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5
290
link
stringlengths
3
95
date
stringlengths
8
10
description
stringlengths
0
254k
official
stringclasses
19 values
lang
stringclasses
3 values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欢迎国际航运公会于香港海运周2024期间举办全球高峰会(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5/28/P2024052800307.htm
28.5.2024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五月二十八日)与国际航运公会秘书长Guy Platten会面,就全球航运业的最新发展交换意见。 会上,林世雄分享香港特区政府一直以来就巩固香港作为世界领先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所作出的努力,特别是在去年十二月公布的《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中,制定多项支持海运及港口业的重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因应航运业发展瞬息万变,林世雄和Guy Platten均认同有必要加强业界各持份者在可持续发展以至科技发展等不同范畴的合作。就此,林世雄欢迎国际航运公会计划于今年十一月在香港举办全球航运贸易高峰会,以促进世界各地的业界领袖和政策制定者就全球贸易和航运的议题交流和合作。林世雄表示,峰会正好成为「香港海运周2024」的重点活动之一。 林世雄说:「作为国际航运中心,香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促进跨境交流及协同发展的国际平台。我们衷心感谢国际航运公会一直对香港航运业的支持,多年来积极参与我们的年度旗舰活动--『香港海运周』。我们非常期待今年稍后举行的峰会。」 全球航运贸易高峰会将于「香港海运周2024」期间举行,汇聚全球业界领袖、政策制定者、商界行政人员以及不同航运界别的专家,探讨以创新策略应对航运业正面对的逼切挑战,包括提升环球贸易与航运的效率、可持续性及应变能力。 「香港海运周」是由香港海运港口局主办、香港特区政府赞助的年度盛事,今年踏入第八届。一众本地和海外业界领袖将聚首一堂,透过为期七日的活动,展现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活动的协办机构为香港船东会和香港海事博物馆,香港贸易发展局和投资推广署是活动的合作伙伴。「香港海运周2024」于二○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三日举行,将涵盖各式各样以航运为主题的会议、节目及活动。
STL
sc
立法会一题:骑单车人士的道路安全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5/22/P2024052200483.htm
22.5.2024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二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李镇强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答覆: 问题∶ 据悉,近年市民对外卖送递服务需求殷切,而大部分外卖送递员都是透过骑单车送外卖,导致在马路上的单车数目明显增多。有不少驾驶人士反映,部分骑单车人士遵守交通规例的意识薄弱,包括没有佩戴头盔及在马路上风驰电掣,影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五年,每年涉及骑单车人士违反交通规例的票控数字、交通意外宗数及伤亡数字为何,以及当中有多少宗涉及外卖送递员; (二)会否加强对外卖送递员的骑单车培训、教育及宣传,以提高他们对道路安全的意识及减少涉及他们的交通意外;及 (三)会否考虑要求骑单车人士考取特定执照及在骑单车时穿上反光衣,以及规定单车须配置反光标示才可在马路上使用;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十分重视骑单车安全,并在道路安全及环境许可的前提下推动「单车友善」环境,包括在新发展区及新市镇加设或改善单车径及相关设施,以方便市民骑单车作短程代步或康乐用途,从而减少使用机动交通工具。就市区而言,由于一般交通非常繁忙,路窄人多,路旁上落客货活动频繁,经常有车辆驶经并需在路旁短暂停留,基于道路安全考虑,政府不鼓励市民在市区以单车作为交通工具。运输署及香港警务处(警务处)一直留意及分析单车意外的数据和情况,实施合适的改善措施和推展宣传及公众教育活动。 就李镇强议员的提问,经谘询运输署及警务处后,现回覆如下: (一)过去五年,每年涉及单车违例事项的检控数字、单车的交通意外宗数及伤亡人数(包括骑单车者及意外中伤亡的其他道路使用者)载列于下表: 年份 检控数字︿ 意外宗数 伤亡人数 致命# 严重# 轻微# 总数 死亡 重伤 轻伤 总数 二○一九 2 350 8 183 1 547 1 738 8 186 1 605 1 799 二○二○ 4 018 17 457 2 263 2 737 17 460 2 345 2 822 二○二一 6 768 8 507 2 479 2 994 8 508 2 601 3 117 二○二二 5 832 10 143 2 071 2 224 10 144 2 156 2 310 二○二三 4 094 6* 104* 1 866* 1 976* 6* 106* 1 935* 2 047* ︿检控数字包括鲁莽或不小心骑踏单车、在黑夜时间骑踏单车而没有亮着灯号、没有遵从交通灯号或标志、骑踏单车时搭载乘客、在行人路骑踏单车等涉及使用单车的交通违规罪行。 #「致命意外」是指在意外中有一位或多位人士于发生意外后三十日内死亡;「严重意外」是指在意外中有一位或多位受伤人士因意外而留医超过十二小时;「轻微意外」是指在意外中只涉及一位或多位受伤人士,他们如需要留医,均不超过十二小时。 *临时数字 运输署及警务处均没有就涉及外卖送递员的交通意外宗数及相关的伤亡人数作分项备存。警务处曾就二○二一年首六个月涉及单车(包括死亡及严重受伤个案)的交通意外进行一次性的专题研究,当中收集了牵涉食物外送速递的宗数及伤亡人数,牵涉单车的外送速递死亡及严重意外占期内全港交通意外总数约0.1%(即约千分之一左右),重伤人数为八人,没有死亡个案。而总体而言,涉及单车的交通意外宗数及伤亡人数自从二○二一年起呈下降趋势。 (二)政府会继续透过宣传、教育及执法工作,加强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识。运输署一直联同道路安全议会和警务处进行不同的宣传及教育活动,向所有道路使用者(包括骑单车人士)推广道路安全,例如出版及派发《道路安全通讯》及宣传刊物、为外卖送递平台举行道路安全讲座、在交通灯控制器贴上全身宣传画贴、制作和播放网上短片、透过社交媒体平台发放有关单车安全的资讯等,让骑单车人士了解在道路安全应注意的事项,包括须时刻遵守交通规则及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头盔)。警务处亦会到不同的社区中心、单车租赁店铺、单车会、汽车会及外卖送递营办商等,宣传单车安全信息,并提醒道路使用者要注意单车安全。 (三)一如其他地区一般的做法,现时香港没有就骑单车需考取相关驾驶执照的要求。然而,单车被视为车辆,骑单车者在道路上有同样责任遵守适用于驾驶人士的法例和规则,包括《道路交通条例》(第374章)及其附属法例的相关规定,以及《道路使用者守则》。在《道路使用者守则》的十个章节中,其中一章是「骑单车者须知」。法庭在衡量道路使用者的法律责任及是否违例,以及其错误程度时,可把当事人不遵守《道路使用者守则》这一点考虑在内。因此,骑乘单车者应遵守《道路使用者守则》,以保障自己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在反光要求方面,《道路交通(车辆构造及保养)规例》(第374A章)已有相关的强制性要求,规定单车须装配反光体的准则。此外,根据《道路使用者守则》,骑单车者应穿上鲜色、浅色、荧光或有反光物料的衣服或戴上反光带,有助其他道路使用者(包括在漆黑或光线微弱的环境中)能清楚看见骑单车者。 政府会持续密切监察单车安全情况,并继续透过宣传和教育鼓励骑单车人士注意和遵守相关法规,提升公众对单车安全的意识,减少交通意外。此外,单車安全亦是「重点交通执法项目」之一,警务处会针对骑单车违例行为进行执法。 多谢主席。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在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就检讨三条过海隧道分时段收费成效的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5/17/P2024051700242.htm
17.5.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五月十七日)在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就检讨三条过海隧道分时段收费成效的开场发言全文: 主席、各位委员: 为理顺过海交通及善用隧道容量,政府在获得立法会支持及通过法例后,由去年十二月十七日起于三条过海隧道实施分时段收费。 运输署一直密切监察分时段收费实施后的交通情况,并收集数据作分析。得到驾驶人士的配合,已经大见成效,以往红隧(海底隧道)和东隧(东区海底隧道)隧道口的塞车情况已大大纾缓。 稍后运输署同事会详细介绍相关数据及分析结果。总括来说,我们认为分时段收费能达到我们的政策目标,即是遏抑和分散繁忙时段的过海车流,理顺交通及善用隧道容量。以整天的车流量计算,西隧(西区海底隧)车流上升约18%;红隧车流下降约9%;东隧车流亦下降约7%。由实施分时段收费至今年四月期间,繁忙时段的三条隧道的整体过海车流量减少约1%至4%。紧接繁忙时段前或后约半小时,整体过海车流量平均上升约3%至6%。在繁忙时段,红隧和东隧的车龙普遍分别减少超过1公里和半公里。 然而,分时段收费是一项新的收费安排,驾驶者仍需要时间适应,过海交通可能仍有所反覆。运输署将会持续收集为期一年周期的数据,再检视收费水平是否需要调整,我们预计最早明年中完成检视。 因应过海交通的最新情况,运输署正推展隧道连接路的改善工程,以进一步改善例如由西隧港岛出口前往中西区的交通,包括往中上环方向增建一条行车线,以提升路段的容车量,令隧道口及其周边交通更为畅通。 至于其他配套措施,包括设置巴士专线及巴士专用入口等,以及「易通行」实施情况,最新进展已胪列于文件之中。 接下来我请运输署同事作投影片简介。我们乐意解答议员的问题及意见。多谢主席。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在「香港国际机场职业博览会2024」开幕典礼致辞(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5/17/P2024051700240.htm
17.5.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五月十七日)在「香港国际机场职业博览会2024」开幕典礼​的视像致辞: Fred(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行政总裁林天福)、启明(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各位嘉宾、各位参加博览会的朋友: 大家好!我非常高兴透过视像形式,在「香港国际机场职业博览会2024」开幕典礼与大家见面。 首先,我感谢机管局和劳工处再度举办香港国际机场职业博览会。 香港作为首屈一指的国际航空枢纽,虽然面对三年疫情,但香港国际机场却展现出无比韧性,机场的单日客运量在去年年底已经回复至疫情前的八成,预计今年底前便可回复至疫情前水平。在Fred的带领下,香港国际机场的「威水史」更是多不胜数。货运方面,我们的机场上月蝉联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是连续13年获得这个殊荣;在第30届世界旅游奖中,我们的机场亦获选为「2023亚洲最佳机场」及「2023中国最佳机场」,成绩令人鼓舞。 要保持香港国际机场的金漆招牌,最关键的就是人才,即是今天参观这个博览会的你们。一个机场要全年无休,需要数以万计不同岗位的人才全情投入。今次一连三天的职业博览会云集超过40家航空业和机场相关机构,提供超过7 500个职位空缺,正是大家投身香港国际机场这个大家庭的大好机会。 随着三跑道系统于今年年底启用,「机场城市」愿景下的各个发展项目亦相继落成,香港国际机场的容量和功能将大幅提高,香港航空业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人才需求只有有增无减。 我负责主理交通运输政策,深明上下班的交通费是「打工仔」选择职位时其中一个重要考量。今个月起,机管局会启动对所有的合资格申请输入劳工的公司所雇用的10个前线工种的本地员工提供交通补贴,每名合资格员工可获每月最高400元交通津贴,每月涉及的预算总额约为500万元。而机场社区的生活设施,由家庭友善的幼儿园,到让大家「操fit」自己的健身中心一应俱全,这些贴心安排都是希望令员工上班安心、生活顺心。 我非常期待未来能在我们引以为傲的机场,见到在座各位全程投入工作的身影。我亦祝愿今次职业博览会顺利举办,圆满成功。多谢!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在政府强化应对极端天气策略联合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5/16/P2024051600504.htm
16.5.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五月十六日)在政府强化应对极端天气策略联合记者会上的开场发言: 各位香港市民、各位传媒朋友: 大家好!接下来我会阐述运输及物流局辖下的单位,如何配合特区政府应对极端天气的四大强化策略。 所有运输交通营运都必须以安全为首要考虑。铁路服务方面,政府和港铁公司(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已作全面检视,以加强铁路系统应对暴雨或台风等恶劣天气的抗逆能力,在以安全为大前提下尽量减低对市民的影响。 正如刚才司长所讲,安全是铁路营运的首要考虑,因此铁路露天段在九号或更高风球生效时会停驶,以保障乘客、员工和铁路安全。港铁公司亦已制定一系列措施改善台风期间的紧急应变安排。其中在九号风球发出时正在露天段行驶的列车,会在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行驶至原定的终点站,或行驶至有较大空间或连接邻近商场的车站,让乘客可以安全下车暂避。此安排有助港铁公司发放更具针对性的信息,亦有助港铁公司实施其应变措施,加强信息发放和照顾滞留的乘客,在铁路维持有限度服务期间,尽力照顾不同乘客的需要。 另外,港铁公司为针对极端暴雨和相关水浸风险,除了全面加强车站的防护设备外,亦就42个有较高水浸风险的出入口制定额外预防措施。它们亦正进行三年一度的「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对港铁铁路处所的影响的研究」,以加强针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保护措施。 机场运作方面,维持机场在任何天气情况下的运作是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要求,对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亦非常重要。机管局(香港机场管理局)已设立机制应对极端天气的各种情况,同时与相关部门单位包括天文台、民航处、运输署及港铁公司协调,务求在极端天气下,将对机场运作的影响减至最低。 每当天文台预测台风来临时,机管局及民航处会按天文台预测的天气情况,适时启动机制以应对台风对机场运作带来的各种情况,包括考虑是否需要在合乎安全的情况下重新编排往来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班。当台风来临时,机管局及民航处会加强与天文台的紧密联系,一方面维持有序的航空交通,另一方面确保客运大楼内的旅客人流得到有效处理。机管局亦会做好向旅客发放最新台风或恶劣天气情况和路面交通消息的工作,并作好准备,以便在天气稳定后尽快安排各类交通有序疏导旅客离开机场。另外,机场快线月台和一号客运大楼间的位置会设置临时等候区供滞留旅客使用,并会提供设备例如座椅、移动充电站和增强Wi-Fi连接等。 公共道路情况方面,路政署除了于今年七月或之前完成在16条行人隧道安装水浸警告系统外,亦已就辖下重要道路基础设施的抵御水浸威胁能力完成研究,并制订应对措施,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展开设计。有关工程预计于明年初起陆续分阶段开展。 我的介绍到此为止,多谢大家。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出席香港航海学校毕业会操致辞(只有中文)(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5/10/P2024051000547.htm
10.5.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五月十日)在赤柱出席香港航海学校毕业会操致辞全文: 赵不求主席(香港航海学校校董会主席兼校监)、陈道沛校长(香港航海学校校长)、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获邀出席香港航海学校的毕业会操,刚才看见各位毕业同学精神抖擞、步伐齐整地操过检阅台,充分突显同学们严正的纪律操守和高昂的团队精神。我亦很荣幸能够在此见证首届在运输及物流局「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下「海事培训支援计划」推出后的24位毕业生诞生。 香港航海学校于一九四六年创校至今已有78年,学校的海事传统由来已久,历来有不少学生毕业后投身远洋船、内河船和本地船的相关行业。虽然历史悠久,但学校一直紧贴时代步伐,并辅以自己特色,在常规的中学课程外,学校提供的寄宿生活、海事训练、纪律训练及各项水上活动,支援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 运输及物流局于二○二一/二二学年在「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下推出「海事培训支援计划」,每年向香港航海学校资助约300万港元,为期六年,资助学校于二○二○/二一学年全面改革校本海事科课程,让学生获得更具系统的海事培训及更全面视野。革新后的课程,透过由专业导师教授基本海事知识和技术、租用商船作船上实务训练、提升教学方法以及举办海事行业推广活动等,让学生能实践海事课的三个重要价值观--「专业精神、尽责可靠、追求卓越」,亦协助同学考取首项本地船长合格证明书资格。 在本地商会、各本地船公司及相关海事机构大力支援下,业界提供实习机会及师友计划,让同学及早了解行业的工作环境,考取海上专业资格。我趁此机会向在座的业界朋友致谢,感谢大家同心协力推动香港海运业的人才发展。 各位毕业同学,你们将迈向人生另一新阶段。据我所知,大部分同学已成功考取了海事处认可的海事专业资历并达资历架构第二级的「本地船长三级合格证明书」,已具备驾驶相应的本地船只资格。我热切期待你们加入本地船公司,成为本地海运业的领航人之一,为自己事业发展规划之外,亦为香港的海运业作出贡献。 各位只有十多二十岁的年纪,刚才看到大家步操,令我联想起八十年代一套电视剧《新紥师兄》,它的主题曲《伴我启航》开首是「哪吒不怕海龙王」。这首超过四十年历史的歌虽然你们未必听过,但我希望将它送给你们,伴你们的人生旅程启航。只要坚毅无惧,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你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梦想永远在终点。我衷心祝愿各同学不只成为驾船的船长,亦要成为自己生命历程的船长,勇往直前,为自己开创未来。多谢各位!
STL
sc
立法会二十一题:交通督导员的人手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5/08/P2024050800237.htm
8.5.2024
以下是今日(五月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梁子颖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工会反映,交通督导员一直缺额,而新入职员工流失率高。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二○一九年至二○二四年,每年(i)高级交通督导员及(ii)交通督导员的(a)人手编制及(b)实际员额为何(以表一列出); 表一 职级 人手 年份(以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当日数字计算) 二○一九 二○二○ 二○二一 二○二二 二○二三 二○二四 (截至三月三十一日) (i) (a) (b) (ii) (a) (b) (二)于二○二一年及二○二三年进行的交通督导员招聘的(i)目标招聘人数、(ii)申请人数及(iii)获聘人数为何(以表二列出); 表二 进行招聘年份 (i) (ii) (iii) 二○二一 二○二三 (三)有否计划展开新一轮交通督导员招聘;如有,何时进行,以及(i)高级交通督导员及(ii)交通督导员的目标招聘人数为何(以表三列出); 表三 职级 目标招聘人数 (i) (ii) (四)二○一九年至二○二四年,每年(i)高级交通督导员及(ii)交通督导员的离职人数为何(以表四列出),以及他们离职的原因为何; 表四 年份 (以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当日数字计算) 离职人数 (i) (ii) 二○一九 …… 二○二四 (截至三月三十一日) (五)有否估计,二○二四年至二○二六年每年有多少名(i)高级交通督导员及(ii)交通督导员达退休年龄(以表五列出);及 表五 职级 年份 二○二四 二○二五 二○二六 (i) (ii) (六)二○一九年至二○二四年,每年(i)高级交通督导员及(ii)交通督导员的服务年期的(a)下四分位数、(b)中位数及(c)上四分位数为何(以表六列出)? 表六 年份 服务年期 (a) (b) (c) (i) (ii) (i) (ii) (i) (ii) 二○一九 …… 二○二四 (截至三月三十一日) 答覆: 主席: 香港警务处(警务处)一直留意交通督导员的人手情况,并在需要时进行招聘。就梁子颖议员提问有关交通督导员的编制、招聘和流失情况等,经谘询警务处后,现答覆如下。 (一)高级交通督导员及交通督导员由二○一九年至二○二四年三月底的人手编制和实际数目 职级 人手 年份(以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当日数字计算) 二○一九 二○二○ 二○二一 二○二二 二○二三 二○二四 (截至三月三十一日) 高级交通督导员 编制 44 44 45 45 45 45 实际 数目 43 44 44 45 44 44 交通 督导员 编制 311 318 319 322 316 316 实际 数目 287 287 279 299 262 254 (二)于二○二一年及二○二三年进行的交通督导员招聘 进行招聘年份 目标招聘人数 申请人数 获聘人数 二○二一 55 7 741 88* 二○二三 43 3 426 仍在进行内部审批程序,获聘人员其后会获尽快安排入职 *注:包括填补有关空缺数字和后补名额 (三)二○二三年进行的交通督导员招聘即将完成,警务处暂无计划展开新一轮招聘;如未来短期内有空缺需要填补,警务处会从过往的招聘候补名单中聘用合适人选。另外,高级交通督导员为交通督导员的晋升职级,其空缺会透过晋升选拔来填补。 (四)高级交通督导员和交通督导员由二○一九年至二○二四年三月底的离职人数 年份 (以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当日数字计算) 离职人数 高级交通督导员 交通督导员 二○一九 1(退休) 5(退休) + 9(转职#) 二○二○ 3(退休) 9(退休) + 12(转职#) 二○二一 4(退休) 10(退休) + 10(转职#) 二○二二 2(退休) 11(退休) + 10(转职#) 二○二三 5(退休) 12(退休) + 18(转职#) 二○二四(截至三月三十一日) 0 6(转职#) #注:包括转职到其他政府部门或辞职 (五)二○二四年至二○二六年每年达退休年龄的高级交通督导员及交通督导员人数 职级 年份 二○二四 二○二五 二○二六 高级交通督导员 5 3 2 交通督导员 6 7 6 (六)二○一九年至二○二四年每年高级交通督导员及交通督导员的服务年期 年份 (以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当日数字计算) 服务年期 下四分位数 中位数 上四分位数 高级交通督导员 交通督导员 高级交通督导员 交通督导员 高级交通督导员 交通督导员 二○一九 24 1 25 4 28 24 二○二○ 24 1 26 4 29 24 二○二一 25 2 27 4 29 25 二○二二 26 2 27 5 29 13 二○二三 25 3 28 5 29 12 二○二四 (截至三月三十一日) 25 3 28 5.5 30 12.5
STL
sc
立法会十六题:香港易行度整体策略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5/08/P2024050800154.htm
8.5.2024
以下是今日(五月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家佩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运输署曾在二○一九年至二○二一年年初,于中环和深水埗的试点地区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标志和行人栏杆。为配合香港易行度整体策略,运输署会将相关移除工程逐步扩展至其他合适地点。然而,有市民反映,现时港岛区众多狭窄的行人路上,仍有很多不必要的交通标志,令市民步行时倍添不便。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自试验计划结束至今,每年移除的非必要(i)交通标志的数目及(ii)行人栏杆的长度为何,并按区议会分区列出分项数字; (二)现时当局选择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标志和行人栏杆的机制为何;会否考虑设立渠道,让区议员及市民可正式提出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标志和行人栏杆的建议;及 (三)未来有何具体计划分别达到香港易行度整体策略下「行得通」、「行得妥」、「行得爽」及「行得醒」四个目标,为市民缔造更舒适的步行环境? 答覆: 主席: 为推动「香港好.易行」及鼓励市民「安步当车」,运输署循四大方向(即「行得通」、「行得妥」、「行得爽」及「行得醒」),缔造行人友善环境及推动步行成为可持续的出行模式。就陈议员提问的各部分,现回覆如下: (一)运输署由二○二一年八月起在全香港各区合适地点展开移除非必要交通标志的工作。截至二○二三年年底,在各区移除非必要交通标志的数目如下: 分区 二○二一 (八月至十二月) 二○二二 二○二三 中西区 2 17 62 湾仔 4 26 27 东区 20 16 24 南区 0 40 30 油尖旺 14 17 247 深水埗 2 17 94 九龙城 1 0 48 黄大仙 9 6 91 观塘 0 32 93 荃湾 17 27 206 屯门 11 41 51 元朗 18 17 26 北区 3 30 111 大埔 0 12 54 西贡 0 46 4 沙田 2 35 78 葵青 0 0 85 离岛 0 0 1 总数 103 379 1 332 ​运输署亦由二○二○年十月起在全香港各区合适地点展开移除非必要行人栏杆的工作。截至二○二三年年底,在各区移除非必要行人栏杆的长度(米)如下: 分区 二○二○ (十月至十二月) 二○二一 二○二二 二○二三 中西区 0 14 35 52 湾仔 149 581 72 138 东区 0 393 243 120 南区 0 23 21 219 油尖旺 488 0 60 73 深水埗 93 60 74 192 九龙城 9 21 26 88 黄大仙 0 27 53 0 观塘 0 77 29 226 荃湾 65 140 216 186 屯门 116 945 670 110 元朗 100 107 378 172 北区 0 0 0 77 大埔 0 540 180 67 西贡 590 2410 0 0 沙田 200 23 175 0 葵青 0 36 35 209 离岛 0 0 21 0 总长度(米) 1810 5397 2288 1929 (二)运输署一直致力缔造行人友善环境。在交通标志方面,运输署根据《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规例》(第374G章),在不影响道路安全及交通管理的情况下和因应公众的意见、交通改善工程的规划等因素,在全港各区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标志。举例来说,当交通标志重复道路标记的讯息,运输署便会考虑移除有关交通标志,例如在道路上已划有「双黄线」道路标记的位置移除为「24小时停车限制」设置的交通标志。 设置行人栏杆的目的是引导行人横过马路,防止行人无意间从行人路走入行车道,藉此保障道路安全及管理交通。行人栏杆主要设于道路交界处、行人过路处、运输交汇处、学校出入口、道路中央分隔带及行人安全岛等。现时运输署采取「最低限度方式」设置行人栏杆,旨在移除无助推展提升行人环境易行度政策的多余栏杆及减少街道障碍物,以腾出更多行人路空间予行人使用。 运输署会继续定期检视辖下的交通标志和行人栏杆,包括有关标志和栏杆的功能、现行的指引、地点的意外记录、公众的意见等,以判断应保留、移除或更换有关交通标志和栏杆。运输署会按需要就移除交通标志及行人栏杆的事宜透过各区民政事务处谘询地区人士的意见。此外,亦欢迎市民提出有关的意见。 (三)在「香港好.易行」整体策略下,运输署除了继续在各区移除非必要的交通标志和行人栏杆外,亦会推展各项步行环境改善措施,包括扩阔行人路、增设行人过路处、扩建行人过路设施、设置行人导向标示、设置行人过路平台,及实施低速行车限制区等。此外,政府已开展在十八区的行人通道加建上盖项目,其中11个项目已经完成,现正推进余下七个项目的工作。政府亦正推展为连接公立医院的行人通道加建上盖的项目。运输署会继续检视各项步行环境改善措施的结果和成效,因应技术情况及公众意见,将有关措施推展至合适地点;亦会致力把提升易行度的措施推展至全港各区其他合适地点,并拣选新发展区和适合的市区重建地点采用行人规划框架制订及落实合适的行人设施方案。
