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stringlengths
44
208k
name
stringlengths
2
75
level
stringclasses
3 values
abandon_note
stringclasses
2 values
modified_date
stringlengths
8
8
api_updated_date
stringclasses
1 value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一 章 總綱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 條 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 條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 中華民國憲法 第 3 條 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 中華民國憲法 第 4 條 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5 條 中華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華民國憲法 第 6 條 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二 章 人民之權利義務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 條 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 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非由法院依法定程序,不得審問處罰。非依法定程序之逮捕、拘禁、審問、處罰,得拒絕之。 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時,其逮捕拘禁機關應將逮捕拘禁原因,以書面告知本人及其本人指定之親友,並至遲於二十四小時內移送該管法院審問。本人或他人亦得聲請該管法院,於二十四小時內向逮捕之機關提審。 法院對於前項聲請,不得拒絕,並不得先令逮捕拘禁之機關查覆。逮捕拘禁之機關,對於法院之提審,不得拒絕或遲延。 人民遭受任何機關非法逮捕拘禁時,其本人或他人得向法院聲請追究,法院不得拒絕,並應於二十四小時內向逮捕拘禁之機關追究,依法處理。 中華民國憲法 第 9 條 人民除現役軍人外,不受軍事審判。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 條 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 條 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 條 人民有秘密通訊之自由。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 條 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4 條 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 條 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 條 人民有請願、訴願及訴訟之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7 條 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8 條 人民有應考試服公職之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9 條 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0 條 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1 條 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2 條 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3 條 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4 條 凡公務員違法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利者,除依法律受懲戒外,應負刑事及民事責任。被害人民就其所受損害,並得依法律向國家請求賠償。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三 章 國民大會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5 條 國民大會依本憲法之規定,代表全國國民行使政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6 條 國民大會以左列代表組織之: 一 每縣市及其同等區域各選出代表一人,但其人口逾五十萬人者,每增加五十萬人,增選代表一人。縣市同等區域以法律定之。 二 蒙古選出代表,每盟四人,每特別旗一人。 三 西藏選出代表,其名額以法律定之。 四 各民族在邊疆地區選出代表,其名額以法律定之。 五 僑居國外之國民選出代表,其名額以法律定之。 六 職業團體選出代表,其名額以法律定之。 七 婦女團體選出代表,其名額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7 條 國民大會之職權如左: 一 選舉總統、副總統。 二 罷免總統、副總統。 三 修改憲法。 四 複決立法院所提之憲法修正案。 關於創制複決兩權,除前項第三、第四兩款規定外,俟全國有半數之縣市曾經行使創制複決兩項政權時,由國民大會制定辦法並行使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8 條 國民大會代表每六年改選一次。 每屆國民大會代表之任期,至次屆國民大會開會之日為止。 現任官吏不得於其任所所在地之選舉區當選為國民大會代表。 中華民國憲法 第 29 條 國民大會於每屆總統任滿前九十日集會,由總統召集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30 條 國民大會遇有左列情形之一時,召集臨時會: 一 依本憲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應補選總統、副總統時。 二 依監察院之決議,對於總統、副總統提出彈劾案時。 三 依立法院之決議,提出憲法修正案時。 四 國民大會代表五分之二以上請求召集時。 國民大會臨時會,如依前項第一款或第二款應召集時,由立法院院長通告集會。依第三款或第四款應召集時,由總統召集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31 條 國民大會之開會地點在中央政府所在地。 中華民國憲法 第 32 條 國民大會代表在會議時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會外不負責任。 中華民國憲法 第 33 條 國民大會代表,除現行犯外,在會期中,非經國民大會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 中華民國憲法 第 34 條 國民大會之組織,國民大會代表之選舉罷免,及國民大會行使職權之程序,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四 章 總統 中華民國憲法 第 35 條 總統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36 條 總統統率全國陸海空軍。 中華民國憲法 第 37 條 總統依法公布法律,發布命令,須經行政院院長之副署,或行政院院長及有關部會首長之副署。 中華民國憲法 第 38 條 總統依本憲法之規定,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之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39 條 總統依法宣布戒嚴,但須經立法院之通過或追認。立法院認為必要時,得決議移請總統解嚴。 中華民國憲法 第 40 條 總統依法行使大赦、特赦、減刑及復權之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41 條 總統依法任免文武官員。 中華民國憲法 第 42 條 總統依法授與榮典。 中華民國憲法 第 43 條 國家遇有天然災害、癘疫,或國家財政經濟上有重大變故,須為急速處分時,總統於立法院休會期間,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依緊急命令法,發布緊急命令,為必要之處置。但須於發布命令後一個月內提交立法院追認。如立法院不同意時,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 中華民國憲法 第 44 條 總統對於院與院間之爭執,除本憲法有規定者外,得召集有關各院院長會商解決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45 條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四十歲者,得被選為總統、副總統。 中華民國憲法 第 46 條 總統、副總統之選舉,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47 條 總統、副總統之任期為六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中華民國憲法 第 48 條 總統應於就職時宣誓,誓詞如左:「余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余必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增進人民福利,保衛國家,無負國民付託。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謹誓」 中華民國憲法 第 49 條 總統缺位時,由副總統繼任,至總統任期屆滿為止。總統、副總統均缺位時,由行政院院長代行其職權,並依本憲法第三十條之規定,召集國民大會臨時會,補選總統、副總統,其任期以補足原任總統未滿之任期為止。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總統、副總統均不能視事時,由行政院院長代行其職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50 條 總統於任滿之日解職,如屆期次任總統尚未選出,或選出後總統、副總統均未就職時,由行政院院長代行總統職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51 條 行政院院長代行總統職權時,其期限不得逾三個月。 中華民國憲法 第 52 條 總統除犯內亂或外患罪外,非經罷免或解職,不受刑事上之訴究。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五 章 行政 中華民國憲法 第 53 條 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 中華民國憲法 第 54 條 行政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各部會首長若干人,及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若干人。 中華民國憲法 第 55 條 行政院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 立法院休會期間,行政院院長辭職或出缺時,由行政院副院長代理其職務,但總統須於四十日內咨請立法院召集會議,提出行政院院長人選,徵求同意。行政院院長職務,在總統所提行政院院長人選未經立法院同意前,由行政院副院長暫行代理。 中華民國憲法 第 56 條 行政院副院長,各部會首長及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57 條 行政院依左列規定,對立法院負責: 一 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 二 立法院對於行政院之重要政策不贊同時,得以決議移請行政院變更之。行政院對於立法院之決議,得經總統之核可,移請立法院覆議。覆議時,如經出席立法委員三分之二維持原決議,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或辭職。 三 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十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覆議時,如經出席立法委員三分之二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或辭職。 中華民國憲法 第 58 條 行政院設行政院會議,由行政院院長、副院長、各部會首長及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組織之,以院長為主席。 行政院院長、各部會首長,須將應行提出於立法院之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他重要事項,或涉及各部會共同關係之事項,提出於行政院會議議決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59 條 行政院於會計年度開始三個月前,應將下年度預算案提出於立法院。 中華民國憲法 第 60 條 行政院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四個月內,應提出決算於監察院。 中華民國憲法 第 61 條 行政院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六 章 立法 中華民國憲法 第 62 條 立法院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人民選舉之立法委員組織之,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63 條 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64 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依左列規定選出之: 一 各省、各直轄市選出者,其人口在三百萬以下者五人,其人口超過三百萬者,每滿一百萬人增選一人。 二 蒙古各盟旗選出者。 三 西藏選出者。 四 各民族在邊疆地區選出者。 五 僑居國外之國民選出者。 六 職業團體選出者。 立法委員之選舉及前項第二款至第六款立法委員名額之分配,以法律定之。婦女在第一項各款之名額,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65 條 立法委員之任期為三年,連選得連任,其選舉於每屆任滿前三個月內完成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66 條 立法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由立法委員互選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67 條 立法院得設各種委員會。 各種委員會得邀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到會備詢。 中華民國憲法 第 68 條 立法院會期,每年兩次,自行集會,第一次自二月至五月底,第二次自九月至十二月底,必要時得延長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69 條 立法院遇有左列情事之一時,得開臨時會: 一 總統之咨請。 二 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以上之請求。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0 條 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1 條 立法院開會時,關係院院長及各部會首長得列席陳述意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2 條 立法院法律案通過後,移送總統及行政院,總統應於收到後十日內公布之,但總統得依照本憲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辦理 。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3 條 立法委員在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院外不負責任。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4 條 立法委員,除現行犯外,非經立法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5 條 立法委員不得兼任官吏。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6 條 立法院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七 章 司法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7 條 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之審判及公務員之懲戒。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8 條 司法院解釋憲法,並有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79 條 司法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由總統提名,經監察院同意任命之。 司法院設大法官若干人,掌理本憲法第七十八條規定事項,由總統提名,經監察院同意任命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0 條 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1 條 法官為終身職,非受刑事或懲戒處分,或禁治產之宣告,不得免職。非依法律,不得停職、轉任或減俸。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2 條 司法院及各級法院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八 章 考試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3 條 考試院為國家最高考試機關,掌理考試、任用、銓敘、考績、級俸、陞遷、保障、褒獎、撫卹、退休、養老等事項。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4 條 考試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考試委員若干人,由總統提名,經監察院同意任命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5 條 公務人員之選拔,應實行公開競爭之考試制度,並應按省區分別規定名額,分區舉行考試。非經考試及格者,不得任用。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6 條 左列資格,應經考試院依法考選銓定之: 一 公務人員任用資格。 二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執業資格。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7 條 考試院關於所掌事項,得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8 條 考試委員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行使職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9 條 考試院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九 章 監察 中華民國憲法 第 90 條 監察院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行使同意、彈劾、糾舉及審計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91 條 監察院設監察委員,由各省市議會,蒙古西藏地方議會及華僑團體選舉之。其名額分配,依左列之規定: 一 每省五人。 二 每直轄市二人。 三 蒙古各盟旗共八人。 四 西藏八人。 五 僑居國外之國民八人。 中華民國憲法 第 92 條 監察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由監察委員互選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93 條 監察委員之任期為六年,連選得連任。 中華民國憲法 第 94 條 監察院依本憲法行使同意權時,由出席委員過半數之議決行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95 條 監察院為行使監察權,得向行政院及其各部會調閱其所發布之命令及各種有關文件。 中華民國憲法 第 96 條 監察院得按行政院及其各部會之工作,分設若干委員會,調查一切設施,注意其是否違法或失職。 中華民國憲法 第 97 條 監察院經各該委員會之審查及決議,得提出糾正案,移送行政院及其有關部會,促其注意改善。 監察院對於中央及地方公務人員,認為有失職或違法情事,得提出糾舉案或彈劾案,如涉及刑事,應移送法院辦理。 中華民國憲法 第 98 條 監察院對於中央及地方公務人員之彈劾案,須經監察委員一人以上之提議,九人以上之審查及決定,始得提出。 中華民國憲法 第 99 條 監察院對於司法院或考試院人員失職或違法之彈劾,適用本憲法第九十五條、第九十七條及第九十八條之規定。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0 條 監察院對於總統、副總統之彈劾案,須有全體監察委員四分之一以上之提議,全體監察委員過半數之審查及決議,向國民大會提出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1 條 監察委員在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院外不負責任。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2 條 監察委員,除現行犯外,非經監察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3 條 監察委員不得兼任其他公職或執行業務。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4 條 監察院設審計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5 條 審計長應於行政院提出決算後三個月內,依法完成其審核,並提出審核報告於立法院。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6 條 監察院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十 章 中央與地方之權限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7 條 左列事項,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 一 外交。 二 國防與國防軍事。 三 國籍法及刑事、民事、商事之法律。 四 司法制度。 五 航空、國道、國有鐵路、航政、郵政及電政。 六 中央財政與國稅。 七 國稅與省稅、縣稅之劃分。 八 國營經濟事業。 九 幣制及國家銀行。 十 度量衡。 十一 國際貿易政策。 十二 涉外之財政經濟事項。 十三 其他依本憲法所定關於中央之事項。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8 條 左列事項,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或交由省縣執行之: 一 省縣自治通則。 二 行政區劃 。 三 森林、工礦及商業。 四 教育制度。 五 銀行及交易所制度。 六 航業及海洋漁業。 七 公用事業。 八 合作事業。 九 二省以上之水陸交通運輸。 十 二省以上之水利、河道及農牧事業。 十一 中央及地方官吏之銓敘、任用、糾察及保障。 十二 土地法。 十三 勞動法及其他社會立法。 十四 公用徵收。 十五 全國戶口調查及統計。 十六 移民及墾殖。 十七 警察制度。 十八 公共衛生。 十九 振濟、撫卹及失業救濟。 二十 有關文化之古籍、古物及古蹟之保存。 前項各款,省於不牴觸國家法律內,得制定單行法規。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09 條 左列事項,由省立法並執行之,或交由縣執行之: 一 省教育、衛生、實業及交通。 二 省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三 省市政。 四 省公營事業。 五 省合作事業。 六 省農林、水利、漁牧及工程。 七 省財政及省稅。 八 省債。 九 省銀行。 十 省警政之實施。 十一 省慈善及公益事項。 十二 其他依國家法律賦予之事項。 前項各款,有涉及二省以上者,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由有關各省共同辦理。 各省辦理第一項各款事務,其經費不足時,經立法院議決,由國庫補助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0 條 左列事項,由縣立法並執行之: 一 縣教育、衛生、實業及交通。 二 縣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三 縣公營事業。 四 縣合作事業。 五 縣農林、水利、漁牧及工程。 六 縣財政及縣稅。 七 縣債。 八 縣銀行。 九 縣警衛之實施。 十 縣慈善及公益事項。 十一 其他依國家法律及省自治法賦予之事項。 前項各款,有涉及二縣以上者,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由有關各縣共同辦理。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1 條 除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八條、第一百零九條及第一百十條列舉事項外,如有未列舉事項發生時,其事務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屬於中央,有全省一致之性質者屬於省,有一縣之性質者屬於縣。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解決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十一 章 地方制度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一 節 省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2 條 省得召集省民代表大會,依據省縣自治通則,制定省自治法,但不得與憲法牴觸。 省民代表大會之組織及選舉,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3 條 省自治法應包含左列各款: 一 省設省議會,省議會議員由省民選舉之。 二 省設省政府,置省長一人。省長由省民選舉之。 三 省與縣之關係。 屬於省之立法權,由省議會行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4 條 省自治法制定後,須即送司法院。司法院如認為有違憲之處,應將違憲條文宣布無效。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5 條 省自治法施行中,如因其中某條發生重大障礙,經司法院召集有關方面陳述意見後,由行政院院長、立法院院長、司法院院長、考試院院長與監察院院長組織委員會,以司法院院長為主席,提出方案解決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6 條 省法規與國家法律牴觸者無效。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7 條 省法規與國家法律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由司法院解釋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8 條 直轄市之自治,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19 條 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制度,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0 條 西藏自治制度,應予以保障。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二 節 縣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1 條 縣實行縣自治。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2 條 縣得召集縣民代表大會,依據省縣自治通則,制定縣自治法,但不得與憲法及省自治法牴觸。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3 條 縣民關於縣自治事項,依法律行使創制、複決之權,對於縣長及其他縣自治人員,依法律行使選舉、罷免之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4 條 縣設縣議會,縣議會議員由縣民選舉之。 屬於縣之立法權,由縣議會行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5 條 縣單行規章,與國家法律或省法規牴觸者無效。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6 條 縣設縣政府,置縣長一人。縣長由縣民選舉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7 條 縣長辦理縣自治,並執行中央及省委辦事項。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8 條 市準用縣之規定。 中華民國憲法 第 十二 章 選舉、罷免、創制、複決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29 條 本憲法所規定之各種選舉,除本憲法別有規定外,以普通、平等、直接及無記名投票之方法行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0 條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者,有依法選舉之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年滿二十三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1 條 本憲法所規定各種選舉之候選人,一律公開競選。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2 條 選舉應嚴禁威脅利誘。選舉訴訟,由法院審判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3 條 被選舉人得由原選舉區依法罷免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4 條 各種選舉,應規定婦女當選名額,其辦法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5 條 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代表名額及選舉,其辦法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6 條 創制複決兩權之行使,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十三 章 基本國策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一 節 國防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7 條 中華民國之國防,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 國防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8 條 全國陸海空軍,須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以外,效忠國家,愛護人民。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39 條 任何黨派及個人不得以武裝力量為政爭之工具。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40 條 現役軍人不得兼任文官。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二 節 外交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41 條 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三 節 國民經濟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42 條 國民經濟應以民生主義為基本原則,實施平均地權,節制資本,以謀國計民生之均足。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43 條 中華民國領土內之土地屬於國民全體。人民依法取得之土地所有權,應受法律之保障與限制。私有土地應照價納稅,政府並得照價收買。 附著於土地之礦,及經濟上可供公眾利用之天然力,屬於國家所有,不因人民取得土地所有權而受影響。 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 國家對於土地之分配與整理,應以扶植自耕農及自行使用土地人為原則,並規定其適當經營之面積。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44 條 公用事業及其他有獨佔性之企業,以公營為原則,其經法律許可者,得由國民經營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45 條 國家對於私人財富及私營事業,認為有妨害國計民生之平衡發展者,應以法律限制之。 合作事業應受國家之獎勵與扶助。 國民生產事業及對外貿易,應受國家之獎勵、指導及保護。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46 條 國家應運用科學技術,以興修水利,增進地力,改善農業環境,規劃土地利用,開發農業資源,促成農業之工業化。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47 條 中央為謀省與省間之經濟平衡發展,對於貧瘠之省,應酌予補助。 省為謀縣與縣間之經濟平衡發展,對於貧瘠之縣,應酌予補助。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48 條 中華民國領域內,一切貨物應許自由流通。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49 條 金融機構,應依法受國家之管理。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0 條 國家應普設平民金融機構,以救濟失業。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1 條 國家對於僑居國外之國民,應扶助並保護其經濟事業之發展。 中華民國憲法 第 四 節 社會安全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2 條 人民具有工作能力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工作機會。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3 條 國家為改良勞工及農民之生活,增進其生產技能,應制定保護勞工及農民之法律,實施保護勞工及農民之政策。 婦女兒童從事勞動者,應按其年齡及身體狀態,予以特別之保護。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4 條 勞資雙方應本協調合作原則,發展生產事業。勞資糾紛之調解與仲裁,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5 條 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人民之老弱殘廢,無力生活,及受非常災害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扶助與救濟。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6 條 國家為奠定民族生存發展之基礎,應保護母性,並實施婦女兒童福利政策。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7 條 國家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 中華民國憲法 第 五 節 教育文化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8 條 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能。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9 條 國民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0 條 六歲至十二歲之學齡兒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納學費。其貧苦者,由政府供給書籍。 已逾學齡未受基本教育之國民,一律受補習教育,免納學費,其書籍亦由政府供給。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1 條 各級政府應廣設獎學金名額,以扶助學行俱優無力升學之學生。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2 條 全國公私立之教育文化機關,依法律受國家之監督。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3 條 國家應注重各地區教育之均衡發展,並推行社會教育,以提高一般國民之文化水準,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業,得由中央辦理或補助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4 條 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十五,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二十五,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三十五。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以保障。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5 條 國家應保障教育、科學、藝術工作者之生活,並依國民經濟之進展,隨時提高其待遇。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6 條 國家應獎勵科學之發明與創造,並保護有關歷史、文化、藝術之古蹟、古物。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7 條 國家對於左列事業或個人,予以獎勵或補助: 一 國內私人經營之教育事業成績優良者。 二 僑居國外國民之教育事業成績優良者。 三 於學術或技術有發明者。 四 從事教育久於其職而成績優良者。 中華民國憲法 第 六 節 邊疆地區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8 條 國家對於邊疆地區各民族之地位,應予以合法之保障,並於其地方自治事業,特別予以扶植。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69 條 國家對於邊疆地區各民族之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及其他經濟、社會事業,應積極舉辦,並扶助其發展,對於土地使用,應依其氣候、土壤性質,及人民生活習慣之所宜,予以保障及發展。 中華民國憲法 第 十四 章 憲法之施行及修改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70 條 本憲法所稱之法律,謂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之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71 條 法律與憲法牴觸者無效。 法律與憲法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由司法院解釋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72 條 命令與憲法或法律牴觸者無效。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73 條 憲法之解釋,由司法院為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74 條 憲法之修改,應依左列程序之一為之: 一 由國民大會代表總額五分之一之提議,三分之二之出席,及出席代表四分之三之決議,得修改之。 二 由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擬定憲法修正案,提請國民大會複決。此項憲法修正案,應於國民大會開會前半年公告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175 條 本憲法規定事項,有另定實施程序之必要者,以法律定之。 本憲法施行之準備程序,由制定憲法之國民大會議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
憲法
19470101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1 條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於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經公告半年,應於三個月內投票複決,不適用憲法第四條、第一百七十四條之規定。 憲法第二十五條至第三十四條及第一百三十五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2 條 總統、副總統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之,自中華民國八十五年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實施。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應聯名登記,在選票上同列一組圈選,以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在國外之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返國行使選舉權,以法律定之。 總統發布行政院院長與依憲法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人員之任免命令及解散立法院之命令,無須行政院院長之副署,不適用憲法第三十七條之規定。 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發布緊急命令,為必要之處置,不受憲法第四十三條之限制。但須於發布命令後十日內提交立法院追認,如立法院不同意時,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 總統為決定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針,得設國家安全會議及所屬國家安全局,其組織以法律定之。 總統於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後十日內,經諮詢立法院院長後,得宣告解散立法院。但總統於戒嚴或緊急命令生效期間,不得解散立法院。立法院解散後,應於六十日內舉行立法委員選舉,並於選舉結果確認後十日內自行集會,其任期重新起算。 總統、副總統之任期為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不適用憲法第四十七條之規定。 副總統缺位時,總統應於三個月內提名候選人,由立法院補選,繼任至原任期屆滿為止。 總統、副總統均缺位時,由行政院院長代行其職權,並依本條第一項規定補選總統、副總統,繼任至原任期屆滿為止,不適用憲法第四十九條之有關規定。 總統、副總統之罷免案,須經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二之同意後提出,並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總額過半數之投票,有效票過半數同意罷免時,即為通過。 立法院提出總統、副總統彈劾案,聲請司法院大法官審理,經憲法法庭判決成立時,被彈劾人應即解職。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3 條 行政院院長由總統任命之。行政院院長辭職或出缺時,在總統未任命行政院院長前,由行政院副院長暫行代理。憲法第五十五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行政院依左列規定,對立法院負責,憲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一、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 二、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十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立法院對於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議。如為休會期間,立法院應於七日內自行集會,並於開議十五日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 三、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提出七十二小時後,應於四十八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贊成,行政院院長應於十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獲通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國家機關之職權、設立程序及總員額,得以法律為準則性之規定。 各機關之組織、編制及員額,應依前項法律,基於政策或業務需要決定之。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4 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自第七屆起一百一十三人,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於每屆任滿前三個月內,依左列規定選出之,不受憲法第六十四條及第六十五條之限制: 一、自由地區直轄市、縣市七十三人。每縣市至少一人。 二、自由地區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三人。 三、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共三十四人。 前項第一款依各直轄市、縣市人口比例分配,並按應選名額劃分同額選舉區選出之。第三款依政黨名單投票選舉之,由獲得百分之五以上政黨選舉票之政黨依得票比率選出之,各政黨當選名單中,婦女不得低於二分之一。 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 立法院經總統解散後,在新選出之立法委員就職前,視同休會。 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疆域,非經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提出領土變更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不得變更之。 總統於立法院解散後發布緊急命令,立法院應於三日內自行集會,並於開議七日內追認之。但於新任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後發布者,應由新任立法委員於就職後追認之。如立法院不同意時,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 立法院對於總統、副總統之彈劾案,須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二以上之決議,聲請司法院大法官審理,不適用憲法第九十條、第一百條及增修條文第七條第一項有關規定。 立法委員除現行犯外,在會期中,非經立法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憲法第七十四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5 條 司法院設大法官十五人,並以其中一人為院長、一人為副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自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起實施,不適用憲法第七十九條之規定。司法院大法官除法官轉任者外,不適用憲法第八十一條及有關法官終身職待遇之規定。 司法院大法官任期八年,不分屆次,個別計算,並不得連任。但並為院長、副院長之大法官,不受任期之保障。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總統提名之大法官,其中八位大法官,含院長、副院長,任期四年,其餘大法官任期為八年,不適用前項任期之規定。 司法院大法官,除依憲法第七十八條之規定外,並組成憲法法庭審理總統、副總統之彈劾及政黨違憲之解散事項。 政黨之目的或其行為,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或自由民主之憲政秩序者為違憲。 司法院所提出之年度司法概算,行政院不得刪減,但得加註意見,編入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送立法院審議。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6 條 考試院為國家最高考試機關,掌理左列事項,不適用憲法第八十三條之規定: 一、考試。 二、公務人員之銓敘、保障、撫卹、退休。 三、公務人員任免、考績、級俸、陞遷、褒獎之法制事項。 考試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考試委員若干人,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不適用憲法第八十四條之規定。 憲法第八十五條有關按省區分別規定名額,分區舉行考試之規定,停止適用。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7 條 監察院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行使彈劾、糾舉及審計權,不適用憲法第九十條及第九十四條有關同意權之規定。 監察院設監察委員二十九人,並以其中一人為院長、一人為副院長,任期六年,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憲法第九十一條至第九十三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監察院對於中央、地方公務人員及司法院、考試院人員之彈劾案,須經監察委員二人以上之提議,九人以上之審查及決定,始得提出,不受憲法第九十八條之限制。 監察院對於監察院人員失職或違法之彈劾,適用憲法第九十五條、第九十七條第二項及前項之規定。 監察委員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行使職權。 憲法第一百零一條及第一百零二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8 條 立法委員之報酬或待遇,應以法律定之。除年度通案調整者外,單獨增加報酬或待遇之規定,應自次屆起實施。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9 條 省、縣地方制度,應包括左列各款,以法律定之,不受憲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十二條至第一百十五條及第一百二十二條之限制: 一、省設省政府,置委員九人,其中一人為主席,均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之。 二、省設省諮議會,置省諮議會議員若干人,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之。 三、縣設縣議會,縣議會議員由縣民選舉之。 四、屬於縣之立法權,由縣議會行之。 五、縣設縣政府,置縣長一人,由縣民選舉之。 六、中央與省、縣之關係。 七、省承行政院之命,監督縣自治事項。 台灣省政府之功能、業務與組織之調整,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10 條 國家應獎勵科學技術發展及投資,促進產業升級,推動農漁業現代化,重視水資源之開發利用,加強國際經濟合作。 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 國家對於人民興辦之中小型經濟事業,應扶助並保護其生存與發展。 國家對於公營金融機構之管理,應本企業化經營之原則;其管理、人事、預算、決算及審計,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 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並促進現代和傳統醫藥之研究發展。 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 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發展。 國家應重視社會救助、福利服務、國民就業、社會保險及醫療保健等社會福利工作,對於社會救助和國民就業等救濟性支出應優先編列。 國家應尊重軍人對社會之貢獻,並對其退役後之就學、就業、就醫、就養予以保障。 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不受憲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之限制。 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 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並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予以保障扶助並促其發展,其辦法另以法律定之。對於澎湖、金門及馬祖地區人民亦同。 國家對於僑居國外國民之政治參與,應予保障。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11 條 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第 12 條 憲法之修改,須經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提出憲法修正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即通過之,不適用憲法第一百七十四條之規定。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憲法
20050610
2024/1/12 上午 12:00:00
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1 一、自憲法公布之日起現行法令之與憲法相牴觸者,國民政府應迅速分別予以修改或廢止,並應於依照本憲法所產生之國民大會集會以前,完成此項工作。 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2 二、憲法公布後,國民政府應依照憲法之規定,於三個月內制定並公布左列法律: (一)關於國民大會之組織,國民大會代表之選舉、罷免。 (二)關於總統、副總統之選舉、罷免。 (三)關於立法委員之選舉、罷免。 (四)關於監察委員之選舉、罷免。 (五)關於五院之組織。 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3 三、依照憲法應由各省市議會選出之首屆監察委員,在各省市議會未正式成立以前,得由各省市現有之參議會選舉之,其任期以各省市正式議會選出監察委員之日為止。 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4 四、依照本憲法產生之國民大會代表,首屆立法委員,與監察委員之選舉,應於各有關選舉法公布後六個月內完成之。 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5 五、依憲法產生之國民大會,由國民政府主席召集之。 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6 六、依憲法產生之首屆立法院,於國民大會閉幕後之第七日自行集會。 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7 七、依憲法產生之首屆監察院,於國民大會閉幕後由總統召集之。 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8 八、依憲法產生之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及監察委員,在第四條規定期限屆滿,已選出各達總額三分之二時,得為合法之集會及召集。 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9 九、制定憲法之國民大會代表,有促成憲法施行之責,其任期至依照憲法選出之國民大會代表集會之日為止。 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10 十、憲法通過後,由制定憲法之國民大會代表組織憲政實施促進委員會,其辦法由國民政府定之。
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序
憲法
19470101
2024/1/12 上午 12:00:00
訓政結束程序法 第 1 條 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委員會及其五院外之直轄機關行使原有之法定職權,應於依憲法產生之總統就職之日,即行停止。 訓政結束程序法 第 2 條 立法院行使原有之法定職權,應於依憲法產生之首屆立法院集會之日,即行停止。 訓政結束程序法 第 3 條 監察院行使原有之法定職權,應於依憲法產生之首屆監察院集會之日,即行停止。 訓政結束程序法 第 4 條 行政院、司法院、考試院行使原有之法定職權,應於依憲法產生之各該院改組完成之日,即行停止。 訓政結束程序法 第 5 條 省市縣現有民意機構及行政機構行使原有之法定職權,應於依憲法選舉或改組完成之日,即行停止。 訓政結束程序法 第 6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訓政結束程序法
憲法
1947122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 一、總統在動員戡亂時期,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 經濟上重大變故,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為緊急處分,不受憲法第 三十九條或第四十三條所規定程序之限制。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2 二、前項緊急處分,立法院得依憲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之程序變更或 廢止之。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3 三、動員戡亂時期,總統副總統得連選連任,不受憲法第四十七條連任一 次之限制。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4 四、動員戡亂時期本憲政體制授權總統得設置動員戡亂機構,決定動員戡 亂有關大政方針,並處理戰地政務。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5 五、總統為適應動員戡亂需要,得調整中央政府之行政機構,人事機構及 其組織。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6 六、動員戡亂時期,總統得依下列規定,訂頒辦法充實中央民意代表機構 ,不受憲法第二十六條、第六十四條及第九十一條之限制: (一)在自由地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定期選舉,其須由僑居國外國 民選出之立法委員及監察委員,事實上不能辦理選舉者,得由總統 訂定辦法遴選之。 (二)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係經全國人民選舉所產生,依法行使職權, 其增選、補選者亦同。 大陸光復地區次第辦理中央民意代表之選舉。 (三)增加名額選出之中央民意代表,與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依法行使 職權。 增加名額選出之國民大會代表,每六年改選,立法委員每三年改選 ,監察委員每六年改選。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7 七、動員戡亂時期,國民大會得制定辦法,創制中央法律原則與複決中央 法律,不受憲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之限制。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8 八、在戡亂時期,總統對於創制案或複決案認為有必要時,得召集國民大 會臨時會討論之。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9 九、國民大會於閉會期間,設置研究機構,研討憲政有關問題。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0 十、動員戡亂時期之終止,由總統宣告之。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1 十一、臨時條款之修訂或廢止,由國民大會決定之。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憲法
19910501
2024/1/12 上午 12:00:00
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 第 1 條 為回復戒嚴時期人民受損之權利,特制定本條例。 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戒嚴時期,台灣地區係指自民國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起至七十六年七月十四日止宣告戒嚴之期間;金門、馬祖、東沙、南沙地區係指自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十日起至八十一年十一月六日止宣告戒嚴之期間。 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 第 3 條 人民於戒嚴時期,因犯內亂罪、外患罪,經裁判確定、或交付感化、或提起公訴、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而喪失或被撤銷之下列資格,有向將來回復之可能者,得由當事人申請主管機關,依有關法令處理之,其經准許者,溯自申請之日起生效: 一 公務人員暨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及格之資格。 二 任公務人員、教育人員及公職人員之資格。 三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執業之資格。 四 為撫卹金、退休金或保險金領受人之資格。 前項第一款及第三款之情形,並應依申請為考試及格證書及執業證書之補發。 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申請,應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二年內為之。 屬於第一項第二款所定喪失公務人員或教育人員任用資格者,得依現行公務人員或教育人員任用法律再任公務人員或教育人員。 屬於第一項第四款所定原支(兼)領月退休金之退休公務人員、教育人員或其遺族喪失退休或撫卹給與領受人資格者,得向原服務機關提出回復領受人資格之申請。原服務機關應依現行公務人員及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法律予以查證核轉主管機關辦理。 前項申請權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經過五年不行使而消滅。但因不可抗力之事由,致不能行使者,其時效自該申請權可行使時起算。 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 第 4 條 戒嚴時期人民因內亂、外患罪被沒收財產者,於受無罪判決確定後,得請求發還;如不能發還,應以適當金錢補償之。 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 第 5 條 戒嚴時期人民因犯內亂、外患罪而受有罪判決,有關被告之自白必須非出於強暴、脅迫、利誘、詐欺、違法羈押或其他不正之方法,且非經更新調查不得作為另案犯罪之唯一證據,或不利第三者之資料。 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 第 6 條 人民於戒嚴時期因犯內亂、外患、懲治叛亂條例或檢肅匪諜條例之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聲請所屬地方法院準用冤獄賠償法相關規定,請求國家賠償: 一 經治安機關逮捕而以罪嫌不足逕行釋放前,人身自由受拘束者。 二 於不起訴處分確定前受羈押,或不起訴處分確定後未依法釋放者。 三 於無罪判決確定前受羈押或刑之執行,或無罪判決確定後未依法釋放者。 四 於有罪判決或交付感化教育、感訓處分,執行完畢後,未依法釋放者。 前項請求權,自本條例修正公布日起,因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 第 6-1 條 人民依本條例聲請受損權利回復或金錢賠償,應提出可供查證之方法,其出具之處分書、判決書或相關文書,不以正本為限。 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 第 7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考試院定之。 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 第 8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
法律
20000202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1 條 為維護中華民國領海之主權及鄰接區權利,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2 條 中華民國主權及於領海、領海之上空、海床及其底土。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3 條 中華民國領海為自基線起至其外側十二浬間之海域。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4 條 中華民國領海基線之劃定,採用以直線基線為原則,正常基線為例外之混合基線法。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5 條 中華民國領海之基線及領海外界線,由行政院訂定,並得分批公告之。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6 條 中華民國領海與相鄰或相向國家間之領海重疊時,以等距中線為其分界線。但有協議者,從其協議。 前項等距中線,係指該線上各點至中華民國基線上最近點與相鄰或相向國家基線上最近點距離相等之線。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7 條 外國民用船舶在不損害中華民國之和平、良好秩序與安全,並基於互惠原則下,得以連續不停迅速進行且符合本法及其他國際法規則之方式無害通過中華民國領海。 前項連續不停迅速進行且符合本法及其他國際法規則之無害通過,必要時得包括停船和下錨在內。但以通常航行所附帶發生者、因不可抗力或遇難必要者、或以救助遇險或遭難人員、船舶或航空器為目的者為限。 外國軍用或公務船舶通過中華民國領海應先行告知。 外國潛水艇或其他潛水器,於通過中華民國領海時,須在海面上航行,並展示其船籍旗幟。 外國船舶無害通過中華民國領海之管理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大陸船舶通行中華民國領海,除依照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辦理外,並應遵守本法之規定。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8 條 外國船舶通過中華民國領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非屬無害通過︰ 一、對中華民國主權或領土完整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 二、以武器進行操練或演習。 三、蒐集情報,使中華民國防務或安全有受損害之虞者。 四、影響中華民國防務或安全之宣傳行為。 五、起落各種飛行器或接載航行裝備。 六、發射、降落或接載軍事裝置。 七、裝卸或上下違反中華民國海關、財政、貿易、檢驗、移民、衛生或環保法令之商品、貨幣或人員。 八、嚴重之污染行為。 九、捕撈生物之活動。 十 進行研究或測量活動。 十一、干擾中華民國通訊系統或其他設施或設備之行為。 十二、與無害通過無直接關係之其他活動。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9 條 外國核動力船舶、載運核物質或其他有害物質之船舶,欲通過中華民國領海時,須持有依國際協定認可之證書,並經中華民國政府許可與監管;其許可與監管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10 條 中華民國政府基於國家利益或安全,得暫停外國船舶在領海特定海域內無害通過。 前項特定海域之範圍及暫停無害通過之期間,由行政院公告之。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11 條 中華民國政府得對下列各項或任何一項制定關於領海無害通過的法令︰ 一、維護航行安全及管理海上交通。 二、保護助航設備和設施,以及其他設備或設施。 三、保護電纜和管道。 四、養護海洋生物資源。 五、防止及處罰違犯我國漁業法令之行為。 六、保全我國環境,並防止、減少和控制環境可能受到的污染。 七、防止及處罰未經許可進行海洋科學研究和水文測量。 八、防止及處罰違犯中華民國海關、財政、移民或衛生法令之行為。 九、防止及處罰與無害通過無直接關係之其他行為。 前項關於領海無害通過的法令,應由行政院公告之。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12 條 中華民國政府基於航行安全、預防海上與海底設施或海洋資源受到破壞或預防海洋環境受到污染,得要求無害通過之外國船舶遵守一定之海道或分道通航制。 前項一定之海道或分道通航制內容,由行政院訂定公告之。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13 條 在用於國際航行的臺灣海峽非領海海域部份,中華民國政府可就下列各項或任何一項,制定關於管理外國船舶和航空器過境通行之法令︰ 一、維護航行安全及管理海上交通。 二、防止、減少和控制環境可能受到之污染。 三、禁止捕魚。 四、防止及處罰違犯中華民國海關、財政、移民或衛生法令,上下任何商品、貨幣或人員之行為。 前項關於海峽過境通行之法令,由行政院公告之。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14 條 中華民國鄰接區為鄰接其領海外側至距離基線二十四浬間之海域;其外界線由行政院訂定,並得分批公告之。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15 條 中華民國政府得在鄰接區內為下列目的制定法令︰ 一、防止在領土或領海內違犯有關海關、財政、貿易、檢驗、移民、衛生或環保法令、及非法廣播之情事發生。 二、處罰在領土或領海內違犯有關海關、財政、貿易、檢驗、移民、衛生或環保法令、及非法廣播之行為。 對於在公海或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以外其他海域之任何未經許可之廣播,中華民國政府得制定法令,防止及處罰之。 前二項之法令由行政院公告之。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16 條 於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中進行考古、科學研究、或其他任何活動所發現之歷史文物或遺跡等,屬於中華民國所有,並得由中華民國政府依相關法令加以處置。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17 條 中華民國之國防、警察、海關或其他有關機關人員,對於在領海或鄰接區內之人或物,認為有違犯中華民國相關法令之虞者,得進行緊追、登臨、檢查;必要時,得予扣留、逮捕或留置。 前項各有關機關人員在進行緊追、登臨、檢查時,得相互替補,接續為之。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第 18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法律
19980121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1 條 為維護與行使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之權利,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2 條 中華民國之專屬經濟海域為鄰接領海外側至距離領海基線二百浬間之海域。 前項專屬經濟海域包括水體、海床及底土。 中華民國之大陸礁層為其領海以外,依其陸地領土自然延伸至大陸邊外緣之海底區域。 前項海底區域包括海床及底土。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3 條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之外界界線,由行政院訂定,並得分批公告之。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4 條 中華民國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與相鄰或相向國家間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重疊時,其分界線依衡平原則,以協議方式劃定之。 前項協議未能達成前,得與相鄰或相向國家基於諒解及合作之精神,作成過渡時期之臨時安排。 前項臨時安排不妨礙最後分界線之劃定。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5 條 中華民國在其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享有並得行使下列權利︰ 一、探勘、開發、養護、管理海床上覆水域、海床及其底土之生物或非生物資源之主權權利。 二、人工島嶼、設施或結構之建造、使用、改變或拆除之管轄權。 三、海洋科學研究之管轄權。 四、海洋環境保護之管轄權。 五、其他依國際法得合理行使之權利。 中華民國在其專屬經濟海域享有並得行使利用海水、海流、風力所產生之能源或其他活動之主權權利。 中華民國在其大陸礁層享有並得行使舖設、維護或變更海底電纜或管線之管轄權。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6 條 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從事生物資源或非生物資源之探勘、開發、養護、管理,應依中華民國法令之規定申請許可。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7 條 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利用海水、海流、風力生產能源或其他相關活動,應經中華民國政府許可;其許可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8 條 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從事人工島嶼、設施或結構之建造、使用、改變或拆除,應經中華民國政府許可;其許可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中華民國法令適用於前項人工島嶼、設施或結構。 第一項人工島嶼、設施或結構之四周,應劃定安全區,採取適當措施,以確保航行安全及人工島嶼、設施或結構之安全。 前項安全區之寬度,應符合一般國際標準或相關國際組織所建議之標準。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9 條 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從事海洋科學研究,應經中華民國政府許可,並應接受其管制。中華民國政府於必要時得撤銷許可或暫停或停止其海洋科學研究活動。 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進行海洋科學研究活動,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妨礙中華民國在其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行使各項權利。 二、確保中華民國政府指派代表參與之權利。 三、隨時提供進度報告,並提出初步結論與最後結論。 四、隨時提供完整且不損其科學價值之資料複本、數據或樣本及各項評估報告。 五、確保研究資料利用過程中不得損害中華民國安全及利益。 六、在計畫有重大改變時,立即通知中華民國政府。 七、除另有協議外,不得調查海洋資源。 八、不得破壞海洋環境。 九、除另有協議外,在結束後立即拆遷各項研究設施或裝備。 十、其他相關法律及國際協定之規定。 第一項許可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10 條 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傾倒、排洩或處置廢棄物或其他物質,應遵守中華民國法令之規定。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11 條 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航行之船舶,有任何違法污染海洋環境之排放行為時,中華民國得要求該船提供其識別標誌、登記港口、上次停泊及下次停泊之港口,以及其他必要之相關資料,以確定是否有違法行為發生。 前項有違法排放嫌疑之船舶,若拒絕提供相關規定之資料,或所提供之資料與實際情況顯然不符,或未持有效證件與紀錄,或依實際情況確有進行檢查之必要時,中華民國得對該船進行實際檢查,並在有充分證據時,提起司法程序。 前項被檢查或起訴之船舶,依國際協約規定之程序提供保證書或適當之財物擔保者,應准其繼續航行。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12 條 為因應特殊狀況,中華民國得在其專屬經濟海域劃定特定區域,採取為防止來自船舶之排放、航行及其他行為所生污染之強制性措施。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13 條 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之活動,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不得損害天然資源或破壞自然生態。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天然資源或自然生態,因行為人故意或過失致損害或破壞時,該行為人與其雇用人應負連帶賠償責任。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14 條 對洄游於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內外之魚種,中華民國政府具有養護及管理之權利。外國漁船在捕撈此類魚種時,應適當顧及中華民國對此類魚種之養護及管理措施。 前項洄游魚種種類及養護管理措施,由行政院訂定公告之。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15 條 在中華民國大陸礁層從事海底電纜或管道之舖設、維護或變更,其路線之劃定,應經中華民國政府之許可;其許可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中華民國政府為探勘、開發、管理、養護大陸礁層之非生物資源或定居種生物資源,或為防止、減少、管制管道造成之污染,得不為前項之許可。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16 條 中華民國之國防、警察或其他機關,對在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之人或物,認為有違反中華民國相關法令之虞時,得進行緊追、登臨、檢查;必要時,得強制驅離、或逮捕其人員,或扣留其船舶、航空器、設備、物品等,並提起司法程序。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17 條 不遵守法令之規定,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傾倒、排洩或處置廢棄物或其他物質者,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18 條 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故意損害天然資源或破壞自然生態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下罰金。 未經許可,以船舶或其他機械設備方式,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採取土石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 供前項犯罪用之船舶或其他機械設備,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其經判決沒收確定者,得視個案情節需要拍賣或變賣,或專案報准依下列方式之一處置之: 一、無償留供公用。 二、廢棄。 三、為其他適當之處置。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19 條 未經許可,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從事人工島嶼設施或結構之建造、使用、改變或拆除者,處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上五千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建造之人工島嶼、設施或結構,或令其回復原狀。 經許可後,違反許可內容或目的者,處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撤銷許可並得強制拆除。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20 條 未經許可,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船舶、設備及採(捕、撈)獲物︰ 一、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從事生物資源或非生物資源之探勘、開發、管理、養護。 二、在中華民國大陸礁層從事非生物資源或定居種生物資源之探勘、開發、管理、養護。 經許可後,違反許可內容或目的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採(捕、撈)獲物。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21 條 未經許可,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利用海水、海流、風力生產能源或其他相關活動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相關設備。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22 條 未經許可,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從事海洋科學研究者,處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相關探測儀器及資料。 經許可後,違反許可之內容、目的或第九條第二項所列各款情形者,亦同。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23 條 未經路線劃定許可,在中華民國大陸礁層從事海底電纜或管道之舖設、維護或變更者,處新臺幣二千萬元以上一億元以下罰鍰,並得禁止使用或令其拆除。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24 條 在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依中華民國刑法之相關規定處罰之︰ 一、對於中華民國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施強暴脅迫。 二、公然聚眾而有前款行為。 三、毀棄、損壞或隱匿中華民國公務員職務上掌管或委託第三人掌管之文書、圖畫、物品或致令不堪用。 四、損壞、除去或污穢中華民國公務員所施之封印或查封之標示,或為違背其效力之行為。 五、於中華民國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當場侮辱,或對於其依法執行之職務公然侮辱。 六、意圖使中華民國公務員執行一定之職務或妨害其依法執行一定之職務而施強暴脅迫。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25 條 本法所定罰鍰,經通知限期繳納,屆期仍不繳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第 26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法律
20231227
2024/1/12 上午 12:00:00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1 條 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之受裁判者,於解嚴後不能獲得補償或救濟,特制定本條例補償之。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戒嚴時期,臺灣地區係指自民國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起至七十六年七月十四日止宣告戒嚴之時期;金門、馬祖、東沙、南沙地區係指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十日起至八十一年十一月六日止宣告戒嚴之時期。 本條例所稱受裁判者,係指人民在戒嚴解除前,因觸犯內亂罪、外患罪或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經判決有罪確定或裁判交付感化教育者。 受裁判者或其家屬,除本條例另有規定外,得於本條例施行之日起八年內,依本條例規定申請給付補償金。 前項期限屆滿後,若仍有受裁判者或其家屬因故未及申請補償金,再延長四年。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3 條 行政院為處理受裁判者之認定及申請補償事宜,得設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其董事由學者專家、社會公正人士、法官、政府代表及受裁判者或其家屬代表組成之。 受裁判者及其家屬代表不得少於基金會董事總額四分之一。 申請人不服基金會決定時,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4 條 受裁判者及其家屬名譽受損者,得申請回復之;其戶籍失實者,得申請更正之。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5 條 受裁判者之補償金額,以基數計算,每一基數為新臺幣十萬元,最高不得超過六十個基數。但受裁判者死亡或受裁判者申請後死亡,由大陸地區之受裁判者家屬申領者,補償總額不得超過新臺幣二百萬元;超過部分之申領權,得由臺灣地區同為繼承之受裁判者家屬主張之;臺灣地區無同為繼承之受裁判之家屬,得由臺灣地區後順序繼承之受裁判者家屬主張之。 前項補償金之標準、申請、認定程序及發放事宜,由基金會擬訂後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6 條 補償範圍如下︰ 一 執行死刑者。 二 執行徒刑者。 三 交付感化(訓)教育者。 四 財產被沒收者。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7 條 受裁判者或其家屬得檢附具體資料,以書面向基金會申請審查,據以認定為受裁判者。 基金會應獨立超然行使職權,不受任何干涉,依調查之事實及相關資料,認定為受裁判者,並受理補償金請求及支付。 第一項情形,基金會應於收受後六個月內處理完畢。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8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請補償: 一、因同一原因事實,已依法受領冤獄賠償或二二八事件補償者。 二、依現行法律或證據法則審查,經認定觸犯內亂罪、外患罪確有實據者。 前項第二款之認定,由基金會設置審查小組就個案逐一審認之。 第二項審查小組,由學者專家、社會公正人士、法官、政府代表共同組成,不以董事為限,其中曾任或現任法官、檢察官、律師之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遴選方式及人選,由基金會報請行政院核備之。 基金會對於審查小組之決定,非經二分之一以上董事出席董事會,以出席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不得撤銷或變更之。但對審查小組之補償決定,基金會如為不利之變更,應移請審查小組再行審查。再行審查以一次為限。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9 條 基金會為調查裁判情形,必要時,得邀請相關人士到場說明,並得調閱政府機關或民間團體所收藏之文件及檔案,各級政府機關或民間團體不得拒絕。 前項所稱檔案,係指戒嚴時期有關人民因觸犯內亂罪、外患罪或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而受審判相關資料。 基金會依第一項規定調閱取得之文件及檔案,用畢後應予歸還,不得供作調查以外之用途。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10 條 經基金會調查,認定為受裁判者,即適用本條例及相關規定,其經調查認其屬於第八條第一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予補償,亦不適用第四條之規定。 基金會應將前項決定送達申請人及該管政府機關。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11 條 基金會之基金為下列各款之用途: 一、給付補償金。 二、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之教材或著作之補助。 三、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有關調查、考證活動之補助。 四、舉辦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之紀念及學術等活動。 五、其他有助平反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之受裁判者名譽,促進臺灣社會民主發展之用途。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12 條 基金會之基金來源如下︰ 一、政府循預算程序捐贈。 二、國內外公司、團體或個人之捐贈。 三、基金孳息及運用收益之收入。 四、其他收入。 經費如有不足,由政府循預算程序捐贈。 依本條例規定支付之補償金,免納所得稅。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13 條 本條例所稱受裁判者家屬,係指已死亡或失蹤之受裁判者之配偶及依民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第一款至第三款規定順序之法定繼承人。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14 條 經基金會調查認定符合補償要件者,應於認定核發之日起二個月內一次發給。受領取之通知而未於五年內領取者,除有正當事由者外,其補償金歸屬國庫。 大陸地區之受領權人得自行或委託臺灣地區人民領取。其欲自行領取者,得申請進入臺灣地區,同一補償事件有二受領權人以上者,應委託其中一人代表領取。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15 條 請領本條例所定補償金之權利,不得扣押、讓與或供擔保。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15-1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於修正後本條例第二條第四項之規定期限內,準用本條例規定申請給付補償金: 一、於戒嚴時期因參與同一原因事實之行為,部分行為人為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規定之受裁判者,而其他行為人受內亂罪、外患罪或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以外之有罪判決確定者。 二、於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十日起至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宣告戒嚴前,因觸犯內亂罪、外患罪或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經判決有罪確定或裁判交付感化教育者。 三、於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十日起至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前,因涉嫌觸犯內亂罪、外患罪或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遭治安或軍事機關限制人身自由而未經起訴、未經不起訴處分、經不起訴處分、未經裁判或受裁判者。 四、於民國三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起至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宣告戒嚴前,在台灣地區觸犯戰爭罪犯審判條例,遭治安或軍事機關限制人身自由,經判決無罪確定者。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15-2 條 於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十日起至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前,因涉嫌觸犯內亂罪、外患罪或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而遭治安或軍事機關擊斃或緝捕致死者,得視其情形準用本條例之規定酌予補償。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第 16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起六個月施行。 本條例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法律
20061218
2024/1/12 上午 12:00:00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總統緊急命令(九二一震災) 1 查臺灣地區於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遭遇前所未有強烈地震,其中臺中縣、南投縣全縣受創甚深,臺北市、臺北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及其他縣市亦有重大之災區及災戶,民眾生命、身體及財產蒙受重大損失,影響民生至鉅,災害救助、災民安置及災後重建,刻不容緩。爰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三項規定,發布緊急命令如下: 一 中央政府為籌措災區重建之財源,應縮減暫可緩支之經費,對各級政府預算得為必要之變更,調節收支移緩救急,並在新臺幣八百億元限額內發行公債或借款,由行政院依救災、重建計畫統籌支用,並得由中央各機關逕行執行,必要時得先行支付其一部分款項。 前項措施不受預算法及公共債務法之限制,但仍應於事後補辦預算。 二 中央銀行得提撥專款,供銀行辦理災民重建家園所需長期低利、無息緊急融資,其融資作業由中央銀行予以規定,並管理之。 三 各級政府機關為災後安置需要,得借用公有非公用財產,其借用期間由借用機關與管理機關議定,不受國有財產法第四十條及地方財產管理規則關於借用期間之限制。 各級政府機關管理之公有公用財產,適於供災後安置需要者,應即變更為非公用財產,並依前項規定辦理。 四 政府為安置受災戶,興建臨時住宅並進行災區重建,得簡化行政程序,不受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土保持法、建築法、土地法及國有財產法等有關規定之限制。 五 中央政府為執行災區交通及公共工程之搶修及重建工作,凡經過都市計畫區、山坡地、森林、河川及國家公園等範圍,得簡化行政程序,不受各該相關法令及環保法令有關規定之限制。 六 災民因本次災害申請補發證照書件或辦理繼承登記,得免繳納各項規費,並由主管機關簡化作業規定。 七 中央政府為迅速執行救災、安置及重建工作,得徵用水權,並得向民間徵用空地、空屋、救災器具及車、船、航空器,不受相關法令之限制。 衛生醫療體系人員為救災所需而進用者,不受公務人員任用法之限制。 八 中央政府為維護災區秩序及迅速辦理救災、安置、重建工作,得調派國軍執行。 九 政府為救災、防疫、安置及重建工作之迅速有效執行,得指定災區之特定區域實施管制,必要時並得強制撤離居民。 十 受災戶之役男,得依規定徵服國民兵役。 十一 因本次災害而有妨害救災、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之行為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以詐欺、侵占、竊盜、恐嚇、搶奪、強盜或其他不正當之方法,取得賑災款項、物品或災民之財物者,按刑法或特別刑法之規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十二 本命令施行期間自發布日起至民國八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止。此令。 總 統 李登輝 行政院院長 蕭萬長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總統緊急命令(九二一震災)
憲法
1999092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憲法第三十四條及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第四項及第八條制定之。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2 條 國民大會行使憲法所賦予之職權。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3 條 國民大會以依法選出之國民大會代表組織之。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4 條 國民大會代表應於集會首日宣誓,其因故未宣誓者,得另定日期補行宣誓。其誓詞如下: 余謹以至誠,恪遵憲法,代表中華民國人民依法行使職權。謹誓。 國民大會代表宣誓後,應於誓詞簽名。 國民大會代表不依規定宣誓者,不得出席集會及行使職權。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5 條 國民大會集會期間設主席團,主席團主席十一人,依各政黨國民大會代表當選席次比例推舉之;其任期與國民大會代表同。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6 條 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依協商主持國民大會集會,並綜理集會期間事務。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7 條 國民大會集會相關規則或辦法,由秘書長擬訂,提報主席團核定後施行。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8 條 國民大會集會非有代表總額三分之一以上人數之出席,不得開會,其表決除憲法及國民大會行使職權之程序相關法令另有規定外,以出席代表過半數之同意為之。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9 條 國民大會置秘書長一人,由主席團遴選國民大會代表兼任之,承主席團之命處理會務;其任期與國民大會代表同。秘書長未經主席團遴選產生前,得經政黨協商,由國民大會代表當選人代理之。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10 條 國民大會未集會期間之業務,由立法院派員辦理之。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11 條 國民大會秘書處,分組、室辦事,其職掌如下: 一 議事組:掌理議程編擬、議案整理、會議紀錄、速記、選舉審查事務、會場事務及關係文書編印等議事程序事項。 二 資料組:掌理圖書資料蒐集管理、編纂、印行、出版、資訊管理與應用等事項。 三 文書組:掌理文書撰擬、收發、分配、繕印、檔案管理、印信典守、研考等事項。 四 總務組:掌理出納、庶務、保管、警衛、醫療等事項。 五 公共關係室:掌理新聞發布、聯絡、接待、服務及參觀訪問等事項。 前項所需人員,得調用相關機關人員支援。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12 條 國民大會集會時,除設前條組、室外,得視實際需要,以臨時編組處理有關事務。 前項所需人員,得僱用臨時人員或向其他機關借調。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13 條 國民大會集會期間所需費用,由行政院第二預備金支應。 國民大會代表集會期間之費用,比照立法委員支給之歲公費、交通費及住宿費,按實際集會日數,核實支給。 前項之歲公費,兼具公職之代表,應擇一支給之。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13-1 條 國民大會代表在任期中,得準用公教人員保險法之規定,參加公教人員保險;其保險俸給比照立法委員之標準。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14 條 本法修正施行後,原國民大會秘書處業務,自民國九十二年五月二十日起,由立法院承受之。其人員應於民國九十二年五月二十日前,由行政院會同立法院安置之。 國民大會組織法 第 15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國民大會組織法
法律
20050527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 條 總統依據憲法行使職權,設總統府。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2 條 總統府設下列各局、室: 一、第一局。 二、第二局。 三、第三局。 四、機要室。 五、侍衛室。 六、公共事務室。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3 條 第一局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公布法律、發布命令之擬議事項。 二、關於文武官員之任免事項。 三、關於立法院行使任命同意權之提名作業事項。 四、關於五院及省、市政府之公文簽辦事項。 五、關於外交函電之翻譯、簽辦事項。 六、關於政情之摘報事項。 七、其他交辦事項。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4 條 第二局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授予榮典事項。 二、關於璽、印典守事項。 三、關於印信、勳章製發事項。 四、關於公文收發、分配、繕校及會議紀錄、檔案管理事項。 五、關於機要電訊之規劃、管理事項。 六、關於資訊業務之規劃、推動、管理、維護事項。 七、關於公報之編印、發行事項。 八、其他交辦事項。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5 條 第三局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典禮事項。 二、關於交際事項。 三、關於事務管理事項。 四、關於交通管理事項。 五、關於出納事項。 六、其他交辦事項。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6 條 機要室掌理總統、副總統機要事項。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7 條 侍衛室掌理有關侍衛、警衛事項。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8 條 公共事務室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政策宣導及闡釋事項。 二、關於新聞聯繫及發布事項。 三、關於輿情蒐集及反映事項。 四、關於民眾陳情之處理事項。 五、其他交辦事項。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9 條 總統府置秘書長一人,特任,承總統之命,綜理總統府事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 總統府置副秘書長二人,其中一人特任,另一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襄助秘書長處理事務。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0 條 總統府文職人員置局長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秘書六人至八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四職等;主任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副局長三人,副主任二人,參事四人至六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參議十四人至十六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專門委員十六人至二十人,高級分析師一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三十二人至三十六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編審十五人至二十一人,分析師二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專員三十六人至四十四人,管理師三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設計師二人至四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科員七十九人至八十九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其中五十一人至五十五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管理師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三十九人至四十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四職等;書記十六人至二十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本法修正施行前僱用之現職雇員十六人,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總統府軍職人員置侍衛長一人,中將;副侍衛長一人,警衛主任三人,少將;組長四人,主任醫官一人,副組長四人,侍從武官四人,參謀官七人至十人,均上校;侍衛官三十四人,其中上校十六人,中校十八人;參謀十五人至二十五人,其中中校十五人,少校十人;侍衛二十二人至二十七人,其中少校十人至十五人,上尉十二人;醫官二人,其中中校一人,少校一人;藥劑官二人,其中中校一人,少校一人;護理參謀官一人,少校;護理官二人,上尉。 本法修正施行前,第一項職務由現職軍職人員擔任者,得留任至離職時為止。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1 條 總統府設人事處,置處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2 條 總統府設會計處,置會計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依法辦理歲計、會計事項,並兼辦統計事項;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3 條 總統府設政風處,置處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依法辦理政風事項;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4 條 第十條至第十三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4-1 條 總統府設法規委員會,辦理法制業務,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5 條 總統府置資政、國策顧問,由總統遴聘之,均為無給職,聘期不得逾越總統任期,對於國家大計,得向總統提供意見,並備諮詢。 前項資政不得逾三十人,國策顧問不得逾九十人。 資政、國策顧問之遴聘辦法,由總統府定之。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6 條 總統府置戰略顧問十五人,上將,由總統任命之,對於戰略及有關國防事項,得向總統提供意見,並備諮詢。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7 條 中央研究院、國史館、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隸屬於總統府,其組織均另以法律定之。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8 條 總統府處務規程,由總統府定之。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第 19 條 本法施行日期,以命令定之。 本法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
法律
20100901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策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總統府組織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制定之。 國策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 條 國策顧問委員會由總統就具有左列資格之一者特聘國策顧問三十一人至四 十七人組織之,並就委員中指定一人為主任委員: 一 翊贊中樞,有勳勞於國家者。 二 信望素孚,富有政治經驗或學術研究者。 三 對於建國事業,有偉大貢獻者。 國策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3 條 國策顧問委員會開會時,由主任委員召集之,並為會議時之主席。 總統府資政得出席於本會議。 國策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4 條 國策顧問委員會除總統交議者外,對於建國有關事項,得隨時向總統提供 意見。 國策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5 條 國策顧問委員會於必要時,得請有關機關提供參考資料或於會議時派員列 席。 國策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6 條 國策顧問委員會置主任秘書、秘書各一人,均簡任或簡派;助理秘書四人 至六人,薦任;書記官六人至十人,委任,分別掌理文書、庶務等事項。 前項人員得由總統府人員兼充之。 國策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國策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法律
19970507
2024/1/12 上午 12:00:00
戰略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總統府組織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制定之。 戰略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 條 戰略顧問委員會由總統就具有左列資格之一者特任上將或任命中將戰略顧 問十九人至二十九人組織之,並特任一人為主任、一人為副主任。 一 抵禦外侮或敉平禍亂,有勳勞於國家者。 二 曾任重要軍職,富有軍事經驗者。 三 富有軍事學術研究,聲譽卓著者。 戰略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3 條 戰略顧問委員會開會時,由主任召集之,並為會議時之主席;主席因事不 能出席時,由副主任代理。 戰略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4 條 戰略顧問委員會除總統交議者外,對於戰略及有關國防事項,得隨時向總 統提供意見。 戰略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5 條 戰略顧問委員會於必要時,得請有關機關提供參考資料或於會議時派員列 席。 戰略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6 條 戰略顧問委員會設辦公室,其編制如附表。 (備 註:請參閱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彙編 (一) (83年5月版) 第 119 ~120 頁) 戰略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戰略顧問委員會組織條例
法律
19970507
2024/1/12 上午 12:00:00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 條 稽勳委員會隸屬於國民政府,掌理勳績之審核事項。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 條 稽勳委員會置委員十一人至十五人,由國民政府遴聘之,以內政部部長 外交部部長、銓敘部部長、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為當然委員。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3 條 稽勳委員會置常務委員五人,處理會務,由國民政府於委員中指定之。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4 條 稽勳委員會設秘書處,置左列各科,分掌事務: 審核科職掌如左: 一、關於勳績之調查事項。 二、關於勳績之稽核事項。 三、關於勳績之審擬事項。 登記科職掌如左: 一、關於受勳人員之登記事項。 二、關於勳章之法規、圖說編纂事項。 總務科職掌如左: 一、關於文書之收發、分配、撰擬、繕校及保管事項。 二、關於印信典守事項。 三、關於出納及庶務事項。 四、關於會議事項。 五、不屬於其他各科事項。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5 條 稽勳委員會秘書處置主任秘書一人,簡任,承常務委員之命,處理處務, 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秘書五人,簡任,輔助主任秘書分辦處務。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6 條 稽勳委員會秘書處置科長三人,薦任;科員九人,其中三人薦任,餘委任 ;書記官三人至六人,委任。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 條 稽勳委員會秘書以下人員,得向有關機關商調相當人員兼任。但其中專任 人員不得超過各該官等員額二分之一。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8 條 稽勳委員會秘書處置會計員一人,委任,依法律之規定,辦理歲計、會計 及統計事務。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9 條 稽勳委員會秘書處置人事管理員一人,委任,依人事管理條例之規定,辦 理人事事務。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0 條 稽勳委員會秘書處得用雇員五人至七人。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1 條 稽勳委員會處務規程,由會擬訂,呈請國民政府核定之。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稽勳委員會組織條例
法律
19970507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第十七條規定制定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 條 中央研究院為中華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任務如下: 一、人文及科學研究。 二、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 三、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3 條 中央研究院置院長一人,特任,綜理院務;副院長二人或三人,職務均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襄助院長處理院務。 院長,由本院評議會就院士中選舉候選人三人,呈請總統遴選並任命之。副院長,由院長就院士中遴選,併同其任期報請總統任命之。 院長任期五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4 條 中央研究院置院士若干人,依下列資格之一,就全國學術界成績卓著人士選舉之: 一、對於專習之學術,有特殊著作、發明或貢獻者。 二、對於專習學術之機關領導或主持五年以上,成績卓著者。 中央研究院院士為終身名譽職。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5 條 中央研究院院士每二年選舉一次,由院士會議選舉之,每次名額至多四十人。 院士會議以院長為主席;院長因故不能主持時,指定副院長一人代理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6 條 中央研究院院士之選舉,應先經各大學、各著有成績之專門學會、研究機關或院士、評議員五人以上之提名,由中央研究院評議會審定為候選人。 院士選舉辦法,由中央研究院評議會定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7 條 中央研究院院士分下列四組,每組名額由中央研究院評議會定之: 一、數理科學組 二、工程科學組。 三、生命科學組。 四、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8 條 中央研究院院士職權如下: 一、選舉院士及名譽院士。 二、選舉評議員。 三、籌議國家學術研究方針。 四、受政府及有關單位之委託,辦理學術設計、調查、審查及研究事項。 院士會議規則,由中央研究院評議會通過,院長核定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9 條 中央研究院置名譽院士。 外國學者專家,於學術上有重大貢獻,經院士十人以上提議,全體院士過半數通過,得被選為名譽院士。 每一名譽院士之當選理由,應公告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10 條 中央研究院設評議會,由當然評議員及聘任評議員組織之。中央研究院院長、副院長、各研究所所長及各研究中心主任為當然評議員,並以院長為評議會議長。 聘任評議員三十人至五十人,依第七條所列各組分配名額,由院士選舉,經中央研究院呈請總統聘任之,任期三年,連選得連任。 聘任評議員任期內辭職或出缺時,由評議會補選,呈請總統聘任,其任期以補足原任任期為限。 聘任評議員選舉辦法及評議會會議規則,由中央研究院評議會通過,院長核定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11 條 中央研究院評議會置執行長一人,由每屆評議員互選產生,報請院長聘任之。 聘任評議員及評議會執行長,均為名譽職。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12 條 中央研究院評議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議定本院研究學術計畫。 二、評議關於研究組織及工作興革事宜。 三、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及聯繫。 四、受中央政府委託,規劃學術發展方案。 五、中央研究院院長任期屆滿、辭職或出缺時,選舉院長候選人。 六、其他依本法規定掌理之事項。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13 條 中央研究院依國家與學術發展需要,並本於自然科學及人文與社會科學均衡發展,設立各種研究所;其組織規程,由中央研究院評議會通過,院長核定之。 新設研究所或裁併現有研究所,應經中央研究院評議會之評估及通過,並報院長核定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14 條 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置所長一人,並得置副所長一人至二人,在籌備設所期間,置籌備處主任一人,並得置副主任一人至二人,均由院長聘任。 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分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研究員、研究助理及助理五等,由研究所所務會議通過,提交聘任資格審查委員會及院務會議審議通過後,報請院長聘任之。但各研究所提聘研究助理及助理,得委由本院人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辦理聘任。 各研究所於必要時,得依前項規定聘請通信研究員、兼任研究員或兼任副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15 條 中央研究院因各研究所學術發展需要,得在前條研究人員以外,置特聘研究員,其資格由本院定之。 前項及前條第二項、第三項之規定,於研究所籌備處亦適用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16 條 下列事項由中央研究院評議會於研究所組織規程定之: 一、研究所及研究所籌備處設立程序。 二、研究所所長、副所長及研究所籌備處主任、副主任資格。 三、各種研究人員資格。 四、研究所及研究所籌備處人員編制。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17 條 中央研究院依學術發展需要,得設立各種研究中心。中心置主任一人,並得置副主任一人至二人。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之職級分等及審聘程序,與本院各研究所同。 研究中心之籌備、設置、裁併程序及中心組織規程,經中央研究院評議會通過,由院長核定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18 條 中央研究院得置研究技術人員。 研究技術人員分為研究技師、研究副技師、研究助技師及技術助理四級。 前項各級人員之新聘、續聘及升等規則,由院務會議通過,院長核定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19 條 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研究所籌備處及研究中心設學術諮詢委員會;院設學術諮詢總會,直屬於院長,由各研究所、研究所籌備處及研究中心學術諮詢委員會推薦委員若干人為總會委員,並得延聘院內外學者專家若干人為委員,共同組織之,均為名譽職。 前項學術諮詢委員會及學術諮詢總會之組織規程,由院定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0 條 學術諮詢總會置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二人,均由院長就總會委員中聘任,協助院長辦理本院學術發展及審議相關事項。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1 條 學術諮詢總會置執行秘書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副執行秘書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院員額內派充之。 執行秘書、副執行秘書均得由研究員兼任,承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之命,辦理前條所列事項。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2 條 (刪除)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3 條 中央研究院置秘書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承院長之命,綜合處理本院行政工作;副秘書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承院長之命,襄助秘書長處理本院行政工作。 秘書長、副秘書長及處理行政工作之一級單位主管,除人事、政風及主計單位主管外,均得由研究員或研究技師兼任。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3-1 條 中央研究院各職稱之官等職等或級別及員額,另以編制表定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4 條 (刪除)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5 條 (刪除)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6 條 (刪除)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7 條 (刪除)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8 條 中央研究院於民國七十九年一月二十六日前,已遴用之現任行政、技術人員,除已取得任用資格者外,得繼續任原職至其離職為止。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29 條 中央研究院設聘任資格審查委員會及人事委員會,並得因業務需要,設其他各種委員會;所需工作人員,均就本院員額內調充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30 條 中央研究院為處理院務,舉行院務會議,其議事程序及院內辦事規則,另以處務規程定之。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第 31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
法律
2014011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1 條 國史館隸屬於總統府,掌理纂修國史事宜。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2 條 國史館(以下簡稱本館)掌理下列事項: 一、政紀、志書、傳記、專題之研究、撰述、彙編事項。 二、歷史圖表之製作、彙整事項。 三、史學集刊、專刊之編印、工具書之編製、資料庫之建立事項。 四、史料、史實之研究、考訂、史著之介述事項。 五、史料之蒐集、整理、複製事項。 六、史料之典藏、應用、展覽、管理、參考諮詢事項。 七、國史、地方史之研究、修纂及重要史料之審訂、彙編事宜。 八、其他有關纂修國史事項。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館設修纂處、審編處、采集處,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並得分科辦事。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館設秘書處,掌理研考、議事、公共關係、文書、印信、出納、庶務、資訊及其他不屬於各處、室事項,並得分科辦事。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館置館長一人,特任,綜理館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副館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襄助館長處理館務。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館置主任秘書一人,處長四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二職等;纂修十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副處長四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專門委員四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協修十八人,秘書三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協修九人,秘書一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十三人至十五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專員十人,分析師一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設計師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助修十四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科員二十二人至二十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設計師二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辦事員十五人至十七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三人至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本館原依雇員管理規則僱用之現職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前項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館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館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館設政風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理政風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10 條 第五條至第九條所定各職稱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館為加強臺灣史之研究、修纂及重要史料之審訂、彙編,設臺灣文獻館,其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館得設各種委員會,由館長聘請專家學者或指定纂修、協修為委員,辦理有關業務之審議事項。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館為辦理國史、地方史之研究、修纂,得向檔案中央主管機關調閱相關檔案文件;其調閱規定,由本館與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會同定之。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館辦事細則,由本館定之。 國史館組織條例 第 15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總統府會同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國史館組織條例
法律
20011024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 條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隸屬於國民政府,其職掌如左: 一、護衛陵墓。 二、管理陵園。 三、辦理陵園建設。 四、辦理陵園農林事業。 五、指導陵園內新村建設。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 條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由國民政府特派委員二十一人至二十七人組織之,就中指定七人至九人為常務委員,組織常務委員會,並由常務委員會在常務委員中推定一人為主任委員,執行會務。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3 條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設左列各會、室、處: 一、園林設計委員會。 二、秘書室。 三、園林處。 四、拱衛處。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4 條 園林設計委員會置委員十一人至十五人,由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就委員中推舉,並聘請專家充任之,擔任陵園全部設計事宜。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5 條 秘書室設左列二科,分掌事務: 一、文牘科: (一)撰擬文稿事宜。 (二)會議紀錄事項。 (三)編輯報告事宜。 (四)收發文件事項。 (五)保管印章、案卷事項。 二、事務科: (一)辦理本會庶務事項。 (二)掌理本會出納事項。 (三)辦理關於印刷、公告事項。 (四)徵收地租及生產物品之保管、銷售事項。 (五)辦理其他不屬於文牘科事項。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6 條 秘書室置秘書一人,簡任,承主任委員之命,指揮、監督所屬職員,辦理該室各科事務及交辦事項;置科長二人,薦任;科員六人至八人,委任;並得視事實之需要,酌用雇員二人至四人。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 條 園林處設左列各科、園,分掌事務: 一、森林科: (一)規劃及辦理全園造林、育苗事項。 (二)全園森林之經理及保護事項。 (三)全園森林生產之利用事項。 (四)其他關於全園森林之改進事項。 二、園藝科: (一)全園蔬菜園地之培植事項。 (二)全園花草之培植事項。 (三)全園園景花木之佈置事項。 (四)改良園藝生產,整理農田水利事項。 (五)改良農戶園藝生產事項。 三、工程科: (一)監造管理全園建築事項。 (二)建造修養全園道路、橋樑、涵洞事項。 (三)辦理工程設計及測繪事項。 (四)辦理其他有關工程事項。 四、總務科: (一)辦理本處文牘、庶務及購置事項。 (二)管理地畝經界事項。 (三)改進鄉村及管理農佃事項。 (四)管理園林果蔬、魚塘等生產事項。 (五)辦理其他不屬各科事項。 五、植物園: (一)規劃植物園一切建設事項。 (二)國內外植物標本之採集、製造、鑑定、陳列事項。 (三)植物園之佈置、種植、管理事項。 (四)溫室植物之徵集及培養事項。 (五)中外植物研究機構之聯繫,及品種標本刊物之交換事項。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8 條 園林處置處長一人,簡任,承主任委員之命,指揮、監督所屬職員,處理陵園園林建設及經營發展事務;置科長四人,園主任一人,技正二人或三人,均薦任;技士七人至十人,技佐八人至十二人,科員五人至七人,均委任;並得視事實之需要,酌用雇員二人至四人,招收練習生十名。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9 條 拱衛處設左列科、隊,分掌事務: 一、經理科: (一)辦理本處文牘事項。 (二)辦理本處經理及保管事項。 (三)關於收發及管卷事項。 二、管理科: (一)拱衛、調查事項。 (二)陵堂及附屬一帶之衛生、清潔事項。 (三)交際、招待事項。 (四)勤務兵、伕役訓練、整頓事項。 三、拱衛大隊: (一)護衛陵墓事項。 (二)保護森林及園林生產事項。 (三)協助警察維持全園治安、交通及消防事項。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拱衛處置處長一人,簡任,承主任委員之命,督率所屬職員,辦理護衛陵墓,保護園林,並協助陵園警備治安事務;置科長二人,薦任;科員五人至八人,委任,其中二人得為薦任;上校隊長一人;中校副隊長一人;少校或上尉中隊長三人;上尉或中尉分隊長九人;上尉副官一人,上尉書記、軍需各一人;准尉司書一人;並得視事實之需要,酌用雇員一人或二人。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1 條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薦任;科員二人或三人,辦事員一人,均委任;雇員一人,依國民政府主計處組織法之規定,辦理歲計、會計、統計事務。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2 條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置人事管理員一人,委任,依人事管理條例之規定,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3 條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於北平碧雲寺國父衣冠塚,置管理員一人,助理員二人,均委任。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4 條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辦事細則及職員服務規程,由本委員會訂定之。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5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
法律
19460702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四項規定制定之。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2 條 國家安全會議,為總統決定國家安全有關之大政方針之諮詢機關。 前項所稱國家安全係指國防、外交、兩岸關係及國家重大變故之相關事項。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3 條 國家安全會議以總統為主席;總統因事不能出席時,由副總統代理之。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4 條 國家安全會議之出席人員如下: 一、副總統。 二、行政院院長、副院長、內政部部長、外交部部長、國防部部長、財政部部長、經濟部部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參謀總長。 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國家安全局局長。 總統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國家安全會議。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5 條 國家安全會議之決議,作為總統決策之參考。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6 條 國家安全會議置秘書長一人,特任,承總統之命,依據國家安全會議之決議,處理會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7 條 國家安全會議置副秘書長一人至三人,襄助秘書長處理會務,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8 條 國家安全會議及其所屬國家安全局應受立法院之監督,國家安全局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9 條 國家安全會議置諮詢委員五人至七人,由總統特聘之。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10 條 國家安全會議設秘書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議程之編撰,會議之記錄,及決議案處理之聯繫等事項。 二、關於文書、檔案、出納、事務、資訊及印信典守等事項。 三、關於國家安全之研究事項。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11 條 秘書處置處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或中將;副處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或中將、少將;組長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三職等或中將、少將;秘書四人,研究員五人至七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或少將、上校;副組長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或少將,其中一人由簡任研究員兼任;專門委員四人,副研究員五人至七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或少將、上校;科長六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或上校、中校;助理研究員五人至七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或中校;專員八人,分析師一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或中校、少校;設計師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或中校、少校、上尉;研究助理五人至七人,科員十人,助理設計師一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或少校、上尉、中尉;佐理員二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或中尉、少尉,其中一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或上尉;辦事員七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或中尉、少尉、上士;書記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或上士、中士、下士。 秘書處設人事室、會計室、政風室,各置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前項員額內派充之。 軍職人員之任用,不得逾編制員額三分之一。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12 條 前條所列之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及研究助理,必要時,得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之規定聘用之。但其聘用員額不得逾上列職稱編制員額三分之二。 前項聘用人員,其聘用規定,除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及其相關規定外,由國家安全會議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13 條 第十一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之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14 條 本法修正施行前,原依派用人員派用條例審定准予登記有案之現職人員,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繼續留任職務列等相當之職務至離職時為止。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15 條 國家安全會議議事規則及處務規程,由國家安全會議定之。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第 16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
法律
2003062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家安全局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及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第八條制定之。 國家安全局組織法 第 2 條 國家安全局(以下簡稱本局)隸屬於國家安全會議,綜理國家安全情報工作與特種勤務之策劃及執行;並對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國防部電訊發展室、國防部軍事安全總隊、國防部憲兵指揮部、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內政部警政署、內政部移民署、法務部調查局等機關(構)所主管之有關國家安全情報事項,負統合指導、協調、支援之責。 前項有關國家安全情報工作之統合指導、協調、支援事項之規定及其相關運作之辦法,由本局另定之。 本局掌理下列事項: 一、臺灣地區安全、大陸地區及國際情報工作。 二、國家戰略情報研析。 三、科技情報工作。 四、統籌政府機關密碼政策及其裝備研製、鑑測、密碼保密等。 五、國家安全情報工作督察業務。 六、協同有關機關辦理總統、副總統與其配偶及一親等直系血親;卸任總統、副總統;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及其配偶;總統、副總統當選人與其配偶及一親等直系血親;以及其他經總統核定人員之安全維護。 七、其他有關國家安全情報及特種勤務事項。 前項第六款所稱直系血親,除尊親屬外,應以家屬為限;有關安全維護之指揮權責、編組、值勤用槍時機、必要之查驗、管制作為及其相關事項之辦法,由本局另定之。 國家安全局組織法 第 3 條 本局置局長一人,特任或上將;副局長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或中將,其中一人得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 國家安全局組織法 第 4 條 本局置主任秘書,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或中將。 國家安全局組織法 第 5 條 本局因情報或特勤工作需要,得設必要之內部單位。 國家安全局組織法 第 6 條 本局各職稱之官等(階)、職等及員額,另以編制表定之。 國家安全局組織法 第 7 條 本局為辦理情報或特勤工作有關事項,得設駐外單位或派員駐境外辦事。 國家安全局組織法 第 8 條 本局為執行營區安全工作及情報、特勤任務等所需基層事務人力,得以兵役人員充任之,並會同相關部會辦理,其組成另以編組裝備表定之。 國家安全局組織法 第 9 條 本局之預算應寄列於政府其他機關,並受立法院審查。 前項列為機密預算部分,其編列、執行及決算審查,由有關機關以機密方式處理之。 為維護國家安全之需要,有緊急調度資金之必要時,本局得經國家安全會議決議、行政院同意後,動用行政院預備金。 前項情事,本局應於一個月內向立法院詳細報告緊急調度預備金之原因及用途。立法院不同意時,應立即歸墊並為必要之處置。 國家安全局組織法 第 10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國家安全局組織法
法律
2020011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國史館組織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制定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第 2 條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以下簡稱本館)掌理下列事項: 一、臺灣史事研究及志書修纂等事項。 二、史料與珍藏史籍之編譯、研究、出版、學術研討會之辦理及定期性刊物之編印發行等事項。 三、圖書、期刊、手稿、古文書、風土民俗、圖片、地圖等史料之採集及文獻資料之整理、登錄、編目等事項。 四、文獻史料之蒐集、整理、典藏、展示、研究、出版及推廣等事項。 五、文獻史蹟之蒐集、勘考、展示、推廣及交流等事項。 六、文獻史料數位化、資訊服務之規劃建置及協調推動等事項。 七、其他有關臺灣文獻事項。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館設採集組、整理組、編輯組,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館設秘書室,掌理議事、公共關係、文書、檔案、印信、出納、事務管理、財產管理及其他不屬於各組、室事項。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館置館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綜理館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副館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襄助館務。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館置主任秘書一人,組長三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專門委員一人或二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秘書一人或二人,編纂七人至九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專員三人或四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六人至十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三人或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項員額中書記四人,出缺後不補。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館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館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依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第 9 條 第五條至第八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館辦事細則,由本館擬訂,報請國史館核定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總統府會同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法律
20011024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院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憲法第六十一條制定之。 行政院組織法 第 2 條 行政院行使憲法所賦予之職權。 行政院組織法 第 3 條 行政院設下列各部: 一、內政部。 二、外交部。 三、國防部。 四、財政部。 五、教育部。 六、法務部。 七、經濟部。 八、交通部。 九、勞動部。 十、農業部。 十一、衛生福利部。 十二、環境部。 十三、文化部。 十四、數位發展部。 行政院組織法 第 4 條 行政院設下列各委員會: 一、國家發展委員會。 二、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三、大陸委員會。 四、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五、海洋委員會。 六、僑務委員會。 七、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八、原住民族委員會。 九、客家委員會。 行政院組織法 第 5 條 行政院置政務委員七人至九人,特任。 政務委員得兼任前條委員會之主任委員。 行政院組織法 第 6 條 行政院設行政院主計總處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行政院組織法 第 7 條 行政院設中央銀行。 行政院組織法 第 8 條 行政院設國立故宮博物院。 行政院組織法 第 9 條 行政院設下列相當中央二級獨立機關: 一、中央選舉委員會。 二、公平交易委員會。 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行政院組織法 第 10 條 行政院院長綜理院務,並指揮監督所屬機關及人員。 行政院院長因事故不能視事時,由副院長代理其職務。 行政院組織法 第 11 條 行政院院長得邀請或指定有關人員列席行政院會議。 行政院組織法 第 12 條 行政院置秘書長一人,特任,綜合處理本院幕僚事務;副秘書長二人,其中一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襄助秘書長處理本院幕僚事務。 行政院置發言人一人,特任,處理新聞發布及聯繫事項,得由政務職務人員兼任之。 行政院組織法 第 13 條 行政院各職稱之官等職等及員額,另以編制表定之。 行政院組織法 第 14 條 行政院為處理特定事務,得於院內設專責單位。 行政院組織法 第 15 條 本法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一月一日開始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行政院組織法
法律
20230426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 條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會) 主管全國原住民族事務。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 條 本會對直轄市、縣 (市) 政府及鄉 (鎮、市) 公所執行本會主管事務,有 指導及監督之責。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會設下列各處、室: 一、企劃處。 二、教育文化處。 三、衛生福利處。 四、經濟及公共建設處。 五、土地管理處。 六、秘書室。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4 條 企劃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原住民族政策、制度、法規之綜合擬訂及研議事項。 二、原住民族事務之綜合規劃及協調事項。 三、原住民相關資料之調查、蒐集、分析及出版事項。 四、本會資訊、編譯業務之規劃、推動及管理事項。 五、本會研考業務之規劃及推動事項。 六、原住民身分及原住民族之認定、傳統部落組織之輔導及族群關係處理 事項。 七、原住民族自治之規劃、推動、自治行政之輔導、協調、監督及人員之 訓練、考核、獎懲事項。 八、其他有關原住民族事務之研究及企劃事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5 條 教育文化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原住民族一般教育政策及法規之規劃、擬訂、協調及審議事項。 二、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傳統技藝之發掘、研究、保存與傳承之規劃、協 調及審議事項。 三、原住民族歷史及語言研究、保存與傳承之相關事項。 四、原住民人才培育與輔導之相關事項。 五、原住民族傳播媒體、教育文化團體之聯繫與相關活動之輔導、推動及 獎助事項。 六、原住民族教育文化機構之規劃、協調及審議事項。 七、其他有關原住民教育文化事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6 條 衛生福利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原住民醫療、衛生、保健、全民健保與社會福利之協調、促進及輔導 事項。 二、原住民醫療網、健康促進與公共衛生事務之協調及促進事項。 三、原住民職業訓練、就業服務、失業扶助與創業之規劃、協調及督導事 項。 四、原住民社會救助、保險與法律服務之規劃、協調及輔導事項。 五、原住民社會福利服務制度之規劃、建立及督導事項。 六、原住民民間團體之聯繫、輔導及服務事項。 七、其他有關原住民醫療、衛生、就業促進及福利服務事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 條 經濟及公共建設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原住民產業、經濟、住宅部落與社區生活環境設施改善之規劃、協調 、輔導及審議事項。 二、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之管理及輔導事項。 三、原住民工商企業、金融業、服務業、合作互助事業及信託之規劃、協 調及輔導事項。 四、原住民族傳統技藝、智慧財產權及文化產業之規劃、協調及輔導事項 。 五、原住民農、林、漁、牧、獵業務及觀光事業之規劃、協調及輔導事項 。 六、原住民產業經營與技藝研習、培訓之規劃、推動及輔導事項。 七、原住民部落安全防治及遷住之規劃、協調及輔導事項。 八、原住民地區交通水利、飲水設施改善之規劃、協調及輔導事項。 九、原住民住宅貸款之規劃、協調、輔導及審議事項。 十、其他有關原住民經濟、公共建設及住宅事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1 條 土地管理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原住民族土地之規劃、協調及審議事項。 二、原住民族土地與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經營、保育之規劃、協調及督 導事項。 三、原住民族土地相關法規之研議及協調事項。 四、原住民族土地增編、劃編之規劃、協調及一般管理事項。 五、原住民族土地地籍整理、地權管理、土地利用之規劃及協調事項。 六、原住民族土地流失之防止、收回、改配及一般管理事項。 七、原住民族土地重大開發利用之審議事項。 八、原住民族自治區土地之規劃及建設計畫審議、協調事項。 九、其他有關原住民族土地發展事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2 條 本會設文化園區管理局,其組織以法律定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8 條 秘書室掌理議事、文書、印信、出納、庶務、公共關係及其他不屬於各處 、室之事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特任,綜理會務,應由原住民擔任;副主任委員三 人,襄助會務,其中一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 四職等;副主任委員中,二人應由原住民擔任。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會置委員十九人至二十五人,其中原住民族各族代表應至少一人依聘用 人員聘用條例聘用,其聘期隨主任委員異動而更易;餘均為無給職,由主 任委員提請行政院院長就原住民族代表、有關機關代表及學者、專家派兼 或聘兼之;任期二年,任滿得連任。但委員為有關機關代表者,其任期隨 職務異動而更易。 前項委員人數,應有二分之一以上人數具原住民族身分。 本會委員之遴聘,由本會定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會委員會議以每月舉行會議一次為原則,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前項會議以主任委員為主席,主任委員因故不能出席時,指定副主任委員 一人代理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會置主任秘書一人,技監一人,參事二人,處長五人,職務均列簡任第 十二職等;副處長五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室主任一人,專門委員 五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十八人至二十人,職務 列薦任第九職等;技正六人,秘書四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 等,其中技正二人,秘書一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專 員十五人至十七人,分析師一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輔 導員二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設計師一人,職務列薦任第 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三十九人至四十七人,技士十五人至十七人,職 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佐三人或四人,職務 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辦事員 七人至九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五人至九人,職務列 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項員額中技士二人、辦事員一人,由原臺灣省政府公務人員隨業務移撥 者,出缺後不補。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會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 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會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 法辦理歲計、會計事項,並兼辦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 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5 條 第九條及第十二條至第十四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 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前項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得優先進用具有原住民族身分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6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經報請行政院核准,得設各種諮詢委員會,聘請學者、 專家及原住民族代表為諮詢委員,均為無給職。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6-1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應設置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其辦法由本會擬訂,報 請行政院核定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7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經報請行政院核准,得聘用研究員、副研究員及助理研 究員。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8 條 本會會議規則及辦事細則,由本會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9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 條 行政院為統籌公共工程之規劃、審議、協調及督導,設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 條 本會對於中央政府辦理或省(市)政府執行行政院列管之公共工程,有指示、監督之權。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會設左列各處: 一、企劃處。 二、技術處。 三、工程管理處。 四、秘書處。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4 條 企劃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公共工程政策之策訂及推動事項。 二、關於公共工程所需人力、機具、材料與技術等資源之整體規劃及研議事項。 三、關於公共工程各期程計畫之統籌及協調事項。 四、關於公共工程計畫資料蒐集、分析及共同問題之研議事項。 五、關於營造及相關產業發展之策劃、督導事項。 六、關於公共工程採購制度之擬議及督導事項。 七、關於工程顧問公司及公共工程相關技師專業服務之督導事項。 八、關於公共工程計畫之其他規劃事項。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5 條 技術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公共工程計畫之技術及經費審議事項。 二、關於公共工程計畫執行之技術服務事項。 三、關於公共工程法令規章及相關技術規範之研究、擬議事項。 四、關於執行公共工程計畫所需技術人員培訓之規劃事項。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6 條 工程管理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公共工程計畫管理制度之研議事項。 二、關於公共工程計畫執行之協調、配合、督導及考核事項。 三、關於公共工程計畫執行品質管理制度之研議及督導事項。 四、關於公共工程資訊體系之建立與管理事項。 五、關於公共工程計畫之其他工程管理事項。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 條 秘書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委員會議及業務會報之議事事項。 二、關於事務及出納事項。 三、關於文書、印信、檔案管理及研考事項。 四、關於公共關係及新聞發布事項。 五、不屬於其他各處、室之事項。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特任,綜理會務;副主任委員二人,襄助會務,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 本會置委員十一人至十五人,均為無給職,由行政院就相關部會主管及工程專家派兼或聘兼之。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會委員會議,每月舉行一次,由主任委員召集之。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會置主任秘書一人,參事三人至五人,技監二人或三人,處長四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二職等;副處長四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專門委員六人至八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十八人至二十四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秘書四人至六人,技正二十四人至三十四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秘書二人,技正十六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專員七人至九人,分析師一人或二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設計師二人至四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十九人至二十五人,技士三十八人至四十八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其中科員十人,技士二十四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設計師二人至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三人至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四職等;書記六人至八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會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會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理會計、歲計事項,並兼辦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3 條 第十條至第十二條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得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之規定,聘用專業人員三十五人至四十人,由本條例第十條所定員額內勻用之。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5 條 本會得視業務需要,遴聘學者、專家為顧問或諮詢委員十人至十五人,聘期一年,連聘得連任,均為無給職。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6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得報請行政院核准設各種委員會,其委員由本會主任委員派兼或聘兼之;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7 條 本會會議規則、辦事細則,由本會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8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織條例
法律
19950710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 條 行政院為從事國家經濟建設之設計、審議、協調及考核,特設經濟建設委 員會 (以下簡稱本會)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 條 本會設左列各處: 一、綜合計劃處。 二、經濟研究處。 三、部門計劃處。 四、人力規劃處。 五、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六、財務處。 七、管制考核處。 八、總務處。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3 條 綜合計劃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中期、長期經濟建設計畫之研擬事項。 二、關於年度經濟建設計畫之研擬及協調事項。 三、關於經濟設計之專案研究事項。 四、關於經濟資料之編報事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4 條 經濟研究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國家經濟建設政策與措施之研擬、審議及協調事項。 二、關於經濟建設問題之研究及分析事項。 三、關於國內外經濟情勢之研究及分析事項。 四、關於國內經濟景氣之調查、研究及分析事項。 五、關於大陸經濟問題之研究及分析事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5 條 部門計劃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經濟建設部門發展計畫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經濟建設部門發展計畫及措施之審議事項。 三、關於經濟建設部門發展計畫之聯繫、協調事項。 四、關於經濟建設有關科技發展之聯繫、協調事項。 五、關於經濟建設部門發展之專案研究事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6 條 人力規劃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人力發展政策與計畫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人力供需之預測及分析事項。 三、關於人力發展措施之聯繫、協調事項。 四、關於人力資源專案問題之研究及分析事項。 五、關於工資、生產力及就業市場機能之研究及分析事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 條 都市及住宅發展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都市及住宅綜合開發計畫之研擬及協調事項。 二、關於區域與都市發展問題之研究及審議事項。 三、關於住宅建設計畫之審議及協調事項。 四、關於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育之研究及審議事項。 五、關於其他都市及住宅發展建設問題之研究及規劃事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8 條 財務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重要經濟建設計畫財務之審查及協調事項。 二、關於中美經濟社會發展基金運用計畫之研擬事項。 三、關於中美經濟社會發展基金運用計畫執行之監督及財務稽核事項。 四、關於中美經濟社會發展基金之收支及外債償付事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9 條 管制考核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重要經濟建設計畫或方案之管制及考核事項。 二、關於中美經濟社會發展基金運用計畫執行之管制及考核事項。 三、關於重要經濟建設計畫執行期間有關問題之協調事項。 四、關於施政之管制及考核事項。 五、關於經建資訊體系之建立及管理事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0 條 總務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文件之收發、分配、繕校、保管及稽催事項。 二、關於印信典守事項。 三、關於委員會議及業務會報之議事事項。 四、關於款項出納、公產、公物保管及事務管理事項。 五、關於公共關係及新聞發布事項。 六、不屬於其他各處之事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特任,綜理會務;副主任委員一人至三人,職位均 比照第十四職等,襄助會務。 本會置委員十一人,由行政院院長指定行政院政務委員、中央銀行總裁、 財政部部長、經濟部部長、交通部部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行 政院秘書長、行政院主計長及聘用有關人員充任之。除聘用者外,餘為無 給職。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會置主任秘書一人,參事四人,處長八人,專門委員三十三人至四十三 人,職位均列第十至第十二職等;副處長八人,職位列第九至第十一職等 ;技正三十三人至四十三人,秘書三人至五人,稽核十人至二十人,視察 六人至十人,職位均列第六至第九職等,其中技正二十一人、秘書三人、 稽核七人、視察五人,職位得列第十或第十一職等;專員五十一人至六十 一人,職位列第六至第九職等;技士十人至十六人,科員八十人至一百人 ,職位均列第三至第五職等,其中技士十人、科員五十三人,職位得列第 六或第七職等;書記六人至八人,職位列第一至第三職等。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會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位列第九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 理及人事查核事項。 人事室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會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位列第九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理歲 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會計室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5 條 第十二條至第十四條所定各職稱人員,其職位之職系,依公務職位分類法 及職系說明書,就一般行政管理、經建行政、農業經濟、工業行政、工業 工程、水利行政、水利工程、交通行政、交通技術管理、一般化學工程、 地政、測量、一般工程、土木工程、都市計畫、建築工程、結構工程、企 業管理、企劃控制、社會行政、勞工行政、財務管理、圖書管理、稽核、 會計、統計、人事行政、法制、編譯、議事、公共關係、出納、事務管理 、文書、打字及其他有關職系選用之。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6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經行政院核准,得聘用顧問或研究員。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7 條 本會為研擬經濟建設政策或措施,徵詢意見,經行政院核准,得聘請專家 為諮詢委員。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8 條 本條例施行前,本會原以臨時機關性質依派用人員派用條例審定准予登記 有案之現職人員,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由考試院以考試方法限期銓 定其任用資格。 前項考試方法,由考試院定之。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9 條 本會會議規則、辦事細則,由本會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0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組織條例
法律
201505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 條 為統籌國家體育事務,行政院特設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 條 本會為全國體育行政主管機關,對省(巿)、縣(巿)政府執行本會主管 事務,有監督、輔導之責。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會設下列各處、室︰ 一、綜合計畫處。 二、全民運動處。 三、競技運動處。 四、國際體育處。 五、運動設施處。 六、秘書室。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4 條 綜合計畫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體育政策、制度、法規之綜合研擬、推動及協調事項。 二、關於召開全國體育會議之規劃及辦理事項。 三、關於體育發展基金之籌措、運用事項與體育基金會之審核、登記及輔 導事項。 四、關於體育專業人才與運動教練之培養、進修之規劃及推動事項。 五、關於國民體育宣導之規劃及推動事項。 六、關於本會研考業務之規劃及推動事項。 七、關於本會資訊業務之規劃、推動及管理事項。 八、其他有關體育事務之綜合計畫事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5 條 全民運動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全民運動發展政策與方針與提昇國民體能計畫之規劃、推動及協 調事項。 二、關於休閒運動之規劃、推動、協調及聯繫事項。 三、關於社區、職工、幼兒、青少年與中高齡國民體育之規劃、推動及協 調事項。 四、關於身心障礙國民體育之推動、輔導及獎助事項。 五、關於原住民體育之推動、輔導及獎助事項。 六、關於傳統及民俗體育之推動及輔導事項。 七、關於職業運動之聯繫及協調事項。 八、關於奧運會與亞運會競賽運動以外各種全國性體育活動之監督、聯繫 、推動及輔導事項。 九、其他有關全民運動事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6 條 競技運動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競技運動發展政策與方針之規劃、推動及協調事項。 二、關於奧運會與亞運會競賽運動選手之選拔、訓練、參賽工作之監督、 聯繫、推動及輔助事項。 三、關於學校、軍中及職業運動組織與選手培訓之協調、聯繫及輔助事項 。 四、關於運動選手培訓之規劃、推動及輔助事項。 五、關於績優運動選手、教練之獎勵及輔導事項。 六、關於運動科學之研究、推動、獎勵及輔導事項。 七、關於運動傷害之預防及宣導事項。 八、關於運動禁藥之管制、檢測及教育事項。 九、關於運動訓練機構之聯繫、管理及輔導事項。 十、其他有關競技運動事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 條 國際體育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國際體育交流政策與方針之規劃、推動及協調事項。 二、關於國際體育運動與學術交流合作之策劃、推動及輔導事項。 三、關於學校體育國際交流合作之協調、聯繫及輔助事項。 四、關於舉辦大型國際運動賽會與體育會議之策劃、推動及輔導事項。 五、關於旅外優秀體育運動人才之聯繫、輔導及外籍運動員、教練、裁判 之管理事項。 六、關於國內外體育資訊之調查、蒐集、分析及出版事項。 七、其他有關國際體育事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8 條 運動設施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運動設施發展政策與方針之規劃、推動及協調事項。 二、關於民間興建運動設施之管理、獎勵及輔助事項。 三、關於充實學校與社區運動設施之規劃、協調及輔助事項。 四、關於興建運動公園之規劃、協調及輔助事項。 五、關於興建大型運動場館之規劃、協調及輔助事項。 六、關於興建休閒運動設施之規劃、協調及輔助事項。 七、關於運動場館、設備、器材之審定及輔導事項。 八、關於公民營運動設施營運管理之監督及輔導事項。 九、關於高爾夫球場及其他特殊運動場館之管理及輔導事項。 十、其他有關運動設施事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9 條 秘書室掌理議事、文書、印信、出納、庶務、公共關係及其他不屬於各處 、室之事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特任,綜理會務;副主任委員二或三人,襄助會務 ,其中一人或二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 。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會置委員十五人至十九人,均為無給職,由主任委員提請行政院院長就 體育界代表、有關機關代表及學者、專家派兼或聘兼之;任期二年,期滿 得連任二次。但委員為有關機關代表者,其任期隨職務異動而更動。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會委員會議,每月舉行一次,以主任委員為主席,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議;主任委員因故不能出席時,指定副主任委員一人代理之。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會置主任秘書一人,參事二人,處長五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二職等; 副處長五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主任一人,專門委員五人,職務均 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十六人至二十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 職等;秘書一人至二人,視察二人至三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 職等,其中秘書一人,視察一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專員十二人至十四人,分析師三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設計師二人至五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二十六人至三 十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十三人 至十七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六人至七人,職務列委 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會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 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5 條 本會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 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 派充之。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6 條 第十條及第十三條至第十五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 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7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得設運動訓練機構;其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8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得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之規定,聘用研究員、副研究員 及助理研究員十人至十五人。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9 條 本會設身心障礙國民運動委員會,由副主任委員一人兼任召集人;所需工 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0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得報請行政院核准,設各種委員會;所需工作人員,就 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1 條 本會辦事細則,由本會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2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
法律
20140115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 條 行政院為統籌處理有關客家事務,特設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會 )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 條 本會對於中央政府處理或地方政府執行本會主管事務,有協調及監督之責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客家事務政策、制度、法規之綜合規劃、協調及研議事項。 二、客家文化之保存及推動事項。 三、客家語言、客家民俗禮儀、客家技藝、宗教之研究與傳承規劃及協調 事項。 四、客家教育之規劃協調、客家人才之培育及訓練事項。 五、客家傳播媒體、文化團體與文化活動之推動及獎助事項。 六、客家事務相關資料之調查、蒐集、分析及出版事項。 七、促進族群融合事項。 八、海外客家事務合作及交流事項。 九、議事、文書、印信、出納、庶務及公共關係事項。 十、其他有關客家事務事項。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會設三處,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並得分科辦事。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特任,綜理會務;副主任委員二人,襄理會務,其 中一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會置委員二十一人至二十七人,為無給職,由主任委員提請行政院院長 就客家地區代表、有關機關代表及學者、專家聘 (派) 兼之;任期二年, 任滿得連任。但委員為有關機關代表者,其任期隨職務異動而更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會委員會議以每月舉行會議一次為原則,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前項會議以主任委員為主席,主任委員因故不能出席時,指定副主任委員 一人代理之。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會置主任秘書一人,處長三人,參事二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二職等; 副處長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專門委員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 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八人至十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視察二人至四 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二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 第十一職等;專員九人至十一人,分析師一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 第九職等;設計師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十五人至 二十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二人 至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二人或三人,職務列委任 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會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 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會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 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 派充之。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1 條 第八條至第十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 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得設各種諮詢委員會,聘請學者、專家及客家人士代表 為諮詢委員,均為無給職。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得報請行政院核准,聘用研究人員。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組織條例
法律
20151216
2024/1/12 上午 12:00:00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第七條之二規定制定之。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2 條 檔案管理局 (以下簡稱本局) 為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掌理下列事項: 一、檔案政策、法規及管理制度之規劃、擬訂事項。 二、各機關檔案管理、應用之指導、評鑑及協調推動事項。 三、檔案目錄之彙整及公布事項。 四、各機關檔案銷毀計畫及目錄之審核事項。 五、檔案之判定、分類、保存期限及其他爭議案件之審議事項。 六、國家檔案徵集、移轉、整理、典藏與其他檔案管理作業及相關設施之 規劃、推動事項。 七、私人或團體所有文件或資料之接受捐贈、受託保管或收購等規劃協調 事項。 八、國家檔案開放應用之規劃、推動事項。 九、全國檔案管理資訊系統之規劃建置及協調推動事項。 十、檔案管理及應用之研究、出版、技術發展、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及檔 案管理人員之培訓事項。 十一、其他有關檔案事項。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局設五組,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並得分科辦事。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局設秘書室,掌理議事、公共關係、法制、文書、檔案、印信、出納、 事務管理、財產管理及不屬於其他各組、室事項,並得分科辦事。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局置局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綜理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 員;副局長一人或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襄理局務。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局置主任秘書一人,組長五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一職等;副組長五人 ,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專門委員六人,高級分析師一人,職務均列薦任 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科長二十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視察四人 ,技正二人,分析師三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視察 一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編審十人至十四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 至第九職等;專員十七人至二十三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 設計師二人或三人,管理師二人或三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 等;技士二人,科員三十五人至四十一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 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設計師二人或三人,助理管理師二人或三人, 職務均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助理設計師一人,助理管理師一 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辦事員十六人至二十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 等至第五職等;書記十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 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8 條 本局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依法辦理歲計、 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9 條 第五條至第八條所定各職稱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 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局為辦理檔案之判定、分類、保存期限與其他爭議事項之審議及檔案管 理與應用政策之諮詢,設國家檔案管理委員會,委員由有關機關人員、社 會公正人士、學者專家及政黨代表組成,均為無給職;所需工作人員,就 本條例所定員額內調用之。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局因業務需要,得設各種委員會,委員均為無給職;所需工作人員,就 本條例所定員額內調用之。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局辦事細則,由本局擬訂,報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核定之。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檔案管理局組織條例
法律
201505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條例第七條之二規定制定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2 條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以下簡稱本局)掌理下列事項: 一、原住民文化資料與文物之蒐集、整理、研究、典藏、編印、陳列展示及促進學術交流事項。 二、原住民傳統工藝技術展示之策劃、展出及技術人才之訓練事項。 三、原住民音樂舞蹈及民俗活動之研究、編纂、策劃、演出及人才之訓練事項。 四、原住民傳統建築物與原住民生活形態展示管理及維護事項。 五、視聽資料之製作、使用及保管事項。 六、園區內公共設施與環境衛生之管理維護及遊客服務事項。 七、研考、議事、公共關係、文書、檔案、印信、出納、事務管理、財產管理等相關事項。 八、其他有關原住民族文化維護保存、研究發展、學術研究及交流、社會教育活動事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3 條 本局設三組,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4 條 本局置局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綜理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5 條 本局置主任秘書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組長三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專員三人至四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組員三人至四人,技士二人至三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6 條 本局置人事管理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7 條 本局置會計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依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8 條 第四條至第七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局辦事細則,由本局擬訂,報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核定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組織條例
法律
20020130
2024/1/12 上午 12:00:00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立法院組織法第十二條制定之。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2 條 各委員會審查本院會議交付審查之議案及人民請願書,並得於每會期開始時,邀請相關部會作業務報告,並備質詢。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3 條 立法院各委員會席次至少為十三席,最高不得超過十五席。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3-1 條 每一委員以參加一委員會為限。 各委員會於每年首次會期重新組成。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3-2 條 未參加黨團或所參加黨團之院會席次比例於各委員會不足分配一席次之委員,應抽籤平均參加各委員會;其抽籤辦法另定之。 前項院會席次,以每屆宣誓就職之委員數計之;如有異動,於每年首次會期開議日重計之。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3-3 條 各黨團在各委員會席次,依政黨比例分配。分配算式如下: 各黨團人數 ────────×(13─依第三條之二抽籤分配至各委員會委員席次) 院會席次-第三條 之二 委員總數 依前項算式分配席次如有餘數,且所屬委員尚未分配完竣之黨團,由餘數總和較大者,依序於未達最低額之委員會選擇增加一席次;各委員會席次均達最低額時,得於未達最高額之委員會中選擇之,至所分配總席次等於各黨團人數止。 各黨團應於前條委員抽籤日後二日內,提出所屬委員參加各委員會之名單。逾期未提出名單或僅提出部分名單者,就未決定參加委員會之委員,於各該黨團分配席次抽籤決定之。 前項抽籤辦法另定之。 第一項院會席次之計算,依第三條之二第二項規定。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3-4 條 立法院各委員會置召集委員二人,由各委員會委員於每會期互選產生;其選舉辦法另定之。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4 條 各委員會會議,以召集委員一人為主席,由各召集委員輪流擔任。但同一議案,得由一人連續擔任主席。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4-1 條 各委員會之議程,應由輪值召集委員決定之。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5 條 各委員會會議,於院會日期之外,由召集委員隨時召集之。 各委員會三分之一以上之委員,得以書面記明討論之議案及理由,提請召開委員會議。召集委員應於收到書面後十五日內定期召集會議。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6 條 各委員會會議須有各該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一出席,方得開會。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6-1 條 各委員會召集委員,應於每會期共同邀請各該委員會委員擬定該會期之立法計畫。必要時,得邀請相關院、部、會人員列席說明。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7 條 各委員會審議案件,須經初步審查者,由委員若干人輪流審查,必要時得由召集委員推定委員若干人審查。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8 條 各委員會開會時,應邀列席人員,得就所詢事項說明事實或發表意見。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9 條 各委員會會議,公開舉行。但經院會或召集委員會議決定,得開秘密會議。 在會議進行中,經主席或各該委員會委員五分之一以上提議,得改開秘密會議。 應委員會之請而列席之政府人員,得請開秘密會議。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0 條 各委員會之議事,以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決之;可否同數時,取決於主席。但在場出席委員不足三人者,不得議決。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0-1 條 各委員會於議案審查完畢後,應就該議案應否交由黨團協商,予以議決。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0-2 條 出席委員對於委員會之決議當場聲明不同意者,得於院會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六十八條第二項提出異議。但缺席委員及出席而未當場聲明不同意者,不得異議,亦不得參與異議之連署或附議。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1 條 各委員會審查議案之經過及決議,應以書面提報院會討論,並由決議時之主席或推定委員一人向院會說明。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2 條 各委員會會議結果,應製成議事錄,經主席簽名後印發各委員。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3 條 各委員會所議事項,有與其他委員會相關聯者,除由院會決定交付聯席審查者外,得由召集委員報請院會決定與其他有關委員會開聯席會議。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4 條 聯席會議,由主辦之委員會召集之。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5 條 聯席會議之主席,由主辦之委員會召集委員擔任之。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6 條 聯席會議之紀錄與其他事務,由主席於各該委員會職員中指定若干人擔任之。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7 條 (刪除)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8 條 各委員會各置專門委員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擔任議案及人民請願書之研究編撰及草擬事項。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9 條 各委員會各置主任秘書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處理各委員會事務。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20 條 各委員會置秘書十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編審十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十二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專員十二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科員二十四人至三十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八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八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項員額中秘書四人、編審四人、科長四人、專員四人出缺不補。 本法修正施行前依雇員管理規則進用之現職書記,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第一項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止。 第一項人員,由院長視各委員會事務之繁簡配用之。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21 條 各委員會會議,除本法規定者外,得準用立法院組織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立法委員行為法及立法院議事規則有關條文之規定。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22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及十二月七日修正之條文,自立法院第七屆立法委員就職日起施行。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十三日修正之條文,自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法律
20090123
2024/1/12 上午 12:00:00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憲法第七十六條制定之。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 條 立法院行使憲法所賦予之職權。 前項職權之行使及委員行為之規範,另以法律定之。 立法院組織法 第 3 條 立法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由立法委員互選產生;其選舉辦法,另定之。 立法院院長、副院長不得擔任政黨職務,應本公平中立原則行使職權,維持立法院秩序,處理議事。 立法院組織法 第 4 條 立法院會議,以院長為主席。全院委員會亦同。 院長因事故不能出席時,以副院長為主席;院長、副院長均因事故不能出席時,由出席委員互推一人為主席。 立法院組織法 第 5 條 立法院會議,公開舉行,必要時得開秘密會議。 行政院院長或各部、會首長,得請開秘密會議。 除秘密會議外,立法院應透過電視、網路等媒體通路,全程轉播本院會議、委員會會議及黨團協商實況,並應全程錄影、錄音。 秘密會議應予速記、錄音,不得公開。但經院會同意公開者,不在此限。 有關透過電視轉播事項,編列預算交由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辦理,不受電波頻率不得租賃、借貸或轉讓之限制。 議事轉播應逐步提供同步聽打或手語翻譯等無障礙資訊服務,以保障身心障礙者平等參與政治與公共生活之權利。 立法院組織法 第 6 條 立法院臨時會,依憲法第六十九條規定行之,並以決議召集臨時會之特定事項為限。 停開院會期間,遇重大事項發生時,經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以上之請求,得恢復開會。 立法院組織法 第 7 條 立法院設程序委員會,其組織規程,另定之。 立法院組織法 第 8 條 立法院設紀律委員會,其組織規程,另定之。 立法院組織法 第 9 條 立法院依憲法增修條文第十二條之規定,得設修憲委員會,其組織規程,另定之。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0 條 立法院依憲法第六十七條之規定,設下列委員會: 一、內政委員會。 二、外交及國防委員會。 三、經濟委員會。 四、財政委員會。 五、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六、交通委員會。 七、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八、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 立法院於必要時,得增設特種委員會。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1 條 (刪除)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2 條 立法院各委員會之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3 條 立法院院長、副院長之任期至該屆立法委員任期屆滿之日為止。 立法院院長綜理院務。 立法院院長因事故不能視事時,由副院長代理其職務。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4 條 立法院置秘書長一人,特任;副秘書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均由院長遴選報告院會後,提請任命之。 秘書長承院長之命,處理本院事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副秘書長承院長之命,襄助秘書長處理本院事務。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5 條 立法院設下列各處、局、館、中心: 一、秘書處。 二、國際事務處。 三、議事處。 四、公報處。 五、總務處。 六、資訊處。 七、法制局。 八、預算中心。 九、國會圖書館。 十、中南部服務中心。 十一、議政博物館。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6 條 秘書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文書收發、分配、繕校及檔案管理事項。 二、關於文稿之撰擬、審核及文電處理事項。 三、關於印信典守事項。 四、關於研究發展及管制考核事項。 五、關於公共關係事項。 六、關於新聞之編輯、發布及聯絡事項。 七、關於新聞資料之蒐集、分析、整理及保管事項。 八、關於本院視聽媒體之規劃、設計及運用事項。 九、關於新聞媒體之聯繫及委員活動之報導事項。 十、其他有關秘書業務事項。 十一、不屬其他處、局、中心、館之事項。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6-1 條 國際事務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本院國際交流事項。 二、關於本院國際合作事項。 三、關於本院參與國際活動事項。 四、關於立法委員籌組或參與國際團體事項。 五、關於國會外交獎章及榮典之辦理事項。 六、關於外賓與僑民之接待及傳譯事項。 七、關於國際新聞傳播及輿情蒐集運用事項。 八、其他有關國際事務事項。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7 條 議事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議程編擬事項。 二、關於議案條文之整理及議案文件之撰擬事項。 三、關於本院會議紀錄事項。 四、關於會議文件之分發及議場事務之管理事項。 五、關於議案文件之準備、登記、分類及保管事項。 六、其他有關議事事項。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8 條 公報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本院會議及委員會會議之錄影錄音及轉播事項。 二、關於本院會議及委員會會議之速記事項。 三、關於公報編印及發行事項。 四、關於各類文件之印刷事項。 五、關於錄影錄音之複製及發行事項。 六、其他有關公報事項。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9 條 總務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事務管理事項。 二、關於款項出納事項。 三、關於公產、公物之保管事項。 四、關於委員會館管理事項。 五、關於醫療服務事項。 六、關於營繕、採購事項。 七、關於車輛管理事項。 八、關於警衛隊之管理事項。 九、關於民眾服務事項。 十、其他有關一般服務事項。 立法院組織法 第 19-1 條 資訊處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立法資訊系統之整體規劃、系統分析、設計、建置及維護事項。 二、關於委員服務資訊系統之整體規劃、系統分析、設計、建置及維護事項。 三、關於行政資訊系統之整體規劃、系統分析、設計、建置及維護事項。 四、關於網路、網站之整體規劃、設計、建置及維護事項。 五、關於資訊訓練之規劃與執行事項。 六、其他有關資訊服務事項。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0 條 法制局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立法政策之研究、分析、評估及諮詢事項。 二、關於法律案之研究、分析、評估及諮詢事項。 三、關於外國立法例及制度之研究、編譯及整理事項。 四、關於法學之研究事項。 五、其他有關法制諮詢事項。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1 條 預算中心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中央政府預算之研究、分析、評估及諮詢事項。 二、關於中央政府決算之研究、分析、評估及諮詢事項。 三、關於預算相關法案之研究、分析、評估及諮詢事項。 四、其他有關預、決算諮詢事項。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2 條 國會圖書館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立法書刊光碟資料之蒐集、管理及運用事項。 二、關於立法報章資料之蒐集、管理及運用事項。 三、關於立法資料之分析、研究、檢索及參考事項。 四、關於立法出版品之編纂及交換事項。 五、關於國會圖書館館際合作事項。 六、其他有關圖書館研究、發展及服務事項。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2-1 條 中南部服務中心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本院與行政院暨其所屬機關中南部單位及辦公室間業務聯繫事項。 二、關於本院受理及協調中南部民眾陳情請願事項。 三、關於本院中南部委員服務及聯繫事項。 四、關於中南部服務中心秘書及庶務等事項。 五、關於中南部服務中心員工訓練進修事宜。 六、其他有關中南部民眾服務事項。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2-2 條 議政博物館掌理下列事項: 一、關於議政史料之蒐集、整理、典藏及展覽事項。 二、關於議政史料之分析、研究及運用事項。 三、關於議政史料數位化及服務事項。 四、其他有關議政資料之聯繫服務事項。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3 條 立法院置顧問一人至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掌理議事、法規之諮詢、撰擬及審核事項;參事十二人至十四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掌理關於法規之撰擬、審核及院長指派之事項。 前項員額中,參事七人出缺不補。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4 條 立法院置處長六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處長六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秘書十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編審十一人、高級分析師二人至三人、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三十一人至三十八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專員二十八人至三十七人、技正二人至三人、編譯三人至五人、分析師三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編輯六人至八人、設計師五人至六人、管理師七人至八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技士四人至六人、科員五十二人至七十一人、速記員四十人至六十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管理師九人、操作員七人至八人、病歷管理員一人、校對員十二人至十六人、技佐六人至八人,職務均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助理管理師五人、操作員四人、校對員八人、技佐四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辦事員二十二人至二十八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三十五人至三十九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立法院置藥師一人、護理長一人,職務均列師(三)級;護士二人至四人、藥劑生二人、檢驗員一人,職務均列士(生)級。 本法修正施行前依雇員管理規則進用之現職書記,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第一項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為止。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5 條 法制局置局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局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組長五人,由研究員兼任;研究員十一人至十七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副研究員十三人至十九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助理研究員十三人至十九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科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6 條 預算中心置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組長五人,由研究員兼任;研究員十一人至十七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副研究員十三人至十九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助理研究員十三人至十九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科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操作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辦事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7 條 國會圖書館置館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館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秘書一人、編纂二人至四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編審三人至四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三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專員五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編輯八人至九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九人至十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九人至十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三人至七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7-1 條 中南部服務中心置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秘書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編審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三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專員五人,分析師一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管理師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十人,技士一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三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7-2 條 議政博物館置館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館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秘書一人,編纂一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科長二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專員二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編輯三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三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8 條 第二十五條及第二十六條所列之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必要時得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之規定聘用之。 前項聘用人員之待遇,除依相關規定外,得由立法院另定之。 立法院組織法 第 29 條 立法院設人事處,置處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處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立法院組織法 第 30 條 立法院設主計處,置處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處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立法院組織法 第 31 條 總務處警衛隊,置隊長一人、副隊長二人、督察員一人、警務員一人、分隊長四人、小隊長十二人至十四人、警務佐一人、隊員一百二十人至一百五十人,掌理本院安全維護與警衛事宜。 前項警衛隊員警,由內政部警政署派充之。 本法修正施行前僱用之駐衛警,得繼續僱用至離職時止。 本院安全維護遇有特殊情況時,得商請內政部警政署增派人員。 立法院組織法 第 32 條 立法委員每人得置公費助理八人至十四人,由委員聘用;立法院應每年編列每一立法委員一定數額之助理費及其辦公事務預算。公費助理與委員同進退;其依勞動基準法所規定之相關費用,均由立法院編列預算支應之。 前項立法委員辦公事務等必要費用之項目及標準如附表,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一月一日施行。 立法院應每年編列預算補助公費助理實施健康檢查及文康活動費用;其對象、項目、方法、標準及其他應遵行之事項,由立法院另定之,自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一月一日施行。 立法院組織法 第 33 條 每屆立法委員選舉當選席次達三席且席次較多之五個政黨得各組成黨團;席次相同時,以抽籤決定組成之。立法委員依其所屬政黨參加黨團。每一政黨以組成一黨團為限;每一黨團至少須維持三人以上。 未能依前項規定組成黨團之政黨或無黨籍之委員,得加入其他黨團。黨團未達五個時,得合組四人以上之政團;依第四項將名單送交人事處之政團,以席次較多者優先組成,黨(政)團總數合計以五個為限。 前項政團準用有關黨團之規定。 各黨團應於每年首次會期開議日前一日,將各黨團所屬委員名單經黨團負責人簽名後,送交人事處,以供認定委員所參加之黨團。 黨團辦公室由立法院提供之。 各黨團置公費助理十人至十六人,由各黨團遴選,並由其推派之委員聘用之;相關費用依前條之規定。 前項現職公費助理於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三月一日至九十四年六月三十日間,由各黨團遴選並由其推派之委員或各該政黨聘用,並實際服務於黨團之助理年資,得辦理勞動基準法工作年資結清事宜。 立法院組織法 第 33-1 條 本法第二十七條之一、第二十七條之二所需人員,優先自臺灣省諮議會移撥,其中原依雇員管理規則僱用之現職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第二十七條之一、第二十七條之二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立法院組織法 第 33-2 條 為配合第七屆立法院委員會組織調整及人員精簡,立法院任職滿二十年,年滿五十歲任用、派用之人員,得准其自願退休,擇領或兼領月退休金或支領一次退休金,不受公務人員退休法第四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之限制。 前項自願退休人員之職稱及數額,依下列各款規定,並依申請順序核准之: 一、參事以上或同陞遷序列職稱者共七人。 二、秘書或同陞遷序列職稱者或單位副主管共四人。 三、編審或同陞遷序列職稱者共四人。 四、科長或同陞遷序列職稱者共四人。 五、專員或同陞遷序列職稱者共四人。 六、編輯、科員、校對員、書記或同陞遷序列職稱者共四人。 前項第一款至第五款之人員自願退休,不得再行遞補或進用之職缺,為參事、委員會秘書、編審、科長、專員。 自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二月一日起,依第一項辦理自願退休者,最高得一次加發七個月之慰助金,每延後一個月退休者,減發一個月之慰助金,實施日期至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但於實施期間屆齡退休者,依提前退休之月數發給慰助金。 前項慰助金指俸額、技術或專業加給及主管職務加給。 支領慰助金人員,於退休生效之日起七個月內再任有給公職者,應由再任機關追繳扣除退休月數之慰助金。 依第一項辦理自願退休之人員,除符合規定得請領公教人員保險養老給付或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者外,其損失之公教人員保險或勞工保險已投保年資,準用公教人員保險法第十四條或勞工保險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之給付基準,發給補償金。所領之補償金,於其將來再參加各該保險領取養老或老年給付時,應繳回立法院;其所領之養老或老年給付金額較原補償金額低時,僅繳回與所領之養老或老年給付同金額之補償金。 立法院組織法 第 34 條 立法院處務規程,由立法院秘書長擬訂,經院長核定,報告院會後施行。 立法院組織法 第 35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及十二月七日修正之條文,自立法院第七屆立法委員就職日起施行。
立法院組織法
法律
20231227
2024/1/12 上午 12:00:00
司法院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憲法第八十二條制定之。 司法院組織法 第 2 條 司法院行使憲法所賦予之職權。 司法院組織法 第 3 條 司法院置大法官十五人,依法成立憲法法庭行使職權。 司法院組織法 第 4 條 大法官應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一、曾任實任法官十五年以上而成績卓著者。 二、曾任實任檢察官十五年以上而成績卓著者。 三、曾實際執行律師業務二十五年以上而聲譽卓著者。 四、曾任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專任教授十二年以上,講授法官法第五條第四項所定主要法律科目八年以上,有專門著作者。 五、曾任國際法庭法官或在學術機關從事公法學或比較法學之研究而有權威著作者。 六、研究法學,富有政治經驗,聲譽卓著者。 具有前項任何一款資格之大法官,其人數不得超過總名額三分之一。 第一項資格之認定,以提名之日為準。 司法院組織法 第 5 條 大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獨立行使職權,不受任何干涉。 實任法官轉任之大法官任期屆滿者,視同停止辦理審判案件之法官,不計入機關所定員額,支領法官法第七十二條第一項及第二項所定俸給總額之三分之二,並準用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之規定。 實任檢察官轉任之大法官任期屆滿者,準用前項規定。 司法院組織法 第 6 條 司法院設各級法院、行政法院及懲戒法院;其組織均另以法律定之。 司法院組織法 第 7 條 司法院院長綜理院務及監督所屬機關。 司法院院長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院長代理其職務。 司法院院長出缺時,由副院長代理;其代理期間至總統提名繼任院長經立法院同意,總統任命之日為止。 司法院副院長出缺時,暫從缺;至總統提名繼任副院長經立法院同意,總統任命之日為止。 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同時出缺時,由總統就大法官中指定一人代理院長;其代理期間至總統提名繼任院長、副院長經立法院同意,總統任命之日為止。 司法院組織法 第 8 條 司法院置秘書長一人,特任;副秘書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秘書長承院長之命,處理本院事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副秘書長承院長之命,襄助秘書長處理本院事務。 司法院組織法 第 9 條 司法院設下列各廳、處,掌理本院行使職權之相關事項: 一、民事廳。 二、刑事廳。 三、行政訴訟及懲戒廳。 四、少年及家事廳。 五、司法行政廳。 六、憲法法庭書記廳。 七、秘書處。 八、資訊處。 九、公共關係處。 十、新聞及法治宣導處。 司法院組織法 第 10 條 司法院各廳各置廳長、副廳長一人;各處各置處長、副處長一人。廳長、處長,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廳長、副處長,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其餘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前項廳長、處長分別掌理各該廳、處業務;各副廳長、副處長襄助廳長、處長處理業務。 司法院組織法 第 11 條 司法院置參事六人至八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掌理法案、命令之撰擬、審核,法制意見之提供及其他交辦事項。 司法院組織法 第 12 條 司法院置秘書八人至十四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七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編纂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專門委員八人至十五人,高級分析師一人,高級管理師一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三十一人至五十五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編審六人至八人,專員四十二人至五十四人,分析師四人,技正一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設計師三人,管理師四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八十七人至一百三十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速記員一人至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技士五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一等書記官五人至九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書記官六人至九人,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書記官十二人至十九人,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助理設計師八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操作員八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四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助理員一人至六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法警一人至三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二十人至三十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司法院原依雇員管理規則僱用之現職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前項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司法院組織法 第 13 條 司法院因業務需要,得調各級法院法官至司法院辦理行政事項。 司法院因大法官審理案件需要,得調實任法官至司法院辦事,承大法官之命,協助辦理案件之審查、法律問題分析、裁判書草擬及其他交辦事項。 司法院組織法 第 14 條 司法院置大法官助理十五人至六十人,依相關法令聘用專業人員充任之;承大法官之命,協助辦理案件之審查、爭點整理、資料蒐集及其他交辦事項。 具專業證照執業資格者,經聘用充任大法官助理期間,計入其專業執業年資。 大法官助理之遴聘、訓練、業務、管理及考核等相關事項,由司法院定之。 司法院組織法 第 15 條 司法院設人事處、會計處、統計處及政風處,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人事、歲計、會計、統計及政風事項。 人事處、會計處、統計處及政風處各置處長一人、副處長一人。處長,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處長,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其餘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司法院組織法 第 16 條 各廳、處得視業務需要分科辦事;各科於必要時得再分股,股長由薦任秘書、編審、專員、分析師或薦任科員兼任,不另列等。 憲法法庭書記廳辦理支援審判業務事項之科長得由一等書記官兼任,股長得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均不另列等。 司法院組織法 第 17 條 司法院院長為集思廣益,研商重要事項,得召開司法院會議;其會議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司法院組織法 第 18 條 司法院得因業務需要,於院內設各種委員會;其委員及所需工作人員,由院長就所屬人員中指派兼任之。 司法院組織法 第 19 條 司法院設法官學院;其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司法院組織法 第 20 條 司法院因保存、陳列司法文物需要,得設司法博物館;其組織規程由司法院定之。 司法院組織法 第 21 條 司法院處務規程,由司法院定之。 司法院組織法 第 22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但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十二月十日修正之第三條、第九條及第十六條自一百十一年一月四日施行。
司法院組織法
法律
20220119
2024/1/12 上午 12:00:00
