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file_path "陈朝 (越南) 陈朝(),越南历史上的一个朝代。1225年底(或1226年初),李朝末代君主李昭皇禅位给陈煚,建立了陈朝,至1400年终结,国号「大越」,首都位于升龙(今河内)。因该朝君主姓「陈」,故历史上称为「陈朝」。 陈朝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被史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国至1293年、第二阶段为1293年至1341年、第三阶段为1341年至1400年。第一阶段里在陈守度、陈太宗、陈圣宗、陈仁宗等统治者的经营下,内政得以巩固及调整,采取太上皇主政的方式,以及近亲通婚,以妨大权落入外戚之手;学术文教亦得以发展,如科举的沿用、越南首部官方史籍《大越史记》的编撰等等。对外方面,蒙古帝国(元朝)于13世纪曾三度出兵攻越(分别为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1287年至1288年),但在陈朝君主及名将陈兴道等人的奋力抵抗下,成功撃退蒙古军,陈朝与元朝保持朝贡关系,元封越南君主为安南国王。第二阶段里,陈英宗、陈明宗、陈宪宗等保持祖业,但亦未能化解国内的社会分歧,时治时乱。在第三阶段,陈裕宗纵情享乐,朝纲紊乱,其后出现杨日礼被立及被废内乱局面。陈艺宗、陈睿宗、陈废帝时长期受占城国王制蓬峩的侵寇,国家元气衰弱。陈朝晚期适值中国明朝建立,明廷继续册封陈朝君主为安南国王。陈顺宗、陈少帝时,权臣黎季牦把持朝政。最后,在1400年,黎季牦废少帝,自立为新君主,建立胡朝,陈朝遂亡。 李朝高宗(1175年至1210年在位)时期,国家政局呈现衰弱的迹象。1209年(李朝治平龙应五年),屡生叛乱,原为地方豪强的陈氏家族便在此一背景下崛起及夺权。据越南史籍所载,陈氏王室的先祖来自中国,原籍可能为闽(福建)人或桂林人,迁入越南后定居于即墨乡(后改名天长府,即今南定省春长府美禄县),族人陈京(陈太宗的四世祖)从事渔业起家。传至陈李时,已凭其经济实力成为一方豪族,史称「傍人归之,因有众」。 1209年(李朝治平龙应五年),李朝将领郭卜在国都升龙(河内)发动叛乱,攻入皇宫,高宗皇帝与太子李旵出逃。李旵逃到陈氏势力范围内的海邑时,娶陈李之女陈氏容,陈氏族人遂召集乡兵,协助太子平乱,让高宗及太子得以安然返京。不久,李高宗去世,李旵登位,是为李惠宗(1210年至1224年在位)。1211年(李朝建嘉元年),惠宗立陈氏容为「元妃」,其兄陈嗣庆,舅苏忠词均获封官爵,陈家遂成李朝外戚,开始参与朝政。 李惠宗在位初期,国政由太尉谭以蒙主理,但以蒙「不学无术,柔懦不断」,以致「政事日堕」,政府的统治水平不断下滑。由于「朝无善政」,越南境内「饥馑荐臻,人民困穷」,民众生活未见改善,地区豪强亦乘时而起,擅作威福,作为外戚家族的陈家,与洪州(一作烘州)人段尚等,便是当中的重要势力,并演成互动干戈、争夺政权的局面。1211年(李朝建嘉元年),陈嗣庆因见段尚进谗指控自己谋叛,加上听闻妹妹陈氏容遭惠宗生母谭太后虐待,乃决意起兵,与李氏朝廷对敌,惠宗与谭太后、元妃陈氏容逃离国都升龙,陈李双方交战连年。到1216年(李朝建嘉六年),李惠宗得悉谭太后要杀爱妃陈氏容,适值有杲人作乱,而惠宗又见嗣庆归还「金椅」给惠宗示好,惠宗乃亲自到陈氏军中,请求嗣庆协助讨伐杲人,陈李双方才平息分歧。其后,惠宗命嗣庆为太尉辅政,有「造战器,习武艺」之权,陈家势力得以在朝中坐大。不久,李惠宗患病,无法亲理朝政,大权遂由陈氏家族所主宰。 陈嗣庆死后,其兄陈承任辅国太尉,族弟陈守度为「领殿前诸军扈衞禁庭」,继续掌握李朝朝政。1224年(李朝建嘉十四年、天彰有道元年),李惠宗传位给年仅七岁的次女李昭皇,自己担任上皇。1225年(天彰有道二年)农历十月,陈守度安排陈承之子、年仅八岁的陈煚与昭皇结成夫妇。十二月,上皇表明有意传位给昭皇之夫陈煚,陈煚之父陈承曾有所犹疑,但陈守度力指「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认为夺取帝位的条件已成熟,乃把握机会,安排李昭皇禅让给陈煚,建立陈朝,时为1225年底或1226年初。 陈氏王朝的第一阶段,被后世史家称之为该朝立国、建制、创立基业并步入强盛的时代。 陈朝开国后,陈太宗(1225/1226年至1258年在位)父陈承任上皇,从叔陈守度任「国尚父」、「太师统国,行军务征讨事」,掌握朝政大权。对于李朝王族,陈氏朝廷设法对付,李昭皇被陈太宗册立为皇后,而李上皇(李惠宗)则被废为僧,居于真教禅寺,号「惠光太师」,不久又被陈守度迫令自尽,时为1226年(建中二年)农历八月十日。1232年(建中八年),陈朝以避先祖陈李的名讳为由,改「李」为「阮」,用意是「绝民之望李氏」。陈守度又见李氏宗室对惠宗之死有所不满,便设计坑杀李氏族人。 陈朝初立时,越南境内仍有多股地方势力,与朝廷为敌。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载,当时有阮嫰割据北江,段尚割据洪州(又作烘州),以及伞圆山、广威山诸蛮的割据,相互混战。陈朝于1226年(建中二年),派陈守度击破伞圆山及广威山诸蛮,阮嫰亦于1228年(建中四年)农历十二月消灭段尚势力。次年(1229年,建中五年),阮嫩病死,其割据势力瓦解,从此「天下归于一」。除地方乱事外,王室内部曾发生太宗之兄陈柳的叛变,事缘太宗之后李佛金无子,陈守度改立陈柳之妻顺天公主(李佛金之姊)为太宗皇后,引起陈柳不满,乃于1236年(天应政平六年)在大江起兵,但旋即被陈守度所平。陈太宗提出和解,安抚陈柳,并处死参予事件的大江乱兵,事件遂告平息。 太宗时期除解决内部纷争,又著手整顿政务。1228年(建中四年),派官员到清化,重修帐籍。1232年(天应政平元年),开太学生科试(考进士),1247年(天应政平十六年)又设状元、榜眼、探花三魁。1242年(天应政平十一年),分全国为十二路,设置正副安抚使以统辖。1244年(天应政平十三年),下令各地官员修筑江河两岸的堤坝,以防洪水。同年,重定刑律。1253年立国学院(或为国子院),及设讲武堂。此外,还整顿税制、官制、兵制等等。到1258年(元丰八年、绍隆元年)农历二月,太宗将帝位传给儿子陈晃(即圣宗,1258年至1278年在位),自称上皇,继续管理政务,开展了「事皆取决于上皇」的政治格局。 陈朝第一阶段适值亚洲北部的蒙古帝国崛起。蒙古先后于1253年(元丰三年)及1279年(绍宝元年)攻灭中国大理国及南宋,成为越南邻国。1257年(元丰七年),蒙古派军从云南(原大理国境)入侵大越,但遭陈守度、陈太宗顽强抵抗,且蒙古军不适应当地水土而撤回。1278年(宝符六年),圣宗传位给太子陈昑(即仁宗,1278年至1293年在位),自任上皇。1284年(绍宝六年),元朝派军南下,但又被陈朝主将陈兴道击退。1287年(重兴三年),元再出兵攻越,双方经过白藤江之战等战事后,越军得胜,元朝撤兵。蒙古三次征越失败后,改为与陈朝建立友好的宗藩关系,不再出兵南下。 在第二阶段中,陈英宗、陈明宗、陈宪宗诸帝虽能继承祖业,但统治阶级生活荒淫,甚至出现内部争权,政局时治时乱。 1293年(重兴九年,三月改元兴隆),陈仁宗传位给太子陈烇(即英宗,1293年至1314年在位),自任上皇继续掌权。在此期间,陈氏朝廷人才众多,文治方面有张汉超,军事方面有范五老,都属才智之士。又因教育的发展,使才学之士莫挺之、阮忠彦等透过科举入朝为官。后世史家称此一时期政局修明,「君贤臣忠,法律严正,赏罚分明,政治无一不上轨道」。在外交方面亦相当活跃,英宗时期,上皇陈昑(即仁宗)、大将范五老多次出征哀牢。对南方的占城,陈朝以玄珍公主嫁给占城国王制旻为条件,换取该国的乌州、里州之地,后分别改名为顺州和化州。 1314年(兴隆二十二年,三月改元大庆),英宗传位给太子陈奣(即明宗,1314年至1329年在位),自任上皇。明宗在位时陈朝对制度政策有所调整。1315年(大庆二年),立法禁止一家人之间互相告讦。1316年(大庆三年),检定文武官阶。1323年(大庆十一年),开太学生科试;下令军士从此不得文身。在对外方面,陈朝以占城国侵扰南方边境为由,于1318年(大庆五年)派惠武王陈国瑱、范五老出征占城。 在明宗时期,曾有民众起为强盗,以及朝中派系相争。1317年(大庆四年),越南境内出现强盗,当中较著名的有「盗魁」文庆,但终被陈朝平定。另外,朝廷里因皇后未有皇子,太子之位未定,朝臣分为两派,一派为陈克终、文宪侯等人,主张立明宗庶子陈旺为太子;另一派为皇后之父陈国瑱,主张待皇后诞下嫡子,才立太子。1328年(开泰五年)三月,文宪侯贿赂国瑱家臣陈缶,以诬告国瑱谋反。明宗信以为真,囚禁国瑱于资福寺,陈克终又向明宗说「捉虎易,放虎难」,提示必须铲除国瑱。明宗不给国瑱饮食,国瑱饥渴过甚,死于寺中,而受该案牵连被捕者达百余人。数年后,陈缶的妻、妾之间不睦,竟把陈缶受贿一事揭发,事件才水落石出,文宪侯被降为庶人,陈缶被国瑱家奴生啖其肉而死。 1329年(开泰六年,二月改元开祐),明宗传位给太子陈旺(即宪宗,1329年至1341年在位),自任上皇。宪宗时期,上皇发动对外战事,于1334年(开祐六年)及1335年(开祐七年)亲征哀牢,又于1337年(开祐九年)派军攻破沱江地区的牛吼蛮。 在第三阶段,出现奸雄弄权,豪族割据,民众起事频繁的局面,陈氏王朝遂步入衰微不振及灭亡。 1341年(开祐十三年),陈宪宗崩,上皇(即明宗)立儿子陈暭为帝(即裕宗,1341年至1369年在位)。上皇在1357年(绍丰十七年)去世,在此之前陈朝政权由他执掌,并有张汉超、阮忠彦等一批富治国经验的旧臣,管理朝政尚算有条不紊,虽数遇天灾和饥馑仍能妥善处理。到上皇及张汉超、阮忠彦等去世后,朝政日渐散涣,朝中名儒朱文安上疏要求诛佞臣七人,但裕宗不许,文安遂辞官归隐。裕宗本人耽于逸乐,纵情酒宴,营造宫室,凿池堆山,命富者入皇宫赌博,生活奢华。民间则变乱四起,各地出现盗贼起事,较有名者为海阳安阜山的吴陛。在外交上,裕宗时期适逢中国明朝于1368年(大治十一年)创立,陈朝遣使朝贡。而南方的占城国则在国王制蓬峩的统治下提升军事实力,意欲攻打陈朝,以报历来越南入侵占城之仇,后来更「使陈朝君臣几番惊骇」。 1369年(大治十二年,六月改元大定)五月,陈裕宗死后,陈氏朝廷因继任人问题发生内哄。因裕宗没有子嗣,朝臣拟立裕宗之兄恭定王陈暊为帝,但宪慈皇太后(裕宗生母)坚持立裕宗长兄恭肃王陈元昱的养子杨日礼为帝(1369年至1370年在位)。杨日礼即位后,企图断绝陈氏家族继承皇位,于该年十二月杀宪慈皇太后,并于次年(1370年,大定二年,十月改元绍庆)九月,铲除反抗自己的恭靖王陈元晫(陈明宗次子、裕宗兄)父子。十月,陈暊怕大祸将至,就离开国都升龙到沱江镇避难,约定其弟恭宣王陈曔章、肃国上侯陈元旦、天宁公主、清化府官员起兵夺权。十一月,陈暊夺回国都,铲除杨日礼,即皇帝位,是为陈艺宗(1370年至1372年)。 陈艺宗就任皇帝期间,内政外交开始出现变化。在内政上,陈艺宗重用外戚黎季牦(祖先本姓胡)。黎季牦的两位姑姑都嫁给陈明宗,艺宗于1371年(绍庆二年)任季牦为枢密院大使,封忠宣国上侯,曾派往乂安,专门负责「绥辑人民,抚安边境」。黎季牦遂成陈末权臣。在外交方面,陈朝因长期以来「边城无备」,惹来外敌来犯,占城国王制蓬峩在1371年(绍庆二年)闰三月出兵入侵大越,而陈氏朝廷竟「无兵可御」,占城军遂攻破国都升龙,劫掠而回。制蓬峨从此成为陈朝劲敌,「国家自此多事矣」。 1372年(绍庆三年),陈艺宗传位给其弟陈曔(即睿宗,1372年至1377年在位),自任上皇。睿宗时期,陈朝有感占城实力强大,乃加强军备,但陈朝军队仍然难敌占城军。1377年(隆庆五年)初,陈睿宗率兵亲征,到达占城国都阇槃城时兵败战死,占王制蓬峩旋即策动反攻,再次攻破升龙而回。上皇改立睿宗之子陈晛为帝(即废帝,1377年至1388年在位)。1378年(昌符二年)五月,占城军队再一次攻破升龙,劫掠而回。在占军数次攻进升龙时,陈氏朝廷未能积极抵抗,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批评「当时占城之军出入我南国,如入无人之境,因此在几年之内三次破京城,上皇与帝晛三次弃城而逃」。其后多年,两国仍互有交战。而经过长期的战事后,陈朝政府的库藏一空,乃加重军役和赋税,如1378年(昌符二年)始设人头税。1379年(昌符三年),因时值大旱,饥荒遍地,更爆发民众起事,史载当年八月“北江路人阮补称为唐郎紫衣,以法术僭号称王,作乱。”阮补建元熙元,并铸熙元通宝、宋元通宝、景元通宝等钱。最终阮补被陈朝镇压而「伏诛」。 与此同时,因黎季牦深得上皇陈暊的信任,陈朝再爆发内部斗争。1388年(昌符十二年,十一月改元光泰),陈废帝见上皇宠信季牦,便图谋将之铲除。黎季牦早先一步,向上皇提出「未有卖子而养姪,惟见卖姪而养子」,以挑拨上皇与废帝之间的关系。上皇果然以为废帝有意,谮诬功臣,乃贬黜其帝位,改立自己之子昭定王陈颙为帝(即顺宗,1388年至1398年在位)。在黎季牦专权的同时,国内盗贼群起,在清化,有阮清自称「灵德王」,活跃于梁江地区;阮忌自称「鲁王」,活跃于农贡地区;在国威州,有僧人范师温起事,更曾一度于1389年(光泰二年)攻进国都升龙,上皇与顺宗出逃避难,最终,范师温被黄江守将黄奉世讨平。 1390年(光泰三年),占城国王制蓬峩在攻打陈朝期间战死,两国之间的战事遂告一段落。然而黎季牦的弄权,已成尾大不掉之局,对于不顺从者,季牦怂恿上皇陈暊杀之。1394年,上皇为控制黎季牦,命画工绘周公辅周成王、霍光辅昭帝、诸葛亮辅蜀后主、苏宪诚辅李高宗等图像,名为「四辅图」,赐予季牦,用意是要他「辅官家(指陈顺宗)当如是也」。又故意向季牦说:「平章亲族,国家事务,一以委之,今国势衰弱,朕方老耄,即世之后,官家可辅则辅之,庸暗则自取之」,黎季牦立刻仓惶答道:「臣不能尽忠戮力辅官家,传之后裔,天其厌之!」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认为上皇对季牦的一番说话,是效法古代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话,以此收买季牦的心。同年十二月,上皇去世,黎季牦继续把持国政。 上皇艺宗死后,黎季牦在成为辅政太师。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指这时的黎季牦意在「大肆更张,用以收买党羽」,进行一连串改革。在财政上,季牦收回铜币,改行纸币;在土地政策上,规定除贵族阶层的大王、公主外,庶民占田不得超过十亩;在文化教育上,制定科举的文体考试,又在地方上授予学官田地;在政治架构方面,季牦改定文武官员服装,改地方上的诸路为镇,并增设一些官职,以分封给党羽。季牦又把国都迁至清化,称为「西都」,以便夺位。与此同时,黎季牦废立君主,于1398年(光泰十一年,三月改元建新)迫顺宗退位,立太子陈为帝(即少帝,1398年至1400年在位)。1399年(建新二年),太保陈元沆、上将军陈渴真等合谋杀季牦,但被季牦先知,季牦便大肆镇压,受牵连而被诛杀者达三百七十余人。其后,黎季牦自称「国祖章皇」,出入使用天子仪卫。1400年(建新三年,三月以后胡朝改元圣元)二月,黎季牦废少帝自立,恢复其祖先的胡姓,改国号「大虞」,建立胡朝,陈朝遂告终结。 其后,中国明朝于1406年(胡朝开大四年)以「吊伐」的名义攻打越南,并于1407年(胡朝开大五年,后陈朝兴庆元年)消灭胡朝,统治越南。1407年至1413年(后陈朝重光四年)期间,陈氏宗室陈頠、陈季扩等为恢复陈朝统治,在乂安、化州等地反抗明人,史称后陈朝,最终被明朝讨平。 陈朝政府的官僚架构,上承李朝、参考中国制度,并加上陈朝本身的创设而成。 陈朝官员编制,重要官员有三公、三少、太尉、司马、司徒、司空。拥有「左相国平章事」或「右相国平章事」等称衔者,其地位等同「宰相」,拥有「参知政事」、「入内行遣」、「左辅右弼参与朝政」等称衔者,其地位等同「次相」。 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的各种官职,都分成文武两班。在中央,文班官职有: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中书、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行遣、左右司郎中、左右正言参议、御史台侍御史、御史中赞、御史中相、御史大夫、侍经筵大学士、天章学士、入侍学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储宫教授、太史令、太宗正、延尉寺卿、少卿、京师大尹。武班官职有:有骠骑上将军、锦衞上将军、金吾大将军、武衞大将军、副都将军殿帅、都押衙管军节度使、都统制。而在地方上,文班官职有:安抚使、知府、通判、佥判、漕运令尉、主簿、司社、并诸路河堤、屯田正、副使。武班官职有:经略使、防御使、守御使、观察使等,以及各府的都护、都统、总管等。陈氏朝廷架构,被后世史家批评为「机构臃肿或有其位无其职,或有其职无其权,形同虚设」。 为使朝廷上下保持凝聚力,陈朝沿袭李朝制度,每年四月四日均会举行皇帝与百官的「宣盟誓条」之礼。 陈朝对官僚系统设有升迁制度。1247年(天应政平十五年)农历三月,朝廷检阅中央、地方的文武官员。后来定下升迁规则:每十五年检阅一次,每十年加爵一级,每十五年加职一等。如有官职空缺,则以正兼副,如正副俱缺,则考辖其他官员,待合资格后便授任该职。在馆、阁任职者,任满十年可升职或转职,在省、局任职者,任满十五年可升职或转织。而「宰相」之位,由陈氏宗室中具备贤能、通晓诗书者出任。< 除官职架构外,陈朝政府又设上皇掌权的制度,当皇帝传位给新皇帝后,就自任上皇,继续参予朝政。《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它的运作模式: 据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的分析,此一制度用意是「杜绝内部倾轧、宫中政变、兵权旁落,来巩固陈氏统治地位」。 陈朝初年,在全国设立十二个路。而黎崱《安南志略》、明初官修的《元史》等史籍,记录了陈朝时的路有十五个。除路以外,还设有府、州等单位。管理各路府州的重要官员,则是在各路设置「安抚使」(武官),另外又在各地设文班官员,于府设「知府」,路设「通判」,州设「漕运使」等等。法国学者马思伯乐又指出,陈朝不限于固有的地理区划,「应有新设之路」,会变更或增加建置。 在路以下,还有若干基层行政机关。在陈朝碑铭纪录里,有「洪路麻浪桥绮兰社」、「烘路广寒桥麻巷」等语句。学者据此推断,在路以下,有「桥」,「桥」以下有「社」、「巷」等单位。 陈朝在各地的建置情况,列于下表。 陈朝实行科举制度,以选拔士人到政府任职。在陈太宗时就对科举制的模式作出多番调整,1232年(建中八年,七月改元天应政平),开设太学科试(考进士),仿照中国宋朝殿试,录取进士,按成绩高低分为三甲。1246年(天应政平十五年),定「大比进士」,以七年为准。1247年(天应政平十六年),科举设立三魁,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并开设儒、释、道三教科试,优者中甲科,次之中乙科。1256年(元丰三年)起,在京都升龙,及清化、义安两寨分开考试,高中者,分别被称为「京状元」和「寨状元」。而科举考试的内容,则是著重经义,不重词章。 陈朝时期,政府致力推广儒家思想。陈朝政府允许士大夫在国都升龙设立私学,讲授孔、孟之道。在官立学术机构方面,陈朝政府亦相当重视。1253年(元丰三年),陈朝设立国子院,召集国内学者到此,讲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并在国子院装设孔子、周公及七十二贤像,定期祭祀。 由于陈朝政府透过科举吸纳儒生入仕,儒者便得以在政界活跃。例如儒生出身的学者黎文休,获陈太宗起用,历任翰林院侍读、翰林院学士、兵部尚书,并成为重要史官。 陈氏朝廷著重修史的工作。1272年(绍隆十五年),由时任翰林院学士的黎文休,编成《大越史记》一书。该书的意义,越南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指出是「我南国有国史,自此始」。 陈朝刑法的内容已多失传,大致而言是参照中国唐宋法制而成,正如越南阮朝时期学者潘辉注所指出:「李陈刑法,其条贯纤悉,不可复详,当初校定律格,想亦遵用唐宋之制。」 按《大越史记全书》、《历朝宪章类志》等越南史籍的记载,陈朝时颁行的法律条文,有《国朝刑律》(又入作《刑律》,1230年,建中六年颁行)、《徒罪法》(1230年,建中六年颁行)、《勾讼例》(1230年,建中六年颁行)、《刑律诸格》(1244年,天应政平十三年颁行)、《公文格式》(1299年,兴隆七年)、《名例》(1309年,兴隆十七年颁行)、《皇朝大典》(1341年,绍丰元年,绍丰又作绍兴)、《刑书》(1341年,绍丰元年,绍丰又作绍兴)等等。此外,陈朝刑罚的部分内容,亦可见于黎崱《安南志略》当中。 对陈朝法律的评价,潘辉注称它「刑治最酷,盗及逃亡斮其足指,付其人甘心,或付象蹴杀之,岂是于常律之外,用此严刑,以为止盗之禁者欤?」 陈朝兵制,据黎崱所说,是「军无定籍,选民丁壮者为之」,而各亲王亦有权募集军队。中央禁军数量较多,但多不能作战,造成后来地方上拥有重兵的局面。<但亦因陈朝的兵额庞大,故此在蒙古帝国(元朝)入侵时,陈氏王朝能调动作战的军队,达二十余万之多。 陈朝时期的军队,曾实行纹身的风俗。陈朝初年,军士在腹部、背部及两髀刺上龙形图案及文字,称为「采龙」。1285年(绍宝七年,九月改元重兴),元越战争期间,陈朝军人在手臂上纹上「杀鞑」二字。至1323年(大庆十年),陈朝政府下令拣选军人时,以身型肥,肤色白为上选,故此军士不再行纹身习惯。 陈朝按照旧制,规定每年初春之际,全国各村中的社官,须要将村中有多少名文官、武官、书吏、军士、黄男(丁男)、癃老和残废人士,以及移民和流落至该村的人,都开列登记入册,称之为「帐籍」。有官爵者,子孙可透过「承荫」的方式入仕为官;富有而无官爵之人,世代为兵。陈朝早在太宗时开始,便遵行此制,委派官员重修李朝时期的旧帐籍。 陈朝税制,分成多个种类,按照百姓及土地拥有者的等级、田地数量、资产开征。丁税按田亩拥有数量征收,有田一至二亩者,每年缴钱一贯;有田三至四亩者,缴钱二贯;有五亩或以上者,缴钱三贯;无田者全免丁税。土地税缴纳实物,以粟、谷为主,有田一亩者,田主每年缴纳一百升。对于民间的池塘,每亩征谷三升;盐田则征钱。其他种类还有:槟榔税、安息香税,以及鱼、虾、蔬菜、水果等均开征税项。 陈朝又对「公田」征收农作物。公田分为两类,一类为国库田,分为三等征收谷物,上等田每亩征谷六石八十升,中等田每亩征谷四石,下等田每亩征谷三石。另一类为拓刀田(又称斫刀田,为朝廷赐给有功官员的田),亦分为三等征收谷物,上等田每亩征谷一石,中等田每三亩征谷一石,下等田每三亩征谷一石。 陈朝自立国之初,便注重货币的使用规范。1226年(建中二年),陈朝政府规定:民间使用铜钱,以六十九文为一陌;上缴官府的货币,以七十文为一陌;以十陌为一贯。同时,陈朝又规定货币铸成一定的重量才能流通,以方便流通。其后,随著商品交易的发展,发行货币比李朝时多,钱币的铸造工艺、形制亦有所进步,朝著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重量渐轻,钱径渐小,与唐朝统治越南时通行的「开元通宝」和后黎圣宗时铸造的「洪德通宝」都有相似之处,这反映陈朝货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陈朝发行货币的基本状况,是按当时的社会条件而定,并非每位君主都有铸钱,有的铸了钱,甚至多次铸造,版式很多,有的铸钱很少,甚至没铸,这是陈朝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尚不稳定所致。到陈朝末期,由黎季牦(即胡季牦)执掌大权,下令回收全国铜钱,推出纸钞,对越南的货币制度进行大改革。 有关陈朝的铸币概况,有如下表。 越南经历李朝的大动乱后,陈朝立国之初,生产力得到迅速恢复,私人和政府都进行垦荒工作,扩大农田面积。陈朝政府推出措施,务求刺激农业,如设置官员以督促垦荒及管理庄园、让贵族人员召集奴婢到沿海地区开垦,使红河三角洲一带建立起辽阔的田庄。陈朝又致力筑堤防洪,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陈朝在农业技术已相当发达,深耕和增加复种指数的能力已达高水平。当时的平原地区,每年稻米收成可达四次之多。除种稻外,陈朝农产品数量增多,有各种杂粮、种桑养蚕,以及不少家庭都有果园,种植各种热带水果。 工商业在陈朝时期有所进步。在农村当中,出现了专门生产特定产品的手工业村,如麻雷村专门生产斗笠,被称为「麻雷笠」。国都升龙因发展需求而扩大,皇城外的人民居住区分成六十一个「坊」,在这里有集市、手工业作坊和进行贸易的街道。水陆交通得到整治和扩大,运输工具以船舶为主,航行于河流和海洋,船只有30人至100人摇橹,航运速度高。在金融方面,货币单位由政府划一规定,现金的用途亦被增强,如人头税、桑田税、盐田税等税项,都开始用现金缴纳。 陈朝在蒙越战争后,朝廷因要巩固其统治地位,故此把大片土地封给有功之臣及王侯,使采邑制扩大发展,据越共学者指出这是「把人民的斗争和建设的成果据为己有」。如受封为侯的阮蒯,其封地为快路,相当于一个县。担任戎务参赞的范悟也被封赐土地八十亩。而贵族从农民夺得的土地,有时比获封的土地更多,因此一些王侯赠与寺院的土地,可达千亩之多。而人民则常被贵族夺占土地,而且必须缴纳重税,服劳役及兵役。 高利贷亦于陈朝时期发展。当时法律,允许债主拘禁欠债者,或强迫欠债者以卖身抵债。官场贪污贿赂和搜刮民财的风气盛行,越共学者猛烈抨击那已被「看成是一种自然的合法行为」。陈朝的经济剥削与压迫,最终使到经济停滞和社会矛盾变得尖锐,陈朝政局亦于14世纪初开始逐渐没落。 陈朝时,佛教仍受到推崇,政府曾多次开法法事道场,在印行佛教典籍及佛像绘画,以使佛教教义流传给国内民众。 陈朝诸帝及贵族当中,有不少曾参与佛教事业陈太宗曾从来自中国的临济宗天封禅师参学,后来其学说辗转传至贵族出身的慧忠,在其封邑(在今海阳省)修禅授徒,陈仁宗便是其中之一。陈仁宗于1293年(重兴九年,三月改元兴隆)禅位给陈英宗后,担任上皇,并出家为僧,后世记载他「出家修行,刻苦精进,慧解超脱,为一方祖师」,称号有「调御觉皇」、「香云大头陀」及「竹林上士」等,门下弟子众多,遂开创竹林禅派,尊临济义玄为祖,主张佛法即是老子的「道」,亦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并提倡「三教合一」。竹林禅派亦成为陈朝的官方佛教。陈英宗也奉行佛教,并率先受菩萨戒,朝廷上下遂多效法。1314年(兴隆二十二年,三月改元大庆),英宗禅位给陈明宗后,担任上皇,跟随著名僧人法螺大师铸造佛像和印经。陈明宗亦从事佛教活动,愿做佛寺大师,但因忙于政务,须要时常出任朝廷。陈宪宗从父亲陈明宗学习佛经,常游览国内名寺,批准刊刻佛经,他本人常到寺院念经拜佛,参予佛事。陈顺宗于1396年(光泰九年)被黎季牦强迫退住后,亦前往保清官(在清化省)出家为僧。到陈朝末年,朝廷著重儒学道学,才限制了佛教势力发展,沙汰僧徒。 陈朝时期由于政府推动儒学,使之得到长足发展。当时儒士阶层人数渐多,他们在越南的政治及文化思想方面,渐渐取代佛教僧侣的地位,获任朝廷要职及承担文学创作。陈朝时期较重要的思想家,如朱文安、黎文休、阮诠等人亦属儒士阶层,使儒学大力发展。因儒学和佛教开始发生冲突,儒家学者黎文休、黎括、张汉超等,对佛教进行严厉批判排斥,使佛教的优势逐渐减弱,其重要地位遂让给儒家。 陈朝时期的文学,特别是汉文文学达到兴盛阶段,中国学者庞希云指出其原因有四点,一是陈朝政府实行汉文化教育,如设国学院、设立科举等措施;二是皇帝及统治阶级人士,如陈太宗、陈圣宗、陈明宗、陈艺宗等,都喜好汉文文学,并加以推动;三是外来文化的补给,如佛教文化的输入,以及对外战争使创作技巧更为丰富;四是有诗人群体、诗会的出现,创作范例得以整合,对汉文学亦产生影响。 陈朝的诗学,因自太宗受中国宋代的禅宗影响后,使李朝以来的禅诗得到延续及发展。学者王晓平指出当时陈朝「各代国君,崇信禅宗,又特好题咏,于是佛徒赋诗,诗带禅语」。太宗本人著有禅诗《寄清风庵僧德山》及佛学典籍《课虚录》等作品。陈仁宗(竹林禅派开创者)撰有《大香海印诗集》,为收录佛教文学的诗集。到儒学倡盛后,禅诗亦有所改变。僧人玄光(约1284年─1364年,竹林禅派第三代)自少学儒,十九岁出家为僧,他的诗著如《泛舟》里写道「水艇乘风泛渺茫,山青水绿又秋光,数声渔笛芦花外,月落波心江满霜」,诗中的禅趣含而不露,在当时禅语充斥的僧侣诗中别有一番诗趣。陈朝宗室爱山的创作,也不道禅语,但营造了禅儒幽居、焚香浇茶、吟诗诵经的氛围。陈朝不少将领、士大夫也投入诗作,使陈朝汉诗文学题材更广泛。外交家兼军事家范师孟为边塞诗的代表人物,诗作有《关北》、《上嶅》、《桄榔道中》等,因他运用了亲身经历为素材,突显了边塞诗的豪迈之风。兴道王陈国峻的孙子陈光朝(约1285年/1287年─1325年)为「碧洞诗社」的代表人物,诗作有《舟中独酌》,意境清幽静寂,反映了格调高雅,萧索中透出精致的风格。儒学重要人物朱文安(1292年─1370年),其创作用词精当、语意含蓄、风格隽永,他留传下来的汉诗有十二首。此外还有阮忠彦(1289年─1370年)、阮飞卿(1355年─1428年)等诗人,他们的诗被后世的《全越诗录》所收录。 陈朝的散文,较重要的人物有张汉超、莫挺之、胡宗鷟等。张汉超(?─1354年)曾参与抗元战事,《白藤江赋》为其代表作品,文中展现了白藤江上的几次著名战役,歌颂越南的民族英雄,后世学者认为它对仗工整,用典用事妥贴,借古言今,为讽时事,以明大道,在波澜壮阔的行文中,或抒情,或议论,慷慨陈词,气吞如虎,为赋中的精品。莫挺之(约1272年─约1346年)的《玉井莲赋》,被称为可与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媲美。此外,陈朝还有军事作品的出现,如陈国峻的《檄将士文》、《兵书要略》、《万劫宗秘传书》等,当中的《檄将士文》生动地体现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故亦被越南后世视为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 神话传说类的汉文作品,亦于陈朝出现,如《粤甸幽灵》(现存最古的版本称为《粤甸幽灵集录》)。据它的《序》所记录,作者是官员李济川,著于「皇陈开祐元年」(1329年),其编撰原因是当时越南的神灵信仰甚多,但有关事迹甚少纪录,而诸神在人们心中的品级、种类也有不同,为免将来遭到混淆,便搜集有关资料,编集成书。后世学者指出它具有相当重要性,与另一部汉文作品《岭南摭怪》同属神话传说的名著,其编写的时代早,流传也广泛,常为其他书籍所引用。 除汉文文学外,喃文(以字喃写成的文章)亦得到发展(详情见下)。 字喃在陈朝时期,已成为一种基本上具备一定社会交际功能的文字而受到应用。据史籍记载,较早的一次使用是在1282年(绍宝四年),泸江地区因有鳄鱼为患,朝廷命刑部尚书阮诠(因获赐姓韩,又作韩诠)撰写文章(后世称为《祭鳄鱼文》),投入江中,鳄鱼便即离去,于是越南的「赋诗多用国语实自此始」。字喃及喃文(以字喃写成的文章)在陈朝的发展,具有历史作用,越共学者指出是「体现了我国(指越南)人民为指高越南语的地位和发展民族文化所作的努力。这是一个在文化领域中的民族精神和独立意识的新的表现」。 越南的史学受中国所影响,于陈朝时,成立了「国史馆」,陈太宗又命史官黎文休写成《大越史记》(三十卷,原书已佚),该书仿照汉代司马迁编写《史记》的方式,在敍述事件后加入「黎文休曰」的评论语。到14世纪后期,史官写成《越史略》(三卷,原题《大越史略》,作者不详),该书为现存越南最古老的编年史之一。而在蒙越战争时投降元军的越南人黎崱,在1330年代于中国写成《安南志略》(原书二十卷,现存十九卷),该书较有系统地,阐述了越南从远古至陈朝的历史,以及地理、物产、风俗、制度、中越关系等方面的资料。 陈朝时的科技,在军事技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取得相当的成就。在军事技术上,陈朝晚期的军队使用火药及火炮,如在1390年(光泰三年)对占城国之战中,越军以火铳击毙占王制蓬峩。在天文方面,山明县人邓路制造「摇摆仪」,用以测定气象。在历法方面,陈元旦研究了14世纪(陈朝中期)以前的历法,编撰《百世通考》一书,记载日蚀、月蚀、时令以及星座的位置。在医学方面,13世纪的蒙越战争中,陈朝政府为治疗军民的伤病,设立了太医院,名将陈国峻在万劫拨地,专门种植草药,后世称之为「药山」。14世纪时,锦旸县(海兴)人阮伯静致力研究草药学,为人治病,并撰有《南药神效》一书,书中提到了580款南药,和以用治疗184种疾病的3873条药方。此外,陈朝因与元朝的频繁交往,中国的历法及医学亦传入越南,产生影响(见下文与蒙古及元朝关系)。 越南艺术在陈朝时取得发展。在工艺品方面,著名的有广宁省冬朝县发现的莲花型金盒。据越南专家鉴定,该文物制造于14世纪上半期,以黄金制成,形状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具有艺术价值,被视为能「体现越南宫廷用品的特征」。。在建筑艺术方面,陈朝建筑物具特色的雕刻技巧。这些雕刻艺术继承自李朝时期,但表现得更为豪放、健康和写实。在普明寺(位于南定)木门上雕刻的龙图案,躯体茁实,四周的装饰则与现实世界相似。陈守度陵墓(位于太平省兴河)中,有一头石虎装饰,该石虎造型是躺著休息,全身肌肉凸起,足部与尾部都为壮实的立体形象。位于立石县的普明塔和平山塔,都是陈朝较有价值的建筑物,平山塔高十一层,用砖头和红土建成,布局严密对称,以浮雕的方式作装饰。泰乐寺(在文林县)的木刻,以仙女和演奏者为主题,笔划精炼而生动。 陈朝时的体育呈多样化,据黎崱《安南志略》记载,当时有「抛接绣团毬」、「众鬬」、「勇夫与儿孺搏」、「马上击毬」、「蹴踘」、「角鬬」等各项运动。越共学者指出,尚武性质的运动如摔跤、斗棍、打秋千、抽陀螺等,在陈朝得以普及,那是由于陈朝遇上外来侵略,民众为了抵抗而需要锻炼身体。具专业性质的体育队,亦于陈朝出现于国都升龙。 陈朝的领土范围为越南北、中部地区,特别是北部的红河三角洲,时有洪水发生。为此陈朝政府相当重视防治洪水。据越南学者阮志坚指出,陈朝动员百姓修堤筑坝,比以往更有组织性,规模更大,如太平省地区修筑的红河堤,就长21公里。但同时有另一负面影响,就是会发生决堤。据《大越史记全书》,陈朝有多次洪水,当中不少更与决堤有关,发水洪水的年份有:1236年、1238年、1241年、1243年、1245年、1255年、1265年、1268年、1270年、1274年、1277年、1285年、1290年、1307年、1310年、1319年、1320年、1333年、1336年、1338年、1348年、1351年、1352年、1360年、1378年、1382年和1393年。 