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output
stringlengths
205
511
input
stringlengths
153
511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这时候,数名风尘仆仆的骑兵自前方疾驰而来,径直驰往都督杨宽的中军。王建,恐怕是有事情发生了,不过他并非台军,虽然担任帐内军主这样的亲近职务,却只是为了安置他这个府户军统军而已,实际上既没有任何兵力,也没有职权。所以,就算台军中发生大事,也和他们三个无关。 但出乎王建的意料,杨宽居然派来一名护兵,招他立刻前去议事。 尽管心里感到十分纳闷,王建却丝毫不敢怠慢,很快随护兵来到杨宽跟前。 “王军主,我听说你在荥阳城时,曾经击退过南军,因功升为统军之职?后来又随尔朱骠骑一道,和南军骑兵恶战过?”杨宽直接问道。 “回禀都督,正是如此。”王建在马上拱手回答。 “你认为,南军的战力如何?” “回都督,属下接触的主要是骑军,大约有两千人左右,其战力颇为可观……至于步军,虽然没有见过,但据属下身边的一名军将所言,极其擅长守城、夜战和偷袭。”王建想了想,给了南军颇高的评价。 “是么?”杨宽皱了皱眉,“你身边那名军将,他的话可信吗不跳字。 “属下认为是可信的,”王建答道,“当日击退南军夜袭,正是依靠了他的先见之明。” “原来如此,”杨宽点了点头,“你去吧稍后还有命令。”
被夏侯敬这么一提醒,王建也想了起来好像是这么问过。当时我很不以为然,回答说就算荥阳陷落,还有虎牢关挡着……哎,没想到形势真的会变得那么恶劣,这虎牢关一失,洛阳还真可能陷落在北海王手中。” “你们是说,现在这个状况,允宣当时就已经预料到了?”田颖看着王建、夏侯敬两人,目光显得有些呆滞。 “说不定,他还料到前锋骑必败,因此才不愿同去荥阳呢。”夏侯敬继续猜测着。 “你这么想,就实在太高看允宣了,”王建呵呵一笑,“他毕竟不是诸葛孔明,也不是王景略,可能看得那么准啊?” “他要真看出来,就该劝阻咱们别去蹚那浑水,”想起那天的骑战,田颖依然有些后怕,“娘的亏了宗德机灵,咱也有两下子,不然非得交代在荥阳城外不可” “对了,咱们到的那会,荥阳城似乎已经陷落了?”夏侯敬皱了皱眉头,“当时世裔还在城里内,不他会不会出事情?” “是我考虑不周,”王建叹了口气,“早知荥阳城会陷落,我就该听允宣的建议,让他和咱们一块出城的……事到如今,只希望他吉人天相吧” 想到谢邦生死未卜,几个人心情都有些沉重。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你刚才不是问我,发生了事情吗?现在可以告诉你了,”杨宽笑了笑,“刚才我收到消息,天子车驾已经渡河北上,在河内郡召集四方勤王兵马,领军殿下令我等放弃虎牢关攻略,前往河北与天子汇合……不过,我麾下台军皆洛阳人氏,岂可见家园危急而不救之理?南军虽气势正盛,我部却也不弱,若能联络友军一同进攻,未尝不能光复伊、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被带到陈庆之宅邸的周惠,并未立即见到陈庆之,因为陈庆之刚好去了县衙。 听说陈庆之有要事求见,北海王元颢立刻斥退了堂上入觐的洛阳旧人:“诸位心意,朕已明白,可惜此县狭小,无法安置诸位,诸位可先自去,待朕入京后再叙君臣之谊。” 说完,他也不顾众人反应如何,立刻步出正堂,亲自降阶相迎陈庆之。尽管陈庆之连声逊谢,元颢依然坚持把着他的胳膊,和他一道走进堂中,并且赐他在自己的下首入坐。 “陛下如此礼遇,庆之实在愧不敢当。”陈庆之施礼道。
“是。”王建领命道。不过,突然被问了这么多问题,他忍不住起了好奇之心属下斗胆,敢问军中是否发生了事情?” 杨宽没有回答。他略一沉吟,问起了另一个问题王军主,我听说你在荥阳时,曾经担任过杨大都督的属吏?” “是,”王建的回答非常坦白,“不过,那是在遣属下出城求援之前,主要为了方便和台军交涉,倒不是真的看中了属下的能力。” “即便是这样,能够将如此重要的任务托付给你,也足可见得你的不凡了。杨大都督是我族兄,他的眼光我非常信任……”杨宽说着,似乎是下了决心,一把挽住了王建的手臂,“王仲立,你可愿追随我吗不跳字。 “只要是和南军拼杀,属下便竭诚效命”王建郑重的说道。 “好我正要去会一会南军”杨宽大喜,“那么你就入我帐下,领一军千人,担任帐内军主之职” “属下愿效死力”王建躬身领命。 虽然同为帐内军主,但领兵和不领兵,区别是非常大的。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原来陛下有如此考虑,”陈庆之点了点头,“只是,元天穆大军近在咫尺,我方恐怕没有多少时间等待……” “放心,不会等待太长时间,”元颢傲然一笑,“既然长乐(元子攸)已经弃宫室、百官北遁,则皇帝之位,朝廷之望,舍朕更有何人?朕之亲故,今日不是都从洛阳赶过来觐见了吗?朕也问过他们,据他们所言,众朝臣很快就有动作,因此将军不用担心。” “是。”陈庆之点头应道。既然元颢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他也没办法再坚持,只好躬身向元颢作别:“那么庆之告退。” “将军请留步,”元颢伸手挽留道,“朕已命人准备晚膳,请将军一同用过再去如何?” “是。谢陛下赐宴。”陈庆之正好还没用过晚餐,也就顺势接受了元颢的好意。 等到近侍将晚膳进上来,门外的直阁将军杨忠忽然前来汇报:“陛下,前南道大都督恒农杨昱求见。” “元晷主动求见?太好了”元颢更加高兴,“快传” 不多时,杨昱便走进堂内,向元颢拱手施礼道:“恒农杨昱,见过殿下。” “放肆”陪侍的黄门侍郎李元芳勃然作色,“陛下已在睢阳登基,非复旧日亲王身份,你怎敢以旧称相呼?” “无妨,元晷是朕旧交,不需太过拘礼,”元颢心情不错,因此表现得非常大度,“朕刚好在用膳呢,元晷也一同入席如何?”
“当得,将军自然当得若非将军如此英武,一路势如破竹,朕哪有今日之声威?又怎么能够坐在这里接见将军呢?”元颢满脸都是笑容。此刻的他,眼看帝位触手可得,对于陈庆之可说是充满了钦佩和感激:“朕已经决定了,进入洛阳之后,便以将军为侍中、车骑大将军,仍领徐州刺史,晋封武都郡王,加增封邑一万户” “庆之谢过陛下”陈庆之感激的离座下拜。 侍中、车骑大将军,这两职不可谓不高了,纵观江左宋齐梁三朝,还没有武臣能够获封这等职务,而他跟随元颢之前,不过是小小的东宫直阁将军。至于郡王之爵,万户之封,不仅是在江左,就是在北朝也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厚赐,当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分封诸弟,每人也不过两千户而已,只有咸阳王以元弟之重,才额外加赠了一千户。 了解到元颢的诚意,陈庆之更下定了辅佐的决心:“庆之此来,正是为了进入洛阳之事……目前元天穆所部三十万大军驻于滑台,虽然前几日前锋受挫,其根本却并未损伤,随时可能大举来袭。为了稳妥起见,庆之恳请陛下速速前往洛阳,早正皇帝之位,取得号令北朝的大义名份” “将军勿急,还是等洛阳众臣主动前来接驾为好,”元颢含笑向陈庆之解释,“否则的话,难免有武力要挟之嫌,不利于积聚人心。”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唔,你说得不错”元颢点了点头,笑着对杨昱说道,“难得元晷有此悯心,朕虽急需钱粮,却也不好拒绝……就烦劳元晷为我草诏吧” 执掌诏命,是中书台的职责。也就是说,元颢希望杨昱担任他的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对此杨昱自然能够领会。虽然他本不愿在元颢手下任职,但想起周惠的那番“为民请命,有利无害”的劝告,他还是选择了接受:“是,微臣遵旨。” “太好了”元颢喜形于色,举起了手上的金樽,“能得杨卿之力,乃朕之大幸也诸位也请满饮此樽,贺朕得一良臣” ……,…… 酒宴结束,陈庆之告退回宅,立刻有军将鱼天愍上前汇报:“将军杨宅来报,前时有一人求见杨昱,自称府户军统军、伪大都督长兼行参军王建,和杨昱密谈多时,言语间颇多机密。弟兄们已经将其捉来,正拘押于厢房之中,如何发落,请将军示下” (:冷门题材,点击没有,收藏没有,推荐也少了……还是分两章吧)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知道了,”陈庆之点了点头,吩咐鱼天愍道:“杨大都督已经投效陛下,你即刻传令撤出宅中人手,今后亦须以礼相待。” “是”鱼天愍拱手领命,又进一步请示陈庆之,“那名为王建的贼将,将军是否要提审?”
“在下才用过晚餐,便不叨扰殿下了,”杨昱躬身长揖,“此来求见,是想为河南府、荥阳郡两地的民众向殿下讨个人情。” “哦?元晷请说。”元颢停下了箸筷。 “事情是这样……”杨昱将周惠之前的那番话大致复述了一遍。元颢听了,微微犯了踌躇。他之所以下令重征租赋,并不是刻意要推翻朝廷之前的诏令,也没有故意为难荥阳守军的心思,而是为了积聚钱粮,好继续征兵扩充军队。毕竟他现在身边只有四五万降军,必须尽快扩充实力,否则即便是入主了洛阳,也很难抵挡河北方面的反扑。 不过,杨昱说得也有道理。他入主洛阳后,短时间内能依靠的只有河南数州地方,若是施政太苛的话,不仅难以获得臣民的拥戴,也有损他本人的名声,到时候想招抚其余地方将会更加困难,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是饮鸩止渴。 想了想,元颢决定征求下其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黄门侍郎李元芳。他之前是元颢任骠骑大将军时的户曹参军事,跟随他避难江东,又随他北上征伐,可谓是难得的忠臣。 “元芳,你怎么看?”元颢问道。 “回陛下,微臣认为其中有利有弊,至于如何决断,自然全凭圣裁,”李元芳在自己的酒案后躬了躬身,“不过,陛下即将正式登基,若降恩给复两地租赋,正可体现陛下之仁德。”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陈庆之坐在书案后,越想越觉得可疑。想了想,他再次招来鱼天愍:“王建被捉住时,有没有进行反抗?被关押之后反应如何?” “回将军,这人的反应的确很怪被捉住时,他似乎就知道会被捉一般,还笑着问咱们……后来被关押,他也显得非常镇定,向咱们索要酒菜饭食,吃完后就安然睡了过去。” 死士陈庆之脑海中立刻冒出了这个词。而且,这种有所觉悟的死士,还是死士中最坚定、最难对付的一种,具有极其严重的威胁。对付这种人,除了彻底抹杀以外,没有第二条处理方式。 陈庆之在心里冷哼一声。仅仅一介死士,就想取他的性命,该说这人是太过自信呢,还是不自量力?也不动脑子想想,他陈庆之一路屠城掠地,结下无数仇怨,若是那么容易被刺杀,怎么可能活到现在? 想到这里,陈庆之大声吩咐鱼天愍:“你马上派人过去,将那人杀了,首级挂在宅外示众” “是”鱼天愍大声领命。 “对了,趁他睡熟,先下了他的武器,免得他临死前反扑”陈庆之继续吩咐道。 “将军,”鱼天愍摸了摸脑袋,“这人没有带武器啊?” “没带武器?”陈庆之一愣。没带武器,此人用什么刺杀? “的确没带武器,只穿着一件白袍,其余什么也没有……属下让人仔细搜过。”
“你刚才说,他白天见过杨大都督,密谈多时?”陈庆之心中忽然一动,“除了他以外,杨大都督还见过谁?” “只有王建一个……不过,后来杨大都督出门,弟兄们一路监视,见他进了陛下行宫。行宫兄弟们进不去,所以之后他见过谁,属下就查不出来了。” “那个我自然知道,我不也在行宫里吗不跳字。陈庆之叹了口气。 他部下这些人,论拼杀倒是好手,但有头脑的却不多。北上之前,他特意带上了十二岁的幼子陈昕,担任参军倒还算是凑合,可惜这孩子半路上生病,不得不送他返回建康,此后身边就一直没有合适的人协助。 所以,元颢得到杨昱投效后的喜悦,他完全能够理解。当时他心里还颇为纳闷,杨昱的态度为什么会突然转弯?在此之前,别说主动求见元颢,就是元颢屈尊见他,他都没有怎么理会……不过,刚才听了手下鱼天愍的禀报,他倒是明白了一些,杨昱转变态度的关键,很显然是和那王建的一番密谈。 对了,王建这个名字,他似乎有点印象。前几天他审问谢邦手下的俘虏,听说那人曾断指明誓,和自己这支南军不死不休,而当晚正是他击败了派去的夜袭精锐……那么,他这次来,是否有什么蹊跷?是否预料到会被捉住,然后于提审时效法荆轲之行?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显然,他的前途是光明的,以他表现出来的才能,毫无疑问会被陈庆之收为属吏。而陈庆之身为第二品的高位将军,其属吏的地位自然也不低,即便是幕府内最低级的长兼行参军,也能够有从八品的阶级,最高级的长史、司马则是从四品,仅仅比下州刺史低了一阶。 不知道陈庆之会以何职相授?他现在身边没人辅佐,得到一个第七品的诸曹行参军大概不难,转正后去掉“从”字为正式参军,那就是从六品的属官;再升一阶至第六品,便可担任下郡郡守的职务…… 迷迷糊糊之间,似乎有人在推搡他,但是周惠却懒得理会。直到梦见伯父周植过来,直闯他的郡守府,逼着他迎娶那个张二家的未婚妻,并且把他绑着送进洞房,他才打了一个激灵,猛的翻身坐起。然后,他心有余悸的摸了摸身下,结果居然发现真的是一张胡床 “这……”周惠愣住了,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应该是睡在苇席上才对。 身后忽然响起一个清朗的声音:“足下醒了么?” “是。”周惠下意识的应道,紧接着便发现不妥,因为那声音非常陌生。于是他转头看了看背后,发现一张堆着文书的书案,书案后是一副带着微笑的面容。 “陈将军?”周惠试探着问道。 “正是陈某,”陈庆之点头,“下人无状,擅自将足下请来,陈某在此聊表歉意。”
“你们仔细搜过?”陈庆之略一思索,“他的手指有没有残缺?” “没有,手指很完好,连指甲都修得整整齐齐。搜查的弟兄们都说,这人不像是军将,倒像个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似的。” 世家子弟?陈庆之忽然有点明白了。这人态度镇定,并不是因为豁出去了一切,而是自认能够游刃有余。而杨昱之所以会请陛下免除租赋,显然是出于这个人的请求,并且被这个人的那一番密谈所折服。 这是个人才。陈庆之很快做出了判断,同时又略略有些庆幸。幸亏自己提了武器的事,否则就要错杀此人了。而其中的罪魁祸首,便是这毫无眼色的鱼天愍。 真是,枉自己念在同乡之谊,以及他首先突破荥阳城防的功劳,特地拨到身边准备培养提拔来着。 “你们是怎么在办事?连人都分不清”陈庆之瞪着鱼天愍,大声怒喝道,“还不把人请过来” “请过来?……将军,请谁?”鱼天愍楞道。 “还能有谁你这蠢货”陈庆之恨铁不成钢的骂了一句,接着又叹了口气,“算了,你们都退下,我亲自去请人” ……,…… 周惠这一觉睡得很沉,或许是今天经历了太多事情,并且考虑了很多,故而十分劳累吧 不仅如此,即便是在梦中,他也依然在考虑着,设想着今后的前途。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先祖‘除三害’之事,首见于刘临川所著《世说新语》之中,其后遂广为流传。可是,《世说新语》并非正史,情节多经修饰,并有很多不实之处……杀虎斩蛟,显然是传说之语;言先祖曾向吴郡陆士衡、陆士龙求教,则更是无稽之谈。陆士衡出生于吴永安四年,陆士龙出生于吴永安五年,皆自幼随其父镇军大将军陆抗长于荆州,至其父病故后,陆士衡统领其父兵马,陆士龙返回吴地,其时年方十三;然先祖出生于吴嘉禾七年,较二陆年长二十三四余岁,当时已年近四十,由东观左丞转任无难督,可谓名德已成,何须向陆士衡、陆士龙求教?二陆虽贤,又何敢言教于先祖呢?至于刘临川之附会,大概于陆士衡曾为先祖撰写碑铭,于文中盛赞先祖才德吧” 事实上,这是一段著名的公案,当初周惠在学校时,曾经专门考证过,并且在TY论坛上发了出来。只可惜,南朝刘义庆小说《世说新语》附会在前,唐代房玄龄正史《晋书》引用在后,于是广为流传,变成了“浪子回头”的经典励志故事。 “原来如此,”陈庆之感叹道,向周惠点了点头,“陆士衡之《晋平西将军孝侯碑》碑文,在下也曾见过……世弟能为先祖阐发此说,孝侯可谓有后矣。” “何敢当世兄谬赞?”周惠正容回礼道。
“将军言重了,”周惠定了定神,向陈庆之拱手笑道,“贵属下虽然冒昧了些,却也并未为难在下,反倒是在下叨扰了府上的一顿酒食……之后在下因事多发困,就这么睡了过去,倒是让将军见笑哩。” “足下倒是从容。”陈庆之也笑了。不过,想到此人差点冤枉被杀,自个却是毫不知情,酣然高卧,他的话中未免带了些玩味的意思。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在下自认襟怀坦荡,将军也非无理好杀之人。既然如此,在下便是被捉,又何必无端的担心什么呢?”周惠的表情极为轻松,浑不知自己其实已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那也未必,”陈庆之摇了摇头,目光径直刺了过来,“你虽然不是王建,却也曾为荥阳守城将吏,而且还在当日出城求援诸人之中吧?究竟姓甚名谁?” “将军所料不错,”周惠从胡床上站起来,端身向陈庆之一揖:“义兴周惠周允宣,拜见陈将军。” “义兴周氏?”陈庆之容色一动,“除三害之周孝侯的后嗣么?” “在下正是孝侯后嗣,”周惠微微一笑,“不过,所谓的‘除三害’,却是有些说头。” “哦?”陈庆之来了兴趣,“此话怎讲?”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那么第二件,是不是拜托杨元晷,请他为河南府、荥阳郡两地民众说情,减免今年的租赋?” “正是,”周惠哈哈一笑,“世兄既然已从下人口中得知,又何须问在下呢?” “倒不是下人禀报的。你和杨元晷的密谈,他们听得不大明白,”陈庆之摇了摇头,“不过,稍后杨元晷为此向陛下请命时,我刚好就在行宫之中。” “已经去过了么?杨大都督倒是信人,”周惠心中大感安慰,“事情想必是成咯?” “不错。陛下已经同意,于正式登基后额外施恩。” “太好了”周惠大松了一口长气。见陈庆之有些惊讶的看着他,他连忙进一步解释道:“在下之所以如此高兴,主要是因为寒家也能蒙此恩典,从而渡过目前的难关……不瞒世兄,寒家才经尔朱世隆败军荼毒,家中存粮大部被劫,家人也颇有伤亡,若北海王殿下坚持要强征租赋,则只能遣散追随寒家多年的流民,于家誉颇有妨碍。” “是么?”陈庆之玩味的看着周惠,“我观世弟颇有才能,为何汲汲于自家一隅?有道是‘求田问舍,羞见刘郎’,世弟难道没有更大的抱负吗不跳字。
同在桑梓,是为世谊。古人极重乡党之情,如北魏名臣清河崔光,偶见同郡二人并被掠为奴婢,立刻以自家二口相赎;中山甄密,为中山王元英参军,于钟离受挫于南朝名将韦睿,同乡人苏良被俘虏,甄密便用所有私财把他赎了回来……这些都是为人称道的举动,也符合当时的道德习俗观念。 因此,尽管周惠家族早已离开义兴阳羡,但得知了他的家系后,陈庆之便立刻以“世弟”相称,其中固然不乏拉拢之意(陈庆之其年四十余,周惠二十,因先世并无交往,故以平辈相称),但主要还是出于这种习俗。而周惠改口称呼“世兄”,则是投桃报李,对陈庆之的拉拢表示回应。 这“世兄”、“世弟”的称呼一出,两人间的距离一下子变得亲近了许多,陈庆之也就问起了更加深入的问题:“我听下人说,世弟是因为与杨昱杨元晷密谈,因此才被请来……不知世弟求见杨元晷,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主要有两件事情,”周惠回答得非常坦白,“第一件是缴令,当日奉命出城救援之事作一了结……虽然此后在下已经弃职返家,无须再向杨大都督负责,但在下认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必须有始有终。” “不错。”陈庆之点头赞赏道,同时也明白了周惠的言下之意。已经弃职返家,并且结束了身负的任务,岂不就是说可以出仕他人?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酒宴上的气氛很好,周惠和陈庆之谈了许多,尤其是关于周处及义兴周氏的事情。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皆有所成的“阳羡第一人物”,周处的大名不仅在义兴广为传扬,几处任所及建康城内也留存着不少关于他的遗迹。故里“葬剑埋冠”之孝侯墓,“谁令双溪日夕波,却作陇水东西流”之孝侯祠,建康城为东观左丞时的故居子隐堂,以及附近“六代豪华归茂草,少年风节有高台”之孝侯台,如今都保存得非常完善,而陈庆之的住处,即和孝侯读书台相距极近,如今谈起来,倒惹起了他的几分乡土之思。 当晚,周惠就宿在陈庆之宅内。次日告别,陈庆之把他送出正门,握着他的手道:“允宣,我与你虽系初会,却甚为投契,也了解了你的志向和才能。因此,希望你能入我幕府,担任录事参军一职,不知允宣可愿屈就?” “愿为将军效命。”周惠很干脆的应承道,随后一拂下裳,跪立着向陈庆之躬身下拜。 经过昨晚的长谈,这已是水到渠成的事。况且,陈庆之对周惠的确很看重,出手就是录事参军这样的重职。这一职在诸参军之中,地位仅次于谘议参军,比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等参军都要高,而且和谘议参军一样都只有正职,没有作为代职的行参军,较王建的那个长兼行参军(见习代职)更是不知高了许多。
“刘郎乃汉之昭烈,在下怎敢相比呢?”周惠呵呵一笑,“况且,家业并非小事,先贤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也是要先齐家后治国么?而家伯与在下的最大心愿,也是要兴复家业,重列世家门墙之内。” “原来如此。”陈庆之完全明白了。周惠此行,正是要投奔他的。一来两人乃是同乡,叙上关系后天然的有几分亲近;二来他家受尔朱世隆败军荼毒,不愿跟随尔朱家支持的元子攸;三来他也希望能跟随自己建功立业,重新成为士族中人。 对于他而言,这完全是意外收获,手下正少能够协助的人呢,结果就遇到了这么一位诚心相投的同乡。而从这位同乡的行事、风度和言辞来看,其才能非常值得信赖,完全可以胜任自己的辅佐属臣。 想通这一节,陈庆之大喜过望:“哈哈真没想到,我北征到此,居然能够遇到世弟这等故人天愍,马上准备酒宴,我与周家世弟不醉不休” ……,……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然而陈庆之显然并非胡乱授职,他继续交代周惠道:“不瞒允宣,我幕府内现在没有什么得力之人,诸职大多空缺,今后尚须多多仰仗……允宣此去安排了家中事项,便请尽快前来履职。” “是,属下明白,”周惠点了点头,“除安排家事外,属下还要探望昔日几位同袍的家人……虽然属下知道,他们目前很可能在尔朱氏军中,与本方份属敌对,但昔日同僚一场,于情于义,属下都要稍加照应。这一点还请将军勿要相责。” “此乃义举,我怎会责怪呢?”陈庆之微微一笑,“不过,若是他日战场相逢,允宣当如何处之?” “既已立誓效命将军,自当尽职尽责,努力克敌。”周惠毫不犹豫的说道。 “好,我相信允宣。”陈庆之拍了拍周惠的肩膀,然后凑近他的耳边,小声说道,“另外,曾与王建防守西门、击退我方夜袭之事,允宣最好别再提起……当日夜袭身死的军士之中,有一人为东阳宋景林,其兄长宋景休,乃是我麾下难得的勇士,深得军中诸人敬服跟从。如果得知允宣你是那一役的副将,以他的性格,恐怕会私下寻你为难,让你在军中难以自处。” 周惠神情微愕,居然还有这种巧合么?不过,这问题并不是太严重,作为同僚,对方就算知道了事实,也不会做得太过,毕竟那是战阵上发生的事情。
魏朝士族出仕,称为“释褐”,其担任的第一个官职,称为“起家”。释褐与起家,都有相应的规格。有爵位继承、出身勋臣功卿或世家大族的嫡系子弟,起家皆担任内官(朝官),官品、官职则视其出身和继承的爵位而定,最高的是宗室公爵,起家为尚书诸曹员外郎、符玺郎、太常、光禄勋、卫尉丞等从六品清职;一般的世家子弟,如果没有恩荫,起家大多担任各亲王、开府、大行台、大都督或高品将军的属官,然后由属官转任内外官(朝官或地方长官),次一等的则担任外官(刺史、太守、县令等地方长官)属官;而寒门子弟,除了少数有名声的能被征辟为属官外,绝大多数人只能担任没有品阶的属吏,然后通过才干慢慢往上爬,如果能转为有品阶的属官,便称之为“以干吏起家”,其人日后一般都是得力之臣。 陈庆之任命周惠为属官,这是将他当作世家子弟在看待。换了在别的地方,以周惠这样的家门,绝对没有如此的待遇,更别说起家便担任从六品的录事参军。所以,仅从释褐出仕的前途而言,入陈庆之幕府绝对是他最好的选择。 周惠甚至有些不恭敬的怀疑,陈庆之是不是根本不明白这些。毕竟他出身庶族,在梁朝担任的最高职务是东宫直阁,换算成魏朝品阶只有从五品,远没有资格征辟属官……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整编护卫没有问题,”周忠疑惑的望着周惠,“可是,家里的钱粮……” “钱粮你不用担心,我已经担任了从六品属官,俸禄足够补足缺口。而且,只要我再立下战功,获赐一个封爵的话,就能够拥有自家的私兵”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五月二十五日,也即是周惠接受陈庆之征辟的那一天,洛阳朝臣准备着天子法驾和盛大的仪仗,出洛阳郊迎至巩县县城,向北海王元颢奉呈劝进表,进献皇帝服御,请天子起驾返回洛阳。与此同时,留守荥阳的宋景休部却派人告急,言台军前锋两万人已攻克中牟,即将抵达荥阳城下,请陈庆之速速定夺。 得到消息,陈庆之只好辞别元颢,率全军前往荥阳支援。对此元颢颇有些遗憾,之前他已任命陈庆之为散骑常侍,准备以他和侍中、济阴王元晖业一同参乘入京,现在却不得不改变主意,临时任命东海王元顼为散骑常侍,与元晖业一同参乘。 元顼是元颢的亲弟弟,因此昨日自洛阳前来觐见后,便被元颢留在了身边。 或许是住处太差吧,元顼显然没有休息好,勉强侍立在元颢身旁,脸上还带着几分倦容。元颢看在眼里,倒有几分过意不去:“子高,是为兄不好。这巩县行宫实在太过简陋,不该强留你的。”