法院組織法 第 一 章 總則 法院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所稱法院,分左列三級: 一、地方法院。 二、高等法院。 三、最高法院。 法院組織法 第 2 條 法院審判民事、刑事及其他法律規定訴訟案件,並依法管轄非訟事件。 法院組織法 第 3 條 地方法院審判案件,以法官一人獨任或三人合議行之。 高等法院審判案件,以法官三人合議行之。 最高法院審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以法官五人合議行之。 法院組織法 第 4 條 合議審判,以庭長充審判長;無庭長或庭長有事故時,以庭員中資深者充之,資同以年長者充之。 獨任審判,即以該法官行審判長之職權。 法院組織法 第 5 條 法官審判訴訟案件,其事務分配及代理次序,雖有未合本法所定者,審判仍屬有效。 前項規定,於非訟事件之處理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6 條 高等法院分院及地方法院分院審判訴訟案件及處理非訟事件,適用關於各該本院之規定。 法院組織法 第 7 條 地方法院及其分院、高等法院及其分院管轄區域之劃分或變更,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7-1 條 本法規範之法院及其他審判權法院間審判權爭議之處理,適用本章之規定。 法院組織法 第 7-2 條 起訴時法院有審判權者,不因訴訟繫屬後事實及法律狀態變更而受影響。 訴訟已繫屬於法院者,當事人不得就同一事件向不同審判權之法院更行起訴。 法院認其有審判權而為裁判經確定者,其他法院受該裁判關於審判權認定之羈束。 法院組織法 第 7-3 條 法院認其無審判權者,應依職權以裁定將訴訟移送至有審判權之管轄法院。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前項有審判權之管轄法院為多數而原告有指定者,移送至指定之法院。 當事人就法院之審判權有爭執者,法院應先為裁定。 法院為第一項及前項裁定前,應先徵詢當事人之意見。 第一項及第三項裁定,得為抗告。 法院組織法 第 7-4 條 前條第一項移送之裁定確定時,受移送法院認其亦無審判權者,應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並向其所屬審判權之終審法院請求指定有審判權之管轄法院。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原法院所屬審判權之終審法院已認原法院無審判權而為裁判。 二、民事法院受理由行政法院移送之訴訟,當事人合意願由民事法院為裁判。 前項所稱終審法院,指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或懲戒法院第二審合議庭。 第一項但書第二款之合意,應記明筆錄或以文書證之。 第一項之終審法院認有必要時,得依職權或依當事人、其代理人或辯護人之聲請,就關於審判權之專業法律問題選任專家學者,以書面或於言詞辯論時到場陳述其法律上意見。 前項陳述意見之人,應揭露下列資訊: 一、相關專業意見或資料之準備或提出,是否與當事人、關係人或其代理人或辯護人有分工或合作關係。 二、相關專業意見或資料之準備或提出,是否受當事人、關係人或其代理人或辯護人之金錢報酬或資助及其金額或價值。 三、其他提供金錢報酬或資助者之身分及其金額或價值。 法院組織法 第 7-5 條 前條第一項之終審法院認受移送法院有審判權,應以裁定駁回之;認受移送法院無審判權,應以裁定指定其他有審判權之管轄法院。 前項受指定之法院,應受指定裁定關於審判權認定之羈束。 受移送法院或經前條第一項之終審法院指定之有審判權法院所為裁判,上級審法院不得以無審判權為撤銷或廢棄之理由。 法院組織法 第 7-6 條 第七條之四第一項停止訴訟程序之裁定,受移送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撤銷之。 第七條之四第一項停止訴訟程序之裁定及前項撤銷停止之裁定,得為抗告。 受移送法院為第一項裁定後,應速通知受理其指定請求之終審法院。 受移送法院所為第一項裁定確定之同時,視為撤回其指定之請求。 法院組織法 第 7-7 條 移送訴訟前如有急迫情形,法院應依當事人聲請或依職權為必要之處分。 移送訴訟之裁定確定時,視為該訴訟自始即繫屬於受移送之法院。 前項情形,法院書記官應速將裁定正本附入卷宗,送交受移送之法院。 法院組織法 第 7-8 條 訴訟移送至其他法院者,依受移送法院應適用之訴訟法令定其訴訟費用之徵收。 移送前所生之訴訟費用視為受移送法院訴訟費用之一部分。 應行徵收之訴訟費用,原法院未加徵收、徵收不足額或溢收者,受移送法院應補行徵收或通知原收款法院退還溢收部分。 法院組織法 第 7-9 條 第七條之三第二項、第七條之七第二項、第三項及前條之規定,於第七條之四第一項之終審法院依第七條之五第一項規定為指定裁定之情形,準用之。 第七條之四第一項之終審法院受理請求指定事件,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及其他相關法律之規定,於性質不相牴觸之範圍內,亦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7-10 條 第七條之四至第七條之六及前條規定,於不得上訴第七條之四第一項所定終審法院之訴訟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7-11 條 第七條之二至前條規定,於其他程序事件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二 章 地方法院 法院組織法 第 8 條 直轄市或縣(市)各設地方法院。但得視其地理環境及案件多寡,增設地方法院分院;或合設地方法院;或將其轄區之一部劃歸其他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不受行政區劃限制。 在特定地區,因業務需要,得設專業地方法院;其組織及管轄等事項,以法律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9 條 地方法院管轄事件如左: 一、民事、刑事第一審訴訟案件。但法律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二、其他法律規定之訴訟案件。 三、法律規定之非訟事件。 法院組織法 第 10 條 地方法院得設簡易庭,其管轄事件依法律之規定。 法院組織法 第 11 條 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之類別及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各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應適用之類別及其變更,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12 條 地方法院置法官、試署法官或候補法官。 地方法院於必要時,得置法官助理,依相關法令聘用各種專業人員充任之;承法官之命,辦理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等事務。 具律師執業資格者,經聘用充任法官助理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年資。 法官助理之遴聘、訓練、業務、管理及考核等相關事項,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13 條 地方法院置院長一人,由法官兼任,綜理全院行政事務。 法院組織法 第 14 條 地方法院分設民事庭、刑事庭,其庭數視事務之繁簡定之;必要時得設專業法庭。 法院組織法 第 14-1 條 地方法院與高等法院分設刑事強制處分庭,辦理偵查中強制處分及暫行安置聲請案件之審核。但司法院得視法院員額及事務繁簡,指定不設刑事強制處分庭之法院。 承辦前項案件之法官,不得辦理同一案件之審判事務。 法院組織法 第 15 條 民事庭、刑事庭、專業法庭及簡易庭之庭長,除由兼任院長之法官兼任者外,餘由其他法官兼任,監督各該庭事務。 法院組織法 第 16 條 地方法院設民事執行處,由法官或司法事務官辦理其事務;必要時得置庭長,監督該處事務。 法院組織法 第 17 條 地方法院設公設辯護人室,置公設辯護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其公設辯護人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公設辯護人,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 實任公設辯護人服務滿十五年以上,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 曾任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公設辯護人四年以上,調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之公設辯護人,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 曾任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公設辯護人之服務年資,合併計算。 第二項、第三項之審查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具律師資格者於擔任公設辯護人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期間。 法院組織法 第 17-1 條 地方法院設司法事務官室,置司法事務官;司法事務官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司法事務官一人。 司法事務官,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第十一條第一項附表所定第一類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之司法事務官,其中二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主任司法事務官,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 具律師執業資格者,擔任司法事務官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年資。 法院組織法 第 17-2 條 司法事務官辦理下列事務: 一、返還擔保金事件、調解程序事件、督促程序事件、保全程序事件、公示催告程序裁定事件、確定訴訟費用額事件。 二、拘提、管收以外之強制執行事件。 三、非訟事件法及其他法律所定之非訟事件。 四、其他法律所定之事務。 司法事務官得承法官之命,彙整起訴及答辯要旨,分析卷證資料,整理事實及法律疑義,並製作報告書。 司法事務官辦理第一項各款事件之範圍及日期,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18 條 地方法院設調查保護室,置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家事調查官、心理測驗員、心理輔導員及佐理員。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及家事調查官合計二人以上者,置主任調查保護官一人;合計六人以上者,得分組辦事,組長由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或家事調查官兼任,不另列等。 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及家事調查官,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第十一條第一項附表所定第一類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之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及家事調查官,其中二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主任調查保護官,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心理測驗員及心理輔導員,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佐理員,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二分之一得列薦任第六職等。 法院組織法 第 19 條 地方法院設公證處,置公證人及佐理員;公證人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公證人。公證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主任公證人,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佐理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 法院組織法 第 20 條 地方法院設提存所,置主任及佐理員。主任,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佐理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 前項薦任佐理員員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佐理員總額二分之一。 法院組織法 第 21 條 地方法院設登記處,置主任及佐理員。主任,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佐理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 前項薦任佐理員員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佐理員總額二分之一。 法院組織法 第 22 條 地方法院設書記處,置書記官長一人,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行政事務;一等書記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書記官,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書記官,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分掌紀錄、文書、研究考核、總務、資料及訴訟輔導等事務,並得分科、分股辦事,科長由一等書記官兼任,股長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均不另列等。 前項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總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三等書記官總額二分之一。 法院組織法 第 23 條 地方法院置一等通譯,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二等通譯,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通譯,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執達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錄事、庭務員,均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項一等通譯、二等通譯總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一等通譯、二等通譯、三等通譯總額二分之一。 地方法院為辦理值庭、執行、警衛、解送人犯及有關司法警察事務,置法警;法警長,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副法警長,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法警,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其管理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地方法院因傳譯需要,應逐案約聘原住民族或其他各種語言之特約通譯;其約聘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24 條 地方法院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副主任一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必要時得依法置佐理人員,依法律規定辦理人事管理、人事查核等事項。 直轄市地方法院人事室,必要時得分股辦事,由佐理人員兼任之,不另列等。事務較簡之地方法院,得僅置人事管理員,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 法院組織法 第 25 條 地方法院設會計室、統計室,各置主任一人,均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必要時得依法各置佐理人員,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歲計、會計、統計等事項。 直轄市地方法院會計室、統計室,必要時得分股辦事,均由佐理人員兼任,不另列等。事務較簡之地方法院,得僅置會計員、統計員,均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 法院組織法 第 26 條 地方法院設資訊室,置主任一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資訊室之行政事項;資訊管理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操作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必要時得置設計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以處理資訊事項。 法院組織法 第 27 條 地方法院分院置院長一人,由法官兼任,綜理該分院行政事務。 法院組織法 第 28 條 地方法院院長,得派本院法官兼行分院法官之職務。 法院組織法 第 29 條 地方法院分院管轄事件,與地方法院同。 法院組織法 第 30 條 第十一條至第二十六條規定,於地方法院分院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三 章 高等法院 法院組織法 第 31 條 省、直轄市或特別區域各設高等法院。但得視其地理環境及案件多寡,增設高等法院分院;或合設高等法院;或將其轄區之一部劃歸其他高等法院或其分院,不受行政區劃之限制。 法院組織法 第 32 條 高等法院管轄事件如下: 一、關於內亂、外患及妨害國交之刑事第一審訴訟案件。 二、不服地方法院及其分院第一審判決而上訴之民事、刑事訴訟案件。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三、不服地方法院及其分院裁定而抗告之案件。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四、其他法律規定之訴訟案件。 法院組織法 第 33 條 高等法院或其分院之類別及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應適用之類別及其變更,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34 條 高等法院置法官、試署法官。 司法院因應高等法院業務需要,得調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之候補法官至高等法院辦事,承法官之命,辦理訴訟案件程序及實體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裁判書之草擬等事務。 高等法院於必要時得置法官助理,依相關法令聘用各種專業人員充任之;承法官之命,辦理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等事務。 候補法官調高等法院辦事期間,計入其候補法官年資。 具律師執業資格者,經聘用充任法官助理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年資。 第十二條第四項規定,於高等法院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35 條 高等法院置院長一人,由法官兼任,綜理全院行政事務。 法院組織法 第 36 條 高等法院分設民事庭、刑事庭,其庭數視事務之繁簡定之;必要時得設專業法庭。各庭庭長,除由兼任院長之法官兼任者外,餘由其他法官兼任,監督各該庭事務。 法院組織法 第 37 條 高等法院設公設辯護人室,置公設辯護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或薦任第九職等;其公設辯護人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公設辯護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 前項公設辯護人繼續服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已依第十七條第二項、第三項、少年及家事法院組織法第十一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晉敘有案者,得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 前項公設辯護人之服務年資與曾任高等法院分院、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公設辯護人之服務年資,合併計算。 第二項之審查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38 條 高等法院設書記處,置書記官長一人,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一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行政事務;一等書記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書記官,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書記官,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分掌紀錄、文書、研究考核、總務、資料及訴訟輔導事務,並得分科、分股辦事,科長由一等書記官兼任;股長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均不另列等。 前項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總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三等書記官總額二分之一。 法院組織法 第 39 條 高等法院置一等通譯,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通譯,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通譯,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執達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錄事、庭務員,均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項一等通譯、二等通譯總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一等通譯、二等通譯、三等通譯總額二分之一。 第二十三條第三項、第四項規定,於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40 條 高等法院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副主任一人,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科員,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其中薦任科員不得逾同一法院科員總額三分之一,依法律規定辦理人事管理、人事查核等事項,並得分科辦事;科長,薦任第九職等。 法院組織法 第 41 條 高等法院設會計室、統計室,各置主任一人,均簡任第十職等;必要時得依法各置佐理人員,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歲計、會計、統計等事項,並得分科辦事;科長,薦任第九職等。 法院組織法 第 42 條 高等法院設資訊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資訊室之行政事項;資訊管理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操作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必要時得置科長、設計師,科長,薦任第九職等,設計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處理資訊事項。 法院組織法 第 43 條 高等法院分院置院長一人,由法官兼任,綜理該分院行政事務。 法院組織法 第 44 條 高等法院院長得派本院法官兼行分院法官職務。 法院組織法 第 45 條 高等法院分院管轄事件,與高等法院同。 法院組織法 第 46 條 第三十四條至第四十二條之規定,於高等法院分院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四 章 最高法院 法院組織法 第 47 條 最高法院設於中央政府所在地。 法院組織法 第 48 條 最高法院管轄事件如左: 一、不服高等法院及其分院第一審判決而上訴之刑事訴訟案件。 二、不服高等法院及其分院第二審判決而上訴之民事、刑事訴訟案件。 三、不服高等法院及其分院裁定而抗告之案件。 四、非常上訴案件。 五、其他法律規定之訴訟案件。 法院組織法 第 49 條 最高法院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法院組織法 第 50 條 最高法院置院長一人,特任,綜理全院行政事務,並任法官。 法院組織法 第 51 條 最高法院置法官;分設民事庭、刑事庭,其庭數視事務之繁簡定之;各庭置庭長一人,除由院長兼任者外,餘由法官兼任,監督各該庭事務。 司法院得調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法官至最高法院辦事,承法官之命,辦理訴訟案件程序及實體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裁判書之草擬等事務。 最高法院於必要時得置法官助理,依相關法令聘用各種專業人員充任之;承法官之命,辦理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等事務。 法官調最高法院辦事期間,計入其法官年資。 具律師執業資格者經聘用充任法官助理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年資。 第十二條第四項規定,於最高法院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51-1 條 最高法院之民事庭、刑事庭為數庭者,應設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裁判法律爭議。 法院組織法 第 51-2 條 最高法院民事庭、刑事庭各庭審理案件,經評議後認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與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歧異者,應以裁定敘明理由,依下列方式處理: 一、民事庭提案予民事大法庭裁判。 二、刑事庭提案予刑事大法庭裁判。 最高法院民事庭、刑事庭各庭為前項裁定前,應先以徵詢書徵詢其他各庭之意見。受徵詢庭應於三十日內以回復書回復之,逾期未回復,視為主張維持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經任一受徵詢庭主張維持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時,始得為前項裁定。 法院組織法 第 51-3 條 最高法院民事庭、刑事庭各庭審理案件,經評議後認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重要性,得以裁定敘明理由,提案予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裁判。 法院組織法 第 51-4 條 最高法院民事庭、刑事庭各庭審理案件期間,當事人認為足以影響裁判結果之法律見解,民事庭、刑事庭先前裁判之見解已產生歧異,或具有原則重要性,得以書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向受理案件之民事庭、刑事庭聲請以裁定提案予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裁判: 一、所涉及之法令。 二、法律見解歧異之裁判,或法律見解具有原則重要性之具體內容。 三、該歧異見解或具有原則重要性見解對於裁判結果之影響。 四、聲請人所持法律見解。 前項聲請,檢察官以外之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代理人或辯護人為之。但民事事件之聲請人釋明有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六十六條之一第一項但書、第二項情形,不在此限。 最高法院民事庭、刑事庭各庭受理第一項之聲請,認為聲請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應以裁定駁回之。 法院組織法 第 51-5 條 提案庭於大法庭言詞辯論終結前,因涉及之法律爭議已無提案之必要,得以裁定敘明理由,撤銷提案。 大法庭宣示裁定前,若所涉法律爭議已無統一見解之必要,得以裁定敘明理由,駁回提案。 法院組織法 第 51-6 條 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裁判法律爭議,各以法官十一人合議行之,並分別由最高法院院長及其指定之庭長,擔任民事大法庭或刑事大法庭之審判長。 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之庭員,由提案庭指定庭員一人及票選之民事庭、刑事庭法官九人擔任。 前項由票選產生之大法庭庭員,每庭至少應有一人。 法院組織法 第 51-7 條 前條第一項由院長指定之大法庭審判長、第二項之票選大法庭庭員任期均為二年。票選庭員之人選、遞補人選,由法官會議以無記名投票,分別自民事庭、刑事庭全體法官中依得票數較高,且符合前條第三項規定之方式選舉產生。 院長或其指定之大法庭審判長出缺或有事故不能擔任審判長時,由前項遞補人選遞補之,並以大法庭庭員中資深庭長充審判長,無庭長者,以其他資深庭員充之,資同以年長者充之。票選之大法庭庭員出缺或有事故,不能擔任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庭員時,由前項遞補人選遞補之。 前條第二項提案庭指定之庭員出缺、有事故不能擔任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庭員時,由提案庭另行指定庭員出任。 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審理中之法律爭議,遇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庭員因改選而更易時,仍由原審理該法律爭議之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繼續審理至終結止;其庭員出缺或有事故不能擔任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庭員時,亦按該法律爭議提交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時之預定遞補人選遞補之。 大法庭法官曾參與提案庭提交案件再審前之裁判者,如其於大法庭之裁判迴避,將致其原所屬庭無大法庭成員時,無庸迴避。 大法庭法官迴避之聲請,由大法庭以合議裁定之。 前項裁定,被聲請迴避之法官不得參與,其遞補人選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遞補或指定出任;遞補任期至該聲請迴避事件裁判之日為止。 院長、院長指定之大法庭審判長或大法庭庭員出缺者,遞補人選之任期至原任期屆滿為止。 有事故不能擔任大法庭審判長或庭員者,其遞補人選之任期或指定出任人選執行大法庭職務之期間,至該事故終結之日為止。但原任期所餘未滿三個月者,其遞補人選任期,至原任期屆滿為止。 法院組織法 第 51-8 條 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裁判法律爭議,應行言詞辯論。 前項辯論,檢察官以外之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代理人或辯護人為之。於民事事件委任訴訟代理人,準用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七十四條第三項之規定;於刑事案件被告未選任辯護人者,審判長應指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為被告行言詞辯論。 第一項之辯論期日,民事事件被上訴人未委任訴訟代理人或當事人一造之訴訟代理人未到場者,由他造之訴訟代理人陳述後為裁定;兩造之訴訟代理人均未到場者,得不行辯論。刑事案件被告之辯護人、自訴代理人中一造或兩造未到場者,亦同。 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認有必要時,得依職權或依當事人、其代理人或辯護人之聲請,就專業法律問題選任專家學者,以書面或於言詞辯論時到場陳述其法律上意見。 前項陳述意見之人,應揭露下列資訊: 一、相關專業意見或資料之準備或提出,是否與當事人、關係人或其代理人或辯護人有分工或合作關係。 二、相關專業意見或資料之準備或提出,是否受當事人、關係人或其代理人或辯護人之金錢報酬或資助及其金額或價值。 三、其他提供金錢報酬或資助者之身分及其金額或價值。 法院組織法 第 51-9 條 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裁判法律爭議,應以裁定記載主文與理由行之,並自辯論終結之日起三十日內宣示。 法官於評議時所持法律上之意見與多數意見不同,經記明於評議簿,並於裁定宣示前補具不同意見書者,應與裁定一併公布。 法院組織法 第 51-10 條 民事大法庭、刑事大法庭之裁定,對提案庭提交之案件有拘束力。 法院組織法 第 51-11 條 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及其他相關法律之規定與大法庭規範性質不相牴觸者,亦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52 條 最高法院設書記廳,置書記官長一人,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三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行政事務;一等書記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書記官,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書記官,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分掌紀錄、文書、研究考核、總務、資料及訴訟輔導等事務,並得分科、分股辦事,科長由一等書記官兼任;股長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均不另列等。 前項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總額,不得逾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三等書記官總額二分之一。 法院組織法 第 53 條 最高法院置一等通譯,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通譯,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通譯,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執達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錄事、庭務員,均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項一等通譯、二等通譯總額,不得逾一等通譯、二等通譯、三等通譯總額二分之一。 第二十三條第三項、第四項之規定,於最高法院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54 條 最高法院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副主任一人,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科員,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其中薦任科員不得逾總額三分之一,依法律規定辦理人事管理、人事查核等事項,並得分股辦事;股長由科員兼任,不另列等。 法院組織法 第 55 條 最高法院設會計室、統計室,各置主任一人,均簡任第十職等;必要時得依法各置佐理人員,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歲計、會計、統計等事項,並得分股辦事;股長由佐理人員兼任,不另列等。 法院組織法 第 56 條 最高法院設資訊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資訊室之行政事項;設計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資訊管理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操作員,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處理資訊事項。 法院組織法 第 57 條 (刪除) 法院組織法 第 57-1 條 最高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 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之條文施行後三年內,人民於上開條文施行後所受確定終局裁判援用之判例、決議,發生牴觸憲法之疑義者,得準用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定聲請解釋憲法。 法院組織法 第 五 章 檢察機關 法院組織法 第 58 條 各級法院及分院對應設置檢察署及檢察分署。 前項所稱檢察署,分下列三級: 一、地方檢察署。 二、高等檢察署。 三、最高檢察署。 法院組織法 第 59 條 各級檢察署及檢察分署置檢察官,最高檢察署以一人為檢察總長,其他檢察署及檢察分署各以一人為檢察長,分別綜理各該署行政事務。 各級檢察署及檢察分署檢察官員額在六人以上者,得分組辦事,每組以一人為主任檢察官,監督各該組事務。 法院組織法 第 59-1 條 (刪除) 法院組織法 第 60 條 檢察官之職權如左: 一、實施偵查、提起公訴、實行公訴、協助自訴、擔當自訴及指揮刑事裁判之執行。 二、其他法令所定職務之執行。 法院組織法 第 61 條 檢察官對於法院,獨立行使職權。 法院組織法 第 62 條 檢察官於其所屬檢察署管轄區域內執行職務。但遇有緊急情形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法院組織法 第 63 條 檢察總長依本法及其他法律之規定,指揮監督該署檢察官及高等檢察署以下各級檢察署及檢察分署檢察官。 檢察長依本法及其他法律之規定,指揮監督該署檢察官及其所屬檢察署檢察官。 檢察官應服從前二項指揮監督長官之命令。 法院組織法 第 63-1 條 高等檢察署以下各級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為辦理重大貪瀆、經濟犯罪、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案件需要,得借調相關機關之專業人員協助偵查。 高等檢察署以下各級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檢察官執行前項職務時,得經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之指定,執行各該審級檢察官之職權,不受第六十二條之限制。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修正之本條規定,自一百零六年一月一日施行。 法院組織法 第 64 條 檢察總長、檢察長得親自處理其所指揮監督之檢察官之事務,並得將該事務移轉於其所指揮監督之其他檢察官處理之。 法院組織法 第 65 條 高等檢察署及地方檢察署檢察長,得派本署檢察官兼行其檢察分署檢察官之職務。 法院組織法 第 66 條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特任。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任期四年,不得連任。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除年度預算案及法律案外,無須至立法院列席備詢。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因故出缺或無法視事時,總統應於三個月內重新提出人選,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其任期重行計算四年,不得連任。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於任命時具法官、檢察官身分者,於卸任時,得回任法官、檢察官。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於任滿前一個月,總統應依第二項規定辦理。 法院組織法 第 66-1 條 法務部得調高等檢察署以下各級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檢察官、試署檢察官或候補檢察官至最高檢察署辦事;承檢察官之命,辦理訴訟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及書類之草擬等事項。 法務部得調地方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試署檢察官或候補檢察官至高等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辦事;承檢察官之命,協助檢察官辦理訴訟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及書類之草擬等事項。 法務部得調候補檢察官至地方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辦事;承實任檢察官之命,協助檢察官辦理訴訟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及書類之草擬等事項。 檢察官、試署檢察官或候補檢察官依前三項規定調辦事期間,計入其檢察官、試署檢察官或候補檢察官年資。 法院組織法 第 66-2 條 各級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設檢察事務官室,置檢察事務官;檢察事務官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檢察事務官;並得視業務需要分組辦事,各組組長由檢察事務官兼任,不另列等。 檢察事務官,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第七十三條第一項附表所定第一類地方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之檢察事務官,其中二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主任檢察事務官,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 法院組織法 第 66-3 條 檢察事務官受檢察官之指揮,處理下列事務: 一、實施搜索、扣押、勘驗或執行拘提。 二、詢問告訴人、告發人、被告、證人或鑑定人。 三、襄助檢察官執行其他第六十條所定之職權。 檢察事務官處理前項前二款事務,視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第一項之司法警察官。 法院組織法 第 66-4 條 檢察事務官,應就具有下列資格之一者任用之: 一、經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或司法人員特種考試相當等級之檢察事務官考試及格者。 二、經律師考試及格,並具有薦任職任用資格者。 三、曾任警察官或法務部調查局調查人員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具有薦任職任用資格者。 四、具有公立或經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以上學歷,曾任法院或檢察署書記官,辦理民刑事紀錄三年以上,成績優良,具有薦任職任用資格者。 各級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為辦理陸海空軍刑法或其他涉及軍事、國家與社會安全及相關案件需要,得借調國防部所屬具軍法官資格三年以上之人員,辦理檢察事務官事務,並準用前條第二項規定。借調期間不得逾四年,其借調方式、年資、待遇、給與、考績、獎懲及相關事項之辦法,由法務部會同國防部定之。 主任檢察事務官,應就具有檢察事務官及擬任職等任用資格,並具有領導才能者遴任之。 具律師執業資格者任檢察事務官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年資。 法院組織法 第 67 條 地方檢察署及檢察分署設觀護人室,置觀護人、臨床心理師及佐理員。觀護人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觀護人;在六人以上者,得分組辦事,組長由觀護人兼任,不另列等。 觀護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第七十三條第一項附表所定第一類地方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之觀護人,其中二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主任觀護人,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臨床心理師,列師(三)級;佐理員,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二分之一得列薦任第六職等。 法院組織法 第 68 條 高等檢察署以下各級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置法醫師,法醫師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法醫師。法醫師,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主任法醫師,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但地方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法醫師得列委任第五職等。 高等檢察署以下各級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置檢驗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 法院組織法 第 69 條 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三項、第三十八條、第五十二條之規定,於地方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高等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最高檢察署分別準用之。 高等檢察署以下各級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得設執行科,掌理關於刑事執行事務,並得分股辦事。科長由一等書記官兼任;股長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均不另列等。 高等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得設所務科,掌理關於監督看守所及少年觀護所之行政事務,並得分股辦事。置科長一人,薦任第九職等;科員,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書記,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股長由薦任科員兼任,不另列等。 法院組織法 第 70 條 最高檢察署、高等檢察署及檢察分署置一等通譯,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通譯,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通譯,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地方檢察署及檢察分署置一等通譯,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二等通譯,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通譯,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前二項一等通譯、二等通譯總額,不得逾同一檢察署一等通譯、二等通譯、三等通譯總額二分之一。 法院組織法 第 71 條 各級檢察署及檢察分署置錄事,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法院組織法 第 72 條 第二十四條至第二十六條、第四十條至第四十二條、第五十四條至第五十六條之規定,於地方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高等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最高檢察署分別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73 條 地方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之類別及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各地方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應適用之類別及其變更,由行政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74 條 高等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之類別及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高等檢察署或其檢察分署應適用之類別及其變更,由行政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75 條 最高檢察署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法院組織法 第 76 條 檢察官得調度司法警察,法官於辦理刑事案件時,亦同。 調度司法警察條例另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六 章 司法年度及事務分配 法院組織法 第 77 條 司法年度,每年自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法院組織法 第 78 條 各級法院及分院與各級檢察署及檢察分署之處務規程,分別由司法院與法務部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79 條 各級法院及分院於每年度終結前,由院長、庭長、法官舉行會議,按照本法、處務規程及其他法令規定,預定次年度司法事務之分配及代理次序。 辦理民事、刑事訴訟及其他特殊專業類型案件之法官,其年度司法事務分配辦法,由司法院另定之。 第一項會議並應預定次年度關於合議審判時法官之配置。 法院組織法 第 80 條 前條會議,以院長為主席,其決議以過半數之意見定之,可否同數時,取決於主席。 法院組織法 第 81 條 事務分配、代理次序及合議審判時法官之配置,經預定後,因案件或法官增減或他項事故,有變更之必要時,得由院長徵詢有關庭長、法官意見後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82 條 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法官因事故不能執行職務時,得由地方法院院長命候補法官暫代其職務。 高等法院或地方法院法官因事故不能執行職務時,得由高等法院或地方法院院長調用其分院法官暫代其職務。 高等法院及其分院法官因事故不能執行職務時,得由高等法院院長調用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法官暫代其職務。 最高法院法官因事故不能執行職務時,得由最高法院院長商調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法官暫代其職務。 前二項暫代其職務之期間,不得逾六個月。 法院組織法 第 83 條 各級法院及分院應定期出版公報或以其他適當方式,公開裁判書。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 前項公開,除自然人之姓名外,得不含自然人之身分證統一編號及其他足資識別該個人之資料。 高等檢察署以下各級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應於第一審裁判書公開後,公開起訴書,並準用前二項規定。 法院組織法 第 七 章 法庭之開閉及秩序 法院組織法 第 84 條 法庭開庭,於法院內為之。但法律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法院內開庭時,在法庭實施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及依法執行職務之人、訴訟當事人與訴訟關係人,均應設置席位;其席位布置,應依當事人平等之原則為之。 除參與審判之法官或經審判長許可者外,在庭之人陳述時,起立,陳述後復坐。 審判長蒞庭及宣示判決時,在庭之人均應起立。 法庭席位布置及旁聽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85 條 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或分院於必要時,得在管轄區域內指定地方臨時開庭。 前項情形,其法官除就本院法官中指派者外,得以所屬分院或下級法院法官充之。 第一項臨時開庭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86 條 訴訟之辯論及裁判之宣示,應公開法庭行之。但有妨害國家安全、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虞時,法院得決定不予公開。 法院組織法 第 87 條 法庭不公開時,審判長應將不公開之理由宣示。 前項情形,審判長仍得允許無妨礙之人旁聽。 法院組織法 第 88 條 審判長於法庭之開閉及審理訴訟,有指揮之權。 法院組織法 第 89 條 法庭開庭時,審判長有維持秩序之權。 法院組織法 第 90 條 法庭開庭時,應保持肅靜,不得有大聲交談、鼓掌、攝影、吸煙、飲食物品及其他類似之行為。 法庭開庭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錄音。必要時,得予錄影。 在庭之人非經審判長許可,不得自行錄音、錄影;未經許可錄音、錄影者,審判長得命其消除該錄音、錄影內容。 前項處分,不得聲明不服。 法院組織法 第 90-1 條 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六個月內,繳納費用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但經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得於裁判確定後二年內聲請。 前項情形,依法令得不予許可或限制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者,法院得不予許可或限制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 第一項情形,涉及國家機密者,法院得不予許可或限制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涉及其他依法令應予保密之事項者,法院得限制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 前三項不予許可或限制交付內容之裁定,得為抗告。 法院組織法 第 90-2 條 法庭錄音、錄影內容,應保存至裁判確定後三年六個月,始得除去其錄音、錄影。但經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確定之案件,其保存期限依檔案法之規定。 法院組織法 第 90-3 條 前三條所定法庭之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90-4 條 持有法庭錄音、錄影內容之人,就所取得之錄音、錄影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 違反前項之規定者,由行為人之住所、居所,或營業所、事務所所在地之地方法院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但其他法律另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 前項處罰及救濟之程序,準用相關法令之規定。 法院組織法 第 91 條 有妨害法庭秩序或其他不當行為者,審判長得禁止其進入法庭或命其退出法庭,必要時得命看管至閉庭時。 前項處分,不得聲明不服。 前二項之規定,於審判長在法庭外執行職務時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92 條 律師在法庭代理訴訟或辯護案件,其言語行動如有不當,審判長得加以警告或禁止其開庭當日之代理或辯護。非律師而為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者,亦同。 法院組織法 第 93 條 審判長為第九十條第三項、第九十一條及第九十二條之處分時,應命記明其事由於筆錄。 法院組織法 第 94 條 第八十四條至第九十三條有關審判長之規定,於受命法官、受託法官執行職務時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95 條 違反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所發維持法庭秩序之命令,致妨害法院執行職務,經制止不聽者,處三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金。 法院組織法 第 96 條 法官及書記官在法庭執行職務時,應服制服,檢察官、公設辯護人及律師在法庭執行職務時,亦同。 前項人員之服制,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八 章 法院之用語 法院組織法 第 97 條 法院為審判時,應用國語。 法院組織法 第 98 條 訴訟當事人、證人、鑑定人及其他有關係之人,如有不通曉國語者,由通譯傳譯之;其為聽覺或語言障礙者,除由通譯傳譯外,並得依其選擇以文字訊問,或命以文字陳述。 法院組織法 第 99 條 訴訟文書應用我國文字。但有供參考之必要時,應附記所用之方言或外國語文。 法院組織法 第 100 條 前三條之規定,於辦理檢察事務時準用之。 法院組織法 第 九 章 裁判之評議 法院組織法 第 101 條 合議裁判案件,應依本法所定法官人數評議決定之。 法院組織法 第 102 條 裁判之評議,以審判長為主席。 法院組織法 第 103 條 裁判之評議,於裁判確定前均不公開。 法院組織法 第 104 條 評議時法官應各陳述意見,其次序以資淺者為先,資同以年少者為先,遞至審判長為終。 法院組織法 第 105 條 評議以過半數之意見決定之。 關於數額,如法官之意見分三說以上,各不達過半數時,以最多額之意見順次算入次多額之意見,至達過半數為止。 關於刑事,如法官之意見分三說以上,各不達過半數時,以最不利於被告之意見順次算入次不利於被告之意見,至達過半數為止。 法院組織法 第 106 條 評議時各法官之意見應記載於評議簿,並應於該案裁判確定前嚴守秘密。 案件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或曾為輔佐人,得於裁判確定後聲請閱覽評議意見。但不得抄錄、攝影或影印。 法院組織法 第 十 章 司法上之互助 法院組織法 第 107 條 法院處理事務,應互相協助。 法院組織法 第 108 條 檢察官執行職務,應互相協助。 法院組織法 第 109 條 書記官於權限內之事務,應互相協助,觀護人、執達員、法警,亦同。 法院組織法 第 十一 章 司法行政之監督 法院組織法 第 110 條 各級法院行政之監督,依左列規定: 一、司法院院長監督各級法院及分院。 二、最高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 三、高等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及其分院與所屬地方法院及其分院。 四、高等法院分院院長監督該分院與轄區內地方法院及其分院。 五、地方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及其分院。 六、地方法院分院院長監督該分院。 法院組織法 第 111 條 各級檢察署行政之監督,依下列規定: 一、法務部部長監督各級檢察署及檢察分署。 二、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監督該檢察署。 三、高等檢察署檢察長監督該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與所屬地方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 四、高等檢察分署檢察長監督該檢察署與轄區內地方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 五、地方檢察署檢察長監督該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 六、地方檢察分署檢察長監督該檢察署。 法院組織法 第 112 條 依前二條規定有監督權者,對於被監督之人員得為左列處分: 一、關於職務上之事項,得發命令使之注意。 二、有廢弛職務,侵越權限或行為不檢者,加以警告。 法院組織法 第 113 條 被監督之人員,如有前條第二款情事,而情節較重或經警告不悛者,監督長官得依公務員懲戒法辦理。 法院組織法 第 114 條 本章之規定,不影響審判權之行使。 法院組織法 第 十二 章 附則 法院組織法 第 114-1 條 各級法院及各級檢察署原依雇員管理規則進用之現職執達員、法警、錄事、庭務員、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原職之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法院組織法 第 114-2 條 其他法律所稱地方法院檢察署、高等法院檢察署、最高法院檢察署、高等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高等法院檢察署智慧財產分署、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各級法院及分院檢察署,自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五月八日修正條文施行之日起,分別改稱為地方檢察署、高等檢察署、最高檢察署、高等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高等檢察署智慧財產檢察分署、高等檢察署以下各級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地方檢察署及其檢察分署、各級檢察署及檢察分署。 法院組織法 第 115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修正之條文,自一百零六年一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修正之條文,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修正之條文,除增訂第七條之一至第七條之十一,自一百十一年一月四日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五月三十一日修正之條文,除第十七條、第十七條之一、第十八條及第三十七條自公布日施行外,其施行日期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
法律
202206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最高法院設置分庭條例 第 1 條 最高法院為便於處理訴訟事件,得就適當區域設置分庭。 最高法院設置分庭條例 第 2 條 最高法院分庭之設置及其管轄區域,以司法院院令定之。 最高法院設置分庭條例 第 3 條 最高法院分庭得設於各該區域之高等法院或分院內。 最高法院設置分庭條例 第 4 條 最高法院分庭受理各該區域內不服高等法院或分院之裁判而上訴或抗告之事件。 最高法院設置分庭條例 第 5 條 最高法院分庭設推事五人至七人,以資深一人充庭長,處理該分庭一切事務,並兼民刑事庭審判長,其餘推事分掌民刑審判事件。 最高法院設置分庭條例 第 6 條 最高法院分庭檢察官之職務,得由各該區域內高等法院或分院檢察官代理。 最高法院設置分庭條例 第 7 條 最高法院分庭之書記官,得由分庭就各該區域之高等法院或分院內呈請調用若干人,辦理紀錄及其他一切事務。 最高法院設置分庭條例 第 8 條 最高法院分庭得酌用雇員,繕寫文件。 最高法院設置分庭條例 第 9 條 最高法院分庭得借用各該區域內高等法院或分院印信。 最高法院設置分庭條例 第 10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附註:依法院組織法第四條以次,原稱「推事」者,一律改稱「法官」。
最高法院設置分庭條例
法律
194307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一 章 總則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 條 行政法院掌理行政訴訟審判事務。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2 條 行政法院分下列二級: 一、高等行政法院。 二、最高行政法院。 本法所稱高等行政法院,除別有規定外,指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與地方行政訴訟庭。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3 條 高等行政法院之審判,以法官三人合議行之。但地方行政訴訟庭審理簡易訴訟程序、交通裁決事件程序及收容聲請事件程序,以法官一人獨任行之。 最高行政法院之審判,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以法官五人合議行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4 條 合議審判,以庭長充審判長;無庭長或庭長有事故時,以同庭法官中資深者充之,資同以年長者充之。 獨任審判,即以該法官行審判長之職權。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5 條 各級行政法院之員額,依本法附表一、二之規定。 為應業務需要,在附表一庭長、法官、司法事務官、書記官、通譯、執達員、錄事、庭務員及法警總額額度內,司法院得訂定各高等行政法院員額配置表,為適度之人力調度。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二 章 高等行政法院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6 條 省、直轄市及特別區域各設高等行政法院。但其轄區狹小或事務較簡者,得合數省、市或特別區域設一高等行政法院,其轄區遼闊或事務較繁者,得增設之。高等行政法院管轄區域之劃分或變更,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7 條 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管轄事件如下: 一、不服訴願決定或法律規定視同訴願決定,依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四條之一第一項本文提起之通常訴訟程序事件。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二、依行政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之十八提起之都市計畫審查程序。 三、不服高等行政法院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一審判決而上訴之事件。 四、不服高等行政法院地方行政訴訟庭裁定而抗告之事件。 五、其他依法律規定由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管轄之事件。 高等行政法院地方行政訴訟庭管轄事件如下: 一、不服訴願決定或法律規定視同訴願決定,依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四條之一第一項但書提起之通常訴訟程序事件。 二、適用行政訴訟法簡易訴訟程序之事件。 三、交通裁決事件。 四、收容聲請事件。 五、其他依法律規定或經司法院指定由高等行政法院地方行政訴訟庭管轄之事件。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8 條 高等行政法院置院長一人,由法官兼任,綜理全院行政事務。 前項高等行政法院院長,應就具有最高行政法院法官、最高法院法官或最高檢察署檢察官資格,並有領導才能者遴任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9 條 高等行政法院分設高等行政訴訟庭、地方行政訴訟庭,其庭數視事務之繁簡定之,必要時得設專業法庭。 各庭置庭長一人,除由兼任院長之法官兼任者外,餘就法官中遴兼之,監督各該庭事務。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0 條 高等行政法院置法官、試署法官、候補法官,分別依其任用或遴選之庭別,辦理高等行政訴訟庭或地方行政訴訟庭事件之審判相關事務。 司法院為因應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業務之需要,得調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法官、試署法官或候補法官至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辦事,每庭一人至三人,協助法官辦理訴訟案件程序、實體重點之分析、資料之蒐集分析、裁判書之草擬等事項。 高等行政法院必要時,得置法官助理,依聘用人員相關法令聘用專業人員,或調派各級法院或行政法院其他司法人員或借調其他機關適當人員充任之,協助該庭辦理訴訟案件程序之進行、程序重點之分析、資料之蒐集分析等事項。 法官、試署法官或候補法官調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為辦事法官期間,計入其法官、試署法官或候補法官年資。 具專業證照執業資格者,經聘用充任法官助理期間,計入其專業執業年資。 法官助理之遴聘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0-1 條 高等行政法院設司法事務官室,置司法事務官,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司法事務官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司法事務官一人,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 前項司法事務官以具有財經、稅務或會計專業者為限。 具律師執業資格者,擔任司法事務官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年資。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0-2 條 司法事務官辦理下列事務: 一、辦理行政訴訟事件之資料蒐集、分析及提供稅務、財經、金融、會計專業意見。 二、依法參與訴訟程序。 三、其他法律所定之事務。 司法事務官辦理前項各款事件之範圍及日期,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三 章 最高行政法院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1 條 最高行政法院設於中央政府所在地。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2 條 最高行政法院管轄事件如下: 一、不服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所為第一審之裁判而上訴或抗告之事件。 二、其他依法律規定由最高行政法院管轄之事件。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3 條 最高行政法院置院長一人,特任,綜理全院行政事務,並任法官。 前項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應就具有下列資格之一,並有領導才能者遴任之: 一、曾任司法院大法官、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最高法院院長、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或懲戒法院院長。 二、曾任行政法院評事、最高行政法院法官、最高法院法官、最高檢察署檢察官、高等行政法院院長、高等法院院長或高等檢察署檢察長合計五年以上者。 三、曾任行政法院簡任評事或法官、簡任司法官十年以上,或任行政法院簡任法官、簡任司法官並任簡任司法行政人員合計十年以上者。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4 條 最高行政法院應分庭審判,其庭數視事務之繁簡定之。 最高行政法院各庭置庭長一人,除由院長兼任者外,餘就法官中遴兼之,監督各該庭事務。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 條 最高行政法院每庭置法官五人。 司法院為因應最高行政法院業務需要,得調高等行政法院或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法官、試署法官或候補法官至最高行政法院辦事,每庭一人至五人,協助法官辦理訴訟案件程序、實體重點之分析、資料之蒐集分析、裁判書之草擬等事項。 最高行政法院必要時,得置法官助理,依聘用人員相關法令聘用專業人員,或調派各級法院或行政法院其他司法人員或借調其他機關適當人員充任之,協助該庭辦理訴訟案件程序之進行、程序重點之分析、資料之蒐集分析等事項。 法官、試署法官或候補法官調最高行政法院為辦事法官期間,計入其法官、試署法官或候補法官年資。 具專業證照執業資格者,經聘用充任法官助理期間,計入其專業執業年資。 法官助理之遴聘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1 條 最高行政法院設大法庭,裁判法律爭議。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2 條 最高行政法院各庭審理事件,經評議後認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與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歧異者,應以裁定敘明理由,提案予大法庭裁判。 最高行政法院各庭為前項裁定前,應先以徵詢書徵詢其他庭之意見。受徵詢庭應於三十日內以回復書回復之,逾期未回復,視為主張維持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經任一受徵詢庭主張維持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時,始得為前項裁定。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3 條 最高行政法院各庭審理事件,經評議後認採為裁判基礎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重要性,得以裁定敘明理由,提案予大法庭裁判。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4 條 最高行政法院各庭審理事件期間,當事人認為足以影響裁判結果之法律見解,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已產生歧異,或具有原則重要性,得以書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向受理事件庭聲請以裁定提案予大法庭裁判。 一、涉及之法令。 二、法律見解歧異之裁判,或法律見解具有原則重要性之具體內容。 三、該歧異見解或具有原則重要性見解對於裁判結果之影響。 四、所持法律見解及理由。 前項聲請,當事人應委任訴訟代理人為之。 最高行政法院各庭認為聲請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5 條 提案庭於大法庭言詞辯論終結前,因涉及之法律爭議已無提案之必要,得以裁定敘明理由,撤銷提案。 大法庭宣示裁定前,若所涉法律爭議已無統一見解之必要,得以裁定敘明理由,駁回提案。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6 條 大法庭裁判法律爭議,以法官九人合議行之,並由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擔任審判長。 大法庭之庭員,由提案庭指定庭員一人及票選之法官七人擔任。 前項由票選產生之大法庭庭員,每庭至少應有一人。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7 條 前條第二項之票選大法庭庭員任期二年,其人選、遞補人選,由法官會議以無記名投票,自全體法官中依得票數較高,且符合前條第三項規定之方式選舉產生。 院長出缺或有事故不能擔任審判長時,由前項遞補人選遞補之,並以大法庭庭員中資深庭長充審判長,無庭長者,以其他資深庭員充之,資同以年長者充之。票選之大法庭庭員出缺或有事故,不能擔任大法庭庭員時,由前項遞補人選遞補之。 前條第二項提案庭指定之庭員出缺或有事故不能擔任大法庭庭員時,由提案庭另行指定庭員出任。 大法庭審理中之法律爭議,遇大法庭庭員因改選而更易時,仍由原審理該法律爭議之大法庭繼續審理至終結止;其庭員出缺或有事故不能擔任大法庭庭員時,亦按該法律爭議提交大法庭時之預定遞補人選遞補之。 大法庭法官曾參與提案庭提交事件再審前之裁判者,如其於大法庭之裁判迴避,將致其原所屬庭無大法庭成員時,無庸迴避。 大法庭法官迴避之聲請,由大法庭以合議裁定之。 前項裁定,被聲請迴避之法官不得參與,其遞補人選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遞補或指定出任;遞補任期至該聲請迴避事件裁判之日為止。 院長或大法庭庭員出缺者,遞補人選之任期至原任期屆滿為止。 有事故不能擔任大法庭審判長或庭員者,其遞補人選之任期或指定出任人選執行大法庭職務之期間,至該事故終結之日為止。但原任期所餘未滿三個月者,其遞補人選任期,至原任期屆滿為止。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8 條 大法庭裁判法律爭議,應行言詞辯論。 前項辯論,當事人應委任訴訟代理人為之。 第一項之辯論期日,當事人一造未委任訴訟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未到場者,得由到場之訴訟代理人陳述後為裁定。當事人之訴訟代理人均未到場者,得不行辯論。 大法庭認有必要時,得依職權或依當事人或其訴訟代理人之聲請,就專業法律問題選任專家學者,以書面或於言詞辯論時到場陳述其法律上意見。 前項陳述意見之人,應揭露下列資訊: 一、相關專業意見或資料之準備或提出,是否與當事人、關係人或其代理人有分工或合作關係。 二、相關專業意見或資料之準備或提出,是否受當事人、關係人或其代理人之金錢報酬或資助及其金額或價值。 三、其他提供金錢報酬或資助者之身分及其金額或價值。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9 條 大法庭裁判法律爭議,應以裁定記載主文與理由行之,並自辯論終結之日起三十日內宣示。 法官於評議時所持法律上之意見與多數意見不同,經記明於評議簿,並於裁定宣示前補具不同意見書者,應與裁定一併公布。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10 條 大法庭之裁定,對提案庭提交之事件有拘束力。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5-11 條 除本法另有規定外,行政訴訟法及其他相關法律之規定與大法庭規範性質不相牴觸者,亦準用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6 條 (刪除)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6-1 條 最高行政法院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施行前依法選編之判例,若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者,應停止適用。 未經前項規定停止適用之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行政法院裁判相同。 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七日本法修正之條文施行後三年內,人民於上開條文施行後所受確定終局裁判援用之判例、決議,發生牴觸憲法之疑義者,得準用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定聲請解釋憲法。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四 章 法官之任用資格及待遇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7 條 (刪除)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8 條 (刪除)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19 條 行政法院法官之遴選與甄試審查,應注意其經驗與行政法學之素養。 行政法院法官任用後,每年應辦理在職進修,以充實其行政法學及相關專業素養,提昇裁判品質。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20 條 行政法院法官之保障及給與,除本法別有規定外,適用司法人員人事條例及其他法令有關司法官保障及給與之規定。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五 章 書記官之配置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21 條 高等行政法院設書記處,置書記官長,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行政事務;一等書記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書記官,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書記官,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 書記處分科掌理事務,各科於必要時,得分股辦事。科長由一等書記官兼任之,股長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之,均不另列等。 第一項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員額合計不得逾同一行政法院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三等書記官總額二分之一。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22 條 最高行政法院設書記廳,置書記官長,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三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行政事務;一等書記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書記官,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書記官,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 書記廳分科掌理事務,各科於必要時,得分股辦事。科長由一等書記官兼任之,股長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之,均不另列等。 第一項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員額合計不得逾同一行政法院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三等書記官總額二分之一。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六 章 其他人員之配置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23 條 各級行政法院得置通譯、技士,均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執達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錄事、庭務員均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行政法院原依雇員管理規則進用之現職雇員,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前項錄事、庭務員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24 條 各級行政法院置法警,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法警長,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副法警長,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25 條 高等行政法院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並得置科員,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依法律規定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最高行政法院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並得置科員,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依法律規定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26 條 高等行政法院設會計室、統計室,分置會計主任、統計主任各一人,均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並得置科員,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等事項。 最高行政法院設會計室、統計室,分置會計主任、統計主任各一人,均簡任第十職等;並得置科員,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等事項。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27 條 高等行政法院設政風室,置主任一人,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並得置科員,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依法律規定辦理政風事項。 最高行政法院設政風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並得置科員,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依法律規定辦理政風事項。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28 條 高等行政法院設資訊室,置主任一人,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設計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資訊管理師,薦任第七職等;助理設計師,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二分之一員額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處理資訊事項。 最高行政法院設資訊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設計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資訊管理師,薦任第七職等;助理設計師,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二分之一員額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處理資訊事項。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七 章 司法年度及事務分配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29 條 司法年度,每年自一月一日起至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30 條 各級行政法院之處務規程,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31 條 各級行政法院設法官會議。 法官會議之組成、召開時間、議決事項及議決程序等事項,除另有規定外,適用法官法第四章之規定。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32 條 前條會議以院長為主席,其決議以過半數之意見定之,可否同數時,取決於主席。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33 條 事務分配、代理次序及合議審判時法官之配置,經預定後,因事件或法官增減或他項事故,有變更之必要時,得由院長徵詢有關庭長、法官意見後定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八 章 法庭之開閉及秩序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34 條 審判長於法庭之開閉及審理訴訟,有指揮之權。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35 條 訴訟代理人在法庭代理訴訟,其言語行動如有不當,審判長得加以警告或禁止其開庭當日之代理。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36 條 法庭開庭時,審判長有維持秩序之權。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37 條 有妨害法庭秩序或其他不當行為者,審判長得禁止其進入法庭或命其退出法庭,必要時得命看管至閉庭時。 前項處分,不得聲明不服。 前二項之規定,於審判長在法庭外執行職務時準用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38 條 違反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所發維持法庭秩序之命令,致妨害法院執行職務,經制止不聽者,處三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九千元以下罰金。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39 條 審判長為第三十五條或第三十七條之處分時,應記明其事由於筆錄。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40 條 本章有關審判長之規定,於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執行職務時準用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九 章 司法行政之監督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41 條 各級行政法院行政之監督,依下列規定: 一、司法院院長監督各級行政法院。 二、最高行政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 三、高等行政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42 條 依前條規定有監督權者,對於被監督之人員得為下列處分: 一、關於職務上之事項,得發命令使之注意。 二、有廢弛職務、逾越權限或行為不檢者,加以警告。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43 條 被監督之人員,如有前條第二款情事,而情節較重或經警告無效者,監督長官得依公務員懲戒法辦理。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44 條 本章各條之規定,不影響審判權之獨立行使。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十 章 附則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45 條 行政法院法庭席位布置及旁聽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46 條 行政訴訟之裁判,應規定期限,其期限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47 條 本法未規定者,準用法院組織法及其他有關人事法律之規定。 行政法院組織法 第 48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司法院以命令定之。
行政法院組織法
法律
202206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1 條 懲戒法院掌理全國公務員之懲戒及法官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四款之事項。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2 條 懲戒法院置院長一人,特任,綜理全院行政事務,並任法官;法官九人至十五人。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3 條 懲戒法院院長應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一、曾任司法院大法官、最高法院院長、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懲戒法院院長或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者。 二、曾任最高法院法官、行政法院評事、最高行政法院法官、懲戒法院法官、最高檢察署檢察官、高等法院院長、高等行政法院院長、智慧財產法院院長或高等檢察署檢察長合計五年以上者。 三、曾任實任法官、實任檢察官十七年以上;或任實任法官、實任檢察官,並任司法行政人員合計十七年以上者。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4 條 懲戒法院設懲戒法庭,分庭審判公務員懲戒案件,其庭數視事務之繁簡定之。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懲戒法庭第一審案件之審理及裁判,以法官三人合議行之,並由資深法官充審判長,資同以年長者充之;第二審案件之審理及裁判,以法官五人合議行之,並由院長充審判長,院長有事故時,以庭員中資深者充之,資同以年長者充之。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5 條 懲戒法院設職務法庭,分庭審判法官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各款及第八十九條第八項案件;其庭數視事務之繁簡定之。 職務法庭合議庭成員,依法官法第四十八條、第四十八條之二定之。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6 條 懲戒法院設書記廳,置書記官長一人,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三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行政事務;一等書記官及二等書記官合計七人至十三人;一等書記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書記官,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書記官七人至十七人,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分掌紀錄、文書、研究考核、總務、資料及訴訟輔導等事務;並得分科、股辦事,科長由一等書記官兼任,股長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均不另列等。但一等書記官人數少於設科數,且有業務需要時,科長得由二等書記官兼任之。 前項所定分科、分股及兼任、免兼等事項,由司法院定之。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7 條 懲戒法院置法警長一人,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法警二人至八人,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錄事五人至十七人,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庭務員一人至三人,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懲戒法院因傳譯之需要,應逐案約聘原住民族或其他各種語言之特約通譯;其約聘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8 條 懲戒法院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並得置科員一人,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依法律規定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9 條 懲戒法院設會計室、統計室,各置主任一人,均簡任第十職等;並得各置科員一人,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等事項。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10 條 懲戒法院設政風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其餘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依法律規定辦理政風事項。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11 條 懲戒法院設資訊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設計師一人,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資訊管理師一人,薦任第七職等;助理設計師二人至四人,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二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處理資訊事項。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12 條 懲戒法院於必要時得置法官助理一人至四人,依聘用人員相關法令聘用專業人員充任之,協助法官辦理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等事項。 具專業證照執業資格者,經聘用充任法官助理期間,計入其專業執業年資。 法官助理之遴聘、訓練、業務、管理及考核等相關事項,由司法院定之。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13 條 懲戒法院設法官會議。法官會議之組成、召開時間、議決事項及議決程序等事項,除另有規定外,適用法官法第四章之規定。 懲戒法院設職務法庭法官會議,其會議之組成、召開時間、議決事項及議決程序等事項,於性質不相牴觸之範圍內,準用法官法第四章之規定。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14 條 審判長於法庭之開閉及審理訴訟,有指揮之權。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15 條 法庭開庭時,審判長有維持秩序之權。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16 條 有妨害法庭秩序或其他不當行為者,審判長得禁止其進入法庭或命其退出法庭,必要時得命看管至閉庭時。 前項處分,不得聲明不服。 前二項之規定,於審判長在法庭外執行職務時準用之。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17 條 律師在法庭代理訴訟或辯護案件,其言語行動如有不當,審判長得加以警告或禁止其開庭當日之代理或辯護。非律師而為代理人或辯護人者,亦同。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18 條 審判長為前二條之處分時,應記明其事由於筆錄。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19 條 第十四條至前條有關審判長之規定,於受命法官、受託法官執行職務時準用之。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20 條 違反審判長、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所發維持法庭秩序之命令,致妨害執行職務,經制止不聽者,處三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金。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21 條 職務法庭第一審懲戒案件之裁判,應依法官法第四十八條第一項所定職務法庭法官及參審員人數評議決定之。 前項評議,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職務法庭法官及參審員應全程參與,並以審判長為主席,依序討論事實之認定、法律之適用、懲戒處分種類及效果。 二、評議時應依序由參審員、職務法庭法官個別陳述意見,其次序以資淺者為先,資同以年少者為先,遞至審判長為終。 三、參審員、職務法庭法官不得因其就評議事項係屬少數意見,而拒絕對次一應行評議之事項陳述意見。 四、評議以過半數之意見決定之。如職務法庭法官及參審員之意見分三說以上,各不達過半數時,以最不利於被付懲戒人之意見順次算入次不利於被付懲戒人之意見,至達過半數為止。 五、評議時各法官及參審員之意見應記載於評議簿。評議簿之原本,應由參與評議之法官及參審員簽名;法官或參審員拒絕簽名或因故不能簽名者,由審判長附記其事由。審判長因故不能簽名者,由資深陪席法官附記之。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22 條 懲戒法院行政之監督,依下列規定: 一、司法院院長監督懲戒法院。 二、懲戒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23 條 依前條規定有監督權者,對於被監督之人員得為下列處分: 一、關於職務上之事項,得發命令使之注意。 二、有廢弛職務、逾越權限或行為不檢者,加以警告。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24 條 前二條之規定,不影響審判權之獨立行使。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25 條 懲戒法院之處務規程,由司法院定之。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26 條 本法未規定者,準用法院組織法及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27 條 懲戒法院原依雇員管理規則進用之現職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錄事或庭務員之職缺,繼續雇用至離職時為止。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28 條 本法以外之其他法律所稱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及委員,分別改稱為懲戒法院、院長及法官。 懲戒法院組織法 第 29 條 本法施行日期,由司法院定之。
懲戒法院組織法
法律
20200610
2024/1/12 上午 12:00:00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司法院組織法第二十二條之一制定之。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2 條 法官學院(以下簡稱本學院)掌理下列事項: 一、法律所定法官職前研習計畫之研擬及執行事項。但司法人員人事條例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 二、法官在職進修計畫之研擬及執行事項。 三、有關法官研習、進修之國際交流及與國內學術、研究機構合作之事項。 四、有關法官研習、進修課程、方法與教材之研究發展事項。 五、司法院及所屬機關人事、會計、統計、政風人員在職進修計畫之研擬及執行事項。 六、其他經司法院指定辦理之研習、進修及研究事項。 前項規定,於司法院及所屬機關其他司法人員之研習準用之。 第一項第一款法官職前研習及第二款法官在職進修之研修方針、研修計畫之規劃應設法官研修規畫委員會。 前項委員會置委員十五人,由本學院院長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各審級、專業法院之法官共八人,檢察官及律師各一人、專家學者及社會公正人士各二人組成,其中單一性別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前項委員由本學院遴聘之,均為無給職。 法官研修規畫委員會之委員名單及會議紀錄,應主動公開。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3 條 本學院置院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綜理院務。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4 條 本學院置主任秘書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5 條 本學院設下列各組: 一、教務組。 二、學務組。 三、研究發展組。 四、總務組。 各組視業務需要,得分股辦事。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6 條 本學院置組長四人、專門委員二人至三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導師六人至十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專員五人至十四人、分析師一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管理師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組員十四人至二十一人、技士一人至二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設計師一人至二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一人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辦事員七人至十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六人至九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7 條 本學院為研究發展及與國內、外學術、研究或司法機關進行交流必要,得置研究員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副研究員四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前項各職稱員額中二分之一得準用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相關規定聘任之。其中研究員比照副教授之資格聘任;副研究員比照助理教授之資格聘任。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8 條 本學院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其餘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9 條 本學院設主計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其餘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10 條 司法院得調派法官至本學院辦事。 本學院得聘法官或其他專業人士兼任講座。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11 條 本學院依業務需要,得設各種委員會,其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調充之。 前項各種委員會之成員,單一性別不得低於三分之一。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12 條 本學院處務規程及各項行政章則,由本學院擬訂,報請司法院核定。 法官學院組織法 第 13 條 本法施行日期,由司法院定之。
法官學院組織法
法律
201305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考試院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憲法第八十九條制定之。 考試院組織法 第 2 條 考試院掌理憲法增修條文第六條第一項所定事項及憲法所賦予之職權。 考試院組織法 第 3 條 考試院考試委員之名額,定為七人至九人。 考試院院長、副院長及考試委員之任期為四年。 總統應於前項人員任滿三個月前提名之;前項人員出缺時,繼任人員之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為止。 考試委員具有同一黨籍者,不得超過委員總額二分之一。 考試院組織法 第 4 條 考試委員應具有下列各款資格之一: 一、曾任大學教授十年以上,聲譽卓著,有專門著作者。 二、高等考試及格二十年以上,曾任簡任職滿十年,成績卓著,而有專門著作者。 三、學識豐富,有特殊著作或發明者。 前項資格之認定,以提名之日為準。 考試院組織法 第 5 條 考試委員不得赴中國大陸地區兼職。 違反前項規定者,即喪失考試委員之資格。 考試院組織法 第 6 條 考試院設下列各部、會: 一、考選部。 二、銓敘部。 三、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考試院組織法 第 7 條 考試院設考試院會議,以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及前條各部會首長組織之,決定憲法所定職掌之政策及其有關重大事項。 前項會議以院長為主席。 考試院就其掌理或全國性人事行政事項,得召集有關機關會商解決之。 考試院組織法 第 8 條 考試院院長綜理院務,並監督所屬機關。 考試院院長因事故不能視事時,由副院長代理其職務。 考試院組織法 第 9 條 考試院置秘書長一人,特任,承院長之命,處理本院事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 秘書長應列席考試院會議。 考試院組織法 第 10 條 考試院各職稱之官等職等及員額,另以編制表定之。 考試院組織法 第 11 條 本法施行日期,由考試院定之。
考試院組織法
法律
20230426
2024/1/12 上午 12:00:00
考銓處組織條例 第 1 條 考試院在一省或二省以上之地區設考銓處,依本條例之規定,掌理各該省區內之考選銓敘事宜,並分別受考選委員會、銓敘部之指揮監督。 考銓處依考試院之指定,兼辦院轄市考選銓敘事宜。 考銓處組織條例 第 2 條 考銓處之職掌如左。 一、關於公職候選人考試之籌辦及試務事項。 二、關於任命人員考試之籌辦及試務事項。 三、關於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之籌辦及試務事項。 四、關於委任職公務員之資格、俸級審查事項。 五、關於委任職公務員之考績、考成及升降、轉調審查事項。 六、關於委任職公務員獎勛、退休、撫卹之初審事項。 七、關於委任職公務員之登記與考取人員之分發事項。 八、關於省政府以下各機關人事機構之指導事項。 考銓處組織條例 第 3 條 考銓處視事務之繁簡,經考試院之核定,設三科至五科,分掌前條各款事項,及本處總務事項。 考銓處組織條例 第 4 條 考銓處置處長一人,簡任,綜理處務,監督所屬職員。 考銓處組織條例 第 5 條 考銓處置秘書一人至三人,科長三人至五人,均薦任,科員二十人至三十人,助理員十五人至二十四人,均委任。 考銓處必要時,得用專員三人至六人,薦派。 考銓處組織條例 第 6 條 考試院為辦理考試之檢覈,得於考銓處設檢覈委員會。 考銓處組織條例 第 7 條 考銓處得用雇員十五人至二十五人。 考銓處組織條例 第 8 條 考銓處置會計員一人,統計員一人,依國民政府主計處組織法之規定,辦理歲計會計統計事務,其需用佐理人員,就本條例所定委任人員及雇員名額中派充之。 考銓處組織條例 第 9 條 考銓處因辦理試務上之必要,須調用人員時,依考試法之規定。 考銓處組織條例 第 10 條 考銓處處務規程由考選委員會、銓敘部擬訂,呈請考試院核定之。 考銓處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考銓處組織條例
法律
20230503
2024/1/12 上午 12:00:00
監察院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憲法第一百零六條制定之。 監察院組織法 第 2 條 監察院行使憲法所賦予之職權。 監察院組織法 第 3 條 監察院得分設委員會,其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監察院設國家人權委員會,其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監察院組織法 第 3-1 條 監察院監察委員,須年滿三十五歲,並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一、曾任立法委員一任以上或直轄市議員二任以上,聲譽卓著者。 二、任本俸十二級以上之法官、檢察官十年以上,並曾任高等法院、高等行政法院以上法官或高等檢察署以上檢察官,成績優異者。 三、曾任簡任職公務員十年以上,成績優異者。 四、曾任大學教授十年以上,聲譽卓著者。 五、國內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及格,執行業務十五年以上,聲譽卓著者。 六、清廉正直,富有政治經驗或主持新聞文化事業,聲譽卓著者。 七、對人權議題及保護有專門研究或貢獻,聲譽卓著者;或具與促進及保障人權有關之公民團體實務經驗,著有聲望者。 具前項第七款資格之委員,應為七人,不得從缺,並應具多元性,由不同族群、專業領域等代表出任,且任一性別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提名前並應公開徵求公民團體推薦人選。 第一項所稱之服務或執業年限,均計算至次屆監察委員就職前一日止。 監察院組織法 第 4 條 監察院設審計部,其職掌如下: 一、監督政府所屬全國各機關預算之執行。 二、核定政府所屬全國各機關收入命令及支付命令。 三、審核政府所屬全國各機關財務收支及審定決算。 四、稽察政府所屬全國各機關財物及財政上不法或不忠於職務之行為。 五、考核政府所屬全國各機關財務效能。 六、核定各機關人員對於財務上之責任。 七、其他依法律應行辦理之審計事項。 審計部之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監察院組織法 第 5 條 審計長綜理審計部事務。 監察院組織法 第 6 條 監察院院長綜理院務,並監督所屬機關;監察院院長因事故不能視事時,由副院長代理其職務。 監察院院長出缺時,由副院長代理;其代理期間至總統提名繼任院長經立法院同意,總統任命之日為止。 監察院院長、副院長同時出缺時,由總統就監察委員中指定一人代理院長;其代理期間至總統提名繼任院長、副院長經立法院同意,總統任命之日為止。 監察院院長、副院長及監察委員出缺時,其繼任人之任期,至原任期屆滿之日為止。 監察院組織法 第 7 條 監察院會議由院長、副院長及監察委員組織之,以院長為主席。 監察院組織法 第 8 條 監察院視事實之需要,得將全國分區設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其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監察院組織法 第 9 條 監察院置秘書長一人,特任,承院長之命,處理本院事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副秘書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承院長之命,襄助秘書長處理本院事務。 監察院組織法 第 10 條 監察院設監察業務處、監察調查處、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處、秘書處、綜合業務處,分別掌理下列事項,並得分組或分科辦事: 一、關於人民書狀之收受、處理及簽辦事項。 二、關於糾舉、彈劾事項。 三、關於調查案件之協查事項。 四、關於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利益衝突迴避、政治獻金及遊說事項。 五、關於會議紀錄、公報編印及發行事項。 六、關於文書收發、保管及印信典守事項。 七、關於出納及庶務事項。 八、關於綜合計畫之研擬及研究發展與考核事項。 九、關於資訊計畫、資訊系統、資通設備、資訊安全與訓練等之整體規劃及管理事項。 十、關於協調、聯繫及新聞發布事項。 十一、其他有關事項。 監察院組織法 第 11 條 (刪除) 監察院組織法 第 12 條 監察院置參事二人至四人、處長五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副處長五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調查官二十四人至二十八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調查主任八人,由調查官兼任;陳情受理中心主任一人、組長十一人、專門委員四人、高級分析師一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秘書二十六人至三十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十一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科長十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調查專員二十四人至二十八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專員十人至十六人、分析師二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設計師二人、管理師一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調查員二十四人至二十八人、科員二十人至二十八人、速記員二人至四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員四人至八人、操作員二人,職務均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助理員四人、操作員一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辦事員十人至十八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七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藥師一人、護理師二人,職務均列師(三)級。 前項所列秘書員額內其中八人,由留任原職稱原官等之研究委員三人、組長二人、書記三人出缺後改置;科員員額內其中五人,由留任原職稱原官等之書記五人出缺後改置。 本法修正施行前僱用之現職書記,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前項書記職缺繼續其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監察院組織法 第 13 條 監察院設會計室、統計室、人事室及政風室,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歲計、會計、統計、人事及政風事項。 會計室、統計室、人事室及政風室各置主任一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監察院組織法 第 13-1 條 監察院應為每位委員聘用助理一人,與監察委員同進退。 監察院組織法 第 14 條 監察院會議規則及處務規程,由監察院定之。 監察院組織法 第 15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監察院組織法
法律
20200108
2024/1/12 上午 12:00:00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 條 本法依監察院組織法第三條第一項制定之。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2 條 監察院設下列各委員會: 一、內政及族群委員會。 二、外交及國防委員會。 三、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 四、財政及經濟委員會。 五、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六、交通及採購委員會。 七、司法及獄政委員會。 前項委員會於必要時得分設或合併之。 監察院得應業務需要,於院內設特種委員會;所需工作人員,由院長就所屬人員中指派兼任之。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3 條 各委員會委員,由監察委員分任之;每一委員以任三委員會委員為限。每一委員會委員人數不得超過十四人。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4 條 各委員會設召集人一人,由各該委員會委員互選之;各委員會召集人任期一年,不得連任。 各委員會召集人不得擔任其他委員會召集人。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5 條 委員會討論事項如下: 一、監察院會議交議事項。 二、委員提議事項。 三、由其他委員會移送與本委員會有關聯之事項。 四、院長交議事項。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6 條 各委員會會議由召集人召集,或經委員三人以上之提議召集之。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7 條 委員會之開會,須有各該委員會委員除外出調查視察者外之過半數出席。其決議須經出席委員過半數之通過。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8 條 各委員會所議事項有與其他委員會有關聯者得開聯席會議。 前項聯席會議由有關各委員會召集人聯名召集之,並互推一人為主席。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9 條 各委員會各置主任秘書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專門委員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專員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科員一人或二人,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辦事員一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 各委員會職員,得視事務之繁簡,由院長調用之。 第一項所列專門委員員額,由留任原職稱原官等之秘書出缺後改置;專員員額,由留任原職稱原官等之科員出缺後改置。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0 條 (刪除)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第 11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十年四月二十七日修正條文之施行日期,由監察院定之。
監察院各委員會組織法
法律
20210512
2024/1/12 上午 12:00:00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監察院組織法第八條之規定制定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2 條 監察院劃全國為十七監察區,設監察委員行署,其區劃如左: 一、甘寧青區。 二、豫魯區。 三、晉陜綏區。 四、雲貴區。 五、兩廣區。 六、兩湖區。 七、皖贛區。 八、閩臺區。 九、蘇浙區。 十、冀熱察區。 十一、川康區。 十二、新疆區。 十三、遼寧安東遼北區。 十四、吉林松江合江區。 十五、嫩江龍江興安區。 十六、西藏區。 十七、蒙古區。 各監察區監察委員行署,經監察院會議決議得不設立或合併設立。 直轄市屬於所在地之監察區,不另設監察委員行署。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3 條 監察委員行署由監察委員三人主持之。 主持行署之監察委員,以迴避本區為原則,由全體監察委員推選之,任期一年,不得連任。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4 條 監察委員行署設行署委員會議,議決有關行署各事項,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行署委員會議主席由委員輪流擔任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5 條 監察委員行署設秘書室、總務科、調查科。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6 條 秘書室職掌如左: 一、關於機要文件之處理事項。 二、關於文稿之分配及審核事項。 三、關於書狀之簽擬事項。 四、關於職員之考績考勤事項。 五、關於會議紀錄事項。 六、其他交辦事項。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7 條 總務科職掌如左: 一、關於典守印信事項。 二、關於文書之撰擬收發及保管事項。 三、關於本署刊物及規章之編纂事項。 四、關於款項之出納及保管事項。 五、關於物品之購置修繕保管事項。 六、關於員工福利事項。 七、關於工警之管理訓練事項。 八、其他庶務事項。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8 條 調查科職掌如左: 一、關於專案之調查事項。 二、關於地方行政社會情況之調查事項。 三、關於調查報告之整理事項。 四、關於調查表冊之編製整理事項。 五、其他臨時調查事項。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9 條 監察委員行署置主任秘書一人,簡任。秘書一人,科長二人,調查專員二人至四人,均薦任。科員四人至六人,調查員二人至四人,助理員四人至六人,均委任。並得酌用雇員六人至十二人。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10 條 監察委員行署置會計員、統計員及人事管理員各一人,助理員二人至四人,依法分別辦理歲計會計統計及人事事項。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11 條 監察委員行署委員會議規則及辦事細則,由監察院會議定之。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監察院監察委員行署組織條例
法律
20230503
2024/1/12 上午 12:00:00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1 條 國民大會依憲法及本法之規定,行使選舉罷免總統、副總統之職權。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2 條 每屆國民大會,應於前屆總統、副總統任滿前六十日,舉行總統、副總統 之選舉。 首屆總統、副總統之選舉日期,由國民大會定之。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3 條 總統、副總統之選舉,應分別舉行,先選舉總統,再選舉副總統。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4 條 總統之選舉程序如左: 一、國民大會代表一百人以上,得於大會決定之期限內,連署提出總統候 選人,但每一代表僅得提名或連署一次。 總統候選人之名單,應以連署提出之代表人數多寡為先後,開列各候 選人姓名,並應於選舉前三日公告之。 二、投票監察員開票監察員,由國民大會代表擔任之。 監察員之名額,由大會分別定之,其名單由主席團提請大會決定之。 三、國民大會代表,應就選舉票上所列之各候選人中,以無記名投票法圈 選一名為總統,以得代表總額過半數之票數者為當選。 如無人得代表總額之過半數票數時,就得票比較多數之首三名重行投 票,圈選一名。如無人當選時,舉行第三次投票,圈選一名。如仍無 人當選時,就第三次得票比較多數之首二名圈選一名,以得較多票數 者為當選。票數相同時,重行圈選一名,以得較多票數者為當選。 如候選人僅有二名,第一次投票無人得代表總額過半數之票數時,就 該二名重行投票,圈選一名,以得較多數票者為當選,票數相同時, 重行圈選一名,以得較多票數者為當選。 如候選人僅有一名,第一次投票未得代表總額過半數之票數時,重行 投票,以得出席代表過半數之票數為當選。如所得票數不足出席代表 過半數時,重行投票。 選舉結果,應由主席當場正式宣布。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5 條 關於副總統候選人之提名與選舉程序,準用前條規定。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6 條 總統、副總統之當選證書,應由國民大會主席團分別致送。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7 條 當選之總統、副總統,於現任總統、副總統任滿之日就任。 首屆總統、副總統,於當選後二十日內就任。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8 條 國民大會代表,對就任未滿十二個月之總統,不得聲請罷免。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9 條 總統之罷免,依左列規定之程序。 一、罷免聲請書應敘述理由,並須有國民大會代表總額六分之一以上之代 表簽名蓋章,方得提出。 上述聲請書,連同簽署人姓名,應由國民大會秘書長於收到後,即行 公告之。自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如無人否認簽署之事實,或雖有否 認而簽署人仍足六分之一時。應將聲請書咨送立法院院長。 二、立法院院長接到罷免聲請書後,應即將副本一份咨送總統,並召集國 民大會於一個月內舉行臨時會。 三、總統得於收到上述副本後,向國民大會提出答辯書。 上述答辯書,應即由國民大會秘書處公告之。 四、罷免案之表決,用無記名投票法,以代表總額過半數之贊成票通過之 。 罷免案通過後,國民大會主席團應即正式通知總統,總統應即解職。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10 條 監察院對於總統向國民大會提出彈劾案時,國民大會應將總統之罷免與否 為決議。 前項決議,以出席國民大會代表三分之二之同意行之。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11 條 罷免案如經否決,對於同一總統,原聲請人不得再為罷免之聲請。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12 條 關於副總統之罷免,準用前四條之規定。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13 條 總統經罷免而解職,由副總統繼任,至前任總統原任期屆滿之日為止。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第 14 條 關於選舉罷免,如有觸犯刑法行為時,依刑法處斷。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舊 36.03.31 制定)
法律
19991215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1 條 本法依憲法第三十四條制定之。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2 條 國民大會依憲法增修條文第十三條第一項、第十四條第二項、第十五條第二項規定,就總統提名之左列人員行使同意權: 一、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大法官。 二、考試院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 三、監察院院長、副院長、監察委員。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3 條 國民大會同意權之行使,由總統召集國民大會臨時會為之。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4 條 國民大會秘書長應將總統提名咨文送由主席團提報大會交付審查會審查。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5 條 審查會由全體國民大會代表組成之。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6 條 審查會設召集人十一人,由代表互選之。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7 條 審查會開會時,由召集人互推一人為主席。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8 條 審查會應有代表總額三分之一以上之出席,始得開會。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9 條 審查會應分別依司法院組織法、考試院組織法、監察院組織法有關規定,就被提名人之資格進行審查。 審查會對被提名人之資格如有疑義,得通知其補充資料或為口頭說明。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10 條 審查會開會時,得通知被提名人到會說明。代表得就被提名人是否適任之相關事項進行詢答。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11 條 審查會以公開方式行之。必要時得經出席代表過半數之同意改開秘密會議。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12 條 審查會審查完竣後,應提出資格審查報告書,送請大會行使同意權。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13 條 大會於聽取審查報告後,應即對左列各款被提名人之同意與否,分別舉行投票: 一、司法院院長。 二、司法院副院長。 三、大法官。 四、考試院院長。 五、考試院副院長。 六、考試委員。 七、監察院院長、副院長、監察委員。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14 條 同意權票印列被提名人之姓名,由代表以無記名方式就其姓名上端「同意」或「不同意」欄內,加蓋圈戳,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15 條 對被提名人之同意,以國民大會代表總額二分之一以上之出席及出席代表過半數之同意決定之。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16 條 同意權行使之結果,國民大會應於翌日咨復總統。如被提名人未獲法定同意票數時,總統得於會期內補提人選咨請國民大會同意。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第 17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
法律
19921104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民大會代表報酬及費用支給條例 第 1 條 國民大會代表報酬及費用之支給,依據司法院釋字第二八二號、第二九九 號及第四二一號解釋,特制定本條例。 國民大會代表報酬及費用支給條例 第 2 條 國民大會代表依法集會期間得支領之報酬,比照相當政務官每月支領待遇 之標準發給出席費。但兼具公職之代表,應擇一支給之。 國民大會代表報酬及費用支給條例 第 2-1 條 國民大會議長、副議長按相當職務人員支給月俸、政務加給之待遇及因公 支出之特別費。 國民大會代表報酬及費用支給條例 第 3 條 國民大會代表依法集會期間,得支給膳宿﹑交通費用。 國民大會代表報酬及費用支給條例 第 4 條 國民大會代表聘用助理人員二人,協助代表研究憲政及服務選民等有關事 宜。 國民大會代表報酬及費用支給條例 第 5 條 國民大會代表因職務關係,非屬個人報酬之交通﹑郵電﹑文具﹑選民服務 等費用,由國民大會編列預算支付。 國民大會代表報酬及費用支給條例 第 6 條 國民大會代表在任期中,得準用公務人員保險法之規定,參加公務人員保 險;其保俸比照政務官列級。 國民大會代表報酬及費用支給條例 第 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國民大會代表報酬及費用支給條例
法律
20050527
2024/1/12 上午 12:00:00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1 條 各委員會事務除依立法院組織法、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及立法院議事規 則之規定處理外依本通則處理之。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2 條 各委員會事務與其他委員會或各處室有關聯者應協商處理之。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3 條 各委員會會議由召集委員定期或隨時召集之,如經委員三分之一以上之聲 請亦得召集。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4 條 各委員會會議主席由召集委員輪流擔任。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5 條 各委員會審查或起草法案,得由會議主席提請委員若干人初步審查或起草 ,並指定其中一人為召集人。 各委員會並得經常分設若干小組,分別擔任法案之初步審查或起草。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6 條 各委員會召集委員輪流處理各該委員會日常公務,其輪值辦法由召集委員 商定之。 議程之排定由輪值召集委員決定。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7 條 各委員會職員由院長依法任用之。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8 條 各委員會專門委員承委員會之命,擔任法案之研究及草擬事項。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9 條 各委員會主任秘書承委員會之命,處理各該委員會事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 員,秘書襄助主任秘書處理各該委員會事務,科長承主任秘書之命處理各 該科事務,科員速記員書記官書記分別承主管長官之命辦理事務。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10 條 各委員會職員於必要時得由院長調派至其他委員會辦公。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11 條 各委員會之職員辦理事務得受秘書長、副秘書長之指揮監督。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12 條 各委員會辦事細則由各該委員會自行擬定。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第 13 條 本通則經院會通過後施行。
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
法律
20020115
2024/1/12 上午 12:00:00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一 章 總則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 條 本法依立法院組織法第二條第二項制定之。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令之規定。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 條 立法委員應分別於每年二月一日及九月一日起報到,開議日由各黨團協商決定之。但經總統解散時,由新任委員於選舉結果公告後第三日起報到,第十日開議。 前項報到及出席會議,應由委員親自為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3 條 立法院每屆第一會期報到首日舉行預備會議,進行委員就職宣誓及院長、副院長之選舉。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 條 立法院會議,須有立法委員總額三分之一出席,始得開會。 前項立法委員總額,以每會期實際報到人數為計算標準。但會期中辭職、去職或亡故者,應減除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5 條 立法院每次會期屆至,必要時,得由院長或立法委員提議或行政院之請求延長會期,經院會議決行之;立法委員之提議,並應有二十人以上之連署或附議。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6 條 立法院會議之決議,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以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行之;可否同數時,取決於主席。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二 章 議案審議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7 條 立法院依憲法第六十三條規定所議決之議案,除法律案、預算案應經三讀會議決外,其餘均經二讀會議決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8 條 第一讀會,由主席將議案宣付朗讀行之。 政府機關提出之議案或立法委員提出之法律案,應先送程序委員會,提報院會朗讀標題後,即應交付有關委員會審查。但有出席委員提議,二十人以上連署或附議,經表決通過,得逕付二讀。 立法委員提出之其他議案,於朗讀標題後,得由提案人說明其旨趣,經大體討論,議決交付審查或逕付二讀,或不予審議。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9 條 第二讀會,於討論各委員會審查之議案,或經院會議決不經審查逕付二讀之議案時行之。 第二讀會,應將議案朗讀,依次或逐條提付討論。 第二讀會,得就審查意見或原案要旨,先作廣泛討論。廣泛討論後,如有出席委員提議,十五人以上連署或附議,經表決通過,得重付審查或撤銷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0 條 法律案在第二讀會逐條討論,有一部分已經通過,其餘仍在進行中時,如對本案立法之原旨有異議,由出席委員提議,二十五人以上連署或附議,經表決通過,得將全案重付審查。但以一次為限。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0-1 條 第二讀會討論各委員會議決不須黨團協商之議案,得經院會同意,不須討論,逕依審查意見處理。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1 條 第三讀會,應於第二讀會之下次會議行之。但如有出席委員提議,十五人以上連署或附議,經表決通過,得於二讀後繼續進行三讀。 第三讀會,除發現議案內容有互相牴觸,或與憲法、其他法律相牴觸者外,祇得為文字之修正。 第三讀會,應將議案全案付表決。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2 條 議案於完成二讀前,原提案者得經院會同意後撤回原案。 法律案交付審查後,性質相同者,得為併案審查。 法律案付委經逐條討論後,院會再為併案審查之交付時,審查會對已通過之條文,不再討論。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3 條 每屆立法委員任期屆滿時,除預(決)算案及人民請願案外,尚未議決之議案,下屆不予繼續審議。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4 條 立法委員提出之憲法修正案,除依憲法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二款之規定處理外,審議之程序準用法律案之規定。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5 條 總統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三項之規定發布緊急命令,提交立法院追認時,不經討論,交全院委員會審查;審查後提出院會以無記名投票表決。未獲同意者,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 總統於立法院休會期間發布緊急命令提交追認時,立法院應即召開臨時會,依前項規定處理。 總統於立法院解散後發布緊急命令,提交立法院追認時,立法院應於三日內召開臨時會,並於開議七日內議決,如未獲同意,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但於新任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後發布者,由新任立法委員於就職後依第一項規定處理。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二章之一 聽取總統國情報告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5-1 條 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三項規定,立法院得於每年集會時,聽取總統國情報告。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5-2 條 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以上提議,院會決議後,由程序委員會排定議程,就國家安全大政方針,聽取總統國情報告。 總統就其職權相關之國家大政方針,得咨請立法院同意後,至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5-3 條 總統應於立法院聽取國情報告日前三日,將書面報告印送全體委員。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5-4 條 立法委員於總統國情報告完畢後,得就報告不明瞭處,提出問題;其發言時間、人數、順序、政黨比例等事項,由黨團協商決定。 就前項委員發言,經總統同意時,得綜合再做補充報告。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5-5 條 立法委員對國情報告所提問題之發言紀錄,於彙整後送請總統參考。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三 章 聽取報告與質詢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6 條 行政院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第一款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依下列之規定︰ 一、行政院應於每年二月一日以前,將該年施政方針及上年七月至十二月之施政報告印送全體立法委員,並由行政院院長於二月底前提出報告。 二、行政院應於每年九月一日以前,將該年一月至六月之施政報告印送全體立法委員,並由行政院院長於九月底前提出報告。 三、新任行政院院長應於就職後兩週內,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之報告,並於報告日前三日將書面報告印送全體立法委員。 立法院依前項規定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提出口頭質詢之會議次數,由程序委員會定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7 條 行政院遇有重要事項發生,或施政方針變更時,行政院院長或有關部會首長應向立法院院會提出報告,並備質詢。 前項情事發生時,如有立法委員提議,十五人以上連署或附議,經院會議決,亦得邀請行政院院長或有關部會首長向立法院院會報告,並備質詢。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8 條 立法委員對於行政院院長及各部會首長之施政方針、施政報告及其他事項,得提出口頭或書面質詢。 前項口頭質詢分為政黨質詢及立法委員個人質詢,均以即問即答方式為之,並得採用聯合質詢。但其人數不得超過三人。 政黨質詢先於個人質詢進行。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19 條 每一政黨詢答時間,以各政黨黨團提出人數乘以三十分鐘行之。但其人數不得逾該黨團人數二分之一。 前項參加政黨質詢之委員名單,由各政黨於行政院院長施政報告前一日向秘書長提出。 代表政黨質詢之立法委員,不得提出個人質詢。 政黨質詢時,行政院院長及各部會首長皆應列席備詢。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0 條 立法委員個人質詢應依各委員會之種類,以議題分組方式進行,行政院院長及與議題相關之部會首長應列席備詢。 議題分組進行質詢,依立法院組織法第十條第一項各款順序。但有委員十五人連署,經議決後得變更議題順序。 立法委員個人質詢,以二議題為限,詢答時間合計不得逾三十分鐘。如以二議題進行時,各議題不得逾十五分鐘。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1 條 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質詢,於每會期集會委員報到日起至開議後七日內登記之。 立法委員為前項之質詢時,得將其質詢要旨以書面於質詢日前二日送交議事處,轉知行政院。但遇有重大突發事件,得於質詢前二小時提出。委員如採用聯合質詢,應併附親自簽名之同意書面。 已質詢委員,不得再登記口頭質詢。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2 條 依第十七條及第十八條提出之口頭質詢,應由行政院院長或質詢委員指定之有關部會首長答復;未及答復部分,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答復。但質詢事項牽涉過廣者,得延長五日。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3 條 立法委員行使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第一款之質詢權,除依第十六條至第二十一條規定處理外,應列入議事日程質詢事項,並由立法院送交行政院。 行政院應於收到前項質詢後二十日內,將書面答復送由立法院轉知質詢委員,並列入議事日程質詢事項。但如質詢內容牽涉過廣者,答復時間得延長五日。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4 條 質詢之提出,以說明其所質詢之主旨為限。 質詢委員違反前項規定者,主席得予制止。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5 條 質詢之答復,不得超過質詢範圍之外。 被質詢人除為避免國防、外交明顯立即之危害或依法應秘密之事項者外,不得拒絕答復。 被質詢人違反第一項規定者,主席得予制止。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6 條 行政院院長、副院長及各部會首長應親自出席立法院院會,並備質詢。因故不能出席者,應於開會前檢送必須請假之理由及行政院院長批准之請假書。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7 條 質詢事項,不得作為討論之議題。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8 條 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預算案編製經過報告之質詢,應於報告首日登記,詢答時間不得逾十五分鐘。 前項質詢以即問即答方式為之。但經質詢委員同意,得採綜合答復。 審計長所提總決算審核報告之諮詢,應於報告日中午前登記;其詢答時間及答復方式,依前二項規定處理。 行政院或審計部對於質詢或諮詢未及答復部分,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答復。但內容牽涉過廣者,得延長五日。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8-1 條 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或審計長向立法院提出預算案編製經過報告及總決算審核報告,其涉及國家機密者,以秘密會議行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8-2 條 追加預算案及特別預算案,其審查程序與總預算案同。但必要時,經院會聽取編製經過報告並質詢後,逕交財政委員會會同有關委員會審查,並提報院會處理。 前項審查會議由財政委員會召集委員擔任主席。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四 章 同意權之行使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29 條 立法院依憲法第一百零四條或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第一項、第六條第二項、第七條第二項行使同意權時,不經討論,交付全院委員會審查,審查後提出院會以無記名投票表決,經超過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之同意為通過。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30 條 全院委員會就被提名人之資格及是否適任之相關事項進行審查與詢問,由立法院咨請總統通知被提名人列席說明與答詢。 全院委員會於必要時,得就司法院院長副院長、考試院院長副院長及監察院院長副院長與其他被提名人分開審查。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31 條 同意權行使之結果,由立法院咨復總統。如被提名人未獲同意,總統應另提他人咨請立法院同意。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五 章 覆議案之處理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32 條 行政院得就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之全部或一部,經總統核可後,移請立法院覆議。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33 條 覆議案不經討論,即交全院委員會,就是否維持原決議予以審查。 全院委員會審查時,得由立法院邀請行政院院長列席說明。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34 條 覆議案審查後,應於行政院送達十五日內提出院會以記名投票表決。如贊成維持原決議者,超過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即維持原決議;如未達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即不維持原決議;逾期未作成決議者,原決議失效。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35 條 立法院休會期間,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七日內舉行臨時會,並於開議十五日內,依前二條規定處理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六 章 不信任案之處理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36 條 立法院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第三款之規定,得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37 條 不信任案應於院會報告事項進行前提出,主席收受後應即報告院會,並不經討論,交付全院委員會審查。 全院委員會應自不信任案提報院會七十二小時後,立即召開審查,審查後提報院會表決。 前項全院委員會審查及提報院會表決時間,應於四十八小時內完成,未於時限完成者,視為不通過。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38 條 不信任案於審查前,連署人得撤回連署,未連署人亦得參加連署;提案人撤回原提案須經連署人同意。 前項不信任案經主席宣告審查後,提案人及連署人均不得撤回提案或連署。 審查時如不足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者,該不信任案視為撤回。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39 條 不信任案之表決,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贊成,方為通過。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0 條 立法院處理不信任案之結果,應咨送總統。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1 條 不信任案未獲通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七 章 彈劾案之提出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2 條 立法院依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七項之規定,對總統、副總統得提出彈劾案。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3 條 依前條規定彈劾總統或副總統,須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提議,以書面詳列彈劾事由,交由程序委員會編列議程提報院會,並不經討論,交付全院委員會審查。 全院委員會審查時,得由立法院邀請被彈劾人列席說明。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4 條 全院委員會審查後,提出院會以無記名投票表決,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二以上贊成,向司法院大法官提出彈劾案。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七 章之一 罷免案之提出及審議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4-1 條 立法院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九項規定提出罷免總統或副總統案,經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附具罷免理由,交由程序委員會編列議程提報院會,並不經討論,交付全院委員會於十五日內完成審查。 全院委員會審查前,立法院應通知被提議罷免人於審查前七日內提出答辯書。 前項答辯書,立法院於收到後,應即分送全體立法委員。 被提議罷免人不提出答辯書時,全院委員會仍得逕行審查。 全院委員會審查後,即提出院會以記名投票表決,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二同意,罷免案成立,當即宣告並咨復被提議罷免人。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八 章 文件調閱之處理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5 條 立法院經院會決議,得設調閱委員會,或經委員會之決議,得設調閱專案小組,要求有關機關就特定議案涉及事項提供參考資料。 調閱委員會或調閱專案小組於必要時,得經院會之決議,向有關機關調閱前項議案涉及事項之文件原本。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6 條 調閱委員會或調閱專案小組之設立,均應於立法院會期中為之。但調閱文件之時間不在此限。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7 條 受要求調閱文件之機關,除依法律或其他正當理由得拒絕外,應於五日內提供之。但相關資料或文件原本業經司法機關或監察機關先為調取時,應敘明理由,並提供複本。如有正當理由,無法提供複本者,應提出已被他機關調取之證明。 被調閱文件之機關在調閱期間,應指派專人將調閱之文件送達立法院指定場所,以供查閱,並負保管責任。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8 條 政府機關或公務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於立法院調閱文件時拒絕、拖延或隱匿不提供者,得經立法院院會之決議,將其移送監察院依法提出糾正、糾舉或彈劾。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49 條 調閱委員會所需之工作人員,由秘書長指派之。 調閱專案小組所需之工作人員,由立法院各委員會或主辦委員會就各該委員會人員中指派之。 調閱委員會及調閱專案小組於必要時,得請求院長指派專業人員協助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50 條 立法院所調取之文件,限由各該調閱委員會、調閱專案小組之委員或院長指派之專業人員親自查閱之。 前項查閱人員,對機密文件不得抄錄、攝影、影印、誦讀、錄音或為其他複製行為,亦不得將文件攜離查閱場所。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51 條 調閱委員會或調閱專案小組應於文件調閱處理終結後二十日內,分向院會或委員會提出調閱報告書及處理意見,作為處理該特定議案之依據。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52 條 文件調閱之調閱報告書及處理意見未提出前,其工作人員、專業人員、保管人員或查閱人員負有保密之義務,不得對文件內容或處理情形予以揭露。但涉及外交、國防或其他依法令應秘密事項者,於調閱報告及處理意見提出後,仍應依相關法令規定保密,並依秘密會議處理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53 條 調閱委員會或調閱專案小組未提出調閱報告書及處理意見前,院會或委員會對該特定議案不得為最後之決議。但已逾院會或各該委員會議決之時限者,不在此限。 前項調閱專案小組之調閱報告書及處理意見,應經該委員會議決後提報院會處理。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九 章 委員會公聽會之舉行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54 條 各委員會為審查院會交付之議案,得依憲法第六十七條第二項之規定舉行公聽會。如涉及外交、國防或其他依法令應秘密事項者,以秘密會議行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55 條 公聽會須經各委員會輪值之召集委員同意,或經各委員會全體委員三分之一以上之連署或附議,並經議決,方得舉行。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56 條 公聽會以各委員會召集委員為主席,並得邀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出席表達意見。 前項出席人員,應依正反意見之相當比例邀請,並以不超過十五人為原則;其人選由各委員會決定之。 應邀出席人員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出席。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57 條 舉行公聽會之委員會,應於開會日五日前,將開會通知、議程等相關資料,以書面送達出席人員,並請其提供口頭或書面意見。 同一議案舉行多次公聽會時,得由公聽會主席於會中宣告下次舉行日期,不受五日之限制,但仍應發出書面通知。 立法院對應邀出席人員,得酌發出席費。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58 條 委員會應於公聽會終結後十日內,依出席者所提供之正、反意見提出公聽會報告,送交本院全體委員及出席者。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59 條 公聽會報告作為審查該特定議案之參考。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十 章 行政命令之審查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60 條 各機關依其法定職權或基於法律授權訂定之命令送達立法院後,應提報立法院會議。 出席委員對於前項命令,認為有違反、變更或牴觸法律者,或應以法律規定事項而以命令定之者,如有十五人以上連署或附議,即交付有關委員會審查。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61 條 各委員會審查行政命令,應於院會交付審查後三個月內完成之;逾期未完成者,視為已經審查。但有特殊情形者,得經院會同意後展延;展延以一次為限。 前項期間,應扣除休會期日。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62 條 行政命令經審查後,發現有違反、變更或牴觸法律者,或應以法律規定事項而以命令定之者,應提報院會,經議決後,通知原訂頒之機關更正或廢止之。 前條第一項視為已經審查或經審查無前項情形之行政命令,由委員會報請院會存查。 第一項經通知更正或廢止之命令,原訂頒機關應於二個月內更正或廢止;逾期未為更正或廢止者,該命令失效。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63 條 各委員會審查行政命令,本章未規定者,得準用法律案之審查規定。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十一 章 請願文書之審查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64 條 立法院於收受請願文書,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秘書處收受請願文書後,應即送程序委員會。 二、各委員會收受請願文書後,應即送秘書處收文。 三、立法院會議時,請願人面遞請願文書,由有關委員會召集委員代表接受,並於接見後,交秘書處收文。 四、請願人向立法院集體請願,面遞請願文書有所陳述時,由院長指定之人員接見其代表。 前項請願人,包括經我國認許之外國法人。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65 條 立法院收受請願文書後,應先由程序委員會審核其形式是否符合請願法規定,其有不符或文字意思表示無法瞭解者,通知其補正。 請願文書之內容明顯非屬立法職權事項,程序委員會應逕行移送權責機關處理;其屬單純之行政事項,得不交審查而逕行函復,或委託相關委員會函復。如顯有請願法第三條、第四條規定情事,依法不得請願者,由程序委員會通知請願人。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66 條 請願文書應否成為議案,由有關委員會審查;審查時得先函請相關部會於一個月內查復。必要時得派員先行瞭解,或通知請願人到會說明,說明後應即退席。 請願文書在審查未有結果前,請願人得撤回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67 條 請願文書經審查結果成為議案者,由程序委員會列入討論事項,經大體討論後,議決交付審查或逕付二讀或不予審議。 請願文書經審查結果不成為議案者,應敘明理由及處理經過,送由程序委員會報請院會存查,並通知請願人。但有出席委員提議,十五人以上連署或附議,經表決通過,仍得成為議案。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十二 章 黨團協商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68 條 為協商議案或解決爭議事項,得由院長或各黨團向院長請求進行黨團協商。 立法院院會於審議不須黨團協商之議案時,如有出席委員提出異議,十人以上連署或附議,該議案即交黨團協商。 各委員會審查議案遇有爭議時,主席得裁決進行協商。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69 條 黨團協商會議,由院長、副院長及各黨團負責人或黨鞭出席參加;並由院長主持,院長因故不能主持時,由副院長主持。 前項會議原則上於每週星期三舉行,在休會或停會期間,如有必要時,亦得舉行,其協商日期由主席通知。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70 條 議案交由黨團協商時,由該議案之院會說明人所屬黨團負責召集,通知各黨團書面簽名指派代表二人參加,該院會說明人為當然代表,並由其擔任協商主席。但院會說明人更換黨團時,則由原所屬黨團另指派協商主席。 各黨團指派之代表,其中一人應為審查會委員。但黨團所屬委員均非審查會委員時,不在此限。 依第六十八條第二項提出異議之委員,得向負責召集之黨團,以書面簽名推派二人列席協商說明。 議案進行協商時,由秘書長派員支援,全程錄影、錄音、記錄,併同協商結論,刊登公報。 協商結論如與審查會之決議或原提案條文有明顯差異時,應由提出修正之黨團或提案委員,以書面附具條文及立法理由,併同協商結論,刊登公報。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71 條 黨團協商經各黨團代表達成共識後,應即簽名,作成協商結論,並經各黨團負責人簽名,於院會宣讀後,列入紀錄,刊登公報。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71-1 條 議案自交黨團協商逾一個月無法達成共識者,由院會定期處理。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72 條 黨團協商結論於院會宣讀後,如有出席委員提議,八人以上之連署或附議,得對其全部或一部提出異議,並由院會就異議部分表決。 黨團協商結論經院會宣讀通過,或依前項異議議決結果,出席委員不得再提出異議;逐條宣讀時,亦不得反對。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73 條 經協商之議案於廣泛討論時,除經黨團要求依政黨比例派員發言外,其他委員不得請求發言。 經協商留待院會表決之條文,得依政黨比例派員發言後,逕行處理。 前二項議案在逐條討論時,出席委員不得請求發言。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74 條 程序委員會應依各委員會提出審查報告及經院會議決交由黨團協商之順序,依序將議案交由黨團協商。 議案有時效性者,負責召集之黨團及該議案之院會說明人應優先處理。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十三 章 附則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75 條 符合立法院組織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之黨團,除憲法另有規定外,得以黨團名義提案,不受本法有關連署或附議人數之限制。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76 條 立法院議事規則另定之。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第 77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三十日修正之條文,自立法院第七屆立法委員就職日起施行。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法律
20181121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1 條 為使中央政府各機關預算執行更為嚴密有效,並適應其特殊需要,特制定 本條例。 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2 條 各單位預算機關應依法編送歲出分配預算,經核定後應切實執行。對於預 算所列屬於經常性之支出,除統籌項目於支用時逐案核撥外,應分期按月 分配;屬於資本性之支出,應配合計畫實施進度,衡酌緩急核實分配。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3 條 各單位預算機關歲出預算中,凡以特定收入為財源收支併列者,其歲出預 算之執行,應視歲入實收情形,嚴加控制;如歲入發生短收情事,應相對 核減歲出。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4 條 各單位預算機關列有歲入預算者,應依法切實徵收,所有預算外之收入及 預算內之超收,應一律解庫,並列入決算,不得坐抵或挪移墊用。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5 條 附屬單位預算應行編入總預算之歲入、歲出數額,經立法程序審定後如有 差異時,由行政院依立法院最後審定數額調整並執行之。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6 條 各附屬單位預算機關應行繳庫之盈餘 (賸餘) ,應依預算所列數額,由主 管機關列入歲入分配預算依期報解。年度決算時,應按其決算盈餘 (賸餘 ) 及法定程序分配結果調整之,分配結果,應行繳庫之盈餘 (賸餘) 超過 預算者,一律解庫。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7 條 各附屬單位預算機關在預算執行期間,因市況變動及業務之實際需要,而 增加營業 (作業) 之收支,列入年度決算辦理。但增加之管理費用,應依 預算法第五十七條規定之程序辦理。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8 條 各附屬單位預算機關辦理以前年度依法定程序所提列之公積轉帳增資時, 以立法院通過之當年度各該附屬單位預算所列數額為準,不受預算法第三 十八條應編入總預算之限制。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9 條 依法得出售之國有財產及股票市價高於預算者,應依市價出售。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10 條 各機關歲出預算之流用,除應依預算法第五十九條之規定外,流入科目之 數額不得超過原預算數額百分之二十,流出科目之數額不得超過原預算數 額百分之三十。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11 條 左列事項,各機關不得申請動支總預算第二預備金: 一、經立法院刪除之相關科目預算。 二、購置公務車輛、用人經費及其他事務費用。 依法律新設之機關、單位或依法新增業務及在年度總預算案通過前即已合 法增置之人員,不受前項第二款規定之限制。 行政院核准動支第二預備金,其每筆數額超過新臺幣五千萬元者,除依預 算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於年度終了編具動支數額表外,應先送立法院備查。 但因緊急災害動支者,不在此限。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12 條 各單位預算機關預算內之暫付款,應力求避免,其確因事實需要支付者, 應以各該年度預算所定經費為限,並應隨時注意清理。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13 條 各單位預算機關之資本支出計畫及各附屬單位預算機關之固定資產投資計 畫,其全年度之計畫執行進度未達百分之八十者,或全年度前九個月之計 畫執行進度未達百分之六十者,除不可抗拒之特殊因素外,該機關首長及 相關主管應予議處。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14 條 本年度預算內所有外匯收支,在年度進行中,應按執行當時實際匯率核實 辦理。 總預算內各機關外匯支出,實際執行時,如匯率低於前項預算編列標準所 節省之經費,應以經費賸餘列入決算處理,不得流用。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15 條 年度預算執行中,各機關任務編組之臨時單位,其所需人員應就相關機關 員額調用之,不得增加人員。但專案核准並送立法院備查者,不在此限。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16 條 年度預算執行中,各機關除新設單位或新增業務外,不得增加職員、技工 、工友員額。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17 條 各機關聘用人員,不得超過各該機關預算員額百分之五,但為辦理專案計 畫或接受政府機關委託或該機關之組織法 (條例) 明定得聘用人員者,不 在此限。 各機關現有聘用人數,超過前項所定限額者,其超過部分,應於二年內處 理消化。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18 條 各機關為辦理專案計畫或接受政府委託從事專案研究而需聘用或約偏之人 員,於該項計畫或研究結束時,應即解聘僱。 前項之專案計畫或研究,以三年為限,因業務需要逾越三年者,應送立法 院備查。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19 條 政府撥款捐助設立之財團法人,政府出資或與民間共同出資設立之公司, 其負責人不應由原為監督機關之政府官員轉任。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20 條 非營業循環基金、其他特種基金、政府與民間共同出資設立之公司、財團 法人,其代表公股之董 (理) 監事或委員之年齡不得超過六十五歲,並依 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但因業務需要,事先送請立法院備查者,得延長至 六十八歲。 目前已代表公股擔任前項董 (理) 監事或委員,其年齡超過六十五歲者, 得繼續任滿本屆任期,不受前項規定之限制。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21 條 各機關關於兼職酬勞費用之執行,應依左列規定辦理: 一、各級公務人員基於法令規定或業務需要,經上級主管機關核准者,得 兼任其他機關、公營事業、公民營事業官股董監事之代表人及政府出 資全部或部分資金之財團法人官股理監事之代表人等之職務。兼職人 員以支領二個兼職酬勞為限,不得另立名目支領,但每月兼職酬勞不 得超過貳萬元,其本於職責範圍兼任之職務,不得支領任何酬勞。 二、兼職人員之兼職酬勞,一律由其本職機關轉發,不得由被兼任職務之 機關 (構) 直接支給。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22 條 立法院決議通過之總預算案所訂應行辦理或注意事項或附帶決議,應由各 主管機關參照辦理,並由行政院主計處、財政部及審計機關,分別就其主 管事項負責監督,並於次會期將辦理情形向立法院提出報告。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23 條 各機關執行預算如違反本條例者,該機關首長應予議處。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24 條 地方政府預算之執行,得準用本條例之規定。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第 25 條 本條例施行期間,自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七月一日起,至中華民國八十七年 六月三十日止。
中央政府預算執行暫行條例
法律
19981021
2024/1/12 上午 12:00:00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一 章 總則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1 條 為維護國會尊嚴,確立立法委員倫理風範及行為準則,健全民主政治發展,依立法院組織法第二條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立法委員關係人,係指下列人員: 一、立法委員之配偶及其直系親屬。 二、立法委員之公費助理。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二 章 倫理規範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3 條 立法委員代表人民依法行使立法權,應恪遵憲法,效忠國家,增進全體人民之最高福祉。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4 條 立法委員應努力貫徹值得國民信賴之政治倫理。如有違反公共利益及公平正義原則,應以誠摯態度面對民眾,勇於擔負政治責任。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5 條 立法委員從事政治活動,應符合國民期待,公正議事,善盡職責,不損及公共利益,不追求私利。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6 條 立法委員對院會通過之決議,應切實遵守。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7 條 立法委員應秉持理性問政,共同維護議場及會議室秩序,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遵守主席依規定所作之裁示。 二、辱罵或涉及人身攻擊之言詞。 三、發言超過時間,不聽主席制止。 四、未得主席同意,插言干擾他人發言而不聽制止。 五、破壞公物或暴力之肢體動作。 六、佔據主席台或阻撓議事之進行。 七、脅迫他人為議事之作為或不作為。 八、攜入危險物品。 九、對依法行使職權議事人員做不當之要求或干擾。 十、其他違反委員應共同遵守之規章。 違反前項各款情事之一者,主席得交紀律委員會議處。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三 章 義務與基本權益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8 條 立法委員應依法公開宣誓,並遵守誓詞,未經依法宣誓者,不得行使職權。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9 條 院會及委員會之會議主席主持會議應嚴守中立。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10 條 立法委員依法參加秘密會議時,對其所知悉之事項及會議決議,不得以任何方式,對外洩漏。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11 條 立法委員不得兼任公營事業機構之職務。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12 條 立法委員在院內依法行使職權所為之議事行為,依憲法規定,享有免責權。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13 條 立法委員待遇之支給,比照中央部會首長之標準。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14 條 立法委員因行使職權,而受他人強暴、脅迫或恐嚇,致其本人或關係人之生命、身體、自由、名譽或財產受有危害之虞時,得通知治安機關予以保護,治安機關亦應主動予以保護。 前項保護辦法,由行政院會同立法院定之。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四 章 遊說及政治捐獻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15 條 立法委員受託對政府遊說或接受人民遊說,在遊說法制定前,依本法之規定。 前項所稱對政府遊說,指為影響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決策或處分之作成、修正、變更或廢止所從事之任何與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人員之直接或間接接觸及活動;所稱接受人民遊說,指人民為影響法律案、預算案或其他議案之審議所從事之任何與立法委員之直接或間接接觸及活動。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16 條 立法委員受託對政府遊說或接受人民遊說,不得涉及財產上利益之期約或授受。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17 條 立法委員不得受託對進行中之司法案件進行遊說。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18 條 立法委員非依法律,不得收受政治捐獻。 立法委員收受政治捐獻,另以法律定之。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五 章 利益之迴避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19 條 本章所稱之利益,係指立法委員行使職權不當增加其本人或其關係人金錢、物品或其他財產上之價值。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20 條 立法委員行使職權所牽涉或辦理之事務,因其作為獲取前條所規定之利益者,應行迴避。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21 條 立法委員行使職權時,不得為私人承諾,或給予特定個人或團體任何差別對待。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22 條 立法委員行使職權就有利益迴避情事之議案,應迴避審議及表決。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23 條 立法委員應行迴避而不迴避時,利害關係人得向立法院紀律委員會舉發;紀律委員會亦得主動調查,若調查屬實者,得請其迴避。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24 條 立法院紀律委員會處理有關利益迴避情事時,應要求立法委員列席說明。 立法委員亦得主動向紀律委員會提出說明。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六 章 紀律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25 條 立法院紀律委員會審議本法所規定之懲戒案。 紀律委員會召集委員按月輪值。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26 條 立法院紀律委員會審議懲戒案件時,被移付懲戒之立法委員得提出說明。 紀律委員會委員對關係其個人本身之懲戒案,應自行迴避。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27 條 立法院紀律委員會應每月定期開會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處理下列事項: 一、院會主席裁示交付之懲戒案件。 二、院會議決交付之懲戒案件。 三、委員會主席裁決移送院會議決交付之懲戒案件。 紀律委員會召集委員或委員不依前項規定開會處理懲戒案件者,應停止其出席院會四次;本項之處分,報告院會即生效。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28 條 立法院紀律委員會審議懲戒案,得按情節輕重提報院會決定為下列之處分: 一、口頭道歉。 二、書面道歉。 三、停止出席院會四次至八次。 四、經出席院會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得予停權三個月至半年。 前項停權期間之計算及效力範圍如下: 一、停權期間自院會決定當日起算,不扣除休會及停會期間。 二、停權期間禁止進入議場及委員會會議室。 三、停權期間停發歲費及公費。 四、停權期間不得行使專屬於立法委員之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29 條 立法院紀律委員會對應行審議之懲戒案,未能於三個月內完成審議並提報院會者,懲戒案不成立。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30 條 立法委員違反本法有關規定者,由立法院紀律委員會主動調查、審議,作成處分建議後,提報院會決定之。 紀律委員會不依前項規定進行調查、審議者,依第二十七條第二項之規定辦理。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七 章 附則 立法委員行為法 第 31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立法委員行為法
法律
20020125
2024/1/12 上午 12:00:00
總統副總統宣誓條例 第 1 條 總統、副總統宣誓,依本條例之規定。 總統副總統宣誓條例 第 2 條 總統、副總統宣誓,於總統就職之日行之。 總統副總統宣誓條例 第 3 條 總統之誓詞,依憲法第四十八條之規定。 副總統之誓詞如左: 「余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余必遵守憲法,效忠國家,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謹誓。」 總統副總統宣誓條例 第 4 條 總統、副總統宣誓,於中央政府所在地,以公開儀式分別行之,由大法官會議主席為監誓人。 總統副總統宣誓條例 第 5 條 總統、副總統宣誓時,肅立向國旗及國父遺像,舉右手向上伸直,手掌放開,五指併攏,掌心向前,宣讀誓詞。 總統副總統宣誓條例 第 6 條 總統、副總統宣誓後,分別於誓詞上簽名、蓋章,送監誓人之機關存查。 總統副總統宣誓條例 第 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總統副總統宣誓條例
法律
195405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 第 1 條 為禮遇卸任總統、副總統,特制定本條例。 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 第 2 條 卸任總統享有下列禮遇: 一、邀請參加國家大典。 二、按月致送新臺幣二十五萬元禮遇金,並隨同公教人員待遇調整之。 三、提供處理事務人員、司機、辦公室及各項事務等之費用,每年新臺幣八百萬元,但第二年遞減為新臺幣七百萬元,第三年遞減為新臺幣六百萬元,第四年遞減為新臺幣五百萬元,第五年以後不再遞減。 四、供應保健醫療。 五、供應安全護衛八人至十二人,必要時得加派之。 前項第五款禮遇,由國家安全局提供。 第一項禮遇除第一款外,其餘各款禮遇之有效期間與其任職期間相同,未滿一年者以一年計。 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 第 3 條 卸任副總統享有下列禮遇: 一、邀請參加國家大典。 二、按月致送新臺幣十八萬元禮遇金,並隨同公教人員待遇調整之。 三、提供處理事務人員、司機、辦公室及各項事務等之費用,每年新臺幣四百萬元,但第二年遞減為新臺幣三百五十萬元,第三年遞減為新臺幣三百萬元,第四年遞減為新臺幣二百五十萬元,第五年以後不再遞減。 四、供應保健醫療。 五、供應安全護衛四人至八人,必要時得加派之。 本條例於中華民國九十年六月十三日修正施行前,卸任副總統已依政務人員退職酬勞金給與條例辦理退職者,其退職金仍依原規定辦理,不適用前項第二款之規定。 第一項第五款禮遇,由國家安全局提供。 第一項禮遇除第一款外,其餘各款禮遇之有效期間與其任職期間相同,未滿一年者以一年計。 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 第 4 條 卸任總統、副總統之禮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停止之: 一、再任有給公職。 二、犯內亂、外患罪,經一審判決有罪。 三、喪失中華民國國籍。 四、移居國外定居。 卸任總統、副總統犯貪污罪經一審判決有罪者,供應安全護衛二人或三人,不適用第二條第一項、前條第一項禮遇規定;若經判決有罪確定,停止供應安全護衛。 依第一項第二款及前項規定停止禮遇者,若經判決無罪確定,恢復禮遇並補發停止禮遇期間應有之各項禮遇費用。 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 第 5 條 總統、副總統因罷免、彈劾或判刑確定解職者,不適用本條例之禮遇。 卸任總統、副總統被彈劾確定者,適用前項之規定。 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 第 6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三十日修正之條文,自九十六年一月一日施行。
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
法律
20100901
2024/1/12 上午 12:00:00
褒揚條例 第 1 條 為褒揚國民立德、立功、立言,貢獻國家,激勵當世,垂之史冊,昭示來茲,特制定本條例。 褒揚條例 第 2 條 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依本條例褒揚之: 一、致力國民革命大業,對國家民族有特殊貢獻者。 二、參預戡亂建國大計,應變有方,臨難不茍,卓著忠勤,具有勳績者。 三、執行國策,折衝壇坫,在外交或國際事務上有重大成就者。 四、興辦教育文化事業,發揚中華文化,具有特殊貢獻者。 五、冒險犯難,忠貞不拔,壯烈成仁者。 六、有重要學術貢獻及著述,為當世所推重者。 七、有重要發明,確屬有裨國計民生者。 八、德行崇劭,流風廣被,足以轉移習尚,為世楷模者。 九、團結僑胞,激勵愛國情操,有特殊事蹟者。 十、捐獻財物,熱心公益,績效昭著者。 十一、其他對國家社會有特殊貢獻,足堪褒揚者。 褒揚條例 第 3 條 褒揚方式如左: 一、明令褒揚。 二、題頒匾額。 前項第一款以受褒揚人逝世者為限。 褒揚條例 第 4 條 明令褒揚或題頒匾額,除總統特頒者外,須經行政院之呈請。呈請明令褒揚,應綜其生平事蹟,提經行政院會議通過。 褒揚條例 第 5 條 受褒揚人事蹟合於第二條第一款、第二款者逝世後,或合於第五款者,得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或地方忠烈祠。 褒揚條例 第 6 條 受明令褒揚人,其生平事蹟得宣付國史館,並列入省(市)縣(市)志。 褒揚條例 第 7 條 受褒揚後,查明事蹟為不實者,除撤銷原褒揚案外,並追繳褒揚品。 褒揚條例 第 8 條 外國人合於第二條各款情事之一者,得褒揚之。 褒揚條例 第 9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行政院會同考試院定之。 褒揚條例 第 10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褒揚條例
法律
19861128
2024/1/12 上午 12:00:00
勳章條例 第 1 條 中華民國人民有勳勞於國家或社會者,得授予勳章。 為敦睦邦交,得授予勳章於外國人。 勳章條例 第 2 條 勳章分左列五種: 一、采玉大勳章。 二、中山勳章。 三、中正勳章。 四、卿雲勳章。 五、景星勳章。 勳章條例 第 3 條 總統佩帶采玉大勳章。 采玉大勳章得特贈外國元首,並得派專使齎送。 勳章條例 第 4 條 有左列勳勞之一者,得授予中山勳章,由總統親授之: 一、統籌大計,安定國家者。 二、翊贊中樞,敉平禍亂者。 三、其他對於建國事業有特殊勳勞者。 勳章條例 第 5 條 有左列勳勞之一者,得授予中正勳章,由總統親授之: 一、對實踐三民主義有特殊成就者。 二、對反共建國大業有特殊貢獻者。 三、對復興中華文化有特殊表現者。 四、對實施民主憲政有特殊勳勞者。 勳章條例 第 6 條 公務人員有左列勳勞之一者,得授予卿雲勳章或景星勳章: 一、於國家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制度之設施,著有勳勞者。 二、於國民經濟、教育、文化之建設,著有勳勞者。 三、折衝樽俎,敦睦邦交,在外交上貢獻卓著者。 四、宣揚德化,懷遠安邊,克固疆圉者。 五、辦理僑務,悉協機宜,功績卓著者。 六、救助災害,撫綏流亡,裨益民生者。 七、維持地方秩序,消弭禍患,成績優異者。 八、中央或地方官吏在職十年以上,成績昭著者。 九、襄助治理,賢勞卓著,迭膺功賞者。 勳章條例 第 7 條 非公務人員有左列勳勞之一者,得授予卿雲勳章或景星勳章: 一、有專門發明或偉大貢獻,有利國計民生者。 二、創辦救濟事業,規模宏大,福利社會者。 三、在國內外興辦教育、文化事業歷史深長,足資模範者。 四、保衛地方,防禦災害,屢著功效,足資矜式者。 五、經營企業,輔助政府,功在民生者。 六、學識淵深,著述精宏,有功文化、教育者。 七、致力國民外交,貢獻卓著者。 勳章條例 第 8 條 外國人有左列勳勞之一者,得授予卿雲勳章或景星勳章: 一、抑制強暴,伸張正義,有利我國者。 二、宣揚我國文化,成績昭著者。 三、周旋壇坫,有助我國外交者。 四、促成其政府或人民,與我國以物資上或精神上之援助者。 五、對於我國建設事業貢獻卓著者。 六、創辦教育或救濟事業,有功於我國社會者。 勳章條例 第 9 條 凡有勳勞於國家社會,為前三條所未列舉而確應授予勳章者,亦得比照前三條之規定行之。 勳章條例 第 10 條 采玉大勳章、中山勳章、中正勳章均用大綬,卿雲勳章、景星勳章得依勳績分等,並以大綬、領綬、襟綬附勳表及襟綬區別之。 勳章式樣及圖說,依附表之規定。 勳章條例 第 11 條 卿雲勳章及景星勳章,依勳績分等:屬於一等者,由總統親授之;其餘各等,發交主管院或遞發該管長官授予之。 受勳人在外國者,得遞發大使館公使館或領事館授予之。 授予勳章,應附發證書。 勳章條例 第 12 條 授予勳章,得因積功晉等,並得加授別種勳章,但一人不得同時授予兩種勳章。 勳章條例 第 13 條 勳績之審核,由稽勳委員會行之。但總統特贈或特授者,不在此限。 勳章條例 第 14 條 陸海空軍軍人之授勳,另以法律定之。 勳章條例 第 15 條 因犯罪褫奪公權者,應繳還勳章及證書。 勳章條例 第 16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內政部、外交部、僑務委員會及銓敘部會同定之。 勳章條例 第 1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勳章條例
法律
19811207
2024/1/12 上午 12:00:00
印信條例 第 1 條 印信之製發及使用,依本條例行之。 印信條例 第 2 條 印信之種類如左: 一、國璽。 二、印。 三、關防。 四、職章。 五、圖記。 印信條例 第 3 條 印信之質料及形式,規定如下: 一、質料:國璽用玉質;總統及五院之印用銀質;總統、副總統及五院院長職章,用牙質或銀質;其他之印、關防、職章均用銅質。但得適應當地情形,暫用木質或鋁質,並得以角質暫製職章;圖記用木質。 二、形式:國璽為正方形,國徽鈕;印、職章均為直柄式正方形;關防、圖記均為直柄式長方形。但牙質職章為立體式正方形。 前條第一款至第五款之印信字體,均用陽文篆字。 印信條例 第 4 條 印信之尺度依附表之規定;附表所未規定者,比照相當機關印信之尺度。 印信條例 第 5 條 國璽及總統之印暨職章,由立法院院長於總統就職時授與之;副總統職章之授與,亦同。 印信條例 第 6 條 中央及地方機關之印信,其首長為薦任以上者,由總統府製發;為委任者,由其所屬主管部、會或省(市)縣(市)政府依定式製發。 經總統府製發印或關防之機關首、次長,得製發職章,未經總統府製發印或關防之特任、特派、簡任、簡派官員有應用職章之必要者,得由總統府予以製發。但薦任以下者,得分別由其所屬中央主管部、會或省(市)政府依定式製發。 永久性機關發印,臨時性或特殊性機關發關防。 印信條例 第 7 條 邊遠地方機關或職官,或不及呈請總統製發印信者,得暫由直屬上級機關依定式製發,層報總統備案,並請補發。 印信條例 第 8 條 軍事機關、學校、部隊其主官編階為將級者,由總統府製發印或關防及職章;其主官編階為上校以下者,由國防部按軍事權責劃分原則,決定其印或關防及職章之製發機關。 國防部及各高級司令部直屬第一層幕僚機構,經國防部視其業務性質,有使用印信之必要者,得依前項之規定辦理。 依前二項規定,應由總統府製發之印或關防及職章,如因特殊情形不及製發時,得由國防部依定式暫為製發,層報總統備案,並請補發。 依前三項規定,由國防部逕行或暫為製發,或由其決定機關所製發之印或關防及職章,其製發及使用規則,由國防部擬訂,層呈總統核准施行。 印信條例 第 9 條 文職簡任以上,武職將級之幕僚長,為辦理公務有使用職章之必要時,得層請總統核准製發職章;其有對外行文之必要者,並得呈請總統核准製發印或關防。 印信條例 第 10 條 各級地方民意機關印或關防之製發,適用同級政府機關印信之規定;議長職章之製發亦同。 印信條例 第 11 條 公立專科以上學校,及全國性之教育、文化事業機構印信,由總統府製發;國立中等學校印信,由教育部製發;省(市)立中等學校及教育、文化事業機關印信,由省(市)政府製發;國民學校及縣(市)鄉(鎮)立教育、文化事業機關印信,由縣(市)政府製發。私立專科以上學校,及全國性之教育、文化事業機構印信,由教育部製發,其餘私立學校及教育、文化事業機構印信,比照前項規定辦理。 各級私立學校,及教育、文化事業機構印信之質料、形式及尺度,比照公立者辦理。 印信條例 第 12 條 國營事業機構,其業務總主管人之職級,依其組織法所定相當於薦任以上並經總統任命者,由總統府製發印或關防及職章;依組織規程由主管院、部、會聘派者,由各該主管院、部、會製發關防及職章。 省(市)縣(市)公營事業機構,由省(市)政府或縣(市)政府製發關防及職章。 依公司法組織設立之公營事業機構,由其主管機關製發圖記,其質料、形式及尺度依本例之規定,分支機構之圖記,由其總機構自行製發,呈報備案。 印信條例 第 13 條 蒙、藏地方特殊性質之機關或官職,必須製發印信者,得比照本條例之規定製發,或依向例辦理。 印信條例 第 14 條 全國性人民團體圖記,由內政部製發;省(市)人民團體圖記,由省(市)政府社會行政機關製發;縣(市)鄉(鎮)人民團體圖記,由縣(市)政府製發。 民營公司之圖記,由其自行製用,報請主管機關備案,其質料、形式及尺度,比照本條例規定辦理。 私人事業機構印信,適用圖記,由其自行製用,報請主管機關備案,其質料、形式及尺度不予限制。 印信條例 第 15 條 印信之使用規定如左: 一、國璽:中華民國之璽,蓋用於總統所發之各項外交文書;榮典之璽,蓋用於總統所發之各項褒獎書狀。 二、印及關防:印蓋用於永久性機關之公文;關防蓋用於臨時性或特殊性機關之公文。 三、職章:蓋用於呈文、簽呈各種證券、報表,及其他公務文件。 四、圖記:蓋用於公務業務,或各項證明文件上。 印信條例 第 16 條 本條例施行前之原有印信,繼續使用。但與本條例規定不合者,應於一年內換發之。 印信之製發、啟用、管理、換發及廢、舊印信之繳銷辦法,以命令定之。 印信條例 第 17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印信條例
法律
20070321
2024/1/12 上午 12:00:00
宣誓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所列公職人員之宣誓,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依本條例行之。 宣誓條例 第 2 條 下列公職人員應依本條例宣誓: 一、立法委員、直轄市議會議員、縣(市)議會議員、鄉(鎮、市)民代表會代表。 二、立法院院長、副院長;直轄市議會議長、副議長;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 三、中央政府各級機關政務人員、首長、副首長及簡任第十職等以上單位主管人員。 四、司法院大法官、考試院考試委員、監察委員、監察院院長、副院長。 五、駐外大使、公使館公使、代辦、總領事、領事館領事或其相當之駐外機構主管人員。 六、各級法院法官、檢察機關檢察官、行政法院法官及懲戒法院法官。 七、直轄市政府首長、委員及其所屬各機關首長。 八、縣(市)政府首長及其所屬各機關首長。 九、鄉(鎮、市)長。 十、各級公立學校校長。 十一、相當於簡任第十職等以上之公營事業機構或其所屬機構首長、董事、理事、監察人、監事。 宣誓條例 第 3 條 前條公職人員應於就職時宣誓。 前條第一款人員,因故未能於規定之日宣誓就職者,應另定日期舉行宣誓。 前條第二款至第十一款人員,因特殊情形先行任事者,應於三個月內補行宣誓。 宣誓條例 第 4 條 宣誓之監誓人,依下列之規定: 一、立法委員、立法院院長、副院長之宣誓,由大法官一人監誓;直轄市議會議員、議長、副議長及縣(市)議會議員、議長、副議長之宣誓,由同級法院法官一人監誓;鄉(鎮、市)民代表會代表、主席、副主席之宣誓,由各該自治監督機關派員監誓。 二、中央政府各機關政務人員、大法官、考試委員、監察委員、監察院院長、副院長及駐外大使、公使館公使之宣誓,由總統監誓或派員監誓。 三、第二條其他人員,由各該機關首長或其監督機關首長監誓或派員監誓。 宣誓條例 第 5 條 宣誓應於就職任所或上級機關指定之地點公開行之,由宣誓人肅立向國旗及國父遺像,舉右手向上伸直,手掌放開,五指併攏,掌心向前,宣讀誓詞。 宣誓條例 第 6 條 宣誓之誓詞,依下列之規定: 一、第二條第一款人員之誓詞: 余誓以至誠,恪遵憲法,效忠國家,代表人民依法行使職權,不徇私舞弊,不營求私利,不受授賄賂,不干涉司法。如違誓言,願受最嚴厲之制裁,謹誓。 二、第二條第二款至第十一款人員之誓詞: 余誓以至誠,恪遵國家法令,盡忠職守,報效國家,不妄費公帑,不濫用人員,不營私舞弊,不受授賄賂。如違誓言,願受最嚴厲之處罰,謹誓。 宣誓條例 第 7 條 誓詞應由宣誓人簽名蓋章後,送監誓人所屬機關存查。 宣誓條例 第 8 條 第二條公職人員不依本條例之規定宣誓者,均視同未就職。其依第三條第二項規定,應另定日期舉行宣誓而仍未依規定宣誓者,視同缺額;依同條第三項規定先行任事而未於三個月內補行宣誓者,視同辭職。但未依規定另行宣誓,或於三個月內補行宣誓,而其事由非可歸責於宣誓人者,不在此限。 宣誓條例 第 9 條 宣誓人如違背誓言,應依法從重處罰。 宣誓條例 第 10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宣誓條例
法律
20200610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公文程式條例 第 1 條 稱公文者,謂處理公務之文書;其程式,除法律別有規定外,依本條例之規定辦理。 公文程式條例 第 2 條 公文程式之類別如下: 一、令:公布法律、任免、獎懲官員,總統、軍事機關、部隊發布命令時用之。 二、呈:對總統有所呈請或報告時用之。 三、咨:總統與立法院、監察院公文往復時用之。 四、函:各機關間公文往復,或人民與機關間之申請與答復時用之。 五、公告:各機關對公眾有所宣布時用之。 六、其他公文。 前項各款之公文,必要時得以電報、電報交換、電傳文件、傳真或其他電子文件行之。 公文程式條例 第 3 條 機關公文,視其性質,分別依照左列各款,蓋用印信或簽署: 一、蓋用機關印信,並由機關首長署名、蓋職章或蓋簽字章。 二、不蓋用機關印信,僅由機關首長署名,蓋職章或蓋簽字章。 三、僅蓋用機關印信。 機關公文依法應副署者,由副署人副署之。 機關內部單位處理公務,基於授權對外行文時,由該單位主管署名、蓋職章;其效力與蓋用該機關印信之公文同。 機關公文蓋用印信或簽署及授權辦法,除總統府及五院自行訂定外,由各機關依其實際業務自行擬訂,函請上級機關核定之。 機關公文以電報、電報交換、電傳文件或其他電子文件行之者,得不蓋用印信或簽署。 公文程式條例 第 4 條 機關首長出缺由代理人代理首長職務時,其機關公文應由首長署名者,由代理人署名。 機關首長因故不能視事,由代理人代行首長職務時,其機關公文,除署首長姓名註明不能視事事由外,應由代行人附署職銜、姓名於後,並加註代行二字。 機關內部單位基於授權行文,得比照前二項之規定辦理。 公文程式條例 第 5 條 人民之申請函,應署名、蓋章,並註明性別、年齡、職業及住址。 公文程式條例 第 6 條 公文應記明國曆年、月、日。 機關公文,應記明發文字號。 公文程式條例 第 7 條 公文得分段敘述,冠以數字,採由左而右之橫行格式。 公文程式條例 第 8 條 公文文字應簡淺明確,並加具標點符號。 公文程式條例 第 9 條 公文,除應分行者外,並得以副本抄送有關機關或人民;收受副本者,應視副本之內容為適當之處理。 公文程式條例 第 10 條 公文之附屬文件為附件,附件在二種以上時,應冠以數字。 公文程式條例 第 11 條 公文在二頁以上時,應於騎縫處加蓋章戳。 公文程式條例 第 12 條 應保守秘密之公文,其制作、傳遞、保管,均應以密件處理之。 公文程式條例 第 12-1 條 機關公文以電報交換、電傳文件、傳真或其他電子文件行之者,其制作、傳遞、保管、防偽及保密辦法,由行政院統一訂定之。但各機關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公文程式條例 第 13 條 機關致送人民之公文,除法規另有規定外,依行政程序法有關送達之規定。 公文程式條例 第 14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修正條文第七條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公文程式條例
法律
20070321
2024/1/12 上午 12:00:00
請願法 第 1 條 人民請願,依本法之規定。 請願法 第 2 條 人民對國家政策、公共利害或其權益之維護,得向職權所屬之民意機關或主管行政機關請願。 請願法 第 3 條 人民請願事項,不得牴觸憲法或干預審判。 請願法 第 4 條 人民對於依法應提起訴訟或訴願之事項,不得請願。 請願法 第 5 條 人民請願應備具請願書,載明左列事項,由請願人或請願團體及其負責人簽章: 一、請願人之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住址;請願人為團體時,其團體之名稱、地址及其負責人。 二、請願所基之事實、理由及其願望。 三、受理請願之機關。 四、中華民國年、月、日。 請願法 第 6 條 人民集體向各機關請願,面遞請願書,有所陳述時,應推代表為之;其代表人數,不得逾十人。 請願法 第 7 條 各機關處理請願案件時,得通知請願人或請願人所推代表前來,以備答詢;其代表人數,不得逾十人。 請願法 第 8 條 各機關處理請願案件,應將其結果通知請願人;如請願事項非其職掌,應將所當投遞之機關通知請願人。 請願法 第 9 條 受理請願機關或請願人所屬機關之首長,對於請願人不得有脅迫行為或因其請願而有所歧視。 請願法 第 10 條 地方民意機關代表人民向有關民意機關請願時,準用本法之規定。 請願法 第 11 條 人民請願時,不得有聚眾脅迫、妨害秩序、妨害公務或其他不法情事;違者,除依法制止或處罰外,受理請願機關得不受理其請願。 請願法 第 12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請願法
法律
19691218
2024/1/12 上午 12:00:00
訴願法 第 一 章 總則 訴願法 第 一 節 訴願事件 訴願法 第 1 條 人民對於中央或地方機關之行政處分,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得依本法提起訴願。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各級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公法人對上級監督機關之行政處分,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亦同。 訴願法 第 2 條 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對其依法申請之案件,於法定期間內應作為而不作為,認為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亦得提起訴願。 前項期間,法令未規定者,自機關受理申請之日起為二個月。 訴願法 第 3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亦為行政處分。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止或一般使用者,亦同。 訴願法 第 二 節 管轄 訴願法 第 4 條 訴願之管轄如左: 一、不服鄉(鎮、市)公所之行政處分者,向縣(市)政府提起訴願。 二、不服縣(市)政府所屬各級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縣(市)政府提起訴願。 三、不服縣(市)政府之行政處分者,向中央主管部、會、行、處、局、署提起訴願。 四、不服直轄市政府所屬各級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直轄市政府提起訴願。 五、不服直轄市政府之行政處分者,向中央主管部、會、行、處、局、署提起訴願。 六、不服中央各部、會、行、處、局、署所屬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各部、會、行、處、局、署提起訴願。 七、不服中央各部、會、行、處、局、署之行政處分者,向主管院提起訴願。 八、不服中央各院之行政處分者,向原院提起訴願。 訴願法 第 5 條 人民對於前條以外之中央或地方機關之行政處分提起訴願時,應按其管轄等級,比照前條之規定為之。 訴願管轄,法律另有規定依其業務監督定之者,從其規定。 訴願法 第 6 條 對於二以上不同隸屬或不同層級之機關共為之行政處分,應向其共同之上級機關提起訴願。 訴願法 第 7 條 無隸屬關係之機關辦理受託事件所為之行政處分,視為委託機關之行政處分,其訴願之管轄,比照第四條之規定,向原委託機關或其直接上級機關提起訴願。 訴願法 第 8 條 有隸屬關係之下級機關依法辦理上級機關委任事件所為之行政處分,為受委任機關之行政處分,其訴願之管轄,比照第四條之規定,向受委任機關或其直接上級機關提起訴願。 訴願法 第 9 條 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或其所屬機關及鄉(鎮、市)公所依法辦理上級政府或其所屬機關委辦事件所為之行政處分,為受委辦機關之行政處分,其訴願之管轄,比照第四條之規定,向受委辦機關之直接上級機關提起訴願。 訴願法 第 10 條 依法受中央或地方機關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團體或個人,以其團體或個人名義所為之行政處分,其訴願之管轄,向原委託機關提起訴願。 訴願法 第 11 條 原行政處分機關裁撤或改組,應以承受其業務之機關視為原行政處分機關,比照前七條之規定,向承受其業務之機關或其直接上級機關提起訴願。 訴願法 第 12 條 數機關於管轄權有爭議或因管轄不明致不能辨明有管轄權之機關者,由其共同之直接上級機關確定之。 無管轄權之機關就訴願所為決定,其上級機關應依職權或依申請撤銷之,並命移送於有管轄權之機關。 訴願法 第 13 條 原行政處分機關之認定,以實施行政處分時之名義為準。但上級機關本於法定職權所為之行政處分,交由下級機關執行者,以該上級機關為原行政處分機關。 訴願法 第 三 節 期日及期間 訴願法 第 14 條 訴願之提起,應自行政處分達到或公告期滿之次日起三十日內為之。 利害關係人提起訴願者,前項期間自知悉時起算。但自行政處分達到或公告期滿後,已逾三年者,不得提起。 訴願之提起,以原行政處分機關或受理訴願機關收受訴願書之日期為準。 訴願人誤向原行政處分機關或受理訴願機關以外之機關提起訴願者,以該機關收受之日,視為提起訴願之日。 訴願法 第 15 條 訴願人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致遲誤前條之訴願期間者,於其原因消滅後十日內,得以書面敘明理由向受理訴願機關申請回復原狀。但遲誤訴願期間已逾一年者,不得為之。 申請回復原狀,應同時補行期間內應為之訴願行為。 訴願法 第 16 條 訴願人不在受理訴願機關所在地住居者,計算法定期間,應扣除其在途期間。但有訴願代理人住居受理訴願機關所在地,得為期間內應為之訴願行為者,不在此限。 前項扣除在途期間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訴願法 第 17 條 期間之計算,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依民法之規定。 訴願法 第 四 節 訴願人 訴願法 第 18 條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之團體或其他受行政處分之相對人及利害關係人得提起訴願。 訴願法 第 19 條 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有訴願能力。 訴願法 第 20 條 無訴願能力人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願行為。 地方自治團體、法人、非法人之團體應由其代表人或管理人為訴願行為。 關於訴願之法定代理,依民法規定。 訴願法 第 21 條 二人以上得對於同一原因事實之行政處分,共同提起訴願。 前項訴願之提起,以同一機關管轄者為限。 訴願法 第 22 條 共同提起訴願,得選定其中一人至三人為代表人。 選定代表人應於最初為訴願行為時,向受理訴願機關提出文書證明。 訴願法 第 23 條 共同提起訴願,未選定代表人者,受理訴願機關得限期通知其選定;逾期不選定者,得依職權指定之。 訴願法 第 24 條 代表人經選定或指定後,由其代表全體訴願人為訴願行為。但撤回訴願,非經全體訴願人書面同意,不得為之。 訴願法 第 25 條 代表人經選定或指定後,仍得更換或增減之。 前項代表人之更換或增減,非以書面通知受理訴願機關,不生效力。 訴願法 第 26 條 代表人有二人以上者,均得單獨代表共同訴願人為訴願行為。 訴願法 第 27 條 代表人之代表權不因其他共同訴願人死亡、喪失行為能力或法定代理變更而消滅。 訴願法 第 28 條 與訴願人利害關係相同之人,經受理訴願機關允許,得為訴願人之利益參加訴願。受理訴願機關認有必要時,亦得通知其參加訴願。 訴願決定因撤銷或變更原處分,足以影響第三人權益者,受理訴願機關應於作成訴願決定之前,通知其參加訴願程序,表示意見。 訴願法 第 29 條 申請參加訴願,應以書面向受理訴願機關為之。 參加訴願應以書面記載左列事項: 一、本訴願及訴願人。 二、參加人與本訴願之利害關係。 三、參加訴願之陳述。 訴願法 第 30 條 通知參加訴願,應記載訴願意旨、通知參加之理由及不參加之法律效果,送達於參加人,並副知訴願人。 受理訴願機關為前項之通知前,得通知訴願人或得參加訴願之第三人以書面陳述意見。 訴願法 第 31 條 訴願決定對於參加人亦有效力。經受理訴願機關通知其參加或允許其參加而未參加者,亦同。 訴願法 第 32 條 訴願人或參加人得委任代理人進行訴願。每一訴願人或參加人委任之訴願代理人不得超過三人。 訴願法 第 33 條 左列之人,得為訴願代理人: 一、律師。 二、依法令取得與訴願事件有關之代理人資格者。 三、具有該訴願事件之專業知識者。 四、因業務或職務關係為訴願人之代理人者。 五、與訴願人有親屬關係者。 前項第三款至第五款之訴願代理人,受理訴願機關認為不適當時,得禁止之,並以書面通知訴願人或參加人。 訴願法 第 34 條 訴願代理人應於最初為訴願行為時,向受理訴願機關提出委任書。 訴願法 第 35 條 訴願代理人就其受委任之事件,得為一切訴願行為。但撤回訴願,非受特別委任不得為之。 訴願法 第 36 條 訴願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均得單獨代理訴願人。 違反前項規定而為委任者,其訴願代理人仍得單獨代理。 訴願法 第 37 條 訴願代理人事實上之陳述,經到場之訴願人本人即時撤銷或更正者,不生效力。 訴願法 第 38 條 訴願代理權不因訴願人本人死亡、破產或喪失訴願能力而消滅。法定代理有變更、機關經裁撤、改組或公司、團體經解散、變更組織者,亦同。 訴願法 第 39 條 訴願委任之解除,應由訴願人、參加人或訴願代理人以書面通知受理訴願機關。 訴願法 第 40 條 訴願委任之解除,由訴願代理人提出者,自為解除意思表示之日起十五日內,仍應為維護訴願人或參加人權利或利益之必要行為。 訴願法 第 41 條 訴願人、參加人或訴願代理人經受理訴願機關之許可,得於期日偕同輔佐人到場。 受理訴願機關認為必要時,亦得命訴願人、參加人或訴願代理人偕同輔佐人到場。 前二項之輔佐人,受理訴願機關認為不適當時,得廢止其許可或禁止其續為輔佐。 訴願法 第 42 條 輔佐人到場所為之陳述,訴願人、參加人或訴願代理人不即時撤銷或更正者,視為其所自為。 訴願法 第 五 節 送達 訴願法 第 43 條 送達除別有規定外,由受理訴願機關依職權為之。 訴願法 第 44 條 對於無訴願能力人為送達者,應向其法定代理人為之;未經陳明法定代理人者,得向該無訴願能力人為送達。 對於法人或非法人之團體為送達者,應向其代表人或管理人為之。 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有二人以上者,送達得僅向其中一人為之。 訴願法 第 45 條 對於在中華民國有事務所或營業所之外國法人或團體為送達者,應向其在中華民國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為之。 前項代表人或管理人有二人以上者,送達得僅向其中一人為之。 訴願法 第 46 條 訴願代理人除受送達之權限受有限制者外,送達應向該代理人為之。但受理訴願機關認為必要時,得送達於訴願人或參加人本人。 訴願法 第 47 條 訴願文書之送達,應註明訴願人、參加人或其代表人、訴願代理人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交付郵政機關以訴願文書郵務送達證書發送。 訴願文書不能為前項送達時,得由受理訴願機關派員或囑託原行政處分機關或該管警察機關送達,並由執行送達人作成送達證書。 訴願文書之送達,除前二項規定外,準用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至第六十九條、第七十一條至第八十三條之規定。 訴願法 第 六 節 訴願卷宗 訴願法 第 48 條 關於訴願事件之文書,受理訴願機關應保存者,應由承辦人員編為卷宗。 訴願法 第 49 條 訴願人、參加人或訴願代理人得向受理訴願機關請求閱覽、抄錄、影印或攝影卷內文書,或預納費用請求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 前項之收費標準,由主管院定之。 訴願法 第 50 條 第三人經訴願人同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經受理訴願機關許可者,亦得為前條之請求。 訴願法 第 51 條 左列文書,受理訴願機關應拒絕前二條之請求: 一、訴願決定擬辦之文稿。 二、訴願決定之準備或審議文件。 三、為第三人正當權益有保密之必要者。 四、其他依法律或基於公益,有保密之必要者。 訴願法 第 二 章 訴願審議委員會 訴願法 第 52 條 各機關辦理訴願事件,應設訴願審議委員會,組成人員以具有法制專長者為原則。 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由本機關高級職員及遴聘社會公正人士、學者、專家擔任之;其中社會公正人士、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訴願審議委員會組織規程及審議規則,由主管院定之。 訴願法 第 53 條 訴願決定應經訴願審議委員會會議之決議,其決議以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行之。 訴願法 第 54 條 訴願審議委員會審議訴願事件,應指定人員製作審議紀錄附卷。委員於審議中所持與決議不同之意見,經其請求者,應列入紀錄。 訴願審議經言詞辯論者,應另行製作筆錄,編為前項紀錄之附件,並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十二條至第二百十九條之規定。 訴願法 第 55 條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或委員對於訴願事件有利害關係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參與審議。 訴願法 第 三 章 訴願程序 訴願法 第 一 節 訴願之提起 訴願法 第 56 條 訴願應具訴願書,載明左列事項,由訴願人或代理人簽名或蓋章: 一、訴願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身分證明文件字號。如係法人或其他設有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團體,其名稱、事務所或營業所及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 二、有訴願代理人者,其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身分證明文件字號。 三、原行政處分機關。 四、訴願請求事項。 五、訴願之事實及理由。 六、收受或知悉行政處分之年、月、日。 七、受理訴願之機關。 八、證據。其為文書者,應添具繕本或影本。 九、年、月、日。 訴願應附原行政處分書影本。 依第二條第一項規定提起訴願者,第一項第三款、第六款所列事項,載明應為行政處分之機關、提出申請之年、月、日,並附原申請書之影本及受理申請機關收受證明。 訴願法 第 57 條 訴願人在第十四條第一項所定期間向訴願管轄機關或原行政處分機關作不服原行政處分之表示者,視為已在法定期間內提起訴願。但應於三十日內補送訴願書。 訴願法 第 58 條 訴願人應繕具訴願書經由原行政處分機關向訴願管轄機關提起訴願。 原行政處分機關對於前項訴願應先行重新審查原處分是否合法妥當,其認訴願為有理由者,得自行撤銷或變更原行政處分,並陳報訴願管轄機關。 原行政處分機關不依訴願人之請求撤銷或變更原行政處分者,應儘速附具答辯書,並將必要之關係文件,送於訴願管轄機關。 原行政處分機關檢卷答辯時,應將前項答辯書抄送訴願人。 訴願法 第 59 條 訴願人向受理訴願機關提起訴願者,受理訴願機關應將訴願書影本或副本送交原行政處分機關依前條第二項至第四項規定辦理。 訴願法 第 60 條 訴願提起後,於決定書送達前,訴願人得撤回之。訴願經撤回後,不得復提起同一之訴願。 訴願法 第 61 條 訴願人誤向訴願管轄機關或原行政處分機關以外之機關作不服原行政處分之表示者,視為自始向訴願管轄機關提起訴願。 前項收受之機關應於十日內將該事件移送於原行政處分機關,並通知訴願人。 訴願法 第 62 條 受理訴願機關認為訴願書不合法定程式,而其情形可補正者,應通知訴願人於二十日內補正。 訴願法 第 二 節 訴願審議 訴願法 第 63 條 訴願就書面審查決定之。 受理訴願機關必要時得通知訴願人、參加人或利害關係人到達指定處所陳述意見。 訴願人或參加人請求陳述意見而有正當理由者,應予到達指定處所陳述意見之機會。 訴願法 第 64 條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得指定委員聽取訴願人、參加人或利害關係人到場之陳述。 訴願法 第 65 條 受理訴願機關應依訴願人、參加人之申請或於必要時,得依職權通知訴願人、參加人或其代表人、訴願代理人、輔佐人及原行政處分機關派員於指定期日到達指定處所言詞辯論。 訴願法 第 66 條 言詞辯論之程序如左: 一、受理訴願機關陳述事件要旨。 二、訴願人、參加人或訴願代理人就事件為事實上及法律上之陳述。 三、原行政處分機關就事件為事實上及法律上之陳述。 四、訴願或原行政處分機關對他方之陳述或答辯,為再答辯。 五、受理訴願機關對訴願人及原行政處分機關提出詢問。 前項辯論未完備者,得再為辯論。 訴願法 第 67 條 受理訴願機關應依職權或囑託有關機關或人員,實施調查、檢驗或勘驗,不受訴願人主張之拘束。 受理訴願機關應依訴願人或參加人之申請,調查證據。但就其申請調查之證據中認為不必要者,不在此限。 受理訴願機關依職權或依申請調查證據之結果,非經賦予訴願人及參加人表示意見之機會,不得採為對之不利之訴願決定之基礎。 訴願法 第 68 條 訴願人或參加人得提出證據書類或證物。但受理訴願機關限定於一定期間內提出者,應於該期間內提出。 訴願法 第 69 條 受理訴願機關得依職權或依訴願人、參加人之申請,囑託有關機關、學校、團體或有專門知識經驗者為鑑定。 受理訴願機關認無鑑定之必要,而訴願人或參加人願自行負擔鑑定費用時,得向受理訴願機關請求准予交付鑑定。受理訴願機關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鑑定人由受理訴願機關指定之。 鑑定人有數人者,得共同陳述意見。但意見不同者,受理訴願機關應使其分別陳述意見。 訴願法 第 70 條 鑑定人應具鑑定書陳述意見。必要時,受理訴願機關得請鑑定人到達指定處所說明。 訴願法 第 71 條 鑑定所需資料在原行政處分機關或受理訴願機關者,受理訴願機關應告知鑑定人准其利用。但其利用之範圍及方法得限制之。 鑑定人因行鑑定得請求受理訴願機關調查證據。 訴願法 第 72 條 鑑定所需費用由受理訴願機關負擔,並得依鑑定人之請求預行酌給之。 依第六十九條第二項規定交付鑑定所得結果,據為有利於訴願人或參加人之決定或裁判時,訴願人或參加人得於訴願或行政訴訟確定後三十日內,請求受理訴願機關償還必要之鑑定費用。 訴願法 第 73 條 受理訴願機關得依職權或依訴願人、參加人之申請,命文書或其他物件之持有人提出該物件,並得留置之。 公務員或機關掌管之文書或其他物件,受理訴願機關得調取之。 前項情形,除有妨害國家機密者外,不得拒絕。 訴願法 第 74 條 受理訴願機關得依職權或依訴願人、參加人之申請,就必要之物件或處所實施勘驗。 受理訴願機關依前項規定實施勘驗時,應將日、時、處所通知訴願人、參加人及有關人員到場。 訴願法 第 75 條 原行政處分機關應將據以處分之證據資料提出於受理訴願機關。 對於前項之證據資料,訴願人、參加人或訴願代理人得請求閱覽、抄錄或影印之。受理訴願機關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第一項證據資料之閱覽、抄錄或影印,受理訴願機關應指定日、時、處所。 訴願法 第 76 條 訴願人或參加人對受理訴願機關於訴願程序進行中所為之程序上處置不服者,應併同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 訴願法 第 三 節 訴願決定 訴願法 第 77 條 訴願事件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為不受理之決定: 一、訴願書不合法定程式不能補正或經通知補正逾期不補正者。 二、提起訴願逾法定期間或未於第五十七條但書所定期間內補送訴願書者。 三、訴願人不符合第十八條之規定者。 四、訴願人無訴願能力而未由法定代理人代為訴願行為,經通知補正逾期不補正者。 五、地方自治團體、法人、非法人之團體,未由代表人或管理人為訴願行為,經通知補正逾期不補正者。 六、行政處分已不存在者。 七、對已決定或已撤回之訴願事件重行提起訴願者。 八、對於非行政處分或其他依法不屬訴願救濟範圍內之事項提起訴願者。 訴願法 第 78 條 分別提起之數宗訴願係基於同一或同種類之事實上或法律上之原因者,受理訴願機關得合併審議,並得合併決定。 訴願法 第 79 條 訴願無理由者,受理訴願機關應以決定駁回之。 原行政處分所憑理由雖屬不當,但依其他理由認為正當者,應以訴願為無理由。 訴願事件涉及地方自治團體之地方自治事務者,其受理訴願之上級機關僅就原行政處分之合法性進行審查決定。 訴願法 第 80 條 提起訴願因逾法定期間而為不受理決定時,原行政處分顯屬違法或不當者,原行政處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得依職權撤銷或變更之。但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為之: 一、其撤銷或變更對公益有重大危害者。 二、行政處分受益人之信賴利益顯然較行政處分撤銷或變更所欲維護之公益更值得保護者。 行政處分受益人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其信賴不值得保護: 一、以詐欺、脅迫或賄賂方法,使原行政處分機關作成行政處分者。 二、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致使原行政處分機關依該資料或陳述而作成行政處分者。 三、明知原行政處分違法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者。 行政處分之受益人值得保護之信賴利益,因原行政處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依第一項規定撤銷或變更原行政處分而受有損失者,應予補償。但其補償額度不得超過受益人因該處分存續可得之利益。 訴願法 第 81 條 訴願有理由者,受理訴願機關應以決定撤銷原行政處分之全部或一部,並得視事件之情節,逕為變更之決定或發回原行政處分機關另為處分。但於訴願人表示不服之範圍內,不得為更不利益之變更或處分。 前項訴願決定撤銷原行政處分,發回原行政處分機關另為處分時,應指定相當期間命其為之。 訴願法 第 82 條 對於依第二條第一項提起之訴願,受理訴願機關認為有理由者,應指定相當期間,命應作為之機關速為一定之處分。 受理訴願機關未為前項決定前,應作為之機關已為行政處分者,受理訴願機關應認訴願為無理由,以決定駁回之。 訴願法 第 83 條 受理訴願機關發現原行政處分雖屬違法或不當,但其撤銷或變更於公益有重大損害,經斟酌訴願人所受損害、賠償程度、防止方法及其他一切情事,認原行政處分之撤銷或變更顯與公益相違背時,得駁回其訴願。 前項情形,應於決定主文中載明原行政處分違法或不當。 訴願法 第 84 條 受理訴願機關為前條決定時,得斟酌訴願人因違法或不當處分所受損害,於決定理由中載明由原行政處分機關與訴願人進行協議。 前項協議,與國家賠償法之協議有同一效力。 訴願法 第 85 條 訴願之決定,自收受訴願書之次日起,應於三個月內為之;必要時,得予延長,並通知訴願人及參加人。延長以一次為限,最長不得逾二個月。 前項期間,於依第五十七條但書規定補送訴願書者,自補送之次日起算,未為補送者,自補送期間屆滿之次日起算;其依第六十二條規定通知補正者,自補正之次日起算;未為補正者,自補正期間屆滿之次日起算。 訴願法 第 86 條 訴願之決定以他法律關係是否成立為準據,而該法律關係在訴訟或行政救濟程序進行中者,於該法律關係確定前,受理訴願機關得停止訴願程序之進行,並即通知訴願人及參加人。 受理訴願機關依前項規定停止訴願程序之進行者,前條所定訴願決定期間,自該法律關係確定之日起,重行起算。 訴願法 第 87 條 訴願人死亡者,由其繼承人或其他依法得繼受原行政處分所涉權利或利益之人,承受其訴願。 法人因合併而消滅者,由因合併而另立或合併後存續之法人,承受其訴願。 依前二項規定承受訴願者,應於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受理訴願機關檢送因死亡繼受權利或合併事實之證明文件。 訴願法 第 88 條 受讓原行政處分所涉權利或利益之人,得檢具受讓證明文件,向受理訴願機關申請許其承受訴願。 訴願法 第 89 條 訴願決定書,應載明左列事項: 一、訴願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身分證明文件字號。如係法人或其他設有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團體,其名稱、事務所或營業所,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身分證明文件字號。 二、有法定代理人或訴願代理人者,其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身分證明文件字號。 三、主文、事實及理由。其係不受理決定者,得不記載事實。 四、決定機關及其首長。 五、年、月、日。 訴願決定書之正本,應於決定後十五日內送達訴願人、參加人及原行政處分機關。 訴願法 第 90 條 訴願決定書應附記,如不服決定,得於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二個月內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訴願法 第 91 條 對於得提起行政訴訟之訴願決定,因訴願決定機關附記錯誤,向非管轄機關提起行政訴訟,該機關應於十日內將行政訴訟書狀連同有關資料移送管轄行政法院,並即通知原提起行政訴訟之人。 有前項規定之情形,行政訴訟書狀提出於非管轄機關者,視為自始向有管轄權之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訴願法 第 92 條 訴願決定機關附記提起行政訴訟期間錯誤時,應由訴願決定機關以通知更正之,並自更正通知送達之日起,計算法定期間。 訴願決定機關未依第九十條規定為附記,或附記錯誤而未依前項規定通知更正,致原提起行政訴訟之人遲誤行政訴訟期間者,如自訴願決定書送達之日起一年內提起行政訴訟,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提起。 訴願法 第 93 條 原行政處分之執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因提起訴願而停止。 原行政處分之合法性顯有疑義者,或原行政處分之執行將發生難以回復之損害,且有急迫情事,並非為維護重大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受理訴願機關或原行政處分機關得依職權或依申請,就原行政處分之全部或一部,停止執行。 前項情形,行政法院亦得依聲請,停止執行。 訴願法 第 94 條 停止執行之原因消滅,或有其他情事變更之情形,受理訴願機關或原行政處分機關得依職權或依申請撤銷停止執行。 前項情形,原裁定停止執行之行政法院亦得依聲請,撤銷停止執行之裁定。 訴願法 第 95 條 訴願之決定確定後,就其事件,有拘束各關係機關之效力;就其依第十條提起訴願之事件,對於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團體或個人,亦有拘束力。 訴願法 第 96 條 原行政處分經撤銷後,原行政處分機關須重為處分者,應依訴願決定意旨為之,並將處理情形以書面告知受理訴願機關。 訴願法 第 四 章 再審程序 訴願法 第 97 條 於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訴願人、參加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得對於確定訴願決定,向原訴願決定機關申請再審。但訴願人、參加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已依行政訴訟主張其事由或知其事由而不為主張者,不在此限: 一、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者。 二、決定理由與主文顯有矛盾者。 三、決定機關之組織不合法者。 四、依法令應迴避之委員參與決定者。 五、參與決定之委員關於該訴願違背職務,犯刑事上之罪者。 六、訴願之代理人,關於該訴願有刑事上應罰之行為,影響於決定者。 七、為決定基礎之證物,係偽造或變造者。 八、證人、鑑定人或通譯就為決定基礎之證言、鑑定為虛偽陳述者。 九、為決定基礎之民事、刑事或行政訴訟判決或行政處分已變更者。 十、發見未經斟酌之證物或得使用該證物者。 前項聲請再審,應於三十日內提起。 前項期間,自訴願決定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事由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自知悉時起算。 訴願法 第 五 章 附則 訴願法 第 98 條 依本法規定所為之訴願、答辯及應備具之書件,應以中文書寫;其科學名詞之譯名以國立編譯館規定者為原則,並應附註外文原名。 前項書件原係外文者,並應檢附原外文資料。 訴願法 第 99 條 本法修正施行前,尚未終結之訴願事件,其以後之訴願程序,依修正之本法規定終結之。 本法修正施行前,尚未終結之再訴願案件,其以後之再訴願程序,準用修正之本法有關訴願程序規定終結之。 訴願法 第 100 條 公務人員因違法或不當處分,涉有刑事或行政責任者,由最終決定之機關於決定後責由該管機關依法辦理。 訴願法 第 101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訴願法
法律
20120627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執行法 第 一 章 總則 行政執行法 第 1 條 行政執行,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行政執行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行政執行,指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強制執行及即時強制。 行政執行法 第 3 條 行政執行,應依公平合理之原則,兼顧公共利益與人民權益之維護,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 行政執行法 第 4 條 行政執行,由原處分機關或該管行政機關為之。但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逾期不履行者,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所屬行政執行處執行之。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及其所屬行政執行處之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行政執行法 第 5 條 行政執行不得於夜間、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為之。但執行機關認為情況急迫或徵得義務人同意者,不在此限。 日間已開始執行者,得繼續至夜間。 執行人員於執行時,應對義務人出示足以證明身分之文件;必要時得命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提出國民身分證或其他文件。 行政執行法 第 6 條 執行機關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於必要時請求其他機關協助之: 一、須在管轄區域外執行者。 二、無適當之執行人員者。 三、執行時有遭遇抗拒之虞者。 四、執行目的有難於實現之虞者。 五、執行事項涉及其他機關者。 被請求協助機關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其不能協助者,應附理由即時通知請求機關。 被請求協助機關因協助執行所支出之費用,由請求機關負擔之。 行政執行法 第 7 條 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起,五年內未經執行者,不再執行;其於五年期間屆滿前已開始執行者,仍得繼續執行。但自五年期間屆滿之日起已逾五年尚未執行終結者,不得再執行。 前項規定,法律有特別規定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所稱已開始執行,如已移送執行機關者,係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通知義務人到場或自動清繳應納金額、報告其財產狀況或為其他必要之陳述。 二、已開始調查程序。 第三項規定,於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三月五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移送執行尚未終結之事件,亦適用之。 行政執行法 第 8 條 行政執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執行機關應依職權或因義務人、利害關係人之申請終止執行: 一、義務已全部履行或執行完畢者。 二、行政處分或裁定經撤銷或變更確定者。 三、義務之履行經證明為不可能者。 行政處分或裁定經部分撤銷或變更確定者,執行機關應就原處分或裁定經撤銷或變更部分終止執行。 行政執行法 第 9 條 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執行命令、執行方法、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機關聲明異議。 前項聲明異議,執行機關認其有理由者,應即停止執行,並撤銷或更正已為之執行行為;認其無理由者,應於十日內加具意見,送直接上級主管機關於三十日內決定之。 行政執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因聲明異議而停止執行。但執行機關因必要情形,得依職權或申請停止之。 行政執行法 第 10 條 行政執行,有國家賠償法所定國家應負賠償責任之情事者,受損害人得依該法請求損害賠償。 行政執行法 第 二 章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 行政執行法 第 11 條 義務人依法令或本於法令之行政處分或法院之裁定,負有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有下列情形之一,逾期不履行,經主管機關移送者,由行政執行處就義務人之財產執行之: 一、其處分文書或裁定書定有履行期間或有法定履行期間者。 二、其處分文書或裁定書未定履行期間,經以書面限期催告履行者。 三、依法令負有義務,經以書面通知限期履行者。 法院依法律規定就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為假扣押、假處分之裁定經主管機關移送者,亦同。 行政執行法 第 12 條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事件,由行政執行處之行政執行官、執行書記官督同執行員辦理之,不受非法或不當之干涉。 行政執行法 第 13 條 移送機關於移送行政執行處執行時,應檢附下列文件: 一、移送書。 二、處分文書、裁定書或義務人依法令負有義務之證明文件。 三、義務人之財產目錄。但移送機關不知悉義務人之財產者,免予檢附。 四、義務人經限期履行而逾期仍不履行之證明文件。 五、其他相關文件。 前項第一款移送書應載明義務人姓名、年齡、性別、職業、住居所,如係法人或其他設有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團體,其名稱、事務所或營業所,及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居所;義務發生之原因及日期;應納金額。 行政執行法 第 14 條 行政執行處為辦理執行事件,得通知義務人到場或自動清繳應納金額、報告其財產狀況或為其他必要之陳述。 行政執行法 第 15 條 義務人死亡遺有財產者,行政執行處得逕對其遺產強制執行。 行政執行法 第 16 條 執行人員於查封前,發見義務人之財產業經其他機關查封者,不得再行查封。行政執行處已查封之財產,其他機關不得再行查封。 行政執行法 第 17 條 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行政執行處得命其提供相當擔保,限期履行,並得限制其住居: 一、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故不履行。 二、顯有逃匿之虞。 三、就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有隱匿或處分之情事。 四、於調查執行標的物時,對於執行人員拒絕陳述。 五、經命其報告財產狀況,不為報告或為虛偽之報告。 六、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 前項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限制住居: 一、滯欠金額合計未達新臺幣十萬元。但義務人已出境達二次者,不在此限。 二、已按其法定應繼分繳納遺產稅款、罰鍰及加徵之滯納金、利息。但其繼承所得遺產超過法定應繼分,而未按所得遺產比例繳納者,不在此限。 義務人經行政執行處依第一項規定命其提供相當擔保,限期履行,屆期不履行亦未提供相當擔保,有下列情形之一,而有強制其到場之必要者,行政執行處得聲請法院裁定拘提之: 一、顯有逃匿之虞。 二、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 法院對於前項聲請,應於五日內裁定;其情況急迫者,應即時裁定。 義務人經拘提到場,行政執行官應即訊問其人有無錯誤,並應命義務人據實報告其財產狀況或為其他必要調查。 行政執行官訊問義務人後,認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而有管收必要者,行政執行處應自拘提時起二十四小時內,聲請法院裁定管收之: 一、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故不履行。 二、顯有逃匿之虞。 三、就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有隱匿或處分之情事。 四、已發見之義務人財產不足清償其所負義務,於審酌義務人整體收入、財產狀況及工作能力,認有履行義務之可能,別無其他執行方法,而拒絕報告其財產狀況或為虛偽之報告。 義務人經通知或自行到場,經行政執行官訊問後,認有前項各款情形之一,而有聲請管收必要者,行政執行處得將義務人暫予留置;其訊問及暫予留置時間合計不得逾二十四小時。 拘提、管收之聲請,應向行政執行處所在地之地方法院為之。 法院受理管收之聲請後,應即訊問義務人並為裁定,必要時得通知行政執行處指派執行人員到場為一定之陳述或補正。 行政執行處或義務人不服法院關於拘提、管收之裁定者,得於十日內提起抗告;其程序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抗告程序之規定。 抗告不停止拘提或管收之執行。但准拘提或管收之原裁定經抗告法院裁定廢棄者,其執行應即停止,並將被拘提或管收人釋放。 拘提、管收,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強制執行法、管收條例及刑事訴訟法有關訊問、拘提、羈押之規定。 行政執行法 第 17-1 條 義務人為自然人,其滯欠合計達一定金額,已發現之財產不足清償其所負義務,且生活逾越一般人通常程度者,行政執行處得依職權或利害關係人之申請對其核發下列各款之禁止命令,並通知應予配合之第三人: 一、禁止購買、租賃或使用一定金額以上之商品或服務。 二、禁止搭乘特定之交通工具。 三、禁止為特定之投資。 四、禁止進入特定之高消費場所消費。 五、禁止贈與或借貸他人一定金額以上之財物。 六、禁止每月生活費用超過一定金額。 七、其他必要之禁止命令。 前項所定一定金額,由法務部定之。 行政執行處依第一項規定核發禁止命令前,應以書面通知義務人到場陳述意見。義務人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者,行政執行處關於本條之調查及審核程序不受影響。 行政執行處於審酌義務人之生活有無逾越一般人通常程度而核發第一項之禁止命令時,應考量其滯欠原因、滯欠金額、清償狀況、移送機關之意見、利害關係人申請事由及其他情事,為適當之決定。 行政執行處於執行程序終結時,應解除第一項之禁止命令,並通知應配合之第三人。 義務人無正當理由違反第一項之禁止命令者,行政執行處得限期命其清償適當之金額,或命其報告一定期間之財產狀況、收入及資金運用情形;義務人不為清償、不為報告或為虛偽之報告者,視為其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而故不履行,行政執行處得依前條規定處理。 行政執行法 第 18 條 擔保人於擔保書狀載明義務人逃亡或不履行義務由其負清償責任者,行政執行處於義務人逾前條第一項之限期仍不履行時,得逕就擔保人之財產執行之。 行政執行法 第 19 條 法院為拘提之裁定後,應將拘票交由行政執行處派執行員執行拘提。 拘提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行政執行處應即釋放義務人: 一、義務已全部履行。 二、義務人就義務之履行已提供相當擔保。 三、不符合聲請管收之要件。 法院為管收之裁定後,應將管收票交由行政執行處派執行員將被管收人送交管收所;法院核發管收票時義務人不在場者,行政執行處得派執行員持管收票強制義務人同行並送交管收所。 管收期限,自管收之日起算,不得逾三個月。有管收新原因發生或停止管收原因消滅時,行政執行處仍得聲請該管法院裁定再行管收。但以一次為限。 義務人所負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不因管收而免除。 行政執行法 第 20 條 行政執行處應隨時提詢被管收人,每月不得少於三次。 提詢或送返被管收人時,應以書面通知管收所。 行政執行法 第 21 條 義務人或其他依法得管收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管收;其情形發生管收後者,行政執行處應以書面通知管收所停止管收: 一、因管收而其一家生計有難以維持之虞者。 二、懷胎五月以上或生產後二月未滿者。 三、現罹疾病,恐因管收而不能治療者。 行政執行法 第 22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行政執行處應即以書面通知管收所釋放被管收人: 一、義務已全部履行或執行完畢者。 二、行政處分或裁定經撤銷或變更確定致不得繼續執行者。 三、管收期限屆滿者。 四、義務人就義務之履行已提供確實之擔保者。 行政執行法 第 23 條 行政執行處執行拘提管收之結果,應向裁定法院提出報告。提詢、停止管收及釋放被管收人時,亦同。 行政執行法 第 24 條 關於義務人拘提管收及應負義務之規定,於下列各款之人亦適用之: 一、義務人為未成年人或受監護宣告之人者,其法定代理人。 二、商號之經理人或清算人;合夥之執行業務合夥人。 三、非法人團體之代表人或管理人。 四、公司或其他法人之負責人。 五、義務人死亡者,其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 行政執行法 第 25 條 有關本章之執行,不徵收執行費。但因強制執行所支出之必要費用,由義務人負擔之。 行政執行法 第 26 條 關於本章之執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強制執行法之規定。 行政執行法 第 三 章 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執行 行政執行法 第 27 條 依法令或本於法令之行政處分,負有行為或不行為義務,經於處分書或另以書面限定相當期間履行,逾期仍不履行者,由執行機關依間接強制或直接強制方法執行之。 前項文書,應載明不依限履行時將予強制執行之意旨。 行政執行法 第 28 條 前條所稱之間接強制方法如下: 一、代履行。 二、怠金。 前條所稱之直接強制方法如下: 一、扣留、收取交付、解除占有、處置、使用或限制使用動產、不動產。 二、進入、封閉、拆除住宅、建築物或其他處所。 三、收繳、註銷證照。 四、斷絕營業所必須之自來水、電力或其他能源。 五、其他以實力直接實現與履行義務同一內容狀態之方法。 行政執行法 第 29 條 依法令或本於法令之行政處分,負有行為義務而不為,其行為能由他人代為履行者,執行機關得委託第三人或指定人員代履行之。 前項代履行之費用,由執行機關估計其數額,命義務人繳納;其繳納數額與實支不一致時,退還其餘額或追繳其差額。 行政執行法 第 30 條 依法令或本於法令之行政處分,負有行為義務而不為,其行為不能由他人代為履行者,依其情節輕重處新臺幣五千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怠金。 依法令或本於法令之行政處分,負有不行為義務而為之者,亦同。 行政執行法 第 31 條 經依前條規定處以怠金,仍不履行其義務者,執行機關得連續處以怠金。 依前項規定,連續處以怠金前,仍應依第二十七條之規定以書面限期履行。但法律另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 行政執行法 第 32 條 經間接強制不能達成執行目的,或因情況急迫,如不及時執行,顯難達成執行目的時,執行機關得依直接強制方法執行之。 行政執行法 第 33 條 關於物之交付義務之強制執行,依本章之規定。 行政執行法 第 34 條 代履行費用或怠金,逾期未繳納者,移送行政執行處依第二章之規定執行之。 行政執行法 第 35 條 強制執行法第三章、第四章之規定於本章準用之。 行政執行法 第 四 章 即時強制 行政執行法 第 36 條 行政機關為阻止犯罪、危害之發生或避免急迫危險,而有即時處置之必要時,得為即時強制。 即時強制方法如下: 一、對於人之管束。 二、對於物之扣留、使用、處置或限制其使用。 三、對於住宅、建築物或其他處所之進入。 四、其他依法定職權所為之必要處置。 行政執行法 第 37 條 對於人之管束,以合於下列情形之一者為限: 一、瘋狂或酗酒泥醉,非管束不能救護其生命、身體之危險,及預防他人生命、身體之危險者。 二、意圖自殺,非管束不能救護其生命者。 三、暴行或鬥毆,非管束不能預防其傷害者。 四、其他認為必須救護或有害公共安全之虞,非管束不能救護或不能預防危害者。 前項管束,不得逾二十四小時。 行政執行法 第 38 條 軍器、凶器及其他危險物,為預防危害之必要,得扣留之。 扣留之物,除依法應沒收、沒入、毀棄或應變價發還者外,其扣留期間不得逾三十日。但扣留之原因未消失時,得延長之,延長期間不得逾兩個月。 扣留之物無繼續扣留必要者,應即發還;於一年內無人領取或無法發還者,其所有權歸屬國庫;其應變價發還者,亦同。 行政執行法 第 39 條 遇有天災、事變或交通上、衛生上或公共安全上有危害情形,非使用或處置其土地、住宅、建築物、物品或限制其使用,不能達防護之目的時,得使用、處置或限制其使用。 行政執行法 第 40 條 對於住宅、建築物或其他處所之進入,以人民之生命、身體、財產有迫切之危害,非進入不能救護者為限。 行政執行法 第 41 條 人民因執行機關依法實施即時強制,致其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特別損失時,得請求補償。但因可歸責於該人民之事由者,不在此限。 前項損失補償,應以金錢為之,並以補償實際所受之特別損失為限。 對於執行機關所為損失補償之決定不服者,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損失補償,應於知有損失後,二年內向執行機關請求之。但自損失發生後,經過五年者,不得為之。 行政執行法 第 五 章 附則 行政執行法 第 42 條 法律有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移送法院強制執行之規定者,自本法修正條文施行之日起,不適用之。 本法修正施行前之行政執行事件,未經執行或尚未執行終結者,自本法修正條文施行之日起,依本法之規定執行之;其為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移送法院強制執行之事件,移送該管行政執行處繼續執行之。 前項關於第七條規定之執行期間,自本法修正施行日起算。 行政執行法 第 43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行政院定之。 行政執行法 第 44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但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修正之條文,自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