风暴在陈朝时多次吹袭越南,有时夹袭大雨。出现暴风的年份有:1232年、1245年、1258年、1262年、1263年、1298年、1311年、1338年、1369年、1390年和1393年。但陈朝时期亦多次发生旱情,这些年份有1241年、1242年、1268年、1269年、1289年、1301年、1315年、1324年、1326年、1343年、1345年、1348年、1355年、1358年、1362年、1374年、1379年、1392年和1393年。此外,自然灾害还有地震,出现在1240年、1247年、1263年、1269年、1271年、1277年、1278年、1300年、1335年、1355年和1393年。陈朝饥荒次数亦有多起,发生于1268年、1290年、1291年、1301年、1320年、1333年、1343年、1344年、1354年、1362年和1379年。 因应多次灾害,陈朝政府采取赈济或安抚民众的措施,当中包括录囚、大赦、宽减租税、发赠粟物粮食等等。据《大越史记全书》,陈太宗时期的应灾抚民措施有录囚并大赦一次(1242年);陈圣宗时期有大赥一次(1265年)、录囚一次(1269年);陈仁宗时期有发粟赈民及免人丁税一次(1290年);陈英宗时期有录囚一次(1301年);陈裕宗时期有录囚两次(1345年、1362年)、宽减租税两次(1343年、1354年)、发赠粮食两次(1358年、1362年)。 关于陈朝时期的自然史及灾害情况,列于下表。 中国南宋是越南陈朝的北邻,自陈朝立国后,便成为南宋的朝贡国。从《安南志略》、《宋史》、《大越史记全书》等中越典籍可知,陈朝立国之初便与南宋有多次使节往来。1229年(建中五年),陈朝遣使到宋入贡,宋廷封陈太宗(又称作陈日煚)为「安南国王」。1258年(元丰八年,三月改元绍隆),亦即蒙古首次攻越之后不久,南宋派使到陈朝,提醒要「申饬边备」,做好国防措施。1261年(绍隆四年),陈朝向宋进贡大象。1262年(绍隆五年),陈朝遣使到宋,宋朝封陈太宗为「安南国大王」、加食邑,封陈圣宗(又称作陈威晃)为「安南国王」,又赏赐金带、器币、鞍马等物品。1269年(绍隆十二年),宋廷赐陈太宗、圣宗加食邑。1272年(绍隆十五年),宋廷赐陈太宗、圣宗加食邑和鞍马等物。南宋与陈朝之所以关系友好,据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指出,是由于13世纪时蒙古帝国(元朝)崛起,并于1253年(元丰三年 ) 灭中国西南的大理国,成为越宋两国的强大威胁,因此互为协助,「陈朝和南宋必须通好,双方使节交接频繁。」 由于朝贡关系,陈朝每次遣使入宋朝贡,都会获得宋廷的赏赐,其中包括金、银和钱币。从现今的出土文物可知,钱币是南宋流入陈朝境内的重要物品之一,分布很广,各种年号钱均能在越南各地找到。 位于大越以北的南宋于1279年(绍宝元年)被元朝攻灭,在此前后,不少宋人为逃避战乱和不愿屈服元朝而流亡到大越。1274年(宝符二年),有一批宋人「以海船三十艘装载财物及妻子,浮海来」,投奔大越,陈朝政府在国都升龙的街 坊(又作街姰坊)专门安置这批人士。南宋亡后,更有遗民到越,为陈朝效力,对抗元朝入侵,例如宋人赵忠,于1285年(绍宝七年,九月改元重兴)的战事中协助立功。 蒙古帝国攻灭大理国后,成为越南陈朝邻国,并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威胁陈朝国防,正如后世越南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所分析:「蒙古人凶狠好战战,个个善于骑射。军队常是骑兵,组织严密,队伍秩序井然,人人善战。」在13世纪的中晚期,蒙古(元朝)对陈朝进行三次征伐。 第一次爆发于1257年(元丰七年),蒙古派使团到越,要求陈朝臣服,但被陈太宗所拒,还拘留蒙古来使。该年十二月,元军将领兀良合䚟(又作兀良合台)攻入越境,向国都升龙进发,陈太宗亲自率兵抵抗。在双方初交锋时,蒙古军占较大优势,《安南志略》记载:「国主陈王(指陈太宗),遣士卒乘象迎敌。时大帅(即兀良合䚟)子阿术,年十八,率善射者射其象;象惊奔,反蹂,其众大溃。」陈朝君臣退至天幕江(在今兴安省东岸县),而蒙古军攻入升龙后,找到之前派出的使团人员,其中一人死亡,蒙古军便悍然屠城。但逗留九日后,蒙古军因不适应越南的「气候郁热」而北返。陈太宗乘机在东步头击退蒙古军,蒙古军回程时又被归化寨人袭击。1258年,(元丰八年)正月,陈朝遗使到蒙古,共定陈朝向蒙古三年一贡的规例,越南遂成为蒙古的朝贡国。 在此以后,直至1284年(绍宝六年)蒙古第二次征越以前,陈朝遣使入贡的次数相当频密,甚至不限于三年一贡的规定。《安南志略》记载陈朝入贡的年份有:1261年(绍隆四年)、1263年(绍隆六年)、1266年(绍隆九年)、1268年(绍隆十一年)、1270年(绍隆十三年)、1271年(绍隆十四年)、1272年(绍隆十五年)、1275年(宝符三年)、1277年(宝符五年)、1278(宝符六年)、1280年(绍宝二年)、1282年(绍宝四年)、1283年(绍宝五年)。但与此同时,越元关系亦时有磨擦。1262年(绍隆五年),蒙古君主忽必烈遣使到越,要求陈朝入贡时,选送儒士、医师、通阴阳卜筮、诸色人匠各三,以及各种产物如犀角、象牙、玳瑁、珍珠等。蒙古又设达鲁花赤,往来越南国境 ,以作监治。1266年(绍隆九年),蒙古遣使到越,准许陈朝的请求取消选送儒士、卜筮、诸色人等规定,但却提出陈朝必须为蒙古履行六项事务:国君亲自入朝、国君子弟入贡、交出编户齐民数目、协助军役、缴纳赋税、继续设达鲁花赤以作管治。但陈朝不愿履行,从而引起蒙古朝廷的不满。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指出这是日后蒙古再度出兵征越的主因。1278年(宝符六年)陈圣宗传位给陈仁宗后,元廷向陈朝施加压力,双方关系渐渐紧张。元廷遣使到陈朝,要求陈仁宗亲自入朝,但仁宗自称「生长深宫,不谙风土」而婉拒。1282年(绍宝四年),元朝再次派使到越,要求仁宗入朝,仁宗只派皇叔陈遗爱代表自己入朝。忽必烈便立陈遗爱国安南国王,并派一千军队护送回国。元军进入越南国境后,遭陈朝军队截击,陈遗爱被陈军所擒,负责护送陈遗爱的元朝官员柴椿也被击伤而回。忽必烈对此大怒,乃命皇子镇南王脱欢(又作脱懽、脱驩)为统帅,与唆都、乌马儿等率军,向陈朝提出借道攻占城国,以入侵大越,从而爆发第二次蒙越战争。 1284年(绍宝六年)农历十二月,脱欢率军征越,陈朝政府令宗室将领兴道王陈国峻统率全国军队对抗。在战事之初,元军占较大优势,接连攻破可离隘(又作可利隘)、禄州隘(属谅山)、支棱关等地。陈国峻退守万劫(在今海阳省),为警惕越军全力作战发表了《檄将士文》,提到假如越南被元朝征服,将会剥夺本地民众的土地财产、妻子儿女、先祖坟墓等一切,乃至破坏越人原有的生活秩序。此时元军步步进迫,镇南王脱欢攻陷国都升龙,元将唆都由海道进入乂安,与脱欢会合,陈朝朝廷撤退至清化,宗室陈益稷等人投降元军。战事持续到1285年(绍宝七年,九月改元重兴)年中,越将陈日燏与宋人赵忠的部队,在咸子关(在兴安省)击败元将唆都,战情开始逆转。元军有感越军的顽强,加以自身实力日渐虚耗,死伤众多,蒙古骑兵又未能全面发挥战斗力,便弃守升龙。陈朝军队乘机收复升龙,并在各地进袭元军。在西结之役,越军杀死元将唆都。脱欢则在万劫之役中被陈国峻的军队打败。最终,因时值炎热酷暑,元军难以适应,脱欢领兵撤回。 元朝于1287年(重兴三年)第三度攻越。忽必烈册封降元的陈益稷为「安南国王」,于1287年发江淮、江西、湖广、云南等地的蒙古军、汉军、广西峒兵、海南黎兵,由镇南王脱欢统率南下。越南学者陈重金(即陈仲金)指出忽必烈又一次对越南用兵,目的是要为之前的战败复仇。陈朝得悉元军即将来攻,亦部署境内的防御工作。该年年底,元军攻破普赖山、至灵山等地,准备直下红河,越军主将陈国峻安排上皇、仁宗撤出升龙。在农历十二月的云屯之役(云屯位于在广宁省锦普),越方海军将领陈庆余击破元将张文虎的运粮船,使元军粮食补给困难。脱欢看到「地热水湿,粮匮兵疲」 ,便决意撤退回国。1288年(重兴四年)三月,脱欢命水军先回,但经过内傍关、白藤江等地时被越军击破,脱欢大军行至内傍关时又遭越军截击,双方激战,最后元军奋力撤出越南。战后,陈朝遗使到元朝通好,要求按照前例朝贡,忽必烈亦允许和好。1293年(重兴九年,三月改元兴隆),元朝要求越南君主入朝,但被拒,忽必烈又再计划出兵越南,设置「湖广安南行省」,集合兵马、军粮,准备水陆并进南征,然而在1294年(兴隆二年),忽必烈死,新继位的元成宗下令罢征,两国遂不再开战。 陈朝中期,偶尔有越南民众侵扰元朝边境的事件。1313年(兴隆二十一年)正月,有「交趾军约三万余众、马军二千余骑」入侵镇安州云洞、禄洞、知洞、归顺州等地,同年四月又有「交趾世子」领兵入侵广西养利州,焚烧官舍民居,杀害二千余人,元仁宗派员到陈朝交涉,陈朝政府反驳这只是边境盗贼所为,元廷加以警告,陈朝不予理会。1320年(大庆七年)十一月,有「交趾蛮侬志德」入寇元朝边境上的脱零那乞等六洞,元廷命守将击退。1326年(开泰三年)正月,有「安南国阮叩」入寇元朝思明路,元廷命湖广行省调兵防备。1330年(开祐二年),有「广源贼弗道闭」入寇元朝龙州罗回洞,龙州政府向陈朝交涉,陈朝不承认责任,认为事件只属「边吏生衅」,元朝湖广行省只好加强龙州边防。但大体而言,从蒙越战争结束到1368年(大治十一年)元朝覆亡,两国政府尚能保持友好关系,陈朝多次遣使向元入贡通好。郭振铎、张笑海归纳当时情况:「从1257年蒙古遣使如陈,与安南陈朝开始结交至1368年元朝亡国的一百一十一年中,元、陈兴兵见戈的仅是1257年和1284年至1287年中的五年,双方和平友好交往,则长达一百零六年之久。」 在商贸活动方面,因蒙元对越的侵略行为,使陈朝的对华贸易政策有所顾忌。据元人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记载:「舶人不贩其地。惟偷贩之舟,止于断山上下,不得至其官场,恐中国人窥见其国之虚实也。」不过两国间仍保持著一定程度的经济文化交流,正如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指出:「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易,是安南本国各阶层的共同要求,尽管陈朝百般阻难,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不断,特别是在元代后期,更频繁往来。」越南民众以沙金、白银、象牙、肉桂、槟榔等与中国人贸易诸色绫罗、匹帛、青布、铜钱等。在越北的云屯地区(在广宁省锦普),因当地民众与元朝商人往来渐多,故亦「服用习北俗」,即仿照元人的生活风俗。元朝的歌舞艺术、杂剧、表演艺术、佛教流派等,在元代亦有传入越南。越元两国在交往和交战中,使历法、医学等方面知识从中国输入越南。1334年(开祐六年),元朝派吏部尚书贴住、礼部郎中智熙善出使陈朝,将《授时历》(郭守敬编)赐给陈廷,对于越南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此外,蒙元攻越时,元军军医邹孙随军到越行医,战后邹孙仍留在越南,为陈朝官兵、百姓看病,被越南民众誉为「神医」,其子邹庚更于陈裕宗时成为太医使,以针灸技术闻名,在越南作出贡献。而越南出产的苏合油、沉香、檀木等也传入中国。中国的青花瓷及其制造技术也得到越南人士垂青,自陈朝开始,便多次派人到景德镇学习生产。双方的宗藩关系还带动了陈朝的金融发展。1284年(绍宝六年),忽必烈向陈朝使臣赠送大量的钱、帛。1286年(重兴二年),忽必烈向陈朝使臣赐钞百锭。从1257年(元丰七年)蒙古遣使到陈朝,到1368年(大治十一年)的百余年间,蒙元与陈朝除了数年的军事冲突外,大部份时间均和平相处和互往通商。元朝流入越南的货币主要为纸币,当中以「中统钞」较多,越南人士还将之与本土铜钱厘定兑换价格,民用以六十七钱折中统钞一两,官用则以七十为率。到陈朝末年,黎季牦(即胡季牦)改用纸币,亦与元朝纸钞有关。 14世纪中期,元朝境内群雄并起。据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所载,元末群雄之一的陈友谅,于1354年(绍丰十四年)二月,自称是「陈益稷子」,向越南陈朝遣使要求和亲。1359年(大治二年)正月,朱元璋(即明太祖)亦遣使到陈朝通好,陈朝鉴于朱元璋与陈友谅相互敌对,便派黎敬夫到中国视察局势。到次年(1360年,大治三年),越南北边守将报称陈友谅与朱元璋开战,在龙州凭祥地区亦有交锋,越方边境收容了三百余人。到1361年(大治四年)二月,陈友谅形势不利,遣使到越求援,但陈朝加以拒绝。 1368年(大治十一年),陈氏朝廷得悉明太祖朱元璋平定两广,就打算遣使通好,但因云南地区有元朝宗室梁王相邻,故未遣使。同年朱元璋颠覆元朝中央朝廷,建立明朝。明太祖相当重视与越南的外交关系,就在开国之际,便派使到越,宣布自己已推翻元朝,希望能与越南等邻近国家「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陈裕宗(即陈日煃)旋即作出回应,于次年(1369年,六月改元大定)派使入明朝贡方物,明廷封裕宗为安南国王,并赐以《大统历》及各种物品作为回礼,陈朝遂成为明朝的朝贡国。 在艺宗陈暊(即陈叔明,后来成为上皇)当政时期,明朝对陈暊颇采不信任的态度。在1370年(大定二年,十一月改元绍庆)四月,越南君主杨日礼(即陈日熞)遣使入明朝贡,明廷亦封之为安南国王。在该年年底杨日礼被废,艺宗即皇帝位后,仍用「陈日熞」的名义遣使入明,直至1372年(绍庆三年),才改用「陈叔明」的名义遣使赴明入贡,明廷质疑艺宗逼死杨日礼,因而「却其贡不受」,不信任其国君地位。到1373年 ,明廷了解到艺宗(时为上皇)在杨日礼被废事件中「逊避于外,为国人所立」,才让艺宗「且以前王印视事」。1381年(昌符五年),明朝思明府与陈朝政府又互相指控,思明府向明廷报告「安南脱、峒二县攻其永平等寨」,陈朝亦向明廷宣称是思明府「攻其脱峒、陆峙诸处」,明太祖不信陈朝的说法,责备陈废帝(即陈炜)「作奸肆侮,生隙构患,欺诳中国」。1394年(光泰七年)上皇艺宗死后,陈朝于1396年(光泰九年)遣使入明告知死讯,明太祖始终认为艺宗「怀奸挟诈,残灭其王(指杨日礼)」,不愿遣使吊问。 明太祖在位期间,适值陈朝与占城国王制蓬峩之间常有交战,明太祖亦十分关注战情发展,提出越占两国应停止战事。如1379年(昌符三年),明朝遣使到越南,向陈朝政府劝谕:「安南与占城忿争,构兵将十年矣,是非彼此,朕所不知。其怨未消,将如之何?尔如听朕命,息兵养民,天鉴在上,后必有无穷之福。若否朕命而必为之,又恐如春秋之国自取灭亡也!」然而越占之间仍常有争战。 明廷虽曾对陈朝政府采不信任态度,但越明双方仍处和好状态。明太祖编定的《皇明祖训》,就将安南国列入「不征之国」,让她作为三年一贡的朝贡国,并告戒后世子孙不可「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两国又透过宗藩体制进行物质交流,如1386年(昌符十年),明廷因听闻越南地区花木品种优良,遣使到越求取槟榔、荔枝、波罗密、龙眼等植物,陈朝亦派员运送,只因植物不耐寒而途中枯死,未能运至明廷。 占城国(即占婆国)位于现时越南中南部,陈朝为其北邻。陈朝前期,占城处于第十二王朝时期,该国一度被真腊国(时为吴哥时期,今柬埔寨)所吞并(1203年─1220年),由占城国王阇耶波罗密首罗跋摩二世复国。陈朝立国之初,越占双方便建立外交关系,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陈太宗即位时对占城「怀之以德,遣使往谕」。,占城亦于陈太宗在位年间的1228年(建中四年)及1242年(天应政平十一年)遣使到越入贡。但与此同时,占王阇耶波罗密首罗跋摩二世因见越南自李朝末年国力衰弱,常派轻舟侵扰越方沿海,又要求陈朝交还以往李朝所夺的占城旧地。陈太宗大为不悦,乃于1252年(元丰二年)亲征占城,俘获占王之妻及臣民而回。 陈太宗亲征占城后,到陈朝中期,越占两国关系出现和好局面。《大越史记全书》载,占城政府于1262年、1265年、1266年、1267年、1269年、1270年、1279年、1282年、1293年、1301年、1305年、1307年及1346年,遣使到陈朝致送礼品。在蒙元崛起后,占城亦受其入侵,忽必烈于1283年(绍宝五年)要求越南陈朝协助元军攻占城,但被陈朝拒绝,并引起第二次蒙越战争。1301年(兴隆九年)三月,上皇陈仁宗出访占城。1306年(兴隆十四年)六月,陈朝以上皇仁宗之女玄珍公主嫁与占城国王阇耶僧伽跋摩三世(又作阿朵纪特、补的、补底、制旻),-{占}-国政府则以乌州、里州(后改名顺州、化州)割让给陈朝。到1307年,占王去世,按照占城国习俗,国王去世后王后须入火坛殉葬,陈英宗担心其妹玄珍公主因此丧命,便派陈克终等到占城,迎回玄珍及占城世子制多耶。 此后,越占双方关系转坏。1311年(兴隆十九年)十二月,陈英宗以占城国王阇耶僧伽跋摩四世(又作制至、制鸷)对越态度「反侧」,便亲自统军入侵占城,兵分三路,从海路、山路、平原深入占境。越军进至俱占寨时,招降当地寨主,并令寨主协助劝谕占王投降。占王偕同家人向英宗投降,但仍有占城军众不愿屈服,以象兵对抗越军,但最终越军得胜,掳占城国王而回,并立占王之弟制陀阿婆粘(即制能)为「亚侯」,成为新国主,阇耶僧伽跋摩四世则于1313年(兴隆二十一年)在陈朝境内去世。此时的占城国已处于下风,正如法国学者乔治·马司培罗指出,「事实上无异越国(指陈朝)一省」。 1313年年底,暹罗国入侵占城,陈朝派军协助占人击退暹军。制能对陈朝政府仍有不服,双方于1318年(大庆五年)发生战事,占军击毙陈朝将领李必见,但后来范五老率军击破占军,制能不敌,出国逃至爪哇。占城第十二王朝亦告终结。陈朝击破制能后,转而支持-{占}-国贵族制阿难为新王,称之为「效诚亚王」,占城遂展开第十三王朝。 制阿难登基后,为了制衡越南势力,便与元朝结好,元廷乃于1324年(开泰元年)遣使到越,呼吁陈朝「勿侵占城地」。1326年(开泰三年),陈朝出兵占城,但被占军所败。占城政府从此断绝派便到陈朝入贡通好。到1346年(绍丰六年),陈朝遣使到占城,谴责占城政府多年来「朝贡缺礼」,即没有做到朝贡通好的责任。占城国王茶和布底便于同年遣使到越入贡,然而「礼物甚薄」。1352年(绍丰十二年),占城前任国王制阿难的儿子制某,因被茶和布底夺位而投奔越南,要求陈朝政府出征占城,助其复位。1353年(绍丰十三年)六月,陈朝大举出兵攻打占城,但无功而回。同年九月,占城出军反攻越南化州,被陈朝军队击败,然而越方亦在战事中「颇失利」。 陈朝在第三阶段时期,治国水准渐趋没落,国防变得虚弱,给与占城国可乘之机。据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分析,当时越南「承平日久,边城无备」,陈氏朝廷的气氛处于「人情安肆,法度废弛」的状态。而占城国在制蓬峩(又作制蓬峨、制蓬莪、阿答阿者、阿荅阿者)治下则与陈朝形成强烈对比,「蓬莪、罗皑(占城重要将领),生聚教训,渐革旧俗,勇悍耐苦,故常入寇,为我国患。」在1360年代,占城开始多次进攻陈朝边境的化州、临平等地。陈朝曾于1368年(大治十一年),陈朝以占城数次入侵为由,出兵占城,但大败而回。1370年代以后,占城与陈朝之间的战事日益激烈。陈朝皇帝杨日礼被废后,其母逃到占城,要求出兵相助,占城乃于1371年(绍庆二年)闰三月进攻陈朝,占军攻入国都升龙,抢掠女子玉帛等物品后,才撤出升龙而回。陈睿宗在位时,锐意南征占城,以报仇雪恨。1376年(隆庆四年)五月,占城入寇化州,睿宗便决意亲征,调动军队十二万准备出发。占王制蓬峩闻讯后献金十盘给陈朝朝廷,要求和解,但交到化州时被当地守将杜子平吞没。睿宗与黎季牦等多名将领统率大军,于1377年(隆庆五年,五月改元昌符)正月南下占城,至尸耐港(今归仁市)时,睿宗误听占人所说制蓬峩已逃离国都阇盘城(即佛逝城),以为该城防守空虚,下令越军以一字型直排,鱼贯而入,却被制蓬峩设下的伏兵击溃,陈睿宗及多名将领阵亡,越将御沟王陈勗投降,黎季牦弃军而逃。制蓬峩随即发动反攻,占军经神符海门(在宁平省),第二度攻入越都升龙,大掠而去。上皇陈艺宗于仓惶之际立睿宗之子陈晛为帝,是为陈废帝。1378年(昌符二年),制蓬峨命陈勗管治乂安,又领军入侵越境,第三度进入升龙,掳掠而回。1380年(昌符四年)制蓬峩再次出兵,企图攻入升龙,但到虞江时被黎季牦的水军部队所击退。越占双方战况至此,据马司培罗的分析,占方「事实上犹保有顺化、新平、乂安、清华(清化)诸地」,而陈朝则「国势愈弱」,须于1381年(昌符五年)增加赋税,又征召「天下僧」及「山林无度僧」等为兵。其后双方互有攻守,1382年(昌符六年),占军在龙岱山(在清化东山县境)被越军击败,越军乘胜派水军追击,但至次年(1383年,昌符七年),因遇风暴而回。同年六月,占王制蓬峩、首将罗皑从陆路进入广威镇(在升龙以北),陈朝政府大震,上皇艺宗惶恐出奔,只令兵将留守升龙,占军不久亦撤退回国。 陈朝与占城连年交战,严重破坏地区上的安宁,中国明朝作为越占两国的宗主国,有感于此,明太祖从洪武(1368年至1398年)初年起便派使到两国,提出罢兵停战的要求。但越占两国没有因明廷的劝言而停战。 1389年(光泰二年),陈朝内部出现动荡局面,上皇艺宗听从权臣黎季牦建议,罢黜废帝,立上皇儿子陈颙为帝,是为陈顺宗,清华、虞江等地都发生叛乱,黎季牦忙于率兵讨伐。制蓬峩亦领兵攻打陈朝,在古无(在清化)以水淹战术击破越军,并进军至黄江。陈朝上皇艺宗命将领陈渴真率军抵御。1390年(光泰三年)正月,制蓬峩坐战船到海潮江(在太平省与兴安省)时,因有下属投奔陈渴真,泄露占王船只地点,陈渴真便即下令用火炮攻击占王战船,杀死制蓬峩,割取头颅而回,占将罗皑取回尸身后将之火化,率余兵且战且退而回,占城第十三王朝亦告终。 罗皑回国后随即夺取王位(为第十四王朝首位君主),制蓬峩儿子制麻奴㐌难、制山拏两人投奔越南陈朝。越占交战连年,令越南人士渴求和平,如司徒陈元旦曾忠告上皇艺宗:「愿陛下敬明国如父,爱占城如子,则国家无事,臣虽死且不朽。」然而两国边境仍处混乱状态,陈朝政府一时亦难以收复失地,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载:「是时,乂安人怀贰,新平、顺化多叛从占,故土哩之人四散游击,莫之能御,朝廷虽以黎可铸为两路安抚使,但在京遥镇,未尝到郡,惟土豪潘猛、范矜率众归顺。」1391年(光泰四年)二月,黎季牦到化州,阅定军伍,修造城池,以恢复当地的统治秩序。三月,黎季牦命将军黄奉世伺察占城国境,但遭占城伏兵击溃。 陈朝对占战事连年,全国大乱,盗贼横行,因而吸收教训,设法改善国土安全及国防。1392年(光泰五年)十月,陈朝政府在各地的要冲地区,设置江关、巡守等机构,以监捕盗寇。后世史官潘孚先说这个政策是「陈自裕宗荒纵之后,加以占城侵扰,寇贼繁多,白日掠人,法不能禁,季牦执政,始设法巡捕,少抑之矣」。 哀牢、牛吼位于越南陈朝的西部。据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指出,它们在10世纪至11世纪期间,原是一些独立的泰族部落联盟。到陈朝时期,对它们作出多次征战。陈仁宗在经历蒙越战争后不久,于1290年(重兴六年)农历二月,计划亲征哀牢,一众廷臣以蒙元入侵后国家元气大伤为由,想劝阻仁宗,但仁宗独排众议,认为蒙古人虽已撤走,但其他外族会以为陈朝军队折损严重,因而入侵越南。众臣听后便一致支持仁宗出征。1294年(兴隆二年)八月,时任上皇的仁宗再次亲征哀牢,该次战事中,哀牢人奋力抵抗,越军前锋忠诚王被哀牢围攻,越将范五老率军赶到解围,大破哀牢,陈朝得胜后大肆抢掠,「生擒人畜,不可胜数」。 哀牢受到陈朝入侵后,亦试图作出反击,双方互有攻守。1297年(兴隆五年),哀牢攻取撞龙江,越将范五老击破哀牢人,重夺该地。1298年(兴隆六年)十月,陈朝派军伐哀牢,越将张显(原为元朝降将)战死。1301年(兴隆九年)哀牢攻沱江,陈朝派范五老率兵抵御,双方在芒枚交战,越军得胜,擒获甚众。 1329年(开泰六年,二月改元开祐)冬,因牛吼人攻沱江,时任上皇的陈明宗决定亲征。廷臣陈克终反对出兵沱江,原因是沱江为「瘴地」,地理环境恶劣,行军困难,不如转而进攻南方的占城。上皇明宗认为沱江战情危急,「当急救之」,于是落实攻打牛吼。在该战事中,牛吼所属的占昭寨向越军投降,明宗亦与之共定降约,但越将昭义侯为了邀功,竟擅自攻占昭寨,却被占昭寨击败。幸好上皇明宗的大军「号令严明,威声远震」,使敌军「闻之奔溃」。到1337年(开祐九年),陈朝派兵攻打牛吼,越将兴孝王攻入郑旗寨,酋长车焚被斩,牛吼遂被讨平。 1334年(开祐六年),上皇明宗亲征哀牢。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上皇命清化发运使阮忠彦先运军粮前进,上皇抵达黔州(在乂安省)时,军势浩大,哀牢人不愿交锋而退,双方没有交战而作罢。次年(1335年,开祐七年)九月,上皇明宗患有眼疾,但仍决意再次亲征哀牢,原因是「去年亲征不果,今年又以疾缓师,天下将谓予怯」。《大越史记全书》提到,上皇命段汝谐为督将,率兵先行。适逢哀牢攻取南戎(乂安属邑),汝谐认为哀牢军队身处南戎,「其众单弱,击之必克」,便带兵沿屑逻江(又作屑逻大江,在南戎)而下。汝谐经过真腊等国时,呼吁各国派子弟入朝,耀武扬威。但越军与哀牢人交战时,遇上浓雾,而哀牢人「先伏象马夹攻」,于是越军大败,段汝谐与不少士兵堕水溺死。1336年(开祐八年)二月,上皇明宗从哀牢返回国都升龙。在这两年的征哀牢行动期间,上皇明宗命阮忠彦刻写碑文以纪念这次出征(刻写时间据《大越史记全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记载是1334年,碑文本身说是在1335年)。该文刻于乂安省,被称为《摩崖纪功文》,所载战况与《大越史记全书》记载迥异,内容是陈朝军队声势浩大,令占城国世子、真腊国、暹罗国都进贡方物,哀牢酋长俸作出反抗,上皇便率诸将及蛮夷之兵「入于其国」,到哀牢人望风而奔后才班师回朝。 由这段碑文的内容值得怀疑,越南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认为「可以设想系碑文撰写者对此事表示郑重罢了,未必符合历史事实」。 1346年(绍丰六年)五月,陈朝与哀牢再爆发战事,因哀牢攻陈朝冦边,陈朝命保威王陈𤩽领兵击破,俘获人畜甚众。 暹罗(又称暹啰国、暹国,即泰国)位于印支半岛,与越南陈朝邻近。两国曾于1313年(兴隆二十一年)爆发军事冲突,该年暹罗出兵入侵占城国,而占城为陈朝南邻,陈朝命杜天觑在乂安、临平调兵援助占城,击退暹军。 暹罗人曾向陈朝致送礼品以示友好。在1334年至1336年(开祐六年至八年)期间,陈朝出兵哀牢,在有关该战事的碑铭记载中,提到暹国等国家「各奉方物,争先迎见」。在贸易方面,越暹两国亦有所发展,据越南货币学者指出,陈朝时期暹罗处于素可泰王朝(1238年─1351年)及阿瑜陀耶王朝(1351年─1767年)初期。素可泰王朝的贸易属开放型,十分活跃,其使用的货币「蛴蝤银」(又称蛴蝤币),因越暹双方的贸易往来而流入越南。阿瑜陀耶王朝时,仍有越南商人到暹罗经商。两国贸易的地点主要在越南的云屯(在广宁省锦普),据越南史籍记载,1360年(大治三年),暹罗等国商船到云屯,贩卖货品及致送各类异物。 越南陈朝除与中国、占城、哀牢、暹罗等国有密切交往外,仍有不少国家的人士与陈朝政府通好。例如在陈仁宗皇帝在位时,有册马锡国遣使到陈朝致送礼品,朝中几乎无人通晓其语言,只有宗室陈日燏能与之对答。1305年(兴隆十三年)三月,罗回国使节向陈朝致送辇罗布等物品。1334年至1336年(开祐六年至八年),陈朝出兵哀牢,军队在途中耀武扬威,并招俫真腊(今柬埔寨)等国人士遣使访问陈朝。1349年(绍丰九年)五月,大哇国(又作瓜哇国,学者陈荆和认为「瓜」是「爪」的误字)遣使到陈朝致送「能言赤鹦鹉」等礼品。 在李朝时期开辟成商埠的云屯(在广宁省锦普),到陈朝时,政府仍重视其贸易发展。1348年(绍丰八年)十月,阇蒲国商人乘船到云屯购买𧏖,但因有当地民众掺入素质较低的汆珠售卖,事后陈朝政府加以调查,将参与者判罪惩办。1349年(绍丰九年),陈朝在云屯设立镇官、路官、察海使等官员,又成立「平海军」以镇守该地。1360年(大治三年)十月,路鹤、茶哇等国商船到云屯,作商业贩卖及致送异物。 14世纪时,倭寇侵扰中国沿海,陈朝政府亦有作防备。据胡朝逃至明朝的陈朝遗臣裴怕耆的自述,他曾于「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建新二年),领兵「出东海御倭」。 陈朝在越南的历史发展里,被视为有相当的重要性。越南近现代学者陈重金(即陈仲金)评论认为:「陈氏为我南国之帝,计自陈太宗至陈少帝,历12帝,凡175年,国内功业颇多建树,政治、律令皆重加整饬,教育科试则更加发展。又抵抗元朝保住了社稷江山,取占城之地,开拓了疆域,实是有功于南国。」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指出,陈朝治下的越南封建社会发展,有数个特点:一是陈氏朝廷从政治上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二是透过中国式的科举制度完善了中央及地方官制,并得以控制文人;三是陈朝时国有土地渐少,私人土地庞大,并迅速发展;四是陈朝成功击退蒙元入侵,乃越南史上的重大事件。 ",wiki_zh\AB\wiki_04 "高分子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是研究高分子物质物理性质的科学。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高分子形态,高分子机械性能,高分子溶液,高分子结晶等热力学和统计力学方向的学科,以及高分子扩散等动力学方面的学科。 高分子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具有高分子量的物质。 由单一小分子聚合而成的线性高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高分子还可能由不同小分子聚合而成。最简单的情况是由两种小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这两种小分子可能交替出现,称为交替共聚物。 两种小分子还可能随机出现,称为随机共聚物。 两种小分子有可能分段出现,称为嵌段共聚物。嵌段共聚物还经常被做成三段嵌段共聚物。 支化高分子的特色是存在同骨架链结构相同的支链,例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 交联高分子是指分子链相互交联在一起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高分子,例如火化橡胶和环氧树脂(Epoxy)等热固性塑料。 聚氨酯和SBS橡胶等可以通过结晶等方式形成物理交联。这种交联是可以通过加热等方式打破的。 其他常见的高分子结构包括超分枝结构,dendrimer结构(齐枝状大分子),星型高分子等等。 同一种高分子在不同温度和分子量下可能以不同形式存在。 同金属陶瓷等材料相比,高分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很强的温度依赖性。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温度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普通非晶态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模量与温度相关。在低温情况下,高分子链处于冻结状态,主要运动形式是高分子链段的小范围运动和振动。此时高分子模量和硬度较高,称为玻璃态。当温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高分子材料的模量迅速下降,甚至可能会降低到低温状况的千分之一。这标志着链段开始大范围运动,高分子材料表现出高弹性特征。这一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进入高弹态区域后,如果温度进一步提高,高分子的弹性模量会进一步降低。这表明高分子链间缠结打开,发生运动,高分子表现出流动性,称为粘流态。 交联的非晶态高分子由于内部形成网络结构,所以高分子链不能流动,不会表现出粘流态,会保持一定模量直至分解。高弹态也是普通橡胶制品的正常使用状态。能够结晶的高分子材料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后除了链间缠结提供模量以外,结晶的部分也对模量有贡献,故模量较高。温度升高后,晶体融化,开始表现出流动性,其转化温度成为结晶性高分子的熔点。 玻璃态物质会表现出玻璃转化。玻璃态转化表现出热容上升弹性模量下降的现象。高分子材料中的玻璃态转变有多种理论解释,一般认为在玻璃转化温度(Tg)之下高分子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运动,只能进行小范围的移动。而在玻璃转化温度之上高分子可以进行大范围的运动。 玻璃转化是一个动力学转变,因此其具体温度同温度变化速度相关。不同高分子材料的玻璃转变温度不同。 很多高分子材料表现出结晶行为。通过结晶高分子可以达到致密排列。典型的易结晶高分子有聚乙烯,聚丙烯,尼龙等。 玻璃转变通常又被称为formula_1转变。在玻璃转化温度之下高分子还会失去其他的小规模可移动性,因此还会存在其他转变。这些转变按照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称为formula_2,formula_3转变。 高分子不同于其他材料的一个特殊性质就是其粘弹性。对于理想弹性物体,完全遵循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对于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应变速率成正比。对于高分子来说,既具有弹性特征,又具有粘性特征,并且应力应变的关系与时间紧密相关。常见的例子如应力松弛,蠕变。为了描述其粘弹性特征,常用弹簧(认为完全服从胡克定律)和黏壶(认为完全服从牛顿流体)共同组成一些模型来描述。 应力松弛现象指的是高分子材料在应变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的现象。 高分子的蠕变现象是指高分子材料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的现象。 材料的降伏一般是指材料开始塑性形变的现象。材料的降伏强度指材料发生降伏现象时所承受的应力的大小。在高分子材料中,处于玻璃态的高分子材料通常会表现出降伏。但是由于高分子材料在初始形变过程中通常表现出非线性行为,工业上经常使用2%不可恢复形变量位置的应力计算降伏强度。 