STL
sc
立法会十题:接驳公共行人天桥的升降机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5/08/P2024050800011.htm
8.5.2024
以下是今日(五月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刘智鹏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关于接驳公共行人天桥的升降机(该等升降机),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如何监督承办商就该等升降机进行的清洁工作(例如有否要求承办商定期提交报告),以确保该等升降机清洁光亮; (二)该等升降机的保养工作相隔多久进行一次,以及承办商对该等升降机的突发故障的平均处理时间为何;政府如何监督承办商定期进行检查; (三)鉴于政府优化了其新建的升降机以便利使用者(包括引入非接触式按钮、在升降机内部增设反光板及在升降机厢侧面装设按钮等),政府有否计划在所有辖下的升降机采用有关设计;若有,具体工作计划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四)鉴于政府于去年十月向本会交通事务委员会提交的文件表示,正对其辖下的升降机及升降机塔进行多项物料及装置测试(包括纳米自动清洁涂层及纳米纤维过滤网),以减低灰尘和污垢的积聚,有关测试的结果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若是,采用有关物料的具体时间表为何;若否,有何改善计划以符合相关要求;及 (五)鉴于机电工程署正构想使用清洁机械人进行该等升降机的清洁工作,政府有否计划引入更多类似计划,以减轻清洁工人的工作负担及减少升降机停止服务对公众的影响? 答覆: 主席: 就刘议员提问的各部分,经谘询环境及生态局、路政署及机电工程署(机电署)后,现回覆如下: (一) 路政署以定期合约形式聘用承办商清洗公共行人天桥(注一)附设的升降机。承办商会每三个月清洗升降机的结构(例如升降机塔和升降机机厢的玻璃外墙)一次。至于升降机机厢的内墙、升降机门和控制面板等设施则会每天清洗一次。 路政署已在合约中订下严谨机制监察承办商的工作表现。承办商完成相关工作后,必须按照合约要求提交工作纪录,包括现场照片等资料。路政署会审阅有关工作记录或报告,确保有关工作符合合约要求及在所需的时间内完成。路政署亦会每周派员抽样检查承办商的工作,如相关工作水平未达到指定标准,路政署会根据合约规定和既定机制作适当的跟进,例如发出警告信、在该承办商的季度表现报告上反映、按照合约条款扣减相关款项等。 此外,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负责有关升降机的每日地面清扫工作。食环署按风险管理的原则进行巡查,以确保前线清扫服务达致服务表现标准。此外,食环署会与外判承办商保持有效沟通,指示及提醒外判承办商须注意、跟进及改善的地方。如发现承办商违反合约条款,食环署会向承办商发出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或各类的失责通知书,并按情况扣减服务月费。 注一:指横跨由路政署负责维修及保养公共道路的公共行人天桥。 (二) 路政署委托机电署为有关升降机的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而机电署会聘请注册升降机承办商进行有关工作。承办商每周会为升降机进行一次例行保养及检查,并在有需要时安排适当的维修。根据服务承诺,在承办商接获升降机的故障报告时,需要于一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如涉及乘客被困的故障,则需要于30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理。在这两种情况下的达标率需至少为百分之九十五。 机电署会监督承办商的保养及维修工作进度,包括审视承办商的工作日志及维修报告、不定时派员到场突击视察承办商的工作等。如发现承办商未有作出适时跟进或表现未达要求,机电署会按合约要求向该承办商跟进,包括发出警告信、在该承办商的季度表现报告上反映等。 (三) 路政署一直致力优化升降机的设计,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自二○二二年八月,在「人人畅道通行」计划下新建的升降机中,路政署引入非接触式按钮、在升降机内部增设反光板及侧面的控制面板,以方便轮椅使用者。路政署及机电署会配合行人天桥及行人隧道的保养周期和翻新工程的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因素,如现场环境和升降机的现有配备等,按需要考虑为现有的升降机增加相关设备。 (四) 路政署一直致力研究引入新设计及物料,以提升升降机及升降机塔的清洁度。路政署已于二○二四年三月完成为「人人畅道通行」计划下新建的升降机进行多项物料及装置测试,包括纳米自动清洁涂层及纳米纤维过滤网的测试。结果显示纳米自动清洁涂层能有效地减低灰尘和污垢在升降机塔及升降机机厢玻璃上的积聚,而纳米纤维过滤网亦能阻隔灰尘和污垢经百叶窗进入升降机塔。有见及此,路政署会在日后其辖下新建的升降机采用有关技术。 (五) 路政署致力为公共行人天桥附设的升降机探讨使用清洁机械人进行清洗工作(包括升降机塔及升降机机厢的内外玻璃表面)的技术可行性。然而,由于升降机井道的结构复杂,空间亦狭窄,因此使用机械人进行清洁在技术上有一定挑战。路政署已委托机电署透过「机电创科网上平台」(注二),鼓励业界提出创新科技解决方案。此外,机电署和路政署会继续与业界保持联系,持续留意各项新技术的发展,适当地引入其他创科解决方案作实地试验,从而进一步减轻清洁工人的工作负担,并减少因定期清洁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时间。 注二:机电署推出「机电创科网上平台」,罗列各政府部门、公营机构以及机电业界的服务愿望,让创科界别包括初创企业及大学提出相应的创新科技解决方案以作配对。机电署会为成功配对的创科愿望和方案进行实地试验,以促进和推动创新科技的研发和应用。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就清水湾道山泥倾泻修复工程会见传媒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5/05/P2024050500491.htm
5.5.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五月五日)视察清水湾道山泥倾泻修复工程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各位传媒朋友,昨日的持续暴雨导致香港多区出现水浸及山泥倾泻。特区政府组织得相当好,我们即时作出应对,令水浸或山泥倾泻的位置,特别是行车道,可以很快便开放予市民使用。渠务署已特别在一些水浸位置作出超前部署,安排了一些应变队伍在短时间内,大约在水浸一至两小时内处理好水浸现场,令行车线能开放予公众使用。 昨日土力工程处收到共15宗(位于西贡区的)山泥倾泻报告。今日我们身处的清水湾道近永隆路,这个地点在昨日有一个大约30米长、40米深的斜坡倒塌,影响一部分行人路及行车道的安全,导致我们要封闭一条行车线作单线双程,使用临时交通灯去处理。我今早联同路政署署长及土力工程处处长来到现场视察环境,亦检视了有何方法能够比较快速地做好临时斜坡巩固工程,令行车线可以全部开放。今日经我们视察,土力工程处的专家亦检视过土质和现场环境,已找到一个比较省时、安全、有效针对现场环境的方案,我们现时正进行一些喷浆工作。在这一方面,我非常感谢路政署和土力工程处的同事,以及承建商的工友,他们非常努力工作,争分夺秒,希望能够早一点完成这个临时巩固工程,令马路可以尽快开通。根据现时的进度,我们非常有信心两条行车线会在明日早上繁忙时间,即市民上班、上学之前能够开通。至于临时巩固工程,我们会在今晚内完成,我十分感谢承建商及其前线工友的不断工作和努力。 记者:这些始终都是临时巩固工程,你是否有信心重开后不会再有塌陷的风险?最近都是雨季,有没有评估这里会否再有山泥倾泻的风险?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当我们决定重开马路,我们要确保该临时巩固工程是安全的,这方面如果我们做不到的话,是不会开放马路的。同一时间,我们亦有一些临时措施,例如承建商和路政署人员会不断监察这里的情况;我们也会跟天文台联络,看看未来会否有一些天气转坏的情况;我们在前方亦已安装了一些去水泵,这都是一些临时措施去应对再有大雨的情况,这方面大家可以放心。 记者:做完这些临时工程后,会否再加固斜坡?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会的,因为始终都是一个临时工程,我们会安排永久加固这个斜坡。一般来说我们不会等到永久工程完成后才开放道路,所以在完成临时工程后,我们就会再规划如何进行永久加固工程,同时亦要考虑如何减少该工程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STL
sc
立法会十六题:粤港跨境私家车的过境安排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24/P2024042400216.htm
24.4.2024
以下是今日(四月二十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张欣宇议员的提问和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悉,现时持有粤港跨境私家车常规配额及有效的过境车辆封闭道路通行许可证的粤港跨境私家车在指定口岸晚上或午夜关闭后,可获准在通宵时段经落马洲管制站过境,该安排适用于非24小时运作的口岸。然而,获编配使用香园围管制站的粤港跨境私家车不获准在该管制站晚上关闭后使用落马洲管制站过境。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12个月,每月因各指定口岸于晚上或午夜关闭而改用落马洲管制站过境的粤港跨境私家车架次为何(按该等私家车获编配使用的口岸列出分项数字);及 (二)获编配使用香园围管制站的粤港跨境私家车不获准于该管制站晚上关闭后使用落马洲管制站过境的原因为何,以及未来会否批准该等私家车这样做;如会,时间表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现时,按照粤港同意的安排,持有落马洲管制站常规配额和封闭道路通行许可证(许可证)的跨境私家车可于全日24小时使用该管制站过境,而持有深圳湾、文锦渡及沙头角管制站常规配额和许可证的跨境私家车可于相关指定管制站关闭后,在通宵时段(即午夜十二时至翌日上午六时三十分)使用落马洲管制站过境。而持有各陆路管制站(包括香园围管制站)许可证的跨境私家车,均可于全日24小时使用港珠澳大桥(大桥)香港口岸过境。 经谘询运输署及香港海关,就张议员的提问现回覆如下: (一)二○二三年每月在深圳湾、文锦渡及沙头角管制站晚上关闭后改用落马洲管制站的跨境私家车架次如下: 二○二三年 在深圳湾、文锦渡及沙头角(注二)管制站 晚上关闭后改用落马洲管制站过境的跨境私家车架次(注 三) (进位至最接近百位数) 一月(注一) 0 二月 2 900 三月 5 800 四月 7 600 五月 9 600 六月 10 400 七月 11 600 八月 13 000 九月 12 300 十月 14 300 十一月 13 400 十二月 15 100 注一:落马洲管制站在内地与香港于二○二三年二月全面通关后恢复以正常开放时间运作。 注二:沙头角管制站在内地与香港于二○二三年二月全面通关后跨境客运服务仍然暂停。 注三:由于部分跨境私家车持有多于一个管制站的许可证,以上列表未有按管制站列出分项数字。 (二)为便利跨境私家车于相关指定管制站的运作时间以外仍可过境,粤港同意分别于二○○三年及二○○八年起准许持有文锦渡和沙头角管制站常规配额和许可证,以及深圳湾管制站常规配额和许可证的跨境私家车于通宵时段使用落马洲管制站过境。香园围管制站于二○二○年启用而跨境私家车由二○二三年二月恢复全面通关后开始使用该管制站,现时持有该管制站许可证的跨境私家车可于每日上午七时至晚上十时使用该管制站过境,亦可于全日24小时使用大桥香港口岸过境。就容许持有香园围管制站常规配额和许可证的跨境私家车于通宵时段使用落马洲管制站的建议,特区政府正与内地相关部门商讨,并会适时公布消息。
STL
sc
​立法会七题:港铁东铁线在外游高峰期的载客压力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24/P2024042400214.htm
24.4.2024
以下是今日(四月二十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李梓敬议员的提问和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在上月底至本月初的复活节长假期期间,有超过198万人次本地居民出境前往内地。据悉,出境人流主要集中在罗湖及落马洲支线两个铁路口岸,而大量过境乘客令港铁东铁线不胜负荷。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上月二十八日至本月一日,每日东铁线的总载客人次为何; (二)鉴于有意见认为,内地五一劳动节假期在即,大批内地居民会经本地铁路口岸入境香港后乘坐东铁线列车进入市区,当局有否评估内地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内地旅客会为东铁线带来多少额外乘客量;及 (三)鉴于有意见指出,在外游高峰期期间出现的大批跨境旅客令东铁线不胜负荷,当局会否在外游高峰期期间安排旅游巴士往返市区及香园围口岸和深圳湾口岸,以免「迫爆东铁」;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李梓敬议员的提问,经谘询运输署及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现答覆如下: (一)根据港铁公司提供的资料,二○二四年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一日期间,东铁线的总载客人次表列如下: 三月二十八日 (星期四) 三月二十九日 (星期五) 三月三十日 (星期六) 三月三十一日 (星期日) 四月一日 (星期一) 东铁线 总载客人次 907 700 738 600 718 200 749 300 653 200 ​在复活节假期期间,港铁公司一直与口岸相关部门紧密联系,配合口岸情况对班次作相应调整,并加强讯息发放和广播,以及加派人手协助乘客和维持车站秩序。 (二)为满足节日期间旅客的出行需要,各相关政府部门和公共交通营办商会预先协调,并因应预计人流情况加强公共交通服务安排和人流管理。在节日期间,各单位亦会密切监察及回应旅客使用各口岸及公共交通服务的实际情况而适时调整服务安排。 就铁路服务而言,港铁公司会参考过去节日的乘客量和旅客出行的情况,评估今年内地五一劳动节假期乘客量并作出准备,包括按需要加强各铁路线的服务。节日期间,港铁公司会与相关口岸部门保持紧密沟通,配合口岸的情况,适时灵活调整东铁线列车服务,并加派人手到较繁忙车站协助疏导人流和协助乘客。港铁公司正为劳动节假期期间的列车服务拟订计划,并会于稍后公布详情。 (三)香港与深圳之间目前共设有七个陆路口岸。政府一直因应各口岸的性质和定位,规划合适的公共交通接驳服务,并与公共交通营办商密切留意旅客出行模式和数量的变化,按需要调整相关服务,便利两地人员往来。 运输署一向会与公共交通营办商就过境高峰期预先制定计划,以应付期间的交通需求。就跨境巴士服务方面,为应付劳动节假期期间跨境旅客的交通需求及方便旅客经各管制站/口岸过境,运输署已与相关内地单位协调,分别增发140个深圳湾口岸及100个香园围管制站节日特别加班配额予跨境巴士服务营办商,让有关跨境巴士班次由平日的每天合共1 498班,增加超过百分之三十至每天合共1 978班。跨境巴士营办商亦会加派足够人手在管制站/口岸及市内主要站点,协助维持旅客排队及候车秩序。 旅客亦可使用现有的不同本地专营巴士和专线小巴服务来往深圳湾口岸、香园围管制站、落马洲支线管制站等陆路口岸。运输署正与各公共交通营办商协调,安排足够人手和车辆应付劳动节假期的陆路跨境交通需求。各公共交通营办商会密切留意节日期间旅客数量的变化,在乘客需求特别殷切的时段适时加密班次,以加快疏导旅客。
STL
sc
立法会十题:公共设施的建造和保护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24/P2024042400184.htm
24.4.2024
以下是今日(四月二十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振英议员的提问和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悉,「黑暴」期间,大量的公共和交通设施被破坏,而政府除了修复受破坏的设施外,亦有在部分地区的设施加装保护装置。此外,有市民向本人反映,部分被破坏的公共和交通设施至今仍未完全修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检视所有曾在「黑暴」期间被破坏的公共和交通设施的修复情况;若有,详情为何,并以表列出该等设施的最新修复情况; (二)有否检讨在公共和交通设施上加装的保护装置的必要性;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及 (三)会否因应公共和交通设施在「黑暴」期间的受损情况,检视用作制造该等设施的物料,并考虑日后使用更加坚固、耐用的物料;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陈议员提问的各部分,经谘询保安局、环境及生态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后,现回覆如下: (一)在「黑暴」期间被破坏的主要公共和交通设施已完成修复,详情如下: 设施 修复情况 行人路路面 约22 000平方米的行人路路砖被拆走,有关的修复工作已完成。 栏杆 约60公里栏杆被拆除,有关的修复工作已完成。 交通灯 所有约740组被损毁的交通灯及交通灯控制器已完成修复和全面恢复运作。 安全岛标柱及交通标志 约2 700个安全岛标柱及约300个交通标志被破坏(例如被移除或被涂污等),有关的修复工作已完成。 巴士站及公共运输交汇处设施 所有受损毁的巴士站及公共运输交汇处设施已完成修复和全面恢复运作(注)。 港铁站 所有被破坏的车站设施(包括出入闸机、售票机、升降机、扶手电梯)(涉及85个重铁车站和63个轻铁车站)已完成修复并重新投入服务。 道路构筑物(包括行车/行人天桥、行人隧道) 约700个道路构筑物被破坏(例如照明设施受损或被涂污等),有关的修复工作已完成。 升降机/自动扶梯 约20部升降机/自动扶梯被破坏(例如玻璃嵌板受损或被涂污等),有关的修复工作已完成。 灯柱 约1 500枝灯柱及约100个电箱被破坏,有关的修复工作已完成。 废屑箱及可循环再造废物回收箱 约1 320个废屑箱及约130个可循环再造废物回收箱遭破坏,所有设施其后已悉数更换。 注:专营巴士营办商和运输署没有备存曾于二○一九年期间被破坏的巴士站及公共运输交汇处设施的具体数字。 (二)警务处和其他相关部门会不时根据实际情况,并以公众安全为原则检视于有关设施上加装保护装置的措施。 例如运输署曾于一些主要路口的交通灯控制器安装保护装置,以及在交通灯的行人灯灯头上加装保护网。经与警务处的协调,以及审慎考虑和平衡安装与保养费用及社会状况等因素后,运输署已停止安装,并移除早前加装的保护设施。 此外,为配合政府提升公众安全的需要,路政署在约60条行车/行人天桥加设临时围网,以防止有人向附近道路抛掷杂物,影响公众出行。经与警务处的协调及考虑各因素后,路政署已为其中六条行车/行人天桥拆卸临时围网,并会持续检视有关措施的必要性。 (三)因应主要公共和交通设施的受损情况,相关政府部门除检视了该等设施的物料,亦会从设计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固有关设施,例子包括: • 在重铺行人路路面时,路政署已因应实际的情况和需要(如地下设施的多寡、外观、人流等),以及对公众安全及保安等考虑,适当地更改个别地点的行人路路面物料,以较耐用的混凝土代替路砖,或在重铺的路砖接缝内加入填缝物料,加强路砖的稳固程度,务求能减低损坏的情况和所需的维修工作; • 在修复路旁栏杆时,路政署已改良设计,工作包括加固栏杆接驳,减少栏杆再次出现损毁影响道路安全; • 就道路构筑物被涂污的情况,除了移除有关涂鸦,路政署亦配合该等设施的维修保养周期,适时进行翻新及美化工程。工程包括使用加入了不同图案或色彩的塑胶壁纸,除了能进一步改善其整体外观,在出现被涂污的情况时亦较容易进行清洁; • 秉承「源头减废」及「物尽其用」的原则,环境保护署(环保署)会继续沿用以金属制的路边回收桶。环保署会在合约内要求制造新回收桶的物料具有防火、防腐蚀、防紫外光等特性,确保回收桶坚固耐用,以供公众安全使用;及 • 食物环境卫生署于二○二三年十一月起分阶段试行于路旁设置以回收塑胶物料制造的新设计废屑箱,测试是否较现时以玻璃纤维制造的废屑箱更耐用及坚固。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出席香港与天津东疆深化飞机租赁及融资产业合作发展备忘录签署仪式致辞(只有中文)(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9/P2024041900474.htm
19.4.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四月十九日)在运输及物流局与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就深化飞机租赁及融资产业合作发展备忘录签署仪式的致辞全文: 尊敬刘桂平常务副市长(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尊敬的杨柳副秘书长(天津市副秘书长、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各位出席今天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和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委员会共同合作发展和宣传飞机租赁的备忘录签约仪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刻,标志着两地在飞机租赁和融资产业发展上的深度合作,将会把双方的飞机租赁服务带上更高的台阶。 备忘录是香港及天津东疆发展飞机租赁的新里程。香港特区政府一直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二十大报告》的倡议,致力促进飞机租赁在香港发展。特区政府在二○一七年推出了本地的飞机租赁税务优惠制度,为在香港进行业务的飞机租赁公司提供利得税宽减。面对市场最近几年的变化,加上即将实施的国际税务改革BEPS2.0,特区政府迅速做出应对,优化飞机租赁税务优惠制度的条例草案于今年二月获立法会通过,进一步加强香港在全球飞机租赁市场的竞争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国际航空枢纽,绝对能为飞机租赁公司提供所需的资源和配套。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已快速成为国内最大、仅次于爱尔兰的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区。我们深信,香港和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在飞机租赁的合作潜力巨大。无论是利用「香港+东疆」的转租赁模式将飞机租赁给内地的航空公司,还是利用「东疆+香港」的模式让内地的飞机租赁公司将飞机租出去给海外的航空公司,日后透过这个模式亦能将C919等国产飞机租赁出去。这份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我们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飞机租赁产业的发展,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给全球的航空公司。 飞机租赁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全球产业,它为航空公司提供了更灵活的机队管理和经营模式。通过租赁飞机,航空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机队规模,降低机队运营成本,同时还可以获得更现代、环保和节能的飞机。对于飞机租赁公司来说,香港和天津东疆的合作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扩大他们在亚太地区的业务版图。 此外,飞机租赁产业亦对于两地的金融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和专业服务,可以为飞机租赁交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包括飞机融资、租赁结构设计和风险管理等,和媲美其他主要飞机租赁地区的本地税务优惠。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作为内地的重要保税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物流网络,可以为飞机租赁公司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支持,同时还能够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落户,形成完整的飞机租赁产业生态链。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各位朋友的出席和支持。我相信,香港和天津东疆的合作将为飞机租赁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我们将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飞机租赁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为全球的航空运输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谢谢大家!