行政執行法
法律
20100203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家總動員法 第 1 條 國民政府於戰時,為集中運用全國之人力、物力,加強國防力量,貫澈抗 戰目的,制定國家總動員法。 國家總動員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政府,係指國民政府及其所屬之行政機關而言。 國家總動員法 第 3 條 本法稱國家總動員物資,係指左列各款而言: 一 兵器、彈藥及其他軍用器材。 二 糧食、飼料及被服品料。 三 藥品、醫藥、器材及其他衛生材料。 四 船舶、車馬及其他運輸器材。 五 土木建築器材。 六 電力與燃料。 七 通信器材。 八 前列各款器材之生產、修理、支配、供給及保存上所需之原料與機 器。 九 其他經政府臨時指定之物資。 國家總動員法 第 4 條 本法稱國家總動員業務,係指左列各款而言: 一 關於國家總動員物資之生產、修理、支配、供給、輸出、輸入、保 管及必要之試驗、研究業務。 二 關於民生日用品之專賣業務。 三 關於金融業務。 四 關於運輸、通信業務。 五 關於衛生及傷兵、難民救護業務。 六 關於情報業務。 七 關於婦孺、老弱及有必要者之遷移及救濟業務。 八 關於工事構築業務。 九 關於教育、訓練與宣傳業務。 十 關於徵購及搶先購運之業務。 十 一 關於維持後方秩序並保護交通機關及防空業務。 十 二 其他經政府臨時指定之業務。 國家總動員法 第 5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國家總動員物資徵購或徵用其一部或全 部。 國家總動員法 第 6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國家總動員物資之生產、販賣或輸入者 ,命其儲存該項物資之一定數量,在一定期間,非呈准主管機關,不得自 由處分。 國家總動員法 第 7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國家總動員物資之生產、販賣、使用、 修理、儲藏、消費、遷移或轉讓,加以指導管理、節制或禁止。 前項指導管理節制或禁止,必要時得適用於國家總動員物資以外之民生日 用品。 國家總動員法 第 8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國家總動員物資及民生日用品之交易價 格數量,加以管制。 國家總動員法 第 9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在不妨礙兵役法之範圍內,得使人民及其他 團體從事於協助政府或公共團體所辦理之國家總動員業務。 國家總動員法 第 10 條 政府徵用人民從事於國家總動員業務時,應按其年齡、性別、體質、學識 、技能、經驗及其原有之職業等,為適當之支配。 國家總動員法 第 11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從業者之就職、退職、受雇、解雇、及 其薪俸、工資加以限制或調整。 國家總動員法 第 12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機關、團體、公司、行號之員工及私人 雇用工役之數額加以限制。 國家總動員法 第 13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命人民向主管機關報告其所雇用或使用之 人之職務與能力,並得施以檢查。 國家總動員法 第 14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以命令預防或解決勞動糾紛,並得對於封 鎖工廠、罷工、怠工及其他足以妨礙生產之行為,嚴行禁止。 國家總動員法 第 15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耕地之分配,耕作力之支配及地主與佃 農之關係,加以釐定,並限期墾殖荒地。 國家總動員法 第 16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貨幣流通與匯兌之區域及人民債權之行 使,債務之履行,加以限制。 國家總動員法 第 17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及其他行 號資金之運用,加以管制。 國家總動員法 第 18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銀行、公司、工廠、及其他團體、行號 之設立、合併、增加資本、變更目的、募集債款、分配紅利、履行債務及 其資金運用,加以限制。 國家總動員法 第 19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獎勵、限制或禁止某種貨物之出口或進口 ,並得增徵或減免進出口稅。 國家總動員法 第 20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國家總動員物資之運費、保管費、保險 費、修理費或租費加以限制。 國家總動員法 第 21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人民之新發明專利品或其事業所獨有之 方法、圖案、模型、設備,命其報告試驗,並使用之。 關於前項之使用,並得命原事業主供給熟練技術之員工。 國家總動員法 第 22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報館及通訊社之設立,報紙、通訊稿及 其他印刷物之記載,加以限制、停止或命其為一定之記載。 國家總動員法 第 23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人民之言論、出版、著作、通訊、集會 、結社,加以限制。 國家總動員法 第 24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人民之土地、住宅或其他建築物,徵用 或改造之。 國家總動員法 第 25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經營國家總動員物資或從事國家總動員 業務者,命其擬訂關於本業內之總動員計畫,並舉行必要之演習。 國家總動員法 第 26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從事國家總動員物資之生產或修理者, 命其舉行必要之試驗與研究或停止改變原有企業,從事指定物資之生產或 修理。 國家總動員法 第 27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於必要時,得對經營同類之國家總動員物資或從事同類 之國家總動員業務者,命其組織同業公會或其他職業團體,或命其加入固 有之同業公會或其他職業團體。 前項同業公會或職業團體,主管機關應隨時監督,並得加以整理、改善。 國家總動員法 第 28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對於人民因國家總動員所受之損失,得予以相當之賠償 或救濟,並得設置賠償委員會。 本法實施停止時,原有業主或權利人及其繼承人,對原有權利有收回之權 。 國家總動員法 第 29 條 本法實施時,應設置綜理推動機關,其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關於國家總動員物資及業務,仍由各主管機關管理執行。 國家總動員法 第 30 條 本法實施時,前條綜理推動機關,為加強國家總動員之效率起見,得呈請 將有關各執行機關之組織、經費、權限加以變更或調整。 國家總動員法 第 31 條 本法實施後,政府對於違反或妨害國家總動員之法令或業務者,得加以懲 罰。 前項懲罰,以法律定之。 國家總動員法 第 32 條 本法之公布實施與停止,由國民政府以命令行之。
國家總動員法
法律
20040107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1 條 公務人員之交代,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依本條例行之。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2 條 公務人員交代分左列各級: 一、機關首長。 二、主管人員。 三、經管人員。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3 條 稱主管人員者,謂本機關內主管各級單位之人員;稱經管人員者,謂本機關內直接經管某種財物或某種事務之人員。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4 條 機關首長應移交之事項如左: 一、印信。 二、人員名冊。 三、交代月份截至交代日止,與月報相同之會計報告及其存款。 四、未辦或未了之重要案件。 五、當年度施政或工作計劃,及截至交代時之實施情形報告。 六、各直屬主管人員主管之財物事務總目錄。但該總目錄如有錯誤時,各直屬主管人員應負其責任。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5 條 主管人員應移交之事項如左: 一、單位章戳。 二、未辦或未了案件。 三、所屬次一級主管人員或經管人員,主管或經管之財物事務總目錄。但該總目錄如有錯誤時,所屬次一級主管人員或經管人員,應負其責任。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6 條 經管人員應移交之事項,按其經管財物或事務分別造冊,其種類名稱,由各機關依各經管人員職掌範圍及其經管情形,分別規定之。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7 條 機關首長交代時,應由該管上級機關派員監交;主管人員交代時,應由機關首長派員監交;經管人員交代時,應由機關首長派員會同該管主管人員監交。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8 條 公務人員之交接,如發生爭執,應由移交人或接收人會同監交人擬具處理意見,呈報其上級主管機關或本機關首長核定之。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9 條 機關首長移交,應於交卸之日將本條例第四條第一款至第四款規定之事項,移交完畢;其第五、第六兩款規定之事項,應於五日內移交完畢。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10 條 主管人員移交,應於交卸之日,將本條例第五條第一、第二兩款規定之事項,移交完畢;其第三款規定之事項,應於三日內移交完畢。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11 條 經管人員移交,應於交卸十日內,將本條例第六條規定之事項,移交完畢;如所管財物特別繁夥者,其移交期限得經其機關首長之核准,酌量延長至一個月為限。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12 條 機關首長移交時,前任依法應送未送之會計報告,由後任依規定代為編報。但仍應由前任負其責任。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13 條 機關首長移交時,由後任會同監交人於前任移交後五日內接收完畢,與前任會銜呈報該管上級機關。 上級機關對於前項呈報,應於十日內予以核定,分別行知。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14 條 主管人員移交時,由後任會同監交人於前任移交後三日內,接收完畢,與前任會銜呈報機關首長。 機關首長對於前項呈報,應於十日內予以核定,分別行知。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15 條 經管人員移交時,由後任會同監交人及該管主管人員於前任移交後十日內,接收完畢,檢齊移交清冊,與前任會銜呈報機關首長。 機關首長對於前項呈報,應於十日內予以核定,分別行知。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16 條 各級人員移交,應親自辦理,其因職務調動必須先行離開任地,或有其他特別原因者,經該管上級機關或其機關首長核准,得指定負責人代為辦理交代,所有一切責任,仍由原移交人負責。 本條例第二條規定之公務人員,如遇死亡或失蹤,其交代由該管上級機關或其機關首長指定負責人代為辦理。但失蹤人嗣後發見時,仍應由其負責。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17 條 各級人員逾期不移交或移交不清者,其上級機關或本機關首長,應以至多不過一個月之限期,責令交代清楚,如再逾限,應即移送懲戒,其卸任後已任他職者,懲戒機關得通知其現職之主管長官,先行停止其職務。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18 條 財物移交不清者,除依前條規定處理外,並得移送該管法院,就其財產強制執行。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19 條 派駐國外公務人員之交代,適用本條例之規定,其卸任之機關首長,除另有奉派之國外任務者外,應於交代清楚後,三個月內回國,向其主管機關報告交代情形。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20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各主管機關分別訂定。 前項施行細則,屬於中央機關者,送主管院備查;屬於省(市)以下機關者,送省(市)政府備查。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第 21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公務人員交代條例
法律
19531229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國家安全法 第 1 條 為確保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安定,特制定本法。 國家安全法 第 2 條 任何人不得為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澳門、境外敵對勢力或其所設立或實質控制之各類組織、機構、團體或其派遣之人為下列行為: 一、發起、資助、主持、操縱、指揮或發展組織。 二、洩漏、交付或傳遞關於公務上應秘密之文書、圖畫、影像、消息、物品或電磁紀錄。 三、刺探或收集關於公務上應秘密之文書、圖畫、影像、消息、物品或電磁紀錄。 國家安全法 第 3 條 任何人不得為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澳門、境外敵對勢力或其所設立或實質控制之各類組織、機構、團體或其派遣之人,為下列行為: 一、以竊取、侵占、詐術、脅迫、擅自重製或其他不正方法而取得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或取得後進而使用、洩漏。 二、知悉或持有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未經授權或逾越授權範圍而重製、使用或洩漏該營業秘密。 三、持有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經營業秘密所有人告知應刪除、銷毀後,不為刪除、銷毀或隱匿該營業秘密。 四、明知他人知悉或持有之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有前三款所定情形,而取得、使用或洩漏。 任何人不得意圖在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使用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而為前項各款行為之一。 第一項所稱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指如流入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澳門或境外敵對勢力,將重大損害國家安全、產業競爭力或經濟發展,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並經行政院公告生效後,送請立法院備查: 一、基於國際公約、國防之需要或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考量,應進行管制。 二、可促使我國產生領導型技術或大幅提升重要產業競爭力。 前項所稱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認定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經認定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者,應定期檢討。 本條所稱營業秘密,指營業秘密法第二條所定之營業秘密。 國家安全法 第 4 條 國家安全之維護,應及於中華民國領域內網際空間及其實體空間。 國家安全法 第 5 條 警察或海岸巡防機關於必要時,對下列人員、物品及運輸工具,得依其職權實施檢查: 一、入出境之旅客及其所攜帶之物件。 二、入出境之船舶、航空器或其他運輸工具。 三、航行境內之船筏、航空器及其客貨。 四、前二款運輸工具之船員、機員、漁民或其他從業人員及其所攜帶之物件。 對前項之檢查,執行機關於必要時,得報請行政院指定國防部命令所屬單位協助執行之。 國家安全法 第 6 條 為確保海防及軍事設施安全,並維護山地治安,得由國防部會同內政部指定海岸、山地或重要軍事設施地區,劃為管制區,並公告之。 人民入出前項管制區,應向該管機關申請許可。 第一項之管制區,為軍事所必需者,得實施限建、禁建;其範圍,由國防部會同內政部及有關機關定之。 前項限建或禁建土地之稅捐,應予減免。 國家安全法 第 7 條 意圖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為大陸地區違反第二條第一款規定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千萬元以上一億元以下罰金;為大陸地區以外違反第二條第一款規定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下罰金。 違反第二條第二款規定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違反第二條第三款規定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至第三項之未遂犯罰之。 因過失犯第二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五項之罪而自首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或防止國家安全或利益受到重大危害情事者,免除其刑。 犯第一項至第五項之罪,於偵查中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得減輕其刑;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或防止國家安全或利益受到重大危害情事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犯第一項之罪者,其參加之組織所有之財產,除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外,應予沒收。 犯第一項之罪者,對於參加組織後取得之財產,未能證明合法來源者,亦同。 國家安全法 第 8 條 違反第三條第一項各款規定之一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上一億元以下之罰金。 違反第三條第二項規定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上五千萬元以下之罰金。 第一項、第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科罰金時,如犯罪行為人所得之利益超過罰金最多額,得於所得利益之二倍至十倍範圍內酌量加重。 犯第一項至第三項之罪而自首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或防止國家安全或利益受到重大危害情事者,免除其刑。 犯第一項至第三項之罪,於偵查中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得減輕其刑;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或防止國家安全或利益受到重大危害情事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法人之代表人、非法人團體之管理人或代表人、法人、非法人團體或自然人之代理人、受雇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執行業務,犯第一項至第三項之罪者,除依各該項規定處罰其行為人外,對該法人、非法人團體、自然人亦科各該項之罰金。但法人之代表人、非法人團體之管理人或代表人、自然人對於犯罪之發生,已盡力為防止行為者,不在此限。 國家安全法 第 9 條 營業秘密法第十四條之一至第十四條之三有關偵查保密令之規定,於檢察官偵辦前條之案件時適用之。 犯前條之罪之案件,為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一條前段所定之智慧財產案件。 國家安全法 第 10 條 違反前條第一項偵查保密令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於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違反偵查保密令者,不問犯罪地之法律有無處罰規定,亦適用前項規定。 國家安全法 第 11 條 為確保國防軍品及設施之安全,廠商或其分包廠商之人員,或受政府機關(構)委託、補助、出資之個人或法人、機構或團體之人員或其分包廠商之人員,履約時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對用於軍事工程、財物或勞務採購之產製品或服務,知悉原產地、國籍或登記地係來自大陸地區、香港、澳門或境外敵對勢力,而為交付或提供。 二、知悉係不實之軍用武器、彈藥、作戰物資,而為交付或提供。 前項第一款所指產製品或服務,及第二款所指軍用武器、彈藥、作戰物資,應依本法管制者,以採購單位於招標文件中特別載明者為限。 國家安全法 第 12 條 違反前條第一項第一款規定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下罰金。 違反前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足以生損害於國家安全或軍事利益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上五千萬元以下罰金。 科罰金時,如犯罪行為人所得之利益超過罰金最多額,得於所得利益之二倍至十倍範圍內酌量加重。 犯第一項或第二項之罪而自首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或防止國家安全或軍事利益受到重大危害情事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犯第一項或第二項之罪,於偵查中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得減輕其刑;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或防止國家安全或軍事利益受到重大危害情事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法人之代表人、非法人團體之管理人或代表人、法人、非法人團體或自然人之代理人、受雇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執行業務,犯第一項或第二項之罪者,除依各該項規定處罰其行為人外,對該法人、非法人團體或自然人亦科各該項之罰金。但法人之代表人、非法人團體之管理人或代表人、自然人對於犯罪之發生,已盡力為防止行為者,不在此限。 國家安全法 第 13 條 軍公教及公營機關(構)人員,於現職(役)或退休(職、伍)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喪失其請領退休(職、伍)給與之權利;其已支領者,應追繳之: 一、犯內亂、外患罪,經判刑確定。 二、犯第七條、第八條之罪、或陸海空軍刑法違反效忠國家職責罪章、國家機密保護法第三十二條至第三十四條、國家情報工作法第三十條至第三十一條之罪,經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 前項應追繳者,應以實行犯罪時開始計算。 國家安全法 第 14 條 無正當理由拒絕或逃避依第五條規定所實施之檢查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國家安全法 第 15 條 違反第六條第二項未經申請許可無故入出管制區經通知離去而不從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違反第六條第三項禁建、限建之規定,經制止而不從者,處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國家安全法 第 16 條 非現役軍人,不受軍事審判。 國家安全法 第 17 條 戒嚴時期戒嚴地域內,經軍事審判機關審判之非現役軍人刑事案件,於解嚴後依下列規定處理: 一、軍事審判程序尚未終結者,偵查中案件移送該管檢察官偵查,審判中案件移送該管法院審判。 二、刑事裁判已確定者,不得向該管法院上訴或抗告。但有再審或非常上訴之原因者,得依法聲請再審或非常上訴。 三、刑事裁判尚未執行或在執行中者,移送該管檢察官指揮執行。 國家安全法 第 18 條 第七條第一項及其未遂犯之案件,其第一審管轄權屬於高等法院。 第八條第一項至第三項之案件,其第一審管轄權屬於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與第八條第一項至第三項之案件有裁判上一罪或刑事訴訟法第七條第一款所定相牽連關係之第一審管轄權屬於高等法院之其他刑事案件,經檢察官起訴或合併起訴者,應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為之。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五月二十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第五條之一第一項及其未遂犯之案件已繫屬於法院者,不適用第一項規定。 國家安全法 第 19 條 法院為審理違反本法之犯罪案件,得設立專業法庭或指定專股辦理。 國家安全法 第 20 條 本法施行細則及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國家安全法
法律
20220608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 條 行政院為辦理研究發展、綜合規劃、管制考核、行政資訊管理、政府出版 品管理及促進地方發展工作,設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 會)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2 條 本會設左列各處、室: 一、研究發展處。 二、綜合計畫處。 三、管制考核處。 四、資訊管理處。 五、政府出版品管理處。 六、地方發展處。 七、秘書室。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3 條 研究發展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政治及社會發展相關問題之研究分析事項。 二、關於行政院施政有關問題及行政業務研究發展事項。 三、關於民意調查之舉辦及輿情分析事項。 四、關於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民意調查工作之協調及推動事項。 五、關於行政院所屬各機關研究發展工作之規劃、協調及推動事項。 六、關於行政效率與為民服務工作之規劃、協調及推動事項。 七、其他有關研究發展事項。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4 條 綜合計畫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行政院年度施政方針之研議事項。 二、關於行政院年度施政計畫之編製事項。 三、關於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年度施政計畫之審議事項。 四、關於施政計畫相關法令之研訂事項。 五、關於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中、長程計畫之審議、協調及推動事項。 六、關於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組織結構及功能之研析事項。 七、其他有關施政規劃事項。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5 條 管制考核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施政計畫之管制及考核事項。 二、關於行政院重要會議決定、決議及院長指示事項之追蹤事項。 三、關於行政院施政問題之專案調查、追蹤、協調及考核事項。 四、關於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公文時效管制之規劃及推動事項。 五、關於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年度工作考成事項。 六、關於國營事業年度工作考成事項。 七、其他有關管制考核事項。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6 條 資訊管理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行政院所屬各機關行政資訊系統之統籌規劃、協調及推動事項。 二、關於發展行政資訊計畫優先順序研訂事項。 三、關於行政院所屬各機關行政資訊計畫之審議、管制及考核事項。 四、關於政府機關辦公室自動化之規劃、協調及推動事項。 五、關於行政資訊管理相關問題之研究發展及綜合研議事項。 六、關於本會資訊系統之發展及管理事項。 七、其他有關資訊管理事項。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 條 政府出版品管理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關於政府出版品管理制度及相關法令之研訂事項。 二、關於政府出版品管理之規劃、協調及推動事項。 三、關於政府出版品之推廣事項。 四、關於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人員出國報告之綜合處理事項。 五、關於施政問題相關資料之蒐集及整理事項。 六、關於本會出版品之發行及管理事項。 七、其他有關政府出版品管理事項。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1 條 地方發展處掌理左列事項: 一、地方施政資料、發展政策、施政與計畫之蒐集研究、分析及評估事項 。 二、地方發展示範計畫之評析、建議、實驗、協調及輔導事項。 三、地方重要施政及中、長程計畫規劃與執行之協調及促進事項。 四、地方發展情勢之調查研究、分析及建議事項。 五、地方發展規劃之輔導、訓練及協助事項。 六、地方公共服務之協調聯繫及諮詢服務事項。 七、其他有關地方發展事項。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7-2 條 本會為辦理政府機關檔案管理工作,設檔案管理局;其組織另以法律定之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8 條 秘書室掌理議事、公共關係、新聞發布、會內重要案件管制、文書、印信 典守、檔案管理、出納、事務管理、財產管理及不屬於其他各處、室事項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9 條 本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特任,綜理會務;副主任委員二人,職務比照簡任 第十四職等,襄助會務。 本會置委員十二人至十八人,由行政院院長派兼或聘兼之。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0 條 本會委員會議,每月舉行一次,由主任委員召集;主任委員因故不能召集 時,指定副主任委員一人代理。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1 條 本會置主任秘書一人,處長六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二職等;研究委員三 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副處長六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 職等;室主任一人,專門委員十一人至十三人,高級分析師一人至三人, 職務均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科長二十六人至三十人,職務列薦 任第九職等;視察十七人至二十一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其中十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專員五十四人至五十六 人,分析師十二人至十四人,職務均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設計師 八人至十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四十三人至四十七人 ,職務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設計師八人至十 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五人,職務得列薦任第六職等 ;辦事員七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十二人,職務列委 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項員額中,專門委員二人,視察一人,專員十人,科員四人,助理設計 師六人,書記二人,由原台灣省政府公務人員隨業務移撥者,出缺後不補 。 本條例修正施行前,原台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及研究考核委員會原依雇員管 理規則僱用之現職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第一項書記 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為止。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2 條 本會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 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3 條 本會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 法辦理歲計、會計事項,並兼辦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條 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4 條 本會設政風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依法辦 理政風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應就本條例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5 條 第十一條至第十四條所定各職稱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 ,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6 條 本會因業務需要,經報請行政院核准,得聘用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 究員。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7 條 本會得視業務需要,遴聘專家、學者為顧問及諮詢委員,研究專門問題。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8 條 本會會議規則及辦事細則,由本會定之。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 19 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本條例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組織條例
法律
201505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程序法 第 一 章 總則 行政程序法 第 一 節 法例 行政程序法 第 1 條 為使行政行為遵循公正、公開與民主之程序,確保依法行政之原則,以保障人民權益,提高行政效能,增進人民對行政之信賴,特制定本法。 行政程序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行政程序,係指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締結行政契約、訂定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確定行政計畫、實施行政指導及處理陳情等行為之程序。 本法所稱行政機關,係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主體表示意思,從事公共事務,具有單獨法定地位之組織。 受託行使公權力之個人或團體,於委託範圍內,視為行政機關。 行政程序法 第 3 條 行政機關為行政行為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依本法規定為之。 下列機關之行政行為,不適用本法之程序規定: 一、各級民意機關。 二、司法機關。 三、監察機關。 下列事項,不適用本法之程序規定: 一、有關外交行為、軍事行為或國家安全保障事項之行為。 二、外國人出、入境、難民認定及國籍變更之行為。 三、刑事案件犯罪偵查程序。 四、犯罪矯正機關或其他收容處所為達成收容目的所為之行為。 五、有關私權爭執之行政裁決程序。 六、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為達成教育目的之內部程序。 七、對公務員所為之人事行政行為。 八、考試院有關考選命題及評分之行為。 行政程序法 第 4 條 行政行為應受法律及一般法律原則之拘束。 行政程序法 第 5 條 行政行為之內容應明確。 行政程序法 第 6 條 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 行政程序法 第 7 條 行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 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 二、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 三、採取之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 行政程序法 第 8 條 行政行為,應以誠實信用之方法為之,並應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 行政程序法 第 9 條 行政機關就該管行政程序,應於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之情形,一律注意。 行政程序法 第 10 條 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不得逾越法定之裁量範圍,並應符合法規授權之目的。 行政程序法 第 二 節 管轄 行政程序法 第 11 條 行政機關之管轄權,依其組織法規或其他行政法規定之。 行政機關之組織法規變更管轄權之規定,而相關行政法規所定管轄機關尚未一併修正時,原管轄機關得會同組織法規變更後之管轄機關公告或逕由其共同上級機關公告變更管轄之事項。 行政機關經裁併者,前項公告得僅由組織法規變更後之管轄機關為之。 前二項公告事項,自公告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發生移轉管轄權之效力。但公告特定有生效日期者,依其規定。 管轄權非依法規不得設定或變更。 行政程序法 第 12 條 不能依前條第一項定土地管轄權者,依下列各款順序定之︰ 一、關於不動產之事件,依不動產之所在地。 二、關於企業之經營或其他繼續性事業之事件,依經營企業或從事事業之處所,或應經營或應從事之處所。 三、其他事件,關於自然人者,依其住所地,無住所或住所不明者,依其居所地,無居所或居所不明者,依其最後所在地。關於法人或團體者,依其主事務所或會址所在地。 四、不能依前三款之規定定其管轄權或有急迫情形者,依事件發生之原因定之。 行政程序法 第 13 條 同一事件,數行政機關依前二條之規定均有管轄權者,由受理在先之機關管轄,不能分別受理之先後者,由各該機關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或有統一管轄之必要時,由其共同上級機關指定管轄。無共同上級機關時,由各該上級機關協議定之。 前項機關於必要之情形時,應為必要之職務行為,並即通知其他機關。 行政程序法 第 14 條 數行政機關於管轄權有爭議時,由其共同上級機關決定之,無共同上級機關時,由各該上級機關協議定之。 前項情形,人民就其依法規申請之事件,得向共同上級機關申請指定管轄,無共同上級機關者,得向各該上級機關之一為之。受理申請之機關應自請求到達之日起十日內決定之。 在前二項情形未經決定前,如有導致國家或人民難以回復之重大損害之虞時,該管轄權爭議之一方,應依當事人申請或依職權為緊急之臨時處置,並應層報共同上級機關及通知他方。 人民對行政機關依本條所為指定管轄之決定,不得聲明不服。 行政程序法 第 15 條 行政機關得依法規將其權限之一部分,委任所屬下級機關執行之。 行政機關因業務上之需要,得依法規將其權限之一部分,委託不相隸屬之行政機關執行之。 前二項情形,應將委任或委託事項及法規依據公告之,並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 行政程序法 第 16 條 行政機關得依法規將其權限之一部分,委託民間團體或個人辦理。 前項情形,應將委託事項及法規依據公告之,並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 第一項委託所需費用,除另有約定外,由行政機關支付之。 行政程序法 第 17 條 行政機關對事件管轄權之有無,應依職權調查;其認無管轄權者,應即移送有管轄權之機關,並通知當事人。 人民於法定期間內提出申請,依前項規定移送有管轄權之機關者,視同已在法定期間內向有管轄權之機關提出申請。 行政程序法 第 18 條 行政機關因法規或事實之變更而喪失管轄權時,應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之機關,並通知當事人。但經當事人及有管轄權機關之同意,亦得由原管轄機關繼續處理該案件。 行政程序法 第 19 條 行政機關為發揮共同一體之行政機能,應於其權限範圍內互相協助。 行政機關執行職務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向無隸屬關係之其他機關請求協助︰ 一、因法律上之原因,不能獨自執行職務者。 二、因人員、設備不足等事實上之原因,不能獨自執行職務者。 三、執行職務所必要認定之事實,不能獨自調查者。 四、執行職務所必要之文書或其他資料,為被請求機關所持有者。 五、由被請求機關協助執行,顯較經濟者。 六、其他職務上有正當理由須請求協助者。 前項請求,除緊急情形外,應以書面為之。 被請求機關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拒絕之︰ 一、協助之行為,非其權限範圍或依法不得為之者。 二、如提供協助,將嚴重妨害其自身職務之執行者。 被請求機關認有正當理由不能協助者,得拒絕之。 被請求機關認為無提供行政協助之義務或有拒絕之事由時,應將其理由通知請求協助機關。請求協助機關對此有異議時,由其共同上級機關決定之,無共同上級機關時,由被請求機關之上級機關決定之。 被請求機關得向請求協助機關要求負擔行政協助所需費用。其負擔金額及支付方式,由請求協助機關及被請求機關以協議定之;協議不成時,由其共同上級機關定之。 行政程序法 第 三 節 當事人 行政程序法 第 20 條 本法所稱之當事人如下︰ 一、申請人及申請之相對人。 二、行政機關所為行政處分之相對人。 三、與行政機關締結行政契約之相對人。 四、行政機關實施行政指導之相對人。 五、對行政機關陳情之人。 六、其他依本法規定參加行政程序之人。 行政程序法 第 21 條 有行政程序之當事人能力者如下︰ 一、自然人。 二、法人。 三、非法人之團體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 四、行政機關。 五、其他依法律規定得為權利義務之主體者。 行政程序法 第 22 條 有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者如下︰ 一、依民法規定,有行為能力之自然人。 二、法人。 三、非法人之團體由其代表人或管理人為行政程序行為者。 四、行政機關由首長或其代理人、授權之人為行政程序行為者。 五、依其他法律規定者。 無行政程序行為能力者,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行政程序行為。 外國人依其本國法律無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而依中華民國法律有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者,視為有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 行政程序法 第 23 條 因程序之進行將影響第三人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者,行政機關得依職權或依申請,通知其參加為當事人。 行政程序法 第 24 條 當事人得委任代理人。但依法規或行政程序之性質不得授權者,不得為之。 每一當事人委任之代理人,不得逾三人。 代理權之授與,及於該行政程序有關之全部程序行為。但申請之撤回,非受特別授權,不得為之。 行政程序代理人應於最初為行政程序行為時,提出委任書。 代理權授與之撤回,經通知行政機關後,始對行政機關發生效力。 行政程序法 第 25 條 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均得單獨代理當事人。 違反前項規定而為委任者,其代理人仍得單獨代理。 代理人經本人同意得委任他人為複代理人。 行政程序法 第 26 條 代理權不因本人死亡或其行政程序行為能力喪失而消滅。法定代理有變更或行政機關經裁併或變更者,亦同。 行政程序法 第 27 條 多數有共同利益之當事人,未共同委任代理人者,得選定其中一人至五人為全體為行政程序行為。 未選定當事人,而行政機關認有礙程序之正常進行者,得定相當期限命其選定;逾期未選定者,得依職權指定之。 經選定或指定為當事人者,非有正當理由不得辭退。 經選定或指定當事人者,僅得由該當事人為行政程序行為,其他當事人脫離行政程序。但申請之撤回、權利之拋棄或義務之負擔,非經全體有共同利益之人同意,不得為之。 行政程序法 第 28 條 選定或指定當事人有二人以上時,均得單獨為全體為行政程序行為。 行政程序法 第 29 條 多數有共同利益之當事人於選定或經指定當事人後,仍得更換或增減之。 行政機關對於其指定之當事人,為共同利益人之權益,必要時,得更換或增減之。 依前二項規定喪失資格者,其他被選定或指定之人得為全體為行政程序行為。 行政程序法 第 30 條 當事人之選定、更換或增減,非以書面通知行政機關不生效力。 行政機關指定、更換或增減當事人者,非以書面通知全體有共同利益之當事人,不生效力。但通知顯有困難者,得以公告代之。 行政程序法 第 31 條 當事人或代理人經行政機關之許可,得偕同輔佐人到場。 行政機關認為必要時,得命當事人或代理人偕同輔佐人到場。 前二項之輔佐人,行政機關認為不適當時,得撤銷其許可或禁止其陳述。 輔佐人所為之陳述,當事人或代理人未立即提出異議者,視為其所自為。 行政程序法 第 四 節 迴避 行政程序法 第 32 條 公務員在行政程序中,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行政程序法 第 33 條 公務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條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公務員所屬機關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公務員,對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不服行政機關之駁回決定者,得於五日內提請上級機關覆決,受理機關除有正當理由外,應於十日內為適當之處置。 被申請迴避之公務員在其所屬機關就該申請事件為准許或駁回之決定前,應停止行政程序。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公務員有前條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避者,應由該公務員所屬機關依職權命其迴避。 行政程序法 第 五 節 程序之開始 行政程序法 第 34 條 行政程序之開始,由行政機關依職權定之。但依本法或其他法規之規定有開始行政程序之義務,或當事人已依法規之規定提出申請者,不在此限。 行政程序法 第 35 條 當事人依法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者,除法規另有規定外,得以書面或言詞為之。以言詞為申請者,受理之行政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行政程序法 第 六 節 調查事實及證據 行政程序法 第 36 條 行政機關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不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對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事項一律注意。 行政程序法 第 37 條 當事人於行政程序中,除得自行提出證據外,亦得向行政機關申請調查事實及證據。但行政機關認為無調查之必要者,得不為調查,並於第四十三條之理由中敘明之。 行政程序法 第 38 條 行政機關調查事實及證據,必要時得據實製作書面紀錄。 行政程序法 第 39 條 行政機關基於調查事實及證據之必要,得以書面通知相關之人陳述意見。通知書中應記載詢問目的、時間、地點、得否委託他人到場及不到場所生之效果。 行政程序法 第 40 條 行政機關基於調查事實及證據之必要,得要求當事人或第三人提供必要之文書、資料或物品。 行政程序法 第 41 條 行政機關得選定適當之人為鑑定。 以書面為鑑定者,必要時,得通知鑑定人到場說明。 行政程序法 第 42 條 行政機關為瞭解事實真相,得實施勘驗。 勘驗時應通知當事人到場。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 行政程序法 第 43 條 行政機關為處分或其他行政行為,應斟酌全部陳述與調查事實及證據之結果,依論理及經驗法則判斷事實之真偽,並將其決定及理由告知當事人。 行政程序法 第 七 節 資訊公開 行政程序法 第 44 條 (刪除) 行政程序法 第 45 條 (刪除) 行政程序法 第 46 條 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得向行政機關申請閱覽、抄寫、複印或攝影有關資料或卷宗。但以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有必要者為限。 行政機關對前項之申請,除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外,不得拒絕︰ 一、行政決定前之擬稿或其他準備作業文件。 二、涉及國防、軍事、外交及一般公務機密,依法規規定有保密之必要者。 三、涉及個人隱私、職業秘密、營業秘密,依法規規定有保密之必要者。 四、有侵害第三人權利之虞者。 五、有嚴重妨礙有關社會治安、公共安全或其他公共利益之職務正常進行之虞者。 前項第二款及第三款無保密必要之部分,仍應准許閱覽。 當事人就第一項資料或卷宗內容關於自身之記載有錯誤者,得檢具事實證明,請求相關機關更正。 行政程序法 第 47 條 公務員在行政程序中,除基於職務上之必要外,不得與當事人或代表其利益之人為行政程序外之接觸。 公務員與當事人或代表其利益之人為行政程序外之接觸時,應將所有往來之書面文件附卷,並對其他當事人公開。 前項接觸非以書面為之者,應作成書面紀錄,載明接觸對象、時間、地點及內容。 行政程序法 第 八 節 期日與期間 行政程序法 第 48 條 期間以時計算者,即時起算。 期間以日、星期、月或年計算者,其始日不計算在內。但法律規定即日起算者,不在此限。 期間不以星期、月或年之始日起算者,以最後之星期、月或年與起算日相當日之前一日為期間之末日。但以月或年定期間,而於最後之月無相當日者,以其月之末日為期間之末日。 期間之末日為星期日、國定假日或其他休息日者,以該日之次日為期間之末日;期間之末日為星期六者,以其次星期一上午為期間末日。 期間涉及人民之處罰或其他不利行政處分者,其始日不計時刻以一日論;其末日為星期日、國定假日或其他休息日者,照計。但依第二項、第四項規定計算,對人民有利者,不在此限。 行政程序法 第 49 條 基於法規之申請,以掛號郵寄方式向行政機關提出者,以交郵當日之郵戳為準。 行政程序法 第 50 條 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申請人之事由,致基於法規之申請不能於法定期間內提出者,得於其原因消滅後十日內,申請回復原狀。如該法定期間少於十日者,於相等之日數內得申請回復原狀。 申請回復原狀,應同時補行期間內應為之行政程序行為。 遲誤法定期間已逾一年者,不得申請回復原狀。 行政程序法 第 51 條 行政機關對於人民依法規之申請,除法規另有規定外,應按各事項類別,訂定處理期間公告之。 未依前項規定訂定處理期間者,其處理期間為二個月。 行政機關未能於前二項所定期間內處理終結者,得於原處理期間之限度內延長之,但以一次為限。 前項情形,應於原處理期間屆滿前,將延長之事由通知申請人。 行政機關因天災或其他不可歸責之事由,致事務之處理遭受阻礙時,於該項事由終止前,停止處理期間之進行。 行政程序法 第 九 節 費用 行政程序法 第 52 條 行政程序所生之費用,由行政機關負擔。但專為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利益所支出之費用,不在此限。 因可歸責於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之事由,致程序有顯著之延滯者,其因延滯所生之費用,由其負擔。 行政程序法 第 53 條 證人或鑑定人得向行政機關請求法定之日費及旅費,鑑定人並得請求相當之報酬。 前項費用及報酬,得請求行政機關預行酌給之。 第一項費用,除法規另有規定外,其標準由行政院定之。 行政程序法 第 十 節 聽證程序 行政程序法 第 54 條 依本法或其他法規舉行聽證時,適用本節規定。 行政程序法 第 55 條 行政機關舉行聽證前,應以書面記載下列事項,並通知當事人及其他已知之利害關係人,必要時並公告之︰ 一、聽證之事由與依據。 二、當事人之姓名或名稱及其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三、聽證之期日及場所。 四、聽證之主要程序。 五、當事人得選任代理人。 六、當事人依第六十一條所得享有之權利。 七、擬進行預備程序者,預備聽證之期日及場所。 八、缺席聽證之處理。 九、聽證之機關。 依法規之規定,舉行聽證應預先公告者,行政機關應將前項所列各款事項,登載於政府公報或以其他適當方法公告之。 聽證期日及場所之決定,應視事件之性質,預留相當期間,便利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參與。 行政程序法 第 56 條 行政機關得依職權或當事人之申請,變更聽證期日或場所,但以有正當理由為限。 行政機關為前項之變更者,應依前條規定通知並公告。 行政程序法 第 57 條 聽證,由行政機關首長或其指定人員為主持人,必要時得由律師、相關專業人員或其他熟諳法令之人員在場協助之。 行政程序法 第 58 條 行政機關為使聽證順利進行,認為必要時,得於聽證期日前,舉行預備聽證。 預備聽證得為下列事項︰ 一、議定聽證程序之進行。 二、釐清爭點。 三、提出有關文書及證據。 四、變更聽證之期日、場所與主持人。 預備聽證之進行,應作成紀錄。 行政程序法 第 59 條 聽證,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公開以言詞為之。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主持人得依職權或當事人之申請,決定全部或一部不公開︰ 一、公開顯然有違背公益之虞者。 二、公開對當事人利益有造成重大損害之虞者。 行政程序法 第 60 條 聽證以主持人說明案由為始。 聽證開始時,由主持人或其指定之人說明事件之內容要旨。 行政程序法 第 61 條 當事人於聽證時,得陳述意見、提出證據,經主持人同意後並得對機關指定之人員、證人、鑑定人、其他當事人或其代理人發問。 行政程序法 第 62 條 主持人應本中立公正之立場,主持聽證。 主持人於聽證時,得行使下列職權︰ 一、就事實或法律問題,詢問當事人、其他到場人,或促其提出證據。 二、依職權或當事人之申請,委託相關機關為必要之調查。 三、通知證人或鑑定人到場。 四、依職權或申請,通知或允許利害關係人參加聽證。 五、許可當事人及其他到場人之發問或發言。 六、為避免延滯程序之進行,禁止當事人或其他到場之人發言;有妨礙聽證程序而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退場。 七、當事人一部或全部無故缺席者,逕行開始、延期或終結聽證。 八、當事人曾於預備聽證中提出有關文書者,得以其所載內容視為陳述。 九、認為有必要時,於聽證期日結束前,決定繼續聽證之期日及場所。 十、如遇天災或其他事故不能聽證時,得依職權或當事人之申請,中止聽證。 十一、採取其他為順利進行聽證所必要之措施。 主持人依前項第九款決定繼續聽證之期日及場所者,應通知未到場之當事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 行政程序法 第 63 條 當事人認為主持人於聽證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處置違法或不當者,得即時聲明異議。 主持人認為異議有理由者,應即撤銷原處置,認為無理由者,應即駁回異議。 行政程序法 第 64 條 聽證,應作成聽證紀錄。 前項紀錄,應載明到場人所為陳述或發問之要旨及其提出之文書、證據,並記明當事人於聽證程序進行中聲明異議之事由及主持人對異議之處理。 聽證紀錄,得以錄音、錄影輔助之。 聽證紀錄當場製作完成者,由陳述或發問人簽名或蓋章;未當場製作完成者,由主持人指定日期、場所供陳述或發問人閱覽,並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情形,陳述或發問人拒絕簽名、蓋章或未於指定日期、場所閱覽者,應記明其事由。 陳述或發問人對聽證紀錄之記載有異議者,得即時提出。主持人認異議有理由者,應予更正或補充;無理由者,應記明其異議。 行政程序法 第 65 條 主持人認當事人意見業經充分陳述,而事件已達可為決定之程度者,應即終結聽證。 行政程序法 第 66 條 聽證終結後,決定作成前,行政機關認為必要時,得再為聽證。 行政程序法 第 十一 節 送達 行政程序法 第 67 條 送達,除法規另有規定外,由行政機關依職權為之。 行政程序法 第 68 條 送達由行政機關自行或交由郵政機關送達。 行政機關之文書依法規以電報交換、電傳文件、傳真或其他電子文件行之者,視為自行送達。 由郵政機關送達者,以一般郵遞方式為之。但文書內容對人民權利義務有重大影響者,應為掛號。 文書由行政機關自行送達者,以承辦人員或辦理送達事務人員為送達人;其交郵政機關送達者,以郵務人員為送達人。 前項郵政機關之送達準用依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三條訂定之郵政機關送達訴訟文書實施辦法。 行政程序法 第 69 條 對於無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人為送達者,應向其法定代理人為之。 對於機關、法人或非法人之團體為送達者,應向其代表人或管理人為之。 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有二人以上者,送達得僅向其中之一人為之。 無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人為行政程序之行為,未向行政機關陳明其法定代理人者,於補正前,行政機關得向該無行為能力人為送達。 行政程序法 第 70 條 對於在中華民國有事務所或營業所之外國法人或團體為送達者,應向其在中華民國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為之。 前條第三項規定,於前項送達準用之。 行政程序法 第 71 條 行政程序之代理人受送達之權限未受限制者,送達應向該代理人為之。但行政機關認為必要時,得送達於當事人本人。 行政程序法 第 72 條 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為之。但在行政機關辦公處所或他處會晤應受送達人時,得於會晤處所為之。 對於機關、法人、非法人之團體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為送達者,應向其機關所在地、事務所或營業所行之。但必要時亦得於會晤之處所或其住居所行之。 應受送達人有就業處所者,亦得向該處所為送達。 行政程序法 第 73 條 於應送達處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時,得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受雇人或應送達處所之接收郵件人員。 前項規定於前項人員與應受送達人在該行政程序上利害關係相反者,不適用之。 應受送達人或其同居人、受雇人、接收郵件人員無正當理由拒絕收領文書時,得將文書留置於應送達處所,以為送達。 行政程序法 第 74 條 送達,不能依前二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地方自治或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兩份,一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一份交由鄰居轉交或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 前項情形,由郵政機關為送達者,得將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郵政機關。 寄存機關自收受寄存文書之日起,應保存三個月。 行政程序法 第 75 條 行政機關對於不特定人之送達,得以公告或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代替之。 行政程序法 第 76 條 送達人因證明之必要,得製作送達證書,記載下列事項並簽名︰ 一、交送達之機關。 二、應受送達人。 三、應送達文書之名稱。 四、送達處所、日期及時間。 五、送達方法。 除電子傳達方式之送達外,送達證書應由收領人簽名或蓋章;如拒絕或不能簽名或蓋章者,送達人應記明其事由。 送達證書,應提出於行政機關附卷。 行政程序法 第 77 條 送達係由當事人向行政機關申請對第三人為之者,行政機關應將已為送達或不能送達之事由,通知當事人。 行政程序法 第 78 條 對於當事人之送達,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機關得依申請,准為公示送達︰ 一、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者。 二、於有治外法權人之住居所或事務所為送達而無效者。 三、於外國或境外為送達,不能依第八十六條之規定辦理或預知雖依該規定辦理而無效者。 有前項所列各款之情形而無人為公示送達之申請者,行政機關為避免行政程序遲延,認為有必要時,得依職權命為公示送達。 當事人變更其送達之處所而不向行政機關陳明,致有第一項之情形者,行政機關得依職權命為公示送達。 行政程序法 第 79 條 依前條規定為公示送達後,對於同一當事人仍應為公示送達者,依職權為之。 行政程序法 第 80 條 公示送達應由行政機關保管送達之文書,而於行政機關公告欄黏貼公告,告知應受送達人得隨時領取;並得由行政機關將文書或其節本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 行政程序法 第 81 條 公示送達自前條公告之日起,其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者,自最後刊登之日起,經二十日發生效力;於依第七十八條第一項第三款為公示送達者,經六十日發生效力。但第七十九條之公示送達,自黏貼公告欄翌日起發生效力。 行政程序法 第 82 條 為公示送達者,行政機關應製作記載該事由及年、月、日、時之證書附卷。 行政程序法 第 83 條 當事人或代理人經指定送達代收人,向行政機關陳明者,應向該代收人為送達。 郵寄方式向行政機關提出者,以交郵地無住居所、事務所及營業所者,行政機關得命其於一定期間內,指定送達代收人。 如不於前項期間指定送達代收人並陳明者,行政機關得將應送達之文書,註明該當事人或代理人之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交付郵政機關掛號發送,並以交付文書時,視為送達時。 行政程序法 第 84 條 送達,除第六十八條第一項規定交付郵政機關或依第二項之規定辦理者外,不得於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或日出前、日沒後為之。但應受送達人不拒絕收領者,不在此限。 行政程序法 第 85 條 不能為送達者,送達人應製作記載該事由之報告書,提出於行政機關附卷,並繳回應送達之文書。 行政程序法 第 86 條 於外國或境外為送達者,應囑託該國管轄機關或駐在該國之中華民國使領館或其他機構、團體為之。 不能依前項規定為送達者,得將應送達之文書交郵政機關以雙掛號發送,以為送達,並將掛號回執附卷。 行政程序法 第 87 條 對於駐在外國之中華民國大使、公使、領事或其他駐外人員為送達者,應囑託外交部為之。 行政程序法 第 88 條 對於在軍隊或軍艦服役之軍人為送達者,應囑託該管軍事機關或長官為之。 行政程序法 第 89 條 對於在監所人為送達者,應囑託該監所長官為之。 行政程序法 第 90 條 於有治外法權人之住居所或事務所為送達者,得囑託外交部為之。 行政程序法 第 91 條 受囑託之機關或公務員,經通知已為送達或不能為送達者,行政機關應將通知書附卷。 行政程序法 第 二 章 行政處分 行政程序法 第 一 節 行政處分之成立 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有關公物之設定、變更、廢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行政程序法 第 93 條 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有裁量權時,得為附款。無裁量權者,以法律有明文規定或為確保行政處分法定要件之履行而以該要件為附款內容者為限,始得為之。 前項所稱之附款如下︰ 一、期限。 二、條件。 三、負擔。 四、保留行政處分之廢止權。 五、保留負擔之事後附加或變更。 行政程序法 第 94 條 前條之附款不得違背行政處分之目的,並應與該處分之目的具有正當合理之關聯。 行政程序法 第 95 條 行政處分除法規另有要式之規定者外,得以書面、言詞或其他方式為之。 以書面以外方式所為之行政處分,其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有正當理由要求作成書面時,處分機關不得拒絕。 行政程序法 第 96 條 行政處分以書面為之者,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處分相對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別、身分證統一號碼、住居所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如係法人或其他設有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團體,其名稱、事務所或營業所,及管理人或代表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別、身分證統一號碼、住居所。 二、主旨、事實、理由及其法令依據。 三、有附款者,附款之內容。 四、處分機關及其首長署名、蓋章,該機關有代理人或受任人者,須同時於其下簽名。但以自動機器作成之大量行政處分,得不經署名,以蓋章為之。 五、發文字號及年、月、日。 六、表明其為行政處分之意旨及不服行政處分之救濟方法、期間及其受理機關。 前項規定於依前條第二項作成之書面,準用之。 行政程序法 第 97 條 書面之行政處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不記明理由︰ 一、未限制人民之權益者。 二、處分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無待處分機關之說明已知悉或可知悉作成處分之理由者。 三、大量作成之同種類行政處分或以自動機器作成之行政處分依其狀況無須說明理由者。 四、一般處分經公告或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者。 五、有關專門知識、技能或資格所為之考試、檢定或鑑定等程序。 六、依法律規定無須記明理由者。 行政程序法 第 98 條 處分機關告知之救濟期間有錯誤時,應由該機關以通知更正之,並自通知送達之翌日起算法定期間。 處分機關告知之救濟期間較法定期間為長者,處分機關雖以通知更正,如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信賴原告知之救濟期間,致無法於法定期間內提起救濟,而於原告知之期間內為之者,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 處分機關未告知救濟期間或告知錯誤未為更正,致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遲誤者,如自處分書送達後一年內聲明不服時,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 行政程序法 第 99 條 對於行政處分聲明不服,因處分機關未為告知或告知錯誤致向無管轄權之機關為之者,該機關應於十日內移送有管轄權之機關,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情形,視為自始向有管轄權之機關聲明不服。 行政程序法 第 100 條 書面之行政處分,應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書面以外之行政處分,應以其他適當方法通知或使其知悉。 一般處分之送達,得以公告或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代替之。 行政程序法 第 101 條 行政處分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處分機關得隨時或依申請更正之。 前項更正,附記於原處分書及其正本,如不能附記者,應製作更正書,以書面通知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 行政程序法 第 二 節 陳述意見及聽證 行政程序法 第 102 條 行政機關作成限制或剝奪人民自由或權利之行政處分前,除已依第三十九條規定,通知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或決定舉行聽證者外,應給予該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但法規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行政程序法 第 103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機關得不給予陳述意見之機會︰ 一、大量作成同種類之處分。 二、情況急迫,如予陳述意見之機會,顯然違背公益者。 三、受法定期間之限制,如予陳述意見之機會,顯然不能遵行者。 四、行政強制執行時所採取之各種處置。 五、行政處分所根據之事實,客觀上明白足以確認者。 六、限制自由或權利之內容及程度,顯屬輕微,而無事先聽取相對人意見之必要者。 七、相對人於提起訴願前依法律應向行政機關聲請再審查、異議、復查、重審或其他先行程序者。 八、為避免處分相對人隱匿、移轉財產或潛逃出境,依法律所為保全或限制出境之處分。 行政程序法 第 104 條 行政機關依第一百零二條給予相對人陳述意見之機會時,應以書面記載下列事項通知相對人,必要時並公告之︰ 一、相對人及其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將為限制或剝奪自由或權利行政處分之原因事實及法規依據。 三、得依第一百零五條提出陳述書之意旨。 四、提出陳述書之期限及不提出之效果。 五、其他必要事項。 前項情形,行政機關得以言詞通知相對人,並作成紀錄,向相對人朗讀或使閱覽後簽名或蓋章;其拒絕簽名或蓋章者,應記明其事由。 行政程序法 第 105 條 行政處分之相對人依前條規定提出之陳述書,應為事實上及法律上陳述。 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陳述書,為事實上及法律上陳述,但應釋明其利害關係之所在。 不於期間內提出陳述書者,視為放棄陳述之機會。 行政程序法 第 106 條 行政處分之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得於第一百零四條第一項第四款所定期限內,以言詞向行政機關陳述意見代替陳述書之提出。 以言詞陳述意見者,行政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陳述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陳述人簽名或蓋章;其拒絕簽名或蓋章者,應記明其事由。陳述人對紀錄有異議者,應更正之。 行政程序法 第 107 條 行政機關遇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舉行聽證︰ 一、法規明文規定應舉行聽證者。 二、行政機關認為有舉行聽證之必要者。 行政程序法 第 108 條 行政機關作成經聽證之行政處分時,除依第四十三條之規定外,並應斟酌全部聽證之結果。但法規明定應依聽證紀錄作成處分者,從其規定。 前項行政處分應以書面為之,並通知當事人。 行政程序法 第 109 條 不服依前條作成之行政處分者,其行政救濟程序,免除訴願及其先行程序。 行政程序法 第 三 節 行政處分之效力 行政程序法 第 110 條 書面之行政處分自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起;書面以外之行政處分自以其他適當方法通知或使其知悉時起,依送達、通知或使知悉之內容對其發生效力。 一般處分自公告日或刊登政府公報、新聞紙最後登載日起發生效力。但處分另訂不同日期者,從其規定。 行政處分未經撤銷、廢止,或未因其他事由而失效者,其效力繼續存在。 無效之行政處分自始不生效力。 行政程序法 第 111 條 行政處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無效︰ 一、不能由書面處分中得知處分機關者。 二、應以證書方式作成而未給予證書者。 三、內容對任何人均屬不能實現者。 四、所要求或許可之行為構成犯罪者。 五、內容違背公共秩序、善良風俗者。 六、未經授權而違背法規有關專屬管轄之規定或缺乏事務權限者。 七、其他具有重大明顯之瑕疵者。 行政程序法 第 112 條 行政處分一部分無效者,其他部分仍為有效。但除去該無效部分,行政處分不能成立者,全部無效。 行政程序法 第 113 條 行政處分之無效,行政機關得依職權確認之。 行政處分之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有正當理由請求確認行政處分無效時,處分機關應確認其為有效或無效。 行政程序法 第 114 條 違反程序或方式規定之行政處分,除依第一百十一條規定而無效者外,因下列情形而補正︰ 一、須經申請始得作成之行政處分,當事人已於事後提出者。 二、必須記明之理由已於事後記明者。 三、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已於事後給予者。 四、應參與行政處分作成之委員會已於事後作成決議者。 五、應參與行政處分作成之其他機關已於事後參與者。 前項第二款至第五款之補正行為,僅得於訴願程序終結前為之;得不經訴願程序者,僅得於向行政法院起訴前為之。 當事人因補正行為致未能於法定期間內聲明不服者,其期間之遲誤視為不應歸責於該當事人之事由,其回復原狀期間自該瑕疵補正時起算。 行政程序法 第 115 條 行政處分違反土地管轄之規定者,除依第一百十一條第六款規定而無效者外,有管轄權之機關如就該事件仍應為相同之處分時,原處分無須撤銷。 行政程序法 第 116 條 行政機關得將違法行政處分轉換為與原處分具有相同實質及程序要件之其他行政處分。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得轉換︰ 一、違法行政處分,依第一百十七條但書規定,不得撤銷者。 二、轉換不符作成原行政處分之目的者。 三、轉換法律效果對當事人更為不利者。 羈束處分不得轉換為裁量處分。 行政機關於轉換前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但有第一百零三條之事由者,不在此限。 行政程序法 第 117 條 違法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原處分機關得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撤銷;其上級機關,亦得為之。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得撤銷︰ 一、撤銷對公益有重大危害者。 二、受益人無第一百十九條所列信賴不值得保護之情形,而信賴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其信賴利益顯然大於撤銷所欲維護之公益者。 行政程序法 第 118 條 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溯及既往失其效力。但為維護公益或為避免受益人財產上之損失,為撤銷之機關得另定失其效力之日期。 行政程序法 第 119 條 受益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信賴不值得保護︰ 一、以詐欺、脅迫或賄賂方法,使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者。 二、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致使行政機關依該資料或陳述而作成行政處分者。 三、明知行政處分違法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者。 行政程序法 第 120 條 授予利益之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如受益人無前條所列信賴不值得保護之情形,其因信賴該處分致遭受財產上之損失者,為撤銷之機關應給予合理之補償。 前項補償額度不得超過受益人因該處分存續可得之利益。 關於補償之爭議及補償之金額,相對人有不服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給付訴訟。 行政程序法 第 121 條 第一百十七條之撤銷權,應自原處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知有撤銷原因時起二年內為之。 前條之補償請求權,自行政機關告知其事由時起,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處分撤銷時起逾五年者,亦同。 行政程序法 第 122 條 非授予利益之合法行政處分,得由原處分機關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廢止。但廢止後仍應為同一內容之處分或依法不得廢止者,不在此限。 行政程序法 第 123 條 授予利益之合法行政處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由原處分機關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廢止: 一、法規准許廢止者。 二、原處分機關保留行政處分之廢止權者。 三、附負擔之行政處分,受益人未履行該負擔者。 四、行政處分所依據之法規或事實事後發生變更,致不廢止該處分對公益將有危害者。 五、其他為防止或除去對公益之重大危害者。 行政程序法 第 124 條 前條之廢止,應自廢止原因發生後二年內為之。 行政程序法 第 125 條 合法行政處分經廢止後,自廢止時或自廢止機關所指定較後之日時起,失其效力。但受益人未履行負擔致行政處分受廢止者,得溯及既往失其效力。 行政程序法 第 126 條 原處分機關依第一百二十三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廢止授予利益之合法行政處分者,對受益人因信賴該處分致遭受財產上之損失,應給予合理之補償。 第一百二十條第二項、第三項及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補償準用之。 行政程序法 第 127 條 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其內容係提供一次或連續之金錢或可分物之給付者,經撤銷、廢止或條件成就而有溯及既往失效之情形時,受益人應返還因該處分所受領之給付。其行政處分經確認無效者,亦同。 前項返還範圍準用民法有關不當得利之規定。 行政機關依前二項規定請求返還時,應以書面行政處分確認返還範圍,並限期命受益人返還之。 前項行政處分未確定前,不得移送行政執行。 行政程序法 第 128 條 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具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得向行政機關申請撤銷、廢止或變更之。但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因重大過失而未能在行政程序或救濟程序中主張其事由者,不在此限: 一、具有持續效力之行政處分所依據之事實事後發生有利於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之變更者。 二、發生新事實或發現新證據者,但以如經斟酌可受較有利益之處分者為限。 三、其他具有相當於行政訴訟法所定再審事由且足以影響行政處分者。 前項申請,應自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三個月內為之;其事由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自發生或知悉時起算。但自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已逾五年者,不得申請。 第一項之新證據,指處分作成前已存在或成立而未及調查斟酌,及處分作成後始存在或成立之證據。 行政程序法 第 129 條 行政機關認前條之申請為有理由者,應撤銷、廢止或變更原處分;認申請為無理由或雖有重新開始程序之原因,如認為原處分為正當者,應駁回之。 行政程序法 第 130 條 行政處分經撤銷或廢止確定,或因其他原因失其效力後,而有收回因該處分而發給之證書或物品之必要者,行政機關得命所有人或占有人返還之。 前項情形,所有人或占有人得請求行政機關將該證書或物品作成註銷之標示後,再予發還。但依物之性質不能作成註銷標示,或註銷標示不能明顯而持續者,不在此限。 行政程序法 第 131 條 公法上之請求權,於請求權人為行政機關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於請求權人為人民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十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公法上請求權,因時效完成而當然消滅。 前項時效,因行政機關為實現該權利所作成之行政處分而中斷。 行政程序法 第 132 條 行政處分因撤銷、廢止或其他事由而溯及既往失效時,自該處分失效時起,已中斷之時效視為不中斷。 行政程序法 第 133 條 因行政處分而中斷之時效,自行政處分不得訴請撤銷或因其他原因失其效力後,重行起算。 行政程序法 第 134 條 因行政處分而中斷時效之請求權,於行政處分不得訴請撤銷後,其原有時效期間不滿五年者,因中斷而重行起算之時效期間為五年。 行政程序法 第 三 章 行政契約 行政程序法 第 135 條 公法上法律關係得以契約設定、變更或消滅之。但依其性質或法規規定不得締約者,不在此限。 行政程序法 第 136 條 行政機關對於行政處分所依據之事實或法律關係,經依職權調查仍不能確定者,為有效達成行政目的,並解決爭執,得與人民和解,締結行政契約,以代替行政處分。 行政程序法 第 137 條 行政機關與人民締結行政契約,互負給付義務者,應符合下列各款之規定︰ 一、契約中應約定人民給付之特定用途。 二、人民之給付有助於行政機關執行其職務。 三、人民之給付與行政機關之給付應相當,並具有正當合理之關聯。 行政處分之作成,行政機關無裁量權時,代替該行政處分之行政契約所約定之人民給付,以依第九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得為附款者為限。 第一項契約應載明人民給付之特定用途及僅供該特定用途使用之意旨。 行政程序法 第 138 條 行政契約當事人之一方為人民,依法應以甄選或其他競爭方式決定該當事人時,行政機關應事先公告應具之資格及決定之程序。決定前,並應予參與競爭者表示意見之機會。 行政程序法 第 139 條 行政契約之締結,應以書面為之。但法規另有其他方式之規定者,依其規定。 行政程序法 第 140 條 行政契約依約定內容履行將侵害第三人之權利者,應經該第三人書面之同意,始生效力。 行政處分之作成,依法規之規定應經其他行政機關之核准、同意或會同辦理者,代替該行政處分而締結之行政契約,亦應經該行政機關之核准、同意或會同辦理,始生效力。 行政程序法 第 141 條 行政契約準用民法規定之結果為無效者,無效。 行政契約違反第一百三十五條但書或第一百三十八條之規定者,無效。 行政程序法 第 142 條 代替行政處分之行政契約,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無效︰ 一、與其內容相同之行政處分為無效者。 二、與其內容相同之行政處分,有得撤銷之違法原因,並為締約雙方所明知者。 三、締結之和解契約,未符合第一百三十六條之規定者。 四、締結之雙務契約,未符合第一百三十七條之規定者。 行政程序法 第 143 條 行政契約之一部無效者,全部無效。但如可認為欠缺該部分,締約雙方亦將締結契約者,其他部分仍為有效。 行政程序法 第 144 條 行政契約當事人之一方為人民者,行政機關得就相對人契約之履行,依書面約定之方式,為必要之指導或協助。 行政程序法 第 145 條 行政契約當事人之一方為人民者,其締約後,因締約機關所屬公法人之其他機關於契約關係外行使公權力,致相對人履行契約義務時,顯增費用或受其他不可預期之損失者,相對人得向締約機關請求補償其損失。但公權力之行使與契約之履行無直接必要之關聯者,不在此限。 締約機關應就前項請求,以書面並敘明理由決定之。 第一項補償之請求,應自相對人知有損失時起一年內為之。 關於補償之爭議及補償之金額,相對人有不服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給付訴訟。 行政程序法 第 146 條 行政契約當事人之一方為人民者,行政機關為防止或除去對公益之重大危害,得於必要範圍內調整契約內容或終止契約。 前項之調整或終止,非補償相對人因此所受之財產上損失,不得為之。 第一項之調整或終止及第二項補償之決定,應以書面敘明理由為之。 相對人對第一項之調整難為履行者,得以書面敘明理由終止契約。 相對人對第二項補償金額不同意時,得向行政法院提起給付訴訟。 行政程序法 第 147 條 行政契約締結後,因有情事重大變更,非當時所得預料,而依原約定顯失公平者,當事人之一方得請求他方適當調整契約內容。如不能調整,得終止契約。 前項情形,行政契約當事人之一方為人民時,行政機關為維護公益,得於補償相對人之損失後,命其繼續履行原約定之義務。 第一項之請求調整或終止與第二項補償之決定,應以書面敘明理由為之。 相對人對第二項補償金額不同意時,得向行政法院提起給付訴訟。 行政程序法 第 148 條 行政契約約定自願接受執行時,債務人不為給付時,債權人得以該契約為強制執行之執行名義。 前項約定,締約之一方為中央行政機關時,應經主管院、部或同等級機關之認可;締約之一方為地方自治團體之行政機關時,應經該地方自治團體行政首長之認可;契約內容涉及委辦事項者,並應經委辦機關之認可,始生效力。 第一項強制執行,準用行政訴訟法有關強制執行之規定。 行政程序法 第 149 條 行政契約,本法未規定者,準用民法相關之規定。 行政程序法 第 四 章 法規命令及行政規則 行政程序法 第 150 條 本法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規命令之內容應明列其法律授權之依據,並不得逾越法律授權之範圍與立法精神。 行政程序法 第 151 條 行政機關訂定法規命令,除關於軍事、外交或其他重大事項而涉及國家機密或安全者外,應依本法所定程序為之。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法規命令之修正、廢止、停止或恢復適用,準用訂定程序之規定。 行政程序法 第 152 條 法規命令之訂定,除由行政機關自行草擬者外,並得由人民或團體提議為之。 前項提議,應以書面敘明法規命令訂定之目的、依據及理由,並附具相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 第 153 條 受理前條提議之行政機關,應依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非主管之事項,依第十七條之規定予以移送。 二、依法不得以法規命令規定之事項,附述理由通知原提議者。 三、無須訂定法規命令之事項,附述理由通知原提議者。 四、有訂定法規命令之必要者,著手研擬草案。 行政程序法 第 154 條 行政機關擬訂法規命令時,除情況急迫,顯然無法事先公告周知者外,應於政府公報或新聞紙公告,載明下列事項︰ 一、訂定機關之名稱,其依法應由數機關會同訂定者,各該機關名稱。 二、訂定之依據。 三、草案全文或其主要內容。 四、任何人得於所定期間內向指定機關陳述意見之意旨。 行政機關除為前項之公告外,並得以適當之方法,將公告內容廣泛周知。 行政程序法 第 155 條 行政機關訂定法規命令,得依職權舉行聽證。 行政程序法 第 156 條 行政機關為訂定法規命令,依法舉行聽證者,應於政府公報或新聞紙公告,載明下列事項: 一、訂定機關之名稱,其依法應由數機關會同訂定者,各該機關之名稱。 二、訂定之依據。 三、草案之全文或其主要內容。 四、聽證之日期及場所。 五、聽證之主要程序。 行政程序法 第 157 條 法規命令依法應經上級機關核定者,應於核定後始得發布。 數機關會同訂定之法規命令,依法應經上級機關或共同上級機關核定者,應於核定後始得會銜發布。 法規命令之發布,應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 行政程序法 第 158 條 法規命令,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無效︰ 一、牴觸憲法、法律或上級機關之命令者。 二、無法律之授權而剝奪或限制人民之自由、權利者。 三、其訂定依法應經其他機關核准,而未經核准者。 法規命令之一部分無效者,其他部分仍為有效。但除去該無效部分,法規命令顯失規範目的者,全部無效。 行政程序法 第 159 條 本法所稱行政規則,係指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或長官對屬官,依其權限或職權為規範機關內部秩序及運作,所為非直接對外發生法規範效力之一般、抽象之規定。 行政規則包括下列各款之規定︰ 一、關於機關內部之組織、事務之分配、業務處理方式、人事管理等一般性規定。 二、為協助下級機關或屬官統一解釋法令、認定事實、及行使裁量權,而訂頒之解釋性規定及裁量基準。 行政程序法 第 160 條 行政規則應下達下級機關或屬官。 行政機關訂定前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行政規則,應由其首長簽署,並登載於政府公報發布之。 行政程序法 第 161 條 有效下達之行政規則,具有拘束訂定機關、其下級機關及屬官之效力。 行政程序法 第 162 條 行政規則得由原發布機關廢止之。 行政規則之廢止,適用第一百六十條規定。 行政程序法 第 五 章 行政計畫 行政程序法 第 163 條 本法所稱行政計畫,係指行政機關為將來一定期限內達成特定之目的或實現一定之構想,事前就達成該目的或實現該構想有關之方法、步驟或措施等所為之設計與規劃。 行政程序法 第 164 條 行政計畫有關一定地區土地之特定利用或重大公共設施之設置,涉及多數不同利益之人及多數不同行政機關權限者,確定其計畫之裁決,應經公開及聽證程序,並得有集中事權之效果。 前項行政計畫之擬訂、確定、修訂及廢棄之程序,由行政院另定之。 行政程序法 第 六 章 行政指導 行政程序法 第 165 條 本法所稱行政指導,謂行政機關在其職權或所掌事務範圍內,為實現一定之行政目的,以輔導、協助、勸告、建議或其他不具法律上強制力之方法,促請特定人為一定作為或不作為之行為。 行政程序法 第 166 條 行政機關為行政指導時,應注意有關法規規定之目的,不得濫用。 相對人明確拒絕指導時,行政機關應即停止,並不得據此對相對人為不利之處置。 行政程序法 第 167 條 行政機關對相對人為行政指導時,應明示行政指導之目的、內容、及負責指導者等事項。 前項明示,得以書面、言詞或其他方式為之。如相對人請求交付文書時,除行政上有特別困難外,應以書面為之。 行政程序法 第 七 章 陳情 行政程序法 第 168 條 人民對於行政興革之建議、行政法令之查詢、行政違失之舉發或行政上權益之維護,得向主管機關陳情。 行政程序法 第 169 條 陳情得以書面或言詞為之;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機關應作成紀錄,並向陳情人朗讀或使閱覽後命其簽名或蓋章。 陳情人對紀錄有異議者,應更正之。 行政程序法 第 170 條 行政機關對人民之陳情,應訂定作業規定,指派人員迅速、確實處理之。 人民之陳情有保密必要者,受理機關處理時,應不予公開。 行政程序法 第 171 條 受理機關認為人民之陳情有理由者,應採取適當之措施;認為無理由者,應通知陳情人,並說明其意旨。 受理機關認為陳情之重要內容不明確或有疑義者,得通知陳情人補陳之。 行政程序法 第 172 條 人民之陳情應向其他機關為之者,受理機關應告知陳情人。但受理機關認為適當時,應即移送其他機關處理,並通知陳情人。 陳情之事項,依法得提起訴願、訴訟或請求國家賠償者,受理機關應告知陳情人。 行政程序法 第 173 條 人民陳情案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不予處理︰ 一、無具體之內容或未具真實姓名或住址者。 二、同一事由,經予適當處理,並已明確答覆後,而仍一再陳情者。 三、非主管陳情內容之機關,接獲陳情人以同一事由分向各機關陳情者。 行政程序法 第 八 章 附則 行政程序法 第 174 條 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不服行政機關於行政程序中所為之決定或處置,僅得於對實體決定聲明不服時一併聲明之。但行政機關之決定或處置得強制執行或本法或其他法規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行政程序法 第 174-1 條 本法施行前,行政機關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七條訂定之命令,須以法律規定或以法律明列其授權依據者,應於本法施行後二年內,以法律規定或以法律明列其授權依據後修正或訂定;逾期失效。 行政程序法 第 175 條 本法自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一日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行政程序法
法律
202101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政府採購法 第 一 章 總則 政府採購法 第 1 條 為建立政府採購制度,依公平、公開之採購程序,提升採購效率與功能,確保採購品質,爰制定本法。 政府採購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採購,指工程之定作、財物之買受、定製、承租及勞務之委任或僱傭等。 政府採購法 第 3 條 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以下簡稱機關)辦理採購,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政府採購法 第 4 條 法人或團體接受機關補助辦理採購,其補助金額占採購金額半數以上,且補助金額在公告金額以上者,適用本法之規定,並應受該機關之監督。 藝文採購不適用前項規定,但應受補助機關之監督;其辦理原則、適用範圍及監督管理辦法,由文化部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5 條 機關採購得委託法人或團體代辦。 前項採購適用本法之規定,該法人或團體並受委託機關之監督。 政府採購法 第 6 條 機關辦理採購,應以維護公共利益及公平合理為原則,對廠商不得為無正當理由之差別待遇。 辦理採購人員於不違反本法規定之範圍內,得基於公共利益、採購效益或專業判斷之考量,為適當之採購決定。 司法、監察或其他機關對於採購機關或人員之調查、起訴、審判、彈劾或糾舉等,得洽請主管機關協助、鑑定或提供專業意見。 政府採購法 第 7 條 本法所稱工程,指在地面上下新建、增建、改建、修建、拆除構造物與其所屬設備及改變自然環境之行為,包括建築、土木、水利、環境、交通、機械、電氣、化工及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之工程。 本法所稱財物,指各種物品(生鮮農漁產品除外)、材料、設備、機具與其他動產、不動產、權利及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之財物。 本法所稱勞務,指專業服務、技術服務、資訊服務、研究發展、營運管理、維修、訓練、勞力及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之勞務。 採購兼有工程、財物、勞務二種以上性質,難以認定其歸屬者,按其性質所占預算金額比率最高者歸屬之。 政府採購法 第 8 條 本法所稱廠商,指公司、合夥或獨資之工商行號及其他得提供各機關工程、財物、勞務之自然人、法人、機構或團體。 政府採購法 第 9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為行政院採購暨公共工程委員會,以政務委員一人兼任主任委員。 本法所稱上級機關,指辦理採購機關直屬之上一級機關。其無上級機關者,由該機關執行本法所規定上級機關之職權。 政府採購法 第 10 條 主管機關掌理下列有關政府採購事項︰ 一、政府採購政策與制度之研訂及政令之宣導。 二、政府採購法令之研訂、修正及解釋。 三、標準採購契約之檢討及審定。 四、政府採購資訊之蒐集、公告及統計。 五、政府採購專業人員之訓練。 六、各機關採購之協調、督導及考核。 七、中央各機關採購申訴之處理。 八、其他關於政府採購之事項。 政府採購法 第 11 條 主管機關應設立採購資訊中心,統一蒐集共通性商情及同等品分類之資訊,並建立工程價格資料庫,以供各機關採購預算編列及底價訂定之參考。除應秘密之部分外,應無償提供廠商。 機關辦理工程採購之預算金額達一定金額以上者,應於決標後將得標廠商之單價資料傳輸至前項工程價格資料庫。 前項一定金額、傳輸資料內容、格式、傳輸方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財物及勞務項目有建立價格資料庫之必要者,得準用前二項規定。 政府採購法 第 11-1 條 機關辦理巨額工程採購,應依採購之特性及實際需要,成立採購工作及審查小組,協助審查採購需求與經費、採購策略、招標文件等事項,及提供與採購有關事務之諮詢。 機關辦理第一項以外之採購,依採購特性及實際需要,認有成立採購工作及審查小組之必要者,準用前項規定。 前二項採購工作及審查小組之組成、任務、審查作業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12 條 機關辦理查核金額以上採購之開標、比價、議價、決標及驗收時,應於規定期限內,檢送相關文件報請上級機關派員監辦;上級機關得視事實需要訂定授權條件,由機關自行辦理。 機關辦理未達查核金額之採購,其決標金額達查核金額者,或契約變更後其金額達查核金額者,機關應補具相關文件送上級機關備查。 查核金額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13 條 機關辦理公告金額以上採購之開標、比價、議價、決標及驗收,除有特殊情形者外,應由其主(會)計及有關單位會同監辦。 未達公告金額採購之監辦,依其屬中央或地方,由主管機關、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另定之。未另定者,比照前項規定辦理。 公告金額應低於查核金額,由主管機關參酌國際標準定之。 第一項會同監辦採購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同行政院主計處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14 條 機關不得意圖規避本法之適用,分批辦理公告金額以上之採購。其有分批辦理之必要,並經上級機關核准者,應依其總金額核計採購金額,分別按公告金額或查核金額以上之規定辦理。 政府採購法 第 15 條 機關承辦、監辦採購人員離職後三年內不得為本人或代理廠商向原任職機關接洽處理離職前五年內與職務有關之事務。 機關人員對於與採購有關之事項,涉及本人、配偶、二親等以內親屬,或共同生活家屬之利益時,應行迴避。 機關首長發現前項人員有應行迴避之情事而未依規定迴避者,應令其迴避,並另行指定人員辦理。 政府採購法 第 16 條 請託或關說,宜以書面為之或作成紀錄。 政風機構得調閱前項書面或紀錄。 第一項之請託或關說,不得作為評選之參考。 政府採購法 第 17 條 外國廠商參與各機關採購,應依我國締結之條約或協定之規定辦理。 前項以外情形,外國廠商參與各機關採購之處理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外國法令限制或禁止我國廠商或產品服務參與採購者,主管機關得限制或禁止該國廠商或產品服務參與採購。 機關辦理涉及國家安全之採購,有對我國或外國廠商資格訂定限制條件之必要者,其限制條件及審查相關作業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商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二 章 招標 政府採購法 第 18 條 採購之招標方式,分為公開招標、選擇性招標及限制性招標。 本法所稱公開招標,指以公告方式邀請不特定廠商投標。 本法所稱選擇性招標,指以公告方式預先依一定資格條件辦理廠商資格審查後,再行邀請符合資格之廠商投標。 本法所稱限制性招標,指不經公告程序,邀請二家以上廠商比價或僅邀請一家廠商議價。 政府採購法 第 19 條 機關辦理公告金額以上之採購,除依第二十條及第二十二條辦理者外,應公開招標。 政府採購法 第 20 條 機關辦理公告金額以上之採購,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採選擇性招標: 一、經常性採購。 二、投標文件審查,須費時長久始能完成者。 三、廠商準備投標需高額費用者。 四、廠商資格條件複雜者。 五、研究發展事項。 政府採購法 第 21 條 機關為辦理選擇性招標,得預先辦理資格審查,建立合格廠商名單。但仍應隨時接受廠商資格審查之請求,並定期檢討修正合格廠商名單。 未列入合格廠商名單之廠商請求參加特定招標時,機關於不妨礙招標作業,並能適時完成其資格審查者,於審查合格後,邀其投標。 經常性採購,應建立六家以上之合格廠商名單。 機關辦理選擇性招標,應予經資格審查合格之廠商平等受邀之機會。 政府採購法 第 22 條 機關辦理公告金額以上之採購,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採限制性招標: 一、以公開招標、選擇性招標或依第九款至第十一款公告程序辦理結果,無廠商投標或無合格標,且以原定招標內容及條件未經重大改變者。 二、屬專屬權利、獨家製造或供應、藝術品、秘密諮詢,無其他合適之替代標的者。 三、遇有不可預見之緊急事故,致無法以公開或選擇性招標程序適時辦理,且確有必要者。 四、原有採購之後續維修、零配件供應、更換或擴充,因相容或互通性之需要,必須向原供應廠商採購者。 五、屬原型或首次製造、供應之標的,以研究發展、實驗或開發性質辦理者。 六、在原招標目的範圍內,因未能預見之情形,必須追加契約以外之工程,如另行招標,確有產生重大不便及技術或經濟上困難之虞,非洽原訂約廠商辦理,不能達契約之目的,且未逾原主契約金額百分之五十者。 七、原有採購之後續擴充,且已於原招標公告及招標文件敘明擴充之期間、金額或數量者。 八、在集中交易或公開競價市場採購財物。 九、委託專業服務、技術服務、資訊服務或社會福利服務,經公開客觀評選為優勝者。 十、辦理設計競賽,經公開客觀評選為優勝者。 十一、因業務需要,指定地區採購房地產,經依所需條件公開徵求勘選認定適合需要者。 十二、購買身心障礙者、原住民或受刑人個人、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或團體、政府立案之原住民團體、監獄工場、慈善機構及庇護工場所提供之非營利產品或勞務。 十三、委託在專業領域具領先地位之自然人或經公告審查優勝之學術或非營利機構進行科技、技術引進、行政或學術研究發展。 十四、邀請或委託具專業素養、特質或經公告審查優勝之文化、藝術專業人士、機構或團體表演或參與文藝活動或提供文化創意服務。 十五、公營事業為商業性轉售或用於製造產品、提供服務以供轉售目的所為之採購,基於轉售對象、製程或供應源之特性或實際需要,不適宜以公開招標或選擇性招標方式辦理者。 十六、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者。 前項第九款專業服務、技術服務、資訊服務及第十款之廠商評選辦法與服務費用計算方式與第十一款、第十三款及第十四款之作業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第九款社會福利服務之廠商評選辦法與服務費用計算方式,由主管機關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第十三款及第十四款,不適用工程採購。 政府採購法 第 23 條 未達公告金額之招標方式,在中央由主管機關定之;在地方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定之。地方未定者,比照中央規定辦理。 政府採購法 第 24 條 機關基於效率及品質之要求,得以統包辦理招標。 前項所稱統包,指將工程或財物採購中之設計與施工、供應、安裝或一定期間之維修等併於同一採購契約辦理招標。 統包實施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25 條 機關得視個別採購之特性,於招標文件中規定允許一定家數內之廠商共同投標。 第一項所稱共同投標,指二家以上之廠商共同具名投標,並於得標後共同具名簽約,連帶負履行採購契約之責,以承攬工程或提供財物、勞務之行為。 共同投標以能增加廠商之競爭或無不當限制競爭者為限。 同業共同投標應符合公平交易法第十五條第一項但書各款之規定。 共同投標廠商應於投標時檢附共同投標協議書。 共同投標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26 條 機關辦理公告金額以上之採購,應依功能或效益訂定招標文件。其有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者,應從其規定。 機關所擬定、採用或適用之技術規格,其所標示之擬採購產品或服務之特性,諸如品質、性能、安全、尺寸、符號、術語、包裝、標誌及標示或生產程序、方法及評估之程序,在目的及效果上均不得限制競爭。 招標文件不得要求或提及特定之商標或商名、專利、設計或型式、特定來源地、生產者或供應者。但無法以精確之方式說明招標要求,而已在招標文件內註明諸如「或同等品」字樣者,不在此限。 政府採購法 第 26-1 條 機關得視採購之特性及實際需要,以促進自然資源保育與環境保護為目的,依前條規定擬定技術規格,及節省能源、節約資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之相關措施。 前項增加計畫經費或技術服務費用者,於擬定規格或措施時應併入計畫報核編列預算。 政府採購法 第 27 條 機關辦理公開招標或選擇性招標,應將招標公告或辦理資格審查之公告刊登於政府採購公報並公開於資訊網路。公告之內容修正時,亦同。 前項公告內容、公告日數、公告方法及政府採購公報發行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機關辦理採購時,應估計採購案件之件數及每件之預計金額。預算及預計金額,得於招標公告中一併公開。 政府採購法 第 28 條 機關辦理招標,其自公告日或邀標日起至截止投標或收件日止之等標期,應訂定合理期限。其期限標準,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29 條 公開招標之招標文件及選擇性招標之預先辦理資格審查文件,應自公告日起至截止投標日或收件日止,公開發給、發售及郵遞方式辦理。發給、發售或郵遞時,不得登記領標廠商之名稱。 選擇性招標之文件應公開載明限制投標廠商資格之理由及其必要性。 第一項文件內容,應包括投標廠商提交投標書所需之一切必要資料。 政府採購法 第 30 條 機關辦理招標,應於招標文件中規定投標廠商須繳納押標金;得標廠商須繳納保證金或提供或併提供其他擔保。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勞務採購,以免收押標金、保證金為原則。 二、未達公告金額之工程、財物採購,得免收押標金、保證金。 三、以議價方式辦理之採購,得免收押標金。 四、依市場交易慣例或採購案特性,無收取押標金、保證金之必要或可能。 押標金及保證金應由廠商以現金、金融機構簽發之本票或支票、保付支票、郵政匯票、政府公債、設定質權之金融機構定期存款單、銀行開發或保兌之不可撤銷擔保信用狀繳納,或取具銀行之書面連帶保證、保險公司之連帶保證保險單為之。 押標金、保證金與其他擔保之種類、額度、繳納、退還、終止方式及其他相關作業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另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31 條 機關對於廠商所繳納之押標金,應於決標後無息發還未得標之廠商。廢標時,亦同。 廠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所繳納之押標金,不予發還;其未依招標文件規定繳納或已發還者,並予追繳: 一、以虛偽不實之文件投標。 二、借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或容許他人借用本人名義或證件參加投標。 三、冒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 四、得標後拒不簽約。 五、得標後未於規定期限內,繳足保證金或提供擔保。 六、對採購有關人員行求、期約或交付不正利益。 七、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 前項追繳押標金之情形,屬廠商未依招標文件規定繳納者,追繳金額依招標文件中規定之額度定之;其為標價之一定比率而無標價可供計算者,以預算金額代之。 第二項追繳押標金之請求權,因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前項期間,廠商未依招標文件規定繳納者,自開標日起算;機關已發還押標金者,自發還日起算;得追繳之原因發生或可得知悉在後者,自原因發生或可得知悉時起算。 追繳押標金,自不予開標、不予決標、廢標或決標日起逾十五年者,不得行使。 政府採購法 第 32 條 機關應於招標文件中規定,得不發還得標廠商所繳納之保證金及其孳息,或擔保者應履行其擔保責任之事由,並敘明該項事由所涉及之違約責任、保證金之抵充範圍及擔保者之擔保責任。 政府採購法 第 33 條 廠商之投標文件,應以書面密封,於投標截止期限前,以郵遞或專人送達招標機關或其指定之場所。 前項投標文件,廠商得以電子資料傳輸方式遞送。但以招標文件已有訂明者為限,並應於規定期限前遞送正式文件。 機關得於招標文件中規定允許廠商於開標前補正非契約必要之點之文件。 政府採購法 第 34 條 機關辦理採購,其招標文件於公告前應予保密。但須公開說明或藉以公開徵求廠商提供參考資料者,不在此限。 機關辦理招標,不得於開標前洩漏底價,領標、投標廠商之名稱與家數及其他足以造成限制競爭或不公平競爭之相關資料。 底價於開標後至決標前,仍應保密,決標後除有特殊情形外,應予公開。但機關依實際需要,得於招標文件中公告底價。 機關對於廠商投標文件,除供公務上使用或法令另有規定外,應保守秘密。 政府採購法 第 35 條 機關得於招標文件中規定,允許廠商在不降低原有功能條件下,得就技術、工法、材料或設備,提出可縮減工期、減省經費或提高效率之替代方案。其實施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36 條 機關辦理採購,得依實際需要,規定投標廠商之基本資格。 特殊或巨額之採購,須由具有相當經驗、實績、人力、財力、設備等之廠商始能擔任者,得另規定投標廠商之特定資格。 外國廠商之投標資格及應提出之資格文件,得就實際需要另行規定,附經公證或認證之中文譯本,並於招標文件中訂明。 第一項基本資格、第二項特定資格與特殊或巨額採購之範圍及認定標準,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37 條 機關訂定前條投標廠商之資格,不得不當限制競爭,並以確認廠商具備履行契約所必須之能力者為限。 投標廠商未符合前條所定資格者,其投標不予受理。但廠商之財力資格,得以銀行或保險公司之履約及賠償連帶保證責任、連帶保證保險單代之。 政府採購法 第 38 條 政黨及與其具關係企業關係之廠商,不得參與投標。 前項具關係企業關係之廠商,準用公司法有關關係企業之規定。 政府採購法 第 39 條 機關辦理採購,得依本法將其對規劃、設計、供應或履約業務之專案管理,委託廠商為之。 承辦專案管理之廠商,其負責人或合夥人不得同時為規劃、設計、施工或供應廠商之負責人或合夥人。 承辦專案管理之廠商與規劃、設計、施工或供應廠商,不得同時為關係企業或同一其他廠商之關係企業。 政府採購法 第 40 條 機關之採購,得洽由其他具有專業能力之機關代辦。 上級機關對於未具有專業採購能力之機關,得命其洽由其他具有專業能力之機關代辦採購。 政府採購法 第 41 條 廠商對招標文件內容有疑義者,應於招標文件規定之日期前,以書面向招標機關請求釋疑。 機關對前項疑義之處理結果,應於招標文件規定之日期前,以書面答復請求釋疑之廠商,必要時得公告之;其涉及變更或補充招標文件內容者,除選擇性招標之規格標與價格標及限制性招標得以書面通知各廠商外,應另行公告,並視需要延長等標期。機關自行變更或補充招標文件內容者,亦同。 政府採購法 第 42 條 機關辦理公開招標或選擇性招標,得就資格、規格與價格採取分段開標。 機關辦理分段開標,除第一階段應公告外,後續階段之邀標,得免予公告。 政府採購法 第 43 條 機關辦理採購,除我國締結之條約或協定另有禁止規定者外,得採行下列措施之一,並應載明於招標文件中︰ 一、要求投標廠商採購國內貨品比率、技術移轉、投資、協助外銷或其他類似條件,作為採購評選之項目,其比率不得逾三分之一。 二、外國廠商為最低標,且其標價符合第五十二條規定之決標原則者,得以該標價優先決標予國內廠商。 政府採購法 第 44 條 機關辦理特定之採購,除我國締結之條約或協定另有禁止規定者外,得對國內產製加值達百分之五十之財物或國內供應之工程、勞務,於外國廠商為最低標,且其標價符合第五十二條規定之決標原則時,以高於該標價一定比率以內之價格,優先決標予國內廠商。 前項措施之採行,以合於就業或產業發展政策者為限,且一定比率不得逾百分之三,優惠期限不得逾五年;其適用範圍、優惠比率及實施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同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三 章 決標 政府採購法 第 45 條 公開招標及選擇性招標之開標,除法令另有規定外,應依招標文件公告之時間及地點公開為之。 政府採購法 第 46 條 機關辦理採購,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訂定底價。底價應依圖說、規範、契約並考量成本、市場行情及政府機關決標資料逐項編列,由機關首長或其授權人員核定。 前項底價之訂定時機,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公開招標應於開標前定之。 二、選擇性招標應於資格審查後之下一階段開標前定之。 三、限制性招標應於議價或比價前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47 條 機關辦理下列採購,得不訂底價。但應於招標文件內敘明理由及決標條件與原則︰ 一、訂定底價確有困難之特殊或複雜案件。 二、以最有利標決標之採購。 三、小額採購。 前項第一款及第二款之採購,得規定廠商於投標文件內詳列報價內容。 小額採購之金額,在中央由主管機關定之;在地方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定之。但均不得逾公告金額十分之一。地方未定者,比照中央規定辦理。 政府採購法 第 48 條 機關依本法規定辦理招標,除有下列情形之一不予開標決標外,有三家以上合格廠商投標,即應依招標文件所定時間開標決標: 一、變更或補充招標文件內容者。 二、發現有足以影響採購公正之違法或不當行為者。 三、依第八十二條規定暫緩開標者。 四、依第八十四條規定暫停採購程序者。 五、依第八十五條規定由招標機關另為適法之處置者。 六、因應突發事故者。 七、採購計畫變更或取銷採購者。 八、經主管機關認定之特殊情形。 第一次開標,因未滿三家而流標者,第二次招標之等標期間得予縮短,並得不受前項三家廠商之限制。 政府採購法 第 49 條 未達公告金額之採購,其金額逾公告金額十分之一者,除第二十二條第一項各款情形外,仍應公開取得三家以上廠商之書面報價或企劃書。 政府採購法 第 50 條 投標廠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機關於開標前發現者,其所投之標應不予開標;於開標後發現者,應不決標予該廠商: 一、未依招標文件之規定投標。 二、投標文件內容不符合招標文件之規定。 三、借用或冒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 四、以不實之文件投標。 五、不同投標廠商間之投標文件內容有重大異常關聯。 六、第一百零三條第一項不得參加投標或作為決標對象之情形。 七、其他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 決標或簽約後發現得標廠商於決標前有第一項情形者,應撤銷決標、終止契約或解除契約,並得追償損失。但撤銷決標、終止契約或解除契約反不符公共利益,並經上級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 第一項不予開標或不予決標,致採購程序無法繼續進行者,機關得宣布廢標。 政府採購法 第 51 條 機關應依招標文件規定之條件,審查廠商投標文件,對其內容有疑義時,得通知投標廠商提出說明。 前項審查結果應通知投標廠商,對不合格之廠商,並應敘明其原因。 政府採購法 第 52 條 機關辦理採購之決標,應依下列原則之一辦理,並應載明於招標文件中: 一、訂有底價之採購,以合於招標文件規定,且在底價以內之最低標為得標廠商。 二、未訂底價之採購,以合於招標文件規定,標價合理,且在預算數額以內之最低標為得標廠商。 三、以合於招標文件規定之最有利標為得標廠商。 四、採用複數決標之方式:機關得於招標文件中公告保留之採購項目或數量選擇之組合權利,但應合於最低價格或最有利標之競標精神。 機關辦理公告金額以上之專業服務、技術服務、資訊服務、社會福利服務或文化創意服務者,以不訂底價之最有利標為原則。 決標時得不通知投標廠商到場,其結果應通知各投標廠商。 政府採購法 第 53 條 合於招標文件規定之投標廠商之最低標價超過底價時,得洽該最低標廠商減價一次;減價結果仍超過底價時,得由所有合於招標文件規定之投標廠商重新比減價格,比減價格不得逾三次。 前項辦理結果,最低標價仍超過底價而不逾預算數額,機關確有緊急情事需決標時,應經原底價核定人或其授權人員核准,且不得超過底價百分之八。但查核金額以上之採購,超過底價百分之四者,應先報經上級機關核准後決標。 政府採購法 第 54 條 決標依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辦理者,合於招標文件規定之最低標價逾評審委員會建議之金額或預算金額時,得洽該最低標廠商減價一次。減價結果仍逾越上開金額時,得由所有合於招標文件規定之投標廠商重新比減價格。機關得就重新比減價格之次數予以限制,比減價格不得逾三次,辦理結果,最低標價仍逾越上開金額時,應予廢標。 政府採購法 第 55 條 機關辦理以最低標決標之採購,經報上級機關核准,並於招標公告及招標文件內預告者,得於依前二條規定無法決標時,採行協商措施。 政府採購法 第 56 條 決標依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辦理者,應依招標文件所規定之評審標準,就廠商投標標的之技術、品質、功能、商業條款或價格等項目,作序位或計數之綜合評選,評定最有利標。價格或其與綜合評選項目評分之商數,得做為單獨評選之項目或決標之標準。未列入之項目,不得做為評選之參考。評選結果無法依機關首長或評選委員會過半數之決定,評定最有利標時,得採行協商措施,再作綜合評選,評定最有利標。評定應附理由。綜合評選不得逾三次。 依前項辦理結果,仍無法評定最有利標時,應予廢標。 機關採最有利標決標者,應先報經上級機關核准。 最有利標之評選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57 條 機關依前二條之規定採行協商措施者,應依下列原則辦理︰ 一、開標、投標、審標程序及內容均應予保密。 二、協商時應平等對待所有合於招標文件規定之投標廠商,必要時並錄影或錄音存證。 三、原招標文件已標示得更改項目之內容,始得納入協商。 四、前款得更改之項目變更時,應以書面通知所有得參與協商之廠商。 五、協商結束後,應予前款廠商依據協商結果,於一定期間內修改投標文件重行遞送之機會。 政府採購法 第 58 條 機關辦理採購採最低標決標時,如認為最低標廠商之總標價或部分標價偏低,顯不合理,有降低品質、不能誠信履約之虞或其他特殊情形,得限期通知該廠商提出說明或擔保。廠商未於機關通知期限內提出合理之說明或擔保者,得不決標予該廠商,並以次低標廠商為最低標廠商。 政府採購法 第 59 條 廠商不得以支付他人佣金、比例金、仲介費、後謝金或其他不正利益為條件,促成採購契約之成立。 違反前項規定者,機關得終止或解除契約,並將二倍之不正利益自契約價款中扣除。未能扣除者,通知廠商限期給付之。 政府採購法 第 60 條 機關辦理採購依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四條或第五十七條規定,通知廠商說明、減價、比減價格、協商、更改原報內容或重新報價,廠商未依通知期限辦理者,視同放棄。 政府採購法 第 61 條 機關辦理公告金額以上採購之招標,除有特殊情形者外,應於決標後一定期間內,將決標結果之公告刊登於政府採購公報,並以書面通知各投標廠商。無法決標者,亦同。 政府採購法 第 62 條 機關辦理採購之決標資料,應定期彙送主管機關。 政府採購法 第 四 章 履約管理 政府採購法 第 63 條 各類採購契約以採用主管機關訂定之範本為原則,其要項及內容由主管機關參考國際及國內慣例定之。 採購契約應訂明一方執行錯誤、不實或管理不善,致他方遭受損害之責任。 政府採購法 第 64 條 採購契約得訂明因政策變更,廠商依契約繼續履行反而不符公共利益者,機關得報經上級機關核准,終止或解除部分或全部契約,並補償廠商因此所生之損失。 政府採購法 第 65 條 得標廠商應自行履行工程、勞務契約,不得轉包。 前項所稱轉包,指將原契約中應自行履行之全部或其主要部分,由其他廠商代為履行。 廠商履行財物契約,其需經一定履約過程,非以現成財物供應者,準用前二項規定。 政府採購法 第 66 條 得標廠商違反前條規定轉包其他廠商時,機關得解除契約、終止契約或沒收保證金,並得要求損害賠償。 前項轉包廠商與得標廠商對機關負連帶履行及賠償責任。再轉包者,亦同。 政府採購法 第 67 條 得標廠商得將採購分包予其他廠商。稱分包者,謂非轉包而將契約之部分由其他廠商代為履行。 分包契約報備於採購機關,並經得標廠商就分包部分設定權利質權予分包廠商者,民法第五百十三條之抵押權及第八百十六條因添附而生之請求權,及於得標廠商對於機關之價金或報酬請求權。 前項情形,分包廠商就其分包部分,與得標廠商連帶負瑕疵擔保責任。 政府採購法 第 68 條 得標廠商就採購契約對於機關之價金或報酬請求權,其全部或一部得為權利質權之標的。 政府採購法 第 69 條 (刪除) 政府採購法 第 70 條 機關辦理工程採購,應明訂廠商執行品質管理、環境保護、施工安全衛生之責任,並對重點項目訂定檢查程序及檢驗標準。 機關於廠商履約過程,得辦理分段查驗,其結果並得供驗收之用。 中央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成立工程施工查核小組,定期查核所屬(轄)機關工程品質及進度等事宜。 工程施工查核小組之組織準則,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後發布之。其作業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財物或勞務採購需經一定履約過程,而非以現成財物或勞務供應者,準用第一項及第二項之規定。 政府採購法 第 70-1 條 機關辦理工程規劃、設計,應依工程規模及特性,分析潛在施工危險,編製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法規之安全衛生圖說及規範,並量化編列安全衛生費用。 機關辦理工程採購,應將前項設計成果納入招標文件,並於招標文件規定廠商須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規,採取必要之預防設備或措施,實施安全衛生管理及訓練,使勞工免於發生職業災害,以確保施工安全。 廠商施工場所依法令或契約應有之安全衛生設施欠缺或不良,致發生職業災害者,除應受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令處罰外,機關應依本法及契約規定處置。 政府採購法 第 五 章 驗收 政府採購法 第 71 條 機關辦理工程、財物採購,應限期辦理驗收,並得辦理部分驗收。 驗收時應由機關首長或其授權人員指派適當人員主驗,通知接管單位或使用單位會驗。 機關承辦採購單位之人員不得為所辦採購之主驗人或樣品及材料之檢驗人。 前三項之規定,於勞務採購準用之。 政府採購法 第 72 條 機關辦理驗收時應製作紀錄,由參加人員會同簽認。驗收結果與契約、圖說、貨樣規定不符者,應通知廠商限期改善、拆除、重作、退貨或換貨。其驗收結果不符部分非屬重要,而其他部分能先行使用,並經機關檢討認為確有先行使用之必要者,得經機關首長或其授權人員核准,就其他部分辦理驗收並支付部分價金。 驗收結果與規定不符,而不妨礙安全及使用需求,亦無減少通常效用或契約預定效用,經機關檢討不必拆換或拆換確有困難者,得於必要時減價收受。其在查核金額以上之採購,應先報經上級機關核准;未達查核金額之採購,應經機關首長或其授權人員核准。 驗收人對工程、財物隱蔽部分,於必要時得拆驗或化驗。 政府採購法 第 73 條 工程、財物採購經驗收完畢後,應由驗收及監驗人員於結算驗收證明書上分別簽認。 前項規定,於勞務驗收準用之。 政府採購法 第 73-1 條 機關辦理工程採購之付款及審核程序,除契約另有約定外,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定期估驗或分階段付款者,機關應於廠商提出估驗或階段完成之證明文件後,十五日內完成審核程序,並於接到廠商提出之請款單據後,十五日內付款。 二、驗收付款者,機關應於驗收合格後,填具結算驗收證明文件,並於接到廠商請款單據後,十五日內付款。 三、前二款付款期限,應向上級機關申請核撥補助款者,為三十日。 前項各款所稱日數,係指實際工作日,不包括例假日、特定假日及退請受款人補正之日數。 機關辦理付款及審核程序,如發現廠商有文件不符、不足或有疑義而需補正或澄清者,應一次通知澄清或補正,不得分次辦理。 財物及勞務採購之付款及審核程序,準用前三項之規定。 政府採購法 第 六 章 爭議處理 政府採購法 第 74 條 廠商與機關間關於招標、審標、決標之爭議,得依本章規定提出異議及申訴。 政府採購法 第 75 條 廠商對於機關辦理採購,認為違反法令或我國所締結之條約、協定(以下合稱法令),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得於下列期限內,以書面向招標機關提出異議: 一、對招標文件規定提出異議者,為自公告或邀標之次日起等標期之四分之一,其尾數不足一日者,以一日計。但不得少於十日。 二、對招標文件規定之釋疑、後續說明、變更或補充提出異議者,為接獲機關通知或機關公告之次日起十日。 三、對採購之過程、結果提出異議者,為接獲機關通知或機關公告之次日起十日。其過程或結果未經通知或公告者,為知悉或可得而知悉之次日起十日。但至遲不得逾決標日之次日起十五日。 招標機關應自收受異議之次日起十五日內為適當之處理,並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提出異議之廠商。其處理結果涉及變更或補充招標文件內容者,除選擇性招標之規格標與價格標及限制性招標應以書面通知各廠商外,應另行公告,並視需要延長等標期。 政府採購法 第 76 條 廠商對於公告金額以上採購異議之處理結果不服,或招標機關逾前條第二項所定期限不為處理者,得於收受異議處理結果或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十五日內,依其屬中央機關或地方機關辦理之採購,以書面分別向主管機關、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所設之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申訴。地方政府未設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者,得委請中央主管機關處理。 廠商誤向該管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以外之機關申訴者,以該機關收受之日,視為提起申訴之日。 第二項收受申訴書之機關應於收受之次日起三日內將申訴書移送於該管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並通知申訴廠商。 爭議屬第三十一條規定不予發還或追繳押標金者,不受第一項公告金額以上之限制。 政府採購法 第 77 條 申訴應具申訴書,載明下列事項,由申訴廠商簽名或蓋章︰ 一、申訴廠商之名稱、地址、電話及負責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住所或居所。 二、原受理異議之機關。 三、申訴之事實及理由。 四、證據。 五、年、月、日。 申訴得委任代理人為之,代理人應檢附委任書並載明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職業、電話、住所或居所。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政府採購法 第 78 條 廠商提出申訴,應同時繕具副本送招標機關。機關應自收受申訴書副本之次日起十日內,以書面向該管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陳述意見。 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應於收受申訴書之次日起四十日內完成審議,並將判斷以書面通知廠商及機關。必要時得延長四十日。 政府採購法 第 79 條 申訴逾越法定期間或不合法定程式者,不予受理。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命其補正;逾期不補正者,不予受理。 政府採購法 第 80 條 採購申訴得僅就書面審議之。 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得依職權或申請,通知申訴廠商、機關到指定場所陳述意見。 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於審議時,得囑託具專門知識經驗之機關、學校、團體或人員鑑定,並得通知相關人士說明或請機關、廠商提供相關文件、資料。 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辦理審議,得先行向廠商收取審議費、鑑定費及其他必要之費用;其收費標準及繳納方式,由主管機關定之。 採購申訴審議規則,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後發布之。 政府採購法 第 81 條 申訴提出後,廠商得於審議判斷送達前撤回之。申訴經撤回後,不得再行提出同一之申訴。 政府採購法 第 82 條 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審議判斷,應以書面附事實及理由,指明招標機關原採購行為有無違反法令之處;其有違反者,並得建議招標機關處置之方式。 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於完成審議前,必要時得通知招標機關暫停採購程序。 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為第一項之建議或前項之通知時,應考量公共利益、相關廠商利益及其他有關情況。 政府採購法 第 83 條 審議判斷,視同訴願決定。 政府採購法 第 84 條 廠商提出異議或申訴者,招標機關評估其事由,認其異議或申訴有理由者,應自行撤銷、變更原處理結果,或暫停採購程序之進行。但為應緊急情況或公共利益之必要,或其事由無影響採購之虞者,不在此限。 依廠商之申訴,而為前項之處理者,招標機關應將其結果即時通知該管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 政府採購法 第 85 條 審議判斷指明原採購行為違反法令者,招標機關應自收受審議判斷書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另為適法之處置;期限屆滿未處置者,廠商得自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十五日內向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申訴。 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於審議判斷中建議招標機關處置方式,而招標機關不依建議辦理者,應於收受判斷之次日起十五日內報請上級機關核定,並由上級機關於收受之次日起十五日內,以書面向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及廠商說明理由。 審議判斷指明原採購行為違反法令,廠商得向招標機關請求償付其準備投標、異議及申訴所支出之必要費用。 政府採購法 第 85-1 條 機關與廠商因履約爭議未能達成協議者,得以下列方式之一處理: 一、向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申請調解。 二、向仲裁機構提付仲裁。 前項調解屬廠商申請者,機關不得拒絕。工程及技術服務採購之調解,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應提出調解建議或調解方案;其因機關不同意致調解不成立者,廠商提付仲裁,機關不得拒絕。 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辦理調解之程序及其效力,除本法有特別規定者外,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調解之規定。 履約爭議調解規則,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後發布之。 政府採購法 第 85-2 條 申請調解,應繳納調解費、鑑定費及其他必要之費用;其收費標準、繳納方式及數額之負擔,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85-3 條 調解經當事人合意而成立;當事人不能合意者,調解不成立。 調解過程中,調解委員得依職權以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名義提出書面調解建議;機關不同意該建議者,應先報請上級機關核定,並以書面向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及廠商說明理由。 政府採購法 第 85-4 條 履約爭議之調解,當事人不能合意但已甚接近者,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應斟酌一切情形,並徵詢調解委員之意見,求兩造利益之平衡,於不違反兩造當事人之主要意思範圍內,以職權提出調解方案。 當事人或參加調解之利害關係人對於前項方案,得於送達之次日起十日內,向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提出異議。 於前項期間內提出異議者,視為調解不成立;其未於前項期間內提出異議者,視為已依該方案調解成立。 機關依前項規定提出異議者,準用前條第二項之規定。 政府採購法 第 86 條 主管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為處理中央及地方機關採購之廠商申訴及機關與廠商間之履約爭議調解,分別設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置委員七人至三十五人,由主管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聘請具有法律或採購相關專門知識之公正人士擔任,其中三人並得由主管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高級人員派兼之。但派兼人數不得超過全體委員人數五分之一。 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應公正行使職權。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組織準則,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後發布之。 政府採購法 第 七 章 罰則 政府採購法 第 87 條 意圖使廠商不為投標、違反其本意投標,或使得標廠商放棄得標、得標後轉包或分包,而施強暴、脅迫、藥劑或催眠術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各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以詐術或其他非法之方法,使廠商無法投標或開標發生不正確結果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影響決標價格或獲取不當利益,而以契約、協議或其他方式之合意,使廠商不為投標或不為價格之競爭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影響採購結果或獲取不當利益,而借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容許他人借用本人名義或證件參加投標者,亦同。 第一項、第三項及第四項之未遂犯罰之。 政府採購法 第 88 條 受機關委託提供採購規劃、設計、審查、監造、專案管理或代辦採購廠商之人員,意圖為私人不法之利益,對技術、工法、材料、設備或規格,為違反法令之限制或審查,因而獲得利益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其意圖為私人不法之利益,對廠商或分包廠商之資格為違反法令之限制或審查,因而獲得利益者,亦同。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政府採購法 第 89 條 受機關委託提供採購規劃、設計或專案管理或代辦採購廠商之人員,意圖為私人不法之利益,洩漏或交付關於採購應秘密之文書、圖畫、消息、物品或其他資訊,因而獲得利益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政府採購法 第 90 條 意圖使機關規劃、設計、承辦、監辦採購人員或受機關委託提供採購規劃、設計或專案管理或代辦採購廠商之人員,就與採購有關事項,不為決定或為違反其本意之決定,而施強暴、脅迫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各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政府採購法 第 91 條 意圖使機關規劃、設計、承辦、監辦採購人員或受機關委託提供採購規劃、設計或專案管理或代辦採購廠商之人員,洩漏或交付關於採購應秘密之文書、圖畫、消息、物品或其他資訊,而施強暴、脅迫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各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政府採購法 第 92 條 廠商之代表人、代理人、受雇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執行業務犯本法之罪者,除依該條規定處罰其行為人外,對該廠商亦科以該條之罰金。 政府採購法 第 八 章 附則 政府採購法 第 93 條 各機關得就具有共通需求特性之財物或勞務,與廠商簽訂共同供應契約。 共同供應契約之採購,其招標文件與契約應記載之事項、適用機關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另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93-1 條 機關辦理採購,得以電子化方式為之,其電子化資料並視同正式文件,得免另備書面文件。 前項以電子化方式採購之招標、領標、投標、開標、決標及費用收支作業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94 條 機關辦理評選,應成立五人以上之評選委員會,專家學者人數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其名單由主管機關會同教育部、考選部及其他相關機關建議之。 前項所稱專家學者,不得為政府機關之現職人員。 評選委員會組織準則及審議規則,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95 條 機關辦理採購宜由採購專業人員為之。但一定金額之採購,應由採購專業人員為之。 前項採購專業人員之資格、考試、訓練、發證、管理辦法及一定金額,由主管機關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96 條 機關得於招標文件中,規定優先採購取得政府認可之環境保護標章使用許可,而其效能相同或相似之產品,並得允許百分之十以下之價差。產品或其原料之製造、使用過程及廢棄物處理,符合再生材質、可回收、低污染或省能源者,亦同。 其他增加社會利益或減少社會成本,而效能相同或相似之產品,準用前項之規定。 前二項產品之種類、範圍及實施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同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及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97 條 主管機關得參酌相關法令規定採取措施,扶助中小企業承包或分包一定金額比例以上之政府採購。 前項扶助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98 條 得標廠商其於國內員工總人數逾一百人者,應於履約期間僱用身心障礙者及原住民,人數不得低於總人數百分之二,僱用不足者,除應繳納代金,並不得僱用外籍勞工取代僱用不足額部分。 政府採購法 第 99 條 機關辦理政府規劃或核准之交通、能源、環保、旅遊等建設,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開放廠商投資興建、營運者,其甄選投資廠商之程序,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本法之規定。 政府採購法 第 100 條 主管機關、上級機關及主計機關得隨時查核各機關採購進度、存貨或其使用狀況,亦得命其提出報告。 機關多餘不用之堪用財物,得無償讓與其他政府機關或公立學校。 政府採購法 第 101 條 機關辦理採購,發現廠商有下列情形之一,應將其事實、理由及依第一百零三條第一項所定期間通知廠商,並附記如未提出異議者,將刊登政府採購公報: 一、容許他人借用本人名義或證件參加投標者。 二、借用或冒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者。 三、擅自減省工料,情節重大者。 四、以虛偽不實之文件投標、訂約或履約,情節重大者。 五、受停業處分期間仍參加投標者。 六、犯第八十七條至第九十二條之罪,經第一審為有罪判決者。 七、得標後無正當理由而不訂約者。 八、查驗或驗收不合格,情節重大者。 九、驗收後不履行保固責任,情節重大者。 十、因可歸責於廠商之事由,致延誤履約期限,情節重大者。 十一、違反第六十五條規定轉包者。 十二、因可歸責於廠商之事由,致解除或終止契約,情節重大者。 十三、破產程序中之廠商。 十四、歧視性別、原住民、身心障礙或弱勢團體人士,情節重大者。 十五、對採購有關人員行求、期約或交付不正利益者。 廠商之履約連帶保證廠商經機關通知履行連帶保證責任者,適用前項規定。 機關為第一項通知前,應給予廠商口頭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機關並應成立採購工作及審查小組認定廠商是否該當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 機關審酌第一項所定情節重大,應考量機關所受損害之輕重、廠商可歸責之程度、廠商之實際補救或賠償措施等情形。 政府採購法 第 102 條 廠商對於機關依前條所為之通知,認為違反本法或不實者,得於接獲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向該機關提出異議。 廠商對前項異議之處理結果不服,或機關逾收受異議之次日起十五日內不為處理者,無論該案件是否逾公告金額,得於收受異議處理結果或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十五日內,以書面向該管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申訴。 機關依前條通知廠商後,廠商未於規定期限內提出異議或申訴,或經提出申訴結果不予受理或審議結果指明不違反本法或並無不實者,機關應即將廠商名稱及相關情形刊登政府採購公報。 第一項及第二項關於異議及申訴之處理,準用第六章之規定。 政府採購法 第 103 條 依前條第三項規定刊登於政府採購公報之廠商,於下列期間內,不得參加投標或作為決標對象或分包廠商: 一、有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五款、第十五款情形或第六款判處有期徒刑者,自刊登之次日起三年。但經判決撤銷原處分或無罪確定者,應註銷之。 二、有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十三款、第十四款情形或第六款判處拘役、罰金或緩刑者,自刊登之次日起一年。但經判決撤銷原處分或無罪確定者,應註銷之。 三、有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七款至第十二款情形者,於通知日起前五年內未被任一機關刊登者,自刊登之次日起三個月;已被任一機關刊登一次者,自刊登之次日起六個月;已被任一機關刊登累計二次以上者,自刊登之次日起一年。但經判決撤銷原處分者,應註銷之。 機關因特殊需要,而有向前項廠商採購之必要,經上級機關核准者,不適用前項規定。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四月三十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依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規定通知,但處分尚未確定者,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政府採購法 第 104 條 軍事機關之採購,應依本法之規定辦理。但武器、彈藥、作戰物資或與國家安全或國防目的有關之採購,而有下列情形者,不在此限。 一、因應國家面臨戰爭、戰備動員或發生戰爭者,得不適用本法之規定。 二、機密或極機密之採購,得不適用第二十七條、第四十五條及第六十一條之規定。 三、確因時效緊急,有危及重大戰備任務之虞者,得不適用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及第三十六條之規定。 四、以議價方式辦理之採購,得不適用第二十六條第三項本文之規定。 前項採購之適用範圍及其處理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同國防部定之,並送立法院審議。 政府採購法 第 105 條 機關辦理下列採購,得不適用本法招標、決標之規定。 一、國家遇有戰爭、天然災害、癘疫或財政經濟上有重大變故,需緊急處置之採購事項。 二、人民之生命、身體、健康、財產遭遇緊急危難,需緊急處置之採購事項。 三、公務機關間財物或勞務之取得,經雙方直屬上級機關核准者。 四、依條約或協定向國際組織、外國政府或其授權機構辦理之採購,其招標、決標另有特別規定者。 前項之採購,有另定處理辦法予以規範之必要者,其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106 條 駐國外機構辦理或受託辦理之採購,因應駐在地國情或實地作業限制,且不違背我國締結之條約或協定者,得不適用下列各款規定。但第二款至第四款之事項,應於招標文件中明定其處理方式。 一、第二十七條刊登政府採購公報。 二、第三十條押標金及保證金。 三、第五十三條第一項及第五十四條第一項優先減價及比減價格規定。 四、第六章異議及申訴。 前項採購屬查核金額以上者,事後應敘明原由,檢附相關文件送上級機關備查。 政府採購法 第 107 條 機關辦理採購之文件,除依會計法或其他法律規定保存者外,應另備具一份,保存於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 政府採購法 第 108 條 中央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成立採購稽核小組,稽核監督採購事宜。 前項稽核小組之組織準則及作業規則,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後發布之。 政府採購法 第 109 條 機關辦理採購,審計機關得隨時稽察之。 政府採購法 第 110 條 主計官、審計官或檢察官就採購事件,得為機關提起訴訟、參加訴訟或上訴。 政府採購法 第 111 條 機關辦理巨額採購,應於使用期間內,逐年向主管機關提報使用情形及其效益分析。主管機關並得派員查核之。 主管機關每年應對已完成之重大採購事件,作出效益評估;除應秘密者外,應刊登於政府採購公報。 政府採購法 第 112 條 主管機關應訂定採購人員倫理準則。 政府採購法 第 113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主管機關定之。 政府採購法 第 114 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包括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十日修正公布之第七條)自公布日施行。
政府採購法
法律
201905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一 章 總則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 條 為有效、迅速推動震災災後重建工作,以重建城鄉、復興產業、恢復家園 ,特制定本條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 條 災後重建工作,依本條例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但其他法律規定較本條例更有利災後重建者,適用最有利之法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 條 本條例與緊急命令就同一事項規定不一致者,於緊急命令施行期間,依緊 急命令辦理。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 條 本條例用辭定義如下: 一 緊急命令:指、總統於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以華總一義字 第八八○○二二八四四○號令發布之命令。 二、震災:指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於臺灣中部地區發生之強烈 地震,及其後各次餘震所造成之災害。 三、災區:指因震災受創之地區。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 條 為推動災後重建工作,由行政院設置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 會,以行政院院長為召集人,召集中央相關部會、災區地方政府及災民代 表組成,負責重建事項之協調、審核、決策、推動及監督。其組織及運作 由行政院定之。但災民代表不得少於五人。 直轄市、縣 (市) 、鄉 (鎮、市) 、村里及社區得設置各該地區九二一震 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負責規劃、協調推動震災重建事項,其組織及運 作由內政部會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原住民委員會定之。但災民代表不得 少於五人。 前二項重建事項包括生活重建、產業重建、公共建設、社區重建等工作。 村里及社區重建推動委員會得聘請專家、學者參與規劃、諮詢。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二 章 災區社區重建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一 節 地籍與地權處理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 條 災區進行土地重新規劃或整理時,直轄市、縣 (市) 政府得劃定範圍限制 或禁止該範圍內建築;其限制或禁止之期限為三個月,必要時得延長三個 月。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7 條 因震災發生地層移動,致都市計畫圖已無法適用時,在依法辦理地形圖修 測或重新測量及都市計畫圖重新製作前,得參照原都市計畫圖及實地現況 ,修正都市計畫樁位坐標,實施都市更新、新市區建設、土地使用管制及 建築管理。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8 條 因震災發生地層移動,致土地界址與地籍圖經界線有偏移時,直轄市、縣 (市) 地政機關應參酌地籍圖、原登記面積及實地現況辦理測量,並修正 地籍圖。 前項土地因震災致界址相對位置變形者,應先由該地政機關通知土地所有 權人於三十日內相互協議、調整界址及埋設界標。逾期未完成者,依前項 規定逕行調整界址,據以測量。 依前二項完成測量後,土地所有權人對界址仍有爭議時,應以書面提出異 議,由該管直轄市、縣 (市) 政府進行調處。不服調處者,應於收受該調 處結果十五日內,提付仲裁或向司法機關訴請處理;逾期未提付仲裁或向 司法機關訴請處理者,依原調處結果辦理。 土地所有權人依前項規定提出異議,逾三十日未獲該管直轄市、縣 (市) 政府之調處決定者,得提付仲裁或向司法機關訴請處理。 依第一項、第二項之測量結果或第三項之調處結果,其土地面積或界址發 生變動者,該地政機關得依職權或當事人一造之申請,逕為辦理土地標示 變更登記。 災區土地重新實施地籍測量時,得準用前四項規定辦理;其地籍調查及測 量方式,由內政部另以辦法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9 條 為有效處理前條及第十三條之不動產糾紛,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置 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 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進行調處時,得請該管地政機關或主管建築機關協 助,受請求之機關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之委員應由地政、營建、法律專業人員及地方公正 人士組成,其組織規程,由內政部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0 條 災區建築物經拆除後,所有權人未於規定期間申辦消滅登記者,直轄市、 縣 (市) 政府得列冊敘明原因,囑託登記機關辦理建物消滅登記。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1 條 災區毀損之建築物,其登記名義人非屬現行法令規定之權利主體者,依法 辦理重建後,得以原登記名義申辦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 災區毀損之建築物原為祭祀公業所有,且登記為他人名義者,依法辦理重 建之建築物,得以祭祀公業名義申辦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2 條 災區可供建築之共有土地位於整體開發範圍內者,除於開發前有共有人過 半數及其應有部分合計過半數之反對外,視為同意參加整體開發。開發後 之利益,仍按其應有部分分配或登記之。 祭祀公業,其土地位於災區整體開發範圍內者,除於開發前有二分之一以 上派下員反對外,視為同意參加整體開發。開發後之利益,為祭祀公業所 有,其利益屬不動產者,得以祭祀公業名義登記之。 前項規定,於其他公同共有土地準用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3 條 合法建築物因震災毀損者,得由原建築物所有人檢具合法建築物之證明文 件,在不超過原建築基地面積及樓地板面積原則下,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建築機關提出重建之申請。 前項所稱合法建築物,指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有建物登記者。 二、領有建築物使用執照者。 三、該地區實施建築管理前已建造完成者。 合法建築物及其基地非屬同一人所有時,得由原建築物所有人向直轄市、 縣 (市) 主管建築機關提出重建之申請,免檢附土地登記名義人之同意文 件。 直轄市、縣 (市) 主管建築機關受理前項申請時,應即通知土地登記名義 人,並將該申請事項刊載於機關所在地之新聞紙連續公告三日。土地登記 名義人未於公告期滿後三十日內以書面提出異議者,該管主管建築機關始 得審查其申請。 土地登記名義人於前項規定期間內提出異議時,該管直轄市、縣 (市) 政 府應即進行調處,不服調處者,應於收受該結果十五日內,提付仲裁或向 司法機關訴請處理;逾期未提付仲裁或向司法機關訴請處理者,依原調處 結果辦理。 土地登記名義人於第四項規定期間內提出異議,逾三十日未獲該管直轄市 、縣 (市) 政府調處決定者,應於該三十日期滿後十五日內,提付仲裁或 向司法機關訴請處理。仲裁機構或司法機關未為判斷或判決確定前,該管 主管建築機關不得審查第三項之申請。 第二項第三款規定之合法建築物,其原建築基地面積及樓地板面積之認定 方式及原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4 條 災區承租公有基地之建築物,於租賃關係存續期間,因震災毀損而須重建 者,得向縣 (市) 主管建築機關提出重建之申請,免檢附基地登記名義人 之同意文件。 前項申辦程序、異議處理及重建法律關係,準用前條規定。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二 節 都市地區之重建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5 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因震災重建,依都市計畫法第八十一條規定辦理禁 建時,得免送該管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及上級政府核定。但應由各該 直轄市、縣 (市) 災後重建委員會審議。 前項禁建命令於公布後,應送上級政府備查。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6 條 因震災重建需要,擬定或變更都市計畫時,計畫草案於公開展覽十五日並 辦理說明會後逕送內政部;由內政部召集各相關都市計畫委員會聯席審議 後核定,不受都市計畫法第十八條至第二十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八條 規定之限制。 前項審議如涉及區域計畫委員會權責時,內政部得一併召集聯席審議。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7 條 因震災重建而進行都市更新,得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更新地區之劃定及都市更新計畫之擬定或變更,未涉及都市計畫之擬 定、變更者,得逕由直轄市、縣 (市) 政府核定,免送該管政府都市 計畫委員會審議;其涉及都市計畫之擬定、變更者,得依前條第一項 規定辦理,不受都市更新條例第八條規定之限制。 二、經劃定應實施更新之地區,其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得就主管機 關劃定之更新單元,或依所定更新單元劃定基準自行劃定更新單元, 自行組織更新團體實施該地區之都市更新事業或委託都市更新事業機 構實施之,免先擬具事業概要申請核准及舉辦公聽會,不受都市更新 條例第十條規定之限制。 三、下列事項之決議,得以更新單元內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之人數 均超過二分之一,並其所有土地面積及合法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均超 過二分之一之同意行之,不受都市更新條例第二十二條有關人數與土 地及建築物所有權比例規定之限制: (一) 訂定及變更章程。 (二) 會員之處分。 (三) 議決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擬定或變更之草案。 (四) 理事及監事之選任、改選或解職。 (五) 團體之解散。 (六) 清算之決議及清算人之選派。 四、實施者已取得更新單元內全體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之同意者, 得免舉辦公開展覽及公聽會,不受都市更新條例第十九條第二項及第 三項規定之限制。 五、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擬定或變更後,辦理公開展覽之期間得縮短為十五 日,不受都市更新條例第十九條第三項規定之限制。 六、以權利變換方式實施都市更新者,其權利變換計畫擬定後,辦理公開 展覽之期間得縮短為十五日,不受都市更新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項規 定之限制。其權利變換計畫與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一併辦理者,亦同。 七、實施者實施都市更新事業時,得合併數相鄰或不相鄰之更新單元實施 之。 依第三十六條或第三十七條辦理土地交換後取得之建築用地,得劃定為更 新單元,依都市更新條例及本條例之規定,辦理更新重建。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7-1 條 公寓大廈因震災毀損辦理重大修繕者,得經區分所有權人二分之一以上及 其區分所有權比例合計二分之一以上之出席,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不 受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之限制。重大修繕之決議,應 經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及其區分所有權應有部分合計均超過二分之一同意為 之。 依前項決議辦理重大修繕時,區分所有權人不同意決議或同意後不依決議 履行其義務者,得由他人先代為出資參與修繕,代為出資之人於出資之範 圍內,對於應負擔修繕費用而未出資之區分所有權人之區分所有權及其基 地所有權應有部分,得檢附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紀錄、修繕承攬契約及 出資證明文件,單獨申請抵押權之登記。 前項重大修繕工作物之承攬人,就承攬關係報酬額,對於其工作所附之區 分所有權人之區分所有權及其基地所有權應有部分,得檢附區分所有權人 會議決議紀錄及承攬契約,單獨申請抵押權之登記,不受民法第五百十三 條第一項及第三項規定之限制。 第二項就代為出資參與重大修繕所登記之抵押權,優先於成立在先之抵押 權,並不受民法第五百十三條第四項有關修繕報酬抵押權優先規定之限制 。 第三項就修繕報酬所登記之抵押權,除前項所登記之抵押權外,優先於成 立在先之抵押權,不受民法第五百十三條第四項規定之限制。 依第一項決議辦理之重大修繕,其申請建築執照時,免檢附土地或建築物 權利證明文件。 因震災受損建築物安全鑑定有重大爭議者,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及內政 部應組成建築物安全鑑定小組,受理當事人或主管縣 (市) 政府提出之鑑 定申請;其鑑定結果為最終鑑定,不得再提出異議。 經最終鑑定而取得受災戶資格者,縣 (市) 政府應在二個月內完成補發慰 助金、房租津貼等各項一般受災戶所已得救濟之作業。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7-2 條 同一建築基地上有數幢建築物,其中部分建築物因震災毀損,依本條例、 都市更新條例或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辦理受損建築物之整建、維護或 修繕補強時,得在不變更其他幢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人之區分所有權及其基 地所有權應有部分之情形下,以受損各該幢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人之人數、 區分所有權及其基地所有權應有部分為計算基礎,分別計算其應有之比例 。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8 條 災區建築物因震災重建而適用都市更新條例第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第 四款或第五款之規定者,得不超過該建築基地原建築容積之零點三倍,予 以容積獎勵。 前項因獎勵容積所增加之建築高度除因飛航安全管制外,不受建築法及有 關法令之建築高度規定限制。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三 節 非都市地區之重建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19 條 災區鄉村區、山坡地保育區丙種建築用地更新之劃定、實施、獎助及監督 ,得準用第十七條、第十七條之二、前條及都市更新條例之規定辦理。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0 條 災區鄉村區、農村聚落及原住民聚落重建,應配合其風貌及居民意願,並 得以土地重劃、區段徵收等方式辦理。其重建作業規定,得分別由內政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原住民委員會定之。 配合前項重建需要,須辦理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及使用地變更時,其面積 在五公頃以下者,應由申請人擬具相關文件,向該管縣 (市) 政府申請, 經審查同意後據以核發許可,並辦理土地使用分區及使用地異動登記,不 受區域計畫法第十五條之一、第十五條之三及農業發展條例第十條、第十 二條規定之限制。 縣 (市) 政府為審查前項申請變更案件,得成立災區重建非都市土地變更 審議小組審查之;必要時,並得與水土保持、環境保護主管機關會同審議 。 前二項之申請程序、審議作業規範、審議小組之組成,由內政部會商行政 院農業委員會、原住民委員會及災區縣 (市) 政府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0-1 條 災區受災戶,得於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及農村發展之原則下,於農業用地 興建農舍,不受農業發展條例第十八條規定之限制。 前項興建農舍之資格、戶數、規模限制、申請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由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會同內政部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定 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0-2 條 災區非都市土地之甲種、乙種或丙種建築用地因提供政府興建公共設施或 辦理道路工程退縮,致其剩餘建築用地畸零狹小者,土地所有權人得經變 更前、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後,申請將毗鄰土地變更編定為建築用地 。 前項申請變更編定之毗鄰土地不得為交通用地、水利用地、古蹟保存用地 、生態保護用地、國土保安用地或工業區、河川區內土地。 依第一項規定申請毗鄰土地變更編定,其合併剩餘土地面積以原建築用地 面積為限,且總面積不得超過一百六十五平方公尺。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1 條 災區鄉村區、農村聚落及原住民聚落辦理土地重劃時,其行政業務費、規 劃設計費及基本設施工程費,由中央政府負擔。 前項基本設施工程,包括道路、雨水下水道與側溝、污水下水道、路燈及 整地等公共設施工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1-1 條 原住民住宅重建區需改善穩定其基地坡崁及排水設施時,應由縣 (市) 政 府主管機關辦理規劃設計並公開招標,必要時,得由原住戶自行依設計圖 施工,並由中央政府補助百分之四十五之工程費。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四 節 協助居民生活重建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2 條 縣 (市) 政府應自行或委託其他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團體,於各災區鄉 (鎮、市) 設立生活重建服務中心,提供居民下列服務: 一、福利服務:對失依老人、兒童少年、身心障礙者、變故家庭、單親家 庭、低收入戶、原住民或其他弱勢族群之生活需求,提供預防性、支 持性與發展性之服務。 二、心理輔導:提供居民、學校師生及救災人員個別式與團體式之諮商輔 導及協助醫療轉介。 三、組織訓練:協助發展社區組織,辦理重建服務人員有關社會福利、心 理重建等相關教育與訓練。 四、諮詢轉介:提供居民有關福利措施、就業、法律、申訴、公共建設、 產業重建、社區重建及其他重建相關服務與資訊之諮詢、轉介與媒合 。 縣 (市) 政府得視人口密度、受災程度及弱勢需要,增設生活重建服務中 心,並應於五十戶以上之臨時住屋聚集處及原住民聚落,設置生活重建服 務聯絡站。 生活重建服務中心應配置社工、心理輔導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 生活重建服務中心非專業人員應僱用災民。 第一項各款之服務工作,縣 (市) 政府得以專案補助社會福利機構或團體 執行之。 前項之社會福利機構或團體之審查及監督準則,由主管機關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3 條 各級政府及公益社團於緊急命令期間提供災區居民之臨時住宅,其居住期 間以四年為限。必要時,得經立法院決議延長之。 前項臨時住宅,經災區縣 (市) 政府申請,並經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 建推動委員會同意後,得轉為各種災變之緊急救難中心或弱勢族群之安置 屋。 在第一項期間內,居住於臨時住宅之災區居民未能完成住宅重建、重購或 另有安置者,不得強制施行拆除其臨時住宅或遷移。 第一項臨時住宅之用地向民間租用者,其租金依當地狀況協議之。但每年 以不得超過該用地當期公告土地現值總價額百分之十為限。 第一項及第二項臨時住宅之分配及管理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政府得視需要,提供住宅以出租、先租後售或救濟性住宅方式安置受災戶 。 前項提供住宅安置受災戶之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臨時住宅拆遷辦法必須包含完整拆遷計畫、資源回收及廢物棄置之規定, 並優先作為慈善基金團體作為國內及國際捐助之用,其辦法,由行政院九 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4 條 直轄市、縣 (市) 勞工行政主管機關應將災區失業者資料提供當地公立就 業服務機構,作為推介就業或安排參加職業訓練之依據。 直轄市、縣 (市) 勞工行政主管機關應辦理災區失業者就業服務及職業訓 練資訊之提供及媒合,協助災區失業者就業,對於負擔家計之婦女、中高 齡者、身心障礙者、原住民、生活扶助戶中有工作能力者及青少年,應訂 定符合其需求之特別職業訓練及就業服務方案。 災區失業者經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未能推介就業或安排參 加職業訓練者,得推介至政府機構或非營利團體從事臨時性工作,並發給 臨時工作津貼。 前三項災區失業者之資格、就業服務、職業訓練、臨時工作期間、臨時工 作津貼之請領條件、期間及數額,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另以辦法定之,不 受勞動基準法及其相關法規規定之限制。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得以就業安定基金補助災區災民經營勞動合作社,其補 助之條件、程序、項目及金額等事項之辦法,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會商行 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5 條 機關辦理未達公告金額之災後重建工程採購,其採公開徵求方式辦理者, 應優先由震災前已於重建工程所在地縣市完成登記之廠商承包。但原住民 地區優先由原住民廠商承包為原則。 機關辦理災後重建工程採購之得標廠商,應將僱用該工程所需員工人數三 分之一以上之災區居民定為契約內容,並送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備查。但得 標廠商經以合理勞動條件在當地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招募者,不在此限 。 得標廠商未依前項規定僱用災區居民,於履約期間,應定期向就業安定基 金專戶繳納代金,作為促進就業之用。其應繳納代金之金額,依差額人數 乘以每月基本工資之二倍計算,不足一個月者,每日以每月基本工資除以 三十計,依差額人數乘其之二倍計算。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而無正 當理由拒絕僱用者,依其拒絕僱用人數計算之。 前項應繳納之代金,經限期繳納,屆期仍未繳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各項重建工作,如須僱用人員時,應獎勵優先僱用災區失業者;其獎勵辦 法及第三項所稱無正當理由,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6 條 未成年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依未成年人、檢察官、當地社會福利 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以未成年人之最佳利 益,就其直系血親尊親屬、家長、三親等內旁系血親、社會福利主管機關 、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或改定為監護人,並得指定或改定監 護之方法,不受民法第一千零九十一條至第一千零九十四條之限制: 一、對於未成年人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由其父母雙方任之,父母雙方均因 震災死亡、心神喪失或其他原因致不能行使負擔對於該子女之權利義 務者。 二、對於未成年人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僅由其父母一方任之,該一方因震 災死亡、心神喪失或其他原因致不能行使負擔對於該子女之權利義務 者。 三、未成年人之監護人因震災死亡、心神喪失或其他原因致不能行使負擔 對於該未成年人之權利義務者。 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依第一項聲請權人之聲請,另行改定監 護人: 一、不能行使負擔對於未成年人之權利義務者。 二、有不當之行為者。 三、有不適任之情事者。 四、有其他情事,足認由其監護不符合未成年人之最佳利益者。 法院為前二項裁定時,應請當地社會福利主管機關或其他社會福利機構進 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 證據供法院審酌。法院裁定結果與當地社會福利主管機關或其他社會福利 機構建議不同時,應敘明理由。 法院得依第一項聲請權人之聲請,就未成年人財產之全部或一部,另行指 定或改定其管理之方法,並得命監護人代理未成年人設立信託管理之。 前項財產管理及信託辦法,由內政部會商法務部及財政部定之。 第一項未成年人於法院尚未為其選定監護人確定前,由當地社會福利主管 機關任其監護人。 第二項之聲請,由檢察官或社會福利主管機關為之者,法院於改定監護人 確定前,得先行指定當地社會福利主管機關任其監護人。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7 條 (刪除)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8 條 災區居民如因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者,法院得依社會 福利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宣告禁治產。並應參 考社工人員之訪視報告,為禁治產人之利益,選定或改定適當之人為監護 人,不受民法第一千一百十一條之限制。 法院得依前項聲請權人之聲請,就禁治產人財產之全部或一部,另行指定 或改定其管理之方法,並得命監護人代理禁治產人設立信託管理之。 前項財產管理及信託辦法,由內政部會商法務部及財政部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五 節 文化資產之重建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9 條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應邀集專家學者組成歷史建築復建諮詢委員會,提 供災區受損歷史建築修復等相關工作之諮詢服務。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29-1 條 災區地方政府辦理因震災受損之古蹟及歷史建築之修復工程,其採購程序 分別由內政部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定之,不受政府採購法之限制。 災區歷史建築之補助獎勵辦法及公有歷史建築之管理維護辦法,由行政院 文化建設委員會另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0 條 災區私有歷史建築因震災毀損需貸款復建者,得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對承辦貸款之金融機構補貼利息。 災區受損之公有歷史建築之所有人或管理人,應編列經費進行修復。所需 經費應報經行政院核定。 第一項貸款金額、利息補貼額度及申辦作業程序,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會會商財政部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1 條 災區歷史建築經登錄者,得減徵地價稅、房屋稅二分之一及減半計入遺產 總額課徵遺產稅。 前項減徵規定,於歷史建築之登錄經主管機關註銷後,停止適用。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六 節 重建用地配合措施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2 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推動災區社區重建,涉及都市計畫之擬定或變更者 ,得於實施區段徵收後再行配合辦理,不受都市計畫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之 限制。 前項區段徵收地區內之公有土地,應先行提供該管區段徵收主管機關統籌 規劃,並優先作為道路、溝渠、公園、綠地、兒童遊樂場、廣場、停車場 、體育場所及國民學校等公共設施用地,俟都市計畫程序完成後,無償撥 用予直轄市、縣 (市) 政府使用,不受土地徵收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一項規 定之限制。 第一項以區段徵收取得之可供建築土地,直轄市、縣 (市) 政府得以讓售 、委託、合作開發、出租或設定地上權等方式,提供社區重建之實施者或 開發機構依法開發利用,或作為安置、配售受災戶使用。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2-1 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為安置受災戶所興建之臨時住宅,如需使用公有土 地時,得辦理借用,不受國有財產法第四十條及地方公有財產管理法令有 關借用規定之限制。 前項借用之土地,借用機關於借期屆滿後,應騰空交還。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3 條 政府為安置受災戶開發新社區或實施以地易地,選定公營事業土地時,應 先協議價購,協議不成得實施徵收,並於用地取得後,再行辦理都市計畫 或非都市土地使用區分之擬定或變更,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及都市計畫 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之限制。但公營事業土地為已核定興建或使用中之重要 建設工程用地者,不得協議價購或徵收。 前項被徵收土地應補償之地價,以徵收當期之公告土地現值為準,必要時 ,得加成補償之;其加成補償標準,由當地直轄市、縣 (市) 政府參考一 般正常交易價格,提交地價評議委員會評定。 公營事業土地以外之私有土地經選定適合辦理安置受災戶開發新社區,且 該土地所有權人同意讓售者,得依前項規定之補償標準予以價購,並免徵 土地增值稅。 第一項及前項所取得之土地,依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或第三十六條規定辦理 。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3-1 條 因震災發生土地位置擠壓變形,致土地無法為原來之使用或面積減少達百 分之十以上,土地所有權人得向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申請以災前土地登 記簿記載之面積,參與土地重劃或區段徵收計畫。 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辦理前項土地重劃或區段徵收時,得擇不相連之公 有土地,納入計畫範圍辦理,其因震災而減少之土地面積,由計畫範圍內 之未登記土地及公有土地抵充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4 條 以土地重劃方式辦理災區社區更新者,重劃區內原公有非公用土地得指配 為共同負擔之公共設施用地。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4-1 條 政府為安置受災戶以土地重劃或區段徵收方式開發新社區時,應於計畫區 內依實際需要集中劃設安置受災戶所需之土地範圍;其可供建築使用面積 ,以該開發區可建築用地面積之百分之五十為限,不受平均地權條例、土 地徵收條例、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條例及其相關法規規定,發還原土地所有 權人土地面積比例及按原位次、原街廓分配之限制。 依前項規定提供安置受災戶使用之可建築用地,致原土地所有權人分配之 土地低於原依平均地權條例、土地徵收條例、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條例規定 等應配得之土地部分,政府應依開發後評議地價補償之。 區內之公有土地及公營事業機構所有土地,優先指配為安置受災戶所需用 地。 受災戶申請配售新社區所得之土地面積,應依受災戶災前原建築樓地板及 土地面積之比例,分等級讓售。 公寓大廈因震災毀損並經拆除者,於其建築基地無法以市地重劃、區段徵 收、都市更新或其他方式辦理重建者,得以其災前原有整筆建築基地移轉 於政府,以抵充其依前項申請配售土地應繳之金額,其價值以災前正常交 易價格及開發後評議地價標準計算之。 前五項有關新社區開發面積、安置受災戶土地範圍之劃設、可建築用地指 配、補償、受災戶申請配售土地及以原有建築基地抵充配售土地應繳金額 等相關作業之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5 條 社區重建之實施者或開發機構所需用之公有非公用土地,得向該土地管理 機關申請租用或設定地上權,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及公產管理法規相關 規定之限制。 前項社區重建實施者或開發機構為政府機關時,其興建地上建物之處分及 計價,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及公產管理法規相關規定之限 制。 政府為安置受災戶開發新社區,得價購公有非公用土地,其地價以當期之 公告土地現值為準,不受國有財產法第五十八條與其財產計價方式及公產 管理法規相關規定之限制。 政府為安置受災戶開發新社區取得之土地,於開發完竣後,其土地及地上 建物之處分及計價,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及公產管理法規 相關規定之限制。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6 條 災區原已建築使用之私有建築用地經變更為非建築用地,且災後未獲配國 民住宅或其他政府所興建之住宅者,得申請與鄰近國有非公用建築用地辦 理交換,政府應協助完成。 基地所有權人交換其共有土地之應有部分時,他共有人不得主張土地法第 三十四條之一第四項有關優先承購之規定。 第一項交換應以價值相當為原則,其價值依災前最近一期公告土地現值計 算。但供交換之國有土地係經專案變更為可供建築用地者,其價值應由財 政部國有財產局參酌鄰近可供建築用地災前最近一期公告土地現值辦理查 估。 第一項交換預算之編列,以淨額方式辦理。交換所需各項稅費,由雙方依 相關法令各自負擔。 第一項交換作業辦法,由財政部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各級地方政府所管之直轄市有、縣 (市) 有、鄉 (鎮、市) 有非公用土地 ,得準用前項辦法。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7 條 公寓大廈因震災毀損致居民死亡者,於震災發生時起四年內,其建築基地 無法以市地重劃、區段徵收、都市更新或其他方式辦理重建,且災後未獲 配國民住宅或其他政府所興建之住宅者,該基地所有權人得準用前條規定 申請用地交換。但以基地原有建築物已拆除者為限。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七 節 鼓勵民間參與建設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8 條 (刪除)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39 條 (刪除)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三 章 租稅與融資之配合措施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一 節 租稅減免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0 條 (刪除)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1 條 (刪除)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2 條 公司投資於災區內經指定之地區達一定投資金額或增僱一定人數為員工者 ,得按其投資金額百分之二十限度內,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當年度不足抵減時,得在以後四年度內抵減之。 前項投資抵減之適用範圍、抵減率、地區、申請期限、申請程序、施行期 限、核定機關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經濟部會商有關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 核定。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3 條 營利事業因震災遭受之損失,未受保險賠償部分,得於有課稅所得之年度 起五年內攤列為費用或損失。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4 條 因震災致財產遭受損失者,其本人及配偶與受扶養親屬得憑稽徵機關核發 之災害損失證明,申報當年度綜合所得稅災害損失列舉扣除額;當年度無 所得可資扣除,或扣除不足者,得於以後三年度內扣除之。但受有保險賠 償部分,不得扣除。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5 條 因震災自政府領取之慰助金、撫卹金、死亡補償、安置或其他補助費,得 免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徵所得稅;其自民間領取之其他震災捐助金等,每 人每年合計數不超過二十萬元者,亦同。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6 條 災區內之土地及建築物,依下列規定減免房屋稅及地價稅: 一、因震災毀損經政府認定者,於震災發生時起至重建開始止,免徵房屋 稅及地價稅;其地價稅之免徵期間最長三年。但公寓大廈原地重建, 無法於震災發生時起三年內達成協議進行重建,其地價稅之免徵期間 得延長至本條例施行期間屆滿止。 二、前款房屋就地重建或其建築基地與公有土地交換重建者,於重建期間 該房屋建築基地,免徵地價稅。但未依主管建築機關核定之建築期限 完成者,依法課徵之。 三、無償供給受災戶使用之臨時搭建房屋及該房屋建築基地,在使用期間 免徵房屋稅及地價稅。 災區土地與公有土地交換重建,而移轉土地所有權者,其應繳納之土地增 值稅,准予記存,於交換取得之土地再移轉時,一併繳納之。 房屋因震災毀損經拆除,其基地於震災發生前符合土地稅法自用住宅用地 規定者,自震災發生日起五年內仍視為自用住宅用地。但自震災發生之日 起已移轉或重建完成者,不適用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7 條 災區都市更新事業計畫範圍內重建區段之土地,經全體土地及合法建築物 所有權人同意,以協議合建方式實施都市更新事業者,得準用都市更新條 例第四十六條第三款至第六款規定,減免土地增值稅及契稅。 災區非都市土地重建區段之土地適用前項規定。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8 條 災區祖先遺留之共有土地經整體開發後,第一次土地移轉時,得減免土地 增值稅。其減免之規定,由財政部會同內政部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二 節 融資優惠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49 條 金融機構對房屋因震災毀損經政府認定者,於震災前已辦理之擔保借款, 因本金償還期限展延五年致其放款期限超過三十年者,不受銀行法第三十 八條規定之限制。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0 條 金融機構對房屋因震災毀損經政府認定者,於震災前已辦理之擔保借款, 其本金利息經合意得展延之,其貸款利率並隨金融機構利率下降而調整, 該展延利息總額得於借款存續期間內分期攤還。 前項擔保借款之利息,由借款人負擔年利率百分之三,其與原擔保借款利 息之差額,由社區重建更新基金補貼之。 前項補貼作業程序及期間,由內政部會商財政部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0-1 條 金融機構對產業原有廠房、營業場所及生產設備因震災毀損,經各該產業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出具受損證明文件者,於震災前已辦理之擔保借款,其 利息經合意展延時,得由各產業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對承貸之金融機構於利 息展延期間之損失予以補貼。 前項所稱產業指農業、工業、商業及服務業等各行業。 第一項損失補貼之計算及申辦作業程序,由各產業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商 財政部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1 條 災區原住民保留地之房屋,因震災毀損須貸款重建者,得由原住民族綜合 發展基金提供擔保;其實施對象、適用範圍及適用程序,由行政院原住民 族委員會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2 條 災區低收入戶未申請政府優惠融資或其他補助,經金融機構核放創業融資 貸款者,得由內政部對承辦該貸款之金融機構補貼利息,其貸款金額不得 超過新臺幣一百萬元。 前項利息補貼額度及申辦作業程序,由內政部會商財政部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2-1 條 公寓大廈因震災毀損辦理原地重建,經不同意重建決議或同意後不依決議 履行之區分所有權人出讓其區分所有權及其基地所有權應有部分,或建築 物拆除後,經不參與重建之土地共有人出讓其應有部分,並經金融機構核 放融資貸款於該受讓人者,得由內政部辦理對該承辦金融機構補貼利息。 前項之受讓人,視為同意重建。 第一項利息補貼額度及申辦作業程序,由內政部會商財政部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3 條 災區居民得經原貸款金融機構之同意,以其因震災毀損而經政府認定之房 屋及其土地,抵償原貸款債務。金融機構承受該房屋及土地者,得在緊急 命令第二點相關規定之緊急融資利息補貼範圍內予以補助之。但已供緊急 融資貸款設定抵押者,不適用之。 金融機構承購、處置前項之房屋或土地,不受銀行法第七十五條及第七十 六條規定之限制。 第一項補助之範圍、方式及程序,由行政院定之。 經依緊急命令第二點有關規定核貸緊急融資辦理購屋或重建貸款之災區居 民,於貸款存續期間內,出售所購或重建之房屋並另購或另建住屋者,得 申請更換原貸款之擔保,並繼續適用優惠貸款利率。 依第五十四條規定辦理利息補貼之原購屋貸款,於依緊急命令第二點相關 規定之優惠貸款額度範圍內,其原購屋貸款利息與該條補貼之利息及依該 優惠貸款規定應由借款人負擔之利息之差額,由社區重建更新基金補貼之 。 公寓大廈原地重建採都市更新方式重建時,為達強震區耐震規定,得由政 府融資鼓勵以鋼骨為之。 前項融資額度及利息補貼作業程序,由內政部會商財政部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4 條 災區居民因震災毀損而經政府認定之房屋及其土地之原購屋貸款,得先依 緊急命令第二點相關規定之優惠貸款額度範圍內,予以利息補貼,如有餘 額仍得適用緊急命令第二點相關規定。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四 章 行政程序之執行與簡化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一 節 地政、營建與經濟業務簡化程序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5 條 不動產登記名義人因震災死亡,其繼承人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時,得免檢 附遺產稅繳 (免) 納證明書。 依前項規定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者,於遺產稅未繳清前不得處分或設定負 擔。但申請政府災區優惠貸款而設定抵押權者,不在此限。 前項情形,登記機關應於土地登記簿及建物登記簿其他登記事項欄加註之 。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6 條 不動產登記名義人因震災死亡,其繼承人於繼承開始之日起一年內申辦繼 承登記者,得免繳納登記規費。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7 條 建築物因震災毀損,其建造、使用及拆除之管理程序得以簡化,不受建築 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前段有關建築物非經申請許可並取得執照不得建造、 使用或拆除等規定之限制,其簡化規定,由內政部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8 條 災區建築物重建,其選用政府訂定之各種標準建築圖樣及說明書申請建築 者,得免由建築師設計及簽章,並得予以獎勵。 前項標準建築圖樣及說明書應經公開甄選。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59 條 因震災受損須進行輸電線路之重建或南北第三路三四五仟伏輸電線路之興 建,其塔基用地及輸電線路架設工程,得依既有或規劃路線先行使用土地 及進行架設工程;其因塔基流失或短期無法復建完成,得移位重建,不受 國有財產法第五十條及電業法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規定之限制;其工程 用地之取得,不受都市計畫法第五十二條及土地法第二十五條之限制。 電業進行第一項所定輸電線路之重建或興建,依水土保持法第十二條至第 十四條規定應先擬具水土保持計畫者,得以簡易水土保持申報書代替水土 保持計畫,由經濟部會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審核及監督。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0 條 水利主管機關執行因震災致水道防護設施毀損之改建或修復,得逕行變更 其水道治理計畫線、堤防預定線,並設置相關設施,不受水利法第八十二 條規定之限制。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二 節 水土保持與環境影響評估簡化程序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1 條 各級政府機關興建或經其核准興建受災戶臨時住宅、重建社區、重建災區 交通、教育及其他公共工程、採取重建所需砂石、或設置土石方資源堆置 處理場,依水土保持法第十二條至第十四條規定應先擬具水土保持計畫者 ,得以簡易水土保持申報書代替水土保持計畫,由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 同同級水土保持主管機關審核及監督。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2 條 各級政府機關執行災區交通及其他公共工程之重建或輸電線路之重建、興 建,得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為維持交通順暢,得逕於河川區域內施設跨河道便橋、便道,或改建 、修復、拆除既有跨、穿越水道或水利設施底部建築物,不受水利法 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二條之一規定之限制。但改建或修復者,仍應於 施工前將其設計圖說送水利主管機關備查。 二、重建、興建需使用林業用地,應依森林法第六條、第九條至第十一條 、第十五條及第二十五條之規定辦理者,得簡化行政程序,相關程序 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定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3 條 各級政府機關興建或經其核准興建受災戶臨時住宅、重建社區或重建災區 交通、教育及其他公共工程,依環境影響評估法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 得以提出環境影響因應對策替代環境影響說明書送審,不受環境影響評估 法第七條第三項及第八條至第十三條規定之限制。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4 條 環境污染防治設施因震災損害致影響正常運作,其排放污染不符排放標準 者,得檢具證明文件並提出改善計畫,申請環境保護主管機關依受害程度 核定改善期限,於改善期間得免予處罰。 前項申請應於本條例施行日起三個月內為之,改善期間最長不得逾六個月 ,必要時得申請延長。但以一次為限。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三 節 徵用民間財產及水權程序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5 條 各級政府機關因重建工程或相關措施所需,得繼續徵用緊急命令期間所徵 用之物料或人員,至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前項繼續徵用之補償,依緊急命令期間徵用之補償標準辦理。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6 條 因應安置受災戶及重建工作所需或災區土地有發生崩坍、地滑或土石流之 虞,須實施水土保持處理工程者,中央政府機關得徵用私有土地或土地改 良物。 依前項規定辦理時,應於徵用土地或土地改良物現場公告其範圍及期限, 並以書面通知土地或土地改良物所有權人及使用人。 第一項徵用之土地或土地改良物所有權人,得請求徵用機關發給補償費; 其每年補償費,土地應依土地公告現值百分之十計算,土地改良物依徵收 補償費百分之十計算。徵用期間不足一年者,按實際使用月數計算;不足 一月者,按日計算。 依第一項規定徵用之私有土地,其土地改良物必須拆除或未能回復為徵用 前之使用者,應參照該土地改良物徵收補償標準補償之;徵用之私有土地 未能回復為徵用前之使用者,得依法徵收之。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7 條 水利主管機關為因應重建期間公共給水所需,得徵用水權,其補償標準如 下: 一、對農業用水之補償: (一) 對農田水利會之補償:以被徵用灌溉用水渠道與建造物維護管理費 、水庫營運調配分攤費、替代水源取得成本及處理輪灌、停灌所增 加之管理費用等計算。 (二) 對農民之補償:以水利主管機關公告停灌之面積為限,比照水旱田 利用調整計畫之給付標準計算。但已納入該計畫支領給付者,不得 重複領取。 二、對水力發電用水之補償,以其淨發電之損失為限。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五 章 重建經費籌措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8 條 各級政府機關為辦理災後重建計畫,所需經費得報經行政院核定後,在各 該機關原列預算範圍內調整支應,不受預算法第六十二條及第六十三條規 定之限制。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8-1 條 各級政府機關為處理與震災具有相當因果關係之災害土石,得以收支併列 執行;其賸餘經費並得專款專用作為該河川流域因崩塌、洪水及土砂造成 災害之公共工程經費。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69 條 緊急命令規定在新臺幣八百億元限額內發行公債或借款及其支用,得繼續 適用至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不受預算法及公共債務法之限 制。但仍應補辦手續。 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災區復建所需經費新臺幣一千億元,應循特別預算程序 辦理,不受預算法及公共債務法之限制。其後不足部分,應循年度預算程 序辦理。但重建總經費不得低於新臺幣二千億元。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70 條 行政院為配合災區重建,應設置社區重建更新基金,為下列各款之運用: 一、補助災區社區開發、更新規劃設計費。 二、撥貸辦理災區社區開發、更新地區內土地取得及地上物拆遷補償,並 得補助必要性公共設施之用地取得、地上物拆遷補償及工程經費。 三、撥貸辦理災區社區開發、更新地區開發興建。 四、投資社區開發、更新有關重要事業或計畫。 五、補助災區個別建築物重建規劃設計費。 六、撥貸辦理災區個別住宅重建。 七、補助政府依第二十三條第六項規定辦理所需之費用。 八、重建推動委員會所需之經費。 九、生活重建相關事項。 十、文化資產之修復。 十一、低收入戶創業融資貸款之利息補貼。 十二、受讓公寓大廈區分所有權人產權貸款之利息補貼。 十三、依第五十三條第五項規定辦理之利息補貼。 十四、因震災毀損有爭議之建築物,經第十七條之一第七項所為之鑑定, 或提起民、刑事訴訟之鑑定費用補助。 十五、管理及總務支出。 十六、其他有關支出。 社區重建更新基金之來源,為中央政府循預算程序之撥入款、民間捐贈收 入、融資利息收入、本基金之孳息收入、投資開發更新社區之收益及其他 經行政院核定撥入之款項。 社區重建更新基金之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社區重建更新基金須在中華民國九十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通過後二個月內 完成設置。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六 章 附則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71 條 於緊急命令施行期間內,犯緊急命令第十一點所規定之罪者,於緊急命令 施行期滿後,仍適用緊急命令第十一點之規定處罰。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72 條 災區居民,因震災致建築物毀損而受損害,提起民事訴訟者,暫免繳納裁 判費。 前項債權人聲請假扣押者,經釋明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後,法院得於必要 範圍內,命免供擔保為假扣押,不受民事訴訟法第五百二十六條第二項及 第三項規定之限制。 第一項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者,免繳執行費。 災區臨時住宅住戶與出借機關簽訂之借住契約,於辦理公證時,免繳公證 費用。但公證法第一百二十七條及第一百二十八條所定費用,不在此限。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73 條 前條第一項訴訟所需鑑定費用,應由災民先行繳納者,由社區重建更新基 金先行墊支。 前項墊支之鑑定費用,於經法院判決應由建築物起造人或建築業者負擔之 範圍內,該災民之債權讓與於社區重建更新基金之管理單位。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73-1 條 毀損之住宅有起造人或建築業者未依照建築法令規定施工情事者,各級政 府應協助受災戶進行民事或刑事訴訟。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74 條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於嘉義地區發生之強烈地震及其後各次餘 震所造成之災害,其重建工作得準用本條例之規定辦理。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74-1 條 本條例施行期間,災區居民、產業及公共設施因其他重大天然災害所致之 損害與震災具有相當之因果關係者,經行政院同意後,其重建工作得準用 本條例之規定辦理,所需經費由各級政府依法辦理支應,並得在各該機關 震災重建預算範圍內調整支應,不受預算法第六十二條及第六十三條規定 之限制。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第 75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施行期間自生效日起算五年。 本條例施行期限,於到期前經立法院同意,得再延長一年。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
法律
20060203
2024/1/12 上午 12:00:00
千禧年資訊年序爭議處理法 第 1 條 為因應公元二千年資訊年序錯置危機,鼓勵公開資訊,平衡消費者權益與事業責任,迅速妥適解決紛爭,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 千禧年資訊年序爭議處理法 第 2 條 本法所用名詞定義如下︰ 一、資訊年序錯置︰指以一切獨立或內建於他組件或產品之電腦或自動化機器之組件、產品,及指令、程式以及關聯系統,於輸出入、顯示、判讀、計算、排序、儲存、傳遞或以他法處理資訊時,不能正確判斷或處理與公元二千年年序相關之資料,所產生之錯誤處置結果。 二、事業︰指公司、獨資或合夥之工商行號,以及其他提供商品或服務從事交易之人或團體。 千禧年資訊年序爭議處理法 第 3 條 事業所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資訊年序錯置之瑕疵,致他人受損害,依法律或契約應負賠償責任,而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法院得減輕或免除其賠償責任︰ 一、提供商品或服務時,已於明顯處為有資訊年序錯置危險之警告標示,並附載危險之緊急處理方法者。 二、於損害發生前已就資訊年序錯置危險之緊急處理方法以書面通知,或無法以書面通知時,已於損害發生前以相關大眾得以知悉之顯著方式公告達十五日以上者。 三、就損害之防免,已盡相當之注意,且已採取合理必要之防範措施者。 四、請求權人依所知悉或可合理知悉之資訊,得避免損害之發生,而未避免者。但事業明知或因重大過失不知其產品或服務有資訊年序錯置之瑕疵,而未告知被害人者,不在此限。 前項第一款及第二款所定之警告標示、通知或公告,如係自他處轉載,應敘明出處及查證情形。 事業為前二項警告標示、通知或公告及所附合理及必要之陳述,除因故意或重大過失所致之錯誤者外,不構成損害他人營業信譽之行為。 事業能證明非出於故意或重大過失者,所負損害賠償責任以他人所受損害為限,不包含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之所失利益。 千禧年資訊年序爭議處理法 第 4 條 資訊年序錯置依其他法律或契約規定所得請求之懲罰性賠償金,不得逾損害額之一倍。但因事業之故意行為或因侵害生命、身體或健康所生者,不在此限。 千禧年資訊年序爭議處理法 第 5 條 因資訊年序錯置致債務人不能於清償期支付款項者,應於知悉遲延支付之日起七個營業日內,將不能支付之事由以書面通知債權人。 債務人於資訊年序錯置發生之日起二週內支付已屆期之款項者,以未遲延論。 千禧年資訊年序爭議處理法 第 6 條 主張因資訊年序錯置受有損害而欲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者,非經先以書面將資訊年序錯置及損害發生之事實通知受損害賠償請求之他方,並定三十日以上之期間請求他方排除錯置、回復原狀、補正瑕疵或賠償損害者,不得向法院起訴。 千禧年資訊年序爭議處理法 第 7 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一日以前所發生之資訊年序錯置。 第三條及第四條之規定,於本法施行前已成立之契約,亦適用之。 千禧年資訊年序爭議處理法 第 8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千禧年資訊年序爭議處理法
法律
19991231
2024/1/12 上午 12:00:00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 條 為推動離島開發建設,健全產業發展,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保存文化特色,改善生活品質,增進居民福利,特制定本條例;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離島建設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之離島,係指與臺灣本島隔離屬我國管轄之島嶼。 離島建設條例 第 3 條 本條例所稱重大建設投資計畫,係指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重要產業投資或交由民間機構辦理公共建設之計畫。 離島建設條例 第 4 條 本條例之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為審議、監督、協調及指導離島建設,中央主管機關得設置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由行政院院長召集之。 前項指導委員會之主要職掌為審議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及協調有關離島重大建設計畫推動等事項;其設置要點,由行政院定之。 離島建設條例 第 5 條 縣(市)主管機關應依據縣(市)綜合發展計畫,擬訂四年一期之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其內容如下: 一、方案目標及實施範圍。 二、實施策略。 三、基礎建設。 四、產業建設。 五、教育建設。 六、文化建設。 七、交通建設。 八、醫療建設。 九、觀光建設。 十、警政建設。 十一、社會福利建設。 十二、天然災害防制及濫葬、濫墾、濫建之改善。 十三、分年實施計畫及執行分工。 十四、分年財務需求及經費來源。 十五、其他。 離島建設條例 第 6 條 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應經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審議通過,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實施。 前項實施方案,縣(市)主管機關每四年應通盤檢討一次,或配合縣(市)綜合發展計畫之修正,進行必要之修正;其修正程序,依前項程序辦理。 離島建設條例 第 7 條 為鼓勵離島產業發展,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為重大建設投資計畫者,其土地使用變更審議程序,自申請人送件至土地使用分區或用地變更完成審查,以不超過一年為限。 前項重大建設投資計畫之核定標準,由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重大建設投資計畫其都市計畫主要計畫及非都市土地使用變更由縣(市)政府核定之,不受都市計畫法、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暨相關法令之限制。 離島建設條例 第 8 條 離島重大建設投資計畫所需用地,屬公有土地者,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辦理撥用後,訂定期限以出租、設定地上權、信託或以使用土地之權利金或租金出資方式,提供民間機構使用,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第二十八條或地方政府公產管理法令之限制。 離島重大建設投資計畫屬交由民間機構辦理公共建設者,其所需用地屬私有土地時,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民間機構與土地所有權人協議以一般買賣價格價購,協議不成或無法協議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辦理徵收;於徵收計畫中載明以聯合開發、委託開發、合作經營、出租、設定地上權、信託或以使用土地之權利金或租金出資方式,提供民間機構開發、興建、營運,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第二十八條或地方政府公產管理法令之限制。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縣(市)政府為因應民間機構投資離島重大建設取得所需土地,得選定適當地區,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准後逕行辦理區段徵收;區段徵收範圍確定後,經規劃為因應民間機構投資之土地得預為標售,不受平均地權條例第五十三條及第五十五條之二之限制。 離島建設條例 第 9 條 本條例適用之地區,於實施戰地政務終止前,或實施戰地政務期間被占用於終止後,因徵收、價購或徵購後登記為公有之土地,土地管理機關已無使用或事實已廢棄使用者,最遲應於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修正施行之日起二年內全數公告;原土地所有人或其繼承人並得於公告之日起五年內,向該管土地管理機關申請按收件日當年度公告地價計算之地價購回其土地。但徵收、價購或徵購之價額超出該計算所得之地價時,應照原徵收、價購或徵購之價額購回。 土地管理機關接受申請後,應於三十日內答覆申請人;其經審查合於規定者,應通知該申請人於三十日內繳價,屆期不繳價者,註銷其申請;不合規定者,駁回其申請,申請人如有不服,得向土地所在地縣(市)政府申請調處。 前項期間於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 縣(市)政府為第二項調處時,得準用土地法第五十九條規定處理。 金門地區土地,非經有償徵收或價購等程序登記為公有,於實施戰地政務終止前,其地上已有建物或墳墓等足資證明其所有者,原土地所有人或其繼承人或占有人得於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修正施行之日起五年內檢附相關證明文件申請土地管理機關會同地政機關勘查,經確認屬實且無公用之情形者,得就其建物、墳墓所在位置核算面積,並按申請收件日當年度公告地價計價讓售其土地。 馬祖地區之土地,自民國三十八年起,非經有償徵收或價購等程序登記為公有,致原土地所有人或合於民法物權編施行法第九條規定之視為所有人或其繼承人喪失其所有權,土地管理機關已無使用土地之必要者,應自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修正施行之日起五年內,依原土地所有人、視為所有人或其繼承人之申請返還土地;土地管理機關有繼續使用土地之必要者,應依法向原土地所有人、視為所有人或其繼承人辦理徵收、價購或租用。其已依金門馬祖東沙南沙地區安全及輔導條例提出請求經駁回者,得再依本條例之規定提出申請。 前項返還土地實施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第一項申請購回、第五項申請讓售及第六項申請返還土地,不受都市計畫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五條或地方政府公產管理法令之限制。 澎湖地區之土地,凡未經政府機關依法定程序徵收、價購或徵購者,應比照辦理。 離島建設條例 第 9-1 條 本條例適用之土地於金門馬祖東沙南沙地區安全及輔導條例第十四條之一適用期間申請發還土地者,因該土地為政府機關使用或已移轉於私人致無法發還土地,得自本條例修正施行之日起二年內,請求該公地管理機關或原處分機關以申請發還時之地價補償之,其補償地價準用土地徵收條例第三十條規定辦理。 前項補償條件、申請期限、應附證件及其他事項之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離島建設條例 第 9-2 條 本條例適用之地區於實施戰地政務終止前,曾於金馬地區申請核准荒地承墾並已依限實施開墾,倘其後因軍事原因致未能繼續耕作取得所有權者,承墾人或其繼承人自本條例修正施行之日起二年內,得向該公地管理機關申請補償其開墾費,其已取得耕作權者,按其取得耕作權之年限,以申請時之公告土地現值計算補償之。 前項補償條件、申請期限、應附證件、補償金額及其他事項之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離島建設條例 第 9-3 條 金門地區位於雷區範圍內之土地,非經徵收或價購等程序有償取得登記為公有者,中華民國六十年四月三十日佈雷前之原權利人、合於民法規定時效完成取得土地所有權之占有人或其繼承人,得於本條例一百零四年五月二十六日修正之條文施行之日起五年內,向土地所在地地政機關申請返還。 依前項申請返還土地者,應檢具其屬佈雷前原可主張取得土地所有權或合於民法規定時效完成取得土地所有權之下列證明文件之一: 一、佈雷前之土地權利證明文件。 二、當地鄉(鎮)公所或其他政府機關出具之證明。 三、雷區土地所在二人以上四鄰證明或村(里)長出具之證明書。 前項第三款出具證明書之四鄰證明人或村(里)長,於被證明之事實發生期間,應設籍於申請返還土地所在或毗鄰之村(里)且具有行為能力,並應會同權利人到場指界測量確認界址,經土地所在地地政機關通知二次均未到場者,駁回其申請。上開證明書應載明約計之土地面積及係證明人親自觀察之具體事實,而非推斷之結果。證明人證明之占有期間戶籍如有他遷之情事者,申請人得另覓證明人補足之。 第一項申請返還土地案件應檢具之證明文件有不全者,土地所在地地政機關應通知申請人於三個月內補正;不能補正或屆期未補正者,駁回之。經土地所在地地政機關審查無誤者,公告六個月,並通知土地管理機關,公告期滿無人提出異議者,由土地所在地地政機關辦理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原土地管理機關有繼續使用土地之必要者,應依法向土地所有權人辦理租用、價購或徵收。 土地所在地地政機關辦理前項審查,當地縣政府、土地管理機關及相關機關應配合會同辦理;公告期間如有他人提出異議,準用土地法第五十九條第二項規定予以調處。 第一項申請返還土地,不受都市計畫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五條或地方政府公產管理法令之限制。 第一項雷區範圍內之未登記土地辦理土地所有權第一次登記,該土地於佈雷前已完成時效占有,因佈雷而喪失占有者,視為占有不中斷;其登記案件審查之補正、公告期間及證明人之資格、條件等,準用第三項及第四項規定。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0 條 澎湖、金門、馬祖、綠島、蘭嶼及琉球地區之營業人,於當地銷售並交付使用之貨物或於當地提供之勞務,免徵營業稅。 澎湖、金門、馬祖、綠島、蘭嶼及琉球地區之營業人進口並於當地銷售之商品,免徵關稅;其免稅項目及實施辦法,由財政部定之。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0-1 條 為促進離島之觀光,在澎湖、金門、馬祖、綠島、蘭嶼及琉球地區設置離島免稅購物商店者,應經當地縣(市)主管機關之同意後,向海關申請登記,經營銷售貨物予旅客,供攜出離島地區。 離島免稅購物商店進儲供銷售之貨物,應依關稅法規定辦理保稅進儲保稅倉庫。 離島免稅購物商店銷售貨物,營業稅稅率為零。 離島免稅購物商店自國外或保稅區進儲供銷售之貨物,在一定金額或數量範圍內銷售予旅客,並由其隨身攜出離島地區者,免徵關稅、貨物稅、菸酒稅及菸品健康福利捐。 離島免稅購物商店自國外進儲供展示陳列及銷售予旅客之保稅貨物,除藥品及醫療器材外,得免為中文標示。 離島免稅購物商店進儲供銷售國內產製之貨物,在一定金額或數量範圍內銷售予旅客,並由其隨身攜出離島地區者,免徵貨物稅、菸酒稅及菸品健康福利捐。 離島免稅購物商店設置之資格條件、申請程序、登記與變更、第四項與第六項所定之一定金額或數量、銷售對象、通關程序、提貨管理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財政部定之。 離島免稅購物商店違反依前項所定辦法有關登記之申請、變更或換發、銷售金額、數量或對象、通關程序、提貨管理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規定者,海關得予警告,並限期改正或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連續處罰三次仍未完成改正者,得為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業處分。 離島免稅購物商店銷售予旅客之貨物,其數量或金額超過第四項及第六項之限額者,應依關稅法、貨物稅條例、菸酒稅法、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規定計算稅額,由旅客補繳關稅、貨物稅、菸酒稅、菸品健康福利捐及營業稅後,始得攜出離島地區。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0-2 條 開放離島設置觀光賭場,應依公民投票法先辦理地方性公民投票,其公民投票案投票結果,應經有效投票數超過二分之一同意,投票人數不受縣(市)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之限制。 前項觀光賭場應附設於國際觀光度假區內。國際觀光度假區之設施應另包含國際觀光旅館、觀光旅遊設施、國際會議展覽設施、購物商場及其他發展觀光有關之服務設施。 國際觀光度假區之投資計畫,應向中央觀光主管機關提出申請;其申請時程、審核標準及相關程序等事項,由中央觀光主管機關訂定,報請行政院同意後公布之。 有關觀光賭場之申請程序、設置標準、執照核發、執照費、博弈特別稅及相關監督管理等事項,另以法律定之。 依前項法律特許經營觀光賭場及從事博弈活動者,不適用刑法賭博罪章之規定。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1 條 各離島駐軍或軍事單位,在不妨礙國防及離島軍事安全之原則下,應積極配合離島各項建設,並隨時檢討其軍事防務,改進各種不合時宜之軍事管制措施。 為辦理前項事項,行政院應每年定期召集國防部及相關部會、當地民意代表及社會人士,舉行檢討會議,提出配合離島建設與發展之具體措施。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2 條 離島地區接受國民義務教育之學生,其書籍費及雜費,由教育部編列預算補助之。 因該離島無學校致有必要至臺灣本島或其他離島受義務教育之學生,其往返之交通費用,由教育部編列預算補助之。但學生因交通因素無法當日往返居住離島者,得以該交通費支付留宿於學校所在地區之必要生活費用。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2-1 條 為保障離島地區學生之受教權,離島地區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初聘教師應實際服務六年以上,始得提出申請介聘至台灣本島地區學校。 前項所謂實際服務年限,除育嬰或應徵服兵役留職停薪者外,應扣除各項留職停薪年資;以實際服務現職學校年資為限。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3 條 為維護離島居民之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行政院應編列預算,補助在離島開業之醫療機構、護理機構、長期照顧機構及其他醫事機構與該離島地區所缺乏之專科醫師,並訂定特別獎勵及輔導辦法。 六十五歲以上離島地區居民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應自付之保險費,由中央政府編列預算支應。 對於應由離島緊急送往臺灣本島就醫之急、重症病人暨陪同之醫護人員,其往返交通費用,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補助之。 對於有接受長期照顧服務必要之身心障礙者及老人,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編列經費補助。 為維護離島老人尊嚴與健康,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提供老人每二年一次比照公務人員健康檢查項目之體檢,其與老人福利法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當年提供之老人健康檢查之差額,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預算補助。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4 條 離島用水、用電,比照臺灣本島平均費率收取,其營運單位因依該項費率收費致產生之合理虧損,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後,編列預算撥補之。但蘭嶼地區住民自用住宅之用電費用應予免收。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5 條 依本條例所為之離島開發建設,由中央政府編列預算專款支應,若有不足,由離島開發建設基金補足之。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5-1 條 為促進離島地區居民對外交通便捷,凡與台灣本島間對外交通費用,應由中央政府編列預算補貼,如係補貼票價者,金額不得低於其票價百分之三十。 前項票價補貼辦法,由交通部擬訂,報行政院核定之。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6 條 為加速離島建設,中央主管機關應設置離島建設基金,基金總額不得低於新臺幣三百億元,基金來源如下: 一、中央政府分十年編列預算或指定財源撥入。 二、縣(市)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撥入。 三、基金孳息。 四、人民或團體之捐助。 五、觀光博弈業特許費。 六、其他收入。 離島建設基金之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7 條 第十二條至第十四條之補助辦法,由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會同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澎湖、金門、馬祖、綠島、蘭嶼及琉球地區之教育文化應予保障,對該地區人才之培養,應由教育部會同相關主管機關訂定保送辦法,以扶助並促其發展。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8 條 為促進離島發展,在臺灣本島與大陸地區全面通航之前,得先行試辦金門、馬祖、澎湖地區與大陸地區通航,臺灣地區人民經許可後得憑相關入出境證件,經查驗後由試辦地區進入大陸地區,或由大陸地區進入試辦地區,不受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等法令限制;其實施辦法,由行政院定之。 離島建設條例 第 19 條 本條例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離島建設條例 第 20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離島建設條例
法律
201905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一 章 總則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 條 中央法規之制定、施行、適用、修正及廢止,除憲法規定外,依本法之規定。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2 條 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3 條 各機關發布之命令,得依其性質,稱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標準或準則。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二 章 法規之制定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4 條 法律應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5 條 左列事項應以法律定之: 一、憲法或法律有明文規定,應以法律定之者。 二、關於人民之權利、義務者。 三、關於國家各機關之組織者。 四、其他重要事項之應以法律定之者。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6 條 應以法律規定之事項,不得以命令定之。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7 條 各機關依其法定職權或基於法律授權訂定之命令,應視其性質分別下達或發布,並即送立法院。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8 條 法規條文應分條書寫,冠以「第某條」字樣,並得分為項、款、目。項不冠數字,空二字書寫,款冠以一、二、三等數字,目冠以(一)、(二)、(三)等數字,並應加具標點符號。 前項所定之目再細分者,冠以1、2、3等數字,並稱為第某目之1、2、3。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9 條 法規內容繁複或條文較多者,得劃分為第某編、第某章、第某節、第某款、第某目。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0 條 修正法規廢止少數條文時,得保留所廢條文之條次,並於其下加括弧,註明「刪除」二字。 修正法規增加少數條文時,得將增加之條文,列在適當條文之後,冠以前條「之一」、「之二」等條次。 廢止或增加編、章、節、款、目時,準用前二項之規定。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1 條 法律不得牴觸憲法,命令不得牴觸憲法或法律,下級機關訂定之命令不得牴觸上級機關之命令。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三 章 法規之施行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2 條 法規應規定施行日期,或授權以命令規定施行日期。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3 條 法規明定自公布或發布日施行者,自公布或發布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發生效力。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4 條 法規特定有施行日期,或以命令特定施行日期者,自該特定日起發生效力。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5 條 法規定有施行區域或授權以命令規定施行區域者,於該特定區域內發生效力。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四 章 法規之適用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6 條 法規對其他法規所規定之同一事項而為特別之規定者,應優先適用之。其他法規修正後,仍應優先適用。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7 條 法規對某一事項規定適用或準用其他法規之規定者,其他法規修正後,適用或準用修正後之法規。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8 條 各機關受理人民聲請許可案件適用法規時,除依其性質應適用行為時之法規外,如在處理程序終結前,據以准許之法規有變更者,適用新法規。但舊法規有利於當事人而新法規未廢除或禁止所聲請之事項者,適用舊法規。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19 條 法規因國家遭遇非常事故,一時不能適用者,得暫停適用其一部或全部。 法規停止或恢復適用之程序,準用本法有關法規廢止或制定之規定。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五 章 法規之修正與廢止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20 條 法規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修正之: 一、基於政策或事實之需要,有增減內容之必要者。 二、因有關法規之修正或廢止而應配合修正者。 三、規定之主管機關或執行機關已裁併或變更者。 四、同一事項規定於二以上之法規,無分別存在之必要者。 法規修正之程序,準用本法有關法規制定之規定。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21 條 法規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廢止之: 一、機關裁併,有關法規無保留之必要者。 二、法規規定之事項已執行完畢,或因情勢變遷,無繼續施行之必要者。 三、法規因有關法規之廢止或修正致失其依據,而無單獨施行之必要者。 四、同一事項已定有新法規,並公布或發布施行者。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22 條 法律之廢止,應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 命令之廢止,由原發布機關為之。 依前二項程序廢止之法規,得僅公布或發布其名稱及施行日期;並自公布或發布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失效。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23 條 法規定有施行期限者,期滿當然廢止,不適用前條之規定。但應由主管機關公告之。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24 條 法律定有施行期限,主管機關認為需要延長者,應於期限屆滿一個月前送立法院審議。但其期限在立法院休會期內屆滿者,應於立法院休會一個月前送立法院。 命令定有施行期限,主管機關認為需要延長者,應於期限屆滿一個月前,由原發布機關發布之。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25 條 命令之原發布機關或主管機關已裁併者,其廢止或延長,由承受其業務之機關或其上級機關為之。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六 章 附則 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26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中央法規標準法
法律
20040519
2024/1/12 上午 12:00:00
檔案法 第 一 章 總則 檔案法 第 1 條 為健全政府機關檔案管理,促進檔案開放與運用,發揮檔案功能,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令規定。 檔案法 第 2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政府機關:指中央及地方各級機關(以下簡稱各機關)。 二、檔案:指各機關依照管理程序,而歸檔管理之文字或非文字資料及其附件。 三、國家檔案:指具有永久保存價值,而移歸檔案中央主管機關管理之檔案。 四、機關檔案:指由各機關自行管理之檔案。 檔案法 第 3 條 關於檔案事項,由行政院所設之專責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掌理之。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未設立前,由行政院指定所屬機關辦理之。 前項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最遲應於本法公布後二年內設立。 檔案中央主管機關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檔案中央主管機關設立國家檔案管理委員會,負責檔案之判定、分類、保存期限及其他爭議事項之審議。 檔案法 第 4 條 各機關管理檔案,應設置或指定專責單位或人員,並編列年度計畫及預算。 檔案法 第 5 條 檔案非經該管機關依法核准,不得運往國外。 檔案法 第 二 章 管理 檔案法 第 6 條 檔案管理以統一規劃、集中管理為原則。 檔案中有可供陳列鑑賞、研究、保存、教化世俗之器物,得交有關機構保管之。 檔案法 第 7 條 檔案管理作業,包括下列各款事項: 一、點收。 二、立案。 三、編目。 四、保管。 五、檢調。 六、清理。 七、安全維護。 八、其他檔案管理作業及相關設施事項。 檔案法 第 8 條 檔案應依檔案中央主管機關規定之分類系統及編目規則分類編案、編製目錄。 各機關應將機關檔案目錄定期送交檔案中央主管機關。 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應彙整國家檔案目錄及機關檔案目錄定期公布之,並附目錄使用說明。 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應設置研究部門,加強檔案整理與研究,並編輯出版檔案資料。 檔案法 第 9 條 檔案得採微縮或其他方式儲存管理,其實施辦法,由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依前項辦法儲存之紀錄經管理該檔案之機關確認者,視同原檔案。其複製品經管理該檔案機關確認者,推定其為真正。 檔案法 第 10 條 檔案之保存年限,應依其性質及價值,區分為永久保存或定期保存。 檔案法 第 11 條 永久保存之機關檔案,應移轉檔案中央主管機關管理。其移轉辦法,由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檔案法 第 12 條 定期保存之檔案未逾法定保存年限或未依法定程序,不得銷毀。 各機關銷毀檔案,應先制定銷毀計畫及銷毀之檔案目錄,送交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審核。 經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核准銷毀之檔案,必要時,應先經電子儲存,始得銷毀。 機關檔案保存年限及銷毀辦法,由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檔案法 第 13 條 公務員於職務移交或離職時,應將其職務上掌管之檔案連同辦理移交,並應保持完整,不得隱匿、銷毀或藉故遺失。 前項規定,於民營事業企業機構移轉公營,或公營移轉民營者,均適用之。 檔案法 第 14 條 私人或團體所有之文件或資料,具有永久保存價值者,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得接受捐贈、受託保管或收購之。 捐贈前項文件或資料者,得予獎勵,獎勵辦法由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檔案法 第 15 條 私人或團體所有之文字或非文字資料,各機關認為有保存之必要者,得請提供,以微縮或其他複製方式編為檔案。 檔案法 第 16 條 機密檔案之管理方法,由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定之。 檔案法 第 三 章 應用 檔案法 第 17 條 申請閱覽、抄錄或複製檔案,應以書面敘明理由為之,各機關非有法律依據不得拒絕。 檔案法 第 18 條 檔案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各機關得拒絕前條之申請: 一、有關國家機密者。 二、有關犯罪資料者。 三、有關工商秘密者。 四、有關學識技能檢定及資格審查之資料者。 五、有關人事及薪資資料者。 六、依法令或契約有保密之義務者。 七、其他為維護公共利益或第三人之正當權益者。 檔案法 第 19 條 各機關對於第十七條申請案件之准駁,應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其駁回申請者,並應敘明理由。 檔案法 第 20 條 閱覽或抄錄檔案應於各機關指定之時間、處所為之,並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添註、塗改、更換、抽取、圈點或污損檔案。 二、拆散已裝訂完成之檔案。 三、以其他方法破壞檔案或變更檔案內容。 檔案法 第 21 條 申請閱覽、抄錄或複製檔案經核准者,各機關得依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所定標準收取費用。 檔案法 第 22 條 國家檔案至遲應於三十年內開放應用,其有特殊情形者,得經立法院同意,延長期限。 檔案法 第 四 章 罰則 檔案法 第 23 條 違反第五條規定,未經核准將檔案運往國外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未遂犯罰之。 檔案法 第 24 條 明知不應銷毀之檔案而銷毀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違反第十二條之銷毀程序而銷毀檔案者,亦同。 違反第十三條之規定者,亦同。 檔案法 第 25 條 以第九條微縮或其他方式儲存之紀錄及其複製品,關於刑法偽造文書印文罪章之罪及該章以外各罪,以文書論。 檔案法 第 26 條 違反第二十條規定者,各機關得停止其閱覽或抄錄。其涉及刑事責任者,移送該管檢察機關偵辦。 檔案法 第 五 章 附則 檔案法 第 27 條 本法公布施行後,各機關之檔案管理,與本法及依本法發布之命令規定不相符合者,各機關應於檔案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期限內調整之。 檔案法 第 28 條 公立大專校院及公營事業機構準用本法之規定。受政府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個人或團體,於其受託事務範圍內,亦同。 檔案法 第 29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檔案法 第 30 條 本法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檔案法
法律
