%,占GDP比重为40.2%。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02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占GDP比重为40.2%。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7.43万户,同比增加8.55万户,增长45.3%,其中企业新登记9.11万户,增长31.8%;个体工商户18.29万户,增长53.4%。市场主体总量达120.14万户,增长19.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6%,衣着类上涨0.6%,居住类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6.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9%,医疗保健类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4%。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614.57亿元,比上年下降13.6%。其中,税收收入503.46亿元,下降10.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81.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3.27亿元,下降7.0%。其中,民生支出634.91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3.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59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71万人次。 昆明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昆明区位独特,地处“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1+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随着昆明至曼谷国际公路的通车,泛亚铁路的规划建设,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昆明国际空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实施,昆明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作用日益凸现。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进入西部地区先进行列。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卷烟、机电、生物资源、信息、商贸旅游等五大支柱产业。 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特色突出,“斗南花卉”、“呈贡蔬菜”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工业形成了以机械、冶金、烟草加工等为主的体系,是云南省的工业基地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商贸、旅游、信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和促进作用。 2008年昆明经济发展在全国发展势头迅猛,经济形势和效果得到了全国各界的肯定。2008年获得“全国十大浙商最佳投资城市”,与成都、大连、包头、广州一起荣获“2008中国制造业最佳投资城市”等称号。 南屏街是位于昆明市中心的商业街。其他商圈还有青年路、白塔路、北京路北段、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大观商业城、小西门等。 媒体 昆明的本地媒体包括《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信息报》、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和昆明人民广播电台等。 旅游 昆明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昆明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因此昆明是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市内景点 在昆明传统的城市中轴线——三市街、正义路上,有金马碧鸡坊、近日公园。金马碧鸡坊南面不远,高大的东西寺塔为南诏国遗物,是昆明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位于昆明市中心西北侧的翠湖占地面积352亩,环湖植柳,湖中多荷花,目前是一座免费开放的市民公园。1985年以来,每年冬天的12月到来年的3月,有成千上万只北方飞来的红嘴鸥在翠湖越冬,“翠湖观鸥”成为昆明热门的特色景观之一。周边聚集了一批五星级酒店、酒吧、茶馆、西餐馆。不远处有圆通山动物园。到了市中心,建设路有条小巷子,名叫文化巷。是年轻人的聚集地。 滇池周边有不少名胜古迹,其中大观楼以清朝名士孙髯翁长达180字的对联著称。之前滇池湖水受到蓝藻污染的问题近年来有了大幅度的缓解,可亲临湖畔或从西山森林公园远眺滇池风光。 昆明市区东北部的金殿是一座仿造武当山太和宫铜殿建造的金碧辉煌的明代建筑,园内拥有众多品种的茶花。毗邻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是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会址,占地达220公顷,植被覆盖良好。昆明市内及市郊拥有不少佛教寺庙,例如筇竹寺、圆通寺、昙华寺、西山华亭寺等;还有一些近代遗迹,如云南陆军讲武堂与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此外还有黑龙潭、云南民族村等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边景点 路南石林 彩色沙林 元谋土林 九乡 阳宗海 春城湖畔度假村 澄江抚仙湖,星云湖 民族村 昆明圆通禅寺 西华园 太和宫金殿 西山 (昆明) 滇池 滇池湖畔高爾夫球會 文化教育 高等学校 公办本科(12所) 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B类高校)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中医药大学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警官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昆明学院 民办本科 滇池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 昆明文理学院 独立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军事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昆明校区
早期 史书上对昆明地区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前279年, 楚国大将-{zh-hans:庄;zh-hant:莊}-蹺远-{征}-到达滇池地区,由于秦国打败了楚国,无法回国,而被迫留在滇池以南地区,“变服从其俗”,建立了滇国。前109年(西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加封常羌为滇王,赐给金印,称益州郡,下辖24县,辖区相当今云南大部,郡治滇池县(今昆明城南晋城、呈贡)。225年,诸葛亮南征也到达滇池地区,改为建宁郡,为爨氏所据。 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西自同师(今怒江以東的保山市、昌寧、施甸等地)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南诏 765年,南诏王阁罗凤决定向东拓展疆土,派其子凤伽异在今昆明市中心筑造拓东城,后改称鄯阐城(白语sit zaind 第二城之意),别称东都。是为昆明筑城之始。 元代 125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派兵攻取鄯阐城。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蒙元设立云南行中书省,为全国13行省之一,首府为中庆(昆明),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 明清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伐云南,消灭了元梁王政权,次年改中庆路为云南府,并筑砖城,周长九里三分(约合今4443米),高二丈九尺二寸(约合今9米),设六门。此后,沐英负责镇守云南。在明代,陆续有大批他地汉族向云南移民,改变了云南的人口结构。 南明永曆帝一度入滇,昆明称滇都(或滇京),继续抗清。1659年,吴三桂入滇,永历帝逃往缅甸。1662年6月1日(南明永历十六年或清康熙元年四月十五日),吴三桂绞杀永历帝于昆明。吴三桂因追杀永历而被顺治封为平西王,驻扎云南,在五华山、翠湖一带扩建王府。1673年(康熙十二年),康熙决定削藩,吴三桂在昆明出兵反清。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失败。 晚清时期,1858年到1868年,已经几乎占领云南全省的大理国苏丹杜文秀曾经数次围困昆明孤城。1910年,法国修筑的滇越铁路(今称昆河铁路)通车,从此昆明可以通过越南转经海路,到达中国其他省份。同年,商办耀龙电灯公司引进德国水轮发电机2台共480千瓦,聘请德国工程师,在滇池惟一出水口螳螂川石龙坝,修建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石龙坝水电站。1912年4月,电站正式向昆明供电。 近现代 1911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滇军将领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发动重九起义,宣布云南独立。 1915年12月25日, 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人宣布云南起义(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称帝,编组护国军出师讨伐。 1927年-1945年,滇军首领、国民党人龙云控制云南18年之久,被称为“云南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昆明成为“抗日大后方”,外地的许多学校、工厂(如中央机器厂、中央电工厂、军工光学厂、钢铁厂、53兵工厂、电力制钢厂、纺纱厂、烟厂)、银行、商号和难民辗转搬迁昆明。1937年昆明人口为14万多人,到1945年人口增至25万多人。1938年修筑的滇缅公路(长959千米),以及中印驼峰航线,使得昆明成为抗战期间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主要通道和物资转往全国各地的中转站,城市受到交通因素的推动,迅速近代化,对后来的城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941年到1942年,美国空军援华飞虎队以昆明为基地,对日进行空中作战。同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这三所著名大学也在战时内迁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大批著名教授云集昆明。1945年-1946年间,昆明学生反战运动高涨,国民党特务因此造成一二·一惨案、李闻惨案。 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的1949年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在昆明宣布轉投共產黨,昆明市市长裴存藩逃往台湾,云南政權和平轉移。1950年3月28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潘朔端任市长。1999年,昆明曾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2014年3月1日晚21时12分,五名新疆独立运动恐怖分子持刀冲入昆明站砍杀路人。随后大批民警赶至现场,四名嫌犯被当场击毙,其餘一名嫌犯被擊傷。恐袭事件发生于21时12分,但直到23时还有人求救,警方起初没有估计到事件的严重性,未能及时以反恐级别安排警力处理事件。这次事件发生后造成31人死亡,142人受伤。“3·01”事件定性为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举行。 2022年5月,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及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中方区域)。 地理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 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每年12月到来年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昆明市域总面积约2147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330平方公里。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昆明市下辖7个市辖区、3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东川区、呈贡区、晋宁区 县级市:安宁市 县: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 自治县:石林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除正式行政区划外,昆明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滇池旅游度假区、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西翥生态旅游试验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 人口 2022年末,昆明市常住人口为860.0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9.8万人,增长1.2%。2022年常住人口中,城镇常住人口为697.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16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1.1%,比2021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8,460,088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432,2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027,879人,增长31.53%,年平均增长率为2.78%。其中,男性人口为4,327,987人,占总人口的51.16%;女性人口为4,132,101人,占总人口的48.8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74。0-14岁的人口为1,267,713人,占总人口的14.98%;15-59岁的人口为5,974,188人,占总人口的70.6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18,187人,占总人口的14.4%,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7,222人,占总人口的10.4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740,458人,占总人口的79.6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719,630人,占总人口的20.33%。 民族 全省的26个民族都有部分在昆明居住,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167,285人,占84.7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92,803人,占15.2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624,891人,增长29.3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1.4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02,988人,增长45.2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1.45个百分点。 宗教 佛教:圆通寺、筇竹寺、华亭寺、曹溪寺、 道教:太和宫、龙泉观、真庆观 基督教:三一国际礼拜堂、锡安圣堂、昆明圣约翰堂。 天主教:北京路天主教堂。 交通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交通枢纽,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口岸。
西元1238年,進入中南半島的泰族,建立了素可泰王國,取代了當地原有的孟高棉人政權,在同時代,周邊地區也建立起了其他大大小小的泰族政權,例如瀾滄王國與蘭納王國,形成現在的泰族和寮族先民的政權。這些政權大都受到了這片土地的土著——孟族的影響,在宗教文化上也受到了孟人長久信仰的上座部佛教的洗禮,泰-老民族開始形成了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局面。同時,泰傣民族也參考了土著孟族使用的婆羅米文字,替泰語創造了書寫文字。 唐、宋的黑齒蠻、“ 金齿蛮”、“銀齿蛮”、“繡面蛮”、茫蠻、繡脚,“白衣”可能與傣族有關(但有爭議)。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的“白夷”、“摆夷”、“百夷”即為傣族。 而德宏一帶則有被稱為麓川思氏的德宏傣族地方政權,由元末生存至明英宗時代。 在中國的分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0年人口普查,中國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内有傣族人口1,261,311(一百二十六万一千三百一十一)人,位列第19大民族。在中国内地,傣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新平、元江、景谷、金平、双江等县,在保山、鎮沅、瀾滄、元陽、彌勒、馬關等地也有傣族民眾散居。另外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新安乡也是傣族聚居地。一部分南下到越南、緬甸與老撾北部。 因需要暖湿气候种植水稻,其聚居地位于海拔二千米以下,主要分布於雲南西南的河谷平原(大盈江、瑞麗江)。 傣族自治地方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傣族乡 中国傣族人口分布 文化 語言文字 傣族说德宏傣语(傣那语)、西双版纳傣语(傣仂语)、红金傣语、金平傣语(傣端语)等多种傣语,都属于壯侗語系的台语支。 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分為四種形式:在西雙版納等地通行的稱為傣仂文﹐又稱西雙版納傣文﹔在德宏等地通行的稱為傣哪文﹐又稱德宏傣文﹔在瑞麗﹑瀾滄﹑耿馬等縣市的部分地區使用的稱為傣繃文﹔在金平使用的稱為傣端文,又稱金平傣文。這四種傣文都是從印度的婆羅米字母演變而來的﹐與老撾文﹑泰文﹑緬甸文﹑高棉文屬于同一體系。均為自左向右書寫﹐自上而下換行﹐但形體結構有所差異。 傣文书法是以傣文字体为表观内容,以最初时的火炭笔、白泥巴笔以及后来的“列占”(铁锥笔)、蕨笔、钢笔和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传统傣文书法有“多温暖斐”、“多勤搭毖”、“多法顸”、“多洛谷”、“多麻环折”、“多南帘夺”等六种书体,傣语把它们统称为“南赞贺折”,意即“六种技法”或“六大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出现的书法艺术有“折篾形”、“猫闭眼形”、“方体形”、“叠压形”、“鸡爪形”、“卷首甩尾形”、“金藤绕圈形”、“金花吐丝形”等众多流派、风格各异的优秀傣文书体。 文學戲曲 傣族文学主要為叙事诗。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长篇叙事诗。现在保留的傣族传统长篇叙事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有歌唱人类创世活动的如《布桑盖与瓦桑盖》、《坤撒》,颂扬祖先创业事迹的如《叭阿拉吾射金鹿》,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召网香召网朔》、《勐卯与景欠战争史》,揭露统治阶级贪婪残暴的如《娥并与桑洛》、《召树屯》、通过爱情主线揭示社会矛盾的如《朗鲸布》、《线秀》,还有新中国成立后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彩虹》、《流沙河之歌》等。 传统傣戏:過去西双版纳有一种以舞蹈为主兼唱戏词的形式,这是傣戏的雏形。其情节比较简单,主要表现持刀的猎人与化了装的龙、凤、龟、鹤进行斗争。傣戏的发展和完善主要在德宏一带。因此傣戏又称“滇西傣戏”。大约在19世纪初产生于德宏盈江的盏西和干崖。较早的剧目有《公孙犁田》、《冒少对唱》、《十二马》等。到20世纪初,盈江土司成立了第一个傣戏剧团,于是傣戏迅速风靡各地。傣剧的唱腔、道白均用傣语,唱腔以男腔、女腔为主,剧本多根据傣族民间故事改编,表演以本民族歌舞及民间武术为主,也借用其他剧种表演的程式,形成自己的戏曲风格。在傣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挥了表演者道具扇子或手帕的作用,同时借鉴京剧、滇剧和傣拳创造了傣戏的武打动作,脸谱的化装则由原来的红、黑、白三色发展为较为细致的“勾脸”,以表现人物性格。另外还根据剧情和角色的性格改进了曲调形式,音乐集傣族地区丰富的民间曲调而成,伴奏从以象脚鼓、铓锣、钹为主发展到使用多种乐器,并采用了滇剧不少以锣鼓经为主的伴奏手段。各地经常有剧团演出,每逢节庆日,村与村、坝与坝之间还举行巡回的交流演出。 傣族舞蹈种类繁多。西双版纳傣族称舞蹈为“凡”。民间舞蹈有:凡婻诺、凡光罕、凡光、哈凡、凡整。凡婻诺以模仿禽类动作为主要特征,包括孔雀舞、鹭鸶舞、斑鸠舞等。凡光罕是以鹿的模具作为道具而表演的兽类舞蹈,此外还有狮子舞、大象舞等。凡光为鼓舞,舞蹈者挎鼓或击鼓而舞,自己为自己伴奏,仅限于男性表演,在民间流传极广。常见的鼓舞有嘎光鼓舞、象脚鼓舞、大鼓舞等。哈凡为边歌边舞的集体性舞蹈,常见的有《依拉贺》和放高升舞,多在节日期间结群表演。凡整为武术舞,其中包括拳术舞、棒术舞、刀术舞等。表演时常敲击鼓、铓、镲等打击乐器伴奏。表演者的步伐、节奏应与鼓点协调,具有娱乐和自身防卫等特点。除了以上几种有统一名称的舞蹈外,民间还有一些反映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舞蹈,常见的有帽子舞、扇子舞、花环舞、花棍舞、蜡条舞、荷花舞等,其特点以舞蹈动作表现傣族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每年的佛教节日和迎接新年时,都要表演孔雀舞。 傣族民间乐器有嘎腊萨、玎、筚、多洛、象脚鼓、铓、排铓和傣镲等。傣族的特色乐器葫芦丝是舌簧乐器,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能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而吹出的颤音尤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中国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使葫芦丝音乐风靡大江南北。象脚鼓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常与铓锣、傣镲组合在一起,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嘎腊萨是竹制、吊桥形的敲击体鸣乐器。玎是弹拨弦鸣乐器,傣族青年恋爱时经常弹奏,有“爱情乐器”之誉。 醫藥 傣族医学相當发达。傣医理论认为,自然界存在风、土、水、火“四塔”,而人体同样由风(气)、水(血)、火、土“四塔”构成。四者平衡则身体健康,四者不平衡则生病。傣医将疾病分为四大类,即热病类、斑疹类、痹病类及毒病、血病类。傣医还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将一年分为冷、热、雨三季,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不同季节的疾病。傣医治疗疾病,除采用内服、外用、内外合治三种疗法外,还有一些独特治疗方法,如睡药、敷药、蒸药、薰药、研磨药、刺药等。傣医常用成方有万应小药丸、五宝药散、大成金丹以及目疾咽痛方等。现存傣医药文献有《嘎牙山哈雅》、《玛弩萨罗》、《药典》、《医书》、《药书及病理》等。 傣医院校有: 云南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大理州)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傣医学专业 武術 武术,西双版纳傣语叫“芬整”,德宏一带叫“戛拳”。过去,傣族男子到了十四、五岁,一般都要学会几套武术动作,作为防身、御敌、防野兽之用。腾冲县的永乐寨,男女老幼人人习武,被誉为“傣族武术之乡”。傣族武术广泛吸收了中国汉族太极拳、长拳、形意拳和气功的内容,又引进缅甸、泰国的武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步伐多以四平马步、弓步、跪步为基础,步稳势烈,节奏分明,多借劲含力,以巧取胜。傣族武术在西双版纳有四个流派:一是以拳术为主的本地派,二是以棍棒为主的汉族传来派,三是以长刀为主的缅甸传来派,四是以短刀为主的泰国传来派,总共有130多套武术。武术中以拳术最为丰富,也最有地方特色,有大洪拳、小洪拳、扑虎拳、四方拳、老虎撩尾拳、螃蟹拳、梅花拳等。傣族人还善于把各种动物的姿态糅合在武术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青蛙拳、蛇拳、孔雀拳、鹭鸶拳、猴拳等。 黑陶紅陶 傣族是制作和使用黑陶最多的民族。西双版纳、普洱镇远等地是黑陶的主产地。黑陶器的原料是傣乡特有的一种黑土,经与一定的沙和沾土混合沤透后捶砸揉压制成。黑陶器均以手工拉坯制作,坯拉好后用刀刮或刻画出花纹,晾干后烧制即成。黑陶器一般皆为素色,表面光滑,质地细腻。 由于黑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因而在炎热的傣乡,长时间用它蓄水不仅不会变质,而且能保持水的清凉感觉。还有一个用途是用作祈吉的滴水器,傣族寺庙佛殿中的柱脚处通常会有一个落水小洞,根据滴水的情况占卜,若有不吉要请佛爷为其念经解除。 傣族红陶制作材料为当地一种红粘土,呈砖红色,配以一定量的沙,拌透揉均,用木棒槌舂、打混合后,用自制的转盘手工拉坯。坯拉好后用有花纹的木拍拍上简单的花纹,放入棚下阴干,阴干后即行烧制。傣族红陶器具出品和用得最多的是罐,傣语称为“莫丁”,一般较大,造型十分别致,用于盛水装饭,在炎热条件下能免除腐坏之虞,为所有傣族人家必备之器。 習俗 服飾 傣族妇女多数束髮,着窄袖短衫和长筒裙,但在芒市等地婚前着短衫,束小围腰,婚后改为穿对襟短衫和黑色筒裙。男子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上着短衫,下穿长裤,冬天冷时披毛毯。过去傣族人有纹身的习俗。 節慶 泼水节 傣族人结婚时要杀牛,并请全村人来到自家吃饭。酒席持续三天。贺者为示感谢,会说一些吉祥话,或送上红包。三天酒席结束后,新郎新娘正式结为夫妻。他們只種一次糧食在冬天结束農耕逸居。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Photos related to Dai Theravada Buddhism Site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some
(1981)) 壯傣走廊 之後,壯族紛紛南遷,通過廣西的西江流域進入了越南的紅河流域,然後又受到了早已經定居於此的越南京族的排擠,又不得不越過紅河流域,向西進入中南半島,沿左江流域-紅河流域-寮國高原-泰國中部平原等一條長線,形成了所謂的「壯傣走廊」。一部分進入雲南,形成現在的西雙版納傣族。 在「壯泰走廊」形成並發展的漫長歲月當中,由於雲貴高原北部的藏緬語族民族(彝語支民族為主)的南下,以及越南京族政權的興起,兩者開始形成了對壯-泰族先民的鉗狀制約力量,壯泰民族從漫長的壯泰走廊分布變化為逐漸分離局面,也導致了現在壯族先民與現代傣族先民失去了緊密聯繫,終於產生了壯泰民族的最終分化。 從現在民族的分布圖來看,壯族分布與泰族(包括老族、傣族、撣族等)分布呈一個葫蘆狀,壯族的分布區和泰族的分布區為葫蘆的兩大瓢,而兩者之間唯一的連續點就是越南西北泰族地區和雲南文山州的壯族地區,可以窺視出壯泰遷徙歷史的一些脈絡。 獨立建國 12世紀,雲南的傣族建立了勐泐(即車里宣慰司)國,首都在景洪,版圖至蘭納、老撾與越南西北。国主叫叭真(帕雅真),有四子,小儿子管西双版纳,其他三人分别管泰国的清迈、越南西北、老挝的丰沙里省,他的王国生存至1950年。 西元1238年,進入中南半島的泰族,建立了素可泰王國,取代了當地原有的孟高棉人政權,在同時代,周邊地區也建立起了其他大大小小的泰族政權,例如瀾滄王國與蘭納王國,形成現在的泰族和寮族先民的政權。這些政權大都受到了這片土地的土著——孟族的影響,在宗教文化上也受到了孟人長久信仰的上座部佛教的洗禮,泰-老民族開始形成了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局面。同時,泰傣民族也參考了土著孟族使用的婆羅米文字,替泰語創造了書寫文字。 唐、宋的黑齒蠻、“ 金齿蛮”、“銀齿蛮”、“繡面蛮”、茫蠻、繡脚,“白衣”可能與傣族有關(但有爭議)。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的“白夷”、“摆夷”、“百夷”即為傣族。 而德宏一帶則有被稱為麓川思氏的德宏傣族地方政權,由元末生存至明英宗時代。 在中國的分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0年人口普查,中國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内有傣族人口1,261,311(一百二十六万一千三百一十一)人,位列第19大民族。在中国内地,傣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新平、元江、景谷、金平、双江等县,在保山、鎮沅、瀾滄、元陽、彌勒、馬關等地也有傣族民眾散居。另外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新安乡也是傣族聚居地。一部分南下到越南、緬甸與老撾北部。 因需要暖湿气候种植水稻,其聚居地位于海拔二千米以下,主要分布於雲南西南的河谷平原(大盈江、瑞麗江)。 傣族自治地方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傣族乡 中国傣族人口分布 文化 語言文字 傣族说德宏傣语(傣那语)、西双版纳傣语(傣仂语)、红金傣语、金平傣语(傣端语)等多种傣语,都属于壯侗語系的台语支。 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分為四種形式:在西雙版納等地通行的稱為傣仂文﹐又稱西雙版納傣文﹔在德宏等地通行的稱為傣哪文﹐又稱德宏傣文﹔在瑞麗﹑瀾滄﹑耿馬等縣市的部分地區使用的稱為傣繃文﹔在金平使用的稱為傣端文,又稱金平傣文。這四種傣文都是從印度的婆羅米字母演變而來的﹐與老撾文﹑泰文﹑緬甸文﹑高棉文屬于同一體系。均為自左向右書寫﹐自上而下換行﹐但形體結構有所差異。 傣文书法是以傣文字体为表观内容,以最初时的火炭笔、白泥巴笔以及后来的“列占”(铁锥笔)、蕨笔、钢笔和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传统傣文书法有“多温暖斐”、“多勤搭毖”、“多法顸”、“多洛谷”、“多麻环折”、“多南帘夺”等六种书体,傣语把它们统称为“南赞贺折”,意即“六种技法”或“六大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出现的书法艺术有“折篾形”、“猫闭眼形”、“方体形”、“叠压形”、“鸡爪形”、“卷首甩尾形”、“金藤绕圈形”、“金花吐丝形”等众多流派、风格各异的优秀傣文书体。 文學戲曲 傣族文学主要為叙事诗。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长篇叙事诗。现在保留的傣族传统长篇叙事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有歌唱人类创世活动的如《布桑盖与瓦桑盖》、《坤撒》,颂扬祖先创业事迹的如《叭阿拉吾射金鹿》,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召网香召网朔》、《勐卯与景欠战争史》,揭露统治阶级贪婪残暴的如《娥并与桑洛》、《召树屯》、通过爱情主线揭示社会矛盾的如《朗鲸布》、《线秀》,还有新中国成立后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彩虹》、《流沙河之歌》等。 传统傣戏:過去西双版纳有一种以舞蹈为主兼唱戏词的形式,这是傣戏的雏形。其情节比较简单,主要表现持刀的猎人与化了装的龙、凤、龟、鹤进行斗争。傣戏的发展和完善主要在德宏一带。因此傣戏又称“滇西傣戏”。大约在19世纪初产生于德宏盈江的盏西和干崖。较早的剧目有《公孙犁田》、《冒少对唱》、《十二马》等。到20世纪初,盈江土司成立了第一个傣戏剧团,于是傣戏迅速风靡各地。傣剧的唱腔、道白均用傣语,唱腔以男腔、女腔为主,剧本多根据傣族民间故事改编,表演以本民族歌舞及民间武术为主,也借用其他剧种表演的程式,形成自己的戏曲风格。在傣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挥了表演者道具扇子或手帕的作用,同时借鉴京剧、滇剧和傣拳创造了傣戏的武打动作,脸谱的化装则由原来的红、黑、白三色发展为较为细致的“勾脸”,以表现人物性格。另外还根据剧情和角色的性格改进了曲调形式,音乐集傣族地区丰富的民间曲调而成,伴奏从以象脚鼓、铓锣、钹为主发展到使用多种乐器,并采用了滇剧不少以锣鼓经为主的伴奏手段。各地经常有剧团演出,每逢节庆日,村与村、坝与坝之间还举行巡回的交流演出。 傣族舞蹈种类繁多。西双版纳傣族称舞蹈为“凡”。民间舞蹈有:凡婻诺、凡光罕、凡光、哈凡、凡整。凡婻诺以模仿禽类动作为主要特征,包括孔雀舞、鹭鸶舞、斑鸠舞等。凡光罕是以鹿的模具作为道具而表演的兽类舞蹈,此外还有狮子舞、大象舞等。凡光为鼓舞,舞蹈者挎鼓或击鼓而舞,自己为自己伴奏,仅限于男性表演,在民间流传极广。常见的鼓舞有嘎光鼓舞、象脚鼓舞、大鼓舞等。哈凡为边歌边舞的集体性舞蹈,常见的有《依拉贺》和放高升舞,多在节日期间结群表演。凡整为武术舞,其中包括拳术舞、棒术舞、刀术舞等。表演时常敲击鼓、铓、镲等打击乐器伴奏。表演者的步伐、节奏应与鼓点协调,具有娱乐和自身防卫等特点。除了以上几种有统一名称的舞蹈外,民间还有一些反映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舞蹈,常见的有帽子舞、扇子舞、花环舞、花棍舞、蜡条舞、荷花舞等,其特点以舞蹈动作表现傣族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每年的佛教节日和迎接新年时,都要表演孔雀舞。 傣族民间乐器有嘎腊萨、玎、筚、多洛、象脚鼓、铓、排铓和傣镲等。傣族的特色乐器葫芦丝是舌簧乐器,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能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而吹出的颤音尤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中国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使葫芦丝音乐风靡大江南北。象脚鼓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常与铓锣、傣镲组合在一起,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嘎腊萨是竹制、吊桥形的敲击体鸣乐器。玎是弹拨弦鸣乐器,傣族青年恋爱时经常弹奏,有“爱情乐器”之誉。
火把节 婚姻制度 实行一夫一妻制 白族入赘婚俗 白族婚姻中有入赘的婚俗,入赘的男子不仅在社会上享有同不入赘的男子一样的地位,而且还受到邻里乡亲,女方家成员、亲友的尊重,并享有继承女方家财产的权利和赡养女方父母、照管年幼弟妹直到他们成长成人的责任,人们把这种人赘俗叫“上门”。有的白族人家还有意把儿子“嫁”出去,讨姑爷进门,故民间还有“打发儿子招姑爷”的俗话。男女在恋爱关系确定后,如果男子愿意到女方家上门,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定婚时,女方家把男子及男方家长辈亲友数人邀请到家,由女方家在宴请宾客时,长辈要当着众亲友的面为他改姓。从此他就随妻姓,不再使用原来的姓氏名字,并按女方家在家的排行定男子的排行。自此之后,男子结婚后在女方家成了一员,同辈人之间只能互相称兄弟,禁忌把入赘的男子称为“姐夫”、“妹夫”或“姑爷”。 入赘婚姻的子女的姓氏,由于父亲改姓,所以子女的姓氏继承父姓,表面上看是子女随母姓,实质上是随父姓,这是由入赘男子地位较高而决定的。而在亲戚称谓上,母系(父亲的后姓)为族内,父系(父亲的原姓)为族外,故与聘娶婚的相反。 取名 乳名 学名 丧葬 明朝以前白族同周围民族一样普遍使用火葬。明朝中叶以后白族被迫改为土葬。 文化艺术 建筑 白族民居多為庭院建筑群,依經濟狀況,有“兩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格局。白族人擅长木雕,建筑上使用很多木雕修饰,特別講究門樓的裝飾性。大宅多建有檐角上翹、斗拱重疊并具彩繪的精美門樓。 文藝 白族歌曲分为“曲 kv”和“调 dia”“腔”三类。曲类似于京剧,唱腔比较固定,缺乏变化,常用于对歌。调类似于民歌,唱词和曲调因歌而异。最享有盛名的为《泥鳅调》(seit qiainl ngvl dia),有曲母之称。腔主要是由内地传入的吹吹腔。无论曲还是调都喜欢用山花体格率,即“七七七五”式。白族传统上喜欢用曲对歌。剑川有著名的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歌会起源于南诏时期。白族对歌都是即兴的表演,遵从格律,但不适合流传。也不容易通俗化。相比于曲,调比较容易流行。 白族音乐比较发达,与宗教联系密切,并受中原传统影响很深。 舞蹈,白语称“跳舞”为dap go [IPA tɑ42 ko44],白族民家人的舞蹈形式并不丰富。著名的有“霸王鞭”、,是一种带娱乐性质的集体群舞,不适合舞台表演。在农村节日人们除了打"霸王鞭"还会耍“板凳龙”、跳“草帽舞”等。白族拉玛人的代表性歌舞称为“开益”(kaix niif,[IPA kʰɛ33 ȵi35])。勒墨人喜欢跳舞,每逢节日则跳舞狂欢数日。 宗教信仰 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家人习俗跟传统汉族大致相同。文化上受佛教、本主教、道教和儒教影响较深。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尊老尊师爱幼。 佛教 历史上白族是一个全民信佛的民族,是云南除了滇西北藏族以外最早信佛的民族。白民族的性格也受佛教影响极大极深。 早在8世纪佛教就已经传入白族当中。南诏王阁罗凤的弟弟阁陂就是一个佛教徒。元朝李京著《云南志略》记载: 由此记载可见当时白族全民信佛的盛况。云南的傣族是从明朝才开始信佛。 白族人最早信奉的佛教是大乘密宗佛教。由印度僧人赞陀崛多(Candra Gupta,月护)传入。与白族文化结合形成了特殊的佛教流派:阿吒力派(滇密),和缅甸阿利僧派同源。阿吒力一词是梵文阿闍梨的音译,意思为导师,僧人的白语尊称为Svl Zix Bol,在民间享有崇高的声望和地位。阿吒力派信奉阿嵯耶观音。 白族的阿吒力佛教在明初被礼遇过。当时明朝在云南设有阿吒力纲司,专门管理阿吒力佛教。但是密宗僧人历史上数次受战乱和造反牵连。吴三桂“三藩之乱”以后,被清朝旗帜鲜明地打压了下去。以後,白族的佛教信仰在明清被强行用汉传显宗置换。现代的阿吒力教主要活动中心在云南剑川,呈衰落状态。显宗和尚在白族民间被蔑称为Gonp Ded Bol。
等等。 《護國司南抄》是這批寫經中對良賁《仁王經疏》的註釋類書籍,其中全是漢地佛教的內容,證明漢地佛教也是構成南詔佛教的重要成份之一。周泳先提出寫經中存在白文的觀點, 關於大理國寫經中是否存在白文的問題,在學者間並未達到共識。多數學者認為有,但楊延福、侯冲等學者否定。侯冲認為《護國司南抄》不存在白文,那些是以一些字的偏旁部首作註釋之用。 道教 道教传入白族比较早,但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在晚近佛教信仰被淡化的情况下有所兴盛。常常和佛教信仰混杂。比如剑川白族传统节日“二月八太子会”盛典,佛教徒和道教徒都参与。 本主教 白族的本土宗教是本主教。本主教本质上是一种原始的万物崇拜宗教。“本主”一词的含义是“本境土主”。白语称“ngel zex ”(字面义:我的主人),另称有ddaot baol。 白族村寨几乎都建有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的本主神像。据1990年统计,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共有本主庙986座。 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备”的护卫神, 渗入了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本主作为神没有固定的身份和形象。很多本主是神话、传说、历史中的著名人物。有的本主是老虎。比如老君山的神叫“老君景帝” 还有的本主是白族的敌人,比如下关将军洞祭拜的本主是公元754年唐与南诏战争中丧生的唐将李宓.这种现象与白族古老信仰中的“祭恶”习俗有关。 白族本主是单个神祇,但大多也有谱系可寻。各地或各个村寨本主庙内都塑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几个村寨甚至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本主管的对象也不同,有管“阴间”和人间大小事务的,有管人间疾病的,有管牲畜的,等等。每年有两次按一套固定仪式祭祀本主的庙会。一次是春节期间迎送本主,另一次是庆祝本主诞辰或忌日。有祭祀礼仪和《本主经》,还有一套清规戒律和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忠于国家、孝敬父母长辈、尊老爱幼、勤俭劳动、不做坏事等。 勒墨人不拜本主。 原始巫教 白族在外来宗教的冲击下,仍然保留了很多古白族的原始信仰。尤其以怒江勒墨白族保留的最多。怒江勒墨白族保留的宗教叫朵兮教。勒墨人的祭师叫朵兮博(ddaot xil dol),白语意为“大祭司”。朵兮崇拜是白族最古老的精神生活之一。即便在佛教盛行的地区也存在朵西活动,包括大理、剑川地区。勒墨人不信本主,不信佛教。他们认为人生受各种鬼支配,因而比较消极厌世。勒墨人的生活是围绕着各种禁忌和敬鬼的仪式来展开的。在怒江八个世居民族中,勒墨白族是唯一不信基督的民族。这个现象被人称为奇观。 基督宗教 白族信仰基督宗教的人不多。大理有基督教堂。 伊斯兰教 白族人不信仰伊斯兰教。 有部分大理的回族人以白语为母语,即“白回”,主要分布在大理地区洱源县邓川坝子的士庞、鸡鸣、三枚三村,剑川县的桑岭、西凤村,人数约9800人。他们严格遵循穆斯林的生活习惯,而在住房建筑的形式、风格上,则是白族传统与伊斯兰特色相结合。 社会发展 1949年前 大理:经济相对发达。喜洲当年有很多著名的商会和国际马帮贸易组织。 碧江: 处在带有奴隶社会性质的土司统治状态;土司自己家里拥有奴隶。社会发展低下。 其他:普通的封建社会。 1949年后 与云南汉区发展程度大抵相同。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白族的宗教信仰 贺龙与白族 风花雪月话“白回” 參見 氐 羌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际音标:, ) ,简称西双版纳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南端。州境北面与普洱市毗邻,西南与缅甸相连,东南与老挝接壤。地处横断山脉南段,北面临哀牢山和无量山,东西两侧为山地,中部为谷地和盆地,澜沧江纵贯州境。全州面积19,096平方公里,总人口為130.14万人,汉族人口比例约33%,傣族人口比例约25%,自治州首府驻景洪市。 名称 “西双”(,数字式为)在傣仂語裡意思為十二,可能來源自漢語“十雙”,“版”()是千的意思,“纳”()是一种田赋单位,“西双版纳”即一萬兩千块田地,或直譯“十二千田”。故也有稱呼“十雙版納”、“十二版納”的,或簡稱“版納”。 亦有十三版納之稱。 历史 西双版纳古称勐泐,即傣仂居住的地方。据《泐西双邦》()记载,古代勐泐分为十二个邦(部落)。据《泐史》記載,1180年前後叭真(帕雅真)統一各部,建立“景曨金殿國”,成为第一世召片領。 西汉州境为哀牢地。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内附,汉朝析益州郡西置澜沧郡,后改永昌郡。西晋泰始六年(270年),永昌郡改属新置之宁州。元康九年(299年)于今景洪市境置南涪县。东晋末至南北朝年间,中原王朝漸失去境内管治,后地入濮部。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诏统一其它五诏,建立南诏国。南诏设银生节度,今境属茫乃道。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傣族首领帕雅桑目底把辖地划分为十二版纳,称“西双版纳”。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建立“景昽金殿国”,统治中心在勐泐,即今景洪市。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军入云南,“景昽国”内附。元贞二年(1296年)置彻里军民府(治今景洪市)。泰定四年(1327年)改彻里军民府为车里军民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景昽国”内附明朝,以其地置设车里军民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车里军民府为车里宣慰司,并冊封召片領為宣慰使。隆庆四年(1570年)第二十四世召片領召应勐将三十多个“勐”合并成十二个“版纳”:景洪、勐遮、勐混、勐海、景洛、勐腊、勐很、勐拉、勐捧、勐乌、景董、勐龙(“景”是城市,“勐”是坝子)。清雍正七年(1729年)析车里宣慰司澜沧江以东六个“版纳”置普洱府。乾隆元年(1736年),普洱府增领澜沧江外六版纳各土司。其中勐乌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法《续议界务商务附章》为法国割占,并入法属印度支那,今属老挝丰沙里省。自此十二版纳仅余十一。 民国二年(1913年)析思茅厅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治今景洪市,隶滇南道(1914年改普洱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以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一区置车里县(治今景洪市允景洪街道),第二区置五福县(治今勐海县勐遮镇),第三区置佛海县(治今勐海县勐海镇),第四区置临江行政区(治今勐海县勐往乡),第五区置镇越县(治今勐腊县勐捧镇,1930年迁治今易武乡),第六区置象明县(治今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倚邦村),第七区置普文县(治今景洪市普文镇),第八区置芦山县(今普洱市思茅区六顺乡),皆屬普洱道;同年废道制。1929年芦山县改名六顺县,省象明县入镇越县;同年置第二殖边督办公署,各县、行政区属之。1932年省普文县入思茅县,改临江行政区为宁江设治局。1934年五福县改名南峤县。1938年撤销第二殖边督办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以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置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2年改第四行政督察区,1946年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各县属宁洱专区,次年改名普洱专区。1953年1月23日建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委托普洱专区领导。1954年撤销各县,改设景洪、勐海、勐旺、易武、勐捧、勐混、勐遮、勐养、勐腊、勐龙、勐阿、曼敦十二版纳,均相当于区级,及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治今勐海县格朗和乡)、布朗山布朗族自治区(治今勐海县勐满镇)与易武瑶族自治区(治今勐腊县易武乡)。1956年6月废除农奴制后,西双版纳自治区改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由思茅专区领导。1957年7月,勐养、勐笼、勐旺3版纳并入版纳景洪,格朗和、布朗族2自治区与版纳勐混、勐阿2版纳并入版纳勐海,版纳曼敦并入版纳勐遮,版纳勐捧并入版纳勐腊,易武瑶族自治区并入版纳易武。1960年1月改各版纳为景洪、勐海、勐遮、勐腊、易武五县;同年9月将勐遮县并入勐海县,易武县并入勐腊县。1973年8月,西双版纳州与思茅地区分设,由云南省直接领导。1993年12月,撤销景洪县,改设景洪市。 原召景哈(外议事庭庭长)、召勐捧(勐捧土司)召存信(1928年—2015年)长期担任自治區主席(1953—1955年)、自治州州长(1955—1992年)。第44代召片領刀世勋(1928年—2017年)后来成为学者。 地理 西双版纳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称,擁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氣候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北有哀牢山、无量山为屏障,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南面东西两侧靠近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夏季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气流的影响,造成西双版纳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无四季之分,只有干湿季之别。干季从当年11月到次年4月,湿季从5月至10月。全州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8.6~22.9℃之间。 河流 澜沧江-湄公河被美誉为“东方多瑙河”,与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水路相连,是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黄金水道,地理优势、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植物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西双版纳主题乐园 野象谷 橄榄坝 独树成林 曼听公园 勐腊望天树 民族风情园 曼飞龙塔 景真八角亭 曼春满佛寺 曼短佛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真八角亭 曼飞龙塔 曼短佛寺 曼春满佛寺 特产和小吃 茶叶:普洱茶 象脚鼓 筒帕与香包 血竭
中國佛教史 对佛教的批判 佛教相关主题列表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吕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讲》,ISBN 9787208147447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ISBN 9789578352124 印顺,《印度之佛教 》 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 》 任傑《略講觀修三寶功德及其意義》 野上俊靜《中國佛教史概說》ISBN 978-957-05-0812-3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ISBN 978-986-7892-66-9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ISBN 978-957-598-209-6 聖嚴法師《菩薩戒指要》ISBN 978-957-8473-09-6 賴永海教授主編的《中國佛教通史》(2010年出版) 季羨林教授主編的《中华佛教史》(2013年出版) 魏道儒教授主編的《世界佛教通史》(2015年出版) 延伸阅读 中文書籍 《佛教入門》-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正信的佛教》-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學佛群疑》-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學佛知津》-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聖者的故事》-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念佛生淨土》-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神通與人通-宗教人生》-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制律生活》-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菩薩行願:觀音、地藏、普賢菩薩法門講記》-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三十七道品講記》-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佛陀遺教: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講記》-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福慧自在:金剛經生活》-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心的經典:心經新釋》-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48個願望:無量壽經講記》-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探索識界:八識規矩頌講記》-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聖嚴法師著法鼓文化出版 《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聖嚴法師著 法鼓文化出版 外文書籍 Bechert, Heinz & Richard Gombrich (ed.) (1984). The World of Buddhism, Thames & Hudson. ; reprinted in Williams, Buddhism, volume I; NB in the online transcript a little text has been accidentally omitted: in section 4, between "... none of the other contributions in this section envisage a date before 420 B.C." and "to 350 B.C." insert "Akira Hirakawa defends the short chronology and Heinz Bechert himself sets a range from 400 B.C." Williams, Paul (ed.) (2005). Buddh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Religious Studies, 8 volumes, Routledge, London & New York. Also available on this websites: saigon.com urbandharma.org vipassana.com Morgan, Kenneth W. (ed), The Path of the Buddha: Buddhism Interpreted by Buddhists, Ronald Press, New York, 1956; reprinted by Motilal Banarsidass, Delhi; distributed by Wisdom Books ISBN
佛教藝術 音樂 漢地稱爲梵音、梵樂,因佛教誕生於印度文明區,所運用的音樂形式和乐器也是印度式的,它们隨著佛教在全球一同傳播,又与当地音乐相融合。如吹奏樂器印度嗩吶(shehnai,源自古波斯)傳入漢地,變成了今天的嗩吶,等等。藏地佛教樂器融合了印度式、苯教式的,形成了獨具風格的铜钦。 另外,印度诸宗教重视唱诵,它富於节奏感,方便记忆,这也被带入佛教传统中。汉地称之为梵呗,唱颂梵呗时多用木鱼、铃、磬伴奏,且各地有各地的风格,各成一派,如天津梵呗、重庆上江梵呗。 現代佛曲也有較大發展,和新世紀風格相融合,如台灣佛曲作者黃慧音等;也有部分輕柔舒緩的輕音樂,用以幫助瑜伽、冥想,另外還有與金屬音樂風格相融合,成為佛教金屬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如台灣的達摩樂團。 雕塑造像、繪畫 原始佛教没有雕塑绘画的习惯,多以佛陀的脚印、法轮作为礼拜目标,意义更多的是表法。 阿育王时期,佛教雕塑渐多,对於各种故事的塑画表现也较常见。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是希腊式的犍陀罗式樣。随着佛教的全球传播,造像雕塑在各地都融合本地风格,发展出各自独特的审美。如缅甸佛像多用玉雕,形象饱满;泰傣地区喜欢用黄金,有贴金的习惯,佛像头顶的髮髻尖聳;藏地形象注重线条的柔美和手持法器的象征表现,菩萨造像通常腰部较细,并发展出佛像唐卡;汉地的雕塑绘画受佛教影响有了较大进步和改良,从寫意轉變向更加注重寫實,并發展出經變等美術形式,宋明後佛像面相飽滿富態,耳垂較長,僧衣的褶皺生動。 文学、戏剧 佛教文学主要体现在佛经中。佛经有一般性的结构,如以“如是我闻”开头,以“流通分”结束;佛经用语朴素、简单,原始佛教多用巴利文等当地方言,後也用印度雅语梵语,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经典主要就来自梵语系佛经(但梵语原本多数已失传),故现存的三大传承也分为巴利语系、汉语系、藏语系。佛教文學裡最貼近民俗的是寓言故事集《百喻經》。 在佛教典籍的翻译上也能分出大致的脉络,汉语佛经即東漢至西晉,東晉至南北朝,隋代、唐代及宋代,这期间以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及不空為「四大譯師」,爲佛经汉译和汉语言的發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尤其是玄奘法师,提出“五种不翻”,成爲一种标准。 佛教的民俗文学主要聚焦于佛陀前世本生(如《佛所行讚》)和佛弟子前世本事,这在东南亚地区相当流行。一些佛经记载的佛世事迹也成为民俗文学再创作的一大源头,很多本土故事有和佛经故事合流的趋势,譬如在印度,佛教故事和印度教故事有相互吸收的倾向,如《婆羅摩訶多》;在藏地、汉地也较为明显,譬如蒙古族、藏族等民族史诗《格萨尔王》就有许多佛教化、苯教化的故事情节,汉地的目连救母就是道教化、儒教化的佛经故事。 在中华文化圈内,佛教文化早已滲入中華文化和漢語文化當中,不僅很多佛教詞語成為漢語常用詞,并在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廣為流傳,而且促進了民俗文化的發展。唐詩、宋詞的繁榮也在某種程度上也得益于佛教文化,如詩佛王維的詩,很多意象是從佛教、道教而來;很多詞牌名直接就來自佛教術語,如菩薩蠻。僧人在變相的基礎上,發展出俗講、變文,它們起到向不識字的民眾普及佛教故事和教義的目的;在其基礎上,繼續發展出(話本)、寶卷等民俗文學,已經不止講述佛教故事,而是將視野放到歷史典故和傳說。唐朝時的“贊文”是佛偈的變形,武則天就寫過著名的《開經偈》贊文。元朝時戲劇文學發展迅速,佛教故事在戲曲中也有展現。学者认为,这种现象叫「佛教文學化」和「文學佛教化」。 近現代以來,佛教文學更有大眾化的發展態勢,由於“人間佛教”思想的影響,佛教顯露出現代化特征。 寺院等佛教建築 佛寺 佛教早期僧團居住在樹林中,稱爲阿蘭若(Aranya),簡稱蘭若,義爲樹林,引申為寂靜處、遠離世俗處。第一個供僧團居住的房舍爲竹林精舍,第二個爲位於舍衛城的祇树给孤独园。早期稱爲精舍(vihāra),義爲精美的房舍;“精舍”一詞原是儒家的講經學舍的稱謂,佛教傳入後被拿來作為梵語vihāra的漢譯;也稱僧藍摩(samghārāma),義爲僧伽的園林,即寺院,簡稱伽藍。 最早記載的佛教傳入漢地的時間是汉代,朝廷命建白馬寺供僧安居。寺原是朝廷的政事管理機構,共有九個,稱爲九寺;佛教傳入後,漸漸將“寺”作為了佛寺的代名詞,也稱寺院。中國傳統上將供奉佛菩薩、神祇、先祖的宗教場所均稱為寺廟,甚至有的方言中還有“廟子”的稱謂,實際上佛寺不應該稱寺廟,因為寺專用於佛寺,而廟的本意是供奉祖宗先賢,如祖廟、太廟、孔廟,這些廟宇也不該稱爲“寺”。 在中國雲南南部地區(北泰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等聚居地),上座部佛教的佛寺也被稱為奘房、缅寺。 佛教建築 漢傳:漢傳寺院一般有山門(有的供有哼哈二將)、天王殿、彌勒殿(供奉據傳爲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的造像)、大雄寶殿(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爲漢地佛寺的主殿),有些建有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薩且安放亡人骨灰)、觀音殿(供奉觀音菩薩)、藥師佛殿(供奉藥師佛)、後殿(供釋迦牟尼佛)、舍利塔、藏經閣、講堂、鐘樓和鼓樓等。 日本:見日本佛教建築。 藏傳:見。 南傳:通常由門亭、佛殿、戒堂、僧房、鼓房等構成,一般祇有一座大殿,供奉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有供奉娑婆世界過去佛的,如燃燈佛。以傣族總佛寺(傣語叫“洼巴洁”)為例,有“维罕”大殿,“哄暖”僧住寮房,“波苏”亭,“光兵”鼓亭,殿外塑有天龍八部像,殿內供有若干佛像,大殿外的空地上有大香爐供信徒上香。除了總佛寺這種現代建築,東南亞地區還有幾種特別的建築材質: 竹木材質:信奉南傳佛教的國家地區多在熱帶地帶,當地的傳統建築如泰傣民族地區的竹樓,進門需脫鞋打赤腳。南傳佛寺亦如此,入殿前須脫掉鞋。 石砌:另一些佛寺運用石砌、石窟等建造佛寺,如那爛陀寺、吳哥窟佛寺、桑吉佛教遺址等。 佛塔 卒塔婆,原是印度式的土坟,也用于装藏佛舍利、经典等圣物。 在中国简称塔,或称为浮屠塔(佛陀塔)、佛塔,是和中华式的楼阁建筑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变形。 佛曆 佛曆有兩種算法,一種是普遍流行於南傳地區的佛滅紀年,即以释迦牟尼入灭(死亡)當年為元年;一種是漢地的佛誕紀年,即以释迦牟尼佛誕(出生)當年為元年。 南傳、北傳對於佛陀誕生、出家、成道、涅槃的記載有出入,實際上,各地關於佛陀事蹟的具體年數的記載最保守估計也有數十種、相差千年。於1950年的斯里蘭卡(錫蘭)科伦坡(可倫坡)举办的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上,全球佛教界做了共同规定:佛陀降生于前623年的5月月圆日;佛陀出家时是29岁,成道时是35岁;即前588年5月月圆日夜睹明星悟道;佛陀说法45年,80岁涅槃,即公元前543年5月月圆日夜半入灭;佛曆是从佛陀涅槃时算起。 佛曆的月、日有一套紀法,而漢地多以農曆為准,即一種陰陽曆。 在漢地,佛曆通常會標註齋日,如地藏齋、觀音齋、十齋日。受三教合流的影響,有的還會標註部分神仙(鬼神)、僧人的誕生日和忌日。 世界佛教組織、活動 世界佛教僧伽會 世界佛教徒聯誼會 中國佛教協會 中國佛教會 巴利聖典協會 法國佛教徒聯合會 世界佛教论坛 国际佛教电影节 國際佛光會 節慶和宗教儀式 主要節慶 南傳衛塞節(佛顯日、佛吉祥日) 北傳佛誕節(浴佛節) 臘八節(佛成道日) 盂蘭盆節 法事 佛教儀式稱爲法事、法會等,其中的軌則規範稱爲儀軌。不同宗派均有集結僧人和信徒共同誦經的法會儀式,以及三皈依、授戒受戒的儀式,另有結夏安居、布薩等傳統儀式。 南傳佛教的宗教儀式較北傳簡單。如泰傣地區有請僧人到家中念經祈福的儀式。 北傳佛教中更注重儀軌,本土化特征明顯。如漢傳佛教吸收了大量道教儀軌,儀式先後次序和儀式性禮儀較強,本土創造出水陸法會等法會儀式;也有一些印度傳來的儀式如日本密宗流行護摩;藏傳佛教吸收了苯教儀式,如煨桑(煙祭)等習俗。 宗教器具與標誌象征物 法器、宗教工具 佛教常見法器有念珠(佛珠)、摩尼宝石、法輪、海螺、锡杖、金刚杵、戒刀等,法輪更像一種象征物、吉祥物,爲佛教的象征之一。 漢傳佛教另有木魚、戒尺、咒輪、裝有咒語的吊墜等;藏傳佛教有骨器(人骨法器)、法鼓、嘎烏(如同吊墜,可以裝寶石、咒語)等。 敬奉莊嚴佛法僧,可以用香、花、清水、燈燭、飲食、幢、幡等。 標誌物、象征物 法輪 国际佛教旗 萬字符(卍) 蓮花 五色 (佛教) 五色線,在中國古代,人們相信佩戴五色線有祛避邪祟的作用。根據某些佛經,也有五色線經唸誦真言咒加持後佩戴的密法。 圣地和人物 著名聖地 佛教圣地较多,主要有: 蓝毗尼园,释迦佛的降生地,昔为悉达多太子,甫一落地,就行走七步,步步脚下生出宝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出言「天上地下唯吾独尊」,预示着将成为最尊贵者。 菩提迦耶,释迦佛成佛之处,昔在菩提树下成正觉。 鹿野苑,释迦佛初转法轮(传授佛法)处,最早的弟子是五比丘。 拘尸那揭罗,释迦佛涅槃入灭处。 那烂陀寺,古印度佛教学术中心,毁於突厥穆斯林军队进犯的战火。 桑伽施,释迦佛从忉利天讲经返回处。 大乘四大菩萨道场:文殊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观音道场普陀山(在中国舟山,经中授记的是印度普陀洛迦山),地藏道场九华山。 藏地布达拉宫,色拉寺。 祇园精舍,竹林精舍。 大迦叶尊者道场印度鸡足山(摩揭陀国),云南应化道场鸡足山 (云南)(原九曲山)。 佛牙寺,斯里兰卡(锡兰)寺庙,供奉佛牙舍利。 著名人物 佛教认为此方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一直有佛陀出世,大乘佛教还认为他方世界也有无量无尽的佛陀出世,而在佛陀的教化下又有无量无尽的圣贤菩萨、声闻阿罗汉圣众,故此处无法悉數列举,只举出部分著名佛菩萨与從古至今部分出家在家圣贤。 三世佛(縱三世佛:過去燃燈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未來彌勒佛);橫三世佛: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琉璃光佛,西方阿彌陀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西方三聖(中央阿弥陀佛,左方觀世音菩薩,右方大勢至菩薩。) 過去七佛(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 燃燈佛(過去世佛陀,曾為釋迦佛因地授記成佛。) 五百羅漢,十六羅漢 八大菩薩,四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 釋迦佛的父王淨飯王,母后摩耶夫人,出家前的三位妻子耶輸陀羅、虞閉迦、蜜里誐惹,獨子羅睺羅(出家為羅睺羅尊者)。 後世著名僧人:鳩摩羅什,佛陀耶舍,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世親,法顯法師,玄奘法師,義淨法師,智顗法師(智者大師),六祖慧能大師,蓮花生大士,阿底峽 後世著名護持者:阿育王,梁武帝。 近現代著名僧人: 南傳:阿姜查,達摩難陀尊者,,宣隆·西亞多,馬哈希·西亞多 漢傳:釋虛雲,釋弘一,釋印光,釋廣欽,釋太虛,釋宣化,釋夢參,釋印順,釋星雲,釋淨空,釋聖嚴,釋一行(越南) 藏傳: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慈誠羅珠堪布,索達吉堪布 其他人物或神祇 佛教認為世界有諸天、地獄,與畜生、人等「物種」都屬於六道眾生。而有鬼神生活在諸天、人間、海洋、虛空中,作為護佑眾生、護持佛法的護法鬼神,一般認為有八個部衆,稱為天龍八部。佛教在後來發展中,還會吸納外道的神祇進入護法神體系中。 受佛教影響的國家和地區 人口分布 佛教在亞洲國家的影響最深,佛教思想已經融入信仰佛教國家的人民的生活中。印度雖曾為佛教的兴盛之地,但現今已經式微,只有在靠近中國的邊界處,佛教信仰才較為濃厚。 目前佛教主要分布於中国大陸、臺灣、日本、韓國、蒙古、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文莱和澳屬的聖誕島,同時亦在印度、孟加拉、菲律宾、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哈薩克等國境內有零星之分布,另外北韓因為當地北韓政府的壓制,信仰佛教的人數變的十分稀少。99%的佛教徒住在亞洲。其中,佛教在泰国、柬埔寨和不丹被立为國教。近年来,佛教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也有發展。72%的佛教徒在其居住國家屬於宗教少數群體,28%屬於宗教多數群體,居住於7個國家(蒙古、不丹、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斯里蘭卡)。 近年佛教信仰的傳播多數與慈善事業緊密結合,像是台灣佛教團體在世界各地積極傳播佛教及發展慈善事業,使得佛教信仰人口不再侷限亞洲地區,例如:知名慈濟功德會長年資助加勒比海的海地、佛光山團體在巴西、阿根廷等地建立佛寺信仰據點。此外,ACC組織(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在南非洲馬拉威建立第一座佛寺,逐漸拓展至史瓦濟蘭與辛巴威,開啟佛教信仰及慈善事業在非洲傳播工作。 全球佛教徒達5億人,佛教徒人數遠少於基督教(約24億信眾)與伊斯蘭教(约15億信眾) ,但是一般仍旧認為基督教、伊斯蘭教與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这是因为雖然印度教信仰人口統計達10億人遠高於佛教,但是印度教具有民族限制,集中特定國家(例如:印度或尼泊爾),而猶太教亦有民族限制(例如:教規導致外邦人不易入教),相較之下佛教提倡平等、和平與博愛的思想,較無民族性限制,因此普遍認為佛教更適合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 印度 佛教雖在古印度經歷過無比的輝煌,其影響力也廣傳至亞洲各地,但在印度本土卻逐漸衰微。 佛教在古印度建立了第一流的學術中心,如那爛陀寺等大學就是教授佛法和當時科學及各家哲學的最高學府。但由於古印度佛教特重對出家人的教育以应对上层贵族,且熱衷於高深學術的思辨,而無形中相對忽視了對中下阶级的在家信徒的传播教育,僧團遂逐步成為與上层贵族在家信徒密切关系、疏遠对中下阶级民众的精英集團。 因此佛教未能像婆罗门教(即现在的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樣对上中下阶级大众建立為在家信徒的家庭傳統,這樣佛教在古印度就漸漸失去了民眾基礎。一旦失去國王們和貴族的支持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 從阿育王以來,佛教僧伽供養成習,12世紀晚期,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時,對佛教並不友善。那爛陀寺等佛教寺廟被穆斯林軍隊夷為平地。尤其是那爛陀寺的圖書館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籍從此消失。這一時期古印度佛教的典章文物幾乎喪失殆盡。不过有一批密宗僧侣逃到孟加拉地区得于幸免于难,从此这批僧侣改头换面平时服装跟平民一样,并娶妻生子,舍弃戒律避免回教徒的迫害,只有在信徒有婚丧喜庆才会恢复僧形做法事。印度残余佛教就这样苟延残喘保留下来,到上世纪时期缅甸僧王来孟加拉邦弘法,卡拉玛族全部改信上座部佛教。 劫后的佛教學者多攜帶典籍遠走西藏等地。佛教聖地,例如佛陀出生地的藍毗尼,也淪為廢墟。到13世紀,佛教在其發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直到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957年印度佛教徒组织了佛教的政党。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满共和党的政治路线另组了困豹党。该党在孟买等地有一定影响。根据1980年的统计,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8%。印度的佛教徒虽然所占的人口比例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 1956年,BR安贝德卡 (阿姆倍伽尔 / B. R. Ambedkar)发起了达利特佛教运动,并以大约100万追随者信奉佛教。 安贝德卡(Ambedkar)是印度最伟大的领导人,人权活动家,《印度宪法》的作者和印度共和国的创建者。Ambedkar在印度复兴了佛教,他被称为菩萨。1951年,印度的佛教徒只有181,000名,此转变后,佛教徒从1600%增长到1961年的320万。 2011年,印度有8,500,000佛教徒,其中7,300,000(87%)是Ambedkar的支持者。 马拉地佛教社区是印度最大的佛教社区。2011年,马拉地佛教徒人数超过650万,在印度佛教徒总数中,仅马哈拉施特拉邦就有650万佛教徒(占77%)。 中國大陸 漢代時期 一般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新莽时和东汉前期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的。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秦景宪)出使大月氏,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佛教经典,汉史书称之为“浮屠经”,但未受到皇室信奉。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飞於大殿,大臣傅毅告诉他是“佛”,于是他派蔡愔等人去天竺,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将自己避暑的行宫改为精舍让僧人入住,翻译《四十二章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后来楚王刘英利用黄老(早期道教)和新来的浮屠(佛陀)制造谶言密谋造反失败,楚王流放自杀,皇帝下令禁止黄老道和佛教,但是黄老道和佛教在民间秘密流传。汉桓帝、汉灵帝时期敕令造了许多合祀黄帝老子,佛陀的祠堂。汉末许多西域僧侣如安世高等佛教翻譯家已經開始將如何進行禪定修佛教經典引入中國。安世高為佛教初期傳入最有聲望之譯者,其所譯禪籍多為聲聞禪,包括《人本欲生經》、《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修行道地經》、《阿毘曇五法四諦經》、《十二因緣經》、《八正道經》、《禪行法想經》等。 魏晉南北朝佛教的興衰 魏晉時期佛教在民間有了更深的普及 , 《隋書.經籍志四》記載:“魏黃初中,中國人始依佛戒,剃髮為僧”。南北朝時期,鳩摩羅什、佛陀跋陀羅等佛教翻譯家来华传教使得佛教得到大力弘扬。鲜卑族拓跋部落入主中原后,承中原佛法之事,接受了佛教思想,用它来教导民俗,因此,从魏太祖拓跋珪开始,魏朝统治者大都敬礼佛徒沙门,拓跋焘继位之初也是如此,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 北魏太武帝在位期间锐志武功,统一长江以北。他初崇佛教,后因受道士寇谦之等的影响,转奉道教,并亲受符箓,於440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认为佛教系“西戎虚诞”,“为世费害”。 太平真君五年,诏禁王公以下至庶人私养沙门,九月杀僧领玄高、慧崇等。七年,太武帝西-{征}-到达长安,见佛寺内藏有兵器,又查出酿酒、财宝,发现僧侣与室女私通,即立禁佛。 司徒崔浩上疏请诛天下沙门,毁诸寺院经像。三月,帝下诏诛长安沙门,并命留守平城的太子晃下令废除全国佛教。太子尊崇佛教,缓发诏书,使远近皆有所豫闻。因此四方沙门多亡匿逃脱,金银佛像及经书被秘密收藏,仅有一部分僧人被戮,而魏境内寺宇建筑却多被毁。宦官宗愛謀殺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可博真為帝,又殺可博真,大臣劉尼、源賀等迎立太武帝太孫拓跋濬继位,是為文成帝,诏复佛法。佛教又得以恢复。 后来北魏分裂成北齐和北周,高洋曾下令灭道。北周一开始也尊奉佛教到了周武帝僧侣膨胀过多,于是为了一统天下有兴灭佛灭道,僧尼道士淘汰为平民或者充军,佛神像法器铸钱造成武器。后来武帝死后,隋文帝杨坚恢复佛教。 南梁王朝梁武帝蕭衍提倡尊崇佛教,並曾多次捨身出家,除了自身奉佛,梁武帝還大力扶持佛教事業的發展。在梁武帝發表《斷酒肉文》前漢傳佛教「律中無有斷肉法」,梁武帝認為所有佛教僧侶都應該遵守大乘《大般涅槃經》不吃肉規定,因此頒布《斷酒肉文》禁止僧眾吃肉,自己也行素食,開啟了漢傳佛教素食的傳統,之後漢傳佛教僧團開始遵守梵網經菩薩戒不吃肉。 禪宗的崛起 南朝自晋朝衣冠南渡,大量僧侣也随来传法,佛法兴盛一直到陈朝,最有名的就是净土宗、天台宗也是在南朝发展起来,历代皇帝大力建造佛寺,供养僧侣。 禅宗传说初祖菩提達摩於中國南朝宋時,乘商船到達廣州,從學於求那跋陀羅,後以四卷《楞伽經》教授弟子,屬當時的楞伽師之一。後梁武帝信奉佛法,於是至建康(今江蘇南京)與其談法。當時梁武帝一心欽慕佛法,不論是建寺、造經、供僧,皆不遺餘力,因而自認很有功德,不知道這只是累積福報,並非內心的覺悟。達摩卻一語道破,告訴梁武帝毫無功德,雙方不契。 達摩深知梁武帝無法接受這樣先進的思想,於是離開南方,「一葦渡江」,在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山洞中面壁九年,等待傳人。後傳二祖慧可(487年-593年)、三祖僧璨(?-606年)、四祖道信(580年-651年)、五祖弘忍(602年-675年)、六祖惠能(638年-713年)。他將楞伽宗傳播至中國北方,落地生根,成為一個獨特的門派。但是禅宗还是不普及,一直依附律宗,到了唐朝中期才有正式的禅寺。 唐代儒釋衝突期 唐祚初建,問題已一一浮顯出來,但是朝任太史令的傅奕等人认为佛教與道教都是违背孔孟之道,对国家无益,于是下令曾敕令:“伪乱地僧,是非难识,州别一寺,留三十僧,餘皆从俗”。武德九年四月,高祖又颁布沙汰僧道诏:“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悉罢之。”太宗领兵攻入隋都时即命:“废诸道场,城中僧尼留有名德者各三十人,余皆返初。”太宗继位后又几次三番沙汰僧尼。据《续高僧传·明导传》记载:贞观初,明导行抵陈州,逢敕简僧,唯留三十。又据《智实传》记载:贞观元年,敕遣诏书侍御史杜正伦检校佛法,清肃非滥。《法冲传》记载:“贞观初年下敕,有私度者处以极刑。时峄阳山多有逃僧避难,资给告穷。”《法向传》也有记载:“贞观三年,天下大括义宁私度,不出者斩,闻此咸畏。還有武后時的宰相狄仁傑、李嶠、蘇瓌,官至刺史、太子詹事的張廷珪;中宗朝的宰相桓彥範、韋嗣立、姚崇,御史辛替否,侍御史宋務光,清源尉、殿中侍御史內供奉呂元泰;睿宗朝的宰相魏知古,中書舍人裴漼,侍郎李乂,太子洗馬、諫議大夫甯原悌,太尉兼通事舍人韋湊;肅宗朝的宰相張鎬;代宗朝的宰相常袞,高郢(德宗朝宰相),東川節度使李叔明;德宗朝的員外郎裴伯言(即憲宗朝宰相裴垍)、彭偃,及郎中李岩(巖)等人。武后營造大像,狄仁傑云:「如來設教,以慈悲為主,下濟群品,應是本心,豈欲勞人以存虛飾。」李嶠則直截指出:「法王慈敏,菩薩護持,唯擬饒益眾生,非要營修土木。」張廷珪更深入解釋:「夫佛者,以覺知為義,因心而成,不可以諸相見也。」高郢〈諫造章敬寺書〉則兼及二教,他指出「佛本無相,不可以有相求;道本無為,不可以有為得。」因此反對德宗為先太后造章敬寺以興福除禍。從佛道本來應有的面貌,諷刺現今所為皆失其真。 佛教普及後對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各方面所造成的影響讓韓愈感覺到重症應下猛藥醫,他不先從佛教教義上來解決思想問題,外在問題以外在手段解決,上書《論佛骨表》 (《諫迎佛骨表》),佛教教義中固然不乏精湛的玄理,但是宗教形式的不同與了脫生死之苦的教義,確實也對以農立國、勤奮務實的民族性帶來莫大的衝擊與誘惑。《資治通鑑》卷二四〇記載:「中使迎佛骨至京師,上留禁中三日,乃歷送諸寺,王公士民瞻奉施捨,惟恐弗及,有竭產充施者,有燃香臂頂供奉者。刑部侍郎韓愈上表切諫,……上得表大怒,出示宰相,將加愈極刑。」這樁公案雖然隨著韓愈的被貶潮州而暫趨平息,但是經由他的學生李翱,站在儒家的立場,擷取佛學精華,理性地調和儒釋衝突,「此後的儒家,一方面承襲了韓愈的道統思想,一方面依循著李翱所開闢的新路,生活在『靜則禪,動則儒』的境界中,他們把人生解脫和社會事功調和了起來,就成為宋明的理學。」 宋代禪思時期 宋朝时期因为经过唐朝武宗灭佛许多宗派都消失佛教元气大伤,到了五代十国北方周世宗柴荣为统一天下敕令灭佛道,佛神像法器铸钱铸造武器,僧侣道士还俗充军或者贬为平民,使得佛教更加雪上加霜。到了宋朝佛教只剩下禅宗和净土宗,还有微落的天台宗,大量佛教经文仪轨丧失,只得从印度重新翻译和高丽日本重输回来。此三宗以禅宗受到士大夫的青睐,净土宗深入广泛民众,天台宗也只是依附在禅宗之下毫无作为。虽然宋朝皇帝对佛教不错,当他们主要还是以道教为主;而佛教一直受到儒家和道教的攻击,而且佛教的禅宗主张明心见性反对僧侣信徒专研佛经,净土宗一门深入对许多经典也毫无精通,天台宗的传承早已断代后学者也只是靠自己的理解,面对儒家和道教的攻击只能尽力圆融三家以减少冲突。到了宋徽宗因为皇帝崇信道士林灵素,林灵素原本是沙弥因为偷喝酒被师傅教训,气愤去做道士据说修雷法有成,为了报复佛教请徽宗下令和尚改为德士,佛改天尊,菩萨改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的装扮要跟道士一样;此令一下有些和尚抗令自杀或者被流放。还是太子的钦宗请了一些西域修密宗胡僧跟林灵素斗法,约定如果胡僧赢了就把佛教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去除道教化。可是修密宗的胡僧都被林灵素的雷法打败。一直到发生水灾,林灵素无法禳水灾,太子登城门拜四方大水退,徽宗才下令佛教恢复原来面目,不必受道录司管辖。 南宋和金朝时期禅宗大兴,日本高丽的僧侣积极来华学习禅宗,但是佛教经过林灵素的道教化另两教在民间误认都是本来一家;僧侣只管打坐的习禅,一门深入的念佛,也不管这些。可是禅宗和净土宗内讧,禅宗看不起净土宗,禅僧认为无需去极乐世界,心净则净土所以不要去其他世界。净土宗斥责禅僧打坐无法了脱三界,更斥责禅宗不尊敬佛像经典,禅僧不礼佛不看诵经典;并举了禅宗高僧圆寂之后都是在轮回转世如五祖寺的主持戒禅师转为苏东坡,雁荡山僧转为秦桧等等的故事。净土宗和禅宗一直到明末的莲池大师主张禅净结合,两宗争论才结束。 明代以後的世俗化 明朝的興起與元末信奉明教與白蓮教的紅巾軍息息相關再加朱元璋就是红巾军出身,所以明太祖建立明朝後對宗教採取抑制和利用兼並的政策,除了将考试自由发挥改成八股文,并修订佛教道教的教规法事仪轨。而且每位皇子出世都要剃度一名僧侣;确认三教平分的地位,主要希望借此打压摩尼教、白蓮教與彌勒教等宗教組織再度變成反朝廷的起事軍,並且希望利用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力量來維護社會秩序,但是严禁僧道参政以及弘法遭到限制,于是得到「皇糧」全面保障的佛教與道教演變成缺乏精神上的創新追求,亦脫離廣大信眾,民眾轉而尋求民間宗教作為慰藉,而北直隸軍人羅思孚則採用禪宗思想,開創了知名的羅教,羅教的無生父母之說,影響了所有的民間教派。 明朝中期以後,佛教受皇室宗教活動加強的刺激與儒家的矛盾尖銳起來。這種矛盾促使部分士大夫強烈反對寺院修建並發表闢佛言論。集中體現這些政策精神的仍是儒家政治社會理念並倚賴士大夫群體的努力。其變動因素和矛盾來源,則在諸教向國家政權機關的滲透、皇室特殊化行為、民間泛神論多元信仰傾向、部分士大夫的三教合流信仰綜合主義,亦有一部分官员信仰天主教来寻找新的思想。大眾(眾生)求神拜佛拜泥菩薩的行為方式,本質上是對佛教的誤解。 明朝對藏傳佛教政策與對漢傳佛教政策有同有異。其重要差異之一是,明朝對藏傳佛教政策與對西部邊疆政策緊密相關,而對漢地佛教政策則於周邊關係政策基本無關。此外,部分士大夫以藏傳佛教為「番教」,認同程度遜於內地佛教。明朝一些皇帝因藏傳佛教的喇嘛多擅長某些「法術」,對其有特殊興趣,並因而導致士大夫針對相關政策的批評。 臺灣 臺灣佛教系統由大陆閩南地區傳來,世俗化的信仰體系(其中代表為巖仔和高僧信仰)為其一大特色,與以出家僧侶為主的叢林體系(以四大法脈為代表)並立。臺灣戰後時期,中國大陸傳入江浙系統的漢傳佛教,蓋過原有本土佛教勢力,使得原有的本土佛教體系常遭誤解。日治時代傳來日本佛教,共有八宗十四派的日本佛教支派來臺傳教,戰後,因政治因素影響撤出臺灣,至解除戒嚴後,才又重回臺灣弘法。此外,尚有藏傳佛教和上座部佛教傳入。臺灣大約35%人口是佛教徒,不過,其信仰人數可能與道教、儒教或一贯道等其他臺灣民間信仰,甚至與其他新興宗教有重疊的情況。 日本 由朝鲜半岛傳入,曾经被本土神道教信仰者物部氏排斥,跟信仰佛教的苏我氏打了長達十几年的战爭,最後物部氏的领导人遭到射杀,佛教才得以传播。到了平安时代日本两位高僧空海和最澄前往中国学习密宗与天台宗,回到日本空海創立真言宗建立高野山为根本道场,最澄在比叡山建立天台密宗道场成为一直到现今仍然日本佛教的两大丛林。近代明治维新兴起废释毁佛,隔年新任的太政官下令恢复佛教,并允许僧侣可以娶妻生子吃肉喝酒,形成現今的日本佛教。但日本佛教至今仍有严持戒律的僧侣。日本有約70%至80%人口佛教徒,日本人去世的时候,通常会举行佛教葬仪,故今日許多日本佛教徒不過是形式上的佛教徒,只參與喪禮與祭祖儀式等。 韓國 經中國傳入,在三國和高麗時期佛教興盛,到了李成桂建立朝鮮國時,因朱元璋斥責高麗王朝崇佛過度;李成桂採取崇儒抑佛政策,導致佛教遭到致命打擊,甚至有時連出家都被視為非法,而且如無特許,僧侶不得入京,僧侶地位根本是社會底層。一直到倭寇入侵朝鮮時,妙香山普賢寺的方丈西山和尚組織三千名僧兵抵抗,得到朝廷褒獎,佛教才有喘息之機。進入朝鮮日治時期後,朝鮮總督府解除對佛教的種種禁制,佛教得以大力傳播,總督府允許僧侶肉食與結婚。目前韓國人口中有逾两成的佛教徒,較基督徒少,現在「曹溪宗」屬於禪門,是韓國25個佛教流派中最大、最權威的一支,各界均對其「敬而親之」。「曹溪宗」在韓極具影響力,被視為有左右韓國選舉的力量。總統候選人無論信佛與否,都一定會到「曹溪宗」的寺廟拜會,新任韓國總統就職後,也一定親自拜訪曹溪宗的寺廟。在朝鲜,由於官方提倡無神論的關係,佛教则遭到限制。 美國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國近年快速發展,已有信徒150萬左右,是美國第四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後來改信佛教的。並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於,人們認為像达赖喇嘛和一行禅师這樣的傑出佛教大師們在向社會貢獻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別人信奉什麼。」據 Association of Statisticians of American Religious Bodies 2010年的調查,大部分美国佛教徒住在東西兩岸,約75%的佛教徒住在人口超過一百萬的都會區,而加州聖荷西是佛教徒人口比例最高的都會區,占1.25%。不少佛教徒是猶太人。 歐洲 歐洲的知識份子自1870年代以來對佛教感興趣,例如哲學家亞瑟·叔本華和尼采以及神秘主義者如海倫娜·布拉瓦茨基都受到佛教影響。歐洲佛教聯盟是歐洲最大的佛教組織,根據其估計歐洲佛教徒約有1-4百萬。學術界的保守估計則是一百多萬。 宗派 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是學術界對佛教的歷史分期,指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到佛教第一次分裂前的時期。 傳說佛陀般涅槃三個月後,五百位阿羅漢舉行第一次結集,由优波离诵出律藏,阿难诵出經藏,以口頭传誦的方式流傳。主流的學術觀點認為論藏是在部派分裂後才逐步完善建立。不過佛陀的時代可能已經有作為阿毗達摩雛型的論母(mātŗkā)出現。 部派佛教 佛教教團經過二百年发展发生根本分裂,由於戒律、教義見解不同,造成上座部與大眾部分裂進入部派佛教時代。之後又陸續分裂,最後形成20(或說18)個部派。 大乘佛教将兴起之前的傳統佛教教義視為只求自身救度的小乘佛教。不過,沒有自稱為「小乘」的佛教教團,「小乘」是大乘佛教對於其他佛教宗派的教義加以優劣判定的稱呼,其所破斥的對象尤指毗婆沙師,亦即說一切有部。(當時各佛教教派都有宗派教義優劣判定的用語,例如說一切有部批分別說部是無知果、是黑暗果,南傳上座部的《島史》稱自己以外的部派是荊棘) 由於“小乘”一詞含有貶謫或宗派教義優劣判定的意義在,故學術界已漸漸不用此詞。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以及尼泊爾和印度米佐拉姆邦、阿魯納恰爾邦),與極度推崇菩薩乘教義的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教派。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文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中國與東北亞的北傳佛教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大寺派(Mahāvihāra-nikāya),上座部佛教中的主要教義內容以及大多數成員的修行方向是解脫道,但上座部佛教中仍然有菩薩道的教義部份,參見南傳菩薩道。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佛教宗派。初、中期的大乘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成為漢傳佛教。中、後期大乘佛教則傳入西藏、蒙古和俄羅斯部分地區,成為藏傳佛教,顯密並行。 大眾部佛教的修行目標為成佛,因此在修行方法上強調修持菩薩乘,在教典上遵奉大乘佛教版本的大藏經內容,教理求自利利他,圓滿成佛,分為中觀學派和唯識學派(或認為有如來藏學派)。其教義是以三皈五戒十善、四聖諦、十二因緣為基礎,進學六度波羅蜜,以致圓滿相關波羅蜜(以及綜合達到佛法所說的其他要件)而成佛。 中觀學派 唯識宗 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由玄奘三藏自印度傳入中國,承傳彌勒菩薩所創唯識無境的宗師依次為無著、世親、陳那、護法、戒賢、玄奘、窺基、慧沼、智周。祖庭為陝西大慈恩寺,故又稱慈恩宗。 宗義 法相宗基本教義為「法相唯識所現」,基於此觀點而提出「三自性」。 法性宗 天台宗 華嚴宗 禪宗 傳說釋尊在靈山法會以佛心印心的方式,將佛陀心印傳給禪宗初祖摩訶迦葉尊者。爾後才由摩訶迦葉尊者創立禪宗門派,直至第28代禪宗祖師菩提達摩方傳至中國。其祖庭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五祖镇的五祖寺。 宗義 在南北朝時期,印度僧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創立了中國的禪宗,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亦成為禪宗基本教義。禪宗認為解脫不在身外,也無須借助經典的指導。解脫之道就在人的內心,只要能夠放下執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脫。 教典 禪宗會以《金剛經》、《六祖壇經》、《圓覺經》、《維摩詰經》作為依據。
表中各项列出了现时世界各主权国家、各邦联组成国、未受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属地、海外领土等政治实体。 国家用粗体字表示(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美國等),其中对联合国会员国、观察员国等争议较少的国家实体以人口数量从多到少进行排序(非联合国会员国序号为斜体)。 海外领地、自治政体等非国家单位以底線表示(例如:香港、波多黎各等)。 參見 各国家和地区人口密度列表
列表 表中各项列出了现时世界各主权国家、各邦联组成国、未受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属地、海外领土等政治实体。 国家用粗体字表示(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美國等),其中对联合国会员国、观察员国等争议较少的国家实体以人口数量从多到少进行排序(非联合国会员国序号为斜体)。 海外领地、自治政体等非国家单位以底線表示(例如:香港、波多黎各等)。
+42 -- 不再使用(曾分配給直到其解体) +420 -- +421 -- +423 -- (曾用+41-75) +43 -- +44 -- +44-1481 -- +44-1534 -- +44-1624 -- +45 -- +46 -- +47 -- +47-79 -- +48 -- +49 -- 区域5 北美电话编号计划以外的美洲地区 +500 -- +500-x -- +501 -- +502 -- +503 -- +504 -- +505 -- +506 -- +507 -- +508 -- +509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0 -- (包括及) +591 -- +592 -- +593 -- +594 -- +595 -- +596 -- (曾分配给秘鲁,参见上方+51) +597 -- +598 -- +599 -- 曾用于,现改为以下: +599-3 -- +599-4 -- +599-5 -- 一度用于,现因加入NANP改用+1-721(参见上方区域1) +599-7 -- +599-8 -- 一度用于,参见上方+297 +599-9 -- 区域6 东南亚及大洋洲 +60 -- +61 -- (参见下方+672) +61-8-9162 -- +61-8-9164 -- +62 -- +63 -- +64 -- +64-xx -- +65 -- +66 -- +670 -- (该国独立前曾用+62-39,该区号曾用于北马里亚纳群岛,现加入NANP而改用+1-670,参见上方区域1) +671 -- 曾分配給,現因加入NANP而改用+1-671(参见上方区域1) +672 -- 澳大利亚海外领地(参见上方+61澳大利亚,该区号曾分配给,参见上方+670) +672-1x -- +672-3 -- +673 -- +674 -- +675 -- +676 -- +677 -- +678 -- +679 -- +680 -- +681 -- +682 -- +683 -- +684 -- 曾分配給,現因加入NANP而改用+1-684(参见上方区域1) +685 -- +686 -- +687 -- +688 -- +689 -- +690 -- +691 -- +692 -- 区域7 部分前苏联地區 +7 -- +7-6xx/7xx -- (预留区号+997但未使用) +7-840/940 -- (参见+995-44) +7 850 / 929 -- (参见+995 34) +7 856 / 949 – (参见+380 71) +7 959 – (参见 +380 72) 区域8 东亚及特殊服务 (其中也包含了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以及南亚的孟加拉国) +800 -- 国际免费电话(UIFN) +808 -- 保留给 +81 -- +82 -- +84 -- +850 -- +852 -- ,南极昆仑站 +853 -- +855 -- +856 -- +857 -- 未分配,曾用于ANAC卫星服务 +858 -- 未分配,曾用于ANAC卫星服务 +86 -- +870 -- Inmarsat“SNAC”服务 +871 -- 未分配(2008年前曾用于Inmarsat东大西洋区) +872 -- 未分配(2008年前曾用于Inmarsat太平洋区) +873 -- 未分配(2008年前曾用于Inmarsat印度洋区) +874 -- 未分配(2008年前曾用于Inmarsat西大西洋区) +875 -- 预留给海洋行動通訊服务
+1-876/658: 区域2 大部分非洲国家 (其中还包含不属于非洲的阿鲁巴、法罗群岛、格陵兰和英属印度洋领地) +20 -- +211 -- +212 -- (包括西撒哈拉) +213 -- +216 -- +218 -- +220 -- +221 -- +222 -- +223 -- +224 -- +225 -- +226 -- +227 -- +228 -- +229 -- +230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239 -- +240 -- +241 -- +242 -- +243 -- +244 -- +245 -- +246 -- +247 -- +248 -- +249 -- +250 -- +251 -- +252 -- +253 -- +254 -- +255 -- +255-24 -- ,用以替换从未使用的+259 +256 -- +257 -- +258 -- +259 -- 原本保留给但从未正式分配,参见+255坦桑尼亚 +260 -- +261 -- +262 -- +262-269/639 -- (分别用于固定电话和手机,曾使用科摩罗之+269) +263 -- +264 -- +265 -- +266 -- +267 -- +268 -- +269 -- (马约特亦曾使用该区号,但后来改为+262留尼旺) +27 -- +290 -- +290-8 -- +291 -- +295 -- 不再使用(曾分配给圣马力诺,参见+378) +296 -- 不再使用(曾分配给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297 -- +298 -- +299 -- 区域3-4 欧洲 起初,两位数的区号会分配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等人口较多的国家,以弥补他们国内较长的电话号码;三位数的区号则分配给人口较小的国家如冰岛。自1980年之后,无论国家的人口数量有多少,新分配的区号均为三位数。 (其中也包含了西亚的亚美尼亚和塞浦路斯) +30 -- +31 -- +32 -- +33 -- +34 -- +350 -- +351 -- +351 291 – (仅限固定电话) +351 292 – (仅限奧爾塔地区的固定电话) +351 295 – (仅限英雄港地区的固定电话) +351 296 – (仅限蓬塔德爾加達和聖米格爾島地区的固定电话) +352 -- +353 -- +354 -- +355 -- +356 -- +357 -- (包括) +358 -- +358-18 -- +359 -- +36 -- (曾分配给土耳其,参见下方+90) +37 -- 不再使用(曾被分配给,直至两德统一,参见下方德国+49) +370 -- (曾使用+7-012) +371 -- (曾使用+7-013) +372 -- (曾使用+7-014) +373 -- (曾使用+7-042) +374 -- (曾使用+7-885) +374-47 -- (固定电话,曾使用+7-893) +374-97 -- (手机号码) +375 -- +376 -- (曾使用+33-628) +377 -- (曾使用+33-93) +378 -- (曾使用+39-549) +379 -- 分配给,但实际使用意大利+39-06698 +38 -- 不再使用(曾被分配給直到其解体) +380 -- +381 -- +382 -- +383 -- +385 -- +386 -- +387 -- +388 -- 不再使用(曾分配给) +389 -- +39 -- +39-06-698 – (已分配+379,但未正式使用) +39 0549 - (如果从意大利拨打) +41-91 – (意大利的外飞地意大利金皮庸的拨号) +40 -- +41 -- +41-91 – (意大利的外飞地意大利金皮庸的拨号) +42 -- 不再使用(曾分配給直到其解体) +420 -- +421 -- +423 -- (曾用+41-75) +43 -- +44 -- +44-1481 -- +44-1534 -- +44-1624 -- +45 -- +46 -- +47 -- +47-79 -- +48 -- +49 -- 区域5 北美电话编号计划以外的美洲地区 +500 -- +500-x -- +501 -- +502 --
閔氏(又作吳氏,朝鮮人,袁世凱盟交朝鮮大臣金允植介紹,第三妾金氏兩個陪嫁姑娘之一) 第四子 克端,娶天津鹽商何仲璟之女何慎基為妻。 第二女 仲禎,嫁薛福成之孫,薛南溟之子薛觀瀾。 第四女 次禎(早亡) 第七女 復禎,嫁蔭昌子蔭鐵閣。 第五妾 楊氏(天津楊柳青人,小戶人家,精明能幹) 第六子 克桓,娶陳啟泰之女陳征為妻。 第八子 克軫,娶周馥之女周瑞珠為妻。 第九子 克玖,娶黎元洪次女黎紹芳為妻。 第十一子 克安,娶天津鹽商李士銘的女兒李寶慧為妻,妻早亡,再娶外交官張謙和唐寶璋之女張美生,即張蔭棠孫女和唐紹儀外孫女。 第五女 季禎,嫁陸寶忠之子。 第十五女 玲禎(早亡) 第六妾 葉蓁(南京人) 第十四子 克捷,娶北京女招待王氏為妻。 第十七子 克友,娶京劇演員於雲鵬的女兒為妻。 第九女 福禎 第十一女 奇禎 第十二女 瑞禎 第七妾 張氏(河南人,未生育子女) 第八妾 郭寶仙(蘇州人) 第十三子 克相,娶那桐的孫女张寿芳為妻,後又娶陳炳焜女兒陈思行為妻。 第十五子 克和,娶鹽商張調宸之女為妻。 第十四女 怙禎,嫁曹錕的長子曹士岳。 第九妾 劉氏(第五妾楊氏一個丫頭) 第十六子 克藩,早亡。 第十三女 儀禎,在季禎死後,續嫁陸寶忠之子。 袁世凯相关书籍 袁世凱 輯,新建陸軍兵略錄存,光緒二十四年排印本 袁世凱 輯,訓練操法詳晰圖說,光緒二十五年石印本 沈祖憲 輯,養壽園奏議輯要 淸 甘厚慈 輯,北洋公牘類纂,光緒三十三年排印本 淸 甘厚慈 輯,北洋公牘類纂續編,宣統二年排印本 沈祖憲 吳闓生輯,容庵弟子记,1913年 淸 袁克文 撰并輯,洹上私乘,大东书局,1926年 劉成禺 撰,洪憲紀事詩本事簿註 陸純 輯,袁大總統書牘彙編,民國三年序排印本 國事新聞社 輯,北京兵變始末記,民國元年序排印本 黃毅 輯,袁氏盜國記,民國五年序排印本 白蕉 撰,袁世凱與中華民國,人文月刊社,1936年 梁啓超 撰,盾鼻集,民國五年序排印本 庾恩暘 撰,《雲南首義擁護共和始末記》,民國六年序排印本 闕名 撰,袁世凱全傳 袁世凱佚事,民國中排印本 洪憲公報 洪憲元年一月六日至三月二十四日(卽政府公報),政事堂印鑄局 發行 黃遠庸 撰,遠生遺著(卽黃遠生遺著),民國八年序排印本 張維翰 輯,民初文獻一束,鈔本 阮忠樞 等輯,居仁日覽,鈔本 [日]佐藤铁治郎,袁世凯,天津时闻报馆,宣统二年(1910年) [日]佐藤铁治郎 著,孔祥吉、村田雄二郎 整理,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此书为上一书之新版) 金陵中立騃汉撰,袁世凯之新出现:六集,光明书社,上海,1911年 [日]关矢越山(关矢充郎),怪杰袁世凯,实业之日本社,大正二年(1913年)五月 [日]内藤顺太郎 著,范石渠 译,袁世凯,文汇图书局,1914年 [日]内藤顺太郎 著,张振秋 译,袁世凯正传,广益书局,1914年 亚苏,救亡 袁世凯叛国自帝之真相,亚强社,1915年 袁世凯全传,上海:文艺编译社,1916年 野史氏辑,袁世凯轶事,上海:文艺编译社,1916年 野史氏辑,袁世凯轶事续录,上海:文艺编译社,1916年 云南政报发行所,袁世凯伪造民意纪实,云南政报发行所,1916年 民心社 辑,最新袁世凯,泰东图书局,1916年 袁世凯撰,襟霞阁主编,袁世凯家书,上海:共和书局,1925年 平如衡,袁世凯家书 (第七版),上海:中央书店,1936年 国立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袁世凯奏折专辑,台北:廣文,1970年 Lo Hui-min (ed.)(1976) The correspondence of G.E. Morrison 1: 1895-191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 Hui-min (ed.)(1978) The correspondence of G.E. Morrison 2: 1912-192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澳]骆惠敏编,陈霞飞译,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尼·莫理循书信集,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年 天津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袁世凯奏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佚名撰,中日交涉纪事本末,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袁世凯家书,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90年 天津市档案馆辑,袁世凯天津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陈瑞芳 王会娟编辑,北洋军阀史料 袁世凯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馆藏北洋军阀史料 袁世凯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第八女 環禎(早亡), 第十女 思禎,嫁鄒文凱(北京憲兵司令) 第四妾 閔氏(又作吳氏,朝鮮人,袁世凱盟交朝鮮大臣金允植介紹,第三妾金氏兩個陪嫁姑娘之一) 第四子 克端,娶天津鹽商何仲璟之女何慎基為妻。 第二女 仲禎,嫁薛福成之孫,薛南溟之子薛觀瀾。 第四女 次禎(早亡) 第七女 復禎,嫁蔭昌子蔭鐵閣。 第五妾 楊氏(天津楊柳青人,小戶人家,精明能幹) 第六子 克桓,娶陳啟泰之女陳征為妻。 第八子 克軫,娶周馥之女周瑞珠為妻。 第九子 克玖,娶黎元洪次女黎紹芳為妻。 第十一子 克安,娶天津鹽商李士銘的女兒李寶慧為妻,妻早亡,再娶外交官張謙和唐寶璋之女張美生,即張蔭棠孫女和唐紹儀外孫女。 第五女 季禎,嫁陸寶忠之子。 第十五女 玲禎(早亡) 第六妾 葉蓁(南京人) 第十四子 克捷,娶北京女招待王氏為妻。 第十七子 克友,娶京劇演員於雲鵬的女兒為妻。 第九女 福禎 第十一女 奇禎 第十二女 瑞禎 第七妾 張氏(河南人,未生育子女) 第八妾 郭寶仙(蘇州人) 第十三子 克相,娶那桐的孫女张寿芳為妻,後又娶陳炳焜女兒陈思行為妻。 第十五子 克和,娶鹽商張調宸之女為妻。 第十四女 怙禎,嫁曹錕的長子曹士岳。 第九妾 劉氏(第五妾楊氏一個丫頭) 第十六子 克藩,早亡。 第十三女 儀禎,在季禎死後,續嫁陸寶忠之子。 袁世凯相关书籍 袁世凱 輯,新建陸軍兵略錄存,光緒二十四年排印本 袁世凱 輯,訓練操法詳晰圖說,光緒二十五年石印本 沈祖憲 輯,養壽園奏議輯要 淸 甘厚慈 輯,北洋公牘類纂,光緒三十三年排印本 淸 甘厚慈 輯,北洋公牘類纂續編,宣統二年排印本 沈祖憲 吳闓生輯,容庵弟子记,1913年 淸 袁克文 撰并輯,洹上私乘,大东书局,1926年 劉成禺 撰,洪憲紀事詩本事簿註 陸純 輯,袁大總統書牘彙編,民國三年序排印本 國事新聞社 輯,北京兵變始末記,民國元年序排印本 黃毅 輯,袁氏盜國記,民國五年序排印本 白蕉 撰,袁世凱與中華民國,人文月刊社,1936年 梁啓超 撰,盾鼻集,民國五年序排印本 庾恩暘 撰,《雲南首義擁護共和始末記》,民國六年序排印本 闕名 撰,袁世凱全傳 袁世凱佚事,民國中排印本 洪憲公報 洪憲元年一月六日至三月二十四日(卽政府公報),政事堂印鑄局 發行 黃遠庸 撰,遠生遺著(卽黃遠生遺著),民國八年序排印本 張維翰 輯,民初文獻一束,鈔本 阮忠樞 等輯,居仁日覽,鈔本 [日]佐藤铁治郎,袁世凯,天津时闻报馆,宣统二年(1910年) [日]佐藤铁治郎 著,孔祥吉、村田雄二郎 整理,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此书为上一书之新版) 金陵中立騃汉撰,袁世凯之新出现:六集,光明书社,上海,1911年 [日]关矢越山(关矢充郎),怪杰袁世凯,实业之日本社,大正二年(1913年)五月 [日]内藤顺太郎 著,范石渠 译,袁世凯,文汇图书局,1914年 [日]内藤顺太郎 著,张振秋 译,袁世凯正传,广益书局,1914年 亚苏,救亡 袁世凯叛国自帝之真相,亚强社,1915年 袁世凯全传,上海:文艺编译社,1916年 野史氏辑,袁世凯轶事,上海:文艺编译社,1916年 野史氏辑,袁世凯轶事续录,上海:文艺编译社,1916年 云南政报发行所,袁世凯伪造民意纪实,云南政报发行所,1916年 民心社 辑,最新袁世凯,泰东图书局,1916年 袁世凯撰,襟霞阁主编,袁世凯家书,上海:共和书局,1925年 平如衡,袁世凯家书 (第七版),上海:中央书店,1936年 国立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袁世凯奏折专辑,台北:廣文,1970年 Lo Hui-min (ed.)(1976) The correspondence of G.E. Morrison 1: 1895-191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 Hui-min (ed.)(1978) The correspondence of G.E. Morrison 2: 1912-192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澳]骆惠敏编,陈霞飞译,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尼·莫理循书信集,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年 天津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袁世凯奏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佚名撰,中日交涉纪事本末,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袁世凯家书,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90年 天津市档案馆辑,袁世凯天津档案史料选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陈瑞芳 王会娟编辑,北洋军阀史料 袁世凯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馆藏北洋军阀史料 袁世凯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全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委会辑,袁世凯未刊书信稿,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年 文斐,我所知道的袁世凯,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袁静雪,袁克齐著,袁世凯秘辛,香港:东西文化事业公司 骆宝善
彝族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爨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經由對於丁公陶文與龍山文化的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馮時認為,丁公陶文屬於古彝文系統。 關於爨文的來源也有其傳說,其一:在貴州彝族文獻《西南彝志》中說是一位名為伊阿武的人發明了彝族文字,他是一位極為聰明、知天象地理的人,他創造了文字,並撰寫了很多書籍。但在同一書中,又記載了一位恆本阿魯,他創造了供奉祖先、彝族的象形文字。其二:彝文《帝王世紀‧人類歷史》中提到,創造文字的是一名祭司─密阿疊者,他造文字、立典章,文化由他開始。而在貴州畢節的彝族傳說認為是一位吉祿老人從刻劃六種家禽、六種野獸的形象中得到啟示,進而演化成了彝文。其三:雲南紅河縣彝族則認為,有個叫做尼蒔的天上人,他種了兩棵樹木,分別是銀樹與金樹,待花開了,金樹開了3,500朵花,成了3,500個彝文字,銀樹也開了3,500朵花,也成了彝文字。於是,7,000個彝文字便如此誕生了。 还有一种说法,雲南元江、新平等哀牢山彝家山寨中,有智慧老人伯博耿根據鳥獸的足跡和形象來造字。 为使彝文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1975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制订了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文字,并设计出“彝语拼音符号”,便于注音学习。1980年国务院批准该方案。已在四川彝族地区推广使用。 迎賓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杀鸡”迎宾待客之习。 婚俗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若悔婚,提出悔婚方需付出一定代价。以前彝族分黑白两种,以黑为贵,互不通婚。彝族人通婚要求比较严格,多为本民族内通婚。彝族男女經過成人禮後,便具有婚戀的權利,而婚嫁前後都有相應的宗教儀式。男女聯姻組成新家庭,需要得到祖先的同意,否則將得不到保佑。為了確保男女關係上的合法性、穩定性,以及後代繁衍的健康,彝族擁有許多婚俗上的禁忌:在彝族的觀念中,阿姨等同母親,姨表兄妹、姊弟則等於親兄妹、亲姐弟,因此嚴禁姨表兄妹、姊弟間通婚;輩分不同的親戚禁婚,通常姊妹不能嫁給輩分不同的兩個男子。 雲南大理州彝族在說親、訂親、接親時都要祭祖。男方聘請的媒人初到女方家提親時,要帶上香火與茶酒,進門後第一件事為敬拜女方神堂上的祖靈;訂親時要將男方帶來的大公雞拿到祖靈前獻祭;迎親時,男方要帶祭祖飯籮,供於女方家的祖堂;舉行婚禮的第一天晚上,男女雙方要在各自祖宗神堂前拜祖。 彝族婚姻尤其注重生辰八字,若生辰相剋則禁止結婚。雲南小涼山彝族忌諱女子於偶數年齡結婚,尤其是二十二歲結婚會給男方帶來不祥。同時也忌諱在每月的十三和十九日結婚,此時被認為是「虎口日」,將會有較多的災難。 雲南巍山縣彝族認為穿白衣等於穿孝服,因此結婚的新人不能穿白衣,新婚婦女被禁止爬上樓上的月台。 川滇彝族認為在接新娘的途中,新娘會附上鬼,因此衍生出獨特的為新娘消災免難儀式。新娘到夫家後,畢摩會為新娘除邪,取樹枝和茅草紮成人形代表新娘,彝語稱其「鍋日」或「惡日」,將人形插於地,用醋湯蒸熏後念經誦咒,同時取數粒豆子放在主人家打死的豬上。當新娘進屋,畢摩令家中男子以一根紅線栓在頭上、女性用藍線栓頭、小孩用紅線栓手,畢摩割斷栓於所有人身上的線,改繫在「鍋日」頭上,將其拋於荒野外。送走時需開槍逐鬼,經過此儀式後,由新娘帶來的鬼邪就會由「鍋日」帶走,保全家中平安。 饮食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 调料类主要采集三种野生植物,一为“哈拉古”树叶,一为乔木“穆库”的根和花,一为草本植物“切批切克”的根。这三种植物均有奇特的香味。 饮料类主要为酒,彝族待客以酒为主,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对酒的重视。彝族的酒主要有坛坛酒(又称咂酒)、桶酒、水酒等。 凉山彝族喜吸兰花烟,其它地区彝族喜吸叶子烟。许多彝族地区有饮茶的习惯,茶从汉区输入,但也有自种的,如贵州水城玉舍一带彝族就擅长种茶,饮前将茶放在一个小罐中烤香,而后再放水煮开食用,称为“烤茶”。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节庆 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彝曆使用十月太陽曆。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彝族年、跳公节、插花节、火把节、二月八年节、祭龙(祈雨)等。 彝族年: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 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此外,黔西、滇东彝族在农历的三月三要过祭山节;云南石屏、元阳、巍山一带的彝族每年要过两次祭龙节,第一次在夏历二月第一个属龙日,第二次在秋收前,称“赔龙”,意为感谢龙王爷的雨露之恩;云南楚雄的彝族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要举行插花节,以祝愿幸福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广西那坡、云南富宁一带的彝族在农历四月要举办跳弓节,农历三月三为广西隆林彝族的护林节。 姓名 彝族歷史上曾使用父子連名制,後來發展成姓名制。传统文化中,彝族姓名遵循“姓、名、性别标志词”的结构。其中姓和名多为两个或以上音节,其中姓氏的来源包括祖先名字、祖先职业、祖先社会等级。其中名又分为“本名”和“尊名”两部分,本名主要用于族谱、宗教仪式和长辈的称呼;尊名又称作雅名,则用于晚辈对长辈的称呼。命宫、生肖、族名、器具、五谷、数量、家庭排行、星座都可成为彝族姓名命名的依据。而性别标志词具体体现为男性为“惹”、女性为“莫”。 中国境内的彝族需将其姓名基于普通话读音音译转写为汉字,此类转写通常采用记音为主的原则而忽略其汉字音译名在汉字中的含义。近年来有汉语水平较高彝族人在汉译姓名时会考虑其汉字含义,如彝族作家琼梦石加的姓“琼梦”通常被汉译为“曲木”或“邱莫”;亦有彝族选择将自己姓名冠汉姓、汉名或完全使用汉名:如琼梦石加的汉名为邱志忠。 名人 奢香:明朝四川彝族恒部公主,貴州彝族水西土司,后为貴州宣慰使,封順德夫人 劉淑貞:明朝貴州彝族水東土司,后為貴州宣慰使,封明德夫人 龙云:云南省政府主席 盧漢:云南省政府主席 施以谦:国民政府陆军少将参谋长 楚圖南:民盟中央主席 伍精华: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龙志毅:贵州省政协主席,著名作家 小叶丹(果基约达):四川彝族沽基家的头人.与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 杨丽坤:中国电影女演员,主演《五朵金花》和《阿诗玛》 何洁:中国女歌手 曲比阿乌:女高音歌唱家
忙怀彝族布朗族乡(云南省临沧市云县) 中国彝族人口分布 2000年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各地彝族人口列表(普查时点人口,单位:人) 分县彝族人口分布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 (只统计彝族人口大于>1% 的县。) 文化 语言 彝族人说彝族语言,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和云南宁蒗等县,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和广西,其余3个方言分布在云南。 文字 彝族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爨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經由對於丁公陶文與龍山文化的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馮時認為,丁公陶文屬於古彝文系統。 關於爨文的來源也有其傳說,其一:在貴州彝族文獻《西南彝志》中說是一位名為伊阿武的人發明了彝族文字,他是一位極為聰明、知天象地理的人,他創造了文字,並撰寫了很多書籍。但在同一書中,又記載了一位恆本阿魯,他創造了供奉祖先、彝族的象形文字。其二:彝文《帝王世紀‧人類歷史》中提到,創造文字的是一名祭司─密阿疊者,他造文字、立典章,文化由他開始。而在貴州畢節的彝族傳說認為是一位吉祿老人從刻劃六種家禽、六種野獸的形象中得到啟示,進而演化成了彝文。其三:雲南紅河縣彝族則認為,有個叫做尼蒔的天上人,他種了兩棵樹木,分別是銀樹與金樹,待花開了,金樹開了3,500朵花,成了3,500個彝文字,銀樹也開了3,500朵花,也成了彝文字。於是,7,000個彝文字便如此誕生了。 还有一种说法,雲南元江、新平等哀牢山彝家山寨中,有智慧老人伯博耿根據鳥獸的足跡和形象來造字。 为使彝文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1975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制订了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文字,并设计出“彝语拼音符号”,便于注音学习。1980年国务院批准该方案。已在四川彝族地区推广使用。 迎賓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杀鸡”迎宾待客之习。 婚俗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若悔婚,提出悔婚方需付出一定代价。以前彝族分黑白两种,以黑为贵,互不通婚。彝族人通婚要求比较严格,多为本民族内通婚。彝族男女經過成人禮後,便具有婚戀的權利,而婚嫁前後都有相應的宗教儀式。男女聯姻組成新家庭,需要得到祖先的同意,否則將得不到保佑。為了確保男女關係上的合法性、穩定性,以及後代繁衍的健康,彝族擁有許多婚俗上的禁忌:在彝族的觀念中,阿姨等同母親,姨表兄妹、姊弟則等於親兄妹、亲姐弟,因此嚴禁姨表兄妹、姊弟間通婚;輩分不同的親戚禁婚,通常姊妹不能嫁給輩分不同的兩個男子。 雲南大理州彝族在說親、訂親、接親時都要祭祖。男方聘請的媒人初到女方家提親時,要帶上香火與茶酒,進門後第一件事為敬拜女方神堂上的祖靈;訂親時要將男方帶來的大公雞拿到祖靈前獻祭;迎親時,男方要帶祭祖飯籮,供於女方家的祖堂;舉行婚禮的第一天晚上,男女雙方要在各自祖宗神堂前拜祖。 彝族婚姻尤其注重生辰八字,若生辰相剋則禁止結婚。雲南小涼山彝族忌諱女子於偶數年齡結婚,尤其是二十二歲結婚會給男方帶來不祥。同時也忌諱在每月的十三和十九日結婚,此時被認為是「虎口日」,將會有較多的災難。 雲南巍山縣彝族認為穿白衣等於穿孝服,因此結婚的新人不能穿白衣,新婚婦女被禁止爬上樓上的月台。 川滇彝族認為在接新娘的途中,新娘會附上鬼,因此衍生出獨特的為新娘消災免難儀式。新娘到夫家後,畢摩會為新娘除邪,取樹枝和茅草紮成人形代表新娘,彝語稱其「鍋日」或「惡日」,將人形插於地,用醋湯蒸熏後念經誦咒,同時取數粒豆子放在主人家打死的豬上。當新娘進屋,畢摩令家中男子以一根紅線栓在頭上、女性用藍線栓頭、小孩用紅線栓手,畢摩割斷栓於所有人身上的線,改繫在「鍋日」頭上,將其拋於荒野外。送走時需開槍逐鬼,經過此儀式後,由新娘帶來的鬼邪就會由「鍋日」帶走,保全家中平安。 饮食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 调料类主要采集三种野生植物,一为“哈拉古”树叶,一为乔木“穆库”的根和花,一为草本植物“切批切克”的根。这三种植物均有奇特的香味。 饮料类主要为酒,彝族待客以酒为主,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对酒的重视。彝族的酒主要有坛坛酒(又称咂酒)、桶酒、水酒等。 凉山彝族喜吸兰花烟,其它地区彝族喜吸叶子烟。许多彝族地区有饮茶的习惯,茶从汉区输入,但也有自种的,如贵州水城玉舍一带彝族就擅长种茶,饮前将茶放在一个小罐中烤香,而后再放水煮开食用,称为“烤茶”。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节庆 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彝曆使用十月太陽曆。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彝族年、跳公节、插花节、火把节、二月八年节、祭龙(祈雨)等。 彝族年: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 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此外,黔西、滇东彝族在农历的三月三要过祭山节;云南石屏、元阳、巍山一带的彝族每年要过两次祭龙节,第一次在夏历二月第一个属龙日,第二次在秋收前,称“赔龙”,意为感谢龙王爷的雨露之恩;云南楚雄的彝族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要举行插花节,以祝愿幸福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广西那坡、云南富宁一带的彝族在农历四月要举办跳弓节,农历三月三为广西隆林彝族的护林节。 姓名 彝族歷史上曾使用父子連名制,後來發展成姓名制。传统文化中,彝族姓名遵循“姓、名、性别标志词”的结构。其中姓和名多为两个或以上音节,其中姓氏的来源包括祖先名字、祖先职业、祖先社会等级。其中名又分为“本名”和“尊名”两部分,本名主要用于族谱、宗教仪式和长辈的称呼;尊名又称作雅名,则用于晚辈对长辈的称呼。命宫、生肖、族名、器具、五谷、数量、家庭排行、星座都可成为彝族姓名命名的依据。而性别标志词具体体现为男性为“惹”、女性为“莫”。 中国境内的彝族需将其姓名基于普通话读音音译转写为汉字,此类转写通常采用记音为主的原则而忽略其汉字音译名在汉字中的含义。近年来有汉语水平较高彝族人在汉译姓名时会考虑其汉字含义,如彝族作家琼梦石加的姓“琼梦”通常被汉译为“曲木”或“邱莫”;亦有彝族选择将自己姓名冠汉姓、汉名或完全使用汉名:如琼梦石加的汉名为邱志忠。 名人 奢香:明朝四川彝族恒部公主,貴州彝族水西土司,后为貴州宣慰使,封順德夫人 劉淑貞:明朝貴州彝族水東土司,后為貴州宣慰使,封明德夫人 龙云:云南省政府主席 盧漢:云南省政府主席 施以谦:国民政府陆军少将参谋长
逐禽左: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書 书法(书写,识字,作文)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數 算术知识。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盈不足、旁要。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提倡继承周代礼乐文化,大力推行六艺教育。《论语·述而》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艺”一般都解释为六艺。孔子自己早年受过良好的六艺教育,也十分擅长驾车,以礼、乐、射、御、书、數为教,创设了儒家学派。三千弟子当中,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孔子晚年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将它们作为教材教授弟子。孔子之后,六艺教育与六经教育成为儒家教育两大传统。 六艺的教育 中國 六艺教授可分为小学和大学,小学以书、數为主,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到了漢朝,以六經為尊,中央設太學,地方也開始設立郡學、州學、府學、縣學。晉武帝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始設國子學,與太學並立。南北朝時,或設國子學,或設太學,或兩者同設。北齊改名國子寺。隋文帝時以國子寺總轄國子、太學、四門等學。隋煬帝時改國子寺為國子監。唐代沿袭旧制,在国子监下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称为“六学”。六学之中,国子学地位最高,吸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太学吸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其他则吸收低级官员子弟,还可吸收一定数量的庶民子弟,並且还有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外国学生前来留学。 以书取人始于汉代,置书学博士始于晋代,而专门设置书学则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国子监书学馆的教科书包括《石經》、《說文》、《字林》等等,专门讲授书法。算学馆教课书包括《九章》、《海島》、《孫子》、《五曹》、《張丘建》、《夏侯陽》、《周髀》、《缀术》等等。国子监生员唯弹琴、习射不禁。因为乐、射两项属于儒家"六艺"范畴,不但不可禁止,还应大力提倡。唐代曾一度改国子监为司成馆、成均馆,后又恢复原名。 宋初,學制上仍沿唐舊制,承襲了廟學制的精神。惟國子監中,只設有國子學及太學。洪武初年规定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數 设科分教。洪武二年又重行规定,计分礼、射、书、數四科,颁经史礼仪等书,要生员熟读精通,朔望又须学射于射圃,每日习书500字,数学须通《九章算術》。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指示“国子生及县学生员皆习射……命国子监辟射圃赐诸生弓矢”。洪武二十三年,國子監修建了射圃,給監生分發了弓箭,供監生練武習射。孔庙、国子监西侧辟有空地,用作考核生员习射水平的射圃。此外,府学、县学也都修建了射圃。 明代杭州文庙之东设有射圃,是用来教学生练习射箭及武艺的地方。文庙生员有文武之分,射圃是武生员习武之所。武生员属教官管理,除骑射外,教以五经七书,晨将传及孝经四书,俾知大义。在射圃内,置备弓矢,教官率武生较射。明代武学创设于洪武年间,开始仅在大宁等儒学内设置武学科目,教导武官子弟。英宗正统年间,正式建立两京武学,分别设教授1人,训导6人,教习幼官及子弟未袭职者,储养训习以备任用。 北宋范仲淹创办的苏州府学,胡瑗主教,主张诸生习射游息,曾举行乡射。宋儒胡瑗、明儒颜元在自己主持的书院中推行六艺教育,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颜元针对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教育方法,主张把“六艺”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致力于培养有真本领的经世致用的全才。他提倡恢复“周孔正学”,主张以“六德、六行、六艺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之类,教其门人”,尤重六艺之学。 日本 日本模仿唐朝国子监,按照《养老律令》学令规定,统一了六学,建立了以培养官吏为目的的大学寮。日本大学寮的科目有明经道、算道、书道、音道等。明经道研究九经,即三经,三传,三礼:《诗经》,《书经》,《易经》;《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传》;《周礼》,《仪礼》,《礼记》。算经条规定的教科书也包括孙子、五曹、九章、海岛、六章、缀术、三开重差、周髀、九司。也同样规定不得作乐及杂戏唯弹琴习射不禁。而在各地方藩国设立“国学”。至江户时期,德川幕府实行“文治”政策,中央设昌平坂“学问所”,各藩国设“藩校”,有的地方在藩校下还有“乡校”。幕府在藩士教育上贯彻了朱元璋“文武兼备”的教育理念。藩校以六艺教育为基础,包括礼法、音乐、弓术、马术、习字、算术。 日本最大的藩校弘道馆还保留了“游于艺”的扁額。宫本武藏提出了“十能七藝”的说法,除了剑・槍・弓・馬・柔・砲六艺以外,又增加了兵法。各藩在各自藩校中設置武道場,並聘請師範。明治维新以后,1872年《学制令》颁布,一些藩校与私塾被改建为中等学校,六艺作为武士教育的一部分也延续了下去。 朝鮮國 朝鲜国学名成均馆,始建于1358年。朝鲜时代儒敎界提倡文武双全,礼、乐、射、御、书、數谓之“六礼”。六礼中的“射”,是儒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课程内容主要是儒教经典和修身养性等学问,读经典都有时间限定,如《大学》1个月,《中庸》2个月,《论语》、《孟子》各4个月,《书经》、《诗经》、《春秋》各6个月,《周易》、《礼记》各7个月等;儒生书写以工整的楷书为基础。 参見 七艺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逐水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 过君表: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 舞交衢:过通道而驱驰自如 逐禽左: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書 书法(书写,识字,作文)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數 算术知识。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盈不足、旁要。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提倡继承周代礼乐文化,大力推行六艺教育。《论语·述而》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艺”一般都解释为六艺。孔子自己早年受过良好的六艺教育,也十分擅长驾车,以礼、乐、射、御、书、數为教,创设了儒家学派。三千弟子当中,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孔子晚年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将它们作为教材教授弟子。孔子之后,六艺教育与六经教育成为儒家教育两大传统。 六艺的教育 中國 六艺教授可分为小学和大学,小学以书、數为主,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到了漢朝,以六經為尊,中央設太學,地方也開始設立郡學、州學、府學、縣學。晉武帝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始設國子學,與太學並立。南北朝時,或設國子學,或設太學,或兩者同設。北齊改名國子寺。隋文帝時以國子寺總轄國子、太學、四門等學。隋煬帝時改國子寺為國子監。唐代沿袭旧制,在国子监下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称为“六学”。六学之中,国子学地位最高,吸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太学吸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其他则吸收低级官员子弟,还可吸收一定数量的庶民子弟,並且还有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外国学生前来留学。 以书取人始于汉代,置书学博士始于晋代,而专门设置书学则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国子监书学馆的教科书包括《石經》、《說文》、《字林》等等,专门讲授书法。算学馆教课书包括《九章》、《海島》、《孫子》、《五曹》、《張丘建》、《夏侯陽》、《周髀》、《缀术》等等。国子监生员唯弹琴、习射不禁。因为乐、射两项属于儒家"六艺"范畴,不但不可禁止,还应大力提倡。唐代曾一度改国子监为司成馆、成均馆,后又恢复原名。 宋初,學制上仍沿唐舊制,承襲了廟學制的精神。惟國子監中,只設有國子學及太學。洪武初年规定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數 设科分教。洪武二年又重行规定,计分礼、射、书、數四科,颁经史礼仪等书,要生员熟读精通,朔望又须学射于射圃,每日习书500字,数学须通《九章算術》。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指示“国子生及县学生员皆习射……命国子监辟射圃赐诸生弓矢”。洪武二十三年,國子監修建了射圃,給監生分發了弓箭,供監生練武習射。孔庙、国子监西侧辟有空地,用作考核生员习射水平的射圃。此外,府学、县学也都修建了射圃。 明代杭州文庙之东设有射圃,是用来教学生练习射箭及武艺的地方。文庙生员有文武之分,射圃是武生员习武之所。武生员属教官管理,除骑射外,教以五经七书,晨将传及孝经四书,俾知大义。在射圃内,置备弓矢,教官率武生较射。明代武学创设于洪武年间,开始仅在大宁等儒学内设置武学科目,教导武官子弟。英宗正统年间,正式建立两京武学,分别设教授1人,训导6人,教习幼官及子弟未袭职者,储养训习以备任用。 北宋范仲淹创办的苏州府学,胡瑗主教,主张诸生习射游息,曾举行乡射。宋儒胡瑗、明儒颜元在自己主持的书院中推行六艺教育,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颜元针对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教育方法,主张把“六艺”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致力于培养有真本领的经世致用的全才。他提倡恢复“周孔正学”,主张以“六德、六行、六艺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之类,教其门人”,尤重六艺之学。 日本 日本模仿唐朝国子监,按照《养老律令》学令规定,统一了六学,建立了以培养官吏为目的的大学寮。日本大学寮的科目有明经道、算道、书道、音道等。明经道研究九经,即三经,三传,三礼:《诗经》,《书经》,《易经》;《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传》;《周礼》,《仪礼》,《礼记》。算经条规定的教科书也包括孙子、五曹、九章、海岛、六章、缀术、三开重差、周髀、九司。也同样规定不得作乐及杂戏唯弹琴习射不禁。而在各地方藩国设立“国学”。至江户时期,德川幕府实行“文治”政策,中央设昌平坂“学问所”,各藩国设“藩校”,有的地方在藩校下还有“乡校”。幕府在藩士教育上贯彻了朱元璋“文武兼备”的教育理念。藩校以六艺教育为基础,包括礼法、音乐、弓术、马术、习字、算术。 日本最大的藩校弘道馆还保留了“游于艺”的扁額。宫本武藏提出了“十能七藝”的说法,除了剑・槍・弓・馬・柔・砲六艺以外,又增加了兵法。各藩在各自藩校中設置武道場,並聘請師範。明治维新以后,1872年《学制令》颁布,一些藩校与私塾被改建为中等学校,六艺作为武士教育的一部分也延续了下去。 朝鮮國 朝鲜国学名成均馆,始建于1358年。朝鲜时代儒敎界提倡文武双全,礼、乐、射、御、书、數谓之“六礼”。六礼中的“射”,是儒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课程内容主要是儒教经典和修身养性等学问,读经典都有时间限定,如《大学》1个月,《中庸》2个月,《论语》、《孟子》各4个月,《书经》、《诗经》、《春秋》各6个月,《周易》、《礼记》各7个月等;儒生书写以工整的楷书为基础。 参見 七艺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中華百科全書:六藝 儒家
《庄子》《淮南子》、董仲舒《春秋繁露》《礼记》和《史记》中提到五经时的顺序都是《诗》《书》《礼》《易》《春秋》,到东汉时《汉书》《说文解字》都变成了《易》《书》《诗》《礼》《春秋》。 四书的顺序最初也不确定,最终由朱熹确定为《大學》《中庸》《论语》和《孟子》。 四书简介 《大學》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傳為孔子後學作。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大學》(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稱“《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中庸》 《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一篇,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記·孔子世家》稱“子思作《中庸》”。單篇流傳可考者,《漢書‧藝文志》載有《中庸說》二篇,《隋書‧經籍志》則載有梁武帝撰《中庸講疏》一卷。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中庸》(與《大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認為《中庸》是“孔門傳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大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從《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也大體上相同的。不過,現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於秦統一全國後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於《大學》,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為題,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內容為題了。 《論語》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經典。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是後來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討論內容的一部書。《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復章節出現。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加以註釋。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後各代註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注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孟子》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約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今山東鄒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儘管《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五经简介 《詩經》 《诗经》在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匯集了春秋中期前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认为是由孔子所編定。但学者认为是由鲁国乐官所编。《詩》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汉时有鲁、齐、韩三家言《诗》,后来又有《毛诗》,只有《毛诗》流传至今。 《尚書》 《尚书》古時稱《書》,是记言记事的简册泛称,主要记载帝王言论及活动。到孔子时代,《書》大约只残存百余篇,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时民间所藏的《书》基本上被焚毁,国家所藏的《书》也毁于战火。汉文帝时,秦朝博士伏生讲授保存下来的28篇《尚书》,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尚书》。《尚书》的称谓中“尚”便指“上古”,記載上起堯舜,下至东周,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 汉武帝末年。鲁共王拆除孔子的旧宅,从墙壁夹层中得到用秦代以前的大篆(籀文)写成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除与《今文尚书》相同的28篇外,多出16篇。西晋后,《尚书》全部散佚。东晋时梅赜献《孔传古文尚书》,包括与《今文尚书》相同的28篇(但析为33篇)和另外25篇,遂流传至今。现认为《孔传古文尚书》是伪书。 《禮記》 《禮記》亦称《小戴禮記》,共49篇,是先秦到秦漢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最初为西汉的戴圣所纂,但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戴圣本是今文《仪礼》博士,《仪礼》仅17篇,所记大多为士礼,故汉朝的儒家學者杂采当时能见到的各种文献以为己用。其内容较为驳杂,大致有记述礼节、记述政令、解释《仪礼》、记孔子言论、记述孔门及时人事、礼节考证、通论礼意或学术、记述制度、记述掌故、杂记等十种。东汉时郑玄为之作注,其文字较为通畅易读,流传较广。唐朝时取代《仪礼》的地位。 《周易》 《周易》也稱《易》《易經》,本是古代占卜之書,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文叙述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傳》为解释卦名、卦义、卦辞、爻辞的七种十篇,称为“十翼”“《易传》”“《易大传》”。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出现当在西周以前的远古年代,有学者认为《經》的编订在商末周初,《傳》作于春秋战国,非一人一时之作。古人認為經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等歷代聖人編定而成。內容廣泛記錄了西周社會各方面,包含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四书五經是四书和五經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書又稱為四子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 在戰國時原有「六經」的說法,為《詩》《書》《禮》《樂》《易》和《春秋》,排列顺序为《庄子》的《天下》、《天运》两篇的文内顺序,被出土郭店楚简所记“六经”名与顺序印证。项羽火烧咸阳宫,除《周易》作为术数之书得以幸免,其余四种皆毁。汉初,汉儒凭记忆与民间幸存之书恢复内容,汉武帝接续文景时已定官学的三种,将其全部定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五经之名正式确定。汉代整理的“五经”,如果按《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排列,六种为《易》《书》《诗》《禮》《春秋》以及《论语》《孝经》《小学》(汉代习称“五”,一般不包含“《乐》”)。六經中的《樂經》很早就亡佚了,《樂經》在汉代是否存在至今有争议,《漢書·藝文志》中無此書的記載。 “四书五经”的由来 五经 战国时已有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的说法。《庄子·天运》:“孔子对老聃说:‘我研究《诗》《书》《礼》《樂》《易》《春秋》六经,自以为时间很长了。’”当时称为“经”的不仅是儒家著作。《庄子·天下》说墨家弟子都读《墨经》,《荀子》中引有《道经》。经也並非都是孔子所著。后来“经”字神秘化,各宗教经典都称为“经”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中的《乐经》很早就亡佚了,《汉书·艺文志》中已无此书的记载。其他五种著作就称为“五经”。唐朝时因唐太宗令颜师古考订《五经定本》,令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其孔撰官修的《礼记正义》的颁行,突出了《三礼》中《礼记》的地位(参与《礼记正义》编撰的贾公彦,还主持完成了《仪礼正义》的撰作)。 四书 南宋的理學家朱熹取《禮記》中的《中庸》《大學》兩篇文章單獨成書,與紀錄孔子言行的《論语》、孟軻所撰寫的《孟子》合为「四書」,依照其想法,《中庸》出自子思、《大学》源於曾子;因稱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南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朱熹統整這四部書,予以集注,在福建漳州刊刻《四書章句集注》。他認爲:「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並曾說:「《四子》,《六經》之階梯。」同时《孟子》也成爲經書的一部分,合称十三經。 四书五经的顺序 《庄子》《淮南子》、董仲舒《春秋繁露》《礼记》和《史记》中提到五经时的顺序都是《诗》《书》《礼》《易》《春秋》,到东汉时《汉书》《说文解字》都变成了《易》《书》《诗》《礼》《春秋》。 四书的顺序最初也不确定,最终由朱熹确定为《大學》《中庸》《论语》和《孟子》。 四书简介 《大學》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傳為孔子後學作。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大學》(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稱“《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中庸》 《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一篇,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記·孔子世家》稱“子思作《中庸》”。單篇流傳可考者,《漢書‧藝文志》載有《中庸說》二篇,《隋書‧經籍志》則載有梁武帝撰《中庸講疏》一卷。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中庸》(與《大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認為《中庸》是“孔門傳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大學》並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從《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也大體上相同的。不過,現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於秦統一全國後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於《大學》,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為題,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內容為題了。 《論語》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經典。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是後來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討論內容的一部書。《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復章節出現。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加以註釋。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後各代註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注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孟子》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約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今山東鄒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儘管《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五经简介 《詩經》 《诗经》在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匯集了春秋中期前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认为是由孔子所編定。但学者认为是由鲁国乐官所编。《詩》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汉时有鲁、齐、韩三家言《诗》,后来又有《毛诗》,只有《毛诗》流传至今。 《尚書》 《尚书》古時稱《書》,是记言记事的简册泛称,主要记载帝王言论及活动。到孔子时代,《書》大约只残存百余篇,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时民间所藏的《书》基本上被焚毁,国家所藏的《书》也毁于战火。汉文帝时,秦朝博士伏生讲授保存下来的28篇《尚书》,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尚书》。《尚书》的称谓中“尚”便指“上古”,記載上起堯舜,下至东周,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 汉武帝末年。鲁共王拆除孔子的旧宅,从墙壁夹层中得到用秦代以前的大篆(籀文)写成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除与《今文尚书》相同的28篇外,多出16篇。西晋后,《尚书》全部散佚。东晋时梅赜献《孔传古文尚书》,包括与《今文尚书》相同的28篇(但析为33篇)和另外25篇,遂流传至今。现认为《孔传古文尚书》是伪书。 《禮記》 《禮記》亦称《小戴禮記》,共49篇,是先秦到秦漢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最初为西汉的戴圣所纂,但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戴圣本是今文《仪礼》博士,《仪礼》仅17篇,所记大多为士礼,故汉朝的儒家學者杂采当时能见到的各种文献以为己用。其内容较为驳杂,大致有记述礼节、记述政令、解释《仪礼》、记孔子言论、记述孔门及时人事、礼节考证、通论礼意或学术、记述制度、记述掌故、杂记等十种。东汉时郑玄为之作注,其文字较为通畅易读,流传较广。唐朝时取代《仪礼》的地位。
七大洲排名 國家和地區排名 图表 以下图表基于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制作,数据截至2005年2月15日。表中以绿色显示的为面积大于100,000平方公里主权国家。此外,为便于比较,图表还列出了非主权地区,并以灰色显示。面积包括内陆水体(湖泊、水库、河流),不包括各国对南极洲部分地区声称的主权。 150万km2以上的国家/地区 150万km2以下、10万km2以上的国家/地区 注释 参考文献 參見
国家陆地面积列表 岛屿面积列表 国家人口列表 国家人口密度列表 最大帝國列表 地理相關列表 國家列表 國際排名
第2卷收集了从安提西尼到克拉特斯的早期犬儒片段。 The Cynic Philosophers, ed. R. Dobbin (Penguin, 2012) Diogenes the Cynic: Sayings and Anecdotes: With Other Popular Moralists, ed. R. Hard (Oxford, 2012) Diogenes Laërtius, Lives and Opinion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 Book VI: The Cynics Dio Chrysostom, Cynic Discourses: Oration 6, Oration 8 , Oration 9, Oration 10. Epictetus, Discourse 3.22, On Cynicism Julian the Apostate, 6th Oration – To the Uneducated Cynics Julian the Apostate, 7th Oration – To the Cynic Heracleios 第二手资料 Ian Cutler, (2005), Cynicism from Diogenes to Dilbert. McFarland & Co. William D. Desmond, (2006), The Greek Praise of Poverty: Origins of Ancient Cynicism.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 (2008), Cynics. Ancient Philosophies Series. Acumen Publishing. F. Gerald Downing, (1992), Cynics and Christian Origins. T. & T. Clark. Luis E. Navia, (1996), Classical Cynicism: A Critical Study. Greenwood Press. Lousa Shea
4 volumes (Naples, 1990). 第2卷收集了从安提西尼到克拉特斯的早期犬儒片段。 The Cynic Philosophers, ed. R. Dobbin (Penguin, 2012) Diogenes the Cynic: Sayings and Anecdotes: With Other Popular Moralists, ed. R. Hard (Oxford, 2012) Diogenes Laërtius, Lives and Opinions of Eminent Philosophers, Book VI: The Cynics Dio Chrysostom, Cynic Discourses: Oration 6, Oration 8 , Oration 9, Oration 10. Epictetus, Discourse 3.22, On Cynicism Julian the Apostate, 6th Oration – To the Uneducated Cynics Julian the Apostate, 7th Oration – To the Cynic Heracleios 第二手资料 Ian Cutler, (2005), Cynicism from Diogenes to Dilbert.