“多谢将军提醒,属下记住了。”周惠笑了笑,与陈庆之一揖而别。 回程的路上,才出县城不久,周惠意外的遇见了周忠。大概是赶路赶得太急,他的额头上沁满了细细的汗液。 “二郎君,昨晚您一夜未回,家主担心不已,特地让小人前来寻您”他大声禀报说。 “恩,我没事。”周惠随意的应道。 “家主还说,事情办不成没关系,只要自己平安就行,您毕竟担任过府户军军主,见北海王那边的人还是要冒风险的。回头大家一起想办法,总能够度过难关。”周忠继续转述着周植的话。 “我知道。”周惠点了点头。 想到家中有人惦念,再想到自己惦念的妹妹和一对侄儿,周惠的心中颇感温馨。在这个时代,他们是自己最大的牵挂,也是最大的后盾;自己在这个时代中努力谋划,争取更高的地位,除了自身的抱负以外,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他们。 “阿忠,”他拍了拍周忠的肩膀,“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你愿意帮我完成吗不跳字。 “小人一定尽力”周忠大声说道。 “你帮我把家中的流民组织起来,训练成自家的护卫,”周惠拍了拍他的肩膀,“之前在府户军中,你见识过王仲立的整军方法,也跟我一同收编过郡兵,想来应该没有问题。至于家主和大郎君那里,我会说服他们的。”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凶宅又如何?陛下以数千之众,转战屡克,可谓天之所授,气运无穷,足以镇住其戾气。”元顼瞪了元晖业一眼。 他是真的很想要那所豪宅。往年高阳王雍在世的时候,他身为其亲侄,曾多次造访,亲眼见过其富丽华贵之气象,几乎可以媲美洛阳皇宫。 不仅如此,宅中还有一处凉风堂,前有万年千岁之树,因此堂中幽静清冷,是极佳的避暑之地。如今正值夏日炎炎,他本人又体胖惧热,那所可以避暑的宅子,简直就是专门为他准备的啊 看着弟弟那望眼欲穿的样子,元颢哂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对于弟弟刚才的那番奉承,他很是听得进去。这一路攻城拔寨,虽然冲锋在前的是陈庆之,但没有他的名份,没有他的调略,陈庆之能有这么顺利吗?例如身边的济阴王元晖业,如果不是他亲自招揽,怎么可能带着近万羽林军投靠? “怎么,陛下不愿吗不跳字。元顼见元颢摇头,心下凉了半截。 “放心朕既已许你,自然不会食言,”元颢笑了笑,“入京之后,朕立刻把那所宅子赐给你” “臣弟谢过陛下”元顼欣喜的躬身下拜。 “不用免礼。”元颢虚扶着说。在弟弟感激涕零的目光之中,他深刻的意识到了皇帝之尊贵,认识到了自己出口成宪的莫大威权。
“陛下言重了。能够随侍左右,是臣弟的荣幸,”元顼见兄长此刻心情极佳,小小的开了个玩笑,“若陛下自觉施恩未足,大可以再追加恩典嘛” “此事容易,”元颢略一思索,“待为兄入京之后,就在城内赐你一所豪宅,以补偿你昨晚的委屈如何?” “此言当真?”元顼大喜。他本来就这么一说,没想到还真的会有赏赐。 “当然了,君无戏言,”元颢笑道,“何况,你现在乃是皇弟的身份,在城内怎能没有宅第?” “如此就多谢陛下了”元顼不假思索,立刻报出了一所宅院,“臣弟想要延年里高阳王故宅” 此言一出,非特元颢惊讶,连一直沉默的侍中、济阴王元晖业也吃了一惊。 确实,那所宅子的确博敞弘丽,号称仙居,远过诸王之宅,只看其前两任主人的身份便知。第一任是灵太后大长秋卿、金紫光禄大夫刘腾,刘腾是宦官,曾救过灵太后的性命,深为其所信重,权势倾于朝堂;第二任主人,则是孝文帝之弟高阳王元雍,同样深为灵太后器重,位居丞相之位。只不过,这两人都没有好下场,刘腾由于阿附元乂幽禁灵太后,被重夺大权的灵太后剖棺戮尸,没收所有田宅,元雍则受到尔朱荣的指明讨伐,与嫡子太常卿元泰一同死于河阴之难。 “子高,你真要那所宅子?”他好意的提醒元顼,“那可是有名的凶宅啊”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登基仪式上,最重要的一项是授玺,例由侍中跪呈。元颢在御床上坐定之后,群臣之首的侍中、临淮王元彧出列,从内侍李阿翟手中接过金盘,金盘上铺黄绢,并排摆放着三枚玉玺和三枚金玺。三枚玉玺,皇帝之玺用于封命诸侯及三师、三公,皇帝行玺用于赐诸侯及三师、三公书,皇帝信玺用于征调天下之兵;三枚金玺,天子之玺用于封命藩国之君,天子行玺用于赐藩国之君书,天子信玺用于征调藩国之兵。这套制度起于西汉,为之后的两晋及南朝所承,除六玺以外,还有一枚传国玉玺,即秦朝李斯所制,称为受命之玺,藏而不用。北朝也承袭此制,但因传国玉玺不在,另刻一镇国神玺,称为“承运之玺”,与作为“受命之玺”的传国玉玺相颉颃。 不过,正如传国玉玺仅用于朝代更替、天子封禅一样,魏朝的镇国神玺也是藏而不用,皇位更替时仅授六玺即可。元子攸离宫时,虽然带走了三枚玉玺,却也不敢把镇国神玺带出(毕竟他不想咒魏朝灭亡),众朝臣只需重刻三枚玉玺,便能将全套国玺凑齐。 望着呈上的六枚国玺,元颢抑制着心中的激动,从临淮王元彧手中接过金盘,然后高高的举过了头顶。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中诸臣尽皆跪地,向着新天子元颢躬身叩拜。 ……,……
抚今追昔,元颢可谓是万千感慨,当初听闻尔朱荣入洛时的犹豫,自河北渡河南遁时的彷徨,江东面见梁主时的落魄,以及一路随军北征路上的艰辛,这一切都似乎有了价值,而上天也终于给了他丰厚的回报。 车驾一路西行,进入洛阳东郭,很快转入了东阳门御道,然后沿御道直达洛阳宫。车驾所过之处,两旁皆有洛阳民众跪迎,宫前的阖门外的御道两旁,也是黑压压的跪了一片,都是品阶不够、无份迎驾的内官;进门继续往前,便是南止车门,门后是中书、门下两省,道旁依然跪了一地。元颢在此下了车驾,由众官簇拥着进入端门,即到了整个宫洛阳的核心地带,沿着御道所在的中轴,分别是太极殿、式乾殿和显阳殿,还有式乾殿两旁作为书阁的含章殿,以及作为乐斋的徵音殿。诸殿皆位于高台之上,愈发显得巍峨高耸,而其中最为宏大庄严的太极殿,即是举行大典和朔望大朝会的地方,此刻早已布置完毕,只等元颢前来,便可立即举行登基仪式。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对于元天穆此举,武卫将军贺拔岳颇有异议,向元天穆进谏道:“殿下纵使不借重他们的能力,也应当把他们约束在军中。就这样放走的话,他们肯定会径直返回洛阳,为北海所用,徒然增加他的人望和声势。” “阿斗泥,我知道,”元天穆叹了口气,“可是,把他们强留在军中,也无法指望他们实心任事,反而会引起他们及其余朝臣的怨愤……咱们都在朝廷中枢,和这些朝臣共处,不能把关系弄得太僵。” 说起来,这都是河阴之难带来的后遗症,从那个时候起,几乎所有汉臣(指文化而非血统)都和他们尔朱一党划清了界限,即使慑于他们的兵威不得不屈服,也愿意辅佐他讨伐刑杲叛军,但却绝对不会真心投效。 如今想起来,元天穆心中未尝没有后悔过,他们当初做得实在是太绝了些。 “前军的费穆还没有回音吗”他突然问贺拔岳道。 “是,”贺拔岳点了点头,“他们毕竟都是洛阳人,似乎一心要攻下虎牢关,拯救洛阳危局。” “哼算了,由他去吧”元天穆冷哼道,重重的坐回胡床上面。 贺拔岳心里一叹。他知道,元天穆是准备舍弃费穆了。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台军前锋大都督费穆领两万虎贲自中牟攻向荥阳,后方的领军将军元天穆却已经向各部派出了信使,令诸部前往石济汇合,然后一同渡河北上护驾。尽管这是奉着天子明诏,但中军诸将依然十分抵触,四万中军虎贲按着原定方针继续进攻,将中牟以西的大梁城也攻了下来。然而,除洛阳六坊的羽林、虎贲两部以外,台军中还有近二十万来自河北诸州的府户军,他们却愿意跟随元天穆渡河前往河北,如此一来,大梁城的四万虎贲也不得不随同大军主力和元天穆一起行动。 作为元子攸朝廷的实际控制者,元天穆兼职极多,其中最关键的自然是管理尚书台的录尚书事、统领洛阳台军的领军将军这两职;而他率台军主力出征,又依惯例领大行台(行台全称行尚书台)职务,麾下的所有属官,则全部安排在行台系统之中。 如今他这个大行台准备渡河北上,行台诸臣却大多不肯追随,纷纷向元天穆辞去官职。元天穆知道他们念着洛阳故里和朝廷中枢,并且对河北的尔朱荣心怀成见,也不加任何留难,任由他们辞官离开。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当初尔朱荣南下时,前锋是尔朱兆、高欢和贺拔岳三人。其后无论是虐杀朝贵,还是代魏称帝,贺拔岳都持反对态度,甚至还建议尔朱荣斩杀提议的费穆和高欢。 门外的护卫来报:“殿下行台郎中济阴温子升求见” “哦,温郎中还没有走吗不跳字。元天穆高兴的站起来,“快请” 济阴温子升,字鹏举,晋大将军峤之后,世居江东。他的祖父温恭之,曾任宋彭城王义康户曹,避难逃往魏朝,在济阴郡冤句县安家。温子升少时家贫,在广阳王元渊(避他喵的讳,害我查了墓志铭才知道真名,李渊来咬我啊)家中马坊教诸奴子书,后来为大名士常景所推崇,名声大震,被御史中尉东平王元匡召补御史,元子攸继位后担任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其文传入江东,为梁帝萧衍极力推崇,称“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而元天穆也非常看重他,东征时强召他为行台郎中,还威胁他说,“今复不来,便须南走越,北走胡耳”(越指梁朝,胡指柔然)。结果温子升只好从命,跟着元天穆东征,并加了个伏波将军的职务。
和他们这些出身边地或六镇的镇戍军不同,费穆是洛阳台军出身,曾在北地坚持抵抗六镇叛乱,也曾率军驰援南部荆州,俘虏入寇的梁朝大将曹义宗,可谓是台军中难得的名将。然而,去年灵太后毒杀孝明帝,立三岁娃娃元钊,正是他引尔朱荣南下,利用职权放尔朱荣渡过了河桥。之后,又是他煽动尔朱荣,纵骑兵将两千洛阳朝臣全部虐杀。 河阴之难那件事,可以说是尔朱荣受到了费穆的欺骗,帮他肃清了掌握朝政、压制武人的洛阳汉臣(依然是指文化而非血统)。虽然这同样是边地镇戍军的普遍想法,也是当初六镇起事的最重要原因,但事后大部分利益都落入了洛阳台军的手中,边地镇戍军却获益不大。其后尔朱荣为高欢所怂恿(可见高欢此人之阴险,自己得势后终身不称帝,此刻却大力怂恿尔朱荣),准备废魏称帝之时,立刻就受到洛阳台军的大力抵制,使得尔朱荣不得不打消了想法,低声下气的向元子攸服罪求情(当然元子攸也只能好言相慰)。 可以说,要不是去年尔朱荣击破六镇叛军,立下挽国家于危亡的不赏之功,现在掌握朝廷的依然会是台军方面。饶是如此,尔朱荣还是不方便长留洛阳,因此才以宗室出身的义兄元天穆代为执掌中枢。 也罢,这或许是那家伙应得的……贺拔岳决心保持沉默。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经过一路的征战,特别是攻击荥阳城、对决前锋骑这两次惨烈的战斗,南军现在只剩下六千两百余人,而他们要面对的台军,仅前锋费穆部便有两万。考虑到兵力差距问题,元颢在陈庆之离开巩县前的时候,曾经提议将一万河南郡兵拨入他的麾下,却被陈庆之婉言拒绝。 之所以这么做,陈庆之自然有他的原因。一方面他是以文德宿卫军起家,向来秉持着“兵在精而不在多”的观念。前年他和领军曹仲宗(曹义宗之兄)、寻阳太守韦放(韦睿之子)攻涡阳,也是这个费穆率军而来,他先以两百骑击破对方的前锋,然后以精兵夜袭,破敌方四层营寨,是为他的成名之战;之后梁帝令他送元颢北归,破丘大千、元晖业、杨昱等,也无不是以寡敌众,却尽皆克敌制胜。 第二方面,两军之间的配合也是问题。先别说梁魏本为敌人,难以做到和衷共济,便是两军的军制也大不一样。以最基层的一军为例,魏朝以游牧起家,一军固定是一千人(如金国之猛安谋克、蒙古之百夫千夫),大部队行军作战,皆以此为最小单位;而梁朝则沿袭晋代郡国兵编制,上军两千,中军千五,下军一千,如陈庆之所部,便是两千文德宿卫骑军,再加一上军、两中军的步军。
可惜,温子升也是准备辞职的,同时也最后一次向他提出了谏言:“陛下因为虎牢关失守,才不得不离开京师,如今元颢刚刚继位,人情未安,如果全军前往征讨,必定有征无战……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殿下若能够克复京师,奉迎大驾,这是齐桓、晋文一样的功业,岂不比奉诏北上更有价值吗?放着这样大的功业不要,属下私下里为殿下觉得可惜。” “我明白温郎中的意思。”元天穆点了点头。他知道,温子升的话很有道理,但问题是他不想当辅佐元子攸的齐桓、晋文,而是要进一步削弱魏朝的根基。而且,虽然尔朱荣对他非常尊重,但是像这样的大功,要立也只能由尔朱荣亲自来立。 所以元天穆只能敷衍温子升:“但是天子发了明诏,作为主力的河北府户军坚持也北上,我总不能上违帝命,下逆军心。” “既然如此,”温子升躬身一揖,“请殿下允许属下辞去行台郎中的职务。” “准了,”元天穆微微的挥了挥手,“去吧”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周惠前往陈庆之军中履职时,陈庆之正率军驻于虎牢关内。在此之前,他已经令宋景休部放弃残破的荥阳,前来和主力汇合,现在他的手中一支完整的南军。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回将军,属下略知一二,”周惠拱了拱手,“尔朱世隆此人,虽为尔朱荣从弟,于军略却并不擅长,惟以谨慎勤勉见称,因此尔朱荣令他为尚书仆射,掌管洛阳府库,并不给其兵权……至于掌管京中的两万虎贲,则于元天穆率军东征后,只有他有掌军的资格,而他驻守虎牢关,更是属于赶鸭子上架,毕竟他不可能将两万虎贲的控制权交出。因此,面对将军的赫赫威名,他选择了退避三舍,以保存手中的实力。” “难道他不明白,放弃虎牢,便等于拱手让出洛阳城吗不跳字。陈庆之奇道。 “将军有所不知,尔朱家的根基在并、肆二州,实力则全在河北。洛阳失守,于他尔朱家并无妨碍,反而能够削弱魏朝,更方便他尔朱家控制朝政……况且,由于去年河阴之难,尔朱一党在洛阳朝臣中极不得人心,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一点,犯不着为了这些不合心意的朝臣损伤实力。” “原来如此。看来,我等能入洛阳,也是颇有内情啊”陈庆之叹道。 刚才他问周惠,其实并未期待周惠能够知道多少,毕竟周惠当日只是临时召集的府户军,因为父荫才得以身居将领之位。可是,他没有想到,周惠却了解得这么详细,见地如此深刻,这让他对周惠的期待又高了几分。
连基层兵力编排尚且如此,其他行军方式、营地设置、作战风格等差异更大,陈庆之以前没有率领过上万人的兵力,现在也没空去琢磨和弥合两支截然不同的军队,所以干脆只领本部出战。 尽管兵力悬殊,但陈庆之并不担心。北军擅长野战,不善攻城,而他麾下的步军,却都经历过淮南战场的一系列拉锯战,于守城极为擅长。况且,魏朝先世进军河南时,曾经大力构筑过虎牢关的防御,与滑台、碥礅和金墉并为河南四镇,因此虎牢关的防御极为完善,是魏朝腹心少有的坚城,也是陈庆之生平仅见的几座坚城之一。 陈庆之甚至庆幸,幸亏尔朱世隆不战而逃,否则他真的没有把握攻下这样一座坚城。 走在宽阔结实的城墙上,望着城下的百余台军游骑,陈庆之神情极为放松,笑着对身侧的周惠说道:“允宣,当**在河南府户军中,也算是领兵将领之一,可知尔朱世隆为何不战而逃么?”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事实上,周惠一直认为,陈庆之北征如此顺利,主要是钻了台军出征在外、元天穆本人怀有私心的空子,若真的与台军主力野战,他恐怕是力有不及;而他之所以北称为名将,是因为稍后以六千多人防守北中城,三日十一战皆捷,从而将尔朱荣五十多万大军阻于黄河北岸的光辉战绩(回江东后被梁帝任命为都督缘淮诸军事,统筹淮河防线)。也就是说,陈庆之的长处应该在于突袭和防守,尤其是防守中的突袭,那更是用得出神入化。后来他防守淮南,连东魏名将侯景进攻都没讨到便宜,不得不丢弃辎重败走;反倒是他主动进攻东魏时,被豫州刺史尧雄击退。 听了这略显不恭的话,陈庆之并不在乎,只是豪壮的一笑:“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先给费穆一个教训……佛念速速整理骑军,随我出击关外,把这股游骑击溃歼灭” ……,……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虎牢关战事开始,洛阳却是一片升平景象。新天子元颢先于太极殿大飨群臣,次于永巷南的显阳殿引见宗室,其间繁华盛况,自然不须细说。至月末辍朝之日,因天气酷热,又引见王公侍臣于清徵堂行宴乐之礼,继而畅游北宫华林园。
“允宣,”陈庆之回过头看着周惠,“我对魏朝内部的情形不熟,这方面要多多借重你的见识,望允宣能竭诚相助。” “这是属下的职责,”周惠拱了拱手,“何况将军又是如此厚待,属下敢不尽心竭力” “如此我就更加有把握了,”陈庆之欣慰的点了点头,指着城下的游骑问道,“那么,关于费穆此人,允宣有什么看法呢?” “费穆此人,是台军中难得的名将,前年台军驰援涡阳,去年驰援荆州,都是以他领军,而且两战皆捷。”周惠抬起眼角,微微瞟了陈庆之一眼,毕竟涡阳之战时他是假节督将,虽然以一次突袭和几次夜袭奏凯,最终却还是被费穆逼退。不过,看到陈庆之表情十分郑重,显然是在认真倾听他的分析,他也就放心的继续说了下去:“属下认为,此次他为挽救洛阳家园而来,攻势将会非常的猛烈。但只要我们守住了最初的一段时间,他就不得不退兵,甚至很可能向洛阳的陛下投降。因为攻略虎牢关,本来就是他和其余洛阳台军将领的意见,背后的元天穆不会支持他,否则当初将军攻略大梁、中牟时,台军主力便该出手拦截。”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有内侍前来禀报:“陛下,临淮、安丰两位殿下求见” “是吗?还不快请进来”元颢连忙吩咐道。 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正是率群臣迎驾的两位宗室。元颢即位,也没有亏待他们,元彧录尚书事,全权主持尚书台;元延明则担任领军将军重职,负责重建洛阳台军。 没过多长时间,两位宗室重臣联袂而至,元颢亲自前迎几步,脸上满是笑容:“呵呵,两位来迟了,已经错过清徵堂之宴。晚些时候,就请两位与朕一同用膳如何?” 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侍臣皆大感欣羡。不过,以这两位宗室的名望和功绩,也当得元颢的这般厚待。 “多谢陛下厚爱,”元延明躬身拜谢,“臣下此来,是为了向陛下禀报征兵之事……” “此乃公务,不妨稍后再说,”元颢笑着拉起元延明,“难得今日诸位大臣都在,两位可稍稍偷闲,随朕游幸一番。” “是,陛下。”元延明躬身领命。 然而,对于元颢的这番好意,元彧却不太领情。他皱着眉头,指着附近一处殿堂向元颢问道:“陛下可知此堂何名?有何典故?” “此堂名为‘矛茨’,至于典故……”元颢略一思索,决定趁机向元彧示好,“久闻临淮博古通今,正要请教一二。”
华林园位于翟泉之东,园中有大池,即东汉之天渊池,池边有石洞穿地而过,与城西穀水、城东阳渠、城内翟泉相通,虽时值酷夏,园中依然非常清幽,兼之园中景致优美,让诸人不觉心旷神怡。 当初孝文帝营建洛阳时,主持之人是名臣李冲和将作大匠董爵,李冲心中颇有沟壑,除连结诸水以外,还因地制宜的将天渊池改造,分隔出流觞池、洗烦池、扶桑海等多处水域。各池之间通以曲水,名之曰流化渠,取“乾道曲成、万物无滞”之深意。其间的各处殿堂,除少数沿袭魏晋旧名,如魏文帝之嘉福殿(曹丕、曹睿驾崩处)、凌云台、百尺楼、碧海曲池、灵芝钓台等,大多数也和流化曲水一般,在名字中蕴含着很深的寓意。 当然,元颢现在是想不到这些的。他站在洗烦池边,颇有些志得意满的对群臣笑道:“昔年明帝年少,太后恣作威福,虽宴游而往往不乐,诸臣皆引为憾事。朕今日既与卿等宴乐,当无高而不升,无小而不入,如此方不负此番胜景啊”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侍臣拜倒在地,叩谢皇帝恩典:“此乃陛下隆恩,臣等躬逢其盛,实感荣幸之至。” 看见有人牵头逢迎,其余人自然不甘落后,纷纷向元颢谢恩。元颢哈哈一笑,另众人尽皆平身,带着他们继续游览园中景致。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朕明白。”元颢点了点头。这几日他的确提拔了不少昔日的故旧,一方面是酬答他们前往巩县觐见的殷勤,一方面也是因为许多侍臣休沐回家,中书、门下两省空出了不少位置。不过,元彧所说的也是事实,他提拔的那些人里,的确没有几个具备担任天子近臣的才干和名声。 望着众人不知所措的模样,元颢完全失去了宴游的兴致。他挥了挥手,令众人各自散去,只留下了安丰王元延明一人。然后,元颢走进茅茨堂,在上首御床上坐定,向元延明问道:“你刚才说,是为了征兵之事求见?” “是。”元延明应了一声,从袖子里拿出一纸奏札呈给元颢。元颢接过奏札,粗略的翻看了两眼,便摇摇头丢到了一旁。 “洛阳六坊子弟,居然如此不堪役使了么?”他轻声说道,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说给面前的元延明听。 “回陛下,情形正是这样,”元延明躬身向元颢解释,“近些年来,四方多事,朝廷入不敷出,除台军之外,其余六坊子弟应给之钱粮、衣帛等,很少能够足额发放,因此众人尽皆丧气,武备自然大为松弛。” “那就降格录用好了,”元颢挥了挥手,“不管怎样,先召集起来再说。” “是,微臣遵旨。”元延明点头领命。
“回陛下,臣下的确很清楚,”元彧毫不客气,向着众人侃侃而谈,“此堂原名‘凝闲’,取夫子闲居之意。后高祖孝文皇帝得见,改其名为‘茅茨’,并以之晓谕群臣曰,不可纵奢以忘俭,自安以忘危……以高祖之经天纬地,尚且如此谨慎,况陛下新登大宝、人情未安,外有叛军叩关乎?” “文若,你这是做什么?”元延明连忙上前,拉住元彧的衣袖劝他,“陛下与群臣宴乐,也是君臣和睦的意思,何必说这些尴尬的话,扫陛下及诸位大臣的兴致呢?” “诸位大臣?”元彧望了在场众臣一眼,越发冷笑道,“当年高祖宴游,随侍之任城(元澄)、彭城(元勰)、中山(元英)、李思顺(李冲)、王子雍(王肃)、源思礼(源怀)、杨延庆(杨播)等,皆当世之望,于今目之为名臣。故茅茨堂东名曰‘步元庑’,堂西名曰‘游凯庑’,拟诸臣为尧舜之八元八凯,为一时之佳话……然臣观陛下左右,多为籍籍无名之辈,或以故旧得进,或以阿谀得幸,岂能当得‘大臣’之名?” 说完,他一拂衣袖,向元颢躬身一揖,径直出华林园而去,留下了脸色铁青的元颢和满面尴尬的诸多近臣。 “唉”元延明叹了口气,劝慰元颢道,“陛下,文若向来耿直,之前对长乐也是这样,请陛下别往心里去。”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而陈庆之做得更绝,他回到营地后,立刻派人传召文德骑军军副马佛念、近期擢升的步军军副宋景休两人。周惠心下明白,他这是想夜袭的意思。虽然今晚正值朔日,月色全无,正合偷袭只用,但他还是觉得不妥,连忙出言劝谏陈庆之道:“将军敌人远道而来,夜中定会防备我方,偷营恐怕难以收到成效。属下认为,我方还是以稳妥为主,只需守住两三天,敌人自会再作打算。” “允宣,你没注意到今日的战况吗?敌方的损失如何?”陈庆之微微一笑。 “是,敌方确实损伤颇重。但这也属平常,毕竟他们远道而来,又是在进攻虎牢关这样的坚城……可是,单论野战的话,敌方还是颇有战斗力的。” “既然这样,敌方为什么还要攻城?”陈庆之提醒周惠,“费穆也算久经战事的名将,难道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论理说,他至少该休整一日的,之所以急着攻城,要么是迫于麾下众将的意见,要么是他本人已经乱了方寸,这其中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临战之大忌……如今敌方不顾行军辛劳,强行轮番攻城,势必累上加累,很难说还有多少精力;而我方骑军却养精蓄锐已久,本身又擅长夜袭,此去定可奏捷而还”
元颢略一沉吟,忽然问元延明道:“安丰,你觉得,是不是可以再向梁朝请援?之前咱们总以为南兵懦弱,但朕观陈庆之所部,其战力不输北地精兵,当可报以期待。”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元延明大惊,“若梁朝增兵,自当配与陈庆之麾下。然庆之以七千人即纵横淮北,若再得增援,陛下可有把握约束?况且,若其兵力充足,难保不生异心,万一事有不谐,则我大魏危矣” 听了元延明的话,元颢陷入沉思之中。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夕阳斜斜的坠入山谷,夜幕渐渐落了下来,城下的敌军如退潮般退走,留下满地的狼藉和烽烟。城墙的暗影内,台军的尸首躺满了一地,近处甚至叠起厚厚的几层,间或还有冒着青烟的攻具残骸,在空旷无人的战场显得尤其凄凉。 与死伤颇重的台军相比,虎牢关守军由于防守得当,只受到了轻微的损失,伤者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城墙上的军士都非常的放松,看着敌人远去的背影,纷纷发出了各式各样的笑骂。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恭喜将军”周惠拱手向陈庆之致贺,“经此夜袭,台军前军是走是降,今日当可见分晓。” “哈哈”陈庆之长笑一声,“允宣莫忘了,这才是开始呢” “是,属下自当追随将军。”周惠答道。 事实证明,周惠的预见十分正确,历史也依然按着原本的轨迹运行。到了上午,台军前军大都督费穆遣使者单骑叩关,表达了情愿归降的意思。不过,使者同时也带来了两个条件,一是降洛阳不降南军,受降之人必须是天子亲自派出的使节,在使节到来之前,虎牢关必须保证台军前军的粮草供给;二是台军前军投降之后,天子不得追究台军攻击虎牢关的罪责,不得撤换军中各级将领。 这是题中应有之意,陈庆之很快同意了使者的要求,然后派周惠飞马向洛阳尚书台告捷。 洛阳的录尚书事元彧、领军将军元延明得到消息,立刻带着周惠,联袂求见天子元颢。元颢听了两人的奏报,又亲自向周惠问清了其中的详细情形,自然是欣喜不已。他正愁兵力不够呢,结果就凭空得到两万精锐,对于投降的诸人,他只有赏赐拉拢的道理,哪里会追究他们的什么罪责?