20080702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訴訟法 第 一 編 總則 行政訴訟法 第 一 章 行政訴訟事件 行政訴訟法 第 1 條 行政訴訟以保障人民權益,確保國家行政權之合法行使,增進司法功能為宗旨。 行政訴訟法 第 2 條 公法上之爭議,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依本法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 3 條 前條所稱之行政訴訟,指撤銷訴訟、確認訴訟及給付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 3-1 條 本法所稱高等行政法院,指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所稱地方行政法院,指高等行政法院地方行政訴訟庭。 行政訴訟法 第 4 條 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之違法行政處分,認為損害其權利或法律上之利益,經依訴願法提起訴願而不服其決定,或提起訴願逾三個月不為決定,或延長訴願決定期間逾二個月不為決定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 逾越權限或濫用權力之行政處分,以違法論。 訴願人以外之利害關係人,認為第一項訴願決定,損害其權利或法律上之利益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 5 條 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對其依法申請之案件,於法令所定期間內應作為而不作為,認為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損害者,經依訴願程序後,得向行政法院提起請求該機關應為行政處分或應為特定內容之行政處分之訴訟。 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對其依法申請之案件,予以駁回,認為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違法損害者,經依訴願程序後,得向行政法院提起請求該機關應為行政處分或應為特定內容之行政處分之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 6 條 確認行政處分無效及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成立或不成立之訴訟,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提起之。其確認已執行而無回復原狀可能之行政處分或已消滅之行政處分為違法之訴訟,亦同。 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訟,須已向原處分機關請求確認其無效未被允許,或經請求後於三十日內不為確答者,始得提起之。 確認訴訟,於原告得提起或可得提起撤銷訴訟、課予義務訴訟或一般給付訴訟者,不得提起之。但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訟,不在此限。 應提起撤銷訴訟、課予義務訴訟,誤為提起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訟,其未經訴願程序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將該事件移送於訴願管轄機關,並以行政法院收受訴狀之時,視為提起訴願。 行政訴訟法 第 7 條 提起行政訴訟,得於同一程序中,合併請求損害賠償或其他財產上給付。 行政訴訟法 第 8 條 人民與中央或地方機關間,因公法上原因發生財產上之給付或請求作成行政處分以外之其他非財產上之給付,得提起給付訴訟。因公法上契約發生之給付,亦同。 前項給付訴訟之裁判,以行政處分應否撤銷為據者,應於依第四條第一項或第三項提起撤銷訴訟時,併為請求。原告未為請求者,審判長應告以得為請求。 行政訴訟法 第 9 條 人民為維護公益,就無關自己權利及法律上利益之事項,對於行政機關之違法行為,得提起行政訴訟。但以法律有特別規定者為限。 行政訴訟法 第 10 條 選舉罷免事件之爭議,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依本法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 11 條 前二條訴訟依其性質,準用撤銷、確認或給付訴訟有關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12 條 民事或刑事訴訟之裁判,以行政處分是否無效或違法為據者,應依行政爭訟程序確定之。 前項行政爭訟程序已經開始者,於其程序確定前,民事或刑事法院應停止其審判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12-1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12-2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12-3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12-4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12-5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二 章 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 第 一 節 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13 條 對於公法人之訴訟,由其公務所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其以公法人之機關為被告時,由該機關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對於私法人或其他得為訴訟當事人之團體之訴訟,由其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對於外國法人或其他得為訴訟當事人之團體之訴訟,由其在中華民國之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14 條 前條以外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行政法院管轄,其住所地之行政法院不能行使職權者,由其居所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被告在中華民國現無住所或住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之居所,視為其住所;無居所或居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最後之住所,視為其住所;無最後住所者,以中央政府所在地,視為其最後住所地。 訴訟事實發生於被告居所地者,得由其居所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15 條 因不動產徵收、徵用或撥用之訴訟,專屬不動產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除前項情形外,其他有關不動產之公法上權利或法律關係涉訟者,得由不動產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15-1 條 關於公務員職務關係之訴訟,得由公務員職務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15-2 條 因公法上之保險事件涉訟者,得由為原告之被保險人、受益人之住居所地或被保險人從事職業活動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前項訴訟事件於投保單位為原告時,得由其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15-3 條 因原住民、原住民族部落之公法上權利或法律關係涉訟者,除兩造均為原住民或原住民族部落外,得由為原告之原住民住居所地或經核定部落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16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接上級行政法院應依當事人之聲請或受訴行政法院之請求,指定管轄: 一、有管轄權之行政法院因法律或事實不能行審判權者。 二、因管轄區域境界不明,致不能辨別有管轄權之行政法院者。 三、因特別情形由有管轄權之行政法院審判,恐影響公安或難期公平者。 前項聲請得向受訴行政法院或直接上級行政法院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7 條 定行政法院之管轄以起訴時為準。 行政訴訟法 第 18 條 民事訴訟法第三條、第六條、第十五條、第十七條、第二十條至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八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一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二 節 法官之迴避 行政訴訟法 第 19 條 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一、有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至第六款情形之一。 二、曾在中央或地方機關參與該訴訟事件之行政處分或訴願決定。 三、曾參與該訴訟事件相牽涉之民刑事裁判。 四、曾參與該訴訟事件相牽涉之法官、檢察官或公務員懲戒事件議決或裁判。 五、曾參與該訴訟事件之前審裁判。 六、曾參與該訴訟事件再審前之裁判。但其迴避以一次為限。 行政訴訟法 第 20 條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至第三十八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1 條 前二條規定於行政法院之司法事務官、書記官及通譯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三 章 當事人 行政訴訟法 第 一 節 當事人能力及訴訟能力 行政訴訟法 第 22 條 自然人、法人、中央及地方機關、非法人之團體,有當事人能力。 行政訴訟法 第 23 條 訴訟當事人謂原告、被告及依第四十一條與第四十二條參加訴訟之人。 行政訴訟法 第 24 條 經訴願程序之行政訴訟,其被告為下列機關: 一、駁回訴願時之原處分機關。 二、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時,為撤銷或變更之機關。 行政訴訟法 第 25 條 人民與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團體或個人,因受託事件涉訟者,以受託之團體或個人為被告。 行政訴訟法 第 26 條 被告機關經裁撤或改組者,以承受其業務之機關為被告機關;無承受其業務之機關者,以其直接上級機關為被告機關。 行政訴訟法 第 27 條 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有訴訟能力。 法人、中央及地方機關、非法人之團體,應由其代表人或管理人為訴訟行為。 前項規定於依法令得為訴訟上行為之代理人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8 條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至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二 節 選定當事人 行政訴訟法 第 29 條 多數有共同利益之人得由其中選定一人至五人為全體起訴或被訴。 訴訟標的對於多數有共同利益之人,必須合一確定而未為前項選定者,行政法院得限期命為選定,逾期未選定者,行政法院得依職權指定之。 訴訟繫屬後經選定或指定當事人者,其他當事人脫離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 30 條 多數有共同利益之人於選定當事人或由行政法院依職權指定當事人後,得經全體當事人之同意更換或增減之。 行政法院依前條第二項指定之當事人,如有必要,得依職權更換或增減之。 依前兩項規定更換或增減者,原被選定或指定之當事人喪失其資格。 行政訴訟法 第 31 條 被選定或被指定之人中有因死亡或其他事由喪失其資格者,他被選定或被指定之人得為全體為訴訟行為。 行政訴訟法 第 32 條 第二十九條及第三十條訴訟當事人之選定、指定及其更換、增減應通知他造當事人。 行政訴訟法 第 33 條 被選定人非得全體之同意,不得為捨棄、認諾、撤回或和解。但訴訟標的對於多數有共同利益之各人非必須合一確定,經原選定人之同意,就其訴之一部為撤回或和解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34 條 訴訟當事人之選定及其更換、增減,應以文書證之。 行政訴訟法 第 35 條 以公益為目的之社團法人,於其章程所定目的範圍內,由多數有共同利益之社員,就一定之法律關係,授與訴訟實施權者,得為公共利益提起訴訟。 前項規定於以公益為目的之非法人之團體準用之。 前二項訴訟實施權之授與,應以文書證之。 第三十三條之規定,於第一項之社團法人或第二項之非法人之團體,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36 條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三 節 共同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 37 條 二人以上於下列各款情形,得為共同訴訟人,一同起訴或一同被訴: 一、為訴訟標的之行政處分係二以上機關共同為之者。 二、為訴訟標的之權利、義務或法律上利益,為其所共同者。 三、為訴訟標的之權利、義務或法律上利益,於事實上或法律上有同一或同種類之原因者。 依前項第三款同種類之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行共同訴訟者,以被告之住居所、公務所、機關、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在同一行政法院管轄區域內者為限。 行政訴訟法 第 38 條 共同訴訟中,一人之行為或他造對於共同訴訟人中一人之行為及關於其一人所生之事項,除別有規定外,其利害不及於他共同訴訟人。 行政訴訟法 第 39 條 訴訟標的對於共同訴訟之各人,必須合一確定者,適用下列各款之規定: 一、共同訴訟人中一人之行為有利益於共同訴訟人者,其效力及於全體;不利益者,對於全體不生效力。 二、他造對於共同訴訟人中一人之行為,其效力及於全體。 三、共同訴訟人中之一人,生有訴訟當然停止或裁定停止之原因者,其當然停止或裁定停止之效力及於全體。 行政訴訟法 第 40 條 共同訴訟人各有續行訴訟之權。 行政法院指定期日者,應通知各共同訴訟人到場。 行政訴訟法 第 四 節 訴訟參加 行政訴訟法 第 41 條 訴訟標的對於第三人及當事人一造必須合一確定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命該第三人參加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 42 條 行政法院認為撤銷訴訟之結果,第三人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將受損害者,得依職權命其獨立參加訴訟,並得因該第三人之聲請,裁定允許其參加。 前項參加,準用第三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參加人並得提出獨立之攻擊或防禦方法。 前二項規定,於其他訴訟準用之。 訴願人已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利害關係人就同一事件再行起訴者,視為第一項之參加。 行政訴訟法 第 43 條 第三人依前條規定聲請參加訴訟者,應向本訴訟繫屬之行政法院提出參加書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本訴訟及當事人。 二、參加人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因撤銷訴訟之結果將受如何之損害。 三、參加訴訟之陳述。 行政法院認前項聲請不合前條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關於前項裁定,得為抗告。 駁回參加之裁定未確定前,參加人得為訴訟行為。 行政訴訟法 第 44 條 行政法院認其他行政機關有輔助一造之必要者,得命其參加訴訟。 前項行政機關或有利害關係之第三人亦得聲請參加。 行政訴訟法 第 45 條 命參加之裁定應記載訴訟程度及命參加理由,送達於訴訟當事人。 行政法院為前項裁定前,應命當事人或第三人以書狀或言詞為陳述。 對於命參加訴訟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行政訴訟法 第 46 條 第四十一條之參加訴訟,準用第三十九條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47 條 判決對於經行政法院依第四十一條及第四十二條規定,裁定命其參加或許其參加而未為參加者,亦有效力。 行政訴訟法 第 48 條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至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三條至第六十七條之規定,於第四十四條之參加訴訟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五 節 訴訟代理人及輔佐人 行政訴訟法 第 49 條 當事人得委任代理人為訴訟行為。但每一當事人委任之訴訟代理人不得逾三人。 行政訴訟應以律師為訴訟代理人。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一、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 二、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三、當事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 四、交通裁決事件,原告為自然人時,其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或二親等內之姻親;原告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人員辦理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 委任前項之非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者,應得審判長許可。 第二項之非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審判長許其為本案訴訟行為者,視為已有前項之許可。 前二項之許可,審判長得隨時以裁定撤銷之,並應送達於為訴訟委任之人。 訴訟代理人委任複代理人者,不得逾一人。前四項之規定,於複代理人適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49-1 條 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一、高等行政法院管轄之環境保護、土地爭議之第一審通常訴訟程序事件及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事件。 二、高等行政法院管轄之通常訴訟程序上訴事件。 三、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 四、適用通常訴訟程序或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之再審事件。 五、適用通常訴訟程序或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之聲請重新審理及其再審事件。 前項情形,不因訴之減縮、一部撤回、變更或程序誤用而受影響。前項第一款之事件範圍由司法院以命令定之。 第一項情形,符合下列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一、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之資格。 三、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二項第二款規定之資格。 第一項各款事件,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 二、符合前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二款或第三款規定。 前二項情形,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 第一項規定,於下列各款事件不適用之: 一、聲請訴訟救助及其抗告。 二、聲請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三、聲請核定律師酬金。 原告、上訴人、聲請人或抗告人未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四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四十九條之三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被告、被上訴人、相對人或依第四十一條及第四十二條參加訴訟之人未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四項規定委任,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審判長得先定期間命補正。 當事人依前二項規定補正者,其訴訟行為經訴訟代理人追認,溯及於行為時發生效力;逾期補正者,自追認時起發生效力。 行政訴訟法 第 49-2 條 前條第一項事件,訴訟代理人得偕同當事人於期日到場,經審判長許可後,當事人得以言詞為陳述。 前項情形,當事人得依法自為下列訴訟行為: 一、自認。 二、成立和解或調解。 三、撤回起訴或聲請。 四、撤回上訴或抗告。 行政訴訟法 第 49-3 條 第四十九條之一第一項事件,當事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當事人提起上訴或抗告依前項規定聲請者,原行政法院應將訴訟卷宗送交上級審行政法院。 第一項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辦法,由司法院參酌法務部及全國律師聯合會等意見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50 條 訴訟代理人應於最初為訴訟行為時提出委任書。但由當事人以言詞委任經行政法院書記官記明筆錄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51 條 訴訟代理人就其受委任之事件,有為一切訴訟行為之權。但捨棄、認諾、撤回、和解、提起反訴、上訴或再審之訴及選任代理人,非受特別委任不得為之。 關於強制執行之行為或領取所爭物,準用前項但書之規定。 如於第一項之代理權加以限制者,應於前條之委任書或筆錄內表明。 行政訴訟法 第 52 條 訴訟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均得單獨代理當事人。 違反前項之規定而為委任者,仍得單獨代理之。 行政訴訟法 第 53 條 訴訟代理權不因本人死亡、破產或訴訟能力喪失而消滅。法定代理有變更或機關經裁撤、改組者,亦同。 行政訴訟法 第 54 條 訴訟委任之終止,應以書狀提出於行政法院,由行政法院送達於他造。 由訴訟代理人終止委任者,自為終止之意思表示之日起十五日內,仍應為防衛本人權利所必要之行為。 行政訴訟法 第 55 條 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之許可,得於期日偕同輔佐人到場。但人數不得逾二人。 審判長認為必要時亦得命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偕同輔佐人到場。 前二項之輔佐人,審判長認為不適當時,得撤銷其許可或禁止其續為訴訟行為。 行政訴訟法 第 56 條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五條及第七十七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四 章 訴訟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一 節 當事人書狀 行政訴訟法 第 57 條 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機關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所在地、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有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者,其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三、有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四、應為之聲明。 五、事實上及法律上之陳述。 六、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 七、附屬文件及其件數。 八、行政法院。 九、年、月、日。 書狀內宜記載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代表人、管理人或訴訟代理人之出生年月日、職業、身分證明文件字號、營利事業統一編號、電話號碼及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與法人、機關或團體之關係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當事人書狀格式、記載方法及效力之規則,由司法院定之。未依該規則為之者,行政法院得拒絕其書狀之提出。 當事人得以科技設備將書狀傳送於行政法院,其適用範圍、程序、效力及其他應遵循事項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當事人以科技設備傳送書狀,未依前項辦法為之者,不生書狀提出之效力。 其他訴訟關係人亦得以科技設備將訴訟文書傳送於行政法院,並準用前二項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58 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代表人、管理人或訴訟代理人應於書狀內簽名或蓋章;其以指印代簽名者,應由他人代書姓名,記明其事由並簽名。 依法規以科技設備傳送前項書狀者,其效力與提出經簽名或蓋章之書狀同。其他訴訟關係人以科技設備傳送應簽名或蓋章之訴訟文書者,亦同。 行政訴訟法 第 59 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十八條至第一百二十一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60 條 於言詞辯論外,關於訴訟所為之聲明或陳述,除依本法應用書狀者外,得於行政法院書記官前以言詞為之。 前項情形,行政法院書記官應作筆錄,並於筆錄內簽名。 前項筆錄準用第五十七條及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十八條至第一百二十條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二 節 送達 行政訴訟法 第 61 條 送達除別有規定外,由行政法院書記官依職權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62 條 送達由行政法院書記官交執達員或郵務機構行之。 由郵務機構行送達者,以郵務人員為送達人;其實施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63 條 行政法院得向送達地之地方法院為送達之囑託。 行政訴訟法 第 64 條 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送達者,應向其全體法定代理人為之。但法定代理人有二人以上,如其中有應為送達處所不明者,送達得僅向其餘之法定代理人為之。 對於法人、中央及地方機關或非法人之團體為送達者,應向其代表人或管理人為之。 代表人或管理人有二人以上者,送達得僅向其中一人為之。 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未向行政法院陳明其法定代理人者,於補正前,行政法院得向該無訴訟能力人為送達。 行政訴訟法 第 65 條 對於在中華民國有事務所或營業所之外國法人或團體為送達者,應向其在中華民國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為之。 前項代表人或管理人有二人以上者,送達得僅向其中一人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66 條 訴訟代理人除受送達之權限受有限制者外,送達應向該代理人為之。但審判長認為必要時,得命併送達於當事人本人。 第四十九條之一第一項事件,其訴訟代理人受送達之權限,不受限制。 第一項但書情形,送達效力以訴訟代理人受送達為準。 行政訴訟法 第 67 條 當事人或代理人經指定送達代收人,向受訴行政法院陳明者,應向該代收人為送達。但審判長認為必要時,得命送達於當事人本人。 行政訴訟法 第 68 條 送達代收人經指定陳明後,其效力及於同地之各級行政法院。但該當事人或代理人別有陳明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69 條 當事人或代理人於中華民國無住居所、事務所及營業所者,應指定送達代收人向受訴行政法院陳明。 行政訴訟法 第 70 條 當事人或代理人未依前條規定指定送達代收人者,行政法院得將應送達之文書交付郵務機構以掛號發送。 行政訴訟法 第 71 條 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行之。但在他處會晤應受送達人時,得於會晤處所行之。 對於法人、機關、非法人之團體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為送達者,應向其事務所、營業所或機關所在地行之。但必要時亦得於會晤之處所或其住居所行之。 應受送達人有就業處所者,亦得向該處所為送達。 行政訴訟法 第 72 條 送達於住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或機關所在地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者,得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受雇人或願代為收受而居住於同一住宅之主人。 前條所定送達處所之接收郵件人員,視為前項之同居人或受雇人。 如同居人、受雇人、居住於同一住宅之主人或接收郵件人員為他造當事人者,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73 條 送達不能依前二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自治或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二份,一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門首,一份交由鄰居轉交或置於應受送達人之信箱或其他適當之處所,以為送達。 前項情形,如係以郵務人員為送達人者,得將文書寄存於附近之郵務機構。 寄存送達,自寄存之日起,經十日發生效力。 寄存之文書自寄存之日起,寄存機關或機構應保存二個月。 行政訴訟法 第 74 條 應受送達人拒絕收領而無法律上理由者,應將文書置於送達處所,以為送達。 前項情形,如有難達留置情事者,準用前條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75 條 送達,除由郵務機構行之者外,非經審判長或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或送達地地方法院法官之許可,不得於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或日出前、日沒後為之。但應受送達人不拒絕收領者,不在此限。 前項許可,書記官應於送達之文書內記明。 行政訴訟法 第 76 條 行政法院書記官於法院內將文書付與應受送達人者,應命受送達人提出收據附卷。 行政訴訟法 第 77 條 於外國或境外為送達者,應囑託該國管轄機關或駐在該國之中華民國使領館或其他機構、團體為之。 不能依前項之規定為囑託送達者,得將應送達之文書交郵務機構以雙掛號發送,以為送達。 行政訴訟法 第 78 條 對於駐在外國之中華民國大使、公使、領事或其他駐外人員為送達者,應囑託外交部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79 條 對於在軍隊或軍艦服役之軍人為送達者,應囑託該管軍事機關或長官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80 條 對於在監所人為送達者,應囑託該監所長官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81 條 行政法院對於當事人之送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依聲請或依職權為公示送達: 一、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 二、於有治外法權人住居所或事務所為送達而無效。 三、於外國為送達,不能依第七十七條之規定辦理或預知雖依該條規定辦理而無效。 行政訴訟法 第 82 條 公示送達,自將公告或通知書黏貼公告處之日起,公告於行政法院網站者,自公告之日起,其登載公報或新聞紙者,自最後登載之日起,經二十日發生效力;於依前條第三款為公示送達者,經六十日發生效力。但對同一當事人仍為公示送達者,自黏貼公告處之翌日起發生效力。 行政訴訟法 第 83 條 經訴訟關係人之同意,得以科技設備傳送訴訟文書,其傳送與送達或通知有同一之效力。 前項適用範圍、程序、效力及其他應遵循事項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一百五十一條及第一百五十三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三 節 期日及期間 行政訴訟法 第 84 條 期日,除別有規定外,由審判長依職權定之。 期日,除有不得已之情形外,不得於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85 條 審判長定期日後,行政法院書記官應作通知書,送達於訴訟關係人。但經審判長面告以所定之期日命其到場,或訴訟關係人曾以書狀陳明屆期到場者,與送達有同一之效力。 行政訴訟法 第 86 條 期日應為之行為於行政法院內為之。但在行政法院內不能為或為之而不適當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87 條 期日,以朗讀案由為始。 期日,如有重大理由,得變更或延展之。 變更或延展期日,除別有規定外,由審判長裁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88 條 期間,除法定者外,由行政法院或審判長酌量情形定之。 行政法院或審判長所定期間,自送達定期間之文書時起算,無庸送達者,自宣示定期間之裁判時起算。 期間之計算,依民法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89 條 當事人不在行政法院所在地住居者,計算法定期間,應扣除其在途之期間,但有訴訟代理人住居行政法院所在地,得為期間內應為之訴訟行為者,不在此限。 前項應扣除之在途期間,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90 條 期間,如有重大理由得伸長或縮短之。但不變期間不在此限。 伸長或縮短期間由行政法院裁定。但期間係審判長所定者,由審判長裁定。 行政訴訟法 第 91 條 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致遲誤不變期間者,於其原因消滅後一個月內,如該不變期間少於一個月者,於相等之日數內,得聲請回復原狀。 前項期間不得伸長或縮短之。 遲誤不變期間已逾一年者,不得聲請回復原狀,遲誤第一百零六條之起訴期間已逾三年者,亦同。 第一項之聲請應以書狀為之,並釋明遲誤期間之原因及其消滅時期。 行政訴訟法 第 92 條 因遲誤上訴或抗告期間而聲請回復原狀者,向為裁判之原行政法院為之;遲誤其他期間者,向管轄該期間內應為之訴訟行為之行政法院為之。 聲請回復原狀,應同時補行期間內應為之訴訟行為。 行政訴訟法 第 93 條 回復原狀之聲請,由受聲請之行政法院與補行之訴訟行為合併裁判之。但原行政法院認其聲請應行許可,而將上訴或抗告事件送交上級行政法院者,應由上級行政法院合併裁判。 因回復原狀而變更原裁判者,準用第二百八十二條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94 條 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關於其所為之行為,得定期日及期間。 第八十四條至第八十七條、第八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九十條之規定,於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定期日及期間者,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四 節 訴訟卷宗 行政訴訟法 第 95 條 當事人書狀、筆錄、裁判書及其他關於訴訟事件之文書,行政法院應保存者,應由行政法院書記官編為卷宗。 卷宗滅失事件之處理,準用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96 條 當事人得向行政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影印或攝影卷內文書,或預納費用請求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 第三人經當事人同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行政法院裁定許可。 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第四十四條之參加人及其他經許可之第三人之閱卷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97 條 裁判草案及其準備或評議文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不得交當事人或第三人閱覽、抄錄、影印或攝影,或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裁判書在宣示或公告前,或未經法官簽名者,亦同。 行政訴訟法 第 五 節 訴訟費用 行政訴訟法 第 98 條 訴訟費用指裁判費及其他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但為第一百九十八條之判決時,由被告負擔。 起訴,按件徵收裁判費新臺幣四千元。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之事件,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二千元。 行政訴訟法 第 98-1 條 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或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者,不另徵收裁判費。 行政訴訟法 第 98-2 條 上訴,依第九十八條第二項規定,加徵裁判費二分之一。 發回或發交更審再行上訴,或依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二項為移送,經判決後再行上訴者,免徵裁判費。 行政訴訟法 第 98-3 條 再審之訴,按起訴法院之審級,依第九十八條第二項及前條第一項規定徵收裁判費。 對於確定之裁定聲請再審者,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一千元。 行政訴訟法 第 98-4 條 抗告,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一千元。 行政訴訟法 第 98-5 條 聲請或聲明,不徵收裁判費。但下列聲請,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一千元: 一、聲請參加訴訟或駁回參加。 二、聲請回復原狀。 三、聲請停止執行或撤銷停止執行之裁定。 四、起訴前聲請證據保全。 五、聲請重新審理。 六、聲請假扣押、假處分或撤銷假扣押、假處分之裁定。 七、第二百三十七條之三十聲請事件。 行政訴訟法 第 98-6 條 下列費用之徵收,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其項目及標準由司法院定之: 一、影印費、攝影費、抄錄費、翻譯費、運送費、公告行政法院網站費及登載公報新聞紙費。 二、證人及通譯之日費、旅費。 三、鑑定人之日費、旅費、報酬及鑑定所需費用。 四、其他進行訴訟及強制執行之必要費用。 郵電送達費及行政法院人員於法院外為訴訟行為之食、宿、交通費,不另徵收。 行政訴訟法 第 98-7 條 交通裁決事件之裁判費,第二編第三章別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98-8 條 行政法院或審判長依法律規定,為當事人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者,其律師之酬金由行政法院或審判長定之。 前項及第四十九條之一第一項事件之律師酬金為訴訟費用之一部,應限定其最高額。其支給標準,由司法院參酌法務部及全國律師聯合會等意見定之。 前項律師酬金之數額,行政法院為終局裁判時,應併予酌定。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者,行政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酌定之。 對於酌定律師酬金數額之裁判,得抗告。 行政訴訟法 第 99 條 因可歸責於參加人之事由致生無益之費用者,行政法院得命該參加人負擔其全部或一部。 依第四十四條參加訴訟所生之費用,由參加人負擔。但他造當事人依第九十八條第一項及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至第八十四條規定應負擔之訴訟費用,仍由該當事人負擔。 行政訴訟法 第 100 條 裁判費除法律別有規定外,當事人應預納之。其未預納者,審判長應定期命當事人繳納;逾期未納者,行政法院應駁回其訴、上訴、抗告、再審或其他聲請。 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審判長得定期命當事人預納。逾期未納者,由國庫墊付,並於判決確定後,依職權裁定,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人徵收之。 前項裁定得為執行名義。 行政訴訟法 第 101 條 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行政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102 條 聲請訴訟救助,應向受訴行政法院為之。 聲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釋明之。 前項釋明,得由受訴行政法院管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保證書代之。 前項保證書內,應載明具保證書人於聲請訴訟救助人負擔訴訟費用時,代繳暫免之費用。 行政訴訟法 第 103 條 准予訴訟救助者,暫行免付訴訟費用。 行政訴訟法 第 104 條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之二十六、第七十九條至第八十五條、第八十七條至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五條、第九十六條至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零八條、第一百零九條之一、第一百十一條至第一百十三條、第一百十四條第一項、第一百十四條之一及第一百十五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二 編 第一審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一 章 通常訴訟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一 節 起訴 行政訴訟法 第 104-1 條 適用通常訴訟程序之事件,以高等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下列事件,以地方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一、關於稅捐課徵事件涉訟,所核課之稅額在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以下者。 二、因不服行政機關所為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以下之罰鍰或其附帶之其他裁罰性、管制性不利處分而涉訟者。 三、其他關於公法上財產關係之訴訟,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以下者。 四、其他依法律規定或經司法院指定由地方行政法院管轄之事件。 前項所定數額,司法院得因情勢需要,以命令增至新臺幣一千萬元。 行政訴訟法 第 105 條 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行政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 二、起訴之聲明。 三、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 訴狀內宜記載適用程序上有關事項、證據方法及其他準備言詞辯論之事項;其經訴願程序者,並附具決定書。 行政訴訟法 第 106 條 第四條及第五條訴訟之提起,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應於訴願決定書送達後二個月之不變期間內為之。但訴願人以外之利害關係人知悉在後者,自知悉時起算。 第四條及第五條之訴訟,自訴願決定書送達後,已逾三年者,不得提起。 不經訴願程序即得提起第四條或第五條第二項之訴訟者,應於行政處分達到或公告後二個月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不經訴願程序即得提起第五條第一項之訴訟者,於應作為期間屆滿後,始得為之。但於期間屆滿後,已逾三年者,不得提起。 行政訴訟法 第 107 條 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一、訴訟事件不屬行政訴訟審判權,不能依法移送。 二、訴訟事件不屬受訴行政法院管轄而不能請求指定管轄,亦不能為移送訴訟之裁定。 三、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 四、原告或被告未由合法之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為訴訟行為。 五、由訴訟代理人起訴,而其代理權有欠缺。 六、起訴逾越法定期限。 七、當事人就已向行政法院或其他審判權之法院起訴之事件,於訴訟繫屬中就同一事件更行起訴。 八、本案經終局判決後撤回其訴,復提起同一之訴。 九、訴訟標的為確定判決、和解或調解之效力所及。 十、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十一、起訴基於惡意、不當或其他濫用訴訟程序之目的或有重大過失,且事實上或法律上之主張欠缺合理依據。 撤銷訴訟及課予義務訴訟,原告於訴狀誤列被告機關者,準用前項之規定。 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一、除第二項以外之當事人不適格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 二、依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 前三項情形,原告之訴因逾期未補正經裁判駁回後,不得再為補正。 第一項至第三項之裁判書理由得僅記載要領,且得以原告書狀、筆錄或其他文書作為附件。 行政法院依第一項第十一款規定駁回原告之訴者,得各處原告、代表人或管理人、代理人新臺幣十二萬元以下之罰鍰。 前項處罰應與本案訴訟合併裁定之。裁定內應記載受處罰人供相當金額之擔保後,得停止執行。 原告對於本案訴訟之裁定聲明不服,關於處罰部分,視為提起抗告。 第一項及第四項至第八項規定,於聲請或聲明事件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08 條 行政法院除依前條規定駁回原告之訴或移送者外,應將訴狀送達於被告。並得命被告以答辯狀陳述意見。 原處分機關、被告機關或受理訴願機關經行政法院通知後,應於十日內將卷證送交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 第 109 條 審判長認已適於為言詞辯論時,應速定言詞辯論期日。 前項言詞辯論期日,距訴狀之送達,至少應有十日為就審期間。但有急迫情形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110 條 訴訟繫屬中,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雖移轉於第三人,於訴訟無影響。但第三人如經兩造同意,得代當事人承當訴訟。 前項情形,僅他造不同意者,移轉之當事人或第三人得聲請行政法院以裁定許第三人承當訴訟。 前項裁定得為抗告。 行政法院知悉訴訟標的有移轉者,應即以書面將訴訟繫屬情形通知第三人。 訴願決定後,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移轉於第三人者,得由受移轉人提起撤銷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 111 條 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經被告同意或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不在此限。 被告於訴之變更或追加無異議,而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視為同意變更或追加。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訴之變更或追加,應予准許: 一、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追加其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 二、訴訟標的之請求雖有變更,但其請求之基礎不變。 三、因情事變更而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 四、應提起確認訴訟,誤為提起撤銷訴訟。 五、依第一百九十七條或其他法律之規定,應許為訴之變更或追加。 前三項規定,於變更或追加之新訴為撤銷訴訟而未經訴願程序者不適用之。 對於行政法院以訴為非變更追加,或許訴之變更追加之裁判,不得聲明不服。但撤銷訴訟,主張其未經訴願程序者,得隨同終局判決聲明不服。 行政訴訟法 第 112 條 被告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得在本訴繫屬之行政法院提起反訴。但對於撤銷訴訟及課予義務訴訟,不得提起反訴。 原告對於反訴,不得復行提起反訴。 反訴之請求如專屬他行政法院管轄,或與本訴之請求或其防禦方法不相牽連者,不得提起。 被告意圖延滯訴訟而提起反訴者,行政法院得駁回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13 條 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但於公益之維護有礙者,不在此限。 前項撤回,被告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 訴之撤回,應以書狀為之。但於期日得以言詞為之。 以言詞所為之撤回,應記載於筆錄,如他造不在場,應將筆錄送達。 訴之撤回,被告於期日到場,未為同意與否之表示者,自該期日起;其未於期日到場或係以書狀撤回者,自前項筆錄或撤回書狀送達之日起,十日內未提出異議者,視為同意撤回。 行政訴訟法 第 114 條 行政法院就前條訴之撤回認有礙公益之維護者,應以裁定不予准許。 前項裁定不得抗告。 行政訴訟法 第 114-1 條 地方行政法院適用通常訴訟程序之事件,因訴之變更或一部撤回,致其訴之全部屬於簡易訴訟程序或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之範圍者,地方行政法院應改依簡易訴訟程序或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之規定,由原受命法官繼續審理。 地方行政法院適用通常訴訟程序之事件,因訴之追加、變更或反訴,致其訴之全部或一部屬於高等行政法院管轄者,應裁定移送管轄之高等行政法院。 高等行政法院適用通常訴訟程序之事件,因訴之變更或一部撤回,致其訴之全部屬於地方行政法院管轄之事件者,高等行政法院應裁定移送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 第 115 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五條、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百四十八條、第二百五十二條、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二百六十一條、第二百六十三條及第二百六十四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二 節 停止執行 行政訴訟法 第 116 條 原處分或決定之執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因提起行政訴訟而停止。 行政訴訟繫屬中,行政法院認為原處分或決定之執行,將發生難於回復之損害,且有急迫情事者,得依職權或依聲請裁定停止執行。但於公益有重大影響,或原告之訴在法律上顯無理由者,不得為之。 於行政訴訟起訴前,如原處分或決定之執行將發生難於回復之損害,且有急迫情事者,行政法院亦得依受處分人或訴願人之聲請,裁定停止執行。但於公益有重大影響者,不在此限。 行政法院為前二項裁定前,應先徵詢當事人之意見。如原處分或決定機關已依職權或依聲請停止執行者,應為駁回聲請之裁定。 停止執行之裁定,得停止原處分或決定之效力、處分或決定之執行或程序之續行之全部或部份。 行政訴訟法 第 117 條 前條規定,於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訟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18 條 停止執行之原因消滅,或有其他情事變更之情形,行政法院得依職權或依聲請撤銷停止執行之裁定。 行政訴訟法 第 119 條 關於停止執行或撤銷停止執行之裁定,得為抗告。 行政訴訟法 第 三 節 言詞辯論 行政訴訟法 第 120 條 原告因準備言詞辯論之必要,應提出準備書狀。 被告因準備言詞辯論,宜於未逾就審期間二分之一以前,提出答辯狀。 行政訴訟法 第 121 條 行政法院因使辯論易於終結,認為必要時,得於言詞辯論前,為下列各款之處置: 一、命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本人到場。 二、命當事人提出圖案、表冊、外國文文書之譯本或其他文書、物件。 三、行勘驗、鑑定或囑託機關、團體為調查。 四、通知證人或鑑定人,及調取或命第三人提出文書、物件。 五、使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調查證據。 行政法院因闡明或確定訴訟關係,於言詞辯論時,得為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處置,並得將當事人或第三人提出之文書、物件暫留置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22 條 言詞辯論,以當事人聲明起訴之事項為始。 當事人應就訴訟關係為事實上及法律上之陳述。 當事人不得引用文件以代言詞陳述。但以舉文件之辭句為必要時,得朗讀其必要之部分。 行政訴訟法 第 122-1 條 當事人、證人、鑑定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如不通曉中華民國語言,行政法院應用通譯;法官不通曉訴訟關係人所用之方言者,亦同。 前項訴訟關係人如為聽覺、聲音或語言障礙者,行政法院應用通譯。但亦得以文字發問或使其以文字陳述。 前二項之通譯,準用關於鑑定人之規定。 有第二項情形者,其訴訟關係人之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社工人員或其信賴之人,經審判長許可後,得陪同在場。 行政訴訟法 第 123 條 行政法院調查證據,除別有規定外,於言詞辯論期日行之。 當事人應依第二編第一章第四節之規定,聲明所用之證據。 行政訴訟法 第 124 條 審判長開始、指揮及終結言詞辯論,並宣示行政法院之裁判。 審判長對於不服從言詞辯論之指揮者,得禁止發言。 言詞辯論須續行者,審判長應速定其期日。 行政訴訟法 第 125 條 行政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事實關係,不受當事人事實主張及證據聲明之拘束。 前項調查,當事人應協力為之。 審判長應注意使當事人得為事實上及法律上適當完全之辯論。 審判長應向當事人發問或告知,令其陳述事實、聲明證據,或為其他必要之聲明及陳述;其所聲明、陳述或訴訟類型有不明瞭或不完足者,應令其敘明或補充之。 陪席法官告明審判長後,得向當事人發問或告知。 行政訴訟法 第 125-1 條 審判長得於徵詢當事人之意見後,定期間命其為下列事項: 一、陳述事實或指出證據方法。 二、提出其依法負提出義務之文書或物件。 當事人逾前項期間,遲延陳述事實、指出或提出證據方法,符合下列情形者,除法律別有規定外,行政法院得不予斟酌,逕依調查結果裁判之: 一、其遲延有礙訴訟之終結。 二、當事人未能釋明其遲延係不可歸責於己。 三、審判長已告知其遲延之效果。 行政訴訟法 第 125-2 條 行政法院為使訴訟關係明確,必要時得命司法事務官就事實上及法律上之事項,基於專業知識對當事人為說明。 行政法院因司法事務官提供而獲知之特殊專業知識,應予當事人辯論之機會,始得採為裁判之基礎。 行政訴訟法 第 126 條 凡依本法使受命法官為行為者,由審判長指定之。 行政法院應為之囑託,除別有規定外,由審判長行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27 條 分別提起之數宗訴訟係基於同一或同種類之事實上或法律上之原因者,行政法院得命合併辯論。 命合併辯論之數宗訴訟,得合併裁判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28 條 行政法院書記官應作言詞辯論筆錄,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辯論之處所及年、月、日。 二、法官、書記官及通譯姓名。 三、訴訟事件。 四、到場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代表人、管理人、訴訟代理人、輔佐人及其他經通知到場之人姓名。 五、辯論之公開或不公開;如不公開者,其理由。 行政訴訟法 第 129 條 言詞辯論筆錄內,應記載辯論進行之要領,並將下列各款事項記載明確: 一、訴訟標的之捨棄、認諾、自認及訴之撤回。 二、證據之聲明或撤回,及對於違背訴訟程序規定之異議。 三、當事人所為其他重要聲明或陳述,及經告知而不為聲明或陳述之情形。 四、依本法規定應記載筆錄之其他聲明或陳述。 五、證人或鑑定人之陳述,及勘驗所得之結果。 六、審判長命令記載之事項。 七、不作裁判書附卷之裁判。 八、裁判之宣示。 行政訴訟法 第 130 條 筆錄或筆錄內所引用附卷或作為附件之文書內所記前條第一款至第六款事項,應依聲請於法庭向關係人朗讀或令其閱覽,並於筆錄內附記其事由。 關係人對於筆錄所記有異議者,行政法院書記官得更正或補充之。如以異議為不當,應於筆錄內附記其異議。 以機器記錄言詞辯論之進行者,其實施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30-1 條 當事人、代表人、管理人、代理人、輔佐人、證人、鑑定人或其他關係人之所在處所或所在地法院與行政法院間,有聲音及影像相互傳送之科技設備而得直接審理者,行政法院認為適當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該設備審理之。 前項情形,其期日通知書記載之應到處所為該設備所在處所。 依第一項進行程序之筆錄及其他文書,須陳述人簽名者,由行政法院傳送至陳述人所在處所,經陳述人確認內容並簽名後,將筆錄及其他文書以電信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傳回行政法院。 第一項之審理及前項文書傳送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31 條 第四十九條第三項至第六項、第四十九條之一第四項、第八項、第四十九條之二第一項、第五十五條、第六十六條第一項、第六十七條但書、第一百條第一項前段、第二項、第一百零七條第一項但書、第二項、第三項但書、第一百十條第四項、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四款、第二項、第一百二十二條之一、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百二十五條之一、第一百二十五條之二、第一百三十條之一及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七十五條第一項、第一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二百條、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十三條第二項、第二百十三條之一、第二百十四條、第二百十七條、第二百六十八條、第二百六十八條之一第二項、第三項、第二百六十八條之二第一項、第三百七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三百七十二條關於法院或審判長權限之規定,於受命法官行準備程序時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32 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至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百條、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十條、第二百十一條、第二百十三條第二項、第二百十四條、第二百十五條、第二百十七條至第二百十九條、第二百六十五條至第二百六十八條之一、第二百六十八條之二、第二百七十條第一項、第二百七十條之一至第二百七十一條之一、第二百七十三條至第二百七十六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四 節 證據 行政訴訟法 第 133 條 行政法院應依職權調查證據。 行政訴訟法 第 134 條 當事人主張之事實,雖經他造自認,行政法院仍應調查其他必要之證據。 行政訴訟法 第 135 條 當事人因妨礙他造使用,故意將證據滅失、隱匿或致礙難使用者,行政法院得審酌情形認他造關於該證據之主張或依該證據應證之事實為真實。 前項情形,於裁判前應令當事人有辯論之機會。 行政訴訟法 第 136 條 除本法有規定者外,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37 條 習慣及外國之現行法為行政法院所不知者,當事人有舉證之責任。但行政法院得依職權調查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38 條 行政法院得囑託普通法院或其他機關、學校、團體調查證據。 行政訴訟法 第 139 條 行政法院認為適當時,得使庭員一人為受命法官或囑託他行政法院指定法官調查證據。 行政訴訟法 第 140 條 受訴行政法院於言詞辯論前調查證據,或由受命法官、受託法官調查證據者,行政法院書記官應作調查證據筆錄。 第一百二十八條至第一百三十條之規定,於前項筆錄準用之。 受託法官調查證據筆錄,應送交受訴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 第 141 條 調查證據之結果,應告知當事人為辯論。 於受訴行政法院外調查證據者,當事人應於言詞辯論時陳述其調查之結果。但審判長得令行政法院書記官朗讀調查證據筆錄代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42 條 除法律別有規定外,不問何人,於他人之行政訴訟有為證人之義務。 行政訴訟法 第 143 條 證人受合法之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者,行政法院得以裁定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證人已受前項裁定,經再次通知仍不到場者,得再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拘提之。 拘提證人,準用刑事訴訟法關於拘提被告之規定;證人為現役軍人者,應以拘票囑託該管長官執行。 處證人罰鍰之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行政訴訟法 第 143-1 條 證人不能到場,或有其他必要情形時,得就其所在處所訊問之。 證人須依據文書、資料為陳述,或依事件之性質、證人之狀況,經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得命當事人會同證人於公證人前作成陳述書狀。 經當事人同意者,證人亦得於行政法院外以書狀為陳述。 依前二項為陳述後,如認證人之書狀陳述須加說明,或經當事人之一造聲請對證人為必要之發問者,行政法院仍得通知該證人到場陳述。 證人以書狀為陳述者,仍應具結,並將結文附於書狀,經公證人認證後提出。其依第一百三十條之一為訊問者,亦應於訊問前或訊問後具結。 行政訴訟法 第 144 條 以公務員、中央民意代表或曾為公務員、中央民意代表之人為證人,而就其職務上應守秘密之事項訊問者,應得該監督長官或民意機關之同意。 前項同意,除有妨害國家高度機密者外,不得拒絕。 以受公務機關委託承辦公務之人為證人者,準用前二項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145 條 證人恐因陳述致自己或下列之人受刑事訴追或蒙恥辱者,得拒絕證言: 一、證人之配偶、前配偶或四親等內之血親、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親屬關係或與證人訂有婚約者。 二、證人之監護人或受監護人。 行政訴訟法 第 146 條 證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拒絕證言: 一、證人有第一百四十四條之情形。 二、證人為醫師、藥師、藥商、心理師、助產士、宗教師、律師、會計師或其他從事相類業務之人或其業務上佐理人或曾任此等職務之人,就其因業務所知悉有關他人秘密之事項受訊問。 三、關於技術上或職業上之秘密受訊問。 前項規定,於證人秘密之責任已經免除者,不適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47 條 依前二條規定,得拒絕證言者,審判長應於訊問前或知有該項情形時告知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48 條 證人不陳明拒絕之原因事實而拒絕證言,或以拒絕為不當之裁定已確定而仍拒絕證言者,行政法院得以裁定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前項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行政訴訟法 第 149 條 審判長於訊問前,應命證人各別具結。但其應否具結有疑義者,於訊問後行之。 審判長於證人具結前,應告以具結之義務及偽證之處罰。 證人以書狀為陳述者,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150 條 以未滿十六歲或因精神或其他心智障礙,致不解具結意義及其效果之人為證人者,不得令其具結。 行政訴訟法 第 151 條 以下列各款之人為證人者,得不令其具結: 一、證人為當事人之配偶、前配偶或四親等內之血親、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親屬關係或與當事人訂有婚約。 二、有第一百四十五條情形而不拒絕證言。 三、當事人之受雇人或同居人。 行政訴訟法 第 152 條 證人就與自己或第一百四十五條所列之人有直接利害關係之事項受訊問者,得拒絕具結。 行政訴訟法 第 153 條 第一百四十八條之規定 ,於證人拒絕具結者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54 條 當事人得就應證事實及證言信用之事項,聲請審判長對於證人為必要之發問,或向審判長陳明後自行發問。 前項之發問,與應證事實無關、重複發問、誘導發問、侮辱證人或有其他不當情形,審判長得依聲請或依職權限制或禁止。 關於發問之限制或禁止有異議者,行政法院應就其異議為裁定。 行政訴訟法 第 155 條 行政法院應發給證人法定之日費及旅費;證人亦得於訊問完畢後請求之。但被拘提或無正當理由拒絕具結或證言者,不在此限。 前項關於日費及旅費之裁定,得為抗告。 證人所需之旅費,得依其請求預行酌給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56 條 鑑定,除別有規定外,準用本法關於人證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157 條 從事於鑑定所需之學術、技藝或職業,或經機關委任有鑑定職務者,於他人之行政訴訟有為鑑定人之義務。 鑑定人應於選任前揭露下列資訊;其經選任後發現者,應即時向審判長及當事人揭露之: 一、學經歷、專業領域及本於其專業學識經驗曾參與訴訟、非訟或法院調解程序之案例。 二、關於專業學識經驗及相關資料之準備或提出,曾與當事人、輔助參加人、輔佐人或其代理人有分工或合作關係。 三、關於專業學識經驗及相關資料之準備或提出,曾受當事人、輔助參加人、輔佐人或其代理人之金錢報酬或資助及其金額或價值。 四、關於該事件,有其他提供金錢報酬或資助者之身分及其金額或價值。 五、有其他情事足認有不能公正、獨立執行職務之虞。 行政訴訟法 第 158 條 鑑定人不得拘提。 行政訴訟法 第 159 條 鑑定人拒絕鑑定,雖其理由不合於本法關於拒絕證言之規定,如行政法院認為正當者,亦得免除其鑑定義務。 行政訴訟法 第 160 條 鑑定人於法定之日費、旅費外,得請求相當之報酬。 鑑定所需費用,得依鑑定人之請求預行酌給之。 關於前二項請求之裁定,得為抗告。 行政訴訟法 第 161 條 行政法院依第一百三十八條之規定,囑託機關、學校或團體陳述鑑定意見或審查之者,準用第一百六十條及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三十五條至第三百三十七條之規定。其鑑定書之說明,由該機關、學校或團體所指定之人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62 條 行政法院認有必要時,得就訴訟事件之專業法律問題徵詢從事該學術研究之人,以書面或於審判期日到場陳述其法律上意見。 前項意見,於裁判前應告知當事人使為辯論。 第一項陳述意見之人,準用鑑定人之規定。但不得令其具結。 行政訴訟法 第 163 條 下列各款文書,當事人有提出之義務: 一、該當事人於訴訟程序中曾經引用者。 二、他造依法律規定,得請求交付或閱覽者。 三、為他造之利益而作者。 四、就與本件訴訟關係有關之事項所作者。 五、商業帳簿。 行政訴訟法 第 164 條 公務員或機關掌管之文書,行政法院得調取之。如該機關為當事人時,並有提出之義務。 前項情形,除有妨害國家高度機密者外,不得拒絕。 行政訴訟法 第 165 條 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從提出文書之命者,行政法院得審酌情形認他造關於該文書之主張或依該文書應證之事實為真實。 前項情形,於裁判前應令當事人有辯論之機會。 行政訴訟法 第 166 條 聲明書證係使用第三人所執之文書者,應聲請行政法院命第三人提出或定由舉證人提出之期間。 民事訴訟法第三百四十二條第二項、第三項之規定,於前項聲請準用之。 文書為第三人所執之事由及第三人有提出義務之原因,應釋明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67 條 行政法院認應證之事實重要且舉證人之聲請正當者,應以裁定命第三人提出文書或定由舉證人提出文書之期間。 行政法院為前項裁定前,應使該第三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行政訴訟法 第 168 條 關於第三人提出文書之義務,準用第一百四十四條至第一百四十七條及第一百六十三條第二款至第五款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169 條 第三人無正當理由不從提出文書之命者,行政法院得以裁定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於必要時,並得為強制處分。 前項強制處分之執行,適用第三百零六條規定。 第一項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行政訴訟法 第 170 條 第三人得請求提出文書之費用。 第一百五十五條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71 條 文書之真偽,得依核對筆跡或印跡證之。 行政法院得命當事人或第三人提出文書,以供核對。核對筆跡或印跡,適用關於勘驗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172 條 無適當之筆跡可供核對者,行政法院得指定文字,命該文書之作成名義人書寫,以供核對。 文書之作成名義人無正當理由不從前項之命者,準用第一百六十五條或第一百六十九條之規定。 因供核對所書寫之文字應附於筆錄;其他供核對之文件不須發還者,亦同。 行政訴訟法 第 173 條 本法關於文書之規定,於文書外之物件,有與文書相同之效用者,準用之。 文書或前項物件,須以科技設備始能呈現其內容或提出原件有事實上之困難者,得僅提出呈現其內容之書面並證明其內容與原件相符。 行政訴訟法 第 174 條 第一百六十四條至第一百七十條之規定,於勘驗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75 條 保全證據之聲請,在起訴後,向受訴行政法院為之;在起訴前,向受訊問人住居地或證物所在地之地方行政法院為之。 遇有急迫情形時,於起訴後,亦得向前項地方行政法院聲請保全證據。 行政訴訟法 第 175-1 條 行政法院於保全證據時,得命司法事務官協助調查證據。 行政訴訟法 第 176 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十五條、第二百十七條至第二百十九條、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第二百八十二條、第二百八十四條至第二百八十六條、第二百九十一條至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百九十五條、第二百九十六條、第二百九十六條之一、第二百九十八條至第三百零一條、第三百零四條、第三百零九條、第三百十條、第三百十三條、第三百十三條之一、第三百十六條至第三百十九條、第三百二十一條、第三百二十二條、第三百二十五條至第三百二十七條、第三百三十一條至第三百三十七條、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百四十一條至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三百五十二條至第三百五十八條、第三百六十一條、第三百六十四條至第三百六十六條、第三百六十八條、第三百七十條至第三百七十六條之二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五 節 訴訟程序之停止 行政訴訟法 第 177 條 行政訴訟之裁判須以民事法律關係是否成立為準據,而該法律關係已經訴訟繫屬尚未終結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 除前項情形外,有民事、刑事或其他行政爭訟牽涉行政訴訟之裁判者,行政法院在該民事、刑事或其他行政爭訟終結前,得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178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178-1 條 行政法院就其受理事件,對所應適用之法律位階法規範,聲請憲法法庭判決宣告違憲者,應裁定停止訴訟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179 條 本於一定資格,以自己名義為他人任訴訟當事人之人,喪失其資格或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同一資格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 依第二十九條規定,選定或指定為訴訟當事人之人全體喪失其資格者,訴訟程序在該有共同利益人全體或新選定或指定為訴訟當事人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 行政訴訟法 第 180 條 第一百七十九條之規定,於有訴訟代理人時不適用之。但行政法院得酌量情形裁定停止其訴訟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181 條 訴訟程序當然停止後,依法律所定之承受訴訟之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 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 182 條 訴訟程序當然或裁定停止間,行政法院及當事人不得為關於本案之訴訟行為。但於言詞辯論終結後當然停止者,本於其辯論之裁判得宣示之。 訴訟程序當然或裁定停止者,期間停止進行;自停止終竣時起,其期間更始進行。 行政訴訟法 第 183 條 當事人得以合意停止訴訟程序。但於公益之維護有礙者,不在此限。 前項合意,應由兩造向受訴行政法院陳明。 行政法院認第一項之合意有礙公益之維護者,應於兩造陳明後,一個月內裁定續行訴訟。 前項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不變期間之進行不因第一項合意停止而受影響。 行政訴訟法 第 184 條 除有前條第三項之裁定外,合意停止訴訟程序之當事人,自陳明合意停止時起,如於四個月內不續行訴訟者,視為撤回其訴;續行訴訟而再以合意停止訴訟程序者,以一次為限。如再次陳明合意停止訴訟程序,視為撤回其訴。 行政訴訟法 第 185 條 當事人兩造無正當理由遲誤言詞辯論期日,除有礙公益之維護者外,視為合意停止訴訟程序。如於四個月內不續行訴訟者,視為撤回其訴。但行政法院認有必要時,得依職權續行訴訟。 行政法院依前項但書規定續行訴訟,兩造如無正當理由仍不到者,視為撤回其訴。 行政法院認第一項停止訴訟程序有礙公益之維護者,除別有規定外,應自該期日起,一個月內裁定續行訴訟。 前項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行政訴訟法 第 186 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八條至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一百七十六條至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一百八十五條至第一百八十七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六 節 裁判 行政訴訟法 第 187 條 裁判,除依本法應用判決者外,以裁定行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88 條 行政訴訟除別有規定外,應本於言詞辯論而為裁判。 法官非參與裁判基礎之辯論者,不得參與裁判。 裁定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裁定前不行言詞辯論者,除別有規定外,得命關係人以書狀或言詞為陳述。 行政訴訟法 第 189 條 行政法院為裁判時,應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依論理及經驗法則判斷事實之真偽。但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當事人已證明受有損害而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法院應審酌一切情況,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 得心證之理由,應記明於判決。 行政訴訟法 第 190 條 行政訴訟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行政法院應為終局判決。 行政訴訟法 第 191 條 訴訟標的之一部,或以一訴主張之數項標的,其一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行政法院得為一部之終局判決。 前項規定,於命合併辯論之數宗訴訟,其一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92 條 各種獨立之攻擊或防禦方法,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行政法院得為中間判決;請求之原因及數額俱有爭執時,行政法院以其原因為正當者,亦同。 行政訴訟法 第 193 條 行政訴訟進行中所生程序上之爭執,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行政法院得先為裁定。 行政訴訟法 第 194 條 行政訴訟有關公益之維護者,當事人兩造於言詞辯論期日無正當理由均不到場時,行政法院得依職權調查事實,不經言詞辯論,逕為判決。 行政訴訟法 第 194-1 條 當事人於辯論期日到場不為辯論者,視同不到場。第四十九條之一第一項事件,當事人之訴訟代理人未到場者,亦同。 行政訴訟法 第 195 條 行政法院認原告之訴為有理由者,除別有規定外,應為其勝訴之判決;認為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撤銷訴訟之判決,如係變更原處分或決定者,不得為較原處分或決定不利於原告之判決。 行政訴訟法 第 196 條 行政處分已執行者,行政法院為撤銷行政處分判決時,經原告聲請,並認為適當者,得於判決中命行政機關為回復原狀之必要處置。 撤銷訴訟進行中,原處分已執行而無回復原狀可能或已消滅者,於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時,行政法院得依聲請,確認該行政處分為違法。 行政訴訟法 第 197 條 撤銷訴訟,其訴訟標的之行政處分涉及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給付或確認者,行政法院得以確定不同金額之給付或以不同之確認代替之。 行政訴訟法 第 198 條 行政法院受理撤銷訴訟,發現原處分或決定雖屬違法,但其撤銷或變更於公益有重大損害,經斟酌原告所受損害、賠償程度、防止方法及其他一切情事,認原處分或決定之撤銷或變更顯與公益相違背時,得駁回原告之訴。 前項情形,應於判決主文中諭知原處分或決定違法。 行政訴訟法 第 199 條 行政法院為前條判決時,應依原告之聲明,將其因違法處分或決定所受之損害,於判決內命被告機關賠償。 原告未為前項聲明者,得於前條判決確定後一年內,向行政法院訴請賠償。 行政訴訟法 第 200 條 行政法院對於人民依第五條規定請求應為行政處分或應為特定內容之行政處分之訴訟,應為下列方式之裁判: 一、原告之訴不合法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二、原告之訴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三、原告之訴有理由,且案件事證明確者,應判命行政機關作成原告所申請內容之行政處分。 四、原告之訴雖有理由,惟案件事證尚未臻明確或涉及行政機關之行政裁量決定者,應判命行政機關遵照其判決之法律見解對於原告作成決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01 條 行政機關依裁量權所為之行政處分,以其作為或不作為逾越權限或濫用權力者為限,行政法院得予撤銷。 行政訴訟法 第 202 條 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以該當事人具有處分權及不涉及公益者為限,行政法院得本於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 行政訴訟法 第 203 條 公法上契約成立後,情事變更,非當時所得預料,而依其原有效果顯失公平者,行政法院得依當事人聲請,為增、減給付或變更、消滅其他原有效果之判決。 為當事人之行政機關,因防止或免除公益上顯然重大之損害,亦得為前項之聲請。 前二項規定,於因公法上其他原因發生之財產上給付,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04 條 判決應公告之;經言詞辯論之判決,應宣示之,但當事人明示於宣示期日不到場或於宣示期日未到場者,不在此限。 宣示判決應於辯論終結之期日或辯論終結時指定之期日為之。 前項指定之宣示期日,自辯論終結時起,不得逾三星期。但案情繁雜或有特殊情形者,不在此限。 公告判決,應於行政法院公告處或網站公告其主文,行政法院書記官並應作記載該事由及年、月、日、時之證書附卷。 行政訴訟法 第 205 條 宣示判決,不問當事人是否在場,均有效力。 判決經宣示或公告後,當事人得不待送達,本於該判決為訴訟行為。 行政訴訟法 第 206 條 判決經宣示後,為該判決之行政法院受其羈束;其不宣示者,經公告主文後,亦同。 行政訴訟法 第 207 條 經言詞辯論之裁定,應宣示之。但當事人明示於宣示期日不到場或於宣示期日未到場者,以公告代之。 終結訴訟之裁定,應公告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08 條 裁定經宣示後,為該裁定之行政法院、審判長、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受其羈束;不宣示者,經公告或送達後受其羈束。但關於指揮訴訟或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209 條 判決應作判決書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機關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所在地、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有法定代理人、代表人、管理人者,其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三、有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四、判決經言詞辯論者,其言詞辯論終結日期。 五、主文。 六、事實。 七、理由。 八、年、月、日。 九、行政法院。 事實項下,應記載言詞辯論時當事人之聲明及所提攻擊或防禦方法之要領;必要時,得以書狀、筆錄或其他文書作為附件。 理由項下,應記載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 行政訴訟法 第 210 條 判決,應以正本送達於當事人;正本以電子文件為之者,應經應受送達人同意。但對於在監所之人,正本不得以電子文件為之。 前項送達,自行政法院書記官收領判決原本時起,至遲不得逾十日。 對於判決得為上訴者,應於送達當事人之正本內告知其期間及提出上訴狀之行政法院。 前項告知期間有錯誤時,告知期間較法定期間為短者,以法定期間為準;告知期間較法定期間為長者,應由行政法院書記官於判決正本送達後二十日內,以通知更正之,並自更正通知送達之日起計算法定期間。 行政法院未依第三項規定為告知,或告知錯誤未依前項規定更正,致當事人遲誤上訴期間者,視為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一年內,適用第九十一條之規定,聲請回復原狀。 行政訴訟法 第 211 條 不得上訴之判決,不因告知錯誤而受影響。 行政訴訟法 第 212 條 判決,於上訴期間屆滿時確定。但於上訴期間內有合法之上訴者,阻其確定。 不得上訴之判決,於宣示時確定;不宣示者,於公告主文時確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13 條 訴訟標的於確定之終局判決中經裁判者,有確定力。 行政訴訟法 第 214 條 確定判決,除當事人外,對於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者及為當事人或其繼受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亦有效力。 對於為他人而為原告或被告者之確定判決,對於該他人亦有效力。 行政訴訟法 第 215 條 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或決定之判決,對第三人亦有效力。 行政訴訟法 第 216 條 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或決定之判決,就其事件有拘束各關係機關之效力。 原處分或決定經判決撤銷後,機關須重為處分或決定者,應依判決意旨為之。 前二項判決,如係指摘機關適用法律之見解有違誤時,該機關即應受判決之拘束,不得為相左或歧異之決定或處分。 前三項之規定,於其他訴訟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17 條 第二百零四條第二項至第四項、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十條及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規定,於裁定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18 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二百二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三十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二百四十條、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八十六條、第三百八十八條、第三百九十六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三百九十九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七 節 和解 行政訴訟法 第 219 條 當事人就訴訟標的具有處分權且其和解無礙公益之維護者,行政法院不問訴訟程度如何,得隨時試行和解。必要時,得就訴訟標的以外之事項,併予和解。 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亦得為前項之和解。 第三人經行政法院之許可,得參加和解。行政法院認為必要時,得通知第三人參加。 行政訴訟法 第 220 條 因試行和解,得命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本人到場。 行政訴訟法 第 221 條 試行和解而成立者,應作成和解筆錄。 第一百二十八條至第一百三十條、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十四條、第二百十五條、第二百十七條至第二百十九條之規定,於前項筆錄準用之。 和解筆錄應於和解成立之日起十日內,以正本送達於當事人及參加和解之第三人。 行政訴訟法 第 222 條 和解成立者,其效力準用第二百十三條、第二百十四條及第二百十六條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23 條 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當事人得請求繼續審判。 行政訴訟法 第 224 條 請求繼續審判,應於三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前項期間,自和解成立時起算。但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知悉在後者,自知悉時起算。 和解成立後經過三年者,不得請求繼續審判。但當事人主張代理權有欠缺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225 條 請求繼續審判不合法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請求繼續審判顯無理由者,得不經言詞辯論,以判決駁回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26 條 因請求繼續審判而變更和解內容者,準用第二百八十二條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27 條 當事人與第三人間之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得向原行政法院提起宣告和解無效或撤銷和解之訴。 前項情形,當事人得請求就原訴訟事件合併裁判。 行政訴訟法 第 228 條 第二百二十四條至第二百二十六條之規定,於前條第一項情形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28-1 條 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三百七十七條之二及第三百八十條第三項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八 節 調解 行政訴訟法 第 228-2 條 當事人就訴訟標的具有處分權且其調解無礙公益之維護者,行政法院得於訴訟繫屬中,經當事人合意將事件移付調解。 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亦得為前項之調解。 必要時,經行政法院許可者,得就訴訟標的以外之事項,併予調解。 第三人經行政法院之許可,得參加調解。行政法院認為必要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通知第三人參加調解。 行政訴訟法 第 228-3 條 調解由原行政法院、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選任調解委員一人至三人先行調解,俟至相當程度有成立之望或其他必要情形時,再報請法官到場。但法官認為適當時,亦得逕由法官行之。 當事人對於前項調解委員人選有異議者,法官得另行選任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28-4 條 行政法院應將適於為調解委員之人選列冊,以供選任;其資格、任期、聘任、解任、應揭露資訊、日費、旅費及報酬等事項,由司法院定之。 法官於調解事件認有必要時,亦得選任前項名冊以外之人為調解委員。 第一項之日費、旅費及報酬,由國庫負擔。 行政訴訟法 第 228-5 條 第八十五條、第八十七條第二項、第三項、第一百三十條之一、第二百二十條、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項、第三項、第二百二十二條至第二百二十八條之一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28-6 條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第一項、第四百零七條第一項、第四百零七條之一、第四百十條、第四百十三條、第四百十四條、第四百二十條、第四百二十條之一第二項、第三項、第四百二十一條第一項、第四百二十二條及第四百二十六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二 章 簡易訴訟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229 條 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之事件,以地方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下列各款行政訴訟事件,除本法別有規定外,適用本章所定之簡易程序: 一、關於稅捐課徵事件涉訟,所核課之稅額在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者。 二、因不服行政機關所為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鍰處分而涉訟者。 三、其他關於公法上財產關係之訴訟,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者。 四、因不服行政機關所為告誡、警告、記點、記次、講習、輔導教育或其他相類之輕微處分而涉訟者。 五、關於內政部移民署(以下簡稱移民署)之行政收容事件涉訟,或合併請求損害賠償或其他財產上給付者。 六、依法律之規定應適用簡易訴訟程序者。 前項所定數額,司法院得因情勢需要,以命令減為新臺幣二十五萬元或增至新臺幣七十五萬元。 第二項第五款之事件,由受收容人受收容或曾受收容所在地之地方行政法院管轄,不適用第十三條之規定。但未曾受收容者,由被告機關所在地之地方行政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230 條 前條第二項之訴,因訴之變更或一部撤回,致其訴屬於地方行政法院適用通常訴訟程序之事件或交通裁決事件者,應改依通常訴訟程序或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之規定審理。追加之新訴或反訴,以原訴與之合併辯論及裁判者,亦同。 前項情形,訴之全部或一部屬於高等行政法院管轄者,地方行政法院應裁定移送管轄之高等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 第 231 條 起訴及其他期日外之聲明或陳述,概得以言詞為之。 以言詞起訴者,應將筆錄送達於他造。 行政訴訟法 第 232 條 簡易訴訟程序在獨任法官前行之。 簡易訴訟程序之審理,當事人一造之住居所、公務所、機關、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位於與法院相距過遠之地區者,行政法院應徵詢其意見,以遠距審理、巡迴法庭或其他便利之方式行之。 前項與法院相距過遠地區之標準、審理方式及巡迴法庭臨時開庭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33 條 言詞辯論期日之通知書,應與訴狀或第二百三十一條第二項之筆錄一併送達於他造。 簡易訴訟程序事件行言詞辯論終結者,指定宣示判決之期日,自辯論終結時起,不得逾二星期。但案情繁雜或有特殊情形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234 條 判決書內之事實、理由,得不分項記載,並得僅記載其要領。 地方行政法院亦得於宣示判決時,命將判決主文及其事實、理由之要領,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或宣示判決筆錄,不另作判決書。 前項筆錄正本或節本,應分別記明之,由書記官簽名並蓋法院印。 第二項筆錄正本或節本之送達,與判決正本之送達,有同一之效力。 行政訴訟法 第 235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235-1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236 條 簡易訴訟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用通常訴訟程序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36-1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236-2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237 條 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三十條、第四百三十一條及第四百三十三條之規定,於本章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三 章 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237-1 條 本法所稱交通裁決事件如下: 一、不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八條及第三十七條第六項之裁決,而提起之撤銷訴訟、確認訴訟。 二、合併請求返還與前款裁決相關之已繳納罰鍰或已繳送之駕駛執照、計程車駕駛人執業登記證、汽車牌照。 合併提起前項以外之訴訟者,應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或通常訴訟程序之規定。 第二百三十七條之二、第二百三十七條之三、第二百三十七條之四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37-2 條 交通裁決事件,得由原告住所地、居所地、所在地或違規行為地之地方行政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237-3 條 交通裁決事件訴訟之提起,應以原處分機關為被告,逕向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為之。 交通裁決事件中撤銷訴訟之提起,應於裁決書送達後三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前項訴訟,因原處分機關未為告知或告知錯誤,致原告於裁決書送達三十日內誤向原處分機關遞送起訴狀者,視為已遵守起訴期間,原處分機關並應即將起訴狀移送管轄法院。 行政訴訟法 第 237-4 條 地方行政法院收受前條起訴狀後,應將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 被告收受起訴狀繕本後,應於二十日內重新審查原裁決是否合法妥當,並分別為如下之處置: 一、原告提起撤銷之訴,被告認原裁決違法或不當者,應自行撤銷或變更原裁決。但不得為更不利益之處分。 二、原告提起確認之訴,被告認原裁決無效或違法者,應為確認。 三、原告合併提起給付之訴,被告認原告請求有理由者,應即返還。 四、被告重新審查後,不依原告之請求處置者,應附具答辯狀,並將重新審查之紀錄及其他必要之關係文件,一併提出於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 被告依前項第一款至第三款規定為處置者,應即陳報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被告於第一審終局裁判生效前已完全依原告之請求處置者,以其陳報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時,視為原告撤回起訴。 行政訴訟法 第 237-5 條 交通裁決事件,按下列規定徵收裁判費: 一、起訴,按件徵收新臺幣三百元。 二、上訴,按件徵收新臺幣七百五十元。 三、抗告,徵收新臺幣三百元。 四、再審之訴,按起訴法院之審級,依第一款、第二款徵收裁判費;對於確定之裁定聲請再審者,徵收新臺幣三百元。 五、本法第九十八條之五各款聲請,徵收新臺幣三百元。 依前條第三項規定,視為撤回起訴者,法院應依職權退還已繳之裁判費。 行政訴訟法 第 237-6 條 因訴之變更、追加,致其訴之全部或一部,不屬於交通裁決事件之範圍者,地方行政法院應改依簡易訴訟程序或通常訴訟程序審理;無通常訴訟程序管轄權者,應裁定移送管轄之高等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 第 237-7 條 交通裁決事件之裁判,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37-8 條 行政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確定其費用額。 前項情形,行政法院得命當事人提出費用計算書及釋明費用額之文書。 行政訴訟法 第 237-9 條 交通裁決事件,除本章別有規定外,準用簡易訴訟程序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四 章 收容聲請事件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237-10 條 本法所稱收容聲請事件如下: 一、依入出國及移民法、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及香港澳門關係條例提起收容異議、聲請續予收容及延長收容事件。 二、依本法聲請停止收容事件。 行政訴訟法 第 237-11 條 收容聲請事件,以地方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前項事件,由受收容人所在地之地方行政法院管轄,不適用第十三條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37-12 條 行政法院審理收容異議、續予收容及延長收容之聲請事件,應訊問受收容人;移民署並應到場陳述。 行政法院審理前項聲請事件時,得徵詢移民署為其他收容替代處分之可能,以供審酌收容之必要性。 行政訴訟法 第 237-13 條 行政法院裁定續予收容或延長收容後,受收容人及得提起收容異議之人,認為收容原因消滅、無收容必要或有得不予收容情形者,得聲請法院停止收容。 行政法院審理前項事件,認有必要時,得訊問受收容人或徵詢移民署之意見,並準用前條第二項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37-14 條 行政法院認收容異議、停止收容之聲請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認有理由者,應為釋放受收容人之裁定。 行政法院認續予收容、延長收容之聲請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認有理由者,應為續予收容或延長收容之裁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37-15 條 行政法院所為續予收容或延長收容之裁定,應於收容期間屆滿前當庭宣示或以正本送達受收容人。未於收容期間屆滿前為之者,續予收容或延長收容之裁定,視為撤銷。 前項正本以電子文件為之者,應以囑託收容處所長官列印裁定影本交付之方式為送達。 行政訴訟法 第 237-16 條 聲請人、受裁定人或移民署對地方行政法院所為收容聲請事件之裁定不服者,應於裁定送達後五日內抗告於管轄之高等行政法院。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不得再為抗告。 抗告程序,除依前項規定外,準用第四編之規定。 收容聲請事件之裁定已確定,而有第二百七十三條之情形者,得準用第五編之規定,聲請再審。 行政訴訟法 第 237-17 條 行政法院受理收容聲請事件,不適用第一編第四章第五節訴訟費用之規定。但依第九十八條之六第一項第一款之規定徵收者,不在此限。 收容聲請事件,除本章別有規定外,準用簡易訴訟程序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五 章 都市計畫審查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237-18 條 人民、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公法人認為行政機關依都市計畫法發布之都市計畫違法,而直接損害、因適用而損害或在可預見之時間內將損害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者,得依本章規定,以核定都市計畫之行政機關為被告,逕向管轄之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宣告該都市計畫無效。 前項情形,不得與非行本章程序之其他訴訟合併提起。 行政訴訟法 第 237-19 條 前條訴訟,專屬都市計畫區所在地之高等行政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237-20 條 本章訴訟,應於都市計畫發布後一年之不變期間內提起。但都市計畫發布後始發生違法之原因者,應自原因發生時起算。 行政訴訟法 第 237-21 條 高等行政法院收受起訴狀後,應將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 被告收受起訴狀繕本後,應於二個月內重新檢討原告請求宣告無效之都市計畫是否合法,並分別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如認其違反作成之程序規定得補正者,應為補正,並陳報高等行政法院。 二、如認其違法者,應將其違法情形陳報高等行政法院,並得為必要之處置。 三、如認其合法者,應於答辯狀說明其理由。 被告應附具答辯狀,並將原都市計畫與重新檢討之卷證及其他必要文件,一併提出於管轄之高等行政法院。如有與原告請求宣告無效之都市計畫具不可分關係者,亦應一併陳報。 行政訴訟法 第 237-22 條 高等行政法院受理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事件,不適用前編第三章第四節訴訟參加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37-23 條 高等行政法院認為都市計畫如宣告無效、失效或違法,第三人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將直接受損害者,得依職權命其參加訴訟,並得因該第三人之聲請,裁定允許其參加。 前項情形,準用第四十二條第二項、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及第四十七條規定。 依第一項參加訴訟之人為訴訟當事人。 行政訴訟法 第 237-24 條 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事件,高等行政法院認為具利害關係之第三人有輔助一造之必要者,得命其參加訴訟。有利害關係之第三人亦得聲請參加。 前項情形,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至第六十一條及第六十三條至第六十七條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37-25 條 高等行政法院審理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事件,應依職權通知都市計畫之擬定機關及發布機關於期日到場陳述意見,並得通知權限受都市計畫影響之行政機關於期日到場陳述意見。權限受都市計畫影響之行政機關亦得聲請於期日到場陳述意見。 行政訴訟法 第 237-26 條 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事件已經訴訟繫屬尚未終結,同一都市計畫經聲請憲法法庭判決宣告違憲者,高等行政法院在憲法法庭審理程序終結前,得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237-27 條 高等行政法院認都市計畫未違法者,應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都市計畫僅違反作成之程序規定,而已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合法補正者,亦同。 行政訴訟法 第 237-28 條 高等行政法院認原告請求宣告無效之都市計畫違法者,應宣告該都市計畫無效。同一都市計畫中未經原告請求,而與原告請求宣告無效之部分具不可分關係,經法院審查認定違法者,併宣告無效。 前項情形,都市計畫發布後始發生違法原因者,應宣告自違法原因發生時起失效。 都市計畫違法,而依法僅得為違法之宣告者,應宣告其違法。 前三項確定判決,對第三人亦有效力。 第一項情形,高等行政法院認與原告請求宣告無效之部分具不可分關係之不同都市計畫亦違法者,得於判決理由中一併敘明。 行政訴訟法 第 237-29 條 都市計畫經判決宣告無效、失效或違法確定者,判決正本應送達原發布機關,由原發布機關依都市計畫發布方式公告判決主文。 因前項判決致刑事確定裁判違背法令者,得依刑事訴訟法規定提起非常上訴。 前項以外之確定裁判,其效力不受影響。但該裁判尚未執行或執行未完畢者,自宣告都市計畫無效或失效之判決確定之日起,於無效或失效之範圍內不得強制執行。 適用第一項受無效或失效宣告之都市計畫作成之行政處分確定者,其效力與後續執行準用前項之規定。 依前條第三項宣告都市計畫違法確定者,相關機關應依判決意旨為必要之處置。 行政訴訟法 第 237-30 條 於爭執之都市計畫,為防止發生重大之損害或避免急迫之危險而有必要時,得聲請管轄本案之行政法院暫時停止適用或執行,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 前項情形,準用第二百九十五條至第二百九十七條、第二百九十八條第三項、第四項、第三百零一條及第三百零三條之規定。 行政法院裁定准許第一項之聲請者,準用前條第一項規定。該裁定經廢棄、變更或撤銷者,亦同。 行政訴訟法 第 237-31 條 都市計畫審查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準用本編第一章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三 編 上訴審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一 章 最高行政法院上訴審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238 條 對於高等行政法院之終局判決,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上訴於最高行政法院。 於上訴審程序,不得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 行政訴訟法 第 239 條 前條判決前之裁判,牽涉該判決者,並受最高行政法院之審判。但依本法不得聲明不服或得以抗告聲明不服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240 條 當事人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宣示、公告或送達後,得捨棄上訴權。 當事人於宣示判決時,以言詞捨棄上訴權者,應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如他造不在場,應將筆錄送達。 行政訴訟法 第 241 條 提起上訴,應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但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之上訴,亦有效力。 行政訴訟法 第 241-1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242 條 對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43 條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判決當然違背法令: 一、判決法院之組織不合法。 二、依法律或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 三、行政法院於審判權之有無辨別不當或違背專屬管轄之規定。但其他法律別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四、當事人於訴訟未經合法代理或代表。 五、違背言詞辯論公開之規定。 六、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 行政訴訟法 第 244 條 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原高等行政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 二、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及對於該判決上訴之陳述。 三、對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 四、上訴理由。 前項上訴理由應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第一項上訴狀內並應添具關於上訴理由之必要證據。 在監獄或看守所之當事人,於上訴期間內向監所長官提出上訴狀者,視為上訴期間內之上訴;監所長官接受上訴狀後,應附記接受之年、月、日、時,送交原高等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 第 245 條 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由者,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二十日內提出理由書於原高等行政法院;未提出者,毋庸命其補正,由原高等行政法院以裁定駁回之。 判決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前項期間應自判決送達後起算。 行政訴訟法 第 246 條 上訴不合法而其情形不能補正者,原高等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上訴不合法而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原高等行政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原高等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47 條 上訴未經依前條規定駁回者,高等行政法院應速將上訴狀送達被上訴人。 被上訴人得於上訴狀或第二百四十五條第一項理由書送達後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於原高等行政法院。 高等行政法院送交訴訟卷宗於最高行政法院,應於收到答辯狀或前項期間已滿,及各當事人之上訴期間已滿後為之。 前項應送交之卷宗,如為高等行政法院所需者,應自備繕本、影本或節本。 行政訴訟法 第 248 條 被上訴人在最高行政法院未判決前得提出答辯狀及其追加書狀於最高行政法院,上訴人亦得提出上訴理由追加書狀。 最高行政法院認有必要時,得將前項書狀送達於他造。 行政訴訟法 第 249 條 上訴不合法者,最高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上訴不合法之情形,已經原高等行政法院命補正而未補正者,得不行前項但書之程序。 最高行政法院認上訴人之上訴基於惡意、不當或其他濫用訴訟程序之目的或有重大過失,且事實上或法律上之主張欠缺合理依據,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最高行政法院依前項規定駁回上訴者,得各處上訴人、代表人或管理人、代理人新臺幣十二萬元以下之罰鍰。 第一百零七條第五項及第七項前段規定,於前二項情形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50 條 上訴之聲明不得變更或擴張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51 條 最高行政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調查之。 最高行政法院調查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有無違背法令,不受上訴理由之拘束。 行政訴訟法 第 252 條 (刪除) 行政訴訟法 第 253 條 最高行政法院之判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行言詞辯論: 一、法律關係複雜或法律見解紛歧,有以言詞辯明之必要。 二、涉及專門知識或特殊經驗法則,有以言詞說明之必要。 三、涉及公益或影響當事人權利義務重大,有行言詞辯論之必要。 前項言詞辯論實施之辦法由最高行政法院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53-1 條 言詞辯論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為之。 言詞辯論期日,被上訴人、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參加訴訟之人未委任訴訟代理人或當事人一造之訴訟代理人無正當理由未到場者,得依職權由到場之訴訟代理人辯論而為判決。當事人之訴訟代理人無正當理由均未到場者,得不行言詞辯論,逕為判決。 行政訴訟法 第 254 條 除別有規定外,最高行政法院應以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確定之事實為判決基礎。 以違背訴訟程序之規定為上訴理由時,所舉違背之事實,及以違背法令確定事實或遺漏事實為上訴理由時,所舉之該事實,最高行政法院得斟酌之。 行言詞辯論所得闡明或補充訴訟關係之資料,最高行政法院亦得斟酌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55 條 最高行政法院認上訴為無理由者,應為駁回之判決。 原判決依其理由雖屬不當,而依其他理由認為正當者,應以上訴為無理由。 行政訴訟法 第 256 條 最高行政法院認上訴為有理由者,就該部分應廢棄原判決。 因違背訴訟程序之規定廢棄原判決者,其違背之訴訟程序部分,視為亦經廢棄。 行政訴訟法 第 256-1 條 以地方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之事件,高等行政法院依通常訴訟程序審理並為判決者,最高行政法院不得以高等行政法院無管轄權而廢棄原判決。 前項情形,最高行政法院應依該事件所應適用之上訴審程序規定為裁判。 行政訴訟法 第 257 條 最高行政法院不得以高等行政法院無管轄權而廢棄原判決。但違背專屬管轄之規定者,不在此限。 因高等行政法院無管轄權而廢棄原判決者,應以判決將該事件移送於管轄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 第 258 條 除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項第一款至第五款之情形外,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違背法令而不影響裁判之結果者,不得廢棄原判決。 行政訴訟法 第 259 條 經廢棄原判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最高行政法院應就該事件自為判決: 一、因基於確定之事實或依法得斟酌之事實,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廢棄原判決,而事件已可依該事實為裁判。 二、原判決就欠缺實體判決要件之事件誤為實體判決。 行政訴訟法 第 259-1 條 最高行政法院駁回上訴或廢棄原判決自為裁判時,法官對於裁判之主文或理由,已於評議時提出與多數意見不同之法律上意見,經記明於評議簿,並於評決後三日內補具書面者,得於裁判附記之;逾期提出者,不予附記。 前項實施之辦法由最高行政法院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60 條 除別有規定外,經廢棄原判決者,最高行政法院應將該事件發回原高等行政法院或發交其他高等行政法院。 前項發回或發交判決,就高等行政法院應調查之事項,應詳予指示。 受發回或發交之高等行政法院,應以最高行政法院所為廢棄理由之法律上判斷為其判決基礎。 行政訴訟法 第 261 條 為發回或發交之判決者,最高行政法院應速將判決正本附入卷宗,送交受發回或發交之高等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 第 261-1 條 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書應記載之事實及理由,如與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相同者,得引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62 條 上訴人於終局判決宣示或公告前得將上訴撤回。 撤回上訴者,喪失其上訴權。 上訴之撤回,應以書狀為之。但在言詞辯論時,得以言詞為之。 於言詞辯論時所為上訴之撤回,應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如他造不在場,應將筆錄送達。 行政訴訟法 第 263 條 除本編別有規定外,前編第一章及第五章之規定,於最高行政法院上訴審程序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二 章 高等行政法院上訴審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263-1 條 對於地方行政法院之終局判決,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依本章規定上訴於管轄之高等行政法院。 對於高等行政法院之第二審判決,不得上訴。 行政訴訟法 第 263-2 條 應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或交通裁決訴訟程序之事件,高等行政法院不得以地方行政法院行通常訴訟程序而廢棄原判決。 應適用交通裁決訴訟程序之事件,高等行政法院不得以地方行政法院行簡易訴訟程序而廢棄原判決。 前二項情形,高等行政法院應依該事件所應適用之上訴審程序規定為裁判。 行政訴訟法 第 263-3 條 地方行政法院就其應適用通常訴訟程序之事件,而誤用簡易訴訟程序或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審判;或應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之事件,而誤用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審判者,受理上訴之高等行政法院應廢棄原判決,將該事件發回或發交管轄地方行政法院。 以高等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之事件,誤由地方行政法院審判者,受理上訴之高等行政法院應廢棄原判決,逕依通常訴訟程序為第一審判決。 當事人對於第一項程序誤用或第二項管轄錯誤已表示無異議,或明知或可得而知並無異議而就本案有所聲明或陳述者,高等行政法院應依原程序之上訴審規定為裁判,不適用前二項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63-4 條 高等行政法院受理上訴事件,認有確保裁判見解統一之必要者,應以裁定敘明理由移送最高行政法院裁判之。 高等行政法院審理上訴事件期間,當事人認為足以影響裁判結果之法律見解,先前裁判之法律見解已產生歧異,得向受理本案之高等行政法院聲請以裁定敘明理由移送最高行政法院裁判之。其程序準用行政法院組織法第十五條之四規定。 前二項之移送裁定及駁回聲請之裁定,均不得聲明不服。 最高行政法院認高等行政法院裁定移送之事件,並未涉及裁判見解統一之必要者,應以裁定發回。受發回之高等行政法院,不得再將上訴事件裁定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除前項情形外,最高行政法院各庭應先以徵詢書徵詢其他庭之意見,並準用行政法院組織法第十五條之一、第十五條之二、第十五條之五至第十五條之十一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63-5 條 除第二百五十九條之一及本章別有規定外,本編第一章及前編第一章之規定,於高等行政法院上訴審程序準用之;交通裁決事件之上訴,並準用第二百三十七條之八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四 編 抗告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264 條 對於裁定得為抗告。但別有不許抗告之規定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265 條 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除別有規定外,不得抗告。 行政訴訟法 第 266 條 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之裁定,不得抗告。但其裁定如係受訴行政法院所為而依法得為抗告者,得向受訴行政法院提出異議。 前項異議,準用對於行政法院同種裁定抗告之規定。 受訴行政法院就異議所為之裁定,得依本編之規定抗告。 繫屬於上訴審行政法院之事件,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所為之裁定,得向受訴行政法院提出異議。其不得上訴之事件,第一審行政法院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所為之裁定,亦同。 行政訴訟法 第 267 條 抗告,由直接上級行政法院裁定。 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不得再為抗告。 行政訴訟法 第 268 條 提起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但送達前之抗告亦有效力。 行政訴訟法 第 269 條 提起抗告,應向為裁定之原行政法院或原審判長所屬行政法院提出抗告狀為之。 關於訴訟救助提起抗告,及由證人、鑑定人或執有證物之第三人提起抗告者,得以言詞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70 條 關於捨棄上訴權及撤回上訴之規定,於抗告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71 條 依本編規定,應為抗告而誤為異議者,視為已提起抗告;應提出異議而誤為抗告者,視為已提出異議。 行政訴訟法 第 272 條 除本編別有規定外,第二百四十九條第三項至第五項、第二百五十六條之一、第二百六十一條之一、第二百六十三條之二至第二百六十三條之四規定,於抗告程序準用之。 第二百五十九條之一規定,於最高行政法院抗告程序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第四百九十條至第四百九十二條及第三編第一章之規定,於本編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五 編 再審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273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以再審之訴對於確定終局判決聲明不服。但當事人已依上訴主張其事由經判決為無理由,或知其事由而不為上訴主張者,不在此限: 一、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二、判決理由與主文顯有矛盾。 三、判決法院之組織不合法。 四、依法律或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 五、當事人於訴訟未經合法代理或代表。但當事人知訴訟代理權有欠缺而未於該訴訟言詞辯論終結前爭執者,不在此限。 六、當事人知他造應為送達之處所,指為所在不明而與涉訟。但他造已承認其訴訟程序者,不在此限。 七、參與裁判之法官關於該訴訟違背職務,犯刑事上之罪已經證明,或關於該訴訟違背職務受懲戒處分,足以影響原判決。 八、當事人之代理人、代表人、管理人或他造或其代理人、代表人、管理人關於該訴訟有刑事上應罰之行為,影響於判決。 九、為判決基礎之證物係偽造或變造。 十、證人、鑑定人或通譯就為判決基礎之證言、鑑定或通譯為虛偽陳述。 十一、為判決基礎之民事或刑事判決及其他裁判或行政處分,依其後之確定裁判或行政處分已變更。 十二、當事人發現就同一訴訟標的在前已有確定判決、和解或調解或得使用該判決、和解或調解。 十三、當事人發現未經斟酌之證物或得使用該證物。但以如經斟酌可受較有利益之判決為限。 十四、原判決就足以影響於判決之重要證物漏未斟酌。 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之法規範,經憲法法庭判決宣告違憲,或適用法規範所表示之見解,與憲法法庭統一見解之裁判有異者,其聲請人亦得提起再審之訴。 第一項第七款至第十款情形之證明,以經判決確定,或其刑事、懲戒訴訟不能開始、續行或判決不受理、免議非因證據不足者為限,得提起再審之訴。 第一項第十三款情形,以當事人非因可歸責於己之事由,不能於該訴訟言詞辯論終結前提出者為限,得提起再審之訴。 行政訴訟法 第 274 條 為判決基礎之裁判,如有前條所定之情形者,得據以對於該判決提起再審之訴。 行政訴訟法 第 274-1 條 再審之訴,行政法院認無再審理由,判決駁回後,不得以同一事由對於原確定判決或駁回再審之訴之確定判決,更行提起再審之訴。 行政訴訟法 第 275 條 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之原行政法院管轄。 對於審級不同之行政法院就同一事件所為之判決提起再審之訴者,專屬上級行政法院合併管轄之。 對於上訴審行政法院之判決,本於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一項第九款至第十四款事由聲明不服者,雖有前二項之情形,仍專屬原第一審行政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276 條 再審之訴應於三十日之不變期間內提起。 前項期間自判決確定時起算,判決於送達前確定者,自送達時起算;其再審事由發生或知悉在後者,均自知悉時起算。 依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二項提起再審之訴者,第一項期間自裁判送達之翌日起算。 再審之訴自判決確定時起,如已逾五年者,不得提起。但以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一項第五款、第六款或第十二款情形為再審事由者,不在此限。 對於再審確定判決不服,復提起再審之訴者,前項所定期間,自原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訴有理由者,自該再審判決確定時起算。 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二項之情形,自聲請案件繫屬之日起至裁判送達聲請人之日止,不計入第四項所定期間。 行政訴訟法 第 277 條 再審之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管轄行政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 二、聲明不服之判決及提起再審之訴之陳述。 三、應於如何程度廢棄原判決及就本案如何判決之聲明。 四、再審理由及關於再審理由並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 再審訴狀內,宜記載準備本案言詞辯論之事項,並添具確定終局判決繕本或影本。 行政訴訟法 第 278 條 再審之訴不合法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再審之訴顯無再審理由者,得不經言詞辯論,以判決駁回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79 條 本案之辯論及裁判,以聲明不服之部分為限。 行政訴訟法 第 280 條 再審之訴雖有再審理由,行政法院如認原判決為正當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81 條 除本編別有規定外,再審之訴訟程序準用關於各該審級訴訟程序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82 條 再審之訴之判決,對第三人因信賴確定終局判決以善意取得之權利無影響。但顯於公益有重大妨害者,不在此限。 行政訴訟法 第 283 條 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二百七十三條之情形者,得準用本編之規定,聲請再審。 行政訴訟法 第 六 編 重新審理 行政訴訟法 第 284 條 因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或決定之判決,而權利受損害之第三人,如非可歸責於己之事由,未參加訴訟,致不能提出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攻擊或防禦方法者,得對於確定終局判決聲請重新審理。 前項聲請,應於知悉確定判決之日起三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但自判決確定之日起已逾一年者,不得聲請。 行政訴訟法 第 285 條 重新審理之聲請準用第二百七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管轄之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86 條 聲請重新審理,應以聲請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管轄行政法院為之: 一、聲請人及原訴訟之兩造當事人。 二、聲請重新審理之事件,及聲請重新審理之陳述。 三、就本案應為如何判決之聲明。 四、聲請理由及關於聲請理由並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 聲請狀內,宜記載準備本案言詞辯論之事項。 行政訴訟法 第 287 條 聲請重新審理不合法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88 條 行政法院認為第二百八十四條第一項之聲請有理由者,應以裁定命為重新審理;認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89 條 聲請人於前二條裁定確定前得撤回其聲請。 撤回聲請者,喪失其聲請權。 聲請之撤回,得以書狀或言詞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90 條 開始重新審理之裁定確定後,應即回復原訴訟程序,依其審級更為審判。 聲請人於回復原訴訟程序後,當然參加訴訟。 行政訴訟法 第 291 條 聲請重新審理無停止原確定判決執行之效力。但行政法院認有必要時,得命停止執行。 行政訴訟法 第 292 條 第二百八十二條之規定於重新審理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七 編 保全程序 行政訴訟法 第 293 條 為保全公法上金錢給付之強制執行,得聲請假扣押。 前項聲請,就未到履行期之給付,亦得為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94 條 假扣押之聲請,由管轄本案之行政法院或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地方行政法院管轄。 管轄本案之行政法院為訴訟已繫屬或應繫屬之第一審法院。 假扣押之標的如係債權,以債務人住所或擔保之標的所在地,為假扣押標的所在地。 行政訴訟法 第 295 條 假扣押裁定後,尚未提起給付之訴者,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提起;逾期未起訴者,行政法院應依聲請撤銷假扣押裁定。 行政訴訟法 第 296 條 假扣押裁定因自始不當而撤銷,或因前條及民事訴訟法第五百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而撤銷者,債權人應賠償債務人因假扣押或供擔保所受之損害。 假扣押所保全之本案請求已起訴者,前項賠償,行政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前,應依債務人之聲明,於本案判決內命債權人為賠償;債務人未聲明者,應告以得為聲明。 行政訴訟法 第 297 條 民事訴訟法第五百二十三條、第五百二十五條至第五百二十八條及第五百三十條之規定,於本編假扣押程序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298 條 公法上之權利因現狀變更,有不能實現或甚難實現之虞者,為保全強制執行,得聲請假處分。 於爭執之公法上法律關係,為防止發生重大之損害或避免急迫之危險而有必要時,得聲請為定暫時狀態之處分。 前項處分,得命先為一定之給付。 行政法院為假處分裁定前,得訊問當事人、關係人或為其他必要之調查。 行政訴訟法 第 299 條 得依第一百十六條請求停止原處分或決定之執行者,不得聲請為前條之假處分。 行政訴訟法 第 300 條 假處分之聲請,由管轄本案之行政法院管轄。但有急迫情形時,得由請求標的所在地之地方行政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 301 條 關於假處分之請求及原因,非有特別情事,不得命供擔保以代釋明。 行政訴訟法 第 302 條 除別有規定外,關於假扣押之規定,於假處分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303 條 民事訴訟法第五百三十五條及第五百三十六條之規定,於本編假處分程序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八 編 強制執行 行政訴訟法 第 304 條 撤銷判決確定者,關係機關應即為實現判決內容之必要處置。 行政訴訟法 第 305 條 行政訴訟之裁判命債務人為一定之給付,經裁判確定後,債務人不為給付者,債權人得以之為執行名義,聲請地方行政法院強制執行。 地方行政法院應先定相當期間通知債務人履行;逾期不履行者,強制執行。 債務人為中央或地方機關或其他公法人者,並應通知其上級機關督促其如期履行。 依本法成立之和解或調解,及其他依本法所為之裁定得為強制執行者,或科處罰鍰之裁定,均得為執行名義。 行政訴訟法 第 306 條 地方行政法院為辦理行政訴訟強制執行事務,得囑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或行政機關代為執行。 執行程序,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應視執行機關為法院或行政機關而分別準用強制執行法或行政執行法之規定。 債務人對第一項囑託代為執行之執行名義有異議者,由地方行政法院裁定之。 行政訴訟法 第 307 條 債務人異議之訴,依作成執行名義之第一審行政法院,分別由地方行政法院或高等行政法院受理;其餘有關強制執行之訴訟,由普通法院受理。 行政訴訟法 第 九 編 附則 行政訴訟法 第 307-1 條 民事訴訟法之規定,除本法已規定準用者外,與行政訴訟性質不相牴觸者,亦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 第 308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司法院以命令定之。
行政訴訟法
法律
202206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公務員懲戒法 第 一 章 總則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 條 公務員非依本法不受懲戒。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本法之規定,對退休(職、伍)或其他原因離職之公務員於任職期間之行為,亦適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2 條 公務員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有懲戒之必要者,應受懲戒: 一、違法執行職務、怠於執行職務或其他失職行為。 二、非執行職務之違法行為,致嚴重損害政府之信譽。 公務員懲戒法 第 3 條 公務員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受懲戒。 公務員懲戒法 第 4 條 公務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職務當然停止: 一、依刑事訴訟程序被通緝或羈押。 二、依刑事確定判決,受褫奪公權之宣告。 三、依刑事確定判決,受徒刑之宣告,在監所執行中。 公務員懲戒法 第 5 條 懲戒法庭對於移送之懲戒案件,認為情節重大,有先行停止職務之必要者,得裁定先行停止被付懲戒人之職務,並通知被付懲戒人所屬主管機關。 前項裁定於送達被付懲戒人所屬主管機關之翌日起發生停止職務效力。 主管機關對於所屬公務員,依第二十四條規定送請監察院審查或懲戒法院審理而認為有免除職務、撤職或休職等情節重大之虞者,亦得依職權先行停止其職務。 懲戒法庭第一審所為第一項之裁定,得為抗告。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 條 依前二條規定停止職務之公務員,在停職中所為之職務上行為,不生效力。 公務員懲戒法 第 7 條 依第四條第一款或第五條規定停止職務之公務員,於停止職務事由消滅後,未經懲戒法庭判決或經判決未受免除職務、撤職或休職處分,且未在監所執行徒刑中者,得依法申請復職。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許其復職,並補給其停職期間之本俸(年功俸)或相當之給與。 前項公務員死亡者,應補給之本俸(年功俸)或相當之給與,由依法得領受撫卹金之人具領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8 條 公務員經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移送懲戒,或經主管機關送請監察院審查者,在不受懲戒、免議、不受理判決確定、懲戒處分生效或審查結束前,不得資遣或申請退休、退伍。 監察院或主管機關於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一項辦理移送懲戒或送請審查時,應通知銓敘部或該管主管機關。 公務員懲戒法 第 二 章 懲戒處分 公務員懲戒法 第 9 條 公務員之懲戒處分如下: 一、免除職務。 二、撤職。 三、剝奪、減少退休(職、伍)金。 四、休職。 五、降級。 六、減俸。 七、罰款。 八、記過。 九、申誡。 前項第三款之處分,以退休(職、伍)或其他原因離職之公務員為限。 第一項第七款得與第三款、第六款以外之其餘各款併為處分。 第一項第四款、第五款及第八款之處分於政務人員不適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0 條 懲戒處分時,應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為處分輕重之標準: 一、行為之動機。 二、行為之目的。 三、行為時所受之刺激。 四、行為之手段。 五、行為人之生活狀況。 六、行為人之品行。 七、行為人違反義務之程度。 八、行為所生之損害或影響。 九、行為後之態度。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1 條 免除職務,免其現職,並不得再任用為公務員。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2 條 撤職,撤其現職,並於一定期間停止任用;其期間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前項撤職人員,於停止任用期間屆滿,再任公務員者,自再任之日起,二年內不得晉敘、陞任或遷調主管職務。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3 條 剝奪退休(職、伍)金,指剝奪受懲戒人離職前所有任職年資所計給之退休(職、伍)或其他離職給與;其已支領者,並應追回之。 減少退休(職、伍)金,指減少受懲戒人離職前所有任職年資所計給之退休(職、伍)或其他離職給與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其已支領者,並應追回之。 前二項所定退休(職、伍)金,應按最近一次退休(職、伍)或離職前任職年資計算。但公教人員保險養老給付、軍人保險退伍給付、公務員自行繳付之退撫基金費用本息或自提儲金本息,不在此限。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4 條 休職,休其現職,停發俸(薪)給,並不得申請退休、退伍或在其他機關任職;其期間為六個月以上、三年以下。 休職期滿,許其回復原職務或相當之其他職務。自復職之日起,二年內不得晉敘、陞任或遷調主管職務。 前項復職,得於休職期滿前三十日內提出申請,並準用公務人員保障法之復職規定辦理。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5 條 降級,依受懲戒人現職之俸(薪)級降一級或二級改敘;自改敘之日起,二年內不得晉敘、陞任或遷調主管職務。 受降級處分而無級可降者,按每級差額,減其月俸(薪);其期間為二年。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6 條 減俸,依受懲戒人現職之月俸(薪)減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支給;其期間為六個月以上、三年以下。自減俸之日起,一年內不得晉敘、陞任或遷調主管職務。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7 條 罰款,其金額為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8 條 記過,得為記過一次或二次。自記過之日起一年內,不得晉敘、陞任或遷調主管職務。一年內記過累計三次者,依其現職之俸(薪)級降一級改敘;無級可降者,準用第十五條第二項之規定。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9 條 申誡,以書面為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20 條 應受懲戒行為,自行為終了之日起,至案件繫屬懲戒法院之日止,已逾十年者,不得予以休職之懲戒。 應受懲戒行為,自行為終了之日起,至案件繫屬懲戒法院之日止,已逾五年者,不得予以減少退休(職、伍)金、降級、減俸、罰款、記過或申誡之懲戒。 前二項行為終了之日,指公務員應受懲戒行為終結之日。但應受懲戒行為係不作為者,指公務員所屬服務機關或移送機關知悉之日。 公務員懲戒法 第 21 條 受降級或減俸處分而在處分執行前或執行完畢前離職者,於其再任職時,依其再任職之級俸執行或繼續執行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22 條 同一行為,不受懲戒法院二次懲戒。 同一行為已受刑罰或行政罰之處罰者,仍得予以懲戒。其同一行為不受刑罰或行政罰之處罰者,亦同。 同一行為經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行政懲處處分後,復移送懲戒,經懲戒法院為懲戒處分、不受懲戒或免議之判決確定者,原行政懲處處分失其效力。 公務員懲戒法 第 三 章 審判程序 公務員懲戒法 第 一 節 第一審程序 公務員懲戒法 第 23 條 監察院認為公務員有第二條所定情事,應付懲戒者,應將彈劾案連同證據,移送懲戒法院審理。 公務員懲戒法 第 24 條 各院、部、會首長,省、直轄市、縣(市)行政首長或其他相當之主管機關首長,認為所屬公務員有第二條所定情事者,應由其機關備文敘明事由,連同證據送請監察院審查。但對於所屬薦任第九職等或相當於薦任第九職等以下之公務員,得逕送懲戒法院審理。 依前項但書規定逕送懲戒法院審理者,應提出移送書,記載被付懲戒人之姓名、職級、違法或失職之事實及證據,連同有關卷證,一併移送,並應按被付懲戒人之人數,檢附移送書之繕本。 公務員懲戒法 第 25 條 同一違法失職案件,涉及之公務員有數人,其隸屬同一主管機關者,移送監察院審查或懲戒法院審理時,應全部移送;其隸屬不同主管機關者,由共同上級機關全部移送;無共同上級機關者,由各主管機關分別移送。 公務員懲戒法 第 26 條 懲戒法庭認移送之懲戒案件無受理權限者,應依職權以裁定移送至有受理權限之機關。 當事人就懲戒法院有無受理權限有爭執者,懲戒法庭應先為裁定。 前二項裁定作成前,懲戒法庭得先徵詢當事人之意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27 條 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一、為被付懲戒人受移送懲戒行為之被害人。 二、現為或曾為被付懲戒人或被害人之配偶、八親等內之血親、五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 三、與被付懲戒人或被害人訂有婚約。 四、現為或曾為被付懲戒人或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 五、曾為該懲戒案件被付懲戒人之代理人或辯護人,或監察院之代理人。 六、曾為該懲戒案件之證人或鑑定人。 七、曾參與該懲戒案件相牽涉之彈劾、移送懲戒或公務人員保障法、公務人員考績法相關程序。 八、曾參與該懲戒案件相牽涉之民、刑事或行政訴訟裁判。 九、曾參與該懲戒案件再審前之裁判。但其迴避以一次為限。 十、曾參與該懲戒案件之前審裁判。 法官曾參與懲戒法庭第二審確定判決者,於就該確定判決提起之再審訴訟,毋庸迴避。 公務員懲戒法 第 28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被付懲戒人或移送機關得聲請法官迴避: 一、法官有前條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 二、法官有前條所定以外之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 當事人如已就該案件有所聲明或陳述後,不得依前項第二款聲請法官迴避。但聲請迴避之原因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 公務員懲戒法 第 29 條 聲請迴避,應以書狀舉其原因向懲戒法院為之。但於審理期日或受訊問時,得以言詞為之。 聲請迴避之原因及前條第二項但書之事實,應釋明之。 被聲請迴避之法官,得提出意見書。 法官被聲請迴避者,在該聲請事件終結前,應停止審理程序。但其聲請因違背第一項、第二項,或前條第二項之規定,或顯係意圖延滯審理程序而為者,不在此限。 依前項規定停止審理程序中,如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分。 公務員懲戒法 第 30 條 法官迴避之聲請,由懲戒法庭裁定之。被聲請迴避之法官,不得參與裁定。其因不足法定人數不能合議者,由並任懲戒法院院長之法官裁定之。 被聲請迴避之法官,以該聲請為有理由者,毋庸裁定,應即迴避。 聲請法官迴避經懲戒法庭第一審裁定駁回者,得為抗告。其以聲請為正當者,不得聲明不服。 公務員懲戒法 第 31 條 法官有第二十八條第一項第二款之情形者,經懲戒法院院長同意,得迴避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32 條 法官迴避之規定,於書記官及通譯準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33 條 移送機關於懲戒案件,得委任下列之人為代理人: 一、律師。 二、所屬辦理法制、法務或與懲戒案件相關業務者。 公務員懲戒法 第 34 條 被付懲戒人得選任辯護人為其辯護。 辯護人應由律師充之。但經審判長許可者,亦得選任非律師為辯護人。 每一被付懲戒人選任辯護人,不得逾三人。 辯護人有數人者,送達文書應分別為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35 條 被付懲戒人應親自到場。但經審判長許可者,得委任代理人一人到場。 前項代理人,準用前條第二項之規定。 公務員懲戒法 第 36 條 選任辯護人,應向懲戒法庭提出委任書。 前項規定,於代理人準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37 條 懲戒法庭收受移送案件後,應將移送書繕本送達被付懲戒人,並命其於十日內提出答辯狀。但應為免議或不受理之判決者,不在此限。 言詞辯論期日,距移送書之送達,至少應有十日為就審期間。但有急迫情形時,不在此限。 移送機關、被付懲戒人、代理人及辯護人,得聲請閱覽、抄錄、重製或攝影卷證。 公務員懲戒法 第 38 條 被付懲戒人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無法答辯者,懲戒法庭應於其回復前,裁定停止審理程序。 被付懲戒人因疾病不能到場者,懲戒法庭應於其能到場前,裁定停止審理程序。 被付懲戒人顯有應為不受懲戒、免議或不受理判決之情形,或依第三十五條委任代理人者,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公務員懲戒法 第 39 條 同一行為,在刑事偵查或審判中者,不停止審理程序。但懲戒處分牽涉犯罪是否成立者,懲戒法庭認有必要時,得裁定於第一審刑事判決前,停止審理程序。 依前項規定停止審理程序之裁定,懲戒法庭得依聲請或依職權撤銷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40 條 審判長指定期日後,書記官應作通知書,送達於移送機關、被付懲戒人、代理人、辯護人或其他人員。但經審判長面告以所定之期日命其到場,或其曾以書狀陳明屆期到場者,與送達有同一之效力。 前項通知書,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案由。 二、應到場人姓名、住居所。 三、應到場之原因。 四、應到之日、時、處所。 第一項之期日為言詞辯論期日者,通知書並應記載不到場時之法律效果。 公務員懲戒法 第 41 條 訊問被付懲戒人、證人、鑑定人及通譯,應當場製作筆錄,記載下列事項: 一、對於受訊問人之訊問及其陳述。 二、證人、鑑定人或通譯如未具結者,其事由。 三、訊問之年、月、日及處所。 前項筆錄應向受訊問人朗讀或令其閱覽,詢以記載有無錯誤。 受訊問人請求將記載增、刪、變更者,應將其陳述附記於筆錄。 筆錄應命受訊問人緊接其記載之末行簽名、蓋章或按指印。 公務員懲戒法 第 42 條 懲戒法庭審理案件,應依職權自行調查之,並得囑託法院或其他機關調查。受託法院或機關應將調查情形以書面答覆,並應附具調查筆錄及相關資料。 公務員懲戒法 第 43 條 懲戒法庭審理案件,必要時得向有關機關調閱卷宗,並得請其為必要之說明。 公務員懲戒法 第 44 條 懲戒法庭審理案件,應公開法庭行之。但有妨害國家安全或當事人聲請不公開並經許可者,不在此限。 前項規定,於第四十二條囑託調查證據時,準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45 條 移送機關於第一審判決前,得撤回移送案件之全部或一部。 前項撤回,被付懲戒人已為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 移送案件之撤回,應以書狀為之。但在期日得以言詞為之。 於期日所為之撤回,應記載於筆錄,如被付懲戒人不在場,應將筆錄送達。 移送案件之撤回,被付懲戒人於期日到場,未為同意與否之表示者,自該期日起;其未於期日到場或係以書狀撤回者,自前項筆錄或撤回書狀送達之日起,十日內未提出異議者,視為同意撤回。 案件經撤回者,同一移送機關不得更行移送。 公務員懲戒法 第 46 條 懲戒法庭應本於言詞辯論而為判決。但就移送機關提供之資料及被付懲戒人書面或言詞答辯,已足認事證明確,或應為不受懲戒、免議或不受理之判決者,不在此限。 前項情形,經被付懲戒人、代理人或辯護人請求進行言詞辯論者,不得拒絕。 公務員懲戒法 第 47 條 審判長於必要時,得指定受命法官先行準備程序,為下列各款事項之處理: 一、闡明移送懲戒效力所及之範圍。 二、訊問被付懲戒人、代理人或辯護人。 三、整理案件及證據重要爭點。 四、調查證據。 五、其他與審判有關之事項。 公務員懲戒法 第 48 條 第三十四條第二項、第三十五條第一項、第三十七條第一項、第四十條第一項、第四十二條至第四十四條關於懲戒法庭或審判長權限之規定,於受命法官行準備程序時準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49 條 言詞辯論期日,以朗讀案由為始。 審判長訊問被付懲戒人後,移送機關應陳述移送要旨。 陳述移送要旨後,被付懲戒人應就移送事實為答辯。 被付懲戒人答辯後,審判長應調查證據,並應命依下列次序,就事實及法律辯論之: 一、移送機關。 二、被付懲戒人。 三、辯護人。 已辯論者,得再為辯論;審判長亦得命再行辯論。 審判長於宣示辯論終結前,最後應訊問被付懲戒人有無陳述。 公務員懲戒法 第 50 條 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判決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言詞辯論。 公務員懲戒法 第 51 條 言詞辯論期日應由書記官製作言詞辯論筆錄,記載下列事項及其他一切程序: 一、辯論之處所及年、月、日。 二、法官、書記官之姓名及移送機關或其代理人、被付懲戒人或其代理人並辯護人、通譯之姓名。 三、被付懲戒人未到場者,其事由。 四、如不公開審理,其理由。 五、移送機關陳述之要旨。 六、辯論之意旨。 七、證人或鑑定人之具結及其陳述。 八、向被付懲戒人提示證物或文書。 九、當場實施之勘驗。 十、審判長命令記載及依訴訟關係人聲請許可記載之事項。 十一、最後曾予被付懲戒人陳述之機會。 十二、判決之宣示。 第四十一條第二項、第三項之規定,於前項言詞辯論筆錄準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52 條 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依到場者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不到場者,經再次通知而仍不到場,並得依職權由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如以前已為辯論或證據調查或未到場人有準備書狀之陳述者,為前項判決時,應斟酌之;未到場人以前聲明證據,其必要者,並應調查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53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懲戒法庭應以裁定駁回前條聲請,並延展辯論期日: 一、不到場之當事人未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 二、當事人之不到場,可認為係因天災或其他正當理由。 三、到場之當事人於懲戒法庭應依職權調查之事項,不能為必要之證明。 四、到場之當事人所提出之聲明、事實或證據,未於相當時期通知他造。 公務員懲戒法 第 54 條 當事人於辯論期日到場拒絕辯論者,得不待其陳述,依他造當事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公務員懲戒法 第 55 條 被付懲戒人有第二條情事之一,並有懲戒必要者,應為懲戒處分之判決;其無第二條情事或無懲戒必要者,應為不受懲戒之判決。 公務員懲戒法 第 56 條 懲戒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為免議之判決: 一、同一行為,已受懲戒法院之判決確定。 二、受褫奪公權之宣告確定,認已無受懲戒處分之必要。 三、已逾第二十條規定之懲戒處分行使期間。 公務員懲戒法 第 57 條 懲戒案件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為不受理之判決。但其情形可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一、移送程序或程式違背規定。 二、被付懲戒人死亡。 三、違背第四十五條第六項之規定,再行移送同一案件。 公務員懲戒法 第 58 條 判決應公告之;經言詞辯論之判決,應宣示之,但當事人明示於宣示期日不到場或於宣示期日未到場者,不在此限。 宣示判決應於辯論終結之期日或辯論終結時指定之期日為之。 前項指定之宣示期日,自辯論終結時起,不得逾三星期。但案情繁雜或有特殊情形者,不在此限。 宣示判決不以參與審理之法官為限;不問當事人是否在場,均有效力。 公告判決,應於懲戒法院公告處或網站公告其主文,書記官並應作記載該事由及年、月、日、時之證書附卷。 公務員懲戒法 第 59 條 判決書應分別記載主文、事實、理由及適用法條。但不受懲戒、免議及不受理之判決,毋庸記載事實。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0 條 判決原本,應於判決宣示後,當日交付書記官;其於辯論終結之期日宣示判決者,應於五日內交付之。 書記官應於判決原本內,記明收領期日並簽名。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1 條 判決書正本,書記官應於收領原本時起十日內送達移送機關、被付懲戒人、代理人及辯護人,並通知銓敘部及該管主管機關。 前項移送機關為監察院者,應一併送達被付懲戒人之主管機關。 第一項判決書,主管機關應送登公報或以其他適當方式公開之。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2 條 判決,於上訴期間屆滿時確定。但於上訴期間內有合法之上訴者,阻其確定。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3 條 經言詞辯論之裁定,應宣示之。但當事人明示於宣示期日不到場或於宣示期日未到場者,以公告代之。 終結訴訟之裁定,應公告之。 第五十八條第二項至第五項、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於裁定準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二 節 上訴審程序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4 條 當事人對於懲戒法庭第一審之終局判決不服者,得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上訴於懲戒法庭第二審。但判決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之上訴,亦有效力。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5 條 當事人於懲戒法庭第一審判決宣示、公告或送達後,得捨棄上訴權。 捨棄上訴權應以書狀向原懲戒法庭為之,書記官應速通知他造當事人。 捨棄上訴權者,喪失其上訴權。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6 條 對於懲戒法庭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判決當然違背法令: 一、判決懲戒法庭之組織不合法。 二、依法律或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審判。 三、懲戒法庭對於權限之有無辨別不當。 四、當事人於訴訟未經合法辯護、代理或代表。 五、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足以影響判決之結果。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7 條 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原懲戒法庭為之: 一、當事人。 二、第一審判決,及對於該判決上訴之陳述。 三、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 四、上訴理由。 前項上訴理由應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第一項上訴狀內並應添具關於上訴理由之必要證據。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8 條 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由者,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二十日內提出理由書於原懲戒法庭;未提出者,毋庸命其補正,由原懲戒法庭以裁定駁回之。 判決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前項期間應自判決送達後起算。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9 條 上訴不合法而其情形不能補正者,原懲戒法庭應以裁定駁回之。 上訴不合法而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原懲戒法庭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原懲戒法庭應以裁定駁回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70 條 上訴未經依前條規定駁回者,原懲戒法庭應速將上訴狀送達被上訴人。 被上訴人得於上訴狀或第六十八條第一項理由書送達後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於原懲戒法庭。 原懲戒法庭送交訴訟卷宗於懲戒法庭第二審,應於收到答辯狀或前項期間已滿,及各當事人之上訴期間已滿後為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71 條 被上訴人在懲戒法庭第二審未判決前得提出答辯狀及其追加書狀於懲戒法庭第二審,上訴人亦得提出上訴理由追加書狀。 懲戒法庭第二審認有必要時,得將前項書狀送達於他造。 公務員懲戒法 第 72 條 上訴不合法者,懲戒法庭第二審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上訴不合法之情形,已經原懲戒法庭命其補正而未補正者,得不行前項但書之程序。 公務員懲戒法 第 73 條 懲戒法庭第二審調查原判決有無違背法令,不受上訴理由之拘束。 公務員懲戒法 第 74 條 懲戒法庭第二審之判決,應經言詞辯論為之。但懲戒法庭第二審認為不必要者,不在此限。 前項言詞辯論實施之辦法,由懲戒法院定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75 條 除別有規定外,懲戒法庭第二審應以懲戒法庭第一審判決確定之事實為判決基礎。 以違背訴訟程序之規定為上訴理由時,所舉違背之事實,及以違背法令確定事實或遺漏事實為上訴理由時,所舉之該事實,懲戒法庭第二審得斟酌之。 依前條規定行言詞辯論所得闡明或補充訴訟關係之資料,懲戒法庭第二審亦得斟酌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76 條 懲戒法庭第二審認上訴為無理由者,應為駁回之判決。 原判決依其理由雖屬不當,而依其他理由認為正當者,應以上訴為無理由。 公務員懲戒法 第 77 條 懲戒法庭第二審認上訴為有理由者,應廢棄原判決。 因違背訴訟程序之規定廢棄原判決者,其違背之訴訟程序部分,視為亦經廢棄。 公務員懲戒法 第 78 條 除第六十六條第三項之情形外,懲戒法庭第一審判決違背法令而不影響裁判之結果者,不得廢棄。 公務員懲戒法 第 79 條 經廢棄原判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懲戒法庭第二審應就該案件自為判決: 一、因基於確定之事實或依法得斟酌之事實,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廢棄原判決,而案件已可依該事實為裁判。 二、原判決就訴不合法之案件誤為實體判決。 公務員懲戒法 第 80 條 除別有規定外,經廢棄原判決者,懲戒法庭第二審應將該案件發回懲戒法庭第一審。 前項發回判決,就懲戒法庭第一審應調查之事項,應詳予指示。 懲戒法庭第一審應以懲戒法庭第二審所為廢棄理由之法律上判斷為其判決基礎。 公務員懲戒法 第 81 條 上訴人於終局判決宣示或公告前得將上訴撤回。 撤回上訴者,喪失其上訴權。 上訴之撤回,應以書狀為之。但在言詞辯論時,得以言詞為之。 於言詞辯論時所為上訴之撤回,應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如他造不在場,應將筆錄送達。 公務員懲戒法 第 82 條 懲戒法庭第二審判決,於宣示時確定;不宣示者,於公告主文時確定。 除本節別有規定外,第一節之規定,於上訴審程序準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三 節 抗告程序 公務員懲戒法 第 83 條 對於懲戒法庭第一審案件之裁定得提起抗告。但別有不許抗告之規定者,不在此限。 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除別有規定外,不得抗告。 提起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但送達前之抗告亦有效力。 關於捨棄上訴權及撤回上訴之規定,於抗告準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84 條 抗告,由懲戒法庭第二審裁定。 對於懲戒法庭第二審之裁定,不得再為抗告。 行政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二百六十九條、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二百七十二條之規定,於本節準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四 章 再審 公務員懲戒法 第 85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原移送機關或受判決人得提起再審之訴,對於確定終局判決聲明不服。但原移送機關或受判決人已依上訴主張其事由或知其事由而不為主張者,不在此限: 一、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二、判決懲戒法庭之組織不合法。 三、依法律或裁定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 四、參與裁判之法官關於該訴訟違背職務,犯刑事上之罪已經證明,或關於該訴訟違背職務受懲戒處分,足以影響原判決。 五、原判決所憑之證言、鑑定、通譯或證物,已證明係虛偽或偽造、變造。 六、同一行為其後經不起訴處分確定,或為判決基礎之民事或刑事判決及其他裁判或行政處分,依其後之確定裁判或行政處分已變更。 七、發現確實之新證據,足認應變更原判決。 八、就足以影響原判決之重要證據,漏未斟酌。 九、確定判決所適用之法律或命令,經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為牴觸憲法。 前項第四款及第五款情形之證明,以經判決確定,或其刑事訴訟不能開始或續行非因證據不足者為限,得提起再審之訴。 判決確定後受判決人已死亡者,其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得為受判決人之利益,提起再審之訴。 再審之訴,於原判決執行完畢後,亦得提起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86 條 提起再審之訴,應於下列期間內為之: 一、依前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第八款為理由者,自原判決確定之翌日起三十日內。但判決於送達前確定者,自送達之翌日起算。 二、依前條第一項第四款至第六款為理由者,自相關之裁判或處分確定之翌日起三十日內。但再審之理由知悉在後者,自知悉時起算。 三、依前條第一項第七款為理由者,自發現新證據之翌日起三十日內。 四、依前條第一項第九款為理由者,自解釋公布之翌日起三十日內。 再審之訴自判決確定時起,如已逾五年者,不得提起。但以前條第一項第四款至第七款、第九款情形為提起再審之訴之理由者,不在此限。 對於再審判決不服,復提起再審之訴者,前項所定期間,自原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訴有理由者,自該再審判決確定時起算。 公務員懲戒法 第 87 條 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之原懲戒法庭管轄。 對於懲戒法庭就同一事件所為之第一審、第二審判決提起再審之訴者,由第二審合併管轄之。 對於懲戒法庭之第二審判決,本於第八十五條第一項第五款至第八款事由聲明不服者,雖有前二項之情形,仍專屬懲戒法庭第一審管轄。 公務員懲戒法 第 88 條 再審之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並添具確定判決繕本,提出於懲戒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 二、聲明不服之判決及提起再審之訴之陳述。 三、再審理由及關於再審理由並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 公務員懲戒法 第 89 條 懲戒法庭受理再審之訴後,應將書狀繕本及附件,函送原移送機關或受判決人於指定期間內提出意見書或答辯狀。但認其訴為不合法者,不在此限。 原移送機關或受判決人無正當理由,逾期未提出意見書或答辯狀者,懲戒法庭得逕為裁判。 公務員懲戒法 第 90 條 懲戒法庭認為再審之訴不合法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懲戒法庭認為再審之訴無理由者,以判決駁回之;如認為顯無再審理由者,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懲戒法庭認為再審之訴有理由者,應廢棄原判決更為判決。但再審之訴雖有理由,如認原判決為正當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再審判決變更原判決應予復職者,適用第七條之規定。其他有減發俸(薪)給之情形者,亦同。 公務員懲戒法 第 91 條 受判決人已死亡者,為其利益提起再審之訴之案件,應不行言詞辯論,於通知監察院或主管機關於一定期間內陳述意見後,即行判決。受判決人於再審判決前死亡者,亦同。 為受判決人之不利益提起再審之訴,受判決人於再審判決前死亡者,關於本案視為訴訟終結。 公務員懲戒法 第 92 條 為受判決人之利益提起再審之訴,為懲戒處分之判決,不得重於原判決之懲戒處分。 公務員懲戒法 第 93 條 再審之訴,於懲戒法庭判決前得撤回之。 再審之訴,經撤回或判決者,不得更以同一事由提起再審之訴。 公務員懲戒法 第 94 條 提起再審之訴,無停止懲戒處分執行之效力。 公務員懲戒法 第 95 條 再審之訴,除本章規定外,準用第三章關於各該審級訴訟程序之規定。 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八十五條第一項之情形者,得準用本章之規定,聲請再審。 公務員懲戒法 第 五 章 執行 公務員懲戒法 第 96 條 懲戒法庭第一審懲戒處分之判決,因上訴期間屆滿、未經合法之上訴、當事人捨棄上訴或撤回上訴而確定者,書記官應即製作判決確定證明書,於送達受懲戒人主管機關之翌日起發生懲戒處分效力。 懲戒法庭第二審懲戒處分之判決,於送達受懲戒人主管機關之翌日起發生懲戒處分效力。 受懲戒人因懲戒處分之判決而應為金錢之給付,經主管機關定相當期間催告,逾期未履行者,主管機關得以判決書為執行名義,移送行政執行機關準用行政執行法強制執行。 主管機關收受剝奪或減少退休(職、伍)金處分之判決後,應即通知退休(職、伍)金之支給機關(構),由支給機關(構)依前項規定催告履行及移送強制執行。 第三項及前項情形,於退休(職、伍)或其他原因離職人員,並得對其退休(職、伍)金或其他原因離職之給與執行。受懲戒人死亡者,就其遺產強制執行。 公務員懲戒法 第 97 條 受懲戒人因懲戒處分之判決而應為金錢之給付,自懲戒處分生效之日起,五年內未經行政執行機關執行者,不再執行;其於五年期間屆滿前已開始執行者,仍得繼續執行。但自五年期間屆滿之日起已逾五年尚未執行終結者,不得再執行。 公務員懲戒法 第 98 條 公務員懲戒判決執行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考試院定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六 章 附則 公務員懲戒法 第 99 條 行政訴訟法之規定,除本法別有規定外,與懲戒案件性質不相牴觸者,準用之。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00 條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繫屬於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之懲戒案件,於修正施行時尚未終結者,除法律別有規定外,由懲戒法庭第一審適用第一審程序繼續審理。但修正施行前已依法進行之程序,其效力不受影響。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後,被付懲戒人之應付懲戒事由、懲戒種類及其他實體規定,依行為時之規定。但修正施行後之規定有利於被付懲戒人者,依最有利於被付懲戒人之規定。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01 條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後,對本法修正施行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之議決或裁判提起再審之訴,由懲戒法庭依修正施行後之程序審理。 前項再審之訴,不適用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九款之迴避事由。 第一項再審之訴,其再審期間及再審事由依議決或原判決時之規定。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02 條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五月一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之議決,未經執行或尚未執行終結者,依該次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執行。 公務員懲戒法 第 103 條 本法施行日期,由司法院定之。
公務員懲戒法
法律
20200610
2024/1/12 上午 12:00:00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1 條 本法稱修正行政訴訟法者,指與本法同日施行之行政訴訟法;稱舊法者,指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之行政訴訟法。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2 條 除本法別有規定外,修正行政訴訟法於其施行前發生之事項亦適用之。但因舊法所生之效力,不因此而受影響。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3 條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七月一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已確定裁判之再審,其再審期間依六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修正公布施行之行政訴訟法規定;再審事由,依八十九年七月一日修正施行之行政訴訟法規定。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4 條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月十三日修正公布,九十九年五月一日施行之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第四項之應作為期間,屆滿於九十九年五月一日前之事件,其起訴期間三年之規定,自九十九年五月一日起算。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5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已因和解而終結之簡易訴訟程序事件,當事人請求繼續審判者,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原和解係由高等行政法院為之者:由地方行政法院受理繼續審判事件。 二、原和解係由最高行政法院為之者:由最高行政法院受理繼續審判事件。 前項第一款情形,高等行政法院已受理未終結之繼續審判事件,應裁定移送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6 條 依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確定之簡易訴訟程序事件,當事人提起再審之訴者,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對於高等行政法院之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或對最高行政法院之判決提起再審之訴而本於行政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一項第九款至第十四款事由聲明不服者:由地方行政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 二、對於高等行政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所為之第一審、第二審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或對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提起再審之訴而非本於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一項第九款至第十四款事由聲明不服者:由最高行政法院依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審理。必要時,發交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 前項第一款情形,高等行政法院已受理未終結之簡易訴訟再審事件,應裁定移送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 前二項情形,於對裁定聲請再審事件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7 條 依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確定之簡易訴訟程序事件,第三人聲請重新審理者,及已經法院裁定命重新審理之簡易訴訟程序事件,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對於高等行政法院確定簡易訴訟程序判決聲請重新審理事件及已經法院裁定命重新審理之簡易訴訟程序事件第一審,由地方行政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 二、對於最高行政法院確定簡易訴訟程序判決聲請重新審理事件及已經法院裁定命重新審理之簡易訴訟程序事件第二審,由最高行政法院依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審理。必要時,發交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 前項第一款情形,高等行政法院已受理未終結者,應裁定移送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8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已繫屬於地方法院之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聲明異議事件,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尚未終結者,仍由原法官依一百年十一月四日修正前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審理。 前項裁定之抗告及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已由地方法院終結之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聲明異議事件之抗告,由高等法院依一百年十一月四日修正前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審理。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已提出聲明異議書狀於原處分機關者,原處分機關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二個月內送交該管地方法院,視為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各該法院。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9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已繫屬於高等法院之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聲明異議抗告事件,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尚未終結者,由高等法院依一百年十一月四日修正前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審理。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10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九月六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已繫屬於高等行政法院之行政訴訟強制執行事件,未經執行或尚未執行終結者,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移由地方行政法院辦理強制執行。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11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已繫屬於高等行政法院之行政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二項第五款行政訴訟事件,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尚未終結者:由高等行政法院裁定移送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其上訴、抗告,適用修正行政訴訟法之規定。 二、已終結者:其上訴、抗告,適用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已繫屬於最高行政法院,而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尚未終結之前項事件,由最高行政法院依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審理。必要時,發交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12 條 依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確定之前條第一項事件,當事人提起再審之訴者,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對於高等行政法院之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或對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提起再審之訴而本於行政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一項第九款至第十四款事由聲明不服者:由地方行政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 二、對於高等行政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所為之第一審、第二審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或對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提起再審之訴,而非本於行政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一項第九款至第十四款事由聲明不服者:由最高行政法院依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審理。必要時,發交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 前項第一款情形,高等行政法院已受理未終結之前條第一項事件之再審事件,應裁定移送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 前二項情形,於對裁定聲請再審事件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13 條 依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確定之第九條第一項事件,第三人聲請重新審理者,及已經法院裁定命重新審理之第九條第一項事件,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對於高等行政法院確定之第九條第一項事件判決聲請重新審理事件,及已經法院裁定命重新審理之第九條第一項事件第一審,由地方行政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 二、對於最高行政法院確定之第九條第一項事件判決聲請重新審理事件,及已經法院裁定命重新審理之第九條第一項事件第二審,由最高行政法院依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審理。必要時,發交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 前項第一款情形,高等行政法院已受理未終結者,應裁定移送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14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已繫屬於行政法院之暫予收容、延長收容處分行政訴訟事件,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尚未終結者:由原法官依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審理。其上訴、抗告,適用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 二、已終結者:其上訴、抗告,適用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 依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確定之前項事件,當事人提起再審之訴、聲請再審、第三人聲請重新審理及已經法院裁定命重新審理者,由高等行政法院、最高行政法院依一百零四年二月五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審理。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15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七月一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已發布之都市計畫,不適用修正行政訴訟法第二編第五章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之規定。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七月一日行政訴訟法修正施行前發布之都市計畫,具行政處分性質者,於修正施行後,仍適用行政訴訟法有關違法行政處分之訴訟程序。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16 條 其他法律有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之規定者,自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適用地方行政法院之規定。 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之事件,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應由地方法院以公告移送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並通知當事人及已知之訴訟關係人。 依前項規定移送後,視為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地方行政法院之事件。 對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已終結之事件,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向原法院提起上訴、抗告、再審之訴、聲請再審、請求繼續審判或聲請重新審理者,視為自始向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為之。 第二項及前項之情形,地方法院應即將行政訴訟事件之卷宗資料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已繫屬尚未終結者,移交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已終結經提起上訴、抗告、再審之訴、聲請再審、請求繼續審判或聲請重新審理者,亦同。 二、已終結而無前款情形者,依法歸檔。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17 條 修正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四十九條關於防杜濫訴及第二百七十三條第四項之規定施行後,於修正施行前已繫屬行政法院之事件,於該審級終結前,不適用之。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18 條 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高等行政法院之通常訴訟程序或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事件,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尚未終結者:由高等行政法院依舊法審理。其後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上訴或抗告,適用修正行政訴訟法之規定。 二、已終結者: (一)其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上訴或抗告,適用舊法之規定。 (二)最高行政法院為發回或發交之裁判者,應依修正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四條之一或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決定受發回或發交之管轄法院。受發回或發交之高等行政法院或地方行政法院應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19 條 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最高行政法院,而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尚未終結之事件,由最高行政法院依舊法審理。 前項情形,最高行政法院為發回或發交之裁判者,應依修正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四條之一或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決定受發回或發交之管轄法院。受發回或發交之高等行政法院或地方行政法院應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理。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20 條 司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四條之一第二項規定,以命令增加同條第一項但書第一款至第三款之數額者,於命令增加前已繫屬地方行政法院或高等行政法院而尚未終結之通常訴訟程序事件,依增加後之標準決定其管轄法院,並裁定移送各該管轄行政法院審理。 於增加前已終結及增加前已提起上訴或抗告者,仍依增加前之標準決定其上訴或抗告管轄法院。其經廢棄發回或發交者,依增加後之標準決定第一審管轄法院。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21 條 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因和解而終結之通常訴訟程序事件,當事人請求繼續審判者,由原和解法院受理。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22 條 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之簡易訴訟程序事件,其抗告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適用修正行政訴訟法之規定。 前項事件,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高等行政法院,而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尚未終結之上訴或抗告事件,除舊法第二百三十五條之一規定外,適用舊法及修正行政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三條之四規定。必要時,發交管轄之地方行政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審判之。 前二項規定,於交通裁決事件及收容聲請事件之上訴或抗告準用之。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23 條 司法院依修正行政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以命令減增同條第二項之數額者,於命令減增前已繫屬地方行政法院或高等行政法院而尚未終結之事件,依減增後之標準決定其適用之訴訟程序及管轄法院。 依前項規定有移轉管轄之必要者,應為移送之裁定。 於減增前已終結及減增前已提起上訴或抗告者,仍依原訴訟程序審理。其經廢棄發回或發交者,依減增後之標準決定其適用之訴訟程序及管轄法院。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24 條 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繫屬於行政法院之假扣押、假處分、保全證據之聲請及其強制執行事件,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後,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尚未終結者:由原行政法院依舊法之規定審理。其抗告,適用修正行政訴訟法之規定。 二、已終結者:其抗告,除舊法第二百三十五條第二項規定外,適用舊法之規定。於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提起抗告者,亦同。 修正行政訴訟法施行前已准許之假扣押、假處分之裁定,其聲請撤銷,向原裁定法院為之。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第 25 條 本法施行日期,由司法院以命令定之。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
法律
20220622
2024/1/12 上午 12:00:00
憲法訴訟法 第 一 章 總則 憲法訴訟法 第 1 條 司法院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依本法之規定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案件。 二、機關爭議案件。 三、總統、副總統彈劾案件。 四、政黨違憲解散案件。 五、地方自治保障案件。 六、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案件。 其他法律規定得聲請司法院解釋者,其聲請仍應依其性質,分別適用本法所定相關案件類型及聲請要件之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2 條 憲法法庭審理案件,以並任司法院院長之大法官擔任審判長;其因故不能擔任時,由並任司法院副院長之大法官任之。二人均不能擔任時,由參與案件審理之資深大法官任之;資同由年長者任之。 憲法訴訟法 第 3 條 憲法法庭得設數審查庭,由大法官三人組成之,依本法之規定行使職權。 審查庭審判長除由並任司法院院長、副院長之大法官擔任外,餘由資深大法官任之;資同由年長者任之。 各審查庭大法官之組成,每二年調整一次。 憲法訴訟法 第 4 條 憲法法庭審理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前項規則,由全體大法官議決之。 憲法訴訟法 第 5 條 憲法法庭審理案件之司法年度、事務分配、法庭秩序、法庭用語及裁判書公開,除本法或憲法法庭審理規則別有規定外,準用法院組織法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二 章 一般程序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一 節 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 憲法訴訟法 第 6 條 本法所稱當事人,係指下列案件之聲請人及相對人: 一、第三章案件:指聲請之國家最高機關、立法委員、法院及人民。 二、第四章案件:指聲請之國家最高機關,及與其發生爭議之機關。 三、第五章案件:指聲請機關及被彈劾人。 四、第六章案件:指聲請機關及被聲請解散之政黨。 五、第七章案件:指聲請之地方自治團體或其立法、行政機關。 六、第八章案件:指聲請之人民。 受審查法規範之主管機關或憲法法庭指定之相關機關,視為前項之相對人。 憲法訴訟法 第 7 條 共同聲請人得由其中選定一人至三人為全體聲請。但撤回聲請案件,應經全體聲請人同意。 共同聲請人逾十人者,未依前項規定選定當事人者,審查庭得限期命為選定;逾期未選定者,審查庭得依職權指定之。 被選定或被指定之人中,有因死亡或其他事由喪失其資格者,其他被選定或被指定之人得為全體為訴訟行為。無其他被選定或被指定之人時,準用前項規定。 案件繫屬後經選定或指定當事人者,其他聲請人脫離訴訟。 憲法訴訟法 第 8 條 當事人得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除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外,言詞辯論期日,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一、當事人或其代表人、法定代理人具有法官、律師或第三項第一款得為訴訟代理人之資格。 二、第六條第二項所稱相對人。 三、被彈劾人已選任辯護人。 每一當事人委任之訴訟代理人,不得逾三人。 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一、法學教授、副教授或助理教授。 二、當事人為公法人、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辦理法制或法務相關業務之專任人員。 委任前項非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者,應經憲法法庭審判長許可。 第一項第一款情形,應提出資格證明文件;委任訴訟代理人,應提出委任書及受任人之資格證明文件。 訴訟代理人不得委任複代理人。 憲法訴訟法 第 二 節 迴避 憲法訴訟法 第 9 條 大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一、大法官或其配偶、前配偶或訂有婚約者,為聲請案件當事人。 二、大法官現為或曾為聲請案件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代表人、家長、家屬、三親等內之血親或二親等內之姻親。 三、大法官曾為聲請案件之證人或鑑定人。 四、大法官曾參與原因案件之裁判或仲裁判斷。 五、大法官曾因執行職務而參與該案件之聲請。 六、大法官曾為聲請案件之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 七、大法官於執行律師業務期間,其同事務所律師為該聲請案件之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 憲法訴訟法 第 10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當事人得向憲法法庭聲請大法官迴避: 一、大法官有前條所定情形之一而不自行迴避。 二、大法官有前條所定以外之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 當事人如已就案件有所聲明或陳述後,不得依前項第二款規定聲請大法官迴避。但其迴避原因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 第一項聲請,應以書面附具理由為之。 憲法法庭關於聲請迴避之裁定,被聲請迴避之大法官不得參與。 憲法訴訟法 第 11 條 因前二條以外之其他事由,大法官認有自行迴避之必要者,得經其他大法官過半數同意迴避之。 憲法訴訟法 第 12 條 依本法迴避之大法官,不計入現有總額之人數。 憲法訴訟法 第 13 條 大法官迴避之規定,於書記官及通譯準用之。 憲法訴訟法 第 三 節 書狀及聲請 憲法訴訟法 第 14 條 書狀,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當事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及住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機關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所在地、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有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者,其姓名、住所或居所,及其與法人、機關或團體之關係。 三、有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者,其姓名、職業、住所或居所。 四、應為之聲明。 五、事實上及法律上之陳述。 六、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 七、附屬文件之名稱及其件數。 八、憲法法庭。 九、年、月、日。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代表人、管理人或訴訟代理人應於書狀內簽名或蓋章。 書狀之格式及其記載方法,由司法院定之。 書狀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當事人得以科技設備將書狀傳送於憲法法庭;其適用範圍、程序、效力及其他應遵循事項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當事人以科技設備傳送之書狀未依前項辦法為之者,不生書狀提出之效力。 憲法訴訟法 第 15 條 聲請憲法法庭裁判,應以聲請書記載本法規定之應記載事項,並附具相關佐證資料提出於憲法法庭。 前項聲請,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審查庭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一、聲請人無當事人能力。 二、聲請人未由合法之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為訴訟行為。 三、由訴訟代理人聲請,而其代理權有欠缺。 四、聲請逾越法定期限。 五、本法明定不得聲請或不得更行聲請之事項。 六、對憲法法庭或審查庭之裁判聲明不服。 七、聲請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聲請書未表明聲請裁判之理由者,毋庸命其補正,審查庭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憲法訴訟法 第 16 條 當事人不在憲法法庭所在地住居者,計算法定期間,應扣除其在途期間。但有訴訟代理人住居憲法法庭所在地,得為期間內應為之訴訟行為者,不在此限。 前項應扣除之在途期間,由司法院定之。 憲法訴訟法 第 17 條 除裁定不受理者外,憲法法庭應將聲請書送達於相對人,並得限期命相對人以答辯書陳述意見。 憲法訴訟法 第 18 條 憲法法庭應於受理聲請案件後,於憲法法庭網站公開聲請書及答辯書。 聲請書或答辯書含有應予限制公開之事項者,得僅就其他部分公開之。 聲請書及答辯書公開之方式及限制公開之事項,由司法院定之。 憲法訴訟法 第 19 條 憲法法庭審理案件認有必要時,得依職權或依聲請,通知當事人或關係人到庭說明、陳述意見,並得指定專家學者、機關或團體就相關問題提供專業意見或資料。 前項通知或指定,應以通知書送達。 當事人、關係人以外之人民或團體,依第一項指定提出專業意見或資料時,應揭露以下資訊: 一、相關專業意見或資料之準備或提出,是否與當事人、關係人或其代理人有分工或合作關係。 二、相關專業意見或資料之準備或提出,是否受當事人、關係人或其代理人之金錢報酬或資助及其金額或價值。 三、其他提供金錢報酬或資助者之身分及其金額或價值。 憲法訴訟法 第 20 條 當事人以外之人民、機關或團體,認其與憲法法庭審理之案件有關聯性,得聲請憲法法庭裁定許可,於所定期間內提出具參考價值之專業意見或資料,以供憲法法庭參考。 前項聲請,應以書面敘明關聯性為之。 當事人以外之人民或團體,依裁定許可提出專業意見或資料時,準用前條第三項之規定。 當事人以外之人民、機關或團體依裁定許可提出專業意見或資料時,應委任代理人;其資格及人數依第八條之規定。 憲法法庭審理案件認有必要通知其裁定許可之當事人以外之人民、機關或團體到庭說明、陳述意見時,應以通知書送達。 第一項人民、機關或團體提出專業意見或資料,經當事人引用者,視為該當事人之陳述。 憲法訴訟法 第 21 條 聲請人於裁判宣示或公告前得撤回其聲請之全部或一部。但聲請案件於憲法上具原則之重要性,憲法法庭得不准許其撤回。 前項撤回,有相對人且經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 聲請之撤回,應以書面為之。但於言詞辯論期日,得以言詞為之,並記載於筆錄。 前項以言詞所為之聲請撤回,如相對人不在場,應將筆錄送達。 聲請之撤回,相對人於言詞辯論到場,未為同意與否之表示者,自該期日起;其未於言詞辯論到場或係以書面撤回者,自筆錄或撤回書繕本送達之日起,十日內未提出異議者,視為同意撤回。 案件經撤回者,聲請人不得更行聲請。 憲法訴訟法 第 22 條 憲法法庭審理案件,不徵收裁判費。 憲法訴訟法 第 23 條 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及辯護人得聲請閱覽、抄錄、影印或攝影卷內文書,或預納費用請求付與複本。 第三人經當事人同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者,亦得為前項之聲請。 前二項聲請,應經審查庭裁定許可。 閱卷規則及收費標準,由司法院定之。 憲法訴訟法 第 四 節 言詞辯論 憲法訴訟法 第 24 條 分別提起之數宗聲請,憲法法庭得合併審理,並得合併裁判。但其聲請審查之法規範或爭議同一者,憲法法庭應就已受理之聲請案件合併審理。 聲請人以同一聲請書聲請數事項,憲法法庭得分別審理,並得分別裁判。 憲法訴訟法 第 25 條 第五章及第六章案件,其判決應本於言詞辯論為之。 除前項所列案件外,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憲法訴訟法 第 26 條 憲法法庭行言詞辯論應有大法官現有總額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參與。未參與言詞辯論之大法官不得參與評議及裁判。 經言詞辯論之案件,其裁判應於言詞辯論終結後三個月內宣示之;必要時,得延長二個月。 憲法訴訟法 第 27 條 言詞辯論應於公開法庭行之,並應以適當方式實施公開播送。但有妨害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善良風俗,或造成個人生命、身體、隱私或營業秘密重大損害之虞者,得不予公開或播送。 憲法法庭之旁聽、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憲法訴訟法 第 28 條 言詞辯論期日應通知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或關係人到庭。 訴訟代理人或依第八條毋庸委任訴訟代理人到庭辯論之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到庭者,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憲法法庭得逕為裁判。 憲法訴訟法 第 29 條 憲法法庭行言詞辯論時,應製作筆錄。 憲法訴訟法 第 五 節 裁判 憲法訴訟法 第 30 條 判決,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應經大法官現有總額三分之二以上參與評議,大法官現有總額過半數同意。 憲法訴訟法 第 31 條 裁定,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應經大法官現有總額過半數參與評議,參與大法官過半數同意。 審查庭所為之裁定,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應以大法官過半數之意見決定之。 憲法訴訟法 第 32 條 聲請不合法或顯無理由者,憲法法庭應裁定不受理。 聲請案件之受理,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應經大法官現有總額三分之二以上參與評議,參與大法官過半數同意;未達同意人數者,應裁定不受理。 不受理之裁定應附理由,並應記載參與裁定之大法官姓名及其同意與不同意之意見。 憲法訴訟法 第 33 條 判決應作判決書,記載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姓名、住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機關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所在地、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有法定代理人、代表人、管理人者,其姓名、住所或居所及其與法人、機關或團體之關係。 三、有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者,其姓名、住所或居所。 四、案由。 五、主文。 六、理由。 七、年、月、日。 八、憲法法庭。 判決書應記載參與判決之大法官姓名及其同意與不同意主文之意見,並標示主筆大法官。 判決得於主文諭知執行機關、執行種類及方法。 理由項下,應記載當事人陳述之要旨、受理依據,及形成判決主文之法律上意見。 憲法訴訟法 第 34 條 前條第一項及第三項規定,於裁定準用之。 裁定,除本法別有規定外,得不附理由。 憲法訴訟法 第 35 條 大法官贊成裁判之主文,而對其理由有補充或不同意見者,得提出協同意見書。 大法官對於裁判之主文,曾於評議時表示部分或全部不同意見者,得提出部分或全部之不同意見書。 憲法訴訟法 第 36 條 經言詞辯論之判決,應宣示之;不經言詞辯論之判決,應公告之。 經言詞辯論之裁定,應宣示之;終結訴訟之裁定,應公告之。 裁判,應以正本送達當事人及指定之執行機關。但不受理裁定,僅送達聲請人。 各大法官之協同意見書或不同意見書,由憲法法庭隨同裁判一併公告及送達。 憲法訴訟法 第 37 條 裁判,自宣示或公告之日起發生效力。 未經宣示或公告之裁定,自送達之日起發生效力。 憲法訴訟法 第 38 條 判決,有拘束各機關及人民之效力;各機關並有實現判決內容之義務。 前項規定,於憲法法庭所為之實體裁定準用之。 憲法訴訟法 第 39 條 對於憲法法庭及審查庭之裁判,不得聲明不服。 憲法訴訟法 第 40 條 案件經憲法法庭為判決或實體裁定者,聲請人不得更行聲請。 憲法訴訟法 第 41 條 憲法法庭就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及第八章聲請案件之判決,應以裁定宣告判決效力及於其他以同一法規範或爭議聲請而未及併案審理之案件。但該其他聲請案件,以於判決宣示或公告前已向憲法法庭聲請,且符合受理要件者為限。 前項裁定之評決,依案件性質準用第三十二條或第八十七條關於受理之規定,並應附具理由。 前二項規定於第五十九條及第八十三條案件,不適用之。 憲法訴訟法 第 42 條 法規範審查案件或機關爭議案件,經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判決宣告不違憲或作成其他憲法判斷者,除有本條第二項或第三項之情形外,任何人均不得就相同法規範或爭議聲請判決。 各法院、人民或地方自治團體之立法或行政機關,對於經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判決宣告未違憲之法規範,因憲法或相關法規範修正,或相關社會情事有重大變更,認有重行認定與判斷之必要者,得分別依第三章或第七章所定程序,聲請憲法法庭為變更之判決。 國家最高機關就機關爭議事項,有前項情形者,得依第四章所定程序,聲請憲法法庭為變更之判決。 憲法訴訟法 第 43 條 聲請案件繫屬中,憲法法庭為避免憲法所保障之權利或公益遭受難以回復之重大損害,且有急迫必要性,而無其他手段可資防免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就案件相關之爭議、法規範之適用或原因案件裁判之執行等事項,為暫時處分之裁定。 憲法法庭為前項裁定前,得命當事人或關係人陳述意見或為必要之調查。 暫時處分之裁定,應經大法官現有總額三分之二以上參與評議,大法官現有總額過半數同意,並應附具理由。 暫時處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失其效力: 一、聲請案件業經裁判。 二、裁定後已逾六個月。 三、因情事變更或其他特殊原因,經憲法法庭依前項之評決程序裁定撤銷。 憲法訴訟法 第 44 條 憲法法庭審理案件評議之過程應嚴守秘密。 憲法訴訟法 第 六 節 準用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45 條 憲法法庭審理第五章及第六章案件,必要時得為搜索或扣押,並得囑託地方法院或調度司法警察為之。 前項程序準用刑事訴訟法及調度司法警察條例有關之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46 條 行政訴訟法之規定,除本法或審理規則別有規定外,與本法性質不相牴觸者,準用之。 憲法訴訟法 第 三 章 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案件 憲法訴訟法 第 一 節 國家機關、立法委員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 憲法訴訟法 第 47 條 國家最高機關,因本身或下級機關行使職權,就所適用之法規範,認有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 下級機關,因行使職權,就所適用之法規範,認有牴觸憲法者,得報請上級機關為前項之聲請。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所定相當二級機關之獨立機關,於其獨立行使職權,自主運作範圍內,準用第一項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48 條 前條之法規範牴觸憲法疑義,各機關於其職權範圍內得自行排除者,不得聲請。 憲法訴訟法 第 49 條 立法委員現有總額四分之一以上,就其行使職權,認法律位階法規範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 憲法訴訟法 第 50 條 本節聲請,應以聲請書記載下列事項: 一、聲請機關名稱、代表人及機關所在地,或聲請人姓名、住所或居所及應為送達之處所。 二、有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職業、住所或居所。 三、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四、法規範違憲之情形及所涉憲法條文或憲法上權利。 五、聲請判決之理由及聲請人對本案所持之法律見解。 六、關係文件之名稱及件數。 憲法訴訟法 第 51 條 憲法法庭認法規範牴觸憲法者,應於判決主文宣告法規範違憲。 憲法訴訟法 第 52 條 判決宣告法規範違憲且應失效者,該法規範自判決生效日起失效。但主文另有諭知溯及失效或定期失效者,依其諭知。 判決宣告法規範定期失效,其所定期間,法律位階法規範不得逾二年,命令位階法規範不得逾一年。 憲法訴訟法 第 53 條 判決宣告法規範立即失效或溯及失效者,於判決前已繫屬於各法院而尚未終結之案件,各法院應依判決意旨為裁判。 判決前適用立即失效之法規範作成之確定裁判,其效力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受影響。 判決前以溯及失效之法規範為基礎作成之確定裁判,得依法定程序或判決意旨救濟之;其為刑事確定裁判者,檢察總長得據以提起非常上訴。 憲法訴訟法 第 54 條 判決宣告法律位階法規範定期失效者,除主文另有諭知外,於期限屆至前,各法院審理案件,仍應適用該法規範。但各法院應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於必要時得依職權或當事人之聲請,裁定停止審理程序,俟該法規範修正後,依新法續行審理。 駁回前項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 憲法訴訟法 第 二 節 法院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 憲法訴訟法 第 55 條 各法院就其審理之案件,對裁判上所應適用之法律位階法規範,依其合理確信,認有牴觸憲法,且於該案件之裁判結果有直接影響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 憲法訴訟法 第 56 條 本節聲請,應以聲請書記載下列事項: 一、聲請法院及其法官姓名。 二、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三、應受審查法律位階法規範違憲之情形及所涉憲法條文或憲法上權利。 四、聲請判決之理由、應受審查法律位階法規範在裁判上適用之必要性及客觀上形成確信其違憲之法律見解。 五、關係文件之名稱及件數。 憲法訴訟法 第 57 條 各法院就其審理之原因案件,以本節聲請為由而裁定停止程序時,應附以前條聲請書為裁定之一部。如有急迫情形,並得為必要之處分。 憲法訴訟法 第 58 條 第五十一條至第五十四條規定,於本節案件準用之。 憲法訴訟法 第 三 節 人民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 憲法訴訟法 第 59 條 人民於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程序,對於所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或該裁判及其所適用之法規範,認有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 前項聲請,應自用盡審級救濟之最終裁判送達後翌日起之六個月不變期間內為之。 憲法訴訟法 第 60 條 本節聲請,應以聲請書記載下列事項: 一、聲請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所或居所及應為送達之處所;聲請人為法人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所在地、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有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者,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所或居所。 三、有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職業、住所或居所。 四、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五、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規範或該裁判違憲之情形,及所涉憲法條文或憲法上權利。 六、聲請判決之理由及聲請人對本案所持之法律見解。 七、確定終局裁判及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 八、關係文件之名稱及件數。 憲法訴訟法 第 61 條 本節案件於具憲法重要性,或為貫徹聲請人基本權利所必要者,受理之。 審查庭就承辦大法官分受之聲請案件,得以一致決為不受理之裁定,並應附理由;不能達成一致決之不受理者,由憲法法庭評決受理與否。 前項一致決裁定作成後十五日內,有大法官三人以上認應受理者,由憲法法庭評決受理與否;未達三人者,審查庭應速將裁定公告並送達聲請人。 憲法訴訟法 第 62 條 憲法法庭認人民之聲請有理由者,應於判決主文宣告該確定終局裁判違憲,並廢棄之,發回管轄法院;如認該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規範違憲,並為法規範違憲之宣告。 第五十一條及第五十二條規定,於前項判決準用之。 憲法訴訟法 第 63 條 本節案件判決宣告法規範立即或溯及失效者,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準用第五十三條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64 條 判決宣告法規範定期失效者,於期限屆至前,審理原因案件之法院應依判決宣告法規範違憲之意旨為裁判,不受該定期失效期限之拘束。但判決主文另有諭知者,依其諭知。 前項法規範定期失效之情形,各法院於審理其他案件時,準用第五十四條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四 章 機關爭議案件 憲法訴訟法 第 65 條 國家最高機關,因行使職權,與其他國家最高機關發生憲法上權限之爭議,經爭議之機關協商未果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機關爭議之判決。 前項聲請,應於爭議機關協商未果之日起六個月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第一項爭議機關協商未果之事實,聲請機關應釋明之。 憲法訴訟法 第 66 條 前條聲請,應以聲請書記載下列事項: 一、聲請機關名稱、代表人及機關所在地。 二、發生爭議之相對機關名稱、代表人及機關所在地。 三、有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職業、住所或居所。 四、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五、爭議之性質與發生爭議機關間之協商經過及所涉憲法條文或憲法上權限。 六、聲請判決之理由及聲請機關對本案所持之見解。 七、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 八、關係文件之名稱及件數。 憲法訴訟法 第 67 條 本章案件,憲法法庭應於判決主文確認相關機關之權限;亦得視案件情形,另於主文為其他適當之諭知。 憲法訴訟法 第 五 章 總統、副總統彈劾案件 憲法訴訟法 第 68 條 立法院得依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七項規定,就總統、副總統提出彈劾案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彈劾成立之判決。 前項聲請,應以聲請書記載下列事項: 一、聲請機關名稱、代表人及機關所在地。 二、有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職業、住所或居所。 三、被彈劾人之姓名、住所或居所。 四、彈劾案決議作成之程序。 五、彈劾之原因事實、證據及應予解職之理由。 六、關係文書之名稱及件數。 憲法訴訟法 第 69 條 本章案件程序之進行,不因被彈劾人卸任、立法院之解散或該屆立法委員任期屆滿而受影響。但被彈劾人於判決宣示前辭職、去職或死亡者,憲法法庭應裁定不受理。 憲法訴訟法 第 70 條 案件之聲請,得於宣示判決前,經立法院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之決議撤回。 聲請之撤回應以書面為之,並附具前項決議文正本。 經撤回者,聲請機關就同一原因事實不得更行聲請。 憲法訴訟法 第 71 條 審判長認已適於為言詞辯論時,應速定言詞辯論期日。 前項言詞辯論期日,距聲請書之送達,至少應有二十日為就審期間。 憲法訴訟法 第 72 條 被彈劾人得選任辯護人為其辯護。 辯護人應由律師充之。但經審判長許可者,亦得選任非律師為辯護人。 辯護人有數人者,送達文書應分別為之。 本法關於訴訟代理人之規定,於辯護人準用之。 憲法訴訟法 第 73 條 言詞辯論期日,如有當事人一造未到庭者,應再定期日。 前項再定期日,聲請機關或被彈劾人未到庭者,得逕為裁判。 憲法訴訟法 第 74 條 言詞辯論期日,聲請機關及被彈劾人應依序陳述彈劾意旨及就彈劾事實為答辯。 被彈劾人答辯後,審判長應調查證據,並應命依下列次序,就事實及法律辯論之: 一、聲請機關。 二、被彈劾人。 三、辯護人。 已辯論者,得再為辯論;審判長亦得命再行辯論。 審判長於宣示辯論終結前,最後應訊問被彈劾人有無陳述。 憲法訴訟法 第 75 條 宣告彈劾成立之判決,其評決應經大法官現有總額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主文並應諭知被彈劾人解除職務。 評決未達前項同意人數者,應為彈劾不成立之判決。 憲法訴訟法 第 76 條 憲法法庭應於收受彈劾案件聲請之日起六個月內為裁判。 憲法訴訟法 第 六 章 政黨違憲解散案件 憲法訴訟法 第 77 條 政黨之目的或行為,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或自由民主之憲政秩序者,主管機關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政黨解散之判決。 憲法訴訟法 第 78 條 前條聲請,應以聲請書記載下列事項: 一、聲請機關名稱、代表人及機關所在地。 二、被聲請解散政黨之名稱及所在地,其代表人之姓名、住所或居所。 三、聲請解散政黨之意旨。 四、政黨應予解散之原因事實及證據。 五、關係文件及件數。 憲法訴訟法 第 79 條 聲請機關就政黨應予解散之原因事實應檢附證據。 憲法法庭於言詞辯論期日前,認為聲請機關所舉事證顯有不足時,應定期間命其補正;逾期未補正者,得裁定不受理。 聲請機關就前項經裁定不受理之同一原因事實案件,不得更行聲請。 憲法訴訟法 第 80 條 宣告政黨解散之判決,其評決應經大法官現有總額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評決未達前項同意人數時,應為不予解散之判決。 憲法訴訟法 第 81 條 本章案件,準用第七十一條及第七十四條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七 章 地方自治保障案件 憲法訴訟法 第 82 條 地方自治團體之立法或行政機關,因行使職權,認所應適用之中央法規範牴觸憲法,對其受憲法所保障之地方自治權有造成損害之虞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 前項案件,準用第五十條至第五十四條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83 條 地方自治團體,就下列各款事項,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而受之不利確定終局裁判,認為損害其受憲法所保障之地方自治權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 一、自治法規,經監督機關函告無效或函告不予核定。 二、其立法機關議決之自治事項,經監督機關函告無效。 三、其行政機關辦理之自治事項,經監督機關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前項聲請,應於確定終局裁判送達後六個月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第一項案件,準用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及第六十二條第一項前段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八 章 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案件 憲法訴訟法 第 84 條 人民就其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之案件,對於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適用法規範所表示之見解,認與不同審判權終審法院之確定終局裁判適用同一法規範已表示之見解有異,得聲請憲法法庭為統一見解之判決。 前項情形,如人民得依法定程序聲明不服,或後裁判已變更前裁判之見解者,不得聲請。 第一項聲請,應於該不利確定終局裁判送達後三個月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憲法訴訟法 第 85 條 前條聲請,應以聲請書記載下列事項: 一、聲請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所或居所及應為送達之處所;聲請人為法人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所在地、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有法定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者,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所或居所。 三、有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職業、住所或居所。 四、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五、見解發生歧異之經過及所涉法規範。 六、聲請判決之理由及聲請人對本案所持之法律見解。 七、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 八、關係文件之名稱及件數。 憲法訴訟法 第 86 條 憲法法庭審理本章案件時,就不同審判權之終審法院,對於確定終局裁判適用同一法規範所生之歧異見解,得函請各該終審法院說明。 憲法訴訟法 第 87 條 本章案件之受理及其評決,應有大法官現有總額過半數參與評議,參與評議大法官過半數同意。未達同意受理人數者,應裁定不受理。 憲法訴訟法 第 88 條 憲法法庭判決就法規範所表示之見解與原因案件確定終局裁判有異時,聲請人得依法定程序或判決意旨請求救濟。原因案件為刑事確定裁判者,檢察總長亦得據以提起非常上訴。 憲法訴訟法 第 89 條 憲法法庭就法規範見解所為之統一解釋判決,各法院應依判決意旨為裁判。 前項判決不影響各法院已確定裁判之效力。 憲法訴訟法 第 九 章 附則 憲法訴訟法 第 90 條 本法修正施行前已繫屬而尚未終結之案件,除本法別有規定外,適用修正施行後之規定。但案件得否受理,依修正施行前之規定。 本法修正施行前已繫屬而尚未終結之原第五條第一項第一款前段、第三款前段及第七條第一項第一款案件,其審理程序分別準用修正施行後第三章第一節及第八章之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91 條 本法修正施行前已繫屬而尚未終結之人民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案件,不適用第六十二條第一項前段關於宣告確定終局裁判違憲並廢棄發回管轄法院之規定。 前項聲請案件,判決宣告法規範違憲且應失效者,就已確定之原因案件,聲請人得依法定程序或判決意旨請求救濟;原因案件為刑事確定裁判者,檢察總長亦得據以提起非常上訴。 第一項聲請案件,自聲請案件繫屬之日起至判決送達聲請人之日止,不計入法律規定原因案件再審之最長期間。 憲法訴訟法 第 92 條 第五十九條第一項之裁判憲法審查案件,聲請人所受之確定終局裁判於本法修正施行前已送達者,不得聲請。但在本法修正施行前已援用大法庭之法律見解之裁判,得於本法修正施行後六個月內聲請。 第五十九條第一項之法規範憲法審查案件或第八十三條第一項之案件,聲請人所受之確定終局裁判於本法修正施行前已送達者,六個月之聲請期間,自本法修正施行日起算;其案件之審理,準用第九十條第一項但書及第九十一條之規定。 前項案件,除刑事確定終局裁判外,自送達時起已逾五年者,不得聲請。 依第六十五條第一項聲請之案件,其爭議發生於本法修正施行前者,六個月之聲請期間,自本法修正施行日起算。 憲法訴訟法 第 93 條 大法官、律師及書記官於憲法法庭執行職務時,應服制服。 前項人員之服制及法庭之席位布置,由司法院定之。 憲法訴訟法 第 94 條 大法官審理案件之訴訟卷宗保管、歸檔及其保存規定,由司法院定之。 卷宗滅失事件之處理,準用民刑事訴訟卷宗滅失案件處理法之規定。 憲法訴訟法 第 95 條 本法自公布後三年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司法院以命令定之。
憲法訴訟法
法律
20230621
2024/1/12 上午 12:00:00
證人保護法 第 1 條 為保護刑事案件及檢肅流氓案件之證人,使其勇於出面作證,以利犯罪之偵查、審判,或流氓之認定、審理,並維護被告或被移送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證人保護法 第 2 條 本法所稱刑事案件,以下列各款所列之罪為限: 一、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 二、刑法第一百條第二項之預備內亂罪、第一百零一條第二項之預備暴動內亂罪或第一百零六條第三項、第一百零九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三項、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項、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項、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二百五十六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二百九十六條之一第三項、第二百九十八條第二項、第三百條、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九條之三或第三百四十六條之罪。 三、貪污治罪條例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之罪。 四、懲治走私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條之罪。 五、藥事法第八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八十三條第一項、第三項之罪。 六、銀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之罪。 七、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七十一條或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之罪。 八、期貨交易法第一百十二條或第一百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之罪。 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八條第四項、第十一條第四項、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或第十三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之罪。 十、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八十八條第一項、第八十九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九十條之一第一項、第九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或第九十一條之一第一項之罪。 十一、農會法第四十七條之一或第四十七條之二之罪。 十二、漁會法第五十條之一或第五十條之二之罪。 十三、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之罪。 十四、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十五條或第十七條之罪。 十五、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三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第五項、第七項、第八項、第四條、第六條或第十一條第三項之罪。 十六、營業秘密法第十三條之二之罪。 十七、陸海空軍刑法第四十二條第一項、第四十三條第一項、第四十四條第二項前段、第五項、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之罪。 證人保護法 第 3 條 依本法保護之證人,以願在檢察官偵查中或法院審理中到場作證,陳述自己見聞之犯罪或流氓事證,並依法接受對質及詰問之人為限。 證人保護法 第 4 條 證人或與其有密切利害關係之人因證人到場作證,致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有遭受危害之虞,而有受保護之必要者,法院於審理中或檢察官於偵查中得依職權或依證人、被害人或其代理人、被告或其辯護人、被移送人或其選任律師、輔佐人、司法警察官、案件移送機關、自訴案件之自訴人之聲請,核發證人保護書。但時間急迫,不及核發證人保護書者,得先採取必要之保護措施。 司法警察機關於調查刑事或流氓案件時,如認證人有前項受保護必要之情形者,得先採取必要之保護措施,並於七日內將所採保護措施陳報檢察官或法院。檢察官或法院如認該保護措施不適當者,得命變更或停止之。 聲請保護之案件,以該管刑事或檢肅流氓案件之法院,為管轄法院。 證人保護法 第 5 條 聲請核發證人保護書時,應以書面記載下列事項: 一、聲請人及受保護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住所、身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 二、作證之案件。 三、作證事項。 四、請求保護之事由。 五、有保護必要之理由。 六、請求保護之方式。 證人保護法 第 6 條 檢察官或法院依職權或依聲請核發證人保護書,應參酌下列事項定之: 一、證人或與其有密切利害關係之人受危害之程度及迫切性。 二、犯罪或流氓行為之情節。 三、犯罪或流氓行為人之危險性。 四、證言之重要性。 五、證人或與其有密切利害關係之人之個人狀態。 六、證人與犯罪或流氓活動之關連性。 七、案件進行之程度。 八、被告或被移送人權益受限制之程度。 九、公共利益之維護。 證人保護法 第 7 條 檢察官或法院核發證人保護書,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聲請人及受保護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住所、身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 二、作證之案件。 三、保護之事由。 四、有保護必要之理由。 五、保護之措施。 六、保護之期間。 七、執行保護之機關。 前項第五款之保護措施,應就第十一條至第十三條所列方式酌定之。 證人保護法 第 8 條 證人保護書,由檢察官或法院自行或發交司法警察機關或其他執行保護機關執行之。 前項執行機關,得依證人保護書之意旨,命受保護人遵守一定之事項,並得於管轄區域外,執行其職務。 所有參與核發及執行第一項保護措施之人,對保護相關事項,均負保密義務。 證人保護法 第 9 條 執行證人保護之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檢察官或法院得依職權或依第四條第一項之人或執行保護機關之聲請,停止或變更保護措施: 一、經受保護人同意者。 二、證人就本案有偽證或誣告情事,經有罪判決確定者。 三、受保護人違反前條第二項應遵守之事項者。 四、受保護人因案經羈押、鑑定留置、收容、觀察勒戒、強制戒治或移送監獄或保安處分處所執行者。 五、應受保護之事由已經消滅或已無保護之必要者。 證人保護法 第 10 條 保護措施之執行機關,應隨時檢討執行情形,如危害之虞已消失或無繼續保護之必要者,經法院、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同意後,停止執行保護措施。但其因情事變更仍有繼續保護之必要者,得經法院、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同意,變更原有之保護措施。 停止執行保護之案件,有重新保護之必要者,檢察官或法院得依職權或依第四條第一項之人或執行保護機關之聲請,再許可執行保護證人之措施。 證人保護法 第 11 條 有保密身分必要之證人,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其真實姓名及身分資料,公務員於製作筆錄或文書時,應以代號為之,不得記載證人之年籍、住居所、身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該證人之簽名以按指印代之。 載有保密證人真實身分資料之筆錄或文書原本,應另行製作卷面封存之。其他文書足以顯示應保密證人之身分者,亦同。 前項封存之筆錄、文書,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不得供閱覽或提供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其他機關、團體或個人。 對依本法有保密身分必要之證人,於偵查或審理中為訊問時,應以蒙面、變聲、變像、視訊傳送或其他適當隔離方式為之。於其依法接受對質或詰問時,亦同。 證人保護法 第 12 條 證人或與其有密切利害關係之人之生命、身體或自由有遭受立即危害之虞時,法院或檢察官得命司法警察機關派員於一定期間內隨身保護證人或與其有密切利害關係之人之人身安全。 前項情形於必要時,並得禁止或限制特定之人接近證人或與其有密切利害關係之人之身體、住居所、工作之場所或為一定行為。 法院或檢察官為前項之禁止或限制時,應核發證人保護書行之,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受保護之人及保護地點。 二、受禁止或限制之特定人。 三、執行保護之司法警察機關。 四、禁止或限制特定人對受保護人為特定行為之內容。 五、執行保護之司法警察機關應對受保護人為特定行為之內容。 前項證人保護書,應送達聲請人、應受禁止或限制之人及執行保護措施之司法警察或其他相關機關。 受禁止或限制之人,得對檢察官或法院第二項之命令或裁定聲明不服,其程序準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 證人保護法 第 13 條 證人或與其有密切利害關係之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有遭受危害之虞,且短期內有變更生活、工作地點及方式之確實必要者,法院或檢察官得命付短期生活安置,指定安置機關,在一定期間內將受保護人安置於適當環境或協助轉業,並給予生活照料。 前項期間最長不得逾一年。但必要時,經檢察官或法院之同意,得延長一年。所需安置相關經費,由內政部編列預算支應。 法院或檢察官為第一項短期生活安置之決定,應核發證人保護書行之,並應送達聲請人、安置機關及執行保護措施之相關機關。 證人保護法 第 14 條 第二條所列刑事案件之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於偵查中供述與該案案情有重要關係之待證事項或其他正犯或共犯之犯罪事證,因而使檢察官得以追訴該案之其他正犯或共犯者,以經檢察官事先同意者為限,就其因供述所涉之犯罪,減輕或免除其刑。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雖非前項案件之正犯或共犯,但於偵查中供述其犯罪之前手、後手或相關犯罪之網絡,因而使檢察官得以追訴與該犯罪相關之第二條所列刑事案件之被告者,參酌其犯罪情節之輕重、被害人所受之損害、防止重大犯罪危害社會治安之重要性及公共利益等事項,以其所供述他人之犯罪情節或法定刑較重於其本身所涉之罪且經檢察官事先同意者為限,就其因供述所涉之犯罪,得為不起訴處分。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非第一項案件之正犯或共犯,於偵查中供述其犯罪之前手、後手或相關犯罪之網絡,因而使檢察官得以追訴與該犯罪相關之第二條所列刑事案件之被告,如其因供述所涉之犯罪經檢察官起訴者,以其所供述他人之犯罪情節或法定刑較重於其本身所涉之罪且曾經檢察官於偵查中為第二項之同意者為限,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五條至第二百六十條之規定,於第二項情形準用之。 證人保護法 第 15 條 檢舉人、告發人、告訴人或被害人有保護必要時,準用保護證人之規定。 政府機關依法受理人民檢舉案件而認應保密檢舉人之姓名及身分資料者,於案件移送司法機關或司法警察機關時,得請求法院、檢察官或司法警察官依本法身分保密之規定施以保護措施。 證人保護法 第 16 條 公務員洩漏或交付關於依本法應受身分保密證人之文書、圖畫、消息、相貌、身分資料或其他足資辨別證人之物品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因過失犯前兩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非公務員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第一項之文書、圖畫、消息、相貌、身分資料或其他足資辨別證人之物品,而洩漏或交付之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證人保護法 第 17 條 受禁止或限制之人故意違反第十二條第二項之規定,經執行機關制止不聽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證人保護法 第 18 條 意圖妨害或報復依本法保護之證人到場作證,而對受保護人實施犯罪行為者,依其所犯之罪,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證人保護法 第 19 條 依本法保護之證人,於案情有重要關係之事項,向該管公務員為虛偽陳述者,以偽證論,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證人保護法 第 20 條 訴訟之辯論,有危害證人生命、身體或自由之虞者,法院得決定不公開。 證人保護法 第 21 條 本法之規定,於軍事法院及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受理之案件,準用之。 證人保護法 第 22 條 本法之施行細則,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定之。 證人保護法 第 23 條 本法施行日期,除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三十日修正公布之條文,自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及一百零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修正之條文,由行政院定之外,自公布日施行。
證人保護法
法律
201806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監察法 第 一 章 總則 監察法 第 1 條 監察院依憲法及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行使彈劾、糾舉及審計權,並提出糾正案,除審計權之行使另有規定外,悉依本法之規定。 監察法 第 2 條 監察院以監察委員行使彈劾權、糾舉權及以各委員會提出糾正案。 監察法 第 3 條 監察委員得分區巡迴監察。 監察法 第 4 條 監察院及監察委員得收受人民書狀,其辦法由監察院定之。 監察法 第 二 章 彈劾權 監察法 第 5 條 (刪除) 監察法 第 6 條 監察委員對於公務人員認為有違法或失職之行為者,應經二人以上之提議向監察院提彈劾案。 監察法 第 7 條 彈劾案之提議,以書面為之,並應詳敘事實;在未經審查決定前,原提案委員得以書面補充之。 監察法 第 8 條 彈劾案經提案委員外之監察委員九人以上之審查及決定成立後,監察院應即向懲戒機關提出之。彈劾案向懲戒機關提出後,於同一案件如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經審查後,應送懲戒機關併案辦理。 彈劾案之審查會,應以記名投票表決,以投票委員過半數同意成立決定之。 監察法 第 9 條 彈劾案之審查,應由全體監察委員按序輪流擔任之。 監察法 第 10 條 彈劾案經審查認為不成立而提案委員有異議時,應即將該彈劾案另付其他監察委員九人以上審查,為最後之決定。 監察法 第 11 條 彈劾案之審查委員與該案有關係者,應行迴避。 監察法 第 12 條 監察院院長對於彈劾案,不得指使或干涉。 監察法 第 13 條 監察院人員對於彈劾案在未經審查決定確定前,不得對外宣洩。 監察院於彈劾案審查決定確定後,應公布之。其涉及國防、外交或其他法律規定應秘密之案件,應隱去其應秘密之資訊。 監察法 第 14 條 監察院向懲戒機關提出彈劾案時,如認為被彈劾人員違法或失職之行為情節重大有急速救濟之必要者,得通知該主管長官為急速救濟之處理。 主管長官接到前項通知不為急速救濟之處理者,於被彈劾人員受懲戒時,應負失職責任。 監察法 第 15 條 監察院認為被彈劾人員違法或失職之行為有涉及刑事或軍法者,除向懲戒機關提出外,並應逕送各該管司法或軍法機關依法辦理。 監察法 第 16 條 彈劾案經向懲戒機關提出,及移送司法或軍法機關後,各該管機關應急速辦理,並將辦理結果迅即通知監察院轉知原提案委員。 懲戒機關於收到被彈劾人員答辯時,應即通知監察院轉知原提案委員,原提案委員接獲通知後如有意見時,應於十日內提出轉送懲戒機關。 監察法 第 17 條 (刪除) 監察法 第 18 條 凡經彈劾而受懲戒之人員,在停止任用期間任何機關不得任用。 被彈劾人員在懲戒案進行期間,如有依法升遷應於懲戒處分後撤銷之,但其懲戒處分為申誡者不在此限。 監察法 第 三 章 糾舉權 監察法 第 19 條 監察委員對於公務人員認為有違法或失職之行為,應先予停職或其他急速處分時,得以書面糾舉,經其他監察委員三人以上之審查及決定,由監察院送交被糾舉人員之主管長官或其上級長官,其違法行為涉及刑事或軍法者,應逕送各該管司法或軍法機關依法辦理。 監察委員於分派執行職務之該管監察區內,對薦任以下公務人員提議糾舉案於監察院,必要時得通知該主管長官或其上級長官予以注意。 監察法 第 20 條 糾舉案經審查認為不成立,而提案委員有異議時,應即將該糾舉案另付其他監察委員三人以上審查,為最後之決定。 監察法 第 21 條 被糾舉人員之主管長官或其上級長官接到糾舉書後,除關於刑事或軍法部份另候各該管機關依法辦理外,至遲應於一個月內依公務員懲戒法之規定予以處理,並得先予停職或為其他急速處分,其認為不應處分者,應即向監察院聲復理由。 監察法 第 22 條 被糾舉人員之主管長官或其上級長官對於糾舉案,不依前條規定處理或處理後監察委員二人以上認為不當時,得改提彈劾案。 被糾舉人員之主管長官或其上級長官接到糾舉書後,不依前條規定處分或決定不應處分,如被糾舉人員因改被彈劾而受懲戒時,其主管長官或其上級長官應負失職責任。 監察法 第 23 條 本法第八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六條之規定,於糾舉案準用之。 監察法 第 四 章 糾正 監察法 第 24 條 監察院於調查行政院及其所屬各級機關之工作及設施後,經各有關委員會之審查及決議,得由監察院提出糾正案,移送行政院或有關部會,促其注意改善。 監察法 第 25 條 行政院或有關部會接到糾正案後,應即為適當之改善與處置,並應以書面答復監察院,如逾二個月仍未將改善與處置之事實答復監察院時,監察院得質問之。 監察法 第 五 章 調查 監察法 第 26 條 監察院為行使監察職權,得由監察委員持監察證或派員持調查證,赴各機關部隊公私團體調查檔案冊籍及其他有關文件,各該機關部隊或團體主管人員及其他關係人員不得拒絕,遇有詢問時,應就詢問地點負責為詳實之答復,作成筆錄,由受詢人署名簽押。 調查人員調查案件,於必要時得通知書狀具名人及被調查人員就指定地點詢問。 調查人員對案件內容不得對外宣洩。 監察證調查證使用規則由監察院定之。 監察法 第 27 條 調查人員必要時得臨時封存有關證件,或攜去其全部或一部。 前項證件之封存或攜去,應經該主管長官之允許,除有妨害國家利益者外,該主管長官不得拒絕。 凡攜去之證件,該主管人員應加蓋圖章,由調查人員給予收據。 監察法 第 28 條 調查人員必要時,得知會當地政府法院或其他有關機關協助。 調查人員於調查證據遭遇抗拒或為保全證據時,得通知警憲當局協助,作必要之措施。 監察法 第 29 條 調查人員在調查案件時,如認為案情重大或被調查人有逃亡之虞者,得通知當地警憲當局協助,予以適當之防範。 監察法 第 30 條 監察院於必要時,得就指定案件或事項,委託其他機關調查。 各機關接受前項委託後,應即進行調查,並以書面答復。 監察法 第 六 章 附則 監察法 第 31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監察院定之。 監察法 第 32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第一條、第二條、第五條、第六條及第二十二條第一項,自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監察法
法律
