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pretrain/train/books/medical_case/高血压名医验案解析.txt" "b/pretrain/train/books/medical_case/高血压名医验案解析.txt" new file mode 100644--- /dev/null +++ "b/pretrain/train/books/medical_case/高血压名医验案解析.txt" @@ -0,0 +1,3846 @@ +第一章老年高血压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于1982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会议提出并确定老年的界限为>60岁。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mmHg。若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mmHg而舒张压低于90mmHg,称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 +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动脉血管壁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大动脉顺应性减退。在收缩期,由于大动脉扩张性降低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期又不能保持血管腔内的压力,造成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大动脉血管壁局部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对大动脉顺应性减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老年高血压的发病与老年人肾排钠功能的减退及主动脉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有关。 +中医学认为:老年高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范畴,其发病多因年老气衰、五脏亏虚、阴阳失调,多见肝肾虚损,肝阳失敛而上亢,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阳化火,上扰清窍,脉络瘀阻,或饮食失节,嗜食肥甘,饮酒过多,高钠饮食,劳逸失调致痰湿内生,清窍闭阻,痰瘀互结,脑失精血之充。 +祝某,女,69岁。初诊:2000年3月14日。主诉血压高20余年,咳嗽20余天。自1976年发现血压高,最高时可达180/100mmHg,曾服用降压0号等多种西医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不太理想,现改用西药西拉普利,服用近1个月,血压维持在175/(80~90)mmHg,但从发现高血压至今,并无明显的眩晕、头痛等症状。既往心律失常。近20天来咽痒作嗽。刻下:咽痒而引咳,胸闷气短,常感乏力,纳眠可,大便干稀不调。舌黯淡、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脾肾不足,阴阳失和。 +【治法】温肾健脾,调和阴阳。 +【处方】右归饮加减。生地黄、熟地黄各20g,淫羊藿15g,巴戟天10g,山药12g,山茱萸12g,泽泻15g,太子参10g,白术10g,生诃子10g,紫菀10g,款冬花10g,甘草10g。7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忌食生冷之品,情绪保持平和。 +二诊:2000年3月28日。上药服用10天后咳止,胸闷气短之症也大为减轻,但下肢作痛,睡眠梦多,大便干燥,补述既往有痔。脾肺气充,宣降司职,其咳自止,故上方减生诃子、款冬花,加槐花10g,枳壳10g,续服。 +三诊:2000年4月25日。上方服用3周后血压基本恢复正常。自停服西医降压药后,血压波动在120/(60~70)mmHg,肢痛止,大便转调,阴平阳 +秘,血压已恢复正常,上方再服7剂以期巩固,停药观察。解析◆读案心悟本案高血压日久,且服西药控制也不能达正 +常标准,可谓病情顽固;且患者耐受力强,未见任 +何病苦,是谓无证可辨。然舌黯淡,明示阳气已 +虚,试想高血压早期因阴虚阳亢而起,渐之肝肾阴 +虚;咳嗽咽痒,系西药降压药西拉普利常见的不良反应。中医辨证为肺失清润之候,兼证兼治可也。 +阴阳两虚,法当补阴益阳,使阴平阳秘。 +方中独用六味地黄丸之“三补”,加淫羊 +藿、巴戟天、杜仲,合成阴阳两补之方,是高老师 +治疗高血压常用的经验组方,主治顽固型高血压, +尤以舒张压居高不降、降差小,久治不愈者为多, +诊断要点以舌淡胖水滑为准。本法对临床症状, +特别是肾虚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尤以头痛、头晕、 +精神不振、失眠等症状效果为著。运用本法治疗 +后,约56.59%的患者不同程度地减少或停用降压 +西药,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故该方亦可起到增 +效减毒的作用。 +【引自】邹志东.高忠英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志正 +沈某,男,66岁。初诊:2004年5月13日。眩晕、头痛月余。已患眩晕(高血压病)20余年,常服复方降压片等维持血压在(150~170)/ (90~100)mmHg。4月6日过生日时,心情愉悦并饮酒助兴,15:00在送别亲友时,突感头痛加剧,伴眩晕、呕吐,随即意识不清、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当时血压240/120mmHg。 +立即肌内注射硫酸镁等药,抽搐得到控制,急住某医院,诊为“高血压脑病”,静脉滴注甘露醇、呋塞米、 +硝普钠、清开灵等药,6小时后意识转清,头痛好转,但仍眩晕,时有恶心呕吐,用甘露醇、呋塞米可缓解,停用则病复如初。经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泽泻汤等中药,效果不佳。特请路老会诊,症见眩晕,目不敢睁,天旋地转,时有恶心、呕吐,心胸烦闷,脘腹胀满,口出浊气熏人,大便10余天未行,小便短赤,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沉弦有力,血压180/110mmHg。 +【辨证】痰热内���,浊热上扰。 +【治法】通腑泄热化浊,平肝息风。 +【处方】小承气汤合小陷胸汤加味。大黄10g(后下),厚朴15g,枳实12g,全瓜蒌20g,法半夏15g,黄连6g,天麻10g,钩藤15g(后下),蔓荆子12g。3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频频服用。 +1剂后患者腹中矢气频转;2剂后恶心呕吐止,眩晕减,矢气仍频,味极臭;3剂后下大便10余枚,腹胀顿减。建议停用静脉滴注,上方大黄减为6g,再进3剂诸症皆逝。察舌微红、苔薄微腻,脉弦细滑,血压150/95mmHg。热势见去,腑气已通,易以健脾化痰、平肝息风之半夏白术天麻汤善其后。半 +年后随访,患者饮食起居及血压如常。读案心悟本例高血压脑病患者属中医学“眩 +晕”“头痛”范畴,用甘露醇、呋塞米等 +有短暂效果,服泽泻汤合小半夏加茯苓 +汤效果不佳,可见与前者脱水利尿机制并 +不相吻合。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虽为 +治疗高血压之常用方,然此例用之无效, +可见病机有异。观其脉症,路老认为,患 +者胸腹胀满,呼吸急促,面目俱赤,口 +中浊气熏人,大便10余天未行,舌苔黄厚 +腻,脉沉有力,显为阳明痰热内结,腑气 +不通之候;眩晕、头痛,时有呕恶,乃浊 +热上蒸清窍之征。《素问·至真要大论》 +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亦为浊 +热上扰、引动肝风之象,故以小承气汤合 +小陷胸汤清热通腑,导痰浊邪热从大肠而 +出;加天麻、钩藤、蔓荆子以平肝息风。 +药后腑气通,浊热除,诸症随之而愈。可 +见路老诊病细致而入微,用药胆大而果 +断,纵顽疾重症,亦随手而效。 +【引自】魏华,路洁,王秋风.路志正教授运用脏腑相关理论救治心脑血 +管病经验举要.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69-1370. +钱某,女,56岁。初诊:2000年12月14日。主诉头痛时作20年,加重半个月。20年前因工作紧张而致血压突然升高,进而头痛、眩晕。西医诊断为“高血压”,一直服用西药降压。半个月前因与家人生气而致血压急剧升高,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危象”。经大剂量西药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30~140)/(90~100)mmHg。现头痛如刺,眩晕欲仆,心悸,耳鸣,失眠,行走不利,纳可,二便调。今早自测血压140/95mmHg。舌红、苔黄,舌下青紫,脉弦细。既往有多发性脑梗死、椎动脉狭窄、糖尿病等病史。 +【辨证】肝阳上亢,瘀血阻滞。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活血 +祛瘀。 +【处方】天麻10g,白菊花10g,赤芍15g,珍珠母(打碎,先煎)30g, +生葛根15g,龟甲20g(打碎,先煎),丹参30g,红花10g,益母草30g,桑寄生30g,怀牛膝12g,磁石30g(打碎,先煎),制何首乌18g。14剂,水煎 +服,每日1剂。嘱其调情志,忌急躁和劳累。 +二诊:2000年12月28日。中药配合西药降压,症状改善。现头晕,耳鸣,心悸,纳可,睡眠差,二便调。今早自测血压135/90mmHg。脉弦细,舌红、苔微黄腻、舌下青紫。上方加生龙骨、生牡蛎、炒酸枣仁,改赤芍为10g。7 +剂,水煎服,每日1剂。嘱其调情志,忌急躁和劳累。药后头痛感尽释。读案心悟本案是水不涵木、肝阳偏亢、风阳 +升动所表现的本虚标实证候。肝阳亢逆无 +制,气血上冲则见头痛耳鸣。肝主疏泄, +肝性失柔,情志失疏,故急躁易怒。恼怒 +可致气火内郁,暗耗阴液,而阴不制阳 +故能加重诸症。心悸失眠乃阴虚心神失养 +之表现。舌红、苔黄、脉弦细均为阴虚阳 +亢之象。本证病机以阳亢化风上扰头目为 +标,肝肾阴虚为本,标急本缓。故颜正华 +教授在治疗此疾病时,以平肝息风为主, +兼以滋养肝肾,方以“潜降汤”为基本方 +加减。方中天麻、白菊花、珍珠母、生葛 +根、磁石平肝潜阳,赤芍、红花、丹参凉 +血活血平肝,龟甲、桑寄生、怀牛膝、制 +何首乌滋补肝肾平肝。诸药合用,证症 +结合,虚实兼顾,一诊而病减,二诊则 +病祛。 +【引自】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颜正华.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医案)2孙某,女,63岁。初诊:1992年3月16日。患者体胖,平素易着急生气,自5年前始,时常头晕目眩,胸闷时发憋,心悸,气短,血压在180/100mmHg左右徘徊。西医诊为高血压Ⅲ期,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心房颤动。近因家庭琐事与家人生气,致使诸症加重,又因连服4盒黄连上清丸,致使大便溏泻,每日3~4次。刻下:除见上症外,又见两颧微红,心慌,眠差,梦多,动则气短加重,腿肿,按则微凹,舌体胖、质暗红、中苔灰腻,脉结代来往不匀。既往从事高度紧张工作,无药物过敏史,亦无家族高血压 +病史。 +【辨证】肝阳上亢,气滞血瘀,心神失养,兼脾虚湿停。 +【治法】平肝潜阳,理气活血,养心安神,兼益气健脾利湿。 +【处方】天麻10g,钩藤15g(后下),赤芍、白芍各10g,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各30g(打碎,先煎),怀牛膝15g,郁金10g,生黄芪15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停服黄连上清丸,忌食辛辣油腻及生冷。 +药后诸症均减,从二诊至七诊均据病情变化,以本方加减进剂,连服60 +余剂,终使头晕、目眩、胸闷发憋、心悸等症大减,二便正常。 +八诊:9月10日。除见口干口苦,乏力,心慌,睡眠差外,又见手心热、腹胀纳呆等,且舌红苔少,脉结代中带细数。血压150/90mmHg。证属气阴两虚,心神失养,兼脉瘀湿停,脾胃虚弱。治以益气养阴、养心安神,佐以通 +脉利湿、健脾开胃。 +【处方】西洋参5g(另煎,兑服),麦冬10g,五味子3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打碎,先煎),炒酸枣仁15g,茯苓30g,丹参15g,首乌藤30g,陈 +皮6g,炒枳壳6g,生薏苡仁30g,赤小豆30g,炒谷芽15g。续进7剂。 +九诊:心慌已止,头晕,口干口苦,气短出汗,腿肿均减轻,身感有力,唯余胸稍闷,伴阵发性发热,纳呆,纳后腹胀等。血压150/80mmHg。原方续 +进10剂。 +十诊:胸闷发热、口干口苦、出虚汗等基本消失,纳增,腹胀、腿肿 +高 +血 +大减。舌红苔少,脉细弦无力,血压同上,仍少力眠差。上方去枳壳、炒谷芽,五味子增至4g,再进10剂,以善其后。并嘱其平日要畅情志,勿着急生 +气,按时起居,适当活动,以强健身体。解析读案心悟本案多病并发,虚实互见,颜老抓住 +主证,顺应病情病机的变化,依据先去实 +后补虚和主兼并治的原则,对其进行分步 +辨治。第一阶段即从初诊至七诊,以去实 +为主兼以补虚。第二阶段,即从第八诊至 +第十诊,以补虚为主兼以去实,患者经颜 +老数月调治,肝阳渐平,气血趋畅。此时 +气阴两虚,心神失养升为主证,兼证为湿 +停血瘀、脾胃虚弱,且见口苦口干、手心 +热等,知其还有内热,故颜老在八诊方中 +以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清热; +生龙骨、生牡蛎、首乌藤、炒酸枣仁、茯 +苓等养心安神;丹参合首乌藤通脉安神; +生薏苡仁、赤小豆合茯苓健脾利湿;陈 +皮、枳壳、炒谷芽理气开胃。诸药相合, +既益气养阴,养心安神,又通脉利湿,健 +脾开胃,还兼清热。九诊诸症改善,效不 +更方,原方续进。十诊纳增,腹胀腿肿减 +轻,知胃气渐复,滞气渐消,故去枳壳、 +谷芽再进数剂,以巩固疗效。 +【引自】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颜正华.北京:中国中 +医药出版社,2011.王某,男,41岁。初诊:1992年4月13日。平日性情急躁,喜食辛辣,1年前因工作劳累及着急,突发血压升高,最高时可达170/120mmHg,并伴头晕,时感左胁及肝区胀痛,四肢乏力,梦多,影响工作。B超显示胆囊壁模糊。经西医治疗血压虽有所下降,但头晕等如故。刻下:除见上症外,又见纳呆,多食则胀,大便不畅。血压150/98mmHg。舌黯、苔薄腻,脉弦滑。既 +往体健,无家族高血压病史。 +【辨证】肝阳上亢,气机不畅。 +【治法】平肝潜阳,理气止痛。 +【处方】天麻10g,钩藤15g(后下),蒺藜10g,赤芍15g,珍珠母30g (打碎,先煎),生牡蛎30g(打碎,先煎),决明子30g,郁金12g,青皮、陈皮各5g,炒川楝子10g,醋延胡索10g,牛膝15g,炒枳壳10g。共7剂,每日 +1剂,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腻,戒烟酒。 +二诊:药后诸症均减,血压120/80mmHg。昨日不慎感冒,今发热,咽痛,汗出,乏力,舌红发暗,苔薄白滑。证属风热表证兼阳亢,气机不畅。 +治以解表清热,佐以平肝疏肝。 +【处方】桑叶、菊花、桔梗、苦杏仁、浙贝母、金银花、连翘、郁金各 +10g,枳壳6g,生甘草5g,芦根30g。续进3剂。 +三诊:热退,咽痛已,血压130/90mmHg。仍头晕乏力,左胁隐痛而胀,并见恶心欲吐,苔微黄腻,脉弦。证属肝阳偏亢,气机不畅。治以平肝理气 +止痛。 +【处方】蒺藜、白菊花、郁金、赤芍、白芍各10g,青皮、陈皮各10g,牛膝12g,决明子15g(打碎),竹茹6g,生牡蛎30g(打碎,先煎)。续进7 +剂。 +药后恶心欲吐止,余症均减。遂再以本方加减,连进30余剂,头晕、胁 +胀痛消失,血压基本正常。:QQ:读案心悟患者平素肝阳偏亢,故性情急躁。 +虽有病而自不知,仍嗜食辛辣,再加工作 +劳累,终使肝阳愈亢和气机不畅,引发 +血压升高、头晕、胁胀痛、梦多等症。肝 +为罢极之本,阳亢日久,阴血耗伤,不能 +充养筋爪,故四肢乏力。颜老认为治疗本 +案的关键有三:一是平肝潜阳与疏理气机 +并举;二是不能急于求成,过用峻猛之 +品,应平和调理,以免因过���镇潜与疏泄 +而再伤肝;三是配合辅助疗法,规劝患者 +改掉嗜食辛辣之习惯,并调畅情志。颜老 +将此三点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遂使诸症 +渐消。 +【引自】常章富.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录:颜正华学术经验辑要.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赵某,男,66岁。初诊:1993年11月30日。患高血压约25年,常有头胀头痛,服降压药,血压仍难恢复正常。近两年来,精神萎倦,形寒喜暖,四肢发麻,下肢有冰凉感,静息时疼痛,月余以来间歇性跛行。刻诊:面色萎白,舌黯胖、苔白腻滑,脉弦涩迟,右下肢皮肤发冷,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X线胸片示左心室肥大,血压为160/110mmHg。 +【辨证】心肾阳虚,风痰阻络。 +【治法】温壮心肾,化痰通络。【处方】黄芪50g,附子9g,桂枝8g,天麻15g,胆南星10g,干地龙 +15g,丹参20g,川牛膝30g,当归15g,姜黄10g,生蒲黄15g(包煎)。 +二诊:首服10剂。服药后精神转佳,下肢麻木冷痛见轻,间歇性跛行缓解。查舌紫黯见退,脉涩迟见转,血压降为142/90mmHg。原方加鸡血藤20g, +再服10剂。 +三诊:患者面色转红,舌紫气尽退,精神又有好转,下肢麻木冷痛减半。乃稍减黄芪、当归用量,加虎杖10g,患者先后共诊20次,追踪观察2 +年,间歇性跛行一直未发,血压稳定,病情缓解。徐老在综合历代医家对高血压症状 +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本病 +初、中期的病机关键是肝肾阴亏,肝阳 +上亢,属上盛下虚。阳亢于上扰及清窍, +则面红升火、头晕头痛;阴虚于下不能上 +荣,则腰膝酸软,眼花耳鸣。病久阴损及 +阳,此时的主要矛盾是阳虚,心肾最为突 +出,临床可见面色酰白、心悸气促、形寒 +肢冷等症状。这一病机的改变与西医学病 +理紧密联系,其客观的病理基础与全身细 +小动脉硬化、管腔狭窄所致的脏器供血不 +足有关。高血压久病的病机较为复杂,除 +心肾阳虚外,每多兼夹。有阴虚火旺,炼 +液成痰,肝阳亢盛,化生内风;有阳虚无 +力运血,致血行瘀滞;有风、痰、瘀合而 +为患,痹阻脉络;有肾阳衰微,膀胱气化 +失司,下焦决渎不利,致水液停聚,上凌 +心肺,泛溢肌肤。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李某,男,59岁。初诊:1997年3月10日。诉头痛头晕,反复发作15年,加重25天。常因工作紧张、情绪激动而加重,经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先后服降压胶囊、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血压有所下降,但症状未见减轻,伴失眠多梦,胸闷,口苦口干,舌黯、苔薄黄,脉弦数。血压为180/134 +mmHg。 +【辨证】肝郁化火,气病及血。 +【治法】疏肝理气,和血解痉,安神定志。 +【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陈皮、枳壳、香附、川芎、薄荷、黄芩、当归各10g,丹参15g,地龙8g,酸枣仁12g,甘草5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服5剂,症状减轻,血压为150/106mmHg。守方加减续进20剂,症状平复。血压为136/90mmHg. +读案心悟石老从肝的生理认识高血压病的机制。 +肝藏血,主疏泄,畅气机,为风木之脏,性喜 +条达而恶抑郁。《辨证奇闻》记载:“肝气应 +脑。”长期精神紧张,情志不舒、久郁、恼怒 +则伤肝,肝伤则木失条达,疏泄失常,气血失 +和,血行失序,脑失所养。临床表现为头晕头 +痛,常因烦劳或恼怒而加剧,兼见失眠多梦, +烦躁不安。治法宜疏肝理气,和血解痉,佐以 +安神定志。方用柴胡疏肝散(柴胡、芍药、川 +芎、枳壳、陈皮、甘草、香附)加地龙、丹 +参、当归、酸枣仁、白芍。若肝郁化火,则兼见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夏枯 +草、黄芩清泻肝火;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 +运,兼见腹胀满、纳呆、便溏者加茯苓、白 +术、薄荷。 +【引自】方居正.国家级名老中医高血压验案良方.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申某,女,66岁。初诊:1994年3月14日。病史:素有高血压病10余年,最高230/110mmHg,间断服西药降压,病时重时轻。近几天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等症状加重,并出现左侧颜面疼痛,手不敢触及,张口受限,西医院诊为“三叉神经痛”,故请祝老诊治。主症:头晕耳鸣,口苦心烦,左侧颜面疼痛,手不敢及,张口受限,说话进食困难,腰酸膝软,舌质红、苔白,脉弦。查体:血压200/110mmHg。 +【辨证】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 +【治法】补益肝肾,平肝潜阳。 +【处方】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10g,菊花10g,山茱萸1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山药10g,白芷10g,川芎10g,牛膝10g,夏枯草10g,钩藤10g,桑寄生20g,灵磁石30g。水煎服,每 +日1���。 +二诊:上方服14剂后,诸症减轻,左侧面颊仍痛但程度有减,血压降至 +170/90mmHg,前方改川芎量至15g。 +三诊:上方服8剂,左侧面颊疼痛已全部消失,心烦急躁,头晕耳鸣诸症亦减,睡眠差,血压降至150/90mmHg。 +四诊:前方加酸枣仁10g,再服14剂。 +五诊:5月9日。诸症悉减,血压已恢复正常140/85mmHg,舌淡红,脉细。后以杞菊地黄汤加夏枯草15g,钩藤15g,黄芩10g,白芷10g,羌活10g。7 +剂巩固疗效。 +读案心悟从本案例看,为高血压病合并三叉神经 +痛。并素有高血压10余年,加之年老体弱为肝 +肾阴亏之体,木失水涵,风阳升动,上扰清窍 +而见头晕耳鸣;阴虚阳亢,虚火上炎,灼伤脉 +络,颜面失荣而见面颊疼痛,张口受限,心烦 +易怒。故祝老治疗时以杞菊地黄汤补益肝肾之 +阴以固其本,同时加川芎、白芷以活血止颜面 +疼痛;加牛膝、夏枯草、钩藤、灵磁石以清肝 +泄热,平肝潜阳,降血压;加桑寄生以补益肝 +肾,强壮筋骨。全方配伍,法度严谨,用药精 +当,标本同治,不但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而且 +还使其余诸症悉减,三叉神经痛亦愈。 +【引自】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祝谌予.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06. +蒋某,女,48岁。初诊:2005年10月16日。头晕头胀,伴烦躁易怒两年,近2年来,患者轻则头昏头晕,重则头痛,月经紊乱延时而至,且经量涩少,1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155/95mmHg,曾服用复方降压片,服药后血压可降至正常,但停药后血压又复上升,每逢经期上述症状加重,血压也升高明显,最高时达165/100mmHg,严重影响教学工作。3天前患者月经至,量少,伴头胀头痛,烦躁不安,眠差梦多,腰膝酸软,舌质红,脉弦细,血压160/95 +mmHg。 +【辨证】冲任失调,肝肾阴虚。 +【治法】调理冲任,滋阴降火。【处方】仙茅、淫羊藿、益母草、巴戟天、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鹿角胶、珍珠母、夏枯草各15g,黄檗、益母草、知母各10g,当归、白芍各12g,牡蛎30g,炙甘草6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停服复方降压片。 +10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5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二诊:服药后,头痛头胀症状缓解,但头晕缓解不明显,睡眠可,余症减轻,经期7天,量仍少,舌淡红,脉弦细,测血压155/95mmHg,药证相符,处方调整如下:去珍珠母、续断、鹿角胶,加肉苁蓉15g,继服10剂。 +三诊:头痛头胀症状消失,头昏头晕有所缓解,余症明显减轻,舌淡红、脉细,测血压125/90mmHg,继服二诊方10剂。 +四诊:劳累后偶有头晕症状,测血压125/90mmHg,情绪转佳,睡眠好, +处方调整如下。 +【处方】仙茅、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夏枯草、益母草各15g,巴戟天、黄檗、知母、女贞子、墨旱莲各10g,当归、白芍各12g,牡蛎30g,炙甘草6g。 +继服15剂,汤药服完后,嘱其服用杞菊地黄丸善后,每次1丸,每日2次。半年后回访:上述诸症基本消失,头痛头胀未再复发,在经期偶有头晕现象,每周测血压一次,维持在(115~140)/(75~85)mmHg,嘱其继服杞菊地黄丸。 +读案心悟二仙汤临床应用多年,降压有效率达 +73%~80%。更年期高血压多因妇女七七经水 +将绝之际,肾气渐衰,冲任脉虚,肾虚于下, +虚火炎上而致。本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 +药同用,以针对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 +炎的证候特点而设。方中仙茅、淫羊藿、巴戟 +天温肾阳、补肾精;知母、黄檗,泻相火而滋 +肾阴;当归、白芍、益母草养血而调理冲任; +牡蛎潜阳敛摄。通过壮阳与滋阴益精药合用, +既能温补肾阳,又能滋阴益精、濡养冲任。对 +于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在原方基础上,随症加 +减,灵活运用,药证相合,直达病所从而获得 +满意的降压效果。 +某女,59岁。初诊:2003年11月。患高血压10年,近1年来感头晕耳鸣,心烦易怒,口干苦,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血压180/120mmHg,经服药治疗血压降而不稳,前来我科就医。头胀痛,眩晕耳鸣,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失眠多梦,手足心发热,口干苦,舌红少苔,脉细数。血压195/120mmHg,心率92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西 +医诊断为高血压Ⅲ级(高危组)。 +【辨证】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 +上扰清窍。 +【治法】以育阴潜阳息风法治疗。【处方】大补地黄汤加味。黄檗16g,熟地黄16g,当归12g,山药12g,枸杞子12g,知母8g,山茱萸8g,白芍8g,生地黄10g,肉苁蓉6g,玄参6g,桑寄生15g,杜仲15g。每日1剂,水煎2次,分上、下午各服1次。 +同时服用非洛地平片5mg,每日上午服用1次。1周为1个疗程,连服1个疗程,血压降至127.5/83mmHg,临床症状消失,继续治疗4个疗程,以巩固 +疗效。读案心悟高血压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病史冗长。 +本虚指阴阳气血不足,由于“年过半百,阴气自 +衰”,以肝肾阴虚多见。出自《景岳全书》之大补 +地黄汤原用来治疗精血枯燥症,乃依具有降压作用 +的六味地黄汤加减化裁而成,而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大多正气已虚,肾精不足,肝 +肾阴虚是其主要矛盾,而主要由黄檗、熟地黄、当 +归、山药、枸杞子、知母、山茱萸、白芍、生地 +黄、肉苁蓉、玄参、桑寄生、杜仲等的加味大补 +地黄汤正是在六味地黄丸(汤)的基础上加减而化 +裁,六味地黄汤为补肾阴之方,加味后即成为具有 +育阴潜阳、滋养肝肾之方,多数药物据药理试验, +有降压作用。实践证明运用上方治疗高血压,在降 +低血压、改善症状方面疗效满意。 +张某,女,62岁。初诊:2006年1月20日。诉头晕反复发作1年余,血压波动在(140~150)/(90~95)mmHg,未予重视并未服用任何药物治疗。近1个月来,头晕发作频繁,每因劳累则明显加重,伴神疲乏力。就诊时患者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查血压为150/90mmHg。中医诊断:眩晕。 +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I级(低危组)。 +【辨证】气血亏虚。 +【治法】补气养血,平肝息风。 +【处方】加味八珍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白术、天麻各10g,党参、泽泻各20g,茯苓15g,炙甘草6g。每日1剂,制成150mL煎剂2袋,每次 +1袋,每日2次温服。4周为1个疗程。 +服药1周后头晕明显减轻,4周后头晕消失,血压正常。读案心悟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病在老年患者中并不少 +见。多因气虚导致清阳不展,血虚导致脑失所 +养,从而发生眩晕。治疗原则以补气养血,健运 +脾胃为主,药用加味八珍汤。方中选用党参、白 +术、茯苓、炙甘草即四君子汤补气健脾。脾为后 +天之本,健脾则气血化生有源。脑为髓海,髓属 +肾中精气所化生,“精血同源”,血虚则精亦 +虚,予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即四物汤补血 +生精。脾虚肝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 +加用甘平柔润的天麻入肝经,平息肝风,兼有祛 +痰作用,一举两得。诸药合用,旨在补气养血、 +健运脾胃,兼能平肝息风,祛痰止眩,标本兼 +顾。经过临床观察,加味八珍汤治疗气血亏虚型 +高血压病,疗效满意。 +【引自】王巧凡.加味八珍汤治疗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病60例.陕西中医, +2008,29(2):163-164. +杜尹某,男,60岁。患眩晕3个多月,住本部队医院治疗。查其血压忽高 +忽低,一般波动在(130~150)/(80~100)mmHg,血清胆固醇及三酰 +甘油略偏高,眼底动脉变细、动静脉有交叉压迹,余无阳性所见。有时血压在正常范围,而眩晕依然如故,因辗转前来求治。患者自感头晕而时昏蒙,凝视稍久则感物体浮动,晨起为著,10:00后渐减,至黄昏后又加重,两目干涩,时耳鸣,稍劳则前症更加重。并见心烦不宁,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四肢倦怠,时自汗出,面色不华,眼圈发青,舌淡红、苔薄白腻, +脉虚弦。 +【辨证】肾阴中气两虚。 +【治法】滋水涵木潜阳,益气升清。 +【处方】生地黄12g,山药10g,山茱萸10g,茯苓10g,牡丹皮9g,枸杞子12g,杭白菊花9g,党参12g,白术12g,炙甘草6g,黄芪30g,怀牛膝12g,龟甲15g,酸枣仁15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服12剂后显效;继而宗原方随症稍事加减,共服药60余剂而病愈,血压 +亦恢复正常。随访3年,未复发。 +读案心悟上方由杞菊地黄汤、四君子汤方合并 +加味而得,用治肾阴、中气两虚之眩晕, +血压偏高或不高者。临床若见头晕甚者, +加天麻;纳呆者,去山药、牡丹皮,加白 +豆蔻;大便不畅或干燥者,去山药,加决 +明子。一般6剂后可小效,10余剂后可显 +效。显效后,视患者病情的好转情况,酌 +予调整药味和药量。如肾阴亏已不著,适 +当减少育阴潜降的药味与药量;如中气虚 +基本好转,适当减少益气升清的药味与药 +量,连续服用至痊愈。 +【引自】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患者,男,61岁。初诊:1963年5月26日。主诉患眩晕症3年余,自觉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四肢倦怠,胃胀食少,膝盖痛,体形肥胖,行动迟缓,语声烦躁不安,面赤口唇紫,舌质紫红、苔白厚中黄,脉弦滑有力。血压185/120mmHg;眼底检查显示脑动脉硬化;X线胸片显示主动脉硬化。西医诊 +断: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 +【辨证】肝肾阴亏,肝阳偏亢。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通络。 +【处方】降压汤加味。菊花12g,白芍10g,炒黄芩9g,玄参15g,怀牛膝 +15g,石决明30g,甘草6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服药15剂后,血压降至140/90mmHg,心悸安,眩晕耳鸣除,脉转缓和, +此系阴充阳平,络脉微通。但胃满食少,改服消食汤2剂而愈,上班工作。读案心悟此方由镇肝熄风汤变化而来, +主治肾阴亏虚,肝阳偏旺,肝阳上扰 +之眩晕、头痛。此方运用时,必须具 +有下述症状:眩晕,头痛,面赤,苔 +厚微黄或中黄,脉弦滑有力等症。方 +中石决明、炒黄芩,为必用之药。石 +决明平肝潜阳佳。据报道,经动物实 +验,黄芩有降低血压、扩张血管的 +作用。 +【引自】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头晕3年,伴疲乏”于2002年3月5日来诊。患者面色晦暗,神疲,倦怠,善叹息,头晕目眩,恶心,纳呆,大便溏,每日3~4次,小便尚调,舌质黯、尖红、体胖大、苔滑,脉细。血压:160/95mmHg。 +【辨证】证属脾虚湿甚,夹滞夹瘀。 +【治法】治以健脾化湿、理气行瘀。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炙黄芪、党参各15g,炒白术12g,茯苓、苍术、丹参、全当归各10g,厚朴、姜半夏、葛根、陈皮各9g,砂仁、升麻、 +柴胡、香附各4.5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服15剂后,面色略红润,精神转好,头晕改善,无目眩、恶心,思食,大便成形、每日1~2次,舌暗红、体减小而略胖大、苔薄滑,脉弱。加减服用至20余剂而诸恙均安,血压降至130/80mmHg,停汤药,以补中益气丸续服 +3个月,嘱患者规律饮食,调畅情志。随访至今,病情控制尚好。 +读案心悟该患者素有脾虚便溏,多年来常多抑郁, +肝气不疏,土虚木乘更加重脾虚。其病本为脾 +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有眩晕、倦怠、便 +溏,舌体胖大、苔滑、脉细等。脾虚失于健 +运,水谷不化精微,停而生湿,湿阻气机,久 +而血瘀:情志不畅,气滞亦可血瘀;气虚血行 +失于推动亦可致瘀。舌黯为瘀血之征,舌尖红 +为化火之象,火为郁火故未加入祛火之药,湿 +瘀祛则郁火自消。方中以党参、炒白术、茯苓 +及后加之黄芪健脾治其本;葛根、柴胡升清; +苍术、砂仁、厚朴、姜半夏、陈皮降浊阴;全 +当归养血活血;稍加香附合以柴胡疏理肝气。 +诸药合用,标本、虚实、气血兼顾而病愈,最 +后以补中益气丸健脾升清固本而收全功。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e( +王某,女,61岁。初诊:2001年5月21日。主诉:头晕目眩,肢麻沉重1年余。1年来,患者精神不振,自觉头晕,身疲乏力,胸闷气短,左侧肢体麻木沉重,食欲不振。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稍数。检查:心、肺、肝、脾、肾,均无器质性病变。血压175/100mmHg。血液流变学检测:纤维蛋白原465mg/dl,全血黏度(比)8.27,血浆黏度(比)1.92。中医诊断:眩晕。 +西医诊断:高血压,高黏血症。 +【辨证】肝肾亏虚,阴阳失衡。 +【治法】升清降浊,调和营卫。 +【处方】愈风汤。生黄芪、生地黄各30g,当归、川芎、赤芍、白芍各15g,杜仲、续断、秦艽、羌活、独活、蔓荆子、地骨皮、知母、黄芩、泽泻各10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1个疗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血液流变学检测:纤维蛋白原306.5mg/dl,全血黏度(比)4.80,血浆黏度(比)1.52。随访一年,临床症状逐渐消失。 +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读案心悟根据本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合临床表现特 +点,多属本虚标实,以气虚夹痰、肝肾亏虚、 +气血阴阳失衡为主。愈风汤中生黄芪、太子 +参、生地黄、白芍、杜仲、续断以益气养血、 +补益肝肾治其本;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 +瘀;秦艽、羌活、独活、蔓荆子、地骨皮、知 +母、泽泻、黄芩,疏风清热泄浊以治其标,从 +而达到标本兼顾、补泻兼施的治疗目的。经初 +步临床观察,通过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检 +测,愈风汤具有降低血液黏度、去纤、抗凝、 +溶栓的作用,对治疗高黏血症,防治心脑血管 +疾病有较好的作用。 +【引自】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段某,男,70岁。初诊:1997年8月1日。高血压病史近20年,服药不规律,间断服用氨氯地平(络活喜)每次5mg,每日1次,血压波动大,最高达199/100mmHg。近来感头昏目眩,右侧肢体发麻,行走无力,夜寐差,多梦,纳食可,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查血压160/70mmHg,心率80 +次/分,双下肢轻度水肿。 +【辨证】肝血不足,阴虚内热。 +【治法】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处方】酸枣仁汤。酸枣仁18g,茯��10g,知母10g,川芎5g,甘草3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二诊:服用3剂,头昏明显改善,仍感肢麻无力,血压150/75mmHg,心率76次/分。上方加芜蔚子15g,益母草30g,黄芪30g,加强益气活血化瘀。续 +进5剂,病情好转,血压平稳。 +三诊:守上方再服10剂,肝阳得平,痰浊得清,改服益气活血汤善后 +调理。 +◆读案心悟方中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为主药;川芎 +调畅气血,疏达肝气,与酸枣仁配伍,一酸一 +收,一辛一散,相反相成,更能发挥养血安神之 +功效;茯苓宁心,协助酸枣仁以安心神,知母养 +阴清热以除烦,与川芎同用,又能缓和川芎之辛 +燥,共为辅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 +用,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效。本方以虚 +烦失眠,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脉弦细数为辨证 +要点。现常用本方根据辨证加减治疗神经衰弱、 +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以及高血压病、心脏病 +等引起的失眠、心悸、眩晕、盗汗等,适用于中 +医辨证属气血不足型、冲任失调型的高血压病患 +者。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对大脑有催眠和镇 +静作用,能抑制其过度亢进和兴奋的神经细胞, +使其有充分休息和调节的机会,促进兴奋和抑制 +恢复平衡。 +【引自】崔应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心血管病,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 +社,2003.郑某,男,62岁。初诊:1998年7月30日。患者平素脾气急躁易怒,近日感手足麻木。症见头痛,头胀,头面烘热而赤,口苦口干,耳鸣,腰膝酸软,四肢麻木,舌红、苔黄,脉弦数。查血压165/105mmHg。诊断为高 +血压。【辨证】阴虚阳亢,痰瘀阻络。 +【治法】滋养肝肾,活血化瘀。 +【处方】红龙夏海汤加减。川牛膝、怀牛膝各20g,地龙15g,夏枯草20g,海 +藻15g,天麻12g,钩藤15g,葛根15g,川芎15g,僵蚕15g,蝉蜕15g,炙甘草6g。 +二诊:服药15剂后感症状明显减轻,时有失眠烦躁。上方加炒酸枣仁 +20g,远志15g。 +三诊:服药15剂后,症状基本消失,查血压150/90mmHg,上方制丸药巩固治疗。半年后随访患者,症状未再反复,血压145/90mmHg左右。高血压在中医学无此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当 +属“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周教授认 +为,肝在高血压病机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正如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诸风掉眩,皆属于 +肝。”抓住了高血压中肝的病理变化规律,就抓住 +了高血压的病机关键和病理常态。在病理上,诸因 +素相互作用,虚实夹杂,合而为患,发为高血压。 +周老经反复实践,创制了治疗高血压的基础 +方——“红龙夏海汤”。方中怀牛膝配天麻滋养肝 +肾,平肝息风;川牛膝通脉散结,引血下行,配以 +川芎上行头目,下通血海,活血行气,以顺肝性; +地龙配海藻咸寒入肝,清热平肝,化痰通络散结; +夏枯草配钩藤清肝散结,平肝息风;葛根一味活 +血通络,鼓舞胃气,发散郁火,为诸药之助。诸 +药相合,清肝而不伐肝,平肝而不逆肝,养肝而不 +燥肝,疏肝而不伤肝,化痰除瘀而不伤正碍胃,功 +专于肝而兼顾肾、脾,平肝清肝为主而兼除痰瘀诸 +邪,使肝火消,肝阳潜,肝阴复,肝风息,肝性达 +而痰瘀除,从而肝宁而血压降。 +【引自】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李某,男,74岁。头晕反复发作10余年。被确诊为高血压后,未正规服用降压药,症状加重时才服用。近1个月来头晕伴沉重感,昏蒙如有物包裹,食欲不佳,恶心,食后胀满,乏力,便溏(每日2~3次),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濡。血压170/95mmHg。1个月来坚持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1 +片,每日2次,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每次12.5mg,每日2次。 +【辨证】脾虚运化失职,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治法】健脾和胃,祛湿升清。 +【处方】天麻10g,钩藤15g,法半夏10g,白术10g,党参15g,茯苓15g, +厚朴10g,苍术10g,川芎10g,竹茹10g,荜澄茄10g,炒莱菔子10g。7剂。 +二诊:头晕减轻,恶心消失,仍头沉,食欲不佳,食后胀满,乏力,便溏(每日2次),舌胖有齿痕,苔腻略变薄,脉沉,血压150/80mmHg。上方 +去竹茹,加黄芪15g,车前子15g(包煎),补骨脂10g,继进7剂。 +三诊:药后头晕消失,头脑清爽,乏力、胀满减轻,食欲略增,大便仍不成形(每日1~2次),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血压140/80mmHg,原 +方继服7剂。读案心悟湿热中阻,有的属实证,由肥甘厚味太 +过或暴饮暴食所致;有的属虚证,由脾虚失于 +运化,水湿停留所致。二者治疗不同,前者以 +化湿和胃消导为主,甚至可用通下,将实浊排 +泄出来;而后者则应以��虚为主,健脾化湿。二者共同点为均可见湿浊中阻、清阳不升、浊 +阴不降而致眩晕、头重、恶心等浊阴上扰之症 +状,故应在辨证用药基础上使用升清阳降浊阴 +之品,升阳药常用葛根、川芎之类。本例由脾 +虚痰湿中阻所致,虽无脘腹疼痛,但舌苔白 +腻,大便溏薄,即由脾阳虚所致,故在益气健 +脾基础上加用革澄茄以温阳散寒。复诊时,仍 +感头沉、食欲不佳、食后胀满,又加用补骨 +脂,通过补肾阳来助脾胃之阳气,故能获效。 +【引自】方居正.国家级名老中医高血压验案良方.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张某,男,79岁。眩晕20余年,时轻时重,坚持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于(130~160)/(90~100)mmHg。乏力,腰酸腿软,畏寒肢冷,精神不振,经常打瞌睡,小便排不净,经常失禁,下肢水肿(+),大便正常,舌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迟无力。血压150/100mmHg。 +【辨证】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清窍失养。 +【治法】温补脾肾。 +【处方】党参15g,生黄芪20g,白术10g,制附子10g,干姜10g,茯苓15g,车前子15g(包煎),补骨脂10g,川芎10g,当归12g,赤芍、白芍各15g,泽兰15g,郁金10g,石菖蒲10g,沙苑子、白蒺藜各10g。7剂。 +二诊:眩晕、乏力、困倦感减轻,仍畏寒肢冷,腰酸腿软,小便量有增加,舌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迟无力,血压130/90mmHg。原方继进 +7剂。 +三诊:眩晕、乏力减轻,精神好转,手足转温,尿量增加,食欲增加,仍腰酸腿软,血压130/80mmHg。上方去沙苑子、白蒺藜,加小茴香10g,荔 +枝核10g,桑寄生15g,怀牛膝10g,继进7剂。读案心悟此例年老久病者多见,由脾肾阳 +虚,水湿不化,气血乏源,清窍失养所 +致。治疗时脾肾双补,温阳化饮,健脾 +养血。加用郁金、石菖蒲以开窍醒脾。 +对高血压患者,使用温阳药会有顾虑, +但只要辨证准确,用之无妨。另外,有 +阳气虚之极,而致虚阳上越,则可用引 +火归原法,加少许肉桂即可。 +【引自】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冉某,男,61岁。初诊: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唇紫且干,舌红起刺、苔垢而厚,两脉弦滑有力,按之振指,愈按愈盛,血压180/100mmHg。病已30余年,一向服西药硝苯地平、复方降压片维持。近因动怒,血压剧增,服药无济于事,夜寐梦多,阵阵烦急。急以镇潜息风、活血化瘀方法,须防中 +风之变。 +【辨证】木郁化火,肝阳上亢。 +【治法】镇潜息风,活血化瘀。 +【处方】钩藤10g(后下),牛膝10g,生石决明20g,生牡蛎20g,珍珠母20g,菊花10g,桑叶10g,赤芍10g,丹参10g,茅芦根10g,黄芩10g,栀子6g。7剂。 +二诊:药后眩晕稍减,夜能成寐,脉仍弦滑有力,舌红苔白根厚,木火 +仍炽,仍用前法加减。 +【处方】生石决明20g,生牡蛎20g,珍珠母20g,钩藤10g(后下),赤芍、白芍各10g,龙胆3g,夏枯草10g,丹参10g,茜草10g,黄芩10g,川楝子 +10g。7剂。 +三诊:两进清泄肝胆、镇潜息风之剂,木火已减,风阳暂息,眩晕之势大缓,夜寐亦得安稳,诊脉弦滑,沉取弦细,舌红苔白。前法继进,再增入滋填以救肾水,为治本之法。 +【处方】生地黄、熟地黄各2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生石决明20g,钩藤10g(后下),生牡蛎20g,珍珠母20g,桑叶10g,菊花10g,丹参10g,赤芍、白芍各10g,牛膝10g。7剂。 +上方服后,眩晕已止,食眠如常,血压稳定在(140~150)/(85~90) +mmHg。嘱其素食、忌辛辣,戒烟酒,节喜怒,以巩固疗效。读案心悟此案患者年老病久,顽固的高血 +压眩晕,辨为肝阳化风、木火上升,故 +用药镇潜与清泄并重,又因其老年动脉 +硬化,故用活血化瘀之品,贯彻始终。 +风阳得息,木火已减之后,又增入滋肾 +壮水之味,用生熟地黄、二至丸之类, +以滋肾水之不足为治本之计。急则治其 +标,缓则治其本,此之谓也。 +【引自】彭建中.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吴某,男,68岁。初诊:1985年1月10日。主诉:患高血压病10余年。1月3日晚暴怒之后昏然入睡,晨起醒来,即见口眼喝斜(歪向左侧),嘴角抽 +搐时作,流涎不止,左半身不利,手指麻木不仁,步履拖拉,膝软无力,言语謇涩,头目眩晕,耳鸣,嗜睡,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躁,纳可,便干、2日1行,虽经治疗,收效甚微。脉弦劲略滑,舌红体胖且左偏、边有齿痕、苔白腻满布,血压210/110mmHg。 +【辨证】风痰窜络,本虚标实之证。 +【治法】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首当镇肝息风、豁痰通络。 +【处方】双钩藤20g(后下),净全蝎5g(冲服),僵蚕10g,生石决明30g(先煎),荆芥10g,石菖蒲10g,白附子10g,怀牛膝20g,���郁金10g,胆南星10g,桑寄生20g,赤芍、白芍各10g。 +二诊:上药服用7剂,患者神清,头晕、心烦、口角抽搐诸症得减,左半身活动较前自如,在家人搀扶之下可缓步行走,卧时口角流涎少许,口眼略歪,口干夜间尤甚,二便自调,脉弦略滑,舌暗红、苔薄白腻,血压180/100mmHg。此为肝风渐息,痰浊得化,仍遵前法,去荆芥,加玄参、地龙、豨签草,共奏柔肝息风、散风通络之功。 +再进7剂。 +三诊:语言清晰,二便畅利,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诸症悉除,流涎止,需细审方觉口角略歪,左半身活动自如,可扶杖行走,步履稳健;仍口干肢软,脉弦略滑,舌暗红、苔薄白,血压160/90mmHg。重予滋养肝肾、活血通络之 +剂,7剂。 +【处方】生石决明20g(先煎),牡丹皮10g,嫩桑枝30g,杭菊花12g,细生地12g,桑寄生20g,枸杞子15g,大玄参12g,怀牛膝20g,杭白芍15g,苏地龙15g,鸡血藤15g。 +前后调治20天,血压稳定在(150~160)/(90~95)mmHg,口眼喝斜已痊,行走自如,未留任何后遗症,遂改投丸剂。月后随访,患者已恢复 +工作。读案心悟本患者素体阴虚阳亢,痰湿内盛,又 +因暴怒引动肝阳化火,火升风动,气血逆 +乱,以致风痰阻滞经络而成中风之证。治 +以滋阴养血、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之剂而 +奏效甚捷。正如叶桂所云:“本体先虚, +风阳挟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治 +法急则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 +痰清火、宣通经隧之药,气充血盈,脉络 +通利,则病可痊愈。” +【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李振华医案.北京:北京出版 +社,1990.张某,男,64岁。眩晕、头痛半年多,于1976年11月到某医院检查,发现血压高至170/100mmHg,12月来我院门诊就医。症状:眩晕、头痛、心惊、失眠、多梦,随情志变化而加重。检查:心肺(-),检眼镜检查未发现异常病变,血压170/100mmHg。脉弦大有力,舌质红、苔薄黄。 +由于火动伤阴,导致阴虚阳亢、肝阳上扰清窍,故见眩晕、头痛;肝木风盛,少阴火炽,心肾不交则心惊、失眠、多梦;脉象、舌质均为阴虚阳亢 +的表现。诊断:眩晕。 +【辨证】阴虚阳亢。 +【治法】滋水涵木,平肝潜阳。 +【处方】滋阴降火汤加减。生石膏40g,石决明30g,桑寄生30g,夏枯草30g,地龙30g,炒酸枣仁30g,生白芍30g,龙骨15g,生地黄20g,玄参20g, +怀牛膝18g,牡蛎12g。 +二诊:12月15日。服上药10剂,血压降至140/88mmHg,眩晕、头痛大有 +好转,尚有心惊、失眠、多梦。改服养心安神之法。 +【处方】柏子仁30g,炒酸枣仁30g,生地黄30g,熟地黄30g,桑寄生30g,辽沙参30g,生白芍15g,琥珀3g(冲服),远志12g,当归9g,五味子9g,朱砂1.2g(冲服),生龙骨20g,生牡蛎20g。 +三诊:12月26日。服上药10剂,诸症俱已消失,血压140/70mmHg,恢复 +正常,病已痊愈。读案心悟此例眩晕属肝郁化火,火动伤阴,阴 +虚阳亢之证。服滋阴降火汤后,其眩晕、 +头痛大减,由此可见生石膏降火之力甚为 +重要。有人认为石膏大寒,不敢重用,或 +用煅石膏。若用煅石膏,此病之势非但不 +减,反而会加重。因石膏之性寒并非沉 +寒,而有宣散透表之功力,一经煅后,其 +宣散之性即变为收敛。所以,于此病石膏 +只可用生,而不能用煅。 +【引自】尹国有.中风眩晕的辨证与辨病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展某,男,49岁。初诊:1991年10月13日。患者曾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持续在(160~170)/(100~110)mmHg。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降压灵等 +药,血压降至正常后停药。7天前因夜间受冻后即恶寒发热,后头部胀痛较 +甚,颈部僵直疼痛似落枕状,全身拘急疼痛,血压上升至180/106mmHg,服用速效感冒胶囊,注射阿尼利定(安痛定),发热虽轻,但余症未减;又用复方降压片,血压不降。 +【辨证】风寒束表,太阳经输不利。 +【治法】解表散毒,疏风清热。 +【处方】葛根汤加味。粉葛根18g,麻黄9g,桂枝6g,白芍6g,甘草6g,天麻6g,鲜生姜9g,大枣8枚。1剂,水煎服。 +服药后汗出热退,恶寒已解,头痛、身痛、颈部僵痛减轻,血压降至140/90mmHg. +二诊:方用桂枝加葛根汤2剂,外感痊愈,血压正常,未见“反跳” +现象。读案心悟解表散寒,疏通太阳经输。本方适用于 +高血压病兼夹风寒外感,营卫失和,太阳经输 +不利而致高血压“反跳”者。除高血压常见症 +外,又增恶寒发热,肢体酸楚疼痛,后头部胀 +痛较甚,且有紧束感,或颈项僵直疼痛等。 +高血压患者兼夹外感,临床较为多见, +如属风热外感,予疏散风热之桑叶、菊花、蝉 +蜕、僵蚕之类,每兼有清热平肝之功效,可与 +高血压辨证用药相得益彰。如属���感风寒,皮 +毛闭塞,太阳经输不利,往往会使血压增高, +出现“反跳”。治法只要有风寒表证,即可使 +用解表散寒之法,表实宜用《伤寒论》葛根汤 +(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 +枣),表虚则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 +甘草、生姜、大枣、葛根)。 +柴老治疗高血压“反跳”的经验,是在 +运用清肝、平肝、潜阳、息风等常法治疗效果 +不佳时,根据审证求因而得的变法。常法与变 +法实为辨证的统一,都是因人而异,针对不同 +病因病机而采取的具体治法,可谓高血压病的 +“同病异治”。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医案 +张某,女,47岁。初诊:2000年4月16日。患者于两年前因头痛、头晕误为感冒在本厂医院治疗,经服感冒药无效。之后在某医院检查,测血压在(150~170)1(100~110)mmHg波动,即诊断为高血压病,长期服用特拉唑嗪(降压宁)、硝苯地平(心痛定)等降压药物,疗效 +欠佳。 +经人介绍前来诊治。观其精神不振,面带愁容,自述头痛、头晕不能缓解,平素易怒,每于劳累、生气后加重,伴恶心、失眠、口苦、不思饮食,查舌质红、苔黄,脉弦,血压为150/100mmHg。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安神定志,清肝潜阳。 +【处方】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钩藤30g,石决明10g,茯苓15g,桑寄生15g,怀牛膝15g,益母草15g,首乌藤15g,栀子10g,黄芩6g,炒杜仲10g,丹参30g,山楂20g,柴胡10g。取3剂,每日 +1剂,水煎服。 +二诊:4月18日。患者服上药后精神转佳,头痛、头晕等症状均明显好 +转,血压为130/90mmHg,于原方化裁治疗数日诸症悉除,病情稳定。读案心悟症见患者头痛头晕,情绪急躁,心烦易 +怒,口苦面赤,体盛性刚,血压忽高忽低,且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舌红苔黄,脉弦细或弦劲 +有力。以清肝潜阳治疗,若以清降为主,方用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杜仲、 +茯苓、桑寄生、黄芩、栀子、益母草、首乌 +藤、牛膝)化裁,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 +茯苓、桑寄生、怀牛膝、益母草、首乌藤、栀 +子、黄芩、炒杜仲、丹参;以清镇为主,方用 +镇肝熄风汤(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 +蛎、生龟甲、生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 +生麦芽、茵陈、甘草)化裁,药用玄参、麦 +冬、川楝子、白芍、龟甲、牛膝、赭石,生龙 +骨、生牡蛎、茵陈、麦芽、甘草。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陈某,女,66岁。初诊:1998年6月18日。患者患高血压病数年,1年前因生气后突发左半身偏瘫,伴四肢麻木,在某大医院两次住院治疗,偏瘫未进一步发展,但血压居高不下,在(160~180)/(100~130)mmHg波动,自觉手足麻木,头痛、头晕剧烈,胸闷泛恶,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脉弦而 +滑,体形较胖。 +【辨证】痰热内盛。 +【治法】清热涤痰。 +【处方】黄连温胆汤加味。钩藤15g,黄连10g,菊花10g,蒺藜15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竹茹10g,怀牛膝10g,广地龙15g,豨益草15g,桑枝15g,甘草6g,黄芩10g,青箱子15g。取3剂,水煎服。 +服药后诸症均减轻,原方化裁治疗,10天后血压稳定在130/100mmHg, +2个月后偏瘫的左半身基本恢复正常,行动如常人。 +读案心悟患者素体肥胖,症见头重眩晕,胸闷泛 +恶,心烦不寐,下肢酸软,收缩压与舒张压均 +持续升高,舌苔厚腻,脉弦而滑。治疗以息风 +涤痰清热。无热体肥胖者,方用半夏白术天麻 +汤(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橘红、甘草、 +生姜、大枣)化裁,药用天麻、钩藤、菊花、 +蒺藜、炒白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有 +热体瘦者,方用黄连温胆汤(黄连、半夏、陈 +皮、茯苓、竹茹、枳实、甘草)化裁,药用羚 +羊角(磨粉冲服)、钩藤、生地黄、白芍、 +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竹茹、枳实、 +甘草。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第二章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超过了正常血压的范围,其实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并没有一条很分明的分界线,是一个人为划定的标准,其目的在于加强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以减少由于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现在的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相一致。成人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理想血压为血压值在120/80mmHg以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存在两者之一即应怀疑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49mmHg,舒张压在90~94mmHg时,称临 +界高血压。出现以上两种状态时须多次测量,以观察血压的变化。 +高血压是以体���环动脉循环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对于绝大多数患者,高血压原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我国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存在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的“三高”,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的“三低”,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的、可以调节的危险因素,如果不积极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肾、血管病变。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等病症的范畴,可出现头胀、眩晕、心悸、耳鸣、烦躁、腰酸、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并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心、肝、肾三脏阴阳、虚实的消长失去平衡所致。加之饮酒饱食,或忧思恼怒,或房事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作用,以致肝风内动,气血受阻,肝阳暴胀,蒙蔽清窍,甚则发为中风。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目前大致可分为肝阳上亢型、肝肾阴 +虚型、阴阳两虚型、痰浊内蕴型、瘀血内停型、气血亏虚型六型。 +【治法】清热涤痰。 +【处方】黄连温胆汤加味。钩藤15g,黄连10g,菊花10g,蒺藜15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竹茹10g,怀牛膝10g,广地龙15g,豨签草15g, +桑枝15g,甘草6g,黄芩10g,青箱子15g。取3剂,水煎服。 +服药后诸症均减轻,原方化裁治疗,10天后血压稳定在130/100mmHg, +2个月后偏瘫的左半身基本恢复正常,行动如常人。读案心悟患者素体肥胖,症见头重眩晕,胸闷泛 +恶,心烦不寐,下肢酸软,收缩压与舒张压均 +持续升高,舌苔厚腻,脉弦而滑。治疗以息风 +涤痰清热。无热体肥胖者,方用半夏白术天麻 +汤(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橘红、甘草、 +生姜、大枣)化裁,药用天麻、钩藤、菊花、 +蒺藜、炒白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有 +热体瘦者,方用黄连温胆汤(黄连、半夏、陈 +皮、茯苓、竹茹、枳实、甘草)化裁,药用羚 +羊角(磨粉冲服)、钩藤、生地黄、白芍、 +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竹茹、枳实、 +甘草。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读案心悟眩晕的发生,不外风、火、痰、虚,本例 +患者头昏脑涨因劳累引起,说明其素体阴虚, +肝阳偏亢,因此治疗应平肝潜阳,兼滋补肝肾 +之阴。方中用天麻息风止痉,清热平肝,以化 +肝风;石决明既平肝潜阳,又泻肝火;牛膝活 +血通经,引血下行,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 +自灭”之意;菊花、桑叶、薄荷清肝明目,牡 +丹皮清热除烦。上述配伍,使肝风得息,肝火 +得清,血虚得养,则无头晕眼花昏厥之症。用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茯苓、泽泻健脾利水; +首乌藤养心安神,因为神安则寐,寐则阳得入 +阴,阴阳相交,以抑孤阳之偏亢;石斛、玉竹 +养阴柔肝。如此用药,肝肾得补,相火得清, +阴阳得以调和。 +【引自】翁维良.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9. +裕光医李某,女,60岁。初诊:2004年9月27日。主诉反复头昏、头痛20余年,加重伴有口眼喝斜7天。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头痛,被某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服复方罗布麻叶片、复方降压片、硝苯地平等降压药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每因劳累、生气后血压升高。近日来因不适应重庆本地气候,7天前症状加重,头昏,头痛,右侧面肿,今日前来就诊。现症:头昏,头痛,眼够多,口眼喝斜,口角向左歪斜,口渴,腰酸,纳可,大便日1 +行,舌淡红、苔白腻,脉沉。西医诊断:高血压危象。中医诊断:眩晕、小 +中风(肝阳上亢化风)。所谓“无虚不作眩”“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辨证】肝肾不足,阴虚阳亢,阳亢化风。 +【治法】滋水涵木,平肝息风。 +【处方】生石决明15g,珍珠母30g,丹参15g,白蒺藜15g,决明子15g,桑寄生30g,女贞子12g,赤芍、白芍各12g,怀牛膝12g,黄芩9g,栀子9g,生石膏30g,钩藤15g,全蝎6g,地龙12g,牡丹皮9g,泽泻12g。6剂。每日1 +剂,水煎服。牛黄清心丸1丸,每日1次,口服。 +二诊:2004年10月8日。患者服前方后头晕、面肿明显减轻,但因周身风疹瘙痒不已,腰痛,大便稀溏,每日1~2次,口干,睡眠差,舌红、苔薄腻,脉沉。前服平肝息风已有效。患者伴肾阴虚,虚阳上亢,且兼夹血热, +经络不畅,故周身皮肤瘙痒不已。 +【处方】生地黄24g,牡丹皮9g,赤芍15g,水牛角10g(先煎),珍珠母30g,生石决明30g,白蒺藜15g,沙苑子12g,僵蚕12g,全蝎6g,地龙12g,泽泻12g,滑石12g,川牛膝20g,栀子9g,黄芩9g,茜草根15g,薄荷9g,桑寄生15g。6剂。每日1剂,水煎服。牛黄清心丸1丸,每日1次, +口服。 +三诊:2004年10月18日。患者��药后面肿消退,周身风疹已退,时有头昏,纳可,大便日3行,稀溏,无脓血黏液,微恶心,舌质干、苔薄白,脉弦。患者脾肾功能亦差,故在服用平肝、清肝、活血之品后出现大便稀溏,治疗须健脾除湿,顾护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健全,气血生化充足,肝肾之亏 +虚易于恢复。注意矫枉勿过正矣。 +【处方】桑叶15g,菊花12g,钩藤15g,白蒺藜15g,僵蚕12g,黄芩9g,天花粉12g,生石决明15g,益母草15g,泽泻12g,泽兰12g,桑寄生30g,茯苓9g,丹参15g,竹茹12g,生麦芽15g,神曲12g,川牛膝20g。6剂。每日1 +剂,水煎服。 +四诊:2004年10月25日。患者头昏、头痛减轻,偶有头昏,皮疹已消失,口角无喝斜,睡眠差,纳可,大便日1行,成形,舌淡、苔薄,脉弦。花甲之年,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虚阳上亢,虚风内动,服平肝息风、潜阳之 +品有良效,现“缓则治其本”重在滋补肝肾之阴,固本为法。 +【处方】女贞子12g,沙苑子12g,桑椹15g,赤芍、白芍各12g,黄芩9g,地龙12g,全蝎6g,怀牛膝15g,栀子9g,牡丹皮9g,桑寄生30g,杜仲12g,丹参15g,生石决明30g,珍珠母30g,泽泻12g,柴胡4g,钩藤15g。6 +剂。每日1剂,水煎服。读案心悟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同时出现,统 +称眩晕,亦称眩冒。病因多为肝阳上亢,忧郁 +恼怒,气郁化火,肝阴暗耗,肝阳偏盛,风阳 +升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或肾水不足,水 +不涵木,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 +治疗上,一般须标本兼顾,或在标证缓解之 +后,从本而治。此患者年已花甲,肝肾不足, +阴虚阳亢,阳亢化风,风阳上扰清空,故头昏 +眩晕。风阳夹痰,阻塞脉络,故见口眼喝斜。 +治疗先选天麻钩藤饮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息 +风搜络。方中生石决明、珍珠母、钩藤、决明 +子平肝潜阳;怀牛膝、桑寄生、女贞子、白芍 +养肝肾之阴;丹参活血化瘀;全蝎、地龙搜风 +剔络;白蒺藜祛散外风,清利头目;黄芩、栀 +子、牡丹皮、赤芍、石膏清泻肝胆相火;泽泻 +给邪找出路,引相火从小便而出。牛黄清心丸 +清心泻火。二诊因为周身皮疹,此乃兼夹外风 +与血热,给予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三四诊重 +在培补肝肾,并且健脾益胃,体现“缓则治其 +本”,滋水涵木的功效。 +【引自】戴裕光.戴裕光医案医话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黄某,男,45岁。初诊:1959年12月9日。血压偏高,经常头痛、头晕已数年。多年来常头昏,头痛,两太阳穴部位有血液上冲和血管跳动感,眼球胀痛,怕光,睡眠欠佳,多梦,有时烦躁,记忆力减退。两拇指及右手示指麻木。检查:中等身材,体略胖,舌尖红、苔薄白,脉象 +弦细,血压172/120mmHg。 +【辨证】肾水不足,肝阳亢盛。 +【治法】滋肾清肝,养心安神。 +【处方】炒酸枣仁45g,柏子仁9g,生菟丝子30g,女贞子12g,桑叶9g,石斛12g,淡豆豉12g,栀子皮9g,生杜仲24g,桑寄生15g,炒槐角9g,海藻15g, +牛膝24g,珍珠母36g,橘络12g,川芎9g,知母15g,竹茹9g。水煎2次,午、晚各服1次。服药3剂,休药1天。玳瑁 +2.1g,天竺黄3g,羚羊角骨12g,共研细粉,分2次冲服。 +1960年2月16日来信:服药24剂,头痛消除,头晕大减,睡眠好转,食量 +增加,血压最高160/100mmHg。要求改方巩固。 +【处方】炒酸枣仁48g,柏子仁9g,生菟丝子30g,女贞子12g,桑叶9g,石斛12g,淡豆豉12g,栀子9g,生杜仲30g,牛膝24g,生珍珠母36g,橘络12g,白豆蔻6g,天竺黄9g,川芎9g,知母15g。水煎服。煎服法同前。玳瑁 +2.4g,冬虫夏草3g,琥珀1g,共为细粉,分2次冲服。读案心悟刘老认为,高血压病多属本虚标实,本虚指 +肝肾阴虚或心脾不足,标实指肝阳亢盛,甚至化 +火、生痰、动风,进一步加剧阴虚,更甚则可损 +及肾阳,导致阴阳两虚。故治本病,多在补虚治 +本的同时兼顾治标,采用滋补肝肾、平肝潜阳、 +清肝降火、养心和血、健脾豁痰等治法,标本同 +治。常用《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医学 +衷中参西录》建瓴汤、《景岳全书》左归丸和右 +归丸、《医学心悟》半夏白术汤等方义综合化裁 +成方,再根据病情,随症加减。用生地黄、枸杞 +子、杜仲、桑寄生、何首乌、牛膝、黄精、菟丝 +子、覆盆子、石斛等滋补肝肾,用水牛角尖、白 +羊角尖、钩藤、天麻、珍珠母、石决明、磁石、 +赭石、龙齿、菊花等平肝潜阳,用槐角、夏枯 +草、马兜铃、青木香、栀子、龙胆、牡丹皮等清 +肝降火,用陈皮、半夏、茯苓、橘络、胆南星、 +天竺黄、海藻等清热豁痰,用当归、白芍、丹 +参、川芎、琥珀、柏子仁、酸枣仁等养心和血, +用山药、白术、砂仁、白豆蔻等健脾调胃,常能 +取得满意��疗效。 +【引自】刘惠民.刘惠民医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严某,男,36岁。初诊:眩晕头痛经常发作,脉象弦滑有力,按之急数 +且搏指,舌红苔白根厚。大便干结,心烦易怒,素嗜烟酒,又多熬夜,为本 +病致病之由。 +【辨证】肝阳上亢,木火上升。 +【治法】息火折热。 +【处方】白蒺藜10g,晚蚕沙10g,蔓荆子10g,钩藤10g,菊花10g,竹茹6g,陈皮10g,生石决明20g,生牡蛎20g,瓜萎仁20g,焦山楂、焦麦芽、焦 +神曲各10g。7剂。 +二诊:药后头痛已止,眩晕时或发生。脉仍弦滑,按之有力,舌红苔白根部仍较厚。大便通而未畅。风阳上扰之势虽缓,然病非一日所成,须得慎 +饮食、戒烟酒,节喜怒,方为根本之计,不可徒赖药物也。仍用前法加减。 +【处方】白蒺藜10g,晚蚕沙10g,赤芍、白芍各10g,钩藤10g,菊花10g,淡竹叶、竹茹各6g,生石决明20g,生牡蛎20g,焦山楂、焦麦芽、焦神 +曲各10g,水红花子10g,7剂。 +上方服后头痛眩晕皆止,二便如常,睡眠亦安。遂嘱其注意饮食调理, +增加运动锻炼,以防复发。读案心悟本案之眩晕是属肝胆风热上扰,皆由过 +嗜烟酒,加之熬夜所致。因其兼有头痛,故用 +白蒺藜、晚蚕沙、蔓荆子以清头目;钩藤、菊 +花以息风阳;阳亢于上者宜用介类以潜之,故 +用生石决明、生牡蛎以镇潜;风阳上扰多夹痰 +热,故用竹茹、陈皮以化痰热;从舌苔根厚、 +大便干结,知其三焦壅滞,故用瓜萎仁、焦山 +楂、焦麦芽、焦神曲以利三焦。用药恰合病 +机,故服之即效。而医嘱其慎饮食、戒烟酒、 +多运动,尤为金玉良言,切中其病根矣。若患 +者果能实行之,则一生受益可知也。 +【引自】郭淑云.李振华医案医论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颜正华医案张某,男,70岁。初诊:2000年8月1日。眩晕阵作40年,近因与家人生气而出现眩晕、心悸、胸闷等不适感,后自测血压:150/120mmHg,遂前往西医院就诊,曾应用西药降压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现眩晕、心悸、胸闷,脘腹胀痛,进食后欲吐,前额胀痛,双下肢水肿,口干欲饮,小便不利,纳呆,睡眠可,大便可,每日1行。舌红、苔薄黄,舌下青紫,脉弦滑。 +既往有前列腺肥厚病史。 +【辨证】气郁化火,肝阳上亢。 +【治法】理气解郁,平抑肝阳。 +【处方】白蒺藜12g,天麻6g,菊花10g,赤芍、白芍各10g,紫苏梗10g,香附10g,陈皮10g,炒枳壳10g,鱼腥草30g(后下),土茯苓30g,白茅根30g,益母草30g,丹参30g。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00年8月7日。药后症状减轻。刻下:头晕偶作,心悸仍作,纳食较前佳,小便利,大便可,睡眠差,脘腹胀痛,偶泛酸,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脉弦滑。上方加生牡蛎30g,泽泻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00年8月14日。药后症状减轻。微有头晕,胸闷,心悸阵作,阵咳,喉中有痰,色白量多,口干,纳可,大便调。苔薄白、舌下青紫,脉弦 +滑。上方去白蒺藜、紫苏梗,加杏仁、生薏苡仁、紫菀。 +【处方】天麻6g,菊花10g,赤芍、白芍各10g,香附10g,陈皮10g,炒枳壳10g,鱼腥草30g(后下),土茯苓30g,白茅根30g,益母草30g,丹参30g,生牡蛎30g(打碎,先煎),泽泻15g,杏仁10g,生薏苡仁30g,紫菀12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四诊:2000年8月28日。药后诸症明显减轻。胃仍有灼热感,偶有泛酸。上方去鱼腥草、白茅根,加黄连、吴茱萸。 +【处方】天麻6g,菊花10g,赤芍、白芍各10g,香附10g,陈皮10g,炒枳壳10g,土茯苓30g,益母草30g,丹参30g,生牡蛎30g(打碎,先煎),泽 +泻15g,杏仁10g,生薏苡仁30g,紫菀12g,黄连3g,吴茱萸1.5g。7剂,水煎 +服,每日1剂。药后诸症均释。解析读案心悟颜正华教授认为,本案属水不涵木、肝 +郁化热、肝阳上亢、风阳升动所表现的本虚标 +实证候。肝阳亢逆无制,气血上冲则见前额胀 +痛。肝主疏泄,肝性失柔,情志失疏,故急躁 +易怒。恼怒后可致气火内郁,暗耗阴液,阴不 +能制阳,故诸症加重。方中白蒺藜辛苦,微 +温,平抑肝阳,疏肝解郁,为君药;天麻、菊 +花合用平抑肝阳,赤芍清肝活血,白芍柔肝平 +肝养血,丹参凉血活血,三药合用共奏平肝活 +血之效,上述5味药加强白蒺藜疏风、平抑肝 +阳的作用,同为臣药;紫苏梗、香附、陈皮、 +炒枳壳四药合用,行气疏肝,调畅气机,恢复 +肝之疏泄,为佐使药。考虑到患者双下肢水 +肿、小便不利等临床表现,故加入鱼腥草、土 +茯苓、白茅根、益母草等除湿利水消肿药。颜 +正华教授辨证准确,组方精当,故而收到良好 +的临床疗效。 +【引自】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颜正华.北京:���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郝某,男,47岁。初诊:2000年7月31日。主诉眩晕反复发作10年,加重 +4天。现病史:10年前因工作劳累而致眩晕,时有发作,伴胸闷、心悸、睡眠差,一直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4天前因生气而突感眩晕加重,自测血压:140/105mmHg。现眩晕欲仆,偶感胸闷、心悸,口干欲饮,睡眠差,纳可, +大便干、每日1行,尿黄。舌红、苔黄腻、舌下青紫,脉弦滑。既往有颈椎病 +史。西医诊断:高血压。 +【辨证】肝阳上扰,痰浊瘀血阻窍。 +【治法】平肝潜阳,化痰祛瘀通络。 +【处方】天麻10g,钩藤20g(后下),白蒺藜12g,菊花10g,赤芍15g,丹参30g,珍珠母30g(打碎,先煎),决明子30g(打碎),怀牛膝15g,益母草30g,泽泻15g,黄芩10g,夏枯草15g,玄参12g,滑石15g(包煎)。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嘱其调情志,忌急躁恼怒,并辅以颈部按摩。 +二诊:2000年8月14日。服中药和颈部按摩后,眩晕症状减轻。现偶感眩晕、心悸、胸闷,口干欲饮,二便调,纳可,睡眠安。舌红、苔薄黄、舌下青紫,脉弦滑。 +上方去滑石,7剂,水煎服,每日1剂。药后眩晕感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读案心悟眩晕之病因病机复杂。《黄帝内经》云:“诸 +风掉眩,皆属于肝”,意即眩晕与风和肝密切相 +关。刘完素认为,“无火不作眩”。朱震亨认为, +痰蒙清阳,亦可发眩晕,云:“无痰不作眩。”张 +介宾指出,精气不足,脑海失养,则颈酸眩晕,强 +调“无虚不作眩”。本案患者系肝阳偏亢所表现的 +本虚标实证候。肝主疏泄,肝性失柔,情志失疏, +故急躁易怒。恼怒可致气火内郁,暗耗阴液,而阴 +不能制阳,故能加重诸症。此外,患者舌下青紫乃 +瘀血阻滞之象。颜正华教授以平肝潜阳、活血通脉 +为基本治疗原则,以“潜降汤”为基本方加减。 +【引自】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颜正华.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11. +郭士魁) +刘某,男,48岁。初诊:1976年1月15日。头痛项强2个月,发现血压高2年。自述近两个月来时常头痛、头胀、颈项部发硬疼痛,胸闷不适,口干口苦、心悸、睡眠一般。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滑。血压150/95mmHg。 +【辨证】属肝热上冲。 +【治法】清热活血,宽胸理气。 +【处方】川芎15g,钩藤24g,野菊花18g,葛根18g,赤芍24g,鸡血藤18g,黄芩12g,瓜萎30g,薤白18g,檀香9g,郁金18g,红花9g,石菖蒲12g,珍珠母 +30g。 +二诊:1976年1月21日。进上方后头痛、头胀、胸闷减轻,睡眠进步。舌 +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滑。宗上方加青木香9g,继服。 +三诊:1976年2月8日。上方加减服用14剂,头痛、头胀、项强、胸闷完 +全缓解,睡眠好,精神状态好,自觉无不适感,血压130/85mmHg。 +读案心悟舌质暗、胸闷痛为气滞血瘀之象,予以清 +热活血,宽胸理气之剂。黄芩、野菊花、青木 +香清热降压;川芎、葛根、赤芍、红花、鸡血 +藤活血化瘀通络;川芎活血通络止痛;葛根活 +血解肌降压;瓜萎、薤白宽胸散结;檀香温通 +止痛;石菖蒲入心开窍化浊;郁金疏肝理气, +配合以上行气活血药,气行则血行,加强化瘀 +之力;珍珠母镇静宁心。【引自】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宋某,男,59岁。初诊:1996年4月2日。患者素有高血压,后患脑栓塞而言语欠清,右侧肢体欠利。10余天前因生气后出现头晕,伴腰膝酸软、夜寐不宁,纳食好,二便调,舌质暗淡苔薄,脉弦细。血压195/100mmHg。 +【辨证】阴虚肝旺。 +【治法】清上补下,化瘀通络。 +取穴:风池、大椎、头三神、百会、外关、列缺、合谷、太冲、足三里、绝骨。 +刺法:均双侧取穴,先针健侧,后针患侧。风池、大椎针用泻法,不留针。头三神、百会用连续进针法进针,并用泻法。外关针用泻法,列缺、足三里、绝骨针用补法,合谷、太冲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周2次。 +【处方】天麻10g,黄芪15g,党参10g,丹参15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当归10g,升麻3g,柴胡3g,陈皮6g,甘草5g,牛膝10g,夏枯草10g,珍珠母2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晚服。 +二诊:4月19日。经5次针灸后,眩晕已止,睡眠好转,血压逐降,今测血压140/88mmHg,未服降压药。嘱患者畅情志、少劳累,坚持治疗,停服汤 +药单纯针灸。 +三诊:4月26日。患者来诊,头晕未作,腰膝酸软症状减轻,血压130/88 +mmHg。读案心悟针刺降压确有实效。以风池、大椎用泻 +法,清泻肝胆上亢之阳,头三神、百会调神息 +风以清上。合谷、太冲均为原穴,原穴主治不 +仅具有祛邪,更有补虚扶正的特点,二��相 +合,阴阳上下,刚柔相济,更能养血理气,平 +肝息风,补中有泻。然列缺为肺络,取金能生 +水之意,以补肾气。肝肾同源,达肝肾双补, +均为补下。全方合用以清上补下,化瘀通络而 +眩晕得止。 +【引自】杨甲三.杨甲三临证论治.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孙某,男,53岁。因工作劳累,兼家事不遂,经常烦闷生气,发生头眩胀痛,心悸失眠,口苦咽干,心烦,两胁胀痛。舌红、苔黄腻,脉左弦大,右弦硬鼓指。血压230/115mmHg: +【辨证】肝阳上亢,冲气上逆。 +【治法】清肝泄热,滋阴降逆。 +【处方】钩藤45g,夏枯草30g,生铁落30g,黄芩30g,石决明24g,桑寄生18g,龙齿18g,青箱子18g,磁石18g,地龙15g,胆南星9g,甘草6g,熊胆(代)1.2g,琥珀0.6g,朱砂0.9g。后3味研面冲服。 +二诊:连服2剂,大便溏泻3次,心不烦,燥汗不出,头眩胀减轻,胸胁轻松。唯脉弦不减,舌红、苔黄腻。为冲逆平息,而肝中郁热仍须疏解,应继以清肝潜镇、育阴安神之剂。【处方】夏枯草30g,钩藤30g,黄芩30g,青箱子24g,玄参24g,生赭石24g,珍珠母24g,紫贝齿18g,桑寄生18g,地龙15g,胆南星9g,甘草6g,羚羊角(代)0.9g,琥珀0.9g,朱砂0.9g。后3味研面冲服。 +三诊:连服1周,眩晕、心烦、口苦、胸胁胀满等症消失,食欲恢复,夜 +能安睡。舌质转淡,脉现弦虚。是肝气疏解,而阳气未复。 +宜原方减清肝药量,加生地黄24g,杜仲15g。连服10剂后血压降至150/95 +mmHg。 +患者头眩,口苦咽干,胸胁胀痛不适, +心烦热,脉象左弦大,右弦硬鼓指。方中夏枯 +草、生栀子以清肝热;磁石、生赭石、胆南 +星、钩藤、珍珠母镇逆以降压。失眠加琥珀、 +朱砂以安神。待症状减轻,脉象沉敛,然后再 +以育阴潜镇法巩固疗效。 +【引自】邢锡波.邢锡波医案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张某,男,56岁。初诊:1997年5月5日。头昏脑涨半年,伴有面色潮红,失眠,心悸,腰酸乏力,舌红、苔白,脉弦细,血压150/100mmHg。 +【辨证】肝阳上亢,肾虚火旺。 +【治法】平肝潜阳,滋阴补肾。 +【处方】天麻15g,钩藤30g,天冬15g,白芍30g,玄参30g,龟甲30g,石决明30g,生地黄30g,牛膝15g,桑寄生25g,夏枯草30g。每日1剂,水 +煎服。 +二诊:5月12日。服药6剂,血压140/95mmHg,诸症较前明显减轻,继用 +上方再进6剂,诸症消失。遂用上方做成中成药长期服用,调理善后。3个月 +后随访,血压正常。读案心悟平素所遇高血压患者多半属于肝阳上亢证 +型,如果单纯用平肝潜阳法治疗,降压疗效不 +太理想,或降而复升,血压不能平衡在一个理 +想水平。究其原因,从发病年龄来看,大多数 +患者在40岁以上发病。高血压与肾的关系较为 +密切。从肝肾的生理功能上讲,肝为刚脏、体 +阴而用阳,若肝阴不足不能摄纳肝阳,导致肝 +阳上亢。肝阳上亢为标,肝阴不足为本,而肝 +阴源于肾阴,有“乙癸同源”之称,故本例在 +平肝的同时加用滋补肾阴的药物,标本兼治。 +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引自】袁成民,袁成雷.丁书文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举隅.山东中医杂志 +2001,20(8):497-498.范某,男,37岁。因工作紧张,熬夜致头晕头痛2周。双眼发红,分泌物增多,烦躁易怒,大便干燥2~3日1行,舌苔黄腻少津,脉弦数。测血压 +160/95mmHg,此前未发现过高血压,其母有高血压病史。 +【辨证】肝火内生,上扰清空。 +【治法】清肝泻火。 +【处方】龙胆10g,菊花10g,钩藤15g,炒栀子10g,生地黄10g,赤芍、 +白芍各10g,车前子15g(包煎),泽泻10g,生大黄10g(后下),川楝子10g,蚕沙10g(包煎)。7剂。 +二诊:头晕头痛明显减轻,大便已不干,每日1行,双眼分泌物减少,舌 +苔薄微黄,脉弦,血压130/85mmHg,上方去大黄、蚕沙,再进7剂。 +三诊:头晕头痛消失,眼不红,无分泌物,大便正常,舌苔薄白,脉弦,血压120/75mmHg +读案心悟本例以肝经实火上扰为患,治以龙胆、炒 +栀子、生大黄苦寒泄热之品。因热邪易灼津伤 +阴,故在泻火同时必注意补养阴血,故方用生 +地黄、白芍;龙胆泻肝汤中柴胡疏肝,而此案 +为肝火所致,故以性寒凉的川楝子所代替;蚕 +沙祛风除湿活血,常用于目赤分泌物多。肝火 +自二便清除,则头目清爽,血压降为正常。 +【引自】秦建国,王亚红,梁晋普,等.郭维琴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中医杂志,2007,48(7):586-588.严某,男,51岁。初诊:1974年7月5日。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心悸不安,时发时止,口干苦,小便短,色深黄,大便干结。舌红、苔干少津,脉弦细而有力重按却微。1973年9月始发现血压高,最高时达185/120mmHg,服用���舍平、降压灵、镇静催眠药之类,血压曾一度下降到150/100mmHg。停服药物血压又上升。此次测血压180/120mmHg,听诊心尖区有吹 +风样杂音。 +【辨证】血不养肝,肝阳亢盛。 +【治法】益血滋肝。 +【处方】盐知母18g,炒黄檗6g,生地黄24g,牡丹皮12g,泽泻12g,茯 +苓12g,决明子18g,菊花9g,炒赤芍18g,丹参12g,山茱萸9g。温服。 +二诊:7月8日。心烦、心悸均愈,小便色转清,大便也通畅,但不仅头晕、失眠如故,反而出现阵阵恍惚无主、不能自持、身如飘空的现象。脉仍细弦但不如以前有力。血压170/112mmHg。血犹未充,肝经虚风内动。 +【处方】珍珠母24g,当归9g,干地黄18g,人参9g,酸枣仁15g,柏子仁12g,水牛角12g,茯神12g,沉香6g,生龙齿18g,豨签草30g。温服。 +三诊:7月12日。头晕痊愈,失眠大有好转,已无恍惚飘空感。血压 +140/90mmHg。继以养血平肝。 +【处方】珍珠母24g,当归身45g,干地黄45g,人参30g,酸枣仁30g,柏 +子仁30g,水牛角30g,茯神15g,沉香15g,生龙齿18g。 +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15g,另研水飞为衣,每日30丸, +金银花、薄荷煎汤送服,午后及临卧时各服1次。读案心悟肝中的阳气,全赖阴血来濡养以维持 +相对的平衡,从生理方面来说就是生发、 +疏泄的作用。如果阴血虚少,不能涵养肝 +中阳气,相对的平衡受到破坏,肝阳因而 +亢盛,不断上逆,上干清阳,则为头晕、 +眼花、耳鸣;阴虚不足以济阳,则舌红苔 +干,心烦而悸;阳亢反足以劫阴,则小便 +短赤、大便干结;阴虚阳亢,神不能安, +则失眠。方中多数为滋阴血、抑亢阳的药 +物,阴血得滋,则肝中阳气有所涵养;阳 +亢被抑,则阳亢诸症得以消除。 +【引自】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慕某,男,56岁。初诊:1991年3月12日。患者于1980年因头胀头痛而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压180/110mmHg,经口服复方降压片,症状缓解,但未进一步诊治。亦未曾再测血压而自行停药。此后,每于劳累及情绪波动则出现上述症状。自行间断服用降压片。近3个月来,头胀头痛症状加重,并伴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而前去当地医院诊治。测血压210/120mmHg,经服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药治疗,血压仍控制不满意。现血压180/110mmHg,心率76次/分,律齐。现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胸 +闷憋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辨证】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治法】清肝泻火,平肝和络。 +【处方】生龙骨、生牡蛎各24g(先煎),生石决明24g(先煎),龙胆9g,黄芩12g,白蒺藜15g,菊花12g,夏枯草10g,钩藤15g,天麻12g,牛膝12g,地龙12g,丹参15g,赤芍15g。7剂。水煎服。 +二诊:3月27日。服药后头痛减轻,仍头晕,血压(160~180)/(90~100)mmHg,睡眠差,舌脉同前。上方加磁石18g(先煎),佛手12g。7剂。水煎服。 +三诊:4月4日。头晕减轻,口干不苦,近两天感咽痛,血压(150~165)1(90~100)mmHg,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加藏青果12g以清利咽 +喉。7剂。水煎服。 +四诊:4月11日。服药后咽痛止,以上诸症明显减轻,但感胸闷。血 +压(160~180)/(80~90)mmHg,上方去藏青果,加瓜蒌24g。7剂。水 +煎服。 +五诊:4月18日。药后血压稳定在(130~150)/(80~90)mmHg,自觉症状消失,入睡难,舌脉同前。上方加琥珀末3g(分冲),又服7剂,血压、睡眠安好。 +读案心悟本案患者虽患高血压病多年,但体质尚 +好。症状表现以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口苦咽 +干,心烦易怒等肝火上炎为主。方中龙胆、黄 +芩苦寒直折,可清泻肝经实火;夏枯草、白蒺 +藜、钩藤清肝明目,平肝潜阳;菊花养肝散 +风,擅清头目;生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 +磁石等介质类重坠之品,可镇静安神,平肝潜 +阳;天麻平肝息风降压;丹参、赤芍养血和 +络;瓜蒌宽胸宣痹;地龙活血柔肝通络降压, +牛膝补益肝肾,引血下行,折其亢阳;佛手理 +气疏肝,顺其条达。全方合用使肝经热清,风 +阳内潜,血压自平。 +【引自】范爱平.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严某,男,36岁。眩晕头痛经常发作,脉象弦滑有力,按之急数且搏指,舌红苔白根厚。大便干结,心烦易怒,素嗜烟酒,又多熬夜,为本病致 +病之由。【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息风折热。 +【处方】白蒺藜10g,蚕沙10g,蔓荆子10g,钩藤10g,菊花10g,竹茹6g,陈皮10g,生石决明20g,生牡蛎20g,瓜蒌仁20g,焦山楂、焦麦芽、焦 +神曲各10g。7剂。 +二诊:药后头痛已止,眩晕时或发生。脉仍弦滑,按之有力,舌红苔白根部仍较厚。大便通而未畅。风阳上扰之势虽缓,然病非一日所成,须得慎 +饮食、戒��酒,节喜怒,方为根本之计,不可徒赖药物也。仍用前法加减。 +(29 +【处方】白蒺藜10g,蚕沙10g,赤芍、白芍各10g,钩藤10g,菊花10g,淡竹叶、竹茹各6g,生石决明20g,生牡蛎20g,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g,水红花子10g。7剂。 +上方服后头痛眩晕皆止,二便如常。睡眠亦安。遂嘱其注意饮食调理, +增加运动锻炼,以防复发。 +读案心悟本案患者眩晕时作,大便干结,心烦易 +怒,舌红苔白根厚,脉象弦滑有力,按之急数 +且搏指。又知平素嗜烟酒,又多熬夜,故本病 +致病之由乃肝阳上亢,肝胆风热上扰,当先以 +息风折热方法,辅以化痰、通利三焦。用药恰 +合病机,故服之即效。而医嘱其慎饮食、戒烟 +酒、多运动,尤为金玉良言,切中其病根矣。 +【引自】彭建中.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田某,女,42岁。患神经衰弱,经常失眠,头眩,心悸,后因工作紧 +张,连夜失眠,血压急剧上升。现症: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脘满恶心,心烦气短,食欲减退,时有彻夜不眠。舌红苔黄腻,脉左弦细数,右虚数。 +血压205/130mmHg: +【辨证】肝阳上亢,阴虚火旺。 +【治法】育阴潜阳,平肝泻火。 +【处方】夏枯草24g,生地黄24g,钩藤30g,青箱子24g,生赭石24g,白蒺藜24g,紫贝齿24g,磁石15g,杜仲18g,桑寄生18g,胆南星9g,琥珀 +0.9g,朱砂0.9g。后2味冲服。 +二诊:上方连服3剂,1剂后睡眠6小时,醒后精神觉好。头眩晕减轻。3剂后烦热、心悸均减,恶心、胸胁胀满消失,食欲增进,舌淡红,脉虚弦不 +数。阴气渐复,肝阳清潜,仍以前方加减。 +【处方】夏枯草24g,黄芩24g,钩藤30g,芜蔚子24g,生赭石24g,玄参24g,何首乌15g,地龙15g,杜仲18g,栀子6g,胆南星9g,琥珀1.5g,朱砂0.6g。后2味冲服。 +三诊:连服4剂,大便有时溏泻1~2次,无眩晕,夜不能安睡,食欲增 +加。舌质转淡、苔不黄。血压165/105mmHg。肝热肃清,真阴尚未复原。 +原方减栀子、黄芩,加杜仲、牛膝、玉竹之类。连服10剂,症状消失, +血压140/95mmHg。原方配成丸药,经常服用,巩固疗效。 +读案心悟本例系肝肾阴阳失调。因肝肾阴虚,肝阳 +上亢,而致上盛下虚,出现头晕、耳鸣、心悸、 +心烦气短、脘满恶心、食欲减退、失眠等症, +脉左弦细数,右脉细数,系肾阴不足,阴虚阳 +亢。在治疗中以药物调节阴阳之平衡,阳盛则清 +肝阳,阴虚则益肾阴。阴虚则潜敛失职,阳亢则 +兴奋偏盛,最易引起失眠,故潜镇安神可用生赭 +石、磁石、朱砂、琥珀等,使患者易于入睡,此 +为治疗和巩固血压的有效方法。【引自】王之虹.任继学医案精选.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李某,男,68岁。2000年11月8日就诊。患者21年前因情志刺激致头晕,经测血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间断口服卡托普利、复方降压片等药,血压波动在210/120mmHg左右,有脑梗死病史4年,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病史2年。刻诊:头眩晕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测血压为200/115mmHg,遂给予通腑滋阴泄肝法 +治疗。 +【辨证】肝火上炎,肾阴不足。 +【治法】清肝泻火,通腑滋阴。 +【处方】决明子30g,芦荟12g,当归12g,龙胆12g,炒莱菔子30g,生地黄12g,山茱萸12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3剂后血压降至150/95mmHg,又服6剂,症状完全消失,血压降至正常, +再与3剂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读案心悟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头 +痛”范畴,劳累过度、情绪波动、高盐饮食等 +为诱发因素,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风、火、 +痰、虚”,其病位主要在肝、肾、脾,可概括 +为肝的阴阳失调、肾的阴阳亏虚、脾胃升降失 +司三个方面。以上病例给予龙胆、芦荟以清肝 +泻火、降压止晕。 +【引自】孙素琴,齐济生,谢金王.通腑滋阴泄肝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4 +例.山东中医杂志,2002,21(2):81-82.第二节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惠民)医贺某,男,成年。初诊:1955年2月23日。寒热之后,头晕胀未清,神疲 +乏力,胃纳尚香。姑以平剂调理。 +【辨证】肝阳上亢,下焦湿热。 +【治法】育肾平肝,清利湿热。 +【处方】枸杞子4.5g,炒杭菊6g,酒炒山茱萸4.5g,煅石决明12g(先煎),抱茯神9g,炙远志3g,炒白术4.5g,淮小麦12g,沙苑子、白蒺藜各9g,稽豆衣12g,酒炒大白芍4.5g,桑寄生9g,炒杜仲9g。 +二诊:头晕胀未清,小溲黄赤,神疲乏力。上方加减。 +【处方】野百合12g,煅牡蛎12g(先煎),块滑石12g(包煎),泽泻6g,枸杞子6g,炒杭菊6g,酒炒山茱萸4.5g,沙苑子、白蒺藜各9g,稽豆衣12g,桑寄生9g,炒白术4.5g,淮小麦12g,荷叶���1圈。 +三诊:头晕轻减,但时作胀,溲黄赤稍淡,再予前法。 +【处方】野百合9g,南沙参9g,沙苑子、白蒺藜各9g,煅牡蛎12g(先煎),块滑石12g(包煎),炒白术4.5g,煨天麻2.5g,枸杞子9g,炒杭菊6g,泽泻4.5g,煅石决12g(先煎),薄荷炭2.5g,嫩钩藤9g(后下),荷叶边 +1圈。 +四诊:头晕胀渐安,溲渐清。仍守原意。 +【处方】枸杞子9g,炒杭菊6g,酒炒山茱萸6g,细石斛9g,米炒麦冬9g,煅石决明12g(先煎),煨天麻3g,熟女贞子9g,墨旱莲9g,野百合9g, +泽泻6g,炒黄檗4.5g,云茯苓9g,沙苑子、白蒺藜各9g。读案心悟本例肝肾阴分素亏,心营不足,肝阳上 +亢,下焦湿热亦盛,因寒热之后而诸症显露。 +用方一是杞菊地黄汤,而以知柏八味丸、三甲 +煎、大补阴丸为出入,滋补肝肾之阴,清利下 +焦湿热;又佐以天麻钩藤饮、二至丸等方,平 +肝柔肝。二是张机治百合病的百合知母汤、百 +合滑石散、瓜蒌牡蛎散诸方之综合。百合病属 +病后气阴两伤,余热未清。故《金匮要略》对 +百合病愈期,是以“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 +愈;若溺时头不痛,浙然者,四十日愈;若溺 +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为诊断。本例有 +头晕胀和小便黄赤等症,可以设想,百合诸汤 +借用于此是很恰切的。 +【引自】翁维良.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栗某,男,50岁。初诊:1962年4月20日。头额及后脑作胀微痛,时有头晕,不能左右顾盼,头晕则心慌,泛泛欲吐,不能起坐。素患失眠症,近来夜寐梦多,腹中胀气,引起腰臀部及下肢有寒冷感,但衣被较暖,则背部又觉轰热,易引起燥热不安,肘膝关节酸楚,天阴更甚。饮食不多,大便每日2行,质软,面色暗滞。舌质略淡,苔薄白而腻,脉右弦滑而左细。血压在(120~140)/(80~88)mmHg。 +【辨证】肾阳不足,肝阳上扰,脾胃不健。 +【治法】健脾益肾,潜阳宁神。 +【处方】焦白术9g,广陈皮4.5g,仙半夏6g,沙苑子9g,炒杜仲9g,补骨脂9g,菟丝子6g,淫羊藿6g,煅龙齿12g,煅牡蛎12g,灵磁石12g,春砂壳2.5g,焦薏苡仁9g,焦谷芽9g。 +此方连服约1个月,病情逐渐好转,故方药无变动。 +二诊:5月22日。迭进健脾温肾,潜阳宁神之剂,腹胀渐减,脾胃运化较佳,二便如常,头晕及下肢觉冷均见减轻,唯关节痛及左胸觉闷,有时引起心悸,往往因气候转变而经常发作。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沉细带弦。当此 +冬藏之令,仍以健运脾胃为主,加入温补肾阳,填益精髓之品。 +【处方】吉林人参须3g,炒白术9g,云茯苓9g,炙甘草3g,制香附6g, +带壳砂仁2.5g,巴戟天6g,淫羊藿9g,炒杜仲9g,左牡蛎18g,灵磁石12g。 +脑为髓海,肾主藏精。本例由于用脑过 +度,渐渐耗伤精髓。一则肝肾阴虚而阳浮于 +上,故有头晕脑鸣,不能转侧起坐,背部时觉 +轰热,睡眠不宁等症;一则脾肾阳虚而精亏于 +下,故有腹中胀气,引起腰臀部及下肢有寒冷 +之感;关节痛,左胸觉闷,心悸,往往因气候 +转变而经常发作,此与心阳不振、营卫不固有 +关。黄医师认为患者肝肾阴亏,脾肾阳虚, +用药既忌腻滞,亦嫌温燥。在错综复杂的情 +况下,抓住健运脾胃为重点,进行辨证用药。 +随黄医师至某医院会诊时,患者因病休养医治 +已1年,过去对服药有敏感性,容易引起偏热 +偏冷之感。黄医师用方选药,注意及此,故用 +量以轻为宜。在温阳药中,避免附子、肉桂之 +刚燥,选用巴戟天、淫羊藿之温润,助阳而不 +伤阴。服药以来,颇觉舒适,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投剂有效,故原方无大变动。循此渐进, +经过2个月的治疗,病愈出院后,即将此方配 +为丸药,每日12g,分2次吞服。再连服2个月 +余,体力已恢复,唯脑力未充,阅书报1小时 +以上,仍觉头昏。在停止服药后,继续适当休 +养,略事工作。 +【引自】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孙某,男,51岁。初诊:眩晕,后脑闷胀,性情急躁,睡眠不好,多梦耳鸣。 +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 +【处方】枸杞子12g,菊花12g,山药15g,熟地黄15g,茯苓15g,泽泻12g,牡丹皮9g,赭石24g,玄参15g,蝉蜕9g,珍珠母24g。5剂。 +二诊:眩晕减轻,后脑闷胀消失。睡觉仍不好,耳鸣,口微干。阳亢渐平,阴 +虚未复。仍宗前方加减。 +【处方】枸杞子12g,菊花12g,山药15g,生地黄12g,赭石15g,泽泻9g,牡丹皮9g,熟地黄12g,磁石15g,玄参12g, +麦冬12g,茯苓12g,天冬12g。5剂。 +三诊:眩晕未作,耳鸣消失,虚火已平。头微晕,睡眠时好时差。苔 +薄,脉细。治以养肝滋肾。 +【处方】当归12g,山茱���9g,女贞子12g,山药12g,熟地黄12g,白芍 +12g,沙苑子12g,泽泻9g,牡丹皮9g,枸杞子9g,茯神12g。5剂。 +四诊:眩晕已愈,睡眠尚佳。仍以原法,再进,以巩固疗效。续服三诊 +方。共5剂。 +读案心悟本案因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虚火 +上扰而致眩晕。阴虚是本,阳亢是标。 +只宜甘寒滋阴,不宜苦寒泻火,故守六 +味地黄丸加减,以从本治。初用菊花、 +蝉蜕散风,赭石、珍珠母潜降,当虚火 +平后,再加当归、白芍等。旨在养血滋 +阴而收功。 +【引自】崔应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心血管病,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腾某,男,50岁。初诊:1996年3月6日。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近因郁怒劳累太过诱发眩晕,头胀痛,烦躁失眠,恶心欲吐,舌强,手指麻木,大 +便干燥,小便黄,舌红、少津、苔黄,脉象弦数。血压170/110mmHg。 +【辨证】阴虚阳亢,肝阳似火。 +【治法】滋阴平肝,潜阳息风。 +【处方】滋阴清火息风汤。天麻10g,钩藤20g,生地黄25g,何首乌25g,白蒺藜10g,龟甲20g(先煎),夏枯草15g,黄芩15g,石决明30g(先 +煎),珍珠母10g,苦丁茶6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上方加减,共服用14剂后,诸症减轻,血压有下降趋势。原方增减续服 +30余剂,诸症渐消失。多次查血压均在正常范围。遂停汤剂,嘱注意养生方 +法,继服杞菊地黄丸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一切良好。读案心悟上方是由天麻钩藤饮加减变化而 +得,用治高血压病,辨证属肝肾阴虚、 +风火上扰者。如肝火偏旺、面赤目红、 +舌苔黄燥者,加龙胆、炒栀子,清泻肝 +火;便秘者,加生石膏、酒大黄,以通 +腑泻肝;偏风胜、眩晕欲仆、泛恶欲吐 +甚则舌强肢颤者,加生龙骨、生牡蛎、 +生赭石,以潜阳息风;头痛剧者,加羚 +羊角粉(代,冲服),以清肝息风;血 +压高难降者,加生赭石、灵磁石、寒水 +石,以镇肝冲逆。若40岁以后出现眩晕 +肢麻者,当注意中风先兆,以便及早采 +取防治措施。 +【引自】雀应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心血管病.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患者,女,53岁。初诊:2009年8月27日。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每于劳累或进餐后头晕,倦怠,乏力,思睡,休息后可缓解。初始以为因工作劳累所致,遂注意休息,然病情并未随之减轻,更有日益加重之势,乃前往某院就诊,测血压经常波动在(140~160)/(90~110)mmHg,但未曾服用降压药。查脑CT、脑血管超声、心电图等均未见异常。刻下:血压升高 +(155/110mmHg),以劳累或进餐后为甚,伴有头晕头胀,心悸气短,倦怠乏力,时常恶心,睡眠欠佳、容易早醒,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有时后背、颈项不适,纳食一般,二便调,舌淡红、苔黄稍腻,脉沉弦滑。家族中父亲 +因高血压、脑出血去世。西医诊断:高血压病。中医诊断:眩晕。 +【辨证】心脾两虚,肝肾不足。 +【治法】调心脾、滋肝肾,佐以温胆和胃。 +【处方】西洋参10g(先煎),黄精12g,葛根15g,僵蚕10g,当归12g,炒白芍15g,炒白术15g,炒酸枣仁20g,姜半夏9g,竹茹12g,茯苓20g,首乌藤15g,豨签草15g,炒三仙各12g,桑寄生15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另处以泡足方:马鞭草20g,豨益草20g,槐花15g,丹参18g,牛膝15g,花椒8g,艾叶8g,益母草15g。水煎,每日泡足1~2次。 +并嘱其低盐饮食,避免进食生冷油腻之物,饭后宜短暂卧床休息,不宜 +剧烈活动。 +二诊:2009年9月10日。患者述服药4剂,泡足2剂后即已见效,头晕头胀减轻,血压已有改善。药已中的,仍宗原法。内服方去生龙骨、生牡蛎,因恐其过用伤及脾胃,加山药15g以健脾益肾。用法同前,继服2周。 +三诊:2009年9月24日。测血压135/90mmHg,劳累或进餐后未再出现头晕头胀、心悸气短等症,体力增加,睡眠转好。遂以逍遥颗粒配合杞菊地黄丸缓缓图之以收功。读案心悟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 +等范畴。一般认为病位在肝、肾、心;病机 +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火炽盛,痰浊中 +阻,阴阳两虚。总之,不外虚实两端。方中 +西洋参、黄精、当归、炒白芍、炒白术、炒 +酸枣仁补气健脾、养心安神;桑寄生益肝 +肾、强筋骨;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安神、降压;姜半夏、茯苓、竹茹、首乌藤寓温胆之 +义,化痰清热以和胃。另据临证所见,高血 +压患者常伴有后背沉重、颈项不适,故方中 +加葛根、僵蚕、豨签草以升津舒筋、活络通 +脉;炒三仙乃消食和胃三宝,有助健脾。路 +老治病可谓思维缜密,考虑周全,常常不拘 +一格,另辟蹊径。本案患者内服时配以外用 +泡足方,并有药后医嘱,疗效显著亦在情理 +之中。 +【引自】尹倚艰.路志正治疗心血管病验案4则.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1):83-85.陈某,男,56岁。初诊:2003年6月15日。自诉眩晕,寐差,口干苦数日,伴四肢少许麻木、倦怠、时有恶心等,舌质黯红、苔厚腻微黄少津,脉弦,血压180/95mmHg。中医诊断:眩晕。 +【辨证】肝肾阴虚,风阳上亢,血瘀。 +【治法】滋肾潜阳,平肝息风。 +【处方】益肾平肝汤。牡蛎、石决明、桑寄生、首乌藤各30g,菊花、牛膝、丹参、女贞子、五味子各15g,天麻15g,桑枝20g,龙骨30g。每日1剂, +水煎,分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 +同时配合口服卡托普利,每次25mg,每日2次。 +二诊:眩晕症状明显减轻,夜寐改善,四肢麻木感消失,血压连续5天维持在(115~140)/(75~85)mmHg。续上方去桑枝、龙骨,续服5剂,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余症基本消失,再用上方连服15天,随访半年,血压未 +超过正常值。 +读案心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这个年 +龄段大多正气已虚,且浮阳上亢,其病机衍变主 +要是肝阳偏盛日久发展成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清窍,或兼痰瘀血结,甚则阴阳两虚,痰瘀凝滞 +等。肝肾不足是本,风阳上亢为标。在临证时抓 +住肾虚且肝亢这个主要矛盾,以补肾合平肝为主 +辨证治疗,收到较满意的疗效。正如《景岳全 +书》所云:“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 +酌兼其标。”益肾平肝汤中山茱萸、女贞子、墨 +旱莲、桑寄生润柔养肝,滋阴补肾;石决明、牡 +蛎、菊花平肝潜阳、益阴息风;牛膝、丹参活血 +行滞、引血下行;首乌藤、五味子养心安神、敛 +阴平肝。本方标本兼顾,配伍适当,每奏滋肾潜 +阳、平肝息风之功效。 +【引自】邵江东.自拟益肾平肝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52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2):50. +民)医案李某,男,54岁。头晕目眩,不敢睁眼,阵阵欲倒,面色红润,光泽,白睛充血,如醉酒状,头昏胀痛,烦躁易怒,耳鸣口苦,舌红苔黄,脉弦。血压180/120mmHg,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常年服用西药降压,近半个月血压常在(160~190)/(100~125)mmHg,尿蛋白(一)。 +【辨证】肝肾阴虚,阳气上亢,肝阳暴张,上扰清宫。 +【治法】镇肝息风,滋阴潜阳。【处方】生地黄18g,白芍12g,怀牛膝30g,生龙骨24g(先煎),生牡蛎24g(先煎),赭石24g(先煎),山药30g,柏子仁12g,山茱萸12g,牡丹皮9g,泽泻9g,茯苓12g,枸杞子12g,菊花15g,三七粉6g(冲服),丹参15g,天麻15g,钩藤15g,决明子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服药4小时后血压为150/95mmHg,自觉症状减轻,后续服30余剂,血压维持在(130~140)/(80~90)mmHg,尿蛋白(一),随访2年未出现上述 +诸症,长期坚持服杞菊地黄丸善其后。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 +畴。病机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并走于 +上。《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 +属于肝。”肝肾阴虚,肝阳易亢,甚则肝阳化 +风,上扰清窍,引起头目眩晕、目胀耳鸣。方中 +重用牛膝降其上行之血,并能滋养肝肾;赭石降 +其上逆之气,并能平肝潜阳;龙骨、生牡蛎潜阳 +降逆,镇肝息风;生地黄、白芍、山茱萸、枸杞 +子滋养阴液,柔润息风。生地黄滋养肝肾,山药 +补脾固精,山茱萸养肝涩精,泽泻清泻肾火,牡 +丹皮清肝火,茯苓淡渗脾湿,六药相互配合,补 +中有泻,寓泻于补。高血压多属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即肝肾阴虚,“标实”即阳亢,病情迁 +延,有夹痰、夹瘀之变。方中加入三七粉、丹参 +活血通脉兼养阴血,天麻、钩藤、菊花、决明 +子、生龙骨、牡蛎、赭石既清泻肝热又平抑肝 +阳。全方滋阴柔肝、化瘀理气,故治疗肝肾阴虚 +夹痰夹瘀型高血压有较好效果。 +【引自】谭立民,凌承德,高连祥.滋阴潜阳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2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2):80. +郭某,男,56岁。2007年6月13日就诊。诉头晕、眼花、头痛、头胀以两侧为甚,左耳鸣、口苦,情绪易激动,夜间睡眠差,乏力,饮食及二便无异常。既往无其他器质性病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查血压158/98mmHg。中医诊断:眩晕。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治法】滋补肝肾,滋阴潜阳,平肝 +息风。 +【处方】天麻15g,钩藤20g(后下),石决明30g,毛冬青30g,罗布麻20g,黄连10g,栀子18g,夏枯草30g,杜仲15g,川牛膝15g,桑寄生15g,益母草30g,首乌藤30g,酸枣仁20g,葛根30g。2日1剂,水煎后,去渣留汁,每次200~250mL,每日3次,温服。并嘱停服其 +他西药降压药物,仅服中药。 +服药4天后来诊,患者查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舌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查血压120/84mmHg,后随访半年,每半个月测血压1次,血压均正常。读案心悟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罗布麻均有 +平肝潜阳、清热息风之功;栀子、黄连、夏枯 +草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益母草、罗布麻利水消肿;益母草、毛冬青活血祛瘀; +牛膝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滋补肝肾;首乌 +藤、酸枣仁安神定志以恢复睡眠。全方共奏滋 +补肝肾、滋阴潜阳、平肝息风之功。切中原发 +性高血压病的病机。葛根甘、辛、凉,发表解 +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现代常用葛根治疗 +高血压病,对于缓解高血压头痛、眩晕、颈 +强、耳鸣、肢体麻木有良好效果;夏枯草清肝 +火、降血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钩藤所含钩 +藤碱,有明显的降压和安神镇痛作用;罗布麻 +中黄酮类物质有降压、镇静、利尿的作用;葛 +根、毛冬青有强而持久的扩张血管、增加冠状 +动脉血流量、降低冠状动脉阻力和心肌耗氧量 +的作用,并可对抗垂体后叶引起的心肌缺血, +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总外周阻力降低。黄 +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 +【引自】徐仕宏.天钩降压汤治疗原发性I级高血压病98例.四川中医, +2008,26(9):25.吴某,女性,55岁。初诊:2005年8月23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5年前感时有头晕,血压最高200/110mmHg。平时常服氯沙坦钾片、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数年,常服优甲乐。另有窦性心动过缓及抑郁症病史。平时常感头晕、胸闷、心悸、神疲、乏力,思虑多,夜寐欠佳。时有畏寒肢冷感,胃纳一般,大便溏薄。近两个月来又感头晕阵作,间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血压多在180/95mmHg以上。曾服平肝潜阳之剂,然 +效果不显。 +患者眩晕史30余年,病久肝肾两虚,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家气火有余,故时见头晕;“阳无阴则不长”,肾阴不足 +波及肾阳,故见畏寒肢冷。 +【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温肾平肝,交济阴阳。 +【处方】附子6g,羚羊角粉(代)1.2g(吞服),清炙草6g,升麻4.5g,丹参15g,生蒲黄9g,葶苈子9g,龙骨、牡蛎各30g,桂枝6g,益母草30g,白 +术、白芍各12g,红花9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头晕减,肢冷已和,已无恍恍然之感,大便成形。血压亦下降至150/85mmHg。但乏力,嗳气频频,心烦,夜寐欠安,右胁不适。肝胆互为表里,胆主少阳,内寄相火,平素思虑太过,少阳枢机不达,胆气郁结化火,扰乱心神,气血失衡,脾运不健。前方中病即止,以疏肝理气、活血安 +神之方药。 +【处方】柴胡6g,龙骨、牡蛎各30g,降香3g,党参10g,五味子9g,麦冬9g,磁石30g,羚羊角粉(代)1.2g(吞服),猪苓、茯苓各15g,百合30g,川芎9g,苍术、白术各9g,桂枝6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药后上症悉减,血压140/75mmHg,平素血压稍波动,口干苦好转。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为将军之官,患者久患窦性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病位在肝肾,肝肾不足乃其本;况慢性疾病宜调节邪与正的关系,所谓扶正祛邪,固本清源,气滞血瘀乃其标,故而治疗当肝肾同调, +理气活血。 +【处方】仙茅9g,淫羊藿15g,知母9g,当归9g,丹参15g,白芍10g,郁金9g,枳壳9g,桔梗9g,柴胡6g,赤芍10g,甘草4.5g,百合30g,淮小麦30g,牛膝4g,紫苏子1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血压稳定,头晕胸 +闷、乏力神疲症减。读案心悟高血压病之病机不外乎脏腑的阴阳失衡, +初起常以肝阳上亢为主,久延伤阴。故临床诊 +治高血压病一般均从滋阴潜阳入手。颜老认为,本病至后期,阴伤可及阳,表现为阳虚, +或阴阳两虚的变证,甚则寒热虚实夹杂。若仍 +拘泥于苦寒清火或滋阴潜阳之法,则易损害阳 +气,反使病情加重。必遵“阳无阴则不长,阴 +无阳则不生”之理。根据病情,或温其阳,或 +在育阴之时兼用扶阳之法,或阴阳双补兼清浮 +阳,不刻意降压,而血压自能下降。本例患者 +初诊时血压曾最高达200/110mmHg,症见肢冷 +畏寒、神萎、便溏、心悸且脉缓、舌胖,为肾 +火不足、脾阳不运使然。前医着眼于高血压, +唯从平肝潜阳论治,忽视了中医辨证论治之精 +神,而颜老立方以附子、升麻温阳升清治其 +本,羚羊角、葶苈子平肝降气缓其标,不为高 +血压所拘,可谓直见本源。 +【引自】韩天雄,孔令越,施红.颜德馨教授运用温阳法治疗心血管病经 +验.中国中医急症,2008,17(4):488-489.胡某,女,46岁。初诊:1975年4月15日。患高血压病5余年,血压波动在(150~170)/(100~110)mmHg。平素性情急躁。常因情志不遂,头痛加剧,午后面部烘热,目涩模糊,耳鸣,夜寐欠佳,乱梦纷纭,口干且苦, +腰背酸楚。舌苔薄黄、质偏红,脉细弦。 +【辨证】肝肾阴虚,虚阳亢扰。 +【治法】滋补肝肾,清热平肝。 +【处方】怀牛膝30g,桑寄生30g,枸杞子15g,天冬15g,生赭石50g,生龙骨、生牡蛎各20g(上三味均先煎),夏枯草10g,车前子30g(包煎),生麦芽30g,生白芍15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服用5剂后,头痛大减,面部烘热及口干苦基本消除,余症亦减。舌苔 +薄、质偏红,脉细弦。血压130/90mmHg。原方再服5剂。3个月后询及病况, +上方服完诸症消失,血压一直正常。 +读案心悟方中怀牛膝,补肝肾,引火下行;桑 +寄生,补肝肾,并有降压作用。两药补而 +不腻,一药数效;枸杞子、天冬、白芍, +补肾滋液;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重 +镇潜阳;夏枯草、车前子,清化肝热;生 +麦芽,善调肝木之性,使不抑郁。全方配 +伍合理,故疗效满意。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童某,女,55岁。入院:1960年12月21日。5年前因头痛而发现血压高,此后血压时高时低,收缩压最高220mmHg,最低150~160mmHg。近1周来,又觉头痛,眼花,失眠。厂医务室测量血压200/100mmHg以上。休息后仍未见好转,由门诊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90/100mmHg,脉率86次/分。初诊见 +头眩且晕,颈项牵强,舌苔薄黄、质红,脉弦滑。 +【辨证】肾阴不足,肝阳有余。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处方】玄参9g,麦冬9g,天麻9g,生石决明30g(先煎),牡丹皮9g, +钩藤24g,怀牛膝9g,蔓荆子9g,磁朱丸30g(先煎)。5剂。 +二诊:12月26日。连进滋阴潜阳,平肝息风之剂,眩晕项强已见减轻。 +苔薄黄微糙,脉弦势渐平。再续原法出入。 +【处方】玄参9g,麦冬9g,枸杞子9g,天麻9g,炒牡丹皮4.5g,钩藤15g(后下),炒赤芍4.5g,黑穆豆衣12g,沙苑子9g,白蒺藜9g,炒菊花4.5g, +磁石30g(先煎)。4剂。 +三诊:12月30日。头晕项强均减。舌苔薄黄,脉弦滑渐平。肝阳渐有下 +降之象。再以平肝潜阳法。 +【处方】玄参9g,麦冬9g,天麻9g,牡丹皮4.5g,钩藤18g(后下),赤芍4.5g,怀牛膝9g,沙苑子9g,白蒺藜9g,磁石30g(先煎)。4剂。 +肝为风木之脏,体阴用阳,性喜条达, +主动主升,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养之,养之 +不足,为眩晕,为头痛,为目痒,为惊为厥, +为类中,诚《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论“诸风 +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叶桂称之为内风者是也。至其治法,滋阴养肝 +以治本,息风和阳以治标。滋阴须用咸寒,熟 +地黄、阿胶、玄参之类;养肝每取辛润,当归 +身、枸杞子、小胡麻仁、白芍、牛膝之属。息 +风之药,性多甘平,稽豆衣、沙苑子、白蒺 +藜、天麻、钩藤等品。然证情重者,必予介类 +以潜阳,如珍珠母、石决明、玳瑁、龙骨、牡 +蛎等,皆为极常用之品。以是案为例,头眩且 +晕,颈项牵强,皆风阳旋扰之候;脉象弦滑, +舌质红、苔薄黄,又为阴亏血少之明征。盖阴 +亏则阳盛,风从阳化,血虚则生热,热极生风 +也。故投以滋阴潜阳,平肝息风之剂,1剂即 +见效果,9剂之后,诸症均瘥。若误作肝火论 +治,投以苦寒直折之品则误矣。 +【引自】桑希生.内科临证医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张某,男,60岁。初诊:1959年5月6日。两年前发现血压高,头晕较重,血压常在200/120mmHg,曾服过利舍平,有时可以降到150/100mmHg。于4月28日因头晕甚而休息,并服利舍平后头晕加重,甚则恶心欲吐。这次服利舍平后血压只由210/130mmHg降至165/115mmHg。肢体沉重无力,每于食后4小时许即感胃灼热、恶心。食后即刻面赤发热。大小便正常,失眠。最近已停利舍平1周。曾断续服用利舍平约1年之久。喜吃肥肉,肥胖,面稍发红。舌无苔,脉弦细。血压170/110mmHg。 +【辨证】肾阴偏虚,肝阳上亢。 +【治法】育阴潜阳,柔肝除眩。 +【处方】软白薇10g,沙参10g,当归尾10g,生地黄10g,黄芩10g,桑寄生18g,夏枯草12g,牛膝12g,生杜仲15g,磁石12g,生石决明25g(先 +煎)。每日1剂。 +服5剂后,至1959年5月20日,头晕减轻,脉及其他症同前,血压140/95mmHg。又服前方10剂后头已不晕,睡眠稍差,舌净无苔,脉左部和缓右部弦,血压135/93mmHg。前方加炒酸枣仁30g,朱茯神18g。 +3剂后,睡眠好转,余无不适,舌赤无苔,脉弦。血压145/90mmHg。上方加减又服15剂,至7月10日已无明显症状,舌质黯,边有齿痕,无苔,脉缓和,血压130/90mmHg。再用前方5剂后,除最近因天热稍感头晕外,余无不适,血压125/85mmHg,脉缓和。宜丸剂缓固其本,用杞菊地黄丸,每日服 +20g,清降丸��每日9g,为之善后。 +◆读案心悟本例所用白薇散,亦称白薇汤,是《普 +济本事方》方,原方为治疗郁冒,症见素无疾 +患,突然发病,状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 +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醒。根据这些记 +载,早年多用本方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早期 +患者,或血压忽高忽低变化较大的病例均可 +加减酌用。本例加用生地黄以滋补肾阴,兼 +凉血清热,加黄芩以清上焦热,加桑寄生、 +夏枯草、牛膝以清肝引血下行,加生杜仲、 +生石决明、磁石以补肾潜降浮阳,共成育阴 +潜阳、柔肝除眩法。 +【引自】王占玺.临床验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张某,男,46岁。初诊:1977年8月6日。眩晕,耳鸣眼花,眼前如有蚊蝇飞绕,胸部烦闷,四肢麻木,心动过速,咽干失眠,大便秘结,腰痛。舌质红、苔黄,脉弦细而数。血压170/110mmHg。骶骨骨质增生,病程已历3年 +之久。 +【辨证】肝肾阴虚,血瘀。 +【治法】滋养肝肾,通络化瘀。 +【处方】沙参9g,生地黄12g,白芍12g,桑寄生15g,菟丝子15g,臭牡丹60g,杜仲9g,蜈蚣2条,白花蛇9g,钩藤9g,刺蒺藜18g,首乌藤60g,全蝎9g,蛋虫9g,楮实子24g,木贼24g,三七粉3g(冲服),自然铜3g(醋淬 +研末,装胶囊吞服)。每周6剂,连服2周。 +二诊:9月14日。服上方2周后,自觉病情好转,竟连服4周。眩晕、头痛、耳鸣基本消失,心悸、胸闷渐减,睡眠、饮食均有好转,腰已不痛,能够弯腰。苔薄白,脉微弦。血压150/100mmHg。依前方加减。 +【处方】枸杞子12g,生地黄12g,炒川楝子9g,桑寄生15g,菟丝子15g,臭牡丹60g,杜仲9g,蜈蚣2条,白花蛇9g,钩藤9g,刺蒺藜18g,首乌藤60g, +全蝎9g,蜜虫9g,女贞子24g,墨旱莲24g,川贝母9g(冲服),自然铜3g(醋淬研末,装胶囊吞服)。每周6剂,连服4周。 +三诊:10月16日。血压完全正常,再未出现波动。骶骨骨质增生经医院检查有好转,行走较正常。由肝肾阴虚导致的全身症状已消失,专治腰骶骨 +骨质增生。舌质淡红,脉平缓。治宜活血化瘀。 +【处方】枸杞子12g,蜈蚣2条,白花蛇9g,地龙15g,自然铜3g(醋淬研 +末,装胶囊吞服)。每周6剂,连服4周。 +上方改成丸药常服,继续治疗,服药2个月后,病即痊愈。 +②读案心悟凡肝气郁结、性情急躁,多能导致血压 +上升。血压既升,如不适时合理治疗,则可出 +现脑出血、脑血栓、冠心病等危症。肝肾同 +源,肾阴不足,会导致肝阴不足,形成肝肾阴 +虚。本病例有并发骶骨骨质增生,眼底血管硬 +化等实证。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气久虚, +导致骨质变化。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旷日 +持久,多能引起视力不足或眼底病变。阳亢伤 +阴,阴损及阳,阴阳相互变化,变化多端,明 +于此,则有利于掌握辨证。 +【引自】王渭川.王渭川疑难病症治验选,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韩某,男,60岁。初诊:1978年1月10日。头晕头痛,项强,舌颤,右半身偏瘫,步履不正,需扶持方能勉强徐行,神志恍惚,难寐多梦,食欲锐 +减,性情急躁,大便正常,夜尿较多。舌质暗红,脉弦有力。测血压185/110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前月患脑血栓经医院抢救治疗,症状缓 +解出院。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瘀血阻络。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息风,疏通经络。 +【处方】怀牛膝9g,山楂子12g,夏枯草12g,菊花12g,白芍15g,猪笼 +草20g,桑寄生30g,茯苓10g,石菖蒲6g。 +二诊:1月25日。服药7剂后,头晕头痛稍减,项背仍觉强痛,右侧上下肢活动不灵,夜寐多梦,舌脉如前。血压160/95mmHg。 +G +【处方】决明子30g,葛根30g,生牡蛎25g(先煎),三七6g,猪笼草20g,墨旱莲15g,熟地黄15g,白芍15g,首乌藤15g,菊花12g,枸杞子9g。 +三诊:2月1日。服上药7剂后,头晕头痛减轻,项背强痛有所好转,右半身上下肢活动较前有力,仍步履不稳,难寐少梦,食欲渐增,舌质暗红、苔微黄,脉弦。血压155/95mmHg。守前方加减治疗1个月余,诸症好转。 +四诊:3月8日。无心慌,体力渐增,行动自如,饮食如常,二便调,舌 +质红润,脉平。血压130/85mmHg。 +【处方】枸杞子12g,泽泻12g,熟地黄20g,茯苓20g,山药15g,菊花15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玉米须30g。 +继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查访患者已康复,未复发。读案心悟本例患者平素性情容易急躁,肝阴暗耗, +加之精神冲动,肝火偏亢,风阳升动上升巅顶 +而致头晕、头痛。又因肝阳上亢,肝火过盛, +致肝风内动,“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 +厥”,经脉阻滞,终致偏瘫。今宜着重补水制 +火,养阴益肾,使邪气得祛��正气得复。方内 +加玉米须者,取其行水利湿,使其降压而不腻 +湿伤阴,知常达变,以收速效。 +【引自】单书健.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第三节阴阳两虚型高血压 +陆某,男,46岁。高血压病史3年,经常头晕、头痛,不能起立,心烦不能安眠,饮食正常,体重增加,经治疗无明显效果。舌质红、苔黄腻,脉左弦大有力,尺脉弦虚不任重按。血压210/120mmHg。 +【辨证】阴阳两虚,肝阳上亢。 +【治法】清肝泄热,安神潜镇。 +【处方】生铁落45g,夏枯草30g,地龙18g,黄芩30g,钩藤30g,青箱子24g,生赭石24g,生石膏24g,玄参24g,决明子24g,杜仲24g,桑寄生24g,胆南星9g,甘草6g,琥珀0.9g,朱砂0.9g,后2味冲服。 +二诊:上方连服1周,头痛减轻,睡眠好,心不烦,舌略淡,脉弦大,重按则较软。血压180/105mmHg。肝热渐减,肝气疏畅,肝阳渐复而不上扰,仍宜前方加减。 +【处方】夏枯草30g,地龙18g,黄芩30g,钩藤45g,青箱子30g,芜蔚子24g,石决明18g,玄参30g,白术9g,炒杜仲18g,桑寄生24g,磁石24g,琥 +珀1.5g,朱砂1.5g,后2味冲服。 +三诊:上方连服1周,头晕胀痛消失,夜能安睡,心不烦,身觉有力。舌淡红无苔,脉弦虚数。血压165/103mmHg。肝热清解,肾阴犹虚,虚阳上 +泛,肾失潜降。仍宜清肝养阴,潜镇安神。 +【处方】夏枯草30g,地龙24g,生赭石24g,钩藤30g,紫贝齿30g,何首乌24g,石决明18g,玄参30g,胆南星9g,白术9g,杜仲24g,桑寄生24g,甘草6g,磁石24g,熊胆(代)0.9g,琥珀0.9g,朱砂0.9g,后3味冲服。 +连服2周,无自觉症状,自觉有力,舌尖红无苔,脉弦虚不数。血压165/100mmHg。原方共服100余剂,血压稳定在140/90mmHg,后未再复发。读案心悟高血压病多属于肝肾阴阳失调,其中以 +阴阳两虚型较多见;原因多为精神情绪等因 +素,使肝阴损耗,郁结化热,热冲于上而为肝 +阳上扰,肾水亏乏,不能养肝。方中夏枯草、 +黄芩、决明子、钩藤、青箱子、芜蔚子、桑寄 +生、杜仲、生石膏等平肝息风;石决明、紫贝 +齿、生龙骨、赭石、磁石、生铁落潜阳镇逆; +何首乌、生地黄、玄参等育阴;黄芩与石决 +明、决明子同用,清肝降压;佐以琥珀、朱砂 +镇心安神。配合精当,不难奏效。 +【引自】邢锡波.邢锡波医案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张某,女,35岁。初诊:1985年9月16日。主诉:半年前突然头晕目眩、口苦、耳鸣、不能起立,来诊时走路需人扶持。每次发作甚时,感觉有热气由少腹部上冲于头,随之周围景物旋转,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心悸,视物则旋转加重,耳鸣,眼前发黑。曾在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梅尼埃病。初治有效,继则无效。诊查:面色黑黯,不欲睁眼。舌苔薄白、质红。脉浮弦无 +力,右脉兼滑。 +【辨证】肾阴不足,肝风上扰。 +【治法】滋肾养肝,健脾渗湿。 +【处方】生白芍15g,何首乌15g,清半夏12g,钩藤15g,牛膝15g,枸杞 +子15g,苍术12g,泽泻30g,生甘草15g。 +二诊:服上方药3剂后,眩晕明显见轻,恶心呕吐已止,耳鸣、心悸、出汗均减轻,已能自己行走来诊,仅睡眠略差。脉左细弦,右滑缓,舌质红,苔薄白。证属阴虚热蕴、痰浊未清。再以上方加百合30g,远志10g,以安神 +解郁。服药5剂后病遂痊愈,至今未发。 +读案心悟本案患者是由于元气亏损、肾阴不足、肝 +风夹水气上扰而导致的眩晕,故治疗时从滋肾 +养肝、健脾渗湿化饮立法,本方主以叶桂“缓 +肝之急以息风、滋肾之液以敛肝”之说,肝风 +既平,眩晕即止。除用苍术化湿健脾,泽泻利 +水渗湿,牛膝引水下行,专门用来驱除内耳迷 +路积水外,还加用钩藤息风清热,半夏和胃 +气、化痰浊;生白芍配甘草酸甘合化,滋养肝 +阴;枸杞子、何首乌滋养肝肾、填补真阴,能 +聪耳明目。诸药合用,水饮得除,气阴得复, +则眩晕自然得以消失。 +【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墨医案吴某,男,48岁。初诊:头痛眩晕,颜面潮红,耳鸣,心悸,两足易 +冷,有时麻木,大便秘结。血压165/100mmHg。脉象弦细,苔少质红。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和肝益肾,育阴息风。 +【处方】紫石英15g,灵磁石24g,金狗脊18g,去毛怀牛膝12g,钩藤 +6g,首乌藤15g,白蒺藜15g,龙胆2g,酒川军5g,全瓜萎18g,玄明粉3g,焦 +远志10g,桑寄生24g,僵蚕5g,盐炒地龙 +6g,条黄芩10g。5剂。 +二诊:大便已通,诸症奏效。再进药 +方,加重药力。 +【处方】怀牛膝15g,首乌藤15g,钩藤10g,龙胆3g,酒炒宣木瓜6g,桑寄生24g,金狗脊18g,去毛生白果10枚,条黄芩10g,白蒺藜15g,盐地龙6g,僵蚕5g,酒川军5g,全瓜蒌18g,玄明粉3g,焦��志10g,西洋参5g,新青铅30g,灵磁石30g,紫石英30g,西瓜子仁60g。煮汤 +代水煎药,10剂。 +三诊:前方连服10剂后,舒张压由 +165mmHg降至140mmHg,头已不痛,唯有时眩晕,两脚已不麻木,大便通畅,精神亦佳。拟用常服方,每周服2剂, +可望血压渐复如常。 +【处方】紫石英30g,灵磁石30g,怀牛膝12g,龙胆3g,条黄芩10g,嫩桑枝30g,酒地龙6g,僵蚕5g,酒军炭5g,金狗脊18g,蝉蜕5g,焦远志10g, +西洋参5g,朱茯神10g,首乌藤15g,钩藤10g,东白薇6g,薤白头10g。读案心悟施老认为高血压病有虚、实两途,析其 +案,实证以重镇降压、清脑安神为主,虚证则 +以和肝益肾、育阴息风为主。其重镇药有磁 +石、紫石英、贝齿、龙骨、牡蛎、石蟹,犹如 +《外台秘要》风引汤。清热泻肝,如夏枯草、 +牡丹皮、栀子、黄芩、连翘、菊花、桑叶、龙 +胆。和血通络,药如荒蔚子、丹参、牛膝、赤 +芍。滋肾养肝,有生地黄、熟地黄、玄参、白 +芍、山茱萸、石斛、杜仲、川续断、何首乌、 +桑寄生。安神宁心,有远志、茯神、首乌藤、 +石菖蒲、五味子、西洋参、麦冬、酸枣仁。通 +大便用瓜蒌、薤白、蚕沙、皂角子、桃仁、杏 +仁。利小便用淡竹叶、灯心草、通草、车前 +子。和胃疏肝有旋覆花、玫瑰花、厚朴花、佛 +手花。息风有白蒺藜、沙苑子、钩藤、天麻、 +僵蚕、地龙。较特殊的用药有:白果治头晕; +豨签草治手麻、手颤;蝉蜕治耳鸣;用龟甲、 +鹿角入任脉督脉,贯通奇经而缓解头痛症状。 +【引自】施小墨.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施今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李某,男,58岁。初诊:1989年11月6日。头痛、头晕频发,神疲倦怠,四肢乏力,行走不稳,需人搀扶,腹胀纳呆,寐差多梦,口干不欲饮,小便短少不畅,大便秘结,下肢水肿,颜面水肿灰暗,舌胖、苔白腻,脉弦大无力。发现血压高10余年,此次测血压190/105mmHg。 +【辨证】阴虚湿阻,气机不畅。 +【治法】温阳化气,健脾利湿。 +【处方】黄芪30g,葛根20g,白术15g,带皮茯苓30g,干姜6g,干地龙10g,川附子6g,夏枯草10g,车前子15g,砂仁6g。 +二诊:1989年11月18日。上药服6剂后,头痛、眩晕好转,夜寐渐安,纳食稍进,但二便尚未通畅,余症仍存,舌脉同上,血压175/100mmHg。药已中的,毋庸更张,斡运气机,调和升降,以期二便通畅,仍以上方加减。 +【处方】黄芪20g,葛根20g,白术10g,带皮茯苓30g,干姜6g,干地 +龙10g,川附子6g,火麻仁10g,郁李仁10g,砂仁6g。另以玉米须60g,山药 +20g,先煎15分钟后,以汤液煎上药。另嘱以决明子研末,每次10g,开水 +冲服。 +三诊:1989年11月25日。上药服6剂后,气机条达,大便通,尿量增,下肢水肿渐消,头痛止,眩晕减,行走渐稳,不需人扶持可在室内行走,但尚感乏力,寐安食增。舌淡胖、苔白腻,脉弦大无力、尺弱。血压160/100mmHg。气机虽畅,湿浊未清,升降仍阻,宜加强温阳化气、健脾化湿 +之力。 +【处方】人参10g,黄芪30g,白术10g,川花椒8g,干地龙15g,猪苓15g,泽泻15g,带皮茯苓20g,干姜6g,赤小豆30g,黑料豆30g,油肉桂粉2g +(分2次冲服)。是嘱鹿茸粉2g,分2次以鸭汤冲服。 +四诊:1989年12月6日。上药服10剂,并配服鹿茸3次,精神倍增,眩晕止,头痛未发,下肢水肿明显消退,已能独立外出行走;二便通畅。舌淡红,脉弦滑,白腻苔渐化。血压136/85mmHg。以三诊处方续服,并嘱以血肉 +有情之品食疗调养,以巩固疗效。 +【处方】枸杞子20g,杜仲15g,黄精10g,当归8g,煎汤加人参10g,天 +麻10g,炖鳖鱼服。 +随访:1990年4月10日。上药服20余剂,并配服鹿茸鸭汤及炖鳖鱼数次,病情稳定,行走自如,矫健如昔,血压130/82mmHg,已能上半天班,病情 +告愈。解析本例头痛、眩晕患者,立法、处方、用 +药自始至终紧扣温肾阳以利水,补脾气以化 +湿,药用:人参、黄芪、附子、干姜、肉桂、 +鹿茸、白术、砂仁、杜仲等,俾脾肾健、运 +化旺则水湿行,这正所谓治本之计也。另一 +方面调畅气机、通利水道、开启二阴又势在必 +行,故方中以车前子、猪苓、泽泻、茯苓皮、 +玉米须、赤小豆、地龙干、黑料豆利小便,通 +水道;以火麻仁、郁李仁、决明子通大便,启 +后阴;再用葛根、花椒利气机,通三焦,诚如 +《本经疏证》说:“葛根之用,妙在非徒如瓜 +蒌但滋阴津,亦非徒如升麻但升阳气,而能兼 +擅二者之长。”《本草纲目》说花椒“解郁 +结,通三焦”,此乃治标之计。标本兼顾,脾 +肾阳充,运化复健,二便能利,则气机运化条 +达,升降出入复常,亦既“通因通用,塞因 +塞用”之意,故而头痛、眩��、水肿均冰消 +雪解。 +【引自】单书健.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白某,男,52岁。初诊:1984年6月29日。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血压常在(130~150)/(90~110)mmHg。近月来,自觉头昏、头闷、头沉较前增重,左右转动或俯首时头昏较甚,伴脘腹痞闷、腰酸膝软、肉嗣筋惕、嗜睡懒动、四肢不温,饮食、二便尚可,形体丰腴,舌体微胖、边有齿痕、苔白湿润、中心微厚,脉沉迟细濡,血压140/105mmHg。 +【辨证】脾肾两虚,水气不化,升降失调为患。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蠲饮,调其升降。 +【处方】附子15g(先煎30分钟),磁石30g(先煎30分钟),党参15g,焦白术12g,陈皮10g,茯苓10g,干姜10g,天麻10g,杭白芍10g,钩藤10g, +甘草3g。 +二诊:7月2日。服药3剂后头昏稍减,原方加石菖蒲,继进3剂。 +三诊:7月6日。药后脘痞消失,嗜睡减少,余症减不足言,反觉口中干燥。虑其药虽对症,且不胜病为然,仍守原方加生地黄15g,泽泻30g,附子叠增为30g(先煎30分钟)。调治月余,头昏闷沉基本消失,精神转佳,血压 +稳定在130/100mmHg.读案心悟本案始服药,疗效所以不显,缘由为患者 +初诊时,言及昔日惯用类似六味地黄汤等滋阴 +药品,一见方中配有姜附,坦然提出质疑,虽 +经推理解释,勉强持方配药。复诊时知患者煎 +时仍疑姜附之辛热,遂拣出姜附各半,故药后 +病无起色,非药之过,乃人之为也。殊不知药 +不胜病,病自当不去之理也。释疑后,遂守原 +方增附子为30g,病方渐愈。临床实践证明, +药不胜病,用不如不用,非有识有胆,效难能 +如此。 +【引自】单书健.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苑某,女,55岁。初诊:1994年3月14日。病史:素有高血压10余年,最高230/110mmHg,间断服西药降压,病时重时轻。近几天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等症状加重,并出现左侧颜面疼痛,手不敢触及,张口受限,诊为“三叉神经痛”,前来诊治。主症:头晕耳鸣,口苦心烦,左侧面部疼痛,手不敢及,张口受限,说话进食困难,腰酸腿软,舌质红、苔白,脉弦。查血压 +200/110mmHg;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治法】补益肝脾,平肝潜阳。 +【处方】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10g,菊花10g,山茱萸10g,生地黄、熟地黄各10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山药10g,白芷10g,川芎10g,牛膝10g,夏枯草15g,钩藤15g,桑寄生20g,灵磁石30g。每日1剂,水 +煎服。 +服上方14剂后诸症减轻,左侧面颊仍痛但程度有减,血压降至170/90mmHg。前方改川芎量至15g,再服8剂,左侧面颊疼痛已全部消失,心烦 +急躁、头晕耳鸣诸症亦减,睡眠差,血压降至150/90mmHg。前方加酸枣仁 +15g,又服14剂,于5月9日第5次复诊时,诸症悉减,血压已恢复正常(140/85mmHg),舌淡红,脉细弦。后以杞菊地黄汤加夏枯草15g,钩藤15g,黄芩10g,川芎10g,白芷10g,羌活10g,7剂,巩固疗效。读案心悟本案为高血压合并三叉神经痛。其素有 +高血压10余年,加之年老体弱,为肝肾阴亏之 +体,木失水涵,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见头晕 +耳鸣。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阴不足则腰膝 +酸软;阴虚阳亢,虚火上炎,灼伤脉络,颜面 +失荣而见面颊疼痛,张口受限,心烦易怒。祝 +老治疗本案时以杞菊地黄汤补益肝肾之精以固 +其本,同时加川芎、白芷活血止颜面疼痛;加 +牛膝、夏枯草、钩藤、灵磁石清肝泄热,平肝 +潜阳,降血压;加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 +骨。全方配伍,法度严谨,用药精当,标本同 +治,故不但使血压降至正常,诸症悉减,而且 +三叉神经痛亦愈。 +【引自】单书健.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陈某,女,48岁。初诊:1964年3月24日。1960年起经常有眩晕,血压不稳定,波动在(140~190)/(90~120)mmHg。心慌,虚烦懊恼,胸膺有时发闷,形体逐渐发胖,四肢自觉发胀,腿软沉重。腰部酸痛,睡眠欠佳,入睡困难多梦,小便频而短,大便正常。据某医院检查为:①高血压;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脉沉迟,舌质正常,后根苔 +薄黄腻,血压168/98mmHg +【辨证】阳虚阴亏,湿盛。 +【治法】温阳利湿。 +【处方】川熟附子4.5g(打碎),党参6g,生白术6g,茯苓6g,白芍 +6g,桑寄生9g,狗脊9g(炮),龙骨9g(打碎),牡蛎12g(打碎)。 +二诊:1964年4月6日。服药后腰已不痛,上午头晕已微,下午尚晕,晚间少腹隐痛,脉沉细迟,舌暗红无苔。阳虚湿盛,阴亦不足。治宜阴阳兼 +顾,温阳益阴法。 +【处方】川熟附子18g(先煎),党参6g,白芍6g,连皮茯苓9g,熟地黄6g,桑寄生9g,龙骨9g(打碎),牡蛎12g(打碎),狗脊9g,杜仲9g,川楝 +子4.5g(炮)。5剂。 +三诊:1964年4月14日。服药后头晕又减,虚烦懊恢、脐下腹痛俱见好转,纳谷尚可,睡眠仍不佳,血压118/78mmHg,脉弦缓,舌正常无苔,病势 +已减,仍用温阳益阴。 +【处方】川熟附子4.5g(先煎),党参6g,生白术6g,白芍6g,连皮茯苓9g,熟地黄6g,枸杞子6g,桑寄生9g,杜仲9g,龙骨9g(打碎),牡蛎 +12g,川楝子4.5g(炮)。5剂。 +四诊:1964年5月11日。服上药后,头晕、心烦未作,血压稳定而正常,最近胸膺憋闷不舒,睡眠欠佳,有时因憋闷而惊醒,饮食尚好,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脉左沉微弦滑,右沉迟,舌质正常无苔。服温阳益阴之剂,头晕、心烦虽解,而胸阳不足以致痰湿阻滞、心气不宁。治宜调心气,温化 +痰湿。 +【处方】茯苓6g,法半夏6g,竹茹3g,枳实3g(炒),石菖蒲3g,酸枣仁9g,党参4.5g,远志4.5g(炙),白术4.5g,生姜2片,小麦9g(炒),大 +枣3枚(劈)。5剂,隔日服,随访诸症皆愈。 +读案心悟患者头晕、血压高,然而脉沉迟、脉细迟皆为 +阳虚阴亏湿盛之象,舌质不红,形体发胖,四肢自 +觉发胀沉重,困倦乏力,小便频数,综合脉象又为 +阳虚湿盛之征,法宜温阳理湿,若误用苦寒清热之 +剂,则更损真阳,致使阴阳更失平衡,病情必因此 +而增变。蒲老用附子汤温阳益气利湿,龙骨、牡蛎 +养阴潜镇虚阳,佐以桑寄生、狗脊、杜仲、枸杞子 +补益肝肾,此方略予增减,共服15剂,而头晕、心 +中虚烦皆除,血压降至正常。但胸膺憋闷、睡眠欠 +佳,改以十味温胆加减,调心气化痰湿以善其后。 +【引自】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童某,男,65岁。初诊:1982年8月9日。主诉:患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间断服药,血压未能控制。刻下咳嗽气喘,全身水肿,心慌乏力,四肢不温,尿少,行动需人扶持。诊查:面色浮白,语声短促,舌黯红胖、舌苔腻浊,脉弦涩短略伴结代。血压180/110mmHg,三大常规检查无异常,听诊主动脉第二音亢进,肺底有湿啰音。 +【辨证】心肾阳衰,水气上凌。 +【治法】温阳泻肺。 +【处方】红参10g,制附子10g,黄芪50g,桂枝7g,炒白术6g,葶苈子12g,茯苓、泽泻各15g,五加皮15g,广陈皮6g。6剂。 +二诊:咳喘大减,水肿亦退,精神食欲好转,尿量增多,浊苔趋化,血压降为160/96mmHg。前法合拍,原方加桑寄生15g,再服6剂。 +三诊:咳喘平定,水肿退尽,食欲已振,二便自调,肢体转暖,面有红色。原方去葶苈子、加五味子9g,再服6剂。 +患者前后共诊12次,服药60余剂,观察1年,病情稳定,能室外活动,自理生活。本证病情久延,喘肿甚剧,心慌胸闷, +面色浮白,四肢不温。本方参附二药为君,益 +心气而助肾阳;以黄芪、桂枝为臣,补肺气而 +通达腠理,温通十二络脉;再配以葶苈子、茯 +苓、泽泻,以泻肺实而引水下行,奏急则治标 +之功;佐白术、广陈皮健脾而化中州之湿,助 +后天生化之力;生姜行水消肿为使药。全方配 +伍得当,标本兼顾,故奏效颇神。本证血压本 +高,投药之后,血压渐平,说明高血压有阳虚 +证者,酌情使用参、芪、附、桂,反有裨益。 +【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罗某,男,60岁。初诊:1960年1月7日。1955年发现高血压,血压最高为222/130mmHg。常苦头痛。继之又患心悸、怔忡。经某医院多次检查,诊 +断为房性期前收缩、心肌劳损。1960年1月7日上午开会时,忽觉头昏胸闷,继则神志昏懵,左半身不能动弹,口眼喝斜,舌偏向右、舌绛苔薄,血压240/140mmHg。当即住入某医院,并邀邹老会诊。左脉劲大,右部细数,并 +有结代。 +【辨证】精血亏虚,液枯生风。 +【治法】滋养肝肾,息风潜阳,化痰安神。 +【处方】青龙齿24g(先煎),珍珠母24g(先煎),石决明30g(先煎),煨天麻5g,刺蒺藜12g,枸杞子12g,杜仲15g,怀牛膝15g,生白芍9g,麦冬9g,金石斛12g,川贝母9g(杵),炙远志6g,橘红、橘络各5g,茯 +苓、茯神各9g,炙甘草5g,羚羊尖(代)0.9g(磨冲)。 +二诊:1月9日。今晨起,患者神志已逐渐清楚,问话能答,但语言尚不清晰,左半身仍不能动弹,口眼娲斜,怔忡有所好转,头昏痛,面赤阳越,口干苦,欲饮不多,舌稍向右偏斜、苔色黄糙,左脉劲大,右部较细,仍有结代,血压160/110mmHg,治从原制。 +原方加生地黄9g,炒竹茹9g,羚羊尖改0.6g(磨冲)。 +三诊:1月14日。左上肢已能自主运动,能握手,左下肢稍能屈伸,口眼喝斜基本消失,伸舌不再偏右,神志完全清楚,言语清晰自如,唯觉头昏头痛,小便次频,一昼夜达20次之多,肾虚不能摄纳。血压190/110mmHg,左脉劲大,右小弦,有时仍有结代现象,舌色绛润。仍以柔肝滋肾、和络息 +风、生津养液为治。 +【处方】明天麻4.5g,刺蒺藜12g,嫩钩藤9g,制何首乌12g,厚杜仲15g,怀牛膝9g,桑螵蛸12g,青龙齿24g(先煎),生石决明30g(先煎),乌蝎尾2只,炙远志6g,姜竹茹9g,生地黄9g,麦冬15g,川贝母9g(杵),金石斛18g,橘络、橘红各4.5g,生白芍9g,炙甘草4.5g,羚羊尖 +(代)0.6g(磨冲)。 +四诊:1月21日。左上肢活动自如,左下肢运动欠灵活,语言清晰,小便次数减少,唯感头眩,面赤升火,性情急躁,脉象弦动,苔色花白。原方去 +蝎尾、桑螵蛸、羚羊尖,加沙苑子9g,淡苁蓉9g。 +五诊:2月1日。左下肢活动已自如,面赤升火好转,头仍眩痛,血压仍 +高至200/124mmHg,脉象劲大。原方去沙苑子,加珍珠母30g,熟地黄9g。 +六诊:2月12日。左侧上下肢运动自如,除稍感头昏,夜寐欠佳,胃纳 +【处方】.煨天麻4.5g,刺蒺藜9g,枸杞子15g,厚杜仲15g,川续断肉9g,怀牛膝9g,青龙齿15g(先煎),石决明18g(先煎),生黄芪15g,炒当归9g,炒白芍9g,麦冬9g,炙远志6g,橘络、橘红各5g,竹沥半夏9g,潞党 +参12g,茯苓、茯神各9g,合欢皮15g,炙甘草3g。 +上方隔日服1剂,至3月29日来诊时,已完全恢复正常,血压在 +(150~170)/(90~100)mmHg。嘱可停药,怡情静养为宜。读案心悟《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谓:“今叶氏发 +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 +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 +内风时起,治以滋液息风,濡养营络,补阴潜 +阳。”邹云翔所治患者年届花甲,肝肾阴亏,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故邹老治以滋养肝肾、 +息风潜阳。辨证准确,用药精当,很快使患者 +病愈。 +【引自】邹云翔.邹云翔医案选.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仲 +TT +王某,女,60岁。初诊:1987年11月2日。主诉:头昏眩晕,甚则头痛20余年。诊查:患高血压病史20余年,起于妊娠产后,平时血压波动在 (170~200)/(80~110)mmHg。近因劳累而致头昏头痛明显,行路有 +飘浮感,肢端麻木,面色浮黄,目眶水肿,夜尿频多,舌质隐紫、苔淡黄 +薄腻,脉小弦滑。两年前曾患原因不明的心包积液,经治消失。测血压200/90mmHg: +【辨证】阴阳亏虚,血瘀络痹。 +【治法】补肝养肾,活血和络。 +【处方】天麻9g,川芎9g,罗布麻叶15g,大生地黄12g,淫羊藿10g,泽兰10g,泽泻12g,沙苑子10g,川牛膝10g,炒杜仲12g,桑寄生12g,金雀根15g,丹参10g,灵磁石25g(先煎)。5剂,水煎服。 +二诊:11月7日。药后头昏肢麻减轻,面浮稍减,而头痛如故,行路仍苦不实。舌质隐紫、舌苔薄黄微腻,脉小弦滑。血压180/90mmHg。原方去丹参,加大蓟、小蓟各10g。7剂,水煎服。 +三诊:11月15日。肢麻消失,头痛亦减,小便量多。测血压降至150/90mmHg。舌脉同前。续用上方。7剂,水煎服。 +四诊:11月22日。诸症渐趋稳定,面目不浮,头痛亦愈,精神转佳。测血压130/84mmHg。上方去大蓟、小蓟,加楮实子10g,以求巩固。随访3个 +月,患者无特殊不适。 +读案心悟本例患者高血压病起于妊娠产后,平 +时血压波动,烦劳则甚,是以病本责之肾 +亏肝旺,肾亏精不充脑,肝旺气火逆上, +而见头昏眩晕、头痛、行路飘浮不稳、夜 +尿增多。久病血瘀络痹水停,乃为肢体麻 +木、面目水肿,故药用淫羊藿、大生地 +黄、沙苑子、杜仲、桑寄生补肾培本,阴 +阳并调;天麻平肝息风;泽兰、丹参活血 +和络,并伍泽泻活血以利水;川芎、牛膝 +升降气血。而配伍牛膝,则可引气血下 +注,合磁石降逆气、镇虚阳,更加罗布麻 +叶、金雀根以平降血压。【引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杨某,女,47岁。素有高血压病史,夜间时或胸闷,耳鸣塞聪,腰酸膝 +软,月经量多;舌苔薄,脉细弦。 +【辨证】肝肾两虚,心气不足。 +【治法】补益肝肾,养心益气。 +【处方】生地黄30g,熟地黄30g,山茱萸60g,炒山药60g,枸杞子60g,炒滁菊花60g,泽泻60g,牡丹皮60g,茯苓60g,女贞子60g,墨旱莲60g,赤芍60g,白芍60g,水炙甘草20g,生牡蛎90g,生石决明60g,白蒺藜60g,制何首乌60g,明天麻30g,炒川续断10g,桑寄生60g,炒杜仲60g,沙苑子60g,川石斛60g,北沙参60g,孩儿参60g,大麦冬60g,水炙远志20g,炒酸 +枣仁60g。 +上药浸一宿,武火煎取3汁,沉淀沥清;文火收膏时,加入陈阿胶240g,白冰糖400g,熬至滴水成珠为度。每服1汤匙,温开水调送,临睡前服。如遇 +伤风食滞等症,则暂缓服用。读案心悟本患者高血压病程迁延日久,肝肾诸脏 +虚损,肝肾阴虚、阴不制阳,上犯巅顶,眩晕 +而作。肾虚脑海失养,则耳鸣塞聪;肾府失 +养���冲任虚损,则腰酸膝软,月经量多。四诊 +合参,证属肝肾两虚,心气不足。刻值冬令潜 +藏封蛰之时,故膏方以补益肝肾、益气养心为 +法则,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滋肾养肝;天麻钩 +藤饮加减平肝息风,潜阳降逆;合二至九补肝 +益肾,强壮筋骨;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柔肝 +缓急;取孩儿参、北沙参、大麦冬、川石斛益 +心气,滋心阴,清心热,除心烦;参以水炙远 +志、炒酸枣仁养心安神;为护中州,膏方中又 +投清香和胃之品,如炒白术、佛手片、炒陈 +皮、炒神曲、香谷芽等,以醒脾健运。综观全 +方,通补兼施,用药清平,补而不滞。如生地 +黄、熟地黄用量各仅为30g,体现了张老处方 +中一贯注重顾护胃气之学术思想。 +【引自】朱凌云,秦嫣.张镜人育方调治心血管疾病精要.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1):23-24.何某,女,57岁。初诊:2003年10月9日。头晕、头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4周来诊。诉近来因工作劳累,睡眠较差,头昏眼花,阵发性头痛,伴呕心欲吐,血压忽高忽低,波动在(50~180)/(95~110)mmHg。在外院查颅脑CT、心电图、生化全项等无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服用氨氯地平,每日1片,就诊时血压160/100mmHg,精神不振,纳呆,便干,尿黄,舌 +质黯,脉弦滑。 +【辨证】阴阳失调。 +【治法】调理阴阳,补益潜降。 +【处方】柴胡龙骨牡蛎汤。柴胡8g,黄芩8g,党参15g,紫苏子15g,牡蛎15g,桂枝5g,茯苓5g,大黄6g,花椒5g,车前子15g,石膏15g,陈皮10g,白芍12g,丹参10g,菊花10g等。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 +服药期间,忌烟限酒,少辛辣,少盐少脂,注意调理情志,适量运动。治疗1周以后,头痛、头晕症状明显减轻,血压140/90mmHg,继续服用1周, +诸症消失,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随访1年,诸症未发。读案心悟柴胡龙骨牡蛎汤来源于《伤寒论》,本方 +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加桂枝通阳透达,助小柴 +胡转透里郁;少许大黄,泄热和胃;牡蛎宁心 +安神,定惊止烦;茯苓既可淡渗利水,又可畅 +疏三焦;柴胡配黄芩,清中有宣;酌加花椒、 +紫苏子、石膏、车前子,意在以石膏易龙骨以 +清热除烦,紫苏子易半夏以下气化痰,花椒易 +生姜是防其辛燥,车前子走肾,降气利尿,清 +肝而益肾,通利三焦,与大黄相合,一渗一 +荡,一前一后,与茯苓相合,止烦定惊,顺气 +宁神。 +【引自】杜惠芳.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6例.山东中医杂志,2007,26(8):539-540.第四节痰浊内蕴型高血压马某,女,39岁。初诊:2005年8月20日。眩晕耳鸣、体倦乏力已3年余。患者自述于2002年5月开始感觉眩晕,耳鸣,时觉头沉,体倦乏力,但未引起重视。2003年初病情开始加重,乃至洛阳市某医院诊治,经检查确诊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经服西药复方四嗪利血平片、吲达帕胺片、辛伐他汀片 +等药血压下降,上述症状有所减轻。后至洛阳市另一家医院给予育阴潜阳、健脾利湿等中药及大蒜油胶囊效果不明显。现感头晕,耳鸣,头目胀痛沉重,每因劳累及心情不佳时加重,胸闷,恶心, +周身困倦乏力。体形较胖,面色潮红,舌质黯淡、边有瘀斑、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清总胆固醇7.73mmol/L;三酰甘油3.84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4mmol/L;低密度脂蛋白4.87mmol/L;血压160/100mmHg。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中医诊 +断:眩晕。 +【辨证】脾虚湿阻,肝阴不足,风阳 +上扰。 +【治法】健脾养肝,祛湿活血,潜降 +息风。【处方】白术12g,茯苓10g,泽泻10g,节菖蒲10g,川牛膝9g,女贞子15g,荷叶30g,决明子12g,全蝎9g,牡蛎15g,赤芍10g,山楂15g,地龙 +20g,鸡血藤30g,丹参20g,桃仁12g,甘草5g。25剂,水煎服。 +医嘱忌食肥甘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适当锻炼,心情舒畅。 +二诊:2005年9月15日。头晕耳鸣、头目胀痛显著减轻,胸闷恶心已失,腻苔渐退,为脾虚运化水湿之职渐有复常,体内湿浊渐化,故去泽泻;舌质瘀斑略减,为瘀血稍有消散、经络亦有通畅之象,因大便微溏,故去桃仁、 +决明子,加红花12g。20剂,水煎服。 +三诊:2005年10月5日。头晕,耳鸣,头目胀痛沉重感及舌边瘀斑已消失,周身较前有力。病症基本消除,脾健湿化,血行气畅,肝阴恢复,机体运化升降出入正常,唯舌质稍黯,脉微弦无力,为血行尚未完全复常之象, +上方去女贞子、川牛膝,加党参,益气以促血运。30剂,水煎服。 +后经随访,眩晕等症消失而病情稳定。2005年11月7日在河南省某医院检查结果:血清总胆固醇5.22mmol/L;三酰甘油1.92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6mmol/L; +低密度脂蛋白3.64mmol/L;血压136/86mmHg。平时多次测量血压,基本在此范 +围,生气后血压有升高,自服西药吲达帕胺(寿比山)可缓解。读案心悟本例患者因家族遗传,加之平素过食肥甘,使 +脾胃损伤,失于健运,痰湿中阻,气机不利,血行不 +畅,瘀血阻络,脑失所养而致眩晕,胸闷恶心,周身 +困倦乏力,烦劳则剧,舌黯瘀斑等症。治当标本兼 +施,补通并行,药用白术、茯苓、泽泻、荷叶健脾益 +气,利湿化浊;女贞子滋补肝肾之阴,以涵肝木;节 +菖蒲、山楂开窍化湿,助脾健胃;决明子、全蝎、牡 +蛎、地龙平肝潜阳,清热息风,其中牡蛎为介类之 +品,咸寒质重,性能沉降,且气味俱轻不碍痰湿,眩 +晕肝阳上亢者多用之,以潜阳镇逆,使风灭火降;赤 +芍、鸡血藤、丹参、桃红、山楂、川牛膝活血化瘀, +清热凉血。诸药共奏健脾养肝、祛湿活血、潜降息风 +之效。李老认为白术、茯苓等药能健脾以绝其生痰之 +源,而泽泻、荷叶、山楂、决明子等药有很好的降血 +脂作用,在本病治疗中尤显重要。 +【引自】郭淑云.李振华医案医论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刘某,男,42岁。初诊:2000年4月15日。主诉眩晕10年余,胸闷1年。于1990年发现高血压,当时血压170/120mmHg,经用西药治疗后缓解,后经常服用西药,血压基本维持正常,但时有眩晕,呈阵发性发作。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眩晕加重,经用中西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未缓解。现眩晕,胸闷,头昏沉,下午眩晕较甚,可持续3~4小时,乏力,嗳气,胃部怕 +凉,心烦急躁,经常咽痛上火,睡眠、饮食尚可,大便溏,每日2~3次,血压145/95mmHg,形体肥胖。舌质稍红边甚、舌体胖大、苔稍白腻,脉弦。西 +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断:眩晕。 +【辨证】脾虚湿盛,肝火偏旺。 +【治法】健脾祛湿,清火平肝。 +【处方】香砂温中汤加味(李老经验方)。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旱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木香10g,桂枝6g,白芍12g,西茴香10g,乌药10g,甘草3g,泽泻18g,炒薏苡仁30g,丁香5g,柿蒂8g,知母12g,炒栀子10g,天麻10g。21剂,水煎服。 +医嘱勿食油腻之物,情志舒畅。 +二诊:2006年5月8日。眩晕、胸闷明显好转以至基本消失,乏力、心烦急躁好转,大便基本成形,嗳气消失。血压135/85mmHg。舌边红、体稍胖大、苔正常,脉弦。方药对证,已收佳效,继续用健脾祛湿、清火平肝治法。患者已无嗳气,故上方去丁香、柿蒂;咽部疼痛,加桔梗10g,牛蒡子10g,山豆根 +12g。30剂,水煎服。 +眩晕、胸闷消失。血压正常。1个月后随访,病未复发。读案心悟患者高血压10年,经常眩晕,头目昏沉不 +清,形体肥胖,胸闷,心烦急躁,舌质红边甚、 +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用李老自拟香砂温中 +汤加味治之,药用白术、茯苓、陈皮、旱半夏、 +砂仁、厚朴、木香、桂枝、白芍、泽泻、炒薏 +苡仁健脾祛湿;香附、西茴、乌药疏肝理气;丁 +香、柿蒂降逆止嗳;知母、栀子、天麻清火平 +肝。二诊收效,患者已无嗳气,去丁香、柿蒂; +咽部疼痛加桔梗、牛蒡子、山豆根以利咽,继用 +上述治法方药,收到脾健湿祛,火清肝疏,眩 +晕、胸闷消失,血压正常之效。【引自】上海中医研究所.中医内科医案精选,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 +)(振)(化平刘某,女,36岁。初诊:1988年10月16日。肥胖起于因家庭不和而致情 +志不畅后,至今已9年。头晕,寐不实,胸闷胁胀,烦躁易怒,腹胀大便干结,2~3日1行。伴月经不调已7年,月经3~4.5个月来潮1次,量少,色紫暗有块,身高160cm,体重79.2kg,腹围110.5cm,血压180/105mmHg,舌苔薄黄 +根腻,脉弦暗数 +【辨证】肝郁气滞,痰湿脂积。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消脂。 +【处方】疏肝消肥汤。柴胡12g,枳实12g,当归12g,香附12g,郁金 +12g,泽泻12g,红花12g,桃仁12g,丹参30g,生山楂50g,荷叶10g,水蛭6g,大黄6g,莪术6g。水煎,早、晚服。 +连服2个月,体重减轻6.5kg,腹围缩小5.9cm,血压135/90mmHg,头晕、寐 +不宁、胸闷胁胀、烦躁易怒、腹胀均除,大便通调,日行1次软便,月经周期正常,色红、量中等,为巩固疗效,将上方量加至2倍,研末,每次冲服3g,每日2次;饭后服,连服1个月,体重减轻9.8kg,腹围缩小6.2cm,诸症皆除而病愈。追访1年未再复发。 +读案心悟本案为肝郁气滞之肥胖伴高血压。患者因 +家庭不和而情志不畅时达9年。肝郁则胸胁胀 +闷,肝气横逆犯胃则腹胀;胃不和则卧不安, +故寐不实;肝郁日久化火,烦躁易怒,大便干 +结;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故见���经 +不调,经期后延,且经量少色紫暗有块等血瘀 +之症;方中柴胡、枳实、香附、郁金疏肝理气 +解郁;当归、红花、桃仁、丹参、水蛭、大黄 +活血祛瘀通经;泽泻、荷叶利水渗湿。连服2 +个月,体重减轻6.5kg,腹围缩小5.9cm,诸症 +悉减,月经正常。后将原方加2倍量,研末服1 +个月,体重及腹围均又减,收痊愈之功。 +【引自】上海中医研究所.中医内科医案精选.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 +社,2002.张某,女,54岁。初诊:1952年5月21日。平时喜进膏腴,体态素丰。年及五旬时,经水闭止,逐渐出现头晕,耳鸣,心跳,气促。经医院检查血压为(180~210)/(100~120)mmHg。3年来屡经治疗,时轻时重,血压始终未降至正常。近数月来,除上述症状外,又添鼻衄,有时周身窜痛,胸间堵闷,性情急躁,饮食减退,大便干结,数日1行。舌苔黄垢,脉象寸关 +弦数有力。 +患者喜食膏脂,体质丰满,腑实生热,热甚生火,迫血上行,遂有头晕、耳鸣诸症。上焦郁热甚久,邪寻出路,致生鼻衄。肝热气实,急躁,胸 +闷,又以更年期之后,益使症状明显。 +【辨证】腑实火盛。 +【治法】清火泻实。 +【处方】条黄芩6g,川黄连3g,生石膏18g,酒川军4.5g,鲜生地黄10g,大生地黄6g,栀子6g,龙胆4.5g,旋覆花6g,赭石12g(布包),东白薇6g,怀 +牛膝12g,白蒺藜10g,沙蒺藜10g,代代花4.5g,厚朴花4.5g,川郁金6g。 +二诊:前方连服3剂,大便已通畅,鼻衄未发,头晕、胸闷均已减轻,耳 +鸣、心跳仍存,血压180/110mmHg,仍照前法略作调整。 +【处方】灵磁石24g,紫石英24g(布包先煎),旋覆花6g,赭石12g(布包),大生地黄6g,鲜生地黄6g,炒栀子6g,酒黄连3g,酒黄芩6g,龙胆4.5g,酒炒怀牛膝12g,白茅根18g,东白薇6g,沙蒺藜10g,厚朴花6g,佛手花6g,炒远志6g,黄菊花10g。7剂。 +三诊:前方服后鼻衄未发,头晕、耳鸣均甚见轻,食欲渐开,胸间不闷,大便亦不干结。血压150/100mmHg。患者即将返乡,要求常服方。前方去白薇、白蒺藜、厚朴花、佛手花,加蝉蜕4.5g,石菖蒲4.5g。 +本案为一实性高血压,喜食厚味,体肥 +少动,积热生火,火热迫血上行,郁结不下, +血压迄未下降,腑实便结,必用苦寒挫其腾 +焰。初诊用三黄石膏汤者有釜底抽薪之意。一 +诊后腑气已通,火势稍减,无须累进酒川军、 +石膏之类。况年已五旬有四,更年期后,本元 +渐衰,泻实过甚,反伤元气,用药宜适当,不 +应过分。二诊既然大便通畅,血压亦有下降之 +势,以用静通之法为宜。患者旅居不便,病情 +好转,即欲返乡,处以常服方以巩固疗效。 +【引自】方居正.国家级名老中医高血压验案良方.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雨民医案谢某,男,42岁。初诊:2003年3月1日。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年,平时服用卡托普利(开博通)片降压,自诉头晕头胀,伴胸闷、胸痛,反复不愈2年,近月诸症加剧,伴口苦,身重,善太息,大便黏滞气秽。刻诊:血压160/110mmHg,体重87kg,身高180cm,体重指数26.90。患者面色晦暗,形 杨雨民,主任医师,中医科主任。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善于运用晋、唐、宋、明验方,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专攻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40年的教学和治疗中,以“病为本、工为标”的精神,对病人认真负责,不断实践。在疑难杂证治疗上,有独到之处。在 +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165/105mmHg,舌红苔中薄边黄腻,舌下瘀紫好转,脉弦,原方加泽泻、炒 +决明子各15g,蒲黄12g。 +三诊:测血压145/90mmHg,自诉诸症均有改善,效不更方,续进清肝涤 +痰、宽胸疏痹之剂,于二诊方中加入生地黄15g。 +四诊:血压下降至正常范围,原法调理2个月,诸症皆瘥,停服中药,随 +访至今症情稳定。◆读案心悟杨雨民教授根据高血压肥胖患者的症状 +和体征,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调理肝、 +脾、肾三脏为本,祛除阳亢、痰浊、瘀血三 +者为标,减肥降压,疗效肯定。认为高血压 +肥胖症是在情志、饮食、先天禀赋等综合因 +素作用下,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气血失和,痰 +瘀内生,气机升降失常所致。可以说本病变动在肝,根源在肾,关键在脾。肝、脾、肾亏虚 +为病之本,阳亢、痰浊、瘀血为病之标,痰浊 +内停贯穿高血压肥胖症的全过程。本病的治疗 +一要抓住调肝益肾运脾;二要抓住涤痰化湿去 +痕,促使机体津液周流,气血通利,达到浊去 +脂消,阴阳平衡的目的。其中健脾化湿实为治 +疗高血压肥胖症的重要方法,脾居中焦,为气 +机升降之枢纽,脾健则水液周流,气化布津, +有助于减肥。 +【引自】中国中医研究���.杨雨民教授用清肝泄热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5例.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29(3):120-121.鲁某,男,56岁。初诊:眩晕经常发生,形体肥胖,体重逾100kg,面色红赤,油光满面,口臭便干,大便七八日1行,舌黄垢厚,脉象弦滑,按之力 +盛。西医检查确诊为高血脂、动脉硬化。 +【辨证】痰热瘀滞相合。 +【治法】消导化痰,活血化瘀。 +【处方】莱菔子10g,大腹皮子10g,紫苏子10g,白芥子6g,皂角子6g, +水红花子10g,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g,大黄6g,牛膝10g,7剂。 +二诊:药后大便畅通,头晕已减,夜寐渐安,心中舒适。舌苔渐化,脉仍弦滑,痰瘀互结,非一日可除。须得节饮食,戒厚味,经常运动锻炼,方 +为根本之策。否则,徒赖药物无益也。前法进退。 +【处方】莱菔子10g,紫苏子10g,白芥子6g,冬瓜子10g,皂角子6g,水红花子10g,大腹皮、槟榔各10g,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g,丹参10g,茜草10g,茅根、芦根各10g,大黄6g。10剂。 +三诊:患者按上方坚持服药1个月,并遵医嘱实行节食,基本素食,并加 +强运动锻炼,每日步行2~3小时,体重减轻5kg余,行动较前敏捷,头已不晕,精力增加,自觉有年轻之感。遂嘱其停药,以运动锻炼为主,并合理安排饮食,素食为主。读案心悟凡形伟体肥、脉象弦滑有力者,大多属痰 +瘀互结,可表现为眩晕、麻木、疼痛等不同症 +状,其病机为痰浊阻滞经络,治以涤痰通络。 +赵老常用三子养亲汤加入冬瓜子、皂角子,名 +五子涤痰汤,功能去痰通络,再合大腹皮子、 +水红花子、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等疏调三 +焦,便干结者必用大黄通之;若肢体麻木疼 +痛,可加丝瓜络、桑枝等通络之品;血中瘀 +滞,可加丹参、茜草、赤芍、牛膝等;如有下 +元不足,表现为上盛下虚者,可加杜仲、川续 +断、补骨脂。而用诸子涤痰则为必用之法,乃 +赵老治痰之心法也。 +【引自】彭建中.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戴某,男,32岁。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年,测血压160/100mmHg,体重104kg,身高1.75m,体重指数33.96。自诉素来肥胖,近1年来感头晕、腰酸乏力,劳累后流鼻血。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患者恣食肥甘厚味,胃肠积热,脂浊内聚,故形肥体重,痰热上扰发为眩晕;舌红苔薄黄腻为痰热内蕴之象;肾虚故感腰酸乏力。 +【辨证】肝肾阴亏,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益肾,涤痰化湿。【处方】天麻(先煎)、怀牛膝、黄芩、制半夏、赤芍各12g,钩藤(后下)、夏枯草、炒苍术、荷叶各15g,桑寄生、炒决明子各30g,泽泻24g,佛 +手9g。7剂。 +二诊:头晕减轻,测血压135/93mmHg,体重下降1kg,舌苔转为薄腻 +苔,治拟原法,加广地龙、乌药。7剂。 +三诊:测血压在正常范围,体重下降3.5kg,舌红苔薄,唯觉口渴,余未感明显不适症状,治拟原法,加鲜石斛12g。7剂。 +后原法调理,守方6周,体重共减轻7kg,自诉无明显不适症状,停服中药,随访至今病情稳定。读案心悟痰湿壅盛作为高血压肥胖症的主要证型, +临床所占比例最多。长期恣食肥甘、咸味、烟 +酒是引起高血压肥胖症的重要因素。肥甘厚 +味、烟酒无度,病初致胃肠积热、脂浊内聚发 +为肥胖,痰热上扰发为眩晕;日久脾胃损伤, +气不布津,湿浊凝聚,而见形盛气虚,清阳不 +升或化痰生风,均可发为眩晕。同时嗜食咸味 +可致血行凝涩,瘀滞不行发为眩晕。治则以平 +肝降逆,涤痰化湿为大法。 +【引自】周佳,杨雨民,程志清治疗高血压肥胖症经验述要.浙江中医杂志,2005(9):374-375.张某,女,61岁。初诊:1998年10月9日。患高血压病20年,头晕头痛反 +复发作,加重3个月,胸脘满闷,神疲乏力。先后经中西医诊治,未见明显效 +果,血压185/130mmHg。舌胖、苔白腻,舌底脉络紫黯纡曲,脉弦。 +【辨证】脾虚生痰,痰湿壅盛。 +【治法】健脾益气,化痰活血。 +【处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黄芪30g,丹参、山楂、鸡内金各15g,白术、天麻、陈皮、荷叶、地龙各10g,大黄12g,蔓荆子8g,甘草5g。水 +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服5剂,症有减轻,血压150/110mmHg。守方加减,继进30剂,症状平, +血压130/90mmHg。◆读案心悟脾胃属土,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脾主 +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脾胃为气血生化 +之源,脑为清阳之府,气血之总汇。长期嗜酒, +过食肥甘厚味,则损伤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 +常,清阳不升,浊气不降,痰浊内生,脂质沉 +积,壅阻血脉,血脉不利,脑失所养,则头痛头 +晕,困倦嗜睡,兼见形体肥胖。治宜健脾化痰, +降浊活血。方用半���白术天麻汤加黄芪、山楂、 +鸡内金、荷叶、大黄、丹参、地龙。若痰浊内阻 +日久,蕴而化热,症兼便秘,口干苦,苔黄腻, +脉滑数或弦数者加竹沥、胆南星、苍术。 +【引自】石凯歌,刘绪银,黄笃高,等.石海澄老中医高血压病辨治经 +验.湖南中医杂志,2001,17(2):39-40. +涛医案患者,男,51岁。初诊:2000年8月31日。既往体健,因“头胀痛2天” +于2001年8月22日入院。两天前患者出现头胀痛,呈持续性,伴胃脘部轻度胀闷不适,当时无明显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无神志改变,于当地诊所测血压为195/120mmHg,予圣通平(20mg,每日2次)口服后血压仍控制欠佳,头胀痛无明显缓解。遂来就诊。 +入院时患者神清,倦怠,面色潮红,诉头胀痛明显,无明显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无口干口苦。纳食尚可,睡眠差,二便尚调。舌暗红、舌苔薄白,脉沉弦。查体:血压184/110mmHg。神清,精神疲倦,面色潮红。心界不大,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中医拟诊:头痛,西医拟诊:高血压Ⅲ级(高危组)。即给予监测血压,低盐低脂饮食,完善相关检查,以中药为法,予香丹针静脉滴注以活血,配合卡托普利及美托洛尔以控制血压。 +【辨证】肝阳上亢夹瘀。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止痛。 +【处方】天麻12g,钩藤15g(后下),决明子30g,丹参18g,赤芍12g,牛膝12g,益母草20g,橘红6g,枳壳6g,生地黄12g。每日1剂,水煎服。 +药后患者头痛缓解不显,面色潮红稍减,血压仍高达180/105mmHg,服硝苯地平后不降,予压宁定30mg口服后可降至160/95mmHg,但仍波动较大。次日CT检查肾上腺示正常。考虑为原发性高血压,予卡托普利,停美托洛尔,改以氨氯地平、吲达帕胺联合降压,但患者血压仍居高不下,枕部反复发作剧烈胀痛,并多次呕吐胃内容物。8月26日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 +8月28日再次将氨氯地平、吲达帕胺、卡托普利等加量,中药改以活血祛风止痛为法。但疗效仍差,血压波动在(160~180)/(95~110)mmHg。 +患者倦怠乏力,头胀痛,时恶心欲呕,纳谷不香,夜眠差,大便稍溏,小便正常。舌淡红稍黯、中根黄腻、边有齿痕,脉沉弱。 +【处方】黄芪60g,茯苓15g,白术15g,薏苡仁30g,枳壳10g,竹茹10g,橘红6g,牛膝15g,佩兰10g,扁豆花10g,决明子30g,甘草3g。 +服1剂后即觉诸症缓解,头痛消失,胃脘舒畅,全身得轻,血压平稳下降。续服2剂后诸症基本消失,头痛全无,仅胃纳稍差,略觉乏力。降压药已减至单用卡托普利控制,血压平稳。 +二诊:9月3日。患者头痛已消失,无恶心欲呕,纳谷欠香,略觉倦怠,夜眠尚可,二便正常。舌淡稍黯、苔薄白微腻、边见少量齿痕,脉弱。证属脾虚夹痰,以益气健脾化痰为法,调方如下。 +【处方】黄芪60g,党参20g,五爪龙30g,茯苓15g,白术15g,怀山药 +15g,砂仁6g(后下),枳壳10g,橘红6g,佩兰10g,扁豆花10g,甘草6g。 +患者血压平稳,9月4日出院,带中药继服。读案心悟患者入院后诊断为高血压病,辨为肝阳上 +亢夹瘀,药以平肝潜阳、活血止痛之品,收效 +甚微。对抗高血压的西药也反复加量调整,血 +压仍居高不下。邓老来诊,从舌苔脉象、诸症 +及用药经过判断为患者脾气本虚,入院后一味 +药从寒凉苦降之品,更伤脾胃,致脾虚运化失 +司,痰瘀内生,故反见舌苔由薄白转为黄腻, +脉象由沉弦转为沉弱。方以益气健脾、祛痰活 +血,用大剂量黄芪补气,白术、茯苓健脾, +佐以祛痰活血之品,则仅1剂患者即觉诸症缓 +解,全身得轻,真正可谓“效如样鼓”。二诊 +邓老则仍在原方基础上加强益气健脾之品,治 +本为重,并佐以化痰之品,意在补益而不滋 +腻,徐徐收功。 +【引自】颜芳,赵立诚,邓铁涛教授健脾化痰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验案一则.中医研究,2004,17(6):15.患者,女,59岁。初诊:1997年7月21日。间歇性头痛、头晕8年,伴胸闷2年,加重7天。8年前查体发现高血压病,血压165/100mmHg,8年来间断服用复方罗布麻片、脑立清片及部分西药,血压一般维持在(145~155)/ +(95~100)mmHg。两年前开始头晕、头痛加重,伴心悸、失眠、胸闷、恶 +心、两下肢足踝部水肿。7天前因劳累上述症状加重,舌质紫黯、苔薄白腻,脉弦滑,诊时血压170/110mmHg。 +【辨证】脉络瘀阻,痰湿困脾。【治法】活血祛瘀,化痰利湿。 +【处方】丹参30g,川牛膝15g,益母草30g,泽兰15g,泽泻30g,白术12g,车前子30g(包煎),防已12g,豨苍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6剂,血压降至145/95mmHg,诸症缓解。仅心悸、失眠不减。 +二诊:用上方加酸��仁30g,茯苓30g,继进10剂,诸症悉平,血压降至正常。服用上方改成丸剂,长期服用,调理 +善后。 +读案心悟高血压病,病程较长者多伴有血瘀之象。 +古有“久病入络”“久病必瘀”之说。而瘀血 +作为病理产物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程中一旦形 +成,又可作为致病因素进一步加重病情,阻 +滞气血的运行及水液代谢,水湿停聚,酿成 +痰湿,而痰湿又进一步阻滞气血运行,导致 +血瘀。此类患者往往痰瘀互现,故在活血的同 +时伍用利湿化痰药物,即使没有明显的痰湿之 +象,也应加入利湿药物,有助于活血通脉。 +【引自】袁成民,袁成雷.丁书文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举隅.山东中医杂志,2001,20(8):497-498.第五节瘀血内停型高血压 +严某,男,51岁。主诉:头晕眼花,时发时止,已有数年,继之失眠、耳鸣。往某医院检查,血压186/12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诊查:头晕严重时,常伴恶心欲呕,阵阵心烦,口干苦,小便短,色深黄,大便干结。性急躁,易激动,长期失眠,时有心悸。诊其脉弦细有力,重按却微;察其舌 +质红,苔干而少津。 +【辨证】血不养肝,肝阳亢盛。 +【治法】益血滋肝为当务之急。 +【处方】知柏地黄丸加减。牡丹皮12g,丹参12g,盐知母18g,炒黄檗6g,生地黄24g,泽泻12g,茯苓12g,决明子18g,菊花9g,炒赤芍18g,山茱 +萸9g。 +服3剂后,心烦、性急、恶心、心悸诸症均愈,小便色转清,大便亦通畅,血压略降为170/110mmHg。阳亢之势得以控制,但头晕、失眠如故,且阵阵恍惚无主,不能自持,身若飘空。脉虽仍细弦,但已不如3天前有力。此 +属血犹未充,肝经虚风内动之候。以珍珠母丸加味,以益阴血、平虚风。 +【处方】珍珠母24g,当归9g,生地黄18g,白人参9g,酸枣仁15g,柏子 +仁12g,水牛角12g,茯神12g,沉香6g,生龙齿18g,豨签草30g。 +服3剂后,头晕痊愈,失眠大有好转,已能入睡5小时以上,恍惚飘空亦 +感消失。血压140/97mmHg。再用珍珠母原方以养血滋肝,巩固疗效。 +【处方】珍珠母22g,当归身45g,生地黄45g,人参30g,酸枣仁30g,柏子仁30g,水牛角30g,茯神15g,沉香15g,生龙齿15g。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15g,宜研水飞为衣。每服30丸,金银花、薄荷煎汤送下, +午后及临卧时各服1次。读案心悟初诊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因除黄檗以 +外,多数药物均有滋阴血、抑元阳的作用,元 +阳被抑,阴血得养,故亢逆诸症得以消除。唯 +因黄檗泻火有余,滋阴不足,故减轻其用量, +庶无苦燥伤津之弊。决明子、菊花、赤芍、丹 +参均为原方所无,以其柔肝之力颇著,故加 +之;原方中有山药,以其优于滋养脾肺,非本 +例所需,故未用之。二诊时阳亢之势虽减,但 +虚火内动之候已现,故用珍珠母丸加味,在滋 +肝的同时镇心神、安魂魄,故虚风诸症,去除 +颇速。 +【引自】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黄某,男,65岁。初诊:1978年12月5日。高血压病10余年,心绞痛史3年。近月以来头痛项强,胸闷痛,每日发作2~3次,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工作紧张时睡眠差,大便干,现在断续服用降压药。舌黯胖、苔白,脉沉弦。血压210/110mmHg: +【辨证】阴虚阳亢,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平肝佐以益气。 +【处方】川芎15g,丹参30g,葛根20g,北沙参20g,太子参15g,赤芍15g,威灵仙20g,决明子25g,芜蔚子30g,香附15g,红花10g,当归12g, +青木香15g,泽泻20g,延胡索粉2g,冰片0.5g,后2味分2次冲服。继服原降 +压药。 +二诊:1978年12月29日。2周来未发生心绞痛,无明显头痛头晕,劳累后仍有项强,肩痛,睡眠可,二便调。舌黯胖、苔薄白,脉沉弦。血压170/90mmHg。继用上方加生地黄20g,牛膝15g,去太子参、当归。 +三诊:1979年1月12日。无头晕头痛,未发生心绞痛,精神好转,睡眠可,劳累后有项强,背酸,二便调。舌黯胖、苔薄白,脉沉弦细。血压140/80mmHg。继用上方进退。 +【处方】川芎15g,葛根20g,北沙参20g,太子参15g,生地黄20g,赤芍15g,决明子25g,芜蔚子30g,香附20g,红花10g,青木香15g,牛膝15g,威 +灵仙20g,延胡索6g,桑寄生15g。 +本例患者长期工作紧张且劳累而伤肝,肝 +气郁结而化热,肝热上冲,血压升高,致头痛、 +头晕、项强;肝郁化热,久必伤阴液,致阴虚 +阳亢,病程久,阴损及阳,形成气阴两虚,气虚 +肝郁易发生气滞,气为血帅,久之形成血瘀。方 +中川芎、丹参、葛根、赤芍、红花活血通脉;决 +明子、芜蔚子、青木香清肝降压,活血通络;沙 +参、生地黄养阴清热;当归养心血;延胡索、香 +附行气活血止痛;冰片行气止痛;牛膝、桑寄 +生、威灵仙补肾,壮筋骨,通经络。 +【引自】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01.姚某,男,72岁。初诊:1978年4月27日。发现高血压病4年,间断服用降压药。自觉项强,肩背酸痛,上肢麻木,双下肢无力感数月,加重月余。食可,大便不爽。舌黯胖、苔白,脉沉弦而缓。血压170/100mmHg +【辨证】气阴两虚,血脉瘀阻。 +【治法】平肝息风,活血通络,益气 +育阴。 +【处方】川芎18g,川牛膝15g,葛根24g,决明子25g,芜蔚子30g,威灵仙18g,秦艽12g,羌活12g,续断18g,络石藤18g,红花9g,蝉蜕6g,生地黄18g,生黄芪24g。继服原降压药。 +二诊:1978年5月4日。肩背痛,上肢 +麻木感减轻,大便通畅,舌黯胖、苔白,脉沉弦。血压150/90mmHg。上方加鸡血藤18g,继服。 +三诊:1978年5月18日。上肢麻木感缓解,劳累后有肩背酸痛,但较前减轻,体力增加,每日2次外出活动锻炼,自觉双下肢较前有力,大便通畅,睡眠可。舌黯胖、苔薄白,脉沉弦。血压140/80mmHg。上方去蝉蜕,加枸杞子18g,鸡血藤18g。 +解析读案心悟本病案为虚实夹杂之证。“实”是指气 +血运行不畅导致项强,肩背酸痛,上肢麻木; +“虚”是指气虚四肢失养而见双下肢无力。方 +中使用川芎、川牛膝配伍,功用有二:一则两 +者相须为用,共奏活血化瘀的功效;二则川芎 +辛散,以升为主,牛膝性喜下行,两者一升一 +降,有利于气血的运行,可有效缓解气血运行 +不畅而导致的项强、肩背酸痛等症状。 +高【引自】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于某,男,51岁。初诊:1964年2月17日。1960年3月某医院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当时检查心电图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劳损。X线胸片示主动脉增宽,并有心跳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血压偏高已6年,现检查属高血压Ⅱ期。1944年起患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天气改变即疼痛。自觉症状: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牵连背部,向左腋下及臂部放射,手臂不能上举,伸举即疼痛加甚,每日发作频繁,不能活动,走路即有心慌心跳,容易出汗,夜间难以平卧,每隔10余天即有一次类似休克样的发病。常有头晕头痛,睡眠不佳,每夜只能睡2小时。心绞痛发作甚时饮食即不好。曾服中药近500余剂,多为瓜蒌薤白半夏汤或炙甘草汤加减,诸症未见改善。血压200/120mmHg,诊其脉右关沉微缓,余脉沉细涩。舌质正常,微有薄黄腻苔,唇紫。 +【辨证】营卫不调,心气不足,痰湿阻滞。 +【治法】调营卫,通心气,化痰湿。 +【处方】十味温胆汤加减。西洋参3g,川芎0.8g,丹参3.5g,茯神6g,酸枣仁9g,远志3g,九节菖蒲0.8g,法半夏6g,橘红3.5g,竹茹3g,枳实3g,柏子仁6g,大枣3枚(擘)。5剂,慢火煎2次。共取160mL,分2次温服。 +二诊:1964年2月27日。服药后头晕减,饮食稍好转,有少量黄而灰的痰咯出,仍耳鸣,睡眠不好,左关微弦细数,余脉同前,原方去丹参,加桑寄生9g,石决明18g,7剂。 +三诊:1964年4月9日。上药共服20余剂,诸症悉减,心前区疼痛已大减,发作次数已不频,每日2~3次,未再发生类似休克样的表现,但自觉最近进步,较前一段为慢,胸膺尚发闷,手臂伸拳虽无牵制,但尚有放射性疼痛,睡眠略有进步,已能平卧,睡后亦觉舒适,饮食二便皆正常。脉细涩,舌质色正、中心微有薄黄腻苔。近日因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疾病的转变, +原方去大枣,西洋参改用人参6g,加木瓜3g、血琥珀粉0.3g(分2次冲服) +续服。 +四诊:1964年5月7日。一般情况已很好,心区仅偶然闷痛,但发作时间已很短,睡眠已好,手臂尚微痛,腰及腿部也微酸痛,脉沉细,舌正常、苔中心白腻。宜原方去竹茹、石决明,加草薛6g,怀牛膝6g,狗脊6g,除感冒则停服外,可常服,此后病情遂趋稳定。 +本病患者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劳损。心气亏 +虚,故见胸闷、气短、汗出,动则尤 +甚;气虚不能推动水液正常运行,酿湿 +生痰,痰湿困脾,而见纳呆;痰湿阻滞 +气机,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胸痛、苔 +腻、唇紫。故治疗大法应以补心气、化 +痰湿为主,兼以行气活血。方中重用西 +洋参大补心气,治疗病本,茯神、酸枣 +仁、远志、柏子仁养心安神,竹茹、枳 +实、半夏、橘红为温胆汤的主药,行气 +化痰,全方配伍少量川芎、丹参既可行 +气活血化瘀,又不耗散正气。 +【引自】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胡某,男,23岁。初诊:1966年3月28日。病史:头晕、头痛、耳鸣、失 +眠两年,时��心慌、心跳,饮食尚可,睡眠较差,大便秘结。经医院检查, +诊断为高血压病,血压保持在(130~160)/(90~100)mmHg,住院治疗2个月,血压未降。检查:体形肥胖,面色红润,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弦略数,血压155/100mmHg +【辨证】瘀血内停,肾阴虚弱,肝火亢盛。 +【治法】滋肾平肝,清热降火。 +【处方】川芎3g,怀牛膝15g,马兜铃3g,炒槐实9g,夏枯草9g,生杜仲12g,赭石12g,山药12g,菟丝子9g,肉苁蓉6g,生地黄6g,天麻9g,生龙齿9g。水煎2遍,分2次温服。白羊角尖1.5g,琥珀粉0.6g,共为细末,分2次 +冲服。 +二诊:4月20日。服药10余剂,头晕、头痛明显减轻,睡眠大有好转,大便已不干,血压降至110/70mmHg。舌质、舌苔已正常,脉弦细。原方加何首乌9g,继服。3个月后随访:诊后一直间断服药,血压正常,诸 +症未发。 +读案心悟患者肾阴亏虚、虚火上炎,加之肝火亢 +盛,内火止扰清窍,故见头晕、头痛;肾开窍 +于耳,肾阴亏虚,故见耳鸣;肝火亢盛,上扰 +心神,故见心慌、失眠;火热灼伤阴液,瘀血 +内停,而见便秘。故方中肉苁蓉、生地黄、山 +药助怀牛膝滋养肝肾之阴,菟丝子、生杜仲温 +补肾阳,以期“阳中求阴”。夏枯草清气分 +热,炒槐实清血分热,共奏清泄肝火之功。怀 +牛膝滋养肝肾,引火下行。“无风不作眩”, +故用川芎祛风止痛,天麻、白羊角尖、赭石平 +肝息风。川芎、牛膝合用,升降气血。生龙齿 +清热除烦安神,琥珀粉镇惊安神。 +【引自】刘惠民,刘惠民医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徐某,男,58岁。初诊:1985年3月6日。患高血压病史5年,平时间断服用降压药。刻下:自觉头痛且胀,心悸失眠,多梦,手指发麻,大便干结难解。舌红、苔黄中微腻,脉沉弦。血压160/100mmHg,胆固醇7.8mmol/L,心 +电图示左心室肥大。检眼镜检查:眼底动脉轻度硬化。诊断为高血压Ⅱ期。 +【辨证】血瘀内停。 +【治法】活血化瘀,息风祛瘀。 +【处方】活血潜降汤。川牛膝20g,钩藤30g,丹参20g,益母草10g,桑寄生15g,地龙10g,川贝母6g,生地黄、山药各10g,泽泻20g,枸杞子10g,首乌藤15g,生大黄10g,僵蚕15g,制附子3g,茶叶适量。水煎服,每日1 +剂。 +服10剂后血压降低,头痛头胀消失,大便转稀,仍觉头昏,纳呆不香。上方去生大黄,加山楂15g,连服2个疗程,诸症消失,血压稳定在正常 +范围。读案心悟本方重用牛膝、丹参活血化瘀,引血下 +行,配以钩藤平肝清木,潜阳降压;益母草、 +泽泻善走肝肾之经,通脉利水以降压;加地 +龙、川贝母活络凉肝,息风祛痰以畅血行;取 +生地黄、桑寄生、枸杞子、山药滋肝益肾而调 +节阴阳;附子性温入肾,取其小剂量,以温助 +行,温为降用;清茶苦凉清爽,醒脑除烦。诸 +药和用,功主通降,促使气机通畅,供求平 +衡,以奏降压之功。 +【引自】严冰.活血潜降汤治疗高血压病15例.江苏中医,1988(8):6. +患者,男,54岁。素有高血压病史,血压在(160~190)/(100~120)mmHg。2003年11月初,突发半身手足不遂、言睿语涩而住院治疗。出院后求诊于中医。视患者颜面黧黑、水肿,行动迟钝,左半身不遂,手指关节肿胀伴疼痛,夜寐欠安,大便秘结,2~3天1行,小便频、量少。舌质晦黯、舌体胖有齿痕、舌苔白厚腻、舌下静脉征I~Ⅱ,脉弦滑尺弱。血压164/105mmHg +【辨证】瘀血内停。 +【治法】活血通络,祛风利湿。 +【处方】黄芪50g,赤芍20g,丹参30g,川芎20g,桂枝、桃仁各15g,红花、当归、牡丹皮、炙甘草各10g,生姜3片,大枣3枚。每日1剂,水煎服, +分早、晚2次服。均连续用药1个月。 +血压降至156/98mmHg,诸症均减。于上方加桑寄生20g,续服半个月,病情日趋好转,血压保持在(150~160)/(90~96)mmHg。继以补气养血、健脾化湿、活血通络之散剂调理。半年后,肢体活动功能恢复, +行走自如。解析活血化瘀类中药一般都具有扩张外周 +血管及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丹参、当 +归、川芎、红花、赤芍、牡丹皮等有降低血 +液黏度,改善微循环,解除红细胞与血小板 +聚集,扩张血管作用;丹参、当归、川芎、 +赤芍等有消除自由基作用。根据“血为气之 +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行风自灭”的中医学理论。临证时以 +活血化瘀药为基础,配伍益气行气药物并随 +症加减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较好的疗效。故 +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法在改善高血压症状、 +减慢病变进程、保护靶器官、防止并发症方 +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引自】唐剑林.益气活血与祛瘀通络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浙江中西医结 +合杂志,2005,15(5):286-287.第六节气血亏虚型高血压患者,张某,男,51岁。患高血压病已5年余,一直服用复方降压片,但血压仍在(180~200)/(115~130)mmHg。症见头痛目眩,手麻,心烦失 +眠,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辨证】脾肾不足,肝阳偏亢,为虚 +实夹杂之证。 +【治法】平肝补脾,通络降压。 +【处方】黄精20g,夏枯草15g,益母草15g,车前草15g,豨签草15g,龟甲15g(先煎),石决明15g(先煎),菊花10g,焦栀子10g,白芍12g。每日1剂,水煎取汁2次,药液混合,分2次于早晚温 +服。出现虚象者,必要时配合西药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服药7剂,余症改善,血压120/85mmHg,停用西药,再以原方加川楝子6g,进药7剂,血压正常,效不更方,以原方为基础随症加减调治3周,疗效 +巩固。复查血压120/85mmHg,未再升高。读案心悟本方是全国著名中医泰斗董建华教 +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良方。方中黄精 +益脾肾、润心肺,夏枯草清肝火、平肝 +阳,益母草活血,车前草利水,豨签草 +通络。