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pretrain/train/books/medical_case/脾胃病症辑要.txt" "b/pretrain/train/books/medical_case/脾胃病症辑要.txt" new file mode 100644--- /dev/null +++ "b/pretrain/train/books/medical_case/脾胃病症辑要.txt" @@ -0,0 +1,2486 @@ +第一篇医论本篇主要介绍国医大师对脾胃疾病病机、诊断和辨证用药经验的总论,并介绍国医大师对胃脘痛、胃痞、痞满、反胃、呕吐、噎膈、泄泻、便秘、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残胃炎)、胃下垂、溃疡性结肠炎、胃肠道肿瘤等脾胃专科疾病的中医病机、诊断辨证要点、治则治法和选方遣药经验的精辟论述。 +第1章总论 +李振华医论 +生理病理:肝脾胃承制为体用;肝脾胃常兼病,气虚为要,虚实夹杂;气火郁胃腑,湿热滞中焦。治则治法:肝脾胃合治,疏健和并施。用药规律:补以酸甘,泻以苦辛,升降、润燥、温清、消补兼施,药味精专。李大师认为脾统四脏利害,脏腑相关,脾居中土,即脾胃位于五脏的中心,和其他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精微滋养脏腑形体官窍,脾胃健运,则中气旺而不易受邪,既受邪而易祛,正虽虚而易复。脾胃运化失其常度,必然影响到营养物质的运化吸收而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虚实寒热诸证丛生。故李大师认为,脾胃有统驭诸脏腑生理功能发挥和病理演变转归的重要作用。 +脾胃健,则利他脏;脾胃败,则害他脏。诚如沈金鳌所云:“脾者……其属土,配资生坤元,故为十二经根本。其势居中央孤脏,以灌四旁注四末,故为六经内主……盖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待养于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四脏不能自生”。而其他脏腑的病变也容易影响到脾胃。因此,李大师根据脏腑相关理论,十分重视脾胃与诸脏腑的关系在脾胃病病理机转中的重要作用。而在诸脏腑中,尤其重视肝脏与脾胃的生理和病理关系。4一、生理病理 +(一)肝脾胃之常,承制为体用 +1.生克相牵,乘侮相因肝者,通于春气,象木旺于春。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通于土气。肝属木,主疏泄而藏血;脾属土,主运化而生血。木赖土以滋养,土得木则疏通。两者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脾为阴土,其功能主运化水谷、升清,其性阴凝板滞。肝为阳脏,体阴而用阳,其功能主疏泄,性喜条达,故肝只有对脾土加以正常的疏泄条达,脾土才不壅不滞,健运如常,土得木而达之,此称之为“肝木疏脾土”。反之肝之疏泄条达又有赖于脾脏运化的精微之气的柔润濡养,方能刚柔相济,阴阳调和,不致刚强太甚,而随其条达活泼之性,此即为“脾土营肝木”。肝木能疏泄脾土,在气机调畅中主导作用十分明显,脾土濡养肝木,在气血生成中至关重要。依据五行学说,木能克土,而土能通过生金制木,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若二脏中任何一脏有偏盛或偏衰,都能使上述关系遭到破坏,出现乘侮异常,形成肝脾失调之证。脾与胃以膜相连,且五行亦同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升降相合,全赖肝之疏泄有常。若肝之疏泄功能异常,影响到胃,或胃气不降反逆,或胃气不通反滞,而成肝胃不和之证。肝之疏泄失常应包括太过与不及。太过是指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或上冲头目,或横逆中焦,影响脾胃的纳运功能,病循五行生克之序而传,遂成肝旺乘脾证、肝气犯胃证,此证脾胃本不虚,因肝气太盛,属实证范畴;不及是指肝气郁结而言,可影响脾胃之升降,使脾失健运而成肝郁脾虚证,属实中夹虚证。 +2.经络相连,气血相依足厥阴肝经,挟胃两旁,属肝脏;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肝经与脾经交会于脾经之三阴交穴;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表里相合且相接。可见,肝脾胃通过经络相互连属,是三者生理功能相互承制、病理变化相互影响的基础。第1章·总论5 +3.三者还在气血的生化输布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在五行中属木,应春日生发之气,有助于脾胃的生血功能。脾胃纳运有常,则其所化生之水谷精微得以敷布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至筋肉皮毛等组织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在脾胃的运化过程中,肝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及对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并将糟粕排出体外的功能,是以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即脾胃的气机升降来实现的。脾胃气机疏通畅达,脾升胃降相协调,才能使饮食物的消化运动正常进行,而脾胃的升降是全身气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肝脏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即肝主疏泄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胃降之间的协调,肝之疏泄失常,气机不调,则脾胃升降失司,易致脾失健运、胃气壅滞,而成木郁克土之候。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困脾阳,或湿郁化热,熏蒸肝胆,导致肝之疏泄失职,而成土壅木郁之证。 +(二)脾胃之病起,肝脾胃常兼病 +脾胃与其他脏腑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五脏六腑皆禀受脾胃之气而发挥其生理作用。因而脾胃的病变必然影响他脏,即李东垣所说:“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另一方面,他脏病变亦可波及脾脏。而在诸脏腑中,肝脏与脾胃关系至为密切。肝脏失调是导致脾胃发病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脾胃病的病程演变、转归与预后中,肝脾胃的协调能力及病理影响起着关键的作用。三者的关系在脾胃病中,多表现为脾常虚、肝常郁、胃常滞。“常”即言其致病之“易”、言其发病之“多”,非谓“独”也。且脾虚、肝郁、胃滞三者常相兼为病,虚、郁、滞之证常并现于脾胃病证之中。 +(三)脾胃之病机,重在气虚为要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脾胃功能互相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代谢过程。这种协调关系,具体从纳化互 + +助、升降协作、燥湿相济三个方面体现。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互相协助,共同完成饮食的摄入、腐熟、消化、吸收;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升降协作,则饮食精微得以正常输布滋养营运周身,糟粕得以沉降排出体外;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湿的健运有赖于胃燥的温煦,胃燥的受纳有赖于脾湿的滋润。脾胃纳运、升降、润燥功能的正常运行,是脾胃脏腑之气及其化生之气发挥正常功能的结果。脾胃受病,多缘于脾胃之气本虚或受邪所致。无论外感或内伤之因,每伤脾胃,易致脾胃之气虚弱而健运失司、升降无权而致痰湿食热内停脾胃,百病由生。正如龚廷贤《寿世保元》所云:“凡善调脾胃者,当惜其气,气健则升降不失其度,气弱则稽滞矣。” +(四)病常虚实夹杂,气血阴阳虚为本 +李大师治学严谨,常于医理模棱之处究心研琢,务求通彻豁然。尤于“脾实”之说,自出机杼,不乏高见。李大师认为,“脾实”之论始于《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云:“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后世尊经守论之士附和者良多,且多以此而推演脾“虚多实少”之说。王叔和统其旨曰:“脾气盛则梦歌乐体重,手足不举。”易水亦延其说而云:“脾实则时梦筑墙垣盖屋,盛则梦歌乐,虚则梦饮食不足”,调治之法则依“脾虚则以甘草、大枣之类补之;实则以枳壳泻之。如无他证,虚则以钱氏益黄散,实则以泻黄散。”尤在泾则阐《玉机真脏论》“脾脉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之意为“脾实则营卫遏绝,亦不能行其气于四肢,而为之不举”,“脾者,足太阴土也,为水谷之海。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之论。然《黄帝内经》所论详于论虚,疏于论实,其治既无泻脾之法,更无伐脾之方,亦无攻脾之药。世医不知岐黄本旨,论“脾实”之理不明,立泻脾之法不切,所设泻脾之方,实则多泻胃也。其论虽繁,实乃因循不知变通之举。唯东垣独以阴火立论,言脾证始得诸如喘、热、烦、痛、渴等类实之证,确为阴火上第1章·总论7 +冲之象。然阴火之乘作,实为脾虚不制为本。东垣脾虚阴火之论,实发先圣论脾实之秘,盖《黄帝内经》所论之“实”,非指脾生之实,是言证现于脾之实,或为因脾虚所致之实,或为脾虚他脏乘侮之实。正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门》中所论:“六元政纪论云:太阴所至为中满,太阴所致为蓄满,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论云:脾为阴中之太阴,同湿土之化,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调经篇云: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始受热中,末传寒中,皆由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致水谷聚而不散而成胀满。”诸家所论之“太过”“有余”“盛”“实”之辞,系多指脾湿而言;“腹胀”“困睡”“肉痹”“四肢不举”诸症,亦皆脾运不及、湿从中生之象。脾湿其症象实,然终非肝风、心火之类,向所言之“脾生湿”,当为因虚生湿之谓。李大师经多年临床实践,本《黄帝内经》之“虚则太阴,实则阳明”之旨,一反常论而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脾虚主要是气虚,甚则阳虚,脾无阴虚而胃有阴虚。脾失健运和升清,主要责之于脾的功能的虚弱即脾气虚甚至阳虚。健脾药物无论��淡渗健脾利湿、芳香化浊燥湿或益气温中化湿,以及大辛大温之药温化寒湿,其用皆在助脾气或益脾阳。胃多实证,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因其气独盛、血独旺、热独多,故其为病亦皆实热有余之证。胃家实证多以气实血热为显证,非仅指燥满便硬下焦坚实之谓。然胃家病虽多属有余,而亦时有形不足虚寒之证。李大师还指出脾非独虚,亦无纯实。寒湿内停、湿热蕴结之证类似脾之实证,实为本虚标实。因内蕴之湿源于脾虚,实由虚致,证属虚中之实,非纯实之证。脾胃虚损,易因虚致实,或气虚而瘀凝气逆痰停食滞,或阳虚而内生寒湿;亦可因实促虚,外感六淫邪毒、内伤情志劳役、饮食内伤脾胃,每易耗气伤阳灼阴而成虚实寒热错杂之证。病虽虚实多端,而总以虚为本,又有气血阴阳之偏。 +(五)气火郁胃腑,湿热滞中焦 +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相合,则气机通调和顺,纳运如常。若因忧思过虑、情志郁怒、饮食积滞等 + +使脾胃受损,升降失司,则气机不调。脾气不升,不陷则郁;胃气不降,不逆则壅。脾胃之气壅塞,则纳运失常,清浊不分,润燥失济,阴阳失调,而胀、痛、痞、噎、食积诸病丛生。胃有气虚、阴虚而多实证,若气滞、瘀阻、痰、湿、食积郁结日久,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热犯中土,均可生热化火,而致燥热内结,胃火内盛,常致嘈杂、吐酸、便秘、口疮、牙痛等病。脾胃气机升降有赖肝之疏泄,肝气郁结则易乘脾犯胃而致肝胃气滞甚则肝胃郁热。脾胃肝受邪,气机升降疏泄失常,常致气滞、热郁、化火之变。脾为运化水湿之脏,脾虚失其健运则生湿,湿虽为有形之阴邪,但易阻滞气机,脾愈虚湿愈盛,气机愈滞,郁久化热,形成湿热蕴结。因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其性阴凝板滞,故每生内湿极易黏滞脾胃,脾胃同居中焦,故常使湿热留恋中焦,损气伤阳。正如叶天士所说“湿热缠绵,病难速已”。此复杂难治之病的病机,李大师认为湿为阴邪,源于脾气本虚,健运失职,湿阻气机可郁而化热,热为阳邪。这种湿和热、阴和阳实质矛盾的病理交错在一起,常使病情缠绵难愈,病势迁延。正如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所说,脾胃“本经为病,不外湿淫热郁两端:湿由水气,病则壅,壅则伤气,气虚而不运……热由火气,病则不濡,不濡则伤血,血活而燥……治之者,务使三焦之气流转和通,则土润而升,不忧其燥,而火气不得病之;土健而运,不忧其湿,而水气亦不得病之矣”。二、治则治法 +肝脾胃脏腑合治,疏健和诸法并施 +李大师认为,治疗脾胃疾病,并非只从脾胃着眼,而应根据脏腑相关理论,从它脏调治,临床上常重视从肝调治。肝主疏泄条达,可保持脾胃正常运化、腐熟功能。无论情志伤肝、木郁克土或饮食损伤脾胃,以及脾胃久病虚弱、土壅木郁,均可导致肝脾失调或肝胃不和,临床各种慢性脾胃病证或肝脏病证,其病理不可能仅在于脾胃或仅在于肝,故治疗脾胃病时要佐以疏肝理气之品,第1章·总论9 +治疗肝脏病证时,常注意健脾和胃。对于脾胃虚寒之证,在温中健脾药中,更应注意酌加抑肝之品以防土虚木乘;对于脾胃气虚下陷,“土衰而木无以植”者,治当培土抚肝。例如,李东垣所创之补中益气汤中“柴胡引少阳之气上升,升麻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对于肝肾阴虚并有脾胃气虚之病证,用药要注意滋阴则助湿,易伤脾胃,健脾祛湿则伤阴,易加重肝肾之阴虚,两者同时用药,则疗效不显。临床对此病证,李大师主张应先调理脾胃,脾胃健,营养足,则津液生化有源,促使肝肾之阴恢复。但健脾胃之药,宜淡渗清灵平和,不宜过用芳香,以免燥湿伤阴。饮食好转,宜酌加甘淡养阴之品,亦不宜过用滋腻之品,以免腻胃助湿伤脾。鉴于肝木与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脾胃病在治脾胃的同时,必须辅以疏肝,“治肝可以安胃”。根据“木郁达之”的原则,常选用香附、柴胡、青皮、枳壳、木香、乌药等药物疏肝理气。 +脾胃相表里,关系密切,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有助脾之运化而生气血;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病必涉及胃,胃病亦必涉及脾,因其相互影响,故治胃病须用健脾之药,治脾虚病宜伍和胃之品,治脾兼治胃,治胃亦必兼治脾,脾胃病不可单治一方,以使相辅相成,但须依其病机之重点而随证用药。李大师认为,脾气虚弱,影响胃的腐熟消化,极易导致胃滞,形成脾虚夹有胃滞;胃失和降,饮食积滞,又易影响脾的运化;益气健脾而不消胃滞,则胃已积之滞难除;仅消胃滞而不健脾,则脾气益伤,即使胃之积滞暂去,犹有复积之虞。故当脾胃同治,不可单治一方。对于脾虚失其运化兼胃滞者,健脾益气之际常需配伍少量行气和胃之品,如砂仁、木香、陈皮、厚朴、枳壳等,以调畅气机,醒脾和胃,促脾之运,变“守补”为“通补”,即补中寓通,相辅相成。胃病食积内停,治宜消食导滞,但食积日久,则损伤脾气,若单投消导,又易克伐正气,故当伍以健脾益气之品,如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山药等,消食和胃与健脾益气同施。李大师指出,凡脾胃虚实夹杂之病证,均宜脾胃兼顾,临证消补适当,随证化 +10 +裁,可得桴鼓之效。 +“疏健和”三法为调理脾胃诸法之总赅,临证当详识三法机宜而施。疏肝之法,当以顺木性、调情志为摄养调护之疏;以燮理气机、伸郁开结为立法施治之疏;以芳香鼓舞、舒体平用为组方用药之疏。健脾之法,当以脾既受邪,防变为健;脾欲受邪,防传为健。和胃之法,当以通降有度为和,以补而勿壅为和,以用药不伤胃气为和。临证又需根据“虚郁滞”之有无兼挟和轻重缓急,随证选用三法并施,或两法同用,总以权衡主次为要。 +三、用药规律 +明辨性味归经,通晓补泻之理,药物性味决定着药物的功效,根据中药的性味和效能而将其归入不同的脏腑经络,从而总结出中医学不同的用药法则。李大师常云:“归脾胃经的药物甚多,但功效各异,而脾胃病机又迥异,即脾属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即‘虚则太阴,实则阳明’。”故补脾胃者多以甘味药为主,酸味药次之;泻脾胃者多以苦味药为主,辛味药次之,而补泻之中药性又有寒温之分,故应随证选用。 +(一)补以酸甘,权衡寒温 +李大师认为,脾属虚证,无实证。而脾虚的表现,是气虚甚则阳虚,除胃有阴虚证外,脾并无阴虚证。如脾失健运和升清,主要责之于脾的功能虚弱,即气虚、阳虚。因而对健脾的药物,无论是淡渗健脾利湿、芳香化浊燥湿、益气温中化湿,以及大辛大温之药温化寒湿,无不在助脾气或脾阳。这些甘味药之应用,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甘先入脾。”《素问·脏气法时论》又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补之。”《名医方论》亦云:“气虚者,补之以甘。”说明甘味药入脾经,有益气健中、补养脾胃的功效。李大师指出,甘味药虽有补益脾胃之效,但药性又有偏温偏寒之别。味甘性温者有补气助阳之效,常用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炙甘草、大枣等,适用于以脾 +第1章·总论 +胃气虚为主之证。但李大师指出,补虚不可纯用甘温。故偏阳虚者,尚须伍以辛温之品以温中助阳,如桂枝、吴茱萸、干姜、制附子、高良姜、川花椒等;味甘性寒者具有养阴生津之功,常用药如沙参、玉竹、石斛、天花粉、玄参、麦冬、天冬、梨汁等,适用于胃阴虚证。酸味药多归肝经,但与甘味药合用,有酸甘化阴作用,能补养胃阴,适用于少纳不饥、渴而少饮、胃脘灼痛、口干咽燥、溺少便结等胃阴亏虚之证,常用药如白芍、乌梅、五味子等,伍以炙甘草、大枣等酸甘化阴,以增强滋养胃阴之力,但由于脾喜燥而恶湿,故脾虚者亦应慎用滋阴助湿之药,以适为度。 +(二)泻以苦辛,详审机宜 +李大师认为,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两者在生理病理方面各有喜恶,从而相辅相成,发挥正常的纳化功能。《内经》谓:“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说明苦味药具有燥湿泻火之效。故临床上对脾为湿困者,宜用苦燥祛湿之品。但苦味药亦有偏温偏寒之异,味苦性温者多以燥湿为主,常用药如苍术、白蔻仁、砂仁、厚朴等,适用于脾湿偏盛者;味苦性寒者多以清热泻火为主,兼有燥湿作用,多用于脾胃湿热蕴结或暑湿伤中之证,常用药如黄连、黄芩、大黄、茵陈、栀子等。但李大师指出,清热不可纯用苦寒,苦寒太过则伤脾气。因为药性有寒温之别,同属苦味药,临床上各有所宜,应据辨证选用之。对湿热蕴结中焦者,又宜选用微辛之芳香化湿药,常用药如竹茹、佩兰、白豆蔻、佛手等。李大师指出,对湿困脾胃证,水湿壅盛,溺短水肿明显者,在苦燥药中需配伍淡渗利湿之品如薏苡仁、猪苓、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盖湿性下趋,宜因势利导之,即《���匮要略》“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意。 +李大师指出,辛味药有辛散行气的药效,主要用于因寒凝、湿郁、痰饮、食滞等邪为患导致的脾胃气滞证,影响脾胃之纳化升降功能,产生痞满、脘腹疼痛、泄泻诸症,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 + +方论》曰:“夫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上下不失其度,运行不停其机,病从何生。若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喜怒无常,忧思无度,使冲和之气升降失常,以致胃郁不思饮食,脾郁不消水谷”,治当宗“气升当降,气逆当调”之旨。除运用化湿消导、祛痰化饮药物外,还应配伍味辛理气之品,如木香、枳壳、陈皮、佛手、郁金、紫苏梗、砂仁、白蔻仁等疏理气机。临证时,既要考虑病性的寒热虚实,又要兼顾兼夹之邪,灵活用之。 +(三)升降纳化,择其所宜 +升降结合,相辅相成,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之枢纽。正如《医学求是》所云:“中气旺,则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轮旋;中气败,则脾郁而胃逆,四象失其运行矣。”药性亦有升降浮沉之性,故调治脾胃升降失常诸症,当权衡孰重孰轻,而抉择“升”“降”之主从。若脾虚气陷致久泻、脱肛、便血、尿浊、崩漏等,当以升阳举陷为主,但必须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否则为无源之水,故用药如党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等;脾胃内伤,升降失司,清浊相干,浊阴不降而致呕吐、嗳气、呃逆、肠燥便秘、脘腹胀满等,当选和胃之品以降浊,如陈皮、砂仁、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厚朴、旋覆花、代赭石、丁香、柿蒂等。总之,治脾之法,以升为主;调胃之法,以降为要。由于阳升阴降是对立的统一,清阳的升发,有助于浊阴的下降;浊阴的下降,亦有利于清阳的升发。故临证时,当需升降结合,分清主次,随证施用。 +(四)润燥相合,各得其宜 +脾与胃,燥湿相济,阴阳相合,升降得宜,相辅相成。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李大师认为,脾病多湿而治重温燥,正如《金匮要略》所云“祛湿当以温药和之”;胃病多燥而治重柔润。故治疗湿盛困脾,总宜温燥健脾,并结合湿邪阻滞部位之不同,随证治之。如湿蒙于上,而致眩晕、头痛、首重如裹,胸闷者,李大师认为,在甘温健脾燥湿之药中宜配风药胜湿透窍,如天麻、白芷、细第1章·总论13 +辛等;湿滞于中,而致脘闷、纳呆、呕逆、涎壅者,宜伍芳香化湿、理气行湿之品;湿注于下,而致溺短、带下、濡泻、鹜溏者,在甘温药中宜配淡渗之品以渗利;湿泛肌表,而致身重肢肿者,在甘温健脾药中宜少佐解表燥湿之品以宣散祛湿,如羌活、独活等。脾胃疾病,阴虚者仅见于胃阴虚,多因热性病(包括热性传染病)后期,高热伤阴,或胃病过用温燥之药而伤阴,或素体阴虚内热及其他疾病伤及胃阴。对胃阴虚的各种胃病,李大师常用柔润之品以滋养胃阴,多以叶天士的养胃汤为基础方加白芍、知母、天花粉、陈皮、鸡内金、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气郁胀满加郁金、乌药,慎用芳香理气过盛之品,以免损伤胃阴;疼痛者加延胡索,重用白芍;阴虚火盛者,可酌加牡丹皮、玄参、地骨皮。 +(五)温清并举,主次有别 +脾胃脏腑相连,湿土同气。阳旺之躯,湿邪多从热化,多归阳明,阳明阳土,易伤阴津,往往积热、化火;阴盛之体,湿邪多从寒化,多聚太阴,太阴阴土,每见寒凝、浊滞。由于脾胃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心火之下降,肾水之上升,皆赖脾胃从中斡旋。肝气之条达,胆液之降,亦依赖于脾胃升降功能的协调。因此,脾胃失和,既可见肝郁化火上炎之心烦不寐、口苦咽干等热证,又可见脾虚下焦失于温煦之腹痛、泄泻等寒证。对属肝脾失调、寒热互见之证,李大师认为,治疗肝脾寒热错杂证,不如单纯的寒证易除,单纯的热证之可去,必温清兼用,寒温并调,方切病机。李大师常以丹栀逍遥散加减,同时针对病证寒热之轻重,或寓清于温,或寓温于清,不可偏执过盛。即使治疗单纯的热证或寒证,在清热或温阳方中,宜当伍以少量性味相反的药物,以使反佐补偏,提高药物之效。总之,在用药上应分清病理主次,掌握重点,当视不同证情有所侧重。 +(六)消补兼顾,掌握分寸 +李大师认为,脾胃因其阴阳寒热体性功用各异,脾胃受病,常多虚实错杂之证。纯补犹恐留邪,纯攻又易伤正,故当消补兼施, +14 +双管齐下,始能两全,但应有所侧重,即便一般慢性病,大补、大泻之��也宜慎用。脾虚不运,易于生湿,以致湿盛为患者,健脾尚需配以薏苡仁、茯苓、猪苓、泽泻等性味甘淡之品,甘不伤脾、淡能渗湿,虽有利水之功,而无损脾之弊,以渗湿利水,使水湿下渗而脾运得健,以加强利水可达健脾之效。脾胃同为升降之枢纽,脾胃若虚,则升降失司,当升不升,当降不降,或逆而上行,或壅滞不行,着而为病,法当理气降逆为宜,缘由脾胃气虚而起,每于多施枳壳、厚朴、木香、砂仁、旋覆花、代赭石诸般理气降逆之品之时,佐以白术、党参、白扁豆等益气健脾之类,消补兼顾;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不论何脏腑损及脾胃,皆当滋补,以复其阴液。药如沙参、玉竹、石斛、天花粉之辈,但因此类药物味甘阴柔,易呆滞脾胃,故宜少佐郁金、乌药、陈皮等理气和胃而不辛燥伤阴之药以刚柔相济,则滋阴而不腻胃,理气而不损阴。总之,脾胃之病,常宜消补兼施,关键在于掌握消补之分寸。若虚多实少,当补重于消;实多虚少,则消重于补。李大师指出,凡脾胃虚实夹杂等病证,均宜消补兼顾,随证化裁,方可药尽病瘥。 +(七)药味精专,严守法度 +脾以健运为常,胃腑以通为贵,是其生理特性。因此,李大师认为,对于脾胃虚证,亦当注意运用行补、通补的原则,不可大剂峻补、壅补。在补药之中,酌加理气醒脾之品,以调畅气机,使补而不壅,通而不耗,达到补不滞邪,通不伤正之目的。并且在药物的剂量上,亦当轻灵为宜,宁可再剂,不可重剂。正如名医蒲辅周谓:“中气虚馁,纯进甘温峻补,则壅滞气机,反而增加脾胃负担,甚则壅塞脾之运化,使胃腑更难通降。”对脾虚兼见腹胀者,每待脾健胀消之时,方进党参类益气之品,恐补益过早,胀患难平。况且,脾胃虚弱,每致气滞、食积、瘀血停留,若大剂壅补,则碍祛邪,故当补中寓行,轻剂收功,使中气渐强,运化得力,则正气渐复。对于肝胃气滞之证,首推辛香理气之法。然因胃为水谷之海,多血多气之腑,清和则能受;脾为消化之器,清和则能运,若反得香第1章·总论15 +热之偏助,则易气血沸腾。故辛香之品用之不可过剂,应中病即止,因理气药多有化燥伤阴,损伤正气之弊,尤其对于年老体虚、素体阴血虚或阳亢火旺者,用之更须注意。正如《丹溪心法》云:“滞气用青皮,勿多用,多用泻真气。”常选郁金、乌药、萝卜等香而不燥之品。对于肝胃郁热或湿热蕴结中焦之证,常投苦寒泻热之品,因苦能燥湿,寒可清热,但用之不可久服,久则有苦寒伤胃或伤阴损阳之弊,均应适可而止。徐景藩医论 +胃分三脘,重视腹诊;养胃之法,气阴兼顾;胃病兼瘀,和血化瘀。一、胃分三脘,重视腹诊 +徐大师认为“切者按也”,包括切脉与医者用手按其病痛之处,徐大师诊治每例脾胃病都要在切脉以后,按诊腹部,十分重视“腹诊”,四诊互参,详为辨证。徐大师根据《难经’·四十二难》所述胃“横屈受水谷”,“纡曲屈伸”的形态以及有关重量的记载,认为古今对胃的大体解剖位置颇为近似,胃居上腹,针灸经穴从体表分上、中、下脘三穴。喻嘉言将胃腑分为上、中、下三脘,“上脘清阳居多、下脘浊阴居多”“上脘多气”等论述,也可供临床参考。 +历年来,徐大师初步总结其腹诊的经验为:①患者自诉胃脘痛发作,用中指切诊上脘至下脘部俱有压痛,为较典型的胃脘痛,也有助于明确中医病名诊断。②痛时手按得减,喜按者为虚,按之痛甚而拒按者为实。③上脘(剑下、鸠尾)压痛,以气滞为主,大多属于实证;中脘压痛,有虚有实;下脘压痛,痛位固定,每以血瘀为多。④胃中有食滞,上中下脘均可有压痛。⑤中脘及右梁门压痛,以中虚气滞为多。⑥自诉胃痛,按上腹无明显压痛点者,以肝胃不和为多;按诊时诉不适,有胀满之感而无压痛 +16 +者,应考虑以湿阻气滞为多。⑦胃脘各部轻度压痛,右胁下亦有压痛,以气滞而与肝(胆)有关,肝(胆)胃同病者不少;上中下脘无压痛,只有右胁下等部位有压痛,病位主要在肝(胆)。⑧以两手中指在两侧梁门、天枢外侧交互用力按击,随按随起,侧耳闻得有辘辘声响者,常为胃中有痰饮,严重者应考虑幽门部有血瘀停阻。 +二、养胃之法,气阴兼顾 +徐大师认为养胃应包括养胃气与养胃阴之法。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有养胃汤、育胃汤等方,治脾胃虚寒之脘腹疼痛、痞胀等症,均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前者尚有厚朴、苍术、半夏、藿香等品,后方还有���仁、豆蔻、荜澄茄、木香、丁香等药。叶桂提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叶案中治胃阴所用沙参、麦冬、石斛、白芍、乌梅、玉竹等药,其治疗胃阴亏虚之证,在脾胃病治疗学方面是有贡献的。徐大师经常告诫大家,诊治胃病,必须以详细辨证为依据,以脾胃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勿偏执东垣益气或叶桂养阴之法。 +用润用燥,应根据病情,各人的禀赋有阴阳偏胜,所处地域、饮食习惯好恶、四时寒温均有所不同,徐大师认为如久病津亏、汗多耗液、郁热伤阴、口干、舌红者,胃喜柔润,自宜养其胃阴。若胃中有寒、痰饮停蓄、泛吐痰涎、脘痞、舌白口黏者,当用辛燥。气虚者当益气;阴亏者应滋养其阴。梨汁蔗浆,胃燥所喜,葱姜韭蒜,胃寒可进,冬月所适。一润一燥,各有相当。从胃腑对食品、药之属性所需而言,既喜润,亦喜燥。徐大师认为胃腑体阳用阴,主纳而能磨谷、熟谷,主降宜和。胃病经久,每常胃体胃用均有不足,一般胃虚甚者、胃阴亦常相应不足。胃阴亏虚者,胃气亦必有损。故对养胃法的应用,宜从胃气胃阴两者兼顾。养胃阴、胃津之方中,可配用白术、淮山药、甘草等以益其气。补益胃气方中,可参 +第1章·总论 +用麦冬、白芍、五味子等以育其胃阴,每常有相得益彰、气阴兼顾之特色,有助于提高疗效,巩固治效。 +三、胃病兼瘀,和血化瘀 +徐大师认为胃为阳腑、多气多血、纳食消谷。因饮食不当,寒温失常,情志所伤等因,可使胃气不和,气滞不畅,气郁久则可生郁热,气滞久则血瘀。若热伤胃络,络损可致出血,留滞之血,瘀阻于络,故胃病兼瘀者不少,历来如“久痛入络”“病久及血”等病理过程,为医家所熟知。李杲《脾胃论》卷上“脾胃盛衰论”中有“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及“脾胃不足,皆为血病”等论述,也说明胃疾应重视血药调治之意。徐大师在临证时也常提示大家注意血病的辨证治疗,认为气滞是引起胃脘胀痛的主要病机,而气滞与血瘀乃是互为因果、互相助长的病理因素。若血瘀与热相合,瘀热互结,则其预后尤为严重。除详从四诊中认症如痛如针刺、痛位固定、唇紫、舌紫、舌暗、面色晦黄、脉细涩以外,也可互参理化检验所见,如胃有息肉、贲门失于弛缓、胃黏膜炎性隆起(如疣状)或肠上皮化生兼异型增生,以及血液检查黏稠度增高等,在辨证的基础上,也可考虑具有血瘀病机而应用活血化瘀治法。 +徐大师对胃病配用活血化瘀药的经验,大致如下:①证属肝胃气滞而兼血瘀者,常选配延胡索、郁金(或姜黄)、五灵脂,甚者用三棱。另如香附、乌药等也有和血之功。②证属脾胃气虚者,在健脾和胃方中选配当归、红花、乳香、九香虫、莪术等药。③胃阴亏虚证,在滋养胃阴方中选配丹参、牡丹皮、桃仁、石见穿等。④上消化道出血、或血止后胃脘痛、低热并见血瘀征象者,酌选用水牛角、赤芍、藕节、制大黄、地榆、参三七等凉血行瘀之品。 + +李玉奇医论 +“人百病,首脾胃”:治胃先理脾,理脾先疏肝;脾胃病论治七方。一、治胃先理脾,理脾先疏肝 +一般尝云“人百病,首中风”,李大师谓“人百病,首脾胃”。人百病,首犯脾胃为先,从婴儿呱呱坠地之伤乳、吐乳,到青少年暴饮暴食之脾痞;从中年酗酒劳累之脾伤,到老年牙齿不利之运化失常,脾胃病贯穿人的一生。李东垣曰:“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李大师谓其毕生临床治疗杂病中,唯以脾胃病最常见。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前贤,擅长“补土”并著有《脾胃论》,有理有方有法,为后世医家树立了铭碑。自此,中医治疗脾胃病,得以进一步有理可据,有药可循,临床疗效也随之倍加显著。《脾胃论》曰:“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以火、酒二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李大师精研《脾胃论》,受其启迪,临床辨证常从血治,喜用桃仁;又善用黄连,谓之“厚肠胃”,并佐以砂仁、白豆蔻,即李东垣所说:“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李大师谓:“治胃先理脾,使脾气得以运化,为胃行其气,胃得脾气而升降,使药调之,病乃告愈。同样,肝气犯胃,应先实脾,使脾气得旺,反制于肝,肝失横肆之势,无力劫胃,使胃气得舒。”以此为据,辨证多端。第1章·总论19二、脾胃病论治七方 +(一)肝气犯胃 +《金匮要略》第一篇中即已言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李大师谓:“治胃先理脾,理脾先疏肝。”疏肝世人习用破气之品,甚则以金石之药治之。如此用药,未能领会先贤之旨。李大师谓:“疏肝莫过芳香化气。”芳香之品,宣畅气机,肝气随之条达;而芳香之药又可化浊,浊去而脾胃得健,无须党参、白术之画蛇添足,此乃肝脾同调,理脾疏肝,“当先实脾”之奥旨。 +【证候】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治法】肝脾同调,理脾疏肝。 +【处方】柴胡15g,紫苏15g,藿香15g,苍术15g,丁香5g,檀香5g,木香10g,桃仁15g。 +(二)胃脘虚寒 +尝谓“十胃九寒”,人们常不顾护脾胃,多食生冷,伤及脾阳。近来,世人又有晨起饮一杯凉白开水的习惯,更有损脾胃。本病临床常见胃气被寒气所阻致生呕吐、反胃(此即“阳明寒呕”)。本病多为即得,病程较短。李大师常告诫,温补脾胃,药宜轻灵,即“以温药和之”,最忌大辛大热,反灼胃津致生他病。 +【证候】呕吐、反胃(此即“阳明寒呕”),或胃腹剧痛,但欲饮热等。 +【治法】温补脾胃,药宜轻灵。 +【处方】荜澄茄5g,小茴香5g,丁香5g,陈皮15g,半夏10g,白豆蔻15g,生姜3片。 +(三)胃脘虚寒化热 +食饮伤胃,胃脘虚寒,久治不愈,多从热化,出现寒热错杂。于此常投以左金丸化裁,寒盛重用吴茱萸,热盛重用黄连。 + +【证候】胃脘灼热,反喜热饮,胃脘嘈杂不适,莫可名状,似寒非寒,似热非热,似辣非辣。 +【治法】寒热并用。 +【处方】左金丸化裁。吴茱萸5g,黄连10g,香附15g,连翘20g,败酱草20g。 +(四)胃脘湿热 +寒热错杂日久,寒皆化热。而此时,脾气已弱,无力运化水湿,呈现湿热交阻之势。脾喜燥恶湿,今脾被湿困,脾气不振。李东垣谓:“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口干舌干咽干。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此时,胃疾渐次加重,已由上述虚寒之气分证转入湿热之血分证。 +【证候】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但欲漱水不欲咽,舌红绛,苔黄腻,脉弦而数。 +【治法】宜从血治,滋阴凉血,佐以豁痰理脾。 +【处方】芦根20g,茅根20g,石斛20g,黄连10g,连翘20g,败酱草20g,竹茹15g,陈皮15g,半夏10g。 +(五)胃脘瘀血 +病由胃脘湿热已完全转为血分。热入营血,血热灼津,口干漱水之症加重。血热瘀结,胃络受阻,出现胃脘痛,痛有定处。此病治疗急从血论,切不可妄加渗利或以温热,急宜凉血化瘀导滞。正如《脾胃论》所说:“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患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 +【证候】胃脘痛,痛有定处,口干咽干。 +【治法】凉血化瘀导滞。 +【处方】生蒲黄10g,五灵脂10g,槐花20g,桃仁15g,黄连10g,延胡索15g,川楝子15g,败酱草20g。第1章·总论21 +(六)胃气欲绝 +顾名思义,此时胃气已衰败至极,危及生命。此病多处于胃癌及胃癌前期病变,活检病理可见: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或)中/重度肠上皮化生。若能及早发现胃癌及早手术,中药抗癌治疗,尚有生存希望,此外,癌前期病变若能监护治疗也可逆转。 +【证候】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灰垢无华,胃脘反无明显症状,或稍有胀满,疲乏无力,舌体瘦小萎缩,舌面满布黄腻之苔,脉来弦实有力,伴随体重急剧下降。 +【治法】中药抗癌。 +【处方】李大师自创方“十三方”。选用黄芪、苦参等中药组方配伍而成。 +(七)脾痞 +本病多发青少年,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而来。饮食积聚,脾胃受损,久而成痞。如不能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脾痞,甚为虚劳。然而,治疗本病贵以疏导,切勿妄补,补反助疾。 +【证候】形如枯木,腹胀如鼓,面色萎黄,脉细如丝。 +【治法】贵以疏导,切勿妄补。 +【处方】榧子5g,蓼实5g,胡连5g,桃仁10g,麦芽15g,鸡内金10g,神曲10g,山药15g(以小儿量计算)。张琪医论 +调理脾胃九法:温中散寒法、辛开苦降法、补脾胃升阳除湿法、温补脾胃法、健脾胃益气血法、温化浊法、运化饮法、滋脾益胃阴法、培土疏木法。张大师认为辨证必求于本,本于八纲,本于脏腑,不论疾病如何复杂,都要辨清寒热、虚实、阴阳、表里以明确病性;辨清脏腑,确定病位,强调脏腑辨证。疾病各有所属脏腑,确定病变脏腑即 +22 +寻到了疾病的根源。而五脏之中,脾与肾即“后天”与“先天”。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受前贤李东垣补脾治后天和张景岳补肾治先天的影响,在脏腑辨证中,尤为重视脾肾两脏,提出调补脾肾理论。张大师推崇“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则一身皆治,二脏不和,则百病丛生”的理论。他认为,“虚证虽有五脏之不同,阴阳气血之区别,但脾肾尤为重要。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二者为五脏之根本”。调补脾肾理论,在临床上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调就是调理脾胃,补即是补肾”。调脾重在促使脾气健运,不可过用香燥之品,以免伤津耗液,影响气血生化;补肾有滋补和温补之别,不可过用滋腻碍脾之物,以免造成脾气呆滞。在此主要介绍调理脾胃九法。 +一、温中散寒法 +此法用于脾阳式微、寒邪充斥所致脐腹痛或上下攻冲作痛,或寒邪凝聚、运化失司者。 +【证候】腹胀满,呕逆不能饮食,或二便不通,四肢厥逆,舌苔白滑,脉象沉紧。 +【主方】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东垣之寒胀中满分消汤等。 +【主治】顽固性肠功能紊乱之胀满,肾病综合征重度腹水,寒气上冲之奔豚气等。 +【药物】附子、干姜、草豆蔻、吴茱萸等。 +二、辛开苦降法 +此法用于寒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之证。 +【证候】心下痞满,胃脘痛,腹胀满,恶心呕吐,不能食,浮肿,甚至高度浮肿,大量腹水,小便少,手足心热,大便不调,舌质红,苔白腻,脉象弦滑。 +【主方】仲景之半夏、甘草、生姜三泻心汤;东垣中满分 +第1章·总论23 +消丸。 +【主治】三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东垣中满分消丸治疗肝病腹水,肾病腹水及属于胃肠功能紊乱之气胀热胀及某些疑难病症等。 +【药物】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砂仁等。 +三、补脾胃升阳除湿法 +此法用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浊内蓄之证。 +【证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肢节,口苦口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等。 +【主方】东垣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 +【主治】慢性肠炎,重症肌无力,肾小球肾炎水肿,顽固性蛋白尿,内伤发热,紫癜性肾炎血尿等。 +【药物】黄芪、太子参、半夏、白芍、羌活、独活、防风、陈皮、白术、茯苓、泽泻、柴胡等。 +四、温补脾胃法 +此法用于脾胃虚寒证。 +【证候】腹满痛,呕吐,下利溏薄清谷,纳呆,喜暖畏寒,手足冷,舌淡滑润,脉沉或沉迟无力。 +【主方】理中丸。若脾胃虚弱寒象不显者,可用补益脾胃法,常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理脾镇惊汤类。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慢脾风病,泄泻,慢性胃炎等。 +【药物】甘草、人参、白术、干姜、砂仁等。 +五、健脾胃益气血法 +此法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之证。 +【证候】四肢乏力,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眩晕,脉细数。 +24 +【主方】归芍六君汤。 +【主治】胃癌术后,缺铁性贫血,肾性贫血等。 +【药物】甘草、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等。 +六、湿运化浊法 +此法用于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所致病证。 +【证候】脘闷呕恶,纳呆便溏,或便滞不爽,苔白腻,脉濡缓。 +【主方】局方藿香正气散,《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自拟化浊饮等。 +【主治】胃肠道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尿毒症期等。 +【药物】茵陈、藿香、紫苏、草果仁、苍术、黄连、半夏、陈皮、甘草、生姜等。 +七、温运化饮法 +此法用于脾阳不足,津液不得敷布,聚湿生痰,痰饮停聚之病证,如痰饮上犯,扰及心窍或清空者。 +【证候】脘闷,食不得下,呕吐清水痰涎,心悸,怔忡,眩晕,头痛,舌胖大,苔白腻,脉滑等。 +【主方】苓桂术甘汤加味。 +【主治】眩晕病相当于现代医学脑供血不全,梅尼埃综合征等。 +【药物】茯苓、桂枝、白术、泽泻等。 +八、滋脾益胃阴法 +此法用于脾胃阴液不足之证。 +【证候】不更衣而无所苦之脾约证;或饥而不欲食,或纳呆,口干不欲饮,或胃中嘈杂,或胃脘隐痛,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 +【主方】麻子仁丸,叶氏益胃汤,甘露饮等。 +第1章·总论25 +【主治】小儿厌食症,萎��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胃、十二指溃疡,浅表性胃炎及顽固性胃痛等。 +【药物】生地黄、茵陈、公丁香、陈皮、枳壳、石斛、麦冬、黄芩、甘草等。 +九、培土疏木法 +此法用于脾气虚弱、肝木乘之、土受木凌之证。 +【证候】胁痛,腹痛胀满,腹痛即泻,泄后痛减,每由情志不舒加重,倦怠乏力,苔薄白,脉弦。 +【主方】桂枝加芍药汤,痛泻要方等,或四逆散与六君子汤。 +【主治】前者治疗结肠炎,亦可治情志怫郁、木旺乘土之泄泻。后者用于肝病的治疗,如治疗慢性肝炎或活动性肝炎。 +【药物】柴胡、枳壳、白芍(重用)、甘草、白术、茯苓等。 +颜德馨医论一 +临证备要:注意胃腑的和降通达,重视脏腑间相互影响,详辨病在气分血分。一、注意胃腑的和降通达 +脾胃属土,脾为脏,属太阴而恶湿;胃为腑,属阳明而喜润,故脾为阴土,胃属阳土。经云:“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胃属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胃之通降,赖腑阳之温运,亦须有津液之濡润。若有太过不及之变,则通降失司,痛胀等症作矣。颜大师认为,阳明通降失司之因有四。 +1.胃火过亢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胃火杀谷,灼津耗液,胃气不调,通降失司,于是胃痛及呕酸、嘈杂、善饥、口苦、口干等症悉由所起。遵热者清之,颜大师每用黄连、蒲公英等苦寒以清胃家太过之火,石斛、天花粉、芦根等甘 +寒以濡阳明不足之液,参入醋制香附、盐水炒娑罗子等疏肝利气,消胀止痛,或加海螵蛸制酸。若大便干结,小溲短赤,神烦少寐者,酌加黄芩、大黄;佐生姜、半夏而成苦辛而泄之法,泻心胃之火,复阳明之用。颜大师治胃火过旺,重在运枢轴,复升降,调气化,用药遵仲景泻心汤意,阴阳相合,苦辛相济,寒热并用,或反佐取之。 +2.胃阳不足阳虚生寒,寒性凝泣,气行不畅,腑阳失运,症见胃痛以及脘胀、嗳气、呕酸、形寒不渴。“寒者温之”,治用桂枝、吴茱萸、干姜,或选用川花椒、荜芨、甘松,参入生姜、制香附、娑罗子、威灵仙、姜半夏等温中逐寒,行气和胃。挟湿加制茅术、制厚朴、茯苓;挟食加鸡内金、焦神曲、陈皮;若寒客厥阴之络而兼少腹胀痛,加入天仙藤、天台乌药、白檀香之类;呕酸者,舌苔薄白加海螵蛸,舌苔白腻加煅白螺丝壳。方中香附一味,无湿者,用制香附,有湿者用生香附,取其味辛性燥,除胃湿,散结气,更为允洽。 +3.脾胃湿滞湿困中焦,遏阻阳气,胃气不展,失以通降,以致胃痛,伴以脘闷纳呆、或见呕酸、或吐清涎。颜大师认为胃湿之萌,过在脾土。《黄帝内经》云:“脾者,为胃行其津液。”故凡湿滞胃腑者,常见纳呆、疲乏、肢软、便溏等脾虚见症。此外,素嗜酒醴之人,每多患此。酒者,质寒性热,胃火旺者从阳化热,成为湿热蕴结之候;中阳虚者从阴化寒,致成湿困腑阳之证。治湿阻中焦者,常以制茅术、制厚朴、炒陈皮、姜半夏、白茯苓为主药,寒甚者加桂枝、生姜、干姜;挟热者合黄连、黄芩、山栀子,甚则参入炒黄柏、煨草果之苦温以燥之。其他如炒党参、炒白术、清炙草之健脾补虚,木香、香附、甘松之理气止痛,均随证酌情而投。 +4.燥土失润胃阴不足,肺金失润,肃降力弱,腑气不调,发为胃痛,兼见咽干、恶心、呕吐。治仿叶天士甘寒凉润意,常用沙参、玉竹、石斛、甘草等寒凉濡养,配合金银花、蒲公英微苦以清,或加青盐制陈皮、代赭石降胃逆,或参枇叶、霜桑叶以肃肺气。亦有投以枸杞子、白芍等合成酸甘化阴以生胃液。胃属腑阳,能通 +第1章·总论27 +为用,又常佐入绿萼梅、佛手、醋制香附等调气,舒其胃用。 +二、重视脏腑间相互影响 +颜大师根据《黄帝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的理论,分析病机注重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认为治疗胃脘痛,对于肝、心、脾、肾以及大肠等脏腑的病机变化尤应注意。 +1.肝木犯胃肝强横侮其胃,土虚招致木贼,木能克土,此五行乘侮之常。颜大师认为木能克土,亦能疏土。凡木横而克,或木郁不疏,都能影响胃之通降,于是胃脘胀痛、痛及两胁、恶心、呕酸等症悉起。病在胃,治则在肝。常用左金丸合金铃子散为主方,以黄连清胃热,川楝子除肝热,吴茱萸散气结,延胡索行血中气滞,苦辛相合,寒热并用。通过药量之轻重配伍,或以降为通,或开中寓泄。又“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善用甘酸相合之芍药汤与上药相配。此外如当归、枸杞子之养血柔肝,绿梅花、佛手柑之疏肝达木,香附、郁金之利气止痛,夏枯草、石决明之凉肝散结,石斛、天花粉之生津濡燥等,可随证而投。 +2.土虚火衰心阳衰于上,肾阳虚于下,君相之火不足,不能暖中生土,以致胃阳式微,阴霾窃踞,旷阳不展,腑阳失运,遂见胃脘疼痛、呕吐清涎、胸闷、心悸、肢冷、畏寒。颜大师常谓:寒因虚起,宜补宜温;痛由寒生,宜辛宜通。常用桂枝加附子汤合瓜萎薤白半夏汤为治,以桂枝、附片护阳祛寒,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煨姜、大枣调和营卫,瓜蒌、薤白开胸通痹。寒甚者加荜芨、高良姜,脘胀者加天仙藤、娑罗子。总以辛热通阳、宣痹散结为法,俾丽日当空,阴霾自散,则气行痛止。 +3.脾胃同病脾之与胃,脏腑相合,同属中土而为后天之本。故胃病久而及脾,脾病亦往往累及于胃,以致脾胃俱病,土德不振,升降失调,清浊混淆。症见胃部隐痛、纳少便溏、肢冷乏力,治疗主张建立中阳以复腑运。以建中汤合理中汤为主,重用甘草、 +炮姜甘缓温中,参入南木香、姜半夏调气和胃,或加清炙黄芪、炒当归两补气血。颜大师治疗胃痛对姜的应用十分讲究,生姜用于和胃止呕,干姜用于温中止痛,炮姜用于暖胃止血。有时取其性,以姜汁拌炒竹茹。 +4.胃肠痞结胃属足经,大肠属于手经,俱为阳明所隶。且胃肠属腑,皆以通降为用。胃气窒塞于上,则大肠壅闭于下。或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则浊气中阻,胃气上逆。出现胃痛、腹胀、恶心、嗳腐、口苦、厌食等症状。颜大师按照六腑宜通、胃气当降的特点,治用通腑泄热、降逆和胃的方法,以黄连、大黄为主,泻热结、通腑气,佐入姜半夏、枳实降胃逆。或加木香、香附利气;或用山楂消滞;或参以芒硝、厚朴助泻。皆有效验。 +三、详辨病在气分血分 +颜大师宗叶天士“初病在气,久病入络”之说,认为胃痛者虽有属虚属实之异,或寒或热之别,在起病之初总属气机阻滞,久之气病及血,血因气瘀,于是络道不利,气血俱病。故十分注意病在气分血分之瘀。凡病入血络者,常见胃痛如刺、久发不愈、按之尤剧、或曾呕血、或曾便黑。颜大师认为瘀积不消,难拔其根。治疗方法或用失笑散加桃仁、赤芍、花蕊石、制香附活血化瘀,通瘀止痛,或以苏木、归尾、三棱、莪术破积通瘀,推陈致新;挟热者加红藤、牡丹皮、夏枯草或制大黄;挟寒者加炮姜、川花椒、桂枝;中焦虚寒者配以理中汤,除党参,改干姜,加入大枣与蒲公英,其中炮姜与蒲公英合用,寒热相济,既温经又柔络。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故诸如木香、广郁金、娑罗子等理气消胀止痛之品均酌情选用。颜德馨医论二 +从气论治五法:疏畅气机法,升降气机法,降气平逆法,补气升阳法,通补阳气法。脾统四脏,以滋化源;从脾论治九法:健脾第1章·总论29 +益气法,升提中气法,温中健脾法,补益心脾法,温补脾肾法,燥湿健脾法,健脾化痰法,清热和胃法,消食导滞法;苍白二术调治脾胃。衡法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辨治各种病证,或从气治,或从血治,或气血双治,处方用药多从“通”字着眼,以调畅气血而安脏腑为治疗原则。若病邪阻遏气血属实证者,则用疏通法;若因脏腑虚弱致使气血不通者,则用通补法。通过调畅气血,以达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治疗目的。 +一、从气论治,五大治法 +(一)疏畅气机法 +历代有调气、舒气、理气、利气、行气等名称,其含义均为疏畅气机,此法是针对郁证的一种治疗方法。郁证系指情志怫郁,气机不畅所致的一类疾病总称。肝主疏泄,斡旋周身阴阳气血,使人的精神活动、水谷运化、气血输布、三焦气化、水液代谢皆宣通条达,一旦肝失常度,则阴阳失调,气血乖逆,于是气滞、血瘀、痰生、火起、风动,诸疾丛生。治郁先理气,气行郁自畅,通过疏畅气机,不仅能疏肝解郁,而且可借以根治多脏腑病变,故临床辨证用药,不论是补剂,攻剂、包括化痰、利湿、活血等方中,均配以疏畅气机之法,如取小茴香、乌药配泽泻治水肿,檀香配生麦芽治食滞,生紫菀配火麻仁治便秘。对气郁甚者则取芳香开窍之品,借取辛香走窜之性,以畅气开郁,如用苏合香丸治顽固性胸脘胁痛,以麝香治厥逆、神经性呕吐、呃逆、耳聋等,每能药到病除。 +临床所及,气机郁滞以肝、肺、胃病变最为多见,因肝气易郁结,肺气易壅逆,胃气易阻滞,每用逍遥散化裁统治,以疏畅气机,使气血平和,循环无阻,达到五脏六腑协调,邪祛正安之目的。如取逍遥散加黛蛤散等治支气管扩张咯血,加山羊角、石决明等治高血压病,加生蒲黄、葛根等治冠心病心绞痛,加平地木、仙人对 + +坐草治乙型肝炎,合四逆散治慢性胃炎,合痛泻要方治结肠炎,合化瘀赞育汤治不孕不育等。若气郁化火,兼有痰热者,则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此方以小柴胡汤之半去甘草加桂枝,意在疏畅肝气,加茯苓、大黄清泄痰热,佐以龙骨、牡蛎重镇邪热所扰之魂魄,加铅丹之重坠者,以驱膈上之痰,因其有毒,且对胃肠有刺激等不良反应,常用代赭石替代之。临床对脑动脉硬化、震颤麻痹、顽固性失眠、癫痫等难治病,凡属肝胆郁热,痰浊内扰者,取此方加减治之,多可取效。 +(二)升降气机法 +此法适用于气机升降失常之证,气机升降出入是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动态平衡的保证。六淫七情可使脏气偏盛偏衰,偏盛则气机升降太过,偏衰则气机升降不及,气机升降不顺其常,当升反降,应降反升,导致脏腑之间升降紊乱,从而呈现症状错综复杂,病理呈虚实夹杂、清浊相干的状态,治疗当用升降气机法。 +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通降,为生化之本,若脾气失健而不升,胃气失和而不降,气机升降失常,湿、痰、瘀诸邪内生,则心下痞满、脘胁胀痛、形体日瘦等症迭起。苍术气香而性燥,统治三焦湿浊,质重而味厚,以导胃气下降,配以升麻质轻而味薄,引脾气上腾,二味相配,俾清气得以升发,浊气得以下泄,临床辨证加入诸方中,用治慢性胃炎、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肝炎、胆囊炎、胰腺炎等,颇多效验。 +临床推崇“脾统四脏”之说,脾胃健旺,五脏六腑的气机升降就有动力来源,因此常用升降气机法治疗全身多种疾病,如枳壳配桔梗升降气机治心病,柴胡配青皮宽胸畅中治肝胆疾病,升麻配乌药、茯苓提壶揭盖治泌尿系统疾病,葛根配枳实升清降浊治结肠炎等。 +肝以升发为顺,肺以宣降为常,由于肝藏血,肺主气,故肝肺的升降实质上也是气血的升降。若肝气横逆,肺失宣降,则一身气血皆滞,肝肺升降失常的调理,是一个重要方面。因肺失宣降第1章·总论31 +则木受金刑,致肝气不得升发,正如王孟英所谓:“清肃之令不行,升降之机亦窒。”治疗疑难病证常用“轻可去实”之法,以质地轻扬,气味轻薄之品,性能宣透通达,归经入肺,有助于恢复肺的宣降本性,使气机升降有度。如取辛夷花、苍耳子宣通肺窍治过敏性鼻炎;石楠叶、苦丁茶苦泄降气治神经性头痛;紫菀启上开下治二便不利;桑叶、桑白皮引药入肺治面部色素沉着等,往往一举中的。 +(三)降气平逆法 +此法能使上逆之气得以平顺,所以又称平气、顺气法,多用于肺气上逆、肝气上逆等证。因呼吸系统的疑难病证多缘肺失宣肃而起,对咳呛频繁、喘促胸满、痰多气涌、头胀目眩等肺气上逆证,论治用药每参以葶苈子、紫苏子、旋覆花、枇杷叶等肃肺之品,以冀上逆之肺气得以肃降。葶苈子能疗肺壅上气咳嗽,止喘促,除胸中痰饮,集降气、消痰、平喘诸作用,凡宜肃降肺气者,不必见痰壅热盛,即可投之。如咽痒咳喘,痰黏难出等热证,则取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等清热肃肺;痰多白沫,形寒神怯属寒证者,则用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葶苈子等温经肃肺,先发制人,一鼓而下,往往立竿见影。 +根据《黄帝内经》“怒则气上”之说,认为精神系统的疑难病证与肝气上逆相关,对精神分裂症、癫痫、老年性痴呆、神经衰弱等难治病,习用金石药与蚧类药以重镇降气。如对狂躁为主症者,选用生铁落饮合桃核承气汤以平逆泻火;若见健忘失眠、幻听幻觉者,则首选磁石配菖蒲、蒲黄、丹参等降逆活血开窍;兼有盗汗、遗精者,则用龙骨、牡蛎以收敛肝气;伴有头晕目眩、两耳作鸣者,则重用山羊角、生石决明,并配以通天草、海藻、钩藤等平肝潜阳。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即火降,降气法除具有平顺上逆之气外,尚有降火作用。气火逆乱,则脉络不宁,血溢脉外而导致出血,故降气平逆法是治疗血证的主要疗法之一。颜大师综合缪希壅“宜降气不宜降火”之法,首选降香折其逆气,既能降气以降火,又可止血 + +而不留瘀,用于血证,有一举二得之妙。此外,颜大师在治疗出血重症时,还配合应用外治法,以平逆降气,如取附子粉、姜汁调敷两足涌泉穴,或用生大黄、鸡子清调敷两太阳穴等,临床屡用屡验。 +(四)补气升阳法 +此法是李东垣治疗脾胃内伤病证的一个重要大法,李氏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病理关键在于脾胃虚弱,阳气不升,故在治疗上强调补脾胃之气,升阳明之气,使脾胃健运旺,升降协,元气充,则诸病可愈。如湿浊等邪久羁不去,用人参、黄芪等甘药补气,配升麻、柴胡、葛根等辛药升发脾阳以胜湿。临床每取李东垣之清暑益气汤化裁,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疾病、胃病、肝胆病以及肾炎、尿毒症等属中气本虚,又感湿热之邪的病证,颇有效验。颜大师在临床上特别赏识升麻的功效,认为升麻体轻上升,味辛升散,最能疏引脾胃之气上升。 +补气升阳法还具有引血上行的作用,清阳之气出上窍,实四肢,发腠理,血液上升于脑,亦全赖清阳之气的升发。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清阳之气日渐衰弱,以致气血上奉渐至减少,血气不升,脑络失养,则头痛、眩晕、健忘及清窍失聪,诸如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老年性痴呆等病丛生。每以补气升阳为基础,而辅以散风之类,如蔓荆子、葛根、细辛、白芷等,再加入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以调整气血升降,引血上行,对眩晕绵绵,遇劳更甚,少气懒言,脉细,舌淡紫,苔薄等气虚兼有清窍失聪者最为合拍。 +(五)通补阳气法 +由于外邪侵袭,或情志、饮食失常,影响脏腑经络,而使阳气痹阻,或致阳气衰惫,不能输布津液,运行血液,引起水液内停,血涩成瘀,发展到慢性阶段时,阳气亏虚和痹阻表现更为突出。治此着眼于温补和宣通阳气,阳气旺盛,运行通畅,不仅能激发脏腑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阳气一旦振奋,即可迅速动员全身的第1章·总论33 +抗病能力与病邪相争,促使病邪消散,经络骤通,诸窍豁然,疾病得以改善。 +二、脾统四脏,固本清源 +清代沈金鳌氏创“脾统四脏”学说,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颜大师通过临床实践,略有体会。 +(一)脾统四脏,以滋化源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皆依赖脾胃。《灵枢·五味》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沈金鳌关于“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有待养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四脏安能不病……凡治四脏者,安可不养脾哉”的论述,总结了脾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突出了调治脾胃的重要意义。