大安區瑞安街264巷16、18號:1937年,由營造商千歲町建築信用購買利用組合興建,日治時期分別為下津浦廾、塩谷巖三自宅,戰後16號、18號分別配住予森林系教授黃希周、化學系教授張苕旭。 具歷史意義建築(非文資法古蹟建築) 2號館:1931年5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理化學教室」,校門口右側第二幢建築物,物理系館。在新體育館旁的凝態中心暨物理系館落成後,現多稱舊物理館,為垂葉榕道(操場往椰林大道方向)之端景建築物。內有物理文物廳。 3號館:1931年5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化學校舍」,2號館後面,現農化系所在地,多稱農化舊館。2號館與3號館原先為「工」字形排列,1980年加蓋東側,1988年加蓋西側,現已成「日」字形。 4號館:1930年9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農學教室」,現園藝系所在地。 5號館:1935年4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農業工學及數學教室」,4號館後面,現生工系所在地。 樂學館:1928年10月完工,原臺北帝大文政學部「研究室」,位於舊總圖(現校史館)後方,現為音樂學研究所使用。 植物標本館:1929年12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腊葉館」,位於1號館東南方,1號館與女生宿舍(群)之間。 魚類標本館:1931年3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冷藏室」,位於1號館正後方。 臺大性平會:1939年11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硝子工作室」,位於農化新館西南方。 原帝大化學物品倉庫:1929年3月完工,位於臺大性平會對面的紅磚倉庫。 農化系實驗室:1923年完工,原為高等農林學校、臺北帝大農林專門部「化學教室」,現為農化系實驗室。 臺大大氣系舊館:1934年4月完工,位於臺大農場西側,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氣象學教室」,戰後並仿製新館一棟。 臺大地質系舊館:1937年7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畜產學教室」,現仍為臺大地質系教室。 臺大植物系舊實驗室:1936年12月完工,臺北帝大農林專門部「林學實驗室」,現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地質標本館:1937年7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畜產學教室附屬家畜衛生試驗室」。 生命科學院植物標本館溫室:1931年11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生物學教室附屬硝子室」。 臺大園藝系溫室:1932年3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農學教室附屬硝子室」。 臺大農場農產品展示中心:1932年3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肥料實驗室」。 臺大水工試驗所:1934年12月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水利實驗室」。 椰林小舖:1929年3月完工,日式木造守衛室,原臺北帝大側門守衛室,後為臺大駐警隊備勤室,現為販賣校園商品的椰林小舖。 臺大農業試驗場辦公室:建於1935年2月25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第一農場「作物整理室及更衣室」。 臺大農業試驗場工友室:建於1926年12月27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第一農場「本家(事務所)」 校總區農化系發酵實驗工廠:1931年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農產製造工場」,已停用,部分空間作為總務處辦公室使用。 徐州路校區日式木造守衛室:建於1925年,至今仍為校警使用。 臺大藥學系舊館:建於1937年,原臺北帝大醫學部「藥理學教室」,1953年藥學系成立時,臺大醫學院院長杜聰明將其做為藥理學辦公室。位於臺大醫學院國際會議中心前方,面臨徐州路,因位於國際會議廳工地上,向北方平行位移但將原建築物180度轉向,使建築物入口由原北側轉向南側,與臺大醫學院國際會議廳入口相對。 已拆除建築 6號館:原臺北帝大附屬農林專門部「農學教室」,已拆除,現址為生農學院農業綜合館。 7號館:原臺北帝大附屬農林專門部「林學教室」,已拆除,現址為共同教室。 南方研究所:原為椰林大道終點建築物(約為今4號館及土大土木系館前),做為日本南進政策學術研究中心,戰後機構解散,建築物拆除。 臺北帝國大學銃器倉庫:建於1931年,為帝大時期之槍械室,外牆為白色的磚造平房,原位於排球場旁,近年為興建博雅教學館而拆除。 玉芳居:1879年建,為義芳居所屬陳氏家族所興建之宅邸,與芳蘭大厝、義芳居合稱為「芳蘭三塊厝」,1985年遭臺大校方徵收夷平。 公館林宅:臺大管理學院址,因校園規劃疏漏造成此清乾隆年間閩南式民宅於1994年遭到夷平,由於當時臺大城鄉所師生結合社運團體,抗議國民黨半夜拆除仁愛路中央黨部事件(原日治臺灣赤十字支部,現張榮發基金會),臺大校本部反而發生拆除歷史民宅(但當時並未有古蹟身份),造成社會輿論質疑臺大標準不一。 臺北市政府列管老樹 編號10615-00051/泡桐(南投梧桐):學生輔導中心中庭 編號10615-00050/白千層:醉月湖靠籃球場小徑旁 編號10615-00049/白千層: 傅園內入口右側墓塚旁 編號10615-00047~00048/琉球松:共同教室庭園木棧道旁靠南側 編號10615-00046/琉球松:共同教室庭園木棧道旁靠北側 編號10615-00045/白千層:標本館前右側第2棵 編號10615-00044/白千層:傅園衣冠塚右側靠南邊 編號10615-00041~00043/白千層:學生輔導中心入口附近、左側第1、2棵 編號10615-00038~00040/白千層:學生事務處後面靠東側第1~3棵 編號10615-00035~00037/白千層:學生事務處面對大門右側 編號10615-00033~00034/白千層:學生事務所東側轉角處、第2棵 編號10615-00032/榕:標本館靠近事務組工具間旁邊 編號10615-00031/白千層:標本館對面靠近農化系館 編號10615-00030/白千層: 標本館前第3棵 編號10615-00029/樟:標本館附近 編號10615-00028/烏來杜鵑:森林系館前 編號10615-00026~00027/闊葉榕:傅園內 編號10615-00025/圓果榕:傅園內 編號10615-00022~00024/大葉雀榕:傅園內 編號10615-00021/白千層:校本部學生事務所對面附近 編號10615-00020/白千層:羅斯福路校門入口內左側機踏車停車場北側 編號10615-00014~00019/臺東蘇鐵:羅斯福路校門口右方解說牌附近 編號10615-00013/白千層:羅斯福路校門入口椰林大道左側 編號10615-00011~00012/白千層:羅斯福路校門入口左側機踏車停車場 編號10615-00010/銀杏:臺大地質館前,由日人栽植,台灣少有的溫帶植物 編號10616-00001/白千層:學生事務處轉角 校園生活 學生宿舍 臺大共設有八棟男生宿舍、九棟女生宿舍、兩棟研究生專用宿舍,以及與太子建設以BOT模式興建的太子學舍臺大長興舍區、太子學舍臺大水源舍區。宿舍分布於校總區、水源校區、城中校區三地。 校園活動 校慶 臺大官方將中華民國接收改制的日期11月15日做為臺大的校慶紀念日,但建校時間依然以1928年臺北帝大的建立視為臺大的起始。歷年校慶慶祝大會會頒發各年度名譽博士學位、表揚傑出校友及優秀青年當選人。 1949年11月21日傅斯年校長曾在《國立臺灣大學校刊》上發表對校慶問題的個人看法,「拿這個日子(1945年11月15日)作校慶,對嗎?……拿接收的日子作為校慶,心中不無慚愧!……這個大學在物質上雖然是二十多年了,在精神上卻只有四年,自然應該拿今天作我們的校慶。」自此校慶日就被確立下來為1945年11月15日,並作為官方看法至少延續到1985年,但關於校慶日期及時間的認定在1985年仍有頗多爭議。 從1988年解嚴開始,臺大已然以1928年帝大創校作為慶祝的對象,於1988年11月臺大出版了《榮耀與分享 : 臺大創校六十週年特刊》、1990年《歡聚與期勉 : 臺大創校六十大慶活動紀實》兩書,雖然1995年又出版了《臺大五十年》讓人有些錯亂。也許政治敏感性的確影響計算校齡的方式。在2007年,帝大校史獲得臺大校方追認,臺大的起點從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前推至1928年(昭和三年,民國十七年),舉辦80週年校慶。 杜鵑花節 杜鵑花是校園內廣泛種植的花卉,也是公認的校花。種植杜鵑的起源是在1958年至1959年間,由於當時陽明山上進行工程,園藝學系杜賡甡教授接手原植於陽明山上大量的杜鵑花移植至校園內。從1997年開始,校方利用每年3月杜鵑花盛開之際舉行杜鵑花節。活動中除了學系博覽會之外也有社團聯展、校內博物館的參觀以及各項表演活動。 藝術季 臺大藝術季自1995年開始舉辦,選於每年的5月期間,持續將近一個月。藝術季的內容包括了電影節、靜態展覽、裝置藝術等活動項目。 社團及自治組織 學生社團資料參見國立台灣大學課外活動組。臺灣大學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為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學生會分為行政部門、立法部門(學生代表大會)、司法部門(學生法院)。同時另設有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運動校隊 臺灣大學總共有二十項體育活動有校隊,包括田徑、游泳、籃球、排球、足球、棒球、橄欖球、羽球、壘球、桌球、網球、軟網、 手球、柔道、跆拳道、劍道、射箭、擊劍、國術、高爾夫二十項運動,男、女校隊共37隊,由學校體育老師擔任教練指導。 104年全大運成績:台大勇奪19面金牌、21面銀牌及20面銅牌,合計共60面獎牌。在參賽163所大專校院中排名第5名,更是前五名之中唯一沒有體育運動系所的學校。 107年全大運成績:台大榮獲13金26銀19銅佳績,在所有參賽學校排名第6,非體育校院第1名。。 108年全大運成績:台大榮獲29金23銀32銅佳績,在所有參賽學校排名第5,非體育校院第1名(贏過有體育科系的輔仁大學)。。 112年全大運成績:台大榮獲32金21銀34銅佳績,在所有參賽學校排名第6,非體育校院第1名。。 著名事件 臺大醫院罷診事件 1946年2月9日,羅代理校長因公(向國民政府述職)離臺,陳建功教務長代理校長,醫學院附屬醫院醫師爭取聘書,3月19日到校長室陳情,與留守的周主任秘書發生衝突,於是提出〈要求書〉:「編制內員額補足」、「編制外無給職者發出委任狀」。 3月22日早上起,臺大醫院停止門診,3月27日提出「限大學於28日發出委任狀」、「大學當局應改正其官僚態度」2項新訴求。 4月9日,羅代理校長回到臺北,4月10日下午會見醫師代表,接受發委任狀和大學民主化的訴求。 反對續招轉學生事件 反對續招轉學生事件為臺大學生反對校方招收轉學生的抗爭。1948年10月上旬,由學生自治聯合會組織「反對續招插班生委員會」,反對不經考試即能入學臺大。由於國共內戰國民黨失利,統治區域日漸縮小。大批其他大學轉學生前來臺灣。許多臺大學生擔心特務會趁機進入臺大,向校方施壓。由於莊長恭校長處於政府與反對學生之間,導致辭職離臺。但學生自治會幹部趕在飛機起飛前將莊校長攔下來。10月29日臺大舉辦新招插班生入學考試。臺大學生自治會聯合會動員學生前往考場,向應試者說明考試只是形式,錄取人早已內定。大部分考生聽了說明而離開考場。最後在臺大校方以教授評卷轉學考試,向反對學生妥協。 設立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 陳文成事件是發生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臺大陳文成教授的死亡案件。1981年7月2日,陳文成被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約談,7月3日清晨被發現陳屍於臺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今圖書資訊學系系館)。陳文成具有美國籍,且在美國大學任教,故引起美國政府的重視。2012年開始,陳文成的友人要求在他身亡之處,為他樹立小型紀念碑,而臺大校方當時便將此付諸討論,並於2年後設立相關紀念物件。 2014年6月14日,臺大學生會在校務會議提案將命案事發地點命名為「陳文成紀念廣場」,獲得與會師生支持,最後決議「原則同意」。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則聲明表示肯定,也強調「歷史不能遺忘,以免重蹈覆轍」。時任臺大校長楊泮池也表示,在正式命名完成前,支持學生舉辦紀念活動,「想稱什麼就稱什麼。」並且,他願意出席校內舉辦紀念陳文成的活動;至於校內開放空間的命名,應有原則性規範,會請校規小組邀請學生代表加入,討論命名相關辦法及事項。最終於2015年3月校務會議定名為「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並舉行設計構思競圖及設立臨時立牌。 2021年2月2日,「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啟用。廣場上的紀念碑文「紀念一位堅決抵抗國家暴力的勇者」在啟用不久後即因校內爭議拆除。同年6月19日經台大校務會議討論表決,以74票同意票對上64票不同意票,正式通過「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上『三一矮牆』設置說明性文字『紀念一位堅決抵抗國家暴力的勇者』」案。在校務會議支持碑文設立的台大經濟系王道一教授表示:「很強烈的文字確實不應該存在,但這些強烈的文字是來自本來就不應該存在的陳文成墜樓事件」。 臺大0218超級軍刀機保存事件 臺大0218超級軍刀機保存事件是臺灣大學的校景保存事件,學生自發行動,與學校交涉軍刀機在校園的保存安排。2011年以前,臺大公館校區靠近辛亥路的草坪有一臺編號0218的F-100超級軍刀機。 臺大工會的成立 2010年,由於不滿臺大校方無預警減薪、遲發薪資、剝削勞動權益,主要由擁有兼任助理身份的臺大研究生發起組織工會。並於2013年4月1日經臺北市政府核准成立,為臺灣第一個以大學專任研究助理、約用人員、校內工讀生為主要發起人,依《工會法》以大專院校為事業單位而成立的企業工會。 論文門事件 2022年8月9日,民主進步黨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在該校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的論文涉及抄襲,引發爭議。台灣大學發出聲明表示此事已對校譽造成損害,決議申請撤銷其碩士論文,並要求今後研究生須完成學術論文原創比對才可離校,影響臺大日後的學術規範。 對外交流 台灣大學和全球許多大學均有合作,,共與64個國家的619所高等教育機構有姊妹校關係。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由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三所比鄰同處臺北市大安區公館地區的公立大學,於2014年6月10日倡議共組的大學系統,於2015年1月正式簽約,2016年3月改為現今名稱。 臺灣歐盟中心 2009年6月,歐洲聯盟選定中臺大在內的7所臺灣高等教育學府聯合組成「臺灣歐洲聯盟中心」,第一期4年補助110萬歐元,規劃用於各校開設歐盟研究課程、歐盟相關研討會、獎學金等。中心要職分屬4所核心成員大學,主席為臺大校長楊泮池,主任為臺大政治學系歐盟莫內講座教授蘇宏達。
博物館群 目前總共有十個博物館:包括校史館、人類學博物館、地質標本館、物理文物廳、昆蟲標本室、農業陳列館、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檔案展覽室、醫學人文博物館等。另外,臺大圖書館亦在總圖三樓設有臺大人文庫,用以陳列歷屆臺大校友與教職員的相關著作,還設有總圖特藏室。 校區 臺大校地面積約為34,164公頃,約占臺灣的0.94%,校區分佈臺北市、新竹縣、雲林縣、南投縣等地。校總區位於臺北市大安區,並有水源校區、城中校區(醫學院、公衛學院)、農業試驗林場等機構。 校總區 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占地115.49公頃,是臺北帝國大學舊址,涵蓋眾多行政單位及教學單位,如總辦公處、總圖書館文、理、工、生物資源暨農、管理、生科、法律、社會科學、電機資訊等院系所、夜間部、等,以及農業陳列館、農業試驗場、動物醫院、漁業生物試驗所、水工試驗所、女生宿舍六棟、研究生宿舍二棟,另外四周尚有男生宿舍八棟及部份教職員宿舍。 校總區道路 2004年3月總務長在校園規劃會議中提議,將校總區內主要道路命名,這是由於臺大在1980年代開始,規定校內建築必須要有一些共同的設計,造成相似性過高使人不易辨識,經過討論在2005年4月決議道路名稱,以道路中較具代表性的植物作為命名,延續原「椰林大道、小椰林道」之命名特色。此外,自銘傳國小到基隆辛亥路口這段道路,原屬於臺北市舟山路,與臺北市政府長期交涉之後,於1999年收回為校內用地。 為因應社會科學院興建工程,穿越資訊系館與社會社工系館間之臨時替代道路於2010年4月落成,但該處於校園規劃中為永久綠地,將於社會科學院完工後由總務處檢討評估該道路之存廢問題。 大學廣場 位於臺灣大學校門口前的空地,自日治時期到1978年,都是一個能自由發表言論的園地,尤其在1970年間為戒嚴時期唯一能發表自由言論卻不會被政府逮捕的廣場。1978年中央民代增額選舉後,黨外運動蓬勃發展,校方為避免群眾聚集,在年底,在校門口廣場中央搭起三角形花壇,築起圍牆,使原本開放的校前空地,變成封閉空間。臺大正門就從羅斯福路,改由新生南路進出。2002年1月,拆除欄杆,圍牆高度下降。2003年12月,校方進一步決定回復1970年代之初樣式。2004年11月,與臺灣電力公司認養人行道暨地下道整修工程同步施工。2005年3月完工,在3月19日臺灣大學杜鵑花節當天,舉行啟用儀式,完工後的廣場,重新命名為「大學廣場」。 臺北水源校區 水源校區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占地6.78 公頃,正門位於思源街上的自來水博物館對面,原為國防醫學院舊址。國防醫學院遷往內湖新院區後,於1999年併入臺大校地,交由護理系使用;後來護理系亦遷出,校區呈現幾近荒廢狀態。校園草坪中間有陰陽太極水池,草坪繪有八卦線條;在校內違規停放的腳踏車會被拖吊至此,集中放置於原國防醫學院文華館與學生餐廳附近空地待車主領回,同時不定期舉行拍賣會,將以廢車零件拼裝而成、或堪用但長期無人認領的自行車賣出。 目前臺大已經逐步拆除長年荒廢之舊有建物,並新建校舍。大門東側舊有建物與運動場已改建為太子學舍水源舍區與修齊會館,大門西側(靠永福橋側)舊有建物保存較完整。原國防醫學院圖書館改名為飲水樓,做為臺大檔案室使用;健康中心、中正樓、人文系大樓分別成為創新育成中心之A、B、C棟,其中C棟先後由大學光學與創控科技使用,於2021年改由捷能動力科技公司進駐;行政大樓目前交由哲學系與人類學系做為洞洞館拆除後的臨時系館;理化大樓經整理後改名為思源樓;勤務樓在2010年重新整修,並改名為澄思樓,交由台大出版中心使用;學生餐廳前半段改為腳踏車修理場,後半段則被分割成數個隔間供機械系等系所做為工廠及實驗室使用,目前設有先進動力研發中心;車輛集用場一樓局部空間改為自行車拖吊移置場辦公室,供學生辦理被拖吊車輛領回、識別證領取等手續;文華館於2012年拆除,原址併入自行車拖吊移置場;木造的舊被服庫與學生餐廳後方的福利社仍呈現荒廢狀態;長年廢棄的教育大樓、介壽堂、5號宿舍、6號宿舍(美生樓)、洗衣部與鍋爐房已於2010年左右拆除,生化大樓亦已於2020年底夷為平地。已拆除之護理系、藥學系大樓舊址原欲興建卓越二期大樓,但因發現十三行文化遺址而暫時停工。5號及6號宿舍原址於2011年起興建卓越研究大樓,2015年初完工啟用,目前設有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與實作中心。 臺北城中校區 城中校區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占地14.55公頃,由臺大醫院西址(常德街1號)、臺大醫院東址(中山南路7號)、醫學院(仁愛路一段1號)及公衛學院(徐州路17號,係利用政治學系及經濟學系學生宿舍球場改建)所構成。 原位於本校區法學院舊址的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及經濟學系,已於2014年9月遷入校總區新社科院大樓。原址徐州路21號曾規劃轉交國家級研究中心使用,但並未定案。2022年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表示,基金會已與校方確立合作方向,計畫在此修建總統圖書館。 雲林虎尾校區 雲林校區位於雲林縣虎尾鎮,占地57.03公頃,其中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虎尾院區佔地5公頃,校區中第一棟建築農業創新及教育推廣中心於2016年4月21日舉行動工典禮。 2018年12月6日,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二所大學共同簽署備忘錄,成立「雲林國立大學聯盟」,提升雲林地區的學術研究風氣和競爭力。 新竹竹北校區 臺灣大學竹北校區位於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一段、莊敬北路路口,占地22.08公頃,為一開發中校區,校區內第一棟建築為碧禎館。 其他校地 附設醫院: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占地17.74公頃。 安坑農場: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占地20.53公頃。 文山植物園:位於新北市石碇區,占地5.04公頃。 山地農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占地1,091.08公頃。 實驗林: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水里鄉}-及鹿谷鄉,占地32,793公頃。 其他零星校地:占地20.83公頃。 景觀與建築 臺大的校園規劃及建築特色奠定於帝大時期,為當時的總督府營繕科所設計,採用羅馬式建築風格,大量使用「拱門」、「門庭」等設計元素,展現空間層次及強調入口位置,而建築內部也採用迴廊式的設計。建於帝大時期的建築包括一號館、二號館、三號館、四號館、五號館、文學院、舊總圖書館(今校史館)等,建築外牆貼有13溝面磚,其中一號館的拱門入口有兩個,有別於他棟建築,文學院的拱型窗為四個一組,且在建築兩端有收頭的設計。 校園空間方面,從正門進入校總區後,即是巴洛克式建築軸線風格、兩側種植大王椰子的椰林大道,椰林大道在帝大時期即存在,但當時終點只到四號館。椰林大道兩側植栽為杜鵑花,是臺大的校花,每年3月會舉行杜鵑花節,而椰林兩側和校舍間常見的植物有樟樹和龍柏,主要為國民政府來臺灣後種植的植物。然而臺大因歷史因素,導致許多建築物無申請建照、或是後來加蓋違反建築法規的違章建築,目前是臺灣最多違建的國立大學,佔所有案件的50%。 臺大十二景 2005年臺大舉辦全校票選活動,票選出「臺大十二景」,分別為 新總圖書館:為椰林大道端景,外觀取舊總圖書館(市定古蹟)建築元素進行設計。 醉月湖:過去稱為牛湳池,原是塯公圳的調節水塘,在臺北帝大時期就已經存在,具有歷史文化的意涵。終戰前,醉月湖為水田、池塘及沼澤,初期原為農家儲存地下水之儲水池,後來成為動物系養殖池。戰後時期,民國61年是醉月湖區重要改變期,由潘榮煌先生設計,湖面形成今三池之形狀。 椰林大道與舊校區:「椰林大道」常成為指涉臺大同義詞,兩旁的大王椰子為帝大時期種植,惟椰林大道所呈現寬度、植栽、原端景建物「南方研究所」(約為4號館東側前)背後所象徵日治時期官方意識形態,尚待更多元歷史方面詮釋角度。 傅鐘:位於文學院與行政大樓中間,為臺大精神象徵。 臺大校門:面對羅斯福路,亦為帝大時期大門,戰後至解嚴前具有民主言論場域意義。 傅園:園內建有希臘風格之神殿、方尖碑、水池,建構傅斯年校長墓園,墓園埋有傅校長骨灰。 大學池:位於南投縣溪頭臺大實驗林內,池上架有竹橋一座。 醫學人文博物館:位於臺北市仁愛路及中山南路轉角,舊稱醫學院2號館,是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時期唯一保留建築物,另一棟藥學館為帝大醫學部時期興建,內部設有醫療方面展覽室。 生態池:位於臺大農場旁,是臺大瑠公圳復原計畫的第一期工程,經費由臺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提供,第一期工程內容包括生態池區、舊圳道區、新設湧泉及水道區、水圳淨化區、瑠公橋、眺望平臺及休憩步道空間等,並栽植七十餘種水生植物於水源池中。瑠公圳在臺大校總區內是屬於大安支線的一部分,圳路經過校園內的農場、舟山路、小椰林道及醉月湖。 舟山路:為基隆路舊道,原為臺北市政府管理的公共道路,經校方與市府協議,以退縮基隆路校地換取舟山路劃歸臺大校地,並打破原圍牆成為行人徒步區,將兩側各系館庭園開放,鹿鳴堂成為委外商業休憩空間。 校總區農場:建有生態水池、生態屋(臺大綠房子)。 共同三松:共同大樓前的三株樹形優美的松樹,其中2棵被列入臺北市政府老樹保護列管。 現代建築 土木工程系館:位於文學院東側,1955年完工,屬於現代主義建築,但是與帝大時期建築在外觀及量體上具協調性與連續性,中央門廳具有大型樓梯突出入口意象、兩翼末端以突出牆面形成收尾、南面陽光直射處設置走廊、立面對稱、牆面以十三溝面磚為面材,下方以洗石子作接地、室內牆壁樑柱以線腳收邊,與帝大時期建築設計相呼應。 校總區臺大第一活動中心:1962年完工,由王大閎設計,王氏亦為國父紀念館、教育部及外交部設計者。 校總區化學工程館:1962年完工,同為王大閎設計,與土木館相連成為「工」字型的建築群。 校總區電機一館:1969年完工,本校第一棟的中央空調建築,同時也是台大首度經由募集捐款所完成的建築。 校總區共同教學館:李俊仁王立甫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拆除帝大7號館所建,因保留庭園三棵琉球松,建築評價高,獲1984年臺灣建築師雜誌獎。 校總區新總圖:沈祖海設計,以舊總圖為造型依據,建築量體以各方塊組合,外貼十三面溝磚,設有鐘塔一座,原預計由荷蘭進口鐘組。 校總區社會科學院:為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在臺灣第3處作品(另兩處為高雄市國家體育場及臺中國家歌劇院)。 校總區國立臺灣大學體育館:1962年完工,俗稱為「舊體」,為名建築師楊卓成之作,其正門上方是由無數個圓洞排列而成。在這些圓洞排列而成的牆上掛著八字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校總區中非大樓:中華民國政府推動農業外交的遺跡,原先為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的中非技術合作大樓,後來移轉給臺大,現為昆蟲學系及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使用。 文化資產 直轄市定古蹟 臺灣大學校門:校總區羅斯福路校門口守衛室,1931年完工。 臺灣大學原帝大校舍 文學院:校總區文學院,1929年前棟完工,原帝大文政學部「本館」(學部辦公室),1933年後棟西側完工,1934年後棟東側完工,為原文政學部「心理學及土俗學人種學教室」。 行政大樓:校總區行政大樓,為校總區第一個學校機構高等農林學校的辦公室,興建於1926年,以紅磚建築為主,後來成為帝大理農學部、農林專門部辦公室及帝大本部。 舊圖書館:校總區原帝大圖書館、臺大舊圖書館,現為校史館。1928年後棟完工,為帝大文政學部研究室,現為樂學館,1930年前棟(舊圖書館辦公室)完工,1931年中間棟(舊圖書館書庫及閱覽室)完工,1956年擴建中間棟兩側,1973年擴建前棟東側,1982年擴建前棟西側。 臺大醫學院舊館:城中校區醫學院2號館,1907年建,原臺灣總督府醫學校(1899年-1919年),臺北醫學專門學校(1919年-1936年),1936年併入臺北帝大醫學專門部(與臺北帝大醫學部非相同機構),惟後方講堂(即禮堂)於1990年興建臺大醫院東址院區時拆毀,原講堂內部現成為外部牆面,整修成為醫學人文博物館,內部一樓大廳放置山口秀高、高木友枝、堀內次雄、杜聰明校長胸像。 臺大醫院舊館:臺大醫院西址,1912年建,古蹟範圍包括本館、東一、西一建築物,原為臺灣總督府臺北病院,後1937年成為臺北帝大附屬病院。 臺大社會科學院:徐州路社科院,1922~1925年完工,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1919年設立),二戰後成為臺灣省立法商學院,後併入臺大,法學院遷回校總區後,為政治系、經濟系所使用,而此二系亦於2014年9月遷回校總區。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群 福州街20、22、26號: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原臺北帝大校長官舍,其中22號為現任臺大校長官邸。 翁通楹寓所:1930年代建,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9巷5號。 馬廷英故居:1931年建,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7巷6號,原為帝大農學教授足立仁所造之自住宅邸。 羅銅壁寓所:1930年代建,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12巷5號。 殷海光故居:1945年,臺北市大安區溫州街18巷16弄1-1號。 青田街7巷2號: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及臺北高商教授自資興建住家之一,戰後為獸醫系教授劉榮標寓所。 潮州街9號:1920年代,日治時期教育廳長等級住宅,2017年12月18日被升格為市定古蹟。 戴運軌寓所:臺北市中正區潮州街,戴運軌為當年帝國大學改制為臺灣大學推手,臺大首任教務長並曾代理校長,2017年12月18日被升格為市定古蹟。 戴炎輝寓所:1920年代,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2段1巷2號,法學教授戴炎輝住宅,2017年12月18日被升格為市定古蹟。 溫州街22巷4號:1930年建,原為帝大文教部部長世良壽男住宅,後曾為外文系教授俞大綵、國防部長俞大維、臺灣省農林廳長許文富等人居住,於2017年11月13日文資審議被指定為市定古蹟。2018年2月5日公告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730192500號。 芳蘭大厝:1806年建,臺北市基隆路3段155巷174號,福建泉州安溪移民建造,其後代又續建玉芳居與義芳居,本案位於臺大預定校地,臺大預備徵收拆除但屋主爭取列為古蹟。 義芳居古厝:1876年建,臺北市基隆路3段155巷128號,位於臺大預定校地,臺大預備徵收拆除但屋主爭取列為古蹟。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紀念室):1924-1925年建,臺北市基隆路4段42巷臺大農場內,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最早期之建物,「臺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培育蓬萊米原始基地,2004年發現磯永吉先生所遺留的手稿和大批農業相關文獻,現藏於臺大總圖書館。 臺大昆蟲館 :1936年建,位於蟾蜍山下,地址為羅斯福路4段113巷27號。昆蟲館為磚造2層樓房,建坪約1,000平方公尺,擁有獨特的歷史。標本蒐藏源自18世紀初期,除了典藏日治時代以及戰後的標本外,1980年開始,在國科會的鼓勵下,昆蟲學系師生積極展開臺灣昆蟲相調查,使得昆蟲標本數量激增,2017年7月19日被指定為市定古蹟。2017年10月6日公告北市府文化文資字第10630519700號。 傅園:1951年12月20日,隨傅斯年校長安葬後啟用,內建有一座神殿式建築物斯年堂。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附屬植物園(範圍約為今之傅園、一號館後方、女一舍、女五舍、研究生宿舍及國立編譯館、地質系一帶),及傅斯年校長墓園(埋有傅校長骨灰),種植熱帶植物。 一號館:1929年完工,原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生物學教室」,總區校門口右側第一幢建築物,外牆的十三溝面磚為主要的建築元素。因修繕工程不當,2023年3月文化部「列暫定古蹟」暫緩施工,9月25日文資身份完成審議通過指定。 歷史建築 臺大農業陳列館(1963年,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原為臺北帝大行政大樓預定地,1963年,建築師張肇康設計,牆上的洞洞替代傳統屋頂上的琉璃瓦,橘色代表麥穗,綠色代表稻葉,入口處採階梯設計。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館:1943年,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1號工綜館大門入口前,臺北帝大工學部建築,原預計與志鴻館拆除後,作為工綜館二期西翼建築預定地。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群 和平東路1段183巷7弄6號: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及臺北高商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戰後為臺大醫學院院長楊思標住所。 新生南路1段97巷5號:具有近代建築特色,為一完整保存日式小型住宅。 丁觀海、丁肇中寓所:1928年,臺北市大安區泰順街33巷4號,為臺大名教授丁觀海寓所及其子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先生兒時住宅。 大安區青田街7巷8號、9巷4、6、8號宿舍:1930年代日式宿舍群,由臺北帝國大學及臺北高商教授自資興建住家。 方東美寓所:1929年,臺北市牯嶺街60巷4號,原日治古亭町日人職工宿舍。 銅山街4號:1920-1940年代,目前為陳前校長維昭居住。 大安區瑞安街264巷16、18號:1937年,由營造商千歲町建築信用購買利用組合興建,日治時期分別為下津浦廾、塩谷巖三自宅,戰後16號、18號分別配住予森林系教授黃希周、化學系教授張苕旭。
mind)的障碍之一是对死亡的恐惧,且这种恐惧又被宗教信仰加剧:也就是说如果你招致神明的愤怒,你就会在来世受到严惩。但伊壁鸠鲁并不打算通过提出一种不朽的替代状态来对抗这种恐惧,而是试图解释死亡的本质。他首先提出,当我们死去时,我们对自己的死亡毫不知情,因为我们的意识(或我们的灵魂)在死亡时就不复存在。为了解释这一点,伊壁鸠鲁认为整个宇宙要么由原子或者空间组成,这也正是原子论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那所主张的。 同时,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他还强调,肉体的快乐大部分是强加于我们的,而精神的快乐则可以被我们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赏艺术等也是一种乐趣。自我的欲望必须节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帮助我们忍受痛苦。伊壁鸠鲁認為當人不受任何痛苦折磨、欲望也都得到滿足後,就會進入「毫無紛擾」(Ataraxia)的最高境界。 伊壁鸠鲁相信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但他并不认为原子的运动受各种自然法则的支配。伊壁鸠鲁否定宗教,否认神是最高的法则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视必然原则。伊壁鸠鲁悖论是其著名遗产之一。伊壁鸠鲁也同意德谟克利特的有关“灵魂原子”的说法,认为人死后,灵魂原子离肉体而去,四处飞散,因此人死后并没有生命。他说:“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非理性的,因为对自身死亡的认识只能是对死亡本身的无知。 在他的晚年,伊壁鸠鲁遭受着肾结石、胃病和眼疾等疾病,健康状况时常不佳,经常忍受着巨大的病痛,但他还是活到了 72 岁。他忠于自己的信仰,将生命的最后一天描述为真正快乐的一天。 伊壁鸠鲁的学说并没有发展出科学的传统,但它自由思维的态度和反对迷信的实践,一直得到罗马帝国早期一些上层阶级成员的尊敬。而在今天,“Epicurean”这个词已经具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只追求感官享乐的人们。 参见
前341年出生 前270年逝世 E 唯物主义者 古希腊物理学家 宗教批评者 经验主义者 萨摩斯人
1918(民國七年) 魯迅發表小說《狂人日記》。詩人蘇曼殊逝。 中國科學社遷回國内,設在南京高師。 軍政府改組,改大元帥制為委員制,孫中山權力被架空。 南澳大地震 1919(民國八年): 五四運動,蔡元培辭北京大學校長職,上海發起中國首次大規模罷工 。 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北洋政府交通總長曹汝霖遭彈劾免職。 1920年代 1920(民國九年) 爆發京國之爭,教育界做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決議,在學校推廣新國语 7月14日—7月23日,直皖战争 甘肃省海原县发生8.5级大地震,是中国有地震记载中最高烈度地震之一,造成234,117到273,400人死亡。 1921(民國十年): 學衡社成立 郭沫若和郁達夫合辦創成社。 嚴復逝。 孫中山到廣州重建軍政府,稱「非常大總統」。 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中國共產黨。 外蒙古建立親蘇的君主立憲政府,宣布獨立;民國北洋政府不予承认並發布聲明予以谴责。 1922(民國十一年): 胡適推行白話文運動。 伍廷芳逝。 汕头市出现强烈台风,造成6万到10万人死亡。 3月9日,上海学生成立“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组织得到北京学生响应,蔡元培等人均予支持,全国展开了非基督教运动。 劉伯明逝。 4月-5月,第一次直奉战争。 6月16日,六·一六事变中陳炯明叛變。 1923(民國十二年): 5月,发生临城劫车案。 直系曹錕賄選,孫中山結束護法運動。 孫中山到廣州三建軍政府,準備聯俄容共。 1924(民國十三年): 國共第一次合作(聯俄容共)。 6月,孙中山创建革命文武两校。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開學暨國民革命軍建軍,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创建。 8月,发生广州商团事变。 9月-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 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1925(民國十四年): 孫中山逝,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國立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被免除。 3月16日,大理市发生7.0级地震,5000人死亡。 5月30日,五卅运动。 10月,反奉战争。 1926(民國十五年): 3月18日,中山舰事件。 國民革命軍北伐開始。 《古史辨》第一册出版。 1927(民國十六年): 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寧漢分裂、中共發動南昌暴動,第一次國共內戰開始。 王國維自殺,著有《人間詞話》。 籌設中央研究院。 加拿大古人类学家步达生在北京周口店发现北京人化石。 1928(民國十七年):
吳稚暉編《國音字典》。 毛澤東于長沙設新民學會。 1918(民國七年) 魯迅發表小說《狂人日記》。詩人蘇曼殊逝。 中國科學社遷回國内,設在南京高師。 軍政府改組,改大元帥制為委員制,孫中山權力被架空。 南澳大地震 1919(民國八年): 五四運動,蔡元培辭北京大學校長職,上海發起中國首次大規模罷工 。 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北洋政府交通總長曹汝霖遭彈劾免職。 1920年代 1920(民國九年) 爆發京國之爭,教育界做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決議,在學校推廣新國语 7月14日—7月23日,直皖战争 甘肃省海原县发生8.5级大地震,是中国有地震记载中最高烈度地震之一,造成234,117到273,400人死亡。 1921(民國十年): 學衡社成立 郭沫若和郁達夫合辦創成社。 嚴復逝。 孫中山到廣州重建軍政府,稱「非常大總統」。 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中國共產黨。 外蒙古建立親蘇的君主立憲政府,宣布獨立;民國北洋政府不予承认並發布聲明予以谴责。 1922(民國十一年): 胡適推行白話文運動。 伍廷芳逝。 汕头市出现强烈台风,造成6万到10万人死亡。 3月9日,上海学生成立“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组织得到北京学生响应,蔡元培等人均予支持,全国展开了非基督教运动。 劉伯明逝。 4月-5月,第一次直奉战争。 6月16日,六·一六事变中陳炯明叛變。 1923(民國十二年): 5月,发生临城劫车案。 直系曹錕賄選,孫中山結束護法運動。 孫中山到廣州三建軍政府,準備聯俄容共。 1924(民國十三年): 國共第一次合作(聯俄容共)。 6月,孙中山创建革命文武两校。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開學暨國民革命軍建軍,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创建。 8月,发生广州商团事变。 9月-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 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1925(民國十四年): 孫中山逝,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國立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被免除。 3月16日,大理市发生7.0级地震,5000人死亡。 5月30日,五卅运动。 10月,反奉战争。 1926(民國十五年): 3月18日,中山舰事件。 國民革命軍北伐開始。 《古史辨》第一册出版。 1927(民國十六年): 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寧漢分裂、中共發動南昌暴動,第一次國共內戰開始。 王國維自殺,著有《人間詞話》。 籌設中央研究院。 加拿大古人类学家步达生在北京周口店发现北京人化石。 1928(民國十七年): 5月3日,山东济南发生五三惨案。 6月4日,皇姑屯事件中,奉系军阀张作霖遇刺身亡。 6月,外交部长王正廷发起以修订不平等条约为中心革命外交。 12月29日,東北易幟,北伐完成,全國統一。 國民政府開始實行《建國大綱》的訓政時期計劃 1929(民國十八年):梁啟超逝,中东路事件。 1930年代 1930(民國十九年):中原大戰起 1931(民國二十年): 九一八事件,東三省被日本佔領 中國共產黨在江西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1931-1937) 1932(民國二十一年): 一二八事變日本攻占上海 滿洲國成立(溥儀第二次復辟)(1932-1945) 1933(民國二十二年): 巴金在成都著《家》、《春》、《秋》三部曲 中央將北平故宮重要古物南遷 1月-3月,长城战役 7月,國民政府指派(江蘇常熟今張家港)錦豐人,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陳一白鋪築了澄(江陰)巫(張家港巫山)軍用公路,18公里,路基寬9米,1934年1月完工 國聯十九國委員會反對承認滿洲國,日本抨擊國聯 福州發生閩變事件,成立「中華共和國」(1933-1934) 廢兩改元 1934(民國二十三年): 推行新生活運動 第五次圍剿戰爭結束,紅軍棄中央蘇區,開始長征(1934-1936) 沈從文著《邊城》 考古學家黃文弼著《高昌陶集》
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全国大中城市开展对违法资本家的“五反”运动。 2月1日,联合国大会第六届会议通过中华民国控告苏联的第505号决议,即《苏联违反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联合国宪章以致威胁中国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及远东和平案》。 2月,被中国官方称为“共和国反腐第一案”的“刘青山张子善案”中,刘青山与张子善因“贪污”被枪决。 4月5日,荆江分洪工程正式开工,6月20日竣工。 6月中旬-9月下旬,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 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正式通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8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施行,《纲要》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等问题作出规定。 10月25日 ,“三反五反运动”结束,众多商人、资本家及其亲属自杀身亡或被迫害身亡,部分地区经济衰退,中国大陆资产阶级逐渐消亡。 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开始直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推行计划经济。 12月22日,全国范围内的“大肃托”运动开始。 12月31日前,苏联向中国移交长春铁路。 1953年 1月1日,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公布施行,随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乡、县、省(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普选。但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至少55万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和异见人士遭到广泛迫害,民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悼念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逝世,将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肖像更换为斯大林肖像,为期一天。 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人口超过6亿,马寅初等人提议进行计划生育。 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成立,此后制造出“红旗轿车”。 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同联合国军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9月16日-10月2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起草了《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标志着中共建立了幹部職務名稱表制度。 10月,全国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又对油料、棉花和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供应。 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全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1954年 4月,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签订《印度支那停战协定》。 6月,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 6月-9月,长江爆发历史性大洪水,共造成3.3万余人死亡,受灾人口达1888万人。 7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海南岛三亚以东击落一架香港客机。 8月17日,高岗饶漱石事件中,高岗自杀。 9月3日,解放军炮击金门,九三炮战爆发。 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史称《五四宪法》,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23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政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 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成立,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周恩来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 9月29日,苏联共产党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华,与毛泽东会谈。 10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12月,第二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周恩来为全国政协主席,选举毛泽东为名誉主席。 12月25日,青藏公路正式通车。 1955年 江苏南通爆发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疫情,全市1680人突然瘫痪,其中大多为儿童,并有466人死亡;此后一段时间,中国大陆每年报告2万-4.3万病例。 1月,东亚寒潮侵袭影响整个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地方出现大面积的降雪。 1月18日-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一江山岛战役中击败中华民国国军,占领浙江一江山岛。 4月,周恩来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此前曾发生“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5月16日,胡风在“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中被捕。 5月31日前,苏联从中国旅顺撤军。 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开展“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運動”,毛泽东将镇压比例定为百分之五。 8月,中国与美国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中美大使级会谈,后转移到波兰华沙。 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实行军衔制,授予十名元帅、十名大将和五十五名上将。 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0月28日, 钱学森被美国政府释放后抵达中国北京。 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农业合作化高潮兴起。 11月,全国开始正式发行粮票。 1956年 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 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动图-4型重型轰炸机炸毁理塘县长青春科尔寺。 3月16日,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陈毅任主任。 4月25日,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引发此后的反右运动。 5月,开始发掘明定陵,出土大量文物,由于技术落后而损坏。 6月7日,陈镜开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是中国运动员创造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4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 ,6月21日中国政府释放第一批日本战犯。 7月12日,宝成铁路南北两段在黄沙河接轨通车。 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 10月15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正式建成投产。 12月,《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正式出台。 年底,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1965年 1957年 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 2月,贵州爆发“亚洲流感”,1年多内造成全球100万-400万人死亡,成为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大瘟疫之一。 3月,割让浮水洲岛予越南,改名白龙尾岛。 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5月,美国导弹部队進驻台湾。 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反右运动开始,至少55万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到迫害,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中国共产党实质性一党专政时期。 10月,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10月15日,聂荣臻与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别尔乌辛在苏联莫斯科签署《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 11月,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等活动。 1958年 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1月11日-2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在广西南宁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批评了周恩来、陈云等人的“反冒进”。 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 4月,青海省发生藏族和撒拉族暴动,史称“循化事件”,解放军镇压造成400余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会后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此后统称“三面红旗”。 5月,日本长崎发生长崎国旗事件,对中日关系造成冲击。 7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与毛泽东会谈。 8月17至30日,北戴河会议召开,会后,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进入高潮。 8月23日,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 8月30日,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建成的中国第一座实验性核反应堆回旋加速器开始运转。 9月24日,中华民国空軍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飞机发射导弹,战斗中解放军击落一架或两架国军战机,一架解放军战机被空对空导弹击中坠毁,为世界空战史上首次使用空对空导弹。 1959年 中国大陆出现三年大饥荒(1959-1961年),据各方估计共造成1500-5500万人非正常死亡,被广泛视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饥荒,也被认为是最严重的人为灾难之一。 3月,西藏拉萨骚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于3月20日-22日进行了武装镇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达赖喇嘛流亡国外。 4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宋庆龄和董必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6月,苏联停止对中国核项目的援助;“596工程”启动。 7月2日-8月16日,庐山会议召开,彭德怀等人因反对浮夸风等左倾问题而遭到批判(被毛泽东定性为“彭、黄、张、周反党集团”)、並被撤銷國防部部長職位,由林彪接任;会后,全国开展反右倾运动。 8月至10月,中国与印度发生边界冲突,即空喀山口事件和郎久事件。 9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开工后不到一年建成竣工交付使用。 9月,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1万次的快速通用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 9月26日,发现大庆油田。 9月30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 10月,河南信阳发生持续半年的饥荒,上百万人非正常死亡。 1960年 2月4日,中共中央派康生等人作为观察员参加《华沙条约》缔约国在莫斯科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中苏矛盾深化。 2月19日,中国第一枚试验探空火箭在上海南匯县发射成功。 5月,大同老白洞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684人死亡,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来最严重的矿难事故。 5月25日,中国人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 6月,解放军与缅甸军方联合展开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进攻中华民国国军在缅甸北方的势力,使之撤退至台湾。 6月—11月,在甘肃夹边沟农场关押的数千名右派因饥饿死亡,即“夹边沟惨案”。 6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工联理事会会议上,中国与苏联发生激烈争论。 6月1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问中华民国台湾,六一九砲戰爆发。 6月24日-26日,彭真率中共代表团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布加勒斯特会议。 7月,苏联政府撤走全部在华专家,撕毁协定和合同,停止供应重要设备,中苏交恶。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在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中国方面正式放弃对果敢的主权,让予缅甸,并割让南坎。 10月1日,中共派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率代表团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该团与苏共发生激烈冲突。 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 12月,顾方舟领导研发的“沙宾型”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首批500万人份生产成功,在中国大陆十一个城市开始推广,1962年顾方舟等人进一步将其改造为“糖丸”活疫苗。1959年,顾方舟曾前往苏联学习考察,并获得美、苏的疫苗样本,当时美国科学家阿尔伯特·沙宾正与苏联科学家米哈伊尔·楚马科夫合作以推广其研发的口服疫苗以对抗小儿麻痹症。 1961年 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3月,中共中央制定《农村六十条》。 6月,中共中央批准《文艺十条》,后修改为《文艺八条》。 7月,中共中央批发《科研十四条》。 8月15日,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9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高教六十条》。 9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工业七十条》。 10月25日,美国中情局支持的四水六岗卫教军在西藏袭击解放军,缴获有关大跃进失败和解放军战斗序列的重要情报。 1962年 1月11日-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 ”,大跃进结束,毛泽东作了自我批评、退居二线,由刘少奇、邓小平等人主持中央事务。此后刘少奇、邓子恢等人推行“三自一包”的政策。 3月19日,广东新丰江水电站水库水位达110.5米时诱发6.1级地震,震中烈度为8度,为中国国内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 4月,伊塔事件中,新疆数万名中国公民逃往苏联。 5月,中共中央决定大幅度调整国民经济。 6月-7月,邓小平对三自一包的“包产到户”表示支持,并引用四川(一说安徽)谚语“不管黄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猫论”出台。 8月,小说《刘志丹》被康生指责为“反党小说”。 9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南昌首次击落中华民国空军美制U2高空侦察飞机1架。 9月24日-27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对刘少奇等人的改革表达不满。 10月-11月,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中国获得胜利后撤离藏南地区。 10月12日,中国与朝鲜签订《中朝边界条约》,向朝鲜割让包括长白山在内约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 11月9日,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在北京同日本代表高碕达之助签署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开启“LT贸易”。 1963年 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开展学雷锋活动。 4至5月,国家主席刘少奇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 ,9月访问朝鲜。 5月,杭州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前十条》),“四清运动”开始,造成数万人非正常死亡、被视为文化大革命预演。 7月,童第周和严绍颐等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有关鱼类的核移植《鱼类细胞核移植》的论文。 8月,海河特大洪灾造成5000余人死亡,北京部分地区被淹、天津被困,受灾人口超2200万人,是海河流域历史上最严重的洪灾之一。 9月,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后十条》)。 9月6日,《人民日报》和《红旗》开始发表《九评苏共》,中苏论战加剧。 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逝世。 中国石油已基本实现自给。 12月至次年2月,周恩来总理访问阿联酋、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阿尔巴尼亚、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缅甸、巴基斯坦、锡兰。 1964年 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法国建交。 2月,中国大陆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运动。 2月23日-8月22日,中国与苏联在北京就边界问题举行谈判,会谈无疾而终。 4月,中国和日本就互派记者达成《中日记者交换协定》。 6月,中国成功发射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 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人口达7.23亿,扫盲运动使得中国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的比例)下降到了52%,有约1亿人脱盲。 7月,“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成立。 8月,设立中国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东京联络处。 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属于“两弹一星”工程。 11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下台后,周恩来、贺龙率代表团访问苏联,与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发生矛盾,中苏冲突升级。 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宣布,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个现代化”),大会再次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1965年 2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北京与中方会谈。 5月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者在云南元谋发现元谋人。 6月,中国出兵参加越南战争。 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与中华民国国军在福建、广东附近爆发“八六海战”。 9月1日,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 11月,姚文元于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966年-1976年 1966年 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非断交。 2月,“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成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奠基之作。 2月,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提交《二月提纲》,被作为中央文件下发,但随后不久,这个提纲就为毛泽东所否定和批判。 3月8日,邢台市发生7.2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共计死亡8064人,受伤38451人,倒塌房屋508万余间。 4月,《中国科学》刊登了有关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论文,当年《科学》对此也做了报道。 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发表、文化大革命开始,撤销了原文化革命五人小组以及《二月提纲》,中国大陆进入文革“十年浩劫”或“十年动乱”,国家主席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相继被打倒。 5月28日,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 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成立。 8月16日,时任内蒙古第一书记的乌兰夫遭撤职、迫害,引发此后文革重大冤假错案“内人党事件”,造成数万人死亡,至少数十万人遭牵连。 “红八月”爆发,8月18日起,毛澤東、林彪等人在天安門先後八次接見1000萬紅衛兵,后者开始大规模“破四旧”、全国大串连,屠杀迫害“黑五类”,成为文革期间红色恐怖的源头。红八月期间,北京地区有1700余人被红卫兵打死,数万人被驱逐。 8月24日,知名作家老舍因不堪迫害,于深夜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享年67岁。 8月30日,周恩来起草《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 9月3日,知名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受红卫兵迫害,于家中自缢而亡。 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加纳断交。 10月27日,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在自己的国土上飞行爆炸成功,属于“两弹一星”工程。 11月,广东省阳春县爆发流脑疫情,通过红卫兵的全国大串连蔓延至全国,1966-67年间的流脑大流行共造成16万余人死亡。 1967年 1月,上海发生“一月风暴”,成为全国大规模夺权运动的开端,各地造反派成立“革命委员会”取代党政机关。 1月、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与江青、陈伯达、康生、姚文元就文化大革命等问题发生争执,即“二月抗争”。 2月,“青海二二三事件”造成上百人死亡,上万人受迫害。 5月23日,研发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启动。 6月初,文革期间的“重庆大武斗”拉开序幕,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6月17日 ,中国首枚氢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属于“两弹一星 ”工程。 6月下旬,中国驻缅甸人员不顾缅甸政府的劝阻,强行向华侨和缅甸国民散发《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像章,引起缅方的不满和干涉,发生中国驻缅甸使馆遇袭事件、午门抗缅大会等事件,双发爆发大规模冲突、造成人员伤亡,两国濒临断交。 7月初,文革期间四川的“泸州武斗”开始,造成数千人死亡。 7月20日,武汉发生七·二〇事件,江青随即提出“文攻武卫”,此后大规模“武斗”展开,中国大陆进入全面内战状态。 8月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公安部部长谢富治发表讲话,明确提出“砸烂公检法”的主张。 8月9日,北京发生红卫兵“焚毁蒙古驻华大使专车事件”。 8月,广东省发生“广州吊劳改犯事件”,上百人死亡。 8月22日,北京发生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殴打英国驻华代办柯利达,引发国际争端,周恩来向英方道歉。 8月26日,广东省文革期间发生“反彭湃烈士事件”,造成上百人丧生。 8月底,宁夏“青铜峡事件”造成上百人死亡。 8月-10月,湖南省文革期间爆发“道县大屠杀”,9000余人丧生。 9月6日,中国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署协定,支援两国修建坦赞铁路。 9月起,广东省文革期间爆发“阳江大屠杀”,数千人死亡。 10月1日,中国与印度爆发边境冲突,中国从锡金撤离。 10月17日,前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因尿毒症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从1959年获得特赦开始,他一直在北京植物园工作。 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尼西亚断交并从印尼撤侨(参见:九·三〇事件)。 1968年 1月,文革期间的重大冤假错案“赵健民云南特务案”爆发,138万7千余人受到牵连,大屠杀导致1万7千余人死亡,另有6万1千多人致残。 4月,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内定广西“4·22”阵营为反动组织、开始镇压,广西大屠杀逐渐达到高峰,亦爆发大规模人吃人事件,最终造成10-15万人死亡。 4月23日,北京“清华大学百日大武斗”拉开序幕,成为北京最为严重的武斗事件。 5月,毛泽东批准文革“清理阶级队伍”展开,约三千万人被批斗、据估计50万-150万人死亡。 6月8日,“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在文革期间被暴民殴打致死。 7月,香港爆发“香港流感”,是1957-58年亚洲流感的变种,再度造成全球100万-400万人死亡,成为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大瘟疫之一。 7月底开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始进驻各学校和机关团体,红卫兵运动逐渐退出文革舞台。 7月-9月,湖南文革期间发生“邵阳县大屠杀”,近千人死亡。 8月5日,毛泽东将来访的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赠送的一篮芒果转送给了进驻清华大学的工宣队,引发了此后全国性的“芒果崇拜”。 8月,海南(文革期间隶属广东省)爆发“儋县大屠杀”,700余人死亡。 9月-10月,江西省文革期间爆发“瑞金大屠杀”,上千人死亡。 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铁路桥率先通车。 10月13日至31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非法“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和永久开除出中国共产党”。 10月26日,“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遭文革迫害,自杀身亡。 12月5日,“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在空难中丧生。 12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義勇軍進行曲》的填詞人田漢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12月22日,毛泽东发起“上山下乡运动”,共约1600多万青年人赴乡下劳动。 12月28日,知名学者翦伯赞及夫人受迫害,自杀身亡。 1969年 1月7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第四零四厂发生核泄漏事故。 3月起,西藏尼木地区发生暴动,波及多个地区。 中苏于珍宝岛爆发激烈武装冲突,即珍寶島事件。 4月1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被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正式成為毛澤東的接班人。 6月9日,十大元帥之一的賀龍在文革期间被迫害至死(1974年被平反),在其追悼會上,周恩來連續七次躹躬。 7月,长江大洪水,湖北、安徽共死亡1603人,71万间房屋倒塌。 7月22-29日,超强台风维奥娜造成1554人死亡,中国大陆又称“七二八风灾”或“牛田洋风灾”。 9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参加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葬礼途中过境中国北京,与中国总理周恩来会谈,缓解了中苏冲突。
7月31日,陕西安康发生特大洪灾,870人丧生,经济损失约4.1亿元。 8月1日,中国首艘弹道导弹核潜艇09II型核潜艇开始服役。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正式开始“1983年严打”,持续了三年之久。 9月17日,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1月1日起,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其商业银行业务由同日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继承。 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并开始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到1984年底,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实际上不复存在。 10月11日-12日,中共召开十二届二中全会,开展清除精神污染运动。 1984年 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对美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会面。 1月,邓小平进行了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珠海、厦门、广州等地,肯定了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并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2月5日,开国大将之首粟裕逝世。 4月23,解放军炮击越南老山地区,两山战役开始。 4月26日-5月1日,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访问中国北京、西安、上海,与邓小平、李先念等人会面。 7月,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中国奥运史上首枚金牌。 9月,莫干山会议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召开,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0月7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破土动工,邓小平等人亲自为工程奠基。 10月17日,联想集团于北京创立,原名“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9年更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 11月18日,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支股票“小飞乐”由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公开发行。 12月1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 1985年 1月18日,中国民航5109号班机空难造成38人死亡。 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成。 2月,中兴通讯在深圳成立。 3月,“价格双轨制”改革正式实施,但此后导致“官倒”现象的出现。 3月20日,秦川核电站动工建设,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 3月21日,3213号鱼雷艇事件中,一艘鱼雷艇叛逃韩国,后被遣返。 5月23日-6月6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裁军100万,允许军队经商。 在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的提议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1986年 中国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3月5日,邓小平亲自批准“863计划”启动,由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负责。 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式启动。 5月,情报官员俞强声叛逃至美国。 7月,广东东部沿海发生大洪水,造成261人死亡。 9月13日,邓小平任命赵紫阳主持政治体制改革,赵紫阳召集“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 9月28日,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决议,要求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 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与邓小平、李先念等人会面,是历史上英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华。 10月22日,十大元帥之一、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去世。 12月,八六学潮爆发。 1987年 1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被迫辞职下台,职务由总理赵紫阳代理。 3月,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立。 4月8日,深圳蛇口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 4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与葡萄牙總理施華高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中葡联合声明》。 5月,东北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造成200余人死亡,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灾之一。 8月,深圳大亚湾核电站破土动工,是中国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也是中国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 9月,华为公司在深圳南山区成立。 9月,深圳率先试行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出让了一块5千多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限期50年,揭开了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 9月27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市十二家金融机构出资组成了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 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允许原中华民国国军士兵返回大陆探亲。 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赵紫阳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政治体制改革措施,该会议首次实行差额选举,赵紫阳当选新一任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11月,肯德基在北京市开设首家中国大陆的分店。 12月,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成立。 12月,深圳市公开拍卖了一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首次进行的土地拍卖。 1988年 1月13日,“蛇口风波”引发全国大讨论。 1月18日,西南航空空难造成108人死亡。 1月-5月,上海市甲型肝炎大流行,共造成310,746人感染、47人死亡。 3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与越南人民军海军在中国南海赤瓜礁海域爆发军事冲突。 3月21日,深圳蛇口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保险机构——平安保险。 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八二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一定程度上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并准许土地使用权转让。 4月13日,海南省成立。 6月16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6集电视纪录片《河殇》首播,引发全国大讨论。 8、9月,价格闯关改革失败、造成大规模通货膨胀。 8月,万达集团(前身为大连西岗住宅开发公司)在辽宁大连成立。 9月,取消了2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度恢復。 9月19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经济学派领袖米尔顿·弗里德曼访华,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会面,商讨中国经济改革问题。 9月29日,中國进行了首枚中子弹实弹爆炸试验,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苏联后第四个拥有中子弹技术的国家。 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地震造成748人死亡、7700人受伤,是该地区有地震记录以来的最大地震。 1989年 1月,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 2月25日至26日,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访问中国,在北京与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等会面。 3月,西藏拉萨发生骚乱事件,造成人员伤亡。 4月15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引发以大学生为主的大规模悼念活动。 4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四二六社论》,将学生运动定性为“动乱”,激化了中国共产党与抗议者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全国各地的“四二七大游行”。 5月1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华,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 、赵紫阳会面,中苏关系正常化。 5月2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89条第16项,北京市部分地区实行戒严。 5月23日,北京发生天安门毛泽东像污损案。 6月4日凌晨,解放军戒严部队驱离滞留在天安门广场的示威群众(六四清场),结束了长达五十天的抗议运动。 6月24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紫阳被撤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等职务,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立等领导人被免职,1980年代后期政治体制改革失败。 10月,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1月9日,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江泽民接替邓小平出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江泽民及第三代领导时期(1989年-2002年) 1990年 3月,江泽民接替邓小平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4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中央同意上海开发、开放浦东。 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人口超过11亿。 8月8日,中国恢复与印度尼西亚的外交关系。 9月-10月, 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9月,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文灵和部长会议主席杜梅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与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总理李鹏就中越关系和柬埔寨问题进行会谈。 9月11日-12日,中国红十字会与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签署《金门协议》以解决两岸重大罪犯遣返的问题。 10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新加坡建交。 10月8日,麦当劳在深圳市开设首家中国大陆分店。 10月,广州白云机场劫机相撞事件造成128人死亡。 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 4月,山西三交河矿难造成147人死亡。 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签订《中苏国界东段协定》。 5月-6月,华东地区发生严重水灾,因灾死亡至少431人。 5月-8月,山东省部分地区提出“百日无孩”的计划生育运动。 5月14日,毛泽东夫人江青在监狱中自杀身亡。 11月,中国与越南开展高级会晤,结束13年敌对,实现关系正常化。 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台北、香港三个经济体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1992年 1月24日,中国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南巡,又称“九二南巡”,视察深圳、珠海、广州、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谁不改革,谁就下台”,因六四事件而放缓甚至停滞的中国改革开放自此重新提速,而九二南巡还拯救了当时中国新兴的资本市场。 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访问日本,会见日本明仁天皇 。 7月31日,“南京7·31空难”造成106-109人丧生。 8月24日,中国与大韩民国建立外交关系。 10月,日本明仁天皇与皇后美智子应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邀请访问中国。 10月11日,浦东新区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0月26日-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在香港举行会谈,达成所谓《九二共识》。 10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成立。 11月,粮票被废除。 11月24日,“桂林11·24空难”造成141人丧生。 1993年 3月27日 ,江泽民接替杨尚昆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镕基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副总理。 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八二宪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改革开放”等表述。 3月至7月,中美之间发生“银河号事件”。 4月27日至4月29日,中华民国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于新加坡举行会谈。 7月23日,西北航空2119号班机空难造成55人死亡。 8月27日,青海沟后水库溃坝,造成300余人死亡。 10月起,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深圳康泰生物制品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车间逐渐投产,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新生儿开始接种。该技术于1989年由美国默沙东公司转让给中方,收取700万美元作为培训中方人员和支付美方参与者劳务的成本,此外不再收取专利费和利润。 12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建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健全金融市场,统一汇率改革外汇市场。 1994年 1月1日,实行分税制改革。 4月1日,中国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3月,国家开发银行在北京成立。 3月31日,浙江杭州发生“千岛湖事件”,造成32人死亡。 6月6日,“六六空难”造成160人死亡,是中国境内遇难人数最多的空难。 6月-7月,西江、北江发生大洪水,共造成480人死亡。 7月1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国全面推行。 8月,超强台风弗雷德(中国大陆编号:9417号)造成1426人死亡。 9月,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始兴建。 9月20日,北京市发生“建国门事件”,枪击案造成至少24人死亡。 12月14日,三峡工程动工。 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发生重大火灾,包括288名中小学生在内的325人遇难,火灾时有人向学生喊“让领导先走”,引发巨大争议。 1995年 1月30日,江泽民提出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中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即“江八点 ”。 4月10日,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之一陈云逝世。 5月1日,中国大陆开始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 5月14日,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宣布更登确吉尼玛为十世班禅喇嘛的转世灵童。 7月,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访问美国后,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造成“第三次台海危机”,美国派遣第七舰队通过台湾海峡。 10月,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12月,可可西里升格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第一个为保护藏羚羊而设置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月,江泽民提出“三讲教育”。 1996年 2月3日,云南省丽江市发生7级地震,共有309人死亡,7.86亿(一说30.5亿)元人民币的直接损失。 4月30日,中国与美国发生贸易争端。 5月3日,内蒙古包头市发生6.4级地震,共造成26人死亡,虽然人员伤亡不大,但经济损失很严重。 7月29日,中国进行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核试验(地下核试验),中国政府宣布次日起暂停核试验。 7-8月,超强台风贺伯(中国大陆编号:9608号)造成779人死亡。 9月21日,中国政府干预美国大选丑闻爆发。 1997年 2月19日,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去世 。 5月8日,中国南方航空3456号班机空难造成35人死亡。 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7月1日 ,香港主權自英國交至中國,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7月起,亚洲金融风暴。 10月下旬,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美国。 1998年 2月14日,武汉公交爆炸案造成至少16人死亡。 3月17日,朱镕基接替李鹏,成为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5月,“985工程”启动。 6月25日-7月3日,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访问中国,先后前往西安、北京、上海、桂林、香港。 7月-8月, 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爆发特大洪灾,共造成3656人死亡(全年洪灾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人民币。 10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11月,“211工程”启动。 11月11日,腾讯公司在深圳成立。 1999年 2月24日,西南航空4509号班机空难造成61人死亡。 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对《八二宪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改,“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宪法。 4月,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成立。 4月25日,超过一万名法轮功学员前往北京中南海上访(参见:425上访事件)。 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北约轰炸,三名记者殉职,中国爆发大规模反美游行示威。 6月,江泽民提出“西部大开发 ”,包括西电东送等项目。 7月20日,宣布法輪功為“非法組織”并开始大规模取缔、镇压。 11月24日,发生烟台11·24特大海难,280人遇难。 12月20日,澳门主權自葡萄牙移交至中國,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 2000年 2月,江泽民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月22日,武汉航空343号班机空难造成49人死亡。 9月27日,贵州木冲沟矿难造成162人死亡。 10月-12月,北斗一号导航系统实现区域性的导航功能。 12月25日,中国和越南签订有关北部湾地区领土划界的协定,确认白龙尾岛(中国此前称为“夜莺岛”)属于越南领土。 2001年 1月1日,百度公司在北京中关村成立,创立百度搜索引擎。 3月16日,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刑事案件,造成死亡108人、38人受伤。 4月1日,中美两国军机在南海上空发生一起空中相撞事故。 6月15日 ,“上海合作组织 ”在上海成立。 7月13日 ,中国北京赢得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 7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认海参崴等远东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归属俄罗斯。 7月17日,广西南丹矿难造成81人死亡。 8月,第21屆夏季大學生運動會在北京舉辦,這是中國首次主辦世大運。 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改制度被取消。 10月18-20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访华,出席上海APEC领导人会议。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人口达12.45亿。 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2月21-22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第二次访华,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会面。 5月7日,“大连5·7空难 ”导致112人丧生。 6月20日,黑龙江“鸡西矿难”造成124人死亡。 6月,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首次出现在世界杯决赛圈。 7月,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建设。 8月,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陈省身任大会名誉主席,吴文俊任大会主席。 胡锦涛及第四代领导时期(2002年-2012年) 2002年 11月15日 ,胡锦涛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11月16日起,广东、香港、北京等地爆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此后传向其它国家,造成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疫情。 12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 2003年 2月,新疆地区发生伽师巴楚地震,造成268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058人)。 3月15日 ,胡锦涛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温家宝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 3月20日 ,大学生孙志刚被广州政府执法部门殴打身亡,引发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 7月1日,针对“23条”,香港爆发七一游行。 7月,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10月15日,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12月,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 2004年 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对《八二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改,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宪法。 9月19日,胡锦涛就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并提出“和谐社会”理念。 10月14日,俄罗斯归还中国一半黑瞎子岛(《中俄边界东段补充协定》)。 10月20日,河南大平矿难造成148人死亡。 11月21日,内蒙古“包头空难”造成55人死亡。 11月28日,陕西陈家山矿难造成166人死亡。 2005年 1月17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前中国国务院总理趙紫陽逝世。 2月14日,辽宁孙家湾矿难,造成214人死亡、3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 3月,胡锦涛对台提出四“不”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并执行。 4月-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亲民党主席宋楚瑜(2005年亲民党搭桥之旅)先后访问大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领导人会面。 6月10日,黑龙江省沙兰镇发生特大山洪和泥石流,洪水瞬间淹没位于低洼处的沙兰镇中心小学,共造成117人死亡,其中105人为学生。 8月,广东大兴矿难造成121人死亡。 10月,中囯成功完成“神舟六号 ”载人飞船双人多天宇航任务。 11月,黑龙江七台河特大矿难造成171人死亡。 11月19日-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第三次访华,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 12月,河北唐山刘官屯矿难造成108人死亡。 2006年 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废止,国家不再征收农业税。 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7月12日,中国运动员刘翔在瑞士洛桑创造男子110米栏“12秒88”的最新世界纪录。 7月,中国南方水灾,至少452人死亡。 11月,由3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考察团进行了“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白鱀豚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 2007年 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通过。 7月,河南卢氏县特大洪灾,造成78人死亡、18人失踪。 8月,山东华源矿难造成至少172人死亡。 12月,山西新窑矿难造成104人死亡。 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2008年 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1月,中国大陆爆发大规模雪災,因灾死亡129人。 4月,山东胶济列车相撞,造成72人丧生、416人受伤。
give it the title */ gtk_window_set_title (GTK_WINDOW (window), "Hello World"); /* Connect the destroy signal of the window to gtk_main_quit * When the window is about to be destroyed we get a notification and * stop the main GTK loop */ g_signal_connect (window, "destroy", G_CALLBACK (gtk_main_quit), NULL); /* Create the "Hello, World" label */ label = gtk_label_new ("Hello, World"); /* and insert it into the main window */ gtk_container_add (GTK_CONTAINER (window), label); /* make sure that everything, window and label, are visible */ gtk_widget_show_all (window); /* start the
title */ gtk_window_set_title (GTK_WINDOW (window), "Hello World"); /* Connect the destroy signal of the window to gtk_main_quit * When the window is about to be destroyed we get a notification and * stop the main GTK loop */ g_signal_connect (window, "destroy", G_CALLBACK (gtk_main_quit), NULL); /* Create the "Hello, World" label */ label = gtk_label_new ("Hello, World"); /* and insert it into the main window */ gtk_container_add (GTK_CONTAINER (window), label); /* make sure that everything, window and label, are visible */ gtk_widget_show_all (window); /* start the main loop, and let it rest there until the application is closed */ gtk_main (); return 0;
後梁改革與梁晉對峙 五代各朝雖然掌控中原與關中地區,但沒有像唐朝一樣成為藩鎮認可的共主,主要勢力範圍也不出華北地區,只能說是一個藩鎮型的朝廷。各地藩鎮在唐朝滅亡後,有的奉五代為宗主、有些依舊擁護唐室,其他則是保境固守或稱帝爭天下。不管他們的外交策略是如何,這些藩鎮都已獨立自主,其中十個具代表性(並非同時出現)的國家被史家稱為十國。中原地區歸附後梁的有義武軍節度使-北平王王處直、成德軍節度使-趙王王鎔等,半獨立的有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盧龍軍節度使燕王刘守光,獨立的是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蜀地方面,蜀王王建建立前蜀;湖廣一帶,占據江陵周圍的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在後唐時建荊南,武安軍節度使馬殷建楚國,兩廣(嶺南)清海軍節度使劉隱建南漢;江南地區,占據兩淮吳地的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建吳國,鎮海軍節度使錢鏐建吳越國,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建閩國。另外,交趾地區,静海节度使曲承裕自立,在越南歷史稱為曲家,是越南地區脫離中國歷史的開端。党項族组成的定難軍也在陝北夏州一帶割據自立。位於河西瓜州的歸義軍一度建立西汉金山國。 後梁太祖針對唐朝后期的弊端做出不少偏激改革。他極度厭惡宦官,曾拒絕在南方避難的宦官返回京城;討厭唐廷高級官員,啟用失意士人如李振、敬翔等人,並且聽從李振建議,屠殺宰相裴樞、崔遠等三十名高官,史稱白馬驛之禍。這些失意士人重現實而輕名義,是五代政治人物的代表。經濟方面重視農業發展,致力減輕賦稅;對軍隊十分嚴厲,如大將戰死,所部士卒一律斬首,稱「跋隊斬」。然而後梁太祖晚年荒淫無度,甚至不顧倫理,經常召諸子之妻入宮陪侍。外交方面,後梁立國之初,幾乎所有國家與藩鎮都表示臣服,只有晉、岐、前蜀與吳敵視後梁,依舊奉唐室年號。其中晉王李克用更是後梁太祖的死敌,自開國起後梁太祖就北伐晉國,在潞州(今山西長治)與李克用僵持不下,史稱潞州之戰。李克用因憂勞去世后,其子李存勗在李克寧、張承業的輔佐下而獲得勝利。910年後梁太祖懷疑成德軍與晉密結而率軍進伐,迫使成德軍王鎔與義武軍王處直倒向李存勗。李存勗率軍於柏鄉(今河北柏鄉)擊潰後梁軍,成功救援成德軍,而梁軍元氣大傷,史稱柏鄉之戰。北方之雄劉守光為人殘暴,且是晉的強敵。他於909年被後梁封為燕王,三年後稱帝建國燕國。隔年,李存勗派周德威攻打劉守光,後梁太祖親自率軍救援,但被晉軍擊潰。劉守光最後於隔年被李存勗攻滅。 後梁太祖敗退洛陽後病危,次子朱友珪不滿後梁太祖有意立義子朱友文為太子,趁機刺殺父皇而繼位。然而朱友珪荒淫无度,不得人心,913年其弟朱友貞聯合天雄軍節度使(即魏博軍)楊師厚進伐奪位,史稱後梁末帝。楊師厚去世後,天雄軍等河北諸鎮都陸續歸附晉國,再加上916年魏州之戰中梁軍慘敗於晉軍,後梁北疆只能勉強維持在黃河以南。918年李存勗率軍南征,與梁軍相持於濮州一帶。梁軍慘敗,但晉將盧龍軍節度使周德威戰死,梁晉戰爭沉寂了一段時期。921年張文禮殺成德軍節度使王鎔,控制成德军,聯合契丹國與後梁,對抗晉國。然而李存勗率軍於鎮州擊潰趙梁聯軍,又夺得河北三镇後。923年,李存勗在魏州稱帝(即後唐莊宗),以光復唐朝為由建國後唐,不久又二度南征。梁北面招討使王彥章採取牽制鄆州(今河南東平)的方式,成功圍堵唐軍於楊劉(今河南東阿)附近。雙方對峙良久,唐軍軍糧不足,有即将撤退的跡象。然而梁戶部尚書趙巖、張漢傑等人進讒言,使王彥章被撤換,後唐莊宗又率軍經鄆州迂迴攻入空虛無兵的開封府。城破之日,後梁末帝无奈命控鶴軍都指揮使皇甫麟殺死他,後梁亡。 後唐拓土與內亂 後唐莊宗滅後梁後,定都洛陽。此時河北三鎮已定,後唐國力強盛。岐國李茂貞對後唐稱臣,後唐莊宗封他為秦王。924年李茂貞去世,後唐莊宗的長子李繼岌擔任鳳翔節度使,吞并了岐国。前蜀王建在建國後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得前蜀在經濟與軍事都十分強盛。但918年王建去世後,其子王衍奢侈無度,殘暴昏庸。925年後唐莊宗派郭崇韬、李繼岌率军攻入成都,王衍投降,前蜀灭亡。 後唐對外強盛,但是內憂積重。後唐莊宗定都洛陽後,招回宦官以任樞要之職,任用李襲吉等保守派,一切與唐朝后期政治相同,朝政日益敗壞。後唐莊宗自認基業已固,不務政事,肆情縱慾,自取藝名「李天下」,寵信伶人敬新磨、伶官景進等人。當時军队龐大,国库吃緊,然而其妻刘皇后干預朝政、贪婪爱财,将税收一半归后宫,使得朝廷還要暫扣军粮以補其他支出,形成極大的隱憂,不久征蜀唐軍即因故兵變。 郭崇韬雖然完成滅蜀任務,但李繼岌對於不能深入參與軍務而感到不滿。他密報朝廷,意圖陷害郭崇韜。後唐莊宗有意先調查再決定,但刘皇后自行命李繼岌處決之。926年郭崇韜被殺,唐軍军心涣散,兵变四起。刘皇后又不願將自己的財物用於劳军,使局面更加恶化。不久,天雄軍士兵皇甫暉因賭博輸錢而煽動士兵造反,殺主帥楊仁晸,立偏將趙在禮為留後,是為鄴城之變,唐將李绍荣平定失敗,後唐莊宗只好派养兄李嗣源前往平定。李嗣源於魏州受部众與叛軍擁護,反而率軍南征後唐莊宗。各地唐軍不願為後唐莊宗作戰,汴州被陷,後唐莊宗因洛阳內乱中流箭而死。李嗣源攻入洛陽後殺盡叛臣而稱帝,即後唐明宗,後唐莊宗的長子李繼岌自殺於長安。 後唐明宗執政期間革除後唐莊宗時的弊政,朝政逐渐安定。他诛除宦官,任用士人;撤銷不少冗餘機關,建立三司等財政機關;提倡節儉,興修水利,關心百姓疾苦;加強中央軍力,建立侍衛親軍以壓制藩鎮。這是五代少見的穩定時期之一,史家稱後唐明宗是五代時期僅次於後周世宗的明君,他制定的一些制度也被宋朝所繼承。然而到晚年後唐再度走入內亂。933年後唐明宗重病,其子李從榮奪位被殺,幼子李從厚继位,即後唐閔帝。此時後唐明宗的兩位大將養子李從珂任鳳翔節度使、女婿石敬瑭任河東節度使,均擁重兵。宰相朱弘昭、馮贇本想以調動節度使的方式來分離軍權,反而激起叛變。934年李從珂以清君側為由攻入洛陽,後唐閔帝在逃往魏州途中被石敬瑭俘虜,最後被李從珂所殺。李從珂稱帝,即後唐末帝。內亂期間發生後蜀獨立之事。原來在前蜀滅亡後,後唐莊宗以孟知祥為四川節度使。不久後唐明宗叛變奪位,孟知祥練兵意圖獨立。932年孟知祥在併吞東川軍後被後唐明宗封為蜀王,並於後唐末帝發動內亂時稱帝建國後蜀。同年孟知祥去世,其子孟昶繼位。孟昶勵精圖治,擴展疆土,讓後蜀維持了三十年的和平局面。 後唐末帝與石敬瑭早在後唐明宗時就彼此不合。唐末帝繼位後十分猜忌石敬瑭,而石敬瑭也因畏懼而懷有叛變之心。936年後唐末帝把石敬瑭調任天平軍,並命張敬達、楊光遠率軍催促。石敬瑭聽从桑維翰與劉知遠的建議向契丹國借兵叛變,並且對遼太宗耶律德光稱兒,事後割讓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还要輸帛三十萬匹。張敬達聞知叛變之事後,率軍圍攻太原,石敬瑭堅守不下。當時卢龙軍的赵德钧和契丹可汗耶律德光有意合作共谋中原,石敬瑭大为惊惧,急令桑维翰见耶律德光。桑维翰跪于契丹帐前,苦苦哀求,才使耶律德光放弃与赵德钧合作的打算。耶律德光率軍解圍,帮助石敬瑭於太原建國後晉,即後晉高祖。937年晉軍與契丹軍大舉南下,楊光遠、趙德鈞等諸鎮陸續投降。晉軍獨自攻入洛陽,後唐末帝自焚而死,後唐滅亡。後晉高祖定都汴州,依約將燕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國,此後契丹國對五代的影響力達到最大。 江南的擴張 五代进入后晋时期,國力大不如前,時常被契丹國威脅。江淮地區的吳與後繼的南唐国势強盛,他们採取聯合北方契丹國制约中原的策略,屢次征討周邊國家壯大勢力,成為中原五代的一大威脅。吳國是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建立的。早在秦宗權之亂時,秦的部屬畢師鐸率軍攻打揚州,楊行密在抗敌过程中发展割據势力,最後建立吳國。902年楊行密被唐廷封為吳王,建都廣陵,稱江都府。執政期間鼓勵農桑,穩定經濟,使江淮地區逐漸復甦。對外則擁護唐室,與宣武軍朱全忠(後梁建立者)敵對。905年杨行密去世,其子楊渥繼位。隔年江西钟传去世,諸子內亂,楊渥趁機派秦裴攻占江西,統一江淮。然而楊渥喜好玩樂,又猜忌功臣,大臣张颢、徐溫發動兵變,殺死楊渥。908年徐溫擁立楊渥之弟杨隆演為主,除掉想自立的張顥,徹底掌握吳國大權。 徐溫掌握大權後屢次攻伐吳越國未果,至後梁末期才和談。唐朝滅亡後,吳國不承認後梁宗主地位,仍然沿用唐哀帝年號,直到919年吳國改元,才正式與唐朝切斷關係。對內則逐步翦除楊氏舊將以穩固其勢力,然而專政的長子徐知训驕橫恣肆,曾因欺負吳王楊隆演而引來兵變,最後被部下朱瑾杀死。徐温养子徐知诰平定亂事,而徐知诰事徐溫甚孝謹,最後成為徐溫政權的繼承者。923年,楊隆演鬱鬱而終,其弟楊溥繼位,並於927年稱帝,即吳睿帝。927年徐溫去世,追封齊王,養子徐知誥繼位,成為吳國實際統治者。徐知诰生活俭朴,尊重吳帝和將領而頗得民心。937年徐知誥奪吳睿帝之位,吳亡,建國齊,都金陵,稱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同年後唐滅亡,兩年後徐知誥自稱唐室後裔,改姓名李昪,建國南唐,即南唐烈祖。李昪建國後採取与民休息、與鄰国友好的政策,使國力持續强盛。943年李昪去世後,其子李璟繼位,即南唐元宗。李璟在位初期,南唐國力仍然強盛,對外聯合遼朝壓制後周,對四周國家也採取見機入侵的方式,陸續滅閩國與楚國。 在南唐東南方有吳越國與閩國。吳越國的建立者為鎮海、鎮東軍節度使錢鏐,都杭州,其疆域約同今浙江省。907年錢鏐被後梁封為吳越王,即吳越太祖。在位期間促進經濟發展,保境安民;對外奉中原五代為宗主國,與吳和南唐為死對頭,這個策略一直維持到亡國為止。另外曾經派使冊封新羅、渤海國等國王,海中諸國皆奉他為君長。閩國是由福建觀察使王潮所建立,其與其弟王審知控制福州一帶,後為威武軍節度使,其疆域約同今福建省。王審知執政後於909年被後梁封為閩王,即閩太祖。在位期間也是提倡節儉,與民休息,並向中原王朝稱臣,使閩國迅速發展。925年閩太祖去世後,其繼位者與宗室、大臣互相猜忌、鬥爭而使閩國逐漸衰弱。 閩國的內亂引來南唐與吳越的覬覦。943年閩景宗王延羲之弟王延政於建州(今福建建甌)稱帝,國號殷。隔年閩景宗被大臣所殺,國內大亂。945年王延政改國號為閩。同年南唐元宗趁機伐閩國,攻下建州,閩亡。然而吳越趁機介入,閩將李仁達以福州附吳越,泉州、漳州又為清源軍留從效所據,南唐最後只獲得建州與汀州(今福建西北部)等,與吳越國的關係持續惡化。不久南唐元宗趁楚內亂之際於951年派邊鎬攻滅,但隔年因楚將劉言起兵反抗,使得南唐又失去湖南一地。南唐連年用兵使國力受到很大消耗,所得之地也大半喪失。再加上南唐元宗為人柔和、好谀恶直,以是群小競進,政事日非。後周趁機於957年發兵南征南唐。南唐元宗戰敗,割讓江北十四州給後周,並且去掉自己的帝號,只稱唐國主,南唐元氣大傷。而比較有軍事才能的太子李弘冀,他在毒死意圖奪位的叔父李景遂後也去世。南唐元宗只好改立五子李煜為太子,但是李煜的書生氣質較重。南唐元宗為了避周軍與吳越軍聯合入侵金陵而遷都洪州,即南昌府(今江西南昌)。961年唐元宗去世後,由李煜即位,即南唐後主,還都金陵府。至此南唐無力威脅五代,只能保境安民。 湖廣的內亂 而湖廣一帶有荊南、楚國、南漢。荆南又称南平、北楚,其疆域約為今湖北省西部。建立者高季兴为後梁太祖的將領,907年被封为荆南节度使,首府为江陵。荆南地小国弱,因而向四周各國稱臣。其國君高季兴和高從誨貪圖各國貢品而攔截搶奪,遭各國發兵威脅才願歸還,被稱為「高赖子」。後梁滅亡後,高季兴改向后唐称臣,在924年被後唐唐莊宗封為南平王,即武信王。后唐滅前蜀时,高季兴表示願意協助伐蜀,但並未實際行動,而後又向後唐索要前蜀土地。這些使後唐唐明宗大怒而發兵南征,所幸江南雨季使唐軍粮草不济而退。荊南與後唐的關係直到其子文獻王高從誨繼位後才和好。 楚國則由武安軍節度使馬殷所建立。秦宗權之亂時,秦的部署孫儒攻打兩淮楊行密,孫儒部將馬殷帶部分人馬經江西至湖南割據。907年後梁建立後,馬殷向後梁稱臣而被封為楚王,即武穆王。其勢力涵蓋今湖南與廣西省北部,對外臣服五代各朝,對內平定亂軍、強藩,並且採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使楚國國勢強盛。927年後唐封馬殷為楚國王,定都潭州,即長沙府。楚文昭王馬希範時期擴地至今廣西省東北部,國勢頗盛。然而馬希範在947年去世後國勢大亂,楚將擁護次子馬希廣繼立,使長子馬希萼不滿而叛變。950年馬希萼成功攻下長沙,即楚恭孝王。然而馬希萼縱酒荒淫,使得楚將王逵、周行逢舉兵叛變楚國。他們擁護马殷嫡长孙馬光惠為武平節度使,率軍佔據朗州(今湖南常德)。不久徐威也擁護馬希崇為武安軍留後,放逐馬希萼至衡山。而馬希萼則於衡山再度被廖偃、彭師暠擁立為衡山王,楚國分裂成馬光惠、馬希崇與馬希萼三派,史稱眾駒爭槽。最後,馬光惠被王逵以懦弱為由廢除,改立辰州刺史劉言為武平軍留後;再來南唐元宗於951年派邊鎬攻佔長沙,馬希崇與馬希萼先後投降,南唐領有全湖南地區,楚國亡;同時南漢中宗北取桂州(今廣西桂林)一帶,領有全嶺南地區。952年據有朗州的武平軍留後劉言不願降唐,派王逵、周行逢攻下潭州,驅除南唐收復湖南地區,並被後周正式封為武平節度使。而擁立劉言的王逵與他不合,就聯合周行逢廢除並處死劉言。王逵領有湖南後貪得無厭,也被部下潘叔嗣所殺,武平軍之位最後由周行逢繼承。周行逢革除楚國劣政,愛護百姓,提倡廉潔。對將領用法嚴厲,果斷誅殺。湖南地區又恢復平穩,直至962年周行逢去世為止。 南漢是由清海軍節度使劉隱所建立,907年被後梁封為彭郡王,909年被封為南平王,最後911年為南海王,同年去世。劉隱穩固嶺南後重用當地士人,為日後建國打下基礎。911年劉隱去世後,由其弟劉龑繼位。劉龑在統一嶺南後於917年稱帝,即南漢高祖。國號大越,都番禺,號興王府。隔年改國號為漢,即南漢。南漢高祖與鄰國和好,推廣科舉制度。然而本身殘酷奢侈,每視殺人則喜,寵幸宦官,以至政事不寧。942年南漢高祖去世,其子劉玢繼位,即南漢殤帝。南漢殤帝貪圖享樂,當時有張遇賢叛亂,隔年被其兄劉晟所殺。劉晟自立為帝,即南漢中宗。在位期間,雖然奪取楚國容州(今廣西北流)、邕州(今廣西南寧),但是提倡嚴刑立威,為人殘暴,大肆屠殺皇族和大臣將領,南漢只剩宦官、宮女執政。958年去世後,由其子劉鋹繼位,即南漢後主。其间越南开始脱离中国统治。 契丹入侵 當十國陸續衰弱或自保時,北方的後晉也因為契丹國的威脅而屢屢不安。當時後晉新立,財政匱乏,契丹貪求無厭,藩鎮多不願服從。為解決財政危機,後晉高祖採納桑維翰的建議,採取安撫藩鎮、恭謹契丹的方式,並且重視農業、商業以提升經濟。雖然契丹國得以安撫,但原燕雲十六州官員如吳巒、郭崇威恥臣於契丹,不願投降。各地藩鎮幾乎不服晉廷,有些甚至有意拉攏契丹國以奪位,此時有賴杜重威、李守貞等人平定。937年天雄軍(即魏博軍)范延光反於魏州,前去平亂的張從賓也向他投降,並且殺後晉高祖之子石重信和石重乂。最後在范張聯軍逼近開封時,有賴侯益與杜重威率軍擊潰而平定。楊光遠自恃重兵而干預朝政,後晉高祖常屈從之,後來勾結契丹國叛變而被李守貞打敗而死。942年成德軍安重榮指斥後晉高祖父事契丹,要求出並討伐契丹國。但實際上卻是暗通契丹,聯手忠義軍安從進叛變,意圖奪位。後晉高祖派杜重威率軍擊斬安重榮,史稱宗城之戰,並將其頭送與契丹國。同年位於代北的吐谷浑部,因為不願意投降契丹國,首領白承福率部投奔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契丹國派使問罪。後晉高祖最後在這些憂憤之中去世,其大臣馮道、景延廣以國家多難,宜立長君,就以侄子石重貴繼位於鄴都(今河北大名),即後晉出帝。 由於後晉的將領與百姓對屈尊異族而感到強烈不滿,後晉出帝听从景延廣建议,放棄對契丹國稱臣而改稱孫以洗刷屈辱。景延廣對契丹人的敵意十分強烈,他殺害契丹商人,逮捕契丹使者出氣,屢次對契丹挑釁。此舉引來契丹可汗耶律德光的憤怒,他於944年率軍南征。當時河北大旱,蝗蟲侵襲,契丹軍攻掠貝州(今河北清河)等地而還。隔年後晉出帝派杜重威率軍北伐,耶律德光聞之率大軍南下,最後杜重威成功的在白溝(河北定興、新城間)擊潰契丹軍。然而,後晉出帝於白溝之戰後日益驕奢,又以馮玉執政,賄絡公行,朝政敗壞。946年後晉出帝再以杜重威率軍北伐,與耶律德光在滹沱河會戰。此時杜重威有意奪位,反而向耶律德光投降。耶律德光趁機率聯軍直逼開封,後晉大將李守貞、張彥澤陸續投降,最後後晉出帝開城投降,後晉亡,史稱遼滅晉之戰。隔年耶律德光將國號改為「大遼」,即遼太宗,正式建立遼朝。此時尚有晉臣河東軍劉知遠、府州折從阮、雄武軍何重建與涇原軍史匡威拒絕投降遼國。遼太宗本來對經營中國地區很有信心,然而「打草穀」與掠人為奴的掠奪政策使中原百姓群聚反抗。其中河東軍劉知遠聽從張彥威的建議,以中原無主為由於太原稱帝,建國後漢,即後漢高祖。遼太宗壓制不了此局面,以天氣炎熱為由率軍北返。他命蕭翰留守開封,杜重威留守鄴都。最後於殺胡林(今河北欒城)去世,其兄子耶律兀欲繼位,即遼世宗。 後漢高祖在遼軍北返後開始收復中原。蕭翰得知消息後,劫持後唐宗室李從益稱帝於開封,而後北返。後漢高祖聞之派使殺李從益以定都開封,並派高行周與慕容彥超在魏州之戰戰役降服杜重威,諸鎮相繼歸附。948年後漢高祖去世,其子劉承祐继位,是为後汉隐帝,並以楊邠、郭威、史弘肇與王章為輔國大臣。當時永興軍(長安)趙思綰、鳳翔軍王景崇與河中軍李守貞先後發動叛亂,關中危及,有賴郭從義、郭威分別平定永興軍與河中軍。後汉隐帝年長後猜忌輔國大臣,與郭允明協議後於950年以遼軍寇河北為由派郭威鎮守鄴都,隨後大殺楊、史與王等大臣,又殺郭威一家,並召泰寧軍慕容彥超等急速入京。郭威聽從魏仁浦建議起兵南下,並派養子柴榮鎮守鄴都。隔年擊潰慕容彥超,攻入开封,後汉隐帝最後为郭允明等所杀。郭威本有意立劉崇子徐州軍劉贇為帝,先以李太后臨朝。當時恰巧遼軍入侵,郭威出師禦敵,但大軍至澶州(今河南濮陽)時,軍士擁護郭威稱帝,大軍返回開封。951年郭威称帝,建國後周,即後周太祖,後漢亡。 後周崛起與北宋統一 後周太祖登基後減除若干苛政,勵行節儉,使南流的人口再度有流回中原的傾向。然而劉贇被殺,使後漢舊將不服周廷。河東軍劉崇(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得知郭威称帝後,自立為帝,建國北漢。他依遼人為援,自稱侄皇帝,並且伺機伐周。舊漢將徐州鞏廷美與泰寧軍慕容彥超意圖叛變,有賴後周太祖陸續平定。 954年後周太祖去世,由养子柴榮繼位,即後周世宗。後周世宗是五代十國中的第一明君,於繼位之初遭遇北漢帝劉崇與遼將楊袞聯合南下。當時周廷驚恐,大多主張穩重行事,然而後周世宗親自擊潰漢遼聯軍,並斬臨陣後退的無能將領,史稱高平之戰。此後改革軍事制度,精簡中央禁軍,補充強健之士,形成「殿前諸班」的禁軍。內政方面,他招撫流亡,減少賦稅,穩定國內經濟。整頓吏治,延聘文人,打壓武人政治,使後周政治清明。955年又廢天下佛寺,獲取大量銅器以整頓經濟。軍事與經濟的提升都為日後基本統一汉地而建立重要的基礎。 後周世宗在穩定國內後即意圖統一天下,他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為目標。955年率軍擊潰後蜀,占秦州漢中一帶。956年率兵擊潰南唐,獲得江北之地,迫南唐稱臣。959年後周世宗率軍北伐遼朝以收復燕云十六州,周军陸續攻陷瀛洲、莫州等地。當他准备收复幽州時,却突然生病,被迫班师。不久去世,其幼子柴宗訓即位,即後周恭帝。960年,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以鎮定二州遭北漢、遼朝入侵為由率軍北禦,而後在開封的陳橋驛發生陳橋兵變,受禁軍擁護為帝。趙匡胤回師開封,廢黜後周恭帝,後周灭亡,五代結束。他建立宋朝,即宋太祖。 宋太祖繼位之時,十國仍有後蜀、北漢、南唐、吳越、南漢、荊南與湖南武平軍周行逢、閩南清源軍留從效等,除后蜀、北汉、南汉称帝外,大多奉宋朝為宗主或臣服之。宋太祖面對遼朝的威脅,採趙普「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策略統一中國地區。962年周行逢、荊南主高保勗去世,兩國新主周保权、高继冲年幼無能。宋太祖趁機於隔年以平湖南之亂為由派兵南下併湖南,途中假道伐虢,併吞荊南。後蜀後主孟昶聞知荊南與湖南被併吞後,聯合北漢以拒宋師。然而其晚年奢侈逸樂,朝政不修,軍隊皆無戰鬥力。965年宋太祖派王全斌、崔彥進出鳳州(今陝西鳳縣)、劉光義、曹彬出歸州(今湖北秭歸),北東兩路同時入蜀。結果不出六十多日,後蜀帝孟昶投降,後蜀亡。其寵妃花蕊夫人在亡國後寫下:「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南漢後主劉鋹將政事交給宦官龔澄樞及女侍中盧瓊仙等人。由於只信宦官,官員都需閹割才能進用。970年宋廷派潘美伐南漢,由於南漢將領大臣宗室皆死光,只有宦官領軍,隔年南漢帝劉鋹投降,南漢亡。 南唐後主李煜是詞壇高手,却終日以外患為憂。當時有賴其弟李從善、大臣潘佑與將領林仁肇等人,尚且與後周得以對峙。宋朝建立後,李煜終日與臣酣宴、愁思悲歌。975年宋太祖以南唐帝李煜稱病不入朝為由,派曹彬南征,並以吳越軍為輔夾攻。最後李煜投降,南唐亡。吳越國方面,雖然忠獻王錢弘佐時趁閩國內亂獲得福州,但是本身課稅繁重,民不堪苦。到忠懿王錢俶時,因為對宋朝十分恭順,宋太祖沒有奪取地。而閩南清源軍留從效割據一方,去世後多人爭位,最後由陳洪進奪得。978年錢俶與陳洪進納土歸順宋朝,吳越國與閩南清源軍亡。而十國最後一個國家北漢的末主是英武帝劉繼元。979年北宋宋太宗派潘美圍攻北漢都城太原,擊退遼國援兵,劉繼元投降,北漢滅亡。至此十國時期結束,正式進入宋朝時期。然而,尚有燕雲十六州還未收復。宋太宗滅亡北漢後不久,他不顧大臣反對,於979年從太原北伐遼朝以圖收復燕雲十六州。起初宋軍攻下易州和涿州,但在燕京的高梁河之戰慘敗而退。而定難軍雖於982年李繼捧奉土歸併北宋,但李繼遷持續於陝北發展勢力。至此進入宋朝與遼朝、西夏、金朝、蒙古等諸國對峙的多元民族競爭時代。 疆域與行政區劃 疆域 五代十國的疆域大抵區分成五代與十國。五代諸朝的領土大抵是華北地區與關中地區,一度領有燕雲十六州、河東(今山西省)、蜀地(四川省)與淮北地區。十國與其他藩鎮大多分佈在五代的週圍如華南、湖廣、蜀地、甘肅、河東與河北等地區,其中江南、湖廣地區分裂為六國,這顯示江南地區遠較三國時期更為開化,故已可以用小地域形成自立的地盤。五代十國的各國疆域在宋朝統一後仍然被沿用為路的行政區劃,現在則成為省界。而且,被細分化的疆域仍然不能自給自足,各國只能發展自身產業,並越界進行經濟交流以互通有無,最後促使宋朝商業的發達。 唐朝后期和五代時,政治核心因為戰亂與經濟因素,由長安、洛陽過渡到開封。當時關中因戰亂而荒廢,較強的藩鎮只有岐國李茂貞與定難軍,而河隴地區也持續衰退,回鶻、吐蕃等外族紛紛割據河西走廊;而華中、華南地區經濟強盛,所以割據藩鎮繁多,是十國勢力範圍。而開封處於隋唐大運河中樞地位,負責轉運河北、關中、江南與湖廣地區的貨物,是天下糧食、貨物的轉運站。當關中因戰亂而荒廢時,聚集天下財富的開封就成為五代的首選地位,這也促使宋朝之後的中國朝代選擇以大運河城市如北京、開封、南京與杭州等為首都。另外,五代的戰爭大多以開封的宣武節度使與太原的河東節度使對峙為主,例如李克用的晉與後梁、後晉與後唐、後漢與佔據中原的遼朝、北漢與後周等都是如此。 五代十國的範圍與唐朝后期相比,萎縮明显,比汉地的範圍略小,外族大舉占領汉地的周圍,最後建立遼朝與西夏。河西地區被歸義軍、甘州回鶻與吐蕃諸部所占領。燕雲十六州在938年被後晉高祖石敬瑭割讓給契丹國(後為遼朝),使漢、唐以來北方的國防線全部後退,黃河北岸幾乎沒有屏障。再加上中國政治核心東移,使得五代、宋朝備受遼朝的壓力。而安南地區被靜海軍的曲家所割據,並在吳權於白藤江之戰擊敗南漢軍後,使越南地區正式脫離中國歷史。而在陝北夏州割據的定難軍,雖於982年李繼捧奉土歸併北宋,但在李繼遷努力下於宋朝時獨立成西夏。 行政區劃 五代十國的行政區劃繼承唐朝后期的形式,即道(節度使)、州(府)、縣三級行政區劃。五代注重對地方官的考課,令其忠於職守,後梁、後唐皇帝都詔諭吏部注意州縣官不得“姑徇私情,靡求才實”。 節度使成為地方行政區劃是由唐朝中期才開始設置的,又稱藩鎮,主管地方軍事、行政與財政,位高權重。安史之亂期間,唐廷成立許多地方節度使以圍堵叛軍。平亂後,唐廷也冊封大量降將為地方節度使以安撫,造就這些擁兵自重,割據為王的藩鎮,形成唐末藩鎮割據的局面。五代時節度使的授任更爲冗濫,有的節度使以親王遙領,如後唐末帝之子李重美遙領成德軍節度使,后汉高祖之弟劉勳領山南西道節度使;或以宰相遙領,如後唐莊宗時以侍中、監修國史郭崇韜兼領成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的節度使往往專横至極,爲所欲爲。其中,權重者稱節度使、權輕者稱防禦使(後稱觀察使),安史之亂後的道,即是節度使的轄區。當藩主有異心時,往往趁機舉兵以圖推翻中央,這個現象自唐朝后期开始出现,五代各朝或地方十國的內部也時常發生,這是五代十國動盪不安的起因。此外還在某些地方設“軍”,成爲一級行政機構。如907年後梁在輝州碭山縣置崇德軍,939年後晉改舊威州爲清遠軍,954年後周以萊蕪監爲廣利軍等,其軍使委命本道差補。到宋朝時,節度使被路行政區取代,並且分割地方的行政、財政與軍事權以防止擁兵自重的局勢出現。 第二行政區為州,州設刺史,第三行政區縣則設縣令。部分州因首都地位或地勢重要而升級為府、例如五代在汴州設有東京開封府、長安設有西京京兆府、魏州設有大名府,有些重要的府在宋朝形成五京制。而十國與各地藩鎮也在其首都或重要州設府,如吳國的揚州江都府、南唐的昇州金陵府與洪州南昌府、楚國的潭州長沙府、南漢的廣州興王府、北漢的太原府、前蜀與後蜀的成都府與興元府、荊南的江陵府等等。並於軍事要地設大都督府,如後梁在宋州、福州均設大都督府。後唐在全國設十大都督府。本時期南方的州縣數量,因為政局穩定、經濟發展與人口增加而增加。《太平寰宇記》所載五代十國時期全國新置五十九縣,絕大部分是在南方,如蜀置五縣,吳越設五縣,閩增設十三縣,南唐新置二十六縣。 政治體制 五代十國的政治制度大體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變化很多,官職時常廢置不常,其制度比較混亂。朝廷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由於五代十國戰亂不斷,樞密院的權力往往比三省來得大,所以時常以宰相兼領樞密使。五代十國以“使”名官者很多,據《五代會要》記載有崇政院使、宣徽院使、飛龍使、翰林使、五坊使等等三十種之多。十國諸國中雖然有臣服於五代各朝,在制度上仍然是獨立的國家,政治架構等同五代。由於五代十國大多是從節度使起家,對支持他們的幕僚往往擔任新朝廷的職位,而前朝遺老則給予三師、三公或台省官等虛職。而將士有功時,為了攏絡他們,也以官爵名號爲賞賜。這些狀況成為後來宋朝冗官煩多的源頭。 三省六部 中央行政機構有三省六部。三省為尚書省、門下省與中書省,下設六部尚書,並分司辦事。後梁重新設置唐朝空置的尚書令,並且定爲正一品,改唐朝的尚書左右丞爲左右司侍郎。後唐時恢複唐朝舊制,並多設左右僕射,與尚書左右丞均爲正四品。後梁又設中書門下省,置“中書門下平章事”,改司政殿爲金鑾殿,設大學士一員,以崇政院使敬翔爲金鑾殿大學士。中書省和門下省方面,其官員品級也比唐朝高,其長官侍中在唐代宗以前均爲正三品,後晉時中書令和侍中均爲正二品,左右常侍從三品升爲正三品,門下侍郎從正四品升爲正三品。十國方面,有設有等同宰相的官職,如吳國的大丞相,楚、吳的左右丞相,吳、南漢的參知政事,吳越的參相府事等都等同宰相的職稱。 三司 三司使專管財務,至五代時才確定。早在唐朝時就有户部、度支、鹽鐵等三司分管租稅、財務收支和鹽鐵專賣、物資轉運事務。唐昭宗以宰相崔胤兼領三司使,至此出現三司使。後唐曾設置租庸使以管轄三司,最後正式設置三司使和副使以管理朝廷財務,地方財政也需聽從三司使的命令。以後歷朝相承不廢,宋朝設置的三司就是緣自五代的。 樞密院 五代十國還設有樞密院以掌管軍事,又大多為武將。樞密使掌握軍事,其實權往往超過宰相,可直接下令任免藩鎮。所以通常由皇帝最親信的臣僚充當,有時又以宰臣兼任樞密使。例如959年後周世宗命司徒平章事范質與禮部尚書平章事王溥參知樞密院事,藉此以加強文人官僚制度。早在唐代宗時就以宦官掌樞密,所統領的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與兩樞密使共稱「四貴」。此後宦官往往侵奪相權,甚至廢立皇帝。唐朝后期,朱溫大殺宦官,至此開始用朝臣充任樞密使。朱晃建立後梁後,改樞密院爲崇政院,改樞密使爲崇政使。923年後唐莊宗又復稱樞密院,並設樞密使與副使。後晉曾以宣徽使代之,但不久又恢複。中書和樞密對掌文武二柄的方式,最後由宋朝所繼承之。而十國等各國或地方藩鎮也大抵置有樞密使或相當於樞密使的官職。 法律 五代十國時的刑法,基本沿用唐朝的律令格式和編敕,但因歷朝又都有新頒的敕條,彙編附益,使得格敕前後重複矛盾。957年後周世宗令大臣們進行整理,唐律條文難解的,加上注釋,格敕繁雜的,加以刪除,彙編為《大周刑統》二十一卷。北宋初年所編的《宋刑統》即就此書略加增刪而成。 外交 早在唐朝時因為外族紛紛進入中原内附定居,在安史之亂後河北地區、陝北與河西走廊陸續成為外族的勢力範圍,使得中原政局更容易受外族的影響。例如沙陀族、党項族受唐朝冊封為節度使,而沙陀領有的河東軍於五代建立後唐、後晉與後漢。而契丹族的影響最大,多次成為篡立者的外援。建立契丹國後於946年入主中原,建國遼朝。雖然遼朝最後返回燕雲地區,但仍然對中原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 五代時,北方以契丹最強。契丹族原唐朝受封為松漠都督府。唐朝后期,契丹迭剌部的首領耶律阿保機崛起並征服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後於907年即可汗位。他先後鎮壓了契丹貴族的叛亂,征服漠北地區奚、室韋、黠嘎斯、阻卜、韃靼、克烈等部落,在軍事與經濟方面都十分強盛。915年耶律阿保機出征室韋得勝回國,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灤河邊建城,於隔年建立契丹國,即遼太祖。契丹國掠奪中原的人口,收留因河北戰爭而逃亡的流民,任用韓延徽、韓知古、康默記與盧文進等漢人為佐命功臣。925年東征渤海國後即有意南下中原。遼太宗繼位後趁後唐發生內亂之際,接受石敬瑭的請求,出兵協助攻滅後唐,扶持兒皇帝建國後晉,並且獲得燕雲十六州。石重貴繼位後不願稱臣,並濫殺契丹商人。遼太宗為此多次出兵南征未果,後來有賴後晉大將杜重威投降,而攻陷汴州,建遼朝。而後因為遼軍打草穀濫殺漢人,使中原人人舉兵抗遼,遼太宗也在北返之際於殺胡林去世,遼朝政局動盪不安。雖然遼廷扶持北漢,但最後於959年被後周世宗奪下瀛洲、莫州等地。宋朝建立並滅北漢基本統一汉地後,於同年北伐遼朝。此時有賴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名將與宋軍大戰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成功擊敗宋軍,此時也進入宋遼對峙時期。 五代時北方與東北還有奚、吐谷浑、室韋、渤海國、女真、黑水靺鞨等國。奚國於唐朝受封為饒樂都督府,於唐朝中後期多次入侵邊疆。遼朝建立後,奚國被契丹征服,契丹還建立遼中京以統治之,並且逐步同化奚族。而唐朝后期的另一強國渤海國,也在926年亡於契丹,並於原地成立東丹國,以契丹太子耶律倍任人皇王。遼太宗繼位後廢除東丹國,建立遼東京以管理之。而吐谷浑部,原本定居青海一帶,被吐蕃攻滅後,東遷到朔方、河东一帶。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936年後晉割讓燕云十六州給契丹國,使得部分吐谷浑臣服于契丹,但仍有不少逃回太原,投奔河東節度使劉知遠。 唐朝后期,西方吐蕃最強,但因內部分裂而衰。五代時,河西走廊被回鶻、吐蕃與党項等許多民族所割據,有甘州回鶻、肅州龍家(焉耆人)、涼州嗢末、吐蕃六谷部、黃頭回鶻、位於蘭州一帶的党項族、陝北的定難軍(党項統領)等。此時漢人政權只有沙洲、瓜州的歸義節度使與五代屬地的朔方節度使與河西節度使(管制涼州、蘭州等)。而定難節度使是西夏的前身,本體是陝北夏州的党項族。其領袖拓跋思恭因平亂有功,被唐僖宗所冊封。雖然定難軍獨立自主,對外仍然臣服五代各朝與北漢。五代時,後唐明宗意圖併吞定難軍,將庭州軍安從進與定難軍李彝超對調,最後有賴李彝超成功擊退安重進的唐軍才穩固之。最後在宋朝時吞併靈州、河西等地,建國西夏。 西域地區則有西州回鶻、高昌回鶻、龜茲回鶻、于闐、仲雲國與喀喇汗國等。其中于阗和喀喇汗國是西域大國,其範圍涵蓋整個西域地區。拥有塔里木南部广大领土的于阗是盛行佛教的塞种人国度,统治者尉迟家族自汉朝起就掌握该国的政权。唐朝时,于阗属于毗沙都督府,由当时的国王尉迟伏阇雄兼任都督。五代时的于阗趋于汉化,国王李圣天自称“唐之宗属”,国内实行唐朝旧俗,并派人向中原朝廷进贡,后晋封其为大宝于阗国王。喀喇汗國则为伊斯兰势力东进的主要势力,同于阗多次发生战争,但皆以失败告终。十一世纪初,于阗与归义军在喀喇汗國和西夏夹攻中相继灭亡。1212年时,喀剌汗國亡於由耶律大石率領的契丹族,後者建國西遼。
