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id
int64
7.62k
8.35M
html
stringlengths
0
402k
markdown
stringlengths
0
43.7k
coordinate
dict
length
int64
146
152k
touched
stringlengths
20
20
lastrevid
int64
19.5M
77.1M
original_title
stringlengths
1
38
6,271,540
<p>《<b>驕陽逼近</b>》(菲律賓語:<i>Mula sa Kung Ano ang Noon</i>),2014年拉夫·達茲執導菲律賓劇情片。影片圍繞20世紀70年代馬科斯獨裁統治下菲律賓的一個偏遠小鎮展開。本片先行於2014年7月3日在菲律賓全球首映。後入選第67屆盧卡諾影展國際競賽單元,最終獲得最高榮譽金豹獎。</p><p>本片在第39屆多倫多國際影展於北美首映,2014年9月21日在菲律賓免費放映,同年在美國電影學會電影節於美國首映。 </p> <h2><span id=".E5.89.A7.E6.83.85"></span><span id="剧情">劇情</span></h2> <p>1972年,菲律賓的一個偏遠的貧民區發生了一件神秘的事情。森林裡傳來嚎叫聲,牛被砍死,一名男子在十字路口流血而死,房屋被燒毀。費迪南德·馬科斯宣布了第1081號公告,整個國家進入戒嚴狀態。 </p><p>當菲律賓武裝部隊決定在貧民區紮營之時,一切都變得一團糟。抑或以前就已經是這樣的了? </p> <h2><span id=".E6.BC.94.E5.91.98.E8.A1.A8"></span><span id="演员表">演員表</span></h2> <ul><li>佩里·迪宗 飾 西托</li> <li>羅德·卡馬尼亞格 飾 托尼</li> <li>黑澤爾·奧朗西奧 飾 伊唐</li> <li>卡列尼娜·哈尼爾 飾 霍塞莉娜</li> <li>雷南德·阿夫塞德 飾 哈科布</li> <li>邁爾斯·卡納波 飾 赫丁</li></ul><h2><span id=".E5.8F.8D.E5.93.8D"></span><span id="反响">反響</span></h2> <p>電影在評論匯總網站爛番茄上根據9篇評影評,新鮮度89%,平均得分7/10。在Metacritic上根據5位影評人而獲得88分(滿分100),代表「普遍好評」。 </p> <h2><span id=".E8.8E.B7.E5.A5.96.E5.92.8C.E6.8F.90.E5.90.8D"></span><span id="获奖和提名">獲獎和提名</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驕陽逼近》的資料<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AllMovie上《驕陽逼近 》的資料<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爛番茄上《驕陽逼近》的資料<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2 Cached time: 20230504235540 Cache expiry: 3600 Reduced expiry: tru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19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8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50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139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42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85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05365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62.087 1 -total 54.23% 142.126 1 Template:电影信息框 52.96% 138.805 1 Template:Infobox 21.39% 56.070 1 Template:Reflist 18.93% 49.615 3 Template:Cite_web 11.73% 30.743 1 Template:Imdb_title 8.77% 22.981 1 Template:Film_date 4.86% 12.731 2 Template:Main_other 4.10% 10.736 3 Template:IfPNS 3.76% 9.865 2 Template:Greater_color_contrast_ratio -->
《**驕陽逼近**》(菲律賓語:_Mula sa Kung Ano ang Noon_),2014 年拉夫・達茲執導菲律賓劇情片。影片圍繞 20 世紀 70 年代馬科斯獨裁統治下菲律賓的一個偏遠小鎮展開。本片先行於 2014 年 7 月 3 日在菲律賓全球首映。後入選第 67 屆盧卡諾影展國際競賽單元,最終獲得最高榮譽金豹獎。 本片在第 39 屆多倫多國際影展於北美首映,2014 年 9 月 21 日在菲律賓免費放映,同年在美國電影學會電影節於美國首映。 ## 劇情 1972 年,菲律賓的一個偏遠的貧民區發生了一件神秘的事情。森林裡傳來嚎叫聲,牛被砍死,一名男子在十字路口流血而死,房屋被燒毀。費迪南德・馬科斯宣布了第 1081 號公告,整個國家進入戒嚴狀態。 當菲律賓武裝部隊決定在貧民區紮營之時,一切都變得一團糟。抑或以前就已經是這樣的了? ## 演員表 * 佩里・迪宗 飾 西托 * 羅德・卡馬尼亞格 飾 托尼 * 黑澤爾・奧朗西奧 飾 伊唐 * 卡列尼娜・哈尼爾 飾 霍塞莉娜 * 雷南德・阿夫塞德 飾 哈科布 * 邁爾斯・卡納波 飾 赫丁 ## 反響 電影在評論匯總網站爛番茄上根據 9 篇評影評,新鮮度 89%,平均得分 7/10。在 Metacritic 上根據 5 位影評人而獲得 88 分(滿分 100),代表「普遍好評」。 ## 獲獎和提名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驕陽逼近》的資料(英文) * AllMovie 上《驕陽逼近 》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驕陽逼近》的資料(英文)
null
4,379
2023-04-16T12:31:21Z
75,374,164
今来古往
320,740
<p><b>蘭青鐵路</b>是連接中國西北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和青海省西寧市的一條鐵路。蘭青鐵路東起蘭州的河口南站,向西橫跨黃河,沿湟水河向西,跨越大通河到西寧市,全長187.4公里,於1959年10月1日開通,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開通前是青海與內地唯一的鐵路連接。由於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地質條件不穩定,目前亦作為快速進出新疆的備用線路使用。 </p> <h2><span id=".E6.A6.82.E5.86.B5"></span><span id="概况">概況</span></h2> <p>2006年4月24日,蘭青鐵路第二線及電氣化開工,概算總額28.05億元,其中電氣化改造1.38億元,總工期30個月。2008年6月30日,西寧站至海石灣站複線完成,9月14日海石灣至水車灣區複線開通,與蘭州鐵路局接軌。2007年3月18日電氣化工程開始,2009年4月1日全線電氣化。 </p><p>電氣化改造完成之後蘭青鐵路東起改為甘肅省河口南站,西至青海省西寧站,全程縮短至174公里。列車牽引定數為4000噸,設計時速160公里/小時,年輸送能力8000萬噸以上。 </p><p>2018年12月25日起,因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蘭州西至西寧段因張家莊隧道整治停運,該路段所有高鐵動車組、普速列車均改線至經由蘭青鐵路運行,蘭青鐵路承擔起進出疆快速通道的重要任務。期間2020年10月11日至2021年6月1日,該路段短暫恢復通車,所有高鐵動車組改回原路徑運行,但隨即又發生沉降報警。目前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正在進行蘭新高鐵提質達速工程項目張家莊隧道繞避改線工程,期望徹底解決該問題。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蘭青鐵路**是連接中國西北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和青海省西寧市的一條鐵路。蘭青鐵路東起蘭州的河口南站,向西橫跨黃河,沿湟水河向西,跨越大通河到西寧市,全長 187.4 公里,於 1959 年 10 月 1 日開通,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開通前是青海與內地唯一的鐵路連接。由於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地質條件不穩定,目前亦作為快速進出新疆的備用線路使用。 ## 概況 2006 年 4 月 24 日,蘭青鐵路第二線及電氣化開工,概算總額 28.05 億元,其中電氣化改造 1.38 億元,總工期 30 個月。2008 年 6 月 30 日,西寧站至海石灣站複線完成,9 月 14 日海石灣至水車灣區複線開通,與蘭州鐵路局接軌。2007 年 3 月 18 日電氣化工程開始,2009 年 4 月 1 日全線電氣化。 電氣化改造完成之後蘭青鐵路東起改為甘肅省河口南站,西至青海省西寧站,全程縮短至 174 公里。列車牽引定數為 4000 噸,設計時速 160 公里 / 小時,年輸送能力 8000 萬噸以上。 2018 年 12 月 25 日起,因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蘭州西至西寧段因張家莊隧道整治停運,該路段所有高鐵動車組、普速列車均改線至經由蘭青鐵路運行,蘭青鐵路承擔起進出疆快速通道的重要任務。期間 2020 年 10 月 11 日至 2021 年 6 月 1 日,該路段短暫恢復通車,所有高鐵動車組改回原路徑運行,但隨即又發生沉降報警。目前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正在進行蘭新高鐵提質達速工程項目張家莊隧道繞避改線工程,期望徹底解決該問題。 ## 參考資料
null
3,308
2023-05-04T05:40:45Z
75,911,148
兰青线
372,250
<p><b>CU</b>或<b>Cu</b>可以指: </p> <ul><li>特寫(<b>C</b>lose-<b>u</b>p),一種影片或相片的拍攝手法</li> <li>CU,古巴的ISO 3166代碼 <ul><li>.cu,古巴國家及地區頂級域的域名</li></ul></li> <li>cu,古教會斯拉夫語的ISO 639-1代碼</li> <li>CU,「See you」的電子郵件速記</li> <li>肘(Cubit),一個古老的長度單位</li></ul><h2><span id=".E5.95.86.E6.A5.AD.E5.92.8C.E7.B5.84.E7.B9.94"></span><span id="商業和組織">商業和組織</span></h2> <ul><li>CU (超商),韓國連鎖便利商店</li> <li>關稅同盟(<b>C</b>ustoms <b>u</b>nion),一種政府間貿易集團的類型</li> <li>基督教聯盟(<b>C</b>hristen<b>U</b>nie),一個荷蘭政黨</li> <li>消費者聯盟(<b>C</b>onsumers <b>U</b>nion),一個美國非營利組織</li> <li>儲蓄互助社(<b>C</b>redit <b>u</b>nion),一個成員擁有的金融合作組織</li> <li>CU,古巴航空的IATA代碼</li></ul><h2><span id=".E7.A7.91.E6.8A.80"></span><span id="科技">科技</span></h2> <ul><li>Cu,銅的化學符號</li> <li>.cu,CUDA對象的文件名擴展</li></ul><h2><span id=".E6.95.99.E8.82.B2"></span><span id="教育">教育</span></h2> <h3><span id=".E9.9D.9E.E6.B4.B2"></span><span id="非洲">非洲</span></h3> <ul><li>開羅大學(<b>C</b>airo <b>U</b>niversity),位於埃及吉薩省</li></ul><h3><span id=".E4.BA.9E.E6.B4.B2"></span><span id="亞洲">亞洲</span></h3> <ul><li>長安大學(<b>C</b>hang'an <b>U</b>niversity),位於中國陝西省</li> <li>重慶大學(<b>C</b>hongqing <b>U</b>niversity),位於中國重慶市</li> <li>朱拉隆功大學(<b>C</b>hulalongkorn <b>U</b>niversity),位於泰國曼谷</li> <li>加爾各答大學(<b>C</b>alcutta <b>U</b>niversity),位於印度西孟加拉</li></ul><h3><span id=".E5.A4.A7.E6.B4.8B.E6.B4.B2"></span><span id="大洋洲">大洋洲</span></h3> <ul><li>科廷大學(<b>C</b>urtin <b>U</b>niversity),位於澳大利亞珀斯</li></ul><h3><span id=".E6.AD.90.E6.B4.B2"></span><span id="歐洲">歐洲</span></h3> <ul><li>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位於英國劍橋郡</li> <li>卡迪夫大學(<b>C</b>ardiff <b>U</b>niversity),位於英國卡迪夫郡</li> <li>艾希施泰滕-英戈爾施塔特天主教大學(<b>C</b>atholic <b>U</b>niversity of Eichstätt-Ingolstadt),位於德國巴伐利亞</li> <li>查理大學(<b>C</b>harles <b>U</b>niversity),位於捷克布拉格</li> <li>克蘭菲爾德大學(<b>C</b>ranfield <b>U</b>niversity),位於英國貝德福郡</li> <li>考文垂大學(<b>C</b>oventry <b>U</b>niversity),位於英國西密德蘭郡</li></ul><h3><span id=".E5.8C.97.E7.BE.8E.E6.B4.B2"></span><span id="北美洲">北美洲</span></h3> <ul><li>卡爾頓大學(<b>C</b>arleton <b>U</b>niversity),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li> <li>查普曼大學(<b>C</b>hapman <b>U</b>niversity),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li> <li>大學城(<b>C</b>iudad <b>U</b>niversitaria),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主校區</li> <li>克拉克森大學(<b>C</b>larkson <b>U</b>niversity),位於美國紐約州</li> <li>克萊門森大學(<b>C</b>lemson <b>U</b>niversity),位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li> <li>柯蓋德大學(<b>C</b>olgate <b>U</b>niversity),位於美國紐約州</li> <li>哥倫比亞大學(<b>C</b>olumbia <b>U</b>niversity),位於美國紐約州</li> <li>協和大學(<b>C</b>oncordia <b>U</b>niversity),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li> <li>柯柏聯盟學院(<b>C</b>ooper <b>U</b>nion),位於美國紐約州</li> <li>康乃爾大學(<b>C</b>ornell <b>U</b>niversity),位於美國紐約州</li> <li>克瑞頓大學(<b>C</b>reighton <b>U</b>niversity),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li> <li>科羅拉多大學系統(University of Colorado),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 <ul><li>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li></ul></li></ul>
**CU** 或 **Cu** 可以指: * 特寫(**C**lose-**u**p),一種影片或相片的拍攝手法 * CU,古巴的 ISO 3166 代碼 * .cu,古巴國家及地區頂級域的域名 * cu,古教會斯拉夫語的 ISO 639-1 代碼 * CU,「See you」的電子郵件速記 * 肘(Cubit),一個古老的長度單位 ## 商業和組織 * CU (超商),韓國連鎖便利商店 * 關稅同盟(**C**ustoms **u**nion),一種政府間貿易集團的類型 * 基督教聯盟(**C**hristen**U**nie),一個荷蘭政黨 * 消費者聯盟(**C**onsumers **U**nion),一個美國非營利組織 * 儲蓄互助社(**C**redit **u**nion),一個成員擁有的金融合作組織 * CU,古巴航空的 IATA 代碼 ## 科技 * Cu,銅的化學符號 * .cu,CUDA 對象的文件名擴展 ## 教育 ### 非洲 * 開羅大學(**C**airo **U**niversity),位於埃及吉薩省 ### 亞洲 * 長安大學(**C**hang'an **U**niversity),位於中國陝西省 * 重慶大學(**C**hongqing **U**niversity),位於中國重慶市 * 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位於泰國曼谷 * 加爾各答大學(**C**alcutta **U**niversity),位於印度西孟加拉 ### 大洋洲 * 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位於澳大利亞珀斯 ### 歐洲 *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位於英國劍橋郡 * 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位於英國卡迪夫郡 * 艾希施泰滕 - 英戈爾施塔特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Eichstätt-Ingolstadt),位於德國巴伐利亞 * 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位於捷克布拉格 * 克蘭菲爾德大學(**C**ranfield **U**niversity),位於英國貝德福郡 * 考文垂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位於英國西密德蘭郡 ### 北美洲 * 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 * 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 大學城(**C**iudad **U**niversitaria),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主校區 * 克拉克森大學(**C**larkson **U**niversity),位於美國紐約州 * 克萊門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位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 * 柯蓋德大學(**C**olgate **U**niversity),位於美國紐約州 *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位於美國紐約州 * 協和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 * 柯柏聯盟學院(**C**ooper **U**nion),位於美國紐約州 *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位於美國紐約州 * 克瑞頓大學(**C**reighton **U**niversity),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 * 科羅拉多大學系統(University of Colorado),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 * 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null
3,405
2023-03-11T13:16:05Z
76,310,714
Cu
7,336,860
<p><b>連環型校舍</b>(英語:<span lang="en">Inter-locking Type Secondary School</span>),與標準小學校舍同樣為香港的第二代標準校舍設計之一,主要興建於新市鎮,以應付實施「九年免費教育」政策所產生的額外中學學額需求,並配合新市鎮發展。此等校舍為絕大多數1980年代創校的中學,以及極少數小學採用,於1977年至1993年間落成。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5.87.BA.E7.8F.BE"></span><span id="出現">出現</span></h3> <p>自1973年文憑教師薪酬運動以後,香港增加官立、津貼中學學額的呼聲日增。因此,香港政府決定在1978年起推行「九年免費教育」,大幅增加免費初中學額。此外,適逢衛星城市及第二代新市鎮(即沙田、屯門及大埔)發展,全港對中學學額的需求日漸增加。因此,工務司署於1976年發表第一款專為中學而設的標準校舍設計,並稱之為「連環型校舍」。 </p><p>全港第一座連環型校舍為下葵涌官立工業中學,於1976年5月尾招標興建,翌年竣工啟用;至於第一組全連環型校舍則為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及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於同年9月初招標興建。 </p> <h3><span id=".E6.94.B9.E9.80.B2"></span><span id="改進">改進</span></h3> <p>雖然連環型校舍的布局在16年內沒有大變化,但其細部設計經歷了兩次重大的改進。 </p><p>就課室對流窗設計而言,雖然經改良的設計(即窗戶的高度增加,而每扇對流窗相由扁身的長方形改為方形)早於1979年在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的校舍試用,但採用此等設計的校舍,一直要到1982年才開始批量建成。當中,首批過渡性質的同類校舍(方形窗戶但不設入牆通風櫃),為保良局姚連生中學、保良局李城璧中學及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 </p><p>而在1983年起,連環型校舍設計再經歷另一次變化:除了將上述的改良對流窗,列為唯一標準設計外,亦首次在化學及綜合科學實驗室預留安裝入牆通風櫃的位置,迦密愛禮信中學為第一個試點。工務局後來規定1983年9月起新入則的新校舍,均須採用改良版設計,不過長康邨、新翠邨及另一座位於大埔的校舍卻是例外(一說是地基工程提前進行,而採用過渡性設計)。首批全數採用此等改良設計的半連環及全連環型校舍共有5座,分別為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聖公會李炳中學、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西翼)、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東翼),以及宣道會鄭榮之中學(南翼)與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北翼),均於1984至1985年間落成。 </p><p>隨著新界的發展,教育署於1985年推行「市區遷校計劃」,將市區絕大部分不合規格的中學遷入新界的新建標準校舍。因此,大部分於1987年後落成的同類校舍,均用作安置此等中學。然而,個別校舍或未能如期移交,出現一校兩址的情況(新開辦班級於新址上課,惟大部分班級仍於舊校上課),甚至需承租同區的同類校舍甚至小學校舍上課。在屯門,由於學額需求暴增導致學額過剩,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曾於1985至1991年度臨時兼辦小一至小六,兆禧苑及田景邨的校舍被逼改裝為小學,成為猛獁校。 </p> <h3><span id=".E6.B7.98.E6.B1.B0"></span><span id="淘汰">淘汰</span></h3> <p>由於連環型校舍僅適用於開辦中學,難以因應人口結構改變而更改用途,故校舍錯配的情況嚴重,特別於屯門區。此外,連環型校舍佔地較大,難以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因此,建築署在1983年著手設計新款校舍作取代,至1988年發表了靈活式校舍設計,而連環型校舍設計隨即被淘汰。全港最後一座全連環型校舍,為位於天耀邨二期的天水圍官立中學(東翼)與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西翼),1993年才落成,亦是唯一一組連同和諧式大廈一同興建的同類校舍;至於最後一座半連環型校舍,則為青年會書院,於1990年落成。 </p> <h3><span id=".E9.99.8D.E7.B4.9A.E5.88.86.E9.85.8D"></span><span id="降級分配">降級分配</span></h3> <p>於1990-2000年代期間,全港有不少半日制小學需要轉為全日制,並分拆為兩間學校。然而,由於建校速度無法趕上,導致新全日制小學校舍供應僧多粥少,因此政府於1996年10月提出,將一些空置中學校舍(包括在設備水準上已屬落後的連環型校舍)分配予小學作轉全日制之用。自此,若有任何連環型校舍停用,原則上均不再用作中學永久校舍,而且一般均會列入小學校舍分配工作(若有需要,或會先改作臨時校舍)。當中,柏立基教育學院分校於1997年遷出後,校舍改作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為首例。而在2010年代,由於部分同類校舍上營辦的中學遷校,或因收生不足而「殺校」,加上小學已經全面轉為全日制,更多同類校舍亦開始供現有空間不足的小學遷校。 </p> <h3><span id=".E5.B0.8D.E5.BE.80.E5.BE.8C.E6.A0.A1.E8.88.8D.E8.A8.AD.E8.A8.88.E7.9A.84.E5.BD.B1.E9.9F.BF"></span><span id="對往後校舍設計的影響">對往後校舍設計的影響</span></h3> <p>雖然連環型校舍設計是1970年代尾的產物,但對於其後靈活式校舍、以至千禧及後千禧校舍的設計,有著極為深遠的正面影響。在布局方面,連環型校舍首次將一間學校不同用途的空間,分拆為三個部份,使教學空間可以擴大;此外,其走廊設計改為開放式,有利採光。在往後的校舍設計當中,以上優點得以繼承。 </p> <h2><span id=".E6.A0.A1.E8.88.8D.E5.BB.BA.E8.A8.AD.E6.A8.99.E6.BA.96"></span><span id="校舍建設標準">校舍建設標準</span></h2> <p>所有連環型校舍原裝均設24間課室,僅設於校舍課室大樓的1-4樓;而特別室翼則樓高6層(地下、1-5樓),並設有12個特別室(部份可改作常規課室),當中需要使用通風櫥的實驗室(化學、綜合科學)設於5樓,方便將排氣喉管接駁至天台。另外,所有校舍的原裝窗戶均以6扇為一組(除全連環型校舍地下金工室為4扇),當中左右2扇為固定窗(而台山商會中學及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為特例,其特別室翼面向禮堂一方的窗戶試驗性一概採用4扇設計)。 </p><p>另外,連環型校舍可以再按禮堂大樓設計細分為兩種:全連環型及半連環型。全連環型校舍,其禮堂大樓樓高6層,由兩間學校各自使用一半空間(當中,兩校的禮堂分別設於1樓及4樓,除後梯外只能由本身所在的學校校舍進入;而地下有蓋操場則分為一半),以更有效善用土地資源;至於半連環型校舍的禮堂大樓高度為4層,而地下操場由同一學校全權使用。 </p><p>而在面積方面,全連環型校舍,半座(即一間學校)面積大約為5,800平方米;至於一座半連環型校舍大約為6,100平方米。 </p> <h2><span id=".E6.8E.A1.E7.94.A8.E5.90.8C.E9.A1.9E.E6.A0.A1.E8.88.8D.E7.9A.84.E5.AD.B8.E6.A0.A1.E5.8F.8A.E6.89.80.E5.B1.AC.E5.B1.8B.E9.82.A8.2F.E5.B1.8B.E8.8B.91"></span><span id="採用同類校舍的學校及所屬屋邨/屋苑">採用同類校舍的學校及所屬屋邨/屋苑</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連環型校舍**(英語:Inter-locking Type Secondary School),與標準小學校舍同樣為香港的第二代標準校舍設計之一,主要興建於新市鎮,以應付實施「九年免費教育」政策所產生的額外中學學額需求,並配合新市鎮發展。此等校舍為絕大多數 1980 年代創校的中學,以及極少數小學採用,於 1977 年至 1993 年間落成。 ## 歷史 ### 出現 自 1973 年文憑教師薪酬運動以後,香港增加官立、津貼中學學額的呼聲日增。因此,香港政府決定在 1978 年起推行「九年免費教育」,大幅增加免費初中學額。此外,適逢衛星城市及第二代新市鎮(即沙田、屯門及大埔)發展,全港對中學學額的需求日漸增加。因此,工務司署於 1976 年發表第一款專為中學而設的標準校舍設計,並稱之為「連環型校舍」。 全港第一座連環型校舍為下葵涌官立工業中學,於 1976 年 5 月尾招標興建,翌年竣工啟用;至於第一組全連環型校舍則為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及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於同年 9 月初招標興建。 ### 改進 雖然連環型校舍的布局在 16 年內沒有大變化,但其細部設計經歷了兩次重大的改進。 就課室對流窗設計而言,雖然經改良的設計(即窗戶的高度增加,而每扇對流窗相由扁身的長方形改為方形)早於 1979 年在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的校舍試用,但採用此等設計的校舍,一直要到 1982 年才開始批量建成。當中,首批過渡性質的同類校舍(方形窗戶但不設入牆通風櫃),為保良局姚連生中學、保良局李城璧中學及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 而在 1983 年起,連環型校舍設計再經歷另一次變化:除了將上述的改良對流窗,列為唯一標準設計外,亦首次在化學及綜合科學實驗室預留安裝入牆通風櫃的位置,迦密愛禮信中學為第一個試點。工務局後來規定 1983 年 9 月起新入則的新校舍,均須採用改良版設計,不過長康邨、新翠邨及另一座位於大埔的校舍卻是例外(一說是地基工程提前進行,而採用過渡性設計)。首批全數採用此等改良設計的半連環及全連環型校舍共有 5 座,分別為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聖公會李炳中學、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西翼)、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東翼),以及宣道會鄭榮之中學(南翼)與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北翼),均於 1984 至 1985 年間落成。 隨著新界的發展,教育署於 1985 年推行「市區遷校計劃」,將市區絕大部分不合規格的中學遷入新界的新建標準校舍。因此,大部分於 1987 年後落成的同類校舍,均用作安置此等中學。然而,個別校舍或未能如期移交,出現一校兩址的情況(新開辦班級於新址上課,惟大部分班級仍於舊校上課),甚至需承租同區的同類校舍甚至小學校舍上課。在屯門,由於學額需求暴增導致學額過剩,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曾於 1985 至 1991 年度臨時兼辦小一至小六,兆禧苑及田景邨的校舍被逼改裝為小學,成為猛獁校。 ### 淘汰 由於連環型校舍僅適用於開辦中學,難以因應人口結構改變而更改用途,故校舍錯配的情況嚴重,特別於屯門區。此外,連環型校舍佔地較大,難以善用珍貴的土地資源。因此,建築署在 1983 年著手設計新款校舍作取代,至 1988 年發表了靈活式校舍設計,而連環型校舍設計隨即被淘汰。全港最後一座全連環型校舍,為位於天耀邨二期的天水圍官立中學(東翼)與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西翼),1993 年才落成,亦是唯一一組連同和諧式大廈一同興建的同類校舍;至於最後一座半連環型校舍,則為青年會書院,於 1990 年落成。 ### 降級分配 於 1990-2000 年代期間,全港有不少半日制小學需要轉為全日制,並分拆為兩間學校。然而,由於建校速度無法趕上,導致新全日制小學校舍供應僧多粥少,因此政府於 1996 年 10 月提出,將一些空置中學校舍(包括在設備水準上已屬落後的連環型校舍)分配予小學作轉全日制之用。自此,若有任何連環型校舍停用,原則上均不再用作中學永久校舍,而且一般均會列入小學校舍分配工作(若有需要,或會先改作臨時校舍)。當中,柏立基教育學院分校於 1997 年遷出後,校舍改作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為首例。而在 2010 年代,由於部分同類校舍上營辦的中學遷校,或因收生不足而「殺校」,加上小學已經全面轉為全日制,更多同類校舍亦開始供現有空間不足的小學遷校。 ### 對往後校舍設計的影響 雖然連環型校舍設計是 1970 年代尾的產物,但對於其後靈活式校舍、以至千禧及後千禧校舍的設計,有著極為深遠的正面影響。在布局方面,連環型校舍首次將一間學校不同用途的空間,分拆為三個部份,使教學空間可以擴大;此外,其走廊設計改為開放式,有利採光。在往後的校舍設計當中,以上優點得以繼承。 ## 校舍建設標準 所有連環型校舍原裝均設 24 間課室,僅設於校舍課室大樓的 1-4 樓;而特別室翼則樓高 6 層(地下、1-5 樓),並設有 12 個特別室(部份可改作常規課室),當中需要使用通風櫥的實驗室(化學、綜合科學)設於 5 樓,方便將排氣喉管接駁至天台。另外,所有校舍的原裝窗戶均以 6 扇為一組(除全連環型校舍地下金工室為 4 扇),當中左右 2 扇為固定窗(而台山商會中學及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為特例,其特別室翼面向禮堂一方的窗戶試驗性一概採用 4 扇設計)。 另外,連環型校舍可以再按禮堂大樓設計細分為兩種:全連環型及半連環型。全連環型校舍,其禮堂大樓樓高 6 層,由兩間學校各自使用一半空間(當中,兩校的禮堂分別設於 1 樓及 4 樓,除後梯外只能由本身所在的學校校舍進入;而地下有蓋操場則分為一半),以更有效善用土地資源;至於半連環型校舍的禮堂大樓高度為 4 層,而地下操場由同一學校全權使用。 而在面積方面,全連環型校舍,半座(即一間學校)面積大約為 5,800 平方米;至於一座半連環型校舍大約為 6,100 平方米。 ## 採用同類校舍的學校及所屬屋邨 / 屋苑 ## 參考資料
null
12,379
2023-04-16T12:32:33Z
70,872,325
連環型校舍
3,097,376
<p><b>熱夫羅勒</b>(法語:<span lang="fr">Gevrolles</span>,<small>法語發音:</small><span title="國際音標">[ʒəvʁɔl]</span>)是法國科多爾省的一個市鎮,屬於蒙巴爾區。 </p> <h2><span id=".E5.9C.B0.E7.90.86"></span><span id="地理">地理</span></h2> <p>熱夫羅勒(47°59'16"N, 4°46'42"E)面積27.05 平方千米,位於法國勃艮第-法蘭琪-康堤大區科多爾省,該省份為法國中東部省份,北起奧布省,西接涅夫勒省和約納省,南至索恩-羅亞爾省,東南接侏羅省,東臨上索恩省,東北部與上馬恩省接壤。 </p><p>與熱夫羅勒接壤的市鎮(或舊市鎮、城區)包括:奧布河畔朗蒂、里耶勒萊索、奧布河畔蒙蒂尼、拉特勒塞-奧布河畔奧爾穆瓦。 </p><p>熱夫羅勒的時區為UTC+01:00、UTC+02:00(夏令時)。 </p> <h2><span id=".E8.A1.8C.E6.94.BF"></span><span id="行政">行政</span></h2> <p>熱夫羅勒的郵政編碼為21520,INSEE市鎮編碼為21296。 </p> <h2><span id=".E6.94.BF.E6.B2.BB"></span><span id="政治">政治</span></h2> <p>熱夫羅勒所屬的省級選區為<span data-orig-title="塞纳河畔沙蒂永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语" data-foreign-title="Canton of Châtillon-sur-Seine"><span>塞納河畔沙蒂永縣</span></span>。 </p> <h2><span id=".E4.BA.BA.E5.8F.A3"></span><span id="人口">人口</span></h2> <p>熱夫羅勒於2019年1月1日時的人口數量為177人。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科多爾省市鎮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4 Cached time: 2023050405433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6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0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26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2624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48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14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2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57389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701.639 1 -total 59.88% 420.143 1 Template:Infobox_French_commune 57.13% 400.815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51.95% 364.530 1 Template:Infobox 17.85% 125.277 24 Template:Wikidata 13.58% 95.255 1 Template:Lang-fr 7.50% 52.611 4 Template:If_empty 6.45% 45.264 1 Template:Reflist 6.18% 43.355 1 Template:地图误译/法语2 6.14% 43.112 1 Template:NoteTA -->
**熱夫羅勒**(法語:Gevrolles,法語發音:[ʒəvʁɔl])是法國科多爾省的一個市鎮,屬於蒙巴爾區。 ## 地理 熱夫羅勒(47°59'16"N, 4°46'42"E)面積 27.05 平方千米,位於法國勃艮第 - 法蘭琪 - 康堤大區科多爾省,該省份為法國中東部省份,北起奧布省,西接涅夫勒省和約納省,南至索恩 - 羅亞爾省,東南接侏羅省,東臨上索恩省,東北部與上馬恩省接壤。 與熱夫羅勒接壤的市鎮(或舊市鎮、城區)包括:奧布河畔朗蒂、里耶勒萊索、奧布河畔蒙蒂尼、拉特勒塞 - 奧布河畔奧爾穆瓦。 熱夫羅勒的時區為 UTC+01:00、UTC+02:00(夏令時)。 ## 行政 熱夫羅勒的郵政編碼為 21520,INSEE 市鎮編碼為 21296。 ## 政治 熱夫羅勒所屬的省級選區為塞納河畔沙蒂永縣。 ## 人口 熱夫羅勒於 2019 年 1 月 1 日時的人口數量為 177 人。 ## 參見 * 科多爾省市鎮列表 ## 參考文獻
null
1,960
2023-05-04T00:54:00Z
72,592,269
热夫罗勒
1,907,395
<p><b>喊叫水鄉</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喊叫水鄉下轄以下地區:</p><p>馬家塘村、​高嶺村、​上莊子村、​下莊子村、​周段頭村、​北溝沿村、​鹼台子村、​賀家口子村、​周家溝村、​周馬莊子村、​五豐臺村、​喊叫水村、​石泉村、​北沿口村和田家套子村。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喊叫水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 行政區劃 喊叫水鄉下轄以下地區: 馬家塘村、​高嶺村、​上莊子村、​下莊子村、​周段頭村、​北溝沿村、​鹼台子村、​賀家口子村、​周家溝村、​周馬莊子村、​五豐臺村、​喊叫水村、​石泉村、​北沿口村和田家套子村。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37.075, "lon": 105.60859 }
954
2023-05-01T09:08:54Z
72,760,644
喊叫水乡
3,318,087
<p><b>小行星5331</b>(5331 Erimomisaki)是一顆繞太陽運轉的小行星,為主小行星帶小行星。該小行星於1990年1月27日發現。 </p> <h2><span id=".E8.BD.A8.E9.81.93.E5.8F.82.E6.95.B0"></span><span id="轨道参数">軌道參數</span></h2> <p>小行星5331的軌道半長軸為2.7650026 UA,離心率為0.391。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小行星 5331**(5331 Erimomisaki)是一顆繞太陽運轉的小行星,為主小行星帶小行星。該小行星於 1990 年 1 月 27 日發現。 ## 軌道參數 小行星 5331 的軌道半長軸為 2.7650026 UA,離心率為 0.391。 ## 參考文獻
null
1,326
2023-03-14T06:40:06Z
26,218,012
1990_BT1
5,751,614
<p><span></span> </p><p><b>舊尤里耶沃區</b>(俄語:<span lang="ru">Староюрьевский район</span>),是俄羅斯的一個區,位於該國西部,由坦波夫州負責管轄,面積1,008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14,55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44人。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http://r43.tambov.gov.r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舊尤里耶沃區**(俄語:Староюрьевский район),是俄羅斯的一個區,位於該國西部,由坦波夫州負責管轄,面積 1,008 平方公里,2010 年人口 14,55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14.44 人。 ## 參考資料 * http://r43.tambov.gov.r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lobe": "earth", "lat": 53.31944444, "lon": 40.70833333 }
546
2023-04-16T12:30:59Z
70,082,946
舊尤里耶夫斯基區
74,482
<p><b>伊斯邁爾一世</b>(波斯語:<span lang="fa" dir="rtl">اسماعیل</span>‎ ; 1487年7月17日—1524年5月23日)是伊朗薩非王朝的創立者,沙阿(1502年-1524年在位)。庫德人薩菲派首領海達爾之子,母系血統來自特拉布宗科穆寧家族的阿歷克塞四世。 </p><p>伊斯邁爾一世建立國家的主要支柱是突厥語族游牧部落(奇茲爾巴什)。他大約於1500年-1501年在奇茲爾巴什人的武力幫助下,在亞塞拜然起兵反對土庫曼人建立的白羊王朝。1501年伊斯邁爾攻克白羊王朝首都大不里士,定都於此,自立為沙阿。從此開始了薩非王朝在伊朗的統治(1501年-1736年)。 </p><p>伊斯邁爾一世自登基之日起就致力於武力統一伊朗和向外拓展疆土。1503年-1508年經廣泛戰爭幾乎征服整個波斯、亞美尼亞和伊拉克大部。1510年,伊斯邁爾一世與另一位和伊斯邁爾一世共同滅亡了帖木兒王朝的中亞征服者,烏茲別克汗國汗昔班尼<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因為分贓不均</mark>而激戰於呼羅珊,伊斯邁爾一世靠著與帖木兒王朝的遺脈巴布爾結盟而獲勝(昔班尼於是役陣亡)。伊斯邁爾一世向西推進的行為終於導致他與鄂圖曼帝國的衝突。1514年在查爾迪蘭戰役中,伊斯邁爾一世被鄂圖曼帝國蘇丹塞利姆一世擊敗,他兩個妻子被塞利姆抓獲。對土耳其軍事力量的共同擔心使他向一些歐洲國家伸出橄欖枝(包括威尼斯、西班牙和匈牙利)。 </p><p>伊斯邁爾一世宣布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並自任什葉派的領袖。他還是一位有學問、有教養的人,能夠寫詩。 </p><p><br></p>
**伊斯邁爾一世**(波斯語:اسماعیل‎ ; 1487 年 7 月 17 日 —1524 年 5 月 23 日)是伊朗薩非王朝的創立者,沙阿(1502 年-1524 年在位)。庫德人薩菲派首領海達爾之子,母系血統來自特拉布宗科穆寧家族的阿歷克塞四世。 伊斯邁爾一世建立國家的主要支柱是突厥語族游牧部落(奇茲爾巴什)。他大約於 1500 年-1501 年在奇茲爾巴什人的武力幫助下,在亞塞拜然起兵反對土庫曼人建立的白羊王朝。1501 年伊斯邁爾攻克白羊王朝首都大不里士,定都於此,自立為沙阿。從此開始了薩非王朝在伊朗的統治(1501 年-1736 年)。 伊斯邁爾一世自登基之日起就致力於武力統一伊朗和向外拓展疆土。1503 年-1508 年經廣泛戰爭幾乎征服整個波斯、亞美尼亞和伊拉克大部。1510 年,伊斯邁爾一世與另一位和伊斯邁爾一世共同滅亡了帖木兒王朝的中亞征服者,烏茲別克汗國汗昔班尼因為分贓不均而激戰於呼羅珊,伊斯邁爾一世靠著與帖木兒王朝的遺脈巴布爾結盟而獲勝(昔班尼於是役陣亡)。伊斯邁爾一世向西推進的行為終於導致他與鄂圖曼帝國的衝突。1514 年在查爾迪蘭戰役中,伊斯邁爾一世被鄂圖曼帝國蘇丹塞利姆一世擊敗,他兩個妻子被塞利姆抓獲。對土耳其軍事力量的共同擔心使他向一些歐洲國家伸出橄欖枝(包括威尼斯、西班牙和匈牙利)。 伊斯邁爾一世宣布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並自任什葉派的領袖。他還是一位有學問、有教養的人,能夠寫詩。
null
2,507
2023-04-16T12:26:00Z
62,763,365
伊斯玛仪一世
6,125,155
<p>《<b>仰望夜空的星辰</b>》<span>(日語:<span lang="ja">見上げてごらん、夜空の星を</span>,英語:<span lang="en"><i>A Sky Full of Stars</i></span>)</span>是PULLTOP在2015年12月18日發售的戀愛冒險類型成人遊戲。2016年5月27日發售第一個fan disc《仰望夜空的星辰 FINE DAYS》(<span lang="ja">見上げてごらん、夜空の星を FINE DAYS</span>)。2018年6月29日發售第二個fan disc《仰望夜空的星辰 Interstellar Focus》(<span lang="ja">見上げてごらん、夜空の星を Interstellar Focus</span>)。2021年2月5日遊戲推出官方中文化版本。 </p> <h2><span id=".E6.95.85.E4.BA.8B.E7.B0.A1.E4.BB.8B"></span><span id="故事簡介">故事簡介</span></h2> <p>主人公宙見曉斗在小學的時候,遇見了熱愛天文的同班同學帚星光和轉學生天之川沙夜。沙夜擁有藍色和黃色的異色瞳,曉斗讚揚她的雙眼像天鵝座β,但導致沙夜誤解,最後曉斗向她展示了有「冬季的天鵝座β」之稱的大犬座145,消除了她的誤會;曉斗、光和沙夜三人也成為了好朋友,一同觀星。比他們低一個年級的日下部來露娜也對天文產生了興趣,一直希望加入他們。 </p><p>一天,曉斗三人得知附近即將建設水壩,他們居住的村莊將被淹沒,光也會搬家,離開他們。想要守護家鄉和摯友的三人希望通過製作天文觀測日誌贏得公眾關注來阻止水壩建設,但是失敗了。與此同時,沙夜對曉斗產生了戀愛感情。光知道了沙夜的感情之後,開始找機會撮合他們二人,還謊稱自己對天文失去了興趣,結果與曉斗吵架。沙夜寫了一封情書,光將其轉交給曉斗。曉斗以為情書是光的,憤怒的他沒有拆開閱讀。沒有等到回復的沙夜以為自己被拒絕,心情低落,開始與曉斗保持距離;光也搬離村莊,三人最終疏遠,曉斗也放棄了觀星。來露娜將沙夜與曉斗保持距離的行為解讀為沙夜在曉斗失去好友光的時候拋棄了他,開始仇視沙夜。 </p><p>四年過去,村莊已經因水壩建立而淹沒。曉斗等人搬遷到的城市光污染日益嚴重,夜空中可觀看的星星也日益減少。就讀星野第一高中的曉斗雖然加入了天文社但卻不觀星,被學校的學生稱為「不觀星的天文社員」。他與沙夜的關係重新變好,沙夜時不時會照顧他。某一天曉斗收到了明光學院天文社長白鳥織姬的邀請,織姬希望復活多個學校天文部之間的交流活動「六連星集會」。曉斗原本不打算參加,但在一次觀星活動中與昔日的青梅竹馬箒星光再次相遇。在曉斗的提議下,六連星集會成功製作了一副杜布森望遠鏡,順利開光。曉斗也重拾了對天文的樂趣,留在了六連星集會,他與光和沙夜的關係也重新變好。在製作望遠鏡的時候,曉斗得知光即將再次搬家。光也得知曉斗一直沒有閱讀那份情書,遂要求曉斗歸還情書。 </p><p>取決於玩家是否選擇歸還情書,遊戲分為兩條線路。玩家若歸還情書,則在光搬家後,白鳥織姬面臨畢業,日下部來露娜也面臨升學考試,她想考入白鳥織姬所就讀的明光學院。玩家可以進入織姬或來露娜的線路。玩家若不歸還情書,則在一次機緣下,曉斗閱讀了情書,發現了情書的主人其實是沙夜。沙夜向曉斗告白,但希望曉斗等到光一年之後再次回到他們身邊時再作答覆。一年之後,白鳥織姬順利畢業;日下部來露娜順利考取明光學院,加入了六連星集會。光回到他們身邊,面對即將到來的12月雙子座流星雨,提出了「星光計劃」,號召所有人在流星雨當日熄滅燈光,欣賞流星雨。玩家可以進入光或沙夜的線路。 </p> <h2><span id=".E7.99.BB.E5.A0.B4.E8.A7.92.E8.89.B2"></span><span id="登場角色">登場角色</span></h2> <h3><span id=".E4.B8.BB.E8.A6.81.E8.A7.92.E8.89.B2"></span><span id="主要角色">主要角色</span></h3> <dl><dt>宙見曉斗<span>(<span lang="ja">宙見 暁斗(そらみ あきと)</span>)</span></dt> <dd>就讀星野第一高中一年級,是天文社唯一的社員,因為不觀星而有「不觀星的天文社員」之稱。自稱留在天文社的目的是為了住在天文部的活動室。</dd> <dd>小時候常常與光、沙夜共同用父親留下的望遠鏡觀星,但在光離開後,不再觀星。</dd> <dd>目前在早乙女美晴家的便利店兼職以賺取生活費。</dd> <dd>興趣是登山,最喜歡在山頂喝速溶咖啡的感覺。</dd> <dt>箒星光<span>(<span lang="ja">箒星 ひかり(ほうきぼし ひかり)</span>,聲:萌花ちょこ)</span></dt> <dd>就讀天之中高中一年級,曉斗的青梅竹馬,是個個性開朗且富有行動力的元氣少女,也是小學時在曉斗轉學進來時最先跟他成為朋友的人,在曉斗的介紹下開始對觀星產生興趣。小學畢業後搬離了村子,同時也與曉斗疏遠,但在六連星會的觀星活動上與曉斗再度相遇。</dd> <dd>搬家後在天文網站上的投稿被曉斗看到,並化名「慧髮子」跟曉斗用通訊軟體互相交流,也因此知道六連星集會的事。</dd> <dd>小學畢業前知道沙夜要跟曉斗告白的事,為了讓曉斗接受沙夜的心意而騙曉斗說自己已經對觀星沒興趣了,也因此讓曉斗覺得被背叛,開始不再觀星。</dd> <dd>在她的線路中,光也意識到了自己對曉斗的感情,但不希望傷害沙夜,導致她與沙夜決裂。經過一番波折後,光與曉斗開始交往。「星光計劃」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還面臨公關危機。眾人最終在交涉下成功說服群眾熄燈半小時。星光計劃也在全日本得到推廣,得到了全日本的響應,順利舉辦,光與沙夜也順利和好。多年後,二人育有一兒一女,星光計劃得以延續,一家四口準備觀賞2034年11月的獅子座流星雨。</dd> <dt>天之川沙夜<span>(<span lang="ja">天ノ川 沙夜(あまのがわ さや)</span>,聲:雪菜めぐり)</span></dt> <dd>就讀靜泉女子學園一年級,曉斗的青梅竹馬。小學剛入學時對自己擁有藍色和黃色的異色瞳感到厭惡,並曾戴墨鏡來掩飾,但在被曉斗說自己的眼睛像是天鵝座β一樣美麗後,開始不再抱有自卑感,並與曉斗和光一起觀星。長大後經常給曉斗送飯,被同學們戲稱為「小老婆」。</dd> <dd>在小學畢業三人疏遠後不久,發現光污染正導致天空中肉眼可見星星數量減少,遂定時做觀星記錄。</dd> <dd>在她的線路中,曉斗答應了她的告白,正式成為情侶。沙夜的母親產生誤解,導致沙夜離家出走。沙夜認為自己當年愛上曉斗導致三人關係破裂,心存愧疚;她又不慎丟失了裝著當時情書的護身符,感覺無顏面對曉斗。眾人找到了她私下做的觀星記錄,成功說服民眾順利執行了星光計劃;曉斗也找到了沙夜遺失的護身符。多年之後,曉斗向沙夜訂婚,沙夜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六連星集會組織的觀星活動。她向學生展示了她最喜歡的「冬季的天鵝座β」。</dd> <dt>白鳥織姬<span>(<span lang="ja">白鳥 織姫(しらとり おりひめ)</span>,聲:遠野そよぎ)</span></dt> <dd>明光學院的三年級女學生,學院的前天文社長,也是六連星集會的發起人。</dd> <dd>家裡很有錢,是個大小姐。</dd> <dd>在她的線路中,她順利畢業。曉斗、織姬、沙夜以及織姬的後輩吉岡帆乃香合力在當地的天文館組織了一場星座故事表演,大獲成功;帆乃香也被培養成為可以擔起重任的人,織姬將天文社社長和六連星集會會長的職務交給了她。織姬和曉斗開始交往,六連星集會為畢業的成員組織了一次畢業觀星合宿旅行。織姬在大學加入了戲劇社,也開始了模特的兼職。</dd> <dt>日下部來露娜<span>(<span lang="ja">日下部 ころな(くさかべ ころな)</span>,聲:小鳥居夕花)</span></dt> <dd>小曉斗一歲的國中生,曉斗的友人日下部武一的妹妹,有著小惡魔般的性格。喜歡曉斗,經常對他積極採取攻勢,也因此對天之川沙夜抱有戒心。後來就讀明光學院一年級。</dd> <dd>在她的線路中,她與沙夜二人解除了誤會、順利考取明光學院、與曉斗開始交往。在她的提議下,六連星集會接觸無線電天文學,利用無線電裝置順利觀測了5月寶瓶座η流星雨。來露娜下定決心投身到無線電天文學之中,六連星集會還得以參觀野邊山宇宙電波觀測所。</dd></dl><h3><span id=".E5.85.B6.E4.BB.96.E8.A7.92.E8.89.B2"></span><span id="其他角色">其他角色</span></h3> <dl><dt>早乙女美晴<span>(<span lang="ja">早乙女 美晴(さおとめ みはる)</span>,聲:優希芹果)</span></dt> <dd>曉斗小學時的班導師,是孩子們小時候十分憧憬的對象和天文啟蒙教師,小學廢校後一直在家裡過著尼特族生活。Fine Days中為可攻略角色。</dd> <dt>吉岡帆乃香<span>(<span lang="ja">吉岡 帆乃香(よしおか ほのか)</span>,聲:白月かなめ)</span></dt> <dd>明光學院的一年級女學生,現任的天文社長,個性冷靜且一本正經。Fine Days中為可攻略角色。</dd> <dt>山田陽南<span>(<span lang="ja">山田 陽南(やまだ ひなみ)</span>,聲:百瀨ぽこ)</span></dt> <dd>科羅娜的友人,對天文有興趣。後來就讀星野第一高中並加入天文社。經常說出奇特的發言。崇拜沙夜並稱她為天鵝座β公主。根據人氣投票結果,Fine Days中為可攻略角色。</dd> <dt>日下部武一<span>(<span lang="ja">日下部 武一(くさかべ たけいち)</span>,聲:須賀紀哉)</span></dt> <dd>星野第一高中的男學生,籃球社社員。孩子王,小學時因為經常惡作劇與曉斗不和,但長大後兩人成為了好友。</dd> <dt>加納紀子<span>(<span lang="ja">加納 紀子(かのう のりこ)</span>,聲:羽鳥いち)</span></dt> <dd>天之中高中的天文社長,光的學姐。雖是天文社員,但對天文的事情並沒有很了解。</dd> <dt>陣野鳴枝<span>(<span lang="ja">陣野 鳴枝(じんの なるえ)</span>,聲:川島梨乃)</span></dt> <dd>天之中西高中的地學社社長。</dd> <dt>田尻啓介<span>(<span lang="ja">田尻 啓介(たじり けいすけ)</span>,聲:增岡祐二)</span></dt> <dd>男子校諸美澤工業天文社的社長。</dd> <dt>豐田<span>(<span lang="ja">豊田(とよだ)</span>,聲:夏村伊介)</span></dt> <dd>天之中西高中的地學社社員,陣野的學弟。興趣是天文攝影。</dd> <dt>川中島<span>(<span lang="ja">川中島(かわなかじま)</span>,聲:小次狼)</span></dt> <dd>諸美澤工業天文社的社員,田尻的學弟。擅長創作跟星座有關的詩。</dd></dl><h2><span id=".E4.B8.BB.E9.A1.8C.E6.9B.B2"></span><span id="主題曲">主題曲</span></h2> <dl><dt>仰望夜空的星辰</dt> <dd> <dl><dt>片頭曲「Winter Diamond」</dt> <dd>作詞:Minao Ohse,作曲、編曲:大熊謙一,主唱:理多</dd> <dt>主題曲「Star Map」</dt> <dd>作詞:Minao Ohse,作曲、編曲:大熊謙一,主唱:霜月遙</dd></dl></dd></dl><dl><dt>仰望夜空的星辰 FINE DAYS</dt> <dd> <dl><dt>片頭曲「Finest Sky」</dt> <dd>作詞:Minao Ohse,作曲、編曲:大熊謙一,主唱:Ceui</dd></dl></dd></dl><dl><dt>仰望夜空的星辰 Interstellar Focus</dt> <dd> <dl><dt>片頭曲「Summer Triangle」</dt> <dd>作詞:Minao Ohse,作曲、編曲:大熊謙一,主唱:<span lang="ja">萌花ちょこ</span>、<span lang="ja">雪菜めぐり</span></dd></dl></dd></dl><h2><span id=".E8.A9.95.E5.83.B9"></span><span id="評價">評價</span></h2> <p>《仰望夜空的星辰》在Getchu.com舉辦的美少女遊戲大賞2015中獲得綜合部門第7名、劇本部門第4名、繪圖部門第3名、音樂部門第5名、影片部門第6名、角色部門天之川沙夜第5名。於2015年度「萌系遊戲大賞」獲得準大賞。《仰望夜空的星辰 FINE DAYS》在Getchu.com舉辦的美少女遊戲大賞2016中獲得繪圖部門第10名、影片部門第9名。於2016年度「萌系遊戲大賞」獲得Fan disc賞。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4.BE.86.E6.BA.90"></span><span id="參考來源">參考來源</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仰望夜空的星辰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日語">(日語)</span></li> <li>仰望夜空的星辰英文版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仰望夜空的星辰 FINE DAYS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日語">(日語)</span></li> <li>仰望夜空的星辰 Interstellar Focus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日語">(日語)</span></li></ul>
《**仰望夜空的星辰**》(日語:見上げてごらん、夜空の星を,英語:_A Sky Full of Stars_)是 PULLTOP 在 2015 年 12 月 18 日發售的戀愛冒險類型成人遊戲。2016 年 5 月 27 日發售第一個 fan disc《仰望夜空的星辰 FINE DAYS》(見上げてごらん、夜空の星を FINE DAYS)。2018 年 6 月 29 日發售第二個 fan disc《仰望夜空的星辰 Interstellar Focus》(見上げてごらん、夜空の星を Interstellar Focus)。2021 年 2 月 5 日遊戲推出官方中文化版本。 ## 故事簡介 主人公宙見曉斗在小學的時候,遇見了熱愛天文的同班同學帚星光和轉學生天之川沙夜。沙夜擁有藍色和黃色的異色瞳,曉斗讚揚她的雙眼像天鵝座 β,但導致沙夜誤解,最後曉斗向她展示了有「冬季的天鵝座 β」之稱的大犬座 145,消除了她的誤會;曉斗、光和沙夜三人也成為了好朋友,一同觀星。比他們低一個年級的日下部來露娜也對天文產生了興趣,一直希望加入他們。 一天,曉斗三人得知附近即將建設水壩,他們居住的村莊將被淹沒,光也會搬家,離開他們。想要守護家鄉和摯友的三人希望通過製作天文觀測日誌贏得公眾關注來阻止水壩建設,但是失敗了。與此同時,沙夜對曉斗產生了戀愛感情。光知道了沙夜的感情之後,開始找機會撮合他們二人,還謊稱自己對天文失去了興趣,結果與曉斗吵架。沙夜寫了一封情書,光將其轉交給曉斗。曉斗以為情書是光的,憤怒的他沒有拆開閱讀。沒有等到回復的沙夜以為自己被拒絕,心情低落,開始與曉斗保持距離;光也搬離村莊,三人最終疏遠,曉斗也放棄了觀星。來露娜將沙夜與曉斗保持距離的行為解讀為沙夜在曉斗失去好友光的時候拋棄了他,開始仇視沙夜。 四年過去,村莊已經因水壩建立而淹沒。曉斗等人搬遷到的城市光污染日益嚴重,夜空中可觀看的星星也日益減少。就讀星野第一高中的曉斗雖然加入了天文社但卻不觀星,被學校的學生稱為「不觀星的天文社員」。他與沙夜的關係重新變好,沙夜時不時會照顧他。某一天曉斗收到了明光學院天文社長白鳥織姬的邀請,織姬希望復活多個學校天文部之間的交流活動「六連星集會」。曉斗原本不打算參加,但在一次觀星活動中與昔日的青梅竹馬箒星光再次相遇。在曉斗的提議下,六連星集會成功製作了一副杜布森望遠鏡,順利開光。曉斗也重拾了對天文的樂趣,留在了六連星集會,他與光和沙夜的關係也重新變好。在製作望遠鏡的時候,曉斗得知光即將再次搬家。光也得知曉斗一直沒有閱讀那份情書,遂要求曉斗歸還情書。 取決於玩家是否選擇歸還情書,遊戲分為兩條線路。玩家若歸還情書,則在光搬家後,白鳥織姬面臨畢業,日下部來露娜也面臨升學考試,她想考入白鳥織姬所就讀的明光學院。玩家可以進入織姬或來露娜的線路。玩家若不歸還情書,則在一次機緣下,曉斗閱讀了情書,發現了情書的主人其實是沙夜。沙夜向曉斗告白,但希望曉斗等到光一年之後再次回到他們身邊時再作答覆。一年之後,白鳥織姬順利畢業;日下部來露娜順利考取明光學院,加入了六連星集會。光回到他們身邊,面對即將到來的 12 月雙子座流星雨,提出了「星光計劃」,號召所有人在流星雨當日熄滅燈光,欣賞流星雨。玩家可以進入光或沙夜的線路。 ## 登場角色 ### 主要角色 **宙見曉斗(宙見 暁斗(そらみ あきと))** : 就讀星野第一高中一年級,是天文社唯一的社員,因為不觀星而有「不觀星的天文社員」之稱。自稱留在天文社的目的是為了住在天文部的活動室。   : 小時候常常與光、沙夜共同用父親留下的望遠鏡觀星,但在光離開後,不再觀星。   : 目前在早乙女美晴家的便利店兼職以賺取生活費。   : 興趣是登山,最喜歡在山頂喝速溶咖啡的感覺。 **箒星光(箒星 ひかり(ほうきぼし ひかり),聲:萌花ちょこ)** : 就讀天之中高中一年級,曉斗的青梅竹馬,是個個性開朗且富有行動力的元氣少女,也是小學時在曉斗轉學進來時最先跟他成為朋友的人,在曉斗的介紹下開始對觀星產生興趣。小學畢業後搬離了村子,同時也與曉斗疏遠,但在六連星會的觀星活動上與曉斗再度相遇。   : 搬家後在天文網站上的投稿被曉斗看到,並化名「慧髮子」跟曉斗用通訊軟體互相交流,也因此知道六連星集會的事。   : 小學畢業前知道沙夜要跟曉斗告白的事,為了讓曉斗接受沙夜的心意而騙曉斗說自己已經對觀星沒興趣了,也因此讓曉斗覺得被背叛,開始不再觀星。   : 在她的線路中,光也意識到了自己對曉斗的感情,但不希望傷害沙夜,導致她與沙夜決裂。經過一番波折後,光與曉斗開始交往。「星光計劃」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還面臨公關危機。眾人最終在交涉下成功說服群眾熄燈半小時。星光計劃也在全日本得到推廣,得到了全日本的響應,順利舉辦,光與沙夜也順利和好。多年後,二人育有一兒一女,星光計劃得以延續,一家四口準備觀賞 2034 年 11 月的獅子座流星雨。 **天之川沙夜(天ノ川 沙夜(あまのがわ さや),聲:雪菜めぐり)** : 就讀靜泉女子學園一年級,曉斗的青梅竹馬。小學剛入學時對自己擁有藍色和黃色的異色瞳感到厭惡,並曾戴墨鏡來掩飾,但在被曉斗說自己的眼睛像是天鵝座 β 一樣美麗後,開始不再抱有自卑感,並與曉斗和光一起觀星。長大後經常給曉斗送飯,被同學們戲稱為「小老婆」。   : 在小學畢業三人疏遠後不久,發現光污染正導致天空中肉眼可見星星數量減少,遂定時做觀星記錄。   : 在她的線路中,曉斗答應了她的告白,正式成為情侶。沙夜的母親產生誤解,導致沙夜離家出走。沙夜認為自己當年愛上曉斗導致三人關係破裂,心存愧疚;她又不慎丟失了裝著當時情書的護身符,感覺無顏面對曉斗。眾人找到了她私下做的觀星記錄,成功說服民眾順利執行了星光計劃;曉斗也找到了沙夜遺失的護身符。多年之後,曉斗向沙夜訂婚,沙夜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六連星集會組織的觀星活動。她向學生展示了她最喜歡的「冬季的天鵝座 β」。 **白鳥織姬(白鳥 織姫(しらとり おりひめ),聲:遠野そよぎ)** : 明光學院的三年級女學生,學院的前天文社長,也是六連星集會的發起人。   : 家裡很有錢,是個大小姐。   : 在她的線路中,她順利畢業。曉斗、織姬、沙夜以及織姬的後輩吉岡帆乃香合力在當地的天文館組織了一場星座故事表演,大獲成功;帆乃香也被培養成為可以擔起重任的人,織姬將天文社社長和六連星集會會長的職務交給了她。織姬和曉斗開始交往,六連星集會為畢業的成員組織了一次畢業觀星合宿旅行。織姬在大學加入了戲劇社,也開始了模特的兼職。 **日下部來露娜(日下部 ころな(くさかべ ころな),聲:小鳥居夕花)** : 小曉斗一歲的國中生,曉斗的友人日下部武一的妹妹,有著小惡魔般的性格。喜歡曉斗,經常對他積極採取攻勢,也因此對天之川沙夜抱有戒心。後來就讀明光學院一年級。   : 在她的線路中,她與沙夜二人解除了誤會、順利考取明光學院、與曉斗開始交往。在她的提議下,六連星集會接觸無線電天文學,利用無線電裝置順利觀測了 5 月寶瓶座 η 流星雨。來露娜下定決心投身到無線電天文學之中,六連星集會還得以參觀野邊山宇宙電波觀測所。 ### 其他角色 **早乙女美晴(早乙女 美晴(さおとめ みはる),聲:優希芹果)** : 曉斗小學時的班導師,是孩子們小時候十分憧憬的對象和天文啟蒙教師,小學廢校後一直在家裡過著尼特族生活。Fine Days 中為可攻略角色。 **吉岡帆乃香(吉岡 帆乃香(よしおか ほのか),聲:白月かなめ)** : 明光學院的一年級女學生,現任的天文社長,個性冷靜且一本正經。Fine Days 中為可攻略角色。 **山田陽南(山田 陽南(やまだ ひなみ),聲:百瀨ぽこ)** : 科羅娜的友人,對天文有興趣。後來就讀星野第一高中並加入天文社。經常說出奇特的發言。崇拜沙夜並稱她為天鵝座 β 公主。根據人氣投票結果,Fine Days 中為可攻略角色。 **日下部武一(日下部 武一(くさかべ たけいち),聲:須賀紀哉)** : 星野第一高中的男學生,籃球社社員。孩子王,小學時因為經常惡作劇與曉斗不和,但長大後兩人成為了好友。 **加納紀子(加納 紀子(かのう のりこ),聲:羽鳥いち)** : 天之中高中的天文社長,光的學姐。雖是天文社員,但對天文的事情並沒有很了解。 **陣野鳴枝(陣野 鳴枝(じんの なるえ),聲:川島梨乃)** : 天之中西高中的地學社社長。 **田尻啓介(田尻 啓介(たじり けいすけ),聲:增岡祐二)** : 男子校諸美澤工業天文社的社長。 **豐田(豊田(とよだ),聲:夏村伊介)** : 天之中西高中的地學社社員,陣野的學弟。興趣是天文攝影。 **川中島(川中島(かわなかじま),聲:小次狼)** : 諸美澤工業天文社的社員,田尻的學弟。擅長創作跟星座有關的詩。 ## 主題曲 **仰望夜空的星辰** : **片頭曲「Winter Diamond」** : 作詞:Minao Ohse,作曲、編曲:大熊謙一,主唱:理多 **主題曲「Star Map」** : 作詞:Minao Ohse,作曲、編曲:大熊謙一,主唱:霜月遙 **仰望夜空的星辰 FINE DAYS** : **片頭曲「Finest Sky」** : 作詞:Minao Ohse,作曲、編曲:大熊謙一,主唱:Ceui **仰望夜空的星辰 Interstellar Focus** : **片頭曲「Summer Triangle」** : 作詞:Minao Ohse,作曲、編曲:大熊謙一,主唱:萌花ちょこ、雪菜めぐり ## 評價 《仰望夜空的星辰》在 Getchu.com 舉辦的美少女遊戲大賞 2015 中獲得綜合部門第 7 名、劇本部門第 4 名、繪圖部門第 3 名、音樂部門第 5 名、影片部門第 6 名、角色部門天之川沙夜第 5 名。於 2015 年度「萌系遊戲大賞」獲得準大賞。《仰望夜空的星辰 FINE DAYS》在 Getchu.com 舉辦的美少女遊戲大賞 2016 中獲得繪圖部門第 10 名、影片部門第 9 名。於 2016 年度「萌系遊戲大賞」獲得 Fan disc 賞。 ## 參考來源 ## 外部連結 * 仰望夜空的星辰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 仰望夜空的星辰英文版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仰望夜空的星辰 FINE DAYS 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 仰望夜空的星辰 Interstellar Focus 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null
21,635
2023-04-16T12:31:09Z
72,619,443
抬頭看看吧,看那天上的繁星
1,510,155
<p><b>邁傑爾達河</b>(阿拉伯語:<span lang="ar" dir="rtl"><b>نهر مجردا</b></span>‎)是北非的一條河流。發源於阿爾及利亞蘇格艾赫拉斯附近的阿特拉斯山脈,流經突尼西亞北部地區,注入地中海的突尼西亞灣。突尼西亞境內長450公里,為該國最長河流,也是重要的水源。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21 Cached time: 202305051802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8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9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3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653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3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27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6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72746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44.058 1 -total 29.30% 100.809 1 Template:Lang-ar 28.57% 98.303 2 Template:Infobox 27.95% 96.157 1 Template:Infobox_River 18.57% 63.906 1 Template:Unreferenced 16.87% 58.036 1 Template:Reflist 16.73% 57.550 1 Template:Ambox 15.18% 52.222 1 Template:世界地名译名词典 12.30% 42.317 1 Template:Cite_encyclopedia 7.70% 26.486 1 Template:Convert -->
**邁傑爾達河**(阿拉伯語:**نهر مجردا**‎)是北非的一條河流。發源於阿爾及利亞蘇格艾赫拉斯附近的阿特拉斯山脈,流經突尼西亞北部地區,注入地中海的突尼西亞灣。突尼西亞境內長 450 公里,為該國最長河流,也是重要的水源。 * * * * ## 參考文獻
null
1,190
2023-04-16T12:27:25Z
74,937,875
迈杰尔达河
533,558
<p><b>美國憲法第一條</b>確定由美國國會來作為美國聯邦政府中的立法機關,包括其由聯邦眾議院和聯邦參議院兩院組成及兩院議員的選舉方式、任職資格、任期及人數等。同時還規定了立法程序,列舉了立法機構的權力,最後還說明了聯邦國會和各州相應權力的限制。把國會作為憲法第一條,代表國會至上的原則,而國會是國民的代表,有國民主權的意味。 </p> <h2><span id=".E6.A6.82.E8.A7.88"></span><span id="概览">概覽</span></h2> <h2><span id=".E7.AC.AC.E4.B8.80.E6.AC.BE.EF.BC.9A.E7.AB.8B.E6.B3.95.E6.9D.83.E5.B1.9E.E4.BA.8E.E5.9B.BD.E4.BC.9A"></span><span id="第一款:立法权属于国会"><span id="Section_1"></span>第一款:立法權屬於國會</span></h2> <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All legislative Powers herein granted shall be vested in a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shall consist of a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p></blockquote> <ul><li>譯文:本憲法授予的聯邦立法權,屬於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合眾國國會。</li></ul><p><br> 憲法第一條第一款將聯邦立法權完全賦予聯邦國會。在憲法第二條與第三條中,也有類似條款將行政權賦予聯邦總統,將司法權賦予聯邦法庭。憲法的前三條共同構成了美國聯邦政府三權分立的憲政基礎,也即聯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機構獨立施行憲法所賦予的權力,並且不得侵犯另一機構的憲法權力,以此來維護對人民負責的有限政府。 </p><p><br> 憲法第一條關於國會立法權的規定中特別強調了三權分立的原則。憲法規定國會僅能就憲法第一條明文列出的事項施行立法權(並受到之後的第十修正案的進一步制約)。同時,國會也不得將立法權委任給政府的其他兩個分支(行政分支和司法分支),這項原則被稱為不得委任學說(nondelegation doctrine)。然而,最高法院通過案例確認國會有權將具體事務的監管權賦予個別行政機構,只要國會就此行政機構如何行使其權力制定了清晰的指導原則(intelligible principle)。 </p><p><br> 雖然憲法並未明文規定,但是國會早已事實擁有調查聽證權,並且經由最高法院確認此權力為行使國會立法權所必須之附帶權力。然而,最高法院同時也限制此調查聽證權應當限於與國會立法有關而不可任意濫用。國會調查聽證無可爭議的經常對象之一就是聯邦行政分支,然而國會能否強制總統或聯邦政府官員提交文件或證詞卻充滿了爭議(見「行政豁免權」)。 </p><p>在實際聽證中,國會受限的聽證權意味著國會不能對個體公民的私人生活進行調查聽證。根據三權分立原則,對於個體公民的調查聽證權力應當屬於法院而非國會。不過,自大蕭條以來,法院傾向於尊重國會的調查聽證權,而非施加不必要的限制。 </p> <h2><span id=".E7.AC.AC.E4.BA.8C.E6.AC.BE.EF.BC.9A.E4.BC.97.E8.AE.AE.E9.99.A2"></span><span id="第二款:众议院"><span id="Section_2"></span>第二款:眾議院</span></h2> <h3><span id=".E7.AC.AC1.E8.8A.82.EF.BC.9A.E4.BC.97.E8.AE.AE.E5.91.98.E7.9A.84.E7.BB.84.E6.88.90.E5.92.8C.E9.80.89.E4.B8.BE.E6.96.B9.E5.BC.8F"></span><span id="第1节:众议员的组成和选举方式"><span id="Section_2,_Clause_1"></span>第1節:眾議員的組成和選舉方式</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hall be composed of Members chosen every second Year by the People of the several States, and the Electors in each State shall have the Qualifications requisite for Electors of the most numerous Branch of the State Legislature.</p></blockquote> <ul><li>譯文:聯邦眾議院由各州人民每兩年(直接)選舉產生的眾議員組成。各州選民須具備該州州議會兩院中議席較多之一院的選民資格。。</li></ul><p><br> 因為聯邦眾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所以當眾議員議席出缺時,州長不能指定臨時眾議員,而應當根據第二款第四節之規定組織補選以填補此空缺。(相對的,聯邦參議員出缺時,州長可指定臨時參議員直至下次參議員選舉。) </p><p>憲法制定時,並未明確指出公民擁有直接選舉權。然而,憲法中明確規定了在州議會選舉中擁有選舉權的公民也擁有眾議員的選舉權。立憲先賢們藉此清晰地表明了眾議院應當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 </p><p>自南北戰爭以來,通過了若干個憲法修正案以阻止各州對於選民資格的不當限制。例如,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賦予所有美國公民以平等的選舉權。第十五修正案禁止基於種族、膚色或之前為奴隸的經歷而剝奪公民的選舉權。第十九修正案禁止基於性別而剝奪公民的選舉權,也即賦予婦女選舉權。第二十四修正案禁止基於選舉稅而剝奪公民選舉權。第二十六修正案則將選舉權年齡降低至十八周歲。 </p><p>最高法院認為選舉權乃是基本人權之一,因此基於「平等保護條款」而對各州剝奪選舉權的規定進行了異常嚴格的限定。對於選舉權的認定僅基於是否為美國公民,居住於何州,以及年齡。 </p><p>由於第三節規定每州都應選出至少一名眾議員進入眾議院代表本州,因此眾議院中眾議員數量並非嚴格正比於各州選民數量。因為眾議院議席固定為435席,而若干小州的選民人數不足全國選民人數的1/435,然而這些小州也會選出一名眾議員,相當於小州「侵奪」了大州的一些眾議員名額。然而,最高法院也裁定若任何州選舉產生多名眾議員,則在該州內各聯邦眾議員選區之人口應當基本相等。 </p> <h3><span id=".E7.AC.AC2.E8.8A.82.EF.BC.9A.E4.BC.97.E8.AE.AE.E5.91.98.E7.9A.84.E9.80.89.E4.B8.BE.E8.B5.84.E6.A0.BC"></span><span id="第2节:众议员的选举资格"><span id="Section_2,_Clause_2"></span>第2節:眾議員的選舉資格</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No Person shall be a Representative who shall not have attained to the Age of twenty five Years, and been seven Years a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o shall not, when elected, be an Inhabitant of that State in which he shall be chosen.</p></blockquote> <ul><li>譯文:第二款 凡年齡不滿二十五歲,成為合眾國公民不滿七年,在一州當選時不是該州居民者,不得擔任眾議員。</li></ul><p>憲法中對眾議員的代表資格做了三條規定:至少25歲,在一州當選時必須是該州公民,並且之前7年必須是美國公民。憲法中並沒有規定議員必須是其所代表的具體選區的公民,不過實際情況上除一些少數例外情況外通常如此。 </p> <h3><span id=".E7.AC.AC3.E8.8A.82.EF.BC.9A.E5.90.84.E5.B7.9E.E4.BC.97.E8.AE.AE.E5.91.98.E5.92.8C.E7.9B.B4.E6.8E.A5.E7.A8.8E.E4.BB.BD.E9.A2.9D.E5.88.86.E9.85.8D"></span><span id="第3节:各州众议员和直接税份额分配"><span id="Section_2,_Clause_3"></span>第3節:各州眾議員和直接稅份額分配</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Representatives and direct Taxes shall be apportioned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which may be included within this Union,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Numbers, which shall be determined by adding to the whole Number of free Persons, including those bound to Service for a Term of Years, and excluding Indians not taxed, three fifths of all other Persons. The actual Enumeration shall be made within three Years after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within every subsequent Term of ten Years, in such Manner as they shall by Law direct. The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s shall not exceed one for every thirty Thousand, but each State shall have at Least one Representative; and until such enumeration shall be made, the State of New Hampshire shall be entitled to chuse<span>(原文如此)</span> three, Massachusetts eight, Rhode-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 one, Connecticut five, New-York six, New Jersey four, Pennsylvania eight, Delaware one, Maryland six, Virginia ten, North Carolina five, South Carolina five, and Georgia three.</p></blockquote> <ul><li>譯文:<b>眾議員名額和直接稅稅額,在本聯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進行分配。</b>各州人口數,按自由人總數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自由人總數包括必須服一定年限勞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徵稅的印第安人。人口的實際統計在合眾國國會第一次會議後三年內和此後每十年內,依法律規定的方式進行。每三萬人選出的眾議員人數不得超過一名,但每州至少須有一名眾議員;在進行上述人口統計以前,新罕布夏州有權選出三名,麻薩諸塞州八名,羅德島州和普羅維登斯種植地一名,康乃狄克州五名,紐約州六名,新澤西州四名,賓夕法尼亞州八名,德拉瓦州一名,馬里蘭州六名,維吉尼亞州十名,北卡羅萊納州五名,南卡羅萊納州五名,喬治亞州三名。</li></ul><h3><span id=".E7.AC.AC4.E8.8A.82.EF.BC.9A.E7.A9.BA.E7.BC.BA"></span><span id="第4节:空缺"><span id="Section_2,_Clause_4"></span>第4節:空缺</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When vacancies happen in the Representation from any State, the Executive Authority thereof shall issue Writs of Election to fill such Vacancies.</p></blockquote> <ul><li>譯文:任何一州代表出現缺額時,該州行政當局應發布選舉令,以填補此項缺額。</li></ul><h3><span id=".E7.AC.AC5.E8.8A.82.EF.BC.9A.E8.AE.AE.E9.95.BF.E3.80.81.E5.85.B6.E4.BB.96.E5.AE.98.E5.91.98.E5.92.8C.E5.BC.B9.E5.8A.BE"></span><span id="第5节:议长、其他官员和弹劾"><span id="Section_2,_Clause_5"></span>第5節:議長、其他官員和彈劾</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hall chuse<span>(原文如此)</span> their Speaker and other Officers; and shall have the sole Power of Impeachment.</p></blockquote> <ul><li>譯文:眾議院選舉本院議長和其他官員,並獨自擁有彈劾權。</li></ul><h2><span id=".E7.AC.AC.E4.B8.89.E6.AC.BE.EF.BC.9A.E5.8F.82.E8.AE.AE.E9.99.A2"></span><span id="第三款:参议院"><span id="Section_3"></span>第三款:參議院</span></h2> <h3><span id=".E7.AC.AC1.E8.8A.82.EF.BC.9A.E5.8F.82.E8.AE.AE.E5.91.98.E7.9A.84.E4.BA.BA.E6.95.B0.E7.BB.84.E6.88.90.E5.92.8C.E9.80.89.E4.B8.BE"></span><span id="第1节:参议员的人数组成和选举"><span id="Section_3,_Clause_1"></span>第1節:參議員的人數組成和選舉</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Sen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composed of two Senators from each State, chosen by the Legislature thereof, for six Years; and each Senator shall have one Vote.</p></blockquote> <ul><li>譯文:合眾國參議院由每州州議會選舉的兩名參議員組成,任期六年;每名參議員有一票表決權。</li></ul><h3><span id=".E7.AC.AC2.E8.8A.82.EF.BC.9A.E5.8F.82.E8.AE.AE.E5.91.98.E7.9A.84.E9.80.89.E4.B8.BE.E6.96.B9.E5.BC.8F.E5.8F.8A.E5.87.BA.E7.8E.B0.E7.A9.BA.E7.BC.BA.E6.97.B6.E7.9A.84.E6.8E.AA.E6.96.BD"></span><span id="第2节:参议员的选举方式及出现空缺时的措施"><span id="Section_3,_Clause_2"></span>第2節:參議員的選舉方式及出現空缺時的措施</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Immediately after they shall be assembled in Consequence of the first Election, they shall be divided as equally as may be into three Classes. The Seats of the Senators of the first Class shall be vacated at the Expiration of the second Year, of the second Class at the Expiration of the fourth Year, and of the third Class at the Expiration of the sixth Year, so that one third may be chosen every second Year; and if Vacancies happen by Resignation, or otherwise, during the Recess of the Legislature of any State, the Executive thereof may make temporary Appointments until the next Meeting of the Legislature, which shall then fill such Vacancies.</p></blockquote> <ul><li>譯文:參議員在第一次選舉後集會時,立即分為人數儘可能相等的三個組。第一組參議員席位在第二年年終空出,第二組參議員席位在第四年年終空出,第三組參議員席位在第六年年終空出,以便三分之一的參議員得每二年改選一次。在任何一州州議會休會期間,如因辭職或其他原因而出現缺額時,該州行政長官在州議會下次集會填補此項缺額前,得任命臨時參議員。</li></ul><h3><span id=".E7.AC.AC3.E8.8A.82.EF.BC.9A.E5.8F.82.E8.AE.AE.E5.91.98.E5.BD.93.E9.80.89.E8.B5.84.E6.A0.BC"></span><span id="第3节:参议员当选资格"><span id="Section_3,_Clause_3"></span>第3節:參議員當選資格</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No Person shall be a Senator who shall not have attained to the Age of thirty Years, and been nine Years a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o shall not, when elected, be an Inhabitant of that State for which he shall be chosen.</p></blockquote> <ul><li>譯文:凡年齡不滿30歲,成為合眾國公民不滿9年,在一州當選時不是該州居民者,不得擔任參議員。</li></ul><h3><span id=".E7.AC.AC4.E8.8A.82.EF.BC.9A.E5.89.AF.E6.80.BB.E7.BB.9F.E4.BB.BB.E5.8F.82.E8.AE.AE.E9.99.A2.E8.AE.AE.E9.95.BF.E5.8F.8A.E5.85.B6.E6.8A.95.E7.A5.A8.E6.9D.83.E9.99.90.E5.88.B6"></span><span id="第4节:副总统任参议院议长及其投票权限制"><span id="Section_3,_Clause_4"></span>第4節:副總統任參議院議長及其投票權限制</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President of the Senate, but shall have no Vote, unless they be equally divided.</p></blockquote> <ul><li>譯文:合眾國副總統任參議院議長,無投票權,但除非參議員投票時贊成票和反對票相等,將有一票表決權。。</li></ul><h3><span id=".E7.AC.AC5.E8.8A.82.EF.BC.9A.E4.B8.B4.E6.97.B6.E8.AE.AE.E9.95.BF.E5.8F.8A.E5.85.B6.E4.BB.96.E5.AE.98.E5.91.98.E9.80.89.E4.B8.BE"></span><span id="第5节:临时议长及其他官员选举"><span id="Section_3,_Clause_5"></span>第5節:臨時議長及其他官員選舉</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Senate shall chuse <span>(原文如此)</span> their other Officers, and also a President pro tempore, in the Absence of the Vice President, or when he shall exercise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p></blockquote> <ul><li>譯文:參議院選舉本院其他官員,並在副總統缺席或行使合眾國總統職權時,選舉一名臨時議長。</li></ul><h3><span id=".E7.AC.AC6.E8.8A.82.EF.BC.9A.E5.BC.B9.E5.8A.BE.E6.A1.88.E5.AE.A1.E5.88.A4.E6.9D.83"></span><span id="第6节:弹劾案审判权"><span id="Section_3,_Clause_6"></span>第6節:彈劾案審判權</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Senate shall have the sole Power to try all Impeachments. When sitting for that Purpose, they shall be on Oath or Affirmation. When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tried, the Chief Justice shall preside: And no Person shall be convicted without the Concurrence of two thirds of the Members present.</p></blockquote> <ul><li>譯:參議院獨自擁有審判一切彈劾案的權力。為此目的而開庭時,全體參議員須宣誓或作代誓宣言。合眾國總統受審時,首席大法官主持審判。<b>無論何人,非經出席參議員三分之二的同意,不得被定罪。</b></li></ul><h3><span id=".E7.AC.AC7.E8.8A.82.EF.BC.9A.E5.BC.B9.E5.8A.BE.E6.A1.88.E5.88.A4.E5.86.B3.E7.9A.84.E6.9D.83.E9.99.90.E8.8C.83.E5.9B.B4.E5.92.8C.E7.BD.AA.E5.90.8D.E6.88.90.E7.AB.8B.E5.90.8E.E7.9A.84.E6.83.A9.E7.BD.9A"></span><span id="第7节:弹劾案判决的权限范围和罪名成立后的惩罚"><span id="Section_3,_Clause_7"></span>第7節:彈劾案判決的權限範圍和罪名成立後的懲罰</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Judgment in Cases of Impeachment shall not extend further than to removal from Office, and disqualification to hold and enjoy any Office of honor, Trust or Profit under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e Party convicted shall nevertheless be liable and subject to Indictment, Trial, Judgment and Punishment, according to Law.</p></blockquote> <ul><li>譯文:彈劾案的判決,不得超出免職和剝奪擔任和享有合眾國屬下有榮譽、有責任或有薪金的任何職務的資格。但被定罪的人,仍可依法受起訴、審判、判決和懲罰。</li></ul><h2><span id=".E7.AC.AC.E5.9B.9B.E6.AC.BE.EF.BC.9A.E5.9B.BD.E4.BC.9A.E9.80.89.E4.B8.BE"></span><span id="第四款:国会选举"><span id="Section_4"></span>第四款:國會選舉</span></h2> <h3><span id=".E7.AC.AC1.E8.8A.82.EF.BC.9A.E9.80.89.E4.B8.BE.E6.97.B6.E9.97.B4.E3.80.81.E5.9C.B0.E7.82.B9.E7.9A.84.E7.A1.AE.E5.AE.9A.E6.96.B9.E5.BC.8F"></span><span id="第1节:选举时间、地点的确定方式"><span id="Section_4,_Clause_1"></span>第1節:選舉時間、地點的確定方式</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Times, Places and Manner of holding Elections for Senators and Representatives, shall be prescribed in each State by the Legislature thereof; but the Congress may at any time by Law make or alter such Regulations, except as to the Places of chusing<span>(原文如此)</span> Senators.</p></blockquote> <ul><li>譯文:舉行參議員和眾議員選舉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在每個州由該州議會規定。但除選舉參議員的地點外,國會得隨時以法律制定或改變這類規定。</li></ul><h3><span id=".E7.AC.AC2.E8.8A.82.EF.BC.9A.E5.9B.BD.E4.BC.9A.E5.B7.A5.E4.BD.9C.E6.97.A5.E7.A8.8B"></span><span id="第2节:国会工作日程"><span id="Section_4,_Clause_2"></span>第2節:國會工作日程</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Congress shall assemble at least once in every Year, and such Meeting shall be on the first Monday in December, unless they shall by Law appoint a different Day.</p></blockquote> <ul><li>譯文:國會每年至少開會一次,除非國會以法律另訂日期外,此會議在12月第一個星期一舉行。</li></ul><h2><span id=".E7.AC.AC.E4.BA.94.E6.AC.BE.EF.BC.9A.E7.A8.8B.E5.BA.8F"></span><span id="第五款:程序"><span id="Section_5"></span>第五款:程序</span></h2> <h3><span id=".E7.AC.AC1.E8.8A.82.EF.BC.9A.E5.9B.BD.E4.BC.9A.E8.AE.AE.E4.BA.8B.E6.B3.95.E5.AE.9A.E4.BA.BA.E6.95.B0.E5.8F.8A.E6.9D.83.E9.99.90"></span><span id="第1节:国会议事法定人数及权限"><span id="Section_5,_Clause_1"></span>第1節:國會議事法定人數及權限</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Each House shall be the Judge of the Elections, Returns and Qualifications of its own Members, and a Majority of each shall constitute a Quorum to do Business; but a smaller Number may adjourn from day to day, and may be authorized to compel the Attendance of absent Members, in such Manner, and under such Penalties as each House may provide.</p></blockquote> <ul><li>譯文:每院是本院議員的選舉、選舉結果報告和資格的裁判者。每院議員過半數,即構成議事的法定人數;但不足法定人數時,得逐日休會,並有權按每院規定的方式和罰則,強迫缺席議員出席會議。</li></ul><h3><span id=".E7.AC.AC2.E8.8A.82.EF.BC.9A.E8.AE.AE.E4.BA.8B.E5.8F.8A.E5.BC.80.E9.99.A4.E8.AE.AE.E5.91.98.E7.9A.84.E8.A7.84.E5.88.99"></span><span id="第2节:议事及开除议员的规则"><span id="Section_5,_Clause_2"></span>第2節:議事及開除議員的規則</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Each House may determine the Rules of its Proceedings, punish its Members for disorderly Behavior, and, with the Concurrence of two thirds, expel a member.</p></blockquote> <ul><li>譯文:每院得規定本院議事規則,懲罰本院議員和擾亂秩序的行為,並經三分之二議員的同意開除議員。</li></ul><h3><span id=".E7.AC.AC3.E8.8A.82.EF.BC.9A.E4.BC.9A.E8.AE.AE.E8.AE.B0.E5.BD.95"></span><span id="第3节:会议记录"><span id="Section_5,_Clause_3"></span>第3節:會議記錄</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Each House shall keep a Journal of its Proceedings, and from time to time publish the same, excepting such Parts as may in their Judgment require Secrecy; and the Yeas and Nays of the Members of either House on any question shall, at the desire of one fifth of those present, be entered on the Journal.</p></blockquote> <ul><li>譯文:每院應有本院會議記錄,並不時予以公布,但它認為需要保密的部分除外。每院議員對於任何問題的贊成票和反對票,在出席議員五分之一的請求下,應載入會議記錄。</li></ul><h3><span id=".E7.AC.AC4.E8.8A.82.EF.BC.9A.E4.BC.91.E4.BC.9A"></span><span id="第4节:休会"><span id="Section_5,_Clause_4"></span>第4節:休會</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Neither House, during the Session of Congress, shall,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other, adjourn for more than three days, nor to any other Place than that in which the two Houses shall be sitting.</p></blockquote> <ul><li>譯文:在國會開會期間,任何一院,未經另一院同意,不得休會三日以上,也不得到非兩院開會的任何地方休會。</li></ul><h2><span id=".E7.AC.AC.E5.85.AD.E6.AC.BE.EF.BC.9A.E6.8A.A5.E9.85.AC.E3.80.81.E7.89.B9.E6.9D.83.E5.8F.8A.E4.BB.BB.E8.81.8C.E9.99.90.E5.88.B6"></span><span id="第六款:报酬、特权及任职限制"><span id="Section_6"></span>第六款:報酬、特權及任職限制</span></h2> <h3><span id=".E7.AC.AC1.E8.8A.82.EF.BC.9A.E6.8A.A5.E9.85.AC.E5.92.8C.E6.B3.95.E5.BE.8B.E4.BF.9D.E6.8A.A4"></span><span id="第1节:报酬和法律保护"><span id="Section_6,_Clause_1"></span>第1節:報酬和法律保護</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Senators and Representatives shall receive a Compensation for their Services, to be ascertained by Law, and paid out of the Treasury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y shall in all Cases, except Treason, Felony and Breach of the Peace, be privileged from Arrest during their Attendance at the Session of their respective Houses, and in going to and returning from the same; and for any Speech or Debate in either House, they shall not be questioned in any other Place.</p></blockquote> <ul><li>譯文:參議員和眾議員應得到服務的報酬,此項報酬由法律確定並由合眾國國庫支付。他們除犯叛國罪、重罪和妨害治安罪外,在一切情況下都享有在出席各自議院會議期間和往返於各自議院途中不受逮捕的特權。他們不得因在各自議院發表的演說或辯論而在任何其他地方受到質問。</li></ul><h3><span id=".E7.AC.AC2.E8.8A.82.EF.BC.9A.E4.B8.8E.E8.A1.8C.E6.94.BF.E9.83.A8.E9.97.A8.E5.88.86.E9.9A.94"></span><span id="第2节:与行政部门分隔"><span id="Section_6,_Clause_2"></span>第2節:與行政部門分隔</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No Senator or Representative shall, during the Time for which he was elected, be appointed to any civil Office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shall have been created, or the Emoluments whereof shall have been increased during such time; and no Person holding any Office under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a Member of either House during his Continuance in Office.</p></blockquote> <ul><li>譯文:參議員或眾議員不得在當選任期內擔任合眾國政府任何新添設的職位,或在其任期內支取因新職位而增添的俸給;在合眾國政府供職的人,不得在其任職期間擔任國會議員。