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dict
target
stringlengths
1
5.54k
num_text_patches
int64
1
528
null
在早期,MINIX社区向 Linux 内核贡献了代码和想法。 当时,GNU 项目已经创建了许多自由操作系统所需的组件,但是它自己的内核 GNU Hurd 尚不完整且无法使用;而BSD操作系统还没有摆脱合法的阻碍。 因此,尽管早期版本的 Linux 功能有限,但它迅速获得了开发人员和用户。
380
null
从1993年到1994年初,出现了0.99版本的15个开发版本。 1994年3月14日,Linux内核1.0.0发布,共176,250行代码。 随后的1995年3月,有310,950行代码的 Linux 内核1.2.0发布。 在1996年6月9日发布的 Linux内核2.0版本之后,以2.0为大版本的主要更新有如下这些:
353
null
基于时间的发布过程保持不变。 2013年6月发布的Linux内核版本3.10包含15,803,499行代码,而2015年6月发布的4.1版本已发展到超过1950万行代码,由近14000名程序员贡献。 塔能鮑姆-林納斯辯論
253
null
架构 Linux是一个单体内核,支持真正的抢占式多任务处理(于用户态,和版本2.6系列之后的内核态)、虚拟内存、共享库、、共享写时复制可执行体(通过)、内存管理、Internet协议族和线程等功能。
231
null
有許多其他的語言用在一些方面上,主要集中在內核構建過程中(這裡指從源代碼創建可啟動鏡像)。 包括Perl、Python和多種腳本語言。 有一些驅動可能是用C++、Fortran或其他語言寫的,但是這樣是強烈不建議的。 编译器兼容性
399
null
Linux内核开发、GNU C函数库和相关的实用工具致力于追随POSIX和单一UNIX规范。 是内核的系统调用接口。 内核至用户空间API
414
null
直到内核版本2.4,只有用户进程是抢先式的,就是说除了时间片用尽,在用户模式下执行的当前进程,如果有更高态优先级的进程进入TASK_RUNNING状态,它就会被中断。 自从2.6系列Linux内核,增加了中断执行内核代码的任务的能力,但不是对于内核代码的所有段落。
379
null
老版本内核有所谓的,用于锁定粒度为整个内核的同步,它最终由Arnd Bergmann在2011年移除了。 还有叫做的调度策略,实现了(EDF)算法,它增加于2014年3月30日发行的内核版本3.14。 可移植性
253
null
操作系统试图读写无效或不允许的内存地址是导致内核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 内核错误也有可能在遇到硬件错误或操作系统BUG时发生。 在许多情况中,操作系统可以在内存访问违例发生时继续运行。 然而,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操作系统通常会停止工作以避免造成破坏安全和数据损坏的风险,并提供错误的诊断信息。
303
null
oops信息可以帮助Linux内核工程师调试,检测oops出现的条件,并修复导致oops的程序错误。 安全 计算机安全是一个非常公众化的主题,关系到Linux内核,因为大量在内核中的错误可能成为潜在的安全漏洞,是否允许提升权限漏洞或拒绝服务攻击源漏洞。 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这样的缺陷被发现,并在Linux内核中被修补好。 新的安全功能被继续实现,以解决在Linux内核中的电脑不安全问题。
132
null
如2012年五月,SYSRET指令被發現在AMD和英特爾處理器間在實現方面有差異,這個差異在Windows、FreeBSD、XenServer和Solaris這些主流作業系統會導致漏洞。 2012年六月,Linux核心中該問題已被修復。 2021年,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曾藉由貢獻修補程式至Linux核心的名義,利用修補程式導入臭蟲或漏洞,以觀察Linux核心社群的反應,再度故技重施時,被發現後封鎖了所有來自該大學的貢獻,與移除過去該大學曾經貢獻的程式碼。 开發 开发者社区
257
null