手工業 諸國混戰雖然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但社會生產仍未中斷。即使在華北地區,後梁太祖建國初期和後唐明宗在位時,都曾分別採取某些恢復生產的措施。後周時,手工業如紡織、造紙、制茶、曬煮鹽等生產也有所發展。而南方十國的紡織業更是凌駕在北方之上。 雕版印刷最初是在民間流行,在五代十國時期尤為突出,其中以江南和巴蜀两地比較发达,不仅有民间书肆出售的佛经和日用各书,而且士大夫阶级所读的儒家经典也用雕版印刷發行。雕版印刷較發達的前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書、字書等。到後蜀時專門印製,導致「蜀中文學復盛」。932年後唐宰相馮道提議官方採行雕版印製《詩經》、《書經》、《禮記》等等九經,出現官方大規模印刷。這個計畫由國子監實現,沒有因為戰亂而中止,直到953年後周時期才刻印完畢,共二十二年。從此,刻本「九經」廣為流傳。此後朝廷刊印經書的數量增加,這個任務也交給國子監負責,書版也收藏在國子監內,被稱為「監本」。 五代亦為陶藝的重要蛻變期,也是由民間走向官方製窯。民窯與官窯分道揚鑣,爭奇鬥艷,成為一色釉瓷器盛行的時期。官方創設官窯,專門供應皇室和官員所用。在北方有後唐、後周的御窯,在南方有吳越國的秘色窯,西南方有前蜀、後蜀的官窯。而民間也保持優良的傳統,例如位於河北的定窯即十分興盛。而吳越國的越器,其燒製技術優良,十分有名。五代的陶瓷匠師更是創造出「雨過天青」的傳世之寶,成為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製窯技術也遠傳國外,918年後梁時期時,高麗便學會中國的造瓷技術,並在康津設立了窯廠,此後又陸續傳到了日本及西方各國。 澄心堂紙是五代時期的名紙之一。五代南唐後主擅寫詩詞,喜歡收藏書籍和紙張,為此將金陵官府的一幢房子命名為澄心堂,作為作詩藏書之地。南唐後主還特地令四川造紙工匠來到澄心堂,仿照蜀紙製成一種質地優良的新紙,並命名為「澄心堂紙」。因為澄心堂紙的質量非常好,以至一紙值百金,是紙品中的佼佼者。此後宋朝、清朝也都學習南唐的技術,生產並使用了這種紙。 商業 商業方面,由於北方五代戰亂不斷,農業遭受破壞,連帶商業也難以發展。而華南經濟未遭受很大破壞,南方十國的政局相對於北方也比較穩定,除了盛產糧食之外,部分國家還大量出產茶葉、絲綢與棉花等經濟作物。由於國家林立,長江水運與海上運輸都很便利。各國紛紛互通有無,有的還與外國貿易,使得商業貿易十分發達。華北需要大量的茶葉,而楚國、南唐與閩國等南方茶商也需要運送至河南、河北等地,使得荊南成為茶葉轉運中心,商人販賣茶葉,買回繒纊、戰馬。而江南所需的食鹽一部分也依賴華北供應。北方五代與北漢、燕、岐等勢力從契丹、回鶻、党項買馬,前後蜀向西邊各少數族買馬。南方諸臣服國都以進貢方式和北方進行貿易。南唐、吳越、閩國與北方的貿易主要是通過海路,東自高麗、日本,西至大食,南及占城、三佛齊等都有商業往來。當時有不少貿易大港如揚州、明州、廣州等等,其中杭州、福州與泉州都是這個時期擴建成長。例如吳越錢鏐擴建杭州城、閩國王審知擴建福州城、閩南留從效擴建泉州城等。吳越、吳國和南唐從海外輸入「猛火油」使用,還從海道再輸往遼朝。從全國範圍來說,由於政治不統一導致交通阻隔,商業發展受到限制。如前蜀法令規定:「不許奇貨東出」。後周規定販運食鹽不得逾越漳河。但是,通商貿易仍然十分興盛。 然而,也有另一種觀點認為,正是因為處於分裂時代、政治不統一,商貿才能有如此長足的發展。大一統的政權滿足於農業的收益,傾向於重农抑商、將治下民眾束縛於土地上,統治者對政治穩定的考量往往壓倒經濟利益,並忌憚沿海城市發展商業而導致的政治離心力。分裂時代則不同,擺脱了中央控制的不同的割據政權,在面臨土地有限、難以單獨依靠農業支撐統治時,無不以商賈為重,作為地方政權的財政之源、立國之本;甚至為了能在各國之間的商業競爭中生存,更不得不加大海外貿易的比重。譬如,東南沿海的南漢、吳越、閩國三國都十分注重外貿,各國鼓勵外商進駐的同時也鼓勵本土商人去東洋、南洋發展。即便是深居內陸的小國荆南,也十分注重和仰仗河運商業,甚至到了以商業利益決定外交政策的程度。這種政治分裂形成的對商貿、航海的重視,不僅在割據時期支撐著地方政權的生存,更在長遠的時期看來第一次致使了有別於唐及以前點對點式貿易的、遍佈東亞的、完善而龐大的貿易網絡的形成。此外,出海行商而富賈一方的思潮在往後的時代中發揮著長遠的影響,形成了商賈為先的風氣和傳統,並鼓舞著一代代逐利的商人冒險遠航。所以,五代十國時期也標誌著東南沿海自主發展海外貿易和中國由「頭枕三河、面向草原」到「頭枕东南、面向海洋」轉變的開始。 文化 五代於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为印刷事业的发展、火药在战场上的出现、词的兴起等几个方面。由於南方較北方富庶安定,因此,文學、繪畫、金屬工藝、浮雕、紡織、陶藝等均盛行於南方。 學術思想 五代儒家學說雖然還是國政的基本依據,但是對社會、政治的影響力已經大大降低。因為儒學對於官方及正常秩序的依賴,要比佛、道二家大得多。當五代政權屢變,儒學備遭破壞,其思想影響大大降低。後唐明宗在敕旨中指出了學校多廢、典籍罕傳的狀況。後周世宗時,更做了一些恢復儒學的努力,使儒學的傳統不至於中斷。而民間私人講學的風氣也很盛行,培育了不少的儒學人才,這都成為宋代儒學興發的重要養分。 由於社會動蕩和時代短促的緣故,時常發生叛變弒君事,而君王大多重武輕文,士人也重實輕虛,使得本時期比較少有傑出的學者和思想家,有名的儒者只有馮道。馮道為五代政治家,大規模官刻儒學《九經》,侍奉九姓十五君,「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為官四十多年。其行為事君不忠,但是事親濟民、其主政提攜賢良,在五代有著「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晚年著有《長樂老自敘》。 由於亂世災禍,人們對前途深感無從把握,大多採行消極避世的思想,部分儒者與百姓轉向佛教與道教。有研讀道籍者,也有隱遁山林者,名利之心淡漠,注重個人養生,而有「五季之亂,避世宜多」。其中道教學者譚峭繼承老子「道」為世界本源的說法。他認為天地間萬物均是由道演化而來,而道的本質則是虛,許多觀點蘊含著人民性、民主性因素。譚峭著有《化書》,其中《道化篇》云:「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 唐朝后期的皮日休繼承王充以來的「氣」一元論,將氣看作天地萬物的本原。他不認同相命術數等迷信,也不認為有「天」,主張無神論。並且具有民本思想,重視人民生活,批評唐廷政治腐敗無能。 文學與史學 五代的文人饱经沧桑,诗文也透露着沉痛的气息。其中以吳越國诗人罗隐的五七言诗比较优秀,著有《羅隱甲乙集》,收其詩作,今已不傳。五代前期时期流亡四方的文人学士颇多,司空图、韦庄、杜光庭等,都是非常有文学成就的人物。 然而五代十國的文學是詞的重要發展時期。其詞風的前期繼承晚唐風格,主要描寫皇室貴族的享樂生活。其題材庸俗,境界狹窄,風格柔靡,以花間派的作品為代表。到後期出現清晰深沉的描述,情感生動,使人回味無窮,對宋詞的影響極大。花間派起源於晚唐溫庭筠、晚唐前蜀的韋莊,其中溫庭筠被後人稱為「花間鼻祖」,有名的有〈菩薩蠻〉、〈夢江南〉等,而韋莊有〈女冠子〉、〈菩薩蠻〉等,其風格較為清新。而後繁榮於五代,以蜀地和南唐詞人較多,水平也較高,從而成為兩個中心。蜀地有晚唐前蜀的韋莊與後蜀的歐陽炯等人,他們的作品後來由趙崇祚收入《花間集》。歐陽炯詞作風極委婉之致,有名的有〈南鄉子〉。 另一個中心的南唐有馮延巳、中主李璟、後主李煜等人。馮延巳的作品有〈採桑子〉、〈謁金門〉等,詞風細膩深沉,影響北宋詞人晏殊、歐陽修等,遺有《陽春集》。李璟的作品以〈攤破浣溪紗〉最具代表,內容深動,沒有艷麗虛浮感,李璟父子的作品被後人集刻為《南唐二主詞》。李煜是五代十國中最重要的詞人。其前期的作品也是如同花間派,以〈玉樓春〉、〈菩薩蠻〉等宮廷艷麗生活為主。但在國亡被俘後所寫的詞,或慨嘆身世,或懷戀往昔,形像鮮明,語言生動,把傷感之情寫得很深摯,以〈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最具代表。突破了晚唐以來專寫風花雪月、男女之情的窠臼。在內容和意境兩方面都有創新,為北宋詞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 史學早在唐朝就十分興盛,到五代十國時仍然盛行,並且重視唐朝史料的部分。其中,以《舊唐書》和《唐會要》最有名,對於記述唐代史事、人物、典制、興亡盛衰等都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舊唐書》即《唐書》。為了累積豐厚的資料,早在後梁末帝即下詔徵集唐代家傳以及公私章疏,到後唐明宗又設三川搜訪圖籍使到成都一帶搜尋唐實錄,並明令保護碑碣。最後後晉高祖在914年後晉天福六年下令撰寫,到945年開運二年完成。本書先後由張昭遠、賈緯、趙熙等等人撰寫,監修一開始是趙熙,最後是劉昫。《舊唐書》保存豐富的人物、事件等原始史料,例如李密的〈討隋煬帝檄文〉,受到後世史學家的重視。但是成書倉促,對原始材料缺乏加工,唐憲宗以前多照抄國史、實錄,而唐穆宗以後系編纂雜說、傳記,所以到宋朝又出現《新唐書》。 五代另一個鉅作《唐會要》是由後周的王溥所著,其分門別類的敘述唐代各項典章制度與文物的沿革变迁,再現唐代風貌,是中國历史上第一部《会要》专著。五代的歷史筆記也十分興盛,主要也是敘述唐代事物。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時的朝野逸事、王定保的《唐摭言》詳述唐代貢舉制度、劉崇遠撰《金華子》記敘唐末朝野故事、孫光憲的《北夢瑣言》記載唐及五代士人逸事等。這些筆記內容真切,在時代特點與社會風貌方面的敘述也比史書多元。 宗教 唐朝后期、五代時期政局混亂、戰亂不堪,使得儒學衰退、許多士人百姓紛紛尋求宗教上的撫慰。宗教方面依舊延續唐朝中期以来的政策,趨向崇道貶佛,但是佛教在南方逐漸生根发展。五代各朝推行限制賞賜名僧和度僧人數的政策以限制佛教。但是南方十國崇尚佛教,並沒有強制限制,而南方又以中國化的禪宗為主。道教在五代十國時期所受限制較少,許多五代皇帝推崇道教,使得道教比較興盛。然而佛教在民間的影響力仍然勝過道教。 武宗灭佛後,佛教各宗陸續衰退,只有禅宗南宗逐漸興盛,並且在唐朝后期开始分為五宗。禪宗在南頓北漸後分成神秀的北宗與惠能的南宗。惠能主張頓悟、見性成佛,在南遷嶺南後廣為流傳。其弟子神會北返洛陽,並在明定南北總是非大會上擊敗北宗,使禪宗南宗成為禪宗主流。禪宗南宗而後分成神會的荷澤宗、行思的青原宗與懷讓的南岳宗。南岳宗至百丈懷海時,其弟子靈佑、慧濟創建溈仰宗,在五代時期十分興盛,至北宋四代而亡。百丈懷海的弟子希連、義玄創建臨濟宗,到北宋成為禪宗最興盛的派系。文偃創立雲門宗,其思想可概括為三句,即:「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文益開創法眼宗,認為「三界唯心,萬物唯識」,所以主張「不著他求,盡由心造」。青原宗至曹山本寂時創建曹洞宗,在唐末五代時期形成五宗七派,即溈仰宗、臨濟宗、雲門宗、法眼宗、曹洞宗等五宗,再加上臨濟門下分出的黃龍、楊岐兩派等。然而禪宗到後期過度推廣頓悟,反而流於形式與神祕主義,甚至出現「呵佛罵祖」之事。使得佛教走向世俗化、制度解體化。 佛教其他宗在武宗灭佛後大半衰亡,天台宗、唯識宗的典籍亡失。五代十國時,十國吳國皇帝邀請高麗諦觀應攜天台典籍,諦觀著《四教儀》,使得天台宗因而復興。而淨土宗滲入民間,並且向上流傳至士人,到後期與禪宗融合,一度有「禪淨一致」的思潮。佛教在後周時又發生大規模排佛運動,後周世宗以寺僧浮濫,直接影響國家賦稅、兵役為由整飭寺院,沙汰僧尼,與前次滅佛運動合稱三武一宗。至此中國北方的佛教日益衰落,而南方佛教仍繼續發展。 唐末五代的道教仍然十分興盛,逐漸以外丹道走向內丹道。五代十國時有不少崇道的君王,例如後周世宗就是抑佛揚道。而道教則在五代多朝皇帝的扶持下,以此較盛行的勢態延續至宋朝,為道教在宋朝的鼎盛奠定基礎。五代有名的道士有杜光庭、譚峭、彭曉、谭紫霞與劉海等。杜光庭主張以道為本,納儒、佛入道,著有《道德真經廣聖義》、《常清靜經住》等等。他主張修道之人都要「因元氣而成」,其方法是「安神去欲、保守三元」。他繼承唐玄宗時道士吳筠的作法,認為三教應該融合無別。他說:「凡學仙之士,若悟真理,則不以西竺東土,為名分別,六合之內,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亦不以至道為尊,亦不以象教為異,亦不以儒宗為別也。三教聖人,所說各異,其理一也」。杜光庭的清淨之道,可以說是道教融合佛儒的典型代表。此外,他還將茅山宗和天師道兩派的齋醮儀式統一起來,並加以規範與制度化,廣受後世道教所採用。 譚峭自幼愛好黃老、諸子及列仙傳記,立志修道學仙。擅長辟穀養氣之術,著有《化書》(《譚子化書》),認為萬事萬物皆源於虛,「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後復歸於虛,「其化無窮」。彭曉著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都比較有影響力。 摩尼教、景教與祅教等宗教也因武宗灭佛而大半衰退,其中摩尼教走入地下化,並在五代復受五代朝廷禮遇。摩尼教化為民間秘密宗教後,成為農民起事的凝聚力量來源。例如920年後梁時期的陳州毋乙、董乙等人就利用摩尼教起事。而伊斯兰教沒有在武宗灭佛被取締,其主要以僑寓中國沿海的阿拉伯、波斯商人的後裔為主,這些人大都沿習父輩的信仰。在西域一帶的民族也因為伊斯蘭教的東傳而逐漸放棄原本的摩尼教、景教、祅教、萨满教與佛教,成為新一代的穆斯林。 藝術 五代十國的繪畫主要繼承唐朝繪畫,並且有所創新。南唐、前蜀後蜀與吳越等國經濟強盛,皇室和士人生活優裕,產生宮廷畫院,使繪畫藝術走向觀賞性、集中性,其中還產生許多以家族為單位的創作群體。935年後蜀創設翰林圖畫院,這是中國有正式的宮廷畫院之始,而後南唐也設立圖畫院。圖畫院聚集了一批著名畫家,互相討論研究,造就一批頗有成就的畫家。他們在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都有一定的發展,特別山水畫和花鳥畫對宋代的畫風影響很大。 五代十國時期因為中原戰亂不堪,許多畫家由中原轉向西南和東南,並隱居深山,造成山水畫的迅速發展以及花鳥畫的興起。水墨山水畫在五代進入成熟階段,畫家體味生活,將所見自然環境的特色,用不同技法加以再現,形成北方荊關與南方董巨兩派。北方山水畫以後梁的荊浩、關仝師徒最有名,荊浩陶情林泉,寄趣丹青,人稱「洪谷子」。他擅長畫崇山峻岭,其所繪的《匡廬圖》有「全景山水」之稱。關仝擅長畫關河之勢,雄渾之中平添北方山水蕭索蒼涼之氣,繪有《關山行旅圖》、《秋山晚翠圖》等。南方山水畫以南唐的董源、巨然師徒著稱,他們皆擅用水墨描繪江南景色。董源擅長用披麻皴,好以淡墨輕嵐寫出江南平淡天真之趣,以《洞天山堂》、《寒林重汀圖》最有名。巨然直接承襲董源的畫法,更在山頂上常鉤畫一些明淨的卵石,即「礬頭」。以《蕭翼賺蘭亭圖》、《層巖叢樹圖》等著稱。而花鳥畫以南唐的徐熙與後蜀的黃筌等人最有名。黃筌擅畫宮廷的珍禽異卉,徐熙擅畫江湖上的水鳥汀花,兩人並稱為「黃、徐」,當時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諺語,有名的有《寫生珍禽圖》、《雪竹圖》等。人物畫皆繼承唐朝周昉和張萱的宮廷人物畫風,有名的有顧閎中、周文矩與石恪。顧閎中所畫《韓熙載夜宴圖》線條細膩,色彩華麗鮮豔,為傳世的藝術珍品。周文矩對人物的刻畫表情生動,對形體與姿勢掌握的深厚功力,繪有《蘇李別意》與《按樂宮女圖》等。而後蜀石恪擅繪人物鬼神,形象多作丑怪奇詭之狀,繪有《二祖調心圖》。五代時的道士張素卿擅長道畫,「曾於青城山丈人觀,畫五嶽四瀆真形,並十二溪女數壁,筆跡遒健,神彩欲活。見之者心驚神悸,足不能進,實畫之極至者也」。 五代楊凝式兼具顏柳的專長。上蒴二王,側鋒取態,鋪毫著力,遂於離亂之際獨饒承平之象,也為唐書之回光,以《夏熱帖》、《神仙起居法》、《草堂十志圖跋》傳世。五代之際,狂禪之風大熾,此亦影響到書壇,『狂禪書法』雖未在五代一顯規模,然對宋代書法影響不小。 科技 由於戰亂與天災,五代十國的科技發展不如唐朝,而南方十國的科技發展較北方五代興盛。然而整體而言,在製瓷雕版、農業水利與火器方面仍有發展的地方。朝廷的曆書因为藩镇割据不能遍及全國,人民為了能有曆書使用,紛紛採用民間曆書。其中唐朝曹士所編的《符天曆》流行於唐朝后期、五代與北宋民間,有好幾百年之久。《符天曆》是以顯慶五年為曆元,以雨水為氣首,以一萬為基本天文數據的分母,從而大大減輕了計算工作。由於不是官方頒布的曆書,被貶稱為小曆。在醫學方面,五代出現了官方醫官,後唐於清泰年間增設翰林醫官之職。北宋後改太醫署為太醫局,並設翰林醫官院。後蜀的韓保升是本草學家,他詳察藥品,深知药性,施药辄神效。在後蜀帝孟昶的支持下,他以唐朝《新修本草》為藍本,重新編著成《蜀重廣英公本草》,史稱《蜀本草》,後散失。 在農業與水利方面,五代也有很高的發展。韓鄂一般被認為是唐末五代人,他參考唐朝以前的農書如《齊民要術》等,撰寫出《四時纂要》,是繼《齊民要術》之後,又一本重要的農書。書中採用了「月令」的形式,按月編排農民每月應作的事宜,其中以農業為主體。此外也記錄許多當代的農業技術,其中還首次記載茶樹、棉花、香菇和薯蕷等作物的栽培技術以及人工養蜂。唐朝的茶葉研究到五代時仍然盛行,其中前蜀毛文錫著有《茶譜》等。由於五代時期的河患增多,治河規模和次數都較前代為多。再加上南方十國極力發展經濟,一些沿海堤防或河道工程也積極建設。五代時已有遙堤出現。924年後唐時修築酸棗河堤,於隔年由符習成功修復。五代還使用「帚工」來護岸、堵口、護堤的水工建築物。主要是將薪柴、竹木、軟草等夾以土石捆紮成帚捆,然後連接起來,具有很好的抗水衝擊作用。最後在宋朝成熟並被普遍推廣使用。五代時,江南吳國、吳越國與南唐重修江河,引湖水濟運,持續發展唐朝的塘浦圩田系統,並且還修築錢塘江石塘以防海潮侵襲。 五代的吳國、南唐常將火药、猛火油等使用在戰爭上。904年楊行密軍圍攻洪州﹙今江西南昌﹚,部將鄭璠命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率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975年北宋大軍南征南唐,南唐將領朱全贇用猛火油縱火攻宋軍,但最後因為風向改變,火焰反燃己軍而大潰。 君主年表 五代 十國 現今十國的定義為《新五代史·世家》收錄的十國,該書為歐陽修於1053年成書(宋仁宗皇祐五年)。在此之前,961年(宋太祖建隆二年)成書的《五代會要》(北宋王溥编撰)只收錄中央政府五國為五代,前一年(960年)趙匡胤剛建立北宋。974年(宋太祖開寶六年)成書的《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監修)開始記載地方割據勢力十六家,收錄於《世襲列傳》和《僭偽列傳》,這一年地方割據勢力尚有南唐、吳越、北漢、閩南清源軍與夏州定難軍。1014年成書的《九國志》(北宋路振書未修成而卒),只記載荊南以外的九國,該年已是澶淵之盟後宋遼南北朝對峙時期。收錄標準可能以稱帝封國王為主,但已稱帝的燕未收錄,可能與根據地是北宋未收復的燕雲十六州有關。直到1053年歐陽修成書的《新五代史》才把荊南列入成十國,該年已是西夏崛起,宋遼西夏三國對峙時期。收錄荊南可能與此北宋時期南平王(安南國前黎朝)升格安南國王、西平王(西夏)升格為夏國王,最後稱帝建國西夏,使得平王地位上升有關。 其他藩鎮勢力 902年-979年唐末五代獨立藩鎮勢力,奉唐朝、五代、十國或北宋為正朔,或稱帝但仍行中國典章制度並認同漢文化者,皆收錄於此。 註解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傅樂成 著,眾文圖書公司,ISBN 957-532-033-6 《征服王朝的時代》,竺沙雅章,稻鄉出版社,ISBN 4-311-30446-3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王小甫,三民書局,ISBN 978-957-14-4811-4 《中國文明史 第五卷 隋唐五代史 上冊、中冊與下冊》,地球社編輯部 著,地球出版社,ISBN 957-9585-84-9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復旦大學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0332-7 《遼史金史西夏史》,劉鳳翥、李錫厚、白濱,中華書局(香港),ISBN 962-231-934-3 《遼金西夏史》,李錫厚、白濱,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4392-2 外部链接 《旧五代史》全文:(簡體) 《新五代史》全文:(簡體) 五代十國形勢圖:梁唐晋漢周 【五代十國】五代演義,還原一個有聲有色的五代十國! 10世纪 WDSG
宋詩雖不及唐诗,但遠在明、清之上,目前正在编撰的《全宋诗》收录宋诗作品达十六万多首之巨。與散文相同,歐陽修也開創宋朝的詩風,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部詩話《六一詩話》就是其所著。王安石詩風工練,比歐陽修更講究修辭技巧與典故運用。蘇軾的詩變化多端,雄放灑脫。其吸收前朝所有詩人的手法,並長於各種詩體,尤其是古體與七言近體,可謂別開生面,奔放靈動,成為宋詩一代大宗。黃庭堅雖出於蘇門,但卻開創江西詩派,他的詩歌模仿杜甫,講究煉字煆句,顯得耐人尋味。之後又有「南宋四大家」,即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和尤袤,也堪與北宋三家相比。楊萬里的詩歌清新活潑,以天然風景為主;范成大的詩歌關心民生,詩風清麗秀婉;陸游的詩以愛國著稱,他的詩對偶工整,後人言「好對偶被放翁用盡」。 詞是曲子詞的簡稱,也稱長短句。根據《全宋詞》的記錄,宋朝詞人達到一千三百卅家,作品及殘篇總計達到兩萬零四百多首。詞是宋朝文學的標誌性體裁。晏殊被稱為宋朝詞家初祖,繼承先唐五代花間詞的風格,其詞和婉明麗。歐陽修的詞也具類似詞風。柳永在宋詞發展史上具有轉折性的作用,他的慢詞令人耳目一新,確定長調的地位,充實詞的形式,豐富詞的表現手法。作品广为大众喜爱以至於当时人言「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其後,蘇軾又對宋詞進行革新,創立豪放派,擴大詞的選材範圍,為後來的南宋愛國詞奠定基礎。周邦彥是格律派的始祖,其後的女詞人李清照也屬此列。在靖康之難後,憂患意識使得豪放派詞大放異采。其中以辛棄疾為大成,也有另一派詞人姜夔、吳文英等延續先周邦彥的風格,繼續發展婉約的詞風。。 此外,宋代「說話」(评书)非常流行,說話的內容就是話本。最著名的話本有《三国志平话》、《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大宋宣和遗事》等;一些明清白話小說也是根據宋朝的話本改編。 宗教 與唐朝相比,宋朝宗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力略有下降,宗教也更加世俗化與漢化。後周時,周世宗下令限制佛教,廢除各地非敕額的寺院,又貶斥儒學,廢除孔子後代的免稅權。 宋太祖建立宋朝後,致力於統一全國,加強中央集權制的統治,在一些方面繼承和發展周世宗的政策。宋太宗任用文臣執政,儒學隨之逐漸興起,佛教也漸流行。宋真宗自稱「禮樂並舉,儒術化成」,大力提倡儒術,同時又提倡佛教,信奉道教,建立起儒佛道的思想統治。然而整體來說,宋朝宗教以道教較為興盛,北宋許多帝王如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等都信道教,政府支持提倡,使北宋道教大盛,南宋較衰,但餘風仍在民間。佛教在後周周世宗時,曾受打擊,宋初漸復,但宋徽宗崇道抑佛,又略受打擊,南渡後又復,在佛學研究上比之唐代要黯然消沉。此外,民間尚有祆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 佛教在五代十国時期,於吳越、南唐、後蜀等南方各國流行。宋初,宋廷對佛教採取保護政策,李藹作《滅邪集》反佛,宋太祖說他是「非毀佛教,誑惑西姓」,把他發配沙門島。宋太宗進而認為佛教「有裨政治」,在五台山、峨眉山、天台山等處修建寺廟,在開封設譯經院翻譯佛經。宋太祖開寶年間,開始在益州雕印大藏經,宋太宗時雕版完成。這是第一部印行的佛經總集。宋真宗更加大力提倡佛教,撰寫《崇儒術論》的同時,又作《崇釋論》,說佛教與孔孟「跡異而道同」。宋真宗繼續建寺譯經,並親自作佛經注釋。宋真宗統治時期,成為宋朝僧徒最多,佛學最盛的時期。當時管理佛教事務的中央機構是左右街僧錄事,隸屬於鸿胪寺。各州府或大刹設僧政司,管理一境或一寺事務。宋朝沿用唐朝的度牒制度,度牒相當於出家许可证,沒有度牒就屬於不合法的「私度」。度牒制度原本是為控制僧尼人數,限制寺院的規模。但是自神宗朝起,為解決財政短缺,政府開始將度牒貨幣化,度牒淪為國家的斂財手段。其後度牒買賣始終參與國家財政運轉,徽宗時期和紹興年間尤為嚴重。佛教宗派以禅宗和淨土宗最為興盛。而禪宗之中又以臨濟、雲門二宗最為繁茂。淨土宗相對禪宗而言更為俗化。原先艱深的理論被闡釋的更加簡單化與口號化。 道教在宋朝變化繁多,十分興旺。宋朝管理道教的機構是禮部所屬的祠部。宋朝道教出現內丹派南宗、正一天師道(参见正一道、天師道)、忠孝淨明道(即净明道)和全真道等新的道教教派。最後全國形成真大道教、正一天師道和全真教三足鼎立的局面。宋太祖時,道士們進見,勸他「無為無欲」「恬淡寡慾」,太祖不予理睬。宋太宗召見華山道士陳摶,賜給封號,命南唐降臣徐鉉校正道書,又在東京、蘇州等地修建道觀,道教逐漸得到朝廷的提倡。宋真宗是道教的狂熱的信奉者,對人說:「釋道二門,有補世教」,又說:「三教(儒、道、釋)之設,其旨一也」。宋真宗和道士們編造神話,說玉皇在他夢中傳告趙氏始祖是軒轅帝。宋真宗尊玉皇為玉皇大天帝,趙氏始祖為聖祖天尊大帝,布告天下。參知政事丁謂等制定禮儀,大事祭祀。並且在東京修建玉清昭應宮,表明他是道教的忠實信徒。宋真宗又命王欽若主持續修道藏,搜編道書四千三百多卷。全國各地大修道觀。道教得以廣泛流行。 祆教、摩尼教與景教被稱為「三夷教」,於晚唐時先後被禁。祆教在宋朝以後則基本消失。摩尼教轉而在民間秘密流传,並漸與其他宗教結合,歷五代兩宋仍不衰。北宋的方腊和鍾相起義都與摩尼教有關。伊斯蘭教方面,唐朝時,穆斯林開始到中國進行貿易,宋朝伊斯蘭教的影響更大。穆斯林在西洋與南洋貿易中佔優勢,他們負責市舶司,最著名的是蒲壽庚。猶太教徒主要分佈在宋朝開封一帶,當時被稱為「藍帽回回」、「天竺教」等。他們自稱「一賜樂業」教徒,極有可能是以色列的音譯。他們是現今開封猶太人的祖先。 教育 宋朝政府對文人之待遇在中國史上屬於最高水準,由於宋代非常重視考生質素,教育事業也得到政府的支援。宋仁宗時,下詔州、縣辦學,進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宋代官學,規模空前,政府在中央設立国子监、太学、武學、律學及四門學和廣文館。中央各部門也設立書學、算學、畫學、醫學。地方上,設立州縣兩級學校,並在路設立學官。教師先由地方選聘,後改聘進士或國子監、太學畢業學生,教材有國家統一頒佈,多以五經為主。 宋神宗時期,王安石制訂太學三舍法(內舍、外舍、上舍)。學校會於每年按成績升舍,在上舍成績優秀時,可免州試和禮部考試,並特賜及第。有宋一代,各地書院式私學盛行,主要由於自唐朝以來,印刷業發達,書籍增多,民間可掌握的教育資料也開始增加,又因五代時戰亂四起,教育中斷,想學習的人一般都集中在有學識的學者的周圍,既而形成書院。宋朝時,官方為了對私人辦學進行管理,對私學「賜匾」、「賜書」、「賜學田」,給予承認,於是書院形成以私學,半官辦,官辦私學等多種方式。另外由於當時有學識有威望的學者,比如朱熹、陸九淵都喜歡在書院講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書院式私學的威望。著名書院有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陽書院、岳麓書院、应天府书院和茅山书院。南宋時期,書院規模擴大,學生增多,逐步在社會上形成另一種辦學和上學的風氣。書院也從最初的教學場所變為兼顧研究的學術機構。宋朝政府還於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豐元年(1078年)、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三次進行興學運動,以改革教育制度,提高人文品質,這三次運動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宋代改良科舉制度也促成教育的發展,新的措施包括殿試的設立,防弊措施的增加,放寬應考條件,並增加取士數量等等。宋代的科考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解試由各地方進行,通過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省試在贡院內進行,連考三天。通過者在宮內由皇帝主持殿試,在宋代凡於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南、北宋三百二十年,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進士二萬人以上,考試的公平使得平民的機會均等,因而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 科技 科學技術史學者李约瑟認為,對科技史來講,唐朝不如宋朝有意義。宋朝也可谓是古代中國歷史上科技進步最快的時代,四大发明之中的膠泥活字印刷术诞生於宋朝,不过,一直到1440年德国谷登堡的鉛字活字印刷术出现和印刷术开始在欧洲传播以后(1833年传入中国),世界各地居民的識字率才开始攀升。 史學家黄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一书中指出,由於宋朝的经济未能在改革社会上发挥作用,导致科学技术无法系统地演进。慶曆年間,布衣毕昇在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發明活字印刷術。這種印刷術成本較低,省功省力,快速就得到推廣。不久就傳入日本、朝鮮、越南等國。指南针的系统应用也是在宋朝,特别是用於航海导航“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有四种:一是水浮法,即将指南针放到盛水的容器中指示方向;二是置指甲法,即将指南针置于手指指甲上指示方向;三是置碗唇法,即将指南针放在碗唇边上指示方向;四是缕悬法,既将指南针用丝线悬空指示方向。后来第一种方法演化成水罗盘,第二种演化为旱罗盘,而第三、四种由於精密度低而被淘汰。火药發明於唐末。北宋初年,曾用以製作火箭、火球等。後來又出現帶爆炸性的霹雳炮。南宋時期更出現鐵火炮、突火枪槍、火銃等新式武器。這些武器威力巨大,被廣泛使用在對蒙戰爭中。《武經總要》是仁宗時期官方編修的一部詳細的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的巨著,其中就有大量的火器介紹與火藥的配製方法。後來在蒙古人西征時,火藥又被傳到西方。 傳統數學在宋朝取得很大成就與進步,贾宪、秦九韶和杨辉都是出眾的數學家。著名的成果有「杨辉三角形」等,數學著作則有《數書九章》和《楊輝算法》。宋朝的历法一共更改了十九次,是中國歷史上曆法改革非常頻繁的時代。在神宗之前,使用的是楚衍所編制的崇天曆。神宗到徽宗期間,改采以姚舜輔編制的紀元曆。南宋的曆法是以楊忠輔編制的統天曆為主。它定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5日,比實際週期僅差廿六秒。與目前所用的西曆格裏曆完全一致。但比格裏曆要早四百年。在天文儀器上,燕肅在天圣八年(1030年)發明的蓮花漏首次使用漫流系統,記時的精准性因此獲得大幅度的提高。苏颂在元祐七年(1092年)研製成功的水運儀象台實現渾儀、渾象和報時的三位一體,並且具有近世天文台的開啟式圓頂等工具。景德三年(1006年)對豺狼座超新星的觀察記錄和至和元年(1054年)的天關客星觀察記錄是寶貴的天文資料。宋朝政府對醫藥學非常重視,設有太醫局與翰林醫官院,官修醫方有《太平聖惠方》等,官修本草有《開寶本草》等。中医的分科由唐朝的四科增加到九科,婦科與兒科在宋朝正式成形。针灸學、解剖学與法医学進步尤大,最著名的法醫著作是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宋朝最重要的科技著作是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夢溪筆談共計達卅卷,六百零九條,全面總結當時宋朝的科技成就。 建筑 宋朝在经济、手工业和科學技術方面都有發展,使得宋代的建築師、木匠、技工、工程師、斗栱體系、建築構造與造型技術達到很高的水平。建築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組化,建築物慢慢出現自由多變的組合,並且綻放出成熟的風格並且擁有更專業的外型。為了增強室內的空間與採光度,採用減柱法和移柱法,樑柱上的斗拱铺作層数增多,更出現不规整形的樑柱鋪排形式,跳出唐朝樑柱鋪排的工整模式。宋代的建築明顯瘦長單薄,有弧形的屋頂以及宋代特有的尖塔。 雖然宋朝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建築物,但傑出的建築都是佛塔、石橋、木橋、園林、皇陵與宮殿。由於注重意境的園林設計特意追求把自然美與人工美融為一體的意境,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築,一改唐代雄渾的特點,變得纖巧秀麗,柔弱纖秀,曲線柔和,注重裝飾,華麗而繁細。建築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翹之勢,不像唐代渾厚的風格,給人一種輕柔的感覺。油漆的大量使用,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櫺,樑柱與石座的雕刻與彩繪的變化十分豐富,柱子造型更是變化多端。 雖然數千年來,建築智慧依靠口耳相傳,子承父業相傳下來,關於建築的文獻却早已存在。歷史學家通过水墨畫中所描繪的建築物了解宋朝建築的配搭。此外李诫所著之《营造法式》是宋朝建筑学的重要文献,它對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獻更有組織,也对后世中国建筑设计,影响深远。另一方面,朝廷設立專門負責建築營造及相關的官職與機構-將作監來掌管宮室建築,讓建築智慧有系統地流傳下來。 藝術 宋朝是中國書畫藝術的頂峰期,宋朝皇帝特別重視書畫事業,在宮廷設立翰林畫藝局,翰林圖畫院與畫學。宋畫主要可分為山水画、人物畫、花鸟画三大分類。中國山水畫到宋朝為一多方發展之時期,派別之分演既多,畫家亦彬彬輩出。宋朝初期中國山水畫承襲五代荊浩、關仝、董源與巨然等人,使中國山水畫推向高峰。北宋以米芾、米友仁父子最為卓越,他們成功的將文人畫與山水畫風格相融合,後人難以企及。其他山水畫名家還有北宋的范寬、郭熙。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中峰鼎立的構圖方式,表現出山的氣勢雄偉,前景作一巨石與主峰取得平衡,並以山腰的一線飛瀑,連貫上下氣勢。到了宋代南渡以後,山水畫風大變,崇尚水墨。有名的有號稱為「南宋四家」的李唐、劉松年、马远和夏圭等。李唐、劉松年等畫家的筆法細潤,色彩富麗,精麗巧整,世稱院體。後來的馬遠與夏珪學習唐朝畫法並參以南宋水墨之法。。 文人畫與花鳥畫互相融合,讓宋朝花鳥畫顯得格外清麗脫俗。花鳥畫自從五代黃筌與徐熙分道揚輝之後,到了宋朝,純綷審美之風氣盛行起來,以致於花鳥畫與山水畫更加興盛,幾乎取代人物畫的中心地位。宋初名家有黃居寀和徐崇嗣二人並起,其情形頗興北宗山水發展於院內,南宗山水發展於院外者相似。除了黃徐二人之外,還有崔白和宋徽宗擅長花鳥畫。徽宗的书法和绘画都在中國藝術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獨創瘦金體,並重視書畫事業。翰林書畫院的地位大幅提高,著名畫家,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张择端就是其提拔。其子趙構也受到薰陶,成為傑出書法家。徽宗時期,院體畫中的花鳥畫大盛,徽宗本人就是個花鳥畫大家。宋朝人物畫的宗師是李公麟,他繪畫體裁廣泛,無所不工無所不能。以建築物比例構圖的界畫在宋朝勃興,郭忠恕和张择端是其代表。南渡以後,歷史人物題材畫開始興起。蘇漢臣的《秋庭嬰戲圖》,畫中的兩個小孩推棗磨時的精神和眼神,就令人嘆為觀止。道釋人物畫在宋代不甚盛行,不過確有一些重要畫家出現,包括武宗元、李公麟、梁楷等人。其中以《八十七神仙卷》最為出名,眾多仙人仙女,飄然列隊而行,行如流水,極為生動。 宋朝是中國歷代當中陶瓷藝術的鼎盛時期,其形制優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成就,即使後人仿製也少能匹敵。宋瓷經學者研究歸納,以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最為出名。定窯以白瓷淺刻見長;汝窯、官窯與哥窯則以青瓷為主,青瓷係以氧化鐵為發色劑,先在坏體上施以淺浮雕,再施釉,燒成翠綠,影青等等;鈞窯位於鈞州,作品特色為用鐵、銅、鈦等金屬氧化物,經燒成後在土坏表面形成各種紅、綠、紫、白,多采多姿的效果。官窯,顧名思義,即專門為皇室燒製的陶瓷。南宋時由於許多北方名窯的工匠避難來到南方,為南宋的青瓷、白瓷工藝帶來新的技術,加上海上絲瓷之路的便利,使中國瓷器開始-{zh-hans:畅销; zh-hant:暢銷; zh-tw:行銷;}-到世界各地。 宋朝書法主張尚意,注重在哲理性、書卷氣、風格化與意境表現,同時也提倡個性化和獨創性。宋朝書法跳脫唐朝的風格而開創新局。隋唐五代的書法注重在「工」的體現,而宋朝書法主張尚意抒情的部分,需具有「學識」即「書卷氣」的部分。蘇軾提出「我書意造」的口號,他的筆法內緊外松,險竣多變。蘇(蘇軾)、黃(黃庭堅)、米(米芾)、蔡(蔡襄,“蔡”原指蔡京,为北宋误国六贼之一,后世以其“人品奸恶”,遂改为蔡襄)為北宋書法四大家。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晉帖行書遺風。無論是天資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蘇東坡,還是高視古人的黃庭堅和蕭散奇險的米芾,都力圖在表現自己的書法風貌的同時,凸現出一種標新立異的姿態,使學問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並給人以一種新的審美意境。而南宋的吳說、宋徽宗、陸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書家中進一步延伸,其中宋徽宗特殊的書法風格被稱作瘦金體,然而南宋書家的學問和筆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 宋朝時,油畫較有發展,作品有如易元吉《寒梅雀兔圖》、趙大年《雪犬》、陳公儲《畫龍》、龔吉《兔》冊、宋澥山水畫冊等。時油畫多為絹帛油畫。北宋《營造法式》記載了桐油煉製法。有說中國油畫在元代傳入歐洲,其說待訂。 社會 由於晚唐五代时期门阀士族已经沒落,科舉考試制度到宋代真正得到廣泛應用,對社會真正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科举制度使大量过去贫寒的读书人一跃成为士大夫阶级,使政府與社會有了緊密的聯繫,也打開平民入仕為官的管道。透過科舉入仕的知識階級在宋朝時已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各方面取得十分全面的優勢地位,在法律上也擁有許多特權,因而社會大眾以中舉任官做為讀書的首要目標,社會也就衍生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尚。儒家的忠孝節義觀念,透過社會、鄉約、族規、家禮等各種方式深入民間,推廣於全社會。中國自宋代以後也得以構成一個比唐代遠為普及的文化社會族群。而基層知識分子,構成基層鄉紳,並成為村鎮百姓與官府的橋樑。他們指導公共工程、支援學校與書院、編纂地方地誌、參加地方祭典、糾集賑災工作、招募地方自衛武力、提供村鎮行為規範。两宋時期,透過科舉孕育而成的士大夫階級,是一個同時擁有政治權力、經濟優勢、學術文化素養的新興族群。 瓦舍是重要的庶民遊樂場所,內有勾欄,專供大眾娛樂。東京的瓦舍見於《東京夢華錄》的就有十座。臨安的瓦舍見於《武林舊事》的有廿三座。瓦舍的演出內容呈現商業化、專業化、通俗化、大眾化的新趨勢。演出的內容主要包括說唱、戏剧、雜技和武術等。其形式多樣,深受大眾的好評。而在農村,宗族制度成為維繫社會的主因。廿世紀之前,中國的政權只向下延伸到縣衙,其下完全通過「鄉保」與「族長」進行管理。在理学的教化下与士人的影響下,官方辦理社會救助;透過理學薰陶,商人階級出資辦理社會救助。救助內容除了辦書院、訂鄉約以激勵品德外,還普遍辦理義莊,以救貧恤孤,資助教育;辦社倉,以備荒歉 ;辦保甲,以補地方之武裝而保民。這種由士人自發的救助工作,成為自南宋以降中國社會安定的重大因素。在宋代之前,官方的社會救助活動多屬臨時性質;宋代開始,各州縣普遍設立各種社會救助的永久性機構。族長通過訂立鄉約鄉規來保持社會的秩序。地方紳士通過辦學、救濟事業、修橋鋪路等手段造福鄉里。 学者柳詒徵认为宋朝的會社企業、集會集市以及行業協會組織十分發達。例如,吳自牧《夢粱錄》記錄了文化、藝術、宗教、娛樂、食品餐飲、商業、製作、服務等各行業各種社會團行,諸如踏弩社、蹴鞠社、打球社、賭錢社、靈寶會、茶湯會、花團、菜行、魚行、酒行、食飯行、布行、銷金行、香水行、腰帶作、油作、木作、竹作、香燭作、裱褙作、裝鑾作、裁縫作等各種企業,以及鬥寶會、米市、肉市、藥市、花市、珠子市等各種集會集市。各種行業協會、商會十分活躍。公共慈善事業,有米場、柴場、藥局、養濟坊、安濟局、慈幼局、居養院等機構,由官府舉辦或平民捐助,用以救助遇災或貧病幼老无告之人家。政府和民間無不認為慈善事業為公共事業之最要者,其風實自宋啟之。 君主年表 注:宋太祖黃袍加身後所追諡之其祖宗從未稱帝、掌權,故不收錄,可見宋朝君主列表一文 註解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地球出版社編輯部,地球出版社,ISBN 978-957-714-048-7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王明蓀,九州出版社,ISBN,978-751-080-061-0 《宋史》,(元)脱脱,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0323-9 《東都事略》,(宋)王稱,齊魯書社。ISBN 978-7-5333-0697-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南宋)李燾,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4434-8 《八朝名臣言行錄》,(南宋)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978-7-5325-2849-3 《廿二史箚記·校證.訂補本》,(清)趙翼,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3033-4 《國史大綱》,錢穆,中華書局。ISBN 978-7-100-01766-4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ISBN 978-7-108-01528-0 《宋史——中国断代史系列》,陈振,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08-04444-9 《中國大歷史》,黄仁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ISBN 978-7-108-01036-0 《正说宋朝十八帝》,游彪,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4734-9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李亚平著,北京出版社。ISBN 978-7-200-05633-4 《细说宋朝》,虞云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4307-0 《话说中国》—文采与悲怆的交响,程郁、张和声,上海艺术出版社。ISBN 978-7-5321-2697-2 《剑桥中国史•宋史》,剑桥大学出版社 外部链接 唐宋文史資料庫-網路展書讀 臺灣宋史研究網-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贾志扬:〈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 包弼德:〈對歷史背景的闡述:11世紀的新世界〉 李济沧:〈“宋朝近世论”与中国历史的逻辑把握〉。 近藤一成:〈宋代科举社会的形成——以明州庆元府为例〉。 刘子健:〈南宋成立时的几次危机及其解决〉。 相關條目 宋朝皇室 宋朝君主列表 宋辽金夏历史年表 北宋大事年表 南宋大事年表 宋代館閣
金融商業 货币 宋代是工業革命之前,站在世界發展巔峰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有學者認為宋代在經濟上乃是中國歷代王朝中曠古空前的偉大年代。宋代商業繁盛,通行的貨幣有銅錢、鐵錢、白銀與黃金。黃金是用以保值、跨洲貿易的最佳首選,銅錢、白銀是作為中遠距離交易通貨,鐵錢則是作為零錢於在地市集、做小額交易使用。宋政府每年鑄造的貨幣量來衡量,其中個別年分所生產的貨幣數,就超過有唐一代發行貨幣的總額。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每年鑄幣83萬貫。到神宗熙宁六年,已達506萬貫;在工業革命以前的貨幣發行規模僅此一例,且遠遠超過世界各國。儘管如此,宋貨幣的供給仍無法應付增長的市場對貨幣的需求;每年的朝議都將「錢荒」列為討論議題。加上商品入口,宋代大量銅錢、白銀外流。另一方面宋代貨幣精良信用穩定,東南亞、日本、朝鮮、金、遼(東北亞)等區域經濟體一致通行宋貨幣,至于其他地区,如西亚、欧洲和非洲并非如此,如在20世纪50年代,丹麦考古队在中东仅发现两枚宋钱;宋钱在南洋、日本、金國、遼國、朝鮮等國取代本國貨幣,成為當地主要通行貨幣。作為一級东亚貨幣,宋代的銅錢大量外流东亚地区,帝國內部銅礦稀缺,造成硬通貨短缺。 為應付不斷增長的貨幣需求,真宗時期,成都民間十六家富戶主持印造一種信用本位的兌換紙鈔,代替銅錢仅仅在四川使用的一种地方货币,是為交子(按照纸币的经济学定义,只有国家发行的才算真正纸币)。仁宗後改歸官辦,並定期限額發行。徽宗時期,改交子名為錢引,並擴大流通領域。宋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年)改為官辦“会子”,會子主要有東南會子(也叫行在會子),湖北會子和兩淮會子。但是為防止銅錢北流,宋朝政府規定在與金交界處仍然只能使用鐵錢。與交子不同,會子是以銅錢為本位的,面值有一貫(一千文)、兩貫和三貫三種,後增印兩百文、三百文與五百文小面額鈔票。-{乾}-道五年(1169年)定為三年一界,每界發行一千萬貫,以舊換新。熙宁十年(1077年)岁入7070萬貫,農業的兩稅為2162萬貫,佔30% ;工商稅為4911萬貫,佔70%。工商稅收入構成朝廷財政收入的主體。 會子危機 第一界会子的發行額僅三百萬貫。到-{乾}-道四年(1168年)僅七年的時間,發行額增加到七百萬貫。之後固定在一千萬貫。儘管會子的加印與隆興北伐有關,但是由於作為本位的金屬貨幣沒有相應追加,幣值增長指數已經達到300%以上。到理宗淳祐六年,會子發行額增加六十五倍。會子雖與銅錢可自由兌換,但由於會子不斷貶值,兩者匯率也急遽走低。 南宋對維持會子的穩定與信用進行過一定的努力,除了制定數年一界的換新舊會子兌換制度控制流通量外,宋孝宗時期還制定了「中半納入(地方上繳的稅賦可以有一半用會子繳納,並且不計貶值、依其面值計價)」的制度來確保其信用;然而1205年北伐失敗造成的財政惡化導致了會子制度逐步走向破產,自寧宗宣佈十一、十二、十三界會子同時流通後,會子之多猶如決堤之水,物價飛漲猶如脫韁野馬,出現會子擠兌銅錢的現象。嘉定二年(1209年),會子換界。政府規定新舊會子以一比二的比例兌換,同時嚴禁不按比例兌換會子,否則抄家,並鼓勵打小報告互相揭發。這種以行政權力而非經濟政策強制確保會子價值的手段無異於宣告會子信用破產。反而導致拒收會子與貶值的浪潮越演越烈。超級通貨膨脹導致社會無論中下層都損失慘重。迫不得已,政府發還抄沒的家產,並籌措一千四百萬貫來回收舊會子。嘉定五年後危機才漸漸平息。從此之後,會子換界已無法正常進行。政府一旦發生財政危機,就會以濫印鈔票飲鴆止渴。理宗親政後,由於十六及十七界會子數量巨大,險些再度造成通货膨胀。端平入洛之後,會子與銅錢的匯率從端平初年暴跌25%。十八界會子發行量更加大,白米漲到每斗米三貫四百文錢,是孝宗年間(1162年—1189年)的十一倍。淳祐七年,理宗頒詔,十七、十八界會子永遠使用,希望借此來抑制物價上漲。但是兩百文的十八界會子卻連一雙草鞋都買不到,會子已與廢紙無異。景定五年(1264年),賈似道規定十七界會子須在一月之內全部換成十八界會子,並將會子改為「金銀見錢關子」,宣佈關子與會子的兌換比例為1:3,但通貨膨脹更惡性發作。不過,南宋的會子雖然一路貶值,但與元、明兩朝的徹底失敗相比仍維持了相當長時間的流通與信用,故可視為近代前較為成功的紙幣實驗。 海外貿易 由於西夏阻隔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從宋朝開始,東南沿海的港口成為新的貿易中心。唐代时全國僅于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在廣州一地設有市舶司,負責外貿事務。宋代先後在廣州、临安府(杭州)、庆元府(明州,今宁波)、泉州、密州板橋鎮(今胶州营海镇)、嘉兴府(秀州)華亭縣(今松江)、鎮江府、平江府(苏州)、溫州、江陰軍(今江阴)、嘉兴府(秀州)澉浦鎮(今海盐)和嘉兴府(秀州)上海鎮(今上海市区)等地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其中以廣州、泉州和明州最大。泉州在南宋后期更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代海外貿易分官府經營和私商經營兩種方式,其中民營外貿又佔大宗。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北宋朝廷制定一部《廣州市舶條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貿易法。而各個外貿港口還在城市里設立「蕃市」,專賣外國商品;「蕃坊」供外國人居住;「蕃學」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朝廷還專門制定蕃商犯罪決罰條。現在廣州和泉州城內仍然有許多藩客墓,成為當時海外貿易繁榮的佐證。 與宋王朝通商的國家有:占城、真腊、三佛齐、吉蘭丹、渤泥、巴林馮、蘭無裏、底切、三嶼、大食、大秦、波斯、白達、麻嘉、伊祿、故臨、細蘭、登流眉、中裏、斯伽裏野、木蘭皮等歐亞地區五十八個國家。宋朝出口貨物包括絲綢、瓷器、糖、紡織品、茶葉、五金。進口貨物包括象牙、珊瑚、瑪瑙、珍珠、乳香、沒藥、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幾百種商品。宋朝從大量進口貨物通過市舶司獲得的稅收,從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年—1054年)的53萬貫,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63萬貫,到了宋高宗紹興年间(1131年—1162年)已達200萬貫,約佔全國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對宋代的繁榮起重要作用。南宋时代,宋朝在與金和大理的交界處設立榷場來互通有無。宋朝出口药材、茶葉、棉花、犀角等,進口北珠、人蔘、毛皮、馬匹等貨物。民間也有大量的走私貿易。由於宋朝銅錢信用佳,被大量走私到东南亚和西亚,而當時的辽国、金国、西夏、越南、朝鮮和日本更停用自己的通貨,改用宋錢。 賦稅制度 宋朝税收制度特点是赋重役轻。 首先,兵役基本消失。唐中叶以后,均田制破坏,府兵制解体,兵农分离的募兵制逐渐取代兵农合一的调兵制。南宋人王栐说:北宋“兵农既分,军制大异于古。”募兵制已占居主导地位。兵源既不像唐代前期那样调集世袭军户,也不像南唐那样差调全国农民,而主要是来自招募和雇佣的普通老百姓,特别是饥民。府兵制虽有残留,诸如存在于某些特定地区的弓箭手之类的乡兵,但也不是全国各地的普遍现象。北宋的基本状况是:职业士兵“以起军旅”,普通农民“无预征役”。政府一般不再“籍农民之身以为兵”,转而“赋敛农民之粟帛以赡正军”。北宋人韩琦在比较汉唐调兵和北宋养兵的优劣时说:“杜甫诗中《石壕吏》一首,读之殆可悲泣,调兵之害乃至此”,进而得出养兵“自有利民处不少”的结论。苏辙也曾将北宋兵制同前代兵制作对照,称:“古者兵出于民”,“民之于兵,可谓劳矣”;“近世兵民既分”,“民可谓逸,而兵可谓习矣。”从当时人这些前后对比和劳逸、利害之论,都是北宋农民大体摆脱兵役负担的确证。其次,厢军分担夫役。北宋农民的主要徭役负担是包括春夫和急夫在内的夫役。第三,夫役雇法推行。人们通常所称王安石的免役法或雇役法,指的是差役即职役雇法。 宋代的杂税名目眾多,“经制、折帛钱为诸州之害,板帐、月桩为诸县之害”,此外还有二税盐钱、蚕盐钱、丁绢、丁盐钱、僧道免丁钱、秤提钱、市例钱、折估钱、折布钱、布估钱、畸零绢估钱等,“不可以遍举,亦不能遍知”。其征敛赋税的手段,诚如朱熹所说:“古者刻剥之法,本朝俱备。”宋人的类似说法颇多,诸如:“正税之外,杂赋至繁,诡制异科,丑名暴敛”;“其色不一,其名不同。”以致世人“不能尽举”;“当官者不能悉其详”。蔡戡又言:“其赋敛繁重,可谓数倍于古矣。”各人的具体说法虽然不尽一致,但共同之处是肯定赋税的名目繁多。赋税倍增的结果是:“民间苦赋重。”。其赋税之重导致宋朝的殺嬰风俗盛行。 政府又通过将税收大量投入到军队里,利用灾年招募流民、饥民当兵的政策辅以一系列常设的社会救济政策(特别是对老人和儿童)。 宋代的农才赋役制度,名称和中唐之后的兩稅法一样,但内容不同,宋两税是单纯以土地为征收对象的土地税,标准是按各户所占有田地的数量和质量收取。而唐两税却是要综合每户的人丁和资产包括土地、桑、居宅、牲畜和钱财等定户等再以户等计算本户之两税。可知唐两税的范围远较宋两税为广,唐两税包括田亩税、户税、力役,而宋两税只是纯田亩税而不包括户税、力役。在宋,户税、力役是另算的,按各户人丁收的税称丁税,也就是户税,按户等财产分级别收的税称役钱,也就是力役的内容。也就是说,宋的两税加丁税再加役钱才约等于唐的两税。宋朝的稅制是「以貧富為差」的「兩稅法」,根據居民有無不動產,劃分戶別,再以家庭財產之多寡,劃為不同戶等,按户等财产分级,高資產戶納稅多,低資產戶納稅少,沒有田產,則不用繳稅。役钱則是宋制規定,凡应服劳役者可输钱免役,也就是付朝廷募兵制的費用。 宋商税主要有住税和过税。住税即买卖交易税,税率3%,过税即商品流通税,税率2%。宋公布商税则例,把应纳税的商品名目颁布于税务、官署、交通要道,使商人了然。税务按照则例收税,商旅按照则例纳税,非则例所载(即假如税务私增收税条目),商旅可以拒纳并越级上诉。另一項税收是海關税。主要对商品进出口和流通收税。外船来经商先经市舶检查,抽取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的税。 文化 宋太祖曾要求其子孫永遠不得殺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重文輕武的風氣在宋朝達到極致,“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俗諺都是出在宋朝。宋真宗时,状元出身的陈尧咨拒绝出任官级更高的武职。在理學的興起、宗教勢力退潮、言論控制降低、市民文化興起、商品經濟繁榮與印刷術的發明等一系列背景下,宋朝優秀文人輩出,知識份子自覺意識空前覺醒。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陸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 學術思想 儒學在宋朝得到的空前的復興,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产生新的儒學思想—理學。理學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要內容,在建构儒家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代表人物包括「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顥、程颐)、朱熹和陸九淵。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認為:「理」和「氣」是並存的,密不可分,但有先後之分。理是萬物之源。「天理」與「人欲」是對立的兩方,人欲是一切罪惡之根源,應當去人欲、存天理。經過二程與朱熹的發展,理學發展成為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南宋末年理宗时成為官方哲學。之後,陸九淵又認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也」。人們應當去人欲,存本心,到達清明寡欲的境界,陸九淵之思想經過之後明朝大儒王守仁的繼承發展,成為新的哲學體系—心學,在明朝中葉以後佔據主導地位。除了理學與心學之外,宋朝晚期還出現第三種學術勢力—浙東事功學派,其由以呂祖謙為代表的金华学派、陈亮為代表的永康學派和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学派所組成。 史学 與前代相比,宋朝的史學特別發達。歷史學家陈寅恪說:「中國史學,莫盛於宋」,「宋賢史學,古今罕匹」。宋朝有多個官方修史機構,如起居院、日曆所、實錄院、國史院、會要所等。最著名的史學著作當屬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的編寫過程長達十九年(加上《通志》超過二十年),共二百九十四卷,敍事上起周烈王廿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採用编年体方法書寫,為後人提供一本系統廣博的史書。隨後,另一史學家袁枢又對《資治通鑒》進行全面的整理,寫成《通鑒紀事本末》,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書。朱熹也作了一部《通鑑綱目》,共五十九卷,可謂《資治通鑒》的簡略版。史學家鄭樵寫成《通志》,與唐杜佑《通典》、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合稱「三通」。 此外重要的史學著作還有廿四史中薛居正等奉旨編修的《旧五代史》和欧阳修私撰的《新五代史》。以及王溥私撰的《唐會要》和《五代會要》。著名的地方誌有《太平寰宇記》、范成大《吳郡志》、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周密《武林舊事》等。由於金石學和考古学快速興起,也有一些相關史書誕生,如歐陽修的《集古錄》、呂大臨《考古圖》、趙明誠《金石錄》等」。 此外宋代編修不少與史學相關的類書,著名的「宋四大書」:《太平御览》、《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太平廣記》。 文学 宋朝文学空前发达,秉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讓宋朝散文走向興盛並承接古文运动的大師是欧阳脩。歐陽修的散文主旨明確、內容充實、平易自然,為宋朝散文的風格奠定基調。三蘇之中,苏洵的文章以議論見長,文風雄奇勁簡。苏轼的文章灑脫自然,清新豪放之中又帶些憂鬱,前後《赤壁賦》等文章確定他在文壇上不可撼動的地位。他的弟子也頗有出息,陳師道、黃庭堅、秦观、張耒、晁补之和李廌號稱「蘇門六君子」。南宋時期,蘇軾的散文甚至成為科舉考試的範文,時人言:「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而苏辙的文章疏於敍事而長於議論。曾鞏忠實的追隨歐陽修的風格,以記敍文和議論文為主。文風自然純樸,少有華麗辭藻。王安石也以議論文為長,風格雄健自然。但是到了南渡之後,宋朝的散文就開始衰落,其後的文人都無法同北宋六家相比」。 宋詩雖不及唐诗,但遠在明、清之上,目前正在编撰的《全宋诗》收录宋诗作品达十六万多首之巨。與散文相同,歐陽修也開創宋朝的詩風,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部詩話《六一詩話》就是其所著。王安石詩風工練,比歐陽修更講究修辭技巧與典故運用。蘇軾的詩變化多端,雄放灑脫。其吸收前朝所有詩人的手法,並長於各種詩體,尤其是古體與七言近體,可謂別開生面,奔放靈動,成為宋詩一代大宗。黃庭堅雖出於蘇門,但卻開創江西詩派,他的詩歌模仿杜甫,講究煉字煆句,顯得耐人尋味。之後又有「南宋四大家」,即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和尤袤,也堪與北宋三家相比。楊萬里的詩歌清新活潑,以天然風景為主;范成大的詩歌關心民生,詩風清麗秀婉;陸游的詩以愛國著稱,他的詩對偶工整,後人言「好對偶被放翁用盡」。 詞是曲子詞的簡稱,也稱長短句。根據《全宋詞》的記錄,宋朝詞人達到一千三百卅家,作品及殘篇總計達到兩萬零四百多首。詞是宋朝文學的標誌性體裁。晏殊被稱為宋朝詞家初祖,繼承先唐五代花間詞的風格,其詞和婉明麗。歐陽修的詞也具類似詞風。柳永在宋詞發展史上具有轉折性的作用,他的慢詞令人耳目一新,確定長調的地位,充實詞的形式,豐富詞的表現手法。作品广为大众喜爱以至於当时人言「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其後,蘇軾又對宋詞進行革新,創立豪放派,擴大詞的選材範圍,為後來的南宋愛國詞奠定基礎。周邦彥是格律派的始祖,其後的女詞人李清照也屬此列。在靖康之難後,憂患意識使得豪放派詞大放異采。其中以辛棄疾為大成,也有另一派詞人姜夔、吳文英等延續先周邦彥的風格,繼續發展婉約的詞風。。 此外,宋代「說話」(评书)非常流行,說話的內容就是話本。最著名的話本有《三国志平话》、《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大宋宣和遗事》等;一些明清白話小說也是根據宋朝的話本改編。 宗教 與唐朝相比,宋朝宗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力略有下降,宗教也更加世俗化與漢化。後周時,周世宗下令限制佛教,廢除各地非敕額的寺院,又貶斥儒學,廢除孔子後代的免稅權。 宋太祖建立宋朝後,致力於統一全國,加強中央集權制的統治,在一些方面繼承和發展周世宗的政策。宋太宗任用文臣執政,儒學隨之逐漸興起,佛教也漸流行。宋真宗自稱「禮樂並舉,儒術化成」,大力提倡儒術,同時又提倡佛教,信奉道教,建立起儒佛道的思想統治。然而整體來說,宋朝宗教以道教較為興盛,北宋許多帝王如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等都信道教,政府支持提倡,使北宋道教大盛,南宋較衰,但餘風仍在民間。佛教在後周周世宗時,曾受打擊,宋初漸復,但宋徽宗崇道抑佛,又略受打擊,南渡後又復,在佛學研究上比之唐代要黯然消沉。此外,民間尚有祆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 佛教在五代十国時期,於吳越、南唐、後蜀等南方各國流行。宋初,宋廷對佛教採取保護政策,李藹作《滅邪集》反佛,宋太祖說他是「非毀佛教,誑惑西姓」,把他發配沙門島。宋太宗進而認為佛教「有裨政治」,在五台山、峨眉山、天台山等處修建寺廟,在開封設譯經院翻譯佛經。宋太祖開寶年間,開始在益州雕印大藏經,宋太宗時雕版完成。這是第一部印行的佛經總集。宋真宗更加大力提倡佛教,撰寫《崇儒術論》的同時,又作《崇釋論》,說佛教與孔孟「跡異而道同」。宋真宗繼續建寺譯經,並親自作佛經注釋。宋真宗統治時期,成為宋朝僧徒最多,佛學最盛的時期。當時管理佛教事務的中央機構是左右街僧錄事,隸屬於鸿胪寺。各州府或大刹設僧政司,管理一境或一寺事務。宋朝沿用唐朝的度牒制度,度牒相當於出家许可证,沒有度牒就屬於不合法的「私度」。度牒制度原本是為控制僧尼人數,限制寺院的規模。但是自神宗朝起,為解決財政短缺,政府開始將度牒貨幣化,度牒淪為國家的斂財手段。其後度牒買賣始終參與國家財政運轉,徽宗時期和紹興年間尤為嚴重。佛教宗派以禅宗和淨土宗最為興盛。而禪宗之中又以臨濟、雲門二宗最為繁茂。淨土宗相對禪宗而言更為俗化。原先艱深的理論被闡釋的更加簡單化與口號化。 道教在宋朝變化繁多,十分興旺。宋朝管理道教的機構是禮部所屬的祠部。宋朝道教出現內丹派南宗、正一天師道(参见正一道、天師道)、忠孝淨明道(即净明道)和全真道等新的道教教派。最後全國形成真大道教、正一天師道和全真教三足鼎立的局面。宋太祖時,道士們進見,勸他「無為無欲」「恬淡寡慾」,太祖不予理睬。宋太宗召見華山道士陳摶,賜給封號,命南唐降臣徐鉉校正道書,又在東京、蘇州等地修建道觀,道教逐漸得到朝廷的提倡。宋真宗是道教的狂熱的信奉者,對人說:「釋道二門,有補世教」,又說:「三教(儒、道、釋)之設,其旨一也」。宋真宗和道士們編造神話,說玉皇在他夢中傳告趙氏始祖是軒轅帝。宋真宗尊玉皇為玉皇大天帝,趙氏始祖為聖祖天尊大帝,布告天下。參知政事丁謂等制定禮儀,大事祭祀。並且在東京修建玉清昭應宮,表明他是道教的忠實信徒。宋真宗又命王欽若主持續修道藏,搜編道書四千三百多卷。全國各地大修道觀。道教得以廣泛流行。 祆教、摩尼教與景教被稱為「三夷教」,於晚唐時先後被禁。祆教在宋朝以後則基本消失。摩尼教轉而在民間秘密流传,並漸與其他宗教結合,歷五代兩宋仍不衰。北宋的方腊和鍾相起義都與摩尼教有關。伊斯蘭教方面,唐朝時,穆斯林開始到中國進行貿易,宋朝伊斯蘭教的影響更大。穆斯林在西洋與南洋貿易中佔優勢,他們負責市舶司,最著名的是蒲壽庚。猶太教徒主要分佈在宋朝開封一帶,當時被稱為「藍帽回回」、「天竺教」等。他們自稱「一賜樂業」教徒,極有可能是以色列的音譯。他們是現今開封猶太人的祖先。 教育 宋朝政府對文人之待遇在中國史上屬於最高水準,由於宋代非常重視考生質素,教育事業也得到政府的支援。宋仁宗時,下詔州、縣辦學,進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宋代官學,規模空前,政府在中央設立国子监、太学、武學、律學及四門學和廣文館。中央各部門也設立書學、算學、畫學、醫學。地方上,設立州縣兩級學校,並在路設立學官。教師先由地方選聘,後改聘進士或國子監、太學畢業學生,教材有國家統一頒佈,多以五經為主。 宋神宗時期,王安石制訂太學三舍法(內舍、外舍、上舍)。學校會於每年按成績升舍,在上舍成績優秀時,可免州試和禮部考試,並特賜及第。有宋一代,各地書院式私學盛行,主要由於自唐朝以來,印刷業發達,書籍增多,民間可掌握的教育資料也開始增加,又因五代時戰亂四起,教育中斷,想學習的人一般都集中在有學識的學者的周圍,既而形成書院。宋朝時,官方為了對私人辦學進行管理,對私學「賜匾」、「賜書」、「賜學田」,給予承認,於是書院形成以私學,半官辦,官辦私學等多種方式。另外由於當時有學識有威望的學者,比如朱熹、陸九淵都喜歡在書院講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書院式私學的威望。著名書院有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陽書院、岳麓書院、应天府书院和茅山书院。南宋時期,書院規模擴大,學生增多,逐步在社會上形成另一種辦學和上學的風氣。書院也從最初的教學場所變為兼顧研究的學術機構。宋朝政府還於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豐元年(1078年)、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三次進行興學運動,以改革教育制度,提高人文品質,這三次運動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宋代改良科舉制度也促成教育的發展,新的措施包括殿試的設立,防弊措施的增加,放寬應考條件,並增加取士數量等等。宋代的科考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解試由各地方進行,通過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省試在贡院內進行,連考三天。通過者在宮內由皇帝主持殿試,在宋代凡於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南、北宋三百二十年,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進士二萬人以上,考試的公平使得平民的機會均等,因而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 科技 科學技術史學者李约瑟認為,對科技史來講,唐朝不如宋朝有意義。宋朝也可谓是古代中國歷史上科技進步最快的時代,四大发明之中的膠泥活字印刷术诞生於宋朝,不过,一直到1440年德国谷登堡的鉛字活字印刷术出现和印刷术开始在欧洲传播以后(1833年传入中国),世界各地居民的識字率才开始攀升。 史學家黄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一书中指出,由於宋朝的经济未能在改革社会上发挥作用,导致科学技术无法系统地演进。慶曆年間,布衣毕昇在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發明活字印刷術。這種印刷術成本較低,省功省力,快速就得到推廣。不久就傳入日本、朝鮮、越南等國。指南针的系统应用也是在宋朝,特别是用於航海导航“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有四种:一是水浮法,即将指南针放到盛水的容器中指示方向;二是置指甲法,即将指南针置于手指指甲上指示方向;三是置碗唇法,即将指南针放在碗唇边上指示方向;四是缕悬法,既将指南针用丝线悬空指示方向。后来第一种方法演化成水罗盘,第二种演化为旱罗盘,而第三、四种由於精密度低而被淘汰。火药發明於唐末。北宋初年,曾用以製作火箭、火球等。後來又出現帶爆炸性的霹雳炮。南宋時期更出現鐵火炮、突火枪槍、火銃等新式武器。這些武器威力巨大,被廣泛使用在對蒙戰爭中。《武經總要》是仁宗時期官方編修的一部詳細的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的巨著,其中就有大量的火器介紹與火藥的配製方法。後來在蒙古人西征時,火藥又被傳到西方。 傳統數學在宋朝取得很大成就與進步,贾宪、秦九韶和杨辉都是出眾的數學家。著名的成果有「杨辉三角形」等,數學著作則有《數書九章》和《楊輝算法》。宋朝的历法一共更改了十九次,是中國歷史上曆法改革非常頻繁的時代。在神宗之前,使用的是楚衍所編制的崇天曆。神宗到徽宗期間,改采以姚舜輔編制的紀元曆。南宋的曆法是以楊忠輔編制的統天曆為主。它定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5日,比實際週期僅差廿六秒。與目前所用的西曆格裏曆完全一致。但比格裏曆要早四百年。在天文儀器上,燕肅在天圣八年(1030年)發明的蓮花漏首次使用漫流系統,記時的精准性因此獲得大幅度的提高。苏颂在元祐七年(1092年)研製成功的水運儀象台實現渾儀、渾象和報時的三位一體,並且具有近世天文台的開啟式圓頂等工具。景德三年(1006年)對豺狼座超新星的觀察記錄和至和元年(1054年)的天關客星觀察記錄是寶貴的天文資料。宋朝政府對醫藥學非常重視,設有太醫局與翰林醫官院,官修醫方有《太平聖惠方》等,官修本草有《開寶本草》等。中医的分科由唐朝的四科增加到九科,婦科與兒科在宋朝正式成形。针灸學、解剖学與法医学進步尤大,最著名的法醫著作是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宋朝最重要的科技著作是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夢溪筆談共計達卅卷,六百零九條,全面總結當時宋朝的科技成就。 建筑 宋朝在经济、手工业和科學技術方面都有發展,使得宋代的建築師、木匠、技工、工程師、斗栱體系、建築構造與造型技術達到很高的水平。建築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組化,建築物慢慢出現自由多變的組合,並且綻放出成熟的風格並且擁有更專業的外型。為了增強室內的空間與採光度,採用減柱法和移柱法,樑柱上的斗拱铺作層数增多,更出現不规整形的樑柱鋪排形式,跳出唐朝樑柱鋪排的工整模式。宋代的建築明顯瘦長單薄,有弧形的屋頂以及宋代特有的尖塔。 雖然宋朝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建築物,但傑出的建築都是佛塔、石橋、木橋、園林、皇陵與宮殿。由於注重意境的園林設計特意追求把自然美與人工美融為一體的意境,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築,一改唐代雄渾的特點,變得纖巧秀麗,柔弱纖秀,曲線柔和,注重裝飾,華麗而繁細。建築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翹之勢,不像唐代渾厚的風格,給人一種輕柔的感覺。油漆的大量使用,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櫺,樑柱與石座的雕刻與彩繪的變化十分豐富,柱子造型更是變化多端。 雖然數千年來,建築智慧依靠口耳相傳,子承父業相傳下來,關於建築的文獻却早已存在。歷史學家通过水墨畫中所描繪的建築物了解宋朝建築的配搭。此外李诫所著之《营造法式》是宋朝建筑学的重要文献,它對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獻更有組織,也对后世中国建筑设计,影响深远。另一方面,朝廷設立專門負責建築營造及相關的官職與機構-將作監來掌管宮室建築,讓建築智慧有系統地流傳下來。 藝術 宋朝是中國書畫藝術的頂峰期,宋朝皇帝特別重視書畫事業,在宮廷設立翰林畫藝局,翰林圖畫院與畫學。宋畫主要可分為山水画、人物畫、花鸟画三大分類。中國山水畫到宋朝為一多方發展之時期,派別之分演既多,畫家亦彬彬輩出。宋朝初期中國山水畫承襲五代荊浩、關仝、董源與巨然等人,使中國山水畫推向高峰。北宋以米芾、米友仁父子最為卓越,他們成功的將文人畫與山水畫風格相融合,後人難以企及。其他山水畫名家還有北宋的范寬、郭熙。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中峰鼎立的構圖方式,表現出山的氣勢雄偉,前景作一巨石與主峰取得平衡,並以山腰的一線飛瀑,連貫上下氣勢。到了宋代南渡以後,山水畫風大變,崇尚水墨。有名的有號稱為「南宋四家」的李唐、劉松年、马远和夏圭等。李唐、劉松年等畫家的筆法細潤,色彩富麗,精麗巧整,世稱院體。後來的馬遠與夏珪學習唐朝畫法並參以南宋水墨之法。。 文人畫與花鳥畫互相融合,讓宋朝花鳥畫顯得格外清麗脫俗。花鳥畫自從五代黃筌與徐熙分道揚輝之後,到了宋朝,純綷審美之風氣盛行起來,以致於花鳥畫與山水畫更加興盛,幾乎取代人物畫的中心地位。宋初名家有黃居寀和徐崇嗣二人並起,其情形頗興北宗山水發展於院內,南宗山水發展於院外者相似。除了黃徐二人之外,還有崔白和宋徽宗擅長花鳥畫。徽宗的书法和绘画都在中國藝術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獨創瘦金體,並重視書畫事業。翰林書畫院的地位大幅提高,著名畫家,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张择端就是其提拔。其子趙構也受到薰陶,成為傑出書法家。徽宗時期,院體畫中的花鳥畫大盛,徽宗本人就是個花鳥畫大家。宋朝人物畫的宗師是李公麟,他繪畫體裁廣泛,無所不工無所不能。以建築物比例構圖的界畫在宋朝勃興,郭忠恕和张择端是其代表。南渡以後,歷史人物題材畫開始興起。蘇漢臣的《秋庭嬰戲圖》,畫中的兩個小孩推棗磨時的精神和眼神,就令人嘆為觀止。道釋人物畫在宋代不甚盛行,不過確有一些重要畫家出現,包括武宗元、李公麟、梁楷等人。其中以《八十七神仙卷》最為出名,眾多仙人仙女,飄然列隊而行,行如流水,極為生動。 宋朝是中國歷代當中陶瓷藝術的鼎盛時期,其形制優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成就,即使後人仿製也少能匹敵。宋瓷經學者研究歸納,以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最為出名。定窯以白瓷淺刻見長;汝窯、官窯與哥窯則以青瓷為主,青瓷係以氧化鐵為發色劑,先在坏體上施以淺浮雕,再施釉,燒成翠綠,影青等等;鈞窯位於鈞州,作品特色為用鐵、銅、鈦等金屬氧化物,經燒成後在土坏表面形成各種紅、綠、紫、白,多采多姿的效果。官窯,顧名思義,即專門為皇室燒製的陶瓷。南宋時由於許多北方名窯的工匠避難來到南方,為南宋的青瓷、白瓷工藝帶來新的技術,加上海上絲瓷之路的便利,使中國瓷器開始-{zh-hans:畅销; zh-hant:暢銷; zh-tw:行銷;}-到世界各地。 宋朝書法主張尚意,注重在哲理性、書卷氣、風格化與意境表現,同時也提倡個性化和獨創性。宋朝書法跳脫唐朝的風格而開創新局。隋唐五代的書法注重在「工」的體現,而宋朝書法主張尚意抒情的部分,需具有「學識」即「書卷氣」的部分。蘇軾提出「我書意造」的口號,他的筆法內緊外松,險竣多變。蘇(蘇軾)、黃(黃庭堅)、米(米芾)、蔡(蔡襄,“蔡”原指蔡京,为北宋误国六贼之一,后世以其“人品奸恶”,遂改为蔡襄)為北宋書法四大家。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晉帖行書遺風。無論是天資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蘇東坡,還是高視古人的黃庭堅和蕭散奇險的米芾,都力圖在表現自己的書法風貌的同時,凸現出一種標新立異的姿態,使學問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並給人以一種新的審美意境。而南宋的吳說、宋徽宗、陸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書家中進一步延伸,其中宋徽宗特殊的書法風格被稱作瘦金體,然而南宋書家的學問和筆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 宋朝時,油畫較有發展,作品有如易元吉《寒梅雀兔圖》、趙大年《雪犬》、陳公儲《畫龍》、龔吉《兔》冊、宋澥山水畫冊等。時油畫多為絹帛油畫。北宋《營造法式》記載了桐油煉製法。有說中國油畫在元代傳入歐洲,其說待訂。 社會 由於晚唐五代时期门阀士族已经沒落,科舉考試制度到宋代真正得到廣泛應用,對社會真正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科举制度使大量过去贫寒的读书人一跃成为士大夫阶级,使政府與社會有了緊密的聯繫,也打開平民入仕為官的管道。透過科舉入仕的知識階級在宋朝時已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各方面取得十分全面的優勢地位,在法律上也擁有許多特權,因而社會大眾以中舉任官做為讀書的首要目標,社會也就衍生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尚。儒家的忠孝節義觀念,透過社會、鄉約、族規、家禮等各種方式深入民間,推廣於全社會。中國自宋代以後也得以構成一個比唐代遠為普及的文化社會族群。而基層知識分子,構成基層鄉紳,並成為村鎮百姓與官府的橋樑。他們指導公共工程、支援學校與書院、編纂地方地誌、參加地方祭典、糾集賑災工作、招募地方自衛武力、提供村鎮行為規範。两宋時期,透過科舉孕育而成的士大夫階級,是一個同時擁有政治權力、經濟優勢、學術文化素養的新興族群。 瓦舍是重要的庶民遊樂場所,內有勾欄,專供大眾娛樂。東京的瓦舍見於《東京夢華錄》的就有十座。臨安的瓦舍見於《武林舊事》的有廿三座。瓦舍的演出內容呈現商業化、專業化、通俗化、大眾化的新趨勢。演出的內容主要包括說唱、戏剧、雜技和武術等。其形式多樣,深受大眾的好評。而在農村,宗族制度成為維繫社會的主因。廿世紀之前,中國的政權只向下延伸到縣衙,其下完全通過「鄉保」與「族長」進行管理。在理学的教化下与士人的影響下,官方辦理社會救助;透過理學薰陶,商人階級出資辦理社會救助。救助內容除了辦書院、訂鄉約以激勵品德外,還普遍辦理義莊,以救貧恤孤,資助教育;辦社倉,以備荒歉 ;辦保甲,以補地方之武裝而保民。這種由士人自發的救助工作,成為自南宋以降中國社會安定的重大因素。在宋代之前,官方的社會救助活動多屬臨時性質;宋代開始,各州縣普遍設立各種社會救助的永久性機構。族長通過訂立鄉約鄉規來保持社會的秩序。地方紳士通過辦學、救濟事業、修橋鋪路等手段造福鄉里。 学者柳詒徵认为宋朝的會社企業、集會集市以及行業協會組織十分發達。例如,吳自牧《夢粱錄》記錄了文化、藝術、宗教、娛樂、食品餐飲、商業、製作、服務等各行業各種社會團行,諸如踏弩社、蹴鞠社、打球社、賭錢社、靈寶會、茶湯會、花團、菜行、魚行、酒行、食飯行、布行、銷金行、香水行、腰帶作、油作、木作、竹作、香燭作、裱褙作、裝鑾作、裁縫作等各種企業,以及鬥寶會、米市、肉市、藥市、花市、珠子市等各種集會集市。各種行業協會、商會十分活躍。公共慈善事業,有米場、柴場、藥局、養濟坊、安濟局、慈幼局、居養院等機構,由官府舉辦或平民捐助,用以救助遇災或貧病幼老无告之人家。政府和民間無不認為慈善事業為公共事業之最要者,其風實自宋啟之。 君主年表 注:宋太祖黃袍加身後所追諡之其祖宗從未稱帝、掌權,故不收錄,可見宋朝君主列表一文 註解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地球出版社編輯部,地球出版社,ISBN 978-957-714-048-7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王明蓀,九州出版社,ISBN,978-751-080-061-0 《宋史》,(元)脱脱,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0323-9 《東都事略》,(宋)王稱,齊魯書社。ISBN 978-7-5333-0697-7 《續資治通鑑長編》,(南宋)李燾,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4434-8 《八朝名臣言行錄》,(南宋)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978-7-5325-2849-3 《廿二史箚記·校證.訂補本》,(清)趙翼,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3033-4 《國史大綱》,錢穆,中華書局。ISBN 978-7-100-01766-4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ISBN 978-7-108-01528-0 《宋史——中国断代史系列》,陈振,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08-04444-9 《中國大歷史》,黄仁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ISBN 978-7-108-01036-0 《正说宋朝十八帝》,游彪,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4734-9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李亚平著,北京出版社。ISBN 978-7-200-05633-4
而居於中原的蒙古人則大量留于中原,在明代做官或參軍,史稱「達官」和「達軍」。 北元時期 1368年元廷退回蒙古草原,元惠宗退至上都,隔年又至应昌。他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史稱北元。當時北方除了元惠宗據有漠南漠北,關中還有元將王保保駐守甘肅定西,此外元廷還領有东北地区與雲南地區。明太祖為了占領北方,採取兵分二路,各個擊破的方式,此即第一次北伐。元惠宗戰敗后于1370年在应昌去世,元昭宗即位后北逃至漠北和林。明将冯胜夺取了甘肃地区。然而元將王保保仍然在漠北多次与明将徐达等人作戰。明太祖曾多次寫信招降,但王保保從不理会,被朱元璋稱為「當世奇男子」。1378年四月,元昭宗去世,继位的元天元帝继续和明朝对抗,屢次侵犯明境。 至於北元領有的东北地区與雲南地區方面:1371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明朝占領辽宁南部。然而其餘东北地区仍由元朝太尉纳哈出控制,纳哈出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辽宁省昌图金山堡以北辽河南岸一带),自持畜牧丰盛,与明军对峙了十几年,多次拒绝明朝的招抚。1387年冯胜、傅友德、蓝玉等人發動第五次北伐,目标是攻占纳哈出的金山。经过多次战争,1387年10月,纳哈出投降蓝玉,明朝占領东北地区,最後還成立了兀良哈三衛。鎮守雲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元廷退回草原后仍然繼續忠效之。1371年明太祖派湯和等人領兵平定據有四川的明玉珍,並且勸降梁王未果。1381年12月,明军攻入雲南,1382年梁王逃离昆明並自杀,隨後明军攻克大理,明軍平定雲南地區。 明太祖為了徹底掃除北元勢力,於1388年5月命蓝玉率领明军十五万發動第六次北伐。明军横跨戈壁至捕鱼儿海(今中蒙边境之貝爾湖)擊潰元军,俘虜八萬餘人,元天元帝和他的长子天保奴逃走,但是幼子地保奴被明军擒住,至此北元國勢大衰。1388年元天元帝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杀害(此後廢除大元舊制去年號,恢復蒙古傳統,一說1402年鬼力赤殺坤帖木兒後去國號),明人稱為鞑靼,北元亡。 疆域 元朝的前身為蒙古帝國,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成立時領有大漠南北與林木中地區(今貝加爾湖一帶)。經由成吉思汗等蒙古諸汗的經營,以及三次西征之後,蒙古帝國東達日本海與高麗、北達貝加爾湖、南與南宋對峙、西達東歐、黑海與伊拉克地區。成吉思汗時期分疆裂土給東道諸王與西道諸王,東道諸王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大多分封於塞北東部與東北地區,從屬性很高。西道諸王是成吉思汗的兒子,獨立性很好,其中分封長子朮赤於鹹海、裏海以北的欽察草原,後由拔都成立欽察汗國;封次子察合台於錫爾河以北的西遼舊地,史稱察合台汗國;三子窩闊台分封於乃蠻舊地,後由海都建立窩闊台汗國;蒙古本部由幼子拖雷獲得,後由蒙古大汗直轄。至於又稱漢地的華北地區、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河中地區、伊朗地區與吐蕃由蒙古大汗直轄。1252年拖雷系的蒙哥即位後,命其弟旭烈兀西征西亞,最後建立伊兒汗國,與其他西道諸王合稱四大汗國。命忽必烈經營漢地、最後南滅大理。然而蒙哥於攻宋之役去世,隨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引發爭位使四大汗國紛紛不受蒙古大汗管制,蒙古帝國至此分裂。 元世祖忽必烈有鑒於其他三個汗國不服於他,於是將西亞地區大汗直轄地割讓給旭烈兀使其建立伊兒汗國,河中地區大汗直轄地割讓給察合台汗阿魯忽,以換取他們的支持。1279年元世祖在建立元朝後南滅南宋,一統中國地區,當時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亚南部,越过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库页岛,总面积超过1300萬平方千米。自灭亡南宋後雖然多次對日本、緬甸與爪哇等國有所衝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09年元武宗時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先後攻滅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北部和東部的部分领土,領土達1400萬平方公里(如果將各汗國一併列入則為2400萬平方公里)。元朝的藩屬國有高麗、緬甸、安南、占城、爪哇及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與伊儿汗国等國。北有漠北諸部、南有南洋諸國、西有四大汗國。其中有兩個直屬的藩屬國,即高麗王朝與緬甸蒲甘王朝,分別建立征東行省與緬中行省。 西北方面的情勢,1268年窩闊台汗國的海都意圖奪回汗位而聯合欽察汗國與察合台汗國反元,史稱海都之亂。直到1304年元成宗時期,元廷與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使之與伊兒汗國一同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成為元朝的藩属国,而元朝设立的行政机构(如行中书省和宣政院)也未包括这些领土。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儿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實質上也承認其獨立性。到1309年元武宗時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先後攻滅窝阔台汗国,於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與伊儿汗国作为元朝的藩属国。 行政區劃 元朝行政區劃大致上承襲金朝與宋朝制度,然而有兩個不同之處:元朝時的路統轄的面積減少,一路僅轄二州;元廷在路上設有行省等中书省外派單位,最後行省取代路成為一級行政區,形成行省制,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正式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元朝行政區劃由高至低依序分為行省、路、府、州與縣,另有等同行省的宣政院辖地、歸中書省直轄的「腹裏」以及等同州的土司。 腹裏是由中書省直轄的路府,宣政院(初名总制院)辖地主管吐蕃地區。行政首長以蒙古人為主、漢人為副。每省設置丞相一員,其下有平章、左右丞相即參知政事官,名稱大略與中書省相同。元代在行省以下各行政區均設置達魯花赤作(斷事官)為地方首長,並以漢人或當地土人為副,以利蒙古人控制地方區域。每路以達魯花赤為主、總管為副各一員。而府州縣均以達魯花赤為主、尹為副。州、縣均分上中下三等,中下州改州尹為知州。土司分有宣慰使、宣撫使與安撫使,於湖廣行省境內設置十五個安撫司,又於湖廣、四川行省分至四個軍。邊區的安撫司和軍,約當內地的下州,也置達魯花赤為主,其副為地方人士。縣以下基層行政區劃設有城關的坊里制與農村的村社制。坊里制於城內分若干片,名曰隅(如東西隅、西南隅之類)。隅下設坊,置坊官、坊司。坊下設里或社,置里正、社長;有的設巷而不設里,置巷長。村社制又稱村疃制度,於縣下設鄉,置鄉長,有的改設里正。鄉之下設都,置主首。都之下設村社,社設社長。 行中书省全称为“某某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某某行中书省”或“某某行省”,源自金朝的行尚书省。這是基於新征服之地的文化差異太大,所以中央政府就專門設置外派單位來管轄之。由於战争等需求,行省除了負責行政之外也負責軍事,最後逐渐形成一级行政区。早在蒙古時期就設有燕京(華北漢地)、别失八里(西遼等今新疆地區)、阿母河(中亞河中地區)等三断事官或行尚書省。元朝初年的行省管辖范围很大,改变也比较频繁,主要由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1260年,元世祖於國內設置十路宣撫司,次年罷之。隔年改設十路宣慰司,漸成定制,並且設置陝西四川行省。往後直到滅宋為止,大多採行宣慰司與行省並行的制度。行省大多依據西夏、大理疆域與南宋新失之地設置,稱為「中書省臣出行省事」,滅南宋将全国分为中書省直轄的腹裏、宣政院辖地與十多個行中书省,並設置專司征討外國的行省。1321年元英宗時期共設置十一個行省(包含在藩屬國高麗設置的征東行省)。至元朝末年,行省增至十五個。 一級行政區分布: 腹裏:由中书省直辖首都大都附近的中心之地,約今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宣政院轄地:宣政院除了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外,尚管辖吐蕃地区軍政事務,約今青海、西藏。 行中書省:元世祖至元成宗時期設有十個,陕西、辽阳、甘肃、河南江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岭北行中书省。 另外甘肃行省之西的哈密力(今哈密地区)、北庭都元帅府(别失八里)與火州之地不属任何行省管轄。 征討行省分布: 征宋行省:如中统和至元前期的陕西四川行省、河东行省、北京行省、山东行省、西夏中兴行省、南京河南府等路行省、云南行省、平宋战争前后的荆湖行省、江淮行省等。滅宋後定型為一般的行中書省。 征外行省:於高麗設置征東行省(又称征日本行省)、於缅甸(蒲甘王朝)設置缅中行省(又称征缅行省)、於安南(陳朝)設置交趾行省(又称安南行省)、於占城設置占城行省(蒙越戰爭失敗後撤銷)。這些都是臨時性的建置,事畢即罷。只有征東行省,到元朝中期之後,穩定成高麗王的頭銜。行省丞相分别由該國國王或遠征軍主將擔任,自辟官屬,且財賦不入都省,视作藩属国,故與其他行省性質不同。 平亂行省:元末民變時,元廷爲便於鎮壓民變軍,先後於腹裏地區的濟寧(今山東巨野)、彰德(今河南安陽)、冀寧(今山西太原)、保定、真定(今河北正定)、大同等地置中書分省。又分別設立淮南江北行省(至正十二年設於扬州)、福建行省(至正十六年設於福州,後分省泉州、建寧和延平)、山東行省(至正十七年)、廣西行省、膠東行省(至正二十三年)和福建江西行省(至正二十六年)。 另外元末民變的群雄也設置行省以便於統治,如天完之江南行省、汴梁行省、隴蜀行省、江西行省,韓宋之江南行省、益都行省,以及朱元璋所置江西行省、湖廣行省、江淮行省、江浙行省等。 元代行省之下的政区划分十分复杂且时常变化,简单时只存在行省、府州、县三级,复杂时则会出现行省、道(宣慰司)、路(总管府)、府州、县五级的情况。这跟元代“投下封邑”制度息息相关,具体政区分级可能有: 道(宣慰司) 元代的道的直接来源即宋金的道路制度。中统三年李璮之乱爆发后,元廷为监察境内汉族世侯,开始仿照宋制设立临时且辖区不定的宣慰司,此时宣慰司多数兼行省相副衔。随着中国的统一,过于庞大的行省已经无法有效处理省内事务,且也有外重内轻之嫌,故至元十五年以后,对宣慰司进行大量的改革,裁撤了宣慰使相副衔并改任行省下属,使之成为辖区固定的行省分支机构及分管区域,其辖区划分也大致与宋金的道路级政区重合。同时由于行省首府附近的地域不设宣慰司,因此产生了直属省部的路州以及分属诸道的路州,但性质上这些都属于“直隶路州”。 直隶路州与封邑型政区 元代直隶于省部或宣慰司道的路州中存在大量的投下封邑型政区,这也是造成元代行政区划层级严重混乱的主要原因。基本上,直隶省部或宣慰司道的路州政区除少数冲要繁盛之地外,都是分封予汉族世侯和蒙古宗室的投下封邑。根据其规模户口的大小,可以分为总管府路、府、州三类,其关系则可参考吴澄所云“皇元因前代郡县之制损益之。郡之大者曰路。其次曰府若州……府若州,如古次国、小国。路设总管府,如古大国之为连率”。 总管府路:总管府路的设置与宣慰司道相似,也是源于宋金的道路制度,但目的性质不尽相同。蒙古初入主中原,以四大世侯为首的汉族地方军阀向蒙廷效忠,蒙廷则依仿金代制度,授予“某路都元帅”“某路都总管”的头衔,确认其在地方的高度世袭自治权,从而建立在汉地的政权机构,是为总管府路之滥觞,此时诸路规模建制与金代诸路相仿,四大世侯为首的有力总管其辖区更大。李璮之乱爆发后,元世祖为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不但开始设置流官监察的宣慰司道,同时也对这类具有封邑性质的总管府路进行拆分,使一路仅辖三至四府州,但并没有改变总管府路封邑的政区性质,而是把它们转封给蒙古宗室,转封过程遵从“画境之制”,尽量使一王之封自成一路。灭宋后,置路以封诸侯的制度也在旧宋属地推行,这次的划分则更加零散,甚至到了“一州自成一路”的状况。 直隶府:除了总管府路的属府属州,一些府因为地处冲要或者以一府为封邑(主要在北方)而直隶于省部或宣慰司。少数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的直隶散府(如南阳府、汝宁府、归德府等)经过后世的属区调整后更辖属州。直隶府与总管府路相比数量非常稀少,并非投下封邑的主要形态。 直隶州:与直隶府相似,极少数一些地处冲要或以一州为封邑的州(主要在北方)也直隶于省部或宣慰司。比较特殊的状况是,假如一些宗王的封地只有一县(比如蒙古开国功臣畏答儿之孙忽都虎郡王的封邑阳山县)的话,该县一般会升格为直隶州(升为桂阳州)。直隶州的数目比直隶府稍多,但仍远不及总管府路。 封邑型政区与其他直隶路州的最大区别在于达鲁花赤的设置,封邑型政区的达鲁花赤最早不由中央简任,而是由封君选任,作为封君在其封邑的代理人,行使最高决策权,保证封君在封邑的利益,而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一般上实际负责路州行政的总管、知府等为朝廷选任。 统县型政区 统县型政区即直接统领县级政区的中层政区,同样分为路(实质上为总管府路之首府即总府,总府所辖县在史料中多记述为直辖于路)、府、州三类,这些政区或作为投下封邑的一部分隶属于总管府路或部分直隶府(称为属府、属州),或作为独立的封邑直隶于省部或宣慰司道。其中属府的数量非常少,主要的统县型政区依然是属州。 政治制度 元朝與蒙古帝國的皇位繼承異於中國歷代王朝,採取庫力台大會推舉的制度,由王室貴族公推大家的領袖。而元朝皇帝也是兼任蒙古帝國的可汗,由於元世祖的汗位沒有經過庫力台大會的認可,使得四大汗國紛紛不奉正朔,直到元成宗方恢復宗主關係。元世祖建立元朝後,有意立真金為太子,定傳子之局,可惜真金早死而使繼承問題又浮現。元朝而後常因皇太子早死或兄弟爭位而動盪不安,中期又有武仁之約的協定,武宗系與仁宗系交替繼承皇位,然而又因元仁宗廢除協定而再度混亂。元朝的繼承問題直到元惠宗方穩定,但也進入元朝末期。元朝政治制度與金朝一樣承襲宋朝制度,採取文武分權的制度,以中書省總理政務,樞密院掌管兵權。然而元朝的中書省已成為中央最高行政機關,元朝不設置門下省,尚書省時設時不設,僅元世祖時期與元武宗時期有設置,所以門下省與尚書省的權力皆交給中書省。中書省統領六部,主持全国政务,形成明清內閣制的先驅。其組織架構繼承南宋體制,宰相的稱呼共有中書令、司統率百官與總理政務等,常以皇太子兼任。下分左右丞相,中書令缺則總領中書事務。平章政事又居次,凡軍國重事,無不參決。副相方面有左右丞、參政等。六部共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與工部,內有尚書、侍郎。尚书省主要负责财政事务,不过时置时废。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督察,與宋朝制度大致相同,然而在地方設有行中書省、行樞密院與行御史台。此外又有掌管學校的集賢院、掌管御膳的宣徽院、掌管驛傳的通政院,其他還有太常禮儀院、太史院、太醫院與將作院,略前代的九寺諸監。最後新成立的是宣政院(初名总制院),负责佛教及吐蕃(今西藏)地区军政事务,這是前代所沒有的。 元朝在推行漢人的典章制度與維護蒙古舊法之間,時常發生衝突,並且分裂成守舊派與崇漢派。早在元太祖成吉思汗攻佔漢地後,有賴耶律楚材與木華黎推行漢法以維護其典章制度。當時近臣別迭建議將汉人驱赶並把中原变成大牧场以收取財富,遭到耶律楚材的反對,他認為可用徵稅的方式獲得財富,因此保留了漢地的典章制度。他積極改變蒙古軍以往「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殺之。」的作風,努力興科祟儒、整頓吏治,實為漢法推行之祖。木華黎為了便於管理漢地,也於漢族四大世侯合作,逐漸鞏固了對河北、山西等地的治理。 後來管理漢地的元世祖忽必烈也積極推動漢法,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等创设典章制度,如劉秉忠、許衡和姚樞等,並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積極推動了學習漢文的熱潮。如元世祖就非常熟悉漢文典籍、禮儀制度,並能用漢文創作詩歌,並且還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太子必須學習漢文。接受儒士元好問和張德輝提議的「儒教大宗師」稱號。忽必烈最後在大都建元稱帝,創建中國式的元朝,建立了一套以傳統中國中央集權作藍本的政治體制,例如设立了三省六部和司农司等一系列专司机构,使用中原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任劉秉忠等人的规划建立首都大都。然而,元世祖在李璮叛亂後,對漢人的信任下降。而四大汗國以及守舊派蒙古王室都不滿元世祖行漢法的舉動,或叛變或疏遠之。元世祖晚年也漸與儒臣疏遠,任用阿合馬、盧世榮與桑哥等色目人與漢人為首的理財派,漢法最後未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後來的元仁宗、元英宗、元文宗與元惠宗等人更是可以純熟地運用漢文進行創作。一些入居中原的蒙古貴族,羨慕漢文化,還請了儒生當家庭教師教育子女。為了學習方便還翻譯了許多漢文典籍,諸如《通鑒節要》、《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周禮》、《春秋》、《孝經》等。但崇漢派與守舊派時常發生衝突與政變,例如南坡之變等。 在人才選用方面,元朝雖然许多制度都沿袭了宋朝,但關於科舉,元朝前期並沒有常態化的定期舉辦科舉,因此高級官僚的錄用端看與元廷關係遠近而決定,主要採取世襲、恩蔭與推舉制的方式。此外尚有循胥吏(小公務員)昇進為官僚的方式,這與宋朝制度大異。宋朝官與吏的界限分明,胥吏大多以胥吏為終,然而元朝因為缺乏科舉取才,就以推舉或考試胥吏的方式晉升為官,這打破官吏屛障,使官吏成為上下的關係。科舉選材方面,窩闊台汗聽從耶律楚材建議,召集名儒講經於東宮,率大臣子弟聽講。又置“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倡導學習漢族古代文化,又在1234年設“經書國子學”,以馮誌常為總教習,命侍臣子弟 18人入學,學習漢文化。並且於1238年以術忽德和劉中舉辦戊戌選試,此次科举取士录取4030人,並且建立儒户以保護士大夫。但最後仍廢除科舉,改採推舉制度,往後於1252年與1276年兩次共入選3890儒户。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正式設立了國子學,以河南許衡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親擇蒙古子弟使教之,遍學儒家經典文史,培養統治人才。1289年元世祖下诏登記江南人口户籍,次年正式施行推舉制度,此次登記成为后来户计的依据。直到1313年,提倡漢化運動的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元仁宗恢复科举,由程钜夫、李孟、许师敬拟定元朝科举制度。1314年八月在全国的17处考场,举行乡试,1315年二月和三月相继在大都举行会试和殿试(廷试),因为是在延祐年间举行的,史称“延祐復科”,本次科舉以程朱理學為考試的內容。榜分左右兩榜,官位相同,第一名從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进士三甲以下都能授正八品官员,如1238年戊戌选试的状元杨奂,1315年的乙卯科左榜状元张起岩。元朝前後共舉行過16次,選舉蒙古、色目、漢人、南人進士約1100余人。蒙古、色目人應舉者遠遠少於漢人、南人。然而為了保障蒙古人與色目人的名額,實行難度不同的「分榜取士」,並且給蒙古人與色目人保留了超過其應舉比例的名額,這也讓蒙古與色目子弟失去了學習漢族文化的積極性和進取精神。《元统元年进士录》的记载称四等人名额相等,各25人,但读书人总数确实南人、汉人要远多于蒙古、色目,因此也有破例,如延佑首科的录取名额给左榜的要远多于右榜。雖然是聊勝於無的科舉,但在形式上已經恢復,且持續坚持下去。原來放弃科举的士子重新獲得了入仕機會,因此漢族士大夫莫不對元廷忠心耿耿。在元朝滅亡之際,捨身殉國的就有很多是科舉出身者,可見科舉復辦對懷柔漢族士大夫有一定效果。 元朝行政特點是使用大量公式化的公文格式和斷例,稱條格。 外交 元朝時與各國外交往來頻繁,各地派遣的使節、傳教士、商旅等絡繹不絕,其中威尼斯商人尼可羅兄弟及其子馬可波羅成為得到元朝皇帝寵信,在元朝擔任外交專使的外國人。元廷曾要求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安南、占城、缅甸、爪哇)臣服,接受与元朝的朝贡关系,但遭到拒绝,故派遣军队进攻攻打这些国家或地区,其中以元日戰爭最为著名,也最惨烈。 東北地區 東北方面有高麗王朝與日本鎌倉幕府。高麗王朝領有朝鮮半島,之後被崔氏政權統治,高麗王變成傀儡。高麗先後臣服於遼朝與金朝,蒙古興起後與高麗共同伐金,並約為兄弟之國。1225年蒙古要求高麗向其朝貢,蒙古使節抵達義州邊境時,被高麗所害,當時蒙古忙於西征,無暇征討。1231年窩闊臺汗派撒禮塔率兵入侵高麗,崔氏政權領袖崔瑀抵禦失敗,高麗首都松都(今開城)被攻陷,史稱高麗蒙古戰爭。蒙軍設置多位達魯花赤以監督高麗政事。隔年崔瑀殺死達魯花赤,擁護高麗王高麗高宗從松都遷往江華島,並且長期抗蒙,另外三別抄軍抵抗蒙軍至1273年。然而高麗朝廷分裂成反戰的文派,與抗蒙的崔氏政權。貴由、蒙哥時又四次討伐掠奪高麗地,1258年崔氏政權被顛覆後,高麗高宗遣子稱臣,正式成為蒙古的藩屬國。1283年元世祖為了討伐日本,於高麗國設置征東行省,高麗王為行省的左丞相,內政受蒙古人控制。高麗君主從忠烈王開始娶蒙古公主為妻,高麗君主繼承人按照約定,必須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長大成人後,方可回高麗。高麗成為元朝的藩屬國後,元世祖六次遣使者要求日本朝貢,均告失敗,於是發起元日戰爭。1274年元军發動第一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為“文永之役”,元廷派三萬二千餘人東征日本,最後因為颱風侵襲而傷亡慘重。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為“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餘萬人,到達次能、志賀二島,因日軍積極抵抗,且元軍又遇到颱風,最後再度慘敗。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與元軍不擅水戰是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另一方面,據稱高麗和南宋工匠故意製作式樣錯誤的戰船)。而後元世祖又準備第三次東征,因大臣勸阻,再加上出兵安南的緣故而罷。而後元世祖多次遣使均遭日本拒絕,通使关系一直未能建立,但是元朝與日本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仍然十分繁盛,来元日本人以商人與禅僧最多。元廷令沿海官司通日本国人市舶,主要港口是庆元(今寧波)。 南洋諸國 南洋諸國有安南(陳朝)、占城與爪哇(滿者伯夷)等國。安南國據有今越南北部,於五代北宋時期獨立於中華。蒙古大汗蒙哥於1257年派兀良哈台南攻安南,蒙越戰爭爆發。越南陳太宗被蒙軍擊敗,上表稱臣,蒙哥封為安南國王,而越南陳聖宗繼位後不願向元朝稱臣。當時在安南南方還有占城國,1282年占城國王因陀羅跋摩六世遣使朝貢,元世祖因此設置荊湖占城行中書省,以阿里海牙為該行省的平章政事。由於占城王扣留元使,元世祖藉此發兵分水陸攻打占城與安南。他以唆都率水軍由廣州渡海攻打占城。隔年蒙古水軍攻下占城國王據守的木城,占城國王因陀羅跋摩六世求和,但於蒙古退軍後殺使者。1284年元世祖再派鎮南王脫歡、阿里海牙與唆都率陸軍借道安南南征占城,被時任太上皇的陳聖宗反抗而爆發戰爭。元軍大舉入侵,占領安南國都。但陳聖宗、陳興道率領的陳軍積極抵抗,並且瘟疫四竄。最後元軍於1285年撤退,途中遭安南軍襲擊,損失過半。而後1288年又南征失敗,隨後安南請和。這場戰爭至元成宗才廢止,安南與占城相繼入貢元廷。當時南洋群島諸國,也多貢於元朝。有名的有馬蘭丹(今馬六甲)、蘇木都拉(今蘇門答臘)等。1292年元世祖命亦黑迷失、史弼與高兴率福建水軍南征爪哇滿者伯夷王國,並降其鄰國葛郎(爪哇島以東),但中計受突擊,戰敗而還,以後爪哇仍然派使朝貢。另外自元世祖起亦曾派使者招降泉州和澎湖外海的瑠求,但探訪未果,其在東南外海的統治所及僅至設立巡檢司的澎湖。 西南地區 西南地區有大理國、吐蕃、緬甸(蒲甘王朝)、八百媳婦國(蘭納泰王國)與暹邏。大理源自唐朝的南詔,937年由段思平滅南詔建國,占有現今雲南地區,後由高昇泰等高氏政權掌控。1252年蒙哥汗命忽必烈與兀良合台自四川迂迴南滅大理,原大理國王段氏被任為大理世襲總管。吐蕃自晚唐就走向分裂,但其境內藏傳佛教(又被汉人贬稱为喇嘛教)在经历过一次毁灭的打击之后复苏。1247年窩闊台汗次子闊端召請萨迦班智達贡嘎坚赞來涼州,史稱涼州會盟,此後萨迦派與蒙古大汗形成了布施關係(詳見元朝治藏歷史)。元世祖忽必烈封贡嘎坚赞的侄子八思巴為「帝師」,兼任總制院(後改為宣政院)院使,取得了統治吐蕃地區的權力,再由萨迦法王往下分封土地。緬甸為唐朝的驃國,宋朝以後稱緬,國內部落稱甸,所以又稱緬甸。元朝初期緬甸為蒲甘王朝,其王朝西併阿剌干(今孟加拉灣一帶),南併勃固(今仰光以北),並進占暹羅。元世祖派使招降不從,緬甸反派軍入侵雲南,元緬戰爭爆發,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緬甸。1283年元世祖派軍入侵緬甸,兩年後緬甸王請和。1287年緬甸內亂,元軍乘機進攻緬甸,蒲甘城破,緬甸成為元朝的藩屬,緬甸王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元廷建緬中行省,而後以蒲甘國王任行省左丞相,成為元朝傀儡。1368年撣族於緬甸東部阿瓦建立阿瓦王國,首領為阿散哥。孟族建都於馬達班,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朝,二王國南北交戰。撣族阿散哥挾持緬甸王,使元成宗派元軍討伐,最後迫使阿散哥派使朝貢。蘭納泰王國(元人稱八百媳婦國)位於撣族東邊的金三角,曾聯合阿散哥抵抗元軍,元廷多次討伐未果,直到元泰定帝時才內附。暹羅地區原有素可泰王朝(元人稱暹國)、大城王國(元人稱羅斛)以及其他小國。暹國曾擴張其勢力於馬來半島,元成宗後遣使進貢八次。羅斛自元世祖末年就開始進貢,並於元末時期併吞暹國等小國,統一為暹羅國。 歐洲與非洲地區 在蒙古帝国進行三次西征的同時,正值教宗提倡十字軍東征進軍西亞地區的伊斯蘭國家以收復耶路撒冷;由於教宗急需外援以抗衡伊斯蘭教徒,同時歐洲的基督教國家剛經歷過蒙古第二次西征不久,再加上東西交通十分便利,紛紛派使者東行了解這個東方大國。教宗於1245年曾派柏朗嘉賓經欽察汗國到和林謁見貴由汗,返國著成《柏朗嘉賓蒙古行紀》。1253年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派鲁不鲁乞以傳教為名到和林進見蒙哥汗,返國著有《魯不魯乞東遊記》。1316年義大利人鄂多立克經海路至元大都,參加了元泰定帝的宮廷慶典,回國著成《鄂多立克東遊錄》,範圍遠達西藏,對元大都及宮廷的描寫較細。最著名的是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他隨經商的父親、叔父於1275年到元朝進見元世祖,直至1291年才離去。他擔任元廷官吏,歷游元朝各地,其著寫的《馬可波羅遊記》對元朝進行多角度反映,吸引歐洲人東行中國。另外元朝與非洲地區諸國也有來往,時人汪大淵在1330年和1337年二度飄洋過海親身經歷的南洋和西洋二百多個地方的地理、風土、物產,最後著成《島夷誌略》,影響明代初期的鄭和下西洋。 軍事 元朝军队按照親疏關係分成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與新附军等四個等級。蒙古軍與探马赤军主要是骑兵。汉军、新附军大多为步军,也配有部分骑兵。水军编有水军万户府、水军千户所等。炮军由炮手和制炮工匠组成,编有炮手万户府、炮手千户所,设有炮手总管等。一部分侍卫亲军中,还专置弩军千户所,管领禁卫军中的弓箭手。 蒙古军是元朝軍隊的骨幹,主要由蒙古族組成。蒙古軍早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時即創立,平时分布在草原上驻牧,战时临时招集。採用兵民合一的萬户制,按十进制编组成十户、百户、千户。只要是十五歲至七十以內的人皆服兵役,其童子稍微年長者也組成「漸丁軍」。元朝時期在汉地和江南军户中签发丁男应役。探馬赤軍又名簽軍,随着战争的发展,统治者需要一支蒙古军队长期留守被征服地区,于是从蒙古各部中“签发”了部分士兵,组成专门用于镇戍的探马赤军。自1217年木華黎討伐金朝時建立,由弘吉剌、兀魯兀、忙兀、札剌亦兒及亦乞烈思五部組成,西征花剌子模後回族、維吾爾族與突厥族等族成為探馬赤軍的一部分。探馬赤軍精於火砲與西方的回回砲,攻城力強。「下馬則屯聚牧養,上馬則備戰」。 汉军是蒙古帝國占領漢地後發民為兵,主要由金朝女真與契丹降军、早期降蒙的南宋軍、漢地的地方漢族武裝勢力與签发漢地百姓等所組成。窩闊台汗於1229年收編金朝女真與契丹降軍,在漢地民戶中大規模簽發士兵,補充漢軍兵員,將蒙古軍的編製和官稱用於漢軍系統強。各漢軍萬戶統軍人數不等,「大者五、六萬,小者不下二、三萬」。漢軍有「舊軍」與「新軍」的區別。舊軍主要指敵國降軍和地方武裝勢力,新軍指從漢地百姓簽發的新兵。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蒙元帝國的統治重心由漠北草原移到了中原漢地。元世祖對軍隊體制進行改革,逐步建成中央宿衛軍和地方鎮戍軍兩大系統,確定了元軍的編製和隸屬關係,在元朝對外戰爭中,漢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新附军主要是元朝南征南宋期間收邊的降軍,又被稱為新附漢軍、南軍等。新附軍內名號繁雜,而是元廷因士兵所具不同特點而起的名稱,如券軍、手號軍與鹽軍等等。估計當時新附軍的數量在二十萬人上下,元帝將新附軍分編到元軍的侍衛軍和鎮戌軍中;或以蒙古、漢人、南人建立新的軍府,管領新附軍人。每當有戰事發生,首先調發各軍中的新附軍出征,其餘則從事屯田和工役造作。經過多年的戰爭消耗和自然減員,新附軍數量日益減少,最後式微。 元朝的防衛分宿衛和鎮戍兩大系統。宿衛軍由怯薛和侍衛親軍構成,其中怯薛軍保留自成吉思汗創立的四怯薛番直宿衛,常額在萬人以上,元朝功臣博爾忽、博爾朮、木華黎、赤老溫或其後人充任怯薛長。在戰爭中,怯薛則是全軍的中堅力量,被稱之為「也客豁勒」(大中軍);侍卫亲军则是忽必烈在华北汉人世侯的建议下所置,在初期蒙制怯薛未形成战斗力之时负责宿卫之职以及与阿里不哥争夺权力。其后,侍衛親軍用於保衛大都,衛設都指揮史或率史,隸屬於樞密院。鎮戍軍由蒙古軍和探馬赤軍守衛靠近京畿的要地,華北、陝西、四川的蒙古軍、探馬赤軍由各地的都萬戶府(都元帥府)統領,隸屬於樞密院。南方以蒙古軍、漢軍、新附軍共同駐守,防禦重點是江淮地區,隸屬於各行省。鎮戍諸軍,有警時由行樞密院統領,平時日常事務歸行省,但調遣更防等重要軍務則歸屬樞密院決定。 元朝水軍原是為了元滅宋之戰而準備,1270年命劉整建造大量水軍。襄樊之戰時元朝水軍與陸軍協同包圍襄陽,攻下後降將呂文煥又率元水軍與河岸陸軍協同於丁家洲之戰擊潰南宋水軍精銳,至此領有全部長江水域。而後張弘範又率元朝水軍(平底船)渡海南下追擊南宋海軍,最後於崖山海戰包圍殲滅之,元朝水軍在滅宋之戰有重要的功能。元朝融合了南宋和阿拉伯航海技术,使海軍技術更加成熟,然而在對外戰事中,元日戰爭與元爪戰爭均以失敗結束,而且對日戰爭兩次均被颱風所毀,只有對占城的戰役獲勝而已。 人口 早在蒙古時期,北方人口就不斷的南逃,總人數約占北方人口的十分之一,這種現象到惠宗时都還持續發生,元廷屢禁而不能止。在大蒙古國征服金朝期間在戰地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和掠夺。随后的瘟疫与饥荒导致東亞地區大量人口消失,其中又以金朝的華北和南宋的川陕四路十分严重。这是导致“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发生的重大原因。 1234年3月9日金灭亡后,華北地區約有110万户與600万人,只有1208年的金朝人口5353万的13%。蒙古宋战争期間,南宋境内因战争总计消灭了大约1500万人口,主要集中在川陕四路地区。1279年元军完全剿灭四川的抗元勢力後,在1280年的户口调查仅为9万余户與50万余人,只有1231年蒙古入侵川陕四路地区前的4%。大蒙古國時期有過兩次戶口統計,先有1235年窝阔台汗推行的乙未籍户,獲得華北地區如燕京(今北京)、顺天(今河北保定)等三十六路的人口資料,後有1252年蒙哥汗完成的壬子籍户,顯示華北人口略有增加。1271年元世祖建国号为大元。雖然在元成宗到元惠宗至正初年期間政治動盪不安,尽管每年也成百上千次人民起义,但社會上基本處於安定狀態,經濟大體上也是呈現增长的狀態,這些都促使人口增长,大約在惠宗至正十年(1351年)達到高峰。元惠宗至正年間(1341年-1370年)全國發生多次大規模的災荒饑饉疾病和瘟疫,最終促使紅巾軍起義爆發。红巾军起义之后又造成人口大量減少。明太祖建國後論到:「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 元代戶口統計並不是准确,无法涵盖的人口包括逃戶、因土地兼併而蔭蔽的隱戶、流民以及私属人口等。朝廷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口包括:嶺北等处行中书省、雲南等处行中书省、西南土司地區和宣政院轄地的居民;蒙古諸王、貴族、軍將的大量私屬人口(驅口、投下戶,怯憐口、打捕鷹房人戶);獨立於州縣以外的諸色戶計(軍戶、站戶、匠戶、民屯戶、釋、道、儒戶、游食者)等。現在歷史學者只能根據史書的原始數據與他們掌握的歷史資料的來推斷,所以差異甚大,僅作參考。