STL
sc
​香港与东疆签订飞机租赁合作备忘录(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9/P2024041900248.htm
19.4.2024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和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今日(四月十九日)见证运输及物流局与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就深化飞机租赁和融资产业合作发展签订备忘录。 香港与天津在促进飞机租赁和融资产业及金融创新运营方面均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充分发挥两地的比较优势,共同打造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的飞机租赁及融资平台,促进两地企业合作。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东疆飞机租赁产业聚集的优势,两地将从融资、业务、国际竞争、宣传、推进人才交流和培训等不同范畴推动深化合作。 林世雄致辞时表示,备忘录标志香港及天津东疆发展飞机租赁的新里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直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二十大报告》的倡议,促进飞机租赁在香港发展。优化飞机租赁税务优惠制度的条例草案于今年二月获立法会通过,进一步加强香港在全球飞机租赁市场的竞争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国际航空枢纽,绝对能为飞机出租商提供所需的资源和配套。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已成为国内最大、仅次于爱尔兰的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区。随着签署备忘录,林世雄期待更多的飞机出租商、航空公司及需要租赁飞机的机构和人士,利用两地共同建构的平台进行飞机租赁业务。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出席「站见」铁路展开幕典礼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8/P2024041800468.htm
18.4.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四月十八日)出席「站见」铁路展开幕典礼的致辞全文: 欧阳主席(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主席欧阳伯权博士)、陈恒镔议员、易志明议员、张欣宇议员、各位嘉宾、各位传媒朋友: 感谢港铁公司邀请我参加「站见」铁路展的开幕典礼,很高兴可以和各位铁路业界的朋友聚首一堂,在这个别具历史时刻的红磡站,一起回顾香港铁路的发展轨迹。 今次展览对我而言是特别有感情。我住在大埔超过60年,今日的东铁、昔日的火车亦是我和家人出入九龙的重要交通工具。我最记得小时候,在就读小学或中学期间,我的爸爸每天都会到长沙湾上班,他回家时,我都会很期待他带着由火车上买的斋卤味,不是时常有,但那些味道我仍然记得,而大埔墟火车站就在我以前学校隔壁。 今次展览的三大主角──柴油机车、第一代电气化火车「黄头」列车,和前年退休的12卡「乌蝇头」列车,象征着铁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亦标志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为铁路营运所带来的革新和提升,更是陪伴我们长大的「老朋友」。我在此感谢港铁公司能让退役的列车活化,以不同的形态和方式,继续服务社区,让我有机会与这些「老朋友」聚旧。 除了让退役列车「活化再生」,大家亦可能留意到有新列车陆续在港岛线行驶,其他市区线和迪士尼线的列车亦会适时更换,持续提升铁路的服务质素。 时代不断进步,科技亦日新月异,但贯穿多年最核心的资产,是员工和他们的经验承传。无论是港铁「朝六晚一」的营运、晚上收车后的维修保养,甚至是新铁路项目的推进,都是依赖着每一位员工对每一项工序的认真态度、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对铁路服务的热诚。 港铁每日接载五百万人次出行,是香港交通运输的骨干。今次的展览除了让我们怀缅昔日香港铁路的面貌外,亦提醒我们在继往开来之时,更需要持续检视我们的服务与提升质素,这样才能行稳致远,继续成为世界前列的铁路营运商,为香港、内地以至世界各地,带来安全、可靠、高效的铁路服务。 祝愿「站见」铁路展圆满成功,亦预祝港铁公司45周年快乐,所有员工工作愉快,多谢各位!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在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开场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8/P2024041800194.htm
18.4.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四月十八日)在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的开场发言全文∶ 主席: 政府一直通过「基建先行」及「创造容量」的规划方针,以运输基建驱动发展,构建一个宜居、具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的香港。我们亦致力推动航空及物流发展,透过发挥香港在地理位置、制度、经济体系和商贸经验方面的独特优势,从而提升航空、航运及物流服务业的竞争力。 政府正有序地推展去年十二月发表的《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蓝图》)中提及的铁路及主要干道项目,以加强不同地区的连系,并释放相关区域的发展潜力。 本地铁路项目方面,东涌线延线、小蚝湾站、屯门南延线和北环线第一期古洞站已经在去年动工,预计于二○二七年起陆续落成;而洪水桥站和北环线主线亦分别预计于二○二四年及二○二五年动工。 跨境基建方面,为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特区政府会继续透过「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与深圳当局携手推展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及北环线支线两个跨境项目。当中,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的次阶段研究预计于今年年中完成。另外,我们正就北环线支线的推展安排与深方商议,并预计于今年就项目展开详细规划及设计。 道路建设方面,除兴建中的六号干线余下工程外,政府正有序推展一系列「新界西北道路基建」项目,以及《蓝图》中提及的其他主要干道项目,在客运铁路骨干之上有效满足各区的运输及物流需要,支持香港长足发展。 除了大型运输基建外,政府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就东九龙、启德和洪水桥/厦村智慧綠色集体运输系统邀请相关供应商及营运商提交意向书。我们正努力加快原有工作时间表,争取于二○二六年就启德及东九龙项目的建造工程招标,以期于二○二七年分别批出工程合约。 航空方面,香港国际机场于二○二三年继续荣膺「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而二○二三年货运量同比轻微上升3%至433万公吨。我们有信心能继续维持这个地位。客运方面,每日客运量和航班升降量最高分别超过16万人次及超过1 000架,已恢复疫情前分别约八成和九成。 为把握三跑道系统于今年年底投入运作所带来的机遇,同时配合国家「空中丝绸之路」的建设,我们会针对现时的主要航线及具潜力的「一带一路」航线,包括位于欧洲、非洲、南美洲及亚洲在内的地区,加强与相关国家之间的航空服务联系,扩大航空网络。同时,为促进大湾区内物流及产业发展,机管局(香港机场管理局)正继续发展海空货物联运,并计划在明年底前完成「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永久设施的首阶段建设,逐步达至每年处理一百万吨货量。预计物流园全面运作后,货物运输的营运成本可减少约一半,而货物处理时间可节省约三分之一。此外,机管局亦会积极寻求扩大航空货物的需求,包括位于东莞的物流园处理冷链货物、与珠海市共同开展国际货运业务,以及吸引国际货运公司及主要全球性零售商以香港国际机场作为其于亚洲的航空物流基地。与此同时,我们正致力将香港国际机场打造成为「绿色机场」。其中,机管局已于今年二月就可持续航空燃料即SAF(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展开研究。研究会就使用和供应SAF,从政策支持、便利措施和基础设施改善等层面,提出建议供政府考虑。研究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完成,政府会参考机管局的报告作出前瞻性的部署,以订定推动SAF的发展方向。我们的目标是透过带动SAF在香港的应用,提高香港国际机场在国际间的竞争力,吸引更多航班往来香港和全球各地。 另一方面,我们刚于四月中完成审批航空业输入劳工计划的第二轮申请,共向27家合资格公司批出2 982个配额。就第一轮申请,至今已有超过1 300名输入劳工到香港机场工作。在政府推动下,机管局将会于今年五月起启动本地机场前线员工的交通补贴。我们会继续透过于计划下设立的持份者谘询小组听取劳资双方的意见,适时检讨计划。 为支持香港海运及港口业的持续发展,政府在去年十二月公布《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制定十大策略和32项行动措施,提升业界的长远竞争力,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其中,为发展高增值海运服务,政府过去数年为船舶租赁、海事保险、航运业商业主导人等推出一系列税务优惠措施。我们将在今年展开进一步优化的研究。香港的船舶注册亦广受国际认可,以总吨位计全球排行第四位,并以优质船队取胜。我们计划向船东提供批量注册优惠,吸引船东大规模将船舶于香港注册。我们会在今年底就批量注册优惠修订相关规例,概述相关规则和申请资格等。 同时,航运业绿色转型市场潜力庞大。海事处计划为在国际海事组织制订的国际减碳标准中获得高评级的香港注册船舶提供优惠措施。此外,我们正联同环境及生态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就为本地船舶及远洋船提供绿色甲醇加注开展可行性研究,预计将于今年内公布行动纲领,把香港打造成航运绿色能源加注中心。 物流发展方面,为实现将香港打造成为可持续国际智慧物流枢纽的目标,我们在去年十月公布《现代物流发展行动纲领》。我们目前正在香港物流发展局的支持下,全力与物流业相关持份者分阶段推进该行动纲领各项行动策略。其中,我们已优化「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资助先导计划」,把每家企业的资助金额上限倍增至二百万元,并把应用ESG──即环境、社会及管治──科技相关服务纳入资助范围,以支持香港现代物流业向智慧物流发展。 主席,我们感谢各位议员对运输及物流局事务的关注。我和我的团队非常乐意回答各位议员的提问。多谢主席。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出席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和香港都会大学服务协议签署仪式致辞(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1/P2024041100425.htm
11.4.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四月十一日)出席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和香港都会大学(都大)服务协议签署仪式的致辞全文: 苏泽光主席(香港机场管理局主席)、林天福先生(香港机场管理局行政总裁)、李天柱校长(香港国际航空学院校长)、黄天祥主席(香港都会大学校董会主席)、林群声校长(香港都会大学校长)、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能够见证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和香港都会大学就见习机师培训课程纳入航空服务管理荣誉工商管理学士课程合作的签署仪式。 航空业是香港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而香港亦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航空枢纽。这个角色定位得到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的明确支持。我们的航空业凭着雄厚的基建、与时并进的服务,以及灵活变通的精神,缔造了骄人的航空历史和成就。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货运量均名列前茅。对人才,尤其是机师的需求,也随着航空公司的航空服务网络不断拓展而有增无减。 香港机场管理局在特区政府支持下,于二○一六年成立了香港国际航空学院,短短几年间已发展成为区内重要的航空培训中心。本港有六间本地注册航空公司,但大部分都没有自身的机师培训课程,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去年启动的见习机师培训课程,让我们能做到自家培训、不假外求,填补香港的机师人才。我知道第一届课程中,有一位40岁的学员因为家庭经济因素,中学毕业后已即时投身社会。见习机师培训课程的出现,让他能再次追逐他的飞行梦,证明只要有梦想,持续下去,努力不懈,机会始终会来。 将见习机师培训课程纳入香港都会大学的航空服务管理荣誉工商管理学士课程,更可谓强强联手。我亦藉此机会,恭喜香港都会大学,在林校长的领导下,于上个月获得教育局批准,成爲香港首间应用科学大学。 都会大学一直为香港航空业提供航空相关课程,是本地航空业人才的摇篮。今次两间院校的合作,推出本港首个可同时获取荣誉商管学士学位及香港商用飞行员执照的课程,课程内容再升级,除了提供地面理论课程、飞行训练及多机组成员协作课程,更提供商业航空服务管理科目供学员学习,全面提高学员在航空业方面的视野。 另外,我知道都大这个学士课程是全球招生的,换句话说,通过这个学士课程,我们可以从内地、本地和海外吸纳更多的人才,为香港航空培训开启新篇章之余,亦丰富本地提供航空专业培训的内容。我相信除了是大湾区和海外有志成为机师的青年的喜讯之外,亦是政府和业界乐见的新里程。 这次合作将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同时增加香港作为区域航空培训中心的影响力,长远有利于香港卓越的航空培训教育在区内发扬光大。最后,我衷心祝愿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和香港都会大学的合作获得空前成功,为香港培训新一代的航空人才,不断加入新血,同时为航空业长远发展奠定更稳固的基础。 谢谢大家。
STL
sc
立法会: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就「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议员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1/P2024041100315.htm
11.4.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四月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葛珮帆议员动议的「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议案的总结发言: 主席: 我再次感谢提出议案的葛珮帆议员、七位提出修正案的议员,以及超过30位在这两日发言的议员,就如何在香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及建议。 正如我们在开场发言时提及,现时香港空域内进行低空飞行活动的低空空域,多年来亦一直有低空飞行活动。特区政府对「先进空中运输系统」,即Advanced Air Mobility,简称AAM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持开放态度,亦欢迎业界提供实际可行建议,并在符合各样技术和安全考量的情况下,在现有低空空域内进行试飞活动。其中,我们留意到内地近期积极发展采用电动垂直起降技术的飞行器,或称eVTOL,即所谓的「空中的士」,以作类似直升机服务的试飞活动。事实上,粤港两地现时已有多个可支援跨境直升机服务的直升机起降点,亦有多家直升机服务营运商可提供跨境商用直升机服务来往香港与澳门、深圳、珠海等地。今年三月,运输及物流局和民航处与深圳市相关部门,以及深圳的直升机及直升机坪营运商会面,并实地考察了位于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新扩建的跨境直升机停机坪设施。会面期间,双方就推动跨境直升机服务的最新计划,以及低空空域的使用等议题进行积极交流,加深了深港双方对于拓展跨境直升机服务的了解及发展。 另外,香港国际机场于今年三月推出「商务与民航机中转直达服务」,让跨境直升机以及商务机的旅客抵达香港国际机场后可在专人陪同下直接前往转乘民航客机,反之亦然。由于有关服务可让旅客节省约三分之一中转时间,将有助推进旅客以跨境直升机服务使用香港国际机场作中转。运输及物流局和民航处会继续密切留意跨境直升机服务的发展和市场需求,适时检讨有关设施的发展。 有见低空经济的发展潜力,特区政府的有关政策局和部门正积极在他们的政策范围内探索适合的低空活动。例如在物流方面,特区政府在去年十月公布的《现代物流发展行动纲领》(《行动纲领》)中,已表明鼓励物流业善用科技,更广泛应用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提升竞争力。《行动纲领》提出「推动行业数码化、智慧物流新趋势」的发展策略,并推出多项行动项目,鼓励业界采用科技升级转型,迈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我们会加强支援物流业界,并支援行业的协会和培训机构,提供与智慧物流相关的培训,以确保从业员掌握最新的发展。我们亦留意到无人机在本地配送方面的发展在其他地方各有不同的背景和经验。运输及物流局会和物流业界保持沟通,密切留意AAM于物流行业应用的情况。 在紧急救援方面,消防处已建立无人机系统,当中包括企业级的新型无人机、无人机配件及感应器,并已于二○二二年六月起投入运作,以协助在紧急事故中进行风险评估及搜救等工作。消防处在二○二二年十月亦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攀山拯救无人机相片分析软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无人机拍摄所得的相片中识别出人形物体,提高山岭搜救工作行动的效率。同时,民安队致力发展无人机在山岭搜救行动和相关训练当中的应用,包括使用无人机协助评估搜救情况和地理环境,及在少年团培训中引入无人机元素。民安队目前配备了共14部不同型号的无人机,以应对各种情况的需要。除了购置无人机之外,民安队亦积极培训无人机操作员。 在创新科技的层面上,香港具备良好的eVTOL技术基础,例如机械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互连技术,本地大学也有进行这方面的研发工作,我们对他们的工作十分有信心。要将eVTOL在香港产业化,涉及广泛的范畴以及多个政策局和部门。同时,相关课题亦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谘询不同持份者及公众的意见。政府会不断密切关注eVTOL技术的演变,持续留意内地及其他地区就这方面的发展,并按香港的实际情况、法律法规、市场需求及潜在服务营运商的商业考虑等,适时作出部署。 至于旅游方面,特区政府会密切留意有关低空经济的发展,并会支持能丰富旅客旅游经验的项目。 随着AAM活动逐渐增多,低空空域管理亦需要逐步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基建系统、技术研发及配套设施,当中包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相关差分定位设施、无线电流动通讯网络系统、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云计算及大数据平台、智能低空交通管理系统及数据交换平台、飞行计划管理系统、网络安全配套及跨境系统连接等。这些系统和设施将须与现有系统,例如航空交通管理系统、机场无人机侦测系统、气象系统及小型无人机一站通等对接并进行数据交换。当中,无线电流动通讯网络系统在推动低空活动上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现时航拍或表演用的无人机一般使用2.4吉赫或5吉赫共用频道,或连接4G或5G流动通讯网络作遥控、数据传输及定位用途。有关频道的供应充裕,而香港的流动通讯网络包括5G网络已覆盖香港超过九成人口,在核心商业区的覆盖率更达百分之九十九,可作为支援无人机的运作及技术发展的基础。另外,在基建设施方面,由于直升机和AAM在飞行特性上有一定程度的类似,现有的直升机航道及基建设施可考虑作AAM未来发展和测试之用。 民航处作为民航事务的监管部门,会继续在航空安全的层面上作出相应配合及技术支援,包括空域管理、AAM的适航性、起降点等。正如议员提出, AAM如何在不同范畴的应用推动经济增长,涉及多个不同政策局及部门的工作和职能范围。因此,要有效地在香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各政策局和部门会在不同范畴下努力推进。至于议员提议政府成立一个跨政策局和部门的专责小组,以研究和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政府会作出仔细考量。 在此,我再次感谢葛珮帆议员今日提出议案,让大家有机会能够聚焦探讨与低空经济相关的议题。特区政府会继续积极在不同范畴下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善用内地的优势和配合国家发展策略,大力推进低空经济作为香港的新增长引擎之一。 主席,我谨此陈辞。多谢主席。
STL
sc
立法会: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就「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议员议案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0/P2024041000550.htm
10.4.2024
以下是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今日(四月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葛珮帆议员动议的「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议案的开场发言: 代主席: 首先我非常感谢葛珮帆议员提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议案,以及黄锦辉议员、陈沛良议员、吴杰庄议员、陈绍雄议员、严刚议员、邓家彪议员和李浩然议员提出的修正案,让大家有机会对推动低空经济这个议题交流看法和提出建议。我以下的发言会先聚焦于空域管理和现行民航法规相关的议题。我与发展局副局长会就议案的修正案提及的其他议题,在总结发言一并回应。 低空飞行活动是指一般在垂直高度一千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三千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以民用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航空器为牵引的飞行活动。 香港空域一向设有专门进行低空飞行活动的低空空域,而相关资料载于由民航处发布并不时更新的《香港航行资料汇编》。事实上,多年来,香港空域一直有低空飞行活动。目前,低空空域的使用者主要包括直升机飞行和小型无人机操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以「先进空中运输系统」,Advanced Air Mobility,简称AAM,为核心带动的低空经济和低空飞行的概念近年在内地及国际间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各种AAM也陆续出现,特区政府预计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将会逐渐增加。 虽然在低空空域的管理层面上,基于保障航空及公众安全的考量,AAM的飞行路径应尽量远离人口密集的区域,并且与其他人士、车辆、船只、建筑物或航空器等保持安全距离,亦不能影响往来香港国际机场的民航客机,但在符合以上技术和安全考量的情况下,在现有香港低空空域内进行AAM试飞是可以考虑的。特区政府欢迎业界提供实际并符合航空安全要求及不违反现有法例的建议和方案,在本港利用一些在研发、技术及安全层面上相对成熟的AAM,进行以试点形式的试飞活动。 在法律框架层面上,现时国际民航组织还未就AAM制定统一的标准及指引,而香港现行的民航法例主要旨在规范传统的民航客机和直升机。相比于传统飞机,新兴的AAM要在人口稠密的环境运作,有关航空安全的考虑亦会有所不同。民航处一直积极参与相关的国际论坛和专案小组,以掌握低空活动领域的最新发展、政策和法规。特区政府会继续密切留意AAM相关技术发展趋势,适时检讨现行的法例和规管制度。 至于现时在香港的小型,即重量不超过25公斤的无人机操作,则受《小型无人机令》(第448G章),以风险为本的模式规管。《小型无人机令》为小型无人机的应用提供了灵活性,让小型无人机随科技演变和创新,有更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是一个容让政府部门、专业团体、以至不同界别推动低空飞行活动的法律框架。截至二○二四年三月,民航处已向约100家公司或机构就小型无人机操作发出操作许可,当中包括多项无人机表演,例如去年十一月的LV时装秀、十二月的「共建美好社区大汇演」及宝莲寺元旦祈福活动,以及(今年)一月的「缤纷香港」无人机表演活动。 特区政府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局及部门会继续密切留意和参考内地及其他地区发展低空经济的情况,以确保不同范畴下的相关政策都能充分配合。我再次感谢葛珮帆议员提出今日的辩论,我和发展局副局长会细心聆听各位议员的意见,稍后会就议案和修正案中的具体建议一并作出回应。 多谢(代)主席。
STL
sc
​立法会一题:配合机场客货运能力提升的措施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0/P2024041000307.htm
10.4.2024
以下是今日(四月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易志明议员的提问和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的答覆: 问题: 据悉,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目标在今年内完成香港国际机场(机场)三跑道系统,该局其后会循序分阶段启用相关的设施,并预计于二○三五年起可处理每年1亿2 000万人次旅客及1 000万公吨货物。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机场的客货运能力将大幅提升,政府有何具体措施吸引更多航空公司进驻香港及开办更多往来香港的航线,以加强香港的航空网络; (二)有何措施确保机场有足够的支援人员,包括地勤、行李托运、飞机维修及餐饮等人员,应付机场将大幅提升的客货运能力;及 (三)鉴于有意见指出,香港国际机场的收费相对邻近地区机场的收费为高,因此削弱香港空运的竞争力,政府会否要求机管局全面检讨机场现时的收费水平有否下调空间;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是国际航空枢纽。此定位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均得到确认。为了应付长远的航空交通需求并提升客货运能力,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正在香港国际机场发展三跑道系统。第三跑道已在二○二二年依时启用,而三跑道系统目标于今年年底完成。机管局会因应客运需求,循序分阶段启用相关的客运设施。扩建后的香港国际机场,于二○三五年起将能够达到处理每年1亿2000万人次旅客和1000万公吨货物的目标。 就此,政府及机管局推出一系列的措施,以落实国家策略,提升香港航空业的长远竞争力。就易志明议员的提问,现答覆如下: (一)现时大约有120家航空公司提供航班往来香港国际机场与全球约180个航点,航点数目约为疫情前的八成。每日客运量和航班升降量最高分别已恢复疫情前约八成和九成。至于货运方面,香港国际机场于二○二二年继续保持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我们有信心在二○二三年维持这个地位。 为把握三跑道系统带来的机遇,同时配合国家「空中丝绸之路」的建设,政府会针对现时主要航线及具潜力的「一带一路」航线,包括位于欧洲、非洲、南美洲及亚洲在内的地区,商讨及优化民航协定并加强与相关地区之间的航空服务联系。本地航空公司积极恢复服务的同时,亦有开展新的航线。运输及物流局会鼓励他们因应市场需求和配合国家的发展策略加强服务。机管局亦一直与非本地航空公司商讨开展及增加往来香港的航班,以及与相关单位合作加强宣传工作,以增加来港旅游及商务的需求。 我们亦寻求扩大香港国际机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腹地。客运方面,机管局建设了海天中转大楼,并推出了「经珠港飞」直通客运服务,亦在大湾区内设置了城巿候机楼,以更方便大湾区旅客使用香港国际机场来往海外。货运方面,机管局正与东莞共同推展「海空货物联运」模式,并会积极寻求在东莞设立的物流园提供冷链货物服务,同时与珠海市共同开展国际货运业务。 另外,在国际空运货物方面,运输及物流局会因应航空公司的服务及市场需求,灵活地批准他们营运额外航班的申请。硬件方面,继敦豪扩建项目及菜鸟智慧港于去年相继启用后,加上于二○二八年竣工的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新枢纽中心,香港国际机场届时每年可处理约900万公吨货物。机管局会继续积极吸引不同的国际货运公司及主要全球零售商以香港作为亚洲的航空物流基地。 (二)人手方面,政府分别于二○一四年成立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及于二○一六年支持机管局成立香港国际航空学院,来推动航空业界的专业发展,并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航空业。同时,机管局联同机场社区积极提升从业员的工作环境和福利,以及于机场服务上应用科技和智能技术,以减低人手需求的压力。为支持航空交通的疫后复苏,除了业界积极进行本地招聘之外,政府于去年七月推出针对航空业的输入劳工计划。就三跑道系统投入运作后的人手需求,机管局将于今年进行新一轮机场人力资源调查,来检视机场业界人手情况。 (三)机场收费方面,一所航空业界权威的国际独立顾问公司每年均会就全球主要国际机场的收费进行调查。二○二三年的调查报告涵盖全球约50个主要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的整体机场收费排名属中等水平,整体收费更普遍低于国际及亚洲多个枢纽机场,包括伦敦希斯路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日本关西机场等。再者,我们认为航空公司与香港国际机场的不同服务提供者,并不会只对比收费,更会追求成本效益。机管局会继续密切留意市场发展,并就机场收费作定期检讨。
STL
sc
立法会三题:在港使用国产新能源汽车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0/P2024041000305.htm
10.4.2024