微裂纹经常称为银纹,是指在高分子材料内部产生垂直于应力施加方向的细微裂纹的现象。在这种裂纹中会有纳米级的纤维平行于应力施加方向伸展。 疲劳是指材料在承受远低于断裂强度的应力强度的反复应力的情况下产生裂纹的现象。 疲劳的产生通常起源于工件内部相对脆弱或者应力集中的区域,如外来夹杂,空隙等。尽管工件整体所受应力小于断裂强度,在这些微小区域可能已经达到断裂强度,结果导致在这些区域产生微小裂纹。在应力反复施加的情况下这些微小裂纹长大最终导致工件破坏失效。 影响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日照(紫外光),氧化,水解,温度效应和化学因素影响。高分子制品同的应力或内应力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应力腐蚀。应力腐蚀的特点是只有在环境因素和应力共同作用下才会发生。应力的来源可能是工件在使用过程中收到的外来应力也有可能是工件在加工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由于不同工件的使用状态不同,加工过程不同,不同工件的使用环境和应力状态通常不同,因此发生应力腐蚀的可能性也不同。一旦发生应力腐蚀,其原因通常也难以分析。 Flory-Huggins格子模型假设溶剂分子的体积同高分子分子的重复单元的体积相同,各占据一个“格子”。其结构如图所示。 若溶液中有formula_4个溶剂分子和formula_5个高分子分子,高分子的长度为x。则溶剂占据的格子为formula_4个,高分子占据的格子为 formula_7个。溶剂的体积浓度为 formula_8 而高分子的体积浓度为 formula_9 则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熵为 formula_10 由于格子的总数即溶液体积为formula_11,上式可以变为 formula_12 则原式可化为 formula_13 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焓设为溶剂分子和高分子分子之间交互作用的能量。两种分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能为formula_14。溶剂分子的总 数为formula_4,溶剂分子同高分子分子相作用的概率为高分子的体积浓度formula_16。则同高分子分子发生作用的溶 剂分子的个数为formula_17。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焓为 formula_18 则系统的自由能变化为 formula_19 formula_20 formula_21 或者写为 formula_22 若高分子的分子量很大,则formula_23接近于零。原式可省略为 formula_24 结晶高分子中的分子链布置如下图所示。 NMR和FTIR是最常用的用来测量高分子组成的设备。 高分子由大量高分子链组成,一般常用高分子的每条链的分子量不同,这决定了高分子的分子量是一个平均值。常用的有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等。常用测量方法有渗透压法光散射法,黏度法和GPC法等 高分子的粘均分子量通常可以通过测量高分子溶液的粘度获得,通过黏度计测量黏度,然后通过马克-霍温克方程求出分子量。 GPC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快速高效的分子量测量办法。该方法可以同时测量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高分子的相变与转变伴随着吸热与放热,通常使用DSC测试。 高分子材料的热分解性能通常使用热重分析TGA测试,基本原理是通过将高分子加热,测量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由于高分子的粘弹性,其力学性能通常与应变发生速度相关。DMA是经常使用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DMA也经常用来测试相变与转变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分子的表面型貌通常可以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高分子的表面化学构成可以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或者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等方法来表征。 高分子表面的亲水性或亲油性可以通过液滴形状(接触角)分析仪来表征。表面自由能也可以通过液滴形状(接触角)分析进行计算。 高分子晶体的型貌通常可以通过AFM,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获得。晶体常数通常使用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和中子衍射的办法测量。 ",wiki_zh\AB\wiki_04 "金九 金九(,),本名昌洙(),幼名昌岩(),别号白凡(),又号斗来(),通称金九,本贯安东金氏,韩国独立运动家、政治家,韩国被日本占领期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领导人,被现代韩国人尊称为「韩国国父」。 金九出生于朝鲜王朝末期黄海道海州,早年曾参加东学党起义,以及各种反日救国运动,多次入狱。1919年朝鲜爆发三一运动后,金九流亡中国,起初担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警务局长,1923年后开始担内务总长。1926年12月,他在李东宁的劝说下出任国务领,成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最高首脑。直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一直由他实际领导,并与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金九返回韩国,致力于建立南北统一政府。但由于美苏两国占据朝鲜半岛南北,其夙愿未能实现。而美国不承认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合法性,金九因而未能进入美国支持建立的韩国李承晚政权。金九后继续为朝韩统一奔走,与朝鲜劳动党等一起召开“四月南北联席会议”,发表宣言要求朝韩统一、苏美势力撤出朝鲜半岛,但未受到苏美的支持。金九后死于韩国右翼势力暗杀。1962年3月1日,朴正熙政府追授金九大韩民国建国勋章。 1876年8月29日,金九出生于朝鲜黄海道海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家中独子。他的家族原本是安东金氏的望族,新罗敬顺王后裔。朝鲜王朝时期,金自点因叛逆罪被处死后,他的家族为躲避株连而逃到海州,隐瞒两班身份当了农民。 金九九岁时开始学习韩文和《千字文》。受家族两班历史背景的影响,金九自幼就希望通过读书摆脱农民命运。他经常要求父亲送他去读书,但村里并没有平民子弟的学校。不过,他的父亲最终还是为他请了位先生,并募集本村和邻村平民子弟,设立了一所平民书院。上学期间,金九曾一度由于父亲生病被迫辍学,后又重返书院。之后,金九又跟随离家10里外的一位当地很有名的远亲文人学习。 1892年,金九参加了朝鲜王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壬辰庆科”。当时的科举已经腐化成钱权交易的场所,金九最终落第。他的父亲后向他推荐学习风水。《麻衣相书》的一句“相好不如身好;身好不如心好”使一蹶不振的金九大受启迪。他此后开始研读《孙子兵法》、《吴子兵法》、《三略》、《六韬》等兵书。 1893年,金九加入东学教,后成为黄海道15大“接主”之一。次年,朝鲜爆发甲午农民起义(东学党起义)。以东学教徒为主的朝鲜贫苦农民打着“尽灭权贵”、“逐灭倭夷”的口号,发动了历时一年多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全琫准率领农民军队一度攻占朝鲜太祖李成桂祖籍地全罗道首府全州。金九亦率领东学教徒在家乡八峰山举义。 东学党起义受挫后,金九投靠海州信川郡“安进士”——安泰勋(安重根的父亲)。期间,他结识了一位老者高能善。在高先生的指教下,金九决定去中国寻求救国之路。在中国东北期间,他曾参与金利彦反日义兵武装队伍,攻打慈江道首府江界市的战斗。由于金利彦不听金九的建议,指挥失利,反日义兵伤亡惨重。 金九回到信川郡后,正值乙未事变后日本扶植的金弘集政权实施断发令。由于在断发令问题上与安进士看法相左,金九决定重回中国东北。在鸱河浦的一个旅店,他遇到一位携带军刀假扮成朝鲜人的日本人。金九觉得此人可疑,可能是杀害明成皇后的凶手或帮凶。他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其杀死以“为国母报仇”。从其行李中,金九认定此人是日本陆军中尉土田让亮()。此后,他张贴布告并留下自己的地址与姓名后,回了家。三个月后,他被捕入狱,后被判死刑。在执行死刑前,高宗考虑他是为国母报仇特赦了他。金九被特赦后,各方都努力令其获得释放,但由于日方阻挠一直未果。最后,金九在一位朝鲜武官金周卿的劝说下越狱,结束两年的铁窗生涯。 越狱后,金九在忠清道公州郡麻古寺削发为僧,后经人推荐成为平壤灵泉寺的主持。1899年秋,他在父母的劝说下还俗返乡。1903年,金九应友人之邀移居长渊邑,在一家公立学校教书,次年与崔遵礼结婚。1905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乙巳条约》后,金九开始投身各种救国运动。1907年4月,他与安昌浩、梁起铎、李东宁等人成立。1909年10月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伊藤博文后,金九被日本人当做“安重根同党”逮捕入狱,一个多月后因缺乏证据而被释放。1910年12月27日,朝鲜独立志士在西北部试图暗杀朝鲜总督寺内正毅但未遂。日本人开始大规模逮捕朝鲜独立志士。1911年1月,金九、梁起铎、李东辉等600多名新民会成员被捕,新民会被解散。日本警察以违反保安法和与安明根谋杀寺内正毅未遂罪判处他17年徒刑。1912年日本明治天皇和皇后相继去世,日本人对囚犯相继实行两次大赦,金九的服刑期最终被减至5年,后于1914年7月出狱。 金九出狱后行动依然受到日本人的监视。1919年,朝鲜爆发大规模的反日三一运动。他得知朝鲜独立志士正在上海筹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后,于同年3月离开朝鲜,4月13日到达上海。同年8-9月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第六次临时议政院会议上,金九被任命为临时政府警务局长。1922年,金九以“韩人社会党贪污列宁汇来的独立运动资金作他用”为由,指使手下吴冕稙与卢钟均在上海枪杀了担任韩人社会党干部的共产主义者。1923年,金九开始担任临时政府内务总长。1926年12月,他在李东宁的劝说下出任临时政府国务领,成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最高首脑。直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一直由他实际领导。1928年3月25日,金九与李东宁、安昌浩、赵素昂等人成立“韩国独立党”,并担任该党常务理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韩国独立运动重要的根据地中国东北,使韩国独立运动陷入极度低潮。为开辟新的斗争方式,金九成立了敢死队。1932年1月8日,韩人爱国团成员李奉昌在日本东京樱田门投掷手榴弹袭击裕仁天皇,引起轰动。1932年4月29日,韩人爱国团成员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园将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大将和上海日本居留民团团长河端贞次炸死,并将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中将、日本陆军第九师师长植田谦吉中将、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日本上海总领事和日本居留民团书记长友野盛炸残或炸伤。事后,金九发表了公开声明表示对这两次事件负责。日本警察悬赏60万元捉拿他。金九随后到浙江嘉兴避难,不久又转移至南京。 虹口公园爆炸事件后,蒋介石政府对金九领导的韩国独立运动变得非常支持。1933年5月,蒋介石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秘密会见了金九,并同意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洛阳分校开设韩国独立军特别班,为韩国独立运动培养军事人才。1935年11月,金九与李东宁等人一起创建“韩国国民党”,并出任该党理事长。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卢沟桥事变后,金九开始将韩国国民党与赵素昂、洪震领导的韩国独立党,以及李青天、柳东悦等领导的朝鲜革命党三党合并,并于同年8月17日成立“韩国光复战线”,与中国国民党军队联合抗日。 1937年11月,南京告急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后,韩国光复战线转到长沙避难。1938年5月6日,金九在与李青天、李始荣、赵素昂等三党要人聚餐时遭到朝鲜左翼的刺杀,胸部中弹险些丧命。在长沙避难8个月后,日军开始空袭长沙,金九领导的临时政府于1938年7月被迫迁往广州。但2个月后广州便告急,临时政府辗转柳州、綦江,最后到国民党陪都重庆避难。1939年“韩国光复战线”还曾试图与金元凤领导的左翼“朝鲜民族战线联盟”联合,但未成功。1940年5月8日,韩国国民党、韩国独立党和朝鲜革命党三党正式合并更名为“韩国独立党”。1940年9月17日,金九在国民党的支持下在重庆成立了韩国光复军。1941年12月9日,临时政府正式宣布了《对日宣战声明书》,与中、英、美等同盟国结成反法西斯阵线。1943年9月,韩国光复军应驻印英军邀请,派出9人组成的武装队奔赴印缅战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韩国迎来了光复。同年9月3日在日本正式签署战败投降书的第二天,金九在重庆以临时政府主席身份发表《告国内外同胞书》,表示临时政府将尽早回国,以“独立国家、民主政府、均等社会为原则之新宪章”建立临时过渡政府,并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一切权力转交给过渡政府。金九回国临行前,蒋介石、宋庆龄,以及周恩来、董必武等国民党和共产党政要分别为金九举行了送别宴会。同年11月5日,金九等临时政府人员一行乘坐国民党提供的飞机从重庆飞往上海,10多天后,乘坐美军运输机返回韩国。由于美军政府有意在南部建立亲美李承晚政权,对金九临时政府回国一事在韩国国内进行了封锁。11月23日,金九一行抵达金浦机场时,并没有民众前来迎接。金九回国后的当晚,美军政府才发表声明说金九等临时政府一行已回国,并强调是以“个人身份”回国。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美军政府让金九通过广播向全国发表了两分钟的讲话。回国后,金九接见了李奉昌、尹奉吉、金周卿的遗属,并将尹奉吉、李奉昌和的遗骸运回国安葬。 1947年和1948年,金九先后发表了《我的夙愿》和《泣告三千万同胞书》,呼吁在朝鲜半岛建立独立、自主、统一的国家,反对南部建立“单独政府”。北方的“朝鲜民主主义民族战线”很欢迎他的倡议。1948年4月20-23日,金九参加了在平壤举行的“四月南北联席会议”,除李承晚的“大韩独立促成国民会”和金性洙的“韩国民主党”之外的南北方56个左右翼团体参加了此次联会。大会通过了抗议联合国干涉朝鲜半岛问题,反对南方成立李承晚“单独政府”,要求美、苏尽早从朝鲜半岛撤军的3项决议。不过,同年5月9日,李承晚宣布南部举行大选。大韩民国后于8月15日正式成立。此后,北方于9月9日宣告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李承晚在南方掌权后开始了肃清反对势力的斗争。1949年3月,李承晚势力开始通过“国会间谍案”大批肃清反李势力,并称金九是“国会间谍案”的后台。1949年6月26日,金九在寓所被右翼青年陆军少尉暗杀。时任韩国宪兵司令张兴在其死后发表的自传中说安斗熙是受时任李承晚政府国防部长官申性模的指示暗杀金九的。7月5日,韩国各界为金九举行了葬礼,将其葬于孝昌陵园。 ",wiki_zh\AB\wiki_04 "长原成树 长原成树(),原名长原成熙,大阪府大阪市出身,是日本的搞笑艺人,属于吉本兴业。他染有一头橙色的头发、血型B型、身高180cm、体重68kg。 ",wiki_zh\AB\wiki_04 "公文式 公文式(,全称株式会社日本公文教育研究会())是一家日本教育机构,于1958年成立于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原来是一家补习社,后来利用专利权的形式扩展业务。 「公文式」的创办人公文公,出生于日本高知县,毕业于大阪帝国大学理学部数学科,先后担任土佐中学、土佐高校、大阪市立樱宫高中的数学教师,因为自己的长子公文毅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开始发明一套教材,让儿子每日定时花少量时间练习,由于成果卓越,在1958年于日本大阪市成立了大阪数学研究会,并在1983年正式更名为(株)公文教育研究会。 截至2018年3月,日本国内共有16,200间公文教室,学生人数达160万名。而日本以外,目前有50个国家在推广公文式,共有8,600间公文教室,学生人数达268万名。 ",wiki_zh\AB\wiki_04 "磷化氢 磷化氢,又名膦(拼音:lìn),分子式:,一种无色、极毒、有鱼腥臭味的气体。 实验室中可以用白磷与浓氢氧化钾共热制取: 生成的磷化氢往往因为含有联膦(PH)而会自燃。磷化氢可用铜、汞、银等较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吸收: 磷化氢还可通过金属磷化物与水作用得到。例如: 磷化氢的密度大于空气,化学性质与氨相似,也有孤对电子,所以磷化氢也为一种路易斯碱,具有配位能力,如低温下和BF反应生成HP·BF。与氢离子结合则生成-{zh-hans:𬭸;zh-hant:鏻;}-离子(只有与强酸如HI、HClO等反应时)。 磷化氢还具有强还原性。例如,磷化氢能还原Ag、Cu等某些金属离子,使Ag还原为Ag,使Cu还原为CuP和Cu。 此外,磷化氢还能参与有机反应。磷化氢和醛在加热下(100℃)可得到含有羟甲基的叔膦化合物: 磷化氢是剧毒气体。磷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量为0.3ppm。气体中的磷化氢可用重铬酸钾、铬酸银、活性炭、漂白粉的悬浮液消除其毒性。空气中微量的磷化氢可根据用硝酸银浸过的硅胶变黑情况指示出来。磷化铝、磷化锌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磷化氢,因此要密封保存。这一特性使其被用作粮食仓库的烟熏消毒剂。 磷化氢气体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可以自燃。磷化氢燃烧时,它会产生白色烟雾五氧化二磷,吸入后可导致严重刺激呼吸道。 ",wiki_zh\AB\wiki_04 "三氯化磷 三氯化磷,分子式:。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沸点76℃,在潮湿空气中能水解成亚磷酸和氯化氢,发生白烟而变质,须密封贮藏。 遇乙醇和水起水解反应, 遇氧能生成三氯氧磷。 在水存在下,可与甲醇反应生成亚磷酸二甲酯。 反应分两步进行: 1.PCl + 3HO → HPO + 3HCl 2.HPO + 2CHOH → HOP(OCH) + 2HO 总反应为 PCl + 2CHOH + HO → HOP(OCH) + 3HCl ",wiki_zh\AB\wiki_04 "溴化锂 溴化锂,分子式:LiBr。白色立方晶系结晶或粒状粉末,极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吡啶,可溶于甲醇、丙酮、乙二醇等有机溶剂。 它是一种高效的水蒸气吸收剂和空气湿度调节剂。可用作吸收式制冷剂,有机化学中的氯化氢脱除剂、纤维蓬松剂,医药上的催眠剂和镇静剂,还用于感光工业、分析化学试剂以及某些高能电池中的电解质。 ",wiki_zh\AB\wiki_04 "西凤酒 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是一种凤香型大曲白酒。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有非常悠久的酿酒历史。此地所产之酒,周武王时称“雍酒”,周文王时称“秦酒”。此酒以柳林镇所酿造的为上乘,因此汉朝时更名为“柳林酒”。唐朝时取周文王时“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的典故,将雍州改称“凤翔”。又由于凤翔位于关中西部,称此地“西府凤翔”。自唐朝开始定此酒为“西凤酒”。时至今日,民间仍流传着“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唐)、“东湖柳、西凤酒、女人手”(宋)、“烧坊遍地,满城飘香”,“知味停车,闻香下马”(明)的佳话。 西凤酒属凤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原料为高粱和泉水。制曲原料是大麦和豌豆。其酿制方法不同于一般白酒,西凤酒利用土窖和大型容器--酒海。西凤酒色泽清澈透明,香气清芬,酒味醇厚、清洌。 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将陕西省西凤酒厂生产的西凤酒评选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 ",wiki_zh\AB\wiki_04 "无轨电车 无轨电车是一种通常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不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而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无轨电车则属于轨道交通的范畴。正因无轨电车兼具道路汽车和轨道交通二者的优缺点,使得其成为当代备受争议的一种交通工具。 无轨电车的车身和底盘一般与普通巴士相同,但车顶需要安装一对受电杆,用于从接触网的一对触线受电并形成电流通路。一般地,无轨电车的受电杆脱线则会失去动力;而装备有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器或柴油发电机的双动源无轨电车,则可在没有架空接触网的路段实现离线行驶。 1882年4月29日至6月13日,德国发明家维尔纳·冯·西门子在柏林市郊公开展示了他发明的世界首辆无轨电车。其后,有关无轨电车的实验研究在欧洲和美国都有进行。1901年7月10日,世界首个载客的无轨电车系统在德国开通运营。虽然该系统仅运营到1904年,但其使用的由两条架空平行接触线和一对靠弹簧支撑的受电杆组成的装置,奠定了现代无轨电车电流授受系统的基础。 中国在二十世纪初引入无轨电车,1914年11月,由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开辟了由郑家木桥至老闸桥的14路无轨电车,成为大中华区最早的无轨电车线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无轨电车在世界范围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英国制造了双层无轨电车。四十年代,意大利生产了铰接式无轨电车。五十年代中期,世界上约有500个城市拥有无轨电车。六十年代,随著汽车的普及和燃油公共汽车进入竞争的发展,无轨电车与有轨电车在西欧部分国家及北美洲国家逐渐减少。七十年代初,由于能源短缺和汽车公害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无轨电车重新受到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在经历了发展的高潮和曲折之后,时至今日,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使用无轨电车,300多个系统仍在运营。其中,拥有无轨电车最多的三个城市分别为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和白俄罗斯的明斯克,这三个城市均为前苏联国家的城市。西欧则以瑞士拥有无轨电车的城市最多。中国仍有10个城市拥有无轨电车,此外还有部分煤矿(如泰安肥城杨庄矿区、太原杜儿坪矿区)使用无轨电车担当职工通勤。 无轨电车车顶配置有一对受电杆。受电杆内部中空,包有受电电缆。受电杆顶端为受点头,其上可旋转的触靴中嵌有石墨制成的导电炭滑块。 车辆运行时,受电杆在其基座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上翘起,炭滑块直接与架空接触网的一对触线滑动接触受电并形成电流通路。车辆行驶轨迹前有障碍物时,受电杆可绕基座左右转动(偏线),在一定范围内不脱线绕避障碍物;但在遇到超出范围外的障碍物时,必须降下受电杆脱线绕避。 车辆临时停驶时,受电杆座弹簧可由气动或液压泵压缩,或直接人工牵动拉索将受电杆从接触网降下后锁止在钩杆内。车辆在场内停驶时,为保护弹簧弹性,一般不将受电杆锁止在钩杆内,而是任其翘起,称为“甩空”。为防止车辆内部积蓄静电,无轨电车车底一般安装有接地铁链或金属橡胶条,车门开启前可与大地直接相连,将积蓄的静电释放,保证人员安全。 无轨电车运行的动力主要来自行车轨迹上方设置的架空接触网。城市电网提供的高压交流电通过降压整流变电站变为600至750 V的直流电,通过馈线馈给触线,触线则直接给车辆授电。双动源无轨电车连接接触网时还可为车载动力电池充电。行车方向左侧触线为正极,右侧为负极。触线材质一般为铜银合金或纯铜,通过夹板夹持上半部悬吊,下半部与受电杆炭滑块滑动相接。 复杂的接触网通常设置枢纽件以布置多组触线。枢纽件分为分线器、并线器和交叉器,可实现多路无轨电车行驶轨迹的分离、合并和交叉。当系统存在多个供电区间时,一般通过分段绝缘器和均压线进行接触网电压的隔离和平衡。 架空接触网的悬吊(又称悬挂)类型大致分为硬性悬吊和弹性悬吊两种,前者结构简单便于架设,后者能适应较快的车速。两种悬吊挂方式需结合路况和周边环境及预算进行选择。路中或路侧预埋的电杆或近街建筑物上,可设置单臂梁或横绷线架设触线。 无轨电车素有“绿色公交”之称。其对公共汽车的主要优点为节能环保、舒适卫生;对轨道交通的主要优点为廉价、灵活。 无轨电车直接使用来源广泛的二次能源电能。与使用燃料的公共汽车相比,可减少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与电动客车相比,无需经过将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效率进一步提高;无需大量使用动力蓄电池等储能设备,不会或较少造成生产时和报废后的二次污染。 由于发电厂在能量转化效率、废气控制等方面要优于生产汽车燃料的石化冶炼,且车辆的电动机效率要高于内燃机,因而无轨电车即便使用火电也仍然更加环保。无轨电车运行时不排放尾气,不会升高隧道、室内等空气流通不畅环境的空气污染物浓度,能够保持所在环境的空气质量。 无轨电车正常运营时车辆由接触网连成系统,在车辆制动时,可以使用再生制动将把动能转化为电能回馈接触网,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无轨电车的牵引电动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比汽车的内燃机低,橡胶轮胎同样比金属轮轨摩擦产生的噪音小很多,从而增加了其乘坐的舒适度。 牵引电动机不使用燃料、机油和冷却水,保养维护工作操作简单、干净卫生。在寒冷地区,无轨电车亦无需进行预热启动、水箱注放水等额外工作,省却了驾驶员繁重的的额外劳动。 无轨电车的牵引电动机使用寿命远比汽车的内燃发动机长,从而延长了全车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辆更新购置的投入成本。与轨道交通相比,无轨电车无需进行轨道铺设、车站建设及对道路路面进行改造,不需要建设信号系统,因而前期投入较低。与电动汽车相比,可大量减少价格高昂的动力蓄电池或燃料电池的用量,亦因此减轻了自重;整流变电站相比电池充换电站,设备简单,耗资较少,占用土地面积小。实际使用时,车辆可通过接触网实时充电,行驶距离不受电池电量或燃料装载量的限制,省却了公交车辆因充换电或补加燃料的空驶路程;不受轨道限制,在遇到交通拥堵或突发事故时,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灵活调度,双动源无轨电车甚至可以达到汽车的灵活程度。 由于无轨电车的电动机负载增加时,可通过降低转速而增大扭矩,因此很适合于车辆的启动、攀斜和过载等实际需要,相较于公共汽车的内燃机具有较高的动力性能。无轨电车采用橡胶轮胎,比使用金属轮轨的轨道交通车辆有更大的摩擦力,可适应在坡度较大的道路上行驶,例如美国的西雅图及三藩市。另外由于牵引电动机无需像内燃发动机一样进行空气补给,运行可不受高原、隧道等缺氧环境的限制。 缺少辅助动力源的普通无轨电车只能跟依照预定的路线行驶,灵活性较差。在没有专用车道的情况下,发生接触网事故时,可能会因为车辆停驶造成交通拥堵。 在规划投资及城市景观上,无轨电车需要整流变电站和接触网,前期投资成本较高,且需占用城市空间、影响街道净空,车辆运行线路调整复杂。 无轨电车一般没有独立路权,其正常行驶容易受到共用道路的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影响,驾驶要求高,运输效率较低,载客量较小。 相比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在北美及欧洲有部分发展。供电方面,整流站已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监控并逐步实现小型化;车辆动力方面,交流驱动技术逐渐取代了直流驱动技术;接触网方面,能够适应车辆高速行驶的高速接触网枢纽件也逐步替代了老式电磁式分、并线器。 在中国,1980年代之后有部分城市开始逐渐以柴油为燃料的公共汽车取代无轨电车,西安、兰州等城市以无轨电车灵活性低、运营成本高为理由将其舍弃。上海于2006年起试验一种在停车站短时充电即可脱线行驶“电容蓄能式”的“电动客车”取代部分无轨电车。而后上海依旧与北京、广州、武汉、青岛、济南、杭州等城市一样基于环保、节能等理由决定保留或更新发展现有的无轨电车系统。由于国家政策层面更多的是给予电动客车经济补贴,而不针对无轨电车,导致双动源无轨电车经过部分技术改造后被冠以“在线充电式纯电动客车”的新名称出现。 中欧多国于2010年联合签署“无轨电车项目(TROLLEY project)”,旨在实现可持续的无轨电车系统实施战略、开发促进无轨电车作为环保交通模式的创新方式、“重塑”和更新无轨电车在中欧的形象。 2011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的沙特国王大学新校区建成了由12辆长约19.5米的铰接式空调无轨电车组成的系统,供校内学生通勤之用,其中一辆用于接送沙特阿拉伯王室成员及显要人物。 2012年1月,意大利南部古城莱切开通了2条无轨电车市区公交线,并计划增加至3条,线网全长28千米。该系统运营车辆共12辆,均为装配有柴油发动机的12米级单机双模式无轨电车。 2012年7月16日,英国交通部核准了在利兹投资2.5亿英镑建设名为“新一代交通(Next Generation Transport, NGT)”的新型无轨电车系统的规划;2016年5月12日,该规划由于在2014年的公众意见调查中受到较多反对而未获交通部批准。该市的无轨电车曾于1911至1928年间营运,是英国最早使用无轨电车的2个城市之一。 2013年12月20日,匈牙利第四大城市塞格德的公交无轨电车10路线正式开通,该路线连接陶尔扬村与布达佩斯克利尼卡克地铁站,配车为13辆18.75米低地板铰接空调车,车载能满足脱线行驶7千米的锂离子电池。该市的无轨电车系统开通于1979年。 德国中部城市埃尔福特2014年计划恢复无轨电车系统,初步定于2016年在连接与铁路北站的公交9路线上使用无轨电车取代天然气汽车。该市的无轨电车曾于1948至1975年间营运。 中国首都北京分别于2015年1月和2016年1月开始对快速公交3号线(BRT-3)和快速公交1号线(BRT-1)实施“油改电”工程,采用双源无轨电车代替现有的柴油车。上海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工程,选用的车辆为双源无轨电车,于2017年1月开通试运营。保定于2016年9月确定建设2条双源无轨电车公交线路,为该市首开无轨电车系统。 