</li></ul><h2><span id=".E7.AC.AC.E4.B8.83.E6.AC.BE.EF.BC.9A.E8.AE.AE.E6.A1.88"></span><span id="第七款:议案"><span id="Section_7"></span>第七款:議案</span></h2> <h3><span id=".E7.AC.AC1.E8.8A.82.EF.BC.9A.E5.BE.81.E7.A8.8E.E8.AE.AE.E6.A1.88"></span><span id="第1节:征税议案"><span id="Section_7,_Clause_1"></span>第1節:徵稅議案</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All Bills for raising Revenue shall originate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but the Senate may propose or concur with Amendments as on other Bills.</p></blockquote> <ul><li>譯文:<b>所有徵稅議案應首先在眾議院提出</b>,但參議院得像其他議案一樣,提出或同意修正案。(眾議會的征稅權)</li></ul><h3><span id=".E7.AC.AC2.E8.8A.82.EF.BC.9A.E4.BB.8E.E6.8F.90.E5.87.BA.E8.AE.AE.E6.A1.88.E5.88.B0.E7.94.9F.E6.95.88.E6.88.90.E4.B8.BA.E6.B3.95.E5.BE.8B.E7.9A.84.E7.A8.8B.E5.BA.8F"></span><span id="第2节:从提出议案到生效成为法律的程序"><span id="Section_7,_Clause_2"></span>第2節:從提出議案到生效成為法律的程序</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Every Bill which shall have passed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the Senate, shall, before it become a Law, be present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f he approve he shall sign it, but if not he shall return it, with his Objections to that House in which it shall have originated, who shall enter the Objections at large on their Journal, and proceed to reconsider it. If after such Reconsideration two thirds of that House shall agree to pass the Bill, it shall be sent, together with the Objections, to the other House, by which it shall likewise be reconsidered, and if approved by two thirds of that House, it shall become a Law. But in all such Cases the Votes of both Houses shall be determined by yeas and Nays, and the Names of the Persons voting for and against the Bill shall be entered on the Journal of each House respectively. If any Bill shall not be returned by the President within ten Days (Sundays excepted) after it shall have been presented to him, the Same shall be a Law, in like Manner as if he had signed it, unless the Congress by their Adjournment prevent its Return, in which Case it shall not be a Law.</p></blockquote> <ul><li>譯文: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的每一議案,在成為法律前須送交合眾國總統;總統如批准該議案,即應簽署;如不批准,則應將該議案連同其反對意見退回最初提出該議案的議院。該院應將此項反對意見詳細載入本院會議記錄並進行複議。如經複議後,該院三分之二議員同意通過該議案,該議案連同反對意見應一起送交另一議院,並同樣由該院進行複議,如經該院三分之二議員贊同,該議案即成為法律。但在所有這類情況下,兩院表決都由贊成票和反對票決定;對該議案投贊成票和反對票的議員姓名應分別載入每一議院會議記錄。如任何議案在送交總統十天內(星期日除外)未經總統退回,該議案如同總統已簽署一樣,即成為法律,除非國會休會而使該議案不能退回,在此種情況下,該議案不能成為法律。</li></ul><h3><span id=".E7.AC.AC3.E8.8A.82.EF.BC.9A.E6.80.BB.E7.BB.9F.E6.89.B9.E5.87.86"></span><span id="第3节:总统批准"><span id="Section_7,_Clause_3"></span>第3節:總統批准</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Every Order, Resolution, or Vote to which the Concurrence of the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may be necessary (except on a question of Adjournment) shall be present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before the Same shall take Effect, shall be approved by him, or being disapproved by him, shall be repassed by two thirds of the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and Limitations prescribed in the Case of a Bill.</p></blockquote> <ul><li>譯文:凡須由參議院和眾議院一致同意的每項命令、決議或表決(關於休會問題除外),須送交合眾國總統,該項命令、決議或表決在生效前,須由總統批准,如總統不批准,則按照關於議案所規定的規則和限制,由參議院和眾議院三分之二議員重新通過。</li></ul><h2><span id=".E7.AC.AC.E5.85.AB.E6.AC.BE.EF.BC.9A.E5.9B.BD.E4.BC.9A.E6.9D.83.E5.8A.9B"></span><span id="第八款:国会权力"><span id="Section_8"></span>第八款:國會權力</span></h2> <h3><span id=".E5.88.97.E4.B8.BE.E7.9A.84.E6.9D.83.E5.8A.9B"></span><span id="列举的权力">列舉的權力</span></h3> <p>國會的立法權列舉在第八款中: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p> <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Congress shall have power To lay and collect Taxes, Duties, Imposts and Excises, to pay the Debts and provide for the common defence<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 and general Welfare of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l Duties, Imposts and Excises shall be uniform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p><p>To borrow Money on the credit of the United States; </p><p>To regulate Commerce with foreign Nations, and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and with the Indian Tribes; </p><p>To establish a uniform Rule of Naturalization, and uniform Laws on the subject of Bankruptcie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p><p>To coin Money, regulate the Value thereof, and of foreign Coin, and fix the Standard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p><p>To provide for the Punishment of counterfeiting the Securities and current coin of the United States; </p><p>To establish Post Offices and post Roads; </p><p>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useful Arts, by securing for limited Times to Authors and Inventors the exclusive Right to their respective Writings and Discoveries; </p><p>To constitute Tribunals inferior to the supreme Court; </p><p>To define and punish Piracies and Felonies committed on the high Seas, and Offenses against the Law of Nations; </p><p>To declare War, grant 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 and make Rules concerning Captures on Land and Water; </p><p>To raise and support Armies, but no Appropriation of Money to that Use shall be for a longer Term than two Years; </p><p>To provide and maintain a Navy; </p><p>To make Rule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Regulation of the land and naval Forces; </p><p>To provide for calling forth the Militia to execute the Laws of the Union, suppress Insurrections and repel Invasions; </p><p>To provide for organizing, arming, and disciplining, the Militia, and for governing such Part of them as may be employed in the Serv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reserving to the States respectively, the Appointment of the Officers, and the Authority of training the Militia according to the discipline prescribed by Congress; </p><p>To exercise exclusive Legislation in all Cases whatsoever, over such District (not exceeding ten Miles square) as may, by Cession of particular States, and the Acceptance of Congress, become the Seat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o exercise like Authority over all Places purchased by the Consent of the Legislature of the State in which the Same shall be, for the Erection of Forts, Magazines, Arsenals, dock-Yards, and other needful Buildings;—And </p><p> To make all Laws which shall be necessary and proper for carrying into Execution the foregoing Powers, and all other Powers vested by this Constitution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in any Department or Officer thereof.</p></blockquote> <p>譯文:國會有權: </p> <ul><li>規定和徵收直接稅、進口稅、捐稅和其他稅,以償付國債、提供合眾國共同防務和公共福利,但一切進口稅、捐稅和其他稅應全國統一;</li> <li>以合眾國的信用借款;</li> <li>管制同外國的、各州之間的和同印第安部落的商業;</li> <li>制定合眾國全國統一的入籍規則和破產法;</li> <li>鑄造貨幣,厘定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的價值,並確定度量衡的標準;</li> <li>規定有關偽造合眾國證券和通用貨幣的罰則;</li> <li>設立郵政局和修建郵政道路;</li> <li>保障著作家和發明家對各自著作和發明在限定期限內的專有權利,以促進科學和工藝的進步;</li> <li>設立最高法院屬下的法院;</li> <li>界定和懲罰在公海上所犯的海盜罪和重罪以及違反國際法的犯罪行為;</li> <li>宣戰,頒發捕獲敵船許可狀,制定關於陸上和水上捕獲的條例;</li> <li>招募陸軍和供給軍需,但此項用途的撥款期限不得超過兩年;</li> <li>建立和維持一支海軍;</li> <li>制定治理和管理陸海軍的條例;</li> <li>規定徵召民兵,以執行聯邦法律、鎮壓叛亂和擊退入侵;</li> <li>規定民兵的組織、裝備和訓練,規定用來為合眾國服役的那些民兵的管理,但民兵軍官的任命和按國會規定的條例訓練民兵的權力,由各州保留;</li> <li>對於由某些州讓與合眾國、經國會接受而成為合眾國政府所在地的地區(不得超過十平方英里),在任何情況下都行使獨有的立法權;對於經州議會同意、由合眾國在該州購買的用於建造要塞、彈藥庫、兵工廠、船塢和其他必要建築物的一切地方,行使同樣的權力;以及制定為行使上述各項權力和由本憲法授予合眾國政府或其任何部門或官員的一切其他權力所必要和適當的所有法律。</li></ul><h3><span id=".E5.95.86.E4.B8.9A.E6.9D.A1.E6.AC.BE"></span><span id="商业条款">商業條款</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Congress shall have Power [...] To regulate Commerce with foreign Nations, and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and with the Indian Tribes;</p></blockquote> <ul><li>譯文:國會有權:管制同外國的、各州之間的和同印第安部落的商業;</li></ul><h3><span id=".E5.9B.BD.E4.BC.9A.E7.9A.84.E5.85.B6.E4.BB.96.E6.9D.83.E5.88.A9"></span><span id="国会的其他权利">國會的其他權利</span></h3> <h3><span id=".E5.BF.85.E8.A6.81.E5.92.8C.E9.80.82.E5.BD.93.E6.9D.A1.E6.AC.BE"></span><span id="必要和适当条款">必要和適當條款</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Congress shall have Power [...] To make all Laws which shall be necessary and proper for carrying into Execution the foregoing Powers, and all other Powers vested by this Constitution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in any Department or Officer thereof.</p></blockquote> <ul><li>譯文:國會有權……制定為行使上述各項權力和由本憲法授予合眾國政府或其任何部門或官員的一切其他權力所必要和適當的所有法律。</li></ul><h2><span id=".E7.AC.AC.E4.B9.9D.E6.AC.BE.EF.BC.9A.E5.AF.B9.E5.9B.BD.E4.BC.9A.E7.9A.84.E9.99.90.E5.88.B6"></span><span id="第九款:对国会的限制"><span id="Section_9"></span>第九款:對國會的限制</span></h2> <p>這一款提出了對國會權力的限制: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p> <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The Migration or Importation of such Persons as any of the States now existing shall think proper to admit, shall not be prohibited by the Congress prior to the Year on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eight, but a Tax or duty may be imposed on such Importation, not exceeding ten dollars for each Person. </p><p>The Privilege of the Writ of Habeas Corpus shall not be suspended, unless when in Cases of Rebellion or Invasion the public Safety may require it. </p><p>No Bill of Attainder or ex post facto Law shall be passed. </p><p>No Capitation, or other direct, Tax shall be laid, unless in Proportion to the Census or Enumeration herein before directed to be taken. </p><p>No Tax or Duty shall be laid on Articles exported from any State. </p><p>No Preference shall be given by any Regulation of Commerce or Revenue to the Ports of one State over those of another: nor shall Vessels bound to, or from, one State, be obliged to enter, clear, or pay Duties in another. </p><p>No Money shall be drawn from the Treasury, but in Consequence of Appropriations made by Law; and a regular Statement and Account of Receipts and Expenditures of all public Money shall be published from time to time. </p><p> No Title of Nobility shall be gra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no Person holding any Office of Profit or Trust under them, shall,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Congress, accept of any present, Emolument, Office, or Title, of any kind whatever, from any King, Prince, or foreign State.</p></blockquote> <p>譯文:現有任何一州認為得准予入境之人的遷移或入境,在1808年以前,國會不得加以禁止,但對此種人的入境,每人可征不超過十美元的稅。 </p> <ul><li>不得中止人身保護狀的特權,除非發生叛亂或入侵時公共安全要求中止這項特權。</li> <li>不得通過公民權利剝奪法案或追溯既往的法律。</li> <li>除依本憲法上文規定的人口普查或統計的比例,不得徵收人頭稅或其他直接稅。</li> <li>對於任何一州輸出的貨物,不得徵稅。</li> <li>任何有關商務或納稅的條例,均不得賦予某一州的港口優惠待遇;亦不得強迫任何開往或來自某一州的船隻,駛入或駛出 另一州,或向另一州納稅。</li> <li>除根據法律規定的撥款外,不得從國庫提取款項。一切公款收支的定期報告書和帳目,應不時予以公布。</li> <li>合眾國不得授予貴族爵位。凡在合眾國屬下擔任任何有薪金或有責任的職務的人,未經國會同意,不得從任何國王、君主或外國接受任何禮物、俸祿、官職或任何一種爵位。</li></ul><h2><span id=".E7.AC.AC.E5.8D.81.E6.AC.BE.EF.BC.9A.E5.AF.B9.E5.90.84.E5.B7.9E.E7.9A.84.E9.99.90.E5.88.B6"></span><span id="第十款:对各州的限制"><span id="Section_10"></span>第十款:對各州的限制</span></h2> <h3><span id=".E7.AC.AC1.E8.8A.82.EF.BC.9A.E5.A5.91.E7.BA.A6.E6.9D.A1.E6.AC.BE"></span><span id="第1节:契约条款"><span id="Section_10,_Clause_1"></span>第1節:契約條款</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No State shall enter into any Treaty, Alliance, or Confederation; grant 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 coin Money; emit Bills of Credit; make any Thing but gold and silver Coin a Tender in Payment of Debts; pass any Bill of Attainder, ex post facto Law, or Law impairing the Obligation of Contracts, or grant any Title of Nobility.</p></blockquote> <ul><li>譯文:任何一州都不得:締結任何條約,參加任何同盟或邦聯;頒發捕獲敵船許可狀;鑄造貨幣;發行紙幣;使用金銀幣以外的任何物品作為償還債務的貨幣;通過任何公民權利剝奪法案、追溯既往的法律或損害契約義務的法律;或授予任何貴族爵位。</li></ul><h3><span id=".E7.AC.AC2.E8.8A.82.EF.BC.9A.E9.80.B2.E5.87.BA.E5.8F.A3.E9.97.9C.E7.A8.85"></span><span id="第2节:進出口關稅"><span id="Section_10,_Clause_2"></span>第2節:進出口關稅</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No State shall,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Congress, lay any Imposts or Duties on Imports or Exports, except what may be absolutely necessary for executing it's [sic] inspection Laws: and the net Produce of all Duties and Imposts, laid by any State on Imports or Exports, shall be for the Use of the Treasu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ll such Laws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Revision and Controul of the Congress.</p></blockquote> <ul><li>譯文:任何一州,未經國會同意,不得對進出口貨物徵收任何進口稅或關稅,但為執行本州檢查法所絕對必要者,不在此限。任何一州對進出口貨物所征全部關稅和進口稅的純收益均應充作合眾國國庫之用;所有這類法律得由國會加以修正和監督。</li></ul><h3><span id=".E7.AC.AC3.E8.8A.82.EF.BC.9A.E8.88.B9.E7.A8.8E.E3.80.81.E5.86.9B.E9.98.9F.E5.92.8C.E7.9B.9F.E7.BA.A6"></span><span id="第3节:船税、军队和盟约"><span id="Section_10,_Clause_3"></span>第3節:船稅、軍隊和盟約</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892"><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No State shall, without the Consent of Congress, lay any Duty of Tonnage, keep Troops, or Ships of War in time of Peace, enter into any Agreement or Compact with another State, or with a foreign Power, or engage in War, unless actually invaded, or in such imminent Danger as will not admit of delay.</p></blockquote> <ul><li>譯文:任何一州,未經國會同意,不得徵收任何船舶噸位稅,不得在和平時期保持軍隊或戰艦,不得與他州或外國締結協定或盟約,除非實際遭到入侵或遇刻不容緩的緊迫危險時不得進行戰爭。</li></u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外部阅读">外部閱讀</span></h2> <ul><li><span data-orig-title="彼得·H·艾朗斯"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eter H. Irons"><span>彼得·H·艾朗斯</span></span>(1999年):<i>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Supreme Cou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 New York: Pengui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李道揆. 《美国政府与政治》(上、下册). 商務印書館. 1999.</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7%BE%8E%E5%9B%BD%E5%AE%AA%E6%B3%95%E7%AC%AC%E4%B8%80%E6%9D%A1&amp;rft.au=%E6%9D%8E%E9%81%93%E6%8F%86&amp;rft.btitle=%E3%80%8A%E7%BE%8E%E5%9B%BD%E6%94%BF%E5%BA%9C%E4%B8%8E%E6%94%BF%E6%B2%BB%E3%80%8B%EF%BC%88%E4%B8%8A%E3%80%81%E4%B8%8B%E5%86%8C%EF%BC%89&amp;rft.date=1999&amp;rft.genre=book&amp;rft.pub=%E5%95%86%E5%8A%A1%E5%8D%B0%E4%B9%A6%E9%A6%86&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Davis, Z. (2001). "Presidential Vetoes, 1989–200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Kilman, J. &amp; Costello, G. (Eds). (2000). <i>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alyis and Interpretation.</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CRS Annotated Constitution: Article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National Cable Satellite Corporation. (2003). "Capitol Questions."</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6 Cached time: 2023050515473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2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0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97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9825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083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900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4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73836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72.802 1 -total 54.09% 309.850 3 Template:Navbox 32.83% 188.053 1 Template:美国宪法 30.94% 177.206 93 Template:Link-en 17.95% 102.830 1 Template:Voting_rights_in_the_United_States 14.33% 82.091 42 Template:Tsl 12.17% 69.736 1 Template:Expand_English 9.99% 57.205 2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9.47% 54.258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9.40% 53.842 1 Template:US_Constitution_article_series -->
**美國憲法第一條**確定由美國國會來作為美國聯邦政府中的立法機關,包括其由聯邦眾議院和聯邦參議院兩院組成及兩院議員的選舉方式、任職資格、任期及人數等。同時還規定了立法程序,列舉了立法機構的權力,最後還說明了聯邦國會和各州相應權力的限制。把國會作為憲法第一條,代表國會至上的原則,而國會是國民的代表,有國民主權的意味。 ## 概覽 ## 第一款:立法權屬於國會 > All legislative Powers herein granted shall be vested in a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shall consist of a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 > * 譯文:本憲法授予的聯邦立法權,屬於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合眾國國會。 憲法第一條第一款將聯邦立法權完全賦予聯邦國會。在憲法第二條與第三條中,也有類似條款將行政權賦予聯邦總統,將司法權賦予聯邦法庭。憲法的前三條共同構成了美國聯邦政府三權分立的憲政基礎,也即聯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機構獨立施行憲法所賦予的權力,並且不得侵犯另一機構的憲法權力,以此來維護對人民負責的有限政府。 憲法第一條關於國會立法權的規定中特別強調了三權分立的原則。憲法規定國會僅能就憲法第一條明文列出的事項施行立法權(並受到之後的第十修正案的進一步制約)。同時,國會也不得將立法權委任給政府的其他兩個分支(行政分支和司法分支),這項原則被稱為不得委任學說(nondelegation doctrine)。然而,最高法院通過案例確認國會有權將具體事務的監管權賦予個別行政機構,只要國會就此行政機構如何行使其權力制定了清晰的指導原則(intelligible principle)。 雖然憲法並未明文規定,但是國會早已事實擁有調查聽證權,並且經由最高法院確認此權力為行使國會立法權所必須之附帶權力。然而,最高法院同時也限制此調查聽證權應當限於與國會立法有關而不可任意濫用。國會調查聽證無可爭議的經常對象之一就是聯邦行政分支,然而國會能否強制總統或聯邦政府官員提交文件或證詞卻充滿了爭議(見「行政豁免權」)。 在實際聽證中,國會受限的聽證權意味著國會不能對個體公民的私人生活進行調查聽證。根據三權分立原則,對於個體公民的調查聽證權力應當屬於法院而非國會。不過,自大蕭條以來,法院傾向於尊重國會的調查聽證權,而非施加不必要的限制。 ## 第二款:眾議院 ### 第 1 節:眾議員的組成和選舉方式 >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hall be composed of Members chosen every second Year by the People of the several States, and the Electors in each State shall have the Qualifications requisite for Electors of the most numerous Branch of the State Legislature. > > * 譯文:聯邦眾議院由各州人民每兩年(直接)選舉產生的眾議員組成。各州選民須具備該州州議會兩院中議席較多之一院的選民資格。。 因為聯邦眾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所以當眾議員議席出缺時,州長不能指定臨時眾議員,而應當根據第二款第四節之規定組織補選以填補此空缺。(相對的,聯邦參議員出缺時,州長可指定臨時參議員直至下次參議員選舉。) 憲法制定時,並未明確指出公民擁有直接選舉權。然而,憲法中明確規定了在州議會選舉中擁有選舉權的公民也擁有眾議員的選舉權。立憲先賢們藉此清晰地表明了眾議院應當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 自南北戰爭以來,通過了若干個憲法修正案以阻止各州對於選民資格的不當限制。例如,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賦予所有美國公民以平等的選舉權。第十五修正案禁止基於種族、膚色或之前為奴隸的經歷而剝奪公民的選舉權。第十九修正案禁止基於性別而剝奪公民的選舉權,也即賦予婦女選舉權。第二十四修正案禁止基於選舉稅而剝奪公民選舉權。第二十六修正案則將選舉權年齡降低至十八周歲。 最高法院認為選舉權乃是基本人權之一,因此基於「平等保護條款」而對各州剝奪選舉權的規定進行了異常嚴格的限定。對於選舉權的認定僅基於是否為美國公民,居住於何州,以及年齡。 由於第三節規定每州都應選出至少一名眾議員進入眾議院代表本州,因此眾議院中眾議員數量並非嚴格正比於各州選民數量。因為眾議院議席固定為 435 席,而若干小州的選民人數不足全國選民人數的 1/435,然而這些小州也會選出一名眾議員,相當於小州「侵奪」了大州的一些眾議員名額。然而,最高法院也裁定若任何州選舉產生多名眾議員,則在該州內各聯邦眾議員選區之人口應當基本相等。 ### 第 2 節:眾議員的選舉資格 > No Person shall be a Representative who shall not have attained to the Age of twenty five Years, and been seven Years a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o shall not, when elected, be an Inhabitant of that State in which he shall be chosen. > > * 譯文:第二款 凡年齡不滿二十五歲,成為合眾國公民不滿七年,在一州當選時不是該州居民者,不得擔任眾議員。 憲法中對眾議員的代表資格做了三條規定:至少 25 歲,在一州當選時必須是該州公民,並且之前 7 年必須是美國公民。憲法中並沒有規定議員必須是其所代表的具體選區的公民,不過實際情況上除一些少數例外情況外通常如此。 ### 第 3 節:各州眾議員和直接稅份額分配 > Representatives and direct Taxes shall be apportioned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which may be included within this Union,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Numbers, which shall be determined by adding to the whole Number of free Persons, including those bound to Service for a Term of Years, and excluding Indians not taxed, three fifths of all other Persons. The actual Enumeration shall be made within three Years after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within every subsequent Term of ten Years, in such Manner as they shall by Law direct. The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s shall not exceed one for every thirty Thousand, but each State shall have at Least one Representative; and until such enumeration shall be made, the State of New Hampshire shall be entitled to chuse(原文如此) three, Massachusetts eight, Rhode-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 one, Connecticut five, New-York six, New Jersey four, Pennsylvania eight, Delaware one, Maryland six, Virginia ten, North Carolina five, South Carolina five, and Georgia three. > > * 譯文:**眾議員名額和直接稅稅額,在本聯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進行分配。**各州人口數,按自由人總數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確定。自由人總數包括必須服一定年限勞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徵稅的印第安人。人口的實際統計在合眾國國會第一次會議後三年內和此後每十年內,依法律規定的方式進行。每三萬人選出的眾議員人數不得超過一名,但每州至少須有一名眾議員;在進行上述人口統計以前,新罕布夏州有權選出三名,麻薩諸塞州八名,羅德島州和普羅維登斯種植地一名,康乃狄克州五名,紐約州六名,新澤西州四名,賓夕法尼亞州八名,德拉瓦州一名,馬里蘭州六名,維吉尼亞州十名,北卡羅萊納州五名,南卡羅萊納州五名,喬治亞州三名。 ### 第 4 節:空缺 > When vacancies happen in the Representation from any State, the Executive Authority thereof shall issue Writs of Election to fill such Vacancies. > > * 譯文:任何一州代表出現缺額時,該州行政當局應發布選舉令,以填補此項缺額。 ### 第 5 節:議長、其他官員和彈劾 >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hall chuse(原文如此) their Speaker and other Officers; and shall have the sole Power of Impeachment. > > * 譯文:眾議院選舉本院議長和其他官員,並獨自擁有彈劾權。 ## 第三款:參議院 ### 第 1 節:參議員的人數組成和選舉 > The Sen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composed of two Senators from each State, chosen by the Legislature thereof, for six Years; and each Senator shall have one Vote. > > * 譯文:合眾國參議院由每州州議會選舉的兩名參議員組成,任期六年;每名參議員有一票表決權。 ### 第 2 節:參議員的選舉方式及出現空缺時的措施 > Immediately after they shall be assembled in Consequence of the first Election, they shall be divided as equally as may be into three Classes. The Seats of the Senators of the first Class shall be vacated at the Expiration of the second Year, of the second Class at the Expiration of the fourth Year, and of the third Class at the Expiration of the sixth Year, so that one third may be chosen every second Year; and if Vacancies happen by Resignation, or otherwise, during the Recess of the Legislature of any State, the Executive thereof may make temporary Appointments until the next Meeting of the Legislature, which shall then fill such Vacancies. > > * 譯文:參議員在第一次選舉後集會時,立即分為人數儘可能相等的三個組。第一組參議員席位在第二年年終空出,第二組參議員席位在第四年年終空出,第三組參議員席位在第六年年終空出,以便三分之一的參議員得每二年改選一次。在任何一州州議會休會期間,如因辭職或其他原因而出現缺額時,該州行政長官在州議會下次集會填補此項缺額前,得任命臨時參議員。 ### 第 3 節:參議員當選資格 > No Person shall be a Senator who shall not have attained to the Age of thirty Years, and been nine Years a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o shall not, when elected, be an Inhabitant of that State for which he shall be chosen. > > * 譯文:凡年齡不滿 30 歲,成為合眾國公民不滿 9 年,在一州當選時不是該州居民者,不得擔任參議員。 ### 第 4 節:副總統任參議院議長及其投票權限制 > 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President of the Senate, but shall have no Vote, unless they be equally divided. > > * 譯文:合眾國副總統任參議院議長,無投票權,但除非參議員投票時贊成票和反對票相等,將有一票表決權。。 ### 第 5 節:臨時議長及其他官員選舉 > The Senate shall chuse (原文如此) their other Officers, and also a President pro tempore, in the Absence of the Vice President, or when he shall exercise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 > * 譯文:參議院選舉本院其他官員,並在副總統缺席或行使合眾國總統職權時,選舉一名臨時議長。 ### 第 6 節:彈劾案審判權 > The Senate shall have the sole Power to try all Impeachments. When sitting for that Purpose, they shall be on Oath or Affirmation. When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tried, the Chief Justice shall preside: And no Person shall be convicted without the Concurrence of two thirds of the Members present. > > * 譯:參議院獨自擁有審判一切彈劾案的權力。為此目的而開庭時,全體參議員須宣誓或作代誓宣言。合眾國總統受審時,首席大法官主持審判。**無論何人,非經出席參議員三分之二的同意,不得被定罪。** ### 第 7 節:彈劾案判決的權限範圍和罪名成立後的懲罰 > Judgment in Cases of Impeachment shall not extend further than to removal from Office, and disqualification to hold and enjoy any Office of honor, Trust or Profit under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e Party convicted shall nevertheless be liable and subject to Indictment, Trial, Judgment and Punishment, according to Law. > > * 譯文:彈劾案的判決,不得超出免職和剝奪擔任和享有合眾國屬下有榮譽、有責任或有薪金的任何職務的資格。但被定罪的人,仍可依法受起訴、審判、判決和懲罰。 ## 第四款:國會選舉 ### 第 1 節:選舉時間、地點的確定方式 > The Times, Places and Manner of holding Elections for Senators and Representatives, shall be prescribed in each State by the Legislature thereof; but the Congress may at any time by Law make or alter such Regulations, except as to the Places of chusing(原文如此) Senators. > > * 譯文:舉行參議員和眾議員選舉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在每個州由該州議會規定。但除選舉參議員的地點外,國會得隨時以法律制定或改變這類規定。 ### 第 2 節:國會工作日程 > The Congress shall assemble at least once in every Year, and such Meeting shall be on the first Monday in December, unless they shall by Law appoint a different Day. > > * 譯文:國會每年至少開會一次,除非國會以法律另訂日期外,此會議在 12 月第一個星期一舉行。 ## 第五款:程序 ### 第 1 節:國會議事法定人數及權限 > Each House shall be the Judge of the Elections, Returns and Qualifications of its own Members, and a Majority of each shall constitute a Quorum to do Business; but a smaller Number may adjourn from day to day, and may be authorized to compel the Attendance of absent Members, in such Manner, and under such Penalties as each House may provide. > > * 譯文:每院是本院議員的選舉、選舉結果報告和資格的裁判者。每院議員過半數,即構成議事的法定人數;但不足法定人數時,得逐日休會,並有權按每院規定的方式和罰則,強迫缺席議員出席會議。 ### 第 2 節:議事及開除議員的規則 > Each House may determine the Rules of its Proceedings, punish its Members for disorderly Behavior, and, with the Concurrence of two thirds, expel a member. > > * 譯文:每院得規定本院議事規則,懲罰本院議員和擾亂秩序的行為,並經三分之二議員的同意開除議員。 ### 第 3 節:會議記錄 > Each House shall keep a Journal of its Proceedings, and from time to time publish the same, excepting such Parts as may in their Judgment require Secrecy; and the Yeas and Nays of the Members of either House on any question shall, at the desire of one fifth of those present, be entered on the Journal. > > * 譯文:每院應有本院會議記錄,並不時予以公布,但它認為需要保密的部分除外。每院議員對於任何問題的贊成票和反對票,在出席議員五分之一的請求下,應載入會議記錄。 ### 第 4 節:休會 > Neither House, during the Session of Congress, shall,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other, adjourn for more than three days, nor to any other Place than that in which the two Houses shall be sitting. > > * 譯文:在國會開會期間,任何一院,未經另一院同意,不得休會三日以上,也不得到非兩院開會的任何地方休會。 ## 第六款:報酬、特權及任職限制 ### 第 1 節:報酬和法律保護 > The Senators and Representatives shall receive a Compensation for their Services, to be ascertained by Law, and paid out of the Treasury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y shall in all Cases, except Treason, Felony and Breach of the Peace, be privileged from Arrest during their Attendance at the Session of their respective Houses, and in going to and returning from the same; and for any Speech or Debate in either House, they shall not be questioned in any other Place. > > * 譯文:參議員和眾議員應得到服務的報酬,此項報酬由法律確定並由合眾國國庫支付。他們除犯叛國罪、重罪和妨害治安罪外,在一切情況下都享有在出席各自議院會議期間和往返於各自議院途中不受逮捕的特權。他們不得因在各自議院發表的演說或辯論而在任何其他地方受到質問。 ### 第 2 節:與行政部門分隔 > No Senator or Representative shall, during the Time for which he was elected, be appointed to any civil Office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shall have been created, or the Emoluments whereof shall have been increased during such time; and no Person holding any Office under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a Member of either House during his Continuance in Office. > > * 譯文:參議員或眾議員不得在當選任期內擔任合眾國政府任何新添設的職位,或在其任期內支取因新職位而增添的俸給;在合眾國政府供職的人,不得在其任職期間擔任國會議員。 ## 第七款:議案 ### 第 1 節:徵稅議案 > All Bills for raising Revenue shall originate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but the Senate may propose or concur with Amendments as on other Bills. > > * 譯文:**所有徵稅議案應首先在眾議院提出**,但參議院得像其他議案一樣,提出或同意修正案。(眾議會的征稅權) ### 第 2 節:從提出議案到生效成為法律的程序 > Every Bill which shall have passed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the Senate, shall, before it become a Law, be present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f he approve he shall sign it, but if not he shall return it, with his Objections to that House in which it shall have originated, who shall enter the Objections at large on their Journal, and proceed to reconsider it. If after such Reconsideration two thirds of that House shall agree to pass the Bill, it shall be sent, together with the Objections, to the other House, by which it shall likewise be reconsidered, and if approved by two thirds of that House, it shall become a Law. But in all such Cases the Votes of both Houses shall be determined by yeas and Nays, and the Names of the Persons voting for and against the Bill shall be entered on the Journal of each House respectively. If any Bill shall not be returned by the President within ten Days (Sundays excepted) after it shall have been presented to him, the Same shall be a Law, in like Manner as if he had signed it, unless the Congress by their Adjournment prevent its Return, in which Case it shall not be a Law. > > * 譯文: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的每一議案,在成為法律前須送交合眾國總統;總統如批准該議案,即應簽署;如不批准,則應將該議案連同其反對意見退回最初提出該議案的議院。該院應將此項反對意見詳細載入本院會議記錄並進行複議。如經複議後,該院三分之二議員同意通過該議案,該議案連同反對意見應一起送交另一議院,並同樣由該院進行複議,如經該院三分之二議員贊同,該議案即成為法律。但在所有這類情況下,兩院表決都由贊成票和反對票決定;對該議案投贊成票和反對票的議員姓名應分別載入每一議院會議記錄。如任何議案在送交總統十天內(星期日除外)未經總統退回,該議案如同總統已簽署一樣,即成為法律,除非國會休會而使該議案不能退回,在此種情況下,該議案不能成為法律。 ### 第 3 節:總統批准 > Every Order, Resolution, or Vote to which the Concurrence of the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may be necessary (except on a question of Adjournment) shall be present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before the Same shall take Effect, shall be approved by him, or being disapproved by him, shall be repassed by two thirds of the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and Limitations prescribed in the Case of a Bill. > > * 譯文:凡須由參議院和眾議院一致同意的每項命令、決議或表決(關於休會問題除外),須送交合眾國總統,該項命令、決議或表決在生效前,須由總統批准,如總統不批准,則按照關於議案所規定的規則和限制,由參議院和眾議院三分之二議員重新通過。 ## 第八款:國會權力 ### 列舉的權力 國會的立法權列舉在第八款中: > The Congress shall have power To lay and collect Taxes, Duties, Imposts and Excises, to pay the Debts and provide for the common defence and general Welfare of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l Duties, Imposts and Excises shall be uniform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 > To borrow Money on the credit of the United States; > > To regulate Commerce with foreign Nations, and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and with the Indian Tribes; > > To establish a uniform Rule of Naturalization, and uniform Laws on the subject of Bankruptcie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 > To coin Money, regulate the Value thereof, and of foreign Coin, and fix the Standard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 > To provide for the Punishment of counterfeiting the Securities and current coin of the United States; > > To establish Post Offices and post Roads; > >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useful Arts, by securing for limited Times to Authors and Inventors the exclusive Right to their respective Writings and Discoveries; > > To constitute Tribunals inferior to the supreme Court; > > To define and punish Piracies and Felonies committed on the high Seas, and Offenses against the Law of Nations; > > To declare War, grant 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 and make Rules concerning Captures on Land and Water; > > To raise and support Armies, but no Appropriation of Money to that Use shall be for a longer Term than two Years; > > To provide and maintain a Navy; > > To make Rule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Regulation of the land and naval Forces; > > To provide for calling forth the Militia to execute the Laws of the Union, suppress Insurrections and repel Invasions; > > To provide for organizing, arming, and disciplining, the Militia, and for governing such Part of them as may be employed in the Serv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reserving to the States respectively, the Appointment of the Officers, and the Authority of training the Militia according to the discipline prescribed by Congress; > > To exercise exclusive Legislation in all Cases whatsoever, over such District (not exceeding ten Miles square) as may, by Cession of particular States, and the Acceptance of Congress, become the Seat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o exercise like Authority over all Places purchased by the Consent of the Legislature of the State in which the Same shall be, for the Erection of Forts, Magazines, Arsenals, dock-Yards, and other needful Buildings;—And > > To make all Laws which shall be necessary and proper for carrying into Execution the foregoing Powers, and all other Powers vested by this Constitution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in any Department or Officer thereof. > > 譯文:國會有權: * 規定和徵收直接稅、進口稅、捐稅和其他稅,以償付國債、提供合眾國共同防務和公共福利,但一切進口稅、捐稅和其他稅應全國統一; * 以合眾國的信用借款; * 管制同外國的、各州之間的和同印第安部落的商業; * 制定合眾國全國統一的入籍規則和破產法; * 鑄造貨幣,厘定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的價值,並確定度量衡的標準; * 規定有關偽造合眾國證券和通用貨幣的罰則; * 設立郵政局和修建郵政道路; * 保障著作家和發明家對各自著作和發明在限定期限內的專有權利,以促進科學和工藝的進步; * 設立最高法院屬下的法院; * 界定和懲罰在公海上所犯的海盜罪和重罪以及違反國際法的犯罪行為; * 宣戰,頒發捕獲敵船許可狀,制定關於陸上和水上捕獲的條例; * 招募陸軍和供給軍需,但此項用途的撥款期限不得超過兩年; * 建立和維持一支海軍; * 制定治理和管理陸海軍的條例; * 規定徵召民兵,以執行聯邦法律、鎮壓叛亂和擊退入侵; * 規定民兵的組織、裝備和訓練,規定用來為合眾國服役的那些民兵的管理,但民兵軍官的任命和按國會規定的條例訓練民兵的權力,由各州保留; * 對於由某些州讓與合眾國、經國會接受而成為合眾國政府所在地的地區(不得超過十平方英里),在任何情況下都行使獨有的立法權;對於經州議會同意、由合眾國在該州購買的用於建造要塞、彈藥庫、兵工廠、船塢和其他必要建築物的一切地方,行使同樣的權力;以及制定為行使上述各項權力和由本憲法授予合眾國政府或其任何部門或官員的一切其他權力所必要和適當的所有法律。 ### 商業條款 > The Congress shall have Power [...] To regulate Commerce with foreign Nations, and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and with the Indian Tribes; > > * 譯文:國會有權:管制同外國的、各州之間的和同印第安部落的商業; ### 國會的其他權利 ### 必要和適當條款 > The Congress shall have Power [...] To make all Laws which shall be necessary and proper for carrying into Execution the foregoing Powers, and all other Powers vested by this Constitution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in any Department or Officer thereof. > > * 譯文:國會有權…… 制定為行使上述各項權力和由本憲法授予合眾國政府或其任何部門或官員的一切其他權力所必要和適當的所有法律。 ## 第九款:對國會的限制 這一款提出了對國會權力的限制: > The Migration or Importation of such Persons as any of the States now existing shall think proper to admit, shall not be prohibited by the Congress prior to the Year on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eight, but a Tax or duty may be imposed on such Importation, not exceeding ten dollars for each Person. > > The Privilege of the Writ of Habeas Corpus shall not be suspended, unless when in Cases of Rebellion or Invasion the public Safety may require it. > > No Bill of Attainder or ex post facto Law shall be passed. > > No Capitation, or other direct, Tax shall be laid, unless in Proportion to the Census or Enumeration herein before directed to be taken. > > No Tax or Duty shall be laid on Articles exported from any State. > > No Preference shall be given by any Regulation of Commerce or Revenue to the Ports of one State over those of another: nor shall Vessels bound to, or from, one State, be obliged to enter, clear, or pay Duties in another. > > No Money shall be drawn from the Treasury, but in Consequence of Appropriations made by Law; and a regular Statement and Account of Receipts and Expenditures of all public Money shall be published from time to time. > > No Title of Nobility shall be gra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no Person holding any Office of Profit or Trust under them, shall,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Congress, accept of any present, Emolument, Office, or Title, of any kind whatever, from any King, Prince, or foreign State. > > 譯文:現有任何一州認為得准予入境之人的遷移或入境,在 1808 年以前,國會不得加以禁止,但對此種人的入境,每人可征不超過十美元的稅。 * 不得中止人身保護狀的特權,除非發生叛亂或入侵時公共安全要求中止這項特權。 * 不得通過公民權利剝奪法案或追溯既往的法律。 * 除依本憲法上文規定的人口普查或統計的比例,不得徵收人頭稅或其他直接稅。 * 對於任何一州輸出的貨物,不得徵稅。 * 任何有關商務或納稅的條例,均不得賦予某一州的港口優惠待遇;亦不得強迫任何開往或來自某一州的船隻,駛入或駛出 另一州,或向另一州納稅。 * 除根據法律規定的撥款外,不得從國庫提取款項。一切公款收支的定期報告書和帳目,應不時予以公布。 * 合眾國不得授予貴族爵位。凡在合眾國屬下擔任任何有薪金或有責任的職務的人,未經國會同意,不得從任何國王、君主或外國接受任何禮物、俸祿、官職或任何一種爵位。 ## 第十款:對各州的限制 ### 第 1 節:契約條款 > No State shall enter into any Treaty, Alliance, or Confederation; grant 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 coin Money; emit Bills of Credit; make any Thing but gold and silver Coin a Tender in Payment of Debts; pass any Bill of Attainder, ex post facto Law, or Law impairing the Obligation of Contracts, or grant any Title of Nobility. > > * 譯文:任何一州都不得:締結任何條約,參加任何同盟或邦聯;頒發捕獲敵船許可狀;鑄造貨幣;發行紙幣;使用金銀幣以外的任何物品作為償還債務的貨幣;通過任何公民權利剝奪法案、追溯既往的法律或損害契約義務的法律;或授予任何貴族爵位。 ### 第 2 節:進出口關稅 > No State shall,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Congress, lay any Imposts or Duties on Imports or Exports, except what may be absolutely necessary for executing it's [sic] inspection Laws: and the net Produce of all Duties and Imposts, laid by any State on Imports or Exports, shall be for the Use of the Treasu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ll such Laws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Revision and Controul of the Congress. > > * 譯文:任何一州,未經國會同意,不得對進出口貨物徵收任何進口稅或關稅,但為執行本州檢查法所絕對必要者,不在此限。任何一州對進出口貨物所征全部關稅和進口稅的純收益均應充作合眾國國庫之用;所有這類法律得由國會加以修正和監督。 ### 第 3 節:船稅、軍隊和盟約 > No State shall, without the Consent of Congress, lay any Duty of Tonnage, keep Troops, or Ships of War in time of Peace, enter into any Agreement or Compact with another State, or with a foreign Power, or engage in War, unless actually invaded, or in such imminent Danger as will not admit of delay. > > * 譯文:任何一州,未經國會同意,不得徵收任何船舶噸位稅,不得在和平時期保持軍隊或戰艦,不得與他州或外國締結協定或盟約,除非實際遭到入侵或遇刻不容緩的緊迫危險時不得進行戰爭。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閱讀 * 彼得・H・艾朗斯(1999 年):_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Supreme Cou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_ . New York: Penguin. * 李道揆. 《美国政府与政治》(上、下册). 商務印書館. 1999. * Davis, Z. (2001). "Presidential Vetoes, 1989–200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Kilman, J. & Costello, G. (Eds). (2000). _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alyis and Interpretation._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RS Annotated Constitution: Article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National Cable Satellite Corporation. (2003). "Capitol Questions."
null
35,333
2023-05-02T12:48:53Z
75,067,797
联邦宪法第1条
3,281,575
<p><b>寬萼淫羊藿</b>(學名:<span lang="la"><i><b>Epimedium latisepalum</b></i></span>)為小檗科淫羊藿屬下的一個種。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6.89.A9.E5.B1.95.E9.98.85.E8.AF.BB"></span><span id="扩展阅读">擴展閱讀</span></h2>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6097801"> <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64 Cached time: 2023050601211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41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5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78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960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52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49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4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56636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76.920 1 -total 57.32% 273.376 1 Template:Speciesbox 56.69% 270.344 1 Template:Taxobox/core 20.96% 99.977 1 Template:Taxonbar 8.87% 42.296 1 Template:Speciesbox/name 8.25% 39.351 1 Template:CPNI 8.14% 38.800 4 Template:Wikidata 7.85% 37.435 1 Template:Cite_web 6.04% 28.830 19 Template:Delink 5.73% 27.327 1 Template:Lang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3281575-0!canonical!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6012118 and revision id 71884612.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寬萼淫羊藿**(學名:_**Epimedium latisepalum**_)為小檗科淫羊藿屬下的一個種。 ## 參考文獻 ## 擴展閱讀
null
653
2023-05-02T13:26:26Z
71,884,612
Epimedium_latisepalum
2,744,306
<p><b>金川鄉</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金川鄉下轄以下地區:</p><p>金川村、​查坑村、​仁合村、​長源村和伏黃村。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32 Cached time: 2023050519340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74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9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213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998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91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35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3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236142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38/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41.426 1 -total 43.11% 448.970 1 Template:中国乡级行政区 42.53% 442.888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36.47% 379.757 1 Template:Infobox 36.15% 376.434 1 Template:PRC_admin/navcat 35.54% 370.149 1 Template:PRC_admin/article4footer 33.85% 352.550 1 Template:PRC_admin/navbox3 9.44% 98.311 1 Template:Country_abbreviation 9.39% 97.831 3 Template:PRC_admin/list/34/10/21/206/000 6.78% 70.639 1 Template:Reflist -->
**金川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 行政區劃 金川鄉下轄以下地區: 金川村、​查坑村、​仁合村、​長源村和伏黃村。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29.9819, "lon": 118.8437 }
468
2023-05-05T01:33:29Z
72,818,808
金川乡_(歙县)
2,908,878
<p><b>秦瘦鷗</b>(1908年—1993年),原名<b>秦浩</b>、上海嘉定人、著名作家及鴛鴦蝴蝶派代表人物。他使用「秦瘦鷗」作筆名前曾用「怪風」作筆名創作長篇言情小說代表作《秋海棠》。 </p> <h2><span id=".E7.94.9F.E5.B9.B3"></span><span id="生平">生平</span></h2> <p>秦瘦鷗早年就讀上海澄衷中學及中華職業學校,畢業於國立上海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銀行系<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他曾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成員以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從小就是戲迷,且認識許多演員。1926年起,他開始以筆名「怪風」、「劉白帆」、「萬千」和「寧遠」去發表作品如長篇小說《秋海棠》、《危城記》、《梅寶》、《第十六樁離婚案》、《孽海濤》、《永夜》、散文集《晚霞集》、《海棠室閑話》、《戲迷自傳》,評論集《小說縱橫談》、短篇小說《恩、仇、善、惡》、札記《晨讀雜記》、短篇小說集《第三者》,翻譯裕德齡的作品《瀛台泣血記》、《御香縹緲錄》、《茶花女》以及其他西方名作家的著作等,並邀請德齡之妹裕容齡為《御香縹緲錄》撰寫序文。在1941年1月6日至1942年2月13日,他的小說《秋海棠》在《申報》上連載,共由多家書店出版。1956年,其著作經修改後由上海文化出版社重印。而秦瘦鷗這部代表作也曾被改編為話劇、電視劇,如1985年由龔雪主演的電視劇和2007年由黃奕、辛柏青主演的電視劇、粵劇等。另外,又被改編成電影,例如1955年由導演吳回執導,張活游、李清、白燕、馮峰主演的《秋海棠》。書本亦被譯成外文出版。 </p><p>1949年前後,秦瘦鷗歷任《大美晚報》、《大英夜報》兼《譯報》編輯(於1937年上海淪陷後開始當這幾家報社的編輯)、上海持志大學、大夏大學中文系講師、中國通商銀行衡陽分行文書主任、香港《文匯報》副刊部主任、上海文匯出版社第一編輯室主任(1956年調任)、集文出版社編輯、上海文化出版社編輯室主任、上海文藝出版社兼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審以及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在1966年至1976年期間,秦瘦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批鬥。他曾想與老舍、傅雷一樣以死抗爭。後因得到讀者的安慰而打消念頭,並寫成《劫收日記》。1982年,他遷入上海法華鎮路淮海大樓定居。他當時雖然患病,但仍然經常參與鄰里活動和替他們向區政府寫信反映民意。</p> <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秦瘦鷗**(1908 年 —1993 年),原名**秦浩**、上海嘉定人、著名作家及鴛鴦蝴蝶派代表人物。他使用「秦瘦鷗」作筆名前曾用「怪風」作筆名創作長篇言情小說代表作《秋海棠》。 ## 生平 秦瘦鷗早年就讀上海澄衷中學及中華職業學校,畢業於國立上海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銀行系。他曾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成員以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從小就是戲迷,且認識許多演員。1926 年起,他開始以筆名「怪風」、「劉白帆」、「萬千」和「寧遠」去發表作品如長篇小說《秋海棠》、《危城記》、《梅寶》、《第十六樁離婚案》、《孽海濤》、《永夜》、散文集《晚霞集》、《海棠室閑話》、《戲迷自傳》,評論集《小說縱橫談》、短篇小說《恩、仇、善、惡》、札記《晨讀雜記》、短篇小說集《第三者》,翻譯裕德齡的作品《瀛台泣血記》、《御香縹緲錄》、《茶花女》以及其他西方名作家的著作等,並邀請德齡之妹裕容齡為《御香縹緲錄》撰寫序文。在 1941 年 1 月 6 日至 1942 年 2 月 13 日,他的小說《秋海棠》在《申報》上連載,共由多家書店出版。1956 年,其著作經修改後由上海文化出版社重印。而秦瘦鷗這部代表作也曾被改編為話劇、電視劇,如 1985 年由龔雪主演的電視劇和 2007 年由黃奕、辛柏青主演的電視劇、粵劇等。另外,又被改編成電影,例如 1955 年由導演吳回執導,張活游、李清、白燕、馮峰主演的《秋海棠》。書本亦被譯成外文出版。 1949 年前後,秦瘦鷗歷任《大美晚報》、《大英夜報》兼《譯報》編輯(於 1937 年上海淪陷後開始當這幾家報社的編輯)、上海持志大學、大夏大學中文系講師、中國通商銀行衡陽分行文書主任、香港《文匯報》副刊部主任、上海文匯出版社第一編輯室主任(1956 年調任)、集文出版社編輯、上海文化出版社編輯室主任、上海文藝出版社兼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審以及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在 1966 年至 1976 年期間,秦瘦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批鬥。他曾想與老舍、傅雷一樣以死抗爭。後因得到讀者的安慰而打消念頭,並寫成《劫收日記》。1982 年,他遷入上海法華鎮路淮海大樓定居。他當時雖然患病,但仍然經常參與鄰里活動和替他們向區政府寫信反映民意。 ## 注釋 ## 參考文獻
null
6,310
2023-04-16T12:25:50Z
72,637,703
秦瘦鷗
616,973
<p><b>堅彌地城新海旁</b>(英語:<span lang="en">New Praya, Kennedy Town</span>),又名<b>新海旁街</b>,是香港一條海邊的街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東接山市街,西接加多近街,是單程的東向行車道路。在卑路乍灣填海後,堅彌地城新海旁取代吉席街,成為維多利亞港西的新海旁。 </p> <h2><span id=".E6.B2.BF.E9.80.94.E5.9C.B0.E6.A8.99"></span><span id="沿途地標">沿途地標</span></h2> <ul><li>堅尼地城 (卑路乍灣) 巴士總站</li> <li>堅尼地城消防局</li> <li>泓都</li> <li>堅尼地城屠房</li></ul><h2><span id=".E4.BA.A4.E5.8C.AF.E9.81.93.E8.B7.AF"></span><span id="交匯道路">交匯道路</span></h2> <ul><li>加多近街</li> <li>爹核士街</li> <li>士美菲路</li> <li>城西道</li> <li>山市街</li></ul><h2><span id=".E6.B5.B7.E9.82.8A.E6.99.AF.E8.A7.80"></span><span id="海邊景觀">海邊景觀</span></h2> <p>堅彌地城新海旁和城西道巴士總站旁的人行道為觀看海景的好地點。從該處可以觀看到大小青洲、昂船洲大橋、青衣島和西九龍。 </p><p>由於堅尼地城海旁的海堤跟海面是垂直相對的,拍岸的海浪可以激起很大的水花,弄濕岸邊觀看景色的人們。在颱風吹襲香港期間,有市民會在該街道體驗颱風威力和觀浪,該處亦為電視台現場報道新聞的熱點之一。 </p> <h2><span id=".E5.AF.A6.E6.99.AF"></span><span id="實景">實景</span></h2>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堅彌地城海旁</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p>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堅彌地城新海旁 </p><p><br></p>
**堅彌地城新海旁**(英語:New Praya, Kennedy Town),又名**新海旁街**,是香港一條海邊的街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東接山市街,西接加多近街,是單程的東向行車道路。在卑路乍灣填海後,堅彌地城新海旁取代吉席街,成為維多利亞港西的新海旁。 ## 沿途地標 * 堅尼地城 (卑路乍灣) 巴士總站 * 堅尼地城消防局 * 泓都 * 堅尼地城屠房 ## 交匯道路 * 加多近街 * 爹核士街 * 士美菲路 * 城西道 * 山市街 ## 海邊景觀 堅彌地城新海旁和城西道巴士總站旁的人行道為觀看海景的好地點。從該處可以觀看到大小青洲、昂船洲大橋、青衣島和西九龍。 由於堅尼地城海旁的海堤跟海面是垂直相對的,拍岸的海浪可以激起很大的水花,弄濕岸邊觀看景色的人們。在颱風吹襲香港期間,有市民會在該街道體驗颱風威力和觀浪,該處亦為電視台現場報道新聞的熱點之一。 ## 實景 * * * ## 參見 * 堅彌地城海旁 ##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堅彌地城新海旁
null
2,099
2023-04-16T12:26:40Z
61,731,460
堅尼地城新海旁
5,697,675
<p><b>拉扎列沃農村居民點</b>(俄語:<span lang="ru">Лазаревское сельское поселение</span>)是俄羅斯聯邦猶太自治州列寧斯科耶區所屬的一個農村居民點。其下轄有2個居民點,行政中心為拉扎列沃。據2016年統計,該農村居民點的人口為941人。</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0 Cached time: 2023050510553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27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5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53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591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40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45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4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13220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16.177 1 -total 60.49% 251.739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52.05% 216.628 1 Template:Infobox 22.06% 91.798 1 Template:Lang-ru 20.68% 86.062 1 Template:Location_map 14.28% 59.412 1 Template:Reflist 10.68% 44.433 1 Template:Cite_web 8.29% 34.493 5 Template:Both 2.97% 12.370 1 Template:If_empty 2.91% 12.131 1 Template:Main_other -->
**拉扎列沃農村居民點**(俄語:Лазаревское сельское поселение)是俄羅斯聯邦猶太自治州列寧斯科耶區所屬的一個農村居民點。其下轄有 2 個居民點,行政中心為拉扎列沃。據 2016 年統計,該農村居民點的人口為 941 人。 ## 參考文獻
null
1,970
2023-05-03T03:26:41Z
68,061,822
拉扎列沃农村居民点
149,887
<p><b>WTO</b>可能指: </p> <ul><li>世界貿易組織(英語:<span lang="en">World Trade Organization</span>)</li> <li>世界旅遊組織(英語:<span lang="en">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span>)</li> <li>世界廁所組織(英語:<span lang="en">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span>)</li> <li>華沙條約組織(英語:<span lang="en">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span>)</li> <li>WTO姐妹會,台灣八大電視公司製作的電視訪談節目。</li></ul>
**WTO** 可能指: * 世界貿易組織(英語: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世界旅遊組織(英語: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世界廁所組織(英語: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 * 華沙條約組織(英語: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 * WTO 姐妹會,台灣八大電視公司製作的電視訪談節目。
null
429
2023-04-16T12:26:06Z
73,376,148
WTO_(消歧义)
7,980,562