以下是今日(四月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恒镔议员的提问和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的答覆: 问题: 据悉,陆续有不同品牌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有意进入香港市场。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据悉,香港现时主要采用欧洲标准对进口车辆进行检验,未有正式采用中国标准,以致国产汽车的验车过程屡屡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并令有意购买该等汽车的市民却步,当局将来会否考虑采用中国标准验车;如会,具体时间表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二)鉴于据悉,许多市民欲购买从内地进口的左軚车,而日本和欧洲等主要使用右軚车的地区亦接受使用左軚车,当局会否因应香港的道路交通日渐数字化和智能化,考虑放宽左軚车的车辆登记;如会,具体时间表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随着科技进步,当局有否计划就进口车辆检验的工作重整人手,以配合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港使用;如有,具体时间表及计划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陈议员的提问,经谘询运输署后,我现综合回覆如下: (一)运输署按照《道路交通条例》(第374章)及其附属法例的要求对车辆构造进行审批。《道路交通(车辆构造及保养)规例》(第374A章)就汽车的各构造和部分订定要求,包括车辆的最大尺寸、最高重量、悬出量、驱动功率、车轴负荷等,在法例条文之中,并没有订明某一地区的标准,而是订明客观的车辆构造标准。运输署一直接受业界提交国家标准(国标)以证明车辆或其部件符合法例中的客观车辆构造标准。除了国标,运输署亦接受其他国际标准,包括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标准等。 有关个别汽车部件例如公共小巴座位及其固定装置、头部保护装置(头枕)、速度表、车速限制器等,运输署会在法例中列出不同地区的标准供业界参考。 此外,运输署亦会因应汽车科技发展为业界提供最新技术指引,当中会适当地列出合用的国标和其他地区的标准。运输署一直因应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车辆标准,定期检视及修订现有法例和指引,以配合汽车市场的最新发展。由二○一○年开始,运输署已接纳按国标作为电动车审批的其中一项认可规格。 (二)香港现时沿用靠左行驶(即左上右落)的交通规则,而运输基建设施和交通管理措施均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和发展。在靠左行驶的道路上,相关汽车的方向盘位置会设在右方,即采用右軚汽车;左軚汽车的设计一般与靠左行驶的交通运输及道路系统不相符。 事实上,环顾世界各地,不同地区在制订交通规则和汽车标准时均有其考量,不少地区对使用与其道路系统不相符的车辆施加限制。 在现行靠左行驶的交通规则下,当右軚汽车在香港的道路行驶时,驾驶者的视线范围相对较小(应为较大),这在超越前车时尤其重要;相反,当左軚汽车在香港道路行驶时,驾驶者的视线范围会收窄及受到限制,对驾驶者构成较高的风险,尤其当驾驶者在超车、在优先通行路口右转、使用回旋处或从连接路汇入快速公路时。此外,香港大部分进出停车场的缴费设施设在车辆右方以便驾驶者操作,而上落乘客的车门及乘客轮候的设施则主要设在车辆左方。 然而,按照第374A章的规定,运输署亦可在施加适当的条款及条件规限下,就个别情况的左軚汽车发出许可证,让其在香港道路上使用,例如持内地公务车或商务车配额的跨境车辆、特殊用途车辆等。基于上述的道路安全和交通管理的考虑,香港一贯的做法是在靠左行驶的道路上采用右軚汽车,并限制左軚汽车的使用和登记。 (三)所有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不论新能源车辆或化石燃料车辆,都必须符合《道路交通条例》的要求,方可登记及领牌。所有车辆的检验亦会按此要求而进行。 为支持引进不同新能源车辆,运输署于二○一○年发布《电动汽车的车辆构造审批要求》指引文件;最新版本已于二○二三年五月发布,便利不同汽车业界提供电动车的相关技术资料,以简化电动车审批申请。 运输署亦于二○二二年向业界发出有关批量处理机制的新指引,让业界以批量方式引进电动车,及简化同款电动车型号的审批申请流程。截至二○二四年二月底,已有约400多款电动车型号通过运输署审批,当中包括约70款的国产电动车。 运输署在修订车辆标准时,同步检视验车流程和人手安排,以达至更佳的成本效益。运输署会继续与业界保持密切沟通,适时更新指引、验车流程及人员安排。 ​多谢主席。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结束两日访京行程(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0/P2024041000183.htm
10.4.2024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四月十日)在北京拜访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以及与国家铁路局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代表会面。 林世雄上午拜会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汇报香港在航运、航空及物流等方面的最新工作情况,包括简介去年底推出《现代物流发展行动纲领》和《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他表示,香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支持下,会继续用好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巩固和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及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并感谢国家大力支持香港善用港珠澳大桥及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基建设施,进一步促进香港与内地的融合。夏宝龙主任对运输及物流局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林世雄上午亦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民航局)局长宋志勇会面,介绍香港航空业的最新发展,并商讨进一步加强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航空连结等安排。他又感谢国家民航局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于去年十二月安排C919及ARJ21飞机访港,让香港市民可以分享国家在航空发展的成就。 林世雄下午又分别与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以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代表会面。他期望双方继续保持紧密沟通,持续优化高铁服务,配合旅客出行的需要。 林世雄昨日(四月九日)抵达北京后与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会面,向他介绍香港在海陆空运输及物流方面的发展,以及就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交换意见。他昨日亦到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参观塔台及航站楼以了解其运作。 ​林世雄今日晚上结束行程返抵香港。
STL
sc
立法会十八题:便利乘搭广深港高速铁路的措施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0/P2024041000182.htm
10.4.2024
以下是今日(四月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林顺潮议员的提问和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广深港高速铁路(高铁)香港段列车服务的使用量较疫情前急速上升,在重要节日时更常常爆满。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过去一年,高铁香港段(i)全年及(ii)在重要节日的载客量分别为何; (二)鉴于政府在刚过去的农历新年于两个边境口岸作出特别通关安排,当局会否考虑在重要节日延长高铁西九龙出入境管制站的开放时间至凌晨三时及增加高铁香港段列车服务的班次,以方便香港市民及内地旅客进出香港;及 (三)会否考虑在高铁西九龙出入境管制站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过关模式? 答覆: 主席: 广深港高速铁路(高铁)香港段连接现时超过四万公里的国家高铁网络,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巩固了香港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在二○二三年,高铁香港段服务增加了四个短途站点(东莞南、东莞、广州东及常平)和12个长途站点(包括成都东及湛江西线等),令网络覆盖更全面;而每日列车班次亦由疫情前的166班增至现时的188班,为乘客提供更频密的服务。 就林顺潮议员的提问,经谘询保安局及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现答覆如下: (一)高铁香港段自二○二三年一月陆续恢复短途和往返广东省内站点的列车服务,长途列车服务亦于二○二三年四月起全面恢复,而乘客量亦稳步增长。 在二○二三年劳动节假期,平均每日经香港西九龙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近九万人次;而其后的暑假期间(即七至八月),平均每日旅客超过七万人次;至于二○二三年的国庆日假期和圣诞节假期,以及二○二四年元旦假期和的农历新年假期期间,平均每日旅客均超过十万人次。 二○二三年全年经香港西九龙口岸出入境的旅客共约1 965万人次,创出高铁香港段开通以来的新高。其中,在二○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圣诞节长周末首日),高铁香港段的单日乘客量超过十二万人次,同为高铁香港段开通以来的新高。而在二○二四年首两个月,经香港西九龙口岸出入境的旅客共约442万人次。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区政府)、港铁公司和内地有关当局一直紧密联系,密切留意高铁香港段的乘客量、旅客出行模式和需求等,务求为旅客带来更便捷舒适的体验。 为满足节日期间旅客的出行需求,港铁公司在节日前会预先与内地相关铁路单位商讨,并按需求加强高铁香港段的列车服务。例如在刚过去的复活节和清明节假期,两地铁路营办商按需求加强了来往西九龙站与福田站的列车服务,假期期间每日有超过120班列车来往西九龙站与福田站,而来往各内地站点的列车班次每日则合共超过200班。 至于在节日期间延长各出入境管制站开放时间的建议,有关安排涉及不同考虑因素,例如旅客需求、两地口岸的运作安排和人手调配、公共交通服务安排等。就高铁服务而言,更要考虑全国高铁列车运行图的编排,以及铁路在非行车时段的维修保养工作。特区政府会与内地有关当局和铁路单位保持紧密沟通,按实际情况考虑进一步提升高铁香港段服务的不同措施。 (三)特区政府在规划重建现有口岸以及未来建设新口岸时,会积极开发创新出入境清关模式,提升旅客过关效率,包括在新的陆路口岸建设项目使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由于改变现有口岸的查验模式(包括自二○一八年启用的高铁西九龙站)所牵涉问题较新口岸大为复杂,当中要建基于不影响该口岸现有运作的大前题下进行,所以特区政府及内地有关当局必须要仔细规划,确保于口岸设计、边界安排、设施布局、客流规划等配套上都能够配合才可考虑。
STL
sc
立法会八题:北环线及中铁线的连接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0/P2024041000176.htm
10.4.2024
以下是今日(四月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张欣宇议员的提问和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的书面答覆: 问题: 北环线将建于港铁锦上路站及正在兴建的港铁古洞站之间,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目标于二○二五年动工。另一方面,中铁线正值规划阶段,其建议走线为由元朗锦田连接九龙塘。不少市民表示,希望该两条铁路线直通运行,免却他们需于锦上路站转乘的不便。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北环线将采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供电规格,以及当中的原因和考量为何;如将采用直流电供电规格,中铁线有否需要采用相同供电规格,以预留条件让该两条铁路线直通运行(即由古洞站经锦上路站直达港铁九龙塘站);如有需要,有否研究有关的技术是否可行;如有研究而结果为是,政府会否于订立有关的工程项目协议时,明确要求北环线须采用能与中铁线匹配的相关设备(包括供电及信号系统和列车等),以让该两条铁路线未来可直通运行;如不会,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张欣宇议员的问题,现答覆如下: 北环线作为北部都会区的交通骨干,将会连接现有的东铁线及屯马线,形成一个贯通新界和九龙市区的环状铁路,改善现有铁路网络的连接,服务古洞北新发展区及新田科技城,更可释放凹头、牛潭尾及新田一带土地的潜力。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正进行北环线主线的详细规划及设计,并会因应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及相关铁路营运要求,检视各项技术规格,包括供电规格。 至于拟议的中铁线,由元朗锦田途经葵涌连接九龙塘,连接其他现有及拟议的铁路线,包括屯马线、荃湾线、观塘线、东铁线及北环线等,为市民提供更直接及快捷的路线往返北部都会区与港九各区。政府正为中铁线筹备下一阶段的推展工作,包括敲定项目的推展模式及财务安排等。项目相关的技术规格,包括供电规格,需待日后进行项目的详细规划及设计时,才能确定。 由于中铁线拟于锦田设置车站,政府已要求港铁公司在北环线的设计中考虑与拟议中铁线连接的技术及营运安排。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访问北京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08/P2024040800252.htm
8.4.2024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明日(四月九日)启程前往北京访问。 林世雄将拜访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亦会与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家民用航空局、国家铁路局以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代表会面。 林世雄将于四月十日返港。在他离港期间,运输及物流局副局长廖振新将署任局长。
STL
sc
「2024智慧物流数据运筹马拉松」今日展开(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02/P2024040200490.htm
2.4.2024
「2024智慧物流数据运筹马拉松」今日(四月二日)正式开始。来自亚洲多个地区的大学及本地中学的参赛队伍于晚上展开连续35小时进行大数据分析,再提出与物流相关的营运、服务或商业模式的创新方案,争夺大学组及中学组的冠、亚、季军奖项。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在数码港举行的开幕典礼致辞中表示:「数码化经济正席卷全球,改变传统商业模式,并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而物流业亦不例外。无论是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或是蓬勃发展的电子商贸,都纷纷迈向数码化发展。正因如此,政府在去年十月公布的《现代物流发展行动纲领》中,将推动智慧物流列为香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林世雄又在欢迎派对上与参赛者交流,期望独特的体验能激发起他们的创意,并鼓励他们投身物流业这个香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他又期望政府、业界和学界持续合作,令物流业继续成为香港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 「2024智慧物流数据运筹马拉松」由政府今年一月在「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下推出的「物流推广资助计划」资助、香港中文大学亚洲供应链及物流研究所举办,并获得物流业界的鼎力支持,体现跨界别推动行业数码化的共同努力。有关「2024智慧物流数据运筹马拉松」的详情,请浏览 aiscl.cuhk.edu.hk/datathon/index.html 。
STL
sc
立法会一题:提升的士行车安全的装置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27/P2024032700273.htm
27.3.2024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陆颂雄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答覆: 问题: 有的士业界人士认为,在的士车厢安装闭路电视及行车记录器,将有助阻吓「黑的」、减少乘客与司机争拗,并加强行车安全保障。然而,据悉安装及保养该等装置涉及一定开支,但政府未有向业界提供财政支援,因此该等装置的安装尚未普及。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会否考虑仿照内地及澳门的做法,强制所有的士安装中央云端摄录系统,以及规定有关录像只限获授权人士在处理投诉或交通意外时取览,并在有需要时作呈堂证供;如会考虑,时间表为何,以及会否为业界提供财政支援;如不会考虑,原因为何; (二)鉴于政府在去年七月建议,所有车队的士须配备与行车安全相关的装置(例如行车记录器、全球定位系统和监察司机驾驶表现的安全装置),当局有何措施鼓励非车队的士安装同类装置;及 (三)会否与保险业界商讨,为已安装车厢摄录系统及行车记录器之的士提供保费优惠,以进一步提高车主安装该等装置的诱因;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陆颂雄议员的提问,经谘询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我现回覆如下: 政府一直十分关注的士服务,过去亦推出多项措施鼓励业界提升的士服务质素和行车安全,加强对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保障。 (一)及(二)因应社会上有意见认为政府应加强规管的士服务,政府早前检视了整体的士营运和管理,并提出一系列措施,提升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促进的士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当中包括引入的士车队制度、就某些与的士司机相关且较严重的罪行引入的士司机违例记分制度和两级制罚则等。有关的条例草案已于去年十二月获立法会通过。随着相关的法例生效,各项新措施亦陆续推出,有助提升的士整体的安全水平和服务质素。 在上述的措施当中,的士车队制度是一个新的发牌制度,让的士车主可集合现有的士,并向运输署申请的士车队牌照。运输署会透过牌照条件规管的士车队的营运和管理,并订明车队的士须安装的装置,包括行车记录器、闭路电视系统,以及与提升驾驶安全有关的科技装置等,以提升车队的士的驾驶安全和服务水平。运输署现正积极进行筹备工作,并计划在今年四月邀请业界申请的士车队牌照,让车队的士可早日投入营运。我们相信的士车队可在行业中起示范和带头作用,推动其他非车队的士安装有关装置。同时,引入的士车队制度亦可促进业内的良性竞争,透过市场演化逐渐改变行业生态。 除了的士车队制度外,政府亦一直鼓励业界善用科技提升的士驾驶安全。例如,政府已推出十亿元的「智慧交通基金」,为本地企业或机构提供资助,以进行与车辆有关的创新科技研究和应用。基金至今已批出三个与的士驾驶安全有关的项目,当中包括试验在的士加装驾驶安全监察系统,监察司机驾驶状态和行为,并在有需要时发出警报提醒司机。我们会继续支持相关科技应用方案的研究,并且在过程中提供适切的协助。 运输署会继续利用不同的渠道提醒的士司机遵守法例,注意道路安全和注重服务质素,同时与警方透过执法、宣传及教育等工作,加强的士司机的驾驶安全意识,及打击业内害群之马的不良行为。为提升的士服务的安全及质素,自二○二○年十月一日起,除了必须通过相关考试外,所有的士正式驾驶执照的申请人必须在指定限期内,修习及完成的士司机职前课程,并取得课程证书,才可获发的士正式驾驶执照。该课程有助加强的士司机的驾驶安全意识,并让他们掌握载客服务的知识和顾客服务技巧。我们相信,上述一篮子措施有助提升的士安全和质素,为乘客提供更佳的保障和更好的乘车体验。 早前立法会法案委员会在审议与的士相关的条例草案时,有议员建议政府应考虑强制所有的士必须在车厢内安装中央云端摄录系统,以便当的士司机与乘客发生争议时,执法部门可提取相关影像档案作为客观的佐证,保障司机及乘客双方的权益,同时亦有助提高的士行车安全。就此,政府已于今年年初启动研究,探讨有关建议的可行性和其他相关事宜。我们计划于今年内谘询的士业界的意见,从而凝聚共识,考虑是否推行有关强制措施。 (三)政府支持的士业界采取适当措施提升其安全水平和改善管理质素,从源头降低承保的士所涉及的风险。若的士车主或车行在的士内安装及使用摄录机、监控安全装置或行车记录仪等,并于提出保险索偿时向保险公司提供完整的纪录,可有助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区分,以便更准确地作出核保决定和厘定个别保单的保费。 就此,各方一直积极保持沟通和合作,相关政策局和部门联同保险业监管局与立法会议员、保险业界代表亦曾会面,商讨应用科技以协助减低的士涉及交通意外的风险,从而减轻的士业界在保费方面的负担。 我们知悉现时已有保险公司为安装安全驾驶装置的的士提供保费折扣、减低索偿自付额等优惠,然而,保险业反映参与之的士数目不多,亦出现提交纪录资料欠准确和完整的情况。政府会继续与各方保持沟通,及鼓励的士业着力改善驾驶安全,从源头减低的士发生意外的风险,以促进的士业和的士保险业的长远稳健发展。 多谢主席。
STL
sc
​立法会四题:道路路面的维修工作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27/P2024032600771.htm
27.3.2024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林新强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答覆: 问题: 本人接获市民投诉,指各区道路路面情况欠佳。经近日多番巡查后,发现情况甚为严重,路面龟裂及凹凸不平等情况比比皆是,严重影响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一年,路政署接获多少宗有关道路路面情况欠佳的投诉; (二)当局以什么准则判断道路路面是否需要维修,以及从发现问题到完成维修的平均天数为何;及 (三)路政署有否记录较易受损的路段作加强巡查之用;如有,路政署可否提供该等路段的详细分布;如没有,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路政署负责保养和维修辖下公共道路和附属道路设施,透过定期合约委聘道路维修承建商进行定期巡查及维修保养工作,以保持道路在可使用的状态,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 为提供优质的道路维修服务,路政署一直致力在公共道路的维修保养方面使用创新科技和把工作流程数码化。其中,路政署将于今年年中开始采用人工智能系统,透过分析在巡查时所收集的路面照片,自动找出路面裂缝及道路的其他欠妥情况,如褪色道路标记等,从而安排合适的维修工程。路政署亦会使用小型无人机,勘察难以到达的道路构筑物(包括桥梁、隧道内部结构等)及斜坡的情况,以提升检查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另外,路政署将于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推出一套车载移动激光扫描及影像系统。系统能精确地记录路面的起伏,并找出路面的坑洞等情况,从而协助道路维修保养的工作。 此外,路政署自二○二二年年底已实施数码道路维修管理系统,把巡查及监督程序数码化,使路政署人员能更有效率地管理辖下道路维修承建商所进行的道路巡查工作及维修工程。系统现时已在六个道路维修合约中使用,目标在今年内把所有道路维修合约的大部分巡查及监督程序数码化。 就林议员提问的各部分,经谘询路政署后,现回覆如下: (一)路政署在二○二三年共接获约3 400宗有关公共道路路面出现破损需安排维修的个案。 (二)常见的道路破损包括路面出现坑洞、裂缝、车辙等。除了定期巡查全港公共道路,以找出对公众构成危险或造成不便的损毁状况外,路政署亦会收到有关路面或附属道路设施破损的公众报告。对于可能会引致道路安全问题的损毁(例如车辆高速行驶时碰到坑洞时可能会发生意外),路政署会安排承建商尽快维修。路政署会按服务承诺,在接获报告后的48小时内完成坑洞的修葺工作。 针对其他不会对道路安全构成即时危险的破损(如裂缝、车辙等),路政署会根据道路的损耗情况、交通流量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并考虑对市民可能造成的不便(如安排维修所涉及的临时交通改道措施),制定合适的维修保养计划和时间表。例如在适当时候进行较大规模且具预防性的路面重铺工程,以进一步改善路面的整体状况。 不同道路维修工程所需时间各有不同,路政署会根据个案情况、需维修的范围和现场限制等,灵活调整处理时间,以确保迅速完成有关的道路维修工作。根据工作纪录,全部修葺路面坑洞的工作在过去一年均可于24小时内完成。 (三)根据路政署的纪录,较多路面损毁的路段一般都是位于比较繁忙的快速公路,或位于行车道交界处、交通灯停车线前和巴士站附近等。路政署一直特别留意这些路段。在进行定期巡查时发现破损情况或收到公众报告后,路政署会迅速安排临时修复工作,并在考虑问题第二部分所述的各个因素后,优先安排及完成对这些路段的大规模路面重铺工程。以二○二三年为例,路政署已就粉岭公路、东区走廊、新田公路、龙翔道、观塘绕道、浅水湾道及大潭道等出现较多损毁的部分路段完成路面重铺工程。 多谢主席。
STL
sc
立法会二十题:无障碍的士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27/P2024032600739.htm
27.3.2024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林琳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关于无障碍的士,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现时本港市区、新界及大屿山无障碍的士分别的数目及占比为何; (二)鉴于据报,电动轮椅的体积较大,并非所有无障碍的士可供上落,当局有否备存可供电动轮椅上落的无障碍的士数目;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三)鉴于《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预留5,000万元资助业界购买可供轮椅上落的电动的士,除了该资助外,政府向的士业界及司机分别推出什么支援措施,以推动无障碍的士普及化;会否就增加无障碍的士的数目制订时间表;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四)鉴于有意见认为,因应香港的路面情况及地形,可供轮椅使用者直接于无障碍的士车尾上落的的士车款较为适合在港使用,但坊间现有的的士车款未能配合轮椅使用者的需要,政府会否在道路安全和轮椅使用者的出行需要之间作出平衡,考虑透过修订法例容许的士进行适度改装,以配合轮椅使用者的需要; (五)有否与的士业界合作,与有关厂商探讨适合于本港使用的无障碍的士车种;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如何满足轮椅使用者对无障碍的士的需求;及 (六)为方便轮椅使用者转乘巴士及无障碍的士,当局会否探讨于邻近大型巴士转乘站的位置设置的士上落客点的可行性;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林琳议员的提问,现答覆如下: 政府一直致力贯彻「无障碍运输」的理念,与各公共交通营办商携手在可行情况下,不断改善公共交通设施,推行无障碍运输系统,以方便残疾人士及长者使用公共交通服务。 (一)及(二)现时,全港有18 163辆的士,当中15 250辆为市区的士、2 838辆为新界的士、75辆为大屿山的士。截至二○二四年二月底,约4 700辆的士可供轮椅上落,相关的数字表列如下: 可供轮椅上落的的士数目 (占所属类别的士总数的百分比) 市区的士 新界的士 大屿山的士 总数 4 196 (27.5%) 495 (17.4%) 6 (8%) 4 697 (25.9%) ​市场上可供轮椅上落之的士型号在设计方面各有不同,包括车厢内的高度限制、轮椅斜台最高负载量等方面。由于不同型号的电动轮椅的尺寸及重量不一,加上轮椅使用者本身的重量及高度亦有一定差异,因此难以一概而论哪种的士型号可供电动轮椅上落。乘客需视乎个别情况,选用合适的的士型号。 (三)在「无障碍运输」的理念下,政府一直积极鼓励的士业界引入更多可供轮椅上落之的士及不同型号,让轮椅使用者有更多选择,便利他们的出行需要。政府在《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中亦宣布已预留5,000万元资助业界购买可供轮椅上落的电动的士。 为进一步改善的士服务质素,政府即将推出的士车队制度,让现有的士组成车队并向运输署申请的士车队牌照。运输署会透过牌照条件规管的士车队的营运和管理,并订明车队必须包含一定数量可供轮椅上落的的士,以便利轮椅使用者出行。运输署现正积极进行筹备工作,并计划在今年四月邀请业界申请的士车队牌照,以期让车队的士早日投入营运。我们预计届时会有更多无障碍的士陆续投入服务。 (四)及(五)为确保乘客和道路安全,《道路交通条例》(第374章)及其附属法例规定车辆改装必须符合相关车辆构造的安全标准(例如轮椅系紧系统、使用者束缚系统等)。在符合上述法例要求的前提下,现时未能供轮椅上落之的士可以透过改装加设可供轮椅上落的装置。 就的士业界或车辆供应商引入可供轮椅上落之的士型号方面,运输署一直保持开放态度,亦会继续与的士业界和各车辆供应商沟通,协助他们了解相关的标准和审批程序,并在有需要时协调业界寻找适合在香港的道路上行走的型号。 (六)现时,政府已在全港不同地点设置的士上落客点,并在交通环境可行的情况下放宽部分禁止停车限制,让的士使用及上落客,以便乘客搭乘的士。 巴士转乘站是乘客在不同巴士路线间转乘的中转站,其使用量(特别于繁忙时段)相对频繁,而大部分巴士转乘站亦面对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空间的限制。在考虑是否适宜在个别巴士转乘站设置的士上落客点时,运输署须谨慎评估所有相关因素(包括有关转乘站的使用量、乘客设施的供应、巴士及乘客的流动空间等),以免影响巴士转乘站的日常运作。
STL
sc
立法会六题:加强往来口岸的交通服务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20/P2024032000393.htm