人口逃亡的现象很严重,如1241年,忽都虎等元籍诸路民户1,004,656户,逃户即达280,746户,占全部人户的28%。另外,隨著民族關係日益密切,往來與雜居也相當普遍。從蒙金战争时期就陸續有大批漢人被迁往蒙古草原以及天山南北、遼陽等处行中书省與雲南等处行中书省各地;蒙古與色目官員、軍戶、商人等也大量移居中原內地;雲南地區居住的蒙古人約十萬人左右;大都、上都等政治城市及杭州、泉州、鎮江等商業城市都居住許多蒙古人、畏兀儿(維吾爾祖先)、穆斯林、黨項人、女真人與契丹人等,促成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 「四等人制」 有說法認為由於蒙古人與漢人的人數比例極不平均,元廷為了保護蒙古人地位,主張蒙古至上主義,對於不同族群之間形成相對禮遇或相對受限的不同待遇,其優先順位的排序先後為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汉人(原金朝统治下人民)、南人(南宋统治下的漢人)等四類人,組成了四等人制的階級制度,雖然該制度并不见于官方文告及档案。有學者認為,元廷給蒙古人與色目人極大的權利,並讓汉人與南人負擔較大的賦稅與勞役,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十分沉重。尽管学术界迄今并没有发现元代有把臣民明确划分为四等的专门法令,但元廷对于各民族的不平等态度却反映在一些政策和规定中,例如汉人打死怯薛需要偿命,而怯薛打死汉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原文為怯薛歹蒙古人,怯薛歹為元代一特權階級)。此外汉人做官大多只能做副貳,只有少數漢人能為官高等,如元初的史天澤、元末的贺惟一等曾官拜丞相)。 「九儒十丐」 有說法認為「九儒十丐」是元朝的定制,顯示出在蒙古統治下儒士在社會的下等地位。此「九儒十丐」的說法來自南宋遺民謝枋得,其〈送方伯載歸三山序〉云:「滑稽之雄,以儒為戲者曰:『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貴之也,貴之者,謂有益於國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後之者,賤之也,賤之者,謂無益於國也。』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及同樣是南宋遺民的鄭思肖〈大義略序〉曰:「韃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但因其政治立場,並不能完全盡信,或作為元朝儒士社會地位低下的佐證。中外史學界已有學者對元代儒士的地位問題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否定了元代儒人地位低落的說法。 经济 元代经济呈现多元格局,经济活跃发达,大致上以农业为主,有学者认为其整體生產力雖然不如宋朝,但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蒙古人原来是游牧民族,草原时期以畜牧为主,经济单一,无所谓土地制度。蒙金战争时期,大臣耶律楚材建议保留汉人的农业生产,以提供財政上的收入来源,这个建议受到铁木真的采纳。窝阔台之后,为了巩固对汉地统治,实行了一些鼓励生产、安抚流亡的措施,农业生产逐漸恢复。特别是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不断推广,棉花及棉纺织品在江南一带种植和运销都在南宋基础上有所增加。经济作物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就使当时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在某些方面渗入了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但是,由於元帝集中控制了大量的手工业工匠,经营日用工艺品的生产,官营手工业特别发达,对民间手工业则有一定的限制。 由于蒙古对商品交换依赖較大,同时受儒家轻商思想较少,故元朝比較提倡商業,使得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相當富庶的国家。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為當時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为了适应商品交换,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然而因濫發紙幣也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商品交流也促进了元代交通业的发展,改善了陆路、漕运,内河与海路交通。 農業 農業方面,宋真宗时推行的占城稻在元朝時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 1260年(中統元年),朝廷下令各路命各自所屬的宣撫司選擇當地一些通曉農事的人,充任隨處「勸農官」。公元1261年(中統二年),設立勸農司,並任命陳邃、崔斌等八人為使。公元1270年(至元七年),進一步設立專掌農桑水利的「司農司」,並任命左丞張文謙為卿。 1289年,元廷设置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省木棉提举司,年征木棉布十万匹。1296年复定江南夏税折征木棉等物,反映出棉花种植的普遍及棉纺织业的发达。 到了公元1329年,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南粮北运已多达三百五十多万石,说明这一阶段粮食生产的丰富,经济作物也獲得较大发展。江南地区早在南宋時已盛產棉花,北方陕甘一带又从西域传来了新的棉种。在當時,茶叶、棉花與甘蔗成為重要的三大经济作物。 元朝水利設施以華中、華南地區比較發達。元初曾设立了都水监和河渠司,专掌水利,逐步修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陕西三白渠工程到元朝后期仍可溉田七万余顷。所修复的浙江海塘,对保护农业生产也起了较大作用。元朝農業技術繼承宋朝,南方人民曾采用了圩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梯田等扩大耕地的种植方法,對於生产工具又有改进。关于元朝的农具,在王祯的《农书》中有不少詳細的敘述。 元世祖為了清查土地徵收賦稅曾實行過土地所有者自報田地的經理法,由於未能確實執行,1314年元仁宗又派大臣往江浙、江西、河南三地實施經理法,但實施結果仍然弊端極多,人民紛起反抗,以至仁宗不得不下詔免三省自實田租二年,最後不了了之。 元朝土地仍可分为官田和私田两种。官田主要来自宋、金的官田,两朝皇亲国戚、权贵、豪右的土地,掠夺的民田,以及经过长期战乱所形成的无主荒地。元廷把所掌握的官田一部分作为屯田,一部分赏赐王公贵族和寺院僧侣,余下的则由政府直接招民耕种,收取地租。其屯田的數量極大,遍及全國,其中以河北、河南兩省最多。其中民屯是役使汉人屯垦收租,军屯则分给各军户,强迫相当于奴隶的“驱丁”耕种。私田是蒙古贵族和汉族地主的占地以及少量自耕农所有的田地。元朝以大量土地赏赐寺院,例如1316年元仁宗曾赐给上都开元寺江浙田二百顷、华严寺百顷。元朝也有一定数量的自耕农,然而地位很低下,生活十分困苦。 畜牧業 元朝的畜牧政策以开辟牧场,扩大牲畜的牧养繁殖為主,尤其是孳息马群。畜牧业发展趋势不稳定,由元世祖时的盛况渐渐趋向衰退,到了元惠宗時,畜牧业的衰败更为严重,其原因最大的是自然灾害。元朝完善了养马的管道,设立太仆寺、尚乘寺、群牧都转运司和买马制度等制度。元朝在全国设立了14个官马道,所有水草丰美的地方都用来牧放马群,自上都、大都以及玉你伯牙、折连怯呆儿,周回万里,无非牧地。元朝牧场广阔,西抵流沙,北际沙漠,东及辽海,凡属地气高寒,水甘草美,无非牧养之地。当时,大漠南北和西南地区的优良牧场,庐帐而居,随水草畜牧。江南和遼東諸處亦散滿了牧場,早已打破了國馬牧於北方,往年無飼於南者的界線。內地各郡縣亦有牧場。除作為官田者以外,這些牧場的部分地段往往由奪取民田而得。 牧場分為官牧場與私人牧場。官牧場是12世紀形成的大畜群所有制的高度發展形態,也是大汗和各級蒙古貴族的財產。大汗和貴族們通過戰爭掠奪,對所屬牧民徵收貢賦,收買和沒收所謂無主牲畜等方式進行大規模的畜牧業生產。元朝諸王分地都有王府的私有牧場,安西王忙哥剌,佔領大量田地進行牧馬,又擴占旁近世業民田30萬頃為牧場。雲南王忽哥赤的王府畜馬繁多,悉縱之郊,敗民禾稼,而牧人又在農家宿食,室無寧居。1331年以河間路清池、南皮縣牧地賜斡羅思駐冬。元世祖時,東平布衣趙天麟上《太平金鏡策》,云: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於千頃,不耕不稼,謂之草場,專放孳畜。可見,當時蒙古貴族的私人牧場所佔面積之大。 嶺北行省作為元朝皇室的祖宗根本之地,为了维护诸王、贵族的利益和保持国族的强盛,元帝对这个地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畜牧业是岭北行省的主要经济生产部门,遇有自然灾害发生,元朝就从中原调拨大量粮食、布帛进行赈济,或赐银、钞,或购买羊马分给灾民;其灾民,也常由元廷发给资粮,遣送回居本部。元帝对诸王、公主、后妃、勋臣给予巨额赏赐,其目的在于巩固贵族、官僚集团之间的团结,以维持自己的皇权统治。皇帝对蒙古本土的巨额赏赐,无形中是对这一地区畜牧业生产的投资。 手工業 元朝手工業生產也有些進步,絲織業的發展以南方為主,長江下游的絹,在產量上居於首位,超過了黃河流域。元朝的加金絲織物稱為「納石矢」金錦,當時的織金錦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用片金法織成的,用這種方法織成的金錦,金光奪目。另一類是用圓金法織成的,牢固耐用,但其金光色彩比較暗淡。棉纺织业到宋末元初起了变化,棉花由西北和东南两路迅速传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關中平原。加上元朝在五个省区设置了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绵(棉)十万匹”,可见长江流域的棉布产量已相当可观。但当时由于工具简陋,技术低下,成品尚比较粗糙。1295年前后,婦女黄道婆把海南岛黎族的纺织技术带到松江府的乌泥泾,提升了纺织技術,被尊称为黄娘娘。 元朝的瓷器在宋代的基础上又有进步,著名的青花瓷就是元代的新产品。青花瓷器,造型优美,色彩清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造船業十分發達,还有起碇用的轮车,并已经使用罗盘针导航。元朝的印刷技术,又比宋朝更有进步。活字印刷术不断改进,陆续发明了锡活字和木活字,并用来排印蒙文和汉文书籍。自1276年以来,已使用小块铜版铸印小型的蒙文和汉文印刷品,如纸币“至元通行宝钞”。套色版印刷术应用于刻书,如中兴路刊印的无闻和尚注《金刚经》。1298年王禎用木活字来印他所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不到一月百部齐成,其效率很高。他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架,使用简单的机械,提高排字的效率。最後他總結成《造活字印书法》。 元朝行会组织还有应付官府需索、维护同业利益的作用,其組織的内部还更日趋周密。在元朝,“和雇”及“和买”,名义上是给价的,实际上却给价很少,常成为非法需索。虽然各行会多由豪商把持,对中小户进行剥削,但是由于官府科索繁重,同业需要共同来应付官府的需求,同时官府也要利用行会来控制手工业的各个行业。 商業 元朝透過专卖政策控制盐、酒、茶、农具、竹木等一切日用必需品的贸易,影响国内商业的发展。可是元朝幅员广阔,交通发达,所以往往鼓勵对外贸易政策,因而终元之世对外贸易颇为繁盛。元朝的对外贸易主要采取官营政策,并禁止汉人往海外经商。但实际上私商入海贸易的仍然很多,政府始终无法禁绝。元代海外贸易输出入商品,大体上与宋代相同。但奴隶贸易却有相当规模,贩运进口的有“黑厮”和“高丽奴”。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物资交流频繁,从而促进了商业城市的发展。元朝時临安仍改名杭州,其繁荣并不因南宋覆灭而衰退多少。由于北方人纷纷南迁,城厢内外人口更加稠密,商业繁荣。杭州是江浙行省的省会,地位重要,水陆交通便利,驿站最多,不但是南方国内商业中心,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江浙行中书省居各行中书省征收的商税和酒醋课的第一位,城内中外商民荟萃,住有不少埃及人和突厥人,还有古印度等国富商所建的大厦。泉州在宋元時期是東方第一大港,貨物的運輸量十分巨大,泉州的稅收僅次於前朝首都杭州。然而在元朝末年色目軍爆發亦思巴奚兵亂,導致外僑大量撤離,對外貿易中斷而衰。大都(今北京)是元朝的首都,在原来中都城的东北方建立新城,规模宏大,是全国政治、军事中心,也是陆路对外贸易和国内商业中心。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多在此聚居,人口稠密,城厢内外街道纵横,商肆栉比鳞次,工商业很繁荣,是世界闻名的大城市。州县以上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的还有: 长江下游和苏浙闽等地区的建康(南京)、平江(苏州)、扬州、镇江、吴江、吴兴、绍兴、衢州、福州等城市; 长江中游地区的荆南、沙市、汉阳、襄阳、黄池、太平州、江州、隆兴等城市; 长江上游川蜀地区的成都、叙州、遂宁等城市; 沿海对外贸易城市的广州、泉州、明州、秀州、温州和江阴等等。 貨幣制度 元朝為了加強對經濟的統制,因此以使用紙幣為主,鑄造錢幣比其他朝代要少。1260年元世祖發行了以絲为本位的「交鈔」與以白銀或金為本位的「中統元寶交鈔」(簡稱中統鈔或寶鈔),中統鈔没有设定流通期限,其紙幣持有者可以到官庫按照法令比價兌換銀或金等流通物資,但官庫會酌收工墨費,然而將此類物資向官府兌換成紙幣時則無須工墨費,其目的是確保寶鈔的貨幣地位以及讓官庫更容易收購物資。虽然蒙古帝国曾一度废除纸币,但在建立元朝之后再度啟用纸币並持续到元朝末期,而且纸币成为了元朝货币的核心。全國各路都設有兌換的機關——「平準庫」。兌換基金充足,准許兌現,兑换的时候征收两到三分的手续费(工墨鈔)。1276年,元廷大肆搜括物資而增發紙幣,並將各路準備金的金銀運往大都,引起物價上漲、紙幣貶值。1280年紙幣貶值為原來的十分之一。1287年物價已經「相去幾十餘倍」了,元廷為了穩定物價在該年發行「至元寶鈔」,和既有的中統鈔並行,對應比率為一比五。1350年元惠宗又發行「至正寶鈔」,但是至正鈔在發行不久後就因發行過量嚴重貶值,引發通货膨胀、物價暴漲。而民間的日常交易、借貸、商品標價等仍慣用白銀,這時使用的白銀主要是銀錠和元寶。 赋稅與徭役 元代的賦稅依舊包括田賦、開採礦產的歲課、鹽稅等。但由於元代商業發達,商稅亦成為了政府的重要收入之一 關於元朝的田賦,《元史·食貨志一》說:「元之取民,大率以唐為法。其取於內郡者曰丁稅,曰地稅,此仿唐之租庸調也;取於江南者曰秋稅,曰夏稅,此仿唐之兩稅也。」這段話雖然並不確切,但至少說明了南北田賦制度的差異。中原田賦的徵收大概始於耶律楚材輔政以後。在這之前蒙古帝國根本沒有賦稅之制。元朝行於江南的田賦制度基本上沿用了宋代的兩稅制。 元朝人民還有一項很沉重的財政負擔,即科差,是徭役向賦稅轉化的一種形式。 文化 元朝統治中原,對中原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像遼朝、金朝與西夏等征服王朝,他們為了提升本國文化,積極的吸收中華文化,進而逐漸漢化,然而蒙元對漢文化卻不甚積極。他們主要是為了維護本身文化,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漢文化,並且提倡蒙古至上主義,來防止被漢化。例如他們提倡藏傳佛教高過於中原的佛教與道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低下,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 思想 元朝的思想上也是兼收並用的,他們對各種思想幾乎一視同仁,都加以承認與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然而元廷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儒學,特別是於宋朝形成的理學,更是尊為官學,使得理學得以北傳。元仁宗初年恢復科舉,史稱延祐復科,在「明經」、「經疑」和「經義」的考試都規定用南宋儒者朱熹等人的注釋,影響後來明朝的科舉考試皆採用朱熹注釋。理學在元朝還有一些變化,南宋時期即有調和程朱理學的朱熹與心學的陸九齡等兩家學派的思想,元代理學家大多捨棄兩派其短而綜匯所長,最後「合會朱陸」成為元代理學的重要特點。當時有名的理學家有黃震、許衡與劉因與調和朱陸學的吳澄、鄭玉與趙偕。朱學的後繼者為了配合元帝的需求,更注重在程朱理學的倫理道德學說,其道德蒙昧主義的特徵日趨明顯。從而把注意力由學問思變的道問學轉向對道德實踐的尊德性的重視,這也促成朱、陸思想的合流。元代理學的發展,也為明朝朱學與陽明心學的崛起提供某些思想的開端。 江南統一後,元朝崇尚儒學的政策有新發展,漢蒙官員上書建議興舉和重視學校,於是元政府在推廣有關儒學教育政策的同時,亦更加注意優待和勉勵儒學。從元世祖到元世宗時期,元朝的重視、勉勵學改的政策已經完備。元成宗以後,這些政策基本上得到歷代皇帝的實行。例如為了維護儒學的正常運行,元世祖於至元二十五年下聖旨:「(江淮等處)仍禁約使臣人等勿得於廟學安下,非禮騷擾」,此後元政府兩次重申這一禁令,對元朝儒學教育的正常運作起到了保護作用。另外,元朝亦實行宋朝以來的學田政策,允許學校支配學田收入。元朝政府還將儒學推廣至邊遠地區,在雲南、兩廣、海南、西部地區如原西夏政權控制的範圍和原宋朝和吐蕃的邊境地區、北部和東北地區(岭北行省和遼陽行省)建立、推廣和發展儒學。元朝的統一對儒學教育向中國邊遠地區的擴散作出了推動作用,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由於元朝由蒙古人所統治,漢族士大夫基於異族統治的考量,在蒙元初期大多分成合作派與抵抗派。合作一派是華北儒者如耶律楚材、楊奐、郝經與許衡等人。他們主張與蒙古統治者和平共存,認為華、夷並非固定不變,如果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如果蒙古統治者有德行,也可以完全入主中原。他們提倡安定社會,保護百姓,將中華的典章制度帶進蒙元,以教感化蒙古人。另一派是江南南宋遺民的儒者如謝訪、鄭思肖、王應麟、胡三省、鄧牧、馬端臨等人。他們緬懷南宋故國,為了消極抵抗元廷,採取隱遁鄉里,終生不願意出仕的方式。並且以著述書籍為業,將思想化為書中主旨。到元朝後期,由於元仁宗實行延祐復科,恢復科舉,及第者都感謝天子的恩寵,紛紛願意為元廷解憂。元朝後期國勢大墜,政治腐敗、財政困難,使得當時士大夫如趙天麟、鄭介夫、張養皓與劉基等人紛紛提出各種政治主張,或從弊端中總結經驗教訓。他們大多提倡勤政愛民、廉潔公正、任用賢才等措施。元末民變的爆發使得南方有不少士大夫出於衛身、保鄉、勤王之目的,紛紛組織義兵護國,有些士大夫甚至捨身殉國。在明朝建立後,部分元朝遺老紛紛歸隱不出。 文學、史學與語文 元朝文學以元曲与小说為主,對於史學研究也十分興盛。相對的元朝的詩詞成就较少,内容比較贫乏,但文以虞集為長,詩以劉因為著。明朝王世贞说“元无文”,但叙事文學如戲曲、小说第一次有主導地位。元朝使華北誕生元曲,江南則出現以浙江為中心的文人階層,孕育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長篇小說,自由奔放的文人如杨维桢、倪瓚等人,在城市發放出市民文化的花朵。 元曲分成散曲與雜劇,散曲具有詩獨立生命,雜劇則具有戲劇的獨立生命。當時城市經濟興盛,元廷不重視中国文學與科舉,當時社會提倡歌舞戲曲作為大眾的娛樂品,這些都使宋、金以來的戲曲昇華為元曲。散曲是元代的新體詩,也是元代一種新的韻文形式,以抒情為主,主要給舞台上清唱的流行歌曲,可以單獨唱也可以融入歌劇內,與唐宋詩詞關係密切。;雜劇是元代的歌劇,產生於金末元初,發展和興盛於元代至元大德年間。根據《太和正音譜》中所記,大約有五百三十五本,創作十分巨大而輝煌。元朝后期,雜劇創作中心逐步南移,加強與溫州發揚的南戲的交流,到元末成為傳奇,明清時發展出崑劇和粵劇。当时散曲四大名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与乔吉,有名的《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反映作者樂觀和頑強精神;《恁闌人》(《江夜》)追求文字技巧,脫離散曲特有風格;描寫景物的《水仙子》(《重觀瀑布》)雅俗兼備,以出奇制勝;其中描寫自然景物的曲子《天淨沙》(《秋思》)刻劃出一幅秋郊夕照圖,情景交融,色彩鮮明,被稱為「秋思之祖」。雜劇五大名家除了關漢卿與馬致遠之外,還有白樸、王實甫與鄭光祖,有名的作品有《竇娥冤》、《拜月亭》、《漢宮秋》、《梧桐雨》、《西廂記》與《倩女離魂》,主要表現社會與生活情況、歌頌歷史人物與事件,強調人物的情感。元曲的興盛,最後成为与漢賦、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国优秀文学遗产。 元朝长篇小说源自戲曲說白的平話,這些話本最後寫成書的即是小說,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最有名,與明朝的《西遊記》、清朝的《红楼梦 》合稱中國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羅貫中,敘述三國時期曹操、劉備與諸葛亮等人物,小說通篇精巧敘述謀略,雖與史實多有出入,仍譽之「中國謀略全書」;《水浒传》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負責整理。其內容講述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迫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現存宋元平話共約八種,包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元代的歷史研究也十分興盛。胡三省潛心研究歷史巨著《資治通鑑》,1286年《資治通鑒音注》全部成編,公認是對《資治通鑑》的注釋最佳者。馬端臨在歷史文獻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著有《文獻通考》,記載上古至宋寧宗嘉定末年曆代典章制度的政書,十通之一。蘇天爵、歐陽玄、虞集與趙世延一同編寫的《经世大典》。脫脫主編,由歐陽玄等人編寫《遼史》、《宋史》與《金史》。元朝還有記述大蒙古國立國至窩闊台汗時期的《蒙古秘史》。 元朝的文字與語言方面,一般是通用蒙古語與漢語,然而一些说法认为入聲字最早被認為在元朝官話消失。文字通用漢文與蒙古的八思巴字。八思巴文是元世祖時由國師八思巴根據當時的吐蕃文字而制定的一種文字,用以取代標音不夠準確的粟特语蒙古文字。然而此時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已經析為元朝和四大汗国:蒙古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因此八思巴文一直只有元朝採用,並主要用作為漢字標音符號。元朝滅亡後,仍然推行於北元,到了16世纪末期,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受其他蒙古民族同化,轉而重新採用蒙古文字。 宗教 元朝與四大汗国(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橫跨歐亞大陸,幅員遼闊,其疆土內的种族也十分繁多,這些都使得元朝的宗教呈現多元化,各類佛教(含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道教、白蓮教等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東西方的商旅、教士亦来往频繁,自西方傳來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含景教和天主教)與猶太教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加。由于元朝对境内各种宗教基本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對信仰宗教的問題採取兼容並包的政策,甚且優容禮遇之,這種环境自然有利於宗教的傳播與發展。元朝僧人有免税免役特权,致使一些不法之徒投机为僧,甚至干预诉讼,横行乡里,成为元代的一个社会问题。不过,元世祖曾在禮節上歧視伊斯蘭教,例如不尊重其宰羊方法,伊斯蘭教徒被逼吃死肉,此法令亦適用於基督教徒。元朝对宗教管制较为宽松,使得民间如白莲教、明教等藉此建立秘密组织,进行抗元起事。 各類佛教中以藏传佛教最為興盛. 藏传佛教約唐中期自吐蕃傳入唐朝,專以祈禱禁咒為事。漢傳佛教在唐武宗时遭受打擊,宋朝時只剩禪宗慢慢恢復,然敵不過道教與理學。藏传佛教中,薩迦派(花教)自窩闊台汗至元世祖期間逐漸获得蒙元朝廷的尊重。忽必烈早在攻擊吐蕃時即於薩迦派的喇嘛扮底達講和,而後扮底達的繼承人八思巴被元世祖奉為國師(後升為帝師),賜玉印,任中原法王,命統天下佛教,並兼任總制院(後改名為宣政院)使來管理吐蕃(今西藏)事務,這是以宗教領袖統治西藏地區之始。八思巴還為元朝建立八思巴文。藏传佛教在元朝皇帝的推崇下,在社會與政治上均有極高的地位。諸位元朝皇帝均受藏传佛教的戒律,藏传佛教也逐漸推廣到蒙古各部。然而皇室用於佛事之錢要占國家財政支出一半(皇帝即位前要灌顶),寺院也擁有龐大的產業,部分喇嘛也驕縱不法,危害社會。例如元世祖時,江南佛教總統喇嘛楊璉真珈喜好掘墓,曾挖掘宋朝諸陵與諸大臣墳墓百餘所;包庇平民不輸租賦者,達兩萬三千戶,其餘如奪人產業,姦污婦女等類之事,更為常見。 道教自宋朝即十分興盛,金朝與南宋時期即有全真教、太一教與大道教三派。全真教由王喆創立,主張修孝僅存一之德,然後學道。成吉思汗於西征時邀请全真教道士丘处机西行中亞,十分禮遇他,並且他掌管天下道教。丘處機後來與其弟子李志常寫成《長春真人西遊記》一書,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大道教主張苦節危行,不妄取於人,不苟奢於自,從創教教主劉德仁五傳至酈希誠,被蒙哥冊封為太玄真人,掌管教務。太一教以傳授太一三元法籙之術為主,從創教教主蕭抱珍五傳至李居壽時,元世祖興建太一宮,並讓他居之,獲得太一掌教宗師印。然而元朝以藏传佛教為國教,元世祖曾命燒去一些「捏合不實」的道經如《老子化胡經》等,然而仍然冊封各派宗師以安撫之。 元朝的基督教(即天主教)稱為也里可溫教,唐朝時基督教的分支景教(聶斯脫里派)因唐武宗的禁止而式微,到元朝時基督教再度傳入中國。當蒙古人數度西征時,歐洲频繁发动数次十字軍東征,征伐西亞的伊斯蘭教徒,因此歐洲人有意和蒙古結盟,共抗伊斯蘭教徒。貴由汗時,教宗曾派使者到和林見貴由汗;元世祖時聖座又派方濟各會教主由海道抵大都,元世祖同意其傳教,而景教教徒分布在揚州、杭州、鎮江與泉州等地,最後分布到華北、西北與西南。然而基督教時常與佛道兩教衝突,方聶兩派也自相牽制。元朝晚期,教宗有意派主教來華整頓教務,然而主事者漠不關心,元朝滅亡後東西交通斷絕,基督教再度式微。猶太教稱為術忽或主吾,犹太人大多定居開封、杭州、大都與和林等城市。由於猶太商人擅長理財,元廷視為財政來源之一。 元朝的伊斯兰教(又稱回教)稱為木速蠻教,也是於唐武宗後式微於中國,而後流行於西域中亞各國如畏吾兒、花剌子模等國。成吉思汗西征時降服許多西域回教國家,使得伊斯兰教徒仕於蒙古朝廷甚多。由於色目人(即西域各族)擅長理財,元世祖統一中國後更任用色目人,給予極大的權力。這些都使得伊斯蘭教盛行於中國西部、雲南地區等,部分色目商人也有定居於沿海廣州、泉州、杭州與揚州等地區,漸漸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色,幾乎覆蓋全國。1357年至1366年間更在福建發生色目軍亂,史稱亦思巴奚兵亂。當時蒙古王公大臣也有信奉伊斯蘭教,其中安西王阿難答更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於元成宗駕崩後擔任監國,並且很有機會繼承為皇帝。如果他擔任皇帝,可能使元朝國教改為伊斯蘭教。 藝術 元朝經濟發達,城市文化興起,又因為交通發達,東西文化交流,使得元朝藝術呈現多元化。繪畫方面,文人畫成為主流,著重個人及書法表現,風格與元代強調裝飾的宮廷繪畫迥然不同。元初趙孟頫、高克恭等人提倡復古,回歸唐朝和北宋的風格,並且將書法入畫,創造出重氣韻、輕格律,注重主觀抒情的元畫風格。元朝中晚期以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等元代四大家為主,其中又以黄公望为冠。他們寄託清高人格的理念於繪畫上,以隱逸山水與梅、蘭、竹、菊、松、石等為象徵。黃公望創始「淺降山水」,先以水墨鉤勒皴染為基礎,加上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由於元人以較乾的筆法在紙上作畫,這不同於宋人繪於絹上。山水畫除了皴法以外,增多擦的效果,猶如中國書法一樣。為了使畫面的上方可以題上詩句,所以故意留出一角,題上自己作的詩句,使詩、書、畫三者合成一體,影響明清國畫至今。元代的花鳥,以錢選最為有名,他學習宋人趙昌的畫風,具有宋人厚重典雅的趣味。其他如趙孟、趙雍、陳琳與劉貫道等均以兼善花鳥出名。 元朝書法的核心人物是趙孟頫,他的書法深受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影響,所創立的楷書趙體與唐楷之歐體、顏體與柳體並稱四體,成為後代規摹的主要書體,表現為“溫潤閒雅”“秀研飄逸“的風格面貌。審美觀趨向飄逸的超然之態獲得一種精神解脫有一定聯繫。鲜于枢与赵孟頫齐名,但影响略小,尤其擅长行、草书。与他们同时代的书法家邓文原则擅长章草,是研习这种古书体不多见的名家之一。康里巙巙稍晚于赵孟頫,也以草书名世,是少数民族书法家的代表人物。 元朝的工艺美术十分发达,在传统的工艺美术上吸收了藏族等其他民族文化,对元代工艺美术带来了新的发展。官办手工业人材荟萃,技艺精湛,生产出了大量高级手工艺品和消费品,最明显的如陶瓷工艺、织绣工艺等。元朝瓷器及漆器等實用藝術常有創新。元朝是景德镇真正驰名的时期,最著名的瓷器即为青花瓷和釉里红。受到中東文化影響,瓷器有豐富的藍白色裝飾,中東商人也會訂製大量的龍泉青瓷。元朝也完成許多佛教雕刻,其中,密宗多手佛像顯示蒙古人對尼泊爾、西藏地區藏传佛教藝術的愛好。銀器工藝家朱碧山知名的銀器的雕造技術也是在此時發展。此外元代也製作生產雕漆工藝品。 科技 由於元朝朝廷與社會提倡思想多元,經濟發達提供可靠的物質保證,交通發達與中外交往空前活躍又為吸收世界各地科技創造條件,使得科学技术有很高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天文歷法、數學、農牧業、醫藥學與地理學等方面。中國古代的發明印刷術及火藥等出現了印刷活字盤與火銃等技術,西傳西方後促進歐洲國家的進步。波斯、阿拉伯素稱發達的天文、醫學等成就,也在元朝被大量傳至中國。由於東西貿易的興旺,西域的玉石、紡織品、食品及珍禽異獸等也源源不斷輸入中國。中外的科技交流,促進了各自的科技進步,元朝正好為這種交流提供了比以前歷代都優越的條件。 元朝在天文歷法方面十分發達,元世祖邀請阿拉伯的天文學家來華,吸收了阿拉伯天文學的技術,並且先後在上都、大都、登封等處興建天文臺與回回司天臺,設立了遠達極北南海的27處天文觀測站,在測定黃道和恒星觀測方面取得了遠超前代的突出成就。元朝有名的天文學家有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紮馬魯丁等人。耶律楚材曾編訂有《西征庚午元歷》,1267年扎马鲁丁撰进《万年历》,郭守敬等人修改曆法,以近世截元法主持編訂了《授時歷》,《授時歷》於1280年頒行,延用了400多年,是人類歷法史上的一大進步。扎马鲁丁與後來的郭守敬研制出了簡儀、仰儀、圭表、景符、闚幾、正方案、候極儀、立運儀、證理儀、定時儀、日月食儀等十幾種天文儀器,當時在天文台里工作的还有阿拉伯天文学家可马剌丁、苫思丁等人。回回司天台一直存在到元末明初,仍由回回司天监黑的儿、阿都剌、司天监丞迭里月实等修定历数。元朝數學湧現出了一批傑出數學家及其著作。如李冶及其《測圓海鏡》、《益古演段》;朱世傑及其《算學啟蒙》、《四元玉鑒》;李冶提出的天元術(即立方程的方法)及朱世傑提出的四元術(即多元高次聯立方程的解法),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新成就。算盤在元代也初具規模。 元代的農業技術主要可見於《農桑輯要》、《王禎農書》與《農桑衣食撮要》等三部書。《農桑輯要》由元廷主持編纂,全書分七卷十篇,對元及其以前的作物栽培、牲畜飼養做了總結,並保存了大量古農書資料,對推廣農牧業技術,指導農牧業生產有重要作用。《農書》為著名農學家王禎所著,,全書分“農桑通訣”、“百谷譜”、“農器圖譜”三大部分,总结了古代的农业生产经验,又介绍了当时的新技术,是继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王禎認為要不違農時、適時播種、因地制宜、及時施肥、興修水利才是取得農業豐收的保證,其中關於棉桑種植具有現實意義。《農桑衣食撮要》為魯明善所著,此書重在實用,按月記載農事活動,特別還涉及到遊牧生產,可補《農桑輯要》及其它古農書之不足。
直隶府:除了总管府路的属府属州,一些府因为地处冲要或者以一府为封邑(主要在北方)而直隶于省部或宣慰司。少数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的直隶散府(如南阳府、汝宁府、归德府等)经过后世的属区调整后更辖属州。直隶府与总管府路相比数量非常稀少,并非投下封邑的主要形态。 直隶州:与直隶府相似,极少数一些地处冲要或以一州为封邑的州(主要在北方)也直隶于省部或宣慰司。比较特殊的状况是,假如一些宗王的封地只有一县(比如蒙古开国功臣畏答儿之孙忽都虎郡王的封邑阳山县)的话,该县一般会升格为直隶州(升为桂阳州)。直隶州的数目比直隶府稍多,但仍远不及总管府路。 封邑型政区与其他直隶路州的最大区别在于达鲁花赤的设置,封邑型政区的达鲁花赤最早不由中央简任,而是由封君选任,作为封君在其封邑的代理人,行使最高决策权,保证封君在封邑的利益,而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一般上实际负责路州行政的总管、知府等为朝廷选任。 统县型政区 统县型政区即直接统领县级政区的中层政区,同样分为路(实质上为总管府路之首府即总府,总府所辖县在史料中多记述为直辖于路)、府、州三类,这些政区或作为投下封邑的一部分隶属于总管府路或部分直隶府(称为属府、属州),或作为独立的封邑直隶于省部或宣慰司道。其中属府的数量非常少,主要的统县型政区依然是属州。 政治制度 元朝與蒙古帝國的皇位繼承異於中國歷代王朝,採取庫力台大會推舉的制度,由王室貴族公推大家的領袖。而元朝皇帝也是兼任蒙古帝國的可汗,由於元世祖的汗位沒有經過庫力台大會的認可,使得四大汗國紛紛不奉正朔,直到元成宗方恢復宗主關係。元世祖建立元朝後,有意立真金為太子,定傳子之局,可惜真金早死而使繼承問題又浮現。元朝而後常因皇太子早死或兄弟爭位而動盪不安,中期又有武仁之約的協定,武宗系與仁宗系交替繼承皇位,然而又因元仁宗廢除協定而再度混亂。元朝的繼承問題直到元惠宗方穩定,但也進入元朝末期。元朝政治制度與金朝一樣承襲宋朝制度,採取文武分權的制度,以中書省總理政務,樞密院掌管兵權。然而元朝的中書省已成為中央最高行政機關,元朝不設置門下省,尚書省時設時不設,僅元世祖時期與元武宗時期有設置,所以門下省與尚書省的權力皆交給中書省。中書省統領六部,主持全国政务,形成明清內閣制的先驅。其組織架構繼承南宋體制,宰相的稱呼共有中書令、司統率百官與總理政務等,常以皇太子兼任。下分左右丞相,中書令缺則總領中書事務。平章政事又居次,凡軍國重事,無不參決。副相方面有左右丞、參政等。六部共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與工部,內有尚書、侍郎。尚书省主要负责财政事务,不过时置时废。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督察,與宋朝制度大致相同,然而在地方設有行中書省、行樞密院與行御史台。此外又有掌管學校的集賢院、掌管御膳的宣徽院、掌管驛傳的通政院,其他還有太常禮儀院、太史院、太醫院與將作院,略前代的九寺諸監。最後新成立的是宣政院(初名总制院),负责佛教及吐蕃(今西藏)地区军政事务,這是前代所沒有的。 元朝在推行漢人的典章制度與維護蒙古舊法之間,時常發生衝突,並且分裂成守舊派與崇漢派。早在元太祖成吉思汗攻佔漢地後,有賴耶律楚材與木華黎推行漢法以維護其典章制度。當時近臣別迭建議將汉人驱赶並把中原变成大牧场以收取財富,遭到耶律楚材的反對,他認為可用徵稅的方式獲得財富,因此保留了漢地的典章制度。他積極改變蒙古軍以往「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殺之。」的作風,努力興科祟儒、整頓吏治,實為漢法推行之祖。木華黎為了便於管理漢地,也於漢族四大世侯合作,逐漸鞏固了對河北、山西等地的治理。 後來管理漢地的元世祖忽必烈也積極推動漢法,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等创设典章制度,如劉秉忠、許衡和姚樞等,並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積極推動了學習漢文的熱潮。如元世祖就非常熟悉漢文典籍、禮儀制度,並能用漢文創作詩歌,並且還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太子必須學習漢文。接受儒士元好問和張德輝提議的「儒教大宗師」稱號。忽必烈最後在大都建元稱帝,創建中國式的元朝,建立了一套以傳統中國中央集權作藍本的政治體制,例如设立了三省六部和司农司等一系列专司机构,使用中原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任劉秉忠等人的规划建立首都大都。然而,元世祖在李璮叛亂後,對漢人的信任下降。而四大汗國以及守舊派蒙古王室都不滿元世祖行漢法的舉動,或叛變或疏遠之。元世祖晚年也漸與儒臣疏遠,任用阿合馬、盧世榮與桑哥等色目人與漢人為首的理財派,漢法最後未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後來的元仁宗、元英宗、元文宗與元惠宗等人更是可以純熟地運用漢文進行創作。一些入居中原的蒙古貴族,羨慕漢文化,還請了儒生當家庭教師教育子女。為了學習方便還翻譯了許多漢文典籍,諸如《通鑒節要》、《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周禮》、《春秋》、《孝經》等。但崇漢派與守舊派時常發生衝突與政變,例如南坡之變等。 在人才選用方面,元朝雖然许多制度都沿袭了宋朝,但關於科舉,元朝前期並沒有常態化的定期舉辦科舉,因此高級官僚的錄用端看與元廷關係遠近而決定,主要採取世襲、恩蔭與推舉制的方式。此外尚有循胥吏(小公務員)昇進為官僚的方式,這與宋朝制度大異。宋朝官與吏的界限分明,胥吏大多以胥吏為終,然而元朝因為缺乏科舉取才,就以推舉或考試胥吏的方式晉升為官,這打破官吏屛障,使官吏成為上下的關係。科舉選材方面,窩闊台汗聽從耶律楚材建議,召集名儒講經於東宮,率大臣子弟聽講。又置“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倡導學習漢族古代文化,又在1234年設“經書國子學”,以馮誌常為總教習,命侍臣子弟 18人入學,學習漢文化。並且於1238年以術忽德和劉中舉辦戊戌選試,此次科举取士录取4030人,並且建立儒户以保護士大夫。但最後仍廢除科舉,改採推舉制度,往後於1252年與1276年兩次共入選3890儒户。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正式設立了國子學,以河南許衡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親擇蒙古子弟使教之,遍學儒家經典文史,培養統治人才。1289年元世祖下诏登記江南人口户籍,次年正式施行推舉制度,此次登記成为后来户计的依据。直到1313年,提倡漢化運動的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元仁宗恢复科举,由程钜夫、李孟、许师敬拟定元朝科举制度。1314年八月在全国的17处考场,举行乡试,1315年二月和三月相继在大都举行会试和殿试(廷试),因为是在延祐年间举行的,史称“延祐復科”,本次科舉以程朱理學為考試的內容。榜分左右兩榜,官位相同,第一名從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进士三甲以下都能授正八品官员,如1238年戊戌选试的状元杨奂,1315年的乙卯科左榜状元张起岩。元朝前後共舉行過16次,選舉蒙古、色目、漢人、南人進士約1100余人。蒙古、色目人應舉者遠遠少於漢人、南人。然而為了保障蒙古人與色目人的名額,實行難度不同的「分榜取士」,並且給蒙古人與色目人保留了超過其應舉比例的名額,這也讓蒙古與色目子弟失去了學習漢族文化的積極性和進取精神。《元统元年进士录》的记载称四等人名额相等,各25人,但读书人总数确实南人、汉人要远多于蒙古、色目,因此也有破例,如延佑首科的录取名额给左榜的要远多于右榜。雖然是聊勝於無的科舉,但在形式上已經恢復,且持續坚持下去。原來放弃科举的士子重新獲得了入仕機會,因此漢族士大夫莫不對元廷忠心耿耿。在元朝滅亡之際,捨身殉國的就有很多是科舉出身者,可見科舉復辦對懷柔漢族士大夫有一定效果。 元朝行政特點是使用大量公式化的公文格式和斷例,稱條格。 外交 元朝時與各國外交往來頻繁,各地派遣的使節、傳教士、商旅等絡繹不絕,其中威尼斯商人尼可羅兄弟及其子馬可波羅成為得到元朝皇帝寵信,在元朝擔任外交專使的外國人。元廷曾要求周边一些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安南、占城、缅甸、爪哇)臣服,接受与元朝的朝贡关系,但遭到拒绝,故派遣军队进攻攻打这些国家或地区,其中以元日戰爭最为著名,也最惨烈。 東北地區 東北方面有高麗王朝與日本鎌倉幕府。高麗王朝領有朝鮮半島,之後被崔氏政權統治,高麗王變成傀儡。高麗先後臣服於遼朝與金朝,蒙古興起後與高麗共同伐金,並約為兄弟之國。1225年蒙古要求高麗向其朝貢,蒙古使節抵達義州邊境時,被高麗所害,當時蒙古忙於西征,無暇征討。1231年窩闊臺汗派撒禮塔率兵入侵高麗,崔氏政權領袖崔瑀抵禦失敗,高麗首都松都(今開城)被攻陷,史稱高麗蒙古戰爭。蒙軍設置多位達魯花赤以監督高麗政事。隔年崔瑀殺死達魯花赤,擁護高麗王高麗高宗從松都遷往江華島,並且長期抗蒙,另外三別抄軍抵抗蒙軍至1273年。然而高麗朝廷分裂成反戰的文派,與抗蒙的崔氏政權。貴由、蒙哥時又四次討伐掠奪高麗地,1258年崔氏政權被顛覆後,高麗高宗遣子稱臣,正式成為蒙古的藩屬國。1283年元世祖為了討伐日本,於高麗國設置征東行省,高麗王為行省的左丞相,內政受蒙古人控制。高麗君主從忠烈王開始娶蒙古公主為妻,高麗君主繼承人按照約定,必須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長大成人後,方可回高麗。高麗成為元朝的藩屬國後,元世祖六次遣使者要求日本朝貢,均告失敗,於是發起元日戰爭。1274年元军發動第一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為“文永之役”,元廷派三萬二千餘人東征日本,最後因為颱風侵襲而傷亡慘重。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為“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餘萬人,到達次能、志賀二島,因日軍積極抵抗,且元軍又遇到颱風,最後再度慘敗。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與元軍不擅水戰是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另一方面,據稱高麗和南宋工匠故意製作式樣錯誤的戰船)。而後元世祖又準備第三次東征,因大臣勸阻,再加上出兵安南的緣故而罷。而後元世祖多次遣使均遭日本拒絕,通使关系一直未能建立,但是元朝與日本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仍然十分繁盛,来元日本人以商人與禅僧最多。元廷令沿海官司通日本国人市舶,主要港口是庆元(今寧波)。 南洋諸國 南洋諸國有安南(陳朝)、占城與爪哇(滿者伯夷)等國。安南國據有今越南北部,於五代北宋時期獨立於中華。蒙古大汗蒙哥於1257年派兀良哈台南攻安南,蒙越戰爭爆發。越南陳太宗被蒙軍擊敗,上表稱臣,蒙哥封為安南國王,而越南陳聖宗繼位後不願向元朝稱臣。當時在安南南方還有占城國,1282年占城國王因陀羅跋摩六世遣使朝貢,元世祖因此設置荊湖占城行中書省,以阿里海牙為該行省的平章政事。由於占城王扣留元使,元世祖藉此發兵分水陸攻打占城與安南。他以唆都率水軍由廣州渡海攻打占城。隔年蒙古水軍攻下占城國王據守的木城,占城國王因陀羅跋摩六世求和,但於蒙古退軍後殺使者。1284年元世祖再派鎮南王脫歡、阿里海牙與唆都率陸軍借道安南南征占城,被時任太上皇的陳聖宗反抗而爆發戰爭。元軍大舉入侵,占領安南國都。但陳聖宗、陳興道率領的陳軍積極抵抗,並且瘟疫四竄。最後元軍於1285年撤退,途中遭安南軍襲擊,損失過半。而後1288年又南征失敗,隨後安南請和。這場戰爭至元成宗才廢止,安南與占城相繼入貢元廷。當時南洋群島諸國,也多貢於元朝。有名的有馬蘭丹(今馬六甲)、蘇木都拉(今蘇門答臘)等。1292年元世祖命亦黑迷失、史弼與高兴率福建水軍南征爪哇滿者伯夷王國,並降其鄰國葛郎(爪哇島以東),但中計受突擊,戰敗而還,以後爪哇仍然派使朝貢。另外自元世祖起亦曾派使者招降泉州和澎湖外海的瑠求,但探訪未果,其在東南外海的統治所及僅至設立巡檢司的澎湖。 西南地區 西南地區有大理國、吐蕃、緬甸(蒲甘王朝)、八百媳婦國(蘭納泰王國)與暹邏。大理源自唐朝的南詔,937年由段思平滅南詔建國,占有現今雲南地區,後由高昇泰等高氏政權掌控。1252年蒙哥汗命忽必烈與兀良合台自四川迂迴南滅大理,原大理國王段氏被任為大理世襲總管。吐蕃自晚唐就走向分裂,但其境內藏傳佛教(又被汉人贬稱为喇嘛教)在经历过一次毁灭的打击之后复苏。1247年窩闊台汗次子闊端召請萨迦班智達贡嘎坚赞來涼州,史稱涼州會盟,此後萨迦派與蒙古大汗形成了布施關係(詳見元朝治藏歷史)。元世祖忽必烈封贡嘎坚赞的侄子八思巴為「帝師」,兼任總制院(後改為宣政院)院使,取得了統治吐蕃地區的權力,再由萨迦法王往下分封土地。緬甸為唐朝的驃國,宋朝以後稱緬,國內部落稱甸,所以又稱緬甸。元朝初期緬甸為蒲甘王朝,其王朝西併阿剌干(今孟加拉灣一帶),南併勃固(今仰光以北),並進占暹羅。元世祖派使招降不從,緬甸反派軍入侵雲南,元緬戰爭爆發,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緬甸。1283年元世祖派軍入侵緬甸,兩年後緬甸王請和。1287年緬甸內亂,元軍乘機進攻緬甸,蒲甘城破,緬甸成為元朝的藩屬,緬甸王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元廷建緬中行省,而後以蒲甘國王任行省左丞相,成為元朝傀儡。1368年撣族於緬甸東部阿瓦建立阿瓦王國,首領為阿散哥。孟族建都於馬達班,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朝,二王國南北交戰。撣族阿散哥挾持緬甸王,使元成宗派元軍討伐,最後迫使阿散哥派使朝貢。蘭納泰王國(元人稱八百媳婦國)位於撣族東邊的金三角,曾聯合阿散哥抵抗元軍,元廷多次討伐未果,直到元泰定帝時才內附。暹羅地區原有素可泰王朝(元人稱暹國)、大城王國(元人稱羅斛)以及其他小國。暹國曾擴張其勢力於馬來半島,元成宗後遣使進貢八次。羅斛自元世祖末年就開始進貢,並於元末時期併吞暹國等小國,統一為暹羅國。 歐洲與非洲地區 在蒙古帝国進行三次西征的同時,正值教宗提倡十字軍東征進軍西亞地區的伊斯蘭國家以收復耶路撒冷;由於教宗急需外援以抗衡伊斯蘭教徒,同時歐洲的基督教國家剛經歷過蒙古第二次西征不久,再加上東西交通十分便利,紛紛派使者東行了解這個東方大國。教宗於1245年曾派柏朗嘉賓經欽察汗國到和林謁見貴由汗,返國著成《柏朗嘉賓蒙古行紀》。1253年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派鲁不鲁乞以傳教為名到和林進見蒙哥汗,返國著有《魯不魯乞東遊記》。1316年義大利人鄂多立克經海路至元大都,參加了元泰定帝的宮廷慶典,回國著成《鄂多立克東遊錄》,範圍遠達西藏,對元大都及宮廷的描寫較細。最著名的是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他隨經商的父親、叔父於1275年到元朝進見元世祖,直至1291年才離去。他擔任元廷官吏,歷游元朝各地,其著寫的《馬可波羅遊記》對元朝進行多角度反映,吸引歐洲人東行中國。另外元朝與非洲地區諸國也有來往,時人汪大淵在1330年和1337年二度飄洋過海親身經歷的南洋和西洋二百多個地方的地理、風土、物產,最後著成《島夷誌略》,影響明代初期的鄭和下西洋。 軍事 元朝军队按照親疏關係分成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與新附军等四個等級。蒙古軍與探马赤军主要是骑兵。汉军、新附军大多为步军,也配有部分骑兵。水军编有水军万户府、水军千户所等。炮军由炮手和制炮工匠组成,编有炮手万户府、炮手千户所,设有炮手总管等。一部分侍卫亲军中,还专置弩军千户所,管领禁卫军中的弓箭手。 蒙古军是元朝軍隊的骨幹,主要由蒙古族組成。蒙古軍早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時即創立,平时分布在草原上驻牧,战时临时招集。採用兵民合一的萬户制,按十进制编组成十户、百户、千户。只要是十五歲至七十以內的人皆服兵役,其童子稍微年長者也組成「漸丁軍」。元朝時期在汉地和江南军户中签发丁男应役。探馬赤軍又名簽軍,随着战争的发展,统治者需要一支蒙古军队长期留守被征服地区,于是从蒙古各部中“签发”了部分士兵,组成专门用于镇戍的探马赤军。自1217年木華黎討伐金朝時建立,由弘吉剌、兀魯兀、忙兀、札剌亦兒及亦乞烈思五部組成,西征花剌子模後回族、維吾爾族與突厥族等族成為探馬赤軍的一部分。探馬赤軍精於火砲與西方的回回砲,攻城力強。「下馬則屯聚牧養,上馬則備戰」。 汉军是蒙古帝國占領漢地後發民為兵,主要由金朝女真與契丹降军、早期降蒙的南宋軍、漢地的地方漢族武裝勢力與签发漢地百姓等所組成。窩闊台汗於1229年收編金朝女真與契丹降軍,在漢地民戶中大規模簽發士兵,補充漢軍兵員,將蒙古軍的編製和官稱用於漢軍系統強。各漢軍萬戶統軍人數不等,「大者五、六萬,小者不下二、三萬」。漢軍有「舊軍」與「新軍」的區別。舊軍主要指敵國降軍和地方武裝勢力,新軍指從漢地百姓簽發的新兵。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蒙元帝國的統治重心由漠北草原移到了中原漢地。元世祖對軍隊體制進行改革,逐步建成中央宿衛軍和地方鎮戍軍兩大系統,確定了元軍的編製和隸屬關係,在元朝對外戰爭中,漢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新附军主要是元朝南征南宋期間收邊的降軍,又被稱為新附漢軍、南軍等。新附軍內名號繁雜,而是元廷因士兵所具不同特點而起的名稱,如券軍、手號軍與鹽軍等等。估計當時新附軍的數量在二十萬人上下,元帝將新附軍分編到元軍的侍衛軍和鎮戌軍中;或以蒙古、漢人、南人建立新的軍府,管領新附軍人。每當有戰事發生,首先調發各軍中的新附軍出征,其餘則從事屯田和工役造作。經過多年的戰爭消耗和自然減員,新附軍數量日益減少,最後式微。 元朝的防衛分宿衛和鎮戍兩大系統。宿衛軍由怯薛和侍衛親軍構成,其中怯薛軍保留自成吉思汗創立的四怯薛番直宿衛,常額在萬人以上,元朝功臣博爾忽、博爾朮、木華黎、赤老溫或其後人充任怯薛長。在戰爭中,怯薛則是全軍的中堅力量,被稱之為「也客豁勒」(大中軍);侍卫亲军则是忽必烈在华北汉人世侯的建议下所置,在初期蒙制怯薛未形成战斗力之时负责宿卫之职以及与阿里不哥争夺权力。其后,侍衛親軍用於保衛大都,衛設都指揮史或率史,隸屬於樞密院。鎮戍軍由蒙古軍和探馬赤軍守衛靠近京畿的要地,華北、陝西、四川的蒙古軍、探馬赤軍由各地的都萬戶府(都元帥府)統領,隸屬於樞密院。南方以蒙古軍、漢軍、新附軍共同駐守,防禦重點是江淮地區,隸屬於各行省。鎮戍諸軍,有警時由行樞密院統領,平時日常事務歸行省,但調遣更防等重要軍務則歸屬樞密院決定。 元朝水軍原是為了元滅宋之戰而準備,1270年命劉整建造大量水軍。襄樊之戰時元朝水軍與陸軍協同包圍襄陽,攻下後降將呂文煥又率元水軍與河岸陸軍協同於丁家洲之戰擊潰南宋水軍精銳,至此領有全部長江水域。而後張弘範又率元朝水軍(平底船)渡海南下追擊南宋海軍,最後於崖山海戰包圍殲滅之,元朝水軍在滅宋之戰有重要的功能。元朝融合了南宋和阿拉伯航海技术,使海軍技術更加成熟,然而在對外戰事中,元日戰爭與元爪戰爭均以失敗結束,而且對日戰爭兩次均被颱風所毀,只有對占城的戰役獲勝而已。 人口 早在蒙古時期,北方人口就不斷的南逃,總人數約占北方人口的十分之一,這種現象到惠宗时都還持續發生,元廷屢禁而不能止。在大蒙古國征服金朝期間在戰地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和掠夺。随后的瘟疫与饥荒导致東亞地區大量人口消失,其中又以金朝的華北和南宋的川陕四路十分严重。这是导致“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发生的重大原因。 1234年3月9日金灭亡后,華北地區約有110万户與600万人,只有1208年的金朝人口5353万的13%。蒙古宋战争期間,南宋境内因战争总计消灭了大约1500万人口,主要集中在川陕四路地区。1279年元军完全剿灭四川的抗元勢力後,在1280年的户口调查仅为9万余户與50万余人,只有1231年蒙古入侵川陕四路地区前的4%。大蒙古國時期有過兩次戶口統計,先有1235年窝阔台汗推行的乙未籍户,獲得華北地區如燕京(今北京)、顺天(今河北保定)等三十六路的人口資料,後有1252年蒙哥汗完成的壬子籍户,顯示華北人口略有增加。1271年元世祖建国号为大元。雖然在元成宗到元惠宗至正初年期間政治動盪不安,尽管每年也成百上千次人民起义,但社會上基本處於安定狀態,經濟大體上也是呈現增长的狀態,這些都促使人口增长,大約在惠宗至正十年(1351年)達到高峰。元惠宗至正年間(1341年-1370年)全國發生多次大規模的災荒饑饉疾病和瘟疫,最終促使紅巾軍起義爆發。红巾军起义之后又造成人口大量減少。明太祖建國後論到:「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 元代戶口統計並不是准确,无法涵盖的人口包括逃戶、因土地兼併而蔭蔽的隱戶、流民以及私属人口等。朝廷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口包括:嶺北等处行中书省、雲南等处行中书省、西南土司地區和宣政院轄地的居民;蒙古諸王、貴族、軍將的大量私屬人口(驅口、投下戶,怯憐口、打捕鷹房人戶);獨立於州縣以外的諸色戶計(軍戶、站戶、匠戶、民屯戶、釋、道、儒戶、游食者)等。現在歷史學者只能根據史書的原始數據與他們掌握的歷史資料的來推斷,所以差異甚大,僅作參考。人口逃亡的现象很严重,如1241年,忽都虎等元籍诸路民户1,004,656户,逃户即达280,746户,占全部人户的28%。另外,隨著民族關係日益密切,往來與雜居也相當普遍。從蒙金战争时期就陸續有大批漢人被迁往蒙古草原以及天山南北、遼陽等处行中书省與雲南等处行中书省各地;蒙古與色目官員、軍戶、商人等也大量移居中原內地;雲南地區居住的蒙古人約十萬人左右;大都、上都等政治城市及杭州、泉州、鎮江等商業城市都居住許多蒙古人、畏兀儿(維吾爾祖先)、穆斯林、黨項人、女真人與契丹人等,促成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 「四等人制」 有說法認為由於蒙古人與漢人的人數比例極不平均,元廷為了保護蒙古人地位,主張蒙古至上主義,對於不同族群之間形成相對禮遇或相對受限的不同待遇,其優先順位的排序先後為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汉人(原金朝统治下人民)、南人(南宋统治下的漢人)等四類人,組成了四等人制的階級制度,雖然該制度并不见于官方文告及档案。有學者認為,元廷給蒙古人與色目人極大的權利,並讓汉人與南人負擔較大的賦稅與勞役,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十分沉重。尽管学术界迄今并没有发现元代有把臣民明确划分为四等的专门法令,但元廷对于各民族的不平等态度却反映在一些政策和规定中,例如汉人打死怯薛需要偿命,而怯薛打死汉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原文為怯薛歹蒙古人,怯薛歹為元代一特權階級)。此外汉人做官大多只能做副貳,只有少數漢人能為官高等,如元初的史天澤、元末的贺惟一等曾官拜丞相)。 「九儒十丐」 有說法認為「九儒十丐」是元朝的定制,顯示出在蒙古統治下儒士在社會的下等地位。此「九儒十丐」的說法來自南宋遺民謝枋得,其〈送方伯載歸三山序〉云:「滑稽之雄,以儒為戲者曰:『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貴之也,貴之者,謂有益於國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後之者,賤之也,賤之者,謂無益於國也。』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及同樣是南宋遺民的鄭思肖〈大義略序〉曰:「韃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但因其政治立場,並不能完全盡信,或作為元朝儒士社會地位低下的佐證。中外史學界已有學者對元代儒士的地位問題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否定了元代儒人地位低落的說法。 经济 元代经济呈现多元格局,经济活跃发达,大致上以农业为主,有学者认为其整體生產力雖然不如宋朝,但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蒙古人原来是游牧民族,草原时期以畜牧为主,经济单一,无所谓土地制度。蒙金战争时期,大臣耶律楚材建议保留汉人的农业生产,以提供財政上的收入来源,这个建议受到铁木真的采纳。窝阔台之后,为了巩固对汉地统治,实行了一些鼓励生产、安抚流亡的措施,农业生产逐漸恢复。特别是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不断推广,棉花及棉纺织品在江南一带种植和运销都在南宋基础上有所增加。经济作物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就使当时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在某些方面渗入了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但是,由於元帝集中控制了大量的手工业工匠,经营日用工艺品的生产,官营手工业特别发达,对民间手工业则有一定的限制。 由于蒙古对商品交换依赖較大,同时受儒家轻商思想较少,故元朝比較提倡商業,使得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相當富庶的国家。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為當時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为了适应商品交换,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然而因濫發紙幣也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商品交流也促进了元代交通业的发展,改善了陆路、漕运,内河与海路交通。 農業 農業方面,宋真宗时推行的占城稻在元朝時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 1260年(中統元年),朝廷下令各路命各自所屬的宣撫司選擇當地一些通曉農事的人,充任隨處「勸農官」。公元1261年(中統二年),設立勸農司,並任命陳邃、崔斌等八人為使。公元1270年(至元七年),進一步設立專掌農桑水利的「司農司」,並任命左丞張文謙為卿。 1289年,元廷设置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省木棉提举司,年征木棉布十万匹。1296年复定江南夏税折征木棉等物,反映出棉花种植的普遍及棉纺织业的发达。 到了公元1329年,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南粮北运已多达三百五十多万石,说明这一阶段粮食生产的丰富,经济作物也獲得较大发展。江南地区早在南宋時已盛產棉花,北方陕甘一带又从西域传来了新的棉种。在當時,茶叶、棉花與甘蔗成為重要的三大经济作物。 元朝水利設施以華中、華南地區比較發達。元初曾设立了都水监和河渠司,专掌水利,逐步修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陕西三白渠工程到元朝后期仍可溉田七万余顷。所修复的浙江海塘,对保护农业生产也起了较大作用。元朝農業技術繼承宋朝,南方人民曾采用了圩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梯田等扩大耕地的种植方法,對於生产工具又有改进。关于元朝的农具,在王祯的《农书》中有不少詳細的敘述。 元世祖為了清查土地徵收賦稅曾實行過土地所有者自報田地的經理法,由於未能確實執行,1314年元仁宗又派大臣往江浙、江西、河南三地實施經理法,但實施結果仍然弊端極多,人民紛起反抗,以至仁宗不得不下詔免三省自實田租二年,最後不了了之。 元朝土地仍可分为官田和私田两种。官田主要来自宋、金的官田,两朝皇亲国戚、权贵、豪右的土地,掠夺的民田,以及经过长期战乱所形成的无主荒地。元廷把所掌握的官田一部分作为屯田,一部分赏赐王公贵族和寺院僧侣,余下的则由政府直接招民耕种,收取地租。其屯田的數量極大,遍及全國,其中以河北、河南兩省最多。其中民屯是役使汉人屯垦收租,军屯则分给各军户,强迫相当于奴隶的“驱丁”耕种。私田是蒙古贵族和汉族地主的占地以及少量自耕农所有的田地。元朝以大量土地赏赐寺院,例如1316年元仁宗曾赐给上都开元寺江浙田二百顷、华严寺百顷。元朝也有一定数量的自耕农,然而地位很低下,生活十分困苦。 畜牧業 元朝的畜牧政策以开辟牧场,扩大牲畜的牧养繁殖為主,尤其是孳息马群。畜牧业发展趋势不稳定,由元世祖时的盛况渐渐趋向衰退,到了元惠宗時,畜牧业的衰败更为严重,其原因最大的是自然灾害。元朝完善了养马的管道,设立太仆寺、尚乘寺、群牧都转运司和买马制度等制度。元朝在全国设立了14个官马道,所有水草丰美的地方都用来牧放马群,自上都、大都以及玉你伯牙、折连怯呆儿,周回万里,无非牧地。元朝牧场广阔,西抵流沙,北际沙漠,东及辽海,凡属地气高寒,水甘草美,无非牧养之地。当时,大漠南北和西南地区的优良牧场,庐帐而居,随水草畜牧。江南和遼東諸處亦散滿了牧場,早已打破了國馬牧於北方,往年無飼於南者的界線。內地各郡縣亦有牧場。除作為官田者以外,這些牧場的部分地段往往由奪取民田而得。 牧場分為官牧場與私人牧場。官牧場是12世紀形成的大畜群所有制的高度發展形態,也是大汗和各級蒙古貴族的財產。大汗和貴族們通過戰爭掠奪,對所屬牧民徵收貢賦,收買和沒收所謂無主牲畜等方式進行大規模的畜牧業生產。元朝諸王分地都有王府的私有牧場,安西王忙哥剌,佔領大量田地進行牧馬,又擴占旁近世業民田30萬頃為牧場。雲南王忽哥赤的王府畜馬繁多,悉縱之郊,敗民禾稼,而牧人又在農家宿食,室無寧居。1331年以河間路清池、南皮縣牧地賜斡羅思駐冬。元世祖時,東平布衣趙天麟上《太平金鏡策》,云: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於千頃,不耕不稼,謂之草場,專放孳畜。可見,當時蒙古貴族的私人牧場所佔面積之大。 嶺北行省作為元朝皇室的祖宗根本之地,为了维护诸王、贵族的利益和保持国族的强盛,元帝对这个地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畜牧业是岭北行省的主要经济生产部门,遇有自然灾害发生,元朝就从中原调拨大量粮食、布帛进行赈济,或赐银、钞,或购买羊马分给灾民;其灾民,也常由元廷发给资粮,遣送回居本部。元帝对诸王、公主、后妃、勋臣给予巨额赏赐,其目的在于巩固贵族、官僚集团之间的团结,以维持自己的皇权统治。皇帝对蒙古本土的巨额赏赐,无形中是对这一地区畜牧业生产的投资。 手工業 元朝手工業生產也有些進步,絲織業的發展以南方為主,長江下游的絹,在產量上居於首位,超過了黃河流域。元朝的加金絲織物稱為「納石矢」金錦,當時的織金錦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用片金法織成的,用這種方法織成的金錦,金光奪目。另一類是用圓金法織成的,牢固耐用,但其金光色彩比較暗淡。棉纺织业到宋末元初起了变化,棉花由西北和东南两路迅速传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關中平原。加上元朝在五个省区设置了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绵(棉)十万匹”,可见长江流域的棉布产量已相当可观。但当时由于工具简陋,技术低下,成品尚比较粗糙。1295年前后,婦女黄道婆把海南岛黎族的纺织技术带到松江府的乌泥泾,提升了纺织技術,被尊称为黄娘娘。 元朝的瓷器在宋代的基础上又有进步,著名的青花瓷就是元代的新产品。青花瓷器,造型优美,色彩清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造船業十分發達,还有起碇用的轮车,并已经使用罗盘针导航。元朝的印刷技术,又比宋朝更有进步。活字印刷术不断改进,陆续发明了锡活字和木活字,并用来排印蒙文和汉文书籍。自1276年以来,已使用小块铜版铸印小型的蒙文和汉文印刷品,如纸币“至元通行宝钞”。套色版印刷术应用于刻书,如中兴路刊印的无闻和尚注《金刚经》。1298年王禎用木活字来印他所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不到一月百部齐成,其效率很高。他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架,使用简单的机械,提高排字的效率。最後他總結成《造活字印书法》。 元朝行会组织还有应付官府需索、维护同业利益的作用,其組織的内部还更日趋周密。在元朝,“和雇”及“和买”,名义上是给价的,实际上却给价很少,常成为非法需索。虽然各行会多由豪商把持,对中小户进行剥削,但是由于官府科索繁重,同业需要共同来应付官府的需求,同时官府也要利用行会来控制手工业的各个行业。 商業 元朝透過专卖政策控制盐、酒、茶、农具、竹木等一切日用必需品的贸易,影响国内商业的发展。可是元朝幅员广阔,交通发达,所以往往鼓勵对外贸易政策,因而终元之世对外贸易颇为繁盛。元朝的对外贸易主要采取官营政策,并禁止汉人往海外经商。但实际上私商入海贸易的仍然很多,政府始终无法禁绝。元代海外贸易输出入商品,大体上与宋代相同。但奴隶贸易却有相当规模,贩运进口的有“黑厮”和“高丽奴”。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物资交流频繁,从而促进了商业城市的发展。元朝時临安仍改名杭州,其繁荣并不因南宋覆灭而衰退多少。由于北方人纷纷南迁,城厢内外人口更加稠密,商业繁荣。杭州是江浙行省的省会,地位重要,水陆交通便利,驿站最多,不但是南方国内商业中心,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江浙行中书省居各行中书省征收的商税和酒醋课的第一位,城内中外商民荟萃,住有不少埃及人和突厥人,还有古印度等国富商所建的大厦。泉州在宋元時期是東方第一大港,貨物的運輸量十分巨大,泉州的稅收僅次於前朝首都杭州。然而在元朝末年色目軍爆發亦思巴奚兵亂,導致外僑大量撤離,對外貿易中斷而衰。大都(今北京)是元朝的首都,在原来中都城的东北方建立新城,规模宏大,是全国政治、军事中心,也是陆路对外贸易和国内商业中心。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多在此聚居,人口稠密,城厢内外街道纵横,商肆栉比鳞次,工商业很繁荣,是世界闻名的大城市。州县以上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的还有: 长江下游和苏浙闽等地区的建康(南京)、平江(苏州)、扬州、镇江、吴江、吴兴、绍兴、衢州、福州等城市; 长江中游地区的荆南、沙市、汉阳、襄阳、黄池、太平州、江州、隆兴等城市; 长江上游川蜀地区的成都、叙州、遂宁等城市; 沿海对外贸易城市的广州、泉州、明州、秀州、温州和江阴等等。 貨幣制度 元朝為了加強對經濟的統制,因此以使用紙幣為主,鑄造錢幣比其他朝代要少。1260年元世祖發行了以絲为本位的「交鈔」與以白銀或金為本位的「中統元寶交鈔」(簡稱中統鈔或寶鈔),中統鈔没有设定流通期限,其紙幣持有者可以到官庫按照法令比價兌換銀或金等流通物資,但官庫會酌收工墨費,然而將此類物資向官府兌換成紙幣時則無須工墨費,其目的是確保寶鈔的貨幣地位以及讓官庫更容易收購物資。虽然蒙古帝国曾一度废除纸币,但在建立元朝之后再度啟用纸币並持续到元朝末期,而且纸币成为了元朝货币的核心。全國各路都設有兌換的機關——「平準庫」。兌換基金充足,准許兌現,兑换的时候征收两到三分的手续费(工墨鈔)。1276年,元廷大肆搜括物資而增發紙幣,並將各路準備金的金銀運往大都,引起物價上漲、紙幣貶值。1280年紙幣貶值為原來的十分之一。1287年物價已經「相去幾十餘倍」了,元廷為了穩定物價在該年發行「至元寶鈔」,和既有的中統鈔並行,對應比率為一比五。1350年元惠宗又發行「至正寶鈔」,但是至正鈔在發行不久後就因發行過量嚴重貶值,引發通货膨胀、物價暴漲。而民間的日常交易、借貸、商品標價等仍慣用白銀,這時使用的白銀主要是銀錠和元寶。 赋稅與徭役 元代的賦稅依舊包括田賦、開採礦產的歲課、鹽稅等。但由於元代商業發達,商稅亦成為了政府的重要收入之一 關於元朝的田賦,《元史·食貨志一》說:「元之取民,大率以唐為法。其取於內郡者曰丁稅,曰地稅,此仿唐之租庸調也;取於江南者曰秋稅,曰夏稅,此仿唐之兩稅也。」這段話雖然並不確切,但至少說明了南北田賦制度的差異。中原田賦的徵收大概始於耶律楚材輔政以後。在這之前蒙古帝國根本沒有賦稅之制。元朝行於江南的田賦制度基本上沿用了宋代的兩稅制。 元朝人民還有一項很沉重的財政負擔,即科差,是徭役向賦稅轉化的一種形式。 文化 元朝統治中原,對中原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像遼朝、金朝與西夏等征服王朝,他們為了提升本國文化,積極的吸收中華文化,進而逐漸漢化,然而蒙元對漢文化卻不甚積極。他們主要是為了維護本身文化,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漢文化,並且提倡蒙古至上主義,來防止被漢化。例如他們提倡藏傳佛教高過於中原的佛教與道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低下,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 思想 元朝的思想上也是兼收並用的,他們對各種思想幾乎一視同仁,都加以承認與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然而元廷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儒學,特別是於宋朝形成的理學,更是尊為官學,使得理學得以北傳。元仁宗初年恢復科舉,史稱延祐復科,在「明經」、「經疑」和「經義」的考試都規定用南宋儒者朱熹等人的注釋,影響後來明朝的科舉考試皆採用朱熹注釋。理學在元朝還有一些變化,南宋時期即有調和程朱理學的朱熹與心學的陸九齡等兩家學派的思想,元代理學家大多捨棄兩派其短而綜匯所長,最後「合會朱陸」成為元代理學的重要特點。當時有名的理學家有黃震、許衡與劉因與調和朱陸學的吳澄、鄭玉與趙偕。朱學的後繼者為了配合元帝的需求,更注重在程朱理學的倫理道德學說,其道德蒙昧主義的特徵日趨明顯。從而把注意力由學問思變的道問學轉向對道德實踐的尊德性的重視,這也促成朱、陸思想的合流。元代理學的發展,也為明朝朱學與陽明心學的崛起提供某些思想的開端。 江南統一後,元朝崇尚儒學的政策有新發展,漢蒙官員上書建議興舉和重視學校,於是元政府在推廣有關儒學教育政策的同時,亦更加注意優待和勉勵儒學。從元世祖到元世宗時期,元朝的重視、勉勵學改的政策已經完備。元成宗以後,這些政策基本上得到歷代皇帝的實行。例如為了維護儒學的正常運行,元世祖於至元二十五年下聖旨:「(江淮等處)仍禁約使臣人等勿得於廟學安下,非禮騷擾」,此後元政府兩次重申這一禁令,對元朝儒學教育的正常運作起到了保護作用。另外,元朝亦實行宋朝以來的學田政策,允許學校支配學田收入。元朝政府還將儒學推廣至邊遠地區,在雲南、兩廣、海南、西部地區如原西夏政權控制的範圍和原宋朝和吐蕃的邊境地區、北部和東北地區(岭北行省和遼陽行省)建立、推廣和發展儒學。元朝的統一對儒學教育向中國邊遠地區的擴散作出了推動作用,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由於元朝由蒙古人所統治,漢族士大夫基於異族統治的考量,在蒙元初期大多分成合作派與抵抗派。合作一派是華北儒者如耶律楚材、楊奐、郝經與許衡等人。他們主張與蒙古統治者和平共存,認為華、夷並非固定不變,如果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如果蒙古統治者有德行,也可以完全入主中原。他們提倡安定社會,保護百姓,將中華的典章制度帶進蒙元,以教感化蒙古人。另一派是江南南宋遺民的儒者如謝訪、鄭思肖、王應麟、胡三省、鄧牧、馬端臨等人。他們緬懷南宋故國,為了消極抵抗元廷,採取隱遁鄉里,終生不願意出仕的方式。並且以著述書籍為業,將思想化為書中主旨。到元朝後期,由於元仁宗實行延祐復科,恢復科舉,及第者都感謝天子的恩寵,紛紛願意為元廷解憂。元朝後期國勢大墜,政治腐敗、財政困難,使得當時士大夫如趙天麟、鄭介夫、張養皓與劉基等人紛紛提出各種政治主張,或從弊端中總結經驗教訓。他們大多提倡勤政愛民、廉潔公正、任用賢才等措施。元末民變的爆發使得南方有不少士大夫出於衛身、保鄉、勤王之目的,紛紛組織義兵護國,有些士大夫甚至捨身殉國。在明朝建立後,部分元朝遺老紛紛歸隱不出。 文學、史學與語文 元朝文學以元曲与小说為主,對於史學研究也十分興盛。相對的元朝的詩詞成就较少,内容比較贫乏,但文以虞集為長,詩以劉因為著。明朝王世贞说“元无文”,但叙事文學如戲曲、小说第一次有主導地位。元朝使華北誕生元曲,江南則出現以浙江為中心的文人階層,孕育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長篇小說,自由奔放的文人如杨维桢、倪瓚等人,在城市發放出市民文化的花朵。 元曲分成散曲與雜劇,散曲具有詩獨立生命,雜劇則具有戲劇的獨立生命。當時城市經濟興盛,元廷不重視中国文學與科舉,當時社會提倡歌舞戲曲作為大眾的娛樂品,這些都使宋、金以來的戲曲昇華為元曲。散曲是元代的新體詩,也是元代一種新的韻文形式,以抒情為主,主要給舞台上清唱的流行歌曲,可以單獨唱也可以融入歌劇內,與唐宋詩詞關係密切。;雜劇是元代的歌劇,產生於金末元初,發展和興盛於元代至元大德年間。根據《太和正音譜》中所記,大約有五百三十五本,創作十分巨大而輝煌。元朝后期,雜劇創作中心逐步南移,加強與溫州發揚的南戲的交流,到元末成為傳奇,明清時發展出崑劇和粵劇。当时散曲四大名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与乔吉,有名的《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反映作者樂觀和頑強精神;《恁闌人》(《江夜》)追求文字技巧,脫離散曲特有風格;描寫景物的《水仙子》(《重觀瀑布》)雅俗兼備,以出奇制勝;其中描寫自然景物的曲子《天淨沙》(《秋思》)刻劃出一幅秋郊夕照圖,情景交融,色彩鮮明,被稱為「秋思之祖」。雜劇五大名家除了關漢卿與馬致遠之外,還有白樸、王實甫與鄭光祖,有名的作品有《竇娥冤》、《拜月亭》、《漢宮秋》、《梧桐雨》、《西廂記》與《倩女離魂》,主要表現社會與生活情況、歌頌歷史人物與事件,強調人物的情感。元曲的興盛,最後成为与漢賦、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国优秀文学遗产。 元朝长篇小说源自戲曲說白的平話,這些話本最後寫成書的即是小說,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最有名,與明朝的《西遊記》、清朝的《红楼梦 》合稱中國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羅貫中,敘述三國時期曹操、劉備與諸葛亮等人物,小說通篇精巧敘述謀略,雖與史實多有出入,仍譽之「中國謀略全書」;《水浒传》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負責整理。其內容講述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迫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現存宋元平話共約八種,包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元代的歷史研究也十分興盛。胡三省潛心研究歷史巨著《資治通鑑》,1286年《資治通鑒音注》全部成編,公認是對《資治通鑑》的注釋最佳者。馬端臨在歷史文獻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著有《文獻通考》,記載上古至宋寧宗嘉定末年曆代典章制度的政書,十通之一。蘇天爵、歐陽玄、虞集與趙世延一同編寫的《经世大典》。脫脫主編,由歐陽玄等人編寫《遼史》、《宋史》與《金史》。元朝還有記述大蒙古國立國至窩闊台汗時期的《蒙古秘史》。 元朝的文字與語言方面,一般是通用蒙古語與漢語,然而一些说法认为入聲字最早被認為在元朝官話消失。文字通用漢文與蒙古的八思巴字。八思巴文是元世祖時由國師八思巴根據當時的吐蕃文字而制定的一種文字,用以取代標音不夠準確的粟特语蒙古文字。然而此時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已經析為元朝和四大汗国:蒙古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因此八思巴文一直只有元朝採用,並主要用作為漢字標音符號。元朝滅亡後,仍然推行於北元,到了16世纪末期,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受其他蒙古民族同化,轉而重新採用蒙古文字。 宗教 元朝與四大汗国(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橫跨歐亞大陸,幅員遼闊,其疆土內的种族也十分繁多,這些都使得元朝的宗教呈現多元化,各類佛教(含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道教、白蓮教等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東西方的商旅、教士亦来往频繁,自西方傳來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含景教和天主教)與猶太教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加。由于元朝对境内各种宗教基本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對信仰宗教的問題採取兼容並包的政策,甚且優容禮遇之,這種环境自然有利於宗教的傳播與發展。元朝僧人有免税免役特权,致使一些不法之徒投机为僧,甚至干预诉讼,横行乡里,成为元代的一个社会问题。不过,元世祖曾在禮節上歧視伊斯蘭教,例如不尊重其宰羊方法,伊斯蘭教徒被逼吃死肉,此法令亦適用於基督教徒。元朝对宗教管制较为宽松,使得民间如白莲教、明教等藉此建立秘密组织,进行抗元起事。 各類佛教中以藏传佛教最為興盛. 藏传佛教約唐中期自吐蕃傳入唐朝,專以祈禱禁咒為事。漢傳佛教在唐武宗时遭受打擊,宋朝時只剩禪宗慢慢恢復,然敵不過道教與理學。藏传佛教中,薩迦派(花教)自窩闊台汗至元世祖期間逐漸获得蒙元朝廷的尊重。忽必烈早在攻擊吐蕃時即於薩迦派的喇嘛扮底達講和,而後扮底達的繼承人八思巴被元世祖奉為國師(後升為帝師),賜玉印,任中原法王,命統天下佛教,並兼任總制院(後改名為宣政院)使來管理吐蕃(今西藏)事務,這是以宗教領袖統治西藏地區之始。八思巴還為元朝建立八思巴文。藏传佛教在元朝皇帝的推崇下,在社會與政治上均有極高的地位。諸位元朝皇帝均受藏传佛教的戒律,藏传佛教也逐漸推廣到蒙古各部。然而皇室用於佛事之錢要占國家財政支出一半(皇帝即位前要灌顶),寺院也擁有龐大的產業,部分喇嘛也驕縱不法,危害社會。例如元世祖時,江南佛教總統喇嘛楊璉真珈喜好掘墓,曾挖掘宋朝諸陵與諸大臣墳墓百餘所;包庇平民不輸租賦者,達兩萬三千戶,其餘如奪人產業,姦污婦女等類之事,更為常見。 道教自宋朝即十分興盛,金朝與南宋時期即有全真教、太一教與大道教三派。全真教由王喆創立,主張修孝僅存一之德,然後學道。成吉思汗於西征時邀请全真教道士丘处机西行中亞,十分禮遇他,並且他掌管天下道教。丘處機後來與其弟子李志常寫成《長春真人西遊記》一書,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大道教主張苦節危行,不妄取於人,不苟奢於自,從創教教主劉德仁五傳至酈希誠,被蒙哥冊封為太玄真人,掌管教務。太一教以傳授太一三元法籙之術為主,從創教教主蕭抱珍五傳至李居壽時,元世祖興建太一宮,並讓他居之,獲得太一掌教宗師印。然而元朝以藏传佛教為國教,元世祖曾命燒去一些「捏合不實」的道經如《老子化胡經》等,然而仍然冊封各派宗師以安撫之。 元朝的基督教(即天主教)稱為也里可溫教,唐朝時基督教的分支景教(聶斯脫里派)因唐武宗的禁止而式微,到元朝時基督教再度傳入中國。當蒙古人數度西征時,歐洲频繁发动数次十字軍東征,征伐西亞的伊斯蘭教徒,因此歐洲人有意和蒙古結盟,共抗伊斯蘭教徒。貴由汗時,教宗曾派使者到和林見貴由汗;元世祖時聖座又派方濟各會教主由海道抵大都,元世祖同意其傳教,而景教教徒分布在揚州、杭州、鎮江與泉州等地,最後分布到華北、西北與西南。然而基督教時常與佛道兩教衝突,方聶兩派也自相牽制。元朝晚期,教宗有意派主教來華整頓教務,然而主事者漠不關心,元朝滅亡後東西交通斷絕,基督教再度式微。猶太教稱為術忽或主吾,犹太人大多定居開封、杭州、大都與和林等城市。由於猶太商人擅長理財,元廷視為財政來源之一。 元朝的伊斯兰教(又稱回教)稱為木速蠻教,也是於唐武宗後式微於中國,而後流行於西域中亞各國如畏吾兒、花剌子模等國。成吉思汗西征時降服許多西域回教國家,使得伊斯兰教徒仕於蒙古朝廷甚多。由於色目人(即西域各族)擅長理財,元世祖統一中國後更任用色目人,給予極大的權力。這些都使得伊斯蘭教盛行於中國西部、雲南地區等,部分色目商人也有定居於沿海廣州、泉州、杭州與揚州等地區,漸漸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色,幾乎覆蓋全國。1357年至1366年間更在福建發生色目軍亂,史稱亦思巴奚兵亂。當時蒙古王公大臣也有信奉伊斯蘭教,其中安西王阿難答更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於元成宗駕崩後擔任監國,並且很有機會繼承為皇帝。如果他擔任皇帝,可能使元朝國教改為伊斯蘭教。 藝術 元朝經濟發達,城市文化興起,又因為交通發達,東西文化交流,使得元朝藝術呈現多元化。繪畫方面,文人畫成為主流,著重個人及書法表現,風格與元代強調裝飾的宮廷繪畫迥然不同。元初趙孟頫、高克恭等人提倡復古,回歸唐朝和北宋的風格,並且將書法入畫,創造出重氣韻、輕格律,注重主觀抒情的元畫風格。元朝中晚期以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等元代四大家為主,其中又以黄公望为冠。他們寄託清高人格的理念於繪畫上,以隱逸山水與梅、蘭、竹、菊、松、石等為象徵。黃公望創始「淺降山水」,先以水墨鉤勒皴染為基礎,加上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由於元人以較乾的筆法在紙上作畫,這不同於宋人繪於絹上。山水畫除了皴法以外,增多擦的效果,猶如中國書法一樣。為了使畫面的上方可以題上詩句,所以故意留出一角,題上自己作的詩句,使詩、書、畫三者合成一體,影響明清國畫至今。元代的花鳥,以錢選最為有名,他學習宋人趙昌的畫風,具有宋人厚重典雅的趣味。其他如趙孟、趙雍、陳琳與劉貫道等均以兼善花鳥出名。 元朝書法的核心人物是趙孟頫,他的書法深受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影響,所創立的楷書趙體與唐楷之歐體、顏體與柳體並稱四體,成為後代規摹的主要書體,表現為“溫潤閒雅”“秀研飄逸“的風格面貌。審美觀趨向飄逸的超然之態獲得一種精神解脫有一定聯繫。鲜于枢与赵孟頫齐名,但影响略小,尤其擅长行、草书。与他们同时代的书法家邓文原则擅长章草,是研习这种古书体不多见的名家之一。康里巙巙稍晚于赵孟頫,也以草书名世,是少数民族书法家的代表人物。 元朝的工艺美术十分发达,在传统的工艺美术上吸收了藏族等其他民族文化,对元代工艺美术带来了新的发展。官办手工业人材荟萃,技艺精湛,生产出了大量高级手工艺品和消费品,最明显的如陶瓷工艺、织绣工艺等。元朝瓷器及漆器等實用藝術常有創新。元朝是景德镇真正驰名的时期,最著名的瓷器即为青花瓷和釉里红。受到中東文化影響,瓷器有豐富的藍白色裝飾,中東商人也會訂製大量的龍泉青瓷。元朝也完成許多佛教雕刻,其中,密宗多手佛像顯示蒙古人對尼泊爾、西藏地區藏传佛教藝術的愛好。銀器工藝家朱碧山知名的銀器的雕造技術也是在此時發展。此外元代也製作生產雕漆工藝品。 科技 由於元朝朝廷與社會提倡思想多元,經濟發達提供可靠的物質保證,交通發達與中外交往空前活躍又為吸收世界各地科技創造條件,使得科学技术有很高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天文歷法、數學、農牧業、醫藥學與地理學等方面。中國古代的發明印刷術及火藥等出現了印刷活字盤與火銃等技術,西傳西方後促進歐洲國家的進步。波斯、阿拉伯素稱發達的天文、醫學等成就,也在元朝被大量傳至中國。由於東西貿易的興旺,西域的玉石、紡織品、食品及珍禽異獸等也源源不斷輸入中國。中外的科技交流,促進了各自的科技進步,元朝正好為這種交流提供了比以前歷代都優越的條件。 元朝在天文歷法方面十分發達,元世祖邀請阿拉伯的天文學家來華,吸收了阿拉伯天文學的技術,並且先後在上都、大都、登封等處興建天文臺與回回司天臺,設立了遠達極北南海的27處天文觀測站,在測定黃道和恒星觀測方面取得了遠超前代的突出成就。元朝有名的天文學家有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紮馬魯丁等人。耶律楚材曾編訂有《西征庚午元歷》,1267年扎马鲁丁撰进《万年历》,郭守敬等人修改曆法,以近世截元法主持編訂了《授時歷》,《授時歷》於1280年頒行,延用了400多年,是人類歷法史上的一大進步。扎马鲁丁與後來的郭守敬研制出了簡儀、仰儀、圭表、景符、闚幾、正方案、候極儀、立運儀、證理儀、定時儀、日月食儀等十幾種天文儀器,當時在天文台里工作的还有阿拉伯天文学家可马剌丁、苫思丁等人。回回司天台一直存在到元末明初,仍由回回司天监黑的儿、阿都剌、司天监丞迭里月实等修定历数。元朝數學湧現出了一批傑出數學家及其著作。如李冶及其《測圓海鏡》、《益古演段》;朱世傑及其《算學啟蒙》、《四元玉鑒》;李冶提出的天元術(即立方程的方法)及朱世傑提出的四元術(即多元高次聯立方程的解法),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新成就。算盤在元代也初具規模。 元代的農業技術主要可見於《農桑輯要》、《王禎農書》與《農桑衣食撮要》等三部書。《農桑輯要》由元廷主持編纂,全書分七卷十篇,對元及其以前的作物栽培、牲畜飼養做了總結,並保存了大量古農書資料,對推廣農牧業技術,指導農牧業生產有重要作用。《農書》為著名農學家王禎所著,,全書分“農桑通訣”、“百谷譜”、“農器圖譜”三大部分,总结了古代的农业生产经验,又介绍了当时的新技术,是继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王禎認為要不違農時、適時播種、因地制宜、及時施肥、興修水利才是取得農業豐收的保證,其中關於棉桑種植具有現實意義。《農桑衣食撮要》為魯明善所著,此書重在實用,按月記載農事活動,特別還涉及到遊牧生產,可補《農桑輯要》及其它古農書之不足。 醫藥學方面,史稱金元四大家中有兩位生活在蒙元時期。李杲師承張元素,強調補脾胃,創立了“補土派”,著有《脾胃論》、《傷寒會要》等。朱震亨拜羅知悌為師,發展劉完素火熱學說,主張以補陰為主,多用滋陰降火之劑,後人稱其為“滋陰派”,著有《格致余論》、《局方發揮》、《傷寒辨疑》等書。外科骨傷科方面成就更為突出,危亦林在麻醉與骨折復位手術上有創新。薩德彌實的《瑞竹堂經驗方》很註意北方的寒冷氣候及蒙古族遊牧生活實際,有不少治療骨傷及風寒濕痹的方劑,有的時至今日仍為醫家所使用。元廷太醫忽思慧的《飲膳正要》反映了當時國內各少數民族及中外人民的飲食文化交流。 地理學方面《元一統誌》的編纂、河源的探索、《輿地圖》的問世及大批遊記類著作的出版是其主要成就。《元一統誌》由政府主持,紮馬魯丁、虞應龍具體負責。該書對全國各路府州縣的建置沿革、城郭鄉鎮、山川裏至、土產風俗、古跡人物均有詳細描述,具有較高史料價值。1280年元世祖命女真人都實探求黃河河源,認為星宿海(火敦腦兒)即河源,比較接近實際。潘昂霄還據此撰成《河源誌》。道士朱思本考察了今華北、華東、中南等廣大地區地理形勢,參閱《元一統誌》等地理學著作,以“計裏劃方”法,繪制成《輿地圖》,成為元朝地理學及中國地圖史上劃時代的人物。遊記類地理學著作有耶律楚材《西遊錄》,李志常整理的《長春真人西遊記》,周達觀《真臘風土記》,汪大淵《島夷誌略》等,對元朝國內外的地理地貌、風土人情、貿易來往等頗多描繪。 交通 元代水陸交通的發達,使中外交往範圍空前擴大。當時,東西方使臣、商旅的往來非常方便。元人形容說:“適千里者如在戶庭,之萬里者如出鄰家。”同時代的歐洲商人也說,從裏海沿岸城市到中國各地,沿途十分安全。這對發展中外各國之間,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科技文化交流是十分有利的。元朝與中亞、西亞地區的蒙古势力保持著來往關係,东西方海运及陆路交通十分畅通,使得西方与元朝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其中主要分陸路和水路兩部分。 陸路有發達的驛道,主要遞送朝廷、郡縣的文書。早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西域地區新添了許多驛站。著名的長春真人丘處機在興都庫什山覲見元太祖成吉思汗時,即曾經過這些驛站。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原後,在遼闊的國土上,建立了嚴密的驛傳制度(蒙古語“站赤”),使郵驛通信十分有效地發揮效能。元朝的驛路分為三種:一稱帖里幹道,蒙古語意為車道;二稱木憐道,蒙語意為馬道;三為納憐道,蒙語意為小道。從地區講,帖裏幹和木憐道,多用於嶺北至上都、大都間的郵驛;納憐道僅用於西北軍務,大部分驛站在今甘肅省境內,所以亦稱“甘肅納憐驛”。驛道國內可達吐蕃、大理、天山南北路、蒙古草原,國外遠及波斯、敘利亞、俄羅斯及歐洲其它地區。 水路主要指河運和海運。河運方面元代鑿通了南起鎮江、北達大都的大運河。其中從鎮江至杭州的江南運河段,從淮安經揚州入長江的揚州運河段,大體是隋代運河舊道。元世祖以郭守時擔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其后被忽必烈命名通惠河),再加上修建濟州河、會通河等其它幾項重大工程,這使得連接大都至杭州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海運方面,当時元朝的船只已经航行于印度洋各地,包括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甚至达到非洲的索马里亞。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在忽必烈時期隨從他的父親和叔叔來到中國,在其口述並由魯斯蒂謙記錄的《馬可·波羅遊記》中描繪出元朝中國的繁華景象。 社會 元代社會因思想多元化、商業經濟發達與交通便利,使得元帝國的強盛,是東亞地區的富裕大國,在歐洲人馬可波羅的遊記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盛況。隨著理學影響的下降,長期以來壓在人們心頭的封建禮教的磐石隨之鬆動,下層人民和青年男女,蔑視禮教違反封建倫理的舉動越來越多,以至王惲對宣揚禮教的做法,發出了「終無分寸之效者,徒具虛名而已」的慨嘆。孔齊言道:「浙間婦女,雖有夫在,亦如無夫,有子亦如無子,非理處事,習以成風。」。在此說明元朝社會的價值觀念在變化,說明元代文學作品出現眾多違背封建禮教的人物,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 由於元帝對科舉的輕忽,使得大批文化人失去了優越的社會地位和政治上的前途,從而也就擺脫了對政權的依附。他們作為社會的普通成員而存在,通過向社會出賣自己的智力創造謀取生活資料,因而既加強了個人的獨立意識,也加強了同一般民眾尤其是市民階層的聯繫,他們的人生觀念、審美情趣,由此發生了與以往所謂「士人」明顯不同的變化。至於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原本純粹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早期社會中的婚姻以外婚、仇家禁婚、無倫理上限制為主。他們有傳統的婚禮習俗,但在統一中國後,由於蒙漢通婚,以及漢化的影響,部分也採漢禮。 君主年表 参見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年表 元明清歷史年表 元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元朝君主子女列表 元朝公主列表 元朝藩王列表 元朝伯爵、子爵、男爵列表 元朝三公列表 征服王朝 元清非中國論 蒙古族 蒙古帝國 北元 韃靼、瓦剌 元代自然灾害:1290年直隶地震、洪洞赵城地震 注释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元史》,[明]宋濂、王禕 等 撰著,臺灣商務出版社,ISBN 978-957-05-2547-2 《新元史》,柯紹忞,開明出版社,ISBN 978-5-550-03393-7
非研究原则:百科全书不是研究论文。 非应用原则:百科全书不是为了指导具体的应用。 电子化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的分类结构以及不断更新的特点使它非常适合在线或-{zh-hans:断线; zh-hant:離線;}-的电脑格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多数主要的百科全书现在都已经不同程度的电子化了。基于光碟(CD、DVD等)出版物拥有携带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电子百科全书还可以包含各种传统媒体无法承载的多媒体格式,例如动画、音像或视像。概念有关联的文章之间的相互动态链接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在线的百科全书则拥有动态的优点:新的信息几乎可以立即被呈现,而不用等到下一次的出版。 历史 使用一台自动机器来编写一部百科全书的想法可以追溯到H·G·威尔斯(H. G. Wells)的短篇小说《大脑世界》(World Brain,1937年)以及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的科学文章《我们也许会想》(As We May Think,1945年)。之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泰德·尼尔森的世外桃源計畫(1960年)。 利用国际互联网来编写一部免费百科全书的构想则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提出。这些活动的一个分支是旧版本的百科全书的电子化。1995年1月,古登堡计划开始出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11年第11版的ASCII版本,但是由于方法上的分歧,在第一卷出版后整个计划就终止了。2002年,另一方出版了整套28卷的1911年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电子版,发表在1911 Encyclopedia Britannica网站上;版本中加入了版权声明,但是该声明應無法律效力。其他的电子化计划则出版了许多其他的百科全书,例如由基督教经典图书馆出版的电子Easton圣经辞典(1981年)。 另一个更有趣的分支则是编写全新的、自由免费的百科全书。1991年,討論群組alt.fan.douglas-adams的参与者开始了一个以出版真正的《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Galaxy)百科全书的计划。该百科全书是出现在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的小说中的一个虚构的百科全书。该计划就是星系指导计划(Project Galactic Guide)。尽管最初的宗旨是百科全书只能包括真实的条目,但之后政策改变,允许并鼓励半真实及虚构的条目出现。星系指导计划包含了超过1700条条目,但从2000年起就没有新条目加入。 1993年,一个叫做Interpedia的计划开始被广泛讨论;它的计划是编写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互联网百科全书。但该计划为还未开始就夭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建立一个有效的搜索引擎似乎成为更紧迫的任务。 2001年初,基于Wiki技术的互联网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线,这是一个自由、多语言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维基百科创立之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已跻身世界流量前十大网站之列,是当前最为成功的网络百科全书计划。同时Wiki技术亦为人熟知,并为其他网络百科全书计划所使用和借鉴。 參見 百科全书学 百科全书列表 图书馆学 信息科学 参考书 百科全书派 年鉴 黄页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大英百科全书 哥伦比亚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网 免费提供哥伦比亚百科全书中的文章 網路正確計畫 :指出多份百科全書與年鑒中傳記的錯誤 De
disciplinarum tam sacrarum quam prophanarum epistemon)中首次使用“百科全书”作为书名。但是这本书知者甚少,因此也有人认为是拿骚的阿斯特德(Johann Heinrich Alsted)在1630年出版的《七卷本简明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Septem Tomis Distincta)是第一个把“百科全书”用作书名的書籍。 中国的百科全书是20世纪初由西方引进。中华民国大陸時期时的学者李煜瀛是最早进行西方百科全书研究之人。关于百科全书的名称,他在《世界学典书例答问》中说:“四十年前煜首译‘encyclopedia’为‘百科类典’,后中国因受《四库全书》命名的影响,改译为‘百科全书’。近二世纪专科的encyclopedia出版颇多,在中文有《中国文学百科全书》等。文学本百科中之一科,固然其中亦可析为多科,然于一科之名下,复系以‘百科’二字,终觉不甚妥当。且‘全书’二字,在中文易与‘四库全书’之丛书式的全书相混,不足表示其为另一书体,故煜后又改译为‘学典’。‘学典’,即拉丁文‘’(英法文略同),有‘所讲的学术环绕在内’之意。后凡包括一切学术在内一呈显知识世界且多系按辞典次序排列的书,每用此词以构成其书名,于是此词成为书体之一种。” 历史 时间线 古代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最早把知识进行分类,并编写了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讲义,这些讲义被认为是百科全书的萌芽。也由此被西方比较多的学者奉为“百科全书之父”。也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才是“百科全书之父”。还有人认为留下了记述各种学问的残篇的斯彪西波是“百科全书之父”。俄国学者则认为德谟克利特是“百科全书之父”。 百科全书型的作品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古羅馬瓦洛《學科要義九書》(Disciplinarum libri IX)和《聖俗事物古蹟》(Antiquitates rerum humanarum et divinarum)、羅馬時代老普林尼《博物志》皆為西方具有百科性質之著作。 中世纪 中世纪时的百科全书大多是修道院的神父们编写的教科书性质的大部头作品。到了后期,百科全书的编纂受到培根科学分类法的影响,书的作者也逐渐演变成多人合作的形式。 中世紀有法國神學家編撰的《世界寶鑑》(Imago mundi)、聖依西多祿編著的《詞源》、博韦的樊尚()編著的《大寶鑑》(),其中大寶鑑是18世紀前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共有80卷。但直到16世纪的西方,才开始出现“百科全书”这个名词。最早将“百科全书”用于书名的,是德国人,在巴塞爾出版。17-18世紀培根所著的《偉大的復興》(Instauratio magna)影響了後世百科全書的分類和篇纂。 现代百科全书 古代的许多作家都曾经试图全面地记录人类的所有知识。但是,约翰·哈里斯才被认为是第一个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最著名的早期百科全书要屬法国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由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编写,并于1772年完成,共28卷,71, 818条条目,2,885张插图。也因此狄德罗被称为现代百科全书之父。而在此前比较受欢迎的一部百科全书——英国的伊弗雷姆·钱伯斯的《百科全書:或藝術與科學通用字典》则开创了百科全书的“参见”系统。法国19世纪后出版的拉鲁斯百科全书系列影响颇大。 18世纪法国学者阿莱兹()在1766年编纂出版了一部4.5x7.5英寸的袖珍本《小百科全书》(),是当时最小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最早时也十分朴素:从1768年到1771年只出版了三卷。 19世纪德国的布罗克豪斯开创了社交词典派百科全书,其编纂方法影响了欧洲很多国家百科全书的编写。此外,德国比较有名的百科全书还有《迈耶百科词典》和《赫德尔大百科全书》。 俄国19世纪的百科全书受到德国布罗克豪斯的影响就很大。1891年加尔别尔出版公司出版了8卷本《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的俄文版《案头百科词典》,后几经改变成为《格拉纳特百科词典》。1890-1907年俄国印刷业者艾弗隆与德国布罗克豪斯合作推出了《布罗克豪斯-艾弗隆百科词典》,共82卷和4卷补编,由俄国学者撰写。 意大利的现代百科全书以《意大利百科全书》为代表。其他还有《UTET百科大词典》和《伊诺第百科全书》。西班牙的百科全书历史只有100多年,比较出名的有《欧美插图大百科全书》,《萨尔瓦特百科词典》、《拉沃尔百科全书》以及《里亚尔普百科全书》。 随着百科全书的发展,现代百科全书具有完备的检索系统,包括索引、参见和分类系统等,条目内容更加趋向于图文并茂,计算机的应用则使百科全书更加方便检索和查阅。 国家线 中國 中国汉朝初年的《尔雅》,是中国百科全书性质著作的渊源。 中国古代的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第一部類書《皇覽》是西元220年魏文帝主編,已散失。歷代的類書還有杜公瞻《編珠》、歐陽詢《藝文類聚》(100卷)、虞世南《北堂書鈔》、徐堅《初學記》、李昉奉宋太宗之命而主編之《太平御覽》、1267年南宋王應麟編《玉海》,共240卷。明朝初期的《永樂大典》共有22937卷,另說22877卷,被认为是最早的接近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但大部分已散失。清朝康熙開始,由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到了雍正初年,又由蔣廷錫繼續。民國初年陸爾奎的《辭源》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的百科辭典。1930年,楊家駱編輯《中國學術百科全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8年至1993年耗時15年編寫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全套共分74冊,涵蓋66個學門領域,8萬多個條目。其总编辑姜椿芳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人。1981年,中華民國出版了《中華百科全書》,總計十冊,分三十八種類別,約一萬五千餘條條目。
李敖公開支持駐外的新聞局官員郭冠英,郭冠英是李敖的好友,以筆名范蘭欽發表辱台言論,後因曠職、瀆職、而遭免職。李敖說:「郭冠英很有才,被台獨人士害慘了。」於是包了一個1,000美元的紅包予郭冠英。郭冠英表示:「我很不高興,因為李敖跟我的交情,這個錢太少了!他的應該是以10萬美元起價。」 李敖在2013年4月1日愚人節曾爆出烏龍死訊,但隨後證實該日死去的是其好友陳文茜的一條狗,該狗名為「李敖大哥大」。 李敖曾公開爆料,曾收到中國國民黨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私下的新臺幣兩百萬元現金,並提出自己贈與超過市價新臺幣兩百萬元的名畫給王。 李敖與藝人小S鬧官司時,以小S邀請他上《康熙來了》五次,作為撤銷告訴之條件,並宣稱要幫《康熙來了》衝收視率。然而因收視率並沒有提升,結果只來了該節目兩次。 李敖著作《北京法源寺》報載200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時,他表示:“那根本不算甚麼,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的文學教授和語言學教授都有提名資格,瑞典學院每年都會收到數百個提名,但最終還是要看被提名的小說到底怎麼樣。”他同時也評價到:“在歷史上,諾貝爾獎的頒發經常不公正,托爾斯泰沒有當選是遺憾,毫無資格的賽珍珠當選是錯選。而且,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歷來不給中國人文學獎,不承認語言隔閡的原因,只認定我們沒有世界級的作品,這是有偏見的。” 逝世 2017年初李敖被診斷出罹患脑肿瘤,該年五月底因接受放射性治療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而感染急性肺炎,一度病危,所幸最後康復。李敖的經紀人鄭乃嘉在2017年6月13日公開一封「李敖親筆信」,信中表示想在人生最後時間,和家人、友人與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但李敖逝世後,鄭乃嘉承認當時李敖因病重無力寫信,信件內容是他和李敖討論後由他代筆。 2018年3月18日上午10時59分,病逝於台北市北投區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壽83歲。李敖病逝後,文化部部長鄭麗君表示李敖是黨外運動時代對抗兩蔣威權統治的重要人物,呈請總統府頒發褒揚令。李敖長子李戡對外表示:「後事務求從簡,婉謝褒揚」,聲稱依照李敖遺願。3月21日舉行簡易的家祭儀式後,遺體火化,骨灰安放新北市三芝區的龍巖白沙灣安樂園。 評價 中立評價 作家富察延賀於李敖逝世當天撰文表示:「很多人提及早年啟蒙於李敖大師的故事。傳統下的獨白,獨白下的傳統,雖然他在一九六零年代的台灣接續了新文化運動的大旗,繼續反傳統丶擁抱西化。然而骨子裡他一直具有某種傳統中國文人的特質,才子風流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則是機智圓熟的無根游士,遊刃有餘地周旋在各種政治勢力之間。 他被視為大師,恰恰是不出產思想家、而盛產遊士的中華土壤之果實;他能夠影響一兩代人,反過來說明今日的華夏世界在思想方面依舊不可救藥的孱弱和蒼白;他是民主自由的啟蒙家,凸顯了華夏世界古老專制威權傳統的厚重和凝固。」 負面評價 。 旅美華人作家何清漣和余杰曾稱李敖為「制度套利者」,余杰在其作品《來生不做中國人》中表示其認為聲稱一輩子不離開臺灣的李敖於2005年在開展神州文化之旅後,由反對國民黨的鬥士淪為諂媚共產黨的奴才。 2005年9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人士劉曉波批評李敖及抨擊神州文化之旅:「李敖是個患有畸形自戀狂的戲子文人,無論走到哪、也無論講什麼,他都忘不了貶低別人和抬高自己;那種自我炫耀的無恥勁頭,真是世所罕見。然而,罵遍天下的李敖,獨獨對中共及其領袖不罵反誇,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再到胡錦濤,從第一代誇到第四代;在《鳳凰衛視》上誇還不算,來到大陸也要繼續誇……李敖在台上向中南海的新舊權貴撒嬌,清華學生在台下向李大師撒嬌,李敖的表演就在台上台下的互媚中結束,堪稱『超級圓滿』……向權勢者和名流獻媚,早已變成中國人的第二本能了……更令我作嘔的是他近於無賴式的精明:為了讓肆無忌憚的媚相不太難看,他又在獨裁愛國主義的煽情中撒上點自由主義的味精。」 2005年12月27日,《黃花崗雜誌》發表一篇署名任詮的文章,批駁了李敖在位於中國大陸的數間知名大學演講期間所發表的一系列言論,並且指責李敖經常自吹自擂,而且言談虛偽,又不敢正面回應復旦大學師生所提出的質疑等等,作者亦引用某個不知名人士所説的説話,表示:「李敖在北大關於中共的表態是『擁抱專制』。他的言論是不是應該受到那麼大的重視?我表示很大的質疑。因為以我在臺灣的經驗,李敖的言論在臺灣社會根本沒有什麼影響。至少在知識界,沒有人把他的言論當成值得回應的言論去看待。」 同一天,《黃花崗雜誌》刊登了著名學者辛灏年所發表的演説文,文中尾段聲稱:「因為李敖一旦遇上了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的制度,一個高度文明的自由民主制度,他就根本沒有市場了,這個『五胎俱全』的禍胎,就一定會死的。他只是威權民主制度下的一個令人噁心的記錄,是大陸共產專制統治下一個令人生恨的玩偶,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中一個最壞的典型,卻必將成為真正自由民主制度下的一個死胎,並且永遠不再有『投胎』的機會。倘能如此,那才是中華文明之福。」 雖然對李敖的機智表達欣賞之意,但是富察延賀表示李敖並非真正的思想家,僅僅只是一個傳媒家:「他的有名,實際上和電視大眾媒體的興起有關,而電視更洞見了他是媒體人而非思想或文化大師的本質。」他進一步表示李敖是一個乘舊文明逐漸衰敗之機獲取名氣的網紅:「按照劉仲敬的説法,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生態位置。李敖在台灣,扮演的是日治時代已經積累出的土豪社會,在土崩瓦解的同時,游士突然佔據了舞台的中心。『游士的存在是舊文明毀滅的標誌,但不是原因。他們沒有再造文明的能力,卻一再高估自己的重要性。』 對於已經去世的人,上述這些看法並非不敬。反而,為尊者諱的糟糕傳統會製造出虛假而偉大的祖先偶像。 」最後富察延賀於文章的結尾提出一個關於李敖的問題:「嬉笑怒罵的人生,他的心靈真的自由嗎?就像他的思想是否自由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2018年3月22日,李敖逝世後不久,社評人彭振宣撰文指出李敖以中國傳統士大夫價值觀來評價美國和台獨派一事反映出他從未真正理解西方與東方在思想上的差異:「李敖拿了中國歷代評價王朝開創的價值觀套在台灣頭上,認為只有透過流血戰爭得來的政權才叫『得國最正』,所以他認為不敢發動流血革命的台獨,就跟歷朝那些謀朝篡位的竊國小人沒什麼不同。但李敖似乎沒注意到,很多具有台獨理想的人追求的不只是政治上的獨立,更是希望跳脫中國傳統的政治價值跟遊戲規則。」彭振宣認為李敖本質上與以自由民主主義價值觀評價中華傳統文化的著名作家柏楊相似,然而,柏楊所提出的意見雖然不夠客觀,但是他比李敖更受台灣人歡迎:「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少人在乎傳統中國政治在意的問題,更多是接受西方的共和、自由;左派、右派等政治脈絡的問題意識。'小中華'已經不復存在,因此李敖的主張越來越激不起台灣年輕人的興趣……相反的一個例子,是有陣子在台灣社會時常被拿來跟李敖並稱的柏楊。柏楊晚年潛心翻譯《資治通鑑》,在翻譯的過程中對史事有些心得的時候,會寫作《柏楊曰》。但柏楊的史論時常被學術界詬病的地方,就在於柏楊拿的往往是當代社會的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標準,去衡量古人作為的得失。這一點往往會被批評,柏楊拿古人根本沒有的觀念來苛責古人,是對古人不夠尊重……他的論述反而容易得到台灣社會的共鳴……相對的,李敖談自由民主只是一個手段,目的反而是希望能重新發揚中國古老的政治價值。」彭振宣認為由於李敖只把民主當作選賢的手段而非目的,因此晚年才會投向他眼中成功治理中國的共產黨:「對李敖來説,如果共產黨的威權可以出現賢能的領袖丶能夠肅清政府的貪腐,那威權有甚麼不好呢?如果威權可以達成民主這個工具達不到的效果,那自然可以換一個工具。」 彭振宣又引用了李敖在《傳統下的獨白》中所寫的一段文字:「好像愈是在青年時代前進的人,愈是在老年到來冥頑不靈的人。」最後彭振宣以對於李敖的偏向中立的負面評價作結:「李敖究竟是不是落伍,要看你站在哪種立場,就像我們也難以簡單評價民國後的康有為是不是落伍一樣。李敖在思想上(現實生活我不知道)大概無愧於一個堅持中國國族認同、傳統士大夫道德價值、中國本位問題意識的中國知識份子。但要是他今日回看自己的這段文字,不知道是不是更能體會康有為晚年的感受?」 選舉紀錄 節目主持 著作 李敖著作等身,曾於1999年出版40巨冊的《李敖大全集》。晚年原擬整理後期著作,編為《李敖大全集》第41-85冊,未成而逝。 獎項榮譽 李敖曾獲廈門大學、暨南大學、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等校頒授榮譽教授或客座教授,也獲得新浪微博「2011年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獎」。 |- |1997年 |《李敖回憶錄》 |金石堂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 | |- |1997年 |《李敖回憶錄》 |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非文學類) | |- |2010年 |《陽痿美國》 |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非小說類) |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李敖研究,研究李敖 2000年總統大選李敖首頁 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資料庫——李敖 第六屆立法院立法委員 台北市人 臺灣戰後時期作家 台湾作詞家 台湾战后东北移民 台灣億萬富豪
李敖於神州文化之旅中直言:「我支持共產黨」。共產黨真正使中國大陸富國強兵;但李敖也曾对中共的某些政策加以讽刺。李敖曾說:「我李敖就是要保護共產黨。文革、三反五反、大饑荒,很多事件,五千萬人死了,這我承認。但也要看到從1949年到90年,共產黨使整體中國人的平均年齡增加了三十年;最近十年又達到了四十年,整體中國人長壽多活了四十年。共產黨做的好事,不能被抹掉。但共產黨得有個大國的樣子。連我這麼擁護共產黨的人,它都要得罪。我希望它能改變,它也在改變,但改得太慢了。」 李敖於《李敖有話說》以及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坦言,六四天安門事件是不幸的事件;但他同時指出,類似共產黨清場的作法,歷史上在多個國家也曾多次出現,很多法制國家皆不允許人民在中央廣場盤踞不去,“任何政府在這個時候都是王八蛋”。李敖特別舉出,1930年代美國在華盛頓廣場鎮壓一次大戰退伍老兵,以及1970年代美軍進入肯特州立大學殺害反越戰大學生的例子。 李敖贊同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參選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時甚至直接表示,自己參選的是「中國台灣地區的領導人」。2007年9月,李敖籌組中國智慧黨之時,亦提出相信中華民國之存在者就是「笨蛋」之言論,還說「智慧使我們不相信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不相信台獨、不相信以台灣之名進聯合國、不相信共產黨是敵人、不相信軍購、不相信固守保台、不相信美國來救我們、不相信美國是我們朋友、不相信自己不是中國、不相信藍綠」。 對宗教的看法 李敖是一個不可知論者,但他對佛教、回教、道教、基督宗教等各種宗教都很有研究,他說佛教太洞悉女人,「《大般涅槃经》裏竟说『女人大魔王,能食一切人』,无情翻我们底牌如此」,「回教據說也不壞,可是這種宗教太劇烈了,穆罕默德傳教時動不動就把明晃晃的寶刀一亮,不信就有被殺的可能,青龍偃月之下,只好信了,可是信了又容易自殺」,「道教是進步的宗教,當年張天師登壇作法、煉汞燒丹,可是現代的張天師卻走到廣播電台,用科學方法布起道來了」。對於基督新教和天主教,他說:「信這兩種教,都容易被人誤會是為了交男友、學英文和領奶粉。」 李敖曾提到以前的基督宗教傳教士有高明的宣傳技巧,表面上教人修身養性,卻把百分之一的基督教福音,放入百分之九十九的一般世俗文化中,讓人在研讀時不知不覺被潛移默化。 李敖在北京法源寺说:「原始的佛教与现代的佛教是有冲突的,我今天参观法源寺,看到很多了佛像、很多神,这些东西在宗教史和艺术史上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在信仰上,总有一个声音在我脑子裏打转。在釋迦牟尼时代,佛教裏是没有神的,但是发展到后来,佛教变得有神,而且是多神。我要说釋迦牟尼不是神!」李敖尤其批評藏傳佛教,在其著作《李敖大全集》中收錄有批評西藏歷史上神權統治的文章。他提出證據揭露西藏運用神權統治的黑暗面,除了痛罵林雲用藏傳佛教騙人,是妖僧之外,還曾經消遣信奉密宗的世交晚輩王菲,諷刺:「王菲大可當個女活佛,說不定還得個諾貝爾獎。」王菲一家與李敖一家是世交,其父親王佑林一度和李敖的二姐李珉指腹为婚。 個人生活 感情及婚姻 李敖情史非常豐富,自稱交過數十個女友、情婦,每次受訪,對情人的實際數目,多答以「不計其數」 。 李敖十八歲那年交往第一任女友羅君若,在台中一中休學之後,每天寫情書給她,終於獲得佳人芳心,但一公開兩人關係,女方家長就立刻反對兩人交往,原因是李敖家境太差。李敖悲戚之餘,吞了一瓶安眠藥自殺,室友翁松燃緊急將他送醫急救,才撿回一命。 早年李敖曾與作家王尚義胞妹王尚勤同居,當時王尚勤號稱「台灣大學水仙花」,兩人濃情密意,未婚生下女兒,但王尚勤懷孕時,李敖已經又有了另外一個女友吳海蒂,王尚勤雖然一度回到李敖懷抱,但因李敖外面女友太多,最後依舊分手,生下女兒李文後,李敖與其弟李放偷偷把李文抱回家中,請自己的母親张桂贞撫養。王尚勤回憶其舊情人:「愛錢,沒世界觀」。 李敖1980年在蕭孟能介紹下,與當時紅極一時的演员「台灣第一美人」胡茵夢結婚,由高上秦和孟絕子證婚,婚姻關係僅維持了一百多天,離婚協議書也很簡便,由胡茵夢起草,主文只寫上「我倆同意離婚,今後有關財產問題,無任何關係。男婚女嫁,各不相干」。被媒體利用百日維新的諧音雙關語,戲稱李、胡二人為「百日維姻」,閃電離婚時,李敖宣稱是因與胡茵夢「因理解而結合,因誤解而分手」。 李敖也痛批蕭孟能誘騙胡茵夢出庭作伪証,導致李敖因被诬敗訴,入獄半年。。 李敖第二任妻子王志慧是李敖在公車站牌前相遇的,當年王志慧是護專學生,有著一雙美腿的她吸引了李敖的目光,李敖於是前往搭訕,發現她在公車站牌前看李敖的書,李敖浪漫地默寫了昔年的獄中作品《忘了我是誰》送給她,兩人交往,李敖為她取下愛的暱稱「小屯」,兩人論及婚嫁時,王志慧父母嚴厲反對,認為李敖不但比她年長三十歲,足夠當她父親,而且還花名在外,非常不可靠。她誓言:「如果不嫁給李敖,我就一輩子不嫁!」王志慧的父母只好同意兩人成婚。兩人育有兒子李戡,女兒李諶。 軼聞 李敖的嗜好是觀賞日本成人影片,欣賞的AV女優為小澤圓。 李敖是知名的政治犯,故在獄中被禁止看報紙,但他為了得知外界的資訊,向管理員要求看報。該管理員欣賞李敖的文采,願意冒險幫他,但要李敖寫詩相贈,李敖於是寫下了新詩〈忘了我是誰〉,向管理員交換報紙,這首新詩後來在許瀚君譜曲之後,成為著名的民歌。 李敖說:「劉德華不能說不帥,缺點是臉長得太『苦情』了一點,金城武帥多了,但金城武的缺點是他擁有「可惡的日本人」血統。」但李敖在《魯豫有約》時,又說他覺得劉德華「不好看」,因為臉太「苦相」,陳魯豫則說劉德華很英俊,驚呼連連。李敖也在微博上開金城武玩笑,說他長得「奸夫相」。 李敖公開支持駐外的新聞局官員郭冠英,郭冠英是李敖的好友,以筆名范蘭欽發表辱台言論,後因曠職、瀆職、而遭免職。李敖說:「郭冠英很有才,被台獨人士害慘了。」於是包了一個1,000美元的紅包予郭冠英。郭冠英表示:「我很不高興,因為李敖跟我的交情,這個錢太少了!他的應該是以10萬美元起價。」 李敖在2013年4月1日愚人節曾爆出烏龍死訊,但隨後證實該日死去的是其好友陳文茜的一條狗,該狗名為「李敖大哥大」。 李敖曾公開爆料,曾收到中國國民黨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私下的新臺幣兩百萬元現金,並提出自己贈與超過市價新臺幣兩百萬元的名畫給王。 李敖與藝人小S鬧官司時,以小S邀請他上《康熙來了》五次,作為撤銷告訴之條件,並宣稱要幫《康熙來了》衝收視率。然而因收視率並沒有提升,結果只來了該節目兩次。 李敖著作《北京法源寺》報載200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時,他表示:“那根本不算甚麼,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的文學教授和語言學教授都有提名資格,瑞典學院每年都會收到數百個提名,但最終還是要看被提名的小說到底怎麼樣。”他同時也評價到:“在歷史上,諾貝爾獎的頒發經常不公正,托爾斯泰沒有當選是遺憾,毫無資格的賽珍珠當選是錯選。而且,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歷來不給中國人文學獎,不承認語言隔閡的原因,只認定我們沒有世界級的作品,這是有偏見的。” 逝世 2017年初李敖被診斷出罹患脑肿瘤,該年五月底因接受放射性治療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而感染急性肺炎,一度病危,所幸最後康復。李敖的經紀人鄭乃嘉在2017年6月13日公開一封「李敖親筆信」,信中表示想在人生最後時間,和家人、友人與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但李敖逝世後,鄭乃嘉承認當時李敖因病重無力寫信,信件內容是他和李敖討論後由他代筆。 2018年3月18日上午10時59分,病逝於台北市北投區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壽83歲。李敖病逝後,文化部部長鄭麗君表示李敖是黨外運動時代對抗兩蔣威權統治的重要人物,呈請總統府頒發褒揚令。李敖長子李戡對外表示:「後事務求從簡,婉謝褒揚」,聲稱依照李敖遺願。3月21日舉行簡易的家祭儀式後,遺體火化,骨灰安放新北市三芝區的龍巖白沙灣安樂園。 評價 中立評價 作家富察延賀於李敖逝世當天撰文表示:「很多人提及早年啟蒙於李敖大師的故事。傳統下的獨白,獨白下的傳統,雖然他在一九六零年代的台灣接續了新文化運動的大旗,繼續反傳統丶擁抱西化。然而骨子裡他一直具有某種傳統中國文人的特質,才子風流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則是機智圓熟的無根游士,遊刃有餘地周旋在各種政治勢力之間。 他被視為大師,恰恰是不出產思想家、而盛產遊士的中華土壤之果實;他能夠影響一兩代人,反過來說明今日的華夏世界在思想方面依舊不可救藥的孱弱和蒼白;他是民主自由的啟蒙家,凸顯了華夏世界古老專制威權傳統的厚重和凝固。」 負面評價 。 旅美華人作家何清漣和余杰曾稱李敖為「制度套利者」,余杰在其作品《來生不做中國人》中表示其認為聲稱一輩子不離開臺灣的李敖於2005年在開展神州文化之旅後,由反對國民黨的鬥士淪為諂媚共產黨的奴才。 2005年9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人士劉曉波批評李敖及抨擊神州文化之旅:「李敖是個患有畸形自戀狂的戲子文人,無論走到哪、也無論講什麼,他都忘不了貶低別人和抬高自己;那種自我炫耀的無恥勁頭,真是世所罕見。然而,罵遍天下的李敖,獨獨對中共及其領袖不罵反誇,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再到胡錦濤,從第一代誇到第四代;在《鳳凰衛視》上誇還不算,來到大陸也要繼續誇……李敖在台上向中南海的新舊權貴撒嬌,清華學生在台下向李大師撒嬌,李敖的表演就在台上台下的互媚中結束,堪稱『超級圓滿』……向權勢者和名流獻媚,早已變成中國人的第二本能了……更令我作嘔的是他近於無賴式的精明:為了讓肆無忌憚的媚相不太難看,他又在獨裁愛國主義的煽情中撒上點自由主義的味精。」 2005年12月27日,《黃花崗雜誌》發表一篇署名任詮的文章,批駁了李敖在位於中國大陸的數間知名大學演講期間所發表的一系列言論,並且指責李敖經常自吹自擂,而且言談虛偽,又不敢正面回應復旦大學師生所提出的質疑等等,作者亦引用某個不知名人士所説的説話,表示:「李敖在北大關於中共的表態是『擁抱專制』。他的言論是不是應該受到那麼大的重視?我表示很大的質疑。因為以我在臺灣的經驗,李敖的言論在臺灣社會根本沒有什麼影響。至少在知識界,沒有人把他的言論當成值得回應的言論去看待。」 同一天,《黃花崗雜誌》刊登了著名學者辛灏年所發表的演説文,文中尾段聲稱:「因為李敖一旦遇上了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的制度,一個高度文明的自由民主制度,他就根本沒有市場了,這個『五胎俱全』的禍胎,就一定會死的。他只是威權民主制度下的一個令人噁心的記錄,是大陸共產專制統治下一個令人生恨的玩偶,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中一個最壞的典型,卻必將成為真正自由民主制度下的一個死胎,並且永遠不再有『投胎』的機會。倘能如此,那才是中華文明之福。」 雖然對李敖的機智表達欣賞之意,但是富察延賀表示李敖並非真正的思想家,僅僅只是一個傳媒家:「他的有名,實際上和電視大眾媒體的興起有關,而電視更洞見了他是媒體人而非思想或文化大師的本質。」他進一步表示李敖是一個乘舊文明逐漸衰敗之機獲取名氣的網紅:「按照劉仲敬的説法,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生態位置。李敖在台灣,扮演的是日治時代已經積累出的土豪社會,在土崩瓦解的同時,游士突然佔據了舞台的中心。『游士的存在是舊文明毀滅的標誌,但不是原因。他們沒有再造文明的能力,卻一再高估自己的重要性。』 對於已經去世的人,上述這些看法並非不敬。反而,為尊者諱的糟糕傳統會製造出虛假而偉大的祖先偶像。 」最後富察延賀於文章的結尾提出一個關於李敖的問題:「嬉笑怒罵的人生,他的心靈真的自由嗎?就像他的思想是否自由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2018年3月22日,李敖逝世後不久,社評人彭振宣撰文指出李敖以中國傳統士大夫價值觀來評價美國和台獨派一事反映出他從未真正理解西方與東方在思想上的差異:「李敖拿了中國歷代評價王朝開創的價值觀套在台灣頭上,認為只有透過流血戰爭得來的政權才叫『得國最正』,所以他認為不敢發動流血革命的台獨,就跟歷朝那些謀朝篡位的竊國小人沒什麼不同。但李敖似乎沒注意到,很多具有台獨理想的人追求的不只是政治上的獨立,更是希望跳脫中國傳統的政治價值跟遊戲規則。」彭振宣認為李敖本質上與以自由民主主義價值觀評價中華傳統文化的著名作家柏楊相似,然而,柏楊所提出的意見雖然不夠客觀,但是他比李敖更受台灣人歡迎:「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少人在乎傳統中國政治在意的問題,更多是接受西方的共和、自由;左派、右派等政治脈絡的問題意識。'小中華'已經不復存在,因此李敖的主張越來越激不起台灣年輕人的興趣……相反的一個例子,是有陣子在台灣社會時常被拿來跟李敖並稱的柏楊。柏楊晚年潛心翻譯《資治通鑑》,在翻譯的過程中對史事有些心得的時候,會寫作《柏楊曰》。但柏楊的史論時常被學術界詬病的地方,就在於柏楊拿的往往是當代社會的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標準,去衡量古人作為的得失。這一點往往會被批評,柏楊拿古人根本沒有的觀念來苛責古人,是對古人不夠尊重……他的論述反而容易得到台灣社會的共鳴……相對的,李敖談自由民主只是一個手段,目的反而是希望能重新發揚中國古老的政治價值。」彭振宣認為由於李敖只把民主當作選賢的手段而非目的,因此晚年才會投向他眼中成功治理中國的共產黨:「對李敖來説,如果共產黨的威權可以出現賢能的領袖丶能夠肅清政府的貪腐,那威權有甚麼不好呢?如果威權可以達成民主這個工具達不到的效果,那自然可以換一個工具。」 彭振宣又引用了李敖在《傳統下的獨白》中所寫的一段文字:「好像愈是在青年時代前進的人,愈是在老年到來冥頑不靈的人。」最後彭振宣以對於李敖的偏向中立的負面評價作結:「李敖究竟是不是落伍,要看你站在哪種立場,就像我們也難以簡單評價民國後的康有為是不是落伍一樣。李敖在思想上(現實生活我不知道)大概無愧於一個堅持中國國族認同、傳統士大夫道德價值、中國本位問題意識的中國知識份子。但要是他今日回看自己的這段文字,不知道是不是更能體會康有為晚年的感受?」 選舉紀錄 節目主持 著作 李敖著作等身,曾於1999年出版40巨冊的《李敖大全集》。晚年原擬整理後期著作,編為《李敖大全集》第41-85冊,未成而逝。 獎項榮譽 李敖曾獲廈門大學、暨南大學、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等校頒授榮譽教授或客座教授,也獲得新浪微博「2011年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獎」。 |- |1997年 |《李敖回憶錄》 |金石堂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 | |- |1997年 |《李敖回憶錄》 |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非文學類) | |-
體育活動 阿昌族民間體育活動豐富多彩,蕩鞦韆、賽馬、賽馬、射擊、武阿昌刀等項目頗為盛行。 禮儀 阿昌族人講究禮貌,尤其是對老年人非常尊敬。 主要节日 窝罗节(农历正月初四)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泼水节 会街节(农历九月中旬,现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前后的三天) 嘗新节 宗教信仰 阿昌族的宗教信仰有地區性的差異:戶撒地區的阿昌族人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梁河地區的阿昌族則仍然保留原始宗教信仰,相信萬物有靈。 經濟發展 阿昌族居住於云南西部的山區,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梁河地区的“毫安公”被称为“水稻之王”。制造的铁器也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 注釋 參考資料 新華網——阿昌族 《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02.