诸药相配,既能补肾平肝,又能 +通络以降压。药理研究表明,黄精、夏 +枯草、益母草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车 +前草利尿,因而也有降压作用。本方药 +少功著,临床多获良效。 +【引自】林高荣.黄精四草汤治疗高血压病200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1999(2):38.王某,女,60岁。患高血压病13年,曾服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30~200)/(85~100)mmHg,自觉头痛头晕,胸闷,急躁,易怒,少寐多梦,手足有麻胀感,不思饮食,脘腹胀满,乏力,面色萎黄,形体肥胖,舌淡胖、苔黄腻,脉弦滑。血压180/110mmHg;血脂4.48mmol/L;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X线胸片示心界向左扩大。西医诊断为高血压Ⅱ级。 +【辨证】脾虚乘肝,痰湿中阻。 +【治法】健脾平肝,益气化痰。【处方】生黄芪20g,川芎10g,半夏15g,橘红10g,茯苓15g,山楂15g,石菖蒲10g,郁金12g,地龙12g,钩藤12g,菊花12g,夏枯草15g,黄芩10g,三仙各15g。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 +连服3个疗程,血压下降至正常,维持在130/85mmHg,上述症状消失, +临床获得满意疗效。 +读案心悟方中以黄芪为主药,合半夏、橘红、 +茯苓益气化痰;配以石菖蒲、郁金、地龙 +合川芎活血化痰,通脉醒脑;钩藤、菊 +花、夏枯草平肝降压。合而用之,共奏益 +气化痰、活血醒脑、平肝降压之功效。 +若心胸闷痛者,去钩藤、菊花,加 +瓜萎、薤白、丹参宣畅胸阳以通心脉;肢 +麻者,去夏枯草,加豨签草以活络通筋 +降压;尿少肢肿者,加泽泻、车前子以利 +湿降压;肝肾阳虚,见舌黯淡,肢冷恶寒 +者,加肉桂、淫羊藿以温肾阳,或加熟地 +黄、磁石纳气潜阳以降压。 +【引自】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某男,73岁。患者年轻时随部队转战南北,风餐露宿,损伤脾肾阳气。每至寒冷季节,则四肢发凉,常有腹泻。生活稳定后,情况好转,身 +体逐渐发胖,58岁时查出患有高血压病,一直口服降压药维持治疗。近半 +个月症状加重,头痛眩晕,全身乏力,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自觉全身肌肉颤动,服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片、复方丹参片等药,症状无明显改善。血压195/90mmHg。面色苍白,脉弦大、重按无力,舌质淡嫩、苔薄白。 +【辨证】脾肾阳虚。 +【治法】补气行血,化瘀降压。 +【处方】黄芪60g,当归、川芎、赤芍、地龙、桃仁各10g,红花6g。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疗程为14天。暂停服卡托普利及硝苯地平。 +服药10剂后,临床自觉症状消失,血压降至140/80mmHg,嘱每周服2剂巩固疗效,另早晨服复方降压片1片,防止血压反跳。随访两年,血压稳定。 +治疗选用补阳还五汤以补气活血通 +络,使气旺促血行,而不用破血峻剂, +徒伤正气。临床观察表明,补阳还五汤 +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效果良好。药理研 +究证实,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 +降压用量不得少于30g;当归、川芎、 +赤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增加纤 +维蛋白溶解;红花、地龙可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桃仁能增加红细胞变性。 +上药合用,可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 +微循环,恢复血流动力平衡,达降压 +目的。 +【引自】马红梅.补阳还五汤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观察.中医药学报,2004,32(6):21-22.医案陈某,女,38岁。初诊:病已匝年,主要症状为头时晕痛,失眠,精神不振,心烦怕吵。屡经治疗,时轻时重,经北京某医院检查血压190/120mmHg。 +近日来上述诸病症均感加甚,又有恶心、易出汗现象,月经量少。脉弦上溢鱼际,尺弱。情志郁结,气血阻抑,血充于上,盈亏失调,肝阳上亢,致头 +���、头痛、失眠等症。月经量少,阴病则喜静。 +【辨证】气血亏虚。 +【治法】补血强心。 +【处方】紫石英18g,灵磁石18g(打碎,先煎),旋覆花6g,赭石15g (布包),炒远志6g,蟹化石30g(打碎,先煎),茯苓、茯神各10g,白蒺藜12g,川牛膝15g,熟酸枣仁12g,半夏曲12g,玫瑰花4.5g,厚朴花4.5g,东 +白薇6g,谷芽、麦芽各10g。 +二诊:前方连服9剂,血压172/110mmHg,较诸前时已有下降之势,症状均有所减轻,病属慢性,拟服丸药,以观其效。仍按原方,将剂量加一倍,研细末,为蜜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 +三诊:服丸药1个月,情况甚好,诸症大为减轻。睡眠可达5~6小时,精 +神甚佳,已不心烦,血压160/100mmHg。 +【处方】夏枯草10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蟹化石24g(打碎,先煎),灵磁石18g(布包),紫石英18g(布包),茯苓、茯神各10g,白蒺藜 +12g,炒远志10g,鹿角霜10g,橘红、橘络各4.5g。 +四诊:前方连服20剂,除觉乏力口干之外,诸症若失。血压为 +140/100mmHg。病邪已退,正气未复,拟用强心补血,巩固疗效。 +【处方】夏枯草10g,白蒺藜12g,蟹化石30g(打碎,先煎),朱麦冬10g,朱茯神10g,远志肉10g,金石斛6g,鲜石斛6g,黄菊花10g,东白薇6g,大生地黄6g,鲜生地黄6g,西洋参4.5g(另炖,兑服),陈阿胶10g(另 +烊,兑服),鹿角胶6g(另烊,兑服)。 +五诊:前方连服20剂,检查血压130/90mmHg,已趋正常,仍将上方去鲜 +石斛、鲜生地黄,加龟甲胶20g,除三胶另兑服外,其余诸药共研细末,炼蜜 +为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读案心悟本案为一虚性高血压病,始则因其下 +虚上盛,脉上鱼际,血压过高,即以四石 +(磁石、赭石、石英、石蟹)重坠之品, +平肝潜阳以治其标。一诊标证减轻,改用 +丸药培补本元。鹿角纯阳,龟甲纯阴,阿 +胶养血,西洋参益气,以四药为主,补益 +阴阳气血,又佐以大量滋阴之药,育阴涵 +木以从根本图治。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张某,男,62岁。患高血压病10余年,连续服用西药降压药。现头晕目眩,步行不稳,腰酸肢冷,倦怠乏力,下肢沉重,大便不畅,舌黯淡、苔滑腻,脉沉而滑。血压200/110mmHg。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辨证】气血亏虚,痰瘀交阻。 +【治法】健脑安神,化痰活血,调气通络。 +【处方】龙骨、鸡血藤各30g,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酸枣仁、香附、茯苓各20g,当归、川芎各15g,木香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 +2次于早、晚服用。2个月为1个疗程。 +上方服7剂后头晕明显减轻,大便通畅,苔转薄腻,血压180/100mmHg。原方加珍珠母30g,服用14剂后诸症消失,血压150/90mmHg。患者要求停服 +汤药,嘱继服金匮肾气丸和原服用的降压药巩固疗效,并每周随访观察。读案心悟高血压病病位在脑,与心肝关系密切, +主要为精神情志因素诱发。如过度恐惧、忧 +郁等精神情志伤及元神,可致心主血脉、肝 +主疏泄功能失调,使维系于心的脉络紧张拘 +急,气血运行不利,进而气滞血瘀,久则停 +浊生痰。气血不畅,痰瘀既成则诸症蜂起。 +方以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酸枣 +仁、龙骨填精补血、健脑安神为主;以当归、 +川芎、鸡血藤活血化瘀、行滞通络为辅;以木 +香、香附调气导滞、理气疏肝为佐;以茯苓渗 +湿化痰、健脾固中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其效。 +【引自】郭绍伟.健脑安神调气通络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0例.河南中医,2003,23(2):23-24.吴某,女,69岁。初诊;1988年9月24日。血压195/98mmHg。自诉:头晕头痛、心悸怔忡、健忘、夜寐欠佳,少气乏力等症状。检查:目水肿,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诊为气血亏虚型高血压。 +【辨证】气血亏虚。 +【治法】滋阴平肝,清热通络。 +【处方】茶子12g,丹参20g,夏枯草15g,钩藤15g,黄芩9g,石决明30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1个疗程。 +二诊:连续服用6剂后,自诉服完药感觉良好,经观察、体查、诊脉和询问,发现其原诸症状全消失,再测量血压亦降至正常范围,即120/90mmHg,病愈。1个月后,其本人又因重感冒来我院中医门诊求治,未见引起旧病复发,经测量血压仍保持正常。读案心悟本方对阴虚阳亢型和气阴两虚型的高 +血压均有治疗作用,特别是对气血亏虚型 +高血压治疗作用尤为明显。经观察发现, +多数患者爱吃肉类或甜食,以致摄入总热 +量过剩,又加之脏腑代谢过程功能失调, +也是引发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方中以茶子为君,活血化瘀、祛痰降脂、 +调整阴阳,配合他药共奏滋阴潜阳、平肝 +息风、清热安神、活血通络、调整阴阳之 +功,以达治愈高血压病的目的。 +【引自】上海中医研究所.中医内科医案精选.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 +生医 +何某,女,50岁。初诊:1992年10月27日。已有高血压病史五六年。近1年来,血压不稳定,变化在(60~180)/(100~120)mmHg。时感头晕、恶心、耳鸣、心悸、烦躁、双下肢肿胀,夜眠不实,纳呆,大便干结,3~4日1次,舌紫黯、苔白黄,脉弦。翟老分析:患者年逾50岁,气血不调,气虚血瘀,加之情绪不稳,肝气郁结,气血郁滞而心血不足,心 +神不宁。当拟安神宁心,调理气血。 +【辨证】气虚血瘀。【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宁心。 +【处方】安神宁心汤加味。生磁石15g,生石决明10g,葛根20g,丹参15g,鸡血藤10g,钩藤10g,白蒺藜10g,桑寄生20g,泽泻10g。水煎,分2次 +空腹服,每日1剂。 +服药7剂后,患者感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双下肢肿胀消,夜眠踏实,大便正常,每日1次,仍感头晕、耳鸣。再以前方加减,连服14剂后,患者症状 +基本消失,血压150/90mmHg. +读案心悟方中生磁石,味辛咸、性寒,归肝 +肾经,为益气养阴,补肾养肝之品,现代 +药理认为它有镇静和补血的作用;生石 +决明,味咸、性微寒,偏于平肝,其质重 +坠而有一定的潜阳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 +明,石决明具有利尿作用,可中和过多胃 +酸,能刺激细胞使新陈代谢增速;桑寄 +生,味苦、性平,归肝肾,具有补肝肾、 +强筋骨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具 +有快速降压的作用,降压原理是中枢性 +的,并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上三药合用, +增强了药效、提高临床疗效。丹参具有活 +血化瘀、养血和中的作用,是治疗心脑疾 +病的常用药物。 +【引自】崔应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心血管病,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华医案徐某,男,61岁。初诊:1995年3月20日。既往有糖尿病史4年。经控制饮食,用过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及中药治疗,空腹血糖波动在6.4~7.8mmol/L。近1个月来,头痛眩晕阵作,活动后加剧,伴有心跳增快,四肢发麻,多饮多尿,周身疲乏,在外院就诊,血压为180/105mmHg,空腹血糖为9.6mmol/L,尿糖阳性,心电图示ST段低下,诊断为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早期冠心病。给予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地奥心血康等药治疗,血压仍然不降,故来邀李老诊治。刻诊:头目胀痛,如锥如刺,伴有胸闷不适,心慌气短,口唇干 +燥,面色红黯,舌质紫黯、苔中腻边薄,脉细涩。 +【辨证】气阴两虚,脉络瘀阻。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处方】生黄芪、太子参、丹参、石斛、天花粉、白芍、赭石(先煎)各30g,桃仁、红花、地龙、瓜萎皮、降香末各10g。上方随症加减,并服50剂后,头痛、胸闷、心悸、肢麻诸症相继消失,血压稳定,复查空腹血糖为6.8mmol/L,尿糖阴性。后以丸方巩固疗效。 +读案心悟糖尿病日久多见气阴两虚,阴虚必累 +及血,血虚则脉失充盈,血流缓慢而涩; +气虚运血乏力,不能载血畅达四肢百骸, +血行不畅则滞,血流涩滞,导致血瘀阻 +络。由于脉络瘀滞,微血管循环障碍,经 +气不利,清阳失养,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胸闷不舒,心前区阵阵刺痛,心悸不宁,四肢麻木,或兼见 +健忘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乏力,面色无 +华,唇色紫黯,舌质紫黯或瘀斑瘀点,脉 +弦涩或细涩等证候特征。方选补阳还五汤 +合生脉饮加减。 +综观李老最常用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 +病的方法。在具体运用中,应随症灵活变通 +或将诸法融合使用。根据李老长期实践经验 +认为,该病控制易而根治难,尚需注意摄生 +饮食调养,方可与药饵共奏奇功。 +【引自】杨思澍.现代名老中医临证医案精选.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梁某,女,58岁。初诊:1998年10月16日。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右手麻木,足跟痛,腰酸乏力。舌质红、舌苔薄,脉弦细。发现血压高已30年,血压在(130~180)/(80~110)mmHg,服过多种降压西药,血压能控制在(130~140)/(80~90)mmHg。头部CT示腔隙性脑梗死。 +【辨证】阴虚阳亢,气滞血瘀。 +【治法】滋阴平肝,理气活血。 +【处方】天麻12g,钩藤15g(后下),生杜仲12g,川牛膝15g,黄芩15g,生地黄15g,女贞子15g,桑寄生15g,广地龙12g,川芎15g,桃仁12g, +红花15g。6剂。 +二诊:头晕头痛症状明显减轻,但心烦时有加重,而手足麻木依然不减,足跟痛,腰酸乏力,睡眠差,易早醒。舌质紫红、舌苔薄,脉弦细。血压130/86mmHg。仍宗前法加减。 +【处方】天麻12g,钩藤12g(后下),生杜仲12g,川牛膝12g,生地黄15g,女贞子15g,桑寄生15g,广地龙15g,川芎15g,桃仁12g,红花15g,赤芍15g,路路通15g,络石藤20g。12剂。 +三诊:手足麻木有所减轻,足跟痛好转,但仍有头晕头痛,睡眠差,易早醒。舌质红、舌苔薄,脉弦细。血压130/86mmHg。前方加决明子15g,白 +薇12g。12剂。 +四诊:头晕头痛明显好转,但心烦时加重,手足麻木不减,睡眠仍较少,食纳佳,腰酸乏力,二便调,舌质紫红、舌苔薄,脉弦细。血压136/80mmHg。治宜滋补肝肾,活血通络。 +【处方】天麻12g,钩藤15g(后下),生地黄12g,黄连10g,川芎15g,桃仁12g,红花15g,赤芍15g,路路通15g,络石藤20g。10剂。患者坚持治疗 +年余,病情稳定,未再复发。读案心悟本例高血压已30年,患者年过半 +百,头晕头痛,腰酸乏力,为阴虚阳 +亢,治宜滋阴平肝,但合并腔隙性脑梗 +死,故有手足麻木等症,治宜活血通 +络。在治疗上要兼顾,用滋阴平肝、理 +气活血后诸症均有好转,但难根治,要 +注意防止复发,应长期追踪随访。 +【引自】翁维良.翁维良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第三章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原发病的一个症状。若能早期确定诊断、早期去除原发病,包括外科手术,部分患者可获得根治,因为原发病既已治愈,其症状便随之消失。不过,不少继发性高血压单凭临床症状、体征和一般实验室检查常难以检出。所以,临床上已显示有某些继发性病因的疑似病例,应有针对性地做特殊检查,如24小时尿儿茶酚胺、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同位素肾图和超声扫描等测定,以防漏诊。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 +(1)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也称作“子痫前期-子痫综合征”。通常于妊娠20周后发病,表现为体重增加过快,每周增加超过0.5kg,下肢、腹壁水肿,严重者出现腹水,逐渐出现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为妊娠20周后血压超过130/90mmHg,或血压较以前升高超过30/15mmHg,并伴有蛋白尿及水肿。 +(2)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肾实质性病变、肾血管性病变,临床表现随其原发病的不同而不同。容量依赖型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不太高,应用利尿药及降压药物血压可很快下降。肾素依赖型高血压,则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舒张压增高更显著,降血压药物不易控制。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水肿”“肾劳”等范畴。 +(3)主动脉缩窄高血压:系少见病,包括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及获得性主动脉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表现为主动脉的局限性狭窄或闭锁,发病部位常在主动脉峡部原动脉导管开口处附近,个别可发生于主动脉的其他位置;获得性主动脉狭窄主要包括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及主动脉夹层剥离等所致的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只有位于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上段才会引发临床上的显性高血压,主动脉狭窄引发的高血压临床上的常规血压测量难以发现,而肾动脉开口水平远端的腹主动脉狭窄一般不会导致高血压。 +第一节妊娠高血压 +朱王某,28岁,初产妇。初诊:1996年5月13日。自述妊娠32周时血压增高 +朱南孙,上海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1991年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系“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其祖父朱南山、父亲朱小南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学家。朱教授辨证论治,医术精湛,善治妇科病和心血管病。从医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治病理论,深受广大患者赞誉。 +(在128/90mmHg左右),休息后能恢复正常。36周后出现头晕目眩,耳鸣,面色潮红,下肢水肿,血压150/100mmHg,休息后诸症不能缓解。尿蛋白(++),血象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舌下静脉曲张瘀紫,脉弦滑。 +【辨证】阴虚阳亢,瘀热互结。【治法】育阴潜阳,凉血活血。 +【处方】紫草决明汤。紫草、石决明各30g,钩藤、生地黄、丹参、牡丹皮各 +15g,菊花、枸杞子、山茱萸各10g,车前子15g(包煎)。 +7剂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尿蛋白阴性,诸症缓解。效不更方,续进7剂,以资巩固。至足月分娩,血压未再回升。读案心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属中医学“子晕”范畴。 +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素体阴虚火旺,孕后阴血聚以 +养胎。 +方中生地黄、菊花、山茱萸补益肝肾,滋养阴津;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镇静息风;紫草、 +牡丹皮凉血活血,清理血分之热,降低血液黏稠 +度;丹参活血行瘀,改善血液循环,车前子利尿消 +肿。本方之疗效所以胜于天麻钩藤饮者,主要原因 +是内有补阴之品可以涵阳,凉血活血之品有利于清 +解瘀热,而天麻钩藤饮仅能平肝潜阳而已。 +【引自】上海中医研究所.中医内科医案精选.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 +社,2002.王某,成人,已婚。初诊:1958年4月23日。初产妇,未做产前检查,昨晚在家分娩,胎儿拨露时,发生抽搐,24:00牙关紧闭,又连续抽搐5次,分娩一活婴,胎盘娩出顺利,出血不多,但产后又抽搐5次,昏睡,即送住院,人院诊断:产时子痫。血压170/140mmHg,体温38.4℃,尿蛋白(+++),神 +志不清,全身四肢水肿;舌苔黄尖绛,口唇干燥,脉细弦滑数。 +【辨证】心肝阳亢。 +【治法】镇肝息风,清心泻火。 +【处方】羚角琥珀散及钩藤汤加味。钩藤9g,当归9g,桑寄生12g,玄参9g,桔梗6g,茯苓12g,陈胆星6g,远志6g,干石菖蒲6g,天竺黄9g,1剂。羚角琥珀散3g,分2次服(药用胃管送下)。 +二诊:4月24日上午。产妇抽搐未作,昨日15:00神志渐清,已能回答简单言语,今始神志清楚,汗多口渴,恶露少,夜寐不安;舌苔糙黄中垢,脉左沉滑数、右细弦数。心肝之阳,尚未平息,治以平肝潜阳,清心豁痰,佐以化瘀。 +【处方】生龙齿30g,生牡蛎30g,当归9g,白芍9g,玄参9g,钩藤9g,煅碟石12g,天竺黄12g,生牛膝9g,桑寄生12g,生蒲黄6g,五灵脂12g。1剂。 +三诊:4月24日下午。神志清醒,自汗淋漓,恶露较多,有紫血块,嗜睡;舌苔黄腻、中根垢,脉细数而弱、左部尤甚,体温38.4℃,血压160/110mmHg。治以补气养血以固本,平肝息风以治标。 +【处方】生黄芪15g,党参9g,白术9g,茯苓9g,五味子6g,当归9g,白芍9g,钩藤9g,桑寄生12g,淮小麦12g,大枣4枚,1剂。 +四诊:4月25日。汗出渐少,口唇周围有疱疹,大便干结,体温38℃,血压160/110mmHg,恶露未净,纳食一般,睡眠尚可;舌苔黄垢腻,脉象细数。治以补气血,清营热。 +【处方】生黄芪12g,生地黄12g,当归9g,白芍9g,白薇9g,瓜萎15g, +知母9g,钩藤9g,桑寄生12g,牛膝6g。1剂。 +五诊:4月26日。大便得通,血压及体温亦降至正常,恶露少而不尽,唇 +部疱疹作痛;舌苔中垢已化、边黄腻,脉细弦数。治以养血清热。 +【处方】生地黄12g,当归9g,白芍9g,白薇9g,牡丹皮9g,知母9g,生 +甘草6g,牛膝6g。1剂。 +六诊:4月27日。诸恙均减,体温正常,但小便不利;舌根黄腻,脉细弦微数。治以养血清热,通利膀胱。 +【处方】生地黄12g,当归9g,白芍9g,白薇9g,牡丹皮9g,生甘草6g, +滑石12g,车前子12g(包煎),2剂。另:琥珀末1.8g,分2次冲服。读案心悟此例在临产时突然发生子痛,来势凶 +猛,险象环生,急用镇肝息风、清心泻火之 +法,服药后,神志渐清,抽搐未作,再以平 +肝潜阳、清心豁痰,后再从补气养血、平肝 +息风。患者血压渐趋正常,症见小便不利, +再以养血清热利水之法调治,至5月4日痊愈 +出院。注:患者入院时,曾用吗啡及硫酸镁 +注射,后又用青霉素、链霉素。 +【引自】中国中医研究院.钱伯煊妇科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邢)子亨医王某之妻,24岁。初诊:1952年仲秋。妊娠近7个月,肢面水肿,头痛目眩,泛恶欲呕,因家道不丰,仍日夜操劳不辍。一日突发抽搐神迷,目吊口噤,全身痉挛,乍作乍止。举家惶惶,不知所措,急遣人邀余往诊。诊查:余至时正直发作,入视其状,见四肢抽搐有力,面青唇紫,少顷抽定,脉诊弦滑,舌质暗、边有瘀斑,询之烦热心悸,头目疼痛。 +余退而语其夫:此子痫也,乃因素体血虚,怀孕期间血聚养胎,致阴血更亏,阴虚火旺,火旺则化风,肝风内动,筋脉失养,遂有此证。前者头痛目眩,泛恶欲呕,已是内风欲动之兆,乃不知静养,以致于此。倘反复发作,对于母体、胎儿恐有危害。书方如下:先予熊胆0.6g,研末,冲入竹沥水15g,即服,以清热解痉兼涤痰涎(现不用熊胆,用蛇胆或鸡胆代之),后服下处方。 +【辨证】阴血亏虚,肝风内动。 +【治法】育阴清热,息风镇肝。 +【处方】秦当归12g,杭白芍24g,刘寄奴12g,桃仁泥9g,南红花9g,麦冬9g,黑芝麻12g,嫩钩藤12g(后下),紫贝齿15g,僵蚕9g,苏地龙9g,条 +黄芩9g,黄连9g。水煎,嘱服1剂,以观动静。 +翌日晨其夫来告,谓头煎服后抽搐渐平,随服2煎,头痛亦减,余曰:病 +虽稍定,恐有复萌,原处方再服1剂,冀得无虞。 +二诊:药后再被邀诊,病妇脉缓神清,抽未作,唯口干纳呆,肿势依 +然。再予育阴清热、养血活血、兼疏筋化湿之剂。 +【处方】秦当归12g,赤芍、白芍各9g,天仙藤12g,南红花12g,茯苓皮15g,宣木瓜9g,香附米6g,麦冬9g,肥玉竹9g,女贞子12g,桑寄生12g,黄芩6g,黄连6g,��蚕9g,六神曲12g。2剂。 +数年后,王某携小儿与余邂逅途中,谈及往事,谓其妻服2诊方后,诸症悉退,搐未再发,并足月顺产一子,即此小儿也。 +读案心悟方中钩藤、贝齿、僵蚕、地龙镇肝息风; +当归、赤芍、桃仁、刘寄奴、红花活血化瘀; +条黄芩、黄连清心泻肝;并少佐麦冬、芝麻以 +养阴固本。邢老在治疗子痫时应用活血化瘀药 +物的目的只在于通经活络,畅运血行,因此忌 +峻利攻破,免损胎元。配以黑芝麻滋阴润便之 +药使火随便泻,气机畅行。 +【引自】李翠萍.古今妇科医案经方集萃.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 +社,2008.石某,女,28岁。妊娠6个月,血压145/110mmHg(在妊娠之前无高血压病史),下肢轻度水肿,服用中西药,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近因头晕目眩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妊娠头晕目眩,头胀,头痛如针刺,因情绪异常加 +重,下肢轻度水肿,舌质黯红瘀紫、苔薄黄,脉沉涩。 +【辨证】肝郁血瘀。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处方】四逆散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味。柴胡12g,枳实12g,白芍12g,桂枝12g,茯苓12g,桃仁12g,牡丹皮12g,川芎12g,葛根24g,钩藤24g,泽泻30g,炙甘草12g。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用药4~6个 +疗程。 +二诊:头晕目眩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头胀解除,以前方6剂。 +四诊:血压130/95mmHg,以前方6剂。 +五诊:头痛止,以前方6剂。六诊:血压125/85mmHg,诸症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随访2个月,一切 +正常。读案心悟根据血压因情绪异常加重辨为肝郁,再根据 +舌质黯红瘀紫、脉沉涩辨为瘀血,因苔薄黄辨为 +夹热,以此辨为肝郁血瘀证。方以四逆散疏肝解 +郁,调理气机,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加川芎 +理血行气,葛根清热升阳止痛,钩藤清热降逆止 +眩,泽泻渗利湿浊。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方中柴胡疏肝理气;枳实降泄浊气;桂枝通 +经散瘀;桃仁、牡丹皮,活血化瘀;茯苓渗利瘀 +浊;白芍柔肝缓急,兼防化瘀药伤血;炙甘草益 +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引自】王付.心血管疑难病选方用药技巧.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权某,32岁。初诊:1983年9月19日。患者妊娠6个月余,经常头晕,胸闷,寐差神疲,纳呆呕恶,下肢微肿,昨日突发晕仆,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角流涎,少时苏醒,移时又作。现除时发抽搐外,尚有头晕胸闷,四肢乏力,口苦泛酸,大便畅,溲频急,眠差多梦,耳鸣如蝉,舌体胖大、苔薄白,左脉弦而滑,右脉沉细小数,咳嗽痰多而黏。下腹B超示:羊水过多,液面4~5.6cm,血压在(150~170)/(90~100)mmHg。素有心悸、泛发风疹史,叠治无效。四诊合参,为脾虚湿盛,气阴两虚、妊娠后阴血亏虚更甚,肾阴亏则水不济炎,心火独旺血虚则肝失血濡,肝 +阳易升,风火相煽,炼液为痰,风夹痰火上蒙清窍,故突发晕仆,四肢抽搐,两目上窜,牙关紧闭;头晕眠差,耳鸣如蝉乃肾精亏虚之明证;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舌胖大、苔薄白乃心脾气虚之实据;下肢微肿,口角流 +涎,痰多而黏,此痰湿内盛无疑。诊断为妊娠高血压。 +【辨证】脾虚湿盛,气阴两虚。 +【治法】清热豁痰,镇心开窍。 +【处方】天冬9g,麦冬9g,贝母9g,胆南星3g,陈皮3g,远志3g,石菖 +蒲3g,连翘3g,茯苓3g,茯神3g,钩藤5g,丹参5g,朱砂1g,瓜蒌皮15g,竹沥10g,杏仁10g,生铁落50g。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要用 +药3~5个疗程。 +三诊时患者欣然告曰“晕仆一直未作”;唯头晕、胸闷依然,并觉口鼻干燥,周身乏力,口苦泛酸,咽膈不利,夜寐欠安,心悸,大便已畅,而溲短赤,脉细滑数,舌红苔白边有齿痕,血压日趋正常,尿检阳性转阴。遂以益气养心、清热安胎为法。药以天冬、麦冬、茯苓、太子参、白术、山药、小麦、炙甘草益气养心,安胎治本,另以黄芩、板蓝根叶、砂仁、紫苏梗清热行气安胎,化湿醒脾。上法调治2个月余,诸恙皆平,4个月后,顺产一男婴,体重近4kg,至今母子康健。 +木中厅|读案心悟方中天冬、麦冬清热益阴;贝母、胆南星 +清热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远志、石菖蒲开窍 +化痰;连翘清热解毒;茯苓、茯神健脾益气,宁 +心安神;钩藤息风止痉;丹参清热活血安神;朱 +砂、生铁落清热重镇安神;杏仁、瓜萎皮化痰宽 +中,润肠通便。 +若热甚者,加黄连、栀子,以清热泻火;若 +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通便;若烦 +躁者,加琥珀、酸枣仁,以养心重镇安神等。 +【引自】徐洪峰.妇科病妙法良方大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马某,女,38岁。���者妊娠第5胎,前4胎产育平安。现妊娠8个月,因夫妇争吵大怒,遂头痛发作,继之手足抽搐,谵语妄言,口流白沫,夜不成 +寐。舌红苔黄腻,脉缓滑。中医诊为妊娠痫证。西医诊断为妊娠高血压。 +@ +【辨证】阴虚阳亢,痰瘀交阻。 +【治法】平肝息风,镇痉化痰。 +【处方】天麻钩藤饮与温胆汤加减。天麻、钩藤(后下)各15g,珍珠母(先煎)、生石决明(先煎)、生牡蛎(先煎)各30g,怀牛膝20g,生白芍25g,法半夏15g,天竺黄20g,竹茹6g,全蝎3个,蜈蚣10g,化橘红6g。每日 +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药用上方治疗,上方稍事加减,连服20剂,诸症向愈,至足月顺产,母 +子皆健。读案心悟妊娠痫证古称“子痫”“子冒”。本病 +起于阴虚阳亢,肝风引动,风火相煽,痰瘀交 +阻,故以生石决明、牡蛎、珍珠母重镇潜阳, +平肝息风;天麻、钩藤、决明子息风散热;重 +用怀牛膝引血下行,折其亢盛之风阳;生白芍 +入肝,敛肝之液,收肝之气,柔肝息风,使气 +不妄行;法半夏、天竺黄、竹茹、化橘红通窍 +除痰,使气下行;蜈蚣、全蝎祛风镇痉。诸药 +合用有镇肝息风、解痉除痰之功,故初服即见 +大效,继以育阴潜阳、柔肝息风,化痰通络之 +剂以收全功。 +【引自】袁家玑.平肝化痰方治疗妊娠高血压病59例.吉林中医药,2005,25(1):19. +方某,女,30岁。初诊:8月3日。患者生第3胎后,即有手足抽搐、突然昏迷之症。2003年第4胎产褥期间,又告发作,突然人事不知,须臾自醒,头晕目眩,腰膝酸楚。家人恐其一再发作,引起危险,乃陪同前来就诊。产后22天,恶露未净,胸闷头晕,日前突然闷冒不识人,少顷自复,舌质红而苔薄黄,脉象细数。 +【辨证】血虚火旺,肝风上扰。 +【治法】养血平肝。 +【处方】紫贝齿24g(先煎),嫩钩藤18g(后下),天麻2.4g,淡子芩9g,生地黄12g,郁金9g,远志9g,炒酸枣仁9g,青蒿9g,炒枳壳4.5g,焦白术6g,陈皮6g,茯苓皮9g。每日1剂,水煎2次,早 +晚分服。 +给予上方治疗。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农村习俗,恐产妇受风,每将窗棂门户密关,闷不耐风,付方时叮嘱谓“产妇不宜直接受风,但宜使室内空气流通,稍 +开窗户,反而有益”。 +二诊:8月5日。服药颇效,头目渐清,晕冒未再发作,胸肋亦实,治当潜阳滋阴,平肝安神。【处方】紫贝齿18g(先煎),嫩钩藤12g(后下),茯神9g,远志肉9g,炒酸枣仁9g,青蒿9g,生地黄12g,制何首乌9g,郁金6g,白术6g,杜仲9g,甘草2.4g。本症经治疗后,产痫未再发作。读案心悟产痫,为病势严重之证候,在分娩时或产褥期 +发作,症状一若子痫,唯一在妊娠期间发作,一在 +产期或产后发作。 +本例属产时流血较多,营阴下夺,阳越不潜, +肝阳上扰,引起发作。时值炎暑,产妇卧踞床上, +室内气温又高,乃属发病的诱因。 +二诊时头目渐清,胸宇亦宽,说明浮阳渐降, +而出现心悸失眠等血不养心之症状。治疗以补血滋 +阴、养血宁神为主,茯神、炒酸枣仁、远志与生地 +黄、何首乌并用,而仍用潜阳镇逆药以防肝阳复 +燃,唯用量较前已有减轻,并稍加宽胸健脾药,以 +促进食欲,用后效验。治疗后改善居处情况,使室 +内空气流通。用药原则,《医学心悟》对产痫之主 +张:“胎气既下,以大补气血为主。” +本方养血潜阳,平肝清热,用生地黄补血,炒 +酸枣仁、远志安神,复用陈皮、白术、茯苓等健脾 +胃,郁金宽胸理气,药后效颇显著。 +【引自】朱小南,自拟养血平肝汤治疗妊娠高血压90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6):49.赵某,女,20岁。初诊:1971年8月2日。妊娠8个月,全身水肿已1个多月,前一天开始头痛,今6:00许突然抽搐,抽次频繁,继而昏迷入某医院。入 +院查体: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90/110mmHg,人事不清,眼球 +震颤,瞳孔等大等圆,呼吸音清晰,心界左侧扩大,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二级杂音,全身水肿,胎心音好,尿黄而少。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数。 +【辨证】脾虚湿阻,血虚风动。 +【治法】平肝息风,利水消肿。 +【处方】天仙藤30g,白芍12g,菊花10g,当归10g,珍珠母30g(先煎),钩藤10g,茯苓15g,僵蚕10g,泽泻12g,薏苡仁20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西药给予利尿药、降血压药。 +二诊:8月4日。经中西药治疗,神志已清,抽搐亦定,饮食稍进,水肿渐消,因肝风得以平息,故于上方去珍珠母、僵蚕,加冬瓜皮以加强利水消肿作用。 +【处方】白芍12g,菊花10g,当归10g,天仙藤30g,钩藤10g,茯苓15g,薏苡仁20g,泽泻12g,冬瓜皮30g。 +连服6剂,尿畅,水肿基本消退,血压正常,临床治愈出院。读案��悟子痫的产生,主要是脾肾阳虚所致。亦 +有因气机不畅,滞而为肿的。治法当以健脾 +渗湿、温肾扶阳为主,有气滞者,可佐调气 +之品。子痫之发,主要由肾阴素虚、肝阳上 +亢所致,孕后血养胎地,阴血愈亏,虚火愈 +炽,阴虚阳亢,以致精不养神,血不养筋, +发生神志晕眩,人事不清,手足抽搐,治以 +育阴潜阳,养血息风为主。方中用茯苓、薏 +苡仁、泽泻健脾以利水湿;天仙藤调气滞而 +疗子肿;当归、白芍、珍珠母、菊花、僵 +蚕、钩藤养血平肝而息风。药后神清抽止, +肝阴得养,脾阳得健。 +【引自】徐洪峰.妇科疾病妙法良方大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第二节肾性高血压 +2A翔医荣张某,女,12岁。初诊:1962年11月5日。全身水肿,尿量减少已10余天。水肿先见于眼睑,继则遍及全身,低热(体温38℃)微咳,大便不实,苔薄黄,脉浮大。血压146/100mmHg。尿化验:蛋白(+++),红细胞0~1个/HP,白细胞少许。 +【辨证】风邪袭于肺卫。 +【治法】疏风宣肺,渗湿利尿。 +【处方】麻黄1.2g,杏仁5g,紫苏子5g,紫苏叶1.5g,防风3g,黄芪15g,莱菔子5g,茯苓15g,生薏苡仁12g,陈皮3g,生姜皮3g,炙鸡内金3g,杜仲9g,续断5g,车前子9g(包煎),生甘草1g。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1月9日。水肿已退,低热亦除,大便调实,唯纳谷不振。血压 +138/96mmHg。尿化验:蛋白(+)。 +【辨证】风水已去,当责于脾肾。 +【治法】治宜扶脾益肾。 +【处方】黑芝麻5g,苍术2.4g,半夏5g,陈皮3g,生薏苡仁、熟薏苡仁各3g,川续断4.5g,茯苓9g,白芍9g,炙鸡内金3g,焦神曲3g,枸杞子12g,党参9g,香橼皮4.5g,杜仲9g,焦麦芽3g,焦谷芽3g。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以上方加减服用20余剂,血压降为正常,尿化验阴性。随访两 +年,未见复发。 +读案心悟今风邪袭于肺卫,一则皮毛腠理闭 +塞,再则肺失宣肃,治节之令失司,三焦 +气化不利,水道失于通调,汗既不得宣泄 +于外,水液又不能畅输于膀胱,遂致风遏 +水阻,风水相搏,发为水肿。病初邪盛为 +实,邹老先以疏风宣肺法兼以渗湿利尿之 +品,上下分消,以祛邪为主,水肿很快消 +退。然脾肾两虚是该病之本,故于肿消之 +后即转以健脾补肾调治而收全功。因其血 +压较高,故辨证选用杜仲、川续断益肾降 +压之品,消中寓补,一举而两得。 +【引自】邹燕勤,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邹云翔.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丁某,女,38岁。初诊:1965年1月3日。素有高血压及肾盂肾炎,经常头眩目糊,耳鸣。近十几天来伴有咳嗽,喘息不得卧,苔微白。宜清滋肺肾 +之阴。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阴补肾,定志安神。 +【处方】砂仁1.5g,熟地黄9g,牡丹皮4.5g,桂枝1.2g,炒白芍9g,北沙参9g,麦冬9g,山药9g,五味子3g,茯苓12g,山茱萸3g,生麦芽15g,泽泻6g。3剂。 +二诊:1月6日。服药后喘息已平,耳鸣目糊亦瘥,头眩解,尚见头痛,吐痰如沫。原方得效,宜续。 +【处方】砂仁1.5g,熟地黄9g,浙贝母、川贝母各4.5g,北沙参9g,牡丹皮4.5g,山药12g,山茱萸4.5g,五味子4.5g,茯苓12g,生麦芽24g,泽泻6g,麦冬9g。5剂。 +三诊:1月11日。咳嗽尚见,咯痰黏稠,咽干便难。以疏化润养略以清潜 +为治。 +【处方】甘菊6g,决明子9g,浮海石12g,桔梗2.4g,北沙参9g,川贝母6g,老桑叶、桑枝各9g,天冬、麦冬各12g,泡远志4.5g,六味地黄丸18g (包煎)。5剂。 +四诊:1月20日。血压已降,咳嗽尚剧,续原旨加减。 +【处方】甘菊6g,决明子9g,北沙参9g,桔梗1.2g,浮海石12g,五味子3g,老桑叶、桑枝各9g,川贝母9g(杵),炒牛蒡子6g,天冬、麦冬各9g,炙百部4.5g,六味地黄丸18g(包煎)。5剂。 +五诊:1月25日。除偶有手足麻木外,余症均减,以原意为治善其后。 +【处方】甘菊6g,决明子9g,天冬、麦冬各12g,桔梗1.2g,浮海石12g,黑芝麻12g,六味地黄丸18g(包煎),昆布9g,老桑叶、桑枝各9g。5剂。读案心悟该例患者患高血压已久,下虚不能制上,失 +其摄纳之权,伴发喘息难卧之虚喘。审证求因, +肾水不足乃为本病之本。初诊、二诊用六味地黄 +丸合生脉散加减,见效甚著;三诊时既有肝阳上 +亢之象,又有痰浊内蕴之微,故后数诊均以六味 +地黄丸为主,滋育肝肾,加决明子、甘菊、桑叶 +平潜肝阳,用川贝母、浮海石、桔梗等蠲化痰 +浊,使以桑枝引诸药入络。合之使肾水充足,肝 +木得养,肺金清润,则偏高之血压得降,诸证亦 +随之瘥解。这一治案是得力于尤在泾、王孟英诸 +家,特指出以便互斟。 +张某,女,72岁。初诊:1996年5月11日。患者发现高血压11年,间断性头晕头痛,长期服用降压药,近3年出现反复双下肢水肿伴夜尿频。查血生化:肌酐164μmol/L,尿素氮8.1mmol/L;尿化验: +蛋白(+++)。 +【辨证】脾肾两虚,湿浊瘀阻。 +【治法】健脾益肾,活血化浊。 +【处方】党参18g,白术12g,茯苓15g,甘草6g,广木香12g,刘寄奴15g,干地黄18g,牡丹皮15g,怀山药15g,金 +樱子25g,杜仲20g。水煎服,每日1剂。 +同时配合院内自制剂尿毒清、通脉口服液、大黄胶囊,连服用1个月。患者双 +下肢水肿、夜尿减,头晕头痛消,复查肌酐132μmol/L,尿素氮7.8mmol/L,尿蛋白(+)。 +读案心悟黄老认为本病多因高血压引起,且 +高血压的时间较长,一般在5年以上, +临床上属病程较长。病位初起肝肾, +以阴虚阳亢为主,后期涉及脾,以脾肾气(阳)虚为主,而且该病多为本虚标 +实,虚实夹杂,并伴有瘀血或痰浊内阻 +的征象,故黄老治疗主张以扶正祛邪为 +原则,标本兼顾,灵活应用,才能取得 +良好的临床效果。 +【引自】黄春林.心肾疾病临证证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张某,女,45岁。初诊:1993年7月23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8年,现头痛2个月。患者自1975年发现高血压,经常头痛头晕,未正规服降血压西药治疗,血压一般在149/100mmHg。1998年因高血压导致右眼底出血,2个月后吸收。1991年开始尿蛋白(++)~(+++)。内科疑为高血压肾损害。近2个月持续头晕头痛,心慌不能自主,口服硝苯地平(心痛定)10mg,每日3次,血压150/100mmHg。现症:头晕头痛,躁热心烦,失眠多梦,心慌不能 +自主,口咽干燥,腰酸膝软,下肢水肿,大便偏干,舌淡、苔白,脉细弦。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养心安神。 +【处方】杞菊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枸杞子10g,菊花10g,生地黄、熟地黄各10g,山药10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泽泻10g,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白芷10g,夏枯草10g,丹参30g。每日1剂,水 +煎服。 +治疗经过:服药14剂,头晕头痛均减,入睡好转,心慌燥热消失,8月5日查尿蛋白(+),血压130/80mmHg。仍诉两颞头痛,下肢胀,舌淡黯,脉弦细。遵效不更方之意,守方去党参、麦冬、五味子、黄檗,加黄芩10g,黄连5g,川续断10g。再服14剂,诸症均愈,血压稳定在130/80mmHg,尿蛋白(-)~(+)。以上方加减又服1个月,病情稳定,乃将原方加益母草、白茅根、钩藤等配制成蜜丸,每丸10g,每饭后服1丸。1994年1月随诊,血 +压130/80mmHg,未再反复。 +读案心悟本案高血压日久,肝肾阴虚,阴不涵阳 +虚阳上亢则头晕头痛;心肾不交,虚火扰心则 +心烦失眠多梦,燥热心烦;心血不足,心神失养 +则心慌不能自主;肾府不充,水液失布则腰酸膝 +软,下肢水肿。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肾 +不交。祝老之治以杞菊地黄汤为主,滋肾即可平 +肝,养阴即能潜阳。生脉散加丹参、黄芩、黄连 +可交通心肾,清热除烦;生黄芪、益母草、白茅 +根利水消肿,除尿中蛋白;夏枯草、牛膝、桑寄 +生平肝泻火,补肾降压,共奏其功。 +【引自】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祝谌予.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06.夏某,女,12岁。初诊:2000年6月8日。2个月前因面部水肿、足肿、尿少、腰痛就诊于某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予泼尼松(强的松)治疗40余天(口服每日60mg),病情无改善,乃请中医诊治。现症:面容发胖,呈满月状,咽痛,咳嗽,痰少色白,手抖,两下肢轻度水肿,尿频量少,泡沫较多,腰酸痛,口干,两手心热,大便偏干,咽部充血,扁桃体Ⅲ度肿大,双肾区叩击痛(+)。舌苔薄黄腻,舌质偏红,脉细滑数。尿常规化验:蛋白(+++),隐血(+++)。血压140/110mmHg。 +【辨证】肺肾阴虚,下焦湿热。 +【治法】肺肾同治。 +【处方】南沙参12g,北沙参12g,生地黄12g,益母草12g,野菊花12g,麦冬10g,玄参10g,黄檗10g,一枝黄花15g,鹿衔草15g,大蓟15g,荔枝草15g,金樱子15g,生黄芪15g,白茅根15g,六月雪20g,雷公藤5g。水煎服, +每日1剂。 +二诊:服上方10剂后,复查尿常规:蛋白(+),隐血(+)。尿量增多,泡沫仍多,腰痛减轻,仍口干,手心热,大便干,血压偏高,舌苔薄黄,舌质偏红,脉细滑数。续予上方,嘱逐步撤减泼尼松(强的松)。根据就诊时症状表现每次来时稍作加减:补益肺肾伍入山茱萸、菟丝子、芡实等药;清利下焦伍入荠菜花、蒲公英、石韦、土牛膝、知母等药;尿血多时则配合大黄炭、茜根炭、墨旱莲、苎麻根等以止血。以上方加减连续服用 +半年。 +三诊:12月11日。血压105/66mmHg,尿常规检查:蛋白(一),红细胞少许。激素已全部撤完,原法继续巩固治疗。至2001年4月2日复诊时,多次 +复查尿常规均正常,血���稳定,症状消失,虽偶有感冒,病情也无反复。 +读案心悟肾病从水肿论治,但症状标本虚实错 +杂,除有肾系症状外,周老根据患女有咽 +痛、咳嗽、少痰等症状,断其肺热阴虚,因 +金水相生,故当肺肾同治。《证治汇补》有 +“水肿有属阴虚者,肺金不降而水肿……宜 +滋阴补肾,兼经保肺化气”之说,因此,周 +老在选用南沙参、北沙参、生地黄、麦冬 +等养阴药的同时,还选用黄芪以“保肺化 +气”,兼助金樱子等以固摄肾气,与清利下 +焦湿热之药配伍,标本兼顾,收效显著。 +【引自】翁维良.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9. +陈某,男,46岁。初诊:1987年8月。患者有肾性高血压病史11年,血压控制在(170~200)/(100~120)mmHg。半个月来头痛、呕吐,时有抽搐,昨日起精神渐差,查:血压220/120mmHg,尿素氮31.7mmol/L,血肌酐813μ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给予降压、纠酸补钙效果不佳,请中 +医会诊。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配合应用下方。 +【辨证】湿浊壅盛,浊毒上肾。 +【治法】重镇潜降,活血利水。 +【处方】毛冬青、桑寄生、生龙骨、生牡蛎、赭石各30g,益母草、半边莲、白芍、钩藤、车前子各15g,灵芝5g,桑白皮、地龙、牛膝各10g,蝼蛄 +粉2g(吞服),罗布麻3g。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治疗1个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复查生化:血肌酐85μmol/L,二氧 +化碳结合力20mmol/L。血压130/90mmHg。 +读案心悟肾病合并高血压,主要是由肾实质的损坏, +使正常肾组织所具有的抗高血压物质相对减少而 +致。高老认为:肾病耗精,精亏则阴阳失衡,肝 +木失濡则鹂张。选用灵芝,具有降血脂、调节血 +压、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抗过敏作用,对降压及 +防止心肾缺血缺氧具有双重作用;毛冬青有强而 +持久的扩张血管、降血压及显著降低心肌耗氧 +量。