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stringlengths
1
5.37M
  按、王注云、乾刚恶首、比吉恶后。五君元首之象、上六居五之后、比之不先、无首之象。即卦所谓后夫凶者也。本义谓阴柔居上、无以比下、为无首之象。盖以卦画之序言之、则上为后而初为先。以上下之体言之、则上为首而初为足。其才既不足以高人而为人之首、又不能自卑以后人而失其首。二意亦相贯也。乾以纯刚尽变为柔曰无首、比以阴居上亦曰无首。
  而吉凶各異者。乾之无首、刚而能柔、不为首者也、故吉。比之无首、阴柔不足为首者也、故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其德不足以为首、则其效不能以有终矣。全卦以一阳统众阴、有君临万邦之象。故五阴皆以比五为义、而不论爻位之相应。五为人所比。贵于显、显则正大光明。取内四阴之比、而舍上之后比、不以为嫌。余五爻皆比人者。恶其后、后则无始无终。故三以应上而伤。初以能比于先而吉。
  二以中正内比。四以得正外比。故皆有贞吉之占也。卦爻大意、取象于事君交友。而得此卦者、亦随事以为占、不必泥也。
  小畜小畜乾下巽上。巽一阴伏于二阳之下、故其德为巽为入、其象为木为风。畜、止之也。畜止刚键、莫如巽顺。乾在上之物、乃居巽下、为巽所畜、故为畜也。然以阴畜阳、能係而不能固。以柔顺柔其刚健、非能力止之也。所畜者小之义也。又卦唯六四一阴得位、上下五阳说之、皆为所畜。
  阴小阳大、以小畜大之义也。故为小畜。彖传不及二体、但言六四畜诸阳、盖举其重言之也。小畜次比。按、序卦、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相比附则为畜聚、又相亲比则志相畜、小畜所以次比也。全彖内健外巽、二五刚中、其志得行、有可亨之道。然其畜未极、则施亦未行。占者得此、能亨而未可大有所为。此全彖之大旨也。六爻上三爻巽为畜者也、下三爻受畜者也。初与四为正应、二近初而刚中、故初复自道、而二亦以牵复而吉也。三近四而非正应、故为反目。四以一阴畜众阳、在忧惧之中、故有孚而血去惕出也。五助四以畜乾、四得五为合志。五合志于四、为以邻也。
  至上则畜极而成。然以阴畜阳、圣人忧之、故危词示戒。此六爻之大略也。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卦以巽阴畜乾阳、爻以一阴畜五阳、皆以小畜大、畜而不固、小畜之义也。以卦德言之、内健外巽。有可为之才。以卦体言之、二五皆以阳刚居中。有得为之势。其道有可亨也。阴在天上、有云象。云虽密而阳多、足以制之。又坎为雨。三四五互为离、坎之反也、故为不雨象。互体得兌为西方、有西郊象。四为主。四互成兌在外卦。又为巽风。云气虽密、遇巽风。云自西而东、阴倡而阳不和、不能成雨。故有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之象。占者得此、其道可亨、而不能大有所为。或以臣畜君。则臣道虽盛、未能得君以施其泽。或以小人畜君子。则虽受其拘縻、而守道不为所困。
  或以应事。则大事未有所成、而为小事所阻。不必执一以论也。本义以为文王与纣之事、似亦不必拘。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柔得位、六居四也。上下应、五阳也。卦为一阴、则四为主。故独言其得位。四得位而不能大有所畜者、阴柔故也。此以卦体释卦名义也。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
  刚健果决、则能秉正嫉邪。巽顺舒徐、则非用壮用罔。五刚中正、二与合德。君子居中用事、正气得伸、志可行也、乃亨。乃者、亦难之之词。
  阳为阴畜、宜不亨矣。以健巽刚中志行、乃亨也。此以卦德卦体而言、见阳道犹可亨也。
  密云不雨、尚住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尚往、阳也。指二五两阳而言。阳升而阴不能固止之、阳以得行为亨也。施未行、阴也。指六四一阴而言。阴不能固诸阳、未能郁蒸成雨、所施未得行也。然曰未行、则非终不行。上九既雨既处、则畜极而雨、阴施亦行矣。盖上九论一爻之德、则有畜极而施之理。彖论全卦之体、则有密云不雨之象。夫子彖传于阳则曰志行、于阴则曰未行、则又扶阳仰阴之微旨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阴阳和、则畜极而为雨。阳气盛而畜之不固、则散而为风。雨则泽施。