无轨电车也应用于巴士快速交通系统(无轨电车快速公交),以下列出现有线路: ",wiki_zh\AB\wiki_04 "电车 “电车”一词在两岸三地最常被使用的用法分别是: 作为“电动车”的缩略语,“电车”一词可代指: 在非正式用法下,电车一词也可用以: ",wiki_zh\AB\wiki_04 "西北大学 (伊利诺伊州) 西北大学()是美国一间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2018年度位居世界大学综合排名第20名,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11名,是美国历史悠久的知名学府。该校的埃文斯顿市和芝加哥两个校区都位于密歇根湖泊畔。 西北大学于1851年创立,一开始是为西北领地的人服务,当时在密歇根湖畔的379公顷农地被划给大学作为校园使用。西北大学是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十大联盟高校的创会成员,并一直是唯一的私立大学成员。截止2017年,共有19位校友及教职工曾获得诺贝尔奖。 西北大学是1851年芝加哥的卫理宗人士建立的。1855年它正式运行时有两个教员和十名学生。学校的九名创立者都是卫理宗的人,在第一次组织会议前跪下祈祷。大学名称来源于其创办者希望为前西北领地上建立的州的人民服务的愿望。这些州为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和明尼苏达州的部分地区。1855年埃文斯顿校园只有一座临时性的建筑。第一座正式的和持久性的建筑是1869年建造的大学大厦()。在1920年代里西北大学在芝加哥为法学、医学和商业硕士学校建造了芝加哥校园。 西北大学校徽上的座右铭是,这是拉丁文,源于《新约·腓立比书》,意为“凡是真实的”。另外校徽上一本翻开的书上还有一句希腊语:,意思是“充满荣光和真理的道”。它来自《约翰福音》:“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这两句格言反映出了西北大学创立者的价值观,体现出了其卫理宗的遗产。 西北大学的创办证书保障大学永远不必交财产税,因此西北大学与埃文斯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往往困难。由于建筑、司法和政策等问题经常发生紧张。近年来埃文斯顿政府内的组织试图把西北大学的校园分成几个不相连的部分来削弱学生的投票力量。 1873年埃文斯顿女子学院与西北大学合并,后来著名的提倡妇女拥有选举权的弗朗西斯·威拉德成为学院的首位院长。早在1869年西北大学就已经招收女生了,1874年第一名女学生毕业。 1892年紫色成为西北大学的正式校色,取代了此前的黑色和金色。一个学校委员会觉得这两个颜色被太多其它学校使用了。今天西北大学只有一个官方颜色,即皇家紫色。但是传统地设立了白色是一个非官方的单是实际上也是一个校色。因此在西北大学的校歌里除紫色外也提到白色(“欢呼紫色,欢呼白色”)在大学的指引中也把白色列出了。 1930年代里西北大学几乎与其学术竞争者芝加哥大学合并。1933年当时两座大学的校长均认为为了保证两座大学的未来最好它们合并,西北大学的埃文斯顿校园作为本科校园使用,西北大学的芝加哥校园作专业校园,芝加哥大学的校园则做研究生校园。但是西北大学的理事会否决了这个建议。 1939年西北大学主办了全国大学体育协会第一次篮球冠军赛。1948年著名人类学家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在西北大学设立了非洲研究项目,这是美国大学中第一个这样的学术机构。 1978年5月西北大学发生了第一起邮包炸弹事件。一年后第二起事件也发生在西北大学。 1999年西北大学的学生记者在安东尼·波特被处死两天前发现了证明他不是罪犯的证明。自此以来他们又为九个人平反。2003年1月11日伊利诺伊州州长乔治·瑞安在西北大学法学院发表讲话时公布他将减轻150多名死囚犯的判决。他说此举“适合今天在西北大学聚集的学生、教师、律师和调查者们,他们揭露了伊利诺伊州死刑系统可悲的状况。” 西北大学的埃文斯顿校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商业学校,沿密歇根湖南北走向。校园北部是学生会建筑、亨利·克劳恩体育馆和其它体育设施、技术研究所、天文台和其它与科学有关的建筑物,包括福特汽车公司设计中心。南部则是人文科学建筑、音乐建筑、艺术建筑和女学生会建筑。这个区分,加上南部离埃文斯顿市中心比较近,使得校园的南北有两种不同的文化。1960年代里大学通过向密歇根湖填湖扩大了校园。这新增的84公顷上今天有图书馆、音乐厅等设施。 芝加哥公共交通设施通过埃文斯顿的高架列车被称为紫线,使用西北大学校色,其中有两个站离校园南端很近,一个离北端很近。中央站离大学的橄榄球场非常近。西北大学在芝加哥市内的学校和医院离红线的芝加哥站很近。除这些铁路设施外两个校园还有多个汽车线路服务。除此之外在校园和橄榄球场附近还分别有一个火车站。 西北大学的芝加哥校园有医学院、医院、法学院、兼职商学院和向职业人员提供晚校和周末班的深造学校。它的沃德大厦是美国首座学术摩天大楼。 2008年秋西北大学在多哈教育城与美国其它五座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乔治城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和弗吉尼亚联邦大学一起设立了一座校园。一座新闻学校和一座通讯学校提供相应的学士学位。卡塔尔教育、科学和社群发展基金会为建筑和管理用费以及50至60名教职员工的薪水提供金费,部分教职员工将在三个校园中巡回。 西北大学由一个私人指定的理事会拥有和管理。目前的理事会有70名成员,其主席是帕特·瑞安,把它的管理权授予一名选出的校长作为大学的最高执行官。在其历史上西北大学共有过15名校长。现校长为亨利·彼安,从1995年1月开始任职,他已经宣布将于2009年8月31日辞职,莫顿.夏皮罗()将从2009年9月1日出任校长。目前校长手下有21名副校长、主任何其他管理、经济、系和学生事物的助手。现任教务长是2007年9月上任的,他是校长手下的大学首席学术官员。各学院院长、跨学术单位领导人和17个系的委员会全部向他负责和报告。 大学的参议会由所有全职教授组成,就教育政策做建议,提议名誉学位候选人,此外还可以设立特殊委员会,如由22名成员组成的全系委员会作为系与管理组织之间的联系。助理学生政府和研究生协会也是类似选举出来的,他们代表本科生和研究生与大学管理机构联系。 西北大学由11个学校和学院组成。每个学校的系由大学校长、教务长、学院院长和教务系组成。系的任务在于教学、研究、对学生提供顾问以及参加委员会工作。每个学校系的有投票权成员(助理教授以上)决定管理需要、学位需要、课程、纪律和学位推荐。 2007年西北大学的捐赠提高11.4%,达72.43亿美元,使它成为美国捐赠第八高的大学。从1997年至2007年捐赠平均增长率为13.4%。此外从2006年至2007年大学还获得了1.879亿美元的礼物和其它支援支持。2007年大学把它的止痛片普瑞巴林专利(由西北大学教授理查德·布鲁斯·西尔维曼发明)以七亿美元的高价出售,这是历史上售价最高的专利。大学获得的捐赠被用来提供经济资助、研究和建筑。 西北大学是一个大规模的研究大学,其学生大多数寄宿。中北部院校协会和相应的美国化学、心理学、商业、教育、新闻业、音乐、工程、法学和医学专业组织认可其130多个本科项目以及70个研究生和专业项目。在2012–2013学年中西北大学授予了2,190个学士学位、3,272个硕士学位、565个博士学位和444个专业学位。 本科项目四年,有大学大多数学生,强调“艺术和科学/专业”。每个学校的系自己设立学位要求。每学年分三学期,每学期约十周,三个学期从每年的九月末开始,六月初结束。一般本科生需要在毕业前至少学习了12个学期,但是西北大学的学生业可以通过加速、荣誉和混合医学、科学、数学、工程和新闻学科。博士研究生项目与本科项目一起进行。 本科毕业生班中按照成绩平均积点最高的3%被授予最优等,其次的5%被授予极优等,在其次的8%被授予优等。西北大学也有荣誉学术协会。至今为止西北大学向不同人物授予了520个名誉学位。 其收录被定义为“比较选择,较少转入”。2011届(2007年入学)的本科生有21,930名学生报名:5872名被接受(26.8%)、1981名征收(33.7%)还有96.3%的降级学生。86%的学生在四年后毕业,六年后93%的学生毕业。 2012/13学年的本科生学费为61,240美元。西北大学仅在需求基础上提供贷款、勤工助学、奖学金。 在六个本科学校中艺术和科学占新生的51.2%、工程占17.2%、通讯占14.7%、新闻占8.4%、音乐占5.0%、教育占8.4%。毕业生最多的五个学位为经济、新闻、通讯、心理学和政治学。专业学生一般与他们的学校联在一起,而追求更高学位的研究生则主要通过研究生学校收录和管理。在科学、工程和健康方面收录的2075名学生中化学、结合生物、材料科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经济的成分最高。在专业学生中管理、法学和医学是招收最高的。 西北大学图书馆系统由四座埃文斯顿校园上的图书馆和三座芝加哥校园上的图书馆组成,中心图书馆位于埃文斯顿,此外还有两座与两个神学院相关的图书馆。图书馆藏4600万册书、4500万微胶卷和4.5万分杂志,是美国第30大的大学生图书馆和第十大的私人大学图书馆。2006年图书馆费用共为2630万美元,增添了10万册书。图书馆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非洲研究收藏、大量早期印刷音乐和手稿以及后现代化作品收藏、19和20世纪西方艺术收藏和建筑学杂志。图书馆系统与12个其它大学一起参加Google图书搜索数字化其收藏。大学的艺术博物馆是芝加哥地区的大艺术博物馆之一,其永久性收藏包括4000多部艺术品。它三分之一的展览地面用来进行临时和巡回展出。 1917年西北大学被选入美国大学协会并保持“非常高”的研究活动。2006年西北大学的研究和发展金费共达4.2亿美元,在美国所有大学中列第34名,在私立大学中列第13名。其中2.5亿来自联邦政府、1220万来自工业界、510万来自州和地方政府、4450万来自其它来源、1.082亿来自西北大学自己的基金,这是美国私立大学中第三高的。西北大学研究和工程研究占地7.79万平方米,其中主要用于医学和生物科学中。2006年西北大学支付2980万美元用于非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研究如管理、教育、司法、通讯和新闻业,这是所有美国大学中第12高的。2008年西北大学的研究导致了184项发明、158个专利申请、获得了32个专利、促使了九个公司的成立,通过提供允许赢得了7.76亿美元的收入,其中把普瑞巴林的专利出售给辉瑞赢得了七亿美元,这是历史上专利售价最高的纪录。西北大学有多座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的学生传统包括: 《西北日报》是西北大学最主要的学生报纸。在学期内它于工作日出版。西北大学的电台功率7200瓦,向芝加哥及其北部市郊播送。西北新闻网路是一个学生电视台。“西北之北”是一个学生组织的网上杂志。 校园里戏剧演出非常受欢迎,每年有两部剧上演。西北大学业有不同的即兴表演团体。校园上有十个乐队和不同的舞蹈队。 许多西北大学学生积极参加社群服务。比如每年举办的舞蹈马拉松是一场为时30小时的活动,2007年募捐70.8万美元。另一个每年举办的活动是万圣节下午向800多名当地儿童举办的游戏和分发糖果。 西北大学有多个学生宿舍,其中包括一般的宿舍和专题宿舍。一些宿舍是专门给某个系的学生住的,比如艺术、科学和工程、通讯等等。 2007年秋27%的学生参加学生会。 西北大学是十大联盟成员之一,也是该联盟唯一的私立学校。目前西北大学有19个跨学院体育队(8个男子队和11个女子队)以及众多体育俱乐部。 西北大学的体育队伍起名为野猫队。1924年前他们被称为“紫队”,非正式也被称为“战斗卫理宗队”。1924年《芝加哥论坛报》的一名记者写道,即使他们输给了芝加哥大学,“埃文斯顿的橄榄球队没有丧气;野猫这个名字更适合他们。”这个名称非常受欢迎因此大学理事会成员数月后把“野猫队”正式当作球队的名称。1972年学生投票把名称从“野猫队”改为“紫雾队”,但是这个名称不受欢迎。 西北大学运动员的吉祥物是野猫威利,不过一开始野猫不是他们的吉祥物。最早是林肯动物园里的一头熊。1923年秋这头熊在比赛前都要上场。但是一次失败的赛季后球队认为它是恶运的带来者,因此不再用它。1933年威利首次作为标志出现,但是一直到1947年才成为吉祥物。球队在埃文斯顿比赛时西北大学进行曲乐队总是进行表演,以及在赛后演奏校歌。 西北大学橄榄球队成绩不佳,其最高分为449-596-44,它一共七次被邀请参加杯赛,只有1949年进入决赛。它是等级赛中输得最多的球队。它也是连输比赛纪录的创立者:从1979年至1982年它连输了34场球。近年来它的成绩可嘉,1996年、1997年、2000年、2003年、2005年和2008年均参加了杯赛。2004年它以33:27战胜了俄亥俄州立大学队,打破了一个33年的失败系列。2006年其教练突然逝世后一名31岁的前全美橄榄球队成员和西北大学毕业生成为教练,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学队教练。 2006年在上发现了西北大学女子足球队收录新队员仪式的照片,为该球队带来和坏名声。 最近成绩比较好的项目有男子足球、摔跤、男子游泳、男子高尔夫球、女子网球、垒球、击剑和女子袋棍球。女子袋棍球连续赢得了四次冠军,2005年没有输一场球。1931年男子篮球队获得国家冠军。 大学的11个学校约有3500名教员,其中26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74名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21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六名医学研究所成员。知名教务人员包括前气象人党首领柏娜汀·杜宏、民族学者加里·阿兰·费因、京都奖获得者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邓普顿奖获得者查尔斯·泰勒、普利策奖获得者历史学家盖瑞·威尔斯、亚历山大·黑蒙、玛丽·札莫曼等。前教务人员有艺术家爱德·佩施克、作家查尔斯·纽曼、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约翰·波普、军事社会学家查尔斯·莫斯科斯等。 西北大学毕业生中包括史特拉奖(Stella Awards)得主、皮尔森裤子索偿案原诉人Roy L. Pearson Jr.、参议员和总统候选人乔治·麦加文、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美国最高法庭助理法官约翰·保罗·史蒂文斯、前最高法庭法官和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阿瑟·戈德堡、政治家阿德莱·史蒂文森。许多西北大学毕业生在芝加哥和伊利诺伊州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前伊利诺伊州州长罗德·布拉戈耶维奇、芝加哥公牛和芝加哥白袜的主席杰里·莱恩斯多夫和剧院指导玛丽·札莫曼。西北大学毕业生大卫·斯科尔顿和葛拉罕·史潘尼尔目前分别任康奈尔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校长。拉姆·伊曼纽尔,现任芝加哥市长于1985年在西北大学获得演说和通讯硕士学位。 从西北大学毕业的著名的电影电视演员和导演有安-玛格丽特、沃伦·比蒂、大卫·史威默、安妮·杜德克、扎克·布拉夫、玛格·海根柏格、朱莉娅·路易斯-德利法斯、杰里·斯普林格、梅根·莫拉莉、查尔顿·赫斯顿、威廉·丹尼尔斯、理查德·本杰明和史蒂芬·科拜尔。海瑟·海德利、沃特·科尔等在百老汇剧院成名。在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西北大学毕业生在剧院、电影和电视中人数之多以至于被人称为“西北大学黑手党”。 西北大学的记者学校毕业了众多知名记者和政治活动家,其中包括三十八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如伊丽莎白·巴米勒、文森特·拉弗雷、柯琳·欧丹妮尔、瑞切尔·尼科尔斯、迈克尔·威尔伯恩等。 前中华民国海军司令董翔龙上将,亦曾在此取得电脑博士毕业证书。 ",wiki_zh\AB\wiki_04 "苏利南元 苏利南元在2004年1月1日启用,用于替换原来的货币“苏里南盾”,以1元等于1000盾。最初只有硬币,而纸币据报导因为在承印者加拿大印钞有限公司的问题而延误到2月中。1元等于100分。 ",wiki_zh\AB\wiki_04 "犼 ,也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蹬龙为中国传说中的神兽。 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犼”。 清东轩主人的志怪小说《述异记》中有记载与犼相关的文字:东海有兽名犼,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犼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 除蹬龙之说外,犼尚有僵尸之说。其实初为魃类说,但明清后魃为僵尸演化之最高级别的说法广为接受两者渐为同类,魃具与众妖、神相争的强大力量,袁枚《续子不语》:「常州蒋明府言:佛所骑之狮、象,人所知也;佛所骑之犼,人所不知,犼乃僵尸所变。」 金毛犼是僵尸中唯一修到金毛的,是犼中的极致。僵尸是死后尸体不腐,血肉缩至骨内,开始有条筋,筋上有白毛,500年后,白毛变黑,又500年,黑毛变黄(有说变红),再500年,修成金毛。当修到1000年时,有天雷劫,几乎所有的僵尸都灰飞烟灭,唯一的修到金毛的,则是金毛犼。金毛犼的浑身金毛,唯独脖子处有些许白毛,是其罩门(练门)所在,即是弱点。亦有一说罩门在尾巴根部,民间传说唐代薛仁贵曾受仙人指点射死一头,正是击中其罩门所在。 《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行者假名降怪犼,观音现象伏妖王》中讲到,孙悟空好不容易战胜了赛太岁,正遇上观音菩萨来收寻这妖怪。悟空问:“这怪是何来历,敢劳金身下必收之?”观音回答:“它是我跨的个金毛犼。因为牧童盹睡,失于防守,这孽畜咬断铁索逃到这里,为朱紫国王消灾来了。”悟空听到这话,急忙欠身说:“菩萨反说了。它在这里欺君骗-{后}-,败俗伤风​​,替那国王生灾,却说是消灾,这是何故?”观音说:“你不知道。当时朱紫国王在位时,现在的国王还是东宫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极好射猎。有一次率领人马,纵放鹰犬,正来到落凤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两个孩子,乃雌雄两个雏雀,停翅在山坡之下。他王弓开处,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佛母忏悔以后,吩咐教他拆凤三年。那时节,我跨著这犼,同听此言,不期这孽畜留心,故来骗了王后,与王消灾。至今三年,冤愆满足,幸亏你来救治王患。我特来收这妖邪。”悟空说:“菩萨,虽是这般故事,奈何它沾污了王后,败俗伤风​​,坏伦乱法,却是该它死罪。今蒙菩萨亲临,饶得它死罪,却饶不得它活罪。让我打它二十棒,让你带去罢。”观音说:“悟空,你既知我临凡,就当看我份上,一发都饶了罢。也算你一番降妖之功。若是动了棍子,它也就是死定了。”行者不敢违言,只得拜道:“菩萨既收它回海,再不能让它私降人间害人啦!”观音这才喝了一声:“孽畜!还不还原,待何时也!”那怪打个滚,现了原身,将毛衣抖抖,让菩萨骑上。只见这金毛犼四足莲花生焰焰,满身金缕迸森森,直向南海飞去。 ",wiki_zh\AB\wiki_04 "里努斯·米歇尔斯 马里努斯·“里努斯”·雅各布斯·亨德里库斯·米歇尔斯(Marinus ""Rinus"" Jacobus Hendricus Michels,()是著名的荷兰足球教练及足球运动员,是-{zh-hans:全攻全守足球; zh-hant:全能足球;}-(Total Football)的创造者,外号「有全能足球之父」、「将军」。 米高斯在1946年至1958年效力于阿积士,在257场联赛中为俱乐部奉献了120个进球。他作为球员获得了荷兰国内的5座奖杯。 在1971年,米歇尔斯作为教练带领阿积士获得了欧洲联赛冠军杯冠军。在1974年他带领荷兰队闯入世界杯决赛。在1988年他更带领荷兰队获得了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其后宣布离职)。在加泰隆尼亚,他带领-{zh-hans:巴塞罗那; zh-hant:巴塞罗拿;}-获得了1973年至1974年赛季的联赛冠军。在199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后正式退休。 2005年3月3日,于比利时Aalst市医院因心脏手术后引起并发症逝世,享年77岁。 ",wiki_zh\AB\wiki_04 "元仁宗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是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一共在位9年。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译辽、金、元三史中的音译专名,改译阿裕尔巴里巴特喇,今日学界已无人使用。 早年助兄长海山即位,被海山立为皇太子(元朝的皇位继承人一律称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后嗣位,年号皇庆、延祐。 他去世后,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蒙古语称号普颜笃皇帝(;又译巴颜图可汗。 至大四年正月初八日(1311年1月27日),元武宗病逝。至大四年三月十八日(1311年4月7日),元仁宗在大都大明殿即位。 仁宗自幼熟读儒籍,倾心释典。他从十几岁起就师从著名儒士李孟,儒家的伦理和政治观念对他有很强的影响。 他在登基称帝之前,先后在身边任用的有王约、赵孟𫖯、张养浩等汉儒和很多艺术家以及翻译家和散曲作家。 仁宗不仅能够读、写汉文,还能鉴赏中国书法与绘画,此外他还非常熟悉儒家学说和中国历史。 仁宗下诏下令将《贞观政要》、《帝范》、《资治通鉴》和儒家经典《尚书》、《大学衍义》等书翻译成蒙古文并刊行天下,令蒙古人、色目人诵习。 仁宗支持下刊行天下的汉文著作包括:儒家经典《孝经》、《烈女传》、《春秋纂例》、《辨疑》、《微旨》以及元朝官修农书《农桑辑要》。 1234年,蒙古帝国灭金朝、控制中原地区后需大量人才治理国家,根据中书令耶律楚材的建议,1237年秋八月,元太宗窝阔台下诏开科取士。诸路考试,均于1238年(戊戌年)举行,史称“戊戌选试”。这次考试共录取东平杨奂等4030人,皆为一时名士,朝廷得到了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但后来“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 后来的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成宗、武宗等朝,朝廷多次讨论恢复科举,但因为多种原因,一直没能实现。 皇庆改元(1312年)仁宗将其儒师王约特拜集贤大学士,并将王约“兴科举”的建议“著为令甲”(《元史》列传第六十五王约)。 皇庆二年(1313年)农历十月,仁宗要求中书省议行科举。中书省官员建议只设德行明经一科取士,仁宗同意。 皇庆二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1313年12月6日),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以朱熹集注的《四书》为所有科举考试者的指定用书,并以朱熹和其他宋儒注释的《五经》为汉人科举考试者增试科目的指定用书。, 这一变化最终确定了程朱理学在今后600年里的国家正统学说地位,因为后来的明清两朝的科举取士基本沿袭元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实施办法,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展、充实和完善。 元仁宗1313年下诏恢复科举距离元太宗窝阔台1238年的“戊戌选试”已经有75年,天下读书的士人至此再次获得以科举方式晋身做官的途径,方便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缓和了社会矛盾。 中书省对于乡试、会试(“会试”之名亦始见于金朝)、殿试的举行时间,每次考试的录取人数、考试内容、考官来源、各行省的乡试录取名额分配、考试过程中的考场纪律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乡试,每三年一次,都是在八月二十日举行,全国共在17个省级区域设17处乡试科场,按照不同的地方的人口和民族进行名额分配,从赴试者中选300名合格者次年二月到大都参加会试。值得注意的是,高丽王朝所在的征东行省也有乡试科场,并在300名乡试中选者中有3人的名额。 延祐元年(1314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全国举行乡试,一共录取三百人。 延祐二年(1315年)农历二月初一日,三百名乡试合格者在大都举行会试第一场,初三日第二场,初五日第三场,取中选者一百人。 延祐二年(1315年)农历三月七日,一百名会试中选者在大都皇宫举行殿试(廷试),最终录取护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 1238年的“戊戌选试”之后,科举考试中断了75年,元仁宗延祐年间恢复科举取士,史称“延祐复科”。 从元仁宗1315年开科取士到1368年元惠宗逃离大都、元朝灭亡为止,科举每三年一次,元朝一共举行了16次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共计1139人(中间因为因为元惠宗时期丞相伯颜擅权,执意废科举,1336年科举和1339年科举停办。)国子学积分及格生员参加廷试录取正副榜284人,总计为1423人。 延祐元年(1314年),元仁宗下诏在江浙、江西、河南等三行省地进行田产登记,清查田亩,以增加国家税收,但是当1314年农历十月经理正式实行时,由于官吏的上下其手导致的执行不力,很多富民通过贿赂官吏隐瞒田产,很多贫苦农民和有田富民则被官吏乱加亩数,广大农民深受其害,最终导致1315年江西赣州蔡五九起义,虽然两个月中就被平定,但是元仁宗迫于形势,不得不停止经理,并减免所查出的漏隐田亩租税。「延祐经理」以失败告终。 元仁宗即位后,“以格例条画有关于风纪者,类集成书,”编修成一部专门的监察法规《风宪宏纲》。 并命监察御史马祖常作《风宪宏纲序》。 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在增订《风宪宏纲》的基础上,将有关御史台典章制度汇编为《宪台通纪》。 至大四年(1311年)三月元仁宗即位不久,允中书所奏,“择耆旧之贤、明练之士,时则若中书右丞伯杭、平章政事商议中书刘正等,由开创以来政制法程可著为令者,类集折衷,以示所司,”分为制诏、条格、断例三部分:此外将介于《条格》、《断例》之间的内容编成成别类。 延祐三年(1316年)五月,书成。书成之后,又命“枢密、御史、翰林、国史、集贤之臣相与正是,凡经八年而是事未克果。” 至治三年二月十九日(1323年3月26日),元英宗最终审定,命名《大元通制》,颁行天下。全书共88卷,2539条。 《大元通制》是继《至元新格》之后元朝的第二部法典,现在只有条格的一部分(22卷,653条)流传下来,称为《通制条格》。 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 又出兵西北,击败察合台后王也先不花。 元朝历代皇帝中,仁宗是对元朝较有贡献和有一番作为的其中一位(其他几位较有作为的分别是元世祖、元成宗、元英宗和元文宗)。 仁宗后将武宗之长子和世㻋徙居云南,立自己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打破叔侄相传的誓约。这个做法导致后来元朝长达二十年的政治混乱及宫廷斗争。 延祐七年正月二十一日(1320年3月1日),元仁宗在大都光天宫病逝,享年三十五岁。 延祐七年八月初十日(1320年9月12日),元英宗为爱育黎拔力八达上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蒙古语称号普颜笃皇帝。 《仁宗皇帝谥册文》,内容如下: 延祐七年十一月初九日(1320年12月9日),元英宗敕翰林国史院纂修《仁宗实录》。 至治三年二月初四日(1323年3月11日),翰林国史院向元英宗进呈《仁宗实录》。《仁宗实录》,包括《仁宗皇帝实录》60卷,《事目》17卷,《制诏录》13卷,总计90卷。明朝初年史官修《元史》,参照实录修成《仁宗本纪》3卷,《仁宗实录》今已失传,其主干内容保存在《仁宗本纪》中。 翰林国史院《进实录表》,内容如下: 父母 兄弟 姐妹 妻妾 儿子 女儿 ",wiki_zh\AB\wiki_04 "绿藻门 此门包含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物种。大部份物种生活在淡水里,其他许多物种则居住在海水中,另外还有一些物种适应了许多的环境,如雪藻居住在夏天的高山雪原中。其他还有依附在岩石或树木上头的。一些地衣和真菌与绿藻有共生关系,绿藻门中的藻类也会和原生动物、海绵及刺胞动物等形成共生关系。有些会有鞭毛而利于移动,有些会行同配生殖或异配生殖等有性生殖。 Burrows, E.M. 1991. ""Seaweeds of the British Isles."" Volume 2 Chlorophyta.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ISBN o-565-00981-8 ",wiki_zh\AB\wiki_04 "苔藓植物门 苔藓植物门约有1万个物种。之前,地钱和角苔也被归类于苔藓植物门之中,但现在这两个类群则被放在属于它们自己的门里面。 在植物学上,苔藓植物门是一种苔藓植物,即为一种非维管植物。苔藓植物门和近似的地钱门可以由其多细胞假根来加以区分。其他的差别在所有的苔藓和地钱之间则不具一般性。但是,有清楚分化的「茎」与「叶」、没有深裂或分节的叶片以及缺少排成三层的二叶子,这些都再再指示此类植物为一个苔藓。 除了缺乏维管束之外,苔藓植物门有著以配子体为主的生命周期,即其细胞在其大部份的生命周期内都是单倍体的。孢子体的生命很短,且生长在配子体上。这点和大多数的「高等」植物与动物不同。例如,在维管植物里,单倍体的阶段是以花粉和子房的形式来呈现的,双倍体的阶段则为常见的开花植物。 大多数植物会有双套的染色体在其细胞内(双倍体,即每个染色体均存在包含著相同基因讯息的另一个染色体),但苔藓植物门(和其他的苔藓植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单倍体,即每一个染色体在细胞内都是唯一的一份)。苔藓植物门的生命周期中会有一段时期拥有完整、成双的染色体,但只存在于孢子体阶段。 苔藓植物门的生命始于一个单倍体的孢子,由此长成一个丝状或叶状的原丝体。原丝体是苔藓植物门的一个过渡阶段,之后会再长成配子托,并分化成茎和叶。茎或枝条的顶端会发展出苔藓植物门的性器官。雌性器官称之为颈卵器,被称之为雌器苞的特化叶片所覆盖著。颈卵器会有颈口好让雄精子游入。雄性器官称之为精子器,被称之为雄器苞的特化叶片所包围的。 苔藓植物门可以是雌雄异株或雌雄同株的。在雌雄异株中,雄性和雌性性器官长在不同的配子体植物上;而在雌雄同株中,雄性和雌性性器官会长在同一株植物上。在有水存在之下,精子器内的精子会游至颈卵器使受精发生,而产生双倍体的孢子体。苔藓植物门的精子有两个鞭毛来帮助游动。在没有水的环境之下,受精便不会发生。受精之后,不成熟的孢子体会移至颈卵器的腹腔,之后花一季至半年的时间来成为成熟的孢子体。孢子体是由称之为棘毛的长柄和被果盖覆盖的荚膜所组成。荚膜和果盖会依次被单倍体的藓帽所包覆,这里的藓帽是颈卵器腹腔的一部份。藓帽通常会在荚膜成熟后脱落。在荚膜内,产生孢子的细胞进行著减数分裂以产生单倍体的孢子,并反复循环。荚膜的口部通常会有齿毛围绕,但在部份的苔藓中则没有。 在一些苔藓上有著被称之为芽的绿部结构,长于叶子或支条上,可以不需要经由受精的过程产生新的植物。此为一种无性繁殖。 传统上将角苔门和地钱门也一起放在「苔藓植物门」之下,而将苔藓放在藓纲之下。但此种类群现在已知是并系群了,所以现在的系统多将苔藓植物门用来专指苔藓。它们是维管植物最接近的现存亲戚。 苔藓植物门被分成八个纲: 黑藓纲和黑真藓纲可由其双列的假根、多列的原丝体和延著纵线裂开的孢子囊。大多数苔藓的囊则会在顶端开口。 泥炭藓纲是由两个现存属-「Ambuchanania」和「泥炭藓属」,以及其他已灭绝的属所组成。此类大型苔藓会在泥炭中形成广阔的酸性泥沼。泥炭藓属的叶子是由死细胞和活著的光合细胞所交替组成的,之中的死细胞可以帮助储存水分。除了此一特征之外,统一的分歧、叶状的原丝体和爆裂的孢子囊都将泥炭藓和其他苔藓相区隔开来。 金发藓纲的叶子上有薄片,看起来像是散热片上的鳍一样,可以帮助植物维持一定的湿度。金发藓纲在发展和解剖学的其他细部上也和其他苔藓有所不同,且也可以比其他大多数的苔藓要大,如土马鬃即可长到40公分高。最大的陆生苔藓,亦为金发藓纲的成员,大概是原生于纽西兰和澳洲的「Dawsonia superba」。 藓纲是最多样的一群,有超过百分之95的苔藓物种属于此纲。 苔藓的化石纪录是很零散的,主要是因为其柔软的身躯。明确的苔藓化石已在南极和俄罗斯的二叠纪中被发现,且其中一件更是远至石炭纪的苔藓化石。另外,也有志留纪的管状化石是苔藓的藓帽中部份的残余。 苔藓主要生长于阴暗湿冷的环境之下,一般会在多木的区域和树干的边角上出现。