<p><b>南加州教會槍擊案</b>(英語:<span lang="en">2022 Laguna Woods shooting</span>),又稱<b>2022年拉古納伍茲槍擊案</b>,是2022年5月15日發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加州)南部大洛杉磯地區橙郡拉古納伍茲基督教爾灣臺灣長老教會(Irvine Taiwanese Presbyterian Church)日內瓦教堂(Geneva Presbyterian Church)的一起群體槍擊案。槍手為一自認中國人的臺灣外省第二代,他以鐵鍊鎖上大門,用強力膠封住鎖頭,於教堂內開槍掃射,造成1人死亡、4人重傷、1人輕傷。該教會教友信眾也幾乎都是臺灣裔美國人,檢警說明及兇手言行都顯示他明顯針對臺裔社群而犯案<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 </p> <h2><span id=".E6.A1.88.E4.BB.B6.E7.BB.8F.E8.BF.87"></span><span id="案件经过">案件經過</span></h2> <p>2022年5月15日「爾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租借「日內瓦長老會教堂」舉辦教會活動。歡迎前任牧師張宣信(Billy Chang)自臺灣歸來。10時10分,有一位陌生男子到來,該男子衣服為黑色,上有「Security」(保全)字樣。接待人員歡迎該男子加入,並請該男子填寫個人資料表,但男子稱之前來過兩次,拒絕填表。教堂人士稱,該男子在行兇前和其他人交談以博取信任,還刻意講了一些臺語。主日禮拜開始時,周文偉沒有參加,而是坐在後方閱讀教會提供給他的中文報紙。他在主日禮拜11時20分結束時離開,有人看見他東張西望地走進後面的小房間。</p><p>做完禮拜後,開始主日學,周文偉亦沒有參加。主日學結束後,教會眾人開始午宴,12時30分時,周文偉又走進教友聚餐的辛普森廳(Simpson Hall),並將該廳進出的三個門試圖用鐵錬綁上,有教友要離開,周文偉並未阻擋。但有人問周文偉「正在幹甚麼」時,周文偉拒絕回答。後來有教友因為忘了拿隨身物品,打算再進去廳內,就遭他拒絕;這時有人看到他持鐵鎚將兩個出口釘上,大約13時多,他拿出手槍向天花板射擊。</p><p>槍手開槍時,教會眾人大多正在聊天與拍照,很多人以為是有人玩氣球、踩破氣球的聲音,在場人數可能有幾十人不等,但能確定絕大部分為臺裔美國人,並且絕大多數都是年長者。當時在場的臺裔醫師<b>鄭達志</b>(John Cheng)為壓制槍手,與槍手搏鬥並以身擋槍,結果身中三彈。張宣信牧師原本以為是有人拿玩具槍開玩笑,後來才發覺事態不對,衝下講臺,趁槍手調整槍械(疑似裝子彈或排除卡彈)時,以椅子砸中槍手頭部。槍手的槍因而掉落一旁,槍手踉蹌,失去重心,牧師隨即衝往槍手,並大聲呼喊其他教友協助壓制,此時三位教友蜂擁而上,四人合力奪槍,制伏了槍手,眾人隨後拔取電源延長線將槍手捆綁,還發現槍手在腿上綁上了疑似備用的另一支槍,立刻報警。警方在13時26分接到報案。十分鐘後,警方與救護人員到來。除了兩把手槍之外,警方同時發現槍手攜帶的十五個滿裝的彈匣、刀具、強力膠、四件類似汽油彈的爆裂物,警方還發現該廳大門被兇嫌用鐵鏈封鎖,鎖頭還灌入強力膠封堵。 </p> <h2><span id=".E5.AB.8C.E7.8A.AF"></span><span id="嫌犯">嫌犯</span></h2> <p>周文偉(<span lang="en">David Wenwei Chou</span>),華裔美籍公民,籍貫湖南,1953年生於臺灣,是外省第二代。周文偉畢業於臺中一中、逢甲大學,後留學美國。曾為調酒師、大學講師,之後移民美國。經過駐洛杉磯的臺北辦事處查證,約50年前,臺灣人持有護照上的出生地,英文為<span lang="en">Repubilc of China</span>,當時申請到美國的移民於官方文件的出生地多寫「<span lang="en">China</span>」。1953年生的周嫌可能在申請美國護照的文件上寫「中國」為出生地,因此讓美國警方一度認為嫌犯出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p><p>周文偉在退休後於拉斯維加斯擔任警衛,他也在此期間合法購得了9毫米單膛室手槍。2019年周文偉加入統促黨。周反對臺灣的民進黨執政,支持中國國民黨代表韓國瑜參選2020年總統選舉,據認識他的人形容,平日看不出有特殊的政黨傾向,但若是談到關於政府公部門的事情,情緒就易激動。他擔任2019年4月成立,於2020年10月28日被美國國務院依法認定受中國共產黨中央統戰部控制的外國代表機構、中國反獨促統統一戰線組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在拉斯維加斯分支會的理事,但據該會創始人在案發後接受採訪時描述,其因性格激進而在2019年下半年起遭到疏遠。周文偉妻子案發時身在臺灣,且罹患重疾,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在臺從事牙醫。 </p><p>案件偵訊尚在進行中,橘郡警長巴恩斯(Don Barnes)認為這是一起出於政治動機的仇恨犯罪。他表示,周嫌在案發現場外停放的車輛中留下筆記,顯示出了他自己「對臺灣人的痛恨」及對臺灣獨立的不認同,而這可能是他的過往經歷造成的情緒積壓。據其的室友憶述,周在案發兩周前曾說覺得臺灣政府腐敗,而且不滿臺灣人對政府的支持,讓自己看起來是一個政治難民。案發前,周嫌將其「作案聲明」〈滅獨天使日記〉寄給《世界日報》洛杉磯分社,5月16日送抵該報社後,報社將此証物呈交美國警方,並拒絕公開內容。匿名人士指周嫌亦將複本寄給中國和統會會長與中國共產黨政治局常委汪洋、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前《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及另一家統派媒體《中國時報》發行人王丰。橘郡官方表示沒有發現周文偉與爾灣基督教長老會有任何交集。 </p><p>周文偉在成為持槍警衛前曾受租客搶劫,自己身受重傷。而隨著年齡增大他也面臨失業,妻子患病後他變賣房產隻身住在美國,其後又遭房東驅逐,生活陷入困境。 </p> <h2><span id=".E5.8F.97.E5.AE.B3.E5.AF.B9.E8.B1.A1"></span><span id="受害对象">受害對象</span></h2> <p>槍擊發生於爾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會活動現場,造成52歲男子鄭達志當場死亡,5人受傷。 </p> <h3><span id=".E5.B0.94.E6.B9.BE.E5.8F.B0.E6.B9.BE.E5.9F.BA.E7.9D.A3.E9.95.BF.E8.80.81.E6.95.99.E4.BC.9A"></span><span id="尔湾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爾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span></h3> <p>爾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原為柑郡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在爾灣地區之分會,1994年8月成為獨立教會。教會曾借用Creekside、塔斯廷的教會場所開展活動,2012年10月正式搬至現址位於橙郡拉古納伍茲的日內瓦教堂。該教會屬於美國長老會(PCUSA),但它也與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深厚的關係,教會成員多為自臺灣移民美國的老年人。</p><p>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本土主義色彩濃厚,持鮮明的臺獨主張。教會主要採用臺語宣教與禮拜,使用羅馬字將《聖經》翻譯為臺灣話,經常使用臺灣羅馬字--白話字。教義強調「釘根本土,認同所有住民」。李輔仁(Albany Lee)牧師曾說:「我們使用我們最習慣的母語與方式來敬拜上帝。」教會認為臺灣人來自不同背景、雖有不同見解,但臺灣同為家鄉,人民有自決權利,並要求國民黨政府全面開放中央民代改選,國民黨須改革。教會活躍於近代臺灣的政治活動,經歷過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等,在19世紀70、80年代與黨外運動結合,發表《國是聲明與建議》、《我們的呼籲》、《人權宣言》三大宣言,幫助隱藏異議人士,歷史上與臺灣民主和獨立運動有緊密聯繫,在政壇和民間都具有影響力。近年教會還涉及陳雲林2008年訪臺衝突,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p> <h3><span id=".E4.BC.A4.E8.80.85"></span><span id="伤者">傷者</span></h3> <p>傷者包括1名86歲的女性和4名男性,其中最年長者92歲、最年輕的為66歲。5名傷者中,4人中彈受傷嚴重,1人在混亂中受輕傷。</p> <h3><span id=".E7.BD.B9.E9.9A.BE.E8.80.85"></span><span id="罹难者">罹難者</span></h3> <p>52歲的醫師鄭達志在槍擊案中遇難,鄭醫師是運動醫學、復健科醫師(非復健師)、國術教練,並非長老宗的信徒,而是出於孝心,開車載行動不便的年長母親做禮拜。案發時鄭達志的父親鄭俊曉才過世約一個月。 </p><p>鄭達志出身醫師世家,父親鄭俊曉是德州臺裔圈的醫師,叔父鄭俊郎亦為醫師。鄭達志生於臺灣,在一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在德克薩斯州長大,鄭達志曾就讀於貝勒大學,後繼承父親衣缽,在德州理工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學學位,到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實習。行醫後,成為南岸醫療集團(英語:<span lang="en">South Coast Medical Group</span>)成員,主要服務加州亞里索維耶荷及周邊地區的病患,是獲<span data-orig-title="美國家庭醫學委員會"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Medicine"><span>美國家庭醫學委員會</span></span>認證的運動醫學專科醫生。鄭醫師是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球隊克里夫蘭布朗隊後衛<span data-orig-title="強尼·史丹頓"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Johnny Stanton"><span>強尼·史丹頓</span></span>的主治醫師。同時,也免費擔任多個高中學校美式足球的隊醫。</p><p>除此之外,鄭達志醫師八歲時習武,時常參加比賽。為了精進武藝,特別到芝加哥、舊金山、香港等地求師問學。鄭醫師也在橘郡開班授徒,並成為武術界的「七星派螳螂拳第八代傳人」。</p><p>負責偵辦案件的橘郡檢察長史必哲(<span lang="en">Todd Spitzer</span>)表彰了鄭醫師及其他教友的英勇行爲,他在記者會上表示「這個怪物(周文偉)制定了一個惡魔計畫,將其受害者鎖在教堂門內,以屠殺他所認為的無辜羔羊。但他不曉得那天教堂裡的教友不是羔羊,他們是獅子,他們反擊意圖滲透到他們禮拜堂的那個惡魔。」</p> <h2><span id=".E8.B0.83.E6.9F.A5"></span><span id="调查">調查</span></h2> <p>橘郡警方查出,周文偉在前一晚即由內華達州開車前往加州,車程約270哩(435公里)。來自聯邦調查局(FBI)和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ATF)的情報員協助橙郡警長辦公室辦案 。FBI以仇恨犯罪為背景調查此次事件,針對嫌犯內華達州的住所和在案發現場外的停放的車輛展開調查。。ATF已在現場查獲槍手準備的犯案工具9毫米單膛室手槍2把、15個裝滿子彈的彈匣、刀械、4個疑似自製汽油彈的爆裂物、鐵鍊、強力膠等,檢警認為槍手打算執行恐怖攻擊,殺死教會內所有人後燒毀教堂建築。 </p><p>周文偉被控犯下1項謀殺罪、5項謀殺未遂罪、4項非法持有爆裂物罪等,屬於特級重犯。周文偉在臺灣教會的午餐會上與數十名教友交流,橘郡檢察長史必哲(Todd Spitzer)說周文偉藉此取得教友們的信任,好讓他們不會注意到他即將展開的計畫,史必哲說這種行徑等同於法律上定義的「事先埋伏」(lying in wait),如果被定罪,恐加重刑責,可求處「不可假釋之終身監禁」或者死刑。</p><p>史必哲稱周文偉為「怪物」:史必哲說,周文偉的動機是出於對臺灣的仇恨,1949年共產黨取得內戰勝利,其家人被迫離開中國大陸,而後他在臺灣出生。當局表示,他顯然隨機選擇了那個教堂,上週六(14日)他從拉斯維加斯開車到加州前,並不認識那裏的任何人。橘郡警長巴恩斯表示,「周文偉特地選擇對臺灣社群發動攻擊,爾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正是臺灣社群的代表之一。」史必哲表示,周文偉明顯是仇恨犯罪,被偵訊至今,絲毫不在乎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也不在乎將會面臨的刑期。</p> <h2><span id=".E6.B3.95.E5.BE.8B.E7.A8.8B.E5.BA.8F"></span><span id="法律程序">法律程序</span></h2> <p>周文偉為現行犯,已被橘郡警方拘捕。原先法官裁定周文偉以保釋金一百萬美元交保候傳,後因得知其攜帶大量武器,恐怖攻擊意圖明顯,惡性重大,改裁定不允許交保,直接羈押,將在六月時第一次開庭。</p><p>周文偉尚未提出抗辯,目前依然收押。在5月17日的最初的法庭提訊中,其律師Tania Vallejo提出將下次提訊延遲到6月10日,法官同意。</p><p>2022年6月17日,橘郡警方的聲明中,檢察官在對其謀殺和謀殺未遂的指控中增加了仇恨犯罪。一旦所有罪名成立,周可能面臨死刑。周文偉預計將於8月19日再次出庭。 </p><p>在2022年8月19日的審理中,周文偉否認所有指控,並將於同年10月21日再次出庭。 </p> <h2><span id=".E5.8F.8D.E6.87.89"></span><span id="反應">反應</span></h2> <ul><li><span> </span>美國: <ul><li>橘郡檢察長史必哲(Todd Spitzer)以「惡魔」<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形容對臺灣及臺灣人民有偏見的周文偉及其犯罪動機與行為,該郡警長巴恩斯(Don Barnes)讚許鄭達志醫師捨己救人的英勇是「良善對抗邪惡」,《洛杉磯時報》亦稱周文偉是潛伏的「惡魔」而壓制他的臺灣教友是一群「奮起的英雄」。</li> <li>「爾灣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募款網站「gofundme」發動捐款,目標二十五萬美元。網頁稱,鄭達志醫師的父親才剛過世,自己又不幸罹難,兒子在洛城加大(UCLA)讀醫學系預科,女兒還在念高中,需要的經費不少。各方踴躍捐輸,一天內湧入18萬美元。數日內,金額超過原定目標一倍。</li> <li>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致電外交部長吳釗燮,代表美國政府表達高度哀悼之意。</li> <li>臺灣人公共事務會要求美國政府將兇手所隸屬團體列為美國境內的恐怖組織。數十個在美臺灣人團體聯署支持。</li> <li>貝勒大學亦發文哀悼為該校1991屆畢業生的鄭達志醫師。</li> <li>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球隊克里夫蘭布朗隊後衛<span data-orig-title="強尼·史丹頓"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Johnny Stanton"><span>強尼·史丹頓</span></span>,在社交媒體發文哀悼罹難者鄭達志醫師,稱他是「絕對的英雄」。</li> <li>美國職棒大聯盟美國聯盟的洛杉磯天使隊對奧克蘭運動家的比賽前特別在橘郡主場的大螢幕放上鄭達志的照片並打出「紀念鄭達志醫師,你的英勇救了無數生命,我們會想念你。」全場掌聲雷動,向鄭達志致上最深敬意。</li> <li>拉斯維加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顧雅文稱周文偉在組織2019年4月成立時「不請自到」(但是據該會是時公開之文獻,周文偉為理事),在2019年下半年後已非成員,批評「陰暗勢力」利用此事件。</li> <li>1989年北京天安門民主運動學運領袖王丹表示聯想到3月14日紐約律師、反共民運人士李進進遭中國人刺殺案,質疑是否有人在背後刻意挑動兇手情緒、變相唆使作案;他不相信美國連續發生具政治背景的兇殺案只是巧合。</li></ul></li></ul><ul><li><span> </span>中華民國: <ul><li>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代表蔡英文總統向罹難的鄭醫師家屬表示哀悼,對在事件中受傷的臺灣僑民表達由衷關心。他表示蔡總統已經請外交部長吳釗燮及駐美代表蕭美琴表達慰問關懷,同時指派蕭美琴大使前往加州提供必要協助並出席爾灣臺灣教會的鄭達志醫師追思禮拜。</li> <li>副總統賴清德、總統府副秘書長李俊俋等23日出席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走過政治仇恨與暴力創傷的死蔭幽谷」祈禱會,向鄭達志醫師致上最深切的哀悼與敬意。</li> <li>外交部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臺灣政府向家屬致哀。僑務委員會呼籲僑民留意自身安全,避免被仇恨挑撥分化,共同守護民主自由的價值。</li> <li>立法院長游錫堃、民主進步黨、時代力量、臺灣民眾黨與臺灣基進黨均譴責暴力行徑,慰問無辜傷亡僑民。中國國民黨發新聞稿表示沉痛哀悼,向當地臺裔社群致上慰問,強調任何意識型態、任何組織都不構成足以對他人暴力相向的正當性。</li> <li>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強烈地譴責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在手無寸鐵的人身上、濫殺無辜者的暴力。呼籲政府正視在臺灣某些統派團體所散播的仇恨言論,並以有效策略防範那些團體激起對立,製造暴力事件,遏止中國在臺打手。唯有重新制訂一部符合臺灣現況的新憲法,才能讓人民免於認同的混淆。</li> <li>臺灣社、臺灣教授協會、臺灣獨立建國聯盟、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等60個社團發表聯合聲明,指中國共產黨一再在臺灣內部及全球華人中挑起對臺灣人民的仇恨,阻止臺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支持在美國的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推動將統戰團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列為恐怖組織的主張,呼籲外交部應禁止該會成員入境,並要求臺灣政府嚴查國內的統促黨等和中國往來關係密切的組織及其資金來源。</li></ul></li> <li><span> </span>中華人民共和國: <ul><li>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事件時,表示有注意到事件當事人均為「中國臺灣出生」,隨後表態希望美國政府解決國內的槍枝暴力,沒有提到背後可能牽涉的兩岸關係問題。</li> <li>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涉案槍手和受害者都是從「中國臺灣地區」移民到美國的。臺灣個別綠色媒體藉機炒作,圖謀利用不幸的槍擊事件造謠,做政治文章,用心險惡,毫無人性。</li> <li>環球時報評論文章認為臺灣炒作「大陸人對臺灣人的種族仇殺」是造謠行為,實際上兇手出生於臺灣,民進黨當局不排除利用這起槍擊案炒作「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矛盾。</li></ul></li></ul><h2><span id=".E5.8F.A6.E8.A6.8B"></span><span id="另見">另見</span></h2> <ul><li>2022年水牛城槍擊案</li> <li>2019年埃爾帕索槍擊案</li> <li>基督城清真寺槍擊案</li> <li>2015年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槍擊案</li> <li>孤狼式襲擊</li> <li>韓粉</li> <li>臺灣問題</li></ul><h2><span id=".E6.96.87.E5.AD.97.E6.B3.A8.E8.A7.A3"></span><span id="文字注解">文字註解</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47 Cached time: 202305050415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41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65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68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1395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67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0247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76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502986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42.903 1 -total 54.63% 678.947 1 Template:Reflist 25.86% 321.353 60 Template:Cite_news 18.37% 228.352 55 Template:Cite_web 16.40% 203.789 2 Template:Infobox 10.29% 127.927 1 Template:Infobox_civilian_attack 8.91% 110.762 1 Template:Infobox_Person 8.15% 101.267 2 Template:Lang-en 7.80% 96.889 1 Template:Infobox_person/core 4.73% 58.800 1 Template:NoteTA -->
**南加州教會槍擊案**(英語:2022 Laguna Woods shooting),又稱 **2022 年拉古納伍茲槍擊案**,是 2022 年 5 月 15 日發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加州)南部大洛杉磯地區橙郡拉古納伍茲基督教爾灣臺灣長老教會(Irvine Taiwanese Presbyterian Church)日內瓦教堂(Geneva Presbyterian Church)的一起群體槍擊案。槍手為一自認中國人的臺灣外省第二代,他以鐵鍊鎖上大門,用強力膠封住鎖頭,於教堂內開槍掃射,造成 1 人死亡、4 人重傷、1 人輕傷。該教會教友信眾也幾乎都是臺灣裔美國人,檢警說明及兇手言行都顯示他明顯針對臺裔社群而犯案。 ## 案件經過 2022 年 5 月 15 日「爾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租借「日內瓦長老會教堂」舉辦教會活動。歡迎前任牧師張宣信(Billy Chang)自臺灣歸來。10 時 10 分,有一位陌生男子到來,該男子衣服為黑色,上有「Security」(保全)字樣。接待人員歡迎該男子加入,並請該男子填寫個人資料表,但男子稱之前來過兩次,拒絕填表。教堂人士稱,該男子在行兇前和其他人交談以博取信任,還刻意講了一些臺語。主日禮拜開始時,周文偉沒有參加,而是坐在後方閱讀教會提供給他的中文報紙。他在主日禮拜 11 時 20 分結束時離開,有人看見他東張西望地走進後面的小房間。 做完禮拜後,開始主日學,周文偉亦沒有參加。主日學結束後,教會眾人開始午宴,12 時 30 分時,周文偉又走進教友聚餐的辛普森廳(Simpson Hall),並將該廳進出的三個門試圖用鐵錬綁上,有教友要離開,周文偉並未阻擋。但有人問周文偉「正在幹甚麼」時,周文偉拒絕回答。後來有教友因為忘了拿隨身物品,打算再進去廳內,就遭他拒絕;這時有人看到他持鐵鎚將兩個出口釘上,大約 13 時多,他拿出手槍向天花板射擊。 槍手開槍時,教會眾人大多正在聊天與拍照,很多人以為是有人玩氣球、踩破氣球的聲音,在場人數可能有幾十人不等,但能確定絕大部分為臺裔美國人,並且絕大多數都是年長者。當時在場的臺裔醫師**鄭達志**(John Cheng)為壓制槍手,與槍手搏鬥並以身擋槍,結果身中三彈。張宣信牧師原本以為是有人拿玩具槍開玩笑,後來才發覺事態不對,衝下講臺,趁槍手調整槍械(疑似裝子彈或排除卡彈)時,以椅子砸中槍手頭部。槍手的槍因而掉落一旁,槍手踉蹌,失去重心,牧師隨即衝往槍手,並大聲呼喊其他教友協助壓制,此時三位教友蜂擁而上,四人合力奪槍,制伏了槍手,眾人隨後拔取電源延長線將槍手捆綁,還發現槍手在腿上綁上了疑似備用的另一支槍,立刻報警。警方在 13 時 26 分接到報案。十分鐘後,警方與救護人員到來。除了兩把手槍之外,警方同時發現槍手攜帶的十五個滿裝的彈匣、刀具、強力膠、四件類似汽油彈的爆裂物,警方還發現該廳大門被兇嫌用鐵鏈封鎖,鎖頭還灌入強力膠封堵。 ## 嫌犯 周文偉(David Wenwei Chou),華裔美籍公民,籍貫湖南,1953 年生於臺灣,是外省第二代。周文偉畢業於臺中一中、逢甲大學,後留學美國。曾為調酒師、大學講師,之後移民美國。經過駐洛杉磯的臺北辦事處查證,約 50 年前,臺灣人持有護照上的出生地,英文為 Repubilc of China,當時申請到美國的移民於官方文件的出生地多寫「China」。1953 年生的周嫌可能在申請美國護照的文件上寫「中國」為出生地,因此讓美國警方一度認為嫌犯出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周文偉在退休後於拉斯維加斯擔任警衛,他也在此期間合法購得了 9 毫米單膛室手槍。2019 年周文偉加入統促黨。周反對臺灣的民進黨執政,支持中國國民黨代表韓國瑜參選 2020 年總統選舉,據認識他的人形容,平日看不出有特殊的政黨傾向,但若是談到關於政府公部門的事情,情緒就易激動。他擔任 2019 年 4 月成立,於 2020 年 10 月 28 日被美國國務院依法認定受中國共產黨中央統戰部控制的外國代表機構、中國反獨促統統一戰線組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在拉斯維加斯分支會的理事,但據該會創始人在案發後接受採訪時描述,其因性格激進而在 2019 年下半年起遭到疏遠。周文偉妻子案發時身在臺灣,且罹患重疾,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在臺從事牙醫。 案件偵訊尚在進行中,橘郡警長巴恩斯(Don Barnes)認為這是一起出於政治動機的仇恨犯罪。他表示,周嫌在案發現場外停放的車輛中留下筆記,顯示出了他自己「對臺灣人的痛恨」及對臺灣獨立的不認同,而這可能是他的過往經歷造成的情緒積壓。據其的室友憶述,周在案發兩周前曾說覺得臺灣政府腐敗,而且不滿臺灣人對政府的支持,讓自己看起來是一個政治難民。案發前,周嫌將其「作案聲明」〈滅獨天使日記〉寄給《世界日報》洛杉磯分社,5 月 16 日送抵該報社後,報社將此証物呈交美國警方,並拒絕公開內容。匿名人士指周嫌亦將複本寄給中國和統會會長與中國共產黨政治局常委汪洋、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前《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及另一家統派媒體《中國時報》發行人王丰。橘郡官方表示沒有發現周文偉與爾灣基督教長老會有任何交集。 周文偉在成為持槍警衛前曾受租客搶劫,自己身受重傷。而隨著年齡增大他也面臨失業,妻子患病後他變賣房產隻身住在美國,其後又遭房東驅逐,生活陷入困境。 ## 受害對象 槍擊發生於爾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會活動現場,造成 52 歲男子鄭達志當場死亡,5 人受傷。 ### 爾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爾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原為柑郡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在爾灣地區之分會,1994 年 8 月成為獨立教會。教會曾借用 Creekside、塔斯廷的教會場所開展活動,2012 年 10 月正式搬至現址位於橙郡拉古納伍茲的日內瓦教堂。該教會屬於美國長老會(PCUSA),但它也與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深厚的關係,教會成員多為自臺灣移民美國的老年人。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本土主義色彩濃厚,持鮮明的臺獨主張。教會主要採用臺語宣教與禮拜,使用羅馬字將《聖經》翻譯為臺灣話,經常使用臺灣羅馬字 -- 白話字。教義強調「釘根本土,認同所有住民」。李輔仁(Albany Lee)牧師曾說:「我們使用我們最習慣的母語與方式來敬拜上帝。」教會認為臺灣人來自不同背景、雖有不同見解,但臺灣同為家鄉,人民有自決權利,並要求國民黨政府全面開放中央民代改選,國民黨須改革。教會活躍於近代臺灣的政治活動,經歷過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等,在 19 世紀 70、80 年代與黨外運動結合,發表《國是聲明與建議》、《我們的呼籲》、《人權宣言》三大宣言,幫助隱藏異議人士,歷史上與臺灣民主和獨立運動有緊密聯繫,在政壇和民間都具有影響力。近年教會還涉及陳雲林 2008 年訪臺衝突,2019 年香港反修例運動。 ### 傷者 傷者包括 1 名 86 歲的女性和 4 名男性,其中最年長者 92 歲、最年輕的為 66 歲。5 名傷者中,4 人中彈受傷嚴重,1 人在混亂中受輕傷。 ### 罹難者 52 歲的醫師鄭達志在槍擊案中遇難,鄭醫師是運動醫學、復健科醫師(非復健師)、國術教練,並非長老宗的信徒,而是出於孝心,開車載行動不便的年長母親做禮拜。案發時鄭達志的父親鄭俊曉才過世約一個月。 鄭達志出身醫師世家,父親鄭俊曉是德州臺裔圈的醫師,叔父鄭俊郎亦為醫師。鄭達志生於臺灣,在一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在德克薩斯州長大,鄭達志曾就讀於貝勒大學,後繼承父親衣缽,在德州理工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學學位,到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實習。行醫後,成為南岸醫療集團(英語:South Coast Medical Group)成員,主要服務加州亞里索維耶荷及周邊地區的病患,是獲美國家庭醫學委員會認證的運動醫學專科醫生。鄭醫師是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球隊克里夫蘭布朗隊後衛強尼・史丹頓的主治醫師。同時,也免費擔任多個高中學校美式足球的隊醫。 除此之外,鄭達志醫師八歲時習武,時常參加比賽。為了精進武藝,特別到芝加哥、舊金山、香港等地求師問學。鄭醫師也在橘郡開班授徒,並成為武術界的「七星派螳螂拳第八代傳人」。 負責偵辦案件的橘郡檢察長史必哲(Todd Spitzer)表彰了鄭醫師及其他教友的英勇行爲,他在記者會上表示「這個怪物(周文偉)制定了一個惡魔計畫,將其受害者鎖在教堂門內,以屠殺他所認為的無辜羔羊。但他不曉得那天教堂裡的教友不是羔羊,他們是獅子,他們反擊意圖滲透到他們禮拜堂的那個惡魔。」 ## 調查 橘郡警方查出,周文偉在前一晚即由內華達州開車前往加州,車程約 270 哩(435 公里)。來自聯邦調查局(FBI)和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ATF)的情報員協助橙郡警長辦公室辦案 。FBI 以仇恨犯罪為背景調查此次事件,針對嫌犯內華達州的住所和在案發現場外的停放的車輛展開調查。。ATF 已在現場查獲槍手準備的犯案工具 9 毫米單膛室手槍 2 把、15 個裝滿子彈的彈匣、刀械、4 個疑似自製汽油彈的爆裂物、鐵鍊、強力膠等,檢警認為槍手打算執行恐怖攻擊,殺死教會內所有人後燒毀教堂建築。 周文偉被控犯下 1 項謀殺罪、5 項謀殺未遂罪、4 項非法持有爆裂物罪等,屬於特級重犯。周文偉在臺灣教會的午餐會上與數十名教友交流,橘郡檢察長史必哲(Todd Spitzer)說周文偉藉此取得教友們的信任,好讓他們不會注意到他即將展開的計畫,史必哲說這種行徑等同於法律上定義的「事先埋伏」(lying in wait),如果被定罪,恐加重刑責,可求處「不可假釋之終身監禁」或者死刑。 史必哲稱周文偉為「怪物」:史必哲說,周文偉的動機是出於對臺灣的仇恨,1949 年共產黨取得內戰勝利,其家人被迫離開中國大陸,而後他在臺灣出生。當局表示,他顯然隨機選擇了那個教堂,上週六(14 日)他從拉斯維加斯開車到加州前,並不認識那裏的任何人。橘郡警長巴恩斯表示,「周文偉特地選擇對臺灣社群發動攻擊,爾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正是臺灣社群的代表之一。」史必哲表示,周文偉明顯是仇恨犯罪,被偵訊至今,絲毫不在乎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也不在乎將會面臨的刑期。 ## 法律程序 周文偉為現行犯,已被橘郡警方拘捕。原先法官裁定周文偉以保釋金一百萬美元交保候傳,後因得知其攜帶大量武器,恐怖攻擊意圖明顯,惡性重大,改裁定不允許交保,直接羈押,將在六月時第一次開庭。 周文偉尚未提出抗辯,目前依然收押。在 5 月 17 日的最初的法庭提訊中,其律師 Tania Vallejo 提出將下次提訊延遲到 6 月 10 日,法官同意。 2022 年 6 月 17 日,橘郡警方的聲明中,檢察官在對其謀殺和謀殺未遂的指控中增加了仇恨犯罪。一旦所有罪名成立,周可能面臨死刑。周文偉預計將於 8 月 19 日再次出庭。 在 2022 年 8 月 19 日的審理中,周文偉否認所有指控,並將於同年 10 月 21 日再次出庭。 ## 反應 * 美國: * 橘郡檢察長史必哲(Todd Spitzer)以「惡魔」形容對臺灣及臺灣人民有偏見的周文偉及其犯罪動機與行為,該郡警長巴恩斯(Don Barnes)讚許鄭達志醫師捨己救人的英勇是「良善對抗邪惡」,《洛杉磯時報》亦稱周文偉是潛伏的「惡魔」而壓制他的臺灣教友是一群「奮起的英雄」。 * 「爾灣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募款網站「gofundme」發動捐款,目標二十五萬美元。網頁稱,鄭達志醫師的父親才剛過世,自己又不幸罹難,兒子在洛城加大(UCLA)讀醫學系預科,女兒還在念高中,需要的經費不少。各方踴躍捐輸,一天內湧入 18 萬美元。數日內,金額超過原定目標一倍。 *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致電外交部長吳釗燮,代表美國政府表達高度哀悼之意。 * 臺灣人公共事務會要求美國政府將兇手所隸屬團體列為美國境內的恐怖組織。數十個在美臺灣人團體聯署支持。 * 貝勒大學亦發文哀悼為該校 1991 屆畢業生的鄭達志醫師。 * 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球隊克里夫蘭布朗隊後衛強尼・史丹頓,在社交媒體發文哀悼罹難者鄭達志醫師,稱他是「絕對的英雄」。 * 美國職棒大聯盟美國聯盟的洛杉磯天使隊對奧克蘭運動家的比賽前特別在橘郡主場的大螢幕放上鄭達志的照片並打出「紀念鄭達志醫師,你的英勇救了無數生命,我們會想念你。」全場掌聲雷動,向鄭達志致上最深敬意。 * 拉斯維加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顧雅文稱周文偉在組織 2019 年 4 月成立時「不請自到」(但是據該會是時公開之文獻,周文偉為理事),在 2019 年下半年後已非成員,批評「陰暗勢力」利用此事件。 * 1989 年北京天安門民主運動學運領袖王丹表示聯想到 3 月 14 日紐約律師、反共民運人士李進進遭中國人刺殺案,質疑是否有人在背後刻意挑動兇手情緒、變相唆使作案;他不相信美國連續發生具政治背景的兇殺案只是巧合。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代表蔡英文總統向罹難的鄭醫師家屬表示哀悼,對在事件中受傷的臺灣僑民表達由衷關心。他表示蔡總統已經請外交部長吳釗燮及駐美代表蕭美琴表達慰問關懷,同時指派蕭美琴大使前往加州提供必要協助並出席爾灣臺灣教會的鄭達志醫師追思禮拜。 * 副總統賴清德、總統府副秘書長李俊俋等 23 日出席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走過政治仇恨與暴力創傷的死蔭幽谷」祈禱會,向鄭達志醫師致上最深切的哀悼與敬意。 * 外交部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臺灣政府向家屬致哀。僑務委員會呼籲僑民留意自身安全,避免被仇恨挑撥分化,共同守護民主自由的價值。 * 立法院長游錫堃、民主進步黨、時代力量、臺灣民眾黨與臺灣基進黨均譴責暴力行徑,慰問無辜傷亡僑民。中國國民黨發新聞稿表示沉痛哀悼,向當地臺裔社群致上慰問,強調任何意識型態、任何組織都不構成足以對他人暴力相向的正當性。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強烈地譴責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在手無寸鐵的人身上、濫殺無辜者的暴力。呼籲政府正視在臺灣某些統派團體所散播的仇恨言論,並以有效策略防範那些團體激起對立,製造暴力事件,遏止中國在臺打手。唯有重新制訂一部符合臺灣現況的新憲法,才能讓人民免於認同的混淆。 * 臺灣社、臺灣教授協會、臺灣獨立建國聯盟、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等 60 個社團發表聯合聲明,指中國共產黨一再在臺灣內部及全球華人中挑起對臺灣人民的仇恨,阻止臺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支持在美國的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推動將統戰團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列為恐怖組織的主張,呼籲外交部應禁止該會成員入境,並要求臺灣政府嚴查國內的統促黨等和中國往來關係密切的組織及其資金來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事件時,表示有注意到事件當事人均為「中國臺灣出生」,隨後表態希望美國政府解決國內的槍枝暴力,沒有提到背後可能牽涉的兩岸關係問題。 *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涉案槍手和受害者都是從「中國臺灣地區」移民到美國的。臺灣個別綠色媒體藉機炒作,圖謀利用不幸的槍擊事件造謠,做政治文章,用心險惡,毫無人性。 * 環球時報評論文章認為臺灣炒作「大陸人對臺灣人的種族仇殺」是造謠行為,實際上兇手出生於臺灣,民進黨當局不排除利用這起槍擊案炒作「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矛盾。 ## 另見 * 2022 年水牛城槍擊案 * 2019 年埃爾帕索槍擊案 * 基督城清真寺槍擊案 * 2015 年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槍擊案 * 孤狼式襲擊 * 韓粉 * 臺灣問題 ## 文字註解 ## 參考文獻
{ "globe": "earth", "lat": 33.60964, "lon": -117.73338 }
76,466
2023-05-02T00:47:07Z
76,714,496
周勝扁
4,442,342
<p><b>阿查瓜斯市</b>(西班牙語:<span lang="es">Municipio Achaguas</span>),是委內瑞拉的一個市,位於該國西南部阿普雷州,首府設於阿查瓜斯,面積15,754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65,08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1人。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achaguas-apure.gob.ve <span title="西班牙語">(西班牙文)</span></li></ul><p><span></span> </p>
**阿查瓜斯市**(西班牙語:Municipio Achaguas),是委內瑞拉的一個市,位於該國西南部阿普雷州,首府設於阿查瓜斯,面積 15,754 平方公里,2007 年人口 65,08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4.1 人。 ## 參考資料 * achaguas-apure.gob.ve (西班牙文)
{ "globe": "earth", "lat": 7.76666667, "lon": -68.23333333 }
599
2023-04-16T12:29:29Z
59,226,211
阿查瓜斯市
3,092,645
<p><b>拉福利</b>(法語:<span lang="fr">La Folie</span>,<small>法語發音:</small><span title="國際音標">[la fɔli]</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聆聽</span></span>)</span>)是法國卡爾瓦多斯省的一個市鎮,屬於巴約區。 </p> <h2><span id=".E5.9C.B0.E7.90.86"></span><span id="地理">地理</span></h2> <p>拉福利(49°15'32"N, 0°58'41"W)面積6.53 平方千米,位於法國諾曼第大區卡爾瓦多斯省,該省份為法國西北部沿海省份,北瀕大西洋英吉利海峽,東北與濱海塞納省以海上邊界相接,東臨厄爾省,南至奧恩省,西與芒什省接壤。 </p><p>與拉福利接壤的市鎮(或舊市鎮、城區)包括:貝爾內斯克、布里克維爾、卡爾蒂尼-萊皮奈、卡斯蒂伊、聖馬爾庫夫、埃勒河畔聖瑪格麗特、聖馬丹德布拉尼。 </p><p>拉福利的時區為UTC+01:00、UTC+02:00(夏令時)。 </p> <h2><span id=".E8.A1.8C.E6.94.BF"></span><span id="行政">行政</span></h2> <p>拉福利的郵政編碼為14710,INSEE市鎮編碼為14272。 </p> <h2><span id=".E6.94.BF.E6.B2.BB"></span><span id="政治">政治</span></h2> <p>拉福利所屬的省級選區為<span data-orig-title="特雷维耶尔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语" data-foreign-title="Canton of Trévières"><span>特雷維耶爾縣</span></span>。 </p> <h2><span id=".E4.BA.BA.E5.8F.A3"></span><span id="人口">人口</span></h2> <p>拉福利於2019年1月1日時的人口數量為96人。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卡爾瓦多斯省市鎮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拉福利**(法語:La Folie,法語發音:[la fɔli] ( 聆聽))是法國卡爾瓦多斯省的一個市鎮,屬於巴約區。 ## 地理 拉福利(49°15'32"N, 0°58'41"W)面積 6.53 平方千米,位於法國諾曼第大區卡爾瓦多斯省,該省份為法國西北部沿海省份,北瀕大西洋英吉利海峽,東北與濱海塞納省以海上邊界相接,東臨厄爾省,南至奧恩省,西與芒什省接壤。 與拉福利接壤的市鎮(或舊市鎮、城區)包括:貝爾內斯克、布里克維爾、卡爾蒂尼 - 萊皮奈、卡斯蒂伊、聖馬爾庫夫、埃勒河畔聖瑪格麗特、聖馬丹德布拉尼。 拉福利的時區為 UTC+01:00、UTC+02:00(夏令時)。 ## 行政 拉福利的郵政編碼為 14710,INSEE 市鎮編碼為 14272。 ## 政治 拉福利所屬的省級選區為特雷維耶爾縣。 ## 人口 拉福利於 2019 年 1 月 1 日時的人口數量為 96 人。 ## 參見 * 卡爾瓦多斯省市鎮列表 ## 參考文獻
null
1,978
2023-04-27T12:12:07Z
71,742,250
拉福利
1,141,946
<p><b>宇都宮城之戰</b>(日語:<span lang="ja">宇都宮城の戦い</span>)是日本戊辰戰爭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1868年5月11日,交戰雙方為明治新政府軍和舊幕府軍。戰爭以宇都宮城為中心,造成宇都宮城和城下歷史建物的破壞。 </p>
**宇都宮城之戰**(日語:宇都宮城の戦い)是日本戊辰戰爭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 1868 年 5 月 11 日,交戰雙方為明治新政府軍和舊幕府軍。戰爭以宇都宮城為中心,造成宇都宮城和城下歷史建物的破壞。
null
1,379
2023-04-19T15:06:28Z
74,670,693
宇都宮城之戰
914,072
<p><b>聖吉米尼亞諾</b>(義大利語:<span lang="it">San Gimignano</span>)是義大利中北部托斯卡納大區錫耶納省的一個城牆環繞的中世紀小城,主要以中世紀建築,尤其是城外數公里就可看見的塔樓聞名,此外還出產白葡萄酒。《米其林旅遊指南》評為「三星級旅遊推薦」(最高級別)。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公元前3世紀,聖吉米尼亞諾形成伊特魯里亞人的村落。10世紀開始見於文獻記載,以趕走匈人阿提拉的當地主教吉米尼亞諾來命名此地。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該城是前往羅馬朝聖的人們歇腳之處。該城的發展還得益於附近肥沃丘陵地帶的農產品貿易。1199年,該市正處於繁榮頂峰時期和取得獨立。教宗聯盟和皇帝聯盟之間的分裂困擾著這個中世紀城鎮的內部生活,不過他們還是設法用藝術品和建築來修飾自己。 </p><p>這座城市的名字來自於公元397年在此地逝世的天主教聖人吉米尼亞諾。 </p><p>1300年5月8日,聖吉米尼亞諾接待但丁·亞利基利擔任教宗聯盟駐托斯卡尼大使。 </p><p>該市的繁榮結束於1348年黑死病襲擊歐洲,迫使它屈從於佛羅倫斯。聖吉米尼亞諾演變為次要城鎮,直到19世紀開始成為旅遊和藝術勝地。 </p> <h2><span id=".E5.90.8D.E8.83.9C"></span><span id="名胜">名勝</span></h2> <p>其他城市,如波倫亞和佛羅倫斯的全部或大部分塔樓都已經因為戰爭、災禍或城市改造而消失,而聖吉米尼亞諾卻保留了14座不同高度的塔樓,成為它的國際符號。 </p><p>聖吉米尼亞諾有許多教堂,其中主要的2座為Collegiata 教堂(前主教座堂)和Sant'Agostino 教堂,收藏一些義大利文藝復興主要藝術家的許多作品。 </p><p><br> 城鎮的中心有4個廣場:水井廣場、主教座堂廣場、Pecori廣場和delle Erbe廣場。主要街道為Via San Matteo 和 Via San Giovanni, 從南向北縱貫城市。 </p> <h2><span id=".E6.96.87.E5.8C.96"></span><span id="文化">文化</span></h2> <p>聖吉米尼亞諾是詩人Folgore da San Gimignano的出生地聖吉米尼亞諾附近14世紀修道院。 </p> <h2><span id=".E4.B8.96.E7.95.8C.E9.81.97.E4.BA.A7"></span><span id="世界遗产">世界遺產</span></h2> <p>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p> <ul><li>(i)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li> <li>(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li> <li>(iv)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li></ul><h2><span id=".E5.9B.BE.E7.89.87"></span><span id="图片">圖片</span></h2> <center><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center>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2 Cached time: 202305050510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4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3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76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8239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495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38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8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65513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731.107 1 -total 49.30% 360.440 1 Template:Infobox_Italian_comune 47.88% 350.068 2 Template:Infobox 45.36% 331.658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20.58% 150.483 4 Template:Navbox 13.21% 96.591 1 Template:Country_abbreviation 11.81% 86.321 1 Template:Lang-it 9.31% 68.098 1 Template:意大利世界遗产 8.81% 64.399 1 Template:世界文化遗产概要表 7.95% 58.128 1 Template:Infobox_UNESCO_World_Heritage_Site -->
**聖吉米尼亞諾**(義大利語:San Gimignano)是義大利中北部托斯卡納大區錫耶納省的一個城牆環繞的中世紀小城,主要以中世紀建築,尤其是城外數公里就可看見的塔樓聞名,此外還出產白葡萄酒。《米其林旅遊指南》評為「三星級旅遊推薦」(最高級別)。 ## 歷史 公元前 3 世紀,聖吉米尼亞諾形成伊特魯里亞人的村落。10 世紀開始見於文獻記載,以趕走匈人阿提拉的當地主教吉米尼亞諾來命名此地。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該城是前往羅馬朝聖的人們歇腳之處。該城的發展還得益於附近肥沃丘陵地帶的農產品貿易。1199 年,該市正處於繁榮頂峰時期和取得獨立。教宗聯盟和皇帝聯盟之間的分裂困擾著這個中世紀城鎮的內部生活,不過他們還是設法用藝術品和建築來修飾自己。 這座城市的名字來自於公元 397 年在此地逝世的天主教聖人吉米尼亞諾。 1300 年 5 月 8 日,聖吉米尼亞諾接待但丁・亞利基利擔任教宗聯盟駐托斯卡尼大使。 該市的繁榮結束於 1348 年黑死病襲擊歐洲,迫使它屈從於佛羅倫斯。聖吉米尼亞諾演變為次要城鎮,直到 19 世紀開始成為旅遊和藝術勝地。 ## 名勝 其他城市,如波倫亞和佛羅倫斯的全部或大部分塔樓都已經因為戰爭、災禍或城市改造而消失,而聖吉米尼亞諾卻保留了 14 座不同高度的塔樓,成為它的國際符號。 聖吉米尼亞諾有許多教堂,其中主要的 2 座為 Collegiata 教堂(前主教座堂)和 Sant'Agostino 教堂,收藏一些義大利文藝復興主要藝術家的許多作品。 城鎮的中心有 4 個廣場:水井廣場、主教座堂廣場、Pecori 廣場和 delle Erbe 廣場。主要街道為 Via San Matteo 和 Via San Giovanni, 從南向北縱貫城市。 ## 文化 聖吉米尼亞諾是詩人 Folgore da San Gimignano 的出生地聖吉米尼亞諾附近 14 世紀修道院。 ## 世界遺產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 (iv)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 圖片 * * * * * ## 參考文獻
null
5,934
2023-04-27T06:32:33Z
76,117,677
圣吉米尼亚诺
3,956,062
<p><span></span> </p><p><b>沙布泰埃冰脊</b>(英語:<span lang="en">Shabtaie Ice Ridge</span>)是南極洲的冰脊,位於瑪麗伯德地,處於白瀨海岸和賽普爾海岸的交界間,由美國南極名稱諮詢委員命名,現時由南極條約體系管理。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 本條目引用的公有領域材料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文檔 《沙布泰埃冰脊》 (資料來自地名信息系統)。</li></ul><p><br></p>
**沙布泰埃冰脊**(英語:Shabtaie Ice Ridge)是南極洲的冰脊,位於瑪麗伯德地,處於白瀨海岸和賽普爾海岸的交界間,由美國南極名稱諮詢委員命名,現時由南極條約體系管理。 ## 參考資料 * 本條目引用的公有領域材料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文檔 《沙布泰埃冰脊》 (資料來自地名信息系統)。
{ "globe": "earth", "lat": -80.5, "lon": -140 }
437
2023-04-16T12:29:17Z
54,961,980
沙布泰埃冰脊
7,035,125
<p><b>斯圖基鎮區</b>(英語:<span lang="en">Stookey Township</span>)是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聖克萊爾縣的一個行政鎮區。 </p> <h2><span id=".E5.9C.B0.E6.96.B9.E8.B3.87.E6.96.99"></span><span id="地方資料">地方資料</span></h2> <p>根據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的數據,斯圖基鎮區的面積為71.10平方千米,當中陸地面積為70.60平方千米,而水域面積為0.50平方千米。當地共有人口9404人,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2.26人。</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斯圖基鎮區**(英語:Stookey Township)是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聖克萊爾縣的一個行政鎮區。 ## 地方資料 根據 2010 年美國人口普查的數據,斯圖基鎮區的面積為 71.10 平方千米,當中陸地面積為 70.60 平方千米,而水域面積為 0.50 平方千米。當地共有人口 9404 人,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 132.26 人。 ## 參考文獻
{ "globe": "earth", "lat": 38.51972222, "lon": -90.09 }
3,089
2023-05-02T00:46:58Z
69,185,076
斯圖基鎮區_(伊利諾伊州聖克萊爾縣)
7,607,744
<p><b>夏禮賢</b>(英語:<span lang="en"><b>Martin Harley</b></span>;1989年7月19日<span title="Template:BLP editintro">—</span>),是愛爾蘭騎師。 </p> <h2><span id=".E7.B0.A1.E6.AD.B7"></span><span id="簡歷">簡歷</span></h2> <p>夏禮賢於2011年馬季勝出57場頭馬,榮膺<span data-orig-title="英國冠軍見習騎師"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ritish flat racing Champion Apprentice"><span>英國冠軍見習騎師</span></span>殊榮。他正式成為騎師後,旋即憑策騎「<span data-orig-title="迅猛蹄"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amitar"><span>迅猛蹄</span></span>」攻下2012年<span data-orig-title="愛爾蘭一千堅尼大賽"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rish 1,000 Guineas"><span>愛爾蘭一千堅尼大賽</span></span>,首勝一級賽。其後他贏得了其他一級賽勝仗,包括策騎「騰達寶駿」勝出2013及2014年<span data-orig-title="皇家橡樹大賽"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rix Royal-Oak"><span>皇家橡樹大賽</span></span>;以及於2015年主策「<span data-orig-title="黃金夢"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oldream"><span>黃金夢</span></span>」先後攻下皇席錦標和<span data-orig-title="隆尚教堂大賽"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rix de l'Abbaye de Longchamp"><span>隆尚教堂大賽</span></span>。 </p> <h2><span id=".E5.9C.A8.E6.B8.AF.E7.AD.96.E9.A8.8E.E7.94.9F.E6.B6.AF"></span><span id="在港策騎生涯">在港策騎生涯</span></h2> <h3><span id="2018.2F2019.E5.B9.B4.E5.BA.A6.E9.A6.AC.E5.AD.A3"></span><span id="2018/2019年度馬季">2018/2019年度馬季</span></h3> <p>2019年1月22日,夏禮賢初次獲香港賽馬會牌照委員會發出馬會騎師牌照,准許他於2019年2月7日至2019年5月7日期間在港上陣。</p><p>2019年3月6日,夏禮賢在第七場賽事憑著策騎苗禮德馬房的「開心神駒」,打開他在香港的勝利之門,而「開心神駒」更是全場最大冷門,獨贏賠率高達88倍。</p><p>在這個馬季,夏禮賢在港策騎三個月,合共勝出四場頭馬。 </p> <h2><span id=".E4.B8.BB.E8.A6.81.E5.8B.9D.E5.87.BA.E8.B3.BD.E4.BA.8B"></span><span id="主要勝出賽事">主要勝出賽事</span></h2> <p><span></span> <b>愛爾蘭</b> </p> <p><span></span> <b>法國</b> </p> <p><span></span> <b>英國</b> </p> <p><span></span> <b>阿聯</b> </p> <h2><span id=".E5.9C.A8.E6.B8.AF.E7.AD.96.E9.A8.8E.E6.88.90.E7.B8.BE"></span><span id="在港策騎成績">在港策騎成績</span></h2> <h2><span id=".E6.88.90.E5.B0.B1"></span><span id="成就">成就</span></h2> <ul><li><span data-orig-title="英國冠軍見習騎師"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ritish flat racing Champion Apprentice"><span>英國冠軍見習騎師</span></span> - (1) - (2011年)</li></ul><h2><span id=".E5.9C.A8.E6.B8.AF.E7.AD.96.E9.A8.8E.E8.B3.87.E6.96.99"></span><span id="在港策騎資料">在港策騎資料</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9 Cached time: 2023050506203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0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9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07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416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44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94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170947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26.629 1 -total 27.51% 89.859 1 Template:Lang-en 23.47% 76.648 43 Template:Link-en 22.54% 73.624 1 Template:Infobox_Jockey 21.67% 70.795 1 Template:Infobox 14.47% 47.260 1 Template:Reflist 12.85% 41.966 1 Template:Cite_web 6.88% 22.480 1 Template:Bd 5.19% 16.943 1 Template:Birth_date_and_age 5.08% 16.593 4 Template:Flagicon -->
**夏禮賢**(英語:**Martin Harley**;1989 年 7 月 19 日 —),是愛爾蘭騎師。 ## 簡歷 夏禮賢於 2011 年馬季勝出 57 場頭馬,榮膺英國冠軍見習騎師殊榮。他正式成為騎師後,旋即憑策騎「迅猛蹄」攻下 2012 年愛爾蘭一千堅尼大賽,首勝一級賽。其後他贏得了其他一級賽勝仗,包括策騎「騰達寶駿」勝出 2013 及 2014 年皇家橡樹大賽;以及於 2015 年主策「黃金夢」先後攻下皇席錦標和隆尚教堂大賽。 ## 在港策騎生涯 ### 2018/2019 年度馬季 2019 年 1 月 22 日,夏禮賢初次獲香港賽馬會牌照委員會發出馬會騎師牌照,准許他於 2019 年 2 月 7 日至 2019 年 5 月 7 日期間在港上陣。 2019 年 3 月 6 日,夏禮賢在第七場賽事憑著策騎苗禮德馬房的「開心神駒」,打開他在香港的勝利之門,而「開心神駒」更是全場最大冷門,獨贏賠率高達 88 倍。 在這個馬季,夏禮賢在港策騎三個月,合共勝出四場頭馬。 ## 主要勝出賽事 **愛爾蘭** **法國** **英國** **阿聯** ## 在港策騎成績 ## 成就 * 英國冠軍見習騎師 - (1) - (2011 年) ## 在港策騎資料 ## 參考資料
null
6,620
2023-04-16T12:32:47Z
76,486,109
夏禮賢
2,763,486
<p><b>金伯利狸藻</b>(學名:<i><b>Utricularia kimberleyensis</b></i>)為狸藻屬一年生陸生食蟲植物。其種加詞「<i>kimberleyensis</i>」來源於西澳大利亞金伯利。其分布於西澳大利亞北部丹皮爾半島至達爾文附近地區。</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8 Cached time: 2023050519312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48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0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78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7328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014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03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8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34177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3/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80.772 1 -total 46.81% 271.844 1 Template:Speciesbox 46.25% 268.584 1 Template:Taxobox/core 16.41% 95.333 1 Template:Taxonbar 10.20% 59.234 1 Template:NoteTA 8.81% 51.160 1 Template:Speciesbox/name 8.46% 49.125 1 Template:Reflist 7.41% 43.055 1 Template:FloraBase 7.14% 41.483 3 Template:Wikidata 6.76% 39.261 1 Template:Cite_web -->
**金伯利狸藻**(學名:_**Utricularia kimberleyensis**_)為狸藻屬一年生陸生食蟲植物。其種加詞「_kimberleyensis_」來源於西澳大利亞金伯利。其分布於西澳大利亞北部丹皮爾半島至達爾文附近地區。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null
1,384
2023-05-02T13:26:12Z
75,218,482
Utricularia_kimberleyensis
386,388
<p>在程序設計和計算機圖形學領域,<b>細節層次</b>(Level of detail)隨著物體或者模型遠離觀察者而逐步降低。由於它能夠通過減少多邊形的數目從而提升渲染效率,所以在計算機與視頻遊戲中使用了這項技術。由於物體距離很遠,所以理論上並不會察覺到模型或者物體的視覺質量會有所下降。當然,這根據單個系統或者遊戲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p><p><i>Messiah</i> 與 <i>Black &amp; White</i> 是首先將細節層次效果用於渲染的遊戲。每張地圖由一個大島組成,有時還有數以百計的居民。當玩家將場景縮小的時候,逐步降低細節的模型就取代了村民、建築物甚至是島嶼。儘管這種做法不盡完美,但是這項技術使得在近距觀察時能夠看到細節,而在遠距離觀察的時候而不會降低運行速度。<i>Messiah</i> 使用一種類似的技術,並且它的發布早於 <i>Black &amp; White</i>。[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p><i>Halo 2</i> 使用細節層次調整實現 cutscene 以及地圖中更高的細節層次,但是犧牲了首次調用這個細節層次時的速度,最初顯示的模型細節層次很少甚至沒有細節層次,過了一段時間才會出現更加細緻的模型及紋理。 </p><p>為了使得細節降低不再明顯,在計算機與視頻遊戲中經常使用距離模糊減少物體上的可見細節來模擬現實中的物體遠離時的模糊現象。當物體處於可見範圍之外的時候,將不再需要進行渲染。 </p><p>在自動細節層次構建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基於三維多邊形網格的邊緣摺疊變換。三維網格中的每一對頂點都根據曲率或者其它準則給定一個誤差度量權重,具有最小誤差的一對頂點合併或者摺疊到同一個頂點。重複這個過程直到達到所期望的三角形數目。 </p><p>其它一些更加先進的方法帶有生成預先計算的邊緣摺疊或者頂點分割數值的列表,這樣的列表可以用於物體細節層次的實時計算。這種方法經常稱為漸進網格。 </p><p>更加先進的細節層次運行系統使用的算法為了增加衰減能夠合併幾個三維物體或者簡化合併的物體,這樣的算法叫作分級細節層次算法。 </p>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i>三維計算機圖形中的細節層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 D. Luebke et. al. 著; 計算機圖形學中關於細節層次最全的圖書之一</li> <li>分級細節層次博士論文 (PDF)</li> <li>Donya research; 從事細節層次研究與開發的軟體公司</li></ul>
在程序設計和計算機圖形學領域,**細節層次**(Level of detail)隨著物體或者模型遠離觀察者而逐步降低。由於它能夠通過減少多邊形的數目從而提升渲染效率,所以在計算機與視頻遊戲中使用了這項技術。由於物體距離很遠,所以理論上並不會察覺到模型或者物體的視覺質量會有所下降。當然,這根據單個系統或者遊戲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_Messiah_ 與 _Black & White_ 是首先將細節層次效果用於渲染的遊戲。每張地圖由一個大島組成,有時還有數以百計的居民。當玩家將場景縮小的時候,逐步降低細節的模型就取代了村民、建築物甚至是島嶼。儘管這種做法不盡完美,但是這項技術使得在近距觀察時能夠看到細節,而在遠距離觀察的時候而不會降低運行速度。_Messiah_ 使用一種類似的技術,並且它的發布早於 _Black & White_。[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_Halo 2_ 使用細節層次調整實現 cutscene 以及地圖中更高的細節層次,但是犧牲了首次調用這個細節層次時的速度,最初顯示的模型細節層次很少甚至沒有細節層次,過了一段時間才會出現更加細緻的模型及紋理。 為了使得細節降低不再明顯,在計算機與視頻遊戲中經常使用距離模糊減少物體上的可見細節來模擬現實中的物體遠離時的模糊現象。當物體處於可見範圍之外的時候,將不再需要進行渲染。 在自動細節層次構建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基於三維多邊形網格的邊緣摺疊變換。三維網格中的每一對頂點都根據曲率或者其它準則給定一個誤差度量權重,具有最小誤差的一對頂點合併或者摺疊到同一個頂點。重複這個過程直到達到所期望的三角形數目。 其它一些更加先進的方法帶有生成預先計算的邊緣摺疊或者頂點分割數值的列表,這樣的列表可以用於物體細節層次的實時計算。這種方法經常稱為漸進網格。 更加先進的細節層次運行系統使用的算法為了增加衰減能夠合併幾個三維物體或者簡化合併的物體,這樣的算法叫作分級細節層次算法。 ## 外部連結 * _三維計算機圖形中的細節層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_ , D. Luebke et. al. 著;計算機圖形學中關於細節層次最全的圖書之一 * 分級細節層次博士論文 (PDF) * Donya research; 從事細節層次研究與開發的軟體公司
null
3,077
2022-04-23T15:30:38Z
69,963,189
細節層次
482,434
<p><b>蒙納許大學</b>(英語:<span lang="en">Monash University</span>)是位於澳洲維多利亞州墨爾本的一所大型研究性綜合大學,創校於1958年,校名以澳大利亞著名的工程師、軍官、公共行政人員約翰·蒙納許爵士命名。該校目前有八個校區,其中有六個校區位於墨爾本城區內,主校區及行政中心位於墨爾本市東南區的Clayton,另有分校位於中國大陸蘇州市、印度孟買、馬來西亞吉隆坡和南非共和國約翰尼斯堡的瑞姆西格(Ruimsig),並且在義大利普拉多(Prato)有一所研究中心。蒙納許大學是澳洲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成員、世界百強名校,為澳洲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其卓越的教學和精湛的科研享有廣泛讚譽,並與墨爾本大學、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合稱「墨爾本三大校」,為墨爾本最優秀的三間高等教育學府之一。 </p> <h2><span id=".E6.A0.A1.E5.8B.99.E8.BF.91.E6.B3.81.E8.88.87.E6.8E.92.E5.90.8D"></span><span id="校務近況與排名">校務近況與排名</span></h2> <p>蒙納許大學現為全澳學生總人數排名第一的大學。無論海內外,不分遠程教學或赴校學習的學生,共計有86,753人。 2011年,蒙納許大學總收入高達15億澳元,額外研究收入為大約2億8千萬澳元。</p><p>在2009年大學入學公開試中,有63個「滿分」生(即最佳的0.05%考生)報讀了蒙納許大學。 在2010年,維多利亞州最好成績的5%高考生中,有近半選擇了入讀蒙納許,這遠遠拋離了同州其他大學,如墨爾本大學。</p><p>蒙納許大學於世界大學排名中,一直位處澳洲前列,2020年,蒙納許大學於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85位。2021年,蒙納許大學於QS世界大學排名第55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64位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48位。 </p><p>克萊頓校區(Clayton Campus)是蒙納許大學最大也是最主要的校區,其入讀要求亦是蒙納許大學所有校區當中最高(以藥學為主的帕克維爾校區並不包括在內)。作為蒙納許大學的心臟,克萊頓校區在澳大利亞擁有自己的區份(MONASH UNIVERSITY, VIC),亦有完全屬於自己的郵政編號(3800)。 </p> <h2><span id=".E5.AD.B8.E9.99.A2"></span><span id="學院">學院</span></h2> <p>蒙納許大學主要設有十個學院: </p> <ul><li>藝術、設計暨建築學院 (MADA)</li> <li>人文社科學院</li> <li>商學院</li> <li>教育學院</li> <li>工程學院</li> <li>IT資訊科技學院</li> <li>法學院</li> <li>醫學、護理暨健康科學學院</li> <li>藥劑學暨製藥科學學院</li> <li>理科學院</li></ul><h2><span id=".E6.A0.A1.E5.8C.BA.E5.8F.8A.E5.88.86.E6.A0.A1"></span><span id="校区及分校">校區及分校</span></h2> <p>澳大利亞校區: </p> <ul><li>克萊頓 (Clayton) 校區</li> <li>考菲爾德 (Caulfield) 校區 </li> <li>半島 (Peninsula) 校區 </li> <li>帕克維爾 (Parkville) 校區 </li> <li>Law Chambers 法學大樓 </li> <li>柯林斯大街750號校區 750 Collins Street </li></ul><p>海外校區及分校: </p> <ul><li>馬來西亞校區(馬來西亞吉隆坡雙威鎮) </li> <li>印度尼西亞校區 </li> <li>東南大學-蒙納許大學蘇州聯合研究生院(中國蘇州)</li> <li>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IITB)-蒙納許大學聯合學院</li> <li>義大利普拉多教學中心</li></ul><h2><span id=".E8.91.97.E5.90.8D.E6.A0.A1.E5.8F.8B"></span><span id="著名校友">著名校友</span></h2> <p>蒙納許大學出產了很多國內和國際性的人才。 </p> <h3><span id=".E6.94.BF.E6.B2.BB.E5.92.8C.E6.94.BF.E5.BA.9C"></span><span id="政治和政府">政治和政府</span></h3> <ul><li>比爾·蕭藤 - 澳洲聯邦工黨前領袖、澳洲眾議院前反對黨領袖</li> <li>丹尼爾·安德魯斯 -維多利亞州現任州長、州工黨領袖</li> <li>凱文·安德魯斯 -澳洲聯邦前國防部長、移民事務部長</li> <li>路易絲·阿謝爾 -維多利亞州自由黨副領袖</li> <li>吉姆·培根 -塔斯馬尼亞前州長 (未畢業)</li> <li>布迪約諾博士 -曾任印尼副總統</li> <li>科斯特洛 -任職時間最長的澳洲財政部長 ,前澳大利亞自由黨副領袖</li> <li>西蒙·克林 -曾任澳大利亞貿易部長</li> <li>馬丁·帕庫拉 -曾任維多利亞州公共運輸廳長</li> <li>羅伯特·道爾 -曾任墨爾本市長,前維多利亞州反對黨領袖</li> <li>宋濤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九屆中央委員,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正部長級)</li> <li>陳家珮 -香港新民黨中央委員</li> <li>林冠英 -馬來西亞政治人物,現任民主行動黨秘書長、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檳城第四任首席部長。</li> <li>郭金福 -馬來西亞政治人物,曾是民主行動黨秘書長。</li> <li>鄭國霖 -馬來西亞政治人物,行動黨籍霹靂州太平國會議員。</li> <li>陳世軒-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現任民眾黨新北市議員(新莊區)、</li></ul><h3><span id=".E6.B3.95.E5.BE.8B.E7.95.8C"></span><span id="法律界">法律界</span></h3> <ul><li>凱文·貝爾 -前維多利亞州最高法院法官,現任主席維多利亞民事及行政法庭 (VCAT)</li> <li>邁克爾·布雷特楊 -電流的執行總裁法學研究所維克托勞</li> <li>黛安娜·科比 -目前澳大利亞家事法院首席法官</li> <li>朱利安·伯恩賽德 ,QC -高調的大律師,人權活動家,作家,上市的澳洲生活珍寶之一</li> <li>保羅·克羅寧 -澳大利亞家事法院的法官</li> <li>湯姆·達諾斯 -大律師。 維多利亞州的刑事律師協會的財務官基思·威廉·艾倫謀殺案的審判中,辯護律師</li> <li>雷蒙德·芬克爾斯坦(Raymond Finkelstein) -澳大利亞聯邦法院法官</li> <li>保羅·格蘭特 -維多利亞兒童法庭的現任庭長</li> <li>伊恩·格雷 -現任總裁判官,裁判法院維多利亞</li></ul><h3><span id=".E5.AA.92.E9.AB.94.E8.97.9D.E8.A1.93"></span><span id="媒體藝術">媒體藝術</span></h3> <ul><li>羅裡·巴恩斯 -小說家</li> <li>讓·貝德福德 -小說家</li> <li>彼得·邦納 -藝術家,諾貝爾獎得主</li> <li>達米安·布羅德里克 -作者,未來學家</li> <li>彼得·凱里 -布克獎獲獎小說家</li> <li>達米安·卡里克 -主持人,ABC國家電台「律師工作報告」。</li> <li>尼克洞 -音樂家(沒有畢業)</li> <li>蒂莫西Conigrave (1959年至1994年) -演員和作家</li> <li>Joanne Lee -行為藝術家</li> <li>郭田葰 -香港無線電視藝員 (醫學系畢業)</li> <li>範文雅 -2010年度墨爾本華裔小姐冠軍,香港無線電視合約藝員。</li></ul><h3><span id=".E5.95.86.E7.95.8C"></span><span id="商界">商界</span></h3> <ul><li>菲奧娜·貝爾福:商人,前澳航和澳洲電信執行</li> <li>約翰·FO ·比爾森:經濟學家</li> <li>馬克·比勒爾:公司董事、前工業、科學和技術部長</li> <li>托尼·D·阿洛伊西奧:主席,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 (ASIC)和前首席執行官,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 (ASX)</li> <li>亨利Ergas:經濟學家</li> <li>特蕾西研究員:微軟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董事總經理</li> <li>M.Agantaranansa Fardhan:甲骨文技術顧問</li> <li>費冠恆(John A. Fraser):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瑞銀環球資產管理,澳大利亞財政部原副局長</li> <li>彼得Ivany:澳大利亞媒體大亨和億萬富翁</li> <li>林明盛:紐頓醫學美容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li></ul><h3><span id=".E9.86.AB.E5.AD.B8.E8.88.87.E7.A7.91.E5.AD.B8"></span><span id="醫學與科學">醫學與科學</span></h3> <ul><li>格雷格·艾爾斯 -大氣科學家, 澳大利亞氣象局總監</li> <li>皮特·鄧祿普 -軍事外科醫生,二戰領導(參加維多利亞藥學院 ,現在蒙納許帕克維爾校園)</li> <li>蒂姆·弗蘭納裡 -生物學家,作家,2007年<span data-orig-title="澳大利亚年度风云人物"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ustralian of the Year"><span>澳大利亞年度風雲人物</span></span></li> <li>大衛·Kretser -醫學研究員,Governor of Victoria</li> <li>派屈克McGorry -精神科醫生,2010年<span data-orig-title="澳大利亚年度风云人物"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ustralian of the Year"><span>澳大利亞年度風雲人物</span></span></li></ul><h3><span id=".E5.AD.A6.E8.80.85"></span><span id="学者">學者</span></h3> <ul><li>約翰·方思敦 -澳大利亞籍東南亞區域研究學者</li></ul><h3><span id=".E5.85.B6.E4.BB.96"></span><span id="其他">其他</span></h3> <p>更多詳情見英文維基頁面:<span data-orig-title="蒙纳士大学人物列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List of Monash University people"><span>蒙納許大學人物列表</span></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蒙納許大學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蒙納許大學中文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中文">(簡體中文)</span></li> <li>MonashUni的Twitter帳戶 </li> <li>蒙納許大學的新浪微博 </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50 Cached time: 2023050511414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7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6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24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9029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619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781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0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113459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24.904 1 -total 21.21% 132.556 1 Template:Infobox_university 20.64% 128.983 1 Template:Infobox 19.23% 120.192 35 Template:Cite_web 12.21% 76.308 1 Template:Lang-en 12.05% 75.309 1 Template:多個問題 8.73% 54.576 3 Template:Navbox 7.96% 49.746 4 Template:Ambox 6.54% 40.882 1 Template:Refimprove 5.93% 37.081 1 Template:NoteTA -->
**蒙納許大學**(英語:Monash University)是位於澳洲維多利亞州墨爾本的一所大型研究性綜合大學,創校於 1958 年,校名以澳大利亞著名的工程師、軍官、公共行政人員約翰・蒙納許爵士命名。該校目前有八個校區,其中有六個校區位於墨爾本城區內,主校區及行政中心位於墨爾本市東南區的 Clayton,另有分校位於中國大陸蘇州市、印度孟買、馬來西亞吉隆坡和南非共和國約翰尼斯堡的瑞姆西格(Ruimsig),並且在義大利普拉多(Prato)有一所研究中心。蒙納許大學是澳洲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成員、世界百強名校,為澳洲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其卓越的教學和精湛的科研享有廣泛讚譽,並與墨爾本大學、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合稱「墨爾本三大校」,為墨爾本最優秀的三間高等教育學府之一。 ## 校務近況與排名 蒙納許大學現為全澳學生總人數排名第一的大學。無論海內外,不分遠程教學或赴校學習的學生,共計有 86,753 人。 2011 年,蒙納許大學總收入高達 15 億澳元,額外研究收入為大約 2 億 8 千萬澳元。 在 2009 年大學入學公開試中,有 63 個「滿分」生(即最佳的 0.05% 考生)報讀了蒙納許大學。 在 2010 年,維多利亞州最好成績的 5% 高考生中,有近半選擇了入讀蒙納許,這遠遠拋離了同州其他大學,如墨爾本大學。 蒙納許大學於世界大學排名中,一直位處澳洲前列,2020 年,蒙納許大學於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 85 位。2021 年,蒙納許大學於 QS 世界大學排名第 55 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 64 位 ,U.S. News 世界大學排名第 48 位。 克萊頓校區(Clayton Campus)是蒙納許大學最大也是最主要的校區,其入讀要求亦是蒙納許大學所有校區當中最高(以藥學為主的帕克維爾校區並不包括在內)。作為蒙納許大學的心臟,克萊頓校區在澳大利亞擁有自己的區份(MONASH UNIVERSITY, VIC),亦有完全屬於自己的郵政編號 (3800)。 ## 學院 蒙納許大學主要設有十個學院: * 藝術、設計暨建築學院 (MADA) * 人文社科學院 * 商學院 * 教育學院 * 工程學院 * IT 資訊科技學院 * 法學院 * 醫學、護理暨健康科學學院 * 藥劑學暨製藥科學學院 * 理科學院 ## 校區及分校 澳大利亞校區: * 克萊頓 (Clayton) 校區 * 考菲爾德 (Caulfield) 校區 * 半島 (Peninsula) 校區 * 帕克維爾 (Parkville) 校區 * Law Chambers 法學大樓 * 柯林斯大街 750 號校區 750 Collins Street 海外校區及分校: * 馬來西亞校區(馬來西亞吉隆坡雙威鎮) * 印度尼西亞校區 * 東南大學 - 蒙納許大學蘇州聯合研究生院(中國蘇州) * 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IITB)- 蒙納許大學聯合學院 * 義大利普拉多教學中心 ## 著名校友 蒙納許大學出產了很多國內和國際性的人才。 ### 政治和政府 * 比爾・蕭藤 - 澳洲聯邦工黨前領袖、澳洲眾議院前反對黨領袖 * 丹尼爾・安德魯斯 - 維多利亞州現任州長、州工黨領袖 * 凱文・安德魯斯 - 澳洲聯邦前國防部長、移民事務部長 * 路易絲・阿謝爾 - 維多利亞州自由黨副領袖 * 吉姆・培根 - 塔斯馬尼亞前州長 (未畢業) * 布迪約諾博士 - 曾任印尼副總統 * 科斯特洛 - 任職時間最長的澳洲財政部長 ,前澳大利亞自由黨副領袖 * 西蒙・克林 - 曾任澳大利亞貿易部長 * 馬丁・帕庫拉 - 曾任維多利亞州公共運輸廳長 * 羅伯特・道爾 - 曾任墨爾本市長,前維多利亞州反對黨領袖 * 宋濤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九屆中央委員,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正部長級) * 陳家珮 - 香港新民黨中央委員 * 林冠英 - 馬來西亞政治人物,現任民主行動黨秘書長、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檳城第四任首席部長。 * 郭金福 - 馬來西亞政治人物,曾是民主行動黨秘書長。 * 鄭國霖 - 馬來西亞政治人物,行動黨籍霹靂州太平國會議員。 * 陳世軒 - 中華民國 (台灣) 政治人物,現任民眾黨新北市議員 (新莊區)、 ### 法律界 * 凱文・貝爾 - 前維多利亞州最高法院法官,現任主席維多利亞民事及行政法庭 (VCAT) * 邁克爾・布雷特楊 - 電流的執行總裁法學研究所維克托勞 * 黛安娜・科比 - 目前澳大利亞家事法院首席法官 * 朱利安・伯恩賽德 ,QC - 高調的大律師,人權活動家,作家,上市的澳洲生活珍寶之一 * 保羅・克羅寧 - 澳大利亞家事法院的法官 * 湯姆・達諾斯 - 大律師。 維多利亞州的刑事律師協會的財務官基思・威廉・艾倫謀殺案的審判中,辯護律師 * 雷蒙德・芬克爾斯坦(Raymond Finkelstein) - 澳大利亞聯邦法院法官 * 保羅・格蘭特 - 維多利亞兒童法庭的現任庭長 * 伊恩・格雷 - 現任總裁判官,裁判法院維多利亞 ### 媒體藝術 * 羅裡・巴恩斯 - 小說家 * 讓・貝德福德 - 小說家 * 彼得・邦納 - 藝術家,諾貝爾獎得主 * 達米安・布羅德里克 - 作者,未來學家 * 彼得・凱里 - 布克獎獲獎小說家 * 達米安・卡里克 - 主持人,ABC 國家電台「律師工作報告」。 * 尼克洞 - 音樂家(沒有畢業) * 蒂莫西 Conigrave (1959 年至 1994 年) - 演員和作家 * Joanne Lee - 行為藝術家 * 郭田葰 - 香港無線電視藝員 (醫學系畢業) * 範文雅 -2010 年度墨爾本華裔小姐冠軍,香港無線電視合約藝員。 ### 商界 * 菲奧娜・貝爾福:商人,前澳航和澳洲電信執行 * 約翰・FO・比爾森:經濟學家 * 馬克・比勒爾:公司董事、前工業、科學和技術部長 * 托尼・D・阿洛伊西奧:主席,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 (ASIC)和前首席執行官,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 (ASX) * 亨利 Ergas:經濟學家 * 特蕾西研究員:微軟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董事總經理 * M.Agantaranansa Fardhan:甲骨文技術顧問 * 費冠恆(John A. Fraser):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瑞銀環球資產管理,澳大利亞財政部原副局長 * 彼得 Ivany:澳大利亞媒體大亨和億萬富翁 * 林明盛:紐頓醫學美容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 ### 醫學與科學 * 格雷格・艾爾斯 - 大氣科學家, 澳大利亞氣象局總監 * 皮特・鄧祿普 - 軍事外科醫生,二戰領導(參加維多利亞藥學院 ,現在蒙納許帕克維爾校園) * 蒂姆・弗蘭納裡 - 生物學家,作家,2007 年澳大利亞年度風雲人物 * 大衛・Kretser - 醫學研究員,Governor of Victoria * 派屈克 McGorry - 精神科醫生,2010 年澳大利亞年度風雲人物 ### 學者 * 約翰・方思敦 - 澳大利亞籍東南亞區域研究學者 ### 其他 更多詳情見英文維基頁面:蒙納許大學人物列表(英文)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蒙納許大學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蒙納許大學中文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簡體中文) * MonashUni 的 Twitter 帳戶 * 蒙納許大學的新浪微博
null
19,367
2023-05-01T13:08:20Z
76,898,159
蒙納許大學
5,701,308
<p><b>辛康</b>(Sengkang)是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省的一個城鎮,是瓦久縣的縣治所在,位於蘇拉威西島南半島中部內陸,西濱坦佩湖。2010年統計,辛康所在的坦佩區(Kecamatan Tempe)共有61,053人。 </p> <h2><span id=".E8.B5.84.E6.96.99.E6.9D.A5.E6.BA.90"></span><span id="资料来源">資料來源</span></h2>
**辛康**(Sengkang)是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省的一個城鎮,是瓦久縣的縣治所在,位於蘇拉威西島南半島中部內陸,西濱坦佩湖。2010 年統計,辛康所在的坦佩區(Kecamatan Tempe)共有 61,053 人。 ## 資料來源
null
1,865
2023-02-24T07:08:28Z
44,621,846
辛康
3,054,621
<p><b>坎弗蘭克</b>(西班牙語:<span lang="es">Canfranc</span>,<small>西班牙語發音:</small><span title="國際音標">[kaɱˈfɾaŋk]</span>)是西班牙阿拉貢自治區韋斯卡省的一個市鎮。總面積72平方公里,總人口532人(2001年),人口密度7人/平方公里。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坎弗蘭克**(西班牙語:Canfranc,西班牙語發音:[kaɱˈfɾaŋk])是西班牙阿拉貢自治區韋斯卡省的一個市鎮。總面積 72 平方公里,總人口 532 人(2001 年),人口密度 7 人 / 平方公里。 ## 參考文獻
null
2,264
2023-04-16T12:28:11Z
70,087,401
坎夫兰克
2,753,003
<p><b>西九龍文娛藝術區</b>(英文:<b>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b>)為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透過《199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布的大型發展計劃,在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西九龍最南端,由填海所形成的約40公頃土地,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廣東道伸延至西區海底隧道入口一帶,北至柯士甸道)為集結了一系列世界級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及大眾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化主要場地,核心設施包括劇院、博物館、演藝場館、劇場及廣場等,旨意提高香港文化的水平及世界地位。2004年,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以:「創地標,顯文化,添悠閒。」為計劃口號,規定計劃必須建造一塊巨形天薘。2005年,計劃被修改,計劃中的地產及文化設施項目分開。2006年2月,在香港社會不同的意見及爭議下,香港政府宣佈放棄原有發展的框架,不再堅持興建天篷,計劃被推倒重來,重新發展為西九文化區。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早期為配合西九龍填海區發展項目的需求,政府將西九龍一幅填海土地列入為《西九龍填海計劃》,以配合西九龍未來發展項目的需求。 1996年,香港旅遊協會進行了一次訪港旅客調查,於1998年向立法會建議興建一個全新文化表演場地。在《199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董建華宣布於西九龍興建文娛藝術區的構思,希望將香港發展成為亞洲文化藝術中心。政府計劃借鑑世界其他地方的知名文娛藝術設施,例如英國倫敦南岸(<span lang="en">South Bank</span>)和西區及西班牙畢爾包等,希望把藝術、文化娛樂及消閒設施匯聚一起,吸引人流和匯聚藝術人才,令到整個計劃成功之餘亦能夠具有經濟效益。 </p><p>2006年4月,香港政府成立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諮詢委員會和轄下三個小組,負責重新審視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內的核心文化藝術設施的需要,以及發展和營運設施的財務要求。經過15個月的深入討論和廣泛地諮詢香港藝術界和相關團體後,諮詢委員會建議興建15個表演藝術場地和提供最少3公頃的廣場,設立一所具有博物館功能及聚焦於20至21世紀視覺文化的文化機構 (M+),以及一個專門推廣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展覽中心。諮詢委員會同時建議以低密度方式發展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提供充裕的休憩用地和海旁供予公眾使用,並且使到該區與毗鄰的社區緊密連接。 </p> <h2><span id="2001.E5.B9.B4.E8.A8.AD.E8.A8.88.E6.A6.82.E5.BF.B5"></span><span id="2001年設計概念">2001年設計概念</span></h2> <p>2001年,香港政府舉辦了《西九龍填海區概念規劃比賽》,於2001年4月6日展開,於同年9月29日截止。由主席Lord Rothschild及來自香港及外地等10人所組成的評審團評審,成員包括國際知名和香港知名人士及知名建築界人士;評審團於2002年2月28日公布得獎名單。 2002年初,評審團從160多個香港及海外參賽作品中,選出諾曼·福斯特的方案,其以流線型天幕作為標誌,覆蓋和連接各建築群的設計,成為了未來設計的藍本。根據政府的解釋,天幕有多個優點,包括可以遮風擋雨、降低區內舉行活動所引起的聲浪、減輕建築物的空氣調節負荷及在炎夏時降低溫度等,部分天幕也能夠作為太陽能發電及製造獨特的視覺效果。 </p><p>根據早期政府規定,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將提供多項重點設施,包括: </p> <ul><li>巨大天篷,覆蓋發展區範圍55%以上</li> <li>劇院3個,分別容納最少2,000、800和400人</li> <li>演藝場館1個,可容納最少10,000人</li> <li>博物館4個,面積最少共75,000平方米</li> <li>藝展中心1個,面積最少10,000平方米</li> <li>海天劇場1個</li> <li>廣場最少4個</li></ul><h2><span id="2004.E5.B9.B4.E7.99.BC.E5.B1.95.E5.BB.BA.E8.AD.B0.E6.9B.B8"></span><span id="2004年發展建議書">2004年發展建議書</span></h2> <p>2003年9月,香港政府發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建議邀請書,公開邀請世界各地企業及文化藝術團體參與,招標於2004年6月19日截止,最終收到5份發展建議書。評審委員會就這些建議書展開了評審,5份建議書分別為活力星國際有限公司、香港薈萃有限公司、藝林國際有限公司(初期名為生利發展有限公司)、太古地產有限公司及林思達提交的建議書在第一階段評審落敗。</p> <h3><span id=".E3.80.8C.E6.B4.BB.E5.8A.9B.E6.98.9F.E5.9C.8B.E9.9A.9B.E3.80.8D"></span><span id="「活力星國際」">「活力星國際」</span></h3> <p>由長實及新鴻基地產合資400億元興建,項目內容包括了750萬方呎的住宅、350萬方呎文娛用途樓面及70多萬呎酒店。天幕下建造廣闊的綠化平台公園。而平台下,是包含了五層階梯式的建築群,包括4間博物館、3個分別容納800人、1,200人及2,000人的劇院、一座可以容納10,000位觀眾的表演場館、藝展中心、大型演藝場館、海天劇場及貫通整過文娛藝術區的運輸系統。在博物館方面,法國龐比度中心、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及加拿大Science World兒童博物館均答應參與策劃區內博物館的設計及營運。兩者均有對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設計博物館、活動映像博物館和兒童互動博物館的硬體規劃和設計以及文化軟體的配套提出意見。不過兩者卻因為競爭而出現了分歧,最終不能夠共存。</p><p>地產項目方面,約97.8萬平方米被劃作為住宅、零售及酒店等,佔總樓面面積74%,為3個個財團中設定最高樓面比例發展的地產項目。擬定沿著天幕旁興建11座住宅大廈,從廣東道開始由高至低伸延至文娛區,合共提供5,000個單位。最高的一座住宅有80層,高達326米。該住宅落成後將會成為全球最高住宅,盡覽天幕及維多利亞港的美景。 </p> <h3><span id=".E3.80.8C.E9.A6.99.E6.B8.AF.E8.96.88.E8.90.83.E3.80.8D"></span><span id="「香港薈萃」">「香港薈萃」</span></h3> <p>由恒基地產獨資,在廣場內興建一個500呎高的大型表演水柱,高度為全球之最;天幕具有防震設計;博物館群以一個名為「生命蛋」的建築連接,而4個博物館均各有特色,其中電影館會重點推介香港武打片,例如黃飛鴻、李小龍及成龍等世界知名香港演員;書墨畫館則會為全球首個展示由戰國時代至今的書墨畫作品;而設計館及現代藝術館則分別展示香港玩具、珠寶、傢俬、時裝及多媒體作品;博物館外觀由日本設計師Kenzo Tange操刀。</p><p>該方案為唯一在核心文娛區內興建住宅的財團。整個文娛區於廣東道入口興建兩座門廊大廈,分別作為住宅及商業酒店用途,樓高52層,約200米高。此外,在天幕下,另外設有兩座樓高22層的住宅,提供1,000個單位。</p> <h3><span id=".E3.80.8C.E8.97.9D.E6.9E.97.E5.9C.8B.E9.9A.9B.E3.80.8D"></span><span id="「藝林國際」">「藝林國際」</span></h3> <p>由信和、九龍倉及華置合資,天幕由著名天幕設計大師Anthony Hunt設計,由百多個面積50米乘80米、高度450米至105米的巨型波浪形透明天幕相連起來,以一組組巨型蜻蜓翼重新演繹天幕。該天幕的覆蓋面積由政府提出的55%擴展至58%。此外,在40公頃的土地上建設大型園林,當中25公頃為公園。 </p><p>為3個財團中設最高地積比率,達4.327倍,其中116萬平方米樓面作地產項目,當中67%為住宅用途。藝林將會興建10座大廈作為住宅、寫字樓及酒店,最高一座有69層,逾220米,接近鄰毗256米高的擎天半島。藝林又強調以綠化作主題,75%區域為綠化區,天幕下每座設施均有平台花園。藝林估計有15,000人入住此項目,他們將可以在區內達200萬平方呎的商場盡情購物,並且設置穿梭列車系統,一邊欣賞維多利亞港,一邊進入核心文化區參觀各座博物館及劇院群。 </p> <h3><span id=".E5.A4.AA.E5.8F.A4.E5.9C.B0.E7.94.A2.EF.BC.88.E4.B8.8D.E5.85.A5.E9.81.B8.EF.BC.89"></span><span id="太古地產(不入選)">太古地產(不入選)</span></h3> <p>太古地產建議將各指定的核心文化藝術設施散布在尖沙咀、添馬艦和分域碼頭附近,並且拆卸現有位於尖沙咀的香港太空館和香港藝術館等。 </p><p>政府認為太古地產的方案在多方面不符合發展建議邀請書內訂明的基本要求。除了沒有設置天篷外,文娛藝術區內亦沒有提供博物館群、藝術展覽中心和劇院綜合大樓等核心文化藝術設施。相反建議在藝術區的地皮主要改為用作為商業和住宅發展,並非政府發展的原意,因此最終沒有被接納。</p> <h3><span id=".E5.85.AC.E7.9C.BE.E8.AB.AE.E8.A9.A2"></span><span id="公眾諮詢">公眾諮詢</span></h3> <p>2004年12月,香港政府就西九文娛藝術區展開公眾諮詢,於12月16日起在香港多處地點舉行展覽,展出3份入圍建議的模型,各建議書的技術、管理和營運方面的內容等,讓公眾有更深入理解。參觀者可以填寫意見卡發表對計劃的意見。諮詢期其後延長至2005年6月30日。政府聘請香港理工大學屬下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作獨立評核。 </p> <h2><span id=".E7.B5.90.E6.9E.9C"></span><span id="結果">結果</span></h2> <p>政務司前司長許仕仁涉嫌行為失當,於在任前後收取新鴻基地產利益案,在2014年7月高院進行審判時提到政府處理西九文娛區項目的處理手法。西九項目之督導委員會秘書供稱,督導委員會當時對三份發展計劃書作評審,結果評「香港薈萃」得分最高,「活力星國際」及「藝林國際」分別第二和第三;至於民間意見則是「活力星國際」佔優,但中心發現部分意見書由信封到內容均一式一樣,亦有部分無寫提交者個人資料,或直言與發展商有關,經剔除這些意見後,「香港薈萃」與「活力星國際」的受歡迎程度不相上下。 </p><p>不過,同一時間擔任委員會主席的許仕仁認為民情質疑項目涉及官商勾結,建議特首暫時勿作決定,考慮是否堅持用單一發展商負責整個項目,以及成立獨立營運機構。 </p><p>而政府察覺到公眾與立法會均思疑整個項目是官商勾結,向中標公司輸送利益。市民亦認為項目地積比太高,要求減少商住發展比率。政府內部傾向成立獨立機構營運文娛項目,亦有意放棄由單一發展商負責整個項目,在曾蔭權仍是政務司司長時,已指示下屬研究將涉及項目的40公頃土地,劃出不少於四成另行招標。政府更為這想法起了代號,稱為「Elton John計劃」。</p> <h2><span id="2005.E5.B9.B4.E8.A8.88.E5.8A.83.E4.BF.AE.E6.94.B9"></span><span id="2005年計劃修改">2005年計劃修改</span></h2> <p>2005年,曾蔭權上任行政長官後,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改由當時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及後來的唐英年負責,政府迫於輿論壓力下改變了單一招標的形式,並且建立了委員會重新檢討項目的發展方法,對整個計劃作出修改,於同年10月7日提出全新建議,包括將計劃中的地產及文化項目分開,中標地產商需要分出一半商住項目的發展權,但是有權利決定分拆哪些地皮予其他發展商。住宅項目的地積比率亦限制在1.81倍,佔整個項目不得多於兩成,文化設施面積最少要有185,000平方米。中標地產商亦需要注資300億港元,政府將會成立法定機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處理及維修未來的文化項目。</p> <h2><span id=".E9.87.8D.E5.A4.A7.E7.88.AD.E8.AD.B0"></span><span id="重大爭議">重大爭議</span></h2> <p>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由建議以至招標為香港社會惹來了不少爭議,當中主要爭議為單一招標、天篷的設計及保養問題,不少人認為流線型天幕實際用途有限,而且建築及維修成本高。地產商人何鴻燊表達不滿意計劃採用單一招標,令到他們沒辦法參與。也有意見認為,香港根本用不著這些世界級的文化設施,現有的文化設施使用率亦未算高,及財務安排等重要資料全部欠奉下,文娛藝術區可能會變成文化大白象,令到政府背負沉重的財政包袱。此外,亦有批評指出發展方案過分著重住宅及商業用途,發展藝術相關的面積相對地少。</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英文:**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為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透過《1998 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布的大型發展計劃,在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西九龍最南端,由填海所形成的約 40 公頃土地,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廣東道伸延至西區海底隧道入口一帶,北至柯士甸道)為集結了一系列世界級文化、藝術、潮流、消費及大眾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文化主要場地,核心設施包括劇院、博物館、演藝場館、劇場及廣場等,旨意提高香港文化的水平及世界地位。2004 年,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以:「創地標,顯文化,添悠閒。」為計劃口號,規定計劃必須建造一塊巨形天薘。2005 年,計劃被修改,計劃中的地產及文化設施項目分開。2006 年 2 月,在香港社會不同的意見及爭議下,香港政府宣佈放棄原有發展的框架,不再堅持興建天篷,計劃被推倒重來,重新發展為西九文化區。 ## 歷史 早期為配合西九龍填海區發展項目的需求,政府將西九龍一幅填海土地列入為《西九龍填海計劃》,以配合西九龍未來發展項目的需求。 1996 年,香港旅遊協會進行了一次訪港旅客調查,於 1998 年向立法會建議興建一個全新文化表演場地。在《1998 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董建華宣布於西九龍興建文娛藝術區的構思,希望將香港發展成為亞洲文化藝術中心。政府計劃借鑑世界其他地方的知名文娛藝術設施,例如英國倫敦南岸(South Bank)和西區及西班牙畢爾包等,希望把藝術、文化娛樂及消閒設施匯聚一起,吸引人流和匯聚藝術人才,令到整個計劃成功之餘亦能夠具有經濟效益。 2006 年 4 月,香港政府成立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諮詢委員會和轄下三個小組,負責重新審視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內的核心文化藝術設施的需要,以及發展和營運設施的財務要求。經過 15 個月的深入討論和廣泛地諮詢香港藝術界和相關團體後,諮詢委員會建議興建 15 個表演藝術場地和提供最少 3 公頃的廣場,設立一所具有博物館功能及聚焦於 20 至 21 世紀視覺文化的文化機構 (M+),以及一個專門推廣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展覽中心。諮詢委員會同時建議以低密度方式發展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提供充裕的休憩用地和海旁供予公眾使用,並且使到該區與毗鄰的社區緊密連接。 ## 2001 年設計概念 2001 年,香港政府舉辦了《西九龍填海區概念規劃比賽》,於 2001 年 4 月 6 日展開,於同年 9 月 29 日截止。由主席 Lord Rothschild 及來自香港及外地等 10 人所組成的評審團評審,成員包括國際知名和香港知名人士及知名建築界人士;評審團於 2002 年 2 月 28 日公布得獎名單。 2002 年初,評審團從 160 多個香港及海外參賽作品中,選出諾曼・福斯特的方案,其以流線型天幕作為標誌,覆蓋和連接各建築群的設計,成為了未來設計的藍本。根據政府的解釋,天幕有多個優點,包括可以遮風擋雨、降低區內舉行活動所引起的聲浪、減輕建築物的空氣調節負荷及在炎夏時降低溫度等,部分天幕也能夠作為太陽能發電及製造獨特的視覺效果。 根據早期政府規定,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將提供多項重點設施,包括: * 巨大天篷,覆蓋發展區範圍 55% 以上 * 劇院 3 個,分別容納最少 2,000、800 和 400 人 * 演藝場館 1 個,可容納最少 10,000 人 * 博物館 4 個,面積最少共 75,000 平方米 * 藝展中心 1 個,面積最少 10,000 平方米 * 海天劇場 1 個 * 廣場最少 4 個 ## 2004 年發展建議書 2003 年 9 月,香港政府發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建議邀請書,公開邀請世界各地企業及文化藝術團體參與,招標於 2004 年 6 月 19 日截止,最終收到 5 份發展建議書。評審委員會就這些建議書展開了評審,5 份建議書分別為活力星國際有限公司、香港薈萃有限公司、藝林國際有限公司(初期名為生利發展有限公司)、太古地產有限公司及林思達提交的建議書在第一階段評審落敗。 ### 「活力星國際」 由長實及新鴻基地產合資 400 億元興建,項目內容包括了 750 萬方呎的住宅、350 萬方呎文娛用途樓面及 70 多萬呎酒店。天幕下建造廣闊的綠化平台公園。而平台下,是包含了五層階梯式的建築群,包括 4 間博物館、3 個分別容納 800 人、1,200 人及 2,000 人的劇院、一座可以容納 10,000 位觀眾的表演場館、藝展中心、大型演藝場館、海天劇場及貫通整過文娛藝術區的運輸系統。在博物館方面,法國龐比度中心、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及加拿大 Science World 兒童博物館均答應參與策劃區內博物館的設計及營運。兩者均有對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設計博物館、活動映像博物館和兒童互動博物館的硬體規劃和設計以及文化軟體的配套提出意見。不過兩者卻因為競爭而出現了分歧,最終不能夠共存。 地產項目方面,約 97.8 萬平方米被劃作為住宅、零售及酒店等,佔總樓面面積 74%,為 3 個個財團中設定最高樓面比例發展的地產項目。擬定沿著天幕旁興建 11 座住宅大廈,從廣東道開始由高至低伸延至文娛區,合共提供 5,000 個單位。最高的一座住宅有 80 層,高達 326 米。該住宅落成後將會成為全球最高住宅,盡覽天幕及維多利亞港的美景。 ### 「香港薈萃」 由恒基地產獨資,在廣場內興建一個 500 呎高的大型表演水柱,高度為全球之最;天幕具有防震設計;博物館群以一個名為「生命蛋」的建築連接,而 4 個博物館均各有特色,其中電影館會重點推介香港武打片,例如黃飛鴻、李小龍及成龍等世界知名香港演員;書墨畫館則會為全球首個展示由戰國時代至今的書墨畫作品;而設計館及現代藝術館則分別展示香港玩具、珠寶、傢俬、時裝及多媒體作品;博物館外觀由日本設計師 Kenzo Tange 操刀。 該方案為唯一在核心文娛區內興建住宅的財團。整個文娛區於廣東道入口興建兩座門廊大廈,分別作為住宅及商業酒店用途,樓高 52 層,約 200 米高。此外,在天幕下,另外設有兩座樓高 22 層的住宅,提供 1,000 個單位。 ### 「藝林國際」 由信和、九龍倉及華置合資,天幕由著名天幕設計大師 Anthony Hunt 設計,由百多個面積 50 米乘 80 米、高度 450 米至 105 米的巨型波浪形透明天幕相連起來,以一組組巨型蜻蜓翼重新演繹天幕。該天幕的覆蓋面積由政府提出的 55% 擴展至 58%。此外,在 40 公頃的土地上建設大型園林,當中 25 公頃為公園。 為 3 個財團中設最高地積比率,達 4.327 倍,其中 116 萬平方米樓面作地產項目,當中 67% 為住宅用途。藝林將會興建 10 座大廈作為住宅、寫字樓及酒店,最高一座有 69 層,逾 220 米,接近鄰毗 256 米高的擎天半島。藝林又強調以綠化作主題,75% 區域為綠化區,天幕下每座設施均有平台花園。藝林估計有 15,000 人入住此項目,他們將可以在區內達 200 萬平方呎的商場盡情購物,並且設置穿梭列車系統,一邊欣賞維多利亞港,一邊進入核心文化區參觀各座博物館及劇院群。 ### 太古地產(不入選) 太古地產建議將各指定的核心文化藝術設施散布在尖沙咀、添馬艦和分域碼頭附近,並且拆卸現有位於尖沙咀的香港太空館和香港藝術館等。 政府認為太古地產的方案在多方面不符合發展建議邀請書內訂明的基本要求。除了沒有設置天篷外,文娛藝術區內亦沒有提供博物館群、藝術展覽中心和劇院綜合大樓等核心文化藝術設施。相反建議在藝術區的地皮主要改為用作為商業和住宅發展,並非政府發展的原意,因此最終沒有被接納。 ### 公眾諮詢 2004 年 12 月,香港政府就西九文娛藝術區展開公眾諮詢,於 12 月 16 日起在香港多處地點舉行展覽,展出 3 份入圍建議的模型,各建議書的技術、管理和營運方面的內容等,讓公眾有更深入理解。參觀者可以填寫意見卡發表對計劃的意見。諮詢期其後延長至 2005 年 6 月 30 日。政府聘請香港理工大學屬下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作獨立評核。 ## 結果 政務司前司長許仕仁涉嫌行為失當,於在任前後收取新鴻基地產利益案,在 2014 年 7 月高院進行審判時提到政府處理西九文娛區項目的處理手法。西九項目之督導委員會秘書供稱,督導委員會當時對三份發展計劃書作評審,結果評「香港薈萃」得分最高,「活力星國際」及「藝林國際」分別第二和第三;至於民間意見則是「活力星國際」佔優,但中心發現部分意見書由信封到內容均一式一樣,亦有部分無寫提交者個人資料,或直言與發展商有關,經剔除這些意見後,「香港薈萃」與「活力星國際」的受歡迎程度不相上下。 不過,同一時間擔任委員會主席的許仕仁認為民情質疑項目涉及官商勾結,建議特首暫時勿作決定,考慮是否堅持用單一發展商負責整個項目,以及成立獨立營運機構。 而政府察覺到公眾與立法會均思疑整個項目是官商勾結,向中標公司輸送利益。市民亦認為項目地積比太高,要求減少商住發展比率。政府內部傾向成立獨立機構營運文娛項目,亦有意放棄由單一發展商負責整個項目,在曾蔭權仍是政務司司長時,已指示下屬研究將涉及項目的 40 公頃土地,劃出不少於四成另行招標。政府更為這想法起了代號,稱為「Elton John 計劃」。 ## 2005 年計劃修改 2005 年,曾蔭權上任行政長官後,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改由當時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及後來的唐英年負責,政府迫於輿論壓力下改變了單一招標的形式,並且建立了委員會重新檢討項目的發展方法,對整個計劃作出修改,於同年 10 月 7 日提出全新建議,包括將計劃中的地產及文化項目分開,中標地產商需要分出一半商住項目的發展權,但是有權利決定分拆哪些地皮予其他發展商。住宅項目的地積比率亦限制在 1.81 倍,佔整個項目不得多於兩成,文化設施面積最少要有 185,000 平方米。中標地產商亦需要注資 300 億港元,政府將會成立法定機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處理及維修未來的文化項目。 ## 重大爭議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由建議以至招標為香港社會惹來了不少爭議,當中主要爭議為單一招標、天篷的設計及保養問題,不少人認為流線型天幕實際用途有限,而且建築及維修成本高。地產商人何鴻燊表達不滿意計劃採用單一招標,令到他們沒辦法參與。也有意見認為,香港根本用不著這些世界級的文化設施,現有的文化設施使用率亦未算高,及財務安排等重要資料全部欠奉下,文娛藝術區可能會變成文化大白象,令到政府背負沉重的財政包袱。此外,亦有批評指出發展方案過分著重住宅及商業用途,發展藝術相關的面積相對地少。 ## 參考文獻
null
15,906
2023-04-16T12:25:26Z
61,779,652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
7,165,789