20.3.2024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谭岳衡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答覆: 问题: 有意见认为,现时落马洲支线口岸的出入境人次较疫情前有所增长,但港铁东铁线往来落马洲站的列车班次较往来罗湖站少一半,未能有效疏导过境居民及旅客。关于加强往来口岸的交通服务,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会否在节假日或过境高峰期根据实际乘客量作出适切安排,灵活调整东铁线往来落马洲站的列车班次,以满足乘客需要;如港铁公司不会,是否知悉其面对的困难为何; (二)会否在节假日或过境高峰期在落马洲支线口岸加强巴士及小巴等公共交通服务,以有效疏导前往北区的居民及旅客;及 (三)鉴于有意见认为,随着深圳发展西移,以及连接深圳湾口岸的深圳地铁线于今年内开通,预计未来经落马洲支线口岸、落马洲口岸及深圳湾口岸的出入境人数将持续增加,政府就香港方面如何配合做好交通安排和有甚么部署? 答覆: 主席: 香港及深圳之间目前共设有七个陆路口岸,包括两个铁路口岸,即罗湖及落马洲支线,和五个车辆口岸,即深圳湾、落马洲、文锦渡、香园围及沙头角。政府会因应各口岸的性质和定位,规划合适的公共交通接驳服务,并与公共交通营办商密切留意旅客出行模式和数量的变化,适时按需要调整相关服务,便利两地人员往来。 例如在刚过去的农历新年假期,深圳湾口岸和罗湖口岸作出特别通关安排,政府亦协调公共交通营办商作出相应服务调整,以配合口岸开放时间,满足过境旅客的交通需求。当中,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加强假期期间东铁线来往罗湖站及来往落马洲站的服务,并在年三十晚及年初二晚延长往返罗湖站的铁路服务时间。运输署亦与各公共交通营办商协调,增设两条特别通宵巴士路线及加开以深圳湾口岸为总站的通宵跨境巴士服务,以配合深圳湾口岸在假期期间二十四小时通关,并加强来往落马洲/皇岗口岸的「皇巴」服务等。 就谭岳衡议员的提问,经谘询保安局、运输署及港铁公司,现回覆如下: (一)与罗湖口岸只提供铁路服务不同,来往落马洲支线口岸的过境旅客亦可使用专营巴士、专线小巴及的士服务。故此,除考虑使用落马洲支线口岸的整体出入境人次外,政府及港铁公司一直密切监察来往落马洲支线口岸使用铁路服务的乘客量,以适时按需要调整东铁线服务。 我们留意到在周末及公众假期的早上及黄昏时段,使用铁路服务来往落马洲支线口岸的乘客需求有所上升,故此港铁公司已于上星期六(三月十六日)起,将周末及公众假期的早上和黄昏时段来往落马洲站的列车服务由每小时五班车,即每12分钟一班,加密至每小时六班车,即每10分钟一班。同时,有见及整体在周末及公众假期晚上使用铁路服务来往罗湖及来往落马洲支线口岸的旅客数目增长,港铁公司亦已于同日起加强来往罗湖站及落马洲站的列车班次,满足乘客需求。 政府和港铁公司会继续密切留意罗湖站及落马洲站的人流情况,适时检视并按需要调整东铁线的服务安排。 (二)港铁东铁线一直为来往新界东北和罗湖及落马洲支线口岸的旅客提供方便、快捷及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而使用落马洲支线口岸的旅客亦可以选乘九巴第B1号线往返元朗及天水围。现时,九巴第B1号线在高需求的时段提供最少每八分钟一班的服务。而实际上,在乘客需求特别殷切的时段,例如周末和公众假期,九巴会灵活加强服务,实际开出的班次比编定的班次更频密。除九巴第B1号线外,现时落马洲支线口岸亦设有一条专线小巴第75号线,作为辅助服务往返元朗。 政府一向会与公共交通营办商就过境高峰期预先制定计划。例如在农历新年假期期间,运输署便与九巴预先安排加派人手及车辆,让第B1号线可因应需求适时加班,并在落马洲支线口岸的公共运输交滙处安排数辆巴士同时上客,以加快疏导旅客。 (三)政府一直密切留意各陆路口岸的通关需求。在现行落马洲管制站和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提供二十四小时旅客出入境清关服务的基础上,政府会视乎需要与内地当局协商延长个别陆路口岸旅检通关时间,以进一步便利两地人员往来。政府会密切监察各口岸的通关安排和旅客人流情况,与各公共运输营办商保持紧密沟通,适时增加班次以配合旅客的需求。 而为进一步促进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港深政府于二○二一年成立「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并通过此专班来推动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及北环线支线两项跨境铁路项目。其中,我们现正进行港深西部铁路项目的次阶段研究,预计于今年完成。而拟兴建的北环线支线亦将为深圳新皇岗口岸提供直接铁路连接,港深双方正积极推展相关规划工作,并期望于今年内展开项目的详细规划及设计。 多谢主席。
STL
sc
立法会二十一题:推动电动的士普及化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20/P2024032000249.htm
20.3.2024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易志明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电动的士普及化,政府在去年推出「纯电动的士百分百担保贷款专项计划」(贷款计划),以鼓励的士业界将现有的士转换为纯电动的士,并期望在二○二七年年底前达到投入约3 000辆电动的士的目标。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现时参与贷款计划的银行数目,以及每间银行分别接获及批准的申请宗数和所涉的士数目为何; (二)鉴于据悉,有银行对参与贷款计划的兴趣不大,亦有参与该计划的银行只接受现有的士按揭客户的有关申请,当局会否推出措施鼓励更多银行参与该计划,甚或要求凡有办理的士按揭的银行都参与该计划;及 (三)鉴于的士车主可透过申请新能源运输基金的资助试验新一代电动的士,而倘若车主同时为贷款计划借贷人,获批的资助会用作偿还贷款,但据悉该基金申请的额度已满,有车主因未能申请资助而不愿意申请贷款,以致的士业界转换电动的士的进度缓慢,当局会否参考过去推动的士车主更换石油气的士的做法,向他们直接提供一笔过资助,以加快电动的士普及化;如会,详情为何;如否,有何新措施推动面对银根短缺的的士业界加快更换电动的士? 答覆: 主席: 就易志明议员的提问,经谘询环境及生态局及香港按证保险有限公司(按证保险公司)后,现答覆如下: 政府在二○二一年三月推出《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路线图》),引领香港达致二○五○年车辆零排放的目标。按照《路线图》,政府正积极推动试验各种电动公共交通工具及商用车,包括电动的士,并于今年内制订全港的士绿色转型路线图和时间表,实现在二○二七年年底前投入约3 000辆电动的士的目标。 政府一直多管齐下推动电动的士的应用,其中包括于二○二三年九月四日推出「纯电动的士百分百担保贷款专项计划」(贷款计划),以鼓励的士业界转用纯电动的士。贷款申请期由贷款计划推出起计五年,让的士车主可按其营运需要,有序地转用纯电动的士,政府会视乎需要作检讨及延长申请期。运输署会继续透过不同渠道,包括该署网站、定期出版的《的士通讯》、宣传单张,以及与的士业界的定期会议等,向的士业界发放有关贷款计划的资讯。贷款计划由按证保险公司负责管理,而参与贷款计划的贷款机构则负责审批贷款申请。 (一)现时,共有四间营运的士租购融资业务的贷款机构参与贷款计划,有关贷款机构的名单载于以下网页: www.hkmc.com.hk/dlgs 。当中,三间贷款机构自计划推出时已开始接受申请,另外一间则于二○二三年十二月开始接受申请。 自贷款计划推出至今年三月十一日为止,参与计划的贷款机构共接获五宗申请,涉及五辆的士。当中四宗申请已获批出,一宗正在处理中。 (二)按证保险公司作为贷款计划的管理方,一直与多间营运的士租购融资业务的贷款机构保持紧密沟通,鼓励它们参与贷款计划,以提供更多申请渠道予有意申请贷款计划的的士车主。然而,不同的贷款机构会按其商业考虑决定是否参与贷款计划,例如有个别贷款机构近年大幅减少与的士融资相关的业务,因此对参与贷款计划的意欲不大。尽管如此,按证保险公司会继续积极寻求更多贷款机构参与贷款计划,同时与各方(包括贷款机构、的士业界和运输署等)保持沟通和协调,为有需要的的士车主(包括其现有的士按揭和贷款申请涉及不同贷款机构的申请人)提供适切的协助,以便利他们作出申请。 合资格的人士如欲申请贷款计划,可联络有关贷款机构,或致电按证保险公司设立的热线(2536 9788)作出查询。运输署、按证保险公司及参与贷款计划的贷款机构会与的士业界保持沟通,包括为业界举行简介会,以便有意申请贷款的人士了解贷款计划的详情,及早准备所需的资料。 (三)政府一直透过新能源运输基金(基金)资助业界试验电动的士。在基金的「试验申请」下,每款受资助技术均设有上限,现时电动的士的试验上限为90辆。自二○二二年起,基金已批出约50辆新一代电动的士的「试验申请」,而目前收到并正在处理中的申请亦已超过40辆,即已达试验申请上限。基金督导委员会会考虑电动的士的试验结果及审批情况、业界的意见、市场供应的型号、价格、充电网络发展及政策目标等因素,适时向政府建议将电动的士纳入「应用申请」的类别,并提出相关建议,包括资助模式、水平和上限等,以进一步鼓励业界应用电动的士。此外,环境及生态局亦会继续积极鼓励汽车代理引入适合本地应用的电动的士,推动市场良性竞争。
STL
sc
立法会四题:屯门的交通配套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13/P2024031300351.htm
13.3.2024
以下是今日(三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周浩鼎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答覆: 问题: 据悉,屯门龙富路、龙门路及皇珠路一带日常交通流量甚巨。有意见指出,由于屯门西未来的发展需要,当中包括引进先进制造业及现代物流业等,货运车流量预计更会大幅增加,并将对以上道路造成更大的交通负荷。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为确保能够应付日后屯门西龙鼓滩一带大量新经济产业的交通需要,当局会否就龙富路、龙门路及皇珠路的交通承载力进行研究及评估;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二)有否计划兴建用作贯通屯门东及屯门西的新交通干道或绿色集体运输系统;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会否考虑在二○二五年接收大榄隧道后,把该隧道的收费大幅降低,以分流屯门公路的大量车流;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一直以「基建先行,创造容量」的规划方针推展运输基建项目,以运输基建驱动发展,构建一个宜居、具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的香港,目标是驱动发展,有效连接新发展区至现有或未来的运输基建,释放运输基建沿线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潜能。 运输及物流局在去年十二月发表《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蓝图》),为香港未来的运输基建发展提供规划框架,并勾划能满足远至二○四六年及以后的运输及物流需求的策略铁路及主要干道网络。根据已知的土地发展规划资料,《蓝图》已充分考虑北部都会区、交椅洲人工岛及其他主要规划发展区的人口增长、就业和经济活动所带来的运输和物流需求,并按交通分析建议项目的推展优次。 当中,为了应付新界西北的逐步发展所产生的运输及物流需求,政府正推展一组连接新界西北至大屿山及市区的主要运输基建项目,包括十一号干线(元朗至北大屿山段)、青衣至大屿山连接路、屯门绕道,以及元朗公路(蓝地至唐人新村段)扩阔工程。同时,政府亦正透过交椅洲人工岛相关的研究,探讨拟议的港岛西至大屿山东北连接路和港岛西至洪水桥铁路。在上述多个项目陆续落成后,我们预期运输基建网络将有足够的容量驱动相关地区的发展,增加出行选择,减轻大榄隧道及屯门公路等现有主要干道的压力,缩短行车时间,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周浩鼎议员的提问,我回覆如下: (一)及(二)发展局去年年底展开龙鼓滩填海和重新规划屯门西的规划及工程研究,探讨这些区域目前和拟议的陆路和水路连接以发展现代产业例如先进建造业、物流等,并配以一些住宅发展和社区设施。研究会进行详细运输及交通影响评估,除探讨在龙鼓滩填海区内兴建新道路连接其他地区的可行性,亦会探讨扩建连接龙鼓滩和屯门西地区至屯门市中心的龙门路、如何将龙鼓滩和屯门西与现有及规划中的道路(包括拟议的十一号干线及屯门绕道)和铁路网络连接起来,以及把交椅洲人工岛项目下拟议的港岛西至洪水桥铁路在登陆屯门东后延伸至屯门西的可行性。发展局预计在二○二五年为龙鼓滩填海和重新规划屯门西提出初步土地用途建议,届时亦会因应该等建议提出较具体的交通改善措施,听取市民意见。 (三)至于大榄隧道方面,大榄隧道的「建造、营运及移交」专营权将于明年五月届满,随后会由政府接收,成为政府隧道。运输及物流局与运输署已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进行接管隧道所需的筹备工作,包括准备设置「易通行」以便在接收隧道后尽快推出不停车缴费服务。与此同时,我们正检视大榄隧道未来的收费水平,会综合考虑包括交通管理需要、附近路网的运力或承受能力,以及对其他替代路线的影响等相关因素。 道路收费是一项重要的交通管理措施,能有效调节交通,善用有限的路面空间。现时即使驾驶者已可选用免费的屯门公路作为替代路线,但大榄隧道于繁忙时间的车流已经处于甚高水平,隧道使用率已经超越八成,因此我们需要小心厘订大榄隧道的收费水平,以免诱发过量额外车流造成交通挤塞,影响大榄隧道以及其连接道路的交通,特别是与其连接的汀九桥的交通已很繁忙。我们会根据最新的交通数据检视大榄隧道收费,并于今年年中就大榄隧道的接收安排和收费建议谘询立法会。 ​多谢主席。
STL
sc
立法会九题:可持续航空燃料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13/P2024031300244.htm
13.3.2024
以下是今日(三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易志明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意见指出,政府致力发展绿色运输,但对于绿色航空运输的推动则还在刚起步的阶段。另一方面,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已在二○二一年的会议上通过一项决议,订下全球航空运输业于二○五○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现时往来香港的航机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情况,包括有关航班占整体航班数目的百分比及能够减少的总碳排放量; (二)有何措施鼓励更多往来香港的航机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 (三)有何措施促使香港成为区内重要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补给点,以配合日后有更多航班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及 (四)鉴于《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提到香港机场管理局会制订行动计划推动航空公司在香港注入可持续航空燃料,预计有关行动计划何时完成? 答覆: 主席: 就易议员的提问,经谘询环境及生态局及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后,现综合回覆如下: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于二○二二年十月提出了二○五○年净零碳排放目标,并认为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为达到目标的主要工具。视乎生产过程和技术,SAF与传统化石航空燃料相比,有机会减少超过八成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 香港国际机场现有的燃料基础设施,已可供航空公司接收、储存及采用预先混合的SAF。香港其中一家本地航空公司于二○二二年三月及七月成功在香港国际机场采用了两个批次的SAF。然而,目前全球SAF的总供应量仍然偏低。 机管局正积极推行措施推动SAF在香港国际机场的应用,当中包括协调机场燃料基础设施营运商取得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标准认证,以助航空公司进行相关的碳抵销。有关工作已于二○二三年年底完成,及后将每年进行周年续证工作。机管局亦与相关政府部门协作简化运送及储存SAF的审批程序,以便利航空公司在香港注入SAF。其中,机场燃料基础设施营运商近日已按照新修订的《危险品条例》完成牌照更新。经修订的《危险品条例》使本港危险品(包括SAF)的分类、标记及标签等规管标准与国际接轨,也使制造、运送、贮存及使用危险品的发牌制度更加完善。机管局会继续检视并适时进一步优化SAF在香港国际机场燃料基础设施的运送及储存流程。 此外,机管局已应政府要求于今年二月就SAF展开顾问研究。研究旨在掌握SAF在国际、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发展趋势,包括其需求、供应和使用的现况及未来预测。顾问研究也会就使用和供应SAF,从政策支持、便利措施或基础设施改善等层面,提出建议供政府考虑。有关研究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完成,政府会参考机管局的报告作出前瞻性的部署,以订定推动SAF的发展方向,我们的目标是透过带动SAF在香港的应用,提高香港国际机场在国际间的竞争力,吸引更多航班往来香港和全球各地。
STL
sc
立法会十八题:自动驾驶车辆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13/P2024031300167.htm
13.3.2024
以下是今日(三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李浩然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新的自动驾驶车辆(自动车)规管制度在本年三月一日生效,为自动车在香港测试及使用提供规管框架。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上述规管框架主要规管为自动车进行的测试,当局有否计划为未来在公共道路上使用的自动车的车辆设计订立标准; (二)有否计划逐步开放更多公共道路,容许自动车进行更大型、更接近真实路面情况的测试;如有,详情为何;如否,有何计划推动自动车进行测试及使用;及 (三)会否考虑与自动驾驶行业的业界人士加强沟通,在道路基建设施上建立配合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时需要的车联网及基建设施? 答覆: 主席: 政府于二○一七年和二○一九年分别发表《香港智慧城市蓝图》和《香港智慧出行路线图》,当中提出的措施之一,是促进自动驾驶车辆(自动车)在香港进行测试。在二○二○年十二月发表的《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中,其中一项智慧出行措施,是配合自动车及车联网技术和行业发展,为迈向实现在香港公共道路测试和使用自动车订下愿景。香港由二○一七年开始,已通过运输署发出车辆行驶许可证,让自动车进行测试。为了便利业界在香港更广泛地测试和应用自动车,运输及物流局和运输署修订《道路交通条例》(第374章),并订立新的附属法例,为自动车提供具弹性的规管框架。新的自动车规管制度已于今年三月一日开始实施。 就李议员的提问,经谘询运输署后,我现综合回覆如下: (一)政府在订立新的自动车法例时,已考虑到内地及世界不同地区的科技发展,并采纳了相关的自动车标准,例如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及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的J3016标准。随着在今年三月一日生效的自动车规管框架,运输署已同步发布《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及先导使用实务守则》(《实务守则》)。《实务守则》列明了测试和使用自动车的详细技术、安全和操作要求。《实务守则》亦就与自动车车辆设计和构造相关的要求(例如自动车系统的软件升级、自动车手动控制与自动模式之间的切换及自动车故障警告等)作出指引。此外,自动车的构造亦须符合《道路交通条例》及其附属法例就车辆类别所订立的要求。随着科技发展,自动车的车辆设计标准可能会有所演变,运输署会适时更新《实务守则》及检视相关法例,以配合自动车科技的最新发展。 (二)及(三)运输署在二○一九年成立「香港自动驾驶车辆科技应用技术谘询委员会」,与业界、相关研发机构代表及专家探讨如何就自动车在香港进行更广泛测试和应用制定合适的规管框架。 为确保规管制度具适度的弹性,以配合科技发展,新的自动车法例不限定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的地区或规模。申请人可按其自动车测试或使用的目标考虑和建议其测试地区或规模,向运输署提出申请自动车先导牌照。 政府一直积极向自动驾驶及相关技术的科研项目提供资助。我们于二○二一年推出10亿元的「智慧交通基金」,以资助本地机构或企业进行与车辆有关的创新科技研究和应用,至今共有七个与自动车及车联网技术有关的获批项目,测试路段涵盖公共道路及不同应用场景,例如西九文化区、香港科学园和个别私人屋苑等。此外,机场管理局预计将于二○二五年开始利用自动驾驶运输系统,在连接「航天城」和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的「航天走廊」接载乘客。 目前,环球自动车技术发展可分为两大主流--其一是单独依赖安装于自动车上的摄像镜头及雷达等不同传感器而使车辆自身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单车智能」技术;其二是在「单车智能」基础上,藉车联网及路侧设备达致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技术,通过在车联网系统中的实时资讯共用,即时对道路使用者及自动车系统作出合适的汇报与警示,从而提升道路安全及提高运输效率。在「智慧交通基金」的支持下,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进行自动车测试及进阶流动车联网应用。创新科技署辖下的创新及科技基金亦有资助应科院开展有关车联网系统技术研究及实地试验项目。 政府去年在《交通运输策略性研究》中建议推动自动车发展。在上述规管架构及科研项目资助的基础上,政府会与业界人士继续紧密联系,推动业界引入更多自动车及车联网相关的测试和使用,让市民有更多机会试乘自动车,以增加公众对自动车的认知。
STL
sc
立法会二十题∶支援公共小型巴士业界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13/P2024031300160.htm
13.3.2024
以下是今日(三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李镇强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意见认为,现时公共小型巴士(小巴)业界正面对不同问题,包括司机老化、路线与铁路路线重叠、通宵路线经营困难等。据报,近日多名以小巴牌抵押贷款的小巴(特别是行走非固定路线的红色小巴(红巴))车主表示遭银行提前追回贷款,有银行更通知部分无法提早偿还贷款的小巴车主,将会扣押其抵押的小巴。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就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同「银行业中小企贷款协调机制」推出的「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该计划),红巴及行走固定路线的专线小巴(绿巴)营办商的分别申请数目; (二)鉴于该计划已于去年七月底到期后展开有序退出程序,是否知悉,目前该计划下「断供」的红巴及绿巴营办商的个案数目及所涉及的金额分别为何;及 (三)当局有否计划支援红巴业界,让他们可以渡过经济下行的难关;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李镇强议员的提问,经谘询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后,现答覆如下: (一)及(二)因应新冠疫情爆发,金管局与银行界积极协调,推出一系列支援措施,包括联同银行业中小企贷款协调机制于二○二○年五月推出「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就公共小型巴士(小巴)贷款而言,虽然以个人名义的贷款都不属于上述计划所适用的企业客户,但银行也按相同的原则处理小巴行业以个人名义所叙造贷款的还息不还本要求。随着疫情过去,有关延迟还款安排在二○二三年七月底展开有序退出程序,重点由支援客户应对疫情转为协助其回复至正常还款。为达至此一目的,部分本金还款选项已进一步优化,让客户于二○二三年八月至十月的过渡期间选择最合适自身情况的还款选项。若他们财政上确实无力过渡至部分还本,银行会按个别情况继续向他们提供还息不还本安排。 单就小巴行业而言,银行目前仍向150名小巴经营者提供信贷援助,当中140名选择部分还本安排,其余10名则选择还息不还本安排。据金管局从活跃于小巴贷款的银行了解,相关银行一直支持小巴业界。即使近期小巴业界面对客量下跌及经营成本上升,银行在客户继续还款的情况下,不会要求他们提早还款。不过,面对不明朗的业务前景,部分小巴经营者表示有意缩减或结束业务。尽管银行已按经优化的还款安排和原则向合资格小巴客户提供还息不还本或部分还本的选项,少数小巴经营者仍然选择不再供款(或业界称为「断供」),因此银行在保障自身权益的情况下,按贷款合约收回作爲扺押品的小巴。至于「断供」的个案数目,金管局没有收集分类数字等详细数据。 (三)政府一直十分关注红色公共小巴(红巴)营运状况,并实施多项措施协助业界改善经营环境。在过去三年疫情期间,除了上述的「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政府亦在防疫抗疫基金下为红巴业界提供多项补贴,包括燃料补贴和非实报实销补贴。虽然有关的临时措施已随着社会复常有序结束,「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的申请期已延长至本年三月底。该特惠贷款由政府百分百担保,旨在纾解包括红色小巴营办商在内的合资格中小企业现金流问题。 另一方面,政府亦理解包括红巴在内的公共小巴业界一直面临持续及严重的司机短缺问题,因此在二○二三年七月推出「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公共小巴/客车行业」,在保障本地劳工优先就业的前提下容许合资格的公共小巴营办商输入外地司机。 在日常营运方面,运输署会因应业界的要求而提供适切及可行的协助,例如在考虑个别地点的实际道路情况后,适当地放宽或取消部分红巴上落乘客的限制区或禁区;而在不影响道路安全及不会对道路使用者造成阻碍的前提下,批准部分红巴在夜间停泊在指定的公共小巴站内,以配合红巴的营运需要。 政府会继续密切留意公共小巴的营运情况,并与相关持份者保持紧密沟通,探讨更多改善业界营运环境的可行措施,维持公共交通服务的可靠性。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访问珠海及澳门(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12/P2024031200315.htm
12.3.2024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三月十二日)前往珠海出席港珠澳大桥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三地委)会议,以及到澳门考察运输物流设施,运输署署长李颂恩亦有随行。 林世雄早上抵达珠海,参与三地委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和讨论港珠澳大桥的各项工作。他于会议结束后经横琴转抵澳门,分别考察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澳门轻轨及澳门交通事务局的交通控制及讯息中心,了解当地的交通基建及交通运输管理情况。他又于晚上视察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跨境货物转运站,了解澳门口岸转运站的运作情况。 林世雄表示,大桥在过去一年在人流及车流都显著上升。他期望三地继续以「用好、管好大桥」为宗旨,持续提升港珠澳大桥口岸的通行效率,进一步加强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流及物流方面的互联互通。 林世雄一行于晚上结束行程,经港珠澳大桥返港。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出席国泰航空「飞跃理想计划」2024启航典礼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02/P2024030200230.htm
2.3.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三月二日)出席国泰航空「飞跃理想计划」启航典礼的致辞全文: 刘凯诗女士(国泰顾客及商务总裁)、李载欣女士(国泰航空饮食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行政总裁)、Mr Mark Watts(国泰货运站常务总裁)、陈魁闳先生(港机(香港)行政总裁)、各位来宾、各位同学: 大家早晨。今年是「飞跃理想计划」推出20周年,有幸与各位一起出席在疫情后首次复办的计划启航典礼,更具双重意义。 今天在座的年轻人都是成长在疫情之中以及现在疫后的新常态时代,你们在学习上遇到的挑战,是我们现场的成年人都未遇过,甚至未想像过的。但俗语说,有危才有机,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亦必然会带来机遇,就如各位同学在疫情期间上了三年网课,回到校园这一年多以来,相信一定更珍惜与同学相处的时光。 在这里,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个逆境自强故事。大约两个月前,大家都可能现场,或在电视看过国家自行研发的C919飞机访港的英姿,我们亦就C919香港飞行演示举办了摄影比赛。当日以机长身分驾驶C919来港,以及之后飞越维港上空的机长──Joe(李谦彦),是一个百分百的香港本土机师。疫情期间,全球航空业停摆,但这个危机却为Joe开启了加入民航处的契机,成为航空安全督察,他之后获民航处派往上海参与C919测试,成为香港参与国家飞机测试的第一人。我亦非常荣幸Joe加入了我们民航处的大家庭。这个例子充分反映是危是机,更重要是一个人如何把握,「心态决定境界」说的亦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各位能够参与疫情后首个复办的「飞跃理想计划」,更加要好好把握机会,由一班国泰机师和员工义工的带领下,沉浸式学习一系列航空知识、航空业的日常运作等,开启探索航空世界之门。而国泰一班前线同事与各位分享的第一手工作经验,更加是「有钱都买不到」。 除了参观航空设施、参与跟航空相关的训练和社会服务计划外,我很高兴得悉今年的计划还加插了特备节目,各位将冲出香港,前往珠海参观当地的航空设施,是计划下首次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航空体验之旅。大家到时可以第一身感受的密切合作。 我在此要衷心感谢国泰航空的努力,多年来一直推动不同社区项目,支持如「共创明『Teen』计划」等政府计划,促进青少年发展。「飞跃理想计划」推出20年来,已有超过4 000名年轻人参与,计划不但带领参与同学走进航空世界,为他们日后成为香港航空专才埋下了重要的种子;同时更为国泰员工提供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机会,让同事也能福至心田。 最后,我再次恭喜所有学员成功加入「飞跃理想计划」。为配合大家的年纪,我借用一位新生代歌手陈蕾,在《凡星》这首歌中的一句歌词来祝福大家──「谁都可发光,只要找对地方」。希望各位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都「来对了地方」,在这个美满旅程后「继续发光」。谢谢大家。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在《财政预算案》环境及生态局、运输及物流局和房屋局相关措施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01/P2024030100459.htm