在公司中,顶端贡献者是Intel(12.9%)和Red Hat(8.0%),第三和第四位为“none”(7.7%)和“unknown”(6.8%)类属。 开发过程与模式
283
null
一旦审查过程完成,维护者接受他内核代码树中的补丁。 如果这些更改被认为是够重要的错误修复,那么包含这些修补程序的拉取请求(pull request)将在几天内发送给Linus。 否则,将在下一个合并窗口时向Linus发送拉取请求。 合并窗口通常会持续两周,并在之前的内核版本发布后立即启动。
171
null
此外,他们同时也会增添一些新特性和对新硬件的支持,而这些支持是这些发行商分支基于的稳定分支所不包括的。 重新开发的估价
404
null
版本命名 Linux内核有三个不同的命名方案。 早期版本:第一个版本的内核是0.01,其次是0.02,0.03,0.10,0.11,0.12(第一GPL版本),0.95,0.96,0.97,0.98,0.99及1.0。 ,从0.95版有许多的补丁发布於主要版本版本之间。
193
null
而4.0(2015年4月)釋出後,則延續3.A.B的命名格式,只是將主版號變更為4。 法律層面 许可证 原先托瓦茲将 Linux 置于一个禁止任何商业行为的条例之下,但0.12版本之后改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第二版。 该协议允许任何人对软件进行修改或发行,包括商业行为,只要其遵守该协议,所有基于Linux的软件也必须以该协议的形式发表,并提供源代码。
333
null
然而,GPL的条款规定,如果没有指定版本,那么可以使用任何版本;并且艾伦·考克斯指出,很少有其他 Linux 贡献者指定了特定版本的 GPL。
204
null
社群中的Linux-libre提供完整的自由軟體韌體。 載入式核心模組許可證
406
null
SCO爭議
219
null
参见 Linux 林納斯·托瓦茲 Linux内核版本历史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Linux内核官方下载中心 日渐膨胀的Linux邮件列表内容摘要 林納斯與塔能包姆爭論微核心的筆仗 Greg Kroah Hartman on the Linux Kernel at youtube 如何查看Linux内核版本信息 使用GPL許可證的軟件 類Unix系統 芬蘭發明
369
null
托瓦兹家族属于在芬兰占6%的芬兰瑞典族,其父母都畢業於赫爾辛基大學,在學期間是積極的學運份子。 他的名字來自於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313
null
2003年,為了專心於Linux內核的發展,從全美達公司辭職,受聘于開源碼發展實驗室(OSDL),擔任Linux内核的主要維護者。 2004年6月,托瓦茲全家移居奧勒崗州Dunthorpe,接近於開源碼發展實驗室的總部所在地Beaverton。
407
null
他(牛顿)虽然死了快300年了,却也没有让房间这样地臭气熏天。”
363
null
该奖被普遍形容为相当于在技术领域的诺贝尔奖。 学术
433
null
专利 截至2011年3月,托瓦兹已获得全球35项专利(申请和授权的专利)。 参看 林纳斯定律 塔能鮑姆-托瓦茲辯論 Git是一个由林纳斯·托瓦兹创立的分布式版本控制/软件配置管理软件。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外部連結 林纳斯·托瓦兹的部落格 Just For Fun: Linux创始人托瓦兹自传書評
361
null
最为人所称道的是GPL(最广泛使用的自由软件协议)。
362
null
他在几周后完成了这项任务,然后他用这个夏天剩余的休息时间在APL上写了一个文本编辑器以及IBM System/360上PL/I编程语言的预处理器。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425
null
截至2009年,斯托曼和萨斯曼介绍的技术仍然是智能回溯中最通用和最强大的解释。 有关()的技术也在该论文中被提及。
346
null