<p><b>葫蘆島特大殺人案</b>是2003年2月18日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楊郊鄉高和尚溝的一場兇殺案。高和尚溝村民郭忠民因為蔬菜大棚占地問題與本村村民劉長瑞、郭忠仁和張寶華3家產生糾紛,於2003年2月18日攜帶刀具和棍棒潛入三人房屋,刺死、打死13人後逃到山中躲藏。隨後1000多名警察參與搜捕。2月22日晚,郭忠民從一家農藥商店搶走1瓶農藥。2月23日,郭忠民在綏中縣葉家鄉被包圍後喝下農藥自殺。</p> <h2><span id=".E5.8F.97.E5.AE.B3.E4.BA.BA"></span><span id="受害人">受害人</span></h2> <ul><li>劉長瑞,62歲</li> <li>劉長玉,59歲,劉長瑞之妻</li> <li>劉玉梅,39歲,劉長瑞之女</li> <li>劉猛,24歲,劉長瑞之女</li> <li>劉長瑞之孫,12歲</li> <li>劉長瑞之外孫女,5歲</li> <li>劉長瑞之侄</li> <li>劉長瑞之侄媳婦</li> <li>郭忠仁</li> <li>郭忠仁之妻</li> <li>郭忠仁之子</li> <li>張寶華</li> <li>李國仁,張寶華之妻弟</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連殺13人,為何無人制止?,福建日報(2003年2月26日)</li> <li>遼寧省發生特大殺人案菜地糾紛搭上13條人命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東方網</i>(2003年2月20日)</li> <li>13人慘遭報復殺害葫蘆島市2-18殺人案偵破紀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東方網</i>(2003年3月27日)</li></ul>
**葫蘆島特大殺人案**是 2003 年 2 月 18 日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楊郊鄉高和尚溝的一場兇殺案。高和尚溝村民郭忠民因為蔬菜大棚占地問題與本村村民劉長瑞、郭忠仁和張寶華 3 家產生糾紛,於 2003 年 2 月 18 日攜帶刀具和棍棒潛入三人房屋,刺死、打死 13 人後逃到山中躲藏。隨後 1000 多名警察參與搜捕。2 月 22 日晚,郭忠民從一家農藥商店搶走 1 瓶農藥。2 月 23 日,郭忠民在綏中縣葉家鄉被包圍後喝下農藥自殺。 ## 受害人 * 劉長瑞,62 歲 * 劉長玉,59 歲,劉長瑞之妻 * 劉玉梅,39 歲,劉長瑞之女 * 劉猛,24 歲,劉長瑞之女 * 劉長瑞之孫,12 歲 * 劉長瑞之外孫女,5 歲 * 劉長瑞之侄 * 劉長瑞之侄媳婦 * 郭忠仁 * 郭忠仁之妻 * 郭忠仁之子 * 張寶華 * 李國仁,張寶華之妻弟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連殺 13 人,為何無人制止?,福建日報(2003 年 2 月 26 日) * 遼寧省發生特大殺人案菜地糾紛搭上 13 條人命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_東方網_(2003 年 2 月 20 日) * 13 人慘遭報復殺害葫蘆島市 2-18 殺人案偵破紀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_東方網_(2003 年 3 月 27 日)
null
3,260
2023-04-16T12:33:02Z
70,846,364
葫芦岛特大凶杀案
121,129
<p><b>溫布頓網球錦標賽</b>(英語:<span lang="en">The Championships, Wimbledon</span>),中文又常稱作「<b>溫布頓網球公開賽</b>」,是網球運動中歷史最長和最具聲望的公開賽。錦標賽通常舉辦於6月底至7月初,是每年度網球大滿貫的第3項賽事,排在澳洲公開賽和法國公開賽之後,美國公開賽之前。整個賽事(大滿貫賽事中唯一使用草地球場的)通常歷時兩周,但會因雨延時。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和男女混合雙打比賽在不同場地同時進行。溫布頓還舉辦有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的青年比賽。此外,溫布頓還為退役球員舉辦特別邀請賽,如35歲及以上的男子雙打、45歲及以上的男子雙打和35歲及以上的女子雙打比賽。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溫網於1877年首次於全英草地網球和門球俱樂部管理之下在倫敦溫布頓Worple路附近的一塊場地舉行。當時僅有男子單打比賽。到了1884年,全英俱樂部增加了女子單打和男子雙打比賽。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在1913年加入。錦標賽在1922年搬到了如今的Church路的場地。如同其他三項「大滿貫」賽事,溫布頓在1968年網球公開時代到來之前,只對頂級的業餘選手開放。 </p><p>男單部分,70年代末~80年代是網球運動的光輝期,不少網壇巨星都在溫布頓留下輝煌的紀錄,其中瑞典名將比約恩·伯格的五屆男單冠軍(1976-1980年)曾讓人難望項背。1981年,馬克安諾結束博格五年的統治,拿下當屆冠軍後,馬克安諾另外又於1983-1984年拿下兩屆冠軍,且三度稱王。1985年,年僅17歲的貝克成為溫布頓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在80年代末期,貝克與艾柏格連續三年在決賽交峰,也被認為是溫布頓的經典戰役之一。進入90年代後,山普拉斯更是在八年內破紀錄七次奪標(其中1993至1995年三連霸、1997至2000年四連霸),獲封草地之王。到21世紀後,繼起的一代球王費德勒,也是在七年內六次奪標(其中2003至2007年完成五連霸),並於2017年八度封王,獲封草地至尊。2008年,紅土之王納達爾終結費德勒五年的統治後,繼博柏之後首位能連拿法網與溫布頓的球員(也在2010年二度完成)。2011年,喬科維奇首度掄元後,並在2014-2015年、2018-2019年與2021-2022年二度衛冕(2020因疫情取消),共七度稱王。2013年,地主球員安迪·莫瑞首度奪冠,並於2016年再次奪冠。從2003年至2022年,費德勒、納達爾、喬科維奇和莫瑞,四人合力拿下共19屆冠軍。其他名將如阿格西、克拉查克、伊凡尼塞維奇等人,都在中央球場完成一場場經典的戰役,以耀眼的戰績成為溫布頓的歷史的一頁。 </p><p>女單部分,同樣產生了幾位偉大的冠軍,且能在溫網奪冠的女子選手幾乎為該時代最出色的網球手。包括九屆溫網女單冠軍,數量曾笑傲男女選手的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於1982-1987年間連續奪得六座冠軍最令人讚嘆,更值得一提的是1982-1984年也同時獲得女雙冠軍,而當年她與克里斯·艾芙特之間的爭霸堪稱網壇一大盛事,後者的成就在於7屆法網女單冠軍。繼起的一代球后施特菲·葛拉芙則是七度贏得冠軍。到了21世紀,女子網壇逐漸轉向強力網球打法,其中威廉絲姊妹:維納斯·威廉絲與小威廉絲於2000年至2012年總計13年間,各自五度捧起玫瑰露水盤,共同拿下十座冠軍。其中維納斯在2000年至2009年共計十年間,八次打入溫網決賽,草地表現相當突出,而小威廉絲則在2015年率先拿下第六座冠軍,並同時完成她的第二次跨季大滿貫,又於2016年七度封后,姊妹倆在大滿貫的爭奪堪稱2000年代網球最令人矚目的焦點,厲害的是兩人在溫網進行六次對決,更貢獻四場女單決賽。威廉絲姐妹亦搭檔奪下六座女雙冠軍,也在全英俱樂部的中央球場拿下她們的第三面女雙奧運金牌,而塞雷娜則贏得女單奧運金牌,在溫布頓完成生涯金滿貫。兩人目前依然持續在球場征戰。 </p><p>英國人對錦標賽甚為驕傲,但它也是其民族苦悶和幽默的來源:英國男性自1936年的弗雷德·佩里後再未獲得過單打冠軍,而最近一次英國女子單打冠軍則是在1977年的弗吉尼婭·韋德。但是到了2013年,令大不列顛振奮的榮耀終於來了,安迪·莫瑞奪下了溫網冠軍,睽違77年後,英國男子球員再次在全英俱樂部舉起冠軍盃。 </p><p>由於2020年冠狀病毒大流行,全英俱樂部於2020年4月1日宣布取消整個草場賽季。這標誌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溫布頓網球公開賽第一次被取消。 </p> <h3><span id=".E8.8F.AF.E8.A3.94.E9.81.B8.E6.89.8B"></span><span id="華裔選手">華裔選手</span></h3> <p>2000年以前在溫布頓華裔選手中,美籍的張德培於1995年曾進入男單半準決賽事,後於2010年中,台籍盧彥勳擊敗了美國名將的安迪·羅迪克亦進入男單八強,但敗給諾瓦克·喬科維奇,追平華裔男單選手的最好成績。而常年位居世界前十的名將李娜,則分別於2006、2010、2013年闖入女單八強,近年來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則是2008年,當時排名百名開外,持外卡參賽的中國球手鄭潔於第三輪淘汰時任世界第一安娜·伊凡諾維琪,並且擊敗捷克好手妮科萊·瓦伊迪索娃,成功晉級女單四強,創下百年溫網外卡選手的記錄。溫網女雙比賽方面華裔選手也得到的成績不錯,先是2006年鄭潔、晏紫奪冠,又有2013年謝淑薇、彭帥折桂,而謝淑薇又在2019及2021年連續兩屆贏得冠軍(2020年溫網未舉辦),成為第一位衛冕成功的亞洲選手。 </p> <h2><span id=".E7.90.83.E5.9C.BA"></span><span id="球场">球場</span></h2> <p>主要球場叫做「中央球場」,是舉行決賽的地方。由於比賽過程中倫敦天氣的不可預知性,球場配有可摺疊的屋頂,於2009年完工。另一主要球場是一號球場。一號球場在1997年經過一次大型重建,由比鄰中央球場的原址搬到了一個新的可容納更多觀眾的專用場地。原來的一號球場據說擁有獨特的氛圍,是許多選手的心愛之地,所以有很多人對其移址感到悲傷。一號球場通常舉辦一些非常重要的比賽,如單打的半準決賽,它還擁有一座外置的巨大屏幕,用來讓聚集在場外穆瑞坡(Murray Hill,原名韓曼坡Henman Hill)上觀戰的球迷欣賞比賽。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球迷在這塊山坡上為衝擊冠軍的本土球員加油助威,但是遺憾的是,1936年之來,英國的球員再沒有舉起過冠軍獎盃,直到2013年,穆瑞終於舉起冠軍獎盃。二號球場擁有「冠軍墳場」的稱號,因為在此地進行比賽的種子選手通常被排名較低的對手所淘汰。曾經的受害者包括了安德烈·阿格西、安迪·羅迪克、羅傑·費德勒、瑪麗亞·莎拉波娃和皮特·山普拉斯,在2005年的第一輪還差點將蒂姆·韓曼拉下水。溫布頓的郵政編號為SW19,故人們常用SW19指代這項賽事。 </p> <h2><span id=".E4.BC.A0.E7.BB.9F"></span><span id="传统">傳統</span></h2> <p>綠色和紫色是溫網的傳統代表色,而參賽的選手須穿著「白色」的球衣,是四大滿貫賽中唯一有規定球員衣著顏色的。此外,女選手在整個賽事中,其姓之前被冠以「小姐」或「夫人」(如主裁判宣報比分時),而男選手則直呼其姓。球衣顏色的規定曾多次引發爭議,如大會在2013年要求羅傑·費德勒換鞋,因為他的鞋底是橙色不是白色;在2017年大會又要求大威廉絲在比賽中途將紫色的胸罩換成白色。不少聲音皆要求大會摒棄過時守舊的思想,放鬆白色服飾的規定。 </p><p>比賽於每年8月第一個周一之前6周舉行,歷時2周。從傳統上講,賽事中的周日無比賽。但歷史上有3次周日(最近一次為2004年),因天雨而被迫舉行比賽。第一周內舉行早期賽事,而第二周則舉行「16強」、半準決賽、準決賽和決賽。 </p><p>溫網曾經在決勝盤採取無限長盤制,必須領先對手兩局才能贏得比賽。2018年男單2場4強戰都發生賽事無限延長的狀況,32歲南非好手凱文·安德森鏖戰5盤,其中決勝盤就打了將近3小時,最後纏鬥6小時36分鐘才以26比24制伏美國重炮手約翰·伊斯內爾,創下大滿貫賽單打時間次長紀錄,另一邊的球王對決(納達爾和喬科維奇)也打了5小時15分鐘。不過南非人在8強賽與4強賽都打了5盤,總計打了21小時才進入決賽,疲憊不堪的安德森在決賽被喬科維奇直落3橫掃。賽後安德森和伊斯內爾都對這項制度有意見,認為溫網應該考慮到選手,將規定改成和美網一樣的決勝盤搶7,而全英俱樂部也在賽後檢討決勝盤制度,並於2018年10月正式公布,2019年開始,當長盤制打到12比12時,就會啟動搶7。從2022年法網開始,所有大滿貫賽事統一決勝盤6-6後採取搶十決勝。</p><p>男子單打冠軍將獲得一座18英寸高的鍍金獎盃,稱作「挑戰者盃」。女子單打的獎品一個為直徑約19英寸的獎盤,通常被稱作「Rosewater Dish」或「Venus Rosewater Dish」(玫瑰露水盤)。還有其他一些活動獎品。近幾年比賽的獎金(雙打獎金將被平分,單位英鎊)為: </p> <p>對於比賽觀眾,草莓配奶油是他們在觀看比賽期間的傳統零食。此外,觀眾不能穿著短褲,因為被認為不禮貌;也不能戴帽子,因為這樣可能阻礙後排觀眾的視線。 </p><p>下雨也幾乎已經成為溫網的一項傳統:幾乎每年的溫網都必定會碰上雨天;而且由於是草地球場,一旦下雨必須由球童們拉起雨罩保護球場,這也成了一項年年上演的經典畫面(雖然在可摺疊屋頂完工後,中央球場將不會再受下雨影響)。 </p><p>每回溫布敦網球賽,英國王室必定會出席觀賽,其中英國女王也可能親臨現場,伊莉莎白二世亦在1977年為贏得女單冠軍的英國球員韋德,擔任頒獎嘉賓。 </p> <h2><span id=".E5.86.A0.E5.86.9B.E5.BE.97.E4.B8.BB"></span><span id="冠军得主">冠軍得主</span></h2> <ul><li>男子單打</li> <li>女子單打</li> <li>男子雙打</li> <li>女子雙打</li> <li>混合雙打</li></ul><h2><span id=".E5.9B.BE.E9.9B.86"></span><span id="图集">圖集</span></h2>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網球</li> <li>澳洲網球公開賽</li> <li>法國網球公開賽</li> <li>美國網球公開賽</li> <li>網球大滿貫</li> <li>溫布頓現象</li></u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球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溫布頓冠亞軍名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2012溫網</li> <li>Wimbledon的Instagram帳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Wimbledon的Twitter帳戶</li> <li>Wimbledon的Facebook專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Wimbledon的YouTube頻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8 Cached time: 2023050515124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7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4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40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6453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875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522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0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225023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740.224 1 -total 35.10% 259.802 11 Template:Navbox 27.30% 202.077 5 Template:Infobox 16.48% 121.978 1 Template:Infobox_GrandSlamTournaments 15.81% 117.002 1 Template:網球主題 12.93% 95.675 43 Template:Link-en 12.22% 90.485 1 Template:Lang-en 9.72% 71.941 1 Template:Reflist 8.99% 66.552 48 Template:Flagicon 8.03% 59.424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英語:The Championships, Wimbledon),中文又常稱作「**溫布頓網球公開賽**」,是網球運動中歷史最長和最具聲望的公開賽。錦標賽通常舉辦於 6 月底至 7 月初,是每年度網球大滿貫的第 3 項賽事,排在澳洲公開賽和法國公開賽之後,美國公開賽之前。整個賽事(大滿貫賽事中唯一使用草地球場的)通常歷時兩周,但會因雨延時。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和男女混合雙打比賽在不同場地同時進行。溫布頓還舉辦有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的青年比賽。此外,溫布頓還為退役球員舉辦特別邀請賽,如 35 歲及以上的男子雙打、45 歲及以上的男子雙打和 35 歲及以上的女子雙打比賽。 ## 歷史 溫網於 1877 年首次於全英草地網球和門球俱樂部管理之下在倫敦溫布頓 Worple 路附近的一塊場地舉行。當時僅有男子單打比賽。到了 1884 年,全英俱樂部增加了女子單打和男子雙打比賽。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在 1913 年加入。錦標賽在 1922 年搬到了如今的 Church 路的場地。如同其他三項「大滿貫」賽事,溫布頓在 1968 年網球公開時代到來之前,只對頂級的業餘選手開放。 男單部分,70 年代末~80 年代是網球運動的光輝期,不少網壇巨星都在溫布頓留下輝煌的紀錄,其中瑞典名將比約恩・伯格的五屆男單冠軍(1976-1980 年)曾讓人難望項背。1981 年,馬克安諾結束博格五年的統治,拿下當屆冠軍後,馬克安諾另外又於 1983-1984 年拿下兩屆冠軍,且三度稱王。1985 年,年僅 17 歲的貝克成為溫布頓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在 80 年代末期,貝克與艾柏格連續三年在決賽交峰,也被認為是溫布頓的經典戰役之一。進入 90 年代後,山普拉斯更是在八年內破紀錄七次奪標(其中 1993 至 1995 年三連霸、1997 至 2000 年四連霸),獲封草地之王。到 21 世紀後,繼起的一代球王費德勒,也是在七年內六次奪標(其中 2003 至 2007 年完成五連霸),並於 2017 年八度封王,獲封草地至尊。2008 年,紅土之王納達爾終結費德勒五年的統治後,繼博柏之後首位能連拿法網與溫布頓的球員(也在 2010 年二度完成)。2011 年,喬科維奇首度掄元後,並在 2014-2015 年、2018-2019 年與 2021-2022 年二度衛冕(2020 因疫情取消),共七度稱王。2013 年,地主球員安迪・莫瑞首度奪冠,並於 2016 年再次奪冠。從 2003 年至 2022 年,費德勒、納達爾、喬科維奇和莫瑞,四人合力拿下共 19 屆冠軍。其他名將如阿格西、克拉查克、伊凡尼塞維奇等人,都在中央球場完成一場場經典的戰役,以耀眼的戰績成為溫布頓的歷史的一頁。 女單部分,同樣產生了幾位偉大的冠軍,且能在溫網奪冠的女子選手幾乎為該時代最出色的網球手。包括九屆溫網女單冠軍,數量曾笑傲男女選手的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於 1982-1987 年間連續奪得六座冠軍最令人讚嘆,更值得一提的是 1982-1984 年也同時獲得女雙冠軍,而當年她與克里斯・艾芙特之間的爭霸堪稱網壇一大盛事,後者的成就在於 7 屆法網女單冠軍。繼起的一代球后施特菲・葛拉芙則是七度贏得冠軍。到了 21 世紀,女子網壇逐漸轉向強力網球打法,其中威廉絲姊妹:維納斯・威廉絲與小威廉絲於 2000 年至 2012 年總計 13 年間,各自五度捧起玫瑰露水盤,共同拿下十座冠軍。其中維納斯在 2000 年至 2009 年共計十年間,八次打入溫網決賽,草地表現相當突出,而小威廉絲則在 2015 年率先拿下第六座冠軍,並同時完成她的第二次跨季大滿貫,又於 2016 年七度封后,姊妹倆在大滿貫的爭奪堪稱 2000 年代網球最令人矚目的焦點,厲害的是兩人在溫網進行六次對決,更貢獻四場女單決賽。威廉絲姐妹亦搭檔奪下六座女雙冠軍,也在全英俱樂部的中央球場拿下她們的第三面女雙奧運金牌,而塞雷娜則贏得女單奧運金牌,在溫布頓完成生涯金滿貫。兩人目前依然持續在球場征戰。 英國人對錦標賽甚為驕傲,但它也是其民族苦悶和幽默的來源:英國男性自 1936 年的弗雷德・佩里後再未獲得過單打冠軍,而最近一次英國女子單打冠軍則是在 1977 年的弗吉尼婭・韋德。但是到了 2013 年,令大不列顛振奮的榮耀終於來了,安迪・莫瑞奪下了溫網冠軍,睽違 77 年後,英國男子球員再次在全英俱樂部舉起冠軍盃。 由於 2020 年冠狀病毒大流行,全英俱樂部於 2020 年 4 月 1 日宣布取消整個草場賽季。這標誌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溫布頓網球公開賽第一次被取消。 ### 華裔選手 2000 年以前在溫布頓華裔選手中,美籍的張德培於 1995 年曾進入男單半準決賽事,後於 2010 年中,台籍盧彥勳擊敗了美國名將的安迪・羅迪克亦進入男單八強,但敗給諾瓦克・喬科維奇,追平華裔男單選手的最好成績。而常年位居世界前十的名將李娜,則分別於 2006、2010、2013 年闖入女單八強,近年來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則是 2008 年,當時排名百名開外,持外卡參賽的中國球手鄭潔於第三輪淘汰時任世界第一安娜・伊凡諾維琪,並且擊敗捷克好手妮科萊・瓦伊迪索娃,成功晉級女單四強,創下百年溫網外卡選手的記錄。溫網女雙比賽方面華裔選手也得到的成績不錯,先是 2006 年鄭潔、晏紫奪冠,又有 2013 年謝淑薇、彭帥折桂,而謝淑薇又在 2019 及 2021 年連續兩屆贏得冠軍 (2020 年溫網未舉辦),成為第一位衛冕成功的亞洲選手。 ## 球場 主要球場叫做「中央球場」,是舉行決賽的地方。由於比賽過程中倫敦天氣的不可預知性,球場配有可摺疊的屋頂,於 2009 年完工。另一主要球場是一號球場。一號球場在 1997 年經過一次大型重建,由比鄰中央球場的原址搬到了一個新的可容納更多觀眾的專用場地。原來的一號球場據說擁有獨特的氛圍,是許多選手的心愛之地,所以有很多人對其移址感到悲傷。一號球場通常舉辦一些非常重要的比賽,如單打的半準決賽,它還擁有一座外置的巨大屏幕,用來讓聚集在場外穆瑞坡(Murray Hill,原名韓曼坡 Henman Hill)上觀戰的球迷欣賞比賽。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球迷在這塊山坡上為衝擊冠軍的本土球員加油助威,但是遺憾的是,1936 年之來,英國的球員再沒有舉起過冠軍獎盃,直到 2013 年,穆瑞終於舉起冠軍獎盃。二號球場擁有「冠軍墳場」的稱號,因為在此地進行比賽的種子選手通常被排名較低的對手所淘汰。曾經的受害者包括了安德烈・阿格西、安迪・羅迪克、羅傑・費德勒、瑪麗亞・莎拉波娃和皮特・山普拉斯,在 2005 年的第一輪還差點將蒂姆・韓曼拉下水。溫布頓的郵政編號為 SW19,故人們常用 SW19 指代這項賽事。 ## 傳統 綠色和紫色是溫網的傳統代表色,而參賽的選手須穿著「白色」的球衣,是四大滿貫賽中唯一有規定球員衣著顏色的。此外,女選手在整個賽事中,其姓之前被冠以「小姐」或「夫人」(如主裁判宣報比分時),而男選手則直呼其姓。球衣顏色的規定曾多次引發爭議,如大會在 2013 年要求羅傑・費德勒換鞋,因為他的鞋底是橙色不是白色;在 2017 年大會又要求大威廉絲在比賽中途將紫色的胸罩換成白色。不少聲音皆要求大會摒棄過時守舊的思想,放鬆白色服飾的規定。 比賽於每年 8 月第一個周一之前 6 周舉行,歷時 2 周。從傳統上講,賽事中的周日無比賽。但歷史上有 3 次周日(最近一次為 2004 年),因天雨而被迫舉行比賽。第一周內舉行早期賽事,而第二周則舉行「16 強」、半準決賽、準決賽和決賽。 溫網曾經在決勝盤採取無限長盤制,必須領先對手兩局才能贏得比賽。2018 年男單 2 場 4 強戰都發生賽事無限延長的狀況,32 歲南非好手凱文・安德森鏖戰 5 盤,其中決勝盤就打了將近 3 小時,最後纏鬥 6 小時 36 分鐘才以 26 比 24 制伏美國重炮手約翰・伊斯內爾,創下大滿貫賽單打時間次長紀錄,另一邊的球王對決(納達爾和喬科維奇)也打了 5 小時 15 分鐘。不過南非人在 8 強賽與 4 強賽都打了 5 盤,總計打了 21 小時才進入決賽,疲憊不堪的安德森在決賽被喬科維奇直落 3 橫掃。賽後安德森和伊斯內爾都對這項制度有意見,認為溫網應該考慮到選手,將規定改成和美網一樣的決勝盤搶 7,而全英俱樂部也在賽後檢討決勝盤制度,並於 2018 年 10 月正式公布,2019 年開始,當長盤制打到 12 比 12 時,就會啟動搶 7。從 2022 年法網開始,所有大滿貫賽事統一決勝盤 6-6 後採取搶十決勝。 男子單打冠軍將獲得一座 18 英寸高的鍍金獎盃,稱作「挑戰者盃」。女子單打的獎品一個為直徑約 19 英寸的獎盤,通常被稱作「Rosewater Dish」或「Venus Rosewater Dish」(玫瑰露水盤)。還有其他一些活動獎品。近幾年比賽的獎金(雙打獎金將被平分,單位英鎊)為: 對於比賽觀眾,草莓配奶油是他們在觀看比賽期間的傳統零食。此外,觀眾不能穿著短褲,因為被認為不禮貌;也不能戴帽子,因為這樣可能阻礙後排觀眾的視線。 下雨也幾乎已經成為溫網的一項傳統:幾乎每年的溫網都必定會碰上雨天;而且由於是草地球場,一旦下雨必須由球童們拉起雨罩保護球場,這也成了一項年年上演的經典畫面(雖然在可摺疊屋頂完工後,中央球場將不會再受下雨影響)。 每回溫布敦網球賽,英國王室必定會出席觀賽,其中英國女王也可能親臨現場,伊莉莎白二世亦在 1977 年為贏得女單冠軍的英國球員韋德,擔任頒獎嘉賓。 ## 冠軍得主 * 男子單打 * 女子單打 * 男子雙打 * 女子雙打 * 混合雙打 ## 圖集 * * * * * * * * * * * * * * * * * ## 參見 * 網球 * 澳洲網球公開賽 *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美國網球公開賽 * 網球大滿貫 * 溫布頓現象 ## 注釋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球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溫布頓冠亞軍名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2 溫網 * Wimbledon 的 Instagram 帳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imbledon 的 Twitter 帳戶 * Wimbledon 的 Facebook 專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imbledon 的 YouTube 頻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20,850
2023-05-05T04:50:42Z
74,891,319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5,375,330
<p><b>貴州省</b>(滿語:<span lang="mnc"><span lang="mnc">ᡤᡠᡳ ᠵᡝᠣ <br>ᡤᠣᠯᠣ</span></span>,穆麟德轉寫:<i><span lang="mnc-Latn" title="穆麟德轉寫">gui jeo golo</span></i>),為清朝的內地十八省的一個省。 </p> <h2><span id=".E7.9D.A3.E6.8A.9A.E6.B2.BF.E9.9D.A9"></span><span id="督抚沿革">督撫沿革</span></h2> <p>1658年,設貴州巡撫,駐貴陽府。1659年,設雲貴總督,1661年,專設貴州總督,駐安順府。1665年,合併為雲貴總督,次年改駐貴陽府。1673年,專設雲南總督,雲貴總督改為貴州總督。1674年,復為雲貴總督,1682年,改駐雲南府。1727年至1734年,由雲貴廣西總督管轄。1736年,張廣泗為貴州總督兼管巡撫,1747年,復為貴州巡撫。 </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h3><span id=".E8.B4.B5.E8.A5.BF.E9.81.93"></span><span id="贵西道">貴西道</span></h3> <ul><li>貴陽府,1687年,由貴陽軍民府改 <ul><li>下轄:貴築縣(附郭,1687年設)、新貴縣(附郭,1695年裁)、龍里縣(1671年設)、貴定縣、修文縣(1687年設)、開州、定番州、廣順州、羅斛廳(1880年設)、長寨廳(1880年裁)。</li></ul></li> <li>安順府,1687年,由安順軍民府改 <ul><li>下轄:普定縣(附郭)、鎮寧州、永寧州、安平縣(1687年設)、清鎮縣(1687年設)、郎岱廳(1731年設)、歸化廳(1730年設)。</li></ul></li> <li>遵義府,1687年,由遵義軍民府改,舊屬四川省,1728年屬貴州省 <ul><li>下轄:遵義縣(附郭)、桐梓縣、綏陽縣、正安州(1724年由真安州改)、仁懷縣、赤水廳(1738年,設仁懷廳,1776年,改為仁懷直隸廳,1908年改為赤水廳)。</li></ul></li> <li>大定府,1666年設,1687年—1729年一度改為大定州 <ul><li>下轄:威寧州(1729年由威寧府改)、黔西州(1683年由黔西府改)、平遠州(1683年由平遠府改)、畢節縣(1687年設)、水城廳(1732年設)。</li></ul></li> <li>興義府,1727年分安順府設南籠府,1797年改名 <ul><li>下轄:貞豐州(1797年由永豐州改名)、興義縣(1797年設)、安南縣(1687年設)、盤州廳(1908年由普安直隸廳改)。</li></ul></li></ul><h3><span id=".E8.B4.B5.E4.B8.9C.E9.81.93"></span><span id="贵东道">貴東道</span></h3> <ul><li>都勻府 <ul><li>下轄:都勻縣(附郭,1671年設)、麻哈州、獨山州、清平縣、荔波縣(1732年由廣西來屬)、八寨廳(1729年設)、丹江廳(1729年設)、都江廳(1732年設)。</li></ul></li> <li>鎮遠府 <ul><li>下轄:鎮遠縣(附郭)、施秉縣、天柱縣(1734年來屬)、黃平州(1798年來屬)、台拱廳(1734年設)、清江廳(1734年設)。</li></ul></li> <li>思南府 <ul><li>下轄:安化縣(附郭)、婺川縣、印江縣。</li></ul></li> <li>思州府 <ul><li>下轄:玉屏縣(1727年設)、清溪縣(1727年設)。</li></ul></li> <li>銅仁府 <ul><li>下轄:銅仁縣(附郭)。</li></ul></li> <li>黎平府 <ul><li>下轄:開泰縣(附郭,1725年設)、永從縣、錦屏縣(1727年設,1832年廢入開泰縣)、古州廳(1729年設)、下江廳(1771年設)。</li></ul></li> <li>松桃直隸廳,1797年,分銅仁府設</li></ul><h3><span id=".E8.B4.B5.E5.B7.9E.E7.B2.AE.E5.82.A8.E9.81.93"></span><span id="贵州粮储道">貴州糧儲道</span></h3> <ul><li>石阡府 <ul><li>下轄:龍泉縣。</li></ul></li> <li>平越直隸州,1687年,由平越軍民府改平越府,1798年改為直隸州 <ul><li>下轄:平越縣(附郭,1798年裁撤)、甕安縣、湄潭縣、餘慶縣。</li></ul></li></ul><h3><span id=".E5.85.B6.E4.BB.96"></span><span id="其他">其他</span></h3> <ul><li>威寧府,1666年四川烏撒軍民府改屬貴州,1729年改屬大定府</li> <li>平遠府,1683年改屬大定府</li> <li>黔西府,1683年改屬大定府</li> <li>普安直隸廳,1809年,分南籠府設普安直隸州,1811年,普安直隸州改為普安直隸廳,1908年屬興義府</li> <li>仁懷直隸廳,1776年,分遵義府設,1908年屬遵義府</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ul><li>《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貴州省</li> <li>貴州巡撫</li></ul>
**貴州省**(滿語:ᡤᡠᡳ ᠵᡝᠣ ᡤᠣᠯᠣ,穆麟德轉寫:_gui jeo golo_),為清朝的內地十八省的一個省。 ## 督撫沿革 1658 年,設貴州巡撫,駐貴陽府。1659 年,設雲貴總督,1661 年,專設貴州總督,駐安順府。1665 年,合併為雲貴總督,次年改駐貴陽府。1673 年,專設雲南總督,雲貴總督改為貴州總督。1674 年,復為雲貴總督,1682 年,改駐雲南府。1727 年至 1734 年,由雲貴廣西總督管轄。1736 年,張廣泗為貴州總督兼管巡撫,1747 年,復為貴州巡撫。 ## 行政區劃 ### 貴西道 * 貴陽府,1687 年,由貴陽軍民府改 * 下轄:貴築縣(附郭,1687 年設)、新貴縣(附郭,1695 年裁)、龍里縣(1671 年設)、貴定縣、修文縣(1687 年設)、開州、定番州、廣順州、羅斛廳(1880 年設)、長寨廳(1880 年裁)。 * 安順府,1687 年,由安順軍民府改 * 下轄:普定縣(附郭)、鎮寧州、永寧州、安平縣(1687 年設)、清鎮縣(1687 年設)、郎岱廳(1731 年設)、歸化廳(1730 年設)。 * 遵義府,1687 年,由遵義軍民府改,舊屬四川省,1728 年屬貴州省 * 下轄:遵義縣(附郭)、桐梓縣、綏陽縣、正安州(1724 年由真安州改)、仁懷縣、赤水廳(1738 年,設仁懷廳,1776 年,改為仁懷直隸廳,1908 年改為赤水廳)。 * 大定府,1666 年設,1687 年 —1729 年一度改為大定州 * 下轄:威寧州(1729 年由威寧府改)、黔西州(1683 年由黔西府改)、平遠州(1683 年由平遠府改)、畢節縣(1687 年設)、水城廳(1732 年設)。 * 興義府,1727 年分安順府設南籠府,1797 年改名 * 下轄:貞豐州(1797 年由永豐州改名)、興義縣(1797 年設)、安南縣(1687 年設)、盤州廳(1908 年由普安直隸廳改)。 ### 貴東道 * 都勻府 * 下轄:都勻縣(附郭,1671 年設)、麻哈州、獨山州、清平縣、荔波縣(1732 年由廣西來屬)、八寨廳(1729 年設)、丹江廳(1729 年設)、都江廳(1732 年設)。 * 鎮遠府 * 下轄:鎮遠縣(附郭)、施秉縣、天柱縣(1734 年來屬)、黃平州(1798 年來屬)、台拱廳(1734 年設)、清江廳(1734 年設)。 * 思南府 * 下轄:安化縣(附郭)、婺川縣、印江縣。 * 思州府 * 下轄:玉屏縣(1727 年設)、清溪縣(1727 年設)。 * 銅仁府 * 下轄:銅仁縣(附郭)。 * 黎平府 * 下轄:開泰縣(附郭,1725 年設)、永從縣、錦屏縣(1727 年設,1832 年廢入開泰縣)、古州廳(1729 年設)、下江廳(1771 年設)。 * 松桃直隸廳,1797 年,分銅仁府設 ### 貴州糧儲道 * 石阡府 * 下轄:龍泉縣。 * 平越直隸州,1687 年,由平越軍民府改平越府,1798 年改為直隸州 * 下轄:平越縣(附郭,1798 年裁撤)、甕安縣、湄潭縣、餘慶縣。 ### 其他 * 威寧府,1666 年四川烏撒軍民府改屬貴州,1729 年改屬大定府 * 平遠府,1683 年改屬大定府 * 黔西府,1683 年改屬大定府 * 普安直隸廳,1809 年,分南籠府設普安直隸州,1811 年,普安直隸州改為普安直隸廳,1908 年屬興義府 * 仁懷直隸廳,1776 年,分遵義府設,1908 年屬遵義府 ## 參考文獻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 ## 參見 * 貴州省 * 貴州巡撫
null
5,089
2023-04-22T11:42:21Z
71,625,910
貴州省_(清朝)
1,905,130
<p><b>西南街街道</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西南街街道下轄以下地區:</p><p>富康路社區和西文化街社區。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17390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63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0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225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318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95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37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9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452471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9/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62.614 1 -total 42.50% 366.620 1 Template:中国乡级行政区 42.07% 362.930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39.21% 338.239 1 Template:PRC_admin/navcat 38.68% 333.634 1 Template:Infobox 38.52% 332.296 1 Template:PRC_admin/article4footer 36.71% 316.642 1 Template:PRC_admin/navbox3 9.70% 83.663 3 Template:PRC_admin/list/62/09/02/006/000 9.48% 81.800 1 Template:Country_abbreviation 6.88% 59.376 1 Template:Reflist -->
**西南街街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 行政區劃 西南街街道下轄以下地區: 富康路社區和西文化街社區。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39.73954, "lon": 98.50675 }
480
2023-05-01T09:08:53Z
72,812,650
西南街街道
7,192,832
<p><b>來托利</b>(英文:Laetoli)是坦尚尼亞北部的一處考古遺址,位於奧杜瓦伊峽谷以南45公里處,其歷史可追溯至上新世到更新世時期。1976年,英國考古學家瑪麗·李奇和她的團隊在此地的火山灰中發現了古人類腳印化石,並於1978年挖掘採集。這些腳印被稱作「<b>來托利腳印</b>」(英文:Laetoli footprints),為上新世古人類的雙足行走理論提供了確鑿的證據,得到了學者和公眾的高度認可。 </p> <p><span></span>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4 Cached time: 2023050511253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0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2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7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09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6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4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46692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1.027 1 -total 43.66% 52.841 1 Template:Authority_control 42.59% 51.542 1 Template:Unreferenced 38.10% 46.110 1 Template:Ambox 12.68% 15.352 1 Template:Coord 2.55% 3.083 1 Template:Template_error 1.22% 1.476 1 Template:Template_error/core -->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7192832-0!canonical!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5112536 and revision id 67784190.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來托利**(英文:Laetoli)是坦尚尼亞北部的一處考古遺址,位於奧杜瓦伊峽谷以南 45 公里處,其歷史可追溯至上新世到更新世時期。1976 年,英國考古學家瑪麗・李奇和她的團隊在此地的火山灰中發現了古人類腳印化石,並於 1978 年挖掘採集。這些腳印被稱作「**來托利腳印**」(英文:Laetoli footprints),為上新世古人類的雙足行走理論提供了確鑿的證據,得到了學者和公眾的高度認可。
{ "globe": "earth", "lat": -2.99611111, "lon": 35.3525 }
918
2023-04-10T09:02:37Z
67,784,190
来托利
7,170,475
<p>《<b>加冕</b>》(英語:<span lang="en"><i>Coronation</i></span>,該詞本義為「加冕」,在片中寫成「CoroNation」,是「coronavirus」(冠狀病毒)和「nation」(國度) 的合寫)是一部紀錄片,由艾未未執導,於2020年8月20日在隨選視訊平台公映。本片是首部關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紀錄長片,記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武漢市應對疫情的過程。 </p> <h2><span id=".E5.85.A7.E5.AE.B9"></span><span id="內容">內容</span></h2> <p>本片展現了2020年初武漢市因疫情而封城期間一些當地居民的生活。影片拍攝的物件包括:一對從山東駕車返回武漢家中的夫妻;一名赴雷神山醫院參與醫療援助的醫生;一名在疫情期間為客戶派送生活必需品的快遞員;一名參與方艙醫院援助建設後被困武漢,無法返鄉,寄居地下停車場的建築工人;一位支援中國政府疫情應對措施的退休中共黨員和她對政府持批評態度的兒子;幾名不滿當地收治政策的患者;一名拒絕亡父工作單位領導陪同,因而遲遲無法領取父親骨灰的男子。 </p> <h2><span id=".E7.99.BC.E8.A1.8C"></span><span id="發行">發行</span></h2> <p>2020年8月20日起,影片在全球範圍內通過Vimeo進行線上放映,美國發行則由<span data-orig-title="Alamo Drafthouse院線"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lamo Drafthouse Cinema"><span>Alamo Drafthouse院線</span></span>的流媒體服務進行。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加冕》的資料<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2 Cached time: 2023050503080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8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0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78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7334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51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04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7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49858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32.038 1 -total 28.67% 95.210 1 Template:Lang-en 18.82% 62.503 1 Template:NoteTA 15.00% 49.802 1 Template:Reflist 12.61% 41.875 1 Template:2019冠狀病毒病中國大陸疫情 12.08% 40.123 1 Template:Imdb_title 11.36% 37.726 1 Template:NavboxV2 11.36% 37.720 1 Template:Cite_web 6.74% 22.371 1 Template:艾未未 6.16% 20.469 1 Template:Navbox -->
《**加冕**》(英語:_Coronation_,該詞本義為「加冕」,在片中寫成「CoroNation」,是「coronavirus」(冠狀病毒)和「nation」(國度) 的合寫)是一部紀錄片,由艾未未執導,於 2020 年 8 月 20 日在隨選視訊平台公映。本片是首部關於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的紀錄長片,記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武漢市應對疫情的過程。 ## 內容 本片展現了 2020 年初武漢市因疫情而封城期間一些當地居民的生活。影片拍攝的物件包括:一對從山東駕車返回武漢家中的夫妻;一名赴雷神山醫院參與醫療援助的醫生;一名在疫情期間為客戶派送生活必需品的快遞員;一名參與方艙醫院援助建設後被困武漢,無法返鄉,寄居地下停車場的建築工人;一位支援中國政府疫情應對措施的退休中共黨員和她對政府持批評態度的兒子;幾名不滿當地收治政策的患者;一名拒絕亡父工作單位領導陪同,因而遲遲無法領取父親骨灰的男子。 ## 發行 2020 年 8 月 20 日起,影片在全球範圍內通過 Vimeo 進行線上放映,美國發行則由 Alamo Drafthouse 院線的流媒體服務進行。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加冕》的資料(英文)
null
2,604
2023-04-23T19:19:33Z
76,146,206
加冕_(電影)
6,594,283
<p><b>安美公主阮玉徽柔</b>(越南語:<span title="越南語國語字"><span lang="vi"><b>An Mỹ Công chúa Nguyễn Ngọc Huy Nhu</b></span></span>/<span title="漢喃文"><span lang="vi-hani"><span>安美公主阮玉徽柔</span></span></span><sup></sup>;1828年—1885年4月20日),越南阮朝紹治帝第四女,生母淑妃阮氏川。 </p> <h2><span id=".E7.94.9F.E5.B9.B3"></span><span id="生平">生平</span></h2> <p>明命九年(1828年),阮玉徽柔在順化京城出生。年少時為紹治帝寵愛。紹治六年(1846年),徽柔19歲,下嫁勤政殿大學士張登桂之子張登柱。嗣德三年(1850年),嗣德帝封徽柔為安美公主。咸宜元年三月六日(1885年4月20日),徽柔去世,享年五十八歲,諡號不詳。</p><p>安美公主育有二子二女。 </p> <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安美公主阮玉徽柔**(越南語:**An Mỹ Công chúa Nguyễn Ngọc Huy Nhu**/安美公主阮玉徽柔;1828 年 —1885 年 4 月 20 日),越南阮朝紹治帝第四女,生母淑妃阮氏川。 ## 生平 明命九年(1828 年),阮玉徽柔在順化京城出生。年少時為紹治帝寵愛。紹治六年(1846 年),徽柔 19 歲,下嫁勤政殿大學士張登桂之子張登柱。嗣德三年(1850 年),嗣德帝封徽柔為安美公主。咸宜元年三月六日(1885 年 4 月 20 日),徽柔去世,享年五十八歲,諡號不詳。 安美公主育有二子二女。 ## 注釋
null
1,004
2023-04-16T12:16:42Z
57,121,089
阮玉徽柔
3,725,501
<p><b>海岸線</b>(日語:<span title="漢字或假名表記(原文)"><span lang="ja">海岸線</span></span><small>/</small><span title="平假名表記"><span lang="ja">かいがんせん</span></span><sup> <i><span title="羅馬字表記" lang="ja-Latn">Kaigan sen</span></i> <span>*</span><small><span>/</span></small><small><span>?</span></small></sup>)是一條連結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的三宮·花時計前站至同市長田區的新長田站,屬於神戶市營地下鐵的路線。愛稱是<b>夢海鷗</b>(<span lang="ja">夢かもめ</span>)。路線顏色是藍色。車站編號的路線記號是K。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海岸線全長7.9公里,東起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三宮·花時計前站,西至神戶市長田區新長田車站。全線皆為地下路線。 </p><p>海岸線是日本第三條鋼輪式直線電動機的迷你地下鐵,其建設目的是連接神戶市中央區兵庫區和長田區南部的再開發地區。雖然採用1435公釐標準軌,但為了削減建設費用,軌道的斷面面積較小,而且車廂也比普通的地下鐵要小。 </p><p>海岸線的月台都是以容納六節車廂的長度作為設計、建造的基礎,但現時每列車僅四節車廂,未來如果搭乘旅客成長而決定更動,可改以六節車廂編組營運。 </p><p>由於該線路開業後的乘坐人數大大少於預期人數,神戶市曾向JR西日本提出廢除和田岬線的申請,和田岬線雖僅在早晚通勤時段營運,但因轉乘JR神戶線較便利,瓜分了不少通勤客源。 </p> <h3><span id=".E8.B7.AF.E7.B7.9A.E8.B3.87.E6.96.99"></span><span id="路線資料">路線資料</span></h3> <ul><li>路線距離(<span data-orig-title="營業距離"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営業キロ"><span>營業距離</span></span>):7.9公里</li> <li>軌距:1435毫米</li> <li>站數:10個(包括起終點站)</li> <li>複線路段:全線</li> <li>電氣化路段:全線電氣化(直流1500V)</li> <li>閉塞方式:車內信號式</li> <li>保安裝置:CS-ATC、ATO</li></ul><h2><span id=".E8.BB.8A.E8.BC.9B"></span><span id="車輛">車輛</span></h2> <p>車輛皆由川崎重工業製造。為四車編組。 </p> <ul><li>5000形:2001年開始營運。</li></ul> <h2><span id=".E8.BB.8A.E7.AB.99.E5.88.97.E8.A1.A8"></span><span id="車站列表">車站列表</span></h2> <ul><li>所有車站都位於神戶市內。</li> <li>站名欄的括號內是副站名(無印)或站名板下廣告(※僅限2015年度至2016年度)。</li> <li>接續路線欄的括號內是路線愛稱與接續站的(若與該站名不同)車站編號。</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神戶市交通局 <ul><li>海岸線</li></ul></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60 Cached time: 2023050411062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10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2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16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768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133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89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6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33444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17.749 1 -total 22.66% 185.294 1 Template:Infobox_鐵道路線 22.04% 180.218 26 Template:Lang 20.66% 168.963 27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8.62% 152.266 1 Template:Infobox 13.72% 112.216 1 Template:京阪神大眾運輸 13.62% 111.353 27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13.39% 109.508 1 Template:NavboxV2 12.31% 100.682 27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12.20% 99.793 1 Template:神戶市營地下鐵RDT/海岸線 -->
**海岸線**(日語:海岸線/かいがんせん _Kaigan sen_ \*/?)是一條連結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的三宮・花時計前站至同市長田區的新長田站,屬於神戶市營地下鐵的路線。愛稱是**夢海鷗**(夢かもめ)。路線顏色是藍色。車站編號的路線記號是 K。 ## 概述 海岸線全長 7.9 公里,東起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三宮・花時計前站,西至神戶市長田區新長田車站。全線皆為地下路線。 海岸線是日本第三條鋼輪式直線電動機的迷你地下鐵,其建設目的是連接神戶市中央區兵庫區和長田區南部的再開發地區。雖然採用 1435 公釐標準軌,但為了削減建設費用,軌道的斷面面積較小,而且車廂也比普通的地下鐵要小。 海岸線的月台都是以容納六節車廂的長度作為設計、建造的基礎,但現時每列車僅四節車廂,未來如果搭乘旅客成長而決定更動,可改以六節車廂編組營運。 由於該線路開業後的乘坐人數大大少於預期人數,神戶市曾向 JR 西日本提出廢除和田岬線的申請,和田岬線雖僅在早晚通勤時段營運,但因轉乘 JR 神戶線較便利,瓜分了不少通勤客源。 ### 路線資料 * 路線距離(營業距離):7.9 公里 * 軌距:1435 毫米 * 站數:10 個(包括起終點站) * 複線路段:全線 * 電氣化路段:全線電氣化(直流 1500V) * 閉塞方式:車內信號式 * 保安裝置:CS-ATC、ATO ## 車輛 車輛皆由川崎重工業製造。為四車編組。 * 5000 形:2001 年開始營運。 ## 車站列表 * 所有車站都位於神戶市內。 * 站名欄的括號內是副站名(無印)或站名板下廣告(※僅限 2015 年度至 2016 年度)。 * 接續路線欄的括號內是路線愛稱與接續站的(若與該站名不同)車站編號。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神戶市交通局 * 海岸線
null
10,251
2023-05-04T05:40:46Z
73,706,463
神戶市營地下鐵海岸線
7,056,949
<p><b>董邊</b>(1916年—1998年),女,山西忻縣人,曾任全國婦聯第四屆書記處書記,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二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毛澤東秘書田家英之妻。 </p> <h2><span id=".E7.94.9F.E5.B9.B3"></span><span id="生平">生平</span></h2> <p>1937年7月參加八路軍學兵隊,11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初到延安,在陝北公學學習,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中央組織部訓練班、中央黨校、中國女子大學、中央馬列學院學習。 </p><p>1941年起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員。1944年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1945年到冀東軍區黨委工作團工作,先後任遵化縣二區區委書記、區黨校組織幹事、區黨委民運部土改工作團副團長、冀東區黨委婦委委員。 </p><p>1948年調中央婦委工作,參加籌備第一次全國婦代大會,會後一直在全國婦聯工作,歷任宣傳部編輯科科長、《中國婦女》雜誌社編輯、編輯室主任、副社長、社長。1952年11月任中央婦委常委,全國婦聯第三屆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全國婦聯第四屆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 </p> <h2><span id=".E7.A4.BE.E4.BC.9A.E5.85.BC.E8.81.8C"></span><span id="社会兼职">社會兼職</span></h2> <p>兼任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編纂委員會副主任。 </p>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董邊**(1916 年 —1998 年),女,山西忻縣人,曾任全國婦聯第四屆書記處書記,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二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毛澤東秘書田家英之妻。 ## 生平 1937 年 7 月參加八路軍學兵隊,11 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 年初到延安,在陝北公學學習,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中央組織部訓練班、中央黨校、中國女子大學、中央馬列學院學習。 1941 年起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員。1944 年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1945 年到冀東軍區黨委工作團工作,先後任遵化縣二區區委書記、區黨校組織幹事、區黨委民運部土改工作團副團長、冀東區黨委婦委委員。 1948 年調中央婦委工作,參加籌備第一次全國婦代大會,會後一直在全國婦聯工作,歷任宣傳部編輯科科長、《中國婦女》雜誌社編輯、編輯室主任、副社長、社長。1952 年 11 月任中央婦委常委,全國婦聯第三屆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全國婦聯第四屆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 ## 社會兼職 兼任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編纂委員會副主任。 ## 參考
null
2,361
2023-04-16T12:32:48Z
76,149,140
董边
1,266,237
<p><b>鄉校</b>,又稱<b>鄉學</b>,是古代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政府開辦的地方學校。在周朝時已有鄉校一名,當時特指六鄉州黨的學校。 </p> <h2><span id=".E4.B8.AD.E5.9C.8B"></span><span id="中國">中國</span></h2> <p>周代鄉校為諸侯設置,當時不但是學習的地方,還是人們閒時聚會、交談的場所,交談內容包括議論國家政事得失。春秋時代鄭國賢相子產拒絕子然明毀鄉校的建議,受到後人稱頌。 </p><p>漢代時,地方官員亦會設置鄉校,如東漢寇恂任汝南太守時因為郡中無事,就設置鄉校。唐代韓愈被貶潮州時也曾在當地設置鄉校。南宋的文天祥曾就讀廬陵鄉校,18歲時獲鄉校考試第一名。 </p> <h2><span id=".E6.9C.9D.E9.AE.AE.E5.8D.8A.E5.B3.B6"></span><span id="朝鮮半島">朝鮮半島</span></h2> <p>朝鮮半島的鄉校是高麗和朝鮮王朝時期成立的道級學校。他們在1894年朝鮮王朝末年被正式關閉,但許多在1900年以公立小學的形式重開。 </p><p>鄉校主要為兩班、統治精英或上層階級的子女提供教育,以預備將來的科舉考試。雖然這種教育有著很高的需求,但最終仍然無法與民營書院和書堂競爭。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6.97.A5.E6.9C.AC"></span><span id="日本">日本</span></h2> <p>日本的鄉學始設於江戶時代,為各藩開辦的學校,相對於專門招收藩士子弟的<span data-orig-title="藩校"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藩校"><span>藩校</span></span>而言,鄉學招收的學生範圍較廣,包括武家子弟和庶民。 </p> <h2><span id=".E7.90.89.E7.90.83"></span><span id="琉球">琉球</span></h2> <p>琉球的鄉學始於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尚溫王在位期間接納國師蔡世昌(高島親方)的建議,下令在王宮以北開辦國學(現首里高等學校),又開辦了三個鄉學,供士族子弟就讀。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社學</li> <li>國學 (學府)</li> <li>書院</li></ul><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0 Cached time: 2023050519184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09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16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6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17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3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33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2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36893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1.203 1 -total 68.11% 62.119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46.70% 42.588 1 Template:If_then_show 28.30% 25.807 1 Template:Link-ja 8.01% 7.310 1 Template:Commons 6.33% 5.777 1 Template:Sister_project 4.48% 4.090 1 Template:Side_box 2.26% 2.060 1 Template:Reflist -->
**鄉校**,又稱**鄉學**,是古代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政府開辦的地方學校。在周朝時已有鄉校一名,當時特指六鄉州黨的學校。 ## 中國 周代鄉校為諸侯設置,當時不但是學習的地方,還是人們閒時聚會、交談的場所,交談內容包括議論國家政事得失。春秋時代鄭國賢相子產拒絕子然明毀鄉校的建議,受到後人稱頌。 漢代時,地方官員亦會設置鄉校,如東漢寇恂任汝南太守時因為郡中無事,就設置鄉校。唐代韓愈被貶潮州時也曾在當地設置鄉校。南宋的文天祥曾就讀廬陵鄉校,18 歲時獲鄉校考試第一名。 ##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的鄉校是高麗和朝鮮王朝時期成立的道級學校。他們在 1894 年朝鮮王朝末年被正式關閉,但許多在 1900 年以公立小學的形式重開。 鄉校主要為兩班、統治精英或上層階級的子女提供教育,以預備將來的科舉考試。雖然這種教育有著很高的需求,但最終仍然無法與民營書院和書堂競爭。 * * * * * ## 日本 日本的鄉學始設於江戶時代,為各藩開辦的學校,相對於專門招收藩士子弟的藩校而言,鄉學招收的學生範圍較廣,包括武家子弟和庶民。 ## 琉球 琉球的鄉學始於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尚溫王在位期間接納國師蔡世昌(高島親方)的建議,下令在王宮以北開辦國學(現首里高等學校),又開辦了三個鄉學,供士族子弟就讀。 ## 參見 * 社學 * 國學 (學府) * 書院 ## 註釋
null
2,939
2023-02-27T11:57:54Z
73,202,869
鄉校
1,699,104
<p><b>胡正明</b>(1947年7月12日<span title="Template:BLP editintro">—</span>),生於中華民國北平市,籍貫江蘇金壇,美籍臺裔微電子學、電機工程學家,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原台積電技術執行長。 </p> <h2><span id=".E7.94.9F.E5.B9.B3"></span><span id="生平">生平</span></h2> <p>胡正明於1947年出生於北京,於襁褓中隨家人前往臺灣。 </p><p>1968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系,後赴美國留學。先後於1970年、1973年獲柏克萊加州大學碩士、博士學位,畢業後前往麻省理工學院任助理教授。1976年起,任教於柏克萊加州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 </p><p>1996年,創辦思略微電子有限公司(Celestry Design Technologies, Inc.),兼任董事長。2001年至2004年間,擔任台積電首任技術執行長,兼任柏克萊加州大學台積電傑出講座教授。2004年後回校任教。2008年起,任SanDisk公司董事。2020年起,成為人機界面大廠敦泰電子董事。 </p> <h2><span id=".E5.A5.96.E9.A1.B9.E5.92.8C.E8.8D.A3.E8.AA.89"></span><span id="奖项和荣誉">獎項和榮譽</span></h2> <p>胡正明是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1989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7年)、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士(2016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7年),並且是國立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清華大學等院校榮譽教授。他擁有百餘項專利,發表過900篇論文,還曾獲得過R&amp;D100獎(1996年)、IEEE Jack Morton獎(1997年)、潘文淵基金會傑出研究獎(1999年)、IEEE固態電路獎(2002年)、IEEE Paul Rappaport獎(2003年)、IEEE西澤潤一獎(2009年)、美國亞裔工程師(AAEOY)傑出終身成就獎(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獎章(2016年)等獎項、IEEE榮譽獎章(2020年)。</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胡正明**(1947 年 7 月 12 日 —),生於中華民國北平市,籍貫江蘇金壇,美籍臺裔微電子學、電機工程學家,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原台積電技術執行長。 ## 生平 胡正明於 1947 年出生於北京,於襁褓中隨家人前往臺灣。 1968 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系,後赴美國留學。先後於 1970 年、1973 年獲柏克萊加州大學碩士、博士學位,畢業後前往麻省理工學院任助理教授。1976 年起,任教於柏克萊加州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 1996 年,創辦思略微電子有限公司(Celestry Design Technologies, Inc.),兼任董事長。2001 年至 2004 年間,擔任台積電首任技術執行長,兼任柏克萊加州大學台積電傑出講座教授。2004 年後回校任教。2008 年起,任 SanDisk 公司董事。2020 年起,成為人機界面大廠敦泰電子董事。 ## 獎項和榮譽 胡正明是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1989 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7 年)、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 年)、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士(2016 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7 年),並且是國立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清華大學等院校榮譽教授。他擁有百餘項專利,發表過 900 篇論文,還曾獲得過 R&D100 獎(1996 年)、IEEE Jack Morton 獎(1997 年)、潘文淵基金會傑出研究獎(1999 年)、IEEE 固態電路獎(2002 年)、IEEE Paul Rappaport 獎(2003 年)、IEEE 西澤潤一獎(2009 年)、美國亞裔工程師(AAEOY)傑出終身成就獎(2011 年)、美國國家科學獎章(2016 年)等獎項、IEEE 榮譽獎章(2020 年)。 ## 參考資料
null
5,459
2023-04-26T05:55:49Z
76,979,450
胡正明
3,100,282
<p><b>福維爾</b>(法語:<span lang="fr">Fauville</span>,<small>法語發音:</small><span title="國際音標">[fovil]</span>)是法國厄爾省的一個市鎮,位於該省中部,省會埃夫勒市區以東,屬於埃夫勒區。 </p> <h2><span id=".E5.9C.B0.E7.90.86"></span><span id="地理">地理</span></h2> <p>福維爾(49°1'55"N, 1°11'47"E)面積3.32 平方千米,位於法國諾曼第大區厄爾省,該省份為法國北部內陸省份,北起濱海塞納省,西接奧恩省和卡爾瓦多斯省,南至厄爾-盧瓦省,東臨瓦茲省、瓦茲河谷省和伊夫林省。 </p><p>與福維爾接壤的市鎮(或舊市鎮、城區)包括:埃夫勒、於埃。 </p><p>福維爾的時區為UTC+01:00、UTC+02:00(夏令時)。 </p> <h2><span id=".E8.A1.8C.E6.94.BF"></span><span id="行政">行政</span></h2> <p>福維爾的郵政編碼為27930,INSEE市鎮編碼為27234。 </p> <h2><span id=".E6.94.BF.E6.B2.BB"></span><span id="政治">政治</span></h2> <p>福維爾所屬的省級選區為<span data-orig-title="埃夫勒第三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语" data-foreign-title="Canton of Évreux-3"><span>埃夫勒第三縣</span></span>。 </p> <h2><span id=".E4.BA.BA.E5.8F.A3"></span><span id="人口">人口</span></h2> <p>福維爾於2019年1月1日時的人口數量為348人。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厄爾省市鎮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福維爾**(法語:Fauville,法語發音:[fovil])是法國厄爾省的一個市鎮,位於該省中部,省會埃夫勒市區以東,屬於埃夫勒區。 ## 地理 福維爾(49°1'55"N, 1°11'47"E)面積 3.32 平方千米,位於法國諾曼第大區厄爾省,該省份為法國北部內陸省份,北起濱海塞納省,西接奧恩省和卡爾瓦多斯省,南至厄爾 - 盧瓦省,東臨瓦茲省、瓦茲河谷省和伊夫林省。 與福維爾接壤的市鎮(或舊市鎮、城區)包括:埃夫勒、於埃。 福維爾的時區為 UTC+01:00、UTC+02:00(夏令時)。 ## 行政 福維爾的郵政編碼為 27930,INSEE 市鎮編碼為 27234。 ## 政治 福維爾所屬的省級選區為埃夫勒第三縣。 ## 人口 福維爾於 2019 年 1 月 1 日時的人口數量為 348 人。 ## 參見 * 厄爾省市鎮列表 ## 參考文獻
null
1,920
2023-04-27T12:12:10Z
71,090,247
福维尔_(厄尔省)
8,319,069
<p><b>約旦博物館</b>是一座位於約旦安曼拉斯艾因區的博物館。該博物館建於2014年,當前則作為約旦最大的博物館,主要收藏了該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它的兩個主要永久性展覽是死海古卷(包括銅卷)和擁有9000年歷史的安加扎勒雕像,它們是有史以來最古老的人類雕像之一。該博物館展示了來自約旦各個史前考古遺址的文物。</p><p>博物館的藏品則依照年代順序排列,並設有演講廳、戶外展覽、圖書館、保護中心和兒童活動空間。該博物館是由拉尼婭王后領導的委員會建立,成為約旦唯一一家採用現代文物保護技術的博物館。</p> <h2><span id=".E6.B2.BF.E9.9D.A9"></span><span id="沿革">沿革</span></h2> <p>約旦考古博物館於1951年在安曼城堡成立,該博物館在過去收藏著約旦最重要的考古發現。然而,由建築空間受限等因素,自2005年以來則提出開發全新現代博物館的想法。隨後,由拉尼婭王后領導的聯合委員會,負責按照國際標準開發新的現代博物館。約旦博物館後於2009年開工建設,並於2014年正式開館,佔地面積10000多平方公尺。博物館位於安曼市中心附近的拉斯艾因區,毗鄰大安曼市政府總部。博物館距離安曼的主要考古遺址只有一條街(步行20分鐘),例如羅馬劇院、睡蓮宮、安曼城堡和哈希姆廣場。 </p> <h2><span id=".E6.94.B6.E8.97.8F"></span><span id="收藏">收藏</span></h2> <p>博物館的藏品包括可追溯到150萬年前的動物骨骼、9000 年前的安加扎勒雕像、死海古卷的一部分(包括銅卷)和米沙石碑的複製品。 其他博物館的主要文物是帶有埃及象形文字銘文的巴魯亞石碑,以及希臘女神堤喀的大理石頭像。 </p> <h2><span id=".E5.9C.96.E7.89.87"></span><span id="圖片">圖片</span></h2>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88.666666666667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81.333333333333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99.333333333333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96.66666666667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48px"> </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官方網站</span></span> <span>(英語)</span></li> <li>Facebook page</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8 Cached time: 2023050415364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0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0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7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33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22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537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8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56092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90.065 1 -total 28.94% 112.899 1 Template:Infobox_museum 28.11% 109.659 1 Template:Infobox 23.18% 90.415 1 Template:In_lang 20.02% 78.074 1 Template:Reflist 13.59% 53.016 5 Template:Cite_web 10.85% 42.317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9.43% 36.767 1 Template:Location_map 8.15% 31.805 2 Template:If_declined 7.67% 29.903 1 Template:Infobox_mapframe -->
**約旦博物館**是一座位於約旦安曼拉斯艾因區的博物館。該博物館建於 2014 年,當前則作為約旦最大的博物館,主要收藏了該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它的兩個主要永久性展覽是死海古卷(包括銅卷)和擁有 9000 年歷史的安加扎勒雕像,它們是有史以來最古老的人類雕像之一。該博物館展示了來自約旦各個史前考古遺址的文物。 博物館的藏品則依照年代順序排列,並設有演講廳、戶外展覽、圖書館、保護中心和兒童活動空間。該博物館是由拉尼婭王后領導的委員會建立,成為約旦唯一一家採用現代文物保護技術的博物館。 ## 沿革 約旦考古博物館於 1951 年在安曼城堡成立,該博物館在過去收藏著約旦最重要的考古發現。然而,由建築空間受限等因素,自 2005 年以來則提出開發全新現代博物館的想法。隨後,由拉尼婭王后領導的聯合委員會,負責按照國際標準開發新的現代博物館。約旦博物館後於 2009 年開工建設,並於 2014 年正式開館,佔地面積 10000 多平方公尺。博物館位於安曼市中心附近的拉斯艾因區,毗鄰大安曼市政府總部。博物館距離安曼的主要考古遺址只有一條街(步行 20 分鐘),例如羅馬劇院、睡蓮宮、安曼城堡和哈希姆廣場。 ## 收藏 博物館的藏品包括可追溯到 150 萬年前的動物骨骼、9000 年前的安加扎勒雕像、死海古卷的一部分(包括銅卷)和米沙石碑的複製品。 其他博物館的主要文物是帶有埃及象形文字銘文的巴魯亞石碑,以及希臘女神堤喀的大理石頭像。 ## 圖片 * * * * *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英語) * Facebook page
null
5,662
2023-04-16T12:33:43Z
76,458,358
約旦博物館
5,382,248
<p><span></span> </p><p><b>卡諾尼齊克</b>(烏克蘭語:<span lang="uk">Каноницьке</span>),是烏克蘭的村落,位於該國西南部文尼察州,由巴爾區負責管轄,面積2.4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27米,2001年人口12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08人。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Облікова картка на сайті ВР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Погода в селі Каноницьк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p><br></p>
**卡諾尼齊克**(烏克蘭語:Каноницьке),是烏克蘭的村落,位於該國西南部文尼察州,由巴爾區負責管轄,面積 2.45 平方公里,海拔高度 327 米,2001 年人口 12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49.08 人。 ## 參考資料 * Облікова картка на сайті ВР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Погода в селі Каноницьк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lobe": "earth", "lat": 49.00861111, "lon": 27.73277778 }
830
2023-04-16T12:30:24Z
71,042,111
卡諾尼齊克
549,299
<p class="mw-empty-elt"> </p> <p><b>金眼鯛目</b>(學名:<span lang="la">Beryciformes</span>)是條鰭魚綱的其中一目,其下分類組合近年來有所變化。</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h3><span id=".E7.A7.8D.E7.B3.BB.E5.8F.91.E7.94.9F.E5.AD.A6"></span><span id="种系发生学">種系發生學</span></h3> <p>本目屬於新真骨魚亞群櫛鱗派棘鰭類金眼鯛亞類,過去金鱗魚科曾是這裡的一部分,但實際親緣上,金鱗魚科比本目更接近鱸形亞類,2017年正式發表的《硬骨魚支序分類學》,金鱗魚目獨自組成金鱗魚亞類,與鱸形亞類組成金眼鯛亞類的姐妹群。另一方面,舊有的鯨頭魚目及奇鯛目則被發現是金眼鯛科的近親,因而被併入本目之中。</p><p>本目與金眼鯛亞類各科的演化關係如下(吉伯鯛科及粗鱗鯛科未檢測但預計與奇鯛科親近):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h3><span id=".E5.86.85.E9.83.A8.E5.88.86.E7.B1.BB"></span><span id="内部分类">內部分類</span></h3> <p>本目包括2亞目共8科,如下: </p> <ul><li>金眼鯛亞目 Berycoidei <ul><li>金眼鯛科 Berycidae</li> <li>大鱗鯛科 Melamphaidae</li></ul></li> <li>奇鯛亞目 Stephanoberycoidei <ul><li>鬚仿鯨科 Barbourisiidae</li> <li>仿鯨科 Cetomimidae</li> <li>紅口仿鯨科 Rondeletiidae</li> <li>奇鯛科 Stephanoberycidae</li> <li>吉伯鯛科 Gibberichthyidae</li> <li>粗鱗鯛科 Hispidoberycidae</li></ul></li></ul><p>近緣的燧鯛目有時會被包括在這裡成為燧鯛亞目(Trachichthyoidei),而更接近鱸形亞類的金鱗魚亞目(Holocentroidei)則不再屬於這裡。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中國金眼鯛目魚類的系統分類及檢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47 Cached time: 2023050519303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89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1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943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1781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731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431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8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8509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6/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15.547 1 -total 68.80% 629.929 35 Template:Navbox 58.33% 534.020 1 Template:AutoTaxobox 15.59% 142.763 1 Template:Fossilrange 13.92% 127.423 1 Template:Taxonbar 12.30% 112.601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2.22% 111.924 1 Template:輻鰭魚 12.16% 111.332 38 Template:Period_start 11.87% 108.677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10.94% 100.201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
**金眼鯛目**(學名:Beryciformes)是條鰭魚綱的其中一目,其下分類組合近年來有所變化。 ## 分類 ### 種系發生學 本目屬於新真骨魚亞群櫛鱗派棘鰭類金眼鯛亞類,過去金鱗魚科曾是這裡的一部分,但實際親緣上,金鱗魚科比本目更接近鱸形亞類,2017 年正式發表的《硬骨魚支序分類學》,金鱗魚目獨自組成金鱗魚亞類,與鱸形亞類組成金眼鯛亞類的姐妹群。另一方面,舊有的鯨頭魚目及奇鯛目則被發現是金眼鯛科的近親,因而被併入本目之中。 本目與金眼鯛亞類各科的演化關係如下(吉伯鯛科及粗鱗鯛科未檢測但預計與奇鯛科親近): ### 內部分類 本目包括 2 亞目共 8 科,如下: * 金眼鯛亞目 Berycoidei * 金眼鯛科 Berycidae * 大鱗鯛科 Melamphaidae * 奇鯛亞目 Stephanoberycoidei * 鬚仿鯨科 Barbourisiidae * 仿鯨科 Cetomimidae * 紅口仿鯨科 Rondeletiidae * 奇鯛科 Stephanoberycidae * 吉伯鯛科 Gibberichthyidae * 粗鱗鯛科 Hispidoberycidae 近緣的燧鯛目有時會被包括在這裡成為燧鯛亞目(Trachichthyoidei),而更接近鱸形亞類的金鱗魚亞目(Holocentroidei)則不再屬於這裡。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中國金眼鯛目魚類的系統分類及檢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812
2023-05-02T18:48:34Z
70,884,356
金眼鯛目
2,985,199
<p><b>卡瓦什</b>(匈牙利語:<span lang="hu">Kávás</span>),是匈牙利佐洛州所轄的一個村,總面積6.64平方公里,總人口258,人口密度38.9人/平方公里(2010年1月1日)。</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51 Cached time: 2023050501202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1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0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97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758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10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16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4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17075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28.312 1 -total 64.20% 146.570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52.17% 119.104 1 Template:Infobox 14.92% 34.073 1 Template:Reflist 14.70% 33.565 3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0.96% 25.030 1 Template:佐洛州 10.15% 23.166 1 Template:Navbox 10.00% 22.834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areadisp 9.94% 22.687 2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metric 9.71% 22.164 1 Template:Dead_link -->
**卡瓦什**(匈牙利語:Kávás),是匈牙利佐洛州所轄的一個村,總面積 6.64 平方公里,總人口 258,人口密度 38.9 人 / 平方公里(2010 年 1 月 1 日)。 ## 參考文獻
null
990
2023-04-25T17:21:12Z
71,035,283
卡瓦什
271,929
<p><b>M1903春田步槍</b>是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彈倉式手動步槍,1903年定型稱為「<b>0.30口徑M1903式步槍</b>」,因其由春田(Springfield)兵工廠研製而得名<b>M1903春田步槍</b>(Springfield rifle)。是美軍在一戰及二戰期間裝備的制式步槍。 </p> <h2><span id=".E8.A8.AD.E8.A8.88"></span><span id="設計">設計</span></h2> <p>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軍認識到西班牙軍隊裝備的毛瑟步槍性能比自己裝備的「.30口徑<span data-orig-title="克拉格–約根森步枪"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Krag–Jørgensen"><span>克拉格–約根森步槍</span></span>」更好,尤其是在聖胡安山戰鬥中美軍傷亡慘重,從而促使美軍更換新的步槍,美軍軍械局將包括德國Gewehr 98步槍在內的毛瑟步槍提供給春田兵工廠研究與參考。M1903步槍是由春田兵工廠研製,其運用的旋轉後拉式槍機原理是仿自毛瑟步槍的設計,僅外形作了修改,且並未經德國毛瑟公司授權(後毛瑟公司提起訴訟並勝訴,美國政府直至一戰前期保持中立期間向毛瑟公司支付了部分專利費,不過後來由於德國戰敗所以專利費不了了之)生產。儘管春田兵工廠的設計有所變更,但仍可以算是以毛瑟步槍為基礎結合美軍.30口徑彈藥的衍生槍。由於M1903步槍採用了一根長610公釐的槍管,所以全槍長度比當時的毛瑟Gew 98步槍(槍管長度740公釐)短;槍機拉柄為向下彎曲以便於攜行;該槍以5發容量的盒式彈倉供彈,能夠以5發橋夾從機匣頂部的退殼口一次性壓入彈倉完成裝填。M1903步槍有個獨特的單發供彈裝置(彈倉阻斷器),位於機匣左側面,在彈倉供彈截斷狀態下,每打一發子彈就需從退殼孔裝下一發彈,以保持彈倉內彈藥量<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在通常使用狀態下,由彈倉供彈可快速射擊。 </p><p>早期的M1903步槍還配有桿式刺刀,後在1905年改用了M1905<span data-orig-title="匕首型刺刀"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Knife bayonet"><span>匕首型刺刀</span></span>,並改造帶可收放標尺的新照門。M1903步槍最初配用0.30-03圓頭槍彈,1906年採用M1906槍彈(7.62×63公釐,或稱0.30-06步槍子彈),彈頭形狀改為尖頭(質量150格林),是借鑑了毛瑟式無底緣槍彈的基礎上改進而成。舊版的M1903步槍也被改良至符合新槍的規格。 </p><p>在一戰結束前生產的M1903步槍在發射槍.30-06槍彈時易出現機匣損壞的情況,故春田兵工廠在1918年引入新的熱處理工藝,並為以舊工藝生產的步槍在機匣上開一小孔以釋放部分火藥氣體壓力<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在1903年,M1903春田步槍被定為美軍的制式步槍。除了春田兵工廠外美軍還指定了<span data-orig-title="岩岛兵工厂"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ock Island Arsenal"><span>岩島兵工廠</span></span>作為生產廠商。M1903在1911—12年間的產量達到171,893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美國參戰時,供應商為美軍生產了約84萬把M1903步槍,但由於數量供不應求,美國的兵工廠將本應為英國承包生產,同樣以德國毛瑟步槍為原型的英國<span data-orig-title="恩菲爾德P14步枪"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attern 1914 Enfield"><span>恩菲爾德P14步槍</span></span>的口徑由英國的<span data-orig-title=".303不列顛"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303 British"><span>.303不列顛</span></span>改為美國的.30-06春田,這些步槍被命名為「M1917」,並隨即被美軍大量採用作填補M1903空缺的應急方案,該槍甚至一度在前線中比M1903的數量還多。一戰結束後,美國軍隊只保留M1903作為制式步槍,M1917全部撤裝作儲備,或以軍援為由供應給友邦。自岩島兵工廠在1919年停產M1903步槍後,春田兵工廠也在1927年停產該步槍。 </p> <p>1938年,用作取代M1903的半自動M1加蘭德步槍產量不足,因此M1903步槍仍然是美國軍隊裝備的主力步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美國參戰時沒有足夠的M1步槍裝備所有部隊,美國軍隊仍然大量裝備M1903步槍作為補充。由於春田兵工廠主要負責生產M1加蘭德步槍,在1941年雷明頓公司被指定為批量生產M1903步槍的承包商,他們使用從岩島兵工廠封存的舊生產模具來生產這些武器,而為了簡化生產工藝,這些M1903與以往的批次有很大的不同。後來史密斯—科羅納公司也獲得生產合約。至1944年停產時美國共生產了1,385,629把M1903步槍。同時,M1903步槍也被賦予了新的崗位,包括被改裝成狙擊步槍。由於M1903的狙擊步槍版本加裝了光學瞄準鏡,故具有在精度上的優勢,而為不妨礙瞄準鏡的使用,原本的機械瞄具被拆除了。 </p><p>M1903也曾作為援助物資供應給美國的盟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戴高樂將軍指揮的自由法國軍隊獲美國援助大量M1903步槍。中華民國也透過租借法案獲得大量的M1903步槍,這些步槍曾被用於第二次中日戰爭和國共內戰。由於在外觀、長度與設計上跟中正式步槍類似,在國軍老兵的回憶中除了「30步槍」這稱呼以外另外還有「花旗牌中正式」這個另類的暱稱,該步槍直到1990年代仍有用作高中軍訓課打靶槍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國後裝備的大量雜牌武器中也包括了M1903春田步槍,這些步槍隨後更參與了韓戰,它們一直被中共軍隊使用至全面換裝蘇聯式裝備為止。在韓戰和越戰中,大韓民國國軍和越南共和國軍也從美國援助中獲得大量M1903步槍。日本的警察預備隊成立時裝備的美式裝備中包括了M1903步槍,但由於這些武器本身已經十分老舊,故在自衛隊成立後不久便退役。 </p><p>美軍的M1903步槍在越戰後期完全撤出一線裝備,但至今仍然在美軍的儀仗隊中少量使用,主要供訓練與檢閱使用。美軍儀仗用槍的槍身金屬部件均使用鍍鉻處理,同時配備白色槍背帶。 </p> <h2><span id=".E8.A1.8D.E7.94.9F.E5.9E.8B"></span><span id="衍生型">衍生型</span></h2> <p>M1903有四種主要改進型,而各改進型中亦有小量改進的版本: </p> <ul><li><b>M1903</b>(1903年)—發射.30-03(.30-45)圓頭彈藥,裝有原裝S型槍托,照門是滑動斜板式照準器。 <ul><li><b>M1903</b>(1905年)—改變刺刀座接口,同時改用16英寸長的M1905匕首形刺刀,以及一種可收放標尺的照準器。</li> <li><b>M1903</b>(1906年)—改為發射新型M1906.30-06步槍子彈。除改進步槍彈膛長度外,也更換了與新彈的彈道相適應的表尺。</li> <li><b>M1903 Mk I</b>(約1918年)—為了能夠使用<span data-orig-title="佩德森裝置"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edersen device"><span>佩德森供彈裝置</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Pedersen device</span>)進行改動的M1903步槍,卸下佩德森裝置可裝回原來的槍機部件。改為使用佩德森供彈裝置,以頂裝式彈匣(裝填40發.30口徑手槍彈)供彈的類似半自動手槍供彈與擊發的版本稱為<b>M1918 .30 Automatic Pistol</b>。該裝置也被稱為塹壕掃射機(trench sweeper),主要是為一戰中的塹壕戰而設計。佩德森裝置共生產了6萬5千套,同時春田兵工廠為10萬多把M1903步槍進行改造。由於美軍已不再需要這些裝置,一戰結束後絕大部份佩德森供彈裝置在1920年代被美軍銷毀。</li></ul></li> <li><b>M1903A1</b>(1930年)—1929年改為裝有手槍型握把的直型C型槍托。</li> <li><b>M1903A2</b>(1930年代)—以A1或A3改成的版本,裝備砲兵部隊,安裝於火炮身管上面,作瞄準與射擊訓練用。</li> <li><b>M1903A3</b>(1942年)—簡化生產工序,適應戰時大量生產需要,製造時改為大量使用衝壓加工金屬部件及後期型槍托,改裝了一種簡易覘孔式照門照門,讓使用類似照門的M1加蘭德步槍的士兵能快速熟悉。</li> <li><b>M1903A4</b>(1942年)—M1903A3的狙擊步槍改進版本,安裝了高精度槍管,裝有改良型槍托、M73或M73B1 2.5倍瞄準鏡。光學瞄準鏡在機匣上的機械瞄具位置安裝,同時去掉了表尺與準星,也不配備刺刀。於1943年正式命名為「美國M1903A4 0.30英寸狙擊步槍」。在太平洋島嶼作戰時根據暴露的缺陷改進M73B1於1945年命名為M84瞄準鏡。M1903A4狙擊步槍由雷明頓武器公司從1943—1944年期間生產(被M1半自動步槍的狙擊步槍版本所取代),一共生產了約29,964把。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1903A4也參與了後來的韓戰與越南戰爭。</li> <li><b>M1903 Bushmaster carbine</b>(1940年代)—訓練用步槍,專門用於叢林作戰,槍管縮短至18英寸以適合巴拿馬環境,總共製造4,725把,二戰後被大量傾倒在海裡。</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p>除以上主要改進型外,還有兩種改進型號,包括訓練型和國際級比賽型。 </p> <h2><span id=".E6.B0.91.E7.94.A8.E5.9E.8B"></span><span id="民用型">民用型</span></h2> <p>因M1903步槍遠距離射擊時精確性較好,它也成為了一種流行的民用槍械。一戰結束後,多種<b>M1903運動型步槍</b>應運而生,其槍托被改成帶小握把的縮小尺寸的運動槍托,可加裝瞄準鏡,其中包括春田兵工廠生產的美國國家射擊比賽步槍。1950年代,1,000把M1903A3步槍被挑選出來作為美國國家射擊比賽用槍。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4.BD.BF.E7.94.A8.E5.9C.8B"></span><span id="使用國">使用國</span></h2> <ul><li><span> </span>阿根廷</li> <li><span> </span>澳洲</li> <li><span> </span>巴西</li> <li><span> </span>柬埔寨</li> <li><span> </span>加拿大</li> <li><span> </span>中華民國</li> <li><span> </span>中華人民共和國</li> <li><span> </span>哥倫比亞</li> <li><span> </span>剛果共和國</li> <li><span> </span>古巴</li> <li><span> </span>賽普勒斯</li> <li><span> </span>剛果民主共和國</li> <li><span> </span>丹麥</li> <li><span> </span>埃及</li> <li><span> </span>法國</li> <li><span> </span>納粹德國</li> <li><span> </span>希臘</li> <li><span> </span>印度尼西亞</li> <li><span> </span>日本:陸上自衛隊前身部隊「<span data-orig-title="保安隊"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保安隊"><span>保安隊</span></span>」的制式步槍。</li> <li><span> </span>南韓</li> <li><span> </span>寮王國</li> <li><span> </span>賴比瑞亞</li> <li><span> </span>墨西哥</li> <li><span> </span>緬甸</li> <li><span> </span>挪威</li> <li><span> </span>巴拿馬</li> <li><span> </span>菲律賓</li> <li><span> </span>波蘭</li> <li><span> </span>獅子山</li> <li><span> </span>泰國</li> <li><span> </span>英國</li> <li><span> </span>美國</li> <li><span> </span>委內瑞拉</li> <li><span> </span>越南共和國</li> <li><span> </span>越南</li></ul><h2><span id=".E6.B5.81.E8.A1.8C.E6.96.87.E5.8C.96"></span><span id="流行文化">流行文化</span></h2> <h3><span id=".E9.9B.BB.E5.BD.B1"></span><span id="電影">電影</span></h3> <ul><li>《約克軍曹》;1941年的黑白片。敘述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英雄Alvin York;艾文·約克使用M1903 Springfield步槍,一個人擊斃25-35德國兵,俘虜132人。賈利古柏 (Gary Cooper) 飾演約克。</li> <li>《搶救雷恩大兵》是一部美國經典戰爭電影,描述諾曼第登陸後在法國前線作戰的美軍一支小分隊深入敵後,尋找於前線參戰的3個兄弟陣亡且生死未卜的士兵瑞恩的故事。影片中多次出現美軍小分隊狙擊手丹尼爾·傑克遜(巴里·佩珀出演)使用M1903A4狙擊步槍作戰的片段。</li> <li>《月光光新慌慌》是月光光心慌慌系列第十一部電影,在電影後段,凱倫在麥克·邁爾斯現身時對其開槍,使用的便是寫有凱倫(Karen)字樣的M1903步槍。</li></ul><h3><span id=".E9.9B.BB.E8.A6.96.E5.8A.87"></span><span id="電視劇">電視劇</span></h3> <ul><li>《太平洋戰爭》</li></ul><h3><span id=".E9.9B.BB.E5.AD.90.E9.81.8A.E6.88.B2"></span><span id="電子遊戲">電子遊戲</span></h3> <ul><li>《戰地風雲系列》 <ul><li>《戰地風雲1943》</li> <li>《戰地風雲:Hardline》</li> <li>《戰地風雲1》</li></ul></li> <li>《榮譽勳章系列》 <ul><li>《榮譽勳章:反攻諾曼第》</li> <li>《榮譽勳章:反攻前線》</li> <li>《榮譽勳章:突襲珍珠港》</li> <li>《榮譽勳章:太平洋戰役》</li></ul></li> <li>《決勝時刻系列》 <ul><li>《決勝時刻》</li> <li>《決勝時刻:聯合行動》</li> <li>《決勝時刻3》</li> <li>《決勝時刻:戰爭世界》</li> <li>《決勝時刻:二戰》</li></ul></li> <li>《決勝之日》</li> <li>《決勝之日:次世代》</li> <li>《英雄與將軍》</li> <li>《AVA戰地之王》</li> <li>《少女前線》</li> <li>《應徵入伍》</li> <li>《生化危機4 重製版》</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ul><li>M1加蘭德步槍</li> <li>M1卡賓槍</li> <li>M14自動步槍</li> <li>M1941半自動步槍</li> <li>李-恩菲爾德步槍</li> <li><span data-orig-title="丛林卡宾枪"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Jungle Carbine"><span>李-恩菲爾德No.5 Mk.I「叢林卡賓槍」</span></span></li> <li>恩菲爾德M1917步槍</li> <li><span data-orig-title="P14恩菲尔德步枪"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attern 1914 Enfield"><span>P14恩菲爾德</span></span></li> <li><span data-orig-title="罗斯步枪"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oss rifle"><span>羅斯Mk.III</span></span></li> <li>德利爾卡賓槍</li> <li><span data-orig-title="格拉斯步槍"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Fusil Gras mle 1874"><span>格拉斯步槍</span></span></li> <li>勒貝爾M1886步槍</li> <li>貝蒂埃步槍</li> <li>貝蒂埃卡賓槍</li> <li>MAS-36步槍</li> <li>莫辛-納干步槍</li> <li>SVT-40半自動步槍</li> <li>AVS-36自動步槍</li> <li>SKS半自動步槍</li> <li>漢陽八八式步槍</li> <li>快利步槍</li> <li>元年式步槍</li> <li>中正式步槍</li> <li>宣統三年式步槍</li> <li>遼造十三式</li> <li>八一式馬步槍</li> <li>向應式半自動步槍</li> <li>劉式步槍</li> <li>Gewehr 88步槍</li> <li>Gewehr 98步槍</li> <li>毛瑟Kar98k步槍</li> <li>毛瑟M24步槍</li> <li>Gew 41步槍</li> <li>Gew 43步槍</li> <li><span data-orig-title="維特利-維塔利M1870/87步槍" data-lang-code="it" data-lang-name="義大利語" data-foreign-title="Vetterli-Vitali Mod. 1870/87"><span>維特利-維塔利M1870/87步槍</span></span></li> <li><span data-orig-title="維特利-維塔利M1870/87/16步槍" data-lang-code="it" data-lang-name="義大利語" data-foreign-title="Vetterli-Vitali Mod. 1870/87/16"><span>維特利-維塔利M1870/87/16步槍</span></span></li> <li>卡爾卡諾步槍</li> <li><span data-orig-title="阿瑪格拉39型半自動步槍"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rmaguerra Mod. 39 rifle"><span>阿瑪格拉39型半自動步槍</span></span></li> <li>三十年式步槍</li> <li>三十五年式海軍步槍</li> <li>三八式步槍</li> <li>九九式步槍</li> <li>三八式改狙擊步槍</li> <li>九七式狙擊步槍</li> <li>九九式狙擊步槍</li> <li>二式步槍</li> <li>四式步槍</li> <li>三十年式卡賓槍</li> <li>三八式卡賓槍</li> <li>四四式卡賓槍</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9.80.A3.E7.B5.90"></span><span id="相關連結">相關連結</span></h2> <ul><li>M1903.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Modern Firearms-M1903春田步槍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美國陸軍戰場手冊23-10(1942年12月20日,PDF格式)</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9 Cached time: 2023050512322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7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0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26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7697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112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26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6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60479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65.606 1 -total 20.87% 138.899 4 Template:Navbox 14.75% 98.178 37 Template:Flag 14.03% 93.376 1 Template:Lang-en 11.74% 78.125 39 Template:Link-en 11.44% 76.171 1 Template:Infobox_Weapon 11.33% 75.415 1 Template:NoteTA 10.73% 71.393 1 Template:Infobox 9.97% 66.373 1 Template:春田兵工廠槍械 8.96% 59.661 1 Template:Commonscat -->