脾胃是机体的枢纽,脾健则四脏皆健,脾衰则四脏亦衰。因此,他脏病变,可从脾论治,寓有治本之义。 +痰饮水湿为患,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行走,无处不至。五脏六腑皆到,周身内外俱有。随其侵淫部位不一,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凡咳、喘、呕、恶、悸、眩、胀、痛、满、癫、瘿、麻木、偏瘫、痹痛、腹泻、不孕、不育等五脏六腑之病,皆可因痰饮水湿而引起。近人何廉臣将痰湿分为痰晕、痰厥、痰胀、痰结、痰喘、痰哮、痰燥、痰串、痰泣、痰膈等十类,亦提示其发病之广泛性。《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明朝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谓:“脾为生痰之源。”因此,通过调运脾胃,祛除痰饮水湿,从而达到治疗他脏疾病,是“脾统四脏”理论在临床应用上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从脾论治,九大治法 +脾统四脏,说明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脾病波及四脏,四脏有病,亦波及脾,故临床有心脾、肺脾、肝脾、脾肾同病等病证。从脾论治,灵活化裁,确具疗效。 +34 +1.健脾益气法适用于脾虚气弱所致病证,如胃肠功能减退,消化不良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宜用香砂六君汤、四君子汤。 +2.升提中气法适用于脾虚气陷所致病证,如内脏下垂、子宫脱垂、脱肛、重症肌无力等,宜用补中益气汤。 +3.温中健脾法适用于阳气虚损,脾失健运所致病证,如慢性肾炎、小儿单纯性泄泻、痞积等,宜用实脾饮、附子理中汤。 +4.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病证,如神经衰弱、贫血、月经过多、便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宜用归脾汤。 +5.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病证,如五更泻、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宜用右归丸、四神丸。 +6.燥湿健脾法适用于脾虚湿阻所致病证,如慢性胃炎,妇人带下及慢性湿疹等,宜用平胃散加味。 +7.健脾化痰法适用于脾虚有痰所致病证,如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性肝炎、小儿癫痫等,宜用二陈汤合四君子汤。 +8.清热和胃法适用于肝郁化火所致病证,如胃炎、肝炎、牙痛、糖尿病、小儿暑热证等,宜用左金丸、竹叶石膏汤。 +9.消食导滞法适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病证,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泄泻等,宜用保和丸。 +(三)苍白二术,调治脾胃 +一般治脾胃病常用苍白二术以燥湿健脾,湿去脾自健,脾健湿自化,作用广而用法多。如湿热并重,伤及胃阴者,可与石斛、麦冬、玄参同用;肝阳挟湿,目糊便燥者,可与黑芝麻同用;气虚挟湿者,可与黄芪同用;白术配茯苓治耳源性眩晕;苍术治耳疾、夜盲症多效,且去垢腻苔尤佳,湿温口甜用苍术煎汤代茶饮之;单味白术煎汤治咯血、肺痈、小儿痞积、久痢均验;据冬病夏治之义,还以苍术、白术或苓桂术甘汤防治哮喘。临床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双补气血之红参、紫河车、龟鹿二仙胶等方中加入苍白二 +第1章·总论35 +术,利于药物吸收,促进生化之源,有利病情缓解。故应用苍白二术调治脾胃,不仅能治疗本脏的病变,还能治疗它脏病变,确有临床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刘文礼.李振华教授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07:7-20. +[2]徐丹华.徐景藩教授治脾胃病临证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3):186-187. +[3]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读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208-212. +[4]迟继铭,李淑菊,张佩青.张琪临证调补脾肾论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036-1037. +[5]曹洪欣.张琪从脾胃论治慢性肾病的经验[J].云南中医杂志,1994,15(6):13-14. +[6]颜德馨,颜乾麟.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1-14,23-25. +第2章胃脘痛 +颜正华医论 +精于辨证:辨虚实、审寒热、明气血;分七型论治;兼调肝脾;临证注意:疏调勿忘化痰降逆,温清并用分主次,补益中气当佐发表,养阴需兼清热化瘀。 +一、精于辨证 +颜大师临证精于辨证,认为胃痛的治疗首当辨虚实、审寒热、明气血。 +(一)辨虚实 +综合临床诊断经验来看,可分:①拒按多实,喜按多虚;②饱则痛甚多实,饥则痛甚多虚;③痛剧而坚,位置不移者多实,痛缓不得其处者多虚;④舌苍老多实,舌胖嫩多虚;⑤脉无力者多虚,脉有力者多实;⑥补而无效多实,攻而加剧多虚。 +(二)审寒热 +要从患者寒热喜好、舌脉分:①喜暖者多寒,喜凉者多热;②苔白多寒,苔黄多热;③脉迟多寒,脉数多热。 +(三)明气血 +要从痛的性质及舌脉分:脘腹胀痛,痛无定处,时作时止者多属气滞;刺痛有定处,持续不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者多属瘀血。 +颜大师把以上辨证的方法简练地概括为:“喜按拒按以辨虚实,喜寒喜热以分寒热,胀痛刺痛以明气血。”当然遇到寒热夹杂,第2章·胃脘痛37 +虚实互见之证,还需灵活对待。 +二、分型论治 +颜大师临证时常把胃痛分为以下7个证型进行施治。 +(一)气滞胃痛 +【证候】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处方】轻则用香苏散,重则用柴胡疏肝散。 +【加减】可酌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止痛;加煅瓦楞子或乌贼骨以制酸止痛。 +(二)瘀血胃痛 +【证候】胃脘作痛如刺,痛有定处,食后痛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行瘀止痛。 +【处方】失笑散配加延胡索、丹参等活血止痛药。 +(三)寒邪客胃 +【证候】胃脘冷痛,喜暖畏寒,舌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治法】温胃散寒。 +【处方】良附丸配加肉桂、干姜、丁香、草豆蔻等。 +(四)郁火胃痛 +【证候】脘痛灼热,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火舒郁止痛。 +【处方】左金丸合金铃子散。 +(五)食滞胃痛 +【证候】胃脘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中有不消化之食物,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积导滞止痛。 +38 +【处方】保和丸加减。 +(六)虚寒胃痛 +【证候】喜暖畏寒,饥时作痛,得食则减。 +【治法】补中散寒止痛。 +【处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七)阴虚胃痛 +【证候】胃脘热痛,似嘈似饥,口舌干燥,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治法】养阴止痛。 +【处方】一贯煎加减。 +三、兼调肝脾 +颜大师在治疗胃痛时非常重视兼调肝脾,他认为胃痛的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甚为密切。胃与脾以膜相连,胃纳运化,脾升胃降,才能完成食物的受纳、腐熟、运化、转输。肝胆又有疏泄脾胃的作用。在病理上,肝胆疏泄功能失常便会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而见胃痛、嗳气、腹��、脘痞、纳呆等一系列肝胃不和的证候,这便是“木不疏土”,所以治疗胃痛时常常酌情加茯苓、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等以健脾益胃;加川楝子、延胡索等疏肝理气之药。 +四、临证注意 +(一)肝郁犯胃,疏调勿忘化痰降胃气 +颜大师认为,胃脘胀痛连胁,嗳气频作,每因情志不遂而发作,大便不畅,脉弦此乃肝郁犯胃之候。其中以脘胁并痛为辨证要点。颜大师认为,此类胃脘痛的治疗应以疏肝理气为主,佐以降逆化痰。主要病因是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气机不通,则见胃痛。故以疏理肝气为治疗关键。药用佛手、香橼、香附、枳壳、金铃子、玫瑰花等;胃主降,即以降为顺,胃家有病,多属失于“和第2章·胃脘痛39 +降”的病理,故治疗胃脘痞满、疼痛,佐以和降胃气之品,每收理想疗效。药物宜选旋覆花、代赭石、法半夏等;肝郁胃痛,时发时止,不独与情志有关,亦与痰饮内伏有联系。朱丹溪谓:“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肝郁之人,气失调畅,津液输布障碍而凝聚为痰,痰伏胃中,每为情志所诱发,痰气相搏,遂致胃痛。若惟理气而不化痰,痰邪不去,胃痛虽暂缓解而仍复发,故临床施治尚需兼用化散痰饮之品,以杜痰源。用温胆汤、二陈汤每每见效。 +(二)寒热错杂,温清宜辨孰主孰次 +颜大师认为,胃脘疼痛,遇冷易发,胃中有灼热感,嘈杂呕吐,心烦,大便溏稀,脉弦滑或弦数,此乃中焦阴阳失和,寒热互结之候。属于仲景泻心汤类证。治当寒热并调,辛开苦降,用左金丸辄效。病证寒热互见者,则因体质不同,境遇之异,往往有偏寒、偏热之别,故其论治亦须分辨温中或清泄之主次。若见舌红,脉弦而有力或脉数,证偏热者,用“正佐金丸”平中见奇,每收捷效。若见舌胖脉缓,证偏寒者,用“倒佐金”多能收功。(正佐金:黄连6份,吴茱萸1份;倒佐金:黄连用量减至1/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寒热互结于中焦,与中气虚馁有关,故治宜兼培补中土,用四君子、六君子之辈。纳差、苔厚加谷芽消食醒胃;大便干结加全瓜蒌润肠通便,导热下行;泛酸水加煅瓦楞子,以制酸止痛。颇多效验。 +(三)中气不足,补益当佐发表之品 +颜大师认为,胃痛隐隐,泛吐清水,按则舒,得温则减,纳差,神疲乏力,大便溏,舌淡,脉弱者,乃中气不足之候。治宜六君子、香砂六君子之属,阳虚明显者,可用黄芪建中汤治之。胃虚得补,胃络得温,气机得行,则胃痛自止。因脾胃为营卫之源,源流相通,为顺也。若感受外邪,营卫有病者,调营卫仲景明训:“禁生冷、黏滑、肉”等物,意为不壅塞营卫之源,有益于营卫调和。而今中焦既虚,营卫之源有病者,补益之中佐发表、调营卫之品,则有助于脾胃调和,即疏流则源清。柯韵伯云:“补中之剂,得发表之 +40 +品而中自安”,亦即此意。常与补中益气剂相须使用的发表药有紫苏、藿香、柴胡、葛根等。其中,生姜、大枣合用有调营卫、和脾胃之能事,用治中焦病,每收良效,不可小视。 +(四)胃阴不足,养阴需兼清热化瘀 +胃痛隐隐,口燥咽干,或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弦,为胃阴不足证。颜大师教诲,痛皆不通,阴虚胃痛多因郁热久稽伤阴或肝火灼津伤阴,胃中络脉失养,血脉通行不畅所致,故治疗此类胃痛,在养胃阴的基础上加清热活血之品,收效理想。养胃阴宜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百合等药,清胃热宜用黄连、蒲公英等,活血脉宜选丹参、当归、延胡索、五灵脂等药。朱良春医论 +虚寒胃痛建理散随证加减;积饮胃痛控涎丹、二陈六君等随证用;土壅木郁自拟“甘缓和中汤”;胃火脘痛,泻火止痛用“泻心”;瘀滞胃痛活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特点可以概括为温中健脾止痛、疏肝理气止痛、泄热和胃止痛、涤痰逐饮止痛、消积逐瘀止痛、活血化瘀止痛、养阴益胃止痛、化湿清热止痛、消食导滞止痛等。诸用药思路乃针对脾胃功能的失调,如:纳和运、升和降、湿和燥,尤其是和肝脏之关系最为密切。所谓胃病,是胃脘痛、上腹痞胀、反酸、嘈杂等症的统称,包括西医诊断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等病。历代医家治法繁多,丰富多彩,见仁见智,但后学者往往较难掌握,为使中医治疗常见病执简驭繁,今将朱大师的廉验效方治疗胃脘痛之心得体会阐述如下。 +一、虚寒胃痛建理散,随证加减用经方 +胃痛因寒湿而发,症见口泛清涎或口黏而甜,不欲饮水或喜热饮;喜按喜温或畏寒喜���,脘中觉冷;或痞胀、反酸、食辛辣无 +第2章·胃脘痛41 +忌,舌淡白而口不干,苔白腻或滑、脉濡缓。仲景“理中丸”为平调脾胃之方,盖中气因虚寒而败坏,致使寒湿内盛,土壅木郁,气机不利,清阳不升,浊阴失降,引发胃痛,何以理之?故以干姜之辛温,鼓舞参术之健运,行甘草之甘缓,奠定中土,恢复功能。朱大师因虑虚寒并在,必须同时建中气,温中土,所拟温中补虚,祛寒止痛之法,取仲景建中、理中合方之意加减,反酸、吐清涎者加吴茱萸、半夏、煅乌贼骨或煅瓦楞子、浙贝母,痛重者加香附、草果仁、甘松,每每药到痛除。历年来其徒仿其法,改汤为散,定名“加减建理散”,药用:红参、炒苍术、高良姜、甘草、肉桂、生白芍、生草果、制香附,共碾为散,每次6~8g,每日2~3次饭前服,亦多收药到痛除之效,一般多1~2天,胃脘痛消失,但须守服1个月,方能巩固。此方益胃醒脾,而又鼓舞中气,侧重在温在补,虚寒同治,温中、建中、理中,用温补扶其中气,使气机升降、三焦气化得以调整,则寒祛、胃和、清升浊降、胃痛自除。方中草果仁辛温入脾胃经,更助“建理散”燥湿除寒,治脘腹冷痛尤有著效,且能祛太阴独胜之寒,脾胃虚弱或虚寒,多见消化不良症状,稍有饮食不当或饭食稍饱,即引起食滞者,据证用药的同时加草果仁可增强消食导滞的功效。因瓜果、冷饮、黏腻食物、补品过食(如香蕉、柿饼、鱼胶等)引发胃腹急痛者,朱大师每用仲景“大黄附子细辛汤”加草果,或改“散剂”治急痛,药到痛除,不分男女老小和虚人。此黏腻与寒邪凝结痼闭之证,苟非温药,何以消阴霾而开坚结,大黄附子汤温消而从内解。泻中兼启肾家之真阳。是治疗寒凝急腹痛证之救命神方也。脾胃虚寒性胃脘痛临床最为常见,多反复发作,临床用仲景之建理汤加减疗效欠佳或无效者有之,历年来笔者曾遇多例用建理汤加减无效者,可按虚寒论治,投“加减建理散”颇有良效。本方甘草能协诸药,曲尽其妙,其用量之独多,取其缓急止痛,益气补中。盖甘以缓辛、甘以补气、甘以护胃、甘以制峻、甘 +调寒热、甘酸化阴。仲景“甘草粉蜜汤”独取甘味诱虫治虫,证见 +虚寒吐涎,心痛。 +42二、土壅木郁自拟“甘缓和中汤” +朱大师治以甘缓和中之法颇为合拍,方仿仲景芍药甘草汤变化,朱大师自拟“甘缓和中汤”,药用生白芍15g,生甘草10g,炙甘草10g,蒲公英30g,九香虫5g,乌药5g,芒硝(分冲)5g,郁金12g,川楝子12g,瓜蒌仁12g。故对年老体弱,发作频繁,不耐攻伐之人,尤见脾胃虚寒,土壅木郁之证,应补脾健脾、益气升清以治本,朱大师倡用“香砂六君汤”加味,若证见剧痛,腹胀满,便秘尿黄者,加瓜蒌仁、川楝子、炒枳壳、郁金;因进食高脂蛋白而发者,加山楂、麦芽、六神曲、鸡内金等消积利胆疏肝;因受寒或恼怒生气即发者,加紫苏叶、防风、藿香、炒枳实、制香附散寒解表、疏肝解郁。 +三、积饮胃痛控涎丹,二陈六君随证抛 +治疗积饮胃痛,朱大师历验颇多,多擅用控涎丹合二陈汤或六君子汤,其病机和见证有其特点;患者多嗜饮茶水,素体壮盛今渐变瘦其一也;胃痛夹胀坠、呕恶(恶食恶饮),时轻时重,常用中西药叠进无效其二也;胃脘部有振水声,X线钡透有多量水饮潴留胃部其三也;证见苔白垢腻、右脉沉弦、大便多日一行其四也。控涎丹对水饮、痰毒、恶血的排除有卓越疗效,且药价低廉,控涎丹能深入经隧曲道之处,荡涤经隧曲道中之水饮、痰毒、恶血,现代药理证明,控涎丹中甘遂含有一种无水酸,大戟含有大戟素、赝碱,均能刺激胃肠,引起蠕动亢进,产生峻下作用,并有利尿之功。甘遂入药自神农本草经至今两千余年,仲景之“十枣汤”“大陷胸汤”,张景岳之“舟车丸”,王肯堂之“甘遂散”等,用之得当,均能起沉疴痼疾,盖药过病所和微不济急,全在医者驾驭之能。临床所见积饮胃痛之症,决非一般常用方所能胜任,朱大师用控涎丹合二陈或六君子汤治积饮胃痛,乃和当代已故临床大家李克绍教授擅用“小胃丹”(芫花、甘遂、大戟、大黄、黄柏、白术)治疗痰饮胃痛 +第2章·胃脘痛43 +症见口干、口黏,或呕吐黏液,胃痛胀满,不能进食等症状者,或兼见胸满气粗,大便秘结者屡屡应手,其思路立法不谋而合。涤除痰饮,且是涤除经隧曲道中陈年久积之痰饮,乃和消瘀活血理同,不单是有涤痰止痛之治标之效,且在消除痰饮、恶血等病理产物之后,也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溃疡面的愈���。但须知,治疗痰饮痹阻的胃痛轻症,仲景之“瓜萎薤白半夏汤”或“枳实薤白桂枝汤”就有很好的疗效,可不必动用峻猛药。免有小题大作,药过病所之嫌。 +四、胃火脘痛轻重分,泻火止痛用“泻心” +朱大师治疗胃火内盛所引起的胃脘痛。轻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知母、竹茹(药用:大黄6g,黄芩6g,黄连3g,知母9g,竹茹9g)。重证则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生石膏、知母、金银花,或蒲公英(药用:大黄6g,黄芩6g,黄连3g,生石膏10g,知母10g,金银花10g,或蒲公英15g),此方泄热和胃,适用于胃火、胃热引起的胃脘热痛,证有胃中灼热,舌赤脉数,时痛时止,或痛时不敢吃冷食、喝冷水,甚至痛剧时全身出汗,手足发凉,额上有汗。亦适用于肝胃郁热,火邪犯胃,证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反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用上方加吴茱萸、蒲公英、生白芍、生甘草,清肝泄热,和胃养阴,肝热盛者加牡丹皮15g,炒栀子15g。大黄黄连泻心汤本治胃家实热,胃在心下,故仲景取名“泻心汤”,历代医家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一治心火炽盛,火犯胃络、吐血、衄血,二治误下而引起之心下痞热,三治伤寒先下后汗,致邪热内陷,而“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后人有谓治一切实热火证,高热烦躁,神昏发狂;或目赤肿痛,吐血衄血,头痛便秘,口舌生疮;或下痢脓血及疮疡肿毒等症。临床见证有热极出现假寒的症状时,须加少许辛热药以反佐,如症状明是胃热疼痛,但患者诉说胃脘部怕冷,不敢吃冷食、喝凉水,这种证情提示证属假寒,必须在寒凉药中加少许温药如生姜汁或走窜药,才能调和 +44 +热邪对寒凉药的格拒之性。上面提及的肝胃郁热,火邪犯胃,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反酸嘈杂症,须鉴别于胃热疼痛,有痛中兼胀连及两胁,脉象弦数的肝火犯胃证。遇此肝火胃痛连胁,当用“金铃子散”效果最好,汤剂:炒金铃子(川楝子)用30g以上,延胡索可用20g,1剂即痛除。散剂:金铃子、延胡索等量,可用每次10g,亦屡获佳效。先师祖章次公治胃火内盛之胃痛喜用生石膏、杏仁、延胡索、金银花、知母、玉竹共研细末,散剂使用对于发热胃痛亦有佳效。 +五、瘀滞胃痛用经方,活用大黄附子汤 +胃肠道有瘀有滞,虚实、寒热夹杂,或胃、结肠癌肿术后(瘀滞夹杂),证有胃痛绵绵,大便不畅或便秘多日1行,朱大师喜用仲景“大黄附子汤”,乃和当代已故临床家李克绍教授又有不谋而合的思路,广用“大黄附子汤”或“大黄附子细辛散”,治疗胃脘久痛、顽固便秘、急腹症、肾绞痛、老年便秘、肿瘤便秘等,颇有廉便验之优,大黄附子汤按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原文,囿于只能治寒邪引发的胁下偏痛发热,确未领略方意,此方温下,开后人无限法门,变承气之法,不用枳朴而用细辛,取细辛之宣通之力胜于枳朴之意,以除承气方中枳朴降破之忧,合附子启肾家之真阳,温宣而从内解,故一方兼具护正止痛、消瘀止痛、解热止痛,祛寒止痛、消食导滞止痛等功,妙在大黄、附子、细辛三药用量的灵活变化,亦不受脉象必须沉弦或沉紧之囿,只要见大便秘结,其人不呕(呕是病机向上),便可灵活使用,确诊是寒者,附子用量10~ +15g,细辛用量(要久煎)6~9g,大黄用量3~5g,寒热夹杂久痛不愈者,附子用3~6g,细辛用1~2g,大黄用3~5g,偏于热者重用大黄6~9g,此方在用量上做文章,即使是术后、产后虚人或重病体虚甚者,大便不通,或胃腹急痛均可大胆放手使用,多收药到痛除或药到便通之效。胃痛久治不愈者多有瘀滞,千真万确,临床所遇久痛不愈者用大黄附子汤后,泻下腐肉状物,黑色粒状物,泻第2章·胃脘痛45 +下白冻状或燥屎块,俾痛随泻止,即是明证,这些瘀滞物,实际是胃肠炎症或溃疡面渗出物的积存,或运化功能受湿、积、瘀所阻,使胃未降之残渣与渗出液混合积久而成。胃肠道瘀滞形成之后,不但胃痛加剧,而因胃蠕动迟缓,运传失司,大便干结,故多便秘,或嗳气、食少、胃腹痛。 +“医道在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胃痛之治,古往今来,分型复杂,治法繁多,方药更各有千秋,但如认真探索,亦有规律可循,朱大师的临床经验说明活用仲景方治疗胃脘痛颇能执简驭繁,左右逢源,所谓识证,除分清寒热虚实之外,必须问明痛在胃脘部位,或连及两胁;是喜按还是拒按;有否感觉烧灼热痛,或有无拘急、胀痛;是痛在饭前,或痛在饭后;是长年胃痛,还是季节发作等。另上文还重点提到积饮胃痛,意在提示后来学者在认识普遍规律的同时,亦要知其常见病的特殊规律,寻求特殊症状之诊治之法,另辟蹊径,出奇制胜,乃发扬中医之优势也。西医认为胃痛除少数为神经官能症外,其余大多是属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所引起。中医则认为其病机多为因痰、因瘀、因饮食或积饮而引发胃痛,故中医治疗胃脘痛,既有涤痰、消瘀、活血等治标之法,亦有促使炎症消癥和溃疡面愈合的祛寒、泄热、涤痰、去瘀、养胃等治本之法。廉验之究,古方今用,古方活用。何任医论 +“初痛在经,久痛入络”;初宜和散行气,久则辛通和营。胃痛之临床所见往往虚实错杂、寒热相兼。当先分清标本缓急,治法应宗“初痛在经,久痛入络”,故而初宜和散行气,久则辛通和营。不可一律以香燥为治,应视受寒而痛,则温胃散寒;饮食伤痛则消导积食;忧思恼怒则疏肝理气。若见胃阴胃阳伤者,宜以辛甘理阳或滋阴和胃。何大师常以仲景芍药甘草汤为缓急止 +46痛之基本方,视其致病原因而加减,常能见确效。参考文献[1]吕立言.颜德馨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简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 +26(3):475-476. +[2]柳红芳.胃痛的中医治疗一介绍颜正华教授辨证施治的经验[J].解放 +军医学情报,1994,8(6):300-301. +[3]高云艳.颜正华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1994,21(8):349-351. +[4]丘志济,丘江东,丘江峰.朱良春用散丹汤方治疗胃脘痛的特色发挥——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临床经验(54)[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7):531-532. +[5]何任.脾胃病证诊治说略[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28-29. +第3章胃痞 +周仲瑛医论 +寒热并用,温清互济;虚实合治,通补兼施;兼证兼施,复合配药。胃痞发病机制多因外邪入里、情志内伤、劳倦过度而致寒、热、食、湿、痰、瘀内蕴,脾之升运不健和胃之纳降失司,清浊升降失常,胃气郁滞、窒塞不通而为痞。病机病证虽有虚实之分,气滞、热郁、湿阻、寒凝、中虚等多端,或夹痰、夹食,但其基本病机总属胃气壅滞。辨证虽有常规可循,但又每多虚实相兼,寒热错杂。既可因虚致实,亦可因实致虚;或见寒郁化热、热久转寒,甚至寒热虚实夹杂,呈多证并见。表现为“气滞湿阻”“湿阻热郁”“寒热夹杂”“气滞火郁”“热郁阴伤”“中虚气滞”等候。治疗总以理气通降为原则。虚者重在补胃气,或兼滋胃阴,补之使通;实痞则应辨证采用温中、清热、祛湿、化痰、消食等法,泻之使通。临证则当针对虚实夹杂、寒热互结情况,通补兼施、温清并用,或温清消补合法。根据虚实、寒热的主次及其变化,随机调配药味和用量,以助提高疗效。 +一、寒热并用,温清互济 +(一)脾寒胃热 +【证候】心下痞胀有阻塞感,纳呆,脘中有灼热感,局部畏冷喜温,口干,热饮为舒,或呕吐黄浊苦水,肠鸣,便溏,舌质淡、边尖露红,苔白罩黄,脉弦。 +48 +【治法】清热散寒,和胃消痞,温脾阳而泻胃热,寒热并用。 +【处方】方选半夏泻心汤。黄连、黄芩、半夏、干姜、砂仁、枳壳、陈皮。 +【加减】寒甚加肉桂、附片,去半夏;热重加栀子、蒲公英,并适当调配干姜、黄连用量比例;肠鸣、便溏加生姜;气虚神疲加党参。 +(二)湿阻热郁 +【证候】脘宇满闷,口苦口黏,恶心,大便溏或秘,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开结除痞,苦温化湿以理气,苦寒清中以泄热。 +【处方】方选连朴饮。黄连、黄芩、厚朴、苍术、白蔻仁、半夏、橘皮、竹茹等。 +【加减】湿浊重,口舌黏腻加晚蚕沙、草果;热重心烦,舌红苔黄加山栀子。 +(三)肝胃不和,气滞火郁 +【证候】痞胀连及两胁,噫气不畅,干呕,胃中灼热,嘈杂,吐酸,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清中泄热,理气开痞,辛通以散郁,苦降以泄热。 +【处方】方选清中蠲痛饮、左盘丸。黄连、山栀子、紫苏梗、香附、吴茱萸、川楝子、白芍、厚朴花、绿梅花等。 +【加减】吐酸加煅瓦楞子、乌贼骨;气火伤阴,酌加麦冬、石斛、沙参、天花粉、芦根。 +二、虚实合治,通补兼施 +(一)脾虚胃弱,运纳不健,中虚气滞 +【证候】脘闷如堵,空腹较著,少食小安,多食胀窒,恶进生冷,神疲倦怠,便溏,舌质淡或胖,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运脾健胃,理气和中,补中寓通,以冀补而不滞,通第3章·胃痞49 +而不破。 +【处方】方用异功散。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山药、玫瑰花。 +【加减】气不化湿,口甜,苔腻,脉濡者加苍术、厚朴;气虚及阳,胃冷喜暖,遇冷加重,口渗清水,舌质淡嫩,边有齿印,脉沉迟者加干姜、附片、花椒壳。 +(二)气滞化火,或热郁阴伤,胃阴不能濡润,胃气失于通降 +【证候】脘痞似饥而不欲食,脘中灼热,口干舌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甘寒濡润,复以酸味,酸甘化阴,养中寓通,滋而不壅。 +【处方】方如一贯煎、连梅汤。北沙参、麦冬、石斛、生地黄、白芍、乌梅,参入玫瑰花、佛手花、川楝子、麦芽等理气而不辛燥之品,或少佐黄连以清郁热。 +【加减】如津亏因气虚者,可配太子参、白术、山药、炙甘草。 +三、兼证兼施,复合配药 +由于胃痞的基本病机为胃气壅滞,故治疗当以通降为原则,辨其寒热虚实,予温清通补。但临证所见,常有夹食、夹湿、夹痰、夹饮、夹郁、夹瘀等兼证,为此,还当兼治并顾、随证配药。 +脾胃运纳不健,食反为滞,嗳腐吞酸,舌苔垢腻,大便不畅者,酌加六曲、焦山楂、莱菔子、槟榔、焦麦芽;若食积为湿,脘胀如阻,口黏,舌苔白腻,舌质暗紫者,酌加草豆蔻、白蔻仁、藿香、佩兰;湿积生痰,呕恶痰涎,咽中如物梗阻者,酌加半夏、紫苏梗、厚朴、茯苓;夹饮,胃有坠胀感,食后加重,胃中有振水音,舌质淡苔白者,酌加桂枝、白术、枳实、川椒壳;肝郁胸闷,脘胀连胁,噫气不畅,舌苔薄白者,酌加柴胡、佛手、香橼、厚朴花;若久病由气及血,舌紫,脉涩,用气药而少效者,可酌加莪术、郁金、丹参、当归。 +50 +参考文献[1]李七一,唐蜀华.周仲瑛论温清通补治胃痞[J].江苏中医,1993,14(11):3-5. +[2]叶放,霍介格,周仲瑛,等.周仲瑛教授辨治脾胃病验案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3):180-181. +第4章痞满 +何任医论 +首先分虚实论治;辨证使用三泻心汤。患者自觉胸脘痞塞而满,外观无胀急之形。属虚者,由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属实者,由食积、痰结、湿阻,或由外感热病误用下法,邪结于胃脘所致。痞满为脾胃病证中常见病,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病出现以上腹胀闷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痞满辨证论治。何大师对痞满之认识与体会如下。 +一、首先分虚实论治 +大抵初病多实,久病多虚。虚证之中气虚亏、精微不化、升降失调者,常以补中益气汤加黄芩、黄连,以补其中气。取柴胡、升麻之升清,茯芩、黄连之降浊,能得显效。至于脾虚失运,痞而食少,则以和补脾元,行气散满为治。何大师自制经验方: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姜半夏、陈皮、藿香、黄芩、砂仁、制香附、干姜,随症加减。遇实证,则是食消食,是痰化痰,是湿阻则化湿而治。 +二、辨证使用三泻心汤 +《伤寒论》中之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名生姜泻心汤,去参名甘草泻心汤,而半夏泻心汤原为治伤寒误下成心下痞者。不仅伤寒误下成痞,即便不由误下而寒热中阻成痞以及湿热留恋、脾胃虚弱、 +52 +升降失调之痞满,大便不调等,何大师常辨证应用以上泻心汤,亦多显效。参考文献[1]何任.脾胃病证诊治说略[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28-29. +第5章反胃 +何任医论 +治宜和胃降逆,方用大半夏汤化裁。反胃又称翻胃、胃反。表现为上腹痞胀、暮食朝吐、朝食暮吐,宿食不化为其主证。其病因在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事、劳倦等。其病机有脾胃虚寒、胃中积热、痰浊阻胃、瘀血积结等。何大师对反胃之认识体会是:①徐灵胎曾说:“噎膈症十死八九,反胃症十愈八九。”此说是不全面的,据何大师数十年所见,反胃是中医内科学的重症之一。《金匮要略》谓:“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正是说明本病难治,不可能“十愈八九”的。至于由于幽门痉挛或一时水肿所致的反胃,中医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若是幽门有瘢痕狭窄,见于腹部手术之后,或消化道肿瘤所致的反胃,则治疗效果较差。再是其他疾病影响而反胃,属正气已虚,痰瘀互结的也属难治之症。②治疗各种因素所致的反胃,总的治则离不开和胃降逆。何大师以《金匮要略》大半夏汤为基础方加厚朴、白术、陈皮、茯苓、甘草、竹茹、生姜、砂仁、制香附温中平逆,随症加减,效果亦佳。另外,治疗反胃,掌握服药时间是关键,应在患者空腹时或在宿食吐净后服药,则易于吸收而得药效。 +54 +参考文献[1]何任.脾胃病证诊治说略[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28. +第6章呕吐 +徐景藩医论 +多属痰饮中阻,常用小半夏汤及茯苓泽泻汤。胃病患者常伴有呕吐症状,其中多属于痰饮中阻者,因饮停于胃,胃气不和,上逆为呕。这类患者常自觉胃脘部痞胀不适,畏寒喜暖,胃中辘辘有声,头目昏眩,吐出多量液体,兼有未消化的食物,轻则数日一呕,重者每日呕吐。徐大师认为中焦阳气不振,水谷不归正化,水反为湿,湿停成饮,加以胃中津液与饮食之物俱合,不易顺利排入十二指肠,至一定容量即随胃气上逆而呕出。不少患者小溲渐少,形体逐渐消瘦,气血亦随之而不足。此症常见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而伴有幽门不完全性梗阻。凡有胃下垂者,尤易并发此疾。徐大师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述“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胃反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等方论。把小半夏汤作为诸种呕吐的通用方。茯苓泽泻汤由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甘草、生姜组成,包含苓桂术甘汤方,又是五苓汤的类似方,功用为祛饮止呕而利小便,也是常用之方。临床表明,运用上述两方为主,治疗溃疡病合并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而呕吐的病例,颇有效果。其中茯苓和泽泻均用20~30g,配加通草增强通利之功,加蜣螂祛瘀通络,或再加红花活血以助其药力。一般服药数剂后,呕吐止而小溲增多,诸症亦随之而改善。 +56 +参考文献[1]刘沈林.徐景藩治疗胃病痰饮中阻引起呕吐的经验[J].江苏中医,1994,15(7):5-6. +第7章噎膈 +何任医论 +功能性者:利膈、开郁、顺气、豁痰;器质性者:益气养阴,辅以抗癌。何大师总首先辨清有否器质性病变之存在。一般功能性者,用利膈、开郁、顺气、豁痰每多见效。何大师治一霍姓妇人,每当疲乏或情绪不好时,进较干硬饮食即噎梗难下。予疏肝、解郁、散结,每治每愈,但过时又作,大便稀溏。乃予以党参、白术、茯苓、川厚朴、姜夏、干姜、砂仁、木香,加炒焦粳米50g同煎,固其仓禀之气。数剂而愈,未再复发。对器质性噎膈,如食管癌,何大师视病情之轻重,若已手术切除,饮食基本可进者,则着眼于扶正固本,补气、养阴辅以抗癌中药。未经手术,只作放疗化疗,进食困难者,先使渐通饮食。冬凌草为首选之草药,惜难以购得。一般常用急性子、威灵仙,或蜣螂配于扶正药中,常使进食情况转佳。并以米皮糠煎汤代水亦有助减轻进食梗阻。或有用硒砂、硼砂等研细吞服以治食管、贲门癌之梗阻,往往易致出血,当慎用。李玉奇医论 +因于气者,轻者从气而治,顽固者从郁、血、燥而治。《素问·阴阳别论》曰:“三阳结,谓之隔。”李大师谓之:“三阳当指大肠、小肠、膀胱也,大肠结则便不通,小肠结则血脉燥,膀胱 + +结则津液涸。”所以“噎膈虽病之于上,治则取其下”。按本病多为郁结津血亏耗而成,正如《医宗必读》所说:“……大抵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恚。”借助现代临床检测手段,李大师总结如下规律:噎膈因于食管憩室者多见食不下,饮水能下;因于食管裂孔疝者多食水俱不下;因于食管肿瘤者食水俱不得下,而反呕吐;因于贲门失弛缓者,食水咽下费力,卧则加重;如无器质性改变,因于气者,多食水能下,咽唾反觉噎感(此即梅核气)。因于气者多由忧思郁结使然,于此从气而治,药以疏导,投以苏子降气汤每每取效。然有顽固病例,治疗颇为棘手,经胃镜病理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者,李大师常从郁、血、燥而治,采用生津益胃、行气散结佐以活血化瘀之法,每奏良效。处方:石斛20g,威灵仙20g,射干15g,荜澄茄5g,桃仁15g,白芥子15g,酒大黄5g。参考文献[1]何任.噎膈述略[J].新中医,1991(2):22-23. +[2]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读李玉奇教 +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25):208-212. +第8章泄泻 +何任医论湿多成五泄,总宜健脾化湿;暴泻自创苍慧汤,久泻自制健运汤。泄泻是大便稀薄,或为水样,大便次数多的病证。医学上有湿热泻、寒湿泻、食滞肠胃泄泻、肝气乘脾泄泻、脾虚泄泻、五更泻、鹜溏、下利、飧泄等多种病名,统称为泄泻。《素问》谓:“湿胜则濡泻。”主要由于湿邪与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成。西医学上的腹泻与泄泻含义相同。可见于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所致的腹泻。如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肠道激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此类证候均可参照泄泻辨证论治。泄泻���与痢疾、霍乱明确区分。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利下赤白脓血为主证,而泄泻乃大便次多、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证,霍乱乃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特点为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泻出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如米泔,患者常以剧烈之吐泻而津耗液伤,迅即消瘦,目凹肢冷、指纹瘪下。与泄泻可作明显鉴别。 +一、湿多成五泄,总宜健脾化湿 +泄泻,《素问》谓:“湿多成五泄。”一曰飧泄,湿兼风,其证完谷不化,即所谓“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二曰溏泄,肠垢污积,湿兼热。三曰鹜泄,泄如鸭矢,湿兼寒。四曰濡泄,身重肠鸣,所下多水,湿甚。五曰滑泄,洞下不禁,湿兼虚。《难经》亦有五泄论述。 +60 +总之,种种泄泻,其治疗总在健脾化湿。大致应作暴泻与久泻分辨。暴泻之湿甚者,化湿为主,视其证情再佐以祛寒或解热。由外邪所起,兼表者疏表,兼暑者清暑。伤食者消导。久泻以脾虚为主者,当健运脾土。由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久泄不止,可以固涩。五更泻者,泻前常有肠鸣腹痛,清晨痛泄即肾泄也,宜健脾与益肾同治。 +二、暴泻自创苍薏汤,久泻自创健运汤 +(一)暴泻自创苍薏汤 +一般夏秋季常见之暴泻,多由湿浊所致。患者常无其他不适。何大师即以自制之苍薏汤(苍术10g,薏苡仁20g)煎服,往往1、2剂即愈。至于通常以藿香正气散加减治暴泻(对急性胃肠炎和非特异性肠炎)疗效亦明显;对于肝气乘脾的暴泻则可用《丹溪心法》中之白术芍药散(白术、芍药、陈皮、防风,即《景岳全书》之痛泻要方或谓刘草窗录自《医方考》)以散肝舒脾,对大便泄泻、泻时腹痛、舌苔薄白、脉弦而缓的,最为有效。近时报道谓此方用于不同原因引起之腹泻,尤其适宜于急慢性肠炎、功能性腹泻,都有显效。 +(二)久泻自制健运汤 +何大师治久泻,掌握健运脾土这一原则,用自制经验方健运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干姜、白芍、淡附片、黄连、广木香),视证情加减,疗效明显。何大师治五更泻,则于健运汤中酌加五味子、补骨脂、肉豆蔻温肾暖脾,亦能得桴鼓之效。 +脾胃之病不仅辨治要确当,更宜多加预防。如泄泻之症,治则为运脾化湿,而久泻健脾尤为主要。《金匮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使脾气旺而不衰,则无由受外邪矣。另外,肠癌患者手术之后,有较长时间之大便泄泻,每日2、3次到近10次,手术前并无此症。其治不宜作暴泻论,而应重在扶正,亦不可不知。 +第8章·泄泻61 +李玉奇医论 +“脾虚泄泻”证治:自制验方化裁。《难经》将泄泻分为五种,曰“胃泻、脾泻、大肠泻、小肠泻、大瘕泻”。泄泻一病,常言脾不言胃,虽分大小肠、胃之不同,但其因则一。 +脾虚泄泻多由嗜食生冷或职业性不能定时就餐等原因,伤及脾气,致使脾气虚或伴肾气弱而来。临床多见便溏,甚则如稀水样便,每多晨起或餐后数次,伴或不伴腹痛。处方:山药20g,莲肉20g,苍术15g,砂仁20g,白芍20g,莱菔子15g。值得注意的是,如大便中夹有脓血,泄泻达数月以上,应作结肠镜确诊,排除占位性病变。本病肠镜常见提示有:溃疡性结肠炎、结核性结肠炎、直肠炎、直肠息肉等。治疗宜随症加减用药:如便脓血者,加白头翁、秦皮;腹痛者,重用白芍,甚则加入米壳;肠鸣者,加防风;泄泻严重时,可酌情加入芡实、石榴皮等,但不可过早收涩,以免关门留寇,反生呕吐等。此外,如无典型肾泻症状外,禁用肉豆蔻、吴茱萸等大辛大热之品,以免加重病情。参考文献[1]何任.脾胃病证诊治说略[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28-29. +[2]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读李玉奇教 +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25):208-212.第9章便秘 +朱良春医论皂角牵牛丸;平肝和胃散。朱大师常用塞因塞用之法,即用补法治疗顽固便秘,或选仲景理中丸(汤)加味,或选局方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不任攻伐,气机逆乱,运化失权,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之证每收佳效。朱大师治疗此证,取《金匮要略》皂荚丸合危亦林皂角丸之意,自拟“皂角牵牛丸”,药用炙皂荚子、炒枳壳、砂仁、广木香、牵牛子、莱菔子各等份为末,炼蜜为丸,每丸约重3g,早晚饭前枣汤或米饮送吞1丸,每治肥人风秘、痰秘、气秘,取效甚速,久用无不良反应。木气之体多便秘,平肝和胃多效验,自拟“平肝和胃散”,药用生大黄10g,生甘草30g,茯苓60g,陈皮30g,制半夏10g,麦冬100g组成,共研粉,为8岁小儿1个月量,每次��3~5g,每日2次,随年龄和大便燥溏增减,蜜水调服。李玉奇医论“脾约”证治:滋阴宣肺润肠通幽方;“大肠郁滞”证治:迥溪汤。一、“脾约”证治 +脾约之名首见《伤寒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李东垣对本病病因作第9章·便秘63 +了详细阐述:“若饥饱失节,劳逸过度,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厚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此病多见中老年人。李大师认为于此病临床铭记三禁:①大黄;②附子;③三承气。谆谆教导,告诫勿入庸医之流,误病伤人。此病原由胃津受损,脾不得为胃行其津液,久而母病及子,致使肺津干涸,肠中燥结。治疗此疾当治肺胃,滋阴宣肺,润肠通幽。常用 +方:桃仁15g,炒杏仁10g,枇杷叶15g,桑椹20g,阿胶15g,当归25g,荆芥15g,火麻仁15g,皂角仁15g,槐花20g。 +二、“大肠郁滞”证治 +“大肠郁滞”,此病方书鲜有记述,为李大师独创。临床表现为脐下胀满,排便困难,而大便并非干燥,虚劳努责,排出大便细如面条。由于下部不畅,肠气上逆,患者每每感到口中臭味,影响交际,痛苦异常。临床鲜有良方,束手无策。本病多由平素大便燥结,屡用泻下药物,迫使食物过早进入大肠,积于大肠而发酵,产生气体而胀满,浊气上逆而口臭。此病宜逐瘀导滞、行气散结。李大师毫无保留地将秘方献出,取“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命各为迥溪汤:苦参10g,槐花20g,槟榔20g,厚朴15g,桃仁15g,莱菔子15g。路志正医论 +调理脾胃法;宣肃清润肺法;通腑之法。 +调理脾胃法 +便秘之证,其原因虽有多种,总由肠道传导失常所致。肠道的功能正常与否,关键取决于脾胃的升降。临床上,或外感湿邪,或情志所伤,或“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饮酒浆,过食辛辣”(《医学正传》),或因“气血之亏,津液之耗”(《景岳全书》),令脾胃 +64 +升降失司,可导致“传导失常,渐成结燥之证”(《医学正传》)。路大师认为便秘虽出自肠道,但根在脾胃,治疗应以“运”“降”“润”“通”为主,调脾为先,不可图一时之快而妄用攻下。朱丹溪云:“如妄用峻利药逐之,则津液走,气血耗,虽暂通而即秘矣。”临床运用“运”“降”“润”“通”之法,不是单一的,常相互结合,即“运中有降,降中有通,通中有润”。 +“运中有降、通中有润”即对于脾虚失运,大肠传导无力而致便秘者,治以健脾助肠运,降腑气“以复肠道下行之机”。路大师常用生白术30g,黄芪30g,炒枳实15g,紫苏梗、荷梗等,其中生白术一味,《本草备要》谓“生白术补脾健运、利腰脐间血”。对于脾虚肠道津亏者,则与当归、火麻仁、郁李仁、黑芝麻、桃仁、松子仁等润肠之品同用,以健脾助运通便;脾肾阳虚者,与肉苁蓉、巴戟天、川牛膝等温肾润肠之品同用,或佐半硫丸,以温肾助运;脾虚食滞者,与莱菔子、炒谷芽、炒麦芽同用,以消食导滞;肝郁脾虚者,与娑罗子、佛手、预知子同用,以疏肝解郁,健脾宽中。 +“降中有通、通中寓法”,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失和降,腑气不通,大便不行。降胃气则浊气下行,大便自通。路大师常用姜半夏、刀豆、旋覆花、槟榔、厚朴花、广木香等和胃降逆,导浊下行。胃寒气滞者,配伍乌药、干姜、九香虫、沉香、枳实等温胃散寒行气导滞;胃中积热者,与大黄、黄连、黄芩同用,以泻积热。参考文献[1]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顽固便秘的廉验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47)[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1):867-868. +[2]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读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25):208-212. +[3]苏凤和,李福海.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便秘临床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11):761-764.第10章 +徐景藩医论 +胃食管反流病病在食管与胃,涉及肝木;初在气分,病久脾虚,后延及血;四型证治: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脾虚气滞证,气虚血瘀证。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即烧心感,泛酸、反食、嗳气、胸痛,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可以出现咽痛,吞咽困难,反流物吸入气管可引起哮喘、呼吸困难。中医没有胃反流性疾病病名,表现为烧心感者与嘈杂相近,《景岳全书·嘈杂》谓:“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恢,莫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而复嘈,或兼恶心,而渐见胃脘作痛。”表现为“咽喉噎闷,状如梅核”,则为梅核气,如吞咽之时梗噎不顺则属于噎证,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则属于膈证范畴。嗳气古医籍称之为噫。食入之后,停留胃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则为反胃;反吐酸水者为吐酸,胸骨后疼痛则属胸痹范畴。 +一、病在食管与胃,涉及肝木 +食管自胃至咽,《难经集注》称为胃之系。《医贯》谓:“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认为食管与胃相连,和胃关系密切,为胃气所主。在生理上具有柔、空的特点,柔指柔软,食管要得到津液的滋润,才能柔软,才能使食物正常通降,而津伤血燥,食管失于濡养则可以导致吞咽困难,正如朱丹溪在《局方发挥》所言:“胃脘干槁”所致;空指食管为饮食下咽之通路,因此要保持空的 +66 +特性,不能有梗阻,噎膈等病皆“由食管窄隘使然”。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主收纳腐熟水谷,其气宜降则和,若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偏啖肥甘、喜好辛辣之品,或暴饮暴食,戕伤脾胃,胃不能腐熟水谷,谷浊之气不得下行而上逆,常出现嗳腐、吞酸,甚则呕吐。土壅木郁,还可引起肝气失调。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有调畅全身气机功能,与胃是木土乘克关系。若恼怒忧思,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失和,气逆于上,也可以出现嗳气、泛酸、反胃等症状;若气郁津凝,痰浊内生,则可出现胸闷脘痞,咯吐黏痰,咽中如有炙脔的梅核气表现;若气郁化火,肝火犯胃,则可出现嘈杂、反酸、烧心感,正如高鼓峰《四明心法·吞酸》所说:“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 +二、初在气分,病久脾虚,后延及血 +脾居中焦,与胃相合,体阴用阳,主运化水谷,输布精微,其气升则健,饮食伤胃,病久多可及脾,导致脾气亏虚,脾虚运化无权,脾无以升,胃无以降,气机逆乱,胃之浊气又可上逆食管。同时由于脾虚土不疏木,可形成脾虚肝郁之证,肝郁不能调畅脾胃气机,导致脾胃气机紊乱,脾气更加亏虚,形成恶性循环。本病初起,多在气分,属肝胃气滞,痰气交阻,肝胃郁热,病久脾气亏虚,可由于气虚推动无力,痰湿阻滞,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而病延及血,络脉瘀阻,出现胸骨后刺痛,痛处固定,吞咽困难,舌紫暗,脉涩等血瘀症状,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 +三、四型论治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大概可分为4种证型,初期多见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证;病久多见脾虚气滞,气虚血瘀证。 +(一)肝胃不和证 +【证候】每因情绪不畅而致胃脘胀满,两胁疼痛,胸骨后疼痛,嗳气频繁,反酸呃逆,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第10章·胃食管反流病67 +【病机】肝郁犯胃,胃气不和。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处方】柴胡疏肝散合解郁合欢汤加减。柴胡6g,白芍15g,枳壳10g,陈皮6g,制香附10g,合欢皮10g,薄荷(后下)4g,郁金10g,法半夏10g。 +【加减】若泛吐酸水者加乌贼骨10g,煅瓦楞子20g;嗳气频繁者加刀豆壳15g,柿蒂10g;胸脘胀闷,咽中如堵,咯吐黏痰者加厚朴10g,茯苓10g,紫苏梗10g;胸骨后有烧灼感者加栀子6g,浙贝母10g。 +(二)肝胃郁热证 +【证候】剑突下或胸骨后有烧灼样疼痛,反酸嗳气,甚则发生呕吐,性情急躁易怒,胁肋隐痛,口干苦喜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病机】肝郁化热,横逆犯胃。 +【治法】疏肝清热,理气和胃。 +【处方】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青皮5g,陈皮6g,牡丹皮10g,白芍15g,栀子6g,泽泻15g,浙贝母10g,黄连3g,吴茱萸2g。 +【加减】若泛吐酸水者加乌贼骨10g,煅瓦楞子20g;嗳气频繁者加竹茹10g,枇杷叶10g;胃热偏盛,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5g;疼痛较著者加延胡索10g,川楝子6g。 +(三)中虚气滞证 +【证候】胃脘和胸骨后隐痛,泛吐酸水,嗳气,纳少,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时干时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病机】脾虚气滞,胃气不和。 +【治法】健脾理气,和胃降逆。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太子参15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6g,法半夏6g,木香6g,砂仁(后下)3g,紫苏梗10g,香附10g。 +【加减】嘈杂,反酸者加黄连3g,吴茱萸2g,乌贼骨15g,煅 +68 +瓦楞子20g;嗳气频繁者加刀豆壳10g,柿蒂10g;胸膈满闷者加薤白5g,瓜蒌皮10g,厚朴10g;脘腹胀满,喜温喜按,大便溏泻者加干姜5g,吴茱萸3g. +(四)气虚血瘀证 +【证候】胸骨后持续疼痛,吞咽困难,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涩。 +【病机】脾气不足,血络瘀阻。 +【治法】脾健益气,化瘀散结。 +��处方】六君子汤合启膈散加减。太子参5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6g,法半夏6g,丹参15g,浙贝母10g,荷叶蒂10g,砂仁(后下)3g,郁金10g,当归10g,刀豆壳15g。 +【加减】若口干、津伤明显者加北沙参15g,麦冬10g;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者加急性子10g,鹅管石15g,娑罗子10g;反酸,嘈杂者加黄连2g,吴茱萸2g,乌贼骨15g;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后下)5g.颜正华医论 +三大治法:疏肝和胃法,通腑降胃法,活血治胃法。一、疏肝和胃法 +胃脘、胸骨后烧灼样疼痛、胀闷不适,常见诱因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逆犯胃。肝主疏泄,以条达为顺,胃主受纳,以通降为和,脾升胃降,肝气条畅,乃相因相用。肝胃一荣俱荣,一伤俱伤,生理上互相促进,病理则互相影响。颜大师临床将肝胃失和归纳为三种原因:一是多数患者先有精神刺激,脘腹不适随即出现,即情志不遂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致脾胃升降失调,出现“木不疏土”。症见脘腹胀痛、烧心、纳差、呃逆。二是肝气横逆,脾胃失和,浊气上逆,即“木横克土”。症见脘腹胀痛窜及胁肋、反酸、第10章·胃食管反流病69 +呕逆、嗳腐。三是饮食失节,脾胃失健,升降失枢致肝失条达,即“土壅木郁”或“土虚木贼”,症见食少纳呆、胃脘隐痛、胀闷、反酸、呕恶。此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主要病机不外肝胃失和,治疗关键是肝胃同治,各有所重。颜大师擅用理气疏肝、通降和胃,肝胃同调法。选择药物忌刚宜柔、升降相因,药性以轻灵、流通见长。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柴胡、香附、川楝子、佛手、香橼疏肝解郁、条达肝木;以陈皮、木香、代赭石、旋覆花、甘松、绿萼梅、谷芽、麦芽、枳壳降胃逆、通腑气、调脾胃;重用白芍15~30g配甘草,缓肝急,柔胃阴,与理气药相辅相成,缓解肝胃上冲之逆气。此外,可 +据症调整左金丸之黄连、吴茱萸比例,有效抑止反流。如肝郁化火用黄连、吴茱萸6:1,寒邪盛则1:6,寒热不明显3:3。或以黄连炒吴茱萸,也可用海螵蛸、煅瓦楞子以加强制酸效果。 +二、通腑降胃法 +腑气相通,以降为和,通肠腑降胃气,事半功倍。颜大师认为反流现象是胃气夹肝胆浊气上逆所致。胃乃六腑之一,胃气上逆不仅与肝郁密切相关,与腑中浊气不降亦相关。治宜舒畅肝气,通降腑气。腑气通则胃气降,胃浊降则脾气升,中焦枢转得利,肝胃协调,诸症则消。反之,则影响脾脏升清,且横窜致肝失疏泄。凡肝胃不和、脾胃不和或胆胃不和,均应在疏肝调气中辅以通腑降浊,使中焦气机顺畅,还胃受纳之功。颜大师治疗大便秘结者,常用瓜蒌、决明子、当归、郁李仁、枳实、槟榔、大黄等,不囿于攻下或润下,辨证灵活用药,驱浊外出。 +三、活血治胃法 +颜大师临证善于观察患者气血,他认为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疗效与气血运行通畅与否直接相关,只注重理气而失察脉络血行,则会延缓病情恢复。反流性胃炎患者病程日久,久病入络,气血失和,瘀血阻滞;又因肝气郁结,气滞血停,血瘀胃络,气血相因相 +70 +果,使病情加重难愈。临床常见患者胃脘痛持久、顽固,入夜尤甚,均为气滞血瘀所致。理气勿忘活血,治胃勿忘活血。常配川芎、赤芍、白芍、丹参、延胡索、失笑散、当归、大黄、乳香、没药等,根据瘀血之轻重选用药物。李玉奇医论 +大补元气,健中和胃,宜碱宜温。反流性胃炎临床上多以胃脘灼痛,呕吐苦水、酸水为主要临床表现。李大师认为该病主要病因是中气亏虚,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内压力降低,胆汁等碱性物质反流损坏胃黏膜屏障所致。治疗宜大补元气,健中和胃,药性宜碱宜温,忌酸忌凉。常用药物:党参30g,黄芪30g,山药24g,砂仁6g,白蔻仁6g,葛根10g,柴胡12g,小茴香5g,炮姜6g,苦参10g,川楝子15g,橘核15g,黄连4g。方中党参、黄芪、山药大补元气,健脾;砂仁、白蔻仁化湿温中,行气止痛;葛根、柴胡升清;小茴香、炮姜散寒止痛;柴胡、苦参、川楝子、橘核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佐黄连清热和胃。诸药配伍,共取益气温胃、健脾化瘀之效。参考文献[1]叶柏,陈静.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刍议[J].中医杂志,2005,46(11): +812-813. +[2]张冰,孟庆雷,高承奇,等.颜正华教授治疗反流性胃炎-食道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4,36(12):7-8. +[3]刘华珍,徐子亮.李玉奇教授辨治慢性胃病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295. +第11章消化性溃疡 +李玉奇医论:寒热分治:实热宜清热、和胃、抑酸;虚寒宜益气活血、健胃和中、制酸。消化性溃疡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李大师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中医辨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胃溃疡以实证热证居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虚证寒证居多。 +一、胃溃疡:实证热证居多 +【证候】胃脘痛,反酸,便秘,口干,舌质绛,脉弦实有力。 +【辨证】实热。 +【治法】清热,和胃,抑酸。 +【处方】黄连6g,连翘20g,红豆蔻8g等。 +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虚证寒证居多 +【证候】胃脘隐痛,泛吐酸水,喜温喜按,舌质淡,脉沉细。 +【辨证】虚寒。 +【治法】益气活血,健胃温中,制酸。 +【处方】大建中汤加减。党参15g,当归15g,白芍15g,苦参8g,乌贼骨15g,煅瓦楞子20g,威灵仙15g。 +方中党参、当归、白芍益气活血,酌加苦参、乌贼骨、煅瓦楞子、威灵仙,健胃、温中、制酸。 +72 +【加减】痛重者可加肉桂散寒止痛、并以黄连反佐。