阿昌族人一般居住在磚瓦、木石搭建的四合院二層樓房中,正屋住人,廂房樓上堆放雜物,樓下養殖牲畜。 饮食 阿昌族人饮食以大米为主,除此之外还有薯类、玉米、蔬菜、肉类等,嗜食酸性食品。特色食品有过手米线、苏子粑粑等。 服飾 阿昌族的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裤脚短而宽。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已婚婦女則要戴上“屋擺”(高包頭)。梁河地区的妇女一般穿红色或蓝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用黑布裹包头,高达约 0.3公尺,包头顶端左侧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阿昌族人喜欢用花作饰物,因为花被阿昌族视为品性正直、心灵纯洁的标志,头上、胸前、腰部小腿处基本都有缀饰鲜花或毛绒线花。 體育活動 阿昌族民間體育活動豐富多彩,蕩鞦韆、賽馬、賽馬、射擊、武阿昌刀等項目頗為盛行。 禮儀 阿昌族人講究禮貌,尤其是對老年人非常尊敬。 主要节日 窝罗节(农历正月初四)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泼水节 会街节(农历九月中旬,现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前后的三天)
數學與自然科學的差異在於,自然科學中的物理理論是通過實驗測試的,而數學語句則是由數學證明支撐的,而這些證明可以被數學家“客觀”地加以驗證。如果數學家相信(通常是因為其某些特例已在某種程度上得到證實)某一語句為真,但該語句尚未被證明為真或證明為假,則稱該語句為猜想,而非一個已被證明為真的定理。 即使是在理論物理學中,一旦人們發現了有關物理世界的新的信息,其理論就有可能發生改變。相比之下,數學則以另一種方式改變:新觀點並非否定舊觀點,而是被用來將既有的觀念推廣,以便解釋更多現像。例如,單變量微積分被推廣為多變量微積分,再被推廣為流形上的分析。代數幾何從經典到現代形式的發展便是一個極好的例子:觀點發生重大的轉變,而既有的證明則絲毫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儘管一個定理一旦被證明就永遠是正確的,我們對一個定理的真正意義的理解之深度,則是伴隨著圍繞著該定理的數學理論的進步而增長的。一旦一個定理的使用範圍被擴大,數學家們便感到它被更好地理解了。例如,關於非零整數對素數模同余的費馬小定理被推廣到關於不可逆數對非零整數模同余的歐拉定理,後者又被推廣為有限群的拉格朗日定理。 趣聞 在可考歷史中年代最久遠的數學家一般公認是古希臘幾何學家泰勒斯。 史上著作與論文總量第二多的是十七世紀的著名瑞士數學家歐拉,他的紀錄一直到二十世紀才被匈牙利數學家保羅·埃尔德什打破。 数学家也是满怀感情的,如欧拉,他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他有13个孩子,他喜欢把最年幼的孩子放在膝上,而其他的孩子则围着他到处玩耍,正是这样的情况下,他创造并记载了许多伟大的想法,撰写了大量的书籍和论文,泽被后世。约翰·冯·诺伊曼,现代计算机和博弈论之父。他凭借自己照相存储器般的记忆力,身临其境地向未婚妻历数巴黎的风景名胜,最终赢得了芳心。 数学中也充满了悲剧。纳什—《美丽心灵》中主人公的原型,常年生活在幻想的孤独和烦躁中,老年时因为读博士期间的几篇论文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最终得到人们的认可。其实他在纯数学上许多工作要更加深刻和具有开创性。维纳,著名的维纳随机过程,一个少年天才和数学巨匠。正是他父亲造就了维纳的天才,同时也完全摧毁了他儿子的自信。 参看 数学家列表 計算員 数学笑话 《一个数学家的辩白》 《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 《数学巨匠:从欧拉到冯·诺伊曼》 :Category:数学题材电影 数学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参看 数学家列表 計算員 数学笑话 《一个数学家的辩白》 《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 《数学巨匠:从欧拉到冯·诺伊曼》 :Category:数学题材电影 数学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MacTutor數學歷史庫 ,非常詳盡的數學家傳記。 數學家族譜計畫 ,可以查詢數學家的師承源流。
据史料记载,1320年,元朝派人到“龙牙门”()寻找大象;1325年,龙牙门派使臣到中国。而“龙牙门”就是今天的岌巴港(),位于新加坡南岸的海峡中。 1330年,中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首次来到新加坡,并在所著《岛夷志略》一书中将之称为“单马锡”,并留下“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单马锡,一月不下”的记录。1365年的《爪哇史颂》把新加坡叫做“”,而绘制于1430年(明代宣德五年)的《郑和航海图》则称新加坡为“淡马锡”,类似的名字还出现在同一时期的一份越南文献上。显然,无论是“单马锡”、“淡马锡”、还是“”,都是爪哇語”(海城)的对音,源自梵文“”(黄金)。直到14世纪末,其梵文名字“”(狮城)才首次出现。 新加坡王国时期 滿者伯夷時期 暹罗(今泰国)以及位于爪哇岛的满者伯夷(Madjapahit)曾争夺着新加坡的控制权。根据马来文献《马来纪年》的记载,新加坡在一次与满者伯夷的战争中失败。因而於14世紀末被滿者伯夷統治數十載。 馬六甲時期 當時三佛齊被满者伯夷国攻占,三佛齐王子拜里米蘇拉由巨港逃至淡马锡,杀了当地的暹罗摄政王,并自己宣布成为新加坡的新统治者。五年后,他因暹罗的威胁而逃亡马来半岛上的麻坡,然后到了马六甲,建立马六甲苏丹王朝。新加坡自始成为该苏丹国中重要的一部分,於15世紀初至16世紀初被馬六甲統治。 柔佛王朝時期 在1511年以前,柔佛是马六甲王朝领土的一部份。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柔佛王朝因此而成立,新加坡屬其統治。1613年,亞齊蘇丹國入侵柔佛,焚毀新加坡河河口的據點。此后两个世纪内没有关于新加坡的史料。 开埠 18世纪中叶,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在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他们于1786年和1819年分别在槟城和新加坡建立贸易站。 1818年末,印度总督哈斯丁勋爵(),决定授权明古连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1819年1月29日,莱佛士在考察附近岛屿后登陆新加坡。第二天,他就与天猛公签订初步的协定,在当地建立一个贸易港。虽然天猛公是实际的统治者,新加坡仍是柔佛-廖内-龙牙马来苏丹国的一部分。柔佛苏丹阿都拉曼在前一年已经和荷兰人签订条约,他的王国其实已经处于荷兰的统治之下。显然莱佛士面临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但是,莱佛士知道柔佛内部对这位新苏丹的合法性有很大的分歧。阿都拉曼只是前一位苏丹的小儿子。莱佛士成功地将被流放的长子东姑胡申偷渡回新加坡。1819年2月6日,莱佛士宣布东姑胡申成为受大英帝国所承认的柔佛苏丹。一份新的正式条约签署,授权英国在新加坡合法地设立工厂,被視為正式開埠。该举动遭到荷兰的马六甲以及爪哇总督的强烈抗议。 在1819年8月之前,英国政府并不知道莱佛士与荷兰人的冲突。而当他们知晓时,新加坡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一块殖民地。而且,英国曾经在拿破仑战争中对荷兰施与援助。到1820年时,新加坡开始为英帝国产生利润,三年后,新加坡的贸易额已经超过槟城。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地得到确立,2个新的条约正式签署。 第一个是1824年3月的《英荷條約》。根据此条约,荷兰撤销所有对英国占领馬來半島、新加坡的反对意见,并将他们在马来半岛和印度的所有殖民地让给英国人。作为回报,英国同意将其在苏门答腊的明古连让给荷兰。两国在马六甲海峡中划出一条分界线,两国各自取其南北两端。英國也依此条约從荷兰手中获得马六甲。该条约也有效地削减柔佛苏丹国的影响力,它的国土被分成三份:位于马来半岛的柔佛(仍属苏丹管辖),新加坡(已经正式属于英国),和廖内群岛(由荷兰控制,今为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 第二个条约是8月与新苏丹东姑胡申和天猛公签订的,两个人同意将岛屿的管辖权让给英国,而因此他们获得更多的现金回报。 英属时期(1819-1942) 新加坡、马六甲和槟城这三个英国位于马来半岛的殖民地,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受到英属印度当局的管辖。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的政府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海峡殖民地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 随着1860年代中蒸汽船的发展以及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新加坡成为航行于东亚和欧洲之间船只的重要停泊港口。1870年代前后,随着当地橡胶种植业的发展,新加坡也成为全球主要的橡胶出口及加工基地。到19世纪末,新加坡获得前所未有的繁荣,1873年到1913年间,当地的贸易增长八倍。经济的发展也吸引区域内的移民。到1860年,人口已经增长到80,792,其中华人占到61.9%,马来人和印度人分别占13.5%和16.05%,其他人种,包括欧洲人,则占到8.5%。 殖民政府采取许多措施来解决新加坡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于1877年委派威廉·必麒麟出任华人保护府,照顾新加坡华族社群的需要,尤其是控制苦力(俗称“猪仔”)的非法贸易和阻止妇女沦为妓女。1889年,总督史密斯禁止所有的私会党。虽然如此,许多社会问题,如住屋短缺和卫生水平低下,一直到二战时仍未改善。1906年,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新加坡设立南洋分会;一时间,南洋华侨踊跃的捐款,间接支持该会的革命活动。 新加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唯一一起事件是1915年的印度兵起义。驻扎在新加坡的印度穆斯林士兵听说将被派去攻打奥斯曼帝国后,他们将兵营里的英国军官全部杀害,准备起义。殖民政府从缅甸和柔佛调来军队,才镇压起义。一战结束后,英国在新加坡斥资五亿修建一个海军基地。这个海军基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船坞,并储存着能够支持整个大英帝国海军六个月的油库。之后,政府又建一个空军基地,协助保护海军基地。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称新加坡为“东方的直布罗陀”。可惜的是,这个海军基地并没有任何战舰。英国的策略是将英国皇家海军全部驻扎在欧洲,在新加坡有需要时才遣航过来。 日佔时期(1942-1945) 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開啟。日本的目标是要通过攻占东南亚,来取得当地的天然资源,以应付自身的战争需要,而馬來半島是塊富產資源的土地(盛產錫、橡膠)。另外作為英國在東南亞的政治經濟中心,日軍必須要拿下新加坡才可以徹底把英國趕出東南亞。在日軍發動馬來亞戰役前,英国參謀认为日军无法穿过馬來半島浓密的森林,所以日軍會選擇从南部海域攻击新加坡;同时,英军也坚信新加坡是座堡垒,能够承受日军的攻击。 日軍於1941年12月8日(為珍珠港事件隔天)開始入侵馬來半島(史稱馬來亞戰役),首先在馬來半島北端暹羅領地北大年府登陸並且擊退駐守該地的暹羅憲兵,目標是向西南越過馬來—暹羅邊境進攻馬來半島西部地區,同年12月11日亦有一支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峇鲁登陆,這與日軍在暹羅的北大年府及宋卡港所實施的登陸行動相配合。英國皇家海軍派來Z艦隊包括航空母艦不撓號、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卻敵號、及4艘驅逐艦,該艦隊在戰爭爆發前已到達該區並由海軍上將湯馬鄞·菲利浦斯指揮,目的是攔截準備登陸哥打峇鲁的日軍,但是不幸地該艦隊航空母艦不撓號在途中擱淺,不得不回航,由於日軍擁有空中優勢,導致英國皇家海軍於1941年12月10日威爾斯親王號及卻敵號被日軍轟炸機在彭亨、關丹外海擊沉,這使得英屬馬來半島的東海岸門戶大開,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經此役後更無力對抗日軍的登陸行動。 日軍利用快報廢老舊輕型坦克快速地突破駐守在叢林裡面的英軍傘兵坑防線,因為在馬來半島上英軍連一台坦克都沒有,坦克被英軍參謀認為不適合在叢林地形作戰,故英軍在馬來半島上沒有配置坦克。當時擁有9萬餘人占人數優勢的馬來半島駐守英軍卻持續敗退,最后不得已只能撤至新加坡島,撤退時英軍順勢将连接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兩地的柔佛长堤炸毁、隔絕兩地,讓整個新加坡島瞬間變成一座要塞方便防守。1942年1月31日,战争开始仅55天,日军占领整个马来亚半岛。 1942年2月1日,負責指揮日軍的陸軍中將山下奉文採用聲東擊西戰術先派一部隊在新加坡島東北部假裝進攻,成功吸引駐守在該島上英軍的注意力,然後在新加坡島西北部的日軍趁機用充气皮艇渡过柔佛海峡并在裕廊登陆。日軍受到星华义勇军和盟军的联手抵抗,揭开新加坡保卫战的序幕。1942年2月13日,日军第18师以猛烈火力攻打鸦片山,爆发鸦片山战役,是为日军攻打新加坡最激烈的一次战斗。由于日军第一次攻击失败,战亡400人,所以决定乔装成英国印度兵。守军于鸦片山上、仅剩42人的第一马来军团的阿南·宾·赛迪上士识破敌人的诈术,对日军展开攻击。最后,马来军团寡不敌众,全部阵亡,阿南上士遭俘虏。日军为了泄愤,把阿南的四肢砍掉,并将他用麻袋装起来倒挂在树上,用刺刀朝他刺了几十刀。阿南死时仅27岁。 1942年2月15日(时值农历新年),英國陸軍白思华中将向大日本帝国陆军的山下奉文中將簽署無條件投降同意書。新加坡島上總數約12萬餘人的英軍頓時成為俘虜,負責進攻的3萬人日軍卻只有9千6百餘人戰死或失蹤,日軍以大約8個星期的時間就成功佔領馬來亞半島跟新加坡,当中许多被俘英軍士兵遭遣送到缅甸、日本、朝鲜、满洲国等地修盖铁路。之后,日本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行政上称作“昭南特别市”。同年2月18日至25日,为报复星华义勇军和先前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的新加坡华侨,日军开展以“大检证”为名的肃清行动,并分别在大坡、小坡、芽笼、后港、裕廊等几个区域进行。最后,日军抓走约二万多人,当中绝大多数都被带到偏远的海边予以集体枪杀,剩下则被送到暹羅做苦工、建造“死亡铁路”。 日军还勒索南洋华侨,要华侨交出五千万元俸纳金。山下奉文当时给的理由是:“华侨支持重庆政府抗日,这笔俸纳金,是你们向日军赎罪的买命钱。”日本人成立南洋华侨协会,要七十多岁的华侨长老林文庆博士担任会长,并要他以协会的名义去筹钱。新加坡要负责一千万元。 由于资源严重缺乏,米价从一斤五元涨到五千元。于是,日本军政府定量供应粮食,成人每月可领4.8公斤,儿童2.4公斤,致使许多民众不得不在自家花园里种植木薯、番薯、香蕉等农作物。同时,政府也发行新的军用票(俗称“香蕉票”),使其与殖民地时代的叻币同值使用。可是随着军政府的滥印钞票,其价值贬到100叻币可换2380元军用票。讽刺的是,日军投降日是华人的中元节,许多人索性将军用票当作冥纸,烧给先人鬼魂。 随着日本投降,新加坡人民无不高兴。由于英军尚未抵达新加坡,这里仍由日军管理。但是日本的战败导致这些原本作威作福的士兵失去威信,新加坡已经差不多进入无政府状态。当年替日本人做汉奸的人都遭到仇杀;商店遭洗劫一空;日本军营遭焚,民不聊生。最终,1945年9月12日,在政府大厦举行受降仪式。代表新加坡的是东南亚联军总司令路易斯·蒙巴顿将军,日方则本来是由南方日军总司令寺内寿一签字,但是因为他在西贡病倒,所以改由马来亚区总司令坂垣征四郎代替。 虽然英军的回来受到人民的欢迎,但是他们的威信已大不如前。在人民的眼里,他们已经不是那么至高无上。 迈向自治与合并(1945-1963) 1945年9月,英军重返新加坡,英国开始实行军事管治。1946年3月,军管结束,海峡殖民地也正式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而槟城和马六甲则成为马来亚联盟的一部分。1948年,槟城和马六甲成为马来亚联合邦的一部分。 战后的新加坡已经与战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总督的权力被分散,一个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组成立。该体系于1947年7月变为两个分开的行政及立法会议。虽然总督依然拥有很大的权力,但是人民已经有权选出立法会议中的6名成员。 1948年6月,由于马来亚共产党企图使用武力夺取马来亚及新加坡的政权,新加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持续长达12年。到1953年底,英国政府任命一个由蓝带尔爵士率领的考察组重新评估新加坡的宪法地位,并提供相关建议。政府最后接受蓝带尔的建议,并最终修改新加坡的宪法,赋予新加坡更大程度的自治。 1955年的选举是新加坡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新的登记制度使原本只有75,000人的合格选民增加到三十万人。而且华人选民的数量首次大幅度增加。最后,劳工阵线取得10个席位。大卫·马绍尔于1955年4月6日成为新加坡的首任首席部长。他领导的劳工阵线与巫统及马华公会组成联合政府。 马绍尔在作为首席部长期间受到许多困难。1955年5月,福利车厂事件爆发。林清祥和方水双等工会领袖要求福利巴士公司加薪,在公司拒绝后开始暴乱,焚烧车厂内的巴士。这场暴乱还获得新加坡的华校的支持。最后政府动用水炮和催泪弹才驱走暴民。在1955年期间,共产党人共发动275起示威活动和暴乱。 在与伦敦政府关于新加坡完全自治的宪制谈判破裂后,马绍尔于1956年6月6日辞职,由劳工部長林有福出任新的首席部长。1957年3月由林有福組成代表团,成功在伦敦与英国达成协议:英國政府同意让新加坡作为一個自治邦,在大英國協之內實行自治,和给予新加坡更多权力等。1958年5月28日,双方在伦敦正式签字。 1959年,新加坡取得完全自治。同年5月30日,新加坡第一次举行大选,选举第一届完全民选的立法会的51名成员。人民行动党在选举中获得43席,成为最大党。同年6月3日,新加坡宣佈實行內部自治。同年6月5日,新加坡最后一任总督顾德爵士宣布新宪法生效,新加坡成為自治領,他本人續任首任自治邦元首,李光耀則是成为自治邦总理。 新政府成立后,李光耀决定释放被林有福政府关在樟宜监狱的亲共政治犯,如林清祥、蒂凡那、方水双等人。他们在出狱后,都表明接受行动党现任中央委员会的领导。 1961年5月27日,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砂拉越和北婆罗洲(沙巴)联合起来组成联邦。这是因为随着新加坡政局不稳定,东姑害怕新加坡有朝一日会被共产党人占据,利用新加坡作为基地对马来亚展开行动,使马来亚之前对抗马来亚共产党成果功亏一篑。 人民行动党支持合并,但是党内亲共人士怕合并会对他们不利,所以林清祥等13人脱离行动党,成立社会主义阵线,反对合并。对此,李光耀决定在1962年9月1日举行全民投票。选票上有三个选项: 我支持合并,新加坡获得劳工、教育和其他议定事项的自主权,同时新加坡公民自动成为马来西亚公民。 我支持全部及无条件的合并,新加坡应以一州的地位,根据马来亚联合邦的宪法文件,与其他十一州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合并。 我支持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条件应不逊于婆罗洲地区所获得者。
战后的新加坡已经与战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总督的权力被分散,一个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组成立。该体系于1947年7月变为两个分开的行政及立法会议。虽然总督依然拥有很大的权力,但是人民已经有权选出立法会议中的6名成员。 1948年6月,由于马来亚共产党企图使用武力夺取马来亚及新加坡的政权,新加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持续长达12年。到1953年底,英国政府任命一个由蓝带尔爵士率领的考察组重新评估新加坡的宪法地位,并提供相关建议。政府最后接受蓝带尔的建议,并最终修改新加坡的宪法,赋予新加坡更大程度的自治。 1955年的选举是新加坡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新的登记制度使原本只有75,000人的合格选民增加到三十万人。而且华人选民的数量首次大幅度增加。最后,劳工阵线取得10个席位。大卫·马绍尔于1955年4月6日成为新加坡的首任首席部长。他领导的劳工阵线与巫统及马华公会组成联合政府。 马绍尔在作为首席部长期间受到许多困难。1955年5月,福利车厂事件爆发。林清祥和方水双等工会领袖要求福利巴士公司加薪,在公司拒绝后开始暴乱,焚烧车厂内的巴士。这场暴乱还获得新加坡的华校的支持。最后政府动用水炮和催泪弹才驱走暴民。在1955年期间,共产党人共发动275起示威活动和暴乱。 在与伦敦政府关于新加坡完全自治的宪制谈判破裂后,马绍尔于1956年6月6日辞职,由劳工部長林有福出任新的首席部长。1957年3月由林有福組成代表团,成功在伦敦与英国达成协议:英國政府同意让新加坡作为一個自治邦,在大英國協之內實行自治,和给予新加坡更多权力等。1958年5月28日,双方在伦敦正式签字。 1959年,新加坡取得完全自治。同年5月30日,新加坡第一次举行大选,选举第一届完全民选的立法会的51名成员。人民行动党在选举中获得43席,成为最大党。同年6月3日,新加坡宣佈實行內部自治。同年6月5日,新加坡最后一任总督顾德爵士宣布新宪法生效,新加坡成為自治領,他本人續任首任自治邦元首,李光耀則是成为自治邦总理。 新政府成立后,李光耀决定释放被林有福政府关在樟宜监狱的亲共政治犯,如林清祥、蒂凡那、方水双等人。他们在出狱后,都表明接受行动党现任中央委员会的领导。 1961年5月27日,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砂拉越和北婆罗洲(沙巴)联合起来组成联邦。这是因为随着新加坡政局不稳定,东姑害怕新加坡有朝一日会被共产党人占据,利用新加坡作为基地对马来亚展开行动,使马来亚之前对抗马来亚共产党成果功亏一篑。 人民行动党支持合并,但是党内亲共人士怕合并会对他们不利,所以林清祥等13人脱离行动党,成立社会主义阵线,反对合并。对此,李光耀决定在1962年9月1日举行全民投票。选票上有三个选项: 我支持合并,新加坡获得劳工、教育和其他议定事项的自主权,同时新加坡公民自动成为马来西亚公民。 我支持全部及无条件的合并,新加坡应以一州的地位,根据马来亚联合邦的宪法文件,与其他十一州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合并。 我支持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条件应不逊于婆罗洲地区所获得者。 选票上没有反对合并的选项,社阵只能要求人民投空白票。最后71%的人支持第一个选项,只有26%的人响应社阵号召,投空白票。1963年2月,李光耀在英國及馬來西亞支持下,發動冷藏行動,多位社會主義陣線人士遭逮捕下獄。9月16日,马来西亚成立,领土包括新加坡、马来亚、砂拉越和沙巴。文莱因为国内发生叛乱活动而拒绝合并献议。 印尼和菲律宾反对合并。印尼总统苏卡诺对北婆罗洲地区有野心,同时认为马来西亚的成立是英国帝国主义的表现。1963年1月20日,苏卡诺开始对马来西亚展开“对抗”。菲律宾政府认为沙巴是属于苏禄管辖,因此应该是菲律宾的领土。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后来承认沙巴是马国的。但是印尼的对抗活动到1966年8月苏卡诺被推翻后才结束。 英国1956年主张在远东部署核武对抗共产势力,1958年决定在新加坡秘密兴建核武库,1962年送原子弹到新加坡,次年投掷训练。军事评论员黄东认为,60年代印尼总统苏卡诺亲共,英国在新加坡部署核武制衡印尼。 马来西亚时期(1963-1965) 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联邦政府发生矛盾,对治国方针也有不同的看法。1963年12月21日,新马政府之间第一次发生公开矛盾。首席部长李光耀批评马来西亚的年度预算案没有给予提升社会状况足够的预算。新加坡在合并前,和马来亚政府谈判时,就提到设立单一市场。马来亚政府当时也同意在合并后逐步实行单一市场政策,条件是新加坡要给砂拉越和沙巴贷款一亿五千万元,在15年内还清。新加坡因此希望在合并后能够加强贸易。但是,由于印尼实行对抗,使得新加坡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联邦政府也没有实行单一市场的进展,于是新加坡决定延迟贷款。双方都称对方在拖延时间,不遵守承诺。新加坡的商人也开始投诉联邦政府歧视他们,没有给他们和其他州属一样的利益,反而对他们实行固打制。 双边经济的矛盾在1964年12月,联邦政府要求新加坡将上缴联邦的税收从40%增加到60%后升温。当时马国财政部长陈修信说这是因为印尼的对抗活动而导致军备预算案增加。新加坡则认为这对自己不公平,因为其他州属并没有因此增加缴税。 同月,联邦政府宣布将关闭新加坡的中国银行分行,原因是中国银行在资助马来亚共产党的武装活动。由于该银行对新中贸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新加坡极力反对。但是,联邦政府还是宣布要在1965年7月关闭银行。 两地在政治上也有冲突。1963年,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参加新加坡州选举。然而,联盟不仅未添一席,原本控制的芽笼士乃、甘榜景万岸和南部岛屿这三个选区也被人民行动党夺取。事实上,这场大选不像是联盟和行动党的竞争,更像是社阵和行动党的竞争。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对此表示非常失望,甚至亲自来新加坡表达不满。联盟原先以为新加坡的马来人会支持他们,结果大失所望。 1964年,行動黨参加联邦选举。他们认为既然联盟可以在泛马来亚的名义下参选,行动党应该也可以这么做。从一开始,行动党只表达对马华的挑战,而不是巫统。行动党认为他们如果在联盟内会比马华更有作为。然而,巫统把行动党的参选看成对国内马来人的统治地位的挑战。最后,行动党由蒂凡那赢得一席,成为马国会最大反对党(行动党在新加坡州议席有12个,总共有13个议席)。巫统和行动党的冲突加深。而此時期在馬來西亞其他州屬的行動黨黨部,正是今日民主行動黨的前身。 巫统内部一些激进的领袖开始抹黑行动党,说行动党的政策导致许多马来人流离失所,贫困和低教育,是个华族政党。新加坡的华人和马来人原来的和睦也开始淡化,种族冲突最后于1964年7月21日,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在芽笼爆发。当天,25000名马来族游行者本来是要沿着芽笼路走到一所清真寺,路上由于有一群人走散,华族警员于是叫他们归队。那群马来人不满,就将他痛殴一顿。消息传出去后,华人开始在街上殴打马来人,种族暴乱开始。政府开始从联邦政府请来镇暴警察,但是由于警察偏袒马来人,当解严后,有23人死亡,454人受伤。馬來西亞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新加坡州首席部长李光耀、馬來西亞副首相阿都拉萨都来新加坡巡视,安抚民心。 然而,1964年9月,由于印尼特务的挑拨离间,新加坡又发生种族暴乱。印尼特务将一名马来族三轮车夫谋害后逃走,马来人认为是华人幹下的,所以展开报复行动。共有12人死亡,109人受伤。巫统内的极端分子将李光耀比喻成马来西亚的公敌。双边关系持续恶化。 新加坡独立 1965年5月,行动党和其他主要的反对党成立馬來西亞人民團結總機構,要求建立“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巫统党内激进人士非常不满李光耀的行为,甚至要求东姑将他逮捕。东姑阿都拉曼怕纷争将会进一步恶化,决定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1965年8月9日,马来西亚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同意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李光耀為此落淚。新加坡共和国正式成立,李光耀为總-{}-理,尤索夫·伊萨为总统。 新加坡共和国(1965至今)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後,由于担忧印马对抗中印尼可能进行攻击,以及马来西亚内部巫统保守派反对分离协议而使得新加坡沦为傀儡国或以不利的协议再度融入联邦的威胁,新加坡积极寻求国际承认,并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联邦。1967年8月8日,新加坡协助成立东盟组织。 作为一个蕞尔小国,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除了主权纠纷,其它重要的问题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与天然资源短缺。失业率当时高达12%。社会主义阵线当时也宣布进行民主抗争,抵制议会,动乱随时会发生。 新加坡开始一连串的措施,发展工业及经济。于1961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重视新加坡的制造业。裕廊工业区于1968年成立,除此之外在加冷、红山和大巴窑等地也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同年,经济发展局重组,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该年成立。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作为世界主要的港口,新加坡成功吸引著名的石油公司,如壳牌公司和埃克森美孚,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国。为了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工作团队,新加坡教育部决定使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住房问题被放在首位。1961年,河水山的平民窟发生大火,多达16000人流离失所。建屋发展局负责建筑所有的政府组屋,廉价提供给民众。直到今天,建屋发展局仍然为新加坡建造组屋和新镇,超過80%以上的居民居住在组屋里。 进入1980年代的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政局稳定。失业率低至3%,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8%。这时的新加坡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晶片制造业以及其它高科技产物以和邻国的廉价劳动力抗衡。樟宜机场于1981年开幕,新航也成为区域主要航空公司。旅游业和服务业蓬勃发展。 然而新加坡政治舞台却被人民行动党所主宰。从1966年到1981年,人民行动党甚至占据整个国会。执政党经常利用各种司法程序,压制反对派的声音。比较著名的反对党政治人物包括J.B.惹耶勒南和徐顺全(同样也因诽谤被判破产)。 八十年代,总理李光耀以年青一代选民在投票时,往往不太重视在国会里维持少数种族代表的重要性為由,提出集選區的構想,把原有單議席單票制的選舉制度,改為兩種選區的選舉制度,一種為單議席單票制選區,一種為中選區有四至六席,候選人中必須至少有一人属于少数族群,以名單投票制,贏者全取該選區所有議席。這就是所謂集選區制度。有人認為,集選區制度對反對黨不利,集選區制度從1988年選舉集選區設立至2011年選舉,反對黨沒有從集選區得到席次。同時,李光耀政府設立「非選區議員(即委任議員)」的制度,如國會內反對黨民選議員少於某個數字,可以委任反對黨的人出任非選區議員,補足這個數字,但非選區議員在国会中可以自由发言,不能对宪法修正案、拨款法案或补充拨款法案、关系到政府的财政法案以及对政府提出不信任等的动议,投票作出表决。以上兩種制度,被視為人民行動黨進一步壓縮反對黨空間的政策。 1990年李光耀卸下总理職務,由吳作棟繼任总理,2004年吳作棟卸下总理職務,由李光耀的兒子李显龙繼任总理。 2006年5月6日,由总理李显龙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胜利,在总共84个议席中获得82席,另外2个议席仍被新加坡工人党和新加坡民主联盟所保留。 2011年由总理李显龙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胜利,保住執政權,而新加坡工人党既保存自己現有的一個單議席選區的席次,現任議員劉程強轉跑道出戰阿裕尼集選區,成功擊敗人民行動黨外交部長楊榮文的團隊,攻下一個集選區。為新加坡史上第一個由反對黨當選的集選區。 参考资料 相关文献 (元)汪大渊著《岛夷志略》,中华书局,ISBN 7-10102028-7 W。W。 Rockhill tr.《Description
祖父温瀛士(1895年—1960年)。温瀛士曾任天津县区督学和天津民立小学校长。 温瀛士其弟温瀛举(后称温朋久)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司长。 溫氏家族世居天津市郊北辰区宜興埠鎮的溫家胡同8號,相傳溫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1948年底,温家宝一家迁往天津市区。温家宝的名字是其祖父温瀛士起的。 宜兴埠温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在清代中叶合族300余口,名人有咸丰三年(1853)武状元温长涌,山东登州总兵温长溥,新疆都督温世霖,日伪天津特別市市長溫世珍等。 温祖上是从山西移居并认祖归宗投靠天津宜兴埠温家,但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温世霖资助温瀛士开办“宜兴埠普育女学堂”,并亲任董事长,这些费用全部出自温世霖家。 参见 胡温体制(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纽约时报报道温家宝家族财富事件 四万亿投资计划 東交民巷17號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高新 著:《温家宝传》(A Biography of Wen Jiabao),香港明镜出版社。 出版社 1-932138-13-7 杨韵、方延鸿 著:《温家宝变阁》(Wen Jiabao: Reforming the Cabinet) ,香港明镜出版社。ISBN 1-932138-62-5 刘钺声 著:《温家宝全传》,香港明镜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ISBN 978-962-8744-50-3 余杰 著:《中国影帝温家宝》(The Best Actor of China),香港新世纪出版社。ISBN 978-988-19430-2-6 外部链接 新华网—领导人活动报道集—温家宝 中国数字时代温家宝新闻专辑 人民网—什锦八宝fans圈 (2008年温家寶訪問各地圖集) |- |- Jiabao
非公经济36条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有制经济三十六条”),保护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 陈良宇事件 2006年,温家宝就任国务院总理期间,借“违规动用社保基金投资”为名罢免并惩处了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并宣称“社保基金是高压线”。2007年,国务院将社保基金投入目前高速红利中的京沪高铁,试点成功,并以此推广。在成功扳倒陈良宇之后,温家宝的经济政策才勉强得走出中南海,然而地方势力过于庞杂,利益集团相互交织,多数改革未得到落实。 中国房地产泡沫 2003年,温家宝推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收拢土地放贷,抬高土地价格。但是他亦颁布国务院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突然将房地产业规划成“支柱产业”,导致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疯狂滋长,仅仅几年内,房价暴涨5到10倍。截至2009年年底,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均价已从其初任上的4,000元左右疯涨到了2万人民币一平米。 普世价值争论 2007年2月26日,新华社罕有地发表以他个人名义署名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的5000字政策性宣示文章,指出“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但遭到全国政协副主席、社科院院长陈奎元在社科院改革座谈会上的批评。 外交成果 外交方面,2005年温家宝访问印度,宣布与印度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应温家宝邀请,印度总理辛格于2008年1月回访中国。 在2007年4月10日至13日,他到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是次行动被称为“融冰之旅” 并在日本立命馆大学切磋棒球技艺。发表了中日两国承认彼此为“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新闻公报;并首次与明仁天皇进行会谈。 第十一届总理任期 温家宝被2008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连任国务院总理。任期內中国大陆的物价普遍上涨,但粮价一直保持平稳。 多次慰問災區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温家宝慰問灾区。 2008年汶川大地震69,227死17,923失蹤。温家宝赴灾区指挥,在學校黑板写下“多难兴邦”成為著名一幕。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温家宝探視北京醫院病童。2010年發言:“一个三鹿奶粉,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网民们大概不知道。我们普查了受到奶粉影响的儿童达到3000万,国家花了20亿。同时,给受到奶粉影响的儿童上了保险,为期20年。这个教训应该说是很深刻的,不是一个企业,也不是一个地方,是我们整个民族应该汲取的。” 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40死172傷,温家宝慰問家屬:“跟大家说句心里话,我刚才听到有人为理赔款而争执感到非常难受,因为人的生命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遇难者家属还是讲道理的,说我们要命,不要钱,应该说我们无言以对。” 有关“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2012年3月人大記者會上温家宝說:“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产生了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问题。我深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2011年9月14日,温家宝在达沃斯论坛表示:“一个执政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并且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需要改变以党代政,把权力绝对化和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为此,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2010年8月21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温家宝讲话:“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不仅会葬送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宝贵的发展机遇,窒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而且违背人民的意志,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 2008年9月30日,温家宝在世界经济论坛受访,记者拿出当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温家宝于1989年天安门事件中陪同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看望学生的照片,并询问温家宝从中学到了什么时,温家宝回答:“中国在经济改革的同时亦需要政治改革,因为我们的发展需要全面的发展,改革亦需要全方位的改革。”。 四萬億投資計劃 2008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用於應對2008國際經濟危機、穩定經濟的一系列財政,貨幣等政策(大體分為十個大類),總規模約4萬億元人民幣,約合5,860億美元。 外交 2009年10月4日至6日,访问朝鲜,是自1991年李鹏后,中国政府总理十八年来的首次访问。温家宝在抵朝首日即签订多项经济援助协议。韩联社认为,这次援朝项目大约价值2,000万美元。 重庆王立军事件 2012年3月人大,温家宝在记者会对王立军事件表态:“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这是王立军事件发生后,中共最高层领导人的表态。在温家宝表态后的第二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免职。 海峡两岸大三通 2008年3月1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台灣媒體就兩岸經貿往來和即將舉行的台灣領導人選舉,詢問溫總「是否會對台灣釋出更多的經貿優惠政策」。溫家寶再次提到了盡快實現直接「三通」對於兩岸經貿往來的意義,並表示「為了台灣同胞的利益,我們甚至願意作出必要的犧牲」。他最後充滿感情地說:「我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我腦子裡總是在想,『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們將繼續擴大同台灣經貿交流的範圍,包括投資、貿易、旅遊、金融,提高合作的層次。」 退休 2012年11月15日,温家宝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后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2012年11月20日,温家宝在泰国华人商会总部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他还有几个月即退休了,归隐林泉,但“总觉得似乎还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完,还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办好”;并引用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达心声,说明:为了追求真理,即使死九次也不后悔,为了自己的清白即使死也要死得诚实和正直。 2013年3月17日,70岁的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卸任国务院总理退休,由李克强接任。 退休生活 2013年10月16日,温家宝在央视推出的纪录片《习仲勋》中露面回忆习仲勋。 2013年10月24日,温家宝以老朋友的身份宴请了访华的时任印度总理辛格。 2014年7月8日,温家宝与来华访问的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共进早餐。 2015年5月12日,温家宝在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听课参观,中午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进入学校餐厅就餐。 2015年9月3日,温家宝出席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 2016年9月18日,温家宝抵达孝感北站,随后前往湖北省大悟县第一中学访问。同月27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作题为《我的大学》的新生讲座。 2017年7月5日至6日,温家宝到中国地质大学周口店实习站作地质讲座,并与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 2017年10月,温家宝在北京出席中共十九大。 2018年,溫家寶前往醫院看望前中共中央统战部长阎明复,并向他祝壽。
可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的考古工作发现,阿房宫从来就没有建成,仅是完成地基而已,而項羽入關中後,焚燒的是位於渭水北岸的秦咸陽宮,並不是一般認為的阿房宮(位於渭水南岸),考古學家在發掘原咸陽宮遺址時,發現了大量的灰燼和紅焦土,證明項羽確實曾縱火焚燒過咸陽宮。 驪山陵 秦始皇的另一个宏大工程就是花了三十餘年時間,修建自己的陵墓,後世稱為秦始皇陵(亦稱驪山陵),與阿房宮等大型工程一起,共動員了近七十萬人,陵墓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從渭水北岸的山嶽運取石料。由於驪山一帶盛產黃金,南面的藍田以盛產美玉聞名,故此被秦始皇視為風水寶地,因而定此為自己的長眠之地。 自秦以後,秦始皇陵即被人認識到其特異性,東漢蔡邕在其著作《獨斷》一書中,指古時並沒有祭拜墳墓的風俗,因為當時人們相信,人死後靈魂仍永遠存在宇宙間,所以並不將靈魂脫離後的遺體視為祭拜的對象。對死者的祭拜是在「宗廟」內舉行,直到秦始皇將「寢」從宗廟脫離,改置在陵墓旁,世人才有在陵墓外祭拜的風俗。漢承秦制,也在陵墓旁安置寢殿,還準備了讓死者生活舒適的各式各樣設備。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嬴政自從登基為王開始,便已著手在驪山營造陵墓,統一天下後,即徵召天下罪犯為他營造帝陵。鑿穿三泉,以銅製外槨(棺),墓內設計有如宮中一樣,表現出百官就位的模樣,至於絕品器皿及珍禽異獸等也從宮中移至墓室。墓室內點燃著以人魚油脂製成的蠟燭,祈願其永遠明亮不灭。 為了防止盜墓者進入,秦始皇下令工匠在墓室中裝設可自動發射的弩弓,並以水銀模擬天下河川及大海,以機關使之流動,如真實世界一樣。據推斷,由於水銀易揮發的特性,在墓室內注入水銀,彌漫的水銀蒸氣不但可令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爛,而且水銀蒸氣具劇毒,大量吸入可導致死亡,因此地宮中的水銀還可毒死盜墓者。 除此以外,《史記·秦始皇本紀》亦記載秦二世命人在秦始皇墓外栽种草木,从外边看上去好像一座山,並下令凡沒有子女的先帝(秦始皇)後宮妃嫔,都要殉葬;為了防止工匠盜墓,貪取墓室財寶,所有參與修造墓室的工匠,不待他們出來,就封閉墓門,被活埋在陵墓裏。據考證,秦陵西侧发现大量暴露在外的修墓人骸骨。 《古今圖書集成·坤輿典》引述史料《漢舊儀》指,李斯是秦始皇陵工程的主持者,他曾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關於「旁行三百丈」的意思,專家作出解釋,指修陵人从地宫向南挖巡游通道时,遇到了大砾石,最后不得不顺着砾石层改向挖掘,即所谓的「旁行三百丈」。 2006年,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率領一眾考古學家,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對秦始皇陵进行探测,查明地宫就在封土堆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與墓室均呈矩形状。至於墓室則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周圍建了一圈很厚的細夯土墻,即所謂的宮墻,東西長約168米,南北長約141米,南墻寬16米,北墻寬22米。 此外,考古學家亦發現秦始皇陵周圍地下存在規模巨大的阻排水渠,底部由厚達17米的防水性強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寬的黃土夯成,規模大到難以想象。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指,《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穿三泉”中,“三”其實是個概數,其實應該是指在施工過程期間遇到水淹,所以才修建阻排水渠,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有效保護墓室不遭水浸。 從商周到漢代,帝王的墓道通常都為4條,分別貫穿東南西北4個方向,這是尊貴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普通官員和百姓的墓道為一條或兩條,但考古學家發現,秦始皇陵只有東、西兩條墓道,這出乎考古學家的意料之外。 除此以外,秦始皇陵的封土堆體積龐大,堪称国内之最,但封土从何而来則尚無定论。儘管有文獻記載指封土堆「取土魚池」,但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质疑這個說法,指封土堆的土壤樣本含雜大量沙石,但取自鱼池里的土却是纯净的黄土,且粘性甚强,极少含有沙石,而且認為秦陵陵区地势南高北低,且落差很大,从山下的鱼池取土显然要费力的多。因此,取土于鱼池一说值得商榷。 另有專家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復土驪山」的說法,指封土堆其實是從墓穴中挖来,但經秦陵陵区高光谱遥感探测,在秦陵南部的骊山脚下发现了一处南北走向串珠状的巨型凹陷。经实地勘查,这个深达30米的巨型凹陷有明显人工挖掘的迹象,而凹陷的土质也与封土相同,這也是對封土堆由來的新推斷。 另一方面,中國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究員劉士毅指,秦始皇地宮內水銀含量的確存在異常,如果以水銀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話,正好與渤海、黃海的分布位置相符。若查明屬實,正好說明秦朝時期已經有對中國地理作出調查和研究,可說是新的歷史發現。 目前中國政府並沒有對秦始皇陵動土發掘的計劃,主要考慮到著手發掘後,極有可能出土龐大數量的歷史文物,而在尚未完全確立妥善的保存方法下,實在不宜發掘。 兵馬俑 秦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其中一部分。 兵馬俑是在1974年3月29日被陝西省臨潼縣村民楊志發、楊彥信、楊泉義等人發現,當時考古學家一致認為此遺跡規不會太大,但很快發現兵馬俑的規模比想象中要大得多。專家推測兵馬俑遺址呈長方形狀,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長六十二米,約埋藏七千多座與實物等身的兵馬俑。不過超乎預期的發掘成果,卻引來保存兵馬俑文物方面的困難。 當時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得悉發現兵馬俑坑的消息,即指示國家文物局與陝西省政府合作,迅速採取相關措施保護文物。因此挖掘工程暫時中止,在不損及遺跡的前提下,耗費近兩年時間在遺跡上矗立著一座橢圓形的巨蛋建築,並在1979年10月正式對公眾開放,命名為「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按照中國古代建築講求的對稱原則,在陵園的西門、北門和南門應也有兵馬俑坑,但考古人員多番實地勘查,一無所獲,對於兵馬俑坑置於陵園東側的原因,目前有多種說法,現摘錄如下,但以下說法目前尚無定論。 秦人葬俗坐西向東,兵馬俑置於陵園東側是顧及秦人的葬俗。 兵馬俑置於東側是表示秦坐西向東消滅六國,紀念戰爭勝利的意思。 兵馬俑面東,正是始皇陵正門在東的原因。 兵馬俑置於東側,正符合古代陰陽戰術中的「右背高山,左前水澤」,以防止敵軍兩側突擊,陵園其他三個方向的地形都無法符合此戰術。 開疆拓土 秦始皇在位期间还扩大了国家的疆土,疆域異常遼闊,北至河套和阴山,南至南越(即古時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至陇西臨洮,东则延伸到了辽东及朝鮮。 北伐匈奴 正當戰國七雄相互攻伐的時候,北方草原的匈奴、東胡及月氏亦相互牽制,未能全力南下干涉中原局勢,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居住在中國北方與西北草原的遊牧民族,隨即成為新生秦帝國的最大敵人。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32年),燕國人盧生向秦始皇獻上一本名為《錄圖書》的預言書,上面寫著「亡秦者胡」。根據這個「預言」,秦始皇認為最終滅亡大秦帝國的,是北方的胡人。當時北方草原的胡人當中,月氏和東胡都比匈奴強大,但因匈奴人的聚居之地是河套地區,對定都咸陽的秦帝國來說是最大的威脅,因此秦始皇決定遣兵征伐匈奴。 不過李斯卻指出,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也从来不储蓄粮食,極难征服。如果派兵輕裝前進,容易導致軍糧斷絕而全軍覆沒;如果携带大量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也是无济于事。對秦國而言,即使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圖,只會令中原百姓疲惫。遇到匈奴百姓,亦因擔心他們的忠誠而不敢役使他們。如果殺掉全部匈奴百姓,這又與君父自許的「君王」作為相悖,表明反對征伐匈奴。 秦始皇沒有接納李斯的意見,他下令將領蒙恬率兵三十萬人,沿著今日蘭州市至鄂爾多斯市一段的黃河,北伐匈奴,企圖奪取黃河河套以南之地。次年蒙恬攻佔河套以南地區,从榆中(今甘肅省蘭州市)沿黄河往东一直连接到阴山,划分成四十四个县,並設置九原郡,沿著黃河修筑長城,於險阻設置要塞。 其後,秦始皇又遣蒙恬渡过黄河去夺取高阙、阳山(即陰山)、北假一带地方,筑起堡垒,逐次向北推進勢力。當時的匈奴-{單于}-頭曼被迫北遷,秦軍在外奔波達十餘年,並屯駐在上郡一地,蒙恬之名威震匈奴。 據考證,秦軍迅速取勝的最大原因,就是普遍使用弩弓作遠程武器。持弩的秦騎兵射擊的準確度是匈奴人的弓無法比擬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擋不住弩箭強大的穿透力。對馬背上的匈奴騎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國著名的兵書經典《武經七書》指出,弩是對付古代遊牧民族的最有效武器。由於弩的結構過於複雜,對匈奴人來說,他們很難裝配或仿製。 為了充實河套以南新設郡縣的人口,秦始皇下令將罪犯遷移至新郡縣,當地被稱為「新秦」。當年(秦始皇33年下半年)在西方出現彗星,為不吉之兆,故此秦始皇再下令貶謫執法不公的獄吏往新闢之地,以修筑长城及戌守南越地区。 據主父偃在《諌伐匈奴書》所言,蒙恬所戍之地地勢低窪,而且是無法種植五谷的盐碱地,實在未能供給三十萬戍卒的兵糧,故此必須仰賴內地的補給。為了從黃腄(今山東省烟台市)和琅琊等沿海之地運送糧食至北方的黃河,原本僅一石的東西,必須花費三十鍾(192石)。正因如此,秦朝百姓迫不得已肩負著沉重的負擔。即使男子拚命耕種,也生產不及軍役所需的食糧;女子日以繼夜紡織,也無法滿足軍用帳幕所需。百姓疲憊,孤兒寡婦及老弱病殘者無法生活,倒在道路兩旁死去的人,屢見不鮮。直到蒙恬死後,在河套以南戍邊的勞役因陳勝起義,關東大亂而军心不稳,很快散去,從而迫使秦帝國放棄河套以南之地。 南征百越 現存史料提及有關秦國南征百越的歷史,可說是相當簡略。對於秦軍南征百越的經過,軍事部署、作戰環境以及秦軍面對的軍事困難,《史記》的記載甚至可以用「一鱗半爪」來形容,但可以肯定南征百越的時間,實際上遠比北伐匈奴要早。 根據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南越王趙佗所述,他已經在嶺南地區生活了49年。由於《史記》記載趙佗籍貫真定,並非嶺南當地人,故此可以參考他在嶺南生活的時間,從而推算出秦始皇何時開始南征百越。自文帝元年往上推朔49年,為秦王政20年(公元前227年),正值趙國被消滅的次年,可見在趙國滅亡後不久,趙佗隨即因為趙人的身份而被徵召入伍,成為征越大軍的其中一名士兵。因此可以肯定秦始皇在消滅六國的同時,便開始進行征服五嶺以南的軍事行動,而且更持續了十多年之久。 嶺南自古屬於「瘴疠之地」,亦稱「百越」,意指當地生活著眾多部落。漢初文學家賈誼自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後,亦聽聞長沙氣候潮濕多雨,以為自己會早死。漢人畏長沙如此,比長沙更南的嶺南,其環境之惡劣可想而知。即使是驰骋疆场半生,未尝言苦的伏波將軍馬援,自受命討伐在交阯地區發動叛亂的徵氏姐妹以來,在平定叛亂後亦自言後悔未有听从弟弟少游的话,做个平民百姓,反而從軍平越。當時漢朝已統治嶺南地區達百餘年,土地半垦,道路粗通,郡、县、乡、里四级政权已建立,已有不少越人漢化,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已有巨大变化。馬援在提及征越之戰時,仍猶有餘悸,恐怕客死異鄉,可以想像到秦朝時期,嶺南地區的自然及人文环境,较二百年後的马援时代恶劣十倍,而現存的史料均指,秦始皇對號稱「瘴疠之地」的嶺南採取軍事行動的最大目的,是看中當地出產的犀角、象牙、翡翠及珠璣等物,以及揚威海外。 秦征百越的經過,綜合現存史料可分為四个阶段: 深入嶺南 約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秦始皇下令使尉屠睢以南郡為後勤重地,在當地征发“吏卒”、“新黔首”、“甲兵”及各种军输物资等所謂「樓船之士」,沿湘江水道為主要補給線,深入百越之地。南征秦軍一路勢如破竹,越人紛紛逃入深山密林,逃避秦人的統治。 越人反攻 秦征百越之前,由於百越地區的部落們已經矛盾重重,甚至多數相互攻擊,難以共同抵禦秦軍的攻勢,但問題是百越地區部族眾多,儘管各自為戰,但越人逃入深山叢林的舉措,令秦軍難以徹底消滅其有生力量,加上秦軍水土不服,當地瘴癘橫行,致使軍中大疫,非戰鬥減員情況日益嚴重,戰事陷入長期化,正如《淮南子》記載的「三年不解甲弛弩」。 在戰事中期,秦軍擊殺了當地最大部落的首領,西甌國首領譯吁宋,但越人並未屈服,反而推舉桀駿為新的首領,這個新推舉的首領在一次夜襲中大破秦人,並擊殺征越秦軍最高統帥屠睢。 戰事僵持 秦滅六國,百戰百勝,但在百越地區的征戰居然令秦軍「伏屍流血數十萬」(《淮南子.人間訓》語),甚至連主帥也被擊斃。秦始皇大怒,為了迅速結束戰爭,惟有下令對百越增兵,而楚國之亡又讓秦軍兵力得到釋放,秦始皇乃「发卒五十万」,分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今湖南靖州縣境)之嶺,一軍守九嶷(今湖南寧遠南)之塞,一軍處番禺(今廣東廣州)之都,一軍守南野(今江西南康境),一軍結餘干(今江西余干境)之水。五路并进,企图一举攻下百越全境。 不過兵力的增加,再加上越人反抗,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不斷襲擾秦軍勉強維持的補給線,令秦軍幾乎陷於崩潰,因此秦始皇下令使監祿(即史祿)負責轉運糧餉。 為了支持長期战争的物资消耗,史祿決定派遣士兵,開鑿連接湘江與灕江之間的運河,後世稱為靈渠,使中原和五岭以北地区之兵员和粮草,能通过水运进入百越地區。由於开凿灵渠屬於龐大工程,按当时技术条件,至少也得三至五年时间才能完成,故此戰事陷入僵持。 移民戍邊 “灵渠”的建成只是为战争提供較好的后勤保障,并不能保證最後的勝利。秦征南越统帥尉屠睢战死後,继任统帅尉任嚣,起初亦无良策对付越人之丛林战,最後才想出了军队屯垦和“以谪徙民,与越杂处”之持久战和移民同化的策略。 屯垦和移民战术是控制百越地區最有效的方法,但见效慢,至少须五六年时间才能初见成效。由於當時秦始皇已消滅六國,故有充分條件遷移關東六國的「新黔首」(即所謂「中縣之民」)往百越地區「移民戍邊」。對於这些“新黔首”,秦始皇及秦國官吏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把他们留在百越地區,与“越人杂居”,对秦始皇说有双重好处:一是消灭了六国“乱民”或“惰民”;二是稳定了百越地區。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自下詔徵發嘗逋亡人、贅婿及賈人等(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西瓯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往百越地區後,秦始皇認為嶺南「粗定」,故在當地設置桂林、南海及象郡三郡。次年(秦始皇34年)始皇又下令貶謫執法不公的獄吏戌守百越地區。自秦王政20年令屠睢攻百越,至秦始皇33年嶺南「粗定」,對百越地區的戰事共進行了十三年。 儘管百越地區粗定,令嶺南地區自此納入秦國版圖,但秦國卻為此付出極其沉重代價,長期的征越戰事導致百姓靡敝,民不聊生,而時任南海尉的任囂得悉朝廷因對越戰事的緣故,中原疲敝已极,就留居南越,称王不归,并派人上书,要求朝廷征集无婆家的妇女三万人,来替士兵缝补衣裳。秦始皇只同意给他一万五千人。于是百姓人心离散、土崩瓦解,密謀造反的十家有七。 另一方面,移民「戍越」的黔首,多數出身自六國故地,他們為了逃避「戍越」,紛紛逃入深山密林,淪為盜賊,從而成為始皇崩後,六國故地相繼叛亂的導火線。 天下巡遊 秦始皇一統天下,十年期間六次巡遊近全土三分之一,以示強、威服海内,但亦採懷柔手段舒緩昔六國反抗未平之情緒;如襲齊、魯之禮行封禪,依齊人八神信仰登成山祭日主。《嶧山刻石》曰:「登於繹山,群臣從者,咸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 追求長生 秦始皇本紀第六記載「...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隨後的記載「...三十二年,....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顯示秦始皇深信不疑且陸續遣人尋求不死之藥。三十三年焚書"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 秦始皇去世前一年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還過吳,從江乘渡。並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費多,恐譴,乃詐曰:「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表明確方士徐市尋求長生不老之藥,而且無功歸返。次一年「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遭遇暗殺事件 秦始皇自消滅六國後,引起無數人的仇視,故遭到暗殺並不罕見,除了荊軻刺秦較為人所熟悉外,《史記》還記載三宗針對秦始皇的暗殺事件。 高漸離暗殺未遂 战国末燕国人高渐离,擅长击-{筑}-(古代的一種擊弦樂器,頸細肩圓,中空,十三弦),是荆轲好友。荊軻死後,秦始皇下令通緝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高渐离遂改名換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作工。過了不久,高渐离考虑到长久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恐怕没有尽头,就不再隱藏自己的身份,應邀往宋子城里人家輪流作客,表演擊-{筑}-,聽眾都讚不絕口,並向高漸離賜酒以示讚賞。后来因高渐离击-{筑}-技艺高超,被秦始皇传进宫中表演。被秦始皇的某位臣子告发后,秦始皇雖然特赦他的死罪,但让人先弄瞎他的双眼以防其行刺。不想高渐离双目虽瞎,却灌铅于-{筑}-中,在始皇听其击-{筑}-着迷不留意时,奋起用灌铅的-{筑}-击打始皇。高渐离暗殺秦始皇最終失敗,并以身殉,自此秦始皇再也不敢接近以前曾為東方六国的百姓。 博浪沙行刺事件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29年),秦始皇在第3次巡遊途中途經博浪沙(今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隨行車隊突然遭到一個120斤(相當於現在的30公斤)重的大鐵椎撞擊,但大铁椎砸在了另一辆车上,行刺失敗,秦始皇沒有受傷。 張良是博浪沙行刺事件的主謀,他的家族五代仕韓,出於滅韓之恨,幾乎散盡家財寻求勇士谋划刺殺秦始皇,後來找到一個大力士,以大鐵椎撞擊秦始皇的車駕,惜誤中副車,秦始皇為此大索十日,追捕甚急。张良惟有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咸陽暗殺事件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31年)一個晚上,秦始皇與四名武士一起,在咸阳一帶微服出行,但在兰池宮附近遇上一眾强盗襲擊,情势危急,幸而最終擊斃企圖襲擊秦始皇的強盜。由於懷疑事件另有主謀,故在关中地區大索二十天。 焚书坑儒 秦始皇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全国统一的法律。秦朝对于官吏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制定了很多处罚官吏的方法。 秦始皇的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各种指责纷纷而来,不同于秦始皇法家的种种学说不绝于耳。由於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嚴重的阻礙了秦始皇對征服的原六國民眾思想的統一。丞相李斯认为这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主张严厉镇压这些士人,秦始皇支持李斯的看法,并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 所谓“焚书”,就是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為了統一原六國人民的思想和巩固秦朝的统治,開始销毁除《秦记》之外的其他六国的史书,保留关于农业、技术、卜筮和医药的书籍。除了博士官所职,天下敢私藏诗、书、百家语的人,都命令守、尉将其藏书烧掉。有敢聚论《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诛。如果官吏知情隐瞒不报,也和藏书的人同等治罪(《史記·秦始皇本紀》)。这一政策从前213年一直执行到前191年汉惠帝除挟书律。但也有人认为,一些禁书保存于秦皇家图书馆,直到项羽攻破咸阳后纵火,这些书籍才彻底消失。 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焚书开始之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两名为始皇炼制长生不老之药的术士侯生、卢生炼药未果,据说后来更散布许多对始皇不利、甚至毁谤的言论,始皇大怒、下令逮捕严办。涉案者在审理时则向外指控毁谤始皇言论的来源,前后指控出四百六十余人;秦始皇下令,将涉案者四百六十余名坑杀在咸阳。 《史记·儒林列传》中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六艺从此缺失。不过,如博士之廷議制度,或前述行封禪之禮,即召魯儒士議之。 祖龍之死 凶兆出現 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11年(秦始皇36年)的一年之內,连续发生三件怪事。 首先是當年出現「荧惑守心」的天文現象,古人把「火星」称作「荧惑」,二十八宿中的「心宿」简称为「心」,「心宿」就是现代天文学的「天蝎座」,而荧惑守心的出現則被稱為大凶之兆,轻者天子要失位,严重的情況就是皇帝駕崩。 同年有一塊隕石在東郡地區(今河南省濮陽市)墜落,其間有人在隕石上刻上「始皇帝死而地分」七字,傳入秦始皇耳中。秦始皇大怒,下令御史前去挨家查问,但没有人认罪,于是把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来杀了,並焚毁了那块陨石。這次事件讓秦始皇心情不快,故此他让博士作了一首《仙真人诗》,等到巡行天下时,走到一处就传令乐师弹奏唱歌。 同年秋天,有一位使者从关东走夜路经过华阴平舒道,其間有人手持玉璧拦住使者,要求使者將王璧送至滈池君,並稱「今年祖龙死」。使者问他缘由,那人隨即失去蹤影,並留下玉璧,使者惟有捧回玉璧,向秦始皇敍述自己的奇遇。秦始皇沉默了好一会,稱山鬼最多只能预知一年的事,並輕描淡寫地指現時已是秋季,这话未必能应验。他在遣退使者後,又稱「祖龙」的意思是「人的祖先」,(意指「祖龙死」与他无关)。 其後,秦始皇让御府察看那块玉璧,竟發現該玉璧是始皇二十八年出外巡视渡江时,沉入水中祭拜水神的那块,故為此占卜,占卜的结果是迁徙才吉利(史記記載的卜辭稱「游徙吉」),因而下令迁移三万户人家到北河、榆中地区,每户授给二十等爵一级,而秦始皇則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37年)進行第五次巡遊,亦是他有生之年最後一次巡遊。 最後的巡遊 公元前210年年初(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踏上第四次全國巡遊之旅,隨行的包括他的幼子胡亥,左丞相李斯及執掌中車府令的趙高,右丞相冯去疾則負責留守京師,其具體巡行路線如下: 秦始皇一行在該年十一月到達云梦,在九疑山遥祭虞舜,然后乘船沿长江而下,观览籍柯,渡过海渚,经丹阳到达钱塘。到浙江边上的时候,水波凶险,就向西走了一百二十里,从江面狭窄的地方渡过,最後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遥望南海,在那里刻石立碑。碑文除了颂扬秦朝的功德外,還有整頓吳越之地風俗的用意。據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的著作《日知錄》載,春秋時越王勾踐為反擊吳國,鼓勵生育以增加人口,因此養成吳越地區百姓不重貞節的風氣,故命人在碑文刻下「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誠。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一段。碑文全篇如下: 秦始皇之後從會稽山折回,途经吴地,聲勢浩大,避居當地的項梁、項籍(即項羽)叔侄也看到,項籍更稱「吾可取而代之」。儘管項梁擔心項籍禍從口出,惹來族誅之禍,立即叫項籍噤聲,但自此項梁對項籍開始另眼相看。 橫渡長江後,秦始皇沿海岸北上到达琅琊台。這是秦始皇第三次到達琅琊台,並在當地召見方士徐巿(或作徐福),距離他初會徐巿的時間,已經有九年的時光。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描述,徐巿當時仍未渡海向東求取仙藥,故推斷與秦始皇會面後,徐巿隨即東渡大海。由於徐巿在尋找仙丹的過程中花費大量錢財,害怕面對秦始皇的雷霆之怒,故托辭稱蓬莱仙药雖可能取得,卻總被大鮫魚阻擋,因此無法抵達仙人島,要求增派神箭手及裝備連弩對付鮫魚。不久秦始皇在晚上夢見与海神交战,海神的形状好像人,大惑不解下邀請某博士解梦,博士指海神一向以大鱼蛟龙作斥侯,一般人是不會夢見海神的,不過秦始皇在祭祀方面對神靈恭敬周到,却出现这种恶神,应当除掉它,然后真正的善神才會迎來。 因此秦始皇應允徐巿的要求,派遣射手捕殺鮫魚。从琅琊向北直到荣成山(今山東省榮成市),都不曾遇见鮫魚,直到到达之罘(今山東省烟台市芝罘區)的时候,才射殺了一頭大魚,接着又沿海向西进发。 沿著山東半島沿岸繞行,秦始皇在抵逹黃河下游的平原津(今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時,突发重病倒下。群臣知道秦始皇忌諱「死」一字,因此不敢將死字掛在嘴邊,但秦始皇的病情仍沒有好轉。 秦始皇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故写了一封盖上御印的信,给當時正在上郡(今陝西榆林附近)監督蒙恬部隊的長子扶蘇,命扶蘇回咸阳参與丧事,但是這封遺書卻存放在中車府令兼掌印玺事务赵高的办公处,沒有送達扶蘇手上。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在沙丘平台(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逝世,巧合的是,秦始皇的出生地點與逝世地點,僅相距一百多公里。 《史記·秦本紀》載:「始皇帝立十一年而崩。」但因後來版本傳抄將「立」錯寫「五」,造成後世以為秦始皇活到五十一歲,清代史学家钱大昕指出錯誤,但没有找到相关证据,直到南京师范大学團隊在日本高山寺所藏抄本中找到版本依据,再加上旁证材料,才將错误改过。 身後 沙丘之變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先后进行5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記功,炫耀声威。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開始最后一次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行至沙丘平台,秦始皇驾崩。而秦始皇崩日有二條文獻記錄,如下: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此年七月丙子朔,無丙寅日。 《開元占經》卷90引伏生《洪範五行傳》:「始皇以〔三十七年〕六月乙丑死於沙丘。」此年六月丁未朔,乙丑十九日(儒曆7月11日)。若《史記》「七月丙寅」之「七」為「六」之誤,則丙寅為二十日(儒曆7月12日)。 另有一說「七月丙寅」是依殷曆日期記載,換算成秦曆實際是八月丙寅,八月丙午朔,丙寅二十一日(儒曆9月10日)。中國學者辛德勇則認為,月份無誤而日期有誤。世人只知丙寅日为发丧日,却不知秦始皇死之具体日期。由于秦末战火,秦代史料多亡佚,司马迁多方寻访,得知秦始皇死于七月丙寅,将其写入《史记》。 丞相李斯恐天下有变,乃秘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所至,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车中可其奏事,独胡亥、赵高及宦者五六人知。诈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于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赐死。是為沙丘之變。該年秋季,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天下始知秦始皇驾崩。九月,葬始皇帝於酈山。 秦始皇本作书命在上郡(今陝西榆林附近)監軍的扶苏送葬,并继嗣帝位。但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在秦始皇死后,伪造了遗诏立胡亥为皇帝,是为秦二世,并赐死扶苏。 秦始皇三十七年五月,有彗星有大角星區的位置出現,長度目視大約七尺,行經上空東北,最後消失於女御星區。古代天文學書《五星占》解釋出現此特徵將天下大亂,國家改朝換代,時間短則3年,多則7年。 秦朝滅亡 秦二世即位后不久,前209年七月,庶民陈胜、吴广率领戍卒在大泽乡起事反秦并迅速壮大。随后,天下大乱。尽管陈胜、吴广攻打关中失利,被秦军反扑击败,但原东方六国相继复国,秦朝走向崩溃。前207年,秦始皇驾崩後三年,楚将项燕之孙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将章邯统帅的秦军主力。同年九月,赵高杀秦二世,欲自立为帝,但遭到大臣反对,遂立子婴为秦王。即位当日,子婴即设计诛杀赵高,但对秦朝灭亡于事无补。十月,秦王子嬰在灞上向楚將劉邦投降,秦朝灭亡。随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爆发了持续五年的楚汉战争,以刘邦胜利建立汉朝而告终。 趙佗獨立 陳勝、吳廣起義後不久,南海尉任囂病重,臨終前把時任龍川令的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省正定縣)人趙佗召來,向趙佗指南海郡雖位處偏僻,遠離中原,但佔地數千里,傍山靠海,有險可據,可以憑此成為一州之主,並提到自己有切斷通往中原道路的打算,以抵抗中原流寇的侵犯。由於信任趙佗的能力,除了趙佗外,任囂並沒有將他的打算告訴他人,其後更将任命文书交给赵佗,让他代行南海郡郡尉的职务。 任囂不久病亡,繼任為南海尉的趙佗向嶺南的橫浦關(今廣東省南雄市北)、陽山關(今廣東省陽山縣北)、湟溪關(今廣東省英德縣境內連江入北江處)等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義軍進犯,並藉機殺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們,換上自己的親信。 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此時桂林和象兩郡的越人也趁機紛紛獨立,古蜀王族後裔蜀泮在象郡擊敗其它駱越族的部落首領,以螺城(今越南河內市東英縣內)為都城建立了甌駱國,自稱「安陽王」。隨後趙佗出兵攻打安陽王並將其趕走,接着還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趙佗考慮到象郡越人部落勢力過大,將象郡分拆為交趾、九真兩郡,僅派兩使者管理重大事務,日常事務仍由各部落首領自己管理。約公元前203年(漢高祖三年),趙佗以番禺為都城在嶺南地區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 軼事 秦始皇的身高 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燕國使者荊軻企圖行刺嬴政時,嬴政由於不能及時拔出其佩劍,結果弄到要繞柱奔逃,十分狼狽。 在一般的認知中,嬴政佩帶的應屬青銅劍,而青銅劍容易折斷,故此一般青銅劍都是短劍,最負盛名的青銅劍——越王勾踐劍全長僅55.6厘米,這種長度的劍隨手就可以拔出。對於司馬遷這段記載,歷史學家一直都顯得很困惑。 1974年,考古學家發現一把接近1米的青銅長劍,現收藏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這次考古發現推翻了以往「青銅劍不能鑄得太長」的認知。可以推斷,當年嬴政就是佩帶這種加長版的青銅劍,所以在被行刺時因劍身過長,而不能及時拔出佩劍,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歷史學家發現拔劍困難還有另一個原因,蓋因戰國時期,帝王及官員都習慣將佩劍「負」在身後。他們做過實驗:身高在1.90米以上的人才能自行拔出背在身後達1米的青銅劍。根據這個實驗,秦始皇的身高應該低於1.90米,因此秦始皇才無法及時拔出身後的佩劍。 秦始皇的佩劍 據《復活的軍團:秦軍秘史》一書所述,隨身佩劍是親政的重要標誌,因此有說法指秦始皇在親政後曾經讓人打造兩柄青銅劍,並在劍上刻了兩個字「定秦」。一柄隨身攜帶,一柄埋在觀台下。秦始皇死後,隨身佩劍很有可能與主人一同入葬。 秦始皇討論禪讓 此外,西漢劉向所著的《說苑·至公》亦記載,秦始皇曾經與博士們討論「禪讓」的問題: 事緣六國破滅之後,秦始皇在某日召開廷議,以三王(即夏禹、商湯、周武王)行世襲制,而五帝行禪讓制,詢問群臣何者為優,然後擇而從之。由於這涉及皇位繼承的敏感議題,博士們都對此保持緘默,只有博士鲍白令之稱五帝讓賢,是視天下為官天下;三王世襲,是視天下為家天下。 秦始皇認為自己德行繼承自五帝,故欲「官天下」,將天下留給賢德之人,並反問鲍白令之,何人能承繼自己的事業。鮑白令之當堂向秦始皇澆了冷水,指秦始皇行「桀紂之道」,在任期間推行多項工程,濫用民力過甚,與五帝的德行相比差得遠。面對鲍白令之的一番話,秦始皇沉默了好一會,面露慚色,最終打消了「禪讓」的念頭。 事實上,由於戰國時早有燕王噲「禪讓」王位給子之的前科,而且秦始皇又自認為「功過三皇,德兼五帝」,有「禪讓」的念頭也不足為奇。只不過《史記》是研究秦始皇生平的最權威資料,《史記》沒有記載該事,意味著「秦始皇談禪讓」一事只能作為軼事參考。 徐福东渡 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率童男女6,000人渡东海求神仙。《楚義六帖》記載,徐福和童男女们在到达目的地瀛洲(即今日本)之后一去不返,日本秦氏為其後代,但是有後代學者對此提出了懷疑。 評價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雄才大略的划时代人物。他是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皇帝,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也是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第一人。他一生并天下、称皇帝、废分封、置郡县、征百越、逐匈奴、修长城、通沟渠、销兵器、迁富豪、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以法治国、焚书坑儒,对于中国之大一统、对于中国政制之创建、对于中国版图之确立、对于中国民族之传承,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关键作用,对后世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秦始皇因实施繁重的徭役和賦稅制度,也是导致秦朝迅速滅亡的根本因素。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誉之者称其为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毁之者则称其为专制独裁的“一代暴君”。 紀年 家庭 父母 父親秦莊襄王 母親趙姬 叔伯 子傒 弟弟 异母弟:長安君成蟜(韩姬所生) 异父弟:太后所生二子(帝太后与嫪毐所生) 后妃 后宫列女万余人 王后:不詳,李開元認為可能是來自楚國的宗室女子 鼓琴姬人(名不詳) 随巡美人(名不詳) 胡姬(野史所載) 子女 公子 秦始皇诸子据史可查者二十四人,但只有五人名字流传至今 长公子扶蘇,自刎於軍中。 公子高,准备逃跑,又恐家属被杀,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秦二世准其请求。 公子将閭兄弟三人,被迫拔剑自杀 十二名公子被戮死于咸陽。 少子公子胡亥,即秦二世。 公子荣禄等六名公子被戮死于杜。 公主 十名女兒,皆稱公主,但封號與姓名、出生順序等不詳(皆被矺死于杜)。根據一處女性墓穴發現一枚戒指,其中一名公主的名字被認為叫「陽滋」。 李斯诸子李由等皆娶秦始皇女。 影視作品 電視劇 電影 紀錄片 歌劇 遊戲 真·三國無雙_連袂出擊2登場 王者榮耀登場 怪物彈珠登場 軒轅劍肆 黑龍舞兮雲飛揚 Fate/Grand Order,以「Ruler」的職階登場,在異聞帶被描述以肉體數據化技術製作其仙人軀體,寶具是「始皇帝」。 神魔之塔登場 放置三國英雄傳登場 文藝作品 書籍 歌劇 漫畫 註解 参考文献 引用古籍 引用今籍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尤鋭:〈有“救世主”特色的秦始皇——兼論秦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李開元:〈秦始皇的后宮之謎與亡國之因〉、〈破解秦始皇生父之謎〉(2009)
滅韓趙兩國 儘管李牧在肥之戰挫敗了秦軍的兵鋒,但趙國只能僅僅自保,消除了趙國援韓的可能,秦國可算是達到了目的。 趙國國力被大幅削弱後,韓王安被逼在公元前233年(秦王政14年)向秦國稱臣。公元前232年(秦王政15年),秦軍分兩路進攻趙國,一軍至鄴城,一軍至太原,取狼孟,但其後在番吾再被李牧擊敗,史稱「番吾之戰」。 秦國雖然進攻趙國失敗,但並不能挽回韓國危如累卵的形勢。秦王政16年,韓國被迫割讓南陽一帶土地給秦國。當年九月,嬴政派內史騰去接受韓國所獻之地,由他代理南陽守之位,並开始命令所有秦國國內男子登记年龄,以便征发兵卒、徭役,為大規模的滅國戰爭作好準備。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17年),嬴政借著趙國發生大地震與飢荒,無力援助韓國的大好機會,命內史騰攻打韓國,並擒獲韓王安,韓國滅亡,將其國之地設置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今河南禹州),但嬴政下令將「天下不軌之民」遷於南陽的舉措,卻造成韓國故地局勢不穩,秦國一度陷入新鄭騷亂及李信之敗的窘境。 嬴政自然不會因為滅韓而滿足,趙國同時發生大地震與饑荒,可說是消滅趙國的大好機會,於是大舉出兵,命王翦、楊端和為將,兵分兩路,南北合擊趙都邯鄲。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兩軍相持。 吸取了番吾之戰失敗的教訓,秦國遂派間諜賄賂趙國權臣郭開,要郭開離間李牧和趙王。郭開其後向趙王遷進言,指李牧、司馬尚欲謀反。趙王遷乃使趙蔥及齊國出身的將領顏聚,取代李牧為將。李牧拒不受命,更使趙王遷倍加相信李牧試圖謀反,因此使人暗中拘捕李牧並將他處決,並免除司馬尚的將軍之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國王翦軍破趙軍,殺趙蔥,俘顏聚,佔邯鄲,趙王遷被俘虜,趙國滅亡。赵公子嘉在邯鄲被攻佔後,率领他的宗族几百人到代地(今河北蔚縣東北)收拾殘部,並自立为代王,向东与燕国的军队会合。至於秦軍則暫停軍事行動,驻扎在中山,做好攻打燕國的準備。 王翦攻佔邯鄲後,嬴政親自到邯郸,找到当初与他在赵国时,與母親有仇的人,把他们全部活埋,其後经太原、上郡返回都城咸陽。 新鄭騷亂 韓國遺民並未因為韓國淪亡而變得安於現狀,反而該地正醞釀著反秦的餘波。 雖然韓王安自被虜後,嬴政並沒有將他流放至蠻荒之地,目的是顯示寬容態度,以此怀柔韩国遗民,对其他国家的君王示以姿态,有利於秦國各個擊破,但自從荊軻刺秦事件後,嬴政對山東六國的態度大變,韓王安也被牽連,在秦王政二十年被迫离开韩国本土,以割断他和韩国遺民之间的联系。同时由于韩国并没有对秦国作殊死的抵抗,嬴政只是将韓王安迁徙至附近的郢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留下了温和的余地。 然而事情的发展与嬴政的预料相反,就在韩王安被迁徙的次年(秦王政二十一年),韓國遺民憤於國破王遷,在新郑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秦騷亂。雖然這次騷亂被鎮壓,但韓王安卻因新鄭騷亂受牽連而亡。 滅魏國 早在秦王政16年韓國獻南陽地的時候,迫于秦国强大的軍力,魏國亦主动向秦國献地求和,秦國在該地設置麗邑。此时嬴政正调集主力全力攻趙,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使魏国苟延殘喘。 公元前226年(秦王政21年),嬴政藉口楚王背棄獻出青陽(今湖南長沙)以西土地的承諾,並襲擊秦國南郡為理由,派王賁率大軍出函谷關,攻佔了楚國北部的十幾座城。在保障了攻魏秦軍側翼安全後,王賁旋即回軍北上突襲並圍困住魏國國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大梁居於睢水、潁水、鴻溝的交匯之地,護城河十分遼闊,五座城門皆備吊橋,地形易守難攻。魏軍依託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軍強攻毫無奏效,王賁竟引黃河、鴻溝(汴渠)水灌入城內。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22年),大梁城被水浸近三個月,城牆崩壞,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嬴政在魏國地區設立碭郡,又建置泗水郡。 昌平君叛秦 楚国是南方大國,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不過楚国的内政一直不振,总是贵族争权夺利,这种状况到战国末期尤为严重。儘管如此,三晉滅亡後,僅存的楚燕齊三國當中,以楚國最為強大。楚國亦隨之成為繼趙國後,統一戰爭中最大的絆腳石。 秦滅楚國的戰爭,史記記載得十分簡略,予人的印象是秋風掃落葉一般,但從《雲夢秦簡》(亦稱睡虎地秦簡)的《編年記》的記載來看,情況不完全是這樣,至少秦滅楚之戰是相當艱難的,而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昌平君。 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熊元的庶子,名啟,其父熊元返楚即位為楚王後,他與其生母滯留在秦國。由於他與華陽夫人同屬楚國王族,故此成為楚系外戚的主力,活躍於秦國政壇,更與嬴政聯手平定嫪毐之亂。呂不韋去相後,昌平君繼任為丞相。 當嬴政決定消滅楚國後,隨即召開廷議,參與者為秦國主要大臣,包括昌平君、李信及王翦,就攻楚方略提供意見(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不過對於滅楚所需兵力,李信與王翦卻產生分歧。李信認為需二十萬人滅楚,但王翦卻稱滅楚需要六十萬人。嬴政傾向採用李信的方略,這是因為王賁滅魏國前,曾試探式攻擊楚國,輕易地取得楚國十餘城,讓嬴政得出滅楚不難的結論。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稱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另一方面,昌平君因對攻楚頗有微辭,故在秦王政21年被貶至郢陳。 郢陳原屬陳國國都,被楚國所滅後稱為陳縣。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29年),秦國名將白起攻陷楚國國都郢(今湖北省荊州市),在該地設置南郡。楚頃襄王被迫遷都於陳縣,故此亦稱為郢陳。由於郢陳以西與韓國國境相連,故此郢陳一旦發生糾葛,往往牽動秦韓楚三國。 郢陳一地雖然最終被秦國所佔,但其楚人勢力並沒有被消滅,反而一直成為楚人反秦的溫床,從秦滅楚之戰至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楚人反秦的重要事件幾乎都與郢陳之地有關。因此嬴政將昌平君貶至郢陳,是有深刻的政治用意。由於昌平君長年仕秦,並協助平定嫪毐之亂,加上他沒有跟故國楚國聯繫,因而得到嬴政的信任。昌平君徙至郢陳的表面理由是負責監管韓王安,但實際上,嬴政卻希望利用昌平君楚國公子的身份,安抚郢陈地区的楚人,為滅楚作準備。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22年),嬴政遣李信、蒙武等將兵二十萬討伐楚國,朝東南方向深入楚國腹地,攻擊平輿(今河南汝南縣東南)和寢(今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大勝楚軍,兵鋒指向楚國首都壽春(今安徽寿县),但是昌平君卻在這個時候據郢陳叛秦歸楚,截斷了南征秦軍的後路,郢陳楚人紛紛響應,而潁川郡的韓國遺民亦聞風而叛,秦軍形勢危急。 李信的征楚大軍隨即引兵向西攻佔鄢郢(即郢陳),然後接到潁川郡父城(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告急的消息,於是李信、蒙武相約會師父城,以平韓人之叛。昌平君叛軍雖未能守住郢陳,但實力未損,他們緊緊追击秦軍,连着三天三夜不休息,结果在父城附近與韓人叛軍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李信之敗,主要是因為王賁滅魏前,對楚國進行的軍事行動過於容易,讓他產生誤判,以為郢陳地區及附近郡縣的反秦力量已被消滅,沒有考慮到郢陳地區的楚人仍有相當可觀的反抗力量,雖然壽春楚王負芻的楚軍力量薄弱,容易攻取,但長年事秦的昌平君在關鍵時刻叛秦,卻給予李信軍致命一擊,終至一敗塗地。 王翦灭楚 楚國收復楚國故都郢陳為中心的失地,更趁勢西進深入至原韓國境內,再加上李信慘敗的消息,都令嬴政感到驚恐,更感大失面子,因為啟用李信及贬斥昌平君出京都是由他作決定。他不得不亲自前往频阳,登门造访被贬斥出京、还乡养老的王翦,強行徵召王翦攻楚。王翦本來以自己年老多病拒絕攻楚,但見嬴政面色不豫,擔心自己重蹈武安君白起的覆轍,不得已答應嬴政的請求,並稱攻楚需六十萬人,他要求全權指揮六十萬兵力,嬴政一一答應,並親自到到灞上為王翦的大軍送行。為了消除嬴政的疑心,王翦稱自己征戰多年仍未得以封侯,故希望嬴政赐予數量眾多的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為子孫掙下一份家業,大軍出征期間,又不厭其煩地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 公元前224年(秦王政23年),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沿著之前李信攻楚的行軍路線,直撲郢陳,苦战久攻不下。秦王政23年4月,與昌平君一樣同為楚國公子而仕於秦的昌文君戰死。同年另一路秦軍南至平輿,攻陷壽春,俘楚王負芻。 秦王政24年約3月,王翦軍攻破郢陳,嬴政親自出巡郢陳,以鎮懾反秦勢力,而昌平君在收到楚王負芻被俘的消息後,撤出郢陳,被楚军大将项燕拥立为楚王,在淮南地區繼續進行反秦事業。王翦和蒙武统领秦军消滅楚軍餘孽,昌平君戰死,项燕在淮北的蕲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蕲县鎮)兵敗自杀。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25年),王翦大軍平定了长江以南一带,降服了越族的首领,设置了会稽郡,楚國徹底滅亡。該年五月,秦国为庆祝灭掉楚国而下令特许天下聚饮。 荊軻刺秦與滅燕 燕太子丹為燕王喜之子,过去曾在赵国作质子,由於嬴政幼時在趙國生活,故與太子丹相當要好。其後嬴政被立为秦王,太子丹又到秦国作质子,但嬴政苛待太子丹,太子丹心生怨恨,最終逃归燕國。 太子丹逃返燕國後,打算報復嬴政對他的無禮,但燕国弱小,力不能及。他的太傅鞠武指秦國國土遼闊,敢戰之士眾多,且有山川之固,勸誡太子丹不要因為自己被嬴政欺侮的怨恨,而去触动嬴政的逆鳞。 正在此時,秦将樊於期(即桓齮)得罪了嬴政,逃到燕国,被太子丹收留。不過鞠武十分反對太子丹收留樊於期,他指嬴政肯定會借此事大造文章,遷怒於燕國,為了避免給嬴政藉詞攻燕,應該讓樊於期流亡匈奴,他提倡六國合縱,與北面的匈奴和好,才有對付秦國的可能。不過太子丹認為這個策略所需的時間太長,而且樊於期已走投無路,讓他投奔匈奴即是讓他送死,自己總不能夠因為害怕秦國,而摒棄樊於期的投奔,因此不接納鞠武的建議。 鞠武認為太子丹過於短視,為了結交樊於期而不顧國家大禍,心灰意冷下向太子丹推薦田光,而田光亦接受了鞠武的遊說,親自面見太子丹,再向太子丹推薦衛國人荊軻,最後田光自戕以激勵荊軻為太子丹賣命。 知道田光自戕的太子丹表現得相當悲痛,當時秦軍已經消滅趙國,駐兵中山,兵鋒直指燕國,燕国君臣唯恐大祸临头,因而與逃至代地的趙公子嘉結盟,共同防禦秦國。太子丹認為魏楚齊燕四國合縱已經沒有太大意義,打算派勇士前往秦國,像曹沫劫持齐桓公般,逼嬴政归还侵占各国的土地,若不答應則將嬴政殺死,使秦國國內陷入混亂。荊軻正是執行這件事的最佳人選,因此太子丹尊奉荆軻为上卿。 荊軻幫助太子丹完善刺殺嬴政的計劃,知道嬴政悬赏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来购买樊於期的脑袋,就勸樊於期自殺。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燕國以荊軻為正使,秦舞陽為副使,帶同樊於期的脑袋和燕国督亢的地图,出使秦國献给嬴政。 荆轲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厚赠嬴政宠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在嬴政面前說盡好話,令嬴政大為高興,安排了外交上极为隆重的九宾仪式,親自在咸阳宫接見荊軻與秦舞陽兩人。荆轲捧着樊于期的首级,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进。走到殿前台阶下的秦舞阳脸色突变,害怕得发抖,大臣们都感到奇怪。荆轲以「秦舞陽為蛮夷,因未見過天子威嚴而心生恐懼」作解釋。嬴政令荊軻递上秦舞陽的地圖,荆轲展开地图尽头,一把淬毒的匕首露出来。 荊軻左手抓住嬴政袖子,右手用匕首刺向嬴政。嬴政大驚,站了起來,掙斷衣袖想要拔劍,卻因為劍身太長,拔不出來。荆轲追赶嬴政,嬴政绕柱奔跑。由於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大臣们吓得發呆,大家都失去常态。而秦国的法律规定,殿上侍从大臣不允许携带任何兵器;武士都在殿下,沒有詔諭不能上殿。這時侍醫夏無且把一個藥囊向荊軻扔去,荊軻伸手擋了一下。嬴政趁這時把劍轉到背後拔出,回頭砍斷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地,將匕首扔向嬴政,惜撞在銅柱。嬴政向荊軻連砍八劍,武士衝上殿來,殺掉荊軻。事后嬴政评论功过,赏赐群臣及处置罪官都各有差别,其中以夏無且攔截荊軻有功,賞赐黄金二百镒。 嬴政大发雷霆,於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命令王翦、辛勝的军队跨過易水,大敗燕、代兩軍於易水之西。其後一年,秦軍攻陷燕國都城蓟。燕王喜、太子丹、代王嘉等人率领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王翦以稱病為由歸秦。秦将李信紧紧追击燕王與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代王嘉則建議燕王喜殺掉太子丹,以求嬴政的寬恕。燕王喜接納代王嘉的建議,派使者杀了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嬴政。當時秦军主力幾乎调往南线进攻楚国,燕王喜、代王嘉兩人得以在遼東苟延殘喘。 不過嬴政並未因而罷手,五年後(秦王政廿五年),王賁奉嬴政之命,掃除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虏了燕王喜及代王嘉,燕國徹底滅亡。 滅齊國 公元前264年,齊王田建即位,在位達44年,即位初期由母親君王后輔佐。 齊國因处在东部海滨,秦国頻頻进攻三晋及楚國,这四国面对秦国的进攻只有分别谋求自救,因此齊王建在位時期,齊國境內並没有遭受太大战祸,但這種和平卻是建基於其餘四國的犧牲,因為有這四國為田齊阻擋強秦,田齊才可以享有和平。另一方面,君王后生前對秦國處處忍讓,對四國不施以援手,甚至趙國在長平之戰戰敗後,也沒有勸誡齊王建及時援助趙國,結果隨後秦軍輕易地包圍邯鄲,趙國國力大削,為六國滅亡種下遠因。 君王后逝世後,秦國重金收買了齊國丞相,出身自君王后家族的-{后}-勝,使齊國即不合縱抗秦,也不加強戰備,齊王建甚至在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親自到秦国朝拜,嬴政在咸阳设酒宴款待。 秦國滅五國後,齊王建才頓感秦國的威脅,慌忙將軍隊集結到西部邊境,並断绝和秦国的来往,但為時已晚。公元前221年(秦王政26年),嬴政以齊國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在滅燕之後率軍南下攻齊,而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剛擔任秦国的将军,亦有參與滅齊戰事,作戰勝利後被授予內史。 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由燕國南部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幾乎沒有抵抗,大軍直抵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北),齊軍措手不及。齊王建聽從-{后}-勝的建議,不戰而降,後被迁到共城。秦军攻入临淄後,百姓居然没人敢反抗。不過事後齊國百姓反而埋怨齊王建不早與諸侯合縱攻秦,僅對秦國言聽計從,以致亡國,諷刺道:「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齊國的滅亡也標誌著戰國時代的落幕,结束500多年來諸侯長期割據紛爭的局面,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君主統治国家——秦帝国。這一年秦王嬴政為三十九歲。 衛君角解國 公元前242年(秦王政五年),秦軍併吞魏地二十城,在該地設置東郡,第二年(秦王政6年),韩、魏、赵、卫、楚五國組成聯軍进攻秦国,攻占了寿陵邑。秦国派出军队,五国停止了进军。秦国繼而攻下卫国,卫君角惟有率领他的宗族迁居到野王,而魏國的河內郡因山势险阻而得以保全,但朝歌卻被秦國攻佔,至於衛國原本的首都濮陽則合併至秦國的東郡。 秦滅六國後,衛國仍然被嬴政保留。直至秦二世元年,才下令將其解國,廢衛君角為庶人,衛國從而成為最後一個被秦國所滅的關東國家。因此有學者認為,這可能連繫著秦始皇皇后身分的歷史之謎,也就是说,嬴政的皇后(或王后)有可能出自姬姓卫国公族,而公子扶苏有可能为卫国来的皇后(或王后)姬氏所生(有另一說指扶蘇生母為楚國公主),这也解释了秦二世胡亥即位後立即废掉卫君角的原因,即秦二世矫诏杀死其兄扶苏后,剪除东方起义军利用扶苏和其外戚卫国的影响上的威胁。 也有一说卫国早在公元前221年已经亡国,卫国亡于秦二世元年是纪年方法解读分歧导致的错误。 分析 歷代不少文人都曾經探討過六國被秦國所滅的原因,其中以位列唐宋八大家的三蘇父子(蘇洵、蘇軾、蘇轍)的六國論較為著名。蘇洵認為六國破滅的原因是「弊在賂秦」。蘇軾則認為秦國因養士而輕易地滅六國,而統一後又因視養士無用而速亡,大概是出於宋朝士子張元、吳昊兩人因累試不第而叛宋投夏的感慨。至於蘇轍則以地理戰略的角度著手,指山東六國必需保有韓魏兩國作屏障,韓魏兩國位處中原,當兩國不保,其餘四國只能被秦國各個擊破。 事實上,六國之亡是主要受到內因外因等多個因素影響,三蘇的論點合起來,才比較接近秦能統一六國的真相,但仍然有不足之處。孔子曾說過「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秦人能做到足食、足兵、國人信服這三點,只要上台的不是昏君,自然能兼併六國。例如秦人有關中沃野之利,又有巴蜀的鹽鐵之利,不懼山東六國的鹽鐵封鎖,北有鄭國渠,南有都江堰,已做到「足食」一點;軍功授爵,首級易功,士卒敢戰,已做到「足兵」一點,而商鞅徙木示信,則做到「國人信服」一點,因此才對山東六國造成壓倒性優勢。 除此之外,秦国武器制造的流程与制度十分嚴謹,每一件兵器从生产工人、仓库保管、工场的责任人,一直到中央政府的总监制者,都要实名在产品上记录。这种制度稱為「勒名工官」,既是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也是产品流通监管制度,可以从头到尾追踪每一件武器产品的行踪,因此秦國兵器精良無比,1982年發現的秦代銅戈「十七年丞相啟狀戈」正是具體例子(現收藏在天津市博物館)。 此外,秦國地理位置優越,其西南北三個方向都沒有強大,或者是勢均力敵的敵人,故可專心一致向東方擴張。即使征東失敗,有崤山、函谷關之固,亦可足以自守,休養生息,坐待山東六國互相攻伐。相比起三晉的地狹人眾來說,秦國可說是地廣人稀,故此秦國經常招徠三晉百姓到秦國種地,並賜田宅,免兵役,專事耕織,這樣秦國本土百姓就可完全投入兵役,輪番作戰。 史書記載當時秦國百姓勇悍,卻甚為單純,以兵戎來說則秦最強悍,三晉次之,齊人最怯。秦國為免民風變得柔弱,故採取措施以盡量減少秦國百姓與關東百姓的接觸。如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遣張儀取魏國陝縣後,即將當地人遣回魏國。秦國即使招徠三晉百姓開墾,也只把他們安置在新闢地方,不與秦國百姓接觸。保持強悍民風,亦是秦國消滅六國的主要因素。 史家杜正勝在其著作指出,戰國時代各國都透過稅制及戶籍制度對百姓直接支配,稱為「編戶齊民」(編入戶籍的農民),承擔國家賦稅,作為國家的主要經濟支柱。不過到了戰國後期,六國農民朝不保夕,經濟破產,無法支持戰爭的開支及徵召,六國的賦稅基礎受到破壞,因而敗亡。 六國合縱本是嬴政在統一戰爭最大的絆腳石,但六國本身各懷鬼胎,且山東六國之間亦時常發生戰事,例如趙燕兩國已經因連年戰爭,而成為生死大敵,在公元前242年(秦王政五年),燕王喜因趙國長期遭受秦國攻擊,主將廉頗又出奔魏國,燕王喜不但沒有打算援趙抗秦,反而有意趁火打劫進攻趙國。出征前燕王喜曾詢問劇辛關於龐煖的情況,劇辛說龐煖容易對付。燕王喜於是以劇辛為將攻打趙國,趙國派龐煖迎戰。最終趙軍大勝,俘虜燕國兩萬人,劇辛被擒殺。從上述例子可見六國合縱關係十分脆弱,終被秦國逐一輕易擊破。 政治措施 嬴政用武力統一六國後,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在政治、經濟及文化方面,均對後世造成巨大的影響。 初并天下诏和称皇帝 西周初年,只有周天子才可稱為「王」,但自平王東遷後,周室衰落,楚吳越三國分別僭越稱王,而到了戰國時代,周天子權威更形低落,其間發生「五國相王事件」,各諸侯不但各自稱王,還互相承認對方君主的王位,一時間「王」的稱號亦大幅貶值,因此「皇、帝」之名開始形成。當時各國諸侯為了合理化自己的政權及統一的依據,紛紛從上古史中找出根源,甚至為自己王族編造古代帝王譜系。如戰國後期齊湣王及秦昭襄王互稱東西兩帝。 嬴政統一六國後,下令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於是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及廷尉李斯等人商議说,五帝的土地雖然廣闊,外面还划分有侯服、夷服等地区,諸侯是否覲見不由天子控制,不少諸侯更加是聽宣不聽調,嬴政的功業已經超越三皇五帝,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等稱謂,以泰皇最尊贵,因此向嬴政獻上「泰皇」的尊號。頒布律令的稱為「制书」,詔告天下事件的称为「诏书」,印章稱「璽」,所說的話稱「諭」,群臣稱其為「陛下」。天子不再自稱為「寡人」,改称为「朕」。但仅自称朕九年,后自称真人。 嬴政接受王綰等人的大多數建議,但對於群臣向自己獻上的尊號「泰皇」,則將其泰字去掉,采用上古「帝」一字,称为「皇帝」,並追尊其父莊襄王为太上皇,废除谥法。自稱「始皇帝」,后代則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百姓則稱為「黔首」。 另一方面,嬴政又命李斯將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磨成玉璽,亦即是後世相傳的「傳國玉璽」,玉璽大小為四寸方形,由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精研细磨,玉璽上方雕著五條龍,上寫八個蟲鳥篆字,根據記載和現存拓片有「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見《三國志·吳書》)」、「受命於天,既壽且康(見《應氏漢官》、《皇甫世紀》)」以及「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史家裴松之說法)」四種說法。 五德終始說 秦始皇採用戰國陰陽家鄒衍的五德終始說,認為黃帝屬土德,有黄龙和大蚯蚓出现。夏朝得木德,有青龙降落在都城郊外,草木长得格外茁壮茂盛。商朝得金德,所以才从山中流出银子来。周朝屬火德,所以出現赤烏的祥端。秦繼周而興,加上秦始皇的先祖秦文公在出獵時遇上黑龍,故秦應屬水德。為配合水德的特性,以十月為歲首,年初朝賀改至十月一日進行,色尚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天子乘輿六尺、車駕六馬)等制度都以「六」為數,並更改黃河的名稱為「德水」。其他水德的特性包括方向尚「北」,季節尚「冬」等。因為水主陰,陰代表刑殺,秦始皇以此作為其加重嚴刑酷法的依據。 三公九卿 由於秦代國祚短暫,加上記載殘缺,對於秦代的官僚制度只能作出間接推斷,但無論是司馬遷的《史記》,還是東漢班固所著《漢書》,都指漢承秦制,因此對於秦始皇時期的官僚體制,主要是根據《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記載。不過無論如何,秦始皇確立百官體制,稱「三公九卿」,並沿用後世的說法,仍為人廣泛接受。 關於「三公」一詞出現的時間,應在春秋之末。至於「九卿」则自周初至战国初期,未曾发现各國採用此官制的證據,但可以確定「九卿」一詞出現在春秋魯定公、魯哀公在位期間,且与‘三公’连在一起。先秦文献中关于九卿之说的确切记载是《吕氏春秋》,另外《呂氏春秋·十二纪》中也有类似的制度描述,可以视为‘九卿’一词的最早出处。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立百官體制,以丞相總理國政·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掌糾察和监察工作,統稱為三公。「三公」之下設「九卿」掌控宮廷事務,包括郎中令(宮中保安)、治粟內史(掌財政)、奉常(掌宗廟禮儀)、太僕(掌皇室輿馬)、廷尉(掌刑獄)、少府(掌山海池澤)、衛尉(掌宮門衛兵)、典客(掌「蠻夷」事務)及宗正(掌宗室事務),但因為文獻記載的缺乏,故未能確定太尉及御史大夫是否真正履行實務。至於九卿的數目开始时只是象征式,只是观念上之官制,并未尝为「九」之数字所拘。直至东汉才将观念上之九卿,坐实为事实上之九卿。 另一方面,秦代官制亦設博士七十二人,以備諮詢,又設將軍(掌征討)、將作少府(治宮室),所有官員都由朝廷委任,隨時調動任免,並須每年考績。秦始皇建立的官僚制度,成為歷朝政治制度的典範。 採用郡縣制 自秦國消滅六國後,朝堂上對於如何管治六國故地,究竟是採用沿用已久的郡縣制,還是復行封建展開討論。當時丞相王綰認為,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若果不在此三地分封宗室,此三地就無法真正被朝廷控制,因此建議秦始皇分封諸子,以屏藩皇室。這個建議儘管得到大部分大臣支持,但當時擔任廷尉的李斯卻力排眾議。 李斯以周王室作例子,指周王室亦分封不少姬姓公族,但他們的後代卻因為血緣疏遠,紛紛割據,互視對方為-{寇仇}-,周天子根本無力阻止諸候之間的爭端,而且諸侯根本不再將王室放在眼內,最终周朝分崩离析。分封諸子只會導致日後諸侯割據,兵甲不息。要使天下安寧,只能推行郡縣制,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這樣才可以消除天下人的野心。 秦始皇認同李斯的意見,指諸侯王才是擾亂天下的禍端,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天下人才苦于连年战争无止无休,渴求和平。如果重新分封諸王,只會重演春秋戰國時,各國互相攻伐的苦況,因此決定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直至秦亡為止,共置五十四郡,每郡都设置郡守(掌民政)、郡尉(掌軍政)、郡监(掌監察),由中央朝廷委任,不得世襲,並須向朝廷匯報租稅、戶口及治安情況。以下是秦代初期三十六郡的資枓: 據劉宋裴駰《史記集解》記載,秦初三十六郡分別是: 關中巴蜀地區:內史、上郡、隴西郡、北地郡、雲中郡、九原郡、漢中郡、巴郡、蜀郡 河南地區:三川郡、南陽郡、潁川郡、碭郡、薛郡、東郡、琅邪郡、齊郡 河北地區: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代郡、鉅鹿郡、邯鄲郡、上黨郡、太原郡、雁門郡、河東郡 淮南地區:南郡、九江郡、鄣郡、會稽郡、泗水郡、黔中郡、長沙郡 秦始皇決定在地方治理上採用三級行政區劃制度,構建中央—郡—縣—鄉—亭—里—什—伍—戶的縱向金字塔式的控制體系,以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主要在郡設郡守,郡下設縣,縣設縣令,但秦代的国家行政机构只下设到县級。縣之下實行「鄉亭制」(亦稱乡里制度),設「鄉」,具體辦法是在「鄉」級設「三老」掌教化,「嗇夫」聽訟和徵稅,「游徼」偵緝盜賊。此外,鄉級以下則利用民間力量來治理,一鄉轄十亭,設亭長;一亭轄十里,設「里魁」(亦稱里正);一里轄百家,五家為伍,十家為什。這種制度為秦朝帶來了巨大的動員能力,即使三百多年前的波斯居鲁士大帝创建帝国之时,阿契美尼德王朝唯有省(萨特拉庇)和县作为行政区划机构。。 除此之外,歷來盤踞在淮河流域的淮夷、泗夷早已變為民戶,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今福建省一帶地方設置閩中郡。由於秦始皇認為閩中郡遠離中原,是「荒服之國」,地處偏遠,山高路險,而且越人強悍,難以統治,故實際上並未派遣官吏往閩中,只是廢去當地酋長無諸及騶搖的王號,改稱他們為「君長」,並讓其繼續統治該地。 郡縣制在全國推行後,標誌著六國故地不會再有擁兵割據,自選官吏,財政獨立的諸侯。此外,百姓的籍貫不再用以前所屬的諸侯國,例如楚國人、齊國人等作為識別,而是用其所處的郡名以咨識別。 不過自秦滅漢興後,漢高祖劉邦認為秦王室推行郡縣制後,因缺乏宗室屏藩,過於孤立而亡;又害怕諸侯王太強盛,造成皇室的衰弱,於是推行郡國並行制,施行郡縣制,但也封劉氏宗室子弟在各大要地為王,作為折衷。劉邦的作為,導致日後的吳楚七國之亂。因此歷代統治者都試圖在郡縣制至分封制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以維持國祚。 銷毀兵器 為了防止六國遺民作亂,秦始皇下令收集天下的兵器,聚集到咸阳熔化,铸成大钟及十二个铜人,每個銅人个重达二十四萬斤,放置在宫廷里。 去險阻,墜城廓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32年),秦始皇進行第二次巡遊,途經碣石,宣布拆除原關東六國建造的城廓及堤防,稱為「墜城廓、決堤防、夷險阻」,並在碣石山门刻石立碑,碑文內容如下: 至於拆除原關東六國所建造堤防,原因是為了消除地方割據,這是由於各國堤防的設計不合理。根據《孟子·告子篇》的記載,魏國著名水利專家及商人白圭曾向孟子指,自己治理水患的水平勝過大禹,但孟子卻不以為然,指責白圭只是將鄰國當作蓄水的溝壑,即是將洪水引向別國,令百姓厭惡。 此外,據《漢書·溝洫志》的記載,当时齐國和赵魏兩國是以黄河为界,赵魏两国位處黃河上游,地势较高,齐国的地势低下,黄河泛滥时齐国所遭受的灾害就较严重,因而齐国首先沿着黄河建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的堤防,以防止黄河的泛滥。自从齐国沿黄河筑了堤防,令黄河泛滥的水流冲向赵魏两国,于是赵魏两国也沿着黄河建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的堤防。從以上記載可見,戰國諸侯都有利用水利設施,作為削弱敵國的手段,因此秦始皇才強調採取「決通川防」的措施。 「墜城廓、決堤防、夷險阻」等措施,除了防止六國遺民據險作亂外,還有方便交通,促進貿易的作用。 徙置富豪 秦始皇自消滅六國後,便下令遷徙關東六國富豪十二萬戶入咸陽,其中以齊楚兩地出身的富豪為主。齊魯儒生亦有譏諷秦始皇封禪。不過相比起齊國來說,秦始皇更為擔心楚國故地,例如他往楚國故地巡視期間,史籍可見其在江東金陵、丹徒、曲阿等地掘地厭天子氣的記載,而且「亡秦必楚」一說,亦反映楚人強烈的復仇慾望。因此徙民以齊楚之地為主,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另一方面,遷徙富豪還有其他政治用意,除了可繁榮首都外,更可避免富豪與六國貴族互相勾結。此外,富豪們在本地兼併土地,放高利貸,造成地方不安定因素,將他們遷徙至咸陽,亦有助消除地方勢力。 統一文字 秦始皇為統一人們的思想,大造天神,統一文字,強行教化。使小篆和隸書為全國通行的字體,對中國文化、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得悉六國文字各不相同,决定推行「書同文」政策,按照當時任廷尉的李斯所奏,廢除關東六國原有文字,將史籀大篆演化而來的小篆(亦稱秦篆)作為全國通用字體,于是令李斯作《仓颉》七章、赵高作《爰历》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七章作为全国规范字帖,皆取材于周宣王时期的大篆《史籀》十五篇,但現時世人皆稱李斯為小篆的鼻祖,其相傳書跡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嶧山刻石》和《會稽刻石》等。 西汉时期,闾里书师将三篇以六十字为一章合并为《蒼颉篇》,共五十五章。西汉时期又称《仓颉》、《爰历》、《博学》为三苍,但因多种原因,《苍颉篇》文字大都失传。 另一方面,據唐朝張懷瓘所著《書斷》記載,秦朝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人程邈(字元岑)在獄中花了十年時間,創造隸書,得到秦始皇賞識,被任命為御史。由於小篆難以在奏事繁多的環境下使用,故此程邈發明的字體頗受歡迎,而因為程邈字體起初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但正史沒有關於程邈的生平記載。 經濟措施 統一度量衡 度量衡傳統上是计量长度、体积、重量單位的统称。度是用來计算长短,量是用來測量體積,衡則用來計算物件重量。戰國時代,各國都採用不同的度量衡標準,致令在換算過程中顯得十分混亂。 以計算物件體積的「量」來說,各國都有計算「量」的標準,例如魏国的量制以益、斗、斛为单位,齐国的量制以升、豆、区、釜、钟为单位。據《左傳》記載,姜齊的定制為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十釜为一钟。齊國田氏門閥为了夺取姜氏的齐国政权,收买民心,故改变量制,以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另一方面,以量度物件重量的「衡」來說,赵国的衡制以釿、镒为单位。楚国以铢、两、斤为单位。据楚墓出土的砝码测量,楚制一斤平均值是260.798克。 各地度量衡制度的不同,顯然不利統一,故此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下令統一全國的度量衡,以商鞅變法時制定的秦度量衡作為標準,規定標準度量衡器具須由官府負責監製,民間不得私鑄,亦規定六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秦代度量衡器具的测算标准为:一尺为23.1厘米,一升为201毫升,一斗为2010毫升,一斤为256.25克,一石(120斤)为30.75公斤,每件標準度量衡器具均刻上以小篆寫成的銘文: 不過秦始皇也明白,要在短時間內推廣單一的度量衡標準,可說是相當困難,甚至有可能引起一場大混亂。因此一般推斷,秦始皇會在統一度量衡的詔書下達前,先設立一個過渡期,暫時承認各地的度量衡標準,並製定嚴格的換算率作為折衷辦法。 貨幣 统一货币可說是秦始皇在经济领域方面的重大举措。秦始皇三十七年,重新發行錢幣,把原來的圓形方孔錢推廣全國,廢除原來全國各地相異的貨幣,克服過去商品流通使用和換算的困難,使貨幣在全國範圍內有更佳的流通、支付和儲蓄的價值作用。 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货币,無論在形狀、價值都不尽相同。当时通行的货币主要有四种形态,布币是三晉地區主要的流通貨幣,形状像农具中的镈(bó,博);此外,齊燕趙三國亦流行使用呈小刀狀的「刀币」,有些刀幣更可長達十六公分;秦地、西周东周、赵魏沿河(靠近秦国)之地則流行「圓錢」;至於郢爰与铜贝,則只在楚國流通。當時貨幣經濟仍未確立,各國自鑄貨幣,甚至私人鑄幣,貨幣價值則取決於其中的含銅量,含銅量愈高,貨幣的價值愈高。 秦始皇因各地幣制紊亂,遂廢止關東六國原本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貨幣,改以黃金為上幣,以鎰(二十兩)為單位,圓形方孔的銅錢為下幣,文曰「半兩」,直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 需要注意的是,「半兩錢」只是對秦國銅錢的統稱,不是指銅錢的實際重量。據《史記·平準書》記載,秦錢既重,又輕重不一,故此難以使用,並非一種理想的貨幣。另一方面,「半兩錢」圓形方孔的設計,亦非秦始皇首創,班固《漢書·食貨志下》記載秦錢「質如周錢」,可見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已經有類似的貨幣設計。不過無論如何,圓形方孔的銅錢設計可以用繩索綑綁成串,攜帶方便,遂成為東亞各國貨幣的原形。 重農抑商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大力推行重農抑商的措施,他在瑯琊台刻石明白寫著:「皇帝之功,勸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其具體措施是把商人和罪犯、奴隸作為首先「謫戍」(充軍)的對象,讓他們長期地出外遠征,並到新征服的荒涼地方開墾,如河套地及桂林、南海等地,使邊地得到開發。當時秦徭役法規定,首先徵召有罪吏、贅婿及賈人(即商人);其次徵召曾為商賈的人;再其次徵召祖父母或父母曾為商賈的人。此外,富人也得先服徭役,稱「發閭右」,最後才徵召貧弱人家,稱「發閭左」。 不過秦始皇並非鄙視商人本身,相反他對某些富商大賈,他仍給予一定的尊重,例如當時有個經營畜牧業的大亨乌氏倮,牲畜多到以山谷为单位来计算数量。秦始皇诏令乌氏倮位与封君同列,按规定时间同诸大臣进宫朝拜。另一方面,巴蜀有個名叫「清」的寡妇,其先祖自得到朱砂矿後,竟独揽其利达好几代人,家产也多到不计其数,更以弱女子之身守住先人的家業。秦始皇认为寡妇清是个贞妇,除了對她以客礼相待外,為了表揚她还为她修筑了「女怀清台」。 使黔首自實田 據劉宋裴駟《史記集解》引東晉徐廣敍述,指在公元前216年(秦始皇31年),秦始皇下詔「使黔首自实田」,但對於此詔令的真正意思,史學界眾說紛芸。有學者在其著作稱,此詔令是指按国家规定数额,让黔首自己设法占有足额土地,不再保证按规定或階級授田,并认为这是战国授田制的崩溃,此外更指西漢初年的「名田制」正是「使黔首自实田」政策的延續。 除此以外,秦始皇31年時的糧價高得離奇,米价每石為一千六百钱(平常年份糧價為每石30錢),但該年卻沒有任何大型自然災害的記載。由於史料缺乏,故無從得知糧價高昂與「使黔首自实田」的因果關係。 另一方意見則指,秦始皇不太可能讓百姓自行占有土地,因為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一直以授田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保证官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而土地原則上是國有的,由國家授田給百姓耕種。从控制百姓的角度來说,給予百姓自行占有土地的自由,即等于削弱自身對百姓的控制力,而控制力一旦削弱,国家就会引發动乱,这恰恰是秦始皇所不愿看到的。 因此,「使黔首自实田」一句未必指廢棄秦國原有的土地制度(國家授田制),土地国有的政策并未根本改变,該詔令可能是要求新近得到授田的百姓,去「充实」從國家领到的土地,努力垦荒,专心农耕,不要弃农经商。 軍事建設 秦始皇在位期间大兴土木,主要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建设,但也给当时百姓带來繁重的徭役负担。 修築長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领三十万人攻擊匈奴,占据河套。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秦始皇下令將秦赵燕三国修筑的旧城牆連接起來,从临洮到辽东绵延万里,成為“万里长城”的前身。在修築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用以「互防」的城牆被拆毁。 秦长城可大致分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于今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北至临洮县,经定西县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甘肃环县、陕西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向北折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北段即黄河以北的长城沿阴山西段的狼山,向东至大青山北麓,再向东经今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再向东北经今河北张北、围场,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后向东南,终點在漢樂浪郡遂城縣(今朝鲜清川江入海处)。與現代留存的明長城相比,秦長城的工程規模遠遠不及。現時靠近九原的內蒙古自治區固陽縣內,便殘存著秦朝建造的長城遺跡。 不過后世不少人都質疑秦始皇修長城的意義。蒙恬死后没多久,匈奴便轻松跨过秦长城,不但收复了原来的失地,并且侵入至燕郡、代郡。可见长城本身在抵禦匈奴的作用並不若想象中大。 築馳道與車同軌 秦始皇從公元前220年(秦始皇27年)開始,大幅修築以京師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馳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將秦故地和原六国境内的旧道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李斯正是其中一名負責馳道修築工程的大臣。 馳道本來是天子專用的道路,修築馳道最初只是為了方便始皇巡遊,軍事用途不過是附帶的功能。據《漢書·賈山傳》記載,秦馳道宽50步(合今6.9米),约隔三丈(合今7米)载一颗树,用来计算道路的里程。驰道两边根据当地情况,种植杨,柳,槐,榆等树。驰道的路基加厚,呈“龟背形”,形成一个缓坡,有利于排水,著名的馳道包括上郡道、臨晉道、東方道、武關道、西方道、秦棧道及秦直道。 在眾多馳道中,以秦直道最為著名。據《史記》記述,秦始皇下令修秦直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巡遊天下,故在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任命蒙恬興建由甘泉宮(位於雲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淳化縣西北)直達大漠深处的九原郡直道,達一千八百里,工程相當浩大,堪称两千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不但要削平高山,還需要劈山填谷,而且所經之处地势险恶、人迹罕至,甚至越过海拔1800米的子午岭而不回避,然而这条直道没能完成,但在今天陕西省北部的大山中,直道的遗迹依旧清晰可见。 據考證,秦直道是完全純人工打造,以每六至七厘米为单位,將黃土固定打硬後,再舖上一層相同厚度的黃土,然後將之又打硬,這種建築方法稱為「版築法」,以版築法打硬過的土壤,會變得非常堅實,植物無法在這種土壤上發芽生根。以每六至七厘米打硬黃土,從而成為一千八百里的直道,可以想像耗用的人力及錢糧必然是十分驚人。 可是,秦代道路並不像后世的水泥路般堅實,下雨時道路即成為一片泥濘,戰車會在泥濘地面留下車轍的痕跡,天晴後路面就會留下堅硬的車輪溝痕。車輪相距(即車軌)不同的戰車,會因與道路上留下的溝痕不同,而有行進困難的情況,這正是秦始皇推行「車同軌」(統一車距)的背景。 開鑿靈渠 秦始皇為方便運送征討嶺南所需的軍隊和物資,下令開鑿南通百越的運河。經過實地檢查,發現流往東北注入長江水系的湘江,及由桂林往南注入南海的灕江,二條河川之間距離很短,以現時單位計算只有約四十公里。如果將這二條河川鑿通,長江水系便可與南海相通。 然而,湘江與灕江之間的水位差距甚大,工程接連失敗,直到秦始皇命使監「祿」(史書稱史祿)開鑿運河,終於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以三十六道水門,完成溝通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工程,被稱為秦鑿渠,後因灕江的上游為零水,故又稱零渠、澪渠。唐代以後,方改名為靈渠,俗稱陡河。 靈渠位於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興安縣境內,全長36.4公里,寬十米,由鏵嘴、大小天平、泄水天平、南渠、北渠、秦堤和陡門等子工程組成。鏵嘴是靈渠最主要的分水設施,位於興安縣城東南2.5公里的湘江之中。建造時以長石疊砌四周,中間用砂卵石回填而成,高約6米,寬23米,長90米,前銳後鈍,狀似犁鏵。鏵嘴將湘江水分為兩股,其中七分水被分水垻所阻,因而沿著大天平,經北渠流到湘江,三分水經小天平和南渠注入灕江,即所謂的「湘七灕三」。自貫通後二千多年來,一直是嶺南與中原地區之間的水路交通要道,此項工程在1988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近代以來,隨着粵漢鐵路和湘桂鐵路的通車,靈渠內的航運逐漸停止,但直至現在,靈渠仍被當地居民用作生活用水及灌溉用途。另一方面,現時不再以水門,而以作「堰」的方式,提高湘江的水位,以解決灕江與湘江之間水位高低差的問題。 大兴土木 秦始皇時期建造的宮殿 早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期間,便已開始為自己的宮室大興土木,每逢灭掉一个诸侯,都在咸阳北面的山坡上,仿造該諸侯國的宮室,範圍从雍门往东直到泾、渭二水交会处,殿屋之间有天桥和环行长廊互相连接起来,並把虜來的美人和鐘鼓樂器放在裡面。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在建造阿房宮期間,秦始皇已打算在关中建造三百座宮殿,关外建四百座宮殿。另一方面,史記亦記載在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時,咸陽城方圓二百里內已經有二百七十座宫观,以天橋、甬道相互连接起来,並把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边。 以下是秦始皇時期建造的宮殿: 阿房宮 阿房宮亦稱阿城,位於渭水南岸,雍州長安縣(今西安市)西北十四里,本來在秦惠文王統治期間建造,但惠文王逝世卻令宮殿的建造擱置。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認為現時所居的宮殿狹小,不符合自己皇帝的身份,而且位於渭水北岸的咸陽人煙稠密,擴展宮殿規模受到限制。當得悉周文王、周武王分別建都的豐、鎬两城,都是位於渭水南岸後,認為該地才是所謂的帝王之都,故打算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建造「朝宮」,首先建造前殿,稱為「阿房」,這正是「阿房宮」的名稱由來。 不過以上只是阿房宮名稱由來的其中一種說法,唐朝顏師古為漢書作注時,指「阿房」指宮殿之四阿,皆稱為「房」。另有說法指「阿房宮」座落在地势高峻的丘陵上,「大陵若阿」,亦是阿房宮名稱的由來。除此之外,「阿」有「近」的意思,「房」與「旁」相通,「阿房」即近旁之意,因該宮靠近咸陽,所以稱為阿房宮。另有人指「阿房」一詞乃秦始皇寵妾的名字。可是,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指當時秦始皇對這個名稱並不滿意,準備等阿房宮修成後,改為更好的名稱,結果未能如願,阿房宮這個名稱便一直沿用下來。 對於阿房宮開始建造的時間,《史記》卻有兩個不同的記載。《史記·六國年表》記載開始建造阿房宮的時間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但同書的《史記·秦始皇本紀》卻記載為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多數人把後者當作阿房宮的始建時間,較合理的解釋是,秦始皇28年是嬴政意欲新建「朝宮」的時間,其間醞釀和規劃用去幾年時間,到秦始皇35年才下令動工。 阿房宮的建造規模相當宏大,雖然阿房宮實際上只是渭南「朝宮」的其中一個部分(即前殿),但據《史記》所述,其面積達東西五百步(693米),南北五十丈(116.5米),高數十仞(約11.65米),上面可以坐上万人,下可建為五丈旗,在里面运送酒菜要用车和马才行;四周架有天桥可供驰走,从宫殿之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阙作为标志。此外亦修造天桥,从阿房跨过渭水,与咸阳连接起来,以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阁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另據《三輔舊事》所述,阿房宮的宮門以磁石製造,亦稱「却胡門」,四夷朝拜時若有兵刃藏身,必然被發現。 為了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秦始皇下令徵集隱官刑徒70餘萬人,並从渭北山嶽开采山石,从蜀地、荆地运来木料,分別修建驪山陵和阿房宮,为此迁徙三万家到骊邑,五万家到云阳(今陝西省咸陽市淳化縣西北),都免除十年的赋税和徭役。兩年之後,秦始皇在東巡途中病逝,九月被埋葬在驪山。由於覆土驪山的需要,遂將阿房宮建設工地上的勞力徵調到驪山陵。第二年即四月復建阿房宮,但當年冬天(公元前209年),數十萬起義軍洶湧而至,修建隊伍被迫停止。除去因覆土驪山暫停的7個月,共施工了2年7個月。 可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的考古工作发现,阿房宫从来就没有建成,仅是完成地基而已,而項羽入關中後,焚燒的是位於渭水北岸的秦咸陽宮,並不是一般認為的阿房宮(位於渭水南岸),考古學家在發掘原咸陽宮遺址時,發現了大量的灰燼和紅焦土,證明項羽確實曾縱火焚燒過咸陽宮。 驪山陵 秦始皇的另一个宏大工程就是花了三十餘年時間,修建自己的陵墓,後世稱為秦始皇陵(亦稱驪山陵),與阿房宮等大型工程一起,共動員了近七十萬人,陵墓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從渭水北岸的山嶽運取石料。由於驪山一帶盛產黃金,南面的藍田以盛產美玉聞名,故此被秦始皇視為風水寶地,因而定此為自己的長眠之地。 自秦以後,秦始皇陵即被人認識到其特異性,東漢蔡邕在其著作《獨斷》一書中,指古時並沒有祭拜墳墓的風俗,因為當時人們相信,人死後靈魂仍永遠存在宇宙間,所以並不將靈魂脫離後的遺體視為祭拜的對象。對死者的祭拜是在「宗廟」內舉行,直到秦始皇將「寢」從宗廟脫離,改置在陵墓旁,世人才有在陵墓外祭拜的風俗。漢承秦制,也在陵墓旁安置寢殿,還準備了讓死者生活舒適的各式各樣設備。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嬴政自從登基為王開始,便已著手在驪山營造陵墓,統一天下後,即徵召天下罪犯為他營造帝陵。鑿穿三泉,以銅製外槨(棺),墓內設計有如宮中一樣,表現出百官就位的模樣,至於絕品器皿及珍禽異獸等也從宮中移至墓室。墓室內點燃著以人魚油脂製成的蠟燭,祈願其永遠明亮不灭。 為了防止盜墓者進入,秦始皇下令工匠在墓室中裝設可自動發射的弩弓,並以水銀模擬天下河川及大海,以機關使之流動,如真實世界一樣。據推斷,由於水銀易揮發的特性,在墓室內注入水銀,彌漫的水銀蒸氣不但可令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爛,而且水銀蒸氣具劇毒,大量吸入可導致死亡,因此地宮中的水銀還可毒死盜墓者。 除此以外,《史記·秦始皇本紀》亦記載秦二世命人在秦始皇墓外栽种草木,从外边看上去好像一座山,並下令凡沒有子女的先帝(秦始皇)後宮妃嫔,都要殉葬;為了防止工匠盜墓,貪取墓室財寶,所有參與修造墓室的工匠,不待他們出來,就封閉墓門,被活埋在陵墓裏。據考證,秦陵西侧发现大量暴露在外的修墓人骸骨。 《古今圖書集成·坤輿典》引述史料《漢舊儀》指,李斯是秦始皇陵工程的主持者,他曾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關於「旁行三百丈」的意思,專家作出解釋,指修陵人从地宫向南挖巡游通道时,遇到了大砾石,最后不得不顺着砾石层改向挖掘,即所谓的「旁行三百丈」。 2006年,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率領一眾考古學家,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對秦始皇陵进行探测,查明地宫就在封土堆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與墓室均呈矩形状。至於墓室則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周圍建了一圈很厚的細夯土墻,即所謂的宮墻,東西長約168米,南北長約141米,南墻寬16米,北墻寬22米。 此外,考古學家亦發現秦始皇陵周圍地下存在規模巨大的阻排水渠,底部由厚達17米的防水性強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寬的黃土夯成,規模大到難以想象。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指,《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穿三泉”中,“三”其實是個概數,其實應該是指在施工過程期間遇到水淹,所以才修建阻排水渠,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有效保護墓室不遭水浸。 從商周到漢代,帝王的墓道通常都為4條,分別貫穿東南西北4個方向,這是尊貴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普通官員和百姓的墓道為一條或兩條,但考古學家發現,秦始皇陵只有東、西兩條墓道,這出乎考古學家的意料之外。 除此以外,秦始皇陵的封土堆體積龐大,堪称国内之最,但封土从何而来則尚無定论。儘管有文獻記載指封土堆「取土魚池」,但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质疑這個說法,指封土堆的土壤樣本含雜大量沙石,但取自鱼池里的土却是纯净的黄土,且粘性甚强,极少含有沙石,而且認為秦陵陵区地势南高北低,且落差很大,从山下的鱼池取土显然要费力的多。因此,取土于鱼池一说值得商榷。 另有專家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復土驪山」的說法,指封土堆其實是從墓穴中挖来,但經秦陵陵区高光谱遥感探测,在秦陵南部的骊山脚下发现了一处南北走向串珠状的巨型凹陷。经实地勘查,这个深达30米的巨型凹陷有明显人工挖掘的迹象,而凹陷的土质也与封土相同,這也是對封土堆由來的新推斷。 另一方面,中國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究員劉士毅指,秦始皇地宮內水銀含量的確存在異常,如果以水銀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話,正好與渤海、黃海的分布位置相符。若查明屬實,正好說明秦朝時期已經有對中國地理作出調查和研究,可說是新的歷史發現。 目前中國政府並沒有對秦始皇陵動土發掘的計劃,主要考慮到著手發掘後,極有可能出土龐大數量的歷史文物,而在尚未完全確立妥善的保存方法下,實在不宜發掘。 兵馬俑 秦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其中一部分。 兵馬俑是在1974年3月29日被陝西省臨潼縣村民楊志發、楊彥信、楊泉義等人發現,當時考古學家一致認為此遺跡規不會太大,但很快發現兵馬俑的規模比想象中要大得多。專家推測兵馬俑遺址呈長方形狀,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長六十二米,約埋藏七千多座與實物等身的兵馬俑。不過超乎預期的發掘成果,卻引來保存兵馬俑文物方面的困難。 當時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得悉發現兵馬俑坑的消息,即指示國家文物局與陝西省政府合作,迅速採取相關措施保護文物。因此挖掘工程暫時中止,在不損及遺跡的前提下,耗費近兩年時間在遺跡上矗立著一座橢圓形的巨蛋建築,並在1979年10月正式對公眾開放,命名為「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按照中國古代建築講求的對稱原則,在陵園的西門、北門和南門應也有兵馬俑坑,但考古人員多番實地勘查,一無所獲,對於兵馬俑坑置於陵園東側的原因,目前有多種說法,現摘錄如下,但以下說法目前尚無定論。 秦人葬俗坐西向東,兵馬俑置於陵園東側是顧及秦人的葬俗。 兵馬俑置於東側是表示秦坐西向東消滅六國,紀念戰爭勝利的意思。 兵馬俑面東,正是始皇陵正門在東的原因。 兵馬俑置於東側,正符合古代陰陽戰術中的「右背高山,左前水澤」,以防止敵軍兩側突擊,陵園其他三個方向的地形都無法符合此戰術。 開疆拓土 秦始皇在位期间还扩大了国家的疆土,疆域異常遼闊,北至河套和阴山,南至南越(即古時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至陇西臨洮,东则延伸到了辽东及朝鮮。 北伐匈奴 正當戰國七雄相互攻伐的時候,北方草原的匈奴、東胡及月氏亦相互牽制,未能全力南下干涉中原局勢,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居住在中國北方與西北草原的遊牧民族,隨即成為新生秦帝國的最大敵人。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32年),燕國人盧生向秦始皇獻上一本名為《錄圖書》的預言書,上面寫著「亡秦者胡」。根據這個「預言」,秦始皇認為最終滅亡大秦帝國的,是北方的胡人。當時北方草原的胡人當中,月氏和東胡都比匈奴強大,但因匈奴人的聚居之地是河套地區,對定都咸陽的秦帝國來說是最大的威脅,因此秦始皇決定遣兵征伐匈奴。 不過李斯卻指出,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也从来不储蓄粮食,極难征服。如果派兵輕裝前進,容易導致軍糧斷絕而全軍覆沒;如果携带大量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也是无济于事。對秦國而言,即使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圖,只會令中原百姓疲惫。遇到匈奴百姓,亦因擔心他們的忠誠而不敢役使他們。如果殺掉全部匈奴百姓,這又與君父自許的「君王」作為相悖,表明反對征伐匈奴。 秦始皇沒有接納李斯的意見,他下令將領蒙恬率兵三十萬人,沿著今日蘭州市至鄂爾多斯市一段的黃河,北伐匈奴,企圖奪取黃河河套以南之地。次年蒙恬攻佔河套以南地區,从榆中(今甘肅省蘭州市)沿黄河往东一直连接到阴山,划分成四十四个县,並設置九原郡,沿著黃河修筑長城,於險阻設置要塞。 其後,秦始皇又遣蒙恬渡过黄河去夺取高阙、阳山(即陰山)、北假一带地方,筑起堡垒,逐次向北推進勢力。當時的匈奴-{單于}-頭曼被迫北遷,秦軍在外奔波達十餘年,並屯駐在上郡一地,蒙恬之名威震匈奴。 據考證,秦軍迅速取勝的最大原因,就是普遍使用弩弓作遠程武器。持弩的秦騎兵射擊的準確度是匈奴人的弓無法比擬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擋不住弩箭強大的穿透力。對馬背上的匈奴騎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國著名的兵書經典《武經七書》指出,弩是對付古代遊牧民族的最有效武器。由於弩的結構過於複雜,對匈奴人來說,他們很難裝配或仿製。 為了充實河套以南新設郡縣的人口,秦始皇下令將罪犯遷移至新郡縣,當地被稱為「新秦」。當年(秦始皇33年下半年)在西方出現彗星,為不吉之兆,故此秦始皇再下令貶謫執法不公的獄吏往新闢之地,以修筑长城及戌守南越地区。 據主父偃在《諌伐匈奴書》所言,蒙恬所戍之地地勢低窪,而且是無法種植五谷的盐碱地,實在未能供給三十萬戍卒的兵糧,故此必須仰賴內地的補給。為了從黃腄(今山東省烟台市)和琅琊等沿海之地運送糧食至北方的黃河,原本僅一石的東西,必須花費三十鍾(192石)。正因如此,秦朝百姓迫不得已肩負著沉重的負擔。即使男子拚命耕種,也生產不及軍役所需的食糧;女子日以繼夜紡織,也無法滿足軍用帳幕所需。百姓疲憊,孤兒寡婦及老弱病殘者無法生活,倒在道路兩旁死去的人,屢見不鮮。直到蒙恬死後,在河套以南戍邊的勞役因陳勝起義,關東大亂而军心不稳,很快散去,從而迫使秦帝國放棄河套以南之地。 南征百越 現存史料提及有關秦國南征百越的歷史,可說是相當簡略。對於秦軍南征百越的經過,軍事部署、作戰環境以及秦軍面對的軍事困難,《史記》的記載甚至可以用「一鱗半爪」來形容,但可以肯定南征百越的時間,實際上遠比北伐匈奴要早。 根據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南越王趙佗所述,他已經在嶺南地區生活了49年。由於《史記》記載趙佗籍貫真定,並非嶺南當地人,故此可以參考他在嶺南生活的時間,從而推算出秦始皇何時開始南征百越。自文帝元年往上推朔49年,為秦王政20年(公元前227年),正值趙國被消滅的次年,可見在趙國滅亡後不久,趙佗隨即因為趙人的身份而被徵召入伍,成為征越大軍的其中一名士兵。因此可以肯定秦始皇在消滅六國的同時,便開始進行征服五嶺以南的軍事行動,而且更持續了十多年之久。 嶺南自古屬於「瘴疠之地」,亦稱「百越」,意指當地生活著眾多部落。漢初文學家賈誼自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後,亦聽聞長沙氣候潮濕多雨,以為自己會早死。漢人畏長沙如此,比長沙更南的嶺南,其環境之惡劣可想而知。即使是驰骋疆场半生,未尝言苦的伏波將軍馬援,自受命討伐在交阯地區發動叛亂的徵氏姐妹以來,在平定叛亂後亦自言後悔未有听从弟弟少游的话,做个平民百姓,反而從軍平越。當時漢朝已統治嶺南地區達百餘年,土地半垦,道路粗通,郡、县、乡、里四级政权已建立,已有不少越人漢化,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已有巨大变化。馬援在提及征越之戰時,仍猶有餘悸,恐怕客死異鄉,可以想像到秦朝時期,嶺南地區的自然及人文环境,较二百年後的马援时代恶劣十倍,而現存的史料均指,秦始皇對號稱「瘴疠之地」的嶺南採取軍事行動的最大目的,是看中當地出產的犀角、象牙、翡翠及珠璣等物,以及揚威海外。 秦征百越的經過,綜合現存史料可分為四个阶段: 深入嶺南 約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秦始皇下令使尉屠睢以南郡為後勤重地,在當地征发“吏卒”、“新黔首”、“甲兵”及各种军输物资等所謂「樓船之士」,沿湘江水道為主要補給線,深入百越之地。南征秦軍一路勢如破竹,越人紛紛逃入深山密林,逃避秦人的統治。 越人反攻 秦征百越之前,由於百越地區的部落們已經矛盾重重,甚至多數相互攻擊,難以共同抵禦秦軍的攻勢,但問題是百越地區部族眾多,儘管各自為戰,但越人逃入深山叢林的舉措,令秦軍難以徹底消滅其有生力量,加上秦軍水土不服,當地瘴癘橫行,致使軍中大疫,非戰鬥減員情況日益嚴重,戰事陷入長期化,正如《淮南子》記載的「三年不解甲弛弩」。 在戰事中期,秦軍擊殺了當地最大部落的首領,西甌國首領譯吁宋,但越人並未屈服,反而推舉桀駿為新的首領,這個新推舉的首領在一次夜襲中大破秦人,並擊殺征越秦軍最高統帥屠睢。 戰事僵持 秦滅六國,百戰百勝,但在百越地區的征戰居然令秦軍「伏屍流血數十萬」(《淮南子.人間訓》語),甚至連主帥也被擊斃。秦始皇大怒,為了迅速結束戰爭,惟有下令對百越增兵,而楚國之亡又讓秦軍兵力得到釋放,秦始皇乃「发卒五十万」,分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今湖南靖州縣境)之嶺,一軍守九嶷(今湖南寧遠南)之塞,一軍處番禺(今廣東廣州)之都,一軍守南野(今江西南康境),一軍結餘干(今江西余干境)之水。五路并进,企图一举攻下百越全境。 不過兵力的增加,再加上越人反抗,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不斷襲擾秦軍勉強維持的補給線,令秦軍幾乎陷於崩潰,因此秦始皇下令使監祿(即史祿)負責轉運糧餉。 為了支持長期战争的物资消耗,史祿決定派遣士兵,開鑿連接湘江與灕江之間的運河,後世稱為靈渠,使中原和五岭以北地区之兵员和粮草,能通过水运进入百越地區。由於开凿灵渠屬於龐大工程,按当时技术条件,至少也得三至五年时间才能完成,故此戰事陷入僵持。 移民戍邊 “灵渠”的建成只是为战争提供較好的后勤保障,并不能保證最後的勝利。秦征南越统帥尉屠睢战死後,继任统帅尉任嚣,起初亦无良策对付越人之丛林战,最後才想出了军队屯垦和“以谪徙民,与越杂处”之持久战和移民同化的策略。 屯垦和移民战术是控制百越地區最有效的方法,但见效慢,至少须五六年时间才能初见成效。由於當時秦始皇已消滅六國,故有充分條件遷移關東六國的「新黔首」(即所謂「中縣之民」)往百越地區「移民戍邊」。對於这些“新黔首”,秦始皇及秦國官吏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把他们留在百越地區,与“越人杂居”,对秦始皇说有双重好处:一是消灭了六国“乱民”或“惰民”;二是稳定了百越地區。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自下詔徵發嘗逋亡人、贅婿及賈人等(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西瓯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往百越地區後,秦始皇認為嶺南「粗定」,故在當地設置桂林、南海及象郡三郡。次年(秦始皇34年)始皇又下令貶謫執法不公的獄吏戌守百越地區。自秦王政20年令屠睢攻百越,至秦始皇33年嶺南「粗定」,對百越地區的戰事共進行了十三年。 儘管百越地區粗定,令嶺南地區自此納入秦國版圖,但秦國卻為此付出極其沉重代價,長期的征越戰事導致百姓靡敝,民不聊生,而時任南海尉的任囂得悉朝廷因對越戰事的緣故,中原疲敝已极,就留居南越,称王不归,并派人上书,要求朝廷征集无婆家的妇女三万人,来替士兵缝补衣裳。秦始皇只同意给他一万五千人。于是百姓人心离散、土崩瓦解,密謀造反的十家有七。 另一方面,移民「戍越」的黔首,多數出身自六國故地,他們為了逃避「戍越」,紛紛逃入深山密林,淪為盜賊,從而成為始皇崩後,六國故地相繼叛亂的導火線。 天下巡遊