配合应用其他活瘀利水、平肝重镇之中药, +在顽固性肾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可弥补西药之不 +足,促进药效的发挥,从而满意降压。【引自】李翠萍.古今妇科医案经方集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8.杨某,女,22岁,未婚。患者肾病2年余,屡经治疗,疗效均不理想,呈进行性肾衰竭。症见:面色咣白,神疲懒言,呕恶不食,口出氨味,月经已停半年,眩晕头痛,尿少(每日500mL左右),便黑,大便数日不行。双下肢肿伴有瘀斑,小如黄豆,大如铜钱。时有鼻衄或齿衄,舌质淡紫、边有齿痕、无苔。血压170/110mmHg,心肺(-),肝脾未触及,神志清楚。实验室检查:尿浑浊,蛋白(++),红细胞(+++)、脓细胞(+),蜡样管型(0~3个)。肾功能检查:血清尿素氮31.1mmol/L,血肌酐884.02μmol/L,呈肾衰竭危候。急则治其标(血瘀、眩晕),遂用此法。 +【辨证】瘀血阻络,肾阴不足。 +【治法】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处方】附子12g,牛膝18g,桂枝15g,牡丹皮、泽泻、地黄、茯苓各12g,蒲公英、连翘、山茱萸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 +服药6剂,下肢紫斑消,呕吐止,知饥饿,眩晕大减(血压140/90mmHg)。继用此法,增扶正之品,调理20余剂,月经见,精神增,饮食如常,自觉无不适,尿检(-),肾功能检查:尿素氮8.57mmol/L,血肌酐 +353.6μmol/L,肾功能明显好转。读案心悟此类患者,多呈不同程度肾衰竭危候, +病情急重,甚至有赖血液透析、输血以维持生 +命。故选用大量凉血散瘀之品,使瘀祛新生。 +再加益气养血之品,直补以扶正。眩晕、呕恶 +系肾阴不足,虚阳上越,肝阳上犯所致。故 +再加“济生”以养三阴、滋阴潜阳,合化瘀 +之品,共奏祛瘀血、泌清浊、育肾水,制肝 +阳之功。 +【引自】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王某,男,7岁余。初诊:1996年3月。患儿1个月前突觉眼睑水肿,查血压150/100mmHg,在当地某医院诊为急性肾炎。给予青霉素治疗,应用硝苯地平 +(心痛定)控制血压,眼睑水肿消退,而双下肢水肿渐起,血压能满意控制。 +【辨证】阳虚水泛。 +【治法】温阳化气,利水。 +【处方】茯苓9g,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桂枝6g。上药加水煎15~20 +分钟,即取汁服。注意不可过煎。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给予上方加减治疗20剂,水肿消退,血压控制在(100~120)/ +(70~80)mmHg,硝苯地平(心痛定)渐撤减完毕,又20剂而病愈。读案心悟临床应用五苓散主要取其利水消肿治 +疗急慢性肾炎,而胡老在临床中发现,五 +苓散加减治疗肾性高血压效果亦较可靠。其 +动物实验予肾性高血压大白鼠对比应用五苓 +散煎剂及可乐定针剂发现,五苓散降压作用 +温和,维持时间较长,可乐定降压作用快而 +强,但维持时间短。可乐定是一种中枢性受 +体激动药,虽疗效可靠,不良反应也较多,常见口干、心动过缓,长期单用停药后可产 +生停药综合征,有神经过敏、兴奋、震颤、 +血压升高等,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而五苓 +散无上述不良反应,应用于临床,尚应注 +意,本方药不宜久煎,煎15~20分钟即可,超 +过30分钟则降压作用不明显。 +【引自】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江某,女,54岁。初诊:1984年1月5日。有慢性肾炎病史12年,病情反复发作,1983年8月因过度劳累后复发,迄今未愈。症见:头晕腰酸,咽痛口干,面色少华,四肢水肿,神疲乏力,小溲有泡 +沫状,腑行通畅。舌红、中剥、少苔, +脉细弦而数。测血压170/120mmHg。化验检查:蛋白(+++),红细胞1~3个/HP,白细胞0~4个/HP,颗粒管型0~1个,血浆总蛋白90g/L,白蛋白49g/L,球蛋白41g/L,总胆固醇8.24mmol/L,肌酐132.6μmol/L,尿素氮3.82mmol/L,血红蛋白104g/L,红细胞3.81×101²/L,白细胞10.5×10°/L。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型高 +血压。给予汤药防芪地黄汤加减治疗。 +【辨证】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治法】益气养阴,化瘀利水。 +【处方】防已30g,生黄芪30g,生地黄15g,卫矛15g。水煎服,每日1 +剂。30天为1个疗程,可连服1~3个疗程。 +服药1个月后,头晕、腰酸等症均显减,血压降至150/90mmHg;后因腹泻次数增多,改用防己黄芪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服药10余剂,诸症均除, +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尿常规复查蛋白微量至阴。随访3年,病情稳定。 +读案心悟本案以防己黄芪汤和六味地黄汤加减组成 +“防芪地黄汤”奏益气养阴、化瘀利水之功。 +据现代药理研究:防己,对血管有直接及反射 +性舒张的作用,有显著的降压作用;生黄芪, +可直接扩张血管,并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使钠 +排出量增加;六味地黄汤,对实验肾性高血压 +有明显的降压、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的作 +用。从降压与肾功能的关系来看,治疗后血肌 +酐和尿素氮绝大部分有下降趋势和稳定在原有 +水平,上升恶化者少,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这是防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 +全、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特点。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张某,女,42岁。初诊:1997年9月2日。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心烦易怒,下肢水肿,眼睑亦然,梦多盗汗,心悸乏力,口干不欲饮,腰酸腿困,舌红少苔,脉细数。月经周期紊乱,2个月一至或经期延长而量多。血压180/100mmHg。曾服降血压片,血压下降,但症状不减轻,而一旦 +停药,血压又回升。西医诊断:肾性高血压。 +【辨证】肾阴不足,虚火上升。【治法】益气养阴。 +【处方】防己30g,生黄芪15g,熟地黄12g,怀山药12g,山茱萸10g,泽泻12g,白茯苓15g,牡丹皮12g,丹参15g,鬼箭羽15g。每日1剂,水煎2次分 +服,10剂。 +二诊:9月12日。药后诸症得减,腰困肢麻已除,血压下降至150/90mmHg,心悸失眠依然。续服10剂而愈。半年后随访,血压一直稳定在120/80mmHg,诸症消失 +防芪地黄汤是陈孝伯主任医师多年来治 +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眩晕、水肿的经验效方。 +中医无肾性高血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分 +析其病因病机为:素体阴虚或湿热蕴结伤阴, +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后期则阴损及阳, +而致阴阳两虚,阳不化气,水湿内停而形成水 +肿;甚则湿浊上泛,肝风内动,而成危候。故 +应治以滋水涵木,平肝潜阳。然后视其证候兼 +以化湿降浊,或温阳健脾,或利水消肿,或化 +痰息风等。 +【引自】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答海.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李某,女,45岁。出诊:1998年7月21日。患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10余年,在多家医院诊治,经激素、护肾治疗控制症状,近日出现头晕,水肿加重,遂来就诊。症见:头晕,腰膝酸软,耳鸣,口苦口干,小便量少,双下 +肢指凹性水肿,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滑。尿液分析:蛋白(++)。肾功能检测:尿素氮12mmol/L,肌酐235μmol/L,尿酸456μmol/L。查血压160/100mmHg。中医诊断:眩晕。西医诊断:肾性高血压。 +【辨证】气血亏虚,瘀血内结。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化瘀。 +【处方】黄芪60g,当归12g。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8周为1个疗程。 +服15剂后,症状减轻,水肿基本消失,仍烦躁失眠。上方加莲子心15g。服15剂后三诊,症状基本消失。尿液分析:蛋白(+)。肾功能检测:尿素氮10mmol/L,肌酐128μmol/L,尿酸324μmol/L。查血压145/90mmHg��上方做丸药巩固治疗,半年后随访,症状未再复发,查血压140/90mmHg左右,肾功能及尿液分析基本正常。解析◆读案心悟肾性高血压患者处于肾衰竭阶段时,肾小 +球纤维化、肾小动脉硬化、内膜增厚、肾组织 +缺血缺氧及尿毒症毒素的存在均可造成内皮细 +胞(VEC)损伤,增加内皮素(ET)释放; +而内皮素释放增多会使肾血管进一步收缩,肾 +血流量减少,从而加重原有的肾损害。在透析 +过程中,血浆内皮素不能从透析液中滤出。上 +述病变当属中医学“气虚血瘀”“血虚血瘀” +范畴,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当归补血汤 +重用黄芪益气以活血,配当归活血、养血,药 +简而力专。 +【引自】方堃,胡长绶.当归补血汤对肾性高血压36例血浆内皮素的影响.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1):21,29.左宁医某女,59岁。初诊:1995年7月21日。间歇性头痛、头晕8年,伴胸闷两年,加重7天。8年前查体发现高血压,血压165/100mmHg,8年来间断服用复方罗布麻片、脑立清片及部分西药,血压一般维持在(145~150)/(95~100)mmHg。两年前感头晕、头痛症状加重,伴心悸、失眠、胸闷、恶心、两下肢足踝部水肿。7天前因劳累上述症状更进一步加重。舌质紫黯,苔薄白腻,脉弦滑,眼睑水肿。诊时血压170/110mmHg。西医诊断为肾性高血压。 +【辨证】脉络瘀阻,痰湿困脾。 +【治法】平肝祛瘀,化痰利湿。 +【处方】天麻、钩藤、蔓荆子、当归、半夏、白术、夏枯草、川芎、怀牛膝、车前子各12g。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mL,分2次于早、晚服。药用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 +服6剂,血压降至145/95mmHg,诸症缓解,仅心悸、失眠不减。 +二诊:上方加酸枣仁30g,茯苓30g,继进10剂,诸症显著改善,改用杞 +菊地黄口服液久服巩固。读案心悟肾性高血压仅仅单纯地运用治疗原发性高 +血压的方法来治疗,是难以取效的。肾性高血压 +的中医学病机主要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湿 +郁阻,气滞血瘀,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故治当扶正祛邪、标本同治,法宜平肝养血、化 +瘀通络,方拟麻钩夏膝汤。临床应用,需辨证施 +治,随症加减,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引自】顾左宁,陈宁勇.平肝降压I号为主辨治肾性高血压78例.南京中 +医药大学学报,1997,13(4):241.安某,男,64岁。初诊:1991年10月2日。罹患高血压病已21年,长期服西药间断治疗,血压不稳,经常在(180~210)/(120~165)mmHg波动。心悸怔忡,虚烦不寐,口苦咽干,语言迟钝,手足麻木,右侧欠灵,步履蹒跚。舌红苔腻,边有齿痕、瘀斑,脉弦无力。测血压200/160mmHg。 +【辨证】血虚,肝阳上亢。 +【治法】益气活血,镇肝息风,养心宁神。 +【处方】黄芪40g,紫丹参、夏枯草各15g,赭石30g,龙胆、钩藤、天麻、石决明、远志、白茯苓各9g,怀牛膝、杭白芍、枸杞子、山茱萸各12g,生龙骨、生牡蛎各18g,酸枣仁、首乌藤、珍珠母各15g,赤芍10g,石膏15g,柏子仁6g。水煎服,每剂药煎3次,每次200~250mL,日服2次,连服4 +周为1个疗程。 +二诊:1991年10月10日。上药服尽,血压180/140mmHg,诸症均减,患者精神好转,唯舌、脉同前。继用原方增减又服4剂,为巩固疗效,嘱用原方再取3剂,共碾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2次,每次2~4丸,坚持 +治疗。后经1年随访再未复发,能够参加农活,体健如常。◆读案心悟头痛眩晕较甚,血压升高,收缩压在200 +mmHg以上,舒张压在143mmHg以上者加石 +膏15~30g,蔓荆子9g;大便秘结者加枳壳、 +瓜蒌;腰酸腿软者加续断、女贞子、桑椹;心 +慌心悸,烦躁不寐者加酸枣仁、首乌藤、珍珠 +母、龙眼肉;阴虚内热盛者去黄芪,加玄参、 +生地黄、熟地黄、牡丹皮;小便黄赤不畅、头 +面四肢水肿者加猪苓、泽泻、车前子;血瘀者 +加郁金、赤芍;湿邪阻滞中焦、痰涎壅盛者加 +白术、半夏、橘红,去杭芍、枸杞子、赭石、 +石决明;神情病呆、语言謇涩者加石菖蒲、川 +地龙;手足麻木、活动不灵者加蜈蚣、全蝎、 +丝瓜络;如血压上下波动不稳,可加南五加 +皮、北五味子。 +【引自】张德祥.中药治疗高血压病32例.陕西中医,1995,(16)3:104. +蒋自魏某,男,63岁。患者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控制在150/80mmHg左右,具体用药不详。社区体检尿蛋白(++),总胆固醇7.8mmol/L,三酰甘油2.6mmol/L,肌酐110μmol/L。当时症见:头痛,面赤如醉,烦渴,纳呆,压140/80mmHg,临症加减后又服用2个月复查,各项指标正常,血压135/70 +mmHg。读案心悟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甚则阳亢化 +风,风动而气血上逆,上扰清窍,头目眩 +晕,目胀耳鸣。木性升发太过,血随气逆, +并走于上,则见面色如醉,脑中热痛。本证 +乃虚实错杂,标实本虚,以标实为急,故镇 +肝息风,引气血下行为主,滋养肝肾之阴为 +辅,使亢奋之肝阳得平,上逆之气血得降, +肝肾之阴充而可制阳,则妄动之风可息。怀 +牛膝引血下行,折其亢阳,平定气血逆乱之 +势,且滋补肝肾。生赭石、牡蛎、生龙骨皆 +为金石介类药,质重性降,潜降摄纳亢阳, +平镇上逆气血,白芍、生龟甲、玄参、天冬 +滋水涵木,以制亢阳;川楝子调达肝气以防 +肝郁。 +【引自】蒋自强,郭会军,任德启,等.镇肝熄风合剂对实验性肾性高血 +压及缩血管物质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医研究,2002,15(2):22-24.患者,男,36岁。初诊:2000年9月上旬。患高血压病10余年,常年服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药,血压维持在(140~150)/(85~95)mmHg。 +平素自觉眩晕,乏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自2000年7月起又出现双下肢肿 +胀,多次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少许。经静脉滴注青霉素等治疗,尿蛋白未减轻,故来诊。诊见:患者形体肥胖,精神疲惫,尿量略减少,纳呆,舌胖大、舌淡暗、边有齿痕,脉沉涩。双下肢胫前指压阳性。尿蛋白(+)、尿糖(+),尿素氮、血肌酐正常,血尿酸略偏高。 +【辨证】肾气虚衰,水血互结,瘀阻脉络。 +【治法】温肾补阳,活血利水。 +【处方】济生肾气丸加减。肉桂6g,制附子10g,淫羊藿10g,熟地黄15g,山药15g,山茱萸10g,茯苓15g,泽泻10g,牡丹皮10g,牛膝15g,车前子12g。每日1剂,水煎至200mL,宜久煎,每日服用2次,1个疗程一般为1个月。不宜久服。 +服上方18剂后,精神大振,食欲增强,小便增多,头晕减轻,双下肢水肿基本消失。血压维持在(130~140)/(80~90)mmHg,但腰酸膝软,舌苔微黄,上方减淫羊藿,加女贞子12g,1个月后水肿消失,尿蛋白(-~±)。后遗金匮肾气丸与复方丹参片调治2个月。读案心悟方中肉桂、附子辛、甘、大热,温补肾 +阳,益火之源,蒸腾汽化,两药相须,互增药 +力;牛膝苦、酸、平,补肝肾,利尿通淋。三 +药配伍温阳化气利水,针对病机主病,为君 +药。熟地黄补血滋阴;山茱萸既温补肾阳, +又益肝肾之阴;山药益气健脾补肾,培补肺 +气。三药肝、脾、肾三阴并补,可收阴生阳长 +之效,共为臣药。茯苓健脾补中,利水渗湿, +助山药健脾;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清利下 +焦湿热,防熟地黄滋腻;牡丹皮清肝胆相火而 +凉血,制温药化燥。四药甘淡寒凉,却与君药 +相反相成,用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化 +气、利水消肿之效。 +【引自】席光明,李莉,孙昊吴.活血利水法治疗心脑疾病举隅.山东中医 +杂志,2006,2(4):12-14.李某,男,65岁。初诊:2012年7月24日。反复眩晕10年,加重伴下肢水肿1个月。患者10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增高,最高达160/90mmHg,间断服用降血压药,眩晕反复。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眩晕加重,并出现双下肢水肿,晨轻暮重,伴腰酸膝软,颧红,夜寐早醒,舌质黯红苔薄黄少津,脉细弦。查体:血压170/100mmHg。尿常规示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9g。肾功能示血肌酐135μmol/L,尿酸480μmol/L。中医诊断:水肿。西医诊断: +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益肾平肝,活血通络。 +【处方】杞菊地黄汤为主加减治疗。生地黄15g,泽泻10g,山药15g,茯苓15g,山茱萸15g,牡丹皮10g,枸杞子15g,杭菊花10g,赤芍15g,川牛膝15g,桃仁10g,益母草15g,车前子15g(包煎),白术10g。7剂,水煎服。 +二诊:2012年7月31日。药后诸症减轻,水肿消退,舌质黯红苔薄少津,脉细弦。前方既效,守方继进。后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肾功能示血肌 +酐120μmol/L,尿酸380μmol/L。嘱继续巩固治疗。 +解析腰为肾之府,肝肾阴虚不能濡养则腰 +酸膝软;阴虚阳亢故见眩晕、颧红,夜寐 +早醒;肾虚不能主水,则双下肢水肿,肾 +虚精微不固,可见蛋白尿;舌质黯红苔薄 +黄少津,脉细弦皆为肝肾阴虚之象。方选杞菊地黄汤益肾平肝,加用赤芍、桃仁、 +益母草活血化瘀,白术健脾益气,一则以 +后天补先天,再则可益气以利水消肿。用 +药切中病机,故取得较好疗效。 +【引自】盛笑梅.粪丽娟治疗肾病临证实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勤医案张某,女,49岁。初诊:1999年10月23日。主诉:肢肿乏力10余年。病史:10余年前开始出现下肢水肿乏力,发现为“高血压”,2个月前尿检有蛋白尿,肾功能正常范围,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1.9g,南京市某医院诊为高血压肾损害。今诊见:腰酸不��,下肢乏力,胃纳不香,下肢水肿,按之凹陷,苔薄黄,舌质淡红,脉细,血压110/90mmHg。 +【辨证】肾气不足,水湿内停。 +【治法】补肾清利。 +【处方】川续断15g,桑寄生15g,太子参20g,生黄芪20g,炒白术10g,生薏苡仁20g,茯苓皮40g,制僵蚕15g,全蝎3g,蝉蜕6g,石韦15g,车前子30g,泽兰、泽泻各15g,茅根、芦根各20g,篇蓄20g,谷芽、麦芽各20g。 +二诊:1999年11月20日。诊疗情况:尿常规示蛋白(+),鳞状上皮细胞8个/LPF。胃纳可,夜寐差,脉细,苔薄黄。治守上法。上方加猫爪草 +10g,蒲公英15g,青龙齿15g。 +三诊:1999年12月15日。诊疗情况:尿常规示白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7g。纳可,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脉细,苔薄黄。 +【处方】瞿麦20g,篇蓄2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太子参15g,川续断15g,桑寄生15g,生薏苡仁20g,茯苓20g,茅根30g,制僵蚕10g,全蝎3g,蝉蜕5g,石韦15g,车前草15g,泽泻15g。读案心悟本案患者初诊时临床症见腰酸,下肢乏力, +胃纳不香,为脾肾气虚;下肢水肿,按之凹陷,为 +水湿内停,治疗以益肾健脾,利水消肿为主,佐以 +活血通络。方中太子参、生黄芪配合川续断、桑寄 +生、生薏苡仁、茯苓皮以健脾渗湿;茅根、芦根、 +车前子、泽泻、篇蓄、石韦利水消肿;全蝎、制僵 +蚕、蝉蜕、泽兰活血通络;谷芽、麦芽增胃纳。二 +诊时水肿已有减轻,但仍有尿蛋白,前方中加用猫 +爪草、蒲公英以清热解毒消蛋白尿,青龙齿镇心安 +神以改善夜寐;三诊时尿检白细胞增加,湿热下 +注,治疗增加清热利湿之品,而减利尿消肿之药, +方中瞿麦与篇蓄相配,蒲公英与紫花地丁相伍,具 +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全方标本兼治全面兼顾, +体现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特别是目前在西药降血 +压、利尿的前提下,本病的中医治疗应立足长远, +以改善症状、延缓肾损、去除增恶因素为主。 +【引自】周恩超.邹燕勤中医肾病临床求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第三节主动脉狭窄高血压 +患者,女,70岁。初诊:2002年1月19日。患者反复头晕、头痛7年,再发伴心悸4天入院。7年前因情绪激动感头晕、头痛,多次测血压高于正常,血压最高达230/100mmHg,明确诊断为高血压Ⅲ期,极高危。持续服用三精司乐平,每日1片降血压治疗,并多次住我科由西医综合治疗,效果不佳。4天前,患者病情加重,伴心悸、胸闷、失眠、多梦。查体:血压165/105mmHg,颈软,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肺部(-),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辅助检查:经颅多普勒B超(TCD)示右侧椎动脉供血不足。阳升则面部潮红,急躁易怒, +火动则扰乱心神,少寐多梦。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处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天麻25g,钩藤18g,石决明18g,黄芩9g,栀子12g,牛膝18g,杜仲18g,桑寄生25g,首乌藤12g,茯神9g。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服第1剂后,头痛、头晕缓解,继服5剂后,自觉症状好转,服用9剂后症 +状消失,血压降至(130~140)/(90~95)mmHg。读案心悟眩晕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高血压病,其发病 +机制为素体阳盛、肝阳上亢,或长期忧郁恼怒,气 +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 +眩晕。或肾阴素亏,不能养肝,以致肝阴不足,肝 +阳上亢为眩晕。拟平肝潜阳,清火息风。为增强平 +肝潜阳之力,方中尚可加菊花、白蒺藜、夏枯草; +若偏于火盛者,兼见目赤,苔黄糙,脉弦数,可加 +龙胆、牡丹皮以清肝泄热;便秘者加用当归龙荟 +丸以泻肝通腑;若偏于风盛者,眩晕急剧,泛泛欲 +呕,四肢麻木,甚则手足震颤,筋惕肉跳,宜加龙 +骨、牡蛎、珍珠母以镇肝息风,必要时可用羚羊角 +(代);如兼见腰膝酸软,遗精疲乏,脉弦细数, +舌质光红,则宜育阴潜阳。治疗期间嘱忌辛辣饮 +食,戒烟酒,避风寒。 +【引自】柏维丽.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68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5):1952.刘某,男,55岁。初诊:2005年8月16日。有高血压病史5年,平时血压波动于170/95mmHg左右,头胀痛,眩晕,急躁易怒。曾间断服用西药复方降压片、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血压时高时低。近期因家务事睡眠减少,情绪波动较大,症状加重。虽服用降压药但症状仍不减轻,前来我院就诊。症见:患者眩晕欲仆,头痛,视物不清,口苦面赤,恶心欲呕,夜眠差,舌边红、苔黄,脉弦细。测血压170/98mmHg;化验: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正常;经颅多普勒B超提示:双侧大脑前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血流速度增快。 +西医诊断:动脉狭窄高血压病。中医诊断:眩晕。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补益肝肾,活血降压。 +【处方】丹参饮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丹参、生石决明(先煎)各30g,钩藤、白芍、川牛膝、杜仲、桑寄生、益母草、首乌藤、茯神各15g,当归12g,红花10g,栀子、黄芩、天麻、甘草各9g,龙胆、酸枣仁各15g。每日1剂,每剂诸药加水1000mL,泡30分钟,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 +次服。 +用药3天后血压降至160/90mmHg,诸症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服用20剂。血压稳定于140/80mmHg,诸症全消。嘱其日常饮食应低盐、清淡,进行 +适当锻炼。半年后随访血压波动不大,情绪较稳定。读案心悟高血压可归属中医学“眩晕”“头痛” +范畴,按中医辨证属本虚标实之证,且以标实 +为主,《黄帝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 +肝。”在治疗上平潜阳为治疗本病首则。 +方中丹参活血化瘀、凉血、除烦、安神。现 +代药理研究:丹参能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 +低血压;天麻、钩藤平肝潜阳,二药均有降低血 +压的作用;石决明成寒质重,能增强平肝潜阳之 +力,并能清热明目;牛膝引药下行,并能活血利 +水,以折其亢阳;茯神、首乌藤宁心安神。诸药 +合用,共成平肝潜阳、补益肝肾之剂,并能改善 +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故用丹参饮合天麻钩藤饮 +治疗本病,能获良效。 +【引自】靳玉萍.丹参饮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50例.陕西中医, +2008,29(6):665-666. +邓铁涛医宋某,男,59岁。8年前开始头晕眼花,并发现高血压,血压波动在 (190~200)/(110~135)mmHg,伴心悸、气短、胸闷、肢麻、乏力,3年前患者在某医学院普查心电图二级、梯度双倍运动试验阳性,诊为冠心病。近2周来,症状加重而住院治疗。入院时检查:神清,一般情况可,体形肥胖高大,血压230/136mmHg,心律规则,A₂>P₂,舌嫩红稍黯、苔腻,脉弦滑。X线胸片:主动脉段增宽、伸长、纡曲。心电图检查:心肌劳损,左心室电压稍高。二级梯双倍运动试验阳性。眼底动脉硬化I~Ⅱ级。西医诊 +断:高血压病。中医诊断:胸痹、眩晕。 +【辨证】心气不足,肝阳偏盛,痰瘀阻滞。 +【治法】祛痰化瘀,理气活血。 +【处方】法半夏9g,茯苓12g,橘红4.5g,枳壳4.5g,甘草4.5g,竹茹9g,党参15g,丹参12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以上方加减,共治疗66天,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后继续门诊治疗,病情稳定,复查心电图正常,二级梯度运动试验转为阴性,血压稳定在 +(160~170)/(100~110)mmHg。 +②⑥(; +读案心悟本方是由温胆汤化裁而来。方中党参补气 +扶正;丹参活血化瘀;温胆汤除痰利气、条达气 +机;用枳壳而不用枳实,是取其宽中下气,枳壳 +力缓而避免枳实之过分耗气破结。如气虚明显, +加用黄芪、五爪龙或吉林参6g(另煎),或嚼服 +人参1.5g,效果均可。党参,不宜重用,一般不 +超过15~18g,因本病虚实夹杂,多用反致壅滞, +不利于豁痰通瘀。如心绞痛明显,可加用失笑散 +或田三七末冲服;脾气虚弱者,加用四君子汤; +血压高者,加决明子、珍珠母;高脂血症者,加 +山楂、何首乌、麦芽。兼有肾虚者,加淫羊藿; +兼有血虚者,加黄精、桑寄生。 +【引自】高炳然,李默年.现代中医高血压病临证医案集.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王某,女,35岁。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在(150~200)/(99~109)mmHg,经常头痛头晕、失眠,服降压药后症状即消失。近因工作劳累复发,服降压药疗效不佳。于1982年3月15日就诊,自诉:头胀痛、眩晕、耳鸣、失眠、口苦、大便干。检查:血压185/97mmHg,脉搏92次/分,中等体形。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正常。心率92次/分,律齐,无杂音。化验:尿常规(-);血脂:胆固醇156mg/dl,三酰甘油130mg/dl,β-脂蛋白560mg/L。胸透:左心室轻度扩大,主动脉狭窄。诊断:眩晕(高血压Ⅱ期)。 +【辨证】气郁化火,肝阳上亢,上扰头目。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处方】天麻10g,钩藤30g(后下),生石决明30g,白菊花10g(后 +下),黄芩12g,决明子30g,罗布麻30g,夏枯草20g,生龙骨、生牡蛎各20g,桑寄生20g,槐实20g,青木香10g,怀牛膝12g。水煎,分2次温服,每 +日1剂。 +服用2剂,头晕头痛大减,血压降至120/90mmHg。共服5剂,诸症悉除。读案心悟本方由天麻钩藤饮化裁而来,用治高血 +压病,临床若见头晕重,加紫贝齿、玳瑁;舌 +强,加远志、石菖蒲;痰多,加川贝母、浮海 +石;颜面肌肉抽搐,加全蝎、蜈蚣;若火极生 +风,症见眩晕耳鸣剧烈、肢体麻木、筋惕肉跳 +者,另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王某,男,56岁。初诊:2003年12月7日���高血压病史10年,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在140Y(80~90)mmHg。3天前与他人发生矛盾,渐觉头目胀痛,颜面红赤,面肌痉挛,耳鸣腰酸,烦躁易怒,右半身出汗,左上肢发凉、发麻,左手胀痛,两胁隐痛,口苦口干,睡眠差,夜尿频,2小时1次,大便尚可,舌黯、苔白厚腻,脉弦。血压160/100mmHg。既往有脂肪肝、前列腺增生。西医诊断为脑主动脉狭窄。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地黄汤加减。柴胡12g,黄芩10g,法半夏9g,党参10g,炒酸枣仁18g,茯苓12g,生龙骨10g(先煎),生牡蛎15g(先煎),生地黄18g,知母10g,百合15g,竹茹8g,黄连6g,肉桂1g,石决明15g(先煎),甘草10g,生姜3片。7剂。二诊:2003年12月14日。症减,血压降至150/90mmHg,守方再服14剂。 +三诊:2004年1月11日。血压降至130/80mmHg,半身出汗已止,左肢麻胀感明显好转,睡眠大有改善,仍有头痛眼胀,耳鸣腰酸,两胁隐痛,口干,尿频,舌黯、苔白腻,脉沉。但诸症较前均有所减轻。薛老认为患者服药后,肾水上济,肝阳下潜,心肾交通,气机畅达,故诸症悉减,唯血压尚不稳定,加炒栀子10g清肝,续服善后。 +读案心悟患者因五志过极,导致木火内生,肝经风 +火上扰清空。右半身出汗,左上肢凉麻,手胀 +痛,为左右气血不调之象。两胁隐痛,口苦口 +干为少阳气郁不舒。故主以柴胡剂调和气血, +百合、地黄、知母滋阴养液、养血安神,龙 +骨、牡蛎、石决明潜镇肝阳。薛教授用药精细之处在于配伍交泰丸。黄连清心火而泻肝木。 +肉桂其用有三:其一,木得桂而伐,可平肝制 +木;其二,患者舌黯、苔白厚腻,内有痰饮停 +滞,与茯苓配伍可温化痰饮,使水津四布,否 +则土湿木郁,单纯养阴非但无效,反阻气机, +导致气火不得下降;其三,肉桂守而不走,与 +滋阴药配伍,小量用之,可引火归原,肾水得 +温,自然上济心火,升降调和,诸病自已。 +【引自】曾慧敏.医话医论荟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薛(伯李某,女,78岁。初诊:2003年10月23日。头痛、失眠1个月,加重10天,伴恶心、呕吐2天。患者于1个月前因心情郁闷,头痛、头晕,睡眠差,难 +以入睡。近10天头痛加重,几乎整夜不能入睡。外院予口服降血压药等治疗, +症状无明显改善,近2天出现恶心、呕吐。刻诊:头痛、头晕,颜面潮红,目赤胀痛,胸闷憋气,喜太息,恶心欲呕,胃脘胀满连及两肋,嗳气反酸,不思饮食,口苦咽干,自觉寒热阵作,下肢逆冷,有时抽搐转筋,大便干结不下,服通便药2天一行,量少色黑呈球状,小便黄而不利,有灼热感,脉弦,舌质红、苔白。查血压200/95mmHg。西医诊断:脑动脉狭窄。 +【辩证】肝阳上亢,情志郁结。 +【治法】滋阴潜阳,温补心肾。 +【处方】镇肝熄风汤合小柴胡汤加减。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生地黄、白芍、怀牛膝各20g,石决明、决明子、玄参、麦冬、茯苓各15g,天麻、枳壳、黄芩各10g,木瓜8g,陈皮、柴胡、法半夏各6g。5剂。 +二诊:药后3天便下大量黑色燥屎,夹杂青黑色极臭粪水,头痛止,尚有轻微头晕,能较快入睡,脘腹胀满已除,纳食渐香,下肢渐温无抽搐,小便量多通畅而不黄。唯觉口干思饮。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血压160/90mmHg。 +少阳枢转趋向正常,二便通利,阳气得以下潜,故头痛止,夜能寐,下肢转温,腹胀消而能进食。口干,脉弦,苔黄而微腻,为余邪未尽,守方再进5剂。 +三诊:血压130/80mmHg,大便已由黑转黄色软便,入睡较快,但易惊醒,偶有心悸阵作,口干思饮较前稍减轻,余症均消。患者为老年人病久,药后邪气已去,而正虚渐显,故以生脉饮合逍遥散加减补气养阴、调肝和脾、养血安神治之。随访半年来血压平稳,生活完全恢复正常。读案心悟肝为刚脏,喜条达恶抑郁,患者素体肝 +阳偏旺,因情志郁结,日久则肝气反激而夹 +冲气上逆,故以镇肝熄风汤平冲降逆,潜镇 +肝阳,引气血下行。薛教授运用之妙在于合 +用小柴胡汤。《伤寒论》有“阳明病,胁下 +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 +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溅然汗出而解”。故小柴胡能宣畅三焦、疏 +调肠胃,使亢阳得以下潜。前人虽有“柴胡 +劫肝阴”之语,然配伍于大剂量滋阴养液药 +中小量运用,非但无伤阴之弊,而且相得益 +彰,收桴鼓之效。 +【引自】曾慧敏.医话医论答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赵某,男,66岁。初诊:1993年11月30日。高血压病史约25年,常有头胀头痛,服降压药,血压仍难恢复正常。近两年来精神萎倦,形寒喜暖,四肢发麻,下肢有冰凉感,静息时疼痛,月余以来间歇性跛行。刻诊:面色萎白,舌黯胖、苔白腻滑,脉弦涩迟。右下肢皮肤发冷,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X线胸片示左心室肥大,主动脉狭窄。血压162/109mmHg。 +【辨证】心肾阳虚,风痰瘀阻脉络。 +【治法】拟温壮心肾,化痰通络。 +【处方】黄芪50g,附片9g,桂枝8g,天麻15g,胆南星10g,干地龙15g, +丹参20g,川牛膝30g,当归15g,姜黄10g,生蒲黄15g(包煎)。首服10剂。 +二诊:药后精神转佳,下肢麻木冷痛减轻,间歇性跛行缓解。查舌紫黯 +见退,脉涩迟见转,血压降为143/94mmHg。原方加鸡血藤20g,再服10剂。 +三诊:患者面色转红,舌紫气尽退,精神又有好转,下肢麻木冷痛减半。乃稍减黄芪、当归用量,加虎杖10g。该患者先后共诊20次,追踪观察两 +年,间歇性跛行一直未发,血压稳定病情缓解。 +解析◆读案心悟徐老在综合历代医家认识的基础上,通 +过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初、中期的病机关键 +是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属上盛下虚。阳亢 +于上扰及清窍,则面红升火、头晕头痛。阴 +虚于下不能上荣,则腰膝酸软、眼花耳鸣。 +这一病机的改变与西医病理紧密联系,其 +客观的病理基础与全身细小动脉硬化、管腔 +狭窄所致的脏器供血不足有关。基于以上认 +识,徐老提出根据其疾病不同时期而采用相 +应治法。初、中期者,主以滋阴潜阳;久病 +者,主以温补心肾。后者若有精血虚亏,而 +无其他兼夹,则佐以益精补血;若兼夹风、 +痰、瘀,则佐以息风化痰,逐瘀通络;若兼 +夹水气凌心,则佐以利水之法。 +【引自】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答海.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张某,53岁。自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血压170/110mmHg,1个月前病情加重,出现头昏沉,肢端麻木,健忘,心前区疼痛,放射至后背亦痛。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示:血液黏稠度偏高。脉沉取弦滑数,舌体胖大、舌质淡黯红、苔薄白腻。 +【辨证】心脾气虚,健运失司,痰湿内生,湿邪阻遏。 +【治法】益气养血,通阳化瘀。 +【处方】益气化瘀通痹汤。当归15g,川芎12g,赤芍12g,桂枝10g,降香10g,丹参25g,党参15g,炮附子10g,五味子10g,生薏苡仁30g,生黄芪30g,麦冬15g,三七粉2g(开水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共服药42剂,患者血压稳定,头目发昏、胸闷、心前区疼痛、肢体麻木均消失。后复查,血液流变学检查8项正常,唯有血小板黏附率偏高,血脂亦恢复正常。读案心悟本方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 +见心前区痛,头痛,口干,心烦易怒,脉 +弦劲,舌质红、苔薄白偏干,证属心肝 +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该方在以生脉散、 +生黄芪补气扶正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丹 +参、三七活血化瘀;桂枝、炮附子温阳; +当归、赤芍、川芎养血活血。共达气阴得 +复、血瘀得活之目的。如虚多湿邪阻遏, +舌苔润白腻者,可用高丽参加白豆蔻,以 +温化湿邪;血瘀必生热,如舌质嫩黯红者,可佐炒香附、炒枳壳;郁热之邪凌心 +犯脑、形成不寐者,佐少量的黄连、肉 +桂,因方中已有桂枝,仅加入少量的黄连 +以清心脾之郁热。 +【引自】上海中医研究所.中医内科医案精选.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 +社,2002. +第四章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地持续升高,逐渐会产生各种并发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失眠等并发症,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肌梗死、肾衰竭等。时某,女,47岁。初诊:2003年9月21日。主诉:头痛、头晕半年。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经前头痛、头晕,头痛以巅顶为甚,胀痛为主。头晕甚则不能睁眼,面部起褐斑,分布两侧面颊,现面色黧黑,未有空隙,经前心烦急躁起痤疮,月经先期5~10天,末次月经9月23日,量中等,色暗红,带经一般9~10天,经后期粉色质稀,白带少,多梦,大便干,2~3日1行。查体:舌体大、质黯、苔白,脉弦细滑。血压150/95mmHg。中医诊断: +头痛,眩晕。西医诊断:高血压。 +【辨证】肾阴不足,肝阳上亢。 +【治法】育阴,清肝,养血。 +【处方】生地黄20g,牡丹皮15g,夏 +枯草10g,栀子10g,当归10g,赤芍20g,菊花10g,天麻10g,钩藤15g,茵陈10g,青蒿15g,羚羊角粉(代)1.2g(分 +冲),红花10g,牛膝10g,柴胡6g。 +患者服药7剂,头痛明显改善,只偶有头晕,心烦急躁症状减轻,正值经期,月经量较前多,色暗红有块,面部色斑变浅,已有空隙,大便通畅,每日1行,舌质红、苔白,脉细滑。测血压140/90mmHg。上方继服7剂,患 +者头痛已愈,头晕亦显著减轻,仅转头时头晕,平时不晕,多梦思睡,二便调,面部褐斑已散开,中间有正常皮肤。以上方加全蝎3g,泽泻10g。该患者以上方加减出入2个月余,患者诸症改善,头痛、头晕已愈,测血压均在正常 +范围。读案心悟此例患者主诉头痛,头晕,心烦急躁,经前 +头痛更甚,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的范畴。 +疼痛部位在头顶及太阳穴处,月经先期,色暗有 +块。辨证时考虑患者头痛部位在头顶痛属足厥阴 +肝经循行部位,且疼痛性质以胀痛、跳痛性质为 +主,属肝经火盛。经前痛甚,为冲脉血热并阳明 +脉上行所致,经水下,血热也随之而下,则疼 +痛减轻。患者正值七七之期,肾气、肾阴始衰。 +梁教授处方为使上亢之浮阳潜镇归于下焦,从而 +阴平阳秘。主方以养肝血清肝火为主,兼顾清心 +火,调经活血,因此取得良好疗效。头痛、头晕 +减轻,面部褐斑也变浅,趋于正常。此后以六味 +地黄丸,早、晚各1丸,调治。 +【引自】桑希生.内科临证医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患者,男,49岁。头痛、头晕3余年,伴呕吐加重1天。某日晚少饮白酒加情绪激动而突感眩晕,当时血压为210/125mmHg。予甘露醇、硝苯地平、卡托普利降颅内压、降血压治疗;X线颈椎片未见异常,排除颈椎病。查体: +头晕站立不稳,周围物体旋转,神志清,倦怠乏力,恶心干呕,纳呆,睡眠 +差,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血压180/110mmHg,体质指数32。中医诊 +断为眩晕。 +【辨证】肝阳上亢,痰蒙清窍。 +【治法】平肝息风,滋阴潜阳,健脾化痰。 +【处方】天麻15g,橘红15g,半夏10g,茯苓15g,钩藤15g,胆南星6g,龟甲15g,熟地黄15g,山茱萸10g,白术10g,甘草6g,赭石10g,竹茹10g,党参25g。每日1剂,连服3剂;继服硝苯地平10mg,卡托普利12.5mg,每日2次。 +二诊:患者头痛头晕明显减轻,测血压150/90mmHg,已能站立,仍乏力,舌质淡红、苔白,脉弦。上方去赭石、竹茹,加鳖甲15g,珍珠母15g,以增强育阴潜阳之力,再用6剂。 +三诊:头痛头晕尽除,下地行走自如,胃纳好转,测血压138/86mmHg, +嘱其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运动,控制血压,以资巩固。解析头痛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由高血压引起的居 +多,其病因多为肝阳上亢,阴不敛阳或脾虚生痰, +化火上蒙;或因肝阴亏虚,肝火旺盛亦可炼液成 +痰,风痰上蒙清窍,临床所见多为虚实夹杂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 +肝。”《丹溪心法·头眩》则指出:“无痰则不作 +眩。”《景岳全书·头眩》强调:“无虚不能做 +眩。”所以临证多以风、痰、火、虚立论,治疗应 +滋阴潜阳、平肝息风、健脾化痰。方中天麻、钩藤 +平肝息风,《本草纲目》曰:“天麻为治风之神 +药”;熟地黄、山茱萸、龟甲滋阴潜阳;半夏、橘 +红、胆南星燥湿化痰;白术、茯苓健脾化湿;甘草 +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息风、滋阴潜阳、 +健脾化痰之功。临证灵活加减可以收到满意疗效。 +【引自】郝志强,张先茂.清眩汤治疗高血压性眩晕80例疗效观察.社区医学杂志,2005,3(8):75-76. +医案谷某,男,28岁。初诊:2001年10月8日。头痛,眩晕,恶心,痛以两太阳穴处为重,目涩耳鸣,胁胀痛,急躁易怒,血压偏高,为140/90mmHg。舌 +红、苔薄黄,脉象弦数。方用川芎决明汤(经验方)。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疏风止痛。 +【处方】川芎30g,白芷10g,细辛3g,野菊花10g,石决明30g,防风10g,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6剂,水煎服,每日1剂,煎汁600mL,分 +2次服。 +二诊:服第4剂后,诸症缓解,第6剂服完后,血压降至正常,头痛、恶 +心、心烦急躁、失眠皆消失。为巩固疗效,守方再进3剂。读案心悟肝阳头痛,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日 +久伤阴;或因平素肝肾阴虚,肝阳独亢,上扰 +清窍,则偏头痛,或头顶痛,或两侧太阳穴部 +痛,且常随情志波动而加剧。其辨证要点为: +头痛眩晕,心烦失眠,急躁易怒,胁肋胀痛 +等,治当平肝潜阳。自拟经验方川芎决明汤, +该方可分3层:第1层为川芎、白芷、细辛,功 +在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三味为本方的基础 +层。头痛伴表证,风寒者加辛温解表药;风热 +者加辛凉解表药;夹湿加芳香化浊药;瘀血者加行气活血化瘀药;气虚血弱者加益气养血 +药等,可随症加减。第2层为菊花、石决明、 +防风,功在平肝潜阳,治眩晕,降血压,清肝 +祛风明目;第3层为柴胡、黄芩、半夏,功在 +和解少阳,调和厥阴,使厥阴与阳明,少阳与 +阳明和谐而止恶心呕吐,肝脾和,胆胃和则痛 +止。临床随症加减,可治疗诸项头痛。 +【引自】谷清溪.谷清溪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童某,女,55岁。初诊:1960年12月21日。因血压高头痛、眼花1周入院,12月31日出院。5年前因头痛而发现血压升高,此后血压时高时低,收缩压最高220mmHg,最低150~160mmHg。近1周来,又觉头痛、眼花、失眠。厂医务室测量血压200/100mmHg以上。休息后仍未见好转,由门诊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90/102mmHg,脉率86次/分。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服中药1剂后,血压下降至150/88mmHg,至12月31日出院,血压稳定于(158~160)1(96~98)mmHg,症状也见改善。头眩且晕,颈项牵强,舌苔薄黄、质 +红,脉弦滑。 +【辨证】肾阴不足,肝阳有余。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处方】嫩钩藤24g(后下),怀牛膝9g,京玄参9g,大麦冬9g,明天麻9g,生石决明子30g(先煎),牡丹皮9g,蔓荆子9g,磁朱丸30g(先煎)。5剂。 +二诊:12月26日。连进滋阴潜阳、平肝息风之剂,眩晕项强已见减轻。苔薄黄微糙,脉弦势渐平。再续原法出入。 +【处方】京玄参9g,大麦冬9g,枸杞子9g,明天麻9g,炒牡丹皮4.5g,嫩钩藤15g(后下),炒赤芍4.5g,黑豆衣12g,沙苑子9g,刺蒺藜9g,炒杭菊花4.5g,活磁石30g(先煎)。4剂。 +三诊:12月30日。头晕、项强均减。舌苔薄黄,脉弦滑渐平。肝阳渐有 +下降之象。再以平肝潜阳法。 +【处方】玄参9g,麦冬9g,天麻9g,牡丹皮4.5g,钩藤18g(后下),赤芍4.5g,怀牛膝9g,沙苑子9g,刺蒺藜9g,活磁石30g(先煎)。4剂。 +解析读案心悟本案患者头眩且晕、颈项牵强,皆风阳 +旋扰之候;脉象弦滑,舌质红、苔薄黄,又为 +阴亏血少之明征。盖阴亏则阳盛,风从阳化, +血虚则生热,热极生风也。故投以滋阴潜阳、 +平肝息风之剂,1剂即见效果,9剂之后,诸症 +均瘥。若误作肝火论治,投以苦寒直折之品则 +误矣。 +【引自】桑希生.内科临证医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魏)长去朱某,男,66岁。初诊:主诉2个月前,因头晕站立不稳而昏倒在地约2小时,苏醒后经常头昏、头痛、恶心、作呕。曾服多种药物无效。患者素体肥胖,平日血压偏高,一般在170/100mmHg左右,血脂亦偏高,但无症状。现症:头昏、目胀且痛,时有抽搐样疼痛,血压170/95mmHg,舌质红、苔 +微黄腻,脉细弦。 +【辨证】肝阳上旋,肝风上冒。 +【治法】潜阳息风。 +【处方】钩藤15g,怀牛膝15g,广地龙15g,决明子15g,桑寄生15g,谷精草15g,墨旱莲、夏枯草各12g,野菊花10g,石决明30g(先下),僵 +蚕10g。5剂。二诊:头昏见减,精神欠佳,脉仍弦细,舌苔稍黄。前方加白芍10g,刺 +蒺藜10g,续进10剂。 +三诊:头昏痛已大减,呈阵发性,血压略偏高,效不更方,再进10剂。 +四诊:头昏痛痊愈,血压正常,血脂降低,已能参加正常工作。脉仍微 +有弦细之象。 +【处方】制何首乌30g,夏枯草15g,决明子15g,怀牛膝15g,枸杞子15g,菊花10g,泽泻12g,白芍10g,槐花4g。10剂。G +该案属中医学“头痛”“眩晕”等范畴。 +头痛、眩晕二者病机相同,均为肝阳上旋、肝 +风上冒所致,故魏老以自拟降压调肝汤镇下清 +上、祛风平肝。病情稳定后则增补肾之枸杞 +子、何首乌而去僵蚕、地龙、石决明等祛风定 +惊降逆之品。用药先后有序,颇具法度。 +【引自】王真.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魏长春.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印王某,男,56岁。初诊:1988年9月2日。患者头痛头胀,眩晕耳鸣,心烦胸闷半年,每服复方降压片而好转,停药后血压即上升。诊时测血压 +200/120mmHg,面赤心烦,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肝火上炎,血瘀于上。 +【治法】清肝泻火。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生栀子、黄芩、车前子(包煎)、木 +通、苦丁茶、柴胡各10g,夏枯草、青箱子各15g,大黄6g,泽泻30g,白术 +12g,珍珠母60g。取7剂,水煎服。 +二诊:9月10日。血压140/90mmHg,唯头痛不减,食欲缺乏,上方加白蒺藜、川芎各15g,钩藤30g,减龙胆为2g,大黄为1g。再进10剂,诸症消失,3个月后随访,血压正常。◆读案心悟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从抓主症、辨虚实入 +手,随症施治。印老认为就临床来看,高��压 +病以肝火偏旺型、痰湿中阻型、肝肾阴虚型较 +为常见,治疗的着眼点应放在清泻肝火、健脾 +化痰、滋补肝肾上。 +印老治病重视“抓主症”。凡见肝火偏 +旺,头痛耳鸣,体格壮实,性格刚躁,血压以 +收缩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病患者,病期较短, +治宜以清肝泻火为主,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味; +凡见肝阳偏亢,头晕耳鸣为主者,治宜以平肝 +潜阳为重,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味。印老无论肝 +阳肝火,配以青箱子、夏枯草苦寒泄热,清肝 +火,认为多可增加降压效果。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袁某,女,50岁。初诊:1993年3月9日。6个月前头痛,头晕,烦躁,失眠,烘热,出汗,胸闷胁胀,时欲太息,经查血压160/120mmHg,诊为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初用更年康、谷维素、硝苯地平(心痛定),血压降至110/76mmHg,停药后血压升高,复用上药时则须加大剂量方能维持。后改用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初用血压正常,10余剂后上证未除,又增胃脘不适,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血压忽高忽低,波动在 +(110~162)/(70~120)mmHg,舌黯 +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 +【辨证】肝郁化火,苦寒伤脾。【治法】疏肝解郁,健脾泻热。 +【处方】逍遥散加味。当归9g,炒白芍9g,柴胡6g,炒白术9g,茯苓9g,白蒺藜9g,钩藤12g,夏枯草12g,菊花9g,荷 +叶9g,炙甘草6g。 +3剂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停服硝苯地平等,血压120/80mmHg。继用上方稍事化裁10余剂,血压稳定在(110~120)/(70~80)mmHg,2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读案心悟柴老认为,高血压“反跳”是指高血压病在用 +中医清肝泻火、平肝息风、滋阴潜阳等常法常方, +或使用西药降压之品治疗中,初用效果明显,渐用 +微效或无效,甚至出现血压升高,波动较大,持续 +不降的临床现象。 +本案采用疏肝理气、以顺肝木之性的方法。适 +用于肝郁气滞,化火上冲所致的高血压病或其“反 +跳”者。症见头痛头胀,胸胁满闷,时欲太息,烦 +躁易怒,失眠寐浅,乳房胀痛,舌红苔薄黄,脉弦 +而数。常用逍遥散(生姜、白术、茯苓、薄荷、当 +归、柴胡、甘草、白芍)或四逆散(柴胡、枳壳、 +甘草、芍药)加天麻、钩藤、菊花、夏枯草等。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张某,女,56岁。初诊:1998年6月17日。形体偏瘦,高血压病史11年。刻诊:感觉头晕、两侧颞部胀痛,眼睛发胀,时有耳鸣,心烦易怒,睡眠差,腹胀,胃纳不佳,口干不思饮,查血压155/100mmHg,舌质黯红、舌下静脉曲张、舌苔薄白,脉弦细数。服用硝苯地平、地西泮(安定)、谷维素等降压、对症药物治疗,但头痛头晕缓解不明显。 +【辨证】阴虚内热,血瘀生风,经络瘀阻。 +【治法】活血化瘀,平肝息风,养阴清热。 +【处方】桃仁、当归、川芎、赤芍、红花各10g,郁金、丹参、生地黄各20g,牛膝10g,黄芩、钩藤、地龙、天麻各15g,枳壳12g,首乌藤30g,菊花、蔓荆子、石决明、刺蒺藜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服用4剂,测血压135/93mmHg。感头痛头晕有所减轻,睡眠稍有好转,但胃纳不佳、耳鸣、目胀依旧。前方去生地黄、黄芩,加山茱萸、熟地黄、山药,再服4剂,诸症减轻。遂以此方随症加减,继续服用4剂,头痛头晕明显好转,睡眠每晚可保持6小时左右,随访半年无复发。读案心悟中医学认为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等因 +素导致气血津液失调、阴阳失衡是其主要发 +病机制,肝、心、肾是其发病部位。其中肝 +是最先累及的部位。因肝藏血,主疏泄,喜 +条达,恶抑郁,其主升、主动,对人体气机 +的疏通、畅达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气机调 +畅,气的运行通利,气行则血行,若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可致气郁,日久疏泄不及, +则肝郁化火,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或久 +病由肝及肾,肝肾阴虚,阴虚阳亢;依照此 +理论组成的平肝逐瘀汤中,红花、桃仁、丹 +参、赤芍活血祛瘀;川芎活血、行气,“走 +而不守,上行头目”;牛膝滋补肝肾,引血 +下行;当归、地黄活血养血,祛瘀而不耗阴 +血;钩藤、天麻、地龙息风解痉;枳壳、郁 +金调气疏肝。诸药共同作用达到平肝潜阳、 +活血祛瘀、理气止痛的目的。 +【引自】李霞,杜辕滨,江惠萍.平肝逐瘀汤治疗高血压病头痛62例,四川中医,2002,20(1):46.张某,女,45岁。初诊:1993年7月23日。主诉高血压18年,头晕2个月。患者1975年发现高血压,经常头晕头痛,未正规服降血压西药治疗,血压一般波动在(149~170)/(89~100)mmHg。1988年因高血压导致右眼底出��,2个月后吸收。1991年始尿蛋白(++~+++),内科疑为高血压肾脏损害。近2个月持续头晕头痛,心慌不能自主,口服硝苯地平(心痛定)10mg,每日3次,今查血压149/100mmHg。现症:头晕头痛,燥热心烦,失眠多梦,心慌不能自主,口咽干燥,腰膝酸软,下肢水肿,大便偏干。舌淡、 +苔白,脉弦。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血不足。 +【治法】滋阴潜阳,养心安神。 +【处方】杞菊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枸杞子10g,菊花10g,生地黄、熟地黄各10g,山药10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茯苓20g,泽泻10g,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白芷10g,夏枯草10g,丹参30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8月5日。治疗经过服药14剂,头晕头痛均减,入睡好转,心慌燥热消失,尿蛋白(+),血压130/90mmHg。仍诉两颞头痛,下肢肿胀。舌黯淡,脉弦细。遵效不更方之意,守方去党参、麦冬、五味子、黄檗加黄芩10g,黄连5g,川续断15g,牛膝10g,再服14剂,诸症均愈,血压稳定在130/80mmHg,尿蛋白(-~±)。以上方加减又服1个月,病情稳定,乃将原方加益母草、白茅根、钩藤等配制蜜丸,每丸10g,每饭后服1丸。1994年1月随诊,血压132/80mmHg,未再反复。读案心悟祝老治疗高血压病一般分虚、实两种 +类型辨证。实证多属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 +因肝郁气滞,气郁化火,上冲巅顶或肝阳 +化风,上扰清空,治宜苦寒直折、重镇息 +风,如龙胆泻肝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 +饮等。虚证多属肝肾阴虚、心肾不交、阴 +阳两虚或气虚血瘀,宜随症治之。本案高血 +压日久,肝肾阴虚,阴不涵阳,虚阳上亢则 +头晕头痛;心肾不交,虚火上扰于心则失眠 +多梦,燥热心烦;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心 +慌不能自主;肾府不充,水液失布则腰膝酸 +软、下肢水肿。祝老治以杞菊地黄汤为主, +滋肾即可平肝,养阴即能潜阳。生脉散加丹 +参、黄芩、黄连可交通心肾,清热除烦;生 +黄芪、益母草、白茅根利水消肿,除尿中蛋 +白;夏枯草、牛膝、桑寄生平肝泻火,补肾 +降压,共奏其功。 +【引自】崔应珉.中华名医学名方薪传·心血管病,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施某,女,65岁。初诊:1964年5月16日。高血压已多年,近日恼怒之后,血压骤升至235/110mmHg,头昏头痛,烘热颧红,目睛干涩,神烦不安,夜来失眠,性情急躁,舌苔薄白,尖边红绛,右脉弦大而长,左手 +小弦。 +【辨证】肾阴亏虚,肝胆阳亢。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处方】羚羊角(代)1.8g(久煎代饮),生地黄15g,赤芍、白芍各 +9g,炒牡丹皮9g,夏枯草12g,炙地龙9g,连翘12g,钩藤12g,野菊花6g,杜 +仲12g,黄芩12g,生磁石24g。 +二诊:前方服5剂后,血压略平(200/100mmHg),头昏头痛亦减,唯夜 +寐仍感不安,有时下肢抽筋,大便坚,多日1行。 +再继原方增入龟甲12g,石决明30g,牡蛎15g,以介类潜阳,平息肝风, +再佐全瓜蒌12g,蜜炙枳壳9g,以理气润肠,继服7剂。 +三诊:血压已降至145/95mmHg,夜寐得安,大便通润,诸症均见好转。 +嘱继以原方巩固,1个月后复诊,血压已正常。解析《河间六书·五运主病》说:“诸风掉 +眩,皆属肝木。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必是金 +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阳 +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 +转。”故临床上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多见,症 +状上主要以头痛、头晕为主。史老治以滋阴潜 +阳,平肝息风以达降压之目的。 +【引自】方居正.国家级名老中医高血压验案良方.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②◎ +张某,男,63岁。初诊:1990年5月10日。素有嗜烟酒和恣食厚味史。患高血压头痛已多年,发时头部两侧搏动性疼痛,反复发作,时痛时止,时轻时重,通常劳累后痛甚,伴有胸闷胁痛,头重失眠,腰膝酸软,口苦便干,舌板(舌发硬感)指麻等症。刻诊:总胆固醇10.5mmol/L,血压185/122mmHg,舌紫、苔白腻,脉弦涩。 +【辨证】肝阳夹痰瘀上扰。 +【治法】滋阴平肝,化痰除瘀。 +【处方】龙胆、黄芩、栀子各10g,黄芪50g,熟地黄、何首乌各30g,枸杞子20g,大黄15g,白芥子10g,石菖蒲、远志、怀牛膝各15g,生牡蛎30g +(先煎),白芍25g,天麻10g,川芎15g,海带25g,山楂、甘草各15g。 +服药1周后,头痛发作减少,头痛明显减轻,大便正常。原方去大黄 +15g,再服1周而告愈。嘱其忌烟酒食肥美,至今未复发。读案心悟该患者年事已高,脾胃本虚,尚恣 +食肥美,嗜好烟酒,使脾胃更虚,经久不 +复,必然导致肾虚。故用龙胆清泄肝胆实 +火,黄芩、栀子佐之;熟地黄、何首乌、 +枸杞子益肝肾之阴,以杜肝火苦燥重伤; +重用黄芪益气健脾��并对血压具有双重调 +节作用,既可扩张血管降血压,又可增加 +心排血量升高血压;白芥子、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宁心安神;海带含藻酸素, +能降压降脂,配山楂以助效;怀牛膝苦 +降,引血下行,再配牡蛎、白芍、天麻平 +肝育阴、标本兼顾;用甘草调之以缓其 +寒;川芎引诸药直达病所。故本方治疗肝 +火头痛效果甚佳。 +【引自】付宏伟,付宏祥.付再君辨治头痛三则.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1,3(1):33.姚某,女,48岁。初诊:1975年4月4日。高血压4~5年,常在(160~200)/(110~120)mmHg。头痛剧烈,尤其左侧后脑及两太阳穴处,更为疼痛。目胀,左鼻孔和左眼有发酸感觉。左手发麻,左足发抽,面部红肿,两颧处出现大片血丝。失眠多梦,月经每月2次,量多。右脉沉小而 +数,左手沉伏。 +【辨证】肝经血热,肝风内动。 +【治法】清热凉血,息风止痉。 +【处方】白薇四物汤加减。白薇9g,川芎9g,生石膏15g,荆芥9g,钩藤9g,薄荷3g,防风9g,菊花9g,生地黄12g,白芍9g,远志9g,茯苓9g,侧柏叶9g,旋覆花9g,赭石9g,炒地龙9g,龙骨12g,牡蛎12g,僵蚕9g,天麻6g,全蝎3g,黄芩9g。3剂,隔日1剂。 +二诊:4月12日。服药后面部红肿大消,两颧大片血丝变少变淡。睡眠好转,头痛目胀减轻;左手脉气稍活,右气脉沉小。4月4日原方3剂,隔 +日1剂。 +三诊:5月18日。患者经过1个月时间的治疗,睡眠较好,头部木痛、左手足发麻发抽消失。每隔一两日就将原方服1剂,已能正式上班。复查时,脉 +象沉缓,舌尖稍红。仍服4月4日方5剂,隔一两日服1剂。读案心悟患者高血压4~5年,血压波动较大。 +该病的特点为左侧后脑及两太阳穴处剧烈 +疼痛,眼发胀,鼻孔及眼发酸,失眠多 +梦,左手发麻,左足有时抽搐,两颧部 +有大片血丝。主要病机在于肝经,月经 +量多、两颧部有血丝,也都表现出肝经 +血热。 +处方选用白薇四物汤(不用当归助 +血热),白薇入胃经,又是冲、任两经要 +药,为清虚火除血热良品,对高血压有一 +定的疗效。用四物汤乃“治风先治血,血 +行风自灭”之意。用荆芥、防风、菊花、 +钩藤、薄荷清头明目止痛。用石膏、黄芩 +清气分热,用旋覆花、赭石、龙骨、牡 +蛎,降逆镇惊。用僵蚕、天麻、全蝎,平 +肝息风解痉,用远志、茯苓、侧柏叶强心 +宁神。诸药相合,对血热上行、肝风内动 +之高血压,确有缓解之效。 +【引自】王森.刘星元医案医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李某,男,54岁。初诊:1997年3月10日。诉头痛头晕,反复发作15年,加重25天。常因工作紧张,情绪激动而加重,经西医诊断为高血压(2级),先后服降血压胶囊、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血压有所下降,但 +症状未见减轻,伴失眠多梦,胸闷,口苦口干,舌黯、苔薄黄,脉弦数。血压180/120mmHg. +【辨证】肝郁化火,气病及血。 +【治法】疏肝理气,和血解痉,安神定志。 +【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陈皮、枳壳、香附、川芎、薄荷、黄芩、当归各10g,丹参15g,地龙8g,酸枣仁12g,甘草5g。水煎,分2次服, +每日1剂。 +服5剂,症状减轻,血压150/105mmHg。守方加减续进20剂,症状平复, +血压135/90mmHg。读案心悟肝藏血,主疏泄,畅气机,为风木之脏, +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辨证奇闻》云:“肝气 +应脑。”患者高血压头痛常因烦劳或恼怒而加 +剧,兼见失眠多梦,急躁不安。方用柴胡疏肝 +散加地龙、丹参、当归、酸枣仁、白芍。若肝 +郁化火,兼见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者 +加夏枯草、黄芩清泻肝火;肝气横逆犯脾,脾 +失健运,兼见腹胀满、纳呆、便溏者加茯苓、 +白术、薄荷。 +【引自】石凯歌,刘绪银,黄笃高,等.石海澄老中医高血压病辨治经验.湖南中医杂志,2001,17(2):39-40.肖某,女,61岁。初诊:2003年9月13日。头痛反复3年,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2天前因与他人争吵后,血压升高。现头痛、头胀,右侧头部更甚,Q2; +高 +颈项胀,眼睛充血,胸闷,烦躁易怒,出汗,口苦,尿黄,舌质暗红、苔薄 +黄,脉细弦数。血压160/95mmHg。 +【辨证】肝火上亢。 +【治法】清肝泻火。 +【处方】夏栀泻肝汤加减。夏枯草10g,白蒺藜15g,焦栀子6g,葛根20g,菊花10g(后下),黄芩6g,白芍20g,生地黄15g,煅牡蛎30g,浮小麦20g,羚羊角粉(代)2g(冲服),泽泻10g,甘草5g。每日1剂。 +二诊:服药1周,头痛明显缓解,颈胀、烦躁胸闷减轻,汗出止,小便转清,仍口苦,膝关节疼痛、乏力,舌脉同前,血压130/85mmHg,仍以滋阴清 +肝潜阳法。 +前方去羚羊角、焦栀子、浮小麦加怀牛膝10g,秦艽、杜仲各15g,再服 +10剂,诸症���缓解,血压稳定。解析◆读案心悟本例以头痛为主症,辨证为肝火上炎, +以自拟经验方夏栀泻肝汤加减,方中夏枯草、 +焦栀子、黄芩清肝泻火,白芍、生地黄滋阴柔 +肝,白蒺藜、菊花清降肝火,泽泻、甘草利湿 +调中。加羚羊角(代)平肝息风镇痛,葛根生 +津解痉,煅牡蛎、浮小麦镇静止汗。全方清肝 +潜阳、泻火镇痛,疗效显著。 +【引自】王风雷,张炜宁,张崇泉.张崇泉教授论治老年高血压病的经验撫拾.中医药学刊,2005,23(5):793-794.肖某,女,55岁。初诊:1974年11月2日。血压偏高,特别于行经之后, +头痛,心悸怔忡。 +【辨证】肾阴不足,肝阳偏亢。 +【治法】平潜助益。 +【处方】夏枯草15g,桑寄生12g,钩藤12g,杜仲12g,茯苓12g,白术9g,菟丝子9g,枸杞子9g,珍珠母30g,大枣15g。5剂。 +二诊:11月20日。血压偏高(185/105mmHg),头痛见于前额及两侧,并伴有眩晕。仍宜平潜为进。 +【处方】桑叶12g,滁菊花6g,夏枯草30g,芜蔚子12g,桑寄生12g,钩藤12g,杜仲15g,决明子9g,珍珠母30g,沙苑子6g,牛膝6g,生牡蛎12g。7剂。 +三诊:12月3日。用药后血压较平(150/95mmHg),自觉头痛眩晕等亦减,经期推迟1周以上。以原旨加减。 +【处方】桑叶12g,滁菊花6g,夏枯草30g,荒蔚子9g,桑寄生12g,钩藤12g,沙苑子9g,杜仲叶15g,决明子9g,牛膝6g,枸杞子9g,珍珠母30g。7剂。 +四诊:12月20日。血压平后,1周前以经行而又见波动,疲惫颇甚,药后 +月经调润。续以原意加减。 +【处方】桑叶12g,滁菊花9g,夏枯草30g,平地木15g,沙苑子9g,杜仲叶15g,决明子9g,益母草9g,枸杞子12g,牛膝6g,牡蛎12g,钩藤9g,干地 +黄12g,石决明30g。7剂。读案心悟高血压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肝 +阳”“中风”等范畴。何老治疗的肖某头痛眩 +晕,由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风阳上扰所致。 +方中桑叶、滁菊花、钩藤、珍珠母、牡蛎、决 +明子平肝潜阳;菟丝子、沙苑子、枸杞子、桑 +寄生、杜仲滋益肝肾;益母草能益精明目治头 +痛;牛膝行血有降逆作用。服药后,血压较 +平,由于在经期后,血压又复波动偏高,此由 +经后肝血不足,风阳易于升动之故,仍将原方 +加平地木、干地黄平肝潜阳,养阴活血,滋益 +肝肾为治。 +【引自】何若苹.何任医案实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李某,男,64岁。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多年,经常头痛,左侧为重,两耳鸣响,心烦急躁,夜寐梦多,五心烦热。素嗜辛辣厚味,且喜饮酒。大便干结,舌红 +且干,脉弦细劲数。 +【辨证】肝经郁热上攻,脉络不通。【治法】养血平肝和络。 +【处方】赤芍、白芍各30g。水煎 +代茶,每日3次,每次200mL。 +患者用上方坚持饮用3个月,头痛基 +本消失,血压平稳。 +读案心悟本案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老年人群的常 +见病。即使西药降血压,也须长期服用,以维 +持疗效。中医能否有常服之方,各种中成药当 +然可以选用。然若能针对个体情况,拟出对症 +之方,选用精练之药,采用简便方法,药少而 +精,法简而易行。赵老所常用的代茶饮就是一 +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此方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属于阴虚阳亢、血分瘀滞者疗效甚好。 +【引自】彭建中.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友刘某,男,51岁。初诊:1963年2月19日。患高血压病久治少效。现血压高达235/130mmHg,头晕甚而巅顶重痛喜按,头皮麻木,切以指甲不知痛痒,两目迎风流泪,怯寒特甚,每当天寒风大即不敢外出,如受寒即胸胃隐痛,口淡出水,饮食喜热恶冷,时或噫气吐酸,大便时结时溏(溏时较多)而粪色淡黄,小便不利而尿色清白,面色晦暗水肿,声音重浊,舌黯淡润滑,脉弦动而迟。 +【辨证】肝经阳虚阴盛,浊阴上冲。 +【治法】温肝,降逆,息风。 +【处方】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15g,生姜15g,大枣15g,党参15g,黑锡丹3g。 +连服5剂,头晕稍减,血压稍降;再进5剂,头晕续减,巅顶痛除,头皮麻木和怯寒明显减退,精神见好,口味见佳,但血压仅降至215/110mmHg。 +二诊:根据近时一般新经验而加入青木香15g,以期增强其降压之力,继进5剂。方喜血压降至155/105mmHg。不料更进5剂后,头晕复增,血压复升至175/112mmHg: +三诊:因虑其久病阳损及阴,恐非纯阳方剂所能收其全效,乃改投阴阳 +兼顾的肾气丸方。 +【处方】制附子15g,肉桂10g,熟地黄15g,山茱萸10g,山药15g,茯苓10g,牡丹皮10g,泽泻10g,牛膝10g,车前子10g。 +仅服1剂,即大感不适,头痛、胸胃痛复作,怯寒复甚,饮食复减,便闭尿少,血压复升194/112mmHg,坐卧不宁,夜难入寐。可见阴未受损,阴药 +难投,仍属阴盛阳��之候,仍应坚持前法。 +四诊:乃加大吴茱萸汤方剂。 +【处方】吴茱萸24g,生姜18g,大枣90g,党参25g,旋覆花、赭石各30g。 +服1剂后即得安睡良久,醒来大便1次,先硬后溏,小便畅行2次,精神 +饮食又转佳,胸胃痛又减,但噫气吐酸仍甚;再进2剂,血压降至185/112mmHg。胸胃痛渐除,唯大便又闭。 +五诊:除守四诊方再进外,另用二贤散(陈皮15g,甘草15g)泡汤代茶,又进2剂后,大便通畅,面部水肿渐消,精神饮食更佳;更进4剂后,面部水肿更见消退,头晕渐除(晨起已不觉晕),寐安纳佳,大便成条,日1行,血压降至175/105mmHg;守方再进6剂,头晕基本解除,已无沉重感,头皮麻木消失,面部气色好转,精神、睡眠、饮食、二便均正常,脉已不迟,弦象减退,唯血压未见续降。 +六诊:乃于四诊方中加重赭石为60g,再进6剂,血压降至145195mmHg;更进12剂,血压稳定在135/90mmHg;继续服至4月末,血压一直正常,诸症 +全除,上班工作。 +本案患者以头晕巅顶痛为主症,兼见面色晦 +暗水肿,两目迎风流泪,口淡出水,饮食减少而 +喜热恶冷,受寒则胸胃隐痛,噫气吐酸,二便不 +利等症,是由于厥阴阴盛阳虚,木邪侮土,土虚 +不能制水,浊阴或随阴风冲逆而上泛,或随木郁 +气滞而内结所致。这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 +并治第十二》“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 +汤主之”是完全符合的,所以经用温肝降逆的吴 +茱萸汤方后,即获得预期的效果。 +【引自】王莒生.名老中医经验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张某,男,47岁。初诊:2003年3月19日。患者反复头昏、头痛半年。初 +诊血压190/95mmHg。刻诊:患者精神尚可,头昏头胀痛,颜面红赤,并时有 +热气攻冲,行走有踏空感,口干口苦,舌黯淡,苔黄微腻,脉弦滑。 +【辨证】津液凝滞,痰浊内蕴。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化痰。 +【处方】生地黄15g,枸杞子15g,天麻15g,钩藤15g,丹参30g,益母草30g,牛膝10g,决明子15g,防已15g,泽泻15g,山楂15g,法半夏10g,白术12g,黄芩10g,茯苓12g。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3月24日。诉症状明显减轻,查血压为140/90mmHg,上方服后,只偶尔感头面烘热,患者信心大增。上方决明子加量至30g,并加用龙骨、牡 +蛎各30g,以增潜阳之力。 +三诊:4月1日。症状较前有改善,但仍有热气上冲感,夜间睡眠差,查 +血压130/90mmHg。上方去黄芩,加炒酸枣仁15g。 +四诊:4月9日。病情稳定,头昏头胀痛已不明显,唯时有睡眠差,血压130/85mmHg。苔腻微黄,脉弦滑。睡眠差与痰浊有关,上方加石菖蒲12g, +以宣窍化痰安神。 +五诊:4月15日。头昏头痛已减轻,血压130/85mmHg,纳、眠均可,时感乏力,舌质偏淡。此乃气虚之象,上方加太子参15g以增益气之功。 +读案心悟高血压的降压治疗从理论到实践西医药有 +较丰富而系统的认识,临床大多数情况下西药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人体的复杂性,亦 +有对西药反应较差的情况。此病例的诊治,揭 +示中医学所具有的灵魂——辨证论治的思想, +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都是我们认识疾病、治 +疗疾病的最重要的手段。中医学历史上没有高 +血压的记载,张国伦教授治疗高血压,首先是 +建立于多年对此病的临床观察与总结,在辨证 +论治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有贯穿全局的系统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遣方用药,深化了高血压的中医 +学认识。既遵循高血压的现代诊治,又体现了 +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反映了张教授在吸收西 +医先进诊疗思想的基础上,对疾病的病因、病 +位、病性深入研究,对高血压的病机进行了高 +度的总结。并不是简单的中西结合,而是以辨 +证论治的思想为方法与手段,以中医学思想为 +主体进行的临床实践。这是中医学持续发展的 +可能途径。 +【引自】方居正.国家级名老中医高血压验案良方.郑州:中原农民出版 +社,2010.文东医案 +徐某,男,30岁。初诊:1971年4月25日。头痛偏左已1年,发作时痛甚剧(胸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兼有重压感。血压有时偏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平时多用脑力,夜寐较短,病久不愈,此连续作痛,已有月余(服西药 +可暂时缓解)。 +【辨证】肝阳扰动,络有宿瘀。【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处方】天麻4.5g,石决明30g,钩藤15g,赤芍、白芍各9g,蔓荆子12g,桑叶9g,菊花9g,桃仁9g,全蝎粉1.5g(另 +装胶囊,吞服)。7剂。 +头痛剧烈时,另吞羚羊粉1.5g。 +二诊:头痛大减。全蝎改用0.9g,加北沙参15g。14剂。 +三诊:头痛已少发作,痛时亦较轻微,但精神较差,饮食如常。睡眠有时不安。舌质红,脉弦。肝阳渐平,气阴未复,再与清养气阴、平肝潜阳之 +法,以防复发。 +【处方】北沙参12g,赤芍、白芍9g,石决明12g,钩藤12g,麦冬9g,菊花9g,桃仁9g,鸡血藤12g,首乌藤30g。14剂。 +《黄帝内经》所谓“阳气者烦劳则张” +说明烦劳过度可以引起这类疾病。患者于 +1970年曾发作1次,但不如此次之甚。由于工 +作较忙,以致影响睡眠,引起肝阳上升,故 +头痛时作,且病处不移,有重压感,日久不 +愈。黄医师认为“络有血瘀”,故前方加入 +活血化瘀药,共服1个多月,头痛基本痊愈。 +为了防止发作,嘱于停药后常服菊花、麦 +冬、北沙参各9g,煎汤饮之,以巩固疗效。 +【引自】上海中医学院.黄文东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刘某,男,54岁。初诊:1979年6月30日。患者素体肥胖有高血压病史,经常反复头痛。近1个月来,头痛且胀,逐渐加剧,呻吟不已,伴微恶寒发热,口不作渴,胸闷脘痞,食欲缺乏,尿清便溏等症。初投川芎茶调散祛风散寒无效,乃从辨病着眼,改用建瓴汤加减,服后头痛反见加剧,迁延月余,屡治罔效。而后,细查患者面色淡黄而垢,神倦嗜睡,苔白腻,脉 +弦缓。 +【辨证】湿浊头痛。 +【治法】清利头目。 +【处方】芳香化浊法加减。藿香6g,佩兰6g,大腹皮6g,羌活6g,川芎 +6g,厚朴6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白芷10g,蔓荆子10g。 +服3剂后,头痛大减,精神清爽。继服5剂,头痛若失,诸恙悉平。半年 +后随访,头痛未再复发。读案心悟患者素体肥胖,值暑湿天气,头痛发作, +兼胸痞脘闷,便溏纳呆,属湿浊上蒙清窍。因 +有恶寒发热,故予川芎茶调散,此恶寒由湿邪 +阻遏阳气而致。发热则是痰浊久郁化热而生。 +后给建瓴汤,建瓴汤乃滋阴息风之剂,更难取 +效。杜老用芳香化浊法,藿香、佩兰、白芷、 +蔓荆子、羌活,芳香化浊,清利头目;大腹 +皮、茯苓化湿利小便;半夏、陈皮、厚朴,运 +中宣畅气机,仅8剂而病除。 +【引自】王莒生.名老中医经验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第二节高血压并发失眠 +于某,男,65岁。初诊:1990年9月13日。高血压失眠已历10载,头晕耳 +鸣,口干。临睡前均须服大剂量催眠药方能入睡,不胜其苦。近几日来,烦躁易怒,舌苔光,脉弦细而数。治以益肾清平为法,嘱停用催眠药。 +【辨证】阴虚阳亢。 +【治法】平肝益阳,养心安神。 +【处方】夏枯草18g,干地黄15g,山药12g,山茱萸9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15g,灵磁石30g,枸杞子15g,甘菊9g,砂仁3g。7剂,每日1剂,水 +煎服。 +二诊:9月21日。头晕耳鸣有所好转,两颞作痛,再循原意,加石楠叶 +12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9月30日。夜寐趋安,头晕耳鸣,颜痛,烦恚均已渐瘥,唯感口干,续以滋益平降,前方加麦冬12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四诊:10月10日。夜寐已安,头晕耳鸣等症亦瘥。原旨加减,以资巩固,5剂。读案心悟心血、肾水亏虚,坎离不济,真 +阴不升,而心火上炎;水不涵木,则肝 +阳上亢,以致阴不维阳,阳不固阴,神 +不守舍,难于成寐,此即《金匮要略》 +所谓“虚烦不得眠”。何老主张壮水之 +主,以制阳光,盖水壮则火熄,心静肝 +平则神藏寐安。采用杞菊地黄丸,旨在 +撤离火而滋坎水,补阴敛阴以和阳,佐 +以平抑肝阳之夏枯草、灵磁石,共奏热 +清阴复而心神自安,诸症悉平。 +【引自】郑虹,赵雄龙.何任诊治不寐的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 +19(1):31-32. +患者,女,57岁。初诊:2003年10月9日。头晕、失眠、头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4周来诊。诉近来因工作劳累,睡眠较差,头晕眼花,阵发性头痛,伴呕心欲吐,血压忽高忽低,波动在(160~190)/(100~110)mmHg。在外院查颅脑CT、心电图、生化全项等无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服用氨氯地平,每日1片,就诊时血压180/110mmHg,精神不振,纳呆,便干,尿黄,舌质黯,脉弦滑。 +【辨证】阴阳两虚。 +【治法】补益潜降。 +【处方】龙骨安神汤。柴胡8g,黄芩8g,党参15g,紫苏子15g,牡蛎15g,桂枝5g,茯苓5g,大黄6g,花椒5g,车前子15g,石膏15g,陈皮10g,白芍12g,丹参10g,大枣15g,菊花10g。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 +服药期间,忌烟限酒,少辛辣,少盐少脂,注意调理情志,适量运动。治疗1周以后,头痛、失眠、头晕症状明显减轻,血压130/90mmHg,继续服 +用1周,诸症消失,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随访1年,诸症未发。读案心悟原发性高血压属中医学“眩晕”“头 +痛”“失眠”等范畴,病之早期,多治 +肝,清降为多,中期病涉肝、肾,燮理 +为宜;后期,多呈阴���两虚,治宜补益 +潜降。 +龙骨安神汤来源于《伤寒论》,本方 +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加桂枝通阳透达,助小柴胡转透里郁;少许大黄,泄热和胃; +牡蛎宁心安神,定惊止烦;茯苓既可淡渗 +利水,又可畅疏三焦;柴胡配黄芩,清中 +有宣;酌加花椒、紫苏子、石膏、车前 +子,意在以石膏易龙骨以清热除烦,紫苏 +子易半夏以下气化痰,花椒易生姜是防其 +辛燥,车前子走肾,降气利尿,清肝而益 +肾,通利三焦,与大黄相合,一渗一荡, +一前一后,与茯苓相合,止烦定惊,顺气 +安神。 +【引自】杜惠芳.龙骨安神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6例.山东中医杂志,2007,26(8):539. +某女,51岁。初诊:2003年6月6日。 +自诉两年来晨起头胀、头晕,神疲乏力, +烦热便秘,夜寐不安,自服北京降压0 +号,测血压仍为145/100mmHg。脉细,苔 +薄腻、质稍淡。时逢更年期,元气亏损, +体胖,神疲乏力,巅顶之上,唯风可及, +虚风上延,故眩晕时作,每次发作2~3 +天,头重且胀,稍感烦热,腑行不畅。中 +医诊断:眩晕。 +【辨证】肝肾两虚,肝阳上亢。 +【治法】息风潜阳,益气升清,养血 +安神。 +【处方】生黄芪15g,党参12g,白术 +15g,葛根30g,藁本12g,制胆南星12g, +丹参12g,天麻9g,白芷9g,钩藤12g,枸杞子12g,石菖蒲15g,酸枣仁12g,首乌藤30g,合欢皮15g,生何首乌15g,望江南15g,生石决明30g,蜡梅花12g。水煎服,每日1剂。 +连服7天,头晕减轻,未连续发作,测血压126/92mmHg。上方加玉竹15g,天竺黄12g以滋阴养心、祛痰开窍。 +二诊:2003年6月27日。头晕基本消失,大便通畅,咽中梗阻感明显减轻,舌质稍淡、苔薄白,脉细,测血压120/80mmHg,也再进上方服14剂。眩 +晕基本消失。读案心悟夏教授则应用升降结合、标本兼顾方 +法。药用生黄芪、党参、白术、葛根、白 +芷、藁本益气升清,天麻、钩藤、石决明息 +风潜阳,石菖蒲、制胆南星、蜡梅花、丹参 +祛痰化瘀,枸杞子、酸枣仁、丹参、首乌 +藤、合欢皮养血安神,生何首乌、望江南润 +肠通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清、息风潜 +阳、祛痰化瘀、养血安神、润肠通便之效。 +【引自】王永炎.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何某,女,53岁。初诊:2002年7月。患高血压病10余年,近1年来感头晕目眩,耳鸣,心烦易怒,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长期服西药吲达帕胺、依那普利、美托洛尔等,血压长期波动在 (140~180)/(95~120)mmHg,前来我科就医。症见头胀痛,眩晕耳鸣,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失眠多梦,手足心发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血压180/110mmHg,心率9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西医诊 +断为高血压。 +【辨证】肝肾阴虚,水不涵木。 +【治法】育阴潜阳息风。 +【处方】赭石30g,牛膝20g,钩藤30g,菊花15g,白芍15g,龙骨15g,牡蛎15g,黄芩15g,枸杞子15g,杜仲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龟甲15g,北沙参20g,生地黄30g,山茱萸15g,玄参15g,麦冬15g。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服用。连服1个疗程。 +血压降至130/85mmHg。临床症状消失,续以上方加味以巩固疗效。读案心悟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 +内伤虚损,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病,属中医学“眩 +晕”“头痛”“中风”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肝肾 +阴虚,肝阳上亢;或者素体阳盛,上扰清窍或 +平素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或长期忧 +虑恼怒,气郁化火,肝阴暗耗或嗜食肥甘,饥饱 +劳倦,伤于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浊内 +停。根据不同证型分别配以滋补肝肾、化痰健脾 +之品。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此为治标之主 +药;用龙骨、牡蛎、钩藤平肝息风;赭石以降其 +上逆之气,并能助平肝潜阳;黄芩、菊花清肝 +火;白芍、麦冬、玄参、龟甲滋阴潜阳。 +【引自】甘业崇.镇肝熄风汤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157例.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53-54. +张某,女,63岁。头晕伴头痛20余年。平素服降压0号(每日1片)。头晕伴头痛时轻时重,耳鸣如蝉,腰酸腿软,失眠多梦,时有胸闷胸痛,两目干涩,食欲好,二便正常,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沉细弦。血压180/90 +mmHg。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 +【处方】钩藤15g,菊花10g,夏枯草1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先煎),山茱萸10g,枸杞子15g,生白芍15g,丹参20g,红花10g,郁金10g, +桑寄生15g,怀牛膝10g。 +7剂。继服降压0号(每日1片)。 +二诊:药后头痛头晕、胸闷胸痛诸症均减轻,唯感腰酸腿软、乏力,睡眠亦较前踏实,食欲及二便正常,苔薄白,脉沉细弦,血压150/90mmHg。将上方夏枯草改为12g,加赤芍15g,太子参15g,杜仲10g,7剂。 +三诊:胸闷胸痛未发作,腰酸腿软、乏力减轻,睡眠好转,仍时有头晕,有噩梦,食欲及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脉沉细弦,血压140/90mmHg,上 +方继进7剂。读案心悟本例治疗时,在滋补肝肾之品中,山茱萸 +和枸杞子经常一起使用。山茱萸酸敛,与镇肝 +潜阳药并用,效果更佳;枸杞子酸甘性凉,兼 +有肝热者,更为适宜。方中的生龙骨、生牡蛎 +二者平肝潜阳、重镇安神,常与钩藤、菊花、 +夏枯草一起使用。【引自】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曾某,女,55岁。因失眠2年伴头晕而就诊。患者失眠多梦,眠中易惊醒,醒后不易入眠,有时甚至彻夜不眠,常年服用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帮助睡眠,头晕头痛,倦怠乏力,口干心烦,两目干涩,血压一直较高,曾住院治疗,诊断为高血压。服用两种降血压药,血压控制仍不满意。观其舌红,苔薄黄,舌前及根少苔,脉沉细,血压150/100mmHg。 +【辨证】心肾阴虚,心神失养。 +【治法】滋阴潜阳,宁心安神。 +【处方】生地黄20g,熟地黄20g,白芍10g,怀山药10g,怀牛膝6g,生龙齿20g,珍珠母30g,柏子仁15g,炒酸枣仁30g,麦冬15g,远志10g,琥珀粉3g(冲服)。 +服用上方1个月,患者睡眠明显好转,已经可以不吃催眠药而入睡,但睡眠时间仍短,头晕减轻,血压略降,维持在140/90mmHg左右。上方减生龙齿、珍珠母,加桂枝1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炙甘草20g。再服药2周,病症大减,血压控制在130/(80~90)mmHg。 +读案心悟张炳厚教授诊治高血压病有其独到的见 +解,运用灵活。张老认为,高血压病在中医学 +看来,病因为风、火、痰,主要是风,病位在 +肝、肾、心,其主体在肝,其本在肾。常为本 +虚标实之证,本虚为上盛是指有头痛、头晕的 +表现,所谓下虚是指患者常有腰酸乏力的症 +状。张老认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升高是共 +性,但就每一个人来说,又都有其个性。中医 +治疗高血压就是个体化治疗,不能千人一方, +一成不变。要仔细辨明虚实阴阳,恰当用药, +方可取得好的疗效。 +此型患者除有阴虚型高血压共有的症状 +外,失眠比较重。治疗以育阴潜阳,宁心安神 +为法,方用建瓴汤(生怀山药、怀牛膝、生赭 +石、生龙骨、生牡蛎、生地黄、生白芍、柏子 +仁、铁锈水)加减。 +【引自】方居正.国家级名老中医高血压验案良方.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陈某,女,38岁。病已匝年,主要症状为头时晕痛,失眠,精神不振,心烦怕吵。屡经治疗,时轻时重,经北京某医院检查血压190/120mmHg。近日来上述诸病症均感加甚,又有恶心、易出汗现象,月经量少。脉弦上溢鱼际,尺弱。情志郁结,气血阻抑,血充于上,盈亏失调,肝阳上亢,致头晕、头痛、失眠等症。 +【辨证】肝阳上亢,气血阻瘀。 +【治法】镇肝息风,养心补血。 +【处方】紫石英18g,灵磁石1.8g(打碎,先煎),旋覆花6g(赭石15g,同布包),炒远志6g,蟹化石30g(打碎,先煎),云茯苓、茯神各10g,玫瑰花4.5g,刺蒺藜12g,川牛膝15g,熟酸枣仁12g,半夏曲12g,厚朴花4.5g,东白薇6g,谷芽、麦芽各10g。 +二诊:前方连服9剂,血压172/110mmHg,较诸前时已有下降之势,症状均有所减轻,病属慢性,拟服丸药,以观其效。仍按原方,将剂量加1倍,研细末为蜜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服。 +三诊:服丸药1个月,情况甚好,诸症大为减轻。睡眠可达五六个小时,精神甚佳,已不心烦,血压160/100mmHg。 +【处方】夏枯草10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蟹化石24g(打碎,先煎),云茯苓、茯神各10g,刺蒺藜12g,灵磁石18g,紫石英18g(同打,布 +包),炒远志10g,鹿角霜(代)20g,橘红、橘络各4.5g。 +四诊:前方连服20剂,除觉乏力、口干外,诸症若失。血压140/100mmHg。病邪已退,正气未复,拟用强心补血,巩固疗效。 +【处方】夏枯草10g,刺蒺藜12g,鲜生地黄6g,蟹化石30g(打碎,先煎),朱麦冬10g,朱茯神10g,远志肉10g,陈阿胶10g(另烊化,兑服),鲜石斛6g,黄菊花10g,东白薇6g,鹿角胶(代)6g(另烊化,兑服),大生 +地黄6g,金石斛6g,西洋参4.5g(另炖,兑服)。 +五诊:前方连服20剂,检查血压130/90mmHg,已趋正常,仍将上方去鲜石斛、鲜生地黄,加龟甲胶12g,除三胶另兑服外,其余诸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服。 +读案心悟本案为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肝阳上亢 +之证。本证实为虚实夹杂,但以实证为主,故 +首先治以镇肝息风潜阳。血压平稳后予养心补 +血善后。初诊以紫石英、灵磁石、蟹化石滋肾 +镇静安神、降低血压,紫石英以入肝经为主, +磁石以入肾经为要,两药合用有肝肾同治之 +妙;旋覆花能下气散结、消痰降逆,赭石苦寒 +质重,能平肝泄热、镇逆降气,两药合用, +宣降合法,共奏镇逆降压、化痰消痞之功; +炒远志、云茯苓、茯神、熟酸枣仁宁心安神; +刺蒺藜入肝经,能平肝息风、疏肝解郁;东白 +薇长于下降,清血热、凉肝除烦,两药合用具 +有清热平肝、凉血安神之效,再加入川牛膝, +入肝肾经苦平降泻,善引血下行,有平肝降逆除烦之效。玫瑰花气轻而不浊,理气解郁,厚 +朴花具有生发之气,降逆为君。取紫石英上能 +镇心,宁惊悸,安魂魄;下能益肝,补下焦, +散阴火。取灵磁石走肾,护真阴,镇浮阳,益 +肾补脾。二药合用,不唯重镇之力强,更有滋 +肾平肝之妙。轻用,取其轻清走上,以疏头面 +诸热。再取滋肾补肝以固本。更用党参、怀山 +药、茯苓、甘草,以宁心肺,使不受损。其中 +旋转枢机,使五脏升降有序,本源一清,眩晕 +即止。凡肝肾亏虚所发生的下虚上盛疾病,虽 +上盛症状有种种不同的表现,而其下虚的病理 +则一。所以滋水涵木,重镇浮阳,则上盛即 +解,其中脾胃调节升降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这正是施老十分强调的关键所在,亦“紫灵 +汤”有别于此类古方之处。施老的本首经验效 +方,疗效颇著。 +【引自】祝谌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三节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陈某,女,48岁。初诊:1964年3月24日。1960年起经常有头晕,血压不稳定,波动在(140~190)/(90~120)mmHg。心慌,虚烦懊恢,胸膺有时发闷,形体逐渐发胖,四肢自觉发胀,腿软沉重。腰部酸痛,睡眠欠佳,入睡困难多梦,小便频而短,大便正常,据某医院检查为:①高血压;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脉沉迟, +舌质正常、后根苔薄黄腻。血压168/98 +mmHg。 +【辨证】阳虚湿胜。 +【治法】温阳利湿。 +【处方】党参6g,生白术6g,茯苓6g,白芍6g,川熟附子4.5g(打碎),桑寄生9g,狗脊9g(炮),杜仲9g,龙骨9g(打碎),牡蛎12g(打碎)。 +二诊:1964年4月6日。服药后腰已不痛,上午头晕已微,下午尚晕,晚间少腹隐痛,脉沉细迟,舌暗红无苔。阳虚湿胜,阴亦不足,治宜阴阳兼顾,温阳益阴法。 +【处方】党参9g,连皮茯苓9g,白芍 +6g,川熟附子18g(先煎),龙骨9g(打碎),牡蛎12g(打碎),熟地黄6g, +桑寄生9g,狗脊9g,杜仲9g,川楝子4.5g(炮)。5剂。 +三诊:1964年4月14日。服药后头晕又减,虚烦懊恼、脐下腹痛俱见好转,纳谷尚可,睡眠仍不佳,血压118/78mmHg,脉弦缓,舌正常无苔,病势已减,仍宜温阳益阴。 +【处方】党参6g,生白术6g,连皮茯苓9g,白芍6g,川熟附子4.5g(先煎),熟地黄6g,枸杞子6g,桑寄生9g,杜仲9g,川楝子5g(炮),龙骨9g(打碎),牡蛎12g。5剂。 +四诊:1964年5月11日。服上药后头晕心烦未作,血压稳定而正常。最近胸膺憋闷不舒,睡眠欠佳,有时因憋气而惊醒,饮食尚好,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脉左沉微弦滑、右沉迟,舌质正常无苔。服温阳益阴之剂,头晕心 +烦虽解,而胸中阳不足以致湿痰阻滞,心气不宁。治宜调心气,温化痰湿。 +【处方】茯苓6g,法半夏6g,炒枳实3g,竹茹3g,远炙志3g,九节菖蒲3g,酸枣仁9g,党参4.5g,白术4.5g,生姜2片,炒小麦9g,大枣3枚(劈)。5剂(隔日),随访诸症皆愈。读案心悟患者头晕血压高,然而脉沉迟、沉细迟, +皆阳虚阴不足之象,舌质不红,形体发胖,四 +肢自觉发胀沉重,困倦乏力,小便频数,综合 +脉症又为阳虚湿盛之证。法宜温阳理湿,若误 +用苦寒清热之剂,则更损真阳,致使阴阳更失 +平衡,病情必因此而增变。蒲老用附子汤温阳 +益气利湿,龙骨、牡蛎养阴潜镇虚阳,佐以桑 +寄生、狗脊、杜仲、枸杞子补益肝肾,此方略 +予增减共服15剂而头晕心中虚烦皆除,血压降 +至正常。