生地榆、白兹二药无论何种溃疡必不可少。并加用生肌敛疮的大黄、白及、血竭等。参考文献[1]刘华珍,徐子亮.李玉奇教授辨治慢性胃病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295. +第12章胃炎第一节慢性胃炎邓铁涛医论 +本虚标实:脾阳亏胃阴虚,血瘀痰湿虚火;治疗大法:培中气,救阴津,祛瘀热。一、本虚标实 +中医将慢性胃炎归在“胃痛”“痞满”等范围。本病的病因病机,多由烦劳紧张,思虑过度,暗耗阳气,损伤阴液而引起;亦可因长期饮食失节,缺少调养,致使后天损伤而发病;还可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大病失调所致。从中医辨证角度,邓大师认为本病是本虚夹标实,其虚主要为脾胃亏虚。脾亏虚于阳气,胃亏虚于阴液,此为发病的前提和本质。本病之实,多为虚损之后所继发。如脾气亏虚,血失鼓动,血滞成瘀阻络,此为一;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停聚,此为二;瘀阻湿郁,加之阴液亏损,则易引起虚火妄动,此为三。脾阳亏虚,故见身倦乏力,脘腹胀闷,纳呆,体重下降,面色淡白,舌胖淡嫩,有齿印,脉虚弱;胃阴亏损,则见胃部隐痛,甚则烧灼痛,舌嫩苔少或光剥,脉细数;血瘀阻络,则胃脘疼痛明显,上腹及背部夹脊压痛明显,唇暗,舌暗,舌边见瘀点、瘀斑;痰湿凝聚,则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甚至呕吐;阴虚内热则见低热,五心烦热,急躁易怒,烧灼感,大便干燥等。 +“相火为元气之贼”说讨论的是“病机”问题,虽然后世议论较 +74 +多,但验之于临床,有指导作用。脾胃气虚,不但可见阳气不足之证,亦每兼有虚火之证,若只顾补其脾气则虚火更甚,反伤脾胃之气,故李氏一再强调“火与元气不两立”,此火乃病理过程中产生的“阴火”。相火为元气之贼说,虽然受张景岳批评,但其指导临证往往有效。其实此说亦源于仲景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方而上升为理论者。凡胃痛属脾虚而有灼热感,或脉弦数者,邓大师喜用四君子汤加黄连、吴茱萸。黄连与吴茱萸药量比例,因虚火程度而有所偏重,灼热甚者可更加黑栀子、黄芩之属。慢性结肠炎亦多脾虚证,邓大师喜用四君子汤加黄连、木香。木香与黄连之比例,亦因虚火程度而有所偏重。 +二、治疗大法 +对于本病的治疗,在治法上,补脾气,养胃阴,这是大法,是治疗的根本。但标实不除,不能很好的固本,所以活络祛瘀,除湿化痰,清退虚热,亦不可忽略。基本方为:太子参30g,茯苓12g,淮山药12g,石斛12g,小环钗(广东石斛)9g,麦芽30g,甘草5g,丹参12g,鳖甲(先煎)30g。方用太子参、茯苓、淮山药、麦芽、甘草以培补脾胃健运其气;用石斛、小环钗、淮山药急救已伤之胃阴,用丹参、鳖甲益阴活络,通脉祛瘀兼清虚热。本证以亏虚为本,瘀热为标,故遣方用药以培中气,救阴津为主,祛瘀热为辅,方与证合,故能建功。 +慢性胃炎是伤于后天,其本既虚,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甚差,故培补不能急功求成,骤投大温大补之厚剂。如按此法,只能滞其胃气,灼其胃阴。同时,救护胃阴亦不宜用过于滋腻之品,以免壅阻脾脏阳气的恢复。此外,活络祛瘀要防破血太过,清退虚热要防伤阳,亦同上理。邓大师认为,治疗本病培元时,宜用太子参、淮山药、茯苓、炙甘草等,虽补气之力不及党参、黄芪,但不会滞气助火;再反佐以麦芽使之易于受纳,这对于消化吸收功能甚差、胃阴已伤的患者,是恰如其分的。至于救胃阴,石斛、小环钗、淮山第12章·胃炎75 +药最为适宜。活络通瘀、清降虚热,丹参配鳖甲较为妥贴。至于化湿浊,宜选用白扁豆、茯苓、鸡蛋花、薏苡仁等药性较平和的药物,切忌用温燥之品,因为���伤元气与胃阴,胃阴不足,病机不转,则犯虚虚之弊。 +本病乃慢性疾病,病程较长,日久穷必及肾。脾胃属土,肝属木,脾虚往往使肝气乘之,故治疗时不能忽视与肝肾的关系,同时亦应注意肺脾的关系,故应先抓主要矛盾,于适当之时选加调养肺、肝、肾之品。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白术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白扁豆、鸡蛋花、薏苡仁等;肝气郁结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疼痛明显者加木香、延胡索、佛手等;嗳气频作者加代赭石、旋覆花等;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等。同时,注意消除可能致病的因素,如戒除烟酒,治疗口腔、咽喉部慢性病灶,忌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避免过劳及精神紧张。注意饮食,戒刺激性、过热、过冷及粗糙食物,以软食为宜,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徐景藩医论 +阴虚夹湿的证治:养阴以甘凉为主,佐甘平甘酸;化湿以微辛微苦,参以甘淡。临床上遇到慢性胃炎患者舌红而苔白腻,胃阴虚而又夹湿,治疗用药颇为棘手。徐大师认为这类患者的症状不一,但上述舌象在诊断上颇具特征意义。既是阴虚,又有湿浊,其机制可能有三:一是整体属阴虚,也包括胃阴亏虚、局部脏腑有湿浊,一般源于脾胃;二是由于肝胃气滞而生郁热、久则耗伤阴液,气滞津凝而成湿浊;三是由于药物所损,如辛燥过度,或某些化学药品尤其如“制酸”太过等因素,导致阴虚,而原有部分湿浊尚未尽化所致。 +关于治则,徐大师认为若素体阴虚而脾胃有湿者,可考虑先祛其湿,湿去后重在养阴。如属气郁化热伤阴夹湿者,可行气泄 +76 +热,佐以化湿。待热清湿祛而胃阴未复者,再予养阴。药物所致阴虚而有余湿者,停服原来之药品,先复其阴,阴液渐充,再化其湿。临证还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胃阴虚,需养阴,有湿浊,应化湿。徐大师提出用药必须注意的几点意见,如养阴勿过于滋腻,以防滞气而助湿浊的蔓生,化湿勿过于辛燥,以防进一步耗损阴津。养阴以甘凉为主,如麦冬、北沙参、芦根等,佐以甘平、甘酸如山药、白芍、甘草等品。鲜石斛(如鲜铁皮石斛或鲜金石斛)甘凉微寒,生津益胃之效著而又不碍于化湿,枫石斛亦擅生津养阴,实在无上述品种,只好暂用川石斛,但养阴之力甚微。如湿渐祛而胃阴未复者,也可据证参用玉竹、乌梅、百合等;化湿以微辛微苦为主,如炒陈皮(或橘皮、橘白)、法半夏、厚朴花、佩兰等为一般常用之品,参以甘淡的薏苡仁、茯苓、川通草、芦根之类。湿浊难化者,可配用石菖蒲宣窍化湿。此外,如藿香芳香化浊,鼓舞脾胃,益智仁、砂仁(或蔻仁)温化其湿。汤剂以外,也可配用“代茶剂”如用麦冬10~20g,薏苡仁20g,陈皮3g,每日1次,开水泡冲,代茶常饮,可以加强疗效。 +徐大师认为,慢性胃炎的症状不一,应需根据患者病情配用理气(勿过于辛燥)、清热(勿过于苦寒)、消导、行瘀等方药。患胃病舌质干红而舌苔白厚,经治疗少效,舌象依然,症状不见改善,进食者,若日少者,提示预后严重,应及时复查,以便及时发现不良转归。裘沛然医论 +寒热互结,升降失司:辛散苦泄法;脾胃虚弱:甘缓酸收法。脾虚会影响到胃的通降功能,最终形成脾胃皆病,虚实互见。肝胆与脾胃间属木土相克关系,肝胆主疏泄条达,与脾胃的升降功能密切相关。若肝气横逆,则木旺乘土;木郁不达,则中土壅滞;肝火亢炽,则迫灼胃阴;肝血不足,则胃失滋荣。胆与胃皆主第12章·胃炎77 +降,《黄帝内经》有“邪在胆,逆在胃”之说,是指胆有邪可影响及胃。某些胆汁反流性胃炎会出现口苦、呕逆、泛酸诸症,大多因胆有郁热,胃气上逆而致。胃炎的发作或病情的进退,常与情志变动有关,其病机离不开气机郁结,肝胆失于疏泄,进而殃及脾胃的升降功能。胃炎的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寒热交错。虚,重在脾胃气阴虚亏;实,主要是气滞、血瘀、湿邪等;寒,多因饮食生冷,积冷成寒,或脾胃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热,缘因嗜食辛辣,湿热内蓄或脾胃阴分不足,阴虚而生内热等。故治疗慢性胃炎崇尚辛散苦泄,甘缓和中或加酸收之法。 +一、寒热互结,升降失司:辛散苦泄法 +辛散苦泄法针对胃炎出现寒热互结,升降失司而设。《黄帝内经》云:“辛以散之,苦以泄之。”本法以苦辛合用,寒热兼施,一阴一阳,一升一降,有开泄痞塞,解散寒热,调节升降,疏利脾胃气机的作用。选用的辛药有半夏、干姜、高良姜、桂枝、厚朴等,大凡气得寒���凝滞,得热则散行,故用辛药有开结散痞、温中散寒、通阳运滞之功,临证时根据证情轻重酌情选用。苦药常用黄芩、黄连、龙胆草等。有人认为“苦寒败胃”,似不宜于胃炎。其实,苦寒药不仅可降上逆之胃气,清泄胃中之蓄热,且有健胃之功。以龙胆草为例,一般将其作为清泄肝胆之火药应用,常忽视其健胃有良效。《医学衷中参西录》载:“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开胃进食。”胃为六腑之一,有“传化物而不藏”的生理功能,以通为补,苦以降逆,正顺应了胃的生理特征。再者,与辛药配伍,又有相反相成作用。若再稍佐柴胡、木香、小茴香、香附等疏理肝胆、调畅气机之品,则其功益彰。二、脾胃虚弱:甘缓酸收法 +甘缓酸收法专为胃炎久病脾胃虚弱者而立。其中脾胃气虚 +78 +者,用甘缓以建中,药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等;胃阴不足者,用甘缓以化阴,药用乌梅、诃子与党参、玉竹、麦冬、甘草等。尤其要说明的是,对慢性胃炎出现心下痞胀一症,一般受“甘令人中满”说的束缚,而不敢用甘药治痞。裘大师则一破后世偏见,辄用甘草、党参、大枣等甘药,甘草一般用量15~30g,与辛散苦泄的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并用,使痞消结散,胃脘畅然,其他症状也明显改善。此法乃遵从仲景甘草泻心汤证治。《伤寒论》曾明示此方主治“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安”。柯琴注“本方君甘草者,一以泻心除烦,一以补胃中空虚,一以缓客气上逆。”《别录》也载甘草“温中下气,可治烦满短气”。可见心下痞满忌甘药之说乃后人臆测之词,甘草本身具有下气除满之功,与辛散苦泄药相配伍,立意缜密,功效卓著。颜正华医论 +病机:肝胃脾三脏俱病;治法:疏肝理气,化湿健脾,养阴益胃,消食制酸;用药:理气须防香燥,养阴慎用凝滞,重视脾胃,消补并用。 +一、病机 +重视研究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突出的特点就是胃“更虚更满”的正常生理状态发生紊乱,从而导致胃气不得通降,失去受纳腐熟水谷及与脾纳运相协、升降相因的功能。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病因导致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而形成的一种病证。慢性胃炎多从肝论治,颜大师认为病位虽在胃,但多累及肝而成肝、胃、脾三脏俱病。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中焦运化失司,或浊阴在上,或清阳下陷。第12章·胃炎79二、治法 +颜大师常用的疏肝理气药有柴胡、白蒺藜、香附、佛手、青皮、厚朴、枳壳、紫苏梗之类。湿浊中阻者注重化湿健脾,颜大师亦予化湿辟浊,选用佩兰、藿香、薏苡仁、苍术、厚朴之类。中气虚弱者以健脾益胃为本,颜大师在治疗中将脾胃虚弱大致分为脾胃气虚、脾胃阳虚、脾虚湿阻三类,分别予以健脾益气、温中健脾、健脾化湿而选用四君子汤、理中汤、参苓白术散加减化裁。胃阴不足者当养阴益胃,颜大师多用一贯煎或益胃汤加减化裁。若痛甚多加香橼、佛手;若脘腹灼痛、嘈杂泛酸多加左金丸;食滞不化者佐以消食导滞,颜大师常于主方中加入一些消食导滞之品:一是病在中焦,脾失健运,运化无力,每多兼有宿食不化而见胃脘满闷,嗳气吞酸;二是即使未见明显宿食之象,但患者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则必兼食欲不振,食后饱胀。颜大师喜用炒谷芽治疗食积不消或脾胃虚弱,不饥食少之证。若食积较重或宿食不化,则再加炒麦芽,或再加炒神曲,或用鸡内金健运脾胃,消化水谷,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肉食积滞。颜大师一般不用山楂,因其味酸,恐引起胃酸加重。呕逆恶心反酸者佐以降逆和酸,颜大师多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佐以降胃气、和胃酸之品。恶心、呕吐、嗳气乃胃气上逆,多选用生姜、旋覆花;寒重加高良姜;若舌苔白腻则用半夏降逆燥湿;舌苔黄腻为内有湿热或痰热,选用竹茹清热化痰、止呕;若呕恶、呃逆,因于中焦虚寒,则于方中加入砂仁、丁香;反酸则和胃制酸。三、用药 +(一)理气须防香燥 +理气须防香燥。理气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方法,气顺则湿化,气降火亦消,但选用理气药时须防其过于香窜燥烈,以防伤阴之弊。特别是病情经久不愈之体羸阴虚者,尤须注意。如疏肝和 +80 +胃宜选用佛手、香橼之类;清热理气宜选用枳壳、川楝子之类;和胃降逆宜选用旋覆花、厚朴、陈皮之类;饱胀甚、嗳气频选���木香、砂仁、白蔻仁之类,但只宜小剂。 +(二)养阴慎用凝滞 +养阴慎用凝滞。颜大师认为,在使用养阴药时切忌投以重浊滋腻之品,慎用生地黄、熟地黄、阿胶之类,以免伤胃助湿腻膈,宜选用北沙参、麦冬、芦根、山药、天花粉、石斛之类。若胃酸缺乏者,宜取甘酸化阴之意,择用乌梅、木瓜、白芍、甘草之类。 +(三)重视脾胃,消补并用 +清热切忌寒凉太过,补气勿使壅滞,重视脾胃,消补并用,颜大师始终将调护脾胃贯穿治疗始终。寒热错杂,宜寒温合用,刚柔合用。疏肝行气不伤阴,故颜大师每在养阴药中酌加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之芍药、甘草,每获良效。张镜人医论 +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病涉肝脾胆;气滞郁热与气虚血瘀;当从热辨治,令胃气通顺为度;治胃十法;慢胃平为基本方。一、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人以水谷为本”“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也”。张大师认为脾胃强则诸脏强,脾胃弱则诸脏弱,所以无论养生或治病都应重视脾胃。对脾胃生理病理的认识中,张大师颇推崇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说。盖脾气宜升,胃气喜降;脾性喜燥,胃性喜润;两者相反相成,才能较好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其升降、润燥、寒温等均须平衡协调,这就如称物之“衡”,平则不病,不平则病。张大师在对脾胃本身病变的重视外,在对其他系统的一些疾病的诊治上亦予充分的注意,如诊治肾病不可过于强调治肾,他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土健旺而协调于第12章·胃炎81 +肺肾之间,则津液精微当升则升,当降则降,敷布周身,滋养躯体,故强调健脾益肾不可偏废。同样,在论治高脂血症,讨论减肥之时,亦强调饮食不节与脾运不健两方面互为因果所致。脾胃运化不健,痰湿瘀浊资生,出现脂质代谢紊乱,于是导致高脂血症或形体肥胖,所以治疗时应先立足于健脾化痰,脾运健旺,痰浊自蠲,脂质代谢才能从根本上恢复正常。此外在临床遣方用药中更需强调保护胃气,胃气一败,百药难进,而胃气来复,诸脏才得转机。切忌一味追求中病而大剂、重剂妄投,得此失彼,非远见之举。故处方用药常配伍谷芽、甘草之味甘和胃安中,并且协调群药。 +二、病涉肝脾胆 +慢性胃炎病变虽在胃,从脏腑辨证,整体着眼,当责之于肝、脾和少阳胆腑。长期的临床实践体会,慢性胃炎的证候,或偏重于肝(胆)胃失调,或偏重于脾胃不和,而肝胃失调者,脾胃必弱;脾胃不和者,肝气易滞。可见它们之间每每产生连锁的病理影响,可以说这种病理影响,贯穿于慢性胃炎病变的全过程。 +三、气滞郁热与气虚血瘀 +脾胃之气乃中气,中气健旺,谷气能消,精微能运,后天得以充养。若脾胃气虚,升降失调,生化无权,气阴营血俱虚,每致胃黏膜腺体萎缩,临床可见患者中脘不适、脘痛隐隐、痞满嘈杂、神疲乏力、形体瘦弱、舌胖(或舌边有齿印)、脉来细弱等一派中气虚弱之证,此证在慢性胃炎腺体萎缩阶段表现尤为突出。由于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气之运转,血之濡养是维护胃气的基本条件。胃炎初起,往往病在气分居多,若病情迁延日久,每多深入血分,而致瘀阻胃络,即“久病人络”之谓。若气滞日久,血行往往受阻;气虚日久,运行无力,气弱则血泣,血行也易阻滞,故从临床观察,萎缩性胃炎患者,瘀阻之象,每多有之,而呈瘀热互结于胃络之证。 +临床资料分析,慢性胃炎浅表阶段(胃黏膜炎症、糜烂,胆汁 +82 +反流等),往往肝郁气滞和郁热犯胃并见,故辨证侧重“气滞热郁”为主。 +而慢性胃炎在胃黏膜腺体萎缩阶段,胃气虚常与胃络瘀阻同见,故辨证侧重“气虚血瘀”为主,但在病变过程及病机转化中,每兼夹湿阻、阴亏等证候,尚须结合辨证,全面参合,加减用药。 +四、当从热辨治,令胃气通顺为度 +胃炎当从热辨治,从中医辨证角度出发,两者病机的转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热象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是因热而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如嗜食辛辣煎炸,喜饮烈酒,或情志不遂,气滞郁久而化热,肝热挟胆火上乘,以致蕴热炽盛,内扰于胃。二是胃炎的临床表现以热象居多,如胃脘疼痛伴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反酸、舌红、苔黄等,辨证属热无疑,这在胃炎浅表阶段,尤为明显。 +病起于肝胆,症见于脾胃,盖胃为腑,主受纳,以司水谷升降出入职能,然厥阴肝木,少阳胆腑,均主疏泄,肝气条达,胆液畅泄,令胃气和通降。脾与胃互为表里,以膜相连,同居中州,脾为���行其津液,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的输布,营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降而脾主升,相反相成,脾气升则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糟粕得以下行,故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喜润而恶燥,脾喜燥而恶湿,两者润燥相济,阴阳相合,司饮食之传化。由此可见,胃欲司其受纳通降之功,与他脏关系至为密切。 +张大师根据胃的生理功能及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中焦脾胃,互为表里,脾气宜升而胃气宜降,脾喜温燥,胃喜柔润,相反相成,犹如称物之“衡”,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相对平衡,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平则不病,不平则病”。不平之因,有虚实寒热之别,气血阴阳之异,故宗《温病条辨·治病法论》中提出的“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法则,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准绳。治法众多,贵 +第12章·胃炎83 +乎平衡,平则不病矣。主张治胃当责于肝、胆及脾,指出欲调升降,先疏肝胆;欲和脾胃,需适润燥;欲安胃气,宜调气血;欲助运化,寓补于通。中虚当益气,中满当理气,络瘀当活血,阴亏当养阴,热盛当清热,湿阻当化湿。临床症状不一,病机变化多端,治疗当执其要点,善于随机应变,令胃气通顺为度。 +五、治胃十法 +1.清热和胃法如黄芩、连翘、铁树叶、芙蓉叶、平地木、白花蛇舌草之属,以清泄阳明,热去则胃安也。 +2.疏肝和胃法以四逆散加减,如柴胡伍白芍、甘草、枳壳、香附等疏调肝胆郁滞之气,木达则土安矣。 +3.益气养胃法如孩儿参、炒白术、淮山药、香扁豆之属,脾运健则胃气自调矣。 +4.养阴益胃法南沙参、川石斛、淮山药、乌梅、木瓜、焦山楂之属。能奏酸甘化阴之功,具缓急止痛之效。益阴以润燥,养胃以助运,亦有助于胃酸之分泌。 +5.清化瘀热法如丹参、血竭、赤芍、白花蛇舌草之属,瘀化热清则胃自安和。可改善血流黏稠状态,促进胃黏膜腺体恢复。可阻断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6.调气活血法调气者,益气、理气、降气皆是也。如孩儿参、白术、柴胡、香附、丹参、赤芍之属,脾气健,肝木调,气调血行,则腺体萎缩亦愈。 +7.寒温相配法采用辛香和胃、行气宽中、温而不燥的苏梗与苦寒清热的黄芩、连翘同用,寒温相配,适脾胃之性,则气机舒而脾胃和,胀痛自可缓解。 +8.升降并调法如柴胡与旋覆花、代赭石配合,升清阳之气,降胃气上逆。胆热液泄尤需柴胡以畅达厥阴,升少阳清气,兼佐黄芩以苦降而泻胆热,皆升降并调之法也。 +9.化湿和中法湿热重宜用陈佩梗和生熟薏米;寒湿重宜用 +84 +半夏、陈皮,湿化则胃安矣。 +10.消导悦胃法宜六曲、谷芽之属。消食化积,健脾和中,食化积消则脾胃之气平和。 +慢性胃炎有浅表、萎缩、糜烂等区别,其临床表现不一,在“中焦如衡”的理论指导下,着眼于肝、胆及脾胃,抓住气滞热郁、气虚血瘀的病机,从而调升降,适寒温,和脾胃。以上十法,或一法独用,或数法合参,辨证识病,圆机活法,屡见功效,可谓胃炎治疗之要诀。 +六、慢胃平为基本方 +张大师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生通常与饮食,情绪变化等有关。无论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均与中焦失衡,脾胃升降失司,肝胆气机失疏密切相关。盖脾与胃为表里,同居中焦,共主消化吸收,为后天之本,脾主升则健,胃宜降则和,通过两者的纳运、升降、燥湿作用维持人体正常消化功能,犹如称物之“衡”,而脾胃生理活动又赖于肝胆的疏泄,脾主运化属土,肝主疏泄属木,肝脾二者为木土相克关系,互相影响,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土得木而达。”一旦中焦失衡,胃气不降,传化无由,壅滞成病;脾气不升,土轴失运,清浊相混;肝气失疏,克脾犯胃,或胆火上逆,胃失和降,久而胃络瘀滞,脾胃运化乏力,从而“不平则病”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其虽有寒热,虚实,气血阴阳之别,治法各有不同,但调整中焦脾胃升降之衡,疏泄肝胆少阳气机乃关键所在,冀达脾胃自和,中焦平安,“平则不病”之目的。 +张大师谓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辨证为肝胃失调,气滞热郁。若饮食偏嗜或不洁,致食滞郁而化热;情志不遂,木郁化火,横逆犯胃;胆火上乘,内扰于胃;外感六淫之邪,化热内传胃腑;或湿与热交困中焦等,均可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的热象表现,故治疗大法为调肝清热。为此,拟定慢胃平为基本方,且随证加减,基本方为:柴胡6g,黄芩9g,杭白芍9g,炙甘草3g,紫苏梗6g,香附9g,白第12章·胃炎85 +花蛇���草30g,徐长卿15g,香谷芽12g等。此方由《伤寒论》小柴胡汤、芍药甘草汤及《和剂局方》的香苏散加减综合而成。方用柴胡轻剂,疏肝理气、升提清阳,《珍珠囊药性赋》云“柴胡,气味俱轻,阳也,升也……”。《药鉴》指出“柴胡气味俱薄,升也……散郁气而内畅……提元气而左旋”。可使肝木条达,脾阳之气宜升,中焦自和,胀满自除,然见头胀,眩晕者慎用,虑其肝阳上扰之弊,或佐以白芍,抑肝而散火;配黄芩苦寒沉降,清泄里热,《本草纲目》曰:“黄芩苦平,……疗痰热,胃中热……下气,主天行热疾……”芍药、甘草和中泻木,缓急止痛,痛甚者,倍用芍药。紫苏梗辛香,和胃降逆,行气宽中,开胃下食,治胀满最良,配香附散肝经之郁滞。《本草纲目》谓:“香附,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再据“热郁于中”的特点,佐以白花蛇舌草甘淡凉,清热解毒而消痈肿。使以徐长卿止痛,香谷芽消导悦胃,久服诸药而无呆胃之弊。 +随证加减:胀满甚者加用预知子、玉蝴蝶等;痛甚者加用炙延胡索、九香虫等;中脘灼热者加用连翘、忍冬藤等;湿热甚者加用佩梗、生薏苡仁等;嗳气频者加用旋覆花、代赭石等;嘈杂者加用知母、玉竹等;反酸者加用象贝母、煅瓦楞子等;便秘者加用全瓜萎、望江南等;便溏者加用炒楂曲、保和片等。诸药合用,可使中焦升降平调,郁热自除。 +第二节萎缩性胃炎张镜人医论 +脾胃不和,气虚血瘀;调和脾胃;萎胃安为基本方。一、脾胃不和,气虚血瘀 +张大师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辨证为脾胃不和,气虚血瘀。脾升胃降是脾胃纳运功能的活动形式,对机体气机升降平衡 +86 +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病程较长,由浅表发展而成。气滞热郁日久必导致络损血瘀,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运化,使中气受戕,气血俱累,“气虚血瘀”而引起胃黏膜苍白,血管纹显露等萎缩表现。故治疗大法为调气活血。 +二、调和脾胃 +萎缩性胃炎,当调和脾胃。脾之与胃,以膜相连,脾性喜燥,宜升则健;胃性喜润,宜降则和。两者相反而相成,若单升不降,或降而勿升,就会导致中焦诸多病症“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此之谓也。萎缩性胃炎,乃脾胃不和,日久胃络受损,脾失健运所致。治当调和中气,健脾养胃。张大师认为,脾胃不和,则气滞郁阻,气郁则化火,火热则炼津,故使胃黏膜发生萎缩病变,治疗虽当调和脾胃,但这类药多辛散香燥,如木香、檀香、降香、沉香等。 +三、萎胃安为基本方 +张大师拟定了萎胃安为基本方,且随证加减。基本方为:太子参9g,炒白术9g,丹参9g,柴胡6g,赤芍9g,白芍9g,炙甘草3g,徐长卿15g,白花蛇舌草30g,炒黄芩9g等。此方以太子参、炒白术为君药。太子参甘平,功似人参而力薄,为补气药中清补之品,健脾运而不燥,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且能久服,然气滞脘胀者慎用。白术苦甘温,既可培补脾胃,又能燥湿助运,湿甚者用生白术、补脾气用炒白术。两者相配,脾运得健,中气充足,气行则血行也。以丹参、赤芍、白芍为臣药,凉血活血,和营通络,血流通畅,热无所依,且能改善胃黏膜血流量。以柴胡、黄芩为佐药,一升一降,平调脾胃之气机,而助纳运。以白花蛇舌草、徐长卿为使药,清热止痛,兼顾虚实夹杂,瘀热互结之同见。 +随证加减:胃脘刺痛者加九香虫、刺猬皮等;脘胀者加炒枳壳、佛手等;嘈杂易饥者加淮山药、香扁豆芽;口燥阴虚者加石斛、南沙参等;纳谷不馨者加香谷芽、炒楂曲等;夜寐不安者加合欢第12章·胃炎87 +皮、首乌藤等;便溏者加防风炭、炮姜炭等;胃酸缺乏者加乌梅、木瓜等;合并溃疡者加白及片、凤凰衣等;合并胃下垂或胃黏膜脱垂者加升麻、生枳壳等;胆汁反流者加旋覆花、代赭石等;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加白英、蛇果草等。诸药合用则脾气健,胃气和,肝木调,瘀热自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得以消失,从而控制胃癌的发生。李玉奇医论 +以痈论治:扶正补脾,去腐生新;癌前病变:三大指征。一、以痈论治:扶正补脾,去腐生新 +李大师受《黄帝内经》《圣济总录》等启发,通过临床病例总结,提出萎缩性胃炎应以痈论治,认为萎缩性胃炎的成因是由郁变瘀,由瘀变腐,由腐而成痈。在治疗上主张以痈论治,采用扶正补脾、去腐生新之法。常用药物:黄芪20g,党参20g,薏苡仁20g,甘草6g,白兹15g,羊角屑15g,蚕沙15g,黄连5g,桃仁10g,丹参15g,莪术10g。方中黄芪、党参、薏苡仁、甘草以扶正健脾;白兹、羊角屑、蚕沙、黄连清热解毒化腐;桃仁、丹参、莪术祛瘀生新。全方共奏扶正补脾、去腐生新之功。用之临床,屡用屡效。 +古代医学视胃脘疾患为“壅”,认为“壅乃胃阳遏阻所致”。后世医家将“壅”逐渐演化为痈。《素问·病能篇》指出“……人迎者,胃脉者,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张仲景继《黄帝内经》以后,首先在临床上发现肺痈与肠痈,并创立了治疗大法。《圣济总录》对胃痈作了精辟论述说:“胃脘痈者,由寒气隔阳,热壅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并提出了以连翘升麻汤、犀角汤、射干汤、麦门冬汤、芍药汤等方药辨证论治,为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合胃镜检查,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88 +糜烂和溃疡,大量炎细胞浸润,腺体减少,呈不同程度萎缩,有的胃黏膜呈局灶性隆起、疣状增生、肠化生等。各种表现与痈的病理表现极为相似。 +二、辨识癌前病变:三大指征 +在众多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中,李大师凭借中医四诊总结出发现胃癌癌前期病变的三大指征:①脉来弦实有力;②望诊可见肿瘤面容,舌面萎缩无神无根;③体重急剧下降,胃脘胀满,全无食欲。如在临床遇有脾胃病患者,面色灰垢无华,形体消瘦,舌体萎缩,舌面少津,无神无根,口干渴而不欲饮,胃脘胀满而无痛楚,体重急剧下降,特别是脉来弦实有力,多为癌前病变。按病久当虚,脉应无力,今反弦实有力,乃因正邪交争,正气被病邪所夺,阴阳离决,故脉反大于外,并非正常,乃病使然。舌面无神无根,胃津匮乏,证明胃气衰败而离决;口干渴不欲饮水,乃病在血分不在气分;体重急剧下降,乃胃阳欲脱,脾阴匮乏,病入险境,多为癌前病变指征。对这样的患者,李大师主张暂停施方用药,俟胃内窥镜、病理切片(需钳取活检病理4~6块)为准,定性后再立治疗方案。通过本程序经治病例,几乎没有漏诊或误诊。徐景藩医论 +三型论治,兼顾他证;病证结合,中西互参;升降相宜,润燥相宜;药食一体。一、分型论治,兼顾他证 +(一)执简驭繁,证分三型 +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型各地均不一致。据徐大师多年观察及其治疗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型,按此辨证而确定治法方药,取效颇良。 +第12章·胃炎89 +1.中虚(脾胃气虚)气滞证 +【证候】胃脘胀满、隐痛,喜温喜按,神衰纳减,大便易溏,舌质偏淡,脉细。 +【治法】健脾和胃,佐以理气。 +【处方】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炙黄芪、炒白术、炒山药、茯苓、炙甘草。 +【分析】此型病程较长,迁延难愈,正气较虚,邪气不实,久病忧思气结,导致木郁土虚。该方脾胃双补。张璐玉言“气虚者补之以甘,参苓术草甘温益胃者有健运之功,冲和之德”。 +【加减】兼反酸者,加炙乌贼骨、法半夏等;兼有内寒之象者,加桂枝、高良姜等温中散寒;兼脘腹坠胀或便后脱肛等脾虚气陷者,加升麻、柴胡、荷叶等以升阳举陷;兼有痞塞不通者,加行气药乌药、石见穿、香橼等。 +2.胃阴不足证 +【证候】胃脘灼痛、隐痛、痞胀,纳食乏味,口干欲饮水,形瘦乏力,舌质红干或光红,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佐以行气。 +【处方】沙参麦冬汤、益胃汤加减。北沙参、麦冬、白芍、甘草、石斛、乌梅、绿梅花、木蝴蝶、佛手花。 +【分析】徐大师认为胃病日久,郁热伤阴,则见胃阴亏损之候。治宜方用,药用本法尊吴鞠通“复胃阴者,莫若甘寒;复酸味者,酸甘化阴也”。治疗胃阴不足的法则一般都以甘凉为主,甘凉之药能滋“胃用”而养胃体,甘能入脾胃二经,凉能制其虚热,甘凉相合能滋养脾胃。不仅如此,甘凉也能作用于肺,养肺而清金。由于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津液得充,精微气血就能上奉于肺。“凉”不属于寒,或者说是次于寒,故对胃病阴虚证候甚为适合,不至于寒凝气滞,徐大师常在上述方药中根据病情加入太子参、淮山药、白术、莲肉之味,增其甘药,加强酸甘化阴的组合,每获良效。 +90 +【加减】阴虚胃热甚者,加蒲公英、青木香、石见穿、蔷薇花(白残花);胃中嘈杂泛酸者,可加少量丁香、玉竹;大便秘结者,加瓜萎仁、火麻仁。 +3.肝胃不和证 +【证候】脘腹胀痛,疼痛连胁,嗳气频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口苦心烦,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舌苔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处方】常用方如��胡疏肝散、加味逍遥散加减。炙柴胡或紫苏梗、白芍、枳壳、炙甘草、制香附、佛手片等。 +【分析】此乃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之候。徐大师调理胃气,最善用佛手花、绿萼梅、玫瑰花,谓其理气止痛而无伤阴之弊。对理气而具燥性的柴胡、香附等药,常慎用之,或配伍酸甘之白芍以制其辛,乃疏中有敛、刚柔相济之法矣。凡脘胁痛而兼胸闷不畅、胸痛不利者,徐大师尤为推崇紫苏梗,该药温性极微,其色白,味不辛,具疏肝和胃而宽胸痛、开郁气之效,实为肝胃气滞证之良药。 +【加减】脘痛显著者,加延胡索、广木香或檀香;肝郁症状重者,加合欢花、绿梅花、广郁金;嗳气多而食物反流者,加刀豆壳、柿蒂、砂壳等;气郁化火者,加牡丹皮、黑山栀;兼纳运不健者,加用麦芽,消食健胃而兼疏肝之功;久郁心神失养者,加百合、淮小麦等;胆液反流至胃者,酌加刀豆壳、柿蒂、代赭石、制大黄等。 +(二)病机复杂,治兼他证 +慢性萎缩性胃炎形成的病史较久,久病多虚;另一方面,胃病则和降失司,易导致食滞、郁热、湿浊、痰饮、血瘀等病理因素的存在,所以又有实证的表现,治疗必须兼顾虚实。 +1.兼食滞该证常兼见于中虚气滞、胃阴不足、肝胃不和等证的病程中,常因饮食不当诱发。胃痛、痞胀等症状发作或加重,食欲不振,甚则不思饮食。治宜消食导滞,调和胃肠。方用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麦芽、鸡内金、陈皮、大腹皮等。加减如下:第12章·胃炎91 +脘腹胀痛、便秘不畅者,加莱菔子、枳实;因乳脂食品所伤者,重用山楂、鸡内金;因甘甜食品所伤者,加佩兰、干姜、麦芽;因饮酒过度所伤者,重用神曲,加葛花、枳实;因瓜果所伤者,加肉桂、七香饼(香附、丁香、甘松、砂仁、橘皮、莪术、益智仁)。 +2.兼湿热、痰饮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湿热蕴于肝胆,以致疏泄失常,湿热凝聚结为砂石,阻于肝络或胆道,胆液不循常道,可以发为黄疸;湿热在肠腑,传化失常,可致泻痢。湿困脾运则身重、头昏如蒙;湿热与痰饮相伍,中焦阳气不振,胃气或滞或逆,可致痞满、呕逆、眩晕。故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应注意是否兼夹湿热证,重视化湿、清热。祛湿药、化湿药药性须温,或辛温,或辛苦温,根据湿蕴程度,选择不同程度的温性药。陈皮、制半夏为脾胃病最常用的化湿药。若消胀满、化湿浊,必须用制川厚朴,配用炒苍术,二味苦辛温化湿,对舌苔白腻、口黏、食少、脘腹痞胀者均属常用之品。用此若效不著,舌白滑腻或垢腻不化者,可配用草豆蔻。治疗脾胃病热证的清热药除黄连以外,还有黄芩、蒲公英、知母、芦根等。此外,清肝胆之热如牡丹皮、栀子、青蒿、黄芩、茵陈、白薇等,清肠腑之热如败酱草、秦皮、白头翁、马齿苋、苦参、紫草等。 +3.兼瘀血以上三类证候均可兼夹血瘀证。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有病,运行失常,气机不畅,则气滞血瘀。如饮食减少,水谷精微不足,久则营血亏虚,气虚血虚则尤易导致血瘀;尚有因病禁食、手术切割,亦常导致气血不足而兼血瘀。血瘀之证,主症一是舌质紫暗,舌下静脉纡曲;二是脘痛久发,痛位固定,痛状如刺。养血化瘀常用桃红四物汤,依据症状加用其他活血化瘀药如参三七、莪术、三棱等。“久病入络”,活血化瘀常用丹参饮、膈下逐瘀汤、失笑散加减,药用丹参、当归、赤芍、桃仁、红花、莪术、石见穿、九香虫等。徐大师施用本法,擅用丹参、莪术、失笑散,谓“丹参一味,功同四物”,通补兼施;莪术活血化瘀,尚具健脾之功,虚人夹瘀,用之最宜;久病久痛必致瘀,瘀必作痛,用失 +92 +笑散功专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用之瘀痛,屡试不爽。 +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医互参 +徐大师常谓,中医精于气化而粗于形质,而西医则精于形质。参考仪器检查并非丢掉中医特色,反可增加我们“四诊”的手段,如胃镜检查可让我们直接看到胃黏膜的情况,使望诊能更加准确,这些对辨证用药有很大帮助。中医学在自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历来都不是故步自封的,它一直在不断吸取着同时代先进的科技成果,今天更应吸取其他学科知识,不断丰富、发展自己。徐大师在临证中除从四诊中认症外,还常互参理化检验所见,如见胃有胃黏膜炎性隆起(如疣状),或肠上皮化生兼异型增生以及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在辨证时可考虑具有血瘀病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对有肠上皮化生者,可加薏苡仁、石见穿、仙鹤���等;若见有不典型增生者,还可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对舌红苔厚腻久治不化者,常建议患者及时复查胃镜,提高警惕以防癌变。 +三、升降润燥相宜,药治食疗一体 +(一)升降相宜 +胃降则和,脾升则健,故治疗胃病应十分注意升降问题,升降得宜则气机调畅。有关升降法的用药主要举例如下: +1.补气理气寓升降脾胃气虚而兼气滞者,徐大师主张“脾贵在运而不在补”,用药以党参、黄芪补气而主升,配以木香、陈皮、枳壳主降而理气;中虚气陷而兼气滞者,加升麻、沉香以达脾升胃降之功。 +2.理气行瘀有升降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久则血瘀,治当理气行瘀,但常须加枳壳、桔梗以调升降,同时具有疏肝开肺之功。 +3.胃阴不足用升降胃阴不足证,治宜滋阴养胃,徐大师常谓“胃体阳而用阴,不可一味滋养”。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守而不行,必须配用升降气机之品,如木蝴蝶能升与佛手之降相伍, +第12章·胃炎93 +或配杏仁与青皮,或配竹茹与瓜蒌,亦有升降之功。 +4.芳化湿浊宜升降胃中有湿,一般常用芳化之品。藿香、佩兰与陈皮、半夏即有升降之性。对久病湿浊不化,舌苔白黏、灰腻者,徐大师常将薤白、石菖蒲与厚朴、苍术同用,宣通机窍而调升降,或配砂仁、草豆蔻等理气化湿以调升降。 +(二)润燥相宜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卷二·脾胃篇》中提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如片面地强调“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则不利于治病。须知临床应以证候为依据,胃病有喜润、喜燥,而润燥得宜,刚柔相济,才能提高疗效。现略举徐大师润燥相宜的用药经验。 +1.中虚气滞者常用淮山药,微温而不燥,清补而不滋,既能益气,又有养胃之功,与人参、黄芪相伍,亦属刚柔、润燥得宜。 +2.痰热互结者常用黄连、半夏消痞和胃,燥湿泄热,配以瓜蒌之润,仿小陷胸汤之意而去痰浊,亦属润燥兼顾之例。 +3.脾胃虚寒者用桂枝以温胃阳,或用甘松、高良姜等温胃散寒,应配白芍,则润燥相当而具有建中之功。 +4.胃阴不足者在滋阴养胃方中配用佛手片、橘皮或橘络,理气而不过于辛燥,亦属润燥相伍。 +(三)药治食疗一体 +徐大师常言:“药补不如食补,脾胃病尤要注意食疗。”徐大师除告知患者平时饮食宜清淡柔软、避免辣硬粗糙外,还常向患者举荐各种食疗方案。并且,他的处方往往是集药治、食疗为一体,常用百合、莲子、山药、薏苡仁等养胃健脾之品。 +四、立方遣药精当,治效明显 +对一般病证,运用常用方药即可,但遇痼疾,立方遣药必须认真推敲选择,方能提高疗效。徐大师主张在具体药物的选择与运用时,要因人因地制宜,通过对功用相似药物的比较和分析而选 +94 +择合适的药物。其认为只有了解不同药物的特点与差异,充分利用其长处,才能提高疗效。如党参与太子参均可补益脾胃之气,太子参补脾益胃之力较弱,补气不滞气,且能健胃养胃,有些胃阴不足兼有气虚者可配用;黄芪与淮山药同具补益脾胃之功,黄芪甘温升阳,脾胃气虚而内寒甚者宜用,山药甘多温少,兼滋养脾胃之阴,胃阴不足兼气虚者宜用;苍术运脾燥湿,白术健脾化湿,脾胃气虚兼湿浊时两者可同用,如兼有胃阴不足者,则不能用苍术;黄芩与蒲公英同用于胃病有热者,黄芩善清肝经郁热,常用于兼有肝经郁火者,蒲公英善用于胃阴虚有热者,可防其里热滋生;柴胡与紫苏梗同为疏肝理气药,柴胡微寒,用于少阳不和或脘痛及胁、口苦者,紫苏梗微温,用于胃病受寒、脘痛胸闷痞胀者,气滞肝胃不和时可同用;陈皮、香橼、佛手均具理气温燥之性,胃痛且胀,多有气滞,不论虚证、实证均常配用,陈皮温燥之性偏重,适用于脘胀,香橼次之,适用于脘痛,佛手又次之,适用于嗳气;木蝴蝶与预知子均为疏肝理气之品,前者性平,色白体轻,兼能利咽开音,后者性微寒,兼能除烦泄热;乌贼骨与瓦楞子均可制酸,前者微温,制酸作用较强,兼止血之功,后者性平,制酸作用较逊,兼能行瘀消癥;九香虫与五灵脂均为化瘀定痛药,前者偏温,兼能理气,用于血瘀证兼阳虚者,后者性平,兼能通经和络,用于血瘀证兼阴虚者。周仲瑛医论 +酸甘化阴法:酸甘凉润;酸甘柔润;酸甘温润。周大师认为,“酸甘化阴”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大法,并且根据不同的临床证候,灵活运用“酸甘化阴”法,常结合凉润、柔润、温润等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颇为满意的疗��。 +第12章·胃炎95一、酸甘凉润 +药物组合将酸味药与甘寒滋阴重剂合用,使两阴相济,以资助胃液和肝阴。 +常用药物:酸味药如白芍、乌梅、山楂肉等,能敛阴生津,且敛肝和胃;甘寒药如鲜生地黄、鲜石斛、天冬、麦冬、天花粉、知母等,能滋阴润燥,且柔肝养胃。 +适应病证:胃阴耗伤之重证。症见脘中灼热隐痛,或嘈杂如饥而不欲食,甚则厌食不饥,咽燥,口干,口渴,大便干燥,舌质光红而干,少苔或无苔。 +注意事项:肾亏肝旺耗伤胃液者,当重用滋养肝肾之品,胃热内盛,火盛伤津者,可在大队酸甘凉润滋阴药中,酌情少佐茯苓、黄连、山栀子等品,胃燥阴伤,虚火内灼者,必须采取滋阴制火,以润胜燥的原则,苦寒清火之品当少用、慎用。 +二、酸甘柔润 +药物组合将酸味药与甘平养阴轻剂合用,化阴生津,调养肝胃。 +常用药物:酸味药如白芍、乌梅等养肝、敛肝,制其横逆,甘平药如沙参、玉竹、干石斛、扁豆、莲肉、谷芽等,薄味濡柔之品,养胃生津又荣肝。 +适应病证:胃阴不足的轻证。症见脘部痞胀隐痛,食不甘味,纳少,口微干,大便虽干不燥,苔薄欠润。 +注意事项:胃阴不足,伴有肝胃不和,经投疏肝和胃理气药不效者,当在酸甘柔润的基础上佐以调气,不宜取辛香燥烈之品,以免耗劫肝胃阴液;肝胃两伤,阴虚尚不明显者,可取酸甘合化法,用乌梅、白芍合甘草、大枣等以养胃缓肝,不宜过于滋柔。 +96三、酸甘温润 +药物组合在酸甘柔润法的基础上,配合甘温补气药以益气养阴。 +常用药物:酸甘柔润药如白芍、乌梅、石斛、麦冬等化阴生津,调养肝胃;甘温补气药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等,使酸与甘温相合,通过补气以化阴生津,对元气虚而导致的津亏尤为重要。 +适应病证:气阴两虚证,凡津亏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而致胃之津气俱伤,或肝阴与胃气变亏,即有阴津不足的症状同时又见神疲、气短、音低、头昏、肢软、口淡、大便不畅或欠实,舌质光淡,脉虚细涩等气虚诸候。 +注意事项:气阴两虚证当少用或不用酸甘凉润的纯阴厚腻药,因这类情况,一般多未致胃燥阴伤,虚火内灼的严重程度,加之又有气虚的一面,故养阴当取酸甘柔润之法,单纯胃阴虚证,用酸甘柔润法而阴不复者,只要没有虚火现象,亦可根据“阳生阴长”之义,参以甘温补气之品。 +总之,酸甘化阴,即将酸味与甘寒药复合配伍,以达到养阴生津的目的。常用此法治疗久患胃病,胃阴虚耗,不能濡养胃腑融化水谷,而致胃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失常的胃阴亏虚证,故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法。临床应用,注意有无兼证,胃阴不足常兼有虚火、气虚、脾阴不足等,还当注意肝与胃的相互影响及同病。 +从药义分析来看,酸与甘合的药理作用主要有3个方面:①加强养阴作用:酸能敛阴生津,甘能益胃滋阴,酸甘配伍,一敛一滋,则两济其阴。②化阴生津:酸甘相互作用,能促进脾胃化阴液的功能。故吴鞠通谓“酸甘化阴”。尤在泾则认为“酸得甘助而生阴”,如伍以甘温为补气以化阴生津。③以养脾胃津液补肝阴为特长:某些酸味药功能,补肝和开胃。酸味药入肝而能补肝敛肝,补肝体以制肝用,另一方面又能开胃气,少用之每能健胃开食,某些甘味药功能,补益脾胃和缓肝。甘味药入脾而能补益脾胃,有第12章·胃炎97 +甘缓养胃之功,另一方面又能调肝以缓急。 +酸甘复合法的配伍要点:常用于治疗胃痛的酸味药,如乌梅、山楂肉、木瓜、白芍等,甘味药须根据病理表现分别复合甘寒、甘平及甘温之品,如麦冬、生地黄、石斛、天花粉、党参、太子参、白术、黄芪等,适当佐入理气而不辛燥的药物,如玫瑰花、佛手花、川楝子、金橘饼、竹茹、谷芽、麦芽等。朱良春医论 +益气活血,化瘀生新:胃安散。朱大师多以黄芪配莪术为主治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胃病既久,化源匮乏,气衰无力,血必因之瘀阻,因此常呈胃气虚衰,瘀阻作痛之候。朱大师认为此病证应选益气活血,化瘀生新之品,方能奏养正消瘀止痛之功。朱大师自创“胃安散”,处方:生黄芪90~120g,莪术30g,党参90g,淮山药90g,鸡内金60g,炙刺猬皮60g,生蒲黄60g,五灵脂60g,徐长卿60g,炮穿山甲45g,玉蝴蝶45g,凤凰衣45g,甘草30g,共研细末,每次3g,每日3次,食前半小时开水冲服。 +方中黄芪、莪术为主药,朱大师指出:“黄芪能补五脏之虚,莪术善于行气、破瘀、消积。莪术与黄芪同用,可奏益气化瘀之功,病变往往可以消弭于无形。因为黄芪得莪术流通之性,补气不壅中;莪术得黄芪之气旺,攻破而不伤正。两药相伍,行中有补,补中有行,相得益彰。”方中党参、山药助黄芪益气养胃,健脾助运。鸡内金、刺猬皮、炮穿山甲、蒲黄、五灵脂助莪术活血行瘀,软坚散结,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胃黏膜腺体萎缩、黏膜变薄,甚至肠上皮增生或黏膜非典型增生等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改善微循环,调节代谢失调,调节神经血管营养,促使增生性病变的转化和吸收。鸡内金还有健脾开胃,消化食积之功,现代药理研98 +究表明,口服鸡内金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及消化力三者均见增高。徐长卿善于行气消胀,缓急止痛。凤凰衣、玉蝴蝶二药素有养阴清肺之功,除善治久咳、咽痛、音哑外,还有补虚宽中、保护胃黏膜及促进食欲之功。全方益气消瘀,和胃止痛,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 +加减法:偏阴虚者加北沙参60g,麦冬60g,生白芍90g;偏阳虚者加高良姜60g,炒白术60g,荜芨30g。随证制宜,临床使用屡屡获效,胃痛多趋缓解、消失,食欲显著增加,病理变化随之改善或恢复正常。《本经》首言生黄芪善医痈疽久败,能排脓止痛;次言大风癞疾,五痔鼠痿,皆可用之。性虽温补,而能疏调血脉,通行经络,驱风运毒,生肌长肉,以其伍蓬莪术,恒收祛瘀生新之功。故临床运用可使器质性病变之病理性变化获得逆转。朱大师还用之治消化性溃疡、肝脾大、肝或胰癌肿,颇能改善病灶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以使某些溃疡、炎性病灶消失,肝脾缩小,甚至使癌症患者病情好转,延长存活期。具体运用此两味药时,往往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灵活掌握其剂量、配伍,如以益气为主,黄芪可用30~60g,再佐以潞党参或太子参;如以化瘀为主,莪术可用至15g,亦可加入当归、桃仁、红花、土鳖虫等;解毒消癥常伍参三七、虎杖、白花蛇舌草、蜈蚣等。 +第三节残胃炎徐景藩医论 +病机四大特点:气血不足,术后血瘀,邪实内阻,胆胃同病;四大治法:补气血益脾胃,行气化瘀泄热,疏肝利胆和胃,化湿消食除胀。 +一、病机四大特点 +残胃炎发生于胃次全切除术后,由于失去正常的幽门功能,第12章·胃炎99 +胆汁容易反流入残胃腔内,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而引起发炎或使原有的炎症病损加重,因反流液呈碱性,故曾有“胃手术后碱性反流性胃炎”之称,简称“残胃炎”,是胃手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徐大师认为,该病当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其发病机制有4大特点: +(一)气血不足 +胃次全切除术后,残胃容量小,腐熟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弱,气血化源不足,具有气血两虚甚至阴虚阳虚之病理基础,一般气血不足,尤气虚为多见。凡术前胃气已虚者,术后气愈虚,气虚日甚又易导致阳虚。原来胃阴不足者,术后每易气阴俱亏。故临床常见有残胃处隐痛绵绵、纳差、瘦弱、乏力、面色少华等气血不足见证。 +(二)术后血瘀 +由于手术剖伤,残胃之组织脉络难免留血为瘀,且因原有胃病,多因反复迁延不愈,久病入络,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后方行手术治疗,术前有瘀,术后生瘀,导致瘀血内结,不易骤化。临床上常见残胃手术后瘢痕处牵痛、痛处固定,舌质有不同程度的紫色甚至瘀斑。 +(三)邪实内阻 +由于残胃炎具有气血不足、脾胃虚损之病理特点,在功能不足的情况下仍当进食,导致负荷加重,使胃中之气易滞,磨谷无力,运化迟滞,水易成湿,谷易为滞,而致气、血、湿、食交阻为患。若素体偏于阴虚阳盛,或过食辛辣香燥食物或药物,易使邪从热化,郁热内生;若素体偏阳虚阴盛或过食生冷或过服寒凉药物又易致邪从寒化,导致寒湿内生。而临床单纯一种病理因素致病少见,常兼夹为患。 +(四)胆胃同病 +徐大师认为,胃次切除术后,特别是毕Ⅱ式,导致幽门缺失而洞开。加之术后脾胃亏损,易致肝气乘土,肝气犯胃,肝之余100 +气——胆汁不循常道而反流入胃,夹胃气上逆,导致胆胃同病,正如《灵枢》所云:“邪在胆,逆在胃。”临床上常见该病具有脘腹疼痛痞胀易及于胁下,时有恶心呕吐少量苦水胆汁,嗳气频频,脉见弦象等肝胆气逆,胃失和降之征象。同时肝旺脾虚,易致肝木乘脾,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布化无权而下泄,或津液亏少肠失濡润,临床常兼见腹胀、纳差、大便溏泄或干结等肝强脾虚之征。 +徐大师指出,残胃炎之病机较为复杂,气血不足,脾胃亏虚为致病之本,气滞���血瘀、湿阻、食积、郁热等为发病之标。因此临床要详细辨明寒热虚实气血,分清标本缓急,而后治之有方。 +二、四大治法 +徐大师根据多年辨治残胃炎之经验,将该病大致分为中虚气滞、胆胃失和、瘀热滞胃、湿食阻胃等4个证型,治以补气血益脾胃、行气化瘀泄热、疏肝利胆和胃、化湿消食除胀等法。自拟残胃饮治之。药用醋柴胡、炒白术、炒枳实、炒白芍、制香附、五灵脂、石见穿、刀豆壳、柿蒂等。方中柴胡主升提中气和香附并有行气疏利肝胆之功,配以枳实、刀豆壳、柿蒂下气行滞、和胃降逆,并辅以苦酸之白芍和甘苦之白术同用,在补益脾胃、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的同时,亦能监制以上升降药物之燥性,而枳实与白术同用乃枳术丸之意,寓通于补,通补兼顾,并佐以善通血络之五灵脂散瘀定痛,石见穿清郁热而行瘀醒胃。 +临证时尚可随证化裁。若偏于中虚气血不足者,加太子参、淮山药;气虚甚而腹胀不显者,党参易太子参,并加黄芪;若偏胃阴虚者,加麦冬、石斛;偏于郁热滞胃者,加黄连、吴茱萸、蒲公英;偏肝胃气滞者,加木香、佛手、绿梅花;偏瘀血滞胃者,加紫丹参、三棱、莪术,另可吞服云南白药;中焦湿阻者,加藿香、佩兰、川厚朴;若偏湿热者,加炒黄芩、败酱草;偏寒湿者,加炮姜、炒薏苡仁;食滞不消者,加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炙鸡内金;恶心呕吐者,加炒竹茹、橘皮;胃镜检查见有胆汁反流者,可加丁香,徐大师认 +第12章·胃炎101 +为丁香与柿蒂相伍,有助于改善反流。参考文献[1]郭海英.慢性胃炎的中医特色疗法[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189-198. +[2]徐丹华.徐景藩教授治脾胃病临证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3):186-187. +[3]战文翔,孙雪萍,李红,等.裘沛然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4):662. +[4]邓娟,张颖,高承琪.颜正华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8):26-28. +[5]朱良春.名师与高徒.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选粹[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268-273. +[6]程络新.张镜人教授重视脾胃的经验[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2):20-21. +[7]张亚声.治胃之要,衡平概之一张镜人老师临诊用药经验[J].1996,5(6):267-268. +[8]刘华珍,徐子亮.李玉奇教授辨治慢性胃病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295-295. +[9]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读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25):208-212. +[10]许宝才,李春婷.徐景藩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证经验拾萃[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2):5-7. +[11]周少林.周仲瑛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撷英[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7):302. +[12]邱德文,沙风桐,熊兴平.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4[M].贵 +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6-237. +[13]梁启明.名老中医徐景藩辨治残胃炎经验拾萃[J].新中医,1994,(11):1-2.第13章胃下垂 +朱良春医论治胃补虚,兼化湿浊:自拟苍术饮。一、辨病用药合辨证,分型溯源用达药 +朱大师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具体体现在辨病用药的不变,辅以辨证分型用药的多变。朱大师指出:“久患胃疾,脾胃虚弱,中气久虚,水谷精微无力推动,日久之后,则水湿中阻,故胃虚之证多见夹湿,湿浊不得宣化,清阳岂能上升。”基于此,朱大师治胃补虚,必兼宣化湿浊,如治胃下垂,每以辨病用药为主,自拟“苍术饮”,即一味炒苍术,每日20g,沸水冲泡,少量频饮代茶,配合“升阳举陷,疏肝解郁”组成基本方。“对药”7组如下:苍术、白术为对,炙黄芪、炒枳壳为对,升麻,苍术为对,升麻、柴胡为对,柴胡、炒白芍为对,茯苓、白术为对,陈皮、甘草为对。以此14味平淡药治胃下垂,临床随症稍事加减,历年来屡收殊效,治愈者甚众,一般治愈时间多在2个月左右,钡剂复查胃体回升到正常部位。朱大师谓,胃下垂病机较杂,有痰饮留伏而致者;有肝气久郁而致者;有湿浊弥漫而致者;有气血困顿而致者;有元气不足而致者;有风木不张而致者;有宗气不振而致者;有火不生土而致者;有金寒水冷而致者等。朱大师虽见证溯源,随证变法,但始终不变一味“苍术饮”宣化湿浊,数十年临床实践证明,胃下垂者连续服“苍术饮”,并无伤阴化燥之弊,乃因苍术助脾散精,助脾敛精也,更妙在重药轻投之巧。一味“苍术饮”乃治胃下垂之“达药”也。 +第13章·胃下垂103二、熟谙药性施妙法,重药轻投有奇�� +一味“苍术饮”何以另包,每日代茶,分多次少量频饮?此乃朱大师巧思妙用,取峻药轻投之意,将苍术直接加入汤药中入煎,结果除有伤阴化燥之弊外,且疗效亦不满意。故悟温运利水,非大剂苍术莫属,温宣湿浊,助脾散精,当取重药轻投,即峻药少量频投,俾清气频频升举,湿浊接连降泄,此乃妙用香燥辛烈药之巧也。考苍术辛苦而温,芳香而燥,入太阴、阳明二经,功能强胃健脾,助脾散精,发散水谷之气,能径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湿滞,解诸郁。因其性辛烈,燥湿力大,故朱大师重用苍术除湿醒脾,平调中土,意在去中焦湿浊郁滞之障碍。且苍术香能醒气,燥可胜湿,颇有宣化中焦湿浊,升举清阳,解郁举陷之殊效。《玉楸药解》云:“苍术燥土利水,泄饮消痰。”又云:“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其消食纳谷,止呕止泄亦同白术,而泄水开郁,苍术独长。”朱大师指出,苍术辛香发散,外可祛风湿,内可燥脾湿,治疗胃下垂不必拘于辨证有湿浊之象,才可应用,投苍术饮泡茶频服,乃是辨病用药,加之汤药配伍得当,均能收到满意疗效。治疗胃下垂,一味“苍术饮”用法之秘,乃朱大师辨病用药之独特之处,亦是朱大师主张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学术思想的具体运用之见证,这和朱大师治顽痹每用淫羊藿、露蜂房调节免疫功能,治“痛风”尿酸性关节炎每用土茯苓、草薛降尿酸等,同为辨病用药之典范。三、发皇古义融新知,自出新意有巧思 +朱大师熟谙中西医理,故用药颇多发挥。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是胃支持韧带的松弛或胃壁弛缓所致,考李东垣在《用药法象》中曾谓“苍术为治痿要药”。盖痿者,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收缩也,颇似现代医学韧带松弛,胃壁迟缓之说。朱大师仿创立脾胃学说的宗师李东垣对苍术功能的描述,率先用治胃下垂,足见“发皇古 +104 +义,融会新知”之一斑。湿浊阻滞,必致土壅,土壅必致木郁,朱丹溪指出:“苍术能总解诸郁。”盖郁证以肝郁为多见,故苍术应有解肝郁,降胃气,助脾运等功效,朱大师拟一味“苍术饮”为主,辅以“补中”“逍遥”之主药,组成治疗胃下垂之基本方,颇有巧思妙用。方中白术除湿,长于扶正;苍术扶正,长于除湿,二术为对,扶正除湿,相得益彰。苍术、升麻为对,一以泄浊,一为升清,苍术质重厚味,可导胃气下行;升麻质轻味薄,能引脾气上腾,二味配对,俾清气升发,浊气下泄,升降复位。炙黄芪、炒枳壳为对益气举陷,升降相因,升中寓降,降中寓升。现代药理证明枳壳对平滑肌有很强的收缩作用,这和现代医学所谓内脏下垂是肌肉组织松弛的病机相吻合。