  风则号令虽布、所施犹未行。此风行天上、所以为小畜也。本义谓风有气无质、能畜而不能久。盖对大畜言之。谓山体刚而风质柔、然不必泥。懿、美也。大畜多识前言往行、所畜者大。道德经论之事也。小畜未能厚积远施、所畜者小。但美其文德、如文章才艺之末而已。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下卦乾体纯阳、本在上之物、故自下升上。曰复自道、言由其故道也。
  本义谓初九居下得正、前远于阴。虽与四为正应、而能自守以正、不为所畜。故有进复自道之象。今时解皆从之、谓如君子不援小人以进也。然爻义虽取进复、全卦则取畜止。四以一阴畜众阳、初适与应、自有畜象。但九居初、自处以正、而所应又正。虽为所畜而其进以道、则不受其拘縻。
  所以为小畜也。此与本义不为所畜意稍異、然于卦义为顺。以人事言之、则如孔子之于季桓子。虽为所召而堕其都、亦复自道之义也。如此、则无咎而吉可必矣。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吉断以义、不待事后始知也。
  九二。牵复吉。
  王注程传皆以二五同志为牵复、本义以连初为牵复。今从本义。盖五与四邻、主畜者也、不得牵二。下卦三阳、同志上进者也。二渐近阴、似不能复矣。然以刚居中、故能与初九牵连而复。譬则君子同道彙征。亦吉道也。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初复自道、固不失已。二有刚中之德、亦可同道、不至自失也。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按、来注、乾错坤、有舆象。今按、坤为舆、取其能载。然乾亦可为舆、取其健行。如震为龙、乾亦为龙。不必从错卦取象也。辐、车、所以利轮之转也。辐无脱理、必轮破轂裂而后可脱。三与四本非正应也、志从上进而迫近于阴。见制于四、为阴所畜、不能自进。互四得兌为毁折、有舆脱辐之象。以阳遇阴、受其畜而不能平。乾为夫。巽长女为妻。有夫妻象。互四兌又为口舌。互四五得离为目。有夫妻不和、反转其目、不相对视之象。重刚非正、故不能如初之自道。不中、故不能如二之牵复。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夫不能正其室家、由自处不以道也。三刚而不中、四为卦主、自制于四。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外卦主为畜者、四又畜之主也。以一阴畜众阳、本有伤害忧惧。以其柔顺得正、虚中巽体、而五上二阳助之、有有孚之象。坎为血、又为加忧。
  四互三五为离。离、坎之反、有血去惕出之象。血去、身可无伤。惕出、心可无忧。得以无咎矣。占者必诚信感人、乃可远害。若不然、则凶咎也。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上合志、谓二阳与四同心畜乾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五上同为巽体、与四合志畜乾者也。而九五居中处尊、势能有为以兼乎上下。四中虚、五中实、皆言有孚。中虚者、信之本。中实者、信之质也。挛与牵、皆有相连之义。二连初以上进、有牵引之象。五合四上以畜乾、非挛固不可。然唯五居尊、能使之挛如也。上比上、下比四、有邻象。
  四阴虚乏而五阳实、又巽为利市三倍、有富象。推其富以助六四而畜之、是为以其邻之象。以阴畜阳、虽能有所畜、终非圣人之所与也。故初二皆有吉占、而四五则否。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言助四以畜乾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上九变巽为坎、为雨为月之象。畜极而成、阴阳和矣。不雨者既雨矣。
  尚往者既处矣。尚、尊之也。载、积而满载也。犹诗言厥声载路也。阴不盛不能畜阳。今既雨既处、由于尊尚阴德至于积满而然也。妇德如此、虽正亦厉。盖阴盛抗阳、如月之将望。君子不可以有行矣。妇虽贞亦厉、戒阴不得加阳。君子有征必凶、戒阳不可失道、以受制于阴也。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也有所疑也。
  由积载而雨处、则阴之积当防其渐矣。巽为畜者、必有孚而后可畜。