但胸膺憋闷,睡眠欠佳,改以十味温 +胆加减,调心气,化痰湿善其后。 +【引自】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舟医案钱某,女,66岁,内蒙古人。初诊:1995年4月26日。患高血压性冠心病16年之久,一直用中西药治疗,曾服复方降压片、降压灵、复方丹参片等,血压不稳,旋降即升,测血压160/100mmHg。近1年病情加重,头目眩晕,心悸,胸闷,背部酸沉,少寐,口干,手足时发震颤,最为奇者,舌麻为甚,五味不辨。视其舌大而偏红,舌苔白滑,脉沉。 +【辨证】肝阳上亢,阴虚。 +【治法】潜阳息风。 +【处方】苓桂术甘汤。茯苓30g,桂枝12g,白术10g,炙甘草10g。 +��14剂药后,胸闷、心悸、背沉减轻。然患者之舌麻反甚。血压因舌麻旋即升高,头眩、失眠、心悸、口干、手足颤动亦随舌麻而加重。再视其舌红而少苔,脉沉细无力。细辨此证,前按阳虚水气上冲而反加重,今舌红少苔,脉来沉细,呈现阴虚而有手厥阴风火上燔之势,此阴虚风动也,治以滋 +阴潜阳息风为急。 +【处方】麦冬30g,白芍30g,酸枣仁30g,生地黄20g,炙甘草14g,龟甲12g(先煎),牡蛎30g(先煎),鳖甲16g(先煎),阿胶10g(烊化),太 +子参20g,桂枝3g,五味子10g。 +此方服后,症状大为减轻。又照上方自进7剂,舌麻已愈其半,大便爽,心悸、失眠、口干、掉眩诸症皆减。舌麻多在凌晨感觉明显。“晨起而发者,阳动而阴未济也”,仍守上方,继服30余剂,舌麻一症痊愈。血压120/80mmHg,冠心病亦得到控制,随用羚羊钩藤汤与黄连阿胶汤交替服之,以善 +其后。 +读案心悟舌麻过甚,且伴有心悸、头晕目眩、手 +足震颤、舌红少苔、脉来沉细等候。用吴鞠通 +“三甲复脉汤”加味,用“复脉汤”滋阴养 +血,加“三甲”潜阳息风。值得注意的是,本 +案患者脉来沉细无力,结合其心脏病病史,其 +人亦有心阳不足的一面,所以在方中又加入太 +子参、桂枝等甘温之品,扶助心阳之外,又有 +活泼气机,协调阴阳之妙义。 +临床使用“三甲复脉汤”要紧扣厥阴阴 +虚,风阳内动的病理特点,其辨证要领以头晕 +目眩,心中憎憎大动,肢体抽搐或瘾疯,舌红 +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见结代诸象为准。 +【引自】陈明.刘渡舟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王某,男,54岁。初诊:1978年12月26日。高血压病史5年。自觉头晕,头胀,胸闷。血压190/130mmHg。服用复方降压片等有好转,但血压不稳定,口干,烦躁易怒,怒则心悸,头痛,失眠多梦。检查:舌胖黯、黄白苔,脉沉弦,血压190/120mmHg。 +【辨证】肝阳上亢,痰浊血瘀。 +【治法】清热平肝,活血化浊。 +【处方】川芎20g,菊花12g,葛根20g,夏枯草12g,黄芩12g,瓜萎20g,薤白15g,青木香15g,芜蔚子30g,香附15g,决明子20g,蝉蜕6g,首乌藤30g,珍珠母30g。继服降压片。 +二诊:1979年1月9日。进前方头晕、头痛、胸闷完全缓解,睡眠进步,大便通畅,情绪好转。舌胖黯、苔薄黄,脉沉弦,血压150/100mmHg。上方加郁金15g继服。 +三诊:1979年1月16日。进前方以后,自觉已无其他不适感,睡眠可,舌胖黯、苔薄白,脉沉弦,血压138/85mmHg,上方继服。读案心悟本例头晕,头痛,血压高,口干,烦躁 +易怒,为肝阳上亢、肝热上冲之证;舌黯为血 +瘀,黄白苔为痰浊内盛;舌体胖、口干为久病 +气阴虚。郭老予以清热平肝、活血化浊之剂。 +菊花、黄芩、夏枯草、青木香、芜蔚子、决明 +子清热平肝降压;蝉蜕祛风清热;瓜蒌、薤白 +宽胸行气散结;川芎、葛根活血通脉解肌降 +压;首乌藤、珍珠母养心安神。【引自】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01.黄某,男,61岁。患者原有冠心病病史5年余,经常感觉心慌、胸闷,近日又觉心悸、胸闷而来诊。刻诊: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昏口干,睡眠尚可,纳谷正常,二便通调。舌质红、苔薄白,脉细结代。检查:心率75次1分,心律失常,期前收缩5次/分,血压150/100mmH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 +律,房性期前收缩。 +【辨证】气阴不足,心血瘀滞。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处方】生脉活血汤加减。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6g,全当归15g,炒赤芍12g,紫丹参20g,茯苓12g,柏子仁10g,生牡蛎30g(先煎), +炙甘草6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服药7剂后,心悸胸闷、气短均有好转,头昏已愈。检查心率70次/分,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失常。继服原方15剂后,心悸愈,余症悉 +除,复查心电图正常。仍予原方5剂,以资巩固。读案心悟生脉活血汤由益气复脉的生脉散加活血 +化瘀药组成,方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 +气养阴、敛汗生脉。实验证明,生脉散有增加 +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调整心脂代 +谢、减少心肌耗氧量等作用。当归,补血活 +血,入手少阴经,其味带辛而甘,入行血药则 +使血行;赤芍,清热、凉血、散瘀,为治血瘀;Q2 +之品;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功专活血散瘀。 +三药合伍,共奏活血化瘀之功。实验研究,当 +归、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药有扩张冠状动 +脉、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快血流速 +度、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从而减轻动脉粥样 +硬化、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保 +护心肌,抗心律失常。��子仁养心安神,主疗 +心悸;茯苓利窍宁心而安神;生牡蛎益阴而潜 +上越之阳;炙甘草补三焦元气,使和诸药,且 +能通经脉利血气。 +【引自】上海中医研究所.中医内科医案精选.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王某,男,63岁。初诊:1980年6月11日。主诉为耳鸣2年,加重半个月,整天两耳内如蝉鸣,听力减退,须高声说话方可听见,伴见头晕、头痛,心情紧张。近日来两下肢水肿明显,行走时有沉困疲乏感,时感发凉,同时有胸闷、胸痛时发时止,小便清利,大便正常。西医曾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经中西医多方治疗,除血压稍降、头痛减轻外,余症均未见好转,专赴成阳求医。查体: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细。两下肢凹陷性水肿。化验:血清胆固醇7.6mmol/L,β-脂蛋白14.7mmol/L,三酰甘油3.1mmol/L。心电图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电轴-46。心电图aVR导联呈SR,R/S>1。脑血流图提示:流入时间延长,血管弹性尚可,供血量均低于正常。查血压140/90mmHg。患者年过花甲,肾气本虚,髓海不足,加之阴阳两虚,阴不涵阳,虚阳上扰,故脑转耳鸣耳聋。肾阳不足,水湿不化,温煦失司,故下肢水肿,沉困疲乏,时而发凉,小便清利。 +【辨证】肾阴阳两虚,兼心脉瘀阻。 +【治法】滋养肝肾,柔润息风,并养心化瘀。【处方】生地黄、何首乌各12g,山茱萸、陈皮、牡丹皮各9g,茯苓、钩藤各13g,制附子、红花、桂枝各6g,桑寄生、丹参各15g,泽泻、天麻、川芎各10g。药用上方,水煎服。 +二诊:6月27日。药后两下肢水肿消失,沉困减轻,眩晕明显好转,头痛轻微,但耳鸣等症仍无变化,夜梦多,舌淡红、苔薄白,脉转细数,左弦,右尺略显不足。中医学认为此系肾阳渐复,水湿已去,唯肝肾阴尚虚,故变。 +【处方】山茱萸、泽泻、菊花、牡丹皮各9g,生地黄、女贞子各12g,龙齿、磁石各20g,桑寄生、茯苓各15g,天冬、麦冬各7g,川芎10g,丹参18g。水煎服,14剂。 +药后耳鸣减轻,听力增加,睡眠好转,下肢不肿。守6月27日方加石菖蒲9g,天麻10g。继服30剂后,耳鸣尽除,听力恢复,头已不痛,胸闷、胸痛未作;余症尽愈。血压138/80mmHg。化验:血清胆固醇3.9mmol/L,三酰甘油2.1mmol/L。心电图检查结果同前。脑血流图示:流入时间未见明显延长,血流量大致对称。随访4年未见复发。读案心悟肾阴阳两虚型高血压,可因肝肾阴虚日 +久,阴损及阳而成,或因患高血压后过用苦寒 +攻伐之剂损伤阳气而成,或因患者年高及更年 +期妇女,肾阴肾阳本虚又患高血压者多见此 +型。由于肾阳虚弱不能安于本位,肾阴亏虚不 +能涵养,因而导致虚阳上浮,肾气下冷,形成 +上盛下虚之证。 +《金匮要略心典》曰:“八味肾气丸补阴 +之虚,可以生气,助阳之弱,可以化水,乃补 +下治下之良剂也。”正基于此,用八味肾气汤 +治疗肾阴阳两虚的高血压确属方药对症,征之 +于临床,屡效不爽。 +@@【引自】陈桂德.八味肾气汤治疗高血压75例疗效观察,长春中医药学院学报,1999,15(3):44.洪某,男,55岁。1990年10月5日入院。反复心痛、心悸、胸闷、短气2余年。近1个月来,因工作劳累,胸脘呈阵发性疼痛,每次约10分钟,痛时彻背,放射至左肩胛部,呼吸时疼痛加剧,短气,太息,痛时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缓解或消失,食欲缺乏。咳逆痰涎较多,胃脘部痞满,恶心欲呕。昨晚突发心前区剧痛,胸闷短气,呼吸不利,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急诊入院。给氧及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后心痛缓解,收住院观察。检查:体温正常,血压164/90mmHg,双肺(-),肝脾肋下未触及,心浊音界稍向左下扩大,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T波双相,提示“冠状动脉供血 +不足,心肌劳损”。 +症见患者精神疲惫,颜面萎黄,心悸胸闷,胃脘疼痛,喘息咳唾不得 +卧,短气不足以息,纳呆,二便正常,舌苔厚白,脉弦细沉缓。 +【辨证】气滞血瘀,痰浊痹阻,心阳不足。 +【治法】通阳宣痹,活血化瘀,和胃降逆。 +【处方】通冠宣痹汤。瓜蒌实15g,薤白15g,半夏15g,丹参30g,檀香15g,砂仁10g,红花15g,川芎15g,赤芍15g,细辛3g,荜芨10g,田三七10g +(为末,冲服)。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服4剂后心胸闷痛缓解,胃脘痞满减轻,咳逆痰少,食欲稍增,脉弦细,舌淡红、苔白。上方加减服用10剂时,诸症基本消失,心电图明显好转。又以上方加减出入调治2个月后临床痊愈,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随访1年,心 +痛无复发。读案心悟 +此方由瓜萎薤白半夏汤、丹参饮加味而 +成,用治冠��病心绞痛,症见:胸痹胸闷,心 +悸心痛,痛彻胸背,短气喘促,不时太息,咳 +痰浊唾,呕逆烦满,脉缓或沉细,舌淡紫、苔 +薄白,本虚标实者,疗效显著,屡试屡验。方 +中瓜萎开胸宣痹,以通心阳;薤白通心阳,以 +宣痹。胸痹多由胃浊上逆,取半夏和胃降逆 +化痰,降胃逆可以扶心阳;丹参活血化瘀; +檀香、砂仁、细辛、革拔芳香化浊,温通散寒 +以止痛;川芎、白芍、红花行血活血化瘀;田 +三七强心止痛。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刘某,男,71岁。初诊:2002年11月15日。患者头晕、心悸、胸痛6年, +发作1周。症见:头晕眼胀,劳累后发作,胸闷、胸痛,心悸,上楼气喘, +疲乏,睡眠不好,大便干结,舌质黯红、苔中心黄腻,脉弦细。血压160/90mmHg。心电图:ST-T改变,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西医诊断:高血压,冠心 +病心绞痛,心律失常。 +【辨证】阴虚阳亢,心气不足,心脉瘀阻。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平肝定悸。 +【处方】天麻、杭菊(后下)各10g,生黄芪30g,夏枯草10g,白蒺藜、丹参、赤芍各15g,红花6g,炒酸枣仁20g,瓜蒌壳、生龙齿各15g,生地黄20g,决明子15g,首乌藤20g。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 +服药7剂后,头晕减轻,胸闷、胸痛好转,由原来每日发作4~5次减至2~3次,仍感心悸、气促、疲乏。减夏枯草、红花,加白参6g,麦冬12g,葛 +根20g。调服月余,血压130/80mmHg,心电图改善,诸症缓解。读案心悟高血压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 +病,以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140/90 +mmHg)为特征。中医治疗是以病征结合、辨 +证论治方法,把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失衡作为 +重点。 +方中天麻、菊花、夏枯草、白蒺藜、生地 +黄滋阴平肝潜阳;丹参、赤芍、瓜萎壳、红花 +活血通络,理气宽胸;患者常常心气不足,气 +为血之帅,气虚不足以推动血行,则瘀血阻络 +更甚,故用大剂量黄芪以益气活血;以炒酸枣 +仁、生龙齿、首乌藤养心镇静安神;决明子平 +肝降压,润肠通便。诸药共奏益气养阴、活血 +通络、平肝定悸之功,取得满意疗效。 +【引自】郑秀玲.自拟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72例.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12(12):937. +吴刘某,男,48岁。心前重压闷痛,下肢水肿,有高血压病史3年,形体肥胖,面浮色苍,平卧气促,血压170/110mmHg,脉沉细而不均,舌胖、边有齿印及瘀斑、苔腻。心电图显示:不完全性左前支半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右束 +支传导阻滞。眼底动脉硬化I~Ⅲ级。诊断为胸痹。【辨证】心阳不振,痰瘀痹阻。 +【治法】温心阳以通脉痹,化瘀浊而 +利水湿。 +【处方】桂枝9g,降香6g,广木香6g,枳壳9g,瓜萎皮15g,红花4.5g,当归12g,川芎9g,丹参15g,茯苓12g,泽 +泻15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第4周时,心前区闷痛减轻。面足水肿消失,但头胀痛不减,苔薄黄,脉细弦。原方加平肝清热之品,共治疗2个月,患者症状消失,血压、血脂降至正常,心向量图检查,左前半支阻滞消失。5年后随访, +病情稳定,可从事一般劳动。 +读案心悟此方用于冠心病,症见心悸气短,脉沉细 +或滞迟,舌胖、苔厚腻而灰白。方中桂枝、瓜 +萎,温阳宣痹;红花、丹参、川芎、当归,活 +血养血;茯苓、泽泻,化痰利湿;降香、广木 +香、枳壳,理气温通。阳虚甚者,加用附子、 +干姜;佐以白术、山药、甘草,以健脾化湿, +杜绝痰湿为本。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马某,男,54岁。初诊:1999年11月3日。患者因“眩晕10余年,加重 +1周”来诊,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波动在(170~190)/(100~125)mmHg。1周前,因情绪激动,突发头痛,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右侧头部及肢体麻木,血压190/125mmHg,在外院按高血压脑病,用硝普钠、尼群地平等治疗3天,疗效不显。来诊时症见: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舌质黯红少苔,脉弦大,垂取空无。血压180/123mmHg。 +【辨证】阴虚阳亢,肝风上扰。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处方】龟甲10g,黄芪15g,川芎10g,制何首乌10g,地龙12g,丹参20g,怀牛膝15g,豨签草20g,葛根6g,郁金10g,石菖蒲10g,半夏10g,菊花15g,人工牛黄0.3g,生山楂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4周为1个 +疗程。 +二诊:服药5剂后,眩晕、耳鸣减轻,血压降至160/100mmHg。继服原方 +10剂。 +三诊:诸症基本缓解,血压150/95mmHg,舌质暗红、苔薄白,脉虚弦。 +原方去菊花,继服10剂。 +四诊:除右侧肢麻外,余无所苦,血压稳定在140/90mmHg。原方加丝瓜 +络10g,白芍20g,通经活血脉,继服10剂。 +五诊:麻木消失,血压120/85mmHg。巩固治疗2个月,随访半年未 +复发。 +读案心悟方中黄芪、龟甲为君药,有滋阴潜阳、 +益气活血、通行经络之效;川芎、地龙、郁 +金、丹参、山楂有活血凉血通络,行气化滞 +的功效,增强君药活血通络之效;半夏、石 +菖蒲,清热化痰,醒神开窍,辅佐君药,升 +清降浊,痰瘀宣化,活血通络,清热解惊; +葛根、菊花、牛黄除热生津,清肝息风,并 +以寒凉之性,佐君药气温之性,以防伤阴之 +弊。君臣配用,有益气活血,滋阴潜阳,行 +血通络,祛痰开窍,阴阳同调,痰瘀共治的 +功效。何首乌、豨签草为佐药,补肝肾,清 +虚热,防止君臣之品温燥伤阴。牛膝一味, +将诸药引入肝肾之经。诸药合用,益气兼 +行血,活血兼化痰,滋肾兼平肝,滋阴以 +潜阳。采用气血共调,阴阳并举,痰瘀同 +治,达到益气活血、滋肾平肝、化痰醒神的 +功效。 +【引自】王尚勇.预防中风汤治疗高血压100例临床疗效观察.北京中医,2003,22(1):20.德医案何某,女,52岁。初诊:1994年5月3日。主诉阵发性头晕月余。患者于1个月前始阵发性眩晕,头部不能旋转,头转向侧位时晕甚,伴呕吐,改变体位时往往眩晕加重。大便干燥,数日1行,曾服通便药,口苦口干,晕甚则恶心呕吐,两侧略有头胀痛,左侧为甚,伴有腰酸痛。曾行颈椎CT,示颈椎2、 +3骨质增生。颈椎X线片示颈椎病。脑血流图示动脉硬化。 +动态心电图提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较多室性期前收缩,ST-T未见明显异常。收入我院治疗,入院诊断: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②颈椎病-交感型;③窦性心动过缓。今日特请焦老师会诊。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曾孕2胎,足月顺产一子一女。舌苔略白,右脉沉滑略弦,左脉沉弦(正在静脉滴注治疗)。 +中医诊断:眩晕。西医诊断: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②颈椎病-交 +感型;③窦性心动过缓。 +【辨证】肝肾不足,虚风夹痰。 +【治法】益肾平肝,潜阳息风,化痰。 +【处方】4月曾住院10余日,服焦老方如下,服后头晕减,然因劳累复作@⑨; +而再入院。 +4月方:炒杜仲12g,桑寄生20g,生白芍10g,玄参12g,半夏12g,天麻12g,生石决明30g(先煎),生赭石30g(先煎),枳实12g,化橘红10g,茯苓18g,竹茹6g,钩藤35g(后煎),泽泻30g,生荆芥穗6g,生龙骨、生牡蛎各25g(先煎),全蝎6g,黄芩9g,焦槟榔12g。3剂,水煎服(效可继服)。 +【处方】5月3日方:桑寄生25g,生赭石30g,川续断15g,炒杜仲15g,生石决明30g(先煎),天麻10g,半夏10g,炒枳实12g,化橘红12g,茯苓20g,钩藤30g(后下),羌活6g,全蝎6g,炒黄芩10g,酒大黄5g,焦槟榔 +12g。3剂,水煎服。 +二诊:1994年5月7日。今日述昨夜失眠,头向后、向左侧卧位时症状加剧,舌无发硬,无耳鸣,自觉左侧头胀好转,面红好转,不改变体位时头晕未作,已可试做昂头及左侧卧位,未发生左侧偏头痛,腰痛好转,大便已不干,日行1次,舌苔略白,脉象沉略滑。 +鉴于症情减轻,故再加减上方进之。 +【处方】生赭石(先煎)30g,生石决明30g(先煎),泽泻3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先煎),白术9g,半夏10g,化橘红12g,茯苓20g,天麻12g,川续断15g,杜仲15g,羌活6g,全蝎6g,厚朴12g,枳实12g,酒大黄5g,炒酸枣仁30g,远志12g,钩藤30g(后下),全瓜蒌30g。6剂,水煎服。 +三诊:1994年5月12日。头晕及夜寐均较前减轻,面红好转,左侧头胀见 +清爽,仍感腰部略痛,大便日行1~2次,舌苔薄白,脉沉仍有滑象。 +据此脉症,知肝阳得以潜纳,痰浊尚盛,再守前方而加重化痰息风之品。 +【处方】生赭石30g(先煎),生石决明35g(先煎),泽泻4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先煎),白术9g,半夏12g,化橘红12g,茯苓30g,制南星10g,天麻12g,杜仲18g,怀牛膝15g,羌活9g,全蝎9g,枳实15g,酒大黄5g,炒酸枣仁30g(先煎),远志12g,钩藤35g(后下),全瓜蒌45g。7剂,水煎服。 +四诊:1994年5月21日。头晕较前减轻,未大发作,亦未发生恶心,偏头痛已愈,面色红明显减轻,现走路时亦可回头而不发生眩晕,然颈部酸胀不适、腰部略痛仍作,大便调,成形便,日行1~2次,寐佳,舌苔薄白, +脉滑。 +诸症减轻,仍守前方出入。 +【处方】生赭石30g(先煎),生石决明35g(先煎),半夏12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先煎),泽泻40g,化橘红12g,茯苓30g,制南星10g,天麻12g,杜仲18g,怀牛膝15g,羌活9g,全蝎9g,枳实12g,钩藤35g(后下),全瓜蒌45g,远志12g,炒酸枣仁30g(先煎),怀牛膝15g,炒黄芩10g。7剂,水煎服。 +五诊:1994年5月28日。患者出院后感觉一直良好,偶有胸闷,而头晕已愈,颈部活动后亦未发作,既往心动缓,心律失常,现心率由50次/分达70次/分,气短���左胸上部隐痛而闷,腰酸,纳可,小便调,夜寐欠,均较住院时好转明显,唯大便偏干,面部亦色红,舌苔薄白、水滑,脉沉滑缓。 +脉症均较前好转,仍守上方加减用之,以巩固疗效。 +【处方】全瓜蒌40g,薤白12g,半夏12g,枳实12g,厚朴12g,化橘红12g,茯苓35g,泽泻35g,猪苓20g,紫苏梗、藿香梗各12g,檀香9g(后下),远志12g,焦山楂10g,天麻10g,炒酸枣仁20g(先煎),首乌藤15g,焦槟榔12g,红花9g,珍珠母30g(先煎)。14剂,水煎服。读案心悟患者系“交感型颈椎病”“椎-基底 +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眩晕,然焦老师并 +未着眼于此,而是四诊合参,考虑为肝肾 +不足,虚风夹痰上扰发为眩晕之症,故 +予以益肾平肝,潜阳息风,佐以化痰之法 +治之,妙在用焦槟榔一味质重下达,将逆 +冲于上之气降于下,痰湿上扰必除,眩晕 +自止。 +【引自】阎小萍.焦树德临证百案按.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唐某,男,72岁。1982年10月19日登高取物,突觉头晕头痛,旋即全身无力,走路不稳,当即卧床,虽神志尚清,但已不能言语,急送某医院。检测血压180/110mmHg,右侧肢体不遂,口眼喝斜,大便秘结,脉弦滑,舌质黯淡、苔白厚腻。 +【辨证】肝风夹痰,上蒙心窍。 +【治法】息风降痰,引火归元。 +【处方】资寿解语汤。天麻12g,羌活9g,防风9g,附子6g,肉桂6g,酸枣仁12g,羚羊角粉(代)1g(冲服),甘草3g,麻黄6g,红花10g,茜草12g,大黄9g,淡鲜竹沥水30mL(分冲)。每日1剂,水煎,每日服2次。另服 +牛黄清心丸10丸,每服1丸,每日2次。 +二诊:上方连服28剂,右侧肢体较前有力,语言较前清晰,大便渐爽,脉弦滑,舌质红、苔薄白腻,仍守前方去生大黄、茜草,加黄芪15g,地龙10g,桃仁10g,当归12g,继服1个月。 +三诊;进药1个月后,讲话吐词比较清晰,执杖能自由行走,穿衣吃饭等均不需他人照料。1983年2月随访,日常生活可完全自理,步履转稳,行走自如,言谈吐词基本清楚,嘱继服丸药以善其后。 +读案心悟中风一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不外由 +风(肝风)、痰、火、瘀诸因素致人体气血 +逆乱、阴阳失衡,更由七情恼怒,或房劳失 +度,酒食不节等因素所诱发。临床治疗应根 +据标本缓急辨证用药。一般在急性期侧重于 +治疗标实,恢复期侧重于治疗本虚。【引自】崔应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心血管病,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 +社,2003. +【处方】黄芪30g,当归6g,红花6g,川芎6g,桃仁15g,地龙15g,全蝎3g,丹参30g,赤芍15g,瓜萎30g,薤白10g,郁金10g,泽兰10g,车前子15g。2剂,每日1剂,日服2次,每2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每日测血压1次。治疗时停服其他降压药。 +二诊:诉头晕头痛、胸闷显著改善,双下肢水肿消退,唯偶有心悸、肢麻,测血压150/95mmHg,前方去泽兰、车前子,加桂枝6g,再服2剂后,自诉症状基本消除,舌紫黯及舌下脉络瘀紫均有改善,脉弦缓,血压120/90mmHg,复查心电图未见室性期前收缩,继服10剂后改用六味地黄丸巩固,随访半年,未有反复,血压稳定在110/85mmHg。 +读案心悟补阳还五汤主治头晕头痛,或胸闷心悸, +或肢麻偏瘫,或神倦乏力,腰酸,舌胖大、舌 +质紫黯或瘀点、舌下脉络瘀紫,脉细涩或结 +代。临床发现其降压效果多缓和且稳定,极少 +出现反复。对降低舒张压作用尤为突出,能有 +效缓解头晕头痛症状,显著改善气虚之神倦乏 +力及舌紫黯等血瘀现象。但对气虚血瘀型高血 +压Ⅲ期疗效不肯定。 +【引自】顾衡强,唐福康,赵文发,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50例临床观 +察.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5,5(2):3-4.田某,女,69岁。初诊:1991年7月1日。发作性眩晕10余年,近2个月来反复发作,伴乏力、消瘦,曾在某医诊服六味地黄汤加味40余剂,效果不佳且加重。经人介绍来中医科住院请高老治疗。症见面色少华,眩晕仍发作不减,伴恶心呕吐,头痛,胸脘痞闷,乏力足冷,多汗。西医诊断为高血压Ⅱ期,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观其舌质略淡、苔白中腻,诊得脉沉 +细滑。 +【辨证】痰饮内阻,浊阴不降。 +【治法】健脾和胃,燥湿化痰,升清降浊。 +【处方】生黄芪12g,太子参10g,法半夏10g,枳实10g,竹茹10g,荷叶10g,蒺藜10g,白术10g,陈皮10g,炙枇杷叶10g,赤芍15g,炙甘草5g,大 +枣5枚。 +服上方6剂,眩晕发作减轻,精神好转,呕吐消失,能纳食,仍轻度恶心、乏力。守上方又服18剂后,眩晕一直未再发作,精神恢复,食欲增进,面色见红润,体重增加4kg,血压平稳,诸证皆除。读案心悟眩晕一证,原因甚为复杂,必须审因论治。 +高老尝谓:“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必伏其所主, +而先其所因。”本案前医未审证求因,误将痰饮辨 +为阴虚,投以滋腻之补阴药,更使脾胃阳气不足, +运化功能减弱,升降失常,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 +降的病理变化。高老从因正误,从误求法,适中病 +机,补偏救弊,故取效甚著。由此可窥知高老“审 +因论治”“治病求本”的学术思想。 +【引自】王发渭.高辉远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周某,男,17岁。初诊:1975年2月17日。上半夜突感头晕,继则头痛, +呕吐宿食痰涎4次,神志昏迷,四肢抽搐,脉弦数,口臭便秘,舌红苔薄。 +【辨证】痰蒙心窍。 +【治法】平肝息风,化痰开窍。 +【处方】羚羊角粉(代)0.9g(分吞),生石决明30g(先煎),杭菊花9g,朱茯苓12g,大地龙6g,钩藤12g,橘红6g,制半夏12g,丹参15g,三七 +粉4.5g(分吞),至宝丹1粒(研末分吞)。4剂。 +二诊:1975年2月21日。四肢抽搐已平,神志时清时昧,烦躁不安,夜间惊叫,身热头痛剧烈,项强,时或二便自遗,脉弦小,舌红苔薄腻。肝风升 +腾之势未刹,头部脉络损伤,痰瘀夹热阻于其间,再拟平肝息风化痰清热方以开窍。 +【处方】羚羊角粉(代)0.9g(分吞),生石决明30g(先煎),广犀角(水牛角代)12g(先煎),鲜地黄24g,炒牡丹皮9g,淡豆豉9g,生栀子9g,陈胆星6g,广郁金9g,鲜石菖蒲9g,至宝丹1 +粒(研末分吞)。6剂。 +三诊:1975年2月27日。神志渐清,烦躁见减,头部剧痛项强,依然经常惊叫,二便仍不能自主,身热,口干,唇燥,脉细弦,舌边尖红、苔薄。风阳上扰,阴伤日显,痰热瘀交阻,再拟养阴息 +风方而化痰瘀。 +【处方】羚羊角粉(代)0.9g(分吞),生石决明30g(先煎),鲜生地黄30g,生龟甲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生鳖甲24g(先煎),陈胆星6g,川贝母9g,生栀子9g,广郁 +金9g,三七3g(分吞)。稍加减服7剂。 +四诊:1975年3月6日。服上方3剂时头部剧痛即止,服至7剂头痛未发,颈软,神清,寐安,纳可,二便已正常,偶有言语错乱,稍感头晕,脉弦小 +苔薄。肝经风阳渐平,痰瘀亦有化机,续以平肝化痰瘀调治,而服7剂。 +【处方】沙苑子、白蒺藜各9g,墨旱莲30g,大黑豆30g,朱茯苓9g,朱远志6g,制半夏9g,陈胆星6g,丹参15g,当归12g,鲜石菖蒲12g,磁朱丸 +4.5g(分吞)。7剂。 +五诊:1975年3月13日。药后诸症向愈,唯于活动后稍有头痛,脉细滑,苔薄腻。肝经风阳得平,头部络脉痰瘀渐化,治拟益肾养肝佐以化瘀,冀得 +巩固。 +【处方】沙苑子、白蒺藜各9g,制何首乌15g,当归12g,丹参15g,朱茯苓12g,墨旱莲12g,制半夏9g,朱远志6g,大地龙9g,陈胆星6g,广郁金 +9g。7剂。读案心悟本例为风阳暴盛,夹痰瘀上阻于脑,以致头 +痛神昏抽搐,二便自遗之危笃病症,继则又见风 +阳痰热耗伤阴液,症情错杂,治疗亦据病情变化 +而进退,但始终以镇潜风阳而化痰瘀为治则,症 +见神志昏迷合至宝丹以开窍,烦躁不安之时,参 +入犀角地黄汤及栀子豉汤清热凉血除烦,阴伤之 +象显见时,则参入三甲复脉之意育阴潜阳,遂化 +险为夷,症情日趋稳定,告愈出院。 +【引自】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孙某,女,68岁。初诊:1999年6月24日。主诉头痛10余年,加重1 +个月。 +10余年前出现头痛,测血压发现血压偏高,最高时血压可达195/95mmHg,初服降压0号,现服吲达帕胺片,血压波动在(150~180)/ (90~100)mmHg,近1个月来头痛加重,前日晨起左侧肢体及面部发麻,做脑CT(-),血糖(-)。经西医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又出现嗜睡,停 +药后嗜睡缓解。既往史:血脂偏高。 +刻下症见头痛项强,耳鸣如蝉,纳食尚可,睡眠较差,梦多纷纭,口舌 +干燥,二便尚调。舌红、苔白腻,脉沉弦细。测血压170/95mmHg。 +【辨证】阴虚阳亢,肝风内动。 +【治法】滋阴潜阳,柔肝息风。 +【处方】镇肝熄风汤加减。龟甲12g,白芍15g,钩藤12g,牛膝10g,生龙 +骨、生牡蛎各30g,天冬10g,天麻10g,丹参20g,水蛭10g,生赭石20g,玳瑁 +3g(分冲),全蝎2g(研末分冲)。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医嘱调情志,避风寒,忌生冷、辛辣、刺激之品。 +治疗经过服上药7剂后,患者自行停服西药降压药,头痛等诸症均减轻,血压维持在(130~140)/(70~80)mmHg。上方减生赭石、玳瑁、全蝎,加生石决明12g,菊花10g,豨益草25g。再进14剂,头痛基本未作,血压平稳。 +◆读案心悟头痛见舌红、脉弦为阳亢之征;肢及面 +部麻木为欲动风之兆;口干、耳鸣如蝉为肝肾 +阴虚之象;苔白腻、睡眠差为风痰内扰之症。 +方中在镇肝熄风汤基础上加上天麻、全蝎、水 +蛭,意在加强息风通络之功,与现代用水蛭等 +活血之品治疗���血栓有同功之妙。 +【引自】翁维良.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许某,女,68岁。有高血压病史6年,“右侧肢体不遂伴口舌喝斜3天”为主诉入院治疗。患者2天前因情志所伤突然出现右侧肢体不遂,行走无力,伴见舌体喝斜,语言謇涩,遂来我院就诊,经做头颅CT示为左侧顶叶脑梗死。入院后症见右侧肢体偏瘫,上肢肌力为0级,下肢肌力为Ⅱ级,伴见口舌喝斜,语言不利,小便黄,大便干结,测血压165/105mmHg,查其舌质黯红、有瘀斑、舌苔黄厚腻,脉涩。 +【辨证】风中经络之痰瘀阻滞。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处方】祛瘀化痰汤。当归12g,丹参30g,赤芍15g,川芎12g,水蛭9g,胆南星9g,半夏12g,枳实9g,茯苓15g,石菖蒲15g。轻、中度患者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重症者每日2剂,分4次服用,30剂为1个疗程。另配合静脉滴注中药清开灵针以增强清热化痰之力。 +患者经治10天后,患者口舌喝斜已不明显,语言较前流利,右下肢肌力可达IV级,上肢肌力为Ⅱ级,舌质稍黯、苔薄微黄腻,拟原方继续口服,改用脉络宁针静脉滴注,以增强化瘀通络之力,经治20天,患者右上肢肌力IV级,右下肢肌力已达V级,其余症状基本消失。嘱其出院后继续服用上药方, +以资巩固疗效。 +读案心悟本方主治高血压缺血性中风。无论对急性 +期或恢复期,屡用屡效。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 +动脉血液循环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 +中医学认为:本病既有瘀血形成,又有痰浊内 +生,痰浊滞经,易成瘀血,瘀血阻络,聚为痰 +浊,痰瘀滞结,是本病的病理特点,近年治中 +风多宗活血化瘀之法,虽有效果,但见弊端, +运用祛瘀化痰汤突出了痰瘀同治的原则,其中 +当归、丹参、赤芍、川芎、水蛭活血化瘀通 +络;胆南星、半夏、枳实、茯苓、石菖蒲除痰 +利湿开窍,体现了“治痰不忘祛瘀”和“治痰 +常须治瘀”的痰瘀同治原则,故能收到良好的 +效果。 +【引自】沈元良,名老中医话高血压病,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赵某,男,47岁。初诊:1978年8月10日。自述原发性高血压6年,血压高达170/125mmHg,现在血压不稳定,经常突然昏倒,并且常感觉心慌、心悸,胸部满闷,气短,疲乏无力,嗜睡,视力减退,记忆力明显下降,有时口苦。诊脉极虚,舌体窄小。西医诊断为脑动脉硬化、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症。拟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辨证】气血亏虚。 +【治法】益气生血。 +【处方】黄芪15g,白术9g,陈皮6g,升麻0.6g,柴胡1.2g,甘草3g,当归9g,党参9g,菟丝子6g,枸杞子6g,女贞子6g,桔梗4.5g,枳壳4.5g。3 +剂,隔日1剂。 +二诊:1978年8月16日。服药后头昏稍减,仍口苦,脉沉伏,舌边光,舌 +面糜烂。8月10日方加白薇3g,菊花15g。3剂,隔日1剂。 +三诊:1978年8月22日。头目较前清晰,自感腹胀,脉沉伏。8月10日方 +加白薇9g,菊花15g,豆蔻3g,木香1.5g。3剂,隔日1剂。 +四诊:1978年8月28日。继服8月22日处方。3剂,隔日1剂。 +五诊:1978年9月5日。患者自行服药6剂,头脑清醒基本如常,疲乏也明 +显改善,大便增多,脉沉伏。继服8月22日处方。5剂,隔日1剂。读案心悟患者下焦和上焦出现互不衔接的状态, +故病情比较严重。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必须 +上下贯通,保持升降出入的正常活动,才能维 +持身体健康。《六微旨大论》中说:“出入废 +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患者的血压不稳定,经常突 +然昏倒,以及胸部满闷、气短、嗜睡等症状的 +出现,正是升降出入能力极度衰退的表现。在 +治疗上须从中焦入手,进行协调。因为中焦上 +连心肺头脑,下连肝肾足膝,尤其水谷的敷 +布,血液的化生,都在中焦。中焦畅达则上下 +二焦亦可随之而畅达,故刘老选用了补中益气 +汤,用以补助和通利中焦。至于加味药中,桔 +梗、枳壳是为了通畅上焦;而加菟丝子、枸杞 +子是为了通畅下焦。所以二诊时头昏稍减,三 +诊时头目较前清晰。四诊继续服药,五诊时 +在患者自行服药6剂后,头脑清醒,病情基本 +痊愈。 +【引自】王森.刘星元医案医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罗某,男,60岁。初诊:1960年1月7日。1955年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血压最高为222/130mmHg。常苦头痛,继之又患心悸怔忡,经某医院多次检查,诊断为房性期前收缩,心肌劳损。1960年1月7日上午开会时,忽觉头昏胸闷,继则神志昏懵,左半身不能动弹,口眼喝斜,舌偏向右,舌绛苔薄,血压240/140mmHg,当即住入某医院,并邀邹老会诊。左脉劲大��右部细数,并有结代。 +【辨证】精气衰耗,液枯生风。 +【治法】滋养肝肾,息风潜阳,化痰安神。 +【处方】煨天麻5g,白藜蒺12g,枸杞子12g,厚杜仲15g,怀牛膝15g,青龙齿24g(先煎),生白芍9g,麦冬9g,石决明30g(先煎),金石斛12g,炙远志6g,珍珠母24g(先煎),橘红、橘络各5g,茯苓、茯神各9g,川贝母9g(杵),炙甘草5g,羚羊角尖(代)0.9g(磨冲)。二诊:1月9日。今晨起,病者神志已逐渐清楚,问话能答,但语言尚不 +清晰,左半身仍不能动弹,口眼喝斜、怔忡有所好转,头昏痛,面赤阳越, +口干苦,欲饮不多,舌稍向右偏斜,苔色黄糙,左脉劲大,右部较细,仍有结代,血压160/110mmHg。治从原制。原方加生地黄9g,炒竹茹9g,羚羊角 +尖(代)改0.6g(磨冲)。 +三诊:1月14日。左上肢已能自主运动,能握手,左下肢稍能屈伸,口眼喝斜基本消失,伸舌不再偏右,神志完全清楚,言语清晰自如,唯觉头昏头痛,小便次频,一昼夜达20次之多,肾虚不能摄纳。血压190/110mmHg,脉劲大,右小弦,有时仍有结代现象,舌色绛润。仍以柔肝滋肾、和络息风、 +生津养液为治。 +【处方】明天麻4.5g,白蒺藜12g,嫩钩藤9g,制何首乌12g,厚杜仲15g,怀牛膝9g,桑螵蛸12g,乌蝎尾2只,青龙齿24g(先煎),炙远志6g,姜竹茹9g,生地黄9g,麦冬15g,金石斛18g,川贝母9g(杵),生白芍9g, +炙甘草4.5g,橘络、橘红各4.5g,羚羊角尖(代)0.6g(磨冲)。 +四诊:1月21日。左上肢运动自如,左下肢运动欠灵活,语言清晰,小便次数减少,唯感头眩,面赤升火,性情急躁,脉象弦劲,苔色花白。原方去蝎尾、桑螵蛸、羚羊角尖(代),加沙苑子9g,淡肉苁蓉9g。 +五诊:2月1日。左下肢运动已自如,面赤升火好转,头仍眩痛,血压仍 +高200/124mmHg,脉象劲大。原方去沙苑子,加珍珠母30g,熟地黄9g。 +六诊:2月12日。左侧上下肢运动自如,除稍感头昏,夜寐欠佳,胃纳不旺外,无其他明显不适。脉弦大,苔薄,血压160/110mmHg。精血阴液初 +复,肝风得平,再宗原意以巩固之。 +【处方】煨天麻4.5g,白蒺藜9g,青龙齿15g(先煎),厚杜仲15g,川续断9g,竹沥半夏9g,枸杞子15g,炒当归9g,石决明18g(先煎),生黄芪15g,炒白芍9g,合欢皮15g,麦冬9g,炙远志6g,橘络、橘红各5g,怀牛膝9g,潞党参12g,茯苓、茯神各9g,炙甘草3g。 +上方隔日服1剂,至3月29日来诊时,已完全恢复正常,血压在 +(150~170)/(100~110)mmHg。嘱可停药,怡情静养为宜。 +读案心悟患者原有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因开会 +时情绪激动,以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发为大厥。《河间六书》中说:“中风瘫痪 +者……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 +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 +神昏冒,筋骨不用,卒倒无知也。多因喜、 +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 +本例之病机与河间之论颇合。肾虚水衰是病之 +本;肝木失涵,木火亢极生风、生痰是病之 +标;心火暴甚,五志过极是病之诱因。治病贵 +在求本。故治不在心火,而在肝肾,以木得水 +涵则火降,火降则风息痰消。据此道理立法 +处方,用药以天麻、蒺藜、枸杞子、杜仲、 +牛膝、白芍、石斛等滋养肝肾;以羚羊角尖 +(代)、龙齿、石决明、珍珠母等息风潜阳, +以川贝母、远志、麦冬、橘络、橘红、茯苓、 +茯神、炙甘草等化痰安神。本病发生多与情绪 +剧变有关,故嘱其怡情静养。 +【引自】邹燕勤,王钢.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邹云翔.北京: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颜某,女,54岁。初诊:1992年2月27日。主诉高血压18年,左半身 +无力3个月。患者1974年始血压增高,一般在(150~180)/(90~110)mmHg,服降压西药可降至正常,停药则反复,有头昏耳鸣、胸闷心慌等症状。今年以来,自觉左侧肢体酸沉无力,发麻不适,曾服牛黄降压丸、复方丹参片等不效,今测血压150/110mmHg,服复方降压片每日3片。现症:左侧肢体酸沉无力、发麻,握力尚可。头晕耳鸣,胸闷心慌,心烦易怒,口干失眠,睡眠中常有小腿抽筋。二便如常,舌淡红,舌下静脉瘀张,脉细弦。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辨证】气虚血瘀,肝阳上亢。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平肝潜阳。 +【处方】生黄芪3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丹参30g,葛根15g,鸡血藤30g,桑寄生20g,钩藤10g,菊花10g,牛膝10g,伸筋草20g,五味子10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经过服药1个月。 +二诊:4月16日。左侧肢体较前有力,入睡好,小腿未抽筋,今血压150/105mmHg,舌淡黯,脉细弦。守方去伸筋草、五味子,加夏枯草10g,狗脊15g,上方间断服用,血压渐趋正常,肢体亦觉有力。5月24日���累后突然心前区闷痛、憋气,后背怕冷,外院急查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疑有冠心病。 +三诊:6月11日。自觉心区隐痛,憋气,胸闷,头晕,耳鸣,后背怕冷, +舌红黯,脉细弦。仍辨证为气虚血瘀,心脉不畅,肝阳上亢,守原法为治。 +【处方】生黄芪3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丹参30g,桂枝10g,石菖蒲10g,郁金10g,桑寄生20g,鸡血藤30g,狗脊10g,枸杞子10g,菊花10g。水煎服。 +服药1个月有余,血压正常,头晕、胸闷、心痛均愈,仅觉左下肢略有沉重感。 +读案心悟高血压日久不复者常有中风之虞,《医宗 +金鉴》曾指出“如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 +无力,或肌肉微掣”,均是中风先兆。缘因高 +血压发病多在中年以后,所谓“年四十而阴气 +自半”,元气不足,运血无力,久则成瘀,实 +验室检查常有血液流变性异常和微循环障碍。 +对此类气虚血瘀型高血压患者,祝老习用补阳 +还五汤加减益气化瘀、平肝降压治疗。本案高 +血压达18年之久,症见肢体无力、麻木等中风 +之兆,舌下络脉瘀张血瘀之象,祝老用补阳还 +五汤益气活血通络治其本。加钩藤、菊花、桑 +寄生、牛膝平肝降压治其标,标本兼顾,动静 +结合,从而达到消除症状、控制血压的目的, +非一般平肝息风、滋肾潜阳治法所能取代。 +【引自】董振华.祝谌予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马某,男,57岁。初诊:1988年9月20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波动在(170~190)/(100~130)mmHg。1周前因情绪激动,突发头痛、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右侧头部及肢体麻木,血压194/130mmHg。在天津按高血压脑病用硝普钠、尼群地平等治疗3天,效果不明显,经妹妹介绍,急来唐山求王主任医师诊治。刻诊:诸症如前述,血压180/130mmHg,舌质黯红、少苔,脉弦大,重取空无。 +【辨证】肝肾亏虚,肝风上扰。 +【治法】养血柔肝息风。 +【处方】琥珀、当归、白芍、全蝎各10g,天麻、僵蚕、枸杞子各15g,菊花、钩藤各18g,牛膝、防已、龙骨、牡蛎各30g,磁石40g,蜈蚣4条(去头足)。水煎服,7剂。 +3剂后,家属告知血压降至161/100mmHg,嘱续服10剂。 +二诊:诸症基本缓解,血压150/95mmHg,舌质暗红、苔薄白,脉虚弦。效不更方,原方减磁石,15剂续服。 +三诊:除右侧肢体麻木,余无所苦,血压稳定在150/90mmHg,舌质暗红、苔薄白,脉虚弦。原方减防己,加丝瓜络10g,地龙15g,以通经活血脉,续服20剂。 +四诊:右侧肢体麻木消失,血压稳定在150/90mmHg。追访至今未复发。 +高血压一病,属中医学“肝阳”“中 +风”等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病因 +虽有内、外、风、火、痰之说,但王主 +任医师认为其根本在于肝肾阴虚。王主任 +医师就其病因病机,经多年临床验证筛选 +后,拟定养血柔肝息风汤。方用当归、白 +芍、枸杞子酸收甘柔之物,养血柔肝敛浮 +阳,再伍入牛膝补肝肾引气血下行,全 +蝎、蜈蚣、地龙、僵蚕降肝阳息肝风,重 +用龙骨、牡蛎重镇潜阳,配以甘平柔静的 +天麻、钩藤摄上逆之浮阳,一味菊花清肝 +阳所夹之相火且不劫阴。全方以柔静为中 +心,求本以治,少许辛扬之药入肝经,平 +息在络之风,佐以重镇,潜阳以静。正如 +《类证治裁·肝气》所云:“凡肝阳有 +余,必需介属以潜之,柔静以摄之,味取酸收,或佐酸降,务清其营络之热,则升 +者伏矣。”由于方药、病机矢的相贯,故 +而其效灵验,屡试不爽。 +【引自】方居正.国家级名老中医高血压验案良方.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吕某,女,63岁。初诊:2003年10月11日。头晕1天,伴颜面麻木。患者昨日因情志不畅,出现头晕,右侧颜面麻木感,伴口角流涎,略有胸胁满闷,纳食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欠润,脉弦细略数,左寸上鱼。血压170/95mmHg。脑CT(-)。西医诊断:高血压,面神经炎。 +【辨证】阴虚肝旺,筋脉失养。 +【治法】柔肝潜阳,滋阴息风,活血通脉。 +【处方】白芍30g,桑叶10g,菊花10g,生石决明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牛膝30g,地龙30g,钩藤10g,天麻10g,香附10g,乌药10g,石菖蒲10g,远志10g,香橼10g,佛手10g,丹参30g,川芎15g,北沙参30g,全蝎3g,蜈蚣3g。 +服药1周后,血压降至145/75mmHg,眩晕消失,头面麻木、口角流涎明显好转。加白蒺藜10g,服14剂,口角即不流涎。去蜈蚣,加三七、当归,继服20余剂,病已失。读案心悟本例患者为情志不畅引发高血压,伴有 +颜面麻木,口角流涎。脉象可见溢脉。《难 +经·三难》言:“脉有太过……遂上鱼为 +溢。”魏老仍以柔肝清眩汤加味。石菖蒲合远志,名“远志汤”,出自《圣济总录》,用以 +通心窍,化痰浊,交心肾,理气散郁,取效甚 +捷;石菖蒲一味尚有安宫之意。香橼合佛手理 +气宽胸,疏肝和胃,健胃化痰;全蝎配蜈蚣, +二者俱入肝经,祛风通络,息风解痉。又重用 +沙参一味,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合同样重用 +之白芍,对汹汹上亢之风阳有甘以缓之、柔以 +化之之妙。又,张锡纯谓沙参“能使肺金之气 +清肃下行,镇戢肝木”,具别图奥援之意,有 +一药多用之妙。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 +有刚脏之目,喜条达而恶抑郁。明乎此,治疗 +上魏老主张应顺应肝的生理特性,并且结合高 +血压病程较长、治疗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虽患 +者偶有变证,医者胸中城府不动,遣方用药仍 +如抽丝剥茧,决不轻为背城借一之举。除非将 +军之官势不可挡,有破壁欲出之象,卒中发于 +转侧,急切间当然可以灵磁石、生赭石等“镇 +肝”为挽回之法外,常法仍以“柔肝、缓肝” +为根本。正如清朝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所言, +“风火由脏阴而起,刚药必不见效,缓肝之急 +以息风,资肾之液以驱热,治法大旨如此。” +【引自】方居正.国家级名老中医高血压验案良方.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0.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