1.3.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三月一日)在二零二四至二五年度《财政预算案》环境及生态局、运输及物流局和房屋局相关措施记者会的开场发言: 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以下我会用几分钟向大家介绍今年《财政预算案》中有关运输及物流局的措施。 国际航运中心 在航运方面,政府于去年十二月公布《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制定十大策略和三十二项具体行动措施,以支持香港海运及港口业的持续发展,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同时带动本地经济并贡献国家高质量发展。 《行动纲领》其中一个方向是发展高增值海运服务。政府过去数年推出一系列针对航运业的税务优惠措施,包括船舶租赁、海事保险业务、船舶代理、船舶管理和船舶经纪业务等,有关措施初见成效。我们会在今年展开进一步优化措施的研究。 香港的船舶注册广受国际认可,以总吨位计全球排行第四位,并以优质船队取胜。我们计划向船东提供批量注册优惠,吸引船东大规模将船舶于香港注册。政府会在今年就批量注册优惠修订相关规例。 航运业绿色转型市场潜力庞大,海事处计划为在国际海事组织制订的国际减碳标准中获得高评级的香港注册船舶提供绿色优惠措施,拨款涉及约六千五百万元。 另外,运输及物流局正联同环境及生态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就为本地及远洋船舶提供绿色甲醇加注开展可行性研究,预计将于今年内公布行动纲领,将香港打造成航运绿色能源加注中心。 在现代物流发展方面,为协助业界更好地把握智慧物流和电商业务的最新发展和商机,政府已于二○二○年推出一项总值三亿元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资助先导计划」,为合资格物流服务供应商提供资助,鼓励物流业应用科技以提升生产力。至今,受惠于这项先导计划的企业超过一百九十间,涉及款项约一亿三千七百万元。政府已于今年二月优化这项先导计划,将资助金额上限由每间企业一百万元增加至二百万元,并扩大资助范围,以涵盖应用科技培训,以及与环境、社会及管治科技(ESG)相关的服务。 国际航空枢纽 国际航空枢纽方面,香港国际机场于二○二二年继续荣获「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二○二三年货运量则比二○二二年上升3%。我们有信心能维持这个地位。客运方面,去年底每日客运量和航班升降量已恢复疫情前分别约七成和八成半。 另外,为把握三跑道系统带来的机遇,同时配合国家「空中丝绸之路」的建设,我们会针对现时的主要航线及具潜力的「一带一路」航线,包括位于欧洲、非洲、南美洲及亚洲在内的地区,加强与相关国家之间的航空服务联系,扩大航空网络。 为提升促进大湾区内物流及产业发展,机管局(香港机场管理局)亦正继续发展海空货物联运。机管局正筹备发展「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的永久设施及「空侧海空联运货运码头」,目标于下年底完成永久物流园的首阶段建设。 此外,机管局亦会积极寻求扩大航空货物的需求,包括位于东莞的物流园处理冷链货物、与珠海市共同开展国际货运业务,以及吸引国际货运公司及主要全球性零售商以香港国际机场作为其于亚洲的航空物流基地。 在绿色航空方面,我们正致力将香港国际机场打造成为「绿色机场」,其中重要一环是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的应用。机管局正与相关政府部门协作简化运送及储存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审批程序,以便利航空公司在香港注入SAF。 机管局已于今年二月就SAF展开研究,以便从政策支持、便利措施或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提出建议。研究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完成,政府会跟进以期透过带动SAF在香港的应用,推动绿色航空的发展。 运输基建 运输基建方面,我们正有序推展《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中的铁路及主要干道项目,以加强区内外的连系,促进特区经济发展。同时,我们会加快在东九龙、启德和洪水桥/厦村引进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的步伐,更有效释放相关区域的发展潜力。我们会在今年内将邀请相关的供应商及营运商提交意向书,落实有关系统。 为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政府会继续透过「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与深圳当局合作推展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及北环线支线两个跨境项目,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 结语 财政司司长新一份的《财政预算案》主题是「坚定信心、抓紧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和运输及物流局的同事会朝着这个方向,开拓新机遇,为香港带来新动力。政府亦会秉持「基建先行」及「创造容量」的规划方针,有序推展《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中的各铁路及主要干道项目,缔造一个宜居、具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的香港。谢谢大家。
STL
sc
​立法会十六题:改善交通灯号控制系统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28/P2024022800226.htm
28.2.2024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刘智鹏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意见认为,本港的传统交通灯号控制系统及配套设施落后,未能根据实际人流及车流灵活地分配绿灯时间,为道路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延误。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运输署于去年七月建议,在约50个路口安装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透过人工智能分析感应器所收集的实时车流及人流影像及数据,分配路口灯号时间,该署会否考虑在全港推行该系统;如会,具体计划及时间表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二)鉴于据报,政府于去年十二月于东涌开始试验新款「行人交通灯号倒数计时器」,但有意见认为,该类交通灯计时器迟迟未有向驾驶者提供,政府会否考虑全面为驾驶者引入附设倒数计时器的交通灯;如会,具体计划及时间表为何;如否,原因及有关的考虑因素为何; (三)鉴于据报,全港约有12 000个过路处设有俗称「黄盒」的电子行人过路发声装置,但市民普遍对其功能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或对其视而不见,导致其成效甚微,政府会否计划加强向市民宣传黄盒,例如在灯位附近张贴标志或使用说明;如会,具体计划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四)鉴于据悉,多区区议会都在过去就区内交通灯等候时间向政府提出意见,并提供具体数据,政府有何具体计划与各区区议会配合,以改善各区的交通灯等候时间? 答覆: 主席: ​就刘智鹏议员提问有关交通灯号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经谘询运输署后,我现答覆如下。 (一)运输署于二○二一年完成在五个选定的独立运作灯控路口推行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先导计划。参考已取得的经验,政府已于二○二三年七月谘询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并计划于今年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拨款,用以于约50个合适的独立灯控路口加设感应器及附属设备以推行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推动智能交通管理。 此外,运输署亦于二○二二年开始在东涌市中心八个联动式灯号控制路口安装及进一步试验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预计于今年年中完成测试。运输署会考虑适时进一步推展该系统至其他合适的联动式灯控路口;而在发展新发展区时,运输署亦会联系相关项目的部门,于合适灯控路口一并推行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 (二)运输署在东涌达东路/美东街的灯控行人过路处装设新款的行人交通灯倒数器,由绿色人像灯号亮起时即开始倒数,让行人可以掌握整个绿色人像灯号的剩余时间以横过马路。新款行人交通灯倒数器于二○二三年十二月中开始运作及测试,运输署已委托一间本地大学研究及调查装置对行人过路行为的影响,整个测试预计在今年年中完成。 至于供驾驶者使用的「行车交通灯号倒数计时器」的效益,现时在世界各地未有一致定论。我们留意到驾驶者对倒数器显示的反应未必一致,有部分驾驶者知悉绿灯快要完结时,会选择减慢车速及准备停车,但亦有部分驾驶者会选择加速以通过路口,因而增加路口前后车辆相撞的风险。考虑到道路安全,「行车交通灯号倒数计时器」并未在本港推行。运输署会继续密切留意有关装置的发展及效益。 (三)运输署现时在行人过路处安装俗称的「黄盒」,是电子行人过路装置的其中一个组件。这些震动组件分为两类:第一类印有「手掌形」符号及设有「请等候」显示器的震动组件,并附有行人过路按键功能。当行人轻触行人过路按键时,组件会透过视讯及声音发出确认讯息,尽快将行人过路灯号转为绿灯。第二类是印有「视障人士辅助设施」字样及图案的震动组件,底部设有震动器,以不同的震动模式代表不同的行人灯号以辅助视障人士过路。这类震动组件没有行人过路按键功能,但会提供行人灯号的状态。 在宣传方面,运输署现时在设有行人过路按键的交通灯灯柱上贴上标签(如附件显示),提示市民可以按键过马路。 (四)交通灯号时间的设定目标,是要让不同方向的车辆及行人可以安全有序地使用该路口,时间长短须平衡各方向车辆及行人的需要,以减少不必要的延误。灯号时间一般会参照个别路口的特性及以往在不同时段(例如早/晚繁忙时间及非繁忙时间)及不同日子(例如平日及周末)的行车及行人流量而定。此外,运输署会透过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实时监察各区的交通及灯号运作情况,并按实况和需要调节,以应对突发交通情况。 运输署会因应道路使用者及持份者(包括区议会)的意见,检视及适当地调整灯号时间;运输署会就此继续和各区区议会保持密切联系。同时,运输署亦会利用新科技,例如透过推行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进一步提升交通灯控系统的效率。
STL
sc
立法会三题:改善泊车位不足的情况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28/P2024022800205.htm
28.2.2024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容海恩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不少驾车出行的市民反映,各区泊车位不足,对他们构成不便。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三年,每年(i)私家车和电单车泊车位与相关领牌车辆数目的比例、(ii)全港18区各区公营停车场的私家车及电单车泊车位数目和使用情况、(iii)全港18区各区设有停车收费表的私家车路旁泊车位数目和使用情况、(iv)全港18区各区的路边电单车泊车位数目和使用情况、(v)全港18区各区的违例泊车检控数字,以及(vi)乡村屋宇的泊车位与标准新界豁免管制屋宇数目的比例; (二)鉴于按规划署的泊车设施标准,每间面积不超过65平方米的标准新界豁免管制屋宇可设最多一个泊车位,而有乡郊居民反映,乡郊住宅地区的泊车位长期不足,部分相邻而建的村屋因未达到有关泊车设施标准而未能增设泊车位,政府有何计划增加乡郊住宅地区的泊车位,以及会否检视有关标准并适时调整,以满足居民的需要;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三)鉴于据报,泊车位不足减少驾车市民外出的意欲,对政府推动夜间经济构成负面影响,政府有何计划便利市民泊车,包括会否考虑在特定地区和时段开设更多临时泊车位;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四)鉴于有市民反映,偶尔在运输署指定的「不准停车的地点」范围外或在「不准停车」限制区非生效时间内停车被检控,并对有关执法情况无所适从,政府如何确保执法人员就违例泊车进行检控时,能明确指出有关车辆不符合法例要求之处,以及会否研究善用科技辅助执法,以提升检控的准确度;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的运输政策是以公共交通为本,以铁路为骨干。香港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政府鼓励市民尽量使用公共交通服务,以免过多私家车或电单车加剧路面交通的负荷。虽然如此,政府亦明白部分市民基于不同原因选择以私家車或电单车代步,因此政府一直积极推展一系列短期及中长期措施,在情况许可下适量增加泊车位供应,当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措施: (1)善用高架天桥的桥底位置划设泊车位; (2)在非办公时间开放更多政府大樓的泊车位予公众使用; (3)在不影响交通畅顺、道路安全或其他车辆上落客货的情况下,于合适地点增加路旁泊车位; (4)按照「一地多用」的原则,在合适的「政府、机构或社区」设施和公共休憩用地项目等增加公众泊车位。视乎规划中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评估结果及其申请所需批核的进度,以及已获批项目的施工进程,预期约有20个合适的发展项目可在二○二四至二五年度起分批落成,提供额外的泊车位; (5)于新建的政府停车场和短期租约停车场推展自动泊车系统项目,以增加泊车位密度并便利市民泊车;及 (6)于二○二一年修订《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规划标准》)调整私家车泊车设施标准,在私人及资助房屋发展项目提供更多泊车位。 就议员的提问,经谘询运输署、香港警务处(警务处)、地政总署及政府产业署,现综合回覆如下: (一)有关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i)私家车和电单车泊车位数量与相关领牌车辆数目的比例,以及18区的(ii)公营停车场私家车和电单车泊车位数量和使用情况、(iii)咪表私家车泊车位数量和使用情况及(iv)路旁电单车泊车位数量和使用情况,请分别参阅附表一至附表四。 警务处处理违例泊车定额罚款通知书及其他交通执法数字是以警察总区作划分,故没有按18区分区划分的检控数字。在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警务处发出的违例泊车定额罚款通知书,按警察总区划分的数字列载于附表五。就有关乡村屋宇泊车位与新界豁免管制屋宇的比例,地政总署没有备存相关统计数字。 (二)根据现行《规划标准》,每幢标准大小(65平方米)的新界豁免管制屋宇可辟设最多一个私家车泊车位,一般会辟设在乡村范围内的公用停车处。此外,如个别乡村期望增设泊车设施,亦可根据《城市规划条例》(第131章)第16条,向城市规划委员会提出规划许可申请,辟设乡郊用地作临时公众停车场以供村民使用。 (三)香港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一般夜间经济活动举行的地点都有公共交通工具连接,我们鼓励市民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活动地点。如有需要选择驾车出行的市民,可考虑使用活动附近的路旁泊车位或停车场,包括于非办公时间(例如晚上时间)开放给公众使用的政府办公大樓停车场。另外,市民可透过运输署网页( www.td.gov.hk )或「香港出行易」流动应用程式获取有关特别交通安排的最新消息及泊车位供应的资讯。 (四)道路安全是警务处首要行动项目之一,而改变道路使用者的不负责任行为(例如阻碍交通或违例在限制区停车等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不便甚至危险的行为),亦是警务处的重点交通执法项目。警务处会通过宣传、教育和执法,加强驾驶人士的守法意识,打击阻塞交通的不良行为。 警务处就交通违例事项的执法程序有清晰的指引、培训及监督,以确保前线人员于执法时符合行动的需要和法例的要求。警务处亦会不时检视和更新相关程序及指引,配合实际需要。 警务处一直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采用新的交通执法科技,加强前线人员打击违例泊车及与阻塞有关的行车违例事项的效率。例如为提高执法效能及加强阻吓力,自二○二○年三月起,警务处逐步于全港开展「电子定额罚款通知书计划」,让前线执法人员以流动装置读取或输入违泊车辆的资料,并拍摄违规情况作举证用途,然后即时列印定额罚款通知书,以减少因人手书写违例泊车告票所出现的人为错误。此外,警务处由二○二三年四月起,试行首个微信电子举报平台--「影住驾」小程式,让市民上载交通违例片段,并向警方举报非紧急交通罪行,包括危险驾驶、不小心驾驶、不依照交通灯号、没有遵从交通标志或道路标记等。警务处会检视每则举报,如初步证据成立,会作出跟进及调查,甚至采取执法行动。 警务处会继续与相关部门研究利用更多新科技以提高与违例泊车及阻塞交通有关罪行的执法成效。
STL
sc
立法会七题:涉及重型车辆的交通意外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28/P2024022800167.htm
28.2.2024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谢伟铨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近年涉及泥头车、工程车、垃圾车及货柜车等重型车辆的交通意外造成重大人命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10年,每年涉及重型车辆的交通意外中,涉及严重伤亡的交通意外宗数及伤亡数字,以及导致该等意外的主要成因为何; (二)有否分析第(一)项所述涉及严重伤亡交通意外的数据、资料、意外趋势及成因,并制订相应标准和措施,以减少及预防意外发生;如有,改善及打击不当驾驶行为的措施分别为何; (三)鉴于《道路交通条例》(第374章)规定,中型及重型货车和巴士在道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可超过每小时70公里或所在道路的车速限制,以较低者为准,过去七年,每年当局就违反有关规定的执法行动及检控数字为何;有何新措施监测重型车辆的车速;及 (四)鉴于当局于二○○三年回应《改善公路安全研究报告》提出的建议时表示,会探讨在专营巴士以外的重型车辆内安装车速限制系统的可行性,有关工作的最新进展为何? 答覆: 主席: ​就谢伟铨议员提问有关涉及重型车辆的交通意外的各个部分,经谘询香港警务处和运输署后,我现答覆如下。 (一)及(二)根据纪录,于二○一四年至二○二三年期间,涉及重型车辆(包括巴士及中重型货车)的致命及严重交通意外(注)宗数,以及当中的死亡及重伤人数载列如下: 年份 交通意外宗数 交通意外中死亡及重伤 人数 致命 严重 总计 死亡 重伤 总计 2014 29 479 508 29 507 536 2015 38 500 538 42 600 642 2016 31 458 489 32 490 522 2017 38 398 436 41 453 494 2018 33 361 394 56 434 490 2019 39 379 418 45 442 487 2020 25 281 306 26 300 326 2021 31 253 284 31 265 296 2022 24 154 178 25 175 200 2023* 24 156 180 24 189 213 *临时数字 总体而言,涉及重型车辆的致命及严重交通意外宗数,以及当中的死亡及重伤人数在过去十年大致呈下降趋势。有关交通意外主要涉及驾驶者因素,包括「不专注地驾驶」、「行车时太贴近前面的车辆」、「未能确保乘客安全」、「疏忽地右∕左转」 及「不小心转换行车线」等。 政府非常重视道路安全,以多管齐下的策略致力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车辆构造方面,我们早前获得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支持,计划透过修订法例扩展强制安装及佩戴安全带的要求至新登记货车的后排乘客座位、公共巴士及私家巴士的所有乘客座位;要求装配可延伸架空结构的车辆安装过高警示系统,以及要求所有新登记车辆必须装配符合国际标准的反射镜等。政府正就修订细节进一步征询业界的意见,并草拟法例,预计今年内向立法会提交修订建议。 此外,运输署一直与道路安全议会和警务处合作,透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识。运输署会继续向货车业界派发附有安全驾驶提示的运输通讯刊物和宣传单张、联同警务处举办驾驶安全讲座等,以提升重型车辆司机的安全意识。此外,运输署每年举办「至FIT安全驾驶大行动」,透过一系列宣传和教育活动和多个渠道如电台广播、免费健康测试、网页和社交媒体,呼吁商用车司机注意安全驾驶及个人健康。 另外,道路安全是警务处处长首要行动项目之一。警务处采取「3E」策略,从工程(Engineering)、公众参与(Engagement)及执法(Enforcement)三方面多管齐下,致力提升道路安全。 警务处不时联同路政署、运输署和机电工程署等,就改善道路项目的安全提供意见。在执法方面,警务处检视每年的交通意外趋势而制订「重点交通执法项目」,并对「重点交通执法项目」中的违例事项采取严厉执法行动,以改变道路使用者引致交通意外或阻碍交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 此外,警务处亦透过多机构合作模式,向市民加强宣传道路安全的风险、「重点交通执法项目」中的违例事项及采取严厉执法行动的理据。警务处会不时透过不同渠道,包括警队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宣传道路安全的讯息。 (三)在过去七年,每年涉及中型、重型货车和巴士等重型车辆的超速检控数字如下: 年份 涉及中型、重型货车和巴士等重型车辆的超速检控数字 定额罚款通知书 传票 拘捕 合计 2017 17 258 69 1 17 328 2018 15 651 121 2 15 774 2019 13 610 71 0 13 681 2020 14 600 86 1 14 687 2021 14 429 47 1 14 477 2022 12 291 33 2 12 326 2023 12 102 27 0 12 129 警务处一直就超速驾驶的罪行进行针对性的执法,以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除了利用固定侦察车速摄影机定期执法,警务处亦会利用雷射枪、流动雷达及安装于车上的摄录系统等流动工具进行突击的执法行动,务求令驾驶者时刻保持警觉,减低交通意外发生的机会。 (四)政府按风险为本的原则,优先于二○○五年在公共小巴推行安装车速显示器以方便乘客监察车速,并提醒司机注意行车速度,避免超速。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小巴的安全,政府在二○○七年立法要求每部公共小巴均须装配一个认可速度显示器,并由二○一○年起,规定新登记公共小巴必须安装最高预设車速为每小时80公里的車速限制器。随后政府在二○一二年立法要求每部公共小巴均须装配认可的车速限制器。 的士方面,虽然国际标准未有配备車速限制器的相关规定,为了提升的士的安全水平,运输署在二○二二年年底已批准引入配备防追撞功能的的士型号,运输署现亦正着手研究要求的士配备更多安全功能的可行性。 至于其他车辆类别(包括重型车辆),运输署会继续留意国际间汽车科技和安全标准的发展及应用,会适时进行研究及检视现行规定。 注:严重交通意外指在该交通意外中有一位或多位受伤人士因意外而留医超过十二小时。
STL
sc
立法会十三题: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28/P2024022800144.htm
28.2.2024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林琳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近年内地积极推动发展低空经济(即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中无人机在智慧城市、物流运输、应急救援、航空测量、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探讨低空经济的发展潜力;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当局会否参考内地的经验,为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制订战略与规划,以协调及监管该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有否检视有关的法律法规,以为发展低空经济拆墙松绑;如有,详情及时间表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三)有否预留空间及土地发展低空域交通的基建,以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应用试点;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四)就推动低空经济,会否加快建设本港相关的软硬件基建和配套设施;有否研究,如何加强低空经济的产学研协作和市场应用,以及发展其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等产业集群,以全方位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创新发展? 答覆: 主席: 低空经济是指一般在垂直高度一千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三千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内地近年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在一些领域已形成优势。其中,无人机在不同方面的广泛应用为内地城市开辟了发展潜能和经济机会。 就林议员的提问,经谘询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发展局、环境及生态局、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保安局,以及民航处等政策局及部门后,现综合答覆如下: (一)及(四)目前,低空活动在香港多个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并与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融合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有关政策局及部门会在其政策范畴内探索适合的低空活动和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以致在特定领域发展出产业。 政府部门和私营机构应用小型无人机的范畴越趋广泛,包括开发三维数码地图、搜救、航拍、无人机表演、土地/建筑测量,以及公用设施/电力线检查等。同时,政府各部门亦有使用小型无人机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用于协助消防处及民众安全服务队的搜救工作、其他政府纪律部门(包括惩教署、香港海关、警务处和入境事务处)的巡查及执法工作、环境保护署监察堆填区的运作、渠务署的测量和检查工作、渔农自然护理署的生态保育及郊野公园规划和管理工作、机电工程署在区域供冷系统的供冷站及工地内有关工地安全、进度监察及楼宇保养维护的检查工作、地政总署收集地理空间信息制作地图和进行执管,以及土木工程拓展署进行斜坡检查和维修等。此外,香港天文台计划于本年稍后使用小型无人机进行气象和辐射测量的试验研究。 参考内地城市的经验,我们预计低空经济的发展将有助推动各项产业的发展。例如在物流方面,其他地方就应用无人机在本地配送的发展和经验各有不同。正如《现代物流发展行动纲领》指出,政府鼓励物流业善用科技,更广泛应用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提升竞争力。我们会与物流业界保持沟通,密切留意无人机本地应用的情况。至于旅游方面,政府会密切留意有关低空经济的发展,并会支持能丰富旅客旅游体验的项目。另外,在创新科技的层面上,由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于二○一九年成立的「智慧政府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协助政府部门引入创新科技方案,以优化公共服务及城市管理。政府部门可善用「创新实验室」的资源,为具潜力的科技方案,例如无人机在智慧城市、运输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安排概念验证及测试,让政府部门更有效制订创新的措施改善公共服务。 推动低空活动需要相应的软硬件基建及配套设施,例如流动通讯网络系统,而现时本港的流动通讯网络(包括用作航拍或表演的无人机一般使用的5G网络)已覆盖香港逾九成人口,在核心商业区的覆盖率更达99%,足以充分支援无人机的运作及技术发展。 (二)《小型无人机令》(第448G章)已于二○二二年十二月一日生效,以风险为本的模式规管小型无人机操作,也为小型无人机日后的应用提供了所需的灵活性,以让小型无人机随科技演变和创新,有更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截至二○二四年二月,民航处已向近100家公司或机构就小型无人机操作发出操作许可,其中大部分涉及测量和航空摄影。 除了小型无人机,部分内地城市亦开始研究使用较大型的无人机(即重量超过25公斤的无人机)作不同用途,例如运载较重的货物和/或乘客、紧急救援、航拍、环境生态保护工作等。政府会继续密切留意各类型无人机的最新发展,并适时检讨现时的规管制度。 另一方面,特区政府留意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示将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稳步发展跨境直升机服务。特区政府会继续与内地积极探讨在符合相关出入境清关及检疫安排的条件下,进一步促进跨境商用直升机服务的发展,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空中交通联系。 (三)根据内地经验,将低空经济产业化需要多方面配合,由政策法规、技术研发、基建建设、以至航道规划、空域管理等,另亦要土地空间配合。如相关政策局和部门就推动低空经济提出土地空间需求,发展局会在规划新发展区时作出配合。 政府相关政策局及部门会继续密切留意和参考内地及其他地区发展低空经济的情况,并加强相互的沟通,以期在不同范畴下推动低空活动甚至低空经济的相关政策都能充分配合。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出席政府船只资助计划----首批新船发布典礼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27/P2024022700274.htm
27.2.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二月二十七日)出席政府船只资助计划--首批新船发布典礼致辞全文: 新渡轮董事长黄烈彰先生、 港九小轮主席张大基船长、中联办吕峰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易志明议员、陈恒镔议员、各位嘉宾、各位传媒朋友: 早晨!我很高兴出席今日的政府船只资助计划--首批新船发布典礼。今日是正月十八,在此向大家拜年亦不算迟。祝在座各位龙马精神、出入平安、万事胜意! 在香港18个行政区中,离岛区占地最广。要到达长洲、梅窝、坪洲等地方,离岛渡轮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新渡轮与港九小轮一直致力经营六条主要离岛航线。二○二三年,两家渡轮公司营运的离岛航线,总乘客量高达1 640万,平均每日接载近45 000人次的乘客往来香港与离岛之间。 正如大家所见,是次计划附有一个「政府资助计划」的标志,船身亦印有这个标志。政府推出船只资助计划,全数出资让离岛渡轮营办商更换船只,除了希望有新船接载乘客到达目的地外,亦希望大众可更好地享受游船河的乐趣。现在让我以「时、地、人」三个字介绍一下这个计划。 「时」代表「与时并进」,刚才大家听到两家船公司的专业介绍,新船无论在设计和建造过程、用料和配备方面,都采用了崭新技术,令新船可以更加经久耐用,紧贴时代航程,驶得更远。 「地」是指「关顾地球」。农历新年才刚过去,但上星期已有几天的最高温度都达25度,有一天更高达27度。这正正提醒我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新船设计更符合环保原则,采用铝合金或碳纤维的轻质物料建造,尽量减轻船身重量,亦使用符合国际海事组织最高的第三级别标准的环保引擎,减低氮氧化物的排放。这亦反映虽然香港在地球上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我们仍尽最大的努力来推动环保。 至于最后一个字「人」,可能大家都会猜到,就是指「以人为本」。刚才船公司亦介绍了一些设备,新船为不同需要的乘客添置设施,可以说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例如轮椅人士专用位置增加一倍或以上和增设无障碍洗手间,这些都可为伤残人士及长者带来方便;船上亦设有哺乳区,方便有需要的妇女;喜欢带毛孩郊游的宠物主人亦会享有专用座位;船上亦增设手机充电装置,为机不离手的现代人带来便利。种种新设施都是希望做到「以人为本」,尽量照顾不同人士的需要。新船的设计亦为船员配备更宽敞的驾驶室和设施齐全的休息室,让船员能以最佳状态为乘客服务。 三艘新船在今年三月起会陆续投入服务。每日依赖渡轮出入的居民,或是踏入春天,想到离岛感受慢活气息的市区居民,以至打算深度感受香港风貌的游客,很快就有机会感受到全新渡轮体验。我知道等一会儿传媒朋友亦有机会先睹为快,亲身参观一下政府船只资助计划下首批进行「下水礼」的船只。 我们在二○一九年宣布推出船只资助计划,以积极回应市民对于改善船只的设备、舒适度等方面的需求,而采用更环保的船只亦是大势所趋。我们希望透过计划资助离岛渡轮公司购买新船,提升乘客体验之余又能推动环保。 在此,我非常感谢运输署及海事处同事,和渡轮营办商合作无间,让船只资助计划走到今天这个重要的里程碑。计划第一阶段下的22艘新船将会陆续到埗,我们会继续与业界携手合作,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渡轮服务。 最后,我祝愿新渡轮及港九小轮业务蒸蒸日上,各位乘客及各位在座朋友一帆风顺。多谢各位。