苔藓也会在潮湿的街道石头上的裂痕中出现,有些类型更是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环境,且只会出现在城市之中。少部份的物种是完全水生的,如水藓;其他如「泥炭藓属」居住在泥沼、湿地和流动缓慢的水道中。此类水生或半水生苔藓在长度上可以远远地超过陆生的苔藓。例如,在泥炭藓属中,单一植物有20至30公分或甚至更长的长度是很一般的。 苔藓生存需要有湿度,因为其组织较小且较薄且需要液态水来完成受精。有些苔藓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下继续活著,并在回复湿度的数小时间回复其生命力。 在北纬,树木和岩石的北端通常会比其他方向有著更多的苔藓,据猜测是因为树木面向太阳的一端会缺乏足够水份的缘故。在南纬则相反。而在森林的深处,太阳光无法穿透的地方,苔藓则会平均地生长在树干的所有方向上。 苔藓被认为是草坪上的一种杂草,但也会在如日本庭园之类的美学概念下被特意地栽种。在古老的寺庙庭院中,苔藓可以覆盖成一片森林的景观。苔藓在园院景观中代表著宁静、老成和沉稳。栽种的方式并没有被普遍地建立起来。收集苔藓经常是由野外移植进一个装水的袋子中。不过,某些特定的物种很难在离开其原本的生活环境后还能继续地存活下去。 从孢子中长出苔藓就更少去控制了。苔藓的孢子在连续下著雨的天气下落至一个暴露的表面;某特定的苔藓物种若适应了此一表面,便会在经过了几年的风雨暴晒之后长满整个表面。透气及保湿的物质如砖块、木头及某些适合苔藓生长的粗糙水泥。表面也可以事先涂上些酸性的物质,如酪浆、优酪乳和尿等。 有几种方法可以抑制苔藓生长: 时常走动或用耙刮苔藓的苗床也可以抑制苔藓的生长。 硫酸亚铁和硫酸铵亚铁可以杀死苔藓,这些成份一般都会加入可抑制苔藓的商品和肥料里。而且,硫和铁也是一些会和苔藓相竞争的植物如草的必需营养素。但是杀死苔藓并不代表能防止其再生,除非适合苔藓生长的环境能够有所改变。 19世纪末,因为收集苔藓的一时风尚,使得许多英国和美国的庭园中增加了对苔藓地的兴建。这些苔藓地一般是建造在板条上头,盖在平坦屋顶的屋内,并将出口开在北方(以维持其阴暗)。苔藓会被放在板条间的间缝中。整个苔藓地会定期地加入水分以维持苔藓的生长。 从野外收集来的苔藓拥有一个重要的市场。完整无缺的苔藓主要会被用来花艺交易和家庭装饰上。「泥炭藓属」中腐败了的苔藓也是泥炭的主要成份,泥炭可以被当做燃料、园艺中的土壤添加物及制作苏格兰威士忌时用来烟熏麦芽。 在水族造景中,时常会种植某些具观赏价值的观赏用墨丝,作为造景的一部分。 泥炭藓会在生长中被收成并干化,以用在苗圃和园艺上当做植物的培土。在实务上,收成「泥炭藓」不应该和收成「苔藓泥炭」相混淆。 泥炭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成并管理,以使其可以重新生长;而苔藓泥炭的收成则一般被认为会在分出泥炭时产生严重的环境伤害,使其几乎没有什么回复的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泥炭藓被当做伤兵的急救用敷料,因为苔藓可以有效地被吸收,且有温和的抗菌效果。 在英国农村中,「三角莫丝(""Fontinalis antipyretica"")」曾被用来扑灭火灾,因为它可以在流动缓动的河中被找到一堆,并且含有大量的水分可帮忙扑灭火焰。三角莫丝在历史上的用途也反应在其种加词的拉丁名称上头,有类似「抗火」的意思。 在芬兰,泥炭藓曾在饥荒时被用来制作面包。 在墨西哥,苔藓被用来圣诞装饰上。 ",wiki_zh\AB\wiki_04 "苏铁目 苏铁目(学名:)统称苏铁,是苏铁纲()中一个唯一目,也是苏铁门植物唯一现存的群类,共有3科,10至12属约305种,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典型特征是茎粗壮,多数有羽状叶集生于茎干顶部,孢子叶球也生于茎顶部,为雌雄异株植物。 苏铁类外观是一根主干垂直向上生长,没有树支而从主干的顶部不形成树冠,仅向外长出软支长长的叶柄,再向外长对对生的细长羽毛状复叶,其与被子植物的棕榈目或蕨类植物的桫椤目神似,三者常被人认错的超远缘植物,但按趋同演化出适合炎热多雨的地区。 由于多数生长在人迹罕见的热带森林中,最近25年才逐渐被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种,可能尚有许多品种没有被人们发现。苏铁被发现横跨许多世界各地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苏铁在南美洲和中美洲有最多样性,其余分布在墨西哥,安的列斯群岛,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日本,中国,东南亚,印度,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等地则至少有65 种。有些苏铁可以生存在半沙漠、气候恶劣、干旱、潮湿的热带雨林环境下。 苏铁纲植物传统分类被分到裸子植物门,但后来发现裸子植物门是个并系群(被子植物也是起源于裸子植物祖先),且各种裸子植物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最新的分类方法将其拆分,单独列为一个苏铁门()。 苏铁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古生代末期的早二叠纪,约2.8亿年前。在侏罗纪时发展最为茂盛,以后逐渐衰退,现在仅存300余种。虽然苏铁血统本身是古老的,但大多数现存物种都是于过去1200万年内演化而成。 现存的苏铁目物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澳洲及非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温带地区只可在温室内种植。 ",wiki_zh\AB\wiki_04 "红豆杉目 红豆杉目在生物分类学上是红豆杉纲中的唯一目,在传统分类学中,红豆杉纲隶属于裸子植物门,但新的分类法认为裸子植物的五个纲(松柏纲、苏铁纲、银杏纲、买麻藤纲、红豆杉纲)并不都属于一个单系群,因此单独分为四个门,红豆杉目被合并到松柏纲中。 ",wiki_zh\AB\wiki_04 "蓝菌门 蓝菌门(学名:),也被称为蓝绿藻,是一类能透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的细菌,但有些也能透过异营来获取能量。属于原核生物界。蓝绿藻植物菌门下物种又称蓝细菌、蓝绿菌、蓝藻或蓝绿藻及蓝菌,当中包括蓝鼓藻、蓝球藻等生物。虽然传统上归于藻类,但近期发现因为没有核膜等等,与细菌非常接近,因此现时已被归入细菌域。 蓝绿菌在地球上已存在约38亿年,是目前以来发现到的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刺激生物多样性和导致厌氧生物接近灭绝,显著的改变了在地球上生命形式的组成。根据内共生学说,在植物和真核藻类发现的叶绿体是从蓝细菌祖先通过内共生进化而来的。 藻体为单细胞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状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不具鞭毛,不产游动细胞,一部分丝状种类能伸缩或左右摆动;细胞壁缺乏纤维素,由肽聚糖组成,壁外常形成胶质鞘;无真正细胞核,核的组成物质集于细胞中央,无核膜及核仁;细胞内除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外,尚含有藻蓝素,部分种类含藻红素;色素不包在质体内,而分散在细胞质的边缘,藻体因所含色素种类和多寡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分类和细菌同属原核生物界,无膜状胞器,体内作用易互相干扰。 蓝菌主要分布在含有机质较多的淡水中,部分生于海水中、潮湿和干旱的土壤或岩石上、树干和树叶上,温泉中、冰雪上,甚至在盐卤池、岩石缝中都可以发现蓝菌;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如穿钙藻类)或土壤深层中(如土壤蓝藻);也有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或生于植物体内形成内生植物,少数种类能生活于85℃以上的温泉或终年积雪的极地。 蓝菌已知约2000种。目前蓝菌的系统发育分类仍未确定,根据色素种类可单分出类似植物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原绿藻类,根据形态可分为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宽球藻目(Pleurocapsales)、颤藻目(Oscillatoriales)、念珠藻目(Nostocales)和真枝藻目(Stigonematales)。但以上分类可能除真枝藻目以外均非单系群,有待进一步研究。形态分类可参见细菌分类表。是发现年代最早的化石。 虽然传统上蓝绿菌归于藻类,称为蓝绿藻门(Cyanophyte),最新研究早已将它排除,因为其和藻类差异甚大。藻类是有膜状胞器的真核生物成员,蓝菌是缺乏膜包围的胞器(膜状胞器)的原核生物,含有单一环状DNA分子,细胞壁含有肽聚糖,核糖体大小、成分和真核生物不同。蓝绿藻在特化折叠的原生质膜(称为叶绿囊膜)上行光合作用。因此,它们即使拥有类似的生态栖位,彼此仍然差异很大。 国际间对食用蓝菌门生物开始关注,因为不论土生和水生的蓝菌生物皆含有神经毒素BMAA(β-N-methylamino-L-alanine),并可能透过食物链不断累积产生生物放大作用,对人类的损害将逐渐增加。BMAA已证实会对动物产生强烈的毒性,加速动物脑神经退化、四肢肌肉萎缩等等,小量BMAA积累已能选择性杀死从老鼠的神经元。香港中文大学呼吁大众停止食用同属蓝菌门的发菜,减轻患上肌萎性侧索硬化症、柏金逊症和老人痴呆症的风险。 蓝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有非常强的毒性,可能会严重损害肝脏,引致肝癌。1996至1999年间,美国俄勒冈健康部门(Oregon Health Division)曾对市面上87种蓝菌及螺旋藻保健食品进行测试,发现其中竟然有85种保健食品均含有微囊藻毒素。 不同种类的蓝菌含有不同类型的毒素,当中包括神经毒素(Neurotoxin)、肝毒素(Hepatotoxicity)、细胞毒素(Cytotoxicity)及内毒素等,使他们对人体及动物构成生命危险。已有纪录证明饮用或于被蓝菌污染的水源接触会引致中毒现象,但实际多少的摄取量会致命则未有定论。 蓝菌和藻类皆会产生有腥臭味的“水华”(又称藻华)现象,最大危害是令饮用水源受到威胁,毒素影响人类健康。亦会盖住池水令鱼类缺氧死亡。 螺旋藻同属于蓝菌门,最初是由非洲乍得居民当作食物,虽然现时也是一种流行的商业保健食品,但螺旋藻的健康及治疗效用一直备受质疑。很多赞成的主张都是著重螺旋藻包含的个别养份,如γ-亚麻酸(GLA)、不同的抗氧化剂等,而不是著重直接食用螺旋藻。螺旋藻含有的所有营养如维生素,全部均可以在一般正常食物中找到,根本没有食用必要,但螺旋藻却会另外对重金属产生富集作用。2008年,中国云南省疾控中心就对当地市场上25个品牌的螺旋藻进行检验,发现重金属铅和镉的含量均超标。另外,螺旋藻食品所含的毒素,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wiki_zh\AB\wiki_04 "杀人时计馆 《杀人时计馆》(),或译作《时钟馆的杀人》、《钟表馆幽灵》、《钟表馆事件》,是日本推理小说作家绫辻行人的著作。 杀人时计馆是《周刊文春》1991年度十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第四名,并荣获1992年第4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12年入选周刊文春百大推理小说第20名。 一般被认为是绫辻行人所著馆系列中评价最高的一本。绫辻本人则称这本书承受极大的压力,写作过程苦不堪言。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绫辻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作品,他在本书中集结之前各本的风格,并且将之发扬光大,其使用的诡计也更加复杂,制造了更多的扑朔迷离。 故事讲述的是一群青年在一个由建筑师中村青司设计的充满了时钟的馆里面度过的封闭的几天,在这几天中古怪的事情不断发生,同行的人也一个个的死去……故事的叙述方式延续绫辻的一贯风格,别出心裁的分成了同时描写馆外和馆内的两组人,馆内的人和馆外的人看起来在推理完全不同的案件,但是却又透着点点相连的蛛丝马迹。这种空间和时间交错似的写作方式,在推理小说界相当罕见,本书的成功也再一次证明了绫辻那令人惊奇的才华。 另外,本书在推理小说迷中拥有至高的地位的另一个原因是,绫辻在其中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新的“诡计”,书中所设计的最大的诡计是在绫辻之前没有任何作家想到或者有相似的诡计出现过的。在本书出版的时代,推理小说实际上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许多优秀的作品中所使用的技巧,也就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处了,而绫辻在本书中所设计的“最大圈套”,却是从来没有人在这方面尝试过的……从某方面讲,由于这种成功的独创性,并且在其后的绫辻小说中“独创性”都成为了他的写作特点之一。 ",wiki_zh\AB\wiki_04 "裸藻纲 裸藻纲(Euglenophyce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眼虫门(Euglenophyta)下的一个纲。 ",wiki_zh\AB\wiki_04 "和平条约 和平条约,简称和约,是敌对双方所签署的一种约定,主要用以正式结束战争和武装冲突,签订双方通常是国家或政府。当条约签署完成之后,双方的敌对状态将会结束。此与停战协定以及无条件投降不同的是,敌对状态的结束是永久性的,另外军队及武装并没有被强制解除。 ",wiki_zh\AB\wiki_04 "丹尼斯·雷德 丹尼斯·雷德,全称丹尼斯·林恩·雷德(,),美国连环杀手,在1974年至1991年间于堪萨斯州塞奇威克县威奇托地区共最少虐杀了10人。他有BTK杀手(BTK Killer)或BTK扼杀者(BTK Strangler)之称,BTK意即「绑、虐、杀」()。他在犯案后均会向当地警方和报馆寄信,以BTK为署名声称曾作案,并在信中讲述案件详情。事隔至2004年,报馆再次收到BTK的信件。他于2005年被捕并接受审判。 丹尼斯·雷德是家中四个孩子的老大,父亲是William Elvin Rader,母亲是Dorothea Mae Rader(娘家姓Cook)。虽然他在堪萨斯州的匹兹堡出生,但却在威奇托(Wichita)长大。根据数份报告以及他自己的口供,他自孩童时期他已经开始虐待动物。他还对女性内衣裤有性癖好,乃至偷窃被害女性的内裤穿著。 他在1966至1970年四年间于美国空军单位工作,其后被美国空军开除。之后,他搬到位于威奇托以北七英里的郊区""公园市(Park City)""开始过新生活。他随著母亲一起在 Leekers IGA 超市肉类部门做著记账员的工作。 雷德是Park City的市政法令执行官,并被选为一间基督教路德宗教会的主席,他于2005年2月25日在寓所附近被捕。在翌日的记者会上,警方声称他就是该名BTK杀手。 2005年8月18日,BTK被判10个有期徒刑,合共175年。 被BTK杀害的人中,包括Otero一家四口(丈夫Joseph Otero、妻子Julie Otero以及两名子女Joseph Otero II和Josephine Otero)、Kathryn Bright、Shirley Vian、Nancy Fox和Vicki Wegerle。另外遇害的Marine Hedge和Delores Davis均与BTK有关。在1974年至1991年间,BTK最少杀了8人,或可能有更多人遇害。 逮捕BTK杀手被视为是DNA测写开始用在犯罪调查后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案发当时警方在遇害者身上发现精液样本,但由于当时没有DNA的科技,只能得知凶手血型,但样本的保留却成为了日后破案的关键线索。而雷德的DNA样本与案件中的比对,其吻合度达八成以上。倘若证明成功,更多的悬案将会重新调查。 2004年3月,当地的Wichita Eagle报章收到署名BTK的信,BTK因而再度成为头条。他声称于1986年9月16日把Vicki Wegerle杀害,并在信中附上案发现场照片及受害人的驾驶执照副本。至2004年12月,Wichita的警方收到另一个据说来自BTK的包裹,该包裹被弃置于Wichita's Murdock Park,其内里藏有从现场偷走的受害人驾照及其他未公开的证物。 2004年是BTK杀手首次犯案的30周年,很多人认为他选择改头换面。不少专家假设BTK在这30年间可能被禁闭,在他的信件中,他声称于1939年出生,在少年时代住在铁路附近,其父亲在二战期间被杀,以及与母亲长大。 ",wiki_zh\AB\wiki_04 "北齐 北齐(550年—577年)是中国历史上北朝之鲜卑化汉人政权。550年6月9日(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建国号齐,建元天保,迁都邺城,以晋阳为别都。史称北齐或后齐,以别于南齐。以皇室姓高,又称高齐。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577年被北周消灭,共享国二十八年。 幼主高恒时期,北周在北周武帝的统治下日渐兴盛,而北齐则衰落。577年北周统一北方,北齐灭亡。北齐灭亡后,境内的士族大多迁到关中,成为北周臣民。 三年后北周外戚杨坚篡位,建国号隋并南下灭陈结束中原自魏晋南北朝长达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北齐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区,占有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同时与其并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梁、陈(取代梁,但只占有前者部分领土)等。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以后,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属匈奴族),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这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北周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北齐继续推行均田制,大体上与北魏相同,但也略有变化。例如,北齐取消了受倍田的规定,不过一夫一妇的实际受田数仍相当于倍田,北魏对奴婢受田没有限制。北齐则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0人之间。另外还规定了赋税。 此外,魏收于此时编写了《魏书》。 东魏和北齐初创之际,兵制继承北魏,兵民分离,鲜卑人为兵。在齐文宣帝时改革,军人出现汉人勇夫,但没有改变兵民、汉胡之分。 后在河清三年(564年),出现一种新的兵制,将当兵与种田结合起来,成为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模板。 佛教及印度、中亚、西亚文化在本时期持续对艺术产生重大影响。部分中国史上最精致的佛像座落于北齐的佛寺洞窟寺,这些佛像说明当时制作佛雕的工艺,以及北魏以来艺术风格的快速进展。一些大型陶雕源自北齐。北齐的陶器的特色包括双色以上的釉色,白胎陶器亦于此时期发展。此时期绘画品质极高,由太原的娄叡墓壁画可见一斑。 北齐首都邺城繁华昌盛,布局有致,邺城之盛就在北齐时期。 ",wiki_zh\AB\wiki_04 "西凉 西凉(400年—421年)是十六国之一。 400年-{李暠}-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凉军围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因此亡于北凉。二十余年之后,李恂的侄子李宝趁北魏攻灭北凉之际,一度恢复先人的基业,同年向北魏投诚,该政权被称为后西凉。 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wiki_zh\AB\wiki_04 "语言的形态分类 语言的形态分类(),是根据它们共同的形态结构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参见语言类型学)的一种方法。该领域根据这些语言组合语素构成单词的方式来把语言分类。分析语几乎没有词形变化,但要靠语序及助词等特征来传达意义。与分析语不同的综合语分为两类:黏着语和屈折语。黏着语主要靠分立的小品词(前缀、后缀、中缀)来变化词性,而屈折语将屈折类别“融合”在一起,通常允许一个词尾包含多个类别,使得很难分离出原始的词根。黏着语的另一个子类是多式综合语,通过构造整句话为一个词来达到更高程度的黏著法构词(agglutination)。 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分析语、屈折语和黏着语。不过,每个类别都在一些语族和地区占主导地位,却在其他语族和地区中基本不存在。分析语包括汉藏语系,其中有汉语及东南亚、太平洋、西非,和一些日耳曼语言。屈折语包括印欧语系的大多数语言—例如,法语、俄语、印地语—以及闪米特语族和乌拉尔语族的一些语言。世界上的大多数语言是黏着语,包括突厥语族、日本-琉球语系和班图语支的语言,以及美洲、澳洲、高加索、非斯拉夫语族的俄罗斯的语族。人工语言会有多种句构排列。 分立的形态分类的概念并非没有受到批评。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大多数(甚至可能是所有)语言都是处于持久的转型状态,一般会从屈折语到分析语到黏着语再回到屈折语。其他一些语言学家对这些类别的定义有异议,认为它们将一些截然不同的可变因素混为一谈。 分析语的语素与单词之比很低;实际上,这种对应几乎是一对一的。分析语中的句子是由独立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是通过单独的词来表示的,不过也可能用词缀来表示,只是不怎么出现在此类语言中。词语中只有极少或没有词形变化:往往是不变的。语法种类是通过词序(如疑问句动词与主语倒置)或通过引入额外的词(如在表示复数的时候,使用“一些”或“许多”,而非类似英语中""-s""的变化)。个别词具有一般性的意思(根概念);细微之处是通过其他词来表达。最后,分析语的语境与句法要比词法更重要。 分析语包括一些主要的东亚语言,如汉语和越南语。注意这些语言的表意书写系统在根据分析语(或孤立语)词法组织成连贯的语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见正写法)。 此外,英语一定程度上属于分析语,可以认为它和南非语是所有印欧语系语言中最具分析性的。不过,它们长期以来都是作为屈折语分析的。 一个相关的概念就是孤立语,这类语言中每个单词仅需一个语素,或接近一个。不是所有分析语都是孤立语;例如,汉语和英语有不少复合词,但它们几乎没有变形。 综合语是通过给根词素添加一定数目的词缀来形成单词的。这些语素可能可以与词根区分开,也有可能区分不开。它们可能会与之融合或彼此融合(因为多个语法信息可能会被合起来成为一个语素)。相对于分析语来说,这些语言中词序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单独的词就可以表示原本需要用句法来表示的语法关系通过单独的词就可以表示了。此外,语法范畴上往往会达到高度的一致。因此,综合语中的词法比语法更重要。大多数印欧语系的语言都一定程度上属于综合语。 根据语素是否容易区分出来把综合语分为两种子类型:黏着语和屈折语。 在屈折语中,每个构型形态可以同时表示几个语法意义,每个语法意义又可以用几个构型形态来表示。在这里,词根的重要性突出,而且词根结合处往往发生语音变化。印欧语系和闪-含语系下的很多语言都是屈折语。 又称胶着语。黏着语有词的形态变化,语法关系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黏着语的每个形态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每种语法意义总是用同一个形态来表达。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芬兰语、匈牙利语、日语、朝鲜语都是黏着语。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下的语言是黏着语。 许多美洲原住民语言属于多式综合语。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类型,表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成分在交际时在一起构成一个类似于词的语言形式。又称合体语或编插语。 ",wiki_zh\AB\wiki_04 "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绿色消费的消费习惯,将绿色环保主义作为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观导向,以绿色文化为其生产理念,力求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所做的营销活动。 ",wiki_zh\AB\wiki_04 "熊族 熊族()是男性同性恋或双性恋族群中的一个词汇,多指体型较大且体毛茂盛的、男性气质比较明显的同性恋或双性恋者。熊族是LGBT社区活动、规范及文化中的专有名词之一。 “熊”这个同时俚语由推广而变得流行,他和他的伴侣在1987年创办了《》。但是就熊族术语的起源及其亚文化的定义是否由巴格完成也由争议。乔治·马泽伊()在1979年为杂志《》撰写了一篇名为《动物园明宠录()》的文章, 文章将定义了七种类型的同性恋,并给他们对应上某种动物的名字,而熊族也在其中。 有些熊族会为了强调高度男性化而回避或甚至歧视表现出阴柔气质的其他男性。 熊族的概念包括个人认同以及社群连结,但界定熊族的特质在社群内仍然持续讨论中。 虽然熊族主要指同性恋或双性恋男性,但跨性别者、转男性变性者、或希望回避性别与性倾向标签的人也可能会加入熊族社群。同时一些异性恋男性,如果他们肯定并支持他们同性恋家人、朋友或粉丝,且他也拥有熊族普遍喜爱的体型,那么他也有可能被非正式地认为是“荣誉熊族”。 同时也有一部分女性同性恋者,她们外表呈现男性化而且也乐于参与到熊族社区文化里,她们一般被称为“厄休拉”()。 美国的熊族起源于1980年代,是皮革族的衍伸社群。有些人认为主流的男同性恋文化太著重于没有必要的身材标准上(瘦、没有体毛和年轻),因此便创造出了这个族群。然而同样地,也有许多熊族社群内外的人批评熊族,说他们将一些不符合他们所谓「真男人」标准的人排除在外。 熊族有时会去摆脱自己和男同性恋社群的关系,他们拥有自己的酒吧和场合,在那里可以和其他的熊社交。他们会有选拔比赛,很类似选美比赛,只不过通常都带有强烈的性暗示,而赢家可以得到皮革做的肩带和头衔。 在世界各地都有熊族社群,比如在澳洲、南美、北美和欧洲有熊族舞厅。在那些地区通常会举办熊族活动,不同熊族社群之间的成员会彼此进行交流互动。 ",wiki_zh\AB\wiki_04 "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也称作“关系营销学”)是指在营销过程中,企业还要与消费者,竞争者,分销商,供应商,政府机构和公众等发生交互作用的营销过程,它的结构包括外部消费者市场,内在市场,竞争者市场,分销商市场等,核心是和自己有直接或间接营销关系的个人或集体保持良好的关系。 关系营销是从1960年代的“直接应答式营销”发展起来的一种营销形式,出现于1980年代,他强调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关系,而不是一次性的交易。这涉及到按照客户的生命周期理解客户的需求。它强调将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在现有的客户需要的时候提供给他们。 现代关系营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施奈德(Schneider, B. 1980年)的一段话,其中说道:“奇怪的是研究者和商人都关注于把客户吸引到产品和服务这边来,而不是如何留住客户”。最早研究关系营销的是德克萨斯大学A&M分校的林·贝利(Len Berry,1982年)和埃默里(Emory)的雅克·舍思(Jag Sheth),两人都是最早使用“关系营销”这个词汇的,营销理论家哈佛大学的西奥多·利维特(Theodore Levitt,1983年)最早将营销的范围拓宽,超越了一次性交易。 在实践中,关系营销来源自产业和B2B市场,其间的长期接触已经持续多年,司空见惯。哈佛学者巴巴拉·布恩德·杰克逊(Jackson, B.B.,1985年)重新审视了产业营销实践,在营销中正确应用了这个概念。 根据林·贝利(1983年)的观点,关系营销可以应用于以下情况: 关系营销的主要特点:1) 获客成本较低;2)取得客户信任容易;3)用户意见反馈及时。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获客成本”,因为我们的营销工作的绝大部分投入都是化在“获客”方面。 ",wiki_zh\AB\wiki_04 "金藻 金藻(学名:""Chrysophyta""),群体生活,约有1500种,外观呈金黄褐色,光合色素包含叶绿素A、C、胡萝卜素、叶黄素、褐藻素,以昆布多糖(Laminarin,一种β1-3葡萄糖聚合物)为主要碳水化合物贮存形式,鞭毛为顶生,有1或2根鞭毛。细胞壁为含矽质的胶质复合物,大多生活于淡水。当环境变化或恶劣时,会产生囊胞来渡过该时期。在前寒武纪岩层中有发现。仅有金藻纲(Chrysophyceae)一个纲。 共有下列几个目 ",wiki_zh\AB\wiki_04 "黄藻 黄藻(Xanthophyceae)是一类属于不等鞭毛类的藻类生物。体类型为单细胞、群体、多核管状或丝状体。细胞壁含多量果胶质。运动的个体和动孢子具有2条不等长鞭毛,极少数具有1条鞭毛。色素体中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色素体常呈黄绿色,1个或多个,盘状、片状。少数为带状或杯状,多数种类为单核。同化产物为油滴、金藻昆布糖及脂肪。约有75属370多种。 繁殖多为无性的,产生动孢子、不动孢子或静孢子,静孢子有时形成孢囊,内生、易于硅化。多数种类喜钙,尤喜生活于半流动的、清洁水体中,蛇胞藻属为淡水普生性的,也生活在污水中。大部分种类可作鱼的饵料。 晚近的结构与分子系统分析显示可分两大目: ",wiki_zh\AB\wiki_04 "赤川次郎 赤川次郎(),日本推理小说家,生于福冈县福冈市,桐朋高等学校卒业。1996年度以来担任金泽学院大学文学部客员教授。 赤川次郎曾从事过很多和写作无关的工作,可是这些多样的经验,使他的个性有着幽默圆滑的一面,反映到书里,也就成为他的特点。赤川在小说中常让主角“自说自话”,并且在危急的时候冒出让人忍俊不住的笑话,这样的写法在他之前非常少见,因此赤川的最大贡献是开发了推理小说的一个新类型,曾有人评论「赤川的作品是最不像推理小说的推理小说」。他的作品有多个系列,如三色猫系列、三姊妹侦探团系列、南条姊妹系列、华丽侦探团、诡异惊情系列、幽灵系列、恋母刑警系列、贼夫警妻(今野夫妇)系列、吸血家族系列、花嫁(新娘)系列、爽香系列等。 推理小说迷对赤川的看法常常分为两极,一派认为他书中尽是一些笨蛋,不适合以主角出现在推理小说里,因此对赤川的走红和实力有所怀疑;另一派则认为赤川的书尽管有时没什么精彩的推理,情节也时有重复,但可以让读者得到新奇而轻松的享受,因此对赤川多所支持。 讲述一对奇特的夫妻组合。男主角今野淳一,34岁,中等身材,很有型。人人都觉得他是一位好丈夫,但他竟是一位技术高超的职业小偷。他的妻子今野真弓,27岁,身材娇小,长相可爱,却是警视厅搜查一科的辣手女刑警! 这对夫妻虽然一天到晚吵架,但却感情和睦,心有灵犀,经常联手一同侦破奇案。 01、盗みは人のためならず(小偷必自私/小偷也该为人著想/小偷,盗亦有道) 1981年9月15日 02、待てばカイロの盗みあり(小偷,守得云开) 1985年5月15日 03、泥棒よ大志を抱け(小偷啊!要立大志/小偷也要立大志) 1987年4月15日 04、盗みに追いつく泥棒なし(小偷多多不胜捉/小偷大量捉不完) 1989年6月15日 05、本日は泥棒日和(小偷行大运) 1990年10月15日 06、泥棒は片道切符で(小偷,单程票) 1992年1月15日 07、泥棒に手を出すな(小偷不是省油灯/小偷不简单) 1993年6月15日 08、泥棒は眠れない(小偷睡不著)1995年9月15日 09、泥棒は三文の得(小偷,三文钱)1996年4月15日 10、会うは盗みの始めなり(小偷,盗之始) 1996年9月15日 11、盗んではみたけれど(我想做贼) 1998年3月15日 12、泥棒も木に登る(小偷,过山车)2000年7月15日 13、盗んで、开いて―梦はショパンを駆け巡る(小偷,梦萦萧邦)2004年11月15日 14、盗みとバラの日々(小偷与玫瑰的日子) 2006年8月3日 ",wiki_zh\AB\wiki_04 "绿藻纲 绿藻纲(学名:)在生物分类学上是绿藻门中的一个纲。 ,绿藻纲包括下列各个目: 以下为过往属绿藻纲的分类单元: ",wiki_zh\AB\wiki_04 "泵引理 在可计算性理论中的形式语言理论中,泵引理声称给定类的任何语言可以被“抽吸”并仍属于这个类。一个语言可以被抽吸,如果在这个语言中任何足够长的字符串可以分解成片段,其中某些可以任意重复来生成语言中更长的字符串。这些引理的证明典型的需要计数论证比如鸽笼原理。 两个最重要例子是正则语言的泵引理和上下文无关语言的泵引理。鄂登引理是另一种更强的上下文无关语言的泵引理。 这些引理可以用来确定特定语言不在给定语言类中。但是它们不能被用来确定一个语言在给定类中,因为满足引理是类成员关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泵引理是1961年由 Y. Bar-Hillel、M. Perles 和 E. Shamir首次发表的。 假设formula_1是正则语言,存在字符串formula_2且formula_3(n为泵长度,可理解为正则语言等效的DFA的状态个数),如果可以将w写成formula_4的形式时,以下说法成立: 泵引理也可以写成以下的形式:……formula_8…… formula_9 ……formula_10…… 通过泵引理可以用反证法证明L不是正则语言。证明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个证明L不是正则语言的例子 并不是所有满足泵引理的语言都是正则语言。formula_44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它虽然满足泵引理,但并不是正则语言。Jeffrey Jaffe发展出了一个普遍化的泵引理,使它可以证明一个语言是正则语言。它的描述如下: 一个可行的用于判断一个语言是否为正则语言的方法,可以参见迈希尔-尼罗德定理。一般来说证明一个语言是正则的,可以通过对该语言构造一个有限状态机或正则表达式来实现。 若 ""L"" 是上下文无关语言,则存在一常数 ""n"" > 0 使得语言 ""L"" 中每个字串 ""w"" 的长度 |""w""| ≧ ""n"",而当 ""w"" = ""uvxyz"" 时: 透过泵引理以反证法证明 ""L"" 不是上下文无关语言。 ",wiki_zh\AB\wiki_04 "硝酸铵 硝酸铵是一种化合物,铵阳离子的硝酸盐(由氨离子和弱酸根组成)。它的化学式是NHNO(简化为NHO),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它主要用于农业作为高氮肥料。 其他用途是作为采矿、采石和土木建筑中使用的爆炸混合物的成分之一。它是肥料炸弹(ANFO)的主要成分,这是一种普遍的工业炸药,占北美炸药的80%; 类似的配方也用于简易爆炸装置(IED俗称土制炸弹)。由于担心有被误用的可能性,许多国家正把它从消费性应用中阶段性淘汰不使用。 制作方法: 硝酸铵94%, 柴油6% 木粉少许一些金属铝粉,优点,低成本,容易使用。 硝酸铵是无色斜方或单斜晶体。溶于水、甲醇和乙醇。溶于水时能吸收大量热能而降低温度。 硝酸铵遇热能够分解。 硝酸铵在智利最干旱的地区阿塔卡马沙漠,被发现为天然矿物(硝石的类铵物和其他硝石矿物例如硝酸钠),通常是在地表层和/或与其他硝酸盐,氯酸盐,碘酸盐和卤化物矿物质结合一起。过去硝酸铵在那里开采,但实际上现在使用的化学物质几乎100%是合成的。 硝酸铵的工业化生产涉及氨与硝酸的酸碱反应: 合成方法: 1. 由氨水与硝酸作用制成。 NH·HO+HNO→NHNO+HO 2. 把氨气吸收在硝酸中制成。 NH+HNO→NHNO 氨以无水形式(即气体形式)使用,硝酸则是高浓度的。这种反应是剧烈的,由于其高放热性的物质本性。通常溶液形成后的浓度约为83%,剩余的水会依据等级不同,被蒸发成浓度95%至99.9%的硝酸铵(AN熔体)。然后将95%至99.9%的AN熔体在喷雾塔中制成“颗粒”或小珠,或者通过在旋转的滚筒中喷雾和翻滚而制成稍大颗粒。小颗粒或大颗粒都可以进一步干燥,冷却,然后包膜以防止结块。这些小或大颗粒是典型的AN商业产品。 该方法所需的氨可通过哈伯法(Haber process)从氮和氢获得。由哈伯法生产的氨再通过奥士华法(Ostwald  process)可氧化成硝酸。另一种生产方法是变形的硝磷铵法(Odda process): 产物碳酸钙和硝酸铵可以纯化分离或者以钙化硝酸铵的形式出售。硝酸铵也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制造: 硝酸铵可与金属氢氧化物反应,释放氨并形成碱金属硝酸盐: 硝酸铵加热时不会残留残留物: 硝酸铵也是可以由排放入大气中的NO,SO和NH化合形成,也是PM10的次要成分 由于条件变化(温度,压力)导致的晶体状态的变化影响硝酸铵的物理性质。 下述结晶状态已被确认: 第五(V)型晶体是与氯化铯相关的类立方形式,硝酸根阴离子的氮原子和铵阳离子的氮原子在晶格中的位置对应CsCl晶格中的Cs和Cl。 硝酸铵是NPK(氮、磷、钾)比例为34-0-0(氮含量34%)的重要肥料[8]它比尿素(46-0-0)浓度低,这使得硝酸铵在运输上稍微处于劣势。但硝酸铵的优势在于它比尿素更稳定,并且不会迅速将氮气逸散到大气中。当气候温暖的时候,尿素最好在雨水来到之前尽快使用,或用土壤覆盖,以尽量减少氮气的流失。 硝酸铵本身不是一种爆炸物[11],但当与主要爆炸物如叠氮化物或燃料如铝粉或燃料油组合时,它很容易形成具有不同性能的爆炸性混合物。 硝酸铵在耐撞击方面而言是极其钝感的炸药,比安全炸药C4炸药更为钝感。一支工业8#雷管(起爆C4炸药只需要6#)都不足以起爆混合了敏化剂的硝酸铵。硝酸铵是最难引爆的硝酸炸药,撞击感度是:50kg锤50cm落高,0%爆炸。相比起著名炸药硝化甘油的200g锤,20cm落高,100%爆炸的感度,可见硝酸铵的钝感。而且硝酸铵一旦溶于水,起爆感度更是大大下降,根本是人不可能撞击引爆的。 然而硝酸铵对高温的耐受力就很差了。前文提到,一百六七十多摄氏度就可以让硝酸铵分解,这几乎相当于遇到火星就爆炸。相比之下C4炸药即使是扔进火里也只会缓慢燃烧。 肥料炸弹(ANFO)是94%硝酸铵(“AN”)和6%燃油(“FO”)的混合物,被广泛用作散装工业炸药。ANFO低成本和易于使用的优点用于采煤,采石,金属开采等初阶应用,不论在耐水性,氧气平衡,高爆震速度和小直径性能等优点都大于传统工业炸药。 硝酸铵爆炸物被用于1970年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史特林厅爆炸事件上,1995年的奥克拉荷马城轰炸机,2011年德里爆炸事件,2013年海得拉巴爆炸事件和2011年在奥斯陆进行的轰炸。 2009年11月,在巴基斯坦前边界省份马拉克兰省(西北边境省)上部地区,下辖区,斯瓦特,奇拉尔和马拉坎德地区,禁止使用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铵钙肥料 – 根据西北边境省政府的报导,这些化学品被武装分子用来制造炸药。由于这些禁令,“使火柴点火的原料-氯酸钾-已经超过化肥成为叛乱分子的首选爆炸物。” 因为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是高度吸热的,所以被使用在某些即溶冰敷袋上。它也被用于独立爆炸的“燃料”,如胍硝酸盐,日本的安全气囊大厂高田公司制造的安全气囊的气体中使用硝酸铵作为5-氨基四唑的低成本(但不太稳定)替代品,因没有加入干燥剂,使得硝酸铵久了之后受潮及高温而变质,气囊作动时会因力道过大而使零件碎片飞散,反而造成车上驾驶及乘客因此受伤甚至死亡。在造成14人死亡后因不安全被召回 受影响的汽车品牌甚广,全球召回的车辆达上千万辆。 硝酸铵除了工业用和军用炸药,及其主要的用途做氮肥之外,也可用于杀虫剂、冷冻剂、氧化氮吸收剂,制造笑气、烟火等。 健康和安全数据记载在供应商提供的安全资料表上,在网际网路上可以找到。为了因应数起导致许多人死亡的爆炸,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职业健康与安全(OSHA)以及酒精,烟草和枪枝管理局联合颁布了安全准则。 加热或任何点火源可能会引起剧烈的燃烧或爆炸。硝酸铵可与可燃和还原材料反应,因为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虽然主要是用于肥料,但亦可用于爆炸物。有时候用来开凿土地做农场池塘 ,硝酸铵也用于改变其他爆炸物的爆炸速度,例如把三硝基甲苯(TNT)转变成阿马托炸药(一种无烟炸药)。硝酸铵的储存和处理有许多可行的安全准则。硝酸铵不应该存放在易燃物质附近。硝酸铵与某些物质如氯酸盐,无机酸和金属硫化物不相容,接触会导致剧烈或甚至猛烈的分解。 硝酸铵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9.4%,高于此值将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因此,将硝酸铵储存在密封容器中是很重要的。否则它会吸湿结成块。硝酸铵可以吸收足够的水分液化。将硝酸铵与某些其他肥料混合可以降低临界相对湿度。这种材料有被作为爆炸物的潜在性,促使了监管措施。例如,在澳大利亚,“危险品条例”于2005年8月生效,以执行处理此类物质的许可。许可证仅授予申请者(工业),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任何滥用。其他用途,如教育和研究目的可以考虑使用,但个人使用则不允许。有执照处理该物质的人员仍须经授权人员监督,并在执照获得许可前应该要通过安全和国家警察检查。 健康和安全数据显示在物质安全资料表中,可从供应商处获得,并可在网际网路上找到。 硝酸铵对健康并不十分有害,通常用于化肥产品。 硝酸铵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217毫克/公斤(有毒物质的质量和试验生物体重比),其比较约为食用盐的三分之二。 硝酸铵在加热时分解成一氧化二氮和水蒸气(不是爆炸性反应);然而,它可以被爆炸引起爆炸分解。由于硝酸铵本身可提供燃烧所需氧气,所以大量储存的硝酸铵会有很高的火灾风险,而且也可能被引爆:如1947年德克萨斯州城市发生的大灾难,那次灾难导致硝酸铵的储存和处理规定产生重大变更。 导致爆炸的两大主要类型是: ",wiki_zh\AB\wiki_04 "林过云 林过云(,阴历二月二十九日),原名林国裕,又名林友强,香港出生,香港连环杀手,人称「雨夜屠夫」。 在香港连环杀手个案上,「雨夜屠夫」是继「屯门色魔」林国伟前,最广为人知的一人。 林过云小学毕业后,进入深水埗利玛窦中学就读,一面报读理工夜校,学习冷气机维修,毕业后便开始在观塘康宁道父亲开设的电单车店任职,稍后在一名亲戚处当冷气学徒。 他于1973年在红磡鹤园街一个公厕附近,用刀胁迫一名女子进入公厕,用手抚摸对方下体,结果被捕。医生指林精神方面有问题,不适宜受审或判监,被判入青山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接受102日治疗后获准出院,并改名为林友强。 1978年取得的士牌照,正式当上的士司机后改名为林过云,约1980年转任夜间的士司机。1981年突然对摄影产生浓厚兴趣,开始研究摄影技术,并且加入摄影会。 1982年2月至7月杀害4名女子,每次作案后均会肢解人体、拍摄残肢、制成标本,并拿去一间冲晒店冲晒,同年8月18日于尖沙咀一冲晒店被捕。案件1983年3月3日在最高法院开审。他最终被判死刑,但因香港(英属时期)已废除死刑,他于1984年8月依照惯例改判终身监禁,而他已由赤柱监狱转往石壁监狱服刑。长期监禁刑罚覆核委员会在考虑大众的关注和忧虑下,决定不会假释林过云。 2009年《壹周刊》1010期曾刊登林过云在狱中的图片,只见他已变成秃头的中年人。2014年《苹果日报》报道指林过云未有提出申请假释。中信泰富前主席荣智健的姪女荣文蔚前「好友」模特儿顾志雅2014年接受《苹果日报》访问时透露自己坐监时与林过云变成朋友。2018年,有媒体报道收到政府内部消息,林过云正多次积极申请假释,其前囚友于访问中亦确实此事。 林过云在犯案前为一名值夜班的的士司机,而案件中受害者均为女性。犯案时多为下雨的晚上,他以的士把目标接载到僻静地方后勒死,并对第四名受害者进行奸尸。林把尸体的性器官部份肢解作为标本,存放在位于土瓜湾贵州街安庆大厦2楼F室的寓所。 第一名死者陈凤兰,任职舞女。案发当日,陈凤兰于1982年2月3日凌晨4时收工后与朋友饮酒,酒后在尖沙咀地区搭乘被告驾驶的的士。林过云载酒醉未醒陈凤兰到目的地观塘后,把她载回土瓜湾住所楼下,返回家中取电线后,在车上将酒醉未醒的陈凤兰勒死,并将尸体带回家藏在客厅沙发底下。第二天,待屋中的人外出后,林将尸体身上的衣服脱光,然后为尸体拍照。林从陈凤兰的钱包里取出五百块钱,到街上买了个电锯,然后将陈凤兰肢解成七块,肢解尸体情况拍照录影,性器官放入胶盒用米酒防腐,再用报纸包好肢体放入胶袋内,于该晚上班时将肢体弃于火炭一处山坡草丛,但因大雨肢体浮到沙田好运中心对开城门河和富豪花园对开的火炭桥。 第二名受害者陈云洁,任职收银员,31岁。于1982年5月29日凌晨5时20分下班,大雨中乘搭林过云驾驶的的士回家。林过云在途中停车用刀指吓,再用手铐铐住陈云洁,最后用电线勒死受害者。今次林过云用外科手术刀进行肢解,并将死者的一双乳房、整个阴部完整割下,进行防腐处理。尸体的其余部分,则用报纸包好,再放入麻包袋内,将碎尸放在的士车尾箱待入夜后肢体弃于铜锣湾大坑道山坡草丛。林过云其后将陈凤兰及陈云洁肢解尸体情况拍照录影带命名为「严肃的秘密」。 第三名受害者梁秀云,任职清洁工,29岁。于1982年6月17日凌晨4时下班乘搭林过云驾驶的的士,不久遇害。林将尸体带返家中拍照与录影肢解,录影带名为「雨夜行动」。林过云为方便「工作」,将摄录机放在碌架床上,采用自拍功能,拍下他的行动。由于无需操纵摄录机,林过云的肢解工作较上两次更仔细,他甚至将死者的腹部剖开,挑出肠脏,放在口中品尝。林过云原有一尝人肉的冲动,但最后由于感到恶心而放弃。肢体弃于铜锣湾大坑道山坡草丛。 第四名受害者梁惠心,学生,17岁。她于1982年7月2日在尖沙咀参加谢师宴,晚上11时在酒店门外等候的士时,上了林过云所驾驶的的士。林过云说,梁惠心是与他相处最久的死者。他杀死对方之前,逼她戴上手铐,与她在的士内交谈了很久,内容都是有关学校、前途、家庭、宗教、灵魂等等。但是,最后林过云还是选择用电线勒死她,然后将她的尸体带回去奸尸(梁惠心是唯一一个被林过云奸尸的受害者),再进行肢解拍照录影。录影带名为「第四次行动」,残肢弃于铜锣湾大坑道山坡草丛。 1986年11月16日,林父在圆玄学院,为四名死者供奉灵位,因恐怕有人将录影带与照片卖给传媒,林过云拍下的录影带与照片在案件审结后已被全数销毁,部分受害者器官现时保留在湾仔法医总部作为实物教材,这宗案件更促成香港成立「香港齿科法医小组」。 林过云的住所没有黑房可冲晒照片,所以林过云习惯把菲林拿到尖沙咀一间冲晒店进行冲晒。林过云因为参加摄影会,所以与冲晒店的店员张仔(假名)较熟络。林过云对张仔说自己在殓房兼职摄影师,为他们拍摄解剖尸体的照片,张仔觉得他的解释合理,为免其他同事受惊,张仔于是亲自替林过云冲洒照片。 1982年8月10日,林过云想将第四名受害者梁惠心的肢解相片放大,事有凑巧,张仔任职的冲晒公司,放大机有故障,张仔于是将林过云交来的底片,交到同一机构的旺角分店代为放大,由于放大照片工作整个过程都由人手操作,当分店冲晒员将影片冲晒后进行品质检查时,发现那些照片似乎与人体肢解有关,将照片交由上司作决定。冲晒公司负责人认为事有可疑,于是报警。 8月18日,林过云到尖沙咀店取相片离去时,警方把他拘捕,林胡乱堆砌表示照片是一名在《东方日报》工作的「四眼佬」叫他取的,并相约在土瓜湾贵州街《东方日报》门市部门外会合,但警方发现根本就没有「四眼佬」这个人,最后警方带队押林过云返贵州街安庆大厦2楼F室住所进行搜查,揭发凶案。 这宗案件揭发后,在香港引起了极大轰动,在社会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1982年香港女演员林建明唯一一部导演的电影《热浪》,巧合误中话题。 1989年冯意清执导,张坚庭、关芝琳、吴君如、吴启华及周文健主演的电影《求爱夜惊魂》,周文健饰演的角色「陈云」是影射「林过云」。 1992年出品的电影《羔羊医生》描述林过云的犯罪情节,由任达华饰演林过云。同年,自由人出版有限公司根据电影出版精装漫画《机密档案林过云》,由香港漫画家何志文执笔绘画,漫画内容同电影情节一样。 1993年电影《香港奇案之吸血贵利王》,吴启华饰演影射林过云角色的林过仁。电影《雨夜天魔》由吴镇宇饰演林过云。 1986年香港殿堂级摇滚乐队Beyond成员黄家驹,当年为了探索林过云的思路历程及对死亡的抽象,创作出了一首叫《Dead romance part2》的歌曲。 1991年香港出版社聚贤馆出版《残酷肢解案》一书,书中刊载大量林过云背景资料、从犯案到被捕案情,甚至刊登受害者肢体照。 1991年黄霑主持的亚洲电视节目《香港奇案》,根据个案改编成单元剧《香港奇案之雾夜屠夫》,单元剧与1992年电影《羔羊医生》一样由任达华饰演林过云(单元剧《雾夜屠夫》监制邓衍成正是电影《羔羊医生》的执行导演)。 1990年代无线电视法庭电视剧《壹号皇庭》系列里,就有根据这个案件改编的剧情。 2006年亚洲电视制作的奇案式剧集《香港奇案实录》,根据个案改编成单元剧《雨夜狂屠》,由吴岱融饰演林过云。 2010年美国犯罪刑缉频道,以林过云的连环凶杀案为题材,制作《Crime Investigation Asia - Jars Murderer》记录片。 网上流传1990年代《Yes!鬼世界》杂志写的虚构短篇鬼故事,绘影绘声虚构林过云在狱中有三个女鬼伺机报复的鬼故事,被网民误传为真人真事。 ",wiki_zh\AB\wiki_04 "蓝色宝石BBS 蓝色宝石BBS始建于1999年11月6日。最初由北方交通大学的几位在校学生因兴趣而建。曾一度成为校内最具人气的“民间”BBS站点。目前随着当初的网友大部分已经毕业,服务器已经转移到公众网。地址是bbs.bluegem.org。可以通过telnet(23端口)、ssh(2222端口)和web方式访问。 ",wiki_zh\AB\wiki_04 "鿔 鿔(Copernicium)是一种超重元素,化学符号是Cn,原子序是112。鿔会通过α衰变成为Ds,半衰期最长的鿔同位素为Cn,有29秒。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GSI),由和领导的研究团队在1996年首次合成出鿔。 在元素周期表中,鿔属于d区元素,同时也是锕系后元素。鿔和金的化学反应显示,它是一种易挥发的金属。计算显示,鿔与比它轻的同族元素有较大的差异。最显著的不同就是鿔会在失去7s电子层前先失去两个6d层的电子。因此,根据相对论效应,鿔会是一种过渡金属。通过计算,科学家还发现Cn能呈稳定的+4氧化态,而汞则仅能在极端条件下呈+4态,锌和镉则不能呈+4态。科学家也精确地预测了鿔从游离态到化合态所需的能量。 鿔只能在实验室中经人工合成,截至目前,科学家用不同的核反应合成了75个鿔原子。 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GSI),由西格·霍夫曼和维克托·尼诺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1996年首次合成出鿔元素。他们在重离子加速器中用高速运行的锌原子束轰击铅目标体,获得一颗半衰期仅为0.24毫秒的Cn原子(另一颗被击散)。制取该元素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formula_1 2002年重离子研究所重复相同的实验,再次得到一个鿔原子。2004年,日本一家研究机构也合成出了两个鿔原子。 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盟(IUPAC)在经过长期验证后,于2009年6月正式承认第112号元素的合成,并随后邀请霍夫曼领导的团队为112号元素提出一个永久名称。2009年7月17日,该团队提议将112号元素命名为""Copernicium"",缩写Cp,以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Copernicus)。他们称,将其命名为Cp的原因,是由哥白尼所提出的日心说与化学中的原子结构(卢瑟福模型)有很多相似之处。 Cp这个名称当时未获得IUPAC的正式承认。IUPAC在此后6个月的时间内进行审议,听取科学界的意见,并于2010年1月公布审议的结果。2009年9月,《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符号Cp曾用于镥元素(Lutetium)的旧称(Cassiopeium),现在在配位化学中亦用于指环戊二烯(茂,Cyclopentadiene)配位体。根据目前IUPAC对元素的命名规则,新元素的提议名称是不得与其他元素名称或符号重复的。考虑到上述情况,为了避免歧义,IUPAC已把提议中的符号Cp改为Cn(Copernicium)。 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离子研究所正式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所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在台湾,此元素之中文名称由国立编译馆化学名词审议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名词委员会开会讨论后决定命名为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12年1月确定了鿔的简体中文名称,获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后进入国家规范用字。 如鿔元素等超重元素都是在粒子加速器中用离子轰击轻元素,诱导核聚变反应而产生的。大部分鿔的同位素可用这种方式直接合成,但一些较重的则只发现于更重元素的衰变产物中。 核聚变反应根据所涉及的能量被分为“热聚变”和“冷聚变”。在热核聚变反应中,高能量的轻离子加速撞向质量高的目标体(多数用锕系元素),从而产生高激发能(约40至50 MeV)的复核,并可能释放3至5个中子。在冷聚变反应中,产生的原子核激发能(约10至20 MeV)相对较低,这降低了发生裂变反应的概率。原子核冷却到基态时,只释放一个或两个中子,因此产物的中子数可较高。此处所说的冷聚变反应有别于在室温条件下发生的核聚变反应(见冷聚变)。 1996年重离子研究所首次进行合成鿔的冷核聚变反应,并报告检测到两个Cn的衰变链。 formula_1 2000年,他们撤回了这项发现。在2000年重复进行的反应中,他们又合成了一个鿔原子。他们在2002年试图测量1n激发能时,因Zn束失败而未能取得结果。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于2004年证实了Cn的发现。他们进一步发现了两个Cn原子,并确认了整个衰变链的衰变数据。 Cn合成成功后,重离子研究所在1997年使用Zn进行了反应,以研究同位旋(富含中子)对化学产量的影响。 formula_3 科学家发现,用Ni和Ni离子合成𫟼同位素时能提高产量,因此开启了这项实验。由于没有检测到Cn的衰变链,所以截面限制在1.2 pb。 1990年,一些初步迹象显示,用能量为几个GeV的质子照射钨目标体后,形成了鿔的同位素。重离子研究所和耶路撒冷大学因此合作研究了下列反应。 formula_4 他们探测到一些自发裂变活动和12.5 MeV能量的α衰变,并将两者的源头指向辐射俘获产物Cn或1n蒸发残留物Cn。要证实这些结论,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1998年,俄罗斯杜布纳Flerov核研究实验室(FLNR)开始了一个研究项目:使用钙-48核的热聚变反应来合成超重元素。1998年3月,他们声称已经达到以下反应: formula_5 (""x""=3,4) 新合成的Cn自发裂变成较轻的核素,半衰期约为5分钟。 该产物的半衰期足够长,所以科学家首次开始针对鿔进行化学气态实验。2000年,杜布纳的Yuri Yukashev重复实验,但未能证实任何半衰期为5分钟的自发裂变。2001年重复的实验中,自发裂变产生的八块碎片积累于低温部分,这表明鿔具有类似氡的属性。不过,现在有些科学家高度怀疑这些结果的由来。为了确认鿔的合成,同一个团队在2003年1月成功地重复了反应,证实了衰变模式和半衰期。他们还能够计算出自发裂变活动质量的估值,约为285。这有助证实该同位素的发现。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团队在2002年进行反应时无法检测到任何自发裂变,计算的截面限制在1.6 pb。 2003至2004年,杜布纳的团队使用了「杜布纳天然气填充反冲分离器」(DGFRS)重复进行了反应。这一次,Cn以9.53 MeV进行α衰变,半衰期约为4分钟。研究人员也在4n通道中观察到Cn(释放出4个中子)。 2003年,德国重离子研究所也参与寻找长度为5分钟的自发裂变活动。和杜布纳团队的结果相似,他们也能够在低温部分探测到七块自发裂变碎片。然而,这些自发裂变事件之间并无关联,因此不是鿔原子核直接自发裂变产生的。这使科学家质疑鿔的化学特性是否真的和氡相似。在杜布纳团队公布Cn的不同衰变属性后,重离子研究所团队在2004年9月重复进行实验。他们无法检测到任何自发裂变事件,并计算出检测一个事件的截面限制,约为1.6 pb。 2005年5月,重离子研究所进行了物理实验,探测到单个Cn原子进行了短半衰期的自发裂变,这意味著存在未知的自发裂变分支。然而,杜布纳一开始已观察到数次直接的自发裂变事件,但他们假定没有探测到母核的α衰变。这些结果表明实际并不存在这个母核的α衰变事件。 2006年,保罗谢尔研究所和Flerov核研究实验室联合进行实验,以研究鿔的化学性质。实验证实了Cn的新衰变数据。他们在Fl的衰变产物中观测到两个Cn原子。实验表明,鿔具有12族典型的属性,是化学性质不稳定的金属。 重离子研究所的小组在2007年1月成功地重现了他们的物理实验,并检测到三个Cn原子,终于确认了Cn的确是经α衰变和自发裂变的。 长度为5分钟的自发裂变活动至今尚待证实。它可能源自一种同核异构体:Cn。其产量收到了具体生产方式的影响。 formula_6 Flerov核研究实验室小组于2004年研究了这个反应。他们无法检测到任何鿔原子,计算的截面限制为0.6 pb。该小组认为,这表明中子质量数会影响复核的蒸发残渣的产量。 科学家也曾在Fl的衰变产物中观察到鿔。𫓧目前有五种已知的同位素,全都会经α衰变成为鿔原子,质量数介乎281至285。其中质量数281、284和285的鿔同位素迄今只出现在Fl的衰变产物中。Fl本身也是𫟷或Og的衰变产物。至今已知的其他元素都不会衰变成鿔。 例如,2006年5月,杜布纳小组(联合核研究所)确定Cn是Og的α衰变链的最终产物。该产物经过自发裂变成为较轻的核素。 formula_7 formula_8 formula_9 于1999年科学家声称合成了Og,报告指出Cn以10.68MeV能量进行α衰变,半衰期为0.9毫秒。报告在2001年遭撤回。Og终于在2010年被合成,其衰变特性不符合此前的数据。 鿔是6d系的最后一个过渡金属,是元素周期表中12族最重的元素,位于锌、镉和汞下面。科学家预测,鿔与其他较轻的12族元素在属性上有显著差异。由于7s电子轨域的稳定加上相对论效应,6d轨域较不稳定性,因此Cn离子的电子排布很可能是[Rn]5f6d7s,这和同族元素是不同的。在水溶液中,鿔很可能形成+2和+4氧化态,后者更稳定。在较轻的12族元素里,+2氧化态是最常见的,而只有汞能呈+4氧化态,但极少见。唯一一个已知的四价汞化合物(四氟化汞,HgF)也只能在极端条件下存在。 类似的鿔化合物CnF、CnO预计将更加稳定。双原子离子中汞具有+1态,但是离子预计将不稳定,甚至不存在。 鿔有基态电子排布为[Rn]5f6d7s,所以根据构造原理,鿔应该属于周期表的12族。因此,它的属性应表现为汞的较重同系物,可与金等贵金属形成二元化合物。鿔的化学实验主要研究鿔在不同温度下在金箔表面的吸附作用,从而计算出吸附焓值。由于7s轨域电子相对稳定,鿔表现出类似氡的属性。实验同时形成了汞和氡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使科学家能够比较这些元素的吸附特性。 最初的化学实验使用了U(Ca,3n)Cn反应。实验检测到目标同位素的自发裂变,半衰期为5分钟。分析数据表明,鿔的挥发性比汞高,并似乎具有惰性气体的属性。然而,由于未能确定Cn同位素的发现,因此科学家对这些化学实验结果是持著疑问的。2006年4月至5月,Flerov核研究实验室和保罗谢尔研究所的联合团队在联合核研究所进行了𫓧的合成实验:Pu(Ca,3n)Fl,并在衰变产物中对Cn进行研究。该实验明确探测到两个Cn原子,并发现鿔和金会产生弱金属-金属键。这意味著鿔是具高挥发性的汞同系物,明确属于12族。 2007年4月,科学家重复进行了这条反应,又合成了三个Cn原子。该实验证实了鿔的吸附特性,结果表示鿔完全具有12族中的最重元素的应有属性。 ",wiki_zh\AB\wiki_04 "𫓧 𫓧(IUPAC名:Flerovium,化学符号:Fl)是一种化学元素。其符号为Fl,原子序为114。 科学家至今观测到约80个𫓧原子,其中50个是直接合成的,其余30个则是在更重元素(𫟷和Og)的衰变产物中发现的。所有衰变都来自Fl,一共5个质量数相邻的同位素。已知寿命最长的同位素为Fl,半衰期约为2.6秒,,将会是超重元素中寿命最长的原子核。 2007年进行的化学研究指出,𫓧的化学特性和铅非常不同。由于某些相对论性效应,它是第一种表现出惰性气体特性的超重元素。 1998年12月,位于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JINR)的科学家使用Ca离子撞击Pu目标体,合成一个𫓧原子。该原子以9.67 MeV的能量进行α衰变,半衰期为30秒。该原子其后被确认为Fl同位素。这项发现在1999年1月公布。然而,之后的实验并未能重现所观测到的衰变链。因此这颗原子的真正身份仍待确认,有可能是稳定的同核异构体Fl。 1999年3月,同一个团队以Pu代替Pu目标体,以合成其他的𫓧同位素。这次,他们成功合成两个𫓧原子,原子以10.29 MeV的能量进行α衰变,半衰期为5.5秒。这两个原子确认为Fl。其他的实验同样未能重现这次实验的结果,因此真正产生的原子核身份一样不能被确定,但有可能是稳定的同核异构体Fl。 杜布纳的团队在1999年6月进行实验,成功制成𫓧。这项结果是受到公认的。他们重复进行Pu的反应,并产生两个𫓧原子,原子以9.82 MeV能量进行α衰变,半衰期为2.6秒。 研究人员一开始把所产生的原子认定为Fl,但2002年12月进行的研究工作则将结论更改为Fl。 2009年5月,IUPAC的联合工作组发布鿔的发现报告,其中提到Cn的发现。由于Fl和Lv(见下)的合成数据牵涉到Cn,因此这也意味著𫓧的发现得到证实。 2009年1月,伯克利团队证实Fl和Fl的发现。接著在2009年7月,德国重离子研究所又证实Fl和Fl的发现。 2011年6月11日,IUPAC证实𫓧的存在。 Flerovium(Fl)是IUPAC在2012年5月30日正式采用的,以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格奥尔基·弗廖罗夫。此前根据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所产生的临时名称为Ununquadium(Uuq)。科学家通常称之为“元素114”(或E114)。2012年6月2日,中华民国国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学名词审译委员会暂定以𫓧作为该元素的中文名称。201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通过以𫓧为中文定名。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一个团队已表示有计划研究以下的冷聚变反应: Flerov核反应实验室在未来有计划研究在Pu和Ca反应中合成的较轻的𫓧同位素。 也有计划使用不同发射体能量再次用Pu进行反应,以进一步了解2n通道,从而发现新的同位素Fl。 下表列出各种可用以产生114号元素的目标、发射体组合。 第一次以冷聚变合成𫓧的实验于2003年法国国家大型重离子加速器(GANIL)进行,产量限制为1.2 pb时并没有合成任何原子。 杜布纳的一个团队于1998年11月首次尝试合成𫓧。他们探测到一个源自Fl的长衰变链。在1999年重复进行的实验再次合成了两个𫓧原子,这次则是Fl。团队在2002年进一步研究了这项反应。在测量3n、4n和5n中子蒸发激发函数时,他们探测到3个Fl原子、12个Fl原子及1个新同位素Fl原子。根据这些结果,第一个被探测到的原子是Fl或Fl,而接著的两个原子是Fl。2007年4月利用Cn来研究鿔的化学特性时,科学家再次进行这条反应。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和Flerov核反应实验室直接探测到两个Fl原子,这为对𫓧的首次化学研究打下基础。 2008年6月,科学家再用该反应来产生Fl同位素,以研究𫓧的化学特性。这次发现了一个𫓧原子,这得以确认它的属性类似于惰性气体。 2009年5月至7月,德国重离子研究所第一次研究了这个反应,再进一步尝试合成Ts。团队成功确认了Fl和Fl的合成与衰变数据,合成的原子中,前者有9个,而后者有4个。 杜布纳的团队首先在1999年3月至4月研究了这项反应,并探测到两个Fl原子。由于有关Cn的数据有冲突,所以科学家在2003年9月重复进行了该实验,以确认Fl和Cn的衰变数据(详见鿔)。他们通过测量2n、3n和4n激发函数得到了Fl、Fl和新同位素Fl的衰变数据。 2006年4月,保罗谢勒研究所和Flerov核反应实验室的合作计划曾使用过这项反应来产生Cn,以研究鿔的属性。在2007年4月进行的一项确认实验中,团队直接探测到Fl,并能够取得有关𫓧原子化学特性的最初数据。 2009年1月,伯克利的团队使用伯克利充气分离器(BGS)和新得到的Pu样本继续进行研究,通过以上反应尝试合成𫓧。2009年9月,他们公布成功探测到2个𫓧原子,分别为Fl和Fl,证实了Flerov核反应实验室取得的衰变数据,但是所测量的截面更低。 