  而乾上进者、必有疑而后免凶。盖阴疑于阳必战、有凶象。有所疑而豫制之、或可免于凶也。阳为君子。上与三应。上畜已极、三进不已。至于反目、所谓征凶也。全卦为小畜、其象不雨、故阳道可亨。上爻变为需、则云上于天而雨。则向之尚往者、至此而征凶矣。易之大旨扶阳抑阴、而此卦最重此意。乾受畜者、以尚往而不受所畜为善。故初得正应。而二以刚中。皆得吉占。独三以不中而非正应、为反目。巽为畜者、以合志同力为善。然主畜者有防患之危、而仅免于咎。以邻者有挛如之固、而未得吉占。
  至于畜极而成、犹云虽正亦厉。虽戒君子之征、实畏阴德之盛也。占者得此、当各从其类以为占。大抵阳为君子为夫为大事为善、阴为臣为小人为妾妇为小事为恶。又论我之所处。主于畜人或受人所畜、随事以求其吉凶、不可执一以论也。又按、来注以五上二爻不宜作同力畜乾、宜作与阳同德。
  引阳尚往。盖谓阳为君子、阴为小人。五上不宜佐小人以防君子。又以彖有刚中志行为阳之亨、故以德积载为载三阳俱上也。不知阳虽可亨而卦本取于畜、原不必拘君子小人之解。即以君子小人论之。小人之畜君子、非尽害之也、正欲引用之耳。如季桓子之于孔子、蔡京之于杨龟山。乃可为小畜、盖牢笼羁縻之而已。君子虽为所引、不受其牢笼。故阳德犹可往、所以为小畜。彖就全卦言之、故以五为刚中志行。若单就五一爻而言、自宜主畜乾之说。盖五变则为大畜。君子不家食、引正小人引用君子之时也。
  若上变为需、则畜极而阴已盛矣。故戒君子之往、非能载三阳以上也。
  履履卦、下兌上乾。兌一阴见于二阳之上、其德为说、其象为泽。天在上而泽居下。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常也。礼之本也常、履之道也。
  又内和悦而外尊严、礼之象也、故为履。履卦次小畜。按序卦、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物既畜聚、则有大小之别、高下之等、美恶之差、而礼起、履所以次小畜也。人之所履、和悦卑逊。斯为有礼。全彖以和柔蹑刚强之后、处危而不见伤。九五阳刚居尊、所履中正。其道光明、有亨之象。在上阳刚中正、在下和柔卑顺、礼也。人之所履当如是也。此全彖之大旨也。又礼主谦柔。阳爻处阴位、谦也。故六爻以刚履柔者吉、以柔履刚者凶、以刚履刚者厉。初言往、上言旋、一进一反、有践履之义。初阳履刚、以在下而无咎。九二之幽人、九四之愬愬、上九之考祥、皆以刚履柔。能行而不轻于行、所以吉也。六三之跛履、以柔履刚。不能行而强于行、所以凶也。九五之夬履、能行而決于行、所以厉也。此六爻之大略也。
  履虎尾、不咥人、亨。
  程传以履为承藉之义。谓乾上而兌下、乾乘兌而兌承之也。本义以履为蹑后之义。谓乾前而兌后、刚在前而兌以柔和踵其后也。今按、虎尾字则蹑之意为是。乾刚强有虎象。兌以和蹑之、有履虎尾不见伤之象。人之入世、多近危机。不为所伤、乃见所履以柔应刚。谦以自处、其道自亨。
  惟礼可以免祸也。按、来注以兌错艮为虎象、遂以履作践履之履。不知震为龙、乾亦为龙、取其阳也。艮为虎、乾亦为虎、取其刚也。若必作践履、于彖传履刚句不通矣。
  彖曰。履、柔履刚也。
  以柔弱蹑刚强之后、此以二体释卦名义也。
  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此以卦德释彖辞也。以兌说应乎乾刚、则和而不激、顺而不拂、可以亨矣。
  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上文释彖已毕、此又专就九五一爻推广其义。二三四互为离、有光明象。以刚居尊位而得正、所履之无咎者也。德盛辉光、功业显著、岂不亨乎。此又发彖辞言外之意。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立卦之义取乎践履。人之所履礼而已矣。礼者、所以辨上下、定民志。
  古人位必称德、终身居之、得其分而志安焉。位或未称、则君进之。士修其学、学至而君求之、已无所慕也。农工商贾各勤其业、所享亦有定限、无所贪也。此上下之志定、而天下之治定也。后世位不称德、则上下不辨。
  不辨则公卿妄意尊荣、士庶侥倖求利。分不明则志不定、治所以难也。此君子观履之象而分别上下、使各当其分以定民志也。
  初九。素履往。无咎。
  初九以阳在下、居履之初。未为物迁、率其素履以往。所谓素位而行。
  可无咎也。六爻皆以阳居阴为善。初虽阳位而在下、在下能安其素、不变所守、虽未得吉、咎可无矣。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初无应故曰独。独行其志愿、不为纷华所夺。即所谓不愿乎其外也。
  民有志、必辨分而始定。士有愿、则能独行其素矣。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二变震为大涂、履道坦坦之象。刚中在下、无应于上、幽独守贞之象。