GNU项目的发起 1970到1980年代,斯托曼察覺到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中的黑客文化开始式微,與實驗室有來往的公司為了商業利益開始限制其他人使用源代码或者停止提供原始碼,最終斯托曼開始了 GNU 運動用於創建 Unix 的替代品,並在1985年成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並發表GNU宣言。 Stallman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布鲁斯特·卡勒(Brewster Kahle)所说,这种软件法律特征的转变可以被认为是1976年“美国版权法”所引发的后果。 相关 GNU与Linux
298
null
而事实上,1998年“开源”一词最初从自由软件社区中分化出来仅仅是因为在英文中“自由”()一词有歧义,而其支持者认为“开源”()一词更好。 争议
342
null
2021年3月底,理查德·斯托曼宣布回歸自由軟件基金會董事會。 荣誉 截至2016年,他获得了十五个荣誉博士及教授称号。 1990年度麦克阿瑟奖 1991年度美国计算机协会颁发的Grace Hopper Award以表彰他所开发的的Emacs文字编辑器 1996年获颁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1998年度电子前线基金会先锋奖 1999年Yuri Rubinsky纪念奖 2001年在蘇格蘭获颁格拉斯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01年武田研究奖励赏(武田研究奨励賞) 2002年成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03年在比利時获颁布鲁塞尔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04年在阿根廷獲頒國立沙爾塔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4年獲得祕魯國立大學榮譽教授 2007年获颁秘魯印加大學荣誉教授 2007年获颁Universidad de Los Angeles de Chimbote荣誉博士学位 2007年获颁帕維亞大學荣誉博士学位 2008年获颁祕魯National University of Trujillo荣誉博士学位
142
null
最新的版本(版本3)发表于2007年6月29日。 自由软件基金会还发布了GNU宽通用公共许可证和GNU自由文档许可证。
436
null
高優先计划 自由软件基金会列出了一個高優先計畫(high priority projects)列表,FSF認為這些計畫需要自由軟體社群們的注意,這些計畫所開發的項目目前並沒有自由軟體可以用來取代非自由軟體。 目前計划:
399
null
组织 理事会成员 ,SFA公司高级程序员 ,CivicActions公司的建立人 Odile Bénassy,巴黎第十一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工程师 傑拉德·傑伊·薩斯曼,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教授 理查德·斯托曼,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建立人并任主席至2019年9月16日 一般在波士顿总部里有10个雇员工作。 姊妹组织
271
null
奖励 1999年:林纳斯·托瓦兹奖 2005年:电子艺术大奖 參考資料 参见 GNU 理查德·斯托曼 自由软件运动 自由软件 自由軟體鑄造場 外部連結 FSF Europe FSF India 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 自由軟體組織 非营利组织 1985年麻薩諸塞州建立
152
null
7月28日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28日发表国情咨文的时候表示,将对兵变事件进行彻底调查。 当日在菲律宾仍有反政府游行示威,要求阿罗约下台。 第七届世界华商大会在马来西亚开幕。
412
null
台灣当局表示台湾将继续举行“全民公投”,并将于下周核定出“全國性公民投票委员会”。
457
null
尼日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霍乱,以尽造成至少74人死亡。 这次霍乱的爆发是有当地饮用水受到污染引起的。