2009年4月,瑞士和俄罗斯的合作研究计划再次使用以上反应进行了对𫓧化学属性的研究,其中探测到一个Cn原子。 2010年12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团队公布发现了Fl原子,并观测到5个衰变产物的新同位素。 科学家也曾在𫟷和Og的衰变链中观测到𫓧的同位素。 在1999年发现Og的报告中,Fl是以11.35 MeV能量进行α衰变的,半衰期为0.58 ms。发现者于2001年撤回了这项发现。这个同位素最后是在2010年被合成的,其衰变属性和1999年报告中的不符,意味著撤回的数据是错误的。 2000年至2004年期间Flerov核反应实验室进行了几项研究Fl复核衰变属性的实验。他们所使用的核反应为Pu+Ca。结果显示,这些复核进行裂变时主要发射完整轨域原子核,如Sn。另一项发现是,使用Ca和Fe作为发射体的聚变裂变路径相似,这表示未来在合成超重元素时有可能使用Fe发射体。 第一次合成的𫓧同位素为Fl,它以9.71 MeV的能量进行α衰变,时长为30秒。之后的直接合成实验中并未被观测到这种现象。然而,在一次Lv的合成实验中,所测得的衰变链释放了9.63 MeV能量的α粒子,时长为2.7秒。之后其他的衰变都与Fl的相似。这很明确地表明,这些衰变活动都是来自于同核异构体的。近期实验中并未出现类似的活动,表示这种同核异构体的产量约为基态的20%,而第一个实验观测到的现象只是巧合。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进行更多的研究。 使用Pu作为目标的初次实验中,所观测到的Fl同位素进行衰变时放射能量为10.29 MeV的α粒子,时常为5.5秒。其衰变产物再进行自发裂变,时常符合先前合成的Cn。后来科学家再没有观测到同样的衰变活动(详见鿔)。不过,两者的相关性表示实验结果是非随机的,而合成方式是不会影响同核异构体的生成的。这些问题要经过更多研究才能解决。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𫓧的聚变核反应的截面和激发能量。粗体数据代表从激发函数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观测到的出口通道。 下表列出各种目标-发射体组合,并给出最高的预计产量。 MD = 多面;DNS = 双核系统; σ = 截面 对Fl不同同位素半衰期的理论估算与实验结果相符。没有裂变的同位素Fl的α衰变半衰期预计有17天。 根据宏观—微观理论,原子序114是下一个幻数。这意味著,该原子核呈球体状,而其基态将会有高和宽的裂变位垒,因此自发裂变部分的半衰期会很长。 当原子序为114时,宏观—微观理论表示下一个中子幻数为184,因此Fl原子核很有可能会是继Pb(原子序82、中子数126)之后下一个满足双重幻数的原子核。Fl位于理论预计的“稳定岛”的中央。然而,其他运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的计算显示,原子序120、122和126才是幻数。有一种可能性是,稳定性并不在单一数字上飙升,而是在原子序从114到126时都是较高的。 由于偶核效应,镆的轨域修正能量最低,因此裂变位垒最高。由于较高的裂变位垒,任何在这稳定岛上的原子核都只会进行α衰变,所以半衰期最长的原子核将会是Fl。半衰期预计很难超过10分钟,除非中子数为184的中子轨域实际比理论上预计的更稳定。另外,由于有奇数中子,Fl的半衰期可能会更长。 𫓧预计属于7p系,并是元素周期表中14 (IVA)族最重的成员,位于铅之下。这一族的氧化态为+IV,而较重的元素也表现出较强的+II态,这是因为惰性电子对效应。锡的+II和+IV态强度相近。铅的+II态比+IV态强。因此𫓧应该继续这一趋势,有著氧化性的+IV态和稳定的+II态。 𫓧的化学特性应与铅相近,能形成FlO、FlF、FlCl、FlBr和FlI。如果其+IV态能够进行化学反应,它将只能形成FlO和FlF。它也有可能形成混合氧化物FlO,类似于PbO。 一些研究指出𫓧的化学特性可能和惰性气体氡更接近。 2007年4月至5月,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与Flerov核反应实验室的合作计划研究了鿔的化学特性。第一项反应为Pu(Ca,3n)Fl,第二项反应为Pu(Ca,4n)Fl。他们将所生成的原子在金平面上的吸收属性与氡的属性作了比较。第一项实验探测到3个Cn原子,但同时也似乎探测到了1个Fl原子。这项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因为要移动生成了的原子需时大约2秒,𫓧原子应该在被吸收前已经衰变了。第二个反应产生了2个Fl原子和1个Fl原子。其中两个原子的吸收特性符合惰性气体的特性。2008年进行的实验肯定了这一重要的结果,所产生的Fl原子特性也符合先前的数据,表示𫓧和金发生交互作用时类似于惰性气体。 ",wiki_zh\AB\wiki_04 "江华条约 《江华条约》又称《江华岛条约》、《日朝修好条规》、《日鲜修好条规》、《丙子修好条约》,是大日本帝国与朝鲜王朝于1876年2月26日在江华岛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朝鲜逐步沦落为大日本帝国的半殖民地。 1875年9月,日本派出军舰云扬号航行到朝鲜西海岸测量海图,遭到朝鲜江华岛砲台守军砲击,双方发生交火,最后日本方攻陷炮台,史称“江华岛事件”(日本称「」,韩国称「」)。 《江华条约》共计12款,是朝鲜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本取得了自由勘测朝鲜海口、领事裁判权、贸易等权利。自此,朝鲜对外开放,外国商品进入朝鲜。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朝鲜为独立国及日本享有的领事裁判权等。 《江华条约》是日本「大陆政策」实践的开始。此政策以征服中国为中心,但征服中国的第一步是征服朝鲜,签订江华条约为以后日本吞并朝鲜做了铺垫。 ",wiki_zh\AB\wiki_04 "宋秀岩 宋秀岩(),籍贯天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女,汉族。中共中央党校毕业。中共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央委员。 长期在青海地区工作。历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海省委员会书记,海东地区副书记,青海省政府统计局局长,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理省长等职。2005年1月23日,被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当选青海省省长。是自1983年顾秀莲担任江苏省省长以来,中国的第二位女省长。并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10年1月12日,辞去青海省省长职务,调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2018年8月,改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wiki_zh\AB\wiki_04 "日韩合并条约 日韩合并条约(,),是由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大日本帝国代表寺内正毅于1910年8月22日签订的条约,将朝鲜的主权割与日本,同年8月29日公告,大韩帝国正式覆灭,归日本统治。 韩国和朝鲜方面认为,该条约是基于之前在日军逼宫的情况下朝鲜王朝国王签立的《乙巳条约》,故而两个条约「缔结时就是无效的条约」,签约时朝鲜纯宗亦拒绝签名;日本则认为日韩合并条约符合当时的国际法。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昭和天皇发表接受《波茨坦公告》后,大日本帝国无条件投降,由同盟军占领朝鲜,日本失去对朝鲜半岛的实质统治权。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降伏文书》,结束对朝鲜半岛的统治。合并条约后因1965年的《日韩基本条约》而失效。 在1905年第二次日韩协约之后,韩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1909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合并韩国的方针,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被韩国刺客安重根暗杀之后,主张立刻合并韩国的一派成为日本对朝鲜政策的主流。虽然韩国出现如李容九、宋秉畯等人为首的「一进会」主张日韩合邦。但是日本的目的是并吞韩国而非「日韩合邦」,不久统监府下了集会演说的禁止令,于1910年8月22日吞并朝鲜。 由于日韩合并条约的实行,大韩帝国宣告灭亡,大日本帝国的韩国统监府改制为朝鲜总督府,成为统治朝鲜半岛的机关;朝鲜总督府之后开始进行长达三十五年的殖民统治。韩国社会视之为国耻,称作“庚戌国耻”(),将条约缔结之日称为“国耻日”()。而赞成、协调签定日韩合并条约的八位韩国内阁大臣也被韩国人称为庚戌国贼。 ",wiki_zh\AB\wiki_04 "济物浦条约 《济物浦条约》(,)是朝鲜国与日本于1882年8月30日在济物浦(仁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由日方代表花房义质和朝鲜代表李裕元、金弘集在济物浦临时会馆签订。 条约签署的背景为朝鲜练兵局的士兵袭击日本公使馆的壬午兵变。该条约使日本获得了在朝鲜的驻兵权。 ",wiki_zh\AB\wiki_04 "第一次日韩协约 《第一次日韩协约》,又称《第一次韩日协约》、《日韩新协约》,是1904年8月22日朝鲜王朝(时称大韩帝国)和日本于汉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主要内容为韩国雇用由日本政府推荐的财政顾问和外交顾问及与外国缔结条约前要与日本协商等等。韩国代表为外部大臣尹致昊,日方代表为驻韩公使。 规定韩国雇用日本财政和外交顾问、与外国缔结条约前要与日本协商等。 ",wiki_zh\AB\wiki_04 "彭祖 彭祖(前1900年-前1100年),彭姓,名篯,一作翦,又名铿,或称篯铿。中国神话中的长寿仙人,传说中是南极仙翁的转世化身,并以享寿八百多岁著称于世。 彭祖,颛顼的来孙,父亲陆终是吴回的长子,母亲是鬼方首领之妹女𫝬,因擅长烹饪野鸡汤,受帝尧的赏识,受封于大彭,是为大彭氏国(今江苏徐州),又称彭铿,传说中是彭姓的祖先。自尧帝起,历夏、商朝,商代时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代时担任柱下史;娶妻四十九,生子五十四。传说活了八百年,是一位长寿之神。晋葛洪《神仙传》形容他:“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活身为事。”他的养生之道被后人整理成为《彭祖养性经》、《彭祖摄生养性论》传世。 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庄子、荀子、吕不韦等先秦思想家都有关于彭祖的言论;《史记》等史书也有关于他的记载;道家更把彭祖奉为先驱和奠基人之一,许多道家典籍保存着彭祖养生遗论。晋代医学家葛洪撰写的《神仙传》中还特别为彭祖立传,当时的君王派人向他求道,他只说:“吾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遭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失四十九妻,丧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荣卫焦枯,恐不度世。所闻浅薄,不足宣传。”晚年定居犍为郡武谋(今四川彭山县东),病故后葬于此,碑撰“商大贤墓”,今四川彭山县东不远处有彭祖祠。一说钱镠曾修建过彭祖墓、彭祖庙等。葛洪在《抱朴子》一书认为八百岁是彭祖出走时的年龄,得道成仙。又《释滞篇》里说彭祖为大夫八百年,然后西适流沙。 先秦时期,彭祖在人们心中是一位仙人。到了西汉,刘向《列仙传》把彭祖列入仙界,并称为列仙,彭祖逐渐成为神话中的人物。 唐朝人杨炯有《庭菊赋》:“降文皇之命,修彭祖之术,保性和神,此焉终吉。”《太平广记》写他:“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传言千岁,色如童子,步行日过五百里,能终岁不食,亦能一日九食”。 据《史记·楚世家》载:「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由于「氏」在上古多用作宗族的称号,因此可推测「彭祖」实际上是以其命名的一氏族。《史记》并记载了个彭姓氏族被封国于大彭等地。另一种说法,所谓彭祖年长八百是指大彭氏国存在的年限,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篇》之“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一句时,即发挥说:“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诸国:大彭、豕韦、诸稽。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就明确说明了这种情况。 ",wiki_zh\AB\wiki_04 "朴槿惠 朴槿惠(;IPA:[];),韩国第18任总统,前总统朴正熙之女,韩国宪政史上首位女总统,也是首位在大韩民国建国后出生的总统和首位“二代总统”。 朴槿惠1952年2月2日出生于朝鲜战争时期的韩国庆尚北道大邱市,1974年从西江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留学法国。期间,其母陆英修在1974年8月15日韩国光复29周年纪念典礼上被文世光杀害。由于朴正熙无意再娶,朴槿惠代替其母履行韩国第一夫人的职责。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被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枪杀后,她带着妹妹和弟弟从青瓦台搬回位于新堂洞的老宅。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她结束隐居生活正式进入政坛。此后她先后出任大国家党副总裁以及总裁,连续5次当选国会议员,2012年当选韩国第18任总统。 2016年12月9日,朴槿惠因崔顺实事件而被韩国国会通过弹劾,韩国宪法法院后于2017年3月10日以8票全数通过裁定弹劾成立,使她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因弹劾而下台的总统,也是继2016年8月31日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之后世界上第二位因遭弹劾而下台的女总统。 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朴槿惠因涉及收贿、滥权、干政、胁迫、泄密等多项罪行,先是遭收押拘留所、开除党籍,最后被判囚25年刑期。 朴槿惠1952年2月2日出生于朝鲜战争时期的韩国庆尚北道大邱市三德洞,战争结束后随家人搬往首尔。1963年12月朴正熙成为总统后,朴槿惠随父母搬进了青瓦台 。1964年从首尔奖忠小学毕业后,朴槿惠进入首尔圣心女子初中,1967年毕业,后进入首尔圣心女子高中。受她父亲的影响,朴槿惠立志要为韩国发展电子科技效力,因此选择报考电子专业。1970年高中毕业后,她考入西江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大学期间,她生活非常低调,全身心地学习功课,不参加过任何联谊活动,也不参加社交性的派对等。1974年,她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从该校毕业。 从西江大学毕业后,朴槿惠留学法国,选择先在格勒诺布尔提高法语水平。期间,她与一名加拿大留学生一起寄宿在法国当地一位单身母亲家庭。1974年8月15日,陆英修在陪同朴正熙出席韩国光复29周年纪念活动时被来自日本的朝鲜刺客文世光杀害。朴槿惠在接到韩国驻法使馆工作人员的通知后,便结束了短暂的法国留学回到韩国。 早在学生时期,朴正熙和陆英修就让朴槿惠参与一些外交场合,对外出访时也有时会让朴槿惠同行。1972年10月,年仅20岁的朴槿惠就代替繁忙的陆英修应邀出访了西班牙,用西班牙语朗读了5分钟的演讲稿,首次登上外交舞台。1973年1月,她再次代替陆英修出访夏威夷,参加那里的韩国移民10周年庆典活动。 1974年陆英修被暗杀后,由于朴正熙无意再娶,朴槿惠开始代替其母履行韩国第一夫人的职责,每天阅读、处理大量的民众来信,参与公益活动,出现国内外重大场合。1974年,她开始担任女童子军名誉总裁。她还展开了延续“新村运动”精神,旨在提高国民素质的“新心运动”。由于落后的医疗保险制度,许多低收入者生病后无法承担医院的治病费用。陆英修生前为救济穷人建立了“受惠免费诊疗所”。朴槿惠除了继续关照母亲所建了免费诊所外,还于1976年12月在圣洁教(基督教的一个教派)首尔神学大学开设了夜间医院。医生和大学医学院学生志愿在此义诊。老人免费治疗,一般群众只收取实际费用。夜间医院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前来就医的人人山人海。1979年,夜间医院改名为“新心医院”。朴正熙也偶尔会来医院查看,感受建立完整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性。1976年,韩国全面修订了原有的《医疗保险法》,规定1977年1月1日起,所有5人以上公司必须 强行入保。 作为第一夫人,朴槿惠还负责参与出席各种外事活动。期间,她得以与世界各国首脑和顶尖人物会面,并一直与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979年,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夫人罗莎琳·卡特访韩。由于卡特与朴正熙在韩国人权问题、驻韩美军去留等方面存在巨大分歧,双方的会见火药味非常浓。卡特甚至回绝了国宾礼遇,在驻韩美军宿舍就寝。朴槿惠借卡特总统与驻韩美军清晨一起慢跑为话题,与卡特夫人沟通韩国国情和保留驻韩美军的必要性,最终打破外交僵局,使朴正熙与卡特的会谈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被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枪杀。朴槿惠在9日国丧后带着妹妹和弟弟搬出了青瓦台,回到新堂洞的老宅。全斗焕通过双十二政变掌握大权后,为了有别于朴正熙,开展了批判朴正熙独裁的政治运动。许多原先朴正熙的支持者也转而攻击、诬陷朴正熙。朴槿惠三姐弟连续六年都没敢在朴正熙的祭日举行公开的拜祭仪式。为了让世人对父亲有个公正的评价,朴槿惠开始了“父亲追悼事业”。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出版了《民族的领导者》一书,并录制了电影《祖国的灯光》。渐渐地,媒体开始出现对朴正熙的正面评价。1982年,她短暂担任了岭南大学理事长的职务,但由于政治圈的压力,被迫放弃。她担任了母亲陆英修生前育英财团理事长的职务,后于1990年将此职位转让给了妹妹朴槿令。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韩国。经济危机中,许多韩国人开始怀念朴正熙的时代,期望第二次汉江奇迹的出现。1997年12月10日,在第15届韩国总统大选的前8天,离开青瓦台18年的朴槿惠,决定结束隐居生活正式步入政坛,支持大国家党(可追溯到朴正熙所建的民主共和党)候选人李会昌。在1998年4月的第二次补缺选举中,朴槿惠被大国家党推举参加补选。打出“为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尽一点力”口号的朴槿惠在大邱达城以压倒性优势当选国会议员。同年4月9日,朴槿惠首次在国会发言。 2000年5月,朴槿惠在大国家党全党大会上当选副总裁。由于其政党改革受阻,朴槿惠2002年退出大国家党,另起炉灶成立“韩国未来联合党”。2002年5月,朴槿惠应邀出访朝鲜,得到金正日的接见。金正日为她安排了从北京到平壤的专机,并安排她下榻于百花园迎宾馆2000年金大中访朝时住过的房间。访问结束后,她经板门店回韩国。2002年韩国第16届总统选举前夕,朴槿惠在大国家党党首李会昌的邀请下,重归大国家党支持李会昌竞选总统。不过李会昌再次选举失败,后退出政坛。卢武铉就任韩国总统后,大国家党非法政治献金丑闻被曝光,被韩国国民冠以“运钞车党”的罪名,国民支持率直线下降。时任党首崔秉烈被迫引咎辞职。 2004年3月23日,朴槿惠在大国家党临时大会上击败其他四位候选人当选大国家党党首。为消除大国家党在民众“运钞车党”的恶名,朴槿惠将她入职的第一天定为赎罪日,摘掉了党部大楼的“大国家党”的铜匾,向国民赎罪,用汝矣岛中小企业展示用地搭起的帐篷作党部。当天,她还参拜了国立墓地,在明洞圣堂、曹溪寺和永乐教会出席了天主教、佛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忏悔仪式。由于大国家党贪污、腐败、性骚扰、假公济私等丑闻,有媒体民调显示大国家党在2004年4月15日的国会选举中可能只能拿到两个席位,最多也不会超过50个席位。为挽回局面,朴槿惠在3月30日晚含泪发表了极具感染力的电视演说。最终大国家在选举中获得了121个席位,成为韩国第二大在野党。 2006年5月20日,朴槿惠在首尔新村地区现代百货商场门前为候选人吴世勋参加首尔市长选举造势演说,忽然遭到一名男子袭击。朴槿惠脸部被该男子手中的文具刀割开11公分的大口子,鲜血直流。但她神色镇定,只是用手按住伤口,还要继续讲话。之后,她被送往医院手术住院。此次袭击险些要了朴槿惠的命,如果伤口再向下一点,就会碰到颈动脉,再深0.5厘米就会切断面部神经,导致面部麻痹。5月29日,朴槿惠不顾大家反对执意出院,脸上带着胶布前往大田、首尔为大国家党演说拉票。此次遇袭事件给予执政党很大的冲击,而且平息了大国家党的丑闻。在5月31日的地方选举中,大国家党大获全胜,赢得了包括大田、首尔在内的12个地区的胜利。 2007年6月11日,朴槿惠宣布竞选大国家党第17届总统候选人,并辞去党代表的职务。她的竞争对手是前首尔市长李明博。两人开始了“70天党内血战”。8月20日,李明博最终以领先1.5%的微弱优势战胜朴槿惠,当选总统候选人。 2011年,大国家党在首尔市长地方选举失利后一蹶不振。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的支持率也急剧下降。大国家党党首洪准杓因所谓的大国家党攻击总统选举委员会网站“DDOS风波”被迫引咎辞职。2011年12月,担任大国家党非常对策委员会委员长的朴槿惠进行了改革。除人事变更外,她还将大国家党改名为“新国家党”,并将大国家党的象征色由蓝色改为象征2002年世界杯年轻浪潮的红色,以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 2012年7月10日,朴槿惠正式宣布参加2012年韩国第18届总统选举。作为前总统朴正熙的女儿,她得到了保守派和部分中老年人的支持。但由于自由派和年轻人视朴正熙为独裁者,朴正熙女儿的身份也使她遭到质疑。李明博留下的烂摊子也人们对朴槿惠所在的新国家党产生不满和不信任感。朴槿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民主统合党候选人文在寅和无党派候选人安哲秀,以及统合进步党候选人李正姬。文在寅与安哲秀的对策是联合在一起对付朴槿惠。2012年11月23日,安哲秀最终决定退出竞选,并表示支持文在寅。 2012年11月27日,第18届韩国总统选举正式拉开帷幕。由于李正姬在首轮电视辩论会上称韩国政府为“南部”政府,损害韩国“正统性”,12月10日韩国国民金某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其提起诉讼。迫于压力,李正姬于12月126日宣布退出竞选。经过激烈的角逐,朴槿惠最终战胜文在寅当选韩国第18任总统,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的首位女总统。韩国中央选举委员会在12月20日宣布的投票结果是朴槿惠获得了51.6%的选票,文在寅的得票率是48%,是韩国1987年总统直选以来首位得票率超过半数的当选总统,也是韩国首位工科出身的总统。 2013年2月25日,上午10点在首尔的国会前广场前,朴槿惠正式宣誓就任第18任韩国总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泰国总理英拉等外国政要,以及约7万名韩国官员及国民参加了她的就职典礼。她在就职演说中表示,将「顺应民意,实现韩国经济复兴、国民幸福、文化昌盛的伟大梦想,为建设一个国富民安的大韩民国而不懈努力」。时隔34年,朴槿惠重归青瓦台。 上任伊始,朴槿惠提出了“国民幸福”的三大核心课题:“经济民主化——就业——福利”。经济民主化是指通过建立公正、透明的市场经济秩序,以最大保证社会的公正性。第二个课题是通过提高传统产业与服务业的竞争力,为那些想要通过工作实现梦想的人,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第三个课题是建立符合韩国国情,对国民有实际帮助的终身福利制度。 就任以后,她为了实施自己的国政目标,对青瓦台和政府组织进行了改编,新设了未来创造科学部、海洋水产部,并重新引进经济副总理制度,外交、安保和国防由国家安保室长,经济、社会、福祉则由经济副总理来掌管。在缓解韩国社会内部的矛盾,实施共存和相生文化方面,2013年6月17日成立了“国民大统合委员会”,2013年6月5日发表了经济复兴和创造工作岗位的核心方案“创造型经济”的实施计划。 在对朝政策方面,朴槿惠不是像李明博那样一味地倾向于强硬态度,而是推行“朝鲜半岛信任进程”。不过,朝鲜认为朴槿惠的政策只是李明博“无核、开放、3000构想”政策的翻版。2013年3月11日,美韩进行了针对朝鲜的名为“关键决断”联合军演,对朝鲜刺激很大。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为此宣布从韩美联合军演的3月11日起,《朝鲜停战协定》全面作废。3月27日,朝鲜又切断了西海地区的韩朝军事热线。之后,开城工业园区也曾一度关闭。2016年2月10日,韩国在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和发射“光明星4号”卫星后,宣布全面中断韩朝仅存的经济合作项目开城工业园区,双方关系陷入僵局。 韩美关系在朴槿惠担任韩国总统期间,继续得到巩固。2013年5月7日,朴槿惠访美期间,双方将韩美同盟从“全面战略同盟关系”提升为“全球伙伴关系”。2014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对韩国进行了回访,并归还了9枚朝鲜王朝印章。 朴槿惠热爱中华文化。在她执政前期,韩中关系关系稳步发展。2013年6月27日至6月30日,朴槿惠在出任韩国总统于5月首访美国后出访中国,打破了历届韩国新总统就职后出访美、日、中、俄的惯例。在她访华期间,双方发表了《韩中面向未来联合声明》。中方对朴槿惠提出的“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给予了赞赏和支持。6月29日,她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迈向新的20年的韩中两国信任之旅”的演讲。在朴槿惠的建议下,中国在哈尔滨火车站修建了安重根义士纪念馆。2016年起随著朝鲜核子试爆逐渐成熟化,朴槿惠决定部署萨德反飞弹系统。由于其雷达潜在有探测到中国的能力,遭到中方反对,两国开始有交恶迹象。 在韩日关系上,朴槿惠强调历史认识对双方建立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2015年12月28日,两国达成,日本为韩国政府设立的慰安妇受害者援助基金会提供10亿日元的财政预算。不过,此协议因没能将日本强征慰安妇定性为战争罪行而遭到韩国慰安妇组织和媒体的批评。2016年11月,朴槿惠不顾在野党反对,命令国防部缔结,也在韩国社会引发反对声浪。 然而,2016年10月爆出朴槿惠密友、亲信崔顺实的干政事件后,本就平凡的支持率随之迅速暴跌至个位数,是韩国总统史上新低,继续施政的机会不高,民众要求辞职。11月4日,朴槿惠发表电视直播讲话,就好友崔顺实“幕后干政”事件表达立场。其后朴槿惠面临被韩国检方搜查指控。她声称:「如果国民要求的话,为查明真相,将诚实配合检方调查」,但却一直拒绝法院传唤,并以可能泄漏国家机密为由,力阻检方进入青瓦台搜查。 2016年12月9日,韩国国会以赞成234票、反对56票、弃权2票、无效7票通过总统弹劾案,其职权即时停止,总统职务由黄教安代理;2017年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以8票全数通过裁定弹劾成立,是大韩民国史上首位因弹劾而下台的总统,也是第六共和国体制下首位未能做完任期的总统,以及继2016年8月31日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之后世界上第二位因遭弹劾而下台的女总统。 2017年3月31日,朴槿惠因涉及收贿868亿韩元(约7700万美元、5.23亿人民币、22亿新台币)、滥权、胁迫、泄密等多达13项罪行,检方认为朴槿惠涉案重大且有毁证之虞,于当地时间凌晨3点被法院裁定收押,这也是继全斗焕与卢泰愚之后第三位遭收押的总统,随即送往首尔拘留所,囚衣番号503。 2017年10月20日,自由韩国党召开会议作出要求朴槿惠退党的处分决定。2017年11月3日,自由韩国党正式开除她的党籍。 2018年4月,朴槿惠因滥权贪贿等16项罪名被判囚24年。同年7月中,她再因收受资金及干预选举等罪名,被增加监禁8年及罚款,令其总刑期增至32年。换言之,若朴氏没有获特赦或扣减刑期,她将需要被监禁至98岁才能出狱。同年8月,干政案二审宣判,朴氏被加刑至判囚25年。崔顺实则被判20年。 2016年10月16日 《韩国日报》报导:朴槿惠办公室对「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出公文,对9,473名文化圈人士(包括演员、导演与制片)取消一切资金补助与拍摄协助,包括有「国民影帝」之称的宋康昊(因演出《正义辩护人》男主角,讽刺独裁者全斗焕)、影后金惠秀与名导演朴赞郁等。黑名单列出9,473名,特检调查过程中发现前文观部部长赵允旋和前青瓦台秘书室长受朴槿惠总统的指示制作了文艺界黑名单,并以滥用职权罪拘留起诉。另一方面,朴槿惠政府则通过积极向亲政府团体支援,把亲政府团体列为白名单。 这些艺人曾批评韩国政府在世越号沉没事故上处理失当、包庇及隐瞒真相,或在总统选举支持对手文在寅和首尔市长选举支持朴元淳。 2016年10月12日,首尔特别市长朴元淳主张若黑名单属实,则应弹劾朴槿惠总统。此后随着崔顺实-{干}-政事件的爆发,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了反-{}-朴槿惠的示威。赞成罢免朴槿惠的相关人士则认为黑名单事件可作为罢免事由。 2016年12月9日,针对朴槿惠的弹劾诉讼案通过,总统权力被停止。2017年3月10日,朴槿惠被罢免。 朴槿惠2016年10月承认,曾向闺中密友崔顺实泄露演讲稿等官方机密文件,她为此向全国人民鞠躬道歉。中央东洋广播公司(JTBC)前一日突然深夜报导,崔顺实曾先拿到总统演讲稿,而且可能还修改部分内容。该报导已经证据确实,据信是检调在崔顺实办公室电脑中搜查到的200个档案被人放风给媒体,逼迫朴槿惠必须承认。南韩「中央日报」隔日也在头版报导,崔顺实事前收取到朴槿惠总统演讲稿等44份机密文件,并进行修改,但她未在政府任公职,却得到甚多实质权力,违反了法律及民主。事后朴的支持度降至17%低点,一周后又降至5%。 2016年10月至11月期间,首尔清溪川广场及釜山、蔚山等各地均爆发过万名民众大规模集会,要求朴槿惠下台。11月12日,韩国首尔出现超100万的,韩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示威。韩国法院更破天荒批准在青瓦台周遭的集会申请。朴槿惠爆出「闺密干政」丑闻后遭到国民反弹,支持度跌至个位数,打破总统最低民调纪录,其年轻人支持度为0%。不仅多达百万人游行要她下台,连执政党内部亦有声音要求其退党,部分党员退党以示抗议。而执政党的「反-{朴}-派」领袖、前党魁金武星更带头表明推动进行弹劾。 朴槿惠至今未婚,亦无子女,性格沉着冷静,加之“朴正熙之女”的显赫烙印使其立志成为韩国的撒切尔夫人。韩国媒体称,朴槿惠一生独身,被称为“嫁给韩国的女人”。 中国大陆、香港的一些媒体纷纷强调朴槿惠和中国之间的渊源。而其父朴正熙曾以总统身分访问台湾。朴槿惠与中华民国颇有渊源,涉足政坛前的1987年7月获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名誉文化博士学位,2001年又在中国文化大学修完最高产业战略课程。 2013年7月30日,正在休假的韩国总统朴槿恵在Facebook上晒自己的度假休闲照,女强人也是需要休息的,她称,在这里回忆起和家人度假的美好时光。位于庆尚南道巨济市的猪岛,自1954年至1993年一直是韩国总统的度假地,目前是军方管理全岛,便于警卫工作。据悉,1967年7月还是圣心女高1年级学生的朴槿惠和家人曾在猪岛海边度假,朴槿惠的比基尼照片就是当时留下的。这次朴槿惠登出了5张在度假地拍摄的照片,同时上传了题为《记忆中的猪岛》的文章。朴槿惠写道:“任时光流逝,猪岛风光依旧……和平的美景让人心醉。