**M1903 春田步槍**是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彈倉式手動步槍,1903 年定型稱為「**0.30 口徑 M1903 式步槍**」,因其由春田(Springfield)兵工廠研製而得名 **M1903 春田步槍**(Springfield rifle)。是美軍在一戰及二戰期間裝備的制式步槍。 ## 設計 1898 年美西戰爭期間,美軍認識到西班牙軍隊裝備的毛瑟步槍性能比自己裝備的「.30 口徑克拉格–約根森步槍」更好,尤其是在聖胡安山戰鬥中美軍傷亡慘重,從而促使美軍更換新的步槍,美軍軍械局將包括德國 Gewehr 98 步槍在內的毛瑟步槍提供給春田兵工廠研究與參考。M1903 步槍是由春田兵工廠研製,其運用的旋轉後拉式槍機原理是仿自毛瑟步槍的設計,僅外形作了修改,且並未經德國毛瑟公司授權(後毛瑟公司提起訴訟並勝訴,美國政府直至一戰前期保持中立期間向毛瑟公司支付了部分專利費,不過後來由於德國戰敗所以專利費不了了之)生產。儘管春田兵工廠的設計有所變更,但仍可以算是以毛瑟步槍為基礎結合美軍.30 口徑彈藥的衍生槍。由於 M1903 步槍採用了一根長 610 公釐的槍管,所以全槍長度比當時的毛瑟 Gew 98 步槍(槍管長度 740 公釐)短;槍機拉柄為向下彎曲以便於攜行;該槍以 5 發容量的盒式彈倉供彈,能夠以 5 發橋夾從機匣頂部的退殼口一次性壓入彈倉完成裝填。M1903 步槍有個獨特的單發供彈裝置(彈倉阻斷器),位於機匣左側面,在彈倉供彈截斷狀態下,每打一發子彈就需從退殼孔裝下一發彈,以保持彈倉內彈藥量,在通常使用狀態下,由彈倉供彈可快速射擊。 早期的 M1903 步槍還配有桿式刺刀,後在 1905 年改用了 M1905 匕首型刺刀,並改造帶可收放標尺的新照門。M1903 步槍最初配用 0.30-03 圓頭槍彈,1906 年採用 M1906 槍彈(7.62×63 公釐,或稱 0.30-06 步槍子彈),彈頭形狀改為尖頭(質量 150 格林),是借鑑了毛瑟式無底緣槍彈的基礎上改進而成。舊版的 M1903 步槍也被改良至符合新槍的規格。 在一戰結束前生產的 M1903 步槍在發射槍.30-06 槍彈時易出現機匣損壞的情況,故春田兵工廠在 1918 年引入新的熱處理工藝,並為以舊工藝生產的步槍在機匣上開一小孔以釋放部分火藥氣體壓力。 ## 歷史 在 1903 年,M1903 春田步槍被定為美軍的制式步槍。除了春田兵工廠外美軍還指定了岩島兵工廠作為生產廠商。M1903 在 1911—12 年間的產量達到 171,893 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美國參戰時,供應商為美軍生產了約 84 萬把 M1903 步槍,但由於數量供不應求,美國的兵工廠將本應為英國承包生產,同樣以德國毛瑟步槍為原型的英國恩菲爾德 P14 步槍的口徑由英國的.303 不列顛改為美國的.30-06 春田,這些步槍被命名為「M1917」,並隨即被美軍大量採用作填補 M1903 空缺的應急方案,該槍甚至一度在前線中比 M1903 的數量還多。一戰結束後,美國軍隊只保留 M1903 作為制式步槍,M1917 全部撤裝作儲備,或以軍援為由供應給友邦。自岩島兵工廠在 1919 年停產 M1903 步槍後,春田兵工廠也在 1927 年停產該步槍。 1938 年,用作取代 M1903 的半自動 M1 加蘭德步槍產量不足,因此 M1903 步槍仍然是美國軍隊裝備的主力步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美國參戰時沒有足夠的 M1 步槍裝備所有部隊,美國軍隊仍然大量裝備 M1903 步槍作為補充。由於春田兵工廠主要負責生產 M1 加蘭德步槍,在 1941 年雷明頓公司被指定為批量生產 M1903 步槍的承包商,他們使用從岩島兵工廠封存的舊生產模具來生產這些武器,而為了簡化生產工藝,這些 M1903 與以往的批次有很大的不同。後來史密斯 — 科羅納公司也獲得生產合約。至 1944 年停產時美國共生產了 1,385,629 把 M1903 步槍。同時,M1903 步槍也被賦予了新的崗位,包括被改裝成狙擊步槍。由於 M1903 的狙擊步槍版本加裝了光學瞄準鏡,故具有在精度上的優勢,而為不妨礙瞄準鏡的使用,原本的機械瞄具被拆除了。 M1903 也曾作為援助物資供應給美國的盟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戴高樂將軍指揮的自由法國軍隊獲美國援助大量 M1903 步槍。中華民國也透過租借法案獲得大量的 M1903 步槍,這些步槍曾被用於第二次中日戰爭和國共內戰。由於在外觀、長度與設計上跟中正式步槍類似,在國軍老兵的回憶中除了「30 步槍」這稱呼以外另外還有「花旗牌中正式」這個另類的暱稱,該步槍直到 1990 年代仍有用作高中軍訓課打靶槍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國後裝備的大量雜牌武器中也包括了 M1903 春田步槍,這些步槍隨後更參與了韓戰,它們一直被中共軍隊使用至全面換裝蘇聯式裝備為止。在韓戰和越戰中,大韓民國國軍和越南共和國軍也從美國援助中獲得大量 M1903 步槍。日本的警察預備隊成立時裝備的美式裝備中包括了 M1903 步槍,但由於這些武器本身已經十分老舊,故在自衛隊成立後不久便退役。 美軍的 M1903 步槍在越戰後期完全撤出一線裝備,但至今仍然在美軍的儀仗隊中少量使用,主要供訓練與檢閱使用。美軍儀仗用槍的槍身金屬部件均使用鍍鉻處理,同時配備白色槍背帶。 ## 衍生型 M1903 有四種主要改進型,而各改進型中亦有小量改進的版本: * **M1903**(1903 年)— 發射.30-03(.30-45)圓頭彈藥,裝有原裝 S 型槍托,照門是滑動斜板式照準器。 * **M1903**(1905 年)— 改變刺刀座接口,同時改用 16 英寸長的 M1905 匕首形刺刀,以及一種可收放標尺的照準器。 * **M1903**(1906 年)— 改為發射新型 M1906.30-06 步槍子彈。除改進步槍彈膛長度外,也更換了與新彈的彈道相適應的表尺。 * **M1903 Mk I**(約 1918 年)— 為了能夠使用佩德森供彈裝置(英語:Pedersen device)進行改動的 M1903 步槍,卸下佩德森裝置可裝回原來的槍機部件。改為使用佩德森供彈裝置,以頂裝式彈匣(裝填 40 發.30 口徑手槍彈)供彈的類似半自動手槍供彈與擊發的版本稱為 **M1918 .30 Automatic Pistol**。該裝置也被稱為塹壕掃射機(trench sweeper),主要是為一戰中的塹壕戰而設計。佩德森裝置共生產了 6 萬 5 千套,同時春田兵工廠為 10 萬多把 M1903 步槍進行改造。由於美軍已不再需要這些裝置,一戰結束後絕大部份佩德森供彈裝置在 1920 年代被美軍銷毀。 * **M1903A1**(1930 年)—1929 年改為裝有手槍型握把的直型 C 型槍托。 * **M1903A2**(1930 年代)— 以 A1 或 A3 改成的版本,裝備砲兵部隊,安裝於火炮身管上面,作瞄準與射擊訓練用。 * **M1903A3**(1942 年)— 簡化生產工序,適應戰時大量生產需要,製造時改為大量使用衝壓加工金屬部件及後期型槍托,改裝了一種簡易覘孔式照門照門,讓使用類似照門的 M1 加蘭德步槍的士兵能快速熟悉。 * **M1903A4**(1942 年)—M1903A3 的狙擊步槍改進版本,安裝了高精度槍管,裝有改良型槍托、M73 或 M73B1 2.5 倍瞄準鏡。光學瞄準鏡在機匣上的機械瞄具位置安裝,同時去掉了表尺與準星,也不配備刺刀。於 1943 年正式命名為「美國 M1903A4 0.30 英寸狙擊步槍」。在太平洋島嶼作戰時根據暴露的缺陷改進 M73B1 於 1945 年命名為 M84 瞄準鏡。M1903A4 狙擊步槍由雷明頓武器公司從 1943—1944 年期間生產(被 M1 半自動步槍的狙擊步槍版本所取代),一共生產了約 29,964 把。美國海軍陸戰隊的 M1903A4 也參與了後來的韓戰與越南戰爭。 * **M1903 Bushmaster carbine**(1940 年代)— 訓練用步槍,專門用於叢林作戰,槍管縮短至 18 英寸以適合巴拿馬環境,總共製造 4,725 把,二戰後被大量傾倒在海裡。 * * * * * 除以上主要改進型外,還有兩種改進型號,包括訓練型和國際級比賽型。 ## 民用型 因 M1903 步槍遠距離射擊時精確性較好,它也成為了一種流行的民用槍械。一戰結束後,多種 **M1903 運動型步槍**應運而生,其槍托被改成帶小握把的縮小尺寸的運動槍托,可加裝瞄準鏡,其中包括春田兵工廠生產的美國國家射擊比賽步槍。1950 年代,1,000 把 M1903A3 步槍被挑選出來作為美國國家射擊比賽用槍。 ## 注釋 ## 使用國 * 阿根廷 * 澳洲 * 巴西 * 柬埔寨 * 加拿大 * 中華民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哥倫比亞 * 剛果共和國 * 古巴 * 賽普勒斯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丹麥 * 埃及 * 法國 * 納粹德國 * 希臘 * 印度尼西亞 * 日本:陸上自衛隊前身部隊「保安隊」的制式步槍。 * 南韓 * 寮王國 * 賴比瑞亞 * 墨西哥 * 緬甸 * 挪威 * 巴拿馬 * 菲律賓 * 波蘭 * 獅子山 * 泰國 * 英國 * 美國 * 委內瑞拉 * 越南共和國 * 越南 ## 流行文化 ### 電影 * 《約克軍曹》;1941 年的黑白片。敘述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英雄 Alvin York;艾文・約克使用 M1903 Springfield 步槍,一個人擊斃 25-35 德國兵,俘虜 132 人。賈利古柏 (Gary Cooper) 飾演約克。 * 《搶救雷恩大兵》是一部美國經典戰爭電影,描述諾曼第登陸後在法國前線作戰的美軍一支小分隊深入敵後,尋找於前線參戰的 3 個兄弟陣亡且生死未卜的士兵瑞恩的故事。影片中多次出現美軍小分隊狙擊手丹尼爾・傑克遜(巴里・佩珀出演)使用 M1903A4 狙擊步槍作戰的片段。 * 《月光光新慌慌》是月光光心慌慌系列第十一部電影,在電影後段,凱倫在麥克・邁爾斯現身時對其開槍,使用的便是寫有凱倫 (Karen) 字樣的 M1903 步槍。 ### 電視劇 * 《太平洋戰爭》 ### 電子遊戲 * 《戰地風雲系列》 * 《戰地風雲 1943》 * 《戰地風雲:Hardline》 * 《戰地風雲 1》 * 《榮譽勳章系列》 * 《榮譽勳章:反攻諾曼第》 * 《榮譽勳章:反攻前線》 * 《榮譽勳章:突襲珍珠港》 * 《榮譽勳章:太平洋戰役》 * 《決勝時刻系列》 * 《決勝時刻》 * 《決勝時刻:聯合行動》 * 《決勝時刻 3》 * 《決勝時刻:戰爭世界》 * 《決勝時刻:二戰》 * 《決勝之日》 * 《決勝之日:次世代》 * 《英雄與將軍》 * 《AVA 戰地之王》 * 《少女前線》 * 《應徵入伍》 * 《生化危機 4 重製版》 ## 參考文獻 ## 參考 * M1 加蘭德步槍 * M1 卡賓槍 * M14 自動步槍 * M1941 半自動步槍 * 李 - 恩菲爾德步槍 * 李 - 恩菲爾德 No.5 Mk.I「叢林卡賓槍」 * 恩菲爾德 M1917 步槍 * P14 恩菲爾德 * 羅斯 Mk.III * 德利爾卡賓槍 * 格拉斯步槍 * 勒貝爾 M1886 步槍 * 貝蒂埃步槍 * 貝蒂埃卡賓槍 * MAS-36 步槍 * 莫辛 - 納干步槍 * SVT-40 半自動步槍 * AVS-36 自動步槍 * SKS 半自動步槍 * 漢陽八八式步槍 * 快利步槍 * 元年式步槍 * 中正式步槍 * 宣統三年式步槍 * 遼造十三式 * 八一式馬步槍 * 向應式半自動步槍 * 劉式步槍 * Gewehr 88 步槍 * Gewehr 98 步槍 * 毛瑟 Kar98k 步槍 * 毛瑟 M24 步槍 * Gew 41 步槍 * Gew 43 步槍 * 維特利-維塔利 M1870/87 步槍 * 維特利-維塔利 M1870/87/16 步槍 * 卡爾卡諾步槍 * 阿瑪格拉 39 型半自動步槍 * 三十年式步槍 * 三十五年式海軍步槍 * 三八式步槍 * 九九式步槍 * 三八式改狙擊步槍 * 九七式狙擊步槍 * 九九式狙擊步槍 * 二式步槍 * 四式步槍 * 三十年式卡賓槍 * 三八式卡賓槍 * 四四式卡賓槍 ## 相關連結 * M1903.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odern Firearms-M1903 春田步槍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美國陸軍戰場手冊 23-10(1942 年 12 月 20 日,PDF 格式)
null
19,583
2023-04-27T07:07:05Z
76,514,326
春田式步槍
1,898,803
<p><b>合作路街道</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轄區南起合作路,北到北城路,東自水源街,西至友誼北大街。 </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合作路街道下轄以下地區:</p><p>市莊路第二社區、​電大街社區、​迎春巷社區、​北合街社區、​電大街北社區和北焦社區。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4 Cached time: 202305050357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71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9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215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804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385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37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2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320119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5/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52.664 1 -total 40.86% 389.241 1 Template:中国乡级行政区 40.41% 384.978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36.78% 350.403 1 Template:Infobox 34.83% 331.833 1 Template:PRC_admin/navcat 34.24% 326.206 1 Template:PRC_admin/article4footer 32.44% 309.018 1 Template:PRC_admin/navbox3 10.42% 99.239 3 Template:PRC_admin/list/13/01/05/007/000 9.90% 94.314 1 Template:Country_abbreviation 9.43% 89.810 1 Template:PRC_admin/children -->
**合作路街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轄區南起合作路,北到北城路,東自水源街,西至友誼北大街。 ## 行政區劃 合作路街道下轄以下地區: 市莊路第二社區、​電大街社區、​迎春巷社區、​北合街社區、​電大街北社區和北焦社區。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38.0685, "lon": 114.45315 }
1,118
2023-05-01T09:08:50Z
72,759,535
合作路街道
3,961,222
<p><b>張愛國</b>(1962年9月<span title="Template:BLP editintro">—</span>),男性,湖北隨州人,漢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在職碩士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學位,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湖北地區代表。 </p> <h2><span id=".E7.94.9F.E5.B9.B3"></span><span id="生平">生平</span></h2> <p>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1982年9月參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經擔任天門市政府副市長,中共天門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天門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中共天門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市政協主席,中共天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等職。2008年起擔任全國人大代表。2013年4月,轉任湖北省糧食局局長、黨組書記。2017年11月,調任中共荊門市委書記。 </p><p>2020年2月26日,針對反映荊門市統計上報2月19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107」的負數問題,湖北省紀委監委進行了調查核實,對負有領導責任的荊門市委書記張愛國予以誡勉。 </p><p>2020年7月,不再擔任中共荊門市委書記,調任湖北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p><p>2022年1月,當選為湖北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張愛國**(1962 年 9 月 —),男性,湖北隨州人,漢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在職碩士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學位,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湖北地區代表。 ## 生平 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1982 年 9 月參加工作,1986 年 7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經擔任天門市政府副市長,中共天門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天門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中共天門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市政協主席,中共天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等職。2008 年起擔任全國人大代表。2013 年 4 月,轉任湖北省糧食局局長、黨組書記。2017 年 11 月,調任中共荊門市委書記。 2020 年 2 月 26 日,針對反映荊門市統計上報 2 月 19 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107」的負數問題,湖北省紀委監委進行了調查核實,對負有領導責任的荊門市委書記張愛國予以誡勉。 2020 年 7 月,不再擔任中共荊門市委書記,調任湖北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2022 年 1 月,當選為湖北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 ## 參考文獻
null
3,653
2023-04-16T12:28:30Z
75,575,462
张爱国_(1962年)
6,308,835
<p><b>太平洋黃金水母</b>(學名:<span lang="la"><i><b>Chrysaora fuscescens</b></i></span>),又名太平洋海刺水母、太平洋海蕁麻,是黃金水母屬下的一種水母,分佈於加拿大到墨西哥西部沿海。它因顏色金黃而得名。由於色澤艷麗且對環境要求不高而成為水族館的常客。</p><p>太平洋黃金水母體型碩大,頭部直徑可超過一米,絕大多數個體也在半米左右。它共有24條觸手,長度可達15英尺(4.6公尺)。人類被蜇傷後會產生刺痛,但很少會死亡。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6.8E.A5"></span><span id="外部連接">外部連接</span></h2> <p>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太平洋黃金水母 </p>
**太平洋黃金水母**(學名:_**Chrysaora fuscescens**_),又名太平洋海刺水母、太平洋海蕁麻,是黃金水母屬下的一種水母,分佈於加拿大到墨西哥西部沿海。它因顏色金黃而得名。由於色澤艷麗且對環境要求不高而成為水族館的常客。 太平洋黃金水母體型碩大,頭部直徑可超過一米,絕大多數個體也在半米左右。它共有 24 條觸手,長度可達 15 英尺(4.6 公尺)。人類被蜇傷後會產生刺痛,但很少會死亡。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接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太平洋黃金水母
null
1,196
2023-04-16T12:31:25Z
57,659,905
太平洋金黄水母
3,608,683
<p><b>屈罷</b>(?—?),<b>羋</b>姓,<b>屈</b>氏,名<b>罷</b>,中國春秋時期楚國的大夫。 </p><p>前528年(魯昭公十四年、楚平王元年)夏季,楚平王派然丹到宗丘選拔檢閱西部的軍隊,屈罷在召陵選拔檢閱東部地區的武裝。並且安撫當地的百姓。施捨貧困,救濟窮人,撫育年幼的孤兒,奉養有病的老人,收容單身漢,救濟災難,寬免孤兒寡婦的賦稅,赦免有罪的人。禁治奸邪,提拔被埋沒的賢才。禮待新人,交往舊人,賞功,和睦親族,任用賢良,物色官吏。與四鄰友好,讓百姓休養生息五年,然後用兵,合乎於禮。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屈罷**(?—?),**羋**姓,**屈**氏,名**罷**,中國春秋時期楚國的大夫。 前 528 年(魯昭公十四年、楚平王元年)夏季,楚平王派然丹到宗丘選拔檢閱西部的軍隊,屈罷在召陵選拔檢閱東部地區的武裝。並且安撫當地的百姓。施捨貧困,救濟窮人,撫育年幼的孤兒,奉養有病的老人,收容單身漢,救濟災難,寬免孤兒寡婦的賦稅,赦免有罪的人。禁治奸邪,提拔被埋沒的賢才。禮待新人,交往舊人,賞功,和睦親族,任用賢良,物色官吏。與四鄰友好,讓百姓休養生息五年,然後用兵,合乎於禮。 ## 參考文獻
null
1,343
2023-04-16T12:15:47Z
76,200,228
屈罢
721,405
<p><b>唐皋</b>(1469年—1526年),字<b>守之</b>,號<b>心庵</b>(一作<b>新庵</b>),別號<b>紫陽山人</b>。南直隸徽州府歙縣巖鎮(今安徽黃山市徽州區巖寺鎮)人。明正德年間狀元,官至侍講學士兼經筵講官。曾奉旨出使朝鮮,是中朝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明史稿》有傳。 </p> <h2><span id=".E7.94.9F.E5.B9.B3"></span><span id="生平">生平</span></h2> <p>唐皋出身於程朱理學思想積澱深厚的徽州李唐氏文獻世家。他「生而英邁」,但因家道中落窮迫難以為生,靠宗族親友和鄉鄰方音等人救濟度日。於是,他發奮讀書,胸懷抱負。鄉人方富禎、方鑾父子,累世積書,為巖鎮著姓,他常往借閱,遂博極群書,又與鄉人程元俊等友善。他名理宿識、文采敏捷,「下筆立就,或請改竄,輒迅筆更撰,不襲前篇一字,人以是服其才」。時任徽州知府彭澤稱其為「狀元才」,「延禮甚厚」 。唐皋「嘗以年家好謁潯陽守。守一見,期大魁,贈百緡。途次,知同行友窘狀,愴然曰:『公貧倍我,何不罄持去為婚養資!』竟垂橐歸。自身困窮不濟卻資助他人,體現出唐皋仗義疏財的品格。</p><p>安貧讀書的唐皋,治《春秋》經,但他的科舉之途並不順利。正德五年(1510年),新任徽州知府熊桂履任。熊桂任內大興文教,重建紫陽書院。正德七年(1512年)三月,院成,熊桂「撥七校士合四十人」,親自講道其中。唐皋就是這四十人之一。據傳說,熊桂其人「長於青烏之學,相其家(引者註:謂唐皋宅),稱善地,所未足者,前宜濬水一道,為御階水,必登高第。因為買其鄰之地,鑿水如法」。作為知府,竟然親自幫助唐皋完善風水,可謂對其才學十分推重,對其中舉也十分期待了。 </p><p>正德八年(1513年),在從紫陽書院肄業後,唐皋再次赴應天府參加鄉試(時任主考官為倫文敘、賈詠等人),結果得中第二名亞元、《春秋》第一名。正德九年(1514年)二月,唐皋赴京師參加甲戌科會試,又獲得第四名、《春秋》第一名(主考官梁儲、毛澄等人)。同年三月殿試(讀卷官楊廷和等人),中甲戌科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p><p>據說,放榜前有人先後馳告唐皋中了探花、榜眼,他都認為「不止此」,最後果真高中狀元。原來,他多次夢見「面前列瓜錘一對」,這正是他中狀元後遊街歸第的儀仗。有司送狀元歸第以黃蓋、瓜錘為導從,就是從此科開始。</p><p>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唐皋以翰林院修撰、承務郎的身份同主丁丑科會試。 </p><p>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駕崩。新登極的明世宗任命唐皋為正使,著一品服,出使朝鮮。在出使期間,唐皋與李朝著名文臣李荇、蘇世讓、鄭士龍、李希輔、南袞等人唱和,並首次在官方層面上將李夢陽等「前七子」的復古主張介紹到朝鮮,對李朝中後期文學復古革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p><p>歸朝後,唐皋參修《武宗實錄》。《實錄》成,晉為翰林院侍講學士兼經筵講官,受賜白金二十兩、文綺二表裏、羅衣一襲。這部實錄是在「大禮議事件」這一特殊環境下撰寫的,且總裁、纂修諸臣大都是武宗朝反對正德弊政者,故而一反「臣為君諱」的作法,對武宗違背「祖訓」之荒唐政治和荒誕行徑進行了深刻的揭露。作為始終參與其事的纂修官,唐皋對《武宗實錄》這部明代史學重要著作的成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p><p>嘉靖五年(1526年)三月,唐皋卒於官,年僅五十八歲。「臨終猶進《君子小人章》」,「用不盡其才,朝野惜之」。明世宗「以其講讀效勞,特與祭一壇」,歸葬歙縣。「前七子」之一的王九思作有挽詩。消息傳到朝鮮後,曾和唐皋唱和的李朝文學家李荇、鄭士龍等人也都作詩寄託緬懷之情。 </p> <h2><span id=".E5.A4.A7.E7.A6.AE.E8.AD.B0"></span><span id="大禮議">大禮議</span></h2> <p>唐皋敢言時事,屢屢上疏。嘉靖元年(1522年)九月,上疏議疏浚運河事,下工部議,從之。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刑部尚書林俊因「大禮議」事乞致仕,他上《崇一德以享天心疏》,認為應當「君臣上下同心一德」,而世宗「在內所寵信者,多藩邸久侍之人也,非先朝寡過之人也。」對世宗忌諱的小宗身份毫不迴避。十二月,又上《舉矌典以備大禮疏》(一作《請行慶成宴疏》),借慶成宴之事勸諫世宗要注意君臣和睦,與前疏之大旨相同。可見早在世宗剛剛即位之時,他就已經看出了世宗在用人治政上所存在的問題。 </p><p>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議「大禮」之事又起,唐皋對「護禮派」和「議禮派」的過度對立將導致的兩敗俱傷和皇權獨攬深表擔憂,於是通過好友楊慎力勸其座師、護禮派首領楊廷和應當適當讓步,楊廷和勸唐皋據此上疏,而終未採納他的建議。結果,唐皋上疏謂「宜考所後以別正統,隆所生以備尊稱」,觸怒世宗,被罰俸三月。不久,楊廷和罷官。「護禮派」失勢後,由小宗入繼大統的世宗樹立了自身的正統地位,開始獨攬乾綱。 </p><p>同年七月,著名的「左順門事件」爆發,時唐皋不在京師。事件結果,參與跪請的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五品以下官員當廷杖責。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友人楊慎亦因此被流放雲南,永世不得錄用。從此,世宗威懾群臣,且日漸腐化、大肆興建、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又好長生不老之術,明朝政治風氣愈發頹廢。嘉靖十七年(1538年),已是唯所欲為的世宗竟將小宗興獻帝遷入太廟。當初因議大禮受寵的「議禮派」首領張璁對此也束手無策,「太廟一節,張亦不敢諫,乃嘆曰:『使楊公當日用唐侍講之言,留餘勇爭此,則吾輩當助之。乃今悔無及矣!』」此時唐皋已去世十餘年,其深遠的政治眼光由此可見一斑。 </p> <h2><span id=".E5.AE.B6.E6.97.8F"></span><span id="家族">家族</span></h2> <p>唐皋夫人閻氏(1470年-?),勅封安人,工詩詞,有集傳世,可惜亦已散佚。清王端淑《名媛詩緯初編》卷五錄其《憶外》詩一首,並稱「夫人詩以其直似三唐,故人亟稱之」。原詩如下:<br></p> <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center>重重簾幕對燈紅,何處人敲五夜鐘? <p>豆蔻香寒懸夜雨,杜鵑花老怨春風。 </p><p>無針可引相思意,有筆難描別後容。 </p> 萬里天南與地北,見君多在夢魂中。</center></blockquote> <p>閻氏傳子二:長子伯綺(1492年-1542年),字崇崗(一作崇綱),號鳳山,郡庠生,業《春秋》經。伯綺奉例養母,不肯以利祿之榮而易天倫之愛,故又號「坦然子」。娶孫氏(一作方氏),生四子:汝龍、汝馴、汝馭、汝駿。次子伯紓(1495年-?),過繼予草市孫氏。 </p><p>長孫汝龍(1513年-?),又名一羽,字起潛,號雲湫,郡庠生。娶程氏(1515年-?)。汝龍與王寅結天都詩社,有詩名。詩見《列朝詩集》、《徽郡詩》等選集。 </p> <h2><span id=".E8.91.97.E4.BD.9C"></span><span id="著作">著作</span></h2> <p>據後世目錄所載,唐皋有《心庵文集》、《史鑒會編》、《韻府增定》諸書。其中,《心庵文集》又作《新庵文集》、《心庵集》。從字面上來看,《心庵文集》是他的詩文集,《史鑒會編》當是他任經筵講官時所編,而《韻府增定》則是他在音韻學方面的著作。這三本書,今日均未見傳本,皆已亡佚。 </p><p>唐皋十七世裔孫唐宸對唐皋的詩文進行了輯佚。<br></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1 Cached time: 2023050504320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4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4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88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059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36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85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2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41085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84.851 1 -total 40.35% 74.588 1 Template:Otheruses 38.14% 70.494 1 Template:Hatnote 19.31% 35.697 1 Template:規範控制 14.95% 27.629 1 Template:NSPN 11.41% 21.088 1 Template:正德九年甲戌科殿試金榜 11.38% 21.035 1 Template:If_subst 10.02% 18.517 1 Template:Navbox 7.98% 14.752 1 Template:Str_mid 6.59% 12.179 1 Template:Bd -->
**唐皋**(1469 年 —1526 年),字**守之**,號**心庵**(一作**新庵**),別號**紫陽山人**。南直隸徽州府歙縣巖鎮(今安徽黃山市徽州區巖寺鎮)人。明正德年間狀元,官至侍講學士兼經筵講官。曾奉旨出使朝鮮,是中朝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明史稿》有傳。 ## 生平 唐皋出身於程朱理學思想積澱深厚的徽州李唐氏文獻世家。他「生而英邁」,但因家道中落窮迫難以為生,靠宗族親友和鄉鄰方音等人救濟度日。於是,他發奮讀書,胸懷抱負。鄉人方富禎、方鑾父子,累世積書,為巖鎮著姓,他常往借閱,遂博極群書,又與鄉人程元俊等友善。他名理宿識、文采敏捷,「下筆立就,或請改竄,輒迅筆更撰,不襲前篇一字,人以是服其才」。時任徽州知府彭澤稱其為「狀元才」,「延禮甚厚」 。唐皋「嘗以年家好謁潯陽守。守一見,期大魁,贈百緡。途次,知同行友窘狀,愴然曰:『公貧倍我,何不罄持去為婚養資!』竟垂橐歸。自身困窮不濟卻資助他人,體現出唐皋仗義疏財的品格。 安貧讀書的唐皋,治《春秋》經,但他的科舉之途並不順利。正德五年(1510 年),新任徽州知府熊桂履任。熊桂任內大興文教,重建紫陽書院。正德七年(1512 年)三月,院成,熊桂「撥七校士合四十人」,親自講道其中。唐皋就是這四十人之一。據傳說,熊桂其人「長於青烏之學,相其家(引者註:謂唐皋宅),稱善地,所未足者,前宜濬水一道,為御階水,必登高第。因為買其鄰之地,鑿水如法」。作為知府,竟然親自幫助唐皋完善風水,可謂對其才學十分推重,對其中舉也十分期待了。 正德八年(1513 年),在從紫陽書院肄業後,唐皋再次赴應天府參加鄉試(時任主考官為倫文敘、賈詠等人),結果得中第二名亞元、《春秋》第一名。正德九年(1514 年)二月,唐皋赴京師參加甲戌科會試,又獲得第四名、《春秋》第一名(主考官梁儲、毛澄等人)。同年三月殿試(讀卷官楊廷和等人),中甲戌科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據說,放榜前有人先後馳告唐皋中了探花、榜眼,他都認為「不止此」,最後果真高中狀元。原來,他多次夢見「面前列瓜錘一對」,這正是他中狀元後遊街歸第的儀仗。有司送狀元歸第以黃蓋、瓜錘為導從,就是從此科開始。 正德十二年(1517 年)二月,唐皋以翰林院修撰、承務郎的身份同主丁丑科會試。 正德十六年(1521 年),明武宗駕崩。新登極的明世宗任命唐皋為正使,著一品服,出使朝鮮。在出使期間,唐皋與李朝著名文臣李荇、蘇世讓、鄭士龍、李希輔、南袞等人唱和,並首次在官方層面上將李夢陽等「前七子」的復古主張介紹到朝鮮,對李朝中後期文學復古革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歸朝後,唐皋參修《武宗實錄》。《實錄》成,晉為翰林院侍講學士兼經筵講官,受賜白金二十兩、文綺二表裏、羅衣一襲。這部實錄是在「大禮議事件」這一特殊環境下撰寫的,且總裁、纂修諸臣大都是武宗朝反對正德弊政者,故而一反「臣為君諱」的作法,對武宗違背「祖訓」之荒唐政治和荒誕行徑進行了深刻的揭露。作為始終參與其事的纂修官,唐皋對《武宗實錄》這部明代史學重要著作的成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嘉靖五年(1526 年)三月,唐皋卒於官,年僅五十八歲。「臨終猶進《君子小人章》」,「用不盡其才,朝野惜之」。明世宗「以其講讀效勞,特與祭一壇」,歸葬歙縣。「前七子」之一的王九思作有挽詩。消息傳到朝鮮後,曾和唐皋唱和的李朝文學家李荇、鄭士龍等人也都作詩寄託緬懷之情。 ## 大禮議 唐皋敢言時事,屢屢上疏。嘉靖元年(1522 年)九月,上疏議疏浚運河事,下工部議,從之。嘉靖二年(1523 年)四月,刑部尚書林俊因「大禮議」事乞致仕,他上《崇一德以享天心疏》,認為應當「君臣上下同心一德」,而世宗「在內所寵信者,多藩邸久侍之人也,非先朝寡過之人也。」對世宗忌諱的小宗身份毫不迴避。十二月,又上《舉矌典以備大禮疏》(一作《請行慶成宴疏》),借慶成宴之事勸諫世宗要注意君臣和睦,與前疏之大旨相同。可見早在世宗剛剛即位之時,他就已經看出了世宗在用人治政上所存在的問題。 嘉靖三年(1524 年)三月,議「大禮」之事又起,唐皋對「護禮派」和「議禮派」的過度對立將導致的兩敗俱傷和皇權獨攬深表擔憂,於是通過好友楊慎力勸其座師、護禮派首領楊廷和應當適當讓步,楊廷和勸唐皋據此上疏,而終未採納他的建議。結果,唐皋上疏謂「宜考所後以別正統,隆所生以備尊稱」,觸怒世宗,被罰俸三月。不久,楊廷和罷官。「護禮派」失勢後,由小宗入繼大統的世宗樹立了自身的正統地位,開始獨攬乾綱。 同年七月,著名的「左順門事件」爆發,時唐皋不在京師。事件結果,參與跪請的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五品以下官員當廷杖責。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友人楊慎亦因此被流放雲南,永世不得錄用。從此,世宗威懾群臣,且日漸腐化、大肆興建、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又好長生不老之術,明朝政治風氣愈發頹廢。嘉靖十七年(1538 年),已是唯所欲為的世宗竟將小宗興獻帝遷入太廟。當初因議大禮受寵的「議禮派」首領張璁對此也束手無策,「太廟一節,張亦不敢諫,乃嘆曰:『使楊公當日用唐侍講之言,留餘勇爭此,則吾輩當助之。乃今悔無及矣!』」此時唐皋已去世十餘年,其深遠的政治眼光由此可見一斑。 ## 家族 唐皋夫人閻氏(1470 年 -?),勅封安人,工詩詞,有集傳世,可惜亦已散佚。清王端淑《名媛詩緯初編》卷五錄其《憶外》詩一首,並稱「夫人詩以其直似三唐,故人亟稱之」。原詩如下: > 重重簾幕對燈紅,何處人敲五夜鐘?豆蔻香寒懸夜雨,杜鵑花老怨春風。 > > 無針可引相思意,有筆難描別後容。 > > 萬里天南與地北,見君多在夢魂中。 閻氏傳子二:長子伯綺(1492 年 - 1542 年),字崇崗(一作崇綱),號鳳山,郡庠生,業《春秋》經。伯綺奉例養母,不肯以利祿之榮而易天倫之愛,故又號「坦然子」。娶孫氏(一作方氏),生四子:汝龍、汝馴、汝馭、汝駿。次子伯紓(1495 年 -?),過繼予草市孫氏。 長孫汝龍(1513 年 -?),又名一羽,字起潛,號雲湫,郡庠生。娶程氏(1515 年 -?)。汝龍與王寅結天都詩社,有詩名。詩見《列朝詩集》、《徽郡詩》等選集。 ## 著作 據後世目錄所載,唐皋有《心庵文集》、《史鑒會編》、《韻府增定》諸書。其中,《心庵文集》又作《新庵文集》、《心庵集》。從字面上來看,《心庵文集》是他的詩文集,《史鑒會編》當是他任經筵講官時所編,而《韻府增定》則是他在音韻學方面的著作。這三本書,今日均未見傳本,皆已亡佚。 唐皋十七世裔孫唐宸對唐皋的詩文進行了輯佚。 ## 參考文獻
null
12,471
2023-05-05T03:04:09Z
74,617,419
唐守之
5,927,131
<p><b>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b>(上交所:600255,簡稱:*ST鑫科,英文:Kingswood Enterprise Co.,Ltd),是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一家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銅材料及貴金屬材料的生產和銷售。 </p><p>該公司於1998年9月由蕪湖恆鑫銅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合肥工大複合材料高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安徽省冶金科學研究所、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市鳩江工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四家單位發起成立,2000年11月2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17年8月,公司名稱由「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b>安徽夢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b>」,證券簡稱由「鑫科材料」變更為「夢舟股份」。 </p><p>2014年,集團所持有的「XINKE及圖」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p><p>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75億元,同期增長4.54%;實現淨利潤1.50億元,同比下降21.56%。 </p><p>2020年,夢舟股份開始籌備退出影視製作行業。當年10月,該公司復名「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並於次月將旗下的西安夢舟公司轉讓予北京聖賢公司,以此全面回歸銅加工業務。</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0255,簡稱:\*ST 鑫科,英文:Kingswood Enterprise Co.,Ltd),是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一家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銅材料及貴金屬材料的生產和銷售。 該公司於 1998 年 9 月由蕪湖恆鑫銅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合肥工大複合材料高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安徽省冶金科學研究所、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市鳩江工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四家單位發起成立,2000 年 11 月 22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17 年 8 月,公司名稱由「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安徽夢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鑫科材料」變更為「夢舟股份」。 2014 年,集團所持有的「XINKE 及圖」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17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53.75 億元,同期增長 4.54%;實現淨利潤 1.50 億元,同比下降 21.56%。 2020 年,夢舟股份開始籌備退出影視製作行業。當年 10 月,該公司復名「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並於次月將旗下的西安夢舟公司轉讓予北京聖賢公司,以此全面回歸銅加工業務。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4,186
2023-04-16T12:30:45Z
66,300,758
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4,272
<p><br></p> <h2><span id=".E5.A4.A7.E4.BA.8B.E8.AE.B0"></span><span id="大事记">大事記</span></h2> <ul><li class="mw-empty-elt"></ul><h2><span id=".E5.87.BA.E7.94.9F"></span><span id="出生">出生</span></h2> <ul><li class="mw-empty-elt"></ul><h2><span id=".E9.80.9D.E4.B8.96"></span><span id="逝世">逝世</span></h2> <ul><li>鍾紹京,唐玄宗唐隆政變功臣。</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59 Cached time: 2023050600215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08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09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96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68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00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0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2623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6.929 1 -total 65.96% 44.148 1 Template:YearTOC 33.33% 22.306 1 Template:Wikisource_year_mention 30.81% 20.618 1 Template:Sister 26.90% 18.003 1 Template:Not_year 26.57% 17.783 1 Template:Side_box 25.74% 17.228 34 Template:CalcBcDate 3.33% 2.226 2 Template:YearInSexagenaryCycle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14272-0!canonical!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6002156 and revision id 75729958.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 大事記 * ## 出生 * ## 逝世 * 鍾紹京,唐玄宗唐隆政變功臣。
null
395
2023-01-29T04:25:15Z
75,729,958
746年
1,124,419
<p><b>豪達起司</b>(荷蘭語:<span lang="nl">Goudse kaas</span>,<small></small><span title="國際音標">[ˈɣʌu̯t.sə ˈkaːs]</span>),又譯<b>高達起司</b>,是一種淡黃色起司,脂肪含量在48%以上。該種起司最初來自荷蘭城市豪達,現在指以同種方式生產的數種起司。 </p> <h2><span id=".E5.90.8D.E7.A7.B0"></span><span id="名称">名稱</span></h2> <p>豪達起司原產自荷蘭南荷蘭省豪達市東南的<span data-orig-title="哈斯特雷赫特" data-lang-code="nl" data-lang-name="荷兰语" data-foreign-title="Haastrecht"><span>哈斯特雷赫特</span></span>和<span data-orig-title="斯托尔韦克" data-lang-code="nl" data-lang-name="荷兰语" data-foreign-title="Stolwijk"><span>斯托爾韋克</span></span>兩地,因豪達的起司交易市場而得名。由於沒有採取產地名保護,現在還有其他地方生產名為「Gouda」的起司。荷蘭每年出口40多萬噸的起司,其中大約60%來源於豪達。</p> <h2><span id=".E5.88.B6.E4.BD.9C"></span><span id="制作">製作</span></h2> <p>每製作1公斤豪達起司需要10升鮮牛奶。牛奶經殺菌後添加乳酸菌作發酵劑。攪拌後,添加一種凝乳酶。約半小時後,牛奶就分成凝乳和乳清兩部分。去除乳清,把凝乳倒入模具中成型,然後在鹽水溶液里浸泡一段時間,以改善口味並增加其穩定性。之後,起司被存放在有固定溫度和濕度的房間裡等待「成熟」。</p><p>根據成熟期的不同,豪達起司分為鮮豪達(4~8周)、中豪達(2~6個月)和硬豪達(6~8個月)。成熟期超過一年的豪達被稱為超硬豪達。 </p> <h2><span id=".E7.89.B9.E7.82.B9"></span><span id="特点">特點</span></h2> <p>豪達起司的外觀為扁平輪狀,成熟期短的起司外殼較薄呈黃色,起司肉為淡黃色,外殼會隨成熟期變厚。鮮豪達比較軟,有奶油的香,口味較溫和。硬豪達則氣味濃烈。</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林堡起司</li> <li>萊頓起司</li> <li>埃德姆起司</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ul><li>Judy Ridgway (1999). The Cheese Companion. London: Quintet Publishing Ltd.</li> <li>視頻 Teuer oder billig: Gouda<span title="德語">(德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3 Cached time: 2023050518200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4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8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5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198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2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753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1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129168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41.670 1 -total 18.85% 83.236 1 Template:Lang-nl 16.15% 71.310 1 Template:Reflist 12.55% 55.450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10.65% 47.052 1 Template:荷兰奶酪 10.05% 44.407 1 Template:NoteTA 9.86% 43.566 1 Template:Expand 9.20% 40.627 1 Template:Cite_journal 8.69% 38.379 1 Template:Ambox 8.15% 36.007 1 Template:Gallery -->
**豪達起司**(荷蘭語:Goudse kaas,[ˈɣʌu̯t.sə ˈkaːs]),又譯**高達起司**,是一種淡黃色起司,脂肪含量在 48% 以上。該種起司最初來自荷蘭城市豪達,現在指以同種方式生產的數種起司。 ## 名稱 豪達起司原產自荷蘭南荷蘭省豪達市東南的哈斯特雷赫特和斯托爾韋克兩地,因豪達的起司交易市場而得名。由於沒有採取產地名保護,現在還有其他地方生產名為「Gouda」的起司。荷蘭每年出口 40 多萬噸的起司,其中大約 60% 來源於豪達。 ## 製作 每製作 1 公斤豪達起司需要 10 升鮮牛奶。牛奶經殺菌後添加乳酸菌作發酵劑。攪拌後,添加一種凝乳酶。約半小時後,牛奶就分成凝乳和乳清兩部分。去除乳清,把凝乳倒入模具中成型,然後在鹽水溶液里浸泡一段時間,以改善口味並增加其穩定性。之後,起司被存放在有固定溫度和濕度的房間裡等待「成熟」。 根據成熟期的不同,豪達起司分為鮮豪達(4~8 周)、中豪達(2~6 個月)和硬豪達(6~8 個月)。成熟期超過一年的豪達被稱為超硬豪達。 ## 特點 豪達起司的外觀為扁平輪狀,成熟期短的起司外殼較薄呈黃色,起司肉為淡黃色,外殼會隨成熟期變厚。鮮豪達比較軟,有奶油的香,口味較溫和。硬豪達則氣味濃烈。 ## 參見 * 林堡起司 * 萊頓起司 * 埃德姆起司 ##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 Judy Ridgway (1999). The Cheese Companion. London: Quintet Publishing Ltd. * 視頻 Teuer oder billig: Gouda(德文)
null
6,173
2023-04-30T03:28:52Z
76,474,114
豪達奶酪
3,817,913
<p><b>福克F.XII</b>(荷蘭語:<span lang="nl"><b>Fokker F.XII</b></span>)是一款由荷蘭福克飛行器公司所研發和生產的三引擎高單翼機。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福克公司應荷蘭皇家航空要求設計一款三引擎,載客能力在F.VIIb-3m和F.IX之間,用來營運荷蘭-印度航線。首飛在1930年12月5日進行,荷蘭皇家航空在1931年3月5日首次試飛到巴達維亞。 </p> <h2><span id=".E6.80.A7.E8.83.BD"></span><span id="性能">性能</span></h2> <p><span><b>基本信息</b></span> </p> <ul><li><b>機組:</b>4人</li> <li><b>容量:</b>18人</li></ul><p><span><b>性能</b></span>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福克 F.XII**(荷蘭語:**Fokker F.XII**)是一款由荷蘭福克飛行器公司所研發和生產的三引擎高單翼機。 ## 歷史 福克公司應荷蘭皇家航空要求設計一款三引擎,載客能力在 F.VIIb-3m 和 F.IX 之間,用來營運荷蘭-印度航線。首飛在 1930 年 12 月 5 日進行,荷蘭皇家航空在 1931 年 3 月 5 日首次試飛到巴達維亞。 ## 性能 **基本信息** * **機組:**4 人 * **容量:**18 人 **性能** ## 參考資料
null
1,755
2023-04-16T12:28:23Z
70,038,683
福克F.XII
3,802,652
<p><b>阿姆斯特朗市</b>(英語:<span lang="en">City of Armstrong</span>),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的一個城市。該市總面積5.24平方公里,總人口4,815(2011年)。該市的主要經濟以種植業、牧業、伐木業為主。 </p><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阿姆斯特朗市**(英語:City of Armstrong),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的一個城市。該市總面積 5.24 平方公里,總人口 4,815(2011 年)。該市的主要經濟以種植業、牧業、伐木業為主。 ## 參考文獻
null
3,139
2023-04-16T12:29:09Z
75,391,292
阿姆斯特朗_(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3,313,685
<p><b>小垂枝石松</b>(學名:<span lang="la"><i><b>Lycopodium salvinioides</b></i></span>)為石松科石松屬下的一個種。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6.89.A9.E5.B1.95.E9.98.85.E8.AF.BB"></span><span id="扩展阅读">擴展閱讀</span></h2>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6097801"> <p><br></p>
**小垂枝石松**(學名:_**Lycopodium salvinioides**_)為石松科石松屬下的一個種。 ## 參考文獻 ## 擴展閱讀
null
686
2023-05-02T13:26:38Z
71,917,281
小垂枝石松
3,301,490
<p><b>高山袋蛛</b>(學名:<span lang="la"><i><b>Clubiona bonicula</b></i></span>)為袋蛛科袋蛛屬下的一個種。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57 Cached time: 2023050600365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4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8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84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239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82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4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0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28389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39.796 1 -total 75.07% 405.233 1 Template:Speciesbox 74.30% 401.043 1 Template:Taxobox/core 11.14% 60.133 25 Template:Delink 9.65% 52.070 2 Template:Wikidata 8.94% 48.266 1 Template:Taxonbar 8.34% 45.027 1 Template:TaiBNET 7.94% 42.835 1 Template:Cite_web 4.72% 25.460 1 Template:Lang 4.30% 23.229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3301490-0!canonical!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6003656 and revision id 71911885.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高山袋蛛**(學名:_**Clubiona bonicula**_)為袋蛛科袋蛛屬下的一個種。 ## 參考文獻
null
464
2023-05-02T18:00:07Z
71,911,885
Clubiona_bonicula
980,370
<p><b>小駁骨</b>(學名:<span lang="la"><i>Justicia gendarussa</i></span>),又名<b>秦艽</b>、<b>裹籬樵</b>、<b>細葉駁骨蘭</b>、<b>臭黃藤</b>、<b>駁骨丹</b>,是爵床科洋爵床屬的植物。分布於台灣、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斯里蘭卡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海南、香港、福建、廣西、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00米至55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村旁和路邊的灌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p> <h2><span id=".E5.88.AB.E5.90.8D"></span><span id="别名">別名</span></h2> <p>接骨草(海南植物志) 尖尾風(台灣植物志) </p> <h2><span id=".E9.A7.81.E9.AA.A8.E4.B8.B9.E4.B9.8B.E4.B8.AD.E9.86.AB.E8.97.A5.E7.94.A8.E9.80.94"></span><span id="駁骨丹之中醫藥用途">駁骨丹之中醫藥用途</span></h2> <p>全株可入藥,味辛、微酸,性平,能活血散瘀、袪風除濕。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88 Cached time: 2023041613134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43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1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51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211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33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0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84610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57.396 1 -total 53.51% 298.259 1 Template:Speciesbox 53.01% 295.481 1 Template:Taxobox/core 25.85% 144.074 1 Template:Taxonbar 8.17% 45.564 1 Template:Commonscat 7.53% 41.986 23 Template:Delink 6.55% 36.532 2 Template:Wikidata 6.38% 35.548 1 Template:Cite_web 4.65% 25.912 1 Template:If_then_show 3.87% 21.571 1 Template:Lang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980370-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16131349 and revision id 66583994.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小駁骨**(學名:_Justicia gendarussa_),又名**秦艽**、**裹籬樵**、**細葉駁骨蘭**、**臭黃藤**、**駁骨丹**,是爵床科洋爵床屬的植物。分布於台灣、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斯里蘭卡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海南、香港、福建、廣西、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 200 米至 550 米的地區,多生長在村旁和路邊的灌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 別名 接骨草(海南植物志) 尖尾風(台灣植物志) ## 駁骨丹之中醫藥用途 全株可入藥,味辛、微酸,性平,能活血散瘀、袪風除濕。 ## 參考文獻
null
1,637
2023-04-16T12:24:10Z
66,583,994
小驳骨
6,007,251
<p><b>玉蘭大道站</b>,為中國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座地鐵車站,位於習友路與玉蘭大道交叉口,為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站點。</p> <h2><span id=".E8.BD.A6.E7.AB.99.E7.BB.93.E6.9E.84"></span><span id="车站结构">車站結構</span></h2> <p>玉蘭大道站位於習友路與玉蘭大道交叉口,沿習友路東西向布置,車站為地下兩層單柱雙跨島式站台,站台寬度11m。本站共設4個出入口,2組風亭,1座冷卻塔。</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玉蘭大道站**,為中國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座地鐵車站,位於習友路與玉蘭大道交叉口,為合肥軌道交通 4 號線站點。 ## 車站結構 玉蘭大道站位於習友路與玉蘭大道交叉口,沿習友路東西向布置,車站為地下兩層單柱雙跨島式站台,站台寬度 11m。本站共設 4 個出入口,2 組風亭,1 座冷卻塔。 ## 參考文獻
{ "globe": "earth", "lat": 31.82273, "lon": 117.17043 }
2,295
2023-04-22T15:21:40Z
69,657,449
玉兰大道站
1,800,758
<p><b>酒井高德</b>(1991年3月14日<span title="Template:BLP editintro">—</span>),日本職業足球運動員,司職左後衛,現時效力日職球隊神戶勝利船,前日本國家足球隊成員。 </p> <h2><span id=".E6.97.A9.E6.9C.9F.E7.BB.8F.E5.8E.86"></span><span id="早期经历">早期經歷</span></h2> <p>酒井高德出生在美國紐約市,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德國人。2歲時回到日本,居住在新潟縣三條市。10歲時和他的弟弟酒井宣福一起開始接受正規的足球訓練,2006年入讀開志學園高等學校,正式進入日職球會新潟天鵝的青訓體系。 </p> <h2><span id=".E4.BF.B1.E6.A8.82.E9.83.A8.E7.94.9F.E6.B6.AF"></span><span id="俱樂部生涯">俱樂部生涯</span></h2> <h3><span id=".E6.96.B0.E6.BD.9F.E5.A4.A9.E9.B5.9D"></span><span id="新潟天鵝">新潟天鵝</span></h3> <p>2008年,在酒井高德就讀高三的時候就作為特別指定球員註冊參加日職聯賽。11月15日,年僅17歲的酒井高德在新潟天鵝對陣FC東京的天皇杯比賽中首次亮相。 </p><p>2009年,酒井高德和新潟天鵝正式簽約。3月7日,酒井高德在日職聯賽第一輪新潟天鵝和FC東京的比賽中出場,首次在聯賽中亮相。 </p><p>2011年10月1日,酒井高德在新潟天鵝和橫濱水手的比賽中踢進職業生涯的首個進球。 </p> <h3><span id=".E6.96.AF.E5.9C.96.E5.8A.A0.E7.89.B9"></span><span id="斯圖加特">斯圖加特</span></h3> <p>2011年底,德甲老牌球隊斯圖加特宣布租借酒井高德一個半賽季。在斯圖加特的一年半租期內,酒井高德憑藉自身努力與實力,在球隊站穩腳跟並贏得主力位置。酒井高德憑藉著穩健的表現成功迎來斯圖加特的一紙合約,於2013年1月正式轉會斯圖加特。效力斯圖加特四個賽季,共代表球隊各項賽事出場106次,貢獻2粒進球及11次助攻。作為後場多面手,酒井高德可以勝任左後衛、中後衛甚至後腰。 </p> <h3><span id=".E6.BC.A2.E5.A0.A1"></span><span id="漢堡">漢堡</span></h3> <p>2015-2016賽季,酒井高德離開了斯圖加特,以70萬歐元的轉會費加盟漢堡 。效力漢堡四個賽季,共代表球隊出場124次,貢獻1粒進球及5次助攻。 </p><p>在2016-2017賽季,酒井高德被時任主帥馬庫斯·吉斯多爾任命為球隊隊長,成為首位擔任德甲球隊隊長的日本球員。雖然隊友們對此頗有微詞,但酒井高德用自己敬業的表現和感染力慢慢打動了隊友,在酒井高德的帶領下,球隊完成保級大業。 </p><p>雖然在2017-2018賽季結束後,漢堡隊降級,作為隊長的酒井高德仍留隊參加2018-2019賽季的德乙聯賽。 </p> <h3><span id=".E7.A5.9E.E6.88.B6.E5.8B.9D.E5.88.A9.E8.88.B9"></span><span id="神戶勝利船">神戶勝利船</span></h3> <p>2019年夏天,酒井高德回歸日職聯賽,加盟神戶勝利船 。本賽季,酒井高德隨隊闖入亞冠東亞區決賽,有機會贏得個人職業生涯第一個亞冠冠軍。 </p> <h2><span id=".E5.9B.BD.E5.AE.B6.E9.98.9F.E7.94.9F.E6.B6.AF"></span><span id="国家队生涯">國家隊生涯</span></h2> <p>酒井高德曾入選日本各個級別的國家青年隊,他曾經代表日本U20足球代表隊參加在中國舉行的2010年亞足聯U19青年錦標賽。他又入選了日本國家足球隊參加2011年亞洲杯足球賽的最終23人名單,但由於傷病被森脇良太所取代。 </p><p>2012年9月6日,在日本客場1-0戰勝阿聯的國際友誼賽中,酒井高德完成自己的國家隊首秀。 </p><p>由於後衛伊野波雅彥的受傷退出日本國家隊本次歐洲集訓比賽,昨日日本足協緊急召集了效力於德甲斯圖加特的後衛酒井高徳,來代替伊野波的名額。 </p><p>2013年3月22日,在日本客場2-1戰勝加拿大的國際友誼賽中,酒井高德打入了自己的首個國家隊進球。 </p><p>由於國家隊湧現眾多出色的年輕球員,所以他在2018年世界盃之後決定從國家隊退役。 </p> <h2><span id=".E6.A6.AE.E8.AD.BD"></span><span id="榮譽">榮譽</span></h2> <p><b>斯圖加特</b> </p> <ul><li>德國足協盃 亞軍:2012–13</li></ul><p><b>神戶勝利船</b> </p> <ul><li>天皇杯:2019</li> <li>日本超級盃:2020</li></ul><h2><span id=".E4.BA.BA.E7.89.A9"></span><span id="人物">人物</span></h2> <p>2020年3月30日,神戶勝利船官方發布公告,前日本國腳酒井高德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神戶勝利船官方表示,3月25日晚間,酒井高德測得體溫38攝氏度,26日為37.6攝氏度,頭疼、鼻塞,被送往兵庫縣的醫院。27日早晨體溫37.3攝氏度,夜間升至38度,並伴有頭痛、咽喉痛。28日體溫降至35.8度,頭痛減輕。30日,確診為新冠陽性。</p>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後援會ブロ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酒井高徳/Gotoku Sakai的Twitter帳戶</li> <li>GotokuSakai_official的Instagram帳戶</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6 Cached time: 2023050519220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0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6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40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1857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192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70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7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65007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44.459 1 -total 29.48% 160.481 1 Template:Football_player_infobox 21.31% 116.002 1 Template:Infobox3cols 19.75% 107.518 6 Template:Navbox 15.96% 86.872 1 Template:神戶勝利船球員名單 15.57% 84.768 1 Template:Football_squad 12.51% 68.085 1 Template:Reflist 12.46% 67.813 35 Template:Football_squad2_player 11.61% 63.207 25 Template:Le 10.58% 57.609 1 Template:Japanese -->
**酒井高德**(1991 年 3 月 14 日 —),日本職業足球運動員,司職左後衛,現時效力日職球隊神戶勝利船,前日本國家足球隊成員。 ## 早期經歷 酒井高德出生在美國紐約市,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德國人。2 歲時回到日本,居住在新潟縣三條市。10 歲時和他的弟弟酒井宣福一起開始接受正規的足球訓練,2006 年入讀開志學園高等學校,正式進入日職球會新潟天鵝的青訓體系。 ## 俱樂部生涯 ### 新潟天鵝 2008 年,在酒井高德就讀高三的時候就作為特別指定球員註冊參加日職聯賽。11 月 15 日,年僅 17 歲的酒井高德在新潟天鵝對陣 FC 東京的天皇杯比賽中首次亮相。 2009 年,酒井高德和新潟天鵝正式簽約。3 月 7 日,酒井高德在日職聯賽第一輪新潟天鵝和 FC 東京的比賽中出場,首次在聯賽中亮相。 2011 年 10 月 1 日,酒井高德在新潟天鵝和橫濱水手的比賽中踢進職業生涯的首個進球。 ### 斯圖加特 2011 年底,德甲老牌球隊斯圖加特宣布租借酒井高德一個半賽季。在斯圖加特的一年半租期內,酒井高德憑藉自身努力與實力,在球隊站穩腳跟並贏得主力位置。酒井高德憑藉著穩健的表現成功迎來斯圖加特的一紙合約,於 2013 年 1 月正式轉會斯圖加特。效力斯圖加特四個賽季,共代表球隊各項賽事出場 106 次,貢獻 2 粒進球及 11 次助攻。作為後場多面手,酒井高德可以勝任左後衛、中後衛甚至後腰。 ### 漢堡 2015-2016 賽季,酒井高德離開了斯圖加特,以 70 萬歐元的轉會費加盟漢堡 。效力漢堡四個賽季,共代表球隊出場 124 次,貢獻 1 粒進球及 5 次助攻。 在 2016-2017 賽季,酒井高德被時任主帥馬庫斯・吉斯多爾任命為球隊隊長,成為首位擔任德甲球隊隊長的日本球員。雖然隊友們對此頗有微詞,但酒井高德用自己敬業的表現和感染力慢慢打動了隊友,在酒井高德的帶領下,球隊完成保級大業。 雖然在 2017-2018 賽季結束後,漢堡隊降級,作為隊長的酒井高德仍留隊參加 2018-2019 賽季的德乙聯賽。 ### 神戶勝利船 2019 年夏天,酒井高德回歸日職聯賽,加盟神戶勝利船 。本賽季,酒井高德隨隊闖入亞冠東亞區決賽,有機會贏得個人職業生涯第一個亞冠冠軍。 ## 國家隊生涯 酒井高德曾入選日本各個級別的國家青年隊,他曾經代表日本 U20 足球代表隊參加在中國舉行的 2010 年亞足聯 U19 青年錦標賽。他又入選了日本國家足球隊參加 2011 年亞洲杯足球賽的最終 23 人名單,但由於傷病被森脇良太所取代。 2012 年 9 月 6 日,在日本客場 1-0 戰勝阿聯的國際友誼賽中,酒井高德完成自己的國家隊首秀。 由於後衛伊野波雅彥的受傷退出日本國家隊本次歐洲集訓比賽,昨日日本足協緊急召集了效力於德甲斯圖加特的後衛酒井高徳,來代替伊野波的名額。 2013 年 3 月 22 日,在日本客場 2-1 戰勝加拿大的國際友誼賽中,酒井高德打入了自己的首個國家隊進球。 由於國家隊湧現眾多出色的年輕球員,所以他在 2018 年世界盃之後決定從國家隊退役。 ## 榮譽 **斯圖加特** * 德國足協盃 亞軍:2012–13 **神戶勝利船** * 天皇杯:2019 * 日本超級盃:2020 ## 人物 2020 年 3 月 30 日,神戶勝利船官方發布公告,前日本國腳酒井高德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神戶勝利船官方表示,3 月 25 日晚間,酒井高德測得體溫 38 攝氏度,26 日為 37.6 攝氏度,頭疼、鼻塞,被送往兵庫縣的醫院。27 日早晨體溫 37.3 攝氏度,夜間升至 38 度,並伴有頭痛、咽喉痛。28 日體溫降至 35.8 度,頭痛減輕。30 日,確診為新冠陽性。 ## 外部連結 * 後援會ブロ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酒井高徳 / Gotoku Sakai 的 Twitter 帳戶 * GotokuSakai\_official 的 Instagram 帳戶 ## 參考資料
null
10,842
2023-04-28T22:11:02Z
76,720,480
酒井高徳
5,604,224
<p><b>花園塚</b>、又稱為<b>花園墓地</b>或<b>花園塚花園,</b>是位於耶路撒冷老城旁邊的一個石掘墓。花園塚被發現於1867年,被一些新教徒認為是耶穌埋葬和復活之地,儘管以色列考古學家[[Gabriel Barkay]]認為這一墓穴是公元前8-7世紀的,不太可能是耶穌的墓穴。在古代,重新使用舊墓穴是常見的。花園塚靠近一個小石崖,自19世紀中期這一懸崖就被一些學者認為是耶穌受難的各各他山。傳統認為耶穌埋葬和復活的地方是今天老城內的聖墓教堂。 </p><p>自1894年以來,花園塚花園由位於英國非宗派的花園塚協會(耶路撒冷)來維護,方便基督徒們敬拜和禱告。花園塚墓地成為基督徒朝聖者——特別是福音派和其他新教徒——非常喜愛的景點。</p> <h2><span id=".E5.8F.91.E7.8E.B0"></span><span id="发现">發現</span></h2> <h3><span id=".E6.8F.90.E5.87.BA.E6.9B.BF.E4.BB.A3.E5.9C.B0.E7.82.B9.E7.9A.84.E5.8A.A8.E6.9C.BA"></span><span id="提出替代地点的动机">提出替代地點的動機</span></h3> <h3><span id=".E9.AA.B7.E9.AB.85.E5.B1.B1.E8.AE.A4.E5.AE.9A"></span><span id="骷髅山认定">骷髏山認定</span></h3> <h3><span id=".E8.8A.B1.E5.9B.AD.E5.A1.9A.E7.9A.84.E5.8F.91.E7.8E.B0"></span><span id="花园塚的发现">花園塚的發現</span></h3> <center class="">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墓室內部<br><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ul></center> <h2><span id=".E8.80.83.E5.8F.A4.E8.B0.83.E6.9F.A5.E5.92.8C.E6.89.B9.E5.88.A4.E6.80.A7.E5.88.86.E6.9E.90"></span><span id="考古调查和批判性分析">考古調查和批判性分析</span></h2> <h2><span id=".E6.8E.A5.E5.8F.97"></span><span id="接受">接受</span></h2> <p>關於花園塚的考古問題時常引發關注,幾個學者已經否定這裡是耶穌的墓地。但是,撇開考古爭議,花園塚已成為新教徒朝聖者的熱門朝聖地。聖公會聖喬治座堂就位於花園塚幾百米外。儘管接受位於聖墓教堂的耶穌墓傳統地點的真實性並不是任何教派的信條,天主教和東正教朝聖者堅守傳統上的說法,忽視花園塚是耶穌墓所在的可能性。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西底家洞</li> <li>聖墓教堂</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官方網站</span></span></li> <li>HD video tour of the Garden with a Garden Tomb gui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花園塚視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花園塚**、又稱為**花園墓地**或**花園塚花園,**是位於耶路撒冷老城旁邊的一個石掘墓。花園塚被發現於 1867 年,被一些新教徒認為是耶穌埋葬和復活之地,儘管以色列考古學家 [[Gabriel Barkay]] 認為這一墓穴是公元前 8-7 世紀的,不太可能是耶穌的墓穴。在古代,重新使用舊墓穴是常見的。花園塚靠近一個小石崖,自 19 世紀中期這一懸崖就被一些學者認為是耶穌受難的各各他山。傳統認為耶穌埋葬和復活的地方是今天老城內的聖墓教堂。 自 1894 年以來,花園塚花園由位於英國非宗派的花園塚協會(耶路撒冷)來維護,方便基督徒們敬拜和禱告。花園塚墓地成為基督徒朝聖者 —— 特別是福音派和其他新教徒 —— 非常喜愛的景點。 ## 發現 ### 提出替代地點的動機 ### 骷髏山認定 ### 花園塚的發現 * * * * 墓室內部 ## 考古調查和批判性分析 ## 接受 關於花園塚的考古問題時常引發關注,幾個學者已經否定這裡是耶穌的墓地。但是,撇開考古爭議,花園塚已成為新教徒朝聖者的熱門朝聖地。聖公會聖喬治座堂就位於花園塚幾百米外。儘管接受位於聖墓教堂的耶穌墓傳統地點的真實性並不是任何教派的信條,天主教和東正教朝聖者堅守傳統上的說法,忽視花園塚是耶穌墓所在的可能性。 ## 參見 * 西底家洞 * 聖墓教堂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HD video tour of the Garden with a Garden Tomb gui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花園塚視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5,226
2023-04-16T12:30:11Z
75,733,446
花园塚
934,937
<p><b>唐山鋼鐵集團公司</b>,簡稱<b>唐鋼</b>,創建在1943年的河北唐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國有企業之一,生產及銷售熱軋和冷軋板卷、鍍鋅板卷、彩塗板卷、優質棒、線材、中型鋼材等。</p><p>旗下的子公司及上市公司<b>唐鋼股份有限公司</b>(河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深交所:000709,已除牌),簡稱<b>唐鋼股份</b>,在1994年成立,並在1997年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p><p>2006年,唐鋼與合併承鋼與宣鋼,重組新的唐鋼集團。2008年,唐鋼與邯鋼合併,成立「河北鋼鐵集團」。</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9.80.A3.E7.B5.90"></span><span id="連結">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官方網站</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8 Cached time: 2023050504323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1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4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88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833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12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58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8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33681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9.136 1 -total 64.82% 155.013 1 Template:Infobox_Company 56.30% 134.622 1 Template:Infobox 23.54% 56.299 1 Template:Reflist 21.14% 50.563 4 Template:Cite_web 20.95% 50.097 18 Template:Wdib 7.76% 18.546 1 Template:Br_separated_entries 7.17% 17.148 1 Template:唐山 6.44% 15.389 1 Template:Navbox 4.72% 11.292 2 Template:Main_other -->
**唐山鋼鐵集團公司**,簡稱**唐鋼**,創建在 1943 年的河北唐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國有企業之一,生產及銷售熱軋和冷軋板卷、鍍鋅板卷、彩塗板卷、優質棒、線材、中型鋼材等。 旗下的子公司及上市公司**唐鋼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深交所:000709,已除牌),簡稱**唐鋼股份**,在 1994 年成立,並在 1997 年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6 年,唐鋼與合併承鋼與宣鋼,重組新的唐鋼集團。2008 年,唐鋼與邯鋼合併,成立「河北鋼鐵集團」。 ## 參考 ## 連結 * 官方網站
null
2,872
2023-04-16T12:24:07Z
67,408,341
唐钢股份
4,862,113
<p><b>國王號戰艦</b>(德語:<span lang="de">SMS König</span><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四艘國王級戰艦的首艦,得名於符騰堡國王威廉二世。該艦於1911年10月進行龍骨架設,1913年3月1日下水,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完工,至1914年8月9日編入公海艦隊服役。 </p><p>連同三艘姊妹艦——大選帝侯號、藩侯號和王儲號一起,國王號在戰爭期間參與了艦隊的大部分軍事行動。作為1916年5月31日日德蘭海戰中德艦隊形的前導艦,國王號曾與幾艘英國戰艦猛烈交火,並遭受了十次大口徑炮彈打擊。1917年10月,隨著德國於阿爾比恩行動大獲成功,國王號又在<span data-orig-title="穆胡岛海战"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attle of Moon Sound"><span>穆胡島海戰</span></span>中迫使俄國的前無畏艦光榮號自沉。 </p><p>在德國於1918年11月投降後,國王號與大多數公海艦隊的艦隻被英國皇家海軍扣押在斯卡帕灣。至1919年6月21日,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作為被扣押的艦隊指揮官,趁英國警衛艦出港訓練之際,下令全數鑿沉包括國王號在內的己方艦隊。但不同於大多數的自沉艦隻,國王號從未被打撈拆解,其殘骸仍然留存在斯卡帕灣底部。 </p> <h2><span id=".E8.AE.BE.E8.AE.A1"></span><span id="设计">設計</span></h2> <p>四艘國王級戰艦均是在英德海軍軍備競賽的背景下設計的;作為德國的第四代無畏艦,它們是為響應1909年英國訂購的俄里翁級而造。國王級代表了早期皇帝級戰艦的發展,主要的改進是一個更有效的主炮布局。這些艦隻也曾打算在中間傳動軸上使用一個柴油發動機以增加其巡航範圍,但事實證明柴油裝置的發展比預期更為複雜,因此保留了全蒸汽渦輪推進系統。</p><p>國王號的設計排水量為25796噸,而在全作戰負載時,最大排水量可達28600噸。其全長為175.4米,有29.5米的舷寬和最大9.19米的吃水深度。國王號由三套<span data-orig-title="帕森斯公司"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 A. Parsons and Company"><span>帕森斯</span></span>蒸汽渦輪機驅動,蒸汽由三台燃油和十二台燃煤舒爾茨-桑尼克羅夫特<span data-orig-title="水管锅炉"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Water-tube boiler"><span>水管鍋爐</span></span>提供。推進系統的額定功率為42,708匹軸馬力(31,847千瓦特),最高速度為21節(39公里每小時)。這套裝置還允許艦隻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8,000海里(15,000公里)。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1名軍官和1095名水兵。</p><p>國王號在五座雙聯裝炮塔中裝備有十門305公釐50倍徑速射炮<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作為主炮:其中艦艏和艦艉各有兩座以超射布局的炮塔,另一座則單獨布置在艦舯的兩個<span data-orig-title="烟囱 (船舶)"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Funnel (ship)"><span>煙囪</span></span>之間。國王號是首艘將全部主炮都安裝在中心線上的德國戰艦。與早期的皇帝級戰艦一樣,國王號的所有主炮皆可在舷側開火,但後者因全中心線布局而擁有更寬的射界。國王號的<span data-orig-title="副炮系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span>副炮系統</span></span>則包括十四門<span data-orig-title="150毫米45倍径速射炮"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15 cm SK L/45"><span>150公釐45倍徑速射炮</span></span>及六門<span data-orig-title="88毫米45倍径速射炮"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8.8 cm SK L/45 naval gun"><span>88公釐45倍徑速射炮</span></span>,全部安裝在獨立的<span data-orig-title="炮廓"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asemate"><span>炮廓</span></span>內。按照當時主力艦的慣例,它還裝備有五具500公釐浸沒式魚雷發射管——其中一具設在艦艏,兩邊舷側各兩具。</p><p>艦隻的裝甲帶由克虜伯的<span data-orig-title="渗碳装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Krupp cemented armour"><span>滲碳裝甲</span></span>製成,其艦舯部分的厚度為350公釐(用於保護輪機艙和彈藥艙),在艦艏和艦艉初則分別減少至180公釐和120公釐。在艦隻的中心部分,水平防護由一個100公釐厚的裝甲甲板組成,它在艏艉兩端的厚度降至40公釐。主炮塔的側部裝甲板有300公釐厚,頂部為110公釐厚,而廓裝炮的裝甲厚度則為150公釐。前司令塔的側部也有300公釐厚。</p> <h2><span id=".E6.9C.8D.E5.BD.B9.E5.8E.86.E5.8F.B2"></span><span id="服役历史">服役歷史</span></h2> <p>國王號是以「S」作為臨時代號<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在威廉港的<span data-orig-title="威廉港帝国船厂" data-lang-code="de" data-lang-name="德语" data-foreign-title="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span>帝國船廠</span></span>建造,造艦序號為33。艦隻自1911年10月開始架設龍骨,並於1913年3月1日由符騰堡國王的堂弟阿爾布雷希特公爵主持了下水儀式。1914年8月9日,舾裝工作完成,並於同一天被編入公海艦隊服役。它共花費了德意志帝國政府4500萬金馬克。<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作為相同船級的首艦,在國王號之後還有大選帝侯號、藩侯號和王儲號相繼入役。<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國王號在入役後直接進行了<span data-orig-title="海上试航"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a trial"><span>海上試航</span></span>,並於1914年11月23日完成。隨後,艦隻加入了公海艦隊<span data-orig-title="第三战列分舰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II Battle Squadron"><span>第三戰列分艦隊</span></span>的第五支隊,這也是其姊妹艦後續加入的部隊。12月9日,國王號在威廉港錨區擱淺。緊隨其後的姊妹艦大選帝侯號撞向其艦艉,並造成了一些輕微損傷。國王號隨後從底部鬆脫,並被送回威廉港;修復工作一直持續至1915年1月2日。</p> <h3><span id=".E5.8C.97.E6.B5.B7.E8.A1.8C.E5.8A.A8"></span><span id="北海行动">北海行動</span></h3> <p>國王號參加過數次艦隊出擊行動,主要是對海軍少將弗朗茲·馮·希佩爾率領的第一偵察集群提供支援。然而,由於它在威廉港外圍擱淺,該艦錯過了這些大巡洋艦偵察部隊在1914年12月15日至16日夜間的首次行動——當時它們的任務是炮擊英格蘭沿岸,以引誘英國大艦隊的部分艦隻前往等待中的德國主力艦隊處。1915年1月22日,國王號及第三戰列分艦隊的其餘艦隻從艦隊分離,前往波羅的海進行機動、射擊及魚雷訓練。它們於2月11日返回北海,但已來不及參加對第一偵察集群提供支援的<span data-orig-title="多格滩海战 (1915年)" data-lang-code="de" data-lang-name="德语" data-foreign-title="Battle of Dogger Bank (1915)"><span>多格灘海戰</span></span>。</p><p>國王號隨後再參加了幾次進入北海的行動。3月29日,該艦引領艦隊出發至泰爾斯海靈島。三周後,於4月17至18日,它負責為由輕巡洋艦組成的第二偵察集群在斯瓦特灣埋設水雷提供支援。另一次艦隊推進發生在4月22日,國王號再次成為前導艦。4月23日,第三戰列分艦隊為參加另一輪的演習訓練而重返波羅的海,並一直持續至5月10日。由第二偵察集群執行的另一次埋雷行動在5月17日展開,國王號也再度為其提供支援。</p><p>國王號還參加了艦隊從5月29日至31日推進至北海的出擊,但最終無功而返。它接下來被臨時委任在德國防禦帶擔任<span data-orig-title="警戒 (军事)"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icket (military)"><span>警戒</span></span>的職責,卻於7月6日再次擱淺,儘管受損極輕。艦隻於9月11日至12日為在特塞爾附近進行的埋雷行動提供支援。另一次艦隊出動隨後在10月23日至24日發生,返航後,國王號進入旱塢進行維修,並於11月4日重新加入艦隊。接下來,艦隻被發往波羅的海展開從12月5日至20日的多項訓練。在返航途中,它受暴風雪影響而在威廉皇帝運河擱淺,並輕微受損。國王號於1916年1月17日在波羅的海接受進一步訓練,然後於1月24日返回北海。而它此後也相繼參與了3月5日至6日和4月21日至22日的艦隊出動。</p><p>國王號可用於1916年4月24日的<span data-orig-title="炮击雅茅斯及洛斯托夫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ombardment of Yarmouth and Lowestoft"><span>突襲英格蘭海岸</span></span>行動,並再次為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提供支援。偵察集群於10:55離開<span data-orig-title="玉石湾" data-lang-code="de" data-lang-name="德语" data-foreign-title="Jadebusen"><span>玉石灣</span></span>,公海艦隊的其餘部分則隨後在13:40出發。大巡洋艦塞德利茨號在前往目標的途中撞上水雷,並不得不撤回。其它戰鬥巡洋艦在炮擊洛斯托夫特時大致平安無事,但在接近雅茅斯的時候遇到了<span data-orig-title="哈里奇部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arwich Force"><span>哈里奇部隊</span></span>的英方巡洋艦。經過短暫的交火後,哈里奇部隊撤退。但英國潛艦在該地區出沒的報告也促使第一偵察集群撤退。同時,賴因哈德·舍爾將軍也在收到大艦隊從斯卡帕灣基地出動的警告後,率領公海艦隊大部撤回至德國的安全水域。國王號則在隨後前往波羅的海參加另一輪演習,包括於梅克倫堡進行魚雷操練。</p> <h3><span id=".E6.97.A5.E5.BE.B7.E5.85.B0.E6.B5.B7.E6.88.98"></span><span id="日德兰海战">日德蘭海戰</span></h3> <p>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國王號參與了導致日德蘭海戰爆發的艦隊行動。公海艦隊再次試圖牽制並孤立大艦隊的一部分,並力爭在英國主力艦隊報復之前將其摧毀。國王號、大選帝侯號、藩侯號和王儲號組成了第三戰列分艦隊的第五支隊,它們是艦隊的先鋒。第三戰列分艦隊位處三個戰艦部隊之首,其正後方為第六支隊的皇帝級艦隻。皇帝級身後是<span data-orig-title="第二战列分舰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I Battle Squadron"><span>第二戰列分艦隊</span></span>的黑爾戈蘭級和拿索級;<span data-orig-title="殿后部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earguard"><span>殿後部隊</span></span>則由<span data-orig-title="第一战列分舰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 Battle Squadron"><span>第一戰列分艦隊</span></span>老舊的德國級前無畏艦組成。</p><p>在歐洲中部時間<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16:00前不久,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與戴維·貝蒂率領的英國<span data-orig-title="第一战列巡洋分舰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1st Battlecruiser Squadron"><span>第一戰列巡洋分艦隊</span></span>相遇,雙方就此開始火炮對決,其中英國的<span data-orig-title="不倦号战列巡洋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MS Indefatigable (1909)"><span>不倦號</span></span>在17:00過後、以及<span data-orig-title="玛丽皇后号战列巡洋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MS Queen Mary"><span>瑪麗皇后號</span></span>在不足一個半小時後均被摧毀。與此同時,德國的大巡洋艦為了將英國艦隻引向公海艦隊的主力而向南航行。至17時30分,國王號發現第一偵察集群和第一戰列巡洋分艦隊接近。德國大巡洋艦旋即向右轉舵航行,而英國艦隻則向左轉舵。17時45分,舍爾下令向左轉舵2點以使其艦隻靠近英國戰鬥巡洋艦,一分鐘後,即17時46分,他下達了開火的命令。<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 </p><p>國王號、大選帝侯號和藩侯號最先到達有效射程,它們在21000碼的範圍內分別迎擊戰鬥巡洋艦<span data-orig-title="狮子号战列巡洋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MS Lion (1910)"><span>獅號</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长公主号战列巡洋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MS Princess Royal (1911)"><span>長公主號</span></span>和虎號。國王號的第一次齊射未能命中其目標,於是轉向距離更近的英國艦隻——虎號開火。同時,國王號及其姊妹艦開始利用副炮射擊驅逐艦<span data-orig-title="涅斯托尔号驱逐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MS Nestor (1915)"><span>涅斯托爾號</span></span>和尼卡特號。兩艘驅逐艦逼近德軍的戰列線,在忍受了一陣炮火之後,調整到了一個良好的射擊位置。它們各向國王號和大選帝侯號發射了兩枚魚雷,但全部四枚均告射失。作為回擊,來自其中一艘戰艦的副炮擊中尼卡特號,摧毀了它的輪機艙。該艦連同<span data-orig-title="游牧人号驱逐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MS Nomad"><span>游牧人號驅逐艦</span></span>直接失效並橫臥在德艦隊形前進的路徑上。兩艘驅逐艦相繼沉沒,但德國魚雷艇停下來救起倖存者。在18:00左右,四艘國王級戰艦轉向正在迫近的英國第五戰列分艦隊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戰艦開火。其中國王號最初鎖定的目標是<span data-orig-title="巴勒姆号战列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MS Barham (04)"><span>巴勒姆號</span></span>,至後者遠離射程後,又將目標鎖定為<span data-orig-title="英勇号战列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MS Valiant (1914)"><span>英勇號</span></span>。然而,速度更快的英國戰艦均能夠迅速撤離有效射擊範圍。</p><p>傍晚19:00後不久,德國小巡洋艦威斯巴登號已被無敵號的炮彈擊殘;國王號的海軍少將保羅·貝恩克試圖調遣其艦隻去掩護受損的巡洋艦。與此同時,英國的第三及第四輕巡洋分艦隊開始對德艦隊形展開魚雷攻擊;在推進至魚雷射程範圍的同時,它們也利用主炮壓制威斯巴登號。國王號及其姊妹艦向英國巡洋艦猛烈開火,但即便是戰艦主炮的持續火力也未能擊退英國的巡洋艦群。在隨後的混戰中,英國的裝甲巡洋艦<span data-orig-title="防卫号装甲巡洋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MS Defence (1907)"><span>防衛號</span></span>被德國無畏艦的幾枚大口徑炮彈擊中。一組齊射穿透了該艦的彈藥庫,並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被摧毀。</p><p>19:20後不久,英國戰艦厭戰號再次進入國王號的射程範圍,後者遂實施開火。加入開火的還有腓特烈大帝號、東菲士蘭號、黑爾戈蘭號和圖林根號。然而,厭戰號卻迅速消失在國王號的視距內,因為它已轉至東北偏東方向。幾乎同一時間,英國的輕巡洋艦和驅逐艦試圖以魚雷攻擊對抗包括國王號在內的德艦隊形的前導艦。隨後不久,英艦主力隊形進入德國艦隊的射程範圍,它們於19:30開始同時向德國的戰鬥巡洋艦部隊和國王級艦隻開火。國王號在此期間內遭受了尤為猛烈的炮火攻擊。在五分鐘時間裡,<span data-orig-title="铁公爵号战列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MS Iron Duke (1912)"><span>鐵公爵號</span></span>便於12000碼的範圍內對國王號實施了9組齊射,但只有1發炮彈中的。13.5英寸的炮彈擊中了前司令塔但並未穿透,炮彈反彈出去並引爆了一些50碼開外的過往艦隻。貝恩克少將受傷,但他仍然留在國王號上指揮。艦隻隨後因受到硝煙的遮蔽而獲得短暫的喘息機會。</p><p>20:00,德艦隊形受命轉向西面以擺脫英國艦隊。位於前頭的國王號完成了自己的轉向,然後減速使其身後的艦隻返回編隊。不久之後,四艘英國輕巡洋艦重新開始攻擊受創的威斯巴登號,而領頭的德國戰艦,包括國王號,則開火試圖將它們趕跑。追逐的英國戰艦此時進一步向南轉舵,幾乎成功的在德艦隊形中完成了一次「<span data-orig-title="T型战术"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rossing the T"><span>T型戰術</span></span>」。為了改變這一局面,舍爾上將下令向南轉舵16點,並委派希佩爾的戰鬥巡洋艦向英國艦隊發起衝鋒。在轉向過程中,國王號被鐵公爵號的一枚13.5英寸炮彈擊中,炮彈擊中了最後方炮塔附近的艦艉。國王號遭到了嚴重的結構性破壞,多個艙室充滿煙霧。在向右轉舵期間,第一戰列分艦隊的指揮官——<span data-orig-title="艾尔哈德·施密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Erhard Schmidt"><span>艾爾哈德·施密特</span></span>中將決定停止轉向,而不是陸續跟隨前導艦。這引起了許多混亂,並幾乎導致碰撞。其結果是,多數德國戰艦被迫大幅減速,從而將整個艦隊陷入巨大的危險中。為試圖解困,國王號向右轉舵,並在德國和英國隊形之間敷設了一條煙霧幕牆帶。</p><p>在戰鬥中,國王號受損嚴重。有一枚重彈穿透了主裝甲甲板直至艦艏。另一枚炮彈擊中拐角處的裝甲艙壁並嵌入5英尺深,在此過程中折斷了很大一塊裝甲板。