“将军高见。”周惠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看来,谈到真正的战阵之道,自己实在是差了许多。同时他心里却是一动,敌方这么急迫的攻城,是被早先那百多名游骑的覆灭而激怒,还是已经得知元天穆放弃了他们? 总之,正如陈庆之所言,敌军远道而来,立刻轮番攻城,确实是累上加累了。这一次夜袭,因而也值得报以期待。 不一会儿,马佛念、宋景休两人相继来到将军府中。马佛念依然身着白袍白甲,宋景休却换上了魏军的黑色常备戎服。 “佛念,你现在立刻率全军出城,于敌军营寨前挑衅。若敌军大举出动,可速速回转,我将令城上举火备弓以接应;若敌军不出,可绕营而走,以弓箭射击敌营,务使其惊扰一番。”陈庆之吩咐道。 “是”马佛念大声领命。 “至四更时分,你部骑军再出击一次,皆马裹蹄,人衔枚,潜至敌营突袭。敌军先前被你部袭 1/3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第二天凌晨,马佛念、宋景休双双夜袭得手,返回虎牢关向陈庆之告捷。而在此之前,陈庆之、周惠已经得到巡城军士的禀报,相率登上城墙,远眺着三四里外的台军前军营地。营地内冲天而起的大火,以及隐隐约约传来的嘈杂声,让城墙上的众人看得心旷神怡。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费穆所部两万前军投降的那天,后军都督杨宽部已经赶到荥阳附近,距虎牢关只有大半日的路程。率领前锋侦骑的帐内幢主夏侯敬,甚至联系上费穆部,传达了杨宽那个合军进攻虎牢关的建议。可惜他却是来迟了一布,前军诸将已经决定归降元颢。 接到夏侯敬带来的回复,杨宽无奈的放弃攻略计划,转往石济和元天穆汇合。 由于绕了一段路,杨宽到达的时候,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不过,元天穆正想笼络杨氏一门,对杨宽本人也十分器重,自然不会追究。听说杨宽部到来,他甚至还亲自出账迎接,握着杨宽的手笑道:“之前诸将皆说,景仁少时与元颢多有交往,恐怕不会跟来,只有我坚持认为,景仁并非轻于去就之人……如今景仁果然来了,也不枉我的一番等候和期待啊” “劳殿下等候,这是末将的不是,”杨宽略有些感动,但却不会真正和元天穆交心,于是随意找了个理由敷衍他,“末将因为夜行失道,浪费了两天时间……” “景仁来了就好。”元天穆并不在意,依然握着杨宽的手步入主帐中,起鼓召集诸将,安排全军渡河。
唯一的问题,却是对前军大都督费穆的处分。此人去年引尔朱荣入洛,撺掇他屠杀洛阳朝臣,其中不少人都是元氏宗亲,皇宗所居的寿丘里内,当时几乎家家戴孝,无数崇门丰室,高台芳榭,转而题为寺院,为惨遭横死的家主超度。京师之人到此,观诸寺廊庑绮丽之情状,未尝不咨嗟叹息;而遗存下来的宗室,但凡稍有志气之人,无不对尔朱荣、费穆等罪魁恨之入骨。例如之前在虎牢关被俘的尔朱世承,就已经被元颢下令脔杀。 元彧和元延明乃宗室中的翘楚,河阴之难时因为领兵在外,才侥幸逃过这一大劫。因此,两人虽然都赞成接受台军投降,但同时却坚持要处死费穆。这下元颢可犯难了,他虽然也痛恨费穆,却更想接受那两万台军精兵。 察觉到元颢有所意动,下首胡床上的元彧立刻厉声劝谏:“陛下费穆此人必须死否则何以阐明天道?便是诸位朝臣,大多是不愿附从尔朱一党,因此才拥戴陛下,若陛下对此人心存姑息,恐怕诸位也不会答应” “朕明白,朕当然明白。”元颢抚了抚额头,神情越发犹豫。 眼见事情陷入僵局,周惠伏地向元颢奏禀:“启奏陛下 1/3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由于来得匆忙,来不及征召各州军队,连并、肆两州府户军之前也随尔朱天光东征刑杲,另外还有三千本部骑兵拨到尔朱兆手上,跟随元天穆担任前锋骑,尔朱荣现在能带的兵马并不多,只有尔朱氏本部的余下五千骑兵。但是,由尔朱荣作为统帅的部落骑兵,其战力自然远比尔朱兆领军时强大,士气也高昂到了极致。整个山西(太行山以西)地方,在尔朱荣入洛之前,就已经是这支骑兵纵横驰骋的猎场,兵锋所及之处,不管是汾州山胡,还是六镇叛军,无不所向披靡。 对于这支骑兵的战力,尔朱荣极为信赖,否则他也不敢以之冲击三十多万六镇叛军。因此在两天之前,接到尔朱世隆传来的消息,说尔朱兆败于南军之手时,尔朱荣感到非常意外,一方面大骂尔朱兆无能,一方面也对南军陈庆之有了很深的兴趣。 尔朱荣此人,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为人极为粗鄙,举止也很轻脱,却非常有识人之明。尔朱一族之内,从弟尔朱世隆谨慎勤勉,尔朱荣令他为仆射,他留心几案,傍接宾客,颇有解事之名;侄儿尔朱兆长于骑射,矫捷过人,尔朱荣令他为先锋,每所攻击罔有不破;尔朱天光善于用人,抚民有方,虽亲缘最疏(从祖兄子),却尤为尔朱荣所重,以之总统肆州兵马,镇守根基之地,去年举兵入洛,以及出征葛荣,都天光全权镇守后方。
二三十万大军,渡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还是在石济这样的渡口。然而,此时的河桥南岸,已经在元颢的手中,起兵的平阳王元敬先被元颢诛灭,元天穆既然不打算和元颢死掐,也就没法使用河桥……反正,他也不怎么急迫。 在此之前,杨宽的族兄北中郎将杨侃,听闻南岸陷落,也放弃了北中城,率所部军士前往护卫元子攸。元子攸任命他为度支尚书,兼给事黄门侍郎,封敷西县公,同时转中书舍人高道穆为黄门侍郎,在众臣的侍从下一路北行。 车驾到达相州,众臣发生了一些分歧。司州牧、城阳王元徵等人提议前往邺城驻跸,为着邺城有魏朝行宫,建有澄鸾殿等宫室,合于天子的身份和威仪;此外,先期渡河的尔朱世隆所部两万虎贲,也正驻扎于邺城,元徵认为可以将之收归到天子身边。然而杨侃、高道穆却认为,应该直接入滏口关召见尔朱荣,令其聚集河北诸州的镇戍军、府户军,尽快击败元颢,收拾河南、淮北局面,免得为梁朝所乘。 他们却不知道,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选择。此时的尔朱荣,已经自晋阳引军南下,并且派人敦请天子车驾西入滏口关;甚至连尔朱世隆率军占据邺城,也是出于他之前的授意。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遵业,你说上党王怎么就渡河了呢?他有三十万台军在手,击败元颢、陈庆之应该没什么问题,为何要退军避战,还让出大河天险啊?”他高踞胡床,问司马子如道。 “大王,这件事的确有蹊跷,”司马子如拱了拱手,“微臣认为,上党王殿下可能是考虑到台军的名分吧虽然他是台军统帅,但台军毕竟是天子亲军,若由台军击败北海,其所得的功劳和威名自当归于天子名下……所以,前一阵青州才被台军平定,天子立刻任命其舅父李延寔出镇青州,上党王殿下对此虽然不满,却也只能默许了这项任命。” “哈哈,多半就是这回事儿”尔朱荣大笑,“既然上党王有这番考虑,咱们岂能不配合?所以也不用紧赶了,等天子进了滏口关再去会他” “是,大王高见”司马子如赞道。 “还有,遵业你去把那郡守叫回来,说本王要征用他的郡守府住两日” ……,……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在河南地方,随着元天穆二十多万大军转进河北,荥阳以西顿时一片空虚。陈庆之率部向东侵攻,很快收复了丢失不久的荥阳、中牟、大梁诸城,兵锋直达淮北的兖、徐两州地带。眼看就要接近徐州梁郡,解除睢阳之围,打通与江东方面的通道,洛阳忽然传来元颢的紧急命令,请陈庆之速速率部回援。
至于最倚重上党王元天穆,原本不过是个小小的太尉掾属,尔朱荣却深相接托,以义兄称之,与他本人分别居于并州北部的太原郡和南部的上党郡;而元天穆也没让尔朱荣失望,无论是在并州刺史任内,还是代为执掌中枢之时,都对尔朱荣忠心耿耿,所做的每一事也都深合尔朱荣的心意。贺拔氏三兄弟,原本不过是六镇军主、幢主,为尔朱荣所获,立即得到大展才能的机会,如今一任征北将军、蔚州刺史镇守地方,一任中山道大都督手握重兵,一任武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参赞军事。此外还有高欢、侯景、慕容绍宗、斛律金等,或起于微末,或出于戚属,或远道来投,一旦为尔朱荣所用,皆是功名大显,身居重职。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尔朱荣既然对陈庆之来了兴趣,也就等于是肯定了他的领军才能。 此次出兵,由于深为信重的尔朱天光不在,尔朱荣留下了自己的柱国大将军府长史、散骑常侍尔朱彦伯。彦伯是尔朱世隆的长兄,生性和厚,虽然威仪不足,却能够接纳众心,因此尔朱荣托以后方,改以大行台侍郎(尔朱荣兼任大行台)司马子如主持柱国府诸事。 行至并州乡郡,因为是妻子乡郡长公主封地所在,尔朱荣令众人稍事歇息。郡守闻太原王、柱国大将军到,连忙前来拜候,却被尔朱荣不耐烦的支开。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周惠微微一叹。洛口之事,可谓是梁朝永远的疮疤。当时梁朝国力正盛,名将云集,梁帝起举国之兵三十万北伐,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可惜领军的皇弟临川王宏懦弱怯战,听说魏朝名将中山王元英率军来攻,立刻惊惶失措,于暴雨之夜弃军率护卫难逃。大军失去主帅,近三十万人各不统属,很快也纷纷逃归,死者高达五万人。 然而,以亲近宗室领兵,这也是没办法的选择。南朝自晋末以来,朝代更替频繁,梁帝本人也正是以齐将身份起兵夺位,怎么可能将全国之兵交给外姓将领呢? “允宣说中策吧”陈庆之断然说道。 “是,”周惠点了点头,“中策是入据徐州,举全州之地入江东……近几年来,因元法僧叛魏入梁、两国频相征讨,徐州战乱频频;去年羊侃南投、魏行台于晖征讨,又是一番磨折。将军兼有魏主、梁帝之名份,必可安定徐州,而后举州入梁,也不失公侯之封。” “此策甚合我意,”陈庆之抚掌赞道,却依然心怀顾虑,“只不过,陛下令我全力辅佐魏主,如今魏主有事相召,我却擅自入据徐州,恐怕有遽取富贵、不为国计之名。届时若魏主以此诉于陛下,我难免会因此见责。”
接到飞骑传来的诏令,周惠感觉非常奇怪。据他所知,此刻元天穆应该还在渡河,河北尔朱荣集结大军的速度也并不快,而且洛阳现在也有了近十万兵力,何必还召陈庆之这六千多人进京? 再联想到前次朝廷对陈庆之表现出来的疑忌,周惠大胆的猜测,这必定是元颢的借口,其本意是不愿陈庆之与梁朝取得联系,甚至还要阻止陈庆之进入徐州。 这是很有可能的。毕竟陈庆之是元颢任命的徐州刺史,若进入徐州后举全州之地归梁,元颢不仅会失去了这一支精锐援军,而且连魏朝的国土也要丢掉一块。 出于职责,周惠把他的猜测禀报了陈庆之。陈庆之听了之后,颇为沉默了一阵,才开口问周惠道:“依允宣之见,我军应当如何应对?” “依属下浅见,将军目前有三策可行。上策是继续南征,与江东取得联系,请梁帝陛下大举增兵……如今两魏隔河并立,皆无暇顾及江东,若能起大军北伐,至少可尽得淮南、淮北之地,如此则将军旷世之功可建,公侯之封可得。” “此策不妥,”陈庆之摇了摇头,“陛下若大举北伐,当以宗室为帅。我观陛下诸弟诸子,皆无统军之才能,恐洛口之事复见于今日。”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显然,历史并未脱离轨迹,陈庆之如此,元颢也是如此。陈庆之尽管颇为器重他,但依然按照他自己的性格和观念,作出了和历史上一模一样的选择;至于元颢,他身边不是没有诤臣,可是连立下拥戴首功的宗室重臣元彧都劝不动他,其余人又能如何?说得极端一点,就算周惠当面告诉元颢,说按照历史,你这样绝对得不到好下场,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倒是周惠自个的卿卿性命很可能就此断送。 想到自己设法投奔陈庆之,并努力成为了他的心腹,结果却依然无法改变什么,周惠忽然觉得十分失望。他顺着陈庆之的话,拱手向他请示道:“将军所言极是。那么,属下这就整理辎重粮草,准备返回洛阳?” “恩,去准备吧”陈庆之点了点头。 或许是看到周惠的情绪有些低落,他又笑着安慰这位日渐得力的辅臣:“允宣,虽然我军没能达到预定目的,但你凭着收复河南地方的参赞功劳,博一领绿袍当无问题。如此一来,也算衣锦还乡了吧” 绿袍是六品官的服色。周惠目前担任从八品门下录事,只能服青衿,但他所领的属官“车骑大将军府录事参军”,却是实实在在的从六品,而正如陈庆之所言,凭着他这番参赞军务的功绩和历练,回洛阳后转为同阶的朝官肯定没什么问题。
“那依将军之意,必先禀明魏主,获魏主准许后方能入居徐州?”周惠感到非常无奈,“将军认为,魏主会允许将军这么做吗?如今大军正要入淮,魏主却紧急召回将军,这不就是魏主的态度?” 事实上,这也正是陈庆之后来的遭遇。他回到洛阳后,短时间内其实根本没有事,甚至有闲心和那些身负江东背景的文臣交游,还因为不服洛阳水土而病了一些时日,直到尔朱荣大军召集完毕后,元颢才重新起用他防守北中城。期间他也曾请求元颢让他回徐州上任,但自然遭到了元颢拒绝,气得军副马佛念挑唆陈庆之,让他干脆杀掉元颢,自己占据洛阳…… 陈庆之在军事上极为勇决,但权略方面却实在太过犹豫。 面对周惠这有些尖锐的谏言,陈庆之却反而想通了,笑着向周惠说道:“允宣勿急,魏主陛下与我一同北征,数月间极为相得;而我这支精锐,也深为魏主陛下倚重。如今才定河南,河北、山东、关内诸地皆未归附,何愁我们没有立功的机会呢?” 就怕元颢不思进取,守着河南的两州之地、守着洛阳的繁华之景坐以待毙……周惠在心里暗想道。那日离开太极东堂时,临淮王元彧的话,也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陛下自谓天授,遽有骄怠之志……”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此外,南军中的马佛念、宋景休两人,也同样因为军功受到嘉奖,分别担任从六品的襄威、厉威将军。陈庆之本人没有再晋升爵位,却被赐予一座城内豪宅,并女乐、鼓吹各一部,奴婢、僮仆数十人,对此陈庆之没有推托,很安心的住了下来。没过多长时间,便与昔日在江南的旧交、车骑将军会稽张景仁重新取得了联系,并通过和他的交游,渐渐地结识了同为南来降人的司农卿萧彪、尚书右丞张嵩等,连带着一些祖上北投、自身长于北地的朝臣也加入了宾客的行列,日子倒是过得闲暇自在。 既然府主无事,作为属官的周惠也不必跟随。向陈庆之告假后,他便返回了巩县伊水之畔的家中。 挟着员外散骑侍郎的官职和巩县男的封爵,周惠的声势自然大涨,家主周植得知他回来,特地大开中门,将他和陈庆之派来护送俸禄、赏赐的数骑迎入正堂之内,并于次日在院子里大开筵席,招待来贺的众位亲属和乡邻。 筵席之上,面对众人的恭贺,周惠表现得非常淡定,让包括姑父、舅父在内的众位长辈赞不绝口,连夸周惠态度沉着,果然有朝臣之风,不输于邻郡大族荥阳郑氏子弟云云。特地从张家庄赶过来的准岳父张二,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显然是对周惠极为满意。 然而,已经和周惠相处多时的伯父周植,却看出他心里颇有隐忧。
对于出身寒门的子弟而言,出仕一月即能擢升为从六品朝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例如现任度支尚书、给事黄门侍郎的杨侃,出身名门恒农华阴杨氏,袭父爵华阴伯,初次出仕也只是扬州刺史长孙承业的录事参军,品阶还没有现在的周惠高。 想到这一点,周惠必须承认,选择投奔陈庆之是极为正确的选择。当然,这也是因为陈庆之府内无人,也愿意提携他,否则像杨昱对王建那样,按照他的寒门出身,给个从八品下的长兼行参军也不算亏待。 他郑重向陈庆之躬身致谢:“是。都是将军厚爱,属下才有今日。”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如陈庆之所料,军队才返回洛阳,周惠立刻由门下从事晋升为门下员外散骑侍郎,品阶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不仅如此,听说周惠的父亲曾被追赠为巩县男,朝廷也特地赐予周惠巩县男的散爵,以示褒扬勋臣之意。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我担心这个做什么?自你年初从河北回来,行事毫无错漏,眼光也看得长远,由你来当这个家,我非常放心。”周植呵呵笑道,然后话锋一转,“不过,你自己的事,也应该和家里说说才好……是不是对下个月的婚事不满?或者是看你少年得志,京师有士族向你提亲?” “您这话从何说起?”周惠略感窘迫。这一段时间,由于军务繁忙,他差不多都忘了定下的那门亲事,可是周植这么一说,他才意识到,原定的婚期就是下个月啊 “唉,当初定下那门亲,实在是我太心急了,哪想到你会有现在的这番前程?”周植微微一叹,“如果真有士族和你提亲,你一定要和我说。这是关系到咱们家前途的大事,我就算拼着被大房张氏埋怨,被乡邻们戳脊梁骨,也要和张二家解除婚约……” “不是这件事情,伯父”周惠打断了周植的话。 他现在心里十分烦闷,不太想再拿什么婚事增加烦恼。 “好好,我不说,你自己把握就行。”周植也看出周惠的情绪,很配合的结束了话题。 “恩,”周惠站起身来,“那您慢坐,我先回书房去。”
等到筵席结束,周植立刻把周惠叫到后堂,很关切的问道:“允宣,刚才在筵席上,难得众位长辈和乡邻都那么抬举你,可你却没有什么欢欣的表现,反倒像是担着心思。我想,这其中必定有什么缘故吧?” “您为什么这么说?”周惠反问道。 “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从昨天回来起,你就一直漫不经心的,自家人怎么会觉察不到呢?”周植伸手示意周惠坐到他的对面,“七七都特地跑来和我说,你昨晚看书时,把书拿反了都不晓得。” 周惠微微露出一个苦笑。确实,他是有些心事,尽管在军中还尽量掩饰着,但回家后就不自觉的放松了下来,让这位精明的伯父和机灵的侄女看出了端倪。 “如此看来,我掩饰的功夫还不够呢。”他笑着摇了摇头。 “在家里用得着掩饰什么?”周植瞪了他一眼,“说吧是不是担心家里的事情?上次你走得急,我没来得及和你深谈,不过我听说,你似乎是在南军中任职?” “是。因为怕家里担心,就没有说得太详细,”周惠坦然承认了,“不过您放心,我自有保全之道,绝对不会连累家中。”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更何况,他现在已经体现出了相当的影响力。例如河南、荥阳两郡减免租赋,不就是他极力说动杨昱向元颢进谏的吗?便是杨昱,他在原本的历史上并未出仕于元颢(入洛阳后免官),但如今不也还担任着中书令的重职? 恩,也许该抽空去拜访一下杨昱了。凭着巩县的一番深谈,他应该愿意和自己结交,而有了他的关系,也就等于以后多了一条退路和自保之道啊 ……,…… (:今天稍迟,晚间还有一章)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昱家住洛阳城东郭景宁里,在青阳门外三里御道南,门前不远便是阮曲水,附近还有魏晋名士阮籍的故居。当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杨昱之父杨椿在此立宅,宅成后分宅为寺,名曰景宁,祝祷家国平安宁和,而这也就成了里坊的正式名字。 之前周惠拜访谢邦,从他口中得知了杨昱幼弟杨晟阵亡的事情。这次他去杨宅,一则拜侯杨昱,二来也是吊唁这位曾经同在西门抗敌的同僚。 严格来说,周惠并非杨家亲友,门第更是远远不如,若贸然登门吊唁,免不了有失礼高攀之嫌。因此谢邦虽然身为杨晟阵亡前的伙伴,却一直没有前去。不过,周惠曾为杨昱属下,如今是从六品的朝官,以故属后进身份登门,倒也勉强说得过去,至少不算是辱没了恒农杨家的门楣。
“你去吧”周植点了点头,“允宣,你现在是朝官,如果是官面上的事,我的确不太懂,你不跟我说也没关系。不过,你今年才二十岁,出仕不到一月,已经担任朝廷从六品高官,还封了爵位,可谓是年少有成。即便是邻郡的郑家子弟,也很少能够得到这样的际遇,更何况咱家还不是士族身份?……所以,你已经非常上进了,没必要计较太多,伯父也不可能要求你做得更出色。” “我知道了。”周惠脚下一顿,愣了半刻才继续步出正堂。 这几天来,因为没能阻止陈庆之回军,他一直感到十分无力。原本他以为,凭着自己的先知先觉,只要得到发挥的机会,完全可以利用历史甚至改变历史,为自己和家族博得一个光明的前程。可是,事实证明,光凭一张嘴是成不了事的,历史自有其固有规律,历史人物也自有其行事风格,那种以口才纵横捭阖、白衣而取卿相的励志故事,只可能存在于三流架空小说或某些小白的幻想之中。 然而,伯父刚才的话却提醒了他。虽然他现在改变不了历史,也改变不了别人,但他至少能改变自己,并且在年仅二十的弱冠之年,就已经以寒门子弟身份跻身朝堂,获取封爵,达到了很多世家子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先前元子攸北渡时,留下诏令让诸臣回乡休沐,杨昱的叔父杨津便奉着年迈的兄长杨椿,携在洛的一门老小返回了恒农华阴老宅。如今偌大的杨宅之内,只有当日被元颢俘虏的杨昱父子五人,因此杨昱令幼子杨孝和为杨晟丧主,主持哭灵、答唁诸事。 在杨晟灵前上香祭拜后,杨孝和身服齐衰(五服中第二等丧服,仅次于斩衰),庄重的向周惠跪拜致谢,周惠亦郑重回拜,表现得一丝不苟,同时也深合礼仪。看到周惠的这等表现,杨昱显然有所触动,十分客气的请周惠回宅续谈。 周惠知道,这是杨昱将他当作了杨家亲友,否则便该送客出门才是。而这等拉近关系的大好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进入内宅正堂,分宾主坐定,杨昱开口道:“前时不久,陛下已追去年河阴旧事,将前征南将军费穆明正典刑,满朝文武,无不拍手称快……此事允宣可知道?” “是,几天前在下回洛阳,已经在马市见过示众的费穆首级。”周惠点头应道。 “此事说起来,还有允宣的一份功劳呢,”杨昱微微一笑,“安丰王殿下和我见面时,听说你曾为我的属下,言辞间对你颇有赞誉。” “这是安丰王殿下错爱,在下何以克当?”周惠谦逊的说。
带着周财及其兄周忠训练的几名流民部曲进入洛阳,周惠首先去内城拜望陈庆之,得知陈庆之出门会友未归,便直接去了城东景宁里的杨宅。 到了杨宅门前,周惠报上姓名、家门和官职,门仆的神情果然有些犹豫。不过,见周惠仪容不俗,而且年纪轻轻,已经是从六品的员外散骑侍郎,他也不敢以寻常寒门子弟视之,最后还是选择了进宅向杨昱通报。 不多时,门仆从宅内出来,向周惠躬身致意道:“我家大郎主在中院等候,请郎君随小人前去入见。” “劳烦贵管家了。”周惠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倒也没有期望杨昱亲自出宅迎接,能够在中院而非宅内等候,这已经是对待后进的较高礼仪。于是他示意周财等人留在门外等着,然后跟着门仆进入了杨宅。 拜见寒暄完毕,周惠立刻表达了吊唁杨晟的意愿:“当日在荥阳西门,在下曾和元旭兄联手抗敌,对元旭兄的气度极为心折,只可惜一直无缘拜会。前次拜访好友陈郡谢邦,却得知元旭兄为国捐躯,在下深感遗憾惋惜,故不嫌冒昧,特地前来吊唁英灵。” “允宣有心了。”杨昱略一思索,点头同意了周惠的请求,带着他由宅内便道前往相邻的景宁寺中。杨晟的灵柩,即是停留在寺中的右厢房,由寺中僧人做七七四十九天的大法事予以超度。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至于说周惠和杨愔相似,则是非常高的赞誉。杨愔字遵彦,是杨津之子,母亲是名臣源子恭的妹妹,自小风度深敏,恬裕自若,号为杨家之千里驹。后来杨氏一门遭尔朱氏荼毒,杨愔投入高欢麾下,成功的打倒了尔朱一党,高欢录其功,奏明朝廷追封杨氏一族,计有太师、太傅、丞相、大将军者二人,太尉、录尚书及尚书令者三人,仆射、尚书者五人,刺史、太守者二十余人,为古今封赠第一。杨愔也对高氏竭诚相报,为文宣帝高洋之宰辅,并得以迎娶了东魏孝静帝皇后、高洋之妹太原长公主为妻,晋封开封郡王。 天保五年之后,文宣帝高洋嗜酒任性,行事多有荒诞,全靠杨愔一力维持,公卿拜授,施号发令,宣扬诏册,多出于杨愔之手,所谓“一人丧德,维持匡救,实有赖焉”,因此才能“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维持住北齐十多年的强盛。 杨昱将周惠比作杨愔,这是非常高的赞誉了,连周惠自己都觉得担不起。他离座起身,向杨昱躬身谢道:“此事在下实在不敢居功,杨公赞誉受之有愧。” “此事我心中有数,允宣无须太谦,”杨昱笑着示意周惠回坐,然后话锋一转,“不过,既然与允宣知交,我便有几句交心的话要说,希望允宣你不嫌冒昧。”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见周惠态度谦和,毫不居功,杨昱脸色更加明朗,笑着点了点头:“好,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允宣有大家子弟之风。” “得杨公一言之赞,在下深感荣幸。”周惠躬身笑道。 “哎,允宣,越和你相处,就越觉得你和舍弟杨愔颇为相似,”杨昱叹道,“当初你在巩县的那番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不瞒你说,前时舍弟北中郎将杨侃接驾渡河,事后念及阖家百口安危,曾想过弃车驾前来洛阳,多亏杨愔当时奉命从驾,以君臣大义相劝,又提醒说已有我在元颢麾下,家族当保无虑……可以说,允宣对我的那一番劝告,等于是保住了舍弟杨侃的清誉啊” 原来如此……周惠在心里点了点头,杨昱之所以愿意接纳自己,恐怕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不过,历史上杨昱虽然没有出仕元颢,杨侃同样是听从了杨愔的劝说。所以,得到杨昱的这份感激之情,他实际上算是借了杨愔的东风。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我想允宣也该记得,”杨昱点了点头,语气忽然变得有些严厉,“既然如此,允宣为什么不能循义而行?当日在巩县为南军所执,为何不能贞节不挠,反而改节侍奉?允宣父祖皆为我大魏之府户军将士,如今自己却为南人效命,既废君臣之义,复逆父子之伦,可乎?” 果然是这件事呢……周惠在心里叹了口气。 的确,按照这个时代的观念,他乃是地地道道的魏人,除非家门为魏朝所弃,否则就应该为魏朝守节尽忠。然而在周惠看来,如今的魏朝和梁朝,一个开隋唐盛世,一个继汉晋遗风,都可以说是承扬华夏一脉的邦国。既然如此,那么他在哪一边都无所谓背叛,只要不投尔朱荣一党、不投北部柔然就行。其余的考虑,就是看哪一边能够重用他,能够给他和他的家族带来更好的前程。 以他目前的家世,如果没有绝大机遇,很难在魏朝得到重用,只能和自己的家族一道,在随后的数十年战乱中颠沛流离。在这种情况下,谈论忠于朝廷实在太过奢侈,也毫无必要,例如在当前的荆州、徐州战乱区域,两国之间掠夺民众、或者民众避难他逃的事情,不是每天都在发生么?
“杨公请赐教。”周惠在座位上拱了拱手。 “如此我就直言了,”杨昱一捋颌下长须,“允宣既出自义兴周氏,当知令祖晋平西将军周孝侯之故典吧?” “先祖令名,在下自幼倾慕,其故典当然记得。”周惠回答说。 “可知令祖何以谥为‘孝’否?”杨昱紧接着问道。 是在问周处的议谥文么?周惠心里隐约明白了杨昱的意思。那段议谥文,由晋元帝的太常卿会稽贺遁所拟,周处第四子周硕将其写在《风土记》的序文之中,周惠作为子孙,自然免不了要背得滚瓜烂熟。如今杨昱既然问起,他也就很熟练的背了出来:“履德清方,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人立政;入司百僚,贞节不挠;在戎致身,见危授命:此皆忠贤之茂实,烈士之远节。按谥法执德不回曰孝。” “履德清方,贞节不挠;在戎致身,见危授命……真是说得好啊令祖子隐公不愧是先朝之名臣,”杨昱击节赞叹,“如此说来,令尊在荆州奋勇抵御桓叔兴之乱,直至为国捐躯,可谓是上承先祖‘在戎致身,见危授命’之遗德,不辱先人之令名。” 听杨昱说起先父事迹,周惠连忙依礼起身,拱手回答杨昱道:“是。先父旧日之义,在下亦铭记在心。”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更极端一点,即使不愿出仕,单纯的宅在家中,在士族和寒门也完全是两种际遇。高等士族做宅男,叫做养望,如谢安之在东山;低等士族做宅男,叫做隐居,如陶潜之在南山;而寒族在家中,则连宅的资格也没有,只能为了生计拼命操劳,应付朝廷的各种租赋和劳役。假令陶潜没有士族免于租赋的待遇,同样需要艰苦操劳生计,他绝对没有“悠然见南山”的闲心,也绝对没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气。 由于这番缘故,不管是在南朝还是北朝,无数庶族和寒门都削尖了脑袋,努力的想爬进士族的门槛。在这种情况下,周惠为了家门前途,投奔同出寒门、又有同乡之谊、愿意重用他的陈庆之,这实在是他最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周惠甚至有些顾影自怜的意思。如果不是朝廷强行征召,又找不到其余的出路,他为何明知荥阳会陷落,还冒着生命危险去守城?如果不是投靠陈庆之,立下参赞军务的功劳,他哪来的车骑府录事参军,哪来的从六品员外散骑侍郎?又哪能登堂入室,在这杨府内堂接受杨昱的教训?恐怕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吧
换而言之,谈守节也是要有资格的,正如卖国同样要有资格一样。一般的升斗小民,省吃俭用的买辆邻国的小车,不过是为了实惠而已,实在上升不到卖国的高度;真要卖国,也该是那些庙堂之臣才能做到的事情。 当然了,这些杨昱是想不到的。作为魏朝名门世家,即便他们自己不想要什么官职,官职也自然会主动来找他们。依然以杨愔为例,他十四岁跟随父亲杨津前往定州,很快就因为父亲守城之功,被荫封为第六品的羽林监,赐爵魏昌县男;考虑到他的年龄还小,杨津替他拒绝了官职;然而去年回洛阳之后,他马上又被授予从五品的通直散骑侍郎;这次随驾渡河北上,则转为第四品的通知散骑常侍,而他现在只不过是十九岁的年龄。 与之对应的,是寒门子弟出仕之艰难。王建为府户军统军,立有守城却敌之功,身上还继承了巩县男的散爵,被号称知人的杨昱破格提拔,也只能担任第九品的长兼行参军。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周惠欣喜的说道,然后躬身向杨昱告别,“如此在下先行告辞。改日若蒙杨公召唤,在下必定乐意从命。” ……,……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出了杨宅,周惠和周财等人汇合,来到青阳门御道上。从御道往北,和景宁里相对的是孝义里,也就是陈庆之故交、车骑将军张景仁所居。按照周惠的猜测,陈庆之十有八九是在张宅,但周惠之前已去过陈庆之宅邸,尽到了问候之意,倒没必要贸然去登张景仁的门。 于是他继续向北穿行,往外郭三门所在的阳渠堤道而去。然而,在路过孝义里东面的洛阳小市时,他忽然发现了一个熟人:邵县侯元宝炬。 和上次一样,元宝炬依然骑着马,后面跟着一辆马车,看他过来的方向,显然又是从平等寺而来。周惠乃驭马上前,笑着拱手和他打了个招呼:“元兄可还记得在下么?” “原来是周兄”元宝炬稍一思索,很快认出了周惠,也拱手向周惠回礼道。 “哈哈,当街相逢,真是幸会”周惠上下打量了元宝炬一番,略带恭维的笑道,“看元兄的模样,和上次几乎毫无二致,京师这番风云,于元兄倒是云淡风轻呢……还是从平等寺为令郎祈福回来?”
不过,争论这些朝廷制度,是非常无谓的事情。所以周惠没有和杨昱分辩什么,只是拱了拱手道:“杨公以大义相责,以先人遗德非难,在下不敢反驳。只是,陈车骑与在下乃是同乡,又对在下颇为赏识,在下终不能无动于衷。回家请示伯父之后,为了家门前途,在下也就不计毁誉,投入到陈车骑麾下……反正,陈车骑目前是大魏武都县公、车骑大将军,在下为陈车骑效命,也等于是为大魏效力,否则朝廷何以封官赐爵?” 这番话正好击中了杨昱的软肋,让他一时无法反驳。不错,周惠的确出仕与陈庆之,间接的为元颢效力,但这是为了家门前途。他杨昱为了家族安危,不也同样出仕于元颢么? 这样设身处地一想,杨昱总算是部分的理解了周惠的处境,也隐约明白了他此次登门拜访的目的。沉吟了许久,他决定接纳周惠的心意,然后给他一个承诺,毕竟周惠帮过他的忙,而且本人颇有能耐,德行上也不差,这一点从他愿意为河南、荥阳民众请命就能看出。像这样的寒门子弟,只要有机会跻身朝堂,往往都能成为一时之秀。 “允宣的苦衷,我是理解了一点,希望你好自为之,”他微微点了点头,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今日之会,我与允宣甚是投契,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畅谈。”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对了,周兄名惠字允宣……义兴周惠?”元宝炬忽然一惊,目光诧异的望了过来,“前时在陛下面前进言,以河阴之事将费穆明正典刑的那位门下录事,是否就是周兄?” “正是在下。”周惠点了点头。 “居然真的是周兄”元宝炬连忙跳下了马,郑重的躬身向周惠致谢道,“费穆此獠,撺掇尔朱荣作难河阴,残杀我元氏宗室,侥幸得存者,但凡稍有志气,无不对其切齿痛恨。而周兄当廷进言,助朝廷以大义诛之,可谓功德无量,还请受我元三一拜” “岂敢受元兄大礼”周惠也连忙下马,几步赶过去扶住了元宝炬。 然而,元宝炬却十分执拗,坚持完成了拜礼,周惠无奈,只好勉强受之。 这可是未来的西魏文帝的大礼呢……他在心里想到。但这位未来的至尊,如今显然是毫无自觉,从方才自称“边缘人”的言语来看,反而还有几分无法出仕、不甘寂寥的牢骚。 这时候,后面马车旁的一名僮仆忽然走了过来,在元宝炬耳边说了两句。见元宝炬微微点了点头,那名僮仆便走到周惠前面,深深的躬下身道:“我家娘子令小人代为向郎君致谢,感谢郎君仗义进言,为我家娘子报了家国之仇。” “贤伉俪真是太客气了,”周惠无奈一笑,令周财上前扶起那名僮仆,“要说致谢,刚才已经受之有愧,又何敢再劳烦夫人?”