202101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省縣自治法 第 一 章 總則 省縣自治法 第 1 條 本法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七條制定之。 省、縣 (市) 、鄉 (鎮、縣轄市) 之自治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 適用其他法律。 省縣自治法 第 2 條 省為法人,省以下設縣、市,縣以下設鄉、鎮、縣轄市 (以下簡稱鄉 (鎮 、市) ) ,均為法人,各依本法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 。 市以下設區。鄉、鎮、縣轄市、區 (以下簡稱鄉 (鎮、市、區) ) 以內之 編組為村、里。村、里以內之編組為鄰。 省縣自治法 第 3 條 人口聚居地區,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地位重要、且人口在六十萬人以上 者,得設市。 本法施行前已設之市,其人口數得不適用前項之規定。 省縣自治法 第 4 條 人口聚居地區,工商業發達、自治財源充裕、交通便利及公共設施完備、 且人口在十五萬人以上者,得設縣轄市。 本法施行前已設之縣轄市、其人口數得不適用前項之規定。 省縣自治法 第 5 條 省設省議會、省政府;縣 (市) 設縣 (市) 議會、縣 (市) 政府;鄉 (鎮 、市 )設鄉 (鎮、市) 民代表會、鄉 (鎮、市) 公所、分別為省、縣 (市 ) 、鄉 (鎮、市) 之立法機關及行政機關。 區設區公所。 村、里設村、里辨公處。 省縣自治法 第 6 條 省自治之監督機關為行政院,縣 (市) 自治之監督機關為省政府,鄉 (鎮 、市) 自治之監督機關為縣政府。 省縣自治法 第 7 條 省、縣 (市) 、鄉 (鎮、市、區) 及村、里之設置、廢止及區域變更、依 法律規定行之。 省縣自治法 第 8 條 省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所在地之變更,由省政府、縣 (市 ) 政府、鄉 (鎮、市) 公所提請各該省議會、縣 (市) 議會、鄉 ( 鎮、市)民代表會通過後,報請自治監督機關備查。 新設省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所在地之擬定,在議會、 代表會未成立前,由自治監督機關核定設置臨時辨公處所,俟議會或代表 會成立後依前項規定辨理。 省縣自治法 第 二 章 省、縣 (市) 、鄉 (鎮、市) 民之權利與義務 省縣自治法 第 9 條 中華民國人民,現設籍在省、縣 (市) 、鄉 (鎮、市) 行政區域內者,為 省民、縣 (市) 民、鄉 (鎮、市) 民。 省縣自治法 第 10 條 省民、縣 (市) 民、鄉 (鎮、市) 民之權利如下: 一、對於地方公共設施有使用之權。 二、對地方教育文化、社會福利事項,有依法享受之權。 三、對於地方自治事項有依法行使創制、複決之權。 四、對於地方政府資訊有依法請求公開之權。 五、其他法律及自治法規賦予之權利。 省縣自治法 第 11 條 省民、縣 (市) 民、鄉 (鎮、市) 民之義務如下: 一、遵守自治法規之義務。 二、繳納自治稅捐之義務。 三、其他法律及自治法規所課之義務。 省縣自治法 第 三 章 自治事項 省縣自治法 第 12 條 下列各款為省自治事項: 一、省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事項。 二、省地政事項。 三、省教育文化事業。 四、省衛生環保事業。 五、省農、林、漁、牧、礦事業。 六、省水利事業。 七、省交通事業。 八、省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九、省公用及公營事業。 十、省觀光事業。 十一、省工商管理。 十二、省建築管理。 十三、省財政、省稅捐及省債。 十四、省銀行。 十五、省警政之實施事項。 十六、省戶籍登記及管理事項。 十七、省國民住宅興建及管理事項。 十八、省合作事業。 十九、省公益慈善事業與社會救助及災害防救事項。 二十、省人民團體之輔導事項。 二十一、省國民就業服務事項。 二十二、省勞工行政事項。 二十三、省社會福利事項。 二十四、省文化資產之保存事項。 二十五、省禮儀民俗及文獻事項。 二十六、省新聞事業。 二十七、與其他省、直轄市 (以下簡稱省 (市) ) 合辨之事業。 二十八、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省縣自治法 第 13 條 下列各款為縣 (市) 自治事項: 一、縣 (市)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事項。 二、縣 (市) 地政事項。 三、縣 (市) 教育文化事業。 四、縣 (市) 衛生環保事業。 五、縣 (市) 農、林、漁、牧、礦事業。 六、縣 (市) 水利事業。 七、縣 (市) 交通事業。 八、縣 (市) 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九、縣 (市) 公用及公營事業。 十、縣 (市) 觀光事業。 十一、縣 (市) 工商管理。 十二、縣 (市) 建築管理。 十三、縣 (市) 財政、縣 (市) 稅捐及縣 (市) 債。 十四、縣 (市) 銀行。 十五、縣 (市) 警衛之實施事項。 十六、縣 (市) 戶籍登記及管理事項。 十七、縣 (市) 國民住宅興建及管理事項。 十八、縣 (市) 合作事業。 十九、縣 (市) 公益慈善事業與杜會救助及災害防救事項。 二十、縣 (市) 人民團體之輔導事項。 二十一、縣 (市) 國民就業服務事項。 二十二、縣 (市) 勞工行政事項。 二十三、縣 (市) 社會福利事項。 二十四、縣 (市) 文化資產之保存事項。 二十五、縣 (市) 禮儀民俗及文獻事項。 二十六、縣 (市) 新聞事業。 二十七、與其他縣 (市) 合辨之事業。 二十八、其他依法律及省法規賦予之事項。 省縣自治法 第 14 條 下列各款為鄉 (鎮、市) 自治事項: 一、鄉(鎮、市)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事項。 二、鄉(鎮、市) 教育文化事業。 三、鄉(鎮、市) 衛生環保事業。 四、鄉(鎮、市) 農、林、漁、牧、礦事業。 五、鄉(鎮、市) 水利亨業。 六、鄉(鎮、市) 交通事業。 七、鄉(鎮、市) 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八、鄉(鎮、市) 公用及公營事業。 九、鄉(鎮、市) 觀光事業。 十、鄉(鎮、市) 財政及稅捐事項。 十一、鄉(鎮、市) 合作事業。 十二、鄉(鎮、市) 公益慈善事業與社會救助及災害防救事項。 十三、鄉(鎮、市) 社會福利事項。 十四、鄉(鎮、市) 禮儀民俗及文獻事項。 十五、與其他鄉 (鎮、市) 合辨之事業。 十六、其他依法律、省法規及縣規章賦予之事項。 省縣自治法 第 15 條 對於自治事項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院會議決之。 省縣自治法 第 16 條 省、縣 (市) 、鄉 (鎮、市) 與其他省 (市) 、縣 (市) 、鄉 (鎮、市) 合辨之事業、經有關省 (市) 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 會通過後,得設組織經營之。 前項合辦事業涉及省 (市) 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 職權事項者,得由有關省 (市) 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 表約定之議會或代表會決定之。 省縣自治法 第 四 章 自治組織 省縣自治法 第 一 節 省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 省縣自治法 第 17 條 省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由省民、縣 (市) 民、鄉 (鎮、市) 民依法選舉省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組織 之。省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任期均為四年,連選得 連任。 省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名額除依下列規定外,並參 酌各該省、縣 (市) 、鄉 (鎮、市) 財政、區域狀況,於省議會組織規程 、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組織規程準則定之: 一、省議員總額不得超過七十九人;每一縣 (市) 最少一人,最多不得超 過十二人。 二、縣 (市) 議員總額,縣 (市) 人口在一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一人 、人口在二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九人;人口在四十萬人以下者 ,不得超過三十三人;人口在八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四十三人; 人口在一百六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五十七人;最多不得超過六十 五人。 三、鄉 (鎮、市) 民代表之總額,鄉 (鎮、市) 人口在一千人以下者,不 得超過五人;人口在一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七人;人口在五萬人以 下者,不得超過十一人;人口在十五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九人; 最多不得超過三十一人。 省、縣 (市) 、鄉 (鎮、市) 有平地原住民人口在一千五百人以上者,於 前項總額應有平地原住民選出之省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 代表名額。有山地鄉者、應有山地原住民選出之省議員、縣議員名額。 各選舉區選出之省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名額在四人以上者;縣 (市 ) 議員名額在五人以上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 縣 (市) 選出之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名額在五人以上者,應有婦女當 選名額;鄉 (鎮、市) 選出之平地原住民名額在四人以上者,應有婦女當 選名額。 依第一項選出之省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應於上屆 任期屆滿之日就職。 省縣自治法 第 18 條 省議會之職權如下: 一、議決省法規。 二、議決省預算。 三、議決省特別稅課、臨時稅課及附加稅課。 四、議決省財產之處分。 五、議決省政府組織規程及省屬事業機構組織規程。 六、議決省政府提案事項。 七、審議省決算之審核報告。 八、議決省議員提案事項。 九、接受人民請願。 十、其他依法律或中央法規賦予之職權。 省議會議決前項第一款之法規,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應函由省政府報中 央主管機關轉行政院備查,但不得逕行修正。 省縣自治法 第 19 條 縣 (市) 議會之職權如下: 一、議決縣 (市) 規章。 二、議決縣 (市) 預算。 三、議決縣 (市) 特別稅課、臨時稅課及附加稅課。 四、議決縣 (市) 財產之處分。 五、議決縣 (市) 政府組織規程及所屬事業機構組織規程。 六、議決縣 (市) 政府提案事項。 七、審議縣 (市) 決算之審核報告。 八、議決縣 (市) 議員提案事項。 九、接受人民請願。 十、其他依法律、中央法規或省自治法規賦予之職權。 縣 (市) 議會議決前項第一款之規章、除法律、省法規另有規定者外,應 函由縣 (市) 政府轉報省政府備查,備查時不得逕行修正。 省縣自治法 第 20 條 鄉 (鎮、市) 民代表會之職權如下: 一、議決鄉 (鎮、市) 規約。 二、議決鄉 (鎮、市) 預算。 三、議決鄉 (鎮、市) 臨時稅課。 四、議決鄉 (鎮、市) 財產之處分。 五、議決鄉 (鎮、市) 公所組織規程及所屬事業機構組織規程。 六、議決鄉 (鎮、市) 公所提案事項。 七、審議鄉 (鎮、市) 決算報告。 八、議決鄉 (鎮、市) 民代表提案事項。 九、接受人民請願。 十、其他依法律、中央法規或省、縣自治法規賦予之職權。 鄉 (鎮、市) 民代表會議決前項第一款之規約、除法律、省法規、縣規章 另有規走者外,應函由鄉 (鎮、市) 公所轉報縣政府備查、備查時不得逕 行修正。 省縣自治法 第 21 條 省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對省議會、縣 (市) 議會、 鄉 (鎮、市) 民代表會之議決案應予執行,如延不執行或執行不當,省議 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得請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得報 請各該自治監督機關邀集各有關機關協商解決之。 省縣自治法 第 22 條 省政府對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為窒礙 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省政府三十日內敘明理由送請省議會覆議、覆 議時如有出席議員三分之二維持原議決案,省政府應即接受。第八款及第 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有困難時,應敘明理由函復省議會。 縣 (市) 政府對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 為窒礙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縣 (市) 政府三十日內敘明理由送請縣 (市) 議會覆議,覆議時如有出席議員三分之二維持原議決案,縣 (市) 政府應即接受。第八款及第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有困難時,應敘明理由 函復縣 (市) 議會。 鄉 (鎮、市) 公所對第二十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 如認為窒礙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鄉 (鎮、市) 公所三十日內敘明理 由送請鄉 (鎮、市) 民代表會覆議,覆議時如有出席代表三分之二維持原 議決案,鄉 (鎮、市) 公所應即接受。第八款及第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 有困難時,應敘明理由函復鄉 (鎮、市) 民代表會。 省縣自治法 第 23 條 省、縣 (市) 、鄉 (鎮、市) 總預算案、省政府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三個月 前送達省議會,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二個 月前送達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省議會、縣 (市) 議會 、鄉 (鎮、市) 民代表會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一個月前審議完成。 省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對於各政府、縣 (市) 政 府、鄉 (鎮、市) 公所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 省、縣 (市) 、鄉 (鎮、市) 總預算案,如不能依第一項規定期限審議完 成時,省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應於會計年度開始 半個月以前議定包括總預算案未成立前之執行條款及繼績完成審議程序之 補救辦法,通知省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年度開始仍 未議定補救辨法時,省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得在年度 總預算案範圍內動支維持政府施政所必須之經費、法律規定應負擔之經費 及上年度已確定數額之繼績經費。 省、縣 (市) 、鄉 (鎮、市) 總預算案在年度開始後三個月內未完成審議 ,省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得就原提總預算案未審議完 成部分,報請各該自治監督機關於十五日內邀集各有關機關協商議決之。 省縣自治法 第 24 條 省、縣 (市) 、鄉 (鎮、市) 總預算案之審議,歲入以擬變更或擬設定之 收入為主,審議時應就來源別分別決定之;歲出以擬設定或擬變更之支出 為主,審議時應就機關別及政事別分別決定之。 省縣自治法 第 25 條 省、縣 (市) 決算案,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四個月內,提出於該管審計機 關,審計機關應於決算送達後三個月內完成其審核,並提出決算審核報告 於省議會、縣 (市) 議會。省議會、縣 (市) 議會審議省、縣 (市) 決算 審核報告時,得邀請審計機關首長列席說明,並準用決算法規定。 鄉 (鎮、市) 決算報告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六個月內送達鄉 (鎮、市) 民 代表會審議,並準用決算法規定。 省縣自治法 第 26 條 省議會議決事項,於本法施行後四年內,與中央法規牴觸者無效;期滿後 ,省議會議決自治事項與法律牴觸者無效;議決委辨事項與中央法規牴觸 者無效。 縣 (市) 議會議決事項與中央法規、省法規牴觸者無效。 鄉 (鎮、市) 民代表會議決事項與中央法規、省法規及縣 (市) 規章牴觸 者無效。 前三項議決事項無效者,應由各該自治監督機關予以函告。 第一項至第三項議決事項與法規、規章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由司法院解 釋之。 省縣自治法 第 27 條 省議會、縣 (市) 議會置議長、副議長各一人,由省議員、縣 (市) 議員 分別互選或罷免之。其選舉罷免於省議會、縣 (市) 議會組織規程定之。 鄉 (鎮、市) 民代表會置主席、副主席各一人,由鄉 (鎮、市) 民代表互 選或罷免之。其選舉罷免於鄉 (鎮、市) 民代表會組織規程定之。 省縣自治法 第 28 條 省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定期會開會時,省長、縣 (市) 長、鄉 (鎮、市) 長應提出施政報告;省政府各廳處局會首長、縣 (市) 政府各局科室主管、鄉 (鎮、市) 公所各課室主管及各該直屬機關 首長,得應邀就主管業務提出報告。 省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於議會、代表會定期會開會 時有向前項各該首長及單位主管,就其主管業務質詢之權。 省縣自治法 第 29 條 省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大會開會時,對特定事項 有明暸必要者,得邀請前條第一項各該首長或單位主管列席說明。 省議會、縣 (市) 議會委員會或鄉 (鎮、市) 民代表會小組開會時,對特 定事項有明暸必要者,得邀請各該省長、縣 (市) 長、鄉 (鎮、市) 長以 外之有關業務主管人員列席說明。 省縣自治法 第 30 條 省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開會時,省議員、縣 (市 )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對於有關會議事項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外 不負責任。 省縣自治法 第 31 條 省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除現行犯外,在會期內,非 經省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會之許可,不得逮捕或拘 禁。 省縣自治法 第 32 條 省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得支研究費必要費用;在開 會期間並得酌支出席費、交通費及膳食費。 前項各費用支給標準、另以法律定之。 省縣自治法 第 33 條 省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不得兼任公務員、公私立 各級學校專任教師或其他民選公職人員,亦不得兼任各該省政府、縣 (市 ) 政府、鄉 (鎮、市) 公所及其所屬機關、事業機構任何職務或名義。但 法令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前項人員應於就職前辭去原職,不辭去原職者,於就職時視同辭職,並由 各該自治監督機關通知其服務機關解除其職務或解聘。 省縣自治法 第 34 條 省議會組織規程由省議會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縣 (市) 議會之組織由省政府擬訂準則,報請行政院核定;各縣 (市) 議 會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規程,報請省政府核定。 鄉 (鎮、市) 民代表會之組織由省政府擬訂準則,報請內政部核定;各鄉 (鎮、市) 民代表會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規程,報縣政府核定。 新設之省議會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 表會組織規程,由省政府定之。 各級議會、代表會之組織規程及準則,其有關考銓業務事項,不得牴觸中 央考銓法規;各權責機關於核定後,應函送考試院備查。 省縣自治法 第 二 節 省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區)公所 省縣自治法 第 35 條 省政府置省長一人,綜理省政,並指導監督所轄縣 (市) 自治,由省民依 法選舉之、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置副省長二人,襄助省長處理省 政,一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另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 前項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之副省長,由省長報請行政院備查,省長辭 職、去職或死亡時、應隨同離職。 省政府一級機關首長職務均比照簡任第十三職等、除副省長一人、主計、 人事、警政及政風主管由省長依法任免外,餘由省長任免之。 依第一項選出之省長、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就職。 省縣自治法 第 36 條 縣 (市) 政府置縣 (市) 長一人,綜理縣 (市) 政,並指導監督所轄鄉 ( 鎮、市) 自治,由縣 (市) 民依法選舉之,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依前項選出之縣 (市) 長,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就職。 省縣自治法 第 37 條 鄉 (鎮、市) 公所置鄉 (鎮、市) 長一人,綜理鄉 (鎮、市) 政,由鄉 ( 鎮、市) 民依法選舉之、任期四午,連選得連任一次。 山地鄉鄉長以山地原住民為限。 依第一項選出之鄉 (鎮、市) 長、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就職。 省縣自治法 第 38 條 市之區公所,置區長一人,依法任用之,並承市長之命綜理區政,指揮監 督所屬人員。 省縣自治法 第 39 條 村、里置村、里長一人,由村、里民依法選舉之,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 。 村、里長選舉,經二次受理候選人登記而無人申請登記時,得由鄉 (鎮、 市、區) 公所就該村、里具有村、里長候選人資格之村、里民遴聘之、其 任期以本屆任期為限。 依第一項選出之村、里長,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就職。 省縣自治法 第 40 條 村、里長受鄉 (鎮、市、區) 長之指揮監督,辦理村、里公務及交辦事項 。 省縣自治法 第 41 條 村、里應召集村、里民大會,其實施辦法由省政府定之。 省縣自治法 第 42 條 省政府組織規程由省政府擬訂,經省議會同意後,報請行政院備查。 縣 (市) 政府之組織由省政府擬訂準則,經省議會同意後,報請行政院備 查;各縣 (市) 政府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規程,經縣 (市) 議會同意後, 報請縣政府備查。 鄉 (鎮、市) 公所之組織由省政府擬訂準則,經省議會同意後,報請內政 部備查;各鄉 (鎮、市) 公所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規程,經鄉 (鎮、市) 民代表會同意後,報請縣政府備查。 新設之省政府組織規程由行政院擬定,送立法院查照。新設之縣 (市) 政 府、鄉 (鎮、市) 公所組織規程,參照第二、三項準則之規定,由省政府 擬定,送省議會查照。 各級政府、公所之組織規程及準則,其有關考銓業務事項,不得牴觸中央 考銓法規,各權責機關於核定後,應函送考試院備查。 省縣自治法 第 五 章 自治財政 省縣自治法 第 43 條 下列各款為省收入: 一、稅課收入。 二、工程受益費收入。 三、罰款及賠償收入。 四、規費收入。 五、信託管理收入。 六、財產收入。 七、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 八、補助及協助收入。 九、捐獻及贈與收入。 十、公債及借款收入。 十一、自治稅捐收入。 十二、其他收入。 省縣自治法 第 44 條 下列各款為縣 (市) 收入: 一、稅課收入。 二、工程受益費收入。 三、罰款及賠償收入。 四、規費收入。 五、信託管理收入。 六、財產收入。 七、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 八、補助及協助收入。 九、捐獻及贈與收入。 十、公倩及借款收入。 十一、自治稅捐收入。 十二、其他收入。 省縣自治法 第 45 條 下列各款為鄉 (鎮、市) 收入: 一、稅課收入。 二、工程受益費收入。 三、罰款及賠償收入。 四、規費收入。 五、信託管理收入。 六、財產收入。 七、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 八、補助收入。 九、捐獻及贈與收入。 十、借款收入。 十一、自治稅捐收入。 十二、其他收入。 省縣自治法 第 46 條 省、縣 (市) 、鄉 (鎮、市) 應分配之國稅、省及直轄市稅、縣 (市) 稅 之統籌分配比率,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辦理。 由省統籌分配所屬縣 (市) 之財源,其各縣 (市) 間應分配之比率,須經 省議會之決議。 第二項統籌分配之比率,須比較各縣 (市) 基準財政需要額減基準財政收 入額算定之。 行政院應依據第三項原則,每年檢討各級政府財政情況,必要時修正調整 財政收支劃分法有闢各級政府統籌分配各稅之比率。 省縣自治法 第 47 條 省、縣 (市) 、鄉 (鎮、市) 之收入及支出,應依本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 規定辦理。 地方稅之範圍及課徵,依地方稅法通則之規定。 地方政府規費之範圍及課徵原則,依政府規費法之規定。其未經法律規定 者,須經民意機闕之決議徵收之。 省縣自治法 第 48 條 省、縣 (市) 、鄉 (鎮、市) 應維持適度自有財源比例,以維白治財政之 健全。 稅課收入佔年度歲出預算比例,省、縣 (市) 、鄉 (鎮、市) 與中央、直 轄市間應維持適度比例。 前二項適度比例,由行政院擬定,提請立法院決定之。 省縣自治法 第 49 條 省、縣 (市) 公債及借款之未償餘額,鄉 (鎮、市) 借款之未償餘額,占 各該政府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不得超過一定比例。 前項比例標準,另以法律定之。 省縣自治法 第 50 條 各自治監督機關為謀地方均衡發展,對於財力較差之地方政府應酌予補助 ;對財力較優之地方政府,得取得協助金。 各級地方政府有依法得徵收之財源而不徵收時,其自治監督機關得酌減其 補助款。 第一項補助金須明定補助金性質、補助封象之條件、補助率及補助基準。 第一項補助及協助辦法,由各該自治監督機闕擬定後,送同級立法機關審 議。 省縣自治法 第 51 條 中央費用與地方費用之區分、應明定由地方自治團體全額負擔、中央與地 方自治團體分檐以及中央全額負擔之項目,以碓定地方財政之自主性。中 央不得將應自行負擔之經費,轉嫁予地方自治團體。 省縣自治法 第 52 條 鄉 (鎮、市) 應致力於公共造產事項,以增加其財源,省、縣得對鄉 (鎮 、市) 公共造產予以補助;補助辦法由省、縣訂定之。 省縣自治法 第 53 條 省、縣 (市) 、鄉 (鎮、市) 應設罝公庫,其代理機關,省由省政府擬定 ,經省議會核定,縣 (市) 以下由縣 (市) 政府擬定,經縣 (市) 議會核 定。 省縣自治法 第 六 章 自治監督 省縣自治法 第 54 條 省政府辦理委辦事項違背中央法令、逾越權限者,由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 政院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省政府辦理自治事項違背法律者,由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予以撤銷、 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縣 (市) 政府辦理委辦事項違背中央或省法令、逾越權限者,由省政府予 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縣 (市) 政府辦理自治事項違背中央或省法規者,由省政府予以撤銷、變 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鄉 (鎮、市) 公所辦理委辦事項違背中央、省或縣法令、逾越權限者,由 縣政府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鄉 (鎮、市) 公所辦理自治事項違背中央或省法規、縣規章者,由縣政府 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第二項、第四項及第六項之自治事項有無違背中央或地方法令發生疑義時 ,由司法院解釋之。 前項情形,在司法院解釋前,中央主管機關或自治監督機關,不得予以撤 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省縣自治法 第 55 條 省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依法應為之行為而不為,其適 於代行處理者,各該自治監督機關得命其於一定期限內為之,如逾期仍不 為者,各該自治監督機關得代行處理。但情況急迫時,得逕行代行處理。 前項自治監督機關之代行處理辦法,由內政部會同中央相關主管機關擬訂 ,報請行政院核定。 省縣自治法 第 56 條 省與省 (市) 間、縣 (市) 與縣 (市) 間、鄉 (鎮、市) 與鄉 (鎮、市) 間發生事權爭議時,分別由各該自治監督機關解決之。 省縣自治法 第 57 條 省議員、省長、縣 (市) 議員、縣 (市) 長、鄉 (鎮、市) 民代表、鄉 ( 鎮、市) 長及村、里長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省議員、省長、縣 (市) 議員 、縣 (市) 長、鄉 (鎮、市) 民代表、鄉 (鎮、市) 長由各該自治監督機 關解除其職務,並通知各該省議會、縣 (市) 議會、鄉 (鎮、市) 民代表 會;村、里長由鄉 (鎮、市、區) 公所解除其職務,應補選者,並依法補 選: 一、經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確定者。 二、犯內亂、外患罪,經判刑確定者。 三、犯貪污罪,經判刑確定者。 四、犯前二款以外之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判決確定,而未受緩刑之宣 告或未執行易科罰金者。 五、受保安處分或感訓處分之裁判確定者。但因緩刑而付保護管束者,不 在此限。 六、戶籍遷出各該行政區域六個月以上者。 七、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 八、受禁治產之宣告尚未撤銷者。 因前項第二款至第四款情事而解除職務,經再審或非常上訴判決無罪確定 者;因第五款情事而解除職務,保安處分經依法撤銷,感訓處分經重新審 理更為裁定撤銷者;或因第八款情事而解除職務,經提起撤銷禁治產宣告 之訴,為法院判決撤銷宣告禁治產之裁定者,其原職任期未滿且尚未經選 舉機關公告補選時,解除職務之處分均應予撤銷。 省長、縣 (市) 長、鄉 (鎮、市) 長、村、里長,因罹患重病,致不能執 行職務繼續一年以上者,亦應依第一項規定辦理。 省縣自治法 第 58 條 省長、縣 (市) 長、鄉 (鎮、市) 長,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由各該自治監 督機關停止其職務: 一、涉嫌內亂、外患或貪污罪,經第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 二、涉嫌前款以外之罪,經第二審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但受緩刑之 宣告或易科罰金者不在此限。 三、被通緝者。 四、在刑事訴訟程序被羈押者。 前項人員,經刑事判決確定,如非前條應予解除職務者,應許其復職。 依第一項規定予以停止其職務之人員,經依法參選,再度當選原公職並比 職者,不再適用該項之規定。 省縣自治法 第 59 條 省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辭職、去職或死亡,其缺額 達總名額十分之三或同一選舉區缺額達二分之一時,均應補選。但其所遺 任期不足一年者,不再補選。 前項補選之省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以補足所遺任 期為限。 省縣自治法 第 60 條 省長、縣 (市) 長、鄉 (鎮、市) 長及村、里長辭職、去職、死亡者,或 休職期間逾任期者,應辦理補選。但所遺任期不足一年者,不再補選。停 職者,如屆任期亦應依法改選。 前項補選之當選人應於公告當選後十日內就職,其任期以補足本法所遺任 期為限。 省縣自治法 第 61 條 省議員、省長、縣 (市) 議員、縣 (市) 長、鄉 (鎮、市) 民代表、鄉 ( 鎮、市) 長及村、里長任期屆滿或出缺應改選或補選時,如因特殊事故, 得延期辦理改選或補選。 省議員、省長、縣 (市) 議員、縣 (市) 長依前項延期辦理改選或補選, 由各該自治監督機關核准辦理,並送同級立法機關查照。 鄉 (鎮、市) 民代表、鄉 (鎮、市) 長、村、里長依第一項延期辦理改選 或補選,由各該縣 (市) 政府核准辦理,並送縣 (市) 議會查照。但其屬 於全省性者,由省政府逕行決定,並送省議會查照。 省縣自治法 第 62 條 省議員、省長、縣 (市) 議員、縣 (市) 長、鄉 (鎮、市) 民代表、鄉 ( 鎮、長) 長及村、里長任期屆滿,依前條規定延期辦理改選時,其本屆任 期依事實延長之。如於延長任期中出缺時,任其缺額,均不補選。 省縣自治法 第 七 章 附則 省縣自治法 第 63 條 本法所定去職,包括撤職、解除職務及罷免。 省縣自治法 第 64 條 轄區不完整之省,其議會與政府之組織,由行政院另定之。 省縣自治法 第 65 條 本法公布施行後,各相關法規未制 (訂) 定、修正前,現行法規仍繼續適 用。 省縣自治法 第 66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至行政區域及行政層級重新調整劃分後一年內完成本 法之修正,逾期本法失效。
省縣自治法
法律
19990414
2024/1/12 上午 12:00:00
直轄市自治法 第 一 章 總則 直轄市自治法 第 1 條 本法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十八條制定之。 直轄市 (以下簡稱市) 之自治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 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2 條 人口聚居達一百五十萬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 有特殊需要者,得設市。 直轄市自治法 第 3 條 市為法人,依本法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中央委辦事項。 市以下設區。區以內之編組為里。里以內之編組為鄰。 直轄市自治法 第 4 條 市設市議會、市政府,分別為市之立法機關及行政機關。 區設區公所。 里設里辦公處。 直轄市自治法 第 5 條 市自治之監督機關為行政院。 直轄市自治法 第 6 條 市、區及里之設置、廢止及區域變更,依法律規定行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7 條 市政府所在地之變更由市政府提請市議會通過後,報請行政院備查。 新設市政府所在地之擬定,在議會未成立前,由行政院核定設置臨時辦公 處所,俟議會成立後依前項規定辦理。 直轄市自治法 第 二 章 市民之權利與義務 直轄市自治法 第 8 條 中華民國人民,現設籍在市行政區域內者,為市民。 直轄市自治法 第 9 條 市民之權利如下: 一 對於地方公共設施有使用之權。 二 對於地方教育文化、社會福利事項,有依法享受之權。 三 對於地方自治事項有依法行使創制、複決之權。 四 對於地方政府資訊有依法請求公開之權。 五 其他依法律及自治法規賦予之權利。 直轄市自治法 第 10 條 市民之義務如下: 一、遵守自治法規之義務。 二、繳納自治稅捐之義務。 三、其他依法律及自治法規所課之義務。 直轄市自治法 第 三 章 自治事項 直轄市自治法 第 11 條 下列各款為市自治事項: 一、市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事項。 二、市地政事項。 三、市教育文化事業。 四、市衛生環保事業。 五、市農、林、漁、牧、礦事業。 六、市水利事業。 七、市交通事業。 八、市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九、市公用及公營事業。 十、市都市計畫。 十一、市觀光事業。 十二、市工商管理。 十三、市建築管理。 十四、市財政、市稅捐及市債。 十五、市銀行。 十六、市警政、警衛之實施事項。 十七、市戶籍登記及管理事項。 十八、市國民他宅興建及管理事項。 十九、市合作事業。 二十、市公益慈善事業與社會救助及災害防救事項。 二十一、市人民團體之輔導事項。 二十二、市國民就業服務事項。 二十三、市勞工行政事項。 二十四、市社會福利事項。 二十五、市文化資產之保存事項。 二十六、市禮儀民俗及文獻事項。 二十七、市新聞事業。 二十八、與其他省、市合辦之事業。 二十九、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直轄市自治法 第 12 條 對於自治事項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院會議決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13 條 市與其他省 (市) 合辦之事業,經有關省 (市) 議會通過後,得設組織經 營之。 前項合辦事業涉及省 (市) 議會職權事項者,得由有關省 (市) 議會約定 之議會決定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四 章 自治組織 直轄市自治法 第 一 節 市議會 直轄市自治法 第 14 條 市議會由市民依法選舉市議員組織之。市議員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市 議員總額,市人口在一百五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四十四人;最多不得 超過五十二人。其名額並應參酌各市財政、區域狀況,於市議會組織規程 定之。 市有原住民人口在四千人以上者,於前項總額內應有原住民選出之市議員 名額。 各選舉區選出之市議員名額在五人以上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 依第一項選出之市議員,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就職。 直轄市自治法 第 15 條 市議會之職權如下: 一、議決市法規。 二、議決市預算。 三、議決市特別稅課、臨時稅課及附加稅課。 四、議決市財產之處分。 五、議決市政府組織規程及市屬事業機構之組織規程。 六、議決市政府提案事項。 七、審議市決算之審核報告。 八、議決市議員提案事項。 九、接受人民請願。 十、其他依法律或中央法規賦予之職權。 市議會議決前項第一款之法規,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應函由市政府報中 央主管機關轉行政院備查,但備查時不得逕行修正。 直轄市自治法 第 16 條 市政府對市議會之議決案應予執行,如延不執行或執行不當,市議會得請 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得報請行政院邀集有關機關協商解決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17 條 市政府對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為窒礙 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市政府三十日內敘明理由送請市議會覆議,覆 議時如有出席議員三分之二維持原議決案,市政府應即接受。第八款及第 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有困難時,應敘明理由函復市議會。 直轄市自治法 第 18 條 市總預算案,市政府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三個月前送達市議會,市議會應於 會計年度開始一個月前審議完成。 市議會對於市政府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 市總預算案,如不能依第一項規定期限審議完成時,市議會應於會計年度 開始半個月以前議定包括總預算案未成立前之執行條款及繼續完成審議程 序之補救辦法,通知市政府。年度開始仍未議定補救辦法時,市政府得在 年度總預算案範圍內動支維持政府施政所必須之經費、法律規定應負擔之 經費及上年度已確定數額之繼續經費。 市總預算案在年度開始後三個月內未完成審議,市政府得就原提總預算案 未審議完成部分,報請行政院邀集有關機關協商議決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19 條 市總預算案之審議,歲入以擬變更或擬設定之收入為主,審議時應就來源 別分別決定之;歲出以擬設定或擬變更之支出為主,審議時應就機關別及 政事別分別決定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20 條 市決算,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四個月內,提出於該管審計機關,該管審計 機關應於決算送達後三個月內完成其審核,並提出審核報告於市議會。市 議會審議市決算審核報告時,得邀請審計機關首長列席說明,並準用決算 法之規定。 直轄市自治法 第 21 條 市議會議決事項,於本法施行後四年內,與中央法規牴觸者無效;期滿後 ,市議會議決自治事項與法律牴觸者無效;議決委辦事項與中央法規牴觸 者無效。 前項議決事項無效者,應由行政院予以函告。 第一項議決事項與法律、中央法規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由司法院解釋之 。 直轄市自治法 第 22 條 市議會置議長、副議長各一人,由市議員分別互選或罷免之;其選舉罷免 於市議會組織規程定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23 條 市議會定期會開會時,市長應提出施政報告;市政府各局處會及直屬機關 首長,得應邀就主管業務提出報告。 市議員於議會定期會開會時,有向前項首長就其主管業務質詢之權。 直轄市自治法 第 24 條 市議會大會開會時,對特定事項有明瞭必要者,得邀請市長或有關之局處 會及直屬機關首長列席說明。 市議會委員會開會時,對特定事項有明瞭必要者,得邀請市長以外之有關 業務主管人員列席說明。 直轄市自治法 第 25 條 市議會開會時,市議員對於有關會議事項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外不負責 任。 直轄市自治法 第 26 條 市議員除現行犯外,在會期內,非經市議會之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 直轄市自治法 第 27 條 市議員得支研究費等必要費用;在開會期間並得酌支出席費、交通費及膳 食費。 前項各費用支給標準,另以法律定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28 條 市議員不得兼任公務員、公私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或其他民選公職人員, 亦不得兼任市政府及其所屬機關、事業機構任何職務或名義。但法令另有 規定者,不在此限。 前項人員應於就職前辭去原職,不辭去原職者,於就職時視同辭職,並由 行政院通知其服務機關解除其職務或解聘。 直轄市自治法 第 29 條 市議會組織規程由市議會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新設之市議會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 第一、二項組織規程,其有關考銓業務事項,不得牴觸中央考銓法規,並 於核定後函送考試院備查。 直轄市自治法 第 二 節 市政府 直轄市自治法 第 30 條 市政府置市長一人,綜理市政,由市民依法選舉之,任期四年,連選得連 任一次。置副市長二人,襄助市長處理市政,一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 等,另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 前項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之副市長,由市長報請行政院備查,市長辭 職、去職或死亡時,應隨同離職。 市政府一級機關首長職務均比照簡任第十三職等,除副市長一人、主計、 人事、警政及政風主管由市長依法任免外,餘由市長任免之。 依第一項選出之市長,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就職。 直轄市自治法 第 31 條 市政府組織規程由市政府擬訂,經市議會同意後,報請行政院備查。 新設之市政府組織規程由行政院擬訂,送立法院查照。 第一、二項之組織規程,其有關考銓業務事項,不得牴觸中央考銓法規; 並於核定後函送考試院備查。 直轄市自治法 第 三 節 區公所 直轄市自治法 第 32 條 區公所置區長一人,依法任用之,並承市長之命綜理區政,指揮監督所屬 人員。 直轄市自治法 第 33 條 區公所組織規程由市政府擬訂,經市議會同意後,報請內政部核備。 前項之組織規程,其有關考銓業務事項,不得牴觸中央考銓法規,並於核 定後函送考試院備查。 直轄市自治法 第 34 條 里置里長一人,由里民依法選舉之,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 里長選舉,經二次受理候選人登記而無人申請登記時,得由區公所就該里 具有里長候選人資格之里民遴聘之,其任期以本屆任期為限。 依第一項選出之里長,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就職。 直轄市自治法 第 35 條 里長受區長之指揮監督,辦理里公務及交辦事項。 直轄市自治法 第 36 條 里得召集里民大會或基層建設座談會,其實施辦法由市政府定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五 章 自治財政 直轄市自治法 第 37 條 下列各款為市收入: 一、稅課收入。 二、工程受益費收入。 三、罰款及賠償收入。 四、規費收入。 五、信託管理收入。 六、財產收入。 七、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 八、補助及協助收入。 九、捐獻及贈與收入。 十、公債及借款收入。 十一、自治稅捐收入。 十二、其他收入。 直轄市自治法 第 38 條 市應分配之國稅、直轄市稅之統籌分配比率,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辦理 。 前項統籌分配之比率,行政院應每年檢討中央、直轄市、省政府財政情況 ,比較其基準財政需要額與基準財政收入額之比率,必要時修正調整財政 收支劃分法有關各級政府統籌分配各稅之比率。 直轄市自治法 第 39 條 市之收入及支出,應依本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辦理。 市稅之範圍及課徵,依地方稅法通則之規定。 市政府規費之範圍及課徵原則,依政府規費法之規定。其未經法律規定者 ,須經市議會之決議徵收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40 條 市應維持適度自有財源比例,以維自治財政之健全。 稅課收入佔年度歲出預算比例,直轄市與中央、省、縣 (市) 間應維持適 度比例。 前二項適度比例,由行政院擬定,提請立法院決定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41 條 市公債及借款之未償餘額,占其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不得超過一 定比例。 前項比例標準,另以法律定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42 條 中央政府對直轄市之補助及協助,應由行政院訂定補助及協助辦法,明定 補助金性質、補助對象之條件、補助率及補助基準,並送立法院審議。 市政府有依法得徵收之財源而不徵收時,行政院得酌減其補助款。 直轄市自治法 第 43 條 中央費用與地方費用之區分,應明定由市政府全額負擔、中央與市政府分 擔以及中央全額負擔之項目,以確定市財政之自主性。中央不得將應自行 負擔之經費,轉嫁予市政府。 直轄市自治法 第 44 條 市應設置公庫,其代理機關由市政府擬定,經市議會核定。 直轄市自治法 第 六 章 自治監督 直轄市自治法 第 45 條 市政府辦理委辦事項違背中央法令或逾越權限者,由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 政院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市政府辦理自治事項違背法律者,由中央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予以撤銷、 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前項自治事項有無違背法律發生疑義時,由司法院解釋之。 第二項情形,在司法院解釋前,行政院不得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 其執行。 直轄市自治法 第 46 條 市政府依法應為之行為而不為,其適於代行處理者,行政院得命其於一定 期限內為之,如逾期仍不為者,行政院得代行處理。但情況急迫時,得逕 行代行處理。 前項之代行處理辦法,由內政部會同中央相關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 核定。 直轄市自治法 第 47 條 市與省 (市) 間發生事權爭議時,由行政院召集有關機關協商解決之。 直轄市自治法 第 48 條 市議員、市長、里長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市議員、市長由行政院解除其職 務,並通知市議會;里長由區公所解除其職務,應補選者,並依法補選: 一、經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確定者。 二、犯內亂、外患罪,經判刑確定者。 三、犯貪污罪,經判刑確定者。 四、犯前二款以外之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判決確定,而未受緩刑之宣 告或未執行易科罰金者。 五、受保安處分或感訓處分之裁判確定者。但因緩刑而付保護管束者,不 在此限。 六、戶籍遷出各該行政區域六個月以上。 七、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 八、受禁治產之宣告尚未撤銷者。 因前項第二款至第四款情事而解除職務,經再審或非常上訴判決無罪確定 者;因第五款情事而解除職務,保安處分經依法撤銷,感訓處分經重新審 理更為裁定撤銷者;或因第八款情事而解除職務,經提起撤銷禁治產宣告 之訴,為法院判決撤銷宣告禁治產之裁定者,其原職任期未滿且尚未經選 舉機關公告補選時,解除職務之處分均應予撤銷。 市長、里長,因罹患重病,致不能執行職務繼續一年以上者,亦應依第一 項規定辦理。 直轄市自治法 第 49 條 市長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由行政院停止其職務: 一、涉嫌內亂、外患或貪污罪,經第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 二、涉嫌前款以外之罪,經第二審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但受緩刑之 宣告或易科罰金者不在此限。 三、被通緝者。 四、在刑事訴訟程序被羈押者。 前項人員,經刑事判決確定,如非前條應予解除職務者,應許其復職。 依第一項規定予以停止其職務之人員,經依法參選,再度當選原公職並就 職者,不再適用該項之規定。 直轄市自治法 第 50 條 市議員辭職、去職或死亡,其缺額達總名額十分之三或同一選舉區缺額達 二分之一時,均應補選。但其所遺任期不足一年者,不再補選。 前項補選之市議員,以補足所遺任期為限。 直轄市自治法 第 51 條 市長、里長辭職、去職、死亡者,或休職期間逾任期者,應辦理補選。但 所遺任期不足一年者,不再補選。停職者,如屆任期亦應依法改選。 前項補選之當選人應於公告當選後十日內就職,其任期以補足本屆所遺任 期為限。 直轄市自治法 第 52 條 市議員、市長及里長任期屆滿或出缺應改選或補選時,如因特殊事故,得 延期辦理改選或補選。 市議員、市長依前項延期辦理改選或補選,由行政院核准後辦理,並送立 法院查照。 里長依第一項延期辦理改選或補選,由市政府核准後辦理,並送市議會查 照。 直轄市自治法 第 53 條 市議員、市長及里長任期屆滿,依前條規定延期辦理改選時,其本屆任期 依事實延長之。如於延長任期中出缺時,任其缺額,均不補選。 直轄市自治法 第 七 章 附則 直轄市自治法 第 54 條 本法所定去職,包括撤職、解除職務及罷免。 直轄市自治法 第 55 條 本法公布施行後,各相關法規未制 (訂) 定、修正前,現行法規仍繼續適 用。 直轄市自治法 第 56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至行政區域及行政層級重新調整劃分一年內完成本法 之修正,逾期本法失效。
直轄市自治法
法律
19990414
2024/1/12 上午 12:00:00
地方制度法 第 一 章 總則 地方制度法 第 1 條 本法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十八條及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第一項制定之。 地方制度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地方制度法 第 2 條 本法用詞之定義如下: 一、地方自治團體:指依本法實施地方自治,具公法人地位之團體。省政府為行政院派出機關,省為非地方自治團體。 二、自治事項:指地方自治團體依憲法或本法規定,得自為立法並執行,或法律規定應由該團體辦理之事務,而負其政策規劃及行政執行責任之事項。 三、委辦事項:指地方自治團體依法律、上級法規或規章規定,在上級政府指揮監督下,執行上級政府交付辦理之非屬該團體事務,而負其行政執行責任之事項。 四、核定:指上級政府或主管機關,對於下級政府或機關所陳報之事項,加以審查,並作成決定,以完成該事項之法定效力之謂。 五、備查:指下級政府或機關間就其得全權處理之業務,依法完成法定效力後,陳報上級政府或主管機關知悉之謂。 六、去職:指依公務員懲戒法規定受撤職之懲戒處分、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被罷免或依本法規定被解除職權或職務者。 地方制度法 第 3 條 地方劃分為省、直轄市。 省劃分為縣、市〔以下稱縣(市)〕;縣劃分為鄉、鎮、縣轄市〔以下稱鄉(鎮、市)〕。 直轄市及市均劃分為區。 鄉以內之編組為村;鎮、縣轄市及區以內之編組為里。村、里〔以下稱村(里)〕以內之編組為鄰。 地方制度法 第 4 條 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 縣人口聚居達二百萬人以上,未改制為直轄市前,於第三十四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及其他法律關於直轄市之規定,準用之。 人口聚居達五十萬人以上未滿一百二十五萬人,且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地位重要之地區,得設市。 人口聚居達十萬人以上未滿五十萬人,且工商發達、自治財源充裕、交通便利及公共設施完全之地區,得設縣轄市。 本法施行前已設之直轄市、市及縣轄市,得不適用第一項、第三項及第四項之規定。 地方制度法 第 5 條 省設省政府、省諮議會。 直轄市設直轄市議會、直轄市政府;縣(市)設縣(市)議會、縣(市)政府;鄉(鎮、市)設鄉(鎮、市)民代表會、鄉(鎮、市)公所,分別為直轄市、縣(市)、鄉(鎮、市)之立法機關及行政機關。 直轄市、市之區設區公所。 村(里)設村(里)辦公處。 地方制度法 第 6 條 省、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區及村(里)名稱,依原有之名稱。 前項名稱之變更,依下列規定辦理之: 一、省:由內政部報行政院核定。 二、直轄市:由直轄市政府提請直轄市議會通過,報行政院核定。 三、縣(市):由縣(市)政府提請縣(市)議會通過,由內政部轉報行政院核定。 四、鄉(鎮、市)及村(里):由鄉(鎮、市)公所提請鄉(鎮、市)民代表會通過,報縣政府核定。 五、直轄市、市之區、里:由各該市政府提請市議會通過後辦理。 鄉(鎮)符合第四條第四項規定,改制為縣轄市者,準用前項之規定。 地方制度法 第 7 條 省、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及區〔以下簡稱鄉(鎮、市、區)〕之新設、廢止或調整,依法律規定行之。 縣(市)改制或與其他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域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者,依本法之規定。 村(里)、鄰之編組及調整辦法,由直轄市、縣(市)另定之。 地方制度法 第 7-1 條 內政部基於全國國土合理規劃及區域均衡發展之需要,擬將縣(市)改制或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者,應擬訂改制計畫,徵詢相關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意見後,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縣(市)擬改制為直轄市者,縣(市)政府得擬訂改制計畫,經縣(市)議會同意後,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縣(市)擬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者,相關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得共同擬訂改制計畫,經各該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同意後,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行政院收到內政部陳報改制計畫,應於六個月內決定之。 內政部應於收到行政院核定公文之次日起三十日內,將改制計畫發布,並公告改制日期。 地方制度法 第 7-2 條 前條改制計畫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改制後之名稱。 二、歷史沿革。 三、改制前、後行政區域範圍、人口及面積。 四、縣原轄鄉(鎮、市)及村改制為區、里,其改制前、後之名稱及其人口、面積。 五、標註改制前、後行政界線之地形圖及界線會勘情形。 六、改制後對於地方政治、財政、經濟、文化、都會發展、交通之影響分析。 七、改制後之直轄市議會及直轄市政府所在地。 八、原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區)相關機關(構)、學校,於改制後組織變更、業務調整、人員移撥、財產移轉及自治法規處理之規劃。 九、原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區)相關機關(構)、學校,於改制後預算編製及執行等事項之規劃原則。 十、其他有關改制之事項。 地方制度法 第 7-3 條 依第七條之一改制之直轄市,其區之行政區域,應依相關法律規定整併之。 地方制度法 第 二 章 省政府與省諮議會 地方制度法 第 8 條 省政府受行政院指揮監督,辦理下列事項: 一、監督縣(市)自治事項。 二、執行省政府行政事務。 三、其他法令授權或行政院交辦事項。 地方制度法 第 9 條 省政府置委員九人,組成省政府委員會議,行使職權,其中一人為主席,由其他特任人員兼任,綜理省政業務,其餘委員為無給職,均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之。 地方制度法 第 10 條 省諮議會對省政府業務提供諮詢及興革意見。 地方制度法 第 11 條 省諮議會置諮議員,任期三年,為無給職,其人數由行政院參酌轄區幅員大小、人口多寡及省政業務需要定之,至少五人,至多二十九人,並指定其中一人為諮議長,綜理會務,均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之。 地方制度法 第 12 條 省政府及省諮議會之預算,由行政院納入中央政府總預算,其預算編列、執行及財務收支事項,依預算法、決算法、國庫法及其他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地方制度法 第 13 條 省政府組織規程及省諮議會組織規程,均由行政院定之。 地方制度法 第 三 章 地方自治 地方制度法 第 一 節 地方自治團體及其居民之權利與義務 地方制度法 第 14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為地方自治團體,依本法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 地方制度法 第 15 條 中華民國國民,設籍在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地方自治區域內者,為直轄市民、縣(市)民、鄉(鎮、市)民。 地方制度法 第 16 條 直轄市民、縣(市)民、鄉(鎮、市)民之權利如下: 一、對於地方公職人員有依法選舉、罷免之權。 二、對於地方自治事項,有依法行使創制、複決之權。 三、對於地方公共設施有使用之權。 四、對於地方教育文化、社會福利、醫療衛生事項,有依法律及自治法規享受之權。 五、對於地方政府資訊,有依法請求公開之權。 六、其他依法律及自治法規賦予之權利。 地方制度法 第 17 條 直轄市民、縣(市)民、鄉(鎮、市)民之義務如下: 一、遵守自治法規之義務。 二、繳納自治稅捐之義務。 三、其他依法律及自治法規所課之義務。 地方制度法 第 二 節 自治事項 地方制度法 第 18 條 下列各款為直轄市自治事項: 一、關於組織及行政管理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 (二)直轄市組織之設立及管理。 (三)直轄市戶籍行政。 (四)直轄市土地行政。 (五)直轄市新聞行政。 二、關於財政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財務收支及管理。 (二)直轄市稅捐。 (三)直轄市公共債務。 (四)直轄市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三、關於社會服務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社會福利。 (二)直轄市公益慈善事業及社會救助。 (三)直轄市人民團體之輔導。 (四)直轄市宗教輔導。 (五)直轄市殯葬設施之設置及管理。 (六)直轄市調解業務。 四、關於教育文化及體育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學前教育、各級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之興辦及管理。 (二)直轄市藝文活動。 (三)直轄市體育活動。 (四)直轄市文化資產保存。 (五)直轄市禮儀民俗及文獻。 (六)直轄市社會教育、體育與文化機構之設置、營運及管理。 五、關於勞工行政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勞資關係。 (二)直轄市勞工安全衛生。 六、關於都市計畫及營建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都市計畫之擬定、審議及執行。 (二)直轄市建築管理。 (三)直轄市住宅業務。 (四)直轄市下水道建設及管理。 (五)直轄市公園綠地之設立及管理。 (六)直轄市營建廢棄土之處理。 七、關於經濟服務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農、林、漁、牧業之輔導及管理。 (二)直轄市自然保育。 (三)直轄市工商輔導及管理。 (四)直轄市消費者保護。 八、關於水利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河川整治及管理。 (二)直轄市集水區保育及管理。 (三)直轄市防洪排水設施興建管理。 (四)直轄市水資源基本資料調查。 九、關於衛生及環境保護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衛生管理。 (二)直轄市環境保護。 十、關於交通及觀光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道路之規劃、建設及管理。 (二)直轄市交通之規劃、營運及管理。 (三)直轄市觀光事業。 十一、關於公共安全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警政、警衛之實施。 (二)直轄市災害防救之規劃及執行。 (三)直轄市民防之實施。 十二、關於事業之經營及管理事項如下: (一)直轄市合作事業。 (二)直轄市公用及公營事業。 (三)與其他地方自治團體合辦之事業。 十三、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地方制度法 第 19 條 下列各款為縣(市)自治事項: 一、關於組織及行政管理事項如下: (一)縣(市)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 (二)縣(市)組織之設立及管理。 (三)縣(市)戶籍行政。 (四)縣(市)土地行政。 (五)縣(市)新聞行政。 二、關於財政事項如下: (一)縣(市)財務收支及管理。 (二)縣(市)稅捐。 (三)縣(市)公共債務。 (四)縣(市)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三、關於社會服務事項如下: (一)縣(市)社會福利。 (二)縣(市)公益慈善事業及社會救助。 (三)縣(市)人民團體之輔導。 (四)縣(市)宗教輔導。 (五)縣(市)殯葬設施之設置及管理。 (六)市調解業務。 四、關於教育文化及體育事項如下: (一)縣(市)學前教育、各級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之興辦及管理。 (二)縣(市)藝文活動。 (三)縣(市)體育活動。 (四)縣(市)文化資產保存。 (五)縣(市)禮儀民俗及文獻。 (六)縣(市)社會教育、體育與文化機構之設置、營運及管理。 五、關於勞工行政事項如下: (一)縣(市)勞資關係。 (二)縣(市)勞工安全衛生。 六、關於都市計畫及營建事項如下: (一)縣(市)都市計畫之擬定、審議及執行。 (二)縣(市)建築管理。 (三)縣(市)住宅業務。 (四)縣(市)下水道建設及管理。 (五)縣(市)公園綠地之設立及管理。 (六)縣(市)營建廢棄土之處理。 七、關於經濟服務事項如下: (一)縣(市)農、林、漁、牧業之輔導及管理。 (二)縣(市)自然保育。 (三)縣(市)工商輔導及管理。 (四)縣(市)消費者保護。 八、關於水利事項如下: (一)縣(市)河川整治及管理。 (二)縣(市)集水區保育及管理。 (三)縣(市)防洪排水設施興建管理。 (四)縣(市)水資源基本資料調查。 九、關於衛生及環境保護事項如下: (一)縣(市)衛生管理。 (二)縣(市)環境保護。 十、關於交通及觀光事項如下: (一)縣(市)管道路之規劃、建設及管理。 (二)縣(市)交通之規劃、營運及管理。 (三)縣(市)觀光事業。 十一、關於公共安全事項如下: (一)縣(市)警衛之實施。 (二)縣(市)災害防救之規劃及執行。 (三)縣(市)民防之實施。 十二、關於事業之經營及管理事項如下: (一)縣(市)合作事業。 (二)縣(市)公用及公營事業。 (三)縣(市)公共造產事業。 (四)與其他地方自治團體合辦之事業。 十三、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地方制度法 第 20 條 下列各款為鄉(鎮、市)自治事項: 一、關於組織及行政管理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 (二)鄉(鎮、市)組織之設立及管理。 (三)鄉(鎮、市)新聞行政。 二、關於財政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財務收支及管理。 (二)鄉(鎮、市)稅捐。 (三)鄉(鎮、市)公共債務。 (四)鄉(鎮、市)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三、關於社會服務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社會福利。 (二)鄉(鎮、市)公益慈善事業及社會救助。 (三)鄉(鎮、市)殯葬設施之設置及管理。 (四)鄉(鎮、市)調解業務。 四、關於教育文化及體育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社會教育之興辦及管理。 (二)鄉(鎮、市)藝文活動。 (三)鄉(鎮、市)體育活動。 (四)鄉(鎮、市)禮儀民俗及文獻。 (五)鄉(鎮、市)社會教育、體育與文化機構之設置、營運及管理。 五、關於環境衛生事項如下: 鄉(鎮、市)廢棄物清除及處理。 六、關於營建、交通及觀光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道路之建設及管理。 (二)鄉(鎮、市)公園綠地之設立及管理。 (三)鄉(鎮、市)交通之規劃、營運及管理。 (四)鄉(鎮、市)觀光事業。 七、關於公共安全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災害防救之規劃及執行。 (二)鄉(鎮、市)民防之實施。 八、關於事業之經營及管理事項如下: (一)鄉(鎮、市)公用及公營事業。 (二)鄉(鎮、市)公共造產事業。 (三)與其他地方自治團體合辦之事業。 九、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地方制度法 第 21 條 地方自治事項涉及跨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區域時,由各該地方自治團體協商辦理;必要時,由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協調各相關地方自治團體共同辦理或指定其中一地方自治團體限期辦理。 地方制度法 第 22 條 (刪除) 地方制度法 第 23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對各該自治事項,應全力執行,並依法負其責任。 地方制度法 第 24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與其他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合辦之事業,經有關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通過後,得設組織經營之。 前項合辦事業涉及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職權事項者,得由有關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約定之議會或代表會決定之。 地方制度法 第 24-1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為處理跨區域自治事務、促進區域資源之利用或增進區域居民之福祉,得與其他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成立區域合作組織、訂定協議、行政契約或以其他方式合作,並報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情形涉及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職權者,應經各該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同意。 第一項情形涉及管轄權限之移轉或調整者,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應制(訂)定、修正各該自治法規。 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對於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所提跨區域之建設計畫或第一項跨區域合作事項,應優先給予補助或其他必要之協助。 地方制度法 第 24-2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與其他直轄市、縣(市)、鄉(鎮、市)依前條第一項規定訂定行政契約時,應視事務之性質,載明下列事項: 一、訂定行政契約之團體或機關。 二、合作之事項及方法。 三、費用之分攤原則。 四、合作之期間。 五、契約之生效要件及時點。 六、違約之處理方式。 七、其他涉及相互間權利義務之事項。 地方制度法 第 24-3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應依約定履行其義務;遇有爭議時,得報請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協調或依司法程序處理。 地方制度法 第 三 節 自治法規 地方制度法 第 25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制定自治法規。自治法規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稱自治條例;自治法規由地方行政機關訂定,並發布或下達者,稱自治規則。 地方制度法 第 26 條 自治條例應分別冠以各該地方自治團體之名稱,在直轄市稱直轄市法規,在縣(市)稱縣(市)規章,在鄉(鎮、市)稱鄉(鎮、市)規約。 直轄市法規、縣(市)規章就違反地方自治事項之行政業務者,得規定處以罰鍰或其他種類之行政罰。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其為罰鍰之處罰,逾期不繳納者,得依相關法律移送強制執行。 前項罰鍰之處罰,最高以新臺幣十萬元為限;並得規定連續處罰之。其他行政罰之種類限於勒令停工、停止營業、吊扣執照或其他一定期限內限制或禁止為一定行為之不利處分。 自治條例經各該地方立法機關議決後,如規定有罰則時,應分別報經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核定後發布;其餘除法律或縣規章另有規定外,直轄市法規發布後,應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轉行政院備查;縣(市)規章發布後,應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備查;鄉(鎮、市)規約發布後,應報縣政府備查。 地方制度法 第 27 條 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就其自治事項,得依其法定職權或法律、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自治條例之授權,訂定自治規則。 前項自治規則應分別冠以各該地方自治團體之名稱,並得依其性質,定名為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標準或準則。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自治規則,除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另有規定外,應於發布後分別函報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縣政府備查,並函送各該地方立法機關查照。 地方制度法 第 28 條 下列事項以自治條例定之: 一、法律或自治條例規定應經地方立法機關議決者。 二、創設、剝奪或限制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權利義務者。 三、關於地方自治團體及所營事業機構之組織者。 四、其他重要事項,經地方立法機關議決應以自治條例定之者。 地方制度法 第 29 條 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為辦理上級機關委辦事項,得依其法定職權或基於法律、中央法規之授權,訂定委辦規則。 委辦規則應函報委辦機關核定後發布之;其名稱準用自治規則之規定。 地方制度法 第 30 條 自治條例與憲法、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或上級自治團體自治條例牴觸者,無效。 自治規則與憲法、法律、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上級自治團體自治條例或該自治團體自治條例牴觸者,無效。 委辦規則與憲法、法律、中央法令牴觸者,無效。 第一項及第二項發生牴觸無效者,分別由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縣政府予以函告。第三項發生牴觸無效者,由委辦機關予以函告無效。 自治法規與憲法、法律、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上級自治團體自治條例或該自治團體自治條例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得聲請司法院解釋之。 地方制度法 第 31 條 地方立法機關得訂定自律規則。 自律規則除法律或自治條例另有規定外,由各該立法機關發布,並報各該上級政府備查。 自律規則與憲法、法律、中央法規或上級自治法規牴觸者,無效。 地方制度法 第 32 條 自治條例經地方立法機關議決後,函送各該地方行政機關,地方行政機關收到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依第三十九條規定提起覆議、第四十三條規定報請上級政府予以函告無效或聲請司法院解釋者外,應於三十日內公布。 自治法規、委辦規則依規定應經其他機關核定者,應於核定文送達各該地方行政機關三十日內公布或發布。 自治法規、委辦規則須經上級政府或委辦機關核定者,核定機關應於一個月內為核定與否之決定;逾期視為核定,由函報機關逕行公布或發布。但因內容複雜、關係重大,須較長時間之審查,經核定機關具明理由函告延長核定期限者,不在此限。 自治法規、委辦規則自公布或發布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發生效力。但特定有施行日期者,自該特定日起發生效力。 第一項及第二項自治法規、委辦規則,地方行政機關未依規定期限公布或發布者,該自治法規、委辦規則自期限屆滿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發生效力,並由地方立法機關代為發布。但經上級政府或委辦機關核定者,由核定機關代為發布。 地方制度法 第 四 節 自治組織 地方制度法 第 一 款 地方立法機關 地方制度法 第 33 條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分別由直轄市民、縣(市)民、鄉(鎮、市)民依法選舉之,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名額,應參酌各該直轄市、縣(市)、鄉(鎮、市)財政、區域狀況,並依下列規定,於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定之: 一、直轄市議員總額: (一)區域議員名額:直轄市人口扣除原住民人口在二百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五十五人;超過二百萬人者,不得超過六十二人。 (二)原住民議員名額:有平地原住民人口在二千人以上者,應有平地原住民選出之議員名額;有山地原住民人口在二千人以上或改制前有山地鄉者,應有山地原住民選出之議員名額。 二、縣(市)議員總額: (一)縣(市)人口在一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一人;人口在二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九人;人口在四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三十三人;人口在八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四十三人;人口在一百六十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五十七人;人口超過一百六十萬人者,不得超過六十人。 (二)縣(市)有平地原住民人口在一千五百人以上者,於前目總額內應有平地原住民選出之縣(市)議員名額。有山地鄉者,於前目總額內應有山地原住民選出之縣議員名額。有離島鄉且該鄉人口在二千五百人以上者,於前目總額內應有該鄉選出之縣議員名額。 三、鄉(鎮、市)民代表總額: (一)鄉(鎮、市)人口在一千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五人;人口在一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七人;人口在五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一人;人口在十五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九人;人口超過十五萬人者,不得超過三十一人。 (二)鄉(鎮、市)有平地原住民人口在一千五百人以上者,於前目總額內應有平地原住民選出之鄉(鎮、市)民代表名額。 直轄市議員由原住民選出者,以其行政區域內之原住民為選舉區,並得按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或在其行政區域內劃分選舉區。 臺北市第十一屆議員選舉,其原住民選舉區之變更,應於第十屆議員任期屆滿之日六個月前公告,不受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但書規定之限制。 各選舉區選出之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名額達四人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一人;超過四人者,每增加四人增一人。 直轄市、縣(市)選出之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名額在四人以上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超過四人者,每增加四人增一人。鄉(鎮、市)選出之平地原住民名額在四人以上者,應有婦女當選名額;超過四人者,每增加四人增一人。 依第一項選出之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宣誓就職。該宣誓就職典禮分別由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召集,並由議員、代表當選人互推一人主持之。其推選會議由曾任議員、代表之資深者主持之;年資相同者,由年長者主持之。 地方制度法 第 34 條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會議,除每屆成立大會外,定期會每六個月開會一次,由議長、主席召集之,議長、主席如未依法召集時,由副議長、副主席召集之;副議長、副主席亦不依法召集時,由過半數議員、代表互推一人召集之。每次會期包括例假日或停會在內,依下列規定: 一、直轄市議會不得超過七十日。 二、縣(市)議會議員總額四十人以下者,不得超過三十日;四十一人以上者不得超過四十日。 三、鄉(鎮、市)民代表會代表總額二十人以下者,不得超過十二日;二十一人以上者,不得超過十六日。 前項每年審議總預算之定期會,會期屆滿而議案尚未議畢或有其他必要時,得應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之要求,或由議長、主席或議員、代表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提經大會決議延長會期。延長之會期,直轄市議會不得超過十日,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不得超過五日,並不得作為質詢之用。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遇有下列情事之一時,得召集臨時會: 一、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之請求。 二、議長、主席請求或議員、代表三分之一以上之請求。 三、有第三十九條第四項之情事時。 前項臨時會之召開,議長、主席應於十日內為之,其會期包括例假日或停會在內,直轄市議會每次不得超過十日,每十二個月不得多於八次;縣(市)議會每次不得超過五日,每十二個月不得多於六次;鄉(鎮、市)民代表會每次不得超過三日,每十二個月不得多於五次。但有第三十九條第四項之情事時,不在此限。 地方制度法 第 35 條 直轄市議會之職權如下: 一、議決直轄市法規。 二、議決直轄市預算。 三、議決直轄市特別稅課、臨時稅課及附加稅課。 四、議決直轄市財產之處分。 五、議決直轄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及所屬事業機構組織自治條例。 六、議決直轄市政府提案事項。 七、審議直轄市決算之審核報告。 八、議決直轄市議員提案事項。 九、接受人民請願。 十、其他依法律賦予之職權。 地方制度法 第 36 條 縣(市)議會之職權如下: 一、議決縣(市)規章。 二、議決縣(市)預算。 三、議決縣(市)特別稅課、臨時稅課及附加稅課。 四、議決縣(市)財產之處分。 五、議決縣(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及所屬事業機構組織自治條例。 六、議決縣(市)政府提案事項。 七、審議縣(市)決算之審核報告。 八、議決縣(市)議員提案事項。 九、接受人民請願。 十、其他依法律或上級法規賦予之職權。 地方制度法 第 37 條 鄉(鎮、市)民代表會之職權如下: 一、議決鄉(鎮、市)規約。 二、議決鄉(鎮、市)預算。 三、議決鄉(鎮、市)臨時稅課。 四、議決鄉(鎮、市)財產之處分。 五、議決鄉(鎮、市)公所組織自治條例及所屬事業機構組織自治條例。 六、議決鄉(鎮、市)公所提案事項。 七、審議鄉(鎮、市)決算報告。 八、議決鄉(鎮、市)民代表提案事項。 九、接受人民請願。 十、其他依法律或上級法規、規章賦予之職權。 地方制度法 第 38 條 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對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之議決案應予執行,如延不執行或執行不當,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得請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得報請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邀集各有關機關協商解決之。 地方制度法 第 39 條 直轄市政府對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為窒礙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直轄市政府三十日內,就窒礙難行部分敘明理由送請直轄市議會覆議。第八款及第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有困難時,應敘明理由函復直轄市議會。 縣(市)政府對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為窒礙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縣(市)政府三十日內,就窒礙難行部分敘明理由送請縣(市)議會覆議。第八款及第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有困難時,應敘明理由函復縣(市)議會。 鄉(鎮、市)公所對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至第六款及第十款之議決案,如認為窒礙難行時,應於該議決案送達鄉(鎮、市)公所三十日內,就窒礙難行部分敘明理由送請鄉(鎮、市)民代表會覆議。第八款及第九款之議決案,如執行有困難時,應敘明理由函復鄉(鎮、市)民代表會。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對於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移送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議。如為休會期間,應於七日內召集臨時會,並於開議三日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有出席議員、代表三分之二維持原議決案,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應即接受該決議。但有第四十條第五項或第四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之情事者,不在此限。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預算案之覆議案,如原決議失效,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應就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原提案重行議決,並不得再為相同之決議,各該行政機關亦不得再提覆議。 地方制度法 第 40 條 直轄市總預算案,直轄市政府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三個月前送達直轄市議會;縣(市)、鄉(鎮、市)總預算案,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二個月前送達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應於會計年度開始一個月前審議完成,並於會計年度開始十五日前由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發布之。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對於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總預算案,如不能依第一項規定期限審議完成時,其預算之執行,依下列規定為之: 一、收入部分暫依上年度標準及實際發生數,覈實收入。 二、支出部分: (一)新興資本支出及新增科目,須俟本年度預算完成審議程序後始得動支。 (二)前目以外之科目得依已獲授權之原訂計畫或上年度執行數,覈實動支。 三、履行其他法定義務之收支。 四、因應前三款收支調度需要之債務舉借,覈實辦理。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總預算案在年度開始後三個月內未完成審議,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得就原提總預算案未審議完成部分,報請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邀集各有關機關協商,於一個月內決定之;逾期未決定者,由邀集協商之機關逕為決定之。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總預算案經覆議後,仍維持原決議,或依前條第五項重行議決時,如對歲入、歲出之議決違反相關法律、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規定或逾越權限,或對維持政府施政所必須之經費、法律規定應負擔之經費及上年度已確定數額之繼續經費之刪除已造成窒礙難行時,準用前項之規定。 地方制度法 第 40-1 條 改制後之首年度直轄市總預算案,應由改制後之直轄市政府於該年度一月三十一日之前送達改制後之直轄市議會,該直轄市議會應於送達後二個月內審議完成,並由該直轄市政府於審議完成日起十五日內發布之,不受前條第一項規定之限制。 會計年度開始時,前項總預算案如未送達或審議通過,其預算之執行,依下列規定為之: 一、收入部分依規定標準及實際發生數,覈實收入。 二、支出部分,除新興資本支出外,其維持政府施政所必須之經費得按期分配後覈實動支。 三、履行其他法定及契約義務之收支,覈實辦理。 四、因應前三款收支調度需要之債務舉借,覈實辦理。 前項收支,均應編入該首年度總預算案。 地方制度法 第 41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總預算案之審議,應注重歲出規模、預算餘絀、計畫績效、優先順序,其中歲入以擬變更或擬設定之收入為主,審議時應就來源別分別決定之;歲出以擬變更或擬設定之支出為主,審議時應就機關別、政事別及基金別分別決定之。 法定預算附加條件或期限者,從其所定。但該條件或期限為法律、自治法規所不許者,不在此限。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就預算案所為之附帶決議,應由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參照法令辦理。 地方制度法 第 42 條 直轄市、縣(市)決算案,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四個月內,提出於該管審計機關,審計機關應於決算送達後三個月內完成其審核,編造最終審定數額表,並提出決算審核報告於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總決算最終審定數額表,由審計機關送請直轄市、縣(市)政府公告。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審議直轄市、縣(市)決算審核報告時,得邀請審計機關首長列席說明。 鄉(鎮、市)決算報告應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六個月內送達鄉(鎮、市)民代表會審議,並由鄉(鎮、市)公所公告。 地方制度法 第 43 條 直轄市議會議決自治事項與憲法、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牴觸者無效;議決委辦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令牴觸者無效。 縣(市)議會議決自治事項與憲法、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牴觸者無效;議決委辦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令牴觸者無效。 鄉(鎮、市)民代表會議決自治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規、縣規章牴觸者無效;議決委辦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令、縣規章、縣自治規則牴觸者無效。 前三項議決事項無效者,除總預算案應依第四十條第五項規定處理外,直轄市議會議決事項由行政院予以函告;縣(市)議會議決事項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予以函告;鄉(鎮、市)民代表會議決事項由縣政府予以函告。 第一項至第三項議決自治事項與憲法、法律、中央法規、縣規章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得聲請司法院解釋之。 地方制度法 第 44 條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置議長、副議長各一人,鄉(鎮、市)民代表會置主席、副主席各一人,由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以記名投票分別互選或罷免之。但就職未滿一年者,不得罷免。 議長、主席對外代表各該議會、代表會,對內綜理各該議會、代表會會務。 地方制度法 第 45 條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之選舉,應於議員、代表宣誓就職典禮後即時舉行,並應有議員、代表總額過半數之出席,以得票達出席總數之過半數者為當選。選舉結果無人當選時,應立即舉行第二次投票,以得票較多者為當選;得票相同者,以抽籤定之。補選時亦同。 前項選舉,出席議員、代表人數不足時,應即訂定下一次選舉時間,並通知議員、代表。第三次舉行時,出席議員、代表已達議員、代表總額三分之一以上者,得以實到人數進行選舉,並均以得票較多者為當選;得票相同者,以抽籤定之。第二次及第三次選舉,均應於議員、代表宣誓就職當日舉行。 議長、副議長、主席、副主席選出後,應即依宣誓條例規定宣誓就職。 第一項選舉投票及前項宣誓就職,均由第三十三條第七項規定所推舉之主持人主持之。 地方制度法 第 46 條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之罷免,依下列之規定: 一、罷免案應敘述理由,並有議員、代表總額三分之一以上之簽署,備具正、副本,分別向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提出。 二、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應於收到前款罷免案後七日內將副本送達各該議會、代表會於五日內轉交被罷免人。被罷免人如有答辯,應於收到副本後七日內將答辯書送交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由其將罷免案及答辯書一併印送各議員、代表,逾期得將罷免案單獨印送。 三、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應於收到罷免案二十五日內,召集罷免投票會議,由出席議員、代表就同意罷免或不同意罷免,以記名投票表決之。 四、罷免案應有議員、代表總額過半數之出席,及出席總數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罷免為通過。 五、罷免案如經否決,於該被罷免人之任期內,不得對其再為罷免案之提出。 前項第三款之罷免投票,罷免議長、主席時,由副議長、副主席擔任主席;罷免副議長、副主席時,由議長、主席擔任主席;議長、副議長、主席、副主席同時被罷免時,由出席議員、代表互推一人擔任主席。 第一項罷免案,在未提會議前,得由原簽署人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撤回之。提出會議後,應經原簽署人全體同意,並由主席徵詢全體出席議員、代表無異議後,始得撤回。 地方制度法 第 47 條 除依前三條規定外,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議長、副議長及鄉(鎮、市)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之選舉罷免,應於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組織準則定之。 地方制度法 第 48 條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定期會開會時,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應提出施政報告;直轄市政府各一級單位主管及所屬一級機關首長、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各一級單位主管及所屬機關首長,均應就主管業務提出報告。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於議會、代表會定期會開會時,有向前項各該首長或單位主管,就其主管業務質詢之權;其質詢分為施政總質詢及業務質詢。業務質詢時,相關之業務主管應列席備詢。 地方制度法 第 49 條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大會開會時,對特定事項有明瞭必要者,得邀請前條第一項各該首長或單位主管列席說明。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委員會或鄉(鎮、市)民代表會小組開會時,對特定事項有明瞭必要者,得邀請各該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以外之有關業務機關首長或單位主管列席說明。 地方制度法 第 50 條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開會時,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對於有關會議事項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外不負責任。但就無關會議事項所為顯然違法之言論,不在此限。 地方制度法 第 51 條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除現行犯、通緝犯外,在會期內,非經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之同意,不得逮捕或拘禁。 地方制度法 第 52 條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得支研究費等必要費用;在開會期間並得酌支出席費、交通費及膳食費。 違反第三十四條第四項規定召開之會議,不得依前項規定支領出席費、交通費及膳食費,或另訂項目名稱、標準支給費用。 第一項各費用支給項目及標準,另以法律定之;非依法律不得自行增加其費用。 地方制度法 第 53 條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不得兼任其他公務員、公私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或其他民選公職人員,亦不得兼任各該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及其所屬機關、事業機構任何職務或名義。但法律、中央法規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當選人有前項不得任職情事者,應於就職前辭去原職,不辭去原職者,於就職時視同辭去原職,並由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通知其服務機關解除其職務、職權或解聘。就職後有前項情事者,亦同。 地方制度法 第 54 條 直轄市議會之組織,由內政部擬訂準則,報行政院核定;各直轄市議會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自治條例,報行政院核定。 縣(市)議會之組織,由內政部擬訂準則,報行政院核定;各縣(市)議會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自治條例,報內政部核定。 鄉(鎮、市)民代表會之組織,由內政部擬訂準則,報行政院核定;各鄉(鎮、市)民代表會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自治條例,報縣政府核定。 新設之直轄市議會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新設之縣(市)議會組織規程,由內政部定之;新設之鄉(鎮、市)民代表會組織規程,由縣政府定之。 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之組織準則、規程及組織自治條例,其有關考銓業務事項,不得牴觸中央考銓法規;各權責機關於核定後,應函送考試院備查。 地方制度法 第 二 款 地方行政機關 地方制度法 第 55 條 直轄市政府置市長一人,對外代表該市,綜理市政,由市民依法選舉之,每屆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一屆。置副市長二人,襄助市長處理市政;人口在二百五十萬以上之直轄市,得增置副市長一人,職務均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由市長任命,並報請行政院備查。 直轄市政府置秘書長一人,由市長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免;其一級單位主管或所屬一級機關首長除主計、人事、警察及政風之主管或首長,依專屬人事管理法律任免外,其餘職務均比照簡任第十三職等,由市長任免之。 副市長及職務比照簡任第十三職等之主管或首長,於市長卸任、辭職、去職或死亡時,隨同離職。 依第一項選出之市長,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宣誓就職。 地方制度法 第 56 條 縣(市)政府置縣(市)長一人,對外代表該縣(市),綜理縣(市)政,並指導監督所轄鄉(鎮、市)自治。縣(市)長由縣(市)民依法選舉之,每屆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一屆。置副縣(市)長一人,襄助縣(市)長處理縣(市)政,職務比照簡任第十三職等;人口在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之縣(市),得增置副縣(市)長一人,均由縣(市)長任命,並報請內政部備查。 縣(市)政府置秘書長一人,由縣(市)長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免;其一級單位主管及所屬一級機關首長,除主計、人事、警察、稅捐及政風之主管或首長,依專屬人事管理法律任免,其總數二分之一得列政務職,職務比照簡任第十二職等,其餘均由縣(市)長依法任免之。 副縣(市)長及職務比照簡任第十二職等之主管或首長,於縣(市)長卸任、辭職、去職或死亡時,隨同離職。 依第一項選出之縣(市)長,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宣誓就職。 地方制度法 第 57 條 鄉(鎮、市)公所置鄉(鎮、市)長一人,對外代表該鄉(鎮、市),綜理鄉(鎮、市)政,由鄉(鎮、市)民依法選舉之,每屆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一屆;其中人口在三十萬人以上之縣轄市,得置副市長一人,襄助市長處理市政,以機要人員方式進用,或以簡任第十職等任用,以機要人員任用之副市長,於市長卸任、辭職、去職或死亡時,隨同離職。 山地鄉鄉長以山地原住民為限。依第八十二條規定派員代理者,亦同。 鄉(鎮、市)公所除主計、人事、政風之主管,依專屬人事管理法律任免外,其餘一級單位主管均由鄉(鎮、市)長依法任免之。 依第一項選出之鄉(鎮、市)長,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宣誓就職。 地方制度法 第 58 條 直轄市、市之區公所,置區長一人,由市長依法任用,承市長之命綜理區政,並指揮監督所屬人員。 直轄市之區由鄉(鎮、市)改制者,改制日前一日仍在職之鄉(鎮、市)長,由直轄市長以機要人員方式進用為區長;其任期自改制日起,為期四年。但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進用: 一、涉嫌犯第七十八條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二款所列之罪,經起訴。 二、涉嫌犯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農會法或漁會法之賄選罪,經起訴。 三、已連任二屆。 四、依法代理。 前項以機要人員方式進用之區長,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予免職: 一、有前項第一款、第二款或第七十九條第一項各款所列情事。 二、依刑事訴訟程序被羈押或通緝。 直轄市之區由山地鄉改制者,其區長以山地原住民為限。 地方制度法 第 58-1 條 鄉(鎮、市)改制為區者,改制日前一日仍在職之鄉(鎮、市)民代表,除依法停止職權者外,由直轄市長聘任為區政諮詢委員;其任期自改制日起,為期四年,期滿不再聘任。 區政諮詢委員職權如下: 一、關於區政業務之諮詢事項。 二、關於區政之興革建議事項。 三、關於區行政區劃之諮詢事項。 四、其他依法令賦予之事項。 區長應定期邀集區政諮詢委員召開會議。 區政諮詢委員為無給職,開會時得支出席費及交通費。 區政諮詢委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予解聘: 一、依刑事訴訟程序被羈押或通緝。 二、有第七十九條第一項各款所列情事。 地方制度法 第 59 條 村(里)置村(里)長一人,受鄉(鎮、市、區)長之指揮監督,辦理村(里)公務及交辦事項。由村(里)民依法選舉之,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 村(里)長選舉,經二次受理候選人登記,無人申請登記時,得由鄉(鎮、市、區)公所就該村(里)具村(里)長候選人資格之村(里)民遴聘之,其任期以本屆任期為限。 依第一項選出之村(里)長,應於上屆任期屆滿之日就職。 地方制度法 第 60 條 村(里)得召集村(里)民大會或基層建設座談會;其實施辦法,由直轄市、縣(市)定之。 地方制度法 第 61 條 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應支給薪給;退職應發給退職金;因公死亡或病故者,應給與遺族撫卹金。 前項人員之薪給、退職金及撫卹金之支給,以法律定之。 村(里)長,為無給職,由鄉(鎮、市、區)公所編列村(里)長事務補助費,其補助項目及標準,以法律定之。 地方制度法 第 62 條 直轄市政府之組織,由內政部擬訂準則,報行政院核定;各直轄市政府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自治條例,經直轄市議會同意後,報行政院備查;直轄市政府所屬機關及學校之組織規程,由直轄市政府定之。 縣(市)政府之組織,由內政部擬訂準則,報行政院核定;各縣(市)政府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自治條例,經縣(市)議會同意後,報內政部備查;縣(市)政府所屬機關及學校之組織規程,由縣(市)政府定之。 前項縣(市)政府一級單位定名為處,所屬一級機關定名為局,二級單位及所屬一級機關之一級單位除主計、人事及政風機構外,定名為科。但因業務需要所設之派出單位與警察及消防機關之一級單位,得另定名稱。 鄉(鎮、市)公所之組織,由內政部擬訂準則,報行政院核定;各鄉(鎮、市)公所應依準則擬訂組織自治條例,經鄉(鎮、市)民代表會同意後,報縣政府備查。鄉(鎮、市)公所所屬機關之組織規程,由鄉(鎮、市)公所定之。 新設之直轄市政府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新設之縣(市)政府組織規程,由內政部定之;新設之鄉(鎮、市)公所組織規程,由縣政府定之。 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與其所屬機關及學校之組織準則、規程及組織自治條例,其有關考銓業務事項,不得牴觸中央考銓法規;各權責機關於核定或同意後,應函送考試院備查。 地方制度法 第 五 節 自治財政 地方制度法 第 63 條 下列各款為直轄市收入: 一、稅課收入。 二、工程受益費收入。 三、罰款及賠償收入。 四、規費收入。 五、信託管理收入。 六、財產收入。 七、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 八、補助收入。 九、捐獻及贈與收入。 十、自治稅捐收入。 十一、其他收入。 地方制度法 第 64 條 下列各款為縣(市)收入: 一、稅課收入。 二、工程受益費收入。 三、罰款及賠償收入。 四、規費收入。 五、信託管理收入。 六、財產收入。 七、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 八、補助及協助收入。 九、捐獻及贈與收入。 十、自治稅捐收入。 十一、其他收入。 地方制度法 第 65 條 下列各款為鄉(鎮、市)收入: 一、稅課收入。 二、工程受益費收入。 三、罰款及賠償收入。 四、規費收入。 五、信託管理收入。 六、財產收入。 七、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 八、補助收入。 九、捐獻及贈與收入。 十、自治稅捐收入。 十一、其他收入。 地方制度法 第 66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應分配之國稅、直轄市及縣(市)稅,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辦理。 地方制度法 第 67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之收入及支出,應依本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辦理。 地方稅之範圍及課徵,依地方稅法通則之規定。 地方政府規費之範圍及課徵原則,依規費法之規定;其未經法律規定者,須經各該立法機關之決議徵收之。 地方制度法 第 68 條 直轄市、縣(市)預算收支之差短,得以發行公債、借款或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彌平;鄉(鎮、市)預算收支之差短,得以借款或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彌平。 前項直轄市、縣(市)公債及借款之未償餘額比例,鄉(鎮、市)借款之未償餘額比例,依公共債務法之規定。 地方制度法 第 69 條 各上級政府為謀地方均衡發展,對於財力較差之地方政府應酌予補助;對財力較優之地方政府,得取得協助金。 各級地方政府有依法得徵收之財源而不徵收時,其上級政府得酌減其補助款;對於努力開闢財源具有績效者,其上級政府得酌增其補助款。 第一項補助須明定補助項目、補助對象、補助比率及處理原則;其補助辦法,分別由行政院或縣定之。 地方制度法 第 70 條 中央費用與地方費用之區分,應明定由中央全額負擔、中央與地方自治團體分擔以及地方自治團體全額負擔之項目。中央不得將應自行負擔之經費,轉嫁予地方自治團體。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辦理其自治事項,應就其自有財源優先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一項費用之區分標準,應於相關法律定之。 地方制度法 第 71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年度總預算、追加預算與特別預算收支之籌劃、編製及共同性費用標準,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依行政院訂定之中央暨地方政府預算籌編原則辦理。 地方政府未依前項預算籌編原則辦理者,行政院或縣政府應視實際情形酌減補助款。 地方制度法 第 72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新訂或修正自治法規,如有減少收入者,應同時規劃替代財源;其需增加財政負擔者,並應事先籌妥經費或於法規內規定相對收入來源。 地方制度法 第 73 條 縣(市)、鄉(鎮、市)應致力於公共造產;其獎助及管理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地方制度法 第 74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應設置公庫,其代理機關由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擬定,經各該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同意後設置之。 地方制度法 第 四 章 中央與地方及地方間之關係 地方制度法 第 75 條 省政府辦理第八條事項違背憲法、法律、中央法令或逾越權限者,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報行政院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直轄市政府辦理自治事項違背憲法、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者,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報行政院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直轄市政府辦理委辦事項違背憲法、法律、中央法令或逾越權限者,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報行政院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縣(市)政府辦理自治事項違背憲法、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者,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報行政院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縣(市)政府辦理委辦事項違背憲法、法律、中央法令或逾越權限者,由委辦機關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鄉(鎮、市)公所辦理自治事項違背憲法、法律、中央法規或縣規章者,由縣政府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鄉(鎮、市)公所辦理委辦事項違背憲法、法律、中央法令、縣規章、縣自治規則或逾越權限者,由委辦機關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第二項、第四項及第六項之自治事項有無違背憲法、法律、中央法規、縣規章發生疑義時,得聲請司法院解釋之;在司法院解釋前,不得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地方制度法 第 76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依法應作為而不作為,致嚴重危害公益或妨礙地方政務正常運作,其適於代行處理者,得分別由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縣政府命其於一定期限內為之;逾期仍不作為者,得代行處理。但情況急迫時,得逕予代行處理。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對前項處分如認為窒礙難行時,應於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訴。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縣政府得審酌事實變更或撤銷原處分。 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縣政府決定代行處理前,應函知被代行處理之機關及該自治團體相關機關,經權責機關通知代行處理後,該事項即轉移至代行處理機關,直至代行處理完竣。 代行處理所支出之費用,應由被代行處理之機關負擔,各該地方機關如拒絕支付該項費用,上級政府得自以後年度之補助款中扣減抵充之。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對於代行處理之處分,如認為有違法時,依行政救濟程序辦理之。 地方制度法 第 77 條 中央與直轄市、縣(市)間,權限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院會議決之;縣與鄉(鎮、市)間,自治事項遇有爭議時,由內政部會同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解決之。 直轄市間、直轄市與縣(市)間,事權發生爭議時,由行政院解決之;縣(市)間,事權發生爭議時,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解決之;鄉(鎮、市)間,事權發生爭議時,由縣政府解決之。 地方制度法 第 78 條 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村(里)長,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分別由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鄉(鎮、市、區)公所停止其職務,不適用公務員懲戒法第三條之規定: 一、涉嫌犯內亂、外患、貪污治罪條例或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罪,經第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但涉嫌貪污治罪條例上之圖利罪者,須經第二審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 二、涉嫌犯前款以外,法定刑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經第一審判處有罪者。 三、依刑事訴訟程序被羈押或通緝者。 依前項第一款或第二款停止職務之人員,如經改判無罪時,或依前項第三款停止職務之人員,經撤銷通緝或釋放時,於其任期屆滿前,得准其先行復職。 依第一項規定予以停止其職務之人員,經依法參選,再度當選原公職並就職者,不再適用該項之規定。 依第一項規定予以停止其職務之人員,經刑事判決確定,非第七十九條應予解除職務者,於其任期屆滿前,均應准其復職。 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於本法公布施行前,非因第一項原因被停職者,於其任期屆滿前,應即准其復職。 地方制度法 第 79 條 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縣(市)議員、縣(市)長、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及村(里)長有下列情事之一,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由行政院分別解除其職權或職務;縣(市)議員、縣(市)長由內政部分別解除其職權或職務;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由縣政府分別解除其職權或職務,並通知各該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村(里)長由鄉(鎮、市、區)公所解除其職務。應補選者,並依法補選: 一、經法院判決當選無效確定,或經法院判決選舉無效確定,致影響其當選資格者。 二、犯內亂、外患或貪污罪,經判刑確定者。 三、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罪,經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者。 四、犯前二款以外之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判決確定,而未受緩刑之宣告、未執行易科罰金或不得易服社會勞動者。 五、受保安處分或感訓處分之裁判確定者。但因緩刑而付保護管束者,不在此限。 六、戶籍遷出各該行政區域四個月以上者。 七、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 八、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者。 九、有本法所定應予解除職權或職務之情事者。 十、依其他法律應予解除職權或職務者。 有下列情事之一,其原職任期未滿,且尚未經選舉機關公告補選時,解除職權或職務之處分均應予撤銷: 一、因前項第二款至第四款情事而解除職權或職務,經再審或非常上訴判決無罪確定者。 二、因前項第五款情事而解除職權或職務,保安處分經依法撤銷,感訓處分經重新審理為不付感訓處分之裁定確定者。 三、因前項第八款情事而解除職權或職務,經提起撤銷監護或輔助宣告之訴,為法院判決撤銷宣告監護或輔助確定者。 地方制度法 第 80 條 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村(里)長,因罹患重病,致不能執行職務繼續一年以上,或因故不執行職務連續達六個月以上者,應依前條第一項規定程序解除其職務;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連續未出席定期會達二會期者,亦解除其職權。 地方制度法 第 81 條 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辭職、去職或死亡,其缺額達總名額十分之三以上或同一選舉區缺額達二分之一以上時,均應補選。但其所遺任期不足二年,且缺額未達總名額二分之一時,不再補選。 前項補選之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以補足所遺任期為限。 第一項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之辭職,應以書面向直轄市議會、縣(市)議會、鄉(鎮、市)民代表會提出,於辭職書送達議會、代表會時,即行生效。 地方制度法 第 82 條 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及村(里)長辭職、去職、死亡者,直轄市長由行政院派員代理;縣(市)長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派員代理;鄉(鎮、市)長由縣政府派員代理;村(里)長由鄉(鎮、市、區)公所派員代理。 直轄市長停職者,由副市長代理,副市長出缺或不能代理者,由行政院派員代理。縣(市)長停職者,由副縣(市)長代理,副縣(市)長出缺或不能代理者,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派員代理。鄉(鎮、市)長停職者,由縣政府派員代理,置有副市長者,由副市長代理。村(里)長停職者,由鄉(鎮、市、區)公所派員代理。 前二項之代理人,不得為被代理者之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三親等內之姻親關係。 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及村(里)長辭職、去職或死亡者,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補選。但所遺任期不足二年者,不再補選,由代理人代理至該屆任期屆滿為止。 前項補選之當選人應於公告當選後十日內宣誓就職,其任期以補足該屆所遺任期為限,並視為一屆。 第一項人員之辭職,應以書面為之。直轄市長應向行政院提出並經核准;縣(市)長應向內政部提出,由內政部轉報行政院核准;鄉(鎮、市)長應向縣政府提出並經核准;村(里)長應向鄉(鎮、市、區)公所提出並經核准,均自核准辭職日生效。 地方制度法 第 83 條 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縣(市)議員、縣(市)長、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及村(里)長任期屆滿或出缺應改選或補選時,如因特殊事故,得延期辦理改選或補選。 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縣(市)議員、縣(市)長依前項延期辦理改選或補選,分別由行政院、內政部核准後辦理。 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村(里)長依第一項規定延期辦理改選或補選,由各該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核准後辦理。 依前三項規定延期辦理改選時,其本屆任期依事實延長之。如於延長任期中出缺時,均不補選。 地方制度法 第 83-1 條 下列地方公職人員,其任期調整至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止: 一、應於一百零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任期屆滿之縣(市)長。 二、應於一百零三年三月一日任期屆滿之縣(市)議員及鄉(鎮、市)長。 三、應於一百零三年八月一日任期屆滿之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 四、應於一百零四年一月十六日任期屆滿之臺北市里長。 地方制度法 第 四 章之一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地方制度法 第 83-2 條 直轄市之區由山地鄉改制者,稱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以下簡稱山地原住民區),為地方自治團體,設區民代表會及區公所,分別為山地原住民區之立法機關及行政機關,依本法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 山地原住民區之自治,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準用本法關於鄉(鎮、市)之規定;其與直轄市之關係,準用本法關於縣與鄉(鎮、市)關係之規定。 地方制度法 第 83-3 條 下列各款為山地原住民區自治事項: 一、關於組織及行政管理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實施。 (二)山地原住民區組織之設立及管理。 (三)山地原住民區新聞行政。 二、關於財政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財務收支及管理。 (二)山地原住民區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三、關於社會服務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社會福利。 (二)山地原住民區公益慈善事業及社會救助。 (三)山地原住民區殯葬設施之設置及管理。 (四)山地原住民區調解業務。 四、關於教育文化及體育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社會教育之興辦及管理。 (二)山地原住民區藝文活動。 (三)山地原住民區體育活動。 (四)山地原住民區禮儀民俗及文獻。 (五)山地原住民區社會教育、體育與文化機構之設置、營運及管理。 五、關於環境衛生事項如下: 山地原住民區廢棄物清除及處理。 六、關於營建、交通及觀光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道路之建設及管理。 (二)山地原住民區公園綠地之設立及管理。 (三)山地原住民區交通之規劃、營運及管理。 (四)山地原住民區觀光事業。 七、關於公共安全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災害防救之規劃及執行。 (二)山地原住民區民防之實施。 八、關於事業之經營及管理事項如下: (一)山地原住民區公用及公營事業。 (二)山地原住民區公共造產事業。 (三)與其他地方自治團體合辦之事業。 九、其他依法律賦予之事項。 地方制度法 第 83-4 條 山地原住民區以當屆直轄市長任期屆滿之日為改制日,並以改制前之區或鄉為其行政區域;其第一屆區民代表、區長之選舉以改制前區或鄉之行政區域為選舉區,於改制日十日前完成選舉投票,並準用第八十七條之一第三項選舉區劃分公告及第四項改制日就職之規定。 地方制度法 第 83-5 條 山地原住民區之自治法規未制(訂)定前,繼續適用原直轄市自治法規之規定。 山地原住民區由山地鄉直接改制者,其自治法規有繼續適用之必要,得由山地原住民區公所公告後,繼續適用二年。 地方制度法 第 83-6 條 山地原住民區之機關(構)人員、資產及其他權利義務,應由直轄市制(訂)定自治法規移撥、移轉或調整之。但其由山地鄉直接改制者,維持其機關(構)人員、資產及其他權利義務。 山地原住民區之財政收支劃分調整日期,由行政院洽商直轄市政府以命令定之。未調整前,相關機關(構)各項預算之執行,仍以直轄市原列預算繼續執行。 山地原住民區首年度總預算,應由區公所於該年度一月三十一日之前送達區民代表會,該區民代表會應於送達後一個月內審議完成,並由該區公所於審議完成日起十五日內發布之。會計年度開始時,總預算案如未送達或審議通過,其預算之執行,準用第四十條之一第二項之規定。 依第一項移撥人員屬各項公務人員考試及格或依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轉任公務人員條例轉任之現職公務人員者,其轉調準用第八十七條之三第六項至第九項之規定。 依第一項移撥人員屬各種考試錄取尚在實務訓練人員者,視同改分配其他機關繼續實務訓練,其受限制轉調之限制者,比照前項人員予以放寬。 地方制度法 第 83-7 條 山地原住民區實施自治所需財源,由直轄市依下列因素予以設算補助,並維持改制前各該山地鄉統籌分配財源水準: 一、第八十三條之三所列山地原住民區之自治事項。 二、直轄市改制前各該山地鄉前三年度稅課收入平均數。 三、其他相關因素。 前項補助之項目、程序、方式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洽商山地原住民區定之。 地方制度法 第 83-8 條 第五十八條及第五十八條之一規定,於山地原住民區不適用之。 地方制度法 第 五 章 附則 地方制度法 第 84 條 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適用公務員服務法;其行為有違法、廢弛職務或其他失職情事者,準用政務人員之懲戒規定。 地方制度法 第 85 條 省政府、省諮議會、直轄市議會、直轄市政府、縣(市)議會、縣(市)政府、鄉(鎮、市)民代表會、鄉(鎮、市)公所員工給與事項,應依公務人員俸給法及相關中央法令辦理。 地方制度法 第 86 條 村(里)承受日據時期之財產,或人民捐助之財產,得以成立財團法人方式處理之。 地方制度法 第 87 條 本法公布施行後,相關法規應配合制(訂)定、修正。未制(訂)定、修正前,現行法規不牴觸本法規定部分,仍繼續適用;其關於鄉(鎮、市)之規定,山地原住民區準用之。 地方制度法 第 87-1 條 縣(市)改制或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應以當屆直轄市長任期屆滿之日為改制日。縣(市)議員、縣(市)長、鄉(鎮、市)民代表、鄉(鎮、市)長及村(里)長之任期均調整至改制日止,不辦理改選。 改制後第一屆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及里長之選舉,應依核定後改制計畫所定之行政區域為選舉區,於改制日十日前完成選舉投票。 前項直轄市議員選舉,得在其行政區域內劃分選舉區;其由原住民選出者,以其行政區域內之原住民為選舉區;直轄市議員選舉區之劃分,應於改制日六個月前公告,不受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但書規定之限制。 改制後第一屆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及里長,應於改制日就職。 地方制度法 第 87-2 條 縣(市)改制或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原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自治法規應由改制後之直轄市政府廢止之;其有繼續適用之必要者,得經改制後之直轄市政府核定公告後,繼續適用二年。 地方制度法 第 87-3 條 縣(市)改制或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者,原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之機關(構)與學校人員、原有資產、負債及其他權利義務,由改制後之直轄市概括承受。 縣(市)改制或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之財政收支劃分調整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縣(市)改制或與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時,其他直轄市、縣(市)所受統籌分配稅款及補助款之總額不得少於該直轄市改制前。 在第二項財政收支劃分未調整前,改制後之直轄市相關機關(構)、學校各項預算執行,仍以改制前原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原列預算繼續執行。 改制後之直轄市,於相關法律及中央法規未修正前,得暫時適用原直轄市、縣(市)之規定。 依第一項改制而移撥人員屬各項公務人員考試及格之現職公務人員者,移撥至原分發任用之主管機關及其所屬機關、學校或原得分發之機關、原請辦考試機關及其所屬機關、學校以外之機關、學校服務時,得不受公務人員考試法、公務人員任用法及各項公務人員考試規則有關限制轉調規定之限制。 前項人員日後之轉調,仍應以原考試及格人員得分發之機關、原請辦考試機關或移撥機關之主管機關及其所屬機關有關職務為限。 各項公務人員考試法規定有限制轉調年限者,俟轉調年限屆滿後,得再轉調其他機關。 依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轉任公務人員條例轉任,於限制轉調期間內移撥之人員,得不受該條例限制轉調機關規定之限制。但須於原轉任機關、移撥機關及所屬機關合計任職滿三年後,始得調任其他機關任職。 地方制度法 第 88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四日修正之條文,自九十六年一月一日施行;九十八年五月十二日修正之條文,自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一百零三年一月十四日修正之第四章之一及第八十七條,其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地方制度法
法律
20220525
2024/1/12 上午 12:00:00
縣長任用法 第 1 條 縣長非年在三十歲以上,具有左列各款資格之一者,不得任用: 一、依法受縣長考試及格者。 二、高等考試行政人員考試及格,並曾任薦任官一年以上者。 三、在依法舉行縣長考試以前各省考取之縣長,經考試院覆核及格,並曾 任薦任官一年以上者。 四、在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獨立學院或專門學校研究法律、政治、 經濟、社會各學科,得有畢業證書,並曾任薦任官二年以上,經甄別 審查合格,成績列甲等,得有證書者。 五、曾任簡任官一年以上,經甄別審查合格,成績列甲等,得有證書者。 六、曾任薦任官三年以上,經甄別審查合格,成績列甲等,得有證書者。 七、現任縣長曾經內政部呈薦,復經銓敘部甄別審查合格,成績列甲等, 得有證書者。 八、曾任最高級委任官五年以上,經甄別審查合格,成績列甲等,得有證 書者。 前項各款人員任用之順序,應先就具有第一款資格之人員任用之,第一款 人員不敷任用時,始得任用具有第二款資格之人員,餘依次遞推。 縣長任用法 第 2 條 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任用為縣長: 一、褫奪公權者。 二、虧空公款者。 三、曾因贓私處罰有案者。 四、吸食鴉片或其代用品者。 縣長任用法 第 3 條 縣長之任用,分試署及實授。 縣長任用法 第 4 條 縣長試署期間一年。 縣長實授期間,以三年為一任。 縣長任用法 第 5 條 縣長之試署及實授,均由省政府咨內政部轉咨銓敘部,經審查合格後,由 內政部呈行政院轉呈國民政府任命之。 縣長任用法 第 6 條 試署期滿,考覈成績優良者,予以實授,其成績不良者免職。 縣長任用法 第 7 條 具有第一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七款資格之一,曾任縣長二年以上,著有成 績,經獎敘有案者,得不經試署,即予實授。 縣長任用法 第 8 條 依本法試署縣長,在試署期間內,如省政府認為應予免職或停職時,應先 開具事實專案咨經內政部核定行之。但情節重大者,得由省政府先予停職 ,再行報部。 縣長任用法 第 9 條 依本法實授縣長者,在任期內除自請辭職或遇縣治合併外,非依公務員懲 戒法經付懲戒或付刑事審判依法應停職或免職者,不得停職或免職。 縣長任用法 第 10 條 依本法實授縣長者,在任期內不得調任。 縣長任用法 第 11 條 實授縣長任期屆滿成績優良者,應予連任或升任等級較高之縣。 縣長任用法 第 12 條 實授縣長滿六年,已支薦任最高級俸,而成績特別優異者,得以簡任職待 遇。 縣長任用法 第 13 條 縣長因故離職或出缺時,省政府得派員代理,其代理期間不得逾三個月。 縣長任用法 第 14 條 縣長在中央規定之訓政年限內確能依法完成縣自治者,優予敘獎。 縣長任用法 第 15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縣長任用法
法律
20020605
2024/1/12 上午 12:00:00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1 條 縣行政人員之任用,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依本條例行之。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之縣行政人員,為左列各種: 一、縣政府秘書。 二、縣政府科長或局長。 三、縣政府科員。 四、縣政府技術人員。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3 條 縣政府科長或局長,應就具有左列各款資格之一,並具有與其所任職務相 當之學識或經驗者任用之: 一、經普通考試及格,或與普通考試相當之特種考試及格,曾任委任職一 年以上者。 二、經相當於普通考試之考試覆核及格,曾任委任職一年以上者。 三、現任或曾任委任職一年以上,經甄別審查或考績合格者。 四、現任或曾任縣政府科員,繼續服務三年以上而成績優良者。 五、曾於普通考試舉行前,在內政部備案之各省縣政訓練機關畢業,並曾 任委任職一年以上者。 六、曾在主管教育機關認可之專科以上學校畢業,並曾任委任職一年以上 者。 七、曾致力國民革命五年以上而有成績,經證明屬實,並曾在主管教育機 關認可之中等以上學校畢業者。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4 條 縣政府科員,應就具有左列各款資格之一,並具有與其所任職務相當之學 識或經驗者任用之: 一、具有第三條各款資格之一者。 二、經普通考試及格,或與普通考試相當之特種考試及格者。 三、經相當於普通考試之考試覆核及格者。 四、曾致力國民革命五年以上而有成績,經證明屬實,並有相當學識者。 五、現充或曾充縣政府辦事員或書記,繼續服務三年以上,而成績優良者 。 六、曾在主管教育機關認可之中等以上學校畢業,並曾任行政事務一年以 上者。 七、曾任小學教職員二年以上者。 八、曾辦地方自治二年以上,確著成績,並有相當之學識者。 九、於普通考試舉行前,在內政部備案之各省縣政訓練機關畢業者。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5 條 縣政府專門技術人員之任用,適用技術人員任用條例之規定。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6 條 縣行政人員應就考試及格分發人員儘先任用之。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7 條 縣行政人員之敘俸,由各省政府參照委任職公務員俸給之規定,酌量地方 情形,分別擬訂,呈請內政部核定之。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8 條 依第三條及第四條規定任用之各種縣行政人員,其資格之審查,銓敘部得 委託各該省政府組織之公務員任用資格審查委員會辦理之。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9 條 縣行政人員由縣長遴選合格人員,呈請省政府委任之。 秘書由縣長呈請省政府任免之。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10 條 縣行政人員應就本縣合格人員儘先任用之。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11 條 省政府委任各種縣行政人員,應按月列表彙報內政部、銓敘部備案。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12 條 縣行政人員經考試合格依法任用者,非依法律不得停職或免職。但違法或 失職者,得由縣長先令停職,派員暫行代理,仍呈省政府核准,依法交付 懲戒。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13 條 本條例所未規定事項,適用公務員任用法之規定。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第 14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縣行政人員任用條例
法律
20020605
2024/1/12 上午 12:00:00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第三項制定之。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2 條 臺灣省政府 (以下簡稱省政府) 為行政院派出機關,臺灣省 (以下簡稱本 省) 為非地方自治團體。 省政府受行政院指揮監督,辦理下列事項: 一、監督縣 (市) 自治事項。 二、執行省政府行政事務。 三、其他法令授權或行政院交辦事項。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3 條 省政府置委員九人,組成省政府委員會議行使職權,其中一人為主席,特 任,綜理省政業務;一人為副主席,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襄助主席 處理業務;其餘委員職務比照簡任第十三職等,襄理主席督導業務;均由 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之。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4 條 省政府與其所屬機關 (構) 或學校原執行之職權業務,依其事務性質、地 域範圍及興辦能力,除由行政院核定,交由省政府辦理者外,其餘分別調 整移轉中央相關機關或本省各縣 (市) 政府辦理。 省政府與其所屬機關 (構) 或學校,依其職權業務調整情形,予以精簡、 整併、改隸、改制、裁撤或移轉民營。 本省省營事業及投資事業,改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管理,各該事業移 轉民營前,其員工仍適用原省營事業之人事法令。 原省政府所屬機關主管之水資源業務,基於整體考量不宜分隸者,在行政 院組織法及相關法律完成修正前,應由行政院指定部會統籌承辦其水資源 之相關業務,不受其他相關法令之限制。 法律及中央法規有關本省及省政府主管或執行之事項,於相關法規未修正 前,由行政院依第一項職權業務調整移轉歸屬,以命令調整之。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5 條 省政府暫行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送立法院查照。 原省政府與其所屬機關 (構) 或學校之組織規程,應於其組織調整完成精 簡、整併、改隸、改制、裁撤或移轉民營後,由省政府修正或廢止之;其 因業務調整改隸者,應由業務承受機關 (構) 報經權責主管機關訂定各該 機關暫行組織規程或編制表,不受業務承受機關組織法規之限制。 本條例施行前,省政府與其所屬機關 (構) 或學校之組織法規不牴觸本條 例之規定部分,於本條例施行期間,仍繼續適用。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6 條 省政府與其所屬機關 (構) 或學校人員,隨同業務移撥至中央機關者,不 受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之限制;隨同業務移撥至本省各縣 (市) 政府者, 不受縣 (市) 政府員額設置基準之限制。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7 條 除第五條第二項之規定外,臺灣省法規 (以下簡稱省法規) 應配合業務調 整修正或廢止,於修正、廢止前,其不牴觸本條例規定部分,繼續適用; 其業務事項仍由省政府辦理,無須修正之省法規,報經行政院核定者,亦 同。 省法規規定之業務事項,調整劃歸中央或縣 (市) 辦理者,中央目的事業 主管機關或縣 (市) 政府應配合修正或訂定相關法規。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8 條 臺灣省省有資產及負債,由國家概括承受。 臺灣省有財產移轉為國有,依國有財產法保管、使用、收益及處分。 前項移轉為國有之財產,原為省政府與其所屬機關 (構) 及學校經管之公 用財產,隨同業務移交接管機關管理;原為中央或地方機關經管之公用財 產,仍由原管理機關管理;非公用財產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管理。 臺灣省有財產所有權移轉國有及管理機關變更登記之作業辦法,由財政部 擬訂,報行政院核定。 本條例公布施行後,財政收支劃分法配合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修正 施行前,臺灣省財政收支劃分事項,除臺灣省八十八年度及其以前年度各 項預算之執行,應依第十條規定辦理外,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臺灣省稅課收入歸屬中央。 二、稅課統籌分配縣 (市) 之款項,由中央統籌分配臺灣省各縣 (市) 。 三、前二款以外之各項收入及支出,應配合省政府業務調整,歸屬中央或 臺灣省各縣 (市) 。 臺灣省各縣 (市) 因承接省政府業務增加之收入不足支應增加之支出時, 由中央酌予支應。 各級政府財政收支劃分事項,在財政收支劃分法配合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 織之調整修正施行後,從其規定。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9 條 本省之負債於國家承受時,公共債務法第四條第一項有關省政府之債務比 例,併入中央政府計算之。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10 條 配合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之調整,有關本省與其所屬機關 (構) 、學校 或單位各項預算之執行,依下列方式處理: 一、其業務未予調整者,依原列預算繼續執行。 二、改隸中央或縣 (市) 政府者,仍依該機關、單位原列預算繼續執行。 三、其業務經調整移由中央有關主管機關、省或縣 (市) 政府者,仍以移 撥前原列相關預算繼續執行。 四、因精簡、整併、裁撤或配合業務調整所需之人員處理等相關費用,得 由原機關 (構) 、學校、單位或其上級主管機關在原列預算範圍內調 整支應。 前項各款預算經實際執行結果無法因應時,行政院得視需要情形,在中央 及本省原列相關預算內調整支應,不受預算法第五十八條及第五十九條規 定之限制。其經以上調整後仍有困難者,由行政院或各縣 (市) 政府依預 算法相關規定辦理追加、追減預算。 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後,其八十八年度各項預算執行之財務收支事 項,得透過省庫按本省省庫規則辦理,年度終了,並由各級政府依決算法 規定辦理決算。 省政府八十九年度及其以後年度預算,由行政院納入中央政府總預算,其 預算編列、執行及財務收支事項,並依預算法、決算法、國庫法及其他相 關法令規定辦理。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11 條 省政府與其所屬機關 (構) 或學校,因業務調整而精簡、整併、改隸、改 制或裁撤,須移撥安置人員時,各業務承受機關應在其原有組織編制員額 內容納,無法全部安置時,應報經權責機關另定暫行組織規程或編制表妥 善安置,除業務必須留任之人員外,採出缺不補之方式處理。 前項暫行組織規程或編制表,由中央或地方權責機關定之,並送考試院備 查。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12 條 省政府與其所屬機關 (構) 或學校依法任用、聘任、派用之現職公務人員 (以下簡稱省級公務人員) ,配合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而移撥安置 者,由各業務承受機關辦理轉任或派職;無業務承受機關者,由行政院協 調辦理轉任或派職。 依前項規定轉任或派職之職務,其官等職等應與原任職務之官等職等相當 ,無相當職務時,另定暫行編制表,以原職稱及官等職等安置。但原職稱 與業務承受機關之職稱具排他性且單一者,以不低於原任職務官等職等相 當之職稱列入暫行編制表安置。 不願依第一項規定隨業務與組織調整移撥安置之省級公務人員,得由原機 關指派工作繼續留用,原機關整併、裁撤者,得由省政府於本機關或所屬 機關,以原任或相當職務之職稱及官等職等指派工作繼續留用,最長以一 年為限。 自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一日起,第二項經以原職稱原官等職等納入暫行編 制表安置之職務,各業務承受機關應參照同層級中央機關職務列等表修正 各該暫行組織規程或編制表,調整其單位、職掌、職稱、員額及官等職等 。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13 條 省級公務人員因機關 (構) 或學校業務調整而精簡、整併、改隸、改制或 裁撤,須移撥安置至業務承受機關時,其職系不符者,得先予派職,並由 調任機關施以專長轉換訓練,不受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十八條及第二十四條 規定之限制。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14 條 省級公務人員因機關 (構) 或學校業務調整而精簡、整併、改隸、改制或 裁撤,須移撥安置其他機關時,得不受公務人員考試法、公務人員任用法 與各項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規則所定特考特用及轉調規定之限制。但於限制 轉調期間再轉調時,以原請辦考試機關、前所轉調之主管機關及其所屬機 關之職務為限。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15 條 省級公務人員因機關 (構) 或學校業務調整而精簡、整併、改隸、改制或 裁撤,除符合公務人員退休法規定之退休條件者外,任職滿二十年者,應 准其辦理退休,不受公務人員退休法第四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之限制。 前項退休人員除依公務人員退休法規定支給退休金外,並適用下列規定: 一、自願退休者,得一次加發十二個月之俸給總額。但已屆命令退休年齡 前一年者,加發之俸給總額依提前退休之月數發給。 二、依第十二條第三項規定留用,並於留用期間自願退休者,亦得一次加 發十二個月之俸給總額。但每留用一個月,減發一個月之俸給總額, 已屆命令退休年齡前一年者,除每留用滿一個月,減發一個月之俸給 總額外,另再依其命令退休生效日距留用一年期滿,每滿一個月減發 一個月之俸給總額。 省級公務人員,於移撥安置後一年內,符合第一項條件者,得比照前項第 二款規定辦理退休。 依本條例退休者,於退休生效日起一年內,按比例繳回扣除退休月數之俸 給總額後,得再任臺灣省諮議會、臺灣省政府與其所屬機關 (構) 、學校 或業務承受機關之職務。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16 條 省級公務人員因機關 (構) 或學校業務調整而精簡、整併、改隸、改制或 裁撤,不願移撥安置又不合前條退休條件者,得依公務人員資遣給與辦法 辦理資遣,並適用下列規定: 一、辦理資遣者,一次加發十二個月之俸給總額。 二、依第十二條第三項規定留用,並於留用期間辦理資遣者,一次加發十 二個月之俸給總額。但每留用一個月,減發一個月之俸給總額。 省級公務人員,於移撥安置後二年內不合前條規定之退休條件者,仍得辦 理資遣,並一次加發十二個月之俸給總額。但任新職每滿一個月,減發零 點五個月之俸給總額。 依本條例資遣者,於資遣生效日起一年內,按比例繳回扣除資遣月數之俸 給總額後,得再任臺灣省諮議會、臺灣省政府與其所屬機關 (構) 、學校 或業務承受機關之職務。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17 條 本條例施行期間,下列事項得由行政院會同考試院另定處理辦法,不受現 行法令之限制: 一、關於在省級公務人員原服務地區設辦事處所之相關事項。 二、省級員工合法續 (借) 住宿舍事項。 三、省級公務人員考績年資升任職等事項。 四、公務人員保險或勞工保險已投保年資損失之補償事項。 五、退休及撫卹給與之支給機關事項。 六、退休人員及公務人員遺族照護之權責機關事項。 七、原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或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聘僱人 員之權益保障事項。 八、技工、工友之權益保障事項。 九、休職、停職及留職停薪人員之權益保障事項。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18 條 本條例有關省級公務人員各項優惠措施,不適用於下列人員: 一、機關 (構) 或學校整併、改隸無須移撥安置者。 二、中央或地方機關承接移撥之省級公務人員,安置在其原服務地區三十 公里以內之相關單位者。 三、省營事業或兼具事業性質之省屬機關 (構) 精簡 (含專案裁減) 、改 隸、改制或移轉民營者。 四、於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七月十六日以後調任至省政府與其所屬機關 (構 ) 或學校服務者。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19 條 省長、省政委員及職務比照簡任第十三職等之省屬機關首長之退職,準用 政務官退職酬勞金給與條例之規定。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20 條 臺灣省議會自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裁撤,其組織規程由行政 院廢止之;其所屬公務人員之權益保障,準用本條例之規定。 臺灣省諮議會,置諮議會議員二十一人至二十九人,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 統任命之,並指定一人為諮議長,任期三年,為無給職,對省政府業務提 供諮詢意見;其預算之編列及執行等,準用第十條之規定。 臺灣省諮議會組織規程,由行政院定之。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21 條 省縣自治法有關省自治之規定,自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起停 止適用。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第 22 條 本條例自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起施行,至中華民國八十九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本條例施行期限,於到期前經立法院同意,得再延長一年。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法律
20051231
2024/1/12 上午 12:00:00
民法 第 一 編 總則 民法 第 一 章 法例 民法 第 1 條 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 民法 第 2 條 民事所適用之習慣,以不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為限。 民法 第 3 條 依法律之規定,有使用文字之必要者,得不由本人自寫,但必須親自簽名。 如有用印章代簽名者,其蓋章與簽名生同等之效力。 如以指印、十字或其他符號代簽名者,在文件上,經二人簽名證明,亦與簽名生同等之效力。 民法 第 4 條 關於一定之數量,同時以文字及號碼表示者,其文字與號碼有不符合時,如法院不能決定何者為當事人之原意,應以文字為準。 民法 第 5 條 關於一定之數量,以文字或號碼為數次之表示者,其表示有不符合時,如法院不能決定何者為當事人之原意,應以最低額為準。 民法 第 二 章 人 民法 第 一 節 自然人 民法 第 6 條 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 民法 第 7 條 胎兒以將來非死產者為限,關於其個人利益之保護,視為既已出生。 民法 第 8 條 失蹤人失蹤滿七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請,為死亡之宣告。 失蹤人為八十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三年後,為死亡之宣告。 失蹤人為遭遇特別災難者,得於特別災難終了滿一年後,為死亡之宣告。 民法 第 9 條 受死亡宣告者,以判決內所確定死亡之時,推定其為死亡。 前項死亡之時,應為前條各項所定期間最後日終止之時。但有反證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0 條 失蹤人失蹤後,未受死亡宣告前,其財產之管理,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依家事事件法之規定。 民法 第 11 條 二人以上同時遇難,不能證明其死亡之先後時,推定其為同時死亡。 民法 第 12 條 滿十八歲為成年。 民法 第 13 條 未滿七歲之未成年人,無行為能力。 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有限制行為能力。 民法 第 14 條 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受監護之原因消滅時,法院應依前項聲請權人之聲請,撤銷其宣告。 法院對於監護之聲請,認為未達第一項之程度者,得依第十五條之一第一項規定,為輔助之宣告。 受監護之原因消滅,而仍有輔助之必要者,法院得依第十五條之一第一項規定,變更為輔助之宣告。 民法 第 15 條 受監護宣告之人,無行為能力。 民法 第 15-1 條 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助之宣告。 受輔助之原因消滅時,法院應依前項聲請權人之聲請,撤銷其宣告。 受輔助宣告之人有受監護之必要者,法院得依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變更為監護之宣告。 民法 第 15-2 條 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 一、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 二、為消費借貸、消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 三、為訴訟行為。 四、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 五、為不動產、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負擔、買賣、租賃或借貸。 六、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或其他相關權利。 七、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聲請,所指定之其他行為。 第七十八條至第八十三條規定,於未依前項規定得輔助人同意之情形,準用之。 第八十五條規定,於輔助人同意受輔助宣告之人為第一項第一款行為時,準用之。 第一項所列應經同意之行為,無損害受輔助宣告之人利益之虞,而輔助人仍不為同意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得逕行聲請法院許可後為之。 民法 第 16 條 權利能力及行為能力,不得拋棄。 民法 第 17 條 自由不得拋棄。 自由之限制,以不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為限。 民法 第 18 條 人格權受侵害時,得請求法院除去其侵害;有受侵害之虞時,得請求防止之。 前項情形,以法律有特別規定者為限,得請求損害賠償或慰撫金。 民法 第 19 條 姓名權受侵害者,得請求法院除去其侵害,並得請求損害賠償。 民法 第 20 條 依一定事實,足認以久住之意思,住於一定之地域者,即為設定其住所於該地。 一人同時不得有兩住所。 民法 第 21 條 無行為能力人及限制行為能力人,以其法定代理人之住所為住所。 民法 第 22 條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其居所視為住所: 一、住所無可考者。 二、在我國無住所者。但依法須依住所地法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23 條 因特定行為選定居所者,關於其行為,視為住所。 民法 第 24 條 依一定事實,足認以廢止之意思離去其住所者,即為廢止其住所。 民法 第 二 節 法人 民法 第 一 款 通則 民法 第 25 條 法人非依本法或其他法律之規定,不得成立。 民法 第 26 條 法人於法令限制內,有享受權利負擔義務之能力。但專屬於自然人之權利義務,不在此限。 民法 第 27 條 法人應設董事。董事有數人者,法人事務之執行,除章程另有規定外,取決於全體董事過半數之同意。 董事就法人一切事務,對外代表法人。董事有數人者,除章程另有規定外,各董事均得代表法人。 對於董事代表權所加之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法人得設監察人,監察法人事務之執行。監察人有數人者,除章程另有規定外,各監察人均得單獨行使監察權。 民法 第 28 條 法人對於其董事或其他有代表權之人因執行職務所加於他人之損害,與該行為人連帶負賠償之責任。 民法 第 29 條 法人以其主事務所之所在地為住所。 民法 第 30 條 法人非經向主管機關登記,不得成立。 民法 第 31 條 法人登記後,有應登記之事項而不登記,或已登記之事項有變更而不為變更之登記者,不得以其事項對抗第三人。 民法 第 32 條 受設立許可之法人,其業務屬於主管機關監督,主管機關得檢查其財產狀況及其有無違反許可條件與其他法律之規定。 民法 第 33 條 受設立許可法人之董事或監察人,不遵主管機關監督之命令,或妨礙其檢查者,得處以五千元以下之罰鍰。 前項董事或監察人違反法令或章程,足以危害公益或法人之利益者,主管機關得請求法院解除其職務,並為其他必要之處置。 民法 第 34 條 法人違反設立許可之條件者,主管機關得撤銷其許可。 民法 第 35 條 法人之財產不能清償債務時,董事應即向法院聲請破產。 不為前項聲請,致法人之債權人受損害時,有過失之董事,應負賠償責任,其有二人以上時,應連帶負責。 民法 第 36 條 法人之目的或其行為,有違反法律、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法院得因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宣告解散。 民法 第 37 條 法人解散後,其財產之清算,由董事為之。但其章程有特別規定,或總會另有決議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38 條 不能依前條規定,定其清算人時,法院得因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選任清算人。 民法 第 39 條 清算人,法院認為有必要時,得解除其任務。 民法 第 40 條 清算人之職務如左: 一、了結現務。 二、收取債權,清償債務。 三、移交賸餘財產於應得者。 法人至清算終結止,在清算之必要範圍內,視為存續。 民法 第 41 條 清算之程序,除本通則有規定外,準用股份有限公司清算之規定。 民法 第 42 條 法人之清算,屬於法院監督。法院得隨時為監督上必要之檢查及處分。 法人經主管機關撤銷許可或命令解散者,主管機關應同時通知法院。 法人經依章程規定或總會決議解散者,董事應於十五日內報告法院。 民法 第 43 條 清算人不遵法院監督命令,或妨礙檢查者,得處以五千元以下之罰鍰。董事違反前條第三項之規定者亦同。 民法 第 44 條 法人解散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於清償債務後,其賸餘財產之歸屬,應依其章程之規定,或總會之決議。但以公益為目的之法人解散時,其賸餘財產不得歸屬於自然人或以營利為目的之團體。 如無前項法律或章程之規定或總會之決議時,其賸餘財產歸屬於法人住所所在地之地方自治團體。 民法 第 二 款 社團 民法 第 45 條 以營利為目的之社團,其取得法人資格,依特別法之規定。 民法 第 46 條 以公益為目的之社團,於登記前,應得主管機關之許可。 民法 第 47 條 設立社團者,應訂定章程,其應記載之事項如左: 一、目的。 二、名稱。 三、董事之人數、任期及任免。設有監察人者,其人數、任期及任免。 四、總會召集之條件、程序及其決議證明之方法。 五、社員之出資。 六、社員資格之取得與喪失。 七、訂定章程之年、月、日。 民法 第 48 條 社團設立時,應登記之事項如左: 一、目的。 二、名稱。 三、主事務所及分事務所。 四、董事之姓名及住所。設有監察人者,其姓名及住所。 五、財產之總額。 六、應受設立許可者,其許可之年、月、日。 七、定有出資方法者,其方法。 八、定有代表法人之董事者,其姓名。 九、定有存立時期者,其時期。 社團之登記,由董事向其主事務所及分事務所所在地之主管機關行之,並應附具章程備案。 民法 第 49 條 社團之組織及社團與社員之關係,以不違反第五十條至第五十八條之規定為限,得以章程定之。 民法 第 50 條 社團以總會為最高機關。 左列事項應經總會之決議: 一、變更章程。 二、任免董事及監察人。 三、監督董事及監察人職務之執行。 四、開除社員。但以有正當理由時為限。 民法 第 51 條 總會由董事召集之,每年至少召集一次。董事不為召集時,監察人得召集之。 如有全體社員十分一以上之請求,表明會議目的及召集理由,請求召集時,董事應召集之。 董事受前項之請求後,一個月內不為召集者,得由請求之社員,經法院之許可召集之。 總會之召集,除章程另有規定外,應於三十日前對各社員發出通知。通知內應載明會議目的事項。 民法 第 52 條 總會決議,除本法有特別規定外,以出席社員過半數決之。 社員有平等之表決權。 社員表決權之行使,除章程另有限制外,得以書面授權他人代理為之。但一人僅得代理社員一人。 社員對於總會決議事項,因自身利害關係而有損害社團利益之虞時,該社員不得加入表決,亦不得代理他人行使表決權。 民法 第 53 條 社團變更章程之決議,應有全體社員過半數之出席,出席社員四分三以上之同意,或有全體社員三分二以上書面之同意。 受設立許可之社團,變更章程時,並應得主管機關之許可。 民法 第 54 條 社員得隨時退社。但章程限定於事務年度終,或經過預告期間後,始准退社者,不在此限。 前項預告期間,不得超過六個月。 民法 第 55 條 已退社或開除之社員,對於社團之財產無請求權。但非公益法人,其章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前項社員,對於其退社或開除以前應分擔之出資,仍負清償之義務。 民法 第 56 條 總會之召集程序或決議方法,違反法令或章程時,社員得於決議後三個月內請求法院撤銷其決議。但出席社員,對召集程序或決議方法,未當場表示異議者,不在此限。 總會決議之內容違反法令或章程者,無效。 民法 第 57 條 社團得隨時以全體社員三分二以上之可決解散之。 民法 第 58 條 社團之事務,無從依章程所定進行時,法院得因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解散之。 民法 第 三 款 財團 民法 第 59 條 財團於登記前,應得主管機關之許可。 民法 第 60 條 設立財團者,應訂立捐助章程。但以遺囑捐助者,不在此限。 捐助章程,應訂明法人目的及所捐財產。 以遺囑捐助設立財團法人者,如無遺囑執行人時,法院得依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指定遺囑執行人。 民法 第 61 條 財團設立時,應登記之事項如左: 一、目的。 二、名稱。 三、主事務所及分事務所。 四、財產之總額。 五、受許可之年、月、日。 六、董事之姓名及住所。設有監察人者,其姓名及住所。 七、定有代表法人之董事者,其姓名。 八、定有存立時期者,其時期。 財團之登記,由董事向其主事務所及分事務所所在地之主管機關行之。並應附具捐助章程或遺囑備案。 民法 第 62 條 財團之組織及其管理方法,由捐助人以捐助章程或遺囑定之。捐助章程或遺囑所定之組織不完全,或重要之管理方法不具備者,法院得因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必要之處分。 民法 第 63 條 為維持財團之目的或保存其財產,法院得因捐助人、董事、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變更其組織。 民法 第 64 條 財團董事,有違反捐助章程之行為時,法院得因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宣告其行為為無效。 民法 第 65 條 因情事變更,致財團之目的不能達到時,主管機關得斟酌捐助人之意思,變更其目的及其必要之組織,或解散之。 民法 第 三 章 物 民法 第 66 條 稱不動產者,謂土地及其定著物。 不動產之出產物,尚未分離者,為該不動產之部分。 民法 第 67 條 稱動產者,為前條所稱不動產以外之物。 民法 第 68 條 非主物之成分,常助主物之效用,而同屬於一人者,為從物。但交易上有特別習慣者,依其習慣。 主物之處分,及於從物。 民法 第 69 條 稱天然孳息者,謂果實、動物之產物及其他依物之用法所收穫之出產物。 稱法定孳息者,謂利息、租金及其他因法律關係所得之收益。 民法 第 70 條 有收取天然孳息權利之人,其權利存續期間內,取得與原物分離之孳息。 有收取法定孳息權利之人,按其權利存續期間內之日數,取得其孳息。 民法 第 四 章 法律行為 民法 第 一 節 通則 民法 第 71 條 法律行為,違反強制或禁止之規定者,無效。但其規定並不以之為無效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72 條 法律行為,有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無效。 民法 第 73 條 法律行為,不依法定方式者,無效。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74 條 法律行為,係乘他人之急迫、輕率或無經驗,使其為財產上之給付或為給付之約定,依當時情形顯失公平者,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撤銷其法律行為或減輕其給付。 前項聲請,應於法律行為後一年內為之。 民法 第 二 節 行為能力 民法 第 75 條 無行為能力人之意思表示,無效;雖非無行為能力人,而其意思表示,係在無意識或精神錯亂中所為者亦同。 民法 第 76 條 無行為能力人由法定代理人代為意思表示,並代受意思表示。 民法 第 77 條 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但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份、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78 條 限制行為能力人未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所為之單獨行為,無效。 民法 第 79 條 限制行為能力人未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所訂立之契約,須經法定代理人之承認,始生效力。 民法 第 80 條 前條契約相對人,得定一個月以上之期限,催告法定代理人,確答是否承認。 於前項期限內,法定代理人不為確答者,視為拒絕承認。 民法 第 81 條 限制行為能力人於限制原因消滅後,承認其所訂立之契約者,其承認與法定代理人之承認,有同一效力。 前條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82 條 限制行為能力人所訂立之契約,未經承認前,相對人得撤回之。但訂立契約時,知其未得有允許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3 條 限制行為能力人用詐術使人信其為有行為能力人或已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者,其法律行為為有效。 民法 第 84 條 法定代理人允許限制行為能力人處分之財產,限制行為能力人,就該財產有處分之能力。 民法 第 85 條 法定代理人允許限制行為能力人獨立營業者,限制行為能力人,關於其營業,有行為能力。 限制行為能力人,就其營業有不勝任之情形時,法定代理人得將其允許撤銷或限制之。但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民法 第 三 節 意思表示 民法 第 86 條 表意人無欲為其意思表示所拘束之意,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不因之無效。但其情形為相對人所明知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7 條 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而為虛偽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無效。但不得以其無效對抗善意第三人。 虛偽意思表示,隱藏他項法律行為者,適用關於該項法律行為之規定。 民法 第 88 條 意思表示之內容有錯誤,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將其意思表示撤銷之。但以其錯誤或不知事情,非由表意人自己之過失者為限。 當事人之資格或物之性質,若交易上認為重要者,其錯誤,視為意思表示內容之錯誤。 民法 第 89 條 意思表示,因傳達人或傳達機關傳達不實者,得比照前條之規定撤銷之。 民法 第 90 條 前二條之撤銷權,自意思表示後,經過一年而消滅。 民法 第 91 條 依第八十八條及第八十九條之規定撤銷意思表示時,表意人對於信其意思表示為有效而受損害之相對人或第三人,應負賠償責任。但其撤銷之原因,受害人明知或可得而知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92 條 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但詐欺係由第三人所為者,以相對人明知其事實或可得而知者為限,始得撤銷之。 被詐欺而為之意思表示,其撤銷不得以之對抗善意第三人。 民法 第 93 條 前條之撤銷,應於發見詐欺或脅迫終止後,一年內為之。但自意思表示後,經過十年,不得撤銷。 民法 第 94 條 對話人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相對人了解時,發生效力。 民法 第 95 條 非對話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力。但撤回之通知,同時或先時到達者,不在此限。 表意人於發出通知後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或其行為能力受限制者,其意思表示,不因之失其效力。 民法 第 96 條 向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者,以其通知達到其法定代理人時,發生效力。 民法 第 97 條 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之姓名、居所者,得依民事訴訟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 民法 第 98 條 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辭句。 民法 第 四 節 條件及期限 民法 第 99 條 附停止條件之法律行為,於條件成就時,發生效力。 附解除條件之法律行為,於條件成就時,失其效力。 依當事人之特約,使條件成就之效果,不於條件成就之時發生者,依其特約。 民法 第 100 條 附條件之法律行為當事人,於條件成否未定前,若有損害相對人因條件成就所應得利益之行為者,負賠償損害之責任。 民法 第 101 條 因條件成就而受不利益之當事人,如以不正當行為阻其條件之成就者,視為條件已成就。 因條件成就而受利益之當事人,如以不正當行為促其條件之成就者,視為條件不成就。 民法 第 102 條 附始期之法律行為,於期限屆至時,發生效力。 附終期之法律行為,於期限屆滿時,失其效力。 第一百條之規定,於前二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五 節 代理 民法 第 103 條 代理人於代理權限內,以本人名義所為之意思表示,直接對本人發生效力。 前項規定,於應向本人為意思表示,而向其代理人為之者,準用之。 民法 第 104 條 代理人所為或所受意思表示之效力,不因其為限制行為能力人而受影響。 民法 第 105 條 代理人之意思表示,因其意思欠缺、被詐欺、被脅迫,或明知其事情或可得而知其事情,致其效力受影響時,其事實之有無,應就代理人決之。但代理人之代理權係以法律行為授與者,其意思表示,如依照本人所指示之意思而為時,其事實之有無,應就本人決之。 民法 第 106 條 代理人非經本人之許諾,不得為本人與自己之法律行為,亦不得既為第三人之代理人,而為本人與第三人之法律行為。但其法律行為,係專履行債務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07 條 代理權之限制及撤回,不得以之對抗善意第三人。但第三人因過失而不知其事實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08 條 代理權之消滅,依其所由授與之法律關係定之。 代理權,得於其所由授與之法律關係存續中撤回之。但依該法律關係之性質不得撤回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09 條 代理權消滅或撤回時,代理人須將授權書交還於授權者,不得留置。 民法 第 110 條 無代理權人,以他人之代理人名義所為之法律行為,對於善意之相對人,負損害賠償之責。 民法 第 六 節 無效及撤銷 民法 第 111 條 法律行為之一部分無效者,全部皆為無效。但除去該部分亦可成立者,則其他部分,仍為有效。 民法 第 112 條 無效之法律行為,若具備他法律行為之要件,並因其情形,可認當事人若知其無效,即欲為他法律行為者,其他法律行為,仍為有效。 民法 第 113 條 無效法律行為之當事人,於行為當時知其無效,或可得而知者,應負回復原狀或損害賠償之責任。 民法 第 114 條 法律行為經撤銷者,視為自始無效。 當事人知其得撤銷或可得而知者,其法律行為撤銷時,準用前條之規定。 民法 第 115 條 經承認之法律行為,如無特別訂定,溯及為法律行為時發生效力。 民法 第 116 條 撤銷及承認,應以意思表示為之。 如相對人確定者,前項意思表示,應向相對人為之。 民法 第 117 條 法律行為須得第三人之同意始生效力者,其同意或拒絕,得向當事人之一方為之。 民法 第 118 條 無權利人就權利標的物所為之處分,經有權利人之承認始生效力。 無權利人就權利標的物為處分後,取得其權利者,其處分自始有效。但原權利人或第三人已取得之利益,不因此而受影響。 前項情形,若數處分相牴觸時,以其最初之處分為有效。 民法 第 五 章 期日及期間 民法 第 119 條 法令、審判或法律行為所定之期日及期間,除有特別訂定外,其計算依本章之規定。 民法 第 120 條 以時定期間者,即時起算。 以日、星期、月或年定期間者,其始日不算入。 民法 第 121 條 以日、星期、月或年定期間者,以期間末日之終止,為期間之終止。 期間不以星期、月或年之始日起算者,以最後之星期、月或年與起算日相當日之前一日,為期間之末日。但以月或年定期間,於最後之月,無相當日者,以其月之末日,為期間之末日。 民法 第 122 條 於一定期日或期間內,應為意思表示或給付者,其期日或其期間之末日,為星期日、紀念日或其他休息日時,以其休息日之次日代之。 民法 第 123 條 稱月或年者,依曆計算。 月或年非連續計算者,每月為三十日,每年為三百六十五日。 民法 第 124 條 年齡自出生之日起算。 出生之月、日無從確定時,推定其為七月一日出生。知其出生之月,而不知出生之日者,推定其為該月十五日出生。 民法 第 六 章 消滅時效 民法 第 125 條 請求權,因十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但法律所定期間較短者,依其規定。 民法 第 126 條 利息、紅利、租金、贍養費、退職金及其他一年或不及一年之定期給付債權,其各期給付請求權,因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127 條 左列各款請求權,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一、旅店、飲食店及娛樂場之住宿費、飲食費、座費、消費物之代價及其墊款。 二、運送費及運送人所墊之款。 三、以租賃動產為營業者之租價。 四、醫生、藥師、看護生之診費、藥費、報酬及其墊款。 五、律師、會計師、公證人之報酬及其墊款。 六、律師、會計師、公證人所收當事人物件之交還。 七、技師、承攬人之報酬及其墊款。 八、商人、製造人、手工業人所供給之商品及產物之代價。 民法 第 128 條 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以不行為為目的之請求權,自為行為時起算。 民法 第 129 條 消滅時效,因左列事由而中斷: 一、請求。 二、承認。 三、起訴。 左列事項,與起訴有同一效力: 一、依督促程序,聲請發支付命令。 二、聲請調解或提付仲裁。 三、申報和解債權或破產債權。 四、告知訴訟。 五、開始執行行為或聲請強制執行。 民法 第 130 條 時效因請求而中斷者,若於請求後六個月內不起訴,視為不中斷。 民法 第 131 條 時效因起訴而中斷者,若撤回其訴,或因不合法而受駁回之裁判,其裁判確定,視為不中斷。 民法 第 132 條 時效因聲請發支付命令而中斷者,若撤回聲請,或受駁回之裁判,或支付命令失其效力時,視為不中斷。 民法 第 133 條 時效因聲請調解或提付仲裁而中斷者,若調解之聲請經撤回、被駁回、調解不成立或仲裁之請求經撤回、仲裁不能達成判斷時,視為不中斷。 民法 第 134 條 時效因申報和解債權或破產債權而中斷者,若債權人撤回其申報時,視為不中斷。 民法 第 135 條 時效因告知訴訟而中斷者,若於訴訟終結後,六個月內不起訴,視為不中斷。 民法 第 136 條 時效因開始執行行為而中斷者,若因權利人之聲請,或法律上要件之欠缺而撤銷其執行處分時,視為不中斷。 時效因聲請強制執行而中斷者,若撤回其聲請,或其聲請被駁回時,視為不中斷。 民法 第 137 條 時效中斷者,自中斷之事由終止時,重行起算。 因起訴而中斷之時效,自受確定判決,或因其他方法訴訟終結時,重行起算。 經確定判決或其他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之執行名義所確定之請求權,其原有消滅時效期間不滿五年者,因中斷而重行起算之時效期間為五年。 民法 第 138 條 時效中斷,以當事人、繼承人、受讓人之間為限,始有效力。 民法 第 139 條 時效之期間終止時,因天災或其他不可避之事變,致不能中斷其時效者,自其妨礙事由消滅時起,一個月內,其時效不完成。 民法 第 140 條 屬於繼承財產之權利或對於繼承財產之權利,自繼承人確定或管理人選定或破產之宣告時起,六個月內,其時效不完成。 民法 第 141 條 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之權利,於時效期間終止前六個月內,若無法定代理人者,自其成為行為能力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就職時起,六個月內,其時效不完成。 民法 第 142 條 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對於其法定代理人之權利,於代理關係消滅後一年內,其時效不完成。 民法 第 143 條 夫對於妻或妻對於夫之權利,於婚姻關係消滅後一年內,其時效不完成。 民法 第 144 條 時效完成後,債務人得拒絕給付。 請求權已經時效消滅,債務人仍為履行之給付者,不得以不知時效為理由,請求返還;其以契約承認該債務或提出擔保者亦同。 民法 第 145 條 以抵押權、質權或留置權擔保之請求權,雖經時效消滅,債權人仍得就其抵押物、質物或留置物取償。 前項規定,於利息及其他定期給付之各期給付請求權,經時效消滅者,不適用之。 民法 第 146 條 主權利因時效消滅者,其效力及於從權利。但法律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47 條 時效期間,不得以法律行為加長或減短之,並不得預先拋棄時效之利益。 民法 第 七 章 權利之行使 民法 第 148 條 權利之行使,不得違反公共利益,或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 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依誠實及信用方法。 民法 第 149 條 對於現時不法之侵害,為防衛自己或他人之權利所為之行為,不負損害賠償之責。但已逾越必要程度者,仍應負相當賠償之責。 民法 第 150 條 因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急迫之危險所為之行為,不負損害賠償之責。但以避免危險所必要,並未逾越危險所能致之損害程度者為限。 前項情形,其危險之發生,如行為人有責任者,應負損害賠償之責。 民法 第 151 條 為保護自己權利,對於他人之自由或財產施以拘束、押收或毀損者,不負損害賠償之責。但以不及受法院或其他有關機關援助,並非於其時為之,則請求權不得實行或其實行顯有困難者為限。 民法 第 152 條 依前條之規定,拘束他人自由或押收他人財產者,應即時向法院聲請處理。 前項聲請被駁回或其聲請遲延者,行為人應負損害賠償之責。 民法 第 二 編 債 民法 第 一 章 通則 民法 第 一 節 債之發生 民法 第 一 款 契約 民法 第 153 條 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 當事人對於必要之點,意思一致,而對於非必要之點,未經表示意思者,推定其契約為成立,關於該非必要之點,當事人意思不一致時,法院應依其事件之性質定之。 民法 第 154 條 契約之要約人,因要約而受拘束。但要約當時預先聲明不受拘束,或依其情形或事件之性質,可認當事人無受其拘束之意思者,不在此限。 貨物標定賣價陳列者,視為要約。但價目表之寄送,不視為要約。 民法 第 155 條 要約經拒絕者,失其拘束力。 民法 第 156 條 對話為要約者,非立時承諾,即失其拘束力。 民法 第 157 條 非對話為要約者,依通常情形可期待承諾之達到時期內,相對人不為承諾時,其要約失其拘束力。 民法 第 158 條 要約定有承諾期限者,非於其期限內為承諾,失其拘束力。 民法 第 159 條 承諾之通知,按其傳達方法,通常在相當時期內可達到而遲到,其情形為要約人可得而知者,應向相對人即發遲到之通知。 要約人怠於為前項通知者,其承諾視為未遲到。 民法 第 160 條 遲到之承諾,除前條情形外,視為新要約。 將要約擴張、限制或為其他變更而承諾者,視為拒絕原要約而為新要約。 民法 第 161 條 依習慣或依其事件之性質,承諾無須通知者,在相當時期內,有可認為承諾之事實時,其契約為成立。 前項規定,於要約人要約當時預先聲明承諾無須通知者準用之。 民法 第 162 條 撤回要約之通知,其到達在要約到達之後,而按其傳達方法,通常在相當時期內應先時或同時到達,其情形為相對人可得而知者,相對人應向要約人即發遲到之通知。 相對人怠於為前項通知者,其要約撤回之通知,視為未遲到。 民法 第 163 條 前條之規定,於承諾之撤回準用之。 民法 第 164 條 以廣告聲明對完成一定行為之人給與報酬者,為懸賞廣告。廣告人對於完成該行為之人,負給付報酬之義務。 數人先後分別完成前項行為時,由最先完成該行為之人,取得報酬請求權;數人共同或同時分別完成行為時,由行為人共同取得報酬請求權。 前項情形,廣告人善意給付報酬於最先通知之人時,其給付報酬之義務,即為消滅。 前三項規定,於不知有廣告而完成廣告所定行為之人,準用之。 民法 第 164-1 條 因完成前條之行為而可取得一定之權利者,其權利屬於行為人。但廣告另有聲明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65 條 預定報酬之廣告,如於行為完成前撤回時,除廣告人證明行為人不能完成其行為外,對於行為人因該廣告善意所受之損害,應負賠償之責。但以不超過預定報酬額為限。 廣告定有完成行為之期間者,推定廣告人拋棄其撤回權。 民法 第 165-1 條 以廣告聲明對完成一定行為,於一定期間內為通知,而經評定為優等之人給與報酬者,為優等懸賞廣告。廣告人於評定完成時,負給付報酬之義務。 民法 第 165-2 條 前條優等之評定,由廣告中指定之人為之。廣告中未指定者,由廣告人決定方法評定之。 依前項規定所為之評定,對於廣告人及應徵人有拘束力。 民法 第 165-3 條 被評定為優等之人有數人同等時,除廣告另有聲明外,共同取得報酬請求權。 民法 第 165-4 條 第一百六十四條之一之規定,於優等懸賞廣告準用之。 民法 第 166 條 契約當事人約定其契約須用一定方式者,在該方式未完成前,推定其契約不成立。 民法 第 166-1 條 契約以負擔不動產物權之移轉、設定或變更之義務為標的者,應由公證人作成公證書。 未依前項規定公證之契約,如當事人已合意為不動產物權之移轉、設定或變更而完成登記者,仍為有效。 民法 第 二 款 代理權之授與 民法 第 167 條 代理權係以法律行為授與者,其授與應向代理人或向代理人對之為代理行為之第三人,以意思表示為之。 民法 第 168 條 代理人有數人者,其代理行為應共同為之。但法律另有規定或本人另有意思表示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69 條 由自己之行為表示以代理權授與他人,或知他人表示為其代理人而不為反對之表示者,對於第三人應負授權人之責任。但第三人明知其無代理權或可得而知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70 條 無代理權人以代理人之名義所為之法律行為,非經本人承認,對於本人不生效力。 前項情形,法律行為之相對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本人確答是否承認,如本人逾期未為確答者,視為拒絕承認。 民法 第 171 條 無代理權人所為之法律行為,其相對人於本人未承認前,得撤回之。但為法律行為時,明知其無代理權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三 款 無因管理 民法 第 172 條 未受委任,並無義務,而為他人管理事務者,其管理應依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以有利於本人之方法為之。 民法 第 173 條 管理人開始管理時,以能通知為限,應即通知本人。如無急迫之情事,應俟本人之指示。 第五百四十條至第五百四十二條關於委任之規定,於無因管理準用之。 民法 第 174 條 管理人違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而為事務之管理者,對於因其管理所生之損害,雖無過失,亦應負賠償之責。 前項之規定,如其管理係為本人盡公益上之義務,或為其履行法定扶養義務,或本人之意思違反公共秩序善良風俗者,不適用之。 民法 第 175 條 管理人為免除本人之生命、身體或財產上之急迫危險,而為事務之管理者,對於因其管理所生之損害,除有惡意或重大過失者外,不負賠償之責。 民法 第 176 條 管理事務,利於本人,並不違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者,管理人為本人支出必要或有益之費用,或負擔債務,或受損害時,得請求本人償還其費用及自支出時起之利息,或清償其所負擔之債務,或賠償其損害。 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二項規定之情形,管理人管理事務,雖違反本人之意思,仍有前項之請求權。 民法 第 177 條 管理事務不合於前條之規定時,本人仍得享有因管理所得之利益,而本人所負前條第一項對於管理人之義務,以其所得之利益為限。 前項規定,於管理人明知為他人之事務,而為自己之利益管理之者,準用之。 民法 第 178 條 管理事務經本人承認者,除當事人有特別意思表示外,溯及管理事務開始時,適用關於委任之規定。 民法 第 四 款 不當得利 民法 第 179 條 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 民法 第 180 條 給付,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請求返還: 一、給付係履行道德上之義務者。 二、債務人於未到期之債務因清償而為給付者。 三、因清償債務而為給付,於給付時明知無給付之義務者。 四、因不法之原因而為給付者。但不法之原因僅於受領人一方存在時,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81 條 不當得利之受領人,除返還其所受之利益外,如本於該利益更有所取得者,並應返還。但依其利益之性質或其他情形不能返還者,應償還其價額。 民法 第 182 條 不當得利之受領人,不知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其所受之利益已不存在者,免負返還或償還價額之責任。 受領人於受領時,知無法律上之原因或其後知之者,應將受領時所得之利益,或知無法律上之原因時所現存之利益,附加利息,一併償還;如有損害,並應賠償。 民法 第 183 條 不當得利之受領人,以其所受者,無償讓與第三人,而受領人因此免返還義務者,第三人於其所免返還義務之限度內,負返還責任。 民法 第 五 款 侵權行為 民法 第 184 條 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85 條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 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為人。 民法 第 186 條 公務員因故意違背對於第三人應執行之職務,致第三人受損害者,負賠償責任。其因過失者,以被害人不能依他項方法受賠償時為限,負其責任。 前項情形,如被害人得依法律上之救濟方法,除去其損害,而因故意或過失不為之者,公務員不負賠償責任。 民法 第 187 條 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以行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行為時無識別能力者,由其法定代理人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法定代理人如其監督並未疏懈,或縱加以相當之監督,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不負賠償責任。 如不能依前二項規定受損害賠償時,法院因被害人之聲請,得斟酌行為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與被害人之經濟狀況,令行為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為全部或一部之損害賠償。 前項規定,於其他之人,在無意識或精神錯亂中所為之行為致第三人受損害時,準用之。 民法 第 188 條 受僱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由僱用人與行為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選任受僱人及監督其職務之執行,已盡相當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之注意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僱用人不負賠償責任。 如被害人依前項但書之規定,不能受損害賠償時,法院因其聲請,得斟酌僱用人與被害人之經濟狀況,令僱用人為全部或一部之損害賠償。 僱用人賠償損害時,對於為侵權行為之受僱人,有求償權。 民法 第 189 條 承攬人因執行承攬事項,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定作人不負損害賠償責任。但定作人於定作或指示有過失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90 條 動物加損害於他人者,由其占有人負損害賠償責任。但依動物之種類及性質已為相當注意之管束,或縱為相當注意之管束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不在此限。 動物係由第三人或他動物之挑動,致加損害於他人者,其占有人對於該第三人或該他動物之占有人,有求償權。 民法 第 191 條 土地上之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所致他人權利之損害,由工作物之所有人負賠償責任。但其對於設置或保管並無欠缺,或損害非因設置或保管有欠缺,或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 前項損害之發生,如別有應負責任之人時,賠償損害之所有人,對於該應負責者,有求償權。 民法 第 191-1 條 商品製造人因其商品之通常使用或消費所致他人之損害,負賠償責任。但其對於商品之生產、製造或加工、設計並無欠缺或其損害非因該項欠缺所致或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 前項所稱商品製造人,謂商品之生產、製造、加工業者。其在商品上附加標章或其他文字、符號,足以表彰係其自己所生產、製造、加工者,視為商品製造人。 商品之生產、製造或加工、設計,與其說明書或廣告內容不符者,視為有欠缺。 商品輸入業者,應與商品製造人負同一之責任。 民法 第 191-2 條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但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91-3 條 經營一定事業或從事其他工作或活動之人,其工作或活動之性質或其使用之工具或方法有生損害於他人之危險者,對他人之損害應負賠償責任。但損害非由於其工作或活動或其使用之工具或方法所致,或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92 條 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對於支出醫療及增加生活上需要之費用或殯葬費之人,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被害人對於第三人負有法定扶養義務者,加害人對於該第三人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損害賠償適用之。 民法 第 193 條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損害賠償,法院得因當事人之聲請,定為支付定期金。但須命加害人提出擔保。 民法 第 194 條 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被害人之父、母、子、女及配偶,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民法 第 195 條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前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以金額賠償之請求權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訴者,不在此限。 前二項規定,於不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者,準用之。 民法 第 196 條 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價額。 民法 第 197 條 因侵權行為所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有侵權行為時起,逾十年者亦同。 損害賠償之義務人,因侵權行為受利益,致被害人受損害者,於前項時效完成後,仍應依關於不當得利之規定,返還其所受之利益於被害人。 民法 第 198 條 因侵權行為對於被害人取得債權者,被害人對該債權之廢止請求權,雖因時效而消滅,仍得拒絕履行。 民法 第 二 節 債之標的 民法 第 199 條 債權人基於債之關係,得向債務人請求給付。 給付,不以有財產價格者為限。 不作為亦得為給付。 民法 第 200 條 給付物僅以種類指示者,依法律行為之性質或當事人之意思不能定其品質時,債務人應給以中等品質之物。 前項情形,債務人交付其物之必要行為完結後,或經債權人之同意指定其應交付之物時,其物即為特定給付物。 民法 第 201 條 以特種通用貨幣之給付為債之標的者,如其貨幣至給付期失通用效力時,應給以他種通用貨幣。 民法 第 202 條 以外國通用貨幣定給付額者,債務人得按給付時、給付地之市價,以中華民國通用貨幣給付之。但訂明應以外國通用貨幣為給付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203 條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五。 民法 第 204 條 約定利率逾週年百分之十二者,經一年後,債務人得隨時清償原本。但須於一個月前預告債權人。 前項清償之權利,不得以契約除去或限制之。 民法 第 205 條 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十六者,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 民法 第 206 條 債權人除前條限定之利息外,不得以折扣或其他方法,巧取利益。 民法 第 207 條 利息不得滾入原本再生利息。但當事人以書面約定,利息遲付逾一年後,經催告而不償還時,債權人得將遲付之利息滾入原本者,依其約定。 前項規定,如商業上另有習慣者,不適用之。 民法 第 208 條 於數宗給付中得選定其一者,其選擇權屬於債務人。但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209 條 債權人或債務人有選擇權者,應向他方當事人以意思表示為之。 由第三人為選擇者,應向債權人及債務人以意思表示為之。 民法 第 210 條 選擇權定有行使期間者,如於該期間內不行使時,其選擇權移屬於他方當事人。 選擇權未定有行使期間者,債權至清償期時,無選擇權之當事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他方當事人行使其選擇權,如他方當事人不於所定期限內行使選擇權者,其選擇權移屬於為催告之當事人。 由第三人為選擇者,如第三人不能或不欲選擇時,選擇權屬於債務人。 民法 第 211 條 數宗給付中,有自始不能或嗣後不能給付者,債之關係僅存在於餘存之給付。但其不能之事由,應由無選擇權之當事人負責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212 條 選擇之效力,溯及於債之發生時。 民法 第 213 條 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 因回復原狀而應給付金錢者,自損害發生時起,加給利息。 第一項情形,債權人得請求支付回復原狀所必要之費用,以代回復原狀。 民法 第 214 條 應回復原狀者,如經債權人定相當期限催告後,逾期不為回復時,債權人得請求以金錢賠償其損害。 民法 第 215 條 不能回復原狀或回復顯有重大困難者,應以金錢賠償其損害。 民法 第 216 條 損害賠償,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以填補債權人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限。 依通常情形,或依已定之計劃、設備或其他特別情事,可得預期之利益,視為所失利益。 民法 第 216-1 條 基於同一原因事實受有損害並受有利益者,其請求之賠償金額,應扣除所受之利益。 民法 第 217 條 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或免除之。 重大之損害原因,為債務人所不及知,而被害人不預促其注意或怠於避免或減少損害者,為與有過失。 前二項之規定,於被害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與有過失者,準用之。 民法 第 218 條 損害非因故意或重大過失所致者,如其賠償致賠償義務人之生計有重大影響時,法院得減輕其賠償金額。 民法 第 218-1 條 關於物或權利之喪失或損害,負賠償責任之人,得向損害賠償請求權人,請求讓與基於其物之所有權或基於其權利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 第二百六十四條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三 節 債之效力 民法 第 一 款 給付 民法 第 219 條 (刪除) 民法 第 220 條 債務人就其故意或過失之行為,應負責任。 過失之責任,依事件之特性而有輕重,如其事件非予債務人以利益者,應從輕酌定。 民法 第 221 條 債務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者,其責任依第一百八十七條之規定定之。 民法 第 222 條 故意或重大過失之責任,不得預先免除。 民法 第 223 條 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注意者,如有重大過失,仍應負責。 民法 第 224 條 債務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關於債之履行有故意或過失時,債務人應與自己之故意或過失負同一責任。但當事人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225 條 因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務人免給付義務。 債務人因前項給付不能之事由,對第三人有損害賠償請求權者,債權人得向債務人請求讓與其損害賠償請求權,或交付其所受領之賠償物。 民法 第 226 條 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權人得請求賠償損害。 前項情形,給付一部不能者,若其他部分之履行,於債權人無利益時,債權人得拒絕該部之給付,請求全部不履行之損害賠償。 民法 第 227 條 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為不完全給付者,債權人得依關於給付遲延或給付不能之規定行使其權利。 因不完全給付而生前項以外之損害者,債權人並得請求賠償。 民法 第 227-1 條 債務人因債務不履行,致債權人之人格權受侵害者,準用第一百九十二條至第一百九十五條及第一百九十七條之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 第 227-2 條 契約成立後,情事變更,非當時所得預料,而依其原有效果顯失公平者,當事人得聲請法院增、減其給付或變更其他原有之效果。 前項規定,於非因契約所發生之債,準用之。 民法 第 228 條 (刪除) 民法 第 二 款 遲延 民法 第 229 條 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 前項催告定有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民法 第 230 條 因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未為給付者,債務人不負遲延責任。 民法 第 231 條 債務人遲延者,債權人得請求其賠償因遲延而生之損害。 前項債務人,在遲延中,對於因不可抗力而生之損害,亦應負責。但債務人證明縱不遲延給付,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232 條 遲延後之給付,於債權人無利益者,債權人得拒絕其給付,並得請求賠償因不履行而生之損害。 民法 第 233 條 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 對於利息,無須支付遲延利息。 前二項情形,債權人證明有其他損害者,並得請求賠償。 民法 第 234 條 債權人對於已提出之給付,拒絕受領或不能受領者,自提出時起,負遲延責任。 民法 第 235 條 債務人非依債務本旨實行提出給付者,不生提出之效力。但債權人預示拒絕受領之意思,或給付兼需債權人之行為者,債務人得以準備給付之事情,通知債權人,以代提出。 民法 第 236 條 給付無確定期限,或債務人於清償期前得為給付者,債權人就一時不能受領之情事,不負遲延責任。但其提出給付,由於債權人之催告,或債務人已於相當期間前預告債權人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237 條 在債權人遲延中,債務人僅就故意或重大過失,負其責任。 民法 第 238 條 在債權人遲延中,債務人無須支付利息。 民法 第 239 條 債務人應返還由標的物所生之孳息或償還其價金者,在債權人遲延中,以已收取之孳息為限,負返還責任。 民法 第 240 條 債權人遲延者,債務人得請求其賠償提出及保管給付物之必要費用。 民法 第 241 條 有交付不動產義務之債務人,於債權人遲延後,得拋棄其占有。 前項拋棄,應預先通知債權人。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三 款 保全 民法 第 242 條 債務人怠於行使其權利時,債權人因保全債權,得以自己之名義,行使其權利。但專屬於債務人本身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243 條 前條債權人之權利,非於債務人負遲延責任時,不得行使。但專為保存債務人權利之行為,不在此限。 民法 第 244 條 債務人所為之無償行為,有害及債權者,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 債務人所為之有償行為,於行為時明知有損害於債權人之權利者,以受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為限,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 債務人之行為非以財產為標的,或僅有害於以給付特定物為標的之債權者,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債權人依第一項或第二項之規定聲請法院撤銷時,得並聲請命受益人或轉得人回復原狀。但轉得人於轉得時不知有撤銷原因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245 條 前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有撤銷原因時起,一年間不行使,或自行為時起,經過十年而消滅。 民法 第 四 款 契約 民法 第 245-1 條 契約未成立時,當事人為準備或商議訂立契約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對於非因過失而信契約能成立致受損害之他方當事人,負賠償責任: 一、就訂約有重要關係之事項,對他方之詢問,惡意隱匿或為不實之說明者。 二、知悉或持有他方之秘密,經他方明示應予保密,而因故意或重大過失洩漏之者。 三、其他顯然違反誠實及信用方法者。 前項損害賠償請求權,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246 條 以不能之給付為契約標的者,其契約為無效。但其不能情形可以除去,而當事人訂約時並預期於不能之情形除去後為給付者,其契約仍為有效。 附停止條件或始期之契約,於條件成就或期限屆至前,不能之情形已除去者,其契約為有效。 民法 第 247 條 契約因以不能之給付為標的而無效者,當事人於訂約時知其不能或可得而知者,對於非因過失而信契約為有效致受損害之他方當事人,負賠償責任。 給付一部不能,而契約就其他部分仍為有效者,或依選擇而定之數宗給付中有一宗給付不能者,準用前項之規定。 前二項損害賠償請求權,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247-1 條 依照當事人一方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而訂定之契約,為左列各款之約定,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該部分約定無效: 一、免除或減輕預定契約條款之當事人之責任者。 二、加重他方當事人之責任者。 三、使他方當事人拋棄權利或限制其行使權利者。 四、其他於他方當事人有重大不利益者。 民法 第 248 條 訂約當事人之一方,由他方受有定金時,推定其契約成立。 民法 第 249 條 定金,除當事人另有訂定外,適用左列之規定: 一、契約履行時,定金應返還或作為給付之一部。 二、契約因可歸責於付定金當事人之事由,致不能履行時,定金不得請求返還。 三、契約因可歸責於受定金當事人之事由,致不能履行時,該當事人應加倍返還其所受之定金。 四、契約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之事由,致不能履行時,定金應返還之。 民法 第 250 條 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 違約金,除當事人另有訂定外,視為因不履行而生損害之賠償總額。其約定如債務人不於適當時期或不依適當方法履行債務時,即須支付違約金者,債權人除得請求履行債務外,違約金視為因不於適當時期或不依適當方法履行債務所生損害之賠償總額。 民法 第 251 條 債務已為一部履行者,法院得比照債權人因一部履行所受之利益,減少違約金。 民法 第 252 條 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 民法 第 253 條 前三條之規定,於約定違約時應為金錢以外之給付者準用之。 民法 第 254 條 契約當事人之一方遲延給付者,他方當事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其履行,如於期限內不履行時,得解除其契約。 民法 第 255 條 依契約之性質或當事人之意思表示,非於一定時期為給付不能達其契約之目的,而契約當事人之一方不按照時期給付者,他方當事人得不為前條之催告,解除其契約。 民法 第 256 條 債權人於有第二百二十六條之情形時,得解除其契約。 民法 第 257 條 解除權之行使,未定有期間者,他方當事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解除權人於期限內確答是否解除;如逾期未受解除之通知,解除權即消滅。 民法 第 258 條 解除權之行使,應向他方當事人以意思表示為之。 契約當事人之一方有數人者,前項意思表示,應由其全體或向其全體為之。 解除契約之意思表示,不得撤銷。 民法 第 259 條 契約解除時,當事人雙方回復原狀之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依左列之規定: 一、由他方所受領之給付物,應返還之。 二、受領之給付為金錢者,應附加自受領時起之利息償還之。 三、受領之給付為勞務或為物之使用者,應照受領時之價額,以金錢償還之。 四、受領之給付物生有孳息者,應返還之。 五、就返還之物,已支出必要或有益之費用,得於他方受返還時所得利益之限度內,請求其返還。 六、應返還之物有毀損、滅失或因其他事由,致不能返還者,應償還其價額。 民法 第 260 條 解除權之行使,不妨礙損害賠償之請求。 民法 第 261 條 當事人因契約解除而生之相互義務,準用第二百六十四條至第二百六十七條之規定。 民法 第 262 條 有解除權人,因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其所受領之給付物有毀損、滅失或其他情形不能返還者,解除權消滅;因加工或改造,將所受領之給付物變其種類者亦同。 民法 第 263 條 第二百五十八條及第二百六十條之規定,於當事人依法律之規定終止契約者準用之。 民法 第 264 條 因契約互負債務者,於他方當事人未為對待給付前,得拒絕自己之給付。但自己有先為給付之義務者,不在此限。 他方當事人已為部分之給付時,依其情形,如拒絕自己之給付有違背誠實及信用方法者,不得拒絕自己之給付。 民法 第 265 條 當事人之一方,應向他方先為給付者,如他方之財產,於訂約後顯形減少,有難為對待給付之虞時,如他方未為對待給付或提出擔保前,得拒絕自己之給付。 民法 第 266 條 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之事由,致一方之給付全部不能者,他方免為對待給付之義務;如僅一部不能者,應按其比例減少對待給付。 前項情形,已為全部或一部之對待給付者,得依關於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返還。 民法 第 267 條 當事人之一方因可歸責於他方之事由,致不能給付者,得請求對待給付。但其因免給付義務所得之利益或應得之利益,均應由其所得請求之對待給付中扣除之。 民法 第 268 條 契約當事人之一方,約定由第三人對於他方為給付者,於第三人不為給付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 第 269 條 以契約訂定向第三人為給付者,要約人得請求債務人向第三人為給付,其第三人對於債務人,亦有直接請求給付之權。 第三人對於前項契約,未表示享受其利益之意思前,當事人得變更其契約或撤銷之。 第三人對於當事人之一方表示不欲享受其契約之利益者,視為自始未取得其權利。 民法 第 270 條 前條債務人,得以由契約所生之一切抗辯,對抗受益之第三人。 民法 第 四 節 多數債務人及債權人 民法 第 271 條 數人負同一債務或有同一債權,而其給付可分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各平均分擔或分受之;其給付本不可分而變為可分者亦同。 民法 第 272 條 數人負同一債務,明示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為連帶債務。 無前項之明示時,連帶債務之成立,以法律有規定者為限。 民法 第 273 條 連帶債務之債權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 連帶債務未全部履行前,全體債務人仍負連帶責任。 民法 第 274 條 因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為清償、代物清償、提存、抵銷或混同而債務消滅者,他債務人亦同免其責任。 民法 第 275 條 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受確定判決,而其判決非基於該債務人之個人關係者,為他債務人之利益,亦生效力。 民法 第 276 條 債權人向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免除債務,而無消滅全部債務之意思表示者,除該債務人應分擔之部分外,他債務人仍不免其責任。 前項規定,於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消滅時效已完成者準用之。 民法 第 277 條 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對於債權人有債權者,他債務人以該債務人應分擔之部分為限,得主張抵銷。 民法 第 278 條 債權人對於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有遲延時,為他債務人之利益,亦生效力。 民法 第 279 條 就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所生之事項,除前五條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者外,其利益或不利益,對他債務人不生效力。 民法 第 280 條 連帶債務人相互間,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平均分擔義務。但因債務人中之一人應單獨負責之事由所致之損害及支付之費用,由該債務人負擔。 民法 第 281 條 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因清償、代物清償、提存、抵銷或混同,致他債務人同免責任者,得向他債務人請求償還各自分擔之部分,並自免責時起之利息。 前項情形,求償權人於求償範圍內,承受債權人之權利。但不得有害於債權人之利益。 民法 第 282 條 連帶債務人中之一人,不能償還其分擔額者,其不能償還之部分,由求償權人與他債務人按照比例分擔之。但其不能償還,係由求償權人之過失所致者,不得對於他債務人請求其分擔。 前項情形,他債務人中之一人應分擔之部分已免責者,仍應依前項比例分擔之規定,負其責任。 民法 第 283 條 數人依法律或法律行為,有同一債權,而各得向債務人為全部給付之請求者,為連帶債權。 民法 第 284 條 連帶債權之債務人,得向債權人中之一人,為全部之給付。 民法 第 285 條 連帶債權人中之一人為給付之請求者,為他債權人之利益,亦生效力。 民法 第 286 條 因連帶債權人中之一人,已受領清償、代物清償、或經提存、抵銷、混同而債權消滅者,他債權人之權利,亦同消滅。 民法 第 287 條 連帶債權人中之一人,受有利益之確定判決者,為他債權人之利益,亦生效力。 連帶債權人中之一人,受不利益之確定判決者,如其判決非基於該債權人之個人關係時,對於他債權人,亦生效力。 民法 第 288 條 連帶債權人中之一人,向債務人免除債務者,除該債權人應享有之部分外,他債權人之權利,仍不消滅。 前項規定,於連帶債權人中之一人消滅時效已完成者準用之。 民法 第 289 條 連帶債權人中之一人有遲延者,他債權人亦負其責任。 民法 第 290 條 就連帶債權人中之一人所生之事項,除前五條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者外,其利益或不利益,對他債權人不生效力。 民法 第 291 條 連帶債權人相互間,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平均分受其利益。 民法 第 292 條 數人負同一債務,而其給付不可分者,準用關於連帶債務之規定。 民法 第 293 條 數人有同一債權,而其給付不可分者,各債權人僅得請求向債權人全體為給付,債務人亦僅得向債權人全體為給付。 除前項規定外,債權人中之一人與債務人間所生之事項,其利益或不利益,對他債權人不生效力。 債權人相互間,準用第二百九十一條之規定。 民法 第 五 節 債之移轉 民法 第 294 條 債權人得將債權讓與於第三人。但左列債權,不在此限: 一、依債權之性質,不得讓與者。 二、依當事人之特約,不得讓與者。 三、債權禁止扣押者。 前項第二款不得讓與之特約,不得以之對抗善意第三人。 民法 第 295 條 讓與債權時,該債權之擔保及其他從屬之權利,隨同移轉於受讓人。但與讓與人有不可分離之關係者,不在此限。 未支付之利息,推定其隨同原本移轉於受讓人。 民法 第 296 條 讓與人應將證明債權之文件,交付受讓人,並應告以關於主張該債權所必要之一切情形。 民法 第 297 條 債權之讓與,非經讓與人或受讓人通知債務人,對於債務人不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受讓人將讓與人所立之讓與字據提示於債務人者,與通知有同一之效力。 民法 第 298 條 讓與人已將債權之讓與通知債務人者,縱未為讓與或讓與無效,債務人仍得以其對抗受讓人之事由,對抗讓與人。 前項通知,非經受讓人之同意,不得撤銷。 民法 第 299 條 債務人於受通知時,所得對抗讓與人之事由,皆得以之對抗受讓人。 債務人於受通知時,對於讓與人有債權者,如其債權之清償期,先於所讓與之債權或同時屆至者,債務人得對於受讓人主張抵銷。 民法 第 300 條 第三人與債權人訂立契約承擔債務人之債務者,其債務於契約成立時,移轉於該第三人。 民法 第 301 條 第三人與債務人訂立契約承擔其債務者,非經債權人承認,對於債權人不生效力。 民法 第 302 條 前條債務人或承擔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債權人於該期限內確答是否承認,如逾期不為確答者,視為拒絕承認。 債權人拒絕承認時,債務人或承擔人得撤銷其承擔之契約。 民法 第 303 條 債務人因其法律關係所得對抗債權人之事由,承擔人亦得以之對抗債權人。但不得以屬於債務人之債權為抵銷。 承擔人因其承擔債務之法律關係所得對抗債務人之事由,不得以之對抗債權人。 民法 第 304 條 從屬於債權之權利,不因債務之承擔而妨礙其存在。但與債務人有不可分離之關係者,不在此限。 由第三人就債權所為之擔保,除該第三人對於債務之承擔已為承認外,因債務之承擔而消滅。 民法 第 305 條 就他人之財產或營業,概括承受其資產及負債者,因對於債權人為承受之通知或公告,而生承擔債務之效力。 前項情形,債務人關於到期之債權,自通知或公告時起,未到期之債權,自到期時起,二年以內,與承擔人連帶負其責任。 民法 第 306 條 營業與他營業合併,而互相承受其資產及負債者,與前條之概括承受同,其合併之新營業,對於各營業之債務,負其責任。 民法 第 六 節 債之消滅 民法 第 一 款 通則 民法 第 307 條 債之關係消滅者,其債權之擔保及其他從屬之權利亦同時消滅。 民法 第 308 條 債之全部消滅者,債務人得請求返還或塗銷負債之字據,其僅一部消滅或負債字據上載有債權人他項權利者,債務人得請求將消滅事由,記入字據。 負債字據,如債權人主張有不能返還或有不能記入之事情者,債務人得請求給與債務消滅之公認證書。 民法 第 二 款 清償 民法 第 309 條 依債務本旨,向債權人或其他有受領權人為清償,經其受領者,債之關係消滅。 持有債權人簽名之收據者,視為有受領權人。但債務人已知或因過失而不知其無權受領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310 條 向第三人為清償,經其受領者,其效力依左列各款之規定: 一、經債權人承認或受領人於受領後取得其債權者,有清償之效力。 二、受領人係債權之準占有人者,以債務人不知其非債權人者為限,有清償之效力。 三、除前二款情形外,於債權人因而受利益之限度內,有清償之效力。 民法 第 311 條 債之清償,得由第三人為之。但當事人另有訂定或依債之性質不得由第三人清償者,不在此限。 第三人之清償,債務人有異議時,債權人得拒絕其清償。但第三人就債之履行有利害關係者,債權人不得拒絕。 民法 第 312 條 就債之履行有利害關係之第三人為清償者,於其清償之限度內承受債權人之權利,但不得有害於債權人之利益。 民法 第 313 條 第二百九十七條及第二百九十九條之規定,於前條之承受權利準用之。 民法 第 314 條 清償地,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或得依債之性質或其他情形決定者外,應依左列各款之規定: 一、以給付特定物為標的者,於訂約時,其物所在地為之。 二、其他之債,於債權人之住所地為之。 民法 第 315 條 清償期,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或得依債之性質或其他情形決定者外,債權人得隨時請求清償,債務人亦得隨時為清償。 民法 第 316 條 定有清償期者,債權人不得於期前請求清償,如無反對之意思表示時,債務人得於期前為清償。 民法 第 317 條 清償債務之費用,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由債務人負擔。但因債權人變更住所或其他行為,致增加清償費用者,其增加之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民法 第 318 條 債務人無為一部清償之權利。但法院得斟酌債務人之境況,許其於無甚害於債權人利益之相當期限內,分期給付,或緩期清償。 法院許為分期給付者,債務人一期遲延給付時,債權人得請求全部清償。 給付不可分者,法院得比照第一項但書之規定,許其緩期清償。 民法 第 319 條 債權人受領他種給付以代原定之給付者,其債之關係消滅。 民法 第 320 條 因清償債務而對於債權人負擔新債務者,除當事人另有意思表示外,若新債務不履行時,其舊債務仍不消滅。 民法 第 321 條 對於一人負擔數宗債務而其給付之種類相同者,如清償人所提出之給付,不足清償全部債額時,由清償人於清償時,指定其應抵充之債務。 民法 第 322 條 清償人不為前條之指定者,依左列之規定,定其應抵充之債務: 一、債務已屆清償期者,儘先抵充。 二、債務均已屆清償期或均未屆清償期者,以債務之擔保最少者,儘先抵充;擔保相等者,以債務人因清償而獲益最多者,儘先抵充;獲益相等者,以先到期之債務,儘先抵充。 三、獲益及清償期均相等者,各按比例,抵充其一部。 民法 第 323 條 清償人所提出之給付,應先抵充費用,次充利息,次充原本;其依前二條之規定抵充債務者亦同。 民法 第 324 條 清償人對於受領清償人,得請求給與受領證書。 民法 第 325 條 關於利息或其他定期給付,如債權人給與受領一期給付之證書,未為他期之保留者,推定其以前各期之給付已為清償。 如債權人給與受領原本之證書者,推定其利息亦已受領。 債權證書已返還者,推定其債之關係消滅。 民法 第 三 款 提存 民法 第 326 條 債權人受領遲延,或不能確知孰為債權人而難為給付者,清償人得將其給付物,為債權人提存之。 民法 第 327 條 提存應於清償地之法院提存所為之。 民法 第 328 條 提存後,給付物毀損、滅失之危險,由債權人負擔,債務人亦無須支付利息,或賠償其孳息未收取之損害。 民法 第 329 條 債權人得隨時受取提存物,如債務人之清償,係對債權人之給付而為之者,在債權人未為對待給付或提出相當擔保前,得阻止其受取提存物。 民法 第 330 條 債權人關於提存物之權利,應於提存後十年內行使之,逾期其提存物歸屬國庫。 民法 第 331 條 給付物不適於提存,或有毀損滅失之虞,或提存需費過鉅者,清償人得聲請清償地之法院拍賣,而提存其價金。 民法 第 332 條 前條給付物有市價者,該管法院得許可清償人照市價出賣,而提存其價金。 民法 第 333 條 提存拍賣及出賣之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民法 第 四 款 抵銷 民法 第 334 條 二人互負債務,而其給付種類相同,並均屆清償期者,各得以其債務,與他方之債務,互為抵銷。但依債之性質不能抵銷或依當事人之特約不得抵銷者,不在此限。 前項特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民法 第 335 條 抵銷,應以意思表示,向他方為之。其相互間債之關係,溯及最初得為抵銷時,按照抵銷數額而消滅。 前項意思表示,附有條件或期限者,無效。 民法 第 336 條 清償地不同之債務,亦得為抵銷。但為抵銷之人,應賠償他方因抵銷而生之損害。 民法 第 337 條 債之請求權雖經時效而消滅,如在時效未完成前,其債務已適於抵銷者,亦得為抵銷。 民法 第 338 條 禁止扣押之債,其債務人不得主張抵銷。 民法 第 339 條 因故意侵權行為而負擔之債,其債務人不得主張抵銷。 民法 第 340 條 受債權扣押命令之第三債務人,於扣押後,始對其債權人取得債權者,不得以其所取得之債權與受扣押之債權為抵銷。 民法 第 341 條 約定應向第三人為給付之債務人,不得以其債務,與他方當事人對於自己之債務為抵銷。 民法 第 342 條 第三百二十一條至第三百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抵銷準用之。 民法 第 五 款 免除 民法 第 343 條 債權人向債務人表示免除其債務之意思者,債之關係消滅。 民法 第 六 款 混同 民法 第 344 條 債權與其債務同歸一人時,債之關係消滅。但其債權為他人權利之標的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二 章 各種之債 民法 第 一 節 買賣 民法 第 一 款 通則 民法 第 345 條 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支付價金之契約。 當事人就標的物及其價金互相同意時,買賣契約即為成立。 民法 第 346 條 價金雖未具體約定,而依情形可得而定者,視為定有價金。 價金約定依市價者,視為標的物清償時清償地之市價。但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347 條 本節規定,於買賣契約以外之有償契約準用之。但為其契約性質所不許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二 款 效力 民法 第 348 條 物之出賣人,負交付其物於買受人,並使其取得該物所有權之義務。 權利之出賣人,負使買受人取得其權利之義務,如因其權利而得占有一定之物者,並負交付其物之義務。 民法 第 349 條 出賣人應擔保第三人就買賣之標的物,對於買受人不得主張任何權利。 民法 第 350 條 債權或其他權利之出賣人,應擔保其權利確係存在。有價證券之出賣人,並應擔保其證券未因公示催告而宣示無效。 民法 第 351 條 買受人於契約成立時,知有權利之瑕疵者,出賣人不負擔保之責。但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352 條 債權之出賣人,對於債務人之支付能力,除契約另有訂定外,不負擔保責任,出賣人就債務人之支付能力,負擔保責任者,推定其擔保債權移轉時債務人之支付能力。 民法 第 353 條 出賣人不履行第三百四十八條至第三百五十一條所定之義務者,買受人得依關於債務不履行之規定,行使其權利。 民法 第 354 條 物之出賣人對於買受人,應擔保其物依第三百七十三條之規定危險移轉於買受人時無滅失或減少其價值之瑕疵,亦無滅失或減少其通常效用或契約預定效用之瑕疵。但減少之程度,無關重要者,不得視為瑕疵。 出賣人並應擔保其物於危險移轉時,具有其所保證之品質。 民法 第 355 條 買受人於契約成立時,知其物有前條第一項所稱之瑕疵者,出賣人不負擔保之責。 買受人因重大過失,而不知有前條第一項所稱之瑕疵者,出賣人如未保證其無瑕疵時,不負擔保之責。但故意不告知其瑕疵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356 條 買受人應按物之性質,依通常程序從速檢查其所受領之物。如發見有應由出賣人負擔保責任之瑕疵時,應即通知出賣人。 買受人怠於為前項之通知者,除依通常之檢查不能發見之瑕疵外,視為承認其所受領之物。 不能即知之瑕疵,至日後發見者,應即通知出賣人,怠於為通知者,視為承認其所受領之物。 民法 第 357 條 前條規定,於出賣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於買受人者,不適用之。 民法 第 358 條 買受人對於由他地送到之物,主張有瑕疵,不願受領者,如出賣人於受領地無代理人,買受人有暫為保管之責。 前項情形,如買受人不即依相當方法證明其瑕疵之存在者,推定於受領時為無瑕疵。 送到之物易於敗壞者,買受人經依相當方法之證明,得照市價變賣之。如為出賣人之利益,有必要時,並有變賣之義務。 買受人依前項規定為變賣者,應即通知出賣人。如怠於通知,應負損害賠償之責。 民法 第 359 條 買賣因物有瑕疵,而出賣人依前五條之規定,應負擔保之責者,買受人得解除其契約或請求減少其價金。但依情形,解除契約顯失公平者,買受人僅得請求減少價金。 民法 第 360 條 買賣之物,缺少出賣人所保證之品質者,買受人得不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價金,而請求不履行之損害賠償;出賣人故意不告知物之瑕疵者亦同。 民法 第 361 條 買受人主張物有瑕疵者,出賣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買受人於其期限內是否解除契約。 買受人於前項期限內不解除契約者,喪失其解除權。 民法 第 362 條 因主物有瑕疵而解除契約者,其效力及於從物。 從物有瑕疵者,買受人僅得就從物之部分為解除。 民法 第 363 條 為買賣標的之數物中,一物有瑕疵者,買受人僅得就有瑕疵之物為解除。其以總價金將數物同時賣出者,買受人並得請求減少與瑕疵物相當之價額。 前項情形,當事人之任何一方,如因有瑕疵之物,與他物分離而顯受損害者,得解除全部契約。 民法 第 364 條 買賣之物,僅指定種類者,如其物有瑕疵,買受人得不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價金,而即時請求另行交付無瑕疵之物。 出賣人就前項另行交付之物,仍負擔保責任。 民法 第 365 條 買受人因物有瑕疵,而得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價金者,其解除權或請求權,於買受人依第三百五十六條規定為通知後六個月間不行使或自物之交付時起經過五年而消滅。 前項關於六個月期間之規定,於出賣人故意不告知瑕疵者,不適用之。 民法 第 366 條 以特約免除或限制出賣人關於權利或物之瑕疵擔保義務者,如出賣人故意不告知其瑕疵,其特約為無效。 民法 第 367 條 買受人對於出賣人,有交付約定價金及受領標的物之義務。 民法 第 368 條 買受人有正當理由,恐第三人主張權利,致失其因買賣契約所得權利之全部或一部者,得拒絕支付價金之全部或一部。但出賣人已提出相當擔保者,不在此限。 前項情形,出賣人得請求買受人提存價金。 民法 第 369 條 買賣標的物與其價金之交付,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外,應同時為之。 民法 第 370 條 標的物交付定有期限者,其期限,推定其為價金交付之期限。 民法 第 371 條 標的物與價金應同時交付者,其價金應於標的物之交付處所交付之。 民法 第 372 條 價金依物之重量計算者,應除去其包皮之重量。但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者,從其訂定或習慣。 民法 第 373 條 買賣標的物之利益及危險,自交付時起,均由買受人承受負擔,但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374 條 買受人請求將標的物送交清償地以外之處所者,自出賣人交付其標的物於為運送之人或承攬運送人時起,標的物之危險,由買受人負擔。 民法 第 375 條 標的物之危險,於交付前已應由買受人負擔者,出賣人於危險移轉後,標的物之交付前,所支出之必要費用,買受人應依關於委任之規定,負償還責任。 前項情形,出賣人所支出之費用,如非必要者,買受人應依關於無因管理之規定,負償還責任。 民法 第 376 條 買受人關於標的物之送交方法,有特別指示,而出賣人無緊急之原因,違其指示者,對於買受人因此所受之損害,應負賠償責任。 民法 第 377 條 以權利為買賣之標的,如出賣人因其權利而得占有一定之物者,準用前四條之規定。 民法 第 378 條 買賣費用之負擔,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外,依左列之規定。 一、買賣契約之費用,由當事人雙方平均負擔。 二、移轉權利之費用,運送標的物至清償地之費用及交付之費用,由出賣人負擔。 三、受領標的物之費用,登記之費用及送交清償地以外處所之費用,由買受人負擔。 民法 第 三 款 買回 民法 第 379 條 出賣人於買賣契約保留買回之權利者,得返還其所受領之價金,而買回其標的物。 前項買回之價金,另有特約者,從其特約。 原價金之利息,與買受人就標的物所得之利益,視為互相抵銷。 民法 第 380 條 買回之期限,不得超過五年,如約定之期限較長者,縮短為五年。 民法 第 381 條 買賣費用由買受人支出者,買回人應與買回價金連同償還之。 買回之費用,由買回人負擔。 民法 第 382 條 買受人為改良標的物所支出之費用及其他有益費用,而增加價值者,買回人應償還之。但以現存之增價額為限。 民法 第 383 條 買受人對於買回人,負交付標的物及其附屬物之義務。 買受人因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不能交付標的物或標的物顯有變更者,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 民法 第 四 款 特種買賣 民法 第 384 條 試驗買賣,為以買受人之承認標的物為停止條件而訂立之契約。 民法 第 385 條 試驗買賣之出賣人,有許買受人試驗其標的物之義務。 民法 第 386 條 標的物經試驗而未交付者,買受人於約定期限內,未就標的物為承認之表示,視為拒絕;其無約定期限,而於出賣人所定之相當期限內,未為承認之表示者亦同。 民法 第 387 條 標的物因試驗已交付於買受人,而買受人不交還其物,或於約定期限或出賣人所定之相當期限內不為拒絕之表示者,視為承認。 買受人已支付價金之全部或一部,或就標的物為非試驗所必要之行為者,視為承認。 民法 第 388 條 按照貨樣約定買賣者,視為出賣人擔保其交付之標的物與貨樣有同一之品質。 民法 第 389 條 分期付價之買賣,如約定買受人有遲延時,出賣人得即請求支付全部價金者,除買受人遲付之價額已達全部價金五分之一外,出賣人仍不得請求支付全部價金。 民法 第 390 條 分期付價之買賣,如約定出賣人於解除契約時,得扣留其所受領價金者,其扣留之數額,不得超過標的物使用之代價,及標的物受有損害時之賠償額。 民法 第 391 條 拍賣,因拍賣人拍板或依其他慣用之方法為賣定之表示而成立。 民法 第 392 條 拍賣人對於其所經管之拍賣,不得應買,亦不得使他人為其應買。 民法 第 393 條 拍賣人除拍賣之委任人有反對之意思表示外,得將拍賣物拍歸出價最高之應買人。 民法 第 394 條 拍賣人對於應買人所出最高之價,認為不足者,得不為賣定之表示而撤回其物。 民法 第 395 條 應買人所為應買之表示,自有出價較高之應買或拍賣物經撤回時,失其拘束力。 民法 第 396 條 拍賣之買受人,應於拍賣成立時或拍賣公告內所定之時,以現金支付買價。 民法 第 397 條 拍賣之買受人如不按時支付價金者,拍賣人得解除契約,將其物再為拍賣。 再行拍賣所得之價金,如少於原拍賣之價金及再行拍賣之費用者,原買受人應負賠償其差額之責任。 民法 第 二 節 互易 民法 第 398 條 當事人雙方約定互相移轉金錢以外之財產權者,準用關於買賣之規定。 民法 第 399 條 當事人之一方,約定移轉前條所定之財產權,並應交付金錢者,其金錢部分,準用關於買賣價金之規定。 民法 第 三 節 交互計算 民法 第 400 條 稱交互計算者,謂當事人約定以其相互間之交易所生之債權債務為定期計算,互相抵銷,而僅支付其差額之契約。 民法 第 401 條 匯票、本票、支票及其他流通證券,記入交互計算者,如證券之債務人不為清償時,當事人得將該記入之項目除去之。 民法 第 402 條 交互計算之計算期,如無特別訂定,每六個月計算一次。 民法 第 403 條 當事人之一方,得隨時終止交互計算契約,而為計算。但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404 條 記入交互計算之項目,得約定自記入之時起,附加利息。 由計算而生之差額,得請求自計算時起,支付利息。 民法 第 405 條 記入交互計算之項目,自計算後,經過一年,不得請求除去或改正。 民法 第 四 節 贈與 民法 第 406 條 稱贈與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以自己之財產無償給與他方,他方允受之契約。 民法 第 407 條 (刪除) 民法 第 408 條 贈與物之權利未移轉前,贈與人得撤銷其贈與。其一部已移轉者,得就其未移轉之部分撤銷之。 前項規定,於經公證之贈與,或為履行道德上義務而為贈與者,不適用之。 民法 第 409 條 贈與人就前條第二項所定之贈與給付遲延時,受贈人得請求交付贈與物;其因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給付不能時,受贈人得請求賠償贈與物之價額。 前項情形,受贈人不得請求遲延利息或其他不履行之損害賠償。 民法 第 410 條 贈與人僅就其故意或重大過失,對於受贈人負給付不能之責任。 民法 第 411 條 贈與之物或權利如有瑕疵,贈與人不負擔保責任。但贈與人故意不告知其瑕疵或保證其無瑕疵者,對於受贈人因瑕疵所生之損害,負賠償之義務。 民法 第 412 條 贈與附有負擔者,如贈與人已為給付而受贈人不履行其負擔時,贈與人得請求受贈人履行其負擔,或撤銷贈與。 負擔以公益為目的者,於贈與人死亡後,主管機關或檢察官得請求受贈人履行其負擔。 民法 第 413 條 附有負擔之贈與,其贈與不足償其負擔者,受贈人僅於贈與之價值限度內,有履行其負擔之責任。 民法 第 414 條 附有負擔之贈與,其贈與之物或權利如有瑕疵,贈與人於受贈人負擔之限度內,負與出賣人同一之擔保責任。 民法 第 415 條 定期給付之贈與,因贈與人或受贈人之死亡,失其效力。但贈與人有反對之意思表示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416 條 受贈人對於贈與人,有左列情事之一者,贈與人得撤銷其贈與: 一、對於贈與人、其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旁系血親或二親等內姻親,有故意侵害之行為,依刑法有處罰之明文者。 二、對於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者。 前項撤銷權,自贈與人知有撤銷原因之時起,一年內不行使而消滅。贈與人對於受贈人已為宥恕之表示者,亦同。 民法 第 417 條 受贈人因故意不法之行為,致贈與人死亡或妨礙其為贈與之撤銷者,贈與人之繼承人,得撤銷其贈與。但其撤銷權自知有撤銷原因之時起,六個月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418 條 贈與人於贈與約定後,其經濟狀況顯有變更,如因贈與致其生計有重大之影響,或妨礙其扶養義務之履行者,得拒絕贈與之履行。 民法 第 419 條 贈與之撤銷,應向受贈人以意思表示為之。 贈與撤銷後,贈與人得依關於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返還贈與物。 民法 第 420 條 贈與之撤銷權,因受贈人之死亡而消滅。 民法 第 五 節 租賃 民法 第 421 條 稱租賃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以物租與他方使用收益,他方支付租金之契約。 前項租金,得以金錢或租賃物之孳息充之。 民法 第 422 條 不動產之租賃契約,其期限逾一年者,應以字據訂立之,未以字據訂立者,視為不定期限之租賃。 民法 第 422-1 條 租用基地建築房屋者,承租人於契約成立後,得請求出租人為地上權之登記。 民法 第 423 條 出租人應以合於所約定使用收益之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並應於租賃關係存續中,保持其合於約定使用、收益之狀態。 民法 第 424 條 租賃物為房屋或其他供居住之處所者,如有瑕疵,危及承租人或其同居人之安全或健康時,承租人雖於訂約時已知其瑕疵,或已拋棄其終止契約之權利,仍得終止契約。 民法 第 425 條 出租人於租賃物交付後,承租人占有中,縱將其所有權讓與第三人,其租賃契約,對於受讓人仍繼續存在。 前項規定,於未經公證之不動產租賃契約,其期限逾五年或未定期限者,不適用之。 民法 第 425-1 條 土地及其土地上之房屋同屬一人所有,而僅將土地或僅將房屋所有權讓與他人,或將土地及房屋同時或先後讓與相異之人時,土地受讓人或房屋受讓人與讓與人間或房屋受讓人與土地受讓人間,推定在房屋得使用期限內,有租賃關係。其期限不受第四百四十九條第一項規定之限制。 前項情形,其租金數額當事人不能協議時,得請求法院定之。 民法 第 426 條 出租人就租賃物設定物權,致妨礙承租人之使用收益者,準用第四百二十五條之規定。 民法 第 426-1 條 租用基地建築房屋,承租人房屋所有權移轉時,其基地租賃契約,對於房屋受讓人,仍繼續存在。 民法 第 426-2 條 租用基地建築房屋,出租人出賣基地時,承租人有依同樣條件優先承買之權。承租人出賣房屋時,基地所有人有依同樣條件優先承買之權。 前項情形,出賣人應將出賣條件以書面通知優先承買權人。優先承買權人於通知達到後十日內未以書面表示承買者,視為放棄。 出賣人未以書面通知優先承買權人而為所有權之移轉登記者,不得對抗優先承買權人。 民法 第 427 條 就租賃物應納之一切稅捐,由出租人負擔。 民法 第 428 條 租賃物為動物者,其飼養費由承租人負擔。 民法 第 429 條 租賃物之修繕,除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外,由出租人負擔。 出租人為保存租賃物所為之必要行為,承租人不得拒絕。 民法 第 430 條 租賃關係存續中,租賃物如有修繕之必要,應由出租人負擔者,承租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出租人修繕,如出租人於其期限內不為修繕者,承租人得終止契約或自行修繕而請求出租人償還其費用或於租金中扣除之。 民法 第 431 條 承租人就租賃物支出有益費用,因而增加該物之價值者,如出租人知其情事而不為反對之表示,於租賃關係終止時,應償還其費用。但以其現存之增價額為限。 承租人就租賃物所增設之工作物,得取回之。但應回復租賃物之原狀。 民法 第 432 條 承租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保管租賃物,租賃物有生產力者,並應保持其生產力。 承租人違反前項義務,致租賃物毀損、滅失者,負損害賠償責任。但依約定之方法或依物之性質而定之方法為使用、收益,致有變更或毀損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433 條 因承租人之同居人或因承租人允許為租賃物之使用、收益之第三人應負責之事由,致租賃物毀損、滅失者,承租人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 第 434 條 租賃物因承租人之重大過失,致失火而毀損、滅失者,承租人對於出租人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 第 435 條 租賃關係存續中,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之事由,致租賃物之一部滅失者,承租人得按滅失之部分,請求減少租金。 前項情形,承租人就其存餘部分不能達租賃之目的者,得終止契約。 民法 第 436 條 前條規定,於承租人因第三人就租賃物主張權利,致不能為約定之使用、收益者準用之。 民法 第 437 條 租賃關係存續中,租賃物如有修繕之必要,應由出租人負擔者,或因防止危害有設備之必要,或第三人就租賃物主張權利者,承租人應即通知出租人。但為出租人所已知者,不在此限。 承租人怠於為前項通知,致出租人不能及時救濟者,應賠償出租人因此所生之損害。 民法 第 438 條 承租人應依約定方法,為租賃物之使用、收益;無約定方法者,應以依租賃物之性質而定之方法為之。 承租人違反前項之規定為租賃物之使用、收益,經出租人阻止而仍繼續為之者,出租人得終止契約。 民法 第 439 條 承租人應依約定日期,支付租金;無約定者,依習慣;無約定亦無習慣者,應於租賃期滿時支付之。如租金分期支付者,於每期屆滿時支付之。如租賃物之收益有季節者,於收益季節終了時支付之。 民法 第 440 條 承租人租金支付有遲延者,出租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承租人支付租金,如承租人於其期限內不為支付,出租人得終止契約。 租賃物為房屋者,遲付租金之總額,非達二個月之租額,不得依前項之規定,終止契約。其租金約定於每期開始時支付者,並應於遲延給付逾二個月時,始得終止契約。 租用建築房屋之基地,遲付租金之總額,達二年之租額時,適用前項之規定。 民法 第 441 條 承租人因自己之事由,致不能為租賃物全部或一部之使用、收益者,不得免其支付租金之義務。 民法 第 442 條 租賃物為不動產者,因其價值之昇降,當事人得聲請法院增減其租金。但其租賃定有期限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443 條 承租人非經出租人承諾,不得將租賃物轉租於他人。但租賃物為房屋者,除有反對之約定外,承租人得將其一部分轉租於他人。 承租人違反前項規定,將租賃物轉租於他人者,出租人得終止契約。 民法 第 444 條 承租人依前條之規定,將租賃物轉租於他人者,其與出租人間之租賃關係,仍為繼續。 因次承租人應負責之事由所生之損害,承租人負賠償責任。 民法 第 445 條 不動產之出租人,就租賃契約所生之債權,對於承租人之物置於該不動產者,有留置權。但禁止扣押之物,不在此限。 前項情形,僅於已得請求之損害賠償及本期與以前未交之租金之限度內,得就留置物取償。 民法 第 446 條 承租人將前條留置物取去者,出租人之留置權消滅。但其取去係乘出租人之不知,或出租人曾提出異議者,不在此限。 承租人如因執行業務取去其物,或其取去適於通常之生活關係,或所留之物足以擔保租金之支付者,出租人不得提出異議。 民法 第 447 條 出租人有提出異議權者,得不聲請法院,逕行阻止承租人取去其留置物;如承租人離去租賃之不動產者,並得占有其物。 承租人乘出租人之不知或不顧出租人提出異議而取去其物者,出租人得終止契約。 民法 第 448 條 承租人得提出擔保,以免出租人行使留置權,並得提出與各個留置物價值相當之擔保,以消滅對於該物之留置權。 民法 第 449 條 租賃契約之期限,不得逾二十年。逾二十年者,縮短為二十年。 前項期限,當事人得更新之。 租用基地建築房屋者,不適用第一項之規定。 民法 第 450 條 租賃定有期限者,其租賃關係,於期限屆滿時消滅。 