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stringlengths
0
476
熊爸 27:17
前两天就是搞 GPT 的时候,然后我还听就是原来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就是说有人说我们要回归原始的学习方式,就是刚才小雷说的那种,就是学土制的。然后他说其实书本还有这种课堂,是我们最近两三百年才有的。嗯,因为原来没有纸,然后原来不是工业化,所以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教。所以就是你学会用阅读去学习,这个是我们也是几百年之内才有的,就是原来一直其实没有那么多人会读的懂书嘛。嗯,因为大家都不识字,也没有那个必要,因为那会儿也没有那么多书,嗯,所以大家就说 GPT 其实是让我们又回到了原始的学习方式,就是就这种讨论式的。这有。
小蕾 28:04
可能啊,这确实有个。
熊爸 28:06
然后你就想,其实如果是你要这样想的话,其实我们现在就是上学,然后用课本,然后即使是用普通的书就不算 iPad 什么的啊。嗯,然后他其实也是很满很反人性的一种教学方式,然后你看孩子做得非常好的一件事,就是因为我们都在双语环境,这是一个事实情况,就是孩子学第二语言是非常快的,而且就是学完以后,当然词汇量还是有会有区别,但是就可以。
小蕾 28:38
达到学第三语言非常快。我觉得他们学第三语言有相当快。
熊爸 28:43
然后就是实际上我觉得之所以他们学的好,是因为就是在学语言这件事儿上,我们家长没有能力去干扰他们。
阿蒙 28:53
就是说得好。
熊爸 28:55
对,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按照他们自己最适合他们的方式把这个这件事干好,因为你是知道,大家是知道的,就是如果职称正常,你 0 岁在这里出生,然后到 18 岁的时候肯定是,就是就跟咱们说普通话一样,就是标准的,嗯,对吧?你是听不出来任何口音的,因为你是个当地人,就是这个跟家庭环境什么的关系也不是很大,所以其实学语言这件事就是非常不反人性的,孩子们就是把它做得非常好的。然后这个就让我想起了就是在 YouTube 上看了一个视频,就是一个日本老师教就夸张的视频,就是,嗯,他用一个日本老师教一些欧英国人说英语,然后那个日本老师就是口音非常重的日式英语,然后那些这些孩子就是那些外国不是小孩子就是高中生,本来是说得非常地道的英语,哈哈哈,结果跟非得跟着那老师说,结果就说成那种日式的英语。然后我就当时笑的同时,我就特别的那个记得特别清楚。然后我说我们平时教孩子做很多事情,我们其实就。
小蕾 30:07
这样。
熊爸 30:08
但是其实我感觉都是在做类似的事情,包括可能你觉得你教孩子的非常对的东西有可能都是这样,就是孩子。
阿蒙 30:19
是的,我现在是发现我现可能也是因为孩子大了,小时候我确实我有时候忍不住好为人师,叫他你应该怎么样?但是我现在又慢慢地就是发现很多就是孩子,他,其实他就是我回想我在我孩子这个年龄,我是很多东西比不上他的,然后我就我又在想,就是,嗯,唉。哦,我前忘了前一段时间听的。在哪听的一段话,我觉得好受启发。他说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就是说如果你不是像那个乔布斯,然后马斯克不是成功到那个份上,这种长辈的话,就是他的人生经验,就是说你大可不必去听。因为就是大家都是普通人,你的你也就这水平,你能把你孩子教成怎么样,是。
熊爸 31:26
吧?所以这书的名字就是园丁与木匠,所以就是说园丁就是不能像木匠那样去牙,可牙的去要求,是吧?也是这意思吧。
阿蒙 31:38
我觉得就是其实大家都是生而平等的人,然后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然后你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你觉得孩子可能他,你觉得他做得不好,他其实他你觉得他做得不对,其实没有对与不对,他只是跟你不同。然后大家都有各的普通的,就是就大家都是普通人,他只不过跟你是不一样的方式,普通。就另外一种,我觉得人人都有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普通人的权利。
熊爸 32:12
那能不能理解成就是其实我们是要帮助孩子去找到他们,就因为每个孩子我觉得都不一样了,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就是帮助他们,我们只不过是帮助他们去找到那个,就是他们能做得非常好的那些事情。然后对,就像但是这个过程要像他们学这个外语的这个过程一样,就是在比如说我的意思是说,嗯,在像我们这种在国外有真实外语环境,这种就是,嗯,其实你看孩子学语言的过程,他们一开始就是会拿非常少的东西,而不会像我们大人一样背好多词。然后他们会在没有建立自信的之前绝对不会开口说话,这个也没人要求他们。
熊爸 32:57
然后他们会跟伙伴学好多,他们会在就是动打闹,就是场景下面学好多,这跟我们就是大人学外语的过程其实完全不一样,当然其实本身大脑还有一些区别,一会我们也可以聊一下,就是这个孩子们在这个不同阶段,其实他的大脑有的时候是就是非常不一样的。嗯,那像这个书里提到的,就是有一个阶段是非常混乱的,但是确实也有非常安静适合学东西的时候,像青春期可能就是比较混乱,这种我就大概知道一下,就是讲对,讲科学,然后其实对家长来说还是挺好的,就是你,你总是想跟青春期荷尔盟作对,我觉得是不太可能了。就是我觉得就是如果要是到那个份儿上,非得跟荷儿蒙作对的话,我觉得这个教育肯定是会阻力非常大的。
小蕾 33:53
其实你刚才问你说的这个园丁与木匠,你们俩怎么理解这个园丁?怎么理解群?怎么理解这个木匠?