“从平等寺回来倒是不假,却并非为犬子祈福,而是祭拜前年过世的次兄,今天正好是他的忌日,”元宝炬微微叹息一声,“至于云淡风轻嘛,周兄这么说也不无道理,反正京师再怎么变,于我这个边缘人是没什么关系的。” 元宝炬的次兄?那就是临珧王元宝晖了,也就是去年死难之幼帝元钊的父亲。说起来,这父子俩都是可怜人,一个自幼被囚七八年,长大后好不容易封王,却不幸因年早逝;留下的三岁娃娃,被胡太后选为傀儡皇帝,结果继位不到一百天,就被尔朱荣沉入了黄河。 “原来如此,”周惠颇为同情的点了点头,努力安慰他道,“既然不须再为令郎祈福,令郎想必十分康健。” “正是,看来犬子的灾厄的确已经过去,这还要谢谢贤叔侄的成全啊,”提到儿子,元宝炬的脸上露出了笑意,“除此以外,在下还将周兄的《三字经》抄了几十份,分别赠送给家有蒙童的亲友,一则为犬子积德,二来也可为周兄扬名。” 哦?就这样传抄出去了?版权呢?订阅呢?推荐呢?周惠在心里吐槽道。不过,元宝炬的确是好意,他也无法责怪古人的思维。(古人就是死脸人……) “如此就多谢元兄了,”周惠勉强拱了拱手。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那份邸报,他在陈庆之府上也看到了,上面写得非常简单,元宝炬身为宗室侯爵,虽然能看到邸报,却毕竟远离朝局,自然不会知道其中的详细情形。 他心中忽然一动,指着洛阳小市对元宝炬提出了邀请:“所谓相请不如偶遇,在下自杨府吊唁元旭兄出来,却和元兄于街市中道相逢,可见颇为有缘,不如找个地方小酌几杯、叙叙别后情形如何?上次见面,还没来得及请教元兄尊讳哩” “也好,我也正想与周兄畅谈一番。”元宝炬略一沉吟,接受了周惠的邀约。 随后,他转身吩咐僮仆们:“李忠,你要仔细送你家娘子回宅;阿庆阿德,回去告诉娘子,说我在街上遇到故人,今天晚一点回家”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六月十五日,是魏朝举行朔、望大朝会的例行时间。按照制度,除告老、告病或身负特旨之人以外、所有在京的七品以上内官,都必须入太极正殿觐见天子(最低价者为从七品下奉朝请,名字来由一望而知)。周惠身为从六品员外散骑侍郎,正是在入朝之列。因此,在前一天的六月十四日,他便从家中赶到了城内的车骑府,住进陈庆之给他安排的右厢房。
“这个……周兄想必有所误会吧,”元宝炬指了指后面那辆马车,“车内并非拙荆,乃是舍妹,刚和我一同祭拜次兄回来。” “令妹?”周惠诧然。元宝炬只有一个妹妹,即后来的平原公主元明月,倒是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在后来的孝武朝掀起了几起大风波,可以归到红颜祸水那一类……但是,她为什么要向自己致谢? 或许是看出了周惠的疑惑,元宝炬主动解释道:“舍妹的夫婿,正是死于去年的河阴之难。舍妹作为服丧之人,不方便在街上抛头露面,因此遣家仆代为致谢。” “原来是这么回事,”周惠点了点头,顺着元宝炬的心情叹道,“去年的河阴之难,造下无边杀孽,可谓是天怒人怨;费穆此獠伏诛,正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之征。而那尔朱荣作为罪魁祸首,想必也难以得到善终吧” “但愿如此”元宝炬大表赞同,随即展颜一笑,“那些事暂且揭过不提……我倒是很佩服周兄,初次见面还是寒门白身呢,这才过了两个月,却已经担任了从六品员外散骑侍郎,真令人刮目相看哪前次在邸报上看到周兄的名字,我都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这其中自然有些曲折。”周惠微笑着说。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参军可不能小瞧杨大夫,他的本事非常厉害,在我们洛阳名气可大呢。”僮仆郑重的说道。 “哦我倒忘了,你是陛下调拨过来的,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周惠一笑,把手中的缰绳递给僮仆,“就借你吉言,希望将军已经被他治好了吧……我要去见将军了,麻烦管家叫人把我的马牵到马房。” “是,小人会让马房好生照顾。”僮仆应命说。 对于这位毫无架子的参军,他非常的有好感。 周惠微微点了点头,转过照壁,穿过中门,径直往陈庆之的卧房而去。 卧房之内,陈庆之和衣而躺,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显得极为难看,而且头发上居然还带着水珠。在他的塌前,散布着一些细灰,似乎是刚烧过了什么东西。 见到这情形,周惠大吃一惊,几步赶到陈庆之塌边,关切的询问道:“将军这才几天时间没见,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 陈庆之喘了几口气,闭上眼睛瞑了一会,脸色总算好了点。他勉强坐起来,指了指边上的胡床:“允宣放心,我的病其实并不很严重。” “可将军这模样……”周惠在胡床上坐下,心里颇有些忐忑。陈庆之在洛阳因为水土不服生病,这他是知道的,之前也并不如何担忧,毕竟水土不服只是小问题。但是看陈庆之刚才这情况,却似乎病得非常严重啊
驭马行到车骑府门口,周惠正要进宅,即看见有一人昂然而出,其人身上衣着极为随意,神情却颇是倨傲。两人相交而过时,周惠很有礼貌的停下步伐,向他拱手奉揖,此人却并未回礼,只是从鼻子哼了一声,便从周惠身边走了过去。 周惠一愣,居然还有这样的无礼之徒?见人奉揖,他就这么哼一声作为回应?人家元宝炬,堂堂宗室侯爵、未来的至尊都没这么倨傲呢还有,他不是来拜访陈庆之的么,怎么连仪容也不修饰一下? “此人是谁?可是来拜访将军之人?”周惠指着那人的背影,向门口的僮仆问道。 僮仆自然认得周惠,闻言连忙躬身回答:“回周参军,此人是中散大夫弘农杨元慎,却并不是来拜访,而是为将军治病的。” “治病?”周惠讶然,“将军病了么?什么时候的事情?” “是前天,从城东孝义里张车骑府回来后,就突然觉得不舒服;昨天请了大夫过来,说是风邪入体,开了一张药方,将军服药后,却感觉没有什么好转……然后今天这位杨大夫就主动登门来见,说是可以治好将军。” “这人会治病吗不跳字。周惠感到非常的怀疑。虽然他是朝廷中散大夫,但此“大夫”并非彼大夫,而且看他那倨傲模样,估计最厉害的本事还是气人吧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在这洛阳城内,杨元慎的名声极大,号称三绝。一为嗜酒,饮至一石神不乱,常慷慨叹息不得与阮籍同时交游;二为善谈,不仅学识广博,而且精通玄理,陈庆之和他辩论,完全是自找苦吃;第三就是解梦,名声下及僮仆,上及王侯。当初广阳王元渊奉命,率十余万台军北讨葛荣,夜里梦见身着衮衣(三公的服饰),靠着槐树而立,认为是很好的征兆,特地跑去请教他。他和元渊说,这是要做三公的祥瑞,听得元渊极为高兴。然而,等元渊离开,他却告诉交游的人,说槐字是木傍鬼,广阳估计要死了,死后当得三公。后来广阳王果然被葛荣所杀,追赠司空公,和他说的分毫不差。 至于杨元慎对陈庆之做了什么,后来也由僮仆传了出去(毕竟不是自家人,口风不严很平常),记载在时人的笔记中。当时杨元慎写了一纸除祟表文,然后披发仗剑,当头喷了陈庆之几口水,将除祟表文穿在剑上烧掉,边烧边念,什么“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什么“乍至中土,思忆本乡,急手速去,还尔丹阳”,将陈庆之大大嘲讽了一通。陈庆之不好发作,只能伏枕苦忍,这才气成了那副模样。
“都是刚才杨元慎闹的,”陈庆之叹了口气,“这人言辞极具锋芒,前日我在城东张府宴饮,乘着微醉贬低了北朝几句,结果被他驳得说不出话来,回到宅中就感到胸口烦闷,而且无心饮食。这还不算,今日他一反常态,主动过府来见,说是能祛除我身上的祟邪,我本不想见他,几个僮仆却说得天花乱坠,把他的本领夸到了天上地下。结果……咳咳” “原来如此。”周惠点了点头。 经过陈庆之这番提醒,他终于想起了那杨元慎是谁。此人是晋朝冀州刺史峤六世孙,曾祖杨泰,从刘裕入关担任上洛太守,后来投奔魏朝,被明元帝任命为广武郡、陈郡太守,赐爵临晋侯。到他父亲杨辞,便不愿再做官,而他则子承父志,乐山爱水,好游林泽,虽然担任第四品中散大夫的高官,却经常辞疾退闲,更别说担当任何庶务。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陈庆之不明白,为什么元颢会变成这样?从率军北上徐州算起,两人已经共事了大半年,他并未发现元颢有这种贪图逸乐的毛病,否则岂能忍受千里转战、曝师于野的辛劳?是以上次在兖、徐边境被元颢召回时,他还认为是想把他这支强军用于别的方向,却没想到元颢会不思进取,停止所有的攻略,只顾在洛阳宫中日日宴游。 不过,以他现在的状况,就算元颢让他出兵,他也没办法做到。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好好养病,争取早日康复。 陈庆之端起床塌边的苦涩药汤,仰头一饮而尽。 ……,…… 次日大朝会,并没有什么大事,不过是走了个过场,然后由天子大飨群臣。作为从红朝来到魏朝的穿越者,周惠非常理解这种状况。要知道,按照魏朝编制,在京内官总人数为二千三百七十余人,其中官阶在七品以上、有资格出席大朝会的,至少也有一千两百多,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能讨论具体事情么? 真正处理日常事务,其实是在尚书省朝堂举行的小朝会,或两三日一朝,或五日一朝,视天子勤劳程度和时局安定状况而定,出席者都是掌握庶政的朝臣;至于更重大、或更机密的事务,则是在式乾殿、含章殿或太极东、西两堂,由天子和少数重臣、信臣商议解决。
想通了其中的原委,周惠离座上前,扶着陈庆之躺了下来,安慰他道:“既然将军并无大碍,属下也算是放心了,还请好好将养歇息。等会属下去门下省一趟,替将军告病,推了明天的大朝会。” “有劳允宣,”陈庆之微微点头,颇为感叹的说道,“看来我是不能闲下来,一闲下来就生病。之前转战上千里,夺城三十余,也没有遇到什么病痛。” “将军是静极思动了吧”周惠微微一笑,“不过,魏主陛下正忙于宴游享乐呢,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动作。” “是啊”陈庆之叹息了一声。元颢的举止,他和众朝士交游,也听说了一些。原本他还希望能借机招揽几个像周惠这样的人才入幕,但是众朝士虽为南人,却大多不愿再和南朝有什么瓜葛,尤其是看到元颢这模样后,更是纷纷推辞不迭。 (:之所以写杨元慎,是因为后面有戏份。原本还可以写更多,例如两人间的正朔之争和那篇著名的除祟文,但为了避免灌水之嫌,全部略去。)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自当为陛下效命”元延明拱了拱手,“只是,尔朱贼党来势汹汹,锐气正盛,臣以为应当以防守为先,依托大河天险,将贼党阻于河北之地……如今正值酷暑,贼党曝师于外,时日一长,必定会上下离心,自行逃散。” “安丰言之有理,”元颢作势沉吟了片刻,顺水推舟的同意了他的意见,“那么,请安丰率军四万沿河据守,并征用河上所有船只,防止贼党暗地渡河;宗正大都督转任车骑将军,率军一万前往河内,助太守元袭坚守郡城;李左丞转任北中郎将,前往北中城修葺城池,与郡城互为依托。另外,稍后朕将亲出黄河南岸,为李卿后盾;朕亲征之后,朝中诸事,皆委临淮与尚书台决之。” 这个方案,是元颢昨晚与元延明商议后的结果,如今的这番话,主要是说给其余三位重臣听的。而三人听后,也尽皆凛然受命。 “安丰,卿既然外出,台军中枢就无法顾及了。朕欲把领军将军一职交给太子,卿则以大司马率领所部台军,如此可还妥当?”元颢忽然对元延明说道。 元延明诧异的望了元颢一眼,这可不是昨晚说好的方案啊不过,天子既然发话,他不得不从,只好向元颢拱了拱手:“臣遵旨……然则西、东两方委之何人?”
周惠自认不是天子信臣,离重臣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因此在朝飨结束、接到天子宣召的时候,周惠是实实在在的大吃了一惊。随后,他由内侍引导着,转过太极正殿,来到右边的太极东堂,肃立在外间等候召见。 此时的太极东堂内,已经汇聚了四位重臣,分别是录尚书事、临淮王元彧,领军将军、安丰王元延明,右卫将军、台军大都督宗正珍孙,尚书左丞、前西北道行台李苗。这四位重臣,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曾出外领兵,元彧、元延明自不必说,李苗和宗正珍孙两年前也曾经同掌西北行台,讨平汾、绛两州蜀贼,是真正的得力之臣、朝廷栋梁。 如今将这四位有领兵经验的重臣召集过来,显然是即将面临战事。 就连多日来耽于酒色的元颢,如今也振作了一些,很沉着的交代众人道:“诸位卿家,朕昨日接到消息,长乐和尔朱荣已经离开长子城,召集北地兵马往司州河内郡而来,元天穆所部叛乱台军,正赶去和长乐汇合……之前朕曾经致书长乐,以大义及利害劝其南归朝廷,可惜他却执迷不悟,宁愿受尔朱贼党摆布和利用,因此朕只能加兵征之,望诸位卿家同心同德,扶保我大魏基业”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什么?周惠心中一惊。史书上不是说,元颢入洛以后,就听从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等人的撺掇,开始疏远陈庆之、准备和梁朝决裂了么?怎么还有这么一出?听他的语气,这是依然要委以重任啊 如此也好,陈庆之受重用,他自然水涨船高。虽然他现在已经是从六品朝臣,但能够更进一步的话,他自然是求之不得。更何况,他现在虽然有了官职,却还没有什么名声,也需要继续跟随陈庆之,得到更多的施展机会。 定了定神,周惠伏地应道:“陛下口谕,微臣一定如实向府主宣达。”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然而,周惠不知道,他在太极东堂外间等候的那一幕,已经被安丰王元延明看在眼中。即将出止车门时,元延明若有所思的询问身边的元彧:“文若,刚才辞别陛下,你有没有注意到外间等候的人?我看着有点面熟,似乎是上回费穆归降、前来向朝廷通报的南军将吏?” “听你一说,我也觉得有些印象,”元彧皱起了眉头,“可是,陛下召见他做什么?又为何要避开我等呢?” “或许陛下另有考虑吧,”元延明叹息一声,“不瞒文若,方才的应战方案,是陛下昨晚召我密议时定下的。然而,解除我的领军将军之职,却是陛下突然作出的决断。”
魏朝制度,领军将军总领台军,下辖左卫羽林、右卫虎贲,诸武卫、直阁、直寝、直斋等;护军将军低领军将军半阶,领四方中郎将和诸关津尉。不过,护军将军已经空缺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领军将军便兼领四方中郎将,乃是一等一的重职。之前此职由元延明担任,西中郎将和东中郎将自然由他安排;但如今元颢将此职转交给太子,太子元冠受却还只有十余岁,不可能处理军务,因此元延明要向元颢问明白。 “若卿等守住河内郡,守住北中城,守住黄河天险,则西、东两方自然无事。”元颢不假思索的回答。 “是。”元延明只得躬身应道。 等四位重臣离开,元颢这才召周惠入见,先温言抚慰了一番,随后转入正题问道:“昨日见陈车骑告病奏折,朕问过门下诸录事,说是周卿所呈……朕想知道,陈车骑病情究竟如何?可要朕遣太医诊治?” “回陛下,府主之病,乃是水土不服所致,其实并不严重。若能够好生休养,几天内便可痊愈。”周惠如实上奏说。 “如此甚好,”元颢大感欣慰,“卿回去转告陈车骑,让他善自珍重,尽快康复,朕还需借重他的力量。”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听见元颢的问候,元彧表现得更加恭敬,人却依然岿然不动的拦在御辇之前。元颢知道元彧的性子,只能无奈的停住御辇,重新返回了太极东堂。 才在御床上坐定,元彧果然就问了接见周惠的事:“方才臣与安丰辞别陛下,见有庆之属下侯于外间,安丰与臣皆感事出有因,故不嫌冒昧,特来向陛下求证。” “两位有心了,”元颢点了点头,“方才侯于外间之人,的确是陈车骑府中录事参军周惠。” “然则陛下召见此人,所为何事?”元彧进一步问道。 “也没有什么事情,”元颢自然努力掩饰,“只是听闻陈车骑告病,心下挂念,所以召其属下询问一二罢了。” “陛下此举,臣颇不能认同,”元彧在下首御床上拱了拱手,“若是心念重臣,陛下大可遣内侍过府问疾,如此既能尽得其中实情,也能彰显陛下之仁德,为何召其僚属私下询问呢?” “唔,临淮此言有理,”元颢微微颔首,很干脆的承认了错误,“朕已明矣,今后必依临淮之言而行。”
元彧和元延明相交十多年,彼此间非常了解。他自然明白,元延明之所以抱怨,并非出于恋权的心思,而是因为这件事所蕴含的深层内容,“延明的意思是说,陛下已经不放心将兵权交给我等?或者在准备其他的方案?” “我所虑者,正是为此,”元延明点了点头,“无论如何,其中必定与南军有关,否则何以私下召见陈庆之的属下?” 元彧悚然而惊:“难道陛下要引南朝为援?或者将其作为退路?……这可不行陛下因南军入洛,可引秦伯送晋侯故典,合于春秋大义;然引南兵入境,则无异于引狼入室,覆灭宗国延明,此事我等不可姑息,必须死谏陛下” 说完,元彧也不管元延明是否愿意,拉着他的衣袖便往回走。半路上碰见周惠,元彧冷哼了一声,却也并未留难,只是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来到太极东堂,见元颢正要离开,元彧立刻当头拦住了御辇,深深的躬下身去:“陛下臣有一事请教请陛下务必赐见” “是临淮和安丰两位卿家啊……”元颢勉强露出笑容,心里却感到十分头疼。 刚才远远望见两人去而复返,他就知道不妙,多半是认出了周惠是陈庆之的属下。可是,除了趁朝飨结束之后召见,他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总不能专门派人出宫宣召、然后单独接见一个从六品员外散骑侍郎吧?那样肯定会闹出更大的动静和非议。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恐怕陛下还有其他的用意吧?”元彧对元颢早有不满,直接指出了元颢的企图,“万一事有不谐,便可弃洛阳而走,冀着南军护卫,或割据东南一地,结南朝以自保;或经东南境入南朝,亦不失一王爵……陛下难道未曾如此想过?” 事实上,这正是魏朝与梁朝之间的关系。两方虽然纷争不断,时而还大打一场,可是同时却又保持着邦交,每次派出使节,两边都会拣选气度不凡、文采出众的青年俊彦,务以俊乂相夸,试图倾动对方。而对于对方来投的宗室大臣,那更不是一般的慷慨,当年魏咸阳王元禧谋反被诛,四子相继投梁,皆封王爵,连魏朝自个对宗室都没有这般优待过;元法僧是魏朝疏属,因为靠山倒了而南投,也破格晋封为东魏王,甚至被册封为魏主;因此,两朝落难之人,常常会前往对方境内避难。在场的三人中,元颢、元彧都曾经避难梁朝,为梁帝萧衍厚待;元延明之前虽然没去,但按照历史,他在元颢败亡后,也是选择了逃往梁朝安身,并且在建康城度过了余年。 听到元彧的这一严重指控,元颢陡然沉下了脸色:“临淮,何出此言难道以你之见,朕就如此的不堪吗不跳字。 (:一周三江即将结束,涨了一千五百收藏,只有平均水准的三分之一……唔,我知道是冷门题材,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冷耶。晚上依旧还有一更)
天子公然耍赖,元彧一时倒被噎住了。他紧紧皱起眉头,就要离座直谏,又被元延明暗暗扯住了袖襟。然后元延明也拱手问道:“臣心中也有一惑,敢问陛下准备如何安排南军?南军战力不俗,陛下却未作出安排,这与兵法不和。况且,臣听说陛下对南军非常优待放纵,前日有十数人凌暴市里,为御史中尉麾下杖吏所纠,陛下却遣内侍至御史台,持诏令将其尽数放出……如此法外施恩,臣也实在不能理解,莫非是大有倚仗之处,因此才特加优容?” “此事朕自有主张。”元颢继续绕开话题。 “陛下便有主张,也须知会臣等,”元延明素来颇有机变,立刻抓住了元颢的错漏,“南军若出,辎重粮草之事,需由度支尚书筹措;武器甲杖之事,需由七兵尚书调拨,此皆尚书台之责。之后行军作战,与友军如何策应,臣身为大司马,也不得不询问明白。” 元延明这话非常在理,元颢心知终究绕不过两人,闻言也只好坦承相告:“不错,朕的确要倚仗那支南军……想必两位也知道,青州刺史李延寔,乃长乐嫡亲母舅;齐州刺史沛郡王元欣,南兗州刺史元暹等,也都拒绝了朕的招揽,甚至有可能进犯司州,因此朕准备令南军再出虎牢,为朕安定东南地方。”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然而,前两日从河北传来的急报,却给了元颢重重一击。河北诸州居然都附从尔朱荣,合计有二三十万人聚集到他的麾下;元天穆的台军也没有弃明投暗,归附中枢,而是选择了跟随元天穆,前去相州与尔朱荣汇合……如此一来,洛阳将会面临五十多万叛军的进攻 不仅如此,洛阳的许多朝臣,也渐渐出现了动摇的迹象。先前休沐在家、不肯出仕的自不必说;早上的大朝会,也有相当多的人称病缺席;甚至还有人暗地离开洛阳,渡河前往河北依附元子攸。这些异常状况,让元颢对其余朝臣也产生了疑虑,因此才会解除元延明的领军将军一职,改以年仅十岁的太子元冠受担任,从而将大部分兵权收归自己手中。 出现这种误判,只能说是元颢没能认清现实吧自宣武驾崩以来,朝政掌握在太后胡氏、权臣元乂、权阉刘腾等人手中,朝廷纲纪大乱,自上而下皆以聚敛为务,不仅严重消耗了国家元气,也将中枢威权败坏殆尽,等到六镇举兵,其余各地也纷纷趁机叛乱,终于酿成了现在的危局。在这种情况下,中枢名义还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陛下请息怒临淮忠心,天日可表,偶有失言,还请陛下原宥,”元延明连忙替元彧向元颢谢罪,同时也旁敲侧击的表示了不满之意,“只是,陛下乃我大魏天子,遇事亦当谋于魏臣,如今台军虽未尽备,不减十万之数,岂须倚仗区区七千客军?且陈庆之虽有保驾之功,毕竟乃梁主近臣,妻子家族皆在南朝,陛下即使竭诚相待,彼辈也不可能尽忠以报,终究会弃陛下南归。” 元颢默然无语。这正是他担心的地方。 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以七千人纵横淮北,降伏邱大千、元晖业部,受洛阳众臣迎奉为帝,乃于天命所归;而一旦正位洛阳,诸方自然望风景从,元天穆虽有近三十万台军,也不可能翻起什么浪花。当年的外戚高肇,和元天穆一样录尚书事、兼领军将军,权势倾于天下,可是宣武帝驾崩后,新天子以一纸诏书相召,他虽然手握三十万台军在外征战,也知道赴召后不会有好下场,却还不是孤身入洛阳束手待死? 至于尔朱荣,元颢也没有放在心上。魏朝立国一百四十多年以来,权柄一直牢牢控制在中枢手中,从没有地方藩镇能够做大,他尔朱荣又能如何?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元彧那声带着敌意的冷哼,周惠自然听在耳里。他立刻猜测,或许元彧已经认出了他,对于元颢破格召见他的行为,或许也产生了不满和怀疑。不过,对方是宗室王爵、录尚书事,不仅位高权重,而且声望隆厚,无论要做什么,他这个六品绿袍都没有能力和立场阻拦,也只能望着对方的背影翻一翻白眼吧 回到车骑府之后,周惠把受到元颢召见的事告诉了陈庆之。陈庆之一听,立刻在床榻上坐起来,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不一会儿,他忽然一拍床沿,口中哈哈大笑:“魏主陛下这么说,恐怕是因为北方形势严峻,要借重咱们的力量了呢” 周惠点了点头,附和陈庆之说:“将军明鉴属下也认为是这样……不过属下很担心,临淮、安丰两位殿下已经有所察觉,如今返身去见魏主陛下,很可能对我军有所图谋。” “此事却是无妨,”陈庆之笑着拍了拍榻边周惠的左肩,“允宣啊,人都是有趋利避害之心的。魏主陛下已经在谋划后路了,临淮、安丰两王便是觉察又能如何?他们位居宗室之望,可以转投元子攸,魏主陛下却是不能,自然不会全力信任两王。”
正是因为中枢无力,尔朱荣才得以恣行威福,以麾下亲信为刺史、都督,取得了河北诸州的控制权。而这段时间内,元颢一直都在江东和淮南,与魏朝消息阻隔,不知道河北的这些变故,临到如今,他还以旧日眼光看待尔朱荣,出现误判实在是很自然的事情。 况且,元颢本人的作为也很值得商榷。无论是任人唯亲,还是终日宴乐,都是很伤人品的事,让不少朝臣大失所望。元颢本人或许不会承认这一点,但淮北诸州迟迟不愿归附,洛阳朝臣不时北逃,却和元颢的骄奢怠惰离不开干系。 过了好半晌,元颢才长叹一声,徐徐开口说道:“两位卿家的这番谏言,朕已经明白了。那么依两位的意思,该把南军放在哪里呢?” “自然是坚守北中城,将叛贼阻于河北之地”元延明不假思索的回答,“南人守城之能,天下皆知,由他们坚守北中最为合适不过;况且,他们家眷都在南朝,绝不会投靠尔朱一党,这一点也比洛阳的任何将领都能让陛下放心……万一事有不谐,北中失守,南军全军覆没,也是为我大魏去一隐患,而咱们则还有大河天险阻拦叛贼。” “……就依安丰之言吧”元颢闭上了眼睛。 ……,……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出洛阳城南宣阳门,前行四里即可到洛水,洛水上建有一座浮桥,因长年通行,名字叫做永桥。继续前行数里至伊水附近,是魏朝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圜丘与洛水之间,是魏朝安置来投远人的地方,御道东边建有四夷馆,一名金陵,二名燕然,三名扶桑,四名崦嵫;御道西的广大地方辟为四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曰慕义。有南人来投,先安置在金陵馆,三年以后在归正里赐给住宅,景明初年来投的齐建安王萧宝寅,梁临川王宏长子西丰侯萧正德,梁帝次子豫章王萧综(后改名萧赞),当初都在金陵馆住过。北夷来附者,处之燕然馆,三年已后,赐宅归德里,曾经安置过现任蠕蠕可汗郁久闾阿那肱。另有安置东夷的扶桑馆、慕化里,安置西夷的崦嵫馆、慕义里,制度都与安置南人、北人相同。
想到这一点,陈庆之的情绪突然好了很多。他下了床榻,光脚踩着木屐,试图在卧房内踱上几圈。可惜这三天他不仅胸闷气短,而且胃口奇差,只勉强进了一点羊肉粥,因此体力严重不足,才走了半圈,就有些气喘的样子。周惠见此情形,连忙扶着他返回榻上。 “这北方的酪浆羊肉,还真是不习惯食用”陈庆之叹了口气,忽然想起昨天杨元慎的除祟文,忍不住就轻口念了出来,“菰稗为飰,茗饮作浆,呷啜莼羹,唼嗍蟹黄……唉,他又怎知茗饮莼菜之美,鱼羹蟹黄之鲜呢?” 陈庆之的话,让周惠心中一动。他想了想,笑着对陈庆之说道:“将军可是思念江南之风、水乡之味?此事却也容易。” “允宣,你有什么办法么?”陈庆之喜道。 “是,”周惠点了点头,“刚才听将军提到茗饮鱼羹,属下倒想到了一个地方,或许能治好将军的水土不服之症。”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除慕义里外,安置南人的归正里也颇具规模,合计大约有三千余户。因为有这些南人,永桥市内还开辟了专门的鱼市,伊水、洛水出产的鲜鱼,都在这个鱼市售卖,价格比北人习惯食用的牛肉、羊肉还高,因此洛阳有一句俗语,叫做“洛鲤伊鲂,贵於牛羊”。 唯一不美的是,既然馆名号为“四夷”,里名叫做“归正”,或多或少有些贬称的意味。所以不少南人仕至高品后,都不愿居住在四里之中。例如齐王萧宝寅,就颇以引以为耻,于是令妻子南阳长公主向宣武帝提出请求,迁移到了洛阳城内;还有跟随萧宝寅北投、现任车骑将军的会稽张景仁,也从归正里迁到了城东孝义里居住,此人即是陈庆之故交,孝义里张宅也是陈庆之连日来去得最多的地方。 至于陈庆之,原本该安置在金陵馆,但出于对陈庆之的笼络,元颢并没有以“夷”待之,而是在城内赐下一所豪宅。只可惜,朝廷最初建四馆四里,集中安置远人,或许就有防止来人不服水土、不适应北地饮食的考虑,因此元颢算是好心办了坏事,陈庆之果断的倒在了酪浆羊肉面前。
对于远来之人,魏朝向来非常优待,即便是因为穷途末路来投的南人,也都从优给予相应的官职。例如齐建安王萧宝寅,在齐亡后逃往魏朝,立刻便被封为会稽公,不久又进爵为齐王,尚南阳长公主,配兵一万据守寿春东城,其后领大军南伐梁朝、西讨关陇,功业既立,名位也高,多次出任朝廷三公。(可惜后来为臣不终,于关内称帝自立,还杀了著《水经注》的名臣郦道元,上表说是受到杨椿、杨昱父子的诬陷。)而各地各国的风俗,魏朝也给予了尊重,四里之内走上一遍,几乎就能领略到正宗的江南及西域风情。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些里馆,以及年年朝贡的方外诸国,魏朝才有那种兼收并蓄的气度,并且自居华夏正统,贬称南朝为“岛夷”。而这种气度,也为后来的隋唐所继承,造就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泱泱大唐。 在四大里坊之中,规模最大的是慕义里。由于魏朝崇佛,自葱岭已西,一直到大秦附近,很多商胡贩客、乃至僧侣平民都乐于前来洛阳,长住慕义里的就有上万户,因此朝廷特地在洛水南立下一大市集,名叫四通市,供四方商人(主要是西域胡商)在此售卖。由于货物种类繁多,有许多西域珍奇,这座俗称永桥市的市集在洛阳极为有名,几乎可以和城西的洛阳大市相媲美。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归正寺位于归正里最南端,由于地接洛水永桥,附近一带是整个里内最适宜居住的区域。当年萧衍之侄萧正德北投时,朝廷特地给他在这里建造了侯府,但萧正德很快又叛回南朝,此侯府便舍为归正寺,其规模极为宏大,足以安置所有南军将士。 将麾下南军调过来后,陈庆之把军务委托给马佛念、宋景休等人,只带着周惠和二十名护兵出了寺院。寺前的街道上,一间间肆坊、宅院比邻而立,门巷极为齐整,巷口和门边遍植绿树,路旁是青槐洒下的树荫。陈庆之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心情算是好了一些,非常感慨的对周惠等人说道:“自晋、宋以来,江东号洛阳为荒土,以为长江以北,尽是夷狄野居。然近日所见,可谓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归正里,虽为安置江东破落人户所筑,却也颇类建康城青溪长街风光,令我顿起故国之思。” “将军所言自是不差。”周惠随意的回答道,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陈庆之转过头来,关切的看着周惠:“允宣,你还在担心我军前途的事情?”