其它的彈片則擊穿了幾個承載150公釐副炮的炮廓,導致其中的兩個炮廓失效。這兩門炮的裝彈艙起火燃燒,同時彈藥庫不得不灌水以防止發生爆炸。儘管如此,艦隻仍然維持作戰效力,因為其主炮及大部分副炮仍然可以運作,同時國王號仍可以接近全速的速度航行。艦隻的其它區域都必須抗淹以保持穩定:由於戰鬥破壞和抗淹措施,共有1600噸海水侵入艦體。水浸嚴重壓低了艦身,使其在6月1日9:30之前都無法穿越<span data-orig-title="阿姆鲁姆浅滩"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mrum Bank"><span>阿姆魯姆淺灘</span></span>。國王號被送往基爾進行初步維修,因為這是唯一擁有能夠適應該艦尺寸的大型浮動旱塢的地點。初步維修從6月4日持續至18日,隨後艦隻被移送至<span data-orig-title="霍瓦兹船厂"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owaldtswerke-Deutsche Werft"><span>霍瓦茲船廠</span></span>作進一步修復。國王號於7月21日準備好再次加入艦隊。在日德蘭海戰的過程中,該艦共有45人死亡,27人受傷,是公海艦隊所有倖存戰艦中的最高數字。</p> <h3><span id=".E5.90.8E.E7.BB.AD.E8.A1.8C.E5.8A.A8"></span><span id="后续行动">後續行動</span></h3> <p>當完成維修後,國王號再度被分遣至波羅的海進行訓練,時間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它於8月5日重返北海。而在<span data-orig-title="1916年8月19日行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ction of 19 August 1916"><span>1916年8月19日的艦隊出動</span></span>中,國王號重新擔當前導艦。此次出動是由第一偵察集群對北海桑德蘭沿岸的城鎮實施炮擊,試圖引誘和摧毀貝蒂的戰鬥巡洋艦。由於毛奇號和馮·德坦恩號是僅有的兩艘在日德蘭海戰後仍具備作戰條件的德國大巡洋艦,因此有另外三艘無畏艦被分配至部隊參與行動,分別為大選帝侯號、藩侯號和新入役的巴伐利亞號。舍爾上將和公海艦隊的其餘15艘無畏艦則拖後及提供掩護。但英國人已事先破譯了德國人的計劃,並派出大艦隊應戰。在14時35分,舍爾收到了大艦隊迫近的警告,他並不願意在難分伯仲的日德蘭海戰後僅11周便又與整個大艦隊交戰,於是下令全體艦隊掉頭撤回德國港口。</p><p>國王號停留在港口直至10月21日,當它再次被派往波羅的海進行訓練。它於11月3日返回艦隊,並連同第三戰列分艦隊的其餘艦隻在11月5日至6日航行前往<span data-orig-title="喇叭礁"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orns Rev"><span>喇叭礁</span></span>。國王號隨後被分配了各種任務,包括在德意志灣的警衛值勤和在波羅的海的護航工作。1917年,有幾次波羅的海訓練分別於2月22日至3月4日、3月14日至22日以及5月17日至6月9日進行。隨後,國王號於6月16日駛入威廉港進行維修。安裝一副新的大型<span data-orig-title="前桅"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Foremast"><span>前桅</span></span>和其它工作一直持續至7月21日。至9月10日,國王號再次前往波羅的海進行演習。</p> <h3><span id=".E9.98.BF.E5.B0.94.E6.AF.94.E6.81.A9.E8.A1.8C.E5.8A.A8"></span><span id="阿尔比恩行动">阿爾比恩行動</span></h3> <p>在1917年9月上旬,繼德國攻克俄國港口里加後,德國海軍決定驅逐仍殘留在里加灣的俄國海軍力量。為此目的,海軍部的行動計劃是奪取波羅的海島嶼薩雷馬島,尤其是奪取瑟爾韋半島的俄國炮台。9月18日,一次海陸空聯合進攻行動受命出發,以占領薩雷馬島及穆胡島。海軍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由旗艦毛奇號率領的公海艦隊第三戰列分艦隊。第五分艦隊包括四艘國王級戰艦,並在此時加入了巴伐利亞號。第四分艦隊則由五艘皇帝級戰艦組成。連同九艘輕巡洋艦、三艘魚雷艇編隊和幾十艘水雷艇,整個出戰規模約為300艘艦船,並有超過100架飛機和6艘飛艇提供空中支援。共有約24600名官兵參與此次入侵。抗擊部隊的力量則包括原俄國的前無畏艦光榮號和太子號,裝甲巡洋艦巴彥號、<span data-orig-title="马卡罗夫将军号装甲巡洋舰"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ussian cruiser Admiral Makarov"><span>馬卡羅夫將軍號</span></span>和蒂亞娜號,26艘驅逐艦,以及若干魚雷艇和炮艇。而薩雷馬島的駐軍人數約為14000人。</p> <p>國王號於9月23日離開基爾前往普茨克灣,並在那裡停留直至10月10日。行動則於10月12日展開,國王號於凌晨3:00在<span data-orig-title="塔加拉赫湾"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agalaht"><span>塔加拉赫灣</span></span>的薩馬雷島拋錨,並讓士兵上岸。5:50起,該艦加入毛奇號、巴伐利亞號和另外三艘國王級艦隻的陣營,開始轟擊俄國的岸基炮台。同時,皇帝級戰艦用於攻擊瑟爾韋半島的炮台,目的是穩固穆胡島和希烏馬島之間的航道,這將封鎖俄國艦隻在波斯灣的唯一退路。然而,大選帝侯號和巴伐利亞號卻在行動中撞上了敵方水雷,但仍然移動至預定海域的射擊陣位;前者的受損程度較輕,但巴伐利亞號則遭到重創,並不得不撤回基爾進行大修。至17:30,國王號為了補給燃料而離開戰區,於10月15日回到伊留申別海峽。</p><p>10月16日,德軍決定分離部分入侵艦隊以清除穆胡島的俄國海軍力量,當中包括兩艘俄國前無畏艦。為此,國王號和王儲號,連同小巡洋艦史特拉斯堡號和科爾貝格號以及一些小型艦隻,被遣往迎戰俄國戰艦。它們是在10月17日清晨抵達,但受制於俄國的深水雷區,這些艦船臨時停留在外港。而當德國人發現俄國戰艦的305公釐炮超出己方305公釐炮的射程後,他們感到十分錯愕。<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俄國艦隻設法保持足夠寬的距離,以防止德國戰艦能夠進行還擊,同時仍然維持對德國艦隻進行有效射擊——在若干陣位的德國艦隻不得不採取機動規避來避開俄國炮彈。然而在上午10時,掃雷艦清理了穿越雷區的路徑,國王號和王儲號沖入灣區與俄國戰艦正面交鋒,其中國王號與光榮號對決,王儲號則同時向光榮號和巴彥號開火。俄國艦隻被擊中數十次,直至10時30分由俄國海軍總司令、海軍上將<span data-orig-title="米哈伊尔·巴希雷夫"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ikhail Bakhirev"><span>米哈伊留申·巴希雷夫</span></span>下令撤退。國王號共七次擊中光榮號,造成的損害使它無法完成向北逃逸。相反,它被俄方自行鑿沉,同時船員被疏散至另一艘驅逐艦。在交戰的過程中,國王號還撞擊過巴彥號一次。交戰結束後,國王號又向<span data-orig-title="维尔楚"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Virtsu"><span>維爾楚</span></span>的岸基炮台開火。</p><p>10月20日,國王號被掃雷艦拖入<span data-orig-title="库伊瓦斯图"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Kuivastu"><span>庫伊氣體圖</span></span>錨地。國王號負責將士兵轉運至當時已占領的希道姆島(<span lang="de">Schildaum</span>)。到那時,在這些島嶼的戰鬥已接近尾聲,穆胡島、薩雷馬島和希烏馬島均被德國人占據。而在前一天,海軍部已下令停止海軍行動並且無畏艦應儘快返回公海艦隊。在返航途中,國王號被一次巨浪擊穿底部。艦隻遂在基爾進行維修,工作一直持續至11月17日。</p> <h3><span id=".E6.9C.80.E7.BB.88.E8.A1.8C.E5.8A.A8"></span><span id="最终行动">最終行動</span></h3> <p>隨著國王號從波羅的海返回,艦隻又開始負責在北海的警戒任務,並對掃雷艦提供支援。12月22日,國王號前往波羅的海展開進一步訓練,並一直持續至1918年1月8日。另一輪演習則從2月23日至3月11日之間進行。4月20日,國王號起航出港以協助與英國部隊交戰的德國巡邏艇。國王號還參與了4月23-25日艦隊前往挪威攔截英國護航運輸隊的任務,儘管行動在戰鬥巡洋艦毛奇號遭遇機械故障後無疾而終。5月20日,國王號曾臨時系泊於黑爾戈蘭島的北港。兩個月後,即7月31日,國王號與第三戰列分艦隊的其餘艦隻為北海的掃雷組提供掩護。艦隻隨後前往波羅的海進行8月7-18日的訓練,並在此後返回北海。國王號從9月28日起展開了它在波羅的海的最後一次演習,一直持續至10月1日。</p><p>國王號在停戰前不久曾被納入最終艦隊行動的一部分。該行動的設想是公海艦隊將由威廉港基地全體出動尋找大艦隊主力決戰。為了使德國取得更好的談判地位,海軍上將希佩爾和舍爾意圖不惜一切代價重創英國海軍。因此在1918年10月29日,艦隊受命離開威廉港,並在玉石灣錨地集結,打算於次日清晨出發。然而從10月29日夜晚開始,圖林根號的厭戰船員發動叛變。騷亂隨即蔓延至其它戰艦,其中包括國王號。該行動最終被取消。為了試圖平息叛變,舍爾下令將艦隊分散。國王號和第三分艦隊的其餘艦隻被發往基爾。在後續的叛亂期間,國王號的艦長曾三次負傷,其大副和副官則均被殺害。</p> <h3><span id=".E7.BB.93.E5.B1.80"></span><span id="结局">結局</span></h3> <p>隨著德國在1918年11月投降,公海艦隊的大部分艦隻將在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指揮下,被扣留至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基地。在德國艦隊出發之前,海軍上將阿道夫·馮·特羅塔對羅伊特明確表示,他不能讓同盟國在任何情況下搶占艦隻。公海艦隊先與英國的<span data-orig-title="加迪夫号轻巡洋舰 (D58)"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MS Cardiff (D58)"><span>加迪夫號輕巡洋艦</span></span>會合,再在由370艘英國、美國和法國軍艦組成的大規模聯隊的監督下,開往斯卡帕灣。一旦艦隻被扣押,它們的火炮將通過移除其炮栓而停用。</p><p>在落實凡爾賽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艦隊仍然維持拘禁狀態。羅伊特推斷英國方面將在6月21日,即談判到期而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會強行搶占德國軍艦,卻不知該期限已被延長至6月23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決定第一時間鑿沉己方艦隻。6月21日上午,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進行訓練演習;11時20分,羅伊特向全體德國軍艦下達了他的命令。國王號在大約14時沉沒,但與大多數被鑿沉的其它主力艦不同,該艦從未被浮起拆解。對於殘骸未來打撈行動的權利則於1962年被售予英國。</p><p>國王號的殘骸如今是斯卡帕灣廣受歡迎的潛水地點,它橫臥在卡瓦島以東水深40米的沙烏地上。艦隻是以翻轉的形態沉陷,其船體朝上仰起的高度差約為20米。那裡還有一些艦隻上部結構的炸毀孔洞,其中打撈人員已獲准取走艦身上的有色金屬。2017年,奧克尼考古研究中心(<span lang="en"><i>Orkney Research Center for Archaeology</i></span>)的海洋考古學家在該地區對國王號和另外九艘沉船展開了廣泛調查,其中包括六艘德國和三艘英國軍艦。考古學家用聲納繪製了這些沉船的地圖,並利用遙控潛水器對它們進行檢查,以確定這些殘骸是如何惡化。</p><p>斯卡帕灣打撈公司(<span lang="en"><i>Scapa Flow Salvage</i></span>)曾一度持有艦隻殘骸的所有權,該公司於1981年將此權利售予了潛水承包商湯米·克拉克(<span lang="en"><i>Tommy Clark</i></span>)。克拉克在eBay上以「立即購買」的方式作價250000英鎊將殘骸掛牌拍賣,拍賣期持續至2019年6月28日。另外三艘同屬克拉克公司的艦隻殘骸——威廉皇儲號、藩侯號和小巡洋艦卡爾斯魯厄號也同時被拍賣。國王號和及其兩艘姊妹艦的殘骸最終以2.55萬英鎊的價格售予了一家中東公司,而卡爾斯魯厄號則以8500英鎊的價格賣給了一位私人買家。</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8.84.9A.E6.B3.A8"></span><span id="脚注">腳註</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cite id="CITEREFCampbell" class="citation book">Campbell, John. Jutland: An Analysis of the Fighting.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8.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1-55821-759-1.</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9B%BD%E7%8E%8B%E5%8F%B7%E6%88%98%E5%88%97%E8%88%B0&amp;rft.aufirst=John&amp;rft.aulast=Campbell&amp;rft.btitle=Jutland%3A+An+Analysis+of+the+Fighting&amp;rft.date=1998&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1-55821-759-1&amp;rft.place=London&amp;rft.pub=Conway+Maritime+Press&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Gannon" class="citation web">Gannon, Megan. Archaeologists Map Famed Shipwrecks and War Graves in Scotland. Livescience.com. 2017-08-04 <span> [<span>2017-08-08</span>]</spa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9).</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9B%BD%E7%8E%8B%E5%8F%B7%E6%88%98%E5%88%97%E8%88%B0&amp;rft.atitle=Archaeologists+Map+Famed+Shipwrecks+and+War+Graves+in+Scotland&amp;rft.aufirst=Megan&amp;rft.aulast=Gannon&amp;rft.date=2017-08-04&amp;rft.genre=unknown&amp;rft.jtitle=Livescience.com&amp;rft_id=https%3A%2F%2Fwww.livescience.com%2F60041-famed-shipwrecks-and-war-graves-mapped.html&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journal"><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Gardiner_&amp;_Gray" class="citation book">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0-87021-907-8.</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9B%BD%E7%8E%8B%E5%8F%B7%E6%88%98%E5%88%97%E8%88%B0&amp;rft.au=Gray%2C+Randal&amp;rft.aufirst=Robert&amp;rft.aulast=Gardiner&amp;rft.btitle=Conway%27s+All+the+World%27s+Fighting+Ships%3A+1906%E2%80%931921&amp;rft.date=1985&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0-87021-907-8&amp;rft.place=Annapolis&amp;rft.pub=Naval+Institute+Press&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Gröner" class="citation book">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0-87021-790-6. <span title="OCLC">OCLC 22101769</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9B%BD%E7%8E%8B%E5%8F%B7%E6%88%98%E5%88%97%E8%88%B0&amp;rft.aufirst=Erich&amp;rft.aulast=Gr%C3%B6ner&amp;rft.btitle=German+Warships%3A+1815%E2%80%931945&amp;rft.date=199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0-87021-790-6&amp;rft.place=Annapolis&amp;rft.pub=Naval+Institute+Press&amp;rft_id=info%3Aoclcnum%2F22101769&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Halpern" class="citation book">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1-55750-352-7. <span title="OCLC">OCLC 57447525</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9B%BD%E7%8E%8B%E5%8F%B7%E6%88%98%E5%88%97%E8%88%B0&amp;rft.aufirst=Paul+G.&amp;rft.aulast=Halpern&amp;rft.btitle=A+Naval+History+of+World+War+I&amp;rft.date=1995&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1-55750-352-7&amp;rft.place=Annapolis&amp;rft.pub=Naval+Institute+Press&amp;rft_id=info%3Aoclcnum%2F57447525&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Herwig" class="citation book">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1-57392-286-9. <span title="OCLC">OCLC 57239454</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9B%BD%E7%8E%8B%E5%8F%B7%E6%88%98%E5%88%97%E8%88%B0&amp;rft.aufirst=Holger&amp;rft.aulast=Herwig&amp;rft.btitle=%22Luxury%22+Fleet%3A+The+Imperial+German+Navy+1888%E2%80%931918&amp;rft.date=1998&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1-57392-286-9&amp;rft.place=Amherst%2C+New+York&amp;rft.pub=Humanity+Books&amp;rft_id=info%3Aoclcnum%2F57239454&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MacDonald" class="citation book">MacDonald, Rod. Dive Scapa Flow. Edinburgh: Mainstream. 1998.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1-85158-983-8.</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9B%BD%E7%8E%8B%E5%8F%B7%E6%88%98%E5%88%97%E8%88%B0&amp;rft.aufirst=Rod&amp;rft.aulast=MacDonald&amp;rft.btitle=Dive+Scapa+Flow&amp;rft.date=1998&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1-85158-983-8&amp;rft.place=Edinburgh&amp;rft.pub=Mainstream&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Massie" class="citation book">Massie, Robert K. Castles of Steel. New York City: Ballantine Books. 2003.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0-345-40878-5. <span title="OCLC">OCLC 57134223</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9B%BD%E7%8E%8B%E5%8F%B7%E6%88%98%E5%88%97%E8%88%B0&amp;rft.aufirst=Robert+K.&amp;rft.aulast=Massie&amp;rft.btitle=Castles+of+Steel&amp;rft.date=2003&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0-345-40878-5&amp;rft.place=New+York+City&amp;rft.pub=Ballantine+Books&amp;rft_id=info%3Aoclcnum%2F57134223&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Rüger" class="citation book">Rüger, Jan. The Great Naval Game: Britain and Germany in the Age of Empi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0521875765. <span title="OCLC">OCLC 124025616</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9B%BD%E7%8E%8B%E5%8F%B7%E6%88%98%E5%88%97%E8%88%B0&amp;rft.aufirst=Jan&amp;rft.aulast=R%C3%BCger&amp;rft.btitle=The+Great+Naval+Game%3A+Britain+and+Germany+in+the+Age+of+Empire&amp;rft.date=2007&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0521875765&amp;rft.place=Cambridge&amp;rft.pub=Cambridge+University+Press&amp;rft_id=info%3Aoclcnum%2F124025616&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Staff" class="citation book">Staff, Gary. German Battleships: 1914–1918 (Volume 2).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1-84603-468-8. <span title="OCLC">OCLC 449845203</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9B%BD%E7%8E%8B%E5%8F%B7%E6%88%98%E5%88%97%E8%88%B0&amp;rft.aufirst=Gary&amp;rft.aulast=Staff&amp;rft.btitle=German+Battleships%3A+1914%E2%80%931918+%28Volume+2%29&amp;rft.date=201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1-84603-468-8&amp;rft.place=Oxford&amp;rft.pub=Osprey+Books&amp;rft_id=info%3Aoclcnum%2F449845203&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Tarrant" class="citation book">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0-304-35848-9. <span title="OCLC">OCLC 48131785</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5%9B%BD%E7%8E%8B%E5%8F%B7%E6%88%98%E5%88%97%E8%88%B0&amp;rft.aufirst=V.+E.&amp;rft.aulast=Tarrant&amp;rft.btitle=Jutland%3A+The+German+Perspective&amp;rft.date=2001&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0-304-35848-9&amp;rft.place=London&amp;rft.pub=Cassell+Military+Paperbacks&amp;rft_id=info%3Aoclcnum%2F48131785&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國王號戰艦</li> <li>國王號殘骸當前狀態的聲納記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德國戰艦指揮官年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97 Cached time: 2023050504574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91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3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98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5396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67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087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3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091800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37.237 1 -total 16.41% 137.385 83 Template:Sfn 11.25% 94.205 1 Template:Lang-de 10.10% 84.571 44 Template:Le 8.57% 71.748 8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8.37% 70.044 1 Template:Reflist 7.04% 58.934 1 Template:FA 6.85% 57.364 7 Template:Navbox 6.60% 55.297 1 Template:Top_icon 6.54% 54.733 1 Template:Infobox_ship_characteristics -->
**國王號戰艦**(德語:SMS König)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四艘國王級戰艦的首艦,得名於符騰堡國王威廉二世。該艦於 1911 年 10 月進行龍骨架設,1913 年 3 月 1 日下水,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完工,至 1914 年 8 月 9 日編入公海艦隊服役。 連同三艘姊妹艦 —— 大選帝侯號、藩侯號和王儲號一起,國王號在戰爭期間參與了艦隊的大部分軍事行動。作為 1916 年 5 月 31 日日德蘭海戰中德艦隊形的前導艦,國王號曾與幾艘英國戰艦猛烈交火,並遭受了十次大口徑炮彈打擊。1917 年 10 月,隨著德國於阿爾比恩行動大獲成功,國王號又在穆胡島海戰中迫使俄國的前無畏艦光榮號自沉。 在德國於 1918 年 11 月投降後,國王號與大多數公海艦隊的艦隻被英國皇家海軍扣押在斯卡帕灣。至 1919 年 6 月 21 日,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作為被扣押的艦隊指揮官,趁英國警衛艦出港訓練之際,下令全數鑿沉包括國王號在內的己方艦隊。但不同於大多數的自沉艦隻,國王號從未被打撈拆解,其殘骸仍然留存在斯卡帕灣底部。 ## 設計 四艘國王級戰艦均是在英德海軍軍備競賽的背景下設計的;作為德國的第四代無畏艦,它們是為響應 1909 年英國訂購的俄里翁級而造。國王級代表了早期皇帝級戰艦的發展,主要的改進是一個更有效的主炮布局。這些艦隻也曾打算在中間傳動軸上使用一個柴油發動機以增加其巡航範圍,但事實證明柴油裝置的發展比預期更為複雜,因此保留了全蒸汽渦輪推進系統。 國王號的設計排水量為 25796 噸,而在全作戰負載時,最大排水量可達 28600 噸。其全長為 175.4 米,有 29.5 米的舷寬和最大 9.19 米的吃水深度。國王號由三套帕森斯蒸汽渦輪機驅動,蒸汽由三台燃油和十二台燃煤舒爾茨 - 桑尼克羅夫特水管鍋爐提供。推進系統的額定功率為 42,708 匹軸馬力(31,847 千瓦特),最高速度為 21 節(39 公里每小時)。這套裝置還允許艦隻以 12 節(22 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 8,000 海里(15,000 公里)。其標準船員編制為 41 名軍官和 1095 名水兵。 國王號在五座雙聯裝炮塔中裝備有十門 305 公釐 50 倍徑速射炮作為主炮:其中艦艏和艦艉各有兩座以超射布局的炮塔,另一座則單獨布置在艦舯的兩個煙囪之間。國王號是首艘將全部主炮都安裝在中心線上的德國戰艦。與早期的皇帝級戰艦一樣,國王號的所有主炮皆可在舷側開火,但後者因全中心線布局而擁有更寬的射界。國王號的副炮系統則包括十四門 150 公釐 45 倍徑速射炮及六門 88 公釐 45 倍徑速射炮,全部安裝在獨立的炮廓內。按照當時主力艦的慣例,它還裝備有五具 500 公釐浸沒式魚雷發射管 —— 其中一具設在艦艏,兩邊舷側各兩具。 艦隻的裝甲帶由克虜伯的滲碳裝甲製成,其艦舯部分的厚度為 350 公釐(用於保護輪機艙和彈藥艙),在艦艏和艦艉初則分別減少至 180 公釐和 120 公釐。在艦隻的中心部分,水平防護由一個 100 公釐厚的裝甲甲板組成,它在艏艉兩端的厚度降至 40 公釐。主炮塔的側部裝甲板有 300 公釐厚,頂部為 110 公釐厚,而廓裝炮的裝甲厚度則為 150 公釐。前司令塔的側部也有 300 公釐厚。 ## 服役歷史 國王號是以「S」作為臨時代號在威廉港的帝國船廠建造,造艦序號為 33。艦隻自 1911 年 10 月開始架設龍骨,並於 1913 年 3 月 1 日由符騰堡國王的堂弟阿爾布雷希特公爵主持了下水儀式。1914 年 8 月 9 日,舾裝工作完成,並於同一天被編入公海艦隊服役。它共花費了德意志帝國政府 4500 萬金馬克。作為相同船級的首艦,在國王號之後還有大選帝侯號、藩侯號和王儲號相繼入役。國王號在入役後直接進行了海上試航,並於 1914 年 11 月 23 日完成。隨後,艦隻加入了公海艦隊第三戰列分艦隊的第五支隊,這也是其姊妹艦後續加入的部隊。12 月 9 日,國王號在威廉港錨區擱淺。緊隨其後的姊妹艦大選帝侯號撞向其艦艉,並造成了一些輕微損傷。國王號隨後從底部鬆脫,並被送回威廉港;修復工作一直持續至 1915 年 1 月 2 日。 ### 北海行動 國王號參加過數次艦隊出擊行動,主要是對海軍少將弗朗茲・馮・希佩爾率領的第一偵察集群提供支援。然而,由於它在威廉港外圍擱淺,該艦錯過了這些大巡洋艦偵察部隊在 1914 年 12 月 15 日至 16 日夜間的首次行動 —— 當時它們的任務是炮擊英格蘭沿岸,以引誘英國大艦隊的部分艦隻前往等待中的德國主力艦隊處。1915 年 1 月 22 日,國王號及第三戰列分艦隊的其餘艦隻從艦隊分離,前往波羅的海進行機動、射擊及魚雷訓練。它們於 2 月 11 日返回北海,但已來不及參加對第一偵察集群提供支援的多格灘海戰。 國王號隨後再參加了幾次進入北海的行動。3 月 29 日,該艦引領艦隊出發至泰爾斯海靈島。三周後,於 4 月 17 至 18 日,它負責為由輕巡洋艦組成的第二偵察集群在斯瓦特灣埋設水雷提供支援。另一次艦隊推進發生在 4 月 22 日,國王號再次成為前導艦。4 月 23 日,第三戰列分艦隊為參加另一輪的演習訓練而重返波羅的海,並一直持續至 5 月 10 日。由第二偵察集群執行的另一次埋雷行動在 5 月 17 日展開,國王號也再度為其提供支援。 國王號還參加了艦隊從 5 月 29 日至 31 日推進至北海的出擊,但最終無功而返。它接下來被臨時委任在德國防禦帶擔任警戒的職責,卻於 7 月 6 日再次擱淺,儘管受損極輕。艦隻於 9 月 11 日至 12 日為在特塞爾附近進行的埋雷行動提供支援。另一次艦隊出動隨後在 10 月 23 日至 24 日發生,返航後,國王號進入旱塢進行維修,並於 11 月 4 日重新加入艦隊。接下來,艦隻被發往波羅的海展開從 12 月 5 日至 20 日的多項訓練。在返航途中,它受暴風雪影響而在威廉皇帝運河擱淺,並輕微受損。國王號於 1916 年 1 月 17 日在波羅的海接受進一步訓練,然後於 1 月 24 日返回北海。而它此後也相繼參與了 3 月 5 日至 6 日和 4 月 21 日至 22 日的艦隊出動。 國王號可用於 1916 年 4 月 24 日的突襲英格蘭海岸行動,並再次為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提供支援。偵察集群於 10:55 離開玉石灣,公海艦隊的其餘部分則隨後在 13:40 出發。大巡洋艦塞德利茨號在前往目標的途中撞上水雷,並不得不撤回。其它戰鬥巡洋艦在炮擊洛斯托夫特時大致平安無事,但在接近雅茅斯的時候遇到了哈里奇部隊的英方巡洋艦。經過短暫的交火後,哈里奇部隊撤退。但英國潛艦在該地區出沒的報告也促使第一偵察集群撤退。同時,賴因哈德・舍爾將軍也在收到大艦隊從斯卡帕灣基地出動的警告後,率領公海艦隊大部撤回至德國的安全水域。國王號則在隨後前往波羅的海參加另一輪演習,包括於梅克倫堡進行魚雷操練。 ### 日德蘭海戰 1916 年 5 月 31 日至 6 月 1 日,國王號參與了導致日德蘭海戰爆發的艦隊行動。公海艦隊再次試圖牽制並孤立大艦隊的一部分,並力爭在英國主力艦隊報復之前將其摧毀。國王號、大選帝侯號、藩侯號和王儲號組成了第三戰列分艦隊的第五支隊,它們是艦隊的先鋒。第三戰列分艦隊位處三個戰艦部隊之首,其正後方為第六支隊的皇帝級艦隻。皇帝級身後是第二戰列分艦隊的黑爾戈蘭級和拿索級;殿後部隊則由第一戰列分艦隊老舊的德國級前無畏艦組成。 在歐洲中部時間 16:00 前不久,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與戴維・貝蒂率領的英國第一戰列巡洋分艦隊相遇,雙方就此開始火炮對決,其中英國的不倦號在 17:00 過後、以及瑪麗皇后號在不足一個半小時後均被摧毀。與此同時,德國的大巡洋艦為了將英國艦隻引向公海艦隊的主力而向南航行。至 17 時 30 分,國王號發現第一偵察集群和第一戰列巡洋分艦隊接近。德國大巡洋艦旋即向右轉舵航行,而英國艦隻則向左轉舵。17 時 45 分,舍爾下令向左轉舵 2 點以使其艦隻靠近英國戰鬥巡洋艦,一分鐘後,即 17 時 46 分,他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國王號、大選帝侯號和藩侯號最先到達有效射程,它們在 21000 碼的範圍內分別迎擊戰鬥巡洋艦獅號、長公主號和虎號。國王號的第一次齊射未能命中其目標,於是轉向距離更近的英國艦隻 —— 虎號開火。同時,國王號及其姊妹艦開始利用副炮射擊驅逐艦涅斯托爾號和尼卡特號。兩艘驅逐艦逼近德軍的戰列線,在忍受了一陣炮火之後,調整到了一個良好的射擊位置。它們各向國王號和大選帝侯號發射了兩枚魚雷,但全部四枚均告射失。作為回擊,來自其中一艘戰艦的副炮擊中尼卡特號,摧毀了它的輪機艙。該艦連同游牧人號驅逐艦直接失效並橫臥在德艦隊形前進的路徑上。兩艘驅逐艦相繼沉沒,但德國魚雷艇停下來救起倖存者。在 18:00 左右,四艘國王級戰艦轉向正在迫近的英國第五戰列分艦隊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戰艦開火。其中國王號最初鎖定的目標是巴勒姆號,至後者遠離射程後,又將目標鎖定為英勇號。然而,速度更快的英國戰艦均能夠迅速撤離有效射擊範圍。 傍晚 19:00 後不久,德國小巡洋艦威斯巴登號已被無敵號的炮彈擊殘;國王號的海軍少將保羅・貝恩克試圖調遣其艦隻去掩護受損的巡洋艦。與此同時,英國的第三及第四輕巡洋分艦隊開始對德艦隊形展開魚雷攻擊;在推進至魚雷射程範圍的同時,它們也利用主炮壓制威斯巴登號。國王號及其姊妹艦向英國巡洋艦猛烈開火,但即便是戰艦主炮的持續火力也未能擊退英國的巡洋艦群。在隨後的混戰中,英國的裝甲巡洋艦防衛號被德國無畏艦的幾枚大口徑炮彈擊中。一組齊射穿透了該艦的彈藥庫,並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被摧毀。 19:20 後不久,英國戰艦厭戰號再次進入國王號的射程範圍,後者遂實施開火。加入開火的還有腓特烈大帝號、東菲士蘭號、黑爾戈蘭號和圖林根號。然而,厭戰號卻迅速消失在國王號的視距內,因為它已轉至東北偏東方向。幾乎同一時間,英國的輕巡洋艦和驅逐艦試圖以魚雷攻擊對抗包括國王號在內的德艦隊形的前導艦。隨後不久,英艦主力隊形進入德國艦隊的射程範圍,它們於 19:30 開始同時向德國的戰鬥巡洋艦部隊和國王級艦隻開火。國王號在此期間內遭受了尤為猛烈的炮火攻擊。在五分鐘時間裡,鐵公爵號便於 12000 碼的範圍內對國王號實施了 9 組齊射,但只有 1 發炮彈中的。13.5 英寸的炮彈擊中了前司令塔但並未穿透,炮彈反彈出去並引爆了一些 50 碼開外的過往艦隻。貝恩克少將受傷,但他仍然留在國王號上指揮。艦隻隨後因受到硝煙的遮蔽而獲得短暫的喘息機會。 20:00,德艦隊形受命轉向西面以擺脫英國艦隊。位於前頭的國王號完成了自己的轉向,然後減速使其身後的艦隻返回編隊。不久之後,四艘英國輕巡洋艦重新開始攻擊受創的威斯巴登號,而領頭的德國戰艦,包括國王號,則開火試圖將它們趕跑。追逐的英國戰艦此時進一步向南轉舵,幾乎成功的在德艦隊形中完成了一次「T 型戰術」。為了改變這一局面,舍爾上將下令向南轉舵 16 點,並委派希佩爾的戰鬥巡洋艦向英國艦隊發起衝鋒。在轉向過程中,國王號被鐵公爵號的一枚 13.5 英寸炮彈擊中,炮彈擊中了最後方炮塔附近的艦艉。國王號遭到了嚴重的結構性破壞,多個艙室充滿煙霧。在向右轉舵期間,第一戰列分艦隊的指揮官 —— 艾爾哈德・施密特中將決定停止轉向,而不是陸續跟隨前導艦。這引起了許多混亂,並幾乎導致碰撞。其結果是,多數德國戰艦被迫大幅減速,從而將整個艦隊陷入巨大的危險中。為試圖解困,國王號向右轉舵,並在德國和英國隊形之間敷設了一條煙霧幕牆帶。 在戰鬥中,國王號受損嚴重。有一枚重彈穿透了主裝甲甲板直至艦艏。另一枚炮彈擊中拐角處的裝甲艙壁並嵌入 5 英尺深,在此過程中折斷了很大一塊裝甲板。其它的彈片則擊穿了幾個承載 150 公釐副炮的炮廓,導致其中的兩個炮廓失效。這兩門炮的裝彈艙起火燃燒,同時彈藥庫不得不灌水以防止發生爆炸。儘管如此,艦隻仍然維持作戰效力,因為其主炮及大部分副炮仍然可以運作,同時國王號仍可以接近全速的速度航行。艦隻的其它區域都必須抗淹以保持穩定:由於戰鬥破壞和抗淹措施,共有 1600 噸海水侵入艦體。水浸嚴重壓低了艦身,使其在 6 月 1 日 9:30 之前都無法穿越阿姆魯姆淺灘。國王號被送往基爾進行初步維修,因為這是唯一擁有能夠適應該艦尺寸的大型浮動旱塢的地點。初步維修從 6 月 4 日持續至 18 日,隨後艦隻被移送至霍瓦茲船廠作進一步修復。國王號於 7 月 21 日準備好再次加入艦隊。在日德蘭海戰的過程中,該艦共有 45 人死亡,27 人受傷,是公海艦隊所有倖存戰艦中的最高數字。 ### 後續行動 當完成維修後,國王號再度被分遣至波羅的海進行訓練,時間為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它於 8 月 5 日重返北海。而在 1916 年 8 月 19 日的艦隊出動中,國王號重新擔當前導艦。此次出動是由第一偵察集群對北海桑德蘭沿岸的城鎮實施炮擊,試圖引誘和摧毀貝蒂的戰鬥巡洋艦。由於毛奇號和馮・德坦恩號是僅有的兩艘在日德蘭海戰後仍具備作戰條件的德國大巡洋艦,因此有另外三艘無畏艦被分配至部隊參與行動,分別為大選帝侯號、藩侯號和新入役的巴伐利亞號。舍爾上將和公海艦隊的其餘 15 艘無畏艦則拖後及提供掩護。但英國人已事先破譯了德國人的計劃,並派出大艦隊應戰。在 14 時 35 分,舍爾收到了大艦隊迫近的警告,他並不願意在難分伯仲的日德蘭海戰後僅 11 周便又與整個大艦隊交戰,於是下令全體艦隊掉頭撤回德國港口。 國王號停留在港口直至 10 月 21 日,當它再次被派往波羅的海進行訓練。它於 11 月 3 日返回艦隊,並連同第三戰列分艦隊的其餘艦隻在 11 月 5 日至 6 日航行前往喇叭礁。國王號隨後被分配了各種任務,包括在德意志灣的警衛值勤和在波羅的海的護航工作。1917 年,有幾次波羅的海訓練分別於 2 月 22 日至 3 月 4 日、3 月 14 日至 22 日以及 5 月 17 日至 6 月 9 日進行。隨後,國王號於 6 月 16 日駛入威廉港進行維修。安裝一副新的大型前桅和其它工作一直持續至 7 月 21 日。至 9 月 10 日,國王號再次前往波羅的海進行演習。 ### 阿爾比恩行動 在 1917 年 9 月上旬,繼德國攻克俄國港口里加後,德國海軍決定驅逐仍殘留在里加灣的俄國海軍力量。為此目的,海軍部的行動計劃是奪取波羅的海島嶼薩雷馬島,尤其是奪取瑟爾韋半島的俄國炮台。9 月 18 日,一次海陸空聯合進攻行動受命出發,以占領薩雷馬島及穆胡島。海軍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由旗艦毛奇號率領的公海艦隊第三戰列分艦隊。第五分艦隊包括四艘國王級戰艦,並在此時加入了巴伐利亞號。第四分艦隊則由五艘皇帝級戰艦組成。連同九艘輕巡洋艦、三艘魚雷艇編隊和幾十艘水雷艇,整個出戰規模約為 300 艘艦船,並有超過 100 架飛機和 6 艘飛艇提供空中支援。共有約 24600 名官兵參與此次入侵。抗擊部隊的力量則包括原俄國的前無畏艦光榮號和太子號,裝甲巡洋艦巴彥號、馬卡羅夫將軍號和蒂亞娜號,26 艘驅逐艦,以及若干魚雷艇和炮艇。而薩雷馬島的駐軍人數約為 14000 人。 國王號於 9 月 23 日離開基爾前往普茨克灣,並在那裡停留直至 10 月 10 日。行動則於 10 月 12 日展開,國王號於凌晨 3:00 在塔加拉赫灣的薩馬雷島拋錨,並讓士兵上岸。5:50 起,該艦加入毛奇號、巴伐利亞號和另外三艘國王級艦隻的陣營,開始轟擊俄國的岸基炮台。同時,皇帝級戰艦用於攻擊瑟爾韋半島的炮台,目的是穩固穆胡島和希烏馬島之間的航道,這將封鎖俄國艦隻在波斯灣的唯一退路。然而,大選帝侯號和巴伐利亞號卻在行動中撞上了敵方水雷,但仍然移動至預定海域的射擊陣位;前者的受損程度較輕,但巴伐利亞號則遭到重創,並不得不撤回基爾進行大修。至 17:30,國王號為了補給燃料而離開戰區,於 10 月 15 日回到伊留申別海峽。 10 月 16 日,德軍決定分離部分入侵艦隊以清除穆胡島的俄國海軍力量,當中包括兩艘俄國前無畏艦。為此,國王號和王儲號,連同小巡洋艦史特拉斯堡號和科爾貝格號以及一些小型艦隻,被遣往迎戰俄國戰艦。它們是在 10 月 17 日清晨抵達,但受制於俄國的深水雷區,這些艦船臨時停留在外港。而當德國人發現俄國戰艦的 305 公釐炮超出己方 305 公釐炮的射程後,他們感到十分錯愕。俄國艦隻設法保持足夠寬的距離,以防止德國戰艦能夠進行還擊,同時仍然維持對德國艦隻進行有效射擊 —— 在若干陣位的德國艦隻不得不採取機動規避來避開俄國炮彈。然而在上午 10 時,掃雷艦清理了穿越雷區的路徑,國王號和王儲號沖入灣區與俄國戰艦正面交鋒,其中國王號與光榮號對決,王儲號則同時向光榮號和巴彥號開火。俄國艦隻被擊中數十次,直至 10 時 30 分由俄國海軍總司令、海軍上將米哈伊留申・巴希雷夫下令撤退。國王號共七次擊中光榮號,造成的損害使它無法完成向北逃逸。相反,它被俄方自行鑿沉,同時船員被疏散至另一艘驅逐艦。在交戰的過程中,國王號還撞擊過巴彥號一次。交戰結束後,國王號又向維爾楚的岸基炮台開火。 10 月 20 日,國王號被掃雷艦拖入庫伊氣體圖錨地。國王號負責將士兵轉運至當時已占領的希道姆島(Schildaum)。到那時,在這些島嶼的戰鬥已接近尾聲,穆胡島、薩雷馬島和希烏馬島均被德國人占據。而在前一天,海軍部已下令停止海軍行動並且無畏艦應儘快返回公海艦隊。在返航途中,國王號被一次巨浪擊穿底部。艦隻遂在基爾進行維修,工作一直持續至 11 月 17 日。 ### 最終行動 隨著國王號從波羅的海返回,艦隻又開始負責在北海的警戒任務,並對掃雷艦提供支援。12 月 22 日,國王號前往波羅的海展開進一步訓練,並一直持續至 1918 年 1 月 8 日。另一輪演習則從 2 月 23 日至 3 月 11 日之間進行。4 月 20 日,國王號起航出港以協助與英國部隊交戰的德國巡邏艇。國王號還參與了 4 月 23-25 日艦隊前往挪威攔截英國護航運輸隊的任務,儘管行動在戰鬥巡洋艦毛奇號遭遇機械故障後無疾而終。5 月 20 日,國王號曾臨時系泊於黑爾戈蘭島的北港。兩個月後,即 7 月 31 日,國王號與第三戰列分艦隊的其餘艦隻為北海的掃雷組提供掩護。艦隻隨後前往波羅的海進行 8 月 7-18 日的訓練,並在此後返回北海。國王號從 9 月 28 日起展開了它在波羅的海的最後一次演習,一直持續至 10 月 1 日。 國王號在停戰前不久曾被納入最終艦隊行動的一部分。該行動的設想是公海艦隊將由威廉港基地全體出動尋找大艦隊主力決戰。為了使德國取得更好的談判地位,海軍上將希佩爾和舍爾意圖不惜一切代價重創英國海軍。因此在 1918 年 10 月 29 日,艦隊受命離開威廉港,並在玉石灣錨地集結,打算於次日清晨出發。然而從 10 月 29 日夜晚開始,圖林根號的厭戰船員發動叛變。騷亂隨即蔓延至其它戰艦,其中包括國王號。該行動最終被取消。為了試圖平息叛變,舍爾下令將艦隊分散。國王號和第三分艦隊的其餘艦隻被發往基爾。在後續的叛亂期間,國王號的艦長曾三次負傷,其大副和副官則均被殺害。 ### 結局 隨著德國在 1918 年 11 月投降,公海艦隊的大部分艦隻將在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指揮下,被扣留至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基地。在德國艦隊出發之前,海軍上將阿道夫・馮・特羅塔對羅伊特明確表示,他不能讓同盟國在任何情況下搶占艦隻。公海艦隊先與英國的加迪夫號輕巡洋艦會合,再在由 370 艘英國、美國和法國軍艦組成的大規模聯隊的監督下,開往斯卡帕灣。一旦艦隻被扣押,它們的火炮將通過移除其炮栓而停用。 在落實凡爾賽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艦隊仍然維持拘禁狀態。羅伊特推斷英國方面將在 6 月 21 日,即談判到期而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會強行搶占德國軍艦,卻不知該期限已被延長至 6 月 23 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決定第一時間鑿沉己方艦隻。6 月 21 日上午,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進行訓練演習;11 時 20 分,羅伊特向全體德國軍艦下達了他的命令。國王號在大約 14 時沉沒,但與大多數被鑿沉的其它主力艦不同,該艦從未被浮起拆解。對於殘骸未來打撈行動的權利則於 1962 年被售予英國。 國王號的殘骸如今是斯卡帕灣廣受歡迎的潛水地點,它橫臥在卡瓦島以東水深 40 米的沙烏地上。艦隻是以翻轉的形態沉陷,其船體朝上仰起的高度差約為 20 米。那裡還有一些艦隻上部結構的炸毀孔洞,其中打撈人員已獲准取走艦身上的有色金屬。2017 年,奧克尼考古研究中心(_Orkney Research Center for Archaeology_)的海洋考古學家在該地區對國王號和另外九艘沉船展開了廣泛調查,其中包括六艘德國和三艘英國軍艦。考古學家用聲納繪製了這些沉船的地圖,並利用遙控潛水器對它們進行檢查,以確定這些殘骸是如何惡化。 斯卡帕灣打撈公司(_Scapa Flow Salvage_)曾一度持有艦隻殘骸的所有權,該公司於 1981 年將此權利售予了潛水承包商湯米・克拉克(_Tommy Clark_)。克拉克在 eBay 上以「立即購買」的方式作價 250000 英鎊將殘骸掛牌拍賣,拍賣期持續至 2019 年 6 月 28 日。另外三艘同屬克拉克公司的艦隻殘骸 —— 威廉皇儲號、藩侯號和小巡洋艦卡爾斯魯厄號也同時被拍賣。國王號和及其兩艘姊妹艦的殘骸最終以 2.55 萬英鎊的價格售予了一家中東公司,而卡爾斯魯厄號則以 8500 英鎊的價格賣給了一位私人買家。 ## 注釋 ## 腳註 ## 參考資料 * Campbell, John. Jutland: An Analysis of the Fighting.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8. ISBN 978-1-55821-759-1. * Gannon, Megan. Archaeologists Map Famed Shipwrecks and War Graves in Scotland. Livescience.com. 2017-08-04 [2017-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 2017-08-09).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OCLC 22101769. *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978-1-55750-352-7. OCLC 57447525.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OCLC 57239454. * MacDonald, Rod. Dive Scapa Flow. Edinburgh: Mainstream. 1998. ISBN 978-1-85158-983-8. * Massie, Robert K. Castles of Steel. New York City: Ballantine Books. 2003. ISBN 978-0-345-40878-5. OCLC 57134223. * Rüger, Jan. The Great Naval Game: Britain and Germany in the Age of Empi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0521875765. OCLC 124025616. * Staff, Gary. German Battleships: 1914–1918 (Volume 2).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ISBN 978-1-84603-468-8. OCLC 449845203. *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 OCLC 48131785. ##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國王號戰艦 * 國王號殘骸當前狀態的聲納記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德國戰艦指揮官年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7,532
2023-04-20T19:23:15Z
76,108,253
國王號戰艦
1,832,338
<p><b>天之御中主神</b>(<span lang="ja">あまのみなかぬし の みこと</span>,或<b>天御中主尊</b>)是日本神話裡的別天津神之首。 </p> <h2><span id=".E6.A6.82.E8.A6.81"></span><span id="概要">概要</span></h2> <p>以下為各典籍記載之別天津神・神世七代神名對照表: </p> <h3><span id=".E5.8F.A4.E4.BA.8B.E8.A8.98.E4.B9.8B.E8.A8.98.E8.BC.89"></span><span id="古事記之記載">古事記之記載</span></h3> <p>天地初發時,高天原成一神名曰<b>天之御中主神</b>,接著高御產巢日神、神產巢日神陸續出現。此三神皆獨神,成坐而隱其身於高天原。 </p> <h3><span id=".E6.97.A5.E6.9C.AC.E6.9B.B8.E7.B4.80.E4.B9.8B.E8.A8.98.E8.BC.89"></span><span id="日本書紀之記載">日本書紀之記載</span></h3> <p>《日本書紀》卷第一對於渾沌天地形成的過程紀錄了六種說法,其中第四種說法為先出現國常立尊、國狹槌尊,接著高天原出現<b>天御中主尊</b>、高皇産靈尊、神皇産靈尊等三神。 </p> <h3><span id=".E5.85.B6.E4.BB.96.E8.A8.98.E8.BC.89"></span><span id="其他記載">其他記載</span></h3> <p>中古時代的日本因<span data-orig-title="伊勢神道"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伊勢神道"><span>伊勢神道</span></span>發達崛起,<span data-orig-title="神道五部書"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神道五部書"><span>神道五部書</span></span>亦成為顯學,奉祀在伊勢神宮外宮的豐受大神之本體被認為是天之御中主神。雖然肇因乃外宮的神職<span data-orig-title="度會氏"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度会氏"><span>度會氏</span></span>為了強調豐受大神宮之地位凌駕伊勢神宮之上,才故意如此倡導,但由此可看出天之御中主神重要的神格。 </p> <h2><span id=".E8.A7.A3.E8.AA.AA"></span><span id="解說">解說</span></h2> <p>倘若望文生義地解釋,可按字面解成「坐落於天(高天原)中央的主宰神」,故此神祇乃宇宙之起源。考究《記紀》二書中對於此神之敘述,不難看出乃是受到中國古代天帝觀念的影響。江戶時代的國學專家平田篤胤遍覽當時被列為禁書的基督教書籍,也發現受到這種萬物創造神之觀念的強大影響。此外,天御中主尊、高皇產靈尊和神皇產靈尊在復古神道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賦予天御中主尊最高地位。 </p> <h2><span id=".E4.BF.A1.E4.BB.B0"></span><span id="信仰">信仰</span></h2> <p>因為天之御中主神在神話故事中沒有詳細情節,也沒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往很少成為祭祀對象。中古時代以降,寺院與陰陽道開始祭祀此神。發展迄今,可區分為妙見社及水天宮、大教院的三大流派系統。 </p><p>妙見社奉中國道教的天皇大帝為最高神祇,且調合(道教的)北極星、北斗七星、(佛教的)妙見菩薩等神明,直到平田篤胤確立了祭拜北斗七星之神的規則。明治時代初期日本政府設置尊皇愛國思想教化的機關大教院(<span lang="ja">だいきょういん</span>),開始祭祀天之御中主神,因此東京大神宮、<span data-orig-title="四柱神社"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四柱神社"><span>四柱神社</span></span>等神社也開始祭祀此神祇。千葉氏的千葉神社、<span data-orig-title="九戶氏"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九戸氏"><span>九戶氏</span></span>的九戶神社、埼玉縣的<span data-orig-title="秩父神社"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秩父神社"><span>秩父神社</span></span>、熊本縣的<span data-orig-title="八代神社"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八代神社"><span>八代神社</span></span>等神社皆隸屬主祭此神祇的妙見社系統。光是在千葉縣立案登記宗教法人團體的神社便超過50個以上,全國祭祀天之御中主神的小祠堂數量更無以計數。 </p><p>至於水天宮,原本祭祀佛教的水天,明治初年發生神佛分離事件時,水天的起源神改置換成天之御中主神,因而奉祀至現在。主祭天之御中主神的神社主要計有下述: </p> <ul><li>相馬太田神社(福島縣南相馬市)</li> <li>秩父神社(埼玉縣秩父市番場町)</li> <li>青麻神社(宮城縣仙台市)</li> <li>岡太神社(兵庫縣西宮市鳴尾町)</li> <li>釧路神社(北海道釧路町)</li></ul><h2><span id=".E7.B3.BB.E5.9C.96"></span><span id="系圖">系圖</span></h2> <p><br></p> <h2><span id=".E5.85.A7.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內部連結">內部連結</span></h2> <ul><li>日本神話</li> <li>別天津神</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span title="日語">(日語)</span>天御中主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八百萬の神々 日本の神霊たちのプロフィール》,戸部民夫著,新紀元社,1997年12月,ISBN 4883172996。</li> <li>《神道の本 八百萬の神々がつどう秘教的祭祀の世界》,學習研究社,1992年3月,ISBN 4051060241。</li></ul>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 title="日語">(日語)</span>天御中主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2 Cached time: 202305050700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9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0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908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3189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290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32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7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36558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23.966 1 -total 36.71% 118.931 1 Template:Infobox_deity 32.23% 104.410 1 Template:日本皇室黎明期 27.99% 90.666 1 Template:Infobox 27.76% 89.932 13 Template:Familytree 24.24% 78.542 13 Template:Familytree/step2 10.51% 34.041 12 Template:Link-ja 9.91% 32.106 2 Template:Lang 9.35% 30.282 1 Template:神世七代對照表 9.19% 29.767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天之御中主神**(あまのみなかぬし の みこと,或**天御中主尊**)是日本神話裡的別天津神之首。 ## 概要 以下為各典籍記載之別天津神・神世七代神名對照表: ### 古事記之記載 天地初發時,高天原成一神名曰**天之御中主神**,接著高御產巢日神、神產巢日神陸續出現。此三神皆獨神,成坐而隱其身於高天原。 ### 日本書紀之記載 《日本書紀》卷第一對於渾沌天地形成的過程紀錄了六種說法,其中第四種說法為先出現國常立尊、國狹槌尊,接著高天原出現**天御中主尊**、高皇産靈尊、神皇産靈尊等三神。 ### 其他記載 中古時代的日本因伊勢神道發達崛起,神道五部書亦成為顯學,奉祀在伊勢神宮外宮的豐受大神之本體被認為是天之御中主神。雖然肇因乃外宮的神職度會氏為了強調豐受大神宮之地位凌駕伊勢神宮之上,才故意如此倡導,但由此可看出天之御中主神重要的神格。 ## 解說 倘若望文生義地解釋,可按字面解成「坐落於天(高天原)中央的主宰神」,故此神祇乃宇宙之起源。考究《記紀》二書中對於此神之敘述,不難看出乃是受到中國古代天帝觀念的影響。江戶時代的國學專家平田篤胤遍覽當時被列為禁書的基督教書籍,也發現受到這種萬物創造神之觀念的強大影響。此外,天御中主尊、高皇產靈尊和神皇產靈尊在復古神道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賦予天御中主尊最高地位。 ## 信仰 因為天之御中主神在神話故事中沒有詳細情節,也沒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往很少成為祭祀對象。中古時代以降,寺院與陰陽道開始祭祀此神。發展迄今,可區分為妙見社及水天宮、大教院的三大流派系統。 妙見社奉中國道教的天皇大帝為最高神祇,且調合(道教的)北極星、北斗七星、(佛教的)妙見菩薩等神明,直到平田篤胤確立了祭拜北斗七星之神的規則。明治時代初期日本政府設置尊皇愛國思想教化的機關大教院(だいきょういん),開始祭祀天之御中主神,因此東京大神宮、四柱神社等神社也開始祭祀此神祇。千葉氏的千葉神社、九戶氏的九戶神社、埼玉縣的秩父神社、熊本縣的八代神社等神社皆隸屬主祭此神祇的妙見社系統。光是在千葉縣立案登記宗教法人團體的神社便超過 50 個以上,全國祭祀天之御中主神的小祠堂數量更無以計數。 至於水天宮,原本祭祀佛教的水天,明治初年發生神佛分離事件時,水天的起源神改置換成天之御中主神,因而奉祀至現在。主祭天之御中主神的神社主要計有下述: * 相馬太田神社(福島縣南相馬市) * 秩父神社(埼玉縣秩父市番場町) * 青麻神社(宮城縣仙台市) * 岡太神社(兵庫縣西宮市鳴尾町) * 釧路神社(北海道釧路町) ## 系圖 ## 內部連結 * 日本神話 * 別天津神 ## 參考資料 * (日語)天御中主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八百萬の神々 日本の神霊たちのプロフィール》,戸部民夫著,新紀元社,1997 年 12 月,ISBN 4883172996。 * 《神道の本 八百萬の神々がつどう秘教的祭祀の世界》,學習研究社,1992 年 3 月,ISBN 4051060241。 ## 外部連結 * (日語)天御中主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5,267
2023-05-01T11:04:47Z
71,310,760
御中主尊
2,930,992
<p><b>第28屆世界青年日</b>,簡稱<b>2013里約世青</b>(葡萄牙語:<span lang="pt"><b>JMJ Rio 2013</b></span>),於2013年7月23日-7月28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該屆世界青年日是第14次國際級慶典,主題為「去使萬民成為門徒」。 </p> <h2><span id=".E7.B0.A1.E4.BB.8B"></span><span id="簡介">簡介</span></h2> <p>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訪問巴西時,於5月10日在聖保羅的帕卡恩布體育場(<span lang="pt">Estádio do Pacaembu</span>)與青年的會面時,巴西國家主教團(<span lang="pt">Conferência Nacional dos Bispos do Brasil</span>)青年部門的負責人唐·愛德華多·皮涅羅主教(<span lang="pt">Dom Eduardo Pinheiro</span>)提出世界青年日在巴西舉辦的構想。至2011年於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第26屆世界青年日,本篤十六世在閉幕彌撒上宣佈下次世青國際級慶典於里約熱內盧舉辦,作為世青象徵的世青十字架也同時交接給里約熱內盧的代表。這是世青第二次在南美洲與拉丁美洲國家舉行,第一次為1987年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第2屆世界青年日。 </p><p>2011年8月24日,本篤十六世宣布第28屆世界青年日的主題為「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取自《瑪竇福音》第28章19節。而在2012年2月9日,里約世青的主辦單位也正式發表該屆世青的識別標誌。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2013年世界青年日官方網站<span title="葡萄牙語">(葡萄牙文)</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span title="西班牙語">(西班牙文)</span><span title="法語">(法文)</span><span title="義大利語">(義大利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2 Cached time: 2023050523455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4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2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14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568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07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37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965995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41.182 1 -total 21.83% 96.321 1 Template:Lang-pt 14.27% 62.964 1 Template:Commonscat 14.26% 62.893 7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3.07% 57.672 1 Template:Infobox_Catholic_activities 11.96% 52.772 1 Template:Expand 11.85% 52.267 1 Template:世界青年日 11.38% 50.203 1 Template:Navbox 11.15% 49.176 5 Template:Lang 10.27% 45.316 1 Template:Ambox -->
**第 28 屆世界青年日**,簡稱 **2013 里約世青**(葡萄牙語:**JMJ Rio 2013**),於 2013 年 7 月 23 日-7 月 28 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該屆世界青年日是第 14 次國際級慶典,主題為「去使萬民成為門徒」。 ## 簡介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 2007 年訪問巴西時,於 5 月 10 日在聖保羅的帕卡恩布體育場(Estádio do Pacaembu)與青年的會面時,巴西國家主教團(Conferência Nacional dos Bispos do Brasil)青年部門的負責人唐・愛德華多・皮涅羅主教(Dom Eduardo Pinheiro)提出世界青年日在巴西舉辦的構想。至 2011 年於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第 26 屆世界青年日,本篤十六世在閉幕彌撒上宣佈下次世青國際級慶典於里約熱內盧舉辦,作為世青象徵的世青十字架也同時交接給里約熱內盧的代表。這是世青第二次在南美洲與拉丁美洲國家舉行,第一次為 1987 年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第 2 屆世界青年日。 2011 年 8 月 24 日,本篤十六世宣布第 28 屆世界青年日的主題為「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取自《瑪竇福音》第 28 章 19 節。而在 2012 年 2 月 9 日,里約世青的主辦單位也正式發表該屆世青的識別標誌。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2013 年世界青年日官方網站(葡萄牙文)(英文)(西班牙文)(法文)(義大利文)
null
4,678
2023-05-02T18:34:13Z
63,892,477
2013里約世青
3,963,860
<p><b>麴町警察署</b>(日語:<span title="漢字或假名表記(原文)"><span lang="ja">麹町警察署</span></span><small>/</small><span title="平假名表記"><span lang="ja">こうじまちけいさつしょ</span></span><sup> <i><span title="羅馬字表記" lang="ja-Latn">Kōjimachi Keisatsusyo</span></i></sup>)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是警視廳隸下的一座警察局,開設於1881年,為日本創立時間最早的警署,其轄區緊鄰著皇居西側,是日本政治、社會及文化中樞地帶,其內涵蓋了日本政府眾多機關部門、首相官邸和數座外國駐日使館,勤務範圍也包含這些官廳建築周邊的維安。由於麴町警察署屬於大規模警署,因此署長的階級為警視正,高於擔任一般中、小規模警署署長的警視。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1874年1月15日,警視廳設立,以「大區小區制」將東京府分為6個大區,每個大區內又分為16個小區、設置16個「巡查屯所」,負責治安的維持,當中第三大區的廳舍便於同年設置在麴町五丁目,成了該町第一個警務機構。1881年1月14日,警視廳在半藏門外新設了麴町警察署,同時也成立麴町巡查屯所。1883年10月5日,麴町署的辦公地點從原本的第三大區廳舍移動到剛完工的廳所內,不過新署僅是一棟瓦葺式的木造平屋,內部除了警員辦公室外,還有擊劍道場、等候室、電報室。 </p><p>1903年6月19日,麴町警察署正式遷至麴町一丁目的現址辦公。1923年9月1日發生了關東大地震後,整座警署毀於祝融之災,麴町警署被迫將業務移轉到臨時警局處理,1926年3月30日,才在原地建好兩層高的鋼筋混凝土建築。1936年的二二六兵變中,日本陸軍內部派系「皇道派」的一批官兵佔領了警視廳本部,其機能一度交由麴町警署代行,當時昭和天皇還親自聯絡麴町警署的署長以掌握事態發展。 </p><p>1945年5月25日,美軍航空部隊對東京實施第二次大轟炸,大火再度襲捲了警署,把它燒到只剩下外牆。然而這道外牆在建築修復了之後,仍繼續使用了31年,直到1976年7月為止。從那個月起,建築結構日趨老化的警署開始進行重建,預計要改造成一座地上十層、地下一層的新警署。在施工期間,最高裁判所(最高法院)出借了其設在麴町西南方、位於紀尾井町的司法修習所分室,以供該署署員上班。1978年6月19日,新警署大樓竣工,麴町署才從紀尾井町遷回。 </p> <h2><span id=".E8.BD.84.E5.8D.80"></span><span id="轄區">轄區</span></h2> <p>麴町警察署的轄區為千代田區西部地帶(舊麴町區西部)。轄區界線由東起順時針依序為皇居護城河(半藏濠、櫻田濠)、櫻田通、<span data-orig-title="東京都道405號外濠環狀線"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東京都道405号外濠環状線"><span>外堀通</span></span>、JR中央本線、<span data-orig-title="首都高5號池袋線"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首都高速5号池袋線"><span>首都高5號池袋線</span></span>、首都高都心環狀線。 </p><p>轄區與本署負責範圍接壤的警署,除了同在千代田區內的<span data-orig-title="丸之內警察署"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丸の内警察署"><span>丸之內警察署</span></span>、神田警察署外,還包括南邊港區內的<span data-orig-title="赤坂警察署"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赤坂警察署"><span>赤坂警察署</span></span>、西邊新宿區內的<span data-orig-title="牛込警察署"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牛込警察署"><span>牛込警察署</span></span>和<span data-orig-title="四谷警察署"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四谷警察署"><span>四谷警察署</span></span>,以及北邊文京區內的<span data-orig-title="富坂警察署"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富坂警察署"><span>富坂警察署</span></span>。 </p> <h3><span id=".E4.B8.8B.E5.B1.AC.E6.B4.BE.E5.87.BA.E6.89.80"></span><span id="下屬派出所">下屬派出所</span></h3> <p>以下列出麴町警察署下轄的派出所及其負責區域、區內設施。 </p><p>(由北至南) </p> <dl><dt>飯田橋站前派出所(<span lang="ja">飯田橋駅前交番</span>)</dt></dl><ul><li>轄區:富士見一至二丁目、飯田橋一至四丁目</li> <li>區內設施:飯田橋站、東京大神宮</li></ul><dl><dt>九段下派出所(<span lang="ja">九段下交番</span>)</dt></dl><ul><li>轄區:一橋一丁目、北之丸公園、九段南一至三丁目、九段北一至三丁目</li> <li>區內設施:靖國神社、國立公文書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span data-orig-title="印度駐日大使館"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駐日インド大使館"><span>印度駐日大使館</span></span>、科學技術館、日本武道館</li></ul><dl><dt>市谷見附派出所(<span lang="ja">市ヶ谷見付交番</span>)</dt></dl><ul><li>轄區:九段南四丁目、九段北四丁目、二番町、四番町、五番町、六番町</li> <li>區內設施:<span data-orig-title="比利時駐日大使館" data-lang-code="nl" data-lang-name="荷兰语" data-foreign-title="Belgische ambassade in Japan"><span>比利時駐日大使館</span></span>、盧森堡駐日大使館、<span data-orig-title="以色列駐日大使館"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駐日イスラエル大使館"><span>以色列駐日大使館</span></span>、藤田嗣治舊居</li></ul><dl><dt>五味坂派出所(<span lang="ja">五味坂交番</span>)</dt></dl><ul><li>轄區:隼町、麴町一至二丁目、一番町、三番町</li> <li>區內設施:半藏門、國立劇場、英國駐日大使館、<span data-orig-title="巴拉圭駐日大使館"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駐日パラグアイ大使館"><span>巴拉圭駐日大使館</span></span>、愛爾蘭駐日大使館、葡萄牙駐日大使館、南非駐日大使館、<span data-orig-title="梵蒂岡駐日大使館"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駐日本国ローマ法王庁大使館"><span>梵蒂岡駐日大使館</span></span></li></ul><dl><dt>麴町四丁目派出所(<span lang="ja">麴町四丁目交番</span>)</dt></dl><ul><li>轄區:紀尾井町、麴町三至六丁目、平河町一至二丁目、永田町一至二丁目、霞關二至三丁目</li> <li>區內設施:國會議事堂、首相官邸、最高裁判所、內閣府、總務省、外務省、財務省、文部科學省、國土交通省、厚生勞動省、警察廳/警視廳本部、國會圖書館、墨西哥駐日大使館、日枝神社</li></ul><h2><span id=".E4.BD.8D.E7.BD.AE"></span><span id="位置">位置</span></h2> <p>麴町警察署位於千代田區麴町一丁目4番地、<span data-orig-title="新宿通"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新宿通り"><span>新宿通</span></span>的北側,最近的地鐵站為警署西邊、東京地下鐵半藏門線的半藏門站,第二近的車站則為更西邊的有樂町線麴町站。東京消防廳的<span data-orig-title="東京消防廳第一消防方面本部"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東京消防庁第一消防方面本部"><span>第一消防方面本部</span></span>在警署北邊的街區設有麴町消防署。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dl><dt>注釋</dt></dl><ol><li><b>註1</b><span id="endnote_出版"><b>^</b></span> :麴町屯所於1885年7月3日整併到麴町警署內。</li></ol><dl><dt>參考文獻</dt></dl>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 lang="ja">麹町警察署</span></li> <li><span lang="ja">市ヶ谷経済新聞(2008年1月15日) - 「麹町警察署」現庁舎30年</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0 Cached time: 202305052234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2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9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02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504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50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300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1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38289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37.905 1 -total 33.85% 114.384 1 Template:Reflist 31.96% 107.996 15 Template:Lang 30.95% 104.580 7 Template:Cite_web 30.60% 103.412 16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22.47% 75.934 1 Template:日本警察署 21.18% 71.560 1 Template:Infobox 16.86% 56.984 16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15.36% 51.907 16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13.41% 45.310 16 Template:Str_mid -->
**麴町警察署**(日語:麹町警察署/こうじまちけいさつしょ _Kōjimachi Keisatsusyo_)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是警視廳隸下的一座警察局,開設於 1881 年,為日本創立時間最早的警署,其轄區緊鄰著皇居西側,是日本政治、社會及文化中樞地帶,其內涵蓋了日本政府眾多機關部門、首相官邸和數座外國駐日使館,勤務範圍也包含這些官廳建築周邊的維安。由於麴町警察署屬於大規模警署,因此署長的階級為警視正,高於擔任一般中、小規模警署署長的警視。 ## 歷史 1874 年 1 月 15 日,警視廳設立,以「大區小區制」將東京府分為 6 個大區,每個大區內又分為 16 個小區、設置 16 個「巡查屯所」,負責治安的維持,當中第三大區的廳舍便於同年設置在麴町五丁目,成了該町第一個警務機構。1881 年 1 月 14 日,警視廳在半藏門外新設了麴町警察署,同時也成立麴町巡查屯所。1883 年 10 月 5 日,麴町署的辦公地點從原本的第三大區廳舍移動到剛完工的廳所內,不過新署僅是一棟瓦葺式的木造平屋,內部除了警員辦公室外,還有擊劍道場、等候室、電報室。 1903 年 6 月 19 日,麴町警察署正式遷至麴町一丁目的現址辦公。1923 年 9 月 1 日發生了關東大地震後,整座警署毀於祝融之災,麴町警署被迫將業務移轉到臨時警局處理,1926 年 3 月 30 日,才在原地建好兩層高的鋼筋混凝土建築。1936 年的二二六兵變中,日本陸軍內部派系「皇道派」的一批官兵佔領了警視廳本部,其機能一度交由麴町警署代行,當時昭和天皇還親自聯絡麴町警署的署長以掌握事態發展。 1945 年 5 月 25 日,美軍航空部隊對東京實施第二次大轟炸,大火再度襲捲了警署,把它燒到只剩下外牆。然而這道外牆在建築修復了之後,仍繼續使用了 31 年,直到 1976 年 7 月為止。從那個月起,建築結構日趨老化的警署開始進行重建,預計要改造成一座地上十層、地下一層的新警署。在施工期間,最高裁判所(最高法院)出借了其設在麴町西南方、位於紀尾井町的司法修習所分室,以供該署署員上班。1978 年 6 月 19 日,新警署大樓竣工,麴町署才從紀尾井町遷回。 ## 轄區 麴町警察署的轄區為千代田區西部地帶(舊麴町區西部)。轄區界線由東起順時針依序為皇居護城河(半藏濠、櫻田濠)、櫻田通、外堀通、JR 中央本線、首都高 5 號池袋線、首都高都心環狀線。 轄區與本署負責範圍接壤的警署,除了同在千代田區內的丸之內警察署、神田警察署外,還包括南邊港區內的赤坂警察署、西邊新宿區內的牛込警察署和四谷警察署,以及北邊文京區內的富坂警察署。 ### 下屬派出所 以下列出麴町警察署下轄的派出所及其負責區域、區內設施。 (由北至南) **飯田橋站前派出所(飯田橋駅前交番)** * 轄區:富士見一至二丁目、飯田橋一至四丁目 * 區內設施:飯田橋站、東京大神宮 **九段下派出所(九段下交番)** * 轄區:一橋一丁目、北之丸公園、九段南一至三丁目、九段北一至三丁目 * 區內設施:靖國神社、國立公文書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印度駐日大使館、科學技術館、日本武道館 **市谷見附派出所(市ヶ谷見付交番)** * 轄區:九段南四丁目、九段北四丁目、二番町、四番町、五番町、六番町 * 區內設施:比利時駐日大使館、盧森堡駐日大使館、以色列駐日大使館、藤田嗣治舊居 **五味坂派出所(五味坂交番)** * 轄區:隼町、麴町一至二丁目、一番町、三番町 * 區內設施:半藏門、國立劇場、英國駐日大使館、巴拉圭駐日大使館、愛爾蘭駐日大使館、葡萄牙駐日大使館、南非駐日大使館、梵蒂岡駐日大使館 **麴町四丁目派出所(麴町四丁目交番)** * 轄區:紀尾井町、麴町三至六丁目、平河町一至二丁目、永田町一至二丁目、霞關二至三丁目 * 區內設施:國會議事堂、首相官邸、最高裁判所、內閣府、總務省、外務省、財務省、文部科學省、國土交通省、厚生勞動省、警察廳/警視廳本部、國會圖書館、墨西哥駐日大使館、日枝神社 ## 位置 麴町警察署位於千代田區麴町一丁目 4 番地、新宿通的北側,最近的地鐵站為警署西邊、東京地下鐵半藏門線的半藏門站,第二近的車站則為更西邊的有樂町線麴町站。東京消防廳的第一消防方面本部在警署北邊的街區設有麴町消防署。 ## 參考文獻 **注釋** 1. **註 1****^** :麴町屯所於 1885 年 7 月 3 日整併到麴町警署內。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麹町警察署 * 市ヶ谷経済新聞(2008 年 1 月 15 日) - 「麹町警察署」現庁舎 30 年
{ "globe": "earth", "lat": 35.68438889, "lon": 139.743 }
12,042
2023-04-21T11:50:34Z
73,623,953
麴町警署
4,051,768
<p><b>阿拉丁帕夏</b>是鄂圖曼帝國的第一位大維齊爾。他父親的名字為凱末爾丁,因此他有時也被稱為「哈吉·凱末爾丁奧盧·阿拉丁帕夏」或「阿拉丁·本·哈吉·凱末爾丁」,含義為「哈吉·凱末爾丁的兒子」。他可能出身今土耳其安卡拉省的切恩德勒鎮,該鎮也是後來顯赫的錢達爾勒家族的起源地。他是一名法基(精通伊斯蘭法的人)。據信,他在奧斯曼一世在位時(可能是1320年)曾出任維齊爾,並持續到奧爾汗貝伊當政時期。在奧斯曼侯國早年的國家議會底萬內僅有一位維奇爾,所以雖然他當時的頭銜實際上並不是「大維齊爾」,但由於其職權等同於後來的大維齊爾,他因此被視為鄂圖曼帝國的第一位大維齊爾。 </p><p>他創立了鄂圖曼帝國蘇丹的第一支常備軍,這支軍隊後來發展成了鄂圖曼近衛軍。與早期的戴紅帽子的突厥士兵相比,新成立的這支部隊戴白帽子。阿拉丁擔任大維齊爾直到1333年。</p> <h2><span id=".E8.BD.B6.E4.BA.8B"></span><span id="轶事">軼事</span></h2> <p>一些資料稱阿拉丁帕夏是奧爾汗的兄弟。雖然奧爾汗一世有一個被稱為阿拉丁帕夏的兄弟,兄弟阿拉丁和維奇爾阿拉丁通常不被認為是同一人。</p> <h2><span id=".E5.8F.82.E5.8A.A0"></span><span id="参加">參加</span></h2> <ul><li>鄂圖曼帝國大維齊爾</li></ul><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阿拉丁帕夏**是鄂圖曼帝國的第一位大維齊爾。他父親的名字為凱末爾丁,因此他有時也被稱為「哈吉・凱末爾丁奧盧・阿拉丁帕夏」或「阿拉丁・本・哈吉・凱末爾丁」,含義為「哈吉・凱末爾丁的兒子」。他可能出身今土耳其安卡拉省的切恩德勒鎮,該鎮也是後來顯赫的錢達爾勒家族的起源地。他是一名法基(精通伊斯蘭法的人)。據信,他在奧斯曼一世在位時(可能是 1320 年)曾出任維齊爾,並持續到奧爾汗貝伊當政時期。在奧斯曼侯國早年的國家議會底萬內僅有一位維奇爾,所以雖然他當時的頭銜實際上並不是「大維齊爾」,但由於其職權等同於後來的大維齊爾,他因此被視為鄂圖曼帝國的第一位大維齊爾。 他創立了鄂圖曼帝國蘇丹的第一支常備軍,這支軍隊後來發展成了鄂圖曼近衛軍。與早期的戴紅帽子的突厥士兵相比,新成立的這支部隊戴白帽子。阿拉丁擔任大維齊爾直到 1333 年。 ## 軼事 一些資料稱阿拉丁帕夏是奧爾汗的兄弟。雖然奧爾汗一世有一個被稱為阿拉丁帕夏的兄弟,兄弟阿拉丁和維奇爾阿拉丁通常不被認為是同一人。 ## 參加 * 鄂圖曼帝國大維齊爾 ## 參見
null
4,063
2023-04-17T03:44:36Z
73,332,499
阿拉丁帕夏_(维齐尔)
1,605,023
<p><b>創富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b>,簡稱<b>創富生物科技集團</b>或<b>創富生物科技</b>(<b>英語:<span lang="en">INNOMAXX Biotechnology Group Limited</span></b>,港交所除牌時0340.HK),是一間曾在香港上市醫藥公司,2000年,由駿新能源收購廣信企業後更名。主要經營生產醫藥用品,但由於出現惡性競爭。於是出售醫藥股權,予給民營企業家,由中國礦業取代上市。 </p>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中國礦業 WEBB-SITE.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創富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創富生物科技集團**或**創富生物科技**(**英語:INNOMAXX Biotechnology Group Limited**,港交所除牌時 0340.HK),是一間曾在香港上市醫藥公司,2000 年,由駿新能源收購廣信企業後更名。主要經營生產醫藥用品,但由於出現惡性競爭。於是出售醫藥股權,予給民營企業家,由中國礦業取代上市。 ## 外部連結 * 中國礦業 WEBB-SITE.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865
2023-04-16T12:27:29Z
72,026,136
創富生物科技集團
8,288,867
<p><b>HUSH!! 沙灘音樂會</b>(英語:<span lang="en">Hush Concerts</span>)是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多個政府部門包括市政署、旅遊局及海事及水務局協辦的大型露天音樂會活動。活動首次以「HUSH!! Full Band馬拉松搖滾音樂祭」於2005年起舉行;其後於2016年更名為「HUSH!! 沙灘音樂會」,舉辦地點改為黑沙海灘。2020年至2022年活動延伸至澳門各個社區或地點,受COVID-19疫情影響部分活動改為線上舉辦。 </p> <h2><span id=".E8.83.8C.E6.99.AF"></span><span id="背景">背景</span></h2> <p>據市政署介紹,早在1993年開始海島市政廳在每年5月1日當天舉行沙灘活動,安排堆沙比賽、水上活動,以及設置宣傳保持海灘清潔的公民教育攤位,而舞台表演則是系列活動的其中一個環節。但本地紙媒發現黑沙海灘康體活動和五一演唱會活動只有2011年和2012年的資料。2011年5月1日當天僅於澳門綜藝館舉行「慶祝澳門綜藝館廿五周年——A 級音樂唱動全城演唱會」;2012年的康體活動於該年7月1日舉行,地點在黑沙海灘,而5月1日當天於澳門綜藝館舉行《伍佰‧陳昇鋼鐵情歌》演唱會,清楚表明這是為了慶祝五一勞動節。 </p><p>「HUSH!!」方面自2005年起創辦,目的是推動澳門流行音樂的發展,更邀請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或海外歌手或樂隊演出,更成為澳門最大型以樂隊及創作歌手為主的流行音樂活動,又被稱為「澳門年度音樂馬拉松」,除音樂會表演活動外,文化局更將「HUSH!」建立為一個品牌,活動現場設有品牌聯乘商品單位、工作坊,以及舉辦相關主題的短片比賽。 </p> <h2><span id=".E5.B8.82.E6.94.BF.E7.BD.B2.EF.BC.88.E5.89.8D.E8.BA.AB.E7.82.BA.E6.B0.91.E6.94.BF.E7.B8.BD.E7.BD.B2.EF.BC.89.E8.88.89.E8.BE.A6.E6.99.82.E6.9C.9F"></span><span id="市政署(前身為民政總署)舉辦時期">市政署(前身為民政總署)舉辦時期</span></h2> <h3><span id=".E7.B6.9C.E8.97.9D.E9.A4.A8.E6.BC.94.E5.94.B1.E6.9C.83"></span><span id="綜藝館演唱會">綜藝館演唱會</span></h3> <p>2011年,為紀念澳門綜藝館開館25周年,民政總署於5月1日15:00舉行「慶祝澳門綜藝館二十五周年 — A級音樂唱動全城演唱會」,嘉賓陣容包括天王巨星黎明,以及五位香港偶像歌手王菀之、劉浩龍、李治廷、JW以及應昌佑,活動當日綜藝館大堂亦設有圖片展,向觀眾介紹綜藝館的功能以及回顧過往活動點滴。 </p><p>2012年,民政總署於5月1日當天舉行「伍佰VS 陳昇鋼鐵情歌」演唱會。 </p> <h3><span id=".E4.BA.94.E4.B8.80.E9.BB.91.E6.B2.99.E6.B5.B7.E7.81.98.E8.BF.8E.E5.A4.8F.E6.97.A5.E6.BC.94.E5.94.B1.E6.9C.83"></span><span id="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span></h3> <p>2013年,民政總署在五一勞動節當天舉行的演唱會首次由澳門綜藝館移師至黑沙海灘舉行,活動由民政總署主辦,體育發展局及港務局協辦,於2013年5月1日15:30於黑沙海灘籃球場進行,活動免費入場,表演嘉賓包括任賢齊、王若琳、黃鴻升、MP魔幻力量等。同日同場三部門和多個社團合辦多項免費的康體活動、賽事、遊戲及工作坊,包括兒童繪畫工作坊、攤位遊戲、遙控模型越野車體驗、水上活動 (香蕉船、大水泡、水上機車、風帆遊船河)。同時設有堆沙比賽、親子競技遊戲、沙灘尋寶遊戲,以及沙灘足球、排球、手球公開賽。活動當天亦安排免費穿梭巴士於祐漢街市麥當勞、中銀總行、氹仔街市巴士站往來黑沙。 </p><p>2014年的"5‧1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在5月1日14:00至18:00舉行,現場觀眾與歌手參與遊戲,更可獲贈新城知訊台送出該年6月25日「新城唱好音樂會」門券100張、多位歌手親筆簽名CD或禮物超過100份。演唱會邀請來自中港台四地及馬來西亞的著名歌手樂隊參演。另外,黑沙海灘設有多項康體活動,包括多項沙灘賽事,包括:「沙灘足球、排球、手球公開賽」、「沙灘尋寶遊戲」及「堆沙比賽」。同年4月23日,民署接獲活動製作單位"新城廣播有限公司"通知,個別表演單位未能出席參與演出,民署對此表示遺憾,現正與"新城廣播有限公司"協調後續安排,有關詳情將另行公佈。 </p> <p>2015年,民政總署繼續在5月1日當天舉行「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民署表示五一勞動節是為感謝各行各業職工為社會出貢獻而成立的慶祝節日,因此民署冀續在當日提供優質的文娛康體活動,來回市民,增加社會歸屬感,亦可享受陽光假期。演出嘉賓包括Soler及刃記樂團,同時包括多位台灣歌手和樂隊,包括人氣樂團蘇打綠;歌手魏如萱和蔡旻佑。活動期間更有多項水上活動、兒童繪畫工作坊、遙控模型車體驗、沙灘遊戲和攤位遊戲。總預算為391萬元,演唱會方面為337萬元,康體活動等為54萬元,預計會約有1萬人參與。 </p> <h3><span id=".E4.BA.94.E4.B8.80.E9.BB.91.E6.B2.99.E6.B5.B7.E7.81.98.E8.BF.8E.E5.A4.8F.E6.97.A5.E5.BA.B7.E9.AB.94.E6.B4.BB.E5.8B.95"></span><span id="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康體活動">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康體活動</span></h3> <p>2016年,演唱會改為文化局主辦,並推出「hush!!」品牌。康體活動更名為「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康體活動」,並維持由市政署(前身為民政總署)主辦。 </p> <h2><span id="HUSH.21.21_Full_Band_.E9.A6.AC.E6.8B.89.E6.9D.BE.E6.90.96.E6.BB.BE.E9.9F.B3.E6.A8.82.E7.A5.AD"></span><span id="HUSH!!_Full_Band_馬拉松搖滾音樂祭">HUSH!! Full Band 馬拉松搖滾音樂祭</span></h2> <p><b>HUSH!! FULL BAND馬拉松搖滾音樂祭</b>是<b>HUSH!! 沙灘音樂會</b>的前身,於2005年起在澳門文化中心廣場舉行,活動由澳門文化中心主辦,是澳門本地搖滾樂壇年度盛事。首年活動於2005年舉行,當時邀請十多隊本地樂隊進行演出,為時七至八小時,其後成為外地樂手認識澳門的知名樂祭。 </p> <h3><span id="2012.E5.B9.B4"></span><span id="2012年">2012年</span></h3> <p>2012年《HUSH!! Full Band馬拉松搖滾音樂祭》於該年11月10日舉行,邀請到泰國曼谷樂隊Ebola(伊波拉),聯同本地樂隊刃記(Blademark)實力鬥一番,band 連band crossover接力超長八小時演出。演出樂隊包括由來自東南亞不同地區成員組成的Project E.A.R.、北京的寵物同謀(Pet Conspiracy)、東京的Glanz,以及香港的ToNick等,加上經嚴選的九隊本地老薑和樂壇新鮮人,包括:Black Sheep、Cactus、Crossline、Forget The G、Frontline Caste、L.A.V.Y.、Music:Boxx、Roof及Scamper。 </p> <h3><span id="2014.E5.B9.B4"></span><span id="2014年">2014年</span></h3> <p>2014年11月22日,「HUSH!! Full Band馬拉松搖滾音樂祭」迎來十周年,十四隊本地及海外樂隊將登上舞台,活動繼續在澳門文化中心廣場舉行,。十年來共邀請超過50隊海內外樂手來澳參與,26支本地樂隊開展一場純音樂派對。活動由當天13:30起舉行九小時。參與的澳門本地樂隊包括刃記、Bomber、Catalyser、Experience、João Gomes e Benda、L.A.V.Y、Scamper、Sketch及WhyOceans。 </p><p>海內外嘉賓方面邀請到來自日本沖繩的Okinawa 2side1BRAIN、香港的KillerSoap。 </p> <h2><span id=".E2.80.9CHUSH.21.21_.E9.9F.B3.E6.A8.82.E6.9C.83.E2.80.9D.E6.99.82.E6.9C.9F"></span><span id="“HUSH!!_音樂會”時期">「HUSH!! 音樂會」時期</span></h2> <h3><span id="2016.E5.B9.B4"></span><span id="2016年">2016年</span></h3> <p>2016年4月下旬,文化局宣佈於該年4月30日及5月1日在路環黑沙海灘舉行「HUSH!! 沙灘音樂會」,取代民政總署五一夏日演唱會。兩日活動合共長達15小時。同時擴大活動舉辦日期及調整舉辦地點,邀請中港台三地及海外歌手與樂隊進行表演和參與。音樂會以搖滾為主,同時包含多種不同形式的音樂:爵士樂、藍調、民歌、拉丁音樂、世界音樂等。 </p> <h3><span id="2017.E5.B9.B4"></span><span id="2017年">2017年</span></h3> <p>2017年「HUSH!!沙灘音樂會」於4月30日至5月1日期間於黑沙海灘舉行,來自本地及亞洲多個地區,合共25隊歌手或樂隊將表演搖滾、金屬、流行、電子音樂等不同類型音樂。活動分別於4月30日13:00至20:00及5月1日13:00至21:00期間舉行,邀請來自新加坡、香港、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及台灣歌手參與。活動期間除設有輕便飲品及食品攤位外,亦首次與《文創村》合作,打造《HUSH!!一條村》,將文創為主題的跳蚤市集帶進樹林。《HUSH!!一條村》聚集本地手作飾品、音樂成品、潮流古著、皮革、彩繪、古靈精怪精品、特色美食等共十八個攤檔,於活動舉行日期期間12:00至22:00在舞台周邊位置開放。活動同時於5月1日19:00至22:00進行網上直播。 </p> <h3><span id="2018.E5.B9.B4"></span><span id="2018年">2018年</span></h3> <p>2018年「HUSH!!沙灘音樂會」於4月29日至5月1日在黑沙海灘舉行,新設不同音樂專題的Summer Chill舞台及HUSH!! GEG Silent Disco(靜音派對)並繼續舉辦音樂工作坊、音樂短片比賽及沙灘手作市集等。 </p><p>音樂會舉行期間,文化局首次提供「音樂專車」免費穿梭巴士於2018年4月29日及5月1日12:00至23:00期間服務,分別由氹仔中央公園、路環石排灣公屋群和諧廣場出發往返黑沙海灘。 </p> <h3><span id="2019.E5.B9.B4"></span><span id="2019年">2019年</span></h3> <p>2019年1月31日,文化局公佈該音樂會招募計劃,繼續邀請多隊本地及外地知名樂隊外,同時作為向本地音樂表演者提供演出舞台空間,增加與外地樂隊表演交流的機會。參與方式分為三大類別,分別有「Hot Wave」、「Uprising Power」及「Summer Chill」;另將活動延伸至離島社區和校園內。 </p><p>2019年的「HUSH!!沙灘音樂會」 於4月28日至5月1日期間在黑沙海灘舉行。是次音樂會設三大特色舞台,Hot Wave 舞台將帶來勁度十足的馬拉松式音樂演出;Summer Chill舞台帶來電子、爵士、民歌等多元化專題音樂;同場亦設有本地原創音樂大碟展示攤位。該年音樂會增設Upbeat Power舞台,由銀河娛樂集團全力支持,動新生代流行音樂文化,為年輕實力樂隊打造屬於澳門青年音樂人的搖滾派對。 </p><p>2019年的活動首次透過「hush!×本地文創徵集」計劃徵集創意商品,並推出hush! 品牌系列之聯乘商品,在音樂會獨家發售,種類包括樂器積木、拇指琴、T恤、運動毛巾、棉花糖、USB、帆布袋、永生花藍芽燈座等。現場設有多個沙灘手工市集、美食及飲品攤位,及由鷺環海天度假酒店派出多位活力使者,主持親子藝術遊戲攤位及工作坊,適合不同人士參與。 </p> <h3><span id="2020.E5.B9.B4"></span><span id="2020年">2020年</span></h3> <p>2020年2月初,因應澳門爆發首波COVID-19疫情,文化局延後對「hush!沙灘音樂會」本地樂隊及音樂人徵集丶文創攤位徵集。 </p><p>2020年3月28日,文化局宣佈因疫情影響,原定於4月30日至5月2日舉行的HUSH!!沙灘音樂會將延後舉行,活動將改變形式以本地音樂人、樂隊、製作人員及演藝人員為主軸,在澳門各社區舉行一連串小型主題音樂會,並輔以網絡串連、裝置藝術、工作坊及文創市集等形式進行,藉此希望更多藝文工作者能參與其中,讓市民在疫情緩和後重新投入藝文活動,詳情可留意最新公佈。 </p><p>2020年5月25日,文化局宣佈將「Hush!!沙灘音樂會」調整為「HUSH!! 夏日音樂會」,當時仍在對相關項目進行前期籌備工作,並計劃在該年7月中旬舉行。同時計劃於6月下旬推出首場線上音樂會活動。活動目的改為以本地音樂人、樂隊、製作人員及演藝人員為主軸,在各社區開展連串小型主題音樂會,輔以網絡串連、裝置藝術、工作坊及文創市集等,讓更多藝文工作者參與其中,也讓公眾於疫情緩和後,重新投入藝文活動。 </p><p>2020年6月中旬,文化局公佈「HUSH!! 夏日音樂會」於6月21日至8月期間舉行,包括線上和線下多場音樂活動,其中6月21日線上活動邀請中港澳三地歌手或樂隊參與,7月期間舉行多場音樂工作坊供大眾參與。該年6月下旬,更公佈於線上及線下多場活動,包括在澳門科學館和議事亭前地等舉行多場音樂活動,更於該年7月18及19日期間於澳門科學館前地舉行「HUSH!! X 文創市集」。 </p><p>2020年7月28日,文化局宣佈於該年8月2日16:00至20:00舉行的壓軸演出活動「Hot Wave in the City音樂會」調整至塔石廣場舉行。 </p><p>2020年8月,因應「HUSH!!夏日音樂會」多場活動反應熱烈,將特別加開兩場音樂會於8月22及23日晚上8時至10時在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2號上演,相關觀眾需透過文化局網頁預約進場。 </p> <h3><span id="2021.E5.B9.B4"></span><span id="2021年">2021年</span></h3> <p>2021年3月,「hush! 夏日音樂會」招募 本地樂隊、音樂人及品牌聯乘單位,並計劃於6月26日至7月11日舉行,音樂會拓展臨近沿海的演出地點,在科學館前地、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2號、內港九號碼頭天台等上演。活動首設「hush! Kids」舞台,並舉辦多場音樂會與專題演出、本地攤位、裝置藝術及網上音樂比賽等活動。同時繼續推出「hush! 聯乘 x 本地文創」徵集計劃,招募品牌聯乘夥伴製作不同商品,透過音樂品牌及聯乘單位的平台起互相推動作用。同時計劃於該年7月10日及11日於澳門科學館前地舉辦「TENT聽hush!」,提供本地商品及美食攤位。 </p><p>2021年6月28日,文化局宣佈因應鄰近地區COVID-19疫情影響,原訂7月舉行的「hush! 夏日音樂會」延期舉行。 </p><p>2021年10月20日,因應本地COVID-19疫情緩和,「hush! 夏日音樂會」調整為「hush! 2021音樂會」,並於該年11月舉辦。 </p><p>「hush! 2021音樂會」於2021年11月6日至28日期間舉行,以「沿海的音樂盛會」為題,喻意澳門作為臨海城市,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孕育出澳門流行音樂的開放和多元性,創造獨特的文化風景。首個活動「TENT 聽 hush!」於2021年11月6日至7日舉行,為觀眾送上搖滾、爵士、民歌、電子、龐克、重金屬、流行音樂、無伴奏合唱等多種風格的音樂,另特設電音與小輪車(BMX)、滑板聯合演出,同場設有近百個本地文創產品及「hush!」品牌聯乘商品攤位,展賣本地多元的創意產品及食品。另外,更於2021年11月21日於媽閣廟前地舉辦「海岸搖滾」音樂會;11月19日和20日舉行『迷走都市‧尋找虹彩'電音音樂會—hush! x 原創歌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音樂發佈會」和「Upbeat Power音樂會」;11月27日及28日在內港九號碼頭天台舉行「Rooftop Sunset音樂會」。由於部分演出場地位置有限,有興趣參與之觀眾需於文化局網頁「活動報名系統」預約,名額到先得。音樂會同期舉辦多個不同音樂工作坊。 </p><p>2021年活動期間,聯同50隊本地樂隊、音樂人及藝團在11月6日至28日期間合共舉辦10場音樂會、4場音樂工作坊以及一連串的網絡平台互動交流,吸引約26,000人次的觀眾透過線上及線下形式參與。除各場線下音樂活動,一系列的線上活動,總參與人數逾8,000人次。 </p> <h3><span id="2022.E5.B9.B4"></span><span id="2022年">2022年</span></h3> <p>2022年「hush! 夏日音樂會」計劃在該年7月在澳門多個地點舉行,先於該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期間進行本地樂隊及音樂人徵集。 </p><p>2022年6月9日,文化局計劃在該年7月9日至10日在黑沙海灘舉行沙灘音樂會,同場設有「hush! 市集」,提供近百個本地商品及美食攤位並進行招募。 </p><p>2022年6月28日,受大規模COVID-19疫情影響,文化局宣佈原訂於7月9日至10日舉行的「hush! 夏日音樂會」將延期舉行,「hush! 300秒」短片比賽之收件期亦將相應延長,並暫緩舉行「hush! 市集」攤位解釋會。 </p><p>2022年10月初,2022年「hush! 夏日音樂會」調整為「hush! 2022音樂會」,於該年10月22日至11月13日期間舉行,音樂拓展計劃包括音樂工作坊和「世界音樂體驗營」。活動安排方面於2022年10月20日公佈,於該年11月5日至6日在黑沙海灘帶來馬拉松式的音樂盛會,設有三大特色舞台,來自本地的46個演出單位,一連兩日送上搖滾、爵士、騷靈、放克、民歌、電子、另類搖滾、重金屬、嘻哈、流行音樂等多種風格的音樂,並特邀中國大陸音樂人參與演出,活動期間設有免費接駁巴士由氹仔中央公園往返黑沙海灘;同場設有攤位市集,包括音樂主題攤位、展賣「hush! 」品牌聯乘產品及美食的攤位等。11月12日至13日期間於路環市區舉行音樂會,以音樂漫遊為主題,主舞台設於馬忌士前地。 </p><p>2022年10月31日,因應強烈熱帶風暴尼格即將影響澳門,文化局以受颱風及天氣影響為由,原訂於11月5日及6日在黑沙海灘舉行的音樂會活動延期至11月12日至13日期間舉行。 </p> <h2><span id=".E2.80.9Chush.21.E5.93.81.E7.89.8C.E8.81.AF.E4.B9.98.E2.80.9D.E5.BE.B5.E9.9B.86.E8.A8.88.E5.8A.83"></span><span id="“hush!品牌聯乘”徵集計劃">「hush!品牌聯乘」徵集計劃</span></h2> <p><b>「hush! x 本地文創徵集 」計劃</b>於2018年推出,自文化局於2017年將「hush!」商標進行註冊。計劃目的是鞏固並推動有關音樂品牌及積極推動本地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活動透過徵集後,主辦單位將就其創作意念、獨特性、銷售及宣傳計劃進行篩選及評審,獲選的文創單位將獲授權「hush!」商標使用權限,以自負盈虧方式生產及銷售「hush!」品牌系列之聯乘商品,更可成為「HUSH!! 沙灘音樂會」或「HUSH!! 夏日音樂會」活動的「文創夥伴」,並於每年音樂會活動期間在現場設置攤位銷售商品,藉此增加文創單位與公眾的接觸機會,同時提升音樂會的現場氣氛,達至互惠互利效果。 </p><p>2022年起「hush! 品牌聯乘」徵集計劃,分佈在澳門向區等地舉行,招募本地文創單位推出hush! 品牌聯乘產品,以推動文化創意與音樂結合。 </p> <h2><span id=".E8.87.A8.E6.99.82.E4.BA.A4.E9.80.9A.E5.AE.89.E6.8E.92"></span><span id="臨時交通安排">臨時交通安排</span></h2> <p>活動期間,黑沙海灘周邊區域實施臨時交通管制,除特許車輛外,其他車輛均禁止進入黑沙海灘沙灘區;而「黑沙海灘」巴士站暫停使用,<b>15</b>、<b>21A</b>及<b>26A</b>路線巴士改道行駛,<b>21A</b>和<b>26A</b>路線活動期間將加密班次,同時<b>21A</b>路線的增班車將安排以大巴營運,以疏導人流。 </p><p>2018年、2019年和2022年在黑沙海灘舉行音樂會活動期間,主辦單位安排免費接駁巴士往返氹仔中央公園至黑沙海灘,2018年中途停靠石排灣公屋群,2019年中途改為停靠鷺環海天度假酒店。 </p> <h2><span id=".E7.88.AD.E8.AD.B0"></span><span id="爭議">爭議</span></h2> <h3><span id="2014.E5.B9.B4.E6.B0.91.E7.BD.B2.E6.BC.94.E5.94.B1.E6.9C.83.E8.A2.AB.E6.8C.87.E6.98.AF.E3.80.8C.E7.B6.AD.E7.A9.A9.E9.A8.B7.E3.80.8D"></span><span id="2014年民署演唱會被指是「維穩騷」">2014年民署演唱會被指是「維穩騷」</span></h3> <p>2014年4月下旬,民政總署舉辦的「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被指是「維穩騷」,民署指該活動是長年舉辦,突然被指與澳門勞動節遊行「打對台」,其說法是「不公平」的。他又表示,勞動節是為了感謝各行各業職工為社會付出的貢獻而成立的慶祝節日,因此,最適合舉辦文娛活動,回饋市民。 </p><p>2014年活動舉行前夕,多位香港歌手或樂隊均退出,包括:謝安琪、RubberBand、C AllStar、官恩娜、F.I.R.、連詩雅、周柏豪、Dear Jane、張智霖。據愛瞞日報報道,標題是「五・一『維穩』演唱會又嚟,超過廿個歌手演出,澳門青年還去遊行嗎? 謝安琪 RUBBERBAND 都有份」。「愛瞞日報」也立即向演唱會主打香港歌手謝安琪的經理人──音樂人周博賢查詢,對方的回應態度顯得十分重視,經詳細了解後,宣布謝安琪退出。近日,網上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批評有人仍未宣傳好自己的理念,卻跑去破壞可以得到開心的「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崔子釗回應,政府利用資源和權力,透過各種手段來引誘、阻礙澳門人爭取公義,「愛瞞日報」的信念之一就是拒絕和諧維穩。對於退出的歌手被指控是「違約」,崔子釗稱:「他們為了良知,甘冒違約可能帶來商業影響等風險,是值得尊重及讚賞的。」他也說:「我不會責怪出席的表演者,明白到這是他們的工作。但既然『維穩騷』被揭發,希望他們能去了解一下這些活動背後目的,而不是說一句『我讀得書少、我不懂甚麼叫維穩』,這只會顯示出愚昧的一面,『有腦』、『有想法』的歌手才能獲得觀眾認同。」</p><p>在活動退出初期,新城知訊台台長朱明銳表示,歡迎宣布辭演的歌手改變初衷,該台也會讓那些歌手明白,將來舉行的只是音樂盛會。此外,該台正在物色其他歌手加入支持,有信心當天有一個陣容非常好,包括中、港、台歌手出席的活動。後來該台台長朱明銳表示,已與相關歌手簽訂合約,也支付了演出費用,保證他們準時演出。至於,早前宣布辭演的歌手,該公司保留法律追究權利。朱明銳重申,第一輪演出名單的歌手也有口頭協議或書面合約,兩者都是有效用的。至今,宣布退出的歌手仍沒有書面通知,新城知訊台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並交由該公司的律師處理。 </p><p>時事評論員梁啟賢認為,演唱會的「維穩味濃」,意圖也很清楚:「粉飾太平」。不過,他相信,參加演唱會的和參加遊行的是兩群不同的青年;無論演唱會是否舉行,也不會對遊行人數造成明顯的影響。但是,演唱會可以「平衡」輿論,以至新聞報道不會只有遊行,不會出現一面倒的情況。另一方面,團體「澳門青年動力」將在五月一日下午舉行主題為「重塑空間,還我好生活」的遊行,梁啟賢指出,來澳旅客數字持續上升,主要只是促進博彩業發展,卻影響本地居民的生活,如:活動空間越來越少、通貨膨脹沒有降低、商住租金不斷上升等。但是,有別於香港,澳門既沒有「拖篋」等民間抗議行動,也未見社會人士要求中國大陸檢討港澳個人遊政策。 </p><p>2014年5月1日,澳門青年動力計劃發起遊行,主題是「重塑空間,還我好生活」。理事長關婉珊接受專訪時表示,相信很多青年意識到問題的存在,發起遊行是製造機會,讓青年站出來表達對社會的關注。她認為,正常的政府是害怕人民力量的,遊行人數越多,政府越要解決問題。對於當天下午的「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花費公帑約350萬元,關婉珊提出:政府是否應該舉辦關於勞工的活動?而不是舉辦一個「圍威餵」的嘉年華活動?市民在那裡得到娛樂享受外,還可得到甚麼?她認為,用350萬元舉辦演唱會,實在浪費,更好是用來解決基層市民的生活問題,演唱會似是「止痛藥」,完結後,問題是仍然存在的。 </p> <h3><span id="2015.E5.B9.B4.E6.B4.BB.E5.8B.95.E4.B9.8B.E7.88.AD.E8.AD.B0"></span><span id="2015年活動之爭議">2015年活動之爭議</span></h3> <p>2015年5月1日,民署繼續舉辦黑沙海灘演唱會,另一邊廂體育發展局在塔石體育館舉行體藝匯演,被批評大灑金錢和成功「維穩」。被批評是透過賭收麻醉澳門各界和青年,透過維穩活動刺激麻痺青年人的腦袋。加上教育政策修改,引起部分青年人批評。而在同年5月1日,澳門青年動力舉辦遊行,主題是「獨立思考有我Say,拒絕倒模」,遊行僅有50多人參與。其後澳門每年的勞動節遊行出現後繼無人之情況。 </p> <h3><span id="2017.E5.B9.B4.E3.80.8CHUSH.21.21.E6.B2.99.E7.81.98.E9.9F.B3.E6.A8.82.E6.9C.83.E3.80.8D.E9.9B.BB.E5.8A.9B.E6.8A.80.E8.A1.93.E6.95.85.E9.9A.9C.E4.BA.8B.E4.BB.B6"></span><span id="2017年「HUSH!!沙灘音樂會」電力技術故障事件">2017年「HUSH!!沙灘音樂會」電力技術故障事件</span></h3> <p>2017年4月30日,文化局表示由於電力技術問題,音樂會延遲開始,目前正搶修。 </p><p>時任文化局副局長楊子健其後接受本地傳媒回應時就電力故障事件致歉,他解釋,主要因電纜損耗及接駁問題所導致,已即時處理並於昨晚更換新電䌫,目前一切運作正常。 </p> <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橫琴天沐河草地音樂節</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HUSH!! 沙灘音樂會</li> <li>HUSH!! Full Band馬拉松搖滾音樂祭 Facebook專頁</li> <li>文化局HUSH FULL MUSIC Facebook專頁</li></ul>