熊爸 34:01
我觉得园丁其实就是一个看园子的,它没有水,你要给它开水。
小蕾 34:06
然后他没有那木匠,木匠就是把它给精雕细灼,成你想要的样子。
熊爸 34:11
木匠就是像你,像,就是妈妈式的管理吗?就是比如说早上 8 点干啥? 9 点干啥? 10 点干啥,直接一点都不现实。就妈妈式的时间管理吗?然后项目管理。
小蕾 34:22
园林也是要浇水的,好不好?
熊爸 34:24
就是我觉得首先别片面的理解,就是很多很多人我觉得看完一些育儿的书就是孩子就应该怎么样,就是充分的,嗯,给孩子自由啊。其实我觉得在不同的年龄段,嗯,孩子还是需要营养的,你比如说至少保证他的睡觉时间,至少保证他的吃饭,就是如果他的这些基本的一些因素出了问题,就是比如你做一个园丁,那也得浇水啊,对吧?那水肯定是要给的,我觉得,但是你可能确实不要做那些,就是拔苗助长,我觉得有点,其实大家可能都觉得自己没在拔苗助长,但是就是你可能觉得做一些应当做的一些剪枝或者一些梳理,没准不太对吧?我觉得园丁可能也不是特别合适的比喻,或者是守林人或者守望者,我觉得那个麦田守望者那个书的名字挺好,就是我们在那个麦田的边上看着,他们就不要去到危险的地方就好。
小蕾 35:26
了。那你说的这个感觉这是一个佛系,其实按理的说法,那你需要一个佛系手册。倒,我倒是不同意,你记不记得那个其实我它里面有一个让我比较有感触的这个实验,其实我一开始读他的书,我就觉得因为他书中也提他说你去给这个花除逆虫,最后那个这个花还是只要买逆虫,就感觉这个书读到前半截,我想那我就应该佛系了,这是一个佛系手册,对吧?嗯,但后来就你就往后面看他的实验,我给你读一下那个实验,他说那个园林实验室在一项研究中, 333 个实验人员试图教这个学龄前孩子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几何概念形状,因为形状大家知道在数学里是非常抽象的一样东西,对吧?嗯,学龄前的孩子还不知道任何几何学上重要的关于形状的基本原理。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三角形是有三个边的,无论它是长的短的,还是有内角,是闰对角、闰锐角还是钝角。然后实验人员给 4 岁的孩子们一组卡片,卡片上有不同的形状,都是比较典型的形状,比如等边三角形或者正方形,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形状,比如说平行四边形。第一组孩子拿着卡片玩就行了,这就是典型的麦田守望者,对吧啊?就是让他就是茄子地里长茄子,辣椒地里长辣椒,这是,嗯,佛性的。
小蕾 36:48
然后第二组孩子实验人员也加了进来,他们像侦探一样解释说,我们要去发现这些形状的秘密,然后他们指向一组几何学上定义的三角形或者五边形,要求孩子们找出这些形状的共同的特性。当孩子们回答的时候,大人们详细的阐述了他们说了什么,同时又问了孩子们很多很多问题。嗯,这些都是属于游戏的一部分,以游戏的方式来完成的。对于奥吉来说,我也用同样的方式向他描述了老虎和仙女的概念。奥吉是他的,那个就是孙子辈的,否则他自己可能不会想到泰坦尼亚和艾利尔这两个名字。
小蕾 37:28
对于第三组孩子,实验人员则表现的像老师那样,就咱们现在的这个教育体系下,他们跟孩子说的和第二子中的这个实验人员说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并没有鼓励孩子们要自己去发现这些规则,去找到这些秘密,而是简单的直接告诉了他们这些秘密是什么。一个星期之后,实验人员给了孩子们一组新的形状,其中包括符合某些规则的真形状,还有一些不符合规则的假形状,他们要求孩子从中挑出真形状。结果第二组引导游戏下出来的孩子要比其他两组的孩子做的都更好,他们都非常深刻的了解了这个形状的本质,而且更全面的了解了这个几何中的原则。所以当我读到这个实验的时候,我发现,唉,这不是一个佛系手册。
阿蒙 38:26
其实。
小蕾 38:27
他说的园丁也不是说撒了种子浇浇水就好,对吧?你。
熊爸 38:32
知道搞成剪刀手爱德华那样吗?