未定期限者,各當事人得隨時終止契約。但有利於承租人之習慣者,從其習慣。 前項終止契約,應依習慣先期通知。但不動產之租金,以星期、半個月或一個月定其支付之期限者,出租人應以曆定星期、半個月或一個月之末日為契約終止期,並應至少於一星期、半個月或一個月前通知之。 民法 第 451 條 租賃期限屆滿後,承租人仍為租賃物之使用收益,而出租人不即表示反對之意思者,視為以不定期限繼續契約。 民法 第 452 條 承租人死亡者,租賃契約雖定有期限,其繼承人仍得終止契約。但應依第四百五十條第三項之規定,先期通知。 民法 第 453 條 定有期限之租賃契約,如約定當事人之一方於期限屆滿前,得終止契約者,其終止契約,應依第四百五十條第三項之規定,先期通知。 民法 第 454 條 租賃契約,依前二條之規定終止時,如終止後始到期之租金,出租人已預先受領者,應返還之。 民法 第 455 條 承租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應返還租賃物;租賃物有生產力者,並應保持其生產狀態,返還出租人。 民法 第 456 條 出租人就租賃物所受損害對於承租人之賠償請求權,承租人之償還費用請求權及工作物取回權,均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前項期間,於出租人,自受租賃物返還時起算。於承租人,自租賃關係終止時起算。 民法 第 457 條 耕作地之承租人,因不可抗力,致其收益減少或全無者,得請求減少或免除租金。 前項租金減免請求權,不得預先拋棄。 民法 第 457-1 條 耕作地之出租人不得預收租金。 承租人不能按期支付應交租金之全部,而以一部支付時,出租人不得拒絕收受。 民法 第 458 條 耕作地租賃於租期屆滿前,有左列情形之一時,出租人得終止契約: 一、承租人死亡而無繼承人或繼承人無耕作能力者。 二、承租人非因不可抗力不為耕作繼續一年以上者。 三、承租人將耕作地全部或一部轉租於他人者。 四、租金積欠達兩年之總額者。 五、耕作地依法編定或變更為非耕作地使用者。 民法 第 459 條 未定期限之耕作地租賃,出租人除收回自耕外,僅於有前條各款之情形或承租人違反第四百三十二條或第四百六十二條第二項之規定時,得終止契約。 民法 第 460 條 耕作地之出租人終止契約者,應以收益季節後,次期作業開始前之時日,為契約之終止期。 民法 第 460-1 條 耕作地出租人出賣或出典耕作地時,承租人有依同樣條件優先承買或承典之權。 第四百二十六條之二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於前項承買或承典準用之。 民法 第 461 條 耕作地之承租人,因租賃關係終止時未及收穫之孳息所支出之耕作費用,得請求出租人償還之。但其請求額不得超過孳息之價額。 民法 第 461-1 條 耕作地承租人於保持耕作地之原有性質及效能外,得為增加耕作地生產力或耕作便利之改良。但應將改良事項及費用數額,以書面通知出租人。 前項費用,承租人返還耕作地時,得請求出租人返還。但以其未失效能部分之價額為限。 民法 第 462 條 耕作地之租賃,附有農具,牲畜或其他附屬物者,當事人應於訂約時,評定其價值,並繕具清單,由雙方簽名,各執一份。 清單所載之附屬物,如因可歸責於承租人之事由而滅失者,由承租人負補充之責任。 附屬物如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之事由而滅失者,由出租人負補充之責任。 民法 第 463 條 耕作地之承租人依清單所受領之附屬物,應於租賃關係終止時,返還於出租人;如不能返還者,應賠償其依清單所定之價值。但因使用所生之通常折耗,應扣除之。 民法 第 463-1 條 本節規定,於權利之租賃準用之。 民法 第 六 節 借貸 民法 第 一 款 使用借貸 民法 第 464 條 稱使用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而約定他方於無償使用後返還其物之契約。 民法 第 465 條 (刪除) 民法 第 465-1 條 使用借貸預約成立後,預約貸與人得撤銷其約定。但預約借用人已請求履行預約而預約貸與人未即時撤銷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466 條 貸與人故意不告知借用物之瑕疵,致借用人受損害者,負賠償責任。 民法 第 467 條 借用人應依約定方法,使用借用物;無約定方法者,應以依借用物之性質而定之方法使用之。 借用人非經貸與人之同意,不得允許第三人使用借用物。 民法 第 468 條 借用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保管借用物。 借用人違反前項義務,致借用物毀損、滅失者,負損害賠償責任。但依約定之方法或依物之性質而定之方法使用借用物,致有變更或毀損者,不負責任。 民法 第 469 條 借用物之通常保管費用,由借用人負擔。借用物為動物者,其飼養費亦同。 借用人就借用物支出有益費用,因而增加該物之價值者,準用第四百三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 借用人就借用物所增加之工作物,得取回之。但應回復借用物之原狀。 民法 第 470 條 借用人應於契約所定期限屆滿時,返還借用物;未定期限者,應於依借貸之目的使用完畢時返還之。但經過相當時期,可推定借用人已使用完畢者,貸與人亦得為返還之請求。 借貸未定期限,亦不能依借貸之目的而定其期限者,貸與人得隨時請求返還借用物。 民法 第 471 條 數人共借一物者,對於貸與人,連帶負責。 民法 第 472 條 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貸與人得終止契約: 一、貸與人因不可預知之情事,自己需用借用物者。 二、借用人違反約定或依物之性質而定之方法使用借用物,或未經貸與人同意允許第三人使用者。 三、因借用人怠於注意,致借用物毀損或有毀損之虞者。 四、借用人死亡者。 民法 第 473 條 貸與人就借用物所受損害,對於借用人之賠償請求權、借用人依第四百六十六條所定之賠償請求權、第四百六十九條所定有益費用償還請求權及其工作物之取回權,均因六個月間不行使而消滅。 前項期間,於貸與人,自受借用物返還時起算。於借用人,自借貸關係終止時起算。 民法 第 二 款 消費借貸 民法 第 474 條 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 當事人之一方對他方負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給付義務而約定以之作為消費借貸之標的者,亦成立消費借貸。 民法 第 475 條 (刪除) 民法 第 475-1 條 消費借貸之預約,其約定之消費借貸有利息或其他報償,當事人之一方於預約成立後,成為無支付能力者,預約貸與人得撤銷其預約。 消費借貸之預約,其約定之消費借貸為無報償者,準用第四百六十五條之一之規定。 民法 第 476 條 消費借貸,約定有利息或其他報償者,如借用物有瑕疵時,貸與人應另易以無瑕疵之物。但借用人仍得請求損害賠償。 消費借貸為無報償者,如借用物有瑕疵時,借用人得照有瑕疵原物之價值,返還貸與人。 前項情形,貸與人如故意不告知其瑕疵者,借用人得請求損害賠償。 民法 第 477 條 利息或其他報償,應於契約所定期限支付之;未定期限者,應於借貸關係終止時支付之。但其借貸期限逾一年者,應於每年終支付之。 民法 第 478 條 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未定返還期限者,借用人得隨時返還,貸與人亦得定一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 民法 第 479 條 借用人不能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者,應以其物在返還時、返還地所應有之價值償還之。 返還時或返還地未約定者,以其物在訂約時或訂約地之價值償還之。 民法 第 480 條 金錢借貸之返還,除契約另有訂定外,應依左列之規定: 一、以通用貨幣為借貸者,如於返還時已失其通用效力,應以返還時有通用效力之貨幣償還之。 二、金錢借貸,約定折合通用貨幣計算者,不問借用人所受領貨幣價格之增減,均應以返還時有通用效力之貨幣償還之。 三、金錢借貸,約定以特種貨幣為計算者,應以該特種貨幣,或按返還時、返還地之市價,以通用貨幣償還之。 民法 第 481 條 以貨物或有價證券折算金錢而為借貸者,縱有反對之約定,仍應以該貨物或有價證券按照交付時交付地之市價所應有之價值,為其借貸金額。 民法 第 七 節 僱傭 民法 第 482 條 稱僱傭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一定或不定之期限內為他方服勞務,他方給付報酬之契約。 民法 第 483 條 如依情形,非受報酬即不服勞務者,視為允與報酬。 未定報酬額者,按照價目表所定給付之;無價目表者,按照習慣給付。 民法 第 483-1 條 受僱人服勞務,其生命、身體、健康有受危害之虞者,僱用人應按其情形為必要之預防。 民法 第 484 條 僱用人非經受僱人同意,不得將其勞務請求權讓與第三人,受僱人非經僱用人同意,不得使第三人代服勞務。 當事人之一方違反前項規定時,他方得終止契約。 民法 第 485 條 受僱人明示或默示保證其有特種技能時,如無此種技能時,僱用人得終止契約。 民法 第 486 條 報酬應依約定之期限給付之;無約定者,依習慣;無約定亦無習慣者,依左列之規定: 一、報酬分期計算者,應於每期屆滿時給付之。 二、報酬非分期計算者,應於勞務完畢時給付之。 民法 第 487 條 僱用人受領勞務遲延者,受僱人無補服勞務之義務,仍得請求報酬。但受僱人因不服勞務所減省之費用,或轉向他處服勞務所取得,或故意怠於取得之利益,僱用人得由報酬額內扣除之。 民法 第 487-1 條 受僱人服勞務,因非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受損害者,得向僱用人請求賠償。 前項損害之發生,如別有應負責任之人時,僱用人對於該應負責者,有求償權。 民法 第 488 條 僱傭定有期限者,其僱傭關係,於期限屆滿時消滅。 僱傭未定期限,亦不能依勞務之性質或目的定其期限者,各當事人得隨時終止契約。但有利於受僱人之習慣者,從其習慣。 民法 第 489 條 當事人之一方,遇有重大事由,其僱傭契約,縱定有期限,仍得於期限屆滿前終止之。 前項事由,如因當事人一方之過失而生者,他方得向其請求損害賠償。 民法 第 八 節 承攬 民法 第 490 條 稱承攬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之工作,他方俟工作完成,給付報酬之契約。 約定由承攬人供給材料者,其材料之價額,推定為報酬之一部。 民法 第 491 條 如依情形,非受報酬即不為完成其工作者,視為允與報酬。 未定報酬額者,按照價目表所定給付之;無價目表者,按照習慣給付。 民法 第 492 條 承攬人完成工作,應使其具備約定之品質及無減少或滅失價值或不適於通常或約定使用之瑕疵。 民法 第 493 條 工作有瑕疵者,定作人得定相當期限,請求承攬人修補之。 承攬人不於前項期限內修補者,定作人得自行修補,並得向承攬人請求償還修補必要之費用。 如修補所需費用過鉅者,承攬人得拒絕修補,前項規定,不適用之。 民法 第 494 條 承攬人不於前條第一項所定期限內修補瑕疵,或依前條第三項之規定拒絕修補或其瑕疵不能修補者,定作人得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報酬。但瑕疵非重要,或所承攬之工作為建築物或其他土地上之工作物者,定作人不得解除契約。 民法 第 495 條 因可歸責於承攬人之事由,致工作發生瑕疵者,定作人除依前二條之規定,請求修補或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報酬外,並得請求損害賠償。 前項情形,所承攬之工作為建築物或其他土地上之工作物,而其瑕疵重大致不能達使用之目的者,定作人得解除契約。 民法 第 496 條 工作之瑕疵,因定作人所供給材料之性質或依定作人之指示而生者,定作人無前三條所規定之權利。但承攬人明知其材料之性質或指示不適當,而不告知定作人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497 條 工作進行中,因承攬人之過失,顯可預見工作有瑕疵或有其他違反契約之情事者,定作人得定相當期限,請求承攬人改善其工作或依約履行。 承攬人不於前項期限內,依照改善或履行者,定作人得使第三人改善或繼續其工作,其危險及費用,均由承攬人負擔。 民法 第 498 條 第四百九十三條至第四百九十五條所規定定作人之權利,如其瑕疵自工作交付後經過一年始發見者,不得主張。 工作依其性質無須交付者,前項一年之期間,自工作完成時起算。 民法 第 499 條 工作為建築物或其他土地上之工作物或為此等工作物之重大之修繕者,前條所定之期限,延為五年。 民法 第 500 條 承攬人故意不告知其工作之瑕疵者,第四百九十八條所定之期限,延為五年,第四百九十九條所定之期限,延為十年。 民法 第 501 條 第四百九十八條及第四百九十九條所定之期限,得以契約加長。但不得減短。 民法 第 501-1 條 以特約免除或限制承攬人關於工作之瑕疵擔保義務者,如承攬人故意不告知其瑕疵,其特約為無效。 民法 第 502 條 因可歸責於承攬人之事由,致工作逾約定期限始完成,或未定期限而逾相當時期始完成者,定作人得請求減少報酬或請求賠償因遲延而生之損害。 前項情形,如以工作於特定期限完成或交付為契約之要素者,定作人得解除契約,並得請求賠償因不履行而生之損害。 民法 第 503 條 因可歸責於承攬人之事由,遲延工作,顯可預見其不能於限期內完成而其遲延可為工作完成後解除契約之原因者,定作人得依前條第二項之規定解除契約,並請求損害賠償。 民法 第 504 條 工作遲延後,定作人受領工作時不為保留者,承攬人對於遲延之結果,不負責任。 民法 第 505 條 報酬應於工作交付時給付之,無須交付者,應於工作完成時給付之。 工作係分部交付,而報酬係就各部分定之者,應於每部分交付時,給付該部分之報酬。 民法 第 506 條 訂立契約時,僅估計報酬之概數者,如其報酬,因非可歸責於定作人之事由,超過概數甚鉅者,定作人得於工作進行中或完成後,解除契約。 前項情形,工作如為建築物或其他土地上之工作物或為此等工作物之重大修繕者,定作人僅得請求相當減少報酬,如工作物尚未完成者,定作人得通知承攬人停止工作,並得解除契約。 定作人依前二項之規定解除契約時,對於承攬人,應賠償相當之損害。 民法 第 507 條 工作需定作人之行為始能完成者,而定作人不為其行為時,承攬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定作人為之。 定作人不於前項期限內為其行為者,承攬人得解除契約,並得請求賠償因契約解除而生之損害。 民法 第 508 條 工作毀損、滅失之危險,於定作人受領前,由承攬人負擔,如定作人受領遲延者,其危險由定作人負擔。 定作人所供給之材料,因不可抗力而毀損、滅失者,承攬人不負其責。 民法 第 509 條 於定作人受領工作前,因其所供給材料之瑕疵或其指示不適當,致工作毀損、滅失或不能完成者,承攬人如及時將材料之瑕疵或指示不適當之情事通知定作人時,得請求其已服勞務之報酬及墊款之償還,定作人有過失者,並得請求損害賠償。 民法 第 510 條 前二條所定之受領,如依工作之性質,無須交付者,以工作完成時視為受領。 民法 第 511 條 工作未完成前,定作人得隨時終止契約。但應賠償承攬人因契約終止而生之損害。 民法 第 512 條 承攬之工作,以承攬人個人之技能為契約之要素者,如承攬人死亡或非因其過失致不能完成其約定之工作時,其契約為終止。 工作已完成之部分,於定作人為有用者,定作人有受領及給付相當報酬之義務。 民法 第 513 條 承攬之工作為建築物或其他土地上之工作物,或為此等工作物之重大修繕者,承攬人得就承攬關係報酬額,對於其工作所附之定作人之不動產,請求定作人為抵押權之登記;或對於將來完成之定作人之不動產,請求預為抵押權之登記。 前項請求,承攬人於開始工作前亦得為之。 前二項之抵押權登記,如承攬契約已經公證者,承攬人得單獨申請之。 第一項及第二項就修繕報酬所登記之抵押權,於工作物因修繕所增加之價值限度內,優先於成立在先之抵押權。 民法 第 514 條 定作人之瑕疵修補請求權、修補費用償還請求權、減少報酬請求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或契約解除權,均因瑕疵發見後一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承攬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或契約解除權,因其原因發生後,一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八 節之一 旅遊 民法 第 514-1 條 稱旅遊營業人者,謂以提供旅客旅遊服務為營業而收取旅遊費用之人。 前項旅遊服務,係指安排旅程及提供交通、膳宿、導遊或其他有關之服務。 民法 第 514-2 條 旅遊營業人因旅客之請求,應以書面記載左列事項,交付旅客: 一、旅遊營業人之名稱及地址。 二、旅客名單。 三、旅遊地區及旅程。 四、旅遊營業人提供之交通、膳宿、導遊或其他有關服務及其品質。 五、旅遊保險之種類及其金額。 六、其他有關事項。 七、填發之年月日。 民法 第 514-3 條 旅遊需旅客之行為始能完成,而旅客不為其行為者,旅遊營業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旅客為之。 旅客不於前項期限內為其行為者,旅遊營業人得終止契約,並得請求賠償因契約終止而生之損害。 旅遊開始後,旅遊營業人依前項規定終止契約時,旅客得請求旅遊營業人墊付費用將其送回原出發地。於到達後,由旅客附加利息償還之。 民法 第 514-4 條 旅遊開始前,旅客得變更由第三人參加旅遊。旅遊營業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第三人依前項規定為旅客時,如因而增加費用,旅遊營業人得請求其給付。如減少費用,旅客不得請求退還。 民法 第 514-5 條 旅遊營業人非有不得已之事由,不得變更旅遊內容。 旅遊營業人依前項規定變更旅遊內容時,其因此所減少之費用,應退還於旅客;所增加之費用,不得向旅客收取。 旅遊營業人依第一項規定變更旅程時,旅客不同意者,得終止契約。 旅客依前項規定終止契約時,得請求旅遊營業人墊付費用將其送回原出發地。於到達後,由旅客附加利息償還之。 民法 第 514-6 條 旅遊營業人提供旅遊服務,應使其具備通常之價值及約定之品質。 民法 第 514-7 條 旅遊服務不具備前條之價值或品質者,旅客得請求旅遊營業人改善之。旅遊營業人不為改善或不能改善時,旅客得請求減少費用。其有難於達預期目的之情形者,並得終止契約。 因可歸責於旅遊營業人之事由致旅遊服務不具備前條之價值或品質者,旅客除請求減少費用或並終止契約外,並得請求損害賠償。 旅客依前二項規定終止契約時,旅遊營業人應將旅客送回原出發地。其所生之費用,由旅遊營業人負擔。 民法 第 514-8 條 因可歸責於旅遊營業人之事由,致旅遊未依約定之旅程進行者,旅客就其時間之浪費,得按日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但其每日賠償金額,不得超過旅遊營業人所收旅遊費用總額每日平均之數額。 民法 第 514-9 條 旅遊未完成前,旅客得隨時終止契約。但應賠償旅遊營業人因契約終止而生之損害。 第五百十四條之五第四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514-10 條 旅客在旅遊中發生身體或財產上之事故時,旅遊營業人應為必要之協助及處理。 前項之事故,係因非可歸責於旅遊營業人之事由所致者,其所生之費用,由旅客負擔。 民法 第 514-11 條 旅遊營業人安排旅客在特定場所購物,其所購物品有瑕疵者,旅客得於受領所購物品後一個月內,請求旅遊營業人協助其處理。 民法 第 514-12 條 本節規定之增加、減少或退還費用請求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及墊付費用償還請求權,均自旅遊終了或應終了時起,一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九 節 出版 民法 第 515 條 稱出版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以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之著作,為出版而交付於他方,他方擔任印刷或以其他方法重製及發行之契約。 投稿於新聞紙或雜誌經刊登者,推定成立出版契約。 民法 第 515-1 條 出版權於出版權授與人依出版契約將著作交付於出版人時,授與出版人。 依前項規定授與出版人之出版權,於出版契約終了時消滅。 民法 第 516 條 著作財產權人之權利,於合法授權實行之必要範圍內,由出版人行使之。 出版權授與人,應擔保其於契約成立時,有出版授與之權利,如著作受法律上之保護者,並應擔保該著作有著作權。 出版權授與人,已將著作之全部或一部,交付第三人出版,或經第三人公開發表,為其所明知者,應於契約成立前將其情事告知出版人。 民法 第 517 條 出版權授與人於出版人得重製發行之出版物未賣完時,不得就其著作之全部或一部,為不利於出版人之處分。但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518 條 版數未約定者,出版人僅得出一版。 出版人依約得出數版或永遠出版者,如於前版之出版物賣完後,怠於新版之重製時,出版權授與人得聲請法院令出版人於一定期限內,再出新版。逾期不遵行者,喪失其出版權。 民法 第 519 條 出版人對於著作,不得增減或變更。 出版人應以適當之格式重製著作。並應為必要之廣告及用通常之方法推銷出版物。 出版物之賣價,由出版人定之。但不得過高,致礙出版物之銷行。 民法 第 520 條 著作人於不妨害出版人出版之利益,或增加其責任之範圍內,得訂正或修改著作。但對於出版人因此所生不可預見之費用,應負賠償責任。 出版人於重製新版前,應予著作人以訂正或修改著作之機會。 民法 第 521 條 同一著作人之數著作,為各別出版而交付於出版人者,出版人不得將其數著作,併合出版。 出版權授與人就同一著作人或數著作人之數著作為併合出版,而交付於出版人者,出版人不得將著作,各別出版。 民法 第 522 條 (刪除) 民法 第 523 條 如依情形非受報酬,即不為著作之交付者,視為允與報酬。 出版人有出數版之權者,其次版之報酬,及其他出版之條件,推定與前版相同。 民法 第 524 條 著作全部出版者,於其全部重製完畢時,分部出版者,於其各部分重製完畢時應給付報酬。 報酬之全部或一部,依銷行之多寡而定者,出版人應依習慣計算,支付報酬,並應提出銷行之證明。 民法 第 525 條 著作交付出版人後,因不可抗力致滅失者,出版人仍負給付報酬之義務。 滅失之著作,如出版權授與人另存有稿本者,有將該稿本交付於出版人之義務。無稿本時,如出版權授與人係著作人,且不多費勞力,即可重作者,應重作之。 前項情形,出版權授與人得請求相當之賠償。 民法 第 526 條 重製完畢之出版物,於發行前,因不可抗力,致全部或一部滅失者,出版人得以自己費用,就滅失之出版物,補行出版,對於出版權授與人,無須補給報酬。 民法 第 527 條 著作未完成前,如著作人死亡,或喪失能力,或非因其過失致不能完成其著作者,其出版契約關係消滅。 前項情形,如出版契約關係之全部或一部之繼續,為可能且公平者,法院得許其繼續,並命為必要之處置。 民法 第 十 節 委任 民法 第 528 條 稱委任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委託他方處理事務,他方允為處理之契約。 民法 第 529 條 關於勞務給付之契約,不屬於法律所定其他契約之種類者,適用關於委任之規定。 民法 第 530 條 有承受委託處理一定事務之公然表示者,如對於該事務之委託,不即為拒絕之通知時,視為允受委託。 民法 第 531 條 為委任事務之處理,須為法律行為,而該法律行為,依法應以文字為之者,其處理權之授與,亦應以文字為之。其授與代理權者,代理權之授與亦同。 民法 第 532 條 受任人之權限,依委任契約之訂定;未訂定者,依其委任事務之性質定之。委任人得指定一項或數項事務而為特別委任,或就一切事務,而為概括委任。 民法 第 533 條 受任人受特別委任者,就委任事務之處理,得為委任人為一切必要之行為。 民法 第 534 條 受任人受概括委任者,得為委任人為一切行為。但為左列行為,須有特別之授權: 一、不動產之出賣或設定負擔。 二、不動產之租賃其期限逾二年者。 三、贈與。 四、和解。 五、起訴。 六、提付仲裁。 民法 第 535 條 受任人處理委任事務,應依委任人之指示,並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其受有報酬者,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為之。 民法 第 536 條 受任人非有急迫之情事,並可推定委任人若知有此情事亦允許變更其指示者,不得變更委任人之指示。 民法 第 537 條 受任人應自己處理委任事務。但經委任人之同意或另有習慣或有不得已之事由者,得使第三人代為處理。 民法 第 538 條 受任人違反前條之規定,使第三人代為處理委任事務者,就該第三人之行為,與就自己之行為,負同一責任。 受任人依前條之規定,使第三人代為處理委任事務者,僅就第三人之選任及其對於第三人所為之指示,負其責任。 民法 第 539 條 受任人使第三人代為處理委任事務者,委任人對於該第三人關於委任事務之履行,有直接請求權。 民法 第 540 條 受任人應將委任事務進行之狀況,報告委任人,委任關係終止時,應明確報告其顛末。 民法 第 541 條 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所收取之金錢、物品及孳息,應交付於委任人。 受任人以自己之名義,為委任人取得之權利,應移轉於委任人。 民法 第 542 條 受任人為自己之利益,使用應交付於委任人之金錢或使用應為委任人利益而使用之金錢者,應自使用之日起,支付利息。如有損害,並應賠償。 民法 第 543 條 委任人非經受任人之同意,不得將處理委任事務之請求權,讓與第三人。 民法 第 544 條 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有過失,或因逾越權限之行為所生之損害,對於委任人應負賠償之責。 民法 第 545 條 委任人因受任人之請求,應預付處理委任事務之必要費用。 民法 第 546 條 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支出之必要費用,委任人應償還之,並付自支出時起之利息。 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負擔必要債務者,得請求委任人代其清償,未至清償期者,得請求委任人提出相當擔保。 受任人處理委任事務,因非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受損害者,得向委任人請求賠償。 前項損害之發生,如別有應負責任之人時,委任人對於該應負責者,有求償權。 民法 第 547 條 報酬縱未約定,如依習慣或依委任事務之性質,應給與報酬者,受任人得請求報酬。 民法 第 548 條 受任人應受報酬者,除契約另有訂定外,非於委任關係終止及為明確報告顛末後,不得請求給付。 委任關係,因非可歸責於受任人之事由,於事務處理未完畢前已終止者,受任人得就其已處理之部分,請求報酬。 民法 第 549 條 當事人之任何一方,得隨時終止委任契約。 當事人之一方,於不利於他方之時期終止契約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但因非可歸責於該當事人之事由,致不得不終止契約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550 條 委任關係,因當事人一方死亡、破產或喪失行為能力而消滅。但契約另有訂定,或因委任事務之性質不能消滅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551 條 前條情形,如委任關係之消滅,有害於委任人利益之虞時,受任人或其繼承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於委任人或其繼承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能接受委任事務前,應繼續處理其事務。 民法 第 552 條 委任關係消滅之事由,係由當事人之一方發生者,於他方知其事由或可得而知其事由前,委任關係視為存續。 民法 第 十一 節 經理人及代辦商 民法 第 553 條 稱經理人者,謂由商號之授權,為其管理事務及簽名之人。 前項經理權之授與,得以明示或默示為之。 經理權得限於管理商號事務之一部或商號之一分號或數分號。 民法 第 554 條 經理人對於第三人之關係,就商號或其分號,或其事務之一部,視為其有為管理上之一切必要行為之權。 經理人,除有書面之授權外,對於不動產,不得買賣,或設定負擔。 前項關於不動產買賣之限制,於以買賣不動產為營業之商號經理人,不適用之。 民法 第 555 條 經理人,就所任之事務,視為有代理商號為原告或被告或其他一切訴訟上行為之權。 民法 第 556 條 商號得授權於數經理人。但經理人中有二人之簽名者,對於商號,即生效力。 民法 第 557 條 經理權之限制,除第五百五十三條第三項、第五百五十四條第二項及第五百五十六條所規定外,不得以之對抗善意第三人。 民法 第 558 條 稱代辦商者,謂非經理人而受商號之委託,於一定處所或一定區域內,以該商號之名義,辦理其事務之全部或一部之人。 代辦商對於第三人之關係,就其所代辦之事務,視為其有為一切必要行為之權。 代辦商,除有書面之授權外,不得負擔票據上之義務,或為消費借貸,或為訴訟。 民法 第 559 條 代辦商,就其代辦之事務,應隨時報告其處所或區域之商業狀況於其商號,並應將其所為之交易,即時報告之。 民法 第 560 條 代辦商得依契約所定,請求報酬,或請求償還其費用。無約定者依習慣,無約定亦無習慣者,依其代辦事務之重要程度及多寡,定其報酬。 民法 第 561 條 代辦權未定期限者,當事人之任何一方得隨時終止契約。但應於三個月前通知他方。 當事人之一方,因非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不得不終止契約者,得不先期通知而終止之。 民法 第 562 條 經理人或代辦商,非得其商號之允許,不得為自己或第三人經營與其所辦理之同類事業,亦不得為同類事業公司無限責任之股東。 民法 第 563 條 經理人或代辦商,有違反前條規定之行為時,其商號得請求因其行為所得之利益,作為損害賠償。 前項請求權,自商號知有違反行為時起,經過二個月或自行為時起,經過一年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564 條 經理權或代辦權,不因商號所有人之死亡、破產或喪失行為能力而消滅。 民法 第 十二 節 居間 民法 第 565 條 稱居間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報告訂約之機會或為訂約之媒介,他方給付報酬之契約。 民法 第 566 條 如依情形,非受報酬即不為報告訂約機會或媒介者,視為允與報酬。 未定報酬額者,按照價目表所定給付之。無價目表者,按照習慣給付。 民法 第 567 條 居間人關於訂約事項,應就其所知,據實報告於各當事人。對於顯無履行能力之人,或知其無訂立該約能力之人,不得為其媒介。 以居間為營業者,關於訂約事項及當事人之履行能力或訂立該約之能力,有調查之義務。 民法 第 568 條 居間人,以契約因其報告或媒介而成立者為限,得請求報酬。 契約附有停止條件者,於該條件成就前,居間人不得請求報酬。 民法 第 569 條 居間人支出之費用,非經約定,不得請求償還。 前項規定,於居間人已為報告或媒介而契約不成立者適用之。 民法 第 570 條 居間人因媒介應得之報酬,除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外,由契約當事人雙方平均負擔。 民法 第 571 條 居間人違反其對於委託人之義務,而為利於委託人之相對人之行為,或違反誠實及信用方法,由相對人收受利益者,不得向委託人請求報酬及償還費用。 民法 第 572 條 約定之報酬,較居間人所任勞務之價值,為數過鉅失其公平者,法院得因報酬給付義務人之請求酌減之。但報酬已給付者,不得請求返還。 民法 第 573 條 因婚姻居間而約定報酬者,就其報酬無請求權。 民法 第 574 條 居間人就其媒介所成立之契約,無為當事人給付或受領給付之權。 民法 第 575 條 當事人之一方,指定居間人不得以其姓名或商號告知相對人者,居間人有不告知之義務。 居間人不以當事人一方之姓名或商號告知相對人時,應就該方當事人由契約所生之義務,自己負履行之責,並得為其受領給付。 民法 第 十三 節 行紀 民法 第 576 條 稱行紀者,謂以自己之名義,為他人之計算,為動產之買賣或其他商業上之交易,而受報酬之營業。 民法 第 577 條 行紀,除本節有規定者外,適用關於委任之規定。 民法 第 578 條 行紀人為委託人之計算所為之交易,對於交易之相對人,自得權利並自負義務。 民法 第 579 條 行紀人為委託人之計算所訂立之契約,其契約之他方當事人不履行債務時,對於委託人,應由行紀人負直接履行契約之義務。但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580 條 行紀人以低於委託人所指定之價額賣出,或以高於委託人所指定之價額買入者,應補償其差額。 民法 第 581 條 行紀人以高於委託人所指定之價額賣出,或以低於委託人所指定之價額買入者,其利益均歸屬於委託人。 民法 第 582 條 行紀人得依約定或習慣請求報酬、寄存費及運送費,並得請求償還其為委託人之利益而支出之費用及其利息。 民法 第 583 條 行紀人為委託人之計算所買入或賣出之物,為其占有時,適用寄託之規定。 前項占有之物,除委託人另有指示外,行紀人不負付保險之義務。 民法 第 584 條 委託出賣之物,於達到行紀人時有瑕疵,或依其物之性質易於敗壞者,行紀人為保護委託人之利益,應與保護自己之利益為同一之處置。 民法 第 585 條 委託人拒絕受領行紀人依其指示所買之物時,行紀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委託人受領,逾期不受領者,行紀人得拍賣其物,並得就其對於委託人因委託關係所生債權之數額,於拍賣價金中取償之,如有賸餘,並得提存。 如為易於敗壞之物,行紀人得不為前項之催告。 民法 第 586 條 委託行紀人出賣之物,不能賣出,或委託人撤回其出賣之委託者,如委託人不於相當期間,取回或處分其物時,行紀人得依前條之規定,行使其權利。 民法 第 587 條 行紀人受託出賣或買入貨幣、股票或其他市場定有市價之物者,除有反對之約定外,行紀人得自為買受人或出賣人,其價值以依委託人指示而為出賣或買入時市場之市價定之。 前項情形,行紀人仍得行使第五百八十二條所定之請求權。 民法 第 588 條 行紀人得自為買受人或出賣人時,如僅將訂立契約之情事通知委託人,而不以他方當事人之姓名告知者,視為自己負擔該方當事人之義務。 民法 第 十四 節 寄託 民法 第 589 條 稱寄託者,謂當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他方允為保管之契約。 受寄人除契約另有訂定或依情形非受報酬即不為保管者外,不得請求報酬。 民法 第 590 條 受寄人保管寄託物,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其受有報酬者,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為之。 民法 第 591 條 受寄人非經寄託人之同意,不得自己使用或使第三人使用寄託物。 受寄人違反前項之規定者,對於寄託人,應給付相當報償,如有損害,並應賠償。但能證明縱不使用寄託物,仍不免發生損害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592 條 受寄人應自己保管寄託物。但經寄託人之同意或另有習慣或有不得已之事由者,得使第三人代為保管。 民法 第 593 條 受寄人違反前條之規定,使第三人代為保管寄託物者,對於寄託物因此所受之損害,應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縱不使第三人代為保管,仍不免發生損害者,不在此限。 受寄人依前條之規定,使第三人代為保管者,僅就第三人之選任及其對於第三人所為之指示,負其責任。 民法 第 594 條 寄託物保管之方法經約定者,非有急迫之情事,並可推定寄託人若知有此情事,亦允許變更其約定方法時,受寄人不得變更之。 民法 第 595 條 受寄人因保管寄託物而支出之必要費用,寄託人應償還之,並付自支出時起之利息。但契約另有訂定者,依其訂定。 民法 第 596 條 受寄人因寄託物之性質或瑕疵所受之損害,寄託人應負賠償責任。但寄託人於寄託時,非因過失而不知寄託物有發生危險之性質或瑕疵或為受寄人所已知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597 條 寄託物返還之期限,雖經約定,寄託人仍得隨時請求返還。 民法 第 598 條 未定返還期限者,受寄人得隨時返還寄託物。 定有返還期限者,受寄人非有不得已之事由,不得於期限屆滿前返還寄託物。 民法 第 599 條 受寄人返還寄託物時,應將該物之孳息,一併返還。 民法 第 600 條 寄託物之返還,於該物應為保管之地行之。 受寄人依第五百九十二條或依第五百九十四條之規定,將寄託物轉置他處者,得於物之現在地返還之。 民法 第 601 條 寄託約定報酬者,應於寄託關係終止時給付之;分期定報酬者,應於每期屆滿時給付之。 寄託物之保管,因非可歸責於受寄人之事由而終止者,除契約另有訂定外,受寄人得就其已為保管之部分,請求報酬。 民法 第 601-1 條 第三人就寄託物主張權利者,除對於受寄人提起訴訟或為扣押外,受寄人仍有返還寄託物於寄託人之義務。 第三人提起訴訟或扣押時,受寄人應即通知寄託人。 民法 第 601-2 條 關於寄託契約之報酬請求權、費用償還請求權或損害賠償請求權,自寄託關係終止時起,一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602 條 寄託物為代替物時,如約定寄託物之所有權移轉於受寄人,並由受寄人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者,為消費寄託。自受寄人受領該物時起,準用關於消費借貸之規定。 消費寄託,如寄託物之返還,定有期限者,寄託人非有不得已之事由,不得於期限屆滿前請求返還。 前項規定,如商業上另有習慣者,不適用之。 民法 第 603 條 寄託物為金錢時,推定其為消費寄託。 民法 第 603-1 條 寄託物為代替物,如未約定其所有權移轉於受寄人者,受寄人得經寄託人同意,就其所受寄託之物與其自己或他寄託人同一種類、品質之寄託物混合保管,各寄託人依其所寄託之數量與混合保管數量之比例,共有混合保管物。 受寄人依前項規定為混合保管者,得以同一種類、品質、數量之混合保管物返還於寄託人。 民法 第 604 條 (刪除) 民法 第 605 條 (刪除) 民法 第 606 條 旅店或其他供客人住宿為目的之場所主人,對於客人所攜帶物品之毀損、喪失,應負責任。但因不可抗力或因物之性質或因客人自己或其伴侶、隨從或來賓之故意或過失所致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607 條 飲食店、浴堂或其他相類場所之主人,對於客人所攜帶通常物品之毀損、喪失,負其責任。但有前條但書規定之情形時,不在此限。 民法 第 608 條 客人之金錢、有價證券、珠寶或其他貴重物品,非經報明其物之性質及數量交付保管者,主人不負責任。 主人無正當理由拒絕為客人保管前項物品者,對於其毀損、喪失,應負責任。其物品因主人或其使用人之故意或過失而致毀損、喪失者,亦同。 民法 第 609 條 以揭示限制或免除前三條所定主人之責任者,其揭示無效。 民法 第 610 條 客人知其物品毀損、喪失後,應即通知主人。怠於通知者,喪失其損害賠償請求權。 民法 第 611 條 依第六百零六條至第六百零八條之規定所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自發見喪失或毀損之時起,六個月間不行使而消滅。自客人離去場所後,經過六個月者亦同。 民法 第 612 條 主人就住宿、飲食、沐浴或其他服務及墊款所生之債權,於未受清償前,對於客人所攜帶之行李及其他物品,有留置權。 第四百四十五條至第四百四十八條之規定,於前項留置權準用之。 民法 第 十五 節 倉庫 民法 第 613 條 稱倉庫營業人者,謂以受報酬而為他人堆藏及保管物品為營業之人。 民法 第 614 條 倉庫,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寄託之規定。 民法 第 615 條 倉庫營業人於收受寄託物後,因寄託人之請求,應填發倉單。 民法 第 616 條 倉單應記載左列事項。並由倉庫營業人簽名。 一、寄託人之姓名及住址。 二、保管之場所。 三、受寄物之種類、品質、數量及其包皮之種類、個數及記號。 四、倉單填發地及填發之年、月、日。 五、定有保管期間者,其期間。 六、保管費。 七、受寄物已付保險者,其保險金額、保險期間及保險人之名號。 倉庫營業人應將前列各款事項,記載於倉單簿之存根。 民法 第 617 條 倉單持有人,得請求倉庫營業人將寄託物分割為數部分,並填發各該部分之倉單。但持有人應將原倉單交還。 前項分割及填發新倉單之費用,由持有人負擔。 民法 第 618 條 倉單所載之貨物,非由寄託人或倉單持有人於倉單背書,並經倉庫營業人簽名,不生所有權移轉之效力。 民法 第 618-1 條 倉單遺失、被盜或滅失者,倉單持有人得於公示催告程序開始後,向倉庫營業人提供相當之擔保,請求補發新倉單。 民法 第 619 條 倉庫營業人於約定保管期間屆滿前,不得請求移去寄託物。 未約定保管期間者,自為保管時起經過六個月,倉庫營業人得隨時請求移去寄託物。但應於一個月前通知。 民法 第 620 條 倉庫營業人,因寄託人或倉單持有人之請求,應許其檢點寄託物、摘取樣本,或為必要之保存行為。 民法 第 621 條 倉庫契約終止後,寄託人或倉單持有人,拒絕或不能移去寄託物者,倉庫營業人,得定相當期限,請求於期限內移去寄託物。逾期不移去者,倉庫營業人,得拍賣寄託物,由拍賣代價中扣去拍賣費用,及保管費用,並應以其餘額交付於應得之人。 民法 第 十六 節 運送 民法 第 一 款 通則 民法 第 622 條 稱運送人者,謂以運送物品或旅客為營業而受運費之人。 民法 第 623 條 關於物品之運送,因喪失、毀損或遲到而生之賠償請求權,自運送終了,或應終了之時起,一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關於旅客之運送,因傷害或遲到而生之賠償請求權,自運送終了,或應終了之時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二 款 物品運送 民法 第 624 條 託運人因運送人之請求,應填給託運單。 託運單應記載左列事項,並由託運人簽名: 一、託運人之姓名及住址。 二、運送物之種類、品質、數量及其包皮之種類、個數及記號。 三、目的地。 四、受貨人之名號及住址。 五、託運單之填給地,及填給之年月日。 民法 第 625 條 運送人於收受運送物後,因託運人之請求,應填發提單。 提單應記載左列事項,並由運送人簽名: 一、前條第二項所列第一款至第四款事項。 二、運費之數額及其支付人為託運人或為受貨人。 三、提單之填發地及填發之年月日。 民法 第 626 條 託運人對於運送人應交付運送上及關於稅捐警察所必要之文件,並應為必要之說明。 民法 第 627 條 提單填發後,運送人與提單持有人間,關於運送事項,依其提單之記載。 民法 第 628 條 提單縱為記名式,仍得以背書移轉於他人。但提單上有禁止背書之記載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629 條 交付提單於有受領物品權利之人時,其交付就物品所有權移轉之關係,與物品之交付有同一之效力。 民法 第 629-1 條 第六百十八條之一之規定,於提單適用之。 民法 第 630 條 受貨人請求交付運送物時,應將提單交還。 民法 第 631 條 運送物依其性質,對於人或財產有致損害之虞者,託運人於訂立契約前,應將其性質告知運送人,怠於告知者,對於因此所致之損害,應負賠償之責。 民法 第 632 條 託運物品應於約定期間內運送之。無約定者,依習慣。無約定亦無習慣者,應於相當期間內運送之。 前項所稱相當期間之決定,應顧及各該運送之特殊情形。 民法 第 633 條 運送人非有急迫之情事,並可推定託運人若知有此情事亦允許變更其指示者,不得變更託運人之指示。 民法 第 634 條 運送人對於運送物之喪失、毀損或遲到,應負責任。但運送人能證明其喪失、毀損或遲到,係因不可抗力或因運送物之性質或因託運人或受貨人之過失而致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635 條 運送物因包皮有易見之瑕疵而喪失或毀損時,運送人如於接收該物時,不為保留者,應負責任。 民法 第 636 條 (刪除) 民法 第 637 條 運送物由數運送人相繼運送者,除其中有能證明無第六百三十五條所規定之責任者外,對於運送物之喪失、毀損或遲到,應連帶負責。 民法 第 638 條 運送物有喪失、毀損或遲到者,其損害賠償額應依其應交付時目的地之價值計算之。 運費及其他費用,因運送物之喪失、毀損,無須支付者,應由前項賠償額中扣除之。 運送物之喪失、毀損或遲到,係因運送人之故意或重大過失所致者,如有其他損害,託運人並得請求賠償。 民法 第 639 條 金錢、有價證券、珠寶或其他貴重物品,除託運人於託運時報明其性質及價值者外,運送人對於其喪失或毀損,不負責任。 價值經報明者,運送人以所報價額為限,負其責任。 民法 第 640 條 因遲到之損害賠償額,不得超過因其運送物全部喪失可得請求之賠償額。 民法 第 641 條 如有第六百三十三條、第六百五十條、第六百五十一條之情形,或其他情形足以妨礙或遲延運送,或危害運送物之安全者,運送人應為必要之注意及處置。 運送人怠於前項之注意及處置者,對於因此所致之損害應負責任。 民法 第 642 條 運送人未將運送物之達到通知受貨人前,或受貨人於運送物達到後,尚未請求交付運送物前,託運人對於運送人,如已填發提單者,其持有人對於運送人,得請求中止運送,返還運送物,或為其他之處置。 前項情形,運送人得按照比例,就其已為運送之部分,請求運費,及償還因中止、返還或為其他處置所支出之費用,並得請求相當之損害賠償。 民法 第 643 條 運送人於運送物達到目的地時,應即通知受貨人。 民法 第 644 條 運送物達到目的地,並經受貨人請求交付後,受貨人取得託運人因運送契約所生之權利。 民法 第 645 條 運送物於運送中,因不可抗力而喪失者,運送人不得請求運費,其因運送而已受領之數額,應返還之。 民法 第 646 條 運送人於受領運費及其他費用前交付運送物者,對於其所有前運送人應得之運費及其他費用,負其責任。 民法 第 647 條 運送人為保全其運費及其他費用得受清償之必要,按其比例,對於運送物,有留置權。 運費及其他費用之數額有爭執時,受貨人得將有爭執之數額提存,請求運送物之交付。 民法 第 648 條 受貨人受領運送物並支付運費及其他費用不為保留者,運送人之責任消滅。 運送物內部有喪失或毀損不易發見者,以受貨人於受領運送物後,十日內將其喪失或毀損通知於運送人為限,不適用前項之規定。 運送物之喪失或毀損,如運送人以詐術隱蔽,或因其故意或重大過失所致者,運送人不得主張前二項規定之利益。 民法 第 649 條 運送人交與託運人之提單或其他文件上,有免除或限制運送人責任之記載者,除能證明託運人對於其責任之免除或限制明示同意外,不生效力。 民法 第 650 條 受貨人所在不明或對運送物受領遲延或有其他交付上之障礙時,運送人應即通知託運人,並請求其指示。 如託運人未即為指示,或其指示事實上不能實行,或運送人不能繼續保管運送物時,運送人得以託運人之費用,寄存運送物於倉庫。 運送物如有不能寄存於倉庫之情形,或有易於腐壞之性質或顯見其價值不足抵償運費及其他費用時,運送人得拍賣之。 運送人於可能之範圍內,應將寄存倉庫或拍賣之事情,通知託運人及受貨人。 民法 第 651 條 前條之規定,於受領權之歸屬有訴訟,致交付遲延者適用之。 民法 第 652 條 運送人得就拍賣代價中,扣除拍賣費用、運費及其他費用,並應將其餘額交付於應得之人,如應得之人所在不明者,應為其利益提存之。 民法 第 653 條 運送物由數運送人相繼運送者,其最後之運送人,就運送人全體應得之運費及其他費用,得行使第六百四十七條、第六百五十條及第六百五十二條所定之權利。 民法 第 三 款 旅客運送 民法 第 654 條 旅客運送人對於旅客因運送所受之傷害及運送之遲到應負責任。但因旅客之過失,或其傷害係因不可抗力所致者,不在此限。 運送之遲到係因不可抗力所致者,旅客運送人之責任,除另有交易習慣者外,以旅客因遲到而增加支出之必要費用為限。 民法 第 655 條 行李及時交付運送人者,應於旅客達到時返還之。 民法 第 656 條 旅客於行李到達後一個月內不取回行李時,運送人得定相當期間催告旅客取回,逾期不取回者,運送人得拍賣之。旅客所在不明者,得不經催告逕予拍賣。 行李有易於腐壞之性質者,運送人得於到達後,經過二十四小時,拍賣之。 第六百五十二條之規定,於前二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657 條 運送人對於旅客所交託之行李,縱不另收運費,其權利義務,除本款另有規定外,適用關於物品運送之規定。 民法 第 658 條 運送人對於旅客所未交託之行李,如因自己或其受僱人之過失,致有喪失或毀損者,仍負責任。 民法 第 659 條 運送人交與旅客之票、收據或其他文件上,有免除或限制運送人責任之記載者,除能證明旅客對於其責任之免除或限制明示同意外,不生效力。 民法 第 十七 節 承攬運送 民法 第 660 條 稱承攬運送人者,謂以自己之名義,為他人之計算,使運送人運送物品而受報酬為營業之人。 承攬運送,除本節有規定外,準用關於行紀之規定。 民法 第 661 條 承攬運送人,對於託運物品之喪失、毀損或遲到,應負責任。但能證明其於物品之接收保管、運送人之選定、在目的地之交付,及其他與承攬運送有關之事項,未怠於注意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662 條 承攬運送人為保全其報酬及墊款得受清償之必要,按其比例,對於運送物有留置權。 民法 第 663 條 承攬運送人,除契約另有訂定外,得自行運送物品。如自行運送,其權利義務,與運送人同。 民法 第 664 條 就運送全部約定價額,或承攬運送人填發提單於委託人者,視為承攬人自己運送,不得另行請求報酬。 民法 第 665 條 第六百三十一條、第六百三十五條及第六百三十八條至第六百四十條之規定,於承攬運送準用之。 民法 第 666 條 對於承攬運送人因運送物之喪失、毀損或遲到所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自運送物交付或應交付之時起,一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十八 節 合夥 民法 第 667 條 稱合夥者,謂二人以上互約出資以經營共同事業之契約。 前項出資,得為金錢或其他財產權,或以勞務、信用或其他利益代之。 金錢以外之出資,應估定價額為其出資額。未經估定者,以他合夥人之平均出資額視為其出資額。 民法 第 668 條 各合夥人之出資及其他合夥財產,為合夥人全體之公同共有。 民法 第 669 條 合夥人除有特別訂定外,無於約定出資之外增加出資之義務。因損失而致資本減少者,合夥人無補充之義務。 民法 第 670 條 合夥之決議,應以合夥人全體之同意為之。 前項決議,合夥契約約定得由合夥人全體或一部之過半數決定者,從其約定。但關於合夥契約或其事業種類之變更,非經合夥人全體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不得為之。 民法 第 671 條 合夥之事務,除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決議外,由合夥人全體共同執行之。 合夥之事務,如約定或決議由合夥人中數人執行者,由該數人共同執行之。 合夥之通常事務,得由有執行權之各合夥人單獨執行之。但其他有執行權之合夥人中任何一人,對於該合夥人之行為有異議時,應停止該事務之執行。 民法 第 672 條 合夥人執行合夥之事務,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注意。其受有報酬者,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為之。 民法 第 673 條 合夥之決議,其有表決權之合夥人,無論其出資之多寡,推定每人僅有一表決權。 民法 第 674 條 合夥人中之一人或數人,依約定或決議執行合夥事務者,非有正當事由不得辭任。 前項執行合夥事務之合夥人,非經其他合夥人全體之同意,不得將其解任。 民法 第 675 條 無執行合夥事務權利之合夥人,縱契約有反對之訂定,仍得隨時檢查合夥之事務及其財產狀況,並得查閱賬簿。 民法 第 676 條 合夥之決算及分配利益,除契約另有訂定外,應於每屆事務年度終為之。 民法 第 677 條 分配損益之成數,未經約定者,按照各合夥人出資額之比例定之。 僅就利益或僅就損失所定之分配成數,視為損益共通之分配成數。 以勞務為出資之合夥人,除契約另有訂定外,不受損失之分配。 民法 第 678 條 合夥人因合夥事務所支出之費用,得請求償還。 合夥人執行合夥事務,除契約另有訂定外,不得請求報酬。 民法 第 679 條 合夥人依約定或決議執行合夥事務者,於執行合夥事務之範圍內,對於第三人,為他合夥人之代表。 民法 第 680 條 第五百三十七條至第五百四十六條關於委任之規定,於合夥人之執行合夥事務準用之。 民法 第 681 條 合夥財產不足清償合夥之債務時,各合夥人對於不足之額,連帶負其責任。 民法 第 682 條 合夥人於合夥清算前,不得請求合夥財產之分析。 對於合夥負有債務者,不得以其對於任何合夥人之債權與其所負之債務抵銷。 民法 第 683 條 合夥人非經他合夥人全體之同意,不得將自己之股分轉讓於第三人。但轉讓於他合夥人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684 條 合夥人之債權人,於合夥存續期間內,就該合夥人對於合夥之權利,不得代位行使。但利益分配請求權,不在此限。 民法 第 685 條 合夥人之債權人,就該合夥人之股份,得聲請扣押。 前項扣押實施後兩個月內,如該合夥人未對於債權人清償或提供相當之擔保者,自扣押時起,對該合夥人發生退夥之效力。 民法 第 686 條 合夥未定有存續期間,或經訂明以合夥人中一人之終身,為其存續期間者,各合夥人得聲明退夥,但應於兩個月前通知他合夥人。 前項退夥,不得於退夥有不利於合夥事務之時期為之。 合夥縱定有存續期間,如合夥人有非可歸責於自己之重大事由,仍得聲明退夥,不受前二項規定之限制。 民法 第 687 條 合夥人除依前二條規定退夥外,因下列事項之一而退夥: 一、合夥人死亡者。但契約訂明其繼承人得繼承者,不在此限。 二、合夥人受破產或監護之宣告者。 三、合夥人經開除者。 民法 第 688 條 合夥人之開除,以有正當理由為限。 前項開除,應以他合夥人全體之同意為之,並應通知被開除之合夥人。 民法 第 689 條 退夥人與他合夥人間之結算,應以退夥時合夥財產之狀況為準。 退夥人之股分,不問其出資之種類,得由合夥以金錢抵還之。 合夥事務,於退夥時尚未了結者,於了結後計算,並分配其損益。 民法 第 690 條 合夥人退夥後,對於其退夥前合夥所負之債務,仍應負責。 民法 第 691 條 合夥成立後,非經合夥人全體之同意,不得允許他人加入為合夥人。 加入為合夥人者,對於其加入前合夥所負之債務,與他合夥人負同一之責任。 民法 第 692 條 合夥因左列事項之一而解散: 一、合夥存續期限屆滿者。 二、合夥人全體同意解散者。 三、合夥之目的事業已完成或不能完成者。 民法 第 693 條 合夥所定期限屆滿後,合夥人仍繼續其事務者,視為以不定期限繼續合夥契約。 民法 第 694 條 合夥解散後,其清算由合夥人全體或由其所選任之清算人為之。 前項清算人之選任,以合夥人全體之過半數決之。 民法 第 695 條 數人為清算人時,關於清算之決議,應以過半數行之。 民法 第 696 條 以合夥契約,選任合夥人中一人或數人為清算人者,適用第六百七十四條之規定。 民法 第 697 條 合夥財產,應先清償合夥之債務。其債務未至清償期,或在訴訟中者,應將其清償所必需之數額,由合夥財產中劃出保留之。 依前項清償債務,或劃出必需之數額後,其賸餘財產應返還各合夥人金錢或其他財產權之出資。 金錢以外財產權之出資,應以出資時之價額返還之。 為清償債務及返還合夥人之出資,應於必要限度內,將合夥財產變為金錢。 民法 第 698 條 合夥財產不足返還各合夥人之出資者,按照各合夥人出資額之比例返還之。 民法 第 699 條 合夥財產,於清償合夥債務及返還各合夥人出資後,尚有賸餘者,按各合夥人應受分配利益之成數分配之。 民法 第 十九 節 隱名合夥 民法 第 700 條 稱隱名合夥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對於他方所經營之事業出資,而分受其營業所生之利益,及分擔其所生損失之契約。 民法 第 701 條 隱名合夥,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合夥之規定。 民法 第 702 條 隱名合夥人之出資,其財產權移屬於出名營業人。 民法 第 703 條 隱名合夥人,僅於其出資之限度內,負分擔損失之責任。 民法 第 704 條 隱名合夥之事務,專由出名營業人執行之。 隱名合夥人就出名營業人所為之行為,對於第三人不生權利義務之關係。 民法 第 705 條 隱名合夥人如參與合夥事務之執行,或為參與執行之表示,或知他人表示其參與執行而不否認者,縱有反對之約定,對於第三人,仍應負出名營業人之責任。 民法 第 706 條 隱名合夥人,縱有反對之約定,仍得於每屆事務年度終,查閱合夥之賬簿,並檢查其事務及財產之狀況。 如有重大事由,法院因隱名合夥人之聲請,得許其隨時為前項之查閱及檢查。 民法 第 707 條 出名營業人,除契約另有訂定外,應於每屆事務年度終,計算營業之損益,其應歸隱名合夥人之利益,應即支付之。 應歸隱名合夥人之利益而未支取者,除另有約定外,不得認為出資之增加。 民法 第 708 條 除依第六百八十六條之規定得聲明退夥外,隱名合夥契約,因下列事項之一而終止: 一、存續期限屆滿者。 二、當事人同意者。 三、目的事業已完成或不能完成者。 四、出名營業人死亡或受監護之宣告者。 五、出名營業人或隱名合夥人受破產之宣告者。 六、營業之廢止或轉讓者。 民法 第 709 條 隱名合夥契約終止時,出名營業人,應返還隱名合夥人之出資及給與其應得之利益。但出資因損失而減少者,僅返還其餘存額。 民法 第 十九 節之一 合會 民法 第 709-1 條 稱合會者,謂由會首邀集二人以上為會員,互約交付會款及標取合會金之契約。其僅由會首與會員為約定者,亦成立合會。 前項合會金,係指會首及會員應交付之全部會款。 會款得為金錢或其他代替物。 民法 第 709-2 條 會首及會員,以自然人為限。 會首不得兼為同一合會之會員。 無行為能力人及限制行為能力人不得為會首,亦不得參加其法定代理人為會首之合會。 民法 第 709-3 條 合會應訂立會單,記載左列事項: 一、會首之姓名、住址及電話號碼。 二、全體會員之姓名、住址及電話號碼。 三、每一會份會款之種類及基本數額。 四、起會日期。 五、標會期日。 六、標會方法。 七、出標金額有約定其最高額或最低額之限制者,其約定。 前項會單,應由會首及全體會員簽名,記明年月日,由會首保存並製作繕本,簽名後交每一會員各執一份。 會員已交付首期會款者,雖未依前二項規定訂立會單,其合會契約視為已成立。 民法 第 709-4 條 標會由會首主持,依約定之期日及方法為之。其場所由會首決定並應先期通知會員。 會首因故不能主持標會時,由會首指定或到場會員推選之會員主持之。 民法 第 709-5 條 首期合會金不經投標,由會首取得,其餘各期由得標會員取得。 民法 第 709-6 條 每期標會,每一會員僅得出標一次,以出標金額最高者為得標。最高金額相同者,以抽籤定之。但另有約定者,依其約定。 無人出標時,除另有約定外,以抽籤定其得標人。 每一會份限得標一次。 民法 第 709-7 條 會員應於每期標會後三日內交付會款。 會首應於前項期限內,代得標會員收取會款,連同自己之會款,於期滿之翌日前交付得標會員。逾期未收取之會款,會首應代為給付。 會首依前項規定收取會款,在未交付得標會員前,對其喪失、毀損,應負責任。但因可歸責於得標會員之事由致喪失、毀損者,不在此限。 會首依第二項規定代為給付後,得請求未給付之會員附加利息償還之。 民法 第 709-8 條 會首非經會員全體之同意,不得將其權利及義務移轉於他人。 會員非經會首及會員全體之同意,不得退會,亦不得將自己之會份轉讓於他人。 民法 第 709-9 條 因會首破產、逃匿或有其他事由致合會不能繼續進行時,會首及已得標會員應給付之各期會款,應於每屆標會期日平均交付於未得標之會員。但另有約定者,依其約定。 會首就已得標會員依前項規定應給付之各期會款,負連帶責任。 會首或已得標會員依第一項規定應平均交付於未得標會員之會款遲延給付,其遲付之數額已達兩期之總額時,該未得標會員得請求其給付全部會款。 第一項情形,得由未得標之會員共同推選一人或數人處理相關事宜。 民法 第 二十 節 指示證券 民法 第 710 條 稱指示證券者,謂指示他人將金錢、有價證券或其他代替物給付第三人之證券。 前項為指示之人,稱為指示人。被指示之他人,稱為被指示人。受給付之第三人,稱為領取人。 民法 第 711 條 被指示人向領取人承擔所指示之給付者,有依證券內容而為給付之義務。 前項情形,被指示人僅得以本於指示證券之內容,或其與領取人間之法律關係所得對抗領取人之事由,對抗領取人。 民法 第 712 條 指示人為清償其對於領取人之債務而交付指示證券者,其債務於被指示人為給付時消滅。 前項情形,債權人受領指示證券者,不得請求指示人就原有債務為給付。但於指示證券所定期限內,其未定期限者於相當期限內,不能由被指示人領取給付者,不在此限。 債權人不願由其債務人受領指示證券者,應即時通知債務人。 民法 第 713 條 被指示人雖對於指示人負有債務,無承擔其所指示給付或為給付之義務。已向領取人為給付者,就其給付之數額,對於指示人,免其債務。 民法 第 714 條 被指示人對於指示證券拒絕承擔或拒絕給付者,領取人應即通知指示人。 民法 第 715 條 指示人於被指示人,未向領取人承擔所指示之給付或為給付前得撤回其指示證券。其撤回應向被指示人以意思表示為之。 指示人於被指示人未承擔或給付前,受破產宣告者,其指示證券,視為撤回。 民法 第 716 條 領取人得將指示證券讓與第三人。但指示人於指示證券有禁止讓與之記載者,不在此限。 前項讓與,應以背書為之。 被指示人對於指示證券之受讓人已為承擔者,不得以自己與領取人間之法律關係所生之事由,與受讓人對抗。 民法 第 717 條 指示證券領取人或受讓人,對於被指示人因承擔所生之請求權,自承擔之時起,三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718 條 指示證券遺失、被盜或滅失者,法院得因持有人之聲請,依公示催告之程序,宣告無效。 民法 第 二十一 節 無記名證券 民法 第 719 條 稱無記名證券者,謂持有人對於發行人,得請求其依所記載之內容為給付之證券。 民法 第 720 條 無記名證券發行人,於持有人提示證券時,有為給付之義務。但知持有人就證券無處分之權利或受有遺失被盜或滅失之通知者,不得為給付。 發行人依前項規定已為給付者,雖持有人就證券無處分之權利,亦免其債務。 民法 第 720-1 條 無記名證券持有人向發行人為遺失、被盜或滅失之通知後,未於五日內提出已為聲請公示催告之證明者,其通知失其效力。 前項持有人於公示催告程序中,經法院通知有第三人申報權利而未於十日內向發行人提出已為起訴之證明者,亦同。 民法 第 721 條 無記名證券發行人,其證券雖因遺失、被盜或其他非因自己之意思而流通者,對於善意持有人,仍應負責。 無記名證券,不因發行在發行人死亡或喪失能力後,失其效力。 民法 第 722 條 無記名證券發行人,僅得以本於證券之無效、證券之內容或其與持有人間之法律關係所得對抗持有人之事由,對抗持有人。但持有人取得證券出於惡意者,發行人並得以對持有人前手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之。 民法 第 723 條 無記名證券持有人請求給付時,應將證券交還發行人。 發行人依前項規定收回證券時,雖持有人就該證券無處分之權利,仍取得其證券之所有權。 民法 第 724 條 無記名證券,因毀損或變形不適於流通,而其重要內容及識別、記號仍可辨認者,持有人得請求發行人,換給新無記名證券。 前項換給證券之費用,應由持有人負擔。但證券為銀行兌換券或其他金錢兌換券者,其費用應由發行人負擔。 民法 第 725 條 無記名證券遺失、被盜或滅失者,法院得因持有人之聲請,依公示催告之程序,宣告無效。 前項情形,發行人對於持有人,應告知關於實施公示催告之必要事項,並供給其證明所必要之材料。 民法 第 726 條 無記名證券定有提示期間者,如法院因公示催告聲請人之聲請,對於發行人為禁止給付之命令時,停止其提示期間之進行。 前項停止,自聲請發前項命令時起,至公示催告程序終止時止。 民法 第 727 條 利息、年金、及分配利益之無記名證券,有遺失、被盜、或滅失而通知於發行人者,如於法定關於定期給付之時效期間屆滿前,未有提示,為通知之持有人得向發行人請求給付該證券所記載之利息、年金、或應分配之利益。但自時效期間屆滿後,經過一年者,其請求權消滅。 如於時效期間屆滿前,由第三人提示該項證券者,發行人應將不為給付之情事,告知該第三人。並於該第三人與為通知之人合意前,或於法院為確定判決前,應不為給付。 民法 第 728 條 無利息見票即付之無記名證券,除利息、年金及分配利益之證券外,不適用第七百二十條第一項但書及第七百二十五條之規定。 民法 第 二十二 節 終身定期金 民法 第 729 條 稱終身定期金契約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自己或他方或第三人生存期內,定期以金錢給付他方或第三人之契約。 民法 第 730 條 終身定期金契約之訂立,應以書面為之。 民法 第 731 條 終身定期金契約,關於期間有疑義時,推定其為於債權人生存期內,按期給付。 契約所定之金額有疑義時,推定其為每年應給付之金額。 民法 第 732 條 終身定期金,除契約另有訂定外,應按季預行支付。 依其生存期間而定終身定期金之人,如在定期金預付後,該期屆滿前死亡者,定期金債權人取得該期金額之全部。 民法 第 733 條 因死亡而終止定期金契約者,如其死亡之事由,應歸責於定期金債務人時,法院因債權人或其繼承人之聲請,得宣告其債權在相當期限內仍為存續。 民法 第 734 條 終身定期金之權利,除契約另有訂定外,不得移轉。 民法 第 735 條 本節之規定,於終身定期金之遺贈準用之。 民法 第 二十三 節 和解 民法 第 736 條 稱和解者,謂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以終止爭執或防止爭執發生之契約。 民法 第 737 條 和解有使當事人所拋棄之權利消滅及使當事人取得和解契約所訂明權利之效力。 民法 第 738 條 和解不得以錯誤為理由撤銷之。但有左列事項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和解所依據之文件,事後發見為偽造或變造,而和解當事人若知其為偽造或變造,即不為和解者。 二、和解事件,經法院確定判決,而為當事人雙方或一方於和解當時所不知者。 三、當事人之一方,對於他方當事人之資格或對於重要之爭點有錯誤,而為和解者。 民法 第 二十四 節 保證 民法 第 739 條 稱保證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其代負履行責任之契約。 民法 第 739-1 條 本節所規定保證人之權利,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預先拋棄。 民法 第 740 條 保證債務,除契約另有訂定外,包含主債務之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及其他從屬於主債務之負擔。 民法 第 741 條 保證人之負擔,較主債務人為重者,應縮減至主債務之限度。 民法 第 742 條 主債務人所有之抗辯,保證人得主張之。 主債務人拋棄其抗辯者,保證人仍得主張之。 民法 第 742-1 條 保證人得以主債務人對於債權人之債權,主張抵銷。 民法 第 743 條 保證人對於因行為能力之欠缺而無效之債務,如知其情事而為保證者,其保證仍為有效。 民法 第 744 條 主債務人就其債之發生原因之法律行為有撤銷權者,保證人對於債權人,得拒絕清償。 民法 第 745 條 保證人於債權人未就主債務人之財產強制執行而無效果前,對於債權人得拒絕清償。 民法 第 746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保證人不得主張前條之權利: 一、保證人拋棄前條之權利。 二、主債務人受破產宣告。 三、主債務人之財產不足清償其債務。 民法 第 747 條 向主債務人請求履行,及為其他中斷時效之行為,對於保證人亦生效力。 民法 第 748 條 數人保證同一債務者,除契約另有訂定外,應連帶負保證責任。 民法 第 749 條 保證人向債權人為清償後,於其清償之限度內,承受債權人對於主債務人之債權。但不得有害於債權人之利益。 民法 第 750 條 保證人受主債務人之委任而為保證者,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時,得向主債務人請求除去其保證責任: 一、主債務人之財產顯形減少者。 二、保證契約成立後,主債務人之住所、營業所或居所有變更,致向其請求清償發生困難者。 三、主債務人履行債務遲延者。 四、債權人依確定判決得令保證人清償者。 主債務未屆清償期者,主債務人得提出相當擔保於保證人,以代保證責任之除去。 民法 第 751 條 債權人拋棄為其債權擔保之物權者,保證人就債權人所拋棄權利之限度內,免其責任。 民法 第 752 條 約定保證人僅於一定期間內為保證者,如債權人於其期間內,對於保證人不為審判上之請求,保證人免其責任。 民法 第 753 條 保證未定期間者,保證人於主債務清償期屆滿後,得定一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債權人於其期限內,向主債務人為審判上之請求。 債權人不於前項期限內向主債務人為審判上之請求者,保證人免其責任。 民法 第 753-1 條 因擔任法人董事、監察人或其他有代表權之人而為該法人擔任保證人者,僅就任職期間法人所生之債務負保證責任。 民法 第 754 條 就連續發生之債務為保證而未定有期間者,保證人得隨時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契約。 前項情形,保證人對於通知到達債權人後所發生主債務人之債務,不負保證責任。 民法 第 755 條 就定有期限之債務為保證者,如債權人允許主債務人延期清償時,保證人除對於其延期已為同意外,不負保證責任。 民法 第 756 條 委任他人以該他人之名義及其計算,供給信用於第三人者,就該第三人因受領信用所負之債務,對於受任人,負保證責任。 民法 第 二十四 節之一 人事保證 民法 第 756-1 條 稱人事保證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受僱人將來因職務上之行為而應對他方為損害賠償時,由其代負賠償責任之契約。 前項契約,應以書面為之。 民法 第 756-2 條 人事保證之保證人,以僱用人不能依他項方法受賠償者為限,負其責任。 保證人依前項規定負賠償責任時,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其賠償金額以賠償事故發生時,受僱人當年可得報酬之總額為限。 民法 第 756-3 條 人事保證約定之期間,不得逾三年。逾三年者,縮短為三年。 前項期間,當事人得更新之。 人事保證未定期間者,自成立之日起有效期間為三年。 民法 第 756-4 條 人事保證未定期間者,保證人得隨時終止契約。 前項終止契約,應於三個月前通知僱用人。但當事人約定較短之期間者,從其約定。 民法 第 756-5 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僱用人應即通知保證人: 一、僱用人依法得終止僱傭契約,而其終止事由有發生保證人責任之虞者。 二、受僱人因職務上之行為而應對僱用人負損害賠償責任,並經僱用人向受僱人行使權利者。 三、僱用人變更受僱人之職務或任職時間、地點,致加重保證人責任或使其難於注意者。 保證人受前項通知者,得終止契約。保證人知有前項各款情形者,亦同。 民法 第 756-6 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法院得減輕保證人之賠償金額或免除之: 一、有前條第一項各款之情形而僱用人不即通知保證人者。 二、僱用人對受僱人之選任或監督有疏懈者。 民法 第 756-7 條 人事保證關係因左列事由而消滅: 一、保證之期間屆滿。 二、保證人死亡、破產或喪失行為能力。 三、受僱人死亡、破產或喪失行為能力。 四、受僱人之僱傭關係消滅。 民法 第 756-8 條 僱用人對保證人之請求權,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756-9 條 人事保證,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保證之規定。 民法 第 三 編 物權 民法 第 一 章 通則 民法 第 757 條 物權除依法律或習慣外,不得創設。 民法 第 758 條 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而取得、設定、喪失及變更者,非經登記,不生效力。 前項行為,應以書面為之。 民法 第 759 條 因繼承、強制執行、徵收、法院之判決或其他非因法律行為,於登記前已取得不動產物權者,應經登記,始得處分其物權。 民法 第 759-1 條 不動產物權經登記者,推定登記權利人適法有此權利。 因信賴不動產登記之善意第三人,已依法律行為為物權變動之登記者,其變動之效力,不因原登記物權之不實而受影響。 民法 第 760 條 (刪除) 民法 第 761 條 動產物權之讓與,非將動產交付,不生效力。但受讓人已占有動產者,於讓與合意時,即生效力。 讓與動產物權,而讓與人仍繼續占有動產者,讓與人與受讓人間,得訂立契約,使受讓人因此取得間接占有,以代交付。 讓與動產物權,如其動產由第三人占有時,讓與人得以對於第三人之返還請求權,讓與於受讓人,以代交付。 民法 第 762 條 同一物之所有權及其他物權,歸屬於一人者,其他物權因混同而消滅。但其他物權之存續,於所有人或第三人有法律上之利益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763 條 所有權以外之物權,及以該物權為標的物之權利,歸屬於一人者,其權利因混同而消滅。 前條但書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764 條 物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拋棄而消滅。 前項拋棄,第三人有以該物權為標的物之其他物權或於該物權有其他法律上之利益者,非經該第三人同意,不得為之。 拋棄動產物權者,並應拋棄動產之占有。 民法 第 二 章 所有權 民法 第 一 節 通則 民法 第 765 條 所有人,於法令限制之範圍內,得自由使用、收益、處分其所有物,並排除他人之干涉。 民法 第 766 條 物之成分及其天然孳息,於分離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仍屬於其物之所有人。 民法 第 767 條 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 前項規定,於所有權以外之物權,準用之。 民法 第 768 條 以所有之意思,十年間和平、公然、繼續占有他人之動產者,取得其所有權。 民法 第 768-1 條 以所有之意思,五年間和平、公然、繼續占有他人之動產,而其占有之始為善意並無過失者,取得其所有權。 民法 第 769 條 以所有之意思,二十年間和平、公然、繼續占有他人未登記之不動產者,得請求登記為所有人。 民法 第 770 條 以所有之意思,十年間和平、公然、繼續占有他人未登記之不動產,而其占有之始為善意並無過失者,得請求登記為所有人。 民法 第 771 條 占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所有權之取得時效中斷: 一、變為不以所有之意思而占有。 二、變為非和平或非公然占有。 三、自行中止占有。 四、非基於自己之意思而喪失其占有。但依第九百四十九條或第九百六十二條規定,回復其占有者,不在此限。 依第七百六十七條規定起訴請求占有人返還占有物者,占有人之所有權取得時效亦因而中斷。 民法 第 772 條 前五條之規定,於所有權以外財產權之取得,準用之。於已登記之不動產,亦同。 民法 第 二 節 不動產所有權 民法 第 773 條 土地所有權,除法令有限制外,於其行使有利益之範圍內,及於土地之上下。如他人之干涉,無礙其所有權之行使者,不得排除之。 民法 第 774 條 土地所有人經營事業或行使其所有權,應注意防免鄰地之損害。 民法 第 775 條 土地所有人不得妨阻由鄰地自然流至之水。 自然流至之水為鄰地所必需者,土地所有人縱因其土地利用之必要,不得妨阻其全部。 民法 第 776 條 土地因蓄水、排水、或引水所設之工作物、破潰、阻塞,致損害及於他人之土地,或有致損害之虞者,土地所有人應以自己之費用,為必要之修繕、疏通或預防。但其費用之負擔,另有習慣者,從其習慣。 民法 第 777 條 土地所有人不得設置屋簷、工作物或其他設備,使雨水或其他液體直注於相鄰之不動產。 民法 第 778 條 水流如因事變在鄰地阻塞,土地所有人得以自己之費用,為必要疏通之工事。但鄰地所有人受有利益者,應按其受益之程度,負擔相當之費用。 前項費用之負擔,另有習慣者,從其習慣。 民法 第 779 條 土地所有人因使浸水之地乾涸,或排泄家用或其他用水,以至河渠或溝道,得使其水通過鄰地。但應擇於鄰地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法為之。 前項情形,有通過權之人對於鄰地所受之損害,應支付償金。 前二項情形,法令另有規定或另有習慣者,從其規定或習慣。 第一項但書之情形,鄰地所有人有異議時,有通過權之人或異議人得請求法院以判決定之。 民法 第 780 條 土地所有人因使其土地之水通過,得使用鄰地所有人所設置之工作物。但應按其受益之程度,負擔該工作物設置及保存之費用。 民法 第 781 條 水源地、井、溝渠及其他水流地之所有人得自由使用其水。但法令另有規定或另有習慣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782 條 水源地或井之所有人對於他人因工事杜絕、減少或污染其水者,得請求損害賠償。如其水為飲用或利用土地所必要者,並得請求回復原狀;其不能為全部回復者,仍應於可能範圍內回復之。 前項情形,損害非因故意或過失所致,或被害人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或免除之。 民法 第 783 條 土地所有人,因其家用或利用土地所必要,非以過鉅之費用及勞力不能得水者,得支付償金對鄰地所有人請求給與有餘之水。 民法 第 784 條 水流地對岸之土地屬於他人時,水流地所有人不得變更其水流或寬度。 兩岸之土地均屬於水流地所有人者,其所有人得變更其水流或寬度。但應留下游自然之水路。 前二項情形,法令另有規定或另有習慣者,從其規定或習慣。 民法 第 785 條 水流地所有人有設堰之必要者,得使其堰附著於對岸。但對於因此所生之損害,應支付償金。 對岸地所有人於水流地之一部屬於其所有者,得使用前項之堰。但應按其受益之程度,負擔該堰設置及保存之費用。 前二項情形,法令另有規定或另有習慣者,從其規定或習慣。 民法 第 786 條 土地所有人非通過他人之土地,不能設置電線、水管、瓦斯管或其他管線,或雖能設置而需費過鉅者,得通過他人土地之上下而設置之。但應擇其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法為之,並應支付償金。 依前項之規定,設置電線、水管、瓦斯管或其他管線後,如情事有變更時,他土地所有人得請求變更其設置。 前項變更設置之費用,由土地所有人負擔。但法令另有規定或另有習慣者,從其規定或習慣。 第七百七十九條第四項規定,於第一項但書之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787 條 土地因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時,除因土地所有人之任意行為所生者外,土地所有人得通行周圍地以至公路。 前項情形,有通行權人應於通行必要之範圍內,擇其周圍地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法為之;對於通行地因此所受之損害,並應支付償金。 第七百七十九條第四項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788 條 有通行權人於必要時,得開設道路。但對於通行地因此所受之損害,應支付償金。 前項情形,如致通行地損害過鉅者,通行地所有人得請求有通行權人以相當之價額購買通行地及因此形成之畸零地,其價額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者,得請求法院以判決定之。 民法 第 789 條 因土地一部之讓與或分割,而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者,土地所有人因至公路,僅得通行受讓人或讓與人或他分割人之所有地。數宗土地同屬於一人所有,讓與其一部或同時分別讓與數人,而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者,亦同。 前項情形,有通行權人,無須支付償金。 民法 第 790 條 土地所有人得禁止他人侵入其地內。但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在此限: 一、他人有通行權者。 二、依地方習慣,任他人入其未設圍障之田地、牧場、山林刈取雜草,採取枯枝枯幹,或採集野生物,或放牧牲畜者。 民法 第 791 條 土地所有人,遇他人之物品或動物偶至其地內者,應許該物品或動物之占有人或所有人入其地內,尋查取回。 前項情形,土地所有人受有損害者,得請求賠償。於未受賠償前,得留置其物品或動物。 民法 第 792 條 土地所有人因鄰地所有人在其地界或近旁,營造或修繕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有使用其土地之必要,應許鄰地所有人使用其土地。但因而受損害者,得請求償金。 民法 第 793 條 土地所有人於他人之土地、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有瓦斯、蒸氣、臭氣、煙氣、熱氣、灰屑、喧囂、振動及其他與此相類者侵入時,得禁止之。但其侵入輕微,或按土地形狀、地方習慣,認為相當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794 條 土地所有人開掘土地或為建築時,不得因此使鄰地之地基動搖或發生危險,或使鄰地之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受其損害。 民法 第 795 條 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之全部,或一部有傾倒之危險,致鄰地有受損害之虞者,鄰地所有人,得請求為必要之預防。 民法 第 796 條 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非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逾越地界者,鄰地所有人如知其越界而不即提出異議,不得請求移去或變更其房屋。但土地所有人對於鄰地因此所受之損害,應支付償金。 前項情形,鄰地所有人得請求土地所有人,以相當之價額購買越界部分之土地及因此形成之畸零地,其價額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者,得請求法院以判決定之。 民法 第 796-1 條 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逾越地界,鄰地所有人請求移去或變更時,法院得斟酌公共利益及當事人利益,免為全部或一部之移去或變更。但土地所有人故意逾越地界者,不適用之。 前條第一項但書及第二項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796-2 條 前二條規定,於具有與房屋價值相當之其他建築物準用之。 民法 第 797 條 土地所有人遇鄰地植物之枝根有逾越地界者,得向植物所有人,請求於相當期間內刈除之。 植物所有人不於前項期間內刈除者,土地所有人得刈取越界之枝根,並得請求償還因此所生之費用。 越界植物之枝根,如於土地之利用無妨害者,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民法 第 798 條 果實自落於鄰地者,視為屬於鄰地所有人。但鄰地為公用地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799 條 稱區分所有建築物者,謂數人區分一建築物而各專有其一部,就專有部分有單獨所有權,並就該建築物及其附屬物之共同部分共有之建築物。 前項專有部分,指區分所有建築物在構造上及使用上可獨立,且得單獨為所有權之標的者。共有部分,指區分所有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之其他部分及不屬於專有部分之附屬物。 專有部分得經其所有人之同意,依規約之約定供區分所有建築物之所有人共同使用;共有部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得經規約之約定供區分所有建築物之特定所有人使用。 區分所有人就區分所有建築物共有部分及基地之應有部分,依其專有部分面積與專有部分總面積之比例定之。但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專有部分與其所屬之共有部分及其基地之權利,不得分離而為移轉或設定負擔。 民法 第 799-1 條 區分所有建築物共有部分之修繕費及其他負擔,由各所有人按其應有部分分擔之。但規約另有約定者,不在此限。 前項規定,於專有部分經依前條第三項之約定供區分所有建築物之所有人共同使用者,準用之。 規約之內容依區分所有建築物之專有部分、共有部分及其基地之位置、面積、使用目的、利用狀況、區分所有人已否支付對價及其他情事,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同意之區分所有人得於規約成立後三個月內,請求法院撤銷之。 區分所有人間依規約所生之權利義務,繼受人應受拘束;其依其他約定所生之權利義務,特定繼受人對於約定之內容明知或可得而知者,亦同。 民法 第 799-2 條 同一建築物屬於同一人所有,經區分為數專有部分登記所有權者,準用第七百九十九條規定。 民法 第 800 條 第七百九十九條情形,其專有部分之所有人,有使用他專有部分所有人正中宅門之必要者,得使用之。但另有特約或另有習慣者,從其特約或習慣。 因前項使用,致他專有部分之所有人受損害者,應支付償金。 民法 第 800-1 條 第七百七十四條至前條規定,於地上權人、農育權人、不動產役權人、典權人、承租人、其他土地、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利用人準用之。 民法 第 三 節 動產所有權 民法 第 801 條 動產之受讓人占有動產,而受關於占有規定之保護者,縱讓與人無移轉所有權之權利,受讓人仍取得其所有權。 民法 第 802 條 以所有之意思,占有無主之動產者,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取得其所有權。 民法 第 803 條 拾得遺失物者應從速通知遺失人、所有人、其他有受領權之人或報告警察、自治機關。報告時,應將其物一併交存。但於機關、學校、團體或其他公共場所拾得者,亦得報告於各該場所之管理機關、團體或其負責人、管理人,並將其物交存。 前項受報告者,應從速於遺失物拾得地或其他適當處所,以公告、廣播或其他適當方法招領之。 民法 第 804 條 依前條第一項為通知或依第二項由公共場所之管理機關、團體或其負責人、管理人為招領後,有受領權之人未於相當期間認領時,拾得人或招領人應將拾得物交存於警察或自治機關。 警察或自治機關認原招領之處所或方法不適當時,得再為招領之。 民法 第 805 條 遺失物自通知或最後招領之日起六個月內,有受領權之人認領時,拾得人、招領人、警察或自治機關,於通知、招領及保管之費用受償後,應將其物返還之。 有受領權之人認領遺失物時,拾得人得請求報酬。但不得超過其物財產上價值十分之一;其不具有財產上價值者,拾得人亦得請求相當之報酬。 有受領權人依前項規定給付報酬顯失公平者,得請求法院減少或免除其報酬。 第二項報酬請求權,因六個月間不行使而消滅。 第一項費用之支出者或得請求報酬之拾得人,在其費用或報酬未受清償前,就該遺失物有留置權;其權利人有數人時,遺失物占有人視為為全體權利人占有。 民法 第 805-1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請求前條第二項之報酬: 一、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或供公眾往來之交通設備內,由其管理人或受僱人拾得遺失物。 二、拾得人未於七日內通知、報告或交存拾得物,或經查詢仍隱匿其拾得遺失物之事實。 三、有受領權之人為特殊境遇家庭、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依法接受急難救助、災害救助,或有其他急迫情事者。 民法 第 806 條 拾得物易於腐壞或其保管需費過鉅者,招領人、警察或自治機關得為拍賣或逕以市價變賣之,保管其價金。 民法 第 807 條 遺失物自通知或最後招領之日起逾六個月,未經有受領權之人認領者,由拾得人取得其所有權。警察或自治機關並應通知其領取遺失物或賣得之價金;其不能通知者,應公告之。 拾得人於受前項通知或公告後三個月內未領取者,其物或賣得之價金歸屬於保管地之地方自治團體。 民法 第 807-1 條 遺失物價值在新臺幣五百元以下者,拾得人應從速通知遺失人、所有人或其他有受領權之人。其有第八百零三條第一項但書之情形者,亦得依該條第一項但書及第二項規定辦理。 前項遺失物於下列期間未經有受領權之人認領者,由拾得人取得其所有權或變賣之價金: 一、自通知或招領之日起逾十五日。 二、不能依前項規定辦理,自拾得日起逾一個月。 第八百零五條至前條規定,於前二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808 條 發見埋藏物而占有者,取得其所有權。但埋藏物係在他人所有之動產或不動產中發見者,該動產或不動產之所有人與發見人,各取得埋藏物之半。 民法 第 809 條 發見之埋藏物足供學術、藝術、考古或歷史之資料者,其所有權之歸屬,依特別法之規定。 民法 第 810 條 拾得漂流物、沈沒物或其他因自然力而脫離他人占有之物者,準用關於拾得遺失物之規定。 民法 第 811 條 動產因附合而為不動產之重要成分者,不動產所有人,取得動產所有權。 民法 第 812 條 動產與他人之動產附合,非毀損不能分離,或分離需費過鉅者,各動產所有人,按其動產附合時之價值,共有合成物。 前項附合之動產,有可視為主物者,該主物所有人,取得合成物之所有權。 民法 第 813 條 動產與他人之動產混合,不能識別,或識別需費過鉅者,準用前條之規定。 民法 第 814 條 加工於他人之動產者,其加工物之所有權,屬於材料所有人。但因加工所增之價值顯逾材料之價值者,其加工物之所有權屬於加工人。 民法 第 815 條 依前四條之規定,動產之所有權消滅者,該動產上之其他權利,亦同消滅。 民法 第 816 條 因前五條之規定而受損害者,得依關於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償還價額。 民法 第 四 節 共有 民法 第 817 條 數人按其應有部分,對於一物有所有權者,為共有人。 各共有人之應有部分不明者,推定其為均等。 民法 第 818 條 各共有人,除契約另有約定外,按其應有部分,對於共有物之全部,有使用收益之權。 民法 第 819 條 各共有人,得自由處分其應有部分。 共有物之處分、變更、及設定負擔,應得共有人全體之同意。 民法 第 820 條 共有物之管理,除契約另有約定外,應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合計過半數之同意行之。但其應有部分合計逾三分之二者,其人數不予計算。 依前項規定之管理顯失公平者,不同意之共有人得聲請法院以裁定變更之。 前二項所定之管理,因情事變更難以繼續時,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聲請,以裁定變更之。 共有人依第一項規定為管理之決定,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致共有人受損害者,對不同意之共有人連帶負賠償責任。 共有物之簡易修繕及其他保存行為,得由各共有人單獨為之。 民法 第 821 條 各共有人對於第三人,得就共有物之全部為本於所有權之請求。但回復共有物之請求,僅得為共有人全體之利益為之。 民法 第 822 條 共有物之管理費及其他負擔,除契約另有約定外,應由各共有人按其應有部分分擔之。 共有人中之一人,就共有物之負擔為支付,而逾其所應分擔之部分者,對於其他共有人得按其各應分擔之部分,請求償還。 民法 第 823 條 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在此限。 前項約定不分割之期限,不得逾五年;逾五年者,縮短為五年。但共有之不動產,其契約訂有管理之約定時,約定不分割之期限,不得逾三十年;逾三十年者,縮短為三十年。 前項情形,如有重大事由,共有人仍得隨時請求分割。 民法 第 824 條 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 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 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 二、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 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未受分配,或不能按其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 以原物為分配時,因共有人之利益或其他必要情形,得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持共有。 共有人相同之數不動產,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共有人得請求合併分割。 共有人部分相同之相鄰數不動產,各該不動產均具應有部分之共有人,經各不動產應有部分過半數共有人之同意,得適用前項規定,請求合併分割。但法院認合併分割為不適當者,仍分別分割之。 變賣共有物時,除買受人為共有人外,共有人有依相同條件優先承買之權,有二人以上願優先承買者,以抽籤定之。 民法 第 824-1 條 共有人自共有物分割之效力發生時起,取得分得部分之所有權。 應有部分有抵押權或質權者,其權利不因共有物之分割而受影響。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權利移存於抵押人或出質人所分得之部分: 一、權利人同意分割。 二、權利人已參加共有物分割訴訟。 三、權利人經共有人告知訴訟而未參加。 前項但書情形,於以價金分配或以金錢補償者,準用第八百八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八百九十九條第一項規定。 前條第三項之情形,如為不動產分割者,應受補償之共有人,就其補償金額,對於補償義務人所分得之不動產,有抵押權。 前項抵押權應於辦理共有物分割登記時,一併登記,其次序優先於第二項但書之抵押權。 民法 第 825 條 各共有人,對於他共有人因分割而得之物,按其應有部分,負與出賣人同一之擔保責任。 民法 第 826 條 共有物分割後,各分割人應保存其所得物之證書。 共有物分割後,關於共有物之證書,歸取得最大部分之人保存之。無取得最大部分者,由分割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決定者,得聲請法院指定之。 各分割人,得請求使用他分割人所保存之證書。 民法 第 826-1 條 不動產共有人間關於共有物使用、管理、分割或禁止分割之約定或依第八百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所為之決定,於登記後,對於應有部分之受讓人或取得物權之人,具有效力。其由法院裁定所定之管理,經登記後,亦同。 動產共有人間就共有物為前項之約定、決定或法院所為之裁定,對於應有部分之受讓人或取得物權之人,以受讓或取得時知悉其情事或可得而知者為限,亦具有效力。 共有物應有部分讓與時,受讓人對讓與人就共有物因使用、管理或其他情形所生之負擔連帶負清償責任。 民法 第 827 條 依法律規定、習慣或法律行為,成一公同關係之數人,基於其公同關係,而共有一物者,為公同共有人。 前項依法律行為成立之公同關係,以有法律規定或習慣者為限。 各公同共有人之權利,及於公同共有物之全部。 民法 第 828 條 公同共有人之權利義務,依其公同關係所由成立之法律、法律行為或習慣定之。 第八百二十條、第八百二十一條及第八百二十六條之一規定,於公同共有準用之。 公同共有物之處分及其他之權利行使,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得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 民法 第 829 條 公同關係存續中,各公同共有人,不得請求分割其公同共有物。 民法 第 830 條 公同共有之關係,自公同關係終止,或因公同共有物之讓與而消滅。 公同共有物之分割,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準用關於共有物分割之規定。 民法 第 831 條 本節規定,於所有權以外之財產權,由數人共有或公同共有者準用之。 民法 第 三 章 地上權 民法 第 一 節 普通地上權 民法 第 832 條 稱普通地上權者,謂以在他人土地之上下有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為目的而使用其土地之權。 民法 第 833 條 (刪除) 民法 第 833-1 條 地上權未定有期限者,存續期間逾二十年或地上權成立之目的已不存在時,法院得因當事人之請求,斟酌地上權成立之目的、建築物或工作物之種類、性質及利用狀況等情形,定其存續期間或終止其地上權。 民法 第 833-2 條 以公共建設為目的而成立之地上權,未定有期限者,以該建設使用目的完畢時,視為地上權之存續期限。 民法 第 834 條 地上權無支付地租之約定者,地上權人得隨時拋棄其權利。 民法 第 835 條 地上權定有期限,而有支付地租之約定者,地上權人得支付未到期之三年分地租後,拋棄其權利。 地上權未定有期限,而有支付地租之約定者,地上權人拋棄權利時,應於一年前通知土地所有人,或支付未到期之一年分地租。 因不可歸責於地上權人之事由,致土地不能達原來使用之目的時,地上權人於支付前二項地租二分之一後,得拋棄其權利;其因可歸責於土地所有人之事由,致土地不能達原來使用之目的時,地上權人亦得拋棄其權利,並免支付地租。 民法 第 835-1 條 地上權設定後,因土地價值之昇降,依原定地租給付顯失公平者,當事人得請求法院增減之。 未定有地租之地上權,如因土地之負擔增加,非當時所得預料,仍無償使用顯失公平者,土地所有人得請求法院酌定其地租。 民法 第 836 條 地上權人積欠地租達二年之總額,除另有習慣外,土地所有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地上權人支付地租,如地上權人於期限內不為支付,土地所有人得終止地上權。地上權經設定抵押權者,並應同時將該催告之事實通知抵押權人。 地租之約定經登記者,地上權讓與時,前地上權人積欠之地租應併同計算。受讓人就前地上權人積欠之地租,應與讓與人連帶負清償責任。 第一項終止,應向地上權人以意思表示為之。 民法 第 836-1 條 土地所有權讓與時,已預付之地租,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民法 第 836-2 條 地上權人應依設定之目的及約定之使用方法,為土地之使用收益;未約定使用方法者,應依土地之性質為之,並均應保持其得永續利用。 前項約定之使用方法,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民法 第 836-3 條 地上權人違反前條第一項規定,經土地所有人阻止而仍繼續為之者,土地所有人得終止地上權。地上權經設定抵押權者,並應同時將該阻止之事實通知抵押權人。 民法 第 837 條 地上權人,縱因不可抗力,妨礙其土地之使用,不得請求免除或減少租金。 民法 第 838 條 地上權人得將其權利讓與他人或設定抵押權。但契約另有約定或另有習慣者,不在此限。 前項約定,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地上權與其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不得分離而為讓與或設定其他權利。 民法 第 838-1 條 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於一人所有,因強制執行之拍賣,其土地與建築物之拍定人各異時,視為已有地上權之設定,其地租、期間及範圍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者,得請求法院以判決定之。其僅以土地或建築物為拍賣時,亦同。 前項地上權,因建築物之滅失而消滅。 民法 第 839 條 地上權消滅時,地上權人得取回其工作物。但應回復土地原狀。 地上權人不於地上權消滅後一個月內取回其工作物者,工作物歸屬於土地所有人。其有礙於土地之利用者,土地所有人得請求回復原狀。 地上權人取回其工作物前,應通知土地所有人。土地所有人願以時價購買者,地上權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民法 第 840 條 地上權人之工作物為建築物者,如地上權因存續期間屆滿而消滅,地上權人得於期間屆滿前,定一個月以上之期間,請求土地所有人按該建築物之時價為補償。但契約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土地所有人拒絕地上權人前項補償之請求或於期間內不為確答者,地上權之期間應酌量延長之。地上權人不願延長者,不得請求前項之補償。 第一項之時價不能協議者,地上權人或土地所有人得聲請法院裁定之。土地所有人不願依裁定之時價補償者,適用前項規定。 依第二項規定延長期間者,其期間由土地所有人與地上權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者,得請求法院斟酌建築物與土地使用之利益,以判決定之。 前項期間屆滿後,除經土地所有人與地上權人協議者外,不適用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 民法 第 841 條 地上權不因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之滅失而消滅。 民法 第 二 節 區分地上權 民法 第 841-1 條 稱區分地上權者,謂以在他人土地上下之一定空間範圍內設定之地上權。 民法 第 841-2 條 區分地上權人得與其設定之土地上下有使用、收益權利之人,約定相互間使用收益之限制。其約定未經土地所有人同意者,於使用收益權消滅時,土地所有人不受該約定之拘束。 前項約定,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民法 第 841-3 條 法院依第八百四十條第四項定區分地上權之期間,足以影響第三人之權利者,應併斟酌該第三人之利益。 民法 第 841-4 條 區分地上權依第八百四十條規定,以時價補償或延長期間,足以影響第三人之權利時,應對該第三人為相當之補償。補償之數額以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時,得聲請法院裁定之。 民法 第 841-5 條 同一土地有區分地上權與以使用收益為目的之物權同時存在者,其後設定物權之權利行使,不得妨害先設定之物權。 民法 第 841-6 條 區分地上權,除本節另有規定外,準用關於普通地上權之規定。 民法 第 四 章 (刪除) 民法 第 842 條 (刪除) 民法 第 843 條 (刪除) 民法 第 844 條 (刪除) 民法 第 845 條 (刪除) 民法 第 846 條 (刪除) 民法 第 847 條 (刪除) 民法 第 848 條 (刪除) 民法 第 849 條 (刪除) 民法 第 850 條 (刪除) 民法 第 四 章之一 農育權 民法 第 850-1 條 稱農育權者,謂在他人土地為農作、森林、養殖、畜牧、種植竹木或保育之權。 農育權之期限,不得逾二十年;逾二十年者,縮短為二十年。但以造林、保育為目的或法令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50-2 條 農育權未定有期限時,除以造林、保育為目的者外,當事人得隨時終止之。 前項終止,應於六個月前通知他方當事人。 第八百三十三條之一規定,於農育權以造林、保育為目的而未定有期限者準用之。 民法 第 850-3 條 農育權人得將其權利讓與他人或設定抵押權。但契約另有約定或另有習慣者,不在此限。 前項約定,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農育權與其農育工作物不得分離而為讓與或設定其他權利。 民法 第 850-4 條 農育權有支付地租之約定者,農育權人因不可抗力致收益減少或全無時,得請求減免其地租或變更原約定土地使用之目的。 前項情形,農育權人不能依原約定目的使用者,當事人得終止之。 前項關於土地所有人得行使終止權之規定,於農育權無支付地租之約定者,準用之。 民法 第 850-5 條 農育權人不得將土地或農育工作物出租於他人。但農育工作物之出租另有習慣者,從其習慣。 農育權人違反前項規定者,土地所有人得終止農育權。 民法 第 850-6 條 農育權人應依設定之目的及約定之方法,為土地之使用收益;未約定使用方法者,應依土地之性質為之,並均應保持其生產力或得永續利用。 農育權人違反前項規定,經土地所有人阻止而仍繼續為之者,土地所有人得終止農育權。農育權經設定抵押權者,並應同時將該阻止之事實通知抵押權人。 民法 第 850-7 條 農育權消滅時,農育權人得取回其土地上之出產物及農育工作物。 第八百三十九條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第一項之出產物未及收穫而土地所有人又不願以時價購買者,農育權人得請求延長農育權期間至出產物可收穫時為止,土地所有人不得拒絕。但延長之期限,不得逾六個月。 民法 第 850-8 條 農育權人得為增加土地生產力或使用便利之特別改良。 農育權人將前項特別改良事項及費用數額,以書面通知土地所有人,土地所有人於收受通知後不即為反對之表示者,農育權人於農育權消滅時,得請求土地所有人返還特別改良費用。但以其現存之增價額為限。 前項請求權,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850-9 條 第八百三十四條、第八百三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八百三十五條之一至第八百三十六條之一、第八百三十六條之二第二項規定,於農育權準用之。 民法 第 五 章 不動產役權 民法 第 851 條 稱不動產役權者,謂以他人不動產供自己不動產通行、汲水、採光、眺望、電信或其他以特定便宜之用為目的之權。 民法 第 851-1 條 同一不動產上有不動產役權與以使用收益為目的之物權同時存在者,其後設定物權之權利行使,不得妨害先設定之物權。 民法 第 852 條 不動產役權因時效而取得者,以繼續並表見者為限。 前項情形,需役不動產為共有者,共有人中一人之行為,或對於共有人中一人之行為,為他共有人之利益,亦生效力。 向行使不動產役權取得時效之各共有人為中斷時效之行為者,對全體共有人發生效力。 民法 第 853 條 不動產役權不得由需役不動產分離而為讓與,或為其他權利之標的物。 民法 第 854 條 不動產役權人因行使或維持其權利,得為必要之附隨行為。但應擇於供役不動產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法為之。 民法 第 855 條 不動產役權人因行使權利而為設置者,有維持其設置之義務;其設置由供役不動產所有人提供者,亦同。 供役不動產所有人於無礙不動產役權行使之範圍內,得使用前項之設置,並應按其受益之程度,分擔維持其設置之費用。 民法 第 855-1 條 供役不動產所有人或不動產役權人因行使不動產役權之處所或方法有變更之必要,而不甚妨礙不動產役權人或供役不動產所有人權利之行使者,得以自己之費用,請求變更之。 民法 第 856 條 需役不動產經分割者,其不動產役權為各部分之利益仍為存續。但不動產役權之行使,依其性質祇關於需役不動產之一部分者,僅就該部分仍為存續。 民法 第 857 條 供役不動產經分割者,不動產役權就其各部分仍為存續。但不動產役權之行使,依其性質祇關於供役不動產之一部分者,僅對於該部分仍為存續。 民法 第 858 條 (刪除) 民法 第 859 條 不動產役權之全部或一部無存續之必要時,法院因供役不動產所有人之請求,得就其無存續必要之部分,宣告不動產役權消滅。 不動產役權因需役不動產滅失或不堪使用而消滅。 民法 第 859-1 條 不動產役權消滅時,不動產役權人所為之設置,準用第八百三十九條規定。 民法 第 859-2 條 第八百三十四條至第八百三十六條之三規定,於不動產役權準用之。 民法 第 859-3 條 基於以使用收益為目的之物權或租賃關係而使用需役不動產者,亦得為該不動產設定不動產役權。 前項不動產役權,因以使用收益為目的之物權或租賃關係之消滅而消滅。 民法 第 859-4 條 不動產役權,亦得就自己之不動產設定之。 民法 第 859-5 條 第八百五十一條至第八百五十九條之二規定,於前二條準用之。 民法 第 六 章 抵押權 民法 第一節 普通抵押權 民法 第 860 條 稱普通抵押權者,謂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或第三人不移轉占有而供其債權擔保之不動產,得就該不動產賣得價金優先受償之權。 民法 第 861 條 抵押權所擔保者為原債權、利息、遲延利息、違約金及實行抵押權之費用。但契約另有約定者,不在此限。 得優先受償之利息、遲延利息、一年或不及一年定期給付之違約金債權,以於抵押權人實行抵押權聲請強制執行前五年內發生及於強制執行程序中發生者為限。 民法 第 862 條 抵押權之效力,及於抵押物之從物與從權利。 第三人於抵押權設定前,就從物取得之權利,不受前項規定之影響。 以建築物為抵押者,其附加於該建築物而不具獨立性之部分,亦為抵押權效力所及。但其附加部分為獨立之物,如係於抵押權設定後附加者,準用第八百七十七條之規定。 民法 第 862-1 條 抵押物滅失之殘餘物,仍為抵押權效力所及。抵押物之成分非依物之通常用法而分離成為獨立之動產者,亦同。 前項情形,抵押權人得請求占有該殘餘物或動產,並依質權之規定,行使其權利。 民法 第 863 條 抵押權之效力,及於抵押物扣押後自抵押物分離,而得由抵押人收取之天然孳息。 民法 第 864 條 抵押權之效力,及於抵押物扣押後抵押人就抵押物得收取之法定孳息。但抵押權人,非以扣押抵押物之事情,通知應清償法定孳息之義務人,不得與之對抗。 民法 第 865 條 不動產所有人,因擔保數債權,就同一不動產,設定數抵押權者,其次序依登記之先後定之。 民法 第 866 條 不動產所有人設定抵押權後,於同一不動產上,得設定地上權或其他以使用收益為目的之物權,或成立租賃關係。但其抵押權不因此而受影響。 前項情形,抵押權人實行抵押權受有影響者,法院得除去該權利或終止該租賃關係後拍賣之。 不動產所有人設定抵押權後,於同一不動產上,成立第一項以外之權利者,準用前項之規定。 民法 第 867 條 不動產所有人設定抵押權後,得將不動產讓與他人。但其抵押權不因此而受影響。 民法 第 868 條 抵押之不動產如經分割,或讓與其一部,或擔保一債權之數不動產而以其一讓與他人者,其抵押權不因此而受影響。 民法 第 869 條 以抵押權擔保之債權,如經分割或讓與其一部者,其抵押權不因此而受影響。 前項規定,於債務分割或承擔其一部時適用之。 民法 第 870 條 抵押權不得由債權分離而為讓與,或為其他債權之擔保。 民法 第 870-1 條 同一抵押物有多數抵押權者,抵押權人得以下列方法調整其可優先受償之分配額。但他抵押權人之利益不受影響: 一、為特定抵押權人之利益,讓與其抵押權之次序。 二、為特定後次序抵押權人之利益,拋棄其抵押權之次序。 三、為全體後次序抵押權人之利益,拋棄其抵押權之次序。 前項抵押權次序之讓與或拋棄,非經登記,不生效力。並應於登記前,通知債務人、抵押人及共同抵押人。 因第一項調整而受利益之抵押權人,亦得實行調整前次序在先之抵押權。 調整優先受償分配額時,其次序在先之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如有第三人之不動產為同一債權之擔保者,在因調整後增加負擔之限度內,以該不動產為標的物之抵押權消滅。但經該第三人同意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70-2 條 調整可優先受償分配額時,其次序在先之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有保證人者,於因調整後所失優先受償之利益限度內,保證人免其責任。但經該保證人同意調整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71 條 抵押人之行為,足使抵押物之價值減少者,抵押權人得請求停止其行為。如有急迫之情事,抵押權人得自為必要之保全處分。 因前項請求或處分所生之費用,由抵押人負擔。其受償次序優先於各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 民法 第 872 條 抵押物之價值因可歸責於抵押人之事由致減少時,抵押權人得定相當期限,請求抵押人回復抵押物之原狀,或提出與減少價額相當之擔保。 抵押人不於前項所定期限內,履行抵押權人之請求時,抵押權人得定相當期限請求債務人提出與減少價額相當之擔保。屆期不提出者,抵押權人得請求清償其債權。 抵押人為債務人時,抵押權人得不再為前項請求,逕行請求清償其債權。 抵押物之價值因不可歸責於抵押人之事由致減少者,抵押權人僅於抵押人因此所受利益之限度內,請求提出擔保。 民法 第 873 條 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 民法 第 873-1 條 約定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為清償時,抵押物之所有權移屬於抵押權人者,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抵押權人請求抵押人為抵押物所有權之移轉時,抵押物價值超過擔保債權部分,應返還抵押人;不足清償擔保債權者,仍得請求債務人清償。 抵押人在抵押物所有權移轉於抵押權人前,得清償抵押權擔保之債權,以消滅該抵押權。 民法 第 873-2 條 抵押權人實行抵押權者,該不動產上之抵押權,因抵押物之拍賣而消滅。 前項情形,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有未屆清償期者,於抵押物拍賣得受清償之範圍內,視為到期。 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未定清償期或清償期尚未屆至,而拍定人或承受抵押物之債權人聲明願在拍定或承受之抵押物價額範圍內清償債務,經抵押權人同意者,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民法 第 874 條 抵押物賣得之價金,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按各抵押權成立之次序分配之。其次序相同者,依債權額比例分配之。 民法 第 875 條 為同一債權之擔保,於數不動產上設定抵押權,而未限定各個不動產所負擔之金額者,抵押權人得就各個不動產賣得之價金,受債權全部或一部之清償。 民法 第 875-1 條 為同一債權之擔保,於數不動產上設定抵押權,抵押物全部或部分同時拍賣時,拍賣之抵押物中有為債務人所有者,抵押權人應先就該抵押物賣得之價金受償。 民法 第 875-2 條 為同一債權之擔保,於數不動產上設定抵押權者,各抵押物對債權分擔之金額,依下列規定計算之: 一、未限定各個不動產所負擔之金額時,依各抵押物價值之比例。 二、已限定各個不動產所負擔之金額時,依各抵押物所限定負擔金額之比例。 三、僅限定部分不動產所負擔之金額時,依各抵押物所限定負擔金額與未限定負擔金額之各抵押物價值之比例。 計算前項第二款、第三款分擔金額時,各抵押物所限定負擔金額較抵押物價值為高者,以抵押物之價值為準。 民法 第 875-3 條 為同一債權之擔保,於數不動產上設定抵押權者,在抵押物全部或部分同時拍賣,而其賣得價金超過所擔保之債權額時,經拍賣之各抵押物對債權分擔金額之計算,準用前條之規定。 民法 第 875-4 條 為同一債權之擔保,於數不動產上設定抵押權者,在各抵押物分別拍賣時,適用下列規定: 一、經拍賣之抵押物為債務人以外之第三人所有,而抵押權人就該抵押物賣得價金受償之債權額超過其分擔額時,該抵押物所有人就超過分擔額之範圍內,得請求其餘未拍賣之其他第三人償還其供擔保抵押物應分擔之部分,並對該第三人之抵押物,以其分擔額為限,承受抵押權人之權利。但不得有害於該抵押權人之利益。 二、經拍賣之抵押物為同一人所有,而抵押權人就該抵押物賣得價金受償之債權額超過其分擔額時,該抵押物之後次序抵押權人就超過分擔額之範圍內,對其餘未拍賣之同一人供擔保之抵押物,承受實行抵押權人之權利。但不得有害於該抵押權人之利益。 民法 第 876 條 設定抵押權時,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於一人所有,而僅以土地或僅以建築物為抵押者,於抵押物拍賣時,視為已有地上權之設定,其地租、期間及範圍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者,得聲請法院以判決定之。 設定抵押權時,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於一人所有,而以土地及建築物為抵押者,如經拍賣,其土地與建築物之拍定人各異時,適用前項之規定。 民法 第 877 條 土地所有人於設定抵押權後,在抵押之土地上營造建築物者,抵押權人於必要時,得於強制執行程序中聲請法院將其建築物與土地併付拍賣。但對於建築物之價金,無優先受清償之權。 前項規定,於第八百六十六條第二項及第三項之情形,如抵押之不動產上,有該權利人或經其同意使用之人之建築物者,準用之。 民法 第 877-1 條 以建築物設定抵押權者,於法院拍賣抵押物時,其抵押物存在所必要之權利得讓與者,應併付拍賣。但抵押權人對於該權利賣得之價金,無優先受清償之權。 民法 第 878 條 抵押權人於債權清償期屆滿後,為受清償,得訂立契約,取得抵押物之所有權,或用拍賣以外之方法,處分抵押物。但有害於其他抵押權人之利益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79 條 為債務人設定抵押權之第三人,代為清償債務,或因抵押權人實行抵押權致失抵押物之所有權時,該第三人於其清償之限度內,承受債權人對於債務人之債權。但不得有害於債權人之利益。 債務人如有保證人時,保證人應分擔之部分,依保證人應負之履行責任與抵押物之價值或限定之金額比例定之。抵押物之擔保債權額少於抵押物之價值者,應以該債權額為準。 前項情形,抵押人就超過其分擔額之範圍,得請求保證人償還其應分擔部分。 民法 第 879-1 條 第三人為債務人設定抵押權時,如債權人免除保證人之保證責任者,於前條第二項保證人應分擔部分之限度內,該部分抵押權消滅。 民法 第 880 條 以抵押權擔保之債權,其請求權已因時效而消滅,如抵押權人,於消滅時效完成後,五年間不實行其抵押權者,其抵押權消滅。 民法 第 881 條 抵押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抵押物滅失而消滅。但抵押人因滅失得受賠償或其他利益者,不在此限。 抵押權人對於前項抵押人所得行使之賠償或其他請求權有權利質權,其次序與原抵押權同。 給付義務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向抵押人為給付者,對於抵押權人不生效力。 抵押物因毀損而得受之賠償或其他利益,準用前三項之規定。 民法 第二節 最高限額抵押權 民法 第 881-1 條 稱最高限額抵押權者,謂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其不動產為擔保,就債權人對債務人一定範圍內之不特定債權,在最高限額內設定之抵押權。 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以由一定法律關係所生之債權或基於票據所生之權利為限。 基於票據所生之權利,除本於與債務人間依前項一定法律關係取得者外,如抵押權人係於債務人已停止支付、開始清算程序,或依破產法有和解、破產之聲請或有公司重整之聲請,而仍受讓票據者,不屬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但抵押權人不知其情事而受讓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81-2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人就已確定之原債權,僅得於其約定之最高限額範圍內,行使其權利。 前項債權之利息、遲延利息、違約金,與前項債權合計不逾最高限額範圍者,亦同。 民法 第 881-3 條 原債權確定前,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得約定變更第八百八十一條之一第二項所定債權之範圍或其債務人。 前項變更無須得後次序抵押權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同意。 民法 第 881-4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得約定其所擔保原債權應確定之期日,並得於確定之期日前,約定變更之。 前項確定之期日,自抵押權設定時起,不得逾三十年。逾三十年者,縮短為三十年。 前項期限,當事人得更新之。 民法 第 881-5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原債權,未約定確定之期日者,抵押人或抵押權人得隨時請求確定其所擔保之原債權。 前項情形,除抵押人與抵押權人另有約定外,自請求之日起,經十五日為其確定期日。 民法 第 881-6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於原債權確定前讓與他人者,其最高限額抵押權不隨同移轉。第三人為債務人清償債務者,亦同。 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於原債權確定前經第三人承擔其債務,而債務人免其責任者,抵押權人就該承擔之部分,不得行使最高限額抵押權。 民法 第 881-7 條 原債權確定前,最高限額抵押權之抵押權人或債務人為法人而有合併之情形者,抵押人得自知悉合併之日起十五日內,請求確定原債權。但自合併登記之日起已逾三十日,或抵押人為合併之當事人者,不在此限。 有前項之請求者,原債權於合併時確定。 合併後之法人,應於合併之日起十五日內通知抵押人,其未為通知致抵押人受損害者,應負賠償責任。 前三項之規定,於第三百零六條或法人分割之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881-8 條 原債權確定前,抵押權人經抵押人之同意,得將最高限額抵押權之全部或分割其一部讓與他人。 原債權確定前,抵押權人經抵押人之同意,得使他人成為最高限額抵押權之共有人。 民法 第 881-9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為數人共有者,各共有人按其債權額比例分配其得優先受償之價金。但共有人於原債權確定前,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共有人得依前項按債權額比例分配之權利,非經共有人全體之同意,不得處分。但已有應有部分之約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81-10 條 為同一債權之擔保,於數不動產上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者,如其擔保之原債權,僅其中一不動產發生確定事由時,各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原債權均歸於確定。 民法 第 881-11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不因抵押權人、抵押人或債務人死亡而受影響。但經約定為原債權確定之事由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81-12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原債權,除本節另有規定外,因下列事由之一而確定: 一、約定之原債權確定期日屆至者。 二、擔保債權之範圍變更或因其他事由,致原債權不繼續發生者。 三、擔保債權所由發生之法律關係經終止或因其他事由而消滅者。 四、債權人拒絕繼續發生債權,債務人請求確定者。 五、最高限額抵押權人聲請裁定拍賣抵押物,或依第八百七十三條之一之規定為抵押物所有權移轉之請求時,或依第八百七十八條規定訂立契約者。 六、抵押物因他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經法院查封,而為最高限額抵押權人所知悉,或經執行法院通知最高限額抵押權人者。但抵押物之查封經撤銷時,不在此限。 七、債務人或抵押人經裁定宣告破產者。但其裁定經廢棄確定時,不在此限。 第八百八十一條之五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第四款之情形,準用之。 第一項第六款但書及第七款但書之規定,於原債權確定後,已有第三人受讓擔保債權,或以該債權為標的物設定權利者,不適用之。 民法 第 881-13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原債權確定事由發生後,債務人或抵押人得請求抵押權人結算實際發生之債權額,並得就該金額請求變更為普通抵押權之登記。但不得逾原約定最高限額之範圍。 民法 第 881-14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原債權確定後,除本節另有規定外,其擔保效力不及於繼續發生之債權或取得之票據上之權利。 民法 第 881-15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其請求權已因時效而消滅,如抵押權人於消滅時效完成後,五年間不實行其抵押權者,該債權不再屬於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之範圍。 民法 第 881-16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原債權確定後,於實際債權額超過最高限額時,為債務人設定抵押權之第三人,或其他對該抵押權之存在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人,於清償最高限額為度之金額後,得請求塗銷其抵押權。 民法 第 881-17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除第八百六十一條第二項、第八百六十九條第一項、第八百七十條、第八百七十條之一、第八百七十條之二、第八百八十條之規定外,準用關於普通抵押權之規定。 民法 第三節 其他抵押權 民法 第 882 條 地上權、農育權及典權,均得為抵押權之標的物。 民法 第 883 條 普通抵押權及最高限額抵押權之規定,於前條抵押權及其他抵押權準用之。 民法 第 七 章 質權 民法 第 一 節 動產質權 民法 第 884 條 稱動產質權者,謂債權人對於債務人或第三人移轉占有而供其債權擔保之動產,得就該動產賣得價金優先受償之權。 民法 第 885 條 質權之設定,因供擔保之動產移轉於債權人占有而生效力。 質權人不得使出質人或債務人代自己占有質物。 民法 第 886 條 動產之受質人占有動產,而受關於占有規定之保護者,縱出質人無處分其質物之權利,受質人仍取得其質權。 民法 第 887 條 質權所擔保者為原債權、利息、遲延利息、違約金、保存質物之費用、實行質權之費用及因質物隱有瑕疵而生之損害賠償。但契約另有約定者,不在此限。 前項保存質物之費用,以避免質物價值減損所必要者為限。 民法 第 888 條 質權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保管質物。 質權人非經出質人之同意,不得使用或出租其質物。但為保存其物之必要而使用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89 條 質權人得收取質物所生之孳息。但契約另有約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90 條 質權人有收取質物所生孳息之權利者,應以對於自己財產同一之注意收取孳息,並為計算。 前項孳息,先抵充費用,次抵原債權之利息,次抵原債權。 孳息如須變價始得抵充者,其變價方法準用實行質權之規定。 民法 第 891 條 質權人於質權存續中,得以自己之責任,將質物轉質於第三人。其因轉質所受不可抗力之損失,亦應負責。 民法 第 892 條 因質物有腐壞之虞,或其價值顯有減少,足以害及質權人之權利者,質權人得拍賣質物,以其賣得價金,代充質物。 前項情形,如經出質人之請求,質權人應將價金提存於法院。質權人屆債權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就提存物實行其質權。 民法 第 893 條 質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拍賣質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 約定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為清償時,質物之所有權移屬於質權人者,準用第八百七十三條之一之規定。 民法 第 894 條 前二條情形質權人應於拍賣前,通知出質人。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895 條 第八百七十八條之規定,於動產質權準用之。 民法 第 896 條 動產質權所擔保之債權消滅時,質權人應將質物返還於有受領權之人。 民法 第 897 條 動產質權,因質權人將質物返還於出質人或交付於債務人而消滅。返還或交付質物時,為質權繼續存在之保留者,其保留無效。 民法 第 898 條 質權人喪失其質物之占有,於二年內未請求返還者,其動產質權消滅。 民法 第 899 條 動產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但出質人因滅失得受賠償或其他利益者,不在此限。 質權人對於前項出質人所得行使之賠償或其他請求權仍有質權,其次序與原質權同。 給付義務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向出質人為給付者,對於質權人不生效力。 前項情形,質權人得請求出質人交付其給付物或提存其給付之金錢。 質物因毀損而得受之賠償或其他利益,準用前四項之規定。 民法 第 899-1 條 債務人或第三人得提供其動產為擔保,就債權人對債務人一定範圍內之不特定債權,在最高限額內,設定最高限額質權。 前項質權之設定,除移轉動產之占有外,並應以書面為之。 關於最高限額抵押權及第八百八十四條至前條之規定,於最高限額質權準用之。 民法 第 899-2 條 質權人係經許可以受質為營業者,僅得就質物行使其權利。出質人未於取贖期間屆滿後五日內取贖其質物時,質權人取得質物之所有權,其所擔保之債權同時消滅。 前項質權,不適用第八百八十九條至第八百九十五條、第八百九十九條、第八百九十九條之一之規定。 民法 第 二 節 權利質權 民法 第 900 條 稱權利質權者,謂以可讓與之債權或其他權利為標的物之質權。 民法 第 901 條 權利質權,除本節有規定外,準用關於動產質權之規定。 民法 第 902 條 權利質權之設定,除依本節規定外,並應依關於其權利讓與之規定為之。 民法 第 903 條 為質權標的物之權利,非經質權人之同意,出質人不得以法律行為,使其消滅或變更。 民法 第 904 條 以債權為標的物之質權,其設定應以書面為之。 前項債權有證書者,出質人有交付之義務。 民法 第 905 條 為質權標的物之債權,以金錢給付為內容,而其清償期先於其所擔保債權之清償期者,質權人得請求債務人提存之,並對提存物行使其質權。 為質權標的物之債權,以金錢給付為內容,而其清償期後於其所擔保債權之清償期者,質權人於其清償期屆至時,得就擔保之債權額,為給付之請求。 民法 第 906 條 為質權標的物之債權,以金錢以外之動產給付為內容者,於其清償期屆至時,質權人得請求債務人給付之,並對該給付物有質權。 民法 第 906-1 條 為質權標的物之債權,以不動產物權之設定或移轉為給付內容者,於其清償期屆至時,質權人得請求債務人將該不動產物權設定或移轉於出質人,並對該不動產物權有抵押權。 前項抵押權應於不動產物權設定或移轉於出質人時,一併登記。 民法 第 906-2 條 質權人於所擔保債權清償期屆至而未受清償時,除依前三條之規定外,亦得依第八百九十三條第一項或第八百九十五條之規定實行其質權。 民法 第 906-3 條 為質權標的物之債權,如得因一定權利之行使而使其清償期屆至者,質權人於所擔保債權清償期屆至而未受清償時,亦得行使該權利。 民法 第 906-4 條 債務人依第九百零五條第一項、第九百零六條、第九百零六條之一為提存或給付時,質權人應通知出質人,但無庸得其同意。 民法 第 907 條 為質權標的物之債權,其債務人受質權設定之通知者,如向出質人或質權人一方為清償時,應得他方之同意。他方不同意時,債務人應提存其為清償之給付物。 民法 第 907-1 條 為質權標的物之債權,其債務人於受質權設定之通知後,對出質人取得債權者,不得以該債權與為質權標的物之債權主張抵銷。 民法 第 908 條 質權以未記載權利人之有價證券為標的物者,因交付其證券於質權人,而生設定質權之效力。以其他之有價證券為標的物者,並應依背書方法為之。 前項背書,得記載設定質權之意旨。 民法 第 909 條 質權以未記載權利人之有價證券、票據、或其他依背書而讓與之有價證券為標的物者,其所擔保之債權,縱未屆清償期,質權人仍得收取證券上應受之給付。如有使證券清償期屆至之必要者,並有為通知或依其他方法使其屆至之權利。債務人亦僅得向質權人為給付。 前項收取之給付,適用第九百零五條第一項或第九百零六條之規定。 第九百零六條之二及第九百零六條之三之規定,於以證券為標的物之質權,準用之。 民法 第 910 條 質權以有價證券為標的物者,其附屬於該證券之利息證券、定期金證券或其他附屬證券,以已交付於質權人者為限,亦為質權效力所及。 附屬之證券,係於質權設定後發行者,除另有約定外,質權人得請求發行人或出質人交付之。 民法 第 八 章 典權 民法 第 911 條 稱典權者,謂支付典價在他人之不動產為使用、收益,於他人不回贖時,取得該不動產所有權之權。 民法 第 912 條 典權約定期限不得逾三十年。逾三十年者縮短為三十年。 民法 第 913 條 典權之約定期限不滿十五年者,不得附有到期不贖即作絕賣之條款。 典權附有絕賣條款者,出典人於典期屆滿不以原典價回贖時,典權人即取得典物所有權。 絕賣條款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民法 第 914 條 (刪除) 民法 第 915 條 典權存續中,典權人得將典物轉典或出租於他人。但另有約定或另有習慣者,依其約定或習慣。 典權定有期限者,其轉典或租賃之期限,不得逾原典權之期限,未定期限者,其轉典或租賃,不得定有期限。 轉典之典價,不得超過原典價。 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一人所有,而為同一人設定典權者,典權人就該典物不得分離而為轉典或就其典權分離而為處分。 民法 第 916 條 典權人對於典物因轉典或出租所受之損害,負賠償責任。 民法 第 917 條 典權人得將典權讓與他人或設定抵押權。 典物為土地,典權人在其上有建築物者,其典權與建築物,不得分離而為讓與或其他處分。 民法 第 917-1 條 典權人應依典物之性質為使用收益,並應保持其得永續利用。 典權人違反前項規定,經出典人阻止而仍繼續為之者,出典人得回贖其典物。典權經設定抵押權者,並應同時將該阻止之事實通知抵押權人。 民法 第 918 條 出典人設定典權後,得將典物讓與他人。但典權不因此而受影響。 民法 第 919 條 出典人將典物出賣於他人時,典權人有以相同條件留買之權。 前項情形,出典人應以書面通知典權人。典權人於收受出賣通知後十日內不以書面表示依相同條件留買者,其留買權視為拋棄。 出典人違反前項通知之規定而將所有權移轉者,其移轉不得對抗典權人。 民法 第 920 條 典權存續中,典物因不可抗力致全部或一部滅失者,就其滅失之部分,典權與回贖權,均歸消滅。 前項情形,出典人就典物之餘存部分,為回贖時,得由原典價扣除滅失部分之典價。其滅失部分之典價,依滅失時滅失部分之價值與滅失時典物之價值比例計算之。 民法 第 921 條 典權存續中,典物因不可抗力致全部或一部滅失者,除經出典人同意外,典權人僅得於滅失時滅失部分之價值限度內為重建或修繕。原典權對於重建之物,視為繼續存在。 民法 第 922 條 典權存續中,因典權人之過失,致典物全部或一部滅失者,典權人於典價額限度內,負其責任。但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滅失者,除將典價抵償損害外,如有不足,仍應賠償。 民法 第 922-1 條 因典物滅失受賠償而重建者,原典權對於重建之物,視為繼續存在。 民法 第 923 條 典權定有期限者,於期限屆滿後,出典人得以原典價回贖典物。 出典人於典期屆滿後,經過二年,不以原典價回贖者,典權人即取得典物所有權。 民法 第 924 條 典權未定期限者,出典人得隨時以原典價回贖典物。但自出典後經過三十年不回贖者,典權人即取得典物所有權。 民法 第 924-1 條 經轉典之典物,出典人向典權人為回贖之意思表示時,典權人不於相當期間向轉典權人回贖並塗銷轉典權登記者,出典人得於原典價範圍內,以最後轉典價逕向最後轉典權人回贖典物。 前項情形,轉典價低於原典價者,典權人或轉典權人得向出典人請求原典價與轉典價間之差額。出典人並得為各該請求權人提存其差額。 前二項規定,於下列情形亦適用之: 一、典權人預示拒絕塗銷轉典權登記。 二、典權人行蹤不明或有其他情形致出典人不能為回贖之意思表示。 民法 第 924-2 條 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一人所有,而僅以土地設定典權者,典權人與建築物所有人間,推定在典權或建築物存續中,有租賃關係存在;其僅以建築物設定典權者,典權人與土地所有人間,推定在典權存續中,有租賃關係存在;其分別設定典權者,典權人相互間,推定在典權均存續中,有租賃關係存在。 前項情形,其租金數額當事人不能協議時,得請求法院以判決定之。 依第一項設定典權者,於典權人依第九百十三條第二項、第九百二十三條第二項、第九百二十四條規定取得典物所有權,致土地與建築物各異其所有人時,準用第八百三十八條之一規定。 民法 第 925 條 出典人之回贖,應於六個月前通知典權人。 民法 第 926 條 出典人於典權存續中,表示讓與其典物之所有權於典權人者,典權人得按時價找貼,取得典物所有權。 前項找貼,以一次為限。 民法 第 927 條 典權人因支付有益費用,使典物價值增加,或依第九百二十一條規定,重建或修繕者,於典物回贖時,得於現存利益之限度內,請求償還。 第八百三十九條規定,於典物回贖時準用之。 典物為土地,出典人同意典權人在其上營造建築物者,除另有約定外,於典物回贖時,應按該建築物之時價補償之。出典人不願補償者,於回贖時視為已有地上權之設定。 出典人願依前項規定為補償而就時價不能協議時,得聲請法院裁定之;其不願依裁定之時價補償者,於回贖時亦視為已有地上權之設定。 前二項視為已有地上權設定之情形,其地租、期間及範圍,當事人不能協議時,得請求法院以判決定之。 民法 第 九 章 留置權 民法 第 928 條 稱留置權者,謂債權人占有他人之動產,而其債權之發生與該動產有牽連關係,於債權已屆清償期未受清償時,得留置該動產之權。 債權人因侵權行為或其他不法之原因而占有動產者,不適用前項之規定。其占有之始明知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該動產非為債務人所有者,亦同。 民法 第 929 條 商人間因營業關係而占有之動產,與其因營業關係所生之債權,視為有前條所定之牽連關係。 民法 第 930 條 動產之留置,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不得為之。其與債權人應負擔之義務或與債權人債務人間之約定相牴觸者,亦同。 民法 第 931 條 債務人無支付能力時,債權人縱於其債權未屆清償期前,亦有留置權。 債務人於動產交付後,成為無支付能力,或其無支付能力於交付後始為債權人所知者,其動產之留置,縱有前條所定之牴觸情形,債權人仍得行使留置權。 民法 第 932 條 債權人於其債權未受全部清償前,得就留置物之全部,行使其留置權。但留置物為可分者,僅得依其債權與留置物價值之比例行使之。 民法 第 932-1 條 留置物存有所有權以外之物權者,該物權人不得以之對抗善意之留置權人。 民法 第 933 條 第八百八十八條至第八百九十條及第八百九十二條之規定,於留置權準用之。 民法 第 934 條 債權人因保管留置物所支出之必要費用,得向其物之所有人,請求償還。 民法 第 935 條 (刪除) 民法 第 936 條 債權人於其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定一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通知債務人,聲明如不於其期限內為清償時,即就其留置物取償;留置物為第三人所有或存有其他物權而為債權人所知者,應併通知之。 債務人或留置物所有人不於前項期限內為清償者,債權人得準用關於實行質權之規定,就留置物賣得之價金優先受償,或取得其所有權。 不能為第一項之通知者,於債權清償期屆至後,經過六個月仍未受清償時,債權人亦得行使前項所定之權利。 民法 第 937 條 債務人或留置物所有人為債務之清償,已提出相當之擔保者,債權人之留置權消滅。 第八百九十七條至第八百九十九條之規定,於留置權準用之。 民法 第 938 條 (刪除) 民法 第 939 條 本章留置權之規定,於其他留置權準用之。但其他留置權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民法 第 十 章 占有 民法 第 940 條 對於物有事實上管領之力者,為占有人。 民法 第 941 條 地上權人、農育權人、典權人、質權人、承租人、受寄人,或基於其他類似之法律關係,對於他人之物為占有者,該他人為間接占有人。 民法 第 942 條 受僱人、學徒、家屬或基於其他類似之關係,受他人之指示,而對於物有管領之力者,僅該他人為占有人。 民法 第 943 條 占有人於占有物上行使之權利,推定其適法有此權利。 前項推定,於下列情形不適用之: 一、占有已登記之不動產而行使物權。 二、行使所有權以外之權利者,對使其占有之人。 民法 第 944 條 占有人推定其為以所有之意思,善意、和平、公然及無過失占有。 經證明前後兩時為占有者,推定前後兩時之間,繼續占有。 民法 第 945 條 占有依其所由發生之事實之性質,無所有之意思者,其占有人對於使其占有之人表示所有之意思時起,為以所有之意思而占有。其因新事實變為以所有之意思占有者,亦同。 使其占有之人非所有人,而占有人於為前項表示時已知占有物之所有人者,其表示並應向該所有人為之。 前二項規定,於占有人以所有之意思占有變為以其他意思而占有,或以其他意思之占有變為以不同之其他意思而占有者,準用之。 民法 第 946 條 占有之移轉,因占有物之交付而生效力。 前項移轉,準用第七百六十一條之規定。 民法 第 947 條 占有之繼承人或受讓人,得就自己之占有或將自己之占有與其前占有人之占有合併,而為主張。 合併前占有人之占有而為主張者,並應承繼其瑕疵。 民法 第 948 條 以動產所有權,或其他物權之移轉或設定為目的,而善意受讓該動產之占有者,縱其讓與人無讓與之權利,其占有仍受法律之保護。但受讓人明知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讓與人無讓與之權利者,不在此限。 動產占有之受讓,係依第七百六十一條第二項規定為之者,以受讓人受現實交付且交付時善意為限,始受前項規定之保護。 民法 第 949 條 占有物如係盜贓、遺失物或其他非基於原占有人之意思而喪失其占有者,原占有人自喪失占有之時起二年以內,得向善意受讓之現占有人請求回復其物。 依前項規定回復其物者,自喪失其占有時起,回復其原來之權利。 民法 第 950 條 盜贓、遺失物或其他非基於原占有人之意思而喪失其占有之物,如現占有人由公開交易場所,或由販賣與其物同種之物之商人,以善意買得者,非償還其支出之價金,不得回復其物。 民法 第 951 條 盜贓、遺失物或其他非基於原占有人之意思而喪失其占有之物,如係金錢或未記載權利人之有價證券,不得向其善意受讓之現占有人請求回復。 民法 第 951-1 條 第九百四十九條及第九百五十條規定,於原占有人為惡意占有者,不適用之。 民法 第 952 條 善意占有人於推定其為適法所有之權利範圍內,得為占有物之使用、收益。 民法 第 953 條 善意占有人就占有物之滅失或毀損,如係因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所致者,對於回復請求人僅以滅失或毀損所受之利益為限,負賠償之責。 民法 第 954 條 善意占有人因保存占有物所支出之必要費用,得向回復請求人請求償還。但已就占有物取得孳息者,不得請求償還通常必要費用。 民法 第 955 條 善意占有人,因改良占有物所支出之有益費用,於其占有物現存之增加價值限度內,得向回復請求人,請求償還。 民法 第 956 條 惡意占有人或無所有意思之占有人,就占有物之滅失或毀損,如係因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所致者,對於回復請求人,負賠償之責。 民法 第 957 條 惡意占有人,因保存占有物所支出之必要費用,對於回復請求人,得依關於無因管理之規定,請求償還。 民法 第 958 條 惡意占有人,負返還孳息之義務。其孳息如已消費,或因其過失而毀損,或怠於收取者,負償還其孳息價金之義務。 民法 第 959 條 善意占有人自確知其無占有本權時起,為惡意占有人。 善意占有人於本權訴訟敗訴時,自訴狀送達之日起,視為惡意占有人。 民法 第 960 條 占有人,對於侵奪或妨害其占有之行為,得以己力防禦之。 占有物被侵奪者,如係不動產,占有人得於侵奪後,即時排除加害人而取回之;如係動產,占有人得就地或追蹤向加害人取回之。 民法 第 961 條 依第九百四十二條所定對於物有管領力之人,亦得行使前條所定占有人之權利。 民法 第 962 條 占有人,其占有被侵奪者,得請求返還其占有物;占有被妨害者,得請求除去其妨害;占有有被妨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其妨害。 民法 第 963 條 前條請求權,自侵奪或妨害占有或危險發生後,一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963-1 條 數人共同占有一物時,各占有人得就占有物之全部,行使第九百六十條或第九百六十二條之權利。 依前項規定,取回或返還之占有物,仍為占有人全體占有。 民法 第 964 條 占有,因占有人喪失其對於物之事實上管領力而消滅。但其管領力僅一時不能實行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965 條 數人共同占有一物時,各占有人就其占有物使用之範圍,不得互相請求占有之保護。 民法 第 966 條 財產權,不因物之占有而成立者,行使其財產權之人,為準占有人。 本章關於占有之規定,於前項準占有準用之。 民法 第 四 編 親屬 民法 第 一 章 通則 民法 第 967 條 稱直系血親者,謂己身所從出或從己身所出之血親。 稱旁系血親者,謂非直系血親,而與己身出於同源之血親。 民法 第 968 條 血親親等之計算,直系血親,從己身上下數,以一世為一親等;旁系血親,從己身數至同源之直系血親,再由同源之直系血親,數至與之計算親等之血親,以其總世數為親等之數。 民法 第 969 條 稱姻親者,謂血親之配偶、配偶之血親及配偶之血親之配偶。 民法 第 970 條 姻親之親系及親等之計算如左: 一、血親之配偶,從其配偶之親系及親等。 二、配偶之血親,從其與配偶之親系及親等。 三、配偶之血親之配偶,從其與配偶之親系及親等。 民法 第 971 條 姻親關係,因離婚而消滅;結婚經撤銷者亦同。 民法 第 二 章 婚姻 民法 第 一 節 婚約 民法 第 972 條 婚約,應由男女當事人自行訂定。 民法 第 973 條 男女未滿十七歲者,不得訂定婚約。 民法 第 974 條 未成年人訂定婚約,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民法 第 975 條 婚約,不得請求強迫履行。 民法 第 976 條 婚約當事人之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他方得解除婚約: 一、婚約訂定後,再與他人訂定婚約或結婚。 二、故違結婚期約。 三、生死不明已滿一年。 四、有重大不治之病。 五、婚約訂定後與他人合意性交。 六、婚約訂定後受徒刑之宣告。 七、有其他重大事由。 依前項規定解除婚約者,如事實上不能向他方為解除之意思表示時,無須為意思表示,自得為解除時起,不受婚約之拘束。 民法 第 977 條 依前條之規定,婚約解除時,無過失之一方,得向有過失之他方,請求賠償其因此所受之損害。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受害人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前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訴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978 條 婚約當事人之一方,無第九百七十六條之理由而違反婚約者,對於他方因此所受之損害,應負賠償之責。 民法 第 979 條 前條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受害人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但以受害人無過失者為限。 前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訴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979-1 條 因訂定婚約而為贈與者,婚約無效、解除或撤銷時,當事人之一方,得請求他方返還贈與物。 民法 第 979-2 條 第九百七十七條至第九百七十九條之一所規定之請求權,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民法 第 二 節 結婚 民法 第 980 條 男女未滿十八歲者,不得結婚。 民法 第 981 條 (刪除) 民法 第 982 條 結婚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應由雙方當事人向戶政機關為結婚之登記。 民法 第 983 條 與左列親屬,不得結婚︰ 一、直系血親及直系姻親。 二、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者。但因收養而成立之四親等及六親等旁系血親,輩分相同者,不在此限。 三、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不相同者。 前項直系姻親結婚之限制,於姻親關係消滅後,亦適用之。 第一項直系血親及直系姻親結婚之限制,於因收養而成立之直系親屬間,在收養關係終止後,亦適用之。 民法 第 984 條 監護人與受監護人,於監護關係存續中,不得結婚。但經受監護人父母之同意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985 條 有配偶者,不得重婚。 一人不得同時與二人以上結婚。 民法 第 986 條 (刪除) 民法 第 987 條 (刪除) 民法 第 988 條 結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無效: 一、不具備第九百八十二條之方式。 二、違反第九百八十三條規定。 三、違反第九百八十五條規定。但重婚之雙方當事人因善意且無過失信賴一方前婚姻消滅之兩願離婚登記或離婚確定判決而結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988-1 條 前條第三款但書之情形,前婚姻自後婚姻成立之日起視為消滅。 前婚姻視為消滅之效力,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準用離婚之效力。但剩餘財產已為分配或協議者,仍依原分配或協議定之,不得另行主張。 依第一項規定前婚姻視為消滅者,其剩餘財產差額之分配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剩餘財產之差額時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撤銷兩願離婚登記或廢棄離婚判決確定時起,逾五年者,亦同。 前婚姻依第一項規定視為消滅者,無過失之前婚配偶得向他方請求賠償。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前婚配偶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前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訴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989 條 結婚違反第九百八十條之規定者,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法院請求撤銷之。但當事人已達該條所定年齡或已懷胎者,不得請求撤銷。 民法 第 990 條 (刪除) 民法 第 991 條 結婚違反第九百八十四條之規定者,受監護人或其最近親屬得向法院請求撤銷之。但結婚已逾一年者,不得請求撤銷。 民法 第 992 條 (刪除) 民法 第 993 條 (刪除) 民法 第 994 條 (刪除) 民法 第 995 條 當事人之一方,於結婚時不能人道而不能治者,他方得向法院請求撤銷之。但自知悉其不能治之時起已逾三年者,不得請求撤銷。 民法 第 996 條 當事人之一方,於結婚時係在無意識或精神錯亂中者,得於常態回復後六個月內向法院請求撤銷之。 民法 第 997 條 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結婚者,得於發見詐欺或脅迫終止後,六個月內向法院請求撤銷之。 民法 第 998 條 結婚撤銷之效力,不溯及既往。 民法 第 999 條 當事人之一方,因結婚無效或被撤銷而受有損害者,得向他方請求賠償。但他方無過失者,不在此限。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受害人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但以受害人無過失者為限。 前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訴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999-1 條 第一千零五十七條及第一千零五十八條之規定,於結婚無效時準用之。 第一千零五十五條、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一、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二、第一千零五十七條及第一千零五十八條之規定,於結婚經撤銷時準用之。 民法 第 三 節 婚姻之普通效力 民法 第 1000 條 夫妻各保有其本姓。但得書面約定以其本姓冠以配偶之姓,並向戶政機關登記。 冠姓之一方得隨時回復其本姓。但於同一婚姻關係存續中以一次為限。 民法 第 1001 條 夫妻互負同居之義務。但有不能同居之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002 條 夫妻之住所,由雙方共同協議之;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時,得聲請法院定之。 法院為前項裁定前,以夫妻共同戶籍地推定為其住所。 民法 第 1003 條 夫妻於日常家務,互為代理人。 夫妻之一方濫用前項代理權時,他方得限制之。但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民法 第 1003-1 條 家庭生活費用,除法律或契約另有約定外,由夫妻各依其經濟能力、家事勞動或其他情事分擔之。 因前項費用所生之債務,由夫妻負連帶責任。 民法 第 四 節 夫妻財產制 民法 第 一 款 通則 民法 第 1004 條 夫妻得於結婚前或結婚後,以契約就本法所定之約定財產制中,選擇其一,為其夫妻財產制。 民法 第 1005 條 夫妻未以契約訂立夫妻財產制者,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以法定財產制,為其夫妻財產制。 民法 第 1006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07 條 夫妻財產制契約之訂立、變更或廢止,應以書面為之。 民法 第 1008 條 夫妻財產制契約之訂立、變更或廢止,非經登記,不得以之對抗第三人。 前項夫妻財產制契約之登記,不影響依其他法律所為財產權登記之效力。 第一項之登記,另以法律定之。 民法 第 1008-1 條 前二條之規定,於有關夫妻財產之其他約定準用之。 民法 第 1009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10 條 夫妻之一方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時,法院因他方之請求,得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 一、依法應給付家庭生活費用而不給付時。 二、夫或妻之財產不足清償其債務時。 三、依法應得他方同意所為之財產處分,他方無正當理由拒絕同意時。 四、有管理權之一方對於共同財產之管理顯有不當,經他方請求改善而不改善時。 五、因不當減少其婚後財產,而對他方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有侵害之虞時。 六、有其他重大事由時。 夫妻之總財產不足清償總債務或夫妻難於維持共同生活,不同居已達六個月以上時,前項規定於夫妻均適用之。 民法 第 1011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12 條 夫妻於婚姻關係存續中,得以契約廢止其財產契約,或改用他種約定財產制。 民法 第 1013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14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15 條 (刪除) 民法 第 二 款 法定財產制 民法 第 1016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17 條 夫或妻之財產分為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由夫妻各自所有。不能證明為婚前或婚後財產者,推定為婚後財產;不能證明為夫或妻所有之財產,推定為夫妻共有。 夫或妻婚前財產,於婚姻關係存續中所生之孳息,視為婚後財產。 夫妻以契約訂立夫妻財產制後,於婚姻關係存續中改用法定財產制者,其改用前之財產視為婚前財產。 民法 第 1018 條 夫或妻各自管理、使用、收益及處分其財產。 民法 第 1018-1 條 夫妻於家庭生活費用外,得協議一定數額之金錢,供夫或妻自由處分。 民法 第 1019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20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20-1 條 夫或妻於婚姻關係存續中就其婚後財產所為之無償行為,有害及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後他方之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者,他方得聲請法院撤銷之。但為履行道德上義務所為之相當贈與,不在此限。 夫或妻於婚姻關係存續中就其婚後財產所為之有償行為,於行為時明知有損於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後他方之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者,以受益人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為限,他方得聲請法院撤銷之。 民法 第 1020-2 條 前條撤銷權,自夫或妻之一方知有撤銷原因時起,六個月間不行使,或自行為時起經過一年而消滅。 民法 第 1021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22 條 夫妻就其婚後財產,互負報告之義務。 民法 第 1023 條 夫妻各自對其債務負清償之責。 夫妻之一方以自己財產清償他方之債務時,雖於婚姻關係存續中,亦得請求償還。 民法 第 1024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25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26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27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28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29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30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30-1 條 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但下列財產不在此限: 一、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 二、慰撫金。 夫妻之一方對於婚姻生活無貢獻或協力,或有其他情事,致平均分配有失公平者,法院得調整或免除其分配額。 法院為前項裁判時,應綜合衡酌夫妻婚姻存續期間之家事勞動、子女照顧養育、對家庭付出之整體協力狀況、共同生活及分居時間之久暫、婚後財產取得時間、雙方之經濟能力等因素。 第一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訴者,不在此限。 第一項剩餘財產差額之分配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剩餘財產之差額時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起,逾五年者,亦同。 民法 第 1030-2 條 夫或妻之一方以其婚後財產清償其婚前所負債務,或以其婚前財產清償婚姻關係存續中所負債務,除已補償者外,於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應分別納入現存之婚後財產或婚姻關係存續中所負債務計算。 夫或妻之一方以其前條第一項但書之財產清償婚姻關係存續中其所負債務者,適用前項之規定。 民法 第 1030-3 條 夫或妻為減少他方對於剩餘財產之分配,而於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前五年內處分其婚後財產者,應將該財產追加計算,視為現存之婚後財產。但為履行道德上義務所為之相當贈與,不在此限。 前項情形,分配權利人於義務人不足清償其應得之分配額時,得就其不足額,對受領之第三人於其所受利益內請求返還。但受領為有償者,以顯不相當對價取得者為限。 前項對第三人之請求權,於知悉其分配權利受侵害時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起,逾五年者,亦同。 民法 第 1030-4 條 夫妻現存之婚後財產,其價值計算以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為準。但夫妻因判決而離婚者,以起訴時為準。 依前條應追加計算之婚後財產,其價值計算以處分時為準。 民法 第 三 款 約定財產制 民法 第 一 目 共同財產制 民法 第 1031 條 夫妻之財產及所得,除特有財產外,合併為共同財產,屬於夫妻公同共有。 民法 第 1031-1 條 左列財產為特有財產: 一、專供夫或妻個人使用之物。 二、夫或妻職業上必需之物。 三、夫或妻所受之贈物,經贈與人以書面聲明為其特有財產者。 前項所定之特有財產,適用關於分別財產制之規定。 民法 第 1032 條 共同財產,由夫妻共同管理。但約定由一方管理者,從其約定。 共同財產之管理費用,由共同財產負擔。 民法 第 1033 條 夫妻之一方,對於共同財產為處分時,應得他方之同意。 前項同意之欠缺,不得對抗第三人。但第三人已知或可得而知其欠缺,或依情形,可認為該財產屬於共同財產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034 條 夫或妻結婚前或婚姻關係存續中所負之債務,應由共同財產,並各就其特有財產負清償責任。 民法 第 1035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36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37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38 條 共同財產所負之債務,而以共同財產清償者,不生補償請求權。 共同財產之債務,而以特有財產清償,或特有財產之債務,而以共同財產清償者,有補償請求權,雖於婚姻關係存續中,亦得請求。 民法 第 1039 條 夫妻之一方死亡時,共同財產之半數,歸屬於死亡者之繼承人,其他半數,歸屬於生存之他方。 前項財產之分劃,其數額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第一項情形,如該生存之他方,依法不得為繼承人時,其對於共同財產得請求之數額,不得超過於離婚時所應得之數額。 民法 第 1040 條 共同財產制關係消滅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夫妻各取回其訂立共同財產制契約時之財產。 共同財產制關係存續中取得之共同財產,由夫妻各得其半數。但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民法 第 1041 條 夫妻得以契約訂定僅以勞力所得為限為共同財產。 前項勞力所得,指夫或妻於婚姻關係存續中取得之薪資、工資、紅利、獎金及其他與勞力所得有關之財產收入。勞力所得之孳息及代替利益,亦同。 不能證明為勞力所得或勞力所得以外財產者,推定為勞力所得。 夫或妻勞力所得以外之財產,適用關於分別財產制之規定。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第一千零三十八條及第一千零四十條之規定,於第一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二 目 (刪除) 民法 第 1042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43 條 (刪除) 民法 第 三 目 分別財產制 民法 第 1044 條 分別財產,夫妻各保有其財產之所有權,各自管理、使用、收益及處分。 民法 第 1045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46 條 分別財產制有關夫妻債務之清償,適用第一千零二十三條之規定。 民法 第 1047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48 條 (刪除) 民法 第 五 節 離婚 民法 第 1049 條 夫妻兩願離婚者,得自行離婚。 民法 第 1050 條 兩願離婚,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應向戶政機關為離婚之登記。 民法 第 1051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52 條 夫妻之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他方得向法院請求離婚: 一、重婚。 二、與配偶以外之人合意性交。 三、夫妻之一方對他方為不堪同居之虐待。 四、夫妻之一方對他方之直系親屬為虐待,或夫妻一方之直系親屬對他方為虐待,致不堪為共同生活。 五、夫妻之一方以惡意遺棄他方在繼續狀態中。 六、夫妻之一方意圖殺害他方。 七、有不治之惡疾。 八、有重大不治之精神病。 九、生死不明已逾三年。 十、因故意犯罪,經判處有期徒刑逾六個月確定。 有前項以外之重大事由,難以維持婚姻者,夫妻之一方得請求離婚。但其事由應由夫妻之一方負責者,僅他方得請求離婚。 民法 第 1052-1 條 離婚經法院調解或法院和解成立者,婚姻關係消滅。法院應依職權通知該管戶政機關。 民法 第 1053 條 對於前條第一款、第二款之情事,有請求權之一方,於事前同意或事後宥恕,或知悉後已逾六個月,或自其情事發生後已逾二年者,不得請求離婚。 民法 第 1054 條 對於第一千零五十二條第六款及第十款之情事,有請求權之一方,自知悉後已逾一年,或自其情事發生後已逾五年者,不得請求離婚。 民法 第 1055 條 夫妻離婚者,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依協議由一方或雙方共同任之。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者,法院得依夫妻之一方、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或依職權酌定之。 前項協議不利於子女者,法院得依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或依職權為子女之利益改定之。 行使、負擔權利義務之一方未盡保護教養之義務或對未成年子女有不利之情事者,他方、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得為子女之利益,請求法院改定之。 前三項情形,法院得依請求或依職權,為子女之利益酌定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之內容及方法。 法院得依請求或依職權,為未行使或負擔權利義務之一方酌定其與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之方式及期間。但其會面交往有妨害子女之利益者,法院得依請求或依職權變更之。 民法 第 1055-1 條 法院為前條裁判時,應依子女之最佳利益,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子女之年齡、性別、人數及健康情形。 二、子女之意願及人格發展之需要。 三、父母之年齡、職業、品行、健康情形、經濟能力及生活狀況。 四、父母保護教養子女之意願及態度。 五、父母子女間或未成年子女與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感情狀況。 六、父母之一方是否有妨礙他方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之行為。 七、各族群之傳統習俗、文化及價值觀。 前項子女最佳利益之審酌,法院除得參考社工人員之訪視報告或家事調查官之調查報告外,並得依囑託警察機關、稅捐機關、金融機構、學校及其他有關機關、團體或具有相關專業知識之適當人士就特定事項調查之結果認定之。 民法 第 1055-2 條 父母均不適合行使權利時,法院應依子女之最佳利益並審酌前條各款事項,選定適當之人為子女之監護人,並指定監護之方法、命其父母負擔扶養費用及其方式。 民法 第 1056 條 夫妻之一方,因判決離婚而受有損害者,得向有過失之他方,請求賠償。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受害人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但以受害人無過失者為限。 前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訴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057 條 夫妻無過失之一方,因判決離婚而陷於生活困難者,他方縱無過失,亦應給與相當之贍養費。 民法 第 1058 條 夫妻離婚時,除採用分別財產制者外,各自取回其結婚或變更夫妻財產制時之財產。如有剩餘,各依其夫妻財產制之規定分配之。 民法 第 三 章 父母子女 民法 第 1059 條 父母於子女出生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未約定或約定不成者,於戶政事務所抽籤決定之。 子女經出生登記後,於未成年前,得由父母以書面約定變更為父姓或母姓。 子女已成年者,得變更為父姓或母姓。 前二項之變更,各以一次為限。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法院得依父母之一方或子女之請求,為子女之利益,宣告變更子女之姓氏為父姓或母姓: 一、父母離婚者。 二、父母之一方或雙方死亡者。 三、父母之一方或雙方生死不明滿三年者。 四、父母之一方顯有未盡保護或教養義務之情事者。 民法 第 1059-1 條 非婚生子女從母姓。經生父認領者,適用前條第二項至第四項之規定。 非婚生子女經生父認領,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法院得依父母之一方或子女之請求,為子女之利益,宣告變更子女之姓氏為父姓或母姓: 一、父母之一方或雙方死亡者。 二、父母之一方或雙方生死不明滿三年者。 三、子女之姓氏與任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之父或母不一致者。 四、父母之一方顯有未盡保護或教養義務之情事者。 民法 第 1060 條 未成年之子女,以其父母之住所為住所。 民法 第 1061 條 稱婚生子女者,謂由婚姻關係受胎而生之子女。 民法 第 1062 條 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一百八十一日起至第三百零二日止,為受胎期間。 能證明受胎回溯在前項第一百八十一日以內或第三百零二日以前者,以其期間為受胎期間。 民法 第 1063 條 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子女。 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 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知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時起二年內為之。但子女於未成年時知悉者,仍得於成年後二年內為之。 民法 第 1064 條 非婚生子女,其生父與生母結婚者,視為婚生子女。 民法 第 1065 條 非婚生子女經生父認領者,視為婚生子女。其經生父撫育者,視為認領。 非婚生子女與其生母之關係,視為婚生子女,無須認領。 民法 第 1066 條 非婚生子女或其生母,對於生父之認領,得否認之。 民法 第 1067 條 有事實足認其為非婚生子女之生父者,非婚生子女或其生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得向生父提起認領之訴。 前項認領之訴,於生父死亡後,得向生父之繼承人為之。生父無繼承人者,得向社會福利主管機關為之。 民法 第 1068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69 條 非婚生子女認領之效力,溯及於出生時。但第三人已得之權利,不因此而受影響。 民法 第 1069-1 條 非婚生子女經認領者,關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準用第一千零五十五條、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一及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二之規定。 民法 第 1070 條 生父認領非婚生子女後,不得撤銷其認領。但有事實足認其非生父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071 條 (刪除) 民法 第 1072 條 收養他人之子女為子女時,其收養者為養父或養母,被收養者為養子或養女。 民法 第 1073 條 收養者之年齡,應長於被收養者二十歲以上。但夫妻共同收養時,夫妻之一方長於被收養者二十歲以上,而他方僅長於被收養者十六歲以上,亦得收養。 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時,應長於被收養者十六歲以上。 民法 第 1073-1 條 下列親屬不得收養為養子女: 一、直系血親。 二、直系姻親。但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者,不在此限。 三、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及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不相當者。 民法 第 1074 條 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同為之。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單獨收養: 一、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 二、夫妻之一方不能為意思表示或生死不明已逾三年。 民法 第 1075 條 除夫妻共同收養外,一人不得同時為二人之養子女。 民法 第 1076 條 夫妻之一方被收養時,應得他方之同意。但他方不能為意思表示或生死不明已逾三年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076-1 條 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 二、父母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 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記明筆錄代之。 第一項之同意,不得附條件或期限。 民法 第 1076-2 條 被收養者未滿七歲時,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並代受意思表示。 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被收養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被收養者之父母已依前二項規定以法定代理人之身分代為並代受意思表示或為同意時,得免依前條規定為同意。 民法 第 1077 條 養子女與養父母及其親屬間之關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與婚生子女同。 養子女與本生父母及其親屬間之權利義務,於收養關係存續中停止之。但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時,他方與其子女之權利義務,不因收養而受影響。 收養者收養子女後,與養子女之本生父或母結婚時,養子女回復與本生父或母及其親屬間之權利義務。但第三人已取得之權利,不受影響。 養子女於收養認可時已有直系血親卑親屬者,收養之效力僅及於其未成年之直系血親卑親屬。但收養認可前,其已成年之直系血親卑親屬表示同意者,不在此限。 前項同意,準用第一千零七十六條之一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 民法 第 1078 條 養子女從收養者之姓或維持原來之姓。 夫妻共同收養子女時,於收養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養子女從養父姓、養母姓或維持原來之姓。 第一千零五十九條第二項至第五項之規定,於收養之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1079 條 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 收養有無效、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 民法 第 1079-1 條 法院為未成年人被收養之認可時,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為之。 民法 第 1079-2 條 被收養者為成年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不予收養之認可: 一、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 二、依其情形,足認收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 三、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目的。 民法 第 1079-3 條 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但第三人已取得之權利,不受影響。 民法 第 1079-4 條 收養子女,違反第一千零七十三條、第一千零七十三條之一、第一千零七十五條、第一千零七十六條之一、第一千零七十六條之二第一項或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一項之規定者,無效。 民法 第 1079-5 條 收養子女,違反第一千零七十四條之規定者,收養者之配偶得請求法院撤銷之。但自知悉其事實之日起,已逾六個月,或自法院認可之日起已逾一年者,不得請求撤銷。 收養子女,違反第一千零七十六條或第一千零七十六條之二第二項之規定者,被收養者之配偶或法定代理人得請求法院撤銷之。但自知悉其事實之日起,已逾六個月,或自法院認可之日起已逾一年者,不得請求撤銷。 依前二項之規定,經法院判決撤銷收養者,準用第一千零八十二條及第一千零八十三條之規定。 民法 第 1080 條 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關係,得由雙方合意終止之。 前項終止,應以書面為之。養子女為未成年人者,並應向法院聲請認可。 法院依前項規定為認可時,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為之。 養子女為未成年人者,終止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發生效力。 養子女未滿七歲者,其終止收養關係之意思表示,由收養終止後為其法定代理人之人為之。 養子女為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者,其終止收養關係,應得收養終止後為其法定代理人之人之同意。 夫妻共同收養子女者,其合意終止收養應共同為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單獨終止: 一、夫妻之一方不能為意思表示或生死不明已逾三年。 二、夫妻之一方於收養後死亡。 三、夫妻離婚。 夫妻之一方依前項但書規定單獨終止收養者,其效力不及於他方。 民法 第 1080-1 條 養父母死亡後,養子女得聲請法院許可終止收養。 養子女未滿七歲者,由收養終止後為其法定代理人之人向法院聲請許可。 養子女為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者,其終止收養之聲請,應得收養終止後為其法定代理人之人之同意。 法院認終止收養顯失公平者,得不許可之。 民法 第 1080-2 條 終止收養,違反第一千零八十條第二項、第五項或第一千零八十條之一第二項規定者,無效。 民法 第 1080-3 條 終止收養,違反第一千零八十條第七項之規定者,終止收養者之配偶得請求法院撤銷之。但自知悉其事實之日起,已逾六個月,或自法院認可之日起已逾一年者,不得請求撤銷。 終止收養,違反第一千零八十條第六項或第一千零八十條之一第三項之規定者,終止收養後被收養者之法定代理人得請求法院撤銷之。但自知悉其事實之日起,已逾六個月,或自法院許可之日起已逾一年者,不得請求撤銷。 民法 第 1081 條 養父母、養子女之一方,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依他方、主管機關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宣告終止其收養關係: 一、對於他方為虐待或重大侮辱。 二、遺棄他方。 三、因故意犯罪,受二年有期徒刑以上之刑之裁判確定而未受緩刑宣告。 四、有其他重大事由難以維持收養關係。 養子女為未成年人者,法院宣告終止收養關係時,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為之。 民法 第 1082 條 因收養關係終止而生活陷於困難者,得請求他方給與相當之金額。但其請求顯失公平者,得減輕或免除之。 民法 第 1083 條 養子女及收養效力所及之直系血親卑親屬,自收養關係終止時起,回復其本姓,並回復其與本生父母及其親屬間之權利義務。但第三人已取得之權利,不受影響。 民法 第 1083-1 條 法院依第一千零五十九條第五項、第一千零五十九條之一第二項、第一千零七十八條第三項、第一千零七十九條之一、第一千零八十條第三項或第一千零八十一條第二項規定為裁判時,準用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一之規定。 民法 第 1084 條 子女應孝敬父母。 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 民法 第 1085 條 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 民法 第 1086 條 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之法定代理人。 父母之行為與未成年子女之利益相反,依法不得代理時,法院得依父母、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子女選任特別代理人。 民法 第 1087 條 未成年子女,因繼承、贈與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為其特有財產。 民法 第 1088 條 未成年子女之特有財產,由父母共同管理。 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特有財產,有使用、收益之權。但非為子女之利益,不得處分之。 民法 第 1089 條 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父母共同行使或負擔之。父母之一方不能行使權利時,由他方行使之。父母不能共同負擔義務時,由有能力者負擔之。 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重大事項權利之行使意思不一致時,得請求法院依子女之最佳利益酌定之。 法院為前項裁判前,應聽取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意見。 民法 第 1089-1 條 父母不繼續共同生活達六個月以上時,關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準用第一千零五十五條、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一及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二之規定。但父母有不能同居之正當理由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090 條 父母之一方濫用其對於子女之權利時,法院得依他方、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或依職權,為子女之利益,宣告停止其權利之全部或一部。 民法 第 四 章 監護 民法 第 一 節 未成年人之監護 民法 第 1091 條 未成年人無父母,或父母均不能行使、負擔對於其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時,應置監護人。 民法 第 1092 條 父母對其未成年之子女,得因特定事項,於一定期限內,以書面委託他人行使監護之職務。 民法 第 1093 條 最後行使、負擔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之父或母,得以遺囑指定監護人。 前項遺囑指定之監護人,應於知悉其為監護人後十五日內,將姓名、住所報告法院;其遺囑未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者,並應申請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指派人員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於前項期限內,監護人未向法院報告者,視為拒絕就職。 民法 第 1094 條 父母均不能行使、負擔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或父母死亡而無遺囑指定監護人,或遺囑指定之監護人拒絕就職時,依下列順序定其監護人: 一、與未成年人同居之祖父母。 二、與未成年人同居之兄姊。 三、不與未成年人同居之祖父母。 前項監護人,應於知悉其為監護人後十五日內,將姓名、住所報告法院,並應申請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指派人員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未能依第一項之順序定其監護人時,法院得依未成年子女、四親等內之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就其三親等旁系血親尊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為監護人,並得指定監護之方法。 法院依前項選定監護人或依第一千一百零六條及第一千一百零六條之一另行選定或改定監護人時,應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未成年人無第一項之監護人,於法院依第三項為其選定確定前,由當地社會福利主管機關為其監護人。 民法 第 1094-1 條 法院選定或改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人之最佳利益,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受監護人之年齡、性別、意願、健康情形及人格發展需要。 二、監護人之年齡、職業、品行、意願、態度、健康情形、經濟能力、生活狀況及有無犯罪前科紀錄。 三、監護人與受監護人間或受監護人與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及利害關係。 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人之利害關係。 民法 第 1095 條 監護人有正當理由,經法院許可者,得辭任其職務。 民法 第 1096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為監護人: 一、未成年。 二、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三、受破產宣告尚未復權。 四、失蹤。 民法 第 1097 條 除另有規定外,監護人於保護、增進受監護人利益之範圍內,行使、負擔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但由父母暫時委託者,以所委託之職務為限。 監護人有數人,對於受監護人重大事項權利之行使意思不一致時,得聲請法院依受監護人之最佳利益,酌定由其中一監護人行使之。 法院為前項裁判前,應聽取受監護人、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意見。 民法 第 1098 條 監護人於監護權限內,為受監護人之法定代理人。 監護人之行為與受監護人之利益相反或依法不得代理時,法院得因監護人、受監護人、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受監護人選任特別代理人。 民法 第 1099 條 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遺囑指定、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指派或法院指定之人,於二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 前項期間,法院得依監護人之聲請,於必要時延長之。 民法 第 1099-1 條 於前條之財產清冊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 民法 第 1100 條 監護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執行監護職務。 民法 第 1101 條 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非為受監護人之利益,不得使用、代為或同意處分。 監護人為下列行為,非經法院許可,不生效力: 一、代理受監護人購置或處分不動產。 二、代理受監護人,就供其居住之建築物或其基地出租、供他人使用或終止租賃。 監護人不得以受監護人之財產為投資。但購買公債、國庫券、中央銀行儲蓄券、金融債券、可轉讓定期存單、金融機構承兌匯票或保證商業本票,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102 條 監護人不得受讓受監護人之財產。 民法 第 1103 條 受監護人之財產,由監護人管理。執行監護職務之必要費用,由受監護人之財產負擔。 法院於必要時,得命監護人提出監護事務之報告、財產清冊或結算書,檢查監護事務或受監護人之財產狀況。 民法 第 1103-1 條 (刪除) 民法 第 1104 條 監護人得請求報酬,其數額由法院按其勞力及受監護人之資力酌定之。 民法 第 1105 條 (刪除) 民法 第 1106 條 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受監護人無第一千零九十四條第一項之監護人者,法院得依受監護人、第一千零九十四條第三項聲請權人之聲請或依職權,另行選定適當之監護人: 一、死亡。 二、經法院許可辭任。 三、有第一千零九十六條各款情形之一。 法院另行選定監護人確定前,由當地社會福利主管機關為其監護人。 民法 第 1106-1 條 有事實足認監護人不符受監護人之最佳利益,或有顯不適任之情事者,法院得依前條第一項聲請權人之聲請,改定適當之監護人,不受第一千零九十四條第一項規定之限制。 法院於改定監護人確定前,得先行宣告停止原監護人之監護權,並由當地社會福利主管機關為其監護人。 民法 第 1107 條 監護人變更時,原監護人應即將受監護人之財產移交於新監護人。 受監護之原因消滅時,原監護人應即將受監護人之財產交還於受監護人;如受監護人死亡時,交還於其繼承人。 前二項情形,原監護人應於監護關係終止時起二個月內,為受監護人財產之結算,作成結算書,送交新監護人、受監護人或其繼承人。 新監護人、受監護人或其繼承人對於前項結算書未為承認前,原監護人不得免其責任。 民法 第 1108 條 監護人死亡時,前條移交及結算,由其繼承人為之;其無繼承人或繼承人有無不明者,由新監護人逕行辦理結算,連同依第一千零九十九條規定開具之財產清冊陳報法院。 民法 第 1109 條 監護人於執行監護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致生損害於受監護人者,應負賠償之責。 前項賠償請求權,自監護關係消滅之日起,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如有新監護人者,其期間自新監護人就職之日起算。 民法 第 1109-1 條 法院於選定監護人、許可監護人辭任及另行選定或改定監護人時,應依職權囑託該管戶政機關登記。 民法 第 1109-2 條 未成年人依第十四條受監護之宣告者,適用本章第二節成年人監護之規定。 民法 第 二 節 成年人之監護及輔助 民法 第 1110 條 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 民法 第 1111 條 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 民法 第 1111-1 條 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 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 二、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 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 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 民法 第 1111-2 條 照護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法人或機構及其代表人、負責人,或與該法人或機構有僱傭、委任或其他類似關係之人,不得為該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但為該受監護宣告之人之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二親等內之姻親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112 條 監護人於執行有關受監護人之生活、護養療治及財產管理之職務時,應尊重受監護人之意思,並考量其身心狀態與生活狀況。 民法 第 1112-1 條 法院選定數人為監護人時,得依職權指定其共同或分別執行職務之範圍。 法院得因監護人、受監護人、第十四條第一項聲請權人之聲請,撤銷或變更前項之指定。 民法 第 1112-2 條 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撤銷監護之宣告、選定監護人、許可監護人辭任及另行選定或改定監護人時,應依職權囑託該管戶政機關登記。 民法 第 1113 條 成年人之監護,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未成年人監護之規定。 民法 第 1113-1 條 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 輔助人及有關輔助之職務,準用第一千零九十五條、第一千零九十六條、第一千零九十八條第二項、第一千一百條、第一千一百零二條、第一千一百零三條第二項、第一千一百零四條、第一千一百零六條、第一千一百零六條之一、第一千一百零九條、第一千一百十一條至第一千一百十一條之二、第一千一百十二條之一及第一千一百十二條之二之規定。 民法 第 三 節 成年人之意定監護 民法 第 1113-2 條 稱意定監護者,謂本人與受任人約定,於本人受監護宣告時,受任人允為擔任監護人之契約。 前項受任人得為一人或數人;其為數人者,除約定為分別執行職務外,應共同執行職務。 民法 第 1113-3 條 意定監護契約之訂立或變更,應由公證人作成公證書始為成立。公證人作成公證書後七日內,以書面通知本人住所地之法院。 前項公證,應有本人及受任人在場,向公證人表明其合意,始得為之。 意定監護契約於本人受監護宣告時,發生效力。 民法 第 1113-4 條 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受監護宣告之人已訂有意定監護契約者,應以意定監護契約所定之受任人為監護人,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其意定監護契約已載明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者,法院應依契約所定者指定之,但意定監護契約未載明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或所載明之人顯不利本人利益者,法院得依職權指定之。 法院為前項監護之宣告時,有事實足認意定監護受任人不利於本人或有顯不適任之情事者,法院得依職權就第一千一百十一條第一項所列之人選定為監護人。 民法 第 1113-5 條 法院為監護之宣告前,意定監護契約之本人或受任人得隨時撤回之。 意定監護契約之撤回,應以書面先向他方為之,並由公證人作成公證書後,始生撤回之效力。公證人作成公證書後七日內,以書面通知本人住所地之法院。契約經一部撤回者,視為全部撤回。 法院為監護之宣告後,本人有正當理由者,得聲請法院許可終止意定監護契約。受任人有正當理由者,得聲請法院許可辭任其職務。 法院依前項許可終止意定監護契約時,應依職權就第一千一百十一條第一項所列之人選定為監護人。 民法 第 1113-6 條 法院為監護之宣告後,監護人共同執行職務時,監護人全體有第一千一百零六條第一項或第一千一百零六條之一第一項之情形者,法院得依第十四條第一項所定聲請權人之聲請或依職權,就第一千一百十一條第一項所列之人另行選定或改定為監護人。 法院為監護之宣告後,意定監護契約約定監護人數人分別執行職務時,執行同一職務之監護人全體有第一千一百零六條第一項或第一千一百零六條之一第一項之情形者,法院得依前項規定另行選定或改定全體監護人。但執行其他職務之監護人無不適任之情形者,法院應優先選定或改定其為監護人。 法院為監護之宣告後,前二項所定執行職務之監護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有第一千一百零六條第一項之情形者,由其他監護人執行職務。 法院為監護之宣告後,第一項及第二項所定執行職務之監護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有第一千一百零六條之一第一項之情形者,法院得依第十四條第一項所定聲請權人之聲請或依職權解任之,由其他監護人執行職務。 民法 第 1113-7 條 意定監護契約已約定報酬或約定不給付報酬者,從其約定;未約定者,監護人得請求法院按其勞力及受監護人之資力酌定之。 民法 第 1113-8 條 前後意定監護契約有相牴觸者,視為本人撤回前意定監護契約。 民法 第 1113-9 條 意定監護契約約定受任人執行監護職務不受第一千一百零一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限制者,從其約定。 民法 第 1113-10 條 意定監護,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成年人監護之規定。 民法 第 五 章 扶養 民法 第 1114 條 左列親屬,互負扶養之義務: 一、直系血親相互間。 二、夫妻之一方與他方之父母同居者,其相互間。 三、兄弟姊妹相互間。 四、家長家屬相互間。 民法 第 1115 條 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時,應依左列順序定其履行義務之人: 一、直系血親卑親屬。 二、直系血親尊親屬。 三、家長。 四、兄弟姊妹。 五、家屬。 六、子婦、女婿。 七、夫妻之父母。 同係直系尊親屬或直系卑親屬者,以親等近者為先。 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而其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義務。 民法 第 1116 條 受扶養權利者有數人,而負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不足扶養其全體時,依左列順序,定其受扶養之人: 一、直系血親尊親屬。 二、直系血親卑親屬。 三、家屬。 四、兄弟姊妹。 五、家長。 六、夫妻之父母。 七、子婦、女婿。 同係直系尊親屬或直系卑親屬者,以親等近者為先。 受扶養權利者有數人而其親等同一時,應按其需要之狀況,酌為扶養。 民法 第 1116-1 條 夫妻互負扶養之義務,其負扶養義務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卑親屬同,其受扶養權利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尊親屬同。 民法 第 1116-2 條 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不因結婚經撤銷或離婚而受影響。 民法 第 1117 條 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 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 民法 第 1118 條 因負擔扶養義務而不能維持自己生活者,免除其義務。但受扶養權利者為直系血親尊親屬或配偶時,減輕其義務。 民法 第 1118-1 條 受扶養權利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負扶養義務者負擔扶養義務顯失公平,負扶養義務者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 一、對負扶養義務者、其配偶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 二、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 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有前項各款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者,法院得免除其扶養義務。 前二項規定,受扶養權利者為負扶養義務者之未成年直系血親卑親屬者,不適用之。 民法 第 1119 條 扶養之程度,應按受扶養權利者之需要,與負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及身分定之。 民法 第 1120 條 扶養之方法,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時,由親屬會議定之。但扶養費之給付,當事人不能協議時,由法院定之。 民法 第 1121 條 扶養之程度及方法,當事人得因情事之變更,請求變更之。 民法 第 六 章 家 民法 第 1122 條 稱家者,謂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之親屬團體。 民法 第 1123 條 家置家長。 同家之人,除家長外,均為家屬。 雖非親屬,而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同居一家者,視為家屬。 民法 第 1124 條 家長由親屬團體中推定之;無推定時,以家中之最尊輩者為之;尊輩同者,以年長者為之;最尊或最長者不能或不願管理家務時,由其指定家屬一人代理之。 民法 第 1125 條 家務由家長管理。但家長得以家務之一部,委託家屬處理。 民法 第 1126 條 家長管理家務,應注意於家屬全體之利益。 民法 第 1127 條 家屬已成年者,得請求由家分離。 民法 第 1128 條 家長對於已成年之家屬,得令其由家分離。但以有正當理由時為限。 民法 第 七 章 親屬會議 民法 第 1129 條 依本法之規定應開親屬會議時,由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召集之。 民法 第 1130 條 親屬會議,以會員五人組織之。 民法 第 1131 條 親屬會議會員,應就未成年人、受監護宣告之人或被繼承人之下列親屬與順序定之: 一、直系血親尊親屬。 二、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尊親屬。 三、四親等內之同輩血親。 前項同一順序之人,以親等近者為先;親等同者,以同居親屬為先,無同居親屬者,以年長者為先。 依前二項順序所定之親屬會議會員,不能出席會議或難於出席時,由次順序之親屬充任之。 民法 第 1132 條 依法應經親屬會議處理之事項,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由有召集權人或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處理之: 一、無前條規定之親屬或親屬不足法定人數。 二、親屬會議不能或難以召開。 三、親屬會議經召開而不為或不能決議。 民法 第 1133 條 監護人、未成年人及受監護宣告之人,不得為親屬會議會員。 民法 第 1134 條 依法應為親屬會議會員之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辭其職務。 民法 第 1135 條 親屬會議,非有三人以上之出席,不得開會;非有出席會員過半數之同意,不得為決議。 民法 第 1136 條 親屬會議會員,於所議事件有個人利害關係者,不得加入決議。 民法 第 1137 條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所定有召集權之人,對於親屬會議之決議有不服者,得於三個月內向法院聲訴。 民法 第 五 編 繼承 民法 第 一 章 遺產繼承人 民法 第 1138 條 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 一、直系血親卑親屬。 二、父母。 三、兄弟姊妹。 四、祖父母。 民法 第 1139 條 前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先。 民法 第 1140 條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者,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分。 民法 第 1141 條 同一順序之繼承人有數人時,按人數平均繼承。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142 條 (刪除) 民法 第 1143 條 (刪除) 民法 第 1144 條 配偶有相互繼承遺產之權,其應繼分,依左列各款定之: 一、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分與他繼承人平均。 二、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二順序或第三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分為遺產二分之一。 三、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四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分為遺產三分之二。 四、無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一順序至第四順序之繼承人時,其應繼分為遺產全部。 民法 第 1145 條 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者,喪失其繼承權: 一、故意致被繼承人或應繼承人於死或雖未致死因而受刑之宣告者。 二、以詐欺或脅迫使被繼承人為關於繼承之遺囑,或使其撤回或變更之者。 三、以詐欺或脅迫妨害被繼承人為關於繼承之遺囑,或妨害其撤回或變更之者。 四、偽造、變造、隱匿或湮滅被繼承人關於繼承之遺囑者。 五、對於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或侮辱情事,經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者。 前項第二款至第四款之規定,如經被繼承人宥恕者,其繼承權不喪失。 民法 第 1146 條 繼承權被侵害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請求回復之。 前項回復請求權,自知悉被侵害之時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自繼承開始時起逾十年者亦同。 民法 第 二 章 遺產之繼承 民法 第 一 節 效力 民法 第 1147 條 繼承,因被繼承人死亡而開始。 民法 第 1148 條 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人本身者,不在此限。 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 民法 第 1148-1 條 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前二年內,從被繼承人受有財產之贈與者,該財產視為其所得遺產。 前項財產如已移轉或滅失,其價額,依贈與時之價值計算。 民法 第 1149 條 被繼承人生前繼續扶養之人,應由親屬會議依其所受扶養之程度及其他關係,酌給遺產。 民法 第 1150 條 關於遺產管理、分割及執行遺囑之費用,由遺產中支付之。但因繼承人之過失而支付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151 條 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 民法 第 1152 條 前條公同共有之遺產,得由繼承人中互推一人管理之。 民法 第 1153 條 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連帶責任。 繼承人相互間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另有約定外,按其應繼分比例負擔之。 民法 第 二 節 (刪除) 民法 第 1154 條 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權利、義務,不因繼承而消滅。 民法 第 1155 條 (刪除) 民法 第 1156 條 繼承人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三個月內開具遺產清冊陳報法院。 前項三個月期間,法院因繼承人之聲請,認為必要時,得延展之。 繼承人有數人時,其中一人已依第一項開具遺產清冊陳報法院者,其他繼承人視為已陳報。 民法 第 1156-1 條 債權人得向法院聲請命繼承人於三個月內提出遺產清冊。 法院於知悉債權人以訴訟程序或非訟程序向繼承人請求清償繼承債務時,得依職權命繼承人於三個月內提出遺產清冊。 前條第二項及第三項規定,於第一項及第二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1157 條 繼承人依前二條規定陳報法院時,法院應依公示催告程序公告,命被繼承人之債權人於一定期限內報明其債權。 前項一定期限,不得在三個月以下。 民法 第 1158 條 繼承人在前條所定之一定期限內,不得對於被繼承人之任何債權人償還債務。 民法 第 1159 條 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七條所定之一定期限屆滿後,繼承人對於在該一定期限內報明之債權及繼承人所已知之債權,均應按其數額,比例計算,以遺產分別償還。但不得害及有優先權人之利益。 繼承人對於繼承開始時未屆清償期之債權,亦應依第一項規定予以清償。 前項未屆清償期之債權,於繼承開始時,視為已到期。其無利息者,其債權額應扣除自第一千一百五十七條所定之一定期限屆滿時起至到期時止之法定利息。 民法 第 1160 條 繼承人非依前條規定償還債務後,不得對受遺贈人交付遺贈。 民法 第 1161 條 繼承人違反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條至第一千一百六十條之規定,致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受有損害者,應負賠償之責。 前項受有損害之人,對於不當受領之債權人或受遺贈人,得請求返還其不當受領之數額。 繼承人對於不當受領之債權人或受遺贈人,不得請求返還其不當受領之數額。 民法 第 1162 條 被繼承人之債權人,不於第一千一百五十七條所定之一定期限內報明其債權,而又為繼承人所不知者,僅得就賸餘遺產,行使其權利。 民法 第 1162-1 條 繼承人未依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條、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條之一開具遺產清冊陳報法院者,對於被繼承人債權人之全部債權,仍應按其數額,比例計算,以遺產分別償還。但不得害及有優先權人之利益。 前項繼承人,非依前項規定償還債務後,不得對受遺贈人交付遺贈。 繼承人對於繼承開始時未屆清償期之債權,亦應依第一項規定予以清償。 前項未屆清償期之債權,於繼承開始時,視為已到期。其無利息者,其債權額應扣除自清償時起至到期時止之法定利息。 民法 第 1162-2 條 繼承人違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條之一規定者,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得就應受清償而未受償之部分,對該繼承人行使權利。 繼承人對於前項債權人應受清償而未受償部分之清償責任,不以所得遺產為限。但繼承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在此限。 繼承人違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條之一規定,致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受有損害者,亦應負賠償之責。 前項受有損害之人,對於不當受領之債權人或受遺贈人,得請求返還其不當受領之數額。 繼承人對於不當受領之債權人或受遺贈人,不得請求返還其不當受領之數額。 民法 第 1163 條 繼承人中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主張第一千一百四十八條第二項所定之利益: 一、隱匿遺產情節重大。 二、在遺產清冊為虛偽之記載情節重大。 三、意圖詐害被繼承人之債權人之權利而為遺產之處分。 民法 第 三 節 遺產之分割 民法 第 1164 條 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165 條 被繼承人之遺囑,定有分割遺產之方法,或託他人代定者,從其所定。 遺囑禁止遺產之分割者,其禁止之效力以十年為限。 民法 第 1166 條 胎兒為繼承人時,非保留其應繼分,他繼承人不得分割遺產。 胎兒關於遺產之分割,以其母為代理人。 民法 第 1167 條 (刪除) 民法 第 1168 條 遺產分割後,各繼承人按其所得部分,對於他繼承人因分割而得之遺產,負與出賣人同一之擔保責任。 民法 第 1169 條 遺產分割後,各繼承人按其所得部分,對於他繼承人因分割而得之債權,就遺產分割時債務人之支付能力,負擔保之責。 前項債權,附有停止條件或未屆清償期者,各繼承人就應清償時債務人之支付能力,負擔保之責。 民法 第 1170 條 依前二條規定負擔保責任之繼承人中,有無支付能力不能償還其分擔額者,其不能償還之部分,由有請求權之繼承人與他繼承人,按其所得部分比例分擔之。但其不能償還,係由有請求權人之過失所致者,不得對於他繼承人請求分擔。 民法 第 1171 條 遺產分割後,其未清償之被繼承人之債務,移歸一定之人承受,或劃歸各繼承人分擔,如經債權人同意者,各繼承人免除連帶責任。 繼承人之連帶責任,自遺產分割時起,如債權清償期在遺產分割後者,自清償期屆滿時起,經過五年而免除。 民法 第 1172 條 繼承人中如對於被繼承人負有債務者,於遺產分割時,應按其債務數額,由該繼承人之應繼分內扣還。 民法 第 1173 條 繼承人中有在繼承開始前因結婚、分居或營業,已從被繼承人受有財產之贈與者,應將該贈與價額加入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所有之財產中,為應繼遺產。但被繼承人於贈與時有反對之意思表示者,不在此限。 前項贈與價額,應於遺產分割時,由該繼承人之應繼分中扣除。 贈與價額,依贈與時之價值計算。 民法 第 四 節 繼承之拋棄 民法 第 1174 條 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 前項拋棄,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 拋棄繼承後,應以書面通知因其拋棄而應為繼承之人。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 民法 第 1175 條 繼承之拋棄,溯及於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 民法 第 1176 條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中有拋棄繼承權者,其應繼分歸屬於其他同為繼承之人。 第二順序至第四順序之繼承人中,有拋棄繼承權者,其應繼分歸屬於其他同一順序之繼承人。 與配偶同為繼承之同一順序繼承人均拋棄繼承權,而無後順序之繼承人時,其應繼分歸屬於配偶。 配偶拋棄繼承權者,其應繼分歸屬於與其同為繼承之人。 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其親等近者均拋棄繼承權時,由次親等之直系血親卑親屬繼承。 先順序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時,由次順序之繼承人繼承。其次順序繼承人有無不明或第四順序之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者,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 因他人拋棄繼承而應為繼承之人,為拋棄繼承時,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日起三個月內為之。 民法 第 1176-1 條 拋棄繼承權者,就其所管理之遺產,於其他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開始管理前,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繼續管理之。 民法 第 五 節 無人承認之繼承 民法 第 1177 條 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者,由親屬會議於一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並將繼承開始及選定遺產管理人之事由,向法院報明。 民法 第 1178 條 親屬會議依前條規定為報明後,法院應依公示催告程序,定六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 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議未於前條所定期限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前項規定為公示催告。 民法 第 1178-1 條 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者,在遺產管理人選定前,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請,為保存遺產之必要處置。 民法 第 1179 條 遺產管理人之職務如左: 一、編製遺產清冊。 二、為保存遺產必要之處置。 三、聲請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限定一年以上之期間,公告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及受遺贈人,命其於該期間內報明債權及為願受遺贈與否之聲明,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及受遺贈人為管理人所已知者,應分別通知之。 四、清償債權或交付遺贈物。 五、有繼承人承認繼承或遺產歸屬國庫時,為遺產之移交。 前項第一款所定之遺產清冊,管理人應於就職後三個月內編製之;第四款所定債權之清償,應先於遺贈物之交付,為清償債權或交付遺贈物之必要,管理人經親屬會議之同意,得變賣遺產。 民法 第 1180 條 遺產管理人,因親屬會議,被繼承人之債權人或受遺贈人之請求,應報告或說明遺產之狀況。 民法 第 1181 條 遺產管理人非於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第一項第三款所定期間屆滿後,不得對被繼承人之任何債權人或受遺贈人,償還債務或交付遺贈物。 民法 第 1182 條 被繼承人之債權人或受遺贈人,不於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第一項第三款所定期間內為報明或聲明者,僅得就賸餘遺產,行使其權利。 民法 第 1183 條 遺產管理人得請求報酬,其數額由法院按其與被繼承人之關係、管理事務之繁簡及其他情形,就遺產酌定之,必要時,得命聲請人先為墊付。 民法 第 1184 條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條所定之期限內,有繼承人承認繼承時,遺產管理人在繼承人承認繼承前所為之職務上行為,視為繼承人之代理。 民法 第 1185 條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條所定之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其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歸屬國庫。 民法 第 三 章 遺囑 民法 第 一 節 通則 民法 第 1186 條 無行為能力人,不得為遺囑。 限制行為能力人,無須經法定代理人之允許,得為遺囑。但未滿十六歲者,不得為遺囑。 民法 第 1187 條 遺囑人於不違反關於特留分規定之範圍內,得以遺囑自由處分遺產。 民法 第 1188 條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條喪失繼承權之規定,於受遺贈人準用之。 民法 第 二 節 方式 民法 第 1189 條 遺囑應依左列方式之一為之: 一、自書遺囑。 二、公證遺囑。 三、密封遺囑。 四、代筆遺囑。 五、口授遺囑。 民法 第 1190 條 自書遺囑者,應自書遺囑全文,記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如有增減、塗改,應註明增減、塗改之處所及字數,另行簽名。 民法 第 1191 條 公證遺囑,應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在公證人前口述遺囑意旨,由公證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由公證人、見證人及遺囑人同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由公證人將其事由記明,使按指印代之。 前項所定公證人之職務,在無公證人之地,得由法院書記官行之,僑民在中華民國領事駐在地為遺囑時,得由領事行之。 民法 第 1192 條 密封遺囑,應於遺囑上簽名後,將其密封,於封縫處簽名,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向公證人提出,陳述其為自己之遺囑,如非本人自寫,並陳述繕寫人之姓名、住所,由公證人於封面記明該遺囑提出之年、月、日及遺囑人所為之陳述,與遺囑人及見證人同行簽名。 前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法 第 1193 條 密封遺囑,不具備前條所定之方式,而具備第一千一百九十條所定自書遺囑之方式者,有自書遺囑之效力。 民法 第 1194 條 代筆遺囑,由遺囑人指定三人以上之見證人,由遺囑人口述遺囑意旨,使見證人中之一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及代筆人之姓名,由見證人全體及遺囑人同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應按指印代之。 民法 第 1195 條 遺囑人因生命危急或其他特殊情形,不能依其他方式為遺囑者,得依左列方式之一為口授遺囑: 一、由遺囑人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並口授遺囑意旨,由見證人中之一人,將該遺囑意旨,據實作成筆記,並記明年、月、日,與其他見證人同行簽名。 二、由遺囑人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並口述遺囑意旨、遺囑人姓名及年、月、日,由見證人全體口述遺囑之為真正及見證人姓名,全部予以錄音,將錄音帶當場密封,並記明年、月、日,由見證人全體在封縫處同行簽名。 民法 第 1196 條 口授遺囑,自遺囑人能依其他方式為遺囑之時起,經過三個月而失其效力。 民法 第 1197 條 口授遺囑,應由見證人中之一人或利害關係人,於為遺囑人死亡後三個月內,提經親屬會議認定其真偽,對於親屬會議之認定如有異議,得聲請法院判定之。 民法 第 1198 條 下列之人,不得為遺囑見證人: 一、未成年人。 二、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人。 三、繼承人及其配偶或其直系血親。 四、受遺贈人及其配偶或其直系血親。 五、為公證人或代行公證職務人之同居人助理人或受僱人。 民法 第 三 節 效力 民法 第 1199 條 遺囑自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 民法 第 1200 條 遺囑所定遺贈,附有停止條件者,自條件成就時,發生效力。 民法 第 1201 條 受遺贈人於遺囑發生效力前死亡者,其遺贈不生效力。 民法 第 1202 條 遺囑人以一定之財產為遺贈,而其財產在繼承開始時,有一部分不屬於遺產者,其一部分遺贈為無效;全部不屬於遺產者,其全部遺贈為無效。但遺囑另有意思表示者,從其意思。 民法 第 1203 條 遺囑人因遺贈物滅失、毀損、變造、或喪失物之占有,而對於他人取得權利時,推定以其權利為遺贈;因遺贈物與他物附合或混合而對於所附合或混合之物取得權利時亦同。 民法 第 1204 條 以遺產之使用、收益為遺贈,而遺囑未定返還期限,並不能依遺贈之性質定其期限者,以受遺贈人之終身為其期限。 民法 第 1205 條 遺贈附有義務者,受遺贈人以其所受利益為限,負履行之責。 民法 第 1206 條 受遺贈人在遺囑人死亡後,得拋棄遺贈。 遺贈之拋棄,溯及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 民法 第 1207 條 繼承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得定相當期限,請求受遺贈人於期限內為承認遺贈與否之表示;期限屆滿,尚無表示者,視為承認遺贈。 民法 第 1208 條 遺贈無效或拋棄時,其遺贈之財產,仍屬於遺產。 民法 第 四 節 執行 民法 第 1209 條 遺囑人得以遺囑指定遺囑執行人,或委託他人指定之。 受前項委託者,應即指定遺囑執行人,並通知繼承人。 民法 第 1210 條 未成年人、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人,不得為遺囑執行人。 民法 第 1211 條 遺囑未指定遺囑執行人,並未委託他人指定者,得由親屬會議選定之;不能由親屬會議選定時,得由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指定之。 民法 第 1211-1 條 除遺囑人另有指定外,遺囑執行人就其職務之執行,得請求相當之報酬,其數額由繼承人與遺囑執行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時,由法院酌定之。 民法 第 1212 條 遺囑保管人知有繼承開始之事實時,應即將遺囑交付遺囑執行人,並以適當方法通知已知之繼承人;無遺囑執行人者,應通知已知之繼承人、債權人、受遺贈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無保管人而由繼承人發現遺囑者,亦同。 民法 第 1213 條 有封緘之遺囑,非在親屬會議當場或法院公證處,不得開視。 前項遺囑開視時,應製作紀錄,記明遺囑之封緘有無毀損情形,或其他特別情事,並由在場之人同行簽名。 民法 第 1214 條 遺囑執行人就職後,於遺囑有關之財產,如有編製清冊之必要時,應即編製遺產清冊,交付繼承人。 民法 第 1215 條 遺囑執行人有管理遺產,並為執行上必要行為之職務。 遺囑執行人因前項職務所為之行為,視為繼承人之代理。 民法 第 1216 條 繼承人於遺囑執行人執行職務中,不得處分與遺囑有關之遺產,並不得妨礙其職務之執行。 民法 第 1217 條 遺囑執行人有數人時,其執行職務,以過半數決之。但遺囑另有意思表示者,從其意思。 民法 第 1218 條 遺囑執行人怠於執行職務,或有其他重大事由時,利害關係人,得請求親屬會議改選他人;其由法院指定者,得聲請法院另行指定。 民法 第 五 節 撤回 民法 第 1219 條 遺囑人得隨時依遺囑之方式,撤回遺囑之全部或一部。 民法 第 1220 條 前後遺囑有相牴觸者,其牴觸之部分,前遺囑視為撤回。 民法 第 1221 條 遺囑人於為遺囑後所為之行為與遺囑有相牴觸者,其牴觸部分,遺囑視為撤回。 民法 第 1222 條 遺囑人故意破毀或塗銷遺囑,或在遺囑上記明廢棄之意思者,其遺囑視為撤回。 民法 第 六 節 特留分 民法 第 1223 條 繼承人之特留分,依左列各款之規定: 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二分之一。 二、父母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二分之一。 三、配偶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二分之一。 四、兄弟姊妹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三分之一。 五、祖父母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三分之一。 民法 第 1224 條 特留分,由依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算定之應繼財產中,除去債務額算定之。 民法 第 1225 條 應得特留分之人,如因被繼承人所為之遺贈,致其應得之數不足者,得按其不足之數由遺贈財產扣減之。受遺贈人有數人時,應按其所得遺贈價額比例扣減。
民法
法律
202101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1 條 民事在民法總則施行前發生者,除本施行法有特別規定外,不適用民法總則之規定,其在修正前發生者,除本施行法有特別規定外,亦不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2 條 外國人於法令限制內,有權利能力。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3 條 民法總則第八條、第九條及第十一條之規定,於民法總則施行前失蹤者,亦適用之。 民法總則施行前已經過民法總則第八條所定失蹤期間者,得即為死亡之宣告,並應以民法總則施行之日為失蹤人死亡之時。 修正之民法總則第八條之規定,於民法總則施行後修正前失蹤者,亦適用之。但於民法總則修正前,其情形已合於修正前民法總則第八條之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3-1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修正之民法第十二條及第十三條,自一百十二年一月一日施行。 於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一月一日前滿十八歲而於同日未滿二十歲者,自同日起為成年。 於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一月一日未滿二十歲者,於同日前依法令、行政處分、法院裁判或契約已得享有至二十歲或成年之權利或利益,自同日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仍得繼續享有該權利或利益至二十歲。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4 條 民法總則施行前,有民法總則第十四條所定之原因,經聲請有關機關立案者,如於民法總則施行後三個月內向法院聲請宣告禁治產者,自立案之日起,視為禁治產人。 民法總則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為禁治產宣告者,視為已為監護宣告;繫屬於法院之禁治產事件,其聲請禁治產宣告者,視為聲請監護宣告;聲請撤銷禁治產宣告者,視為聲請撤銷監護宣告;並均於修正施行後,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4-1 條 民法規定之禁治產或禁治產人,自民法總則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後,一律改稱為監護或受監護宣告之人。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4-2 條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日修正之民法總則第十四條至第十五條之二之規定,自公布後一年六個月施行。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5 條 依民法總則之規定,設立法人須經許可者,如在民法總則施行前已得主管機關之許可,得於民法總則施行後三個月內聲請登記為法人。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6 條 民法總則施行前具有財團及以公益為目的社團之性質而有獨立財產者,視為法人,其代表人應依民法總則第四十七條或第六十條之規定作成書狀,自民法總則施行後六個月內聲請主管機關審核。 前項書狀所記載之事項,若主管機關認其有違背法令或為公益上之必要,應命其變更。 依第一項規定經核定之書狀,與章程有同一效力。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7 條 依前條規定經主管機關核定者,其法人之代表人,應於核定後二十日內,依民法總則第四十八條或第六十一條之規定,聲請登記。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8 條 第六條所定之法人,如未備置財產目錄、社員名簿者,應於民法總則施行後速行編造。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9 條 第六條至第八條之規定,於祠堂、寺廟及以養贍家族為目的之獨立財產,不適用之。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10 條 依民法總則規定法人之登記,其主管機關為該法人事務所所在地之法院。 法院對於已登記之事項,應速行公告,並許第三人抄錄或閱覽。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11 條 外國法人,除依法律規定外,不認許其成立。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12 條 經認許之外國法人,於法令限制內,與同種類之我國法人有同一之權利能力。 前項外國法人,其服從我國法律之義務,與我國法人同。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13 條 外國法人在我國設事務所者,準用民法總則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八條、第五十九條、第六十一條及前條之規定。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14 條 依前條所設之外國法人事務所,如有民法總則第三十六條所定情事,法院得撤銷之。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15 條 未經認許其成立之外國法人,以其名義與他人為法律行為者,其行為人就該法律行為應與該外國法人負連帶責任。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16 條 民法總則施行前,依民法總則之規定,消滅時效業已完成,或其時效期間尚有殘餘不足一年者,得於施行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請求權,但自其時效完成後,至民法總則施行時,已逾民法總則所定時效期間二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17 條 民法總則第七十四條第二項、第九十條、第九十三條之撤銷權,準用前條之規定。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18 條 民法總則施行前之法定消滅時效已完成者,其時效為完成。 民法總則施行前之法定消滅時效,其期間較民法總則所定為長者,適用舊法,但其殘餘期間,自民法總則施行日起算較民法總則所定時效期間為長者,應自施行日起,適用民法總則。 民法總則施行法 第 19 條 本施行法自民法總則施行之日施行。 民法總則修正條文及本施行法修正條文之施行日期,除另定施行日期者外,自公布日施行。
民法總則施行法
法律
202101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 條 民法債編施行前發生之債,除本施行法有特別規定外,不適用民法債編之規定;其在修正施行前發生者,除本施行法有特別規定外,亦不適用修正施行後之規定。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2 條 民法債編施行前,依民法債編之規定,消滅時效業已完成,或其時效期間尚有殘餘不足一年者,得於施行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請求權。但自其時效完成後,至民法債編施行時,已逾民法債編所定時效期間二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依民法債編之規定,消滅時效,不滿一年者,如在施行時,尚未完成,其時效自施行日起算。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3 條 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之法定消滅時效已完成者,其時效為完成。 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之法定消滅時效,其期間較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後所定為長者,適用修正施行前之規定。但其殘餘期間自民法債編修正施行日起算,較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後所定期間為長者,應自施行日起,適用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後之規定。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4 條 前二條之規定,於民法債編所定,無時效性質之法定期間,準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5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成立之懸賞廣告,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6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一百六十五條第二項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所為之廣告定有完成行為之期間者,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7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一百六十五條之一至第一百六十五條之四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成立之優等懸賞廣告,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8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第三項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9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一百九十五條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不法侵害他人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或基於父、母、子、女、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者,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0 條 民法第二百零四條之規定,於民法債編施行前,所約定之利率,逾週年百分之十二者,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0-1 條 修正之民法第二百零五條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約定,而於修正施行後發生之利息債務,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1 條 民法債編施行前,發生之利息債務,於施行時尚未履行者,亦依民法債編之規定,定其數額。但施行時未付之利息總額已超過原本者,仍不得過一本一利。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2 條 修正之民法第二百十三條第三項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因負損害賠償責任而應回復原狀者,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3 條 修正之民法第二百十六條之一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發生之債,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4 條 民法第二百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二百十八條之規定,於民法債編施行前,負損害賠償義務者,亦適用之。 修正之民法第二百十七條第三項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被害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與有過失者,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5 條 修正之民法第二百二十七條之二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發生之債,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6 條 民法債編施行前發生之債務,至施行後不履行時,依民法債編之規定,負不履行之責任。 前項規定,於債權人拒絕受領或不能受領時,準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7 條 修正之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之一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訂定之契約,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8 條 民法第二百五十條至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於民法債編施行前約定之違約金,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19 條 民法第三百零八條之公認證書,由債權人作成,聲請債務履行地之公證人、警察機關、商業團體或自治機關蓋印簽名。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20 條 民法第三百十八條之規定,於民法債編施行前所負債務,亦適用之。 修正之民法第三百十八條第二項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所負債務,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21 條 民法債編施行前之債務,亦得依民法債編之規定為抵銷。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22 條 民法債編施行前,所定買回契約定有期限者,依其期限,但其殘餘期限,自施行日起算,較民法第三百八十條所定期限為長者,應自施行日起,適用民法第三百八十條之規定,如買回契約未定期限者,自施行日起,不得逾五年。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23 條 修正之民法第四百二十二條之一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租用基地建築房屋者,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24 條 民法債編施行前所定之租賃契約,於施行後其效力依民法債編之規定。 前項契約,訂有期限者,依其期限,但其殘餘期限,自施行日起算,較民法第四百四十九條所規定之期限為長者,應自施行日起,適用民法第四百四十九條之規定。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25 條 修正之民法第四百六十五條之一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成立之使用借貸預約,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26 條 修正之民法第四百七十五條之一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成立之消費借貸預約,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27 條 修正之民法第四百九十五條第二項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成立之承攬契約,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28 條 民法債編所定之拍賣,在拍賣法未公布施行前,得照市價變賣,但應經公證人、警察機關、商業團體或自治機關之證明。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29 條 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成立之旅遊,其未終了部分自修正施行之日起,適用修正之民法債編關於旅遊之規定。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30 條 修正之民法第六百十八條之一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遺失、被盜或滅失之倉單,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31 條 修正之民法第六百二十九條之一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遺失、被盜或滅失之提單,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32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七百二十二條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取得證券出於惡意之無記名證券持有人,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33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七百三十九條之一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成立之保證,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34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七百四十二條之一之規定,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成立之保證,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35 條 新增第二十四節之一之規定,除第七百五十六條之二第二項外,於民法債編修正施行前成立之人事保證,亦適用之。 民法債編施行法 第 36 條 本施行法自民法債編施行之日施行。 民法債編修正條文及本施行法修正條文,除另定施行日期者外,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之民法債編修正條文及本施行法修正條文,自八十九年五月五日施行。但民法第一百六十六條之一施行日期,由行政院會同司法院另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修正之民法第六百八十七條及第七百零八條,自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修正之民法第二百零五條,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民法債編施行法
法律
20210120
2024/1/12 上午 12:00:00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 條 物權在民法物權編施行前發生者,除本施行法有特別規定外,不適用民法物權編之規定;其在修正施行前發生者,除本施行法有特別規定外,亦不適用修正施行後之規定。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2 條 民法物權編所定之物權,在施行前發生者,其效力自施行之日起,依民法物權編之規定。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3 條 民法物權編所規定之登記,另以法律定之。 物權於未能依前項法律登記前,不適用民法物權編關於登記之規定。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4 條 民法物權編施行前,依民法物權編之規定,消滅時效業已完成,或其時效期間尚有殘餘不足一年者,得於施行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請求權。但自其時效完成後,至民法物權編施行時,已逾民法物權編所定時效期間二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前項規定,於依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後規定之消滅時效業已完成,或其時效期間尚有殘餘不足一年者,準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5 條 民法物權編施行前,無時效性質之法定期間已屆滿者,其期間為屆滿。 民法物權編施行前已進行之期間,依民法物權編所定之無時效性質之法定期間,於施行時尚未完成者,其已經過之期間與施行後之期間,合併計算。 前項規定,於取得時效準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6 條 前條規定,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後所定無時效性質之法定期間準用之。但其法定期間不滿一年者,如在修正施行時尚未屆滿,其期間自修正施行之日起算。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7 條 民法物權編施行前占有動產而具備民法第七百六十八條之條件者,於施行之日取得其所有權。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8 條 民法物權編施行前占有不動產而具備民法第七百六十九條或第七百七十條之條件者,自施行之日起,得請求登記為所有人。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8-1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七百八十二條規定,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水源地或井之所有人,對於他人因工事杜絕、減少或污染其水,而得請求損害賠償或並得請求回復原狀者,亦適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8-2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七百八十八條第二項規定,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有通行權人開設道路,致通行地損害過鉅者,亦適用之。但以未依修正前之規定支付償金者為限。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8-3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七百九十六條及第七百九十六條之一規定,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逾越地界,鄰地所有人請求移去或變更其房屋時,亦適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8-4 條 修正之民法第七百九十六條之二規定,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具有與房屋價值相當之其他建築物,亦適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8-5 條 同一區分所有建築物之區分所有人間為使其共有部分或基地之應有部分符合修正之民法第七百九十九條第四項規定之比例而為移轉者,不受修正之民法同條第五項規定之限制。 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區分所有建築物之專有部分與其所屬之共有部分及其基地之權利,已分屬不同一人所有或已分別設定負擔者,其物權之移轉或設定負擔,不受修正之民法第七百九十九條第五項規定之限制。 區分所有建築物之基地,依前項規定有分離出賣之情形時,其專有部分之所有人無基地應有部分或應有部分不足者,於按其專有部分面積比例計算其基地之應有部分範圍內,有依相同條件優先承買之權利,其權利並優先於其他共有人。 前項情形,有數人表示優先承買時,應按專有部分比例買受之。但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區分所有建築物之專有部分,依第二項規定有分離出賣之情形時,其基地之所有人無專有部分者,有依相同條件優先承買之權利。 前項情形,有數人表示優先承買時,以抽籤定之。但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區分所有建築物之基地或專有部分之所有人依第三項或第五項規定出賣基地或專有部分時,應在該建築物之公告處或其他相當處所公告五日。優先承買權人不於最後公告日起十五日內表示優先承買者,視為拋棄其優先承買權。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9 條 依法得請求登記為所有人者,如第三條第一項所定之登記機關尚未設立,於得請求登記之日,視為所有人。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0 條 民法物權編施行前,占有動產,而具備民法第八百零一條或第八百八十六條之條件者,於施行之日,取得其所有權或質權。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1 條 民法物權編施行前,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沈沒物,而具備民法第八百零三條及第八百零七條之條件者,於施行之日,取得民法第八百零七條所定之權利。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2 條 民法物權編施行前,依民法第八百零八條或第八百十一條至第八百十四條之規定,取得所有權者,於施行之日,取得其所有權。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3 條 民法物權編施行前,以契約訂有共有物不分割之期限者,如其殘餘期限,自施行日起算,較民法第八百二十三條第二項所定之期限為短者,依其期限,較長者,應自施行之日起,適用民法第八百二十三條第二項規定。 修正之民法第八百二十三條第三項規定,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契約訂有不分割期限者,亦適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3-1 條 修正之民法第八百三十三條之一規定,於民法物權編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月五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未定有期限之地上權,亦適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3-2 條 民法物權編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月五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發生之永佃權,其存續期限縮短為自修正施行日起二十年。 前項永佃權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 第一項永佃權存續期限屆滿時,永佃權人得請求變更登記為農育權。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4 條 修正之民法第八百七十五條之一至第八百七十五條之四之規定,於抵押物為債務人以外之第三人所有,而其上之抵押權成立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者,亦適用之。 修正之民法第八百七十五條之四第二款之規定,於其後次序抵押權成立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者,亦同。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5 條 修正之民法第八百七十九條關於為債務人設定抵押權之第三人對保證人行使權利之規定,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已成立保證之情形,亦適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6 條 民法物權編施行前,以抵押權擔保之債權,依民法之規定,其請求權消滅時效已完成者,民法第八百八十條所規定抵押權之消滅期間,自施行日起算。但自請求權消滅時效完成後,至施行之日已逾十年者,不得行使抵押權。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7 條 修正之民法第八百八十一條之一至第八百八十一條之十七之規定,除第八百八十一條之一第二項、第八百八十一條之四第二項、第八百八十一條之七之規定外,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設定之最高限額抵押權,亦適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8 條 修正之民法第八百八十三條之規定,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以地上權或典權為標的物之抵押權及其他抵押權,亦適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19 條 民法第八百九十二條第一項及第八百九十三條第一項所定之拍賣質物,除聲請法院拍賣者外,在拍賣法未公布施行前,得照市價變賣,並應經公證人或商業團體之證明。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20 條 民法物權編修正前關於質權之規定,於當舖或其他以受質為營業者,不適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21 條 修正之民法第九百零六條之一之規定,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為質權標的物之債權,其清償期已屆至者,亦適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22 條 民法物權編施行前,定有期限之典權,依舊法規得回贖者,仍適用舊法規。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23 條 修正之民法第九百三十二條之一之規定,於民法物權編修正施行前留置物存有所有權以外之物權者,亦適用之。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第 24 條 本施行法自民法物權編施行之日施行。 民法物權編修正條文及本施行法修正條文,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