  人之所履、未有不合道而吉者。以刚居中、道也。刚而居柔、坦也。在下无应、幽也。坦则平易而无险阻、幽则恬静而不炫耀。又幽独之人、多贤者之过、坦坦则不索隐行怪以惊世骇俗、宜其贞吉矣。以阳居阴、不得言正。而曰贞吉者、戒辞。恐其幽静难久、刚化为柔、故戒以惟贞吉也。此卦二五皆刚中、二贞吉而五贞厉者。二以刚居柔、五以刚居刚也。以刚居柔、所履谦下、礼之本也。故六爻唯九二尽履之道。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二有中德、在幽而贞、外物不得而乱之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视不正曰眇。行不中曰跛。六三互二四为离有目象。互四五为巽有股象。兌为毁折、有眇跛之象。逼近于乾、有履虎尾之象。独与上应、履其尾而首应之、有咥人象。阳主宽和、阴主肃杀。六三以一阴成卦之主、欲统五阳、又以兌阴变为阳为纯乾、有武人为大君之象。六三不中不正、柔而志刚以履乾、必见伤害、故占为凶。又如刚武之人得志肆暴、必不能久也。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自以为能视、明实不足。自以为能履、行实不足。爻柔故不足、位刚故自以为能。不中不正、位之不当。以柔居三、其志务刚。皆凶道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愬愬、畏惧之意。九四亦以不中不正履九五之刚。然以刚居柔、故有履危知戒而终得吉之象。全卦以乾为虎、此爻又以五为虎。唯五以刚居刚也。卦彖爻之三言履虎尾、而吉凶不同者。全卦以和说履乾刚之后、故不咥人亨。三以柔居刚、故咥人而凶。四以刚居柔、故畏惧而吉也。二与四皆以刚居柔、而二有坦坦之安、四有之愬愬危者。二得中而四不得中也。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以刚居柔、谦志得行、所以终吉。志刚者不足与行、愬愬者其志得行、而人可审所履矣。时解以此爻作大臣畏慎、得君行志言。盖初曰独行、远君也。四曰志行、近君也。柔顺以事刚決之君、得行其志也。亦是、但不必拘。
  九五。夬履。贞厉。
  九五以阳刚中正履帝位、而下以兌说应之。凡事必行、无所疑碍、故有夬決其履之象。然在上者纯任其刚、在下者一主于悦。君骄臣谄之渐也、故虽贞亦厉。盖在下者不患其不忧、患其不能乐。故二之履坦曰贞吉、喜之也。在上者不患其不乐。患其不能忧。故五之夬履曰贞厉、戒之也。然彖辞刚中正光明、而爻辞则厉、何也。盖以全卦言。六爻未动、刚中正所以为善。此就九五一爻言之。且变乾为离、自恃其明、愈过于夬決。在本卦上決下说、变又上下成睽、此所以厉也。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以刚居五、正当尊位、伤于所恃故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履上与小畜上皆不取本爻义。小畜取畜之极、从六四一阴来、以阴盛为凶。履取履之终、合诸爻而观其始终、故以其旋为元吉。旋谓周旋无亏欠也。吉事有祥。祥非外来、视吾所履、则祥可考。若以此往、此旋皆无亏欠、则得大善之吉矣。又按、来注以视履为句、其旋为句。言周旋中规、折旋中矩、则履之尽善者、可以大吉也。意同本义、而解旋字更顺。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人心难于有终。元吉在上、是所履至终大善、故福庆亦大也。全卦以履为礼、又取践履为义。大抵危而能亨、乃见所履之善。刚而居柔、乃获所履之吉。观履之吉凶、而处世可悟矣。
  泰泰卦、乾下坤上。内阳外阴、天地氯交、万物生成。君子进用、世道方亨。故为泰。泰次于履。按、序卦、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盖履得其所、乃得安舒、履所以次之以泰也。泰以中为善。故二为辅泰之臣。
  五为保泰之君。皆得吉占。初为君子进用之始。四则过中欲否之时矣。三为消长之会、犹可有为。上则极盛而衰、不免于吝矣。自有天地人物以来、蒙以教之、需以养之、讼以平之、师以卫之、比以附之、畜以聚之、履以辨之、而后得泰。乃过中而否之几伏矣。甚矣、致泰之难、保泰之不易。
  虽曰天数、不可无人事也。
  泰。小往大来、吉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