**HUSH!! 沙灘音樂會**(英語:Hush Concerts)是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多個政府部門包括市政署、旅遊局及海事及水務局協辦的大型露天音樂會活動。活動首次以「HUSH!! Full Band 馬拉松搖滾音樂祭」於 2005 年起舉行;其後於 2016 年更名為「HUSH!! 沙灘音樂會」,舉辦地點改為黑沙海灘。2020 年至 2022 年活動延伸至澳門各個社區或地點,受 COVID-19 疫情影響部分活動改為線上舉辦。 ## 背景 據市政署介紹,早在 1993 年開始海島市政廳在每年 5 月 1 日當天舉行沙灘活動,安排堆沙比賽、水上活動,以及設置宣傳保持海灘清潔的公民教育攤位,而舞台表演則是系列活動的其中一個環節。但本地紙媒發現黑沙海灘康體活動和五一演唱會活動只有 2011 年和 2012 年的資料。2011 年 5 月 1 日當天僅於澳門綜藝館舉行「慶祝澳門綜藝館廿五周年 ——A 級音樂唱動全城演唱會」;2012 年的康體活動於該年 7 月 1 日舉行,地點在黑沙海灘,而 5 月 1 日當天於澳門綜藝館舉行《伍佰・陳昇鋼鐵情歌》演唱會,清楚表明這是為了慶祝五一勞動節。 「HUSH!!」方面自 2005 年起創辦,目的是推動澳門流行音樂的發展,更邀請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或海外歌手或樂隊演出,更成為澳門最大型以樂隊及創作歌手為主的流行音樂活動,又被稱為「澳門年度音樂馬拉松」,除音樂會表演活動外,文化局更將「HUSH!」建立為一個品牌,活動現場設有品牌聯乘商品單位、工作坊,以及舉辦相關主題的短片比賽。 ## 市政署(前身為民政總署)舉辦時期 ### 綜藝館演唱會 2011 年,為紀念澳門綜藝館開館 25 周年,民政總署於 5 月 1 日 15:00 舉行「慶祝澳門綜藝館二十五周年 — A 級音樂唱動全城演唱會」,嘉賓陣容包括天王巨星黎明,以及五位香港偶像歌手王菀之、劉浩龍、李治廷、JW 以及應昌佑,活動當日綜藝館大堂亦設有圖片展,向觀眾介紹綜藝館的功能以及回顧過往活動點滴。 2012 年,民政總署於 5 月 1 日當天舉行「伍佰 VS 陳昇鋼鐵情歌」演唱會。 ### 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 2013 年,民政總署在五一勞動節當天舉行的演唱會首次由澳門綜藝館移師至黑沙海灘舉行,活動由民政總署主辦,體育發展局及港務局協辦,於 2013 年 5 月 1 日 15:30 於黑沙海灘籃球場進行,活動免費入場,表演嘉賓包括任賢齊、王若琳、黃鴻升、MP 魔幻力量等。同日同場三部門和多個社團合辦多項免費的康體活動、賽事、遊戲及工作坊,包括兒童繪畫工作坊、攤位遊戲、遙控模型越野車體驗、水上活動 (香蕉船、大水泡、水上機車、風帆遊船河)。同時設有堆沙比賽、親子競技遊戲、沙灘尋寶遊戲,以及沙灘足球、排球、手球公開賽。活動當天亦安排免費穿梭巴士於祐漢街市麥當勞、中銀總行、氹仔街市巴士站往來黑沙。 2014 年的 "5・1 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 在 5 月 1 日 14:00 至 18:00 舉行,現場觀眾與歌手參與遊戲,更可獲贈新城知訊台送出該年 6 月 25 日「新城唱好音樂會」門券 100 張、多位歌手親筆簽名 CD 或禮物超過 100 份。演唱會邀請來自中港台四地及馬來西亞的著名歌手樂隊參演。另外,黑沙海灘設有多項康體活動,包括多項沙灘賽事,包括:「沙灘足球、排球、手球公開賽」、「沙灘尋寶遊戲」及「堆沙比賽」。同年 4 月 23 日,民署接獲活動製作單位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通知,個別表演單位未能出席參與演出,民署對此表示遺憾,現正與"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協調後續安排,有關詳情將另行公佈。 2015 年,民政總署繼續在 5 月 1 日當天舉行「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民署表示五一勞動節是為感謝各行各業職工為社會出貢獻而成立的慶祝節日,因此民署冀續在當日提供優質的文娛康體活動,來回市民,增加社會歸屬感,亦可享受陽光假期。演出嘉賓包括 Soler 及刃記樂團,同時包括多位台灣歌手和樂隊,包括人氣樂團蘇打綠;歌手魏如萱和蔡旻佑。活動期間更有多項水上活動、兒童繪畫工作坊、遙控模型車體驗、沙灘遊戲和攤位遊戲。總預算為 391 萬元,演唱會方面為 337 萬元,康體活動等為 54 萬元,預計會約有 1 萬人參與。 ### 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康體活動 2016 年,演唱會改為文化局主辦,並推出「hush!!」品牌。康體活動更名為「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康體活動」,並維持由市政署(前身為民政總署)主辦。 ## HUSH!! Full Band 馬拉松搖滾音樂祭 **HUSH!! FULL BAND 馬拉松搖滾音樂祭**是 **HUSH!! 沙灘音樂會**的前身,於 2005 年起在澳門文化中心廣場舉行,活動由澳門文化中心主辦,是澳門本地搖滾樂壇年度盛事。首年活動於 2005 年舉行,當時邀請十多隊本地樂隊進行演出,為時七至八小時,其後成為外地樂手認識澳門的知名樂祭。 ### 2012 年 2012 年《HUSH!! Full Band 馬拉松搖滾音樂祭》於該年 11 月 10 日舉行,邀請到泰國曼谷樂隊 Ebola(伊波拉),聯同本地樂隊刃記(Blademark)實力鬥一番,band 連 band crossover 接力超長八小時演出。演出樂隊包括由來自東南亞不同地區成員組成的 Project E.A.R.、北京的寵物同謀(Pet Conspiracy)、東京的 Glanz,以及香港的 ToNick 等,加上經嚴選的九隊本地老薑和樂壇新鮮人,包括:Black Sheep、Cactus、Crossline、Forget The G、Frontline Caste、L.A.V.Y.、Music:Boxx、Roof 及 Scamper。 ### 2014 年 2014 年 11 月 22 日,「HUSH!! Full Band 馬拉松搖滾音樂祭」迎來十周年,十四隊本地及海外樂隊將登上舞台,活動繼續在澳門文化中心廣場舉行,。十年來共邀請超過 50 隊海內外樂手來澳參與,26 支本地樂隊開展一場純音樂派對。活動由當天 13:30 起舉行九小時。參與的澳門本地樂隊包括刃記、Bomber、Catalyser、Experience、João Gomes e Benda、L.A.V.Y、Scamper、Sketch 及 WhyOceans。 海內外嘉賓方面邀請到來自日本沖繩的 Okinawa 2side1BRAIN、香港的 KillerSoap。 ## 「HUSH!! 音樂會」時期 ### 2016 年 2016 年 4 月下旬,文化局宣佈於該年 4 月 30 日及 5 月 1 日在路環黑沙海灘舉行「HUSH!! 沙灘音樂會」,取代民政總署五一夏日演唱會。兩日活動合共長達 15 小時。同時擴大活動舉辦日期及調整舉辦地點,邀請中港台三地及海外歌手與樂隊進行表演和參與。音樂會以搖滾為主,同時包含多種不同形式的音樂:爵士樂、藍調、民歌、拉丁音樂、世界音樂等。 ### 2017 年 2017 年「HUSH!! 沙灘音樂會」於 4 月 30 日至 5 月 1 日期間於黑沙海灘舉行,來自本地及亞洲多個地區,合共 25 隊歌手或樂隊將表演搖滾、金屬、流行、電子音樂等不同類型音樂。活動分別於 4 月 30 日 13:00 至 20:00 及 5 月 1 日 13:00 至 21:00 期間舉行,邀請來自新加坡、香港、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及台灣歌手參與。活動期間除設有輕便飲品及食品攤位外,亦首次與《文創村》合作,打造《HUSH!! 一條村》,將文創為主題的跳蚤市集帶進樹林。《HUSH!! 一條村》聚集本地手作飾品、音樂成品、潮流古著、皮革、彩繪、古靈精怪精品、特色美食等共十八個攤檔,於活動舉行日期期間 12:00 至 22:00 在舞台周邊位置開放。活動同時於 5 月 1 日 19:00 至 22:00 進行網上直播。 ### 2018 年 2018 年「HUSH!! 沙灘音樂會」於 4 月 29 日至 5 月 1 日在黑沙海灘舉行,新設不同音樂專題的 Summer Chill 舞台及 HUSH!! GEG Silent Disco(靜音派對)並繼續舉辦音樂工作坊、音樂短片比賽及沙灘手作市集等。 音樂會舉行期間,文化局首次提供「音樂專車」免費穿梭巴士於 2018 年 4 月 29 日及 5 月 1 日 12:00 至 23:00 期間服務,分別由氹仔中央公園、路環石排灣公屋群和諧廣場出發往返黑沙海灘。 ### 2019 年 2019 年 1 月 31 日,文化局公佈該音樂會招募計劃,繼續邀請多隊本地及外地知名樂隊外,同時作為向本地音樂表演者提供演出舞台空間,增加與外地樂隊表演交流的機會。參與方式分為三大類別,分別有「Hot Wave」、「Uprising Power」及「Summer Chill」;另將活動延伸至離島社區和校園內。 2019 年的「HUSH!! 沙灘音樂會」 於 4 月 28 日至 5 月 1 日期間在黑沙海灘舉行。是次音樂會設三大特色舞台,Hot Wave 舞台將帶來勁度十足的馬拉松式音樂演出;Summer Chill 舞台帶來電子、爵士、民歌等多元化專題音樂;同場亦設有本地原創音樂大碟展示攤位。該年音樂會增設 Upbeat Power 舞台,由銀河娛樂集團全力支持,動新生代流行音樂文化,為年輕實力樂隊打造屬於澳門青年音樂人的搖滾派對。 2019 年的活動首次透過「hush!× 本地文創徵集」計劃徵集創意商品,並推出 hush! 品牌系列之聯乘商品,在音樂會獨家發售,種類包括樂器積木、拇指琴、T 恤、運動毛巾、棉花糖、USB、帆布袋、永生花藍芽燈座等。現場設有多個沙灘手工市集、美食及飲品攤位,及由鷺環海天度假酒店派出多位活力使者,主持親子藝術遊戲攤位及工作坊,適合不同人士參與。 ### 2020 年 2020 年 2 月初,因應澳門爆發首波 COVID-19 疫情,文化局延後對「hush! 沙灘音樂會」本地樂隊及音樂人徵集丶文創攤位徵集。 2020 年 3 月 28 日,文化局宣佈因疫情影響,原定於 4 月 30 日至 5 月 2 日舉行的 HUSH!! 沙灘音樂會將延後舉行,活動將改變形式以本地音樂人、樂隊、製作人員及演藝人員為主軸,在澳門各社區舉行一連串小型主題音樂會,並輔以網絡串連、裝置藝術、工作坊及文創市集等形式進行,藉此希望更多藝文工作者能參與其中,讓市民在疫情緩和後重新投入藝文活動,詳情可留意最新公佈。 2020 年 5 月 25 日,文化局宣佈將「Hush!! 沙灘音樂會」調整為「HUSH!! 夏日音樂會」,當時仍在對相關項目進行前期籌備工作,並計劃在該年 7 月中旬舉行。同時計劃於 6 月下旬推出首場線上音樂會活動。活動目的改為以本地音樂人、樂隊、製作人員及演藝人員為主軸,在各社區開展連串小型主題音樂會,輔以網絡串連、裝置藝術、工作坊及文創市集等,讓更多藝文工作者參與其中,也讓公眾於疫情緩和後,重新投入藝文活動。 2020 年 6 月中旬,文化局公佈「HUSH!! 夏日音樂會」於 6 月 21 日至 8 月期間舉行,包括線上和線下多場音樂活動,其中 6 月 21 日線上活動邀請中港澳三地歌手或樂隊參與,7 月期間舉行多場音樂工作坊供大眾參與。該年 6 月下旬,更公佈於線上及線下多場活動,包括在澳門科學館和議事亭前地等舉行多場音樂活動,更於該年 7 月 18 及 19 日期間於澳門科學館前地舉行「HUSH!! X 文創市集」。 2020 年 7 月 28 日,文化局宣佈於該年 8 月 2 日 16:00 至 20:00 舉行的壓軸演出活動「Hot Wave in the City 音樂會」調整至塔石廣場舉行。 2020 年 8 月,因應「HUSH!! 夏日音樂會」多場活動反應熱烈,將特別加開兩場音樂會於 8 月 22 及 23 日晚上 8 時至 10 時在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 2 號上演,相關觀眾需透過文化局網頁預約進場。 ### 2021 年 2021 年 3 月,「hush! 夏日音樂會」招募 本地樂隊、音樂人及品牌聯乘單位,並計劃於 6 月 26 日至 7 月 11 日舉行,音樂會拓展臨近沿海的演出地點,在科學館前地、澳門當代藝術中心・海事工房 2 號、內港九號碼頭天台等上演。活動首設「hush! Kids」舞台,並舉辦多場音樂會與專題演出、本地攤位、裝置藝術及網上音樂比賽等活動。同時繼續推出「hush! 聯乘 x 本地文創」徵集計劃,招募品牌聯乘夥伴製作不同商品,透過音樂品牌及聯乘單位的平台起互相推動作用。同時計劃於該年 7 月 10 日及 11 日於澳門科學館前地舉辦「TENT 聽 hush!」,提供本地商品及美食攤位。 2021 年 6 月 28 日,文化局宣佈因應鄰近地區 COVID-19 疫情影響,原訂 7 月舉行的「hush! 夏日音樂會」延期舉行。 2021 年 10 月 20 日,因應本地 COVID-19 疫情緩和,「hush! 夏日音樂會」調整為「hush! 2021 音樂會」,並於該年 11 月舉辦。 「hush! 2021 音樂會」於 2021 年 11 月 6 日至 28 日期間舉行,以「沿海的音樂盛會」為題,喻意澳門作為臨海城市,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孕育出澳門流行音樂的開放和多元性,創造獨特的文化風景。首個活動「TENT 聽 hush!」於 2021 年 11 月 6 日至 7 日舉行,為觀眾送上搖滾、爵士、民歌、電子、龐克、重金屬、流行音樂、無伴奏合唱等多種風格的音樂,另特設電音與小輪車(BMX)、滑板聯合演出,同場設有近百個本地文創產品及「hush!」品牌聯乘商品攤位,展賣本地多元的創意產品及食品。另外,更於 2021 年 11 月 21 日於媽閣廟前地舉辦「海岸搖滾」音樂會;11 月 19 日和 20 日舉行『迷走都市・尋找虹彩'電音音樂會 —hush! x 原創歌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音樂發佈會」和「Upbeat Power 音樂會」;11 月 27 日及 28 日在內港九號碼頭天台舉行「Rooftop Sunset 音樂會」。由於部分演出場地位置有限,有興趣參與之觀眾需於文化局網頁「活動報名系統」預約,名額到先得。音樂會同期舉辦多個不同音樂工作坊。 2021 年活動期間,聯同 50 隊本地樂隊、音樂人及藝團在 11 月 6 日至 28 日期間合共舉辦 10 場音樂會、4 場音樂工作坊以及一連串的網絡平台互動交流,吸引約 26,000 人次的觀眾透過線上及線下形式參與。除各場線下音樂活動,一系列的線上活動,總參與人數逾 8,000 人次。 ### 2022 年 2022 年「hush! 夏日音樂會」計劃在該年 7 月在澳門多個地點舉行,先於該年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期間進行本地樂隊及音樂人徵集。 2022 年 6 月 9 日,文化局計劃在該年 7 月 9 日至 10 日在黑沙海灘舉行沙灘音樂會,同場設有「hush! 市集」,提供近百個本地商品及美食攤位並進行招募。 2022 年 6 月 28 日,受大規模 COVID-19 疫情影響,文化局宣佈原訂於 7 月 9 日至 10 日舉行的「hush! 夏日音樂會」將延期舉行,「hush! 300 秒」短片比賽之收件期亦將相應延長,並暫緩舉行「hush! 市集」攤位解釋會。 2022 年 10 月初,2022 年「hush! 夏日音樂會」調整為「hush! 2022 音樂會」,於該年 10 月 22 日至 11 月 13 日期間舉行,音樂拓展計劃包括音樂工作坊和「世界音樂體驗營」。活動安排方面於 2022 年 10 月 20 日公佈,於該年 11 月 5 日至 6 日在黑沙海灘帶來馬拉松式的音樂盛會,設有三大特色舞台,來自本地的 46 個演出單位,一連兩日送上搖滾、爵士、騷靈、放克、民歌、電子、另類搖滾、重金屬、嘻哈、流行音樂等多種風格的音樂,並特邀中國大陸音樂人參與演出,活動期間設有免費接駁巴士由氹仔中央公園往返黑沙海灘;同場設有攤位市集,包括音樂主題攤位、展賣「hush! 」品牌聯乘產品及美食的攤位等。11 月 12 日至 13 日期間於路環市區舉行音樂會,以音樂漫遊為主題,主舞台設於馬忌士前地。 2022 年 10 月 31 日,因應強烈熱帶風暴尼格即將影響澳門,文化局以受颱風及天氣影響為由,原訂於 11 月 5 日及 6 日在黑沙海灘舉行的音樂會活動延期至 11 月 12 日至 13 日期間舉行。 ## 「hush! 品牌聯乘」徵集計劃 **「hush! x 本地文創徵集 」計劃**於 2018 年推出,自文化局於 2017 年將「hush!」商標進行註冊。計劃目的是鞏固並推動有關音樂品牌及積極推動本地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活動透過徵集後,主辦單位將就其創作意念、獨特性、銷售及宣傳計劃進行篩選及評審,獲選的文創單位將獲授權「hush!」商標使用權限,以自負盈虧方式生產及銷售「hush!」品牌系列之聯乘商品,更可成為「HUSH!! 沙灘音樂會」或「HUSH!! 夏日音樂會」活動的「文創夥伴」,並於每年音樂會活動期間在現場設置攤位銷售商品,藉此增加文創單位與公眾的接觸機會,同時提升音樂會的現場氣氛,達至互惠互利效果。 2022 年起「hush! 品牌聯乘」徵集計劃,分佈在澳門向區等地舉行,招募本地文創單位推出 hush! 品牌聯乘產品,以推動文化創意與音樂結合。 ## 臨時交通安排 活動期間,黑沙海灘周邊區域實施臨時交通管制,除特許車輛外,其他車輛均禁止進入黑沙海灘沙灘區;而「黑沙海灘」巴士站暫停使用,**15**、**21A** 及 **26A** 路線巴士改道行駛,**21A** 和 **26A** 路線活動期間將加密班次,同時 **21A** 路線的增班車將安排以大巴營運,以疏導人流。 2018 年、2019 年和 2022 年在黑沙海灘舉行音樂會活動期間,主辦單位安排免費接駁巴士往返氹仔中央公園至黑沙海灘,2018 年中途停靠石排灣公屋群,2019 年中途改為停靠鷺環海天度假酒店。 ## 爭議 ### 2014 年民署演唱會被指是「維穩騷」 2014 年 4 月下旬,民政總署舉辦的「五・一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被指是「維穩騷」,民署指該活動是長年舉辦,突然被指與澳門勞動節遊行「打對台」,其說法是「不公平」的。他又表示,勞動節是為了感謝各行各業職工為社會付出的貢獻而成立的慶祝節日,因此,最適合舉辦文娛活動,回饋市民。 2014 年活動舉行前夕,多位香港歌手或樂隊均退出,包括:謝安琪、RubberBand、C AllStar、官恩娜、F.I.R.、連詩雅、周柏豪、Dear Jane、張智霖。據愛瞞日報報道,標題是「五・一『維穩』演唱會又嚟,超過廿個歌手演出,澳門青年還去遊行嗎? 謝安琪 RUBBERBAND 都有份」。「愛瞞日報」也立即向演唱會主打香港歌手謝安琪的經理人──音樂人周博賢查詢,對方的回應態度顯得十分重視,經詳細了解後,宣布謝安琪退出。近日,網上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批評有人仍未宣傳好自己的理念,卻跑去破壞可以得到開心的「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崔子釗回應,政府利用資源和權力,透過各種手段來引誘、阻礙澳門人爭取公義,「愛瞞日報」的信念之一就是拒絕和諧維穩。對於退出的歌手被指控是「違約」,崔子釗稱:「他們為了良知,甘冒違約可能帶來商業影響等風險,是值得尊重及讚賞的。」他也說:「我不會責怪出席的表演者,明白到這是他們的工作。但既然『維穩騷』被揭發,希望他們能去了解一下這些活動背後目的,而不是說一句『我讀得書少、我不懂甚麼叫維穩』,這只會顯示出愚昧的一面,『有腦』、『有想法』的歌手才能獲得觀眾認同。」 在活動退出初期,新城知訊台台長朱明銳表示,歡迎宣布辭演的歌手改變初衷,該台也會讓那些歌手明白,將來舉行的只是音樂盛會。此外,該台正在物色其他歌手加入支持,有信心當天有一個陣容非常好,包括中、港、台歌手出席的活動。後來該台台長朱明銳表示,已與相關歌手簽訂合約,也支付了演出費用,保證他們準時演出。至於,早前宣布辭演的歌手,該公司保留法律追究權利。朱明銳重申,第一輪演出名單的歌手也有口頭協議或書面合約,兩者都是有效用的。至今,宣布退出的歌手仍沒有書面通知,新城知訊台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並交由該公司的律師處理。 時事評論員梁啟賢認為,演唱會的「維穩味濃」,意圖也很清楚:「粉飾太平」。不過,他相信,參加演唱會的和參加遊行的是兩群不同的青年;無論演唱會是否舉行,也不會對遊行人數造成明顯的影響。但是,演唱會可以「平衡」輿論,以至新聞報道不會只有遊行,不會出現一面倒的情況。另一方面,團體「澳門青年動力」將在五月一日下午舉行主題為「重塑空間,還我好生活」的遊行,梁啟賢指出,來澳旅客數字持續上升,主要只是促進博彩業發展,卻影響本地居民的生活,如:活動空間越來越少、通貨膨脹沒有降低、商住租金不斷上升等。但是,有別於香港,澳門既沒有「拖篋」等民間抗議行動,也未見社會人士要求中國大陸檢討港澳個人遊政策。 2014 年 5 月 1 日,澳門青年動力計劃發起遊行,主題是「重塑空間,還我好生活」。理事長關婉珊接受專訪時表示,相信很多青年意識到問題的存在,發起遊行是製造機會,讓青年站出來表達對社會的關注。她認為,正常的政府是害怕人民力量的,遊行人數越多,政府越要解決問題。對於當天下午的「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花費公帑約 350 萬元,關婉珊提出:政府是否應該舉辦關於勞工的活動?而不是舉辦一個「圍威餵」的嘉年華活動?市民在那裡得到娛樂享受外,還可得到甚麼?她認為,用 350 萬元舉辦演唱會,實在浪費,更好是用來解決基層市民的生活問題,演唱會似是「止痛藥」,完結後,問題是仍然存在的。 ### 2015 年活動之爭議 2015 年 5 月 1 日,民署繼續舉辦黑沙海灘演唱會,另一邊廂體育發展局在塔石體育館舉行體藝匯演,被批評大灑金錢和成功「維穩」。被批評是透過賭收麻醉澳門各界和青年,透過維穩活動刺激麻痺青年人的腦袋。加上教育政策修改,引起部分青年人批評。而在同年 5 月 1 日,澳門青年動力舉辦遊行,主題是「獨立思考有我 Say,拒絕倒模」,遊行僅有 50 多人參與。其後澳門每年的勞動節遊行出現後繼無人之情況。 ### 2017 年「HUSH!! 沙灘音樂會」電力技術故障事件 2017 年 4 月 30 日,文化局表示由於電力技術問題,音樂會延遲開始,目前正搶修。 時任文化局副局長楊子健其後接受本地傳媒回應時就電力故障事件致歉,他解釋,主要因電纜損耗及接駁問題所導致,已即時處理並於昨晚更換新電䌫,目前一切運作正常。 ## 相關條目 * 橫琴天沐河草地音樂節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HUSH!! 沙灘音樂會 * HUSH!! Full Band 馬拉松搖滾音樂祭 Facebook 專頁 * 文化局 HUSH FULL MUSIC Facebook 專頁
null
45,094
2023-04-25T10:55:54Z
76,970,095
HUSH!!_沙灘音樂會
804,411
<p><b>城巴97A線</b>是香港南區一條已停辦的巴士路線,來往鴨脷洲大街/利東邨和深灣,途經黃竹坑,設有三種走線於不同時段服務: </p> <ul><li>星期一至六09:00前,循環來往利東邨及深灣,經海洋公園道及警校道;</li> <li>星期一至六09:00後至10:00,以及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循環來往鴨脷洲大街及深灣,經利東邨,不經海洋公園道及警校道;及</li> <li>星期一至五上午特別班次,由鴨脷洲大街開出後經利東邨、海洋公園道及警校道,至深灣折返利東邨。</li></ul>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ul><li>1989年7月3日:投入服務,由中華巴士營辦,收費$1.2,初時提供平日早上由利東單向往黃竹坑的服務。</li> <li>1993年9月1日:由城巴接辦。</li> <li>1995年1月23日:改為循環線。</li> <li>1996年8月1日:增派空調巴士行走。</li> <li>1997年:改為全空調服務。</li> <li>2000年10月3日:提升至平日早上至黃昏服務。</li> <li>2002年1月27日:配合在黃竹坑深灣道的雅濤閣入伙,提升為每天早上至黃昏服務,並繞經深灣巴士總站。</li> <li>2014年1月13日:改為祇於星期一至五上下午繁忙時間及星期六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其他時段由96、97與48線的八達通轉乘計劃取代。</li> <li>2017年4月24日:因應南區巴士路線重組,本線調整班次。</li> <li>2017年6月26日:本線再度調整班次。</li> <li>2018年3月26日:增設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li> <li>2020年12月21日:受疫情影響,下午班次暫停服務。</li> <li>2021年8月30日:因客量不足而取消服務。</li></ul><h2><span id=".E6.9C.8D.E5.8B.99.E6.99.82.E9.96.93.E5.8F.8A.E7.8F.AD.E6.AC.A1"></span><span id="服務時間及班次">服務時間及班次</span></h2> <dl><dd>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dd></dl><h2><span id=".E6.94.B6.E8.B2.BB"></span><span id="收費">收費</span></h2> <p>全程:$2.9 </p> <h3><span id=".E5.85.AB.E9.81.94.E9.80.9A.E8.BD.89.E4.B9.98.E5.84.AA.E6.83.A0"></span><span id="八達通轉乘優惠">八達通轉乘優惠</span></h3> <p>乘客登上本線後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以下路線,或從以下路線登車後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車資折扣優惠: </p> <dl><dt>97A←→48、71、76、90、90B、95C、99</dt></dl><ul><li><b>97A往鴨脷洲大街</b> → 48往華富或71往上環,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60分鐘</li> <li>48往深灣或71往黃竹坑 → <b>97A往深灣</b>,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90分鐘</li> <li><b>97A往深灣</b> → 76往銅鑼灣、90往中環或{{|99}}往筲箕灣,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60分鐘</li> <li>76往石排灣、90往鴨脷洲邨或99往海怡半島 → <b>97A往鴨脷洲大街</b>,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90分鐘</li> <li><b>97A任何方向</b> → 90B往金鐘,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60分鐘</li> <li>90B往海怡半島 → <b>97A任何方向</b>,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90分鐘</li> <li><b>97A往鴨脷洲大街</b> → 95C往鴨脷洲邨,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60分鐘</li> <li>95C往置富 → <b>97A往深灣</b>,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60分鐘</li></ul><dl><dt>97A←→73,次程可獲$2折扣優惠,轉乘時限為90分鐘</dt></dl><ul><li><b>97A往深灣</b> → 73往赤柱</li> <li>73往數碼港 → <b>97A往鴨脷洲大街</b></li></ul><dl><dt>97A←→973、A10</dt></dl><ul><li><b>97A往鴨脷洲大街</b> → 973往尖沙咀,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90分鐘</li> <li>973往赤柱 → <b>97A往深灣</b>,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120分鐘</li> <li><b>97A任何方向</b> → A10往機場,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60分鐘</li> <li>A10往鴨脷洲 → <b>97A任何方向</b>,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120分鐘</li></ul><h2><span id=".E4.BD.BF.E7.94.A8.E8.BB.8A.E8.BC.9B"></span><span id="使用車輛">使用車輛</span></h2> <p>本線主要使用日修車輛行走,主要用車為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70XX)、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1.3米(91XX)、富豪B9TL 11.3米(95XX)及青年JNP6105GR(18XX)。 </p> <h2><span id=".E8.A1.8C.E8.BB.8A.E8.B7.AF.E7.B7.9A"></span><span id="行車路線">行車路線</span></h2> <p><b>利東開</b>經: 利東邨道、鴨脷洲徑、鴨脷洲橋道、鴨脷洲大橋、黃竹坑道、海洋公園道、香葉道、警校道、南朗山道、深灣道、深灣公共運輸交匯處、深灣道、南朗山道、黃竹坑道、鴨脷洲大橋、鴨脷洲橋道、鴨脷洲徑及利東邨道。 </p><p><b>鴨脷洲大街開</b>經:利枝道、鴨脷洲橋道、鴨脷洲徑、利東邨道、鴨脷洲徑、鴨脷洲橋道、鴨脷洲大橋、黃竹坑道、南朗山道、黃竹坑巴士總站、南朗山道、深灣道、深灣公共運輸交匯處、深灣道、南朗山道、黃竹坑道、鴨脷洲大橋、鴨脷洲橋道、鴨脷洲徑、利東邨道、鴨脷洲徑、鴨脷洲橋道及利枝道。 </p> <h3><span id=".E6.B2.BF.E7.B7.9A.E8.BB.8A.E7.AB.99"></span><span id="沿線車站">沿線車站</span></h3> <dl><dd>註:</dd></dl><ol><li>有 * 號之車站祇限由鴨脷洲大街開出的班次停靠</li> <li>有 ^ 號之車站祇限由利東邨開出的班次及星期一至五鴨脷洲大街開07:25的停靠</li></o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二十世紀港島區巴士路線發展史》,容偉釗編著,BSI出版</li> <li>《香港島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9789888310067,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4年11月</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城巴97A線 利東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城巴97A線 鴨脷洲大街開</li> <li>681巴士總站 城巴97A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62 Cached time: 2023050503481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3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9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08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355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73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63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5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92502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19.124 1 -total 46.21% 101.258 1 Template:公共汽車路線資訊 42.59% 93.323 1 Template:Infobox 28.91% 63.341 3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24.91% 54.586 2 Template:Cite_web 19.87% 43.534 1 Template:Lang 14.61% 32.017 1 Template:Dead_link 12.24% 26.826 3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11.74% 25.725 1 Template:Fix 10.94% 23.971 3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
**城巴 97A 線**是香港南區一條已停辦的巴士路線,來往鴨脷洲大街/利東邨和深灣,途經黃竹坑,設有三種走線於不同時段服務: * 星期一至六 09:00 前,循環來往利東邨及深灣,經海洋公園道及警校道; * 星期一至六 09:00 後至 10:00,以及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循環來往鴨脷洲大街及深灣,經利東邨,不經海洋公園道及警校道;及 * 星期一至五上午特別班次,由鴨脷洲大街開出後經利東邨、海洋公園道及警校道,至深灣折返利東邨。 ## 歷史 * 1989 年 7 月 3 日:投入服務,由中華巴士營辦,收費 $1.2,初時提供平日早上由利東單向往黃竹坑的服務。 * 1993 年 9 月 1 日:由城巴接辦。 * 1995 年 1 月 23 日:改為循環線。 * 1996 年 8 月 1 日:增派空調巴士行走。 * 1997 年:改為全空調服務。 * 2000 年 10 月 3 日:提升至平日早上至黃昏服務。 * 2002 年 1 月 27 日:配合在黃竹坑深灣道的雅濤閣入伙,提升為每天早上至黃昏服務,並繞經深灣巴士總站。 * 2014 年 1 月 13 日:改為祇於星期一至五上下午繁忙時間及星期六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其他時段由 96、97 與 48 線的八達通轉乘計劃取代。 * 2017 年 4 月 24 日:因應南區巴士路線重組,本線調整班次。 * 2017 年 6 月 26 日:本線再度調整班次。 * 2018 年 3 月 26 日:增設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 * 2020 年 12 月 21 日:受疫情影響,下午班次暫停服務。 * 2021 年 8 月 30 日:因客量不足而取消服務。 ## 服務時間及班次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 ## 收費 全程:$2.9 ### 八達通轉乘優惠 乘客登上本線後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以下路線,或從以下路線登車後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車資折扣優惠: **97A←→48、71、76、90、90B、95C、99** * **97A 往鴨脷洲大街** → 48 往華富或 71 往上環,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 60 分鐘 * 48 往深灣或 71 往黃竹坑 → **97A 往深灣**,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 90 分鐘 * **97A 往深灣** → 76 往銅鑼灣、90 往中環或 {{|99}} 往筲箕灣,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 60 分鐘 * 76 往石排灣、90 往鴨脷洲邨或 99 往海怡半島 → **97A 往鴨脷洲大街**,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 90 分鐘 * **97A 任何方向** → 90B 往金鐘,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 60 分鐘 * 90B 往海怡半島 → **97A 任何方向**,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 90 分鐘 * **97A 往鴨脷洲大街** → 95C 往鴨脷洲邨,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 60 分鐘 * 95C 往置富 → **97A 往深灣**,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 60 分鐘 **97A←→73,次程可獲 $2 折扣優惠,轉乘時限為 90 分鐘** * **97A 往深灣** → 73 往赤柱 * 73 往數碼港 → **97A 往鴨脷洲大街** **97A←→973、A10** * **97A 往鴨脷洲大街** → 973 往尖沙咀,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 90 分鐘 * 973 往赤柱 → **97A 往深灣**,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 120 分鐘 * **97A 任何方向** → A10 往機場,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 60 分鐘 * A10 往鴨脷洲 → **97A 任何方向**,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 120 分鐘 ## 使用車輛 本線主要使用日修車輛行走,主要用車為亞歷山大丹尼士 Enviro 400(70XX)、亞歷山大丹尼士 Enviro 500 MMC 11.3 米(91XX)、富豪 B9TL 11.3 米(95XX)及青年 JNP6105GR(18XX)。 ## 行車路線 **利東開**經: 利東邨道、鴨脷洲徑、鴨脷洲橋道、鴨脷洲大橋、黃竹坑道、海洋公園道、香葉道、警校道、南朗山道、深灣道、深灣公共運輸交匯處、深灣道、南朗山道、黃竹坑道、鴨脷洲大橋、鴨脷洲橋道、鴨脷洲徑及利東邨道。 **鴨脷洲大街開**經:利枝道、鴨脷洲橋道、鴨脷洲徑、利東邨道、鴨脷洲徑、鴨脷洲橋道、鴨脷洲大橋、黃竹坑道、南朗山道、黃竹坑巴士總站、南朗山道、深灣道、深灣公共運輸交匯處、深灣道、南朗山道、黃竹坑道、鴨脷洲大橋、鴨脷洲橋道、鴨脷洲徑、利東邨道、鴨脷洲徑、鴨脷洲橋道及利枝道。 ### 沿線車站   : 註: 1. 有 \* 號之車站祇限由鴨脷洲大街開出的班次停靠 2. 有 ^ 號之車站祇限由利東邨開出的班次及星期一至五鴨脷洲大街開 07:25 的停靠 ## 參考資料 * 《二十世紀港島區巴士路線發展史》,容偉釗編著,BSI 出版 * 《香港島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9789888310067,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4 年 11 月 ## 外部連結 * 城巴 97A 線 利東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城巴 97A 線 鴨脷洲大街開 * 681 巴士總站 城巴 97A 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0,225
2023-05-04T14:28:19Z
75,526,676
城巴97A線
2,862,018
<p><b>金剛石計劃</b>(俄語:<span lang="ru">Алмаз</span>,<span lang="en">Almaz</span>,字面意思為鑽石)是蘇聯的軍事偵查太空站計劃,這個計劃於1971年至1974年發射了一系列太空站。但為了掩蓋其軍事目的,這些太空站巧妙地利用蘇聯宣傳的成就禮炮計劃來掩飾。 總共有三艘金剛石太空站發射升空: 禮炮2號、禮炮3號和禮炮5號。該計劃也被稱為OPS (俄語:<span lang="ru">ОПС</span>),是軌道載人站「Orbital Piloted Station」(俄語:<span lang="ru">Орбитальная Пилотируемая Станция</span>)的簡稱。 </p><p>禮炮2號入軌後不久就失敗了,禮炮3號和禮炮5號則成功的進行了載人偵搜照相的實驗。雖然蘇聯是以軍事目的為起點,但投入並沒有持續很久,對於最後的禮炮5號,蘇聯國防部在1978年判斷為,在維護上的消耗已經超過了其作為自動偵察衛星所取得的利益,隨後太空站用途全面轉向科研方面。 </p> <h2><span id=".E5.8F.91.E5.B1.95"></span><span id="发展">發展</span></h2> <p>禮炮太空站後美蘇開始競爭太空站,弗拉基米爾·切洛梅將金剛石計劃作為了對美國空軍的載人軌道實驗室項目的回應。像它的對手一樣,金剛石載人軌道站可以使用切洛梅UR-500質子火箭載人發射。在長達30到60天的軍事觀察以及拍照後,它的成員可以乘坐可回收的返回艙(VA)返回地球。 </p><p>與美國的MOL太空站設計不同,金剛石太空站裝備有對接口用於接納後續的太空人。後續的船員可以乘坐載人TKS抵達,同樣使用UR-500發射,與金剛石太空站一樣,TKS飛船裝備有自己的返回艙。</p> <h2><span id=".E9.98.B2.E5.BE.A1.E6.8E.AA.E6.96.BD"></span><span id="防御措施">防禦措施</span></h2> <p>除了裝備有偵察設備,金剛石太空站還在飛船前部裝備了一挺23mm速射炮。這具自潤滑機炮是由Tu-22轟炸機的尾炮改來,並且理論上能夠達到每分鐘850發的射速. 每顆彈丸重200克,發射時相對太空站的速度為690 m/s. 由於這門機炮為固定式安裝,為了瞄準,整個太空站會轉向可能的威脅。</p><p>Salyut 3/OPS-2實施過一次試射。由於考量到了機砲射擊所產生的嚴重振動和噪音,該站在無人狀況下,以遠端遙控射擊了一顆由太空站遙控的衛星。一般認為該次試射相當成功。 </p><p>OPS-4使用兩枚火箭替代了機炮,不過該系統未公開使用過,而且由於是實驗性質沒有被大規模製造。 </p> <h2><span id=".E8.BD.BD.E4.BA.BA.E8.BD.A8.E9.81.93.E5.A4.AA.E7.A9.BA.E7.AB.99_.28OPS.29"></span><span id="载人轨道太空站_(OPS)">載人軌道太空站 (OPS)</span></h2> <p>OPS的基礎設計為直徑4.15米以及重量20噸。從1965年到1970年,八個測試模型和兩個可飛行的飛行器被製造出來。總共執行了5次任務,其中兩次被認為成功。整個計劃總共在太空中的時間為81天。</p> <h3><span id="OPS-1_.28.E7.A4.BC.E7.82.AE2.E5.8F.B7.29"></span><span id="OPS-1_(礼炮2号)">OPS-1 (禮炮2號)</span></h3> <p>第一艘金剛石太空站(OPS-1 或 金剛石101.1), 對外宣稱為Salyut 2, 發射於1973年4月3日. 處於軍事保密的目的,在入軌時它被對外指定為Salyut 2. 一隊機組人員準備飛向太空站,可是在發射幾天後OPS-1失效並泄壓。</p> <h3><span id="OPS-2_.28.E7.A4.BC.E7.82.AE3.E5.8F.B7.29"></span><span id="OPS-2_(礼炮3号)">OPS-2 (禮炮3號)</span></h3> <p>OPS-2 (或 金剛石101.2), 對外宣稱為Salyut 3, 發射於1974年6月25日.聯盟14號的機組在1974年7月進入太空站並呆了15天. 第二組太空人1974年8月升空奔向OPS-2, 卻未能抵達. 這個太空站無人的情況下成功的進行了aircraft cannon的遙控試射,當時射擊了一顆目標衛星. 禮炮3號於1975年1月脫軌。</p> <h3><span id="OPS-3_.28.E7.A4.BC.E7.82.AE5.E5.8F.B7.29"></span><span id="OPS-3_(礼炮5号)">OPS-3 (禮炮5號)</span></h3> <p>OPS-3 (or 金剛石103), 對外宣稱為Salyut 5, 於1976年6月22日入軌。兩組太空人於1976年夏天和1977年冬天登上了該太空站。 </p> <h3><span id="OPS-4">OPS-4</span></h3> <p>OPS-4, 是第一艘配備有三片式 Mech-A 合成孔徑雷達 和載人可重複使用的返回艙 VA 的太空站, 然而返回艙被第二個TKS對接艙取代. 太空站的 Shchit-1 23 mm 防衛 cannon 也同樣被改進型的 Shchit-2 空對空 機炮取代. 據說Shchit-2有兩套投射系統, 但是該機炮的圖片資料從未有發布過而且似乎也從未被安裝到太空站上。在金剛石計劃取消時, OPS-4 尚未發射升空。 </p> <h2><span id="Almaz-T_.28.E6.97.A0.E4.BA.BA.29"></span><span id="Almaz-T_(无人)">Almaz-T (無人)</span></h2> <p>在金剛石載人計劃被取消後,金剛石太空站被重新改造為無人攜帶重型雷達的偵察衛星,三顆這樣的衛星被發射升空且有兩顆順利入軌。 </p> <h3><span id="Almaz-T">Almaz-T</span></h3> <ul><li><b>Almaz-T</b> - 第一艘Almaz-T於1986年10月29日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它並沒有順利入軌,因為使用的質子火箭的第一級與第二級分離失敗。安全系統將衛星自毀。</li></ul><h3><span id="Kosmos_1870">Kosmos 1870</span></h3> <ul><li><b>Kosmos 1870</b> - 在1987年7月25日,第二艘Almaz-T衛星順利發射升空併入軌,軌道夾角為71.92度。官方稱該物體為宇宙-1870衛星。該衛星一共工作了兩年,提供的雷達圖可以提供25米的解析度,並於1989年7月30日脫軌。</li></ul><h3><span id="Almaz-1">Almaz-1</span></h3> <ul><li><b>Almaz-1</b> - 第三顆Almaz-1衛星於1991年3月31日發射升空。在發射後,設計用來通過Luch 轉播衛星下傳圖像的天線被報失效。而且一片太陽能電池板也無法完全展開,將主雷達天線也阻礙了一部分。在工作了18個月後,Almaz-1衛星於1992年10月17日在太平洋上空脫軌。</li></ul><h3><span id="Almaz-2">Almaz-2</span></h3> <ul><li><b>Almaz-2 (Almaz-1V)</b> - 未升空。該衛星有更先進的雷達可以提供的解析度為5-7米。而且衛星上面的光電載荷有能力提供解析度為2.5-4米的圖像。</li></ul><h2><span id=".E9.81.97.E4.BA.A7"></span><span id="遗产">遺產</span></h2> <p>OPS太空站構成了禮炮號的基礎,和平號太空站以及國際太空站的基礎模塊. </p><p>目前,私人太空飛行公司Excalibur Almaz擁有由TKS返回艙取得的4個太空艙,其中之一將用來搭載太空遊客而其他三個用來搭載科學以及商業載荷。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TKS, the resupply craft developed for Almaz and Salyut</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4.B8.8E.E6.B3.A8.E9.87.8A"></span><span id="参考与注释">參考與注釋</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The Almaz Progra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RussianSpaceWeb.com</i></li> <li>Almaz, <i>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i></li> <li>The Almaz Space Station Progra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ven Grahn</li> <li>Mir Hardware Heritage (NASA Reference Publication 1357), David Portree</li> <li><i>Astrospies</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 episode of Nova covering the MOL and Almaz (full vide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vailable on PBS.com</li> <li>Inside a Soviet Spy St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OVA Short</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7 Cached time: 2023050519315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5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6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16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611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06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7/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21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202557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75.371 1 -total 33.71% 126.537 3 Template:Navbox 30.32% 113.820 3 Template:Lang-ru 25.32% 95.050 1 Template:Space_stations 18.60% 69.810 31 Template:Link-en 16.30% 61.202 3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4.57% 54.683 1 Template:Reflist 12.60% 47.307 3 Template:Cite_web 9.76% 36.654 2 Template:Request_quotation 9.53% 35.782 1 Template:Lang -->
**金剛石計劃**(俄語:Алмаз,Almaz,字面意思為鑽石)是蘇聯的軍事偵查太空站計劃,這個計劃於 1971 年至 1974 年發射了一系列太空站。但為了掩蓋其軍事目的,這些太空站巧妙地利用蘇聯宣傳的成就禮炮計劃來掩飾。 總共有三艘金剛石太空站發射升空:禮炮 2 號、禮炮 3 號和禮炮 5 號。該計劃也被稱為 OPS (俄語:ОПС),是軌道載人站「Orbital Piloted Station」(俄語:Орбитальная Пилотируемая Станция) 的簡稱。 禮炮 2 號入軌後不久就失敗了,禮炮 3 號和禮炮 5 號則成功的進行了載人偵搜照相的實驗。雖然蘇聯是以軍事目的為起點,但投入並沒有持續很久,對於最後的禮炮 5 號,蘇聯國防部在 1978 年判斷為,在維護上的消耗已經超過了其作為自動偵察衛星所取得的利益,隨後太空站用途全面轉向科研方面。 ## 發展 禮炮太空站後美蘇開始競爭太空站,弗拉基米爾・切洛梅將金剛石計劃作為了對美國空軍的載人軌道實驗室項目的回應。像它的對手一樣,金剛石載人軌道站可以使用切洛梅 UR-500 質子火箭載人發射。在長達 30 到 60 天的軍事觀察以及拍照後,它的成員可以乘坐可回收的返回艙 (VA) 返回地球。 與美國的 MOL 太空站設計不同,金剛石太空站裝備有對接口用於接納後續的太空人。後續的船員可以乘坐載人 TKS 抵達,同樣使用 UR-500 發射,與金剛石太空站一樣,TKS 飛船裝備有自己的返回艙。 ## 防禦措施 除了裝備有偵察設備,金剛石太空站還在飛船前部裝備了一挺 23mm 速射炮。這具自潤滑機炮是由 Tu-22 轟炸機的尾炮改來,並且理論上能夠達到每分鐘 850 發的射速。每顆彈丸重 200 克,發射時相對太空站的速度為 690 m/s. 由於這門機炮為固定式安裝,為了瞄準,整個太空站會轉向可能的威脅。 Salyut 3/OPS-2 實施過一次試射。由於考量到了機砲射擊所產生的嚴重振動和噪音,該站在無人狀況下,以遠端遙控射擊了一顆由太空站遙控的衛星。一般認為該次試射相當成功。 OPS-4 使用兩枚火箭替代了機炮,不過該系統未公開使用過,而且由於是實驗性質沒有被大規模製造。 ## 載人軌道太空站 (OPS) OPS 的基礎設計為直徑 4.15 米以及重量 20 噸。從 1965 年到 1970 年,八個測試模型和兩個可飛行的飛行器被製造出來。總共執行了 5 次任務,其中兩次被認為成功。整個計劃總共在太空中的時間為 81 天。 ### OPS-1 (禮炮 2 號) 第一艘金剛石太空站(OPS-1 或 金剛石 101.1), 對外宣稱為 Salyut 2, 發射於 1973 年 4 月 3 日。處於軍事保密的目的,在入軌時它被對外指定為 Salyut 2. 一隊機組人員準備飛向太空站,可是在發射幾天後 OPS-1 失效並泄壓。 ### OPS-2 (禮炮 3 號) OPS-2 (或 金剛石 101.2), 對外宣稱為 Salyut 3, 發射於 1974 年 6 月 25 日。聯盟 14 號的機組在 1974 年 7 月進入太空站並呆了 15 天。第二組太空人 1974 年 8 月升空奔向 OPS-2, 卻未能抵達。這個太空站無人的情況下成功的進行了 aircraft cannon 的遙控試射,當時射擊了一顆目標衛星。禮炮 3 號於 1975 年 1 月脫軌。 ### OPS-3 (禮炮 5 號) OPS-3 (or 金剛石 103), 對外宣稱為 Salyut 5, 於 1976 年 6 月 22 日入軌。兩組太空人於 1976 年夏天和 1977 年冬天登上了該太空站。 ### OPS-4 OPS-4, 是第一艘配備有三片式 Mech-A 合成孔徑雷達 和載人可重複使用的返回艙 VA 的太空站,然而返回艙被第二個 TKS 對接艙取代。太空站的 Shchit-1 23 mm 防衛 cannon 也同樣被改進型的 Shchit-2 空對空 機炮取代。據說 Shchit-2 有兩套投射系統,但是該機炮的圖片資料從未有發布過而且似乎也從未被安裝到太空站上。在金剛石計劃取消時, OPS-4 尚未發射升空。 ## Almaz-T (無人) 在金剛石載人計劃被取消後,金剛石太空站被重新改造為無人攜帶重型雷達的偵察衛星,三顆這樣的衛星被發射升空且有兩顆順利入軌。 ### Almaz-T * **Almaz-T** - 第一艘 Almaz-T 於 1986 年 10 月 29 日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它並沒有順利入軌,因為使用的質子火箭的第一級與第二級分離失敗。安全系統將衛星自毀。 ### Kosmos 1870 * **Kosmos 1870** - 在 1987 年 7 月 25 日,第二艘 Almaz-T 衛星順利發射升空併入軌,軌道夾角為 71.92 度。官方稱該物體為宇宙 - 1870 衛星。該衛星一共工作了兩年,提供的雷達圖可以提供 25 米的解析度,並於 1989 年 7 月 30 日脫軌。 ### Almaz-1 * **Almaz-1** - 第三顆 Almaz-1 衛星於 1991 年 3 月 31 日發射升空。在發射後,設計用來通過 Luch 轉播衛星下傳圖像的天線被報失效。而且一片太陽能電池板也無法完全展開,將主雷達天線也阻礙了一部分。在工作了 18 個月後,Almaz-1 衛星於 1992 年 10 月 17 日在太平洋上空脫軌。 ### Almaz-2 * **Almaz-2 (Almaz-1V)** - 未升空。該衛星有更先進的雷達可以提供的解析度為 5-7 米。而且衛星上面的光電載荷有能力提供解析度為 2.5-4 米的圖像。 ## 遺產 OPS 太空站構成了禮炮號的基礎,和平號太空站以及國際太空站的基礎模塊. 目前,私人太空飛行公司 Excalibur Almaz 擁有由 TKS 返回艙取得的 4 個太空艙,其中之一將用來搭載太空遊客而其他三個用來搭載科學以及商業載荷。 ## 參見 * TKS, the resupply craft developed for Almaz and Salyut ## 參考與注釋 ## 外部連結 * The Almaz Progra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_RussianSpaceWeb.com_ * Almaz, _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_ * The Almaz Space Station Progra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ven Grahn * Mir Hardware Heritage (NASA Reference Publication 1357), David Portree * _Astrospies_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 episode of Nova covering the MOL and Almaz (full vide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vailable on PBS.com * Inside a Soviet Spy St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OVA Short
null
9,106
2023-04-27T06:50:59Z
75,218,927
阿爾馬茲空間站
3,067,338
<p><b>大鱗雅南極魚</b>為條鰭魚綱鱸形目南極魚亞目南極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南冰洋的南喬治亞島及布維島海域,棲息深度10-900公尺,體長可達55公分,生活在底中層水域,屬肉食性,以甲殼類、腔腸動物、魚類、櫛水母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ul><li>Froese, R. &amp; Pauly, D. (eds.) (2012). <i>Lepidonotothen squamifrons</i>. <i>FishBase</i>. Version 2012-10.</li></ul><h2><span id=".E6.93.B4.E5.B1.95.E9.96.B1.E8.AE.80"></span><span id="擴展閱讀">擴展閱讀</span></h2> <p><br></p>
**大鱗雅南極魚**為條鰭魚綱鱸形目南極魚亞目南極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南冰洋的南喬治亞島及布維島海域,棲息深度 10-900 公尺,體長可達 55 公分,生活在底中層水域,屬肉食性,以甲殼類、腔腸動物、魚類、櫛水母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 參考文獻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2). _Lepidonotothen squamifrons_. _FishBase_. Version 2012-10. ## 擴展閱讀
null
1,323
2023-05-02T18:48:58Z
64,507,519
大鱗雅南極魚
3,723,463
<p><b>阮維揚</b>(1902—1989;英文名:John Yuen)香港工業家、社會活動家、慈善家,中國制罐工業開創者。香港著名僑社蘇浙同鄉會(今香港蘇浙滬同鄉會)和蘇浙小學的主要創辦人。浙江慈谿人。 </p> <h2><span id=".E7.94.9F.E5.B9.B3"></span><span id="生平">生平</span></h2> <p>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慈谿縣觀海衛鎮福山阮家。早年赴上海求學,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在上海經商、興辦實業。</p><p>創立康元制罐廠,任經理,是中國現代化制罐的先驅企業。1923年,改作股份制企業。1924年,收購香港華溢制罐廠,改作香港分廠,始在香港發展。同年,在江蘇揚州開設醬菜廠,涉足食品業。1924年11月,收購北門鎖匙公司,改為康元五金部,康元於是成為綜合企業。1927年,先後在新加坡、檳榔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開設代理處,成為跨國公司。</p><p>1930年夏,阮維揚因業務偏重,移居香港,涉足機械製造業和玩具業。抗日戰爭時期,因局勢移居中國大後方三年。</p><p>1989年,於香港因病逝世,享年87歲。</p> <h2><span id=".E6.85.88.E5.96.84.E5.92.8C.E7.A4.BE.E4.BC.9A.E6.B4.BB.E5.8A.A8"></span><span id="慈善和社会活动">慈善和社會活動</span></h2> <p>1938年,被推舉為香港星五聚餐會總幹事。</p><p>1947年,阮維揚等在香港發起創立了蘇浙同鄉會(今香港蘇浙滬同鄉會),現今為香港著名僑社。阮維揚被推舉為香港蘇浙同鄉會第一任會長。之後又創立蘇浙小學,為香港教育做出了貢獻。 </p><p>1956年,上海滬江大學校友在台北商議「在台復校」,成立臺北市私立滬江高級中學,阮維揚任校務委員會委員。 </p><p>1984年,出資為香港聖公會創立阮鄭夢芹小學,校址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學校以自己妻子鄭夢芹命名。</p><p>在1983年至1985年,1985年至1987年,1987年至1989年間,先後擔任寧波旅港同鄉會第九、十、十一屆監事長。 </p><p>曾任香港總商會副會長。</p><p>阮維揚在香港自設有印刷廠,故也涉足報業和印刷業。與香港文匯報主筆徐鑄成相交,徐鑄成在香港辦報用人,多為阮維揚保舉介紹,其廣告科主任即為阮維揚侄阮大成。</p> <h2><span id=".E5.AE.B6.E4.BA.BA"></span><span id="家人">家人</span></h2> <ul><li>妻鄭夢芹,1983年在瑞士旅遊時因車禍不幸逝世。</li></ul><h2><span id=".E5.91.BD.E5.90.8D.E7.BA.AA.E5.BF.B5"></span><span id="命名纪念">命名紀念</span></h2> <ul><li>今香港聖公會阮維揚長者之家,又名恩愉軒</li> <li>滬江大學阮維揚紀念研究生獎學金</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5.87.BA.E5.A4.84"></span><span id="参考出处">參考出處</span></h2>
**阮維揚**(1902—1989;英文名:John Yuen)香港工業家、社會活動家、慈善家,中國制罐工業開創者。香港著名僑社蘇浙同鄉會(今香港蘇浙滬同鄉會)和蘇浙小學的主要創辦人。浙江慈谿人。 ## 生平 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慈谿縣觀海衛鎮福山阮家。早年赴上海求學,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在上海經商、興辦實業。 創立康元制罐廠,任經理,是中國現代化制罐的先驅企業。1923 年,改作股份制企業。1924 年,收購香港華溢制罐廠,改作香港分廠,始在香港發展。同年,在江蘇揚州開設醬菜廠,涉足食品業。1924 年 11 月,收購北門鎖匙公司,改為康元五金部,康元於是成為綜合企業。1927 年,先後在新加坡、檳榔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開設代理處,成為跨國公司。 1930 年夏,阮維揚因業務偏重,移居香港,涉足機械製造業和玩具業。抗日戰爭時期,因局勢移居中國大後方三年。 1989 年,於香港因病逝世,享年 87 歲。 ## 慈善和社會活動 1938 年,被推舉為香港星五聚餐會總幹事。 1947 年,阮維揚等在香港發起創立了蘇浙同鄉會(今香港蘇浙滬同鄉會),現今為香港著名僑社。阮維揚被推舉為香港蘇浙同鄉會第一任會長。之後又創立蘇浙小學,為香港教育做出了貢獻。 1956 年,上海滬江大學校友在台北商議「在台復校」,成立臺北市私立滬江高級中學,阮維揚任校務委員會委員。 1984 年,出資為香港聖公會創立阮鄭夢芹小學,校址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學校以自己妻子鄭夢芹命名。 在 1983 年至 1985 年,1985 年至 1987 年,1987 年至 1989 年間,先後擔任寧波旅港同鄉會第九、十、十一屆監事長。 曾任香港總商會副會長。 阮維揚在香港自設有印刷廠,故也涉足報業和印刷業。與香港文匯報主筆徐鑄成相交,徐鑄成在香港辦報用人,多為阮維揚保舉介紹,其廣告科主任即為阮維揚侄阮大成。 ## 家人 * 妻鄭夢芹,1983 年在瑞士旅遊時因車禍不幸逝世。 ## 命名紀念 * 今香港聖公會阮維揚長者之家,又名恩愉軒 * 滬江大學阮維揚紀念研究生獎學金 ## 參考出處
null
5,583
2023-04-24T17:59:45Z
76,960,975
阮维扬
4,458,048
<p><b>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工人共產黨</b>(波士尼亞語:<span lang="bs">Radničko-komunistička partija Bosne i Hercegovine</span>),簡稱<b>波赫工共</b>(RKP-BiH),是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一個共產主義政黨。該黨成立於2000年。它的意識形態是共產主義、盧森堡主義、南斯拉夫主義、反民族主義。它的政治立場是左翼至極左翼。它的領導人是戈蘭·馬爾科維奇。總部位於塞拉耶佛。它是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的成員。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22 Cached time: 2023042816050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8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6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94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948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87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2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628872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58.149 1 -total 42.47% 109.641 1 Template:Infobox_political_party 39.69% 102.458 1 Template:Lang-bs 38.03% 98.178 1 Template:Infobox 11.04% 28.497 1 Template:Ill 10.82% 27.936 1 Template:欧洲的共产党 9.69% 25.027 1 Template:Navbox 6.81% 17.584 3 Template:Tsl 6.13% 15.832 1 Template:共产党 5.20% 13.418 1 Template:Sidebar_with_collapsible_lists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4458048-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28160500 and revision id 75224734.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工人共產黨**(波士尼亞語:Radničko-komunistička partija Bosne i Hercegovine),簡稱**波赫工共**(RKP-BiH),是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一個共產主義政黨。該黨成立於 2000 年。它的意識形態是共產主義、盧森堡主義、南斯拉夫主義、反民族主義。它的政治立場是左翼至極左翼。它的領導人是戈蘭・馬爾科維奇。總部位於塞拉耶佛。它是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的成員。
null
2,249
2023-04-27T06:37:48Z
75,224,734
波黑工人共产党
1,104,027
<p><b>泮池</b>是中國古代修建的一種水池的名稱,一般呈半圓形,功用為具有給狗狗喝、調節氣溫及風水的象徵意義;上架拱橋正式名稱為<b>泮橋</b>。泮池意即「泮宮之池」,根據周禮,天子太學中央的學宮稱「辟雍」,四周環水;諸侯之學,只可南面泮水,故稱「泮宮」。因孔子在後世受封文宣王,因此以泮池為規制,修建於孔廟大成門外。 </p><p>在古代,凡是新入官學的生員,都需進行稱為「入泮」的入學儀式。 </p>
**泮池**是中國古代修建的一種水池的名稱,一般呈半圓形,功用為具有給狗狗喝、調節氣溫及風水的象徵意義;上架拱橋正式名稱為**泮橋**。泮池意即「泮宮之池」,根據周禮,天子太學中央的學宮稱「辟雍」,四周環水;諸侯之學,只可南面泮水,故稱「泮宮」。因孔子在後世受封文宣王,因此以泮池為規制,修建於孔廟大成門外。 在古代,凡是新入官學的生員,都需進行稱為「入泮」的入學儀式。
null
819
2023-03-11T15:47:29Z
74,476,244
泮池
131,877
<p><b>最佳化</b>,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在特定情況下最大化或最小化某一特定函數或變數。 </p> <h2><span id=".E6.95.B0.E5.AD.A6.E8.A1.A8.E8.BF.B0"></span><span id="数学表述">數學表述</span></h2> <p>最佳化主要研究以下形式的問題: </p> <dl><dd>給定一個函數<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f:A\to \mathbb {R}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f</mi> <mo>:</mo> <mi>A</mi> <mo stretchy="false">→<!-- → --></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double-struck">R</mi>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f:A\to \mathbb {R}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尋找一個元素<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athbf {x} ^{0}\in A}">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sup> <mo>∈<!-- ∈ --></mo> <mi>A</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athbf {x} ^{0}\in A}</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使得對於所有<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A}">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A</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A}</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中的<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athbf {x}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athbf {x}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f(\mathbf {x} ^{0})\leq f(\mathbf {x}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f</mi> <mo stretchy="false">(</mo> <m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sup> <mo stretchy="false">)</mo> <mo>≤<!-- ≤ --></mo> <mi>f</mi>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o stretchy="false">)</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f(\mathbf {x} ^{0})\leq f(\mathbf {x}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最小化);或者<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f(\mathbf {x} ^{0})\geq f(\mathbf {x}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f</mi> <mo stretchy="false">(</mo> <m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sup> <mo stretchy="false">)</mo> <mo>≥<!-- ≥ --></mo> <mi>f</mi>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o stretchy="false">)</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f(\mathbf {x} ^{0})\geq f(\mathbf {x}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最大化)。</dd></dl><p>這裡<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A}">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A</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A}</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一般為歐幾里得空間<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athbb {R} ^{n}}">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double-struck">R</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n</mi> </mrow> </msup>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athbb {R} ^{n}}</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中的子集,通常由一個<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A}">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A</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A}</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必須滿足的約束等式或者不等式來規定。 <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A}">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A</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A}</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的元素被稱為是<b>可行解</b>。函數<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f}">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f</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f}</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被稱為<b>目標函數</b>,或者<b>代價函數</b>。一個最小化(或者最大化)目標函數的可行解被稱為<b>最佳解</b>。 </p><p>這類問題有時也稱為「<b>數學規劃</b>」(譬如,線性規劃)。許多現實和理論問題都可以利用這樣的一般性框架來建模,成為一個最佳化問題。 </p><p>一般情況下,會存在若干個局部的極小值或者極大值。局部極小值<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x^{*}}">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p> <mi>x</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sup>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x^{*}}</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定義為對於一些<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delta &gt;0}">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δ<!-- δ --></mi> <mo>&gt;</mo> <mn>0</mn>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delta &gt;0}</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以及所有的<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x}">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x</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x}</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滿足 </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athbf {x} -\mathbf {x} ^{*}\|\leq \delta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 ‖ --></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o>−<!-- − --></mo> <m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sup> <mo fence="false" stretchy="false">‖<!-- ‖ --></mo> <mo>≤<!-- ≤ --></mo> <mi>δ<!-- δ --></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athbf {x} -\mathbf {x} ^{*}\|\leq \delta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公式 </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f(\mathbf {x} ^{*})\leq f(\mathbf {x}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f</mi> <mo stretchy="false">(</mo> <m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sup> <mo stretchy="false">)</mo> <mo>≤<!-- ≤ --></mo> <mi>f</mi>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o stretchy="false">)</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f(\mathbf {x} ^{*})\leq f(\mathbf {x}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成立。這就是說,在<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athbf {x}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sup>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athbf {x}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周圍的一些閉球上,所有的函數值都大於或者等於在該點的函數值。一般的,求局部極小值是容易的,但是要確保其為全域性的最小值,則需要一些附加性的條件,例如,該函數必須是凸函數。 </p><p>根據以下的結論,最大化和最小化問題可以相互轉換。一般情況下,最佳化問題就可以只討論最小化即可。 </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f(\mathbf {x} _{0})\geq f(\mathbf {x} )\Leftrightarrow -f(\mathbf {x} _{0})\leq -f(\mathbf {x}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f</mi> <mo stretchy="false">(</mo> <msub>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sub> <mo stretchy="false">)</mo> <mo>≥<!-- ≥ --></mo> <mi>f</mi>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o stretchy="false">)</mo> <mo stretchy="false">⇔<!-- ⇔ --></mo> <mo>−<!-- − --></mo> <mi>f</mi> <mo stretchy="false">(</mo> <msub>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sub> <mo stretchy="false">)</mo> <mo>≤<!-- ≤ --></mo> <mo>−<!-- − --></mo> <mi>f</mi>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bold">x</mi> </mrow> <mo stretchy="false">)</mo> <mo>,</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f(\mathbf {x} _{0})\geq f(\mathbf {x} )\Leftrightarrow -f(\mathbf {x} _{0})\leq -f(\mathbf {x}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h2><span id=".E7.AC.A6.E5.8F.B7.E8.A1.A8.E7.A4.BA"></span><span id="符号表示">符號表示</span></h2> <p>最佳化問題通常有一些較特別的符號標示方法。例如: </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in _{x\in \mathbb {R} }\;x^{2}+1}">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under> <mo movablelimits="true" form="prefix">min</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x</mi> <mo>∈<!-- ∈ --></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double-struck">R</mi> </mrow> </mrow> </munder> <mspace width="thickmathspace"></mspace> <msup> <mi>x</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p> <mo>+</mo> <mn>1</mn>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in _{x\in \mathbb {R} }\;x^{2}+1}</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這是要求表達式<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x^{2}+1}">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p> <mi>x</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p> <mo>+</mo> <mn>1</mn>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x^{2}+1}</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的最小值,這裡x取值為全體實數,<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athbb {R}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double-struck">R</mi>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athbb {R}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這個問題的最小值應該是<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1}">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n>1</mn>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1}</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當<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x=0}">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x</mi> <mo>=</mo> <mn>0</mn>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x=0}</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 </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max _{x\in \mathbb {R} }\;2x}">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under> <mo movablelimits="true" form="prefix">max</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x</mi> <mo>∈<!-- ∈ --></mo>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double-struck">R</mi> </mrow> </mrow> </munder> <mspace width="thickmathspace"></mspace> <mn>2</mn> <mi>x</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max _{x\in \mathbb {R} }\;2x}</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這是要求表達式<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2x}">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n>2</mn> <mi>x</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2x}</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的最大值,同樣地,<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x}">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i>x</mi>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x}</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在全體實數上取值。對於這個問題,由於該表達式不是有上界的,因此不存在最大值,因此,答案應該是無限大,或者是不可定義的。 </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underset {x\in [-\infty ;-1]}{\operatorname {arg\,min} }}\;x^{2}+1\,}">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under> <mrow class="MJX-TeXAtom-OP MJX-fixedlimits">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i mathvariant="normal">r</mi> <mi mathvariant="normal">g</mi>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i mathvariant="normal">m</mi> <mi mathvariant="normal">i</mi>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row> <mrow> <mi>x</mi> <mo>∈<!-- ∈ --></mo> <mo stretchy="false">[</mo> <mo>−<!-- − --></mo> <mi mathvariant="normal">∞<!-- ∞ --></mi> <mo>;</mo> <mo>−<!-- − --></mo> <mn>1</mn> <mo stretchy="false">]</mo> </mrow> </munder> </mrow> <mspace width="thickmathspace"></mspace> <msup> <mi>x</mi>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mn> </mrow> </msup> <mo>+</mo> <mn>1</mn>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underset {x\in [-\infty ;-1]}{\operatorname {arg\,min} }}\;x^{2}+1\,}</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這是求使表達式<i>x</i><sup>2</sup>+1 達到最小值時x的值。在這裡x被限定在區間[-∞ ,-1]之間,所以上式的值是-1。 </p> <h2><span id=".E4.B8.BB.E8.A6.81.E5.88.86.E6.94.AF"></span><span id="主要分支">主要分支</span></h2> <ul><li>線性規劃:當目標函數<i>f</i>是線性函數而且集合A是由線性等式函數和線性不等式函數來確定的, 我們稱這一類問題為線性規劃</li> <li>整數規劃:當線性規劃問題的部分或所有的變數局限於整數值時, 我們稱這一類問題為整數規劃問題</li> <li>二次規劃:目標函數是二次函數,而且集合A必須是由線性等式函數和線性不等式函數來確定的。</li> <li>分數規劃:研究的是如何最佳化兩個非線性函數的比例。</li> <li>非線性規劃:研究的是目標函數或是限制函數中含有非線性函數的問題。</li> <li>隨機規劃:研究的是某些變數是隨機變數的問題。</li> <li>動態規劃:研究的是最佳策略基於將問題分解成若干個較小的子問題的最佳化問題。</li> <li>組合最佳化:研究的是可行解是離散或是可轉化為離散的問題。</li> <li>無限維最佳化:研究的是可行解的集合是無限維空間的子集的問題,一個無限維空間的例子是函數空間。</li></ul><h2><span id=".E7.AE.97.E6.B3.95"></span><span id="算法">演算法</span></h2> <p>對於無約束的最佳化問題, 如果函式是二次可微的話,可以通過找到目標函數梯度為0(也就是反曲點)的那些點來解決此最佳化問題。我們需要用黑塞矩陣來確定此點的類型。如果黑塞矩陣是正定的話,該點是一個局部最小解, 如果是負定的話,該點是一個局部最大解,如果黑塞矩陣是不定的話,該點是某種鞍點。 </p><p>要找到那些反曲點,我們可以通過猜測一個初始點,然後用比如以下的迭代的方法來找到。 </p> <ul><li>梯度下降法</li> <li>牛頓法</li> <li>共軛梯度法</li> <li>線性搜尋</li> <li>置信域方法</li></ul><p>如果目標函數在我們所關心的區域中是凸函數的話,那麼任何局部最小解也是全域最佳解。現在已經有穩定,快速的數值計算方法來求二次可微地凸函數的最小值。 </p><p>有約束條件的約束問題常常可以通過拉格朗日乘數轉化為非約束問題。 </p><p>其他一些流行的方法有: </p> <ul><li>遺傳演算法</li> <li>神經網路</li> <li>微粒群演算法</li> <li>類比退火</li> <li>支持向量機</li> <li>蟻群演算法</li> <li>類免疫演算法</li> <li>演化策略</li> <li>差分進化演算法</li></ul><h2><span id=".E8.88.87.E4.BA.BA.E5.B7.A5.E6.99.BA.E8.83.BD.E7.9A.84.E9.97.9C.E4.BF.82"></span><span id="與人工智能的關係">與人工智慧的關係</span></h2> <p>現代的電腦科學技術和人工智慧科學把最佳化作為一個重要的領域來研究。我們也可以認為人工智慧的一些演算法,就是類比了人類尋求實際問題最佳解的過程。例如,利用人工智慧方法設計軟體,配合外部的電子裝置例如網路攝影機辨識人臉;利用資料探勘和神經網路演算法來尋找投資的最佳時機等。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9.96.B2"></span><span id="参閲">參閲</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NEOS Guide</li> <li>Online curve and surface fitting</li> <li>Xpress-MP - Optimization software free to studen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30 Cached time: 2023050500151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0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1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54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652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60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10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6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05533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3/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14.820 1 -total 30.32% 125.758 1 Template:多個問題 24.84% 103.045 3 Template:Navbox 23.67% 98.206 3 Template:Ambox 14.05% 58.299 1 Template:系统工程 13.20% 54.755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12.99% 53.868 1 Template:NoteTA 12.01% 49.833 1 Template:Reflist 11.92% 49.449 17 Template:Tsl 10.94% 45.386 1 Template:Cite_book -->
**最佳化**,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在特定情況下最大化或最小化某一特定函數或變數。 ## 數學表述 最佳化主要研究以下形式的問題:   : 給定一個函數 $f:A\to \mathbb {R} $ ,尋找一個元素 $\mathbf {x} ^{0}\in A$ 使得對於所有 $A$ 中的 $\mathbf {x} $ , $f(\mathbf {x} ^{0})\leq f(\mathbf {x} )$ (最小化);或者 $f(\mathbf {x} ^{0})\geq f(\mathbf {x} )$ (最大化)。 這裡 $A$ 一般為歐幾里得空間 $\mathbb {R} ^{n}$ 中的子集,通常由一個 $A$ 必須滿足的約束等式或者不等式來規定。 $A$ 的元素被稱為是**可行解**。函數 $f$ 被稱為**目標函數**,或者**代價函數**。一個最小化(或者最大化)目標函數的可行解被稱為**最佳解**。 這類問題有時也稱為「**數學規劃**」(譬如,線性規劃)。許多現實和理論問題都可以利用這樣的一般性框架來建模,成為一個最佳化問題。 一般情況下,會存在若干個局部的極小值或者極大值。局部極小值 $x^{*}$ 定義為對於一些 $\delta >0$ ,以及所有的 $x$ 滿足   : $\|\mathbf {x} -\mathbf {x} ^{*}\|\leq \delta $ ; 公式   : $f(\mathbf {x} ^{*})\leq f(\mathbf {x} )$ 成立。這就是說,在 $\mathbf {x} ^{*}$ 周圍的一些閉球上,所有的函數值都大於或者等於在該點的函數值。一般的,求局部極小值是容易的,但是要確保其為全域性的最小值,則需要一些附加性的條件,例如,該函數必須是凸函數。 根據以下的結論,最大化和最小化問題可以相互轉換。一般情況下,最佳化問題就可以只討論最小化即可。   : $f(\mathbf {x} _{0})\geq f(\mathbf {x} )\Leftrightarrow -f(\mathbf {x} _{0})\leq -f(\mathbf {x} ),$ ## 符號表示 最佳化問題通常有一些較特別的符號標示方法。例如:   : $\min _{x\in \mathbb {R} }\;x^{2}+1$ 這是要求表達式 $x^{2}+1$ 的最小值,這裡 x 取值為全體實數, $\mathbb {R} $ 。這個問題的最小值應該是 $1$ ,當 $x=0$ 。   : $\max _{x\in \mathbb {R} }\;2x$ 這是要求表達式 $2x$ 的最大值,同樣地, $x$ 在全體實數上取值。對於這個問題,由於該表達式不是有上界的,因此不存在最大值,因此,答案應該是無限大,或者是不可定義的。   : ${\underset {x\in [-\infty ;-1]}{\operatorname {arg\,min} }}\;x^{2}+1\,$ 這是求使表達式 _x_2+1 達到最小值時 x 的值。在這裡 x 被限定在區間 [-∞ ,-1] 之間,所以上式的值是 - 1。 ## 主要分支 * 線性規劃:當目標函數 _f_ 是線性函數而且集合 A 是由線性等式函數和線性不等式函數來確定的, 我們稱這一類問題為線性規劃 * 整數規劃:當線性規劃問題的部分或所有的變數局限於整數值時, 我們稱這一類問題為整數規劃問題 * 二次規劃:目標函數是二次函數,而且集合 A 必須是由線性等式函數和線性不等式函數來確定的。 * 分數規劃:研究的是如何最佳化兩個非線性函數的比例。 * 非線性規劃:研究的是目標函數或是限制函數中含有非線性函數的問題。 * 隨機規劃:研究的是某些變數是隨機變數的問題。 * 動態規劃:研究的是最佳策略基於將問題分解成若干個較小的子問題的最佳化問題。 * 組合最佳化:研究的是可行解是離散或是可轉化為離散的問題。 * 無限維最佳化:研究的是可行解的集合是無限維空間的子集的問題,一個無限維空間的例子是函數空間。 ## 演算法 對於無約束的最佳化問題, 如果函式是二次可微的話,可以通過找到目標函數梯度為 0(也就是反曲點)的那些點來解決此最佳化問題。我們需要用黑塞矩陣來確定此點的類型。如果黑塞矩陣是正定的話,該點是一個局部最小解, 如果是負定的話,該點是一個局部最大解,如果黑塞矩陣是不定的話,該點是某種鞍點。 要找到那些反曲點,我們可以通過猜測一個初始點,然後用比如以下的迭代的方法來找到。 * 梯度下降法 * 牛頓法 * 共軛梯度法 * 線性搜尋 * 置信域方法 如果目標函數在我們所關心的區域中是凸函數的話,那麼任何局部最小解也是全域最佳解。現在已經有穩定,快速的數值計算方法來求二次可微地凸函數的最小值。 有約束條件的約束問題常常可以通過拉格朗日乘數轉化為非約束問題。 其他一些流行的方法有: * 遺傳演算法 * 神經網路 * 微粒群演算法 * 類比退火 * 支持向量機 * 蟻群演算法 * 類免疫演算法 * 演化策略 * 差分進化演算法 ## 與人工智慧的關係 現代的電腦科學技術和人工智慧科學把最佳化作為一個重要的領域來研究。我們也可以認為人工智慧的一些演算法,就是類比了人類尋求實際問題最佳解的過程。例如,利用人工智慧方法設計軟體,配合外部的電子裝置例如網路攝影機辨識人臉;利用資料探勘和神經網路演算法來尋找投資的最佳時機等。 ## 參考文獻 ## 注釋 ## 參閲 ## 外部連結 * NEOS Guide * Online curve and surface fitting * Xpress-MP - Optimization software free to studen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0,848
2023-05-02T16:40:10Z