法律
20100203
2024/1/12 上午 12:00:00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1 條 關於親屬之事件,在民法親屬編施行前發生者,除本施行法有特別規定外,不適用民法親屬編之規定;其在修正前發生者,除本施行法有特別規定外,亦不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2 條 民法親屬編施行前,依民法親屬編之規定消滅時效業已完成,或其時效期間尚有殘餘不足一年者,得於施行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請求權。但自其時效完成後,至民法親屬編施行時,已逾民法親屬編所定時效期間二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前項規定,於依民法親屬編修正後規定之消滅時效業已完成,或其時效期間尚有殘餘不足一年者,準用之。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3 條 前條之規定,於民法親屬編修正前或修正後所定無時效性質之法定期間準用之。但其法定期間不滿一年者,如在施行時或修正時尚未屆滿,其期間自施行或修正之日起算。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4 條 民法親屬編關於婚約之規定,除第九百七十三條外,於民法親屬編施行前所訂之婚約亦適用之。 修正之民法第九百七十七條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於民法親屬編修正前所訂之婚約並適用之。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4-1 條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五月四日修正之民法第九百八十二條之規定,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修正之民法第九百八十八條之規定,於民法修正前重婚者,仍有適用。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4-2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修正之民法第九百七十三條、第九百八十條、第九百八十一條、第九百九十條、第一千零四十九條、第一千零七十七條、第一千零九十一條、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自一百十二年一月一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修正之民法第九百九十條、第一千零七十七條、第一千零九十一條、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施行前結婚,修正施行後未滿十八歲者,於滿十八歲前仍適用修正施行前之規定。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5 條 民法第九百八十七條所規定之再婚期間,雖其婚姻關係在民法親屬編施行前消滅者,亦自婚姻關係消滅時起算。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6 條 民法親屬編施行前已結婚者,除得適用民法第一千零零四條之規定外,並得以民法親屬編所定之法定財產制為其約定財產制。 修正之民法第一千零十條之規定,於民法親屬編施行後修正前已結婚者,亦適用之。其第五款所定之期間,在修正前已屆滿者,其期間為屆滿,未屆滿者,以修正前已經過之期間與修正後之期間合併計算。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6-1 條 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六月四日以前結婚,並適用聯合財產制之夫妻,於婚姻關係存續中以妻之名義在同日以前取得不動產,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於本施行法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九月六日修正生效一年後,適用中華民國七十四年民法親屬編修正後之第一千零十七條規定: 一、婚姻關係尚存續中且該不動產仍以妻之名義登記者。 二、夫妻已離婚而該不動產仍以妻之名義登記者。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6-2 條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民法親屬編修正前適用聯合財產制之夫妻,其特有財產或結婚時之原有財產,於修正施行後視為夫或妻之婚前財產;婚姻關係存續中取得之原有財產,於修正施行後視為夫或妻之婚後財產。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6-3 條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二月七日修正施行前,經債權人向法院聲請宣告債務人改用分別財產制或已代位債務人起訴請求分配剩餘財產而尚未確定之事件,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7 條 民法親屬編施行前所發生之事實,而依民法親屬編之規定得為離婚之原因者,得請求離婚。但已逾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三條或第一千零五十四條所定之期間者,不在此限。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8 條 民法親屬編關於婚生子女之推定及否認,於施行前受胎之子女亦適用之。 民法親屬編修正前結婚,並有修正之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九條第一項但書之約定而從母姓者,得於修正後一年內,聲請改姓母姓。但子女已成年或已結婚者,不在此限。 修正之民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於民法親屬編修正前受胎或出生之子女亦適用之。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8-1 條 夫妻已逾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五月四日修正前之民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二項規定所定期間,而不得提起否認之訴者,得於修正施行後二年內提起之。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9 條 民法親屬編施行前所立之嗣子女,與其所後父母之關係,與婚生子女同。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10 條 非婚生子女在民法親屬編施行前出生者,自施行之日起適用民法親屬編關於非婚生子女之規定。 非婚生子女在民法親屬編修正前出生者,修正之民法第一千零六十七條之規定,亦適用之。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11 條 收養關係雖在民法親屬編施行前發生者,自施行之日起有民法親屬編所定之效力。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12 條 民法親屬編施行前所發生之事實,依民法親屬編之規定得為終止收養關係之原因者,得請求宣告終止收養關係。 民法親屬編施行後修正前所發生之事實,依修正之民法第一千零八十條第五項之規定得為終止收養關係之原因者,得聲請許可終止收養關係。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13 條 父母子女間之權利義務,自民法親屬編施行之日起,依民法親屬編之規定。其有修正者,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14 條 民法親屬編施行前所設置之監護人,其權利義務自施行之日起,適用民法親屬編之規定。其有修正者,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14-1 條 本法於民國八十九年一月十四日修正前已依民法第一千零九十四條任監護人者,於修正公布後,仍適用修正後同條第二項至第四項之規定。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14-2 條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日修正之民法親屬編第四章條文施行前所設置之監護人,於修正施行後,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14-3 條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日修正之民法親屬編第四章之規定,自公布後一年六個月施行。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 15 條 本施行法自民法親屬編施行之日施行。 民法親屬編修正條文及本施行法修正條文,除另定施行日期,及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修正之民法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條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自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者外,自公布日施行。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法律
202101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1 條 繼承在民法繼承編施行前開始者,除本施行法有特別規定外,不適用民法繼承編之規定;其在修正前開始者,除本施行法有特別規定外,亦不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1-1 條 繼承在民法繼承編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修正施行前開始且未逾修正施行前為拋棄繼承之法定期間者,自修正施行之日起,適用修正後拋棄繼承之規定。 繼承在民法繼承編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修正施行前開始,繼承人於繼承開始時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未能於修正施行前之法定期間為限定或拋棄繼承,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但債權人證明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 前項繼承人依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已清償之債務,不得請求返還。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1-2 條 繼承在民法繼承編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四日前開始,繼承人對於繼承開始後,始發生代負履行責任之保證契約債務,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但債權人證明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 前項繼承人依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已清償之保證契約債務,不得請求返還。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1-3 條 繼承在民法繼承編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施行前開始,繼承人未逾修正施行前為限定繼承之法定期間且未為概括繼承之表示或拋棄繼承者,自修正施行之日起,適用修正後民法第一千一百四十八條、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條至第一千一百六十三條之規定。 繼承在民法繼承編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施行前開始,繼承人對於繼承開始以前已發生代負履行責任之保證契約債務,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但債權人證明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 繼承在民法繼承編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施行前開始,繼承人已依民法第一千一百四十條之規定代位繼承,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但債權人證明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 繼承在民法繼承編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施行前開始,繼承人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或未同居共財者,於繼承開始時無法知悉繼承債務之存在,致未能於修正施行前之法定期間為限定或拋棄繼承,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但債權人證明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 前三項繼承人依修正施行前之規定已清償之債務,不得請求返還。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2 條 民法繼承編施行前,依民法繼承編之規定,消滅時效業已完成,或其時效期間尚有殘餘不足一年者,得於施行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請求權。但自其時效完成後,至民法繼承編施行時,已逾民法繼承編所定時效期間二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3 條 前條之規定於民法繼承編所定無時效性質之法定期間準用之。但其法定期間不滿一年者,如在施行時尚未屆滿,其期間自施行之日起算。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4 條 禁止分割遺產之遺囑,在民法繼承編修正前生效者,民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第二項所定之期間,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但其殘餘期間自修正施行日起算超過十年者,縮短為十年。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5 條 民法繼承編修正前生效之口授遺囑,於修正施行時尚未屆滿一個月者,適用修正之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六條之規定,其已經過之期間,與修正後之期間合併計算。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6 條 民法繼承編,關於喪失繼承權之規定,於施行前所發生之事實,亦適用之。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7 條 民法繼承編施行前,所立之嗣子女,對於施行後開始之繼承,其繼承順序及應繼分與婚生子女同。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8 條 繼承開始在民法繼承編施行前,被繼承人無直系血親卑親屬,依當時之法律亦無其他繼承人者,自施行之日起,依民法繼承編之規定定其繼承人。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9 條 民法繼承編施行前所設置之遺產管理人,其權利義務自施行之日起,適用民法繼承編之規定。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10 條 民法繼承編關於特留分之規定,於施行前所立之遺囑,而發生效力在施行後者,亦適用之。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第 11 條 本施行法自民法繼承編施行之日施行。 民法繼承編修正條文及本施行法修正條文,除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修正之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及第一千二百十條自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者外,自公布日施行。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
法律
20130130
2024/1/12 上午 12:00:00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一 章 通則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1 條 涉外民事,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其他法律無規定者,依法理。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2 條 依本法應適用當事人本國法,而當事人有多數國籍時,依其關係最切之國籍定其本國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3 條 依本法應適用當事人本國法,而當事人無國籍時,適用其住所地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4 條 依本法應適用當事人之住所地法,而當事人有多數住所時,適用其關係最切之住所地法。 當事人住所不明時,適用其居所地法。 當事人有多數居所時,適用其關係最切之居所地法;居所不明者,適用現在地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5 條 依本法適用當事人本國法時,如其國內法律因地域或其他因素有不同者,依該國關於法律適用之規定,定其應適用之法律;該國關於法律適用之規定不明者,適用該國與當事人關係最切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6 條 依本法適用當事人本國法時,如依其本國法就該法律關係須依其他法律而定者,應適用該其他法律。但依其本國法或該其他法律應適用中華民國法律者,適用中華民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7 條 涉外民事之當事人規避中華民國法律之強制或禁止規定者,仍適用該強制或禁止規定。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8 條 依本法適用外國法時,如其適用之結果有背於中華民國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不適用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二 章 權利主體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9 條 人之權利能力,依其本國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10 條 人之行為能力,依其本國法。 有行為能力人之行為能力,不因其國籍變更而喪失或受限制。 外國人依其本國法無行為能力或僅有限制行為能力,而依中華民國法律有行為能力者,就其在中華民國之法律行為,視為有行為能力。 關於親屬法或繼承法之法律行為,或就在外國不動產所為之法律行為,不適用前項規定。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11 條 凡在中華民國有住所或居所之外國人失蹤時,就其在中華民國之財產或應依中華民國法律而定之法律關係,得依中華民國法律為死亡之宣告。 前項失蹤之外國人,其配偶或直系血親為中華民國國民,而現在中華民國有住所或居所者,得因其聲請依中華民國法律為死亡之宣告,不受前項之限制。 前二項死亡之宣告,其效力依中華民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12 條 凡在中華民國有住所或居所之外國人,依其本國及中華民國法律同有受監護、輔助宣告之原因者,得為監護、輔助宣告。 前項監護、輔助宣告,其效力依中華民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13 條 法人,以其據以設立之法律為其本國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14 條 外國法人之下列內部事項,依其本國法: 一、法人之設立、性質、權利能力及行為能力。 二、社團法人社員之入社及退社。 三、社團法人社員之權利義務。 四、法人之機關及其組織。 五、法人之代表人及代表權之限制。 六、法人及其機關對第三人責任之內部分擔。 七、章程之變更。 八、法人之解散及清算。 九、法人之其他內部事項。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15 條 依中華民國法律設立之外國法人分支機構,其內部事項依中華民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三 章 法律行為之方式及代理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16 條 法律行為之方式,依該行為所應適用之法律。但依行為地法所定之方式者,亦為有效;行為地不同時,依任一行為地法所定之方式者,皆為有效。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17 條 代理權係以法律行為授與者,其代理權之成立及在本人與代理人間之效力,依本人及代理人所明示合意應適用之法律;無明示之合意者,依與代理行為關係最切地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18 條 代理人以本人之名義與相對人為法律行為時,在本人與相對人間,關於代理權之有無、限制及行使代理權所生之法律效果,依本人與相對人所明示合意應適用之法律;無明示之合意者,依與代理行為關係最切地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19 條 代理人以本人之名義與相對人為法律行為時,在相對人與代理人間,關於代理人依其代理權限、逾越代理權限或無代理權而為法律行為所生之法律效果,依前條所定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四 章 債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20 條 法律行為發生債之關係者,其成立及效力,依當事人意思定其應適用之法律。 當事人無明示之意思或其明示之意思依所定應適用之法律無效時,依關係最切之法律。 法律行為所生之債務中有足為該法律行為之特徵者,負擔該債務之當事人行為時之住所地法,推定為關係最切之法律。但就不動產所為之法律行為,其所在地法推定為關係最切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21 條 法律行為發生票據上權利者,其成立及效力,依當事人意思定其應適用之法律。 當事人無明示之意思或其明示之意思依所定應適用之法律無效時,依行為地法;行為地不明者,依付款地法。 行使或保全票據上權利之法律行為,其方式依行為地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22 條 法律行為發生指示證券或無記名證券之債者,其成立及效力,依行為地法;行為地不明者,依付款地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23 條 關於由無因管理而生之債,依其事務管理地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24 條 關於由不當得利而生之債,依其利益之受領地法。但不當得利係因給付而發生者,依該給付所由發生之法律關係所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25 條 關於由侵權行為而生之債,依侵權行為地法。但另有關係最切之法律者,依該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26 條 因商品之通常使用或消費致生損害者,被害人與商品製造人間之法律關係,依商品製造人之本國法。但如商品製造人事前同意或可預見該商品於下列任一法律施行之地域內銷售,並經被害人選定該法律為應適用之法律者,依該法律: 一、損害發生地法。 二、被害人買受該商品地之法。 三、被害人之本國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27 條 市場競爭秩序因不公平競爭或限制競爭之行為而受妨害者,其因此所生之債,依該市場之所在地法。但不公平競爭或限制競爭係因法律行為造成,而該法律行為所應適用之法律較有利於被害人者,依該法律行為所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28 條 侵權行為係經由出版、廣播、電視、電腦網路或其他傳播方法為之者,其所生之債,依下列各款中與其關係最切之法律: 一、行為地法;行為地不明者,行為人之住所地法。 二、行為人得預見損害發生地者,其損害發生地法。 三、被害人之人格權被侵害者,其本國法。 前項侵權行為之行為人,係以出版、廣播、電視、電腦網路或其他傳播方法為營業者,依其營業地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29 條 侵權行為之被害人對賠償義務人之保險人之直接請求權,依保險契約所應適用之法律。但依該侵權行為所生之債應適用之法律得直接請求者,亦得直接請求。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30 條 關於由第二十條至前條以外之法律事實而生之債,依事實發生地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31 條 非因法律行為而生之債,其當事人於中華民國法院起訴後合意適用中華民國法律者,適用中華民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32 條 債權之讓與,對於債務人之效力,依原債權之成立及效力所應適用之法律。 債權附有第三人提供之擔保權者,該債權之讓與對該第三人之效力,依其擔保權之成立及效力所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33 條 承擔人與債務人訂立契約承擔其債務時,該債務之承擔對於債權人之效力,依原債權之成立及效力所應適用之法律。 債務之履行有債權人對第三人之擔保權之擔保者,該債務之承擔對於該第三人之效力,依該擔保權之成立及效力所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34 條 第三人因特定法律關係而為債務人清償債務者,該第三人對債務人求償之權利,依該特定法律關係所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35 條 數人負同一債務,而由部分債務人清償全部債務者,為清償之債務人對其他債務人求償之權利,依債務人間之法律關係所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36 條 請求權之消滅時效,依該請求權所由發生之法律關係所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37 條 債之消滅,依原債權之成立及效力所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五 章 物權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38 條 關於物權依物之所在地法。 關於以權利為標的之物權,依權利之成立地法。 物之所在地如有變更,其物權之取得、喪失或變更,依其原因事實完成時物之所在地法。 關於船舶之物權依船籍國法;航空器之物權,依登記國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39 條 物權之法律行為,其方式依該物權所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40 條 自外國輸入中華民國領域之動產,於輸入前依其所在地法成立之物權,其效力依中華民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41 條 動產於託運期間,其物權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其目的地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42 條 以智慧財產為標的之權利,依該權利應受保護地之法律。 受僱人於職務上完成之智慧財產,其權利之歸屬,依其僱傭契約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43 條 因載貨證券而生之法律關係,依該載貨證券所記載應適用之法律;載貨證券未記載應適用之法律時,依關係最切地之法律。 對載貨證券所記載之貨物,數人分別依載貨證券及直接對該貨物主張物權時,其優先次序,依該貨物之物權所應適用之法律。 因倉單或提單而生之法律關係所應適用之法律,準用前二項關於載貨證券之規定。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44 條 有價證券由證券集中保管人保管者,該證券權利之取得、喪失、處分或變更,依集中保管契約所明示應適用之法律;集中保管契約未明示應適用之法律時,依關係最切地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六 章 親屬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45 條 婚約之成立,依各該當事人之本國法。但婚約之方式依當事人一方之本國法或依婚約訂定地法者,亦為有效。 婚約之效力,依婚約當事人共同之本國法;無共同之本國法時,依共同之住所地法;無共同之住所地法時,依與婚約當事人關係最切地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46 條 婚姻之成立,依各該當事人之本國法。但結婚之方式依當事人一方之本國法或依舉行地法者,亦為有效。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47 條 婚姻之效力,依夫妻共同之本國法;無共同之本國法時,依共同之住所地法;無共同之住所地法時,依與夫妻婚姻關係最切地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48 條 夫妻財產制,夫妻以書面合意適用其一方之本國法或住所地法者,依其合意所定之法律。 夫妻無前項之合意或其合意依前項之法律無效時,其夫妻財產制依夫妻共同之本國法;無共同之本國法時,依共同之住所地法;無共同之住所地法時,依與夫妻婚姻關係最切地之法律。 前二項之規定,關於夫妻之不動產,如依其所在地法,應從特別規定者,不適用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49 條 夫妻財產制應適用外國法,而夫妻就其在中華民國之財產與善意第三人為法律行為者,關於其夫妻財產制對該善意第三人之效力,依中華民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50 條 離婚及其效力,依協議時或起訴時夫妻共同之本國法;無共同之本國法時,依共同之住所地法;無共同之住所地法時,依與夫妻婚姻關係最切地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51 條 子女之身分,依出生時該子女、其母或其母之夫之本國法為婚生子女者,為婚生子女。但婚姻關係於子女出生前已消滅者,依出生時該子女之本國法、婚姻關係消滅時其母或其母之夫之本國法為婚生子女者,為婚生子女。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52 條 非婚生子女之生父與生母結婚者,其身分依生父與生母婚姻之效力所應適用之法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53 條 非婚生子女之認領,依認領時或起訴時認領人或被認領人之本國法認領成立者,其認領成立。 前項被認領人為胎兒時,以其母之本國法為胎兒之本國法。 認領之效力,依認領人之本國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54 條 收養之成立及終止,依各該收養者被收養者之本國法。 收養及其終止之效力,依收養者之本國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55 條 父母與子女間之法律關係,依子女之本國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56 條 監護,依受監護人之本國法。但在中華民國有住所或居所之外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監護依中華民國法律: 一、依受監護人之本國法,有應置監護人之原因而無人行使監護之職務。 二、受監護人在中華民國受監護宣告。 輔助宣告之輔助,準用前項規定。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57 條 扶養,依扶養權利人之本國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七 章 繼承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58 條 繼承,依被繼承人死亡時之本國法。但依中華民國法律中華民國國民應為繼承人者,得就其在中華民國之遺產繼承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59 條 外國人死亡時,在中華民國遺有財產,如依前條應適用之法律為無人繼承之財產者,依中華民國法律處理之。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60 條 遺囑之成立及效力,依成立時遺囑人之本國法。 遺囑之撤回,依撤回時遺囑人之本國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61 條 遺囑及其撤回之方式,除依前條所定應適用之法律外,亦得依下列任一法律為之: 一、遺囑之訂立地法。 二、遺囑人死亡時之住所地法。 三、遺囑有關不動產者,該不動產之所在地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八 章 附則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62 條 涉外民事,在本法修正施行前發生者,不適用本法修正施行後之規定。但其法律效果於本法修正施行後始發生者,就該部分之法律效果,適用本法修正施行後之規定。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 63 條 本法自公布日後一年施行。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法律
20100526
2024/1/12 上午 12:00:00
民事訴訟法 第 一 編 總則 民事訴訟法 第 一 章 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一 節 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1 條 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之法院不能行使職權者,由其居所地之法院管轄。訴之原因事實發生於被告居所地者,亦得由其居所地之法院管轄。 被告在中華民國現無住所或住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之居所,視為其住所;無居所或居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最後之住所,視為其住所。 在外國享有治外法權之中華民國人,不能依前二項規定定管轄法院者,以中央政府所在地視為其住所地。 民事訴訟法 第 2 條 對於公法人之訴訟,由其公務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其以中央或地方機關為被告時,由該機關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對於私法人或其他得為訴訟當事人之團體之訴訟,由其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對於外國法人或其他得為訴訟當事人之團體之訴訟,由其在中華民國之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3 條 對於在中華民國現無住所或住所不明之人,因財產權涉訟者,得由被告可扣押之財產或請求標的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被告之財產或請求標的如為債權,以債務人住所或該債權擔保之標的所在地,視為被告財產或請求標的之所在地。 民事訴訟法 第 4 條 對於生徒、受僱人或其他寄寓人,因財產權涉訟者,得由寄寓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5 條 對於現役軍人或海員因財產權涉訟者,得由其公務所,軍艦本籍或船籍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6 條 對於設有事務所或營業所之人,因關於其事務所或營業所之業務涉訟者,得由該事務所或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7 條 對於船舶所有人或利用船舶人,因船舶或航行涉訟者,得由船籍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8 條 因船舶債權或以船舶擔保之債權涉訟者,得由船舶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9 條 公司或其他團體或其債權人對於社員,或社員對於社員,於其社員之資格有所請求而涉訟者,得由該團體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前項規定,於團體或其債權人或社員,對於團體職員或已退社員有所請求而涉訟者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0 條 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者,專屬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得由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11 條 對於同一被告因債權及擔保該債權之不動產物權涉訟者,得由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合併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12 條 因契約涉訟者,如經當事人定有債務履行地,得由該履行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13 條 本於票據有所請求而涉訟者,得由票據付款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14 條 因關於財產管理有所請求而涉訟者,得由管理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15 條 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 因船舶碰撞或其他海上事故請求損害賠償而涉訟者,得由受損害之船舶最初到達地,或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其船籍港之法院管轄。 因航空器飛航失事或其他空中事故,請求損害賠償而涉訟者,得由受損害航空器最初降落地,或加害航空器被扣留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16 條 因海難救助涉訟者,得由救助地或被救助之船舶最初到達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17 條 因登記涉訟者,得由登記地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18 條 因自然人死亡而生效力之行為涉訟者,得由該自然人死亡時之住所地法院管轄。 前項法院不能行使職權,或訴之原因事實發生於該自然人居所地,或其為中華民國人,於死亡時,在中華民國無住所或住所不明者,定前項管轄法院時,準用第一條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19 條 因遺產上之負擔涉訟,如其遺產之全部或一部,在前條所定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得由該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20 條 共同訴訟之被告數人,其住所不在一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各該住所地之法院俱有管轄權。但依第四條至前條規定有共同管轄法院者,由該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21 條 被告住所、不動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其他據以定管轄法院之地,跨連或散在數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各該法院俱有管轄權。 民事訴訟法 第 22 條 同一訴訟,數法院有管轄權者,原告得任向其中一法院起訴。 民事訴訟法 第 23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接上級法院應依當事人之聲請或受訴法院之請求,指定管轄: 一、有管轄權之法院,因法律或事實不能行使審判權,或因特別情形,由其審判恐影響公安或難期公平者。 二、因管轄區域境界不明,致不能辨別有管轄權之法院者。 直接上級法院不能行使職權者,前項指定由再上級法院為之。 第一項之聲請得向受訴法院或直接上級法院為之,前項聲請得向受訴法院或再上級法院為之。 指定管轄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民事訴訟法 第 24 條 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 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5 條 被告不抗辯法院無管轄權,而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以其法院為有管轄權之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26 條 前二條之規定,於本法定有專屬管轄之訴訟,不適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7 條 定法院之管轄,以起訴時為準。 民事訴訟法 第 28 條 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第二十四條之合意管轄,如當事人之一造為法人或商人,依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而成立,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他造於為本案之言詞辯論前,得聲請移送於其管轄法院。但兩造均為法人或商人者,不在此限。 移送訴訟之聲請被駁回者,不得聲明不服。 民事訴訟法 第 29 條 移送訴訟前如有急迫情形,法院應依當事人聲請或依職權為必要之處分。 民事訴訟法 第 30 條 移送訴訟之裁定確定時,受移送之法院受其羈束。 前項法院,不得以該訴訟更移送於他法院。但專屬於他法院管轄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31 條 移送訴訟之裁定確定時,視為該訴訟自始即繫屬於受移送之法院。 前項情形,法院書記官應速將裁定正本附入卷宗,送交受移送之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31-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31-2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31-3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二 節 法院職員之迴避 民事訴訟法 第 32 條 法官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一、法官或其配偶、前配偶或未婚配偶,為該訴訟事件當事人者。 二、法官為該訴訟事件當事人八親等內之血親或五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親屬關係者。 三、法官或其配偶、前配偶或未婚配偶,就該訴訟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共同義務人或償還義務人之關係者。 四、法官現為或曾為該訴訟事件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或家長、家屬者。 五、法官於該訴訟事件,現為或曾為當事人之訴訟代理人或輔佐人者。 六、法官於該訴訟事件,曾為證人或鑑定人者。 七、法官曾參與該訴訟事件之前審裁判或仲裁者。 民事訴訟法 第 33 條 遇有下列各款情形,當事人得聲請法官迴避: 一、法官有前條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法官有前條所定以外之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 當事人如已就該訴訟有所聲明或為陳述後,不得依前項第二款聲請法官迴避。但迴避之原因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34 條 聲請法官迴避,應舉其原因,向法官所屬法院為之。 前項原因及前條第二項但書之事實,應自為聲請之日起,於三日內釋明之。 被聲請迴避之法官,對於該聲請得提出意見書。 民事訴訟法 第 35 條 法官迴避之聲請,由該法官所屬法院以合議裁定之;其因不足法定人數不能合議者,由兼院長之法官裁定之;如並不能由兼院長之法官裁定者,由直接上級法院裁定之。 前項裁定,被聲請迴避之法官,不得參與。 被聲請迴避之法官,以該聲請為有理由者,毋庸裁定,應即迴避。 民事訴訟法 第 36 條 聲請法官迴避經裁定駁回者,得為抗告。其以聲請為正當者,不得聲明不服。 民事訴訟法 第 37 條 法官被聲請迴避者,在該聲請事件終結前,應停止訴訟程序。但其聲請因違背第三十三條第二項,或第三十四條第一項或第二項之規定,或顯係意圖延滯訴訟而為者,不在此限。 依前項規定停止訴訟程序中,如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分。 民事訴訟法 第 38 條 第三十五條第一項所定為裁定之法院或兼院長之法官,如認法官有應自行迴避之原因者,應依職權為迴避之裁定。 法官有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款之情形者,經兼院長之法官同意,得迴避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9 條 本節之規定,於司法事務官、法院書記官及通譯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二 章 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 第 一 節 當事人能力及訴訟能力 民事訴訟法 第 40 條 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 胎兒,關於其可享受之利益,有當事人能力。 非法人之團體,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有當事人能力。 中央或地方機關,有當事人能力。 民事訴訟法 第 41 條 多數有共同利益之人,不合於前條第三項所定者,得由其中選定一人或數人,為選定人及被選定人全體起訴或被訴。 訴訟繫屬後,經選定前項之訴訟當事人者,其他當事人脫離訴訟。 前二項被選定之人得更換或增減之。但非通知他造,不生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42 條 前條訴訟當事人之選定及其更換、增減,應以文書證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 條 第四十一條之被選定人中,有因死亡或其他事由喪失其資格者,他被選定人得為全體為訴訟行為。 民事訴訟法 第 44 條 被選定人有為選定人為一切訴訟行為之權。但選定人得限制其為捨棄、認諾、撤回或和解。 選定人中之一人所為限制,其效力不及於他選定人。 第一項之限制,應於第四十二條之文書內表明,或以書狀提出於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44-1 條 多數有共同利益之人為同一公益社團法人之社員者,於章程所定目的範圍內,得選定該法人為選定人起訴。 法人依前項規定為社員提起金錢賠償損害之訴時,如選定人全體以書狀表明願由法院判定被告應給付選定人全體之總額,並就給付總額之分配方法達成協議者,法院得不分別認定被告應給付各選定人之數額,而僅就被告應給付選定人全體之總額為裁判。 第一項情形準用第四十二條及第四十四條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44-2 條 因公害、交通事故、商品瑕疵或其他本於同一原因事實而有共同利益之多數人,依第四十一條之規定選定一人或數人為同種類之法律關係起訴者,法院得徵求原被選定人之同意,或由被選定人聲請經法院認為適當時,公告曉示其他共同利益人,得於一定期間內以書狀表明其原因事實、證據及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併案請求。其請求之人,視為已依第四十一條為選定。 其他有共同利益之人,亦得聲請法院依前項規定為公告曉示。 併案請求之書狀,應以繕本或影本送達於兩造。 第一項之期間至少應有二十日,公告應黏貼於法院公告處,並公告於法院網站;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命登載公報、新聞紙或以其他傳播工具公告之,其費用由國庫墊付。 第一項原被選定人不同意者,法院得依職權公告曉示其他共同利益人起訴,由法院併案審理。 民事訴訟法 第 44-3 條 以公益為目的之社團法人或財團法人,經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於章程所定目的範圍內,得對侵害多數人利益之行為人,提起不作為之訴。 前項許可及監督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4-4 條 前三條訴訟,法院得依聲請為原告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前項訴訟代理人之選任,以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者為限。 民事訴訟法 第 45 條 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有訴訟能力。 民事訴訟法 第 45-1 條 輔助人同意受輔助宣告之人為訴訟行為,應以文書證之。 受輔助宣告之人就他造之起訴或上訴為訴訟行為時,無須經輔助人同意。 受輔助宣告之人為捨棄、認諾、撤回或和解,應經輔助人以書面特別同意。 民事訴訟法 第 46 條 外國人依其本國法律無訴訟能力,而依中華民國法律有訴訟能力者,視為有訴訟能力。 民事訴訟法 第 47 條 關於訴訟之法定代理及為訴訟所必要之允許,依民法及其他法令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48 條 於能力、法定代理權或為訴訟所必要之允許有欠缺之人所為之訴訟行為,經取得能力之本人、取得法定代理權或允許之人、法定代理人或有允許權人之承認,溯及於行為時發生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49 條 能力、法定代理權或為訴訟所必要之允許有欠缺而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恐久延致當事人受損害時,得許其暫為訴訟行為。 民事訴訟法 第 50 條 前二條規定,於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四條之一、第四十四條之二被選定人及第四十五條之一受輔助宣告之人為訴訟行為者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1 條 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 無訴訟能力人有為訴訟之必要,而無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者,其親屬或利害關係人,得聲請受訴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 選任特別代理人之裁定,並應送達於特別代理人。 特別代理人於法定代理人或本人承當訴訟以前,代理當事人為一切訴訟行為。但不得為捨棄、認諾、撤回或和解。 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費用,及特別代理人代為訴訟所需費用,得命聲請人墊付。 民事訴訟法 第 52 條 本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於法人之代表人、第四十條第三項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第四項機關之代表人及依法令得為訴訟上行為之代理人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二 節 共同訴訟 民事訴訟法 第 53 條 二人以上於下列各款情形,得為共同訴訟人,一同起訴或一同被訴: 一、為訴訟標的之權利或義務,為其所共同者。 二、為訴訟標的之權利或義務,本於同一之事實上及法律上原因者。 三、為訴訟標的之權利或義務,係同種類,而本於事實上及法律上同種類之原因者。但以被告之住所在同一法院管轄區域內,或有第四條至第十九條所定之共同管轄法院者為限。 民事訴訟法 第 54 條 就他人間之訴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於第一審或第二審本訴訟繫屬中,以其當事人兩造為共同被告,向本訴訟繫屬之法院起訴: 一、對其訴訟標的全部或一部,為自己有所請求者。 二、主張因其訴訟之結果,自己之權利將被侵害者。 依前項規定起訴者,準用第五十六條各款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55 條 共同訴訟中,一人之行為或他造對於共同訴訟人中一人之行為及關於其一人所生之事項,除別有規定外,其利害不及於他共同訴訟人。 民事訴訟法 第 56 條 訴訟標的對於共同訴訟之各人必須合一確定者,適用下列各款之規定: 一、共同訴訟人中一人之行為有利益於共同訴訟人者,其效力及於全體;不利益者,對於全體不生效力。 二、他造對於共同訴訟人中一人之行為,其效力及於全體。 三、共同訴訟人中之一人生有訴訟當然停止或裁定停止之原因者,其當然停止或裁定停止之效力及於全體。 前項共同訴訟人中一人提起上訴,其他共同訴訟人為受輔助宣告之人時,準用第四十五條之一第二項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56-1 條 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而應共同起訴,如其中一人或數人拒絕同為原告而無正當理由者,法院得依原告聲請,以裁定命該未起訴之人於一定期間內追加為原告。逾期未追加者,視為已一同起訴。 法院為前項裁定前,應使該未起訴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第一項未共同起訴之人所在不明,經原告聲請命為追加,法院認其聲請為正當者,得以裁定將該未起訴之人列為原告。但該原告於第一次言詞辯論期日前陳明拒絕為原告之理由,經法院認為正當者,得撤銷原裁定。 第一項及前項裁定,得為抗告。 第一項及第三項情形,如訴訟費用應由原告負擔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僅由原起訴之原告負擔。 民事訴訟法 第 57 條 共同訴訟人,各有續行訴訟之權。 法院指定期日者,應通知各共同訴訟人到場。 民事訴訟法 第 三 節 訴訟參加 民事訴訟法 第 58 條 就兩造之訴訟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為輔助一造起見,於該訴訟繫屬中,得為參加。 參加,得與上訴、抗告或其他訴訟行為,合併為之。 就兩造之確定判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於前訴訟程序中已為參加者,亦得輔助一造提起再審之訴。 民事訴訟法 第 59 條 參加,應提出參加書狀,於本訴訟繫屬之法院為之。 參加書狀,應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本訴訟及當事人。 二、參加人於本訴訟之利害關係。 三、參加訴訟之陳述。 法院應將參加書狀,送達於兩造。 民事訴訟法 第 60 條 當事人對於第三人之參加,得聲請法院駁回。但對於參加未提出異議而已為言詞辯論者,不在此限。 關於前項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 駁回參加之裁定未確定前,參加人得為訴訟行為。 民事訴訟法 第 61 條 參加人得按參加時之訴訟程度,輔助當事人為一切訴訟行為。但其行為與該當事人之行為牴觸者,不生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62 條 訴訟標的,對於參加人及其所輔助之當事人必須合一確定者,準用第五十六條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63 條 參加人對於其所輔助之當事人,不得主張本訴訟之裁判不當。但參加人因參加時訴訟之程度或因該當事人之行為,不能用攻擊或防禦方法,或當事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不用參加人所不知之攻擊或防禦方法者,不在此限。 參加人所輔助之當事人對於參加人,準用前項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64 條 參加人經兩造同意時,得代其所輔助之當事人承當訴訟。 參加人承當訴訟者,其所輔助之當事人,脫離訴訟。但本案之判決,對於脫離之當事人,仍有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65 條 當事人得於訴訟繫屬中,將訴訟告知於因自己敗訴而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 受訴訟之告知者,得遞行告知。 民事訴訟法 第 66 條 告知訴訟,應以書狀表明理由及訴訟程度提出於法院,由法院送達於第三人。 前項書狀,並應送達於他造。 民事訴訟法 第 67 條 受告知人不為參加或參加逾時者,視為於得行參加時已參加於訴訟,準用第六十三條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67-1 條 訴訟之結果,於第三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者,法院得於第一審或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相當時期,將訴訟事件及進行程度以書面通知該第三人。 前項受通知人得於通知送達後五日內,為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一項之請求。 第一項受通知人得依第五十八條規定參加訴訟者,準用前條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四 節 訴訟代理人及輔佐人 民事訴訟法 第 68 條 訴訟代理人應委任律師為之。但經審判長許可者,亦得委任非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前項之許可,審判長得隨時以裁定撤銷之,並應送達於為訴訟委任之人。 非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許可準則,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69 條 訴訟代理人,應於最初為訴訟行為時,提出委任書。但由當事人以言詞委任,經法院書記官記明筆錄,或經法院、審判長依法選任者,不在此限。 前項委任或選任,應於每審級為之。但當事人就特定訴訟於委任書表明其委任不受審級限制,並經公證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70 條 訴訟代理人就其受委任之事件有為一切訴訟行為之權。但捨棄、認諾、撤回、和解、提起反訴、上訴或再審之訴及選任代理人,非受特別委任不得為之。 關於強制執行之行為或領取所爭物,準用前項但書之規定。 如於第一項之代理權加以限制者,應於前條之委任書或筆錄內表明。 民事訴訟法 第 70-1 條 法院或審判長依法律規定為當事人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者,該訴訟代理人得代理當事人為一切訴訟行為。但不得為捨棄、認諾、撤回或和解。 當事人自行委任訴訟代理人或表示自為訴訟行為者,前項訴訟代理人之代理權消滅。 前項情形,應通知選任之訴訟代理人及他造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 第 71 條 訴訟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均得單獨代理當事人。 違反前項之規定而為委任者,對於他造不生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72 條 訴訟代理人事實上之陳述,經到場之當事人本人即時撤銷或更正者,不生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73 條 訴訟代理權,不因本人死亡、破產或訴訟能力喪失而消滅;法定代理有變更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 第 74 條 訴訟委任之終止,非通知他造,不生效力。 前項通知,應以書狀或言詞提出於法院,由法院送達或告知於他造。 由訴訟代理人終止委任者,自為終止之意思表示之日起十五日內,仍應為防衛本人權利所必要之行為。 民事訴訟法 第 75 條 訴訟代理權有欠缺而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但得許其暫為訴訟行為。 第四十八條之規定,於訴訟代理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76 條 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之許可,得於期日偕同輔佐人到場。 前項許可,審判長得隨時撤銷之。 民事訴訟法 第 77 條 輔佐人所為之陳述,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不即時撤銷或更正者,視為其所自為。 民事訴訟法 第 三 章 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及訴訟費用 民事訴訟法 第 一 節 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 民事訴訟法 第 77-1 條 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 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 法院因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得依職權調查證據。 第一項之核定,得為抗告;抗告法院為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關於法院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裁定確定時,法院及當事人應受拘束。 民事訴訟法 第 77-2 條 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 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民事訴訟法 第 77-3 條 原告應負擔之對待給付,不得從訴訟標的之價額中扣除。 原告並求確定對待給付之額數者,其訴訟標的之價額,應依給付中價額最高者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77-4 條 因地上權、永佃權、農育權涉訟,其價額以一年租金十五倍為準;無租金時,以一年所獲可視同租金利益之十五倍為準;如一年租金或利益之十五倍超過其地價者,以地價為準。 民事訴訟法 第 77-5 條 因不動產役權涉訟,如係不動產役權人為原告,以需役不動產所增價額為準;如係供役不動產所有人為原告,以供役不動產所減價額為準。 民事訴訟法 第 77-6 條 因債權之擔保涉訟,以所擔保之債權額為準;如供擔保之物其價額少於債權額時,以該物之價額為準。 民事訴訟法 第 77-7 條 因典產回贖權涉訟,以產價為準;如僅係典價之爭執,以原告主張之利益為準。 民事訴訟法 第 77-8 條 因水利涉訟,以一年水利可望增加收益之額為準。 民事訴訟法 第 77-9 條 因租賃權涉訟,其租賃定有期間者,以權利存續期間之租金總額為準;其租金總額超過租賃物之價額者,以租賃物之價額為準;未定期間者,動產以二個月租金之總額為準,不動產以二期租金之總額為準。 民事訴訟法 第 77-10 條 因定期給付或定期收益涉訟,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但其期間超過十年者,以十年計算。 民事訴訟法 第 77-11 條 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 民事訴訟法 第 77-12 條 訴訟標的之價額不能核定者,以第四百六十六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十分之一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二 節 訴訟費用之計算及徵收 民事訴訟法 第 77-13 條 因財產權而起訴,其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十萬元以下部分,徵收裁判費一千元;逾十萬元至一百萬元部分,每萬元徵收一百元;逾一百萬元至一千萬元部分,每萬元徵收九十元;逾一千萬元至一億元部分,每萬元徵收八十元;逾一億元至十億元部分,每萬元徵收七十元;逾十億元部分,每萬元徵收六十元;其畸零之數不滿萬元者,以萬元計算。 民事訴訟法 第 77-14 條 非因財產權而起訴者,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三千元。 於非財產權上之訴,並為財產權上之請求者,其裁判費分別徵收之。 民事訴訟法 第 77-15 條 本訴與反訴之訴訟標的相同者,反訴不另徵收裁判費。 依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項、第五百三十一條第二項所為之聲明,不徵收裁判費。 訴之變更或追加,其變更或追加後訴訟標的之價額超過原訴訟標的之價額者,就其超過部分補徵裁判費。 民事訴訟法 第 77-16 條 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訴,依第七十七條之十三及第七十七條之十四規定,加徵裁判費十分之五;發回或發交更審再行上訴者免徵;其依第四百五十二條第二項為移送,經判決後再行上訴者,亦同。 於第二審為訴之變更、追加或依第五十四條規定起訴者,其裁判費之徵收,依前條第三項規定,並準用前項規定徵收之。提起反訴應徵收裁判費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 第 77-17 條 再審之訴,按起訴法院之審級,依第七十七條之十三、第七十七條之十四及前條規定徵收裁判費。 對於確定之裁定聲請再審者,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一千元。 第一項之規定,於第三人撤銷訴訟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77-18 條 抗告、再為抗告,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一千元;發回或發交更為裁定再行抗告或再為抗告者免徵。 民事訴訟法 第 77-19 條 聲請或聲明,除別有規定外,不徵費用。 下列聲請或提出異議,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五百元: 一、聲請迴避。 二、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 三、聲請變換提存物或保證書。 四、對於法院書記官之處分提出異議。 五、聲請發支付命令。 六、聲請命假扣押、假處分、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債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 法院職員於有前項第一款之聲請而迴避者,聲請人得於收受法院告知之日起三個月內聲請退還已繳裁判費。 下列聲請或提出異議,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一千元: 一、聲請參加訴訟或駁回參加。 二、聲請命返還提存物或保證書。 三、聲請回復原狀。 四、對於司法事務官之處分提出異議。 五、聲請許可承當訴訟。 六、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或撤銷許可登記裁定。 七、起訴前聲請證據保全。 八、依第四百八十四條第一項但書、第四百八十五條第一項但書、第四項、第四百八十六條第二項但書,提出異議。 九、聲請假扣押、假處分或撤銷假扣押、假處分裁定。 十、聲請公示催告或除權判決。 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或撤銷定暫時狀態處分裁定,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三千元。 第二項第四款及第四項第八款之異議為有理由者,異議人得於收受法院告知之日起三個月內聲請退還已繳裁判費。 民事訴訟法 第 77-20 條 因財產權事件聲請調解,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未滿新臺幣十萬元者,免徵聲請費;十萬元以上,未滿一百萬元者,徵收一千元;一百萬元以上,未滿五百萬元者,徵收二千元;五百萬元以上,未滿一千萬元者,徵收三千元;一千萬元以上者,徵收五千元。非因財產權而聲請調解者,免徵聲請費。 調解不成立後三十日內起訴者,當事人應繳之裁判費,得以其所繳調解之聲請費扣抵之。 民事訴訟法 第 77-21 條 依第五百十九條第一項規定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或聲請調解者,仍應依第七十七條之十三或第七十七條之二十規定全額徵收裁判費或聲請費。 前項應徵收之裁判費或聲請費,當事人得以聲請支付命令時已繳之裁判費扣抵之。 民事訴訟法 第 77-22 條 依第四十四條之二請求賠償之人,其裁判費超過新臺幣六十萬元部分暫免徵收。 依第四十四條之三規定請求者,暫免徵收裁判費。 依前二項或其他法律規定暫免徵收之裁判費,第一審法院應於該事件確定後,依職權裁定向負擔訴訟費用之一造徵收之。但應由第四十四條之三規定之社團法人或財團法人負擔訴訟費用,或其他法律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77-23 條 訴訟文書之影印費、攝影費、抄錄費、翻譯費,證人、鑑定人之日費、旅費及其他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其項目及標準由司法院定之。 運送費、公告法院網站費、登載公報新聞紙費及法院核定之鑑定人報酬,依實支數計算。 命當事人預納之前二項費用,應專就該事件所預納之項目支用,並得由法院代收代付之。有剩餘者,應於訴訟終結後返還繳款人。 郵電送達費及法官、書記官、執達員、通譯於法院外為訴訟行為之食、宿、舟、車費,不另徵收。 民事訴訟法 第 77-24 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或其他依法令代當事人為訴訟行為之人,經法院命其於期日到場或依當事人訊問程序陳述者,其到場之費用為訴訟費用之一部。 前項費用額之計算,準用證人日費、旅費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77-25 條 法院或審判長依法律規定,為當事人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者,其律師之酬金由法院酌定之。 前項及第四百六十六條之三第一項之律師酬金為訴訟費用之一部,應限定其最高額,其支給標準,由司法院參酌法務部及全國律師聯合會等意見定之。 前項律師酬金之數額,法院為終局裁判時,應併予酌定;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酌定之。 對於酌定律師酬金數額之裁判,得為抗告,但不得再為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77-26 條 訴訟費用如有溢收情事者,法院應依聲請並得依職權以裁定返還之。 前項聲請,至遲應於裁判確定或事件終結後三個月內為之。 裁判費如有因法院曉示文字記載錯誤或其他類此情形而繳納者,得於繳費之日起五年內聲請返還,法院並得依職權以裁定返還之。 民事訴訟法 第 77-27 條 本法應徵收之裁判費,各高等法院得因必要情形,擬定額數,報請司法院核准後加徵之。但其加徵之額數,不得超過原額數十分之五。 民事訴訟法 第 三 節 訴訟費用之負擔 民事訴訟法 第 78 條 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 民事訴訟法 第 79 條 各當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者,其訴訟費用,由法院酌量情形,命兩造以比例分擔或命一造負擔,或命兩造各自負擔其支出之訴訟費用。 民事訴訟法 第 80 條 被告對於原告關於訴訟標的之主張逕行認諾,並能證明其無庸起訴者,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民事訴訟法 第 80-1 條 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 民事訴訟法 第 81 條 因下列行為所生之費用,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全部或一部: 一、勝訴人之行為,非為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者。 二、敗訴人之行為,按當時之訴訟程度,為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者。 民事訴訟法 第 82 條 當事人不於適當時期提出攻擊或防禦方法,或遲誤期日或期間,或因其他應歸責於己之事由而致訴訟延滯者,雖該當事人勝訴,其因延滯而生之費用,法院得命其負擔全部或一部。 民事訴訟法 第 83 條 原告撤回其訴者,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其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撤回者,得於撤回後三個月內聲請退還該審級所繳裁判費三分之二。 前項規定,於當事人撤回上訴或抗告者準用之。 原告於上訴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其未行言詞辯論者,於終局裁判生效前,撤回其訴,上訴人得於撤回後三個月內聲請退還該審級所繳裁判費三分之二。 民事訴訟法 第 84 條 當事人為和解者,其和解費用及訴訟費用各自負擔之。但別有約定者,不在此限。 和解成立者,當事人得於成立之日起三個月內聲請退還其於該審級所繳裁判費三分之二。 民事訴訟法 第 85 條 共同訴訟人,按其人數,平均分擔訴訟費用。但共同訴訟人於訴訟之利害關係顯有差異者,法院得酌量其利害關係之比例,命分別負擔。 共同訴訟人因連帶或不可分之債敗訴者,應連帶負擔訴訟費用。 共同訴訟人中有專為自己之利益而為訴訟行為者,因此所生之費用,應由該當事人負擔。 民事訴訟法 第 86 條 因參加訴訟所生之費用,由參加人負擔。但他造當事人依第七十八條至第八十四條規定應負擔之訴訟費用,仍由該當事人負擔。 訴訟標的,對於參加人與其所輔助之當事人必須合一確定者,準用前條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87 條 法院為終局判決時,應依職權為訴訟費用之裁判。 上級法院廢棄下級法院之判決,而就該事件為裁判或變更下級法院之判決者,應為訴訟總費用之裁判;受發回或發交之法院為終局之判決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 第 88 條 訴訟費用之裁判,非對於本案裁判有上訴時,不得聲明不服。 民事訴訟法 第 89 條 法院書記官、執達員、法定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生無益之訴訟費用者,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命該官員或代理人負擔。 依第四十九條或第七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暫為訴訟行為之人不補正其欠缺者,因其訴訟行為所生之費用,法院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負擔。 前二項裁定,得為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90 條 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為訴訟費用之裁判。 前項聲請,應於知悉或受通知訴訟終結後三個月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第八十一條、第八十二條、第九十一條至第九十三條之規定,於第一項情形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91 條 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於訴訟終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 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者,應提出費用計算書、交付他造之計算書繕本或影本及釋明費用額之證書。 依第一項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民事訴訟法 第 92 條 當事人分擔訴訟費用者,法院應於裁判前命他造於一定期間內,提出費用計算書、交付聲請人之計算書繕本或影本及釋明費用額之證書。 他造遲誤前項期間者,法院得僅就聲請人一造之費用裁判之。但他造嗣後仍得聲請確定其訴訟費用額。 民事訴訟法 第 93 條 當事人分擔訴訟費用者,法院為確定費用額之裁判時,除前條第二項情形外,應視為各當事人應負擔之費用,已就相等之額抵銷,而確定其一造應賠償他造之差額。 民事訴訟法 第 94 條 法院得命書記官計算訴訟費用額。 民事訴訟法 第 94-1 條 訴訟行為須支出費用者,審判長得定期命當事人預納之。當事人不預納者,法院得不為該行為。但其不預納費用致訴訟無從進行,經定期通知他造墊支亦不為墊支時,視為合意停止訴訟程序。 前項但書情形,經當事人於四個月內預納或墊支費用者,續行其訴訟程序。其逾四個月未預納或墊支者,視為撤回其訴或上訴。 民事訴訟法 第 95 條 本節之規定,於法院以裁定終結本案或與本案無涉之爭點者準用之。 聲請或聲明事件無相對人者,除別有規定外,訴訟費用由聲請人或聲明人負擔。 民事訴訟法 第 95-1 條 檢察官為當事人,依本節之規定應負擔訴訟費用時,由國庫支付。 民事訴訟法 第 四 節 訴訟費用之擔保 民事訴訟法 第 96 條 原告於中華民國無住所、事務所及營業所者,法院應依被告聲請,以裁定命原告供訴訟費用之擔保;訴訟中發生擔保不足額或不確實之情事時,亦同。 前項規定,如原告請求中,被告無爭執之部分,或原告在中華民國有資產,足以賠償訴訟費用時,不適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97 條 被告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不得聲請命原告供擔保。但應供擔保之事由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98 條 被告聲請命原告供擔保者,於其聲請被駁回或原告供擔保前,得拒絕本案辯論。 民事訴訟法 第 99 條 法院命原告供擔保者,應於裁定中定擔保額及供擔保之期間。 定擔保額,以被告於各審應支出之費用總額為準。 民事訴訟法 第 100 條 關於聲請命供擔保之裁定,得為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101 條 原告於裁定所定供擔保之期間內不供擔保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其訴。但在裁定前已供擔保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102 條 供擔保應提存現金或法院認為相當之有價證券。但當事人別有約定者,不在此限。 前項擔保,得由保險人或經營保證業務之銀行出具保證書代之。 應供擔保之原告,不能依前二項規定供擔保者,法院得許由該管區域內有資產之人具保證書代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03 條 被告就前條之提存物,與質權人有同一之權利。 前條具保證書人,於原告不履行其所負義務時,有就保證金額履行之責任。法院得因被告之聲請,逕向具保證書人為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104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 一、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 二、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 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二十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 關於前項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105 條 供擔保之提存物或保證書,除得由當事人約定變換外,法院得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許其變換。 關於前項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106 條 第一百零二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一百零三條至前條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其應就起訴供擔保者,並準用第九十八條、第九十九條第一項、第一百條及第一百零一條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五 節 訴訟救助 民事訴訟法 第 107 條 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 法院認定前項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 第 108 條 對於外國人准予訴訟救助,以依條約、協定或其本國法令或慣例,中華民國人在其國得受訴訟救助者為限。 民事訴訟法 第 109 條 聲請訴訟救助,應向受訴法院為之。於訴訟繫屬前聲請者,並應陳明關於本案訴訟之聲明及其原因事實。 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釋明之。 前項釋明,得由受訴法院管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保證書代之。保證書內,應載明具保證書人於聲請訴訟救助人負擔訴訟費用時,代繳暫免之費用。 民事訴訟法 第 109-1 條 駁回訴訟救助聲請之裁定確定前,第一審法院不得以原告未繳納裁判費為由駁回其訴。 民事訴訟法 第 110 條 准予訴訟救助,於訴訟終結前,有下列各款之效力: 一、暫免裁判費及其他應預納之訴訟費用。 二、免供訴訟費用之擔保。 三、審判長依法律規定為受救助人選任律師代理訴訟時,暫行免付酬金。 前項第一款暫免之訴訟費用,由國庫墊付。 民事訴訟法 第 111 條 准予訴訟救助,於假扣押、假處分、上訴及抗告,亦有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112 條 准予訴訟救助之效力,因受救助人死亡而消滅。 民事訴訟法 第 113 條 當事人力能支出訴訟費用而受訴訟救助或其後力能支出者,法院應以裁定撤銷救助,並命其補交暫免之費用。 前項裁定,由訴訟卷宗所在之法院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14 條 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其因訴訟救助暫免而應由受救助人負擔之訴訟費用,並得向具保證書人為強制執行。 為受救助人選任律師之酬金,徵收而無效果時,由國庫墊付。 民事訴訟法 第 114-1 條 前條第一項情形,受救助人為兒童或少年,負擔訴訟費用致生計有重大影響者,得聲請該法院以裁定減輕或免除之。但顯不適當者,不在此限。 前項聲請,應於前條第一項裁定確定後三個月內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15 條 本節所定之各裁定,得為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四 章 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一 節 當事人書狀 民事訴訟法 第 116 條 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其他團體或機關者,其名稱及公務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有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住所或居所,及法定代理人與當事人之關係。 三、訴訟事件。 四、應為之聲明或陳述。 五、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 六、附屬文件及其件數。 七、法院。 八、年、月、日。 書狀內宜記載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之性別、出生年月日、職業、國民身分證號碼、營利事業統一編號、電話號碼及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當事人得以電信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將書狀傳送於法院,效力與提出書狀同。其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當事人書狀之格式、記載方法及效力之規則,由司法院定之。未依該規則為之者,法院得拒絕其書狀之提出。 民事訴訟法 第 117 條 當事人或代理人應於書狀內簽名或蓋章。其以指印代簽名者,應由他人代書姓名,記明其事由並簽名。 民事訴訟法 第 118 條 當事人於書狀內引用所執之文書者,應添具該文書原本或繕本或影本;其僅引用一部分者,得祇具節本,摘錄該部分及其所載年、月、日並名押、印記;如文書係他造所知或浩繁難以備錄者,得祇表明該文書。 當事人於書狀內引用非其所執之文書或其他證物者,應表明執有人姓名及住居所或保管之機關;引用證人者,應表明該證人姓名及住居所。 民事訴訟法 第 119 條 書狀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應受送達之他造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前項繕本或影本與書狀有不符時,以提出於法院者為準。 民事訴訟法 第 120 條 當事人提出於法院之附屬文件原本,他造得請求閱覽;所執原本未經提出者,法院因他造之聲請,應命其於五日內提出,並於提出後通知他造。 他造接到前項通知後,得於三日內閱覽原本,並製作繕本或影本。 民事訴訟法 第 121 條 書狀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因命補正欠缺,得將書狀發還;如當事人住居法院所在地者,得命其到場補正。 書狀之欠缺,經於期間內補正者,視其補正之書狀,與最初提出同。 民事訴訟法 第 122 條 於言詞辯論外,關於訴訟所為之聲明或陳述,除依本法應用書狀者外,得於法院書記官前以言詞為之。 前項情形,法院書記官應作筆錄,並於筆錄內簽名。 第一百十六條及第一百十八條至第一百二十條之規定,於前項筆錄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二 節 送達 民事訴訟法 第 123 條 送達,除別有規定外,由法院書記官依職權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24 條 送達,由法院書記官交執達員或郵務機構行之。 由郵務機構行送達者,以郵務人員為送達人。 民事訴訟法 第 125 條 法院得向送達地地方法院為送達之囑託。 民事訴訟法 第 126 條 法院書記官,得於法院內,將文書付與應受送達人,以為送達。 民事訴訟法 第 127 條 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送達者,應向其全體法定代理人為之。 法定代理人有二人以上,如其中有應為送達處所不明者,送達得僅向其餘之法定代理人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28 條 對於在中華民國有事務所或營業所之外國法人或團體為送達者,應向其在中華民國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為之。 前條第二項規定,於前項送達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29 條 對於在軍隊或軍艦服役之軍人為送達者,應囑託該管軍事機關或長官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30 條 對於在監所人為送達者,應囑託該監所首長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31 條 關於商業之訴訟事件,送達得向經理人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32 條 訴訟代理人受送達之權限未受限制者,送達應向該代理人為之。但審判長認為必要時,得命送達於當事人本人。 民事訴訟法 第 133 條 當事人或代理人經指定送達代收人向受訴法院陳明者,應向該代收人為送達。 原告、聲請人、上訴人或抗告人於中華民國無送達處所者,應指定送達處所在中華民國之送達代收人。 民事訴訟法 第 134 條 送達代收人,經指定陳明後,其效力及於同地之各級法院。但該當事人或代理人別有陳明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135 條 送達,除別有規定外,付與該文書之繕本或影本。 民事訴訟法 第 136 條 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行之。但在他處會晤應受送達人時,得於會晤處所行之。 不知前項所定應為送達之處所或不能在該處所為送達時,得在應受送達人就業處所為送達。應受送達人陳明在其就業處所收受送達者,亦同。 對於法定代理人之送達,亦得於當事人本人之事務所或營業所行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37 條 送達於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者,得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或受僱人。 如同居人或受僱人為他造當事人者,不適用前項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138 條 送達不能依前二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自治或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兩份,一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一份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 寄存送達,自寄存之日起,經十日發生效力。 寄存之文書自寄存之日起,寄存機關應保存二個月。 民事訴訟法 第 139 條 應受送達人拒絕收領而無法律上理由者,應將文書置於送達處所,以為送達。 前項情形,如有難達留置情事者,準用前條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140 條 送達,除依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二項由郵務人員為之者外,非經審判長或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或送達地地方法院法官之許可,不得於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或日出前、日沒後為之。但應受送達人不拒絕收領者,不在此限。 前項許可,法院書記官應於送達之文書內記明。 民事訴訟法 第 141 條 送達人應作送達證書,記載下列各款事項並簽名: 一、交送達之法院。 二、應受送達人。 三、應送達之文書。 四、送達處所及年、月、日、時。 五、送達方法。 送達證書,應於作就後交收領人簽名、蓋章或按指印;如拒絕或不能簽名、蓋章或按指印者,送達人應記明其事由。 收領人非應受送達人本人者,應由送達人記明其姓名。 送達證書,應提出於法院附卷。 民事訴訟法 第 142 條 不能為送達者,送達人應作記載該事由之報告書,提出於法院附卷,並繳回應送達之文書。 法院書記官應將不能送達之事由,通知使為送達之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 第 143 條 依第一百二十六條之規定為送達者,應命受送達人提出收據附卷。 民事訴訟法 第 144 條 於有治外法權人之住居所或事務所為送達者,得囑託外交部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45 條 於外國為送達者,應囑託該國管轄機關或駐在該國之中華民國使領館或其他機構、團體為之。 不能依前項規定為囑託送達者,得將應送達之文書交郵務機構以雙掛號發送,以為送達,並將掛號回執附卷。 民事訴訟法 第 146 條 對於駐在外國之中華民國大使、公使、領事或其他駐外人員為送達者,應囑託外交部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4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148 條 受囑託之機關或公務員,經通知已為送達或不能為送達者,法院書記官應將通知書附卷;其不能為送達者,並應將其事由通知使為送達之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 第 149 條 對於當事人之送達,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受訴法院得依聲請,准為公示送達: 一、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者。 二、於有治外法權人之住居所或事務所為送達而無效者。 三、於外國為送達,不能依第一百四十五條之規定辦理,或預知雖依該條規定辦理而無效者。 駁回前項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 第一項所列各款情形,如無人為公示送達之聲請者,受訴法院為避免訴訟遲延認有必要時,得依職權命為公示送達。 原告或曾受送達之被告變更其送達之處所,而不向受訴法院陳明,致有第一項第一款之情形者,受訴法院得依職權,命為公示送達。 原告、聲請人、上訴人或抗告人未依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二項規定指定送達代收人者,受訴法院得依職權,命為公示送達。 民事訴訟法 第 150 條 依前條規定為公示送達後,對於同一當事人仍應為公示送達者,依職權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51 條 公示送達,應由法院書記官保管應送達之文書,而於法院之公告處黏貼公告,曉示應受送達人應隨時向其領取。但應送達者如係通知書,應將該通知書黏貼於公告處。 除前項規定外,法院應命將文書之繕本、影本或節本,公告於法院網站;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命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 民事訴訟法 第 152 條 公示送達,自將公告或通知書黏貼公告處之日起,公告於法院網站者,自公告之日起,其登載公報或新聞紙者,自最後登載之日起,經二十日發生效力;就應於外國為送達而為公示送達者,經六十日發生效力。但第一百五十條之公示送達,自黏貼公告處之翌日起,發生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153 條 為公示送達者,法院書記官應作記載該事由及年、月、日、時之證書附卷。 民事訴訟法 第 153-1 條 訴訟文書,得以電信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傳送之;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傳送與送達有同一之效力: 一、應受送達人陳明已收領該文書者。 二、訴訟關係人就特定訴訟文書聲請傳送者。 前項傳送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三 節 期日及期間 民事訴訟法 第 154 條 期日,除別有規定外,由審判長依職權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55 條 期日,除有不得已之情形外,不得於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56 條 審判長定期日後,法院書記官應作通知書送達於訴訟關係人。但經審判長面告以所定之期日命其到場,或訴訟關係人曾以書狀陳明屆期到場者,與送達有同一之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157 條 期日應為之行為,於法院內為之。但在法院內不能為或為之而不適當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158 條 期日,以朗讀案由為始。 民事訴訟法 第 159 條 期日,如有重大理由,得變更或延展之。 變更或延展期日,除別有規定外,由審判長裁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60 條 期間,除法定者外,由法院或審判長酌量情形定之。 法院或審判長所定期間,自送達定期間之文書時起算;無庸送達者,自宣示定期間之裁判時起算。但別定起算方法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161 條 期間之計算,依民法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162 條 當事人不在法院所在地住居者,計算法定期間,應扣除其在途之期間。但有訴訟代理人住居法院所在地,得為期間內應為之訴訟行為者,不在此限。 前項應扣除之在途期間,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63 條 期間,如有重大理由,得伸長或縮短之。但不變期間,不在此限。 伸長或縮短期間,由法院裁定。但期間係審判長所定者,由審判長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164 條 當事人或代理人,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己之事由,遲誤不變期間者,於其原因消滅後十日內,得聲請回復原狀。 前項期間,不得伸長或縮短之。但得準用前項之規定,聲請回復原狀。 遲誤不變期間已逾一年者,不得聲請回復原狀。 民事訴訟法 第 165 條 因遲誤上訴或抗告期間而聲請回復原狀者,應以書狀向為裁判之原法院為之;遲誤其他期間者,向管轄該期間內應為之訴訟行為之法院為之。 遲誤期間之原因及其消滅時期,應於書狀內表明並釋明之。 聲請回復原狀,應同時補行期間內應為之訴訟行為。 民事訴訟法 第 166 條 回復原狀之聲請,由受聲請之法院與補行之訴訟行為合併裁判之。但原法院認其聲請應行許可,而將該上訴或抗告事件送交上級法院者,應送由上級法院合併裁判。 民事訴訟法 第 167 條 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關於其所為之行為,得定期日及期間。 第一百五十四條至第一百六十條及第一百六十三條之規定,於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定期日及期間者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四 節 訴訟程序之停止 民事訴訟法 第 168 條 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 民事訴訟法 第 169 條 法人因合併而消滅者,訴訟程序在因合併而設立或合併後存續之法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 前項規定,於其合併不得對抗他造者,不適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70 條 當事人喪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 民事訴訟法 第 171 條 受託人之信託任務終了者,訴訟程序在新受託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 民事訴訟法 第 172 條 本於一定資格以自己名義為他人任訴訟當事人之人,喪失其資格或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同一資格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 依法被選定為訴訟當事人之人全體喪失其資格者,訴訟程序在該有共同利益人全體或新被選定為訴訟當事人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 民事訴訟法 第 173 條 第一百六十八條、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一百七十條至前條之規定,於有訴訟代理人時不適用之。但法院得酌量情形,裁定停止其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174 條 當事人受破產之宣告者,關於破產財團之訴訟程序,在依破產法有承受訴訟人或破產程序終結以前當然停止。 當事人經法院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裁定開始清算程序者,關於清算財團之訴訟程序,於管理人承受訴訟或清算程序終止、終結以前當然停止。 民事訴訟法 第 175 條 第一百六十八條至第一百七十二條及前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 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 民事訴訟法 第 176 條 聲明承受訴訟,應提出書狀於受訴法院,由法院送達於他造。 民事訴訟法 第 177 條 承受訴訟之聲明有無理由,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 法院認其聲明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訴訟程序於裁判送達後當然停止者,其承受訴訟之聲明,由為裁判之原法院裁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78 條 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 民事訴訟法 第 179 條 前二條之裁定,得為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180 條 法院因天災或其他不可避之事故不能執行職務者,訴訟程序在法院公告執行職務前當然停止。但因戰事不能執行職務者,訴訟程序在法院公告執行職務屆滿六個月以前當然停止。 前項但書情形,當事人於停止期間內均向法院為訴訟行為者,其停止終竣。 民事訴訟法 第 181 條 當事人於戰時服兵役,有停止訴訟程序之必要者,或因天災、戰事或其他不可避之事故與法院交通隔絕者,法院得在障礙消滅前,裁定停止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182 條 訴訟全部或一部之裁判,以他訴訟之法律關係是否成立為據者,法院得在他訴訟終結前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 前項規定,於應依行政爭訟程序確定法律關係是否成立者準用之。但法律別有規定者,依其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182-1 條 普通法院就行政法院移送之訴訟認無審判權者,應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並請求最高法院指定有審判權之管轄法院。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移送經最高行政法院裁判確定。 二、當事人合意願由普通法院裁判。 前項第二款之合意,應記明筆錄或以文書證之。 最高法院就第一項請求為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普通法院就行政法院移送之訴訟為裁判者,上級審法院不得以其無審判權而廢棄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82-2 條 當事人就已繫屬於外國法院之事件更行起訴,如有相當理由足認該事件之外國法院判決在中華民國有承認其效力之可能,並於被告在外國應訴無重大不便者,法院得在外國法院判決確定前,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但兩造合意願由中華民國法院裁判者,不在此限。 法院為前項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民事訴訟法 第 183 條 訴訟中有犯罪嫌疑牽涉其裁判者,法院得在刑事訴訟終結前,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184 條 依第五十四條之規定提起訴訟者,法院得在該訴訟終結前,以裁定停止本訴訟之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185 條 依第六十五條之規定,告知訴訟,法院如認受告知人能為參加者,得在其參加前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186 條 停止訴訟程序之裁定,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撤銷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87 條 關於停止訴訟程序之裁定,及關於撤銷停止之裁定,得為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188 條 訴訟程序當然或裁定停止間,法院及當事人不得為關於本案之訴訟行為。但於言詞辯論終結後當然停止者,本於其辯論之裁判得宣示之。 訴訟程序當然或裁定停止者,期間停止進行;自停止終竣時起,其期間更始進行。 民事訴訟法 第 189 條 當事人得以合意停止訴訟程序。但不變期間之進行,不受影響。 前項合意,應由兩造向受訴法院或受命法官陳明。 前條規定,除第一項但書外,於合意停止訴訟程序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90 條 合意停止訴訟程序之當事人,自陳明合意停止時起,如於四個月內不續行訴訟者,視為撤回其訴或上訴;續行訴訟而再以合意停止訴訟程序者,以一次為限。如再次陳明合意停止訴訟程序,不生合意停止訴訟之效力,法院得依職權續行訴訟;如兩造無正當理由仍遲誤言詞辯論期日者,視為撤回其訴或上訴。 民事訴訟法 第 191 條 當事人兩造無正當理由遲誤言詞辯論期日者,除別有規定外,視為合意停止訴訟程序。如於四個月內不續行訴訟者,視為撤回其訴或上訴。 前項訴訟程序停止間,法院於認為必要時,得依職權續行訴訟,如無正當理由兩造仍遲誤不到者,視為撤回其訴或上訴。 民事訴訟法 第 五 節 言詞辯論 民事訴訟法 第 192 條 言詞辯論,以當事人聲明應受裁判之事項為始。 民事訴訟法 第 193 條 當事人應就訴訟關係為事實上及法律上之陳述。 當事人不得引用文件以代言詞陳述。但以舉文件之辭句為必要時,得朗讀其必要之部分。 民事訴訟法 第 194 條 當事人應依第二編第一章第三節之規定,聲明所用之證據。 民事訴訟法 第 195 條 當事人就其提出之事實,應為真實及完全之陳述。 當事人對於他造提出之事實及證據,應為陳述。 民事訴訟法 第 195-1 條 當事人提出之攻擊或防禦方法,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隱私、業務秘密,經當事人聲請,法院認為適當者,得不公開審判;其經兩造合意不公開審判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 第 196 條 攻擊或防禦方法,除別有規定外,應依訴訟進行之程度,於言詞辯論終結前適當時期提出之。 當事人意圖延滯訴訟,或因重大過失,逾時始行提出攻擊或防禦方法,有礙訴訟之終結者,法院得駁回之。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旨不明瞭,經命其敘明而不為必要之敘明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 第 197 條 當事人對於訴訟程序規定之違背,得提出異議。但已表示無異議或無異議而就該訴訟有所聲明或陳述者,不在此限。 前項但書規定,於該訴訟程序之規定,非僅為當事人之利益而設者,不適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198 條 審判長開閉及指揮言詞辯論,並宣示法院之裁判。 審判長對於不從其命者,得禁止發言。 言詞辯論須續行者,審判長應速定其期日。 民事訴訟法 第 199 條 審判長應注意令當事人就訴訟關係之事實及法律為適當完全之辯論。 審判長應向當事人發問或曉諭,令其為事實上及法律上陳述、聲明證據或為其他必要之聲明及陳述;其所聲明或陳述有不明瞭或不完足者,應令其敘明或補充之。 陪席法官告明審判長後,得向當事人發問或曉諭。 民事訴訟法 第 199-1 條 依原告之聲明及事實上之陳述,得主張數項法律關係,而其主張不明瞭或不完足者,審判長應曉諭其敘明或補充之。 被告如主張有消滅或妨礙原告請求之事由,究為防禦方法或提起反訴有疑義時,審判長應闡明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00 條 當事人得聲請審判長為必要之發問,並得向審判長陳明後自行發問。 審判長認為當事人聲請之發問或自行發問有不當者,得不為發問或禁止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01 條 參與辯論人,如以審判長關於指揮訴訟之裁定,或審判長及陪席法官之發問或曉諭為違法而提出異議者,法院應就其異議為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202 條 凡依本法使受命法官為行為者,由審判長指定之。 法院應為之囑託,除別有規定外,由審判長行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03 條 法院因闡明或確定訴訟關係,得為下列各款之處置: 一、命當事人或法定代理人本人到場。 二、命當事人提出圖案、表冊、外國文文書之譯本或其他文書、物件。 三、將當事人或第三人提出之文書、物件,暫留置於法院。 四、依第二編第一章第三節之規定,行勘驗、鑑定或囑託機關、團體為調查。 民事訴訟法 第 204 條 當事人以一訴主張之數項標的,法院得命分別辯論。但該數項標的或其攻擊或防禦方法有牽連關係者,不得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05 條 分別提起之數宗訴訟,其訴訟標的相牽連或得以一訴主張者,法院得命合併辯論。 命合併辯論之數宗訴訟,得合併裁判。 第五十四條所定之訴訟,應與本訴訟合併辯論及裁判之。但法院認為無合併之必要或應適用第一百八十四條之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206 條 當事人關於同一訴訟標的,提出數種獨立之攻擊或防禦方法者,法院得命限制辯論。 民事訴訟法 第 207 條 參與辯論人如不通中華民國語言,法院應用通譯;法官不通參與辯論人所用之方言者,亦同。 參與辯論人如為聽覺、聲音或語言障礙者,法院應用通譯。但亦得以文字發問或使其以文字陳述。 關於鑑定人之規定,於前二項通譯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08 條 當事人欠缺陳述能力者,法院得禁止其陳述。 前項情形,除有訴訟代理人或輔佐人同時到場者外,應延展辯論期日;如新期日到場之人再經禁止陳述者,得視同不到場。 前二項之規定,於訴訟代理人或輔佐人欠缺陳述能力者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09 條 法院調查證據,除別有規定外,於言詞辯論期日行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10 條 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言詞辯論。 民事訴訟法 第 211 條 參與言詞辯論之法官有變更者,當事人應陳述以前辯論之要領。但審判長得令書記官朗讀以前筆錄代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11-1 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輔佐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所在與法院間有聲音及影像相互傳送之科技設備而得直接審理者,法院認為適當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該設備審理之。 前項情形,法院應徵詢當事人之意見。 第一項情形,其期日通知書記載之應到處所為該設備所在處所。 依第一項進行程序之筆錄及其他文書,須陳述人簽名者,由法院傳送至陳述人所在處所,經陳述人確認內容並簽名後,將筆錄及其他文書以電信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傳回法院。 第一項審理及前項文書傳送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12 條 法院書記官應作言詞辯論筆錄,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辯論之處所及年、月、日。 二、法官、書記官及通譯姓名。 三、訴訟事件。 四、到場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輔佐人及其他經通知到場之人姓名。 五、辯論之公開或不公開,如不公開者,其理由。 民事訴訟法 第 213 條 言詞辯論筆錄內,應記載辯論進行之要領,並將下列各款事項,記載明確: 一、訴訟標的之捨棄、認諾及自認。 二、證據之聲明或捨棄及對於違背訴訟程序規定之異議。 三、依本法規定應記載筆錄之其他聲明或陳述。 四、證人或鑑定人之陳述及勘驗所得之結果。 五、不作裁判書附卷之裁判。 六、裁判之宣示。 除前項所列外,當事人所為重要聲明或陳述,及經曉諭而不為聲明或陳述之情形,審判長得命記載於筆錄。 民事訴訟法 第 213-1 條 法院得依當事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使用錄音機或其他機器設備,輔助製作言詞辯論筆錄。其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14 條 當事人將其在言詞辯論時所為之聲明或陳述記載於書狀,當場提出,經審判長認為適當者,得命法院書記官以該書狀附於筆錄,並於筆錄內記載其事由。 民事訴訟法 第 215 條 筆錄內引用附卷之文書或表示將該文書作為附件者,其文書所記載之事項,與記載筆錄者有同一之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216 條 筆錄或前條文書內所記第二百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四款事項,應依聲請於法庭向關係人朗讀或令其閱覽,並於筆錄內附記其事由。 關係人對於筆錄所記有異議者,法院書記官得更正或補充之;如以異議為不當,應於筆錄內附記其異議。 民事訴訟法 第 217 條 審判長及法院書記官應於筆錄內簽名;審判長因故不能簽名者,由資深陪席法官簽名,法官均不能簽名者,僅由書記官簽名,書記官不能簽名者,由審判長或法官簽名,並均應附記其事由。 民事訴訟法 第 218 條 筆錄不得挖補或塗改文字,如有增加、刪除,應蓋章並記明字數,其刪除處應留存字跡,俾得辨認。 民事訴訟法 第 219 條 關於言詞辯論所定程式之遵守,專以筆錄證之。 民事訴訟法 第 六 節 裁判 民事訴訟法 第 220 條 裁判,除依本法應用判決者外,以裁定行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21 條 判決,除別有規定外,應本於當事人之言詞辯論為之。 法官非參與為判決基礎之辯論者,不得參與判決。 民事訴訟法 第 222 條 法院為判決時,應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依自由心證判斷事實之真偽。但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當事人已證明受有損害而不能證明其數額或證明顯有重大困難者,法院應審酌一切情況,依所得心證定其數額。 法院依自由心證判斷事實之真偽,不得違背論理及經驗法則。 得心證之理由,應記明於判決。 民事訴訟法 第 223 條 判決應公告之;經言詞辯論之判決,應宣示之,但當事人明示於宣示期日不到場或於宣示期日未到場者,不在此限。 宣示判決,應於言詞辯論終結之期日或辯論終結時指定之期日為之。 前項指定之宣示期日,自辯論終結時起,獨任審判者,不得逾二星期;合議審判者,不得逾三星期。但案情繁雜或有特殊情形者,不在此限。 前項判決之宣示,應本於已作成之判決原本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24 條 宣示判決,應朗讀主文,其理由如認為須告知者,應朗讀或口述要領。 公告判決,應於法院公告處或網站公告其主文,法院書記官並應作記載該事由及年、月、日、時之證書附卷。 民事訴訟法 第 225 條 宣示判決,不問當事人是否在場,均有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226 條 判決,應作判決書,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其他團體或機關者,其名稱及公務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有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者,其姓名、住所或居所。 三、訴訟事件;判決經言詞辯論者,其言詞辯論終結日期。 四、主文。 五、事實。 六、理由。 七、年、月、日。 八、法院。 事實項下,應記載言詞辯論時當事人之聲明,並表明其聲明為正當之攻擊或防禦方法要領。 理由項下,應記載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 一造辯論判決及基於當事人就事實之全部自認所為之判決,其事實及理由得簡略記載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27 條 為判決之法官,應於判決書內簽名;法官中有因故不能簽名者,由審判長附記其事由;審判長因故不能簽名者,由資深陪席法官附記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28 條 判決原本,應於判決宣示後,當日交付法院書記官;其於辯論終結之期日宣示判決者,應於五日內交付之。 書記官應於判決原本內,記明收領期日並簽名。 民事訴訟法 第 229 條 判決,應以正本送達於當事人。 前項送達,自法院書記官收領判決原本時起,至遲不得逾十日。 對於判決得上訴者,應於送達當事人之正本內,記載其期間及提出上訴狀之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230 條 判決之正本或節本,應分別記明之,由法院書記官簽名並蓋法院印。 民事訴訟法 第 231 條 判決經宣示後,為該判決之法院受其羈束;不宣示者,經公告後受其羈束。 判決宣示或公告後,當事人得不待送達,本於該判決為訴訟行為。 民事訴訟法 第 232 條 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 前項裁定,附記於判決原本及正本;如正本已經送達,不能附記者,應製作該裁定之正本送達。 對於更正或駁回更正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但對於判決已合法上訴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233 條 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裁判有脫漏者,法院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判決補充之。 當事人就脫漏部分聲明不服者,以聲請補充判決論。 脫漏之部分已經辯論終結者,應即為判決;未終結者,審判長應速定言詞辯論期日。 因訴訟費用裁判脫漏所為之補充判決,於本案判決有合法之上訴時,上訴審法院應與本案訴訟同為裁判。 駁回補充判決之聲請,以裁定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34 條 裁定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裁定前不行言詞辯論者,除別有規定外,得命關係人以書狀或言詞為陳述。 民事訴訟法 第 235 條 經言詞辯論之裁定,應宣示之。但當事人明示於宣示期日不到場或於宣示期日未到場者,得以公告代之。 終結訴訟之裁定,不經言詞辯論者,應公告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36 條 不宣示之裁定,應為送達。 已宣示之裁定得抗告者,應為送達。 民事訴訟法 第 237 條 駁回聲明或就有爭執之聲明所為裁定,應附理由。 民事訴訟法 第 238 條 裁定經宣示後,為該裁定之法院、審判長、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受其羈束;不宣示者,經公告或送達後受其羈束。但關於指揮訴訟或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239 條 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項、第二百二十三條第二項及第三項、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二項、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百二十七條至第二百三十條、第二百三十一條第二項、第二百三十二條及第二百三十三條之規定,於裁定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40 條 法院書記官所為之處分,應依送達或其他方法通知關係人。 對於法院書記官之處分,得於送達後或受通知後十日內提出異議,由其所屬法院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六 節之一 司法事務官之處理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240-1 條 本法所定事件,依法律移由司法事務官處理者,除別有規定外,適用本節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240-2 條 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作成之文書,其名稱及應記載事項各依有關法律之規定。 前項文書之正本或節本由司法事務官簽名,並蓋法院印。 司法事務官在地方法院簡易庭處理事件時,前項文書之正本或節本得僅蓋簡易庭關防。 民事訴訟法 第 240-3 條 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240-4 條 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送達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但支付命令經異議者,除有第五百十八條所定或其他不合法之情形,由司法事務官駁回外,仍適用第五百十九條規定。 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 法院認第一項之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前項裁定,應敘明理由,並送達於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 第 七 節 訴訟卷宗 民事訴訟法 第 241 條 當事人書狀、筆錄、裁判書及其他關於訴訟事件之文書,法院應保存者,應由書記官編為卷宗。 卷宗滅失事件之處理,另以法律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42 條 當事人得向法院書記官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 第三人經當事人同意或釋明有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而為前項之聲請者,應經法院裁定許可。 卷內文書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隱私或業務秘密,如准許前二項之聲請,有致其受重大損害之虞者,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裁定不予准許或限制前二項之行為。 前項不予准許或限制裁定之原因消滅者,當事人或第三人得聲請法院撤銷或變更該裁定。 前二項裁定得為抗告。於抗告中,第一項、第二項之聲請不予准許;其已准許之處分及前項撤銷或變更之裁定,應停止執行。 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參加人及其他經許可之第三人之閱卷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43 條 裁判草案及其準備或評議文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不得交當事人或第三人閱覽、抄錄、攝影或付與繕本、影本或節本;裁判書在宣示或公告前,或未經法官簽名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 第 二 編 第一審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一 章 通常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一 節 起訴 民事訴訟法 第 244 條 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二、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 三、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訴狀內宜記載因定法院管轄及其適用程序所必要之事項。 第二百六十五條所定準備言詞辯論之事項,宜於訴狀內記載之。 第一項第三款之聲明,於請求金錢賠償損害之訴,原告得在第一項第二款之原因事實範圍內,僅表明其全部請求之最低金額,而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補充其聲明。其未補充者,審判長應告以得為補充。 前項情形,依其最低金額適用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245 條 以一訴請求計算及被告因該法律關係所應為之給付者,得於被告為計算之報告前,保留關於給付範圍之聲明。 民事訴訟法 第 246 條 請求將來給付之訴,以有預為請求之必要者為限,得提起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47 條 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提起之;確認證書真偽或為法律關係基礎事實存否之訴,亦同。 前項確認法律關係基礎事實存否之訴,以原告不能提起他訴訟者為限。 前項情形,如得利用同一訴訟程序提起他訴訟者,審判長應闡明之;原告因而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時,不受第二百五十五條第一項前段規定之限制。 民事訴訟法 第 248 條 對於同一被告之數宗訴訟,除定有專屬管轄者外,得向就其中一訴訟有管轄權之法院合併提起之。但不得行同種訴訟程序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249 條 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一、訴訟事件不屬普通法院之審判權,不能依法移送。 二、訴訟事件不屬受訴法院管轄而不能為第二十八條之裁定。 三、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 四、原告或被告無訴訟能力,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 五、由訴訟代理人起訴,而其代理權有欠缺。 六、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七、當事人就已繫屬於不同審判權法院之事件更行起訴、起訴違背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或其訴訟標的為確定判決效力所及。 八、起訴基於惡意、不當目的或有重大過失,且事實上或法律上之主張欠缺合理依據。 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一、當事人不適格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 二、依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 前二項情形,原告之訴因逾期未補正經裁判駁回後,不得再為補正。 民事訴訟法 第 249-1 條 前條第一項第八款,或第二項情形起訴基於惡意、不當目的或有重大過失者,法院得各處原告、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新臺幣十二萬元以下之罰鍰。 前項情形,被告之日費、旅費及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酬金,為訴訟費用之一部,其數額由法院酌定之;並準用第七十七條之二十四第二項、第七十七條之二十五第二項、第四項之規定。 第一項處罰,應與本訴訟合併裁判之;關於訴訟費用額,應併予確定。 原告對於本訴訟之裁判聲明不服,關於處罰部分,視為提起抗告或上訴;僅就處罰部分聲明不服時,適用抗告程序。 受處罰之法定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對於處罰之裁判聲明不服者,適用抗告程序。 第三項處罰之裁判有聲明不服時,停止執行。 原告對於本訴訟之裁判聲明不服者,就所處罰鍰及第三項之訴訟費用應供擔保。 民事訴訟法 第 250 條 法院收受訴狀後,審判長應速定言詞辯論期日。但應依前條之規定逕行駁回,或依第二十八條之規定移送他法院,或須行書狀先行程序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251 條 訴狀,應與言詞辯論期日之通知書,一併送達於被告。 前項送達,距言詞辯論之期日,至少應有十日為就審期間。但有急迫情形者,不在此限。 曾行準備程序之事件,前項就審期間至少應有五日。 民事訴訟法 第 252 條 言詞辯論期日之通知書,應記載到場之日、時及處所。除向律師為送達者外,並應記載不到場時之法定效果。 民事訴訟法 第 253 條 當事人不得就已起訴之事件,於訴訟繫屬中,更行起訴。 民事訴訟法 第 254 條 訴訟繫屬中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雖移轉於第三人,於訴訟無影響。 前項情形,第三人經兩造同意,得聲請代移轉之當事人承當訴訟;僅他造不同意者,移轉之當事人或第三人得聲請法院以裁定許第三人承當訴訟。 前項裁定,得為抗告。 第一項情形,第三人未參加或承當訴訟者,當事人得為訴訟之告知;當事人未為訴訟之告知者,法院知悉訴訟標的有移轉時,應即以書面將訴訟繫屬之事實通知第三人。 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前項聲請,應釋明本案請求。法院為裁定前,得使兩造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釋明如有不足,法院得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登記。其釋明完足者,亦同。 第五項裁定應載明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 第五項裁定由原告持向該管登記機關申請登記。但被告及第三人已就第五項之權利或標的物申請移轉登記,經登記機關受理者,不在此限。 關於第五項聲請之裁定,當事人得為抗告。抗告法院為裁定前,應使當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不得再為抗告。 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之原因消滅,或有其他情事變更情形,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得向受訴法院聲請撤銷許可登記之裁定。其本案已繫屬第三審者,向原裁定許可之法院聲請之。 第六項後段及第十項規定,於前項聲請準用之。 訴訟終結或第五項裁定經廢棄、撤銷確定後,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得聲請法院發給證明,持向該管登記機關申請塗銷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民事訴訟法 第 255 條 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被告同意者。 二、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 三、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 四、因情事變更而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者。 五、該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時,追加其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者。 六、訴訟進行中,於某法律關係之成立與否有爭執,而其裁判應以該法律關係為據,並求對於被告確定其法律關係之判決者。 七、不甚礙被告之防禦及訴訟之終結者。 被告於訴之變更或追加無異議,而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視為同意變更或追加。 民事訴訟法 第 256 條 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 民事訴訟法 第 257 條 訴之變更或追加,如新訴專屬他法院管轄或不得行同種之訴訟程序者,不得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58 條 法院因第二百五十五條第一項但書規定,而許訴之變更或追加,或以訴為非變更或無追加之裁判,不得聲明不服。 因不備訴之追加要件而駁回其追加之裁定確定者,原告得於該裁定確定後十日內聲請法院就該追加之訴為審判。 民事訴訟法 第 259 條 被告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得在本訴繫屬之法院,對於原告及就訴訟標的必須合一確定之人提起反訴。 民事訴訟法 第 260 條 反訴之標的,如專屬他法院管轄,或與本訴之標的及其防禦方法不相牽連者,不得提起。 反訴,非與本訴得行同種之訴訟程序者,不得提起。 當事人意圖延滯訴訟而提起反訴者,法院得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61 條 訴之變更或追加及提起反訴,得於言詞辯論時為之。 於言詞辯論時所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應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如他造不在場,應將筆錄送達。 民事訴訟法 第 262 條 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 訴之撤回應以書狀為之。但於期日,得以言詞向法院或受命法官為之。 以言詞所為訴之撤回,應記載於筆錄,如他造不在場,應將筆錄送達。 訴之撤回,被告於期日到場,未為同意與否之表示者,自該期日起;其未於期日到場或係以書狀撤回者,自前項筆錄或撤回書狀送達之日起,十日內未提出異議者,視為同意撤回。 民事訴訟法 第 263 條 訴經撤回者,視同未起訴。但反訴不因本訴撤回而失效力。 於本案經終局判決後將訴撤回者,不得復提起同一之訴。 民事訴訟法 第 264 條 本訴撤回後,反訴之撤回,不須得原告之同意。 民事訴訟法 第 二 節 言詞辯論之準備 民事訴訟法 第 265 條 當事人因準備言詞辯論之必要,應以書狀記載其所用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對於他造之聲明並攻擊或防禦方法之陳述,提出於法院,並以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他造。 他造就曾否受領前項書狀繕本或影本有爭議時,由提出書狀之當事人釋明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66 條 原告準備言詞辯論之書狀,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請求所依據之事實及理由。 二、證明應證事實所用之證據。如有多數證據者,應全部記載之。 三、對他造主張之事實及證據為承認與否之陳述;如有爭執,其理由。 被告之答辯狀,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答辯之事實及理由。 二、前項第二款及第三款之事項。 前二項各款所定事項,應分別具體記載之。 第一項及第二項之書狀,應添具所用書證之影本,提出於法院,並以影本直接通知他造。 民事訴訟法 第 267 條 被告於收受訴狀後,如認有答辯必要,應於十日內提出答辯狀於法院,並以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原告;如已指定言詞辯論期日者,至遲應於該期日五日前為之。 應通知他造使為準備之事項,有未記載於訴狀或答辯狀者,當事人應於他造得就該事項進行準備所必要之期間內,提出記載該事項之準備書狀於法院,並以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他造;如已指定言詞辯論期日者,至遲應於該期日五日前為之。 對於前二項書狀所記載事項再為主張或答辯之準備書狀,當事人應於收受前二項書狀後五日內提出於法院,並以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他造;如已指定言詞辯論期日者,至遲應於該期日三日前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68 條 審判長如認言詞辯論之準備尚未充足,得定期間命當事人依第二百六十五條至第二百六十七條之規定,提出記載完全之準備書狀或答辯狀,並得命其就特定事項詳為表明或聲明所用之證據。 民事訴訟法 第 268-1 條 依前二條規定行書狀先行程序後,審判長或受命法官應速定言詞辯論期日或準備程序期日。 法院於前項期日,應使當事人整理並協議簡化爭點。 審判長於必要時,得定期間命當事人就整理爭點之結果提出摘要書狀。 前項書狀,應以簡明文字,逐項分段記載,不得概括引用原有書狀或言詞之陳述。 民事訴訟法 第 268-2 條 當事人未依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二百六十八條及前條第三項之規定提出書狀或聲明證據者,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命該當事人以書狀說明其理由。 當事人未依前項規定說明者,法院得準用第二百七十六條之規定,或於判決時依全辯論意旨斟酌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69 條 法院因使辯論易於終結,認為必要時,得於言詞辯論前,為下列各款之處置: 一、命當事人或法定代理人本人到場。 二、命當事人提出文書、物件。 三、通知證人或鑑定人及調取或命第三人提出文書、物件。 四、行勘驗、鑑定或囑託機關、團體為調查。 五、使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調查證據。 民事訴訟法 第 270 條 行合議審判之訴訟事件,法院於必要時以庭員一人為受命法官,使行準備程序。 準備程序,以闡明訴訟關係為止。但另經法院命於準備程序調查證據者,不在此限。 命受命法官調查證據,以下列情形為限: 一、有在證據所在地調查之必要者。 二、依法應在法院以外之場所調查者。 三、於言詞辯論期日調查,有致證據毀損、滅失或礙難使用之虞,或顯有其他困難者。 四、兩造合意由受命法官調查者。 第二百五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之規定,於行準備程序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70-1 條 受命法官為闡明訴訟關係,得為下列各款事項,並得不用公開法庭之形式行之: 一、命當事人就準備書狀記載之事項為說明。 二、命當事人就事實或文書、物件為陳述。 三、整理並協議簡化爭點。 四、其他必要事項。 受命法官於行前項程序認為適當時,得暫行退席或命當事人暫行退庭,或指定七日以下之期間命當事人就雙方主張之爭點,或其他有利於訴訟終結之事項,為簡化之協議,並共同向法院陳明。但指定期間命當事人為協議者,以二次為限。 當事人就其主張之爭點,經依第一項第三款或前項為協議者,應受其拘束。但經兩造同意變更,或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或依其他情形協議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271 條 準備程序筆錄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各當事人之聲明及所用之攻擊或防禦方法。 二、對於他造之聲明及攻擊或防禦方法之陳述。 三、前條第一項所列各款事項及整理爭點之結果。 民事訴訟法 第 271-1 條 前二條之規定,於行獨任審判之訴訟事件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72 條 第四十四條之四、第四十九條、第六十八條第一項至第三項、第七十五條第一項、第七十六條、第七十七條之一第三項、第九十四條之一第一項前段、第一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一百三十二條、第一百九十八條至第二百條、第二百零三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十一條之一第一項、第二項、第二百十三條第二項、第二百十三條之一、第二百十四條、第二百十七條、第二百四十九條第一項但書、第二項但書、第二百五十四條第四項、第二百六十八條、第二百六十八條之一第三項、第二百六十八條之二第一項、第二百六十九條第一款至第四款、第三百七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三百七十二條關於法院或審判長權限之規定,於受命法官行準備程序時準用之。 第九十六條第一項及第九十九條關於法院權限之規定,於受命法官行準備程序時,經兩造合意由受命法官行之者,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73 條 當事人之一造,於準備程序之期日不到場者,應對於到場之一造,行準備程序,將筆錄送達於未到場人。 前項情形,除有另定新期日之必要者外,受命法官得終結準備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274 條 準備程序至終結時,應告知當事人,並記載於筆錄。 受命法官或法院得命再開已終結之準備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275 條 於準備程序後行言詞辯論時,當事人應陳述準備程序之要領。但審判長得令書記官朗讀準備程序筆錄代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76 條 未於準備程序主張之事項,除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外,於準備程序後行言詞辯論時,不得主張之: 一、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事項。 二、該事項不甚延滯訴訟者。 三、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不能於準備程序提出者。 四、依其他情形顯失公平者。 前項第三款事由應釋明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三 節 證據 民事訴訟法 第 一 目 通則 民事訴訟法 第 277 條 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278 條 事實於法院已顯著或為其職務上所已知者,無庸舉證。 前項事實,雖非當事人提出者,亦得斟酌之。但裁判前應令當事人就其事實有辯論之機會。 民事訴訟法 第 279 條 當事人主張之事實,經他造於準備書狀內或言詞辯論時或在受命法官、受託法官前自認者,無庸舉證。 當事人於自認有所附加或限制者,應否視有自認,由法院審酌情形斷定之。 自認之撤銷,除別有規定外,以自認人能證明與事實不符或經他造同意者,始得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80 條 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同自認。但因他項陳述可認為爭執者,不在此限。 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為不知或不記憶之陳述者,應否視同自認,由法院審酌情形斷定之。 當事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者,準用第一項之規定。但不到場之當事人係依公示送達通知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281 條 法律上推定之事實無反證者,無庸舉證。 民事訴訟法 第 282 條 法院得依已明瞭之事實,推定應證事實之真偽。 民事訴訟法 第 282-1 條 當事人因妨礙他造使用,故意將證據滅失、隱匿或致礙難使用者,法院得審酌情形認他造關於該證據之主張或依該證據應證之事實為真實。 前項情形,於裁判前應令當事人有辯論之機會。 民事訴訟法 第 283 條 習慣、地方制定之法規及外國法為法院所不知者,當事人有舉證之責任。但法院得依職權調查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84 條 釋明事實上之主張者,得用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之一切證據。但依證據之性質不能即時調查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285 條 聲明證據,應表明應證事實。 聲明證據,於言詞辯論期日前,亦得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86 條 當事人聲明之證據,法院應為調查。但就其聲明之證據中認為不必要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287 條 因有窒礙不能預定調查證據之時期者,法院得依聲請定其期間。但期間已滿而不致延滯訴訟者,仍應為調查。 民事訴訟法 第 288 條 法院不能依當事人聲明之證據而得心證,為發現真實認為必要時,得依職權調查證據。 依前項規定為調查時,應令當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民事訴訟法 第 289 條 法院得囑託機關、學校、商會、交易所或其他團體為必要之調查;受託者有為調查之義務。 法院認為適當時,亦得商請外國機關、團體為必要之調查。 民事訴訟法 第 290 條 法院於認為適當時,得囑託他法院指定法官調查證據。 民事訴訟法 第 291 條 囑託他法院法官調查證據者,審判長應告知當事人,得於該法院所在地指定應受送達之處所,或委任住居該地之人為訴訟代理人,陳報受囑託之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292 條 受託法院如知應由他法院調查證據者,得代為囑託該法院。 前項情形,受託法院應通知其事由於受訴法院及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 第 293 條 受訴法院、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於必要時,得在管轄區域外調查證據。 民事訴訟法 第 294 條 受訴法院於言詞辯論前調查證據,或由受命法官、受託法官調查證據者,法院書記官應作調查證據筆錄。 第二百十二條、第二百十三條、第二百十三條之一及第二百十五條至第二百十九條之規定,於前項筆錄準用之。 受託法官調查證據筆錄,應送交受訴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295 條 應於外國調查證據者,囑託該國管轄機關或駐在該國之中華民國大使、公使、領事或其他機構、團體為之。 外國機關調查證據,雖違背該國法律,如於中華民國之法律無違背者,仍有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296 條 調查證據,於當事人之一造或兩造不到場時,亦得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96-1 條 法院於調查證據前,應將訴訟有關之爭點曉諭當事人。 法院訊問證人及當事人本人,應集中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97 條 調查證據之結果,應曉諭當事人為辯論。 於受訴法院外調查證據者,當事人應於言詞辯論時陳述其調查之結果。但審判長得令書記官朗讀調查證據筆錄或其他文書代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二 目 人證 民事訴訟法 第 298 條 聲明人證,應表明證人及訊問之事項。 證人有二人以上時,應一併聲明之。 民事訴訟法 第 299 條 通知證人,應於通知書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證人及當事人。 二、證人應到場之日、時及處所。 三、證人不到場時應受之制裁。 四、證人請求日費及旅費之權利。 五、法院。 審判長如認證人非有準備不能為證言者,應於通知書記載訊問事項之概要。 民事訴訟法 第 300 條 通知現役軍人為證人者,審判長應併通知該管長官令其到場。 被通知者如礙難到場,該管長官應通知其事由於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301 條 通知在監所或其他拘禁處所之人為證人者,審判長應併通知該管長官提送到場或派員提解到場。 前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02 條 除法律別有規定外,不問何人,於他人之訴訟,有為證人之義務。 民事訴訟法 第 303 條 證人受合法之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者,法院得以裁定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證人已受前項裁定,經再次通知,仍不到場者,得再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拘提之。 拘提證人,準用刑事訴訟法關於拘提被告之規定;證人為現役軍人者,應以拘票囑託該管長官執行。 處證人罰鍰之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304 條 元首為證人者,應就其所在詢問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05 條 遇證人不能到場,或有其他必要情形時,得就其所在訊問之。 證人須依據文書、資料為陳述,或依事件之性質、證人之狀況,經法院認為適當者,得命兩造會同證人於公證人前作成陳述書狀。 經兩造同意者,證人亦得於法院外以書狀為陳述。 依前二項為陳述後,如認證人之書狀陳述須加說明,或經當事人聲請對證人為必要之發問者,法院仍得通知該證人到場陳述。 證人所在與法院間有聲音及影像相互傳送之科技設備而得直接訊問,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得以該設備訊問之。 證人以書狀為陳述者,仍應具結,並將結文附於書狀,經公證人認證後提出。其以科技設備為訊問者,亦應於訊問前或訊問後具結。 證人得以電信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將第二項、第三項及前項文書傳送於法院,效力與提出文書同。 第五項證人訊問、第六項證人具結及前項文書傳送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06 條 以公務員或曾為公務員之人為證人,而就其職務上應守秘密之事項訊問者,應得該監督長官之同意。 前項同意,除經釋明有妨害國家之利益者外,不得拒絕。 民事訴訟法 第 307 條 證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拒絕證言: 一、證人為當事人之配偶、前配偶、未婚配偶或四親等內之血親、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親屬關係者。 二、證人所為證言,於證人或與證人有前款關係之人,足生財產上之直接損害者。 三、證人所為證言,足致證人或與證人有第一款關係或有監護關係之人受刑事訴追或蒙恥辱者。 四、證人就其職務上或業務上有秘密義務之事項受訊問者。 五、證人非洩漏其技術上或職業上之秘密不能為證言者。 得拒絕證言者,審判長應於訊問前或知有前項情形時告知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08 條 證人有前條第一項第一款或第二款情形者,關於下列各款事項,仍不得拒絕證言: 一、同居或曾同居人之出生、死亡、婚姻或其他身分上之事項。 二、因親屬關係所生財產上之事項。 三、為證人而知悉之法律行為之成立及其內容。 四、為當事人之前權利人或代理人,而就相爭之法律關係所為之行為。 證人雖有前條第一項第四款情形,如其秘密之責任已經免除者,不得拒絕證言。 民事訴訟法 第 309 條 證人拒絕證言,應陳明拒絕之原因、事實,並釋明之。但法院酌量情形,得令具結以代釋明。 證人於訊問期日前拒絕證言者,毋庸於期日到場。 前項情形,法院書記官應將拒絕證言之事由,通知當事人。 民事訴訟法 第 310 條 拒絕證言之當否,由受訴法院於訊問到場之當事人後裁定之。 前項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311 條 證人不陳明拒絕之原因、事實而拒絕證言,或以拒絕為不當之裁定已確定而仍拒絕證言者,法院得以裁定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前項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312 條 審判長於訊問前,應命證人各別具結。但其應否具結有疑義者,於訊問後行之。 審判長於證人具結前,應告以具結之義務及偽證之處罰。 證人以書狀為陳述者,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13 條 證人具結,應於結文內記載當據實陳述,其於訊問後具結者,應於結文內記載係據實陳述,並均記載決無匿、飾、增、減,如有虛偽陳述,願受偽證之處罰等語。 證人應朗讀結文,如不能朗讀者,由書記官朗讀,並說明其意義。 結文應命證人簽名,其不能簽名者,由書記官代書姓名,並記明其事由,命證人蓋章或按指印。 民事訴訟法 第 313-1 條 證人以書狀為陳述者,其具結應於結文內記載係據實陳述並無匿、飾、增、減,如有虛偽陳述,願受偽證之處罰等語,並簽名。 民事訴訟法 第 314 條 以未滿十六歲或因精神障礙不解具結意義及其效果之人為證人者,不得令其具結。 以下列各款之人為證人者,得不令其具結: 一、有第三百零七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情形而不拒絕證言者。 二、當事人之受僱人或同居人。 三、就訴訟結果有直接利害關係者。 民事訴訟法 第 315 條 第三百十一條之規定,於證人拒絕具結者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16 條 訊問證人,應與他證人隔別行之。但審判長認為必要時,得命與他證人或當事人對質。 證人在期日終竣前,非經審判長許可,不得離去法院或其他訊問之處所。 民事訴訟法 第 317 條 審判長對於證人,應先訊問其姓名、年齡、職業及住、居所;於必要時,並應訊問證人與當事人之關係及其他關於證言信用之事項。 民事訴訟法 第 318 條 審判長應命證人就訊問事項之始末,連續陳述。 證人之陳述,不得朗讀文件或用筆記代之。但經審判長許可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319 條 審判長因使證人之陳述明瞭完足,或推究證人得知事實之原因,得為必要之發問。 陪席法官告明審判長後,得對於證人發問。 民事訴訟法 第 320 條 當事人得聲請審判長對於證人為必要之發問,或向審判長陳明後自行發問。 前項之發問,亦得就證言信用之事項為之。 前二項之發問,與應證事實無關、重複發問、誘導發問、侮辱證人或有其他不當情形,審判長得依聲請或依職權限制或禁止之。 關於發問之限制或禁止有異議者,法院應就其異議為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21 條 法院如認證人在當事人前不能盡其陳述者,得於其陳述時命當事人退庭。但證人陳述畢後,審判長應命當事人入庭,告以陳述內容之要旨。 法院如認證人在特定旁聽人前不能盡其陳述者,得於其陳述時命該旁聽人退庭。 民事訴訟法 第 322 條 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訊問證人時,與法院及審判長有同一之權限。 民事訴訟法 第 323 條 證人得請求法定之日費及旅費。但被拘提或無正當理由拒絕具結或證言者,不在此限。 前項請求,應於訊問完畢後十日內為之。 關於第一項請求之裁定,得為抗告。 證人所需之旅費,得依其請求預行酌給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三 目 鑑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24 條 鑑定,除本目別有規定外,準用關於人證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25 條 聲請鑑定,應表明鑑定之事項。 民事訴訟法 第 326 條 鑑定人由受訴法院選任,並定其人數。 法院於選任鑑定人前,得命當事人陳述意見;其經當事人合意指定鑑定人者,應從其合意選任之。但法院認其人選顯不適當時,不在此限。 已選任之鑑定人,法院得撤換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27 條 有調查證據權限之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依鑑定調查證據者,準用前條之規定。但經受訴法院選任鑑定人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328 條 具有鑑定所需之特別學識經驗,或經機關委任有鑑定職務者,於他人之訴訟,有為鑑定人之義務。 民事訴訟法 第 329 條 鑑定人不得拘提。 民事訴訟法 第 330 條 有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至第五款情形之一者,不得為鑑定人。但無其他適當之人可為選任或經當事人合意指定時,不在此限。 鑑定人拒絕鑑定,雖其理由不合於第三百零七條第一項之規定,如法院認為正當者,亦得免除其鑑定義務。 民事訴訟法 第 331 條 當事人得依聲請法官迴避之原因拒卻鑑定人。但不得以鑑定人於該訴訟事件曾為證人或鑑定人為拒卻之原因。 除前條第一項情形外,鑑定人已就鑑定事項有所陳述或已提出鑑定書後,不得聲明拒卻。但拒卻之原因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332 條 聲明拒卻鑑定人,應舉其原因,向選任鑑定人之法院或法官為之。 前項原因及前條第二項但書之事實,應釋明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33 條 拒卻鑑定人之聲明經裁定為不當者,得為抗告;其以聲明為正當者,不得聲明不服。 民事訴訟法 第 334 條 鑑定人應於鑑定前具結,於結文內記載必為公正、誠實之鑑定,如有虛偽鑑定,願受偽證之處罰等語。 民事訴訟法 第 335 條 受訴法院、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得命鑑定人具鑑定書陳述意見。 前項情形,依前條規定具結之結文,得附於鑑定書提出。 鑑定書須說明者,得命鑑定人到場說明。 民事訴訟法 第 336 條 鑑定人有數人者,得命其共同或各別陳述意見。 民事訴訟法 第 337 條 鑑定所需資料在法院者,應告知鑑定人准其利用。法院於必要時,得依職權或依聲請命證人或當事人提供鑑定所需資料。 鑑定人因行鑑定,得聲請調取證物或訊問證人或當事人,經許可後,並得對於證人或當事人自行發問;當事人亦得提供意見。 民事訴訟法 第 338 條 鑑定人於法定之日費、旅費外,得請求相當之報酬。 鑑定所需費用,得依鑑定人之請求預行酌給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39 條 訊問依特別知識得知已往事實之人者,適用關於人證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40 條 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囑託機關、團體或商請外國機關、團體為鑑定或審查鑑定意見。其須說明者,由該機關或團體所指定之人為之。 本目關於鑑定人之規定,除第三百三十四條及第三百三十九條外,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四 目 書證 民事訴訟法 第 341 條 聲明書證,應提出文書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42 條 聲明書證,係使用他造所執之文書者,應聲請法院命他造提出。 前項聲請,應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應命其提出之文書。 二、依該文書應證之事實。 三、文書之內容。 四、文書為他造所執之事由。 五、他造有提出文書義務之原因。 前項第一款及第三款所列事項之表明顯有困難時,法院得命他造為必要之協助。 民事訴訟法 第 343 條 法院認應證之事實重要,且舉證人之聲請正當者,應以裁定命他造提出文書。 民事訴訟法 第 344 條 下列各款文書,當事人有提出之義務: 一、該當事人於訴訟程序中曾經引用者。 二、他造依法律規定,得請求交付或閱覽者。 三、為他造之利益而作者。 四、商業帳簿。 五、就與本件訴訟有關之事項所作者。 前項第五款之文書內容,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秘密,如予公開,有致該當事人或第三人受重大損害之虞者,當事人得拒絕提出。但法院為判斷其有無拒絕提出之正當理由,必要時,得命其提出,並以不公開之方式行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45 條 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從提出文書之命者,法院得審酌情形認他造關於該文書之主張或依該文書應證之事實為真實。 前項情形,於裁判前應令當事人有辯論之機會。 民事訴訟法 第 346 條 聲明書證係使用第三人所執之文書者,應聲請法院命第三人提出,或定由舉證人提出之期間。 第三百四十二條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於前項聲請準用之。 文書為第三人所執之事由及第三人有提出義務之原因,應釋明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47 條 法院認應證之事實重要且舉證人之聲請正當者,應以裁定命第三人提出文書或定由舉證人提出文書之期間。 法院為前項裁定前,應使該第三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民事訴訟法 第 348 條 關於第三人提出文書之義務,準用第三百零六條至第三百十條、第三百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五款及第二項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49 條 第三人無正當理由不從提出文書之命者,法院得以裁定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於必要時,並得以裁定命為強制處分。 前項強制處分之執行,準用強制執行法關於物之交付請求權執行之規定。 第一項裁定,得為抗告;處罰鍰之裁定,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350 條 機關保管或公務員執掌之文書,不問其有無提出之義務,法院得調取之。 第三百零六條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但法院為判斷其有無拒絕提出之正當理由,必要時,得命其提出,並以不公開之方式行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51 條 第三人得請求提出文書之費用。但有第三百四十九條第一項之情形者,不在此限。 第三百二十三條第二項至第四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52 條 公文書應提出其原本或經認證之繕本或影本。 私文書應提出其原本。但僅因文書之效力或解釋有爭執者,得提出繕本或影本。 前二項文書,法院認有送達之必要時,得命當事人提出繕本或影本。 民事訴訟法 第 353 條 法院得命提出文書之原本。 不從前項之命提出原本或不能提出者,法院依其自由心證斷定該文書繕本或影本之證據力。 民事訴訟法 第 354 條 使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就文書調查證據者,受訴法院得定其筆錄內應記載之事項及應添附之文書。 民事訴訟法 第 355 條 文書,依其程式及意旨得認作公文書者,推定為真正。 公文書之真偽有可疑者,法院得請作成名義之機關或公務員陳述其真偽。 民事訴訟法 第 356 條 外國之公文書,其真偽由法院審酌情形斷定之。但經駐在該國之中華民國大使、公使、領事或其他機構證明者,推定為真正。 民事訴訟法 第 357 條 私文書應由舉證人證其真正。但他造於其真正無爭執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357-1 條 當事人或代理人就真正之文書,故意爭執其真正者,法院得以裁定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前項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第一項之當事人或代理人於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承認該文書為真正者,訴訟繫屬之法院得審酌情形撤銷原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58 條 私文書經本人或其代理人簽名、蓋章或按指印或有法院或公證人之認證者,推定為真正。 當事人就其本人之簽名、蓋章或按指印為不知或不記憶之陳述者,應否推定為真正,由法院審酌情形斷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59 條 文書之真偽,得依核對筆跡或印跡證之。 法院得命當事人或第三人提出可供核對之文書。 核對筆跡或印跡,適用關於勘驗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60 條 無適當之筆跡可供核對者,法院得指定文字,命該文書之作成名義人書寫,以供核對。 文書之作成名義人無正當理由不從前項之命者,準用第三百四十五條或第三百四十九條之規定。 因供核對所寫之文字,應附於筆錄;其他供核對之文件不須發還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 第 361 條 提出之文書原本須發還者,應將其繕本、影本或節本附卷。 提出之文書原本,如疑為偽造或變造者,於訴訟未終結前,應由法院保管之。但應交付其他機關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362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363 條 本目規定,於文書外之物件有與文書相同之效用者準用之。 文書或前項物件,須以科技設備始能呈現其內容或提出原件有事實上之困難者,得僅提出呈現其內容之書面並證明其內容與原件相符。 前二項文書、物件或呈現其內容之書面,法院於必要時得命說明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五 目 勘驗 民事訴訟法 第 364 條 聲請勘驗,應表明勘驗之標的物及應勘驗之事項。 民事訴訟法 第 365 條 受訴法院、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於勘驗時得命鑑定人參與。 民事訴訟法 第 366 條 勘驗,於必要時,應以圖畫或照片附於筆錄;並得以錄音、錄影或其他有關物件附於卷宗。 民事訴訟法 第 367 條 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三百四十三條至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三百四十六條第一項、第三百四十七條至第三百五十一條及第三百五十四條之規定,於勘驗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五 目之一 當事人訊問 民事訴訟法 第 367-1 條 法院認為必要時,得依職權訊問當事人。 前項情形,審判長得於訊問前或訊問後命當事人具結,並準用第三百十二條第二項、第三百十三條及第三百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 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絕陳述或具結者,法院得審酌情形,判斷應證事實之真偽。 當事人經法院命其本人到場,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者,視為拒絕陳述。但命其到場之通知書係寄存送達或公示送達者,不在此限。 法院命當事人本人到場之通知書,應記載前項不到場及第三項拒絕陳述或具結之效果。 前五項規定,於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67-2 條 依前條規定具結而故意為虛偽陳述,足以影響裁判之結果者,法院得以裁定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之罰鍰。 前項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第一項之當事人或法定代理人於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承認其陳述為虛偽者,訴訟繫屬之法院得審酌情形撤銷原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67-3 條 第三百條、第三百零一條、第三百零四條、第三百零五條第一項、第五項、第三百零六條、第三百零七條第一項第三款至第五款、第二項、第三百零八條第二項、第三百零九條、第三百十條、第三百十六條第一項、第三百十八條至第三百二十二條之規定,於訊問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時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六 目 證據保全 民事訴訟法 第 368 條 證據有滅失或礙難使用之虞,或經他造同意者,得向法院聲請保全;就確定事、物之現狀有法律上利益並有必要時,亦得聲請為鑑定、勘驗或保全書證。 前項證據保全,應適用本節有關調查證據方法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69 條 保全證據之聲請,在起訴後,向受訴法院為之;在起訴前,向受訊問人住居地或證物所在地之地方法院為之。 遇有急迫情形時,於起訴後,亦得向前項地方法院聲請保全證據。 民事訴訟法 第 370 條 保全證據之聲請,應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他造當事人,如不能指定他造當事人者,其不能指定之理由。 二、應保全之證據。 三、依該證據應證之事實。 四、應保全證據之理由。 前項第一款及第四款之理由,應釋明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71 條 保全證據之聲請,由受聲請之法院裁定之。 准許保全證據之裁定,應表明該證據及應證之事實。 駁回保全證據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准許保全證據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民事訴訟法 第 372 條 法院認為必要時,得於訴訟繫屬中,依職權為保全證據之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73 條 調查證據期日,應通知聲請人,除有急迫或有礙證據保全情形外,並應於期日前送達聲請書狀或筆錄及裁定於他造當事人而通知之。 當事人於前項期日在場者,得命其陳述意見。 民事訴訟法 第 374 條 他造當事人不明或調查證據期日不及通知他造者,法院因保護該當事人關於調查證據之權利,得為選任特別代理人。 第五十一條第三項至第五項之規定,於前項特別代理人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75 條 調查證據筆錄,由命保全證據之法院保管。但訴訟繫屬他法院者,應送交該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375-1 條 當事人就已於保全證據程序訊問之證人,於言詞辯論程序中聲請再為訊問時,法院應為訊問。但法院認為不必要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376 條 保全證據程序之費用,除別有規定外,應作為訴訟費用之一部定其負擔。 民事訴訟法 第 376-1 條 本案尚未繫屬者,於保全證據程序期日到場之兩造,就訴訟標的、事實、證據或其他事項成立協議時,法院應將其協議記明筆錄。 前項協議係就訴訟標的成立者,法院並應將協議之法律關係及爭議情形記明筆錄。依其協議之內容,當事人應為一定之給付者,得為執行名義。 協議成立者,應於十日內以筆錄正本送達於當事人。 第二百十二條至第二百十九條之規定,於前項筆錄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76-2 條 保全證據程序終結後逾三十日,本案尚未繫屬者,法院得依利害關係人之聲請,以裁定解除因保全證據所為文書、物件之留置或為其他適當之處置。 前項期間內本案尚未繫屬者,法院得依利害關係人之聲請,命保全證據之聲請人負擔程序費用。 前二項裁定得為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四 節 和解 民事訴訟法 第 377 條 法院不問訴訟程度如何,得隨時試行和解。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亦得為之。 第三人經法院之許可,得參加和解。法院認為必要時,亦得通知第三人參加。 民事訴訟法 第 377-1 條 當事人和解之意思已甚接近者,兩造得聲請法院、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於當事人表明之範圍內,定和解方案。 前項聲請,應以書狀表明法院得定和解方案之範圍及願遵守所定之和解方案。 法院、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依第一項定和解方案時,應斟酌一切情形,依衡平法理為之;並應將所定和解方案,於期日告知當事人,記明筆錄,或將和解方案送達之。 當事人已受前項告知或送達者,不得撤回第一項之聲請。 兩造當事人於受第三項之告知或送達時,視為和解成立。 依前條第二項規定參加和解之第三人,亦得與兩造為第一項之聲請,並適用前四項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77-2 條 當事人有和解之望,而一造到場有困難時,法院、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得依當事人一造之聲請或依職權提出和解方案。 前項聲請,宜表明法院得提出和解方案之範圍。 依第一項提出之和解方案,應送達於兩造,並限期命為是否接受之表示;如兩造於期限內表示接受時,視為已依該方案成立和解。 前項接受之表示,不得撤回。 民事訴訟法 第 378 條 因試行和解或定和解方案,得命當事人或法定代理人本人到場。 民事訴訟法 第 379 條 試行和解而成立者,應作成和解筆錄。 第二百十二條至第二百十九條之規定,於前項筆錄準用之。 和解筆錄,應於和解成立之日起十日內,以正本送達於當事人及參加和解之第三人。 依第三百七十七條之一或第三百七十七條之二視為和解成立者,應於十日內將和解內容及成立日期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參加和解之第三人,該通知視為和解筆錄。 民事訴訟法 第 380 條 和解成立者,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當事人得請求繼續審判。 請求繼續審判者,應繳納第八十四條第二項所定退還之裁判費。 第五百條至第五百零二條及第五百零六條之規定,於第二項情形準用之。 第五編之一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之規定,於第一項情形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80-1 條 當事人就未聲明之事項或第三人參加和解成立者,得為執行名義。 民事訴訟法 第 五 節 判決 民事訴訟法 第 381 條 訴訟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法院應為終局判決。 命合併辯論之數宗訴訟,其一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應先為終局判決。但應適用第二百零五條第三項之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382 條 訴訟標的之一部或以一訴主張之數項標的,其一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法院得為一部之終局判決;本訴或反訴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 第 383 條 各種獨立之攻擊或防禦方法,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法院得為中間判決。請求之原因及數額俱有爭執時,法院以其原因為正當者,亦同。 訴訟程序上之中間爭點,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者,法院得先為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84 條 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 民事訴訟法 第 384-1 條 中間判決或捨棄、認諾判決之判決書,其事實及理由得合併記載其要領。 法院亦得於宣示捨棄或認諾判決時,命將判決主文所裁判之事項及理由要領,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不另作判決書。其筆錄正本或節本之送達,與判決正本之送達,有同一之效力。 第二百三十條之規定,於前項筆錄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85 條 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得依到場當事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不到場之當事人,經再次通知而仍不到場者,並得依職權由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前項規定,於訴訟標的對於共同訴訟之各人必須合一確定者,言詞辯論期日,共同訴訟人中一人到場時,亦適用之。 如以前已為辯論或證據調查或未到場人有準備書狀之陳述者,為前項判決時,應斟酌之;未到場人以前聲明證據,其必要者,並應調查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86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前條聲請,並延展辯論期日: 一、不到場之當事人未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者。 二、當事人之不到場,可認為係因天災或其他正當理由者。 三、到場之當事人於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事項,不能為必要之證明者。 四、到場之當事人所提出之聲明、事實或證據,未於相當時期通知他造者。 民事訴訟法 第 387 條 當事人於辯論期日到場不為辯論者,視同不到場。 民事訴訟法 第 388 條 除別有規定外,法院不得就當事人未聲明之事項為判決。 民事訴訟法 第 389 條 下列各款之判決,法院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一、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 二、(刪除) 三、就第四百二十七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四、(刪除) 五、所命給付之金額或價額未逾新臺幣五十萬元之判決。 計算前項第五款價額,準用關於計算訴訟標的價額之規定。 第一項第五款之金額或價額,準用第四百二十七條第七項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90 條 關於財產權之訴訟,原告釋明在判決確定前不為執行,恐受難於抵償或難於計算之損害者,法院應依其聲請,宣告假執行。 原告陳明在執行前可供擔保而聲請宣告假執行者,雖無前項釋明,法院應定相當之擔保額,宣告供擔保後,得為假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391 條 被告釋明因假執行恐受不能回復之損害者,如係第三百八十九條情形,法院應依其聲請宣告不准假執行;如係前條情形,應宣告駁回原告假執行之聲請。 民事訴訟法 第 392 條 法院得宣告非經原告預供擔保,不得為假執行。 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宣告被告預供擔保,或將請求標的物提存而免為假執行。 依前項規定預供擔保或提存而免為假執行,應於執行標的物拍定、變賣或物之交付前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93 條 關於假執行之聲請,應於言詞辯論終結前為之。 關於假執行之裁判,應記載於裁判主文。 民事訴訟法 第 394 條 法院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而未為宣告,或忽視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之聲請者,準用第二百三十三條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95 條 假執行之宣告,因就本案判決或該宣告有廢棄或變更之判決,自該判決宣示時起,於其廢棄或變更之範圍內,失其效力。 法院廢棄或變更宣告假執行之本案判決者,應依被告之聲明,將其因假執行或因免假執行所為給付及所受損害,於判決內命原告返還及賠償,被告未聲明者,應告以得為聲明。 僅廢棄或變更假執行之宣告者,前項規定,於其後廢棄或變更本案判決之判決適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96 條 判決所命之給付,其性質非長期間不能履行,或斟酌被告之境況,兼顧原告之利益,法院得於判決內定相當之履行期間或命分期給付。經原告同意者,亦同。 法院依前項規定,定分次履行之期間者,如被告遲誤一次履行,其後之期間視為亦已到期。 履行期間,自判決確定或宣告假執行之判決送達於被告時起算。 法院依第一項規定定履行期間或命分期給付者,於裁判前應令當事人有辯論之機會。 民事訴訟法 第 397 條 確定判決之內容如尚未實現,而因言詞辯論終結後之情事變更,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當事人得更行起訴,請求變更原判決之給付或其他原有效果。但以不得依其他法定程序請求救濟者為限。 前項規定,於和解、調解或其他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者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398 條 判決,於上訴期間屆滿時確定。但於上訴期間內有合法之上訴者,阻其確定。 不得上訴之判決,於宣示時確定;不宣示者,於公告時確定。 民事訴訟法 第 399 條 當事人得聲請法院,付與判決確定證明書。 判決確定證明書,由第一審法院付與之。但卷宗在上級法院者,由上級法院付與之。 判決確定證明書,應於聲請後七日內付與之。 前三項之規定,於裁定確定證明書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00 條 除別有規定外,確定之終局判決就經裁判之訴訟標的,有既判力。 主張抵銷之請求,其成立與否經裁判者,以主張抵銷之額為限,有既判力。 民事訴訟法 第 401 條 確定判決,除當事人外,對於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者,及為當事人或其繼受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亦有效力。 對於為他人而為原告或被告者之確定判決,對於該他人亦有效力。 前二項之規定,於假執行之宣告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02 條 外國法院之確定判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認其效力: 一、依中華民國之法律,外國法院無管轄權者。 二、敗訴之被告未應訴者。但開始訴訟之通知或命令已於相當時期在該國合法送達,或依中華民國法律上之協助送達者,不在此限。 三、判決之內容或訴訟程序,有背中華民國之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 四、無相互之承認者。 前項規定,於外國法院之確定裁定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二 章 調解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403 條 下列事件,除有第四百零六條第一項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者外,於起訴前,應經法院調解: 一、不動產所有人或地上權人或其他利用不動產之人相互間因相鄰關係發生爭執者。 二、因定不動產之界線或設置界標發生爭執者。 三、不動產共有人間因共有物之管理、處分或分割發生爭執者。 四、建築物區分所有人或利用人相互間因建築物或其共同部分之管理發生爭執者。 五、因增加或減免不動產之租金或地租發生爭執者。 六、因定地上權之期間、範圍、地租發生爭執者。 七、因道路交通事故或醫療糾紛發生爭執者。 八、雇用人與受雇人間因僱傭契約發生爭執者。 九、合夥人間或隱名合夥人與出名營業人間因合夥發生爭執者。 十、配偶、直系親屬、四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姻親、家長或家屬相互間因財產權發生爭執者。 十一、其他因財產權發生爭執,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者。 前項第十一款所定數額,司法院得因情勢需要,以命令減至新臺幣二十五萬元或增至七十五萬元。 民事訴訟法 第 404 條 不合於前條規定之事件,當事人亦得於起訴前,聲請調解。 有起訴前應先經法院調解之合意,而當事人逕行起訴者,經他造抗辯後,視其起訴為調解之聲請。但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不得再為抗辯。 民事訴訟法 第 405 條 調解,依當事人之聲請行之。 前項聲請,應表明為調解標的之法律關係及爭議之情形。有文書為證據者,並應提出其原本或影本。 聲請調解之管轄法院,準用第一編第一章第一節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406 條 法院認調解之聲請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逕以裁定駁回之: 一、依法律關係之性質,當事人之狀況或其他情事可認為不能調解或顯無調解必要或調解顯無成立之望者。 二、經其他法定調解機關調解未成立者。 三、因票據發生爭執者。 四、係提起反訴者。 五、送達於他造之通知書,應為公示送達或於外國為送達者。 六、金融機構因消費借貸契約或信用卡契約有所請求者。 前項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民事訴訟法 第 406-1 條 調解程序,由簡易庭法官行之。但依第四百二十條之一第一項移付調解事件,得由原法院、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行之。 調解由法官選任調解委員一人至三人先行調解,俟至相當程度有成立之望或其他必要情形時,再報請法官到場。但兩造當事人合意或法官認為適當時,亦得逕由法官行之。 當事人對於前項調解委員人選有異議或兩造合意選任其他適當之人者,法官得另行選任或依其合意選任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06-2 條 地方法院應將其管轄區域內適於為調解委員之人選列冊,以供選任;其人數、資格、任期及其聘任、解任等事項,由司法院定之。 法官於調解事件認有必要時,亦得選任前項名冊以外之人為調解委員。 民事訴訟法 第 407 條 調解期日,由法官依職權定之,其續行之調解期日,得委由主任調解委員定之;無主任調解委員者,得委由調解委員定之。 第一百五十六條、第一百五十九條之規定,於法官定調解期日準用之。 聲請書狀或言詞聲請之筆錄應與調解期日之通知書,一併送達於他造。 前項通知書,應記載不到場時之法定效果。 民事訴訟法 第 407-1 條 調解委員行調解時,由調解委員指揮其程序,調解委員有二人以上時,由法官指定其中一人為主任調解委員指揮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08 條 法官於必要時,得命當事人或法定代理人本人於調解期日到場;調解委員認有必要時,亦得報請法官行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09 條 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於調解期日到場者,法院得以裁定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下之罰鍰;其有代理人到場而本人無正當理由不從前條之命者亦同。 前項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409-1 條 為達成調解目的之必要,法院得依當事人之聲請,禁止他造變更現狀、處分標的物,或命為其他一定行為或不行為;於必要時,得命聲請人供擔保後行之。 關於前項聲請之裁定,不得抗告。 法院為第一項處置前,應使當事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但法院認為不適當或經通知而不為陳述者,不在此限。 第一項之處置,不得作為執行名義,並於調解事件終結時失其效力。 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從第一項處置之命者,法院得以裁定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之罰鍰。 前項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410 條 調解程序於法院行之,於必要時,亦得於其他適當處所行之。調解委員於其他適當處所行調解者,應經法官之許可。 前項調解,得不公開。 民事訴訟法 第 410-1 條 調解委員認調解有第四百零六條第一項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者,報請法官處理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11 條 調解委員行調解,得支領日費、旅費,並得酌支報酬;其計算方法及數額由司法院定之。 前項日費、旅費及報酬,由國庫負擔。 民事訴訟法 第 412 條 就調解事件有利害關係之第三人,經法官之許可,得參加調解程序;法官並得將事件通知之,命其參加。 民事訴訟法 第 413 條 行調解時,為審究事件關係及兩造爭議之所在,得聽取當事人、具有專門知識經驗或知悉事件始末之人或其他關係人之陳述,察看現場或調解標的物之狀況;於必要時,得由法官調查證據。 民事訴訟法 第 414 條 調解時應本和平懇切之態度,對當事人兩造為適當之勸導,就調解事件酌擬平允方案,力謀雙方之和諧。 民事訴訟法 第 415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415-1 條 關於財產權爭議之調解,經兩造同意,得由調解委員酌定解決事件之調解條款。 前項調解條款之酌定,除兩造另有約定外,以調解委員過半數定之。 調解委員不能依前項規定酌定調解條款時,法官得於徵詢兩造同意後,酌定調解條款,或另定調解期日,或視為調解不成立。 調解委員酌定之調解條款,應作成書面,記明年月日,或由書記官記明於調解程序筆錄,由調解委員簽名後,送請法官審核;其經法官核定者,視為調解成立。 前項經核定之記載調解條款之書面,視為調解程序筆錄。 法官酌定之調解條款,於書記官記明於調解程序筆錄時,視為調解成立。 民事訴訟法 第 416 條 調解經當事人合意而成立;調解成立者,與訴訟上和解有同一之效力。 調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當事人得向原法院提起宣告調解無效或撤銷調解之訴。 前項情形,原調解事件之聲請人,得就原調解事件合併起訴或提起反訴,請求法院於宣告調解無效或撤銷調解時合併裁判之。並視為自聲請調解時,已經起訴。 第五百條至第五百零二條及第五百零六條之規定,於第二項情形準用之。 調解不成立者,法院應付與當事人證明書。 第五編之一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之規定,於第一項情形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17 條 關於財產權爭議之調解,當事人不能合意但已甚接近者,法官應斟酌一切情形,其有調解委員者,並應徵詢調解委員之意見,求兩造利益之平衡,於不違反兩造當事人之主要意思範圍內,以職權提出解決事件之方案。 前項方案,應送達於當事人及參加調解之利害關係人。 民事訴訟法 第 418 條 當事人或參加調解之利害關係人對於前條之方案,得於送達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 於前項期間內提出異議者,視為調解不成立;其未於前項期間內提出異議者,視為已依該方案成立調解。 第一項之異議,法院應通知當事人及參加調解之利害關係人。 民事訴訟法 第 419 條 當事人兩造於期日到場而調解不成立者,法院得依一造當事人之聲請,按該事件應適用之訴訟程序,命即為訴訟之辯論。但他造聲請延展期日者,應許可之。 前項情形,視為調解之聲請人自聲請時已經起訴。 當事人聲請調解而不成立,如聲請人於調解不成立證明書送達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起訴者,視為自聲請調解時,已經起訴;其於送達前起訴者,亦同。 以起訴視為調解之聲請或因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提出異議而視為調解之聲請者,如調解不成立,除調解當事人聲請延展期日外,法院應按該事件應適用之訴訟程序,命即為訴訟之辯論,並仍自原起訴或支付命令聲請時,發生訴訟繫屬之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420 條 當事人兩造或一造於期日不到場者,法官酌量情形,得視為調解不成立或另定調解期日。 民事訴訟法 第 420-1 條 第一審訴訟繫屬中,得經兩造合意將事件移付調解。 前項情形,訴訟程序停止進行。調解成立時,訴訟終結。調解不成立時,訴訟程序繼續進行。 依第一項規定移付調解而成立者,原告得於調解成立之日起三個月內聲請退還已繳裁判費三分之二。 第二項調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準用第三百八十條第二項規定;請求人並應繳納前項退還之裁判費。 民事訴訟法 第 421 條 法院書記官應作調解程序筆錄,記載調解成立或不成立及期日之延展或訴訟之辯論。但調解委員行調解時,得僅由調解委員自行記錄調解不成立或延展期日情形。 第四百十七條之解決事件之方案,經法官當場宣示者,應一併記載於筆錄。 調解成立者,應於十日內以筆錄正本,送達於當事人及參加調解之利害關係人。 第二百十二條至第二百十九條之規定,於第一項、第二項筆錄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22 條 調解程序中,調解委員或法官所為之勸導及當事人所為之陳述或讓步,於調解不成立後之本案訴訟,不得採為裁判之基礎。 民事訴訟法 第 423 條 調解不成立後起訴者,其調解程序之費用,應作為訴訟費用之一部;不起訴者,由聲請人負擔。 第八十四條之規定,於調解成立之情形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24 條 第四百零三條第一項之事件,如逕向法院起訴者,宜於訴狀內表明其具有第四百零六條第一項所定事由,並添具釋明其事由之證據。其無該項所定事由而逕行起訴者,視為調解之聲請。 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其一部非屬第四百零三條第一項之事件者,不適用前項視為調解聲請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425 條 調解之聲請經撤回者,視為未聲請調解。 第八十三條第一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26 條 法官、書記官及調解委員因經辦調解事件,知悉他人職務上、業務上之秘密或其他涉及個人隱私之事項,應保守秘密。 民事訴訟法 第 三 章 簡易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427 條 關於財產權之訴訟,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者,適用本章所定之簡易程序。 下列各款訴訟,不問其標的金額或價額一律適用簡易程序: 一、因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定期租賃或定期借貸關係所生之爭執涉訟者。 二、僱用人與受僱人間,因僱傭契約涉訟,其僱傭期間在一年以下者。 三、旅客與旅館主人、飲食店主人或運送人間,因食宿、運送費或因寄存行李、財物涉訟者。 四、因請求保護占有涉訟者。 五、因定不動產之界線或設置界標涉訟者。 六、本於票據有所請求而涉訟者。 七、本於合會有所請求而涉訟者。 八、因請求利息、紅利、租金、退職金或其他定期給付涉訟者。 九、因動產租賃或使用借貸關係所生之爭執涉訟者。 十、因第一款至第三款、第六款至第九款所定請求之保證關係涉訟者。 十一、本於道路交通事故有所請求而涉訟者。 十二、適用刑事簡易訴訟程序案件之附帶民事訴訟,經裁定移送民事庭者。 不合於前二項規定之訴訟,得以當事人之合意,適用簡易程序,其合意應以文書證之。 不合於第一項及第二項之訴訟,法院適用簡易程序,當事人不抗辯而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視為已有前項之合意。 第二項之訴訟,案情繁雜或其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逾第一項所定額數十倍以上者,法院得依當事人聲請,以裁定改用通常訴訟程序,並由原法官繼續審理。 前項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第一項所定數額,司法院得因情勢需要,以命令減至新臺幣二十五萬元,或增至七十五萬元。 民事訴訟法 第 427-1 條 同一地方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之事件,其事務分配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28 條 第二百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所定事項,原告於起訴時得僅表明請求之原因事實。 起訴及其他期日外之聲明或陳述,概得以言詞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29 條 以言詞起訴者,應將筆錄與言詞辯論期日之通知書,一併送達於被告。 就審期間,至少應有五日。但有急迫情形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430 條 言詞辯論期日之通知書,應表明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並記載當事人務於期日攜帶所用證物及偕同所舉證人到場。 民事訴訟法 第 431 條 當事人於其聲明或主張之事實或證據,以認為他造非有準備不能陳述者為限,應於期日前提出準備書狀或答辯狀,並以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他造;其以言詞為陳述者,由法院書記官作成筆錄,送達於他造。 民事訴訟法 第 432 條 當事人兩造於法院通常開庭之日,得不待通知,自行到場,為訴訟之言詞辯論。 前項情形,其起訴應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並認當事人已有第四百二十七條第三項適用簡易程序之合意。 民事訴訟法 第 433 條 通知證人或鑑定人,得不送達通知書,依法院認為便宜之方法行之。但證人或鑑定人如不於期日到場,仍應送達通知書。 民事訴訟法 第 433-1 條 簡易訴訟程序事件,法院應以一次期日辯論終結為原則。 民事訴訟法 第 433-2 條 言詞辯論筆錄,經法院之許可,得省略應記載之事項。但當事人有異議者,不在此限。 前項規定,於言詞辯論程式之遵守、捨棄、認諾、撤回、和解、自認及裁判之宣示,不適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3-3 條 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法院得依職權由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民事訴訟法 第 434 條 判決書內之事實及理由,得合併記載其要領或引用當事人書狀、筆錄或其他文書,必要時得以之作為附件。 法院亦得於宣示判決時,命將判決主文及其事實、理由之要領,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不另作判決書;其筆錄正本或節本之送達,與判決正本之送達,有同一之效力。 第二百三十條之規定,於前項筆錄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4-1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 一、本於當事人對於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 二、受不利判決之當事人於宣示判決時,捨棄上訴權者。 三、受不利判決之當事人於宣示判決時,履行判決所命之給付者。 民事訴訟法 第 435 條 因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致其訴之全部或一部,不屬第四百二十七條第一項及第二項之範圍者,除當事人合意繼續適用簡易程序外,法院應以裁定改用通常訴訟程序,並由原法官繼續審理。 前項情形,被告不抗辯而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視為已有適用簡易程序之合意。 民事訴訟法 第 436 條 簡易訴訟程序在獨任法官前行之。 簡易訴訟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用第一章通常訴訟程序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436-1 條 對於簡易程序之第一審裁判,得上訴或抗告於管轄之地方法院,其審判以合議行之。 當事人於前項上訴程序,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致應適用通常訴訟程序者,不得為之。 第一項之上訴及抗告程序,準用第四百三十四條第一項、第四百三十四條之一及第三編第一章、第四編之規定。 對於依第四百二十七條第五項規定改用通常訴訟程序所為之裁判,得上訴或抗告於管轄之高等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436-2 條 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裁判,其上訴利益逾第四百六十六條所定之額數者,當事人僅得以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逕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或抗告。 前項上訴及抗告,除別有規定外,仍適用第三編第二章第三審程序、第四編抗告程序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436-3 條 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裁判,提起第三審上訴或抗告,須經原裁判法院之許可。 前項許可,以訴訟事件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之重要性者為限。 第一項之上訴或抗告,為裁判之原法院認為應行許可者,應添具意見書,敘明合於前項規定之理由,逕將卷宗送最高法院;認為不應許可者,應以裁定駁回其上訴或抗告。 前項裁定,得逕向最高法院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436-4 條 依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二第一項提起上訴或抗告者,應同時表明上訴或抗告理由;其於裁判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或抗告者,應於裁判送達後十日內補具之。 未依前項規定表明上訴或抗告理由者,毋庸命其補正,由原法院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6-5 條 最高法院認上訴或抗告,不合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二第一項及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三第二項之規定而不應許可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前項裁定,不得聲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 第 436-6 條 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裁判,逕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或抗告,經以上訴或抗告無理由為駁回之裁判者,不得更以同一理由提起再審之訴或聲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 第 436-7 條 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確定終局裁判,如就足影響於裁判之重要證物,漏未斟酌者,亦得提起再審之訴或聲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 第 四 章 小額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436-8 條 關於請求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訴訟,其標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十萬元以下者,適用本章所定之小額程序。 法院認適用小額程序為不適當者,得依職權以裁定改用簡易程序,並由原法官繼續審理。 前項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第一項之訴訟,其標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者,得以當事人之合意適用小額程序,其合意應以文書證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6-9 條 小額事件當事人之一造為法人或商人者,於其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約定債務履行地或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時,不適用第十二條或第二十四條之規定。但兩造均為法人或商人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436-10 條 依小額程序起訴者,得使用表格化訴狀;其格式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6-11 條 小額程序,得於夜間或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行之。但當事人提出異議者,不在此限。 前項於夜間或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之開庭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6-12 條 第四百三十六條之八所定事件,依法應行調解程序者,如當事人一造於調解期日五日前,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於調解期日到場,法院得依到場當事人之聲請,命即為訴訟之辯論,並得依職權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調解期日通知書,並應記載前項不到場之效果。 民事訴訟法 第 436-13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436-14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不調查證據,而審酌一切情況,認定事實,為公平之裁判︰ 一、經兩造同意者。 二、調查證據所需時間、費用與當事人之請求顯不相當者。 民事訴訟法 第 436-15 條 當事人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除當事人合意繼續適用小額程序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外,僅得於第四百三十六條之八第一項之範圍內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6-16 條 當事人不得為適用小額程序而為一部請求。但已向法院陳明就其餘額不另起訴請求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436-1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436-18 條 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前項判決得於訴狀或言詞起訴筆錄上記載之。 前二項判決之記載得表格化,其格式及正本之製作方式,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6-19 條 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確定其費用額。 前項情形,法院得命當事人提出費用計算書及釋明費用額之文書。 民事訴訟法 第 436-20 條 法院為被告敗訴之判決時,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436-21 條 法院命被告為給付時,如經原告同意,得為被告於一定期限內自動清償者,免除部分給付之判決。 民事訴訟法 第 436-22 條 法院依被告之意願而為分期給付或緩期清償之判決者,得於判決內定被告逾期不履行時應加給原告之金額。但其金額不得逾判決所命原給付金額或價額之三分之一。 民事訴訟法 第 436-23 條 第四百二十八條至第四百三十一條、第四百三十二條第一項、第四百三十三條至第四百三十四條之一及第四百三十六條之規定,於小額程序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6-24 條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得上訴或抗告於管轄之地方法院,其審判以合議行之。 對於前項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6-25 條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民事訴訟法 第 436-26 條 應適用通常訴訟程序或簡易訴訟程序事件,而第一審法院行小額程序者,第二審法院得廢棄原判決,將該事件發回原法院。但第四百三十六條之八第四項之事件,當事人已表示無異議或知其違背或可得而知其違背,並無異議而為本案辯論者,不在此限。 前項情形,應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如兩造同意由第二審法院繼續適用小額程序者,應自為裁判。 第一項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36-27 條 當事人於第二審程序不得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 民事訴訟法 第 436-28 條 當事人於第二審程序不得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但因原法院違背法令致未能提出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436-29 條 小額程序之第二審判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一、經兩造同意者。 二、依上訴意旨足認上訴為無理由者。 民事訴訟法 第 436-30 條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二審裁判,不得上訴或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436-31 條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提起上訴或抗告,經以上訴或抗告無理由為駁回之裁判者,不得更以同一理由提起再審之訴或聲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 第 436-32 條 第四百三十六條之十四、第四百三十六條之十九、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二十一及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二十二之規定,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第四百三十八條至第四百四十五條、第四百四十八條至第四百五十條、第四百五十四條、第四百五十五條、第四百五十九條、第四百六十二條、第四百六十三條、第四百六十八條、第四百六十九條第一款至第五款、第四百七十一條至第四百七十三條及第四百七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第四編之規定,於小額事件之抗告程序準用之。 第五編之規定,於小額事件之再審程序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三 編 上訴審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一 章 第二審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437 條 對於第一審之終局判決,除別有規定外,得上訴於管轄第二審之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438 條 前條判決前之裁判,牽涉該判決者,並受第二審法院之審判。但依本法不得聲明不服或得以抗告聲明不服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439 條 當事人於第一審判決宣示、公告或送達後,得捨棄上訴權。 當事人於宣示判決時,以言詞捨棄上訴權者,應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如他造不在場,應將筆錄送達。 民事訴訟法 第 440 條 提起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但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之上訴,亦有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441 條 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原第一審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二、第一審判決及對於該判決上訴之陳述。 三、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 四、上訴理由。 上訴理由應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應廢棄或變更原判決之理由。 二、關於前款理由之事實及證據。 民事訴訟法 第 442 條 提起上訴,如逾上訴期間或係對於不得上訴之判決而上訴者,原第一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 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者,不適用前項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443 條 上訴未經依前條規定駁回者,第一審法院應速將上訴狀送達被上訴人。 各當事人均提起上訴,或其他各當事人之上訴期間已滿後,第一審法院應速將訴訟卷宗連同上訴狀及其他有關文件送交第二審法院。 前項應送交之卷宗,如為第一審法院所需者,應自備繕本、影本或節本。 民事訴訟法 第 444 條 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上訴不合法之情形,已經原第一審法院定期間命其補正而未補正者,得不行前項但書之程序。 第一項及第四百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情形,上訴基於惡意或不當目的者,第二審法院或原第一審法院得各處上訴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新臺幣十二萬元以下之罰鍰。 第二百四十九條之一第三項、第四項、第六項及第七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44-1 條 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由者,審判長得定相當期間命上訴人提出理由書。 上訴人提出理由書後,除應依前條規定駁回者外,第二審法院應速將上訴理由書送達被上訴人。 審判長得定相當期間命被上訴人提出答辯狀,及命上訴人就答辯狀提出書面意見。 當事人逾第一項及前項所定期間提出書狀者,法院得命該當事人以書狀說明其理由。 當事人未依第一項提出上訴理由書或未依前項規定說明者,第二審法院得準用第四百四十七條之規定,或於判決時依全辯論意旨斟酌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45 條 言詞辯論,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為之。 當事人應陳述第一審言詞辯論之要領。但審判長得令書記官朗讀第一審判決、筆錄或其他卷內文書代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46 條 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但第二百五十五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六款情形,不在此限。 提起反訴,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於某法律關係之成立與否有爭執,而本訴裁判應以該法律關係為據,並請求確定其關係者。 二、就同一訴訟標的有提起反訴之利益者。 三、就主張抵銷之請求尚有餘額部分,有提起反訴之利益者。 民事訴訟法 第 447 條 當事人不得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因第一審法院違背法令致未能提出者。 二、事實發生於第一審法院言詞辯論終結後者。 三、對於在第一審已提出之攻擊或防禦方法為補充者。 四、事實於法院已顯著或為其職務上所已知或應依職權調查證據者。 五、其他非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致未能於第一審提出者。 六、如不許其提出顯失公平者。 前項但書各款事由,當事人應釋明之。 違反前二項之規定者,第二審法院應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48 條 在第一審所為之訴訟行為,於第二審亦有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449 條 第二審法院認上訴為無理由者,應為駁回之判決。 原判決依其理由雖屬不當,而依其他理由認為正當者,應以上訴為無理由。 民事訴訟法 第 449-1 條 上訴基於惡意、不當目的或有重大過失,且事實上或法律上之主張欠缺合理依據者,第二審法院得各處上訴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新臺幣十二萬元以下之罰鍰。 第二百四十九條之一第二項至第七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50 條 第二審法院認上訴為有理由者,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為廢棄或變更原判決之判決。 民事訴訟法 第 451 條 第一審之訴訟程序有重大之瑕疵者,第二審法院得廢棄原判決,而將該事件發回原法院。但以因維持審級制度認為必要時為限。 前項情形,應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如兩造同意願由第二審法院就該事件為裁判者,應自為判決。 依第一項之規定廢棄原判決者,其第一審訴訟程序有瑕疵之部分,視為亦經廢棄。 民事訴訟法 第 451-1 條 應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之事件,第二審法院不得以第一審法院行通常訴訟程序而廢棄原判決。 前項情形,應適用簡易訴訟事件第二審程序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452 條 第二審法院不得以第一審法院無管轄權而廢棄原判決。但違背專屬管轄之規定者,不在此限。 因第一審法院無管轄權而廢棄原判決者,應以判決將該事件移送於管轄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453 條 第四百五十一條第一項及前條第二項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54 條 判決書內應記載之事實,得引用第一審判決。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者,應併記載之。 判決書內應記載之理由,如第二審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與第一審判決相同者,得引用之;如有不同者,應另行記載。關於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應併記載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55 條 第二審法院應依聲請,就關於假執行之上訴,先為辯論及裁判。 民事訴訟法 第 456 條 第一審判決未宣告假執行或宣告附條件之假執行者,其未經聲明不服之部分,第二審法院應依當事人之聲請,以裁定宣告假執行。 第二審法院認為上訴人係意圖延滯訴訟而提起上訴者,應依被上訴人聲請,以裁定就第一審判決宣告假執行;其逾時始行提出攻擊或防禦方法可認為係意圖延滯訴訟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 第 457 條 關於財產權之訴訟,第二審法院之判決,維持第一審判決者,應於其範圍內,依聲請宣告假執行。 前項宣告假執行,如有必要,亦得以職權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58 條 對第二審法院關於假執行之裁判,不得聲明不服。但依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項及第三項所為之裁判,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459 條 上訴人於終局判決前,得將上訴撤回。但被上訴人已為附帶上訴者,應得其同意。 訴訟標的對於共同訴訟之各人必須合一確定者,其中一人或數人於提起上訴後撤回上訴時,法院應即通知視為已提起上訴之共同訴訟人,命其於十日內表示是否撤回,逾期未為表示者,視為亦撤回上訴。 撤回上訴者,喪失其上訴權。 第二百六十二條第二項至第四項之規定,於撤回上訴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60 條 被上訴人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得為附帶上訴。但經第三審法院發回或發交後,不得為之。 附帶上訴,雖在被上訴人之上訴期間已滿,或曾捨棄上訴權或撤回上訴後,亦得為之。 第二百六十一條之規定,於附帶上訴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61 條 上訴經撤回或因不合法而被駁回者,附帶上訴失其效力。但附帶上訴備上訴之要件者,視為獨立之上訴。 民事訴訟法 第 462 條 上訴因判決而終結者,第二審法院書記官應於判決確定後,速將判決正本附入卷宗,送交第一審法院。 前項規定,於上訴之非因判決而終結者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63 條 除本章別有規定外,前編第一章、第二章之規定,於第二審程序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二 章 第三審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464 條 對於第二審之終局判決,除別有規定外,得上訴於管轄第三審之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465 條 對於第一審判決,或其一部未經向第二審法院上訴,或附帶上訴之當事人,對於維持該判決之第二審判決,不得上訴。 民事訴訟法 第 466 條 對於財產權訴訟之第二審判決,如因上訴所得受之利益,不逾新臺幣一百萬元者,不得上訴。 對於第四百二十七條訴訟,如依通常訴訟程序所為之第二審判決,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其因上訴所得受之利益不逾新臺幣一百萬元者,適用前項規定。 前二項所定數額,司法院得因情勢需要,以命令減至新臺幣五十萬元,或增至一百五十萬元。 計算上訴利益,準用關於計算訴訟標的價額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466-1 條 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 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 第一項但書及第二項情形,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 上訴人未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二項委任,法院認為不適當者,第二審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四百六十六條之二為聲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66-2 條 上訴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規定,聲請第三審法院為之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 上訴人依前項規定聲請者,第二審法院應將訴訟卷宗送交第三審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466-3 條 第三審律師之酬金,為訴訟費用之一部,並應限定其最高額。 第四百六十六條之二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前項辦法之擬訂,應參酌法務部及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之意見。 民事訴訟法 第 466-4 條 當事人對於第一審法院依通常訴訟程序所為之終局判決,就其確定之事實認為無誤者,得合意逕向第三審法院上訴。 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並連同上訴狀提出於原第一審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467 條 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68 條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 民事訴訟法 第 469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判決當然為違背法令: 一、判決法院之組織不合法。 二、依法律或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 三、法院於審判權之有無辨別不當或違背專屬管轄之規定。但當事人未於事實審爭執,或法律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四、當事人於訴訟未經合法代理。 五、違背言詞辯論公開之規定。 六、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 民事訴訟法 第 469-1 條 以前條所列各款外之事由提起第三審上訴者,須經第三審法院之許可。 前項許可,以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者為限。 民事訴訟法 第 470 條 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提出於原判決法院為之。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依第四百六十九條之一規定提起上訴者,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 上訴狀內,宜記載因上訴所得受之利益。 民事訴訟法 第 471 條 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由者,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二十日內,提出理由書於原第二審法院;未提出者,毋庸命其補正,由原第二審法院以裁定駁回之。 被上訴人得於上訴狀或前項理由書送達後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於原第二審法院。 第二審法院送交訴訟卷宗於第三審法院,應於收到答辯狀或前項期間已滿後為之。 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第一項之期間自判決送達後起算。 民事訴訟法 第 472 條 被上訴人在第三審未判決前,得提出答辯狀及其追加書狀於第三審法院。上訴人亦得提出上訴理由追加書狀。 第三審法院以認為有必要時為限,得將前項書狀送達於他造。 民事訴訟法 第 473 條 上訴之聲明,不得變更或擴張之。 被上訴人,不得為附帶上訴。 民事訴訟法 第 474 條 第三審之判決,應經言詞辯論為之。但法院認為不必要時,不在此限。 第三審法院行言詞辯論時,應由兩造委任律師代理為之。 被上訴人委任訴訟代理人時,準用第四百六十六條之一第一項至第三項、第四百六十六條之二第一項及第四百六十六條之三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475 條 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但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事項,或有統一法令見解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476 條 第三審法院,應以原判決確定之事實為判決基礎。 言詞辯論筆錄記載當事人陳述之事實,第三審法院得斟酌之。 以違背訴訟程序之規定為上訴理由時,所舉違背之事實及以違背法令確定事實、遺漏事實或認作主張事實為上訴理由時,所舉之該事實,第三審法院亦得斟酌之。 民事訴訟法 第 477 條 第三審法院認上訴為有理由者,就該部分應廢棄原判決。 因違背訴訟程序之規定廢棄原判決者,其違背之訴訟程序部分,視為亦經廢棄。 民事訴訟法 第 477-1 條 除第四百六十九條第一款至第五款之情形外,原判決違背法令而不影響裁判之結果者,不得廢棄原判決。 民事訴訟法 第 477-2 條 第三審法院就第四百六十六條之四所定之上訴,不得以原判決確定事實違背法令為理由廢棄該判決。 民事訴訟法 第 478 條 第三審法院廢棄原判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自為判決: 一、因基於確定之事實或依法得斟酌之事實,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廢棄原判決,而事件已可依該事實為裁判者。 二、原判決就訴或上訴不合法之事件誤為實體裁判者。 三、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事項,第三審得自行確定事實而為判斷者。 四、原判決未本於當事人之捨棄或認諾為裁判者。 五、其他無發回或發交使重為辯論之必要者。 除有前項情形外,第三審法院於必要時,得將該事件發回原法院或發交其他同級法院。 前項發回或發交判決,就應調查之事項,應詳予指示。 受發回或發交之法院,應以第三審法院所為廢棄理由之法律上判斷為其判決基礎。 民事訴訟法 第 479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480 條 為發回或發交之判決者,第三審法院應速將判決正本附入卷宗,送交受發回或發交之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481 條 除本章別有規定外,前章之規定,於第三審程序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四 編 抗告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482 條 對於裁定,得為抗告。但別有不許抗告之規定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483 條 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除別有規定外,不得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484 條 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事件,其第二審法院所為裁定,不得抗告。但下列裁定,得向原法院提出異議: 一、命法院書記官、執達員、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負擔訴訟費用之裁定。 二、對證人、鑑定人、通譯或執有文書、勘驗物之第三人處以罰鍰之裁定。 三、駁回拒絕證言、拒絕鑑定、拒絕通譯之裁定。 四、強制提出文書、勘驗物之裁定。 前項異議,準用對於法院同種裁定抗告之規定。 受訴法院就異議所為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民事訴訟法 第 485 條 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之裁定,不得抗告。但其裁定如係受訴法院所為而依法得為抗告者,得向受訴法院提出異議。 前項異議,準用對於法院同種裁定抗告之規定。 受訴法院就異議所為之裁定,得依本編之規定抗告。 訴訟繫屬於第三審法院者,其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所為之裁定,得向第三審法院提出異議。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事件,第二審法院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所為之裁定,得向受訴法院提出異議。 民事訴訟法 第 486 條 抗告,除別有規定外,由直接上級法院裁定。 抗告法院之裁定,以抗告不合法而駁回者,不得再為抗告。但得向所屬法院提出異議。 前項異議,準用第四百八十四條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 除前二項之情形外,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再為抗告,僅得以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 第四百三十六條之六之規定,於前項之抗告準用之。 抗告未繳納裁判費,經原法院以抗告不合法而裁定駁回者,準用第二項、第三項之規定。 第二項及前項之裁定確定,而聲請再審或以其他方法聲明不服者,不生效力,法院毋庸處理。 民事訴訟法 第 487 條 提起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但送達前之抗告,亦有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488 條 提起抗告,除別有規定外,應向為裁定之原法院或原審判長所屬法院提出抗告狀為之。 適用簡易或小額訴訟程序之事件或關於訴訟救助提起抗告及由證人、鑑定人、通譯或執有證物之第三人提起抗告者,得以言詞為之。但依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二第一項規定提起抗告者,不在此限。 提起抗告,應表明抗告理由。 民事訴訟法 第 489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490 條 原法院或審判長認抗告為有理由者,應撤銷或變更原裁定。 原法院或審判長未以抗告不合法駁回抗告,亦未依前項規定為裁定者,應速將抗告事件送交抗告法院;如認為必要時,應送交訴訟卷宗,並得添具意見書。 民事訴訟法 第 491 條 抗告,除別有規定外,無停止執行之效力。 原法院或審判長或抗告法院得在抗告事件裁定前,停止原裁定之執行或為其他必要處分。 前項裁定,不得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492 條 抗告法院認抗告為有理由者,應廢棄或變更原裁定;非有必要,不得命原法院或審判長更為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493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494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495 條 依本編規定,應為抗告而誤為異議者,視為已提起抗告;應提出異議而誤為抗告者,視為已提出異議。 民事訴訟法 第 495-1 條 抗告,除本編別有規定外,準用第三編第一章之規定。 第四百三十六條之二第一項之逕向最高法院抗告、第四百八十六條第四項之再為抗告,準用第三編第二章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五 編 再審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496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以再審之訴對於確定終局判決聲明不服。但當事人已依上訴主張其事由或知其事由而不為主張者,不在此限: 一、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者。 二、判決理由與主文顯有矛盾者。 三、判決法院之組織不合法者。 四、依法律或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者。 五、當事人於訴訟未經合法代理者。 六、當事人知他造之住居所,指為所在不明而與涉訟者。但他造已承認其訴訟程序者,不在此限。 七、參與裁判之法官關於該訴訟違背職務犯刑事上之罪者,或關於該訴訟違背職務受懲戒處分,足以影響原判決者。 八、當事人之代理人或他造或其代理人關於該訴訟有刑事上應罰之行為,影響於判決者。 九、為判決基礎之證物係偽造或變造者。 十、證人、鑑定人、通譯、當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經具結後,就為判決基礎之證言、鑑定、通譯或有關事項為虛偽陳述者。 十一、為判決基礎之民事、刑事、行政訴訟判決及其他裁判或行政處分,依其後之確定裁判或行政處分已變更者。 十二、當事人發現就同一訴訟標的在前已有確定判決或和解、調解或得使用該判決或和解、調解者。 十三、當事人發現未經斟酌之證物或得使用該證物者。但以如經斟酌可受較有利益之裁判者為限。 前項第七款至第十款情形,以宣告有罪之判決或處罰鍰之裁定已確定,或因證據不足以外之理由,而不能為有罪之確定判決或罰鍰之確定裁定者為限,得提起再審之訴。 第二審法院就該事件已為本案判決者,對於第一審法院之判決不得提起再審之訴。 民事訴訟法 第 497 條 依第四百六十六條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事件,除前條規定外,其經第二審確定之判決,如就足影響於判決之重要證物,漏未斟酌,或當事人有正當理由不到場,法院為一造辯論判決者,亦得提起再審之訴。 民事訴訟法 第 498 條 為判決基礎之裁判,如有前二條所定之情形者,得據以對於該判決提起再審之訴。 民事訴訟法 第 498-1 條 再審之訴,法院認無再審理由,判決駁回後,不得以同一事由,對於原確定判決或駁回再審之訴之確定判決,更行提起再審之訴。 民事訴訟法 第 499 條 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之原法院管轄。 對於審級不同之法院就同一事件所為之判決,提起再審之訴者,專屬上級法院合併管轄。但對於第三審法院之判決,係本於第四百九十六條第一項第九款至第十三款事由,聲明不服者,專屬原第二審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500 條 再審之訴,應於三十日之不變期間內提起。 前項期間,自判決確定時起算,判決於送達前確定者,自送達時起算;其再審之理由發生或知悉在後者,均自知悉時起算。但自判決確定後已逾五年者,不得提起。 以第四百九十六條第一項第五款、第六款或第十二款情形為再審之理由者,不適用前項但書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501 條 再審之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二、聲明不服之判決及提起再審之訴之陳述。 三、應於如何程度廢棄原判決及就本案如何判決之聲明。 四、再審理由及關於再審理由並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 再審訴狀內,宜記載準備本案言詞辯論之事項,並添具確定終局判決繕本或影本。 民事訴訟法 第 502 條 再審之訴不合法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再審之訴顯無再審理由者,得不經言詞辯論,以判決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03 條 本案之辯論及裁判,以聲明不服之部分為限。 民事訴訟法 第 504 條 再審之訴,雖有再審理由,法院如認原判決為正當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05 條 除本編別有規定外,再審之訴訟程序,準用關於各該審級訴訟程序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505-1 條 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再審之訴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06 條 再審之訴之判決,於第三人以善意取得之權利無影響。 民事訴訟法 第 507 條 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四百九十六條第一項或第四百九十七條之情形者,得準用本編之規定,聲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 第 五 編之一 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507-1 條 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非因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而未參加訴訟,致不能提出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攻擊或防禦方法者,得以兩造為共同被告對於確定終局判決提起撤銷之訴,請求撤銷對其不利部分之判決。但應循其他法定程序請求救濟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507-2 條 第三人撤銷之訴,專屬為判決之原法院管轄。 對於審級不同之法院就同一事件所為之判決合併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或僅對上級法院所為之判決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者,專屬原第二審法院管轄。其未經第二審法院判決者,專屬原第一審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507-3 條 第三人撤銷之訴無停止原確定判決執行之效力。但法院因必要情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於撤銷之訴聲明之範圍內對第三人不利部分以裁定停止原確定判決之效力。 關於前項裁定,得為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507-4 條 法院認第三人撤銷之訴為有理由者,應撤銷原確定終局判決對該第三人不利之部分,並依第三人之聲明,於必要時,在撤銷之範圍內為變更原判決之判決。 前項情形,原判決於原當事人間仍不失其效力。但訴訟標的對於原判決當事人及提起撤銷之訴之第三人必須合一確定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507-5 條 第五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百零一條至第五百零三條、第五百零五條、第五百零六條之規定,於第三人撤銷之訴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六 編 督促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508 條 債權人之請求,以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一定數量為標的者,得聲請法院依督促程序發支付命令。 支付命令之聲請與處理,得視電腦或其他科技設備發展狀況,使用其設備為之。其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09 條 督促程序,如聲請人應為對待給付尚未履行,或支付命令之送達應於外國為之,或依公示送達為之者,不得行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10 條 支付命令之聲請,專屬債務人為被告時,依第一條、第二條、第六條或第二十條規定有管轄權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511 條 支付命令之聲請,應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二、請求之標的及其數量。 三、請求之原因事實。其有對待給付者,已履行之情形。 四、應發支付命令之陳述。 五、法院。 債權人之請求,應釋明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12 條 法院應不訊問債務人,就支付命令之聲請為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513 條 支付命令之聲請,不合於第五百零八條至第五百十一條之規定,或依聲請之意旨認債權人之請求為無理由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就請求之一部不得發支付命令者,應僅就該部分之聲請駁回之。 前項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民事訴訟法 第 514 條 支付命令,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第五百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及第五款所定事項。 二、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其請求並賠償程序費用,否則應於支付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發命令之法院提出異議。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第五百十一條第一項第三款所定事項之記載,得以聲請書狀作為附件代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15 條 發支付命令後,三個月內不能送達於債務人者,其命令失其效力。 前項情形,法院誤發確定證明書者,自確定證明書所載確定日期起五年內,經撤銷確定證明書時,法院應通知債權人。如債權人於通知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起訴,視為自支付命令聲請時,已經起訴;其於通知送達前起訴者,亦同。 前項情形,督促程序費用,應作為訴訟費用或調解程序費用之一部。 民事訴訟法 第 516 條 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之全部或一部,得於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不附理由向發命令之法院提出異議。 債務人得在調解成立或第一審言詞辨論終結前,撤回其異議。但應負擔調解程序費用或訴訟費用。 民事訴訟法 第 51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18 條 債務人於支付命令送達後,逾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始提出異議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19 條 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於法定期間合法提出異議者,支付命令於異議範圍內失其效力,以債權人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或聲請調解。 前項情形,督促程序費用,應作為訴訟費用或調解程序費用之一部。 民事訴訟法 第 520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21 條 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未於法定期間合法提出異議者,支付命令得為執行名義。 前項情形,為裁定之法院應付與裁定確定證明書。 債務人主張支付命令上所載債權不存在而提起確認之訴者,法院依債務人聲請,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 七 編 保全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522 條 債權人就金錢請求或得易為金錢請求之請求,欲保全強制執行者,得聲請假扣押。 前項聲請,就附條件或期限之請求,亦得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23 條 假扣押,非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者,不得為之。 應在外國為強制執行者,視為有日後甚難執行之虞。 民事訴訟法 第 524 條 假扣押之聲請,由本案管轄法院或假扣押標的所在地之地方法院管轄。 本案管轄法院,為訴訟已繫屬或應繫屬之第一審法院。但訴訟現繫屬於第二審者,得以第二審法院為本案管轄法院。 假扣押之標的如係債權或須經登記之財產權,以債務人住所或擔保之標的所在地或登記地,為假扣押標的所在地。 民事訴訟法 第 525 條 假扣押之聲請,應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二、請求及其原因事實。 三、假扣押之原因。 四、法院。 請求非關於一定金額者,應記載其價額。 依假扣押之標的所在地定法院管轄者,應記載假扣押之標的及其所在地。 民事訴訟法 第 526 條 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應釋明之。 前項釋明如有不足,而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或法院認為適當者,法院得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假扣押。 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雖經釋明,法院亦得命債權人供擔保後為假扣押。 夫或妻基於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聲請假扣押者,前項法院所命供擔保之金額不得高於請求金額之十分之一。 民事訴訟法 第 527 條 假扣押裁定內,應記載債務人供所定金額之擔保或將請求之金額提存,得免為或撤銷假扣押。 民事訴訟法 第 528 條 關於假扣押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 抗告法院為裁定前,應使債權人及債務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抗告法院認抗告有理由者,應自為裁定。 准許假扣押之裁定,如經抗告者,在駁回假扣押聲請裁定確定前,已實施之假扣押執行程序,不受影響。 民事訴訟法 第 529 條 本案尚未繫屬者,命假扣押之法院應依債務人聲請,命債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 下列事項與前項起訴有同一效力: 一、依督促程序,聲請發支付命令者。 二、依本法聲請調解者。 三、依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項為聲明者。 四、依法開始仲裁程序者。 五、其他經依法開始起訴前應踐行之程序者。 六、基於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而聲請假扣押,已依民法第一千零十條請求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者。 前項第六款情形,債權人應於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裁定確定之日起十日內,起訴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 債權人不於第一項期間內起訴或未遵守前項規定者,債務人得聲請命假扣押之法院撤銷假扣押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530 條 假扣押之原因消滅、債權人受本案敗訴判決確定或其他命假扣押之情事變更者,債務人得聲請撤銷假扣押裁定。 第五百二十八條第三項、第四項之規定,於前項撤銷假扣押裁定準用之。 假扣押之裁定,債權人得聲請撤銷之。 第一項及前項聲請,向命假扣押之法院為之;如本案已繫屬者,向本案法院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31 條 假扣押裁定因自始不當而撤銷,或因第五百二十九條第四項及第五百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而撤銷者,債權人應賠償債務人因假扣押或供擔保所受之損害。 假扣押所保全之請求已起訴者,法院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應依債務人之聲明,於本案判決內命債權人為前項之賠償。債務人未聲明者,應告以得為聲明。 民事訴訟法 第 532 條 債權人就金錢請求以外之請求,欲保全強制執行者,得聲請假處分。 假處分,非因請求標的之現狀變更,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者,不得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33 條 關於假扣押之規定,於假處分準用之。但因第五百三十五條及第五百三十六條之規定而不同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534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35 條 假處分所必要之方法,由法院以裁定酌定之。 前項裁定,得選任管理人及命令或禁止債務人為一定行為。 民事訴訟法 第 536 條 假處分所保全之請求,得以金錢之給付達其目的,或債務人將因假處分而受難以補償之重大損害,或有其他特別情事者,法院始得於假處分裁定內,記載債務人供所定金額之擔保後免為或撤銷假處分。 假處分裁定未依前項規定為記載者,債務人亦得聲請法院許其供擔保後撤銷假處分。 法院為前二項裁定前,應使債權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民事訴訟法 第 53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37-1 條 債權人依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押收債務人之財產或拘束其自由者,應即時聲請法院為假扣押或假處分之裁定。 前項聲請,專屬押收債務人財產或拘束其自由之行為地地方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537-2 條 前條第一項之聲請,法院應即調查裁定之;其不合於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之規定,或有其他不應准許之情形者,法院應即以裁定駁回之。 因拘束債務人自由而為假扣押或假處分之聲請者,法院為准許之裁定,非命債權人及債務人以言詞為陳述,不得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37-3 條 債權人依第五百三十七條之一為聲請時,應將所押收之財產或被拘束自由之債務人送交法院處理。但有正當理由不能送交者,不在此限。 法院為裁定及開始執行前,應就前項財產或債務人為適當之處置。但拘束債務人之自由,自送交法院時起,不得逾二十四小時。 債權人依第一項規定將所押收之財產或拘束自由之債務人送交法院者,如其聲請被駁回時,應將該財產發還於債務人或回復其自由。 民事訴訟法 第 537-4 條 因拘束債務人自由而為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之本案尚未繫屬者,債權人應於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起訴;逾期未起訴時,命假扣押或假處分之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撤銷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 538 條 於爭執之法律關係,為防止發生重大之損害或避免急迫之危險或有其他相類之情形而有必要時,得聲請為定暫時狀態之處分。 前項裁定,以其本案訴訟能確定該爭執之法律關係者為限。 第一項處分,得命先為一定之給付。 法院為第一項及前項裁定前,應使兩造當事人有陳述之機會。但法院認為不適當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538-1 條 法院為前條第一項裁定前,於認有必要時,得依聲請以裁定先為一定之緊急處置,其處置之有效期間不得逾七日。期滿前得聲請延長之,但延長期間不得逾三日。 前項期間屆滿前,法院以裁定駁回定暫時狀態處分之聲請者,其先為之處置當然失其效力;其經裁定許為定暫時狀態,而其內容與先為之處置相異時,其相異之處置失其效力。 第一項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民事訴訟法 第 538-2 條 抗告法院廢棄或變更第五百三十八條第三項之裁定時,應依抗告人之聲請,在廢棄或變更範圍內,同時命聲請人返還其所受領之給付。其給付為金錢者,並應依聲請附加自受領時起之利息。 前項命返還給付之裁定,非對於抗告法院廢棄或變更定暫時狀態之裁定再為抗告時,不得聲明不服;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前二項規定,於第五百三十八條之一第二項之情形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38-3 條 定暫時狀態之裁定因第五百三十一條之事由被撤銷,而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者,如聲請人證明其無過失時,法院得視情形減輕或免除其賠償責任。 民事訴訟法 第 538-4 條 除別有規定外,關於假處分之規定,於定暫時狀態之處分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八 編 公示催告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 539 條 申報權利之公示催告,以得依背書轉讓之證券或法律有規定者為限。 公示催告,對於不申報權利人,生失權之效果。 民事訴訟法 第 540 條 法院應就公示催告之聲請為裁定。 法院准許聲請者,應為公示催告。 民事訴訟法 第 541 條 公示催告,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聲請人。 二、申報權利之期間及在期間內應為申報之催告。 三、因不申報權利而生之失權效果。 四、法院。 民事訴訟法 第 542 條 公示催告之公告,應黏貼於法院之公告處,並公告於法院網站;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命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 前項公告於法院網站、登載公報、新聞紙之日期或期間,由法院定之。 聲請人未依前項規定聲請公告於法院網站,或登載公報、新聞紙者,視為撤回公示催告之聲請。 民事訴訟法 第 543 條 申報權利之期間,除法律別有規定外,自公示催告之公告開始公告於法院網站之日起、最後登載公報、新聞紙之日起,應有二個月以上。 民事訴訟法 第 544 條 申報權利在期間已滿後,而在未為除權判決前者,與在期間內申報者,有同一之效力。 民事訴訟法 第 545 條 公示催告,聲請人得於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後三個月內,聲請為除權判決。但在期間未滿前之聲請,亦有效力。除權判決前之言詞辯論期日,應並通知已申報權利之人。 民事訴訟法 第 546 條 法院就除權判決之聲請為裁判前,得依職權為必要之調查。 民事訴訟法 第 547 條 駁回除權判決之聲請,以裁定為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48 條 申報權利人,如對於公示催告聲請人所主張之權利有爭執者,法院應酌量情形,在就所報權利有確定裁判前,裁定停止公示催告程序,或於除權判決保留其權利。 民事訴訟法 第 549 條 公示催告聲請人,不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者,法院應依其聲請,另定新期日。 前項聲請,自有遲誤時起,逾二個月後不得為之。 聲請人遲誤新期日者,不得聲請更定新期日。 民事訴訟法 第 549-1 條 法院為除權判決者,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但因申報權利所生之費用,由申報權利人負擔。 民事訴訟法 第 550 條 法院應以相當之方法,將除權判決之要旨公告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51 條 對於除權判決,不得上訴。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以公示催告聲請人為被告,向原法院提起撤銷除權判決之訴: 一、法律不許行公示催告程序者。 二、未為公示催告之公告,或不依法定方式為公告者。 三、不遵守公示催告之公告期間者。 四、為除權判決之法官,應自行迴避者。 五、已經申報權利而不依法律於判決中斟酌之者。 六、有第四百九十六條第一項第七款至第十款之再審理由者。 民事訴訟法 第 552 條 撤銷除權判決之訴,應於三十日之不變期間內提起之。 前項期間,自原告知悉除權判決時起算。但依前條第四款或第六款所定事由提起撤銷除權判決之訴,如原告於知有除權判決時不知其事由者,自知悉其事由時起算。 除權判決宣示後已逾五年者,不得提起撤銷之訴。 民事訴訟法 第 553 條 第五百零一條、第五百零二條及第五百零六條之規定,於撤銷除權判決之訴準用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54 條 對於除權判決所附之限制或保留,得為抗告。 民事訴訟法 第 555 條 數宗公示催告程序,法院得命合併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56 條 宣告證券無效之公示催告程序,適用第五百五十七條至第五百六十七條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 557 條 公示催告,由證券所載履行地之法院管轄;如未載履行地者,由證券發行人為被告時,依第一條或第二條規定有管轄權之法院管轄;如無此法院者,由發行人於發行之日為被告時,依各該規定有管轄權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 558 條 無記名證券或空白背書之指示證券,得由最後之持有人為公示催告之聲請。 前項以外之證券,得由能據證券主張權利之人為公示催告之聲請。 民事訴訟法 第 559 條 聲請人應提出證券繕本、影本,或開示證券要旨及足以辨認證券之事項,並釋明證券被盜、遺失或滅失及有聲請權之原因、事實。 民事訴訟法 第 560 條 公示催告,應記載持有證券人應於期間內申報權利及提出證券,並曉示以如不申報及提出者,即宣告證券無效。 民事訴訟法 第 561 條 公示催告之公告,除依第五百四十二條之規定外,如法院所在地有交易所者,並應黏貼於該交易所。 民事訴訟法 第 562 條 申報權利之期間,自公示催告之公告開始公告於法院網站之日起、最後登載公報、新聞紙之日起,應有三個月以上,九個月以下。 民事訴訟法 第 563 條 持有證券人經申報權利並提出證券者,法院應通知聲請人,並酌定期間使其閱覽證券。 聲請人閱覽證券認其為真正時,其公示催告程序終結,由法院書記官通知聲請人及申報權利人。 民事訴訟法 第 564 條 除權判決,應宣告證券無效。 除權判決之要旨,法院應以職權依第五百六十一條之方法公告之。 證券無效之宣告,因撤銷除權判決之訴而撤銷者,為公示催告之法院於撤銷除權判決之判決確定後,應以職權依前項方法公告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65 條 有除權判決後,聲請人對於依證券負義務之人,得主張證券上之權利。 因除權判決而為清償者,於除權判決撤銷後,仍得以其清償對抗債權人或第三人。但清償時已知除權判決撤銷者,不在此限。 民事訴訟法 第 566 條 因宣告無記名證券之無效聲請公示催告,法院准許其聲請者,應依聲請不經言詞辯論,對於發行人為禁止支付之命令。 前項命令,應附記已為公示催告之事由。 第一項命令,應準用第五百六十一條之規定公告之。 民事訴訟法 第 567 條 公示催告程序,因提出證券或其他原因未為除權判決而終結者,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撤銷禁止支付之命令。 禁止支付命令之撤銷,應準用第五百六十一條之規定公告之。 民事訴訟法 第 九 編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一 章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68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69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0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1-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2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2-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3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4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5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5-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6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8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79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0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2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2-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二 章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3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4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5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6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8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9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89-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90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90-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9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92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93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94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95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96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三 章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9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98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599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00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0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02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03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04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05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06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0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08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09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09-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10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1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12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13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14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15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16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16-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1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18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19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0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2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3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4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4-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4-2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4-3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4-4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4-5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4-6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4-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4-8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四 章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5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6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8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29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30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31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32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33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34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35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36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37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38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39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第 640 條 (刪除)