448
null
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由于戴维·凯利之死引起的情报风波使得布莱尔政府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表示相信布莱尔的民众从上个月的51%下降到39%,而对他的评分则跌到-17。 工党的领先优势也从12%剧降到2%。 7月21日
407
null
7月13日 伊拉克执委会宣布萨达姆下台之日为国定假日。 7月12日 台灣決定14日恢復因為SARS而暫停的對香港人的14天臨時落地簽證辦理。 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列根号”服役。 这是美国第一艘以尚在人世的总统人物命名的航空母舰。
395
null
Mizban Khadr al-Hadi是伊拉克前政府Baath Party地区的高级指挥官以及革命司令委员会的成员,Mahmud Dhiyab al-Ahmad是前内政部大臣。 耐克宣布以3.05亿美元收购Converse。 7月8日 苏丹一架波音客机坠毁,116人丧生。
300
null
这个判决类似于2003年6月10日在安大略省的判决。 7月7日 韩国总统卢武铉访华。 北京周口店附近发现与山顶洞人同期的古人类化石。 大连海边发生罕见的海市蜃楼奇特景观。
434
null
台湾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从SARS疫区名单上除名,现在全球已经没有SARS疫区。 俄罗斯莫斯科的一个摇滚音乐会上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至少造成20人死亡,30多人受伤。 两个引爆者当场死亡。 目前警方对此事还没有作出评论。
387
null
根据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多伦多从非典疫区的名单上除名。 现在仍在疫区名单上的台湾有望在7月5日从名单上除名。
417
null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决定将中国云南省的“三江並流”列入该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从而使中国列入这一名录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项目达到29个。 欧洲议会通过的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新法规。 加拿大温哥华成为2010年第21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 7月1日 伊朗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到伊朗访问,讨论对伊朗的核查问题。
353
null
日本宇宙往返机在瑞典进行的飞行实验中意外坠毁。 香港五十萬人反基本法廿三條立法大遊行。
452
null
孙中山是少數在華人地區中普遍尊崇的近代中國政治人物。 中華民國尊稱其為“國父”,中華人民共和國尊其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
145
null
1914年,孫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先後兩次發表討袁宣言;1917年段祺瑞解散國會,孫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軍政府,當選大元帥,誓師北伐;1918年因受舊桂系軍閥和政學系挾制,孫被迫去職,至上海;1919年,孫創辦《建設》雜志,發表《實業計畫》,並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1920年,孫回廣東,次年就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因陳炯明事變,孫退居上海。 1925年3月,孫因膽囊癌惡化等在京兆地方逝世,《總理遺囑》「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347