75,011,643
条件极值
389,499
<p><b>人形燒</b>(日語:<span title="漢字或假名表記(原文)"><span lang="ja">人形焼</span></span><small>/</small><span title="平假名表記"><span lang="ja">にんぎょうやき</span></span><sup> <i><span title="羅馬字表記" lang="ja-Latn">Ningyōyaki</span></i> <span>*</span><small><span>/</span></small><small><span>?</span></small></sup>),香港及澳門稱<b>公仔餅</b>,是日本東京都淺草寺的特產,因其發源於中央區日本橋人形町而得名。與雷門、五重塔合稱為淺草寺「三大名物」。以麵粉、雞蛋、砂糖為原料,混合後放在專門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的日式點心。有紅豆餡的和無豆餡兩種。造型主要模仿七福神和淺草雷門。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人形燒**(日語:人形焼/にんぎょうやき _Ningyōyaki_ \*/?),香港及澳門稱**公仔餅**,是日本東京都淺草寺的特產,因其發源於中央區日本橋人形町而得名。與雷門、五重塔合稱為淺草寺「三大名物」。以麵粉、雞蛋、砂糖為原料,混合後放在專門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的日式點心。有紅豆餡的和無豆餡兩種。造型主要模仿七福神和淺草雷門。 ## 參考文獻
null
1,236
2023-05-03T04:03:19Z
64,340,869
人形烧
785,543
<p><b>燕窩鎮</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市合川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合川區西北部,距合陽城54公里。與本區的二郎鎮、龍鳳鎮、三廟鎮、古樓鎮,以及四川省武勝縣的萬隆鎮、清平鎮、新學鄉、寶箴塞鄉接壤。全鎮面積71.19平方千米,轄17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117個村民小組,12481戶、44297人,燕窩鎮政府駐萬古場。</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ul><li>燕窩鎮於清代中後期建場,名萬古場,清雍正六年(1728年),萬古場屬合州來蘇里轄;</li> <li>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萬古場屬合州龍多鄉轄;</li> <li>民國20年(1931年),建立萬古鎮,隸屬合川縣第七區轄。</li> <li>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萬古撤鎮建鄉,先後隸屬第八區、二郎區轄;</li> <li>1958年9月,設立萬古區,區公所駐地在萬古鄉;</li> <li>1981年3月,根據俗名燕兒窩,萬古區改為燕窩區,萬古鄉亦改為燕窩鄉;</li> <li>1991年10月,燕窩鄉改為燕窩鎮;</li> <li>1993年12月,燕窩撤區並鎮;</li> <li>2001年6月,將原鳳山鄉所轄高峰、文峰、干壩、李坪、鳳凰、萬壩6個村劃歸燕窩鎮管轄;</li> <li>2005年4月,合隆鎮併入燕窩鎮;</li> <li>2006年2月,將燕窩鎮的鳳凰村、萬壩村、鳳山居民小組、福寺村、響鈴村、大塘村劃給三廟鎮。</li></ul><h2><span id=".E7.BB.8F.E6.B5.8E"></span><span id="经济">經濟</span></h2> <p>經濟以農業為主,勞動力資源總數18287人,耕地面積31250畝,其中:水田17792畝,土10673畝,農業人口人均占地約0.80畝。另外,外出務工也是本地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外出勞動力8258人。2006年,重慶遭遇特大乾旱,因此而使該鎮糧食總產量減少45%。 </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交通主要以公路為主,212國道由北向南穿過鎮境,長約7.5公里。省道(王興路)15.3公里,村道42.3公里,全鎮村村通公路。燕窩是合川西北部通往南充、遂寧、潼南、蓬溪、武勝等地的交通要道。 </p> <h2><span id=".E7.A4.BE.E4.BC.9A"></span><span id="社会">社會</span></h2> <p>燕窩場鎮面積2.4平方公里,場鎮人口4542人。建有合川區人民醫院燕窩分院、農業銀行燕窩營業所、中保燕窩分公司、移動公司燕窩營業部、聯通公司燕窩營業部、燕窩郵局、繭站、獸防站等部門。有線電視和座機電話覆蓋全鎮大部分地區,行動電話也相當普及。文化站1個,醫院2所,病床45張,衛生技術人員45人。 </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燕窩鎮下轄以下地區: 燕窩社區、​梅埡村、​燕窩村、​水碾村、​陽河村、​新開村、​困牛村、​鞍山村、​爐山村、​高峰村、​紅豆村和新廟村。 </p> <h2><span id=".E6.95.99.E8.82.B2"></span><span id="教育">教育</span></h2> <p>燕窩中學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50 Cached time: 2023050406084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2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3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29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189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84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7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9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235492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45/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85.687 1 -total 41.36% 449.013 1 Template:重庆市合川区行政区划 41.22% 447.548 1 Template:PRC_admin/navbox 40.77% 442.605 1 Template:PRC_admin/navbox3 36.22% 393.240 1 Template:中国乡级行政区 35.89% 389.651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32.96% 357.802 1 Template:Infobox 15.98% 173.511 1 Template:PRC_admin/children 9.24% 100.299 3 Template:PRC_admin/list/50/01/17/123/000 8.02% 87.039 1 Template:Country_abbreviation -->
**燕窩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市合川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合川區西北部,距合陽城 54 公里。與本區的二郎鎮、龍鳳鎮、三廟鎮、古樓鎮,以及四川省武勝縣的萬隆鎮、清平鎮、新學鄉、寶箴塞鄉接壤。全鎮面積 71.19 平方千米,轄 17 個村委會,3 個居委會,117 個村民小組,12481 戶、44297 人,燕窩鎮政府駐萬古場。 ## 歷史 * 燕窩鎮於清代中後期建場,名萬古場,清雍正六年(1728 年),萬古場屬合州來蘇里轄; * 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萬古場屬合州龍多鄉轄; * 民國 20 年(1931 年),建立萬古鎮,隸屬合川縣第七區轄。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萬古撤鎮建鄉,先後隸屬第八區、二郎區轄; * 1958 年 9 月,設立萬古區,區公所駐地在萬古鄉; * 1981 年 3 月,根據俗名燕兒窩,萬古區改為燕窩區,萬古鄉亦改為燕窩鄉; * 1991 年 10 月,燕窩鄉改為燕窩鎮; * 1993 年 12 月,燕窩撤區並鎮; * 2001 年 6 月,將原鳳山鄉所轄高峰、文峰、干壩、李坪、鳳凰、萬壩 6 個村劃歸燕窩鎮管轄; * 2005 年 4 月,合隆鎮併入燕窩鎮; * 2006 年 2 月,將燕窩鎮的鳳凰村、萬壩村、鳳山居民小組、福寺村、響鈴村、大塘村劃給三廟鎮。 ## 經濟 經濟以農業為主,勞動力資源總數 18287 人,耕地面積 31250 畝,其中:水田 17792 畝,土 10673 畝,農業人口人均占地約 0.80 畝。另外,外出務工也是本地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外出勞動力 8258 人。2006 年,重慶遭遇特大乾旱,因此而使該鎮糧食總產量減少 45%。 ## 交通 交通主要以公路為主,212 國道由北向南穿過鎮境,長約 7.5 公里。省道(王興路)15.3 公里,村道 42.3 公里,全鎮村村通公路。燕窩是合川西北部通往南充、遂寧、潼南、蓬溪、武勝等地的交通要道。 ## 社會 燕窩場鎮面積 2.4 平方公里,場鎮人口 4542 人。建有合川區人民醫院燕窩分院、農業銀行燕窩營業所、中保燕窩分公司、移動公司燕窩營業部、聯通公司燕窩營業部、燕窩郵局、繭站、獸防站等部門。有線電視和座機電話覆蓋全鎮大部分地區,行動電話也相當普及。文化站 1 個,醫院 2 所,病床 45 張,衛生技術人員 45 人。 ## 行政區劃 燕窩鎮下轄以下地區: 燕窩社區、​梅埡村、​燕窩村、​水碾村、​陽河村、​新開村、​困牛村、​鞍山村、​爐山村、​高峰村、​紅豆村和新廟村。 ## 教育 燕窩中學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30.33193, "lon": 106.07481 }
3,364
2023-05-01T09:08:34Z
69,634,554
燕窝镇_(重庆市)
926,581
<p><b>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b>(荷蘭語:<span lang="nl"><b>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b></span>,1851年3月16日—1931年1月1日),荷蘭微生物學家和植物學家。他出生在阿姆斯特丹。 </p> <h2><span id=".E7.94.9F.E5.B9.B3"></span><span id="生平">生平</span></h2> <p>拜耶林克就讀於荷蘭萊頓大學,並成為瓦赫寧恩大學微生物教師,1895年在代爾夫特技術學院(現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擔任教師並建立了代爾夫特大學微生物學院。他研究農業微生物學和工業微生物學領域的生物學。他卻不公平的被同時代的羅伯特·科赫和路易斯·巴斯德所掩蓋,因為與他們不同,拜耶林克沒研究過人類疾病。 </p><p>他被認為是病毒學的開創者,他在1898年通過過濾實驗證明菸草花葉病的病原體比細菌還要細小,並因此推論出病毒的存在。他把這種病原體命名為「virus」<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他主張病毒是一種液體,但後來美國化學家斯坦利證明了病毒其實是微粒。</p><p>拜耶林克也發現了氮氣轉化為植物所能夠吸收的銨離子的過程──固氮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附於某些品種植物(莢果)的根部上的細菌為其提供養分,是植物與細菌之間的共生的典型例子,也對維持泥土肥沃起著關鍵作用。 </p><p>拜耶林克發現了通過<span data-orig-title="硫酸盐还原菌"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pan>還原硫酸鹽</span></span>進行<span data-orig-title="缺氧呼吸"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naerobic respiration"><span>缺氧呼吸</span></span>的細菌,他認識到細菌能夠以硫酸鹽代替氧氣作為最終電子受體。這個發現深遠地影響到現時對生物地質化學循環的認識。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硝化反應</li> <li>氮循環</li> <li>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維諾格拉茨基:俄國微生物學家,生態學家。</li></ul><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Chung, King-Thom; Ferris, Deam Hunter (1996); 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 (1851-1931). Pioneer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span>(PDF)</span>. AMS News 62. : 539–543. (原始內容 <span>(PDF)</span>存檔於2008-04-09).</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9%A9%AC%E4%B8%81%E5%8A%AA%E6%96%AF%C2%B7%E5%A8%81%E5%BB%89%C2%B7%E6%8B%9C%E8%80%B6%E6%9E%97%E5%85%8B&amp;rft.au=Chung%2C+King-Thom&amp;rft.au=Ferris%2C+Deam+Hunter+%281996%29&amp;rft.au=Martinus+Willem+Beijerinck+%281851-1931%29&amp;rft.btitle=Pioneer+of+general+microbiology&amp;rft.genre=book&amp;rft.pages=539-543&amp;rft.pub=AMS+News+62&amp;rft_id=http%3A%2F%2Fwww.asm.org%2FASM%2Ffiles%2FCCLIBRARYFILES%2FFILENAME%2F0000000251%2F621096p539.pdf&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Beijerinck and the Delft School of Microbiology</li> <li>Viruses and the Prokaryotic Worl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1 Cached time: 2023050511004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8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9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78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351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60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06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7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614587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37.180 1 -total 35.93% 157.074 1 Template:Infobox_Scientist 33.49% 146.416 1 Template:Infobox_person 24.93% 108.980 1 Template:Infobox_person/core 23.09% 100.928 2 Template:Infobox 21.30% 93.137 1 Template:Lang-nl 14.98% 65.506 1 Template:列文虎克奖章获得者 14.45% 63.188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umns 13.08% 57.184 1 Template:Reflist 12.19% 53.305 4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
**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荷蘭語:**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1851 年 3 月 16 日 —1931 年 1 月 1 日),荷蘭微生物學家和植物學家。他出生在阿姆斯特丹。 ## 生平 拜耶林克就讀於荷蘭萊頓大學,並成為瓦赫寧恩大學微生物教師,1895 年在代爾夫特技術學院(現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擔任教師並建立了代爾夫特大學微生物學院。他研究農業微生物學和工業微生物學領域的生物學。他卻不公平的被同時代的羅伯特・科赫和路易斯・巴斯德所掩蓋,因為與他們不同,拜耶林克沒研究過人類疾病。 他被認為是病毒學的開創者,他在 1898 年通過過濾實驗證明菸草花葉病的病原體比細菌還要細小,並因此推論出病毒的存在。他把這種病原體命名為「virus」。他主張病毒是一種液體,但後來美國化學家斯坦利證明了病毒其實是微粒。 拜耶林克也發現了氮氣轉化為植物所能夠吸收的銨離子的過程──固氮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附於某些品種植物(莢果)的根部上的細菌為其提供養分,是植物與細菌之間的共生的典型例子,也對維持泥土肥沃起著關鍵作用。 拜耶林克發現了通過還原硫酸鹽進行缺氧呼吸的細菌,他認識到細菌能夠以硫酸鹽代替氧氣作為最終電子受體。這個發現深遠地影響到現時對生物地質化學循環的認識。 ## 參見 * 硝化反應 * 氮循環 * 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維諾格拉茨基:俄國微生物學家,生態學家。 ## 註釋 ## 參考文獻 * Chung, King-Thom; Ferris, Deam Hunter (1996); 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 (1851-1931). Pioneer of general microbiology (PDF). AMS News 62. : 539–543. (原始內容 (PDF) 存檔於 2008-04-09). ## 外部連結 * Beijerinck and the Delft School of Microbiology * Viruses and the Prokaryotic Worl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6,426
2023-04-30T17:47:49Z
69,888,203
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
7,407,854
<p><b>仁愛路</b>(Ren'ai Rd.)為臺灣嘉義市南北向的重要道路之一。北以中山路為界;南以新民路為界。 </p> <h2><span id=".E6.B2.BF.E7.B6.93.E8.A1.8C.E6.94.BF.E5.8D.80.E5.9F.9F"></span><span id="沿經行政區域">沿經行政區域</span></h2> <ul><li>西區</li></ul><h2><span id=".E8.BB.8A.E9.81.93.E9.85.8D.E7.BD.AE"></span><span id="車道配置">車道配置</span></h2> <ul><li>全線:雙向各一車道</li></ul><h2><span id=".E6.B2.BF.E7.B7.9A.E8.A8.AD.E6.96.BD"></span><span id="沿線設施">沿線設施</span></h2> <p>(由北至南) </p> <ul><li>嘉年華影城</li> <li>嘉義憲兵隊</li> <li>經國新城</li></ul><h3><span id=".E5.85.AC.E8.BB.8A.E8.BB.8A.E7.AB.99"></span><span id="公車車站">公車車站</span></h3> <h3><span id=".E5.85.B6.E4.BB.96"></span><span id="其他">其他</span></h3>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仁愛路**(Ren'ai Rd.)為臺灣嘉義市南北向的重要道路之一。北以中山路為界;南以新民路為界。 ## 沿經行政區域 * 西區 ## 車道配置 * 全線:雙向各一車道 ## 沿線設施 (由北至南) * 嘉年華影城 * 嘉義憲兵隊 * 經國新城 ### 公車車站 ### 其他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null
1,031
2023-04-15T14:50:09Z
64,653,919
仁愛路_(嘉義市)
649,475
<p><b>荔枝肉</b>(閩東語平話字:<span lang="cdo">liĕk-chiĕ-nṳ̆k</span>)是一道福州傳統名菜,是閩菜的代表作。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薺和切成十字花刀的豬瘦肉,烹調後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p>
**荔枝肉**(閩東語平話字:liĕk-chiĕ-nṳ̆k)是一道福州傳統名菜,是閩菜的代表作。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薺和切成十字花刀的豬瘦肉,烹調後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null
462
2023-05-04T05:10:17Z
67,637,924
荔枝肉
3,315,537
<p><b>小行星3924</b>(3924 Birch)是一顆繞太陽運轉的小行星,為主小行星帶小行星。該小行星於1977年2月11日發現。 </p> <h2><span id=".E8.BD.A8.E9.81.93.E5.8F.82.E6.95.B0"></span><span id="轨道参数">軌道參數</span></h2> <p>小行星3924的軌道半長軸為2.6996395 UA,離心率為0.111。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小行星 3924**(3924 Birch)是一顆繞太陽運轉的小行星,為主小行星帶小行星。該小行星於 1977 年 2 月 11 日發現。 ## 軌道參數 小行星 3924 的軌道半長軸為 2.6996395 UA,離心率為 0.111。 ## 參考文獻
null
1,371
2023-03-14T06:40:03Z
29,557,269
1973_FC1
2,893,220
<p><b>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代表團</b>參加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3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團於2012年7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成員共621人,其中396名運動員,包括林丹、鄒市明、陳穎、陸永、陳一冰、仲滿等29位北京奧運的金牌得主。其中男性運動員171名,女性運動員225名。代表團將參加除足球、手球和馬術外的23個大項,212個小項。 </p> <h2><span id=".E7.8D.8E.E7.89.8C.E7.B5.B1.E8.A8.88"></span><span id="獎牌統計">獎牌統計</span></h2> <h3><span id=".E7.8D.8E.E7.89.8C.E6.A6.9C"></span><span id="獎牌榜">獎牌榜</span></h3> <h3><span id=".E5.A5.96.E7.89.8C.E5.BE.97.E4.B8.BB"></span><span id="奖牌得主">獎牌得主</span></h3> <h2><span id=".E5.9B.A2.E9.83.A8.E5.90.8D.E5.8D.95"></span><span id="团部名单">團部名單</span></h2> <ul><li><b>團長:</b></li></ul><dl><dd>劉鵬</dd></dl><ul><li><b>副團長:</b></li></ul><dl><dd>段世傑、楊樹安、肖天、蔡振華</dd></dl><ul><li><b>秘書長:</b></li></ul><dl><dd>蔡振華</dd></dl><ul><li><b>副秘書長:</b></li></ul><dl><dd>蔡家東、孫永言、李毓毅、殷寶林、張洪濤、楊廼軍</dd></dl><ul><li><b>官員:</b></li></ul><dl><dd>劉扶民、蔣志學、張海峰、劉愛傑、左志勇、李國平、李輝、張新、楊善德、張建華、魏代順、周京、張春強、姜廣京、胡昕、田得祥、陳世益、張勁戈、李海鋼、胡雅歡、李峰、李璟、沈惠、陳璐怡、司俊、張阿虎、王衎</dd></dl><h2><span id=".E4.BB.A3.E8.A1.A8.E5.9B.A2.E5.90.8D.E5.8D.95"></span><span id="代表团名单">代表團名單</span></h2> <p>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具體名單如下: </p> <h3><span id=".E5.B0.84.E7.AE.AD"></span><span id="射箭"> 射箭</span></h3> <ul><li><b>領隊:</b>張良(兼)</li> <li><b>翻譯:</b>李曦</li> <li><b>教練:</b>賴永欽 田渝陵</li></ul><dl><dt>男子</dt></dl><dl><dt>女子</dt></dl><h3><span id=".E6.B0.B4.E4.B8.8A.E9.A0.85.E7.9B.AE"></span><span id="水上項目">水上項目</span></h3> <h4><span id=".E6.B8.B8.E6.B3.B3"></span><span id="游泳"> 游泳</span></h4> <ul><li><b>領隊 :</b>尚修堂</li> <li><b>副領隊:</b>許琦</li> <li><b>翻譯 :</b>陸一帆</li> <li><b>教練 :</b>么正傑、馮真、戴維·萊爾斯、崔登榮、金煒、潘佳章、徐國義、朱志根、韓冰岩、劉海濤、史麗麗、張亞東、葉瑾、陳映紅、石曉銘、朱志根、徐惠琴、陳勤、常誼春、魏亞平、呂森</li> <li><b>醫生 :</b>巴震、郭清華</li> <li>管理:陸一帆</li> <li>男運動員:孫楊、郝運。</li> <li>女運動員:葉詩文、李玄旭、焦劉洋、龐佳穎、唐奕、焦劉洋、邱鈺涵、陸瀅、王施佳、宋汶岩、邵依雯、辛鑫、趙菁、傅園慧、白安琪、姚懿格、劉曉宇、趙瑾、孫曄、季麗萍、劉子歌、李佳星、朱倩蔚、陳倩、高暢、劉京。</li></ul><h5><span id=".E7.94.B7.E5.AD.90.E9.A0.85.E7.9B.AE"></span><span id="男子項目">男子項目</span></h5> <h5><span id=".E5.A5.B3.E5.AD.90.E9.A0.85.E7.9B.AE"></span><span id="女子項目">女子項目</span></h5> <h4><span id=".E8.8A.B1.E6.A0.B7.E6.B8.B8.E6.B3.B3"></span><span id="花样游泳"> 藝術游泳</span></h4> <ul><li><b>領隊:</b>原家瑋</li> <li><b>教練:</b>井村雅代、張曉蕾</li> <li><b>管理</b>:白慕煒,醫生:任素春</li> <li><b>運動員</b>(9人):常思、陳曉君、黃雪辰、蔣婷婷、蔣文文、劉鷗、羅茜、吳怡文、孫文雁</li></ul><dl><dt>女子</dt></dl><h4><span id=".E8.B7.B3.E6.B0.B4"></span><span id="跳水"> 跳水</span></h4> <ul><li><b>領隊 :</b>李樺</li> <li><b>副領隊:</b>周繼紅</li> <li><b>翻譯 :</b>梁勇</li> <li><b>教練 :</b>鍾少珍、劉恆林、張挺、任少芬、趙文進、李清</li> <li><b>醫生 :</b>劉海英</li></ul><dl><dt>男子</dt></dl><dl><dt>女子</dt></dl><h4><span id=".E6.B0.B4.E7.90.83"></span><span id="水球"> 水球</span></h4> <ul><li><b>領隊 :</b>原家瑋(兼)</li> <li><b>副領隊:</b>王敏</li> <li><b>翻譯 :</b>趙琪</li> <li><b>教練 :</b>潘盛華、胡安·雅內·希拉爾特、劉欽龍</li> <li><b>醫生 :</b>楊慶遠</li> <li>隊員:高翱、何金、劉萍、馬歡歡、宋冬倫、孫惠子、孫雅婷、孫玉君、滕飛、王毅、王瑩、楊珺、張蕾。</li></ul><h3><span id=".E7.94.B0.E5.BE.91"></span><span id="田徑"> 田徑</span></h3> <ul><li><b>領隊 :</b>杜兆才</li> <li><b>副領隊:</b>馮樹勇</li> <li><b>翻譯 :</b>費建</li> <li><b>教練 :</b>張阜新、葉奎剛、李梅素、張景龍、孫海平、李國雄、卡爾海因、茨施泰恩邁茨、達米拉諾、呂強</li> <li><b>醫生 :</b>賈福濤、艾迪蘭格</li></ul><dl><dt>男子徑賽</dt></dl><dl><dt>男子田賽</dt></dl><dl><dt>女子徑賽</dt></dl><dl><dt>女子田賽</dt></dl><h3><span id=".E7.BE.BD.E6.AF.9B.E7.90.83"></span><span id="羽毛球"> 羽球</span></h3> <ul><li><b>領隊:</b>李永波</li> <li><b>翻譯:</b>呂琢</li> <li><b>教練:</b>田秉毅 鍾波 夏煊澤 張寧 張軍 陳其遒 唐學華 程勇民</li> <li>管理:胡學兵,醫生:李建平、李全意。</li> <li><b>醫生:</b>李全意</li> <li>男運動員(9人):蔡贇、柴飈、陳金、諶龍、傅海峰、郭振東、林丹、徐晨、張楠</li> <li>女運動員(8人):李雪芮、馬晉、田卿、王曉理、汪鑫、王儀涵、于洋、趙芸蕾</li></ul><dl><dt>單打</dt></dl><dl><dt>雙打</dt></dl><h3><span id=".E7.AF.AE.E7.90.83"></span><span id="篮球"> 籃球</span></h3> <ul><li><b>領隊 :</b>信蘭成</li> <li><b>副領隊:</b>胡加時</li> <li><b>翻譯 :</b>田奇樂</li> <li><b>教練 :</b>孫鳳武、鄧華德、李楠、鄭薇、費羅、單正灝</li> <li><b>醫生 :</b>杜文亮、謝禮文</li></ul><dl><dt>男子</dt></dl><p>中國隊以亞錦賽冠軍晉級奧運。 </p> <dl><dt>女子</dt></dl><h3><span id=".E6.8B.B3.E5.87.BB"></span><span id="拳击"> 拳擊</span></h3> <ul><li><b>領隊:</b>常建平</li> <li><b>教練:</b>張傳良、楊曉強、江利</li> <li><b>醫生:</b>崔新東</li></ul><dl><dt>男子</dt></dl><dl><dt>女子</dt></dl><h3><span id=".E7.9A.AE.E5.88.92.E8.89.87"></span><span id="皮划艇"> 輕艇</span></h3> <h4><span id=".E9.9D.9C.E6.B0.B4"></span><span id="靜水"> 靜水</span></h4> <ul><li><b>領隊:</b>王渡(兼)</li> <li><b>翻譯:</b>高付俊</li> <li><b>教練:</b>吳玉彪 原有湖 田中 何軍</li></ul><dl><dt>男子</dt></dl><dl><dt>女子</dt></dl><h4><span id=".E6.BF.80.E6.B5.81.E5.9B.9E.E6.97.8B"></span><span id="激流回旋"> 激流迴旋</span></h4> <ul><li><b>領隊:</b>韓建國</li> <li><b>翻譯:</b>李欣</li> <li><b>教練:</b>孫業龍</li></ul><h3><span id=".E8.87.AA.E8.A1.8C.E8.BD.A6"></span><span id="自行车"> 自由車</span></h3> <ul><li><b>領隊 :</b>潘志琛</li> <li><b>翻譯 :</b>袁媛</li> <li><b>機械師:</b>王世斌</li> <li><b>教練 :</b>丹尼爾·莫雷龍</li> <li><b>醫生 :</b>羅熊</li></ul><h4><span id=".E5.85.AC.E8.B7.AF.E8.B3.BD"></span><span id="公路賽"> 公路賽</span></h4> <h4><span id=".E5.A0.B4.E5.9C.B0.E8.B3.BD"></span><span id="場地賽"> 場地賽</span></h4> <dl><dt>爭先賽</dt></dl><dl><dt>凱林賽</dt></dl><dl><dt>追逐賽</dt></dl><dl><dt>全能賽</dt></dl><h4><span id=".E5.B1.B1.E5.9C.B0.E8.B3.BD"></span><span id="山地賽"> 山地賽</span></h4> <h3><span id=".E5.87.BB.E5.89.91"></span><span id="击剑"> 擊劍</span></h3> <ul><li><b>領隊: </b>潘志琛(兼)</li> <li><b>副領隊:</b>王偉</li> <li><b>翻譯: </b>邵靜</li> <li><b>教練: </b>王海濱、許學寧、張毅、拉茲羅·塞派西、丹尼爾·勒瓦瓦瑟爾</li></ul><dl><dt>男子</dt></dl><dl><dt>女子</dt></dl><h3><span id=".E6.9B.B2.E6.A3.8D.E7.90.83"></span><span id="曲棍球"> 曲棍球</span></h3> <ul><li><b>領隊 :</b>雷軍</li> <li><b>副領隊:</b>張萱</li> <li><b>翻譯 :</b>李紅星</li> <li><b>教練 :</b>金相烈、陳德康、霍科林</li> <li><b>醫生 :</b>黃雷</li> <li><b>隊員 :</b></li> <li>隊員組成:馬威、馬弋博、彭楊、任燁、宋清齡、孫思楠、唐春玲、王夢雨、許曉旭、張益萌、梁美玉、李紅俠、李冬曉、崔秋霞、德嬌嬌、付寶榮、高麗華、趙玉雕。</li></ul><ul><li><b>後備隊員:</b>李冬曉、唐春玲</li></ul><h3><span id=".E9.AB.94.E6.93.8D"></span><span id="體操"> 體操</span></h3> <p>中國為體操領域的主要強隊之一,體操也是中國大陸自1984年參加洛杉磯奧運會以來的每年參賽項目。首次參加的<span data-orig-title="198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體操比賽"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ymnastics at the 1984 Summer Olympics"><span>198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體操比賽</span></span>就獲得5金4銀2銅共計11枚獎牌的好成績,其中被譽為體操王子的李寧一人獨得3金1銀1銅共計5枚獎牌。 </p><p><b>官員與工作人員</b>(15人):<br> 領隊:高健,副領隊:黃玉斌;<br> 教練(10人):陳雄、王國慶、王紅衛、陸善真、劉桂成、劉群琳、金衛國、熊景斌、莫建邦和黃志基;<br> 管理:張紅亮,醫生:張佩文和劉舒。 </p><p><b>運動員</b>(12人):<br> 男運動員(6人):鄒凱、陳一冰、張成龍、郭偉陽(接替受傷的滕海濱)、馮喆;<br> 女運動員(6人):眭祿、姚金男、鄧琳琳、黃秋爽, 替補組成:何可欣、江鈺源、譚思欣 </p> <h4><span id=".E7.AB.B6.E6.8A.80.E9.AB.94.E6.93.8D"></span><span id="競技體操"> 競技體操</span></h4> <ul><li><b>領隊:</b>羅超毅</li> <li><b>翻譯:</b>周秋瑞</li> <li><b>教練:</b>黃玉斌、陳雄、白遠韶、王群策、陸善真、徐驚雷</li> <li><b>醫生:</b>崔樹青</li></ul><dl><dt>男子團體</dt></dl> <dl><dt>男子單項</dt></dl><dl><dt>女子團體</dt></dl> <dl><dt>女子單項</dt></dl><h4><span id=".E8.B9.A6.E5.BA.8A"></span><span id="蹦床"> 彈床</span></h4> <p>彈床隊一行共計11人,其中運動員4人,官員與工作人員7人;領隊趙郁馨。彈床屬於體操項目,2012年北京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彈床分為男子網上個人、女子網上個人2個比賽項目。彈床為中國自2004年雅典奧運會以來的奧運參賽項目。 </p> <ul><li><b>領隊:</b>趙郁馨</li> <li><b>教練:</b>胡星剛、蔡光亮、陳琪林、卓賢麟</li> <li>管理:李舸,醫生:朱章標。</li></ul><p><b>運動員</b>(4人):<br> 男運動員:董棟、陸春龍<br> 女運動員:黃珊汕、何雯娜 </p> <h4><span id=".E8.89.BA.E6.9C.AF.E4.BD.93.E6.93.8D"></span><span id="艺术体操"> 韻律體操</span></h4> <p><b>官員與工作人員</b>(5人,不含兼任):<br> 領隊:高健(兼任);<br> 教練(3人):夏燕飛、白梅、梁芹;<br> 管理:張力為,醫生:趙鑫。 </p><p><b>運動員</b>(1人):鄧森悅。 </p> <h3><span id=".E6.9F.94.E9.81.93"></span><span id="柔道"> 柔道</span></h3> <ul><li><b>領隊 :</b>沈志剛</li> <li><b>副領隊:</b>熊鳳山</li> <li><b>教練 :</b>程志山 傅國義 吳衛鳳</li> <li><b>翻譯 :</b>劉禎</li> <li><b>醫生 :</b>陸永生</li></ul><dl><dt>男子</dt></dl><dl><dt>女子</dt></dl><h3><span id=".E7.8E.B0.E4.BB.A3.E4.BA.94.E9.A1.B9"></span><span id="现代五项"> 現代五項</span></h3> <ul><li><b>領隊 :</b>潘志琛(兼)</li> <li><b>副領隊:</b>許海峰</li> <li><b>教練 :</b>王可、沈克儉</li></ul><h3><span id=".E8.B5.9B.E8.89.87"></span><span id="赛艇"> 划船</span></h3> <ul><li><b>領隊:</b>王渡</li> <li><b>翻譯:</b>孟淑霞</li> <li><b>教練:</b>姜海洋、曹棉英、王越、劉群、洪安達</li> <li><b>後備運動員:</b>孫杰、吳崇魁、劉憬</li></ul><dl><dt>女子</dt></dl><h3><span id=".E5.B8.86.E8.88.B9"></span><span id="帆船"> 帆船</span></h3> <ul><li><b>領隊:</b>李全海</li> <li><b>副領隊:</b>周長城</li> <li><b>教練:</b>蔣琛、劉小馬</li></ul><dl><dt>男子</dt></dl><dl><dt>女子</dt></dl><h3><span id=".E5.B0.84.E6.93.8A"></span><span id="射擊"> 射擊</span></h3> <ul><li><b>領隊 :</b>張良(兼)</li> <li><b>副領隊:</b>肖昊鵬</li> <li><b>翻譯 :</b>王飛</li> <li><b>教練 :</b>王義夫、常靜春、馬軍、邵建華、陳繼元、盛浩明、張民憲、薛保全、孫盛偉、張會群、王曉、江澤祥、張衛剛、王躍舫、張秋萍</li> <li><b>醫生 :</b>劉寶榮、李小東</li> <li>男運動員(15人): 龐偉</li> <li>女運動員(9人):易思玲和喻丹。</li></ul><dl><dt>男子</dt></dl><dl><dt>女子</dt></dl><h3><span id=".E4.B9.92.E4.B9.93.E7.90.83"></span><span id="乒乓球"> 桌球</span></h3> <ul><li><b>領隊:</b>劉鳳岩</li> <li><b>教練:</b>劉國梁、李曉東、吳敬平、施之皓、李隼和孔令輝</li> <li>管理:張曉蓬</li> <li><b>翻譯:</b>何瀟</li> <li><b>醫生:</b>袁朝明</li> <li>男運動員:張繼科,王浩,馬龍</li> <li>女運動員:李曉霞,丁寧,郭躍</li> <li><b>替補隊員:</b>許昕、劉詩雯</li></ul><dl><dt>男子</dt></dl><dl><dt>女子</dt></dl><h3><span id=".E8.B7.86.E6.8B.B3.E9.81.93"></span><span id="跆拳道"> 跆拳道</span></h3> <ul><li><b>領隊:</b>常建平(兼)</li> <li><b>教練:</b>劉良宗、王志傑、姚強</li></ul><h3><span id=".E7.BD.91.E7.90.83"></span><span id="网球"> 網球</span></h3> <ul><li><b>領隊:</b>孫晉芳</li> <li><b>翻譯:</b>蔣宏偉</li> <li>教練(10人):蔣宏偉、陳莉、姜山、謝昭、張琪、張宇、理察(南非)、馬丁(捷克)、王金祿和李斌;</li> <li>醫生:劉劍偉。</li> <li>男運動員(3人):;</li> <li>女運動員(5人): 李娜 。</li></ul><h3><span id=".E9.93.81.E4.BA.BA.E4.B8.89.E9.A1.B9"></span><span id="铁人三项"> 鐵人三項</span></h3> <ul><li><b>教練:</b>李天鐸</li></ul><h3><span id=".E6.8E.92.E7.90.83"></span><span id="排球"> 排球</span></h3> <h4><span id=".E5.AE.A4.E5.85.A7.E6.8E.92.E7.90.83"></span><span id="室內排球"> 室內排球</span></h4> <ul><li><b>領隊:</b>徐利</li> <li><b>翻譯:</b>郭小燕</li> <li><b>教練:</b>俞覺敏、賴亞文、袁靈犀</li> <li><b>醫生:</b>衛雍績</li></ul><h4><span id=".E6.B2.99.E6.BB.A9.E6.8E.92.E7.90.83"></span><span id="沙滩排球"> 沙灘排球</span></h4> <ul><li><b>領隊 :</b>徐利(兼)</li> <li><b>副領隊:</b>劉文斌</li> <li><b>教練 :</b>繆志紅、薛剛</li> <li>醫生:秦偉。</li></ul><p>男運動員(2人):;<br> 女運動員(4人):薛晨和張希。 </p> <h3><span id=".E8.88.89.E9.87.8D"></span><span id="舉重"> 舉重</span></h3> <ul><li><b>領隊 :</b>馬文廣</li> <li><b>副領隊:</b>錢光鑑</li> <li><b>翻譯 :</b>王艷</li> <li><b>教練 :</b>王國新、周繼紅、許敬法、萬建輝、陳文斌、馬文輝、李順柱、劉全合、於傑、龍望春</li> <li><b>醫生 :</b>劉長江</li> <li>管理:李浩</li> <li>男運動員(6人):林清峰,吳景彪, 張杰</li> <li>女運動員(4人):王明娟,李雪英,周俊</li></ul><dl><dt>男子</dt></dl><dl><dt>女子</dt></dl><h3><span id=".E6.91.94.E8.B7.A4"></span><span id="摔跤"> 角力</span></h3> <ul><li><b>領隊:</b>馬文廣(兼)</li> <li><b>翻譯:</b>彭釗</li> <li><b>教練:</b>張豪傑、路海、黃保權</li></ul><dl><dt>男子自由式</dt></dl><dl><dt>男子古典式</dt></dl><dl><dt>女子自由式</dt></d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8 Cached time: 2023050523492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77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2.09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540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9587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160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09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5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97906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98.609 1 -total 20.13% 180.925 224 Template:FlagIOCathlete 18.86% 169.440 2 Template:Infobox 15.80% 141.975 1 Template:Infobox_Country_Olympics 15.57% 139.904 1 Template:Infobox_country_at_games 8.31% 74.673 50 Template:Tooltip 7.01% 63.021 7 Template:Navbox 7.00% 62.939 1 Template:Reflist 5.15% 46.311 1 Template:NoteTA 5.01% 45.015 2 Template:Cite_web -->
**2012 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代表團**參加 2012 年 7 月 27 日至 8 月 12 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 30 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團於 2012 年 7 月 10 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成員共 621 人,其中 396 名運動員,包括林丹、鄒市明、陳穎、陸永、陳一冰、仲滿等 29 位北京奧運的金牌得主。其中男性運動員 171 名,女性運動員 225 名。代表團將參加除足球、手球和馬術外的 23 個大項,212 個小項。 ## 獎牌統計 ### 獎牌榜 ### 獎牌得主 ## 團部名單 * **團長:**   : 劉鵬 * **副團長:**   : 段世傑、楊樹安、肖天、蔡振華 * **秘書長:**   : 蔡振華 * **副秘書長:**   : 蔡家東、孫永言、李毓毅、殷寶林、張洪濤、楊廼軍 * **官員:**   : 劉扶民、蔣志學、張海峰、劉愛傑、左志勇、李國平、李輝、張新、楊善德、張建華、魏代順、周京、張春強、姜廣京、胡昕、田得祥、陳世益、張勁戈、李海鋼、胡雅歡、李峰、李璟、沈惠、陳璐怡、司俊、張阿虎、王衎 ## 代表團名單 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具體名單如下: ### 射箭 * **領隊:**張良(兼) * **翻譯:**李曦 * **教練:**賴永欽 田渝陵 **男子** **女子** ### 水上項目 #### 游泳 * **領隊 :**尚修堂 * **副領隊:**許琦 * **翻譯 :**陸一帆 * **教練 :**么正傑、馮真、戴維・萊爾斯、崔登榮、金煒、潘佳章、徐國義、朱志根、韓冰岩、劉海濤、史麗麗、張亞東、葉瑾、陳映紅、石曉銘、朱志根、徐惠琴、陳勤、常誼春、魏亞平、呂森 * **醫生 :**巴震、郭清華 * 管理:陸一帆 * 男運動員:孫楊、郝運。 * 女運動員:葉詩文、李玄旭、焦劉洋、龐佳穎、唐奕、焦劉洋、邱鈺涵、陸瀅、王施佳、宋汶岩、邵依雯、辛鑫、趙菁、傅園慧、白安琪、姚懿格、劉曉宇、趙瑾、孫曄、季麗萍、劉子歌、李佳星、朱倩蔚、陳倩、高暢、劉京。 ##### 男子項目 ##### 女子項目 #### 藝術游泳 * **領隊:**原家瑋 * **教練:**井村雅代、張曉蕾 * **管理**:白慕煒,醫生:任素春 * **運動員**(9 人):常思、陳曉君、黃雪辰、蔣婷婷、蔣文文、劉鷗、羅茜、吳怡文、孫文雁 **女子** #### 跳水 * **領隊 :**李樺 * **副領隊:**周繼紅 * **翻譯 :**梁勇 * **教練 :**鍾少珍、劉恆林、張挺、任少芬、趙文進、李清 * **醫生 :**劉海英 **男子** **女子** #### 水球 * **領隊 :**原家瑋 (兼) * **副領隊:**王敏 * **翻譯 :**趙琪 * **教練 :**潘盛華、胡安・雅內・希拉爾特、劉欽龍 * **醫生 :**楊慶遠 * 隊員:高翱、何金、劉萍、馬歡歡、宋冬倫、孫惠子、孫雅婷、孫玉君、滕飛、王毅、王瑩、楊珺、張蕾。 ### 田徑 * **領隊 :**杜兆才 * **副領隊:**馮樹勇 * **翻譯 :**費建 * **教練 :**張阜新、葉奎剛、李梅素、張景龍、孫海平、李國雄、卡爾海因、茨施泰恩邁茨、達米拉諾、呂強 * **醫生 :**賈福濤、艾迪蘭格 **男子徑賽** **男子田賽** **女子徑賽** **女子田賽** ### 羽球 * **領隊:**李永波 * **翻譯:**呂琢 * **教練:**田秉毅 鍾波 夏煊澤 張寧 張軍 陳其遒 唐學華 程勇民 * 管理:胡學兵,醫生:李建平、李全意。 * **醫生:**李全意 * 男運動員(9 人):蔡贇、柴飈、陳金、諶龍、傅海峰、郭振東、林丹、徐晨、張楠 * 女運動員(8 人):李雪芮、馬晉、田卿、王曉理、汪鑫、王儀涵、于洋、趙芸蕾 **單打** **雙打** ### 籃球 * **領隊 :**信蘭成 * **副領隊:**胡加時 * **翻譯 :**田奇樂 * **教練 :**孫鳳武、鄧華德、李楠、鄭薇、費羅、單正灝 * **醫生 :**杜文亮、謝禮文 **男子** 中國隊以亞錦賽冠軍晉級奧運。 **女子** ### 拳擊 * **領隊:**常建平 * **教練:**張傳良、楊曉強、江利 * **醫生:**崔新東 **男子** **女子** ### 輕艇 #### 靜水 * **領隊:**王渡 (兼) * **翻譯:**高付俊 * **教練:**吳玉彪 原有湖 田中 何軍 **男子** **女子** #### 激流迴旋 * **領隊:**韓建國 * **翻譯:**李欣 * **教練:**孫業龍 ### 自由車 * **領隊 :**潘志琛 * **翻譯 :**袁媛 * **機械師:**王世斌 * **教練 :**丹尼爾・莫雷龍 * **醫生 :**羅熊 #### 公路賽 #### 場地賽 **爭先賽** **凱林賽** **追逐賽** **全能賽** #### 山地賽 ### 擊劍 * **領隊:**潘志琛 (兼) * **副領隊:**王偉 * **翻譯:**邵靜 * **教練:**王海濱、許學寧、張毅、拉茲羅・塞派西、丹尼爾・勒瓦瓦瑟爾 **男子** **女子** ### 曲棍球 * **領隊 :**雷軍 * **副領隊:**張萱 * **翻譯 :**李紅星 * **教練 :**金相烈、陳德康、霍科林 * **醫生 :**黃雷 * **隊員 :** * 隊員組成:馬威、馬弋博、彭楊、任燁、宋清齡、孫思楠、唐春玲、王夢雨、許曉旭、張益萌、梁美玉、李紅俠、李冬曉、崔秋霞、德嬌嬌、付寶榮、高麗華、趙玉雕。 * **後備隊員:**李冬曉、唐春玲 ### 體操 中國為體操領域的主要強隊之一,體操也是中國大陸自 1984 年參加洛杉磯奧運會以來的每年參賽項目。首次參加的 1984 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體操比賽就獲得 5 金 4 銀 2 銅共計 11 枚獎牌的好成績,其中被譽為體操王子的李寧一人獨得 3 金 1 銀 1 銅共計 5 枚獎牌。 **官員與工作人員**(15 人): 領隊:高健,副領隊:黃玉斌; 教練(10 人):陳雄、王國慶、王紅衛、陸善真、劉桂成、劉群琳、金衛國、熊景斌、莫建邦和黃志基; 管理:張紅亮,醫生:張佩文和劉舒。 **運動員**(12 人): 男運動員(6 人):鄒凱、陳一冰、張成龍、郭偉陽(接替受傷的滕海濱)、馮喆; 女運動員(6 人):眭祿、姚金男、鄧琳琳、黃秋爽,替補組成:何可欣、江鈺源、譚思欣 #### 競技體操 * **領隊:**羅超毅 * **翻譯:**周秋瑞 * **教練:**黃玉斌、陳雄、白遠韶、王群策、陸善真、徐驚雷 * **醫生:**崔樹青 **男子團體** **男子單項** **女子團體** **女子單項** #### 彈床 彈床隊一行共計 11 人,其中運動員 4 人,官員與工作人員 7 人;領隊趙郁馨。彈床屬於體操項目,2012 年北京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彈床分為男子網上個人、女子網上個人 2 個比賽項目。彈床為中國自 2004 年雅典奧運會以來的奧運參賽項目。 * **領隊:**趙郁馨 * **教練:**胡星剛、蔡光亮、陳琪林、卓賢麟 * 管理:李舸,醫生:朱章標。 **運動員**(4 人): 男運動員:董棟、陸春龍 女運動員:黃珊汕、何雯娜 #### 韻律體操 **官員與工作人員**(5 人,不含兼任): 領隊:高健(兼任); 教練(3 人):夏燕飛、白梅、梁芹; 管理:張力為,醫生:趙鑫。 **運動員**(1 人):鄧森悅。 ### 柔道 * **領隊 :**沈志剛 * **副領隊:**熊鳳山 * **教練 :**程志山 傅國義 吳衛鳳 * **翻譯 :**劉禎 * **醫生 :**陸永生 **男子** **女子** ### 現代五項 * **領隊 :**潘志琛 (兼) * **副領隊:**許海峰 * **教練 :**王可、沈克儉 ### 划船 * **領隊:**王渡 * **翻譯:**孟淑霞 * **教練:**姜海洋、曹棉英、王越、劉群、洪安達 * **後備運動員:**孫杰、吳崇魁、劉憬 **女子** ### 帆船 * **領隊:**李全海 * **副領隊:**周長城 * **教練:**蔣琛、劉小馬 **男子** **女子** ### 射擊 * **領隊 :**張良 (兼) * **副領隊:**肖昊鵬 * **翻譯 :**王飛 * **教練 :**王義夫、常靜春、馬軍、邵建華、陳繼元、盛浩明、張民憲、薛保全、孫盛偉、張會群、王曉、江澤祥、張衛剛、王躍舫、張秋萍 * **醫生 :**劉寶榮、李小東 * 男運動員(15 人): 龐偉 * 女運動員(9 人):易思玲和喻丹。 **男子** **女子** ### 桌球 * **領隊:**劉鳳岩 * **教練:**劉國梁、李曉東、吳敬平、施之皓、李隼和孔令輝 * 管理:張曉蓬 * **翻譯:**何瀟 * **醫生:**袁朝明 * 男運動員:張繼科,王浩,馬龍 * 女運動員:李曉霞,丁寧,郭躍 * **替補隊員:**許昕、劉詩雯 **男子** **女子** ### 跆拳道 * **領隊:**常建平 (兼) * **教練:**劉良宗、王志傑、姚強 ### 網球 * **領隊:**孫晉芳 * **翻譯:**蔣宏偉 * 教練(10 人):蔣宏偉、陳莉、姜山、謝昭、張琪、張宇、理察(南非)、馬丁(捷克)、王金祿和李斌; * 醫生:劉劍偉。 * 男運動員(3 人):; * 女運動員(5 人): 李娜 。 ### 鐵人三項 * **教練:**李天鐸 ### 排球 #### 室內排球 * **領隊:**徐利 * **翻譯:**郭小燕 * **教練:**俞覺敏、賴亞文、袁靈犀 * **醫生:**衛雍績 #### 沙灘排球 * **領隊 :**徐利 (兼) * **副領隊:**劉文斌 * **教練 :**繆志紅、薛剛 * 醫生:秦偉。 男運動員(2 人):; 女運動員(4 人):薛晨和張希。 ### 舉重 * **領隊 :**馬文廣 * **副領隊:**錢光鑑 * **翻譯 :**王艷 * **教練 :**王國新、周繼紅、許敬法、萬建輝、陳文斌、馬文輝、李順柱、劉全合、於傑、龍望春 * **醫生 :**劉長江 * 管理:李浩 * 男運動員(6 人):林清峰,吳景彪,張杰 * 女運動員(4 人):王明娟,李雪英,周俊 **男子** **女子** ### 角力 * **領隊:**馬文廣 (兼) * **翻譯:**彭釗 * **教練:**張豪傑、路海、黃保權 **男子自由式** **男子古典式** **女子自由式** ## 參考文獻
null
144,295
2023-05-02T12:48:58Z
76,701,686
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代表团
7,572,050
<p><b>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三對三籃球比賽</b>,是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而延期至2021年舉行的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其中一個比賽小項,於2021年7月24日至28日在青海都市運動公園舉行。</p><p>美國隊在決賽中以18比15擊敗俄羅斯奧委會隊,成為首支獲得該小項奧運冠軍的隊伍。三四名決賽方面,中國隊以16比14險勝法國隊,獲得銅牌。</p> <h2><span id=".E8.B5.9B.E7.A8.8B"></span><span id="赛程">賽程</span></h2> <p>比賽於2021年7月24日開賽,所有時間皆為日本標準時間(UTC+9)。 </p> <h2><span id=".E5.8F.83.E8.B3.BD.E8.B3.87.E6.A0.BC"></span><span id="參賽資格">參賽資格</span></h2> <ul><li><span id="endnote_Bangalorec"><b><sup>c</sup></b></span> 三對三籃球奧運資格賽原定於2020年3月18日至22日在印度班加羅爾進行,然而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該賽事被推遲至2021年5月26日至30日進行,舉辦地也變更為奧地利格拉茨。</li> <li><span id="endnote_Budapestd"><b><sup>d</sup></b></span> 普遍性奧運資格賽原定於2020年4月24日至26日進行,然而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國際籃球聯合會決定將該賽事推遲至2021年6月4日至6日。</li></ul><h2><span id=".E5.8F.83.E8.B3.BD.E5.90.8D.E5.96.AE"></span><span id="參賽名單">參賽名單</span></h2> <p>Katie Lou Samuelson原本入選名單,然而她因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呈陽性而被迫退出陣容,她的位置由傑姬·揚頂替。 </p> <h2><span id=".E5.88.9D.E8.B5.9B"></span><span id="初赛">初賽</span></h2> <h3><span id=".E6.8E.92.E5.90.8D"></span><span id="排名">排名</span></h3> <p><i>全部比賽時間均為UTC+9。</i></p> <h3><span id=".E6.AF.94.E8.B3.BD.E7.B5.90.E6.9E.9C"></span><span id="比賽結果">比賽結果</span></h3> <hr> <hr> <hr> <h2><span id=".E6.B7.98.E6.B1.B0.E8.B5.9B"></span><span id="淘汰赛">淘汰賽</span></h2> <h3><span id=".E5.AF.B9.E9.98.B5.E5.9B.BE"></span><span id="对阵图">對陣圖</span></h3> <h3><span id=".E5.8D.8A.E6.BA.96.E5.86.B3.E8.B5.9B"></span><span id="半準决赛">半準決賽</span></h3> <hr> <h3><span id=".E6.BA.96.E5.86.B3.E8.B5.9B"></span><span id="準决赛">準決賽</span></h3> <hr> <h3><span id=".E9.8A.85.E7.89.8C.E8.B3.BD"></span><span id="銅牌賽">銅牌賽</span></h3> <h3><span id=".E9.87.91.E7.89.8C.E8.B3.BD"></span><span id="金牌賽">金牌賽</span></h3> <h2><span id=".E6.9C.80.E7.B5.82.E6.8E.92.E5.90.8D"></span><span id="最終排名">最終排名</span></h2> <h2><span id=".E5.BE.97.E5.88.86.E7.8E.8B"></span><span id="得分王">得分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span>官方網站</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3 Cached time: 2023050600060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85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3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183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7704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524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430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1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60641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37.692 1 -total 24.19% 154.276 1 Template:Reflist 21.33% 136.009 19 Template:Cite_web 16.84% 107.416 34 Template:Basketballbox 10.11% 64.487 1 Template:NoteTA 10.03% 63.936 72 Template:3x3w 9.65% 61.509 1 Template:Infobox_international_basketball_competition 7.94% 50.639 1 Template:Infobox 5.49% 34.994 6 Template:Navbox 4.93% 31.439 2 Template:Lang -->
**2020 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三對三籃球比賽**,是因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而延期至 2021 年舉行的第 32 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其中一個比賽小項,於 2021 年 7 月 24 日至 28 日在青海都市運動公園舉行。 美國隊在決賽中以 18 比 15 擊敗俄羅斯奧委會隊,成為首支獲得該小項奧運冠軍的隊伍。三四名決賽方面,中國隊以 16 比 14 險勝法國隊,獲得銅牌。 ## 賽程 比賽於 2021 年 7 月 24 日開賽,所有時間皆為日本標準時間(UTC+9)。 ## 參賽資格 * **c** 三對三籃球奧運資格賽原定於 2020 年 3 月 18 日至 22 日在印度班加羅爾進行,然而受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該賽事被推遲至 2021 年 5 月 26 日至 30 日進行,舉辦地也變更為奧地利格拉茨。 * **d** 普遍性奧運資格賽原定於 2020 年 4 月 24 日至 26 日進行,然而受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國際籃球聯合會決定將該賽事推遲至 2021 年 6 月 4 日至 6 日。 ## 參賽名單 Katie Lou Samuelson 原本入選名單,然而她因 2019 冠狀病毒病檢測呈陽性而被迫退出陣容,她的位置由傑姬・揚頂替。 ## 初賽 ### 排名 _全部比賽時間均為 UTC+9。_ ### 比賽結果 --- --- --- ## 淘汰賽 ### 對陣圖 ### 半準決賽 --- ### 準決賽 --- ### 銅牌賽 ### 金牌賽 ## 最終排名 ## 得分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null
42,690
2023-04-29T12:56:40Z
76,151,094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三對三籃球比賽
6,877,857
<p><b>第47屆全美音樂獎</b>(英語:<span lang="en"><b>47th Annual American Music Awards</b></span>)是於2019年11月2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span data-orig-title="微軟劇院"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icrosoft Theater"><span>微軟劇院</span></span>舉行的美國音樂頒獎典禮。本屆由席亞拉擔任主持。泰勒絲為本屆最大贏家,總共獲得6項大獎,在本屆頒獎典禮中,她獲得了「十年成就歌手」,也成為「年度歌手」、「最佳流行/搖滾女歌手」及「最佳流行/搖滾專輯」這三項大獎的獲獎最多歌手。波斯特·馬龍為本屆最多入圍歌手,共入圍7項。</p> <h2><span id=".E7.8D.B2.E7.8D.8E.E5.8F.8A.E5.85.A5.E5.9C.8D.E5.90.8D.E5.96.AE"></span><span id="獲獎及入圍名單">獲獎及入圍名單</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7 Cached time: 2023050600020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50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2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32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1871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39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4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4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88907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49.467 1 -total 25.78% 115.867 1 Template:Infobox_award 21.66% 97.363 1 Template:Infobox 20.42% 91.783 1 Template:Lang-en 17.87% 80.331 1 Template:NoteTA 14.32% 64.342 31 Template:Tsl 11.03% 49.556 3 Template:Cite_web 3.32% 14.937 2 Template:Link-en 2.86% 12.863 4 Template:If_empty 2.40% 10.800 1 Template:Main_other -->
**第 47 屆全美音樂獎**(英語:**47th Annual American Music Awards**)是於 2019 年 11 月 24 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微軟劇院舉行的美國音樂頒獎典禮。本屆由席亞拉擔任主持。泰勒絲為本屆最大贏家,總共獲得 6 項大獎,在本屆頒獎典禮中,她獲得了「十年成就歌手」,也成為「年度歌手」、「最佳流行 / 搖滾女歌手」及「最佳流行 / 搖滾專輯」這三項大獎的獲獎最多歌手。波斯特・馬龍為本屆最多入圍歌手,共入圍 7 項。 ## 獲獎及入圍名單 ## 參考資料
null
11,228
2023-05-05T12:20:27Z
68,327,615
2019年全美音乐奖
712,944
<p><b>國家科學基金會</b>(英語:<span lang="en"><b>N</b>ational <b>S</b>cience <b>F</b>oundation</span>,縮寫為<b><span lang="en">NSF</span></b>),是美國政府獨立機構,1984年至1991年間曾頒發總統青年學者獎(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取代該獎項的NSF青年學者獎(NSF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s)和總統教授學者獎(Presidential Faculty Fellows Program)也由該機構頒發。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由美國國會於1950年創立。該機構支持除醫學領域外的科學和工程學基礎研究和教育,負責醫學的同類機構為國家衛生研究院。2020年,該機構的財政預算增長2.5%,總金額為82.8億美金。 </p><p>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項目占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美國大學基礎研究的20%。在某些領域,如數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和社會科學,NSF是主要的聯邦贊助者。 </p><p>NSF的主任、副主任和理事會24位成員,由美國總統任命、美國參議院批准。NSF主任和副主任負責管理、計劃、預算和日常運作。NSF理事會一年開會6次,確定政策。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NSF 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96 Cached time: 202305041424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55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4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10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417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00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86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9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177294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58.570 1 -total 35.99% 237.050 1 Template:Infobox_government_agency 35.35% 232.775 1 Template:Infobox 22.35% 147.188 30 Template:Lang 21.95% 144.558 1 Template:US_research_agencies 21.39% 140.840 1 Template:Navbox 20.65% 136.021 30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3.72% 90.332 30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13.47% 88.681 1 Template:Lang-en 12.50% 82.297 30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
**國家科學基金會**(英語:**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縮寫為 **NSF**),是美國政府獨立機構,1984 年至 1991 年間曾頒發總統青年學者獎(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取代該獎項的 NSF 青年學者獎(NSF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s)和總統教授學者獎(Presidential Faculty Fellows Program)也由該機構頒發。 ## 歷史 由美國國會於 1950 年創立。該機構支持除醫學領域外的科學和工程學基礎研究和教育,負責醫學的同類機構為國家衛生研究院。2020 年,該機構的財政預算增長 2.5%,總金額為 82.8 億美金。 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項目占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美國大學基礎研究的 20%。在某些領域,如數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和社會科學,NSF 是主要的聯邦贊助者。 NSF 的主任、副主任和理事會 24 位成員,由美國總統任命、美國參議院批准。NSF 主任和副主任負責管理、計劃、預算和日常運作。NSF 理事會一年開會 6 次,確定政策。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NSF 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
null
4,235
2023-05-03T10:36:49Z
76,438,426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
7,248,938
<p><b>牡帕密帕</b>主要流傳於雲南省思茅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是一部拉祜族「波闊嘎闊」(敘事詩)演唱形式的長篇詩體創世神話。全詩共有17個篇章,約2300行,敘述了拉祜族神話中的造天地日月、萬物和人類以及人類階段的生存狀況等,是拉祜族人用於傳承歷史的口述文學作品。</p> <h2><span id=".E4.BC.A0.E6.89.BF.E4.BA.BA"></span><span id="传承人">傳承人</span></h2> <h3><span id=".E5.9B.BD.E5.AE.B6.E7.BA.A7"></span><span id="国家级">國家級</span></h3> <ul><li>李扎倮,男,1943年出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牡帕密帕代表性傳承人。</li> <li>李扎戈,男,1939年出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牡帕密帕代表性傳承人。</li></ul><h2><span id=".E6.9D.A5.E6.BA.90"></span><span id="来源">來源</span></h2>
**牡帕密帕**主要流傳於雲南省思茅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是一部拉祜族「波闊嘎闊」(敘事詩)演唱形式的長篇詩體創世神話。全詩共有 17 個篇章,約 2300 行,敘述了拉祜族神話中的造天地日月、萬物和人類以及人類階段的生存狀況等,是拉祜族人用於傳承歷史的口述文學作品。 ## 傳承人 ### 國家級 * 李扎倮,男,1943 年出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牡帕密帕代表性傳承人。 * 李扎戈,男,1939 年出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牡帕密帕代表性傳承人。 ## 來源
null
1,954
2023-04-16T12:33:14Z
69,641,981
牡帕密帕
4,468,937
<p><b>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廣播電視台</b>(波士尼亞語:<span lang="bs"><b>Radio-televizija Bosne i Hercegovine</b> / <b>BHRT</b></span>)是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國家廣播電視台,也是該國唯一的歐洲廣播聯盟會員,在1993年入會。現在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廣播電視台擁有三個頻道,其中一個是電視頻道,一個廣播頻率,一個音樂廣播頻率。 </p>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官方網站<span title="波士尼亞語">(波士尼亞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61 Cached time: 2023050303100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43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3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00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929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32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8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1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260089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02.969 1 -total 40.04% 161.330 1 Template:歐洲廣播聯盟成員 39.44% 158.939 1 Template:NavboxV2 28.70% 115.639 1 Template:Lang-bs 25.37% 102.239 43 Template:Link-en 17.93% 72.254 1 Template:Distinguish 17.39% 70.073 1 Template:Hatnote 8.23% 33.151 1 Template:Unreferenced 7.62% 30.726 1 Template:NSPN 6.80% 27.413 1 Template:Ambox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4468937-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3031001 and revision id 69445718.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廣播電視台**(波士尼亞語:**Radio-televizija Bosne i Hercegovine** / **BHRT**)是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國家廣播電視台,也是該國唯一的歐洲廣播聯盟會員,在 1993 年入會。現在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廣播電視台擁有三個頻道,其中一個是電視頻道,一個廣播頻率,一個音樂廣播頻率。 ##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波士尼亞文)
null
770
2023-05-02T19:25:14Z
69,445,718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廣播電視台
2,781,662
<p><b>端橋鋪鎮</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端橋鋪鎮下轄以下地區:</p><p>社場坪社區、​毛坪村、​俞家村、​廳上村、​月潭村、​漢壽村、​大劉村、​黃土腦村、​端橋鋪村、​華石村、​雲山村、​涼水井村、​馬力村、​油塘村、​黃塘村、​麻溪村、​金溪村、​大井頭村、​新屋村、​拱橋村、​竹木村、​九江村、​洲江村、​湖江村、​黃木村、​楊梓洞村、​茶山坪村、​湖塘鋪村、​車游村、​珠塘口村、​坪山塘村、​棗木村、​蘇江村、​羅家村、​下里山村、​泉溪村、​杉木塘村和石壩村。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90 Cached time: 2023050412432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82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7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231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154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485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34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51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407448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58/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116.938 1 -total 37.29% 416.464 1 Template:中国乡级行政区 36.92% 412.401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33.83% 377.866 1 Template:Infobox 30.84% 344.455 1 Template: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行政区划 30.65% 342.377 1 Template:PRC_admin/navbox 30.23% 337.604 1 Template:PRC_admin/navbox3 18.01% 201.107 1 Template:PRC_admin/children 9.20% 102.757 3 Template:PRC_admin/list/43/11/22/106/000 8.79% 98.131 1 Template:Country_abbreviation -->
**端橋鋪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 行政區劃 端橋鋪鎮下轄以下地區: 社場坪社區、​毛坪村、​俞家村、​廳上村、​月潭村、​漢壽村、​大劉村、​黃土腦村、​端橋鋪村、​華石村、​雲山村、​涼水井村、​馬力村、​油塘村、​黃塘村、​麻溪村、​金溪村、​大井頭村、​新屋村、​拱橋村、​竹木村、​九江村、​洲江村、​湖江村、​黃木村、​楊梓洞村、​茶山坪村、​湖塘鋪村、​車游村、​珠塘口村、​坪山塘村、​棗木村、​蘇江村、​羅家村、​下里山村、​泉溪村、​杉木塘村和石壩村。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26.49311, "lon": 111.46394 }
556
2023-05-01T09:09:17Z
50,065,044
端桥铺镇
7,856,330
<p><b>G2595/2594、G2596/2593次列車</b>是中國鐵路運行於首都北京市北京南站至安徽省安慶市下屬太湖縣太湖南站間的高速動車組列車,於2016年1月10日起開行,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上海客運段擔當客運乘務,列車全程運行1257公里,途徑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兩市四省,其中,北京南站至太湖南站運行7小時14分,使用車次為<b>G2595/2594次</b>,太湖南站至北京南站方向運行7小時8分,使用車次為<b>G2596/2593次</b>。 </p><p>本對列車是北京至安慶開通的首對高速動車組列車,也是池州市唯一的圖定進京列車。其中G2595/2594次列車是現時唯一一趟不在濟南西站辦理客運業務的非350標尺高速動車組列車。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2016年1月10日運行圖調整後,北京南至安慶間增開G161/162次高速動車組列車1對,經由京滬高鐵、合蚌高鐵、合福高鐵、寧安客專線運行,2015年12月12日8:00起正式開始發售車票。 </p><p>2021年6月25日,配合京滬高鐵運行圖重排,本對列車車次改為G2559/2560次。 </p><p>2022年1月10日,本對列車延長至太湖南站始發終到,車次調整為G2595/2594、G2596/2593次。 </p> <h2><span id=".E6.97.B6.E5.88.BB.E8.A1.A8"></span><span id="时刻表">時刻表</span></h2> <ul><li>以下數據截至2022年6月27日:</li></ul><h2><span id=".E4.BD.BF.E7.94.A8.E5.88.97.E8.BD.A6"></span><span id="使用列车">使用列車</span></h2> <p>G2595/2594、G2596/2593次列車使用配屬上海局集團上海虹橋動車運用所的CR400BF-A。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G2595/2594、G2596/2593 次列車**是中國鐵路運行於首都北京市北京南站至安徽省安慶市下屬太湖縣太湖南站間的高速動車組列車,於 2016 年 1 月 10 日起開行,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上海客運段擔當客運乘務,列車全程運行 1257 公里,途徑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兩市四省,其中,北京南站至太湖南站運行 7 小時 14 分,使用車次為 **G2595/2594 次**,太湖南站至北京南站方向運行 7 小時 8 分,使用車次為 **G2596/2593 次**。 本對列車是北京至安慶開通的首對高速動車組列車,也是池州市唯一的圖定進京列車。其中 G2595/2594 次列車是現時唯一一趟不在濟南西站辦理客運業務的非 350 標尺高速動車組列車。 ## 歷史 2016 年 1 月 10 日運行圖調整後,北京南至安慶間增開 G161/162 次高速動車組列車 1 對,經由京滬高鐵、合蚌高鐵、合福高鐵、寧安客專線運行,2015 年 12 月 12 日 8:00 起正式開始發售車票。 2021 年 6 月 25 日,配合京滬高鐵運行圖重排,本對列車車次改為 G2559/2560 次。 2022 年 1 月 10 日,本對列車延長至太湖南站始發終到,車次調整為 G2595/2594、G2596/2593 次。 ## 時刻表 * 以下數據截至 2022 年 6 月 27 日: ## 使用列車 G2595/2594、G2596/2593 次列車使用配屬上海局集團上海虹橋動車運用所的 CR400BF-A。 ## 參考資料
null
5,172
2023-05-03T16:45:36Z
75,654,948
G2559/2560次列车
7,904,224
<p><b>早稻田大學係屬早稻田實業學校</b>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國分寺市本町一丁目地區的私立學校,設有小學、中學及高等學校。 </p><p>其棒球部自1910年代起即已成立,至今參加全國高等學校棒球錦標賽及選拔高等學校棒球大會分別已累積超過二十次。</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曾擔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的大隈重信在創立現今早稻田大學的前身<span data-orig-title="東京專門學校 (舊制)"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東京専門学校 (旧制)"><span>東京專門學校</span></span>後,為繼續往中等教育發展其教育理念,於1901年成立「<b>早稻田實業中學</b>」,最初借用當時也是早稻田體系相關人員創立的「早稻田中學校」(現在的早稻田中學校及高等學校)校舍上課。 </p><p>1902年成為實業學校後更名為「<b>早稻田實業學校</b>」,並在1903年遷移至早稻田大學校內上課,1907年再遷移至早稻田鶴卷町,1917年由於<span data-orig-title="早稻田騷動"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早稲田騒動"><span>早稻田騷動</span></span>開始脫離早稻田大學的體系獨立運作。 </p><p>1926年至1944年期間曾併設「早稻田商科學校」,1944年因日本政府因應戰時的需求一度改設為「<b>早實工業學校</b>」,1945年更因東京大轟炸造成校舍損毀;直到戰爭結束後才再度借用早稻田中學校的校舍恢復上課。 </p><p>1947年及1948年配合<span data-orig-title="學制改革"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学制改革"><span>日本的學制改革</span></span>成為新學制的學校,但名稱仍維持使用下「<b>早稻田實業學校</b>」,下設中學部及高等部。 </p><p>1963年與早稻田大學簽訂「早稻田實業學校的編入早稻田大學系列相關合意書」後,再次回到早稻田大學的體系,成為早稻田大學係屬學校。 </p><p>2001年將中學部改稱為中等部,並遷移至位於國分寺市的現址。 </p><p>2002年開始招收男性學生,成為男女混合教育學校,同時也開辦初等部。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早稻田大學</li> <li><span data-orig-title="學校法人早稻田實業學校"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学校法人早稲田実業学校"><span>學校法人早稻田實業學校</span></span></li> <li>早稻田中學校及高等學校</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3 Cached time: 2023050512250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2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6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99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568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26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20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0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17856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61.978 1 -total 78.89% 206.671 1 Template:Infobox_School 69.82% 182.907 1 Template:Infobox 18.37% 48.131 53 Template:If_empty 17.12% 44.849 1 Template:Reflist 12.73% 33.352 1 Template:Cite_web 12.31% 32.238 1 Template:If_declined 11.78% 30.865 1 Template:Infobox_mapframe 8.92% 23.367 1 Template:Lang 8.16% 21.381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早稻田大學係屬早稻田實業學校**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國分寺市本町一丁目地區的私立學校,設有小學、中學及高等學校。 其棒球部自 1910 年代起即已成立,至今參加全國高等學校棒球錦標賽及選拔高等學校棒球大會分別已累積超過二十次。 ## 歷史 曾擔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的大隈重信在創立現今早稻田大學的前身東京專門學校後,為繼續往中等教育發展其教育理念,於 1901 年成立「**早稻田實業中學**」,最初借用當時也是早稻田體系相關人員創立的「早稻田中學校」(現在的早稻田中學校及高等學校)校舍上課。 1902 年成為實業學校後更名為「**早稻田實業學校**」,並在 1903 年遷移至早稻田大學校內上課,1907 年再遷移至早稻田鶴卷町,1917 年由於早稻田騷動開始脫離早稻田大學的體系獨立運作。 1926 年至 1944 年期間曾併設「早稻田商科學校」,1944 年因日本政府因應戰時的需求一度改設為「**早實工業學校**」,1945 年更因東京大轟炸造成校舍損毀;直到戰爭結束後才再度借用早稻田中學校的校舍恢復上課。 1947 年及 1948 年配合日本的學制改革成為新學制的學校,但名稱仍維持使用下「**早稻田實業學校**」,下設中學部及高等部。 1963 年與早稻田大學簽訂「早稻田實業學校的編入早稻田大學系列相關合意書」後,再次回到早稻田大學的體系,成為早稻田大學係屬學校。 2001 年將中學部改稱為中等部,並遷移至位於國分寺市的現址。 2002 年開始招收男性學生,成為男女混合教育學校,同時也開辦初等部。 ## 參考資料 ## 相關條目 * 早稻田大學 * 學校法人早稻田實業學校 * 早稻田中學校及高等學校
null
3,569
2023-04-16T12:34:09Z
76,195,140
早稻田大學系屬早稻田實業學校初等部・中等部・高等部
2,783,372
<p><b>納直鄉</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天峨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納直鄉下轄以下地區:</p><p>納直村、​下景村、​百河村、​那裡村和當里村。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納直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天峨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 行政區劃 納直鄉下轄以下地區: 納直村、​下景村、​百河村、​那裡村和當里村。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24.78696, "lon": 106.93192 }
468
2023-05-01T09:09:18Z
72,808,284
纳直乡
6,859,919
<p><b>永林斯特</b>(德語、法語:Junglinster;盧森堡語:<span lang="lb">Jonglënster</span>)是盧森堡中部的一個市鎮,其名稱來自市鎮內的主要城鎮永林斯特,屬於格雷文馬赫縣。 </p><p>1979年1月1日,舊市鎮羅當堡併入永林斯特。 </p><p>2018年,該市鎮人口中有64.11%擁有盧森堡國籍,移民人口國籍中占比重最大的五個為葡萄牙(7.77%)、法國(5.12%)、德國(3.88%)、比利時(3.27%)和英國(1.91%)。 </p><p>該市鎮內擁有兩個世界上功能最強大的長波發射機,較早的發射機自1933年以來就位於永林斯特以北,而功能更強大的長波發射機則自1972年以來位於貝德韋勒(Beidweiller)。這些發射機被盧森堡廣播電台所用,該廣播電台在1930年代以及1960年代和1970年代廣獲英國和愛爾蘭的觀眾的青睞,並用於繞開限制性廣播法的流行節目,尤其是在英國。 這使永林斯特在海盜電台的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TL(法語無線電)仍在使用這些發射機。 </p> <h2><span id=".E5.A7.8A.E5.A6.B9.E5.9F.8E.E5.B8.82"></span><span id="姊妹城市">姊妹城市</span></h2> <p>永林斯特與下列城市為友好關係:</p> <ul><li><span> </span>德國 於德斯多夫</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永林斯特</li> <li class="mw-empty-elt"></ul><p>永林斯特市鎮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永林斯特**(德語、法語:Junglinster;盧森堡語:Jonglënster)是盧森堡中部的一個市鎮,其名稱來自市鎮內的主要城鎮永林斯特,屬於格雷文馬赫縣。 1979 年 1 月 1 日,舊市鎮羅當堡併入永林斯特。 2018 年,該市鎮人口中有 64.11%擁有盧森堡國籍,移民人口國籍中占比重最大的五個為葡萄牙(7.77%)、法國(5.12%)、德國(3.88%)、比利時(3.27%)和英國(1.91%)。 該市鎮內擁有兩個世界上功能最強大的長波發射機,較早的發射機自 1933 年以來就位於永林斯特以北,而功能更強大的長波發射機則自 1972 年以來位於貝德韋勒(Beidweiller)。這些發射機被盧森堡廣播電台所用,該廣播電台在 1930 年代以及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廣獲英國和愛爾蘭的觀眾的青睞,並用於繞開限制性廣播法的流行節目,尤其是在英國。 這使永林斯特在海盜電台的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TL(法語無線電)仍在使用這些發射機。 ## 姊妹城市 永林斯特與下列城市為友好關係: * 德國 於德斯多夫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永林斯特 * 永林斯特市鎮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lobe": "earth", "lat": 49.7111, "lon": 6.2514 }
4,604
2023-04-16T12:32:00Z
69,493,846
永林斯特
3,001,847
<p><b>舒瓦瑟爾區</b>是聖露西亞的10個區之一,位於該國西南部,北鄰蘇弗里耶爾區,東毗拉博里區,南面和西面是加勒比海,面積31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6,37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05人。 </p> <h2><span id=".E8.81.9A.E5.B1.85.E5.9C.B0"></span><span id="聚居地">聚居地</span></h2> <ul><li>舒瓦瑟爾</li></ul>
**舒瓦瑟爾區**是聖露西亞的 10 個區之一,位於該國西南部,北鄰蘇弗里耶爾區,東毗拉博里區,南面和西面是加勒比海,面積 31 平方公里,2001 年人口 6,37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205 人。 ## 聚居地 * 舒瓦瑟爾
{ "globe": "earth", "lat": 13.78333333, "lon": -61.03333333 }
970
2023-02-24T07:05:41Z
64,464,340
舒瓦瑟爾區
2,863,632
<p><b>切爾諾莫雷茨</b>是保加利亞的城鎮,位於該國東南部黑海沿岸,距離首府布爾加斯24公里,由布爾加斯州負責管轄,始建於1728年,2009年人口2,234。 </p>
**切爾諾莫雷茨**是保加利亞的城鎮,位於該國東南部黑海沿岸,距離首府布爾加斯 24 公里,由布爾加斯州負責管轄,始建於 1728 年,2009 年人口 2,234。
null
308
2022-02-25T12:40:16Z
45,301,224
切爾諾莫雷茨
3,100,650
<p><b>薩塞</b>(法語:<span lang="fr">Sassey</span>,<small>法語發音:</small><span title="國際音標">[sasɛ]</span>)是法國厄爾省的一個市鎮,屬於埃夫勒區。 </p> <h2><span id=".E5.9C.B0.E7.90.86"></span><span id="地理">地理</span></h2> <p>薩塞(49°3'6"N, 1°13'26"E)面積4.28 平方千米,位於法國諾曼第大區厄爾省,該省份為法國北部內陸省份,北起濱海塞納省,西接奧恩省和卡爾瓦多斯省,南至厄爾-盧瓦省,東臨瓦茲省、瓦茲河谷省和伊夫林省。 </p><p>與薩塞接壤的市鎮(或舊市鎮、城區)包括:於埃。 </p><p>薩塞的時區為UTC+01:00、UTC+02:00(夏令時)。 </p> <h2><span id=".E8.A1.8C.E6.94.BF"></span><span id="行政">行政</span></h2> <p>薩塞的郵政編碼為27930,INSEE市鎮編碼為27615。 </p> <h2><span id=".E6.94.BF.E6.B2.BB"></span><span id="政治">政治</span></h2> <p>薩塞所屬的省級選區為<span data-orig-title="埃夫勒第三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语" data-foreign-title="Canton of Évreux-3"><span>埃夫勒第三縣</span></span>。 </p> <h2><span id=".E4.BA.BA.E5.8F.A3"></span><span id="人口">人口</span></h2> <p>薩塞於2019年1月1日時的人口數量為192人。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厄爾省市鎮列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82 Cached time: 2023050516484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26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9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31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1732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16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18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60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84351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147.447 1 -total 61.49% 705.565 1 Template:Infobox_French_commune 58.29% 668.888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52.82% 606.072 1 Template:Infobox 19.28% 221.171 25 Template:Wikidata 15.81% 181.468 1 Template:Lang-fr 9.27% 106.377 4 Template:If_empty 7.23% 82.955 1 Template:Reflist 6.91% 79.234 1 Template:NoteTA 6.76% 77.614 2 Template:Cite_web -->
**薩塞**(法語:Sassey,法語發音:[sasɛ])是法國厄爾省的一個市鎮,屬於埃夫勒區。 ## 地理 薩塞(49°3'6"N, 1°13'26"E)面積 4.28 平方千米,位於法國諾曼第大區厄爾省,該省份為法國北部內陸省份,北起濱海塞納省,西接奧恩省和卡爾瓦多斯省,南至厄爾 - 盧瓦省,東臨瓦茲省、瓦茲河谷省和伊夫林省。 與薩塞接壤的市鎮(或舊市鎮、城區)包括:於埃。 薩塞的時區為 UTC+01:00、UTC+02:00(夏令時)。 ## 行政 薩塞的郵政編碼為 27930,INSEE 市鎮編碼為 27615。 ## 政治 薩塞所屬的省級選區為埃夫勒第三縣。 ## 人口 薩塞於 2019 年 1 月 1 日時的人口數量為 192 人。 ## 參見 * 厄爾省市鎮列表 ## 參考文獻
null
1,858
2023-04-30T14:49:48Z
72,540,553
萨塞_(厄尔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