中医有“胃以通降为顺,通降为补”。之说,前人对枳实的通降作用论述较多,如《药品化义》谓:“枳实专泻胃实,开导坚结,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结胸,通便闭,非此不能也。”朱大师指出枳实用于益气举陷配人参、黄芪、干姜、白术,用于破气攻下则配大黄、芒硝、牵牛。朱大师用枳实治胃下垂主要是因其有降中有升的特点,而且对胃肠腹肌有强烈的收缩作用。“苍术治痿”即治筋脉弛缓,收缩无力,得枳壳之助,其效倍增。 +朱大师以一味“苍术饮”合“补中”“逍遥”治疗胃下垂,可谓平调阴阳之方。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方安,此方两扼其要。寥寥14味基本方,开后学无限法门。正如董汉良先生恰如其分之评,“朱老用药之新,为自出新意,使人耳目一新,药用之有新意;奇,不同于一般,有非常之见,但奇而不怪。奇,是朱老治病的技巧和特色;验,安全效验”。千方易得,一效难求。参考文献[1]邱志济,朱建平.朱良春治疗胃下垂对药的临床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0):438-439.第14章 +朱良春医论 +溃疡性结肠炎 +治以泄木补土,方用仙桔汤;便血湿热犯,顽疾须守方。溃疡性结肠炎主证为腹泻伴有黏液或脓血便,有似痢非痢,似泻非泻之说,有轻度里急后重腹痛或无里急后重者,亦有久泻黏液无脓血者。其病位虽在肠,但相关多脏之功能,盖肺和大肠相表里,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相关大肠之传导,又因肝司疏泄,脾主运化,肝气横逆太过则伤脾,运化失司则痛泻由生,故本病“肝郁脾弱乃其本,痰瘀滞留乃其标”。久泻咎于脾虚,久泻病在气机。故注重运枢机、制肝木、健脾胃、化痰瘀、涩滑脱,首创“仙桔汤”等方应用临床,疗效颇著,其组方用药之妙试述如下: +一、泄木制肝补脾土,仙桔汤方轻灵图 +朱大师早年制订之“仙桔汤”由仙鹤草30g,桔梗8g,乌梅炭4.5g,白槿花(即木槿花)9g,炒白术9g,广木香5g,炒白芍9g,秦艽10g,炒槟榔1.2g,甘草4.5g组成。用治慢性结肠炎历验不爽。加减法:肝郁脾滞,湿热蕴结之候加柴胡5g以疏肝解郁;有失禁不固者加诃子肉12g或石榴皮10g;腹痛甚者倍白芍;气虚甚者加党参、黄芪、升麻。无木槿花,朱大师代以藿香6g,紫苏6g,地锦草20g。 +本方选仙鹤草为主药,乃因仙鹤草涩中有补,轻灵止泻,止中寓通,强壮强心,补脾健胃,对慢性泻痢虚实夹杂者有标本同治之功,如临床广用于治劳伤脱力、眩晕、赤白带下、血小板减少性紫 +106 +癜等,并止汗、止咳、止血、止痢、止泻,即是明证。亦以其味辛而涩,微温无毒,伍桔梗辛苦甘平,以其辛制其肝,开其肺,以其涩去其脱,除其滑。盖肺气开则腑气通,故能治腹痛、下痢、久泻。古有《药性论》《本草经疏》《重庆堂随笔》等均载桔梗治下痢。清代温病家柳宝诒最喜用桔梗伍枳壳治泻痢而多方不离,其疏畅气机,斡旋气化之用,更重于桔梗开提肺气和排脓祛痰之功。朱大师妙伍少量槟榔,一升一降,清升浊降则枢机运转如常,深得王孟英调正气化枢机之旨。久泻或久痢多清气下流,清浊相混,运传失常,槟榔本散结破滞,下泄杀虫之药,但槟榔有多服则泻至高之气,较枳壳、青皮尤甚之说,故朱大师用量为1.2g,有久病用小方,以少胜多,事半功倍之用药特色,对久泻久痢腹痛较甚者亦有著效。白槿花轻清滑利,能升能降,拨动气机,上清肺热,下利水道,消积导滞,凉血和营,消肿排脓,止泻止痢,对清化下焦湿热颇有速效,故有消炎、退热、抗菌、通淋、止泻、止痢等功,朱大师历年用白槿花治肾盂肾炎、菌痢,每每应手,是一明证。白术、木香健脾调气,白芍、乌梅、甘草酸甘敛阴,且泄木制肝,缓急止痛,固脱止滑。秦艽有抗菌、消炎、镇痛和类激素之作用,能斡旋脾胃,拨动气机,助桔梗升提,大有喻氏“逆流挽舟”之意,乃与败毒散用防风、羌活、独活等异曲同工耳。且能祛风、通络、理湿、清热、利尿,宣通诸腑,引导湿热,直走二阴而出。一药多功,颇合慢性肠炎脾虚湿热型之病机,诸药共奏升清降浊,通塞互用,气营兼调,补脾敛阴,清化止泻之功。既无党参、黄芪之峻补,亦无黄芩、黄连之苦降,更无芒硝、大黄之攻伐,对久病正虚,攻不胜攻,清不耐清,补不能补之久泻,便溏,夹有黏冻,纳呆肠鸣,腹胀乏力,舌尖红,苔白腻,脉濡细之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及慢性痢疾,疗效确切。但朱大师指出,“对久泻久痢证属脾肾阳虚或肾阳不振者,或大寒凝内多年不愈者‘仙桔汤’当不适用”。 +王孟英强调,临证治病必须量体裁衣,各求其是,提出了“病同体异,难执成方”的卓见。朱大师告诫后辈不要死抱“仙桔汤”第14章·溃疡性结肠炎107 +一成不变地用于临床,再好的方子也未必能符合千变万化的病情。 +朱大师临证除注重详察明辨外,并根据患者体质、嗜好、宿疾兼夹以及饮食居住情况等,结合病程远暂、病情轻重,强调因人制宜。且抓住辨证要点:素体丰腴者,多见气弱湿滞,须注重气机的疏畅;形体瘦削者,常伴阴液暗耗,当顾及气阴的生化。凡久泻者,不可概以脾虚湿热或脾肾虚寒论治,临证中因虚致泻的还有情志不遂,肝木乘土的泄泻;水土不合,肠胃功能紊乱的泄泻;食物或药物异体蛋白过敏的泄泻等,均不能忽视。如朱大师昔日曾治1例水土不合泄泻4个月,诸中西药治疗无效,投四君子加徐长卿,炙乌梅肉,木瓜,广木香,紫苏,4剂即瘥。 +二、肠炎便血湿热犯,缠绵顽疾要守方 +治久泄误热为寒,或用温补固涩以治脾虚湿热,所谓南辕北辙,导致坏症,屡见不鲜。慢性结肠炎因误治导致便血是为重症,虚、瘀、热夹杂,病较顽固缠绵,治疗较为棘手。朱大师用药,思路广博,缓中有奇,法拟益气和血止涩,兼顾湿热伤络,疗效满意。若症见便血,呈血丝状,色鲜红与暗红杂见,大便中夹黏液,刻下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纳少泄泻,服前医中药后即唇肿腹痛,舌胖大有齿痕,脉细弦。证属脾虚湿热误治,伤及肠络出血。治以益气和血,佐以运脾固摄。方用仙鹤草30g,煅花蕊石20g,白槿花12g,徐长卿15g,地榆炭10g,血余炭10g,诃子肉10g,炒白术10g,淮山药30g,甘草6g。终守“仙桔汤”加减治疗3个月,以健脾止血,益气和营,兼顾湿热,调正气化枢机之法贯彻前后,关键时刻妙��外治灌肠方配合,终收治愈痼疾顽症之目的,常法新用,有常有变,且执简驭繁,守法守方,灵活加减,如效不守方,心无定见,朝方暮改,寒热杂投,漫无边际,否认专方、效方和法外之法,定不能达到治愈痼疾难症之目的。 +108 +李振华医论 +首要病理基础:脾虚湿阻;主要病机转归:脾肾阳虚;基本治疗思路:健脾利湿,温肾止泻。一、脾虚湿阻是首要病理基础 +脾胃相表里,关系密切,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有助脾运化生气血。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病必涉及胃,胃病必涉及脾,相互影响;治脾兼治胃,治胃亦必兼治脾,脾胃病不可单治一方。 +生理上,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与运化水湿两方面。起病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损伤脾胃,或素体湿热内蕴又感受暑湿热毒之邪,或肝木郁克脾土,脾虚湿滞或湿阻气机,郁而化热。病理上,“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气虚则生湿,湿阻气机,郁而化热,或气滞血瘀。故而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发展是以脾虚为先,再有水湿停滞,或有湿郁化热、湿热蕴结,或气滞血瘀。因此脾失健运和升清,主要责之于脾的气(阳)虚弱即脾气虚甚至阳虚。 +脾虚则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湿滞气郁则中满腹胀、肠鸣。脾虚清阳不升则中气下陷,而疲乏无力、倦怠、腹泻或溏便;湿阻郁热伤及阴络、肠膜则会有黏液血便。故脾虚为本,湿阻湿热互结,气滞血瘀是脾虚继发的病理变化。 +叶天士云“湿热缠绵,病难速已”,湿热为什么难治?湿为脾气虚引起,湿为阴邪,为实邪,阻滞气机会化热,所以“脾虚”病理上有三个层次:脾虚(第一层次)、生湿(第二层次)、化热(第三层次)。 +脾虚为本,湿热为标,重视湿热互结。治疗先祛湿热,故在急性期可用三黄解毒汤、茵陈、虎杖等苦寒清热燥湿,要中病即止,多则伤脾。湿盛热清则改用五苓散。五苓散为化气利水治脾阳第14章·溃疡性结肠炎109 +虚水湿气化不利之方,用辛温之桂枝助脾阳,助膀胱气化。李大师集多年临床经验,用药之道遵《金匮要略》言“祛湿当以温药和之”,“祛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治疗原则,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湿热缠绵,病理是阴阳寒热矛盾交错,治湿当以温药和之,助脾运以化湿。清热宜苦寒燥湿清热,但寒凉不宜太过而伤脾阳。因脾虚才产生湿,湿郁阻滞气机又可化热,故湿热蕴结证,湿为阴邪,热为阳邪,病理矛盾交错,复杂难治,病难速已。治疗上祛湿当宜温药,清热宜用苦寒,用清热药宜中病即止,过则苦寒损伤脾气脾阳,热减则及时加入健脾利湿之品,以治其本。同时佐以疏肝理气,气行则湿化,湿去则热无所存。 +二、脾肾阳虚是主要病理转归 +脾胃的阳气与肾阳有密切关系。“脾阳根于肾阳”,肾阳(即命门之火)能助脾胃腐熟运化水谷,但肾阳又需脾阳运化水谷之精微以作其旺盛之源。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如泄泻日久,脾胃阳虚,水谷精微输布失常,必波及肾阳不足,火不生土,则纳化力弱,谷气下流,泄泻复作。肾阳亏虚,反促使脾胃之阳更虚。脾肾阳虚,命门火衰,阴寒则盛,故于每天黎明之际,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肠鸣。这种泄泻,其病理和肾有关,故古人亦称“肾泄”。因其黎明即泄,泄有定时,亦称“五更泄”“鸡鸣泄”。 +情志失调如愤怒这一精神因素,也是引起溃疡性结肠炎的另一种病理。多因脾胃素虚,如一时过于愤怒,怒则伤肝,肝气失其疏泄条达,则横逆乘脾犯胃,虚者愈虚,腐熟运化功能失常,随时即发生泄泻。临床除脾虚症状外,伴见嗳气、痛则欲便、泄后痛减、口苦脉弦的症状。失于及时治疗,故每遇愤怒,泄泻即作。张景岳在分析这种泄泻病理时说:“凡遇愤怒即发生泄泻者……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可见精神因素与泄泻的发生和加重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溃疡性结肠炎时溏时泄、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110 +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其病理主要为脾胃虚弱、脾虚湿阻,脾肾阳虚,肝气乘脾三个方面,亦即临床辨证治疗的内在病理依据。 +三、健脾温肾法是基本治疗思路 +李大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思路是健脾利湿,温肾止泻法。常用五苓散和平胃散(胃苓汤)、理中汤、四神丸、香连丸等合方,与病机环环相扣,根据病情发展的阶段各有所侧重。 +1.五苓散《古今名医方论》认为五苓散一方,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方用白术以培土,土旺而阴水有制也;茯苓��益金,金清而通调水道也;桂枝性味辛热,通达下焦,味辛则能化气,性热专主流通,州都温暖,寒水自行;再以泽泻、猪苓之淡渗者佐之,禹功可奏也。由津液运行失常而致者,用五苓散通阳化气,从而津液运行复常,正合《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气化功能正常与否,其义有二:首先膀胱所藏之津液,在气化作用下,复归津液运行之轨道,其浊者,排出体外,反此为病;再者,膀胱所藏津液,其来源大致有:小肠泌别清浊,而渗入膀胱;饮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由肺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对膀胱有供养和促进作用。源流若是,而膀胱能藏与否,亦赖其气化功能。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水湿停滞,病情迁延,日久脾病及肾,或素体肾阳虚,肠镜所见: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五苓散通阳化气,利小便而减轻肠道水肿,达到“利小便而实大便”的疗效。 +2.平胃散《古今名医方论》认为平胃散治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有积饮痞膈中满者。 +3.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温补脾肾之阳,脾主固摄,肾主收藏,加强脾肾的功能。 +4.香连丸清热燥湿止泻。 +李大师经验:健脾化湿用白术,再温燥一些用苍术,辛温大热药第14章·溃疡性结肠炎111 +用干姜、丁香,更热则要用大辛大温之附子,附子温脾肾之阳,防止过腻。攻而不过,补而不腻,热而不燥。干姜先用5~6g,药对症后再渐加量,腹泻收敛而不过涩,诃子肉不过10g,寒而不过苦,黄连不过5~6g。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药物本身不能损伤脾胃。有黏液脓血便者,常加黑地榆、干姜、乌贼骨,收敛止血,化黏液。 +李大师对脾胃病诊法有丰厚经验,尤其是望舌诊脉。他认为舌诊能提供丰富的辨证信息,临证定要详细观察,体会分析辨证,如若舌体胖大则为脾虚;舌体胖大舌苔正常则为能食不能消,其病偏脾气不能运化,甚则水湿排泄失常出现浮肿虚胖,或导致血脂高、脂肪肝,甚至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白则为脾胃虚寒之证;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则为脾胃气虚阳虚寒湿阻滞;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腻则为脾虚湿阻;舌体胖大、舌苔黄腻则为湿热蕴结,并据苔黄之轻重,舌质颜色的红绛与淡白以辨其湿或热的偏盛。参考文献[1]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经验和特色—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临床经验系列之十九[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7):399-400. +[2]华荣,罗湛滨,李郑生.李振华教授健脾温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河南中医,2006,26(8):17-18. +第15章胃肠道肿瘤 +徐景藩医论 +病机:中虚气滞,痰瘀交阻,热毒蕴结。辨证:辨病位、病性、症状、舌脉和兼证。治法:益气养阴,健脾扶正;理气化痰,散瘀解毒;重视胃气,注意运脾;减毒增效,综合疗法。一、病机:中虚气滞,痰瘀交阻,热毒蕴结 +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宜升,胃宜降,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徐大师提出“胃主磨”的新观点,发展了脾胃学说,为全国学界认可。徐大师认为胃的生理功能和特点有:①主纳,能磨谷物;②体阳用阴,多气多血;③上清下浊,主降宜和。一旦这种生理机制和平衡被打破,则疾病由生。《灵枢·五变》曰:“肠胃之间,寒温不节,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由寒气在内所生也。气血虚弱,风邪搏于脏腑,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景岳全书·反胃》曰:“以酷饮无度,伤于酒湿,或以纵食生冷,败其真阳……总之,无非内伤之甚,致损胃气而然。”《医宗必读·反胃噎膈》曰:“大抵气血亏虚,复因悲思忧恚,则脾胃受伤……脾胃虚伤,运行失职,不能腐熟水谷,变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虽入胃,复反而出,反胃所成也。”《疡科心得集》曰:“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胃癌在中医文献中属胃脘痛、胃反、反胃、噎膈、积聚、伏梁等范畴。徐大师根据前人理论,结合自己的研究认为,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是在内 +第15章·胃肠道肿瘤113 +外不良因素,包括不良环境、饮食失节、情志失调、脾胃损伤及慢性胃肠疾病等长期刺激和作用下,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升降失常,气结痰凝,瘀滞毒聚,邪胜正虚,最后发展形成肿瘤。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和肿瘤的发生机制,肿瘤形成后,���脾易伤气(阳),在胃易伤阴(血),后期可渐至气血两亏和脾肾阳虚,故病机主要是气阴两虚,气结痰凝,湿热蕴郁,瘀滞内阻,癌毒内聚。虽病在胃(肠),实际与脾密切相关,故病位在脾胃,并与肝肾密切联系,属本虚标实,气阴两虚、血瘀贯穿疾病全过程。其中,中虚气滞、痰瘀交阻、热毒蕴结是病机关键。 +二、辨证:辨病位、病性、症状、舌脉和兼证 +胃肠道肿瘤的辨证既要以辨证论治为主导,又应结合辨病论治。要根据消化道肿瘤的特点,既重视全身正气,即脏腑和气血阴阳的虚损,又重视局部痰、瘀、湿、毒、热的轻重缓急;既重视中医症状、证候的辨证,又借鉴现代科学各种检查和实验的结果,扬长避短,互为补充。 +(一)辨脏腑病位 +根据主证明确病位所在:以胃脘疼痛为主,或兼呕吐,则病位在胃脘;以肢体乏力、便溏为主,则病位在脾;若两胁肋疼痛,牵及后背,或兼见尿黄、黄疸,则病位在肝胆;若腹痛,或兼脓血便,则病位在肠。 +(二)辨病性之寒热虚实,在气在血 +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胃主磨,互为表里,升降相因,易受饮食、环境、情志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易出现邪正相争、寒热错杂、虚实互见、阴阳交损的局面,且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表现侧重有所不同。故应详辨其阴阳虚实及寒热错杂程度,初病在气,久病入血。早期以邪实为主,兼正虚,病机变化在气分,表现为肝胃不和、气滞痰凝等;病情进展则气滞血瘀,热毒内聚;晚期以虚为主,兼邪实,气阴(血)双亏或脾肾阳虚或阴 +114 +竭。临床上除全身辨证外,徐大师尤重视腹诊,强调腹诊分部的重要意义。如上脘压痛,属胃,多为气滞,以实证为主;中脘附近疼痛属胃或肠,有虚有实,多虚实夹杂;下脘压痛多属肠,如固定局限,多为血瘀。此法既辨证又辨病。 +(三)辨症状和舌脉 +辨恶心呕吐:呕吐物秽臭,为毒聚,腑气不通,当降逆通腑;呕吐物酸腐,乃饮食不化;恶心频频,舌苔花剥,乃胃阴已伤。 +辨胃脘痛:胃脘胀痛,时轻时重,为气滞;疼痛固定,伴呕血、黑便,为血瘀;胃痛隐隐,喜温喜按,乃脾胃虚寒。 +辨舌脉:舌淡白,为气血不足;舌淡胖有齿痕,为脾气虚,水湿停滞;舌红或绛,为内有郁热毒火;舌暗或紫,舌面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纡曲紫暗,为挟有瘀血;舌苔白,为有湿或寒;苔腻,为湿热;灰黑水滑苔,属阳虚;苔花剥或光红无苔,为阴虚。脉濡缓,为脾虚;若脉弦大,为邪实病进;脉滑数,为热毒内蕴;若脉细弱,为气血大虚。 +(四)辨湿、热、食滞、痰饮等兼证 +舌苔白腻,伴口黏或甘,脘腹痞胀,不思饮食,困乏或便溏、泄泻者,为兼有湿困脾胃;胃脘灼痛、嘈杂,大便黑,舌红,脉数为热毒内盛;若胃脘辘辘有声,局部喜暖畏寒,或呕吐涎沫、清水,或头眩,多兼痰饮;若饮食不节,胃脘痞胀或疼痛,不思饮食,脘腹拒按,舌苔垢腻,多兼夹食滞。 +三、治法:益气养阴,理气化痰,散瘀解毒,重视胃气,减毒增效,综合疗法 +胃肠道肿瘤既然是本虚标实之证,就应标本兼顾。因为气阴亏虚是矛盾的内因和主要方面,所以,益气养阴、健脾扶正是根本大法。同时要根据肿瘤不同阶段和证候表现以及邪正双方态势:早期以驱邪为主,佐以扶正;中期驱邪扶正并重;晚期则扶正固本为主,兼顾驱邪。并应结合西医科技成果综合治疗,以人为本,扬 +第15章·胃肠道肿瘤115 +长避短,获取最大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一)益气养阴,健脾扶正治本虚 +胃为阳土,体阳用阴,多气多血,性喜润恶燥,主降,故湿热癌毒易伤其气阴;脾胃相表里,胃肠病必损及脾,脾为阴土,体阴用阳,喜燥恶湿,主升,故易伤及气(阳)。故治当脾胃兼顾,益气养阴,健脾扶正。益气健脾用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养阴用玉竹、石斛、麦冬、北沙参、白芍、山药、黄精等,主要用于胃肠道肿瘤各期,作为基础药物。其中黄芪益气升阳、托毒生肌、生血行滞,玉竹养阴润燥生津,为所拟芪竹方之主药,作为主方。血虚明显可加熟地黄、当归、阿胶、枸杞子、何首乌、鸡血藤等,中焦虚寒或兼气血亏虚可加太子参、薏苡仁、桂枝、白芍、饴糖、炙甘草、白术、当归、黄芪、莪术等(组成另一主方——参苡建中汤),脾肾阳虚加干姜、桂枝、附子、补骨脂等。 +(二)理气化痰,散瘀解毒抗癌治标实 +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不足,邪气盘踞,导致痰浊、瘀血、湿热、瘀毒积滞搏结,而成标��之候,反过来又导致气血阴阳和正气的进一步耗伤,故祛除标实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徐大师常用炒柴胡、枳壳、郁金、佛手疏肝理气,半夏、浙贝母、瓜蒌等化痰浊,黄连、黄芩、秦皮清热燥湿,三棱、莪术、丹参、桃仁、五灵脂、蒲黄化瘀,山慈菇、夏枯草、海藻、浮海石等软坚散结,红藤、败酱草、龙葵、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藤梨根、薏苡仁等清热解毒抗癌。但忌用大苦大寒药。以上两法应根据邪正的多寡不同结合应用。 +(三)益气养阴和活血化瘀组方抗肿瘤 +徐大师及其学术团队通过重点围绕cox-2与胃肠道肿瘤发生关系的实验研究,发现益气养阴和活血化瘀药组方对cox-2的抑制作用较强,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浸淫和转移。例如,黄芪配莪术有明显增效作用,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对cox-2及其上下游的基因都有明显调控作用。推测其抗肿瘤作用可能是对肿瘤 +116 +基因多靶点作用的结果,也符合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因而形成了运用益气养阴健脾、活血化瘀解毒为主治疗胃肠道肿瘤的特色,效果显著。 +(四)重视胃气,注意运脾 +胃肠道肿瘤脾胃本虚,且抗癌中西药多易伤脾胃,故治疗时常须顾及胃气,即“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常于主方中辅以炒谷牙、炒麦芽、鸡内金、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佛手等和胃健脾。若胃气(腑气)不畅或上逆,必降逆或通腑,用姜半夏、姜竹茹、代赭石、大黄、枳实等。此外,长期服用益气养阴药容易滋腻碍脾,且健脾尤当运脾,除适当运用和胃药外,尚可宗参苓白术散之义,用太子参、白术、山药、薏苡仁、扁豆、仙鹤草等甘平微温之药健运中气,中气旺而邪自却。 +(五)减毒增效 +重视克服手术、放化疗不良反应,用中药减毒增效,手术大伤元气,放疗易伤阴,化疗伤气血,故应注意避免。用中药治疗可起到较好的减毒增效作用。如放疗期间配入生地黄、玄参、麦冬等,化疗期间配入党参、黄芪、何首乌、当归、枸杞子、黄精、阿胶、女贞子、鸡血藤,手术后配合冬虫夏草、人参、黄芪、当归、白芍等,祛邪而不伤正。 +(六)综合疗法 +重视心理、针灸、外治等综合疗法,徐大师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学贯中西。在临床中,他注意观察人的相貌、性格,采用心理疏导等方法。同时对慢性病、肿瘤患者尤其重视针灸、外治(如足浴、敷脐)等方法的运用,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常能收到较好效果。参考文献[1]庄鹰.徐景藩教授辨治胃肠道肿瘤学术思想探析[J].吉林中医药,2010,30(1):12-14.第二篇医案医案部分主要介绍国医大师对胃痛、腹痛、泄泻、便秘、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残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消化道肿瘤、其他相关疾病(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腔溃疡)等脾胃疾病疗效显著的临证实录和简要述评。 +第16章胃痛 +周仲瑛医案一、医案一 +释某某,男,15岁。 +(一)首诊:2006年3月24日 +病史:胃脘疼痛不适多年,时有胃胀,泛酸,大便2~3日1行,形瘦,舌质偏红,舌苔黄,脉小滑兼数。 +【辨证】湿热中阻,肝胃气滞。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处方】藿香叶10g,紫苏叶10g,黄连3g,吴茱萸3g,厚朴5g,法半夏10g,炒黄芩10g,全瓜蒌15g,炒枳实15g,制香附10g,陈皮6g,竹茹6g,生姜3g,炒六曲10g。14剂。 +(二)二诊:2006年4月14日 +胃脘痛胀近平,泛酸亦止,食少不多,大便偏干,2~3日1次,舌质暗红,舌苔黄,脉小弦滑。上方去竹茹、生姜衣之和胃降逆,加太子参、生白术、砂仁以益气健脾助运,改全瓜蒌20g以加强通便力量。 +【处方】藿香叶10g,紫苏叶10g,黄连3g,吴茱萸3g,厚朴5g,法半夏10g,炒黄芩10g,全瓜蒌20g,炒枳实15g,制香附10g,陈皮6g,炒六曲10g,太子参10g,生白术10g,砂仁3g。14剂。 +(三)三诊:2006年5月17日 +胃脘痛胀未发,食纳略多,面容略有增胖,大便2~3日1次, + +脉虚弦滑。 +【分析】湿热中阻、胃腑郁滞之标实证减轻,加强益气健脾、扶正固本治疗,转从消补兼施法。 +【处方】潞党参10g,太子参10g,生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3g,炒枳实15g,全瓜蒌20g,法半夏10g,厚朴5g,藿香梗10g,紫苏梗10g,黄连3g,陈皮6g,炒六曲10g。14剂。 +(四)四诊:2006年6月2日 +胃脘痛胀未发,食纳略多,大便1~2天1次,成形,舌质淡红,舌苔薄,脉小弦。上方加砂仁3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炙鸡内金10g,以助消食导滞助运之力。 +【处方】潞党参10g,太子参10g,生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3g,��枳实15g,全瓜蒌20g,法半夏10g,厚朴5g,藿香梗10g,紫苏梗10g,黄连3g,陈皮6g,炒六曲10g,砂仁3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炙鸡内金10g。7剂。 +【按语】患者常年素食,后天失养,脾之化源不足,脾虚湿蕴化热,阻滞胃脘,胃气郁滞,而出现胃痛不适,胃脘胀满;泛酸为肝热犯胃,胃气上逆所致;脾弱气滞,腑气不畅,而致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苔黄,脉小滑兼数为湿热中阻的表现。故辨证属湿热中阻,肝胃气滞,治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方拟连苏饮清热化湿,理气和中;左金丸清肝泄热;小陷胸加枳实汤清热化湿开痞;香苏饮理气和胃;橘皮竹茹汤和中降逆。药后胃脘痛胀即除,转从健脾益气、清化湿热治疗,标本兼治,去降逆和胃之橘皮竹茹汤,加四君子汤,病情进一步好转,食欲增加,选方枳实消痞丸消补兼施,令消积不伤正,补正不碍满,以复脾胃运纳之职。本案初诊以湿热中阻、肝胃气滞之标实证为主,经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法治疗后,病情得以改善。考虑患者常年素食,后天失养,胃病多年,形体消瘦,提示存在脾胃气虚的病理表现,故二诊后加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补益脾胃之品,与清热化湿、理气和中药物组成消补兼施之方,服药50剂,多年之胃脘痛胀霍然而去,食欲增进,大便 +第16章·胃痛121 +通畅,形体增胖。本案表明脾胃虚弱与湿热中阻的内在因果关系。脾胃之湿热由脾胃虚弱,健运失职,水反为湿,湿蕴生热所致,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中阻为标。先从标治,通降复常则胃气自和,再消补兼施,则消不破气,补不滞气,脾运自健。 +若辨证同属湿热中阻,肝胃失和,治疗均拟清化湿热、理气和中法,所用药物基本相同,如均用藿香、紫苏梗(叶)、黄连、吴茱萸、厚朴、法半夏、炒黄芩、炒枳壳、炒枳实、制香附等。但此医案以胃脘痛胀为主,且有大便干结,系湿热阻滞,通降失司所致,故用全瓜萎、枳实、炒六曲导滞消积。 +二、医案二 +患者某某,男,38岁。 +(一)首诊 +主诉:胃痛5~6年,时时发作,此次发作持续2周余。 +病史:上腹脘部疼痛,痛势烧灼如辣,有压痛,自觉痞闷胀重,纳食不多,食后撑阻不适,口干欲饮,头晕,舌质光红中裂,无苔,脉细。 +【分析】胃阴耗伤,胃失濡润,而致纳运不健,胃气失和。 +【治法】酸甘凉润,和胃调气。 +【处方】麦冬12g,大生地黄12g,炙甘草2.4g,白芍9g,乌梅4.5g,山楂肉6g,橘皮6g。 +(二)二诊 +服药3剂,脘痛、灼热、痞胀、食后撑阻等症均止,舌苔新生,惟入夜脘部微有闷感。 +原方再服3剂,症状消失。 +【按语】酸甘凉润是将酸味药与甘寒滋阴生津的重剂配伍使用,使阴阳相济,以资助胃液和肝阴,用于胃阴耗伤的重症。治用酸味敛阴生津,且防胃虚肝气相乘;并取甘寒润泽之品,如鲜生地黄、麦冬,亦可用鲜石斛、天冬、天花粉、知母等,以滋阴润燥。 +122 +至于因肾亏肝脏,阴虚血燥,肝邪横逆,耗伤胃液者,又当进一步重用滋养肝肾之品。虽然胃燥阴伤之证,每见虚火灼胃,但不能过予苦寒清火之品,必须采取滋阴制火,以润胜燥的原则。因苦药有劫伤胃阴之弊,对胃阴不足的虚火证尤当慎用、少用,叶天士曾有“慎勿用苦燥劫伤胃汁”的告诫。 +三、医案三 +患者,男,29岁。 +(一)首诊 +病史:有胃痛病史,近来胃脘部疼痛持续3周不愈,时剧时缓,痛势隐约如刺,甚则剧痛如锥,痛涉胸胁,脘宇胀结不舒,食少,喜食酸甜,每餐均需佐食腐乳1块,或饮酸醋,肠鸣,大便不实,色黯,时夹不消化食物(大便隐血试验一度为强阳性)。叠投疏肝和胃、苦辛通降、理气化瘀之剂,痛不能平。舌苔薄白,脉细弦。 +【分析】肝气犯胃,久痛入络,胃弱肝少滋荣,肝虚厥气横逆。 +【治法】宗“治肝安胃”之义,拟予酸甘合化,理气和营,缓急止痛。 +【处方】乌梅肉6g,生山楂肉9g,炒白芍12g,炙甘草4.5g,大枣3枚,川楝子9g,青皮4.5g。 +(二)二诊 +服药6剂,脘痛得止,食纳亦振,大便转黄,惟头晕、神疲、脉细。久延中虚,加炒党参9g,炒白术9g,培中以缓肝。 +【处方】乌梅肉6g,生山楂肉9g,炒白芍12g,炙甘草4.5g,大枣3枚,川楝子9g,青皮4.5g,炒党参9g,炒白术9g。 +(三)三诊 +再服6剂,病情稳定,疼痛不再反复。 +【按语】酸甘柔润是将酸味药与甘平养阴的轻剂配合使用,以化阴生津,调养肝胃。用于阴伤的轻症,仅见脘部痞胀隐痛,食不甘味,纳少,口微干,大便虽干不燥,苔薄欠润等胃津不足之候;第16章·胃痛123 +或伴肝胃不和的病理变化,因久痛不愈,肝胃两伤,胃��气滞,肝少滋荣,厥气横逆,而致虚实错见,兼有脘痛牵及胸胁,每因情志怫郁而加剧,噫嗳较舒等症。经投疏肝和胃理气药不效,且已不宜再用疏肝理气辛味香燥等耗劫胃阴之品者。治当用酸味养肝、敛肝,制其横逆之势,使肝气不致犯胃,复合甘平薄味濡柔之品,如可用干石斛、沙参、玉竹、扁豆、莲肉、谷芽等以养胃生津,使肝能得到滋荣。如虽见肝胃两伤之证,但尚无明显阴虚现象者,可取酸甘合化之法,用乌梅、白芍配伍甘草、大枣等养胃缓肝,而不必直接用滋柔养阴的药物。 +四、医案四 +患者,女,成人。 +(一)首诊 +胃痛多年,脘部疼痛痞胀,噫气,泛恶,食少,纳后脘阻运迟,喜食酸味,大便常溏,面白不华,形瘦,神疲,气短,头晕,腿软,口唇干,舌质淡红欠润,苔少,脉细。经胃液分析为胃酸缺乏。 +【辨证】气阴两伤,运降失司。 +【治法】酸甘温润,益气养阴和胃。 +【处方】乌梅肉6g,白芍9g,炙甘草3g,川石斛9g,炒麦冬9g,太子参12g,炙黄芪9g,炒谷芽12g,陈皮4.5g,竹茹9g。 +(二)复诊 +服5剂后脘部痞胀及疼痛减轻,噫气亦少,食纳好转,消化得健。续守原法。 +继续服上处方调治一个阶段,随访观察,胃痛少作,体力亦有改善。既往终年噫嗳泛出之胃液无酸味,经治后得有酸意。 +【按语】此为在酸甘柔润法的基础上,配合甘温补气类药物,以益气养阴。用于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而致气阴两虚,津气俱伤,生气薄弱,或肝阴与胃气交亏。既有阴津不足的症状,同时又见神疲、气短、音低、头晕、肢软、口淡、大便不畅或欠实、舌质淡 +124 +红而光、脉虚细濡等气虚诸候。这类情况,虽见胃津和肝阴不足之象,但一般多未至胃燥阴伤、虚火内灼的严重程度,加之又有气虚的一面,故养阴当取酸甘柔润之法,不用或少用酸甘凉润的纯阴厚腻药,同时还当配伍补气的太子参、党参、黄芪、白术等,使酸与甘温相合,通过补气以化阴生津,对于津因气而虚者尤为要着。此外,即使单纯表现胃阴虚证,用酸甘柔润法而阴不复者,只要没有虚火现象,亦可根据“阳生阴长”之义,参以甘温补气之品。何任医案一、医案一 +刘某,男,55岁。 +病史:胃脘疼痛,每遇天寒或略进冷食而发作,作则心窝部牵及背部,绵绵不已,痛甚则冷汗涔涔,常带皮毛暖肚兜作胃部保暖,面色胱白,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脉紧细。久经中医药治少效,以丸剂图之。 +【处方】制川乌9g,川椒30g,干姜30g,炮附子15g,赤石脂30g。 +以上各药各研细末,和匀,再研极细,蜜丸,密闭贮存。每日上、下午各服1~1.5g。 +【按语】本方为《金匮要略》乌头赤石脂丸,原为专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之阴寒邪盛心痛证。该案患者,已久经中西药治疗均未能收显效,而证象舌脉均可见阴寒颇盛,乃不得不以大辛大热之品投之。方中川花椒、乌头、附子,辛辣以温散阴邪;而用干姜之守,赤石脂之涩,以填塞厥气所侵之位,使心胸之气与背之气各行其故道,不致互犯;其“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之证,自能解除矣,故患者服本方以后痛势缓解。 +本方为温中散寒,峻逐阴邪之猛剂,非沉寒痼冷者不宜服用。川椒、干姜之温中散寒;乌头温阳,破阴寒凝滞;附子壮元阳。四第16章·胃痛125 +者均大辛大热之品,同用之以增逐寒之功,而达镇痛之效。赤石脂为佐者,以温里固涩,收敛阳气,以制川乌、附子、川椒辛散太过,使阴寒去而正不伤。原方当宜蜜丸,取其甘润以缓各药之性。 +本乌头赤石脂丸方,何大师前亦多次用治胃脘痛连背之阴寒邪重患者。除用乌头、附子、干姜、赤石脂外,曾适当加入白术、高良姜、炙甘草、人参、煅瓦楞子等药味以治阴寒胃痛,泛酸、便溏、苔白、脉迟之患者,亦获明显减轻疼痛、改善大便之效。 + +周某某,男,成人,工人。 +首诊:1971年3月6日 +胃脘痛以遇冷及寒风则作。 +【辨证】寒气犯胃,气血凝滞。 +【治法】温胃散寒止痛。 +【处方】制香附9g,姜半夏9g,高良姜9g,九香虫9g,沉香曲9g,延胡索9g,砂仁6g,蔻仁6g,煅瓦楞子12g。3剂。 +上药研细,和匀再研极细,制成粉剂,以玻璃瓶贮藏勿泄气。每次1.5g,每日3次,饭前或疼痛时开水吞服。 +本例患者系航行内河轮船上职工,故配散剂,取服方便。 +【按语】该例乃是胃寒痛,患者为航运工人,常受风感寒,饮食生冷,致阴寒之邪,积于胃肠,气血被寒所凝,不通则痛。寒为阴邪,最伤阳气,故胃痛遇寒则作。其症多伴有呕吐清水痰涎,喜温,脉有紧象,故以温胃散寒为治。方中高良姜温中暖胃散寒为主药;香附、砂仁、蔻仁、沉香曲、九香虫理气和胃止痛为辅;姜半夏温胃化痰止呕为使;瓦楞子、延胡索入血分止痛。全方合用有温中散寒、和胃止痛作用,制成粉剂易于吸收,性偏走散,而有护胃之功。服此散后,胃痛即瘥。其中煅瓦楞子一味,《本经逢原》曰:“治积年胃脘瘀血疼痛。”药理研究瓦楞子含有碳酸钙、磷酸钙,有较好护胃作用。 +三、医案三 +项某某,女,47岁。 +首诊:1978年3月27日 +胃脘疼痛,每遇寒或饮冷而发,发则疼痛牵及背部,绵绵不已,甚或吐酸泛漾,大便溏泻,曾温灸中脘而得缓解,苔白脉迟,以丸剂缓进。 +【辨证】寒凝气滞。 +【治法】温中散寒,止痛和胃。 +【处方】制川乌9g,炒白术15g,川花椒9g,高良姜9g,干姜12g,制附子9g,炙甘草9g,党参15g,煅瓦楞子30g,赤石脂30g。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再研极细。每次1.5g,开水吞服,每日2次。 +本例丸方,经随访,服药后胃痛明显减轻,少发,大便亦成形,后再服1料而痊愈。 +【按语】《金匮要略》谓:“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本方以该丸加党参、炒白术、炙甘草、煅瓦楞子以温中、散寒、止痛、和胃、扶脾、止泄。煅瓦楞子治脘痛泛酸颇有功效。 +四、医案四 +戴某某,女,成人。 +首诊:1977年10月7日 +胃脘痛随情志变化不时发作。 +【辨证】肝气犯胃,肝胃不和。 +【治法】疏理为主。 +【处方】糯稻根15g,旋覆花(包)12g,炒延胡索9g,炙甘草6g,生地黄12g,炒麦芽6g,炒谷芽6g,平地木24g,代赭石12g,炒白芍6g,沉香曲12g,蒲公英24g,玫瑰花2.4g。7剂。 +【按语】胃痛随情志变化而诱发,明是肝胃不和,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郁久伤阴,又可产生肝阴不足,阴血不足,肝阳妄第16章·胃痛127 +动则可上逆而为头痛、呕吐。该证即为肝阴不足,肝气犯胃,冲气上逆之证,故以疏肝降逆、理气和胃治之。药物的挑选,着重于疏肝、和胃、理气,特别是方中芍药、甘草同用,酸甘化阴,以制肝木,使木得水涵,气机调畅则胃痛等随之而解。颜正华医案一、医案一 +王某,男24岁,工人。 +首诊:1992年6月29日 +病史:胃脘部隐痛3年,反复发作,且连及后背,喜按喜温,无灼热感,偶有泛酸,无呃气。舌质红,苔薄腻。 +【辨证】中焦虚寒。 +【治法】补虚止痛。 +【处方】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5g,炒白芍15g,桂枝10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5枚,当归10g,木香6,醋延胡索10g,煅瓦楞子20g。7剂。 +药后诸症均减,原方服10剂痊愈。 +二、医案二 +时某,男,40岁,干部。 +首诊:1992年3月16日 +病史:胃脘部凉痛、胀满3年,喜暖恶凉,揉按后舒畅,嗳气,时泛酸,口干,纳可,大便溏。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胃寒气滞。 +【治法】温中理气。 +【处方】荜澄茄6g,干姜6g,草豆蔻10g,紫苏梗10g,香附10g,陈皮10g,旋覆花10g,乌药6g,乌贼骨12g,茯苓20g,佛手10g。 +服用7剂症减,仍用原法调理5剂,胃痛消失。 +【按语】颜大师临证精于辨证,认为胃痛的治疗首当辨虚实、审寒热、明气血。颜大师把以上辨证的方法简练地概括为:“喜按拒按以辨虚实,喜寒喜热以分寒热,胀痛刺痛以明气血。”当然遇到寒热夹杂,虚实互见之证,还需灵活对待。 +颜大师认为虚寒胃痛,喜暖畏寒,饥时作痛,得食则减,治法当补中温中理气,散寒止痛,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 +胃寒气滞则胃脘部凉痛胀满,喜暖恶凉,治法宜温中理气,予荜澄茄、干姜、乌药温中,香附、陈皮、旋覆花、佛手理气。评析 +周仲瑛大师认为本病中脾胃之湿热是由脾胃虚弱,健运失 +职,水反为湿,湿蕴生热所致,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中阻为标。 +故在治疗上多采用清化湿热,理气和中之法。先从标治,通降复 +常则胃气自和,再消补兼施,则消不破气,补不滞气,脾运自健。 +另在本病的治疗上特别注重胃阴的顾护:将酸味药与甘寒滋阴生 +津的重剂配伍使用,酸甘凉润以化阴,使阴阳相济,以资助胃液和肝阴,用于胃阴耗伤的重症;酸甘柔润是将酸味药与甘平养阴的轻剂配合使用,以化阴生津,调养肝胃,用于阴伤的轻症。酸甘温润,此为在酸甘柔润法的基础上,配合甘温补气类药物,以益气养阴。 +何任大师在本病治疗上巧妙运用《金匮要略》中原为专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之阴寒邪盛心痛证的乌头赤石脂丸,治疗胃脘 +痛连背之阴寒邪重患者,效果甚佳。若为胃寒致痛,多用乌头赤石 +脂丸,药予高良姜以温胃;若胃痛随情志变化而诱发��喜芍药、甘草同用,酸甘化阴,以制肝木。 +颜正华大师认为胃痛的治疗首当辨虚实、审寒热、明气血,把以上辨证的方法简练地概括为:“喜按拒接以辨虚实,喜寒喜热以分寒热,胀痛刺痛以明气血。”当然遇到寒热夹杂,虚实互见之证,还需灵活对待。 +第16章·胃痛129 +参考文献[1]过伟峰,何小刚,高向丽,等.周仲瑛教授从肝胃失和论治慢性胃痛的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325-327. +[2]陈锐.周仲瑛酸甘化阴法治疗胃痛经验[J].中国社区医生,2008,2(24),34-35. +[3]任继学.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萃[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262-263. +[4]何任.何任临证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444-446. +[5]柳红芳.胃痛的中医治疗一介绍颜正华教授辨证施治的经验[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8(6):300-301. +第17章腹痛 +朱良春医案医案 +王某某,女,36岁,纺织工人。 +(一)首诊 +因肠套叠曾两度手术,嗣后遗留腹痛便溏,叠治未瘥,曾经在上海某中医院治疗,用温补脾肾之品而好转,回厂疗养,逐步向愈。但近年来又见发作,大便溏秘交替,溏多于秘,腹痛神疲,怯冷腰酸,头眩乏力,长期服用西药,收效不著。舌质胖,边有白涎,苔薄白,脉细软,右关尺难及。 +【辨证】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益火生土。 +【处方】培补肾阳汤加减。淫羊藿10g,仙茅10g,淮山药15g,枸杞子10g,紫河车6g,甘草5g,炒白术12g,益智仁9g,补骨脂9g,乌梅炭6g,广木香5g。5剂。 +(二)二诊 +药后神疲较振,大便溏泻好转,腰酸腹痛亦减,效机初见,再益血肉有情之品进治之。 +【处方】上方加鹿角霜12g。 +(三)三诊 +服上药诸象均见瘥复,但嗣以服避孕药片,又致引发腹痛泄泻,服抗生素未见好转,乃续来就诊。舌质淡胖苔白,脉细软,尺第17章·腹痛131 +脉仍弱,火不足而土为虚,前法仍可中鹄。上方6剂。 +(四)四诊 +服药后,腹痛泄泻即瘥,精神振作,颇感爽适,选附桂八味丸以善其后。 +【按语】此证主要由于两度大手术,以致体气亏虚,肾阳不振,命火式微,火不生土,脾不健运,肾不固摄,诸象丛生,特别是大便溏泻,叠服抗生素终不见解,颇以为苦,而经改用“培补脾肾”之品,即获效机。评析 +朱良春大师提倡用培补脾肾法治疗正气亏虚,肾阳不振,命 +火式微,火不生土,脾失健运,肾不固摄之腹痛,尤其伴大便溏泻,服抗生素治疗症不减者效果颇丰。参考文献[1]邱德文,沙凤桐,熊兴平.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4[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5 +第18章泄泻 +周仲瑛医案医案 +患者刘某某,女,58岁。 +(一)首诊:1999年10月11日 +病史:患者1997年底做胆囊摘除手术,术后腹泻反复不愈2年。近1个月来又作,大便日行2~3次,泻下稀便,大便急迫,肛门疼痛不显,但右上腹及背后疼痛明显,伴有口苦口干,纳谷一般,厌油腻食物,舌质红苔黄薄腻,脉细弦。 +【辨证】肝脾不调,湿热内蕴。 +【治法】疏肝理脾,清利湿热。 +【处方】醋柴胡6g,赤芍10g,白芍10g,制香附10g,青皮6g,陈皮6g,片姜黄10g,九香虫5g,延胡索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乌梅肉5g,黄连4g,吴茱萸2g,炮姜炭3g,苍耳草15g。7剂。 +(二)二诊:1999年11月5日 +上药服用7剂后,腹泻渐止,患者在当地药房自行配药7剂,腹泻完全停止而停药。但最近又因右侧腰背疼痛复诊,查其腹无痛胀,大便偏溏薄,日行1~2次,夜晚口干,寐差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弦。考虑药已中的,尚需乘胜再进。上方去炮姜炭、苍耳草、焦山楂、焦神曲;改醋柴胡5g,黄连3g,吴茱萸2g;加川楝子10g,炙甘草3g。 +【辨证】肝失疏泄,湿滞络瘀。第18章·泄泻133 +【处方】醋柴胡5g,赤芍10g,白芍10g,制香附10g,青皮6g,陈皮6g,片姜黄10g,九香虫5g,延胡索10g,乌梅肉5g,黄连3g,吴茱萸2g,川楝子10g,炙甘草3g。14剂。 +患者于2004年11月12日因他病来诊,查阅前次病历记录询问之,患者诉前次二诊后腹泻、胁痛、腹痛均愈,故停药未来复诊,期间至今未发。 +【按语】本案病起于肝胆湿热不尽,周大师依据腹泻,大便急迫却不疼痛,胁背痛,口苦口干,厌油腻,苔黄薄腻,脉细弦等,辨证病在肝(胆)脾(胃),属肝脾不调、湿热内蕴,病久邪入血分而有络瘀之象。故治疗疏肝理脾、清利湿热,兼以活血。方中用柴胡疏肝散化裁以疏肝理气,左金丸以泻火开郁,加片姜黄、九香虫、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乌梅、炮姜炭合左金丸似有仿乌梅丸之意而未全用其药,寒热并用可以安中。二诊腹泻已不著,仅以胁痛为主症,并出现口干,乃寒去���留,故去炮姜炭,减醋柴胡、黄连用量,加川楝子以疏泻肝气,甘草和中,再服14剂,2年痼疾竟获痊愈,其后5年未发。评析 +周仲瑛大师治疗肝脾不调,湿热内蕴,久病入络而又血瘀之泄泻,采用疏肝理脾,清利湿热,兼以活血之法。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以疏肝理气,左金丸以泻火开郁,加片姜黄、九香虫、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乌梅、炮姜炭合左金丸似有仿乌梅丸之意而未全用其药,寒热并用可以安中。参考文献[1]叶放,霍介格,周仲瑛.周仲瑛教授辨治脾胃病验案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3):180. +第19章便秘 +方和谦医案医案 +患者,女,36岁。 +(一)首诊 +1年来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纳呆,行经乳胀、痛经。舌淡红,苔薄白,脉缓。 +【辨证】肝气郁结,肝胃不和。 +【处方】和肝汤(经验方)加减。党参9g,当归12g,白芍9g,柴胡9g,茯苓9g,白术9g,薄荷3g,生姜3片,香附9g,紫苏梗9g,炙甘草6g,大枣4枚,台乌药10g,干佛手6g,陈皮6g,麦冬6g。7剂,水煎服。 +(二)二诊 +诉脘腹胀满好转,大便仍干,纳差。前方加瓜蒌仁12g。 +【处方】党参9g,当归12g,白芍9g,柴胡9g,茯苓9g,白术9g,薄荷3g,生姜3片,香附9g,紫苏梗9g,炙甘草6g,大枣4枚,台乌药10g,干佛手6g,陈皮6g,麦冬6g,瓜蒌仁12g。12剂,水煎服。 +(三)三诊 +来诊时腹胀便秘已愈。方大师嘱效不更方,再予前方12剂而病愈。 +【按语】中医学认为便秘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第19章·便秘135 +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而由肝脏功能失调导致的便秘往往被人忽视。方大师认为该患者便秘与情志有关。因情志不遂,而致肝气疏泄不利,而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及胃的降浊功能,在上为呕逆嗳气,在中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则为便秘。故方大师在治疗此种便秘时,着重从调肝入手,痼疾随之而解。所用的和肝汤系由逍遥散加党参、香附、紫苏梗、大枣4味药而组成,既保留了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功,又增加了培补疏利之特性,有两和肝胃、气血双调的功效。方大师还特意嘱咐患者定时蹲厕,每天多食粗粮及粗纤维食物,如菠菜、红薯等,加强大肠的蠕动功能,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路志正医案一、医案一 +胡某某,女,58岁,汉族,已婚。 +(一)首诊:2006年9月12日 +主诉:便秘25年。 +病史:来诊时症见便秘,大便量少,胃脘胀满,纳差,疲乏无力,不喜饮水,水入则烧心、呕吐,失眠,喜甜食及冰激凌,面色晦滞。舌淡,苔薄白,脉虚弦。 +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结肠息肉,胃下垂病史。 +【诊断】西医:结肠功能性不蠕动。中医:便秘。 +【辨证】脾胃虚弱,斡旋失司,脾失健运,胃失和降。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畅中。 +【处方】太子参20g,生白术30g,炒山药15g,生谷芽20g,生麦芽20g,焦山楂12g,炒神曲12g,厚朴12g,当归12g,桃仁9g,炒杏仁9g,佛手10g,炒莱菔子12g,炒枳实12g,紫菀12g,桔梗10g, +136 +预知子12g,白芍12g。14剂,水煎服。 +(二)二诊 +药后大便秘结较前好转,原大便4~5日1次,现1~2日1次,胃脘胀满减轻,纳食尚可,仍寐不实,小便量少,不喜饮水,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滑。虽见初效,仍有脾虚失运之象。上方去太子参、桃仁、杏仁、预知子,加西洋参(先煎)10g,生何首乌12g,炒莱菔子改为15g,炒枳实改为15g。 +【处方】生白术30g,炒山药15g,生谷芽20g,生麦芽20g,焦山楂12g,炒神曲12g,厚朴12g,当归12g,佛手10g,炒莱菔子15g,炒枳实15g,紫菀12g,桔梗10g,白芍12g,西洋参(先煎)10g,生何首乌12g。再进14剂。 +药后便秘基本消除,胃脘胀满明显好转。 +【按语】此为健脾和胃法。饮食入胃,经胃之腐熟,脾之运化,吸收其精微之后,糟粕由大肠传送而出,是为大便。正如《儒门事亲》所云:“胃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陈,一日一便,乃常度也。”若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劳倦所伤,或情志失调,忧思伤脾,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脾失升清,胃失和降,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形成便秘。由于脾胃虚弱,升降失司,便秘常伴有胃脘胀满隐痛、纳差、舌淡苔白、脉虚等,治宜健脾益气、和胃畅中。 +本案便秘系脾胃升降失和所致,故重用生白术、炒山药健脾以调中,炒枳实、厚朴、谷麦芽、山楂、神曲理气消导以和胃。但脾胃升降关乎肺与肝,故于方中佐入宣降肺气之紫菀、桔梗,疏肝解郁之佛手、预知子。共奏调理升降,助运传导之功。故便秘顽疾,经月余治疗而收功。 +二、医案二 +彭某某,女,60岁,汉族,已婚。第19章·便秘137 +(一)首诊:2007年3��27日 +主诉:便秘2年。 +病史:2005年出现便秘,一般2~3日一行,黏滞不爽,常喝芦荟茶,保持排便每日1次,不喝则便秘加重,下午可见腹胀,头昏沉,睡眠尚可,口黏。舌体胖,质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弦小滑。 +既往有胆囊炎病史3年。 +【辨证】脾气亏虚,湿浊内停,气机阻滞。 +【治法】健脾祛湿,理气消胀。 +【处方】生白术30g,炒苍术12g,西洋参(先煎)10g,生黄芪12g,炒薏苡仁20g,厚朴花12g,黄连6g,炒麦芽12g,炒山楂12g,炒神曲12g,茯苓30g,木香(后下)10g,素馨花12g,车前草15g,砂仁(后下)6g,六一散(包煎)15g。7剂,水煎服。 +(二)二诊 +药后大便较前通畅,每日1次,腹胀亦明显好转,偶有右胁下疼痛,舌质暗红,苔薄,脉沉弦。此虽脾气渐复,湿邪渐去,但仍有肝胆疏泄不利,故于上方去苍术、车前草、六一散,加醋延胡索、川楝子、丹参、炒枳壳以疏肝理气止痛,调畅气机。 +【处方】生白术30g,西洋参(先煎)10g,生黄芪12g,炒薏苡仁20g,厚朴花12g,黄连6g,炒麦芽12g,炒山楂12g,炒神曲12g,茯苓30g,木香(后下)10g,素馨花12g,砂仁(后下)6g,醋延胡索15g,川楝子12g,丹参15g,炒枳壳15g。 +再进14剂后,便秘缓解,其余诸症亦随之消除。 +【按语】脾主运化,胃主降浊,脾升胃降,维持着肠道的传导功能。如素体脾湿内停,或感受湿邪,或饮食不节,或过服寒凉药物,损伤脾胃,气化失司,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湿邪停留肠道,脾胃升降受困,大肠传导失职,可导致便秘。《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司天,病阴痹,大便难。”李东垣《脾胃论》指出:“湿从下受之,脾为至阴,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窍之源,使不能上 +138 +通于天,故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又云“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以上均说明脾虚湿盛可致便秘。脾虚湿阻肠道,气机不利,可表现为虽有便意,但排出不畅,黏滞不爽,伴胸闷腹胀,纳呆,口黏,舌苔白腻,脉濡等。治以健脾祛湿导滞法。 +本案便秘系脾虚湿滞,肠道受阻所致,故以苍白术、薏苡仁、茯苓、车前草、砂仁、黄芪健脾益气,燥湿渗湿;黄连、六一散清热利湿;西洋参益气养阴,一来助脾运之力,再者防燥湿过度伤阴;厚朴、木香健脾行气;素馨花调肝理气,协助肠胃升降。全方以燥湿、渗湿、利湿为主,兼以健脾益气,行气助运,使湿祛脾胃升降得复,肠胃气机通畅,大便自调。方中用生白术30g,盖白术炒用补益脾气,炒焦健脾止泻,生用则健脾燥湿利水之力雄,故路大师治疗脾虚湿停便秘,多用大剂量生白术取效。《本草通玄》云:“白术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土旺则能健运……土旺则清气善升,而精微上奉,浊气善降,而糟粕下输。”生白术虽非通下之剂,但通过健脾助肠运,可达通下之功。 +三、医案三 +佟某,女,40岁,职员,汉族,已婚。 +首诊:2006年6月13日 +主诉:大便秘结5年。 +病史:患者平素月经量过多,身体虚弱,靠服用蜂蜜及番泻叶,多吃蔬菜,大便尚通畅,近日工作忙碌,便秘复加重,使用番泻叶即腹泻,停药即秘结,4~5日无大便,排便无力,腹胀,纳差,急躁易怒,精力不集中,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黄微腻,脉细弦。 +【分析】由于患者月经过多,致气血亏虚,复因劳倦伤脾,大肠传导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润燥。 +第19章·便秘139 +【处方】五爪龙15g,西洋参(先煎)10g,生白术15g,炒山药15g,厚朴花12g,半夏10g,生谷芽18g,生麦芽18g,当归12g,炒白芍12g,紫菀12g,桃仁10g,炒杏仁10g,大腹皮10g,炒莱菔子12g,火麻仁12g,炒枳实15g,肉苁蓉10g。 +上方加减共调理近2个月,大便恢复正常。 +【按语】此为健脾益气养血法。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人体气血的化生、充养,全赖脾胃功能的强健。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忧思伤脾,老年体弱,或产后、失血后气血亏虚,脾虚肠道传送无力,血虚肠道失于润泽,腑气不行,可导致便秘。《万氏妇人科》云:“人身之中,腐化糟粕,运动肠胃者,气也;滋养津液,溉沟渎者,血也。产后体虚,糟粕壅滞而不行,沟渎干涩而不流”,导致排便困难。此类患者主要见于女性,因女子以血为本,其病机主要在于平素月经过多,或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不生血,至大肠失于濡润。症见虽有便意,但虚坐努责,难以排出。治以健脾益气,养血润燥为主,通过益气养血,佐以行气,恢复肠道的传输功能。 +本案患者月经过多,加之平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不足���久用泻下药物,复伤气阴,致脾气虚,津亏血少舟停。方中以白芍、当归、桃仁、火麻仁养血润燥;西洋参、生白术、炒山药、健脾益气以助运;半夏、厚朴、大腹皮、枳实和胃理气除滞,增强肠道传输之力;生谷芽、生麦芽、莱菔子健脾消食;炒杏仁、紫菀取其降肺气以通肠道之意;肾主二便,故以肉苁蓉温阳补肾,润肠通便。诸药合用健脾养血润燥,助运化,消食滞,兼调肺肾。顽固便秘,因此收功。 +四、医案四 +郑某某,女,17岁,学生,汉族,未婚。 +首诊:2007年8月4日 +病史:2004年开始出现便秘,平素怕冷,月经不调,2~4个月 +140 +行经1次,大便干,排出困难,2~3日1行,纳食睡眠可,腹中冷痛,经前腰酸痛,畏寒肢冷,小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妇科检查有多囊卵巢。 +【分析】中焦虚寒,阳虚不运,大肠传导失职。 +【治法】温中健脾暖宫。 +【处方】太子参15g,生白术18g,干姜10g,升麻10g,当归12g,桃仁9g,炒杏仁9g,炒白芍12g,肉苁蓉10g,川芎9g,泽兰12g,皂角刺10g,甘草8g,炒枳壳12g,生薏苡仁30g。14剂,水煎服。 +药后便秘明显改善,以前法加减治疗半年余,便秘告愈,又以暖宫通脉之法治疗半年,月经亦恢复正常。 +【按语】此为温中健脾法。素来中阳不足,或食寒凉生冷,或苦寒药物损伤脾阳,阴寒内生,寒凝胃肠,阳虚不运,大肠传导失职,可引起便秘,又称之为冷秘。明·赵献可《医贯》:“冷秘者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胃气闭塞,其人肠内气攻,喜热恶冷。”症见大便干或不干,但排出困难,腹中冷痛,畏寒肢冷,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温中健脾,助阳通便。明·赵献可《医贯》用“补中益气汤倍升麻送四神丸”治之。路大师则常以温中健脾导滞为法。 +本案素体阳虚,寒凝胃肠,阳虚不运而致便秘,下元虚寒不能暖宫而致月经不调。方中白术、干姜、肉苁蓉温阳健脾益肾;川芎、当归、白芍、桃仁养血润肠;太子参补脾益气,升麻提升中气;枳壳疏降肝胃二气;薏苡仁、泽兰利湿以驱寒;杏仁降肺气以通大肠;皂刺辛温通窍开闭以通便;甘草和中。全方以温阳为主,气血同调,燥润相济,升降相宜,故肠道功能恢复,便秘得除。 +五、医案五 +方某,女,15岁,汉族,学生。 +首诊:2006年1月25日 +病史:大便干燥3年,未予治疗,近来大便干燥加重,数日1第19章·便秘141 +行,服用麻仁润肠胶囊不效,面部可见雀斑,双腿有硬币大小皮疹,瘙痒。平素喜食生冷,近来纳食不香,睡眠正常,小便黄,月经周期正常,量稍多,白带量多。舌淡,苔白稍黄,脉沉弦。 +【辨证】湿浊中阻。 +【治法】健脾和中,芳香化浊。 +【处方】藿香梗(后下)10g,荷梗(后下)10g,炒苍术12g,生白术20g,厚朴花12g,薏苡仁20g,桃仁10g,炒杏仁10g,茯苓20g,车前子(包煎)12g,椿根皮15g,鸡冠花12g,皂角子8g,晚蚕沙(包煎)12g,甘草8g。 +药后便秘改善,每日1行,大便干硬减轻,双下肢皮疹消失,白带稍减。 +此药后脾胃和,气结之症渐除,但仍湿浊尚盛,继以疏肝健脾、祛湿固带为治,以上方稍事增减,续进14剂而收功。 +【按语】此为芳化湿浊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外感湿邪,或平素饮冷,脾运不健,水湿内停,或思虑过度,“思虑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枢转不灵而成内湿”(《医原》)。内外湿合,困于脾胃,湿浊不化,气机壅滞,大肠腑气不利,传导失司,而致便秘。此为湿秘之证,治疗滋润攻伐,清泻峻导均不适宜,当健脾和中,芳化湿浊为法。路大师常用藿香、藿梗、荷叶、荷梗、紫苏梗、苍术、白术、佩兰、砂仁、厚朴花、薏苡仁、晚蚕沙、皂角子、车前子、防己等补益中土,芳化湿浊,分消水气。 +本案患者素嗜冷食,伤及脾胃,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肠道不利而便秘。方中藿梗、荷梗芳香化浊;苍术、白术燥湿健脾;炒杏仁、厚朴肃降肺胃之气;茯苓、车前子、薏苡仁渗湿利湿;椿根皮、鸡冠花、晚蚕沙清热利湿止带;桃仁活血润肠;皂角子辛润以通便。全方标本兼治,使湿浊去,肠胃通,便秘得除。 +142六、医案六 +陈某,女,57岁,汉族,已婚。 +(一)首诊:2006年11月11日 +病史:1996年因阑尾手术后逐渐出现大便不畅,后因“肠粘连、肠梗阻”再次手术,术后大便秘结好转,但近5年大便秘结加重,排出困难,大便量少,需服用通便药,否则3~4日大便1次,伴口干,口臭,脱发,急躁易怒,食欲差,睡眠多梦,面部烘热。舌质红,边尖赤,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肝郁脾虚。 +【治则】疏肝健脾养血。 +【处方】五爪龙20g,西洋参(先煎)10g,炒山药15g,生薏苡仁20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醋莪术10g,素馨花12g,娑罗子10g,当归12g,预知子12g,白芍12g,炒酸枣仁15g,姜半夏10g,木香(后下)10g,制酥皂角子9g,甘草6g。14剂,水煎服。 +(二)二诊 +药后大便1~2日1行,口干、急躁、睡眠等均有改善。既见机效,守法不变,仍以上方去姜半夏、醋莪术、预知子,加生白术、乌梅炭以健脾助运,滋养脾阴。 +【处方】五爪龙20g,西洋参(先煎)10g,炒山药15g,生薏苡仁20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素馨花12g,娑罗子10g,当归12g,白芍12g,炒酸枣仁15g,木香(后下)10g,制酥皂角子9g,生白术20g,乌梅炭10g,甘草6g。 +继用14剂后,大便通畅,1~2日1次,诸症基本消失。 +【按语】此为疏肝健脾法。脾胃居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土得木而达”,脾胃气机的升降,有赖肝气的疏泄,肝气郁结,疏泄不及,则可影响脾胃的正常升降,气机不能推动水谷糟粕运行,滞于肠道而致便秘。肝气郁结与精神第19章·便秘143 +因素密切相关,情绪抑郁,心烦急躁,皆可致肝之疏泄失常,影响脾胃升降。明·秦景明《症因脉治》指出:“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忧愁思虑,诸气怫郁,则气壅大肠,而大便乃结。”因气机失调所致便秘称为气秘,症状可见便意少,排出不畅,伴腹胀,急躁,两胁胀满等。治以疏肝健脾,理气通便。 +本案患者便秘伴急躁,纳寐差,脉弦细。证属肝郁气滞,横犯脾胃,治以素馨花、娑罗子、醋莪术、预知子、木香疏肝理气活血;西洋参、炒山药、焦三仙、生薏仁健脾以和胃;当归、白芍养血以润肠;制酥皂角子辛温通窍,助大肠传导,《本草经疏》谓:“皂角利九窍,疏导肠胃壅滞,”以其通窍之功,开肠道之滞,是为妙用。药后肝气疏泄正常,脾胃升降有序,肠道传导功能自复。朱良春医案医案 +黄某,女,40岁。 +(一)首诊 +便秘8年,平素依赖西药果导、双醋芬汀或牛黄解毒片,或中成药上清丸、麻仁丸等维持,若不用药,5~7日不排大便,腹部胀满,苦不欲言,因久用泻下攻伐之剂,脾胃大伤,纳食不馨,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脾胃虚寒,升降失常,运传无力。 +【治法】温中醒脾,益胃生津。 +【处方】仲景理中丸加味。党参15g,生白术50g,干姜10g,炒枳实10g,葛根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二)复诊 +服用5剂,胀满好转,大便3日1次,纳食增加。治守原方继服。 +144 +(三)三诊 +续服5剂,腹胀消失,大便2日1行。 +【处方】党参15g,干姜10g,炒枳实10g,葛根10g,炙甘草6g,生白术30g。 +(四)四诊 +守方又10剂,大便每日1次,诸症全消,面转红润,嘱以香砂六君丸善后,追访2年无复发。 +【按语】由于本案是脾不得为胃行其津液,久而母病及子,致使肺津干涸,肠中燥结。故朱大师选用了理中丸改汤以治疗。方中党参,甘温入脾,补中益气,强壮脾胃为主药;干姜味辛性温入脾胃,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作用,其性能走能守,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证,在方中温中州而扶阳气为辅药;脾虚则生湿,故又以甘苦温之白术为佐药,燥湿以健脾,三药:补一温一燥,相辅相成,配伍精当;再用炙甘草为使,补中扶正,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那么朱大师为什么在方中重用生白术30g呢?关于白术的性味功效,《本草求真》曾曰:“白术缘何专补脾气?盖以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服则能以健食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由此可见,朱大师用白术主要是其为补脾之圣药,重用一味生白术,主要是取其补益中州,健脾运肠,脾气健既可使大肠传导有力,又可使水湿得运濡润肠道。从临床上看,此类患者大便不堪干硬,唯排便困难,虚坐努责,用一般通便药很难奏效,必须以补为通,使脾胃得健,升降复常,肠腑乃通。白术这味药物通便首见于《金匮要略》及《伤寒论》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原文载:“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汪苓友认为:“白术为脾家主药……燥湿以之,滋液亦以之。”可谓一语中的,要言不繁。 +第19章·便秘145参考文献[1]高剑虹.方和谦治疗疑难杂症验案4则[J].北京中医,2004,23(4);206-207. +[2]苏凤和,李福海.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便秘临��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11):761-764. +[3]高尚杜.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治疗便秘验案赏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6):4-6. +第20章胃食管反流病第一节颜正华医案 +反流性胃炎-食管炎 +医案 +赵某,女;37岁。 +(一)首诊:2002年1月20日 +主诉:胃脘疼痛、胀气、烧心1年,加重3个月,伴反酸。 +病史:胃脘胀满牵及两胁,剑突下及胸骨后灼痛,食后尤甚,自觉时常有食物上冲至咽喉,遇情绪波动时加重,伴纳差,心烦,口干苦,疲乏,睡眠差,二便调。舌红苔白,脉弦滑。月经周期正常,色、质无异常。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诊为反流性胃炎-食管炎。 +【诊断】反流性胃炎-食管炎。 +【辨证】肝胃失和。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 +【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香附10g,焦麦芽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紫苏梗10g,陈皮10g,炒白芍18g,炙甘草6g,枳壳12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嘱患者忌食生冷、油腻及甘酸之品。 +(二)二诊 +胃脘及胸骨后胀痛明显减轻,口苦减,纳食好转,仍有反酸烧 +第20章·胃食管反流病147 +心、口干等。守方加海螵蛸20g,改黄连5g,吴茱萸1.5g,以防气郁化热及加强制酸之功。 +【处方】柴胡10g,香附10g,焦麦芽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紫苏梗10g,陈皮10g,炒白芍18g,炙甘草6g,枳壳12g,海螵蛸20g,黄连5g,吴茱萸1.5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服后诸症大减,惟乏力、精力不支,以参苓白术散善后而安。 +【按语】胃脘、胸骨后烧灼样疼痛、胀闷不适,常见诱因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逆犯胃。肝主疏泄,以条达为顺,胃主受纳,以通降为和,脾升胃降,肝气条畅,乃相因相用。肝胃一荣俱荣,一伤俱伤,生理上互相促进,病理则互相影响。颜大师临床将肝胃失和归纳为三种原因:一是多数患者先有精神刺激,脘腹不适随即出现,即情志不遂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致脾胃升降失调,出现“木不疏土”。症见脘腹胀痛、烧心、纳差、呃逆。二是肝气横逆,脾胃失和,浊气上逆,即“木横克土”。症见脘腹胀痛窜及胁肋、反酸、呕逆、嗳腐。三是饮食失节,脾胃失健,升降失枢致肝失条达,即“土壅木郁”或“土虚木贼”。症见食少纳呆、胃脘隐痛胀闷、泛酸、呕恶。因此,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主要病机不外肝胃失和,治疗关键是肝胃同治,各有所重。颜大师擅用理气疏肝,通降和胃,肝胃同调法。选择药物忌刚宜柔、升降相因,药性以轻灵、流通见长。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柴胡、香附、川楝子、佛手、香橼疏肝解郁,条达肝木;以陈皮、木香、赭石、旋覆花、甘松、绿萼梅、谷芽、麦芽、枳壳降胃逆、通腑气、调脾胃;重用白芍15~30g配甘草,缓肝急,柔胃阴,与理气药相辅相成,缓解肝胃上冲之逆气。此外,可据症调整左金丸之黄连、吴茱萸比例,有效抑制反 +流。如肝郁化火用黄连、吴茱萸6:1,寒邪盛则1:6,寒热不明显3:3。或以黄连炒吴茱萸,也可用海螵蛸、煅瓦楞子以加强制酸效果。 +评析 +颜正华大师认为本病的常见诱因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 +逆犯胃。肝胃一荣俱荣,一伤俱伤,生理上互相促进,病理则互相影响。其将肝胃失和归纳为三种原因:“木不疏土”“木横克土”“土壅木郁”或“土虚木贼”。提出治疗关键是肝胃同治,各有所重,擅用理气疏肝,通降和胃,肝胃同调法。选择药物忌刚宜柔、升降相因,药性以轻灵、流通见长。 +第二节反流性食管炎方和谦医案医案 +患者,女,35岁。 +(一)首诊:2004年9月28日 +主诉:因饮食不节出现反酸8~9个月。 +病史:呕吐酸水,喝茶、喝咖啡后加重,纳后不适,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平缓。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 +【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辨证】胃虚气逆。 +【治法】补中降逆。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0g,茯苓10g,炒白术10g,炙甘草6g,木香5g,藿香5g,紫苏梗6g,陈皮10g,薄荷(后下)5g,焦神曲10g,大枣4枚,炒谷芽15g,砂仁(后下)5g,麦冬5g。6剂,水煎服,每日1剂。 +饮食宜软、稀、熟、温。 +第20章·胃食管反流病149 +(二)二诊:2004年10月12日 +药后反酸减轻,胃中舒适,食纳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平缓。继服前方12剂。 +(三)三诊:2004年10月26日 +因饮食不调时有反酸,急躁心烦。继服前方10剂。服3天停1天。 +【按语】方大师认为,胃为十二经之长、水谷之海。十二经脉中阳明经脉络最长,胃气以下行为顺。患者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气亏虚,不降反升故反酸。方大师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理气。薄荷配藿香、苏梗降逆止酸���焦神曲、炒谷芽消食和中。全方在健脾的基础上降逆和胃,使中焦受损气机恢复,上逆的胃气自然下降。颜正华医案医案 +李某,女,60岁。 +(一)首诊:1996年11月 +主诉:反流性食管炎5年。 +病史:因家中发生变故,近1个月来病情加重。胸骨后烧灼感及疼痛反复发作,食后加重,入夜尤甚,拒按,伴剑突下胀闷,牵及胸膺,嗳气,泛酸,口干,不欲食,大便不成形,每日1次,体瘦,面色萎黄,乏力,懒言。舌淡苔白,脉沉弦。 +【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辨证】肝胃气滞,瘀血阻络,脾胃失健。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活血。 +【处方】香附10g,枳壳10g,陈皮10g,焦麦芽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赤芍10g,丹参10g,醋延胡索10g,白芍20g,当 +150 +归20g,太子参30g,黄连1.5g,吴茱萸5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二诊 +药后烧灼感及疼痛、胀满减轻,仍神疲乏力,时有呃逆、嗳气。 +【处方】香附10g,枳壳10g,陈皮10g,丹参10g,醋延胡索10g,旋覆花(包)10g,太子参30g,黄连1.5g,吴茱萸5g,白术20g,砂仁(后下)5g。 +调理半个月,诸症悉除。 +【按语】颜大师临证善于观察患者气血,他认为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疗效与气血运行通畅与否直接相关,只注重理气而失察脉络血行,则会延缓病情恢复。反流性胃炎患者病程日久,久病入络,气血失和,瘀血阻滞;又因肝气郁结,气滞血停,血瘀胃络,气血相因相果,使病情加重难愈。临床常见患者胃脘痛持久、顽固,入夜尤甚,均为气滞血瘀所致。理气勿忘活血,治胃勿忘活血。常配川芍、赤芍、白芍、丹参、延胡索、失笑散、当归、大黄、乳香、没药等,根据瘀血之轻重选用药物。评析 +方和谦大师认为胃为十二经之长、水谷之海。十二经脉中阳明经脉络最长,胃气以下行为顺。故治疗上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理气,降逆和胃。 +颜正华大师认为反流现象是胃气夹肝胆浊气上逆所致,还与气血运行通畅与否直接相关。故在治疗上宜舒畅肝气,通降腑 +气;但病程日久者,久病入络,气血失和,瘀血阻滞;又因肝气郁结,气滞血停,血瘀胃络,气血相因相果,使病情加重难愈,故只注重理气而失察脉络血行,会延缓病情恢复。 +第20章·胃食管反流病151第三节反流性胃炎颜正华医案医案 +王某,男,34岁。 +(一)首诊:1997年3月3日 +主诉:反流性胃炎2年。 +病史:曾以制酸、促消化、增进括约肌张力等治疗,症状好转,但停药则加重。诊见:胃烧灼痛,食后有食物伴酸水逆上,呃逆,胸胁胀闷,纳可,烧心,口不干,小便黄,大便干结,3~4日1次。舌红,苔薄黄,脉滑弦。曾服香砂养胃丸、丹栀逍遥丸无效。 +【辨证】肝郁化热,腑气不通,胃浊上逆。 +【治法】清肝解郁,通腑泻浊。 +【处方】香附10g,蒺藜10g,枳壳10g,赤芍10g,白芍20g,黄连5g,吴茱萸1.5g,炙甘草6g,决明子30g,瓜蒌3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嘱忌生冷油腻、戒烟酒。 +(二)二诊 +大便每日1次,呃逆、烧心及胃脘胀闷大减,仍有胃脘隐痛。上方去瓜蒌,加延胡索10g,佛手10g。 +【处方】香附10g,蒺藜10g,枳壳10g,赤芍10g,延胡索10g,佛手10g,白芍20g,黄连5g,吴茱萸1.5g,炙甘草6g,决明子30g。 +继服14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腑气相通,以降为和,通肠腑降胃气,事半功倍。颜大师认为反流现象是胃气夹肝胆浊气上逆所致。胃乃六腑之一,胃气上逆不仅与肝郁密切相关,与腑中浊气不降亦相关。治宜舒 +152 +畅肝气,通降腑气。腑气通则胃气降,胃浊降则脾气升,中焦枢转得利,肝胃协调,诸症则消。反之,则影响脾脏升清,且横窜致肝失疏泄。凡肝胃不和、脾胃不和或胆胃不和,均应在疏肝调气中辅以通腑降浊,使中焦气机顺畅,还胃受纳之功。颜大师治疗伴便秘者,常用瓜蒌、决明子、当归、郁李仁、枳实、槟榔、大黄等,不囿于攻下或润下,辨证灵活用药,驱浊外出。李玉奇医案医案 +张某,女,45岁。 +首诊:1995年9月30日 +主诉:上腹疼痛反复发作2年余,加重月余。 +病史:曾在其他医院诊为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曾服中西药物,效果不理想,近1个月来疼痛连绵不断,痛剧则恶心,呕吐黄绿色苦水,痛在饭前,呕逆在饭后,冷热食物均感不适。舌红,舌乳头增生如杨梅,舌苔薄黄,脉沉弦。 +胃镜检查:见胃脘内潴留液中量,呈黄绿色,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表面覆盖着被胆汁污染的黄色分泌物,幽门口可见大量胆汁内流。 +胆囊B超示:“慢性胆囊炎”。 +【诊断】反流性胃炎。 +【辨证】中气不足。 +【处方】蠲胃饮化裁。黄芪40g,党参15g,��药20g,缩砂仁15g,葛根10g,柴胡15g,苦参15g,橘核15g,川楝子15g,茴香5g,炮姜15g,黄连5g,白豆蔻10g。每剂水煎3次,混匀后3次口服完,每日早晚服1次,1日半服完1剂。 +上方共取30剂,计45日后,患者诸症皆失。胃镜复查,胃内 +第20章·胃食管反流病153 +液澄清,胃窦部黏膜呈橘红色,幽门口无胆汁反流。 +【按语】李大师认为,反流性胃炎,不是因为气滞或肝气犯胃,而是因为中气虚,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内压力降低,胆汁等物质反流损坏了胃黏膜,故出现口苦,脘胀痛,喜温不喜凉等症。特别强调,如要把反流性胃炎治好必须大补元气,建中和胃,药性宜碱宜涩,忌凉。故用大剂量人参、黄芪、山药大补元气健脾;砂仁、白豆蔻化湿温中,行气止痛;葛根、柴胡升清阳;茴香、炮姜散寒止痛;柴胡、苦参、川楝子、橘核疏肝利胆、行气止痛;黄连清热和胃为佐。诸药配伍,共取温胃健脾,行气化瘀之效。此方用于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非常效验。李振华医案一、医案一 +于某,女,64岁。 +(一)首诊 +主诉:胃脘部疼痛,连及右侧胁肋部及右后背5年。 +病史:患者自述于5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胃脘疼痛,并连及右胁背部,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经治疗时轻时重。后在某医院检查患有胆囊息肉、胆囊炎,行胆囊摘除术。术后5个月后,胃脘痛等症状加重。经中西医治疗,效不佳。现症见胃脘胀痛,每遇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口干不苦,时有嗳气,平素急躁易怒,时有头晕,记忆力减退,纳差,怕食生冷等物,眠寐尚可,大便时溏。舌质稍红,舌体稍胖大,苔稍白腻,脉沉弦细。 +【诊断】反流性胃炎。 +【辨证】肝胃不和。 +【处方】自拟香砂温中汤加减。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桂枝5g,白芍12g,小茴香10g, +154 +乌药10g,木香6g,郁金10g,甘草10g,刀豆子15g,柿蒂15g,莱菔子15g,知母12g,天花粉12g,川楝子12g,刘寄奴15g。 +(二)二诊 +服上方15剂后,胃脘胀痛及右胁背部疼痛减轻,口干、嗳气减轻,饮食好转,大便稍成形。 +【处方】上方去刀豆子、柿蒂、川楝子、莱菔子,加青皮、厚朴、白蔻仁。 +(三)三诊 +服上方15剂后,诸症悉除,嘱以香砂养胃丸续服调理善后,巩固疗效。 +【按语】李大师认为,脾以健运为常,胃腑以通为贵,对于脾胃虚证,亦当注意运用行补、通补的原则,不可大剂峻补、壅补。在补药之中,酌加理气醒脾之品,以调畅气机,使补而不壅,通而不耗,达到补不滞邪,通不伤正。并且在药物的剂量上,亦当轻灵为宜,宁可再剂,不可重剂。本案初诊据四诊所知,患者脾胃气虚,肝胃不和,胆失清降,故宜以甘平微辛之莱菔子行气导滞,甘温之刀豆子、苦涩平之柿蒂降逆和胃,苦温之刘寄奴活血消胀,待脾胃气虚渐复,正气渐盛之时,再施以辛温理气疏肝之重剂,如青皮、厚朴、白蔻仁等,方可泄实而不伤正,消补兼施,病得尽愈。然对于肝胃气滞之证,首推辛香理气之法。然而用之不可过剂,应中病即止,因理气药多有化燥伤阴,损伤正气之弊。对于肝胃郁热或湿热蕴结中焦之证,常投苦寒泻热之品,如因苦能燥湿,寒可清热,但用之不可久服,久则有苦寒伤胃或伤阴损阳之弊,本案初诊所用川楝子,服之7剂,郁热渐轻,便予以裁去,可谓适可而止。二、医案二 +许某,女,25岁 +(一)首诊 +主诉:胃脘胀满、泛酸2年,加重3天。第20章·胃食管反流病155 +病史:患者自诉素有胃病史,曾做胃镜检查示胆汁反流性胃炎,胃肠造影示胃下垂(中度),3天前胃脘胀满不适加重,时有反酸,食欲不佳,体倦懒言,睡眠时好时坏,曾在某中医院服中药治疗,效不佳,特来求诊。现症见胃脘胀满不适,多食及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反酸,时有口苦,食欲不佳,体倦懒言,时有头晕,睡眠不佳,大便时干时溏。舌质红,舌边尖红,舌体胖,苔稍白腻,脉沉细弦。 +【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胃下垂。 +【辨证】肝郁脾虚兼胃阴虚。 +【治法】健脾理气,疏肝和胃。 +【处方】自拟香砂温中汤加减。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桂枝5g,白芍12g,小茴香10g,乌药10g,木香6g,郁金10g,甘草3g,知母12g,甘松10g,莱菔子15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厚朴12g,天花粉12g,刘寄奴15g。 +(二)二诊 +服药14剂后,胃胀减轻,食欲好转,反酸、口苦消失,时有胃脘及两胁隐隐作痛。 +【处方】沙参养胃汤加减。辽沙参15g,石斛15g,白芍15g,知母12g,天花粉12g,郁金10g,乌药10g,莱菔子15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陈皮10g,鸡内金10g,泽泻15g,炒薏苡仁30g,甘草3g,茯苓12g。 +(三)三诊 +前因服药症状减轻停药,未能巩固治疗,致使胃阴虚诸症虽稍平而又复作,续服前方胃胀减轻,食欲好转,大便不成形,胸腹部时有窜痛。 +【处方】上方减石斛之量,去知母、天花粉、郁金,加白芍之量。(四)四诊 +服药14剂后,胃胀已有所减轻。左下腹感觉有气,排气多。唯偶有反酸,烧心及呃气。156 +【处方】上方加重石斛之量,加知母、天花粉、刀豆子。(五)五诊 +服药14剂后,胃脘胀满基本消失,两胁已不胀及窜痛,口不干不渴,惟大便稀溏,嗳气,舌红少苔。 +上方加减再服14剂后,症状消失,病已痊愈,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据四诊合参及胃肠病多年病史,导致脾胃俱虚,湿阻气机,肝郁化热,耗伤胃阴,形成中热下寒之复杂病理,故治疗上应观其偏重,而以和胃进食为先。初诊,据食少胀满、烧心、口苦、苔白腻,舌体胖、边尖红,故用健脾理气,疏肝和胃法。药物除健脾、理气、和胃外,重点用苦、甘、寒之知母、天花粉以清热而顾胃阴。二诊,据胃湿祛,食欲好转,胃之阴虚明显,转以养阴益胃、清热、健脾理气法。三诊、四诊宗前法稍事加减。五诊,据胃阴复,饮食可,但大便仍稀溏,又以健脾利湿疏肝法以治其久病脾虚,并在香砂六君子汤基础上,加小建中药物和知母以调和营卫及不伤胃阴而多服收效。评析 +李玉奇大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不是因为气滞或肝气犯胃,而是因为中气虚,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内压力降低,胆汁等物质反流损坏了胃黏膜,故出现口苦,脘胀痛,喜温不喜凉等症。特别强调如要把反流性胃炎治好必须大补元气,建中和胃,药性宜碱宜涩,忌凉。 +李振华大师认为脾以健运为常,胃腑以通为贵,对于脾胃虚所致本病者,应当注意运用行补、通补的原则,不可大剂峻补、壅补。在补药之中,酌加理气醒脾之品,以调畅气机,使补而不壅,通而不耗,达到补不滞邪,通不伤正。并在药物剂量上,当以轻灵为宜,宁可再剂,不可重剂。另强调治疗时以和胃进食为先。 +第20章·胃食管反流病157 +参考文献[1]张冰,孟庆雷,高承奇,等.颜正华教授治疗反流性胃炎-食道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4,36,(12):7-8. +[2]高剑虹.方和谦临床应用薄荷验案[J].北京中医药,2008,27(1):47.[3]徐子亮,刘华珍.李玉奇博士医案四则[J].吉林中医药,1996,(3):6-7. +[4]刘文礼.李振华教授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07:20-23. +第21章 +第一节李振华医案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 +一、医案一 +刘某,女,38岁,干部。 +(一)首诊 +主诉:胃脘胀痛反复发作9年余。 +病史:于2006年4月29日做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而请李大师诊治。现症见胃脘满闷胀痛,胀甚于痛,以午后傍晚加重,口淡黏腻,纳差嗳气,食后不易消化,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暗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稍腻,脉细弱稍弦。 +【诊断】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辨证】脾胃气虚,兼气滞、湿阻、食积。 +【治法】补中健脾益气,化湿行气消食。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太子参15g,白术15g,茯苓15g,旱半夏10g,陈皮12g,木香10g,砂仁8g,枳壳12g,厚朴10g,炒麦芽15g,神曲12g,炙甘草5g。6剂,水煎服。 +(二)二诊 +服药6剂后,患者胃脘胀痛明显减轻,考虑到气滞已减,湿邪渐化。故予上方去厚朴继服。 +【处方】太子参15g,白术15g,茯苓15g,旱半夏10g,陈皮第21章·慢性胃炎159 +12g,木香10g,砂仁8g,枳壳12g,炒麦芽15g,神曲12g,炙甘草5g。6剂。 +(三)三诊 +患者胀痛大减,饮食大增,恐其再度伤脾滞胃,故予上方加党参、炒山楂、鸡内金继服。 +【处方】太子参15g,白术15g,茯苓15g,旱半夏10g,陈皮12g,木香10g,砂仁8g,枳壳12g,炒麦芽15g,神曲12g,党参12g,炒山楂12g,鸡内金12g,炙甘草5g。 +调治2月余,诸症尽失。 +【按语】本例患者虽有气滞、湿阻、食积等邪实,但其病根源于中虚,在治疗过程中,重在补中培本,而兼以祛邪,冀其祛邪而不伤正,培本以绝其生邪之源的功效。故临证中尤须注意“实由虚所致,勿妄投开破”。 +二、医案二 +杨某某,女,57岁,教师,许昌人。 +(一)首诊:2005年3月3日 +主诉:间断胃痛8年余。 +病史:患者自述1997年因工作繁忙,常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宜,终致胃部不时胀痛。长期间断性服用中西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但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终未痊愈。2005年春节因饮食不当致病情加重。现症见胃部持续隐痛,喜暖喜按,腹胀纳差,嗳气较多,体倦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溏��,日行2~3次。检查:面色萎黄,呈慢性病容,精神差,言语无力,时发嗳气,舌质淡,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细而弦。 +2005年1月9日经许昌市中心医院胃镜诊断为慢性红斑性胃炎。B超检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血常规检查正常。 +【诊断】慢性红斑性胃炎,慢性胆囊炎。 +【辨证】脾胃虚寒,肝气不疏。 +160 +【治法】温中健脾,理气和胃。 +【处方】加减香砂六君子汤。党参10g,土炒白术10g,橘红10g,旱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0g,厚朴10g,枳壳10g,桂枝5g,甘姜10g,泽泻12g,炒薏苡仁30g,柿蒂15g,甘草3g。20剂,水煎服。 +医嘱:忌食生冷、油腻之品,勿过劳累。 +(二)二诊:2005年3月26日 +上方服20剂后,胃脘隐痛,喜暖喜按,腹胀,嗳气,四肢欠温等症状大减。饮食增加,每日食250g以上,身体较前有力,大便仍溏薄,但次数减少,日行1~2次。舌脉基本同前。说明脾胃气虚,中阳渐复,中焦虚寒之象已在好转,脾胃运化吸收功能增强。效不更方,治法同前,原方加焦三仙各12g。 +【治法】·健脾消食,助脾运化。 +【处方】党参10g,土炒白术10g,橘红10g,旱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0g,厚朴10g,枳壳10g,桂枝5g,甘姜10g,泽泻12g,炒薏苡仁30g,柿蒂15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甘草3g。20剂。 +(三)三诊:2005年4月20日 +上方继服20剂后,胃脘胀痛等症状完全消失,面色红润,体力已复,饮食及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舌体稍胖大,舌苔薄白,脉象沉细稍弦。原方加生姜3片,大枣5枚,以继续健脾和胃而巩固疗效。 +【处方】党参10g,土炒白术10g,橘红10g,旱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0g,厚朴10g,枳壳10g,桂枝5g,甘姜10g,泽泻12g,炒薏苡仁30g,柿蒂15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 +(四)四诊:2005年5月17日 +上方继服20剂后,患者无特殊不适,面色红润,饮食、大便、舌脉均正常。体重较前增加5kg。同年5月14日,经许昌市中心第21章·慢性胃炎161 +医院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未见炎性病变;B超检查提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 +患者共服药60剂,原病痊愈,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症状。【按语】“香砂六君子汤”较适应于脾、胃、肝的相互为病。 +如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陈皮、半夏、砂仁和胃降逆;香附配陈皮、砂仁可疏肝理气。以此方为基础,据肝、脾、胃偏虚、实、寒、热之不同,随证加减,且该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药性平稳,很适用于脾胃气虚之证。正如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其《医方妙用》中说:“香砂六君子汤,百病可以此收功。”可见此方对恢复脾胃功能之妙。 +三、医案三 +张某某,男,51岁。 +(一)首诊:2005年7月9日 +主诉:胃脘胀满近2年半,常因劳累而发病。 +病史:自诉因长期教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常至深夜进食,自感身心疲惫,入睡困难。2003年1月份始感胃脘胀满,食量下降,持续至8月份症状较前加重,自购复方鸡内金片、普瑞博思等药断续服用,病情时轻时重。12月24日至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就诊,电子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给予中药汤剂(具体药物不详)及西药阿莫西林、硫糖铝、西沙必利口服,症状减轻而停药。2005年5月份,因准备学生高考而倍加忙碌,至病患再度复发,继服以上药物效果不显。现胃脘胀满,时有隐痛,食后上腹部不适感加重,食欲不振,每日主食不超过100g,胃脘得温则舒,周身乏力。望之精神疲惫,面色不华,形体瘦弱。察其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诊脉沉弦。 +【诊断】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脾虚肝郁,胃失和降,中阳不振,痰湿阻滞。 +【治法】健脾温阳,疏肝和胃,燥湿化痰。162 +【处方】香砂温中汤加减。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旱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2g,厚朴20g,西茴10g,乌药10g,桂枝5g,白芍10g,枳壳10g,木香6g,沉香3g,泽泻15g,炒薏苡仁25g,吴茱萸6g,刘寄奴15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 +(二)二诊:2005年7月30日 +服药20剂,患者胃脘隐痛消失,脘腹胀满及周身乏力较前减轻,纳差好转,大便不成形,每日1次。为脾气渐充,纳化渐至有常,故脘腹胀满好转,胃脘隐痛消失;脾气渐充于脏腑四肢,故周身乏力好转。故予上方加焦三仙、莱菔子以增和胃促运、下气宽中之力。 +【处方】香砂温中汤加减。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旱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2g,厚朴20g,西茴10g,乌药10g,桂枝5g,白芍10g,枳壳10g,木香6g,沉香3g,泽泻15g,炒薏苡仁25g,吴茱萸6g,刘寄奴15g,焦麦芽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莱菔子15g,甘草3g。 +(三)三诊:2005年9月30日 +服药30剂,患者腹胀及周���乏力较前大减,饮食大增,偶有胃脘隐痛,畏食生冷,病情得以控制并持续好转,胃镜复查结果显示为浅表性胃炎。 +【按语】本例患者因长期饮食不节、思虑、劳倦致脾虚、肝郁、胃滞为病机特点,治宜健脾、疏肝、和胃为主要治则。李大师以自拟加味香砂温中汤治之,药用白术、茯苓、炒薏苡仁补气健脾,燥湿渗湿;陈皮、旱半夏、甘草运脾和胃,燥湿化痰;香附、木香、枳壳、厚朴疏肝解郁,除痞调中;沉香、乌药辛香温通、行气止痛;桂枝温经通阳,配白芍而有缓急止痛之效;西茴、吴茱萸,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砂仁醒脾和胃,化湿行气;刘寄奴苦泄温通,行散止痛。诸药为伍,共为疏肝解郁、健脾温中、和胃化湿之剂。此外,在本案治疗中尚寓健脾有利于祛湿,燥湿有助于健脾之义,体现了行补、通补的原则。第21章·慢性胃炎163 +何任医案一、医案一 +患者,男,40岁。 +(一)首诊 +病史:因脘腹胀闷,时作噫嗳、口臭、食少、大便略溏入院。查:苔薄白,脉沉滑。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 +【诊断】慢性胃炎。 +【辨证】脾虚失运。 +【治法】健脾和胃降浊。 +【处方】太子参20g,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10g,姜半夏10g,陈皮6g,藿香10g,砂仁6g,制香附10g,炒谷芽30g,黄芩10g,黄连4g,干姜6g。7剂,水煎服。 +(二)复诊 +药后胀满渐舒,胃纳增加。 +再续7剂,明显缓解,原方加减以巩固疗效。 +【按语】此病案为脾虚失运,故予健脾和胃降浊。何大师认为治疗痞满首当分其虚实。大抵初病多实,久病多虚。虚证之中气虚亏、精微不化、升降失调者,常以补中益气汤加黄芩、黄连,以补其中气。取柴胡、升麻之升清,黄芩、黄连之降浊,能得显效。至于脾虚失运,痞而食少,则以和补脾元、行气散满。何大师自制经验方: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姜半夏、陈皮、藿香、黄芩、砂仁、制香附、干姜,随症加减。遇实证,则是食消食,是痰化痰,是湿阻则化湿而治。 +二、医案二 +潘某,女,45岁。164 +(一)首诊:1988年10月26日 +曾患急性胃肠炎,以后西医诊为慢性胃炎伴腹泻。胃脘部不舒,胀满不已,呕恶泛酸,大便溏泻,为时已久。苔薄微黄而腻,脉弦数。 +【诊断】慢性胃炎。 +【治法】调和阴阳,辛开苦降。 +【处方】姜半夏12g,黄芩9g,干姜6g,党参12g,炙甘草6g,黄连3g,大枣12g。5剂,水煎服。 +(二)二诊:1988年11月2日 +服上方以后,胃部胀满减轻,呕泛亦少见,大便渐成形,原方再续服。 +【按语】《伤寒论》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此虽巴下之,不为逆。”又说:“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说:“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张仲景半夏泻心汤原所主治者,为邪在少阳,而误用下药,损伤元气,使外邪乘虚而入,致寒热互结于心下,升降失常,阴阳不调而成痞证。其方寒热互用,以调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升降。误用下药中气已虚,故又配党参、甘草、大枣也。 +本案患者虽不由外邪传经所致,但曾患急性胃肠炎,以后西医诊为慢性胃炎伴腹泻。症见脘胀,肠鸣,下利。符合半夏泻心汤之投方指征,且病久正气亦虚,虽非误下而其虚则一,故用之见效。何大师用本方,不仅寒热中阻致痞常用,即湿热留恋,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所致心下痞或脘腹胀闷,大便不调亦均用之。仲景泻心汤共七八方。而半夏泻心、生姜泻心、甘草泻心其主治比较相近。如生姜泻心汤以降逆和胃、散结消痞为主;甘草泻心汤以益气和胃、消痞止泻为主。汪切庵在《本草易读》中谓:“凡用泻心汤者,多属误下,非传经热邪,否而不泰为痞。泻心者,必以苦,故用芩、连;散痞者,必以辛,故用姜、夏;欲交阴阳通上下者,必和其中,故用参、草、大枣。”此说提挈明白,为泻心汤之珍评。第21章·慢性胃炎165 +周仲瑛医案一、医案一 +王某,女,62岁,江苏宿迁人。 +(一)首诊:2004年12月29日 +病史:2004年6月起莫名出现腹泻,日行3~5次,持续1个月后反见便秘,2~3日1行,并出现食欲逐渐下降,食欲不振而纳谷量少。曾做胃镜发现有“慢性胃炎”,多处求治,服用中、西药物治疗而罔效。刻下纳呆明显,自觉胸脘痞闷,夜晚加重,腹无痛胀,大便日行1次,呈糊状,形瘦,2个月来体重下降3.5kg。舌左边常痛,痛处有火辣感,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细弦。 +【辨证】胃虚气滞,湿阻热郁。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通降。 +【处方】太子参10g,黄连3g,法半夏10g,焦白术10g,炒枳壳6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玫瑰花5g,白残花5g,炮姜2.5g,广木香5g,砂仁(后下)3g。7剂,水煎服。 +(二)二诊:2005年1月5日 +药后胸闷好转,食纳复苏,食量有增,大便正常,唇干,舌面仍有疼痛,苔黄质红偏暗,脉细弦。药用上方加川石斛、厚朴花。 +【处方】太子参10g,黄连3g,法半夏10g,焦白术10g,炒枳壳6g,焦山楂10g,炒神曲10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玫瑰花5g,白残花5g,炮姜2.5g,广木香5g,砂仁(后下)3g,川石斛6g,厚朴花5g。7剂,水煎服。 +(三)三诊:2005年1月12日 +服上药后,纳谷基本复常,唯见胃中渗清液泛吐,嗳气不多,大便偏干。药用12月29日方加厚朴花6g,佩兰10g,改炒枳壳 +166 +9g,以资巩固。 +【处方】太子参10g,黄连3g,法半夏10g,焦白术10g,炒枳壳9g,焦山楂10g,炒神曲10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玫瑰花5g,白残花5g,炮姜2.5g,广木香5g,砂仁(后下)3g,厚朴花6g,佩兰10g。14剂,水煎服。 +【按语】胃痞为临床常见之证,周大师认为本病虽有气滞、热郁、湿阻、寒凝、中虚等多端,或夹痰、或夹食,但其基本病机总属胃气壅滞,邪实为滞,正虚亦能为滞。治疗常以“通降”为原则,通则胃气才能降和,不致滞而为痞为胀为满。至于调气通降之法临证之际须细细分之,例如寒热虚实并见者,周大师倡导以“温、清、通、补”合法,但宜分清主次。本案周大师方中仅选用半夏泻心汤中的党参、半夏、黄连、干姜4味,辛开苦降之意已备,并以太子参之柔缓易人参恐其偏温之性,小量炮姜易干姜嫌其过于辛热,力求用药轻灵;又用枳术丸加玫瑰花、木香、砂仁、楂曲、谷芽、麦芽等以理气运脾、和中醒脾;白残花一味能助黄连以清利湿热。 +二、医案二 +徐某,女,60岁。 +(一)首诊2004年11月19日 +主诉:患慢性胃炎10余年。 +病史:多次查胃镜提示“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Hp阳性”。刻下症见脘痞胀不舒,时轻时重,纳谷量少,餐后如窒,噫气则舒,胃冷喜食温,反酸不多,大便干结,数日1行,服药不通,口干喜热饮,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弱。 +【诊断】慢性胃炎。 +【辨证】胃弱气滞,津气两伤,和降失司。 +【治法】行气和胃,健脾生津。 +【处方】太子参10g,麦冬10g,炒白芍10g,炒枳实15g,生白术10g,法半夏10g,黄连2.5g,吴茱萸2g,炒谷芽10g,炒麦芽 +第21章·慢性胃炎167 +10g,玫瑰花5g,砂仁(后下)3g,炙鸡内金10g。7剂,水煎服。 +(二)二诊:2004年11月26日 +药后胃部有如饥感欲食,食后则舒,大便偏薄,日行1次,余无所苦。舌质暗红苔少,脉细。药用11月19日原方加川石斛6g +【处方】太子参10g,麦冬10g,炒白芍10g,炒枳实15g,生白术10g,法半夏10g,黄连2.5g,吴茱萸2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玫瑰花5g,砂仁(后下)3g,炙鸡内金10g,川石斛6g。14剂,水煎服。 +(三)三诊:2004年12月10日 +食少运迟,胀感较前减不能尽,噫气不多,口干,大便偏干。舌质光红无苔,脉细。药用11月19日方去吴茱萸,加川石斛9g,北沙参10g,蒲公英10g。 +【处方】太子参10g,麦冬10g,炒白芍10g,炒枳实15g,生白术10g,法半夏10g,黄连2.5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玫瑰花5g,砂仁(后下)3g,炙鸡内金10g,川石斛9g,北沙参10g,蒲公英10g。14剂,水煎服。 +(四)四诊:2004年12月24日 +胃胀减轻,烧心不显,口干,饮水不多,舌质光红少苔,脉细兼滑。药用11月19日方去吴茱萸,加川石斛10g,北沙参10g,蒲公英10g,炒六曲10g +【处方】太子参10g,麦冬10g,炒白芍10g,炒枳实15g,生白术10g,法半夏10g,黄连2.5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玫瑰花5g,砂仁(后下)3g,炙鸡内金10g,川石斛10g,北沙参10g,蒲公英10g,炒六曲10g。14剂,水煎服。 +(五)五诊 +胃痞缓解,间有反酸,食纳复苏,纳可,口干,大便略干,舌质红苔黄少,脉细滑。药用11月19日方加全瓜蒌12g,北沙参10g,蒲公英10g,炒六曲10g。 +168 +【处方】太子参10g,麦冬10g,炒白芍10g,炒枳实15g,生白术10g,法半夏10g,黄连2.5g,吴茱萸2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玫瑰花5g,砂仁(后下)3g,炙鸡内金10g,全瓜蒌12g,北沙参10g,蒲公英10g,炒六曲10g。14剂,水煎服。 +周大师又嘱患者,本病虽然症状改善,但治疗仍须巩固,争取促进其胃的不良病理改变得以逆转。 +【按语】患者辨证为胃弱气滞,津气两伤,和降失司。为防津伤更甚,故去吴茱萸,先后加川石斛、北沙参生津益胃,且加蒲公英以清热、炒六曲以消食。 +三、医案三 +黄某某,女,47岁。 +(一)首诊2006年4月27日 +病史:胃痛多年,嘈杂不适,餐后胃胀,伴有恶心,时有便意,大便量少,舌有火辣感,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细。 +先后胃镜检查3次,胃窦均有溃疡,近复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Hp(++)。 +【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肝胃不和,热郁气滞。 +【治法】泄肝和胃,理气止痛。 +【处方】黄连3g,吴茱萸4g,蒲公英15g,藿香梗10g,紫苏梗10g,制香附10g,炒延胡索10g,炒枳壳10g,炒白芍10g,制乌贼骨20g,煅瓦楞子20g,浙贝母10g,仙鹤草15g,失笑散(包煎)10g,炙甘草3g。14剂,水煎服。 +(二)二诊:2006年5月12日 +药后胃痛、嘈杂减轻,胃胀好转,但黎明尚有痛感,大便量少,日解3次,舌质暗,舌苔黄,脉细。原方加莪术10g,理气活血止痛;加广木香5g,理气运脾。 +【处方】黄连3g,吴茱萸4g,蒲公英15g,藿梗10g,紫苏梗第21章·慢性胃炎169 +10g,制香附10g,炒延胡索10g,炒枳壳10g,炒白芍10g,制乌贼骨20g,煅瓦楞子20g,浙贝母10g,仙鹤草15g,失笑散(包煎)10g,莪术10g,广木香5g,炙甘草3g。14剂,水煎服。 +(三)三诊2006年5月26日 +胃痛显减,偶有胃中嘈杂,得食则安,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于上方加太子参10g,健脾益气;丹参12g,活血止痛。 +【处方】黄连3g,吴茱萸4g,蒲公英15g,藿梗10g,紫苏梗10g,制香附10g,炒延胡索10g,炒枳壳10g,炒白芍10g,制乌贼骨20g,煅瓦楞子20g,浙贝母10g,仙鹤草15g,失笑散(包煎)10g,莪术10g,广木香5g,太子参10g,丹参12g,炙甘草3g。14剂,水煎服。 +【按语】本案患者胃痛多年,根据其伴发症状胃脘嘈杂、舌体火辣,辨证为胃热气滞,肝胃不和。餐后胃胀,大便量少为胃气郁滞,通降失司之象。治拟泄肝和胃,清泻郁热。方拟左金丸加蒲公英泄肝清胃;藿苏梗、制香附、炒延胡索、炒枳壳理气和胃止痛;乌贝散加煅瓦楞子制酸和胃,无论虚实,对胃脘嘈杂、反酸诸症有良效。久病入络,舌质暗,故加失笑散、仙鹤草、莪术、丹参等理气活血止痛之品。胃嘈得食则安,脉细,系久病胃虚,故加太子参以清养。宗上法服药6周,胃痛显减。 +本案终属肝胃不和之胃痛,但有肝郁化火、胃热气滞之证,故治疗抓住泄肝以安胃之要法,不用柴胡之刚燥疏肝,而用白芍之酸甘柔肝,配合藿苏梗、制香附、炒延胡索、炒枳壳等药理气和胃止痛。若一味予以疏肝,恐辛香之品反而耗气助热伤阴。 +周大师所治的慢性胃痛的病案中,充分体现审证求机是论治的关键,而审证求机的核心是求病理因素,在审证求机中做到知常达变、圆机活法,才能真正掌握中医辨证治疗胃痛的的实质和灵魂。 +170 +邓铁涛医案医案 +陈某,女,60岁。 +首诊:2005年6月21日 +主诉:胃脘部胀满不适半年,加重7天。 +病史:入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二科。入院时症见胃脘部胀满疼痛,胸闷,心慌,多于劳累或活动后气促,偶有胸部压榨性疼痛,下腹部隐痛,口苦口干,纳眠差,小便量少,大便质稀2~3次/日。 +既往史:有慢性胃炎病史13年。 +体格检查摘要:腹平软,全腹饱满,剑突下压痛、反跳痛(+),肝区叩击痛(+),双肾区叩击痛(一),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活跃。舌淡红,苔白腻,脉弦。 +胃镜示:胃底,黏膜充血,黏膜糊清,量中。胃体:黏膜潮红充血。胃角:弧形,光滑,未见溃疡。胃窦:黏膜花斑样充血水肿,局部斑片状潮红,见散在浅糜烂,蠕动活跃。球部:黏膜充血水肿,后壁见一0.3cm×0.5cm凹陷性溃疡,披白苔,边缘整齐。诊断报告: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②慢性浅表性胃炎。 +肝胆脾B超示:脂肪肝。 +【诊断】①慢性胃炎。②胸闷待查:冠心病? +【辨证】肝郁脾虚。 +【治法】疏肝解郁,补脾气养胃阴。 +【处方】太子参30g,茯苓20g,白术15g,淮山药30g,石斛15g,麦芽30g,甘草5g,丹参15g,素馨花10g,合欢皮15g,郁金10g,扁豆30g,白茅根30g。 +疼痛明显时,选用砂仁(后下)10g,木香10g,延胡索10g,佛 +第21章·慢性胃炎171 +手15g等。 +住院期间给予香丹针活血通络,参麦针益气养阴,口服耐信、洁维乐制酸保护胃黏膜。 +【按语】该病例中医以疏肝解郁,补脾气养胃阴为治疗大法。颜正华医案医案 +陈某,男,40岁,干部。 +首诊:1992年12月13日 +主诉:胃脘隐隐灼痛5年余。 +病史:胃脘隐隐灼痛,反酸,口中有异味,时有呃气,纳食、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胃镜提示:浅表性胃炎。 +【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肝火犯胃。 +【治法】清火舒郁止痛。 +【处方】左金丸加味。黄连3g,吴茱萸1.5g,白芍10g,煅瓦楞子30g,青皮5g,陈皮5g,旋覆花10g,枳壳10g,佛手6g,竹茹10g,茯苓20g。12剂,水煎服。 +服后症轻,又以此为基本方加减30剂,痊愈,胃镜查:胃黏膜正常。 +【按语】颜大师制方精悍,在认真分析主治病症的病机后明确立法,依法组方。颜大师认为郁火胃痛当以清火疏��止痛,常选用黄连、吴茱萸、茯苓、陈皮、旋覆花、佛手、川楝子、炒白芍、炒酸枣仁、夜交藤。其中黄连配吴茱萸,辛开苦降,黄连苦以降火又能泄肝,吴茱黄辛以解郁,佐茯苓健脾益胃,陈皮、佛手理气止痛, +172 +旋覆花降逆止呃以顺胃降之性,炒酸枣仁、夜交藤安神宁心。评析 +李振华大师强调在临证中尤须注意“实由虚所致,勿妄投开破”,因大多患者的病根仍源于中虚,在治疗过程中,重在补中培本,而兼以祛邪,冀其祛邪而不伤正,培本以绝其生邪之源的功效。李大师常用自拟加味香砂温中汤治疗本病,也体现了恢复脾胃功能的重要性。 +何任大师认为治疗本病首当分其虚实,大抵初病多实,久病多虚。虚证之中气虚亏、精微不化、升降失调者,常以补中益气汤加黄芩、黄连,以补其中气。至于脾虚失运,痞而食少者,则以和补脾元、行气散满。还主张用仲景之泻心汤类治疗寒热互结于心下,升降失常,阴阳不调而成之痞证。 +周仲瑛大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虽有气滞、热郁、湿阻、寒 +凝、中虚等多端,或夹痰、或夹食,但其基本病机总属胃气壅滞,邪实为滞,正虚亦能为滞。治疗常以“通降”为原则,通则胃气才能降和,不致滞而为痞为胀为满。至于调气通降之法临证之际须细细分之,例如寒热虚实并见者,倡导以“温、清、通、补”合法,但宜分清主次,审证求机。若为胃热气滞,肝胃不和者,主张泻肝以安胃之要法。 +邓铁涛大师治疗浅表性胃炎之肝郁脾虚证者以疏肝解郁、补脾气养胃阴为大法。 +颜正华大师认为肝火犯胃所致郁火胃痛者,治当以清火疏肝止痛,并佐降逆、宁心。 +第21章·慢性胃炎173第二节萎缩性胃炎邓铁涛医案医案 +吴某,女,47岁。 +(一)首诊:1978年3月9日 +主诉:胃痛30余年,加剧3个月。 +病史:患胃病30余年,近3个月加剧,纳呆消瘦,间歇性呕吐,某医院做纤维胃镜检查诊断: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胃下垂。经治疗未见好转。入院后经补液、解痉止痛、镇静、消炎等治疗,呕吐止,继以助消化药后渐好转,能进半流质食物,但每日进食仅仅50g左右,故体重仍在下降,几个月来共减重12kg。面色黄滞少华,唇黯,低热,大便7日未行。舌黯嫩、齿印、舌边有瘀点瘀斑,苔剥近于光苔,只于舌根部尚有疏落之腐苔,脉左弦细,右虚寸弱尺更弱。诊查:背部夹脊有多处压痛点。 +【诊断】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下垂。 +【辨证】气阴大虚,胃失煦养,血失鼓动,瘀阻脉络。 +【治法】补气健脾和胃,养阴救津,佐以活血通络,兼退虚热。 +【处方】太子参24g,茯苓12g,淮山药12g,石斛9g,小环钗(又名广东石斛)9g,丹参12g,鳖甲(先煎)30g,麦芽18g,甘草5g。7剂,水煎服。 +另:参须9g,每周炖服1次。 +(二)二诊:1978年3月15日 +低热退,精神较好,食量稍增,唯大便尚秘结难排,面色由黄滞转稍有润泽,唇黯,舌嫩色黯,苔薄白(中根部),舌边见瘀斑,脉 +174 +右细弱,左细而弦,稍滑缓。病有起色,治守前法,上方加减。 +【处方】太子参24g,茯苓12g,淮山药12g,丹参12g,石斛9g,小环钗9g,白术9g,鳖甲(先煎)30g,麦芽18g,火麻仁18g,甘草5g。7剂,水煎服。 +另:炖服参须9g,每5天1次。 +(三)三诊:1978年3月22日 +又见低热,开始有饥饿感,大便仍靠开塞露始能排出。舌嫩胖色黯,舌边有瘀斑,苔薄白润,脉缓细弱,右稍弦。 +【处方】太子参30g,茯苓12g,淮山药18g,石斛18g,小环钗9g,丹参15g,鳖甲(先煎)30g,麦芽18g,百合15g,甘草4.5g。7剂,水煎服。 +另:炖服参须9g,每4天1次。 +(四)四诊:1978年3月29日 +头痛头晕,月经来潮已3天,翌日将净,胃纳转佳,每餐能尽25g米饭,唇黯稍淡。舌黯嫩,瘀斑稍减少,苔薄白,尖部少苔,脉细数,右稍弦。 +【处方】太子参24g,百合24g,茯苓12g,淮山药12g,石斛9g,小环钗9g,白术9g,火麻仁18g,丹参12g,鳖甲(先煎)30g,麦芽18g,炙甘草6g。 +因月事未完,先去丹参,并嘱从第4剂起加丹参18g,百合加至30g,连服10剂,水煎服。 +仍炖服参须9g,每日1次,连服4天。 +(五)五诊:1978年4月12日 +体重比入院后最低时(41kg)增加3kg以上,有饥饿感,面色转好,面部较前饱满。舌黯,白苔复长,舌边瘀斑减少,脉细稍弦。 +【处方】太子参30g,茯苓12g,淮山药18g,小环钗18g,龟甲(先煎)30g,百合30g,素馨花6g,麦芽30g,丹参18g,大枣4枚,炙甘草6g。7剂,水煎服。第21章·慢性胃炎175 +(六)六诊:1978年4月18日 +病况继续好转,舌质淡黯,苔薄白(全舌有苔),舌边瘀斑缩小,脉缓稍弦。已于4月15日做纤维胃镜检查:慢性浅��性溃疡(已非萎缩性胃炎)。活检亦为慢性炎症细胞。 +【处方】太子参30g,茯苓12g,淮山药18g,小环钗15g,龟甲(先煎)30g,百合24g,素馨花6g,麦芽30g,丹参15g,大枣4枚,炙甘草6g。共服半个月。 +(七)七诊:1978年5月3日 +患者自觉良好,每日可食150~200g米饭,面色转润,颧部仍黯,唇淡。舌质淡嫩,有瘀斑,但色变浅,苔薄白,脉左细右稍弦。 +【处方】太子参30g,黄芪15g,茯苓12g,白术9g,淮山药18g,龟甲(先煎)30g,小环钗12g,丹参15g,麦芽30g,大枣4枚,甘草5g: +患者带药出院,继续到杭州疗养半年后恢复工作。追踪观察7年余,未见反复。 +【按语】从中医辨证角度来看,萎缩性胃炎实为本虚标实的虚损病。本病之虚,主要为脾胃亏虚,脾亏虚于阳气,胃亏虚于阴液,此为病发的前提和本质。其病机的成因则多由烦劳紧张,思虑过度,暗耗阳气,损伤阴液;亦有因长期饮食失节,缺少调养,致使后天损伤;亦可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大病失调所致。本病之实,多为虚损之后所继发,脾气亏虚,血失鼓动,血滞成瘀阻络,此为一;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停聚,此为二;瘀阻湿郁加之阴液亏损,则易引致虚火妄动,此为三。在治法上,补脾气,养胃阴,是治疗之根本。但标实不除,不能很好地固本,所以活络祛瘀,除湿化痰,清退虚热,亦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措施。 +上述病例,胃病三十余年,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之中,所谓劳倦伤脾是造成脾胃虚损的病因;纳呆,消瘦,体重下降,面色黄滞,唇黯,舌淡嫩,齿印,脉虚弱,胃下垂,是脾脏阳气亏虚的证候;舌苔光剥,呕吐,脉细,是胃之阴津亏损已甚的外候;胃脘疼痛,上腹 +176 +及背部夹脊压痛,舌边见瘀斑,是脉络瘀阻的见证;低热,大便秘结,脉弦,乃阴虚夹有虚热之故。处方用太子参、茯苓、淮山药、麦芽、参须、甘草以培补脾胃,健运其气;用石斛、小环钗、淮山药急救已伤之胃阴;用丹参、鳖甲益阴活络、通脉祛瘀兼清虚热。本证以虚损为本,瘀热为标,故遣方用药以培元气救阴津为主,祛瘀清热为辅,方与证合,故能建功。 +此病是伤于后天,消化吸收之功能甚差,故培补不能急于求成,骤投大温大补之厚剂,不然只能滞其胃气,灼其胃阴;救护胃阴亦不能过于滋腻,以免壅阻脾脏阳气的恢复;活络祛瘀要防破血太过,清退虚热要防伤阳。治疗本病时,培元宜用太子参、淮山药、茯苓、炙甘草等,虽补力不及党参、黄芪,但不会滞气助火,再反佐以麦芽使之易于受纳,这对于消化吸收功能甚差、胃阴已伤的本病患者是恰到好处的。其在使用参须时是颇有考虑的,脾胃大虚,不求助参力不行,故选用补力稍缓之参须,并根据脾胃渐复的情况逐渐加密投药次数,不图急功,俟其胃阴渐复元后再用黄芪。至于救胃阴,特别是舌苔光剥者,石斛、小环钗、淮山药最为相宜。活络通瘀,清降虚热,丹参配鳖甲较为妥贴。至于化湿浊,宜选用药性较平和之扁豆、茯苓、鸡蛋花、麦芽等,切忌用温燥之品,因为易伤元气与胃阴,胃阴不复,病机不转,则犯虚虚之弊。 +患病日久,“穷必及肾”,损及他脏,脾胃属土,肝属木,脾虚往往肝气乘之,故治疗时不能忽视与肝肾肺的关系,于适当之时加调养肝肺肾之品。