null
1940年4月1日,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孫為中華民國國父。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通常正式稱孫為「中国偉大的革命先行者」。 而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局与人民网共同主办的中国政协新闻网,曾在纪念孙诞辰140周年网页上设立「国父风采」板块。 生平 早年 1866年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孫中山在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誕生;乳名帝象,上村塾讀書時取名文,成親時取字德明。
277
null
」 9月22日,孫眉再赴檀香山,孫擬隨兄赴檀未果。 1878年春,孫反對纏足、蓄婢和賭博。 求學 夏威夷求學
294
null
1881年,孫在伊奥拉尼書院讀喬治·華盛頓、林肯等傳記,希望改造中國。 1882年7月27日,孫畢業於伊奥拉尼書院,英文文法考第二名,獲夏威夷國王卡拉卡瓦在畢業典禮上親頒一本中國書籍作為獎品,出色的英文水平幫助了孫进行革命活動。
323
null
秋,孫即與同村青年陸皓東結成好朋友,並經常共同談論時政腐敗,直到深夜。 8月中,孫與陸皓東一起「搗毀偶像」,破壞翠亨村村中的北帝廟神像,不為鄉人所容,經崖口、淇澳島逃離家鄉前往香港。 香港求學
317
null
孫在中央書院讀書兩年半期間,受洗成為基督徒、第一次婚姻、與孫眉激烈衝突。
464
null
1886年9月,孫持喜嘉理博士介紹信,入(美國)長 老教會海外基督使團嘉約翰(John Kerr)博士主持的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科學校習醫(即南華醫學校,今中山醫科大學前身),開始鼓吹革命。 10月,孫認識英國倫敦傳道會宣教師區鳳墀,區鳯墀為其改名逸仙。 課餘,孫經常抒發熱愛中國的情懷和革新政治的抱負;並在同學中結交鄭士良等。
324
null
1888年3月24日,孫達成在翠亨村病逝,享年76歲,孫眉對孫中山加倍愛護備至,凡所需學費,均允供給。 8月,孫在西醫書院第一學年期終考試中,名列全級第三名。 1889年夏,孫在第二學年期終考試中,名列全級第一名。
341
null
秋,孫在澳門鏡湖醫院當醫師。 12月18日,與澳門鏡湖醫院簽訂〈揭本生息贈藥單〉,貸款2,000銀元開設中西藥局。 由於醫術高明,態度認真,頗受歡迎,「聲名鵲起」。
405
null
並決定親赴天津面呈給直隸總督李鴻章。 不久,孫偕陸皓東前赴上海。 2月15日,廣州《中西日報》東西藥局廣告:「……大醫生孫君逸仙……舊歲底因事返澳度年,今已由澳回省。 」
357
null
「乾亨」名號是黃詠商所訂,黃父名勝,任香港議政局議員,與大律師何啟有戚誼,何介紹黃與孫相識,黃由是入會。 同日香港興中會與香港輔仁文社合併,仍稱興中會,會長(總辦)一職未決。 1892年3月13日,香港輔仁文社成立,舉楊衢雲為會長,謝纘泰為秘書;孫在領導權上面臨楊衢雲挑戰,楊衢雲的抱負和自信與孫旗鼓相當。
356
null
是为孫在廣州所發動的第一次武裝起义。
382
null
孫把陳少白留在東京,派鄭士良返回香港。 12月中旬,孫赴檀香山。
358
null
倫敦蒙難
230
null
同時孫將英國柯士賓所著《赤十字會救傷第一法》譯為漢文。 康德黎稱贊孫:「他不歇地工作,閲讀有關政治、外交、法律、軍事、海軍的書籍;礦產與礦業、農業、畜牧、工程、政治經濟等類,占據了他的注意,而且細心地和耐心地研究。 」
481
null
12月,孫命陳少白在台北成立興中會分會。
401
null
冬,孫斷然拒絕清政府各種渠道誘降。
174
null
孫託付網絡拓展工作給日籍顧問和同志,部分託付給湖南改革派畢 永年;陳少白邀請廣東三合會一位大佬黃福赴香港,他在陳少白接受「白扇」頭銜之儀式中擔任主持。 1899年11月李鴻章接任兩廣總督,想北京混亂失序之際另起一個獨立政府。
376
null