听周惠说洛阳有这么一个去处,陈庆之当天就乘着步挽(一种人力车),主动住进了金陵馆中。馆臣知道陈庆之的大名,尽管感到奇怪,依然为他准备了一间上好的居所。等到下午奉上晚餐,果然就是鲤鱼羹、菱藕之类,让陈庆之极为满意,很快就决定迁移过来。 这一招果然有效。陈庆之在金陵馆修养了三天,病情便完全康复。可是,他十八日入宫觐见,元颢只问了迁居的事情,并没有对南军作出任何安排,这让他感到非常纳闷。 自从大朝会那天,元颢和四位重臣在太极东堂定计,洛阳的气氛便紧张了起来,而且有数万台军于次日离开城东大营,往河桥方向而去,显然是即将与河北军队展开交锋。鉴于这种情况,陈庆之原本以为,元颢应该会很快派他东出虎牢,或者向东攻击不愿向朝廷臣服的齐州、青州。他甚至还特意提到,南军恃着战功,在东城颇有横暴之名,连他都不能完全制止,因此为了东城的和谐稳定,应该将南军调出洛阳。而元颢虽然听进去了,却只是却是将南军由陈东租场驻地调往城南归正寺驻扎,并拜托他就近约束。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虽然如今魏朝屡经大乱,南方的梁朝正处于极盛时期,但是要选择的话,周惠依然会选择北朝。在他看来,南朝继承汉晋遗风,几百年的积累下来,可谓是积重难返,已经差不多走到了尽头,就算如今繁花似锦,也只能够抱残守缺,无力重开新天;而北朝则正在孕育着隋唐盛世,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代表着无限光明的未来,他既然知道历史进程,自然要选择前景更加光明的北朝。 除开历史大势以外,其他许多方面,也是北朝占优。例如以他的寒门身份,在梁朝很难得到重用;可是在北朝,出人头地的机会就要大得多,无论是现在的魏朝,还是后来的北周,都有很多重用寒门人士的事例,最终在隋朝发展出科举制度。 至于世道的混乱,那就更不成问题了,极端一点,甚至可以别有用心的说,只有混乱时代才最容易出头。例如贺拔三兄弟,若非六镇之乱,他们终生也不过是军主、统军,可现在他们却能在三四年间,由幢主低阶升至刺史、大都督、武卫将军等重职……
周惠点了点头。他怎么能不担心?南军的前途,便是他自个的前途;而且和陈庆之比起来,他要考虑的事情还要更多。陈庆之只需往南一逃,以他这番战功,封侯之赏、刺史之职便可到手;他却是要留在这河南地方,要考虑怎么保留性命,怎么利用这段时间积累的资历和人脉重新得到起复。 (:一写就收不住手了,关于城南四里写了太多,甚至还和建康城城南的百官官邸、乌衣巷、长干里、青溪肆坊做了一番比较,但写完才发现与剧情无关,与气氛不合,只好忍痛大删)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存着这样一番私心,未免有些对不住陈庆之,这位和他名为同乡的府主,可是极为重用和信赖他呢但是,无论是出仕于陈庆之,还是在合适的时候离开他,都是为了家族和自己本人的前途考虑,周惠只能在心里和陈庆之说声抱歉。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闲置倒是不会,”周惠想了想,决定试探陈庆之,“将军,依属下的看法,魏主若是别有心思,很可能将我军放到北中城,抵抗河北尔朱叛军的主力。这样有两个好处,一则借重我军的守城之能,二来也能借尔朱荣之力削弱我方。” 陈庆之略一思索,赞同的点了点头:“的确有这个可能……” “那么,若魏主真的这样安排,咱们要不要受命呢?”周惠关切的问道。 “当然要受命”陈庆之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撇开命令不谈,我也正想会一会尔朱荣主力呢” 这样的回答,让周惠大感意外,他诧异的望向陈庆之:“将军真的要去?那说不定要面对数十万兵马” “数十万兵马也无妨,咱们连野战都不怕,难道还怕守城么?”陈庆之不以为意的笑道,“上次在荥阳,咱们见识过尔朱部骑兵的威力;这一次,该让他们见识我部的守城之能了” 周惠没有说话,默默的跟在陈庆之身边。 这一刻,周惠是真的服了陈庆之。以数千人防守数十万,按他的观念看来,实在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简直可以称之为是疯狂。不过,如果没有这种信心,陈庆之也不敢以七千人千里转战,还冒着被元天穆三十万台军攻击的危险,坚持率军攻下了荥阳城。
陈庆之自然是猜不到周惠的想法。他只是以为,周惠是在担心他们这支南军受到元颢疏远,从而被雪藏起来,失去继续建功立业的机会。而关于这个问题,陈庆之却是想通了,他探过上身,笑着拍了拍周惠的肩膀:“放心吧,允宣只要有这支强军在手,天下尽可去得,还怕没有施展的地方?……明日我再进宫去见魏主陛下,直接和他挑明,若是没有什么具体安排的话,就请他让咱们率部回徐州履职。到时候,你就担任我的长史,兼领徐州彭城太守的职务。” 听了陈庆之的话,周惠心里颇为感动。刺史府长史,兼领州治所在郡的太守,这是南朝的惯例,看来陈庆之是希望他一同南归,并且要实实在在的把他当作首席僚属了。不过,陈庆之现在想回徐州,这绝对没有可能,上次在兖、徐边境,他已经错过了机会。 “属下还是认为,魏主会更加信任临淮、安丰两王,听从他们的意见疏远将军,所以不可能放将军前往徐州。”他摇着头说道。 “总不会一直让咱们闲在洛阳吧”后排的护卫统领鱼天愍咧了咧嘴,“兄弟们还等着回去受赏哩”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将军”周惠在马上喊道。 陈庆之闻言,转身疑惑的看着周惠:“怎么了,允宣?” 周惠在马上拱了拱手,郑重向陈庆之承诺:“若将军前往北中,属下自当舍命追随,也跟着会一会尔朱荣的数十万大军。” 这句话说得有些突然,陈庆之愣了片刻,然后才回过意来,这是继续之前的话题呢。显然,自己这位得力幕僚,之前对坚守北中城并不看好,因此才犹豫了这一阵。不过,他最终选择了倾力追随,这一点让陈庆之很是欣慰。 “好允宣的承诺,我记住了”他笑着回答。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的战事,进行得如火如荼,局势也一步步的向前发展着。到了六月二十二日午间,当元子攸的天子旌旗出现在河内郡城之外,而元天穆也率二十多万台军主力前来汇合时,已经坚持了五天的郡城守军终于出现了混乱,被尔朱荣麾下的攻城部队趁机突入城中,率台军支援的车骑将军宗正珍孙当场战死,河内太守元袭随后也被斩杀。 消息传回洛阳中枢,中枢的气氛蓦然紧张起来,元颢不再犹豫,终于派出了陈庆之所部南军,本人也亲自率所有台军前往河桥南岸。
或者是自己的观念错了吧周惠在心里想道。毕竟他来自一千四百多年的后世,在后世的热兵器战争中,绝对没有什么攻不破的坚城;可是在这个时代,攻城却没有太好的办法。二十多年前,魏朝中山王元英击破梁朝临川王萧宏,以二十万大军围攻钟离,旬月不破,反被梁朝曹景宗、韦睿率军击败;二十多年后,东魏高欢率十多万大军围攻西魏玉壁,连续攻城五十天,用尽了心计,依然不能破城,反而死亡七万多,高欢本人也急得旧病复发,于撤兵不久后死去……元英、高欢都是名将,麾下也都是精锐,却拿数千人守卫的坚城毫无办法,攻城之难可想而知。 由此想来,周惠忽然觉得自己还差得多。虽然他曾经和王建合力守过荥阳西门,也随陈庆之收复过大半个河南,但主要是凭着一些小聪明和先知先觉,其实并没有切身经历过战事,对于战阵之道和为将之道都很荒疏。 那么,这次若接到命令,就陪着陈庆之前往北中,亲身经历一场血战吧无论是学习战阵之道,还是报答陈庆之的知遇之恩,打完这一战,他就可以安心的与南军分道扬镳…… 身前忽然传来一声马嘶,把周惠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抬头一看,众人已经到了金陵馆外,刚才正是陈庆之勒住了马缰绳。随后他翻身下马,把手中的缰绳丢给迎上来的馆吏,踏步走进了金陵馆的门墙。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除此以外,周惠还得了另一支兵马,那就是当日王建和他在荥阳所率的那一军,其中包括王建整备的一个河南府户军幢,他亲自整备的一个荥阳郡兵幢。当日荥阳城破,这一军跟着谢邦成为俘虏,被元颢收归麾下,这次正好随着李苗防守北中城。两方交接城防时,周惠发现了这支熟悉的军队,于是就特地请陈庆之帮忙要了过来,由周忠、周禄分别担任府户幢、郡兵幢幢主,驻守河桥岸边的北中城水门通道,与守备黄河中渚小城的李苗互相呼应。 六月二十四日,元天穆的数万前军首先抵达了北中城外,立刻如同一大片黑云似的,将北中城三面围得严严实实。随后他按照交战惯例,派出深为倚重的麾下都督杨宽,劝告北中城守军降伏。 杨宽接令之后,与帐内军主王建、帐内军副田颖、侦骑幢长夏侯敬率千骑抵近北门。夏侯敬眼尖,立刻就发现了守军的特异之处,他们皆身着白衣白甲,显然并非元颢的附从,而是在河南名声鹊起的白袍南军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王建望着墙上的守军,咬牙对杨宽劝道:“都督,这支军队乃是梁人,素来凶横残暴,绝不会向我方屈服。属下认为,对他们只能坚决一战,劝降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
在此之前,陈庆之已经向元颢提过,要率军返回徐州上任,却被元颢毫不犹豫的否决;如今元颢果然又如周惠所言,派他前往北中城驻守。这两件事情,让陈庆之心下了然,元颢的确是疏离了他。抚今追昔,回想当初在北征路上的倾心交结和全心托付,陈庆之免不了有所嗟叹。好在周惠预先提到过这一点,等于是给他打了预防针,他在接到命令时,心里就已经有所抉择,因此很干脆的率军北上,接替北中郎将李苗防守北中城。 周惠也同样如此。渡河之前,他特地将家中的周忠、周禄召来,随他一同前往北中,并且让他们挑选了五名精壮部曲跟随。这五人都是长久依附于周家的流民,虽然没有什么征战经历,但阖家受着照顾,对家族的忠诚度极高。可以想见,他们若能成长起来,必将是周惠最为倚重和得力的属下。 为此,周惠还禀明家主周植,正式接纳这些流民为家仆,以本贯义兴郡有君山、章山、国山、洮湖、荆溪,分别取名为怀君、怀章、怀国、怀洮、怀荆,并将其家人迁入自己所居的西院偏房安置。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杨宽皱了皱眉。他如何听不出这话的意思?而城上说话的那人,显然就是南军统帅陈庆之了。之前陈庆之曾在荥阳俘虏他的族兄杨昱,所以现在会拿杨昱来折辱他。 “原来是陈将军当面”他冷笑了一声,“我兄既力屈凶威,迹沦逆党,和岛夷为同僚,又有什么好相见的” 说完,杨宽策马回转,率军退入主阵之中,前往主帐向元天穆复命。 听说是陈庆之率部驻守,元天穆也振奋起了精神。这段时间以来,由于他在河南的避战之举,军中颇有些传言,说他是慑于陈庆之的威名而不敢应战,让他心中极为愠怒。 “景仁受委屈了,”他拍了拍杨宽的肩,“既然此人如此无礼,如此不识好歹,那么就攻下此城、斩下他的首级吧” “末将愿为攻城先锋请殿下准许”杨宽沉着脸,拱手向元天穆请战。 “好就以景仁为第一阵”元天穆同意了杨宽的请求,大声命令帐内的护兵,“拿酒来,待我为杨都督壮行” “谢殿下厚赐!”杨宽喝完壮行酒,整了整身上的战甲,跃马提槊驰往阵前。在隆隆的战鼓声中,蔓延数里的大军一下子活动了起来,人人沉声低吼,枪兵以枪筑地,刀兵以刀击盾,整个主阵如同复活了的洪荒凶兽一般,突然散发出冲天的威势。
“仲立说得不错,”杨宽赞同的点了点头,“但咱们乃堂堂王师,致戎之礼,不可轻废,我等既然奉了领军殿下命令,也只能先行谕示一番。” 他驭马上前两步,对着城墙上大声喊道:“我乃大魏上党王麾下、台军都督恒农杨宽未知城上是哪位将军?还请通报叙话” 只是元天穆麾下都督?陈庆之嗤之以鼻。他怎么说也是元颢所封的车骑大将军、武都郡王,对方便是要致戎劝降,也该由元天穆亲自出马才行。因此陈庆之没有答杨宽的话,转头向周惠问道:“允宣,你可知道此人?” “属下略知一二,”周惠拱手答道,“此人是前怀朔镇将、北道行台恒农杨钧之子,交游广阔,与魏主陛下、长乐王都是故交,从军前担任洛阳令,现任元天穆麾下都督,据说很受天穆的器重。” “这么说,倒还是个有点份量的人,”陈庆之点了点头,“此人自称出自恒农杨氏,不知与中书令、抚军将军杨昱如何称呼?” “论关系,是杨将军的族弟。”周惠回答。 “哈哈”陈庆之笑了起来,“既如此,待我来折辱他一番” 说着,陈庆之走到城门楼前,朗声向杨宽喊道:“恒农杨宽么?贤兄抚军杨元晷在,颇欲相见不?”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这时候,刀兵们也已经行动起来,他们两两排成长列,将各自的手盾护在头上,扛着一架架云梯向前急冲。在城头弓兵的照顾下,他们沿途免不了丢下一些尸体,但大部分人都冲到了城墙边,然后竖起云梯向上攀爬。 见到这种情形,城头上的白袍军并未慌乱,有条不紊的抵御着。盾兵搬起擂石狠砸墙下敌人猬集之处,弓兵伺机射杀失去防护的敌兵,枪兵则数人一齐合力,将架起的云梯纷纷推倒,爬到中途的人尽皆摔得头破血流。 这样的情形不断重复着,大半个时辰过去,攻城部队依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自身的伤亡却在不断扩大,让压阵的杨宽十分焦灼。他咬了咬牙,将马槊递给护卫,顺手取过一名刀兵的长刀和手盾,就要亲自带人上前,却被身边的王建等人死死拦住。 “都督不可”王建大声劝谏杨宽,“北中城城防坚固,南军也都不是善茬,自然不是轻易能够攻下的,都督何必轻身犯险呢?” “话虽如此,但前线弟兄们伤亡惨重,我终究不能作壁上观”杨宽扬刀一指城门,“如今城墙上战事正紧,想必是牵扯住了南军的全部精力,我准备出动撞城椎,从城门那边突破,仲立可敢与我同去?” “都督既有此意,末将自当代劳”王建拱了拱手,“请都督允许末将率本部出战” “也好”杨宽略一思索,“那我就等仲立的好消息”
这声势骇人的巨大动静,城上当然不会忽略。好在他们都是百战精兵,士气极为高昂,而且早已做好了准备,倒不至于被这声势所吓住。随着城头的鼓声响起,众人有条不紊的展开守城阵势,准备好滚木礌石等,在各自的战位上严正以待,准备迎击城下的进攻。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忽然,城外的鼓声变得越发急促,数支吹角同时响起。长长的角声之中,三支千人军缓缓向前,向北中城压迫过来。第一声,诸军到达攻城阵地;第二声,诸军捺枪卷幡,张弓拔刀;第三声,诸军立时举刀扬弓。三声吹角声后,中军令旗扬起,都督杨宽大声吼道:“铁盾上前弓手压制刀兵搭云梯上” 杨宽的话音刚落,近百面宽大的铁盾即刻竖起,结着横阵向前推进,很快抵达城墙百来步之外,躲在盾兵后面的弓手立时发力,数百支羽箭离弦而出,射向预定的那段城墙。城墙上的盾兵迅速举盾,护住后面的弓手和枪兵,随后弓兵上前,靠着城垛向城下的弓兵回射。他们居高临下,又有城垛作为掩护,很快就压制了城外的弓兵。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果然,才出了城门甬道,立刻迎面飞来一阵箭雨,箭雨穿过不甚严密的盾阵,将一名名军士射翻,连王建都差点被射中脸颊。他连忙屈膝蹲身,将手盾斜斜扬起,护住了面门和胸腹要害,抬头看时,才发现面前乃是一道瓮城,城墙三面皆有南军守卫,方才的箭雨,即是来自于对面城墙上的守军。而己方先前进入的军士,由于缺少防备,只顾着冲入瓮城,差不多已经尽数被灭,尸体横七竖八的散布在城中。 一块礌石忽然落了下来,将王建身边的一名军士砸翻在地。王建立刻明白了,自己上头的城墙上也有敌军,他连忙退入甬道之内,用尽全力向身后呼喊道:“有埋伏速退” 这声呼喊如此之大,终于让门外的攻城军士明白了过来,不再和甬道内的士兵抢道,而王建等人也得以顺利撤出。可是就这一会儿,已经有近百名军士倒在了强弓之下。 站在城头的陈庆之,同样也听到了王建的呼喊。他看着飞速退走的敌军,微微点了点头,用惋惜的口气对周惠说道:“这军将倒也当机立断。要是他舍不得这城门,率部坚守在甬道内外,我便可放出门内骑军,将其全歼于城下”
“末将一定全力以赴”王建点头道,令众人搬来撞城椎,组织起数百名刀盾兵作为掩护,奋力冲向北中城城门。 或许正如杨宽所言,南军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城墙上吧,他们这次的行动及为顺利,很快将撞城锥送到了城门前,以田颖为首的二三十名军中壮汉抬起撞城锥,结结实实的向城门撞去。不一会儿,城门便轰然洞开,等候在门外的众人顿时狂喜,纷纷呼喝着涌进了城门。 手下弟兄建功,王建同样是非常高兴。但是在高兴之余,他心中却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头,居然就这样攻进去了?南军向有守城之名,北中城扼守河防之重,怎么可能一鼓而下? 只不过,王建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就被身边的军士簇拥着进了城门甬道。城门甬道长约三丈,走到中段之时,王建已经听到了里面的声声惨叫,他心知情况有异,连忙大声呼吼,令身边诸人尽皆举盾护住身前,全力戒备可能的攻击。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哪有这么容易?截断河桥,或者另找通道,都要有船只才行,可这河上的所有船只,不都被安丰王集中在南岸了么?”陈庆之一笑,拍了拍周惠的肩膀,“允宣,那些都不是咱们的事,你不必想那么多,咱们只要守住北中城就行了”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 王建领败军返回阵地,向杨宽回报了攻城的情形。杨宽吁了一口长气:“没想到南军如此大胆守城第一天,就敢放弃瓮城城门设下圈套” “末将指挥不力,辜负了都督的期望,请都督责罚”王建半跪着请罪道。 “这不怪你,是我太过急切,”杨宽上前扶起了王建。经此一败,他反倒清醒了许多:“南军守城的确很有一手,凭我手中的实力是无法攻下的,再继续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徒然折损士卒,挫伤我军锐气。” 想到这里,杨宽心中忽然有了一丝明悟,前一会陈庆之那样折辱他,未尝没有故意激怒他的用意。否则的话,他大概不会主动向元天穆请战,也不会忽略掉北中城的瓮城,冲动的向城门发动进攻,从而落入南军的埋伏。 陈庆之果然不愧是转战千里、连战连捷的名将啊杨宽叹了口气,转头大声命令道:“鸣铎传令撤兵”
周惠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似乎觉得,城下这军将的声音有些熟悉。不过,此时也容不得他多想。前一会时,他心里还十分担心,认为这样以城门设伏过于弄险,而现在却大松了一口长气,这巨大的反差,让他心里充满了庆幸和佩服,根本无暇考虑其他的疑问。 “将军真是好算计”他向陈庆之拱了拱手,“直到刚才,属下还认为,这样轻易放弃城门,实在是冒险了些……” “是啊,连你也这么觉得,敌方就更不会料到这一招了,”陈庆之笑道,“不过,虚虚实实,本为兵法奇正之道。而如此一来,敌方就难以摸透我方的布局,并且得到一个深刻的教训,再也不敢轻易对城门发动攻击。” “那样最好,”周惠点了点头,“毕竟,咱们是守军,能够挡住敌人即可,不需要杀伤多少敌人。若是随意浪战,敌军固然是损失惨重,咱们也难以吃得消,于双方都没有好处。” “挡住敌人不成问题。这座北中城小而坚固,诸般设施齐备,不愧是专为防守所建的城池,便是有数十万大军来攻,也必须以少部精锐硬啃,绝大多数人只能在城下空耗钱粮。”陈庆之信心十足的说道。 “或许,敌军会想其他的办法吧”周惠略一思索,“例如截断河桥,孤立我军?或者干脆放弃河桥,另找其余渡河通道?”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要是尔朱万仁领前军的话,肯定……”一名军将低声向同僚抱怨。 “叱奴干”元天穆瞪了他一眼,“你有什么话要说?” “大王,我没有什么话,一切都听大王吩咐。”军将唯唯的说。他可不敢在军帐内当众顶撞元天穆,就算尔朱兆本人也不敢,有次尔朱兆在尔朱荣面前和元天穆顶牛,当即被尔朱荣拖下去抽了十鞭,这事全并州都知道。 “那就都下去吧”元天穆并未苛责,挥手令众人退下。 目前这支前军,是以并、肆两州府户军为中坚,向来由尔朱家亲领,有人念着素有骁勇之名的尔朱兆,这实在是很自然的事情,元天穆也不好过于责备。 当初过河时,由于前军大都督费穆投降,元天穆以尔朱天光率并、肆府户军执掌前军,然而上月月末尔朱荣离开晋阳不久,收伏的六镇余部便开始频频闹事,留守的尔朱彦伯却无法约束他们;尔朱荣无奈,只得调回尔朱天光,任命其为并、肆等九州行台镇守北地。如此一来,前军失去了统辖,元天穆又不放心起用性格躁进的尔朱兆,就只能亲自率领前军,把中军交给尔朱兆,并且留下贺拔岳,作为尔朱兆的副手辅佐他。
铎声之中,所有攻城军士都丢弃云梯,撤回到铁盾阵后面,由盾阵掩护着缓缓退回,整个军阵也退回到主阵之中。南军没有追击,只是派出少部骑兵出城把云梯全部烧毁,防止被下一轮的攻城部队利用;城门自然也关了起来,不知道会不会派人在甬道内坚守,还是依然布着埋伏?然而,这已不是杨宽要考虑的事情,听着城头刺耳的齐声欢呼,他沉着脸色,把军务委托给副将,单骑前往主帐向元天穆汇报。 元天穆没有怪罪杨宽,很理解的点了点头:“北中城城防坚固,南军亦是难得的劲旅,自然不可能轻易落城。景仁,你试探出了南军虚实,这也是一大功劳,可为我细述此战经过,供帐中诸位仔细参详。” “是。”杨宽领命,将城墙攻守的态势详细的叙述了一番,并且重点说了城内瓮城设伏的事情,言语之间对南军的评价颇高。帐内众人听后,大多不甚服气,认为是杨宽在为自己的战败找理由。他们纷纷向元天穆请命,誓要攻下城池,让南军见识大魏台军的厉害,一雪之前河南避战的屈辱。 “你们懂什么”元天穆一声断喝,压住了帐中的纷扰,“杨都督所部不弱,攻势也强,南军却应付得游刃有余。就算换了你们,还不是一样损兵折将?瞎嚷嚷个什么……传令我军后退十里扎营,等待尔朱兆、贺拔岳率领的主力前来汇合”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两天时间内,大军对北中城发起了整整十轮进攻,动用的兵力也越来越多,到了最后,几乎是漫山遍野,冲向城门和每一段城墙。然而,北中城却如同海浪中的巨礁,始终坚定的矗立在黄河岸边,将敌军海浪般的攻势一一撞散,其间飞溅起来的浪花,便是敌人留下的一具具死尸。 当然,面对这种激烈的攻势,北中城守军也受到了激烈的考验。第一线的守军,如今已经换过了一半,剩下的人也大多带着伤痕。周惠原本跟随在陈庆之身边,后来也被派去东城,接替受伤的宋景休担任主将,不得不亲临一线迎敌。仗着周怀君、周怀章等五名亲卫,他持剑斩杀多人,自己只是受了点轻伤,并且数次将攻城敌军击退。但是为了保护他,五名亲卫已经全部挂彩,特别是周怀国、周怀荆两人,一个左胸中了一箭,一个右大腿几乎被刺穿,只能抬下城墙去接受治疗。 眼看红日西沉,敌军再次退走,周惠疲惫的扶着城跺坐到墙面上。这漫长的一天,总算是过去了而其余的守城军士,见主将带头,也尽皆松懈了下来,连欢呼的力气也都欠奉。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望着远处岿然不动的北中城,元天穆十分庆幸,幸好他作出了那番安排,把前军放在自己手中。若是换了尔朱兆执掌,大概会不顾伤亡的拼命进攻,在坚实的城墙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吧 ……,…… 元天穆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次日尔朱兆率中军前来,果然在军议上提起了攻城的事情。他是尔朱荣亲侄,领骠骑将军,身份足以和元天穆抗礼;而元天穆所依靠的洛阳台军,由于先前放弃费穆之事,大都对元天穆有所保留,因此尔朱兆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元天穆拗不过众将,只得下令对北中城展开攻击。 战鼓震天,吹角长鸣,众都督率麾下诸军裂阵而出,一支支千人军轮番攻向城墙,如海浪一般激烈的冲刷着北中孤城。在他们身后,是二十余万大军的齐声助威。天上的云翳,也似乎被这宏大的气势冲破开来,显现出动人心魄的蔚蓝天空和炎炎烈日。烈日如火,光线却有些扭曲,仿佛这空气中都燃烧着白焰一般,然而在以北中城为中心,以浩浩大河为界线的十数里半圆内,这支黑衣黑甲的围城大军,似乎就成了一片黑色暗影,连六月的炎烈阳光都无法穿透。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周惠点了点头。正要令众人散去,一位军将径直走进了城楼,身后还跟着几名护兵。周惠定睛一看,正是前任东门守将、新任右军军主东阳宋景休。他感到有些无奈,明明吩咐过楼下守军,任何人上城楼都必须通报,即便城中主将也一样,可宋景休就这么闯进了东城守军中枢。不过,谁让他是前任守将呢?而且他右半脸还裹着白布,显然是带伤上阵,周惠也无法苛责,只能压抑住不满,主动迎上前去:“是宋军主么?伤势可曾好了些?” “一点小伤,不妨事的,”宋景休大大咧咧的把手一挥,“周参军,将军听说你受了伤,两个护卫进了重伤营,特地召你返回中军,东门守将之职,由本军主接任。” 周惠明白了。这是陈庆之见战事太过激烈,担心他有所闪失,因此才把他召回身边。对于这份爱护之意,周惠颇为感动,也就向宋景休拱手道:“如此我就领命回中军了。之后的东城防务,还请宋军主多多费心。” “放心吧”宋景休咧嘴一笑,“在我手上,兄弟们谁不尽力?” 周惠点了点头,带着周怀君、周怀章、周怀洮三人离去,身后隐约传来宋景休和众幢主的说笑声,气氛比周惠在时热烈得多。
身边的周怀洮递上水袋,周惠大喝了两口,感觉恢复了些精神。他扶着周怀洮站起身子,随手把水袋递给旁边的一名军士,然后沿着城墙走过去,一边检点守军伤亡状况,一边抚慰着众人。众人虽然和周惠不熟悉,却也听说过义兴周氏的名声(义兴郡既是晋朝为表彰周氏所设),又见他以文臣身份亲临战线,守城杀敌毫不含糊,因此都很尊重这位主将,周惠所过之处,众人纷纷强打精神站起,持着武器向他致敬。 巡城结束,周惠将几个幢长召集到城门楼,略带沙哑的安排值夜事项:“白天战事激烈,辛苦诸位了。然而北军虽不擅长夜袭,却也不得不防,晚上仍请各幢安排人手,妥善守卫各自的防区……迟些时候,我会下去巡查,若有疏忽者,自有将军的军法处置” “分内之事,我等自然理会得,请参军放心。”众人纷纷表态道。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准备一批引火之物,稍后我有大用。速去”陈庆之大声吩咐道,然后笑着向周惠点了点头,“允宣来了?听说你受了伤,不知伤势如何?” “左臂中了一箭,但不算严重,没有伤到骨头。”周惠拱手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陈庆之松了口气,“我下午巡查伤患营,发现你两名护卫都在,一问才知道你也受了伤……好在宋景休那小子伤势稍有好转,缠着让我放他回去领军,我就顺势把你调回到身边来。” “将军爱护之情,属下甚为感激。”周惠感动的说道。 “这等小事,何足挂齿,”陈庆之站起身,从亲卫手中接过佩剑,邀请周惠道,“我正要前去巡城,允宣既然无碍,便和我一起去吧” “是。”周惠领命。 一行人来到城墙上,沿城墙缓缓而行。此时已是戌时中刻(晚八点),暑气已经散去,但空气却十分沉闷,城下浓浓的血腥味飘散上来,仿佛要将人裹进血池之中一般。好在经过两天的血战,周惠已经熟悉了这种气味,如今自然也能够忍受。 “看这沉闷的天气,恐怕两三天内就要下雨了。”陈庆之忽然说道。 “这倒是好事情”周惠喜道,“如此一来,敌军不便攻城,我军也能趁机休整休整。” “怎么,允宣认为咱们难以坚持了吗不跳字。陈庆之呵呵笑着。