kvar kvin ses sep ok naŭ dek cent(百)mil(千)。几十和几百由数词简单连合构成。序数词加形容词词尾,倍数加后缀-obl-,分数加后缀-on,集合数词加-op-,介词po表示“每……(若干)”。此外,数词也可以有名词和副词形式。 用其它否定词的时候,就不再用ne 。 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动词的各种形式:现在时用词尾-as;过去时用词尾-is;将来时用词尾-os;假定式用词尾-us;命令式用词尾-u;不定式用词尾-i。分词(有形容词或副词的意思):主动现在时-ant-;主动过去时-int-;主动将来时-ont-;被动现在时-at-;被动过去时-it-;被动将来时-ot-;被动式的各种形式都用动词esti的相应形式和所需要的动词的被动分词构成,被动式句子的主体之前所用的介词是de。 介词要求主格。 表示方向时,词末加宾格词尾(-n)。 每一个介词都有一个确定不变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需要一个介词而从意义上看不出应该用哪一个,那时我们就用没有独立意义的介词je ,也可以用没有介词的宾格来代替。 合成词由词的简单连合而成(主要词放在后面);语法词尾也被看作独立的词。 所谓外来语,即大多数语言取自同一来源的词,在世界语里不加变化地应用,只需照世界语拼写法书写;但如由一个词根派生几个不同的词时,最好只不加变化地采用那个基本词,并由此按照世界语的规则构造出其它的词来。 详细语法 名词 名词的种类 普通名词(komunaj nomoj):必須以"O"為後綴 例如:Patro 爸爸,Pomo蘋果 专有名词(propraj nomoj):第一个字母须大写 名词的性\数\格 名詞設定為陽性,轉成陰性時加-in-(如knabo->knabino) 名詞設定為單數,轉成複數時加j(如knabo->knaboj,knabino->knabinoj) 名詞設定為主格,轉成受格時加n(如knabo->knabon,knaboj->knabojn) 動詞 動詞的時態 请参看 世界语的历史 世界语正字法 世界语文化 世界語詞彙(Esperanto vocabulary) 《世界語語法完整手冊》
sep ok naŭ dek cent(百)mil(千)。几十和几百由数词简单连合构成。序数词加形容词词尾,倍数加后缀-obl-,分数加后缀-on,集合数词加-op-,介词po表示“每……(若干)”。此外,数词也可以有名词和副词形式。 用其它否定词的时候,就不再用ne 。 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动词的各种形式:现在时用词尾-as;过去时用词尾-is;将来时用词尾-os;假定式用词尾-us;命令式用词尾-u;不定式用词尾-i。分词(有形容词或副词的意思):主动现在时-ant-;主动过去时-int-;主动将来时-ont-;被动现在时-at-;被动过去时-it-;被动将来时-ot-;被动式的各种形式都用动词esti的相应形式和所需要的动词的被动分词构成,被动式句子的主体之前所用的介词是de。 介词要求主格。 表示方向时,词末加宾格词尾(-n)。 每一个介词都有一个确定不变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需要一个介词而从意义上看不出应该用哪一个,那时我们就用没有独立意义的介词je ,也可以用没有介词的宾格来代替。 合成词由词的简单连合而成(主要词放在后面);语法词尾也被看作独立的词。 所谓外来语,即大多数语言取自同一来源的词,在世界语里不加变化地应用,只需照世界语拼写法书写;但如由一个词根派生几个不同的词时,最好只不加变化地采用那个基本词,并由此按照世界语的规则构造出其它的词来。 详细语法 名词 名词的种类 普通名词(komunaj nomoj):必須以"O"為後綴 例如:Patro 爸爸,Pomo蘋果 专有名词(propraj nomoj):第一个字母须大写 名词的性\数\格 名詞設定為陽性,轉成陰性時加-in-(如knabo->knabino) 名詞設定為單數,轉成複數時加j(如knabo->knaboj,knabino->knabinoj) 名詞設定為主格,轉成受格時加n(如knabo->knabon,knaboj->knabojn) 動詞 動詞的時態 请参看 世界语的历史 世界语正字法 世界语文化 世界語詞彙(Esperanto
Technologies公司旗下。 从产品名称上就可以知道,Turbo Pascal使用的是Pascal语言。从Turbo Pascal 5.5版开始,Borland公司在传统Pascal的基础上加入了物件導向的功能。 Delphi所用语言是由传统Pascal语言发展而来的Object Pascal,以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简称GUI)为开发环境,透過IDE、图形界面库Visual Component Library (VCL)工具與編譯器,配合連結資料庫的功能,構成一個以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為中心的應用程式開發工具。Delphi所編譯的可執行檔,雖然容量較大,但因為產生的是真正的原生機器碼,效能上比較快速。除了使用資料庫的程式之外,不需安裝即可執行,在使用上相當方便。 Delphi在本质上為軟體開發工具,並非程式语言,但由于Delphi几乎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使用Pascal,並持續推出新版本的商业产品。因此,有時人们會把Delphi視為Object Pascal的代名词。Borland公司因而把Object Pascal改称为Delphi。2006年,Borland把开发工具产品线独立出来,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CodeGear,並把產品線交由此公司负责。原本的Delphi,亦曾一度因此被命名为Turbo Delphi。但是在新的版本中,除了Delphi for Win32(原有的Delphi版本)之外,还有一个新产品「Delphi for PHP」。在CodeGear的发展规划中,或许“Delphi”不再是Object Pascal的专屬IDE名稱,而是将之提升到通用IDE品牌的層次。2008年5月7日,Embarcadero Technologies(易博龙)公司宣布以2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CodeGear公司,从而把Delphi收入囊中。2009年5月6日,Micro Focus宣布以7500万美元收购Borland。 Delphi目前的最新版本是Delphi 11 Alexandria。 技术特点 VCL 每一种开发工具,仅有程式语言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完备的函数库/类库。Delphi使用的类库是可視元件類別館VCL(Visual Component Library)。同MFC、OWL一样,VCL也是一種開發架構(Framework),采用了物件導向技术对Windows應用程式的开发进行了封装,使用PME(Property/Method/Event)的开发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开发效率。 跨平台开发
Pascal」。主创者為安德斯·海尔斯伯格。經過數年發展,此產品已轉移至Embarcadero Technologies公司旗下。 从产品名称上就可以知道,Turbo Pascal使用的是Pascal语言。从Turbo Pascal 5.5版开始,Borland公司在传统Pascal的基础上加入了物件導向的功能。 Delphi所用语言是由传统Pascal语言发展而来的Object Pascal,以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简称GUI)为开发环境,透過IDE、图形界面库Visual Component Library (VCL)工具與編譯器,配合連結資料庫的功能,構成一個以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為中心的應用程式開發工具。Delphi所編譯的可執行檔,雖然容量較大,但因為產生的是真正的原生機器碼,效能上比較快速。除了使用資料庫的程式之外,不需安裝即可執行,在使用上相當方便。 Delphi在本质上為軟體開發工具,並非程式语言,但由于Delphi几乎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使用Pascal,並持續推出新版本的商业产品。因此,有時人们會把Delphi視為Object Pascal的代名词。Borland公司因而把Object Pascal改称为Delphi。2006年,Borland把开发工具产品线独立出来,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CodeGear,並把產品線交由此公司负责。原本的Delphi,亦曾一度因此被命名为Turbo Delphi。但是在新的版本中,除了Delphi for Win32(原有的Delphi版本)之外,还有一个新产品「Delphi for PHP」。在CodeGear的发展规划中,或许“Delphi”不再是Object Pascal的专屬IDE名稱,而是将之提升到通用IDE品牌的層次。2008年5月7日,Embarcadero Technologies(易博龙)公司宣布以2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CodeGear公司,从而把Delphi收入囊中。2009年5月6日,Micro Focus宣布以7500万美元收购Borland。 Delphi目前的最新版本是Delphi 11 Alexandria。 技术特点 VCL 每一种开发工具,仅有程式语言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完备的函数库/类库。Delphi使用的类库是可視元件類別館VCL(Visual Component Library)。同MFC、OWL一样,VCL也是一種開發架構(Framework),采用了物件導向技术对Windows應用程式的开发进行了封装,使用PME(Property/Method/Event)的开发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开发效率。 跨平台开发 在Delphi
静态類別它不能被实例化,并且只能有静态成员。这同很多过程语言中的模块概念相类似。 迭代器 一种新形式的迭代器它提供了函数式编程中的generator,使用yield return 类似于Python中使用的yield // Method that takes an iterable input (possibly an array) // and returns all even numbers. public static IEnumerable<int> GetEven(IEnumerable<int> numbers) { foreach (int i in numbers) { if (i % 2 == 0) yield return i; } } 注意事项: foreach循环时考虑线程安全性,不要试图对被遍历的集合进行remove和add等操作 IEnumerable接口是LINQ特性的核心接口。只有实现了IEnumerable接口的集合,才能执行相关的LINQ操作,比如select,where等 匿名方法 匿名方法类似于函数式编程中的闭包。匿名方法是通过使用 delegate 关键字创建委托实例来声明的。例如: delegate void NumberChanger(int n); NumberChanger nc = delegate(int x) { Console.WriteLine("Anonymous Method: {0}", x); }; public void Foo(object parameter) { // ... ThreadPool.QueueUserWorkItem(delegate { // anonymous delegates have full access to local variables of the enclosing method if(parameter == ...) { // ... } // ... }); } 委托的协变和逆变 委托签名的协变和逆变, 属性访问器可以被单独设置访问级别 例子: string status = string.Empty; public string Status { get { return status; } // anyone can get value of this property, protected set { status = value; } // but only derived classes can change it } 可空类型 可空类型(跟个问号,如int? i = null;)允许设置null给任何类类型。 int? i = null; object o = i; if(o == null) Console.WriteLine("Correct behaviour - runtime version from September 2005 or later"); else Console.WriteLine("Incorrect behaviour - pre-release runtime (from before September 2005)"); ??運算子 (??):如果左运算数表达式的值不为空值时回傳该值,如果为空值则返回右运算数表达式的值。 object nullObj = null; object obj = new Object(); return nullObj ?? obj; // returns obj 主要用作将一个可空类型赋值给不可空类型的简便语法 int? i = null; int j = i ?? 0; // Unless i is null, initialize j to i. Else (if i is null), initialize j to 0. C# 3.0的特性 C# 3.0发布于2007年10月17日,是.NET Framework 3.5的一部分,它的新特性灵感来自于函数式编程语言,如:Haskell和ML,并广泛地引入了Language Integrated Query(LINQ)模式到通用語言運行庫中e. Linq 语言集成查询(,缩写:LINQ): 上下文相关关键字"from, where, select"可用于查询SQL、XML、集合等。这些标识符在LINQ上下文中被作为关键字,但是它们的增加不会破坏原有的名为from、where或select的变量。 类型初始化器 Customer c = new Customer(); c.Name = "James"; 可写作: Customer c = new Customer() { Name = "James" }; 集合初始化器 MyList list = new MyList(); list.Add(1); list.Add(2); 可写作 MyList list = new MyList { 1, 2 }; 假设MyList实现了System.Collections.IEnumerable且有一个Add方法method 匿名類型 var x = new { Name = "James" }; 局部变量类型推断 局部变量类型推断:var x = new Dictionary<string, List<float>>(); 等同于 Dictionary<string, List<float>> x = new Dictionary<string, List<float>>(); 它只是一个语法糖,这个特性被匿名类型声明时所需要 Lambda表达式 Lambda表达式(無函式名稱的物件方法在程式語言中的表達語法): listOfFoo.Where( delegate(Foo x) { return x.Size > 10; } ) 可写作 listOfFoo.Where(x => x.Size > 10); 编译器翻译Lambda表达式为强类型委托或强类型表达式树。 注意事项: 如果只有一个参数,可以省略括号(),例如 item=>{Console.WriteLine("只有一个参数{0}的Lambda表达式",item); }; 如果只有一个返回值的语句,可以省略花括号{}、return关键字、分号,例如 item => {return item % 2 == 0;};改写成:item =>item %2 == 0; Lambda表达式可以分配给Func,Action或Predicate委托。 自动化属性 编译器将自动生成私有变量和适当的getter(get访问器)和setter(set访问器),如: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扩展方法 扩展方法能够使现有的类型添加方法,而无需创建新的派生类型、重新编译或以其它方式修改原始类型。 使用拓展方法,必须在一个非嵌套、非泛型的静态类中定义一个静态方法,方法第一个参数必须附加this关键字作为前缀,第一个参数不能有其它修饰符(如ref或者out),这个方法将被编译器添加到该this的类型中。 public static class IntExtensions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PlusOne(this int x) { Console.WriteLine(x + 1); } } int foo = 0; foo.PrintPlusOne(); 注意事项: 扩展方法只会增加编译器的工作,但不会影响程序运行性能(用继承的方式为一个类型增加特性反而会影响性能) 如果原来的类中有一个方法,跟扩展方法一样,那么扩展方法不会被调用,编译器也不会提示 分部方法 允许代码生成器生成方法声明作为扩展点,如果有人在另一个部分类实现了它才会被包含于原代码编译。 分部方法(Partial methods)必须定义在分部类(partial classes)中 定义分部方法需要用partial做修饰符 分部方法不一定总是有执行内容的,也就是说定义的方法可以一句操作语句都没有 分部方法返回值必须是void 分部方法可以是静态(static)方法 分部方法可以包含参数,参数可以包含以下修饰词:this,ref,params 分部方法必须是私有(private)方法 例子: partial class C { static partial void M(int i); // defining declaration } partial class C { static partial void M(int i) { dosomething(); } } C# 4.0的特性 dynamic类型 C# 4.0新增dynamic关键字,提供動態編程(dynamic programming),把既有的靜態物件標記為動態物件,類似javascript, Python或Ruby。 dynamic关键字标记的实例被处理成一个特殊包装的object对象,取消了CLI的编译时类型检查,编译时被假定支持任何操作,但如果并不实际支持则运行时报错。 dynamic calc = GetCalculator(); int sum = calc.Add(10, 20); 具名參數與可選參數 public StreamReader OpenFile(string path, int bufferSize = 1024) { ... } 呼叫OpenFile時,順序可以完全顛倒: OpenFile(bufferSize: 4096, path: "foo.txt"); 與COM组件互動 在C#中打開一個Word文件: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ord.Application wordApplication = new Word.Application() { Visible = true }; wordApplication.Documents.Open(@"C:\plant.docx", ReadOnly: true); } 在C#中指定Excel的某一格文字: excelObj.Cells[5, 5].Value = "This is sample text"; 泛型的协变和逆变 C# 4.0支援协变和逆变,例如在泛型介面可以加上in、out-{zh:修饰字;zh-hk:修饰字;zh-cn:关键字}-。 public interface IComparer<in T> { int Compare(T left, T right); } public interface IEnumerable<out T> : IEnumerable { IEnumerator<T> GetEnumerator(); } C# 5.0的特性 C# Evolution Matrix Async Feature (补充: async和await是一对语法糖,允许开发人员非常轻松的调用基于TASK的异步编程)async-await关键字并不会真的创建一个线程池任务,完成这个动作依赖于被调用方法中的函数。这一点在许多C#的中文教程中被忽略,导致许多学习的新手误以为await关键字会直接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池任务。 Caller Information C# 6.0的特性 唯讀 Auto 屬性 Auto 屬性初始設定式 使用靜態 Null - 條件運算子 字串插值 例外狀況篩選條件 nameof 運算式 Catch 和 Finally 區塊中的 Await 索引初始設定式 集合初始設定式的擴充方法 改進的多載解析 表达式主体(Expression-bodied)用于类的方法和只读属性 using System;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Person(string firstName, string lastName) { fname = firstName; lname = lastName; } private string fname; private string lname; public override string ToString() => $"{fname} {lname}".Trim(); //返回值类型string public void DisplayName() => Console.WriteLine(ToString()); //返回值类型void public string Name => $"{fname} {lname}".Trim();//只读属性 } C# 7.0的特性 out 變數 能夠直接宣告一個變數在它要傳入的地方,當成一個 out 的引數 弃元 元组/对象的解构:var tuple = (1, 2, 3, 4, 5); (_, _, _, _, var fifth) = tuple;使用 is/switch 的模式匹配:var obj = CultureInfo.CurrentCulture.DateTimeFormat; switch (obj) { case IFormatProvider fmt: Console.WriteLine($"{fmt} object"); break; case null: Console.Write("A null object reference"); break; case object _: Console.WriteLine("Some object type without format information"); break; } if (obj is object _) { ... }对具有 out 参数的方法的调用:var point = new Point(10, 10); // 只要 x, 不关心 y point.GetCoordinates(out int x, out _);作用域内独立使用场景:void Test(Dto dto) { _ = dto ?? throw new ArgumentNullException(nameof(dto)); } 表达式主体(Expression-bodied)用于类的属性、构造器、终结器、索引器 using System; public class Location { private string locationName; public Location(string name) => Name = name; //构造函数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 locationName; //get属性 set => locationName = value; //set属性 } public override string ToString() => GetType().Name; ~Location() => Console.WriteLine($"The {ToString()} finalizer is executing."); //析构函数 private string[] types = { "Baseball", "Basketball", "Football", "Hockey", "Soccer", "Tennis", "Volleyball" }; public string this[int i] { get => types[i]; //索引器 set => types[i] = value; } } C# 7.1的特性 async``Main方法 default常值運算式 推斷的 tuple 項目名稱 C# 7.2的特性 具備實值型別的參考語意 無後置具名引數 數值常值中的前置底線 private protected 存取修飾詞 C# 8.0的特性 可空引用类型 await yield return可异步返回的迭代器 Index 索引类型和Range区间类型 允许在声明接口时为接口成员提供默认实现 递归的模式匹配 表达式形式的Switch关键字 在编译器可做类型推断的情况下,允许进一步省略类型声明 C# 9.0的特性 新的「Record」類型 记录类型, 是一种引用类型, 默认是不可变的。 记录类型的相等判断可以通过引用或者结构进行判断的。 优点:记录类型是轻量级的不可变类型,可以减少大量的代码, 可以按照结构和引用进行比较; 缺点:需要实例化大量的对象; // 默认不可变的记录类型 public record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可变记录类型 public record Mutable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 Name; public int Age { get; set; } = Age;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Alice", 40); var person2 = new Person("Alice", 40); Console.WriteLine(person1 == person2); // True 结构相同 Console.WriteLine(person1.Equals(person2)); // True 结构相同 Console.WriteLine(ReferenceEquals(person1, person2)); // False, 引用不同 // 改变默认的记录! --> 创建一个新的记录。 var person3 = person1 with { Age = 43 }; Console.WriteLine(person3 == person1); // False 结构不同 // 解构 (Destruct) 一个记录, 将记录的属性提取为本地变量 var (name, age) = person3; var person4 = new MutablePerson("Alice", 40); person4.Age = 43; // 记录类型也可以被继承 public record Citizen(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Country) : Person(Name, Age); var citizen = new Citizen("Alice", 40, "China"); Console.WriteLine(person1 == citizen); // False 类型不同; 「init」存取子 init存取子表示該屬性所屬類型僅能在建構函式(Constructor)中或是屬性初始化式子中賦予其值,如果嘗試在其他地方設定該屬性的值,在編譯時便會遭編譯器阻止。 範例如下:在這個範例中,建立了一個Student類型,並且屬性StudentName與StudentID只能在初始化時賦予其值。 public class Student {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studentName,string studentID) { StudentName = studentName; StudentID = studentID; } public string StudentName { get; init; } = "Default Name"; public string StudentID { get; init; } = "00000000"; } 如果在此時撰寫以下程式碼: Student DemoStudent = new Student(); DemoStudent.StudentName = "Test Name"; 編譯器便會無法編譯並且擲回錯誤。 而如果要建立學生名稱為「Test Name」,學生ID為「0001」的學生,則需要寫成: Student
= 1024) { ... } 呼叫OpenFile時,順序可以完全顛倒: OpenFile(bufferSize: 4096, path: "foo.txt"); 與COM组件互動 在C#中打開一個Word文件: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ord.Application wordApplication = new Word.Application() { Visible = true }; wordApplication.Documents.Open(@"C:\plant.docx", ReadOnly: true); } 在C#中指定Excel的某一格文字: excelObj.Cells[5, 5].Value = "This is sample text"; 泛型的协变和逆变 C# 4.0支援协变和逆变,例如在泛型介面可以加上in、out-{zh:修饰字;zh-hk:修饰字;zh-cn:关键字}-。 public interface IComparer<in T> { int Compare(T left, T right); } public interface IEnumerable<out T> : IEnumerable { IEnumerator<T> GetEnumerator(); } C# 5.0的特性 C# Evolution Matrix Async Feature (补充: async和await是一对语法糖,允许开发人员非常轻松的调用基于TASK的异步编程)async-await关键字并不会真的创建一个线程池任务,完成这个动作依赖于被调用方法中的函数。这一点在许多C#的中文教程中被忽略,导致许多学习的新手误以为await关键字会直接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池任务。 Caller Information C# 6.0的特性 唯讀 Auto 屬性 Auto 屬性初始設定式 使用靜態 Null - 條件運算子 字串插值 例外狀況篩選條件 nameof 運算式 Catch 和 Finally 區塊中的 Await 索引初始設定式 集合初始設定式的擴充方法 改進的多載解析 表达式主体(Expression-bodied)用于类的方法和只读属性 using System;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Person(string firstName, string lastName) { fname = firstName; lname = lastName; } private string fname; private string lname; public override string ToString() => $"{fname} {lname}".Trim(); //返回值类型string public void DisplayName() => Console.WriteLine(ToString()); //返回值类型void public string Name => $"{fname} {lname}".Trim();//只读属性 } C# 7.0的特性 out 變數 能夠直接宣告一個變數在它要傳入的地方,當成一個 out 的引數 弃元 元组/对象的解构:var tuple = (1, 2, 3, 4, 5); (_, _, _, _, var fifth) = tuple;使用 is/switch 的模式匹配:var obj = CultureInfo.CurrentCulture.DateTimeFormat; switch (obj) { case IFormatProvider fmt: Console.WriteLine($"{fmt} object"); break; case null: Console.Write("A null object reference"); break; case object _: Console.WriteLine("Some object type without format information"); break; } if (obj is object _) { ... }对具有 out 参数的方法的调用:var point = new Point(10, 10); // 只要 x, 不关心 y point.GetCoordinates(out int x, out _);作用域内独立使用场景:void Test(Dto dto) { _ = dto ?? throw new ArgumentNullException(nameof(dto)); } 表达式主体(Expression-bodied)用于类的属性、构造器、终结器、索引器 using System; public class Location { private string locationName; public Location(string name) => Name = name; //构造函数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 locationName; //get属性 set => locationName = value; //set属性 } public override string ToString() => GetType().Name; ~Location() => Console.WriteLine($"The {ToString()} finalizer is executing."); //析构函数 private string[] types = { "Baseball", "Basketball", "Football", "Hockey", "Soccer", "Tennis", "Volleyball" }; public string this[int i] { get => types[i]; //索引器 set => types[i] = value; } } C# 7.1的特性 async``Main方法 default常值運算式 推斷的 tuple 項目名稱 C# 7.2的特性 具備實值型別的參考語意 無後置具名引數 數值常值中的前置底線 private protected 存取修飾詞 C# 8.0的特性 可空引用类型 await yield return可异步返回的迭代器 Index 索引类型和Range区间类型 允许在声明接口时为接口成员提供默认实现 递归的模式匹配 表达式形式的Switch关键字 在编译器可做类型推断的情况下,允许进一步省略类型声明 C# 9.0的特性 新的「Record」類型 记录类型, 是一种引用类型, 默认是不可变的。 记录类型的相等判断可以通过引用或者结构进行判断的。 优点:记录类型是轻量级的不可变类型,可以减少大量的代码, 可以按照结构和引用进行比较; 缺点:需要实例化大量的对象; // 默认不可变的记录类型 public record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可变记录类型 public record Mutable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 Name; public int Age { get; set; } = Age;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Alice", 40); var person2 = new Person("Alice", 40); Console.WriteLine(person1 == person2); // True 结构相同 Console.WriteLine(person1.Equals(person2)); // True 结构相同 Console.WriteLine(ReferenceEquals(person1, person2)); // False, 引用不同 // 改变默认的记录! --> 创建一个新的记录。 var person3 = person1 with { Age = 43 }; Console.WriteLine(person3 == person1); // False 结构不同 // 解构 (Destruct) 一个记录, 将记录的属性提取为本地变量 var (name, age) = person3; var person4 = new MutablePerson("Alice", 40); person4.Age = 43; // 记录类型也可以被继承 public record Citizen(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Country) : Person(Name, Age); var citizen = new Citizen("Alice", 40, "China"); Console.WriteLine(person1 == citizen); // False 类型不同; 「init」存取子 init存取子表示該屬性所屬類型僅能在建構函式(Constructor)中或是屬性初始化式子中賦予其值,如果嘗試在其他地方設定該屬性的值,在編譯時便會遭編譯器阻止。 範例如下:在這個範例中,建立了一個Student類型,並且屬性StudentName與StudentID只能在初始化時賦予其值。 public class Student {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studentName,string studentID) { StudentName = studentName; StudentID = studentID; } public string StudentName { get; init; } = "Default Name"; public string StudentID { get; init; } = "00000000"; } 如果在此時撰寫以下程式碼: Student DemoStudent = new Student(); DemoStudent.StudentName = "Test Name"; 編譯器便會無法編譯並且擲回錯誤。 而如果要建立學生名稱為「Test Name」,學生ID為「0001」的學生,則需要寫成: Student DemoStudent = new Student() //物件初始化運算式 { StudentName = "Test Name"; StudentID = "0001" }; 或是 Student DemoStudent = new Student("Test Name","0001"); //藉由類型的建構式初始化StudentName以及StudentID。 最上層陳述式或称顶级语句 在以前的版本,開發者在撰寫最上層陳述式(如Program.cs)程式碼時,需要包含完整的namespace與class架構,因此如果要撰寫Hello World程式時,程式碼就會是: using System; namespace ConsoleApp1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WriteLine("Hello World!"); } } } 但是在C# 9.0之後,最上層陳述式的程式碼不需要包含namespace以及class,可將其簡化為: using System; Console.WriteLine("Hello World!"); //或者简化为一行语句: System.Console.WriteLine("Hello World!"); 注意, 一个程序中, 只能有一个文件使用顶级语句, 并且顶级语句必须位于命名空间或类型定义之前。 lambda弃元参数 Func<int, int, int> zero = (_, _) => 0; Func<int, int, int> func = delegate (int _, int _) { return 0; };在 C# 9 之前,即便不使用的 Lambda 参数也需要给它命名。C# 9 支持弃元参数一方面简化了命名,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内存分配。更重要的是它使得编程的意图更明确,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参数是不用的,增强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只能初始化的设置器 Init only setters,只能通过对象初始化进行赋值的属性。 public class InitDemo { public string Start { get; init; } public string Stop { get; init; } } // initDemo.Start = "Now"; // Error // initDemo.End = "Tomorrow"; // Error var initDemo = new InitDemo { Start = "Now", Stop = "Tomorrow" }; 函数指针 使用 delegate* 可以声明函数指针。 unsafe class FunctionPointer { static int GetLength(string s) => s.Length; delegate*<string, int> functionPointer = &GetLength; } public void Test() { Console.WriteLine(functionPointer("test")); // 4; } 跳过本地初始化 [System.Runtime.CompilerServices.SkipLocalsInit] static unsafe void DemoLocalsInit() { int x; // 注意, x 没有初始化, 输出结果不确定; Console.WriteLine(*&x); } 原生整数类型 两个新的整数类型 nint 和 nunit , 依赖宿主机以及编译设定。 协变返回类型 协变返回类型为重写方法的返回类型提供了灵活性。覆盖方法可以返回从被覆盖的基础方法的返回类型派生的类型。class Person { public virtual Person GetPerson() { return new Person(); } } class Student : Person { public override Student GetPerson() { return new Student(); } } 模块初始化代码 ModuleInitializerAttribute 为组件 (assembly) 定义初始化代码, 当初始化/加载时执行, 可以类比类的静态构造函数, 但是是组件级别的。 必须是静态的、无参数的、无返回值的方法; 不能是范型方法,也不能包含在范型类中; 不能是私有函数,必须是公开 (public) 或者内部 (internal) 的函数; 静态 lambda 表达式 static 修饰符添加到 lambda 表达式或匿名方法 。这将无法捕获局部变量或实例状态,从而防止意外捕获其他变量。 分部方法扩展 移除了分部方法的下述限制: 必须具有 void 返回类型。 不能具有 out 参数。 不能具有任何可访问性(隐式 private )。 初始化表达式的简化 如果创建对象的类型已知时,可以在new表达式中省略该类型。 Point p = new(1, 1); Dictionary<string, int> dict = new(); Point[] points = { new(1, 1), new (2, 2), new (3, 3) }; var list = new List<Point> { new(1, 1), new(2, 2), new(3, 3)}; 在本地函数上添加标记 using System.Diagnostics; using System.Diagnostics.CodeAnalysis; namespace CoreApp2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ditional("DEBUG")] static void DoSomething([NotNull] string test) { System.Console.WriteLine("Do it!"); } DoSomething("Doing!"); } } } GetEnumerator 扩展 可以为任意类型添加一个 GetEnumerator 扩展方法, 返回一个 IEnumerator 或者 IAsyncEnumerator 实例, 从而在 foreach 循环中使用。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Collections.ObjectModel; namespace CoreApp2 { public static class Extensions { public static IEnumerator<T> GetEnumerator<T>(this IEnumerator<T> enumerator) => enumerator;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Enumerator<string> enumerator = new Collection<string> {"A", "B", "C"}.GetEnumerator(); foreach (var item in enumerator) { Console.WriteLine(item); } } } } 模式匹配增强 Type patterns 类型匹配,判断一个变量的类型 object obj = new int(); var type = obj switch { string => "string", int => "int", _ => "obj" }; Console.WriteLine(type); // int Relational patterns 关系匹配: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a, int b) { name = a;age = b; } public void Deconstruct(out string a,out int b){a = name;b = age; }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Alice", 40); var inRange = person1 switch { (_, < 18) => "less than 18", (_, > 18) => "greater than 18", (_, 18) => "18 years old!" }; Console.WriteLine(inRange); // greater than 18 } } Conjunctive and patterns 逻辑合取匹配: // And pattern var person1 = new Person("Alice", 40); var ageInRange = person1 switch { (_, < 18) =>
目前也因為2016年的英國去留歐盟公投,直布羅陀96%選民選擇留在歐盟,引發西班牙再次對其主權申索主張,也是英國脫歐談判卡關的原因之一,因為西班牙鄰近直布羅陀的地區之人一部分至此工作、旅遊,英國脫歐後可能使這些更不方便。 其他國家聲稱在西班牙擁有主權的地區 摩洛哥聲稱擁有非洲北部的休達、梅利利亚及無人居住地區戈梅拉岛、胡塞马群岛、舍法林群岛及佩雷希爾島等島嶼。摩洛哥指上述地區是由西班牙於摩洛哥無法自我保護時奪去,在此之前摩洛哥未與西班牙簽定任何條約割讓該等土地。西班牙則稱上述土地乃在回教勢力入侵,即公元711年前西班牙王國的一部分。西班牙亦指摩洛哥只為地理原因要求得到該批土地。埃及對西奈半島的主權與土耳其對伊斯坦堡的擁有權常被視為西班牙主張的支持論點。 葡萄牙從未認可西班牙於奧利文薩的主權,原因是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規定西班牙需將該土地還予葡萄牙,西班牙則指維也納會議決策的先決條件是要維持巴達荷斯條約的完整。 獨立運動 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是西班牙境內的獨立運動,其目標是將加泰隆尼亞獨立出西班牙成為主權國家。今日相對於西班牙其他地區,加泰隆尼亞在文化發展上更獨立自主。作為當地第一母語的加泰隆尼亞語,與西班牙語同為西班牙的官方語言,兩者雖然同是屬於印歐語系拉丁語族,卻有明顯的差異。加泰隆尼亞是西班牙國內經濟比較發達、獨立意識也是比較鮮明的地區,多數人認為其他地區在免費分享他們的經濟成果。2014年9月11日,數十萬人在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首府巴塞隆納遊行,要求舉行獨立公投。 2014年11月9日加泰隆尼亞舉辦無法律效力的獨立公投,因屬違憲公投,投票所沒有投票權人名冊,只要拿身份證就可以到任何一個投票所投票,最後,共有兩百二十萬人上街投票(投票率約40%)。其中,80.7%贊成完全脫離西班牙獨立,11.1%贊成與西班牙組成聯邦,4.6%贊成維持統一。西班牙政府表示,公投違法。憲法法院在9月29日做出裁決說,憲法法院將審查這項公投的合法性,這事實上等於是技術性阻止和擱置了公投計劃直到永遠。 2017年10月27日,经加泰罗尼亚地方议会表决,以70票赞成、10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单方面宣布加泰罗尼亚从西班牙独立。并由政府主席普伊格德蒙特签署独立宣言,正式建立“加泰罗尼亚共和国”。但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加泰罗尼亚独立宣言通过的数小时内,西班牙参议院便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启动宪法155条议案,強行接管加泰隆尼亞地區并強制解散加泰隆尼亞地方議會。此次尋求獨立的行為也引發西班牙憲政危機及政治動盪并持續至今。 经济 西班牙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发达的工业国,属于东扩前的舊已開發欧盟内部較贫穷的国家。不過和东欧的欧盟新成员相比,如匈牙利(中歐)、波兰、罗马尼亚等,西班牙要更富裕先進。2018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在30,697美元,屬於世界上高度發展的歐洲先進工業國家之列。 工业 西班牙的制造业发达。西班牙是世界造船国,也是汽车生产大国,但仅拥有少量的民族品牌。西班牙比较广为人知的轿车品牌是西亚特。 著名皮具及時裝品牌罗意威於1846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創立。平價時裝品牌飒拉,全球7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3100家分店,為歐洲最大的時裝零售商。和飒拉属于同一个集团的Massimo Dutti创办于1985年,飒拉和Massimo Dutti都属于西班牙著名集团印地紡。 觀光业 西班牙在欧洲和世界上是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着很舒适的地中海气候并且阳光充足,是很多旅行者的度假天堂。在2010年西班牙的觀光人口数量达到了5千3百万,排到在全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第一位的法国、第二位的美国和第三位的中国,在2010年觀光业在西班牙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8.9%,并且在觀光业上的年收入总值世界排名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世界經濟論壇(WEF)每兩年公布一次《全球旅遊與觀光競爭力報告》,2015年西班牙首次登上「全球最具旅遊競爭力」國家的冠軍寶座,更是專家認為對觀光客最友善的國家。 失业率 西班牙近年来的经济改革效果卓越,不過失业率持續高升。根据统计,到2013年3月底,西班牙共有620万人失业,失业率高达27.2%,为近19年来最高,也是17个欧元区国家中最高失业率,在2017年12月失業率為16.4%。 社会福利 西班牙实行12年免費教育,大专院校众多,一方面因为国家设立奖学金令一般大眾的後代就学普及,另一方面为了接受大量的外籍学生。社会福民接受教育的权利,贫困户和低收入户的儿女上学完全免费。 西班牙的医疗费用在一般的情况下完全免费,例如西班牙公民或者是持有西班牙本地合法有效证件并有合法工作(留学生簽证不包括在内)的人都可以免费享受医疗保险,包括他们的子女。購买药物的时候政府会與病人共同承擔藥費。 在多人口家庭(指的是一家人里面人数多于5个人,也就是说父母算2个人在加上3个孩子)国家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补助。除了像普通家庭一样的免费教育以外,到了大学,普通家庭还是要交一小部分的学费(西班牙称作注册费),然而多人口家庭就可以享用到独特的价格。 貨幣 西班牙使用歐元;歐元面世前使用比塞塔,硬幣面額有1、5、25、100和500比塞塔,紙鈔面值有200、500、1000、2000、5000、10000比塞塔。歐元對比塞塔的兌換率為1:166.386。 交通運輸 水運 西班牙內河不利航行,海運卻很發達,與世界各大港口之間,都有忙碌的貨運。11個海港年貨運量都在1000萬噸以上,阿爾赫西拉斯吞吐量4000多萬噸。阿爾赫西拉斯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客運港,每年數以百萬計的旅客從這裡乘船,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前往非洲。 航空 西班牙的航空事業非常發達。共有民航機場47個,26個為國際機場。15個機場的客運量在200萬人次以上。馬德里的巴拉哈斯機場每年客運量3000多萬人次,与巴塞羅那的埃尔普拉特机场、馬略卡島上的帕尔马机场是全國三大機場。西班牙不僅國際航線密集,國內航班也很頻繁。馬德里到巴塞羅那每半小時就有一航班,便捷的航空有力地促進了旅遊業。 铁路 西班牙的鐵路主要為1,668毫米的寬軌線路,由國營的西班牙國家鐵道網公司(RENFE)運營。1992年,馬德里到塞維利亞之間的高速鐵路投入運行。2008年馬德里和巴塞羅那之間也開通了高速鐵路。目前高速鐵路1636.2千米,普通鐵路17074千米,客運量50億人次,貨運3090萬噸。 公路 截至2015年,總長達16.6萬公里,約1.7萬公里。公路網覆蓋全國,客運量13.08億人次,貨運能力6956萬噸,貨運車輛530萬輛。 政治 西班牙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有世袭的君主和两院。国王为国家元首和三軍統帥、宗教领袖。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掌握立法权。首相(正式名称为政府主席)领导的政府行使行政权。首相由国王提名,并由国王任命。 目前西班牙實行的是1978年西班牙憲法,這是西班牙的第一部民主憲法,内容由時任議長蘭德里諾·拉維萊·阿西納等法律界專家起草,於1978年實施,結束了將近40年的佛朗哥獨裁時期,是西班牙向民主體制轉變的重要里程碑。該部憲法規定西班牙的國家主權屬於全體西班牙人民,政體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西班牙君主是虛位元首,君主代表國家但不享有實權,行政權由首相掌理,立法權則由國會參、眾議院掌理。然而,西班牙憲法在落實後遇到多次挑戰。例如20世紀末的巴斯克分離主義,以及歷史悠久的加泰隆尼亞分離主義所導致的憲政危機,使《西班牙憲法》第155條的認受性受到挑戰。 行政區劃 西班牙全國劃分為17個自治區及2個自治市,下設50個省。 安達盧西亞 阿拉貢自治區 阿斯圖里亞斯 巴利阿里群島 巴斯克自治區 加那利群島 坎塔布里亞 卡斯蒂利亞-拉曼恰 卡斯蒂利亞-萊昂 加泰罗尼亚 埃斯特雷馬杜拉 加利西亞自治區 馬德里自治區 穆爾西亞自治區 納瓦拉 拉里奧哈 瓦倫西亞自治區 休達自治市 梅利利亞自治市 人口 截至2016年7月,西班牙人口为46,468,102;根據2015年7月統計,拥有西班牙国籍人数为41,996,253。永久居留西班牙外籍人士(移民及难民)约为4,426,811,占总人口的9.54%。 语言 西班牙有四种主要的语言,除了西班牙語為全國的官方语言外,其餘三種為地區級官方語言: 西班牙语(又称卡斯蒂里亚语),通行於西班牙全国各地。 加泰罗尼亚语(又称巴伦西亚语),用于加泰罗尼亚、瓦倫西亞和巴利阿里群岛。 巴斯克语,用于巴斯克地区。 加利西亚语,用于加利西亚地区。 加泰罗尼亚语、加利西亚语和卡斯蒂利亚语(后者通常被称为“西班牙语”)都来源于拉丁语,并有各自的方言。而巴斯克语则与其余三种语言有不同的起源,现在认为巴斯克语是已经消亡的伊比利亚语族的最后火种,在罗马人到达伊比利亚半岛前被广泛使用。同时还存在还有其它一些现在仍在使用的罗曼语族方言,如在阿斯图里亚斯和部分León地区使用的阿斯图里亚斯语或称Bable,在部分阿拉贡地区使用的阿拉贡语,在加泰罗尼亚西北角的Val d'Aran使用的Aranese。在美国的西班牙人使用的是在西班牙西南部的方言。 宗教 西班牙人主要信仰天主教,最重要的少数民族是吉普赛人。现代也有大量无信仰人士和其他宗教信徒。 城市 西班牙有许多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如马德里、巴塞隆納、瓦倫西亞等。以下為西班牙前二十大城市: 文化 除了對音樂世界有龐大貢獻(弗拉明戈舞和吉他),西班牙各地擁有五花八門的文化表現如塞爾特傳統與舉世有名的料理與建築。曾經一致地受歡迎的鬥牛卻於今日卻頗受爭議。西班牙民風可說是奔放熱情。在2005年7月3日,西班牙成为全球第三个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 教育 一般說來,西班牙的教育是五育均衡的。西班牙是由17個自治區組成的王國,每個自治區是獨立的,所以全國沒有統一的各學科計劃和大綱,有意思的是,西班牙政府嚴格規定了各科的教時。 西班牙的老師有權根據學校的條件、學生的水平、當地的特點,決定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種沒有統一大綱,只有規定時數的做法,既保證了各科教學的時間,又讓各科的教學提供了創造的空間。 在西班牙1992年頒佈的規定裡,學校規定義務教育下,每班學生不得多於25人,而且每周總學習時數25小時,其中體育必須佔3小時。 西班牙學校每週3小時的體育課,根據學校地理環境的差別,有豐富的教學內容.舞蹈、足球、籃球、排球、藝術體操、體操、田徑、游泳、拳術、柔道都包括在內。 在西班牙,從上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到幾百人口的小山村,學校都有著現代化的體育教學設施,體操館、健身房等,城鄉學校都有。 除了正式的體育課程,西班牙學校的課外活動裡,學生每學期可以選擇學習一個運動項目。4年下來,學生就能學會8個運動項目。 孩子們從10歲起就進入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週六參加學校所在地區組織的校際比賽。這些比賽只在周末舉行,持續時間長,往往持續整個學年。
西班牙在欧洲和世界上是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着很舒适的地中海气候并且阳光充足,是很多旅行者的度假天堂。在2010年西班牙的觀光人口数量达到了5千3百万,排到在全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第一位的法国、第二位的美国和第三位的中国,在2010年觀光业在西班牙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8.9%,并且在觀光业上的年收入总值世界排名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世界經濟論壇(WEF)每兩年公布一次《全球旅遊與觀光競爭力報告》,2015年西班牙首次登上「全球最具旅遊競爭力」國家的冠軍寶座,更是專家認為對觀光客最友善的國家。 失业率 西班牙近年来的经济改革效果卓越,不過失业率持續高升。根据统计,到2013年3月底,西班牙共有620万人失业,失业率高达27.2%,为近19年来最高,也是17个欧元区国家中最高失业率,在2017年12月失業率為16.4%。 社会福利 西班牙实行12年免費教育,大专院校众多,一方面因为国家设立奖学金令一般大眾的後代就学普及,另一方面为了接受大量的外籍学生。社会福民接受教育的权利,贫困户和低收入户的儿女上学完全免费。 西班牙的医疗费用在一般的情况下完全免费,例如西班牙公民或者是持有西班牙本地合法有效证件并有合法工作(留学生簽证不包括在内)的人都可以免费享受医疗保险,包括他们的子女。購买药物的时候政府会與病人共同承擔藥費。 在多人口家庭(指的是一家人里面人数多于5个人,也就是说父母算2个人在加上3个孩子)国家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补助。除了像普通家庭一样的免费教育以外,到了大学,普通家庭还是要交一小部分的学费(西班牙称作注册费),然而多人口家庭就可以享用到独特的价格。 貨幣 西班牙使用歐元;歐元面世前使用比塞塔,硬幣面額有1、5、25、100和500比塞塔,紙鈔面值有200、500、1000、2000、5000、10000比塞塔。歐元對比塞塔的兌換率為1:166.386。 交通運輸 水運 西班牙內河不利航行,海運卻很發達,與世界各大港口之間,都有忙碌的貨運。11個海港年貨運量都在1000萬噸以上,阿爾赫西拉斯吞吐量4000多萬噸。阿爾赫西拉斯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客運港,每年數以百萬計的旅客從這裡乘船,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前往非洲。 航空 西班牙的航空事業非常發達。共有民航機場47個,26個為國際機場。15個機場的客運量在200萬人次以上。馬德里的巴拉哈斯機場每年客運量3000多萬人次,与巴塞羅那的埃尔普拉特机场、馬略卡島上的帕尔马机场是全國三大機場。西班牙不僅國際航線密集,國內航班也很頻繁。馬德里到巴塞羅那每半小時就有一航班,便捷的航空有力地促進了旅遊業。 铁路 西班牙的鐵路主要為1,668毫米的寬軌線路,由國營的西班牙國家鐵道網公司(RENFE)運營。1992年,馬德里到塞維利亞之間的高速鐵路投入運行。2008年馬德里和巴塞羅那之間也開通了高速鐵路。目前高速鐵路1636.2千米,普通鐵路17074千米,客運量50億人次,貨運3090萬噸。 公路 截至2015年,總長達16.6萬公里,約1.7萬公里。公路網覆蓋全國,客運量13.08億人次,貨運能力6956萬噸,貨運車輛530萬輛。 政治 西班牙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有世袭的君主和两院。国王为国家元首和三軍統帥、宗教领袖。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掌握立法权。首相(正式名称为政府主席)领导的政府行使行政权。首相由国王提名,并由国王任命。 目前西班牙實行的是1978年西班牙憲法,這是西班牙的第一部民主憲法,内容由時任議長蘭德里諾·拉維萊·阿西納等法律界專家起草,於1978年實施,結束了將近40年的佛朗哥獨裁時期,是西班牙向民主體制轉變的重要里程碑。該部憲法規定西班牙的國家主權屬於全體西班牙人民,政體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西班牙君主是虛位元首,君主代表國家但不享有實權,行政權由首相掌理,立法權則由國會參、眾議院掌理。然而,西班牙憲法在落實後遇到多次挑戰。例如20世紀末的巴斯克分離主義,以及歷史悠久的加泰隆尼亞分離主義所導致的憲政危機,使《西班牙憲法》第155條的認受性受到挑戰。 行政區劃 西班牙全國劃分為17個自治區及2個自治市,下設50個省。 安達盧西亞 阿拉貢自治區 阿斯圖里亞斯 巴利阿里群島 巴斯克自治區 加那利群島 坎塔布里亞 卡斯蒂利亞-拉曼恰 卡斯蒂利亞-萊昂 加泰罗尼亚 埃斯特雷馬杜拉 加利西亞自治區 馬德里自治區 穆爾西亞自治區 納瓦拉 拉里奧哈 瓦倫西亞自治區 休達自治市 梅利利亞自治市 人口 截至2016年7月,西班牙人口为46,468,102;根據2015年7月統計,拥有西班牙国籍人数为41,996,253。永久居留西班牙外籍人士(移民及难民)约为4,426,811,占总人口的9.54%。 语言 西班牙有四种主要的语言,除了西班牙語為全國的官方语言外,其餘三種為地區級官方語言: 西班牙语(又称卡斯蒂里亚语),通行於西班牙全国各地。 加泰罗尼亚语(又称巴伦西亚语),用于加泰罗尼亚、瓦倫西亞和巴利阿里群岛。 巴斯克语,用于巴斯克地区。 加利西亚语,用于加利西亚地区。 加泰罗尼亚语、加利西亚语和卡斯蒂利亚语(后者通常被称为“西班牙语”)都来源于拉丁语,并有各自的方言。而巴斯克语则与其余三种语言有不同的起源,现在认为巴斯克语是已经消亡的伊比利亚语族的最后火种,在罗马人到达伊比利亚半岛前被广泛使用。同时还存在还有其它一些现在仍在使用的罗曼语族方言,如在阿斯图里亚斯和部分León地区使用的阿斯图里亚斯语或称Bable,在部分阿拉贡地区使用的阿拉贡语,在加泰罗尼亚西北角的Val d'Aran使用的Aranese。在美国的西班牙人使用的是在西班牙西南部的方言。 宗教 西班牙人主要信仰天主教,最重要的少数民族是吉普赛人。现代也有大量无信仰人士和其他宗教信徒。 城市 西班牙有许多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如马德里、巴塞隆納、瓦倫西亞等。以下為西班牙前二十大城市: 文化 除了對音樂世界有龐大貢獻(弗拉明戈舞和吉他),西班牙各地擁有五花八門的文化表現如塞爾特傳統與舉世有名的料理與建築。曾經一致地受歡迎的鬥牛卻於今日卻頗受爭議。西班牙民風可說是奔放熱情。在2005年7月3日,西班牙成为全球第三个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 教育 一般說來,西班牙的教育是五育均衡的。西班牙是由17個自治區組成的王國,每個自治區是獨立的,所以全國沒有統一的各學科計劃和大綱,有意思的是,西班牙政府嚴格規定了各科的教時。 西班牙的老師有權根據學校的條件、學生的水平、當地的特點,決定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種沒有統一大綱,只有規定時數的做法,既保證了各科教學的時間,又讓各科的教學提供了創造的空間。 在西班牙1992年頒佈的規定裡,學校規定義務教育下,每班學生不得多於25人,而且每周總學習時數25小時,其中體育必須佔3小時。 西班牙學校每週3小時的體育課,根據學校地理環境的差別,有豐富的教學內容.舞蹈、足球、籃球、排球、藝術體操、體操、田徑、游泳、拳術、柔道都包括在內。 在西班牙,從上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到幾百人口的小山村,學校都有著現代化的體育教學設施,體操館、健身房等,城鄉學校都有。 除了正式的體育課程,西班牙學校的課外活動裡,學生每學期可以選擇學習一個運動項目。4年下來,學生就能學會8個運動項目。 孩子們從10歲起就進入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週六參加學校所在地區組織的校際比賽。這些比賽只在周末舉行,持續時間長,往往持續整個學年。 知名大學包括馬德里理工大學、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巴塞隆納大學、巴塞隆納自治大學、龐培法布拉大學、ESADE商學院、IE商學院、IESE商學院。 体育 西班牙於1982和1992年先後舉行世界盃和奧林匹克運動會。 足球 西班牙國家足球隊是1964,2008和2012三届欧洲杯冠军,並於2010年南非世界盃足球賽首度夺冠,培养了阿爾弗雷多·迪斯蒂法諾,路易斯·蘇亞雷斯·米拉蒙特斯,布達堅奴,米歇爾,路易斯·恩里克,塞爾希奧·布斯克茨,哈维,伊涅斯塔等世界级球星,西班牙国家女子足球队也取得成功,她们在澳新女子世界杯取得首座国际赛事。俱乐部层面,有着众多百年俱乐部如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马德里竞技,塞维利亚以及西班牙人等世界顶级足球俱乐部,在欧洲冠军联赛中也都经常会取得出色的成绩。 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 西班牙足球乙级联赛 西班牙國王盃 西班牙超級盃 西班牙運動員列表
of Philosophy《西方哲學史》,2004,北京,商務印書館,p135, Paul Tillich, A historyof Christian Thought ,尹大貽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0,p100 外部链接 The London Philosophy Study Guide : Post-Aristotelian philosophy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eoplatonic Studies Christian Platonists and Neoplatonists: Historical and Modern Islamic Platonists and Neoplatonists Aristotle's Categories at Gutenberg Confessiones (Book I-XIII) -
柏拉圖的上帝就是至善的理型(the Form of the God),這樣的上帝是非人格化的。另有一造物者稱為巨匠造物主,按照至善理型將世界造出來。 普羅提諾的上帝則是太一(the One),是絕對超驗的(transcendent),任何描述都不適合他。即使太一與至善也只能算是類比的描述。新柏拉圖主義的太一上帝,當然也是非人格化的,但比起柏拉圖更把上帝的超越性推到極點。 普羅提諾又認為太一流溢(emanates)出心智(Mind)與世界魂(World Soul)。但柏拉圖從來沒有用過發散這個詞,也沒有明說眾理型是如何從太一而出(Copleston, 1946, p.177)。 参考文献 出处 书籍 Copleston, Frederick.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1, Greece and Rome: From the Pre-Socratics to Plotinus. Newman Press, 1946; New York: Doubleday, 1993. Frank Thilly,葛力譯, History
威瑪共和國 1918年11月德国革命初期,德国宣布改行共和制。1919年8月11日,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签署《魏玛宪法》。在此后的权力斗争中,左翼激进共产主义者在巴伐利亚夺权,而德国其他地区的保守派则试图通过卡普政变推翻共和国。后者一定程度上得到国家防卫军、保守主义、民族主义、保皇主义的支持。此后的德国经历工业中心的血腥街道战,比利时和法国军队对鲁尔区的占领,1922年至23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债务重组计划及1924年新货币的引入。此后黄金二十年代到来,德国进入一段文化及艺术的自由繁荣期。即便如此,对《凡尔赛条约》的恨意仍旧存在,刀刺在背传说广泛流传,为此后二十年的反犹潮提供基础。经济仍然持续动荡,史学家仅称1924年至1929年间为“局部稳定期”。1929年大萧条对德国造成冲击。1930年联邦选举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授权海因里希·布吕宁领导的政府不经议会批准采取举措。布吕宁政府采取财政紧缩和通货紧缩政策,导致大幅度的失业;1932年失业率高达30%。 1932年特别联邦选举中纳粹党获胜。在一系列失败内阁后,1933年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納粹德國 国会纵火案后,《国会纵火法令》取消民众的基本权利。在数周之内首个纳粹集中营于达豪开始运作。《1933年授权法》授予希特勒无限立法权,由此其政府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极权主义国家,通过全民投票,并开始重新武装化。 通过赤字财政政策,由政府支持的经济复兴计划开始实施,主要着重于公共工程领域。1934年的公共工程项目中,170万德国民众投入工作,由此获得收入和社会福利。最为著名的工程项目为全国高速公路。其他重要建设项目包括水力发电项目、供水项目如及交通枢纽如。此后五年内,失业率大幅度下跌,时均和周均薪酬上升。 1935年,当局宣布不再履行《凡尔赛条约》,并颁布纽伦堡法案,针对犹太人及其他少数族群。德国亦于1935年收回萨尔,于1938年吞并奥地利,并于1939年初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希特勒政府同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分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条约签署后,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展开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展开。作为回应,英、法亦对德国宣战。1940年春,德国攻克丹麦及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并在德军近乎占领法国全境后迫使其签订停战协定。同年,英国抵御德国的空中攻势。1941年,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及苏联。至1942年,德国及其他轴心国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但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获胜,盟军夺回北非并入侵意大利,德国连续遭遇失败。1944年6月,西方盟军在法国登陆,法国复国,并且加入反击德国的行动。苏联向东欧推进;年末,西方盟军已进入德国境内,德军最后一次反攻未果。在希特勒于柏林战役中自杀身亡后,1945年5月8日,美、英、法、苏攻入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终结。 在日后称犹太人大屠杀中,纳粹对少数族裔进行迫害,并通过集中营和灭绝营对其所称劣等种族进行种族灭绝。超过1,000万平民被系统性杀害,包括600万犹太人、220,000至1,500,000罗姆人、275,000身心障碍者、数千耶和华见证人、数千同性恋者及成千上万政治和宗教异见者。在占领区内的政策导致270万波兰人死亡、130万乌克兰人、及近280万苏联战俘。德国约有320万至530万士兵阵亡,近200万平民死亡。前东部领土的损失导致近1,200万德意志裔人被由东欧驱逐。其战前领土损失近四分之一。战略轰炸及地面战事导致许多城市及文化遗产被摧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纳粹政权参与者于纽伦堡审判中接受战争罪审判。 東西德分裂時期 於德國投降後,德國領土及柏林由同盟國中的四强美、英、法、苏分區佔領,這些地區接受650萬名來自東部領土的德意志人。1949年5月23日,法國、英國及美國占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49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一般也以西德及東德稱之。東德首都設於柏林,西德將波恩設為臨時首都,以強調兩國分治僅為暫時性的現狀。 西德為議會民主制共和國,採行“社会市场经济”。自1948年起,西德成为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受援国之一,通过援助重建其工业基础。1949年康拉德·阿登纳当选为首任联邦总理,并任至1963年。在他和路德维希·艾哈德领导之下,西德自1950年代起经历长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经济奇迹。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为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创始国。 东德为一东方集团国家,苏联通过其军力和华沙条约组织在政治和军事上对其进行控制。虽然其名义上为民主国家,政治权力仅由德国统一社会党高官(政治局成员)行使,并由控制社会诸多领域的秘密机构斯塔西支持。民主德国采行苏联式统治经济,后成为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虽然东德官方对其社会政策进行大规模宣传,并鼓吹西德入侵威胁,诸多东德公民仍然向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经济繁荣。1961年建成的柏林墙旨在阻止东德人逃亡西德,成为冷战的象征之一。在此罗纳德·里根于1987年6月12日发表《推倒这堵墙!》演说,与约翰·肯尼迪于1963年6月26日的《我是柏林人》演讲相应合。1989年柏林墙倒塌成为共产主义垮台、两德统一和东德转型的象征 東、西德間的緊張關係在西德總理维利·勃兰特於1970年代初期通过东方政策稍獲緩解。1989年夏,匈牙利放棄铁幕並開放邊界,數千名東德國民經匈牙利成功進入西德,事件也對東德造成衝擊,大型抗議活動獲得更多支持。東德當局放松边境限制,使東德居民能自由前往西德旅遊,以維持東德的國家地位,而實際上此舉加速了轉向改革的進程。1990年9月12日,四个占领国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放弃其在投降书中获得的权力,德国重获完整主权。由此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前东德五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重新建立并加入德国。 兩德統一與歐盟 两德统一以来的德国被认为是西德的扩大延续而非改朝换代,由此其获得西德在所有国际组织中的成员资格。根据1994年《柏林-波恩法案》,柏林重新成为统一德国首都,而波恩则获得“联邦城市”(Bundesstadt)这一独有地位,保有一些联邦机关。政府迁移于1999年全部完成。后德国社会民主党政治家格哈特·施罗德当选首位红绿联盟德国总理,与联盟90/绿党共同组建政府。 东德经济的现代化及集合为一长期过程,计划至少持续至2019年,每年由西部向东部转移金额近800亿欧元。 自统一后,德国在欧洲联盟中日渐扮演重要角色。1992年德国与其欧洲伙伴共同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9年建立欧元区,2007年签署《里斯本条约》。德国派出维和部队以稳定巴尔干地区局势,并在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以北约成员身份派出军队维护阿富汗安全局势。由于国内法律规定德国只能部署军队进行国防行动,这些举措产生一定的争议。 2005年选举后,基督教民主联盟领袖安格拉·梅克爾成为首位女性德国总理。2009年德国政府批准一项总额达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保护其产业免受经济危机冲击。 2009年,的自由-保守联盟当政。2013年,组建大联合政府。21世纪的德国主要政治目标包括推进欧洲统合、向可持续能源进行转移(Energiewende)、平衡预算、提升生育率及高科技主导的德国经济未来转型(“工业4.0”)。 2015年德国受到欧洲移民危机的影响,其为多数进入欧盟移民的最终目的地。其接受超过一百万难民,并通过配额机制将移民根据税收及人口密度分配至各-{zh-hans:州; zh-hant:邦}-。 2021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後社民黨取得多數席次。同年12月8日,社民黨政治家奥拉夫·朔尔茨於宣誓就任德國總理,並與绿党及自由民主党共組中間偏左的。 2022年2月13日,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再次當選德國聯邦總統,成為首位連任的社民黨總統。 地理 在地区分类上德国属于西欧或中欧,北與丹麦相连,东面与波兰和捷克接壤,东南临奥地利,西南偏南为瑞士,西同法国、卢森堡和比利时相界,西北毗荷兰。其领土大部分位于北纬47至55度,东经5至16度间。德国北濒北海,东北偏北临波罗的海,于奥地利及瑞士边界同中欧第三大湖博登湖相邻。德国国土面积为,包括陆地及水域,为欧洲面积第7大国家及世界面积第62大国家。 德国地势总体南高北低,高度由位于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向位于西北的北海海岸及东北的波罗的海海岸递减。其最高点为楚格峰(阿尔卑斯山),海拔,最低点为(北德低地),海拔为海平面以下。莱茵河、多瑙河及易北河等大河穿流而过德国中部的森林高地及北部低地。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正逐渐经历消退。德国重要自然资源包括铁矿、煤矿、草木灰、木材、褐煤、铀、铜、天然气、盐、镍、耕地及水。 氣候 德國大多數地區受西風帶影響,屬温带海洋性气候。此地區氣候因墨西哥灣暖流向北延伸的北大西洋漂流而較為溫和,而該暖流較溫暖的海水影響北海周邊區域。 德国年均降水量为,无稳定的干燥期。冬季温和,夏季温暖,气温可超。 德國東部偏向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較常出現長時間的乾燥。德國中部及南部地區為海洋性氣候及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帶,最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氣溫較低,德國中部的高地屬山地氣候,氣溫較低且降雨較多。 生態 德國國土可分為兩個生態區域,分別為及生態系。於2008年,德國土地利用以耕地(34%)、林地(30.1%)為主,其次為永久放牧區(13.4%)及居住區、街道(10.8%)。 動植物為中歐地區常見的物種,山毛櫸、橡樹及其他落葉林構成森林的三分之一,松柏則因重新造林而增加,云杉及冷杉為高山地區主要林相,松及落叶松多生長於砂質土壤。另存在多種蕨类、花、真菌、苔藓類。主要野生動物包括鹿、野豬、、狐、獾、野兔、河狸。 德國國家公園包括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瓦登海國家公園、亞斯蒙德國家公園、西波美拉尼亞潟湖地區國家公園、米利茨國家公園、下奧得河河谷國家公園、哈爾茨國家公園、薩克森小瑞士國家公園、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等。德國境內共有超過400家動物園及動物公園,數量居世界之冠。柏林動物園為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動物園,展示物種超過1,500種,為世界上展示物種最多的動物園。 城市 德國有诸多大型城市,共有11个官方认定的德国大都会区。其中最大的為萊茵-魯爾都會區,2008年人口达1,170萬,包括杜塞尔多夫(北莱茵-威斯特法伦首府)、科隆、波恩、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波鸿。 政治 德國為採行議會制、代議民主制的聯邦共和國,其政治體制於1949年的《基本法》架構下運行,修改基本法通常須聯邦議院及聯邦參議院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基本法的核心原則包括人性尊嚴、權力分立、聯邦組織架構及依循法治。 聯邦總統(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2017年3月19日就任)為國家元首,僅具象徵性,權利及責任由联邦大会選舉產生;联邦大会由聯邦議院全體議員及各邦議會選出與聯邦議院同等數量的代表組成,其中各邦代表數量依人口比例分配。地位僅次於聯邦總統,由聯邦議院選舉產生,負責議院日常事務。總理為政府首脑及位階第三高者,由聯邦議院選任後經聯邦總統任命。 联邦总理(奥拉夫·朔尔茨,2021年12月8日就任)為政府首腦並行使行政权,其职责類似於其他採行議會民主制國家的首相。联邦立法权則由联邦议院及联邦参议院行使,两院共同组成国家立法机关。联邦议院代表由比例代表制(联立制)直接选举產生;联邦参议院代表則由各邦政府成員代表出任,代表各邦利益。 自1949年起,基督教民主联盟及德国社会民主党為主導政黨,至今總理皆由這兩黨黨員出任,但规模较小的自由民主党(1949年至2013年在议会中拥有席位)及联盟90/绿党(自1983年在议会中拥有席位)亦為議院中重要力量。 德国在2010年达到最高(80.3%),在此后逐渐下降。根据欧洲统计局数据,2015年德国政府净债规模达到2.152万亿欧元,占其GDP的71.9%。2015年联邦政府预算盈余达121亿欧元(131亿美元)。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等信用评级机构对德国评级为最高的AAA级,2016年展望为稳定。 法律 德国为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以罗马法为基础,具有一定成分。联邦宪法法院為德國最高法院,负责宪政事宜,拥有司法复核权。德国的最高法院系统(Oberste Gerichtshöfe des Bundes)分工明确,其中联邦最高法院为民事与刑事案件终审法院,而联邦最高劳工法院、联邦最高社会法院、和联邦最高行政法院则为其他类型案件的终审法院。 在国家层面,刑法及私法分别编著为《德國刑法典》及《德国民法典》。德国刑罚制度以矫正罪犯及保护公众为目标。除轻微犯罪(由单一职业法官审判)及严重政治犯罪外,所有案件均采用混合审判制,由公民陪审团同职业法官一同审案。行政法的许多部分由各-{zh-hans:州; zh-hant:邦}-自行负责。 德國現行的憲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最初是聯邦德國的憲法,在東、西德统一后成为德国的正式憲法;而德國基本法是少數不以「憲法」命名的國家根本大法。 德國沒有死刑,基本法第102條中明文規定廢除死刑;而有證據顯示,聯邦德國的廢死,最早來自右翼政黨的提案,原先目的並非是一般罪行的兇手,而是企圖阻礙盟軍對戰犯執行死刑;但實際上廢死並無影響戰犯的處決,也被認為無法對其法院有拘束力,所以相關處決則持續到1951年。詳情可見德國死刑制度一文。 行政區劃 德國由16個-{zh-hans:州; zh-hant:邦}-組成,16個-{zh-hans:州; zh-hant:邦}-共同組成國家(德語:)整體。各-{zh-hans:州; zh-hant:邦}-擁有其-{zh-hans:州; zh-hant:邦}-憲法,並對其內部事務有相當大的自治權限。由於各-{zh-hans:州; zh-hant:邦}-在領土面積及人口數量上具有差異,尤其是城邦(Stadtstaaten)與具較大領土的-{zh-hans:州; zh-hant:邦}-(Flächenländer)間的差異,而於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黑森、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及萨克森設有22個一級行政區,管理地方事務。截至2013年,德國共分為402個縣市級行政區,包括295個縣行政區及107個市行政區。 國際關係 德國於全球設有229個駐外代表機構並與196個國家維持邦交關係。2011年,德國為歐盟第一大預算出資國(佔20%)及聯合國第三大預算出資國(佔8%)。德國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八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國集團、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德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與法國保持緊密結盟,並為歐盟重要成員,德國亦致力於促進歐洲各國政治、防禦及安全機構整合。 德國的援助發展政策獨立於外交政策,由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規劃,並由執行機構執行,德國政府將援助發展政策視為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德國的援助總額僅次於美國及法國。 冷戰期間,德國被铁幕分割,象徵東、西勢力於緊張關係並成為歐洲的政治戰場。维利·勃兰特的东方政策在1970年代的缓和政策中相當重要。1999年,由總理格哈特·施羅德領導的政府對德國的國際政策重新定義,並派遣德國軍隊參與北約組織於科索沃的行動,為德國軍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進行作戰。德國政府與美國緊密政治結盟,1948年的马歇尔计划及文化聯繫促成德、美兩國緊密關係,但施羅德口頭反對伊拉克战争暗示著大西洋主義的結束,德美關係也較為低盪;而德國與美國間互為重要經濟夥伴,德國出口品中8.8%輸往美國,進口品中來自美國者佔6.6%。梅克爾就任總理後提出強調自由、民主、人權等理念的「價值觀外交」。 2021年,駐德美軍人數為33,900人,美軍在德國境內有119個軍事基地。 軍事 德國的武裝部隊為「聯邦國防軍」,由陸軍(包括特种部队)、海军、空军三大軍種及、基礎軍(含後勤、防諜及憲兵等部隊)兩大跨軍種部隊組成。德国军费总支出为世界第9高,2015年这一数额为329亿欧元,约占其GDP的1.2%,远低于北约要求的2.0%。 截至2015年12月,联邦国防军现役人数约为178,000人,其中包括9,500名志愿者。预备役军人可参加国防演习和海外部署。自2001年起,女性可参与国防军,不限部门。近19,000名女性正在服役。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2014年德国为世界第四大主要军备出口国。 和平时期,联邦国防军由国防部长指挥;战争时期,联邦总理则成为其最高指挥官。 根据德国宪法,联邦国防军仅具国防职责,但1994年联邦宪法法院裁定“国防”一词不仅包括保卫德国国境,还包括危机应对及冲突预防,广至保卫世界范围内德国的安全。截至2015年1月,德国军队约有2,370人在海外进行国际维和任务,包括北约主导的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850人部署于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670人部署于科索沃,120人同部署于黎巴嫩 2011年以前,年滿18歲男性須服6個月義務役,基於宗教或道德因素不願服兵役者得參加與役期等長的公共服務,或志願參與志愿消防局或紅十字會等急救機構6年。2011年后,义务兵役停止,改为志愿兵役制。 經濟 德國採行社会市场经济,工業基礎堅固,擁有高技術的勞工、龐大股本,较低的腐败程度,及高創新能力。德国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及欧洲第一大经济体;按國際匯率計算,為世界第4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5大經濟體。 服务业(包括通訊产业)对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到71%,工业和农业则分别贡献28%和1%。根据欧洲统计局2015年1月数据,德国失业率为4.7%,为28个欧盟成员国中最低;其青年失业率为7.1%,亦为欧盟最低。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德国为世界上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德国为欧洲单一市场(消费者数量超过5.08亿)的组成部分。多项国内商业政策通过欧盟成员国协定及欧盟立法协调制订。2002年德国推行欧洲共同货币欧元。作为欧元区成员国(总人口近3.38亿),德国的货币政策由总部设于欧洲大陆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制订。 德国是近代汽车的发源国,拥有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創新力的汽车产业之一,汽车产量位居全球第四。出口量最大的十种货品为汽车、机械、化学品、电子产品、机电设备、医药品、运输设备、基础金属、食品、橡胶及塑膠。 企业 2014年,以上市公司营业额排名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有28家企业的总部设在德国。德国DAX指数则由30家市值最大的德国公司组成。著名国际品牌包括梅赛德斯-賓士、BMW、PUMA、SAP、福斯汽车、奥迪、西门子、安联、愛迪達、保时捷和DHL。 德国亦有大量具备专业技术的中小型企业(其模式称Mittelstand)。约有1,000家此类企业在各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被称为隐形冠军企业。柏林为创业公司的重要枢纽,亦为欧盟诸多风险投资支持公司的所在地。 如下为2014年最大的德国企业: 交通 德国位于欧洲中心位置,为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稠密的道路交通网。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擁有高速公路的國家,已有80多年的歷史,总里程約1.3万公里,居世界第六,而且有约70%高速路段无速度限制。德國的普通公路分為聯邦級、-{zh-hans:州; zh-hant:邦}-級和鄉鎮級三等,一般規定的最高車速為100公里/小時,市區內為50公里/小時,住宅區內一般只允許30公里/小時。德國獲准行駛的機動車約4,000多萬輛,人均0.63辆(2008年)。近年来,德国政府大力推行一系列優惠措施,公眾巴士越來越為人們所喜愛和接受。此後自行車也悄悄進入城市交通,许多城市有自行车路线,并修建自行車高速公路。 德國的鐵路總長度近5万公里,居世界前十位。德国亦建立起多中心的高速铁路网,联通德国主要城市及周边国家,其营运速度最高达300公里每小时。1994年,德國聯邦鐵路和德國國營鐵路合并,實現私有化,成為德國鐵路股份公司(DB)。2014年,德国政府对德国铁路公司补贴170亿欧元。 漢莎航空是德國最大的航空企業。法兰克福机场和慕尼黑机场为德国最大机场,二者均为汉莎航空的枢纽机场,其中法蘭克福國際機場是歐洲第三、世界第八大機場,也是歐洲貨運量和起降量第二大機場;柏林-泰格尔机场和杜塞尔多夫机场则为柏林航空枢纽机场。 目前德國的內河年貨運量在2億噸以上,約占全國貨運總量的1/4。其中萊茵河承擔約2/3的水路运量,被称为「歐洲黃金水道」。基爾運河它是世界上運量最大的人工水道之一,方便波羅的海與北海間的航運。德国的主要港口有汉堡、不来梅哈芬、威廉港、吕贝克和罗斯托克。其中汉堡港,是欧洲第三大、世界第九大港口,有“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之称。2012年落成的威廉港集装箱港区是德国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水深达18米,与汉堡港作为传统的通商口岸形成良好的互补。 能源 於2008年,德國能源消耗居世界第6位,其中六成的主要能源依賴進口。2014年,德国的能源来源为石油(35.0%)、煤及褐煤(24.6%)、天然气(20.5%)、核能(8.1%)、水力及可再生能源(11.1%)。德国政府及德国核能产业同意在2021年前逐步除役全部核电站。政府亦推动能源节约、绿色能源和减排活动,并计划在2020年前使全国发电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40%。德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及其他条约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减少排放、管理水资源及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德国的家庭回收率为近65%,为世界最高之一。即便如此,2010年德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旧为欧盟最高。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计划通过提升能源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动德国经济向可持续化发展。 科技 20世纪初至今德国共有10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科学领域(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优势明显。 德国拥有一整套结构完善、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科研体系。高等院校、独立研究机构、企业科研机构是德国科研体系的三大支柱。德国共有300余所大学及专科学院和众多独立科研机构,如马普学会拥有79个研究所、弗劳恩霍夫协会拥有48个研究所,此外还有亥姆霍兹联合会、16个国家研究中心以及84个“蓝名单”科研机构。德國研究開發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之外还有企业、非盈利机构、高校、国外投资等,2013年共计797亿欧元,占德国國內生產毛額的2.84%。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每年頒予10名科學家或學術研究者,獎金最高為250萬歐元,為世界上資助研究獎金最高者之一。德国目前重点科技领域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信息及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卫生、环保、新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海洋、地球科学、国防等。不过,经济咨询公司BDO及汉堡世界经济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德国在高科技研究领域开始落伍,2012年至2014年,德国每百万人口申请专利数量为916个,在百万人口专利数量方面世界排名第五。 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奠基者,维尔纳·海森堡及马克斯·玻恩並進一步發展。威廉·伦琴發現X射线,並於1901年獲得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奥托·哈恩為放射及放射化学領域的先驅,並發現核裂变。費迪南德·科恩及-{zh-hans:罗伯特·科赫; zh-hant:羅伯·柯霍}-建立微生物学。德國还有高斯、莱布尼茨等数学家。德國也有許多著名發明家及工程师,如漢斯·蓋革發明盖革计数器;康拉德·楚澤建造首部全自動數位電腦。斐迪南·冯·齐柏林、奧托·李林塔爾、戈特利布·戴姆勒、鲁道夫·狄塞尔、胡戈·容克斯及卡尔·本茨等人形塑現代汽車及航空運輸科技。航空航天工程家沃纳·冯·布劳恩開發第一枚太空火箭,而後於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開發土星5号运载火箭,使阿波罗计划得以實現。海因里希·赫兹證實电磁波存在,對現代電信發展相當重要。位于格赖夫斯瓦尔德的文德尔施泰因7-X具有一研究聚变能的设施。 旅游 德国是世界入境游客数量第7多的国家,2012年到访过夜游客数量达到4.07亿人次,其中包括6,883万外国游客。2012年,超过3,040万国际游客到访德国。柏林为欧洲访客数量第三高的城市。此外,超过30%的德国国民在本国度假,国内访客最多的-{zh-hans:州;
land)来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语的diutisc(大众的,指属于diot或diota人的)一词而来,该词最初用以区别源自拉丁语及罗曼语族的地方话。 diutisc一词依序来自原始日耳曼语的þiudiskaz(大众的),þiudiskaz又来自于þeudō,þeudō又承继自原始印欧语的tewtéh(人)。 德國的名詞變遷為Theodiscus(8世紀開始,意指加洛林王朝領土內的日耳曼民族)和Teutonicus(10世紀開始德意志王國成立後的德意志名稱,又可稱“條頓”)演變成Teutsch(16世紀開始的德意志名稱),最後變成Deutsch(19世紀開始至今的德國名稱)。 歐洲人對德國的稱謂甚多,詞源分別代表過去不同的日耳曼部落,如法語、西班牙語的“阿勒芒”(Allemagne)、“阿拉曼尼亞”(Alemania)源自阿勒曼尼部(Alemanni);芬蘭語、愛沙尼亞語中的“薩沙”(Saksa)、“薩沙瑪”(Saksamaa)源自撒克遜部(Saxons);匈牙利語中的“涅米多薩”(Németország)則源自涅米特部(Nemetes)。 歷史 下颌骨化石的发掘表明至少600,000年前在德国即有古人类活动。自舍宁根的煤矿中亦出土三支380,000年前的标枪,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狩猎武器。在尼安德河谷发现史上第一枚非现代人类化石,这一物种被称为尼安德特人。化石具有近40,000年的历史。乌尔姆附近施瓦本汝拉山洞穴中亦有同一时期的现代人类生存迹象,包括42,000年前的鸟骨和猛犸象牙笛,为至今出土的最早乐器;40,000年前大冰期的狮子人为世界已知无争议的最古老雕塑品;距今35,000年前的则为无争议的最古老人类雕塑。内布拉星象盘于萨克森-安哈尔特的内布拉附近出土,为一欧洲青铜时代铜制文物,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名录。 日耳曼部落及法蘭克王國 日耳曼部落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17至前5世紀)或者最晚是(西元前5~4世紀至西元前1世紀)。西元前1世纪,部落开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德国北部逐渐向南、向东和向西扩散,与伊朗人、波罗的人、凯尔特人的高卢部落以及东欧的斯拉夫人发生接触。在奥古斯都的统治时代,羅馬帝國军队开始入侵日耳曼地区,該地區約為莱茵河至-{zh-hans:乌拉尔山脉; zh-hant:烏拉山脈}-之間,西元9年時,部落主阿尔米尼乌斯擊敗由瓦盧斯領導的三個罗马军团,使奧古斯都放棄將羅馬帝國邊界擴張至易北河的意圖。塔西佗於西元100年完成日耳曼尼亚志時,日耳曼部落已在萊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佔據現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而奧地利、巴伐利亚南部及莱茵兰西部則為羅馬帝國所管轄。 3世紀時出現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拉曼人、法蘭克人、、撒克遜人、、和等。日耳曼人約於西元260年進入羅馬帝國控制地區。匈人於375年西移至羅馬帝國統治地區後,羅馬帝國勢力自395年起衰弱,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進一步向西南方遷移,同時,今日德國境內出現較大的部落取代或吸收先前的小型部落。日耳曼地區大片土地(即墨洛溫王朝時所稱的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利亚和阿基坦一带)為法蘭克人所佔領,建立起法兰克王国,并向东征服萨克森和巴伐利亚;今德国东部地区则由西斯拉夫民族(包括索布人、和奧博特人)定居。 东法兰克王国与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大帝於800年聖誕節於羅馬接受教宗利奧三世加冕,並建立卡洛林帝國,後於843年根據凡尔登条约分裂,分裂後出現的東法蘭克王國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雛型,领土西至莱茵河,东至易北河,北至北海,南至阿尔卑斯山。 在奥托王朝(919年-1024年)統治期間,由各公國推舉間推舉共主,王位雖非世襲,但仍多为父死子繼的情形,而形成王室家族。德意志國王奥托一世於962年經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薩利安王朝(1024年-1125年)統治期間,義大利北部及勃艮第併入神聖羅馬帝國,但由於叙任权斗争,皇帝權力遭到削弱。 12世纪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年-1254年)统治期间,德意志诸侯的影响力向南方和东方扩张至斯拉夫人定居地区;他们鼓励德意志人向这些区域移居,称东向移民运动。多数由北部德意志城镇组成的汉萨同盟由于贸易的扩张而繁荣。南部的大拉芬斯堡贸易组织(Große Ravensburger Handelsgesellschaft)起到类似的作用。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立帝国的基础政治结构,规定七个最具势力的公国统治者或大主教为选帝侯,通过多数制选举皇帝。 14世纪上半叶,德意志人口大幅减少。1315年发生大饥荒,黑死病则于1348年至1350年流行。即便如此,德意志的艺术家、工程师和科学家仍在这一时期发展一系列的技术,与同一时期在意大利诸城邦使用的科技类似。德意志诸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培养、其子小汉斯·霍尔拜因以及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约翰内斯·谷登堡将活字印刷术引入欧洲,为日后知识的大众化创造条件。 1517年,维滕贝格教士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条论纲,挑戰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並引發宗教改革。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宣告路德宗为可接受的天主教替代信仰,但还规定诸侯的信仰应为其子民的信仰,这一原则称“教隨君定”(Cuius regio, eius religio)。和约未涉及其他信仰,由此归正宗仍为异端,而其原则亦未涉及神权领袖改信的状况(如1583年科隆选侯国的情形)。自科隆战争至三十年战争(1618–1648)的一系列宗教战事对德意志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后者导致诸邦国总人口减少近百分之三十,而在一些地区人口减少高达百分之八十。《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终结德意志诸国的宗教战事。1648年后,德意志诸侯可选择天主教、路德宗及归正宗为其国教。 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由近1,800个领地所组成。由帝国改革(1450–1555年)推动的法律体系建立帝国政治体,并在其神权、世俗及世袭邦国中确定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权,由帝国议会代表。哈布斯堡王朝自1438年起保有帝国皇权。1740年查理六世过世;其生前无嗣,由此说服各选帝侯接受《国事遗诏》以确保王朝统治。这一问题通过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最终得到解决:《亚琛和约》规定玛丽亚·特蕾西亚的丈夫将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位,而特蕾西亚将以皇后之名统治帝国。自1740年起,奥地利哈布斯堡君主国同普鲁士王国的二元之争主导德意志地区的局势。法国大革命战争及帝国议会最终会议之后,多数世俗的帝国自由城市均为各王朝吞并,而神权领土则被世俗化并吞并。1806年帝国终结,多数德意志邦国(尤其是莱茵河畔诸国)为法国所统治。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俄罗斯、普鲁士及哈布斯堡对德意志地区的霸权展开争夺。 德意志邦聯及德意志帝國 拿破仑一世失敗後,歐洲各國於1814年召開维也纳会议,並建立由39個主權邦組成的鬆散聯盟-德意志邦聯。對歐洲協調政治的不滿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由主义運動,但隨後遭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梅特涅所鎮壓。於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則促成日耳曼邦國的經濟整合。受法国大革命影響,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广泛传播,建立中央集權民族国家的观点在德意志人,尤其是年輕知識分子中日渐流行。受1848年歐洲革命和法國建立共和國影響,德意志知識份子和平民也發動革命,國民議會決議由普魯士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担任德意志帝國皇帝,但威廉四世認為其權力將受限而拒絕,使革命運動暫時遭遇挫敗。 威廉四世的繼任者——威廉一世,與以自由派為主的議會漸生衝突,就軍事預算有相當歧異,於1862年任命奥托·冯·俾斯麦為普魯士首相,主導普魯士改革及建軍政策。普魯士於1864年普丹战争及1866年普奥战争獲得勝利後,並成立北德意志邦聯,排除過去曾主導日耳曼地區事務的奧地利勢力。俾斯麥欲將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及达姆施塔特等地併入北德意志邦聯,與法國衝突漸增,遂於1870年爆發普法戰爭,德国取胜,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布成立,統合奧地利以外的日耳曼國家,即採「小德意志」路線。普魯士約佔帝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及人口,主導帝國事務,德意志帝國由霍亨索伦王朝統治,首都柏林。 德意志统一后,作为威廉一世治下德国总理的俾斯麦在外交上试图巩固德国的大国地位,与外国结盟,孤立法国,避免战争。但在威廉二世治下,德国同其他欧洲列强一样逐渐朝帝国主义方向发展,同周边国家时有冲突。先前的同盟关系多数终止,由此德国同奥匈帝国结盟,保证一定程度中立并获得军事支持。1882年的三国同盟将意大利揽入,这也反映德、奥、意三国对法国、俄国的担忧。同时,英国、法国、俄国亦各自结盟,以防奥地利对巴尔干半岛(俄罗斯利益)、德国对法国的干预。 1884年的柏林会议中,德国对东非、西南非、多哥和喀麦隆等殖民地提出宣称。此后德国进一步扩张,将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和萨摩亚纳入其殖民地范围。德国殖民政府在西南非(今纳米比亚)对当地的赫雷罗人和纳马人展开灭绝行动,以报复其反抗运动,日后被称为「二十世纪首次种族灭绝」。近十万人(80%的赫雷罗人和50%的)死于集中营内,多数死于疾病、虐待、积劳、脱水和饥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遇刺,奥地利借此对塞尔维亚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四年的战事中,德意志帝國损失严重,超过200万名军人死亡。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签署,德军士兵返回国内。同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威廉二世及各邦国统治者被迫逊位。1919年6月28日新政府签署《凡尔赛条约》。作为同盟国成员,德国接受其为协约国所败。德国民众认为条约不公且使德国蒙羞,史学家日后称这一态度最终导致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威瑪共和國 1918年11月德国革命初期,德国宣布改行共和制。1919年8月11日,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签署《魏玛宪法》。在此后的权力斗争中,左翼激进共产主义者在巴伐利亚夺权,而德国其他地区的保守派则试图通过卡普政变推翻共和国。后者一定程度上得到国家防卫军、保守主义、民族主义、保皇主义的支持。此后的德国经历工业中心的血腥街道战,比利时和法国军队对鲁尔区的占领,1922年至23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债务重组计划及1924年新货币的引入。此后黄金二十年代到来,德国进入一段文化及艺术的自由繁荣期。即便如此,对《凡尔赛条约》的恨意仍旧存在,刀刺在背传说广泛流传,为此后二十年的反犹潮提供基础。经济仍然持续动荡,史学家仅称1924年至1929年间为“局部稳定期”。1929年大萧条对德国造成冲击。1930年联邦选举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授权海因里希·布吕宁领导的政府不经议会批准采取举措。布吕宁政府采取财政紧缩和通货紧缩政策,导致大幅度的失业;1932年失业率高达30%。 1932年特别联邦选举中纳粹党获胜。在一系列失败内阁后,1933年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納粹德國 国会纵火案后,《国会纵火法令》取消民众的基本权利。在数周之内首个纳粹集中营于达豪开始运作。《1933年授权法》授予希特勒无限立法权,由此其政府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极权主义国家,通过全民投票,并开始重新武装化。 通过赤字财政政策,由政府支持的经济复兴计划开始实施,主要着重于公共工程领域。1934年的公共工程项目中,170万德国民众投入工作,由此获得收入和社会福利。最为著名的工程项目为全国高速公路。其他重要建设项目包括水力发电项目、供水项目如及交通枢纽如。此后五年内,失业率大幅度下跌,时均和周均薪酬上升。 1935年,当局宣布不再履行《凡尔赛条约》,并颁布纽伦堡法案,针对犹太人及其他少数族群。德国亦于1935年收回萨尔,于1938年吞并奥地利,并于1939年初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希特勒政府同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分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条约签署后,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展开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展开。作为回应,英、法亦对德国宣战。1940年春,德国攻克丹麦及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并在德军近乎占领法国全境后迫使其签订停战协定。同年,英国抵御德国的空中攻势。1941年,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及苏联。至1942年,德国及其他轴心国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但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获胜,盟军夺回北非并入侵意大利,德国连续遭遇失败。1944年6月,西方盟军在法国登陆,法国复国,并且加入反击德国的行动。苏联向东欧推进;年末,西方盟军已进入德国境内,德军最后一次反攻未果。在希特勒于柏林战役中自杀身亡后,1945年5月8日,美、英、法、苏攻入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终结。 在日后称犹太人大屠杀中,纳粹对少数族裔进行迫害,并通过集中营和灭绝营对其所称劣等种族进行种族灭绝。超过1,000万平民被系统性杀害,包括600万犹太人、220,000至1,500,000罗姆人、275,000身心障碍者、数千耶和华见证人、数千同性恋者及成千上万政治和宗教异见者。在占领区内的政策导致270万波兰人死亡、130万乌克兰人、及近280万苏联战俘。德国约有320万至530万士兵阵亡,近200万平民死亡。前东部领土的损失导致近1,200万德意志裔人被由东欧驱逐。其战前领土损失近四分之一。战略轰炸及地面战事导致许多城市及文化遗产被摧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纳粹政权参与者于纽伦堡审判中接受战争罪审判。 東西德分裂時期 於德國投降後,德國領土及柏林由同盟國中的四强美、英、法、苏分區佔領,這些地區接受650萬名來自東部領土的德意志人。1949年5月23日,法國、英國及美國占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49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一般也以西德及東德稱之。東德首都設於柏林,西德將波恩設為臨時首都,以強調兩國分治僅為暫時性的現狀。 西德為議會民主制共和國,採行“社会市场经济”。自1948年起,西德成为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受援国之一,通过援助重建其工业基础。1949年康拉德·阿登纳当选为首任联邦总理,并任至1963年。在他和路德维希·艾哈德领导之下,西德自1950年代起经历长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经济奇迹。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为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创始国。 东德为一东方集团国家,苏联通过其军力和华沙条约组织在政治和军事上对其进行控制。虽然其名义上为民主国家,政治权力仅由德国统一社会党高官(政治局成员)行使,并由控制社会诸多领域的秘密机构斯塔西支持。民主德国采行苏联式统治经济,后成为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虽然东德官方对其社会政策进行大规模宣传,并鼓吹西德入侵威胁,诸多东德公民仍然向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经济繁荣。1961年建成的柏林墙旨在阻止东德人逃亡西德,成为冷战的象征之一。在此罗纳德·里根于1987年6月12日发表《推倒这堵墙!》演说,与约翰·肯尼迪于1963年6月26日的《我是柏林人》演讲相应合。1989年柏林墙倒塌成为共产主义垮台、两德统一和东德转型的象征 東、西德間的緊張關係在西德總理维利·勃兰特於1970年代初期通过东方政策稍獲緩解。1989年夏,匈牙利放棄铁幕並開放邊界,數千名東德國民經匈牙利成功進入西德,事件也對東德造成衝擊,大型抗議活動獲得更多支持。東德當局放松边境限制,使東德居民能自由前往西德旅遊,以維持東德的國家地位,而實際上此舉加速了轉向改革的進程。1990年9月12日,四个占领国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放弃其在投降书中获得的权力,德国重获完整主权。由此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前东德五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重新建立并加入德国。 兩德統一與歐盟 两德统一以来的德国被认为是西德的扩大延续而非改朝换代,由此其获得西德在所有国际组织中的成员资格。根据1994年《柏林-波恩法案》,柏林重新成为统一德国首都,而波恩则获得“联邦城市”(Bundesstadt)这一独有地位,保有一些联邦机关。政府迁移于1999年全部完成。后德国社会民主党政治家格哈特·施罗德当选首位红绿联盟德国总理,与联盟90/绿党共同组建政府。 东德经济的现代化及集合为一长期过程,计划至少持续至2019年,每年由西部向东部转移金额近800亿欧元。 自统一后,德国在欧洲联盟中日渐扮演重要角色。1992年德国与其欧洲伙伴共同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9年建立欧元区,2007年签署《里斯本条约》。德国派出维和部队以稳定巴尔干地区局势,并在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以北约成员身份派出军队维护阿富汗安全局势。由于国内法律规定德国只能部署军队进行国防行动,这些举措产生一定的争议。 2005年选举后,基督教民主联盟领袖安格拉·梅克爾成为首位女性德国总理。2009年德国政府批准一项总额达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保护其产业免受经济危机冲击。 2009年,的自由-保守联盟当政。2013年,组建大联合政府。21世纪的德国主要政治目标包括推进欧洲统合、向可持续能源进行转移(Energiewende)、平衡预算、提升生育率及高科技主导的德国经济未来转型(“工业4.0”)。 2015年德国受到欧洲移民危机的影响,其为多数进入欧盟移民的最终目的地。其接受超过一百万难民,并通过配额机制将移民根据税收及人口密度分配至各-{zh-hans:州; zh-hant:邦}-。 2021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後社民黨取得多數席次。同年12月8日,社民黨政治家奥拉夫·朔尔茨於宣誓就任德國總理,並與绿党及自由民主党共組中間偏左的。 2022年2月13日,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再次當選德國聯邦總統,成為首位連任的社民黨總統。 地理 在地区分类上德国属于西欧或中欧,北與丹麦相连,东面与波兰和捷克接壤,东南临奥地利,西南偏南为瑞士,西同法国、卢森堡和比利时相界,西北毗荷兰。其领土大部分位于北纬47至55度,东经5至16度间。德国北濒北海,东北偏北临波罗的海,于奥地利及瑞士边界同中欧第三大湖博登湖相邻。德国国土面积为,包括陆地及水域,为欧洲面积第7大国家及世界面积第62大国家。 德国地势总体南高北低,高度由位于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向位于西北的北海海岸及东北的波罗的海海岸递减。其最高点为楚格峰(阿尔卑斯山),海拔,最低点为(北德低地),海拔为海平面以下。莱茵河、多瑙河及易北河等大河穿流而过德国中部的森林高地及北部低地。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正逐渐经历消退。德国重要自然资源包括铁矿、煤矿、草木灰、木材、褐煤、铀、铜、天然气、盐、镍、耕地及水。 氣候 德國大多數地區受西風帶影響,屬温带海洋性气候。此地區氣候因墨西哥灣暖流向北延伸的北大西洋漂流而較為溫和,而該暖流較溫暖的海水影響北海周邊區域。 德国年均降水量为,无稳定的干燥期。冬季温和,夏季温暖,气温可超。 德國東部偏向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較常出現長時間的乾燥。德國中部及南部地區為海洋性氣候及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帶,最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氣溫較低,德國中部的高地屬山地氣候,氣溫較低且降雨較多。 生態 德國國土可分為兩個生態區域,分別為及生態系。於2008年,德國土地利用以耕地(34%)、林地(30.1%)為主,其次為永久放牧區(13.4%)及居住區、街道(10.8%)。 動植物為中歐地區常見的物種,山毛櫸、橡樹及其他落葉林構成森林的三分之一,松柏則因重新造林而增加,云杉及冷杉為高山地區主要林相,松及落叶松多生長於砂質土壤。另存在多種蕨类、花、真菌、苔藓類。主要野生動物包括鹿、野豬、、狐、獾、野兔、河狸。 德國國家公園包括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瓦登海國家公園、亞斯蒙德國家公園、西波美拉尼亞潟湖地區國家公園、米利茨國家公園、下奧得河河谷國家公園、哈爾茨國家公園、薩克森小瑞士國家公園、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等。德國境內共有超過400家動物園及動物公園,數量居世界之冠。柏林動物園為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動物園,展示物種超過1,500種,為世界上展示物種最多的動物園。 城市 德國有诸多大型城市,共有11个官方认定的德国大都会区。其中最大的為萊茵-魯爾都會區,2008年人口达1,170萬,包括杜塞尔多夫(北莱茵-威斯特法伦首府)、科隆、波恩、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波鸿。 政治 德國為採行議會制、代議民主制的聯邦共和國,其政治體制於1949年的《基本法》架構下運行,修改基本法通常須聯邦議院及聯邦參議院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基本法的核心原則包括人性尊嚴、權力分立、聯邦組織架構及依循法治。 聯邦總統(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2017年3月19日就任)為國家元首,僅具象徵性,權利及責任由联邦大会選舉產生;联邦大会由聯邦議院全體議員及各邦議會選出與聯邦議院同等數量的代表組成,其中各邦代表數量依人口比例分配。地位僅次於聯邦總統,由聯邦議院選舉產生,負責議院日常事務。總理為政府首脑及位階第三高者,由聯邦議院選任後經聯邦總統任命。 联邦总理(奥拉夫·朔尔茨,2021年12月8日就任)為政府首腦並行使行政权,其职责類似於其他採行議會民主制國家的首相。联邦立法权則由联邦议院及联邦参议院行使,两院共同组成国家立法机关。联邦议院代表由比例代表制(联立制)直接选举產生;联邦参议院代表則由各邦政府成員代表出任,代表各邦利益。 自1949年起,基督教民主联盟及德国社会民主党為主導政黨,至今總理皆由這兩黨黨員出任,但规模较小的自由民主党(1949年至2013年在议会中拥有席位)及联盟90/绿党(自1983年在议会中拥有席位)亦為議院中重要力量。 德国在2010年达到最高(80.3%),在此后逐渐下降。根据欧洲统计局数据,2015年德国政府净债规模达到2.152万亿欧元,占其GDP的71.9%。2015年联邦政府预算盈余达121亿欧元(131亿美元)。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等信用评级机构对德国评级为最高的AAA级,2016年展望为稳定。 法律 德国为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以罗马法为基础,具有一定成分。联邦宪法法院為德國最高法院,负责宪政事宜,拥有司法复核权。德国的最高法院系统(Oberste Gerichtshöfe des Bundes)分工明确,其中联邦最高法院为民事与刑事案件终审法院,而联邦最高劳工法院、联邦最高社会法院、和联邦最高行政法院则为其他类型案件的终审法院。 在国家层面,刑法及私法分别编著为《德國刑法典》及《德国民法典》。德国刑罚制度以矫正罪犯及保护公众为目标。除轻微犯罪(由单一职业法官审判)及严重政治犯罪外,所有案件均采用混合审判制,由公民陪审团同职业法官一同审案。行政法的许多部分由各-{zh-hans:州; zh-hant:邦}-自行负责。 德國現行的憲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最初是聯邦德國的憲法,在東、西德统一后成为德国的正式憲法;而德國基本法是少數不以「憲法」命名的國家根本大法。 德國沒有死刑,基本法第102條中明文規定廢除死刑;而有證據顯示,聯邦德國的廢死,最早來自右翼政黨的提案,原先目的並非是一般罪行的兇手,而是企圖阻礙盟軍對戰犯執行死刑;但實際上廢死並無影響戰犯的處決,也被認為無法對其法院有拘束力,所以相關處決則持續到1951年。詳情可見德國死刑制度一文。 行政區劃 德國由16個-{zh-hans:州; zh-hant:邦}-組成,16個-{zh-hans:州; zh-hant:邦}-共同組成國家(德語:)整體。各-{zh-hans:州; zh-hant:邦}-擁有其-{zh-hans:州; zh-hant:邦}-憲法,並對其內部事務有相當大的自治權限。由於各-{zh-hans:州; zh-hant:邦}-在領土面積及人口數量上具有差異,尤其是城邦(Stadtstaaten)與具較大領土的-{zh-hans:州; zh-hant:邦}-(Flächenländer)間的差異,而於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黑森、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及萨克森設有22個一級行政區,管理地方事務。截至2013年,德國共分為402個縣市級行政區,包括295個縣行政區及107個市行政區。 國際關係 德國於全球設有229個駐外代表機構並與196個國家維持邦交關係。2011年,德國為歐盟第一大預算出資國(佔20%)及聯合國第三大預算出資國(佔8%)。德國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八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國集團、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德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與法國保持緊密結盟,並為歐盟重要成員,德國亦致力於促進歐洲各國政治、防禦及安全機構整合。 德國的援助發展政策獨立於外交政策,由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規劃,並由執行機構執行,德國政府將援助發展政策視為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德國的援助總額僅次於美國及法國。 冷戰期間,德國被铁幕分割,象徵東、西勢力於緊張關係並成為歐洲的政治戰場。维利·勃兰特的东方政策在1970年代的缓和政策中相當重要。1999年,由總理格哈特·施羅德領導的政府對德國的國際政策重新定義,並派遣德國軍隊參與北約組織於科索沃的行動,為德國軍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進行作戰。德國政府與美國緊密政治結盟,1948年的马歇尔计划及文化聯繫促成德、美兩國緊密關係,但施羅德口頭反對伊拉克战争暗示著大西洋主義的結束,德美關係也較為低盪;而德國與美國間互為重要經濟夥伴,德國出口品中8.8%輸往美國,進口品中來自美國者佔6.6%。梅克爾就任總理後提出強調自由、民主、人權等理念的「價值觀外交」。 2021年,駐德美軍人數為33,900人,美軍在德國境內有119個軍事基地。 軍事 德國的武裝部隊為「聯邦國防軍」,由陸軍(包括特种部队)、海军、空军三大軍種及、基礎軍(含後勤、防諜及憲兵等部隊)兩大跨軍種部隊組成。德国军费总支出为世界第9高,2015年这一数额为329亿欧元,约占其GDP的1.2%,远低于北约要求的2.0%。 截至2015年12月,联邦国防军现役人数约为178,000人,其中包括9,500名志愿者。预备役军人可参加国防演习和海外部署。自2001年起,女性可参与国防军,不限部门。近19,000名女性正在服役。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2014年德国为世界第四大主要军备出口国。 和平时期,联邦国防军由国防部长指挥;战争时期,联邦总理则成为其最高指挥官。 根据德国宪法,联邦国防军仅具国防职责,但1994年联邦宪法法院裁定“国防”一词不仅包括保卫德国国境,还包括危机应对及冲突预防,广至保卫世界范围内德国的安全。截至2015年1月,德国军队约有2,370人在海外进行国际维和任务,包括北约主导的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850人部署于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670人部署于科索沃,120人同部署于黎巴嫩 2011年以前,年滿18歲男性須服6個月義務役,基於宗教或道德因素不願服兵役者得參加與役期等長的公共服務,或志願參與志愿消防局或紅十字會等急救機構6年。2011年后,义务兵役停止,改为志愿兵役制。 經濟 德國採行社会市场经济,工業基礎堅固,擁有高技術的勞工、龐大股本,较低的腐败程度,及高創新能力。德国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及欧洲第一大经济体;按國際匯率計算,為世界第4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5大經濟體。 服务业(包括通訊产业)对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到71%,工业和农业则分别贡献28%和1%。根据欧洲统计局2015年1月数据,德国失业率为4.7%,为28个欧盟成员国中最低;其青年失业率为7.1%,亦为欧盟最低。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德国为世界上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德国为欧洲单一市场(消费者数量超过5.08亿)的组成部分。多项国内商业政策通过欧盟成员国协定及欧盟立法协调制订。2002年德国推行欧洲共同货币欧元。作为欧元区成员国(总人口近3.38亿),德国的货币政策由总部设于欧洲大陆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制订。 德国是近代汽车的发源国,拥有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創新力的汽车产业之一,汽车产量位居全球第四。出口量最大的十种货品为汽车、机械、化学品、电子产品、机电设备、医药品、运输设备、基础金属、食品、橡胶及塑膠。 企业 2014年,以上市公司营业额排名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有28家企业的总部设在德国。德国DAX指数则由30家市值最大的德国公司组成。著名国际品牌包括梅赛德斯-賓士、BMW、PUMA、SAP、福斯汽车、奥迪、西门子、安联、愛迪達、保时捷和DHL。 德国亦有大量具备专业技术的中小型企业(其模式称Mittelstand)。约有1,000家此类企业在各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被称为隐形冠军企业。柏林为创业公司的重要枢纽,亦为欧盟诸多风险投资支持公司的所在地。 如下为2014年最大的德国企业: 交通
相对而言,西班牙语是一种屈折语,依靠词形变化表明语素的联系,名词分为阴性和阳性,每个动词有约五十种变位形式,有人称和单复数的区别,并依时态、语气、体和语态而变。且形容词和限定词随名词的性、数变化而变。但与古典拉丁语和俄语这样的强屈折语相比,西班牙语没有名词变格,且更多地借助前置词来建立受词与句子中其他部分的联系。西班牙语倾向于将修饰语置于中心语之后,但如需表达特定语义,形容词也会位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前。如同其它罗曼语,基本语序为主谓宾结构,但常常不限于此。西班牙语的主语可以省略,因为人称可以由动词变位体现,只要不引起歧义且不强调主语,表明主语就是没有必要的。西班牙语还是一种动词框架语言,以动词来表明路径,而不是像日耳曼语言那样用小品词或词缀。例如西班牙语的“subir corriendo”(向上跑)和“salir volando”(飞出),译为英语就是“to run up”和“to fly out”。 西班牙语的一般疑问句可不将主语和动词倒装,更不靠语气词,分辨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有时全靠语调。 性 西班牙语的名词和形容词分为阳性和阴性。通常以-o结尾的名词或形容词为阳性,以-a结尾的名词或形容词为阴性。(例如: pelo-頭髮[阳性], chica-女孩[阴性],和葡萄牙語相同),-dad,-tad,-ción,-sión,tión结尾的名词多数也是阴性。(例如:ciudad-城市、universidad-大学、dificultad-困难 situación-局势,televisión-电视,gestión-办事处)也有一些例外,(比如:carne-肉[阴性],leche-牛奶[阴性], poema-诗歌[阳性], día-天[阳性])。 数 名词和形容词都有单复数两种形式。通常为在词根后面加-s(结尾是元音字母的单词)或-es(结尾是辅音字母的单词)。句子中的名词和形容词的性、数要一致。 动词 西班牙语的动词体系复杂而规律,有很多不同的时态。在不同的时态中根据不同的动词和人称有不同的变位方式。通常西班牙语的动词分为三类:以-ar结尾的动词、以-er结尾的动词和以-ir结尾的动词。 以现在时为例: 西班牙语的陈述语序通常是主谓宾结构。西班牙语的感叹句、疑问句分别要在前加上倒感叹号及倒问号,后面加上感叹号、问号。例如:(这是什么?),(那不是真的!) 有些動詞並不規則,例如estar(狀態~,~在~)和ser(是~): 副詞 在西班牙语的形容詞後加上mente會變成副詞,o結尾的形容詞則要換成a,例如: 如果兩個副詞連續,mente只會在後面的副詞用一次。如果前面本身的形容詞為o結尾,也要把o改為a。 书写系统 解釋 参考资料 参见 語言:
中世纪的辅音系统在「犹太-西班牙语」中得到更好的保留。这种语言使用于在15世纪被驱逐出西班牙的犹太人后裔中。 从十六世纪起,西班牙的美洲殖民运动将西班牙语带到了美洲和西属东印度群岛。二十世纪,西班牙语传播到了赤道几内亚和西撒哈拉。与此同时,由于来自拉美移民的影响,西班牙语也开始在不属于昔日西班牙帝国的地区传播开来,比较典型的例子包括美国纽约市的东哈莱姆地区。 在西班牙语的发展历程中,作家塞万提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至于西班牙语经常被人们稱为“塞万提斯的语言”。 分布 西班牙语是联合国的六大官方语言之一,同时也是非洲联盟,欧盟和南方共同市场的官方语言。 在21世纪使用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有: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波多黎各、西班牙、乌拉圭和委内瑞拉。在美国雖僅有新墨西哥州列為該州官方語言,但美國聯邦政府、部分州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網站、文件和商店、产品说明以及公共场所等大多也會提供西班牙文。 除此之外,西班牙语也在安道尔、貝里斯、加拿大、直布罗陀、以色列、摩洛哥、荷兰、菲律宾、千里達及托巴哥以及西撒哈拉使用。 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拥有很多不同的西班牙语方言,但西班牙语没有标准语。在美洲,第一批西班牙人带来他们的地方口音,今天仍然可以发现在美洲的不同地方存在着明显不同的方言口音。 字母表 此外,还有重音标志的字母á、é、í、ó、ú。字母ü用于字母组合güe和güi来表示u是发音的,因为其他的组合gue、gui中,u是不发音的。 根據1994年西班牙皇家學院的決定,「CH」跟「LL」不再作為單獨的字母出現在字母表中。但是不受該院管轄的美洲西班牙語則依然將這兩個字母列在字母表內。 注意:字母 "W" 和 "K" 平常时一般不被使用。它们只出现于外来词汇,比如 "kilogramo"(公斤)或 "wáter"(厕所,也可寫做"váter")。 语法 相对而言,西班牙语是一种屈折语,依靠词形变化表明语素的联系,名词分为阴性和阳性,每个动词有约五十种变位形式,有人称和单复数的区别,并依时态、语气、体和语态而变。且形容词和限定词随名词的性、数变化而变。但与古典拉丁语和俄语这样的强屈折语相比,西班牙语没有名词变格,且更多地借助前置词来建立受词与句子中其他部分的联系。西班牙语倾向于将修饰语置于中心语之后,但如需表达特定语义,形容词也会位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前。如同其它罗曼语,基本语序为主谓宾结构,但常常不限于此。西班牙语的主语可以省略,因为人称可以由动词变位体现,只要不引起歧义且不强调主语,表明主语就是没有必要的。西班牙语还是一种动词框架语言,以动词来表明路径,而不是像日耳曼语言那样用小品词或词缀。例如西班牙语的“subir corriendo”(向上跑)和“salir volando”(飞出),译为英语就是“to run up”和“to
keywords),使变量、函數命名有更多彈性。 编译预处理(preprocessor)讓C語言的編譯更具有彈性。 歷史 20世纪70年代,肯·汤姆森为了使其设计的Unix系统更加高效,使用B语言的变种(即C语言)在DEC PDP-7计算机上重写了Unix。C语言中许多重要概念来源于BCPL语言,其对C语言的影响也间接地来源于B语言。在1978年,丹尼斯·里奇和布萊恩·柯林漢合作出版了《C程序设计语言》第一版,事实上即为K&R C标准。1983年,为了制定一个独立于具体机器且无歧义的C语言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并在1988年完成了该标准的制定,即ANSI C。此标准同时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所采纳,也被称作ISO C。 其后,C语言至今经历了几次标准更新,诞生了C99、C11和目前最新的标准C18。C语言标准的下一次更新C2x目前正在起草中。 語法 C语言的形式文法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C语言的源代码包含声明和函数定义。函数定义又包含声明和语句。声明可以定义一个新的类型,比如结构(struct)、联合(union)和枚举(enum),也可以为变量赋予类型和预留内存。复合语句由一对花括号包含,可以使得几个语句从文法上变成一个语句。 作为一种指令式编程语言,C语言使用语句执行操作。最常见的语句是表达式语句,由一个表达式后加一个分号组成,可以令系统调用函数和为变量赋值。C语言也提供各种用保留关键字组成的控制流语句,以达到结构化编程的效果,例如选择语句(if和else)、循环语句(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和跳转语句(goto、break和continue)。表达式可以包含不同的运算符,也可以调用函数。 Hello World 程序 现在广泛被编程初学者使用的"hello, world"程序实例最初就是出现在《C程序设计语言》第一版中。下面是一個在標準輸出設備(stdout)上打印出 "Hello, world!" 字串的簡單程式。類似的程式,通常作為初學程式語言時的第一個程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其中只有int,void,return为C语言的关键字,预处理器会将#include <stdio.h>替换为stdio.h文件的内容。 main函数是C语言程序的入口点。 "Hello, world!\n"中的\n是一个转义字符,形式为\加上一个字符。所起的作用在ASCII码中规定。 printf是声明于stdio.h的函数,关于printf的更多细节,参见printf; 关于格式化字符串的更多信息,参见格式化字符串。 内存管理 C语言的特色之一是:程序员必须亲自处理内存的分配细节。语言不负责内存边界检查,这是因为在运行时进行内存边界检查会造成性能问题,与UNIX哲学不符。此特性容易导致缓冲区溢出问题。然而,部分编译器(如英特尔编译器)会出于安全性的考量,提供方法以进行运行时内存边界检查。 大多数C语言实现使用栈(Stack)来保存函数返回地址/栈帧基址、完成函数的参数传递和函数局部变量的存储。然而,在部分极特殊的平台上,使用栈并不能获得最大效率。此时的实现由编译器决定。 如果程序需要在运行的过程中动态分配内存,可以利用堆(Heap)来实现。 基本上C程序的元素存储在内存的时候有3种分配策略: 静态分配 如果一个变量声明为全局变量或者是函数的静态变量,这个变量的存储将使用静态分配方式。静态分配的内存一般会被编译器放在数据段或代码段来存储,具体取决于实现。这样做的前提是,在编译时就必须确定变量的大小。 以IA32的x86平台及gcc编译器为例,全局及静态变量放在数据段的低端;全局及静态常量放在代码段的高端。 自动分配 函数的自动局部变量应该随着函数的返回会自动释放(失效),这个要求在一般的体系中都是利用栈(Stack)来满足的。相比于静态分配,这时候,就不必绝对要求这个变量在编译时就必须确定变量的大小,运行时才决定也不迟,但是C89仍然要求在编译时就要确定,而C99放松了这个限制。但无论是C89还是C99,都不允许一个已经分配的自动变量运行时改变大小。 所以说C函数永远不应该返回一个局部变量的地址。 要指出的是,自动分配也属于动态分配,甚至可以用alloca函数来像分配堆(Heap)一样进行分配,而且释放是自动的。 动态分配 还有一种更加特殊的情况,变量的大小在运行时有可能改变,或者虽然单个变量大小不变,变量的数目却有很大弹性,不能静态分配或者自动分配,这时候可以使用堆(Heap)来满足要求。ANSI C定义的堆操作函数是malloc、calloc、realloc和free。 使用堆(Heap)内存将带来额外的开销和风险。 库 C語言的标准文档要求了一个平台移植C语言的时候至少要实现的一些功能和封装的集合,称为“标准库”,标准庫的声明头部通過预处理器命令#include進行引用。 在C89標準中: 在94年的修正版中 <iso646.h> <wchar.h> <wctype.h> 在C99中增加了六個函式庫 <complex.h> <fenv.h> <inttypes.h> <stdbool.h> <stdint.h> <tgmath.h> 以上是C语言的标准。各个系统各自又对C库函数进行的各种扩充,就浩如烟海了。如POSIX C、GNU C等。 工具軟體 工具軟體可以幫助程式設計者避免一些程式中潛藏或容易出現的問題,例如常會造成程式未預期動作或是執行期錯誤的程式碼。 許多語言都有自動源代碼檢查及審計工具,C語言也有類似工具,像是Lint。可以在程式剛寫好時用Lint找出可能有問題的程式,通過Lint後再用C編譯器進行編譯,許多編譯器也可以設定是否要針對一些可能有問題的程式碼提出警告。MISRA C是一套針對嵌入式系統的法則,可主要也是避免一些可能有問題的程式碼。
在C89標準中: 在94年的修正版中 <iso646.h> <wchar.h> <wctype.h> 在C99中增加了六個函式庫 <complex.h> <fenv.h> <inttypes.h> <stdbool.h> <stdint.h> <tgmath.h> 以上是C语言的标准。各个系统各自又对C库函数进行的各种扩充,就浩如烟海了。如POSIX C、GNU C等。 工具軟體 工具軟體可以幫助程式設計者避免一些程式中潛藏或容易出現的問題,例如常會造成程式未預期動作或是執行期錯誤的程式碼。 許多語言都有自動源代碼檢查及審計工具,C語言也有類似工具,像是Lint。可以在程式剛寫好時用Lint找出可能有問題的程式,通過Lint後再用C編譯器進行編譯,許多編譯器也可以設定是否要針對一些可能有問題的程式碼提出警告。MISRA C是一套針對嵌入式系統的法則,可主要也是避免一些可能有問題的程式碼。 也有一些編譯器、程式庫或作業系統可以處理一些非標準C語言的功能,例如邊界值檢查、缓存溢出偵測、序列化及自動垃圾回收功能。 使用像Valgrind或等軟體工具,或者連結有特別malloc函式的程式庫,有助於找出一些運行期記憶體使用的問題。 經典錯誤 “void main()”的用法并不是任何标准制定的。 C語言标准語法是“int main()”,任何实现都必须支持int main(void) { /* ... */ }和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 */ }。 在 C++ 標準中,main的標準型態應是int,否则类型是由实现定义的。任何实现都必须支持int main() { /* ... */ }和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 */ }。 参见 块 (C语言扩展) 註腳 注解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Coding Programmer Page / C Library Reference and Examples (english) GCC 首页 GLIBC2 首页 Visual