本病例在治疗中曾用素馨花、龟甲、百合等品,就是根据这一思想。李玉奇医案医案 +于某,男,43岁。 +第21章·慢性胃炎177 +(一)首诊:1995年9月20日 +主诉:胃脘部胀痛反复发作7年余,加重2个月。 +病史:胃脘胀痛,每因受凉、情志不遂而发作或加剧,曾多次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现仍胃脘胀痛,嘈杂,反酸,纳呆,近期消瘦明显,触诊剑下触痛明显,无肿块,舌暗红尖赤,舌体瘦薄,少苔,脉沉弦。 +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部黏膜局部增生。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虚寒化热。 +【治法】健脾清热,疏肝活血。 +【处方】党参20g,苦参10g,姜黄10g,白芥子15g,郁金15g,桃仁15g,柴胡20g,茴香5g,黄连10g,沉香5g,甘草10g,蚕沙10g。6剂,每剂水煎3次,混匀后3次口服完,每日早晚服1次,1日半服完1剂。 +同时服李大师研制的国家八五攻关科技成果奖产品,阻癌胃泰(黄芪、莪术、白及、重楼等组成),每包20g,每日2包,早晚口服。 +患者服完第1剂后,自觉胃脘部结节像冰块一样逐渐溶化,并顺小腹流下,自觉胃脘小腹部发凉,外敷热水袋,则溶化加速,无泄泻;6剂服完,食欲大增,自觉病去大半。 +(二)复诊:1995年12月14日 +患者自觉胃脘部诸症已基本痊愈,唯自觉两胁下仍有两点块状物未溶化完(自诉约一横指宽)。 +继服上药至38剂,服阻癌胃泰145包时,患者一切如常,体重增加,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示:炎症,增生消失。 +【按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多反复难愈,病程较长。李大师认为胃脘之疾,其成因不外虚实寒热、气滞血瘀,萎缩性胃炎乃是上述成因最后演化的结果,亦即由郁变瘀,由瘀而变腐,由腐 +178 +而成痈。在治疗上主张治本从病而治,治标从证而治。治本扶正补脾,去腐生新;治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药用党参、甘草健脾;柴胡、苦参、郁金疏肝;桃仁、姜黄、郁金活血化瘀消癜积;白芥子、茴香、沉香理气和胃止痛;黄连、蚕沙清热和胃。诸药配伍,共取健脾、清热、疏肝、化瘀之效。配合健脾清热,行气活血,化瘀散结之阻癌胃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张镜人医案一、医案一 +郭某某,女,62岁。 +(一)首诊:1998年11月30日 +主诉:胃脘胀满刺痛1年。 +病史:胃脘胀满刺痛,嗳气频频,纳食少。舌苔腻,脉细。既往有肝硬化、食管憩室、萎缩性胃炎、重度肠化生病史。【辨证】肝胃不和,湿热中阻。 +【治法】调肝和中,化湿清热。 +【处方】炒白术10g,炒白芍10g,炙甘草3g,制香附10g,广郁金10g,九香虫10g,炙延胡索10g,香扁豆10g,淮山药10g,紫苏梗5g,炒黄芩10g,旋覆花(包)10g,代赭石30g,香橼皮10g,香谷芽10g,徐长卿10g,白花蛇舌草30g,连翘10g。 +(二)二诊:1999年3月 +胃脘胀满刺痛、嗳气俱减,时有嘈杂灼热感,肝区作胀,泛泛不舒,舌苔腻,脉细弦,再守前方。 +【处方】炒白术10g,赤芍10g,白芍10g,炙甘草3g,石斛10g,炒黄芩10g,连翘10g,银花藤30g,炒知母10g,炒黄柏10g,香扁豆10g,淮山药10g,炙延胡索10g,炒陈皮5g,炒竹茹5g,预知子30g,白英15g,蛇果草15g,香谷芽12g,白花蛇舌草30g。 +第21章·慢性胃炎179 +治疗1年后症状减退,1999年11月在某市级医院做胃镜检查示:食管中段隆起,慢性胃炎。病理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轻度肠腺化生。X线示:食管未见异常改变。肝功能、白球蛋白均正常。胃镜、病理亦证实由萎缩性转为浅表性,患者建立起信心进一步治疗。 +【按语】脾胃升降的生理活动,全赖肝胆的疏泄功能,肝胆疏泄功能减退,则脾胃升降秩序乖常,胀满又作,治疗当遵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法则。在以上处方中体现了寒温相适,升降并调,营阴兼顾,虚实同理。 +二、医案二 +陆某某,男,50岁。 +首诊:1999年 +病史:胃脘胀满不适,时有嗳气,纳食少,便溏次多。苔薄黄腻,脉细。 +1999年3月曾在某市级医院做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伴浅表糜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球炎,Hp(+),病理报告示:萎缩性胃炎伴急性活动,不典型增生,个别腺体增生,个别腺腔扩张,偶见肠上皮化生,另见炎性渗出坏死。 +既往有脂肪肝病史。 +【诊断】萎缩性胃炎伴浅表糜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球炎。 +【辨证】肝胃不和,脾运失建。 +【治法】调肝和胃,健脾助运。 +【处方】炒白术10g,旋覆花(包)10g,代赭石30g,制香附10g,广郁金10g,佛手片5g,炒白芍5g,炙甘草3g,玉蝴蝶10g,预知子10g,徐长卿15g,象贝母10g,海螵蛸15g,炒山楂10g,炒神曲10g,防风炭10g,香谷芽10g,白英15g,白花蛇舌草30g,槐花 +180 +另:保和片,每次4片,每日3次。 +患者服药半年后,胃脘已舒,纳谷转馨,便溏亦实。经某市级医院复查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他未见明显异常。溃疡、糜烂,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与炎性渗出坏死都消失。 +【按语】处方肝胃并调,用制香附、广郁金、佛手片、预知子、徐长卿,加强疏肝理气功效。张大师临床擅用解毒药及早控制传变过程,从而促其逆转。肝与胃木土相克,胃与脾表里相关,胃痛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故张大师治疗慢性胃炎,兼顾三脏,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是治疗本病的大法。采用芍药甘草汤、旋覆代赭汤、香苏散、柴胡疏肝散诸方之复合,虚实兼顾,寒温得宜,升降并调,气血同治,常用白术,扁豆健脾助运;白芍,甘草缓急安中;紫苏梗、香附理气畅膈,温而不燥;延胡索、八月札(预知子)调营止痛,散而能润;香谷芽和胃进食;黄芩苦寒沉降,泄热除湿。若疼痛较甚,加九香虫、玉蝴蝶;胀满不已加炒枳壳;胃脘灼热,加连翘、炒知母;嗳气加旋覆花、代赭石;泛酸加煅瓦楞子、海螵蛸;嘈杂加炒山药;便溏加炮姜炭、防风炭;便结加全瓜蒌、望江南;胃部溃疡加凤凰衣、芙蓉叶;肠腺化生,异型增生加白花蛇舌草、白英、蛇果草防止细胞突变。三、医案三 +患者,女性,52岁。 +(���)首诊 +主诉:慢性萎缩性胃炎13年。 +病史:胃镜报告黏膜广泛萎缩、固有腺体明显减少,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明显效果,终年胃脘隐痛,嘈杂,似饥而不欲食,体弱消 +瘦。舌体瘦中部有裂纹,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沉细而无力。【辨证】胃阴不足,虚热内生,热郁胃中,胃气不和。 +【治法】滋阴养胃,理气止痛缓急。 +【处方】自拟地芍止痛饮加味。生地黄20g,白芍20g,天花第21章·慢性胃炎181 +粉20g,麦芽20g,焦山楂20g,公丁香5g,陈皮15g,枳壳15g,厚朴15g,石斛15g,麦冬15g,甘草15g,砂仁15g。 +服药14剂,胃脘明显舒适,食欲有所增进。 +(二)二诊 +再服35剂,诸症消失。 +上方又坚持服药半年余,胃镜报告正常,遂停药观察。 +【按语】张大师发现该病胃黏膜萎缩、胃襞变薄、胃酸以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甚则完全无游离酸,与中医胃阴虚、胃津液缺乏极为相似。胃阴不足,故表现为脘腹不适,隐隐作痛,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口燥咽干,两目干涩,大便秘结,舌体瘦,质干红少津,脉细数。胃阴不足则胃阳偏亢、虚热内生,热郁胃中,胃气不和,故胃脘隐隐作痛,饥不欲食;胃阴亏虚不能上滋咽喉,则口燥咽干;不能下润大肠,则大便秘结;胃失津液濡润,胃气失和,则胃脘痞闷不舒;阴虚热扰,胃气上逆,则干呕呃逆等。张大师自拟地芍止痛饮治疗该病胃黏膜广泛萎缩、固有腺体减少等屡用屡验。药用:生地黄20g,白芍20g,公丁香5g,陈皮15g,枳壳15g,厚朴15g,石斛15g,麦冬15g,甘草15g。其中生地黄滋阴养胃、清热生津,配以石斛养胃生津、滋阴除热,麦冬益胃生津、养阴除烦,加强滋阴养胃之力;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且有缓急止痛、缓解痉挛的功效。正如吴鞠通所说“复胃阴者莫若甘寒”。另外少佐公丁香芳香醒脾,使其滋而不腻;厚朴、枳壳、陈皮理气和胃而导滞。诸药相伍,共奏滋阴养胃、理气止痛缓急之功。治疗以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手足心热、脉细数等为主症,辨证以胃阴虚为主,同时结合胃镜报告胃黏膜萎缩、腺体减少、胃液分泌不足者,效果理想。该方禁用于胃寒、胃液分泌过多的胃炎患者。 +经过大量实践张大师发现,治疗萎缩性胃炎要善于循序渐进,症状消失后,还应该坚持服药,直到胃镜(病理)检查恢复正常,否则病尚未愈,每易复发。 +182 +何任医案医案 +翟某,女,50岁,某丝织厂工人。 +(一)首诊:1986年7月14日 +病史:1986年6月因吐泻后,胃脘部不舒至今,消瘦日甚。7月13日晨又呕吐,大便稀而次多。月经提早行,四肢乏力,苔白脉濡。以其初由饮食所伤,未能及时治愈。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 +【治法】消积散痞。 +【处方】半夏泻心汤加白芍、神曲、鸡内金、平地木。连服5剂,脘舒而停药。 +(二)二诊:1986年9月15日 +胃脘不适,嗳气频频,大便偏稀每日2次,舌苔光,脉弦。【治法】和胃消痞。 +【处方】半夏泻心汤加预知子、姜竹茹、焦神曲。(三)三诊 +服药12剂后,胃脘不舒已瘥愈。经某医院B超检查肝胆无异常。做胃镜诊为:胃炎、十二指肠炎。病理检验为:“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以后,仍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加减。一度大便次数多而稀。加用诃子肉、煨益智仁、苍术、广木香、薏苡仁等。经治以后,由每餐只能吃几匙稀粥,渐次增加到一碗半米饭,面色亦渐转正。复用益气健脾,并酌加黄芪、砂仁、厚朴等。 +(四)四诊 +1987年6月间又轻度复发,经服用前方后,饮食正常,大便日下,并恢复工作。再做胃镜复查示:浅表性胃炎(某医院纤维胃镜B29235号)。病理检验(872966)示:胃窦黏膜炎,轻度活动性。第21章·慢性胃炎183 +以后偶因饮食不慎复发,按上方治疗即愈。 +【按语】痞满者,满而不痛为痞,痞则闭而不开,满则闷而不舒。其病在胸膈气分。虽外胀急,但不知饥。所谓:“太阴所至为痞满。”脾不能引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伤寒、杂病治痞,虽有苦泄、辛散之分。然本例杂病痞满,用半夏泻心汤为主者,在于和胃降逆,开结散痞。诚如《医方考》所谓:“以既伤至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为天地不交而成否,故曰痞。泻心者,泻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气;芩、连之苦,所以泻痞热;已下之后,脾气必虚,人参、甘草、大枣所以补脾之虚也。” +此例痞满,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按慢性胃炎为胃黏膜炎性病变,病程长、症状持续并反复发作。按胃镜和病理学所见,常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几种。近年有认为慢性胃炎常可兼有浅表性和萎缩性病变。其症状多见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并持续或反复发作。国外学者经过追踪观察,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数进展为萎缩性胃炎。本患者经治疗后,除了症状改善、消失,饮食增加,恢复工作外,其胃镜检查及病理检验,前后对比,说明治疗是有成效的。李振华医案一、医案一 +王某某,女,40岁。 +(一)首诊:2005年6月18日 +主诉:胃脘胀满6年余,常因情志不畅、饮食失宜而加重。 +病史:1999年始胃脘部胀满不适,伴食欲下降、食量减少等症,平素自服“胃必治”“健胃消食片”等药,病情有所好转。延至184 +2004年4月底,至河南省人民医院电子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口服胶体次枸橼酸铋、阿莫西林、胃蛋白酶,病情减轻。停服药物月余后,病情再次加重,继服上药效果不佳。现胃脘痞满怕凉,畏进凉食,纳差乏力,大便秘结,劳累、心情不舒或饮食稍有不慎则病情加重。望之面色少华,神情倦怠。舌质淡,体稍胖大,边有齿痕,苔稍白腻,脉沉细弦。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脾虚肝郁,胃失和降,中阳不振。 +【治法】健脾疏肝,温运中焦,消食和胃。 +【处方】香砂温中汤加减。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旱半夏10g,香附10g,木香6g,厚朴10g,乌药10g,枳壳10g,沉香3g,郁金10g,刘寄奴15g,桂枝5g,白芍10g,西茴10g,砂仁6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二)二诊:2005年7月9日 +服药20剂,患者大便每日1次,质软,排便通畅,胃脘胀满及食欲有所好转,感口干。此为脾胃有健运之象,积滞渐化,大肠传导之职复常;口干为方药稍嫌温燥,故加知母12g滋阴润燥,以防阴伤;莱菔子15g下气宽中,加强全方消痞除胀之功。 +【处方】香砂温中汤加减。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旱半夏10g,香附10g,木香6g,厚朴10g,乌药10g,枳壳10g,沉香3g,郁金10g,刘寄奴15g,桂枝5g,白芍10g,西茴10g,砂仁6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知母12g,莱菔子15g,甘草3g。 +(三)三诊:2005年8月9日 +继服30剂,胃脘胀满、口干消失,食欲增强,饮食好转,为脾复健运、胃复和降之象。食凉菜、水果时仍感胃脘不适,为脾虚尚未完全复常,中焦仍有寒象,故遵原治则上方加太子参15g,西茴加量为12g,以增益气健脾、温中祛寒之功。 +【处方】香砂温中汤加减。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旱半夏10g,香附10g,木香6g,厚朴10g,乌药10g,枳壳10g,沉香 +第21章·慢性胃炎185 +3g,郁金10g,刘寄奴15g,桂枝5g,白芍10g,西茴12g,砂仁6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知母12g,莱菔子15g,太子参15g,甘草3g。 +药尽患者自述症状均已消失,复查胃镜提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嘱服香砂六君子丸、逍遥丸、理中丸,每日各服1次,以资巩固。 +【按语】香砂温中汤方中以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以促运化;脾虚失运每致痰湿凝聚,故加陈皮、旱半夏、甘草取二陈汤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香附、厚朴、乌药、木香、枳壳疏肝理气,调中除痞;乌药、沉香行气散寒,温降调中;气滞日久,经络必致不畅,故用郁金、刘寄奴苦泄行散,活血通络,且取刘寄奴芳香醒脾开胃、消食化积之功;桂枝温运脾阳,化痰饮,合白芍一散一收,使桂枝辛散而不致伤阴;西茴理气和胃,温中祛寒;砂仁、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醒脾开胃,消食化积。诸药共奏疏肝理气、健脾温中、通降和胃之功。李大师认为,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日久转化而来,其病理特点多为脾虚、肝郁、胃滞。据其病机特点当以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为治则,但需随其偏盛而加减用药。由于其病程已久,当坚持服药半年左右。 +二、医案二 +王某,男,55岁,干部。 +(一)首诊:2005年3月21日 +主诉:间断性胃痛胀满10余年。 +病史:1995年因过食生冷、油腻致胃脘隐痛,长期服用中西药,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每因饮食不调或情志不遂而加重。2005年元月因情志不畅加之饮酒,致病情加重,经胃镜及胃黏膜组织活检,诊断为浅表-萎缩性胃炎。现症见胃脘胀满,食后胀甚,嗳气频作,胃部不时隐痛,痛连两胁,食少,每日主食仅250g,大便溏薄,每日1~2次,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欠佳,频发嗳气,上 +186 +腹部轻微压痛。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脾虚,肝郁,胃实。 +【治法】健脾益气,疏肝和胃。 +【处方】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党参10g,土炒白术10g,陈皮10g,旱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厚朴10g,��壳10g,郁金10g,乌药10g,延胡索10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 +忌食辛辣、生冷、油腻之品,畅情志,勿过劳。 +(二)二诊 +服药15剂,胃脘疼痛、胀满及食后胀甚、嗳气等症大减,食量增加,日进主食350g,精神好转,肢体较前有力。大便仍溏,每日1~2次。舌脉基本同前。此为脾胃之气渐复,肝郁趋向条达,大便溏乃脾虚日久,效不更方,原方加泽泻、炒薏苡仁。 +【处方】党参10g,土炒白术10g,陈皮10g,旱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厚朴10g,枳壳10g,郁金10g,乌药10g,延胡索10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泽泻15g,炒薏苡仁30g。25剂,水煎服。 +(三)三诊 +服上方25剂后,精神、饮食、体力、纳食、大便均正常,面色趋于红润,体重增加2kg。但每于情志不畅、进食过量或进食生冷之品时,仍感胃部胀满不适。舌质淡红,舌体稍胖大,舌苔薄白,脉象沉细弦。证属脾、肝、胃之功能趋向恢复,仍以上方去泽泻,加炒山药以巩固。 +【处方】党参10g,土炒白术10g,陈皮10g,旱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厚朴10g,枳壳10g,郁金10g,乌药10g,延胡索10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炒薏苡仁30g,炒山药20g。 +上方继服30剂,诸症完全消失,饮食正常,体重共增加3kg,第21章·慢性胃炎187 +舌质淡红,舌体正常,舌苔薄白,脉稍弦细。2005年6月10日经胃镜复查及病理检查结果示:轻度浅表性胃炎;原萎缩性胃炎痊愈。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香砂六君子汤”为清代名医汪昂撰著的《医方集解》里的处方,较适应于脾、胃、肝的相互为病。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陈皮、半夏、砂仁和胃降逆;香附配陈皮、砂仁可疏肝理气。以此方为基础,据肝、脾、胃偏虚、偏实、偏寒、偏热之不同,随证加减。该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药性平稳,很适用于脾胃气虚之证。正如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其《医方妙用》中说:“香砂六君子汤,百病可以此收功。”可见此方对恢复脾胃功能之妙。 +三、医案三 +患者,女,43岁,银行职员。 +(一)首诊:1985年9月20日 +主诉:胃脘痞满反复发作4年。 +病史:自述因工作繁忙,饮食无规律,加之情志不畅,致胃脘胀满反复发作。经服多种西药、中成药仅取一时之效。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现胃脘胀满,隐痛时作,连及两胁,每日勉强进食约100g,食不知味,疲乏无力,常因劳累及情志不畅而加重。望之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弦细无力。 +【诊断】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辨证】脾虚肝郁,胃失和降。 +【处方】党参15g,白术2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10g,砂仁6g,香附12g,枳壳10g,川芎10g,炙甘草5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二诊:1985年9月30日 +服药后脘胁胀满减轻,胃脘隐痛发作间隔时间延长,食量增188 +加。效不更方,继服15剂。 +(三)三诊:1985年10月15日 +诸症明显减轻,纳食知味。继以上方稍事加减,调治半年,患者脘胁胀满及胃痛未发作,余症悉平。胃镜复查:慢性浅表性胃炎。 +【按语】本患者为饮食所伤,损及脾胃,脾虚运化失司,胃弱失其和降,则致胀满、胃痛、纳差等症;脾虚日久,“土虚无以荣木”,加之情志所伤,使肝脏疏泄失常,则胀痛连及两胁;气虚血亏,形体失养,则面色萎黄,消瘦乏力;舌脉均为脾虚肝郁之象。其证总属脾虚、肝郁、胃滞。香砂温中汤方中以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取四君子汤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立足补虚;辅以陈皮、半夏、枳壳助胃之降,行胃之滞;木香、砂仁助脾之运,疏脾之郁;香附、川芎一为气中血药,一为血中气药,以理气和血,疏肝解郁,取“治肝则可安胃”。诸药相合,共奏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之功,药证相符,则取效彰著。李大师认为,本病胃黏膜萎缩,特别是伴肠上皮化生者,亦称癌前病变,属难治之证。方药有效,亦需坚持服药,在食欲增加,胃消化功能尚未恢复之时,宜适量控制饮食,并防止情志所伤。据李大师近20年研治此病观察,凡坚持服药,均未出现癌变,一般需服药半年至1年以上,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四、医案四 +患者,男,54岁,干部。 +(一)首诊:1987年4月3日 +主诉:反复胃满腹胀10年余。 +病史:自述1997年因情志不畅出现胃满腹胀,以后常因饮食失宜或情志不畅使病情加重。1986年4月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多年���经常出现胃满腹胀,时轻时重,嗳气频作,喜温喜按,饮食减少,食后胀满,下午 +第21章·慢性胃炎189 +及夜间尤甚,大便溏,日行1或2次,四肢倦怠乏力。望之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皮肤干燥。舌质淡,苔薄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细无力。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 +【辨证】肝郁脾虚,中阳不足,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理气,温中健脾,降气和胃,除胀消痞。 +【处方】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乌药19g,丁香5g,干姜10g,山楂15g,神曲12g,麦芽12g,炙甘草3g。15剂,水煎服。 +嘱饮食适宜,忌食辛辣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之物。 +(二)二诊:1987年4月28日 +胃满腹胀明显减轻,已无嗳气,饮食增加,形体较前有力,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舌体肥大,脉象细弦。脾有健运之机,肝有疏理之象,胃有通降之况,脾肝胃同治,补疏通并行,病机已有好转。为防过用疏理耗伤正气,上方去丁香、厚朴,党参改为15g。 +【处方】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乌药19g,干姜10g,山楂15g,神曲12g,麦芽12g,炙甘草3g。继服20剂。 +(三)三诊:1987年5月18日 +胃满腹胀基本消失,纳食复常,形体有力,脾肝胃之虚滞病机已大为改善,唯其病程较久,在上方基础上,随其脉证略作调整治疗至年底,诸症消失,体重增加,面色红润。经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活检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按语】本案病因乃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导致肝郁脾虚,中阳不足,胃失和降。取香砂温中汤加减治之,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干姜、炙甘草温中健脾益气;香附、乌药疏肝理气解郁;陈皮、半夏、砂仁、厚朴、丁香降气和胃消痞;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积开胃。全方针对肝郁、脾虚、胃滞的病机特点,集疏肝、健脾、和胃、消积、降气等药于一炉,通中有补,补中寓行,使脾虚得健,肝 +190 +郁得疏,胃滞得和,而收佳效。朱良春医案医案 +白某,女,53岁,干部。 +(一)首诊:1988年12月15日 +主诉:胃脘胀痛7年,加重1年。 +病史:患者自1982年秋季始,常感脘胀不适,偶伴隐痛,时轻时剧,未曾介意,1983年有增剧之势,乃自服胃痛成药“胃必治”,略有好转,旋又加重。遂去医院求治,乃作一般常规处理,病情未见减轻,延至1984年春季,做胃镜检查,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症治疗,中西药物并进,病情有所稳定。1988年因工作劳累,加之精神刺激,病情加剧,脘胀纳减,偶有烧灼感,便溏,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自觉不支,而住院进一步检查。复做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中西药物治疗,收效不够满意,思想负担较重,由友人介绍前来求治。近年来体重减轻8kg,眩晕倦怠,面色少华,口苦纳呆,脘胀,隐隐作痛,脘部按之稍舒,有时午夜胃内有烧灼感,得食稍安,便溏,日1~2行,夜寐欠实,多梦纷纭。舌质胖紫,舌苔薄黄,脉弦细。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辨证】肝郁胃壅,气虚血瘀。 +【治法】疏肝和胃,益气消瘀。 +【处方】柴胡4g,生白芍15g,广郁金15g,炒白术12g,生黄芪15g,莪术6g,怀山药20g,鸡内金10g,丹参15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徐长卿15g,甘草6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二诊:1988年12月26日 +药后脘胀稍减,纳谷略增,神疲较振,舌质紫色稍减,苔薄,脉第21章·慢性胃炎191 +细小弦,此佳象也。效不更方,前方加减继续进服。 +【处方】广郁金15g,炒白术12g,生黄芪15g,莪术6g,怀山药20g,鸡内金10g,丹参15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徐长卿15g,玉蝴蝶6g,凤凰衣6g,甘草6g。20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三诊:1989年1月20日 +体重增加3kg,脘胀悉释,眠食颇安,便溏亦实,改予散剂以巩固之。 +【处方】生黄芪120g,炒白术90g,莪术45g,山药120g,鸡内金45g,玉蝴蝶45g,凤凰衣45g,蒲公英120g,白花蛇舌草120g,丹参90g,广郁金90g,甘草45g。 +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次5g,每日3次,食前半小时服。 +药粉服至1989年3月24日,诸象均除,体重恢复至62kg,自觉精神振爽,乃复做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未见萎缩及肠上皮化生,基本治愈,嘱注意劳逸结合以巩固之。 +【按语】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痞”“胃脘痛”范畴,其病检见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易继发胃癌,故患者思想负担较重。其病位虽在胃,却与肝胆脾肾诸脏之功能失常有关,尤以中焦气机之失调,更为病机之关键。患者多有饮食失节,饥饱不时,辛劳过度,或情志失调等因素,如不及时治疗,常致本病。故此���例往往表现为肝郁胃壅,或湿热中阻,或气阴两伤,或中虚气滞,或脾虚中寒等证型,且多兼夹混杂,故立法用药,必须面面俱到,既总体辨证,又具体施治,如斯方能丝丝入扣,收效始著。 +本例主要表现为肝郁胃壅,但“久病多虚”“久病多瘀”,又见气虚血瘀之象,故用药既着眼于疏肝和胃,又佐益气消瘀,尤其效捷也。方中以柴胡、白芍、郁金疏肝解郁;黄芪配莪术、山药配鸡内金是消补并进,对中虚夹瘀之候最合,达到补不壅中,消不伤正之目的。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可清肝胃之郁热,与丹参、莪术相伍,又是抗黏膜细胞萎缩及抑制肠腺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最 +192 +佳药物,这是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角度而采取的措施。至于白术补气健脾,亦为要药,因此病患者,多见便溏之象,而便溏又为观察此病进退之症状之一:凡病情向愈,即便溏转实;病情进展,则便溏加剧,可供参考。徐长卿为消除胃胀之卓效药,既能和胃消胀,又能止痛安神。至于玉蝴蝶、凤凰衣二药,尤为护膜安中之佳品,加用之多能增强药效。服汤药得效后,即可改为散剂巩固 +之,以方便服用,而求根治。此外,如有舌红、口干等阴虚见症者,可加川石斛、北沙参、枸杞子等养阴之品;中寒甚者,加川桂枝、高 +良姜以温中散寒。评析 +邓铁涛大师认为从中医辨证角度来看,萎缩性胃炎实为本虚标实的虚损病。本病之虚,主要为脾胃亏虚,脾亏虚于阳气,胃亏虚于阴液,此为病发的前提和本质。本病之实,多为虚损之后所继发,如血瘀阻络,痰湿停聚和虚火妄动。在治法上,补脾气,养胃阴,是治疗之根本。但标实不除,不能很好地固本,所以活络祛瘀,除湿化痰,清退虚热,亦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措施。 +李玉奇大师认为胃脘之疾,其成因不外虚实寒热,气滞血瘀,萎缩性胃炎乃是上述成因最后演化的结果,亦即由郁变瘀,由瘀而变腐,由腐而成痈。在治疗上主张治本从病而治,治标从证而治。治本扶正补脾,去腐生新;治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张镜人大师认为因肝与胃木土相克,胃与脾由表里相关,胃痛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应兼顾三脏, +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是治疗本病的大法。临床时又擅用解毒药及早控制传变过程,从而促其逆转。特别强调治疗时要善于循序渐进,症状消失后,还应该坚持服药,直到胃镜(病理)检查恢复正常,否则病尚未愈,每易复发。 +第21章·慢性胃炎193何任大师认为本病有些表现类似于满而不痛,闭而不开,闷而不舒之痞满,其病在胸膈气分。用半夏泻心汤以和胃降逆,开结散痞,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 +李振华大师认为本病胃黏膜萎缩,特别是伴肠上皮化生者, +亦称癌前病变,属难治之证。临床喜用香砂温中汤加减治疗,起 +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之功,因本病病程较长,容易复发,故若方药有效,需坚持服药。 +朱良春大师认为本病多属于“胃痞”“胃脘痛”范畴,其病检见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易继发胃癌。其病位虽在胃,却与肝胆脾肾诸脏之功能失常有关,尤以中焦气机之失调,更为病机之关键。第三节残胃炎徐景藩医案医案 +李某,男,53岁,干部。 +(一)首诊:于1993年5月28日 +主诉:反复上腹部疼痛、痞胀不适二十余年,加重1个月。 +病史:患者1966年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大出血而行毕Ⅱ式次全切除手术。术后2年出现上腹部疼痛、痞胀、伴有胃中嘈杂不适、口苦纳差、恶心呕吐等,长期选用中西药物治疗,病情仍时作时缓。1个月前因烦劳过度,饮食失节,病情加重,在某大医院做胃镜及病理检查提示:中度浅表萎缩性残胃炎伴胆汁反流;重度浅表糜烂性吻合口炎。给予胃复安、多潘立酮、三九胃泰冲剂等常规治疗近1个月,病情未减且呈加重之势,遂请徐大师诊治。症见胃脘隐痛或刺痛,晨起空腹为甚,食后稍减,脘痞腹微胀,嗳气不畅,胃中嘈杂似饥,欲食不多,口苦194 +咽干,欲饮不多,恶心,呕吐少许苦水胆汁,大便偏干,2日1行,形体瘦长,神疲乏力。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底脉络暗滞纡曲,苔薄腻微黄,脉弦细濡。 +【诊断】残胃炎(浅表萎缩性残胃炎伴胆汁反流;重度浅表糜烂性吻合口炎)。 +【治法】清热利湿,和胃降逆,兼以益气养胃行瘀。 +【处方】黄连3g,川厚朴6g,柿蒂6g,陈皮10g,佛手10g,刀豆壳10g,法半夏10g,公丁香4g,麦冬30g,冬瓜仁30g,石见穿15g,木蝴蝶5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嘱服药后仰卧片刻,注意保暖,清淡饮食,少食多餐,晚上睡眠时头及上背部稍垫高,尽量以左侧卧位为宜。 +(二)二诊 +服药后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减轻。原方再进。 +【处方】黄连3g,川厚朴6g,柿蒂6g,陈皮10g,佛手10g,刀豆壳10g,法半夏10g,公丁香4g,麦冬30g,冬瓜仁30g,石见穿15g,木蝴蝶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三诊 +呕吐止,口苦减,大便正常,薄腻黄苔渐化,此湿热得清,余证尚存。原方去黄连、法半夏、冬瓜仁,加太子参15g,丹参15g,炒枳壳10g,以增益气和胃行瘀之力。 +【处方】川厚朴6g,柿蒂6g,陈皮10g,佛手10g,刀豆壳10g,公丁香4g,麦冬30g,石见穿15g,木蝴蝶5g,太子参15g,丹参15g,炒枳壳10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四)四诊 +服10剂后仅觉胃脘空腹时稍有隐刺痛,仍有胃脘痞闷嘈杂,口干微苦,神疲乏力。舌质黯红,舌边瘀斑稍减,脉弦细弱。 +【辨证】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胃失和降。 +【治法】益气养阴,理气行瘀,和胃降逆。 +【处方】残胃饮加减。醋柴胡10g,炒白术10g,白芍10g,五灵脂第21章·慢性胃炎195 +10g,石见穿10g,丹参10g,刀豆壳10g,柿蒂10g,佛手10g,炒枳实6g,太子参20g,麦冬20g,石斛12g,谷芽15g。 +连服2个月,症状基本消失,体重增加7kg,复查胃镜及病理示:轻度浅表性残胃炎,黏膜萎缩已不明显,吻合口处充血糜烂性改变消除,呈红白相间象。 +病获显效而出院。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乃因胃手术后脾胃损伤,胃阴不足,木火偏旺,由气及血,胃络瘀滞,脾运日迟,湿热内生。治疗先宜清热化湿,和胃降逆为主,兼以养胃益气行瘀。后因气阴两虚,气血瘀滞,故治以益气养阴,理气行瘀,和胃降逆,以残胃饮为基本方化裁。评析 +徐景藩大师以益气养阴、理气化瘀、和胃降逆之残胃饮立方化裁治疗脾胃损伤,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胃失和降之萎缩性残胃炎,获效明显。参考文献[1]郭淑云.李振华论脾胃气虚导致慢性胃痛的病机与证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6):466. +[2]李郑生,黄清.李振华教授治疗脾胃病体会[J].河南中医学院,2008, +142-146. +[3]郭淑云.李振华脾易虚胃易滞肝易郁病机学思想诊治举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58-67. +[4]何任.脾胃病证诊治说略[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28-29.[5]何任.舒胃饮治心下痞[J].新中医,1991,(2):18. +[6]叶放,霍介格,周仲瑛,等.周仲瑛教授辨治脾胃病验案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3):180-181. +[7]过伟峰,何小刚,高向丽,等.周仲瑛教授从肝胃失和论治慢性胃痛的经验 +196 +[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325-327. +[8]柳红芳.胃痛的中医治疗一介绍颜正华教授辨证施治的经验[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8(6):300-301. +[9]邓铁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邓铁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47-50. +[10]徐子亮,刘华珍.李玉奇博士医案四则[J].吉林中医药,1996(3):6-7. +[11]叶建华.张镜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四则[J].中医文献杂志,2000,3:28-29. +[12]何任.杂病验案选述(之二)[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14(4):46-47. +[13]李振华.谈脾胃病的成因及治疗[J].河南中医,2008,28(3):1-4. +[14]郭淑云.李振华教授治疗痞满经验[J].中医研究,2007,20(7):49-50. +[15]梁启明.名老中医徐景藩辨治残胃炎经验拾萃[J].新中医,1994(11):1-2. +第22章消化性溃疡第一节胃溃疡邓铁涛医案医案 +张某,男,52岁。 +(一)首诊:1973年2月10日 +主诉:上腹部间歇性疼痛10余年,加重1个月。 +病史:10余年前上腹部间歇性疼痛,伴吞酸嗳气,神差纳减。近月来症状加剧,发作频繁,饥饿则发,进食缓解,纳差口淡,时而口干苦(可能与服阿托品有关),脘腹痞胀,大便溏薄。胃肠钡剂检查,诊为胃溃疡合并慢性肥厚性胃炎,胃小弯距贲门约2cm处有一0.9cm×1.6cm椭圆形龛影。人院后曾用西药治疗8天,症状不减,疼痛反而加重。X线检查,其龛影增大为1.1cm×1.6cm,深约0.9cm,似穿透至浆膜下层。经会诊主张及时手术,但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要求中医诊治。查:舌质淡黯,苔白厚浊,脉弦细。 +【诊断】胃溃疡合并慢性肥厚性胃炎。 +【辨证】脾虚运化失职,气血湿浊郁滞。 +【治法】健脾胃,化湿浊。 +【处方】党参、茯苓、白术、扁豆花、薏苡仁、川草薛、藿香、甘草。 +198 +(二)二诊:1973年2月11日 +胃痛甚,每半小时至1小时剧痛1次,腹胀,吞酸如故,但胃纳略有改善,大便溏。舌淡,苔白厚,脉沉细。 +【治法】健脾疏肝化湿。 +【处方】黄芪12g,党参12g,白术12g,素馨花6g,川黄连6.4g,法半夏9g,肉桂心1.8g,鸡内金9g,枳壳6g,甘草4.5g。每日2剂。 +另为患者行按摩手法,点按肩井穴,按后阵痛减轻,次数减少。 +(三)三诊:1973年2月12日 +胃痛减,发作次数亦少,自觉舒适,苔转薄,脉稍有力而弦。仍守前法。 +【处方】党参12g,黄芪12g,白术12g,茯苓15g,柴胡9g,白芍12g,枳壳8g,川黄连2.4g,肉桂心(燭)1.8g,鸡内金9g,麦芽15g,甘草4.5g。上方加减连服10天。 +加三七末3g,空腹冲服。 +(四)四诊:1973年2月22日 +胃痛已很少发作,吞酸嗳气亦大为减少,精神、胃纳渐恢复,进食米饭无不良反应,大便成形。继续守前法治疗。 +【处方】黄芪12g,党参12g,茯苓9g,白术9g,法半夏6g,柴胡6g,川黄连1.5g,肉桂(煽)1.5g,浙贝母9g,炙甘草4.5g,丹参12g,乌贼骨18g,饴糖(冲服)30g。每日2剂。 +另三七末3g,空腹冲服。 +(五)五诊:1973年2月19日 +症状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再服上方到3月6日。 +(六)六诊:1973年3月7日 +【处方】黄芪15g,党参15g,桂枝9g,白术15g,乌贼骨18g,大枣4枚,炙甘草4.5g,生姜6g,饴糖(冲服)30g。 +另田七末3g,空腹冲服。 +第22章·消化性溃疡199 +(七)七诊:1973年3月18日 +一直无不适,X线复查,龛影直径仅为0.5cm。 +【处方】上方或去桂枝,或加白芍、陈皮、法半夏,或加麦芽、鸡内金等,继续连服。 +(八)八诊:1973年4月18日 +见头晕,睡眠差,检查血压、五官均正常,舌质稍红,苔白而润,中心稍厚,脉弦细数。此可能为肝盛所致。 +【治法】和肝健脾。 +【处方】太子参15g,茯苓12g,竹茹9g,生牡蛎(先煎)15g,枳壳9g,橘红3g,墨旱莲18g,女贞子9g,熟酸枣仁12g,甘草4.5g。 +上方服3剂后,头晕消失,睡眠亦好。乃改用四君子汤加柴胡、白芍、吴茱萸、黄芪等药连服。 +共住院46天,龛影愈合出院。出院后续服中药数月。以后数年断断续续服中药,追踪5年,每年定期X线检查,溃疡未见复发。 +【按语】本例西医诊断为胃小弯上部溃疡合并肥厚性胃炎,病灶较大,并穿及浆膜下层。中医辨证为脾虚湿困兼肝郁。2月11日服健脾祛湿之剂,痛反加剧,显然系患者对于手术治疗顾虑,影响情绪所致,故除健脾化湿之处,仿左金丸法,用肉桂心代吴茱萸,加素馨花、枳壳协助疏肝。且按摩后痛可缓解,使患者紧张情绪亦得以缓解,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的精神因素。以后守前方加减,中期曾用黄芪建中汤,后期治疗仍以健脾疏肝为主。最后患者出现头晕,可能与服黄芪建中汤触动肝阳有关,故予养肝肾潜阳以疏肝之法。足见李东垣健脾与制相火之论,是有实践依据的。 +本病常为慢性而反复发作,故不能满足于症状的缓解而中止治疗,须坚持服药以巩固疗效。西医治疗本病重视制酸,一般认为制酸并不能根治本病,但在调理脾胃药中加入一些制酸之品, +200 +使标本兼治,亦是良策。如配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细末),每服2~3g,每日3次,对制酸止痛有一定的疗效,但制作必须注意研成极细末,否则反为不美。此外,止痛药亦是治标,其药多辛燥,久用则耗气伤津,有损脾胃,不可不知。李振华医案医案 +患者,男,33岁,工人。 +(一)首诊:2003年3月6日 +主诉:间断性胃脘疼痛6年余。 +病史:患者自述间断性胃脘疼痛6年来交替服用复方胃复康、西咪替丁、乐得胃、雷尼替丁、洛赛克、胃必治等西药,病情时轻时重。每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尤其是饮酒或过食辛辣则病情加重。多次经胃镜、钡剂检查均提示:胃溃疡。现胃脘灼热疼痛,痛处拒按,时连及两胁,嗳气,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嘈杂反酸,便干色黑。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诊断】胃溃疡。 +【辨证】肝胃郁热,瘀血阻络。 +【治法】疏肝和胃,养阴清热。 +【处方】自拟养阴疏肝汤。辽沙参15g,麦冬12g,石斛10g,白芍15g,延胡索10g,香附10g,知母12g,竹茹10g,甘松10g,刘寄奴12g,黄连5g,吴茱萸3g,白及10g,甘草3g。 +(二)二诊 +上方服12剂,胃脘灼痛,口干口苦、嗳气、心烦易怒症状大减,嘈杂泛酸,便干色黑症状消失,感食欲不振。方中去麦冬、黄连、吴茱萸,加山药20g,茯苓12g,陈皮10g,以健脾和胃。 +【处方】辽沙参15g,石斛10g,白芍15g,延胡索10g,香附第22章·消化性溃疡201 +10g,知母12g,竹茹10g,甘松10g,刘寄奴12g,白及10g,山药20g,茯苓12g,陈皮10g,甘草3g。 +(三)三诊 +上方又进15剂,诸症消失,精神、饮食均好,二便正常。守方去辽沙参、竹茹,加太子参15g,桃仁10g,继服,以巩固疗效。 +【处方】石斛10g,白芍15g,延胡索10g,香附10g,知母12g,甘松10g,刘寄奴12g,白及10g,山药20g,茯苓12g,陈皮10g,太子参15g,桃仁10g,甘草3g。 +以上方随证略有加减,又服50剂,无特殊不适症状,经钡剂检查提示:胃溃疡愈合,病获痊愈��� +【按语】患者症见胃痛急迫,痛处拒按,伴灼热感,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嘈杂吞酸,食后疼痛无明显缓解,尿黄便秘,舌质红,苔薄黄缺津,脉弦数等。治宜养阴和胃,疏肝泄热。李大师自拟养阴疏肝汤。药物组成:辽沙参20g,麦冬15g,石斛15g,白芍15g,青皮10g,陈皮10g,甘松10g,刘寄奴12g,吴茱萸5g,黄连6g,白及10g,甘草3g。方中辽沙参、麦冬、石斛、黄连滋阴清热;白芍、青皮、陈皮、甘松、吴茱萸疏肝开郁,理气止痛;刘寄奴通经活血,消瘀止痛;白及消肿止血,收敛生肌;同时吴茱萸、黄连并用,即“左金丸”,辛开苦降,可解嘈杂吞酸。诸药共奏养阴清热,疏肝活血,收敛生肌之效。若疼痛缓解,胃火渐清,可酌减清热之品,加入健脾而不燥之山药、薏苡仁、茯苓等常服,以促使脾胃功能恢复。颜德馨医案医案 +王某,男,49岁。 +(一)首诊:1999年7月3日 +病史:胃小弯、胃角多发性复合性溃疡,症见胃脘痛如刺,按之 +202 +尤甚,胃纳不馨,食之痛剧,大便时时发黑。舌红苔薄腻,脉细弦。【诊断】胃溃疡。 +【辨证】瘀血郁滞。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和胃。 +【处方】丹参30g,百合12g,桃仁12g,乌药4.5g,赤芍12g,九香虫3g,白螺丝壳12g,砂仁2.4g,川楝子9g,延胡索9g,姜山栀9g,失笑散(包)9g。 +(二)二诊 +服14剂,即显其效,疼痛减轻,食欲较佳,大便转黄。原方加生白术10g: +【处方】丹参30g,百合12g,桃仁12g,乌药4.5g,赤芍12g,九香虫3g,白螺丝壳12g,砂仁2.4g,川楝子9g,延胡索9g,姜山栀9g,失笑散9g,生白术10g。 +再服14剂,症状次递消失而愈。 +【按语】患者胃脘刺痛,大便色黑,为瘀血郁滞之证,故以活血理气止痛、祛瘀止血为法,以达痛减血止之效。颜正华医案医案 +王某,女,45岁,工人。 +首诊:1992年10月4日 +数年前曾患胃溃疡,经治疗基本痊愈。近因性情不舒,饮食失调而发脘部胀痛连胁,嗳气频数,喜暖畏寒,恶心泛酸,大便不爽但不干结。舌苔薄腻,脉弦滑。自服三九胃泰无效。 +【诊断】胃溃疡。 +【辨证】肝气犯胃,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止痛。 +第22章·消化性溃疡203 +【处方】香苏散加减。紫苏梗10g,香附10g,青皮6g,陈皮6g,炒枳实6g,旋覆花10g,煅瓦楞子30g。 +4剂而愈。 +【按语】颜大师认为气滞胃痛是胃痛中最为常见的一型,即通常所说的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胃痛,症见脘腹胀痛连及两胁、嗳气反酸、苔薄白、脉弦。本案患者既往有胃溃疡病史,此次因情志不节导致发病,即属气滞胃痛一类,治以疏肝和胃止痛。处方轻则用香苏散,重则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可酌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止痛,加煅瓦楞子或乌贼骨以制酸止痛。周仲瑛医案医案 +黄某某,女,54岁。 +(一)首诊:2004年8月12日 +主诉:胃痛时作2年。 +病史:2年来胃痛时作,嗳气,泛酸,大便失调。舌质紫,舌苔淡黄腻,脉弦。胃镜:胃窦溃疡(S₁期),充血渗出性胃炎。 +【诊断】胃溃疡。 +【辨证】湿热中阻,肝胃失和。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中。 +【处方】藿梗10g,紫苏梗10g,制香附10g,黄连4g,吴茱萸3g,炒黄芩10g,法半夏10g,厚朴5g,炒枳壳10g,炒延胡索10g,制乌贼骨15g,浙贝母10g,蒲公英12g。14剂。 +(二)二诊:2004年8月26日 +胃痛、嗳气、反酸减轻,偶有隐痛发胀,大便日行2~3次,便前腹痛,大便次数增多。舌苔淡黄腻,脉细。提示兼夹脾胃虚寒,上方加焦白术10g,高良姜5g,以健脾温中,理气散寒。 +204 +【辨证】湿热中阻,肝胃失和,兼夹脾胃虚寒。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中,佐以健脾温中,理气散寒。 +【处方】藿梗10g,紫苏梗10g,制香附10g,黄连4g,吴茱萸3g,炒黄芩10g,法半夏10g,厚朴5g,炒枳壳10g,炒延胡索10g,制乌贼骨15g,浙贝母10g,蒲公英12g,焦白术10g,高良姜5g。14剂。 +(三)三诊:2004年9月9日 +胃痛不显,时有泛酸,噫气,胃部喜暖,食纳知味,咽干,口干欲饮,大便成形,日行1次。加健脾温中药后便前腹痛消除,大便恢复正常,故去高良姜之温胃理气;患者出现咽干、口燥之症,加滋养脾阴、化湿泄浊药。2004年8月12日方加焦白术10g,南沙参10g,白残花5g。 +【处方】藿梗10g,紫苏梗10g,制香附10g,黄连4g,吴茱萸3g,炒黄芩10g,法半夏10g,厚朴5g,炒枳壳10g,炒延胡索10g,制乌贼骨15g,浙贝母10g,蒲公英12g,焦白术10g,南沙参10g,白残花5g。14剂。 +(四)四诊:2004年9月27日 +从湿热中阻、肝胃失和治疗4周,胃痛缓解,嗳气反酸不显,目前口稍干,右胁背不舒。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细滑。治守原法,2004年8月12日去浙贝母,加砂仁(后下)3g,白蔻仁(后下)3g,陈皮6g,炒苍术6g。 +【处方】藿梗10g,��苏梗10g,制香附10g,黄连4g,吴茱萸3g,炒黄芩10g,法半夏10g,厚朴5g,炒枳壳10g,炒延胡索10g,制乌贼骨15g,蒲公英12g,砂仁(后下)3g,白蔻仁(后下)3g,陈皮6g,炒苍术6g。7剂。 +【按语】患者胃痛时作2年,伴有嗳气,反酸,为肝气犯胃,胃气郁滞,胃失和降所致;舌苔黄腻为湿热中阻的表现。故辨证为湿热中阻,肝胃不和,治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方拟香苏饮理气和胃;连苏饮清热化湿,理气和中;左金丸清肝泄热和胃;乌贝散制酸和胃;炒延胡索、炒枳壳理气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炎第22章·消化性溃疡205 +杀菌。周大师常用于辨证有热象之胃病。服药14剂后胃痛缓解,嗳气、反酸减轻,遵法加减巩固,病愈大半。四诊时患者舌苔转为白腻,提示热减而湿浊偏重,故加苍术、陈皮(合法半夏、厚朴为平胃散)、白蔻仁、砂仁以增加化湿泄浊之功。本案病例的基本病机为肝胃不和,病理因素为湿热中阻,故治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黄连、黄芩配法半夏、厚朴,系周大师治疗中焦湿阻热郁证常用之药对。厚朴性温,味厚而苦,长于行气宽中,健脾燥湿;半夏入胃,辛开散结,苦降止呕,《名医别录》谓其“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时气呕逆”。厚朴、半夏与清热燥湿的黄连、黄芩相配,苦寒清中以泄热,苦温化湿以理气,清胃热与燥脾湿并用。本案所用之方药寓香苏饮、连苏饮、连朴饮、半夏泻心汤、平胃散、左金丸、乌贝散等7个方剂之方意,法中有法,方中有方,足见周大师治疗脾胃病配伍用药法度之严谨。 +若辨证同属湿热中阻,肝胃失和,治疗均拟清化湿热,理气和中法,所用药物基本相同,如均用藿香梗(叶)、紫苏梗(叶)、黄连、吴茱萸、厚朴、法半夏、炒黄芩、炒枳壳(实)、制香附等。但此医案以胃痛为主症,病机以肝胃郁热气滞为主,故重黄连为4g,并用蒲公英加强清胃热作用;炒延胡索理气止痛;乌贝散制酸和胃。 +第二节十二指肠溃疡何任医案一、医案一 +陈某,女,47岁,职员。 +(一)首诊:1978年4月27日 +主诉:胃脘部隐痛2年余,加重10天。 +病史:近10天来因气恼及饮食不当,胃脘不舒、闷滞,日见加 +206 +重,不思饮食,噫嗳不爽,时时肠鸣,曾反酸呕吐,大便较稀,色较深黯。舌淡,苔微黄。 +某医院经做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 +【辨证】寒热不调。 +【治法】调寒热,复升降,和阴阳。 +【处方】舒胃饮。白芍12g,炙甘草9g,姜半夏9g,黄芩9g,川厚朴9g,干姜6g,黄连3g,蒲公英15g。4剂。 +(二)复诊:1978年5月2日 +上药服后,胃部舒适,呕吐反酸已愈,饮食增加。续以原方再进而愈。 +【按语】此为胃中寒热不调,阴阳升降失常,治宜调寒热,复升降,和阴阳,舒胃饮治心下痞,兼胃痛甚者,白芍可用至15g,不兼疼痛者,用量可减少。治疗“心下痞”也可以用其他方药,如理气蠲痛、清心养胃等,总在经过辨证,视病情而定。 +二、医案二 +患者,女,37岁,驾驶员。 +首诊 +主诉:胃脘作痛、纳呆、嗳气3个月。 +病史:胃脘作痛,纳呆,嗳气,常由饮食不及时或受气恼而发病。苔微白腻,脉弦。 +胃镜检查为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Hp(++)。【诊断】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辨证】脾虚气滞。 +【治法】益气健中,和胃蠲痛。 +【处方】太子参20g,延胡索15g,白芍15g,炙甘草10g,蒲公英20g,柴胡10g,白术10g,制香附10g,郁金10g,枳壳6g,桔梗10g。7剂。第22章·消化性溃疡207 +药后胃痛缓解,继续服用原方以巩固之。 +【按语】辨证属脾虚气滞,宜益气健中,和胃蠲痛,故宜以太子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中,延胡索、炙香附、枳壳等行气止痛。李振华医案医案 +患者,男,30岁,司机。 +(一)首诊:2000年11月2日 +主诉:间断性胃脘隐痛3年余,每于秋冬季节病情加重。 +病史:现胃脘隐痛,饥饿时痛甚,得食痛减,痛处喜暖喜按,腹胀嗳气,身倦乏力,手足欠温,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呈柏油状,每日2~4次。舌质淡暗,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辨证】脾胃虚寒,气血瘀滞。 +【治法】温中健脾,理气活血。 +【处方】自拟理脾愈疡汤加减。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厚朴10g,桂枝6g,白芍12g,延胡索10g,甘松10g,刘寄奴12g,甘草3g,三七粉(2次冲服)3g。 +(二)二诊 +上方服10剂,胃痛、腹胀明显减轻,柏油便消失,但大便仍溏泻,日行2~3次。舌质淡,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苔��白,脉沉细。方中去三七粉,加薏苡仁30g。 +【处方】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厚朴10g,桂枝6g,白芍12g,延胡索10g,甘松10g,刘寄奴12g,薏苡仁30g,甘草3g。 +(三)三诊 +上方又进15剂,胃痛、腹胀、嗳气等症状消失,大便正常。方208 +中去薏苡仁,加乌贼骨15g,继服以巩固疗效。 +【处方】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厚朴10g,桂枝6g,白芍12g,延胡索10g,甘松10g,刘寄奴12g,乌贼骨15g,甘草3g。 +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加减,又服2个月,精神、饮食均好,二便正常,无明显不适感,经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 +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患者症见胃脘隐痛,痛处喜暖喜按,饥饿时痛甚,进食痛减,口淡食少,腹胀嗳气,泛吐清水,身倦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辨证属脾胃虚寒,气血瘀滞。治宜温中健脾,理气活血。李大师自拟理脾愈疡汤,药物组成: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桂枝6g,白芍12g,砂仁8g,木香6g,厚朴10g,甘松10g,刘寄奴15g,延胡索10g,乌贼骨10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桂枝、白芍、生姜、大枣配炙甘草调和营卫,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砂仁、厚朴、木香、甘松、刘寄奴、延胡索疏肝和胃,理气活血;乌贼骨生肌收敛,制酸止痛。全方合用共奏温中健脾,理气活血,生肌愈疡之效。若大便色黑,状如柏油者,加白及10g,三七粉3g(分2次冲服),黑地榆12g;如语言无力,形寒畏冷,四肢欠温者,加黄芪30g,甚者加附子10g;如嗳气频作者,加丁香5g,柿蒂15g;如食少胀满者,加焦山楂12g,神曲12g,麦芽12g。颜德馨医案医案 +蔡某,男,56岁。 +首诊:1998年12月6日 +主诉: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大便未解加重4天。 +第22章·消化性溃疡209 +病史: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炎,曾多次因幽门梗阻而住院。症见胃脘疼痛,恶心频频,朝食暮吐,形寒畏冷,大便4日未行,前医已投通下之剂无效。舌淡苔白腻,脉沉小弦。 +【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炎。 +【治法】温通胃阳。 +【处方】附子9g,干姜2.4g,姜半夏10g,厚朴6g,枳实9g,代赭石15g,莱菔子30g,茯苓12g,大黄9g。 +3剂后,恶心顿减,未再呕吐,胃脘疼痛消失,知饥思饮食,后以健脾和胃收功。 +【按语】患者胃脘疼痛,大便不通,伴形寒畏冷,舌淡苔白腻,是为寒证,故以温通胃阳以达通则不痛、温通大便之效。张琪医案医案 +患者,男,57岁。 +(一)首诊 +病史:自述1年来胃脘痛时伴烧心吞酸,痛如刀割,有时为饥饿痛,进食稍缓解,大便秘结,3日1行。舌质红紫,苔白而少津,脉弦滑。 +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辨证】脾胃不和,寒热互结。 +【处方】甘草泻心汤加味。甘草20g,川黄连10g,黄芩15g,干姜7.5g,大黄5g。 +(二)二诊 +服药14剂,胃脘胀痛烧心吞酸俱消除,食欲增加,大便通畅,2日1行,仍觉胃脘欠舒适,舌质淡紫,白苔已退,脉沉缓。 +210 +【处方】甘草20g,川黄连10g,枳壳10g,黄芩15g,砂仁15g,陈皮15g,干姜7.5g,公丁香5g。 +又服21剂,胃脘疼痛基本消失,经X线钡剂复查,龛影缩小,嘱继服前方巩固。 +【按语】经过大量临床观察,张大师发现该病相当于中医“心下痞”之症,求治于中医者多为西医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病例,辨证多属于寒热互结,脾胃不和。脾与胃居于中州,脾喜燥而恶湿,喜热而恶寒;胃喜润而恶燥,喜清凉而恶浊热;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受纳,主降浊,两者相互为用,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寒则清阳不升,胃热则浊阴不降,导致清浊混淆而心下痞满。仲景之半夏、甘草、生姜三泻心汤,芩连与干姜配伍为辛开苦降合用治疗脾寒与胃热互结之心下痞,张大师用此方治心下痞满诸症及胃脘痛,属脾胃不和,升降失司,见痛、呕、胀满等疗效甚佳。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症见舌红苔白、口干苦、胃脘胀痛、反酸、呕逆者,用半夏泻心汤有桴鼓之效,但辨证应注意脾寒胃热轻重之比重,若脾寒甚者,如脘腹遇寒则痛胀加重,或有便溏,可加重干姜用量,亦可酌加公丁香、砂仁温脾祛寒;若胃热偏重,如胃脘灼热,舌干,口苦臭,可加重黄芩、黄连用量,亦可酌加龙胆草,大便秘结,则须用大黄以泻热通便。评析 +邓铁涛大师治疗本病脾虚湿困兼肝郁者,多采用和肝健脾祛湿之法,在使用温热药物时注意勿触动肝阳以出现变证,还可在调理脾胃药中加入一些制酸之品,使标本兼治,亦是良策。 +李振华大师以自拟之养阴���肝汤加减治疗本病之肝胃郁热, +瘀血阻络证,使不足之气阴得以补充,肝胃郁热可以清泄,郁结之肝气得以舒展,离经之瘀血得化,创面渐收,新肌得生,则溃疡之病渐可痊愈。 +第22章·消化性溃疡211颜德馨大师采用活血理气止痛、祛瘀止血之法治疗本病瘀血郁滞之证,有痛减血止之妙效。 +颜正华大师认为气滞胃痛是本病最为常见的一型,即通常所 +说的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致痛,治以疏肝和胃为法,轻证可选用香苏散,重证则用柴胡疏肝散。 +周仲瑛大师在治疗中焦湿阻热郁证时善用黄连、黄芩配法半 +夏、厚朴之药对,苦寒清中以泄热,苦温化湿以理气,清胃热与燥脾湿并用。 +何任大师提出治疗本病可灵活运用多种治法,如调和阴阳、 +并调寒热、理气蠲痛、清心养胃、益气健中等,但总要经过辨证,视病情而定。 +李振华大师以自拟之理脾愈疡汤治疗本病之脾胃虚寒,气滞血瘀证,诸药配伍共奏温中健脾、理气活血、生肌愈疡之效。 +颜德馨大师以温通胃阳之法治疗本病脾胃虚寒证,以达通则不痛、温通大便之效。 +张琪大师发现该病相当于中医“心下痞”,辨证多属于寒热互结,脾胃不和。升大师善用仲景之半夏、甘草、生姜三泻心汤治心下痞满诸症及胃脘痛,属脾胃不和,失降失司,见痛、呕、胀满等疗效甚佳参考文献[1]邓铁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邓铁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44-47. +[2]李郑生,黄清.李振华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J].中医研究,2007,20(5):51-53. +[3]吕立言.颜德馨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简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 +26(3):476. +[4]柳红芳.胃痛的中医治疗一介绍颜正华教授辨证施治的经验[J].解放 +212 +军医学情报,1994,8(6):300-301. +[5]过伟峰,何小刚,高向丽,等.周仲瑛教授从肝胃失和论治慢性胃痛的 +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325-327. +[6]何任.舒胃饮治心下痞[J].新中医,1991(2):18. +[7]何任.脾胃病证诊治说略[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28-29. +[8]李郑生,黄清.李振华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J].中医研究,2007,20(5):51-53. +[9]吕立言.颜德馨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简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476. +[10]孙元莹,吴深涛,姜德友,等.张琪诊治疑难脾胃病经验5则[J].山西中医,2008,24(2):7. +第23章胃下垂 +程莘农医案医案 +马某,女,44岁,未婚。 +首诊:1999年6月18日 +病史:近1年晨起常腹泄便溏,食欲不振,食后脘腹作胀,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而弦。 +钡剂透视显示:胃底在两骼连线下3cm。 +【诊断】胃下垂。 +【辨证】脾胃气虚,中阳失升。 +【处方】针取关元(加灸),进针1寸,得气后行补法;百会进行0.5寸,双阳陵泉进针1寸,得气后行泻法;双足三里、三阴交进针1寸,得气后行补法;留25分钟出针。 +并嘱患者饭后平卧,常做腹式呼吸,10次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腹泻明显减轻,食欲增加,2个疗程后告愈。 +【按语】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患者,内科用李东垣补中益气汤治疗。针灸多用气海(或关元)、百会、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临证加减。气海(或关元)能补益元气,调补下焦气机而振奋中阳,其功效与补中益气汤中黄芪、党参相同,加之百会升提清阳而共成益气升阳之功,同时百会这种升阳之能又与补中益气汤中升麻之升阳一致,阳陵泉疏肝利胆,与柴胡升少阳清气效同。足三里、三阴交健脾燥湿和胃,功同白术、甘草,因二穴调和气血又 +214 +有当归和血养阴的功效。颜正华医案一、医案一 +苏某,男,42岁。 +(一)首诊:2004年2月25日 +病史:患者食欲不振,神倦乏力,食后脘腹作胀,隐隐作痛,有下坠感,大便不畅,平卧减轻,劳累后加重,病已数年,时轻时重,经某医院诊断为胃下垂。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 +【诊断】胃下垂。 +【辨证】脾虚气滞,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兼理气滞。 +【处方】党参15g,炙黄芪18g,炒白术10g,炙甘草5g,陈皮10g,木香6g,砂仁(后下)5g,炒枳壳15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当归10g,炙升麻5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 +(二)二诊 +药后症减,党参改为20g,炙黄芪改为30g,炒枳壳改为9g。 +【处方】党参20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炙甘草5g,陈皮10g,木香6g,砂仁(后下)5g,炒枳壳9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当归10g,炙升麻5g,生姜3片,大枣5枚。 +(三)三诊 +共服40余剂,患者脘腹胀痛消失,食欲增加,大便畅,下坠感轻。 +改服补中益气丸每次9g,香砂六君丸每次9g,每日2次。嘱常服上述丸药,忌食��冷黏腻及难消化食物以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中患者食欲不振,神倦乏力,为脾运不健,中气 +第23章·胃下垂215 +已虚;食后脘腹作胀,隐隐作痛,大便不畅,为气滞之象;有下坠感平卧减轻,劳累后加重,为中气下陷之故;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缓,均为脾虚不运,中气不足之征。辨证为脾虚气滞,中气下陷,而用补中益气,兼理气滞之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炒白术、炙甘草均为补益中气之良药,加升麻以升中气,陈皮、木香、砂仁、枳壳理气,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助消化,当归养血润肠,生姜、大枣健脾胃。上方获效之后,减轻枳壳之下气,加重党参、黄芪之补气。共服40余剂,气虚渐复,气滞渐消,故诸症得以缓解。后改服补中益气丸补益中气,香砂六君丸健脾理气,嘱其注意饮食调养,以巩固疗效。 +二、医案二 +刘某,女,55岁。 +(一)首诊:2004年7月15日 +病史:患胃下垂多年,经常食后脘腹胀满,嗳气不舒,肠鸣辘辘,有水声,有时呕吐痰涎清水,头晕目眩,便溏,1日2~3次,神倦乏力,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腻,脉弦滑。 +【诊断】胃下垂。 +【辨证】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水饮内停。 +【治法】益气健脾,温阳化饮。 +【处方】茯苓30g,炒白术15g,桂枝9g,炙甘草6g,法半夏12g,陈皮9g,泽泻15g,党参12g,砂仁(后下)5g,炒枳壳9g,焦麦芽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生姜3片。7剂,水煎服。 +(二)二诊 +药后症减,原方继服15剂,诸症消,大便日1~2次,渐成形。 +(三)三诊 +改服补中益气丸每次9g,二陈丸每次9g,每日2~3次。嘱经常服用上述丸药,忌食生冷黏腻及难消化食物,以善其后。 +【按语】本案中所记载患者为中气不足,脾阳不运,不能温 +216 +化水湿,而致水饮内停,故症见食后脘腹胀满,嗳气不舒,且肠间有水声,时有呕吐痰涎清水;头目眩晕为清阳不升;神倦乏力,便溏为中虚之象;饮食不能变化精微以供养全身而化痰饮,故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腻,脉弦滑为中虚而有痰饮之征。治当温化痰饮为主,兼顾益气健脾。方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方中茯苓、桂枝、白术、甘草、二陈均为温化痰饮之良药,加泽泻以增行水之力,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砂仁、枳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理气助消化。共服21剂,痰饮渐消,中气渐复,诸症缓解。改服补中益气丸、二陈丸以补益中气而化痰湿,并注意饮食调养以善其后。 +三、医案三 +王某,女,38岁。 +(一)首诊:2004年8月20日 +病史:胃病多年,某医院诊为胃下垂。长期食后院腹胀痛,大便秘结,继则大便泄泻,每日2~3次,脘腹胀痛消失,始能进食,食后脘腹胀痛如故,仍大便秘结,继而泄泻,反复发作,神倦乏力,形体消瘦,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胃下垂。 +【辨证】气阴两伤,胃失和降。 +【治法】益气养阴,和胃通肠。 +【处方】太子参30g,沙参15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黄12g,生白术30g,枳壳9g,瓜蒌仁15g,蜂蜜30g,郁李仁15g,白芍18g,生甘草5g,生麦芽15g,生谷芽15g。7剂,水煎服。 +(二)二诊 +药后初效不显,嘱守方继服,共服21剂。食后脘腹胀痛减轻,便秘亦见好转,嘱其耐心服药,宜少食多餐,忌进食难消化物。 +【按语】本案中所述患者为气阴两伤,津液亏损,胃失和降,肠燥便秘。其症见食后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神倦乏力,形体消 +第23章·胃下垂217 +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气阴两伤之证。病情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用益气养阴、和胃通肠法,选用益胃汤加味。方中太子参、沙参补气阴,生地黄、麦冬、玉竹养阴生津,重用白术以通便,配以瓜蒌仁、郁李仁、蜂蜜润肠,白芍、甘草缓急止痛,生麦芽,生谷芽健胃。药后初未见大效,嘱守方继服,共服21剂,食后脘腹胀痛、便秘等症均见好转,故仍嘱其耐心服药,以冀气阴逐步恢复,脾胃升降复常。宜少食多餐,忌难消化食物,以辅助治疗。 +上述3例均为胃下垂,由于出现的症状不同,故用药各异。可以看出临证治病,首先在于辨证准确,立法、处方用药必须对证,方能获得良好疗效。评析 +程莘农大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在治疗时宜着重补益脾胃,提升中气,当崇补中益气汤,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气海(或关元)、百会、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颜正华大师治疗本病颇有见解,认为本病当根据临床表现具 +体辨证,若为脾虚气滞,中气下陷,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中益气,兼理气滞;若为中气��足,脾阳不运,水饮内停,法当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以温化痰饮,兼益气健脾;若为气阴两伤,胃失和降,宜选益胃汤以益气养阴,和胃通肠。参考文献[1]潘哲.中药方义理论在针灸临床运用[J].光明中医,2003,18(108):12-13. +[2]高承琪,张冰,邓娟.颜正华教授胃下垂治疗验案[J].中国中医药,2005,3(6):9-11.第24章慢性肠炎 +何任医案医案 +患者,男,46岁。 +病史:腹隐痛,大便泄泻,每日4~5次,为时已久,时愈时作,纳食减少。舌苔白,脉沉迟。肠镜检查为慢性结肠炎。 +【诊断】慢性结肠炎。 +【辨证】脾虚湿困。 +【治法】运脾化湿止泻。 +【处方】党参20g,白术20g,茯苓20g,陈皮6g,白芍15g,炙甘草10g,干姜6g,淡附片10g,木香10g,黄连10g,炒谷芽20g。7剂。 +药后便次减少,续用本方加减而渐瘥愈。 +【按语】泄泻多为脾虚湿滞,宜运脾化湿止泻,但脾阳根于肾阳,故加干姜、淡附片以温肾暖脾为治。李振华医案一、医案一 +安某,女,30岁。 +(一)首诊 +主诉:大便溏泻3年余,加重2月余。第24章·慢性肠炎219 +病史:患者自述于3年前因服预防非典药物后引起大便溏,每日清晨5、6点时即欲排便,有时亦有欲解而排泄不畅,腹胀,反胃,恶心,有时大便中夹杂黏液,无血液,腹部怕凉,但有时口苦,不能吃硬食及肉食,左下腹胀痛,时有纳差。舌质稍淡,舌体稍胖大,舌苔稍白腻,脉弦细。 +【诊断】慢性结肠炎。 +【辨证】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利湿。 +【处方】四神丸合胃苓汤加减。白术10g,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5g,桂枝6g,苍术10g,陈皮10g,厚朴10g,吴茱萸6g,五味子10g,补骨脂10g,肉豆蔻10g,诃子肉12g,炒薏苡仁25g,乌药10g,附子10g,炮姜6g,甘草3g。 +(二)二诊 +服上药14剂后,腹胀减轻,反胃、恶心、口苦消失,但大便仍溏泄不止,欲泻而不爽,泻后有不尽感,兼夹黏液,近2天出现嗳气。 +【处方】上方易炮姜为干姜,加黄连。 +(三)三诊 +服上药14剂后,排便渐顺,且已无黏液,腹部怕凉减轻。【处方】上方去黄连、干姜,加乌贼骨。 +(四)四诊 +服上药14剂后,大便稍成形,且次数已近正常,唯怕冷仍存。【处方】上方加重附子之量,加炮姜。 +药尽晨泻已止,诸症尽除,病已痊愈。 +【按语】五更泄不同于一般泄泻,即每日天将黎明时,必定时腹泻,故亦称鸡鸣泄,且迁延日久,甚至数年不愈,病较难治。西医称此病谓慢性结肠炎,大便带有脓血者谓溃疡性结肠炎。五更泄之病理主要为脾胃气虚,甚则阳虚。治此病,初遵古方,用四神丸有效,但易反复,且对便有脓血无效。李大师经多年临床思 +220 +考,将四神丸和胃苓汤合用,则效果显著,且易根治,同时注意随症加减。如左少腹痛者加乌药;下坠者加升麻;大便泄甚而稀者,加炒薏苡仁、诃子肉、赤石脂、车前子;大便有白黏液者加干姜;畏寒怕冷,脾肾阳虚重者加附子。溃疡性结肠炎,便溏色黄者加木香、黄连、白头翁、乌贼骨;大便血多者重用黑地榆、生地炭;脓多者重用干姜;左少腹痛者加乌药、三七。本病系慢性病,宜有方有守,服药时间较长,本病案即按上述方法治愈。 +二、医案二 +丁某,男,36岁。 +(一)首诊:1989年9月17日 +病史:自述1989年收麦时,因暴饮冷水致大便泄泻伴腹痛、腹胀、不思饮食。1年来虽经多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但病情时轻时重,每因进食油腻或不易消化之品而症状加重。曾在当地医院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表面粗糙,提示慢性结肠炎。经人介绍前来请李大师诊治。症见大便溏泻,日行3~4次,腹胀纳差,小腹坠痛。舌质淡,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苔薄白,脉濡缓。 +【诊断】慢性结肠炎。 +【辨证】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中健脾,理气和胃。 +【处方】健脾止泄汤加减。党参12g,白术10克,茯苓20g,泽泻10g,桂枝5g,煨肉豆蔻10g,白芍12g,诃子肉10g,砂仁8g,木香6g,薏苡仁30g,甘草3g,生姜3片。 +(二)二诊 +上方连服12剂,大便次数减少,1日行1~2次,质溏,仍腹胀,纳差。上方去煨肉豆蔻,加陈皮10g,焦山楂12g,神曲12g,继服。 +【处方】党参12g,白术10g,茯苓20g,泽泻10g,桂枝5g,白第24章·慢性肠炎221 +芍12g,诃子肉10g,砂仁8g,木香6g,薏苡仁30g,甘草3g,生姜3片,陈皮10g,焦山楂12g,神曲12g。 +(三)三诊 +上方又进12剂,大便成形,日行1次,腹胀消失,纳食正常,日进食约500g,仍时感小腹下坠,身倦乏力。上方中加黄芪30g,继服以巩固疗效。 +【处方】党参12g,白术10克,茯苓20g,泽泻10g,桂枝5g,白芍12g,诃子肉10g,砂仁8g,木香6g,薏苡仁30g,甘草3g,生姜3片,陈皮10g,焦山楂12g,神曲12g,黄芪30g。 +上方继服24剂后诸症消失,精神、饮食好,大便正常,回乡后能参加劳动,泄泻未再复发。 +【按语】慢性肠炎属中医之“虚泄”。在用药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脾虚日久不愈,常导致“土壅木郁”,脾虚肝旺。因此,治疗时应选择疏肝理气或敛肝之品,以协调肝脾。②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出现腹胀、纳呆、嗳气等症状,应注意加导滞和胃之品以利脾之运化。③如伤食或外感湿热,短时出现湿热中阻之病机,可酌用苦寒燥湿之品,但应中病即止,不宜久用,否则易伤脾气。④久泄虽属虚证,往往虚中挟实,要注意适当增加理气消导之品,使其补而不滞。 +三、医案三 +钟某,女,41岁,农民,中牟县人。 +(一)首诊:2005年8月30日 +主诉:大便带有黏冻,里急后重,时轻时重11年。 +病史:患者于1994年夏季收麦时,因过食生冷,出现腹痛下痢,痢下白黏条,便后有下坠感,便急不尽。经当地医院输液和服西药,症状消失1周,病又复发。后在郑州、开封医院又服黄连素、痢特灵、柳氮磺胺吡啶及中药补脾益肠丸、健脾丸、健胃消食片、中药汤剂等,病情减轻,但时轻时重,终未痊愈。现在症见每 +222 +日大便3~4次,伴有白色黏冻,大便前小腹疼痛,有里急后重下坠感,每因饮食不当大便次数增多,病情加重,伴身倦乏力,头晕,食欲减退。检查: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细弦。 +经郑州市某医院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结肠炎。 +【诊断】慢性结肠炎。 +【辨证】脾气亏虚,寒湿阻滞。 +【治法】健脾温中,通阳祛湿。 +【处方】自拟温中止痢汤加减。土炒白术15g,苍术10g,茯苓15g,炒薏苡仁30g,陈皮10g,旱半夏10g,木香6g,香附10g,砂仁8g,小茴香10g,厚朴10g,吴茱萸6g,桂枝6g,白芍12g,诃子肉12g,乌药10g,甘草3g。15剂。 +医嘱:忌食生冷、油腻,注意饮食卫生。 +(二)二诊:2005年9月16日 +患者服上方15剂后,大便次数减为每日2~3次,黏冻减少,小腹疼痛及里急后重减轻,腰骶部有温热感,身体仍乏困无力。舌脉基本同前。诸症减轻,脾气将复,寒湿开始温化,效不更方,原方继服。20剂。 +(三)三诊:2005年10月9日 +上方服20剂后,大便日1次,但不成形,黏冻、小腹疼痛、里急后重感已基本消失,身体自感较前有力。1周前因饮食过量,出现胃满,食欲差。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及苔白腻均好转,脉象沉细弦。 +患者大便日行1次,黏冻、腹痛、里急后重基本消失,说明脾气得复,寒湿已化,气机通畅,但脾虚日久,脾胃已弱,故食多腐熟运化力弱。上方去香附、白芍、厚朴,加党参15g,炮姜6g,焦麦芽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以增强益气健脾和胃之力。 +【处方】土炒白术15g,苍术10g,茯苓15g,炒薏苡仁30g,陈皮10g,旱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小茴香10g,吴茱萸6g,桂枝第24章·慢性肠炎223 +6g,诃子肉12g,乌药10g,党参15g,炮姜6g,焦麦芽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甘草3g。25剂。 +(四)四诊:2005年11月8日 +上方服25剂后,大便成形,日行1次,余症均消,饮食、体力恢复正常。舌质淡红,舌体稍胖大,舌苔薄白,脉象沉细。患者脾胃已健,中阳已复,久痢已愈。患者因畏惧不愿再做肠镜检查。为巩固疗效,将三诊时处方,取药5剂,研为散剂,继服。 +【处方】土炒白术15g,苍术10g,茯苓15g,炒薏苡仁30g,陈皮10g,旱半夏10g,木香6g,砂仁8g,小茴香10g,吴茱萸6g,桂枝6g,诃子肉12g,乌药10g,党参15g,炮姜6g,焦麦芽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甘草3g。共研细粉,每次6g,加水煎5分钟,温服,早、晚各1次。 +2006年2月19日电话随访,饮食、大便均正常,11年之疾痊愈。 +【按语】李大师指出,甘味药虽有补益脾胃之效,但药性又有偏温偏寒之别。味甘性温者有补气助阳之效,常用药如党参、白术、炙甘草、大枣等,适用于以脾胃气虚为主之证。但李大师指出,补虚不可纯用甘温。故偏阳虚者,尚须伍以辛温之品以温中助阳,如桂枝、吴茱萸、炮姜等。味甘性寒者具有养阴生津之功,但由于脾喜燥而恶湿,故脾虚者亦应慎用滋阴助湿之药,以适为度。朱良春医案医案 +许某,男,52岁。 +病史:大便溏泻4个月,每日2~3次,杂有黏冻,脐左攻痛,叠进中西药物无效。舌尖红,舌中腻苔,右关脉弦按之弱。经乙 +224 +状结肠镜确诊为慢性结肠炎,肠痉挛。 +【诊断】慢性结肠炎,肠痉挛。 +【辨证】肝郁脾滞。 +【处方】“仙桔汤”加减。仙鹤草15g,桔梗8g,白槿花12g,炒白术15g,炒白芍18g,乌梅炭5g,秦艽10g,草薛15g,广木香6g,���胡5g,甘草3g。 +药服10剂,诸症悉除。 +【按语】肝失疏泄,脾运失常,气机阻滞,则纳呆肠鸣。脾胃虚弱,气化失常,清浊不分,水谷不化,则便次增多。如泄泻不爽,则内有积滞阻碍气机。肝强脾弱则弦脉独见于右关按之细弱。此为肝郁脾滞,治以“仙桔汤”加减。评析 +何任大师认为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时当以运脾化湿止泻为治 +疗大法,又因脾胃的阳气与肾阳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组方用药时当适当佐以温肾阳的药物,则可达根本而治。 +李振华大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五更泄用四神丸合胃 +苓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虚泄”在遣方组药时应适当佐以疏肝理气或敛肝之品协调肝脾、导滞和胃之品以利脾之运化、理气消导之品以防滋补太过,若酌用苦寒燥湿之品时应中病即止。 +并特别强调,补虚不可纯用甘温,脾虚者亦应慎用滋阴助湿之药,以适为度。 +朱良春大师指出慢性肠炎久泻后当有湿热留恋,不论为脾虚湿热还是肝郁脾滞,皆可崇“仙桔汤”,并临证加减,方可奏效。参考文献[1]何任.脾胃病证诊治说略[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28-29.第24章·慢性肠炎225 +[2]刘文礼.李振华教授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07:23-24. +[3]李郑生,宋耀成,高锡朋.李振华教授治疗慢性肠炎经验:附临证63例分析[J].中医函授通讯,1992(2):17. +[4]李郑生,黄清.李振华教授治疗脾胃病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08:142-146. +[5]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经验和特色—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临床经验系列之十九[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7):399-400. +第25章 +李振华医案 +溃疡性结肠炎 +医案 +患者,女,56岁。 +(一)首诊:2004年9月初 +病史:因生气饮食不节,食生冷水果和油腻食物,饮啤酒后发病,腹痛,痛则腹泻,腹泻黏液脓血便,多至每日10次,疲倦畏寒,四肢乏力。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 +肠镜检查示:符合溃疡性结肠炎改变。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辨证】脾虚湿滞,脾肾阳虚。 +【治法】健脾利湿,温补脾肾。 +【处方】炒白术10g,茯苓15g,泽泻12g,猪苓10g,桂枝5g,苍术10g,厚朴10g,五味子20g,补骨脂20g,吴茱萸5g,煨豆蔻10g,炒薏苡仁30g,诃子肉12g,木香6g,黄连6g,黑地榆15g,乌贼骨10g,干姜8g,甘草3g,大枣5枚。 +(二)二诊 +上方连续服用20剂,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小便利,大便次数逐渐减少,脓血便消失,舌象有所改善。减去黑地榆,守方治疗。 +【处方】炒白术10g,茯苓15g,泽泻12g,猪苓10g,桂枝5g,苍术10g,厚朴10g,五味子20g,补骨脂20g,吴茱萸5g,煨豆蔻10g,炒薏苡仁30g,诃子肉12g,木香6g,黄连6g,乌贼骨10g,干第25章·溃疡性结肠炎227 +姜8g,甘草3g,大枣5枚。 +守方又服用20剂,患者腹痛消失,黏液便消失,每日大便1次,大便成形,食欲、精神等均恢复正常。 +治疗期间及康复后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生冷和不易消化食物。继续服用四神丸2个月,近期随访一切正常。 +【按语】健脾温肾法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基本思路,李大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思路是健脾利湿,温肾止泻。常用五苓散和平胃散(胃苓汤)、理中汤、四神丸、香连丸等合方,与病机环环相扣,根据病情发展的阶段各有所侧重。五苓散:《古今名医方论》认为五苓散一方,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方用白术以培土,土旺而阴水有制也;茯苓以益金,金清而通调水道也;桂枝性味辛热,通达下焦,味辛则能化气,性热专主流通,州都温暖,寒水自行;再以泽泻、猪苓之淡渗者佐之,禹功可奏也。由津液运行失常而致者,用五苓散通阳化气,从而津液运行复常,正合《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气化功能正常与否,其义有二:首先膀胱所藏之津液,在气化作用下,复归津液运行之轨道,其浊者,排出体外,反此为病。再者,膀胱所藏津液,其来源大致有:小肠泌别清浊,而渗入膀胱;饮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由肺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对膀胱有供养和促进作用。源流若是,而膀胱能藏与否,亦赖其气化功能。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水湿停滞,病情迁延,日久脾病及肾,或素体肾阳虚,肠镜所见: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五苓散通阳化气,利小便而减轻肠道水肿,达到“利小便而实大便”的疗效。 +张琪医案医案 +李某,男,53岁。 +228 +病史:3年前,进食大量半生涮羊肉,并与人口角后而出现腹痛,腹泻,便秘,伴大量黏液脓血便,肠镜检查系溃疡性结肠炎,经多方治疗无效,求治于张大师。电子肠镜检查示:距肛门lcm~41cm以下结直肠黏膜弥漫充血水肿糜烂,浅溃疡形成,上覆黄白苔样物及黏液。现症见每日腹泻10余次,便下大量黏液脓血,厌食纳呆,倦怠乏力,畏寒喜暖。舌质紫,苔白厚,脉沉迟。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辨证】脾肾阳虚,湿瘀交阻。 +【治法】健脾温阳,化湿祛瘀。 +【处方】乌梅20g,当归15g,生晒参15g,山药15g,桃仁15g,牡丹皮15g,赤芍15g,附子10g,川花椒10g,黄连10g,黄柏10g,桂枝10g,三七参10g,干姜5g,细辛5g。 +服用14剂,症状明显好转,再服21剂,症状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再服28剂,诸症消失。 +2个月后肠镜复查病变处黏膜稍充血,血管纹理模糊,糜烂及浅溃疡消失,获临床治愈。 +【按语】张大师认为,该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病后体虚,加之摄食不慎,致湿热蕴结肠道,脉络郁滞,气血相搏,血败肉腐而发病。临床求治于中医者,多为西医治疗无效疑难病例,起病日久,病久入络,导致肝郁脾虚,气滞血瘀,与湿热相互蕴结,阻滞肠腑,进一步耗气伤血,导致虚实错杂,正虚邪恋,故症见腹泻频频,腹痛隐隐,便下黏液脓血,食少纳呆,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消瘦贫血,舌淡、苔白,脉细弦等。辨证多为脾胃不和,寒热交错,湿瘀交阻。张大师以乌梅丸加活血化瘀药治疗,屡用屡验。其中乌梅酸敛生津,涩肠止泻;黄连、黄柏苦寒泻火,燥湿清热。肾阳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三:助胃腐熟水谷,助脾化气行水,助膀胱蒸腾化气。腹泻日久,缠绵难愈,久病及肾,故用附子、干姜、川花椒、细辛、桂枝振奋肾阳,温中祛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健脾安中;乌梅与黄连、黄柏、干姜配伍辛开苦降,调和中焦。同时,因久第25章·溃疡性结肠炎229 +病入络,活血化瘀为治疗该病的又一重要环节。张大师临床一般在乌梅丸的基础上加入三七参、桃仁、牡丹皮、赤芍等化瘀之品,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不仅可以减轻组织充血、瘀血程度,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组织修复,还能改善患处组织的缺血状态,供给组织充足的营养物质,并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乌梅丸适当加入活血化瘀药,中西合璧,标本同治,故效果理想;另外对于湿热偏重者,可去附子、干姜、川花椒,加白头翁、秦皮;以脾虚为主者,黄连、黄柏减量,加山药、薏苡仁、砂仁等。朱良春医案一、医案一 +郭某,男,38岁。 +病史:起病2年,泄泻每天多达20余次,少则10余次,肠鸣不停,做乙状镜检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多次住院,中西药治疗罔效。诊见面色苍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纳呆肠鸣,腹泻有黏冻,无里急后重,时有失禁不固。舌尖红苔腻,脉细。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辨证】脾虚湿热。 +【治法】健脾升阳,利湿止泻。 +【处方】“仙桔汤”加减。仙鹤草30g,桔梗8g,白槿花12g,炒白术12g,乌梅炭5g,诃子肉12g,炙黄芪15g,党参10g,升麻5g,柴胡5g。4剂。 +药后大便好转,每日1~2次,黏冻消失,精神明显好转,原方再进10剂,诸症全除。 +守原方14剂善后,嘱愈后以参苓白术丸500g、香砂六君丸500g守服以复脾胃功能。230二、医案二 +管某,女,25岁。 +(一)首诊 +病史:1年前曾便血,经治疗血止,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腔溃疡。2个月前,大便每2~3日出血1次,近1个月每天便血,呈血丝状,色鲜红与暗红杂见,大便中夹黏液。刻下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纳少,泄泻,服前医中药后即唇肿腹痛。舌胖大有齿痕,脉细弦。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分析】脾虚湿热误治,伤及肠络出血。 +【治法】益气和血,佐以运脾固摄。 +【处方】仙鹤草30g,淮山药30g,煅花蕊石20g,白槿花12g,徐长卿15g,地榆炭10g,血余炭10g,诃子肉10g,炒白术10g,甘草6g。 +(二)二诊 +药服2周,诸症好转,便血减少,唯面色无华,脉细无力。原方加党参15g,黄芪15g。 +【处方】仙鹤草30g,淮山药30g,煅花蕊石20g,白槿花12g,徐长卿15g,党参15g,黄芪15g,地榆炭10g,血余炭10g,诃子肉10g,炒白术10g,甘草6g。 +(三)三诊 +又服2周,大便成形,病情稳定,但大便仍夹有黏液和血丝,于原方加桔梗10g。 +【处方】仙鹤草30g,淮山药30g,煅花蕊石20g,白槿花12g,徐长卿15g,党参15g,黄芪15g,地榆炭10g,血余炭10g,诃子肉10g,炒白术10g,桔梗10g,甘草6g。 +(四)四诊 +再服2周,药后仍偶有黏液和血丝,又守原方,加云南白药4第25章·溃疡性结肠炎231 +盒,每次2粒,每日3次,空腹服。 +(五)五诊 +加云南��药后嘱守服20余剂,便血黏液消失,唯纳谷欠香,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脉如前。再原方出入。 +【处方】淮山药30g,仙鹤草30g,炒白术15g,谷麦芽15g,党参15g,白槿花10g,补骨脂10g,乌梅炭10g,广木香6g,甘草4g。 +(六)六诊 +嘱患者守服2个月。因诸症消失,病情稳定而停药。但停药一段时间又复发,此例便血顽固缠绵。仍守原法,用健脾止血方加石榴皮10g,生白及15g,再配合外治灌肠方。 +【处方】甲方:仙鹤草30g,桔梗8g,乌梅炭4.5g,白槿花9g,炒白术9g,广木香5g,炒白芍9g,秦艽10g,炒槟榔1.2g,甘草4.5g,石榴皮10g,生白及15g。乙方:白头翁15g,秦皮15g,地榆炭15g,槐花炭15g,生白芍15g,地锦草30g,川黄柏10g,炒乌梅10g。煎取200ml,加入锡类散1支,保留灌肠,每日1次,每次1小时。 +配合灌肠方1月余,诸症又消失。嘱去灌肠方,继守服原方3个月,停药至今,随访未复发。 +【按语】本案便血色见鲜红夹紫,显见肠有湿热夹瘀。服前医中药唇肿,腹痛,可见前医误以温补治湿热,误以固涩治瘀滞。大便中夹有黏液则肠中有湿热,如以温补治之,反助肝阳,肝愈强则脾愈受克。味厚滋阴之品,更非土受木克,脾失健运之所宜。泄泻而纳少其病在脾。本案治疗先后历时1年,几次愈而复发,朱大师始终守“仙桔汤”加减化裁,以健脾止血,益气和营,兼顾湿热,调整气化枢机之法贯彻前后,关键时刻妙以外治灌肠方配合,终收治愈痼疾顽症之目的,常法新用,有常有变,且执简驭繁,守法守方,灵活加减,如效不守方,心无定见,朝方暮改,寒热杂投,漫无边际,否认专方、效方和法外之法,定不能达到治愈痼疾难症之目的。 +232评析 +李振华大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思路是健脾利湿,温肾止泻法。常用五苓散和平胃散(胃苓汤)、理中汤、四神丸、香连丸等合方,与病机环环相扣,根据病情发展的阶段各有所侧重。 +张琪大师认为本病起病日久,病久入络,导致肝郁脾虚,气滞血瘀,与湿热相互蕴结,阻滞肠腑,进一步耗气伤血,导致虚实错杂,正虚邪恋,辨证多为脾胃不和,寒热交错,湿瘀交阻,故可用乌梅丸加活血化瘀药治疗。 +朱良春大师指出本病若失治误治,易造成肠道湿热夹瘀。大 +师始终守“仙桔汤”加减化裁,以健脾止血,益气和营,兼顾湿热,调整气化枢机之法贯彻前后,关键时刻妙以外治灌肠方配合。参考文献[1]华荣,罗湛滨,李郑生.李振华教授健脾温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河南中医,2006,26(8):17-18. +[2]孙元莹,吴深涛,姜德友,等.张琪诊治疑难脾胃病经验5则[J].山西中医,2008,24(2):7-8. +[3]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经验和特色—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临床经验系列之十九[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7):399-400. +第26章消化道肿瘤第一节胃癌李玉奇医案医案 +李某,女,30岁,农民。 +首诊:1995年9月24日 +主诉:反复胃脘疼痛4~5年。 +病史:胃脘疼痛反复发作,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按胃炎、胃溃疡等治疗,效果不理想。2个月前胃脘疼痛突然加剧,在沈阳市一院诊为“胃溃疡合并穿孔”给予手术治疗,术中发现为胃癌晚期,且广泛转移,已无法手术。1995年9月24日第一次抬来求李大师诊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脘腹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日夜哀嚎,靠麻醉药品止痛度日,伴有发热,喘息咳嗽,食纳极差,大便硬 +如羊屎,时有呕吐。舌紫暗尖赤,苔白厚腻无根,脉洪大有力。体查:体温38.8℃,面色萎黄,肌肤干燥,形体消瘦,上腹膨大,可触及坚硬如石之包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诊断】胃癌晚期并广泛转移。 +【辨证】元气太亏,气滞血瘀,热毒炽盛,本虚标实。 +李大师乃出一方,并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癌细胞已广泛转移,各脏器功能衰竭,又加上毒势强烈,患者痛不欲生。目前的医疗条件,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所开处方只能减轻患者痛苦,达到不 +234 +痛不热。暂时维持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止痛。 +【处方】苦参40g,黄药子20g,当归50g,白花蛇舌草100g,延胡索20g,柴胡50g,炙刺猬皮20g,没药20g,乳香20g。水煎3次,3煎药汁混合后,分6次服,3小时内服完,若患者不呕吐,再服麝香3g。 +数月后,李大师回诊患者家属,告知,患者按说明服药后,胃脘部当日就止痛,热渐退,1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 +但服本方期间,患者未再出现疼痛及发热,亦未再用麻醉药品。 +【按语】本证属于中医学胃痛、癜、岩的范畴,李大师辨证为热毒炽盛,正虚痹结,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当以祛邪为先,药用味苦性寒之苦参,《本经》谓:苦参善治湿热疮毒之证,消肿散结,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苦参碱有麻痹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用法得当,可取得良好的镇痛及催眠作用;黄药子、白花蛇舌草皆能清热解毒,两者常用于癌症,黄药子兼有散结消癥的作用;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当归补血活血止痛,善破恶血,养新血,主癜瘕肠胃冷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本草纲目》载:胃脘当心痛不可忍,以及腹痛垂危之证,皆单用本品研末吞服而奏效;炙刺猬皮化瘀止痛,主治气滞血瘀而引起的胃痛;《本经》谓:柴胡主心腹肠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麝香活血散结,开经络之壅滞以止痛,治心腹暴痛。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之效,且量大药专,故一剂而神效。徐景藩医案医案 +周某,男,79岁。第26章·消化道肿瘤235 +(一)首诊:2005年3月24日 +病史:患者年高体虚,2个月来胃脘痞胀,嗳气反酸,时有头昏,大便2~3日1行。2005年3月5日胃镜示:胃腺癌(2.0cm×1.5cm);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活动,幽门螺杆菌感染。舌中间有紫斑,苔薄腻、黄白相兼,右关脉弦、左关脉细。因胃癌,不愿行手术,来求中药调治。 +【诊断】胃腺癌,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胃气不和,血瘀内停。 +【治法】理气行瘀和中。 +【处方】枳壳10g,当归10g,紫苏梗10g,鸡内金10g,绿梅花10g,太子参10g,佛手10g,石见穿15g,白芍15g,茯苓15g,白花蛇舌草15g,海金沙15g,甘草3g,煅瓦楞子30g,白蒺藜20g。 +(二)二诊:2005年4月4日 +药后病渐好转,食后胃脘痞胀,疼痛不著,舌质紫暗改善,脉弦滑小数。 +【治法】养阴健脾。 +【处方】麦冬15g,白花蛇舌草15g,石见穿15g,茯苓15g,枇杷叶15g,六曲15g,杭白芍15g,炙甘草3g,橘络6g,炙鸡内金10g,佛手15g,当归15g,冬瓜子20g。 +(三)三诊:2005年4月18日 +咳嗽向愈,胃脘痞胀而疼痛不著,大便不黑,日行1次,舌质微红、苔薄白,脉细弦。 +【处方】紫苏梗6g,炙五灵脂6g,香附10g,陈皮10g,半夏10g,莪术10g,鸡内金10g,当归10g,枸杞子10g,佛手10g,石见穿10g,白花蛇舌草15g。 +(四)四诊:2005年5月12日 +咳嗽已愈,胃脘略有痞胀,右上腹、左下腹偶有隐痛,此起彼伏,大便不黑,小溲微黄,脉弦。 +【处方】太子参15g,麦冬15g,炙鸡内金15g,白芍15g,茵陈 +236 +15g,石见穿15g,白花蛇舌草15g,地榆15g,枳壳10g,法半夏10g,莱菔子20g,陈皮6g,炙甘草3g。 +(五)五诊:2005年6月9日 +咳嗽咯痰,色白质黏,胃脘痞胀而疼痛不著,便行不畅。【治法】理气和阴化痰。 +【处方】南沙参10g,杏仁10g,陈皮10g,半夏10g,鸡内金10g,当归10g,佛手10g,绿梅花10g,石见穿15g,莱菔子15g,枇杷叶15g,白芍15g,六曲15g,炙甘草3g。 +暑季予清暑益气,和胃行瘀,酌加青蒿10g,六一散10g。 +秋季患者肠腑阵阵隐痛,与饮食无明显关系,舌质红润,苔薄白、脉细涩。 +【辨证】胃中气滞瘀热,肝胆湿热。 +【治法】和胃行瘀。 +以上中药汤剂,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并服三七粉2.5g,每晚1次。 +(六)六诊 +经治1年,饮食如常,脘腹无胀痛,大便不黑,日行1次,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病情尚平,治守原法,慎饮食起居。 +【处方】橘皮6g,橘络6g,法半夏10g,枳壳10g,莪术10g,五灵脂10g,赤芍10g,白芍10g,石斛10g,炙鸡内金10g,薏苡仁20g,白花蛇舌草15g,麦冬15g,炙甘草3g。 +【按语】徐大师在消化道肿瘤的各阶段处处体现以胃气为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思想。临床消化道肿瘤重病之人,胃尚能纳,犹有生机;若谢谷不纳,胃气败绝,则预后严重。胃气可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主要指征之一。虚者宜益气,气旺则血生,津液自生;实者宜行气,气行而血行,补气与行气相合。在临证时根据“天人相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宜”的理论,处方用药时随着季节的变换,用药相应加以调整。如夏季加用清暑泄热之品,秋季常配用麦冬、石斛养阴润燥之药。老年患者年事已高,第26章·消化道肿瘤237 +气阴不足,祛邪不宜过度,腹内结块,属中医癥积范畴。在用药方面根据咸能软坚散结,徐大师常选用皂角刺、薏苡仁、三棱、莪术、夏枯草、象贝母、鹅管石等品以散结行瘀。 +第二节食管癌李振华医案医案 +曹某,男,50岁。 +(一)首诊 +主诉:胃痛5年,加重1月余。 +病史:患者自述5年前即患胃病,做胃镜时发现食管癌,遂进行手术,切除食管约10cm,胃上提至胸腔。于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胃脘疼痛连及后背疼痛,进食后加重,口干,嗳气频作,胸脘满闷,时有头晕,乏力,胃怕凉,纳差,不敢食凉物,眠寐尚可,大便稍溏。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弦细。 +【诊断】食管癌术后。 +【辨证】肝脾失调,脾虚为主。 +【治法】健脾疏肝,理气和胃。 +【处方】自拟香砂温中汤加减。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4g,厚朴10g,桂枝9g,白芍10g,小茴香10g,乌药10g,木香6g,郁金10g,甘松10g,丁香10g,柿蒂15g,白蔻仁10g,甘草3g。30剂。 +(二)二诊 +服药30剂后,因胃痛、嗳气等症状减轻,随即停药,后因饮食不当致使出现胃脘隐痛,胃胀,反酸,大便溏泻。舌质稍淡,舌体稍胖大,舌苔稍白腻,脉弦稍细。 +238 +【处方】上方去丁香、柿蒂,减砂仁、桂枝之量,改白蔻仁为苍术、泽泻、炒薏苡仁,加乌贼骨。 +服药30剂后,胃痛、反酸诸症悉除,病已痊愈。 +【按语】本案治疗要注意两个要点。其一,脏腑同调,脾胃并治。李大师认为本案证属肝脾失调、脾虚为主,理应健脾疏肝为治,然病现嗳气、反酸等胃失和降诸症,故理脾之时,亦当治胃。脾胃一脏一腑,以膜相连,表里相属,治脾调胃,当分则分,宜合则合。本案虽病位在胃,然证由脾虚肝郁所致,故当脾胃并调,方不失根本之治。其二,病势有机转,用药宜进退。李大师认为,疾病演变因治疗当否,调养宜失而机转各异,或势若千钧,或缠绵难愈,故用药宜因之而有进退。本案初诊服药效著,患者却擅自停药,复因饮食不当又加腹泻,病未能尽愈,日久反致病势缠绵,然前药效彰,脾虚渐复,故调中之剂宜退而施之;水湿内盛之治,则可进而治之,以辛香温燥之苍术,甘淡性寒之泽泻、炒薏苡仁利湿燥湿并用,使湿邪速去,便溏自止。评析 +李玉奇大师认为胃癌晚期的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当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为基本准则,故遣方组药时用量大药专的药物配伍,以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之效。 +徐景藩大师认为胃气可作为判断消化道肿瘤预后的主要指征之一。治疗上虚者宜益气,实者宜行气,处方用药时随着季节的变换,用药相应加以调整,且常配以散结行瘀之品。 +李振华大师认为本病虽病位在胃,然证由脾虚肝郁所致,故 +治疗时当脾胃并调,方不失根本;同时强调病势有机转,用药宜进退,若脾虚渐复,故调中之剂宜退而施之;若水湿内盛,则利湿燥湿并用,进而治之。 +第26章·消化道肿瘤239 +参考文献[1]徐子亮,刘华珍.李玉奇博士医案四则[J].吉林中医药,1996(3):6-7.[2]董筠.徐景藩辨治消化道肿瘤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2): +102-103. +[3]刘文礼.李振华教授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07:21-22.第27章 +张琪医案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医案 +患者,女,50岁。 +(一)首诊 +病史:因家庭纠纷而起病。初觉食下不顺,继则噎膈梗阻,每日只进食50g主食,多食则反胃吐出,进流质软食稍好,但亦不甚通畅。经医院检查排除食管癌,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明显效果。患者精神抑郁,自觉胸胁胀满不舒,每进食则胸骨下部烧灼感明显,小便短赤,大便秘结,1周1行。舌质红,苔白而干,脉沉细数。 +【诊断】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辨证】肝郁化火,耗伤气阴。 +【治法】益气养阴,降逆镇呕。 +【处方】益气滋阴镇逆汤加减。石斛20g,北沙参20g,当归20g,郁李仁20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清半夏15g,枳实15g,佛手15g,知母15g,桃仁15g,麦冬15g,生栀子15g,太子参30g(或人参5g),生代赭石30g,夏枯草30g,甘草10g。 +嘱徐徐进药少量服之,防止用量过大导致呕吐。 +(二)二诊 +初服药吐出约一半,继续服后吐出少量药,连服1剂半,渐觉吞咽通畅,能进少量食物。第27章·食管贲门失弛缓症241 +【处方】石斛20g,北沙参20g,当归20g,郁李仁20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清半夏15g,枳实15g,佛手15g,知母15g,桃仁15g,麦冬15g,生栀子15g,太子参30g(或人参5g),生代赭石30g,夏枯草30g,大黄7g,甘草10g。 +服后大便通畅,2日1行,进固体食物仍有梗阻,但程度较前明显减轻。 +患者先后5次复诊,共服药40余剂,进食基本如常人,遇情志刺激仍偶觉胁胀腹满,但未再发生噎膈呕吐,后停药观察。 +随访年余,病情稳定。 +【按语】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由食管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吞咽时不能正常松弛,使食物不能顺利入胃。初期多表现为吞咽时胸骨下部有梗阻、噎塞、灼热感,随即出现吞咽困难,噎塞不下行,反流呕吐,可间歇反复发作,有时咯出少量痰涎,食物稍能下移,大便多秘结如羊矢状。张大师治���此症按中医膈证论治,辨证属气阴两亏,津液不足。气虚无以斡旋,贲门弛张节律失常;阴亏液伤,饮食入口难于下行,大便燥结;舌质红少津,脉细,均为气阴两亏之候。参考张锡纯之参赭培气汤、东垣之通幽汤制定益气滋阴镇逆汤。其中人参以补益中气,扶助脾胃之功能,斡旋贲门失常之节律,代赭石镇冲气之上逆,参赭合用补中有降;当归、石斛、沙参、麦冬、生地黄、熟地黄滋补阴液;郁李仁、桃仁润燥通便;半夏、佛手、枳实降逆化痰,疏郁理气。合之具有益气养阴,镇逆疏郁之功。评析 +张琪大师认为此病当按中医膈证论治,辨证属气阴两亏,津液不足,可参考张锡纯之参赭培气汤、东垣之通幽汤制定益气滋阴镇逆汤以显益气养阴、镇逆疏郁之功。242 +参考文献[1]孙元莹,吴深涛,姜德友,等.张琪诊治疑难脾胃病经验5则[J].山西中医,2008,24(2):6. +第28章其他相关疾病第一节肠梗阻张琪医案医案 +小肠坏死术后患者。 +(一)首诊 +小肠坏死术后,腹胀难忍,不排气,不排便,呃逆、呕吐不止,西医诊为高位粘连性肠梗阻,不宜二次手术,而保守治疗。患者经胃肠减压,24小时引出胃液2000ml,多次灌肠无排气,有少许粪便,小便量少,溲色黄赤,呃逆响亮,呕吐频繁,难以入睡。舌质淡,苔黄厚腻,脉沉滑而有力。 +【诊断】高位粘连性肠梗阻。 +【治法】通腑泄热降逆,破气活血化瘀。 +【处方】海藻30g,生赭石30g,大黄25g,青皮20g,桃仁20g,莱菔子20g,赤芍20g,厚朴15g,枳实15g,三棱15g,莪术15g,番泻叶(后下)15g,甘遂末(单包冲服)5g。 +(二)二诊 +服药2剂,泻下大量秽浊粪块夹有污水,随之排气,呕吐、腹胀基本消失,有饥饿感,可进少量流质饮食。复查:肠粘连大部分缓解。 +【处方】上方去甘遂,大黄减为10g,加西洋参、白术等调养。共服药月余,肠粘连消失。随访2年,状态稳定。 +244 +【按语】张大师认为,六腑的生理特点是气机运行,泻而不藏,满而不实,动而不静,以通为顺,也以通为用,故“不通则痛”为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病机。所谓“不通”,一是气血瘀滞,经络阻塞;二是胃肠被有形实邪所阻滞。两者相互影响,故其主要病理特点为实热壅滞,气血瘀滞,胃肠阻塞。通里攻下为其最主要的治疗原则。在对大黄通里攻下的应用上,张大师认为大黄苦寒,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为临床治疗急性危重病的良药。生大黄能清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用于实热便秘、谵语发狂、时行热疫,祛五脏湿热秽浊。张大师根据大量临床实践提出,求治于中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医辨证往往为阳明腑实证,这类患者一般都经过西医胃肠减压,以及各种引流插管,而且值得进一步提出的是,由于西医大量应用抗生素,往往造成机体菌群失调,口腔真菌感染,所以有时舌诊并不典型。这时应以腹部症状为主,凡是腹部胀满拒按而无外科治疗指征者,均可投以峻下之剂,急下存阴。根据大量临床实践验证,峻下之剂可以促进胃肠正常蠕动恢复,泄下积聚在里之瘀热毒邪,确有一泻而解之功。张大师认为,治疗适宜攻下者用药宜猛,药量宜足,攻下药量不足时,达不到通里攻下的目的,患者反而更加痛苦,故用量一定要足,使之达到“一泻而解”之功。大黄、芒硝为治疗急腹症的要药,大黄曾经用到40g,收效良好。如邪热积聚较久,大便坚实,难以取下,则必须借芒硝软坚散结润下之功。两者相互协同,荡涤胃肠实热,效果甚佳。 +第二节急性阑尾炎(肠痈)邓铁涛医案医案 +邓某,男,19岁。 +第28章·其他相关疾病245 +(一)首诊:1967年3月30日 +病史:3月29日下午4时周身不适,畏寒发热,上腹隐痛,晚上10时许转为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不放射),并呕吐胃内容物2次,即服藿香正气丸1粒,第2天因腹痛加剧而入院。 +入院时诊查:体温39.3℃,腹肌紧张如板,抵抗明显,全腹均有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麦氏点尤甚,腰大肌征阳性。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血常规:白细胞14.85×10°/L(杆状11%),大便隐血(+)。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 +【诊断】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处方】 +(1)生大黄(后下)12g,玄明粉(冲)6g,桃仁6g,牡丹皮6g,赤芍18g,冬瓜仁45g,金银花24g,蒲公英24g,皂角刺30g。1剂。此方药上午服尽。 +(2)复渣再煎,取汁200ml作保留灌肠。 +(3)冬瓜仁45g,蒲公英24g,连翘18g,皂角刺30g。1剂。此方下午服尽。 +(4)针刺阑尾穴(双),留针1小时。外敷双柏散(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药)。 +(二)二诊 +入院第2天。服药后大便2次,���暗黄质溏。体温38.7℃,腹痛减轻。仍按上法。 +【处方】较上方泻下之药如芒硝、大黄有所减量,清热解毒之品如川连、黄芩、连翘、蒲公英有所加量,未予灌肠及针灸。 +(三)三诊 +入院第3天。脉症渐见好转,知药见效,仍守上法。 +【处方】以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薏苡仁、连翘、蒲公英、败酱草等为主随症加减,并继续外敷双柏散。 +246 +(四)四诊 +入院第6天。体温曾一度回升(最高达38.3℃),但无其他不适,腹软,未见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 +【处方】仍以上方加减。当日下午停用双柏散,加用四环素及链霉素。 +(五)五诊 +入院第8天。体温正常,腹痛大减,只在转动身体时有些微痛,胃纳好。舌红苔白,脉弦。 +【处方】改服四逆散加桃仁、冬瓜仁、薏苡仁、白头翁、秦皮等。 +(六)六诊 +入院第11天。停用四环素及链霉素,继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调理。 +第14天痊愈出院。随访10年未见复发。 +【按语】邓大师于1967~1968年间用中医药治疗10多例急性阑尾炎(其中1例合并弥漫性腹膜炎,1例合并局限性腹膜炎,3例为合并阑尾周围脓肿之早期),均于短期内痊愈(短者3~5天,最长也不超过20天)。病例虽不多,但疗效快而可靠。特别是中医“下法”的运用,很值得重视,现归纳分析如下: +“下法”的运用特点:即在辨证基础上早用、坚持用,用必达到泻下的目的。其方法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争取时机,尽快控制病情。一般认为只要诊断一成立,越早用“下法”越好。用药3~4小时后,若仍不见泻下,可再服1剂,必于当天达到泻下之目的。得泻后,第2天仍用“下法”,直到痊愈。但后期泻下药应有所减轻,而增加清热解毒药。当然,病情恶化如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下法”则宜慎用。如此病发展成为阑尾周围脓肿时,仍可用“下法”。 +方药多以大黄牡丹皮汤为主方加减化裁。痛甚者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者加紫花地丁、金银花;出现包块者(阑尾脓肿)加第28章·其他相关疾病247 +皂角刺;虚者于后期酌加党参或吉林参以扶正。 +至于灌肠,其优点是既能泻下,又能使药力更快地直达病所,这是“攻邪应就其近而逐之”的灵活运用。其法是将内服药复渣再煎,取汁进行保留灌肠。 +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体会,认为治疗急性阑尾炎“宜用下法”的理论根据是:急性阑尾炎是由于寒温失调或饮食失节或喜怒无度,而使“邪气”(瘀秽之物如粪石之类)与“营卫”(血液循环与卫外机能)互相搏结于肠道,致使运化失职,糟粕积滞,气血瘀阻,积于肠道而成肠痈。如果诱发肠痈的瘀热没有出路,那么瘀热与血肉便腐败成脓。因此,有效而便捷的治法便是祛邪从下而出,邪有出路,则脓不成而正自安。 +采用下法会不会引起阑尾穿孔,据邓大师临床数十年的经验,用下法尚未见引起恶化者,关键在于芒硝不宜重用,一般应不超过9g。另外,中医运用下法亦是根据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因而能消除不良反应,产生较理想的药理作用。大黄牡丹皮汤就是这样的配伍,使之具有泻下除积、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作用(其经验脓成仍宜用大黄牡丹皮汤)。可见,中医的下法,能从根本上治愈急性阑尾炎。但必须注意的是:腹痛已除又无发热,病似已愈,仍需服大黄牡丹汤3剂以彻底治疗,可免复发。 +第三节口腔溃疡(口疮)李振华医案医案 +患者,男,33岁。 +(一)首诊:2009年4月18日 +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7年余,几乎每月发作1~2次。248 +病史:因患口腔溃疡,流口水,晚上睡觉口干,平素心烦急躁,睡眠差。此间曾服多种维生素及清热中药制剂,含服华素片,外用西瓜霜喷剂及外敷冰硼散均未能治愈。1周前因劳累,加之饮食不节,导致口腔溃疡复发,状如豆样大,溃疡面白,四周不红,说话、吞咽均疼痛,伴见神疲乏力,口淡食少,咽干不欲饮,睡眠浅,便溏,小便黄,四肢不温。舌淡胖,边有齿痕,苔微黄厚腻,脉弦细略数。 +自服三黄片、清火栀麦片及西瓜霜片等无效。 +既往有食管溃疡病史。 +【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辨证】脾胃不和,湿盛热郁。 +【治法】健脾疏肝,燥湿清热。 +【处方】。自拟温中方加减。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旱半夏10g,香附10g,郁金10g,炒白芍12g,砂仁8g,嫩桂枝5g,乌药10g,小茴香10g,枳壳10g,焦麦芽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甘草3g,白豆蔻10g,佛手12g,厚朴10g,桔梗10g,炒黄芩10g,黄连6g,泽泻15g,生薏苡仁25g。14剂,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二)二诊 +服上方后,除舌边缘最大的一处溃疡尚未完全愈合外,其余均���失,进食已不痛,精神好转,纳食渐香,大便成形,苔转薄白。上方去黄连、黄芩,加知母10g。 +【处方】自拟温中方加减。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旱半夏10g,香附10g,郁金10g,炒白芍12g,砂仁8g,嫩桂枝5g,乌药10g,小茴香10g,枳壳10g,焦麦芽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甘草3g,白豆蔻10g,佛手12g,厚朴10g,桔梗10g,泽泻15g,生薏苡仁25g,知母10g。 +继续服7剂,溃疡全部愈合。 +后改香砂六君子汤调理1个月,随访半年,未复发。第28章·其他相关疾病249 +【按语】患者由于长期治疗不规范,仅重视口腔内局部炎症,长期服用苦寒凉药而损伤中气,阻遏脾胃生发之机,脾虚湿盛,致清阳不升,加重了溃疡愈合的难度。李大师采用自拟温中方来调补脾胃、疏肝理气,稍佐清热苦寒燥湿之品,配合健脾利湿,从而使脾健、胃和、气运、湿除、热清,口疮自愈。方中白术、茯苓、陈皮、旱半夏健脾燥湿;佛手、川厚朴、香附、郁金、枳壳、小茴香、乌药疏肝理气,解郁畅胃;砂仁、白豆蔻醒脾和胃,化湿行气温中;桂枝温经通阳,温化水湿,合芍药一散一收,有缓急止痛之效;白芍、甘草调理肝脾,缓急止痛;泽泻、生薏苡仁合茯苓祛湿利小便,取“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以助脾运;桔梗引药上行;黄芩、黄连苦寒燥湿,为反佐清热之品;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健脾培土,开胃消食,以防黄芩黄连败伤胃气。 +评析 +张琪大师在治疗肠梗阻时强调通里攻下为其最主要的治疗原则,治疗宜攻下者用药宜猛,药量宜足,使之达到“一泻而解”之功。 +邓铁涛大师认为治疗肠痈时当重视“下法”,即在辨证基础上早用、坚持用,用必达到泻下的目的。其方法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争取时机,尽快控制病情。 +李振华大师认为治疗口疮时当坚持规律治疗,勿用一派苦寒凉药,以防损伤中气。李大师自创温中方来调补脾胃、疏肝理气,稍佐清热苦寒燥湿之品,配合健脾利湿,从而使脾健、胃和、气运、湿除、热清,口疮自愈。参考文献[1]孙元莹,吴深涛,姜德友,等.张琪诊治疑难脾胃病经验5则[J].山西中250 +医,2008,24(2):8. +[2]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153-156. +[3]徐彦飞,周军丽.李振华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J].中医研究,2010,23(1):61-63. +本篇主要介绍国医大师对胃痛、痞满、反胃、呕吐、噎膈、泄泻、便秘、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残胃炎)、胃下垂、慢性结肠炎、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胃肠道肿瘤等脾胃疾病的验效名方(专病专方)的组成、功效、主治、分析和出处。 +第29章胃痛 +何任医方 +舒胃饮【组成】白芍9~15g,炙甘草9g,姜半夏9g,黄芩9g,川厚朴9g,干姜4~6g,黄连3g,蒲公英15~30g。 +【功效】和胃降逆,开结散痞,缓急止痛。 +【主治】凡胃失和降,心下痞满所致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所致之胃脘痛。某些胃痉挛、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某些由胆囊炎症所致的胃部疼痛痞满。如胃脘不舒,满闷饱胀,时作疼痛,大便稀溏,嘈杂嗳气,呕吐反酸。 +【分析】此方是从半夏泻心汤合芍药甘草汤两方加减化裁而成。其中半夏泻心汤用黄连、黄芩之苦寒降泄除其热,干姜、半夏之辛温开结散其寒,寒热并用,苦降辛开,气得升降,诸症悉平。芍药甘草汤以芍药为君,养营和血,缓急止痛;甘草补中缓急,为佐使,两者合用,酸甘化阴,共奏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可见芍药甘草汤解痉挛而止痛,合而用之,亦取其缓急解痉也。加厚朴苦辛而温,以其燥湿散满以运脾,行气导滞以除胀。加蒲公英苦甘而寒,取其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张琪医方 +地芍止痛饮【组成】生地黄20g,白芍20g,公丁香5g,陈皮15g,枳壳254 +15g,厚朴15g,石斛15g,麦冬15g,甘草15g。 +【功效】滋阴养胃,理气止痛。 +【主治】辨证以胃阴虚为主,同时结合胃镜报告胃黏膜萎缩、腺体减少、胃液分泌不足之胃脘痛者。主要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 +【分析】其中生地黄滋阴养胃、清热生津,配以石斛养胃生津、滋阴除热,麦冬益胃生津、养阴除烦,加强滋阴养胃之力;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且有缓急止痛、缓解痉挛的功效;另外少佐公丁香芳香醒脾,使其滋而不腻;厚朴、枳壳、陈皮理气和胃而导滞。诸药相伍,共奏滋阴养胃、理气止痛缓急之功。 +该方禁用于胃寒、胃液分泌过多的胃炎患者。朱良春医方 +加减建理散【组成】红参、炒苍术、高良姜、甘草、肉桂、生白芍、生草果、制香附。 +【用法】上药共碾为散,���次6~8g,每日2~3次,饭前服,一般1~2日,胃脘痛可缓解,但须守服1个月,方能巩固。 +【功效】温中补虚,祛寒止痛。 +【主治】虚寒胃痛。 +【分析】朱大师因虑虚寒并在,必须同时建中气,温中土,所拟温中补虚,祛寒止痛之法,取仲景建中、理中合方之意加减。本方以辛热之高良姜,温中焦脾胃而祛里寒;红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肉桂甘热助阳以补虚,辛热散寒以止痛,善去痼冷沉寒;芍药缓急止痛;香附入脾经,味辛能行而长于止痛;苍术、草果燥湿健脾散寒;炙甘草甘温补气。 +【加减】反酸、吐清涎者加吴茱萸、半夏、煅乌贼骨或煅瓦楞子、浙贝母。痛剧者加香附、草果仁、甘松,每每药到痛除。历年 +第29章·胃痛255 +来其徒仿其法,改汤为散,疗效甚佳。 +甘缓和中汤 +【组成】生白芍15g,生甘草10g,炙甘草10g,蒲公英30g,九香虫5g,乌药5g,芒硝(分冲)5g,郁金12g,川楝子12g,瓜蒌仁12g。 +【功效】补脾健脾,益气升清。 +【主治】脾胃虚寒,土壅木郁之胃痛。 +【分析】治以甘缓和中之法,此方仿仲景芍药甘草汤变化,自拟“甘缓和中汤”。芍药、炙甘草两味合用,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九香虫气香走窜,温通利膈而能行气止痛;乌药味辛行散,性温祛寒,入脾而宽中,可行气散寒,缓急止痛;芒硝、郁金、川楝子与瓜蒌仁合用,能行气解郁,润肠通便;佐以蒲公英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奏补脾健脾,益气升清之效。 +【加减】若症见剧痛,腹胀满,便秘尿黄者,加炒枳壳;因进食高脂蛋白而发者,加山楂、麦芽、六神曲、鸡内金等消积利胆疏肝;因受寒或恼怒生气即发者,加紫苏叶、防风、藿香、炒枳实、制香附散寒解表、疏肝解郁。李玉奇医方 +理脾疏肝方【组成】柴胡15g,紫苏15g,藿香15g,苍术15g,丁香5g,檀香5g,木香10g,桃仁15g。 +【功效】肝脾同调,理脾疏肝。 +【主治】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得嗳气、矢气则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 +【分析】《金匮要略》第一篇中即已言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李大师谓:“治胃先理脾,理脾先舒肝。”疏肝世人习用破气之品,甚则以金石之药治之。如此用药,未能领会先贤之旨。李大师谓:“舒肝莫过芳香化气。”芳香之品,宣畅气机,肝气随之调达;而芳香之药又可化浊,浊去而脾胃得健,无须党参、白术之添足,此乃肝脾同调,理脾疏肝,“当先实脾”之奥旨。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紫苏行气宽中;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以上几味同为君药,调理肝脾。藿香化湿止呕,丁香温中降逆,檀香、木香善理脾胃,行气止痛,助君药疏肝降逆,理脾调中。桃仁润肠通便,是为佐药。 +寒热并用胃痛方 +【组成】吴茱萸5g,黄连10g,香附15g,连翘20g,败酱草20g。 +【功效】寒热并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胃脘虚寒化热之胃脘痛。如胃脘灼热,反喜热饮,胃脘嘈杂不适,莫可名状,似寒非寒、似热非热、似辣非辣。 +【分析】饮食伤胃,胃脘虚寒,久治不愈,多从热化,出现寒热错杂。于此常投以左金丸化裁。肝火犯胃的呕吐吞酸,肝有火,胃也热,单用黄连苦寒治热,难以兼顾肝胃,故重用黄连,配少量吴茱萸,意义在于以黄连苦寒泻火为主,少佐吴茱萸辛热,从热药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且吴茱萸辛热,能入肝降逆,以使肝胃和调。香附主入肝经气分,芳香辛行,善散肝气之郁结,可降逆止呕;连翘、败酱草清热解毒,可泻肝火。滋阴凉血豁痰理脾方 +【组成】芦根20g,茅根20g,石斛20g,黄连10g,连翘20g,败酱草20g,竹茹15g,陈皮15g,半夏10g。 +【功效】宜从血治,滋阴凉血,豁痰理脾。 +【主治】湿热交阻之胃脘痛。如脘腹胀满,心烦易怒,食少 +第29章·胃痛257 +纳呆,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脉弦而数。 +【分析】寒热错杂日久,寒皆化热。而此时,脾气已弱,无力运化水湿,呈现湿热交阻之势。脾喜燥恶湿,今脾被湿困,脾气不振。东垣谓:“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口干舌干咽干。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此时,胃疾渐次加重,已由上述虚寒之气分证转入湿热之血分证。仔细观察可见舌质由红润转绛,特征表现为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方中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茅根凉血清胃热;石斛益胃生津;三药合用可达清热凉血、益胃生津之效。黄连、连翘、败酱草清热解毒;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陈皮���气和胃;半夏辛温开结散寒。 +凉血化瘀导滞方 +【组成】生蒲黄10g,五灵脂10g,槐花20g,桃仁15g,黄连10g,延胡索15g,川楝子15g,败酱草20g。 +【功效】凉血化瘀导滞。 +【主治】血热瘀结之胃脘痛,如胃脘痛,痛有定处,口干咽干。 +【分析】病由胃脘湿热已完全转为血分,热入营血,血热灼津,口干漱水之症加重。血热瘀结,胃络受阻,出现胃脘痛,痛有定处。此病治疗急从血论,切不可妄加渗利或以温热,急宜凉血化瘀导滞。正如《脾胃论》所说:“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患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方中生蒲黄、五灵脂化瘀止血,槐花凉血止血,桃仁活血祛瘀,同为君药。黄连清热泻火,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为臣药,助君药凉血化瘀。川楝子疏肝行气、导滞止痛,败酱草清热解毒,皆为佐药。诸药合用,能凉血化瘀,导滞止痛。 + +参考文献[1]何任.舒胃饮治心下痞[J].新中医,1991(2):13. +[2]孙元莹,吴深涛,姜德友,等.张琪诊治疑难脾胃病经验5则[J].山西中医,2008,24(2):6-8. +[3]邱志济,邱江东,邱江峰.朱良春用散丹汤治疗胃脘痛特色发挥一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54)[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7): +531-532. +[4]邱志济,朱建军,马璇卿.朱良春治疗胆石病等廉验特色选析一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43)[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7): +515-516. +[5]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读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25):208-212. +第30章痞满 +何任医方痞满经验方【组成】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姜半夏、陈皮、藿香、黄芩、砂仁、制香附、干姜。 +【功效】和补脾元,行气散满。 +【主治】上腹胀闷之痞满。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病所致者。 +【分析】患者自觉胸脘痞塞而满,外观无胀急之形。属虚者,由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属实者,由食积、痰结、湿阻,或由外感热病误用下法,邪结于胃脘所致。痞满为脾胃病证中常见病,大抵初病多实,久病多虚。虚证之中气虚亏、精微不化、升降失调者,常以补中益气汤加黄芩、黄连,以补其中气。取柴胡、升麻之升清,黄芩、黄连之降浊,能得显效。此方亦为补中益气汤化裁而成。太子参、白术、炙甘草共收补中益气之功;配茯苓益气健脾,香附入脾经,味辛能行而长于止痛;半夏、陈皮理气;藿香可化湿止呕;砂仁行气止痛;干姜温中散寒。共和补脾元,行气散满。 +【加减】随症加减,遇实证,则是食消食,是痰化痰,是湿阻则化湿而治。 +260 +李玉奇医方 +脾痞方【组成】榧子5g,蓼实5g,胡黄连5g,桃仁10g,麦芽15g,鸡内金10g,神曲10g,山药15g(以小儿量计算)。 +【功效】消导化积。 +【主治】腹胀如鼓,形如枯木,面色萎黄,脉细如丝。 +【分析】本病多发青少年,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而来。饮食积聚,脾胃受损,久而成痞。如不能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脾痞,甚为虚劳。然而,治疗本病贵以疏导,切勿妄补,补反助疾。方用榧子可杀虫、消积;蓼实温中利水,破瘀散结,两者均可消食导滞。桃仁能润燥滑肠;鸡内金、神曲、麦芽消食健胃;山药补脾益气,滋养脾阴。参考文献[1]何任.脾胃病证诊治说略[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28-29. +[2]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读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208-212. +第31章反胃 +何任医方 +反胃方【组成】半夏、人参、白蜜、厚朴、白术、陈皮、茯苓、甘草、竹茹、生姜、砂仁、制香附。 +【用法】患者空腹时或在宿食吐净后服药,则易于吸收而得药效。 +【功效】温中平逆,益气润燥。 +【主治】反胃。症见上腹痞胀、暮食朝吐、朝食暮吐,宿食不化。 +【分析】反胃又称翻胃、胃反。其病因在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事劳倦等。其病机有脾胃虚寒、胃中积热、痰浊阻胃、瘀血积结等。《金匮要略》谓:“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本方中半夏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人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白术补气健脾;白蜜益阴增液,使腑气通,津液行;厚朴和胃而导滞;陈皮理气健脾;香附入脾经,味辛能行而长于止痛;茯苓益气健脾;砂仁化湿温中行气。诸药合用,���可温中平逆,又能益气润燥。参考文献[1]何任.脾胃病证诊治说略[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28.第32章呕吐 +邓铁涛医方 +治呕吐自拟方【组成】荜澄茄5g,小茴香5g,丁香5g,陈皮15g,半夏10g,白蔻仁15g,生姜3片。 +【功效】温补脾胃,降逆止呕。 +【主治】呕吐、反胃(此即“阳明寒呕”),或胃腹剧痛,但欲饮热等。 +【分析】尝谓“十胃九寒”,人们常不顾护脾胃,多食生冷,伤及脾阳。近来,世人又有晨起饮一杯凉白开水的习惯,更可损脾胃。本病临床常见胃气被寒气所阻致生呕吐、反胃。本病多为即得,病程较短。邓大师常告诫,温补脾胃,药宜轻灵,即“以温药和之”,最忌大辛大热,反灼胃津致生他病。方中革澄茄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止痛;小茴香与丁香辛温,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呕;陈皮理气健脾,用于寒气阻中之气滞最宜;半夏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白蔻仁化湿温中,行气止痛;生姜温胃止呕。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胃、降逆止呕之效。参考文献[1]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读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208-212. +第33章噎膈 +李玉奇医方 +治噎膈自拟方【组成】石斛20g,威灵仙20g,射干15g,荜澄茄5g,桃仁15g,白芥子15g,酒大黄5g。 +【功效】生津益胃,行气散结,佐以活血化瘀。 +【主治】顽固性噎膈。 +【分析】噎膈因于食管憩室者多见食不下,饮水能下;因于食管裂孔疝者多食水俱不下;因于食管肿瘤者食水俱不得下,而反呕吐;因于贲门失弛缓者,食水咽下费力,卧则加重;如无器质性改变,因于气者,多食水能下,咽唾反觉噎感(此即梅核气)。因于气者多由忧思郁结使然,于此从气论治,药以疏导,投以苏子降气汤每每取效。然有顽固病例,治疗颇为棘手,经胃镜病理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者,李大师常从郁、血、燥而治,采用石斛生津益胃,威灵仙行气散结,射干消除痰涎,荜澄茄行气止痛,白芥子利气豁痰,佐以桃仁、酒大黄活血化瘀之法,每奏良效。参考文献[1]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读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208-212.第34章泄泻 +何任医方 +健运汤【组成】党参20g,茯苓20g,白术15g,甘草10g,干姜6g,白芍15g,淡附片10g,黄连3g,广木香10g。 +【功效】健脾助运,祛湿止泻。 +【主治】脾失健运之久泻。 +【分析】脾胃之病多由湿致,久泄常有脾虚。故治以运脾化湿,而久泻健脾尤为主要。《金匮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使脾气旺而不衰,则无由受外邪矣。 +方中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干姜、淡附片温中散寒;白芍柔肝止痛;黄连清热燥湿;木香理气健脾。共奏健脾助运,祛湿止泻之功效。 +苍薏汤 +【组成】苍术10g,薏苡仁20g。 +【功效】燥湿运脾止泻。 +【主治】多由湿浊所致之夏秋季常见暴泻。 +【分析】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可用于治疗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清热排脓、除痹止泻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两味药合用可使太阴脾土湿祛运复而泄泻自止。近时报道谓本方用于第34章·泄泻265 +不同原因引起之腹泻,尤其适宜于急慢性肠炎、功能性腹泻,都有显效。李玉奇医方 +治泄泻自拟方【组成】山药20g,莲肉20g,苍术15g,砂仁20g,白芍20g,莱菔子15g。 +【功效】补脾祛湿止泻。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结核性结肠炎、直肠炎、直肠息肉等导致的泄泻。临床多见便溏,甚则如稀水样便,每多晨起或餐后数次,伴或不伴腹痛。 +【分析】泄泻多由嗜食生冷或职业性不能定时就餐等原因,伤及脾气,致使脾气虚或伴肾气弱而来。值得注意的是,如大便中夹有脓血,泄泻达数月以上,应做结肠镜确诊,排除占位性病变。泄泻者做肠镜常见提示有溃疡性结肠炎、结核性结肠炎、直肠炎、直肠息肉等。方中山药性味甘平,能补脾益气,滋养脾阴;莲肉甘可补脾,涩能止泻,既可补益脾气,又能涩肠止泻;两药合用,可互增补脾止泻之效。苍术燥湿健脾,砂仁化湿温中行气,助其健脾祛湿。芍药酸甘化阴,且有缓急止痛,缓解痉挛之效;莱菔子消食化积。 +【加减】如便脓血者,加白头翁、秦皮;腹痛者,重用白芍,甚则加入米壳;肠鸣者,加防风;泄泻严重时,可酌情加入芡实、石榴皮等,但不可过早收涩,以免关门留寇、反生呕吐等。此外,如无典型��泻症状外,禁用肉豆蔻、吴茱萸等大辛大热之品,以免加重病情。 +266 +参考文献[1]何任.脾胃病证诊治说略[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28-29. +[2]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读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208-212. +第35章便秘 +王绵之医方 +益脾通便方【组成】白术、炒枳实、槟榔、制香附、焦山楂、炙鸡内金、黄连、使君子、炙甘草。 +【功效】健脾助运,消导通便。 +【主治】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损,运化传导不利之大便秘结。 +【分析】《景岳全书》曰:“凡病涉虚损而大便秘结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若势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次用通于补之剂也。”方中白术、炙甘草即为此意。炒枳实、槟榔、制香附、焦山楂、炙鸡内金皆为一派行气消食导滞之品,与清热燥湿之黄连、健脾消痞之使君子合用。共奏健脾化湿、行气导滞通便之效,是为脾胃虚损之便秘基本方。李玉奇医方 +宣肺润肠通幽方【组成】桃仁15g,炒杏仁10g,枇杷叶15g,桑椹20g,阿胶15g,当归25g,荆芥15g,火麻仁15g,皂角仁15g,槐花20g。 +【功效】滋阴宣肺,润肠通幽。 +【主治】因胃津受损,脾不得为胃行其津液,久而母病及子, +268 +致使肺津干涸,肠中燥结之“脾约”证。 +【分析】全方以桃仁、炒杏仁、火麻仁、皂角仁为主,种仁富含油脂多起到濡润大肠的作用,当归、阿胶本为活血之药,今重用之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配以桑椹生津润燥,共同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配以荆芥与枇杷叶配,荆芥宣肺气,枇杷叶降肺气,一宣一降恢复肺之宣肃气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得以宣肃则大肠之气得以通降,下行之气推动糟粕排出,共同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另外荆芥、槐花配可防止肠燥而引起的便血。 +迥溪汤 +【组成】苦参10g,槐花20g,槟榔20g,厚朴15g,桃仁15g,莱菔子15g。 +【功效】逐瘀导滞,行气散结。 +【主治】“大肠郁滞”证。 +【分析】“大肠郁滞”并非肠中津液亏少,而是肠腑气机不畅而郁滞,大肠传化糟粕功能失常而致便秘,本方以降气药为主,顺应大肠降气之特性,以解郁导滞通便。方中苦参味苦、性寒,可清热燥湿,《本草经百种录》言“苦参似去心腑小肠之火为多”;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以上两药皆可治肠风便血,同为君药。臣以槟榔消积下气,厚朴、莱菔子燥湿除满,可助君药宽中下气,为治疗肠腑气机不畅的良药。佐以桃仁,取其润燥滑肠之功。诸药相配,共奏逐瘀导滞,行气散结之功,使肠腑气机通畅,恢复大肠传化功能。朱良春医方 +皂角牵牛丸【组成】炙皂荚子、炒枳壳、砂仁、广木香、牵牛子、莱菔子。【用法】上药各等份为末,炼蜜为丸,每丸约重3g,早晚饭前第35章·便秘269 +枣汤或米饮送吞1丸。 +【功效】消食化积,行气导滞。 +【主治】肥人风秘,痰秘,气秘。 +【分析】朱大师治疗此证,取《金匮要略》皂荚丸合危亦林皂角丸之意,自拟“皂角牵牛丸”。方中皂荚辛咸,宣壅导滞,利窍涤痰;枳壳破气除痞,化气消积;砂仁、广木香化湿行气;牵牛子泻下逐水;莱菔子消食化积。可治肥人风秘,痰秘,气秘而不伤正。 +平肝和胃散 +【组成】生大黄10g,生甘草30g,茯苓60g,陈皮30g,制半夏10g,麦冬100g。 +【用法】上药共研粉,为8岁小儿1个月量,每次服3~5g,每日2次,随年龄和大便燥溏增减,蜜水调服。 +【功效】平肝和胃。 +【主治】木气之体便秘。 +【分析】朱大师常用塞因塞用之法,即用补法治疗顽固便秘,或选仲景理中丸(汤)加味,或选局方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不任攻伐,气机逆乱,运化失权,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之证,每收佳效。方用生大黄为君药,取其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之效,但用量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脾气;茯苓益气健脾,陈皮理气和胃而导滞,为臣药;半夏辛温开结散寒,麦冬养阴清热,佐君臣理气和胃;甘草补脾益气,兼调和诸药。参考文献[1]杨勇,吴晓丹,任红,等.益脾通便方对脾虚便秘小鼠胃肠功能调节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8,22(3):66-68. +[2]张会永.从《脾胃病》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渎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2007,(25)2:208-212. +270 +[3]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顽固便秘的廉验特色选析一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47)[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1):867-868.第36章 +邓铁涛医方 +胃食管反流病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g,川黄连3~5g,太子参3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5g,威灵仙15g,桔梗10g,枳壳5g。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分析】方中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可散寒止痛,还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川黄连清热泻火。两者合用,寓“辛开苦降”之意。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茯苓健脾渗湿;威灵仙可宣通经络,去腹内冷气;桔梗、枳壳破气除痞,化气消积。诸药配伍,共具健脾疏肝、降逆止呕之功。李玉奇医方治反流性胃炎自拟方【组成】党参30g,黄芪30g,山药24g,砂仁6g,白蔻仁6g,葛根10g,柴胡12g,小茴香5g,炮姜6g,苦参10g,川楝子15g,橘核15g,黄连4g。 +【功效】大补元气,健中和胃。 +【主治】反流性胃炎。 +【分析】方中党参、黄芪、山药大补元气、健脾;砂仁、白蔻仁272 +化湿温中,行气止痛;葛根、柴胡升清;小茴香、炮姜散寒止痛;柴胡、苦参、川楝子、橘核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佐黄连清热和胃。诸药配伍,共取大补元气、健中和胃之效。药性宜碱宜温,忌酸忌凉。参考文献[1]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199. +[2]刘华珍,徐子亮.李玉奇教授辨治慢性胃病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295.第37章 +李振华医方 +消化性溃疡 +理脾愈疡汤【组成】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桂枝6g,白芍12g,砂仁8g,木香6g,厚朴10g,甘松10g,刘寄奴15g,延胡索10g,乌贼骨10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 +【功效】温中健脾、理气活血、生肌愈疡。 +【主治】脾胃虚寒之消化性溃疡。 +【分析】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桂枝、白芍、生姜、大枣配炙甘草调和营卫,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砂仁、厚朴、木香、甘松、刘寄奴、延胡索疏肝和胃,理气活血;乌贼骨生肌收敛,制酸止痛。共奏温中健脾,理气活血,生肌愈疡之效。 +【加减】若大便色黑,状如柏油者,加白及10g,三七粉3g(分2次冲服),黑地榆12g;如言语无力,形寒畏冷,四肢欠温者,加黄芪30g,甚者加附子10g;如嗳气频作者,加丁香5g,柿蒂15g;如食少胀满者,加焦山楂12g,神曲12g,麦芽12g。 +活血愈疡汤 +【组成】辽沙参20g,麦冬15g,石斛15g,白芍15g,青皮10g,陈皮10g,甘松10g,刘寄奴12g,吴茱萸5g,黄连6g,白及10g,甘草3g。 +【功效】养阴和胃,疏肝理气,收敛生肌。 +【主治】阴虚内热、气滞血瘀之消化性溃疡。274 +【分析】方中辽沙参、麦冬、石斛、黄连滋阴清热;白芍、青皮、陈皮、甘松、吴茱萸疏肝开郁,理气止痛;刘寄奴通经活血,消瘀止痛;白及消肿止血,收敛生肌;同时吴茱萸、黄连并用,即“左金丸”,辛开苦降,可解嘈杂吞酸。诸药共奏养阴清热、疏肝活血、收敛生肌之效。 +【加减】若疼痛缓解,胃火渐清,可酌减清热之品,加入健脾而不燥之山药、薏苡仁、茯苓等常服,以促使脾胃功能恢复。 +养阴疏肝汤 +【组成】辽沙参20g,麦冬15g,石斛15g,白芍15g,青皮10g,陈皮10g,甘松10g,刘寄奴12g,吴茱萸5g,黄连6g,白及10g,甘草3g。 +【功效】.养阴和胃,疏肝泄热,敛疡生肌。 +【主治】肝郁化火之消化性溃疡。 +【分析】方中辽沙参、麦冬、石斛、黄连滋阴清热;白芍、青皮、陈皮、甘松、吴茱萸疏肝开郁,理气止痛;刘寄奴通经活血、消瘀止痛;白及消肿止血、收敛生肌;同时吴茱萸、黄连并用,即“左金丸”,辛开苦降,可解嘈杂吞酸。诸药共奏养阴清热、疏肝活血、收敛生肌之效。 +【加减】若疼痛缓解,胃火渐清,可酌减清热之品,加入健脾而不燥之山药、薏苡仁、茯苓等常服,以促使脾胃功能恢复。参考文献[1]李郑生,黄清.李振华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J].中医研究,2007,20(5):51-53. +第38章胃炎第一节慢性胃炎李振华医方 +沙参养胃汤【组成】辽沙参20g,麦冬15g,石斛15g,白芍20g,山楂15g,知母12g,鸡内金10g,天花粉12g,牡丹皮10g,乌梅肉10g,陈皮10g,生甘草3g。 +【用法】小火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主治】脾胃阴虚之各种慢性胃炎。 +【分析】脾胃阴虚是各种慢性胃炎的重要病机之一,盖气虚则血运无力,血流不畅久而成瘀;气虚则运化无能,膏粱厚味变生痰浊,乃致气虚痰瘀互为因果。方中辽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麦冬养阴清热;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均可养阴清热和胃。芍药益阴血;山楂人肝经血分,能通行气血;知母、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共助君药清热理气。鸡内金可健胃,牡丹皮善清透阴分伏热,乌梅肉能生津止渴,陈皮理气和胃,同为佐��。生甘草为调和之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和胃、理气清热之功。276 +邓铁涛医方 +慢性胃炎基本方【组成】太子参30g,茯苓12g,淮山药12g,石斛12g,小环钗(广东石斛)9g,麦芽30g,炙甘草5g,丹参12g,鳖甲(先煎)30g。 +【功效】补脾气,养胃阴,活络祛瘀,除湿化痰,清退虚热。 +【主治】脾阳亏胃阴虚,血瘀痰湿虚火之慢性胃炎。脾阳亏虚,故见身倦乏力,脘腹胀闷,纳呆,体重下降,面色淡白,舌胖淡嫩,齿印,脉虚弱;胃阴亏损,则见胃部隐痛,甚则烧灼痛,舌嫩苔少或光剥,脉细数;血瘀阻络,则胃脘疼痛明显,上腹及背部夹脊压痛明显,唇暗,舌暗,舌边见瘀点、瘀斑;痰湿凝聚,则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甚至呕吐;阴虚内热则见低热,五心烦热,急躁易怒,烧灼感,大便干燥等。 +【分析】邓大师认为,治疗本病培元时,宜用太子参、淮山药、茯苓、炙甘草等,虽补气之力不及党参、黄芪,但不会滞气助火;再反佐以麦芽使之易于受纳,这对于消化吸收功能甚差、胃阴已伤的患者,是恰如其分的。至于救胃阴,石斛、小环钗、淮山药最为适宜。活络通瘀、清降虚热,丹参配鳖甲较为妥贴。至于化湿浊,宜选用茯苓等药性较平和的药物,切忌用温燥之品,因为易伤元气与胃阴,胃阴不足,病机不转,则犯虚虚之弊。 +【加减】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白术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白扁豆、薏苡仁等;肝气郁结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疼痛明显者加木香、延胡索、佛手等;嗳气频作者加代赭石、旋覆花等;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等。第38章·胃炎277 +张镜人医方 +慢胃平【组成】柴胡6g,黄芩9g,杭白芍9g,炙甘草3g,紫苏梗6g,香附9g,白花蛇舌草30g,徐长卿15g,香谷芽12g。 +【功效】调肝清热。 +【主治】肝气横逆,湿热交阻之慢性胃炎。 +【分析】此方由《伤寒论》小柴胡汤、芍药甘草汤及《和剂局方》的香苏散加减综合而成。方用柴胡轻剂,疏肝理气、升提清阳,《珍珠囊药性赋》云“柴胡,气味俱轻,阳也,升也……”《药鉴》指出“柴胡气味俱薄,升也……散郁气而内畅……提元气而左旋”。可使肝木条达,脾阳之气宜升,中焦自和,胀满自除,然见头胀,眩晕者慎用,虑其肝阳上扰之弊,或佐以白芍,抑肝而散火;配黄芩苦寒沉降,清泄里热,《本草纲目》曰:“黄芩苦平,……疗痰热,胃中热……下气,主天行热疾……”芍药、甘草和中泻木,缓急止痛,痛甚者,倍用芍药。紫苏梗辛香,和胃降逆,行气宽中,开胃下食,治胀满最良,配香附散肝经之郁滞。《本草纲目》谓:“香附,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再据“热郁于中”的特点,佐以白花蛇舌草甘淡凉,清热解毒而消痈肿。使以徐长卿止痛,香谷芽消导悦胃,久服诸药而无呆胃之弊。 +【加减】胀满甚者加用预知子、玉蝴蝶等;痛甚者加用炙延胡索、九香虫等;中脘灼热者加用连翘、银花藤等;湿热甚者加用佩梗、生米仁等;嗳气频者加用旋覆花、代赭石等;嘈杂者加用知母、玉竹等;反酸者加用象贝母、煅瓦楞子等;便秘者加用全瓜蒌、望江南等;便溏者加用炒楂曲、保和片等。诸药合用,可使中焦升降平调,郁热自除。278第二节萎缩性胃炎邓铁涛医方 +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g,茯苓12g,淮山药12g,石斛12g,小环钗(广东石斛)12g,麦芽30g,丹参12g,鳖甲(先煎)30g,甘草5g,田七末(冲服)3g.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脾胃虚弱、阴虚络瘀之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分析】方中太子参、淮山药补气健脾,茯苓健脾渗湿,石斛益胃生津,是为君药;麦芽消食健胃,鳖甲滋阴潜阳,共助君药养胃益阴;丹参祛瘀止痛,田七活血定痛,可佐君药活血通络;甘草是为使药,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加减】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白扁豆、薏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李玉奇医方 +治萎缩性胃炎自拟方【组成】黄芪20g,党参20g,薏苡仁20g,甘草6g,白鼓15g,羊角屑15g,蚕沙15g,黄连5g,桃仁10g,丹参15g,莪术10g。 +【功效】扶正补脾,清热解毒,去腐生新。 +【主治】萎缩性胃炎。 +【分析】李大师受《内经》、《圣济总录》等启发,通过临床病例总结,提出萎缩性胃炎应以痈论治,认为萎缩性胃炎的成因是第38章·胃炎279 +由郁变瘀,由瘀变腐,由腐而成痈,在治疗上主张以痈论治。方中黄芪、党参、薏苡仁、甘草以扶正健脾;白鼓、羊角屑、蚕沙、黄连清热解毒化腐;桃仁、丹参、��术祛瘀生新。全方共奏扶正补脾、去腐生新之功。朱良春医方 +胃安散【组成】生黄芪90~120g,莪术30g,党参90g,淮山药90g,鸡内金60g,炙刺猬皮60g,生蒲黄60g,五灵脂60g,徐长卿60g,炮穿山甲45g,玉蝴蝶45g,凤凰衣45g,甘草30g。 +【功效】益气消瘀,和胃止痛。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或痛如针刺,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大便溏软,便次增多,舌淡胖质衬紫或夹有瘀斑,脉沉细或细而无力。 +【分析】方中黄芪、莪术为主药。朱大师认为:“黄芪能补五脏之虚,莪术善于行气、破瘀、消积。莪术与黄芪同用,可奏益气化瘀之功,病变往往可以消弭于无形。因为黄芪得莪术流通之性,补气不壅中;莪术得黄芪之气旺,攻破而不伤正。两药相伍,行中有补,补中有行,相得益彰。”党参、山药助黄芪益气养胃,健脾助运。鸡内金、炙刺猬皮、炮穿山甲、蒲黄、五灵脂助莪术活血行瘀,软坚散结。本方不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胃黏膜腺体萎缩、黏膜变薄,甚至肠上皮增生或黏膜非典型增生等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且能改善微循环,调节代谢失调,调节神经血管营养,促使增生性病变的转化和吸收。鸡内金还有健脾开胃,消化食积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口服鸡内金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及消化力三者均见增高。徐长卿善于行气消胀,缓急止痛。凤凰衣、玉蝴蝶二药素有养阴清肺之功,除善治久咳、咽痛、音哑外,还有补虚宽中、保护胃黏膜及促进食欲之功。全方合同280 +共奏益气消瘀,和胃止痛。 +【加减】偏阴虚者加北沙参60g,麦冬60g,生白芍90g;偏阳虚者加高良姜60g,炒白术60g,荜芨30g。随证制宜,临床使用屡屡获效。张镜人医方 +萎胃安【组成】太子参9g,炒白术9g,丹参9g,柴胡6g,赤芍9g,白芍9g,炙甘草3g,徐长卿15g,白花蛇舌草30g,炒黄芩9g。 +【功效】调气活血。 +【主治】脾胃不和,气虚血瘀之慢性萎缩性胃炎。 +【分析】此方以太子参、炒白术为君药。太子参甘平,功似人参而力薄,为补气药中清补之品,健脾运而不燥,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且能久服,然气滞脘胀者慎用。白术苦甘温,既可培补脾胃,又能燥湿助运,湿甚者用生白术、补脾气用炒白术。两者相配,脾运得健,中气充足,气行则血行也。以丹参、赤白芍为臣药,凉血活血,和营通络,血流通畅,热无所依,且能改善胃黏膜血流量。以柴胡、黄芩为佐药,一升一降,平调脾胃之气机,而助纳运。以白花蛇舌草、徐长卿为使药,清热止痛,兼顾虚实挟杂,瘀热互结之同见。 +【加减】胃脘刺痛者加九香虫、刺猥皮等;脘胀者加炒枳壳、佛手等;嘈杂易饥者加淮山药、香扁豆芽;口燥阴虚者加石斛、南沙参等;纳谷不馨者加香谷芽、炒楂曲等;夜寐不安者加合欢皮、首乌藤等;便溏者加防风炭、炮姜炭等;胃酸缺乏者加乌梅、木瓜等;合并溃疡者加白及片、凤凰衣等;合并胃下垂或胃黏膜脱垂者加升麻、生枳壳等;胆汁反流者加旋覆花、代赭石等;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加白英、蛇果草等;诸药合用则脾气健,胃气和,肝木调,瘀热自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得第38章·胃炎281 +以消失,从而控制胃癌的发生。 +第三节残胃炎徐景藩医方 +残胃饮【组成】醋柴胡、炒白术、炒枳实、炒白芍、制香附、五灵脂、石见穿、刀豆壳、柿蒂。 +【功效】补气血益脾胃,行气化瘀泄热,疏肝利胆和胃,化湿消食除胀。 +【主治】残胃炎。 +【分析】徐大师根据多年辨治残胃炎之经验,将该病大致分为中虚气滞、胆胃失和、瘀热滞胃、湿食阻胃等4个证型。方中柴胡主升提中气,和香附并用,还有行气疏利肝胆之功,配以枳实、刀豆壳、柿蒂下气行滞、和胃降逆;并辅以苦酸之白芍和甘苦之白术同用,在补益脾胃、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的同时,亦能制以上升降药物之燥性,而枳实与白术同用乃枳术丸之意,寓通于补,通补兼顾,并佐以善通血络之五灵脂散瘀定痛,石见穿清郁热而行瘀醒胃。 +【加减】若偏于中虚气血不足者,加太子参、淮山药;气虚甚而腹胀不显者,党参易太子参,并加黄芪;若偏胃阴虚者,加麦冬、石斛;偏于郁热滞胃者,加黄连、吴茱萸、蒲公英;偏肝胃气滞者,加木香、佛手、绿梅花;偏瘀血滞胃者,加丹参、三棱、莪术,另可吞服云南白药;中焦湿阻者加藿香、佩兰、川厚朴;若偏湿热者,加炒黄芩、败酱草;偏寒湿者,加炮姜、炒薏苡仁;食滞不消者,加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炙鸡内金��恶心呕吐者,加炒竹茹、橘皮;胃镜检查见有胆汁反流者,可加丁香,徐大师认为丁香与柿蒂相伍,有助于改善反流。 +282 +参考文献[1]徐江雁,李郑生,刘文礼.李振华教授调理脾胃用药规律探讨[J].河南中医,2006,26(1):27-29. +[2]郭海英.慢性胃炎的中医特色疗法[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189-198. +[3]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198. +[4]刘华珍,徐子亮.李玉奇教授辨治慢性胃病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295. +[5]张会永.从《脾胃论》发挥到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一解读李玉奇教授脾胃病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208-212. +[6]邱德文,沙凤桐,熊兴平.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4[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6. +[7]梁启明.名老中医徐景藩辨治残胃炎经验拾萃[J].新中医,1994,(11): +1-2. +[8]张亚声.治胃之要,衡平衡之——张镜人老师临诊用药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1996,6:267-268. +第39章胃下垂 +朱良春医方 +自拟苍术饮【组成】炒苍术,每日20g,沸水冲泡,少量频饮代茶。配合“升阳举陷,疏肝解郁”组成基本方,对药七组如下:苍术与白术,炙黄芪与炒枳壳,升麻与苍术,升麻与柴胡,柴胡与炒白芍,茯苓与白术,陈皮与甘草。 +【功效】升阳举陷,疏肝解郁。 +【主治】胃下垂。 +【分析】朱大师以一味苍术饮合“补中”“逍遥”治疗胃下垂,可谓平调阴阳之方。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方安,此方两扼其要。苍术芳香健脾以和脾胃,与理气和胃之陈皮、枳壳合用,可理气化滞。炙黄芪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白术补气健脾,升麻与柴胡入脾胃经,善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一派升举之药。 +【加减】水行肠间,辘辘有声,酌加桂枝;浊气弥漫,胸痞身困,神气呆滞,加厚朴、槟榔、草果、半夏之属;元气不足选加肉桂、附子、巴戟天、山茱萸之属;症见食少,饭后作胀,烦热口干,少苔,嘈杂易饥,胃脘隐痛,酌加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石斛、太子参之属。参考文献[1]邱志济,朱建平.朱良春治疗胃下垂对药的临床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0):438-439. +第40章 +朱良春医方 +慢性结肠炎仙桔汤【组成】仙鹤草30g,桔梗8g,乌梅炭4.5g,白槿花(即木槿花)9g,炒白术9g,广木香5g,炒白芍9g,秦艽10g,炒槟榔1.2g,甘草4.5g。 +【功效】升清降浊,通塞互用,气营兼调,补脾敛阴,清化止泻。 +【主治】对久病正虚,攻不胜攻,清不耐清,补不能补之久泻,便溏,夹有黏冻,纳呆肠鸣,腹胀乏力,舌尖红,苔白腻,脉濡细之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及慢性痢疾。 +【分析】本方选仙鹤草为主药,乃因仙鹤草涩中有补,轻灵止泻,止中寓通,强壮强心,补脾健胃,对慢性泻痢虚实夹杂者有标本同治之功,如临床广用于治劳伤脱力、止汗、止咳、止血、止痢、止泻、眩晕、赤白带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即是明证。亦以其味辛而涩,微温无毒,伍桔梗辛苦甘平,以其辛制其肝,开其肺,以其涩去其脱,除其滑。盖肺气开则腑气通,故能治腹痛、下痢、久泻。古有《药性论》《本草经疏》《重庆堂随笔》等均载桔梗治下痢。清代温病家柳宝诒最喜用桔梗伍枳壳治泻痢而多方不离,其疏畅气机,斡旋气化之用,更重于桔梗开提肺气和排脓祛痰之功。朱大师妙伍少量槟榔,一升一降,清升浊降则枢机运转如常,深得王孟英调正气化枢机之旨。久泻或久痢多清气下流,清浊相混,运传失常,槟榔本散结破滞,下泄杀虫之药,但槟榔有多服则泻至 +第40章·慢性结肠炎285 +高之气,较枳壳、青皮尤甚之说,故朱大师用量为1.2g,有久病用小方,以少胜多,事半功倍之用药特色,对久泻久痢腹痛较甚者亦有著效。白槿花轻清滑利,能升能降,拨动气机,上清肺热,下利水道,消积导滞,凉血和营,消肿排脓,止泻止痢,对清化下焦湿热颇有速效,故有消炎、退热、抗菌、通淋、止泻、止痢等功。朱大师历年用白槿花治肾盂肾炎、菌痢,每每应手,是一明证。白术、木香健脾调气,白芍、乌梅、甘草酸甘敛阴,且泄木制肝,缓急止痛,固脱止滑。秦艽有抗菌、消炎、镇痛和类激素之作用,能斡旋脾胃,拨动气机,助桔梗升提,大有喻氏“逆流挽舟”之意,乃与败毒散用防风、羌活、独活等异曲同工耳。且能祛风、通络、理湿、清热、利尿,宣通诸腑,引导湿热,直走二阴而出。一药多功,颇合慢性肠炎脾虚湿热型之病机。诸药共奏升清降浊,通塞互用,气营兼调,补脾敛阴���清化止泻之功。既无党参、黄芪之峻补,亦无黄芩、黄连之苦降,更无芒硝、大黄之攻伐,对久病正虚,攻不胜攻,清不耐清,补不能补之久泻,便溏,夹有黏冻,纳呆肠鸣,腹胀乏力,舌尖红,苔白腻,脉濡细之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及慢性痢疾,疗效确切。但朱大师指出,“对久泻久痢证属脾肾阳虚或肾阳不振者,或大寒凝内多年不愈者‘仙桔汤’当不适用”。 +朱大师告诫后辈不要死抱“仙桔汤”一成不变地用于临床,再好的方子也未必能符合千变万化的病情。故朱大师谱“仙桔汤”方的临证加减歌诀。 +歌曰:各种肠炎仙桔汤,南通朱氏良春方;仙桔白槿方必用,白术白芍乌梅炒;木香槟榔行积滞,消补通涩黏冻康;诃子榴皮滑脱放,须知加减化裁方;肝强脾弱湿下注,痛泻要方共套方;寒痛须配良附丸,热痛宜加金铃散;过敏长卿或地龙,瘀痛莪术失笑散;溃疡加用护膜法,重症可配灌肠方;寒湿久困见便溏,四神掺入力增强;湿热互结宜清利,热重须加白头汤;湿盛白槿量宜重,酌加燥湿力尤彰;湿毒羁留难清利,芳化淡渗法优良;病久中虚见气滞,扶正调气逆流挽;便血蕊石云白药,故子诃槐芪淮山;上述 +286诸法皆罔效,大寒凝内巴豆炭;阿米巴痢鸦胆子,次吞5粒套胶囊。 +【加减】肝郁脾滞,湿热蕴结者,加柴胡5g以疏肝解郁;有失禁不固者,加诃子肉12g,或石榴皮10g;腹痛甚者,倍白芍;气虚甚者,加党参、黄芪、升麻。无木槿花,可代以藿香6g,紫苏6g,地锦草20g。参考文献[1]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经验和特色—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临床经验系列之十九[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7):399-400. +第41章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张琪医方益气滋阴镇逆汤【组成】石斛20g,北沙参20g,当归20g,郁李仁20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清半夏15g,枳实15g,佛手15g,知母15g,桃仁15g,麦冬15g,太子参30g(或人参5g),生代赭石30g,甘草10g。 +【功效】益气养阴,镇逆疏郁。 +【主治】气阴两亏,津液不足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分析】其中人参以补益中气,扶助脾胃之功能,斡旋贲门失常之节律;代赭石镇冲气之上逆;人参、代赭石合用补中有降;当归、石斛、沙参、麦冬、生地黄、熟地黄滋补阴液;郁李仁、桃仁润燥通便;半夏、佛手、枳实降逆化痰,疏郁理气。合之具有益气养阴、镇逆疏郁之功。邓铁涛医方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g,白术15g,茯苓15g,白芍15g,台乌药12g,威灵仙15g,甘草5g。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脾气亏虚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分析】方中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茯苓健脾渗湿;白芍酸 +288 +苦,养血止痛;台乌性温祛寒,入脾而宽中,行气散寒止痛;威灵仙可宣通经络,去腹内冷气;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可健脾益气,行气宽中,缓急进食,为脾气亏虚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之基本方。参考文献[1]孙元莹,吴深涛,姜德友,等.张琪诊治疑难脾胃病经验5则[J].山西中医,2008,24(2):6-8. +[2]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199.第42章 +徐景藩医方 +胃肠道肿瘤 +芪竹方【组成】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玉竹、石斛、麦冬、北沙参、白芍、山药、黄精。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扶正。 +【主治】胃肠道肿瘤。 +【分析】胃为阳土,体阳用阴,多气多血,性喜润恶燥,主降,故湿热癌毒易伤其气阴;脾胃相表里,胃肠病必损及脾,脾为阴土,体阴用阳,喜燥恶湿,主升,故易伤及气(阳)。故治当脾胃兼顾,益气养阴,健脾扶正。益气健脾用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养阴用玉竹、石斛、麦冬、北沙参、白芍、山药、黄精等,主要用于胃肠道肿瘤各期,作为基础药物。 +【加减】常于主方中辅以炒谷芽,炒麦芽、鸡内金、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佛手等和胃健脾。若胃气(腑气)不畅或上逆,必降逆或通腑,用姜半夏、姜竹茹、代赭石、大黄、枳实等。此外,长期服用益气养阴药容易滋腻碍脾,且健脾尤当运脾,除适当运用和胃药外,尚可宗参苓白术散之义,用太子参、白术、山药、薏苡仁、白扁豆、仙鹤草等甘平微温之药健运中气,中气旺而邪自却。放疗期间配入生地黄、玄参、麦冬等,化疗期间配入党参、黄芪、何首乌、当归、枸杞子、黄精、阿胶、女贞子、鸡血藤,手术后配合冬虫夏草、人参、黄芪、当归、白芍等,祛邪而不伤正。 +290胃肠道肿瘤自拟方 +【组成】炒柴胡、枳壳、郁金、��手、半夏、浙贝母、瓜蒌、黄连、黄芩、秦皮、三棱、莪术、丹参、桃仁、五灵脂、蒲黄、山慈菇、夏枯草、海藻、海浮石、红藤、败酱草、龙葵、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藤梨根、薏苡仁。 +【功效】理气化痰,散瘀解毒。 +【主治】胃肠道肿瘤。 +【分析】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不足,邪气盘踞,导致痰浊、瘀血、湿热、瘀毒积滞搏结,而成标实之候,反过来又导致气血阴阳和正气的进一步耗伤,故祛除标实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徐大师常用炒柴胡、枳壳、郁金、佛手疏肝理气;半夏、浙贝母、瓜蒌等化痰浊;黄连、黄芩、秦皮清热燥湿;三棱、莪术、丹参、桃仁、五灵脂、蒲黄化瘀;山慈菇、夏枯草、海藻、浮海石等软坚散结;红藤、败酱草、龙葵、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藤梨根、薏苡仁等清热解毒抗癌。但忌用大苦大寒药。参考文献[1]庄鹰.徐景藩教授辨治胃肠道肿瘤学术思想探析[J].吉林中医药,2010,3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