周惠自嘲着一笑。当然了,他们毕竟是多年同袍,自己肯定比不过的。这样一想,陈庆之召回他,似乎也有考虑军心的因素。毕竟这两日的战情太过激烈,而自己虽然以前守过荥阳西门,思虑也颇为慎密,足以胜任东城守将,却难以获得部下全心全意的拥戴。 至于几天前要过来的那一军,陈庆之看不上他们的战力,因此才调去防守毫无战事的城南水门。不过,那一军都是司州人,有两幢还是自己以前的部下,想得到军心不难…… 想到这一点,周惠对三名亲卫说道:“怀君、怀章、怀洮,你们不用跟着我了,直接去南门协助阿忠、阿禄掌军吧你们激战了这几天,斩获敌军多人,无论是功绩还是经验,担任一队队主、甚至一幢幢副都不成问题。” “那二郎君的安全怎么办?”周怀君立刻问道。 “没事的,我在将军身边,自然有将军的亲卫护着。倒是那一军,说不定就是咱们之后最大的依仗,一定要切实掌握在手中。”周惠郑重的说。 “小人明白了。”周怀君低头领命,和其余两人直接前往城南。 周惠继续去往城北,中途还转道伤患营,探望了受伤的周怀国、周怀荆。到达城北时,却发现陈庆之还没有安歇,而且还在接见他从军中拔擢的仓曹行参军。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周惠向近处的前营仔细看过去,果然发现了一些端倪。 按照魏朝军法,每军立营,当以大都督居中,左右虞侯、左右厢四军共六都督在外,每营逐长、横列的帐幕数,以及单距、总距都有定规,并于中心立标、四方立端,然后设下四塞四围安置防务,以防敌军偷营。可是,面前这部敌军,却没有按照军法立下营寨,不仅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和主营区完全脱节,如此一来,四塞和四围的防务自然无法谈起。 “原来如此”周惠明白了,“我听说,敌军前军大都督乃是元天穆兼任,如今主力到达,元天穆自然返回中军主持,而前军就暂时失去了统辖;此外,这两天攻城的部队,既有洛阳台军,也有地方府户军,甚至还有敕勒、山胡部族,估计难以严格执行魏朝台军军法……又或者,经过这两天的强攻,他们已经非常疲惫,并且认为我军不可能再有夜袭之力,因而不愿费那个力气去认真安营?” 陈庆之惊异的望着周惠:“允宣倒是颖悟,一看之下就分析出了这么多……稍后可愿随我一同袭营么?” “将军要亲自去?”周惠大吃一惊,“此等争锋之事,自有文德骑军中的诸位代劳,何必劳动将军?且将军身负重任,如何能够以身犯险”
“这倒不是,我军虽有伤亡,元气却依然还在,”周惠摇了摇头,“只是,如果得不到休整,带着伤痛和疲惫抵御敌军,免不了要付出更大的损失。” 陈庆之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周惠的意见,同时还宽慰他道:“允宣放心,就算没有大雨,敌军也难以继续维持这两天的攻势……所谓‘刚不可久’,敌军连续强攻了两天,锐气已失,士气已泄,而且阵亡数千,营中伤患近万,怎么也该处理一下才行,否则暑气蒸腾之下,很可能会爆发时疫。” “是啊这两天强攻,敌军死伤着实不少。”周惠心中颇为感慨。回味陈庆之的话,他忽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刚不可久,柔不可守……适才进门,见将军令仓曹准备引火之物,可是要出城夜袭,给敌军一个教训?” “哈哈允宣正可谓知我,”陈庆之一笑,手指城墙数里之外的敌营,“允宣可曾看出设么端倪?” 周惠依言往外看去,只见敌营一片寂静昏暗,仿佛是暂时收起了爪牙的洪荒巨兽一般,显然早已按军律熄火实行宵禁。借着月末的微弱星光,周惠只能辨出敌营的大致规模,细节方面根本无法看清。 “属下眼拙,未知将军何指?”他拱手请教道。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你看敌军的前营,是不是颇为杂乱?”陈庆之提醒道。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当晚三更时分,陈庆之亲领骑军一千,暗地出城偷袭敌军营地。他选择的目标,正是和主营区脱节的那两部,一部是汾州都督叱奴干所部山胡,另一部是首先攻城的杨宽所部台军。 叱奴干是尔朱荣一手扶植的,对尔朱家极为忠心,为了抢占攻城序列,特地将军营前移了不少,如若因此受到袭击,可谓是自作孽不可活。然而杨宽却是知兵之人,怎么会犯如此错误呢?其答案很让人无语,因为错的并不是杨宽,而是其他的几部兵马。他们都是尔朱荣配下的府户军,派来一线后很自然的聚到了一块,严格按照军法扎营的杨宽部,反倒被他们撇到了旁边。 对于其余几部的行径,杨宽很是恼火,可惜他们职位相当,互不统辖,谁也没有约束对方的权力。即便是担任主帅的元天穆,如今也不一定能够管得下来,毕竟他们人数接近二十万,还有尔朱荣的亲侄儿尔朱兆撑腰;而在前军费穆投降后,元天穆倚靠的洛阳台军已不足七万,并且大多与元天穆离心。 若非如此,按照元天穆之前的决定,他们根本就不会这么强攻,大可以采取策反、买通等其他的手段。要知道,如今洛阳城内,不少朝臣都对元颢失望不已,已经有多人逃过大河,前去向天子汇报洛阳虚实,高道穆侄儿高子儒,甚至在天子面前断言说,元颢之败,只在旦夕之间。
“允宣的意思我明白,无非是认为我武力不足,去了也添不了什么力量,反而有可能没于阵中是吧?”陈庆之望着远处的敌营,坚定的语气中透露出强烈的自信,“这你就错了,将为兵之胆,可没说一定要猛将只要为将者身先士卒,士卒自然奋勇争先,甚至可以进一步说,我这没有多少武力的主将,如今也亲自出马了,部下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命死战?我都可以不惜性命,他们难道还要偷生苟活?” “至于说以身犯险……战阵之上,性命相搏,风险自然是有的。但若能怀着必死之心,发挥最大战力,必能破敌制胜,自身也就安稳得多;如果心意不坚,行动犹疑,临战必先求稳求全,反倒可能会招致失败。” 说到这里,陈庆之微微一叹,转身拍了拍周惠的肩膀:“允宣啊,说到兵事,你的判断和眼光都是极准,但心意上却不够果决,这样守城还好,一旦临阵迎敌,说不定就要吃亏……总之,就这样决定了。你若是只满足于参赞军务,倒不用克服这种心障,就留在城内接应也没有关系。” 原来让我随同骑军袭营,还有这番栽培的用意……周惠心里颇为感动,向陈庆之郑重的点了点头:“将军都这么说了,属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这条性命,今天就交给将军吧” ……,……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三更将过的时候,枕着头盔和衣而眠的杨宽,忽然感觉到地面微微震动,听起来像是包住了马蹄的骑军。他一个激灵跳起来,急忙冲出营帐,寻找自己的令官和护卫。然而,这时候却太迟了,一支南军骑军已经来到前营之外,自叱奴干和杨宽两军军营的结合部冲入,然后一分为二,一部骑兵前往攻击叱奴干,另一部直扑杨宽的中央主营而来。他们人还未到,两轮箭雨已经先至主营,附近几十个冲出营帐的护卫,大部都丧生在箭雨之下,连杨宽本人也被射中了胳膊。他心知不妙,连忙逃离中央营区,前往西面右厢的王建军中召集兵力。 王建没有辜负杨宽的器重。由于夏侯敬的警醒,他比杨宽更早察觉到敌军来袭,很快就点燃营火,在营前聚拢了三四百人,正好将逃过来的杨宽护住。而这个时候,中央主营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将白袍骑军照得纤毫毕现。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火光之中,白袍军也发现了西面右厢的动静。他们立刻调整方向,沿着营内预留的通道,以极其严整的阵型发起冲锋。这一次,同样是箭雨开路,打乱王建刚刚整理好的防御阵型,然后绕过一个角度,从斜方切入阵势之中,带起无数的惨叫和大片的血光。
这一点,从元颢安排的北中城守将,就可以看出不少端倪。之前的守将李苗,是梁朝太仆卿李膺之子,十多年前北投魏朝;如今的守将陈庆之,则干脆就是南朝客将,都不算是魏朝之人。而元颢这样安排人事,除了借重南人守城之能以外,未尝没有防备属下那些洛阳台军将领的用意。 想起北中城守军,杨宽尽管曾败于其手,现在却是颇有几分佩服。别的不说,光那份从容面对二十多万大军的勇气,还有连拒十一轮攻势的坚韧,就足以称得上是天下有数的强军。不过,他们毕竟只有六七千人,应付完这三天的强攻,很难说还剩下多少力量,也断不会轻易消耗兵力。有鉴于这两个原因,杨宽不认为守军会出城夜袭,所以并未把前营的情况报告元天穆,由着那些同僚自行其是。 事实证明,他实在小看了这支南军。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骑军没有停下步伐,继续在营中纵横肆虐。烧完杨宽的中军主营,击破反应迅速的右厢王建,又找上了设防的左右虞侯军。虞侯军虽然设有鹿砦、栅栏等防御工事,却是针对外部攻击,哪里料到敌人会出自背后,从本部主营方向发动袭击?尽管他们竭力抵抗,却依然被白袍骑军搅成了一锅乱粥,死伤自然也极为惨重。 这时候,杨宽终于整理好了一支大致完整的兵马,排着盾阵向骑军逼近过来,沿途的乱兵见状,立刻有了主心骨,纷纷向后阵集结,很快就聚起近三千人。有了这么一支兵马,杨宽心中有了充足的底气,大声分派指挥,誓要把这支骑军围杀在虞侯营中。 然而,他却是忘了,除了陈庆之这一部骑军以外,还有攻击叱奴干的马佛念部。叱奴干出自山胡,活动于汾州山间,习惯于山地作战,于平原战阵不甚熟悉,因此营帐扎得无比粗疏,根本挡不住骑军的肆虐,很快就化为了一片火海。而滕出手来的马佛念部骑军,便从东南方向疾驰来援,正好击在杨宽战阵的侧翼。 刹那之间,骑军便击破薄弱的侧翼防卫,如狂风般撞入战阵之中,将其内部搅成一团,然后自另一面破阵而出。受此打击,杨宽好不容易聚起的战阵立时崩溃,前排的盾阵也露出极大的破绽。陈庆之趁机挥军直冲,又从正面击破了战阵。
看见这一幕情形,杨宽和王建目眦欲裂,几乎咬碎了牙齿。他们不约而同的抽出长剑,大吼着集结余下的兵力,甚至还斩杀了几个转身脱逃的士兵。可是,面对着白袍骑军的杀戮,士兵们却早已失去斗志,纷纷逃离这群白衣煞神,根本无法收拢起来。有些人慌不择路,甚至一头撞进被点燃的营帐之中。夏侯敬眼见事不可为,连忙提醒王建、田颖等人,一起护着杨宽离开右厢,前往其余军中组织防御。 作为攻击的一方,周惠却是另一番心境。他紧跟在陈庆之身边,仗着骑术已有相当火候,又是骑着军中配合熟练的战马,很好的跟上了众人的行军步伐和攻击节奏。在陈庆之和他的周围,是鱼天慜率领的数十名护兵,帮他们清除掉所有的威胁,因此陈庆之和他可谓是安如泰山,连剑上都没有沾染一丝血迹。尽管如此,只听着同袍们的呐喊声,看着敌军如败草般倒在面前,感受着本方所向无敌的气势,就足以使他血脉贲张,心头激昂得无以复加,仿佛化身为交响乐中的强音符,随着一首宏伟的乐章在空气中激荡着。 这才是战场这才是无敌的骑军身为其中的一员,和同袍一起酣畅淋漓的冲杀,如狂风一般扫荡着敌军,世间可有比这更加痛快的事情? 周惠高高扬起长剑,如同擎着一面旗帜,与众人同声呐喊着。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那么说,后者应该就是这支骑兵的最高统帅陈庆之了……王建在心里飞速思量道,把目光转向了那个人。其人面容白皙,甚是清朗,身着白色明光甲衣,披着一件白色披风,正含笑向先前那名统领点头,大概是表示赞许的意思。在他的身边,是一干神情严肃的护卫,其中有一人地位似乎颇高,在陈庆之以及那名统领面前也十分随意,脸上神采飞扬,面貌看上去倒有几分熟悉,似乎是……周惠? 王建突然愣住了。再仔细看了看,那的确是表字允宣的周惠,是伊水周家的周惠……可是他为什么会在陈庆之军中?而且地位还似乎不低? 想到周惠居然加入了南军麾下,王建感到更加的愤怒。不错,周惠是不认识樊迟,可他总是府户军出身吧樊迟和手下那些人,都是府户军的同僚,被敌人杀死后,他周惠不仅不思报仇,反而投身于敌……这在王建看来,无疑是一种背叛行为,不管周惠有什么理由都是无法原谅的。 “仲立,还愣什么”杨宽大声喝道,“贼人占势,须得暂避锋芒先留住性命,总会有报仇的一天” “是,都督”王建应道,最后看了一眼敌骑,看了一眼昔日的战友,怀着满腔的疑惑和愤怒转身离去,很快消失在黑暗之中。
战阵破而重结,却又两次被击穿,对军心的打击不是一般严重。到了这一步,任凭杨宽再有本事,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了。他无奈的长声一叹,决定放弃这座千疮百孔的军营。 由于时值月末,天气也有些阴郁,晚间的夜色非常黑暗。正是因着这种天气,南军才会出城夜袭,攻破两座军营;然而另一方面,这夜色却也能够掩护他们,让他们撤出军营隐蔽,想想还真是非常讽刺。而杨宽也确信,南军夜袭的主要目的是攻破本方营地,并非杀伤本方的力量,只要他们放弃军营,南军就不会冒着被逮的危险实施追杀。 “大家分头撤退”他沉声吩咐身边的诸位将吏,“仲立,田军副,夏侯幢主,你们和我一道” 王建紧咬牙关,望着耀武扬威的白袍敌骑,眼睛里几乎喷出火来。一个多月之前,也是这么一支白袍骑兵,在荥阳城下纵横肆虐,对两百府户军和数千郡兵大肆屠戮,他那时正在城墙上,却碍于军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好友樊迟被敌骑射杀。 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立誓和白袍军不共戴天,而当日率领骑兵的军将,他也牢牢的记在心中,正是侧击本方军阵的那支骑兵的统领。此刻,他正与第一支骑兵的统领汇合,并且拱手向对方问候,显然地位要低于对方。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大王饶命”叱奴干跟随尔朱荣已久,明白尔朱荣这是起了杀意,连忙叩头向他求饶。可是,叱奴干这头一叩,就再也没能够抬起来,明亮的刀光之中,他的头颅滚到尔朱荣脚边,圆睁的双眼中尽是恐惧。 另一边的杨宽,从小自视甚高,六镇之乱时曾代父据守怀朔镇,领镇中豪杰抵御首先起事的破六韩拔陵;也曾流落北方柔然部,进过柔然可汗阿那瑰的王帐;如今河北河南的两位天子,不管是元子攸还是元颢,他都是素有交往,相处从容。可如今面对尔朱荣的权威,他依然感到有些忐忑。 人说这位晋阳王治军极苛,御下极严,果然如此……他在心里想到。 “抬下去埋了。”尔朱荣就着**擦干刀血,反手还刀入鞘,随意的挥了挥手,仿佛驱赶着一只讨厌的苍蝇。然后他转过头来,盯着杨宽问道:“你是恒农杨宽?” “末将正是。”杨宽低头一躬。 “你很好,能够严守军法,并且挡住敌骑半刻,为其他各部赢得了反应时间,”尔朱荣赞许的点了点头,一指营中诸将的末位,“军议也算上你一个吧” 在座诸将,几乎都是大都督以上的身份,尔朱荣给杨宽一个位置,也就是准备拔擢他为台军前军大都督。元天穆素来看重杨宽,对这个任命也很满意,笑着对杨宽说道:“柱国厚赏,景仁还不谢恩?”
(:下午开始首页强推(⊙⊙)哎,11W字三江,17W字强推,小众作品压力山大啊其实我并不急,奈何编辑好意……顺祝各位节日愉快或者说是诅咒也不错╮(╯▽╰)╭)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陈庆之没有久留,见其余诸部营中相继举火,很快脱身返回城内。魏军前军也没有追赶,毕竟大军深夜宿营,最重要的是镇之以静,否则引起全军混乱甚至营啸,其后果比局部遇袭还要严重得多。 只是,经过这一场凶狠的夜袭,前军的士气也下降了许多,对南军免不了生出几分忌惮的心思,也再没有了随意安营的胆量。不仅如此,由于次日忽然下了场大雨,地上一片湿滑,他们想攻城报复也没辄,只能郁闷的望北中城兴叹。 等到尔朱荣大军听闻战报,率部落骑军冒雨前来汇合,攻城军的士气算是有所恢复,而算上即将到来的军队,整个围城大军数目也达到了五十万人,是魏朝自太武帝拓跋焘饮马长江以来,北方第二次聚集起如此规模的兵力。 中军大帐之内,叱奴干与杨宽并排跪伏,向主位上的尔朱荣、元天穆两人禀报遇袭的经过。尔朱荣听罢,起身在两人面前慢慢踱了几趟,忽然向叱奴干质问道:“这么说,是你没按军法扎营,而且首先被南军骑兵击破?”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如果溯大河而上,或者往下游走,也许可以能够找到船只,毕竟元颢麾下军队不多,只可能据守洛阳附近的一段河岸。往下游的话,甚至还有齐州刺史元欣、青州刺史李延寔接应。但是,这里也有问题,一则绕过这段河防,就等于绕过了洛阳以东的虎牢关、或者洛阳以西的函谷关,过河之后,还要攻下其中之一,方能够并进洛阳,而虎牢关、函谷关的坚固程度,并不比北中城差上什么;二来除了河桥,在其余地方渡河,短时间内只能送过去小部分军队,以这小部分军队进入敌境,攻击坚固的关口,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还不如老老实实的依托河北诸州,继续以大军攻打北中城。 排除这两种方法,可行的就只有策反、买通守军一途。实施这种调略,北中城守将陈庆之,河桥中渚守将李苗,无疑是最关键的目标。然而陈庆之乃是南朝客将,奉梁帝之命辅佐元颢,要让他背叛家国,丢下妻儿,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李苗是投降魏朝的南人,调略的难度同样极大,因为这些南人大多孤身穷窘来投,深受魏朝的大恩,又没有家族之类的牵绊,可以说都是最为忠诚的臣子,如今元颢掌握中枢,他归于元颢麾下,自然是竭诚效命,以他平素的性格和作为,恐怕也不可能投降。 或许,可以从他们麾下的人着手?
杨宽本不愿跟随尔朱荣。然而在这个关口,又当着帐内的众位大都督,他不好拂尔朱荣的颜面,只能先谢过恩赏,坐到诸将之末的位置。 这次军议的内容,是讨论如何对付南军。由于前三日攻城尽皆受挫,昨日还被袭破两处营帐,诸人对南军的战力有了充分的了解,明白难以攻破他们据守的北中坚城。因此,当元天穆再次提议停止攻城,尔朱荣立刻表示了赞同。 “大兄这个提议非常好。南军善长守城,所以元颢把陈庆之派来,想依托这座城把咱们挡在河北,咱们不能够按他划下的道道来行事”他大声和诸将说道。 和元天穆相比,击破葛荣、都督河北诸军的尔朱荣无疑具有更大的权威。他的这一句话,就等于为整个军议定下了基调,剩下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绕开北中城,突破面前的大河天险。到时候,只要有数万军队渡过大河,很快就能击败元颢仓促召集的那支台军,这一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要突破大河天险,最省力的办法,无疑是抢夺或者赶造一批战船。然而,大河上的所有船只,都被安丰王元延明收拢到了南岸,片板不允许下河,根本没法进行抢夺;赶造战船倒是费不了多大的事,但却要花上不少时间,如今五十多万大军聚集河北,军心禁不起如此怠慢,朝廷和尔朱荣也没那么多粮饷可以虚耗。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没人认识他,你还提他做甚”尔朱荣瞪了贺拔岳一眼,“另外一个呢?” “宇文莫纥是夏州义兵首领,因元颢伪诏,率州中义兵前来助防洛阳,被安排在李苗麾下,”贺拔岳先说了宇文莫纥的身份,见尔朱荣似有不解,便仔细向他解释道,“当年李苗为西北道行台,讨汾、绛两州蜀贼,曾借过宇文莫纥之力,因此对他非常信任,委托他防守河桥。属下认为,如果能策反他,即可抢到河桥中渚,得到聚集在中渚的大批船只,运送我军精锐抢占大河南岸;就算事有不济,至少也能烧掉河桥,断绝北中城的外援,城内守军失去粮草、器械供应,军心必沮,再攻此城便可事半功倍。” “原来还有这么个说头,”尔朱荣沉吟片刻,忽然叹了口气,“可惜我把宇文部拨给了侯渊,正在幽州攻打韩楼叛军。不然的话,有宇文部的首领宇文泰在,凭着同宗的情分,再许下丰厚的奖赏,想必可以说动那宇文莫纥。” “柱国殿下不必为难,”贺拔岳微微一笑,“虽然宇文部去了北地,但宇文莫纥的侄儿却在军中。此人名叫宇文贵,是宇文莫纥长兄宇文莫豆干之子,仕夏州刺史源子邕为统军;后子邕为葛荣所杀,此人随柱国殿下平定葛荣,由统军升为别将;这次平定刑杲,同样立下不少功劳,已被领军殿下擢升为都督。”
尔朱荣和元天穆汇集众议,遍览情报,终于找到了两个合适的人。其一是北中城守将陈庆之的录事参军、元颢所封的员外散骑侍郎义兴周惠,其二是协防河桥中渚的夏州义兵首领宇文莫纥。 “这个义兴周惠,究竟是什么底细?”尔朱荣向武卫将军贺拔岳问道。 贺拔岳出身洛阳太学,是六镇诸将中难得的文武双全之人,有一个金紫光禄大夫的文职散官,在元天穆麾下大行台属官纷纷辞别之后,由他暂时担任元天穆的领军府长史之职,协助府主处理军务。听到尔朱荣的询问,他在座位上拱手答道:“回柱国殿下,此人所出身的义兴周氏,并非本朝士族,之前并未有人出仕本朝;属下也只是在元颢发布的邸报中,得知他担任陈庆之的录事参军,曾随庆之转战河南,积功封为员外散骑侍郎之职,是陈庆之府中唯一转为内官的属官。另外,此人还有一个巩县男的封爵,可以判断是洛阳巩县人氏,并非随陈庆之北来的南人,因此属下认为很有调略的价值。”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唔,的确有调略的价值,”尔朱荣点了点头,“军中或者天子身边,可有人与这周惠有过旧交?” “这个嘛,”贺拔岳面露难色,“此人素来籍籍无名,其家也非士族,恐怕……”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他能有什么苦衷”王建一拂袍袖。由于心情激动,对于夏侯敬回护周惠的行为,他的话中也颇有不满:“我知道,他周惠并不认识樊延之,连你也和延之不熟,所以我并不要求你们一定为他报仇。可是,延之是我的好友,于我和世裔有恩,你们和我是知交,至少该理解我的立场,怎么能够投靠我的仇敌” “我可没有投靠南军,”夏侯敬微微苦笑,“不错,仲立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们的确理解你的立场。可是,你能够理解允宣吗?他除了有咱们这些好友,还有身后的家族,而他又是个把家族看得极为重要的人,否则他一个郡学生员,从未接触过武事,怎么会替家中长兄赴征从军呢……依我的想法,万一是他的家族受到威胁,或者想替家族挣一个前程,暂时投靠南军也是可以的。例如在荥阳拔擢你的杨大都督,他为了保全族中老小,不也投靠了元颢么?难道你能说他是叛贼?” “这不一样”王建怒气冲冲的叫道,带着几分责备的眼光望向夏侯敬,“宗德,我真没想到,你会这么回护那个家伙可我要提醒你,你现在乃是台军骑兵幢长,决不可姑息南贼” 说完,他一掀夏侯敬的帐门,大踏步返回自己的军帐。
“那还等什么”尔朱荣大喜,转头对元天穆道,“大兄,烦你把这宇文贵叫来。此战的突破口,说不定就要着落在他的身上。” 元天穆点了点头,大声吩咐帐外的令官:“来人速去传换右厢都督宇文贵来见” ……,…… 尔朱荣并不知道,在他准备拔擢的杨宽手下,即有三人与周惠颇有交情。此刻,王建正在夏侯敬的营帐内,向他求证周惠之事:“昨晚遇袭时,我见白袍贼骑之中,有一人在贼首陈庆之周围,看其身形和面貌,似乎是和咱们失散了的周允宣。宗德,你眼力比我好,可曾看得分明?” “原来仲立也发现了么?”夏侯敬叹了口气,“如果我没看错,那的确就是允宣。” “居然真的是他他竟然投靠了南贼”王建大怒,昨晚积累情绪一下子宣泄了出来,“枉我还和他并肩抗敌,把他当作知己好友来着……从现在起,我王建和此人一刀两断若他执意不改,早晚不死不休” 夏侯敬却没有这么决绝,反而还劝王建道:“仲立,不要这么快就下结论,或许允宣是有什么谋划或苦衷呢”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由于南朝动荡,襄阳诸族尽管有武力作为后盾,家族却并不安全。如柳元景等,即便位极人臣,身受顾命,也不免遭受灭门之厄(并非灭族)。因此,为了保全身家性命,诸族之中多有人北投魏朝,例如在南齐内乱时,时任徐州刺史的裴叔业便率部属北投,而叔业的南谯太守夏侯道迁,虽为裴氏姻戚(道迁之姊嫁叔业之兄裴叔宝),却与叔业关系很差,在此之前便已单骑奔魏。而这个夏侯道迁,便是夏侯敬的亲祖父,仕魏为散骑常侍、平南将军、华瀛二州刺史,南兖州大中正,封濮阳县开国侯。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要说夏侯道迁,可谓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十七岁时,家里要为他迎娶韦睿的堂姐,他却和家里说,“欲怀四方之志,不愿取妇”,家里以为他说着玩,依然为他筹备婚礼,气得他把心一横,离家西逃益州,至死也没有娶正室。后来他立功封爵,每年俸禄三千余匹,却专供酒馔,不营家产,还念着孔融的旧话道:“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余非吾事也”,表现的非常豁达。
夏侯敬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个王仲立啊,就是把情谊看得忒重了些,一遇到涉及亲人或故交的事,他就分外的激动,上次樊迟樊延之战死是这样,这次周惠周允宣他投也是这样。 然而话说回来,也正因为王建重视情谊,他夏侯敬才会与王建倾心结交。 对于两人之间这份难得的交情,夏侯敬同样也非常重视。只不过,除了交情之外,他还有更重视的东西,例如家族门第,例如个人前程。所以,对于周惠投靠南军的举动,他倒是能够理解几分。 谯郡夏侯氏,乃是魏武本宗,曹魏时显贵无比,晋时也为盛门。后来晋室南渡,山东、淮北士族皆入建康,他们由于抵御胡族,逐渐转变为武力强宗,后来和京兆韦氏、京兆杜氏、河东柳氏、河东裴氏等士族就近迁于襄阳,使襄阳所在的雍州武力大盛,成为南朝两大武力中心之一,宋孝武帝刘骏、梁帝萧衍皆以雍州武力起家,柳元景、裴方明、韦睿、曹景宗等南朝名将皆出于襄阳诸族,且诸族之间世代联姻,势力根深蒂固。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不仅如此,夏侯敬也是个运气极差的人。他从小练习武艺,自认足以继承父志,博取军功,然而他才投入御史中尉李彪之子、南荆州刺史李志的麾下,稍稍立了些功绩,洛阳就发生了河阴之变,李志南投梁朝。他舍不得母亲,只能返回巩县家中赋闲,直到上个月再次被征入府户军中。 昨天晚上,见到周惠的那一刻,夏侯敬和王建同样感到震惊。可是,让他震惊的不是周惠投身南军麾下,而是这短短一个月内,周惠显然已经青云直上,有了相当高位的官职,能够与元颢所封的武都郡王、车骑大将军陈庆之并居中军,达到和另一名南军骑兵统领分庭抗礼的地步。仅从这一点上,夏侯敬就认为周惠的选择非常合适。 不过,陈庆之毕竟是南军,无论此战是胜是败,都不可能长久滞留北方。到那个时侯,除非周惠举族南迁,否则就只能与南军分道扬镳,甚至会因为从逆遭到魏朝的清算。 夏侯敬相信,以周惠的智略,不难看出这一点。那么,他该如何度过这个难关呢? ……,…… 北方再次过来一支魏军,周惠和陈庆之不难觉察。两人并肩站在城楼上,透过大雨之后的清新空气,遥望着城外的魏军大营。
然而,正因为他的这种态度,家业很快就衰败了下来。先是儿子夏侯夬学了他的坏榜样,只顾大吃大喝,将家产田园全部卖尽,而且欠下大笔债务,连弟弟妹妹也不免饥寒,夏侯夬之妻裴氏(度支尚书、扬州大中正裴植之女,裴叔宝孙女,论亲缘是丈夫的表姑),自以出身名门,和道迁诸妾、夏侯夬诸弟关系极差;到了孙子夏侯籍时,由于瞎了一只眼睛,几个叔叔便以他仪容有缺为由头,说他父亲夏侯夬也是庶子,和他争起了爵位继承权,一族人闹得不可开交,整个洛阳南城都传为笑话。 夏侯敬的父亲夏侯翙,于夏侯夬诸弟中最为年长,爵位继承诉讼时,只差一点便能抢过濮阳县侯的家爵,然而最终朝廷还是以长幼有序为由,把爵位判给了夏侯翙的瞎眼侄儿夏侯籍,也就是夏侯敬的堂兄。夏侯翙心怀不甘,家中又极为穷困,于是改籍为河南府户,准备在从军立功后,挟功再次向朝廷要求爵位继承权。可惜他运气不好,正赶上桓叔兴南叛,结果没于南荆州。朝廷追封时,又略过了河南世袭府户之外的人,所以夏侯翙一无所追,留下孀妻和未成年的夏侯敬相依为命,并且不得不迁出了洛阳城南归正里居所。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这话并不是奉承。经过昨天的夜袭,周惠是真的对南军有了无比的信心。眼前的河北军大营虽然一望无际,但他却不再像前几天那么担忧。而且他还清楚的记得,尔朱荣在历史上并未攻下北中城。在洛阳失陷、元颢弃宫后,陈庆之依然率大部南军逃过了黄河,一直逃到颖水边才被尔朱荣追上。 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他依然能放心的待在陈庆之身边,获取他现在所急需的资历和声望。只不过,元颢注定会失败,这在他不思进取、困守河南时便以注定;在大河天险被突破后,辅佐他的陈庆之也只能弃城南归,这同样是毋庸置疑的。周惠如果不想坐观成败,然后艰难的随陈庆之南逃,那么就该做好准备才行。而凭着他现在的影响力,虽然无法改变元颢失败、庆之南归的定局,但至少可以未雨绸缪,给自己谋划一条后路。 于是他把话题一转,向陈庆之谏言道:“属下担心的是,尔朱荣会另辟蹊径,例如设法破坏河桥,截断我军后援之类。到时候,我军孤悬河北,没有粮饷器械接济,军心恐怕会有所动摇,而凭着城内剩余的那些物资,也难以长时间应付敌人的轮番强攻。” “截断河桥,谈何容易”陈庆之不以为然的说道,“北军没有船只渡河,临时赶造也来不及。更何况,中渚不是还有李苗将军守着么?咱们又何必费这番心思?”