阿蒙 38:35
还是我觉得那就是。
小蕾 38:37
木匠,爱德华就是个木匠。
阿蒙 38:39
不是,我觉得他的这个园丁他是可能就是,那怎么说呢?他出发点还是对孩子的爱?然后是因为一个树长成什么样?你是帮助他成长,你哪怕你为他修枝检液,然后你帮他培土,这些是让他就是往更正向的这样成长。而这些是怎么说呢?是建立在爱与尊重,然后是遵循他的这个教,就是人的大脑或者情感各种发展的规律,在这个前提下做的一些事情。而所谓的木匠说的是对的,对,而木匠可能就是说,就是我觉得可能是第三,就是刚才的第三类,那就是一个完全的就是木匠的,就是说我告诉你规则,我把你先,我把你雕琢成这个样子。
熊爸 39:41
这可以拿我做个比喻,那个比如说其实原因就是说我看见这个这个树我觉得好高大、好漂亮,或者是这个花怎么样?然后如果要是木匠的话,那要看见这个树,诶?这个树可以做个什么样的家具?就好像我说这孩子小时候可以练练琴,好苗子。
阿蒙 40:00
是吧?我觉得怎么说呢?嗯,其实我还是建议你们有时候有机会还是去参与一下瑞典的教育系统,就是它其实是一些成人教育或者什么呀?就是其实我感觉就说我自己去学驾职驾校的这个过程,我就感觉其实他讲述的这个过程他其实就很像着。就是刚才那个实验中就是说他的,我觉得这本书他可能是已经很早就出现了,所以现在的现代的,至少我感觉是瑞典的他的一个教育体系,它其实它已经非常符合你人类,就是我感觉是很符合我人学东西的,他的一个怎么说?天性很往这一边,就比如打个比方说,如果我有一个,也就刚开始,我刚开始上车的时候就是特别紧张,然后我顾不了很多事情,然后比如说我不知道这个我的方向盘转多少度,然后我的车就是说开在路上,就是说我要比如说变个道或者什么我方向盘打多少?我老是打多了或者打少了会有这么一个问题。
阿蒙 41:33
然后我老公的她说你就是说你对这个方向盘不熟悉,你就应该坐在那里去打,就转多少度这个路,你要打多少度那个路,这种情况你要打多少度?你要把这个技手打会,然后你上路。那其实呢?我,但是教练坐在我旁边,他完全不是这样,他说你的问题在于你不知道打多少的问题在于你看得太近了。你看远,你要知道你的车往哪走,你自然就会了。然后,但是我也不知道多远看多远,是远,然后我们出发的时候,这个教练就会在旁边说,你现在看远处的那个房子,那个灰色屋顶的房子,然后过一会他说你看那个屋路牌,就是说他会告诉你你应该去怎么做,这个时候就是说首先他知道我为什么会打不开?就是就是说我的问题出在哪?我并不是出在我不知道方向盘打多少的问题,这个只是表象,那其实是我对这个车的,它的,他的那个行动,他的怎么说?他的控制什么的,就是说给我的感觉就是学习的这个过程,我感觉这个是教练给我的引导,他是他首先他发现你的问题了以后,他会去研究你的问题在哪,然后去怎么去纠正他,然后他会提出非常有效的这个解决的方案。
小蕾 43:12
你说的是非常典型的学徒式教育,因为你开车这个例子是非常典型的学徒式教育。但是你想想我们去做的一些我们接受的一些training,我在英国上学,嗯,包括我在他教育体系我觉得也不差的,因为他学那个物理学,这个线性就是学维基芬,它是非常有实际性的。但是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觉得它是有悖于我们这个学徒,是学徒式学习的,它还是一种教育性学习,就它还是一种教育性学习。那你回到教育性学习,它其实不可避免它会有这个木匠精神,比如说这个公式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