孫主動求見法國駐越北大使哈爾蒙德(Jules Harmond),6月21日孫抵達西貢,攜帶哈爾蒙德大使給法屬印度支那總督韜美(Paul Dourmer)之信。 1900年7月,孫偕宮崎寅藏等離開香港赴日本,尋求起義後援;8月下旬,孫從日本秘密赴上海,旋返日本;9月,孫由日本抵達台灣,在台北建立起義指揮中心。 孫會見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謀求武器援助。
359
null
青山軍事學校運作不超過4個月,吸收約15名粵籍學員。 入學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 聯繫美国洪门
422
null
9月26日,為「掃除保皇邪説」和「規復革命組織」,離日赴檀香山。 孫在希爐宣傳鼓動,駁斥保皇派反動謬論,重建革命組織,命名為「中華革命軍」。 為求工作方便,孫揚棄先前立場,加入三合會。 12月,孫返火奴魯魯,多次演説抨擊保皇派,又改組《檀香新報》,親撰《敬告同鄉書》等,揭露保皇派「假革命」、「真保皇」。
138
null
1904年4月6日,孫抵舊金山,為阻孫入境,保皇黨促清朝駐舊金山總領事轉告美國海關,指控孫持假護照。 同日美國官員扣留審問孫,孫寫下《自述證言》。 1904年之《自述证言》原件现藏于位于加州舊金山的美国国家档案局,目前仅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有复制件,中稱:自己于1870年出生在夏威夷伊娃。 孫宣誓取得夏威夷出生紙。
328
null
12月,孫抵布魯塞爾,同中國留比學生就革命方略等問題反覆討論,並建立革團體;孫旋赴倫敦。
395
null
大會由宋教仁主持,有逾700名學 生雲集在大廳內,許多學生不得其門而入,簇擁在門外,聆聽孫首度在東京公開發表演說。 屆時爆滿,後來者猶絡繹不絕,門外擁擠不通;警吏令封門,諸人在外不得入,甚為喧嘩;又開門聽其進場。 第三至第十次起義
370
null
7月至9月,孫自吉隆坡抵達芙蓉,與當地華僑座談,揭露清政府假立憲;旋赴檳榔嶼建立中國同盟會分會,後又至新加坡、西貢、日本。 秋冬,孫與黃興、章太炎等制定《革命方略》,包括《軍政府宣言》、《對外宣言》等8個文件,係備各地革命黨人起義時頒用;《軍政府宣言》是綱領文件,闡發中國同盟會政綱。 12月,孫在東京舉行《民報》周年慶祝大會,系統闡述三民主義思想,主張制定「五權分立」憲法;孫分派中國同盟會會員前往江蘇省、安徽省、湖南省、廣東省、江西省等,策應萍瀏醴起義。
181
null
5月,孫派黃興、胡毅生分赴郭人漳、趙聲部,爭取新軍反正;5月下旬至6月上旬潮州黃岡起義和惠州七女湖之役,不久失敗;9月1日,孫命王和順於欽州王光山起義,防城起義爆發,因補給困難退入十萬大山,失敗;9月至10月,孫派中國同盟會會員赴海防、西貢、新加坡、暹羅、檳榔嶼、吉隆坡等地籌集革命經費。 10月,孫私自委託宮崎滔天在東京幫他做財務處理,洽商購買軍火,形式上把同盟會其他領袖排除在軍事機密外。 12月2日廣西鎮南關之役,孫偕黃興等親赴陣地參戰。
305
null
10月10日下榻丹佛(或譯典華)的布朗皇宮飯店(Brown Palace Hotel),該飯店並存有孫當時的入住記錄。
451
null
11月,章炳麟猛烈反擊偽《民報》,呼籲海外華人不要捐資給孫;陶成章譴責乾綱獨斷,再度要求同盟會開除孫。 11月至12月,孫自英國抵美國,向紐約、波士頓等地華僑籌款。 同年,美國務卿盧特(Elihu Root)以孫「非但沒有盡美國公民的義務,反而全力投入中國政治,尤有甚者,他是鼓動反政府的領袖,而本政府與彼政府有友好關係」為由,取締孫的美籍身份。
253
null
3月,孫建立「美洲三藩市中國同盟會總會」(通稱「美洲同盟總會」),建議改組《美洲少年》周刊為《少年中國晨報》作機關報。 同月,孫抵檀香山,改組興中會為中國同盟會檀香山分會。 6月,孫密赴日本,晤黃興、趙聲等;7月,孫抵新加坡;8月至10月,孫在檳榔嶼指導整頓南洋同盟會組織,準備起義;11月13日,孫在檳榔嶼主持秘密會議,「鼓其勇氣,乘此良機,重謀大舉」;11月中下旬,孫派趙聲往香港聯絡廣州新軍;12月,孫再赴歐美籌款。
35
null
11月23日,孫晤東方滙理銀行總裁西蒙(Stabislas Simon)。 11月下旬,孫由法國乘船,行前電集會上海討論中央政府組成之各省代表,稱「但求早鞏固國基」,可推舉黎元洪或袁世凱任總統,「此後社會當以工商實業為競點」。 臨時大總統
409
null