民事訴訟法
法律
20231129
2024/1/12 上午 12:00:00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 條 本施行法稱修正民事訴訟法者,謂中華民國五十七年一月九日修正後,公布施行之民事訴訟法。稱舊法者,謂修正民事訴訟法施行前之民事訴訟法及其他關於民事訴訟之法律。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2 條 除本施行法別有規定外,修正民事訴訟法於其施行前發生之事項亦適用之。但因舊法所生之效力,不因此而受影響。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3 條 郵務機構送達訴訟文書實施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訂定之。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4 條 修正民事訴訟法施行前繫屬之事件,其法院依修正民事訴訟法或舊法有管轄權者,為有管轄權。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5 條 修正民事訴訟法新定期間之訴訟行為,而應於其施行之際為之者,其期間自修正民事訴訟法施行之日起算。但修正民事訴訟法施行前,審判長依舊法裁定之期間已進行者,依其期間。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6 條 修正民事訴訟法施行前,依舊法法定期間已進行者,其期間依舊法之所定。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7 條 修正民事訴訟法施行前訴訟程序中斷、中止、休止,即本法所定當然停止、裁定停止、合意停止。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8 條 修正民事訴訟法施行前所為之判決,依第四百六十六條所定不得上訴之額數,於修正民事訴訟法施行後有增加時,而依增加前之法令許之者,仍得上訴。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9 條 上訴人有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依書狀上之記載可認其明知上訴要件有欠缺者,法院得不行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四十二條第二項及第四百四十四條第一項但書之程序。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0 條 關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所稱法院所在地之範圍,由司法院斟酌實際情形訂定之。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1 條 修正民事訴訟法第五百條第三項、第五百五十二條第三項之規定,因於戰事不能於五年內起訴者,不適用之。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2 條 支付命令於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六月十五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督促程序編施行後確定者,適用修正後之規定;於施行前確定者,債務人仍得依修正前民事訴訟法第五百二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起再審之訴。 前項後段情形,債務人有債權人於督促程序所提出之證物係偽造或變造之情形,或債務人提出可受較有利益裁判之證物者,仍得向支付命令管轄法院提起再審之訴,並以原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 前項再審之訴應於民事訴訟法督促程序編修正施行後二年內為之,不受民事訴訟法第五百條之限制。本施行法施行起至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成年後二年內均得為之。 前二項規定,債務人就已經清償之債務範圍,不適用之。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3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施行前,法院業發給已起訴之證明者,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 前項情形,訴訟標的非基於物權關係,或有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第九項但書、第十一項情形者,被告或利害關係人亦得依修正前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第七項規定提出異議。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4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十二月三十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簡易訴訟程序施行前已繫屬之事件,其法院管轄權及審理程序依下列之規定: 一、未經終局裁判者,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二、曾經終局裁判者,適用修正前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5 條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十二月三十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二項、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五項、第二百四十九條之一、第四百四十四條第三項、第四項、第四百四十九條之一施行前已繫屬之事件,於該審級終結前,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6 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十四條第一項裁定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年五月三十一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十四條之一施行前確定者,受救助人得於修正條文施行之日起三個月內,依修正條文第一項規定為聲請。 前項規定,受救助人就已清償訴訟費用之範圍,不適用之。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7 條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十四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四十七條施行前,已繫屬於第二審之事件,於該審級終結前,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8 條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十四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六十九條之一及第四百七十條施行前,已經第二審法院判決之事件,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19 條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之二第二項、第七十七條之十九及第七十七條之二十二第二項施行前已繫屬之事件;第九十一條第一項、第三項施行前,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未確定其費用額,而該裁判有執行力之事件,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20 條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第二項施行時,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已逾二十日之不變期間者,不適用修正後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21 條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之一第五項規定,於施行前所為之裁判,不適用之。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第 22 條 本施行法自修正民事訴訟法施行之日施行。 民事訴訟法修正條文及本施行法修正條文,除另定施行日期者外,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十四日、九十二年六月六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其施行日期由司法院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十二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之一、第五十條、第五十六條、第六十九條、第七十七條之十九、第五百七十一條、第五百七十一條之一、第五百九十六條至第六百二十四條之八及第九編第三章章名,自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自一百十一年一月四日施行。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
法律
20231129
2024/1/12 上午 12:00:00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1 條 民事訴訟費用之徵收及計算,依本法之規定。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2 條 民事因財產權而起訴,其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未滿一百元者免徵裁判費 ;一百元以上者,每百元徵收一元,其畸零之數不滿百元者,以百元計算 。 訴訟標的之金額以銀兩、銅幣計算者,按政府主管機關所定比率折合國幣 ;以黃金或外國貨幣計算者,按政府主管機關或其指定銀行核定之牌價折 合國幣;無牌價者,按其應有價值,折合國幣。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3 條 計算訴訟標的之價額,依本法第四條至第十五條之規定。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4 條 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 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 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5 條 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 以一訴附帶主張利息或其他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 價額。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6 條 以一訴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訴訟標的之價額,應依其 中價額最高者定之。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7 條 原告應負擔之對待給付,不得從訴訟標的之價額中扣除。 原告並求確定對待給付之額數者,其訴訟標的之價額,應依給付中價額最 高者定之。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8 條 因土地權、永佃權涉訟,其價額以一年租金十五倍為準;無租金時,以一 年所獲可視同租金利益之十五倍為準;如一年租金或利益之十五倍超過其 地價者,以地價為準。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9 條 因地役權涉訟,如係地役權人為原告,以需役地所增價額為準;如係供役 地人為原告,以供役地所減價額為準。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10 條 因債權之擔保涉訟,以所擔保之債權額為準;如供擔保之物其價額少於債 權額時,以該物之價額為準。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11 條 因典產回贖權涉訟,以產價為準;如僅係典價之爭執,以原告主張之利益 為準。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12 條 因水利涉訟,以一年水利可望增加收益之額為準。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13 條 因租賃權涉訟,其租賃定有期間者,以權利存續期間之租金總額為準;其 租金總額超過租賃物之價額者,以租賃物之價額為準;未定期間者,以兩 期租金之總額為準。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14 條 因定期給付或定期收益涉訟,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 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15 條 訴訟標的之價額不能核定者,其標的價額視為五百元。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16 條 民事非因財產權而起訴者,徵收裁判費四十元。 於非財產權上之訴,並為財產權上之請求者,其裁判費,分別徵收之。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17 條 本訴與反訴之訴訟標的相同者,反訴不另徵收裁判費。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18 條 民事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訴,依第二條及第十六條規定,加徵裁判費 十分之五;發回或發交更審再行上訴者免徵。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19 條 民事再審之訴,按起訴法院之審級,依第二條、第十六條及前條規定徵收 裁判費。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20 條 民事抗告,徵收裁判費十元;再為抗告者亦同。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21 條 民事聲請或聲明,不徵費用。但左列聲請,徵收裁判費十元: 一、聲請參加訴訟或駁回參加。 二、聲請公示送達。 三、聲請回復原狀。 四、聲請證據保全。 五、聲請發支付命令。 六、聲請假扣押、假處分或撤銷假扣押、假處分。 七、聲請公示催告或除權判決。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22 條 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十九條第二項及第五百十九條第一項規定,以調解或 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已起訴者,仍依第二條、第十六條規定徵收裁判費。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23 條 民事強制執行,其執行標的之拍賣金額,未滿一百元者,免徵執行費;一 百元以上者,每百元徵收五角,其畸零之數不滿百元者,以百元計算。 執行標的毋庸拍賣者,依其徵收金額或價額,按照前項規定,徵收執行費 十分之五。 第二條第二項及第三條之規定,於計算前項金額或價額準用之。 執行非財產案件,徵收執行費五元。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24 條 抄錄費,每百字徵收一元;未滿百字者,按百字計算。但裁判書及其他依 職權抄送之文件,不得收抄錄費。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25 條 翻譯費,每百字徵收一元至二元,由法院酌定;未滿百字者,按百字計算 。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26 條 郵電費、運送費及登載公報、新聞紙費,依實支數計算。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27 條 證人到庭費,每次二元以上十元以下;鑑定人、通譯到庭費,每次三元以 上十五元以下,由法院酌定之。 證人、鑑定人、通譯因就訊或通譯,滯留一日以上者,於到庭費外,每日 給以滯留費三元以上十五元以下,由法院酌定之。 證人、鑑定人、通譯之在途食、宿、舟、車費,依實支數計算;滯留日期 內之食宿費亦同。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28 條 推事、書記官出外調查證據及執達員送達文書之食、宿、舟、車費,由各 高等法院按照各該地方交通及生活情形,分別等差,擬定規則,報請司法 院核准施行。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29 條 本法應徵收之裁判費,各高等法院得因必要情形,擬定額數,報請司法院 核准後加徵之。但其加徵之額數,不得超過原額數十分之五。 本法應徵之抄錄費、翻譯費、到庭費及滯留費,得視經濟情形,提高至十 倍,由高等法院按照各該省(市)實際情形酌定,報請司法院核准後加徵 之。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30 條 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得由受訴法院管轄區域 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保證書,以代其事由之釋明。 前項保證書內,應載明具保證書人於聲請訴訟救助人負擔訴訟費用時,代 繳暫免之費用。 民事訴訟費用法 第 31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民事訴訟費用法
法律
20030910
2024/1/12 上午 12:00:00
強制執行法 第 一 章 總則 強制執行法 第 1 條 民事強制執行事務,於地方法院及其分院設民事執行處辦理之。 強制執行應依公平合理之原則,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權益,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 強制執行法 第 2 條 民事執行處置法官或司法事務官、書記官及執達員,辦理執行事務。 強制執行法 第 3 條 強制執行事件,由法官或司法事務官命書記官督同執達員辦理之。 本法所規定由法官辦理之事項,除拘提、管收外,均得由司法事務官辦理之。 強制執行法 第 3-1 條 執行人員於執行職務時,遇有抗拒者,得用強制力實施之。但不得逾必要之程度。 實施強制執行時,為防止抗拒或遇有其他必要之情形者,得請警察或有關機關協助。 前項情形,警察或有關機關有協助之義務。 強制執行法 第 4 條 強制執行,依左列執行名義為之: 一、確定之終局判決。 二、假扣押、假處分、假執行之裁判及其他依民事訴訟法得為強制執行之裁判。 三、依民事訴訟法成立之和解或調解。 四、依公證法規定得為強制執行之公證書。 五、抵押權人或質權人,為拍賣抵押物或質物之聲請,經法院為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者。 六、其他依法律之規定,得為強制執行名義者。 執行名義附有條件、期限或須債權人提供擔保者,於條件成就、期限屆至或供擔保後,始得開始強制執行。 執行名義有對待給付者,以債權人已為給付或已提出給付後,始得開始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4-1 條 依外國法院確定判決聲請強制執行者,以該判決無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二條各款情形之一,並經中華民國法院以判決宣示許可其執行者為限,得為強制執行。 前項請求許可執行之訴,由債務人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債務人於中華民國無住所者,由執行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管轄。 強制執行法 第 4-2 條 執行名義為確定終局判決者,除當事人外,對於左列之人亦有效力: 一、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及為當事人或其繼受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 二、為他人而為原告或被告者之該他人及訴訟繫屬後為該他人之繼受人,及為該他人或其繼受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 前項規定,於第四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六款規定之執行名義,準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5 條 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應以書狀表明左列各款事項,提出於執行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二、請求實現之權利。 書狀內宜記載執行之標的物、應為之執行行為或本法所定其他事項。 強制執行開始後,債務人死亡者,得續行強制執行。 債務人死亡,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執行法院得依債權人或利害關係人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但有遺囑執行人或遺產管理人者,不在此限: 一、繼承人有無不明者。 二、繼承人所在不明者。 三、繼承人是否承認繼承不明者。 四、繼承人因故不能管理遺產者。 強制執行法 第 5-1 條 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之執行名義係命債務人分期給付者,於各期履行期屆至時,執行法院得經債權人之聲請,繼續執行之。 強制執行法 第 5-2 條 有執行名義之債權人依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自行拘束債務人之自由或押收其財產,而聲請法院處理者,依本法規定有關執行程序辦理之。 前項情形,如債權人尚未聲請強制執行者,視為強制執行之聲請。 強制執行法 第 6 條 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應依左列規定,提出證明文件: 一、依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聲請者,應提出判決正本並判決確定證明書或各審級之判決正本。 二、依第四條第一項第二款聲請者,應提出裁判正本。 三、依第四條第一項第三款聲請者,應提出筆錄正本。 四、依第四條第一項第四款聲請者,應提出公證書。 五、依第四條第一項第五款聲請者,應提出債權及抵押權或質權之證明文件及裁定正本。 六、依第四條第一項第六款聲請者,應提出得為強制執行名義之證明文件。 前項證明文件,未經提出者,執行法院應調閱卷宗。但受聲請之法院非係原第一審法院時,不在此限。 強制執行法 第 7 條 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管轄。 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同一強制執行,數法院有管轄權者,債權人得向其中一法院聲請。 受理強制執行事件之法院,須在他法院管轄區內為執行行為時,應囑託該他法院為之。 強制執行法 第 8 條 關於強制執行事項及範圍發生疑義時,執行法院應調閱卷宗。 前項卷宗,如為他法院所需用時,應自作繕本或節本,或囑託他法院移送繕本或節本。 強制執行法 第 9 條 開始強制執行前,除因調查關於強制執行之法定要件或執行之標的物認為必要者外,無庸傳訊當事人。 強制執行法 第 10 條 實施強制執行時,經債權人同意者,執行法院得延緩執行。 前項延緩執行之期限不得逾三個月。債權人聲請續行執行而再同意延緩執行者,以一次為限。每次延緩期間屆滿後,債權人經執行法院通知而不於十日內聲請續行執行者,視為撤回其強制執行之聲請。 實施強制執行時,如有特別情事繼續執行顯非適當者,執行法院得變更或延展執行期日。 強制執行法 第 11 條 供強制執行之財產權,其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為強制執行時,執行法院應即通知該管登記機關登記其事由。 前項通知,執行法院得依債權人之聲請,交債權人逕行持送登記機關登記。 債務人因繼承、強制執行、徵收或法院之判決,於登記前已取得不動產物權者,執行法院得因債權人之聲請,以債務人費用,通知登記機關登記為債務人所有後而為執行。 前項規定,於第五條第三項之續行強制執行而有辦理繼承登記之必要者,準用之。但不影響繼承人拋棄繼承或限定繼承之權利。 強制執行法 第 12 條 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對於執行法院強制執行之命令,或對於執行法官、書記官、執達員實施強制執行之方法,強制執行時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為聲請或聲明異議。但強制執行不因而停止。 前項聲請及聲明異議,由執行法院裁定之。 不服前項裁定者,得為抗告。 強制執行法 第 13 條 執行法院對於前條之聲請,聲明異議或抗告認為有理由時,應將原處分或程序撤銷或更正之。 執行法院於前項撤銷或更正之裁定確定前,因必要情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以裁定停止該撤銷或更正裁定之執行。 當事人對前項裁定,不得抗告。 強制執行法 第 14 條 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起異議之訴。如以裁判為執行名義時,其為異議原因之事實發生在前訴訟言詞辯論終結後者,亦得主張之。 執行名義無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於執行名義成立前,如有債權不成立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人亦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提起異議之訴。 依前二項規定起訴,如有多數得主張之異議原因事實,應一併主張之。其未一併主張者,不得再行提起異議之訴。 強制執行法 第 14-1 條 債務人對於債權人依第四條之二規定聲請強制執行,如主張非執行名義效力所及者,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起異議之訴。 債權人依第四條之二規定聲請強制執行經執行法院裁定駁回者,得於裁定送達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執行法院對債務人提起許可執行之訴。 強制執行法 第 15 條 第三人就執行標的物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之權利者,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起異議之訴。如債務人亦否認其權利時,並得以債務人為被告。 強制執行法 第 16 條 債務人或第三人就強制執行事件得提起異議之訴時,執行法院得指示其另行起訴,或諭知債權人,經其同意後,即由執行法院撤銷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17 條 執行法院如發見債權人查報之財產確非債務人所有者,應命債權人另行查報,於強制執行開始後始發見者,應由執行法院撤銷其執行處分。 強制執行法 第 18 條 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 第 19 條 執行法院對於強制執行事件,認有調查之必要時,得命債權人查報,或依職權調查之。 執行法院得向稅捐及其他有關機關、團體或知悉債務人財產之人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受調查者不得拒絕。但受調查者為個人時,如有正當理由,不在此限。 強制執行法 第 20 條 已發見之債務人財產不足抵償聲請強制執行債權或不能發現債務人應交付之財產時,執行法院得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定期間命債務人據實報告該期間屆滿前一年內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狀況。 債務人違反前項規定,不為報告或為虛偽之報告,執行法院得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命其提供擔保或限期履行執行債務。 債務人未依前項命令提供相當擔保或遵期履行者,執行法院得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管收債務人。但未經訊問債務人,並認其非不能報告財產狀況者,不得為之。 強制執行法 第 21 條 債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而有強制其到場之必要者,執行法院得拘提之: 一、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 二、有事實足認為有逃匿之虞。 債務人有前項情形者,司法事務官得報請執行法院拘提之。 債務人經拘提到場者,執行法院得交由司法事務官即時詢問之。 司法事務官於詢問後,應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報告。 強制執行法 第 21-1 條 拘提,應用拘票。 拘票應記載左列事項,由執行法官簽名: 一、應拘提人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地及住所或居所,有必要時,應記載其足資辨別之特徵。但年齡、出生地、住所或居所不明者,得免記載。 二、案由。 三、拘提之理由。 四、應到之日、時及處所。 強制執行法 第 21-2 條 拘提,由執達員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22 條 債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執行法院得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命其提供擔保或限期履行: 一、有事實足認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故不履行。 二、就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有隱匿或處分之情事。 債務人有前項各款情形之一,而有事實足認顯有逃匿之虞或其他必要事由者,執行法院得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限制債務人住居於一定之地域。但債務人已提供相當擔保、限制住居原因消滅或執行完結者,應解除其限制。 前項限制住居及其解除,應通知債務人及有關機關。 債務人無正當理由違反第二項限制住居命令者,執行法院得拘提之。 債務人未依第一項命令提供相當擔保、遵期履行或無正當理由違反第二項限制住居命令者,執行法院得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管收債務人。但未經訊問債務人,並認非予管收,顯難進行強制執行程序者,不得為之。 債務人經拘提、通知或自行到場,司法事務官於詢問後,認有前項事由,而有管收之必要者,應報請執行法院依前項規定辦理。 強制執行法 第 22-1 條 管收,應用管收票。 管收票,應記載左列事項,由執行法官簽名: 一、應管收人之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地及住所或居所,有必要時,應記載其足資辨別之特徵。 二、案由。 三、管收之理由。 強制執行法 第 22-2 條 執行管收,由執達員將應管收人送交管收所。 管收所所長驗收後,應於管收票附記送到之年、月、日、時,並簽名。 強制執行法 第 22-3 條 債務人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管收,其情形發生於管收後者,應停止管收: 一、因管收而其一家生計有難以維持之虞者。 二、懷胎五月以上或生產後二月未滿者。 三、現罹疾病,恐因管收而不能治療者。 強制執行法 第 22-4 條 被管收人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即釋放: 一、管收原因消滅者。 二、已就債務提出相當擔保者。 三、管收期限屆滿者。 四、執行完結者。 強制執行法 第 22-5 條 拘提、管收,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準用刑事訴訟法關於拘提、羈押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 第 23 條 債務人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二十二條之四第二款提供之擔保,執行法院得許由該管區域內有資產之人具保證書代之。 前項具保證書人,如於保證書載明債務人逃亡或不履行義務時,由其負責清償或賠償一定之金額者,執行法院得因債權人之聲請,逕向具保證書人為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24 條 管收期限不得逾三個月。 有管收新原因發生時,對於債務人仍得再行管收,但以一次為限。 強制執行法 第 25 條 債務人履行債務之義務,不因債務人或依本法得管收之人被管收而免除。 關於債務人拘提、管收、限制住居、報告及其他應負義務之規定,於下列各款之人亦適用之: 一、債務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者,其法定代理人。 二、債務人失蹤者,其財產管理人。 三、債務人死亡者,其繼承人、遺產管理人、遺囑執行人或特別代理人。 四、法人或非法人團體之負責人、獨資商號之經理人。 前項各款之人,於喪失資格或解任前,具有報告及其他應負義務或拘提、管收、限制住居之原因者,在喪失資格或解任後,於執行必要範圍內,仍得命其履行義務或予拘提、管收、限制住居。 強制執行法 第 26 條 管收所之設置及管理,以法律定之。 強制執行法 第 27 條 債務人無財產可供強制執行,或雖有財產經強制執行後所得之數額仍不足清償債務時,執行法院應命債權人於一個月內查報債務人財產。債權人到期不為報告或查報無財產者,應發給憑證,交債權人收執,載明俟發見有財產時,再予強制執行。 債權人聲請執行,而陳明債務人現無財產可供執行者,執行法院得逕行發給憑證。 強制執行法 第 28 條 強制執行之費用,以必要部分為限,由債務人負擔,並應與強制執行之債權同時收取。 前項費用,執行法院得命債權人代為預納。 強制執行法 第 28-1 條 強制執行程序如有左列情形之一,致不能進行時,執行法院得以裁定駁回其強制執行之聲請,並於裁定確定後,撤銷已為之執行處分: 一、債權人於執行程序中應為一定必要之行為,無正當理由而不為,經執行法院再定期限命為該行為,無正當理由逾期仍不為者。 二、執行法院命債權人於相當期限內預納必要之執行費用而不預納者。 強制執行法 第 28-2 條 民事強制執行,其執行標的金額或價額未滿新臺幣五千元者,免徵執行費;新臺幣五千元以上者,每百元收七角,其畸零之數不滿百元者,以百元計算。 前項規定,於聲明參與分配者,適用之。 執行非財產案件,徵收執行費新臺幣三千元。 法院依法科處罰鍰或怠金之執行,免徵執行費。 法院依法徵收暫免繳納費用或國庫墊付款之執行,暫免繳執行費,由執行所得扣還之。 執行人員之食、宿、舟、車費,不另徵收。 強制執行法 第 28-3 條 債權人聲請執行,依第二十七條第二項逕行發給憑證者,徵收執行費新臺幣一千元。但依前條第一項規定計算應徵收之執行費低於新臺幣一千元者,依該規定計算徵收之。 債權人依前項憑證聲請執行,而依第二十七條第二項逕行發給憑證者,免徵執行費。 債權人依前二項憑證聲請強制執行債務人財產者,應補徵收按前條第一項規定計算執行費之差額。 強制執行法 第 29 條 債權人因強制執行而支出之費用,得求償於債務人者,得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一條之規定,向執行法院聲請確定其數額。 前項費用及其他為債權人共同利益而支出之費用,得求償於債務人者,得就強制執行之財產先受清償。 強制執行法 第 30 條 依判決為強制執行,其判決經變更或廢棄時,受訴法院因債務人之聲請,應於其判決內,命債權人償還強制執行之費用。 前項規定,於判決以外之執行名義經撤銷時,準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30-1 條 強制執行程序,除本法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 第 二 章 關於金錢請求權之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一 節 參與分配 強制執行法 第 31 條 因強制執行所得之金額,如有多數債權人參與分配時,執行法院應作成分配表,並指定分配期日,於分配期日五日前以繕本交付債務人及各債權人,並置於民事執行處,任其閱覽。 強制執行法 第 32 條 他債權人參與分配者,應於標的物拍賣、變賣終結或依法交債權人承受之日一日前,其不經拍賣或變賣者,應於當次分配表作成之日一日前,以書狀聲明之。 逾前項期間聲明參與分配者,僅得就前項債權人受償餘額而受清償;如尚應就債務人其他財產執行時,其債權額與前項債權餘額,除有優先權者外,應按其數額平均受償。 強制執行法 第 33 條 對於已開始實施強制執行之債務人財產,他債權人再聲請強制執行者,已實施執行行為之效力,於為聲請時及於該他債權人,應合併其執行程序,並依前二條之規定辦理。 強制執行法 第 33-1 條 執行人員於實施強制執行時,發現債務人之財產業經行政執行機關查封者,不得再行查封。 前項情形,執行法院應將執行事件連同卷宗函送行政執行機關合併辦理,並通知債權人。 行政執行機關就已查封之財產不再繼續執行時,應將有關卷宗送請執行法院繼續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33-2 條 執行法院已查封之財產,行政執行機關不得再行查封。 前項情形,行政執行機關應將執行事件連同卷宗函送執行法院合併辦理,並通知移送機關。 執行法院就已查封之財產不再繼續執行時,應將有關卷宗送請行政執行機關繼續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34 條 有執行名義之債權人聲明參與分配時,應提出該執行名義之證明文件。 依法對於執行標的物有擔保物權或優先受償權之債權人,不問其債權已否屆清償期,應提出其權利證明文件,聲明參與分配。 執行法院知有前項債權人者,應通知之。知有債權人而不知其住居所或知有前項債權而不知孰為債權人者,應依其他適當方法通知或公告之。經通知或公告仍不聲明參與分配者,執行法院僅就已知之債權及其金額列入分配。其應徵收之執行費,於執行所得金額扣繳之。 第二項之債權人不聲明參與分配,其債權金額又非執行法院所知者,該債權對於執行標的物之優先受償權,因拍賣而消滅,其已列入分配而未受清償部分,亦同。 執行法院於有第一項或第二項之情形時,應通知各債權人及債務人。 強制執行法 第 34-1 條 政府機關依法令或本於法令之處分,對義務人有公法上金錢債權,依行政執行法得移送執行者,得檢具證明文件,聲明參與分配。 強制執行法 第 35 條 (刪除) 強制執行法 第 36 條 (刪除) 強制執行法 第 37 條 實行分配時,應由書記官作成分配筆錄。 強制執行法 第 38 條 參與分配之債權人,除依法優先受償者外,應按其債權額數平均分配。 強制執行法 第 39 條 債權人或債務人對於分配表所載各債權人之債權或分配金額有不同意者,應於分配期日一日前,向執行法院提出書狀,聲明異議。 前項書狀,應記載異議人所認原分配表之不當及應如何變更之聲明。 強制執行法 第 40 條 執行法院對於前條之異議認為正當,而到場之債務人及有利害關係之他債權人不為反對之陳述或同意者,應即更正分配表而為分配。 異議未依前項規定終結者,應就無異議之部分先為分配。 強制執行法 第 40-1 條 依前條第一項更正之分配表,應送達於未到場之債務人及有利害關係之他債權人。 前項債務人及債權人於受送達後三日內不為反對之陳述者,視為同意依更正分配表實行分配。其有為反對陳述者,應通知聲明異議人。 強制執行法 第 41 條 異議未終結者,為異議之債權人或債務人,得向執行法院對為反對陳述之債權人或債務人提起分配表異議之訴。但異議人已依同一事由就有爭執之債權先行提起其他訴訟者,毋庸再行起訴,執行法院應依該確定判決實行分配。 債務人對於有執行名義而參與分配之債權人為異議者,僅得以第十四條規定之事由,提起分配表異議之訴。 聲明異議人未於分配期日起十日內向執行法院為前二項起訴之證明者,視為撤回其異議之聲明;經證明者,該債權應受分配之金額,應行提存。 前項期間,於第四十條之一有反對陳述之情形,自聲明異議人受通知之日起算。 強制執行法 第 42 條 (刪除) 強制執行法 第 43 條 (刪除) 強制執行法 第 44 條 (刪除) 強制執行法 第 二 節 對於動產之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45 條 動產之強制執行,以查封、拍賣或變賣之方法行之。 強制執行法 第 46 條 查封動產,由執行法官命書記官督同執達員為之。於必要時得請有關機關、自治團體、商業團體、工業團體或其他團體,或對於查封物有專門知識經驗之人協助。 強制執行法 第 47 條 查封動產,由執行人員實施占有。其將查封物交付保管者,並應依左列方法行之: 一、標封。 二、烙印或火漆印。 三、其他足以公示查封之適當方法。 前項方法,於必要時得併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48 條 查封時,得檢查、啟視債務人居住所、事務所、倉庫、箱櫃及其他藏置物品之處所。 查封時,如債務人不在場,應命其家屬或鄰右之有辨別事理能力者到場,於必要時,得請警察到場。 強制執行法 第 49 條 (刪除) 強制執行法 第 50 條 查封動產,以其價格足清償強制執行之債權額及債務人應負擔之費用者為限。 強制執行法 第 50-1 條 應查封動產之賣得價金,清償強制執行費用後,無賸餘之可能者,執行法院不得查封。 查封物賣得價金,於清償優先債權及強制執行費用後,無賸餘之可能者,執行法院應撤銷查封,將查封物返還債務人。 前二項情形,應先詢問債權人之意見,如債權人聲明於查封物賣得價金不超過優先債權及強制執行費用時,願負擔其費用者,不適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51 條 查封之效力及於查封物之天然孳息。 實施查封後,債務人就查封物所為移轉、設定負擔或其他有礙執行效果之行為,對於債權人不生效力。 實施查封後,第三人未經執行法院允許,占有查封物或為其他有礙執行效果之行為者,執行法院得依職權或依聲請排除之。 強制執行法 第 52 條 查封時,應酌留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二個月間生活所必需之食物、燃料及金錢。 前項期間,執行法官審核債務人家庭狀況,得伸縮之。但不得短於一個月或超過三個月。 強制執行法 第 53 條 左列之物不得查封: 一、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所必需之衣服、寢具及其他物品。 二、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職業上或教育上所必需之器具、物品。 三、債務人所受或繼承之勳章及其他表彰榮譽之物品。 四、遺像、牌位、墓碑及其他祭祀、禮拜所用之物。 五、未與土地分離之天然孳息不能於一個月內收穫者。 六、尚未發表之發明或著作。 七、附於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而為防止災害或確保安全,依法令規定應設備之機械或器具、避難器具及其他物品。 前項規定斟酌債權人及債務人狀況,有顯失公平情形,仍以查封為適當者,執行法院得依聲請查封其全部或一部。其經債務人同意者,亦同。 強制執行法 第 54 條 查封時,書記官應作成查封筆錄及查封物品清單。 查封筆錄,應載明左列事項: 一、為查封原因之權利。 二、動產之所在地、種類、數量、品質及其他應記明之事項。 三、債權人及債務人。 四、查封開始之日時及終了之日時。 五、查封之動產保管人。 六、保管方法。 查封人員,應於前項筆錄簽名,如有保管人及依第四十八條第二項規定之人員到場者,亦應簽名。 強制執行法 第 55 條 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及日出前、日沒後,不得進入有人居住之住宅實施關於查封之行為。但有急迫情事,經執行法官許可者,不在此限。 日沒前已開始為查封行為者,得繼續至日沒後。 第一項許可之命令,應於查封時提示債務人。 強制執行法 第 56 條 書記官、執達員於查封時發見債務人之動產業經因案受查封者,應速將其查封原因報告執行法官。 強制執行法 第 57 條 查封後,執行法官應速定拍賣期日。 查封日至拍賣期間,至少應留七日之期間。但經債權人及債務人之同意或因查封物之性質,須迅速拍賣者,不在此限。 前項拍賣期日不得多於一個月。但因查封物之性質或有不得已之事由者,不在此限。 強制執行法 第 58 條 查封後,債務人得於拍定前提出現款,聲請撤銷查封。 拍定後,在拍賣物所有權移轉前,債權人撤回強制執行之聲請者,應得拍定人之同意。 強制執行法 第 59 條 查封之動產,應移置於該管法院所指定之貯藏所或委託妥適之保管人保管之。認為適當時,亦得以債權人為保管人。 查封物除貴重物品及有價證券外,經債權人同意或認為適當時,得使債務人保管之。 查封物交保管人時,應告知刑法所定損壞、除去或污穢查封標示或為違背其效力之行為之處罰。 查封物交保管人時,應命保管人出具收據。 查封物以債務人為保管人時,得許其於無損查封物之價值範圍內,使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59-1 條 查封之有價證券,須於其所定之期限內為權利之行使或保全行為者,執行法院應於期限之始期屆至時,代債務人為該行為。 強制執行法 第 59-2 條 查封未與土地分離之天然孳息者,於收穫期屆至後,始得拍賣。 前項拍賣,得於採收後為之,其於分離前拍賣者,應由買受人自行負擔費用採收之。 強制執行法 第 60 條 查封物應公開拍賣之。但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執行法院得不經拍賣程序,將查封物變賣之: 一、債權人及債務人聲請或對於查封物之價格為協議者。 二、有易於腐壞之性質者。 三、有減少價值之虞者。 四、為金銀物品或有市價之物品者。 五、保管困難或需費過鉅者。 第七十一條之規定,於前項變賣準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60-1 條 查封之有價證券,執行法院認為適當時,得不經拍賣程序,準用第一百十五條至第一百十七條之規定處理之。 強制執行法 第 61 條 拍賣動產,由執行法官命書記官督同執達員於執行法院或動產所在地行之。 前項拍賣,執行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委託拍賣行或適當之人行之。但應派員監督。 強制執行法 第 62 條 查封物為貴重物品而其價格不易確定者,執行法院應命鑑定人鑑定之。 強制執行法 第 63 條 執行法院應通知債權人及債務人於拍賣期日到場,無法通知或屆期不到場者,拍賣不因而停止。 強制執行法 第 64 條 拍賣動產,應由執行法院先期公告。 前項公告,應載明左列事項: 一、拍賣物之種類、數量、品質及其他應記明之事項。 二、拍賣之原因、日時及場所。 三、閱覽拍賣物及查封筆錄之處所及日時。 四、定有拍賣價金之交付期限者,其期限。 五、定有應買之資格或條件者,其資格或條件。 六、定有保證金者,其金額。 強制執行法 第 65 條 拍賣公告,應揭示於執行法院及動產所在地之鄉鎮市(區)公所或拍賣場所,如認為必要或因債權人或債務人之聲請,並得公告於法院網站;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命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 強制執行法 第 66 條 拍賣,應於公告五日後行之。但因物之性質須迅速拍賣者,不在此限。 強制執行法 第 67 條 (刪除) 強制執行法 第 68 條 拍賣物之交付,應於價金繳足時行之。 強制執行法 第 68-1 條 執行法院於有價證券拍賣後,得代債務人為背書或變更名義與買受人之必要行為,並載明其意旨。 強制執行法 第 68-2 條 拍定人未繳足價金者,執行法院應再拍賣。再拍賣時原拍定人不得應買。如再拍賣之價金低於原拍賣價金及因再拍賣所生之費用者,原拍定人應負擔其差額。 前項差額,執行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之。 原拍定人繳納之保證金不足抵償差額時,得依前項裁定對原拍定人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69 條 拍賣物買受人就物之瑕疵無擔保請求權。 強制執行法 第 70 條 執行法院因債權人或債務人之聲請,或認為必要時,應依職權於拍賣前預定拍賣物之底價,並得酌定保證金額,命應買人於應買前繳納之。未照納者,其應買無效。 執行法院定底價時,應詢問債權人及債務人之意見,但無法通知或屆期不到場者,不在此限。 拍定,應就應買人所出之最高價,高呼三次後為之。 應買人所出之最高價,如低於底價,或雖未定底價而債權人或債務人對於應買人所出之最高價,認為不足而為反對之表示時,執行拍賣人應不為拍定,由執行法院定期再行拍賣。但債權人願依所定底價承受者,執行法院應交債權人承受。 拍賣物依前項規定,再行拍賣時,應拍歸出價最高之應買人。但其最高價不足底價百分之五十;或雖未定底價,而其最高價顯不相當者,執行法院應作價交債權人承受;債權人不承受時,執行法院應撤銷查封,將拍賣物返還債務人。 債務人不得應買。 強制執行法 第 71 條 拍賣物無人應買時,執行法院應作價交債權人承受,債權人不願承受或依法不能承受者,應由執行法院撤銷查封,將拍賣物返還債務人。但拍賣物顯有賣得相當價金之可能者,準用前條第五項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 第 72 條 拍賣於賣得價金足以清償強制執行之債權額及債務人應負擔之費用時,應即停止。 強制執行法 第 73 條 拍賣終結後,書記官應作成拍賣筆錄,載明左列事項: 一、拍賣物之種類、數量、品質及其他應記明之事項。 二、債權人及債務人。 三、拍賣之買受人姓名、住址及其應買之最高價額。 四、拍賣不成立或停止時,其原因。 五、拍賣之日時及場所。 六、作成拍賣筆錄之處所及年、月、日。 前項筆錄,應由執行拍賣人簽名。 強制執行法 第 74 條 拍賣物賣得價金,扣除強制執行之費用後,應將餘額交付債權人,其餘額超過債權人取得執行名義之費用及其債權所應受償之數額時,應將超過額交付債務人。 強制執行法 第 三 節 對於不動產之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75 條 不動產之強制執行,以查封、拍賣、強制管理之方法行之。 前項拍賣及強制管理之方法,於性質上許可並認為適當時,得併行之。 建築物及其基地同屬於債務人所有者,得併予查封、拍賣。 應拍賣之財產有動產及不動產者,執行法院得合併拍賣之。 前項合併拍賣之動產,適用關於不動產拍賣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 第 76 條 查封不動產,由執行法官命書記官督同執達員依左列方法行之: 一、揭示。 二、封閉。 三、追繳契據。 前項方法,於必要時得併用之。 已登記之不動產,執行法院並應先通知登記機關為查封登記,其通知於第一項執行行為實施前到達登記機關時,亦發生查封之效力。 強制執行法 第 77 條 查封時,書記官應作成查封筆錄,載明下列事項: 一、為查封原因之權利。 二、不動產之所在地、種類、實際狀況、使用情形、現場調查所得之海砂屋、輻射屋、地震受創、嚴重漏水、火災受損、建物內有非自然死亡或其他足以影響交易之特殊情事及其應記明之事項。 三、債權人及債務人。 四、查封方法及其實施之年、月、日、時。 五、查封之不動產有保管人者,其保管人。 查封人員及保管人應於前項筆錄簽名,如有依第四十八條第二項規定之人員到場者,亦應簽名。 強制執行法 第 77-1 條 執行法官或書記官,為調查前條第一項第二款情事或其他權利關係,得依下列方式行之: 一、開啟門鎖進入不動產或訊問債務人或占有之第三人,並得命其提出有關文書。 二、向警察及其他有關機關、團體調查,受調查者不得拒絕。 前項情形,債務人無正當理由拒絕陳述或提出文書,或為虛偽陳述或提出虛偽之文書者,執行法院得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管收債務人。但未經訊問債務人,並認非予管收,顯難查明不動產狀況者,不得為之。 第三人有前項情形或拒絕到場者,執行法院得以裁定處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下之罰鍰。 強制執行法 第 78 條 已查封之不動產,以債務人為保管人者,債務人仍得為從來之管理或使用。由債務人以外之人保管者,執行法院得許債務人於必要範圍內管理或使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79 條 查封之不動產保管或管理,執行法院得交由有關機關、自治團體、商業團體、工業團體或其他團體為之。 強制執行法 第 80 條 拍賣不動產,執行法院應命鑑定人就該不動產估定價格,經核定後,為拍賣最低價額。 強制執行法 第 80-1 條 不動產之拍賣最低價額不足清償優先債權及強制執行之費用者,執行法院應將其事由通知債權人。債權人於受通知後七日內,得證明該不動產賣得價金有賸餘可能或指定超過該項債權及費用總額之拍賣最低價額,並聲明如未拍定願負擔其費用而聲請拍賣。逾期未聲請者,執行法院應撤銷查封,將不動產返還債務人。 依債權人前項之聲請為拍賣而未拍定,債權人亦不承受時,執行法院應公告願買受該不動產者,得於三個月內依原定拍賣條件為應買之表示,執行法院於訊問債權人及債務人意見後,許其應買;債權人復願承受者亦同。逾期無人應買或承受者,執行法院應撤銷查封,將不動產返還債務人。 不動產由順位在先之抵押權或其他優先受償權人聲請拍賣者,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第一項、第二項關於撤銷查封將不動產返還債務人之規定,於該不動產已併付強制管理之情形;或債權人已聲請另付強制管理而執行法院認為有實益者,不適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81 條 拍賣不動產,應由執行法院先期公告。 前項公告,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不動產之所在地、種類、實際狀況、占有使用情形、調查所得之海砂屋、輻射屋、地震受創、嚴重漏水、火災受損、建物內有非自然死亡或其他足以影響交易之特殊情事及其應記明之事項。 二、拍賣之原因、日期及場所。如以投標方法拍賣者,其開標之日時及場所,定有保證金額者,其金額。 三、拍賣最低價額。 四、交付價金之期限。 五、閱覽查封筆錄之處所及日、時。 六、定有應買資格或條件者,其資格或條件。 七、拍賣後不點交者,其原因。 八、定有應買人察看拍賣物之日、時者,其日、時。 強制執行法 第 82 條 拍賣期日距公告之日,不得少於十四日。 強制執行法 第 83 條 拍賣不動產,由執行法官命書記官督同執達員於執行法院或其他場所為之。 強制執行法 第 84 條 拍賣公告,應揭示於執行法院及不動產所在地或其所在地之鄉鎮市(區)公所。 拍賣公告,應公告於法院網站;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命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 強制執行法 第 85 條 拍賣不動產,執行法院得因債權人或債務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投標之方法行之。 強制執行法 第 86 條 以投標方法拍賣不動產時,執行法院得酌定保證金額,命投標人於開標前繳納之。 強制執行法 第 87 條 投標人應以書件密封,投入執行法院所設之標匭。 前項書件,應載明左列事項: 一、投標人之姓名、年齡及住址。 二、願買之不動產。 三、願出之價額。 強制執行法 第 88 條 開標應由執行法官當眾開示,並朗讀之。 強制執行法 第 89 條 投標應繳納保證金而未照納者,其投標無效。 強制執行法 第 90 條 投標人願出之最高價額相同者,以當場增加之金額最高者為得標人;無人增加價額者,以抽籤定其得標人。 前項得標人未於公告所定期限內繳足價金者,再行拍賣。但未中籤之投標人仍願按原定投標條件依法承買者,不在此限。 強制執行法 第 91 條 拍賣之不動產無人應買或應買人所出之最高價未達拍賣最低價額,而到場之債權人於拍賣期日終結前聲明願承受者,執行法院應依該次拍賣所定之最低價額,將不動產交債權人承受,並發給權利移轉證書。其無人承受或依法不得承受者,由執行法院定期再行拍賣。 依前項規定再行拍賣時,執行法院應酌減拍賣最低價額;酌減數額不得逾百分之二十。 強制執行法 第 92 條 再行拍賣期日,無人應買或應買人所出之最高價,未達於減定之拍賣最低價額者,準用前條之規定;如再行拍賣,其酌減數額,不得逾減定之拍賣最低價額百分之二十。 強制執行法 第 93 條 前二條再行拍賣之期日,距公告之日,不得少於十日多於三十日。 強制執行法 第 94 條 債權人有二人以上願承受者,以抽籤定之。 承受不動產之債權人,其應繳之價金超過其應受分配額者,執行法院應限期命其補繳差額後,發給權利移轉證書;逾期不繳者,再行拍賣。但有未中籤之債權人仍願按原定拍賣條件依法承受者,不在此限。 第六十八條之二之規定,於前項再行拍賣準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95 條 經二次減價拍賣而未拍定之不動產,債權人不願承受或依法不得承受時,執行法院應於第二次減價拍賣期日終結後十日內公告願買受該不動產者,得於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依原定拍賣條件為應買之表示,執行法院得於詢問債權人及債務人意見後,許其買受。債權人復願為承受者,亦同。 前項三個月期限內,無人應買前,債權人亦得聲請停止前項拍賣,而另行估價或減價拍賣,如仍未拍定或由債權人承受,或債權人未於該期限內聲請另行估價或減價拍賣者,視為撤回該不動產之執行。 第九十四條第二項、第三項之規定,於本條第一項承買準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96 條 供拍賣之數宗不動產,其中一宗或數宗之賣得價金,已足清償強制執行之債權額及債務人應負擔之費用時,其他部分應停止拍賣。 前項情形,債務人得指定其應拍賣不動產之部分。但建築物及其基地,不得指定單獨拍賣。 強制執行法 第 97 條 拍賣之不動產,買受人繳足價金後,執行法院應發給權利移轉證書及其他書據。 強制執行法 第 98 條 拍賣之不動產,買受人自領得執行法院所發給權利移轉證書之日起,取得該不動產所有權,債權人承受債務人之不動產者亦同。 前項不動產原有之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典權及租賃關係隨同移轉。但發生於設定抵押權之後,並對抵押權有影響,經執行法院除去後拍賣者,不在此限。 存於不動產上之抵押權及其他優先受償權,因拍賣而消滅。但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未定清償期或其清償期尚未屆至,而拍定人或承受抵押物之債權人聲明願在拍定或承受之抵押物價額範圍內清償債務,經抵押權人同意者,不在此限。 強制執行法 第 99 條 債務人應交出之不動產,現為債務人占有或於查封後為第三人占有者,執行法院應解除其占有,點交於買受人或承受人;如有拒絕交出或其他情事時,得請警察協助。 第三人對其在查封前無權占有不爭執或其占有為前條第二項但書之情形者,前項規定亦適用之。 依前二項規定點交後,原占有人復即占有該不動產者,執行法院得依聲請再解除其占有後點交之。 前項執行程序,應徵執行費。 強制執行法 第 100 條 房屋內或土地上之動產,除應與不動產同時強制執行外,應取去點交債務人或其代理人、家屬或受僱人。 無前項之人接受點交時,應將動產暫付保管,向債務人為限期領取之通知,債務人逾限不領取時,得拍賣之而提存其價金,或為其他適當之處置。 前二項規定,於前條之第三人適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01 條 債務人應交出書據而拒絕交出時,執行法院得將書據取交債權人或買受人,並得以公告宣示未交出之書據無效,另作證明書發給債權人或買受人。 強制執行法 第 102 條 共有物應有部分第一次之拍賣,執行法院應通知他共有人。但無法通知時,不在此限。 最低拍賣價額,就共有物全部估價,按債務人應有部分比例定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03 條 已查封之不動產,執行法院得因債權人之聲請或依職權,命付強制管理。 強制執行法 第 104 條 命付強制管理時,執行法院應禁止債務人干涉管理人事務及處分該不動產之收益,如收益應由第三人給付者,應命該第三人向管理人給付。 前項命第三人給付之命令,於送達於該第三人時發生效力。 強制執行法 第 105 條 管理人由執行法院選任之。但債權人得推薦適當之人。 執行法院得命管理人提供擔保。 管理人之報酬,由執行法院詢問債權人及債務人意見後定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06 條 強制管理,以管理人一人為之。但執行法院認為必要時,得選任數人。 管理人有數人時,應共同行使職權。但執行法院另以命令定其職務者,不在此限。 管理人共同行使職權時,第三人之意思表示,得僅向其中一人為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07 條 執行法院對於管理人,應指示關於管理上必要之事項,並監督其職務之進行。 管理人將管理之不動產出租者,應以書面為之,並應經執行法院之許可。 執行法院為前項許可時,應詢問債權人及債務人之意見。但無法通知或屆期不到場者,不在此限。 強制執行法 第 108 條 管理人不勝任或管理不適當時,執行法院得解除其職務或更換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09 條 管理人因強制管理及收益,得占有不動產,遇有抗拒,得請執行法院核辦,或請警察協助。 強制執行法 第 110 條 管理人於不動產之收益,扣除管理費用及其他必需之支出後,應將餘額速交債權人;如有多數債權人參與分配,執行法院認為適當時,得指示其作成分配表分配之。 債權人對於前項所交數額有異議時,得向執行法院聲明之;如債權人於前項分配表達到後三日內向管理人異議者,管理人應即報請執行法院分配之。 第一項收益,執行法院得依債務人或其共同生活之親屬之聲請,酌留維持其生活所必需之數額,命管理人支付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11 條 管理人應於每月或其業務終結後,繕具收支計算書,呈報執行法院,並送交債權人及債務人。 債權人或債務人對於前項收支計算書有異議時,得於接得計算書後五日內,向執行法院聲明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12 條 強制執行之債權額及債務人應負擔之費用,就不動產之收益已受清償時,執行法院應即終結強制管理。 不動產之收益,扣除管理費用及其他必需之支出後,無賸餘之可能者,執行法院應撤銷強制管理程序。 強制執行法 第 113 條 不動產之強制執行,除本節有規定外,準用關於動產執行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 第 四 節 對於船舶及航空器之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114 條 海商法所定之船舶,其強制執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關於不動產執行之規定;建造中之船舶亦同。 對於船舶之強制執行,自運送人或船長發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行完成時止,仍得為之。 前項強制執行,除海商法第四條第一項但書之規定或船舶碰撞之損害賠償外,於保全程序之執行名義,不適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14-1 條 船舶於查封後,應取去證明船舶國籍之文書,使其停泊於指定之處所,並通知航政主管機關。但經債權人同意,執行法院得因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准許其航行。 債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得以債權額及執行費用額或船舶之價額,提供擔保金額或相當物品,聲請撤銷船舶之查封。 前項擔保,得由保險人或經營保證業務之銀行出具擔保書代之。擔保書應載明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由其負責清償或併賠償一定之金額。 依前二項規定撤銷船舶之查封時,得就該項擔保續行執行。如擔保人不履行義務時,執行法院得因債權人之聲請,逕向擔保人為強制執行。 第二項、第三項係就債權額及執行費用額提供擔保者,於擔保提出後,他債權人對該擔保不得再聲明參與分配。 第一項但書情形,不影響海商法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之優先受償權。 強制執行法 第 114-2 條 依前條第一項但書准許航行之船舶,在未返回指定之處所停泊者,不得拍賣。但船舶現停泊於他法院轄區者,得囑託該法院拍賣或為其他執行行為。 拍賣船舶之公告,除記載第八十一條第二項第二款至第五款事項外,並應載明船名、船種、總噸位、船舶國籍、船籍港、停泊港及其他事項,揭示於執行法院、船舶所在地及船籍港所在地航政主管機關牌示處。 船舶得經應買人、債權人及債務人同意變賣之,並於買受人繳足價金後,由執行法院發給權利移轉證書。 前項變賣,其賣得價金足以清償債權人之債權者,無須得其同意。 強制執行法 第 114-3 條 外國船舶經中華民國法院拍賣者,關於船舶之優先權及抵押權,依船籍國法。當事人對優先權與抵押權之存在所擔保之債權額或優先次序有爭議者,應由主張有優先權或抵押權之人,訴請執行法院裁判;在裁判確定前,其應受償之金額,應予提存。 強制執行法 第 114-4 條 民用航空法所定航空器之強制執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關於船舶執行之規定。 查封之航空器,得交由當地民用航空主管機關保管之。航空器第一次拍賣期日,距公告之日,不得少於一個月。 拍賣航空器之公告,除記載第八十一條第二項第二款至第五款事項外,並應載明航空器所在地、國籍、標誌、登記號碼、型式及其他事項。 前項公告,執行法院應通知民用航空主管機關登記之債權人。但無法通知者,不在此限。 強制執行法 第 五 節 對於其他財產權之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115 條 就債務人對於第三人之金錢債權為執行時,執行法院應發扣押命令禁止債務人收取或為其他處分,並禁止第三人向債務人清償。 前項情形,執行法院得詢問債權人意見,以命令許債權人收取,或將該債權移轉於債權人。如認為適當時,得命第三人向執行法院支付轉給債權人。 金錢債權因附條件、期限、對待給付或其他事由,致難依前項之規定辦理者,執行法院得依聲請,準用對於動產執行之規定拍賣或變賣之。 金錢債權附有已登記之擔保物權者,執行法院依前三項為強制執行時,應即通知該管登記機關登記其事由。 強制執行法 第 115-1 條 對於薪資或其他繼續性給付之債權所為強制執行,於債權人之債權額及強制執行費用額之範圍內,其效力及於扣押後應受及增加之給付。 對於下列債權發扣押命令之範圍,不得逾各期給付數額三分之一: 一、自然人因提供勞務而獲得之繼續性報酬債權。 二、以維持債務人或其共同生活親屬生活所必需為目的之繼續性給付債權。 前項情形,執行法院斟酌債務人與債權人生活狀況及其他情事,認有失公平者,得不受扣押範圍之比例限制。但應預留債務人生活費用,不予扣押。 第一項債務人於扣押後應受及增加之給付,執行法院得以命令移轉於債權人。但債務人喪失其權利或第三人喪失支付能力時,債權人債權未受清償部分,移轉命令失其效力,得聲請繼續執行。並免徵執行費。 強制執行法 第 115-2 條 第三人於執行法院發第一百十五條第二項命令前,得將對債務人之金錢債權全額或扣押部分提存於清償地之提存所。 第三人於依執行法院許債權人收取或向執行法院支付轉給債權人之命令辦理前,又收受扣押命令,而其扣押之金額超過債務人之金錢債權未受扣押部分者,應即將該債權之全額支付扣押在先之執行法院。 第三人已為提存或支付時,應向執行法院陳明其事由。 強制執行法 第 116 條 就債務人基於債權或物權,得請求第三人交付或移轉動產或不動產之權利為執行時,執行法院除以命令禁止債務人處分,並禁止第三人交付或移轉外,如認為適當時,得命第三人將該動產或不動產交與執行法院,依關於動產或不動產執行之規定執行之。 基於確定判決,或依民事訴訟法成立之和解、調解,第三人應移轉或設定不動產物權於債務人者,執行法院得因債權人之聲請,以債務人之費用,通知登記機關登記為債務人所有後執行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16-1 條 就債務人基於債權或物權,得請求第三人交付或移轉船舶或航空器之權利為執行時,準用前條之規定辦理,並依關於船舶或航空器執行之規定執行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17 條 對於前三節及第一百十五條至前條所定以外之財產權執行時,準用第一百十五條至前條之規定,執行法院並得酌量情形,命令讓與或管理,而以讓與價金或管理之收益清償債權人。 強制執行法 第 118 條 第一百十五條、第一百十六條、第一百十六條之一及前條之命令,應送達於債務人及第三人,已為送達後,應通知債權人。 前項命令,送達於第三人時發生效力,無第三人者,送達於債務人時發生效力。但送達前已為扣押登記者,於登記時發生效力。 強制執行法 第 119 條 第三人不承認債務人之債權或其他財產權之存在,或於數額有爭議或有其他得對抗債務人請求之事由時,應於接受執行法院命令後十日內,提出書狀,向執行法院聲明異議。 第三人不於前項期間內聲明異議,亦未依執行法院命令,將金錢支付債權人,或將金錢、動產或不動產支付或交付執行法院時,執行法院得因債權人之聲請,逕向該第三人為強制執行。 對於前項執行,第三人得以第一項規定之事由,提起異議之訴。 第十八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前項訴訟準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20 條 第三人依前條第一項規定聲明異議者,執行法院應通知債權人 。 債權人對於第三人之聲明異議認為不實時,得於收受前項通知後十日內向管轄法院提起訴訟,並應向執行法院為起訴之證明及將訴訟告知債務人。 債權人未於前項規定期間內為起訴之證明者,執行法院得依第三人之聲請,撤銷所發執行命令。 強制執行法 第 121 條 債務人對於第三人之債權或其他財產權持有書據,執行法院命其交出而拒絕者,得將該書據取出,並得以公告宣示未交出之書據無效,另作證明書發給債權人。 強制執行法 第 122 條 債務人依法領取之社會福利津貼、社會救助或補助,不得為強制執行。 債務人依法領取之社會保險給付或其對於第三人之債權,係維持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者,不得為強制執行。 債務人生活所必需,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一點二倍計算其數額,並應斟酌債務人之其他財產。 債務人共同生活親屬生活所必需,準用前項計算基準,並按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定其數額。 執行法院斟酌債務人與債權人生活狀況及其他情事,認有失公平者,不受前三項規定之限制。但應酌留債務人及其扶養之共同生活親屬生活費用。 強制執行法 第 六 節 對於公法人財產之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122-1 條 關於金錢請求權之強制執行,債務人為中央或地方機關或依法為公法人者,適用本節之規定,但債務人為金融機構或其他無關人民生活必需之公用事業者,不在此限。 第二十條至第二十五條之規定,於前項執行不適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22-2 條 執行法院應對前條債務人先發執行命令,促其於三十日內依照執行名義自動履行或將金錢支付執行法院轉給債權人。 債務人應給付之金錢,列有預算項目而不依前項規定辦理者,執行法院得適用第一百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逕向該管公庫執行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22-3 條 債務人管有之公用財產,為其推行公務所必需或其移轉違反公共利益者,債權人不得為強制執行。 關於前項情形,執行法院有疑問時,應詢問債務人之意見或為其他必要之調查。 強制執行法 第 122-4 條 債務人管有之非公用財產及不屬於前條第一項之公用財產,仍得為強制執行,不受國有財產法、土地法及其他法令有關處分規定之限制。 強制執行法 第 三 章 關於物之交付請求權之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123 條 執行名義係命債務人交付一定之動產而不交付者,執行法院得將該動產取交債權人。 債務人應交付之物為書據、印章或其他相類之憑證而依前項規定執行無效果者,得準用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一項之規定強制執行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24 條 執行名義係命債務人交出不動產而不交出者,執行法院得解除債務人之占有,使歸債權人占有。如債務人於解除占有後,復即占有該不動產者,執行法院得依聲請再為執行。 前項再為執行,應徵執行費。 執行名義係命債務人交出船舶、航空器或在建造中之船舶而不交出者,準用前二項規定。 強制執行法 第 125 條 關於動產、不動產執行之規定,於前二條情形準用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26 條 第一百二十三條及第一百二十四條應交付之動產、不動產或船舶及航空器為第三人占有者,執行法院應以命令將債務人對於第三人得請求交付之權利移轉於債權人。 強制執行法 第 四 章 關於行為及不行為請求權之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127 條 依執行名義,債務人應為一定行為而不為者,執行法院得以債務人之費用,命第三人代為履行。 前項費用,由執行法院酌定數額,命債務人預行支付或命債權人代為預納,必要時,並得命鑑定人鑑定其數額。 強制執行法 第 128 條 依執行名義,債務人應為一定之行為,而其行為非他人所能代履行者,債務人不為履行時,執行法院得定債務人履行之期間。債務人不履行時,得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之怠金。其續經定期履行而仍不履行者,得再處怠金或管收之。 前項規定,於夫妻同居之判決不適用之。 執行名義,係命債務人交出子女或被誘人者,除適用第一項規定外,得用直接強制方式,將該子女或被誘人取交債權人。 強制執行法 第 129 條 執行名義係命債務人容忍他人之行為,或禁止債務人為一定之行為者,債務人不履行時,執行法院得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之怠金。其仍不履行時,得再處怠金或管收之。 前項情形,於必要時,並得因債權人之聲請,以債務人之費用,除去其行為之結果。 依前項規定執行後,債務人復行違反時,執行法院得依聲請再為執行。 前項再為執行,應徵執行費。 強制執行法 第 129-1 條 債務人應為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一項及前條第一項之行為或不行為者,執行法院得通知有關機關為適當之協助。 強制執行法 第 130 條 命債務人為一定之意思表示之判決確定或其他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之執行名義成立者,視為自其確定或成立時,債務人已為意思表示。 前項意思表示有待於對待給付者,於債權人已為提存或執行法院就債權人已為對待給付給予證明書時,視為債務人已為意思表示。公證人就債權人已為對待給付予以公證時,亦同。 強制執行法 第 131 條 關於繼承財產或共有物分割之裁判,執行法院得將各繼承人或共有人分得部分點交之;其應以金錢補償者,並得對於補償義務人之財產執行。 執行名義係變賣繼承財產或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繼承人或各共有人者,執行法院得予以拍賣,並分配其價金,其拍賣程序,準用關於動產或不動產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 第 五 章 假扣押假處分之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132 條 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應於假扣押或假處分之裁定送達同時或送達前為之。 前項送達前之執行,於執行後不能送達,債權人又未聲請公示送達者,應撤銷其執行。其公示送達之聲請被駁回確定者亦同。 債權人收受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後已逾三十日者,不得聲請執行。 強制執行法 第 132-1 條 假扣押、假處分或定暫時狀態之處分裁定經廢棄或變更已確定者,於其廢棄或變更之範圍內,執行法院得依聲請撤銷其已實施之執行處分。 強制執行法 第 132-2 條 債權人依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拘束債務人自由,並聲請法院處理,經法院命為假扣押或假處分者,執行法院得依本法有關管收之規定,管收債務人或為其他限制自由之處分。 強制執行法 第 133 條 因執行假扣押收取之金錢,及依分配程序應分配於假扣押債權人之金額,應提存之。 強制執行法 第 134 條 假扣押之動產,如有價格減少之虞或保管需費過多時,執行法院得因債權人或債務人之聲請或依職權,定期拍賣,提存其賣得金。 強制執行法 第 135 條 對於債權或其他財產權執行假扣押者,執行法院應分別發禁止處分清償之命令,並準用對於其他財產權執行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 第 136 條 假扣押之執行,除本章有規定外,準用關於動產、不動產、船舶及航空器執行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 第 137 條 假處分裁定,應選任管理人管理系爭物者,於執行時,執行法院應使管理人占有其物。 強制執行法 第 138 條 假處分裁定,係命令或禁止債務人為一定行為者,執行法院應將該裁定送達於債務人。 強制執行法 第 139 條 假處分裁定,係禁止債務人設定、移轉或變更不動產上之權利者,執行法院應將該裁定揭示。 強制執行法 第 140 條 假處分之執行,除前三條規定外,準用關於假扣押、金錢請求權及行為、不行為請求權執行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 第 六 章 附則 強制執行法 第 141 條 本法施行前,已開始強制執行之事件,視其進行程度,依本法所定程序終結之。其已進行之部分,不失其效力。 強制執行法 第 142 條 本法自公布日起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之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強制執行法
法律
20190529
2024/1/12 上午 12:00:00
管收條例 第 1 條 本條例依強制執行法第二十六條制定之。 管收條例 第 2 條 對於債務人、擔保人或其他依法得拘提、管收之人之拘提、管收,除強制執行法及本條例有規定外,準用刑事訴訟法關於拘提、羈押之規定。 管收條例 第 3 條 拘提,應用拘票。 拘票,應記載左列事項,由推事及書記官簽名: 一、應拘提人之姓名、性別、及住居所。 二、拘提之理由。 三、應到之日時及處所。 管收條例 第 4 條 拘提由執達員執行。 管收條例 第 5 條 管收應用管收票。 管收票,應記載左列事項,由推事及書記官簽名: 一、應管收人之姓名、性別、及住居所。 二、管收之理由。 管收條例 第 6 條 執行管收,由執達員將應管收人送交管收所。 管收所所長驗收後,應於管收票附記送到之年、月、日、時並簽名。 管收條例 第 7 條 債務人、擔保人或其他依法得管收之人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管收;其情形發生於管收後者,應停止管收: 一、因管收而其一家生計有難以維持之虞者。 二、懷胎六月以上或生產後二月未滿者。 三、現罹疾病,恐因管收而不能治療者。 管收條例 第 8 條 管收所應單獨設置;未單獨設置者,得委託看守所附設之。但應與刑事被告之羈押處所隔離。 管收條例 第 9 條 被管收人之管束,以維持管收所秩序所必要者為限。 被管收人得自備飲食及日用必需物品,並與外人接見、通訊、受授書籍及其他物件,但管收所得監視或檢閱之。 管收條例 第 10 條 管收所規則,由各高等法院擬訂,報請司法院核定發布。 管收條例 第 11 條 法院應隨時提詢被管收人,每月至少不得在二次以下。 管收條例 第 12 條 管收情形是否適當,法院應隨時考察或糾正之。 管收條例 第 13 條 被管收人已就債務提出相當擔保,或管收期限屆滿,或執行完結時,應即釋放。 管收條例 第 14 條 因管收而支出之飲食及其他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管收條例 第 15 條 各法院每屆月終,應造具管收報告書,陳報司法院,至遲不得逾翌月十日。 管收條例 第 16 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管收條例
法律
19800723
2024/1/12 上午 12:00:00
破產法 第 一 章 總則 破產法 第 1 條 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者,依本法所規定和解或破產程序,清理其債務。 債務人停止支付者,推定其為不能清償。 破產法 第 2 條 和解及破產事件,專屬債務人或破產人住所地之地方法院管轄,債務人或破產人有營業所者,專屬其主營業所所在地之地方法院管轄,主營業所在外國者,專屬其在中國之主營業所所在地之地方法院管轄。 不能依前項規定定管轄法院者,由債務人或破產人主要財產所在地之地方法院管轄。 破產法 第 3 條 本法關於和解之債務人或破產人應負義務及應受處罰之規定,於左列各款之人亦適用之: 一、無限公司或兩合公司執行業務之股東。 二、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 三、其他法人之董事或與董事地位相等之人。 四、債務人或破產人之法定代理人、經理人或清算人。 五、遺產受破產宣告時之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 破產法 第 4 條 和解在外國成立或破產在外國宣告者,對於債務人或破產人在中國之財產,不生效力。 破產法 第 5 條 關於和解或破產之程序,除本法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破產法 第 二 章 和解 破產法 第 一 節 法院之和解 破產法 第 6 條 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者,在有破產聲請前,得向法院聲請和解。 已依第四十一條向商會請求和解,而和解不成立者,不得為前項之聲請。 破產法 第 7 條 債務人聲請和解時,應提出財產狀況說明書及其債權人、債務人清冊,並附具所擬與債權人和解之方案,及提供履行其所擬清償辦法之擔保。 破產法 第 8 條 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傳喚聲請人,令其對於前條所規定之事項補充陳述,並得隨時令其提出關係文件或為其他必要之調查。 破產法 第 9 條 法院對於和解聲請之許可或駁回,應自收到聲請之日起七日內,以裁定為之。 前項裁定,不得抗告。 破產法 第 10 條 和解之聲請,遇有左列情形之一時,應駁回之: 一、聲請不合第七條之規定,經限期令其補正而不補正者。 二、聲請人曾因和解或破產,依本法之規定而受有期徒刑之宣告者。 三、聲請人曾經法院認可和解或調協,而未能履行其條件者。 四、聲請人經法院傳喚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或到場而不為真實之陳述或拒絕提出關係文件者。 破產法 第 11 條 和解聲請經許可後,法院應指定推事一人為監督人,並選任會計師或當地商會所推舉之人員或其他適當之人一人或二人,為監督輔助人。 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命監督輔助人提供相當之擔保。 監督輔助人之報酬,由法院定之,有優先受清償之權。 破產法 第 12 條 法院許可和解聲請後,應即將左列事項公告之: 一、許可和解聲請之要旨。 二、監督人之姓名、監督輔助人之姓名、住址及進行和解之地點。 三、申報債權之期間及債權人會議期日。 前項第三款申報債權之期間,應自許可和解聲請之日起,為十日以上二個月以下。但聲請人如有支店或代辦商在遠隔之地者,得酌量延長之,債權人會議期日,應在申報債權期間屆滿後七日以外一個月以內。 對於已知之債權人及聲請人,應另以通知書記明第一項各款所列事項送達之。 對於已知之債權人,應將聲請人所提出和解方案之繕本,一併送達之。 破產法 第 13 條 前條公告,應黏貼於法院牌示處,並公告於法院網站;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命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 破產法 第 14 條 在和解程序進行中,債務人繼續其業務。但應受監督人及監督輔助人之監督。 與債務人業務有關之一切簿冊、文件及財產,監督人及監督輔助人得加以檢查。 債務人對於監督人及監督輔助人關於其業務之詢問,有答覆之義務。 破產法 第 15 條 債務人聲請和解後,其無償行為,不生效力。 配偶間、直系親屬間或同居親屬或家屬間所成立之有償行為,及債務人以低於市價一半之價格而處分其財產之行為,均視為無償行為。 破產法 第 16 條 債務人聲請和解後,其有償行為逾越通常管理行為或通常營業之範圍者,對於債權人不生效力。 破產法 第 17 條 和解聲請經許可後,對於債務人不得開始或繼續民事執行程序。但有擔保或有優先權之債權者,不在此限。 破產法 第 18 條 監督輔助人之職務如左: 一、監督債務人業務之管理,並制止債務人有損債權人利益之行為。 二、保管債務人之流動資產及其業務上之收入。但管理業務及債務人維持家庭生活所必需之費用,不在此限。 三、完成債權人清冊。 四、調查債務人之業務、財產及其價格。 監督輔助人執行前項職務,應受監督人之指揮。 破產法 第 19 條 債務人有左列情事之一者,監督人應即報告法院: 一、隱匿簿冊、文件或財產或虛報債務。 二、拒絕答復監督人或監督輔助人之詢問,或為虛偽之陳述。 三、不受監督人或監督輔助人之制止,於業務之管理,有損債權人利益之行為。 破產法 第 20 條 法院接到前條報告後,應即傳訊債務人,如債務人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或關於其行為不能說明正當理由時,法院應即宣告債務人破產。 破產法 第 21 條 法院應以左列文書之原本或繕本,備利害關係人閱覽或抄錄: 一、關於聲請和解之文件及和解方案。 二、債務人之財產狀況說明書,及其債權人債務人清冊。 三、關於申報債權之文書及債權表。 破產法 第 22 條 債權人會議,以監督人為主席。 監督輔助人,應列席債權人會議。 破產法 第 23 條 債權人會議,債權人得委託代理人出席。 破產法 第 24 條 債務人應出席債權人會議,並答復監督人,監督輔助人或債權人之詢問。 債務人經通知後,無正當理由而不出席債權人會議時,主席應解散債權人會議,並向法院報告,由法院宣告債務人破產。 破產法 第 25 條 債權人會議時,監督人或監督輔助人,應依據調查結果報告債務人財產、業務之狀況,並陳述對於債務人所提出和解方案之意見。 關於和解條件,應由債權人與債務人自由磋商,主席應力謀雙方之妥協。 破產法 第 26 條 債權人會議時,對於債權人所主張之權利或數額,債務人或其他債權人,得提出駁議。 對於前項爭議,主席應即為裁定。 破產法 第 27 條 債權人會議為和解之決議時,應有出席債權人過半數之同意,而其所代表之債權額並應占無擔保總債權額三分之二以上。 破產法 第 28 條 和解經債權人會議否決時,主席應即宣告和解程序終結,並報告法院。 破產法 第 29 條 和解經債權人會議可決時,主席應即呈報法院,由法院為認可與否之裁定。 前項裁定,應公告之,無須送達。 破產法 第 30 條 債權人對於主席依第二十六條所為之裁定,或對於債權人會議所通過之和解決議有不服時,應自裁定或決議之日起十日內,向法院提出異議。 破產法 第 31 條 法院對於前條異議為裁定前,得傳喚債權人及債務人為必要之訊問,並得命監督人、監督輔助人到場陳述意見。 破產法 第 32 條 法院如認為債權人會議可決之和解條件公允,提供之擔保相當者,應以裁定認可和解。 破產法 第 33 條 法院因債權人之異議,認為應增加債務人之負擔時,經債務人之同意,應將所增負擔列入於認可和解裁定書內,如債務人不同意時,法院應不認可和解。 破產法 第 34 條 對於認可和解之裁定,得為抗告。但以曾向法院提出異議或被拒絕參加和解之債權人為限。 前項裁定,雖經抗告,仍有執行效力。 對於不認可和解之裁定,不得抗告。 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不得再抗告。 破產法 第 35 條 法院駁回和解之聲請或不認可和解時,應依職權宣告債務人破產。 破產法 第 36 條 經認可之和解,除本法另有規定外,對於一切債權人其債權在和解聲請許可前成立者,均有效力。 破產法 第 37 條 和解不影響有擔保或有優先權之債權人之權利。但經該債權人同意者,不在此限。 破產法 第 38 條 債權人對於債務人之保證人及其他共同債務人所有之權利,不因和解而受影響。 破產法 第 39 條 債務人對債權人允許和解方案所未規定之額外利益者,其允許不生效力。 破產法 第 40 條 在法院認可和解後,債務人尚未完全履行和解條件而受破產宣告時,債權人依和解條件已受清償者,關於其在和解前原有債權之未清償部分仍加入破產程序,但於破產財團,應加算其已受清償部分,以定其應受分配額。 前項債權人,應俟其他債權人所受之分配與自己已受清償之程度成同一比例後,始得再受分配。 破產法 第 二 節 商會之和解 破產法 第 41 條 商人不能清償債務者,在有破產聲請前,得向當地商會請求和解。但以未經向法院聲請和解者為限。 破產法 第 42 條 商會應就債務人簿冊或以其他方法,查明一切債權人,使其參加和解並出席債權人會議。 破產法 第 43 條 商會得委派商會會員、會計師或其他專門人員,檢查債務人之財產及簿冊,監督債務人業務之管理,並制止債務人有損債權人利益之行為。 破產法 第 44 條 商會接到和解請求後,應從速召集債權人會議,自接到和解請求之日起,至遲不得逾二個月。 破產法 第 45 條 債權人會議,得推舉代表一人至三人,會同商會所委派人員,檢查債務人之財產及簿冊。 破產法 第 46 條 債務人有第十九條各款所列情事之一者,商會得終止和解。 破產法 第 47 條 和解經債權人會議可決時,應訂立書面契約,並由商會主席署名,加蓋商會鈐記。 破產法 第 48 條 債權人會議,得推舉代表一人至三人,監督和解條件之執行。 破產法 第 49 條 第七條、第十條、第十五條至第十七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至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第三十六條至第四十條關於法院和解之規定,於商會之和解準用之。 破產法 第 三 節 和解及和解讓步之撤銷 破產法 第 50 條 債權人於債權人會議時不贊同和解之條件,或於決議和解時未曾出席亦未委託代理人出席,而能證明和解偏重其他債權人之利益致有損本人之權利者,得自法院認可和解或商會主席簽署和解契約之日起十日內,聲請法院撤銷和解。 破產法 第 51 條 自法院認可和解或商會主席簽署和解契約之日起一年內,如債權人證明債務人有虛報債務、隱匿財產,或對於債權人中一人或數人允許額外利益之情事者,法院因債權人之聲請,得撤銷和解。 破產法 第 52 條 債務人不履行和解條件時,經債權人過半數而其所代表之債權額占無擔保總債權額三分二以上者之聲請,法院應撤銷和解。 依和解已受全部清償之債權人,不算入前項聲請之人數。 第一項總債權額之計算,應將已受清償之債權額扣除之。 破產法 第 53 條 法院撤銷和解或駁回和解撤銷之聲請,以裁定為之。 對於撤銷和解之裁定,不得抗告。 對於駁回和解撤銷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 破產法 第 54 條 法院撤銷和解時.應以職權宣告債務人破產。 破產法 第 55 條 法院撤銷經其認可之和解而宣告債務人破產時,以前之和解程序,得作為破產程序之一部。 破產法 第 56 條 債務人不依和解條件為清償者,其未受清償之債權人得撤銷和解所定之讓步。 前項債權人,就其因和解讓步之撤銷而回復之債權額,非於債務人對於其他債權人完全履行和解條件後,不得行使其權利。 破產法 第 三 章 破產 破產法 第 一 節 破產之宣告及效力 破產法 第 57 條 破產,對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者宣告之。 破產法 第 58 條 破產,除另有規定外,得因債權人或債務人之聲請宣告之。 前項聲請,縱在和解程序中,亦得為之,但法院認為有和解之可能者,得駁回之。 破產法 第 59 條 遺產不敷清償被繼承人債務,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亦得宣告破產: 一、無繼承人時。 二、繼承人為限定繼承或繼承人全體拋棄繼承時。 三、未拋棄繼承之繼承人全體有破產之原因時。 前項破產聲請,繼承人、遺產管理人及遺囑執行人亦得為之。 破產法 第 60 條 在民事訴訟程序或民事執行程序進行中,法院查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時,得依職權宣告債務人破產。 破產法 第 61 條 債權人聲請宣告破產時,應於聲請書敘明其債權之性質、數額及債務人不能清償其債務之事實。 破產法 第 62 條 債務人聲請宣告破產時,應附具財產狀況說明書及其債權人、債務人清冊。 破產法 第 63 條 法院對於破產之聲請,應自收到聲請之日起七日內,以裁定宣告破產或駁回破產之聲請。 在裁定前,法院得依職權為必要之調查,並傳訊債務人、債權人及其他關係人。 第一項期間屆滿,調查不能完竣時,得為七日以內之展期。 破產法 第 64 條 法院為破產宣告時,應選任破產管理人,並決定左列事項: 一、申報債權之期間。但其期間,須在破產宣告之日起,十五日以上,三個月以下。 二、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期日。但其期日,須在破產宣告之日起一個月以內。 破產法 第 65 條 法院為破產宣告時,應公告左列事項: 一、破產裁定之主文,及其宣告之年、月、日。 二、破產管理人之姓名、住址及處理破產事務之地址。 三、前條規定之期間及期日。 四、破產人之債務人及屬於破產財團之財產持有人,對於破產人不得為清償或交付其財產,並應即交還或通知破產管理人。 五、破產人之債權人,應於規定期限內向破產管理人申報其債權,其不依限申報者,不得就破產財團受清償。 對於已知之債權人、債務人及財產持有人,仍應將前項所列各事項,以通知書送達之。 第一項公告,準用第十三條之規定。 破產法 第 66 條 法院為破產宣告時,就破產人或破產財團有關之登記,應即通知該登記所,囑託為破產之登記。 破產法 第 67 條 法院於破產宣告後,認為必要時,得囑託郵局或電報局將寄與破產人之郵件、電報送交破產管理人。 破產法 第 68 條 法院書記官於破產宣告後,應即於破產人關於財產之帳簿記明截止帳目,簽名蓋章,並作成節略記明帳簿之狀況。 破產法 第 69 條 破產人非經法院之許可,不得離開其住居地。 破產法 第 70 條 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傳喚或拘提破產人。 前項傳喚或拘提,準用刑事訴訟法關於傳喚或拘提之規定。 破產法 第 71 條 破產人有逃亡或隱匿、毀棄其財產之虞時,法院得管收之。 管收期間不得超過三個月。但經破產管理人提出正當理由時,法院得准予展期,展期以三個月為限。 破產人有管收新原因被發現時,得再行管收。 管收期間,總計不得逾六個月。 破產法 第 72 條 有破產聲請時,雖在破產宣告前,法院得因債權人之聲請或依職權拘提或管收債務人,或命為必要之保全處分。 破產法 第 73 條 管收之原因不存在時,應即釋放被管收人。 破產法 第 73-1 條 破產人之管收,除前三條規定外,準用強制執行法之規定。 破產法 第 74 條 法院得依職權或因破產管理人或債權人之聲請,傳喚破產人之親屬或其他關係人,查詢破產人之財產及業務狀況。 破產法 第 75 條 破產人因破產之宣告,對於應屬破產財團之財產,喪失其管理及處分權。 破產法 第 76 條 破產人之債務人,於破產宣告後,不知其事實而為清償者,得以之對抗破產債權人,如知其事實而為清償者,僅得以破產財團所受之利益為限,對抗破產債權人。 破產法 第 77 條 承租人受破產宣告時,雖其租賃契約定有期限,破產管理人得終止契約。 破產法 第 78 條 債務人在破產宣告前所為之無償或有償行為,有損害於債權人之權利,依民法之規定得撤銷者,破產管理人應聲請法院撤銷之。 破產法 第 79 條 債務人在破產宣告六個月內所為之左列行為,破產管理人得撤銷之: 一、對於現有債務提供擔保。但債務人對於該項債務已於破產宣告六個月前承諾提供擔保者,不在此限。 二、對於未到期之債務為清償。 破產法 第 80 條 前二條之撤銷權,對於轉得人於轉得時知其有得撤銷之原因者,亦得行使之。 破產法 第 81 條 第七十八條及第七十九條所定之撤銷權,自破產宣告之日起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破產法 第 二 節 破產財團之構成及管理 破產法 第 82 條 左列財產為破產財團: 一、破產宣告時屬於破產人之一切財產,及將來行使之財產請求權。 二、破產宣告後,破產終結前,破產人所取得之財產。 專屬於破產人本身之權利及禁止扣押之財產,不屬於破產財團。 破產法 第 83 條 破產管理人,應就會計師或其他適於管理該破產財團之人中選任之。 前項破產管理人,債權人會議得就債權人中另為選任。 破產管理人受法院之監督,必要時,法院並得命其提供相當之擔保。 破產法 第 84 條 破產管理人之報酬,由法院定之。 破產法 第 85 條 法院因債權人會議之決議或監查人之聲請或依職權,得撤換破產管理人。 破產法 第 86 條 破產管理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執行其職務。 破產法 第 87 條 破產人經破產管理人之請求,應即提出財產狀況說明書及其債權人、債務人清冊。 前項說明書,應開列破產人一切財產之性質及所在地。 破產法 第 88 條 破產人應將與其財產有關之一切簿冊、文件及其所管有之一切財產,移交破產管理人,但禁止扣押之財產,不在此限。 破產法 第 89 條 破產人對於破產管理人或監查人,關於其財產及業務之詢問,有答復之義務。 破產法 第 90 條 破產人之權利屬於破產財團者,破產管理人應為必要之保全行為。 破產法 第 91 條 破產管理人於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前,經法院之許可,得於清理之必要範圍內,繼續破產人之營業。 破產法 第 92 條 破產管理人為左列行為時,應得監查人之同意: 一、不動產物權之讓與。 二、礦業權、漁業權、著作權、專利權之讓與。 三、存貨全部或營業之讓與。 四、借款。 五、非繼續破產人之營業,而為一百圓以上動產之讓與。 六、債權及有價證券之讓與。 七、專託之貨幣、有價證券及其他貴重物品之取回。 八、雙務契約之履行請求。 九、關於破產人財產上爭議之和解及仲裁。 十、權利之拋棄。 十一、取回權、別除權,財團債務及第九十五條第一款費用之承認。 十二、別除權標的物之收回。 十三、關於應行收歸破產財團之財產提起訴訟或進行其他法律程序。 破產法 第 93 條 法人破產時,破產管理人應不問其社員或股東出資期限,而令其繳納所認之出資。 破產法 第 94 條 破產管理人於申報債權期限屆滿後,應即編造債權表,並將已收集及可收集之破產人資產,編造資產表。 前項債權表及資產表,應存置於處理破產事務之處所,任利害關係人自由閱覽。 破產法 第 95 條 左列各款,為財團費用: 一、因破產財團之管理變價及分配所生之費用。 二、因破產債權人共同利益所需審判上之費用。 三、破產管理人之報酬。 破產人及其家屬之必要生活費及喪葬費,視為財團費用。 破產法 第 96 條 左列各款為財團債務: 一、破產管理人關於破產財團所為行為而生之債務。 二、破產管理人為破產財團請求履行雙務契約所生之債務,或因破產宣告後應履行雙務契約而生之債務。 三、為破產財團無因管理所生之債務。 四、因破產財團不當得利所生之債務。 破產法 第 97 條 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應先於破產債權,隨時由破產財團清償之。 破產法 第 三 節 破產債權 破產法 第 98 條 對於破產人之債權,在破產宣告前成立者,為破產債權,但有別除權者,不在此限。 破產法 第 99 條 破產債權,非依破產程序,不得行使。 破產法 第 100 條 附期限之破產債權未到期者,於破產宣告時,視為已到期。 破產法 第 101 條 破產宣告後始到期之債權無利息者,其債權額應扣除自破產宣告時起至到期時止之法定利息。 破產法 第 102 條 附條件之債權,得以其全額為破產債權。 破產法 第 103 條 左列各款債權,不得為破產債權。 一、破產宣告後之利息。 二、參加破產程序所支出之費用。 三、因破產宣告後之不履行所生之損害賠償及違約金。 四、罰金、罰鍰及追徵金。 破產法 第 104 條 數人就同一給付各負全部履行之責任者,其全體或其中數人受破產宣告時,債權人得就其債權之總額,對各破產財團行使其權利。 破產法 第 105 條 數人就同一給付各負全部履行責任者,其中一人或數人受破產宣告時,其他共同債務人,得以將來求償權之總額為破產債權而行使其權利。但債權人已以其債權總額為破產債權行使權利者,不在此限。 破產法 第 106 條 對於法人債務應負無限責任之人受破產宣告時,法人之債權人,得以其債權之總額,為破產債權而行使其權利。 破產法 第 107 條 匯票發票人或背書人受破產宣告,而付款人或預備付款人不知其事實為承兌或付款者,其因此所生之債權,得為破產債權而行使其權利。 前項規定,於支票及其他以給付金錢或其他物件為標的之有價證券準用之。 破產法 第 108 條 在破產宣告前,對於債務人之財產有質權、抵押權或留置權者,就其財產有別除權。 有別除權之債權人,不依破產程序而行使其權利。 破產法 第 109 條 有別除權之債權人,得以行使別除權後未能受清償之債權,為破產債權而行使其權利。 破產法 第 110 條 不屬於破產人之財產,其權利人得不依破產程序,由破產管理人取回之。 破產法 第 111 條 出賣人已將買賣標的物發送,買受人尚未收到,亦未付清全價,而受破產宣告者,出賣人得解除契約,並取回其標的物。但破產管理人得清償全價而請求標的物之交付。 破產法 第 112 條 對於破產財團之財產有優先權之債權,先於他債權而受清償,優先權之債權有同順位者,各按其債權額之比例而受清償。 破產法 第 113 條 破產債權人於破產宣告時,對於破產人負有債務者,無論給付種類是否相同,得不依破產程序而為抵銷。 破產債權人之債權為附期限或附解除條件者,均得為抵銷。 破產法 第 114 條 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時,不得為抵銷: 一、破產債權人,在破產宣告後,對於破產財團負債務者。 二、破產人之債務人,在破產宣告後,對於破產人取得債權或取得他人之破產債權者。 三、破產人之債務人,已知其停止支付或聲請破產後而取得債權者,但其取得係基於法定原因或基於其知悉以前所生之原因者,不在此限。 破產法 第 115 條 遺產受破產宣告時,縱繼承人就其繼承未為限定之承認者,繼承人之債權人對之不得行使其權利。 破產法 第 四 節 債權人會議 破產法 第 116 條 法院因破產管理人或監查人之聲請,或依職權,召集債權人會議。 破產法 第 117 條 債權人會議,應由法院指派推事一人為主席。 破產法 第 118 條 法院應預定債權人會議期日及其應議事項公告之。 破產法 第 119 條 破產管理人於債權人會議時,應提示第九十四條所定之債權表及資產表,並報告破產事務之進行狀況,如破產人擬有調協方案者,亦應提示之。 破產法 第 120 條 債權人會議,得議決左列事項: 一、選任監查人一人或數人,代表債權人監督破產程序之進行。 二、破產財團之管理方法。 三、破產人營業之繼續或停止。 破產法 第 121 條 監查人得隨時向破產管理人要求關於破產財團之報告,並得隨時調查破產財團之狀況。 破產法 第 122 條 破產人應出席債權人會議,並答復主席、破產管理人、監查人或債權人之詢問。 破產法 第 123 條 債權人會議之決議,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有出席破產債權人過半數,而其所代表之債權額超過總債權額之半數者之同意。 破產法 第 124 條 債權人會議之決議,與破產債權人之利益相反者,法院得依破產管理人、監查人或不同意之破產債權人之聲請,禁止決議之執行。 前項聲請,應自決議之日起五日內為之。 破產法 第 125 條 對於破產債權之加入或其數額有異議者,應於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終結前提出之。但其異議之原因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 前項爭議,由法院裁定之。 破產法 第 126 條 關於破產債權之加入及其數額之爭議,經法院裁定後,破產管理人應改編債權表,提出於債權人會議。 破產法 第 127 條 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本節債權人會議準用之。 破產法 第 128 條 第八十四條及第八十六條之規定,於監查人準用之。 破產法 第 五 節 調協 破產法 第 129 條 破產人於破產財團分配未認可前,得提出調協計劃。 破產法 第 130 條 調協計劃,應載明左列事項: 一、清償之成數。 二、清償之期限。 三、有可供之擔保者,其擔保。 破產法 第 131 條 破產人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提出調協計劃: 一、所在不明者。 二、詐欺破產尚在訴訟進行中者。 三、因詐欺和解或詐欺破產受有罪之判決者。 破產法 第 132 條 調協計劃,應送交破產管理人審查,由破產管理人提出債權人會議。 破產法 第 133 條 關於調協之應否認可,破產管理人、監查人、債權人及破產人,均得向法院陳述意見,或就調協之決議提出異議。 破產法 第 134 條 法院對於前條異議為裁定前,應傳喚破產管理人、監查人、債權人及破產人為必要之訊問,債權人會議之主席,亦應到場陳述意見。 破產法 第 135 條 法院如認為債權人會議可決之調協條件公允,應以裁定認可調協。 破產法 第 136 條 調協經法院認可後,對於一切破產債權人均有效力。 破產法 第 137 條 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五十一條至第五十三條及第五十六條關於和解之規定,於調協準用之。 破產法 第 六 節 破產財團之分配及破產之終結 破產法 第 138 條 破產財團之財產有變價之必要者,應依拍賣方法為之,但債權人會議另有決議指示者,不在此限。 破產法 第 139 條 在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後,破產財團之財產可分配時,破產管理人應即平均分配於債權人。 前項分配,破產管理人應作成分配表,記載分配之比例及方法。 分配表,應經法院之認可,並公告之。 對於分配表有異議者,應自公告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法院提出之。 破產法 第 140 條 附解除條件債權受分配時,應提供相當之擔保,無擔保者,應提存其分配額。 破產法 第 141 條 附停止條件債權之分配額,應提存之。 破產法 第 142 條 附停止條件之債權或將來行使之請求權,如最後分配表公告後十五日內,尚不能行使者,不得加入分配。 破產法 第 143 條 附解除條件債權之條件,在最後分配表公告後十五日內尚未成就時,其已提供擔保者,免除擔保責任,返還其擔保品。 破產法 第 144 條 關於破產債權有異議或涉訟,致分配有稽延之虞時,破產管理人得按照分配比例提存相當金額,而將所餘財產分配於其他債權人。 破產法 第 145 條 破產管理人於最後分配完結時,應即向法院提出關於分配之報告。 破產法 第 146 條 法院接到前條報告後,應即為破產終結之裁定。 對於前項裁定,不得抗告。 破產法 第 147 條 破產財團於最後分配表公告後,復有可分配之財產時,破產管理人經法院之許可,應為追加分配,但其財產於破產終結之裁定公告之日起三年後始發現者,不得分配。 破產法 第 148 條 破產宣告後,如破產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時,法院因破產管理人之聲請,應以裁定宣告破產終止。 破產法 第 149 條 破產債權人依調協或破產程序已受清償者,其債權未能受清償之部分,請求權視為消滅。但破產人因犯詐欺破產罪而受刑之宣告者,不在此限。 破產法 第 七 節 復權 破產法 第 150 條 破產人依清償或其他方法解免其全部債務時,得向法院為復權之聲請。 破產人不能依前項規定解免其全部債務,而未依第一百五十四條或第一百五十五條之規定受刑之宣告者,得於破產終結三年後或於調協履行後,向法院為復權之聲請。 破產法 第 151 條 破產人經法院許可復權後,如發現有依第一百五十四條所規定應受處罰之行為者,法院於為刑之宣告時,應依職權撤銷復權之裁定。 破產法 第 四 章 罰則 破產法 第 152 條 破產人拒絕提出第八十七條所規定之說明書或清冊,或故意於說明書內不開列其財產之全部,或拒絕將第八十八條所規定之財產或簿冊、文件移交破產管理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破產法 第 153 條 依第七十四條、第八十九條及第一百二十二條之規定有說明或答復義務之人,無故不為說明或答復,或為虛偽之陳述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之罰金。 破產法 第 154 條 破產人在破產宣告前一年內,或在破產程序中以損害債權人為目的而有左列行為之一者,為詐欺破產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隱匿或毀棄其財產或為其他不利於債權人之處分者。 二、捏造債務或承認不真實之債務者。 三、毀棄或捏造帳簿或其他會計文件之全部或一部,致其財產之狀況不真確者。 破產法 第 155 條 債務人聲請和解經許可後,以損害債權人為目的,而有前條所列各款行為之一者,為詐欺和解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破產法 第 156 條 破產人在破產宣告前一年內,有左列行為之一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浪費、賭博或其他投機行為,致財產顯然減少或負過重之債務者。 二、以拖延受破產之宣告為目的,以不利益之條件,負擔債務或購入貨物或處分之者。 三、明知已有破產原因之事實,非基於本人之義務,而以特別利於債權人中之一人或數人為目的,提供擔保或消滅債務者。 破產法 第 157 條 和解之監督輔助人、破產管理人或監查人,對於其職務上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千圓以下罰金。 破產法 第 158 條 債權人或其代理人,關於債權人會議決議之表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千圓以下罰金。 破產法 第 159 條 行求期約或交付前二條所規定之賄賂或不正利益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千圓以下罰金。
破產法
法律
201806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破產法施行法 第 1 條 破產法施行前不能清償債務之事件,已由法院或商會開始處理者,視其進行程度依破產法所定之程序終結之,其已進行之部分,不失其效力。 破產法施行法 第 2 條 依破產法修正前所為之羈押,與該法修正後所為之管收,其期間應合併計算,總計不得逾一年。 破產法施行法 第 3 條 破產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之規定,於不能清償債務之事件,在破產法施行前已處理完結者,不適用之。 破產法施行法 第 4 條 破產法施行前受破產宣告者,得依破產法第三章第七節之規定,為復權之聲請。 破產法施行法 第 5 條 商人債務清理暫行條例,自破產法施行之日,失其效力。 破產法施行法 第 6 條 本法自破產法施行之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之破產法,自公布日施行。
破產法施行法
法律
201806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非訟事件法 第 一 章 總則 非訟事件法 第 一 節 事件管轄 非訟事件法 第 1 條 法院管轄之非訟事件,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適用本法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2 條 非訟事件之管轄,法院依住所而定者,在中華民國無住所或住所不明時,以在中華民國之居所視為住所;無居所或居所不明者,以在中華民國最後之住所視為住所。 住所地之法院不能行使職權者,由居所地之法院管轄。 無最後住所者,以財產所在地或司法院所在地之法院為管轄法院。 非訟事件法 第 3 條 數法院俱有管轄權者,由受理在先之法院管轄之。但該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將事件移送於認為適當之其他管轄法院。 非訟事件法 第 4 條 同一地方法院或分院及其簡易庭受理之事件,其事務分配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非訟事件法 第 5 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及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一條之三規定,除別有規定外,於非訟事件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6 條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接上級法院應依關係人之聲請或法院之請求,指定管轄: 一、有管轄權之法院,因法律或事實不能行使職權者。 二、因管轄區域境界不明,致不能辨別有管轄權之法院者。 三、數法院於管轄權有爭議者。 直接上級法院不能行使職權者,管轄之指定,由再上級法院為之。 指定管轄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非訟事件法 第 7 條 非訟事件,除本法或其他法律有規定外,依其處理事項之性質,由關係人住所地、事務所或營業所所在地、財產所在地、履行地或行為地之法院管轄。 非訟事件法 第 8 條 定法院之管轄,以聲請或開始處理時為準。 非訟事件法 第 9 條 民事訴訟法有關法院職員迴避之規定,於非訟事件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二 節 關係人 非訟事件法 第 10 條 本法稱關係人者,謂聲請人、相對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 非訟事件法 第 11 條 民事訴訟法有關當事人能力、訴訟能力及共同訴訟之規定,於非訟事件關係人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12 條 民事訴訟法有關訴訟代理人及輔佐人之規定,於非訟事件之非訟代理人及輔佐人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三 節 費用之徵收及負擔 非訟事件法 第 13 條 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按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以新臺幣依下列標準徵收費用: 一、未滿十萬元者,五百元。 二、十萬元以上未滿一百萬元者,一千元。 三、一百萬元以上未滿一千萬元者,二千元。 四、一千萬元以上未滿五千萬元者,三千元。 五、五千萬元以上未滿一億元者,四千元。 六、一億元以上者,五千元。 非訟事件法 第 14 條 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一千元。 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並為財產上之請求者,關於財產上之請求,不另徵收費用。 非訟事件法 第 15 條 夫妻財產制契約登記及法人設立登記,徵收費用新臺幣一千元。 除前項登記外,有關夫妻財產制及法人之其他登記,每件徵收費用新臺幣五百元。 非訟事件法 第 16 條 非訟事件繫屬於法院後,處理終結前,繼續為聲請或聲明異議者,免徵費用。 非訟事件法 第 17 條 對於非訟事件之裁定提起抗告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一千元;再抗告者亦同。 非訟事件法 第 18 條 聲請付與法人登記簿、補發法人登記證書、夫妻財產制契約登記簿或管理財產報告及有關計算文件之謄本、繕本、影本或節本、法人及代表法人董事之印鑑證明書者,每份徵收費用新臺幣二百元。 非訟事件法 第 19 條 關於非訟事件標的金額或價額之計算及費用之徵收,本法未規定者,準用民事訴訟費用有關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20 條 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費用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 非訟事件法 第 21 條 非訟事件程序費用,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聲請人負擔。檢察官為聲請人時,由國庫支付。 前項費用之負擔,有相對人者,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訴訟費用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22 條 因可歸責於關係人之事由,致生無益之費用時,法院得以裁定命其負擔費用之全部或一部。 非訟事件法 第 23 條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之規定,於應共同負擔費用之人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24 條 依法應由關係人負擔費用者,法院裁定命關係人負擔時,應一併確定其數額。 前項情形,法院於裁定前,得命關係人提出費用計算書及釋明費用額之證書。 非訟事件法 第 25 條 應徵收之費用,由聲請人預納。但法院依職權所為之處分,由國庫墊付者,於核實計算後,向應負擔之關係人徵收之。 非訟事件法 第 26 條 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及第十七條規定之費用,關係人未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回其聲請或抗告。 第二十條及前項以外之費用,聲請人未預納者,法院得拒絕其聲請。 前二項規定,於法人及夫妻財產制契約登記事件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27 條 對於費用之裁定,不得獨立聲明不服。 非訟事件法 第 28 條 對於費用之裁定,得為執行名義。 非訟事件法 第 四 節 聲請及處理 非訟事件法 第 29 條 聲請或陳述,除另有規定外,得以書狀或言詞為之。 以言詞為聲請或陳述時,應在法院書記官前為之。 前項情形,法院書記官應作成筆錄,並於筆錄內簽名。 非訟事件法 第 30 條 聲請書狀或筆錄,應載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聲請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分證統一號碼、職業及住、居所;聲請人為法人、機關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公務所、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有法定代理人、非訟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分證統一號碼、職業及住、居所。 三、聲請之意旨及其原因、事實。 四、供證明或釋明用之證據。 五、附屬文件及其件數。 六、法院。 七、年、月、日。 聲請人或其代理人,應於書狀或筆錄內簽名;其不能簽名者,得使他人代書姓名,由聲請人或其代理人蓋章或按指印。 第一項聲請書狀及筆錄之格式,由司法院定之。 非訟事件法 第 30-1 條 非訟事件之聲請,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非訟事件法 第 30-2 條 法院收受聲請書狀或筆錄後,得定期間命聲請人以書狀或於期日就特定事項詳為陳述;有相對人者,並得送達聲請書狀繕本或筆錄於相對人,限期命其陳述意見。 非訟事件法 第 30-3 條 因程序之結果而法律上利害受影響之人,得聲請參與程序。 法院認為必要時,得依職權通知前項之人參與程序。 非訟事件法 第 31 條 民事訴訟法有關送達、期日、期間及證據之規定,於非訟事件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32 條 法院應依職權或依聲請,調查事實及必要之證據。 法院為調查事實,得命關係人或法定代理人本人到場。 法院認為關係人之聲明或陳述不明瞭或不完足者,得曉諭其敘明或補充之。 關係人應協力於事實及證據之調查。 關係人就其提出之事實,應為真實、完全及具體之陳述。 非訟事件法 第 33 條 關於事實及證據之調查、通知及裁定之執行,得依囑託為之。 非訟事件法 第 34 條 訊問關係人、證人或鑑定人,不公開之。但法院認為適當時得許旁聽。 非訟事件法 第 35 條 訊問應作成筆錄。 非訟事件法 第 35-1 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八條至第一百八十條及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於非訟事件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35-2 條 聲請人因死亡、喪失資格或其他事由致不能續行程序,而無依法令得續行程序之人,其他有聲請權人得於該事由發生時起十日內聲明承受程序;法院亦得依職權通知於一定期間內聲明承受程序。 依聲請或依職權開始之事件,雖無人承受程序,法院認為必要時,應續行之。 非訟事件法 第 35-3 條 聲請人與相對人就得處分之事項成立和解者,於作成和解筆錄時,發生與本案確定裁定同一之效力。 前項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聲請人或相對人得請求依原程序繼續審理,並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三百八十條第四項規定。 因第一項和解受法律上不利影響之第三人,得請求依原程序撤銷或變更和解對其不利部分,並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五編之一第三人撤銷訴訟程序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五 節 裁定及抗告 非訟事件法 第 36 條 非訟事件之裁判,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獨任法官以裁定行之。 命關係人為一定之給付及科處罰鍰之裁定,得為執行名義。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三條及第二百三十六條至第二百三十八條之規定,於第一項裁定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37 條 裁定應作成裁定書,由法官簽名。但得於聲請書或筆錄上記載裁定,由法官簽名以代原本。 裁定之正本及節本,由書記官簽名,並蓋法院印信。 非訟事件法 第 38 條 裁定應送達於受裁定之人;必要時,並得送達於已知之利害關係人。 因裁定而權利受侵害者,得聲請法院付與裁定書。 非訟事件法 第 39 條 關係人得聲請法院付與裁定確定證明書。 裁定確定證明書,由最初為裁定之法院付與之。但卷宗在上級法院者,由上級法院付與之。 非訟事件法 第 40 條 法院認為不得抗告之裁定不當時,得撤銷或變更之。 因聲請而為裁定者,其駁回聲請之裁定,非因聲請不得依前項規定為撤銷或變更之。 裁定確定後而情事變更者,法院得撤銷或變更之。 法院為撤銷或變更裁定前,應使關係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裁定經撤銷或變更之效力,除法律別有規定外,不溯及既往。 非訟事件法 第 41 條 因裁定而權利受侵害者,得為抗告。 駁回聲請之裁定,聲請人得為抗告。 因裁定而公益受侵害者,檢察官得為抗告。 非訟事件法 第 42 條 受裁定送達之人提起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但送達前之抗告,亦有效力。 未受裁定送達之人提起抗告,前項期間應自其知悉裁定時起算。但裁定送達於受裁定之人後已逾六個月,或因裁定而生之程序已終結者,不得抗告。 非訟事件法 第 43 條 抗告應向為裁定之原法院提出抗告狀,或以言詞為之。 以言詞為抗告時,準用第二十九條第二項、第三項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44 條 抗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地方法院以合議裁定之。 抗告法院為裁定前,應使因該裁定結果而法律上利益受影響之關係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但抗告法院認為不適當者,不在此限。 抗告法院之裁定,應附理由。 非訟事件法 第 45 條 抗告法院之裁定,以抗告不合法而駁回者,不得再為抗告。但得向原法院提出異議。 前項異議,準用民事訴訟法第四百八十四條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 除前二項之情形外,對於抗告法院之裁定再為抗告,僅得以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 非訟事件法 第 46 條 抗告及再抗告,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抗告程序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46-1 條 民事訴訟法第五編再審程序之規定,於非訟事件之確定裁定準用之。 除前項規定外,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得更以同一事由聲請再審: 一、已依抗告、聲請再審、聲請撤銷或變更裁定主張其事由,經以無理由駁回者。 二、知其事由而不為抗告;或抗告而不為主張,經以無理由駁回者。 非訟事件法 第 47 條 因法院之裁定有為一定行為、不為一定行為或忍受一定行為之義務者,經命其履行而不履行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得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並得繼續命其履行及按次連續各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前項裁定,應附理由,於裁定前應為警告。 對於第一項裁定,得為抗告;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非訟事件法 第 48 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至第二百四十三條之規定,於非訟事件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49 條 外國法院之確定非訟事件之裁判,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認其效力: 一、依中華民國之法律,外國法院無管轄權者。 二、利害關係人為中華民國人,主張關於開始程序之書狀或通知未及時受送達,致不能行使其權利者。 三、外國法院之裁判,有背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 四、無相互之承認者。但外國法院之裁判,對中華民國人並無不利者,不在此限。 非訟事件法 第 六 節 司法事務官處理程序 非訟事件法 第 50 條 非訟事件,依法律移由司法事務官處理者,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準用其他法律關於法院處理相同事件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51 條 司法事務官處理受移轉之非訟事件,得依職權調查事實及必要之證據。但命為具結之調查,應報請法院為之。 非訟事件法 第 52 條 司法事務官處理受移轉之非訟事件或兼辦其他事務作成之文書,其名稱及應記載事項,各依有關法律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53 條 司法事務官就受移轉之非訟事件所為處分,其文書正本或節本,由司法事務官簽名,並蓋法院印信。 司法事務官在地方法院簡易庭處理受移轉之非訟事件時,前項文書正本或節本,得僅蓋該簡易庭之關防。 第一項處分確定後,由司法事務官付與確定證明書。 非訟事件法 第 54 條 司法事務官就受移轉之非訟事件所為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效力。 非訟事件法 第 55 條 聲請人或權利受侵害者,對於司法事務官就受移轉事件所為之處分,得依各該事件適用原由法院所為之救濟程序,聲明不服。 前項救濟程序應為裁定者,由地方法院行之。 對於前項裁定,得依第四十五條規定向直接上級法院提起再抗告。 非訟事件法 第 56 條 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就受移轉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如由法院裁定無救濟方法時,仍得於處分送達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為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 法院認第一項之異議為有理由時,應自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前項裁定,應敘明理由,並送達於當事人。 對於第三項之駁回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非訟事件法 第 57 條 前條異議程序免徵費用。 非訟事件法 第 58 條 司法事務官兼辦提存或法人及夫妻財產制契約登記事務,適用各該法令之規定,並應以提存所主任或登記處主任名義行之。 司法事務官兼辦前項事務所為處分,與提存所主任或登記處主任所為者有同一之效力。 非訟事件法 第 二 章 民事非訟事件 非訟事件法 第 一 節 法人之監督及維護事件 非訟事件法 第 59 條 民法第三十三條第二項之請求解除董事或監察人職務事件、第三十六條之請求宣告解散事件、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及第四十二條之有關法人清算事件、第五十一條第三項之許可召集總會事件、第五十八條之聲請解散事件、第六十二條之聲請必要處分事件及第六十三條之聲請變更組織事件,均由法人主事務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非訟事件法 第 60 條 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依民法第三十六條或第五十八條規定,聲請法院宣告解散法人時,應附具應為解散之法定事由文件;由利害關係人聲請者,並應釋明其利害關係。 非訟事件法 第 61 條 主管機關或檢察官依下列規定為聲請時,應附具法定事由之文件;其他聲請人為聲請時,並應附具資格之證明文件: 一、民法第三十八條之聲請選任清算人。 二、民法第六十二條之聲請法院為必要處分。 三、民法第六十三條之聲請變更財團組織。 主管機關依民法第三十三條第二項規定,請求法院解除法人董事或監察人職務時,應附具法定事由之文件。 社團之社員依民法第五十一條第三項規定,請求法院為召集總會之許可時,應附具法定事由及資格證明之文件。 非訟事件法 第 62 條 法院依民法第六十二條為必要之處分及第六十三條變更財團之組織前,應徵詢主管機關之意見。但由主管機關聲請者,不在此限。 非訟事件法 第 63 條 法院依民法第三十六條或第五十八條宣告法人解散、第三十八條選任清算人、第六十條第三項指定遺囑執行人、第六十二條為必要之處分及第六十三條變更財團之組織前,得通知檢察官陳述意見。 非訟事件法 第 64 條 法人之董事一人、數人或全體不能或怠於行使職權,或對於法人之事務有自身利害關係,致法人有受損害之虞時,法院因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得選任臨時董事代行其職權。但不得為不利於法人之行為。 法院為前項裁定前,得徵詢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意見。 法院得按代行事務性質、繁簡、法人財務狀況及其他情形,命法人酌給第一項臨時董事相當報酬;其數額由法院徵詢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意見後定之。 非訟事件法 第 65 條 法院依民法第三十三條第二項解除董事或監察人職務、第三十六條或第五十八條宣告法人解散、第三十八條選任清算人、第三十九條解除清算人職務、第六十三條變更財團組織及依前條選任臨時董事者,應囑託登記處登記。 非訟事件法 第 二 節 意思表示之公示送達事件 非訟事件法 第 66 條 民法第九十七條之聲請公示送達事件,不知相對人之姓名時,由表意人住所地之法院管轄;不知相對人之居所者,由相對人最後住所地之法院管轄。 非訟事件法 第 三 節 出版、拍賣及證書保存事件 非訟事件法 第 67 條 民法第五百十八條第二項所定聲請再出新版事件,由出版人營業所所在地或住所地之法院管轄。 非訟事件法 第 68 條 民法第五百二十七條第二項所定許可繼續出版契約關係之聲請,得由出版權授與人或其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出版人為之。 前項聲請事件,由出版人營業所所在地或住所地之法院管轄。 非訟事件法 第 69 條 民法債編施行法第二十八條所定之證明,由應變賣地公證人、警察機關、商業團體或自治機關為之。 非訟事件法 第 70 條 民法第八百二十六條第二項所定證書保存人之指定事件,由共有物分割地之法院管轄。 法院於裁定前,應訊問共有人。 指定事件之程序費用,由分割人共同負擔之。 非訟事件法 第 71 條 前條之規定,於所有權以外之財產權,由數人共有或公同共有者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72 條 民法所定抵押權人、質權人、留置權人及依其他法律所定擔保物權人聲請拍賣擔保物事件,由拍賣物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非訟事件法 第 73 條 法定抵押權人或未經登記之擔保物權人聲請拍賣擔保物事件,如債務人就擔保物權所擔保債權之發生或其範圍有爭執時,法院僅得就無爭執部分裁定准許拍賣之。 法院於裁定前,應使債務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非訟事件法 第 74 條 最高限額抵押權人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法院於裁定前,就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應使債務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非訟事件法 第 74-1 條 第七十二條所定事件程序,關係人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係有爭執者,法院應曉諭其得提起訴訟爭執之。 前項情形,關係人提起訴訟者,準用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四 節 信託事件 非訟事件法 第 75 條 信託法第十六條所定聲請變更信託財產管理方法事件、第二十八條第二項所定聲請信託事務之處理事件、第三十五條第一項第三款所定聲請許可將信託財產轉為自有財產或於該信託財產上設定或取得權利事件、第三十六條第一項但書所定受託人聲請許可辭任事件、第二項所定聲請解任受託人事件、第五十二條第一項所定聲請選任信託監察人事件、第五十六條所定信託監察人聲請酌給報酬事件、第五十七條所定聲請許可信託監察人辭任事件、第五十八條所定聲請解任信託監察人事件、第五十九條所定聲請選任新信託監察人事件及第六十條第二項所定聲請檢查信託事務、選任檢查人及命為其他必要之處分事件,均由受託人住所地之法院管轄。 信託法第三十六條第三項所定聲請選任新受託人或為必要之處分事件,由原受託人住所地之法院管轄。 前二項之受託人或原受託人有數人,其住所不在一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各該住所地之法院俱有管轄權。 信託法第四十六條所定聲請選任受託人事件,由遺囑人死亡時住所地之法院管轄。 非訟事件法 第 76 條 信託法第六十條第一項所定信託事務之監督,由受託人住所地之法院為之。 法院對於信託事務之監督認為必要時,得命提出財產目錄、收支計算表及有關信託事務之帳簿、文件,並得就信託事務之處理,訊問受託人或其他關係人。 前項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非訟事件法 第 77 條 法院選任之信託監察人有信託法第五十八條所定解任事由時,法院得依職權解任之,並同時選任新信託監察人。 非訟事件法 第 78 條 法院選任或解任受託人或信託監察人時,於裁定前得訊問利害關係人。 對於法院選任或解任受託人或信託監察人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非訟事件法 第 79 條 對於法院選任檢查人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非訟事件法 第 80 條 第一百七十三條規定,於法院依信託法第六十條規定選任之檢查人,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81 條 法院得就信託財產酌給檢查人相當報酬;其數額由法院徵詢受託人意見後酌定之,必要時,並得徵詢受益人、信託監察人之意見。 非訟事件法 第 三 章 登記事件 非訟事件法 第 一 節 法人登記 非訟事件法 第 82 條 法人登記事件,由法人事務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前項登記事務,由地方法院登記處辦理之。 非訟事件法 第 83 條 登記處應備置法人登記簿。 非訟事件法 第 84 條 法人設立之登記,除依民法第四十八條第二項及第六十一條第二項規定辦理外,並應附具下列文件: 一、主管機關許可或核准之文件。 二、董事資格之證明文件。設有監察人者,其資格之證明文件。 三、社員名簿或財產目錄,並其所有人名義為法人籌備處之財產證明文件。 四、法人及其董事之簽名式或印鑑。 法人辦理分事務所之登記時,應附具下列文件: 一、主管機關許可或核准之文件。 二、分事務所負責人資格之證明文件。 三、分事務所及其負責人之簽名式或印鑑。 非訟事件法 第 85 條 法人以事務所之新設、遷移或廢止,其他登記事項之變更,而為登記或為登記之更正及註銷者,由董事聲請之。 為前項聲請者,應附具聲請事由之證明文件;其須主管機關核准者,並應加具核准之證明文件。 非訟事件法 第 86 條 登記處於登記後,應發給專用於辦理法人取得財產登記之登記簿謄本,並限期命聲請人繳驗法人已取得財產目錄所載財產之證明文件,逾期撤銷其設立登記,並通知主管機關。 聲請人繳驗前項財產證明文件後,登記處應發給法人登記證書,並通知其主管機關及稅捐機關。 法人登記證書滅失或毀損致不堪用者,得聲請補發。 非訟事件法 第 87 條 法人聲請登記時所使用之印鑑,得由法人預納費用,向登記處聲請核發印鑑證明書。 前項印鑑證明書,登記處認有必要時,得記載其用途。 非訟事件法 第 88 條 法人解散之登記,由清算人聲請之。 為前項聲請者,應附具清算人資格及解散事由之證明文件。 已成立之法人,經主管機關撤銷許可者,準用前二項之規定。 法人因法院或其他有關機關命令解散者,登記處應依有關機關囑託為解散之登記。 非訟事件法 第 89 條 法人依本法規定撤銷或註銷其設立登記者,其清算程序,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準用民法關於法人清算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90 條 法人之清算人任免或變更之登記,由現任清算人聲請之。 為前項聲請者,應附具清算人任免或變更之證明文件。 非訟事件法 第 91 條 法人清算終結之登記,由清算人聲請之。 為前項聲請者,應附具清算各事項已得承認之證明文件。 非訟事件法 第 92 條 法人登記之聲請有違反法律、不合程式或其他欠缺而可以補正者,登記處應酌定期間,命聲請人補正後登記之。逾期不補正者,駁回其聲請。 非訟事件法 第 93 條 法人已登記之事項,登記處應於登記後三日內於公告處公告七日以上。 除前項規定外,登記處應命將公告之繕本或節本,公告於法院網站;登記處認為必要時,並得命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 公告與登記不符者,以登記為準。 非訟事件法 第 94 條 聲請人發見登記錯誤或遺漏時,得聲請登記處更正之。 登記處發見因聲請人之錯誤或遺漏致登記錯誤或遺漏者,應限期命聲請人聲請更正,逾期不聲請更正者,登記處應於登記簿附記其應更正之事由。 因登記處人員登記所生之顯然錯誤或遺漏,登記處經法院院長許可,應速為登記之更正。 前三項經更正後,應即通知聲請人及利害關係人。 非訟事件法 第 95 條 登記處於登記後,發見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經法院院長之許可,應註銷其登記,並通知聲請人及利害關係人。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一、事件不屬該登記處之法院管轄者。 二、聲請登記事項不適於登記者。 三、應提出之證明文件不完備者。 四、所提出之財產目錄,其記載與證明文件不相符者。 五、聲請不備其他法定要件者。 非訟事件法 第 96 條 關係人認登記處處理登記事務違反法令或不當時,得於知悉後十日內提出異議。但於處理事務完畢後已逾二個月時,不得提出異議。 非訟事件法 第 97 條 登記處如認前條之異議為有理由時,應於三日內為適當之處置。如認為無理由時,應附具意見於三日內送交所屬法院。 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者,應以裁定命登記處為適當之處置。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駁回之。 前項裁定,應附理由,並送達於登記處、異議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 非訟事件法 第 98 條 法人之登記經更正、撤銷或註銷確定者,準用第九十三條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99 條 法人登記自為清算終結之登記後,即行銷結。 非訟事件法 第 100 條 本法有關法人登記之規定,於外國法人之登記準用之。但法令有特別規定者,不在此限。 外國法人經認許設立事務所者,其事務所之聲請設立登記,由該法人之董事或其在中華民國之代表人為之。 前項聲請,除提出認許之文件外,並應附具經中華民國駐外機構認證或證明之下列文件: 一、法人名稱、種類及其國籍。 二、法人之組織章程或捐助章程。 三、董事或在中華民國代表人資格之證明文件。 非訟事件法 第 二 節 夫妻財產制契約登記 非訟事件法 第 101 條 民法有關夫妻財產制契約之登記,由夫妻住所地之法院管轄;不能在住所地為登記或其主要財產在居所地者,得由居所地之法院管轄。 不能依前項規定定管轄之法院者,由司法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前二項登記事務,由地方法院登記處辦理之。 非訟事件法 第 102 條 依前條規定為登記之住所或居所遷移至原法院管轄區域以外時,應為遷移之陳報。 前項陳報,得由配偶之一方為之;陳報時應提出原登記簿謄本。 非訟事件法 第 103 條 登記處應備置夫妻財產制契約登記簿。 非訟事件法 第 104 條 夫妻財產制契約之登記,應附具下列文件,由契約當事人雙方聲請之。但其契約經公證者,得由一方聲請之: 一、夫妻財產制契約。 二、財產目錄及其證明文件;其財產依法應登記者,應提出該管登記機關所發給之謄本。 三、夫及妻之簽名式或印鑑。 法院依民法規定,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者,應於裁判確定後囑託登記處登記之。 非訟事件法 第 105 條 第九十二條至第九十八條之規定,於夫妻財產制契約之登記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106 條 法人或夫妻財產制契約登記簿,任何人得向登記處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或預納費用聲請付與謄本。 前項登記簿之附屬文件,利害關係人得敘明理由,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但有妨害關係人隱私或其他權益之虞者,登記處得拒絕或限制其範圍。 非訟事件法 第 107 條 法人及夫妻財產制契約登記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非訟事件法 第 四 章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一 節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08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09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10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1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1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13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14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15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16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17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18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19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20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二 節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2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2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23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24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25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26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27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28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29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0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1-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1-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三 節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3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4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5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6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7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四 節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8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8-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8-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8-3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8-4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8-5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8-6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9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9-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9-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39-3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0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四 節之一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0-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0-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五 節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1-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1-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3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4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5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6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7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8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49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50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5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5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53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54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55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56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57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六 節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58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59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0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3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4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5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6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7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8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9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六 節之一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9-1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69-2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七 節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170 條 (刪除) 非訟事件法 第 五 章 商事非訟事件 非訟事件法 第 一 節 公司事件 非訟事件法 第 171 條 公司法所定由法院處理之公司事件,由本公司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非訟事件法 第 172 條 公司裁定解散事件,有限責任股東聲請法院准其檢查公司帳目、業務及財產事件,股東聲請法院准其退股及選派檢查人事件,其聲請應以書面為之。 前項事件,法院為裁定前,應訊問利害關係人。 第一項事件之裁定應附理由。 非訟事件法 第 173 條 檢查人之報告,應以書面為之。 法院就檢查事項認為必要時,得訊問檢查人。 非訟事件法 第 174 條 檢查人之報酬,由公司負擔;其金額由法院徵詢董事及監察人意見後酌定之。 非訟事件法 第 175 條 對於法院選派或解任公司清算人、檢查人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但法院依公司法第二百四十五條第一項規定選派檢查人之裁定,不在此限。 前項但書之裁定,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第一項事件之聲請為有理由時,程序費用由公司負擔。 非訟事件法 第 176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選派為清算人: 一、未成年人。 二、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人。 三、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四、受破產宣告尚未復權。 五、曾任清算人而被法院解任。 非訟事件法 第 177 條 第一百七十四條之規定,於法院選派之清算人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178 條 公司法所定清算人就任之聲報,應以書面為之。 前項書面,應記載清算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就任日期,並附具下列文件: 一、公司解散、撤銷或廢止登記之證明。 二、清算人資格之證明。 非訟事件法 第 179 條 公司法所定股東或股東會解任清算人之聲報、清算人所造具資產負債表或財務報表及財產目錄之聲報、清算人展期完結清算之聲請及法院許可清算人清償債務之聲請,應以書面為之。 非訟事件法 第 180 條 公司法所定清算完結之聲報,應以書面為之,並附具下列文件: 一、結算表冊經股東承認之證明或清算期內之收支表、損益表經股東會承認之證明。 二、經依規定以公告催告申報債權及已通知債權人之證明。 非訟事件法 第 181 條 對於法院依公司法規定指定公司簿冊及文件保存人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前項程序費用,由公司負擔。 非訟事件法 第 182 條 公司法所定股東聲請法院為收買股份價格之裁定事件,法院為裁定前,應訊問公司負責人及為聲請之股東;必要時,得選任檢查人就公司財務實況,命為鑑定。 前項股份,如為上櫃或上市股票,法院得斟酌聲請時當地證券交易實際成交價格核定之。 第一項檢查人之報酬,經法院核定後,除有第二十二條之情形外,由為聲請之股東及公司各負擔二分之一。 對於收買股份價格事件之裁定,應附理由,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非訟事件法 第 183 條 公司法第二百零八條之一所定選任臨時管理人事件,由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向法院聲請。 前項聲請,應以書面表明董事會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致公司有受損害之虞之事由,並釋明之。 第一項事件,法院為裁定前,得徵詢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意見。 第一項事件之裁定,應附理由。 法院選任臨時管理人時,應囑託主管機關為之登記。 非訟事件法 第 184 條 公司法第二百六十四條所定公司債債權人會議決議認可事件,由公司債債權人之受託人或債權人會議指定之人向法院申報。 第一百七十二條第二項及前條第四項規定,於前項申報事件之裁定準用之。 非訟事件法 第 185 條 就公司重整程序所為各項裁定,除公司法另有規定外,準用第一百七十二條第二項之規定。 前項裁定,應附理由;其認可重整計畫之裁定,抗告中應停止執行。 非訟事件法 第 186 條 依公司法第二百八十七條第一項第一款及第六款所為之財產保全處分,如其財產依法應登記者,應囑託登記機關登記其事由;其財產依法應註冊者亦同。 駁回重整聲請裁定確定時,法院應囑託登記或註冊機關塗銷前項事由之登記。 非訟事件法 第 187 條 依公司法第二百八十七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及第五款所為之處分,應黏貼法院公告處,自公告之日起發生效力;必要時,並得登載本公司所在地之新聞紙或公告於法院網站。 駁回重整聲請裁定確定時,法院應將前項處分已失效之事由,依原處分公告方法公告之。 非訟事件法 第 188 條 依公司法第三百零五條第一項、第三百零六條第二項至第四項及第三百十條第一項所為裁定,應公告之,毋庸送達。 前項裁定及准許開始重整之裁定,其利害關係人之抗告期間,應自公告之翌日起算。 第一項之公告方法,準用前條第一項之規定。 准許開始重整之裁定,如經抗告者,在駁回重整聲請裁定確定前,不停止執行。 非訟事件法 第 189 條 公司法第三百三十五條第一項命令開始特別清算、第三百五十條第二項及第三百五十一條協定之認可或變更,準用第一百七十二條第二項、第一百八十二條第四項及前條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190 條 公司法所定特別清算程序中應聲請法院處理之事件,其聲請應以書面為之。 前項事件,準用第一百七十二條第二項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191 條 公司法第三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及第六款之處分,準用第一百八十六條及第一百八十七條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192 條 依公司法第三百五十五條宣告破產時,其在特別清算程序之費用,視為破產財團債務。 非訟事件法 第 二 節 海商事件 非訟事件法 第 193 條 海商法第五十一條第三項所定貨物拍賣事件,由貨物應受領地之法院管轄。 非訟事件法 第 三 節 票據事件 非訟事件法 第 194 條 票據法第一百二十三條所定執票人就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事件,由票據付款地之法院管轄。 二人以上為發票人之本票,未載付款地,其以發票地為付款地,而發票地不在一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各該發票地之法院俱有管轄權。 非訟事件法 第 195 條 發票人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前條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得對執票人向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訴。 發票人證明已依前項規定提起訴訟時,執行法院應停止強制執行。但得依執票人聲請,許其提供相當擔保,繼續強制執行,亦得依發票人聲請,許其提供相當擔保,停止強制執行。 發票人主張本票債權不存在而提起確認之訴不合於第一項之規定者,法院依發票人聲請,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行。 非訟事件法 第 六 章 附則 非訟事件法 第 196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司法院定之。 本法未規定及新增之非訟事件,其處理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非訟事件法 第 197 條 本法施行前已繫屬之事件,其法院管轄權及審理程序依下列之規定: 一、地方法院未為終局裁定者,依本法修正後之規定。 二、地方法院已為終局裁定尚未送抗告法院者,依本法修正後之規定。 三、抗告法院未為終局裁定者,依本法修正前之規定。 非訟事件法 第 198 條 本法自公布日起六個月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除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之條文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非訟事件法
法律
20180613
2024/1/12 上午 12:00:00
公證法 第 一 章 總則 公證法 第 1 條 公證事務,由法院或民間之公證人辦理之。 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應設公證處;必要時,並得於管轄區域內適當處所設公證分處。 民間之公證人應於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管轄區域內,司法院指定之地設事務所。 公證法 第 2 條 公證人因當事人或其他關係人之請求,就法律行為及其他關於私權之事實,有作成公證書或對於私文書予以認證之權限。 公證人對於下列文書,亦得因當事人或其他關係人之請求予以認證: 一、涉及私權事實之公文書原本或正本,經表明係持往境外使用者。 二、公、私文書之繕本或影本。 公證法 第 3 條 前條之請求,得以言詞或書面為之。 公證或認證請求書,應由請求人或其代理人簽名;其以言詞請求者,由公證人、佐理員或助理人作成筆錄並簽名後,由請求人或其代理人簽名。 前項請求書或筆錄,準用非訟事件法關於聲請書狀或筆錄之規定。 公證法 第 4 條 公證或認證之請求,得由代理人為之。但依法律規定或事件性質不得由代理人為之者,不在此限。 公證法 第 5 條 公證文書應以中國文字作成之。但經當事人請求時,得以外國文字作成。 前項文書以中國文字作成者,必要時得附記外國文字或附譯本。 以外國文字作成公證文書或就文書之翻譯本為認證之公證人,以經司法院核定通曉各該外國語文者為限。 公證法 第 6 條 當事人或其他關係人,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得向任何地區之公證人請求作成公證書或認證文書。 公證法 第 7 條 公證人應以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之管轄區域為執行職務之區域。但有急迫情形或依事件之性質有至管轄區域外執行職務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所作成之公、認證文書,效力不受影響。 公證法 第 8 條 辦理公證事務,應於法院公證處或民間之公證人事務所為之。但法令另有規定或因事件之性質,在法院公證處或民間之公證人事務所執行職務不適當或有其他必要情形者,不在此限。 辦理公證事務之時間,依一般法令之規定。但必要時,得於法令所定時間外為之。 公證法 第 9 條 公證人為職務上簽名時,應記載其職稱及所屬之法院。民間之公證人並應記載其事務所所在地。 公證法 第 10 條 公證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得執行其職務: 一、為請求人或就請求事項有利害關係者。 二、為請求人或其代理人或就請求事項有利害關係者之配偶、前配偶、未婚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或同居之家長、家屬者。其親屬或家長、家屬關係終止後,亦同。 三、為請求人或其代理人之法定代理人者。 四、就請求事項現為或曾為代理人或輔佐人者。 公證法 第 11 條 公證人作成之文書,非具備本法及其他法律所定之要件,不生公證效力。 公證人違反本法不得執行職務之規定所作成之文書,亦不生公證效力。 公證法 第 12 條 公證人辦理公證事務,於必要時,得向有關機關、團體或個人查詢,並得請求其協助。 前項情形,亦得商請外國機關、團體或個人為之。 公證法 第 13 條 當事人請求公證人就下列各款法律行為作成之公證書,載明應逕受強制執行者,得依該證書執行之: 一、以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一定數量為標的者。 二、以給付特定之動產為標的者。 三、租用或借用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定有期限並應於期限屆滿時交還者。 四、租用或借用土地,約定非供耕作或建築為目的,而於期限屆滿時應交還土地者。 前項公證書,除當事人外,對於公證書作成後,就該法律行為,為當事人之繼受人,及為當事人或其繼受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亦有效力。 債務人、繼受人或占有人,主張第一項之公證書有不得強制執行之事由提起訴訟時,受訴法院得因必要情形,命停止執行,但聲請人陳明願供擔保者,法院應定相當之擔保額,命停止執行。 公證法 第 14 條 公證人、佐理員及助理人,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對於經辦事件,應守秘密。 公證法 第 15 條 公證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請求人之請求。 公證人拒絕請求時,得以言詞或書面為之。但請求人要求說明其理由者,應付與理由書。 公證法 第 16 條 請求人或利害關係人,認為公證人辦理公證事務有違法或不當者,得提出異議。 公證人如認異議為有理由時,應於三日內為適當之處置;如認為無理由時,應附具意見書,於三日內送交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法院應於五日內裁定之。 公證法 第 17 條 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時,應以裁定命公證人為適當之處置;認異議為無理由時,應駁回之。 前項裁定,應附具理由,並送達於公證人、異議人及已知之其他利害關係人。 對於第一項之裁定,得於十日內抗告。但不得再抗告。 抗告,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關於抗告之規定。 公證法 第 18 條 公證人作成之公證書原本,與其附屬文件或已認證之文書繕本、影本,及依法令應編製之簿冊,保存於公證處或事務所,不得攜出。但經法院或其他有關機關依法律調閱或因避免事變而攜出者,不在此限。 公證文書依前項規定調閱而攜出者,公證人應製作影本留存。 第一項文書、簿冊之保存及銷燬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公證法 第 19 條 本法規定之各項金額或價額,均以新臺幣為單位。 公證法 第 20 條 依本法所為罰鍰處分之議決,得為強制執行名義。 公證法 第 21 條 公證事件,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非訟事件法未規定者,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公證法 第 二 章 公證人 公證法 第 一 節 法院之公證人 公證法 第 22 條 法院之公證人,應就具有司法人員人事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項所定資格之一者遴任之。 公證人有二人以上者,以一人為主任公證人,處理並監督公證處之行政事務。 法院之公證人,得由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法官或具有第一項資格之司法事務官兼充之。 公證法 第 23 條 公證處置佐理員,輔助法院之公證人辦理公證事務,應就具有法院書記官任用資格者遴任之。 前項佐理員,得由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書記官兼充之。 公證法 第 二 節 民間之公證人 公證法 第 24 條 民間之公證人為司法院依本法遴任,從事第二條所定公證事務之人員。 有關公務人員人事法律之規定,於前項公證人不適用之。 公證法 第 25 條 民間之公證人,應就已成年之中華民國國民具有下列資格之一者遴任之: 一、經民間之公證人考試及格者。 二、曾任法官、檢察官,經銓敘合格者。 三、曾任公設辯護人,經銓敘合格者。 四、曾任法院之公證人,經銓敘合格,或曾任民間之公證人者。 五、經高等考試律師考試及格,並執行律師業務三年以上者。 公證法 第 26 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遴任為民間之公證人: 一、年滿七十歲。 二、曾受一年有期徒刑以上刑之裁判確定。但受緩刑宣告期滿而未經撤銷或因過失犯罪者,不在此限。 三、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四、曾任公務員而受撤職處分,其停止任用期間尚未屆滿。 五、曾依本法免職或受撤職處分。但因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六款、第七款規定受免職處分,於原因消滅後,不在此限。 六、曾受律師法所定除名處分。 七、受破產之宣告或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尚未復權。 八、受監護或輔助之宣告,尚未撤銷。 九、經相關專科醫師鑑定,認有客觀事實足認其身心狀況不能勝任職務。但於原因消滅後,不在此限。 公證法 第 27 條 交通不便地區無民間之公證人時,得依有關民間之公證人遴任辦法之規定,就曾在公立或經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法律學系、法律研究所或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外大學法律學系、法律研究所畢業,並任薦任司法行政人員、薦任書記官辦理民刑事紀錄或委任第五職等公證佐理員四年以上,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遴任為候補公證人。 候補公證人候補期間三年,期滿成績優良者,得遴任為民間之公證人。 候補公證人,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關於民間之公證人之規定。 公證法 第 28 條 民間之公證人經所屬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之許可,得僱用助理人,輔助辦理公證事務。 前項許可,必要時得撤銷之。 第一項之助理人,其資格、人數、處理事務之範圍及撤銷許可之事由等事項,由司法院定之。 公證法 第 29 條 民間之公證人於執行職務前,應經相當期間之研習。但具有第二十五條第二款或第四款之資格者不在此限。 民間之公證人於執行職務期間內,得視業務需要,令其參加研習。 公證法 第 30 條 司法院遴選民間之公證人,應審酌其品德、能力及敬業精神。 民間之公證人之遴選、研習及任免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公證法 第 31 條 民間之公證人由司法院遴任之,並指定其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但不得限制其人數。 公證法 第 32 條 民間之公證人於任命後,非經踐行下列各款事項,不得執行職務: 一、向所屬地方法院或其分院登錄。 二、加入公證人公會。 三、參加責任保險並繳納保險費。 四、向所屬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提出職章、鋼印之印鑑及簽名式。 公證法 第 33 條 民間之公證人任命後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予免職: 一、受一年有期徒刑以上刑之裁判確定。但受緩刑宣告或因過失犯罪者,不在此限。 二、受褫奪公權之宣告。 三、曾任公務員而受撤職處分。 四、受律師法所定除名處分。 五、受破產之宣告或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 六、受監護或輔助之宣告。 七、經相關專科醫師鑑定,認有客觀事實足認其身心狀況不能勝任職務。 八、犯本法第七章之罪經裁判確定。 民間之公證人於任命後,經發見其在任命前有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至第八款所定情事之一者,亦應予免職。 公證法 第 34 條 民間之公證人未依本法規定繳納強制責任保險費者,得予免職。 公證法 第 35 條 民間之公證人年滿七十歲者,應予退職。 公證法 第 36 條 民間之公證人依本法執行公證職務作成之文書,視為公文書。 公證法 第 37 條 民間之公證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得執行律師業務。但經遴任僅辦理文書認證事務者,或因地理環境或特殊需要,經司法院許可者,不在此限。 律師兼任民間之公證人者,就其執行文書認證事務相關之事件,不得再受委任執行律師業務,其同一聯合律師事務所之他律師,亦不得受委任辦理相同事件。 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民間之公證人不得兼任有薪給之公職或業務,亦不得兼營商業或為公司或以營利為目的之社團法人代表人或使用人。但與其職務無礙,經司法院許可者,不在此限。 公證法 第 38 條 民間之公證人及其助理人,不得為居間介紹貸款或不動產買賣之行為。 公證法 第 39 條 民間之公證人因疾病或其他事故,暫時不能執行職務時,得委請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管轄區域內之其他民間之公證人或候補公證人代理之。 民間之公證人依前項規定委請代理時,應即向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陳報。解除代理時,亦同。 依第一項規定委請代理之期間逾一個月者,應經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許可。 公證法 第 40 條 民間之公證人未依前條第一項規定委請代理時,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得命管轄區域內之其他民間之公證人或候補公證人代理之。 前條第一項之民間之公證人得執行職務時,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應解除其代理人之代理。 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不能依第一項規定指定代理人時,得命法院之公證人至該地執行職務。 公證法 第 41 條 民間之公證人之代理人,執行前二條所定代理職務時,應以被代理人之事務所為事務所。 前項代理人為職務上簽名時,應記載被代理公證人之職稱、姓名、所屬法院、事務所所在地及其為代理之旨。 公證法 第 42 條 民間之公證人之代理人應自行承受其執行代理職務行為之效果;其違反職務上義務致他人受損害時,應自負賠償責任。 前項代理人使用被代理公證人之事務所、人員或其他設備,應給與相當報償,其數額有爭議者,得聲請法院裁定。 前項裁定得為執行名義。 公證法 第 43 條 民間之公證人死亡、免職、撤職或因其他事由離職者,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認為必要時,得指派人員將其事務所之有關文書、物件封存。 公證法 第 44 條 民間之公證人死亡時,其繼承人、助理人或其他使用人,應於知悉後十日內陳報該公證人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 公證法 第 45 條 民間之公證人死亡、免職、撤職或因其他事由離職者,在繼任人未就職前,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得指定管轄區域內其他民間之公證人兼任其職務。 前項兼任職務之民間之公證人得在兼任之區域內設事務所。 第一項兼任之職務,在繼任人就職時,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應解除其兼任。 公證法 第 46 條 民間之公證人免職、撤職或因其他事由離職時,應與其繼任人或兼任人辦理有關文書、物件之移交;其繼任人或兼任人應予接收。 民間之公證人因死亡或其他事由不能辦理移交者,其繼任人或兼任人應會同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指定之人員接收文書、物件。 依第四十三條規定封存之文書、物件,繼任人或兼任人應會同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指定之人員解除封印,接收文書、物件。 民間之公證人之交接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公證法 第 47 條 前條之規定,於兼任人將有關文書、物件移交其他民間之公證人時,準用之。 公證法 第 48 條 兼任人於職務上簽名時,應記載其為兼任之旨。 繼任人依前任人或兼任人作成之公證書,而作成正本、繕本、影本或節本時,應記明其為繼任人。 公證法 第 49 條 民間之公證人死亡、免職、撤職或因其他事由離職並因名額調整而無繼任人者,司法院得命將有關文書、物件移交於同一地方法院或其分院管轄區域內其他民間之公證人。 第四十六條及前條第二項之規定,於依前項受命移交之民間之公證人準用之。 公證法 第 50 條 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第三項及第四十八條第一項之規定,於民間之公證人停職時準用之。 兼任人依前項規定執行職務時,以停職人之事務所為事務所。 公證法 第 51 條 民間之公證人之監督由司法院行之。 前項監督,得由所屬之高等法院、地方法院或其分院為之。 前二項之監督,其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公證法 第 52 條 依前條規定行使監督權之機關,得定期檢查民間之公證人保管之文書、物件。 公證法 第 53 條 監督機關得對民間之公證人為下列行為: 一、關於職務上之事項,得發命令促其注意。 二、對有與其職位不相稱之行為者,加以警告。但警告前,應通知該公證人得為申辯。 公證法 第 54 條 民間之公證人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付懲戒: 一、有違反第一條第三項、第七條第一項、第十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一項、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一條第一項、第四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第一項、第六十九條、第七十條、第九十條第一項、第九十八條第二項、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一百零八條之行為者。 二、經監督機關為第五十三條之懲處後,仍未改善者。 三、因犯罪行為,經判刑確定者。但因過失犯罪者,不在此限。 前項第三款行為,經依第三十三條規定免職者,免付懲戒。 民間之公證人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付懲戒: 一、有違反第七十一條至第七十五條、第八十條之行為者。 二、有其他違反職務上之義務或損害名譽之行為者。 公證法 第 55 條 民間之公證人懲戒處分如下: 一、申誡。 二、罰鍰一萬五千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 三、停職二月以上二年以下。 四、撤職。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之處分得同時為之。 公證法 第 56 條 民間之公證人之懲戒,由民間之公證人懲戒委員會為之。 公證法 第 57 條 民間之公證人懲戒委員會,由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法官四人及民間之公證人三人組織之,主任委員由委員互選之。 民間之公證人懲戒覆審委員會,由最高法院法官五人及民間之公證人四人組織之;主任委員由委員互選之。 公證法 第 58 條 民間之公證人應付懲戒者,由高等法院或其分院依職權移送民間之公證人懲戒委員會審議。 地方法院或其分院認其轄區內民間之公證人有應付懲戒之事由者,得報請高等法院或其分院審查移送民間之公證人懲戒委員會審議。 地區公證人公會認其會員有應付懲戒之事由者,得經會員大會或理事、監事聯席會議之決議,送請民間之公證人懲戒委員會審議。 公證法 第 59 條 民間之公證人懲戒委員會受理懲戒案件後,於議決前,應為相當之調查,並予被付懲戒人充分申辯之機會,亦得通知前條之移送機關或公會為必要之說明。 前項之議決,應作成議決書。 公證法 第 60 條 受懲戒處分人、依第五十八條第三項移送懲戒之公證人公會,對於民間之公證人懲戒委員會之議決有不服者,得於議決書送達之翌日起二十日內向民間之公證人懲戒覆審委員會請求覆審。 前條之規定,於前項覆審程序準用之。 關於停職、撤職之處分,經懲戒覆審委員會議決確定後,受懲戒處分人得向原懲戒覆審委員會請求再審議。其請求再審議之事由及程序,準用公務員懲戒法之規定。 公證法 第 61 條 民間之公證人懲戒程序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公證法 第 62 條 懲戒處分確定後,民間之公證人懲戒委員會或懲戒覆審委員會應將全卷函送受懲戒處分人所屬高等法院或其分院,報請司法院分別命令執行;其懲戒處分為停職或撤職者,並應將議決書刊登公報。 公證法 第 63 條 民間之公證人依刑事訴訟程序被羈押,或依刑事確定判決,受拘役以上刑之宣告,在執行中者,其職務當然停止。 民間之公證人應受懲戒之事由情節重大者,司法院得在懲戒程序終結前,先行停止其職務。 民間之公證人依前二項規定停止其職務時,準用第五十條之規定。 公證法 第 64 條 依前條第一項、第二項停止職務之民間之公證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於停止職務之原因消滅後,應許其復職: 一、未受免職、撤職或停職處分者。 二、受拘役以上刑之宣告,經執行完畢而未受免職、撤職或停職處分者。 公證法 第 65 條 民間之公證人得請求辭去職務,司法院於其依本法規定移交完畢後,解除其職務。 公證法 第 66 條 民間之公證人經依本法免職、停職、撤職、停止職務、退職或辭職而解除其職務者,自命令送達之翌日起,不得繼續執行職務;其依第六十三條第一項規定職務當然停止者,自被羈押或受刑之執行時起,不得繼續執行職務。 公證法 第 67 條 民間之公證人於執行職務期間,應繼續參加責任保險。 前項保險契約於每一保險事故之最低保險金額,由司法院視情勢需要,以命令定之。但保險人對同一保險年度內之最高賠償金額得限制在最低保險金額之二倍以下。 保險人於第一項之保險契約停止、終止、解除或民間之公證人遲延繳納保險費或有其他足以影響保險契約效力之情形時,應即通知所屬地方法院或其分院及地區公證人公會。 公證法 第 68 條 民間之公證人因故意違反職務上之義務,致他人之權利受損害者,負賠償責任。其因過失者,以被害人不能依他項方法受賠償時為限,負其責任。 被害人不能依前項、前條、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或他項方法受賠償或補償時,得依國家賠償法所定程序,請求國家賠償。其賠償義務機關為該民間之公證人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 前二項之規定,於第四十二條第一項之民間之公證人代理人準用之。 國家賠償法第四條第二項之規定,於前二項情形準用之。 民間之公證人之助理人或其他使用人,於辦理有關公證事務之行為有故意或過失時,民間之公證人應與自己之故意或過失,負同一責任。 公證法 第 69 條 民間之公證人應按月於次月十日前,將作成之公證書、認證書繕本或影本,依受理時間之先後順序彙整成冊,送所屬之地方法院或其分院備查。 公證法 第 三 章 公證 公證法 第 70 條 公證人不得就違反法令事項及無效之法律行為,作成公證書。 公證法 第 71 條 公證人於作成公證書時,應探求請求人之真意及事實真相,並向請求人說明其行為之法律上效果;對於請求公證之內容認有不明瞭、不完足或依當時情形顯失公平者,應向請求人發問或曉諭,使其敘明、補充或修正之。 公證法 第 72 條 公證人對於請求公證之內容是否符合法令或對請求人之真意有疑義時,應就其疑慮向請求人說明;如請求人仍堅持該項內容時,公證人應依其請求作成公證書。但應於公證書上記載其說明及請求人就此所為之表示。 公證法 第 73 條 公證人作成公證書,應令請求人提出國民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證明其實係本人;如請求人為外國人者,應令其提出護照、其本國使領館出具之證明書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 公證法 第 74 條 請求人如使用公證人所不通曉之語言,或為聽覺、聲音及語言障礙而不能使用文字表達意思,公證人作成公證書,應由通譯傳譯之。但經請求人同意由公證人傳譯者,不在此限。 公證法 第 75 條 請求人為視覺障礙或不識文字者,公證人作成公證書,應使見證人在場。但經請求人放棄並記明筆錄者,不在此限。 無前項情形而經請求人請求者,亦應使見證人在場。 公證法 第 76 條 由代理人請求者,除適用前三條之規定外,應提出授權書;事件依法非受特別委任不得為之者,並須有特別之授權。 前項情形,其授權行為或授權書如未經公、認證者,應依下列方式之一證明之: 一、經有關公務機關證明。 二、於境外作成者,經中華民國駐外使領館或經外交部授權之駐外機構或經其他有權機關授權之團體證明。 三、外國人或居住境外之人作成者,經該國駐中華民國使領館或經該國授權之機構或經該地區有權機關授權之團體證明。 授權書附有請求人之印鑑證明書者,與前項證明有同一效力。 公證法 第 77 條 就須得第三人允許或同意之法律行為,請求作成公證書,應提出已得允許或同意之證明書。 前條第二項、第三項之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公證法 第 78 條 通譯及見證人,應由請求人或其代理人選定之,見證人得兼充通譯。 請求人或其代理人未選定通譯者,得由公證人選定之。 公證法 第 79 條 下列各款之人,不得充本法所定之見證人。但第七十五條第二項之情形,不在此限: 一、未成年人。 二、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之人。 三、於請求事件有利害關係者。 四、於請求事件為代理人或曾為代理人者。 五、為公證人之配偶、直系血親或直系姻親者。 六、公證人之佐理員及助理人。 前項第四款至第六款規定之人,如經請求人全體同意者,仍得為見證人。 公證法 第 80 條 公證人作成公證書,應記載其所聽取之陳述與所見之狀況,及其他實際體驗之方法與結果。 公證法 第 81 條 公證書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公證書之字號。 二、公證之本旨。 三、請求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地、出生年、月、日、職業、國民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及其字、號、住、居所;為法人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事務所。 四、由代理人請求者,其事由與代理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地、出生年、月、日、職業、國民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與其字、號、住、居所及其授權書之提出。 五、有應逕受強制執行之約定者,其意旨。 六、曾提出已得第三人允許或同意之證明書者,其事由,及該第三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地、出生年、月、日、職業、住、居所,該第三人為法人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及事務所。 七、有通譯或見證人在場者,其事由,及其姓名、性別、出生地、出生年、月、日、職業、住、居所。 八、作成之年、月、日及處所。 公證法 第 82 條 公證書應文句簡明、字畫清晰,其字行應相接續,如有空白,應以墨線填充或以其他方法表示其為空白。 公證之本旨記載年、月、日及其他數目表示同一內容者,其第一次出現時,應以文字大寫;作成公證書年、月、日之記載,亦應以文字大寫。 公證法 第 83 條 公證書文字,不得挖補;如有增加、刪除或塗改,應依下列方法行之: 一、刪除或塗改字句,應留存字跡,俾得辨認。 二、公證書末尾或欄外應記明增刪字數,由公證人、請求人或其代理人、見證人簽名或蓋章。 違反前項規定所為之更正,不生效力。 公證法 第 84 條 公證人應將作成之公證書,向在場人朗讀,或使其閱覽,經請求人或代理人承認無誤後,記明其事由。 有通譯在場時,應使通譯將公證書譯述,並記明其事由。 為前二項之記載時,公證人及在場人應各自簽名;在場人不能簽名者,公證人得代書姓名,使本人蓋章或按指印,並記明其事由,由公證人簽名。 公證書有數頁者,公證人、請求人或其代理人、見證人,應於每頁騎縫處蓋章或按指印,或以其他方法表示其為連續。但公證書各頁能證明全部連續無誤,雖缺一部分人蓋章,其公證書仍屬有效。 公證法 第 85 條 公證書內引用他文書或與文書有相同效用之物件為附件者,公證人、請求人或其代理人、見證人應於公證書與該附件之騎縫處蓋章或按指印,或以其他方法表示其為連續。 前三條之規定,於前項附件準用之。 公證法 第 86 條 依前條規定所為之附件,視為公證書之一部。 公證法 第 87 條 公證人應將公證書、證明身分、代理人權限、第三人允許或同意之證明書及其他附屬文件,編為卷宗保存之。 前項卷宗,應逐頁連續編號,如請求人請求返還附屬文件時,得將其繕本或影本替代原本保存之。 公證法 第 88 條 公證書之原本全部或一部滅失時,公證人應徵求已交付之正本、經證明與正本相符之繕本或影本,或向所屬地方法院或其分院請求調閱公證書繕本或影本,經該院院長認可後,依該正本、繕本或影本作成經認證之繕本,替代原本保存之。 前項情形及認可之年、月、日,應記明於替代原本之繕本並簽名。 公證法 第 89 條 請求人或其繼受人或就公證書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人,得請求閱覽公證卷內文書。 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六條、第七十七條之規定,於依前項為請求時準用之。 請求人之繼受人及就公證書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人請求閱覽時,應提出證明文件。 第七十六條第二項、第三項之規定,於前項證明文件準用之。 公證法 第 90 條 公證人應編製公證書登記簿及其他相關之簿冊。 前項簿冊及其應記載之內容,由司法院定之。 公證法 第 91 條 公證人得依職權或依請求人或其繼受人之請求,交付公證書之正本。 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六條、第七十七條、第八十九條第三項之規定,於依前項為請求時準用之。 公證法 第 92 條 公證書正本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由公證人簽名並蓋職章或鋼印: 一、公證書之全文。 二、記明為正本字樣。 三、受交付人之姓名。 四、作成之年、月、日及處所。 違反前項規定者,無正本之效力。 公證法 第 93 條 一公證書記載數事件,或數人共一公證書時,得請求公證人節錄與自己有關係部分,作成公證書正本。 前項正本,應記明係節錄正本字樣。 公證法 第 94 條 公證人交付公證書正本時,應於該公證書原本末行之後,記明受交付人之姓名、事由及年、月、日,並簽名。 公證法 第 95 條 請求人或其繼受人或就公證書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人,得請求交付公證書及其附屬文件之繕本、影本或節本。 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六條、第七十七條、第八十九條第三項之規定,於依前項為請求時準用之。 公證法 第 96 條 公證書及其附屬文件之繕本、影本或節本,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由公證人簽名並蓋職章或鋼印: 一、公證書及其附屬文件之全文或一部分。 二、記載為繕本、影本或節本字樣。 三、作成之年、月、日及處所。 公證法 第 97 條 公證書正本或公證書及其附屬文件之繕本、影本或節本有數頁時,公證人應於騎縫處蓋章,或以其他方法表示其為連續。 第八十二條、第八十三條之規定,於前項文書準用之。 公證法 第 98 條 公證遺囑,除請求人外,不得請求閱覽或交付正本、繕本、影本或節本。但請求人聲明願意公開或於公證遺囑後死亡者,不在此限。 公證人應於作成公證遺囑之日起十日內製作繕本一份,將其密封,於封面上記明遺囑人之人別資料及作成之年、月、日,加蓋職章後,送交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保存之。 於有第一項但書之情形,請求人之繼受人或就公證遺囑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人,亦得向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查詢有無第一項之遺囑並請求閱覽。 前二項之規定,於其他遺囑之公、認證,準用之。 公證法 第 99 條 公證人依票據法作成拒絕證書者,不適用第十八條、第七十三條至第七十七條及第八十一條之規定。 公證法 第 四 章 認證 公證法 第 100 條 公證人認證文書,應作成認證書。 公證法 第 101 條 公證人認證私文書,應使當事人當面於私文書簽名,或承認為其簽名,並於認證書內記明其事由。 認證公文書之原本或正本,應就其程式及意旨審認該文書是否真正。 認證公文書或私文書之繕本或影本,應與經審認為真正之原本、正本對照相符,並於繕本或影本內記明其事由。 認證文書之翻譯本者,除依前三項規定辦理外,應審查該翻譯語文是否正確,並將原文連綴其後。 公文書或私文書有增刪、塗改、損壞或形式上顯有可疑之點者,應記明於認證書內,必要時,並得為查證。 公證法 第 102 條 公證人認證請求人陳述私權事實之私文書,以該文書係持往境外使用者為限,得命請求人親自到場並為具結。 請求人陳述私權事實之私文書,依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訂定之命令,得提出於法院或其他機關為一定之證明者,請求人請求認證時,適用前項認證方法之規定。 公證法 第 103 條 請求人依前條規定具結,應於結文內記載當據實陳述決無虛偽等語。 公證人於請求人具結前,應告以具結之意義及虛偽陳述之處罰。 公證法 第 104 條 請求認證文書,應提出文書之繕本或影本。 公證法 第 105 條 認證書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由公證人及在場人簽名,並蓋公證人職章或鋼印: 一、認證書之字號。 二、依第一百零一條規定為認證之意旨。 三、認證之年、月、日及處所。 為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之認證者,其認證書並應記載第八十一條第三款、第四款、第六款及第七款所定之事項。 認證書應連綴於認證之文書;由公證人及在場人加蓋騎縫章,或以其他方法表示其為連續。 公證法 第 106 條 公證人得在認證之文書上以直接註記之方式為認證,記載前條第一項規定之事項,由其簽名並蓋職章或鋼印。 依前項方式為第一百零一條第一項之認證者,並應依前條第二項之規定為記載。但請求書或認證之文書上已有記載者,不在此限。 公證法 第 107 條 認證,除本章有規定外,準用前章公證之規定。 公證法 第 五 章 公證費用 公證法 第 108 條 公證費用,應依本章之規定收取之,不得增減其數額。 公證法 第 109 條 請求就法律行為或涉及私權之事實作成公證書者,其費用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按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依下列標準收取之: 一、二十萬元以下者,一千元。 二、逾二十萬元至五十萬元者,二千元。 三、逾五十萬元至一百萬元者,三千元。 四、逾一百萬元至二百萬元者,四千元。 五、逾二百萬元至五百萬元者,五千元。 六、逾五百萬元至一千萬元者,六千元。 七、逾一千萬元至五千萬元者,其超過一千萬元部分,每一千萬元加收二千元;不滿一千萬元者,按一千萬元計算。 八、逾五千萬元者,其超過部分,每一千萬元加收一千元,不滿一千萬元者,按一千萬元計算。 公證法 第 110 條 關於計算公證事件標的之價額,本法未規定者,準用民事訴訟費用有關之規定。 公證法 第 111 條 典權之價額,以其典價為準。 公證法 第 112 條 公證之法律行為或涉及私權之事實,其標的之價額不能算定者,收取費用一千元。 公證法 第 113 條 請求就婚姻、認領、收養或其他非因財產關係之法律行為或涉及私權之事實,作成公證書者,收取費用一千元。 於非財產關係之公證,並請求為財產關係之公證者,其公證費用分別收取之。 公證法 第 114 條 請求就下列各款事項作成公證書者,收取費用一千元: 一、承認、允許或同意。 二、契約之解除或終止。 三、遺囑全部或一部之撤回。 四、曾於同一公證處或公證人事務所作成公證書之法律行為之補充或更正。但以不增加標的金額或價額為限。其增加標的金額或價額者,就增加之部分,依第一百零九條之規定收取費用。 公證法 第 115 條 請求作成公證書,須實際體驗者,依其所需之時間,按一小時加收費用一千元;不滿一小時者,按一小時計算。 公證法 第 116 條 請求就股東會或其他集會之決議作成公證書者,依前條之規定收取費用。 公證法 第 117 條 請求就密封遺囑完成法定方式者,收取費用一千元。 公證法 第 118 條 請求作成授權書、催告書、受領證書或拒絕證書者,收取費用一千元。 公證法 第 119 條 請求就法律行為作成公證書,並載明應逕受強制執行者,依第一百零九條或第一百十二條所定之費用額,加收二分之一。 公證法 第 120 條 請求就文書為認證者,依作成公證書所定之費用額,減半收取之。 公證法 第 121 條 本法未規定公證費用之事項,依其最相類似事項之規定收取費用。 公證法 第 122 條 公證人因請求人之請求,於夜間、例假日或其他法令所定執行職務時間外之時間執行公、認證職務者,各依本法所定之費用額,加收二分之一。但加收部分最高不得超過五千元。 公證法 第 123 條 公證人在請求人病榻前或其他相類場所執行公、認證職務者,加收費用二千元。 公證法 第 124 條 公證人作成之公證書,其張數如超過六張時,超過部分每一張加收費用五十元。 前項之張數,以一行二十五字、二十行為一張,未滿一張者,以一張計算。 公證法 第 125 條 公證人因請求人之請求以外文作成公證書或認證文書之翻譯本者,依本法所定之費用額,加收二分之一。但加收部分最高不得超過一萬元。 公證法 第 126 條 公證人已著手執行職務後,因請求人之請求停止其職務之執行,或因可歸責於請求人或到場人之事由致不能完成職務之執行者,依本法所定之費用額,收取二分之一。但最高不得超過五千元。 公證法 第 127 條 請求人或其他就法律上有利害關係之人請求閱覽公、認證卷內文書者,每閱覽一次收取費用二百元。 公證法 第 128 條 請求交付公、認證書及其附屬文件之繕本、影本或節本者,每份收取二百元。其張數超過六張時,每一張加收五元。 翻譯費每百字收取費用一百元至四百元,由公證人酌定之,其酌定標準由司法院另以命令定之。未滿百字者,按百字計算。 郵電費、運送費、登載公報新聞紙費、送達公證文件費、法院之公證人、佐理員出外執行職務之旅費、民間之公證人、助理人出外執行職務及鑑定人、通譯之日費及旅費,準用民事訴訟費用有關之規定。 公證法 第 129 條 本章所定之收費標準,司法院得按情勢需要,以命令減至二分之一,或增至十倍。 公證法 第 六 章 公會 公證法 第 130 條 公證人公會,以謀求公證理論與實務之研究發展,砥礪會員品德,增進共同利益,執行民間之公證人之研習、指導、監督及處理其他共同有關事項為宗旨。 公證法 第 131 條 公證人公會為法人。 公證法 第 132 條 公證人公會由民間之公證人依法組織之。 民間之公證人除執行律師業務者外,應加入公證人公會,公證人公會不得拒絕其加入。 法院之公證人及執行律師業務之民間之公證人,得加入其所屬法院所在地之地區公證人公會為贊助會員。 公證法 第 133 條 公證人公會分為地區公證人公會及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 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所屬地方法院或其分院登錄之民間之公證人總數滿九人者,應於該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所在地組織地區公證人公會,並以該高等法院或其分院之管轄區域為組織區域;其未滿九人者,應加入鄰近高等法院或其分院管轄區域內之地區公證人公會,或共同組織之。 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應由各地區公證人公會三個以上之發起,及全體過半數之同意,於中央政府所在地組織之。 地區公證人公會應加入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為會員。 在同一組織區域內之同級公會,以一個為限。 公證法 第 134 條 公證人公會置理事、監事,由會員大會選舉之,其名額如下: 一、地區公證人公會,理事三人至十一人,監事一人至三人。 二、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理事五人至十七人,監事一人至五人。 前項理事名額不得超過全體會員人數二分之一,監事名額不得超過理事名額三分之一。 公證人公會得置候補理事、候補監事,其名額不得超過理事、監事名額三分之一。 理事、監事名額在三人以上者,得分別互選常務理事及常務監事,其名額不得超過理事或監事總額之三分之一;並由理事就常務理事中選舉一人為理事長,其不設常務理事者,就理事中互選之。 第一項理事、監事任期三年,連選得連任,理事長之連任以一次為限。 公證法 第 135 條 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由各地區公證人公會選派之代表,舉行代表大會,行使會員大會職權;其代表之人數,依各地區公證人公會會員人數之比例,於章程中定之。 公證法 第 136 條 地區公證人公會應訂立章程,報經所在地高等法院或其分院轉送司法院核准後,向所在地社會行政主管機關報備;章程有變更時,亦同。 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應訂立章程,報經司法院核准後,向中央社會行政主管機關報備;章程有變更時,亦同。 公證法 第 137 條 地區公證人公會章程,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及會址。 二、所屬區域。 三、組織。 四、會員資格之取得與喪失。 五、會員之權利與義務。 六、理事、監事之名額、職權、任期、選任及解任。 七、會員大會及理事、監事會議之召集程序及決議方法。 八、經費及會計。 九、章程修改之程序。 十、其他有關會務之必要事項。 前項章程,並得載明關於公證人互助基金之設置及運用事項。 公證法 第 138 條 地區公證人公會會員大會由理事長召集之,每年至少召集一次。理事長不為召集時,監事得召集之。 如有全體會員五分之一以上之請求,表明會議目的及召集理由,請求召集時,理事長應召集之。 理事長受前項之請求後,一個月內不為召集者,得由請求之會員,經法院之許可召集之。 會員大會之召集,除章程另有規定外,應於三十日前對各會員發出通知。通知內應載明會議目的事項。 公證法 第 139 條 地區公證人公會之主管機關為該公會所在地之社會行政主管機關。但其目的事業,應受所屬之高等法院或其分院之指導、監督。 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之主管機關為中央社會行政主管機關。但其目的事業應受司法院之指導、監督。 公證法 第 140 條 地區公證人公會舉行會議時,應陳報所在地社會行政主管機關及所屬之高等法院或其分院。 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舉行會議時,應陳報中央社會行政主管機關及司法院。 前二項會議,各該主管機關得派員列席。 公證法 第 141 條 地區公證人公會應將下列各款事項,陳報所在地之社會行政主管機關及所屬之高等法院或其分院: 一、會員名冊及會員之入會、退會。 二、理事、監事選舉情形及當選人姓名。 三、會員大會,理事、監事會議開會之時間、地點及會議情形。 四、提議、決議事項。 前項陳報,所屬之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應轉送司法院備查。 公證法 第 142 條 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應訂立民間之公證人規範,提經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報請司法院備查,其修正亦同。 公證法 第 143 條 地區公證人公會會員大會之決議,以會員過半數之出席,出席人數過半數或較多數之同意行之。但下列事項之決議應以出席人數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行之: 一、章程之訂定與變更。 二、理事、監事及會員代表之罷免。 三、財產之處分。 四、其他與會員權利義務有關之重大事項。 公證法 第 144 條 公證人公會之行為或決議違反法令或公證人公會章程者,司法院或社會行政主管機關得分別施以下列之處分: 一、警告。 二、撤銷其決議。 三、整理。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之處分,所在地高等法院或其分院亦得為之。 公證法 第 145 條 地區公證人公會,應為該地區民間之公證人辦理責任保險,以確保民間之公證人因執行職務依第六十七條規定參加責任保險所不能理賠之損害賠償。 前項保險契約於每一保險事故之最低保險金額,由司法院視情勢需要,以命令定之。但保險人對同一保險年度內之最高賠償金額得限制在最低保險金額之四倍以下。 公證法 第 146 條 第一百三十七條、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項、第一百四十三條之規定,於全國公證人公會聯合會準用之。 公證法 第 七 章 罰則 公證法 第 147 條 冒充公證人或候補公證人而執行其職務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公證法 第 148 條 民間之公證人或候補公證人非親自執行職務,而將事務所、章證或標識提供與無民間之公證人資格之人使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公證法 第 149 條 依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具結之人,就與認證之私文書內容本旨有關之重要事項,為虛偽之陳述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三萬元以下之罰金。 公證法 第 八 章 附則 公證法 第 150 條 駐外領務人員,得依法令授權,於駐在地辦理公證事務。 前項人員辦理公證事務時,除不得作成第十三條之公證書外,準用本法之規定。 第一項之授權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公證法 第 151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司法院定之。 公證法 第 152 條 本法自公布生效後二年施行。 本法修正條文,除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修正之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三條、第七十九條自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公證法
法律
20190403
2024/1/12 上午 12:00:00
提存法 第 1 條 地方法院及其分院設提存所,辦理提存事務。 提存所之設置,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提存法 第 2 條 提存所置主任一人,辦理提存事務。 提存事務,得由法官、司法事務官或具有提存所主任任用資格之職員兼辦之。 提存法 第 3 條 提存所置佐理員若干人,輔助主任辦理提存事務,應就具有法院書記官任用資格者遴任之。但在事務較簡之法院,得指定書記官兼辦之。 提存法 第 4 條 清償提存事件,由民法第三百十四條所定清償地之法院提存所辦理之。 債權人在中華民國現無住所或住所不明時,以其在中華民國之居所,視為住所;無居所或居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最後之住所,視為住所。 債權人在中華民國無最後住所,或不能確知孰為債權人,致難依前項定其清償地者,由債務人住所地法院提存所辦理之。 數人有同一債權,其給付不可分,或為公同共有債權,而債權人住所不在一法院管轄區域者,由其中一住所地法院提存所辦理之。 強制執行法關於強制執行所得金額、破產法關於破產債權分配金額或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關於清算事件分配金額之提存,由受理強制執行、破產事件或辦理清算事件之法院提存所辦理之。 政府機關依據法律所發給之補償費或其他公法上金錢給付,其提存由該機關所在地之法院提存所辦理之。 提存法 第 5 條 擔保提存事件由本案訴訟已繫屬或應繫屬之第一審法院或執行法院提存所辦理之。 提存法 第 6 條 提存物以金錢、有價證券或其他動產為限。 提存物不適於提存,或有毀損滅失之虞,或提存需費過鉅者,提存所得不准許其提存。 提存法 第 7 條 提存之金錢、有價證券,應交由法院或其分院所在地代理國庫之銀行保管之。 前項有價證券以登記形式或帳簿劃撥方式保管、登錄者,其提存程序由司法院定之。 第一項以外之提存物,法院得指定商會、銀行、倉庫或其他適當之處所保管之。 提存法 第 8 條 聲請提存應作成提存書一式二份,連同提存物一併提交提存物保管機構;如係清償提存,應附具提存通知書。 前項保管機構為法院依第七條第三項規定指定者,提存人於提存時應先行聲請該管法院指定之。 提存法 第 9 條 提存書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提存人為自然人者,其姓名、住所或居所及國民身分證號碼;無國民身分證號碼者,應記載其他足資辨別身分之證件號碼或特徵。提存人為法人、其他團體或機關者,其名稱及公務所、事務所或營業所並統一編號;無統一編號者,宜記載其他足資辨別之事項。 二、有代理人者,其姓名、住所或居所。 三、提存物為金錢者,其金額;為有價證券者,其種類、標記、號數、張數、面額;為其他動產者,其物品之名稱、種類、品質及數量。 四、提存之原因事實。 五、清償提存者,應記載提存物受取權人之姓名、名稱及住、居所或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或不能確知受取權人之事由。其受取提存物如應為對待給付,或附有一定要件者,並應記載其對待給付之標的或所附之要件。 六、擔保提存者,應記載命供擔保法院之名稱及案號。 七、提存所之名稱。 八、聲請提存之日期。 提存書宜記載代理人、受取權人之國民身分證號碼、統一編號、電話號碼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擔保提存應附具法院裁判書正本或影本。 提存書類之格式及其記載方法,由司法院定之。 提存法 第 10 條 提存物保管機構收到提存書,並收清提存物後,應作成收據聯單,連同提存書送交該管法院提存所。 前項聯單之通知聯及提存書,提存物保管機構得交提存人逕行持送該管法院提存所。 提存所接到提存書後,認為應予提存者,應於提存書載明准予提存之旨,一份留存,一份交還提存人。如係清償提存,並應將提存通知書送達受取權人。認為程式不合規定或不應提存者,應限期命提存人取回。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其逾十年不取回者,提存物歸屬國庫。提存所於准許提存後,發現有程式不合規定或不應提存者,亦同。 提存人依前項規定取回提存物時,應證明未依提存之效果行使權利或雖行使權利而已回復原狀。但有第十七條第一項第二款或第三款規定之情形,不在此限。 提存法 第 11 條 前條第三項所定十年期間,自提存所命取回處分書送達發生效力之翌日起算。 民法第三百三十條所定十年期間,自提存通知書送達發生效力之翌日起算。 提存法 第 12 條 提存金應給付利息,以實收之利息照付。 已解繳國庫之提存金,經依法定程序應返還者,國庫亦應依前項利息所由計算之利率支付利息,其期間以五年為限。 提存法 第 13 條 提存物為有價證券者,其償還金、替代證券、孳息,提存所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請,通知保管機構代為受取,以代替提存物或連同保管之。 前項代為受取程序,由司法院定之。 提存法 第 14 條 提存物除為金錢外,提存物保管機構得請求交付保管費用。 前項費用,不得超過通常因保管所應收取之額數,由提存人預付之。 提存物歸屬國庫者,自歸屬國庫時起,其保管費用由國庫負擔。 提存法 第 15 條 前條提存物為物品者,於提存後有毀損、滅失或減少價值之情形時,提存物保管機構得報經該管法院提存所許可拍賣提存物;其有市價者,照市價出賣,扣除拍賣、出賣及其他費用後,將其餘額交由當地代理國庫之銀行保管。清償提存之提存物,自提存之翌日起經六個月後未經受取權人領取者,亦同。 提存物保管機構依前項規定為拍賣或出賣時,應通知提存人及受取權人。但不能通知者,拍賣或出賣不因而停止。 提存物依法應歸屬國庫時,其價值已滅失者,以廢棄物處分之。 提存法 第 16 條 保管費用之確定由保管機構聲請提存所以處分行之。 前項處分得為執行名義。 提存法 第 17 條 清償提存之提存人於提存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聲請該管法院提存所返還提存物: 一、提存出於錯誤。 二、提存之原因已消滅。 三、受取權人同意返還。 前項聲請,應自提存之翌日起十年內為之;逾期其提存物歸屬國庫。 提存法 第 18 條 擔保提存之提存人於提存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聲請該管法院提存所返還提存物: 一、假執行之本案判決已全部勝訴確定。 二、因免為假執行而預供擔保或將請求標的物提存,其假執行之宣告全部失其效力。 三、假扣押、假處分、假執行經裁判後未聲請執行,或於執行程序實施前撤回執行之聲請。 四、因免為假扣押、假處分、假執行預供擔保,而有前款情形。 五、假扣押、假處分所保全之請求,其本案訴訟已獲全部勝訴判決確定;其請求取得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者,亦同。 六、假執行、假扣押或假處分所保全之請求,其本案訴訟經和解或調解成立,受擔保利益人負部分給付義務而對提存物之權利聲明不予保留。 七、依法令提供擔保停止強制執行,其本案訴訟已獲全部勝訴判決確定。 八、受擔保利益人於法官或提存所主任前表明同意返還,經記明筆錄。 九、提存出於錯誤或依其他法律之規定,經法院裁定返還確定。 前項聲請,應於供擔保原因消滅之翌日起十年內為之;逾期其提存物歸屬國庫。 提存法 第 19 條 第十條第三項、第十七條第二項、第十八條第二項及民法第三百三十條所定期間屆滿時,提存物經扣押或有強制執行法第四十一條第三項、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一百三十四條及其他依法律規定不能取回或領取提存物之情形,或因爭執孰為受取權人之訴訟已繫屬者,除別有規定外,得自撤銷其扣押、本案訴訟裁判確定或事件終結之翌日起六個月內,聲請取回或領取提存物。 提存法 第 20 條 提存物不能依第十條第三項、第十七條第二項、第十八條第二項或其他法律規定歸屬國庫者,自提存之翌日起二十五年內未經取回或領取時,亦歸屬國庫。 前項情形,提存人或受取權人因不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未取回或領取提存物者,得於歸屬國庫之翌日起二年內聲請該管法院裁定准予返還提存物。不能返還者,得請求償還相當於提存物歸屬國庫時之價額。 提存法 第 21 條 清償提存之提存物受取權人如應為對待給付時,非有提存人之受領證書、裁判書、公證書或其他文件,證明其已經給付或免除其給付或已提出相當擔保者,不得受取提存物。受取權人領取提存物應具備其他要件時,非證明其要件已具備者,亦同。 提存法 第 22 條 非依債務本旨或向無受領權人所為之清償提存,其債之關係不消滅。 提存法 第 23 條 民法關於質權、留置權之提存事件,準用清償提存之規定。 前項提存事件,關於第十七條第二項及民法第三百三十條所定期間,自所擔保債權清償期屆至時起算。 提存法 第 24 條 關係人對於提存所之處分,得於處分通知書送達關係人翌日起十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 提存所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於十日內變更原處分,並將通知書送達關係人;認異議無理由時,應於十日內添具意見書,送請法院裁定之。 提存法 第 25 條 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時,應以裁定命提存所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時,應駁回之。 前項裁定,應自收受異議之日起十日內為之,並應附具理由,送達提存所及關係人。 對於法院之裁定,得為抗告。但不得再抗告。 提存法 第 26 條 抗告,除本法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第四編抗告程序之規定。 提存法 第 27 條 依本法所為之送達,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送達之規定。不能確知孰為債權人者,亦同。 提存法 第 28 條 清償提存費,其提存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一萬元以下者,徵收一百元;逾一萬元至十萬元者,徵收五百元;逾十萬元者,徵收一千元。但執行法院依強制執行法、管理人依破產法或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規定辦理提存者,免徵提存費。 前項提存費及依民法第三百三十三條規定拍賣、出賣之費用,提存人得於提存金額中扣除之。但應於提存書記載其數額,並附具計算書。 擔保提存費,每件徵收新臺幣五百元。 提存法 第 29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司法院定之。 提存法 第 30 條 本法修正施行前已提存之事件,提存物歸屬國庫之期間,依下列規定: 一、自提存之翌日起至本法修正施行之日止未逾十年之清償提存事件,適用第十一條第二項之規定。 二、供擔保原因消滅後至本法修正施行之日止未逾五年之擔保提存事件,適用第十八條第二項之規定;已逾五年但尚未解繳國庫之擔保提存事件,自本法修正施行之翌日起二年內,仍得依第十八條第一項之規定聲請取回。 三、第十九條之規定,於本法修正施行前之提存事件,亦適用之。 四、自提存之翌日起已逾二十五年之提存物未歸屬國庫之提存事件,本法修正施行之翌日起,得於二年內聲請領取或取回。未逾二十五年者,依第二十條第一項之規定。但其殘餘期限未滿二年者,延長為二年。 本法修正施行前提存已逾十年應歸屬國庫之清償提存事件,如其提存通知書在民法第三百三十條所定期間內,未經合法送達或公告,提存所在本法修正施行前已補行送達或已解繳國庫者,受取權人得於本法修正施行之翌日起二年內,聲請領取,但以卷宗尚未依法銷毀者為限;提存所在本法修正施行前未送達且尚未解繳國庫者,應補行送達,受取權人得於送達生效之翌日起二年內,聲請領取。 提存法 第 31 條 本法修正施行前,應歸屬國庫之提存物,其保管費用經向受取權人財產強制執行而無效果者,由國庫墊付。 提存法 第 32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提存法
法律
20071212
2024/1/12 上午 12:00:00
外國法院委託事件協助法 第 1 條 法院受外國法院委託協助民事或刑事事件,除條約或法律有特別規定外,依本法辦理。 外國法院委託事件協助法 第 2 條 法院受託協助民事或刑事事件,以不牴觸中華民國法令者為限。 外國法院委託事件協助法 第 3 條 委託事件之轉送,應以書面經由外交機關為之。 外國法院委託事件協助法 第 4 條 委託法院所屬國,應聲明中華民國法院如遇有相同或類似事件須委託代辦時,亦當為同等之協助。 外國法院委託事件協助法 第 5 條 法院受託送達民事或刑事訴訟上之文件,依民事或刑事訴訟法關於送達之規定辦理。 委託送達,應於委託書內詳載應受送達人之姓名,國籍及其住所居所或事務所、營業所。 外國法院委託事件協助法 第 6 條 法院受託調查民事或刑事訴訟上之證據,依委託本旨,按照民事或刑事訴訟法關於調查證據之規定辦理之。 委託調查證據,應於委託書內詳載訴訟當事人之姓名,證據方法之種類,應受調查人之姓名、國籍、住所、居所或事務所、營業所及應加調查之事項,如係刑事案件,併附案件摘要。 外國法院委託事件協助法 第 7 條 委託事件之委託書,及其他有關文件,如係外國文時,應附中文譯本,並註明譯本與原本符合無訛。 外國法院委託事件協助法 第 8 條 關於送達或調查之費用,民事依中華民國有關徵收費用之法令辦理,刑事按受委託法院實際支出之費用計算,由委託法院所屬國償還。 外國法院委託事件協助法 第 9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外國法院委託事件協助法
法律
19630425
2024/1/12 上午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