“没有大军,没有天子车驾,但中军旌旗已经换过。显然,来者应该是尔朱荣,除了天子以外,只有他的地位在元天穆之上。”周惠向陈庆之分析道。 “是尔朱荣么?”陈庆之有些惊奇,“以他的身份,怎么就带着这么点骑军过来?” “骑军虽少,却是万不可小觑。去年尔朱荣击败葛荣数十万乱军,就是以他麾下的七千部落骑兵为主攻力量。对此尔朱荣也颇为自矜,据说他平常出晋阳之外,即是以这支部落骑兵为扈从,所以此事并不足怪,”周惠笑着和陈庆之解释,“不过,尔朱荣都督河北诸州,又有天子在军中作为号召,麾下怎么也该统着二十万以上的大军。属下估计,等到路上雨水一干,那支大军的主力便会前来汇合。” “允宣的意思是说,汇聚在这北中城下的大军,人数将会达到五十余万?”陈庆之哈哈一笑,“能得北地五十万大军来攻,这是昔日宋文帝当政时,举全国之兵北伐后才有的待遇啊我陈庆之何其幸也” “有将军在此,就算兵马再多,也难以攻下北中城。”周惠也凑趣的说道。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到得城南水门,召集军中将士校阅,周惠诧异的发现,这支杂军的士气居然极高,而周忠、周禄、周怀君、周怀章、周怀洮诸人,在军中分任幢主、幢副等职,也很顺利的站住了脚,颇得军士拥戴。整支为数一千一百余人的军队,差不多都被掌握在自己人手上,不少军士望向周惠这个军主,神情中甚至还带着几分尊崇的意思。 情形比预计的还好啊周惠心中大感安慰。他原以为,凭着之前整军和守城的情份,不难掌握府户幢和荥阳郡兵幢,只要拢住这一部分,其余两幢也只能选择跟随,至于忠诚方面,大可以慢慢加以笼络。可是,没想到周忠他们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周惠心中颇为好奇。校阅完毕后,他把五人召集到城楼内,询问他们整军的经过。 “其实也没什么,”周怀洮笑得十分憨厚,“小人听说,这些人都是收编的荥阳守军,都是河南府和荥阳郡的人,就把二郎君向天子求告、免征两地租赋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如此”周惠呵呵大笑。
“虽然如此,咱们还是不得不防。”周惠明白陈庆之的考虑,城内的兵力就那么多,都已经有了安排,没有多余的力量守备那段河桥。因此,他顺势提起了自己名下的那支杂军:“如果将军是因为兵力有限,无法分出力量的话,属下倒有一个想法……如今刚下过大雨,敌军又还在集结,恐怕几天内都不可能发动进攻。属下左右无事,想暂时前往城南水门,学着将军的治军方略,把名下那支小军整理一番,用来替将军守备河桥。” “看来经过昨晚一战,允宣倒生出了几分领兵的兴致呢,”陈庆之略一思索,笑着点了点头,“也罢,我就先准了。只不过,一旦敌军攻城,则军中诸事繁杂,允宣必须回来助我,我这里可离你不得。至于守备河桥,能帮李将军一把当然更好,帮不了也没有什么大碍。” “蒙将军见重,属下自当遵命。”周惠躬身回答说。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见他们态度犹疑,周惠很是关切的问道:“怎么,觉得事情难办?还是说没有信心当好这个幢主?” “二郎君,怀君他们都不识字”周忠代为禀报说。 周惠:“……,……” 虽然经历了一点波折,整军的事情还是很顺利的进行着,周惠严格按照籍贯,将全军序列重新编排,选出各队队主、押官、旗头,各幢幢副,以及中军虞候、押衙、执鼓、吹角诸般职司,继而申明军法,教以战阵。其中一千为战兵,每队五十人,共二十队,周惠准备将他们分为前军幢、后军幢、左厢幢、右厢幢四部,先初步训练列队之法,然后设四方旗,申明旗令、鼓令、角令,以之指挥诸方进退。这是教战的基础,之后还有离合、奇正等项,并以夺旗为科目进行战法训练,但是周惠明白,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根本没办法完成后续训练,而他也只需要这一军初步辨识军令,遇事听从指挥,并保持相当的凝聚力,能够全军退往河南地方。
当初做这件事情,出发点是为了自家的生计,为了留下作坊、露田那几十户跟随多年的流民,因而周惠并没有如何宣扬。然而,周围一带的民户,却都知道是里正去周家催科、周惠往巩县一行后,朝廷才暂停了征收租赋,并于次日下诏免两地租赋一年;另外,周惠在巩县拜访杨昱、继而被南军捕获的事,也作为市集谈资在整个巩县流传着。等到周惠这个寒门子弟突然得官,震动大半个巩县,巩县民间很自然的把这三件事联系了起来,从而将免除租赋的功劳归在了周惠的名下。 正于这一传言,军中众人才对周怀洮的话深信不疑,毕竟在这支军中,地位最高的那幢河南府户军都是出自巩县一带,很容易证实这个消息。如此一来,他们自然愿意服从周忠这几名出自周家、亲身经历过战事的幢长或幢副,也对周惠这个军主心悦诚服。 想通了事情原委,周惠颇为感慨,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而有了这支忠诚不二的军队,周惠就更有了保全自己的把握。 “你们做得很好,我很欣慰,”他笑着点了点头,吩咐众人道,“阿忠,我现在提拔你为军副,其余四人分任各幢幢主。你们去把军中诸人的籍贯乡里统计一番,特别注意那些有威望、有勇力的人,我明日整军时要用。” “这个嘛……二郎君……”周怀君等三人欲言又止,面露难色。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按照历来礼制,天子亲征,过名山大川必行祭祀,其中大河为四渎之宗,百川之首,祭祀须以太牢,礼仪尤其隆重。而如今敌军既然开始设坛,也就是说元子攸的天子车驾即将到达。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远处山坡后面便冒出一支大军,军中高悬着天子旌旗,正是元子攸的前军仪仗。与此同时,一支骑军从中军主营驰出,在沿路排成笔直的御道,将天子车驾迎入中军。不久,御道又继续向南延伸,一直到达河边的土坛,元子攸身服衮冕玉辂,领群臣至坛前,行积柴燎坛之礼,以太牢祭河伯之神。方圆十数里的所有将士,一时尽皆出营拜倒,齐声高呼万岁,声音远震数十里。 看见城外这副情形,城墙上的守军少见的骚动起来,显然是被这番气势所震撼。 天子亲征,燎坛祭河,声势果然格外不同。 仿佛是慑于这番气势,大河中渚之上居然横生异变,一支军队蓦地冲上南段河桥,在桥上点燃了几处大火,火势很快蔓延开来,将河桥南段笼罩在一片火光烟尘之中,其间隐约传来交兵和惨叫的声音。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这变故来得如此突然,把两岸三方都惊住了。片刻之后,城外魏军再次大声欢呼,声势比之前更加雄壮。与此相应,城墙上守军的骚动也更加剧烈,许多人都是面面相觑。
由于时间甚紧,周惠安排的训练非常密集,大大超过了军中通常的定量。好在城内粮饷尚足,仓曹属吏是周惠一手提拔,军中的供应非常丰厚,周惠本人也甚得军心,众人还能够咬牙坚持下来。而经历过几次激战,特别是代宋景休守城、随陈庆之夜袭那两次,周惠总算有了几分为将的觉悟,对军法执行的非常严格。两三日之间,他已经动用十几次军杖,处罚了近百名懈怠的军士,让众人在尊崇之余,也不免添上了几分敬畏。 到了第四日,周惠和之前一样,亲自下到军中,在城南校场上训练麾下士卒。然而,临近中午的时候,城外忽然战鼓齐鸣,似乎是要攻城的架势。周惠和陈庆之有约,听到战鼓响起,只得把训练之事交予周忠,上马疾驰前往北城待命。 径直前往北门城楼,陈庆之早已守在那里,城墙上的军士也都严阵以待。周惠望向城墙外面,却发现敌军前营一片平静,并没有什么准备攻城的迹象。相反,在黄河岸边,却有一支魏军在忙碌着,似乎是在筑一座土坛。 “将军,敌方这是在做什么?似乎不像是攻城?”周惠奇怪的问陈庆之道。 “这是在筑坛,准备由天子祭祀河伯之神。”陈庆之神情严肃的回答。 周惠一愣,随即点了点头,明白了陈庆之的言外之意。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而就在这时,城外的鼓声忽然一变,长长的角声随之响起,敌军前营迅速行动起来,数支部队离营而出,显然是准备将城池的三面团团包围。 陈庆之叹了口气:“允宣,你也看见了,所以努力守城吧至于中渚,不是还有李苗将军么?他依托河阳中城,守住中渚应该不难,咱们要相信他的能力。” 周惠点了点头,也许真的是如此?而且他似乎记得,河桥中渚在历史上的确没有陷落。 可是,他很快又想到,和原本的历史相比,如今的情形已经有了一些不同。例如他手中的那支千人军,是从李苗的手中要过来的,原本该留在黄河中渚驻防;除此以外,叛乱发生的时间也有了变化,刚好赶上天子祭河的大好时机,这肯定对双方的士气有着极大的影响,此消彼长之下,说不定就能改变这场叛乱的结局。 现在该怎么办?周惠在心里飞快合计着。显然,河桥绝对不能陷落,那些船只绝对不能落入河北魏军手中,否则不管是陈庆之还是他本人,都会失去逃离北中城的希望。此外,自己既然从李苗手中要了一支军队,现在就该帮他一把才行,这同时也是在挽救自己,是在报答陈庆之的知遇之恩。 想到这里,周惠毅然对陈庆之说道:“将军请允许属下率本部军队出战”
“难道是河伯显灵了么这北朝天子,真能够与上天沟通?”陈庆之身边的一名护卫如痴如醉,口中喃喃说道。 “胡说分明就是早有预谋的叛乱”周惠不信这些怪力乱神之事,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大声呵斥着口不择言的护卫。随后,他转头望着陈庆之,向他拱手进言道:“将军中渚突然遭此变故,形势恐怕相当危急,还请速速派军增援” “唔,的确是一场叛乱。那叛乱之人,倒是颇有头脑,也很能把握时机,知道借用天子祭河的声势,”陈庆之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周惠的判断,可接着却否决了他的建议,“只不过,我方步军都已经完成部署,能调用的只有骑军,不方便通行河桥。” “将军请三思”周惠连忙大声劝谏,“万一敌军占领中渚,截断河桥通道,不仅会断绝本城的后方供应,而且还能得到大批渡河的船只,让我方的坚守变得毫无意义” “我知道,可是能怎么办?抽调守城的步军?”陈庆之一指城下,“你看,敌人气势正盛,很可能会趁机发动进攻,我必须先确保守城力量才行。” 周惠略一思索,立刻明白了过来,这的确很有可能。甚至可以进一步推断,中渚叛军之所以选择南段河桥下手,而没有动北段河桥,除了因为南岸有元颢亲自率领的数万大军外,未尝没有吸引城内守军、削弱城防力量的考虑。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在众人的目光之中,周惠径直走上校场中间的高台,令军中鸣起吹角。长长的角声之中,所有士卒纷纷取回校场边的兵器,全副武装的汇聚在高台之前,等候军主校阅和训示。 周惠同样也换上了武装。他身着明光铠,手提五尺长剑,走出了高台上的军帐。军帐之外,当值的押衙躬身向他禀报:“军主全军一千一百二十四人,除受刑将养的十七人以外,其余全部到齐” “很好,”周惠略一颔首,回头大声向众人喊道,“诸位想不想回河南?想不想回家?” 这个问题有点敏感,众人担心受到斥责,一时都没有回答。周惠也不强求他们,自顾自的继续问道:“河南乃我乡土,我是一定要回去的诸位可愿随我同归河南?” 听周惠自己首先承认,众人不再犹豫,纷纷大声回答:“愿意追随军主” “好”周惠提起手中长剑,一指水门之外的河桥:“可是那边有一股叛贼,不敢和咱们正面交战,却妄想烧掉河桥,截断咱们回乡的通道,把咱们困死在这城中,以此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诸位说说,对于这些无胆叛贼,咱们应该怎么处置?” “杀死他们”少数暴躁的士卒立刻大声高呼。而发现周惠没有制止,反而赞许的点了点头,更多的人也相继附和,声音此起彼伏,渐渐汇成了全军高呼的整齐口号:“杀死他们杀死他们”
“你的军队?”陈庆之愣了片刻,方才反应过来,“是那支在荥阳归降的杂军?以他们的状况,能够出城平叛吗不跳字。 “正是,”周惠点了点头,“虽然是降军,却是我当初防守荥阳西门时的旧部,战力和忠诚度都颇为可观;相比较而言,李将军手下的郡兵或义兵,说不定还赶不上我的这支部队……而且,将军前几天不是说过么?战阵之上,若能怀着必死之心,发挥最大战力,必能破敌制胜。属下既然蒙将军如此教诲,平日又深受将军厚待,此刻自当竭诚为将军分忧。” “好,允宣有古之君子风范”陈庆之笑着拍了拍周惠的右肩,“那么我就等着允宣的好消息……来人置酒我要为允宣壮行” “谢将军赐酒”周惠接过酒樽一饮而尽,向陈庆之躬身揖别,然后转身下了城楼,驭马驰往城南而去。 城南校场上,周忠依然带领众人训练着。尽管此时城外敌军已经发动了进攻,但有之前数天的先例,众人都坚信城池不会轻易陷落,也知道守城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因此情绪都非常稳定,几乎没有受到城外的影响。反倒是见周惠驭马过来,众人都微微吸了口冷气,这位领从六品员外散骑侍郎职衔的军主,可比军副周忠要严厉得多啊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陛下,”杨忠迟疑着躬下身去,“如今正值夏汛,河水湍急,行船颇为困难,而且很容易被冲散队列,到时只有少数人登渚的话,恐怕起不到什么作用……陛下,微臣不怕死,只怕救援不成,耽误了陛下的大事” “那你说怎么办?”元颢简直要气急败坏了,“难道就这样任由中渚陷落?” “陛下请看”身边的近侍史那桐忽然指着河北,尖着嗓音提醒元颢,“北中城有军队去支援中渚了” “是吗”元颢大喜,连忙撇开杨忠,转眼向北岸望去,果然见一支千余人军队出了北中城,飞快的向中渚冲过去。为首之人身着明光铠,手提五尺长剑,身后跟着好几个身着两裆铠的护卫,显然便是这支军队的主将。沿途遇见一支前来阻挡的小股乡兵,这主将即刻和身扑了过去,当即将前列的两名乡兵劈下了河桥。受他的鼓舞,身后的护卫和士卒大为振奋,很快便冲入敌军之中,将这支乡兵彻底击溃。 “真是好一员勇将果然不愧是陈车骑麾下的人”元颢以手加额,感谢着上天的眷顾,“有此人率军支援,河桥中渚无忧矣”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望台下的众臣闻言,纷纷躬身下拜,向元颢致上恭贺之词。
“对杀死他们”周惠把长剑用力一挥,做了个斩杀的动作,“这是关系到全军生死存亡的大事绝对不能让叛贼得逞此战,我身为军主,将站在队列的最前面,望诸位也不要退缩否则必受同袍唾弃军法也绝不轻饶”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 中渚发生变故,要说最焦急的人,无疑是大河南岸的元颢。这不仅是因为河桥南段被烧,断绝了他与中渚李苗、北中陈庆之的联系,也不仅是因为中渚的大批船只可能落入河北军手中,对他的沿河防线造成巨大威胁,更重要的还有天命和正统的问题。 想想看,元子攸才燎坛祭河,大河中渚立刻有军队策应,若是任其成事的话,落在军民眼中,岂不就说明元子攸身负天运,乃是大魏正统,故能得到上天及河神的眷顾么?而元子攸是正统的话,他元颢元子明不就成了篡逆? “杨忠何在”他站在望台上大声传唤道。 全副武装的直阁将军杨忠立刻上前,拱手向元颢请命:“微臣在此陛下有何吩咐?” “你速速调集船只,领本部虎贲宿卫攻上中渚,务必将叛贼歼灭”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这样干脆利落的胜利,让周惠对陈庆之的统军心得又多了几分体会。他抖擞起精神,率麾下千余士卒冲上河渚,径直前往交锋最为激烈的地方,也即是河渚另一边的河阳中城。 由于河渚地基不牢,河阳中城自然也不可能修得有多坚固,与其说是一座城池,倒不如说是水寨更为确切些,大部分都是木制结构。宇文莫纥是个聪明人,他烧掉河桥南段的同时,事先安排在水寨中的人也趁机放了好几把火,把整个河阳中城搅得一片混乱。如此一来,尽管他只有六七百夏州义军(叛军?),算上策反的夏州郡兵也不到两千,依然比不上李苗手中的三千兵力,却成功的将其压制在了河阳中城之内。 要说李苗,也是曾经外镇一地、讨平两州蜀贼,算是颇有经验的宿将。然而,他毕竟是文臣,在台军中并无职务,所领的都是仓促召集的地方兵马,统率并不能由心。夏州义军首领宇文莫纥,原本是他深为倚重的旧交,托以守备河桥的重要任务,却没想到对方会反叛,而且还选中了一个极好的时机。猝不及防之下,他不仅要平复城寨内部的混乱,而且军心也出现了动摇,理所当然的大落下风,哪能够贸然出城讨伐叛军呢?
“众卿不必多礼,”元颢遍观台下众臣,见诸臣大多碌碌,结果挽救这一危局的还是南军,心中不禁大为感叹,“可惜临淮不在……平日他常谏朕疏离陈车骑,不知看到了这一幕,他还有什么话可说” “陛下,这人不是南军,”史那桐虽为阉人,倒还有些见识,连忙提醒元颢道,“陛下请看,他们穿的是黑衣黑甲,是我大魏的军队” “我大魏的军队?”元颢定睛一看,果然如史那桐所言,却是他刚才太过激动,一时忽略了这支军队的服色。 好在他此时心情极好,并不会在意这个疏忽,反而还有些高兴。看来,在他自己募集的军队中,还是有忠诚勇武之将的么 只不过,在高兴之余,元颢也感到非常疑惑。他很清楚的记得,除了陈庆之所部之外,他并没有安排其余军队入驻北中城。那么这突然冒出来的勇将,还有他麾下的千余军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 已经攻上河渚的周惠,并不知道他给元颢带来的困惑,更不会想到居然会被冠上“忠诚勇武”之名。刚才遇到那小股乡兵阻截时,他其实颇感棘手,然而身处河桥之上,避无可避,只得仗着有铠甲防身,硬着头皮猛扑了上去,没想到却一下子劈倒一人,吓倒一人,从而大大鼓舞了本方士卒,一鼓作气的将这股乡兵全部赶进了黄河。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红日渐渐西沉,清凉的河风吹上北岸,将中渚的喧嚣送到河坛前边。元子攸看着河湾得胜欢呼的军队,看着出城会师的河阳中城守军,脸上的失望怎么也掩饰不住。刚才祭河过后,中渚有军队破桥立效,诸军皆呼万岁,诸臣也纷纷致上贺词,他还以为自己身负天运,因此有这样一番异兆。可是,随后的事态发展,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就连攻击北中城的军队,也被尔朱荣收了回来。显然,中渚的失败,也影响到了大军的士气,因此尔朱荣才会下令收兵。 “这混蛋军将,真是太可恶了还有李子宣,枉我曾引他为司马,却丝毫不顾君臣之道、主从之情”城阳王元徵满脸愤慨,说出了元子攸的心里话,“待陛下平定元颢,一定要重重的治这两人的从逆之罪” 元子攸心中一叹,自己终究是个信望不足、前途多舛的乱世天子啊而大魏两帝并立的乱局,显然也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上党,你统领台军多时,可知这名军将的身份?能够和南军一同驻守北中,想必不会是无名之辈吧?”他问前列的元天穆道。
然而,当周惠挟着战胜之势,士气如虹的前来支援时,形势立刻发生了变化。城内的各地兵马,固然因此倍受鼓舞,人情大安;城外的围城叛军,更是不得不引兵散去,以免遭受内外夹击之厄。 “往河湾退”宇文莫纥满脸不甘,大声招呼手下的叛军,“河湾有小寨,可以抵挡敌人事有不济,还有船只可以渡河只要把船驶到河北,就是咱们的大功” 听到宇文莫纥如此鼓舞士气,周惠心中大定。显然,宇文莫纥仓促应对,犯了一个错误。他不提退路还好,一提退路,麾下士气固然有所回升,却失去了拼力死战的战意,绝对无法抵挡住自己这士气如虹的平叛军。 由此看来,自己这一仗是赢定了 “弟兄们敌人已经胆寒,速速随我进击”周惠高举长剑,再次领头向敌军冲去。身后的千余军士,也无不奋勇争先,随军主追击仓促撤退的敌军。 眼见属下尽皆弃小寨而不顾,人人争相逃往河湾抢夺船只,宇文莫纥总算明白过来,自己刚才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他试图召集身边的人抵抗,只可惜兵败如山倒,谁还会听他的呢?好不容易拉拢的夏州郡兵,已经纷纷丢下武器,向面前的军队投降;而自己那数百残部,则注定会遭到灭顶之灾,不是死于对方的冲击之下,就是死于水流湍急的河中。 宇文莫纥叹息了一声,提剑刺入了自己的小腹。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依元天穆的意思,本不愿天子坐镇军中,是以他之前才会请命先发,并且和尔朱荣设计图谋中渚,希望在天子到达前抵定局势。只可惜此城太过坚固,天子又执意前来,才成了现在这样的情形。 或许该和尔朱荣商议一下了…… 想到这里,元天穆向元子攸拱手作别:“臣还有军务要同柱国商议,就此先行告退。” 说完,他骑上护卫牵过来的战马,丢下一干君臣,沿御道驰往中军大账。 望着远去的上党王元天穆,黄门侍郎高道穆气得满面通红。 “真是岂有此理”他躬身上奏元子攸,“陛下上党君前跋扈,御道直驰,臣请治其大不敬之罪” “高卿无须如此。上党乃是武人,又立有大功,不必用朝廷礼仪严格约束他,”元子攸挥了挥手。这高道穆啊,也太忠直了些治元天穆之罪,是眼下能办得到的事情么?还是讨论些实际点的议题吧 ……,…… 元天穆回到中军大帐,正好遇见出账的右厢都督宇文贵。后者见到元天穆,连忙止步躬身施礼,元天穆点了点头,径直走进大帐之中。 尔朱荣离座上前,向元天穆问道:“大兄,河坛祭礼已经完成了么?” “还没完,但也没什么可看的,”元天穆和尔朱荣并肩前行,同往账中主位坐下,“天宝兄刚才,可是在接见这宇文贵?”
“回陛下,此人并非台军军将,臣也不认识此人,”元天穆拱了拱手,“不过,据臣所知,北中城内皆是陈庆之南地部众,只有其录事参军义兴周惠,乃是我国朝之人,麾下才会身穿国朝戎服。” “义兴周惠?居然是这个人”侍中、东平郡公李彧惊道。 元天穆同样大为诧异。贺拔岳不是说那周惠素来籍籍无名,其家也非士族么?李彧乃司徒李延寔嫡子,尚丰亭公主,是元子攸的表兄兼姐夫,朝中屈指可数的亲贵,怎么会知道听过他的名字? 元子攸也转头望向李彧:“怎么,子文认识他?” “是,臣的确听说过这个名字,”李彧拱了拱手,“上个月的月初,臣为五岁的长子庆生,邵县侯曾送给臣一篇《三字经》,其文颇为不凡,言简而蕴大义,兼之朗朗上口,正合孩童入学发蒙之用,署名即是这义兴周惠。邵县侯还说,这人虽出身寒门,却颇有士家子弟之风,而且为人淡薄,邵县侯曾许以西席之位,却被其以奉家命教导子侄为由拒绝……” “为人淡薄?那怎么会投靠南军,爬到从六品录事参军的高位?”元天穆呵呵一笑。 对于这周惠,他心里倒没有多大的恶感。虽然这人坏了尔朱荣的计划,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也算是帮了尔朱荣和他的忙。否则任由中渚陷落,元子攸将会获得巨大的信望,对他和尔朱荣篡权夺国颇为不利。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不仅如此,通过元天穆的话,尔朱荣还想到了更加深入的问题:“天子在军中,这实在是不妥,一旦取得什么战绩,必定会归到天子的名下,于你我很有些妨碍啊。” “正是如此,”元天穆点了点头,“只不过,天子似乎也明白这一点。前时我前来会师,受到天子召见,曾以安危劝车驾退往后方,天子却执意不从。” “既然有这么一番关碍,那可就由不得他了,”尔朱荣冷笑一声,“我这就亲自去劝如果他还不从,我就以退兵为要挟连理由都是现成的……我方刚刚受挫嘛又没有船只,大军留在这北中城外,不过是空耗粮饷罢了”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尔朱荣打定主意,待元子攸和群臣结束祭礼返回,立刻和元天穆前往帝帐谒见。然而,这番谋划终究是没有成功。元天穆以安危相谏,元子攸明白他的企图,自然是婉言拒绝,要和大军共同进退;尔朱荣以退兵要挟,也受到元子攸身边诸位大臣的竭力劝阻。
天宝是尔朱荣的表字。如今有资格以表字私下称呼尔朱荣的,全天下恐怕也只有元天穆一人。 “正是,”尔朱荣点了点头,“这人知道利用天子祭河的时机,可见是个机灵人。依我的意思,虽然立功不成,却也可以奖励一番,不知大兄有没有什么意见?” “天宝兄是说,河渚起事的时机,是宇文贵定下的?”元天穆沉吟着问道。 “大兄猜的不错,”尔朱荣哈哈一笑,“别看这人外表粗豪,心思却颇为细腻。我问过他了,他说从军前曾经在郡中进学,知道天子过名山大川必行祭祀,才和叔父约定了这样一个发动的时间。” “如此说来,这人就是心向天子,不可予以重用”元天穆连忙劝谏,“天宝兄想想,他叔侄若能成事,受益最大的是谁?是祭河的天子天宝兄难道没有看见,刚才中渚发动时,诸军都在对天子山呼万岁吗?若是中渚真的被攻了下来,天子势必大得朝中之望,大收诸军之心” “唔,大兄这话很有道理,”尔朱荣也明白了其中关窍,“那么大兄觉得该怎么安排?” 元天穆略一沉吟:“我认为,可以免去都督,提拔为南边小州刺史。如此一来,既奖赏了他的功劳,也把他踢出了台军,免得被天子拉拢过去。” “就按大兄的意思办”尔朱荣从善如流,很快决定了余文贵的前程。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还有杨宽,他是元子攸的旧交,而且依然兼着洛阳令的官职,如今奉诏领本部守卫帝帐,也正好留在天子帐内。听尔朱荣提起中渚之事,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前日听贺拔将军提及,那周惠既然封爵巩县男,其家必居于巩县,末将属下刚好有几名将吏也是巩县人,回去之后问起,居然和那周惠关系非浅……若柱国有意,末将愿遣属下前往招揽,即便不能建功,至少可收离间之效,让陈庆之对其心生疑虑。” 听众人如此反对,尔朱荣大感头疼。他虽然长于战事,也能知人善任,却不擅长谋划与权衡,否则当初就不会被费穆等台军将领利用,和整个洛阳的士族结下深仇;而如今虽然不忿这些朝臣的言语,却也深受上回的教训,知道不能如当日在河阴那般恣意妄为。 在权谋方面,他向来倚仗元天穆,如今也很自然的把目光投向了这位义兄。 出乎尔朱荣意料的是,元天穆居然同意了众人的意见:“诸位说得很有道理。撤军之事,的确需要从长计议。” “如此甚好,”元子攸总算放下了心,“兵者,国之大事也。此战的胜负,非但决定着我大魏的兴亡,也和诸位的荣辱和声名大有干系。柱国、领军都是社稷重臣,天下之望,还望实心任事,勿负朕心;几位卿家的意见也都很好,柱国可酌情实施。”
“如今大军刚刚集结,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却以河渚受挫退兵,实在是闻所未闻难道柱国自并州发兵时,便知道有中渚义兵效命,而且一心指望那几百人成事了?”黄门侍郎杨侃是台军宿将出身,反驳的话说得非常理直气壮,“自古用兵,何尝不是散而更合,疮愈更战,怎么能以小挫就放弃呢?一谋不成,再思他谋便是。柱国认为北中城难以攻下,河桥难以夺取,也没有任何船只,何不征发民材,多设木筏,全军分散渡河?我军人数远远多过元颢,元颢能够防备得来么?只要有一成兵力能够过去,便可以建成大功” 同为黄门侍郎,高道穆则是另有一番说辞:“今陛下乘舆飘荡在外,主忧臣辱,柱国拥数十万之众,辅天子而令诸侯,岂能轻易言退?若散去大军,人情失望,元颢便可大收民心,征兵天下,再想征讨便没有这般容易。此所谓‘养虺成蛇,悔无及矣’,下官认为柱国应该能够明白。”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我的意思是,咱们可以趁现在,进一步将河北以外的大权也掌握到手中。例如徐州,如今乃是元颢之党与天子之臣相争,咱们既然要扫平元颢,便可以安排一支兵马,领三徐大行台,控制荥阳以西直至两淮的广大地域;还有关内,如今为万俟丑奴、萧宝寅等所据,咱们也可以派军平叛,将潼关以西全部掌握在手中。如此一来,天子政令不出洛阳,国库毫无租赋可收,自然无法再违逆我等。” “哈哈真是好计谋”尔朱荣抚掌大笑,“我这一盏酪浆,送得真是值了” 元天穆也微微一笑,顺着尔朱荣的话喝了一口酪浆:“只是这两地大行台的人选,却要请天宝兄好好斟酌。一者必须可靠,以免被天子拉拢;二者也要有相当的能力,否则镇不住这么大的局面。” “唔,”尔朱荣略一思索,“三徐可交给仲远,关内就由大兄帐下的贺拔岳平定如何?” 听说是这两个人,元天穆眉头一皱:“贺拔岳能力超群,足以平定关内,只是资历还差了些,也不熟悉关内情势;至于仲远,生性贪婪不说,还特别肆意妄为,天宝兄难道不知?当年天宝兄兵威稍盛,得朝廷之见重,仲远便摹写字迹,又私刻官印,以天宝兄的名义向朝廷请人为官,收受大量财货供其酒色花费……其行径如此浪荡,怎么能够予以重用呢?”
“是。”元天穆拱了拱手,与尔朱荣联袂而出。 回到中军大帐,尔朱荣喘着粗气坐上胡床,恨恨的拍着床沿道:“这些该死的汉臣,惯会强词夺理,还总是与我等作对总有一天,要寻个由头,把他们全部杀了才痛快还有大兄,咱们不是商量好了么?怎么突然向天子让步?” “天宝兄,那些朝臣虽然可恶,说的话却也在理,”元天穆徐徐向尔朱荣解释道,“我仔细想了下,如今确实不能轻易言退,否则我等势必信望大失,手下等着立功的诸将也难以认同;而且退兵之后,再要聚兵打败元颢,便须大费一番工夫。” “依大兄的意思,咱们就这么向天子认输么?”尔朱荣很不甘心的说。 “朝堂之上,天子占据大义名份,咱们是难以相争的了……之前我一直试图拉拢群臣,如今看来却多半是白费了功夫,”想到渡河前,手下的大行台属臣纷纷借故请辞的事,元天穆总算死了那份心,“不过,各地的实权,咱们却可以拿过来。到时候中枢失去地方支撑,看这些朝臣还如何硬气” “大兄请讲。”尔朱荣亲手端起送上来的酪浆,递到元天穆的手边。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相对于率部重修南段河桥的李苗,周惠的任务比较轻松。挟着击灭宇文莫纥的威势,他任命那支郡兵的军主为守城副将,带在身边严加监管,又将几个幢主对调任职,和熟悉的旧属分开。如此一来,他既遵守了李苗的承诺,没有惩处任何人,却让夏州郡兵上下疏离,暂时失去了有效的运转,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铤而走险的可能性。 这一招使得如此巧妙,连李苗也赞不绝口,完全不再担心夏州郡兵的问题。对此周惠也颇为自矜,安居于河阳中城之内,却没有想到北中城那边竟出了变故。 就在周惠驻守河阳中城的第三天,北中城的东门守将宋景休,忽然带人来到河阳中城,在城外指明要见周惠。周惠以为他是奉命传达什么消息,立刻令人打开城门,请宋景休一行入城内说话。 宋景休却毫不领情,话中有话的回答道:“进城就免了你这小子阴险狡诈,谁知道是怎么想的” “宋军主这话从何说起?”周惠一时间满头雾水,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从何说起?从荥阳城说起”宋景休大喝一声,“周参军,我只问你两句话第一,城外河北军军中的副军主田颖田子聪,和你可是故交好友?第二,当日我军夜袭荥阳城,你可是西门守将?”