1989年六四事件結束後,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開,決定撤銷赵紫阳的一切職務,進而選舉江泽民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並確立其在中國共產黨黨內的領導核心地位,並且建立包括李鵬、李瑞环等人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儘管六四事件一度讓改革開放政策暫緩,1990年代初期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政策重新獲得施行,這讓鄧小平的經濟學觀點重新獲得重視。此时,中国经济已渡过1980年代末的危机,持续高速发展,促成新的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崛起。进入21世纪后,这一新的思潮构建完成。同时,有赖于经济发展、国家实力增强,全盘西化思潮消退,对中国民众可能因国力差距巨大而“投向西方的怀抱”的担忧解除,中国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得以稳固。 199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鄧小平所提出的觀點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章程》,與原先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同樣列為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繼承鄧小平「最高領導人」的位置,並延續後者絕大部分政策。隨後江澤民則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主張中國共產黨應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及要眾多人民的基本利益;在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三個代表思想獲得批准並修訂至《中國共產黨章程》中,並且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方針。在三個代表思想中,透過制定理論的方式讓民營企業家和入境資產階級分子得以合法加入中國共產黨。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胡錦濤當選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而接替江澤民最高領導人位置,並且和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人組建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 胡錦濤把重點放在集体领导上,而反對單一個人在政治體系中佔有主導地位。由於過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要注重經濟增長,反而促成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發生。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胡錦濤提出在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這兩個主要思想。其中科學發展觀在2007年10月21日召開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列入《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版中,但一直到2012年11月14日的中共十八大上才視為指導方針。 习近平时期 胡錦濤在2012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大和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卸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和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並且由新選出的习近平接替這兩個職位,之後與李克強等人組建第五代中央領導集體。習近平上任後不久便展開數十年來最為積極的反腐敗工作,但與此同時開始整合黨總書記作為最高領導人的權力,這使得《經濟學人》認為其破壞集體領導制度、而朝向毛澤東的一人統治方式。习近平执政后,改变了原来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其外交思想非常强硬,甚至发动了具有争议性的“战狼外交”。 201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开始推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部分国务院机构虚级化,由中共的党内机构承担实际职责。有学者认为本次机构改革是中国政治回归改革开放前“党政合一”的体制,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务院权力被削弱,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领导。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和常委被规定每年向总书记述职一次。2018年3月,习近平首次审阅各中央政治局委员提交的报告,并对各政治局委员提出重要要求。同时中共中央推行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国家的行政权力进一步集中在以总书记为首的中央政治局手上,使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党政分离”再次回归“党政合一”。习近平也多次重提毛泽东时代的“党领导一切”,而“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句毛时代的口号在中共十九大上被写入党章 。 2022年10月的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再次连任并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第三任期,开启改革开放以来史无前例的最高领导人第三任期,习近平亲信基本上占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全部席位。 2023年3月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在2018年修宪废除任期限制的法律背景下,以2952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获全票再次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实现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位任期超过十年、开展第三个任期的国家主席。 主要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 政治體制 中國共產黨創建之初便以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為榜樣,採取了蘇聯共產黨的組織模式,後來也接納了列宁的「黨的領導體制」和斯大林的「無產階級專政體制」理論和實踐經驗。在政治體制建設方面基本上則是採納了斯大林主义,也就是在每個非共產黨機關內部都設有嚴格服從共產黨的組織,並且建立了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對上國家中央機關的一元化領導制度。其中在1949年11月時,中國共產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內部組織中國共產黨黨委會。1958年時,更成立直屬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和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的財經、政法、外事、科學與文教小組,小組組長基本上都是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擔任。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今日中國共產黨在中央政府各机关、地方政府各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和其他非中國共產黨黨組織領導機關中設立有中國共產黨黨組,并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中央政府一級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中的黨組領導直屬單位的中國共產黨黨組織,則負責管理幹部和審批所屬單位幹部的任免資格。 民主集中制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採取民主集中制,並且基於民主和兩個原則而成,其中官方所指稱的民主主要是「社會主義民主」或者是「黨內民主」。而有關民主集中制的討論,自從1927年召開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便一直視為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其中在《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提到:「黨是根據自己的綱領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而毛澤東曾經表示民主集中制是「將民主和集中兩個似乎相衝突的東西,在一定形式上統一起來」,認為藉此結合能夠處理民主和集中之間的內部矛盾,同時民主集中制在自由和紀律協調上更具優越性。 《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提到:「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黨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而當前中國共產黨表示民主同時是中國共產黨自身與社會主義重要的生命線,但是認為要實現且正常運作民主,可行的方法唯有實施集中制度。中國共產黨主張民主得以使用包括集中制度等任何形式展開,並且認為如果沒有集中制度就將會失去秩序。對此中國共產黨依據毛澤東對於民主集中制的觀點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認為這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只有這個制度,才既能表現廣泛的民主,使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有高度的權力;又能集中處理國事,使各級政府能集中地處理被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所委託的一切事務,並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動。」 集體領導 當前中國共產黨理想上認為應當透過集体领导以盡可能削減個人權力,經由一致協商的方式而做出決定。這概念最早緣起則可以回到列寧和布爾什維克派系,主張共產黨的領導高層是由多人共同決策而成。其中,作為實際最高權力機關的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全體成員都處於平等地位,每位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往往作為一個部門的非正式權力代表,然而他們所擁有的決策權力皆相同。在毛澤東統治時期便是由他控制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另外分別還有掌握情報調查機關的康生以及掌握国务院與外交部的周恩来。 不過儘管每個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在理論上的權力關係相同,但實際上仍然會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排列其名次。同時雖然中國共產黨主張並沒有選出正式的領導人領導,但是每個領導集體中仍然會有重要的領導人物帶領其他核心成員;同時掌握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和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這兩個最重要職位的人,往往便是該領導集體最為重要的領導人物。在過去江澤民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前,中國共產黨內部核心成員和領導集體並沒有明顯區別,而在實際情況下核心人物往往不參與集體領導制度。然而集體領導制度發展到江澤民之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大力推廣責任制度,並且在中國共產黨的官方聲明中改稱作「集體領導核心」,但胡錦濤開始,最高領導人改稱為「以XXX同志為總書記」。2016年,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被认为象征着“习核心”正式确立,开始回归毛泽东时代的个人集权模式。 意识形态 中國共產黨訂定數個指導自身全部活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並且將其視為中國共產黨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的理論基礎。其中在《中國共產黨章程》提到中國共產黨會堅持社會主義、人民民主专政、中國共產黨領導、遵循馬克斯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等四項基本原則,並且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官方意識形態,內容結合了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著作中提到的馬克思主義、以及由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所提出的列宁主义思想。對此中國共產黨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同時馬克思列寧主義提供解決資本主義矛盾社會的一個未來願景,也就是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必然性會取代資本主義社會。而第二個加入的毛泽东思想則被視為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其中毛澤東思想的內容除了由毛澤東主導外,還包括其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物共同發想而成。 邓小平理论則是在199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加入到《中國共產黨章程》,其概念包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論點。鄧小平理論大體上可以視為一種理論總結,認為共產主義的定義中並不包括國有社會主義和計劃經濟等制度安排,同時市場機制實際上是中立的運作方式。此外他還提到中國共產黨需要應對不斷變化的形勢動態,並且要透過「實事求是」的方式來確認某一政策過時與否,進而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與相應的口號。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重申鄧小平的口號而認為沒有必要質問事情是屬於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因為重要的判別標準是它的工作模式。之後他更提出適應中國條件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三個代表」,並且在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過而加入《中國共產黨章程》。 中國共產黨黨內的部分人士批評「三個代表」並非屬於馬克思主義、甚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價值觀的背叛,然而支持者認為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江澤民則主張早期共產黨成員認為共產主義應當實現的生產模式,發展到了今日已經更為複雜而難以體現,同時試圖強制生產方式的改變作為並沒有效果,因為其背後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經濟規律而有自然的發展。該理論最為顯著的影響是允許資本家以「新社會階層」身分加入中國共產黨,除了鼓勵其從事「誠實勞動和工作」外,並透過自己的勞動貢獻為中國共產黨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後在胡錦濤所主導下,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制定了同樣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的科學發展觀思想,同時為了因應中國國情而提出科學發展觀的發展與應用,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建設社會主義和谐社会。 中央组织 非常設機關 根據《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权力機構。在1969年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前全國代表大會經常不定期召開,之後实行每5年舉行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制度,而每次大會將會持續數天。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除特別情況外,全國代表大會日程不得延期。《中國共產黨章程》賦予全國代表大會6項职权: 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修改党的章程; 选举中央委员会; 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在實際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時,絕大部分時間與會代表很少討論重大問題;而比較具影響力的討論則是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的準備期,将酝酿下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人选,并提交全国代表大会差额选举。而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後,則是由全國代表大會所產生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擔任最高执行機構。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由中国共产党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监督、执纪、问责,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对党员履行职责进行监督;而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在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新當選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除了之後會在不同党政机关、地方行政区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外,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會分別從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選出作為主要負責人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另外還會選出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决定中央軍事委員會组成人员,通过中央書記處成员,批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组成人员。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会议一般每年舉行一次,為期2天至3天。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负责党的经常工作。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作为最高决策机关和领导机关,承担中共中央经常工作。所有重大的政治、思想、軍事、政策和組織問題都必須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討論通過。中国共产党在組織上採取民主集中制作為基本原則,各级党组织对同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时,一般要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本级党组织和党员如有不同意见,则必须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声明保留或向上级党委反映。 常設機關 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閉會期間,由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行使中央政治局的职权,成為党内最高決策機構。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制度是在1956年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時重新建立,用以取代原本擔任政策決定角色的中央書記處。其中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每周至少召開1次會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心领导机构。藉由閉會制度使得中國共產黨的權力集中至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召集會議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會議,同時還主持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工作。 而自江澤民以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也兼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一職,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是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的辦事機構,同時也是中央委員會的执行機構。中央書記處除了可以在中央政治局確定的政策框架下自行做出決定外,同時也負責指导中央委員會部門工作、经費工作、出版物与報告起草等工作。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最高军事领导机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主要負責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 中國共產黨历届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還會選舉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书记处的组成人员。中共中央辦公廳是中共中央的核心聯繫部門,負責包括日常通訊、協議、安排會議議程等党务行政工作。中共中央目前设置中央职能部门5个,這包括負責干部工作与人事任免的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宣传思想、文化和公共传播工作的中共中央宣傳部、負責中國共產黨与各国政党和国际组织聯繫的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負責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以及负责协调政法机关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共中央设置办事机构8个,即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中國共產黨還設立有提供高級幹部培训与政治教育的中共中央黨校,负责党史研究、文献出版发行与外文编译的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而在新聞媒體對外傳播方面,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直接管理《人民日報》社,而中共中央黨校則發行有作為理論雜誌的《求是》和《學習時報》。另外中央委員會还设立多个中央议事协调机构,包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等,在全體會議期間將向中央委員會提交報告。 地方組織 中國共產黨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縣(自治县、旗)、不设区的市和市轄區成立地方代表大會,並且由這些代表大會自行選出本级行政区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地方各級代表大會應該每5年舉行一次,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可由上一级党委委員會決定提前或者延後進行。本级党委的人數和選舉程序由地方代表大會決定,并报上级党委批准。地方各級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职权: 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的报告; 审查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讨论本地区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 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的代表大會每隔五年召开,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党委委员、候補委員由党代会選舉產生,任期为5年,县级党委委员、候補委員必須擁有3年以上党龄。本级党委与本级党代会的任期相同。各級党委負責人必須向上級党委負責。上級地方党委可以決定下級地方代表大會委員會正式委員和候補委員人數。当党委委員出缺時,則由候補委員按照得票數依次遞補。各級地方委員會每年至少要召開2次全體會議,且应当執行上級黨組織的指示以及同級代表大會的決議。 地方各级党代会闭会时,由本级党委领导本级党组织的工作,对外代表本级党组织。其中地方党委常委的人選由地方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并报上级党委批准。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领导本行政区党的经常工作。各级党委的干部管理权限下算一级。例如,中共中央管理副省部级以上干部的任免,省级党委管理副地厅级以上干部的任免。 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採取议行合一制度。全国人大会议闭会时,则由其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为行使其大部分职权。 目前,全国人大的全体会议一般在每年3月召开。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對外交往上扮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会角色,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与国家主席共同行使国家元首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般性法律由国务院或其他有关部门提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专门委员会三读审查后批准。基本法律在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读审查后交由全国人大会议批准。全国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成员兼任)主持全国人大的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等法律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中国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则由全国人大会议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五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楼的万人大礼堂和二楼的常委会会议厅召开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并经全国人大任命,是最高国家行政首长。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代表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并与国务院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署审计长一起对总理负责。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总理具有最后决策权。 国务院总理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行使行政职能。国家基本计划和政府一般政策,不论是对外政策、国际条约、法律和国务院令,重要财政事项,还是荣誉称号、人民警察警衔和海关关衔的授予,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任命等重要事项都由国务院及其总理进行。目前,国务院下设國務院辦公廳和25個組成部門(包括各部、各委員會、中国人民银行和審計署),1個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6個直屬機構,4個辦事機構和若干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均依法設立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政府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產生,並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 1954年颁布的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975年颁布的宪法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978年颁布的宪法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人民公社的人民代表大会和革命委员会是基层政权组织,又是集体经济的领导机构。1982年颁布的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监察机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監察委員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監察機關,依據憲法及相關的法律負責監督、調查、處置公職人員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以及道德操守問題。國家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2018年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後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與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 国家司法机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體系以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為指導,發展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系。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第一部法律《婚姻法》;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1年,中國政府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體制由公安部、檢察院、人民法院三大系統組成,三者分工並互相配合與制約,中國共產黨各級政法委員會則主導協調。重大案件發生後,由政法委員會組織公安機關、檢察部門和法院聯合辦案,由公安機關抓捕、檢察部門蒐集證據、法院配合審判。 各级人民法院 中国司法实行二审终审制。基层人民法院为一审法院,对大多数案件进行初判。在一审法院败诉的当事人可以上诉于上级法院中级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各级人民法院均设立对应的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也是管理国家审判系统的机构。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设立六个巡回法庭接受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的上诉案件。有时也有大法官巡回庭或特别法庭独立审判国家和社会的特别重大案件或特殊的上诉抗诉案、死刑案。 高级人民法院是受理中级人民法院或其他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的上诉案件的第三级法院,按省级行政区划设立,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管理,行使高级人民法院职权。 中级人民法院是受理基层人民法院或其他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的上诉案件的第二级法院,按地级行政区划设立,包括省、自治区下设的(设区的)市、州、盟、地区、应当设立中级人民法院的地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辖师级地方的中级人民法院和直辖市设置的若干个中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是第一级法院,按县域行政区划设立,包括县、旗、(不设区的)市、自治县、自治旗、(设区的市)市辖区、工矿区、应当设立基层人民法院的地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辖团级地方的人民法院。 除普通人民法院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门法院包括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海事法院、林业法院、农垦法院、石油法院、知识产权法院、互联网法院、金融法院等。其中,军事法院分解放军、战区、基层三级。铁路运输法院设中级、基层两级。海事法院不分级,层级相当于中级人民法院,全称冠以国号,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院。此外,还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管辖有关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知识产权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审理。 其他国家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率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奉行“党指挥枪”指导原则。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成立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基本相同,实际上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产生或罢免。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或罢免,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目前,中央军事委员会下设中央军委辦公廳和6个部、2个委員會、3个办公室、审计署和机关事务管理总局。 政治制度 法律体系 中国的法律体系,一般被认为属于欧陆法系中的民法法系。1980年开始实施新的法律体系,198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刑法和民法,许多法律还在不断改善中。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此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经五次修正。2003年对宪法进行了一次重大修改,首次将保护私有财产明文写入宪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政党制度 中國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與8個民主黨派合作和協商,進而組成統一戰線。 人民政协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主要參與成員還包括有群眾組織、民主黨派以及各個行業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致力于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各層面基本政策进行讨论,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中國共產黨與其他政黨的互動關係主要建立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基礎上。這一協商過程在政制发展进程中被制度化、长期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非权力机关,亦非决策机构,不在国家机构之列。《》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选举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选举制度,狭义上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所规范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制度;广义上也可以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所规范的各級人大代表选举、国家公职人员选举以及村居民自治组织选举的总称。 中国内地的9亿适龄选民可以直接選舉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县级、鄉級和不設區地級市的人大代表,每次選舉間隔為五年。而設區的地級市及更高級別的人大代表、地方行政長官則由下一級人大代表選舉產生,屬於間接選舉。 国际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下列国际组织的成员: 註釋 参考文献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putchar(b); putchar(c); putchar('!*n'); } a 'hell'; b 'o, w'; c 'orld'; 这个程序将在终端打印出“”,然后附上一个换行符。之所以这一短语被拆分成多个变量记录,是因為B語言中的每個字符常量只能容纳四個ASCII字符。 1974年,时值C语言取代B语言,在貝爾實驗室的又一内部备忘录《Programming in C: A Tutorial》中,柯林漢用C语言再次编写了一个Hello World程序作为教学示例。这一程序在他和丹尼斯·里奇于1978年出版的《C程序设计语言》中得到继承: main( ) { printf("hello, world\n"); } 在上例中,函数定义了程序开始执行的位置。其主体由一条语句组成,即对函数的调用,意思是“打印格式化”(print formatted)。这个函数将使程序输出以参数传递给它的任何内容,在本例中是字符串。 自此,Hello World成為了電腦程序員學習新的程式語言的傳統。但是,也有些人認為 hello, world 的字串早於1966年的BCPL語言出現的時候已經出現。雖然相關的字詞確實在發明者記錄的文件出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Hello World在當時確實没有流行。因此,人們公認為布萊恩·柯林漢是令该字串走進公眾目光的人。 衍生影響 對電腦文化的影響 Debian以及系统的進階包裝工具當中包含了「hello, world」安裝工具。用戶只需要於終端(Linux 系統的Terminal)輸入「apt-get install hello」便能夠安裝此工具及其相關部件。雖然看似沒用,但卻可作為測試工具使用。同時,這亦能夠向新用戶展示安裝工具的方法。對開發者來說,這個工具展現了建立.deb安裝工具的方法。這個工具,連同GNU Hello便成為了撰寫GNU程式的教學軟件。 對其他電子產品的影響 雖然Hello
printf("hello, world\n"); } 在上例中,函数定义了程序开始执行的位置。其主体由一条语句组成,即对函数的调用,意思是“打印格式化”(print formatted)。这个函数将使程序输出以参数传递给它的任何内容,在本例中是字符串。 自此,Hello World成為了電腦程序員學習新的程式語言的傳統。但是,也有些人認為 hello, world 的字串早於1966年的BCPL語言出現的時候已經出現。雖然相關的字詞確實在發明者記錄的文件出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Hello World在當時確實没有流行。因此,人們公認為布萊恩·柯林漢是令该字串走進公眾目光的人。 衍生影響 對電腦文化的影響 Debian以及系统的進階包裝工具當中包含了「hello, world」安裝工具。用戶只需要於終端(Linux 系統的Terminal)輸入「apt-get install hello」便能夠安裝此工具及其相關部件。雖然看似沒用,但卻可作為測試工具使用。同時,這亦能夠向新用戶展示安裝工具的方法。對開發者來說,這個工具展現了建立.deb安裝工具的方法。這個工具,連同GNU Hello便成為了撰寫GNU程式的教學軟件。 對其他電子產品的影響 雖然Hello World在單晶片微電腦、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及複雜可程式邏輯裝置中不能展現出來,一盞細小的微型LED燈會代替Hello World的作用,以表示安裝成功、相關程式功能已實現。 對流行文化的影響 Hello World已經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以Hello World命名首個運用純人工智慧完成的專輯。 虛擬YouTuber公司hololive production在Hololive Alternative企劃預告PV末使用"//Hello,Δlternative World"來致敬此文化。同時,亦有若干公司以Hello
然而,经常有一些文件不能被破壞性資料壓縮压缩,实际上对于不含可以辨别样式的数据任何压缩算法都不能压缩。另外,试图压缩已经经过压缩的数据通常得到的结果实际上是增加数据。 实际上,破壞性資料壓縮也会最终达到不能工作的地步。例如一個极端的例子:压缩算法每次去掉文件最后一个字节,那么经过这个算法不断的压缩直至文件变空,压缩算法将不能继续工作。 由于可以帮助减少如硬盘空间与连接带宽这样的昂贵资源的消耗,所以压缩非常重要,然而压缩需要消耗信息处理资源,这也可能是费用昂贵的。所以数据压缩机制的设计需要在压缩能力、失真度、所需计算资源以及其它需要考虑的不同因素之间进行折衷。 对于任何形式的通信来说,只有当信息的发送方和接受方都能够理解编码机制的时候压缩数据通信才能够工作。例如,只有当接受方知道这篇文章需要用汉语字符解释的时候这篇文章才有意义。同样,只有当接受方知道编码方法的时候他才能够理解压缩数据。 应用 一种非常简单的压缩方法是行程长度编码,这种方法使用数据及数据长度这样简单的编码代替同样的连续数据,这是无损数据压缩的一个实例。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办公计算机以更好地利用磁盘空间、或者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中的带宽。对于电子-{表格}-、文本、可执行文件等这样的符号数据来说,无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求,因为除了一些有限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一个数据位的变化都是无法接受的。 对于视频和音频数据,只要不损失数据的重要部分一定程度的质量下降是可以接受的。通过利用人类感知系统的局限,能够大幅度的节约存储空间并且得到的结果质量与原始数据质量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别。这些有损数据压缩方法通常需要在压缩速度、压缩数据大小以及质量损失这三者之间进行折衷。 有损图像压缩用于数码相机中,大幅度地提高了存储能力,同时图像质量几乎没有降低。用于DVD的有损MPEG-2编解码视频压缩也实现了类似的功能。 在有损音频压缩中,心理声学的方法用来去除信号中听不见或者很难听见的成分。人类语音的压缩经常使用更加专业的技术,因此人们有时也將“语音压缩”或者“语音编码”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与“音频压缩”区分开来。不同的音频和语音压缩标准都属于音频编解码范畴。例如语音压缩用于因特网电话,而音频压缩被用于CD翻录并且使用MP3播放器解码。 理论 压缩的理论(它与算法信息论密切相关)以及率失真理论,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由美國學者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奠定的,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及五十年代早期发表了这方面的基础性的论文。Doyle和Carlson在2000年写到数据压缩“是所有的工程领域最简单、最优美的设计理论之一”。密码学与编码理论也是密切相关的学科,数据压缩的思想与统计推断也有很深的渊源。 许多无损数据压缩系统都可以看作是四步模型,有损数据压缩系统通常包含更多的步骤,例如它包括预测、频率变换以及量化。 Lempel-Ziv(LZ)压缩方法是流行的无损存储算法之一。DEFLATE是LZ的一个变体,它针对解压速度与压缩率进行了优化,虽然它的压缩速度可能非常缓慢,PKZIP、gzip以及PNG都在使用DEFLATE。LZW(Lempel-Ziv-Welch)是Unisys的专利,直到2003年6月专利到期限,这种方法用于GIF图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LZR (LZ-Renau) 方法,它是Zip方法的基础。LZ方法使用基于表格的压缩模型,其中表格中的条目用重复的数据串替换。对于大多数的LZ方法来说,这个表格是从最初的输入数据动态生成的。这个表格经常采用霍夫曼编码维护(例如SHRI、LZX)。 目前一个性能良好基于LZ的编码机制是LZX,它用于微软公司的CAB格式。 最好的压缩工具将概率模型预测结果用于算术编码。算术编码由芬蘭信息理論學家Jorma Rissanen发明,并且由Witten、Neal以及Cleary将它转变成一个实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比众人皆知的哈夫曼算法更好的压缩,并且它本身非常适合于自适应数据压缩,自适应数据压缩的预测与上下文密切相关。算术编码已经用于二值图像压缩标准JBIG、文档压缩标准DejaVu。文本输入系统Dasher是一个逆算术编码器。 参见 数据压缩专题 柯氏复杂性 信息熵 自解壓縮檔 图像压缩 语音压缩 视频压缩 多媒体压缩 最小描述长度 最小消息长度(two-part lossless compression designed for inference) 压缩算法 无损数据压缩 行程长度编码 字典编码 LZ77与LZ78 LZW 局部匹配预测(也称为PPM) 熵编码 哈夫曼编码:简单的熵编码,通常用于压缩的最后一步 自适应哈夫曼编码 算术编码 區間編碼:与算术编码一样,但是用一种少许不同的方法工作 :哈夫曼编码的变体 格倫布編碼:用于几何分布的无限输入数据的简单熵编码 Slepian-Wolf编码:无损的分布式信源编码 有损数据压缩 离散余弦变换 分形压缩(fractal
图像压缩 语音压缩 视频压缩 多媒体压缩 最小描述长度 最小消息长度(two-part lossless compression designed for inference) 压缩算法 无损数据压缩 行程长度编码 字典编码 LZ77与LZ78 LZW 局部匹配预测(也称为PPM) 熵编码 哈夫曼编码:简单的熵编码,通常用于压缩的最后一步 自适应哈夫曼编码 算术编码 區間編碼:与算术编码一样,但是用一种少许不同的方法工作 :哈夫曼编码的变体 格倫布編碼:用于几何分布的无限输入数据的简单熵编码 Slepian-Wolf编码:无损的分布式信源编码 有损数据压缩 离散余弦变换 分形压缩(fractal compression) 分形变换(fractal transform) 小波压缩 向量量化(vector quantization) 线性预测编码 Wyner-Ziv编码(有损的分布式信源编码) 实现实例
巴斯克語(),是一种使用於巴斯克地區(西班牙東北部的巴斯克和納瓦拉兩個自治州,以及法國西南部)的孤立语言。该语言在西班牙語稱作,在法語稱作,而巴斯克語裡則稱為或。巴斯克语的起源与系属争议很大。作为西欧唯一的孤立语言,巴斯克语与现存的任何语言没有发生学关系。 历史 起源 巴斯克人的祖先可能是歐洲遠古時代的居民(克羅馬儂人)。巴斯克語的由來到目前仍然是個謎,有些人認為這種語言可能源自高加索、或是非洲北部,也有人类学家和语言学者认为它本來就诞生在伊比利亚半岛,是已消亡的伊比利亚语系的最后火种。儘管如此,大部分學者將巴斯克語歸類為孤立語言,并認為在羅馬人將拉丁語帶到伊比利亚半岛时,這種古老的語言已经在那里使用了很久(有一點比較肯定,巴斯克人比其他欧洲民族更早在欧洲定居)。有部份語言學家认为巴斯克語源於石器時代,理由是该语言中的斧頭(aizkora)和石頭(haitz)詞根相同。 在法國西南部阿基坦使用的語言(阿基坦語)的拉丁注解中,找到了一些與原始巴斯克語的同源詞,如在現代巴斯克語中分別解作女子和男人的“”和“”,在阿基坦語的標音被寫作“”和“”。而語言學者曾嘗試把巴斯克語與伊比利亞語、格魯吉亞語、高加索诸语言如車臣語,或嘗試設立德内-高加索语系或獨立成為單獨的瓦斯科尼亞語系,以使巴斯克語與其他語言聯繫起來。但這些假設還未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 發展 直至2017年數據,約有70萬人正在使用巴斯克語,佔巴斯克地區人口的35%。巴斯克語也曾是西班牙獨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攻擊的目標。在弗朗哥統治期間(1939-1975 年),他強行推廣西班牙語,禁止使用包括巴斯克語在內的其他語言。 书写 現代巴斯克語使用拉丁字母書寫。但根據考古出土的文物,可找到羅馬化之前使用伊比利字母銘刻在器皿上的巴斯克語,而在納瓦拉則有中世紀使用阿拉伯字母書寫巴斯克語的紀錄。 巴斯克语字母如下: 巴斯克语在外来词中才有使用。它们并不计在上述的字母表中。另外,古舊的巴斯克語文字紀錄還包括以下六個字母:,而後三個字母現時仍未被Unicode收錄。 与其他语言的关系 由於和鄰近地區人們交流的關係,巴斯克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拉丁語、西班牙語、法語甚至阿拉伯語的影響,從它們當中借了些詞彙。相對的,也向週邊的語言輸出詞彙。 巴斯克語大量使用格變化,以及複雜的動詞變化。而這樣的語言特性在临近地区只有巴斯克語和有些高加索語言才具備。 日常詞彙 Kaixo 你好 Egun on 早安 Arratsalde on 午安 Gabon 晚安 Agur 再會 分类 根據Louis-Lucien Bonaparte的分類,巴斯克語可以區別出八種方言,但並不與行政轄區重合。現時在學校教育中使用規範化的「標準巴斯克語」()則是以吉普斯誇省的方言為基礎。 地位 巴斯克語在西班牙的巴斯克自治區、納瓦拉自治區具有官方語言地位。由於兩地的差異,使得法律稱呼巴斯克語的方法有別,前者稱,後者稱。 參見 巴斯克語語法(Basque grammar) 參考文獻 : Die Bedeutung der Sprache in Renaissance und Reformation und die Entstehung der baskischen Literatur im religiösen und politischen Konfliktgebiet zwischen Spanien und Frankreich. In:
die Entstehung der baskischen Literatur im religiösen und politischen Konfliktgebiet zwischen Spanien und Frankreich. In: Wolfgang W. Moelleken, Peter J. Weber (Hrsg.): Neue Forschungsarbeiten zur Kontaktlinguistik. Dümmler, 波恩 1997. 外部連結 巴斯克自治區政府-巴斯克語 皇家巴斯克語學院 Ethnologue report for Basque Center for Basque Studies at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Basque English Dictionary from Webster's Online Dictionary - the Rosetta Edition 文法 University of the Basque Country: A Brief Grammar of Euskara, the Basque Language Basque Verb Tables Larry Trask: A Linguistic Sketch
複合型 与以上三类病毒形态相比,复合型病毒的结构复杂得多,它们的衣壳既非完全的螺旋形又非完全的正二十面体形,可以有附加的结构,如蛋白质组成的尾巴或复杂的外壁。有尾噬菌体和痘病毒都是比较典型的复合型病毒。 有尾噬菌体在噬菌体中数量最多,其壳体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呈正二十面体对称,尾部呈螺旋对称,头部和尾部之间透过颈部相连。此外噬菌体的尾部还附着有一些尾鞘、尾丝和尾钉等。其头壳中包裹着噬菌体的基因组,而尾部的各个组件则在噬菌体感染细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痘病毒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体形较大的复合型病毒。其病毒基因组与结合蛋白位于称为拟核的一个中心区域。拟核圍繞在一层膜和两个未知功能的侧体中。痘病毒具有外层包膜,包膜外有一层厚的蛋白质外壳布满整个表面。痘病毒的形态有轻微的多态性,从卵状到砖块状都有。 拟菌病毒(mimivirus)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病毒,其衣壳直径达400nm,体积接近小型细菌,且表面布满长达100nm的蛋白质纤维丝。在电镜下观察到的拟菌病毒呈六边形,因此推测其衣壳应为二十面体对称。 遗传物质 与一般的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为雙股DNA不同的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即病毒基因组)可以为DNA或RNA,可以为單股或雙股。从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来看,更多的是RNA病毒;其中,植物病毒多为單股RNA病毒,而噬菌体多为雙股DNA病毒。不同病毒的遗传物质中的基因结构也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比动物、植物或细菌中任何一个生物域内物种间的差异性都要大。 病毒的核酸可以是环状的,如多瘤病毒,或线状的,如腺病毒。核酸的种类与其所呈现的形状无关。在RNA病毒中,病毒体中的核酸常可以分裂为多个节段,这种状态称为“分节”(segmented)。其中的每一节段常常编码一个蛋白质,并且这些节段通常位于同一个衣壳中。但每一个节段并不一定要在同一个病毒体中才能使病毒整体具有感染性,雀麦花叶病毒(Brome mosaic virus)就是一个例子。 病毒的核酸可以是單股或雙股,也与核酸的种类无关。雙股的病毒核酸是由两条互补配对的核酸链所组成,如同一个梯子。而單股的病毒核酸是一条没有配对的核酸链,如同一个梯子从中间分成两边的其中一边。某些病毒,如肝病毒科中的部分病毒,其核酸部分为單股,部分为雙股。 其核酸为RNA或單股DNA的病毒,其核酸链可以分为正义链或反义链,这种划分取决于其与病毒mRNA是否互补。正义病毒RNA与病毒mRNA等同,宿主细胞因此可以直接用其來翻译。反义病毒RNA与病毒mRNA互补,必须透过RNA聚合酶合成正义病毒RNA后,才能够进行翻译。單股DNA的情况与RNA相似,“编码链”(与病毒mRNA互补)为反义链(−),而“非编码链”为正义链(+)。 不同病毒的核酸的大小差别很大。最小的病毒基因组分子量只有106道尔顿,编码4个蛋白质;最大的病毒基因组则有108道尔顿,编码超过100个蛋白质。RNA病毒的基因组通常比DNA病毒来的小,这是由于其复制过程有更高的错误率,使得RNA病毒的大小有上限。如果超出这一上限,复制后的RNA病毒基因组会出现错误,使得导致病毒无功能或无竞争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RNA病毒通常将自己的核酸分成多个分子,每一个分子就是一段基因组,这样也就降低了复制过程中的错误率。相比而言,由于DNA病毒具有保真度较高的复制酶,降低了复制的错误几率,因而其基因组也就更大。 遗传变异 病毒的遗传变异可以有多种机制。抗原漂變(antigenic drift)是其中之一,即病毒DNA或RNA上单个碱基的突变。大多数这样的单点突变是无义的(或者说是沉默的),因为它们没有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发生变化;但有一小部分突变可能会引起进化上的优势,如产生对抗病毒药物的抵抗力。抗原轉變(antigenic shift)则是病毒基因组的较重大变化,其为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或基因重配(reassortment)的结果。当流感病毒发生抗原转变后,可能会导致瘟疫。 RNA病毒常常以准种(quasispecies)的形式或大量同种但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存在微小差异的病毒的形式存在。这样的准种是自然选择的主要目标。 抗原转变的两类机制 基因重配:分节的基因组具有进化上的优势,因为同一种病毒的不同的病毒株中的节段基因组可以进行基因移位及组配,重配后产生的后代病毒具有不同于上一代的独特的特征。这种基因重配又称为“病毒的有性生殖”(viral sex)。 基因重组:在不同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病毒核酸链间,或同一条病毒核酸链的不同区域内,发生了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而产生一条嵌合的重组核酸链。基因重组可以在病毒感染细胞的同时发生。对病毒进化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已研究的各种病毒中,重组发生得极为频繁。而且,无论是RNA病毒还是DNA病毒,重组的发生都是非常普遍的。 生命周期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即其结构属“非细胞性”),无法透过细胞分裂的方式来完成数量增长;它们利用宿主细胞内的代谢工具来合成自身的拷贝,并完成病毒组装。不同的病毒之间生命周期的差异很大,但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附着(Attachment):又称“吸附”,首先是病毒衣壳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定受体之间發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决定了一种病毒的宿主范围。例如,艾滋病毒只能感染人类T细胞,因为其表面蛋白gp120能够与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和受体结合。这种吸附机制透过不断的进化,使得病毒能够更特定地结合那些使它们能够完成复制过程的细胞。对于带包膜的病毒,吸附到受体上可以诱發包膜蛋白發生构象变化進而导致包膜与细胞膜發生融合。 穿入(Penetration):又称“侵入”(viral entry),病毒附着到宿主细胞表面之后,透过受体介导的胞吞或膜融合进入细胞。感染植物细胞与感染动物细胞不同,因为植物细胞有一层由纤维素形成的坚硬的细胞壁,病毒只有在细胞壁出现伤口时才能进入。几乎所有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皆可以核蛋白复合体的形式,直接在植物内透过胞间连丝的孔洞从一个细胞运动到另一个细胞。与植物一样,细菌也有一层细胞壁,病毒必须通过这层细胞壁才能够感染细菌。某些病毒,如噬菌体,进化出一种感染细菌的机制,将自己的基因组注入细胞内而衣壳留在细胞外,進而减少进入细菌的阻力。 脱壳(Uncoating):然后病毒的衣壳遭到宿主细胞或病毒自己的酶降解破坏,病毒的核酸得以释放。 合成(Replication):病毒基因组完成复制、转录(除了正義RNA病毒外)以及病毒蛋白质合成。在此生物合成阶段查不到完整的病毒颗粒,亦无法用血清学检测出病毒抗原,称为“隐蔽期”。早期合成:由于病毒不自带酶系统,其必须先利用宿主细胞的酶与胞器来合成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即复制所需的“酶”和用以阻断宿主自身合成转而用于病毒合成的“抑制蛋白”)。晚期合成:依据病毒基因组指令,复制核酸、合成结构蛋白与其他非结构蛋白。 组装(Assembly):将合成的核酸和蛋白质衣壳各部分组装在一起。通常DNA病毒(痘病毒除外)其衣壳蛋白会进入细胞核内与其核酸在细胞核内组装,而RNA病毒则两者直接在细胞质内组装。在病毒颗粒完成组装之后,病毒蛋白常常会发生翻译后修饰。在诸如艾滋病毒等某些病毒中,这种修饰作用(有时称为成熟过程),可以发生在病毒从宿主细胞释放之后。 释放(Release):无包膜病毒需要在细胞裂解(透过使细胞膜发生破裂的方法)之后才能得以释放,称作溶胞或溶菌(lysis)。对于包膜病毒则可以透过出芽(budding)的方式得以释放。在出芽的过程中,病毒需要从插有病毒表面蛋白的细胞膜结合,获取包膜。 DNA病毒 大多数D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内。只要细胞表面有合适的受体,这些病毒就能够透过胞吞或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细胞。多数DNA病毒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DNA和RNA的合成工具以及RNA的加工工具。而病毒基因组必须穿过核膜来获得对这些工具的控制。Collier p. 78 RNA病毒 RNA病毒的复制过程比较独特,由于其遗传信息保存在RNA上,因此复制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质中。根据复制方式的不同,RNA病毒可以分为4个不同的组别(见分类一节)。RNA病毒的极性(即病毒RNA能否直接用于蛋白质合成)以及RNA是單股还是雙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复制机制。RNA病毒是用它们自己的RNA复制酶来对基因组进行复制。 反转录病毒 反转录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是采用反转录的方式来完成的,即利用RNA模板来合成DNA。遗传物质为RNA的反转录病毒以DNA为中间物来复制其基因组,而遗传物质为DNA的反转录病毒则以RNA为中间物来复制。两类病毒都需要用到反转录酶。反转录病毒常常可以将透过反转录合成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能够抑制反转录酶活性的抗病毒药物(如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可以有效地对抗反转录病毒(如艾滋病毒和包括乙肝病毒在内的肝病毒科病毒)。 命名 病毒的命名並無絕對的規則,常依病毒的型態、感染對象、最初發現地點,也可能會由WHO進行官方命名。例如感染動植物的病毒可能依感染的對象、病徵來命名,例如麻疹病毒、狂犬病毒,以發現地點命名的包括伊波拉病毒。噬菌體的命名常依實驗室內編號命名,例如T1噬菌體。 分類 由於病毒並不像其他生物能藉由交配產生後代,因此在種別的定義上與一般生物有所不同。 ICTV分类法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簡稱ICTV)在1966年建立起了一个病毒分类的通用系统和统一的命名法则。其七届ICTV会议首次规范化了病毒物种的概念,即病毒分类的分支层次中的最低分类单元。分類的主要依據是病毒顆粒的特性、抗原特性與生物特性。ICTV是国际微生物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microgical Societies)发展、改进和维护通用病毒分类的唯一机构。该系统与细胞生物分类系统有许多共同特征,如分类单元结构。但也存在某些差异,比如所有分类名称都使用斜体,这与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和国际动物命名法不同。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小部分的病毒得到了研究,从来自人体的病毒样品中发现有20%的序列是未曾发现过的,而来自环境中(如海水、大洋沉积物等)的病毒样品则大部分的序列都是全新的。 病毒分类从域开始,结构如下,分类后缀在括号中: 域 Realm (-viria) 亚域 Subrealm (-vira) 界 Kingdom (-viriae) 亚界 Subkingdom (-virites) 门 Phylum (-viricota) 亚门 Subphylum (-viricotina) 纲 Class (-viricetes) 亚纲 Subclass (-viricetidae) 目 Order (-virales) 亚目 Suborder (-virineae) 科 Family (-viridae) 亚科 Subfamily (-virinae) 属 Genus (-virus) 亚属 Subgenus (-virus) 种 Species 物种名称通常以[疾病]病毒的形式出现,尤其是高等动植物。 ICTV2019版分类表中总共有4个域, 9个界, 16个门, 2个亚门, 36个纲, 55个目, 8个亚目, 168个科, 103个亚科, 1421个属, 68个亚属, 6590个种。除亚域、亚界和亚纲外,其他级别的分类单元都被使用。共有4个域,1个地位未定目,24个地位未定科,3个地位未定属被承认。2020年版增加至6个域,并持续更新中: 域: 地位未定目: 地位未定科: 地位未定属: 基于结构的病毒分类 有些研究认为,从不同生态环境感染宿主的某些病毒群(如细菌顶盖病毒和真核腺病毒、原核有尾噬菌体和真核疱疹病毒)观察到的病毒粒子组装和结构的相似性反映了这些病毒之间的进化关系。 因此,病毒之间的结构关系被认为是定义更高分类级别(基于结构的病毒谱系)的基础,可以补充现有的ICTV分类方案。 巴尔的摩分类法 诺贝尔奖获得者生物学家戴维·巴尔的摩在1970年代提出了巴尔的摩分类系统。巴尔的摩分类法与ICTV分类法一起用于现代病毒的分类。 巴尔的摩分类法是基于病毒mRNA的生成机制。在从病毒基因组到蛋白质的过程中,必须要生成mRNA来完成蛋白质合成和基因组的复制,但每一个病毒家族都采用不同的机制来完成这一过程。病毒基因组可以是單股或雙股的RNA或DNA,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反转录酶。而且,單股RNA病毒可以是正义(+)或反义(-)。这一分类法将病毒分为7类: 第一类是雙股DNA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 第二类是單股DNA病毒(+)DNA(如小DNA病毒) 第三类是雙股RNA病毒(如呼腸孤病毒) 第四类是(+)單股RNA病毒(如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披盖病毒) 第五类是(-)單股RNA病毒(如正黏液病毒、炮彈病毒) 第六类是單股RNA反转录病毒(如反转录病毒) 第七类是雙股DNA反转录病毒(如肝病毒) 举一个病毒分类的例子:水痘病毒,即带状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目,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水疱病毒属;同时,带状疱疹病毒是巴尔的摩分类法中的第一类,因为它是雙股DNA病毒,且不含有反转录酶。 病毒與人類疾病 由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种类繁多。已经确定的如,感冒、流感、水痘等一般疾病,以及天花、艾滋病、SARS、禽流感和2019冠状病毒疾病等严重疾病,还有某些疾病可能是以病毒为致病因子;例如:人疱疹病毒6型与某些神经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和慢性疲勞症候群之间可能相关。此外,原本认为是马類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因子的玻那病毒,现在发现其可能足以引起人类精神疾病。病毒能够导致疾病的能力称为病毒性(virulence)。 不同的病毒有着不同的致病机制,主要取决于病毒的种类。在细胞水平上,病毒主要的破坏作用是导致细胞裂解,進而引起细胞死亡。在多细胞生物中,一旦机体内有足够多的细胞死亡,就会对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虽然病毒可以引发疾病,却也可以无害地存在于机体内。例如,能够引起唇疱疹的单纯疱疹病毒可以在人体内保持休眠状态;这种状态又称为“潜伏”(latency),这也是所有疱疹病毒(包括能够导致腺热的艾伯斯坦-巴尔病毒和能够导致水痘的)的特点。进入潜伏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苏醒”后,能够引起带状疱疹。 某些病毒能够引起慢性感染,可以在机体内不断复制而不受宿主防御系统的影响。这类病毒包括乙肝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受到慢性感染的人群即是病毒携带者,因为他们相当于储存了保持感染性的病毒。当人群中有较高比例的携带者时,这一疾病就可以发展为流行病。 流行病学 病毒的流行病学是现代医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基于人的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对病毒感染的控制方法。病毒的传播可以是垂直方式,如从母亲到婴儿,或者是水平方式,即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例子包括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婴儿一出生就会从母亲处感染病毒;另一个少见的例子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虽然只会引起较温和的感染反应,但对于胎儿或刚出生的婴儿却是致命的。是最普遍的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方式。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交换或性行为,如艾滋病毒、乙肝和丙肝病毒;口部的唾液交换,如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含病毒的食物或饮用水,如诺罗病毒;呼吸入以气溶胶形式存在的病毒,如流感病毒;以蚊虫为载体,透过蚊虫叮咬注入人体,如登革熱病毒。病毒感染的传播速率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人口密度、易感染个体(例如缺乏对该病毒的免疫力)的数量、医疗和天气条件等。 流行病学研究是用于在病毒性疾病爆发时及时切断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染链。防治措施是针对病毒的传播方式进行控制。发现病毒源和鉴定病毒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一旦鉴定了病毒,其传播就可以透过注射疫苗来阻断。当没有可用的疫苗时,改善环境卫生以及采取消毒措施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传播。通常受感染的病人需要与其他健康人群隔离开,而对有接触过病毒的人需要进行隔離檢疫。大多数人和动物的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在这一期间,不会有患病的迹象和症状。病毒性疾病的潜伏期从几天到几个星期不等,但多数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已经得以确定。在潜伏期之后,会有一段“可传染期”,即此期间受感染的个体可以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个体。对于了解可传染期和潜伏期的长短对于控制疾病的爆发也非常重要。当疾病爆发导致一个人群、社区或地区中有反常的高比例患病者时,这一疾病就称为流行病;如果疾病传播到世界范围则称为瘟疫。 流行病和瘟疫 美洲原住民的人口曾经由于欧洲殖民者带来的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天花的蔓延而大量减少。没有详细的数据显示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有多少原住民死于外来的疾病,但估计接近总人口的70%。这一破坏性影响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欧洲殖民者对原住民进行驱赶和征服。這在當時對美洲原住民帶來了極大的恐懼。 瘟疫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1918年的流感大爆发,即通常所说的西班牙流感,就是一种级别最高(第五级)的大规模流行病,是由一种特殊的严重致死性流感A型病毒;这一流感的感染者通常是健康的青壮年,而其他大多数流感则多发生在青少年、老人或体弱多病者中。西班牙流感持续时间从1918年到1919年,过去估计死亡人数在四千万到五千万人,而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瘟疫可能导致一亿人死亡,死亡人口占1918年全球总人口的5%。 多数研究者相信艾滋病来源于二十世纪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现在,艾滋病已经发展成为瘟疫,全球大约有386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自1981年6月5日发现首个病例至今,已有超过两千五百万人死于艾滋病,这使得艾滋病成为有史以来最具傷害性的瘟疫之一。2007年全年总共有270万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兩百万艾滋病相关的死亡案例。 数种高致死性病毒菌株是絲狀病毒科成员。絲狀病毒是一类纤维状的病毒,可以引起病毒性出血热,其成员包括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馬爾堡病毒引起全世界的广泛注意是在2005年4月,安哥拉发生的一次疾病爆发。这次爆发从2004年10月一直持续到2005年。伊波拉出血熱則首度出現於1976年,後造成間歇性爆發及高致死率。最近且最嚴重的一次爆發,為西非伊波拉病毒疫症。 癌症 病毒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原因之一。与人类癌症相关的主要病毒有人類乳突病毒、乙肝病毒、艾伯斯坦-巴尔病毒和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肝炎病毒可以诱发慢性病毒感染進而导致肝癌。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可以导致热带痉挛性瘫痪(tropical spastic paraparesis)和成人T细胞白血病。人類乳突病毒是子宫颈癌、皮肤癌、肝门癌和阴茎癌的成因。在疱疹病毒科中,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能够导致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 sarcoma)和体腔淋巴瘤(body cavity lymphoma),而艾伯斯坦-巴尔病毒可以导致伯奇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B淋巴扩增紊乱(B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和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并非所有的病毒都会导致疾病,因为许多病毒的复制并不会对受感染的器官产生明显的伤害。某些病毒,如艾滋病毒,可以与人体长时间共存,并且依然能保持感染性而不受到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即“病毒持续感染”(viral persistence)。但在通常情况下,病毒感染能够引发免疫反應,消灭入侵的病毒。而这些免疫反应能够透过注射疫苗来产生,進而使接种疫苗的人或动物能够终生对相应的病毒免疫。像细菌这样的微生物也具有抵御病毒感染的机制,如限制修飾系統。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但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已經研发出來。 歷史 关于病毒所导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3世纪的印度和中国就有了关于天花的記錄。但直到19世纪末,病毒才开始逐渐得以发现和鉴定。188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查理斯·尚柏朗发明了一种细菌无法通过的过滤器(尚柏朗過濾器,其滤孔孔径小于细菌的大小),他利用这一过滤器就可以将液体中存在的细菌除去。1892年,俄国生物学家德米特里·伊凡諾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将感染了花叶病的烟草叶的提取液用烛形滤器过滤后,依然能够感染其他烟草。于是他提出这种感染性物质可能是细菌所分泌的一种毒素,但他并未深入研究下去。当时,人们认为所有的感染性物质都能够藉由过滤除去并且能够在培养基中生长,这也是疾病的细菌理论(germ theory)的一部分。1899年,荷兰微生物学家马丁乌斯·贝杰林克重复了伊凡諾夫斯基的实验,并相信这是一种新的感染性物质。他还观察到这种病原只在分裂细胞中复制,由于他的实验没有显示这种病原的颗粒形态,因此他称之contagium vivum fluidum(可溶的活菌)并进一步命名为filterable virus(滤过性病毒)。贝杰林克认为病毒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但这一看法后来由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推翻,他证明了病毒是颗粒状的)。同样在1899年,弗雷德里希·勒夫勒(Friedrich Loeffler)和保羅·弗羅施(Paul Frosch)发现患口蹄疫动物淋巴液中含有能通过滤器的感染性物质,由于经过了高度的稀释,排除了其为毒素的可能性;他们推论这种感染性物质能够自我复制。 20世纪早期,英国细菌学家弗雷德里克·圖爾特发现了可以感染细菌的病毒,并称之为噬菌体。随后法裔加拿大微生物学家費里斯·代列爾(Félix d'Herelle)描述了噬菌体的特性:将其加入长满细菌的琼脂固体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由于细菌死亡而留下的噬斑(plaque,又称蚀斑)。高浓度的病毒悬液会使培养基上的细菌全部死亡,但透过精确的稀释,可以产生可辨认的噬斑。透过计算噬斑的数量,再乘以稀释倍数就可以得出溶液中病毒的个数。他们的工作揭开了现代病毒学研究的序幕。 在19世纪末,认为病毒的特性是感染性、具滤过性和需要活的宿主,也就意味着病毒只能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生长。1906年,哈里森发明在淋巴液中进行组织生长的方法;接着在1913年,E·斯坦哈特(E. Steinhardt)、C·伊斯雷利(C. Israeli)和R·A·蘭伯特(R. A. Lambert)利用这一方法在豚鼠角膜组织中成功培养牛痘苗病毒,突破了病毒需要体内生长的限制。<ref>Steinhardt, E; Israeli, C; and Lambert, R.A. (1913) "Studi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virus of vaccinia" J. Inf Dis. 13, 294–300</ref>1928年,H·B·梅特蘭(H. B. Maitland)和M·C·梅特蘭(M. C. Maitland)有了更进一步的突破,他们利用切碎的母鸡肾臟的悬液对牛痘苗病毒进行了培养。他们的方法在1950年代得以广泛应用于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的大规模生产。 另一项研究突破发生在1931年,美國病理学家歐內斯特·古巴斯捷(Ernest William Goodpasture)在受精的鸡蛋中培养流感病毒。1949年,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托马斯·哈克尔·韦勒和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利用人的胚胎细胞对脊髓灰質炎病毒进行了培养,这是首次在没有固体动物组织或卵的情况下对病毒进行的成功培养。乔纳斯·索尔克利用此一研究成果来有效生产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 1931年,德国工程师恩斯特·鲁斯卡和马克斯·克诺尔发明了电子显微镜,使得研究者首次得到病毒形态的照片。193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和病毒学家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发现烟草花叶病毒大部分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的,并得到病毒晶体。随后,他将病毒成功地分离为蛋白质部分和RNA部分。温德尔·斯坦利也因为他的这些发现而获得194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烟草花叶病毒是第一个结晶的病毒,進而可以透过X射线晶体学的方法来得到其结构细节。第一张病毒的X射线衍射照片是由貝納(Bernal)和范库肯(Fankuchen)于1941年所拍摄的。1955年,透过分析病毒的衍射照片,羅莎琳·富蘭克林揭示了病毒的整体结构。同年,海因茨·弗羅倫克-卡納特(Heinz Fraenkel-Conrat)和羅布利·威廉姆斯发现将分离纯化的烟草花叶病毒RNA和衣壳蛋白混合在一起后,可以重新组装成具有感染性的病毒,这也揭示了这一简单的机制很可能就是病毒在它们的宿主细胞内的组装过程。 20世纪的下半叶是发现病毒的黄金时代,大多数能够感染动物、植物或细菌的病毒在这数十年间发现。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的已发现病毒及其发现者的列表 1957年,马动脉炎病毒和导致牛病毒性腹泻的病毒(一种瘟病毒)正式发现;1963年,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1965年,霍华德·马丁·特明发现并描述了第一种逆转录病毒;这类病毒将RNA逆转录为DNA的关键酶,即逆转录酶,在1970年由霍华德·马丁·特明和戴维·巴尔的摩分别独立鉴定出来。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吕克·蒙塔尼耶和他的同事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首次分离得到了一种逆转录病毒,也就是现在世人皆知的艾滋病毒(HIV)。其二人也因此与发现了能够导致子宮頸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分享了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起源 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病毒存在;病毒很可能在第一个细胞进化出来时就存在了。病毒起源于何时尚不清楚,因为病毒不形成化石,也就没有外部参照物来研究其进化过程,同时病毒的多样性显示它们的进化很可能是多条线路的而非单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目前可用的揭示病毒起源的方法;但这些技术需要获得远古时期病毒DNA或RNA的样品,而目前储存在实验室中最早的病毒样品也不过90年。Collier pp. 18–19有三种流行的关于病毒起源的理论:Collier pp. 11–21 逆向理论(Regressive theory):病毒可能曾经是某些寄生在较大细胞内的小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在寄生生活中非必需的基因逐渐丢失。这一理论的证据是,细菌中的立克次氏体和衣原體就像病毒一样,需要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而它们缺少了能够独立生活的基因,这很可能是由于寄生生活所导致的。这一理论又称为退化理论(degeneracy theory)。Collier p. 11 细胞起源理论(有时也称为漂荡理论):Collier pp. 11–12某些病毒可能是从较大生物体的基因中“逃离”出来的DNA或RNA进化而来的。逃离的DNA可能来自-{zh-tw:質體;zh-cn:质粒}-(可以在细胞间传递的裸露DNA分子)或转座子(可以在细胞基因内不同位置复制和移动的DNA片段,曾称为“跳跃基因”,属于可动遗传因子)。转座子是在1950年由巴巴拉·麦克林托克在玉米中发现的。 共进化理论:病毒可能进化自蛋白质和核酸复合物,与细胞同时出现在远古地球,并且一直依赖细胞生命生存至今。类病毒是一类RNA分子,但不归入病毒中,因为它们缺少由蛋白质形成的衣壳。然而,它们具有多种病毒的普遍特征,常常称为亚病毒物质。类病毒是重要的植物病原体。它们没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但可以与宿主细胞作用,利用宿主来进行它们自身的复制。人類丁型肝炎病毒具有和类病毒相似的RNA基因组,也不能生成自己的蛋白质衣壳,但却能够利用乙型肝炎病毒的衣壳。因此,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型病毒,需要乙型肝炎病毒的帮助才能够进行复制。这些依赖于其他种类病毒的病毒称为“卫星病毒”,它们可能是介于类病毒和病毒之间的进化中间体。Dimmock p. 55–7朊毒體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分子,不含DNA或RNA。朊毒体会导致绵羊感染羊搔痒症或牛感染牛海绵状脑病(俗稱“疯牛病”),也会使人获患庫魯病(Kuru)和克雅二氏病。虽然缺乏核酸,朊毒体依然能够复制,这是因为在生物体内存在与朊毒体具有相同序列但结构不同的正常蛋白质,而朊毒体可以使这些正常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转化为朊毒体,这样新产生的朊毒体又可以感染更多的正常蛋白质,使得朊毒体越来越多。虽然朊毒体与病毒或类病毒本质完全不同,但朊毒体的发现进一步提高了该理论的可信性,说明病毒可能进化自能够自我复制的分子。 利用计算机来分析病毒和宿主DNA的序列信息,可以对不同病毒之间的进化关系有更好的了解,而且可以有助于发现现代病毒的祖先。至今这类分析还没有能够决定哪一种理论是正确的。而且不大可能所有的病毒都来自同一祖先,不同的病毒很可能是透过一种或多种机制在不同的时期产生。 对于病毒到底是一种生命形式,还是仅仅是一种能够与生物体作用的有机结构,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人将病毒描述为处于“生命边缘的生物体”,因为它们像其它生物体一样拥有基因、能够透过自然选择而进化并且能够透过自行组装来完成复制。然而,虽然病毒含有基因,但它们没有细胞结构,而细胞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且,病毒没有自身的代谢机制(不自带酶系统、无胞器、不能独立代谢),需要透过宿主细胞来帮它们完成复制繁殖,因此它们不能够在宿主细胞外进行繁殖(虽然属于细菌的立克次氏体和衣原體也具有同样的缺陷);可接受的生命形式是利用细胞分裂来进行繁殖的,而病毒是自发地在细胞内进行组装的,类似于晶体的自发生长过程。虽然病毒是否是一种生命形式,目前还没有定论,但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自组装方式对于研究生命起源具有一定启示意义,有一种假说就认为生命是起始于有机分子的自组装。 结构 病毒的形状和大小(统称形态)各异。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300纳米(nm)。某些絲狀病毒的长度可达1400nm,但其宽度却只有约80nm。大多数的病毒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而扫描或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是观察病毒颗粒形态的主要工具,常用的染色方法为负染色法。 一个完整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virion,又稱病毒颗粒、病毒粒子),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保护功能的“衣壳”(Capsid,又稱壳体、蛋白質外殼)和衣壳所包住的核酸组成。构成衣壳的单一蛋白质亚基称为“壳粒”(capsomere,又称次蛋白衣),而壳粒的类型取决于衣壳中的位置。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面,还有一层由蛋白质、多糖和脂类构成的膜叫做“包膜”(envelope,又稱套膜、外套膜),包膜上生有“刺突”(spike,又称棘突),如流感病毒。衣壳是由病毒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质组成的,它的形状可以作为区分病毒形态的基础。通常只需要存在病毒基因组,衣壳蛋白就可以自组装成为衣壳。但结构复杂的病毒还会编码某些帮助构建衣壳的蛋白质。与核酸结合的蛋白质称为核蛋白,核蛋白与核酸结合形成核糖核蛋白,再与衣壳蛋白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核衣壳”。病毒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螺旋形 螺旋形的衣壳是由壳粒绕着同一个中心轴排列堆积起来,以形成一个中空的棒状结构。这种棒状的病毒体可以是短而刚性的,也可以是长而柔性的。具有这种形态的病毒一般为單股RNA病毒,研究得最多的就是烟草花叶病毒,但也有少量單股DNA病毒也为螺旋形;无论是哪一种病毒,其核酸都透过静电相互作用与衣壳蛋白结合(核酸带负电而衣壳蛋白朝向中心的部分带正电)。一般来说,棒状病毒体的长度取决于内部核酸的长度,而半径取决于壳粒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用于定义这种螺旋形态的参数有两个:amplitude和pitch,前者即直径,而后者是指壳粒环绕一周后所前进的距离。 正二十面體形 大多数的动物病毒为正二十面体或具有正二十面体对称的近球形结构。二十面体具有5-3-2对称,即每个顶点为5重对称,每个面的中心为3重对称,每条边的中心为2重对称。病毒之所以采用这种结构可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规则的二十面体是相同壳粒形成封闭空间的一个最优途径,可以使所需的能量最小化。形成二十面体所需的最少的等同的壳粒的数量为12,每个壳粒含有5个等同的亚基。但很少有病毒只含有60个衣壳蛋白亚基,多数正二十面体形病毒的亚基数量大于60,为60的倍数,倍数可以是3、4、7、9、12或更多。由于二十面体的对称性,位于顶点的壳粒周围有五个壳粒环绕,称为“penton”;而位于三角形面中心的壳粒周围有六个壳粒环绕,称为“hexon”。 包膜型 某些病毒可以利用改造后的宿主的细胞膜(来自细胞表面的质膜或细胞内部的膜,如核膜及内质网膜)环绕在病毒体周围,形成一层脂质的包膜。包膜上既镶嵌有来自宿主的膜蛋白也有来自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膜蛋白;而脂质膜本身和其中的糖类则都来自宿主细胞。包膜型病毒位于包膜内的病毒体可以是螺旋形或正二十面体形的。 无包膜的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复制后,需要宿主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逸出并进一步感染其他细胞。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常常造成大量非成熟细胞死亡,反而降低了对宿主细胞的利用率。而有了包膜之后,病毒可以透过包膜与宿主的细胞膜融合来出入细胞,而不需要造成细胞死亡。流感病毒和艾滋病毒就采用的是这种策略。大多数的包膜型病毒的感染性都依赖于包膜。 複合型 与以上三类病毒形态相比,复合型病毒的结构复杂得多,它们的衣壳既非完全的螺旋形又非完全的正二十面体形,可以有附加的结构,如蛋白质组成的尾巴或复杂的外壁。有尾噬菌体和痘病毒都是比较典型的复合型病毒。 有尾噬菌体在噬菌体中数量最多,其壳体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呈正二十面体对称,尾部呈螺旋对称,头部和尾部之间透过颈部相连。此外噬菌体的尾部还附着有一些尾鞘、尾丝和尾钉等。其头壳中包裹着噬菌体的基因组,而尾部的各个组件则在噬菌体感染细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痘病毒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体形较大的复合型病毒。其病毒基因组与结合蛋白位于称为拟核的一个中心区域。拟核圍繞在一层膜和两个未知功能的侧体中。痘病毒具有外层包膜,包膜外有一层厚的蛋白质外壳布满整个表面。痘病毒的形态有轻微的多态性,从卵状到砖块状都有。 拟菌病毒(mimivirus)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病毒,其衣壳直径达400nm,体积接近小型细菌,且表面布满长达100nm的蛋白质纤维丝。在电镜下观察到的拟菌病毒呈六边形,因此推测其衣壳应为二十面体对称。 遗传物质 与一般的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为雙股DNA不同的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即病毒基因组)可以为DNA或RNA,可以为單股或雙股。从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来看,更多的是RNA病毒;其中,植物病毒多为單股RNA病毒,而噬菌体多为雙股DNA病毒。不同病毒的遗传物质中的基因结构也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比动物、植物或细菌中任何一个生物域内物种间的差异性都要大。 病毒的核酸可以是环状的,如多瘤病毒,或线状的,如腺病毒。核酸的种类与其所呈现的形状无关。在RNA病毒中,病毒体中的核酸常可以分裂为多个节段,这种状态称为“分节”(segmented)。其中的每一节段常常编码一个蛋白质,并且这些节段通常位于同一个衣壳中。但每一个节段并不一定要在同一个病毒体中才能使病毒整体具有感染性,雀麦花叶病毒(Brome mosaic virus)就是一个例子。 病毒的核酸可以是單股或雙股,也与核酸的种类无关。雙股的病毒核酸是由两条互补配对的核酸链所组成,如同一个梯子。而單股的病毒核酸是一条没有配对的核酸链,如同一个梯子从中间分成两边的其中一边。某些病毒,如肝病毒科中的部分病毒,其核酸部分为單股,部分为雙股。 其核酸为RNA或單股DNA的病毒,其核酸链可以分为正义链或反义链,这种划分取决于其与病毒mRNA是否互补。正义病毒RNA与病毒mRNA等同,宿主细胞因此可以直接用其來翻译。反义病毒RNA与病毒mRNA互补,必须透过RNA聚合酶合成正义病毒RNA后,才能够进行翻译。單股DNA的情况与RNA相似,“编码链”(与病毒mRNA互补)为反义链(−),而“非编码链”为正义链(+)。 不同病毒的核酸的大小差别很大。最小的病毒基因组分子量只有106道尔顿,编码4个蛋白质;最大的病毒基因组则有108道尔顿,编码超过100个蛋白质。RNA病毒的基因组通常比DNA病毒来的小,这是由于其复制过程有更高的错误率,使得RNA病毒的大小有上限。如果超出这一上限,复制后的RNA病毒基因组会出现错误,使得导致病毒无功能或无竞争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RNA病毒通常将自己的核酸分成多个分子,每一个分子就是一段基因组,这样也就降低了复制过程中的错误率。相比而言,由于DNA病毒具有保真度较高的复制酶,降低了复制的错误几率,因而其基因组也就更大。 遗传变异 病毒的遗传变异可以有多种机制。抗原漂變(antigenic drift)是其中之一,即病毒DNA或RNA上单个碱基的突变。大多数这样的单点突变是无义的(或者说是沉默的),因为它们没有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发生变化;但有一小部分突变可能会引起进化上的优势,如产生对抗病毒药物的抵抗力。抗原轉變(antigenic shift)则是病毒基因组的较重大变化,其为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或基因重配(reassortment)的结果。当流感病毒发生抗原转变后,可能会导致瘟疫。 RNA病毒常常以准种(quasispecies)的形式或大量同种但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存在微小差异的病毒的形式存在。这样的准种是自然选择的主要目标。 抗原转变的两类机制 基因重配:分节的基因组具有进化上的优势,因为同一种病毒的不同的病毒株中的节段基因组可以进行基因移位及组配,重配后产生的后代病毒具有不同于上一代的独特的特征。这种基因重配又称为“病毒的有性生殖”(viral sex)。 基因重组:在不同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病毒核酸链间,或同一条病毒核酸链的不同区域内,发生了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而产生一条嵌合的重组核酸链。基因重组可以在病毒感染细胞的同时发生。对病毒进化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已研究的各种病毒中,重组发生得极为频繁。而且,无论是RNA病毒还是DNA病毒,重组的发生都是非常普遍的。 生命周期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即其结构属“非细胞性”),无法透过细胞分裂的方式来完成数量增长;它们利用宿主细胞内的代谢工具来合成自身的拷贝,并完成病毒组装。不同的病毒之间生命周期的差异很大,但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附着(Attachment):又称“吸附”,首先是病毒衣壳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定受体之间發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决定了一种病毒的宿主范围。例如,艾滋病毒只能感染人类T细胞,因为其表面蛋白gp120能够与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和受体结合。这种吸附机制透过不断的进化,使得病毒能够更特定地结合那些使它们能够完成复制过程的细胞。对于带包膜的病毒,吸附到受体上可以诱發包膜蛋白發生构象变化進而导致包膜与细胞膜發生融合。 穿入(Penetration):又称“侵入”(viral entry),病毒附着到宿主细胞表面之后,透过受体介导的胞吞或膜融合进入细胞。感染植物细胞与感染动物细胞不同,因为植物细胞有一层由纤维素形成的坚硬的细胞壁,病毒只有在细胞壁出现伤口时才能进入。几乎所有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皆可以核蛋白复合体的形式,直接在植物内透过胞间连丝的孔洞从一个细胞运动到另一个细胞。与植物一样,细菌也有一层细胞壁,病毒必须通过这层细胞壁才能够感染细菌。某些病毒,如噬菌体,进化出一种感染细菌的机制,将自己的基因组注入细胞内而衣壳留在细胞外,進而减少进入细菌的阻力。 脱壳(Uncoating):然后病毒的衣壳遭到宿主细胞或病毒自己的酶降解破坏,病毒的核酸得以释放。 合成(Replication):病毒基因组完成复制、转录(除了正義RNA病毒外)以及病毒蛋白质合成。在此生物合成阶段查不到完整的病毒颗粒,亦无法用血清学检测出病毒抗原,称为“隐蔽期”。早期合成:由于病毒不自带酶系统,其必须先利用宿主细胞的酶与胞器来合成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即复制所需的“酶”和用以阻断宿主自身合成转而用于病毒合成的“抑制蛋白”)。晚期合成:依据病毒基因组指令,复制核酸、合成结构蛋白与其他非结构蛋白。 组装(Assembly):将合成的核酸和蛋白质衣壳各部分组装在一起。通常DNA病毒(痘病毒除外)其衣壳蛋白会进入细胞核内与其核酸在细胞核内组装,而RNA病毒则两者直接在细胞质内组装。在病毒颗粒完成组装之后,病毒蛋白常常会发生翻译后修饰。在诸如艾滋病毒等某些病毒中,这种修饰作用(有时称为成熟过程),可以发生在病毒从宿主细胞释放之后。 释放(Release):无包膜病毒需要在细胞裂解(透过使细胞膜发生破裂的方法)之后才能得以释放,称作溶胞或溶菌(lysis)。对于包膜病毒则可以透过出芽(budding)的方式得以释放。在出芽的过程中,病毒需要从插有病毒表面蛋白的细胞膜结合,获取包膜。 DNA病毒 大多数D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内。只要细胞表面有合适的受体,这些病毒就能够透过胞吞或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细胞。多数DNA病毒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DNA和RNA的合成工具以及RNA的加工工具。而病毒基因组必须穿过核膜来获得对这些工具的控制。Collier p. 78 RNA病毒 RNA病毒的复制过程比较独特,由于其遗传信息保存在RNA上,因此复制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质中。根据复制方式的不同,RNA病毒可以分为4个不同的组别(见分类一节)。RNA病毒的极性(即病毒RNA能否直接用于蛋白质合成)以及RNA是單股还是雙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复制机制。RNA病毒是用它们自己的RNA复制酶来对基因组进行复制。 反转录病毒 反转录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是采用反转录的方式来完成的,即利用RNA模板来合成DNA。遗传物质为RNA的反转录病毒以DNA为中间物来复制其基因组,而遗传物质为DNA的反转录病毒则以RNA为中间物来复制。两类病毒都需要用到反转录酶。反转录病毒常常可以将透过反转录合成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能够抑制反转录酶活性的抗病毒药物(如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可以有效地对抗反转录病毒(如艾滋病毒和包括乙肝病毒在内的肝病毒科病毒)。 命名 病毒的命名並無絕對的規則,常依病毒的型態、感染對象、最初發現地點,也可能會由WHO進行官方命名。例如感染動植物的病毒可能依感染的對象、病徵來命名,例如麻疹病毒、狂犬病毒,以發現地點命名的包括伊波拉病毒。噬菌體的命名常依實驗室內編號命名,例如T1噬菌體。 分類 由於病毒並不像其他生物能藉由交配產生後代,因此在種別的定義上與一般生物有所不同。 ICTV分类法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簡稱ICTV)在1966年建立起了一个病毒分类的通用系统和统一的命名法则。其七届ICTV会议首次规范化了病毒物种的概念,即病毒分类的分支层次中的最低分类单元。分類的主要依據是病毒顆粒的特性、抗原特性與生物特性。ICTV是国际微生物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microgical Societies)发展、改进和维护通用病毒分类的唯一机构。该系统与细胞生物分类系统有许多共同特征,如分类单元结构。但也存在某些差异,比如所有分类名称都使用斜体,这与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和国际动物命名法不同。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小部分的病毒得到了研究,从来自人体的病毒样品中发现有20%的序列是未曾发现过的,而来自环境中(如海水、大洋沉积物等)的病毒样品则大部分的序列都是全新的。 病毒分类从域开始,结构如下,分类后缀在括号中: 域 Realm (-viria) 亚域 Subrealm (-vira) 界 Kingdom (-viriae) 亚界 Subkingdom (-virites) 门 Phylum (-viricota) 亚门 Subphylum (-viricotina) 纲 Class (-viricetes) 亚纲 Subclass (-viricetidae) 目 Order (-virales) 亚目 Suborder (-virineae) 科 Family (-viridae) 亚科 Subfamily (-virinae) 属 Genus (-virus) 亚属 Subgenus (-virus) 种 Species 物种名称通常以[疾病]病毒的形式出现,尤其是高等动植物。 ICTV2019版分类表中总共有4个域, 9个界, 16个门, 2个亚门, 36个纲, 55个目, 8个亚目, 168个科, 103个亚科, 1421个属, 68个亚属, 6590个种。除亚域、亚界和亚纲外,其他级别的分类单元都被使用。共有4个域,1个地位未定目,24个地位未定科,3个地位未定属被承认。2020年版增加至6个域,并持续更新中: 域:
軍事同盟 双边关系 主要双边关系 其他双边关系 旗帜列表 物種 东亚北部地区属于古北界,约北纬28度以南地区属于东洋界。汉地和日本南部比鄰接的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溫暖潮濕,原有豐富的溫帶針葉林、闊葉林和混合林,由於人口密集的低地和河谷地區已轉為農業和城市用途,現在大多在山區才有森林。冰河時代的冰川作用對東亞的影響不大。從中國和日本古北界的溫帶森林,到東洋界的亞熱帶和熱帶森林,營造出東亞豐富多樣的植物群和動物群。中國西南部的山區被列為全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例如喜馬拉雅山含有世界上約8%的鳥類。在東南亞,緬甸北部和中國南部高山山脈形成古北界植物群和動物群的舌部區。孤立的天空島存在於南至緬甸中部,北越和台灣的高山。 動物 植物 經濟 東亞部分經濟體在現代化轉型中取得成功,本區域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重要性正日益提升。中國大陸已取得經貿世界第二的地位,科技领域也位于东亚前列;日本在經貿和科技方面佔有東亞重要地位;台湾和南韓都在世界經貿體系中爭得一席之地;此外,上述幾個經濟體間的分工合作和貿易整合,更在世界貿易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框架下日趨緊密。依此趨勢,二十一世紀的東亞,有成為世界一個新經貿核心的潛力。 經濟体 台湾 台湾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條件達发达国家水準。台灣經濟自1963年至1996年平均年經濟成長率超過9%。以農業發展工業、進口替代、加工出口、產業結構轉型一路發展至今。台灣近年來的主力產業為高科技、電子、通訊產品,以及汽車的代工生產;尤其以電腦零組件在全球供應網絡當中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與中國大陸、日本、美国經貿往來密切。 中國大陸 1978年改革開放,及後來1991年蘇聯解體,世界勞動力出现十億以上的貧窮人口,勞動力的大幅增加成为發達国家的重要機遇,可承载發達国家對低技术勞動力的需求。1990年代以來,全球產業结构出现重大變化,世界发达国家为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将其大部分劳力密集工业及低技术产业转移至勞動力價格較低的經濟體。由於全球產業分工造成的規模經濟優勢,以生產出口導向的製品為主的中国大陸经济在世界貿易體系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1996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鼓励各成员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它领域的合作。後來,在2001年被接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誌經貿發展與世界更為緊密的合作。現時中国東部沿海及內陸部分城市已發展成发达和准發達地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生產性)及人均國民收入也顯著提升。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體國內生產毛額成为世界第二。2020年中国大陸GDP更是超过15万亿美元,是亚洲下一个最有潜力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体。 香港 在英國殖民地時期,香港歷經轉口港、工業城市80年代开始並逐漸發展成一個商業、金融活動匯聚的國際要港。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以來,香港順勢成為中國大陸迎接國際投資以及原物料產品轉運的最主要窗口。隨著香港回归,與中國大陸的經濟交流日益頻繁,帶動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高度開發。香港當前的經濟活動以航運、物流、金融、旅遊和服務業為主。香港以一个城市型经济创造的GDP高于众多亚洲經濟體,是亚洲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 澳門 澳門在1970年代後逐漸發展成一個世界級博彩旅遊城市,經濟亦屬發達之列。1999年澳門回归後,經濟以旅遊和服務業為主。2019年澳门的人均GDP为81,151美元,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日本 日本在戰後首先利用供應韓戰前線的軍需品的契機重建其經濟。1960年代以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企業得以累積大量的資本。1970年代以後,日本資本、技術密集的精密製造業已十分發達,外銷的汽車、家用電器等類產品销售至全球市場,經濟快速成長。東京—橫濱、大阪—神戶等城市是世界規模最為龐大(無論人口或富有程度)的都會區。日本的人均生产总值(生産性)於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近乎領先全世界發達地區,包括美国。這段時期日本製造業在技術改進和產品外銷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奠定了日本雄厚的經濟基礎。雖然經歷美日貿易摩擦、泡沫經濟破滅等打擊,導致1990年代以來的日本經濟發展趨勢呈現停滯甚至是倒退,但是今日的日本仍為世界領先的經濟體,全世界最发达生活水平极高的国家之一,國內生產毛額排名世界第三。然而日本的生産性已不及以往。當前日本的產業以服務業、航運、金融、高科技研發等為主。日本的戰略兩難:後冷戰時期的美日安保條約與日中关系政治摩擦。 2007年,日本關東地方的GDP達203兆7486億日圓,高於當時的俄羅斯和印度,是世界一個龐大的經濟區域。 北韓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執政黨為朝鮮勞動黨,在朝鮮半島統一問題、六方會談、導彈試射、核武器試爆和人權等議題上受到世界關注,施行計劃經濟,經濟活動以傳統農業和軍事工業為主,同時發展小規模的民用工業及旅遊業。 南韓 大韓民國在二戰結束時還是世界最貧窮的經濟體之一,因為良好的政治環境和順利的外交策略使得韓國與台湾、新加坡、香港並稱「亞洲四小龍」;經濟現代化自1980年代以來取得顯著的成功並於近年被列入新興工業化國家。韓國近年來的主力產業為電子、通訊產品以及汽車製造業;尤其液晶顯示器在全球供應網絡當中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2006年开始韩国已经被世界银行以及IMF列为发达国家,2019年韩国人均GDP超过三万美元,为世界第12大经济体。 蒙古 蒙古國缺乏現代化工業基礎,經濟仍以矿业為主。蒙古經濟相對落後,人均GDP(2011年)在世界上排名第118。蘇聯解體前,蒙古接受蘇聯大量援助。蘇聯解體後,蒙古工業基礎薄弱、生產技術落後、生態環境破壞、荒漠化嚴重、基礎建設不足等問題浮現。近年来,自2002年起,蒙古的经济持续发展,每年的GDP成长6%左右;2007年GDP成长有9%。与此同时,約36%的國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目前高居不下。近年來隨著礦產的開發,經濟成長快速。2011年經濟成長率達17%,高居世界第一,但随着煤炭价格下跌,经济濒临崩溃。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大陸。在2006年,蒙古的出口有68.4%是到中国大陸,而来自中国大陸的进口商品占全部进口的29.8%。主要出口畜產品、礦產,進口機器設備、燃料、工業原料和生活日用品等。蒙古国的石油产品进口80%以上来自俄国。在蒙古投资和帮助蒙古建设的国家多为其周边国家,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韩国、俄国等。 经济产业 南方地區由于亞熱帶溫暖潮濕的氣候條件,平原種植水稻、養殖蠶絲,丘陵種植茶葉等均為重要營生。北方地區的溫帶則較多種植麥、黍、高粱等作物。而西北部內陸地區地勢高,氣候乾旱,農業較不發達,人口相對稀少;不過在內外蒙古遼闊的草原地帶,畜牧業相當興盛。長期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和哈薩克等地之間的邊境貿易也十分發達,互易有無,延續中古以來「絲綢之路」貿易的傳統。19世紀下半葉,台灣出產的樟腦曾是世界主要的供應源;後來茶葉、砂糖陸續成為重要的出口品。二十世紀下半葉,隨著整體經濟轉型,台灣農業逐漸往精緻方向發展,香蕉、蓮霧、芭樂等品項出口成績不俗,贏得「水果王國」的稱號。朝鮮半島自古土壤肥沃,適合種植多種糧食蔬果,一直以白菜、蘿蔔和高麗菜最具代表性,發展出豐富的泡菜文化,延續至今。日本自古已種水稻,由於耕地不足,海鮮自古即為大和民族主要的食物來源,甚至發展出獨特的刺身,日本漁業至今仍相當發達。蒙古以畜牧业为主。 经济数据 人口 人口数 民族 中華民族 辛亥革命之後,由於五族共和與民族融合的口號廣為流傳以及隨著諸多學者的提倡,使得「中華民族」而廣為人知。中華民族並不是單純的民族、種族、公民的人群分類概念,而是一個政治詞彙,是生活在大中華地區境內各民族及海外華人的統稱。中国大陆官方定义中华民族有56個民族,其中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在台灣,有台灣原住民族(目前官方認定有16族)和汉族存在,其中漢族占多數。2010年臺灣的國族認同調查顯示,八成的民眾認同自己是「全球華人的一份子」。 大和民族 日本列島最早在20萬年前出現古人類,日本列島已知最早的人類化石可追溯到約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後期,在日本列島生活的原始人類可大致分爲繩文人和外來的彌生人兩大族羣。繩文人得名於其製作的繩文圖案的陶器。繩文人的特徵是,眉間突出,鼻根凹陷,眉毛濃重,大眼睛,雙眼皮,嘴脣稍厚,顎骨發達。彌生人則主要來自亞洲大陸(主要經過朝鮮半島),與繩文人相比,彌生人臉型較長,鼻根較低,牙齒比繩文人略大。日本原始社會的居民自公元4世紀開始移居至全島,勢力最遠至北陸與出羽。 在上世紀初,曾有人類學家論證日本人的祖先是上古民族圖蘭人,圖蘭人來自中亞阿姆河以北,他們其中一支向東移居日本列島,成為日本人的祖先,這一説法在戰前得到了日本領導階級的支持和和應。 二戰前,日本人在朝鮮半島、臺灣島、庫頁島、北方四島、中國東北、夏威夷、關島及德國在太平洋島嶼的殖民地也有所分佈。二戰後,在美國和蘇聯主導下,原日本佔領區的日本國民、日軍戰俘大都被遣返回日本本土,總人數超過六百萬。其中,蘇聯更趁日本局勢混亂時趁機強佔庫頁島和北方四島,將島上的大和族和一些日本原住民全趕到北海道。在中國東北則由於日本軍隊的倉皇撤退,有上百萬人被滯留。與朝鮮人不同,代表中國的國民政府不承認遺華日僑擁有中華民國國籍,爲中華民國國民。包括東北在內,國民政府通過數年集體遣返,將大部分、近四百萬日本僑俘遣返回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政府再度集體遣返遺日華僑。中國東北當地家庭收留的數千日本人則留居於中國,又被稱為日本遺孤。1970年代起,日本遺孤大都選擇回到日本。留於中國並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者是爲極少數。日本裔不是官方認可的中國少數民族。 2016年,大和族的人口約1億2511萬7千人,主要分佈於整個日本列島,世界各地亦有少量分佈。
香港 在英國殖民地時期,香港歷經轉口港、工業城市80年代开始並逐漸發展成一個商業、金融活動匯聚的國際要港。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以來,香港順勢成為中國大陸迎接國際投資以及原物料產品轉運的最主要窗口。隨著香港回归,與中國大陸的經濟交流日益頻繁,帶動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高度開發。香港當前的經濟活動以航運、物流、金融、旅遊和服務業為主。香港以一个城市型经济创造的GDP高于众多亚洲經濟體,是亚洲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 澳門 澳門在1970年代後逐漸發展成一個世界級博彩旅遊城市,經濟亦屬發達之列。1999年澳門回归後,經濟以旅遊和服務業為主。2019年澳门的人均GDP为81,151美元,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日本 日本在戰後首先利用供應韓戰前線的軍需品的契機重建其經濟。1960年代以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企業得以累積大量的資本。1970年代以後,日本資本、技術密集的精密製造業已十分發達,外銷的汽車、家用電器等類產品销售至全球市場,經濟快速成長。東京—橫濱、大阪—神戶等城市是世界規模最為龐大(無論人口或富有程度)的都會區。日本的人均生产总值(生産性)於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近乎領先全世界發達地區,包括美国。這段時期日本製造業在技術改進和產品外銷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奠定了日本雄厚的經濟基礎。雖然經歷美日貿易摩擦、泡沫經濟破滅等打擊,導致1990年代以來的日本經濟發展趨勢呈現停滯甚至是倒退,但是今日的日本仍為世界領先的經濟體,全世界最发达生活水平极高的国家之一,國內生產毛額排名世界第三。然而日本的生産性已不及以往。當前日本的產業以服務業、航運、金融、高科技研發等為主。日本的戰略兩難:後冷戰時期的美日安保條約與日中关系政治摩擦。 2007年,日本關東地方的GDP達203兆7486億日圓,高於當時的俄羅斯和印度,是世界一個龐大的經濟區域。 北韓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執政黨為朝鮮勞動黨,在朝鮮半島統一問題、六方會談、導彈試射、核武器試爆和人權等議題上受到世界關注,施行計劃經濟,經濟活動以傳統農業和軍事工業為主,同時發展小規模的民用工業及旅遊業。 南韓 大韓民國在二戰結束時還是世界最貧窮的經濟體之一,因為良好的政治環境和順利的外交策略使得韓國與台湾、新加坡、香港並稱「亞洲四小龍」;經濟現代化自1980年代以來取得顯著的成功並於近年被列入新興工業化國家。韓國近年來的主力產業為電子、通訊產品以及汽車製造業;尤其液晶顯示器在全球供應網絡當中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2006年开始韩国已经被世界银行以及IMF列为发达国家,2019年韩国人均GDP超过三万美元,为世界第12大经济体。 蒙古 蒙古國缺乏現代化工業基礎,經濟仍以矿业為主。蒙古經濟相對落後,人均GDP(2011年)在世界上排名第118。蘇聯解體前,蒙古接受蘇聯大量援助。蘇聯解體後,蒙古工業基礎薄弱、生產技術落後、生態環境破壞、荒漠化嚴重、基礎建設不足等問題浮現。近年来,自2002年起,蒙古的经济持续发展,每年的GDP成长6%左右;2007年GDP成长有9%。与此同时,約36%的國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目前高居不下。近年來隨著礦產的開發,經濟成長快速。2011年經濟成長率達17%,高居世界第一,但随着煤炭价格下跌,经济濒临崩溃。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大陸。在2006年,蒙古的出口有68.4%是到中国大陸,而来自中国大陸的进口商品占全部进口的29.8%。主要出口畜產品、礦產,進口機器設備、燃料、工業原料和生活日用品等。蒙古国的石油产品进口80%以上来自俄国。在蒙古投资和帮助蒙古建设的国家多为其周边国家,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韩国、俄国等。 经济产业 南方地區由于亞熱帶溫暖潮濕的氣候條件,平原種植水稻、養殖蠶絲,丘陵種植茶葉等均為重要營生。北方地區的溫帶則較多種植麥、黍、高粱等作物。而西北部內陸地區地勢高,氣候乾旱,農業較不發達,人口相對稀少;不過在內外蒙古遼闊的草原地帶,畜牧業相當興盛。長期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和哈薩克等地之間的邊境貿易也十分發達,互易有無,延續中古以來「絲綢之路」貿易的傳統。19世紀下半葉,台灣出產的樟腦曾是世界主要的供應源;後來茶葉、砂糖陸續成為重要的出口品。二十世紀下半葉,隨著整體經濟轉型,台灣農業逐漸往精緻方向發展,香蕉、蓮霧、芭樂等品項出口成績不俗,贏得「水果王國」的稱號。朝鮮半島自古土壤肥沃,適合種植多種糧食蔬果,一直以白菜、蘿蔔和高麗菜最具代表性,發展出豐富的泡菜文化,延續至今。日本自古已種水稻,由於耕地不足,海鮮自古即為大和民族主要的食物來源,甚至發展出獨特的刺身,日本漁業至今仍相當發達。蒙古以畜牧业为主。 经济数据 人口 人口数 民族 中華民族 辛亥革命之後,由於五族共和與民族融合的口號廣為流傳以及隨著諸多學者的提倡,使得「中華民族」而廣為人知。中華民族並不是單純的民族、種族、公民的人群分類概念,而是一個政治詞彙,是生活在大中華地區境內各民族及海外華人的統稱。中国大陆官方定义中华民族有56個民族,其中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在台灣,有台灣原住民族(目前官方認定有16族)和汉族存在,其中漢族占多數。2010年臺灣的國族認同調查顯示,八成的民眾認同自己是「全球華人的一份子」。 大和民族 日本列島最早在20萬年前出現古人類,日本列島已知最早的人類化石可追溯到約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後期,在日本列島生活的原始人類可大致分爲繩文人和外來的彌生人兩大族羣。繩文人得名於其製作的繩文圖案的陶器。繩文人的特徵是,眉間突出,鼻根凹陷,眉毛濃重,大眼睛,雙眼皮,嘴脣稍厚,顎骨發達。彌生人則主要來自亞洲大陸(主要經過朝鮮半島),與繩文人相比,彌生人臉型較長,鼻根較低,牙齒比繩文人略大。日本原始社會的居民自公元4世紀開始移居至全島,勢力最遠至北陸與出羽。 在上世紀初,曾有人類學家論證日本人的祖先是上古民族圖蘭人,圖蘭人來自中亞阿姆河以北,他們其中一支向東移居日本列島,成為日本人的祖先,這一説法在戰前得到了日本領導階級的支持和和應。 二戰前,日本人在朝鮮半島、臺灣島、庫頁島、北方四島、中國東北、夏威夷、關島及德國在太平洋島嶼的殖民地也有所分佈。二戰後,在美國和蘇聯主導下,原日本佔領區的日本國民、日軍戰俘大都被遣返回日本本土,總人數超過六百萬。其中,蘇聯更趁日本局勢混亂時趁機強佔庫頁島和北方四島,將島上的大和族和一些日本原住民全趕到北海道。在中國東北則由於日本軍隊的倉皇撤退,有上百萬人被滯留。與朝鮮人不同,代表中國的國民政府不承認遺華日僑擁有中華民國國籍,爲中華民國國民。包括東北在內,國民政府通過數年集體遣返,將大部分、近四百萬日本僑俘遣返回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政府再度集體遣返遺日華僑。中國東北當地家庭收留的數千日本人則留居於中國,又被稱為日本遺孤。1970年代起,日本遺孤大都選擇回到日本。留於中國並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者是爲極少數。日本裔不是官方認可的中國少數民族。 2016年,大和族的人口約1億2511萬7千人,主要分佈於整個日本列島,世界各地亦有少量分佈。 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及临近的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区,是朝鮮半島的主体民族,共有七千多万人口的朝鮮族人,此外朝鮮族人口过百万的国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国,人口均在两百万以上。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朝鮮族是官方认定的中國少數民族,也被称为中國朝鮮族。 蒙古族 蒙古族约有1000万人,其中600万人居住在中国境内,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其余分布在蒙古国以及俄罗斯。蒙古族所使用的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 当前蒙古国的国土是古代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个游牧民族生活和建立政权过的地区。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但经常在边境与明朝发生冲突。16到17世纪起蒙古人开始受到藏传佛教影响, 琉球族 琉球人是琉球群島的主要民族,歷史上主要分布於琉球群島(包括今沖繩縣和鹿兒島縣的奄美群島),另有部分人生活在日本列島和台灣島等地。由於琉球群島在近代從獨立的民族國家成為日本的一部份,因而強調出身地的「沖繩人」、「先島人」和「奄美人」,在意義上不同於血統及文化論的「琉球族」。琉球族的原生語言是琉球語,如今有些琉球人已不會說琉球語,今日較通用的語言為日語或沖縄辯(琉球式日語) 南岛民族 南岛民族指大洋洲和东南亚以南岛语系为语言的族群。考古学证据表明,说南岛语言的民族都和东南中国、马来西亚的稻米农业有文化交流。这种农业文明的農業技術最早被发现的考古傾向在中国大陆,而文化及民族源流最早依語言學和人類學證據則指向台灣,同时各种明确的证据都指出:南岛民族的发源地在臺灣島、婆羅洲或中国大陸南部。以福建發掘的曇石山遺址,漳州東山大帽山遺址,寧德霞浦縣黄瓜山贝丘遗址,泉州晉江庵山沙丘遗址,福州平潭壳丘头遗址,據考證都跟南島語族起源有淵源,舉例而言在福建出土石锛、石戈以及石叉等物品,在波利尼西亞仍常見,說明中國東南與南島民族極可能有文化移植的現象,雙方存有一定程度的交流。 而就生物學證據,Shutler and Marck於1975年發表論文,認為台灣是南島語最有可能的發源地以後,國際遺傳學界即接受他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Peter Bellwood於1991年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上,關於這個問題的論文發表以後,「南島語的發源地在台灣」這一個陳述,就幾乎已經是多數學者的共識;後來他再提出,南島民族由亞洲大陸而來,於西元前8000年左右到達臺灣,此後發展出卓越的航海能力,不斷分批移民至海外島嶼,另見;在開始很長一段時間後,曾一時暫止,然後又持續移民,而無論是擇居於大島或小島,多遍佈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是一大特點。
Malcolm)在他的“東南亞旅行”一書中首次使用。馬爾科姆的定義只包括大陸部分,排除了海洋部分。二戰时期,盟军于1943年成立東南亞司令部(SEAC)。“东南亚”一词因此被广泛使用。 SEAC推廣使用該術語“東南亞”,然而東南亞早期構成的概念卻不是固定的,例如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被SEAC排除在外。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東南亞”一詞的大致標準用法及其所包含的領土已經出現。 政治實體 “東南亞”現在最常見的定義包括下面列出的政治實體所在區域。 國家 屬地 属地 地理劃分 东南亚從自然地理上可分為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两部分。東南亞的海洋方面也被稱為馬來群島,這個術語來源於歐洲對南島語族的馬來族概念。 海洋東南亞的另一個術語是東印度群島,用於描述中南半島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區域。 參見:海洋東南亞、大陸東南亞 兩部分分別包括下列地區: 中南半島 (馬來半島) 南洋群島 (砂拉越和沙巴) 另外,廣義上從自然地理來看,華南地區一带的海南、廣西、廣東、香港、澳門、福建和雲南南部與臺灣都被視為東南亞地區,这些地方都属于亚热带气候;而在歷史文化上,廣西和雲南的少數族群所使用的語言與中南半島國家所用的語言都是同一語系(壯侗語系、南亞語系或苗瑤語系)。臺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同屬南島語系,人種上屬東亞人種,臺灣亦是東南亞南島語族的起源。;宗教上,云南的傣族与中南半岛上不少国家都是信奉上座部佛教;地理上則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接的東亞島弧中心位置。因而有時會被視為東南亞的一部分。印度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也是如此,七姐妹州的曼尼普爾邦有時亦然。而地理位置屬大洋洲的巴布亞新畿內亞也因為文化和風俗皆與印度尼西亞相似而被視為東南亞國家之一。反而東南亞國家之一的越南,因文化和歷史上都受中華文化影響,有時也會把其列為東亞地區。 历史 东南亚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狩獵採集時代的和平文化。西元前兩千年以後,農業開始傳入東南亞。 高棉帝國是中南半島最早興起的文明,高棉帝國的前身扶南在一世紀時便已存在於今柬埔寨一帶,主要受印度文明影響,現代高棉帝國的繼承者為柬埔寨。 在十二世紀以後,現代泰國的前身素可泰王國、寮國的前身瀾滄王國、緬甸的前身蒲甘王國亦紛紛興起於中南半島,這三個國家都受到早年高棉文明影響,奉行上座部佛教。同年代,越南亦已從中國獨立,逐漸向南擴張,最終併吞了越南南部曾經存在的國家占城,並占據了原屬高棉人的湄公河三角洲。 在馬來群島(包含今馬來西亞與印尼一帶),最早興起的王國是印度教與佛教王國,受印度文化影響,例如印尼蘇門答臘的三佛齊王國,爪哇島的馬打蘭王國,盛行於七到十世紀。在十三世紀以後,伊斯蘭教傳入並逐漸盛行於馬來群島,多個伊斯蘭蘇丹國先後興起於馬來群島,例如麻六甲蘇丹國。 在十六世紀以後,歐洲殖民勢力逐漸進入東南亞,菲律賓與印尼前後受到西班牙與荷蘭的殖民。到了十九世紀,歐洲殖民勢力開始進入中南半島,緬甸受到英國的殖民,被併入英屬印度,越南、寮國與柬埔寨則受到法國的殖民,成為法屬印度支那。暹羅(泰國)則藉由王室的外交手段,成為東南亞唯一未被歐洲人殖民的國家。到了二戰後,東南亞國家紛紛獨立,原先荷屬東印度獨立成印尼共和國,英國在馬來群島的殖民地則成為了馬來西亞聯邦。 经济 東南亞各國的经济差异很大: 新加坡经济发达,繁榮進步,东南亚唯一的发达国家,生活水平较高,經濟活動以服務業、金融業、航運業、物流業、旅遊業為主,近年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和教育。 馬來西亞和泰國經濟發展水平位居亚洲前列,經濟以工業、製造業、旅遊業和農業為主,近年積極發展航運業,金融業和物流業。马来西亚拥有高度名列世界前茅的摩天大楼-双峰塔,并举办过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比赛,泰国是日本汽车业最大的海外加工基地,并拥有世界数一数二的农牧企业正大集团。
汶萊雖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已開發國家相若,主要以石油、天然氣出口為主,但財富和中東產油國一樣只集中在少數富裕階層。 城市经济总量 以下为东南亚境内经济总量前十的城市: 印尼计有4座;马来西亚为2座;新加坡1座,参考自。 全球百大海港 以下为2020年东南亚境内全球百大海港: 越南计有3座;马来西亚及印尼为2座;新加坡、泰国及菲律宾各1座。 最高建筑 以下为东南亚境内前十最高建筑物: 马来西亚计有4座;越南及泰国皆为2座;菲律宾及印尼各1座,唯新加坡未入围前十。 外籍勞工 東南亞及南亞許多國家,供應勞力至鄰近較富裕地区。整體而言,各地区的經濟發展,大致可由該地区為勞工輸出、輸入地來判斷。 人口 整個東南亞面積爲450萬平方公里。2018年,該區域人口共有6.55億人,當中有五分之一生活在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島嶼——爪哇島。印度尼西亞人口多達2.68億,乃全球第四。東南亞的宗教和民族情況複雜。除此之外,目前有近3000萬華人生活在東南亞,主要分佈在聖誕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以及越南。 民族 東南亞人口最龐大的民族爲爪哇族,主要分佈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人口過億,約占印尼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其次爲京族,越南的主體民族,人口高達8,600萬,主要分佈在越南,但在鄰國柬埔寨及老撾亦是重要的少數民族。泰族則有超過6,000萬人口,是泰國的主體民族,與寮國的主體民族寮族文化語言相近。緬甸是一個民族相當多元的國家,人口最龐大的民族是緬族,人口有3,000多萬,占該國人口的三分之二。 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兩支民族爲爪哇族和巽他族(4,000萬),其他較大的族群還有馬都拉族(800萬)、米南佳部人(800萬)、布吉人(700萬)、峇里人(400萬)、達雅族(630萬)、巴塔克人(850萬)、印尼馬來人(870萬)等。 新加坡最大的民族為華族(75.9%),其次為馬來族(15.0%)與印度裔(以坦米爾人居多)占7.5%,其他民族佔1.6%。 馬來西亞人口最大的民族分別是馬來族(55%)、華族(23%)、印度族(7%)。但在東馬,民族構成則與西馬有很大不同,達雅族和達山-杜順人分別是砂撈越州和沙巴州的最大民族。東南亞的馬來族是跨國民族,除了是西馬和文萊是主要民族外,在印度尼西亞、泰國南部、新加坡都是重要的少數民族。 占族並沒有自己的國家,曾經是越南南部的主要人群,目前是現代越南中部和南部,及柬埔寨中部的少數民族。柬埔寨是一個民族較單一的國家,主體民族是高棉族,在越南南部和泰國都有分佈。苗族主要分佈在越南、老撾和中國的交界處,主要是近三百年內才移居至東南亞。 菲律賓的民族亦十分多元,人口較多的民族有他加祿人和比薩亞人,絕大多數菲律賓民族屬於菲律賓語族。 宗教 東南亞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宗教,當中,伊斯蘭教是最大的宗教,東南亞共有2.4億人(40%的當地人口)爲穆斯林,主要分佈在印度尼西亞、汶萊、馬來西亞、泰國南部和菲律賓南部,印度尼西亞更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大多數印度尼西亞人為穆斯林。 之後爲佛教,全東南亞擁有2.05億佛教徒,位居東南亞第二(38%的當地人口),主要分佈在越南、泰國、老撾、柬埔寨、緬甸和新加坡。在泰國、老撾、柬埔寨、緬甸流行的佛教,以印度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為主。新加坡及越南亦相當流行儒教。 基督教爲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部、馬來西亞東部及和東帝汶的強勢宗教。當中菲律賓擁有全亞洲最大的羅馬天主教人口,而東帝汶則由於是長年受葡萄牙殖民而成爲基督教國家。 印度教是印尼巴厘島的主要宗教,但由於融合了當地原生的泛靈信仰而與其他地區的印度教有所不同。由於龐大的印度裔人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亦有不少印度教徒。另外在東馬沙撈越州、菲律賓的高地地區、 新幾內亞及老撾的偏遠地區,至今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生泛靈信仰。 語言 以下列表爲東南亞各國的官方語言及主要語言。 城市群 (雅茂德坦勿是雅加达、茂物、德波、坦格朗和勿加泗五个雅加达卫星城市的缩写) 馬尼拉大都會 曼谷都会区 大吉隆坡/巴生谷 大槟城 仰光省
《殺手保鑣2》(Hitman's Wife's Bodyguard,2021年) 《秘境探險》(Uncharted,2021年) 《杜立德》(Dolittle,2020年) 《洗鈔事務所》(The Laundromat,2019年) 《痛苦與榮耀》(Pain and Glory,2019年) 《》(Beyond the Edge,2018年) 《王牌保安<百貨戰警>》(Security,2017年) 《復仇行動》(Act of Vengeance,2017年) 《阿爾塔米拉》(Altamira,2016年) 《33:重生奇蹟》(The 33,2015年) 《海綿寶寶:海陸大出擊》(The SpongeBob Movie: Sponge Out of Water,2015年) 《聖杯騎士》(Knight of Cups,2015年) 《浴血任務3》(The Expendables 3,2014年) 《奧圖瑪塔》(Automata,2014年) 《穿靴子的猫》(Puss in Boots,2011年) 《吾栖之肤》(The Skin I Live in,2011年) 《史瑞克快樂4神仙》(Shrek Forever After,2010年) 《媽媽的新男友》(My Mom's New Boyfriend,2008年) 《史瑞克三世》(Shrek the Third,2007年) 《情舞师生》(Take the Lead,2006年) 《佐罗的传奇》(The Legend of Zorro ,2005年) 《怪物史莱克2》(Shrek2
《非常小特務》(Spy Kids,2001年) 《聖經密碼戰》(The Body) 《原罪》(Original Sin ,2001年) 《第十三勇士》(The 13th Warrior ,1999年) 《賣短襪的人》(The White River Kid) 《黑俠梭羅》(The Mask of Zorro,1998年) 《艾薇塔》(Evita,1996年) 《四个房间》(Four Rooms,1995年) 《不要跟陌生人說話》(Never Talk to Strangers,1995年) 《刺客戰場》(Assassins,1995年) 《三步殺人曲》(Desperado,1995年) 《成雙不成對》(Two Much,1995年) 《亂世激情》(Of Love and Shadows) 《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1994年) 《費城故事》(Philadelphia,1993年) 《第六感之戀》(The House of the Spirits,1993年) 《與麥當娜同床》(Madonna: Truth or Dare - In Bed with Madonna,1991年) 《綑著妳,困著我》(Tie Me Up! Tie Me Down!,1990年) 《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Women on the Verge of a Nervous Breakdown,1989年) 《慾望法則》(Law of Desire,1987年) 《》(Laberinto de pasiones,1982年) 电視作品 《(國家地理頻道)世紀天才#第二季:畢卡索》,飾 巴勃羅·畢卡索 》(Genius - Pablo Ruiz
South Asia South Asian Awareness Network Conference Website Digital South Asia Library 参见 印度文化圈 印度次大陸 大印度 印度學 区域
South Asia Birding in South Asia South Asian Awareness Network Conference Website Digital South Asia Library
