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九月丁亥,峻卒,以從弟偏將軍綝為侍中、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召還據等。 | 九月十四日,孫峻去世。他的堂弟孫糹林被任命為侍中、武衛將軍,統管朝廷內外各項軍事,並詔令呂據等人回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據聞綝代峻,大怒。 | 呂據得知以孫糹林接替孫峻,非常憤怒。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己丑,大司馬呂岱卒。 | 十六日,大司馬呂岱去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壬辰,太白犯南鬥。 | 十九日,太白星掠過南鬥星軌道。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據、欽、諮等表薦衛將軍滕胤為丞相,綝不聽。 | 呂據、文欽、唐諮等上表推舉衛將軍滕胤擔任丞相,孫糹林沒有采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癸卯,更以胤為大司馬,代呂岱駐武昌。 | 三十日,朝廷任命滕胤為大司馬,替代呂岱駐守武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據引兵還,欲討綝。 | 呂據率軍退回,準備討伐孫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遣使以詔書告喻欽、諮等,使取據。 | 孫糹林派遣使者持皇帝詔書明示文欽、唐諮等,讓他們收押呂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冬十月丁未,遣孫憲及丁奉、施寬等以舟兵逆據於江都,遣將軍劉丞督步騎攻胤。 | 冬十月四日,孫糹林派遣孫憲及丁奉、施寬等率領水軍趕到江都迎擊呂據,派遣將軍劉丞督率步、騎兵攻擊滕胤。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胤兵敗夷滅。 | 滕胤兵敗,被夷滅三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己酉,大赦,改年。 | 六日,大赦天下,更改年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辛亥,獲呂據於新州。 | 八日,在新州抓獲呂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一月,以綝為大將軍、假節,封永寧侯。 | 十一月,孫亮任命孫糹林為大將軍,持符節,並封為永寧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憲與將軍王惇謀殺綝,事覺,綝殺惇,迫憲令自殺。 | 孫憲與將軍王昶謀劃殺害孫糹林,事情敗露,孫糹林殺死王惇,迫令孫憲自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二月,使五官中郎將刁玄告亂於蜀。 | 十二月,派五官中郎將刁玄到蜀國告知吳國情況。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二年春二月甲寅,大雨,震電。 | 太平二年春二月二十三日,天降大雨,電閃雷鳴。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乙卯,雪,大寒。 | 十四日,大雪,天氣非常寒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長沙東部為湘東郡,西部為衡陽郡,會稽東部為臨海郡,豫章東部為臨川郡。 | 朝廷將長沙郡東部分為湘東郡,西部為衡陽郡,會稽郡東部為臨海郡,豫章郡東部為臨川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夏四月,亮臨正殿,大赦,始親政事。 | 夏四月,孫亮進入正殿,大赦天下,開始親自處理政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所表奏,多見難問,又科兵子弟年十八已下十五已上,得三千餘人,選大將子弟年少有勇力者為之將帥。 | 孫綝所上奏的事情,大多被詰難責問,孫亮又徵召十八歲以下十五歲以上的兵家子弟,聚集了三千多人,挑選年輕勇猛的將領子弟擔任這些人的將帥。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亮曰: 吾立此軍,欲與之俱長。 | 孫亮說: 我建立這支軍隊,是要與他們一起成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日於苑中習焉。 | 每天在皇宮內苑操練。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五月,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以淮南之眾保壽春城,遣將軍朱成稱臣上疏,又遣子靚、長史吳綱諸牙門子弟為質。 | 這年五月,魏國徵東大將軍諸葛誕率淮南的軍隊守衛壽春城,並派遣將軍朱成到吳國稱臣上疏,又派兒子諸葛靚、長史吳綱各位牙門子弟為人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六月,使文欽、唐諮、全端等步騎三萬救誕。 | 六月,孫亮派文欽、唐諮、全端等率領三萬步並騎兵救援諸葛誕。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朱異自虎林率眾襲夏口,夏口督孫壹奔魏。 | 朱異從虎林率兵進攻夏口,夏口督孫壹投奔魏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秋七月,綝率眾救壽春,次於鑊裡,朱異至自夏口,綝使異為前部督,與丁奉等將介士五萬解圍。 | 秋七月,孫糹林率軍救援壽春,到達鑊裡,朱異從夏口趕來,孫綝派他做為前部督,和丁奉等率領五萬部隊解壽春的困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八月,會稽南部反,殺都尉。 | 八月,會稽郡南部反叛,斬殺都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鄱陽、新都民為亂,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鄭胄、將軍鍾離牧率軍討之。 | 鄱陽、新都的百姓作亂,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鄭胄、將軍鍾離牧率軍征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朱異以軍士乏食引還,綝大怒,九月朔己巳,殺異於鑊裡。辛未,綝自鑊裡還建業。 | 朱異因為軍中缺乏糧草而率兵返回,孫糹林大怒,九月初一日,在鑊裡斬殺朱異。三日,孫綝從鑊裡返回建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甲申,大赦。 | 十六日,孫亮大赦天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一月,全緒子禕、儀以其母奔魏。 | 十一月,全緒兒子全禕、全儀帶著母親投奔魏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二月,全端、懌等自壽春城詣司馬文王。 | 十二月,全端、全懌等從壽春城投拜司馬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三年春正月,諸葛誕殺文欽。 | 太平三年春正月,諸葛誕殺死文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三月,司馬文王克壽春,誕及左右戰死,將吏已下皆降。 | 三月,司馬昭攻克壽春城,諸葛誕和身邊侍從全都戰死,將領以下人員全部投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秋七月,封故齊王奮為章安侯。 | 秋七月,孫亮封原來的齊王孫奮為章安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詔州郡伐宮材。 | 下詔州郡砍伐建造宮殿的木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自八月沈陰不雨四十餘日。 | 自八月以來,天氣陰沉,但四十多天沒有下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亮以綝專恣,與太常全尚,將軍劉丞謀誅綝。 | 孫亮因為孫綝蠻橫恣意,和太常全尚、將軍劉丞謀劃殺害孫糹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九月戊午,綝以兵取尚,遣弟恩攻殺丞於蒼龍門外,召大臣會宮門,黜亮為會稽王,時年十六。 | 九月二十六日,孫糹林帶兵擒獲全尚,派弟弟孫恩在蒼龍門外誅殺孫丞,召集大臣們在宮門聚集,將孫亮廢黜為會稽王,當時孫亮十六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休字子烈,權第六子。 | 孫休,字子烈,是孫權的第六個兒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年十三,從中書郎射慈、郎中盛衝受學。 | 他十三歲時,跟隨中書郎射慈、郎中盛衝學習。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太元二年正月,封琅邪王,居虎林。 | 太元二年正月,被封為琅王牙王,居住在虎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四月,權薨,休弟亮承統,諸葛恪秉政,不欲諸王在濱江兵馬之地,徙休於丹楊郡。 | 四月,孫權去世,孫休弟弟孫亮繼承皇大統,諸葛恪主管政事,不想讓諸侯王待在長江附近征戰之地,就將孫休遷往丹楊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太守李衡數以事侵休,休上書乞徙他郡,詔徙會稽。 | 太守李衡多次藉故侵擾孫休,孫休上奏書請求遷到其他郡,朝廷就詔令他遷到會稽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居數歲,夢乘龍上天,顧不見尾,覺而異之。 | 住了幾年,孫休夢見自己騎著龍飛上天,回頭看不到尾巴,醒來後覺得很奇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亮廢,己未,孫綝使宗正孫楷與中書郎董朝迎休。 | 孫亮被廢后,二十七日,孫糹林派宗正孫楷與中書郎董朝迎接孫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休初聞問,意疑,楷、朝具述綝等所以奉迎本意,留一日二夜,遂發。 | 孫休得知消息,心中懷疑,孫楷、董朝詳細地陳述孫糹林等之所以奉迎孫休的原意,留住一天兩夜,就出發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月戊寅,行至曲阿,有老公幹休叩頭曰: 事久變生,天下喁喁,願陛下速行。 | 十月十七日,到了曲阿,有老翁攔住孫休叩頭說: 事情拖久了就會有變故,天下人都期望著您,希望陛下迅速出發。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休善之,是日進及布塞亭。 | 孫休認為老者說的對,這天到了布塞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武衛將軍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輿法駕迎於永昌亭,築宮,以武帳為便殿,設御座。 | 武衛將軍孫恩代理丞相事務,率領朝中官員用皇帝的轎輦在永昌亭迎接孫休,修築宮室,用武帳做成臨時宮殿,設置御座。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己卯,休至,望便殿止住,使孫楷先見恩。 | 十八日,孫休來到,望見便殿就停了下來,讓孫楷先見孫恩。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楷還,休乘輦進,群臣再拜稱臣。 | 孫楷返回,孫休乘輦前行,百官再拜稱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休升便殿,謙不即御坐,止東廂。 | 孫休就登臨便殿,帶著謙遜沒有立即到王位上,只在東廂停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戶曹尚書前即階下贊奏,丞相奉璽符。 | 戶曹尚書上前到階下宣頌奏文,丞相獻上玉璽、符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休三讓,群臣三請。 | 孫休多次推讓,群臣也多次請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休曰: 將相諸侯鹹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璽符。 | 孫休說: 將相諸侯都推舉我,我哪裡敢不接受受璽、符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輿,百官陪位,綝以兵千人迎於半野,拜於道側,休下車答拜。 | 朝臣們按次序給孫休引導車駕,孫休登上轎輦,朝臣在旁陪侍,孫糹林率領一千多士兵在近郊迎接,在路旁叩拜,孫休下車回拜。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 | 當天,就登臨正殿,大赦天下,更改年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歲,於魏甘露三年也。 | 這一年,是魏國的甘露三年。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詔曰: 夫褒德賞功,古今通義。 | 永安元年冬十月二十一日,孫休下詔說: 褒獎贊賞有德有功之人,是古往今來通行的道義。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以大將軍綝為丞相、荊州牧,增食五縣。 | 現在任命大將軍孫糹林為丞相、荊州牧,增加食邑五個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武衛將軍恩為御史大夫、衛將軍、中軍督,封縣侯。 | 武衛將軍孫恩為御史大夫、衛將軍、中軍督,封為縣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威遠將軍據為右將軍、縣侯。 | 威遠將軍孫據為右將軍,封縣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偏將軍幹雜號將軍、亭侯。 | 偏將軍孫幹為雜號將軍,封亭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長水校尉張布輔導勤勞,以布為輔義將軍,封永康侯。 | 長水校尉張布勤勉踏實,任命張布為輔義將軍,封為永康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董朝親迎,封為鄉侯。 | 董朝親自迎駕,封為鄉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詔曰: 丹陽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 | 又下詔說: 丹楊太守李衡,因為過去的嫌隙,將自己捆綁到有關衙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射鉤斬袪,在君為君,遣衡還郡,勿令自疑。 | 古人射鉤斬袂不記前仇,在別人角度為他人著想,將李衡遣送回原來州郡,不要讓他懷疑自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己丑,封孫皓為烏程侯,皓弟德錢唐侯,謙永安侯。 | 二十八日,封孫皓為烏程侯,孫皓弟弟孫德為錢塘侯,孫謙為永安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一月甲午,風四轉五復,濛霧連日。 | 十一月三日,大風反覆吹刮,大霧連綿。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一門五侯皆典禁兵,權傾人主,有所陳述,敬而不違,於是益恣。 | 孫糹林一門,五位封侯,都統管禁軍,權傾朝野,他有所上奏,孫休都恭敬對待而不違背,於是孫糹林更加縱情恣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休恐其有變,數加賞賜。 | 孫休擔心孫糹林懷有二心,多次予以賞賜。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丙申,詔曰: 大將軍忠款內發,首建大計以安社稷,卿士內外,鹹贊其議,並有勳勞。 | 五日,孫休下詔說: 大將軍忠誠發自內心,倡導謀劃來安定國家,朝廷內外文武百官,一致贊同他的建議,都有功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昔霍光定計,百僚同心,無復是過。 | 過去霍光定計,百官同心,也未超過今天的情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亟案前日與議定策告廟人名,依故事應加爵位者,促施行之。 戊戌,詔曰: 大將軍掌中外諸軍事,事統煩多,其加衛將軍御史大夫恩侍中,與大將軍分省諸事。 壬子,詔曰: 諸吏家有五人三人兼重為役,父兄在都,子弟給郡縣吏,既出限米,軍出又從,至於家事無經護者,朕甚愍之。 | 及時按照之前和大將軍商議定下的參加告廟儀式的人員名單,依照舊例應該加進爵位者,都要儘快辦理。 七日,又下詔說: 大將軍執掌朝廷內外各項軍事,事務繁雜,現加官衛將軍御史大夫孫恩為侍中,與大將軍分擔主管各種事務。 二十一日,又下詔說: 各低級政府官員家庭中有五人的,其中三人在為國家作事,父兄在都城,子弟在郡縣任職,既交納了規定的糧食,大軍出征也要跟隨,以至於家中沒有人管理家事,我非常同情。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有五人三人為役,聽其父兄所欲留,為留一人,除其米限,軍出不從。 | 那些家有五人,其中有三人擔任官吏的,允許家中父兄決定想留下的人,留下一人在家,免除他應繳納的糧食,大軍出征也不必跟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曰: 諸將吏奉迎陪位在永昌亭者,皆加位一級。 | 又說: 各位在永昌亭迎駕陪侍的官員都晉升一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頃之,休聞綝逆謀,陰與張布圖計。 | 不久,孫休得知孫糹林想要謀逆,就暗地與張布制定計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二月戊辰臘,百僚朝賀,公卿升殿,詔武士縛綝,即日伏誅。 | 十二月八日舉行臘祭,百官朝賀,公卿都到殿堂之上,孫休下令武士將孫糹林捆住,當天就殺了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己巳,詔以左將軍張布討奸臣,加布為中軍督,封布弟惇為都亭侯,給兵三百人,惇弟恂為校尉。 | 九日,孫休下詔說因為左將軍討伐奸臣,故任命張布為中軍督,封張布的弟弟張郃為都亭侯,給他三百士兵,任命張郃的弟弟張恂為校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詔曰: 古者建國,教學為先,所以道世治性,為時養器也。 | 孫休詔書說: 古人創建國家,都以教化學習為首,教育學習放在首要地位,以此引導世俗陶冶情操,為時代培養人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自建興以來,時事多故,吏民頗以目前趨務,去本就末,不循古道。 | 自建興年間以來,天下變故很多,官吏百姓很多都以眼前利益為先,捨本逐末,不遵循古人的道義。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所尚不惇,則傷化敗俗。 | 社會所崇尚的思想不敦厚,則傷風敗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案古置學官,立五經博士,核取應選,加其寵祿,科見吏之中及將吏子弟有志好者,各令就業。 | 應該按照古代制度設置學官,設立五經博士,考核選取應該提拔的人才,對他們加以恩寵俸祿,那些有志向的官吏之中以及軍隊將領的子弟中,讓他們各自學習。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一歲課試,差其品第,加以位賞。 | 一年後考試,分出品第高下,加以官位賞賜。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使見之者樂其榮,聞之者羨其譽。 | 讓見到這些情況的人樂於趨向這種榮耀,聽到這些情況的人羨慕這樣的名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敦王化,以隆風俗。 | 以便敦促王道教化,發揚淳樸風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二年春正月,震電。 | 永安二年春正月,電閃雷鳴。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三月,備九卿官,詔曰: 朕以不德,託於王公之上,夙夜戰戰,忘寢與食。 | 三月,九卿官制設置完畢,孫休下詔說: 朕是無德之人,身在王公之上,心中日夜不安,忘食廢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欲偃武修文,以崇大化。 | 現在想要停息戰事,推行教育,以推崇宏盛的教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推此之道,當由士民之贍,必須農桑。管子有言: 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 | 推行這樣的道義,應當從士民心中嚮往的事情出發,一定是農業之事。《管子》有言: 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一夫不耕,有受其飢,一婦不織,有受其寒;飢寒並至而民不為非者,未之有也。 | 一人不耕種,就有人捱餓;有婦女不織布,就有人受寒;飢寒交迫而老百姓不為非作歹,從來沒有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自頃年已來,州郡吏民及諸營兵,多違此業,皆浮船長江,賈作上下,良田漸廢,見穀日少,欲求大定,豈可得哉? | 近年以來,州郡官民及各部隊士兵,大多背離農業,都駕船長江之上,往來做生意,良田日益荒蕪,所收糧食逐漸減少,想要使國家安定,又怎麼能做到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亦由租入過重,農人利薄,使之然乎! | 也是因為賦稅太重,百姓利益太少,才導致如此!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欲廣開田業,輕其賦稅,差科強羸,課其田畝,務令優均,官私得所,使家給戶贍,足相供養,則愛身重命,不犯科法,然後刑罰不用,風俗可整。 | 現在想要廣泛發展農業,減輕百姓賦稅,根據勞力強弱來徵收田地課稅,務必使農民負擔均勻,使國家和個人分利得當,讓百姓自給自足,能互相奉養,那麼百姓就會愛惜身家性命,不會作奸犯科,然後刑罰就可以不動用刑罰,風俗可以整頓。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群僚之忠賢,若盡心於時,雖太古盛化,未可卒致,漢文昇平,庶幾可及。 | 憑著朝臣們的忠正賢明,如果能對眼前之事盡心,雖然遠古時代昌明的教化,不能一下子實現,但漢文帝時期的昇平景象,也許能夠達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之則臣主俱榮,不及則損削侵辱,何可從容俯仰而已? | 達到這樣的情況,那君臣都很榮耀,不能實現則遭致損失凌辱,怎能從容地平淡度日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諸卿尚書,可共諮度,務取便佳。 | 眾位公卿尚書,可以共同商議計劃,務必選取利便完善的措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田桑已至,不可後時。 | 農忙時節已到,不要耽誤農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事定施行,稱朕意焉。 | 事情決定後當即施行,這才符合朕的心意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