STL
sc
船只资助计划第一阶段首批三艘新船今年三月起投入服务(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27/P2024022700221.htm
27.2.2024
运输署今日(二月二十七日)公布,首批三艘在第一阶段船只资助计划下由政府全数资助采购的新船预计今年三月起陆续投入服务,营运来往「中环──长洲」、「中环──梅窝」及「中环──坪洲」的航线。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出席新船发布仪式时表示:「政府推出船只资助计划,全数资助离岛渡轮营办商更换船只,新船船身亦印有政府推出全新设计的『政府资助计划』标志。我们期望提升乘客体验之余又能推动环保。随着计划第一阶段下22艘新船陆续到埗,我们会继续与业界携手合作,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渡轮服务。」 运输署发言人表示:「船只资助计划旨在改善船只质素和推动环保,并提升乘客体验。」新船会提供更完备的设施,包括增设哺乳区及为携带宠物的乘客提供专用座位,轮椅人士专用位置亦较现有船只增加一倍或以上,并设有无障碍洗手间,而部分座位亦增设手机充电装置。此外,新船采用轻质物料(即铝合金或碳纤维)建造,尽量减轻船身重量,亦会使用符合国际海事组织最高的第三级别标准的环保引擎,以减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政府在《行政长官2019年施政报告》中宣布推出船只资助计划,分两个阶段全数资助10条离岛渡轮航线全面更换较环保且配备崭新的船只,以取代现有船队。第一阶段资助计划会为六条主要离岛航线(包括「中环──长洲」、「中环──梅窝」、横水渡、「中环──坪洲」、「中环──榕树湾」和「中环──索罟湾」)购买22艘新船,预计约有半数的新船将在今年年底前陆续到埗。
STL
sc
​立法会: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就《2023年税务(修订)(飞机租赁税务宽减)条例草案》恢复二读辩论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21/P2024022100454.htm
21.2.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二月二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2023年税务(修订)(飞机租赁税务宽减)条例草案》恢复二读辩论的致辞全文: 主席: 首先我衷心感谢法案委员会主席易志明议员和其他委员,以及立法会秘书处同事所付出的努力和支持,令《2023年税务(修订)(飞机租赁税务宽减)条例草案》(《条例草案》)的审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迅速完成。我亦感谢刚才发言的六位议员的支持和意见。 民用航空是一项长期稳定增长的业务。在全球大趋势下,内地航空业对飞机的需求大幅增长,从而带动对航空融资的需求。此增长不但能为金融和其他专业服务带来重大的潜在商机,发展飞机租赁更能令香港的经济结构更多元化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空和金融中心的软实力。 由于飞机租赁属全球性业务,运作上不受地域限制,因此税务优惠对飞机出租商选择进行业务的地区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其他飞机租赁的主要地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飞机租赁并为飞机出租商提供税务优惠。而飞机租赁业务在政府于二○一七年推出飞机租赁税务优惠制度(飞机租赁税制)才在香港发展起来。我们必须确保飞机租赁税制能跟上市场的变化及国际税务改革的步伐,才能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国际航空枢纽的优势,争取更多全球飞机租赁业务来港进行。 正如我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动议二读时指出,《条例草案》建议修订《税务条例》(第112章),以引入措施优化飞机租赁税制,包括为合资格飞机出租商就为取得飞机而招致的开支提供新的税务扣除、扩大飞机租赁税制容许的租约及飞机租赁活动的类型和范围、容许扣除因购置飞机所招致的利息开支及订明门槛要求以符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规定。《条例草案》获通过后,修订建议将追溯至始自二○二三年四月一日的课税年度生效以让优化措施及早实施。这将让飞机租赁税制在全球飞机租赁市场中维持竞争力。 我们期待《条例草案》由二○二三年四月一日生效之时,已开始向业界推广宣传,吸引飞机出租商使用香港这个平台。由业界组织举办、运输及物流局和投资推广署资助的国际论坛──Hong Kong Aviation Finance Forum 2023,于去年十二月四日在香港举行,吸引了很多全球大型飞机租赁公司和包括飞机制造商、银行业、会计界和法律界等相关持份者出席。业界普遍对政府是次优化飞机租赁税制的工作表示支持及欢迎,更有飞机出租商表示有意因此考虑来港或回港设立附属公司或营运机构。今年,我们会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业界争取出席更多的大型国际活动及论坛以宣传优化后的飞机租赁税制。 主席,为及早吸引这些大型飞机出租商利用或重新利用香港平台进行飞机租赁业务,我们有必要尽快推出上述的优化措施。就此,我恳请议员支持通过二读《条例草案》。 我谨此陈辞,多谢主席。
STL
sc
​立法会五题:电子道路收费先导计划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21/P2024022100325.htm
21.2.2024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黄英豪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答覆: 问题: 政府曾为在港推行电子道路收费计划进行多次研究,并提出在中环及其邻近地区推行「电子道路收费先导计划」(先导计划)。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政府表示,会因应三条过海隧道(三隧)调整收费后其周边道路及中环的交通情况,决定何时及如何落实先导计划,政府有否评估,三隧实施「分时段收费」方案后,对纾缓中环交通挤塞的成效; (二)鉴于政府在二○二○年成立国际专家小组,为在中环落实先导计划提供意见,该专家小组所提供的意见为何,以及政府如何采纳有关意见;及 (三)对于在中环及其邻近地区实行先导计划,政府有否落实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及有否估算先导计划实施后的车流和收益;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黄英豪议员的提问,现答覆如下: 政府过往曾提出在中环及其邻近地区推行「电子道路收费先导计划」,目的是纾缓当区的交通挤塞问题。运输署于二○二○年成立国际专家小组,就有关计划向政府提供意见,包括: (i)完善配套措施,鼓励驾驶者及乘客善用公共交通工具,或在非繁忙时间进入收费区; (ii)考虑对部分车辆提供豁免或宽减收费,例如只途经中环的车辆可获豁免收费;及 (iii)在制订宣传和公众参与策略时,政府应强调继续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处理中环及其邻近地区的交通挤塞情况等。 就此,为减少中环道路因车辆违例停泊而引致的挤塞,运输署与警务处已于二○二二年共同在中环皇后大道中测试「自动交通执法系统」,透过视频分析、人工智能及自动车牌识别技术实时分析车辆动态、识别交通违例情况及记录有关的交通违法行为和违例车辆的车牌号码,以加强阻吓力,减少该路段的挤塞。现时运输署与警务处正在检视系统的成效。 此外,为进一步疏导前往中西区的交通,运输署已适当地调节干诺道西及东边街路口的交通灯号时间,以疏导该区繁忙时间的车流。再者,运输署正计划于西区海底隧道港岛出口往中上环方向增建一条行车线,以提升该路段的容车量,令隧道口及其周边交通更为畅通。运输署正与相关政府部门研究,如技术上可行,政府会进行详细设计并拟定推展的时间表。 政府已在二○二三年于所有政府收费隧道或管制区顺利实施「易通行」不停车缴费服务,以及在三条过海隧道实施「分时段收费」,以达致交通管理的目的。三条过海隧道「分时段收费」自实施约两个月以来,得到驾驶人士的配合和调整出行安排,正见成效,隧道口的整体车龙和塞车情况已有纾缓。我们预计驾驶者仍需要时间适应,包括调整出行模式和时间、路线选择等习惯,运输署须持续密切观察过海交通情况,以及其对港岛北各区(包括中环)的交通流量及模式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未有整全的数据为「分时段收费」实施后对中环交通的影响作出稳妥的评估前,在中环及其邻近地区实施电子道路收费未有落实时间表。 「电子道路收费先导计划」涉及把现时免费的道路改为收费道路,政府必须小心评估计划对交通及社会所带来的影响。除了考虑不同措施,包括上文所述纾缓挤塞安排的成效及对地区交通所产生的变化,也需要考虑计划对道路使用者和区内居民的影响,乃至当前社会整体的经济情况。政府会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处理中环及其邻近地区的交通挤塞情况,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及自动车牌识别技术积极在中区推行自动交通执法,以及探讨其他交通管理措施。运输署会在现正进行的《交通运输策略性研究》中进一步研究,并于二○二五年年底完成的报告中勾划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愿景和推行的可能性。 多谢主席。
STL
sc
立法会六题:纾缓行车隧道挤塞的措施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21/P2024022100242.htm
21.2.2024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张欣宇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答覆: 问题: ​为纾缓行车隧道的挤塞问题,政府于去年分别推出「易通行」、「633」固定收费方案(「633」方案),以及分时段收费方案。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在「633」方案和分时段收费方案实施前及实施后,三条过海隧道(三隧)每条隧道的平均每日总体车流量分别为何;有否研究,市民的出行模式有否因该两个方案的实施而改变; (二)在「633」方案和分时段收费方案实施前及实施后,三隧每条隧道早晚繁忙时段的车流量平均占每日总体车流量的百分比分别为何;有否评估,该两个方案的分流交通成效有否达到政策目标及预期;及 (三)有否评估,在易通行实施后,各行车隧道的实际车流量及行车速度是否有所提升;如有评估而结果为有所提升,详情为何;如没有提升,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为理顺过海交通及善用隧道容量,政府在去年分阶段调整三条过海隧道(即西区海底隧道(西隧)、海底隧道(红隧)和东区海底隧道(东隧))的隧道费,以便驾驶者有序适应隧道费调整。运输署一直密切监察新收费实施后的交通情况,新收费实施后得到驾驶人士的配合和调整出行安排,已见成效,隧道口的整体车龙和塞车情况已有纾缓。 就张欣宇议员的提问,现答覆如下: (一)政府在二○二三年八月二日收回西隧的同时,实施首阶段的「633」固定收费方案(「633」方案),即西隧的私家车收费降低两成至60元,红隧和东隧的私家车收费调整至30元;过海的士收费全日划一为25元。「633」方案属于过渡方案,目的是先缩窄三条过海隧道之间的收费差距,让驾驶人士逐步适应新收费模式。实施「633」方案以来,平日的全日总过海车流量与方案实施前相若,维持双向全日约260 000架次,车流于三隧的分布如下:西隧车流上升约18%至约79 000架次(双向);红隧车流下降约6%至约105 000架次(双向);东隧则大致持平,车流维持约76 000架次(双向),结果符合政府预期。详情请见附表一。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进一步复常,三条过海隧道平日总车流量于去年十二月已回升至疫情前(即二○一九年)约270 000架次(双向)的水平。政府于去年十二月十七日起实施第二阶段的分时段收费,藉此遏抑和分散繁忙时间的过海交通,从而进一步改善过海交通。 在分时段收费下,私家车和电单车收费按时段而有所变化,平日私家车收费介乎20至60元;过海的士收费继续全日划一25元,而其他商用车包括货车、巴士等全日划一50元。 实施分时段收费后,今年一月的平日的全日总过海车流量与实施前相若,维持每日约270 000架次(双向)。车流于三隧的分布如下:西隧车流上升约12%至约100 000架次(双向);红隧车流下降约11%至约95 000架次(双向);东隧车流亦下降约8%至73 000架次(双向)。详情请见附表二。 上述情况符合政府的预期,即更有效地利用三条隧道的容车量,理顺过往因价格差距而出现分配不均的交通情况。 (二)至于三隧早晚繁忙时段车流占全日车流的百分比,数据显示,于实施「633」方案前、实施「633」方案后及实施分时段收费后,西隧分别是41%、41%及39%;红隧分别是31%、31%及33%;而东隧分别是38%、39%及40%。当中红隧及东隧繁忙时段车流的占比上升,主要是由于红隧及东隧繁忙时段以外时间的车流有更大的减幅,基数有所不同。过往红隧及东隧全日车流(包括繁忙时段以外时间)一直维持高水平,而西隧于繁忙时段以外时间的容车量则未被加以尽用。新收费已开始理顺过去三隧流量分配不平均的交通情况。 为进一步评估新收费的成效,运输署分析了繁忙时段的整体过海车流量和车龙长度。今年一月期间,繁忙时段的三隧整体过海车流量平均减少约3%。紧接繁忙时段前或后约半小时,整体过海车流量平均上升约4%。这反映部分驾驶者选择改于繁忙时段以外的时间出行,即选择以较低隧道费过海有关。 至于车龙方面,在繁忙时段,红隧和东隧的车龙普遍分别减少超过1公里和0.5公里;而在繁忙时段以外的时间,即占全日近八成时间,三条过海隧道(包括以往经常出现挤塞的红隧)的交通较以往畅顺。邻近隧道口的非过海交通亦有明显改善。 以上初步数据反映新收费能达到理顺过海交通及善用隧道容量的政策目的,对驾驶私家车的人士、公共交通运输业界、商用车运输业界、过海巴士乘客,以至整个社会均带来裨益。 (三)「易通行」不停车缴费服务让驾驶者使用缴费贴遥距缴交隧道费,无需于收费亭停车或排队付款,省时方便,让驾驶者的道路体验更畅顺,亦有助减少驾驶者于收费亭前切线的情况,改善隧道收费广场一带的交通。 「易通行」实施后的隧道总体交通流量与实施前大致相若。就繁忙时段交通需求已超越容車量的隧道来説,一般而言整体行车速度未因实施「易通行」而有显著改变。 多谢主席。
STL
sc
立法会二十一题:渡轮服务营办商的非票务收入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21/P2024022100200.htm
21.2.2024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学锋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悉,过海渡轮的乘客量近年呈下跌趋势,有持牌渡轮服务营办商(营办商)透过非票务收入以减低调高票价的压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五年,各营办商的票务及非票务收入分别为何(以表列出); (二)鉴于据悉,为协助营办商赚取非票务收入,政府准许营办商在其向政府租用的码头进行多项商业活动,而一般可获批准的商业活动包括分租码头范围内部分地方作商业活动,例如零售商店、无线通讯收发站,以及食肆及咖啡店等须获城市规划委员会(城规会)批准的用途及活动,过去五年,各营办商向政府提出了多少宗须获城规会特别批准在码头作商业活动的申请,以及该等商业活动的详情为何; (三)鉴于据报,新渡轮服务有限公司(新渡轮)去年底向城规会提交规划许可申请,将红磡(北)渡轮码头部分上层作拟议展览厅、商店及服务行业,政府在有关的规划许可申请过程中的角色为何;政府过去有否就须获城规会批准的码头规划用途主动提出规划许可申请;若有,详情为何; (四)过去五年,政府审批营办商申请分租码头部分地方作商业活动的平均所需时间为何;鉴于有意见指出,政府审批上述申请的时间相当长,政府会否考虑在审批过程中,资助营办商提供免租优惠措施,以吸引租户;若否,原因为何; (五)鉴于据悉,新渡轮负责营运的七个码头中,已出租面积约为54%,政府有否了解该等码头部分地方未能出租的原因是否与码头设施陈旧,以及配套设施(例如水电供应)不足有关;若是,政府有否收到改善配套设施的要求;若有,有关工作的进度为何;及 (六)鉴于据报,天星小轮有限公司已向政府提交码头营运的新构思,以增加非票务收入,政府就有关构思的研究进度为何? 答覆: 主席: 现时全港共有九个渡轮服务营办商经营21条定期的持牌载客渡轮航线,政府一直透过不同措施减低营办商的经营成本和协助他们拓展非票务收入来补贴渡轮营运。为便利渡轮服务的日常运作,政府为当中16条航线提供渡轮码头,该等码头设有候船空间及无障碍设施等乘客设施,以及渡轮员工休息室等配套设施,而其余五条航线则使用公众码头或公众登岸梯级提供服务。 渡轮营办商会负责渡轮码头的日常运作,而为减轻他们使用码头的开支,运输署会统筹这些码头的管理及维修保养,例如统筹各工务部门(包括建筑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机电工程署)为渡轮码头的升降平台及斜道等设施进行定期的结构性维修、改善照明系统、翻新洗手间、提升电力供应等,以确保码头结构及相关设施安全及运作正常。政府亦一直透过长者票价优惠计划向渡轮营办商发还码头租金,并向13条离岛航线提供特别协助措施,以实报实销方式发还码头相关开支(例如电费、水费及清洁费等),以帮助营办商维持渡轮服务的财务可行性。 就陈学锋议员的提问的各部分,经谘询运输署、规划署和政府产业署后,现答覆如下: (一)政府一直鼓励渡轮营办商透过多管齐下的方式,从票务收入、非票务收入,以及政府的支援等方面,改善其长远的财务可行性,以继续提供优质的服务。渡轮营办商的实际票务及非票务收入属于商业敏感资料,故此未能公开细节。 (二)至(五)在协助各渡轮营办商拓展其非票务收入方面,政府准许他们分租码头的地方作商业和零售用途,当中包括码头商铺租赁、广告灯箱出租及在码头的空置位置举办商业活动等,以赚取非票务收入来补贴渡轮的营运开支。 视乎码头地方的商业或零售活动的性质,渡轮营办商或需向政府或相关机构作出申请,以确保拟议用途符合相关法规。在处理码头租赁安排方面,政府产业署会统筹处理持牌渡轮营办商提交码头商铺的分租申请,并会就申请谘询相关政策局及部门的意见,及参考获得的意见作出审批。鉴于每宗向政府产业署提出的分租申请的详情及所需提交的资料均不相同,因此处理时间亦会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而言,如申请个案不涉及需获得规划许可的土地用途,相应的审批时间会较短。根据政府产业署的纪录,该署于二○一九至二○二二年间审批码头商铺分租申请个案的时间中位数约为70天,而随着新冠疫情结束,在二○二三年,政府产业署的审批时间中位数约为30天。 倘若码头商铺租赁业务涉及需向城市规划委员会(城规会)申请规划许可的土地用途,便须根据《城市规划条例》第16条向城规会提出相关申请。根据规划署的纪录,过去五年(即二○一九至二○二三年),城规会合共考虑了16宗有关政府码头的规划申请,申请的用途主要是商店和服务行业,其他用途包括食肆、电讯无线电发射站及办公室等。该16宗申请多由渡轮营办商提交,亦有少数的申请人是商铺的营运商。全数16宗申请均已获城规会批准,当中部分批准个案载有附带条件。如上所述,政府一直透过长者票价优惠计划向渡轮营办商发还码头租金,而在审批期间,营办商亦可因应个别情况申请向租户提供合适的免租期。 至于由新渡轮服务有限公司(新渡轮)向城规会提交拟在红磡(北)渡轮码头上层部分地方作展览厅和商店及服务行业用途的申请,城规会于二○二三年十二月收到该宗规划申请,并于二○二四年一月收到该申请的进一步资料,城规会会按法定程序考虑该宗申请。 事实上,政府一直积极协助渡轮营办商改善码头环境和设施,从而增加非票务收入。运输署一直与营办商保持紧密联系,了解他们的营运需要,并按需要进行码头改善工作,例如现正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电力公司商讨在不同渡轮码头增加电力供应的可行方案(包括新渡轮使用的中环四号至六号码头以及北角(西)渡轮码头),以拓展码头商铺的发展潜力。我们亦理解,正如普遍的商业活动,码头商铺的出租情况会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社会整体的经济环境、商业客户的财政预算及其对码头地理位置的考虑等。随着社会整体经济环境陆续改善,政府会继续积极协助渡轮营办商善用码头空间拓展非票务收入,以支持渡轮航线的长期及可持续营运。 (六)就天星小轮有限公司(天星小轮)早前向政府提出有关天星码头营运的初步构思,政府一直与天星小轮紧密联系及交换意见。在考虑有关建议时,政府须谨慎审视相关因素,包括项目成本效益及工程期间的渡轮服务安排等事宜。与此同时,政府会继续积极协助天星小轮改善及增加码头商铺的营运及发展空间。就此,运输署已联同相关政府部门于二○二四年二月初与天星小轮会面,就改善尖沙咀码头的水电供应设施商讨可行方案。
STL
sc
​立法会: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就「兴建新界东第二条南北铁路」议员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01/P2024020100351.htm
1.2.2024
以下是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今日(二月一日)在立法会会议就李梓敬议员动议的「兴建新界东第二条南北铁路」议案的总结发言: 代主席: 刚才10位议员就李梓敬议员的议案以及卢伟国议员、陈月明议员和陈克勤议员提出的修正案发言,我再次感谢议员的宝贵意见,我们会仔细考虑。接下来,我会作扼要回应及补充。 特区政府通过「基建先行,创造容量」的规划方针,以运输基建驱动发展,构建一个宜居、具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的香港,满足市民和旅客的出行需要,释放沿线新发展区的发展潜力,促进与内地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跨界融合,并和世界接轨。正如我在开场发言所指,刚于去年十二月发表的《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宏观规划所有主要运输基建项目的推展,为香港未来的运输基建发展提供规划框架。《蓝图》充分考虑主要规划发展区的人口增长、就业和经济活动所带来的运输和物流需求,并按交通分析建议项目的推展优次。在项目陆续落成后,我们预期运输基建网络将有足够的容量驱动全港的发展,足以满足香港远至二○四六年及以后的运输及物流需求。 在公众谘询过程中,我们亦收到不少涉及其他铁路及主要干道的建议,我们也明白议员们对兴建新界东第二条铁路的诉求和作用。但由于公共资源有限,我们认为应该先将资源重点投放在需求较殷切的地方,目前未有迫切需要考虑及落实其他主要运输基建项目的建议,包括新界东第二条南北铁路。如日后规划参数或实际条件出现显著的变化,政府会适时作出检视。 就卢伟国议员关注的跨境铁路项目方面,为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港深政府已成立「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专班」),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港深政府已透过「专班」及其「技术小组」展开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项目的研究,首阶段研究已于二○二二年年底完成,确立了项目的策略价值和必要性,并拟定项目的初步可行方案。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项目的次阶段研究亦已展开,就铁路方案的规划、初步工程可行性、效益、环境影响,以及建设和营运安排等进行研究,预计于二○二四年年中完成,然后展开后续工作。 随着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和皇岗口岸的重建,北环线主线连同北环线支线将会为北部都会区和新皇岗口岸提供直接铁路连接,加强北部都会区与大湾区的连接。拟议的北环线支线由北环线主线的新田站出发,途经新田科技城以及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除有助加强跨境联系外,亦可加强河套区与市区的交通联系,为往来大湾区的市民及旅客提供多一个出行的选择。我们正积极透过「专班」与内地当局,以及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推展相关工作,并预计于二○二四年内与内地当局就北环线支线深圳段的推展安排达成共识,并就项目展开详细规划及设计。 陈月明议员关注到文锦渡及香园围口岸的铁路服务。上述提及的北环线支线及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分别在新界中及新界西北提供直接的跨境铁路连接新皇岗口岸及深圳湾口岸。此外,旅客及市民亦可利用拟议的北环线东延线及新界东北线,前往文锦渡口岸及香园围口岸。在相关铁路线通车后,北部都会区内有铁路覆盖的陆路口岸,将由现时罗湖及落马洲两个口岸大幅增加至六个口岸,预期更能有效分流市民及旅客使用口岸,善用口岸设施,促进港深跨境融合。 就陈克勤议员关注新界东北线的车站位置方面,由于新界北新市镇的规划及工程研究仍在进行,我们稍后将根据拟议土地用途规划,进一步细化「两铁一路」包括新界东北线的走线及车站位置安排,以提供最合适、便捷及通达的主要运输基建。届时我们会考虑相关发展的运输需求、工程技术考虑、财务可行性、运输及成本效益等,亦会继续聆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并适时提供项目的进一步详情。 多位议员都关注东铁线的挤迫问题,东铁线现已全面使用新九卡列车及新信号系统,早上繁忙时间班次约每2.7分钟一班车。港铁公司会按乘客需求、列车数目、车务安排等因素决定列车班次。根据港铁公司提供的资料,东铁线早上繁忙时间的最繁忙路段为大围至九龙塘段,以每平方米站立四人计算的载客率约九成。据港铁公司观察,早上繁忙时间过境南下往市区的高峰与本地居民往市区上班的高峰不是完全重叠,加上部分过境南下的乘客到达东铁线最繁忙路段(即大围至九龙塘段)前已落车前往其他目的地。因此,东铁线仍有足够运力应付过境及本地乘客的出行需求。 港铁公司一直密切留意各铁路线的乘客需求,并会按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疏导繁忙时间人流,当中包括实施乘客分流措施,引导乘客到较多空间的月台位置上车,并透过科技应用,推出「车厢载客情况显示」实时资讯,让客量分布更均匀。港铁公司亦会在乘客较多的车站安排短途班次列车疏导乘客,例如于早上繁忙时间在沙田站及大埔墟站安排短途班次前往金钟站。 至于东铁线能否增至10卡车方面,由于港岛北岸的地底设施和建筑物地基密集,以致能够建造车站的位置和空间有限。增加列车卡数将牵涉整个系统的重大改动,并须重新进行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等一系列程序。 ​政府会继续督促港铁公司因应乘客量及实际情况,按需要调整列车服务,以及加插短途班次行走繁忙车站,以应付乘客需求。 另外,中铁线的优化方案包括于荃景围附近设置车站,并将荃湾线向西伸延至该车站,使之成为中铁线与荃湾线的转乘站。因此,中铁线将能有效连接屯马线、荃湾线、观塘线、东铁线、北环线、北环线东延线及新界东北线这些现有或拟议的铁路线,为市民提供更直接及快捷的路线往返北部都会区与港九各区,同时更有效分流不同铁路线的使用情况。 我们亦有检视东铁线、观塘线,以及九龙塘站的承受能力。在早上繁忙时段,东铁线及观塘线的最繁忙路段分别为大围至九龙塘段以及彩虹至九龙湾段。在中铁线开通后,由于部分新界北的市民能取道北环线及中铁线更方便快捷地到达九龙塘站,因此东铁线大围至九龙塘段的压力会相对减低。另一方面,方案对观塘线最繁忙路段的影响亦甚微。 多位议员亦关注到推展时间表,推展运输基建项目涉及庞大公共资源,对社会、民生及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为更善用资源,政府在应对运输及物流需求时会先考虑提升及扩展现有设施,并在有确切需要时推出新的基建项目。就新发展区而言,若运输基建项目过早落成会导致使用率偏低、产生资源错配的情况;而过迟落成则会对市民出行造成不便、减低市民及企业迁入新发展区的意愿,因此推展运输基建项目时需要谨慎周详的规划。 根据已知的土地发展规划资料,《蓝图》已充分考虑北部都会区、交椅洲人工岛及其他主要规划发展区的人口增长、就业和经济活动所带来的运输和物流需求,并按交通分析建议项目的推展优次。若按建议的目标落成时序推展各项运输基建项目,我们预期本港的铁路及主要干道网络能满足届时的运输及物流需求。 主席,我谨此陈辞。多谢主席。
STL
sc
立法会: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就「兴建新界东第二条南北铁路」议员议案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2/01/P2024020100245.htm
1.2.2024
以下是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今日(二月一日)在立法会会议就李梓敬议员动议的「兴建新界东第二条南北铁路」议案的开场发言: 主席: 首先,我非常感谢李梓敬议员提出动议辩论,以及卢伟国议员、陈月明议员和陈克勤议员提出的修正案,让大家就「兴建新界东第二条南北铁路」这个议题作充分讨论。 因应香港的长远发展需求,政府早前展开《跨越2030年的铁路及主要干道策略性研究》,全盘并客观地分析全港主要运输基建的供应和需求,并于二○二三年十二月发表《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蓝图》),前瞻性地整合所有正在规划、设计及施工中的主要运输基建项目,并勾划能满足远至二○四六年及以后的运输及物流需求的策略铁路及主要干道网络。 《蓝图》包括北部都会区与维港都会区南北连接的主要运输基建的详细规划方向。 铁路方面,现时往返这两个都会区的铁路线包括东铁线及屯马线。为加强南北铁路连系,我们会在香港中部及西部各增设一条铁路,即中铁线及港岛西至洪水桥铁路。中铁线将在香港的中间部分提供直接及快捷的替代铁路线。将来北部都会区的市民可利用中铁线便捷来往维港都会区,并可转乘荃湾线、东铁线及观塘线到达港九各区。同时,港岛西至洪水桥铁路将提供北部都会区与交椅洲人工岛及港岛西的直接连系,便利市民转乘港岛线、东涌线及屯马线往返新界西北及市区。 待上述新铁路项目落成通车后,连接北部都会区与维港都会区之间的南北走向铁路线将会由两条增加至四条,大幅提升铁路的载客容量。 主要干道方面,现时往返北部都会区与维港都会区的主要干道包括吐露港公路、大榄隧道及屯门公路。政府会加强往返两个都会区的主要干道容量及覆盖率。具体而言,政府会推展沙田绕道、屯门绕道、十一号干线、青衣至大屿山连接路及港岛西至大屿山东北连接路,以及相关的主要干道改善工程。 待上述工程完成后,在东面往返两个都会区的主要干道的整体道路容量会增加约六至七成;至于在西面,视乎路段,南北走向主要道路走廊的整体道路容量会增加约六成至一倍。 根据已知的土地发展规划资料,《蓝图》已充分考虑北部都会区、交椅洲人工岛及其他主要规划发展区的人口增长、就业和经济活动所带来的运输需求,并按交通分析建议项目的推展优次。在各个新铁路及新道路项目陆续落成后,我们预期运输基建网络将有足够的容量驱动全港的发展,深化跨境融合,增加出行选择,改善路面情况,减少出行时间,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接下来我会细心聆听各位议员的发言,稍后再一并回应。多谢主席。
STL
sc
立法会十七题:推动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1/31/P2024013100307.htm
31.1.2024