2009年: 6月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則發現或可徹底治癒愛滋病的方法,使用現時治療癌症的化學療法,可將藏在免疫系統記憶T細胞內的愛滋病毒一併殺死,故建議結合化療及雞尾酒療法同時對付愛滋病。 9月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宣布,双方合作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RV144有希望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而2020年RV144專案在泰國宣布實驗失敗,用於高危人群試驗者的人體實驗後證明沒有顯著效果能降低感染。 12月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开发的新型艾滋病治疗方法首次临床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该疗法可能比目前广泛接受的鸡尾酒疗法更有效。 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罗伯特·班巴拉为首的研究小组或发现帮助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传播与复制的基因,这项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治疗艾滋病的疫苗或新药。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艾滋病研究所的专家们宣布,他们能够找到一种可以杀死艾滋病病毒的干细胞,将有效的防治艾滋病病毒,该研究成果使成功治疗艾滋病的前景变得更为光明。 由捷克和德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正在研制一种新的化合物,动物实验显示,它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增殖。该化合物日后可能被用于临床药物的开发。 2010年: 2月 英美科学家在1月31日的《自然》上宣布,他们合作进行的新研究发现整合酶的三维结构。整合酶在包括艾滋病病毒等逆转录酶病毒中可以被发现,并且帮助艾滋病毒在人体内复制。这项突破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解决艾滋病研究领域长达20年的一个难题,进而找到更佳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2月3日称,该所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化合物,可作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酶的新的结合点位,从而为开发出疗效更好、更抗耐药性的新型艾滋病药物奠定了基础。 3月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能与艾滋病病毒表面的糖类化合物黏连,“封住”病毒遗传物质,从而阻断病毒进入人体的路径。根据这项发现,研究人员或可研究出可以有效治疗艾滋病的新疗法。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目前正在使用的一种治疗痤疮的抗生素可有效阻止艾滋病毒扩散或复制。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18日宣布,该机构的研究人员日前合成了一种分子,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在细胞间传播。 12月德國研究員正研發一種針劑名為「」的高效愛滋病藥物,試驗證實能減少患者血液內95%的愛滋病毒。該藥原理是先行佔據了愛滋病毒用作依靠的蛋白質肽,不讓病毒潛藏,從而避免病毒進一步入侵人體免疫細胞。 2011年: 5月美國研究人員研製愛滋病疫苗取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員給24隻恒河猴注射實驗性疫苗,疫苗含有一種大部份人體內都有的巨細胞病毒(CMV),它的作用是當愛滋病毒最初進入體內,處於最脆弱的時候,立即啟動免疫系統攻擊病毒。猴子注射疫苗後,有效控制體內愛滋病毒逾一年,而且病毒更逐漸被清除,研究人員希望3年內研製出用於人體測試的愛滋病疫苗。 2013年: 3月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蜜蜂毒液可以殺死愛滋病毒。這項發現為研發預防愛滋塗劑,甚至是愛滋疫苗鋪路。 9月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動物實驗發現,利用新型疫苗、可以有效殺死「猴免疫缺陷病毒」SIV,而這種病毒比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還要毒十倍,為人類愛滋病治療帶來一線希望。以巨細胞病毒CMV當載具、做成SIV抗原疫苗,並以模擬性行為方式,先給16隻獼猴接種疫苗,再讓牠們感染SIV病毒,然後觀察24到30週後,人道犧牲、解剖發現,有九隻獼猴以DNA序列檢查,完全驗不出SIV病毒,顯示疫苗可以清除SIV病毒。 2019年: 10月北京大学與清华大学生科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研究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研究组合作發表期刊論文,世界首次以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的嘗試獲得突破,該計畫由“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現象得到啟示,認為敲除CCR5受体就能治癒愛滋,問題在於如何敲除,因此CRISPR基因編輯法被納入一種路徑思維,先運用此技術在成体造血干细胞上敲除CCR5基因,结合已经在临床上成熟应用的干细胞移植技术移植给患者,改造過的造血干细胞在患者体内增殖最後也許能起治療效果,2017年起此專案開始推動,多種嘗試研發可能的基因工程技巧,之後为期19个月的临床观察发现CCR5基因编辑的T细胞表现出一定程度抵御HIV感染的能力,且效用長期存在,至此揭開了新一種治癒愛滋病的可能方案,此論文刊登於2019年下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两种理论 少数科学家继续质疑HIV和艾滋病之间的关系,或HIV的存在。诺贝尔奖得主,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者,被誉为具有“近乎狂人创造者”的凱利·穆利斯,声明HIV并不引起艾滋病。有一些组织,例如包括了上百的“艾滋病不同意见者”的“重新评估HIV和AIDS理论科学团体()”。他们通常拒绝参加艾滋病的会议。持这种意见的科学家从怀疑逆转录酶或艾滋病的的存在到流行学结论的测试方法,他们怀疑艾滋病作为一种独立疾病的存在以及批评常规艾滋病研究人员的方法,是為艾滋病重估运动。 現狀 到2002年為止,愛滋病這種全球性的傳染病沒有顯示出感染減慢的趨勢。據估計,全球有四千萬的愛滋病帶原者,大約有一千三百萬已經死於與愛滋病有關的疾病,主要是肺結核。如果這種趨勢繼續發展,估計全球愛滋病的死亡數字將達到像黑死病或西班牙流感的死亡數字。 在西方國家,由於對安全性行為的教育,愛滋病病毒的感染率開始有減慢的跡象。但是,在一些特殊人群中,感染率有再次升高的跡象。例如,在英國,診斷為愛滋病的人數從2000年到2001年上升了26%。主要涉及到公眾健康工作者,伴隨著非法的性工作者和毒品注射者,愛滋病將仍然是一個問題。愛滋病的死亡率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為有了被證明能有效的壓制愛滋病毒的用於治療愛滋病的藥物(目前公認最佳的療法為“雞尾酒療法”)。 在中國大陆地區,第一次發現愛滋病是在1985年6月,從一名阿根廷遊客身上發現,最後這位病人在北京協和醫院因併發症死亡。截止到1989年底,中國大陆已經發現愛滋病感染者172名,其中大部分是吸毒人士。當年在雲南吸毒人群中發現愛滋病標誌著中國愛滋病開始流行。中國政府近年來也積極對公眾進行愛滋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包括向性工作者和同性戀者間進行安全性行為的教育,但收效甚微,至2006年1月25日,中國衛生部、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公佈,至2005年底中國愛滋病感染者65萬人,其中發病患者約7.5萬人。2007年11月29日,國務院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衛生部、聯合國愛滋病中國專題組聯合舉行《中國愛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2007年)》專題新聞發佈會,公佈了中國2007愛滋病最新資料,截至2007年底中國現存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約70萬,全人群感染率為0.05%,其中愛滋病病人8.5萬人,2007年新發愛滋病病毒感染者5萬,因愛滋病死亡2萬人,在5萬新發感染者中,異性性傳播占44.7%,同性性傳播占12.2%,注射吸毒傳播占42%,母嬰傳播占1.1%。雖然愛滋病教育在中國已逐步展開,但社會上仍然普遍對愛滋病及其感染者認識不足且帶有歧視。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数据,2021年4月(2021年4月1日0时至4月30日24时),中国大陆地区(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01558例,死亡1549人,其中艾滋病报告5283例,死亡1363例。 在臺灣,1984年12月首次發現愛滋病個案,在一名外籍過境旅客驗出,並在1986年2月底首次發現臺灣人感染案例。1988年起規定捐血者所捐血液要經過檢驗確定無病毒後才可使用,1990年公佈《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條例》。為增加可能罹患HIV的人篩檢的意願,政府在一些指定醫院開辦“匿名篩檢”。台灣籍的愛滋病感染者及病患在台灣可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由政府負擔相關醫療費用。但2006年1月1日起,愛滋病不再列入台灣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範圍,另由政府編列公務預算;但由於愛滋病患人數上升,對其它疾病及公衛預算產生排擠效應。截至西元2019年11月30日,臺灣累計感染人數為39,533人,其中男性佔37,444 (94.72% ),而累計全死因死亡人數為6,749人。 在香港,1984年發現的首例受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並於1985年發現首宗愛滋病發個案。截至2012年12月31日,香港衛生署的愛滋病病毒感染累積個案統計:自1984年以來,累積發現5,783人 受愛滋病病毒感染。自1985年以來,累積發現1,353宗 愛滋病個案。在2011年第一季,肺囊蟲肺炎是最常見的愛滋病併發症。衛生署提供免費及身份保密的愛滋病抗體檢測,多年來性行為都是愛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徑。截至2008年9月統計,自1984年首宗病毒感染個案起,經由性接觸感染的愛滋病病毒感染案例佔74%;由性接觸感染的愛滋病患者佔85%。香港的愛滋病活動由政府和多個志願組織主理。政府主要負責愛滋病感染的監控和政策的制定,並與其他非政府機構一同為社區提供預防或治療教育和推廣工作。 澳門衛生局自1986年首次發現外地輸入的愛滋病毒感染個案,截至2012年12月31日,總計有508人 感染愛滋病毒,當中73人 已病發。45% 染病者為從事娛樂行業的外籍人。性接觸是主要的傳播途徑(66%),當中以異性性接觸感染最多(56%),同性性接觸感染佔9%;靜脈注射吸毒的感染率佔感染個案的14%;其餘則為母嬰傳播、輸血感染及不詳。 在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狀況以及缺乏性教育都得感染率維持在很高的比例。一些非洲國家有高達25%的成人勞動力人口是HIV攜帶者。當中,在非洲中部及東部的十多國的部落傳統有為第一次來經、喪夫、流產或墮胎之婦女進行的性清潔習俗,也被認為與愛滋病的傳播與成長有關係,肯尼亞霍马湾郡有逾30%人口是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據當地一名日本義工所說,是因為當地人盛行濫交甚至直接走進草叢發生性行為,但少用保險套所致,當這些人口表現出愛滋病的病症時,他們將失去工作的能力,同時需要醫療保護。這很可能引起本地區社會和國家的衰退,進一步增加了他們必須面對的困難。這個地區的很多政府多年來一直否認這個問題的存在,直到現在才開始對這種情況進行工作。缺乏醫療保護,對疾病及其起因的無知,以及教育和治療的資金問題是第三世界愛滋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公佈資料(2020年) *由于数量少,估计数未公布。 世界紀念日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這天旨在提高公眾對HIV引起的愛滋病在全球傳播的意識。訂為12月1日是因為第一個愛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診斷出來的。從此,愛滋病已造成超過兩千五百萬人死亡。即使最近世界許多地區的治療管道已經改善,2005年仍有310萬左右(280萬到360萬之間)人死於愛滋病,其中約有57萬人是兒童。 愛滋病日的概念來源於1988年,由全球衛生部長在關於愛滋病預防計劃的高峰會議上(W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提出的。從此,這個概念被全球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慈善機構採納。 世界愛滋病日的標誌是紅綢帶,表示對HIV陽性者及與他們共同生活者的關懷與接納,並團結一致對抗愛滋。 圖像 註釋 參考文獻 相关条目 各國成年人當中艾滋病攜帶病毒者數量列表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 安全性行為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重估运动 傳播愛滋病罪 类艾滋病 對愛滋病人的歧視 HIV检测 外部链接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 香港衛生署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經溯源研究,發現愛滋病毒最早出現在約1920年代的非洲比屬剛果金沙萨,由西非中部的黑猩猩傳給人類,後來愛滋病毒由此處開始蔓延全球。 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通報全球首宗愛滋病毒感染案例,自此人類便展開了與這頭號傳染病的漫長抗爭。在愛滋病發現之初,醫學界對其了解甚少,苦無醫治對策,染病者只好受折磨至死。直至1995年終首現曙光,雞尾酒療法的發明與廣泛應用均延緩了大多數感染者的發病時間,使死亡率開始大幅下降。及至2010年代,科學家仍在進行大量研究與臨床實驗,以盡快找出徹底根治的方法。多數學者認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是20世紀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蔓延開來,至今已成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 而艾滋病在2005年造成約300萬人死亡,當中約57萬是兒童,三分之一的死亡案例發生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間接造成經濟發展遲緩以及人力資本的匱乏,超越了疾病本身的層次,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使得社會議題更加棘手。根据统计,每天有1,800名新生儿一出生就感染上艾滋病毒,45%的感染儿童在2岁之前死亡。儘管目前研製的藥物能夠抑制病毒的活性及減緩病程發展,間接減少感染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但副作用及侷限仍很明顯,且並非所有國家都有能力取得這些藥物,這種情況在發展中國家更為嚴重,當地卻同時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患病率較嚴重的地區,且事實上仍未有任何藥物獲得證實能根治愛滋病,因此愛滋病目前已是全世界的重要指標之一,各國政府也透過立法試圖控制傳染的規模,並藉由各種教育宣傳手段,增加全人類對該疾病的認識。 HIV分為兩种:HIV-1型与HIV-2型。 HIV-1型依病毒演化分析分為M(major)group、N(non-M, non-O)group及O(outlier)group。其中的M group病毒已遍佈世界而造成全球性流行病毒。而N group及O group則相當少見,多見於中西非,美國及歐洲則有少數案例,亞洲尚未發現。若深入分析,可發現HIV-1型的次亞型共有10種之多,分別為M group的(A, B, C, D, F, G, H, J, K)與流行重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s,CRFs)組成。HIV-2型由於病毒效價較低及水平和垂直感染的比率較低,目前僅流行於西非,因此HIV-1型的毒性与传染性均高于HIV-2。 HIV-1型和其它在很多靈長類動物中发生的引起类似艾滋病的病毒有密切关系,並曾一度被认为是在二十世纪初期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儘管有一些证据表明在更早的一些个别案例中可能已经有艾滋病在传播了。但是传播的具体动物源、时间和地点(或者有多少传播来源)都是未知的。与人类相同的HIV在非洲的小人猿(黑猩猩)中都有发现,但这并不能证明人类身上的HIV最早来源于黑猩猩,或人类和黑猩猩的HIV是从第三方获得的。 2007年与2008年,“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在接受两次骨髓移植与干细胞移植后,其体内的艾滋病毒被免疫系统清除,而被认定为全球首位艾滋病痊愈患者。2016年,“伦敦病人”亦经成体干细胞移植后被治愈,被认定为全球第二位艾滋病痊愈患者。2022年2月,据《细胞》期刊载,一位混血女性于2017年8月接受臍帶血移植后,在停止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疗后的14个月内未发生艾滋病毒反弹。2023年2月,据《自然-医学》期刊载,罹患HIV-1型的杜塞尔多夫患者于2013年经CCR5Δ32/Δ32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被治愈,其中断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疗的四年后,未出现病毒反弹。 ,全球仅有五位艾滋病患者被确诊治愈,同时,2021年全球有150万人新感染艾滋病毒,约有3,84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3,670万人是成年人,170万人是小于15岁的儿童,妇女和女童占比54%。2021年全年,全世界约有65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2004年该数字为200万人,2010年为140万人。截至2021年年底,全球有2,870万HIV感染者 (75%) 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已有约4,010万人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病因 普遍認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導致艾滋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通常也俗稱為「艾滋病病毒」或「艾滋病毒」,艾滋病是後天性細胞免疫功能出現缺陷而導致嚴重隨機感染及/或繼發腫瘤並致命的一種疾病。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屬於一種反轉錄病毒,主要針對人類免疫系統重要的組成進行感染並改變其運作模式,包括輔助型T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等,其中又以直接破壞細胞膜上具有CD4辨識蛋白特徵的T細胞(簡寫作CD4+T細胞)的結果最為嚴重,因為CD4+T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辨識外來物質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一旦CD4+T細胞受到感染而不表現CD4辨識蛋白,或甚至造成此種細胞死亡,導致每微升血液中CD4+T細胞數量低於200時,細胞免疫就幾乎完全失去功能,進而導致平時不易感染健康人類的微生物得以大肆入侵。 由於受HIV感染個體無法有效分辨敵我,最後導致嚴重的各種感染症,總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患者所遭遇嚴重的病理呈現,主要源自於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感染。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在未使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情況下,自感染病毒至出現症狀的潛伏過程的中位數約為9至10年,自正式出現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起算,存活時間的中位數亦僅有9.2個月 然而,臨床觀察到的疾病進程速度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在個體之間有很大的變異,短則兩週、長可達20年。這些因素甚至也包含了愛滋病毒所攻擊的免疫系統總體狀況,因此從感染開始到發病,甚至其變化程度,都一直受到感染者免疫力和病毒活動之間的互動所影響。舉例而言,一般年長者免疫力較差,因此相對於年輕患者而言,病程發展迅速的風險較高;醫療的品質和同時存在的感染症(如結核)也會使得HIV感染者處於較為不利的狀態。 此外,遺傳也左右了感染過程和感染後的狀況,有些人因帶有編號為的突變基因,對特定的HIV株具有抵抗力。更有研究指出,罗马帝国子民后代更易感染HIV: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这些长期处于罗马帝国核心的地方,他们的CCR5-Δ32基因出现率为0%-6%。而在罗马帝国边疆地区、比如英格兰和德国,这种基因出现率则是8%-11%。那些从来没有被罗马占领过的国家,CCR5-Δ32基因出现率更高。该基因变异的频繁度,正与古罗马版图的变迁吻合。此外,由於HIV本身在演化過程中亦會產生變異,不同品系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臨床表現,一般患者會發熱,頭痛以及後頸痛得像被火燒一樣等感覺。 診斷 愛滋病毒屬濾過性病毒,由於其體積極為微小,現有的檢測方法不能準確检出病毒存在,但身體會自然產生抗體對抗病毒,抗體增長在一段期間後將達至可被驗出的程度,這段期間稱為空窗期(或窗口期),由11天(最快)至三個月不等,亦有個別例子長達六個月,世衛及多數國家政府則採用三個月為準。在空窗期間接受愛滋抗體測試,有機會呈假陰性反應,因此必須等待懷疑受感染日起計最少三個月後接受測試,才可得出較準確結果。亦有少數發達國家(如日本)採用抗原抗體聯合檢測方法并規定此方法的空窗期為兩個月(60日)。愛滋病毒抗體測試一般以抽取血液為主,有個別機構則採用尿液樣本化驗。以往,血液測試報告需等候一天至數天不等,自從民間團體引入新興的快速測試後,愛滋抗體血液結果縮短至幾分鐘至十多分鐘不等。除到指定政府機構、民間志願團體或私立化驗所接受愛滋病抗體測試外,亦可自行到醫療網站訂購價錢大眾化的愛滋病自我檢測器。若測試結果證實為陽性,則必須盡快到政府愛滋病專科就診及定時服藥。 自1981年發現愛滋病以來,流行病學專家曾提出各種不同的定義,以監測疾病擴散情況,例如1985年的和,然而臨床上對病人的分級診斷卻因為該定義的檢測效果不佳,因而未能大量採用。在發展中國家,世界衛生組織採用臨床表現和實驗數據作為分級依據,而在已開發國家中,則主要採用美國的分類系統。 病程与表现 若以伺機性感染而言,肺囊蟲肺炎、隱球菌性腦膜炎、肺結核、沙門氏菌感染等比較常見;若以症狀來看,其體重減輕、慢性咳嗽、慢性腹瀉是常見的症狀。 染上愛滋病毒後至病發的潜伏期由幾個月(最快)至10年或以上不等,根据临床表现,将其病程分为四期: 急性感染期 愛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24-48小时内到达局部淋巴结,约5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感染后1周内,最早受感染的细胞在局部增殖,使病毒进一步扩散、感染次级淋巴器官。感染第2周时,血液和组织中的病毒复制达到高峰,在感染后4周,血浆病毒载量下降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 病毒在快速繁殖期间,每毫升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可达数百万,同时CD4+细胞数量也会显著下降。随后,CD8+细胞开始活动,杀死被感染的细胞,免疫系统也开始产生抵抗艾滋病病毒的抗体。CD8+细胞的活动被认为是控制病毒水平的要素之一。如果它们反应强劲,就可以延缓病程,但是并不能清除所有病毒。CD8+细胞活动逐渐减弱消失后,CD4+细胞的水平也恢复到每微升800左右(正常值是1200左右)。在这个阶段(通常是感染后的2~4周),大多数病例都会产生类似流感或者单核血球增多症的病症,这被称作急性HIV感染。常见的症状包括發烧,淋巴结病症,咽炎,皮疹,肌肉疼痛,疲乏,口腔溃疡,还可能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瀉,肝/脾肿大,体重下降,鹅口疮,神经系统病变等。每个病例的具体症状各有不同,每种症状是否发生皆有可能。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平均约28天,通常至少要有一周。因为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所以经常未被认为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征兆。甚至病人就医时医生亦可能误诊为有相似症状的,其他更常见传染病。因此,这些症状并不能作为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依据。但是遇到这些症状时仍然需要格外小心。因为病人此时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很高,他们的传染性非常强。而通常发热、周身不适症状等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 愛滋病急性期症状至少高危行为后的第三天才会有部分出现,而这种症状不会发生在高危的10周以后,绝大部分人出现急性症状的时间是在10-14天,持续时间1到2周,而需要知道的是有50%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初期是不出现急性期症状的。 艾滋病感染者出现初期症状的比例: -{zh-cn:发热;zh-tw:發燒}-(80%) 嗜睡和全身不适(70%) 肌肉痛和关节痛(50 - 70%) 淋巴结肿大(40 - 70%) 盗汗(50%) 胃肠炎(50 - 70%) 腹泻(30%) 口腔溃疡(10 - 30%) 神经性头痛(40 - 70%) 皮疹(40 - 80%) 生殖器溃疡(5 - 15%) 血小板减少(45%) 白细胞减少(40%) 转氨酶上升(20%) 临床潜伏期 免疫系统的强烈反应抑制病毒活动,并能减少血液中的病毒数量。在临床潜伏期内,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内病毒不是静止的,也不是人体的安全期,病毒会在人体内持续复制,不断破坏免疫细胞。潜伏期的长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从2年、3年到最长可达20年,平均約8年。在临床潜伏期的早期,病毒通常藏身于淋巴结内。由于CD4+细胞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靶细胞之一,同时亦在免疫系统中占有关键地位,因此除了病毒含量,CD4+细胞数也是监测病程的重要指标。通常一旦每微升血液中的CD4+细胞数少于200时,或者CD4+细胞在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少于14%时,细胞免疫机能已经难以维持,病人即将进入艾滋病前期。 艾滋病前期 病人出现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持续3个月以上,并出现全身症状,如無故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消瘦、体重下降、睡眠時冒汗等症状。从潜伏期后开始出现艾滋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意味着病人从潜伏期进入到艾滋病前期,对这一病程的症状与疾病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等。这一病程的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 典型的艾滋病期
frame)被使用。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是5%,所以,Gag與Gag-Pol產物的比率維持在20:1。融合蛋白由病毒編碼的一個蛋白酶切為四個小蛋白:Pro(p10蛋白酶)、RT(p50逆轉錄酶)、RNase H(p15 RNA酶H)、及IN(p31整合酶)。 Env Env起先是160kD的蛋白,在高爾基體中經糖基化,在天冬酰胺上被加上25至30個複雜的N連糖鏈,成為gp160;這個糖基化過程對感染性是必要的。之後,宿主細胞的一個蛋白酶將gp160切為gp41與gp120。 調控蛋白 Tat Tat是一抗终止蛋白,可以促使HIV的基因呈有效表达,它作用机制是使RNA-pol II在经过转录终止点的时候能够继续转录,避免HIV基因组过早的停止转录过程。 醫學 傳播途徑 愛滋病毒是透過交換體液來傳播的,具體是指: 血液 直肠液 () 精液、预射精液 陰道分泌液 母乳 最常見的傳染途徑是:進行陰道或肛門性交,共用沾污了的針筒,受病毒感染的母親傳播給嬰兒 (懷孕、分娩或哺乳)。 相反,以下途徑不傳播病毒: 空氣 昆蟲 唾液、淚、汗液 預防 正確的避孕套可大幅降低感染HIV的機率,但亦非天衣無縫。 暴露愛滋病毒「後」預防性投藥(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暴露於感染風險後(如發生危險性行為、針扎或其他血液體液交換接觸),72小時内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每次療程28天)可有效降低愛滋病毒感染機率。 治療作為預防(Treatment as Prevention):已感染者服用愛滋病藥物對預防傳播的效果極佳,血清相異伴侶中之血清陽性一方可經由穩定服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陰性之一方。 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於暴露愛滋病毒之風險行為前使用抗愛滋病毒藥物也可大幅減少服用期間的感染機率。目前針對PrEP的藥物,僅有舒發泰一款,分為每日服用(daily)或有可能感染前先服用(event-driven)。針對愛滋病毒血清相異伴侶而言,陰性之一方若每日服用,其避免感染愛滋病毒的效果可達100%。 治療 今天病人通过服用不同的药物攻击在不同的阶段艾滋病病毒。这些药物包括: 抑制蛋白酶抑制艾滋病病毒活动所需要的蛋白酶的活动。通常也可以用来抑制复制活动。如Saquinavir, Indinavir, Ritonavir, Kaletra, Nelfinavir等藥物。 抑制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RTIs)抑制逆转录酶的活动。逆转录酶是艾滋病病毒用于复制的酶,缺乏这种酶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建立RNA和DNA。它有三种形式: 非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如Nevirapine, Efavirenz等藥物 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如齐多夫定(AZT), 司它夫定Stavudine(d4T), Didanosine(ddI), Zalcitabine(ddC), 拉米夫定3TC), Abacavir(AZT+3TC) 抑制进入的药物抑制艾滋病通过溶解寄主细胞的膜进入细胞内。 建立对HIV疗法的课题面临很多困难。每一种有效的药物都有副作用,通常是严重的或是致命的。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严重的恶心、腹泻、肝臟的损毁和衰竭、黄疸、高血脂、糖尿病、脂肪組織移位、貧血、腎結石。致命的副作用包含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猛爆性肝炎、胰臟炎、乳酸血症。每一种疗法都要求经常性的血液检查以确定疗效和肝脏功能。 目前台灣單藥錠(Single-Tablet Regimens)抗愛滋病毒藥物組合: 舒發錠/亞翠佩 (Atripla) = Tenofovir (惠立妥) + Emtricitabine (類似速汰滋) + Efavirenz (希寧) 康普萊 (Complera) 三恩美 (Triumeq) 安以斯 (Odefsey) 吉他韋 (Biktarvy) 相關條目 艾滋病重估运动 愛滋病(AIDS)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英文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艾滋病首次報告二十週年紀念時的專題報告 :《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June 1, 2001 / Vol. 50 / No. 21. 加拿大艾滋病的早期歷史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發現歷史(A History of HIV Discovery)
Regimens)抗愛滋病毒藥物組合: 舒發錠/亞翠佩 (Atripla) = Tenofovir (惠立妥) + Emtricitabine (類似速汰滋) + Efavirenz (希寧) 康普萊 (Complera) 三恩美 (Triumeq) 安以斯 (Odefsey) 吉他韋 (Biktarvy) 相關條目 艾滋病重估运动 愛滋病(AIDS)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英文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艾滋病首次報告二十週年紀念時的專題報告 :《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June 1, 2001 / Vol. 50 / No. 21. 加拿大艾滋病的早期歷史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發現歷史(A History of HIV Discovery) :路克·蒙塔尼埃(Luc Montagnier)《科學》Volume 298, Number 5599, Issue of 29 Nov 2002, pp. 1727–1728. 美國科學促進會.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的早期時代(The Early Years of HIV/AIDS) :羅伯特·加羅(Robert Gallo)《科學》Volume 298, Number 5599, Issue of 29
锂在自然界丰度居第27位,地壳约含0.0065%,儘管鋰在地球上廣泛分佈,但鋰活性高,在大自然不以元素形式存在。锂的矿物有30余种,主要在锂辉石(LiAlSi2O6)、以及((LiNa)AlSi4O10)和中。在人和动物的有机体、土壤和矿泉水、可可粉、烟叶、海藻中都有锂存在。鋰在海水中的總含量非常大,估計為2300億噸,其中元素存在的相對恆定濃度為0.14至0.25百萬分之一濃度(ppm),或25微莫耳;而在海底熱泉附近,可以發現接近7 ppm的較高濃度。在地球,鋰含量估計占地殼重量的20至70 ppm。鋰占火成岩的一小部分,其中在花崗岩中的濃度最大。花崗岩偉晶岩也提供最豐富的含鋰礦物,鋰輝石是商業上最可行的來源。另一種重要的鋰礦物來源是,它是由一系列的聚苯硫磷礦和三鋰鐵礦所形成,如今已成為一個過時的稱號。鋰的新來源是,目前只有美國的Western Lithium公司積極開發。在地殼中,鋰是第25位豐富的元素,每千克地殼含有20毫克的鋰。根據鋰和天然鈣的指南:「鋰是一種較稀有的元素,雖然它存在於許多岩石和一些鹽水中,但濃度總是非常低。鋰礦物和鹽水沉積物相當多,但是有實際或潛在的商業價值的,相對較少。很多價值非常小,其餘的則等級太低。」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2010年,智利擁有最大的儲量(目前750萬噸),而且年產量最高(8,800噸)。鋰最大儲備基地位於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地區,該地區有540萬噸。其他主要供應商包括澳大利亞、阿根廷和中國。截至2015年,捷克地質調查局將捷克共和國的整個厄爾士山脈視為鋰的礦區。註冊了五張礦床,其中一張靠近Cínovec[cs]的有16萬噸鋰,被認為是潛在的經濟礦床。 2010年6月,紐約時報報導說,美國地質學家正在調查阿富汗西部乾鹽湖的地質,相信那裡有大量的鋰沉積物。五角大廈的官員表示,他們在一個位於加茲尼省的地方初步分析後,顯示此處與玻利維亞的鋰礦床潛力一樣大,而玻利維亞現今為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鋰儲備地。這些預測主要根據舊數據,大部分在1979-1989年間被聚集,此時為蘇聯人佔領阿富汗的期間。美國地質調查局中阿富汗礦業項目的負責人斯蒂芬·彼得斯說,過去兩年,他沒有意識到美國地質勘探局參與任何新的阿富汗礦產調查。他說:「我們不知道有任何鋰的發現。」與英格蘭康瓦爾郡的錫礦區相關,目前考慮在400米深的測試鑽孔中評估項目。如果成功,熱鹽水的地熱能也將提供為鋰提取和精煉過程中的動力。按美國地質調查局推算,2016年時鋰礦的世界蘊藏量1400萬噸,總生產量約3萬5000噸,其中智利的儲量達世界總儲量的52%,中國22%居次,阿根廷和澳大利亞分別佔14%和11%。生產方面澳大利亞通過礦石精製,南美洲則以費時的晾曬法提取鹽湖中鋰,所以前者生產效率比較高而生產量居世界之首,佔41%,智利居次34%,及阿根廷16%、中國6%。 生物上 在許多植物、浮游生物和無脊椎動物中能發現微量的鋰,濃度為69至5760 ppb。在脊椎動物中,鋰濃度略低,幾乎所有脊椎動物組織和體液都含有21至763 ppb的鋰。海洋生物比陸地生物更容易將鋰生物累積。而鋰是否在這些生物體中有生理作用尚不清楚。 单质性质 概述 锂是一种极易反应的柔软的银白色碱金属。它在金属中比重最轻。锂在空气中易氧化,所以须贮存于固体石蜡、煤油或惰性气体中。它能与水和酸作用放出氢气,易与氧、氮、硫等化合。锂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与镁盐类似,而不同于其他的碱金属盐。 原子及物理性質 就像其他鹼金屬一般,鋰有一粒價電子而易失去而形成陽離子,是熱和電的良導體且為極易反應的元素,但其價電子和原子核很近(剩下的在1s軌域中,能量低且不參與化學鍵結),故此在鹼金屬中反應性最低。然而,液態鋰的反應性較固態鋰高許多。鋰金屬性質柔軟,可用刀切開,在切開的同時,銀白色切面會快速氧化為灰色的氧化鋰。雖然鋰的熔點在金屬中甚低(180°C,453 K),但卻是鹼金族中熔點及沸點最高的元素。鋰金屬有極低密度(0.534 g/cm3)和松木相當,為所有固體元素在室溫下密度最低的,第二低的鈉(0.862 g/cm3)比它密度高60%以上。且除了氫和氦之外,固體鋰的密度比任何其他液體元素還低,只有液氮(0.808 g/cm3)的三分之二倍。 鋰可以漂浮於最輕的烴油,也是三種可在水上漂浮的金屬之一,另外兩種則是鈉和鉀。鋰的熱膨脹係數是鋁的兩倍也幾乎是鐵的四倍。在400 標準壓力下,或在較高溫度(9K以上)極大壓力(20GPa以上)下,鋰有超導現象。在70K以下時,鋰像鈉一樣有發生。在4.2K時,晶體為六方晶系(九層重複堆積),溫度升高後轉變為面心結構,再變為體心結構。六方晶系在液氦溫度(4K)很常見。鋰也在高壓有多種同素異形體的結構。鋰的比熱容為3.58KJ/kg-k,是所有固體中最高,常用來當作熱傳導應用的冷卻劑。 化學性質與化合物 鋰很易與水反應,但活性卻比其他鹼金屬小許多。該反應在水溶液中會形成氫氣和氫氧化鋰。通常會和一起存放在碳氫化合物構成的密封罐中。雖然其他更重的鹼金屬可以存放在密度更大的物質中,像是礦物油,但鋰密度太小,無法完好浸至這些物質之中。在潮濕的空氣之中,鋰會快速失去光澤,外表會形成黑色的氫氧化鋰(LiOH和LiOH·H2O)、氮化鋰(Li3N)和碳酸鋰(Li2CO3,LiOH和CO2應的結果。)接近火時,鋰化合物會發出強烈的深紅色,然而當鋰燃燒很旺盛時,火焰會轉為銀白色的亮光。暴露在水或水蒸氣中時,氧氣會點燃鋰並燃燒。鋰是易燃的,暴露在空氣中尤其是水中,可能會爆炸,但可能性較其他鹼金屬低。在常溫,鋰和水反應是活潑但非劇烈,反應產生的氫通常不會自燃。鋰生成的火很難熄滅,鋰與所有鹼金屬都需要乾粉滅火器(D類)。而在標準狀況下,鋰是少數能與氮反應的金屬。鋰與鎂有對角線規則,它們有相似的原子和離子半徑。而它們相似的化學性質包括,與氮氣反應形成氮化物,在氧氣中燃燒時形成氧化物 (Li2O)和過氧化物(Li2O2),有相似溶解度的鹽,以及碳酸鹽 和氮化物的熱不穩定性。 鋰在高溫下與氫氣反應生成氫化鋰(LiH)。其他已知的二元化合物包括鹵化物(氟化鋰LiF、氯化鋰LiCl、溴化鋰LiBr、碘化鋰LiI),硫化物(硫化鋰Li2S),超氧化物(超氧化鋰LiO2)和碳化物(碳化鋰Li2C2)。而對於其他許多的無機化合物,鋰會與陰離子結合而形成鹽:、酰胺、碳酸鋰、硝酸鋰或硼氫化物(硼氫化鋰LiBH4)。氫化鋁鋰(LiAlH2)通常用作有機合成中的還原劑。是一種相互作用非常弱的,已在非常低溫中檢測到。與第一族中其他元素不同的是,鋰的無機化合物遵循偶體法則,而不是八隅體法則。 同位素与核性质 鋰在自然界以兩種同位素6Li和7Li組成,後者較豐富(在自然界豐度約92.5%)。和在元素週期表中相鄰的元素——氦和鈹相比,兩者皆有極低的核結合能。鋰是唯一可藉核分裂產生淨能的低原子序元素。兩種鋰原子核皆有較低的束縛能,低於除了氕、氘及氦-3以外的穩定核素,因此,雖然它的原子量很小,但鋰在太陽系中的含量低於前32個元素中的25個。鋰有7种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最穩定的是半衰期838毫秒的8Li和半衰期178毫秒的9Li。其它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皆短于10毫秒。半衰期最短的锂同位素為通过質子發射衰變的4Li,半衰期僅有7.6×10−23秒。6Li是五种质子数和中子数皆为奇数的稳定核素之一,另外四个分别是氘、硼-10、氮-14和钽-180m。 7Li是太初核合成時产生的其中一種(或稱初始核素),少量6Li和7Li產生於恒星,可是之后又会被燒掉。7Li也可以在碳星中產生。太陽風、宇宙射線以及早期太陽系的7Be衰變也能產生少量的6Li和7Li。 很多自然過程都能分餾鋰的同位素,如礦物形成(化學沉澱)、代謝和離子交換。鋰離子(尤其是6Li)可以取代黏土礦物中的鎂和鐵,这導致在超微過濾和岩石蝕變過程中会逐渐浓缩6Li。奇特的11Li有,有2粒中子围绕着剩下3粒质子和6粒中子转。原子蒸氣雷射同位素分離可用於分離鋰同位素,特別是7Li。 人工鋰分餾主要用于製造核武器和其它核物理用途。工業和軍事庫存大量分离輕同位素6Li,其程度已使自然界6Li和7Li比例在河流等地方有輕微但可測量出的變化。这使得鋰的原子量不确定性极大,因為它取決於這些自然界存在的穩定鋰同位素的自然豐度比例,它們可用於商業鋰礦物來源。 鋰的兩種穩定同位素都可用雷射冷卻,並用於生產第一量子縮退玻色-費米混合物。 通过人工制备,已得到锂的四種放射性同位素^5Li、^8Li、^9Li、^11Li,衰变方式如下: 锂的同位素可发生下列反应,放出热量: 也可用来制备氚: 制备 锂矿的提取法 硫酸盐法 锂辉石和硫酸钾一起烧结,钾将锂置换出来,形成可溶于水的硫酸锂。 2LiAl(SiO3)2+K2SO4 → Li2SO4+2KAl(SiO3)2 硫酸盐分解法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工业制备锂的唯一方法。此方法不仅适用于锂辉石,也可用来处理锂云母。 石灰法 将石灰或石灰石与锂矿石一起烧结,然后用水处理,浸取液经多次蒸发,可从中结晶析出氢氧化锂,反应式如下(温度为1000℃): 2LiAl(SiO3)2+9CaO → Li2O+CaO·Al2O3+4[2CaO·SiO2] 此方法的优点是: 适用性强,能分解几乎所有锂矿石。 反应不需要稀缺原料,石灰和石灰石均较便宜且容易获得。 缺点是: 烧结时精矿会贫化,精矿中锂含量要求很高。 浸取后得到的是稀溶液,蒸发会消耗大量热量,且耗时长。
天然卤水的提取 锂的来源也包括天然卤水和某些盐湖水。加工过程是将锂沉淀成Li2NaPO4,再将其转变为碳酸锂,即可作为原料来加工其他锂化合物了。加工天然卤水还可得到硼砂、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镁等。 金属锂的制备 电解法 锂可由电解熔融氯化锂而得。Guntz首先建议用电解熔融氯化锂和氯化钾的混合物来制备金属锂,这样可以把熔融温度从单质锂的610℃降至400℃。以石墨为阳极,以低碳钢为阴极,电解槽压为6.0-6.5V。这样可以得到纯度达到99%的锂。 Li+ + e- -> Li 2Cl- -> Cl2 + 2e- 2LiCl(l) → 2Li(s)+Cl2(g) 电解法制得的金属锂通常有Na、K、Mg、Ca、Fe、Si和Al等机械杂质,須提纯;杂质可重新熔融,再借助比重不同滤除,不易除去的钠和钾可以通过氢化法除去。 热还原法 3Li2O+2Al → 6Li+Al2O3—33.6千卡 2Li2O+Si → 4Li+SiO2—76.3千卡 还原氧化锂是吸热反应,再加上金属锂性质十分活泼,只能在高温和高真空中反应。 用途 合成原料 锂在许多反应可作为原料或中间物。在合成与锂相关的无机化合物时,常常是将金属锂与其他单质反应。若要求纯度较高,可用锂与气态单质或化合物反应。例如用锂和硫化氢合成硫化锂。反应方程式如下: 还原剂 金属锂溶于液氨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形成良好的还原剂,可用来还原含芳香环的有机化合物。贵重的甾化合物通常用这种办法来还原。此法的优点是产率较高,缺点是比用钠还原昂贵,所以仅用于还原一些贵重的化合物。 催化剂 锂可用作丁二烯、异戊二烯等二烯烃聚合催化剂,也可用来制造共聚物。 电池工业 锂的原子量很小,只有6.9g·mol−1,用作阳极的电池有很高的能量密度。锂也能制造用於低温或高温的电池。 用于低温的电池通常用有机溶剂作电解质,並加入无机盐使之更导电,常用无机盐有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六氟砷酸锂和硫化锂等。二次锂电池中正极材料也为含锂化合物,如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锂铁氧化物等等,以及其多元化合物。二次锂电池中负极材料,也与锂的作用明显。 电池阴极是锂,阳极常用金属氯化物。例如锂-氯化银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用于高温的电池,通常用熔融无机盐作电解质,必须在该盐的熔点以上方可使用。例如: 合金 掺有锂的合金一般有强度大,密度小,耐高温等特性。也有人用锂合成了鋰-鉛液态半导体合金。 醫療 醫療用途的鋰目前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外用的局部治療,另一種則為已廣泛使用的口服治療。. 根據臨床研究中顯示,當鋰使用於外用的局部治療時,能有效治療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目前鋰的作用机理還不十分清楚,這可能與鋰可抑制物質-P(substance-P)及抑制Malassezia yeasts(引發痘痘元兇之一的細菌)生長所需的所有游離脂肪酸有關。過去的一些研究顯示鋰可以抑制許多酶(enzyme):鈉鉀泵(Na/K ATPase)、腺苷環化酶(adenylcyclase)、enzymes of the prostaglandins E1 synthesis、和inositol-1-phosphatase等。 鋰亦有抗發炎(anti-inflammatory)及免疫調節(immunomodulatory)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法國的研究中顯示含鋰元素的活泉水( Evaux thermal spring water)能改善癌症患者因治療所引起的皮膚指甲等的副作用。 口服的鋰主要用於精神科,用來治療躁鬱症。臨床使用的濃度為1毫克。口服用的鋰會造成許多皮膚的副作用,像是斑點丘疹(maculopapular eruption)、痤瘡(acne)、牛皮癬狀疹(psoriasiform eruption)。因此顯示口服的鋰有可能會促進或使已經存在的皮膚疾病更惡化,像是牛皮癬(psoriasis)和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 其他用途 锂还能用于: 原子能工业中制造核反应堆的载热剂 制造特种合金、特种玻璃等 作冶金工业中的脱氧剂,脱硫剂和脱泡剂 作為燃料,可發射魚雷等武器 可作為煙火的紅色部分 保存方法 干燥环境下,锂金属不与氧气发生反应,只有在潮湿的环境下才与氧气发生反应,颜色由银白色变成黑色最后再变成白色。实验室中锂金属一般保存在干燥的惰性气体环境或是煤油中。 註解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碱金属 2A
safe, economical, and brilliant … possesses all the requisites which have so long been desired as a means of powerful artificial light.」。後來因一些商業競爭,一位商店主Samuel Boyd將「Cazeline」改稱「Gazeline」來販售,而之後「Gazeline」或「Gasoline」便流行了起來。 性状
as a means of powerful artificial light.」。後來因一些商業競爭,一位商店主Samuel Boyd將「Cazeline」改稱「Gazeline」來販售,而之後「Gazeline」或「Gasoline」便流行了起來。 性状 汽油為无色液体(為方便辨識不同辛烷值的汽油,有時會加入不同顏色),具特殊臭味。易挥发。易燃。主要成分为C5~C12脂肪烃和环烃类,并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 分類 應用在內燃機內的汽油,必須保持在壓縮過程不自動燃燒。汽油抗爆震的能力以按辛烷值量度。增加汽油辛烷值的其中一種方法為加入四乙基鉛,但是對人體有害,且會損壞控制排氣污染的觸媒轉化器,因此1980年代起無鉛汽油逐漸取代有鉛汽油(又稱「高級汽油」,現時僅有航空汽油),由於部分舊型引擎可能使用未強化過的進氣閥氣門座,若只是使用無鉛汽油會提早損壞,此種引擎也可以使用無鉛汽油,但偶爾要添加代鉛劑。 至2011年,全世界仍有阿富汗、阿爾及利亞、伊拉克、朝鲜、緬甸及葉門六國仍使用有鉛汽油,聯合國已與這六國合作訂定有鉛汽油退場計劃,以能在2013年時全球不再使用有鉛汽油。2021年8月3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全球最後一個供應有鉛汽油的國家阿爾及利亞於7月起停供,有鉛汽油正式走入歷史。 為了在儲藏、輸送過程能夠清楚瞭解儲藏、輸送的油品,一般煉油廠會在不同級別的油品中加入不同的顏料以茲識別。 細目分類 中國大陸 89號汽油:適用於引擎壓縮比7.5到8.0之間的車子(2014年前标为90号,大部分地区停售) 92號汽油:適用於引擎壓縮比8.0到8.5之間的車子(2014年前标为93号) 95號汽油:適用於引擎壓縮比8.5到9.5之間的車子(2014年前标为97号) 98號汽油:適用於引擎壓縮比9.5以上的車子(较少油站有售) 臺灣 二行程汽油:早年因二行程引擎車輛與機具(如割草機、鏈鋸)使用而開發,主要含有高級汽油與3~5%左右的二行程機油。販售的地點逐年減少,目前已停售。 高級汽油:為淡黃色,早年以四乙基鉛作為抗爆震成份,能力大約在92-95附近。已於2000年1月1日起停售,老車建議改加95無鉛,較為早期出廠的老車需要再加代鉛劑。 92無鉛汽油:為藍色,一般適用於引擎壓縮比較低的車子,但部份新型車款已經可以使用不會產生爆震,正常燃燒下是最完全的。 95無鉛汽油:為淡黃色,為臺灣發油量最大的汽油等級,適用於一般路況行駛的車子與大部分在台灣販售之汽油車。 95+無鉛汽油:台塑石化專有商品,辛烷值約~96,台塑石化於2015年6月24日起生產銷售,取代台塑95無鉛汽油。
Siphoviridae 22亚科、299属 佐贝尔噬菌体科 Zobellviridae 1亚科、6属 百合病毒属 Lilyvirus 1种 單鏈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域 Monodnaviria 包含4界 洛布病毒界 Loebvirae 1门 霍夫奈病毒门 Hofneiviricota 1纲 纤维噬菌体纲 Faserviricetes 1目 微管噬菌体目 Tubulavirales 3科 丝状噬菌体科 Inoviridae 21属 保利诺噬菌体科 Paulinoviridae 2属 短杆状噬菌体科 Plectroviridae 3属 桑格病毒界 Sangervirae 1门 菲克斯病毒门 Phixviricota 1纲 小噬菌体纲 Malgrandaviricetes 1目 微噬菌体目 Petitvirales 1科 微小噬菌体科 Microviridae 2亚科 称徳病毒界 Shotokuvirae 2门 科萨特病毒门 Cossaviricota 3纲 松弛病毒纲 Mouviricetes 1目 普林病毒目 Polivirales 1科 二分 DNA 病毒科 Bidnaviridae 1属 乳多空病毒纲 Papovaviricetes 2目 SE 多瘤病毒目 Sepolyvirales 1科 多瘤病毒科 Polyomaviridae 6属、5种 楚尔豪森病毒目 Zurhausenvirales 1科 乳頭瘤病毒科 Papillomaviridae 2亚科 第五病毒纲 Quintoviricetes 1目 小病毒目 Piccovirales 1科 细小病毒科 Parvoviridae 3亚科 单环编码病毒门 Cressdnaviricota 2纲:编码复制相关蛋白的环状单链 DNA 病毒(Circular replication-associated protein-encoding single-stranded DNA viruses,CRESS DNA viruses) 精氨酸指针病毒纲 Arfiviricetes 5目 硅藻病毒目 Baphyvirales 1科 硅藻 DNA 病毒科 Bacilladnaviridae 3属 圆环病毒目 Cirlivirales 1科 圆环病毒科 Circoviridae 2属 CRESS亚基因组目 Cremevirales 1科 小环状 DNA 病毒科 Smacoviridae 12属 多基因病毒目 Mulpavirales 2科 丝囊病毒科 Metaxyviridae 1属 矮缩病毒科 Nanoviridae 2属 圆形 CRESS 病毒目 Recrevirales 1科 圆形病毒科 Redondoviridae 1属 Rep 单链编码病毒纲 Repensiviricetes 1目 基因植物真菌病毒目 Geplafuvirales 2科 双生病毒科 Geminiviridae 14属 类双生病毒科 Genomoviridae 10属 特拉帕尼病毒界 Trapavirae 1门 嗜盐病毒门 Saleviricota 1纲 凌乱病毒纲 Huolimaviricetes 1目 盐藻病毒目 Haloruvirales 1科 嗜盐菌多形病毒科 Pleolipoviridae 3属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包含2界、2科、4属 正 RNA 病毒界 Orthornavirae 5门、2科、1属 双链 RNA 病毒门 Duplornaviricota 3纲 克里莫提病毒纲 Chrymotiviricetes 1目 加布里埃尔病毒目 Ghabrivirales 4科 金色病毒科 Chrysoviridae 2属 巨大双分 RNA 病毒科 Megabirnaviridae 1属 四组分病毒科 Quadriviridae 1属 整体病毒科 Totiviridae 5属 呼肠孤病毒纲 Resentoviricetes 1目 呼肠孤病毒目 Reovirales 1科 呼肠孤病毒科 Reoviridae 2亚科 维达弗病毒纲 Vidaverviricetes 1目 明迪奇病毒目 Mindivirales 1科 囊状噬菌体科 Cystoviridae 1属 黄色病毒门 Kitrinoviricota 4纲 阿尔法病毒超群纲 Alsuviricetes 3目 戊肝病毒目 Hepelivirales 4科 阿尔法四体病毒科 Alphatetraviridae 2属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科 Benyviridae 1属 戊型肝炎病毒科 Hepeviridae 2属 风疹病毒科 Matonaviridae 1属 马特利病毒目 Martellivirales 7科 雀麦花叶病毒科 Bromoviridae 6属 长线形病毒科 Closteroviridae 4属、7种 内源病毒科 Endornaviridae 2属 北岛病毒科 Kitaviridae 3属 梅奥病毒科 Mayoviridae 2属 披膜病毒科 Togaviridae 1属 植物杆状病毒科 Virgaviridae 7属 芜菁黄花叶病毒目 Tymovirales 5科 阿尔法线形病毒科 Alphaflexiviridae 6属 贝塔线形病毒科 Betaflexiviridae 2亚科 德尔塔线形病毒科 Deltaflexiviridae 1属 伽马线形病毒科 Gammaflexiviridae 1属 芜菁黄花叶病毒科 Tymoviridae 3属、2种 黄病毒超群纲 Flasuviricetes 1目 黄热病毒目 Amarillovirales 1科 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 4属 MAG 病毒纲 Magsaviricetes 1目 野田村病毒目 Nodamuvirales 2科 野田村病毒科 Nodaviridae 2属 西奈-卤病毒科 Sinhaliviridae 1属 塔卢卡病毒纲 Tolucaviricetes 1目 番茄丛矮病毒目 Tolivirales 2科 香石竹斑驳病毒样四体病毒科 Carmotetraviridae 1属 番茄丛矮病毒科 Tombusviridae 3亚科、1属 光滑裸露病毒门 Lenarviricota 4纲 二十病毒纲 Amabiliviricetes 1目 元素病毒目 Wolframvirales 1科 裸露 RNA 病毒科 Narnaviridae 1属 豪厄尔镇病毒纲 Howeltoviricetes 1目 板栗疫病真菌病毒菌目 Cryppavirales 1科 线粒体病毒科 Mitoviridae 1属 光滑病毒纲 Leviviricetes 2目、9属 诺顿辛德病毒目 Norzivirales 4科 阿特金斯病毒科 Atkinsviridae 56属 杜因病毒科 Duinviridae 6属 菲尔斯病毒科 Fiersviridae 185属 索尔斯皮格曼病毒科 Solspiviridae 24属 蒂莫西病毒目 Timlovirales 2科 布鲁门塔尔病毒科 Blumeviridae 31属 施泰茨病毒科 Steitzviridae 117属 病毒属 Chimpavirus 1种 病毒属 Hohglivirus 1种 病毒属 Mahrahovirus 1种 病毒属 Meihzavirus 1种 病毒属 Nicedsevirus 1种 病毒属 Sculuvirus 1种 病毒属 Skrubnovirus 1种 病毒属 Tetipavirus 1种 病毒属 Winunavirus 1种 密病毒纲 Miaviricetes 1目 欧尔里病毒目 Ourlivirales 1科 博图欧尔密病毒科 Botourmiaviridae 4属 負核糖病毒門 Negarnaviricota 2亚门 简单病毒亚门 Haploviricotina 4纲 春秋病毒纲 Chunqiuviricetes 1目 穆病毒目 Muvirales 1科 秦病毒科 Qinviridae 1属 米尔恩病毒纲 Milneviricetes 1目 蛇状病毒目 Serpentovirales 1科 蛇形病毒科 Aspiviridae 1属 单荆病毒纲 Monjiviricetes 2目 荆楚病毒目 Jingchuvirales 5科 病毒科 Aliusviridae
萨拉玛噬菌体科 Salasmaviridae 3亚科、4属 斯基托噬菌体科 Schitoviridae 8亚科、14属 长尾噬菌体科 Siphoviridae 22亚科、299属 佐贝尔噬菌体科 Zobellviridae 1亚科、6属 百合病毒属 Lilyvirus 1种 單鏈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域 Monodnaviria 包含4界 洛布病毒界 Loebvirae 1门 霍夫奈病毒门 Hofneiviricota 1纲 纤维噬菌体纲 Faserviricetes 1目 微管噬菌体目 Tubulavirales 3科 丝状噬菌体科 Inoviridae 21属 保利诺噬菌体科 Paulinoviridae 2属 短杆状噬菌体科 Plectroviridae 3属 桑格病毒界 Sangervirae 1门 菲克斯病毒门 Phixviricota 1纲 小噬菌体纲 Malgrandaviricetes 1目 微噬菌体目 Petitvirales 1科 微小噬菌体科 Microviridae 2亚科 称徳病毒界 Shotokuvirae 2门 科萨特病毒门 Cossaviricota 3纲 松弛病毒纲 Mouviricetes 1目 普林病毒目 Polivirales 1科 二分 DNA 病毒科 Bidnaviridae 1属 乳多空病毒纲 Papovaviricetes 2目 SE 多瘤病毒目 Sepolyvirales 1科 多瘤病毒科 Polyomaviridae 6属、5种 楚尔豪森病毒目 Zurhausenvirales 1科 乳頭瘤病毒科 Papillomaviridae 2亚科 第五病毒纲 Quintoviricetes 1目 小病毒目 Piccovirales 1科 细小病毒科 Parvoviridae 3亚科 单环编码病毒门 Cressdnaviricota 2纲:编码复制相关蛋白的环状单链 DNA 病毒(Circular replication-associated protein-encoding single-stranded DNA viruses,CRESS DNA viruses) 精氨酸指针病毒纲 Arfiviricetes 5目 硅藻病毒目 Baphyvirales 1科 硅藻 DNA 病毒科 Bacilladnaviridae 3属 圆环病毒目 Cirlivirales 1科 圆环病毒科 Circoviridae 2属 CRESS亚基因组目 Cremevirales 1科 小环状 DNA 病毒科 Smacoviridae 12属 多基因病毒目 Mulpavirales 2科 丝囊病毒科 Metaxyviridae 1属 矮缩病毒科 Nanoviridae 2属 圆形 CRESS 病毒目 Recrevirales 1科 圆形病毒科 Redondoviridae 1属 Rep 单链编码病毒纲 Repensiviricetes 1目 基因植物真菌病毒目 Geplafuvirales 2科 双生病毒科 Geminiviridae 14属 类双生病毒科 Genomoviridae 10属 特拉帕尼病毒界 Trapavirae 1门 嗜盐病毒门 Saleviricota 1纲 凌乱病毒纲 Huolimaviricetes 1目 盐藻病毒目 Haloruvirales 1科 嗜盐菌多形病毒科 Pleolipoviridae 3属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包含2界、2科、4属 正 RNA 病毒界 Orthornavirae 5门、2科、1属 双链 RNA 病毒门 Duplornaviricota 3纲 克里莫提病毒纲 Chrymotiviricetes 1目 加布里埃尔病毒目 Ghabrivirales 4科 金色病毒科 Chrysoviridae 2属 巨大双分 RNA 病毒科 Megabirnaviridae 1属 四组分病毒科 Quadriviridae 1属 整体病毒科 Totiviridae 5属 呼肠孤病毒纲 Resentoviricetes 1目 呼肠孤病毒目 Reovirales 1科 呼肠孤病毒科 Reoviridae 2亚科 维达弗病毒纲 Vidaverviricetes 1目 明迪奇病毒目 Mindivirales 1科 囊状噬菌体科 Cystoviridae 1属 黄色病毒门 Kitrinoviricota 4纲 阿尔法病毒超群纲 Alsuviricetes 3目 戊肝病毒目 Hepelivirales 4科 阿尔法四体病毒科 Alphatetraviridae 2属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科 Benyviridae 1属 戊型肝炎病毒科 Hepeviridae 2属 风疹病毒科 Matonaviridae 1属 马特利病毒目 Martellivirales 7科 雀麦花叶病毒科 Bromoviridae 6属 长线形病毒科 Closteroviridae 4属、7种 内源病毒科 Endornaviridae 2属 北岛病毒科 Kitaviridae 3属 梅奥病毒科 Mayoviridae 2属 披膜病毒科 Togaviridae 1属 植物杆状病毒科 Virgaviridae 7属 芜菁黄花叶病毒目 Tymovirales 5科 阿尔法线形病毒科 Alphaflexiviridae 6属 贝塔线形病毒科 Betaflexiviridae 2亚科 德尔塔线形病毒科 Deltaflexiviridae 1属 伽马线形病毒科 Gammaflexiviridae 1属 芜菁黄花叶病毒科 Tymoviridae 3属、2种 黄病毒超群纲 Flasuviricetes 1目 黄热病毒目 Amarillovirales 1科 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 4属 MAG 病毒纲 Magsaviricetes 1目 野田村病毒目 Nodamuvirales 2科 野田村病毒科 Nodaviridae 2属 西奈-卤病毒科 Sinhaliviridae 1属 塔卢卡病毒纲 Tolucaviricetes 1目 番茄丛矮病毒目 Tolivirales 2科 香石竹斑驳病毒样四体病毒科 Carmotetraviridae 1属 番茄丛矮病毒科 Tombusviridae 3亚科、1属 光滑裸露病毒门 Lenarviricota 4纲 二十病毒纲 Amabiliviricetes 1目 元素病毒目 Wolframvirales 1科 裸露 RNA 病毒科 Narnaviridae 1属 豪厄尔镇病毒纲 Howeltoviricetes 1目 板栗疫病真菌病毒菌目 Cryppavirales 1科 线粒体病毒科 Mitoviridae 1属 光滑病毒纲 Leviviricetes 2目、9属 诺顿辛德病毒目 Norzivirales 4科 阿特金斯病毒科 Atkinsviridae 56属 杜因病毒科 Duinviridae 6属 菲尔斯病毒科 Fiersviridae 185属 索尔斯皮格曼病毒科 Solspiviridae 24属 蒂莫西病毒目 Timlovirales 2科 布鲁门塔尔病毒科 Blumeviridae 31属 施泰茨病毒科 Steitzviridae 117属 病毒属 Chimpavirus 1种 病毒属 Hohglivirus 1种 病毒属 Mahrahovirus 1种 病毒属 Meihzavirus 1种 病毒属 Nicedsevirus 1种 病毒属 Sculuvirus 1种 病毒属 Skrubnovirus 1种 病毒属 Tetipavirus 1种 病毒属 Winunavirus 1种 密病毒纲 Miaviricetes 1目 欧尔里病毒目 Ourlivirales 1科 博图欧尔密病毒科 Botourmiaviridae 4属 負核糖病毒門 Negarnaviricota 2亚门 简单病毒亚门 Haploviricotina 4纲 春秋病毒纲 Chunqiuviricetes 1目 穆病毒目 Muvirales 1科 秦病毒科 Qinviridae 1属 米尔恩病毒纲 Milneviricetes 1目 蛇状病毒目 Serpentovirales 1科 蛇形病毒科 Aspiviridae 1属 单荆病毒纲 Monjiviricetes 2目 荆楚病毒目 Jingchuvirales 5科 病毒科 Aliusviridae 2属 楚病毒科 Chuviridae 14属 病毒科 Crepuscuviridae 1属 病毒科 Myriaviridae 1属 病毒科 Natareviridae 1属 单股反链病毒目 Mononegavirales 11科
8年 = 99個朔望月 (一個奧克東週期) 誤差1.591日;即5年有一日的誤差。 11年 = 136個朔望月,誤差大約1.504日,也就是每7.3年誤差一日。 將11年的的週期與19年默冬章適當的結合起來,就有可能產生更加精確的週期。例如,經由簡單的算術表明: 687 回歸年 = 250,921.39日; 8,497 朔望月 = 250,921.41日 這使得687年的誤差只有半小時(平均一年只差2.5秒),然而這取決於回歸年與朔望月的長期變化組合。 在默冬的時代,尚未發現歲差,所以他尚不知道恆星年(現在是365.256363日)和回歸年(現在是365.242190日)的差別。大多數的曆法,例如常用的格里曆,都是以回歸年為基礎,每年都維持相同的日曆時間。 相關條目 (古代的8年週期) 卡利皮奇週期(西元前330年使用的76年週期) (西元前2世紀的304年週期) 沙羅週期(食的週期) 阿提卡曆和 農曆 希伯來曆 儒略日 復活節的計算 註解 參考資料 Mathematical Astronomy Morsels, Jean Meeus, Willmann-Bell, Inc., 1997 (Chapter 9, p. 51, Table 9. A Some eclipse Periodicities) C. Philipp E. Nothaft (2012) Dating the Passion (The Life of Jesus and the Emergence of
巴比倫人從西元前六世紀後期開始採用19年的週期,這是猶太王國被巴比倫囚虜的時代。在埃及,為了預測尼羅河的洪水氾濫,他們採用陽曆;以色列民族寧願遵守季節性事件的農曆,他們將的那個月訂為新年度的第一個月(出埃及記 9:31, 12:1-2),需要週期性的閏月。當他們測量月球相對於恆星的運動時,235:19的關係最初可能指的是恆星年,而不是各種曆法中使用的回歸年。 根據李維,羅馬國王努瑪·龐皮留斯(西元前753-673 年)插入閏月的規則是"在第20年,從那時開始,太陽落下的位置應該回到開始時的同一天。" 。由於"第20年"是"第1年"之後的19年,這似乎表明努瑪的曆法中應用了默冬章的週期。 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報導說,阿波羅每19年會造訪超級寶庫一次。 默冬章(19年)是陰陽曆週期,與76年的卡里普斯週期類似。在儒略曆中應用的一個重要例子是19年的農曆週期,但實際上只應用了一個默冬結構,在後續的世紀,卡里普斯發展了4個19年週期的卡里普斯週期,其週期為76年,平均年常為365.25天。在安提基特拉機械中實現了默冬章的循環,為以默冬章為基礎的行事曆盛行,提供了意想不到的證據。 大約在西元260年,亞歷山大的是第一位使用這種計算器確定復活節所在星期天的人,他在西元268年成為老底嘉(Laodicea)的主教。然而,它是後來但略有不同的默冬19年月球週期版本,最終成為狄奧尼修斯·伊希格斯和是比德製作復活節表的基本結構,至少直到1582年,儒略曆被格里曆取代之前,在整個基督教世界盛行很長一段時間。 是基於19年默冬章週期的萬年曆;它也被稱為符文規杖 (Rune staff)或符文年鑑 (Runic Almanac)。這種曆法不依據回歸年或閏年來維繫,它是在每年年初通過觀察冬至後的第一個滿月來確定。這是已知最古老,也是中世紀唯一的,據信可以追溯到13世紀。 19世紀中期建立的巴哈伊曆法也是以19年為週期。 在中國傳統的農曆,從已知的第一個古代曆法就開始使用了默冬章。默冬章一直使用到5世紀才被更精確的週期取代。 數學基礎 人們認識到回歸年對農業的重要性,比採用農曆月份來計時要晚得多。然而,人們也認識到這兩者在很段的時間跨度內是不容易協調的。因此考慮了較長的時間間隔,並發現默冬章是相當好,但還不是完美的架構。現在所接受的值是: 235個朔望月(月相) = 6,939.688日(默冬章的定義) 19個回歸年 = 6,939.602日 一個默冬章的週期,兩者的差值為0.086日,這意味著在十幾次的週期之後,天文數據和計算之間將有整整一天的延遲。實際的誤差是每219年差一天,即每一天的誤差是百萬分之12.4。然而,也有其它的週期與默冬章非常接近: 254個恆星月(軌道週期) = 6,939.702日 255個交點月(月球交點) = 6,939.1161日 20.021 食年(40個食季) = 6,939.55944日 由於接近255個交點月(大約超過半天),默冬章也是一個交食週期,但只能持續4或5個週期。是默冬章的(47個月,3.8年),它大約重複20到25個週期。 這種循環似乎是種巧合。月球繞地球的軌道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週期被認為是獨立的,沒有任何已知的物理共振。非巧合的一個例子是水星的軌道,有著3:2的自旋軌道共振。 陰曆一年為12個朔望月,約為354天;比365天的陽曆短少約11天。 因此,當陰曆年和陽曆年之間的差異超過一整個朔望月時,就需要插入一個完整的月("閏月"),也就是置閏。雅典人起初似乎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來插入第13個月;什麼時候添加一個月的問題是由官員決定的。默冬章的發現使他們有可能提出一種規則的置閏方案。巴比倫人似乎在西元前500年左右提出了這樣的方案,因此是早在默冬之前。 更多細節 兩個與默冬章相關但不太準確的子週期: 8年 = 99個朔望月 (一個奧克東週期) 誤差1.591日;即5年有一日的誤差。 11年 = 136個朔望月,誤差大約1.504日,也就是每7.3年誤差一日。 將11年的的週期與19年默冬章適當的結合起來,就有可能產生更加精確的週期。例如,經由簡單的算術表明: 687 回歸年 = 250,921.39日; 8,497 朔望月 = 250,921.41日 這使得687年的誤差只有半小時(平均一年只差2.5秒),然而這取決於回歸年與朔望月的長期變化組合。 在默冬的時代,尚未發現歲差,所以他尚不知道恆星年(現在是365.256363日)和回歸年(現在是365.242190日)的差別。大多數的曆法,例如常用的格里曆,都是以回歸年為基礎,每年都維持相同的日曆時間。 相關條目 (古代的8年週期) 卡利皮奇週期(西元前330年使用的76年週期) (西元前2世紀的304年週期) 沙羅週期(食的週期) 阿提卡曆和 農曆 希伯來曆 儒略日 復活節的計算 註解 參考資料 Mathematical Astronomy Morsels, Jean Meeus, Willmann-Bell, Inc., 1997 (Chapter 9,
of Western Philosophy (London: Unwin Paperbacks, 1979). W. C. 丹皮尔:《科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梯利:《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外部連結 Bertrand Russell(羅素):《西方哲學史》,第一篇第八章「阿那克薩哥拉」 古希腊哲学家
1979). W. C. 丹皮尔:《科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梯利:《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外部連結 Bertrand Russell(羅素):《西方哲學史》,第一篇第八章「阿那克薩哥拉」 古希腊哲学家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巴西總統列表 組織 政党列表 各国共产党列表 中華民國政黨列表 联合国成员国列表 联合国机构列表 国际组织列表 国际学术会议列表 非營利組織列表 人道及和平組織列表 其它 旗幟列表 法律 台灣法律列表 犯罪列表 軍事 戰事 戰役列表 中国战争列表 抗日战争主要战役列表 軍事人物 中華民國上將列表 中华民国江山籍将領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正战区级以上将领列表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列表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模范和特等功臣名单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軍區司令員年表 美国现役上将列表 美国陸軍现役中将列表 苏联元帅列表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指揮官列表 兵器 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列表 英國海軍戰列艦列表 美國海軍戰列艦列表 德國戰列艦列表 日本海軍戰列艦列表 美國對臺軍售列表 軍用飛機空難列表 組織及戰鬥序列 軍事組織列表 美國陸軍部隊列表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編制序列 中國工農紅軍戰鬥序列 蓋茨堡邦聯軍戰鬥序列 朝鲜战争部队列表 長津湖戰役參戰部隊序列 语言 语言学家列表 音韵学家列表 语言列表 以人口排列的语言列表 官方语言列表 汉语方言列表 ISO 639 滅亡語言列表 文字列表 中文姓氏列表 常用姓氏列表 字母 阿拉伯字母 韩语字母 日语字母(參看假名) 西里尔字母 蒙古语字母 希伯来语字母 希腊字母 乌加里特语字母 僧伽罗语字母 拉丁字母 衍生拉丁字母 挪威语字母 瑞典语字母 丹麦语字母 冰岛语字母 德語字母 西班牙语字母 土耳其语字母 世界语字母 北约音标字母 格拉哥里字母 腓尼基字母 自然科学 科学家列表 发明家列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列表 效應列表 数学 数学家列表 積分表 统计学主题列表 数学相关主题列表 曲线列表 数论主题列表 天文学 天文学家列表 星座列表 按面积排列 恒星列表 按距离排列 按视星等排列 星座恒星列表 太阳系天体列表 太阳系天体质量列表 太阳系天体半径列表 卫星发现时间列表 太空人列表 彗星列表 週期彗星列表 行星列表 梅西耶天体列表 NGC天体列表 IC天体列表 月球環形山列表 物理 物理学家列表 物理学定律列表 物理学常量 国际标准基准单位 国际标准导出单位 化学 化学家列表 元素周期表 元素列表 元素序數列表 相對原子質量表 同位素列表 化学品列表 無機化合物列表 无机酸列表 有機化合物列表 地質 地質年代表 中國地層順序表 地震列表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列表 世界地质公园列表 生物学 生物分類總表 微生物分类表 古菌分類表 細菌分類表 生物病毒列表 立克次氏体列表 支原体列表 放线菌列表 真菌分类表 生物基本主题列表 臺灣保育物種列表 疾病列表 動物 动物分类表 昆虫分类表 鱼类分类表 两栖动物分类表 哺乳动物分类表 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特有鸟种列表 已灭绝动物列表 植物 植物分类表 應用科學 新興技術列表 医学 医学家列表 中医学家列表 药物列表 合成药物列表 中药列表 艾滋病知名患者列表 SARS殉職醫護名單 工程 计算机 数据结构列表 程序设计语言列表 操作系统列表 图形文件格式列表 网络协议列表 MS-DOS命令列表 计算机软件列表 软件工程主题列表 密码学主题列表 被中国大陆封锁网站列表 内容管理系统列表 端口列表 文件系统格式列表 顶级域名列表 图形文件格式列表 开放源代码软件列表 情报检索系统 中文输入法列表 Intel 微處理器列表 資料結構 颜色列表 建筑 建筑师列表 中国博物馆列表 中国寺院列表 中国园林列表 古塔列表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列表 艺术與休閒 美術 美术家列表 雕塑 雕塑家列表 书画 画家列表 绘画术语 漫画家列表 中国漫画家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正战区级以上将领列表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列表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模范和特等功臣名单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軍區司令員年表 美国现役上将列表 美国陸軍现役中将列表 苏联元帅列表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指揮官列表 兵器 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列表 英國海軍戰列艦列表 美國海軍戰列艦列表 德國戰列艦列表 日本海軍戰列艦列表 美國對臺軍售列表 軍用飛機空難列表 組織及戰鬥序列 軍事組織列表 美國陸軍部隊列表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編制序列 中國工農紅軍戰鬥序列 蓋茨堡邦聯軍戰鬥序列 朝鲜战争部队列表 長津湖戰役參戰部隊序列 语言 语言学家列表 音韵学家列表 语言列表 以人口排列的语言列表 官方语言列表 汉语方言列表 ISO 639 滅亡語言列表 文字列表 中文姓氏列表 常用姓氏列表 字母 阿拉伯字母 韩语字母 日语字母(參看假名) 西里尔字母 蒙古语字母 希伯来语字母 希腊字母 乌加里特语字母 僧伽罗语字母 拉丁字母 衍生拉丁字母 挪威语字母 瑞典语字母 丹麦语字母 冰岛语字母 德語字母 西班牙语字母 土耳其语字母 世界语字母 北约音标字母 格拉哥里字母 腓尼基字母 自然科学 科学家列表 发明家列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列表 效應列表 数学 数学家列表 積分表 统计学主题列表 数学相关主题列表 曲线列表 数论主题列表 天文学 天文学家列表 星座列表 按面积排列 恒星列表 按距离排列 按视星等排列 星座恒星列表 太阳系天体列表 太阳系天体质量列表 太阳系天体半径列表 卫星发现时间列表 太空人列表 彗星列表 週期彗星列表 行星列表 梅西耶天体列表 NGC天体列表 IC天体列表 月球環形山列表 物理 物理学家列表 物理学定律列表 物理学常量 国际标准基准单位 国际标准导出单位 化学 化学家列表 元素周期表 元素列表 元素序數列表 相對原子質量表 同位素列表 化学品列表 無機化合物列表 无机酸列表 有機化合物列表 地質 地質年代表 中國地層順序表 地震列表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列表 世界地质公园列表 生物学 生物分類總表 微生物分类表 古菌分類表 細菌分類表 生物病毒列表 立克次氏体列表 支原体列表 放线菌列表 真菌分类表 生物基本主题列表 臺灣保育物種列表 疾病列表 動物 动物分类表 昆虫分类表 鱼类分类表 两栖动物分类表 哺乳动物分类表 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特有鸟种列表 已灭绝动物列表 植物 植物分类表 應用科學 新興技術列表 医学 医学家列表 中医学家列表 药物列表 合成药物列表 中药列表 艾滋病知名患者列表 SARS殉職醫護名單 工程 计算机 数据结构列表 程序设计语言列表 操作系统列表 图形文件格式列表 网络协议列表 MS-DOS命令列表 计算机软件列表 软件工程主题列表 密码学主题列表 被中国大陆封锁网站列表 内容管理系统列表 端口列表 文件系统格式列表 顶级域名列表 图形文件格式列表 开放源代码软件列表 情报检索系统 中文输入法列表 Intel 微處理器列表 資料結構 颜色列表 建筑 建筑师列表 中国博物馆列表 中国寺院列表 中国园林列表 古塔列表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列表 艺术與休閒 美術 美术家列表 雕塑 雕塑家列表 书画 画家列表 绘画术语 漫画家列表 中国漫画家列表 书法家列表 表演藝術 音乐 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指挥家列表 演奏家列表 乐器列表 管弦乐团列表 音乐术语列表 音乐节列表 音乐厅列表 1949年前的中文校歌 舞蹈 舞蹈家列表 戲劇 能剧现行剧目列表 电视节目 漫畫改編的電視劇列表 加拿大電視頻道列表 LGBT相关电视节目列表 电影 電影獎列表 電影類型列表 电影目录 動畫電影列表 按国家/地区 香港电影列表
自然语言()通常是指一种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汉语、英语、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文、日语、韓語、義大利文、德文为自然语言的例子。而世界语则为人工语言,即是一种由人特意为某些特定目的而创造的语言。 不过,有时所有人类使用的语言(包括上述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以及人工语言)都会被视为“自然”语言,以相对于如编程语言等为计算机而设的“人造”语言。这一种用法可见于自然语言处理一词中。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工具。 參看 语言列表 參考文獻 ter Meulen, Alice, 2001, "Logic
The Blackwell Guide to Philosophical Logic. Blackwell.
Hanke-Henry Permanent Calendar)。類似的想法在不同時期都有出現,但因為沒有連續性、實施時的大規模調整,或是宗教反對等原因,最後都沒有實現。 太陰曆 不是所有的历法系統都用太陽年為單位。太陰曆就是以月相變化來計算日期的曆法。因為回归年的長度不是月相週期的整數倍。單純的太陰曆很快就會無法和季節對齊.不過和其他現象會對齊的很好,例如潮汐,像伊斯蘭曆就是太陰曆。 Alexander Marshack在一個很有爭議性的書籍中認為一個骨棒上的痕跡(c. 25,000 BC)代表太陰曆,而Michael Rappenglueck也認為一幅15,000年前的洞穴畫中就有太陰曆。 陰陽曆 陰陽曆為了讓月份和季節可以對應,會以依一定規則加一個月的方式來調整,像希伯來曆就有19年的週期,而農曆的閏月也有類似的規則。 历法的時間單位 幾乎所有的历法系統都會將數日整合為月或是年。在太陽曆中,一年接近地球的回歸年(也就是一個完整季節循環需要的時間),一般會用在農業活動的規劃上。太陰曆則是以月相變化為主,一些历法系統也會有其他的時間週期,例如星期。 因為回歸年的長度不是一日的整數倍,因此太陽曆有些年的天數會和其他的年的天數不一様,例如在閏年要加一天(閏日)。若像陰曆的月或是陰陽曆中一年的月份數,也會有類似的情形,這稱為置閏。像大多數太陽曆的一年也無法分為長度相同,不會變動的十二個月。 一些文化會定義其他的時間單位,例如星期,而中國以往使用的一干支是60,因此有干支紀年及干支紀日。有些文化會用不同的年代起算日期,例日本的年份就是以天皇即位為準,並且有對應的年號,例如明仁天皇的年號是平成,2006年就是平成18年。 有些曆法會定義特定的日期,例如農曆中就會針對季節的變化,將一太陽年中選出二十四個日期,定為二十四個節氣。 其他历法分類 計算曆法及天文曆法 天文曆法(astronomical calendar)是以天文觀測為準的曆法,例如使用定氣定朔的現代農曆、宗教性的伊斯蘭曆及第二聖殿時的古猶太曆。這種曆法也稱為是以觀測為準的的曆法,好處是完美而且永遠準確,缺點是沒有一定的公式,若要回推多久以前某一天的日期比較困難。 計算曆法(arithmetic calendar)是以嚴格的數學公式計算的曆法,例如現在的猶太曆,也稱為是以規則為準的曆法,好處是容易計算特定時間是哪一天,不過和自然變化的精準性就比較差,即使曆法本身非常的精準,也會因為地球自轉及公轉的略為變化,造成其精準性慢慢變差,因此一個計算曆法使用的期間有限,可能只有數千年,之後就要用新的曆法系統代替。 完整曆法及不完整曆法 曆法也分為完整及不完整。完整曆法會為每一天設定一個日期,而不完整曆法就不會。像古羅馬曆沒有為冬天的日子設計日期,直接跳過,統稱為冬日,這就是不完整曆,大部份的曆法都是完整曆法。 用途 历法的主要用途是識別日期,記錄已經發生過的事,告知或同意末來的某一事件。日期可能有農業上、生活上、宗教上或社會上的重要性。例如历法可以用來決定何時要播種或是收割,哪幾天是法定假日或是宗教假日,日期可以標示會計年度的開始及結束,有些日期有法律上的重要性.例如需繳稅的日子或是合約的期限。一天的日期也可以提供一些相關的資訊,例如其季節。 曆法也是完整計時系統的一部份,有日期及時間即可精確的定義某一特定的時刻,現代的計時器可以顯示日期、時間及星期幾。 中国古代的历法 授时曆 时宪曆 一些特殊的曆法 會計年度 會計年度是指政府或企業為預算、會計或納稅而設的年度。一個會計年度共有12個月,開始及結束時間則依各國而不定,例如美國的會計年度是從10月1日開始,到9月30日結束。印度和香港的會計年度是從4月1日開始,到3月31日結束,不過有些小公司的會計年度會從屠妖節開始,到隔年的屠妖節前一天結束。 在會計上常會用,每一個月會有固定的週數,以便各月之間和各年之間的比較。例如一月固定有四週,二月固定有四週,三月固定有五週等,每五至六年會自動加上第53週,ISO 8601是有關日期的國際標準化組織辦法,一週固定從週一開始,在週日結束。第一週是包括公曆中一月四日的那一週。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曆法改革 有許多有關曆法改革的提議,像是世界曆、國際固定曆、全新世紀年及漢克亨利萬年曆( Hanke-Henry Permanent Calendar)。類似的想法在不同時期都有出現,但因為沒有連續性、實施時的大規模調整,或是宗教反對等原因,最後都沒有實現。 太陰曆 不是所有的历法系統都用太陽年為單位。太陰曆就是以月相變化來計算日期的曆法。因為回归年的長度不是月相週期的整數倍。單純的太陰曆很快就會無法和季節對齊.不過和其他現象會對齊的很好,例如潮汐,像伊斯蘭曆就是太陰曆。 Alexander Marshack在一個很有爭議性的書籍中認為一個骨棒上的痕跡(c. 25,000 BC)代表太陰曆,而Michael Rappenglueck也認為一幅15,000年前的洞穴畫中就有太陰曆。 陰陽曆 陰陽曆為了讓月份和季節可以對應,會以依一定規則加一個月的方式來調整,像希伯來曆就有19年的週期,而農曆的閏月也有類似的規則。 历法的時間單位 幾乎所有的历法系統都會將數日整合為月或是年。在太陽曆中,一年接近地球的回歸年(也就是一個完整季節循環需要的時間),一般會用在農業活動的規劃上。太陰曆則是以月相變化為主,一些历法系統也會有其他的時間週期,例如星期。 因為回歸年的長度不是一日的整數倍,因此太陽曆有些年的天數會和其他的年的天數不一様,例如在閏年要加一天(閏日)。若像陰曆的月或是陰陽曆中一年的月份數,也會有類似的情形,這稱為置閏。像大多數太陽曆的一年也無法分為長度相同,不會變動的十二個月。 一些文化會定義其他的時間單位,例如星期,而中國以往使用的一干支是60,因此有干支紀年及干支紀日。有些文化會用不同的年代起算日期,例日本的年份就是以天皇即位為準,並且有對應的年號,例如明仁天皇的年號是平成,2006年就是平成18年。 有些曆法會定義特定的日期,例如農曆中就會針對季節的變化,將一太陽年中選出二十四個日期,定為二十四個節氣。 其他历法分類 計算曆法及天文曆法 天文曆法(astronomical calendar)是以天文觀測為準的曆法,例如使用定氣定朔的現代農曆、宗教性的伊斯蘭曆及第二聖殿時的古猶太曆。這種曆法也稱為是以觀測為準的的曆法,好處是完美而且永遠準確,缺點是沒有一定的公式,若要回推多久以前某一天的日期比較困難。 計算曆法(arithmetic calendar)是以嚴格的數學公式計算的曆法,例如現在的猶太曆,也稱為是以規則為準的曆法,好處是容易計算特定時間是哪一天,不過和自然變化的精準性就比較差,即使曆法本身非常的精準,也會因為地球自轉及公轉的略為變化,造成其精準性慢慢變差,因此一個計算曆法使用的期間有限,可能只有數千年,之後就要用新的曆法系統代替。 完整曆法及不完整曆法 曆法也分為完整及不完整。完整曆法會為每一天設定一個日期,而不完整曆法就不會。像古羅馬曆沒有為冬天的日子設計日期,直接跳過,統稱為冬日,這就是不完整曆,大部份的曆法都是完整曆法。 用途 历法的主要用途是識別日期,記錄已經發生過的事,告知或同意末來的某一事件。日期可能有農業上、生活上、宗教上或社會上的重要性。例如历法可以用來決定何時要播種或是收割,哪幾天是法定假日或是宗教假日,日期可以標示會計年度的開始及結束,有些日期有法律上的重要性.例如需繳稅的日子或是合約的期限。一天的日期也可以提供一些相關的資訊,例如其季節。 曆法也是完整計時系統的一部份,有日期及時間即可精確的定義某一特定的時刻,現代的計時器可以顯示日期、時間及星期幾。 中国古代的历法 授时曆 时宪曆 一些特殊的曆法
ḫà=U , ḫa4=ḪI || ḫe=ḪI , ḫé=GAN || ḫi , ḫí=GAN || ḫu |- | k- || ka , ká , kà=GA || ke=KI , ké=GI || ki , kí=GI || ku , kú=GU7 , kù , ku4 |- | l- || la , lá=LAL , là=NU || le=LI , lé=NI || li , lí=NI || lu , lú |- | m- || ma , má || me , mé=MI , mè || mi , mí=MUNUS , mì=ME || mu , mú=SAR |- | n- || na , ná , nà=AG , na4("NI.UD") || ne , né=NI || ni , ní=IM || nu , nú=NÁ |- | p- || pa , pá=BA || pe=PI , pé=BI || pi , pí=BI , pì=BAD || pu=BU , pú=TÚL , pù |- | r- || ra , rá=DU || re=RI , ré=URU || ri , rí=URU || ru , rú=GAG , rù=AŠ |- | s- || sa , sá=DI , sà=ZA , sa4("ḪU.NÁ") || se=SI , sé=ZI || si , sí=ZI || su , sú=ZU , sù=SUD , su4 |- | š- || ša , šá=NÍG , šà || še , šé , šè || ši=IGI , ší=SI || šu , šú , šù=ŠÈ , šu4=U |- | t- || ta , tá=DA || te , té=TÍ || ti , tí , tì=DIM , ti4=DI || tu , tú=UD , tù=DU |- | z- || za , zá=NA4 || ze=ZI , zé=ZÌ || zi , zí , zì || zu , zú=KA |- |} {|class="wikitable nounderlines" style="font-family:Arial; text-align:center;" |- | || a- || e- || i- || u- |- | || a , á || e , é || i , í=IÁ || u , ú |- | -b || ab , áb ||eb=IB , éb=TUM || ib , íb=TUM || ub , úb=ŠÈ |- | -d || ad , ád ||ed=Á ||id=Á , íd=A.ENGUR || ud , úd=ÁŠ |- | -g ||ag , ág || eg=IG , ég=E ||ig , íg=E ||ug |- | -ḫ || aḫ , áḫ=ŠEŠ ||eḫ=AḪ ||iḫ=AḪ || uḫ=AḪ , úḫ |- | -k || ak=AG ||ek=IG ||ik=IG ||uk=UG |- | -l ||al , ál=ALAM ||el , él=IL || il , íl ||ul ,
| k- || ka , ká , kà=GA || ke=KI , ké=GI || ki , kí=GI || ku , kú=GU7 , kù , ku4 |- | l- || la , lá=LAL , là=NU || le=LI , lé=NI || li , lí=NI || lu , lú |- | m- || ma , má || me , mé=MI , mè || mi , mí=MUNUS , mì=ME || mu , mú=SAR |- | n- || na , ná , nà=AG , na4("NI.UD") || ne , né=NI || ni , ní=IM || nu , nú=NÁ |- | p- || pa , pá=BA || pe=PI , pé=BI || pi , pí=BI , pì=BAD || pu=BU , pú=TÚL , pù |- | r- || ra , rá=DU || re=RI , ré=URU || ri , rí=URU || ru , rú=GAG , rù=AŠ |- | s- || sa , sá=DI , sà=ZA , sa4("ḪU.NÁ") || se=SI , sé=ZI || si , sí=ZI || su , sú=ZU , sù=SUD , su4 |- | š- || ša , šá=NÍG , šà || še , šé , šè || ši=IGI , ší=SI || šu , šú , šù=ŠÈ , šu4=U |- | t- || ta , tá=DA || te , té=TÍ || ti , tí , tì=DIM , ti4=DI || tu , tú=UD , tù=DU |- | z- || za , zá=NA4 || ze=ZI , zé=ZÌ || zi , zí , zì || zu , zú=KA |- |} {|class="wikitable nounderlines" style="font-family:Arial; text-align:center;" |- | || a- || e- || i- || u- |- | || a , á || e , é || i , í=IÁ || u , ú |- | -b || ab , áb ||eb=IB , éb=TUM || ib , íb=TUM || ub , úb=ŠÈ |- | -d || ad , ád ||ed=Á ||id=Á , íd=A.ENGUR || ud , úd=ÁŠ |- | -g ||ag , ág || eg=IG , ég=E ||ig , íg=E ||ug |- | -ḫ || aḫ , áḫ=ŠEŠ ||eḫ=AḪ ||iḫ=AḪ || uḫ=AḪ , úḫ |- | -k || ak=AG ||ek=IG ||ik=IG ||uk=UG |- | -l ||al , ál=ALAM ||el , él=IL || il , íl ||ul , úl=NU |- | -m ||am ,
土曜日是星期六 中國清末前使用七曜日為一周,在民國成立後改稱星期,其中的「星」字便是指這七曜,但在日本、-{zh-hans:韩国; zh-hant:南韓;}-和-{zh-hans:朝鲜; zh-hant:北韓;}-仍沿用曜日名稱。台灣日治時期由日本統治亦曾使用七曜日,但戰後由中華民國統治後改成星期。 部分地方(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及中国部分东南沿海地区)受西方基督教影响称呼星期为“礼拜”(见下节)。 西方 西方语言中星期的表达法大多源于拉丁语。而拉丁语的情况可分为基督教崛起前和崛起后两种: 基督教崛起前, 星期日为“太陽日”(索爾Sol) 星期一为“月亮日”(盧娜Luna) 星期二为“火星日”(瑪爾斯Mars), 星期三为“水星日”(墨丘利Mercury), 星期四为“木星日”(朱比特Jupiter), 星期五为“金星日”(維納斯Venus), 星期六为“土星日”(薩圖爾努斯Saturnus)。 五颗行星的名称都对应古羅馬神話中神的名字。 至於天體與特定日的排列順序,則是與地心說及占星學有關。過去在地心說的觀點下,古人認為天體繞行地球的速度從慢到快依序是土星、木星、火星、太陽、金星、水星、月亮。而占星學認為每個天體主掌一個小時,而每天第一個小時的主星便是該日的日主星。如某日第1小時是土星支配(土星之日),則該日的第8、15、22小時也是土星支配,第24小時會是火星,而次日第1個小時便會是太陽支配(太陽之日)。以此類推則得到土星→太陽→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的順序。 基督教崛起後,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皆未变,唯星期六改为“安息日(dies Sabbati)”,来自古希伯来语שבת (šabbāṯ),星期日改为“主的日(dies Dominica)”。 英语继承基督教时代前拉丁语的表达,但将代表前四个行星的神换成古日尔曼人神话中的神:星期二(Tuesday)-战神“提尔(Tyr)”的日子,星期三(Wednesday)-(主神)“奧丁(Wodan)”的日子,星期四(Thursday)-雷神“索爾(Thor)”的日子,星期五(Friday)-女神“弗丽嘉(Frigg)”的日子,而星期六(Saturday)则沿用罗马神-农神“萨图尔努斯(Saturnus)”。 德語情況與英語相似,但是星期三「Mittwoch」的意思是「中間之日」(在一週七天的中間),星期六「Samstag」則源自希伯來語的安息日「Sabbat」。 宗教 西方的星期最早來自于蘇美爾。蘇美爾人建立神塔對神進行禮拜,他們認為有七位星神輪流“值勤”,於是建立了七天一星期的制度。蘇美爾以後,星期制被古巴比倫人繼承。 公元前700年左右,巴比倫人使用的星期名,分別是: 太陽神:沙瑪什Shamash (星期日) 月亮神:辛Sin(星期一) 火星神:內爾伽勒Nergal(星期二) 水星神:納布Nabu(星期三) 木星神:馬爾杜克Marduk(星期四) 金星神:伊絲塔Ishtar(星期五)
星期五为“金星日”(維納斯Venus), 星期六为“土星日”(薩圖爾努斯Saturnus)。 五颗行星的名称都对应古羅馬神話中神的名字。 至於天體與特定日的排列順序,則是與地心說及占星學有關。過去在地心說的觀點下,古人認為天體繞行地球的速度從慢到快依序是土星、木星、火星、太陽、金星、水星、月亮。而占星學認為每個天體主掌一個小時,而每天第一個小時的主星便是該日的日主星。如某日第1小時是土星支配(土星之日),則該日的第8、15、22小時也是土星支配,第24小時會是火星,而次日第1個小時便會是太陽支配(太陽之日)。以此類推則得到土星→太陽→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的順序。 基督教崛起後,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皆未变,唯星期六改为“安息日(dies Sabbati)”,来自古希伯来语שבת (šabbāṯ),星期日改为“主的日(dies Dominica)”。 英语继承基督教时代前拉丁语的表达,但将代表前四个行星的神换成古日尔曼人神话中的神:星期二(Tuesday)-战神“提尔(Tyr)”的日子,星期三(Wednesday)-(主神)“奧丁(Wodan)”的日子,星期四(Thursday)-雷神“索爾(Thor)”的日子,星期五(Friday)-女神“弗丽嘉(Frigg)”的日子,而星期六(Saturday)则沿用罗马神-农神“萨图尔努斯(Saturnus)”。 德語情況與英語相似,但是星期三「Mittwoch」的意思是「中間之日」(在一週七天的中間),星期六「Samstag」則源自希伯來語的安息日「Sabbat」。 宗教 西方的星期最早來自于蘇美爾。蘇美爾人建立神塔對神進行禮拜,他們認為有七位星神輪流“值勤”,於是建立了七天一星期的制度。蘇美爾以後,星期制被古巴比倫人繼承。 公元前700年左右,巴比倫人使用的星期名,分別是: 太陽神:沙瑪什Shamash (星期日) 月亮神:辛Sin(星期一) 火星神:內爾伽勒Nergal(星期二) 水星神:納布Nabu(星期三) 木星神:馬爾杜克Marduk(星期四) 金星神:伊絲塔Ishtar(星期五) 土星神:尼努爾塔Ninurta(星期六) 古猶太人受到兩河流域文明影響,也接受了星期制。後來,星期的概念隨猶太宗教衍生出來的基督教傳播到歐洲。「星期一」、「星期二」……在一些语言(如闽南语)也以「禮拜一」、「禮拜二」……方式稱呼,星期日則稱為「禮拜天」,一個星期又稱為一個「禮拜」。因此,闪米特宗教均包含星期制,但又各有不同:犹太教以星期六(實際上是星期五日落至星期六日落)为安息日,基督教以星期日为主日(礼拜日),伊斯兰教将星期五定为重大礼拜的主麻日。 週首问题 对照: 在不同地區,一星期的開始時間並不完全一致。多数美洲国家如美國、加拿大、墨西哥,部分亚洲国家或地区如印度、日本、香港、澳門,以及以色列等地一般認為一個星期開始於星期日(Sunday)。多数歐洲國家,澳洲、南非、少数南美洲國家以及部分亞洲國家如韩国,都以星期一(Monday)為一星期的第一天。週日也是所有星象制和希伯來曆星期中的第一天。 在中国大陆、台湾等地区,一周的起始日是星期一或者星期日没有明确的说法。沿用样式的纸质日历多将星期日列为一周的第一天,人们在生活中可能将周六或周日称作周末,并可能将双休日合称为周末。 在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傳統中,週日是一個星期中的第一天。根據聖經,上帝花六天的時間創造世界,而在第七天,也就是安息日(星期六)休息,這一天就被視為慶祝和休息之日,這使星期日成為一個星期中的第一天。在歐洲早期的基督徒開始採用星期的制度時,一開始是以星期日為一個星期的第一天, 某些國家的日子名稱的不同之處非常的明顯:在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和希臘語中,有些日子的名稱是直接以它在這個星期中的順序來稱呼(以週日為第一天),例如:週一稱為「第二天」。而還有一些使用斯拉夫語系語言的國家也會以其在星期中的順序來稱呼,但是是以週一來做為第一天,例如:週二稱為「第二天」。還有另外一種解釋,那就是有些使用斯拉夫語系語言的國家並不是將日子以其在星期中的順序來稱呼,而是以其和週日的距離來稱呼,例如:週三稱為「中間日」,而這就證明仍然有一些使用斯拉夫語系語言的國家以週日來當作第一天。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ISO 8601中指定週一為一星期中的第一天,用來代表軟體的時間格式。 参看
von Lüttwitz) 夏洛特·冯·施泰因 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 玛利安娜·冯·维勒莫 乌尔丽克·冯·莱韦措 克洛娜·施罗特 克里斯蒂安娜·弗里德里柯·威尔翰米娜·弗罗曼(Christiana Friederike Wilhelmine Frommann)即米娜·海尔茨利普(Minna Herzlieb)。诗人在《亲和力》中以“奥蒂莉”的形象为她树立了永恒的纪念碑。 萨克森-魏玛-埃森纳赫的安娜·阿玛利,魏玛的资助人 歌德的朋友 弗里德里希·席勒 卡尔·路德维希·冯·科内博尔(诗人、翻译家) 卡尔·奥古斯特大公 约翰·彼得·埃克曼(诗人) 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诗人、思想家) 弗里德里希·冯·缪勒(Friedrich von Müller) 費利克斯·孟德爾頌(德國浪漫樂派音樂家) 歌德的“敌人” 雅各布·米夏埃尔·莱茵霍尔特·伦茨(狂飙突进运动中的作家)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剧作家、短篇小说家、散文家、出版家) 疾病 1758年:歌德罹患天花,直到老年他的身上仍留有此病的疤痕 1768年:在莱比锡求学期间歌德患了一场危及生命的大病(颈部肿瘤及大咯血,大概源于肺结核形成的空洞),这可能是精神危机的外部表现。歌德返回法兰克福。此后就是一段一年半之久的,有时被病症反复和意志消沉打断的康复期。 1801年:歌德罹患面部丹毒 1805年:肾结石伴有频繁的绞痛 1823年:首次心肌梗塞及心包炎 1830年:又一次大咯血 1832年:又一次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及肺水肿 自然科学研究 在魏玛期间,歌德开始研究自然科学,最主要的是地质学和植物学。他首先在意大利寻找一种“原始植物”。作为植物学家,他的科研的出发点:,现在在科学上似乎不成立。他本人将色彩学视为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主要研究对象。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他的色彩学研究缺乏科学性。。在动物学方面,歌德以在人类的胚胎中发现颌间骨而闻名。 歌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晚期作品有《植物的螺旋形倾向》(1831),在这部作品中,歌德指出:生物倾向于发展成螺旋形。 假如更多地关注歌德的科学方法,即自然研究的基础,而不是单一的研究成果,就会发现,他的科学方法跟浪漫主义的自然哲学不同。他的方法,是经验主义的(而非抽象推论的),跟实证论的经验主义不同,它并不把人当成外在的观察者,而是把人当成观察对象内部的,从属于观察对象的对象来对待。 作品 歌德的一个特点是,将已经开头的作品搁置几年,有时是数十年之久,将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重大的修改,将一些完成了的作品压下很长时间才付印。 完成一张以时间为顺序的作品列表很难,因为加工作品的时间段经常不明确,而首印的年份又和歌德的创作过程并不一致。以下的列表大致(可能并不准确)依照作品诞生的时间为序。 《恋人的情绪》(恋爱剧),1768年创作,1806年付印 《同谋犯》(喜剧),1769年开始创作,1787年付印 《铁手骑士蓋茲·馮·貝爾力希傑》(剧本),1773年 《普罗米修斯》(两幕剧,未完成),1773年 《普罗米修斯》(诗歌),1774年 《新的道德-政治木偶戏》,1774年 《布雷伊长老的谢肉节剧》,1774年 《普伦德尔斯镇的年市》, 1774年 《神,英雄和维兰特》(Wieland)(笑剧),1774年 《克拉维戈》(悲剧),1774年 《神灵的问候》(诗歌),1774年 《少年维特的烦恼》(书信体小说),1774年,第2版,1787年 《艾格蒙特》(悲剧),1775年开始创作,1788年付印,作曲家贝多芬给这部作品配乐 《欧文和埃尔米勒》(配唱戏剧),1775年 《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原迈斯特”,小说),始于1776年,1911年付印 《施黛拉》,为恋人们写的戏剧,1776年 《在陶里斯的伊菲革涅亚》(戏剧),散文版1779年,1787年付印 《托尔夸托·塔索》(戏剧),始于1780年,1790年付印 《论人类与动物的颌间骨》,1786年 《罗马哀歌》,作于1788年至1790年 《威尼斯警句》,1790年 《浮士德》,片断,1790年 《光学论文》(论文,2卷本), 1791年/1792年 《大科夫塔》(喜剧),1792年 《平民将军》(喜剧),1793年 《列那狐》(动物叙事诗),1794年 《在所有美好的时刻》(共濟会分会会歌),1775年 《德意志逃亡者讲述的故事集》(框形结构小说),1795年
Kanne)博士,他日后成了莱比锡市的副市长。 台灣知名作家鍾肇政的著作《歌德激情書》主要內容就是描寫歌德和他的紅粉知己的關係。 苏珊娜·冯·克勒滕斯伯格 弗里德里克·布里翁 夏洛特·布夫 马克西米利安娜·冯·拉·罗歇,海德堡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克莱门斯·布伦塔诺的母亲 莉莉·勋纳曼(Lilli Schönemann) 亨利埃特·冯·吕特维茨(Henriette von Lüttwitz) 夏洛特·冯·施泰因 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 玛利安娜·冯·维勒莫 乌尔丽克·冯·莱韦措 克洛娜·施罗特 克里斯蒂安娜·弗里德里柯·威尔翰米娜·弗罗曼(Christiana Friederike Wilhelmine Frommann)即米娜·海尔茨利普(Minna Herzlieb)。诗人在《亲和力》中以“奥蒂莉”的形象为她树立了永恒的纪念碑。 萨克森-魏玛-埃森纳赫的安娜·阿玛利,魏玛的资助人 歌德的朋友 弗里德里希·席勒 卡尔·路德维希·冯·科内博尔(诗人、翻译家) 卡尔·奥古斯特大公 约翰·彼得·埃克曼(诗人) 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诗人、思想家) 弗里德里希·冯·缪勒(Friedrich von Müller) 費利克斯·孟德爾頌(德國浪漫樂派音樂家) 歌德的“敌人” 雅各布·米夏埃尔·莱茵霍尔特·伦茨(狂飙突进运动中的作家)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剧作家、短篇小说家、散文家、出版家) 疾病 1758年:歌德罹患天花,直到老年他的身上仍留有此病的疤痕 1768年:在莱比锡求学期间歌德患了一场危及生命的大病(颈部肿瘤及大咯血,大概源于肺结核形成的空洞),这可能是精神危机的外部表现。歌德返回法兰克福。此后就是一段一年半之久的,有时被病症反复和意志消沉打断的康复期。 1801年:歌德罹患面部丹毒 1805年:肾结石伴有频繁的绞痛 1823年:首次心肌梗塞及心包炎 1830年:又一次大咯血 1832年:又一次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及肺水肿 自然科学研究 在魏玛期间,歌德开始研究自然科学,最主要的是地质学和植物学。他首先在意大利寻找一种“原始植物”。作为植物学家,他的科研的出发点:,现在在科学上似乎不成立。他本人将色彩学视为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主要研究对象。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他的色彩学研究缺乏科学性。。在动物学方面,歌德以在人类的胚胎中发现颌间骨而闻名。 歌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晚期作品有《植物的螺旋形倾向》(1831),在这部作品中,歌德指出:生物倾向于发展成螺旋形。 假如更多地关注歌德的科学方法,即自然研究的基础,而不是单一的研究成果,就会发现,他的科学方法跟浪漫主义的自然哲学不同。他的方法,是经验主义的(而非抽象推论的),跟实证论的经验主义不同,它并不把人当成外在的观察者,而是把人当成观察对象内部的,从属于观察对象的对象来对待。 作品 歌德的一个特点是,将已经开头的作品搁置几年,有时是数十年之久,将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重大的修改,将一些完成了的作品压下很长时间才付印。 完成一张以时间为顺序的作品列表很难,因为加工作品的时间段经常不明确,而首印的年份又和歌德的创作过程并不一致。以下的列表大致(可能并不准确)依照作品诞生的时间为序。 《恋人的情绪》(恋爱剧),1768年创作,1806年付印 《同谋犯》(喜剧),1769年开始创作,1787年付印 《铁手骑士蓋茲·馮·貝爾力希傑》(剧本),1773年 《普罗米修斯》(两幕剧,未完成),1773年 《普罗米修斯》(诗歌),1774年 《新的道德-政治木偶戏》,1774年 《布雷伊长老的谢肉节剧》,1774年 《普伦德尔斯镇的年市》, 1774年 《神,英雄和维兰特》(Wieland)(笑剧),1774年 《克拉维戈》(悲剧),1774年 《神灵的问候》(诗歌),1774年 《少年维特的烦恼》(书信体小说),1774年,第2版,1787年 《艾格蒙特》(悲剧),1775年开始创作,1788年付印,作曲家贝多芬给这部作品配乐 《欧文和埃尔米勒》(配唱戏剧),1775年 《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原迈斯特”,小说),始于1776年,1911年付印 《施黛拉》,为恋人们写的戏剧,1776年 《在陶里斯的伊菲革涅亚》(戏剧),散文版1779年,1787年付印 《托尔夸托·塔索》(戏剧),始于1780年,1790年付印 《论人类与动物的颌间骨》,1786年 《罗马哀歌》,作于1788年至1790年 《威尼斯警句》,1790年 《浮士德》,片断,1790年 《光学论文》(论文,2卷本), 1791年/1792年 《大科夫塔》(喜剧),1792年 《平民将军》(喜剧),1793年 《列那狐》(动物叙事诗),1794年 《在所有美好的时刻》(共濟会分会会歌),1775年 《德意志逃亡者讲述的故事集》(框形结构小说),1795年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1795年/1796年原文 《克塞尼恩》(《赠辞》)(诗歌,和席勒合作完成),1796年 《浮士德 一部悲剧》,(《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始于1797年,1808年第一次以此题目付印 《魔法师的学徒》,1797年 《邦弗尼托·切利尼的人生》(Benvenuto Cellini)(文章),1797年 《中篇小说》,始于1797年 《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六音部诗行写成的牧歌),1798年 《私生女》(悲剧),1804年 《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小说),始于1807年,1821年付印,增订版1829年原文 《潘多拉》(为节日创作的戏剧),作于1807年/1808年,1817年付印 《亲和力》,1809年原文 《论色彩学》(科学论文),1810年 《我的生平 诗与真》(自传作品,4卷本),1811年至1833年 《关于歌手人们有很多可说》(为感谢歌手而作的共济会的诗歌),1815年 《当回报最亲爱者的时候》 (为保守秘密而作的共济会的诗歌),1816年 《意大利游记》,1816年/1817年 《好女人》,1817年 《论艺术和古代》 (6卷本,和梅耶(Johann Heinrich Meyer)合作),1816年至1832年 《庄严的教团节日:“50年已经过去”》(对于授予他参加共济会50周年荣誉证书的诗歌形式的谢辞), 1820年 《西东诗集》(诗歌),1819年 《悼词起首》
風格 世界各国的国歌由于历史背景相似或地域相近的缘故通常具有以下几种音乐风格: 作者 大多数著名国歌的谱曲者并不为人所熟悉。英国国歌《天佑吾王》的作者至今未知。只有很少国家的国歌是由著名的作曲家写成的,如德国的国歌《德意志之歌》使用的是海顿所谱写的旋律,奥地利的国歌《山的土地,河的土地》通常被认为是莫扎特所作。 少部分国歌的歌词是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创作的。1903年的得主比约恩斯彻纳·比昂松是挪威事實上的国歌《对!我们热爱祖国》的词作者。 而1913年的得主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曾为印度和孟加拉国国歌作词。这也是少见的一人为两个国家撰写国歌歌词的情况。 但甚至也有同一套作詞作曲的班子創作兩國國歌的例子。除去兩國國歌相同的狀況外,巴拉圭與烏拉圭國歌就有同一位作詞者(F. A. de Figueroa)和同一位作曲者(Debály F. J.),而音樂形式竟然有所不同。 清朝外派大臣李鴻章訪問歐洲時,各國代表輪流唱國歌。當時中國未有國歌,所以找了一首王建的七绝诗加以改编,后来成为清朝对外场合之代国歌。称《李中堂乐》。李鴻章大概是即場「杜撰」「國歌」的第一人。 國歌之最 參見 国歌列表
世界各国的国歌由于历史背景相似或地域相近的缘故通常具有以下几种音乐风格: 作者 大多数著名国歌的谱曲者并不为人所熟悉。英国国歌《天佑吾王》的作者至今未知。只有很少国家的国歌是由著名的作曲家写成的,如德国的国歌《德意志之歌》使用的是海顿所谱写的旋律,奥地利的国歌《山的土地,河的土地》通常被认为是莫扎特所作。 少部分国歌的歌词是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创作的。1903年的得主比约恩斯彻纳·比昂松是挪威事實上的国歌《对!我们热爱祖国》的词作者。 而1913年的得主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曾为印度和孟加拉国国歌作词。这也是少见的一人为两个国家撰写国歌歌词的情况。 但甚至也有同一套作詞作曲的班子創作兩國國歌的例子。除去兩國國歌相同的狀況外,巴拉圭與烏拉圭國歌就有同一位作詞者(F. A. de Figueroa)和同一位作曲者(Debály F.
八步螳螂拳,源於山東後因戰亂及文革失傳。 布雞拳 金鷹拳 白鶴拳在台灣又發展出五派系: 飛鶴拳 食鶴拳 宿鶴拳 鳴鶴拳 縱鶴拳 俄羅斯 西斯特瑪(Systema) 桑搏(Sambo) 角力 法國 法國踢腿術 英國 巴頓術 以色列 以色列近身格鬥術 巴西 卡波耶拉(Capoeira) 巴西柔術(Brazilian Jiu-Jitsu) 美國 拳擊 摔角 蒙古 搏克:蒙古搏克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摔跤称作搏克(蒙语: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它是蒙族三大运动(摔跤、赛马、射箭)之首。男兒三藝”——賽馬、射箭、摔跤,蒙古语称为搏克,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手为搏克·巴依勒德呼。早在十三世纪时已经盛行于北方草原。既是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活动。所属在祭敖包和那达慕大会时进行。 日本 相撲 古武道/武芸十八般 柔術 柔道,由嘉納治五郎於1882年改良自日本古武道柔術中的天神真楊流與起倒流而發展出來的一套運動,全名為講道館柔道;此外另還有一支不隸屬於講道館體系的高專柔道。 合氣道,演變自大東流合氣柔術,20世紀初由植芝盛平所創。 空手道,日本吞併琉球(即現今的沖繩)之後,亦吸收唐手道的技術,揉合了自身日本武道的影響,成為現代的空手道。 日本劍術,實為使用日本刀的刀術,以斬劈為主。 剑道 居合道 斬道 日本槍術 銃劍道 短劍道 薙刀術 薙刀道 棒術 杖術 杖道 弓術 弓道 忍術 日本少林寺拳法 琉球 唐手道,1609年,日本薩摩藩入侵琉球,將琉球變成其附庸國,並對琉球實行禁武政策。當地人為了反抗薩摩的壓迫,從中國人(唐人)處學習了中國拳法,並與當地的打鬥術琉球手相結合,形成了唐手。 那覇手 首里手 泊手 德國 日耳曼擒拿術(Kampfringen) 德國柔術(German Ju-Jutsu) 德意志長劍術(The German Longsword) 希臘 潘克拉辛 希羅式角力 柬埔寨 高棉武術,吳哥窟中的雕刻品和浮雕可以證明,堪稱是東南亞武術鼻祖。 鬥獅拳(Bokator)據說是在吳哥時代軍隊近距離作戰系統使用。 高棉拳(Pradal Serey)傳統高棉自由搏擊, 有些類似泰拳 高棉摔跤(Baok Chambab)在運動中兩個對手嘗試按住(控制)對方的背到地面。 Kbach Kun Dambong Vèng,古老的柬埔寨武術形式,包含使用長棍棒。 印度 有云:「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卻來自天竺」,相傳少林派的武功得自达摩老祖,可想而知印度的武術於很早以前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發展。 卡拉里帕亞特(Kalaripayattu)已列為世界遺產 班卡普拉 印度式摔角 朝鮮半島 花郎道 跆跟 韓式摔跤 跆拳道 韓式合氣道,Hapkido與日本合氣道同樣是脫胎自大東流合氣柔術。
跆拳道 韓式合氣道,Hapkido與日本合氣道同樣是脫胎自大東流合氣柔術。 特攻武術 大韓民國特種部隊專用格鬥技 義大利 擊劍 泰國 泰拳Muay Thai 印度尼西亞 拳道 越南 鎮暴操 越武道 緬甸 鼎(Thaing)在緬語語音中也能念作音相近的譯音"泰恩"。是緬甸當地對所有體系武術一詞的概稱,就如同華人世界所說的"武術"、"國術"或"功夫"等這些名詞,是同樣概念的一種稱呼。 緬甸拳 斌道(Bando)風格偏柔,姿態及動作手法非常形似於中國拳法的緬甸古代傳統武術 厘衛(Lethwei)風格偏剛,姿態及動作手法非常形似於泰拳,打法比泰拳更加凶悍和野蠻,華人武術圈都俗稱為緬拳 拿斌(Naban)緬甸古傳摔跤術 賓謝(banshay)緬甸古傳兵器武術 閔辛(Minzin)緬甸古傳強體健身之術,不具戰鬥用途,用途定位很類似中國人的氣功或五禽戲那樣 菲律賓 菲律賓武術(Kali):又稱為 Arnis、Eskrima 或 FMA,在華人地區也被稱為菲律賓魔杖,它包含了多種不同的武器使用技術與徒手格鬥的綜合性武術。在現代的菲律賓武術流派與系統中主要的武器訓練以短棍、匕首為主,菲律賓武術以有效地使敵人失去攻擊能力為目的,在訓練方面注重雙手的協調與靈活性。被美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家的特種部隊列為訓練的項目之一。 馬來西亞 馬來武術 寮國 寮國拳 不丹 不丹摔跤 烏茲別克 克拉術(Kurash) 伊朗 英雄體育 尼泊尔 尼泊爾搏擊 参见 武術家、武学、武林 武器 武術競賽 終極格鬥錦標賽(UFC) 世界武搏運動會 PRIDE格鬥錦標賽 K-1 Mixed Combat綜合搏擊(MCSF) Energy Fight(Mixed Combat) Karate Combat(空手道格鬥)Karate Combat was founded to elevate and promote the sport of karate worldwide by creating the first professional, full-contact league. 武术典籍 嘯旨 角力記 紀效新書 拳經 剑经 耕餘剩技/《國術四書》 武藝圖譜通志 武備志 正氣堂集 武備志 武編 陣紀 三才圖會
地舆 岁时 朝廷 文臣 武职 卷二 祖孙父子 兄弟 夫妇 叔侄 师生 朋友宾主 婚姻 妇女 外戚 老幼寿诞 身体 衣服 卷三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该书最初叫《幼学须知》,亦叫《成語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丘濬。至清嘉慶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補注釋,并更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对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风俗礼仪做一些了解。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因此,《幼学琼林》在旧时的乡塾中颇为流行,是中国明清以来广泛流传的蒙学读物,在明清两代的乡塾蒙学教育中起到积极作用。不過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帝制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体例 全书共分四卷。 卷一 天文 地舆 岁时 朝廷 文臣 武职 卷二 祖孙父子 兄弟
(北洋政府) 《五族共和歌》1912-1913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臨時國歌,由沈恩孚作詞、沈彭年譜曲的國歌擬稿,歌名《五族共和歌》。 《卿雲歌》(第一次)1913-1915 卿云歌分為第一次及第二次兩版本,兩版本詞均取自尚書大傳虞舜篇。 第一次卿雲歌為1913年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開會典禮時暫用臨時國歌,後兩句為汪榮寶所添加,比利时人(Jean Hautstont)譜曲。 《中華雄立宇宙間》1915,1916,1916-1921三版 袁世凯大總統於1915年5月23日總統令頒採用,王露作曲,蔭昌作詞。 袁世凯稱帝後,於同年12月19日改用下面歌詞: 袁世凯下台后,北洋政府发行第三版 词: 中国雄立宇宙间, 万万年! 保卫人民中不偏, 诸业发达江山固, 四海之内太平年 万万年! 《尽力中华》“1919” 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决定以赵元任作词作曲的尽力中华作为代国歌,歌词为: 乐谱出自《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赵如兰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这支曲子的歌词、和声都是赵氏1914年前后写的。旋律原是一个焰口调。1920年曾发表在美国的中国同学会的一本小册子里,册子的名字叫《Songs and
《頌龍旗》(半官方) 《鞏金甌》(官方) (北洋政府) 《五族共和歌》1912-1913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臨時國歌,由沈恩孚作詞、沈彭年譜曲的國歌擬稿,歌名《五族共和歌》。 《卿雲歌》(第一次)1913-1915 卿云歌分為第一次及第二次兩版本,兩版本詞均取自尚書大傳虞舜篇。 第一次卿雲歌為1913年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開會典禮時暫用臨時國歌,後兩句為汪榮寶所添加,比利时人(Jean Hautstont)譜曲。 《中華雄立宇宙間》1915,1916,1916-1921三版 袁世凯大總統於1915年5月23日總統令頒採用,王露作曲,蔭昌作詞。 袁世凯稱帝後,於同年12月19日改用下面歌詞: 袁世凯下台后,北洋政府发行第三版 词: 中国雄立宇宙间, 万万年! 保卫人民中不偏, 诸业发达江山固, 四海之内太平年 万万年! 《尽力中华》“1919” 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决定以赵元任作词作曲的尽力中华作为代国歌,歌词为: 乐谱出自《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赵如兰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这支曲子的歌词、和声都是赵氏1914年前后写的。旋律原是一个焰口调。1920年曾发表在美国的中国同学会的一本小册子里,册子的名字叫《Songs and yells of the Chinese Student Alliance》。
0.9和1.0中,TCP連線在每一次請求/回應對之後關閉。在HTTP 1.1中,引入了保持連線的機制,一個連接可以重複在多個請求/回應使用。持續連線的方式可以大大減少等待時間,因為在發出第一個請求後,雙方不需要重新執行TCP交握程序。 HTTP 1.1還改進了HTTP 1.0的頻寬。 例如,HTTP 1.1引入了分块传输编码,以允許傳遞內容可以在持續連線上被串流傳輸而不必使用到緩衝器。HTTP管道允許客戶端在收到每個回應之前發送多個請求,進一步減少用戶感受到的滯後時間。協議的另一個補充是字節服務,允許客戶端請求資源的某一部份,伺服器僅回應某資源的指明部分。 协议例子 下面是一个HTTP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会话的例子,运行于www.google.com,端口80 请求信息 发出的请求信息(message request)包括以下几个: 请求行(例如GET /images/logo.gif HTTP/1.1,表示从/images目录下请求logo.gif这个文件) 请求头(例如Accept-Language: en) 空行 其他消息体 请求行和标题必须以<CR><LF>作为结尾。空行内必须-{只}-有<CR><LF>而无其他空格。在HTTP/1.1协议中,所有的请求头,除Host外,都是可选的。 客户端请求 GET / HTTP/1.1 Host: www.google.com (末尾有一个空行。第一行指定方法、资源路径、协议版本;第二行是在1.1版里必带的一个header作用于指定主机) 服务器应答 HTTP/1.1 200 OK Content-Length: 3059 Server: GWS/2.0 Date: Sat, 11 Jan 2003 02:44:04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Cache-control: private Set-Cookie: PREF=ID=73d4aef52e57bae9:TM=1042253044:LM=1042253044:S=SMCc_HRPCQiqy X9j; expires=Sun, 17-Jan-2038 19:14:07 GMT; path=/; domain=.google.com Connection: keep-alive (紧跟着一个空行,并且由HTML格式的文本组成了Google的主页) 在HTTP1.0,单一TCP连接内仅执行一个“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发送应答”周期,之后释放TCP连接。在HTTP1.1优化支持持续活跃连接:客户端连续多次发送请求、接收应答;批次多请求时,同一TCP连接在活跃(Keep-Live)间期内复用,避免重复TCP初始握手活动,减少网络负荷和响应周期。此外支持应答到达前继续发送请求(通常是两个),称为「流线化」(stream)。 類似協議 Gopher是1990年代早期被HTTP取代的內容傳遞協議。SPDY是Google開發的HTTP的替代方案,它被新版本的HTTP協議HTTP/2所取代。 参见 HTTP基本认证 內容協商 .har HTTP摘要認證 HTTP壓縮 HTTP/2 HTTPS HTTP頭欄位
所有HTTP响应的第一行都是状态行,依次是当前HTTP版本号,3位数字组成的状态代码,以及描述状态的短语,彼此由空格分隔。 状态代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当前响应的类型: 1xx消息——请求已被服务器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请求已成功被服务器接收、理解、并接受 3xx重定向——需要后续操作才能完成这一请求 4xx请求错误——请求含有词法错误或者无法被执行 5xx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某个正确请求时发生错误 虽然 RFC 2616 中已经推荐了描述状态的短语,例如"200 OK","404 Not Found",但是WEB开发者仍然能够自行决定采用何种短语,用以显示本地化的状态描述或者自定义信息。 持續連線 在HTTP 0.9和1.0中,TCP連線在每一次請求/回應對之後關閉。在HTTP 1.1中,引入了保持連線的機制,一個連接可以重複在多個請求/回應使用。持續連線的方式可以大大減少等待時間,因為在發出第一個請求後,雙方不需要重新執行TCP交握程序。 HTTP 1.1還改進了HTTP 1.0的頻寬。 例如,HTTP 1.1引入了分块传输编码,以允許傳遞內容可以在持續連線上被串流傳輸而不必使用到緩衝器。HTTP管道允許客戶端在收到每個回應之前發送多個請求,進一步減少用戶感受到的滯後時間。協議的另一個補充是字節服務,允許客戶端請求資源的某一部份,伺服器僅回應某資源的指明部分。 协议例子 下面是一个HTTP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会话的例子,运行于www.google.com,端口80 请求信息 发出的请求信息(message request)包括以下几个: 请求行(例如GET /images/logo.gif HTTP/1.1,表示从/images目录下请求logo.gif这个文件) 请求头(例如Accept-Language: en) 空行 其他消息体 请求行和标题必须以<CR><LF>作为结尾。空行内必须-{只}-有<CR><LF>而无其他空格。在HTTP/1.1协议中,所有的请求头,除Host外,都是可选的。 客户端请求 GET / HTTP/1.1 Host: www.google.com (末尾有一个空行。第一行指定方法、资源路径、协议版本;第二行是在1.1版里必带的一个header作用于指定主机) 服务器应答 HTTP/1.1 200 OK Content-Length: 3059 Server: GWS/2.0 Date: Sat, 11 Jan 2003 02:44:04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Cache-control: private Set-Cookie: PREF=ID=73d4aef52e57bae9:TM=1042253044:LM=1042253044:S=SMCc_HRPCQiqy X9j; expires=Sun, 17-Jan-2038 19:14:07 GMT; path=/; domain=.google.com Connection: keep-alive (紧跟着一个空行,并且由HTML格式的文本组成了Google的主页) 在HTTP1.0,单一TCP连接内仅执行一个“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发送应答”周期,之后释放TCP连接。在HTTP1.1优化支持持续活跃连接:客户端连续多次发送请求、接收应答;批次多请求时,同一TCP连接在活跃(Keep-Live)间期内复用,避免重复TCP初始握手活动,减少网络负荷和响应周期。此外支持应答到达前继续发送请求(通常是两个),称为「流线化」(stream)。 類似協議 Gopher是1990年代早期被HTTP取代的內容傳遞協議。SPDY是Google開發的HTTP的替代方案,它被新版本的HTTP協議HTTP/2所取代。 参见 HTTP基本认证 內容協商 .har HTTP摘要認證 HTTP壓縮
唐朝人称陆羽为“茶博士”,后来对卖茶的伙计就称为茶博士。 宋朝時期,“博士”也用來指服務業中專精某種技藝的服務員,比如“茶博士”、“酒博士”、“磨博士”等。 明朝黄省曾《吴风录》上说:「至今称呼椎油作面佣夫皆为博士」。 現代最高等學位 現代人們所說的“博士”,指学位中最高的一級。現代學位體系是從學士、碩士、博士,從初而高。 此外,還有“博士後研究員”,但是這職位的擔任是必先擁有博士資格,所以一般不會有另外的獨立稱謂。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把一些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博士班研究生」也稱“博士”,但這只是對他們一種恭維、祝福的稱呼而已,並不具備“博士”資格。 在美國,攻讀本專業的博士後,可能會被授予“Ph.D.”,直譯為“哲學博士”(概略意思為有邏輯學術分析能力的最高學位)。 參考文獻 称谓
博士()是教育機構授予的最高一級學位,如某科系哲學博士、理學博士、文學博士、教育博士、工商管理博士、醫學博士。日常生活中博士學位會與姓氏相結合而被稱為某博士,而博士的英文和「醫生」一樣是「Doctor」。如期望在大學獲得教職,或進入研究機構工作,獲得博士學位為基本要求。博士論文必須包含該領域創新又有深度的內容,並通過同行學者審查方能取得博士學位;然而,法律博士雖稱作「博士」,這不是一般所指的學術型「博士學位」,与法学博士有本质不同,在美國與PhD博士學位具備同等地位(部分國家則視為類碩士學位)。中国古代的“博士”則是指专门精通某一门学问或传授经学的官名(例如漢武帝時的五经博士)。後來博士一詞衍生為可指涉對特定的某一種專門職業精通的人,比如“茶博士”、“酒博士”等,類似近代對於服務業跟製造業師傅的稱呼。 歐美名稱差異 英國牛津大學、約克大學及索塞克斯(Sussex)大學、蘇格蘭聖安德魯大學及一部份歐洲地區之哲學博士簡稱為“DPhil”,而非北美及一般英聯邦學校常用的“PhD”。 中文名稱的起源與演變 古代官職名 “博士”最早是指一種官名,史載,秦朝有“博士”70人(诸子、诗赋等博士),掌管全國古今史事以及書籍典章
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個中國古代官名合稱 东宫三师,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個中國古代官名合稱 《師父 (電影)》,2015年中國大陸電影
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個中國古代官名合稱 东宫三师,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個中國古代官名合稱 《師父 (電影)》,2015年中國大陸電影 《师父_(电子游戏)》,2022年法国电子游戏
先勝的思想 「勝兵先勝而後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皆〈形〉篇) 推演的思想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 兵法概述 孫子認為戰爭是國家大事,關係國家生死存亡,不可不研究明察。(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嚴格說來,孫子是一個“反戰者”,这里的战特指正面战场上的军事行为以及战斗。原因在於戰爭是資源消耗戰(日費千金)、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且正面战场的战斗,即使能够击溃敌军,己方的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最佳的勝利就是不戰而勝,也就是不通过正面战斗,而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对敌军进行消耗从而击溃敌人(善戰者,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孫子最早在兵法上提出軍事情報的重要性,他主張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一方面要用各種方法(包括派間諜)獲取、探取敵方軍情、軍力、部署、動向、補給,同時將本身的軍情嚴格保密,或發放假軍情,虛虛實實,詐騙敵方,令敵方信假為真。 孫子強調備戰。(故用兵之法,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勿恃敵之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孫子說最上等的作戰是運用謀略,其次是運用外交手段,再其次是動用軍事威嚇,最下等的作戰是強攻城池。(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時常有譬喻式的描述,諸如他注重勢與節(集量與時機的作戰計畫),形容前者如湍急河水上的漂石,後者如飛鳥攻擊獵物;其中最有名者,乃後來被武田信玄所使用的風林火山之旗:「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 孫子主張,戰爭的勝利在於敵方露出破綻,有可趁之機。 孫子主張,用兵在於正奇相用(凡戰者,以正合,用奇勝。):正可視之為按牌理出牌,奇可視為不按牌理出牌,這兩者沒有一定規則,不需拘泥。後,在《李衛公問對》裡面,唐太宗特別問李靖正奇之間的比例,李靖回答沒有一定。 孫子主張,戰場上的情況只有帶兵的將領了解,明知道進攻會失敗,故就算君主下令進攻也要思考違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談到對敗兵的處置,特別主張「留其退路」,以避免絕地反撲。所以孫子主張:窮寇莫追,圍師必闕。 孫子指善用兵者行軍時重視軍隊各位置的相互照應,要像率然(一種蛇類)一樣可以首尾相救應。 戰場局勢,類似出奇兵原則,孫子也主張「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意味要考量部隊特色,適時激勵拼死一搏的氣勢。這一點在後來漢韓信井陘之戰背水一戰大破趙國陳餘時使用。 孫子認為兵無常勢,就好像水一樣,形勢不同,所以可以因敵人的變化,而取得勝利,方能用兵如神。(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編撰過程 孫武原是齊國人,後來輾轉到吳國。當時適逢公子光政變夺取王位,是為吳王闔閭,伍員聽說其才能,向吳王推薦,孫武就帶著這13篇晉見吳王,獲得重用。後,吳王進攻楚國,將領就是孫武與伍員。 爭議 作者 自《孫臏兵法》從東漢末年失傳後,以致其書的存在成為一樁歷史懸案,與孫武之書發生了糾葛。從北宋以來,就有部分學者懷疑《孫子兵法》並非孫武所著,如下: 後來隨著1972年4月10日山东省临沂銀雀山出土的漢簡(同時在西漢墓葬中出土《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各一部)才基本了結此案。雖然孫武即作者基本已無法动摇,但關於《孫子兵法》的作者和成書問題的爭論仍未停止,之後仍有如李零、楊丙安、陳彭則、郭化若、徐亞軍等,提出認為《孫子兵法》奠基於春秋,基本完成於戰國,定型於秦漢,不排除孫臏參與了整理《孫子》的可能性之說,于汝波提出《孫子兵法》在春秋末期已成書,其後校理是在《孫子》已經成書的基礎上進行的,朔雪寒則總結論點,確認《孫子》成於春秋,孫武即作者無誤。 內容 《漢書·藝文志》記載:「兵權謀家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於見吳王前;見吳王後又著問答多篇。晚至唐代,流傳的孫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為上卷,還有中下二卷。《孫子兵法》註家杜牧認為,曹操將八十二篇孫子兵法刪節為十三篇;但其他註家認為十三篇出自孫武本人,不是曹操刪節的結果。 1979年,考古學家於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115號漢墓發掘出土約400枚木簡,其中有許多兵書竹簡。〈上孫家寨漢簡.四〉竹簡則記載有:「孫子曰:夫十三篇……」字樣,此一實物強化了《孫子兵法》原本就是十三篇,也就只有十三篇的觀點。 1996年前夕陝西人張敬軒宣稱有家傳的孫武兵法八十二篇,但經已故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少將研究員于汝波(2006年5月14日逝世)率領一眾軍事科學院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研究室的人員一同研究驗證,斷定張氏孫武兵法八十二篇為造假。 注釋本 曹操的《孫子略解》為《孫子兵法》最早的註釋本。 歐陽修曰:「世所傳孫子十三篇多用曹公、杜牧、陳皞註,號三家。」 宋吉天保《十家孫子會注》,十家指曹操、李荃、杜牧、陳皞、賈林、孟氏、梅堯臣、王皙、何延錫、張預。 清孫星衍《平津館叢書》所收的影宋本《孫吳司馬法》中《魏武帝注孫子》。 近代至今中國有蔣百里、劉伯承、陶漢章、鈕先鍾、許詩玉、朔雪寒等……还有日本的服部千春,等人均有深入鑽研並有專作。 版本 銀雀山漢簡本,共82篇,1972年出土的漢初抄本,是現今為止最早的版本。
Militaire des Chinois。 1905年,首個英文版在東京面世,翻譯者是英國軍官卡爾斯羅普(英语:Captain Everard Ferguson Calthrop),但可惜由於卡爾斯羅普不認識漢字,此版本是從日文譯過去的。在這以後,不同的英譯本陸續出版,到了現在約有17種英譯本,最受歡迎的是由美國將軍翻譯的版本,但譯得最好的可能是由漢學家翟林奈翻譯的版本。 影響 軍事 吳王闔閭稱:「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表示他對孫武作品的欣賞。吳王知孫子能用兵,拜為大將。孫子以三萬兵,西破強楚二十萬兵,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因《孫子兵法》的關係,孫武被人譽作「兵聖」。 此書對中國古代的軍事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奉為兵家經典。它是中國古代軍人必須研讀的一本軍事著作,許多著名的軍事家都對此書作過注解。 《韓非子》裡面也有提到孫武的故事(但韓非的故事僅支持其論點,未必真實發生):某天吳王闔閭問孫武:「甚麼人都可以用兵法訓練嗎?」孫武答:「可以。」於是吳王把他的後宮佳麗全部交給孫武,要他練出一支娘子軍。這批娘子軍起初認為吳王只是開玩笑,仍在校場上嬉鬧。孫武為了建立軍紀,把帶頭的隊長,也是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當場斬首,其他佳麗於是震懾於孫武的威信,嚴格遵守規定,任憑孫武指揮。 明朝軍事家劉伯溫的《百戰奇略》包含孫子兵法。孫子:「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劉伯溫:「凡興兵伐敵,所戰之地,必預知之。師至之日,能使敵人如期而來,與敵則勝。……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杜牧注孫子《用間篇》:「不知敵情,軍不可動;知敵之情,非間不可」:劉伯溫:「凡欲征戰,先用間諜,覘敵之眾寡、虛實、動靜,然後興師,則大功可立,戰無不勝。」 《孫子兵法》流傳出中國後,對東亞及東南亞均有或輕或重不同程度的影響,而譯成西方語言後,在歐洲亦大受歡迎;相傳法國皇帝拿破崙更對此書愛不釋手。英國軍事理論家李德·哈特感稱:「在《孫子兵法》中,把我20多部著作所涉及的戰略和戰術原則幾乎包羅無遺。」 《孫子兵法》中的幾個章節是中華民國政府軍訓教育的教材,而目前的義務役預備軍官考試亦將《孫子兵法》列為國文科必考項目。 2022年俄烏衝突中俄軍在烏克蘭馬里烏波爾亞速鋼鐵廠地底的烏軍居住地中發現一本乌克兰语版孫子兵法。 其他 《孫子兵法》的思想影響超越軍事應用,實際上亦是博弈策略的經典著作,如在棋藝對壘或運動競技方面。《孫子兵法》不僅在世界軍事領域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對政治、經濟、商業、人事管理和市場策略等與博弈有關的領域亦有指導意義。法國談論日常生活戰略的,在《》(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一書中,也提到應讀中國的經典《孫子兵法》與《易經》。 2001年,何炳棣提出「老子辯證思維源於孫子兵法」的說法。 《孫子兵法》已經被應用到軍事以外的許多領域,做為許多不涉及實戰的競技活動的訓練指南,主要是關於如何以智取勝對手。最早是明朝(1617年)張應俞所撰的《杜騙新書》,在商業領域呈現兵法運用。 20世紀之後,許多商業書籍都借重《孫子兵法》,談戰略理論及經驗應用於辦公室的人際政治和商業策略。 《孫子兵法》在許多日本公司做為其高階管理人員的必讀之書,另在西方商界也很受歡迎,主要是用在管理應用的的功利主義價值觀。許多企業家和高管藉以在競爭環境中求取成功之道。該等理念也被應用於教育領域。 《孫子兵法》也是法律領域 在審判等法律文章的常見主題,其中包括談判策略和審判策略。 羅伯特•格林 ( Robert Greene ) 的《權力的48 條法則》一書廣泛採用《孫子兵法》的哲學。
航天 航天科学 微波遥感 太空地質學 相關的交叉學科領域 宇宙生物学 天体化学 宇宙化学 天體生物學 天体物理学 空间运输
星系天文學 物理宇宙学 航天 航天科学 微波遥感 太空地質學 相關的交叉學科領域 宇宙生物学 天体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