12月30日,孫在上海召開中國同盟會本部臨時會議,改訂中國同盟會暫行章程,宣言革命黨人「當臨時政府組織之際」,當成「堅固不破之群」,駁斥「革命軍起,革命黨消」,稱革命黨人「必完全貫徹此三大主義而無遺」;孫決定赴南京就職,不顧「北方將派大軍渡江」之流言。
452
null
1912年1月2日,孫通電各省改用陽曆,並以1月1日為民國建元之始;1月3日,孫公布各部總長、次長名單組閣,各省代表會改組臨時參議院;1月4日,孫電令廣東代理都督陳炯明出兵北伐:「和議無論如何,北伐斷不可廢」;1月7日,孫《告友邦書》,稱民國承認「革命軍興」前清與各國之條約、借貸和權利。 孫不願延長內戰,雙方遂派代表在上海議和,孫提出:一、清帝退位;二、袁絕對贊同共和;三、孫自清帝退位後辭職;四、由參議院選舉袁為臨時大總統;五、袁被選後,當宣誓遵守《臨時約法》,袁必「誓守參議院所定之憲法,乃能接受事權」,袁乃嗾使段祺瑞等電清廷實行共和。 1月22日,孫電伍廷芳,令將議和辦法轉告袁。
215
null
曾訪問過孫之記者提到「他真誠、慎思的外表」,以及「安靜、沉穩的舉止」。 2月12日,清廷下詔宣統帝遜位,詔書文本由南京方面草擬,再傳給袁。 2月13日,孫向臨時參議院辭任臨時大總統,並薦袁代任;臨時參議院即按議和條件舉袁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 2月15日,孫祭明孝陵時向文武官員講話。
8
null
參議院為防袁野心,特設「責任內閣制」,以唐紹儀為國務總理,並設國務會議以行使職權,但袁不能容,唐紹儀被迫辭職,以陸徵祥代之。 3月29日,孫出席臨時政府各部總次長、衛戌總督、各軍師旅司令官舉行餞別宴會。 1914年5月,臨時約法遭罷廢,新法除去所有行政權約束,並無限期延長總統任期。
438
null
9月25日,孫、袁公布聯合聲明,提出建立中央集權之政府,去軍事化,開放外國資本,促成政黨和解,穩定政局。
448
null
10月,孫委王寵惠與英商簽定廣州至重慶及蘭州的鐵路線,袁橫加阻撓,不予批准。 10月10日,孫為英文《大陸報》撰文:「實業主義之行於吾國必矣」。 10月14日,孫稱中國鐵路總公司已在上海成立;孫在中國社會黨本部演説3天,評論社會主義學説及派別,理解和同情社會主義。 12月上旬,孫通電呼籲政府和國民反對沙俄強迫外蒙簽訂《俄蒙協約》和《商務專條》。
151
null
3月14日,孫與戴季陶、馬君武、宋嘉樹、何天炯等出席神戶國民黨交通部正支部長吳錦堂在寓所所設午餐會。 二次革命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滬寧車站遇刺,兩天後重傷不治。 3月22日,孫中山在長崎悉宋教仁在上海被刺;3月23日,孫參觀長崎三菱造船所後,下午即乘船返國。 3月25日,孫抵上海力主公開與北京政府決裂,並以武力抗袁。
214
null
組建中華革命黨 中華革命黨於1913年底開始籌建。
455
null
」孫的提案遭到部分革命黨人抵制,特別是黃興。 1915年3月14日,孫致書日本外務省大臣,向日本政府承諾優於二十一條要求之權利讓渡。 11月15日,孫委居正為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總司令。 袁着「國體投票」,要各區、各省之國民代表,投票贊成改行君主政體,又指使參議議員上書擁戴袁為皇帝。
155
null
10月31日,黃興逝世;11月24日,孫與前來吊唁之友人在上海哈同花園。 第一次護法運動
233
null
蔣介石撰上對北洋軍作戰計劃及滇粵兩軍對於閩浙單獨作戰之計劃。 10月上旬,護法戰爭開始衡山、寶慶戰鬥;10月12日《中華新報》刊出孫發布討伐段祺瑞令,指段祺瑞「陽托共和,陰行帝制」,成為「共和之蟊賊,人民之大蠹」,號召全國「討滅偽政府,還我約法,還我國會,還我人民主權」。 11月18日,孫通電反對南北調和,堅持「恢復約法及舊國會」。
502
null
10月10日,孫改組中華革命黨,擴大吸收黨員,成立中國國民黨,加上「中國」兩字以與1912年的國民黨區分。 總部有總務部、黨務部、財政部,孫以居正、謝持、廖仲愷為主任。
386
null
民國政府成立。 7月,孫下令討伐廣西,兩個月克南寧、桂林、龍州。 10月,廣州非常國會批准孫北伐計劃。 10月中旬,孫巡廣西,3萬人準備北伐,組織大本營。
401
null