以下是今日(一月三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吴杰庄议员的提问和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意见指出,内地汽车零部件市场日趋成熟,以汽车改装为导向的汽车后市场领域是内地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点。然而,香港的汽车零部件及改装用品市场未见活跃,而本港有关改装车辆的法例也比其他地区严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统计,过去三年,每年(i)警方就非法改装汽车的执法行动及检控数字(包括扣留车辆检验及票控的数字),以及(ii)有多少宗严重交通意外及事故与改装汽车有关,并按意外原因列出分项数字;有否研究,改装汽车是否导致上述交通意外的成因; (二)鉴于有意见认为,本港现行有关改装车辆的法例比其他国家严谨,变相窒碍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政府会否在道路安全和适量汽车改装上作出平衡,考虑修订相关法例(包括《道路交通条例》(第374章)第53条),并参考欧美、日本等先进地区的做法,放宽规管及容许汽车改装;及 (三)有否评估,发展汽车零部件及改装用品市场每年可以为香港经济贸易带来多少收益;会否研究推广及发展香港的汽车零部件市场,以增加相关产品的贸易额,并配合国家汽车市场的发展? 答覆: 主席: 就吴议员的提问,经谘询创新科技及工业局、香港警务处(警务处)、运输署及政府统计处,我现综合回覆如下: (一)警务处和运输署一直就怀疑非法改装车辆个案交换资料,以期透过强化现行举报机制及警务处的路面执法行动等规管工作,进一步打击非法改装车辆的行为。 事实上,警务处不时针对非法改装车辆展开严厉执法行动。于过去三年扣留及检验怀疑非法改装车辆的数字如下: 年份 扣留及检验怀疑非法改装车辆数目 2021 2 177 2022 2 449 2023 1 951 警务处审视及分析整体交通意外主要成因,并未有个别统计涉及改装车辆的交通意外数字。警务处会继续以专业、审慎和负责任的态度执法,打击非法改装车辆以保障道路安全。 (二)所有在本港登记及领牌的车辆须符合《道路交通条例》(第374章)及其附属法例的规定。车辆的设计和建造,均须符合法例要求,以证明车辆宜于道路上行驶,方可登记及领牌。 根据《道路交通条例》第53(2)条,任何人不得更改或致使或允许他人更改任何汽车,以致该车辆的状况令该车辆在道路上使用时,会违反该条例有关其构造、重量、装备、制动器、驾驶盘或车胎方面的任何条文。此外,根据《道路交通(车辆构造及保养)规例》(第374A章)第5条的规定,每部车辆,包括所有车身及配件,须采用合适的材料,妥善及适当地构造,并在良好及可使用的状态;条文亦规定车辆的设计及构造方法须使该车辆能抵受相当可能会在运作时遇到的负荷及应力。有关条文的目的是要确保每部车辆均宜于道路上行驶,以保障道路安全。 按照上述条文,运输署就改装车辆已发出清晰指引,例如《改动或改装车辆:该做与不该做》及《需予通知的改动指引-汽车》,为改装车辆提供清晰的要求及说明,并为登记车主提供有关改装车辆前应予以考虑的资料。 运输署一直密切留意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亦会考虑不同改装项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适时更新指引。在进行任何改动或改装车辆前,车主应先参考上述指引,并寻求专业意见,例如汽车制造商/经销商、零部件代理商、保险公司等。鉴于香港人口密集,道路环境较狭窄和复杂,政府必须谨慎考虑放宽改装车辆规管要求的安全风险。 (三)二○二三年香港汽车零部件的贸易总额为128亿元,占香港该年贸易总额的0.15%。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和绿色等新发展理念,并聚焦绿色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香港在新能源科技方面有着良好的研发基础,本地科研机构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品等范畴的科技研发甚具实力,为香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稳固基础。未来,政府将积极推动有关产业发展,支持具实力或代表性的相关企业在香港设立研发和先进制造生产基地,促进香港经济多元发展。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继续新加坡访问(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1/31/P2024013100244.htm
31.1.2024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一月三十一日)继续访问新加坡。 他首先到访陆路交通管理局智慧运输系统中心,了解新加坡在城市交通管理所面对的挑战,以及如何透过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提升运输效率。他其后到访位于裕廊岛的新加坡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听取当地在可持续能源使用的介绍。 林世雄下午考察樟宜机场,并与新加坡民航局代表会面。他其后又与新加坡交通部长徐芳达进行会议,就双方关注的议题交换意见。 林世雄表示,香港和新加坡的双边贸易关系非常紧密,新加坡是香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香港则是新加坡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亦是新加坡通往内地的主要门户。他期待香港与新加坡可加强合作机会,携手推动亚太地区在运输及物流方面的发展。 林世雄晚上与旅居新加坡的港人会面,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他明天(二月一日)早上将启程返港。
STL
sc
立法会十二题:北部都会区旅游景点的交通规划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1/31/P2024013100186.htm
31.1.2024
以下是今日(一月三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姚柏良议员的提问和署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廖振新的书面答覆∶ 问题: 政府于去年十月底发布的《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勾划出北部都会区包括「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在内的四大区域,并以「产业带动,基建先行」为规划主轴。关于北部都会区旅游景点的交通规划,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有意见认为,现时由新娘潭至沙头角的一段鹿颈路限制旅游巴士驶入,不但阻碍旅客进出,亦浪费沿途沙头角海可吸引旅客的风光,政府有否计划扩阔鹿颈路、完善该道路的交通基建,以及放宽旅游巴士在上述路段的进出限制; (二)鉴于「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已于本年一月一日展开,当局会否将介乎横沥至沙头角一段的莲麻坑路边境禁区解禁,容许车辆或单车从该路段驶至沙头角; (三)鉴于有意见指出,现时北部都会区内的道路狭窄,旅游巴士难以靠近区内法定古迹,当局有否研究扩阔区内古迹或历史建筑的出入路口,以方便旅客参观;及 (四)有否因应沙头角开放计划而增加的车流和人流,调整公共小型巴士和公共巴士路线,以及为旅游巴士增设停泊位置? 答覆: 主席: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将为香港注入新经济动力。当中,最东部的「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天然资源丰富,并拥有很多传统乡镇,具有潜力作康乐及旅游发展。相关政策局/部门会因应此区域的发展,规划及落实所需要的交通及基建配套。 就姚柏良议员的提问,经谘询发展局、保安局及运输署后,现答覆如下: (一)现时鹿颈路设有限制,全日禁止重量超过5.5公吨的车辆、公共小型巴士(专线小巴例外)、巴士及旅游巴驶入,原因是该路段弯多、路面狭窄。有见及此,运输署会透过发出禁区许可证,容许29座或以下的旅游巴,于星期日及假日非繁忙时间使用鹿颈路南行前往新娘潭路;按运输署的评估,鹿颈路目前仍有足够的容量应付整体交通需求,包括获发禁区许可证的车辆需求,运输署将继续密切留意附近一带的交通并作妥善安排。 (二)介乎横沥至沙头角的一段莲麻坑路的边境禁区,是警务人员执行边界保安工作的专用通道。基于保安理由,有关路段不会开放给所有公众人士及车辆使用。警方会透过发出禁区许可证,有限度开放相关路段给予当地居民和其他有实际需要的人士使用,例如工程人员、以及在清明节及重阳节期间前往附近墓地扫墓的公众人士。此外,有关路段终止于沙头角边境管制站,不能沿路直达于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内已经开放的地带。 为配合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于二○二四年一月一日的实施,运输署已推行多项措施完善沙头角的交通配套,包括开办一条接驳粉岭和上水站的特快专营巴士服务、加强现行一条巴士及一条专线小巴路线的服务,以及增设指定旅游巴于禁区内的上落客位置,确保交通畅顺。开放计划实施至今公共交通安排运作良好。 (三)发展局透过「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邀请非牟利机构申请以社会企业模式保存一些选定的政府拥有的历史建筑,以创新的方法活化更新,予以善用,并适度向公众开放以供享受及欣赏。就私人拥有的历史建筑,发展局透过「历史建筑维修资助计划」,协助业主进行维修工程,并要求获资助的业主在合适的情况下开放相关历史建筑。发展局亦鼓励政府部门开放其拥有和管理的历史建筑。若政府工程(包括交通配套改善工程)涉及法定古迹或历史建筑,古物古迹办事处会从文物保育角度,向工程倡议部门提供技术意见,在可行情况下加强建筑的连接性及畅达性,方便游人参观。 (四)为配合第二期沙头角开放计划及方便旅客,如上文所述,运输署已安排营办商开办新的特快专营巴士服务以及加强现有的专线小巴及专营巴士服务,以应付乘客需求。此外,运输署亦已于二○二三年十二月完成沙头角巴士总站的改善工程,为旅游巴士增设了停泊位置供旅客上落。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展开新加坡访问(附图)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1/30/P2024013000336.htm
30.1.2024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一月三十日)展开访问新加坡行程。 林世雄于早上到访新加坡的港口,鸟瞰巴西班让集装箱码头,并参观正在兴建的大士港导览,听取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代表介绍新加坡港口在自动化操作及推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最新发展。 林世雄其后出席午餐会,向当地的业界人士分享有关运输物流发展的观点,并介绍香港的优势及商机。他表示,疫情及国际最新形势为全球的航空、海运和物流带来重大变化及形成新的供应链,运输及物流局去年年底就现代物流和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推出了两个行动纲领,按最新情况制定策略和行动措施,以支持香港持续发展需要及提升业界的长远竞争力。 林世雄亦分别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和陆路交通管理局的官员会面,就双方关注的议题交换意见,并与当地业界代表进行交流,了解新加坡的营商情况,以及向他们阐述香港在运输物流方面的最新发展。 林世雄明日(一月三十一日)会继续行程,并与当地政府官员会面。
STL
sc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访问新加坡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1/28/P2024012600319.htm
28.1.2024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明日(一月二十九日)下午启程前往新加坡访问。 林世雄将会参观当地运输物流设施,包括考察港口、新加坡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以及樟宜机场的运作。他亦会到访新加坡智慧运输系统中心,并与当地的官员以及业界会面,就相关议题进行交流。 林世雄星期四(二月一日)返港。他离港期间,运输及物流局副局长廖振新将署任局长。
STL
sc
立法会十三题:电动车的行车安全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1/24/P2024012400187.htm
24.1.2024
以下是今日(一月二十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梁文广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根据运输署的统计数字,在二○二二年及二○二三年首八个月,首次登记的电动私家车占整体首次登记的私家车的比例超过50%。另一方面,据报近年涉及电动车的交通意外频生。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统计,最近三年,分别涉及电动车及非电动车的交通意外率及伤亡人数为何;如有,有关数字为何;如否,原因为何,以及会否进行统计; (二)鉴于据悉,电动车加速起步和停车减速的方法与汽油车有别,政府有否措施鼓励或协助驾驶人士熟习电动车的操作;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政府有否措施(i)规管电动车维修工场的水平及维修人员的资格,以及(ii)向维修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梁文广议员提问有关电动车的行车安全的各个部分,经谘询运输署和机电工程署后,我现答覆如下: ​根据运输署纪录,于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期间,电动车与非电动车涉及交通意外率表列如下: 年份 涉及交通意外率# (每千领牌车辆计) 电动车^ 非电动车 2021 31.9 31.4 2022 24.9 27.3 2023* 25.3 30.5 注: ^纯电动车 #涉及交通意外率以该年年中的领牌车辆数目计算 *临时数字 而于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期间,涉及电动车与非电动车的交通意外伤亡人数表列如下: 年份 涉及交通意外的伤亡人数 (以车辆燃料类别区分) 只涉及 电动车^ 同时涉及电动车^及非电动车 只涉及 非电动车 2021 102 767 17 013 2022 114 982 14 544 2023* 276 1 765 16 380 注: ^纯电动车 *临时数字 (二)政府非常重视道路安全。运输署持续向驾驶教师业界发放驾驶电动车辆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让学习驾驶者了解有关资讯。此外,运输署亦一直联同道路安全议会及香港警务处进行不同的宣传及教育活动,提高司机在驾驶电动车辆时的安全意识。 (三)为配合《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香港清新空气蓝图2035》及《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以及电动车的最新发展,政府已与车辆维修业界、学术和培训机构、专业团体、车主会等持份者组成车辆维修技术谘询委员会,委员会支持在现有车辆维修自愿注册制度下,涵盖电动车维修服务。政府正与业界、培训机构及其他持份者制订电动车维修技工和工场的自愿注册要求,当中包括技工注册所需的培训、技术和工场注册所需的设施、细节安排和时间表等,以期让合资格的电动车技工及工场获纳入相关注册服务范围。政府的目标是在二○二四年内推出有关措施。 此外,政府正积极与各持份者合作,共同推动和加强对电动车技术及维修人才的培训。职业训练局已于二○二三年八月开办电动车维修及保养证书课程,并正计划设立专门的电动车培训工场,以培训更多合资格技工,配合电动车在本港普及化;而职业安全健康局亦已于二○二三年十二月开办电动车维修安全认知课程,向现有技工提供维修电动车的安全知识。
STL
sc
立法会一题:东九龙及启德集体运输系统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1/17/P2024011700236.htm
17.1.2024
以下是今日(一月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杨永杰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答覆: 问题: 政府在上月公布的《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蓝图》)中,建议分别在东九龙及启德建造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预计在二○三四年至二○三八年落成。然而据报,政府最初建议建造的东九龙线及启德捷运,原本预计分别在二○二五年及二○二三年落成。有市民对有关项目「等了十年又十年」感到失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上述东九龙及启德项目属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并已有建议走线,为何仍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才能落成; (二)会否优先启动启德项目,并尽快研究将其走线接驳至港铁油塘站,以早日满足启德体育园的交通需求;若会,详情为何;若否,有何交通配套满足有关需求;及 (三)会否在东九龙项目研究覆盖慈云山及竹园的独立走线,以回应黄大仙半山区居民的交通诉求;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经谘询路政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运输署,现就议员的提问回覆如下。 (一)因应公众对尽早落成启德及东九龙智慧綠色集体运输系统的期望,自行政长官在二○二三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有关建议后,我们已检视所需程序及积极展开这两项工程的相关规划、勘测及设计等筹备工作。具体工作包括于今年第一季谘询相关区议会,以及就聘请顾问进行勘查研究及初步设计招标。我们亦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内邀请世界各地相关系统的供应商及营运商提交意向书,从而敲定系统及其基建设施的具体要求及设计。与此同时,我们亦会进行相关法定程序,例如环境影响评估、方案刊宪及批准、拟建车厂用地的规划申请等。此外,鉴于系统将是首次在香港营运,我们亦需同步制定相关财务安排、营运要求及规管框架。我们亦会加快原有工作时间表,争取于二○二六年先后就两个项目的建造工程进行招标,以期于二○二七年分别批出工程合约。 正如上文提及,建议的智慧綠色集体运输系统为首次在香港推出,除了上述提及的各项程序外,项目亦涉及不少技术挑战。两个系统的走线皆受制于沿线的现有或已规划的发展,以及现有的行车道及地下公共设施,故此我们需处理拟议走线的空间限制、技术要求及与现有发展的配合。其中,约7公里长的东九龙项目的工程范围庞大及沿线地势起伏,其工程复杂性较高及设计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项目的部分走线及车站需要在地底公用设施密集的行车路上兴建,建造期间亦要避免影响现时交通繁忙的新清水湾道及清水湾道。此外,部分路段及车厂会在陡峭斜坡上兴建,并需要进行比较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工程。 虽然如此,我们会争取同步进行更多前期研究与设计工作,并继续积极探讨技术方案来缩短建造时间,例如尽早进行前期工程、提早开始部分系统测试,以及运用可供制造及装配的设计、机电装备合成法等技术等,力争早日完工。 (二)正如答覆第一部分所述,我们会尽快推展启德智慧綠色集体运输系统。我们听到社会有不少声音希望启德及东九龙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可以涵盖更多范围,包括杨议员提出把启德项目延伸至港铁油塘站,以及将东九龙系统涵盖至慈云山及竹园一带的建议。政府团队必须进一步研究这些建议的技术可行性,以及对项目推展时间表和整体成本效益的影响。我们会就扩展或调整系统走线的可行性与供应商及营运商交流意见。预期当政府团队对项目的研究深化后,我们会更深入探讨扩展启德及东九龙项目的可行性。 至于启德体育园的交通安排方面,启德体育园邻近港铁启德站和宋皇台站,距离两站均约10分钟步程。市民除可使用便捷的铁路网络往返启德体育园,亦可乘搭在邻近巴士站(例如承启道)的多条巴士路线往返启德体育园与港九新界各区。启德体育园区内亦设有的士站及公众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配合市民不同模式的出行需要。当有大型活动于启德体育园举办时,运输署会视乎活动的规模及参加者的需要,开办特别巴士服务以配合活动进行期间的额外交通需求。 (三)根据初步技术可行性研究,不论是把东九龙系统延伸至慈云山或以独立走线接驳至邻近铁路站,于慈云山区内狭窄的道路建造高架道的空间十分有限。然而,我们会在收到相关系统的供应商及营运商递交的意向书后,就扩展系统的可行性交流意见,以再检视将系统涵盖至慈云山及竹园一带的可行性和整体成本效益。 现时慈云山及竹园区内主要道路如蒲岗村道、斧山道、慈云山道及竹园道等有足够容量应付该区的道路交通需求。区内设有多条专营巴士和专线小巴服务方便市民往返邻近铁路站,包括黄大仙站、钻石山站及乐富站,以及其他地区。现时的公共运输服务大致能应付乘客需求,运输署会继续密切监察该区交通情况及公共运输服务需求。正如上文所述,我们将来会再检视是否有空间在现有的道路基建设施及公共交通服务的基础上,加设符合成本效益的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 多谢主席。
STL
sc
立法会二十二题:避风塘及避风碇泊处的管理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1/17/P2024011600565.htm
17.1.2024
以下是今日(一月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刘业强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悉,近年海上游乐船只数量急增,而且大部分该等船只的船主把船只停泊在市区附近的避风塘,令该等避风塘的泊位严重不足。此外,有船主反映,一些在避风塘固定停泊的船只(例如「晒家艇」(即渔民用作生晒海味的船只)、已报废的工程船和趸船,甚至是已损毁的游艇(俗称「死船」))被利用作「霸位」,其两侧泊位则出租予游乐船只停泊,以及有船主在避风塘碇泊船只时遭索取泊位报酬。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一年,本港第I至IV类持牌船只的登记数目分别为何;该等数字与二○二一年及二○二二年的数字的比较为何; (二)过去一年,全港避风塘和避风碇泊处停泊船只的数目为何,并按船只种类列出分项数字;该等数字与二○二一年及二○二二年的数字的比较为何; (三)过去五年,海事处打击在避风塘内停泊船只的违法行为的详情,包括(i)巡查次数、(ii)违规个案数目、(iii)违规行为类别、(iv)检控宗数,以及(v)被定罪的个案数目; (四)会否持续加强巡查和执法行动,包括研究引入智慧科技执法,以确保避风塘泊位用得其所;及 (五)会否考虑成立专责部门,统筹避风塘及避风碇泊处的政策及管理,包括重新规划和整理本港所有避风塘泊位、检讨避风塘泊位「先到先得」的运作方式,以及研究收回所有避风塘泊位,再由政府统一管理的可行性? 答覆: 主席: 政府一直致力确保在香港水域内有足够的避风泊位,供本地船只(包括作业船只和游乐船只)在台风袭港期间或恶劣天气情况下停泊,以保障船只和船上人员安全。全港现时设有14个避风塘,分布于香港各区水域,共提供423公顷泊位面积供船只使用。除避风塘外,本地船只亦可选择在18个避风碇泊处内停泊。而在一般天气下,本地船只可按其日常业务和工作需要,在不妨碍海上交通的情况下在香港水域内任何安全和合适的位置碇泊。 海事处会定期评估全港避风泊位面积供求情况,最新一轮的《二○二二至二○三五年避风塘面积需求评估》预计直至二○三五年整段期间,本地船只避风泊位的供应足以应付需求。有关报告亦已于二○二三年一月上载到海事处网页供公众参阅。一般而言,海事处每五年会进行一次评估,下一轮评估预计于二○二五年开展。 就刘业强议员提问的各部分,经谘询海事处后现答覆如下: (一)过去三年,本港第I至第IV类别持牌船只数目及按年变化如下﹕ 持牌船只类别 二○二一年 二○二二年 二○二三年 第I类别 396 390 (-1.52%) 393 (+0.77%) 第II类别 1 956 1 845 (-5.67%) 1 814 (-1.68%) 第III类别 6 376 6 139 (-3.72%) 6 260 (+1.97%) 第IV类别 11 767 12 378 (+5.19%) 12 553 (+1.41%) (二)海事处没有备存避风塘和避风碇泊处平日的使用量,但会记录在台风袭港期间各避风塘的最高使用量,以确保可应付船只在恶劣天气下对避风泊位的需求。过去三年,在台风袭港期间各避风塘按船只类别划分的最高使用量载于附件。 (三)海事处不时在香港不同水域巡查,当中包括各避风塘水域,以确保船只航行安全。根据记录,过去五年海事处就不同避风塘共作出约49 000次巡查,当中海事处就船只违规情况作出2 038宗检控,违规情况包括涉嫌无牌运作、没有批准的情况下出租以收取租金或报酬、运载多于合法数目的人数、船上救生装置或灭火器具不足、未能出示保险单、违反牌照条件、没有将证明书的标记髹上甲板室两边船舷最易被看见的位置、没有将正式牌照存放于船只上、住家船只进入或停留在禁区内、船只没有载有持有本地合格证明书的操作人员及游乐船只用作非游乐用途等。截至二○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1 843宗案件已被定罪,195宗案件仍在处理中。 (四)为确保避风塘内的通航区畅通以及打击本地船只违规行为,海事处除不时在避风塘巡逻,亦会不定期与警务处和消防处在各避风塘进行特别行动及防火演习。为加强执法,海事处已与机电工程署、水务署、食物环境卫生署和电力公司取得一致意见,会定期在避风塘进行联合行动。海事处在日常巡逻或联合行动中,如发现有船只涉嫌违反《电力条例》、《水务设施条例》或《食物业规例》的情况,会转交予相关政府部门跟进。另外,海事处近年亦已购入小型无人机作支援调查执法之用,并会持续检视市场有否合适智慧科技方案作有关用途。 (五)政府的既定政策是在全港范围内提供避风泊位,供本地船只在恶劣天气下停泊。海事处乐意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以及参与研究跟避风塘管理有关的事宜,与业界一起商讨避风塘管理问题。
STL
sc
立法会十五题:打击非法改装车辆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1/17/P2024011600521.htm
17.1.2024
以下是今日(一月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谢伟铨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市民投诉,多年来受到非法改装车辆行车时所发出的噪音滋扰,并怀疑该等车辆涉及夜间的飙车活动,危害市民安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研究推出措施,以有效打击非法改装车辆造成噪音滋扰的行为;如有,详情为何; (二)鉴于政府在去年五月三日回覆本会交通事务委员会的信件中表示,警方与运输署曾进行多次联合打击非法改装车辆的行动,警方与运输署有否共同检讨该等联合行动的成效; (三)会否修订法例,加重非法改装车辆的罚则,以提高阻吓作用; (四)会否把经常收到车辆噪音投诉的路段列为「噪音滋扰黑点」,以加强对非法改装车辆的执法;及 (五)有否采用新科技(例如由环境保护署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研发的噪音识别系统)进行路边监测,以加强打击非法改装车辆;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谢伟铨议员提问有关政府打击非法改装车辆造成噪音滋扰的各个部分,经谘询环境及生态局、香港警务处(警务处)和运输署后,我现答覆如下: (一)及(四)《噪音管制(汽车)规例》(第400I章)规定,所有首次登记的车辆必须符合该规例中车辆所发出噪音的订明标准。而根据《道路交通条例》(第374章),运输署署长可拒绝为任何不符合噪音标准的车辆进行首次登记。 另外,《道路交通(车辆构造及保养)规例》(第374A章)亦规定车辆必须安装灭声器。为防止车辆在首次登记后,被非法改装而发出过量噪音,第374A章亦规定车辆灭声器须保持良好及有效运作,而且不得改装或更换,以免发出更大的声响。任何人如违反有关规定,即属犯法,最高刑罚为罚款一万元及监禁六个月。 现行的《道路交通条例》第80条已授权警务人员如合理地怀疑车辆曾被非法改装(包括因非法改装引致发出过量噪音),可指令该车辆驶往验车中心,安排验车主任验查车辆。如证实有关车主违反相关法例,警务处将会予以检控。警务处和运输署亦会继续就相关执法事宜紧密合作。 就非法赛车为居民带来的噪音滋扰问题,警务处和运输署一直积极跟进投诉,而警务处会不定时展开行动,包括与运输署按照上述法律条文采取下文第二部份所述的联合行动。警务处和运输署未有备存个别路段有关车辆噪音的投诉数字,但会按收到的投诉及情报订定行动地点和时间。 (二)及(三)警务处和运输署一直就处理发出过大声响例如怀疑改装死气喉的「有缺点车辆」及车辆噪音投诉紧密合作,以期透过现行举报机制及警务处路面执法行动等工作,来打击非法改装车辆。警务处与运输署在二○二三年共进行了41次打击非法改装车辆的联合行动,较二○二二年的21次增加一倍,而经联合行动所发出的车辆检验令则由二○二二年约2 400宗下降至二○二三年约2 000宗。另外,运输署车辆检验办事处收到有关有缺点车辆的举报,由二○二二年约4 300宗下降至二○二三的约3 800宗。上述数据反映警务处与运输署的联合行动的成效,而现行的法例仍具有阻吓力。警务处和运输署会继续相关工作。 (五)环境保护署(环保署)一直有留意海外有关监察改装车辆发出过量噪音技术的发展,例如近年环保署应用人工智能分析声音和图像,开发出自动识别发出过量噪音的非法改装车辆的技术。警务处和运输署亦会继续留意科技发展(包括环保署开发的技术),适时引进合适的技术以协助执法。
STL
sc
立法会: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动议二读《海上安全(酒精及药物)条例草案》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1/10/P2024011000443.htm
10.1.2024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一月十日)在立法会会议动议二读《海上安全(酒精及药物)条例草案》的发言全文: 主席: 我谨动议二读《海上安全(酒精及药物)条例草案》(《条例草案》)。 立法背景 根据现行法例,在酒精或药物影响下于香港水域内操作船只的船员,只会被控以在《船舶及港口管制条例》(第313章)和《商船(本地船只)条例》(第548章)下关于在海上「危及他人的安全」的一般罪行。为加强海上安全和保障船上人士的安全,我们建议参考打击陆上醉驾和药驾的做法,订立特定法例管制香港水域内的海上醉驾和药驾,并赋权执法机关在海上交通事故发生后要求涉事各方接受强制性酒精或药物测试。 立法建议 适用范围 根据《条例草案》,任何参与操作在航船只,包括控制、驾驶船只或为船只领港的人士,或于在航船只上履行指定职责,即与船只安全、保安以及保护海洋环境有关的人士,如受到酒精或药物影响,而其程度达到该人没有能力妥当地操作船只,或其体内酒精浓度超过订明限度,或其体内含有任何指明药物,即属违法。考虑到锚泊、系岸或搁浅的船只即使开动引擎后仍无法航行,《条例草案》将只适用于在航船只,即不在锚泊、系岸或搁浅的船只。我们亦建议《条例草案》适用于香港水域内所有船只,包括本地领牌船只、内河船只及远洋船只。 海上醉驾和药驾检测 海事处和警务处在参考现时道路上醉驾和药驾的执法程序后,已制定一套执法程序。就海上醉驾,海事处职员和警员,统称获授权人员,将获赋权要求涉事人员利用手提式认可检查仪器进行检查呼气测试。如检查呼气测试显示其呼气中的酒精比例可能超过订明限度,获授权人员可要求有关人士提供另外一个呼气样本和利用认可呼气分析仪器进行酒精测试,程序与《道路交通条例》(第374章)下的陆上醉驾测试程序类同。 就海上药驾,获授权人员将获赋权要求涉事人接受一项或多于一项初步药物测试,包括海上现场清醒度测试、快速口腔液测试或尿液检查测试。如初步药物测试显示有关人士妥当地操作船只或妥当地履行指定职责的能力受损,或其口腔液或尿液含有任何浓度的指明毒品,获授权人员将要求有关人士在指定地点提供尿液或血液样本,让政府化验所进行药物测试。 执法 为确保执法机关有足够权力执行《条例草案》,我们建议赋权执法机关可要求参与操作在航船只或于在航船只上履行指定职责的人士进行认可酒精及/或药物测试。在有合理因由怀疑涉事人已干犯罪行的情况下,获授权人员亦可逮捕有关人士,并将其带离该船只等。 罚则 视乎罪行的类型与严重程度,《条例草案》建议罚则包括罚款5,000元至50,000元不等及/或监禁六个月至三年不等。触犯海上醉驾与药驾的人士,与触犯陆上醉驾和药驾罪行一样,同样可被罚款5,000元至25,000元,以及监禁六个月至三年。此外,法庭可命令取消有关人士在香港水域操作在航船只,或于在航船只上履行指定职责的资格,不少于六个月至不少于10年不等。在特定情形下,我们亦建议法庭或裁判官可终身取消有关人士的资格。总括而言,拟议的罚则与《道路交通条例》下陆上醉驾和药驾罪行采用的罚则类同。 谘询工作 我们已先后于二○一九年三月二十五日和二○二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就立法建议谘询立法会经济发展事务委员会,议员普遍支持立法建议,并建议尽快提交《条例草案》。 此外,我们亦就立法建议先后在二○一七年三月和二○二三年五月谘询海事处辖下的本地船只谘询委员会、港口行动事务委员会、领港事务谘询委员会,以及高速船谘询委员会。委员会均对立法建议表示支持。 主席,立法建议将会更有效规管本港水域内海上醉驾和药驾的行为,从而加强海上安全和保障船上人员的安全。我希望各位议员支持《条例草案》。 我谨此陈辞。多谢主席。
STL
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