“大兄是这么看仲远的么?”尔朱荣笑道,“我却是认为,仲远虽然贪婪,却也识得大体,否则卖了那么多官,何以从来没有把手伸向我的军中?况且,他既然以我的名义‘举荐’了不少人,又是彦伯的亲弟,世隆的亲兄,若出任三徐大行台的话,就算我不帮忙,也有巨大的人脉可以利用。” “果然还是天宝兄看得透彻,”说到尔朱荣的知人善任,元天穆也不得不佩服,“那么贺拔岳怎么安排?” “平定元颢之后,可以先出任西道大都督,安排他镇守函谷关以西;待时机成熟后,便可领兵入潼关讨万俟丑奴。”尔朱荣不假思索的回答。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宇文莫纥的叛乱,被周惠平定了下来,然而河桥南段却已经烧失,两岸交通陷于断绝。另外,中渚的形势也不太稳定,从逆的千余夏州郡兵,虽然有李苗的安抚,但始终是个不稳定的因素。有鉴于此,李苗征得陈庆之的同意,将周惠一军暂时留在河渚,帮他镇守河阳中城,监控夏州郡兵的动向。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在这个乱世,只要有了善战的名声,再加上适当的人脉,还担心没有出头之日吗? 可以说,从来到这个时代,一直到目前为止,周惠所做的一切,都只有两个直接目的,第一是张扬名声,第二是聚集人脉,第三是获取资历。这三件事情,对于世家大族子弟而言,可谓是水到渠成。人脉自不必说;名声方面,只要不是太过废材,从小就有圈子内的长辈代为吹嘘,例如某某七岁能诗八岁属文之类;长大后一旦加冠,必定出任官职积累资历。然而作为寒门出身的人,想要获取名声、人脉和资历,却是如鲤鱼跳龙门一般的困难,如果没有过人的才学或者多年的操守,没有名士或贵官代为举荐,就只能以个人才干熬取入品之资,偶有急功近利,便被冠上“小人”的称号,一辈子也难以洗脱。 周惠知道,在某些人的心中,他恐怕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小人”。幸好他一直很注意这点,投靠陈庆之,是以酬答同乡之情、知遇之恩的理由,虽然失之于忠,却占住了一个“义”字。另外,他本人的形象品质也不坏,无论是在杨昱还是陈庆之手下,他都是兢兢业业,立下了不少功绩,这同样为他加分不少,否则杨昱哪有耐心和他这个寒门子弟交结…… “怎么?周参军,周允宣不敢回答我的话吗不跳字。城下的宋景休再次大声喝道。
原来是这件事情周惠想起来了,当初他答应陈庆之的征辟时,陈庆之曾经告诫他说,最好不要提曾经防守西门、击退南军夜袭之事,因为当日夜袭身死的军士之中,有一人为东阳宋景林,其兄长宋景休,乃是深得军中诸人敬服跟从的勇士,而以宋景休的性格,恐怕会私下寻他为难,让他在南军中难以自处…… 也就是说,这件事现在已经暴露了么?又是谁暴露出去的? 周惠在心里飞快的想着。陈庆之首先可以排除,因为他既然有那番交待,就肯定会帮忙严守秘密;当日的士卒也可以排除,他们目前都在自己麾下,和宋景休毫无瓜葛;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当日的另外几名同僚,而且刚才宋景休也提到了田颖田子聪,说他是河北军军中的一名副军主,想必是河北军注意到了中渚的事情,进而查出自己的身份和来历,派那个大嗓门的家伙在城下招降或者离间吧 刹那之间,周惠忽然感觉有些自豪。很显然,自己在河渚的表现,已经引起了河北军的关注,而那可是五六十万大军先别说其后果如何,至少从这一刻开始,他的名字已经被河北军高层记在心上,其中包括永安帝元子攸,柱国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领军大将军、上党王元天穆等,这些都是站在这个时代巅峰的人物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呸你周惠一个北人,弃家国投靠我军,还配合我讲公义?真是笑话”宋景休勃然大怒,立刻撕下了表面上的客套,“还拿将军来压我?我随将军这么多年,和将军并肩出战、纵横淮南淮北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敢拿将军来压我信不信我立刻向将军提议,把你这北人逐出我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宋景休我为将军属官之首,你敢如此和我说话?真是好大的胆子”周惠也是大怒。这宋景休,已经是在成心塌他的台了以帐下军将的身份,领区区十几骑,就敢在他这一军上千士卒面前大肆斥责,他如果还忍气吞声,今后颜面何在?又有何威严继续统率这一军士卒? 他唰的抽出长剑,遥指城下的宋景休道:“你以下犯上,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绑了,交给将军严加处置?” 呼应着周惠的这句威胁,他身边的周忠也抽出了长剑,继而是寨墙上面的士卒。他们感于军主勇担责任、维护属下士卒的气概,纷纷举起了刀枪呼应,仅有的几十名弓手立刻张弓搭箭,一齐指向城下的宋景休。 “好周允宣,你有种”宋景休冲着寨城吐了一口唾沫,手勒缰绳拨转了马头,“你给我等着看将军到底是向着谁” “不送”周惠哈哈一笑,转身走下了城寨。
周惠耸了耸肩。他并非怕事之人,到了这一步,难道会退缩么?于是他很沉着的回答:“不错,田子聪的确是我的故交,之前在荥阳郡酸枣城外失散,没想到却去了河北……至于当日在荥阳西门,彼此尚属敌对,我为西门守将,职责所在,自然要击退城外的夜袭” “好,周参军果然有担当”宋景休赞了一句,脸上却是一片铁青,“我也不说暗话,当日夜袭的勇士之中,有一人乃是我胞弟宋景林,不幸死在守军手上,连尸骨都没有带回……周参军,这手足之仇,是无论如何都要报的我敬你是个人物,也是敢于冲阵的勇将,只要你现在交出三名凶手,让我剖心祭奠胞弟,这件事情便算揭过” 交出凶手?要我拿手下人顶缸?真要这么做了,我这兵还能带下去?周惠嗤之以鼻,这宋景休名为和解,实则想塌他的台,其心颇为阴险。不过,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他和这宋景休,关系只是一般,如今有了杀弟之仇,以他的性格是万不能相容的。 事已至此,又关系着军中的威望,那我也犯不着和你客气……周惠主意一定,大声回复宋景休道:“宋军主,当日守城,我是主将,你要寻仇,只管冲着我来倒是我要敬告宋军主一句,两军征战,各为其主,这是公义;若宋军主私自和同僚寻仇,便是违反军纪,将军也饶你不得”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陈庆之才会如此见重,想在北地事了后让周惠随他南返,并授以长史之位,作为他最倚重的辅弼属臣。然而他却不知道,周惠根本不愿前往江东。 换而言之,周惠终究是要离开南军的,否则他为什么会要求这一军士卒,并且努力的培养和掌控他们?要知道,这些士卒都是河南、荥阳两郡人氏,可以护卫周惠返回河南,却断不会随他前往江东。 那么,如今有了合适的脱离契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周惠在心里叹息了一声,令护卫前去请周忠过来,把城中的军务托付给他。 听周惠说只带少数护卫入城,周忠急忙谏阻:“二郎君,发生了这样的事,还是谨慎些为好,免得为小人所害” “阿忠放心,城内有将军压着,没有谁敢乱来,”周惠摇了摇头,“带上太多士卒的话,反而显得不尊重将军。” “虽然这么说,小人还是放心不下若二郎君执意不带太多士卒,便请务必带上小人”周忠上前两步,半跪在周惠面前,“小人得二郎君如此倚重,家主也曾吩咐小人照顾好二郎君,万一二郎君有什么不测,小人如何还能独活” “哎,阿忠你这是何必?”周惠走到周忠面前,一把拉起了他,“也罢咱们就一块进城,看那个宋景休敢不敢动我……说真的,没有你在跟前,由别的人担当护卫,我还真有些底气不足。”
虽然斥退了宋景休,在手下士卒面前也表现得极为硬气,可是周惠心里疏无得意之情。他心里很明白,宋景休说的是事实,在这整支南军之中,他是不折不扣的外人。就连陈庆之,虽然非常看重他,也希望他一同南返,却也很清楚周惠投靠他的主要目的,只不过他和周惠一样同出寒门,理解周惠光大家业、追求仕途的心思,因此甫一接纳,便授以从六品车骑府录事参军的高位。 如今发生这种事,以宋景休在军中的影响,他的处境将更加尴尬。这一点毫无疑问,陈庆之也很清楚,并且还特意交代他不要再提此事。但如今随着周惠声名鹊起,又有昔日的同僚指证,事情已经无法隐瞒。 也许,现在就是他离开南军的合适时候?或者说是脱离南军的难得契机? 周惠坐在河阳中城衙门内,胸中心潮起伏,一个多月来和陈庆之交往的点点滴滴,纷纷涌现在他的脑海中。欢宴相谈,驻守虎牢,转战司州,榻前探病,同赴北中,并肩袭营……可以说,从陈庆之身上,他不仅得到了如今的地位,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他同样也回报了不少,无论是献计献策,还是协理军务,都很帮了陈庆之的忙,连车骑府现有的架构和属吏,也都是他一手完成,极大的缓解了陈庆之在军务政务上的负担。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看着周忠大感愕然,似乎又要跪下去,周惠连忙拉住了他:“允恭,你不用再推辞。就跟你说的那样,咱们这一去很可能会有危险,何苦还在身份的问题上纠结?” 说完,他舍了周忠,叫来衙外的护兵,令他前往河桥工地,请李苗返回河阳中城一趟。 李苗是性情中人,得周惠的救援之恩和倾心接纳,已经将他当作了知交。听闻周惠相请,他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带着少数护卫赶了过来。周惠叫上周忠,一起把李苗迎进城内,将刚才发生的事情,以及整件事的由头都告诉了他。 “所以,在下必须回北中城一趟,在陈车骑面前把这件事情了结。城内的防御,以及看管夏州郡兵的事情,只好先委托给子宣兄。”周惠最后说道。 “这南军军将,真是太跋扈、太不讲道理了”李苗虽然是南人,却与梁帝萧衍有仇(其叔父兼嗣父梁州刺史李畎,先为萧衍所负,继为萧衍所杀),对南军自然没有什么好感,“允宣,依我说,你干脆就离了南军,别再与他们搅在一块以你的能力,以及前日立下的大功,只要归了朝廷,肯定能够受到重用的。如果允宣你愿意的话,待这南段河桥修好,我立刻前去觐见陛下,请陛下给你安排一个好职司”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是小人遵命。”周忠拱手应道,满脸都是毅然的神情。 周惠知道,他是真的认为这趟非常危险,也做好了同生共死的打算。想到这一点,周惠心里的感动自不必说,同时也非常庆幸,来到这个时代四个月后,终于有了第一个舍命追随的人啊 他动情的拍了拍周忠的肩膀:“阿忠,你现在是军副,也是我最信任和倚重的人,以后就不要自称什么小人了。如今在这个家中,我也能够做大半个主,就赐你表字为‘允恭’如何?” 赐予表字,这就是当作一门亲族看待,因为下仆是没有表字的。非但没有表字,连姓和名都不能够自主,要随着主家的心意而更换。 周忠虽然不太明白这一点,心里却隐约觉得,取个和两位郎君一样格式的表字,似乎不合自己的身份。他抬头看着周惠,言语间颇为迟疑:“这个……小人可不敢当” “有什么不敢当的,”周惠微微一笑,“你父亲随我父亲没于南荆州,家主为你改名为‘忠’,一则褒扬你父亲的忠诚,二来也已经把你当作义子来看待……你看我和大郎君,还有长姊周慈、小妹周念的名字,和你不是差不多吗?所以,今后你就是咱们家中的亲族,彼此以表字相称即可。”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这个嘛……”张慕唐迟疑了片刻,知道瞒不住这位精明的上官,不得不点头承认,“将军的确有些担心,因为宋军主在军中颇有人望,深得士卒敬服……例如这一回,敌军派人拉拢周参军,本来是城北发生的事,将军已经严令不得外传,可由于此事涉及到宋军主胞弟身死的内情,便有人触犯将军的禁令,私下将此事捅到了城东。” “原来还有这样一番折腾。”周惠微微一叹。陈庆之待他,还真是非同一般的爱护。不过,既然已经打定主意,周惠也只能辜负他了:“将军的意思,我已经完全明白,只是这样躲着避着,终究不是解决之道,所以烦请你和我一同进城,有些话我要和将军面谈。” “可是,周参军现在方便进城吗不跳字。张慕唐担心的说。 “没关系的,他们不敢太过造次,更何况还有你在身边陪同。”周惠安慰他道。由于已经决定离开,他的态度十分轻松,甚至和张慕唐开起了玩笑:“就算我真的是待罪之身,也要见过将军后才能明正典刑嘛” 张慕唐见这位上司如此镇定,心里倒是颇为佩服,同时也慨然应允了周惠的要求:“既然周参军这么说,下官自当遵命。” ……,……
“子宣兄的好意,在下心领,”周惠点了点头,“不过,陈车骑于在下有知遇之恩,同乡之情,在下就算要辞去属官,也必须先作个交代。之后的事情,就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吧!” “如此,我就不拦允宣了,”李苗并未听出周惠的言外之音,“辞别南军之后,可仍旧来这河阳中城驻扎,率部帮我看住夏州郡兵,待河桥修好后再请陛下另行安置。” “在下理会得。”周惠拱手向李苗谢道,带着周惠等人前往北中城, 一行人刚走到河桥中间,又有十余骑出北中城南门而来,周忠以为是宋景休,连忙令众人戒备。周惠却摇了摇头,止住了众人的动作,因为他已经看清楚,为首之人穿着青衣官服,乃是他自军中提拔的车骑府中兵行参军张慕唐。 张慕唐也发现了前方的周惠,连忙跳下战马,把缰绳交给身后的士卒,上前向周惠拜揖道:“周参军,宋军主寻你为难之事,将军已经知道了,因此特地派下官前来知会,说已经重重斥责了宋军主,请参军安心在河阳中城驻防。” “将军让我先留在河阳中城?”周惠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不对,“这么说,军中还是有人附从宋军主,准备和我为难,连将军也担心无法禁止他们,只好让我暂避风头是么?”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相对而言,北朝突破五品界限要容易许多,孝文帝在初建士族门阀制度时就说了,“(寒人)必有高明卓然、出类拔萃者,朕亦不拘此制”。因此,魏朝各代都有以才学、吏干或军功起家的寒门子弟,因能力或功劳特别出众而晋升到高品,他们一旦突破的话,只要三代连续得官,也就自动转为士籍,拥有士族的各种特权。 三代连续得官,这个条件其实非常容易。因为所谓的“得官”,是连追封和荫封也算在内的,而晋升为高品官阶的寒门子弟,很多都立有不小的功劳,追封父辈和荫封子弟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在决定晋升周惠为从五品的同时,元颢也下令追封其父为从六品员外散骑侍郎、巩县开国男爵,荫其子侄一人为从九品员外司马督,然后令尚书祠部曹查录其父及其子侄的姓名,令司州大中正将义兴周氏转为本州士籍。 说来也实在是巧合,现任的司州大中正,刚好就是出身司州恒农杨氏的中书令杨昱。杨昱和周惠有过交往,很乐意的执行了元颢的命令,并且还建议元颢为周惠另行安排职司,将他调离陈庆之的身边。
尽管南段河桥还没有修好,中渚的战报还未能传递到南岸,南岸的元颢却也知道了平叛主将的身份。原因很简单,跟随陈庆之在北中城驻守的魏朝官吏,只有员外散骑侍郎周惠一人,既然河北军都能通过之前的邸报得出判断,元颢自然更加容易查出来。 立下这样的功绩,奖赏那是少不了的。按照魏朝叙阶的惯例,元颢决定擢升周惠为通直散骑侍郎,晋爵巩县子,另加伏波将军,而周惠的官阶,也相应的由从六品晋升到了从五品。 六品到五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台阶,自九品中正制实行以来便是如此。士庶之别,也即是以五品为界限(俸禄为两千石,两千石以上及以下,礼制中便是殿上人和殿外人的区别),五品以上为高品,可以荫封子弟,晋惠帝时设立的国子学,就是专为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而设;五品以下则为卑品,一般的寒门子弟,很难突破这个界限,尤其是在南朝,因为有计资定品的中正规则,寒门子弟最高只能定为第六品,终生也就只能升到六品官阶。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正是如此,”杨昱躬身应道,“以微臣的浅见,臣惠既然心系桑梓,就绝对不会弃家国,也不会自绝于朝廷,特别是在如今陛下施以厚恩,将其家族转为士籍之后……另外,如果微臣所料不错的话,臣惠赖以平定中渚之乱的那支军队,应该是以他驻守荥阳时所带的那两幢旧部为主体,也都是河南府、荥阳郡之人。所以,他既然从臣苗手中接过了旧部,和朝廷之间就更加多了一重羁绊。” “唔,杨卿所言甚有道理。”元颢点了点头。之前发现平定中渚叛乱的乃是魏人时,他就起过招揽之心,因为他手中的亲信得力将领实在太少,在南朝看见一个状貌瑰伟的北人杨忠,便立刻委以护卫重任,把他从白身提拔到了从四品直阁将军的高位。 以周惠当日的表现,显然要胜过这个寄予厚望的杨忠,若真如杨昱所言,能够将其招揽过来的话,无疑会成为他手中的得力之臣。 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如果将周惠和他的那一军拉拢过来,会不会削弱北中城的防御?陈庆之本人是否会心生不满?如今五六十万河北军止步北中城下,日日空耗钱粮,这个大好局面实在难得,也完全依赖于陈庆之那支南军之力。元颢虽然看重周惠,却也不想因为拉拢他的事情,影响到如今的整个战局。
这是杨昱一直就有的想法。他很欣赏周惠的见识,也很承他在巩县的那番劝谏之情,唯一不满的是,周惠在德行上颇有所亏,居然背弃家国,出任南军主将的属官……如果说之前,周惠只是他欣赏的寒门子弟,可以给予规劝,却不必费力去帮忙的话,现在周惠已经列名士籍,就有了让他扶持的资格。因为凭着此番救援中渚的战绩和名声,周惠的前途即便不乏磨难,也终究能够自荐于朝堂,成为恒农杨氏的得力臂助。 “杨卿说要拉拢周惠?”元颢颇为怀疑,“朕听说,陈车骑对这周惠十分倚重,周惠也是倾力报之。半个月前陈车骑患病,颇思江南风土,周惠亲手拉着步挽(一种很舒适的人力车,供老弱之人代步),把陈车骑迁到城南金陵馆安置下来,不久陈车骑便霍然而愈……主从既然如此相得,朕即便诏令周惠别任,他恐怕也不会轻易奉诏。”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陛下,臣惠毕竟是我大魏之人,家族也在河南府境内,怎么会一直追随陈庆之呢?”杨昱显得胸有成竹,“当日在巩县行宫,微臣请旨给复河南府、荥阳郡两地租赋,陛下可知是出于谁的建议?” “难不成……是这周惠建议的么?”元颢沉吟着说。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更何况,严格按照梁朝制度的话,宋景休并非是陈庆之的下属。他们那三军,是配在梁帝所封的魏王元颢麾下(晋朝及南朝制度,大国置三军五千人),陈庆之只是以直阁将军、文德殿帅的身份,领文德宿卫骑军代为指挥而已。尽管梁帝考虑到指挥方便,配给元颢的士卒大多出自义兴、东阳等郡,都算是陈庆之的同乡,但这只是加强了众士卒对陈庆之的拥戴,却并非改变两方之间的从属关系。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嚣,让陈庆之更加的心烦。他正要将茶盅往地上一摔,心中却忽然想起,这茶盅还是周惠替他在城南四通市所购,于是好好的将其放回案前,大声令护卫出衙门查看究竟。 不多时,护卫便回到衙门,向陈庆之禀报:“将军,是周参军、张参军两位来了在他们的外围,有好些军士跟着,骂周参军是北军余孽,扬言要请将军杀掉他,为荥阳城外阵亡的同袍报仇……” “胡闹当日在荥阳,我不是顺着众将的心思,残杀了荥阳城所有将领,以此祭奠诸位阵亡将士么?难道这还不够给他们出气?”陈庆之的怒意顿时勃发,“战阵之上,各为其主,本来就没有办法计较更何况事情早已过去,连主将杨昱都被魏主保了下来,为何现在却偏偏抓住允宣不放?” “将军请息怒”面对陈庆之少见的怒火,那名护卫连忙劝道。
“虽然有这个可能,但朝廷并不清楚最新的情况。拉拢周惠的事,还是等修好河桥、重新和北中城联系上了再讨论吧”元颢最后说道。 ……,…… 北中城的城守衙门内,陈庆之手捧茶盅,在正堂上来来回回的踱着。他现在很是烦恼,由于宋景休的擅自寻衅,他身边最得力的属臣周惠,这次很可能不得不离开。 发生这种事情,陈庆之自然对宋景休非常恼怒,可惜却不好贸然加以处置。因为陈庆之心里明白,周惠身为北人,突然成为他的属臣之首,凌驾于麾下所有将士之上,军中对此早就颇有微词。和周惠比起来,宋景休勇武过人,每战必身先士卒,在军中大受众人的衷心敬佩,人望和口碑完全占据优势。而且宋景休的胞弟死在周惠的手中,是受害的一方,更加能够得到众人的同情,所以两人之间的这场矛盾,几乎所有人都支持他。在这个时候,陈庆之如果坚持维护周惠,恐怕不利于军心的团结,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麾下的战力,影响到北中城的防御大计。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这怎么可以”陈庆之一口拒绝,“我府中诸事繁杂,如何离得了允宣?至于你和宋军主的事情,我自然会妥善调解,允宣你无须放在心上。”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将军,宋军主的性格和人望,您比我更加清楚,当初就曾经特意嘱咐过。”周惠叹着气道,心中为陈庆之的器重和维护感动不已。可既然已经决定离开,话却不得不继续说了下去:“有了这番私仇,宋军主和军中的大多数将士,都已经不能容忍属下留在军中。将军若要调解,恐怕很难做到;强行压制的话,又会影响到军中士气,于守城要务大有妨碍……至于将军府中诸事,如今已有各曹行参军和曹吏负责,即使离了属下也没有什么妨碍。所以,属下能够放心的离去,从而免除将军麾下的这番纷扰,这也算是最后一次为将军效命吧” 说完,周惠拜倒在陈庆之身前,等待他作出裁决。 听了周惠的这番请辞,陈庆之默然无语。他心里明白,周惠说的都是事实,而衙门外渐渐响起来的喧嚣,也证明了军中士卒对周惠的怨念。他如果想平息事态,最好的办法便是任周惠离去,如此则自己不必左右为难,周惠也能够脱离纷争。
陈庆之瞪了他一眼,忽然发现有些不对:“怎么是你在执勤?鱼天愍呢?” “这个……鱼统领今天有事,令属下临时替他一天。”护卫有些支吾的回答。 鱼天愍有事?大概是和宋景休有关吧他们两人的关系一向很好……陈庆之叹了口气。他现在已经很清楚的明白,到底是谁违反了他的封口令。 好在除了这两个胆大妄为的家伙,外面的诸多士卒都还十分克制,也非常尊重他这个主将,在他发话之前,没有人敢擅自侵犯周惠一行。 对于公然违反将令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陈庆之当即决定免去鱼天愍的职务:“也罢鱼天愍不来,以后你就是我的护卫统领了。现在立刻召集护卫,随我出去接应参军。” “末将遵命”新任统领大声应道。 有陈庆之亲自出马,很快就斥散围观士卒,将周惠一行接进了衙门。陈庆之握住周惠的手,非常关切的说道:“允宣,你怎么来了?如今城内无事,我不是让张参军知会你,让你暂时留在河阳中城的吗不跳字。 “这是将军的爱护之意,属下自然能够明白,”周惠微微摇了摇头,“只不过,属下同样很清楚,由于属下和宋军主的那番私仇,将军现在肯定很为难。所以,属下决定辞去车骑府录事参军的职务,请将军务必允准。”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想到这里,他顺势恭维陈庆之道:“以将军转战千里、直下洛阳、抵御河北百万大军的战绩,已经足以和韦公比肩。他日南返,也自当有公侯之封,不使韦公儒将之名专美于前。”(历史上陈庆之尽管全军覆没,逃回江东后依然封爵永兴县侯,死后追赠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鼓吹一部,谥曰“武”,比韦睿的“严”字谥号评价更高) “若能如此,就承允宣的吉言了。”说到自己的光明前程,陈庆之脸上也绽开了笑意,把离别的惆怅冲淡了许多。 “所以,请将军一定要珍重,即便事有不谐,也务必保留有为之身,”周惠再次向陈庆之躬身长揖,给了他最后一个忠告,“河北军虽然拿北中城没有办法,却很有可能在别的地方作出突破,届时将军须得当机立断,弃城渡河,以免陷于绝境之中。” “我会记住允宣的话。”陈庆之知道周惠料事极准,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 由于中渚及南岸的勤勉,南段河桥很快就再次修通。李苗留下周惠守城,自己押着夏州郡兵过河前往谒见元颢,详细的汇报了三日前中渚平叛的经过,并且将周惠的事情一并上禀。
“唉事已至此,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他叹息了一声,把周惠扶了起来,“允宣,你如此为我考虑,我也不能让你难做……以允宣你的才能,以及如今的功绩和名声,就算离了我这里,也不难得到魏主的重用,自致于青云之上,获取锦绣前程。” “在下谢过将军,”周惠顺势站了起来,向陈庆之致谢道,“这一段时间,在下随将军学到了很多,今后果真有了些许成就,都是将军的提携之恩,奖掖之德……此恩此德,在下将永远铭记。” “允宣客气了,”陈庆之令护卫取来佩剑,先在手中摩挲了一番,然后递给周惠道,“此剑是我当年宿卫东宫时,时任左卫将军、太子詹事的都梁县侯韦怀文韦公(韦睿)所赠。韦公体质虚弱,每有出战,皆弃马乘轿,手握三尺竹仗指挥,我对此倾慕不已,后来以文弱之身,自请率军出外,大半都是慕韦公之事迹……如今咱们临别在即,我便以此剑转赠允宣,以寄我对允宣的殷切之望。” “将军下赐,不敢有辞。”听说是已故梁朝名将韦睿的赠物,周惠大感兴奋,双手从陈庆之手中接过佩剑。不过,想到陈庆之也是不输于韦睿的名将,周惠心里忍不住哑然失笑。真是,自己都和陈庆之共事了一个多月,有什么必要因为韦睿的一件赠物而激动呢?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以周惠从五品的官阶,虽然离从四品城门校尉还差了两级,却可以担任洛阳令,以此职假城门校尉,率本部及河南府郡兵主持城内治安。如此一来,既能够将他彻底与南军隔开,也显示了招揽和重用的诚意,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啊…… “临淮的意思,朕已经知道了。他要求的维持兵力和得力将领,稍后自会派出,”元颢点了点头,“两位卿家可先回城,等候朕的消息。” “臣等遵命。”两位尚书郎中一同告退。 才把两人打发出河阳南城行宫,周惠正好奉命觐见。元颢见他身着绿袍,体魄并不如何魁伟,言语间忍不住啧啧称奇:“听说周卿本为河南郡学生员,于武事并不熟谙,当日却能身先士卒,以迅雷之势击破叛军,实在令朕大开眼界” “贱名微行,得入陛下圣目,微臣幸何如之,”周惠拜倒在地,很从容的向元颢回道,“《论语》‘宪问’一章之中,记夫子曾有言曰‘仁者必有勇’,微臣虽不敢以仁者自居,却也愿从夫子之圣教。” “好一个‘仁者必有勇’”元颢见周惠态度从容,应对得体,一时大为赞叹。不过,适当的敲打也是必要的,元颢久居人上,对此道自然是驾轻就熟:“然则夫子也有言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周卿可知此语何解?”
听说周惠被迫离开了南军,元颢大喜过望,当即派人前往中渚,诏令周惠前来谒见。此时,尚书祠部曹的复文也到达了军中,上面列着周惠父亲周析、侄儿周文的详细籍录,元颢点了点头,很快批准了两人的封赠,交还给呈文的祠部郎中。 除了祠部郎中以外,同行的还有尚书都兵郎中清河崔士安。崔士安掌管都内之兵,地位十分关键,元颢见他前来,很关切的问道:“崔卿何以到此?可是洛阳出了什么变故?” “回陛下,京中尚无变故,”崔士安躬身回奏,“只是陛下亲征在外,抽空了洛阳的所有兵力,只留下千余河南府郡兵守城,城内的治安状况颇为不佳,甚至还出现了不少流言。临淮殿下对此十分担忧,是以遣微臣前来,请陛下回调些许兵力,并遣一员得力将领坐镇,以维持城内的稳定和治安。” “是么?”元颢略一思索,目光掠过御案上放着的周惠履历,忽然想起前日召见杨昱时提到的事情。这周惠是河南府巩县人氏,麾下也大半都是河南府的府户军或郡兵,与他一样都出自河南府,也许可以调他前往洛阳维持?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允宣辞职的话,能否获准先不说;便是辞职,也莫扯上我家孝邕。他性格比较急躁,可应付不来你的这番提携,”杨昱摆了摆手,“况且,他现在正替叔父担任丧主,刻下并不方便出仕。” “这么说来,晚生只好另寻他途。”周惠叹道。 他现在已经有了一番名声,别说是辞职,哪怕失去现在的官阶和爵位,之后也随时可能受征复出。唯一放不下的,就是现在这一军士卒,若要辞职的话,就必须作出适当的安排,将他们留在编制之内。那么等到他复出时,有之前的渊源,很容易便能再掌这一军,正如他在北中城把这一军从李苗手中要过来一样。 当然,他也可以不辞职,安心的待在洛阳令、假城门校尉的位置上,等元子攸名下的河北军打到这里,便立刻献城相投。可是,休说这种毫无节操的事他做不做得出来,即使真的咬牙做了,因此而保住官阶和爵位,他的名声也会完全毁掉,之后除非他愿意以尔朱荣等只重军功、不管私德的军阀为靠山,否则便随时可能受到御史的弹劾,从而失掉得来的一切,并且再无复出的可能。 到底该怎么做呢?这还真是个难题。但可以确定,杨昱这边的杨孝邕显然是不能指望了,他也就没有必要再打扰杨昱,于是起身向杨昱告辞。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费章节(8点) “允宣可是信了京师之风评,以陛下为暗弱之主么?不错,陛下自即位以来,行事的确失之放纵,以致公私不安,人情失望。但允宣若因此而存着怠慢之心,恐怕将有不测之祸”杨昱仿佛看出了周惠的心思,郑重提醒他道,“须知陛下本非心思浅薄之人,以夺爵赐死的罪藩之子出仕,却能大得朝廷信重,屡次统领大军出征,并获三师、三公之高位,这岂是心思浅薄之人所能做到的?广平(孝文之子元怀)、汝南(孝文之子元悦)为帝室至亲,临淮、安丰居宗室之望,然而较之陛下,名位和资历却皆有所不如。否则的话,梁主何以舍汝南而重陛下?济阴王、丘大千等两淮重臣何以纷纷归降?临淮、安丰两位殿下又何以甘心率百官郊迎劝进呢?” 周惠点了点头。杨昱曾经和元颢共事,一同征讨关内叛党,虽然合作得并不愉快,但对元颢本人的性格自然了解颇深。 “杨公这一番话,可谓金玉良言,晚生受教了,”周惠拱了拱手,“方才晚生还在想,令郎孝邕有第七品员外郎的荫封,可以荐他担任城门丞或者假城门司马,替晚生统带麾下那一军士卒。若能如此,令郎能够即刻起家得一要职,而晚生便可以辞职归乡,脱离中枢的这番是非……”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到底还是没有根基的问题。正因为没有根基,虽然明知这次的机遇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其中,以求得出人头地的机会。这一点,他现在显然已经做到了,当初一同投身府户军的四人之中,比起在河北军中担任军副的田颖,可能担任军主的王建,不知道担任什么的夏侯敬,还有赋闲在家的谢邦,他显然要成功得多。而只要躲过当即处决的风险,随后元子攸肯定会下旨大赦,他就能安然无恙的返回乡里,凭着北中从战、伏波中渚的名声,等待朝廷或哪位府主征辟他复出担任官职。 自孝文帝迁都以来,魏朝对于士人,可以说是非常宽待,除非是你死我活的朝廷政争,亦或是现在这样的夺位之战,否则很少会处决犯事的士人,凡有大臣负罪当死,都允许其归第与家人诀别,然后从容自尽,以保留作为大臣的体面。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人黜职后,不久都能够再次起复;甚至连赐死的大臣,之后若有子弟显贵,都能够重新获得追封和赐谥。
“允宣慢走,”杨昱把周惠送出正厅,忽然拜托他道,“舍弟的四十九日法事,如今只剩下十余天,此事允宣是知道的。等到圆满之后,我将携孝邕扶柩归葬故里,届时若允宣依然假城门校尉,还望莫要留难我父子二人。” 周惠一愕,杨昱也发现局势很紧了么?看来聪明人还是不少啊 他点了点头,向杨昱承诺道:“叶落归根,人之常情,贤父子归葬至亲,晚生自然没有留难的理由。” ……,…… 驭马离开杨府,周惠沿着青阳门御道随意的走着,心里想着刚才和杨昱的那番商谈。按照杨昱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他现在不方便立即辞职,即使辞职也会被元颢留任,况且他已经答应了杨昱,至少要协助他父子两人离开。 可是,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啊否则难免会打上了元颢顽党的标签,再加上之前担任陈庆之属官的事,真会像杨昱所说的那样被当即处决。
下列为一部小说中的一部分内容,请参照这部分内容,续写下一部分。
正是知道魏朝宽待士人,法令松弛,而且大赦频繁,当初周惠才敢铤而走险的投靠陈庆之,并能够预先为自己制定好脱身和起复的计划。只不过,现在这计划出了点问题,他必须尽快解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费章节(8点) 周惠出神的想着事情,不知不觉间就过了孝义里,到达洛阳小市附近。这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一声略显耳熟的招呼:“前面可是周兄?” 周兄?是叫我么?周惠有些迷惘的抬起头,眼前便出现了一张印象深刻的面孔,正是见过两面、有过赠答之缘的邵县侯元宝炬。 说起来还真是巧合,每次和这邵县侯见面,都是在这城东小市附近。不过,这或许不难理解,他的父亲元愉,还有舍宅为平等寺的叔叔元怀,都是虔诚信佛之人,平时颇有交往(史载元愉‘崇信佛道,用度常至不接,与弟广平王怀,颇相夸尚,竞慕奢丽’),所以他经常出入平等寺也在情理之中。 “原来是子炜兄,”周惠回过了神,下马向元宝炬拱手道,“可是又自平等寺奉佛而来?”
法令如此松弛,这也是魏朝后期政局败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河间王琛,担任定州刺史时大肆搜刮,灵太后评价说“唯不将中山宫来,自余无所不致”(除了没将中山行宫搬回家外,其余哪都逃不掉搜刮),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三次因为贪污而罢官夺爵,结果又三次得到起复;后来领军作战,一败于氐、羌,二败于鲜于修礼,同样是屹立不倒,直到第三次被葛荣击杀,才彻底结束了折腾不已的一生。 至于大赦,在魏朝更是频繁,宣武帝在位十八年,大赦八次;孝明帝在位十三年期间,灵太后一人就大赦了十六次,有时甚至一年三赦。而大赦如此频繁,有多少罪都很难丢掉脑袋,众臣也就越发的肆无忌惮。连身为天子的元子攸,在即位前深受孝明帝的信赖,也会徇私枉法,将作为通缉要犯的杨宽藏到家中,一直等到朝廷发布赦令。只从这一件事上,就可以知道魏朝法令松弛到了什么程度。也难怪后来尔朱荣在河阴虐杀朝臣时,会拿洛中士人骄侈成俗、败坏朝政作为他的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