英國只派一艘炮艇供孫調遣,孫得以在8月9日離開珠江,抵香港轉上海。 9月至12月,孫在上海寓所3次召集在上海各省中國國民黨負責人廖仲愷、汪精衛、胡漢民、張繼、楊庶堪討論改組中國國民黨。 孫和吳佩孚談判,盼望能回到北京;孫同時與張作霖秘密交涉,從張作霖得到若干經費。 年底,孫策動駐廣西的滇軍、桂軍及駐西江之部分粵軍趕走陳炯明,奪回廣州。
325
null
4月20日,孫督師北伐,與參謀長蔣介石從廣州火車北上。 11月19日,孫親指各軍禦四路反撲之陳部,守衛廣州。 聯俄容共 1922年8月,蘇聯政府秘密以馬林聯繫孫中山;馬林和李大釗多次晤孫,討論振興中國國民黨。 1923年1月17日至1月26日,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到上海與孫會談,月底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確立孫「聯俄」政策,包括:蘇聯願援助中國完成統一;蘇聯願拋棄沙俄對華之不平等條約,另行開始中蘇交涉;中東鐵路問題由中蘇協商,暫維持現狀;蘇聯無意使外蒙脫離中國,蘇軍也不必立時撤退。
153
null
大會主席團由胡汉民、汪精卫、林森、李大钊及谢持5人組成,蘇聯顧問鮑羅廷也出席大會;大會決議中國共產黨黨員可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但須服膺三民主義及遵守黨綱黨紀;與會代表百多人,包括20多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4年6月16日,孫在鮑羅廷等陪同主持黃埔軍校開學典禮。 6月,黃埔軍校正式開學,第一期有學員600多人,孫兼任軍校總理,任命蔣為校長,廖仲愷為黨代表;蘇聯派出多名軍官作顧問,並安排中國共產黨黨員入軍校就讀或任教。 1924年8月3日起,講民生主義四講,其中在廣州大學演講民生主義時批評馬克思主義,駁斥馬克思主義之剩餘價值說,也摒棄階級鬥爭之重要角色;和鮑羅廷對話後一星期,孫再次演講民生主義,推翻先前批評,再次主張民生主義即是社會主義。
109
null
同日,廖仲愷辭去軍需總監、財政部長和財政廳長。 中國國民黨內部出現批評、抗議,孫科辭去廣州市長,廖仲愷放棄廣東省省長,蔣介石也拒絕讓黃埔師生參加北伐,只派一連兵到韶關保衛孫。 1924年10月,廣州商團事變,成為北伐變數。 北上与逝世
132
null
孫在《入京宣言》中稱:中國「仍處在帝國主義各國殖民地之地位,固而吾人救國之責,刻不容緩」。
384
null
在哲學上,提出「知難行易」說,批判「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保守思想。 評價 紀念 家庭
357
null
溯自常德至廣東,孫是為第十八代。 子女簡表: 妻: 元配妻子(1915年離婚):盧慕貞(1867年7月30日—1952年9月7日) 長子:孫科(1891年10月20日—1973年9月20日) 長孫:孫治平(1913年11月15日—2005年4月6日) 曾孫:孫國雄(孫治平與謝秀琳之子) 玄孫:孫偉仁 次孫:孫治強(1915年1月27日—2001年7月4日) 曾孫:孫國元(孫治強與林倫可之子) 曾孫:孫國升(孫治強與林倫可之子) 曾孫:孫嘉琳(孫治強與劉肇雲之女) 曾孫:孫國瑜(孫治強與劉肇雲之女) 長孫女:孫穗英(1922年1月16日生) 次孫女:孫穗華(1925年3月18日—2021年4月16日) 庶孫女:孫穗芳(孙科私生女,1935年3月19日生) 庶孫女: 孫穗芬(孙科私生女,1938年8月6日—2011年1月29日)
181
null
《三民主義》(1924年十六講版)、《革命方略》、《五權憲法》、《中國革命史》(1923年)、《中國存亡問題》(1917年)、《建國大綱》、《建國方略》、《民權初步》(1917年)、《孫文學說》(1919年)(後編為《建國方略》之一)、《實業計畫》(1920年)(後編為《建國方略》之二)。 遺著編有《孫中山選集》、《孫中山全集》等。 1917年2月21日,孫文寫成《社會建設》(又名《民權初步》),後編為《建國方略》之三;書中述及會議細則,「教吾國人行民權之第一步」。
295
null
其他:《倫敦蒙難記》(1912年2月)、《赤十字會急救第一法》(譯著) 文集 《孙中山全集》1930年上海三民公司出版 《孙中山全集》1938年
454
null
电视类 《孙中山奉安大典》,1989年,2集,南京广播电视台。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