远离世俗的繁复,找回内心平静,漫步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白沙滩……”朴槿惠还写道“35年有余的岁月,猪岛一直占据着内心一角,重游留有父母记忆的故地,难掩思念之情。”既然是“35年有余”,朴槿惠应该是在离开青瓦台之前的上世纪70年代末来过猪岛。 ",wiki_zh\AB\wiki_04 "朝美修好通商条约 《朝美修好通商条约》是朝鲜王朝与美国于1882年5月22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朝鲜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本条约在中国、朝鲜和美国三国互动、协商的情况下达成。朝鲜王朝在1870年代以前实行锁国政策,但在1876年,日本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成功打开朝鲜的国门。此后西方列强纷纷进入,《朝美修好通商条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签定的。在协商中,中国清朝代表李鸿章要求在条约中载入“朝鲜是中国属邦”一句,但由于受到美国代表薛斐尔的反对,后决定朝鲜政府在该条约外,另外发布照会表明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 条约共十四款,由汉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缮写。 ",wiki_zh\AB\wiki_04 "第三次日韩协约 《第三次日韩协约》,又称为《第三次韩日协约》、《韩日新协约》、《丁未条约》、《丁未七条约》,是日本与朝鲜王朝(时称大韩帝国)于1907年7月24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海牙密使事件后,日本于1907年7月18日逼朝鲜高宗退位。因乙巳条约已失去外交权,而沦为日本的保护国的大韩帝国,再因此条约,高级官吏任免权落入日本在韩国的统监手上(第四条),韩国政府官吏可由日本人出任(第五条)。至此韩国的内政完全落入日本的管辖之下。该协约的未公开部分还规定解散大韩帝国军,及丧失司法权与警察权。 大韩帝国的七位内阁大臣对条约签订表示赞同,因而被韩国人民视为卖国贼,合称“丁未七贼”。 ",wiki_zh\AB\wiki_04 "日韩议定书 日韩议定书,又称韩日议定书或朝日公使同盟,是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为确保其势力范围而与大韩帝国共同签署的中立主张条约,由日本特命全权公使林权助与韩国外部大臣李址镕在1904年1月签定,合共有六项内容。这是一条不平等条约,原因是当时的韩国是在皇城受到攻击、皇宫被占领时,在日本的胁迫下签署的。条约于同年2月23日生效。 日俄战争爆发,大韩帝国于公元1904年(即明治37年)1月21日发表中立宣言,并先后得到了清朝、英国、法国及德国的承认。考虑到朝鲜半岛在日俄战争中,对日本的补给线的重要性,为确保日军的通行权,日本帝国在同年2月8日无视韩国的中立宣言,宣称「考虑到大韩帝国在甲午战争发生时,未有采取中立的立场」,所以在仁川登陆,旋即进驻韩国首都汉城(即今日的首尔江北地区),并占领了皇城,胁迫韩国签署议定书。 一方面日本仍约定保持韩国的独立以及皇室的安全,但取得多项利权,包括日本有对韩国施政的施政忠告权」以及韩国被第三国入侵时的「保护义务」,韩国主权受损。 议定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此不平等条约成为后来韩国被并入日本的开端。此后又陆续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包括第一次日韩协约、第二次日韩协约、第三次日韩协约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韩民国与日本于1965年6月22日签订《韩日基本条约》的第二条确认:包括《韩日议定书》在内,所有在1910年8月22日或以前,由前大韩帝国与前日本帝国间所缔结的所有条约,均一律不再生效。 ",wiki_zh\AB\wiki_04 "朕 朕是第一人称或第一人称所有格,即“我”或「我的」的意思,例如屈原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在中国古代专作皇帝自称,但在商周时代天子却多自称予一人。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 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谷”、“寡人”,称「王」者亦可自称「本王」,随着秦朝建立,嬴政创立皇帝尊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这个称谓从此一直作为中国元首(即帝王)的自称,直到二十世纪中国帝制终结。《说文解字注》:“赵高之于二世,乃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段玉裁:比附朕字本义而言之,遂以亡国,凡说文字不得其理者,害必及于天下。赵高,王安石是也。”《释诂》曰:『朕,我也。』此如卬吾台余之为我,皆取其音,不取其义。其字义为:缝隙,《考工记图·函人注》:舟之缝理曰朕。《周礼·考工记》:视其朕,欲其直也。亦作征兆解,如《庄子·应帝王》:体尽无穷,而游无朕。《鬼-{谷}-子》:变化之朕焉。故古有朕兆、朕垠、朕迹的写法。朕这字原从舟,篆文隶书化后才从月。-{关}-在甲骨字及金文,是双手掌一船舵或桨,篆文把舵桨写成火,隶书再简化成-{关}-。 「朕」一般只能用作皇帝的自称。例如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割据局面出现,曹操只是魏王,即使实际掌握军政大权,仍只能自称“孤”或“本王”;汉献帝才可自称为“朕”。 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汉字文化圈的其他国家日本、大韩帝国、越南的皇帝也使用「朕」这个称呼,如终战诏书里面昭和天皇就自称为朕,大越史记全书里面越南各朝皇帝的文书也都自称为朕。不过现在的日本天皇明仁一直自称“私”()。现代,有时翻译在其他外国君王(尤其是古代君主)的言论时,也会选用「朕」作为对应其自称的对应字,如法王路易十四世之名言:「朕即国家」。 ",wiki_zh\AB\wiki_04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业银行、农行,,缩写:AB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资产在中国内地银行排名第三。2014年起,金融稳定理事会连续三年将农行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2016年,农行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位列第29位;在2018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位列一级资本第4位,2180亿美元。 中国农业银行最早起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根据彼时需要曾被多次撤销和恢复。 2012年,中国农业银行11日发布公告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及纽约金融服务局已分别批准该行设立纽约分行的申请,农行纽约分行正式获批。 2013年农银人寿在北京正式挂牌。 2013年,迪拜金融服务局批准中国农业银行在中东地区阿联酋迪拜设立分行的申请。同年,在东京设立分行的申请,亦获日本金融厅正式批准。 早期的中国农业银行,是作为专业银行支援农村经济建设和改革。1984年6月1日,农行引进首笔来自世界银行的贷款。在1994年4月,农行向新组建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划转了绝大部分政策性业务,至此,农业银行不再以政策为主。到了1996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行不再领导管理农村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脱离行政隶属关系,逐渐向国有商业银行靠拢。进入21世纪后,农业银行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并于2010年成功上市。 截至2016年末,农行位于中国大陆的分支机构共计23,682个,包括总行本部、总行营业部、3个总行专营机构,37个一级(直属)分行,365个二级分行(含省区分行营业部),3,506个一级支行(含直辖市、直属分行营业部,二级分行营业部)、19,714个基层营业机构以及55个其他机构。境外分支机构包括10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处。本行拥有14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内9家,境外5家。 ",wiki_zh\AB\wiki_04 "色佛尔条约 色佛尔条约(Traité de Sèvres)是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在1920年8月10日签订的一项条约,属于1919年巴黎和会系列条约的一部份。内容主要为削弱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及国力,防止它再发动对外扩张的战争。 该条约被普遍认为是侧重协约国(尤其是英国、希腊和亚美尼亚等国)的利益,而对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人十分苛刻。由凯末尔率领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对条约作出了否定,并与依据条约占领小亚细亚的亚美尼亚、希腊和法国军队战斗,是为土耳其独立战争。 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最后战胜,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取代奥斯曼帝国政权,并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因此色佛尔条约成为巴黎和会各条约中唯一尔后被完全取代的条约。 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属同盟国阵营,于1918年战败,并与协约国签订《穆德洛斯停战协定》。协约国在签订该协定后便开始侵占奥斯曼帝国领土。希腊自西面登陆伊兹密特并向内陆挺进,而法国和亚美尼亚亦分别自南、东两面进入小亚细亚。而在协约国阵营中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法国及意大利于战时、战后进行了多次磋商,逐步确定了它们从奥斯曼帝国获取的利益。 1920年4月22日,协约国邀请奥斯曼帝国政府派出代表参加巴黎和会。帝国政府派出前首相艾哈迈德·铁菲克参加。当铁菲克于1920年5月20日得悉协约国的要求后,认为有关条款过于苛刻,拒绝继续讨论。帝国政府得悉此事后,撤换了铁菲克,改派当时的首相菲利特(Damat Ferid Pasha)率团赴巴黎继续和谈。至同年7月22日,菲利特把与协约国达成的协议带回伊斯坦堡。苏丹穆罕默德六世随即召开内阁会议,有关协定获与会者一致通过。 1920年8月10日,菲利特与另外三名代表于法国的色佛尔与协约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内容如下: 以凯末尔为领导的土耳其的民族主义者于安卡拉成立了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会认为色佛尔条约损害土耳其人利益和主权,对之不予承认。在色雷斯及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军民则发起反抗,并成立「护权协会」。 由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在小亚细亚进行激烈反抗,协约国于1921年2月21日至3月12日,在伦敦召开和会,同时邀请了奥斯曼帝国及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参加。大国民议会于会上要求废除《色佛尔条约》,未获接受,惟仍与英国达成换俘的安排,让囚禁于马尔他的伊斯坦堡国会议员返回土耳其。 同年9月,土耳其军队于沙卡利亚河击败希腊军队,法国和意大利随即宣布不承认色佛尔条约,并与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议和。 1922年,土耳其在对希腊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协约国同意废除《色佛尔条约》,并于瑞士洛桑重新展开和谈。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了《洛桑条约》。 奥斯曼政府代表土耳其签订此条约的行动,增加了土耳其民众对苏丹的反感,并被认为是苏丹制于1922年被废除的原因之一。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条约的苏丹穆罕默德六世、首相菲利特与一同签订条约的铁菲克等人都被列为不受欢迎人士。他们大部份人终其一生都在海外流亡,只有铁菲克在1943年获特赦返回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把《色佛尔条约》签订之日(8月10日)定为国耻日。 有历史学家认为,《色佛尔条约》以协约国利益为先,其次是希腊和亚美尼亚的利益。不仅土耳其的实际情况被忽略,即使是战时英国对土耳其境内阿拉伯人作出的自治承诺亦未被完全兑现。 其中一些人甚至认为《色佛尔条约》比其他一战条约( 如《凡尔赛条约》) 更为苛刻。这些人指出,土耳其最富庶的地区几乎都被割让,关税和司法权亦被剥夺。另外,土耳其损失的领土不只比邻国保加利亚,甚至连土耳其人自己居住的地方都未能完全保有 (反观领土减削最严重的奥匈帝国亦能保住大部份德语族为主的中心地带)。 持以上观点的论者认为,造成这种不公的主因是,西方人对伊斯兰教徒和土耳其人的敌视比基督徒为大(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和德国都是基督教国家)。而英、法、意等国都希望在中东获取利益。 ",wiki_zh\AB\wiki_04 "三氯化硼 三氯化硼(),是一种有强烈臭味的气体,用于制各种硼化合物,也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硅酸盐分解时的助溶剂以及对钢铁进行硼化等。 硼和卤素反应产生硼的三卤化物。但在工业上,三氯化硼是以氧化硼与碳在500 ℃中直接氯化制得。 ",wiki_zh\AB\wiki_04 "五氯化锑 五氯化锑是一种有恶臭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常因混有杂质而显微黄色,遇水发生强烈水解。通常用于检验生物碱和铯,并用作有机氯化时的载体。它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路易斯酸,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五氟化锑。 五氯化锑可通过将氯气通入熔融状态下的三氯化锑反应制得: ",wiki_zh\AB\wiki_04 "廖世承 廖世承(),字茂如。教育家。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 191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高等科,1919年获布朗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同年回国,执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国立东南大学(后更名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任教育科(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暨附属中学主任。1927年后任光华大学副校长兼附属中学主任,其间在抗战时期任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院长。1949年,任光华大学校长。 1951年起历任华东师范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副校长,后任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后与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合并为上海师范学院)院长、上海师范学院一级教授、院长等职。 1919年回国后,廖世承和徐养秋、陈鹤琴、孟宪承、俞子夷、程其保等人汇集在南京高师和东南大学教育科,成为郭秉文、陶行知倡导的中国教育科学化的试验先驱人物。廖世承任南京高师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学主任,开展教学改革试验,使附中成为中国现代中等教育实验的中心。当时的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今南师附中),为全国最有声望和报考最踊跃的中学,师资水准之高、阵容之强在中国中学史上堪称空前绝后,培养出了李国鼎、周鸿经、巴金、胡风、屈伯川、徐克勤、周同庆、余纪忠、孙元良、刘晓等众多各界杰出人士。廖世承在东大附中主持的教育试验成果,为壬戌学制的中学教育学制提供了范本。 ",wiki_zh\AB\wiki_04 "溴化钾 溴化钾,分子式:KBr。它是一种白色稍具潮解性的晶体或粉末。易溶于水,在乙醇中微溶。可以用作神经镇静剂。 标准状态下,溴化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在稀溶液中,溴化钾显甜味,稍浓则显苦味,极浓时显咸味(主要是因为钾离子的存在;溴化钠在任何浓度下皆显咸味)。浓溴化钾溶液强烈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呕吐(这也是任何可溶性钾盐的性质)。 溴化钾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完全电离并呈中性。常用来提供溴离子——如下重要反应可生成用于照相术的溴化银: 水溶液中的溴离子Br可与部分金属卤化物生成配合物,如: 传统制法为铁溴法:先用过量溴单质与铁屑在水中作用生成十六水合八溴化三铁(FeBr·16HO),再同沸热的碳酸钾溶液作用,滤去四氧化三铁沉淀后浓缩结晶即得: ",wiki_zh\AB\wiki_04 "溴酸钾 溴酸钾是一个无机盐,室温下为无色晶体,分子式为KBrO。 其在发酵、醒发及焙烤工艺过程中起到一种氧化剂的作用,使用了溴酸钾后的面粉更白,制作的面包能快速膨胀,更具有弹性和韧性,在焙烤业被认为是最好的面粉改良剂之一。溴酸钾有致癌性,现在已被许多国家(如欧盟)禁用,但在美国仍允许使用。溴酸钾在足够长的烘烤时间和温度下会耗尽,但是如果在面粉中添加的太多就会有残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5年5月30日发布《2005年第9号公告》称,根据溴酸钾危险性评估结果,决定自2005年7月1日起,取消溴酸钾作为面粉处理剂在小麦粉中使用。在此之前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使用溴酸钾的食品可以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KBrO是一种强氧化剂,酸性溶液其氧化还原半反应和标准电极电势为: 溴酸钾易提纯,可作为基准物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其浓度可用间接碘量法标定: 接下来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SO标准溶液滴定。 酸性溶液可用KBrO标准溶液直接滴定As(III)、Sb(III)和Sn(II)等还原性物质。但溴酸钾主要用于测定有机物。溴可与很多有机物发生定量反应(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但其水溶液不稳定,不能用作标准溶液。因此在溴酸钾标准溶液中加入过量KBr并酸化,可生成等计量的Br,相当于Br标准溶液: 例如溴酸钾法测定苯酚时,先加入过量KBrO-KBr标准溶液并酸化,使苯酚溴化生成2,4,6-三溴苯酚和白色2,4,4,6-四溴环己二烯酮沉淀(三溴酚溴)。然后加入过量I还原过量Br为Br及三溴酚溴为三溴苯酚,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即可间接求出样本中苯酚的含量。 ",wiki_zh\AB\wiki_04 "碘化钾 碘化钾(实验式:KI),俗称钾碘。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用于制备有机碘化物等,并用作化学试剂。 碘化钾是一种离子化合物,KI。该化合物在工业中可通过氢氧化钾和碘反应进行制备。 由于碘属于温和的还原剂,因此碘离子I 可被强氧化剂如氯气等氧化为I单质: 该反应可用于天然产物当中提取碘。空气也可以氧化碘离子,当KI样品长期放置后用二氯甲烷淋洗可以发现萃取层的颜色为紫色(碘单质溶于有机溶剂的颜色)。当处于酸性环境中,氢碘酸(HI)是一种强还原剂。 如同其他的碘盐,KI和单质碘反应可以形成I: 不同于I,I盐易溶于水,并且可以通过该反应使碘用于氧化还原滴定。KI水溶液,即“Lugol溶液”,可用于消毒剂和黄金表面的腐蚀剂。 碘化钾中的碘离子可与银离子形成深黄色的沉淀碘化银(见光分解,可用于制作高速摄影胶片),故可用硝酸银来检验碘离子的存在。 KI在有机合成当中是一种碘源。一种有用的应用是通过芳香重氮盐来制备碘代芳烃。 另外,碘化钾作为碘源的一种还可用于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催化剂,从而加强氯代烃,溴代烃或者甲磺酸酯作为亲核取代底物的活性。 此外,碘化钾试纸可以检验O的存在。 各国会针对核能电厂周边住民发放或储备碘片,其主要成份为碘化钾,在核电厂因灾害而辐射外泄时,让周边住民服用碘片,可使碘在甲状腺里饱和,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131的吸收。但需在遭受游离碘辐射暴露时,于4小时内服用才有效果,且无法防止碘-131以外的游离辐射及同位素。一般人未经指示,不当服用会引起甲状腺亢进症状。 大象牙膏 ",wiki_zh\AB\wiki_04 "电子伏特 电子伏特(),简称电子伏,符号为eV,是能量的单位。代表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库仑)经过1伏特的电位差加速后所获得的动能。电子伏与SI制的能量单位焦耳(J)的换算关系是 爱因斯坦提到能量等同于质量,即有名的能量转换公式""E=mc""(1克= 9 × 10焦耳)。这在粒子物理中的使用,质量和能量常可互换,使用eV/""c""²或甚至直接使用eV作为质量的一个单位(后者的使用时机:把光速C设为不具单位的1)。 例如,一个电子及一个正子(电子的反粒子),都具有质量大小为511 keV,能对撞毁灭以产生1.022 MeV的能量。质子,一个标准的重子,具有质量0.938 GeV。 若做个比较,核爆中带电粒子的能量范围约在0.3至3 MeV。大气中分子的能量约为0.03 eV。 将粒子的能量从电子伏特转换到凯氏温度时,要乘以11,605。即1eV=11,605K。 应注意,电子伏特与开尔文的量纲实际上并不相同,这种记法常用于高能物理等领域,仅仅是为了方便而已。 ",wiki_zh\AB\wiki_04 "蒋梦麟 蒋梦麟(),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是一位生于浙江余姚的教育家、作家及官员,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1919年至1927年)及国立浙江大学校长(1927年至1930年)。 蒋梦麟早年在家乡浙江余姚蒋村成长。1898年前后,在绍兴中西学堂求学两年。 1899年随家人到上海生活近两年,于1900年迁回故乡。 1901年,到杭州求学,入浙江高等学堂(后发展成为浙江大学,其间于1903年初秋赴绍兴参加科举考试,被取为余姚县学附生(秀才),之后返回浙江高等学堂继续学业。 1904年赴上海入南洋公学读书。 1908年暑假参加浙江省官费留美考试,获录取后到美国加州深造。 1908年秋季到加州伯克利补习英文。 1909年2月入柏克莱加州大学农学院。在朋友劝告下,于1909年秋季转入社会科学学院。 1912年,以教育为主科,历史与哲学为两附科,荣誉毕业于柏克莱加州大学教育学系。旋赴纽约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取得教育学博士,导师为哲学家约翰·杜威。 1917年6月离美返国。 回国后到上海进商务印书馆当编辑,同时兼任江苏省教育会理事。一年之后从商务印书馆辞职,与朋友开始发行《新教育》月刊,任主编。其间帮助校阅孙中山所著《实业计划》原稿。 1919年五四运动后,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退隐杭州,并同意由蒋梦麟前往北京大学代理校务。蒋梦麟于是在7月与学生会代表张国焘赴北京就任。蔡元培于9月重返北大复职校长。蒋梦麟担任教育学教授。 1922年作为国民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 1926年4月,因为担心遭军阀抓捕,躲入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三个月,同时躲入东交民巷的还有北大政治学教授李大钊。后趁机逃往上海,转赴杭州。 1927年,国民革命军占领杭州后,被蒋中正任命为浙江省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浙江分会秘书长,开始党政生涯。国立浙江大学成立后,省教育厅取消,出任浙江大学校长。 1928年出任教育部长兼任浙大校长。10月3日 - 10月24日兼任国民政府大学院第二任院长。 1929年,辞去校长兼职,在南京专任教育部长,他是国民政府教育部首任部长。 1930年,因为与吴稚晖等元老们意见相左,被迫辞职,10月返回北平。12月被政府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迁往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1月1日复课。蒋梦麟任校务委员会委员。 1938年2月,随学校迁往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改称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期间曾出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也曾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两年。国民党六大召开前夕,列入朱家骅与陈立夫联名向蒋介石推荐的98名“最优秀教授党员”之一。1949年到台,致力推动台湾建设,任石门水库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2年(民国41年)时任农复会主委并引进美国四健会运动,由政府机关与农会合作进行,目的在训练今日农村青年将来具备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农民。同时开始提倡节育政策。 1958年获颁麦格赛赛奖。 1964年(民国53年)因肝癌病逝,享年78岁。 蒋梦麟原配孙玉书,遗有三子一女。1949年,仅携小女儿蒋燕华赴台湾,三子均留居大陆。 ",wiki_zh\AB\wiki_04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惠陵(刘备的陵寝)之时,其中武侯祠(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1672年清康熙年间复建。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锦里)三大板块,面积15万平方米。2006年武侯祠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7月13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二批历史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7月7日重新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惠陵、汉昭烈庙始建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武侯祠由成汉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时武侯祠迁入。明初时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合并,并将刘备、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明末流寇张献忠占据成都时,将武侯祠拆毁。现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 武侯祠分为前后两殿,形成昭烈庙(昭烈殿、刘备殿)在前,武侯祠(忠武殿、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东西偏殿中有关羽、张飞雕像。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内外还有许多匾联,其中以清赵藩的攻心联最为著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武侯祠大门后柏丛中有6块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石匠鲁建刻字,为后世称为“三绝碑”。武侯祠内柏树众多,气氛庄严、肃穆。 ",wiki_zh\AB\wiki_04 "伊哈布·哈桑 伊哈布·哈桑(Ihab Hassan;2015年),是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全名是伊哈布·哈比·哈桑Ihab Habib Hassan。埃及裔美国人。有时又译为「伊哈布·哈山」、或是简称「哈代」、「哈桑」。他是后现代主义最早的评论学者之一。 他出生于埃及开罗,毕业自开罗大学,随后到美国宾州大学就读电子工程,在1948年取得硕士学位。研究所毕业之后对文学产生相当大的兴趣,因此又修读了文学硕士学位,于1950年毕业,并接著在1950年取得英文博士的学位。他曾短期任教于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后转到Wesleyan University教了16年(1954年到1970年)。 近年来他获得相当多重要的大奖,包括古根汉艺术基金,Senior Fulbright lectureships和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grants。在1996年和1999年,他分别被University of Uppsala与University of Giessen授与荣誉学位。目前他是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of English的董事会长。 伊哈布哈桑的著作相当丰富,至今已出版约15本书籍,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评论,他的书籍目前已翻译成16种国际语言。他的著作在台湾较广为人知的是《后现代的转向》(The Postmorden Turn;刘象愚译;时报出版;ISBN 0571306002)。1987年他任教于威斯康辛大学英语系时,曾拜访过台湾。 ",wiki_zh\AB\wiki_04 "硫代硫酸钠 硫代硫酸钠,又名次亚硫酸钠、大苏打、海波(来源于其别名 sodium hyposulfite),分子式:·5。它是常见的硫代硫酸盐,无色透明的单斜晶体,密度1.667克/厘米。标准大气压下熔点摄氏48度。 硫代硫酸钠易溶于水,遇强酸反应产生硫和二氧化硫: ",wiki_zh\AB\wiki_04 "朱砂 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系。 朱砂产于石灰岩,板岩,砂岩中。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贵州。 朱砂为传统中药,《神农本草经》中列为玉世上品,称能养精神,安魂魄。用于安神、镇静,大约有10%的中成药中含有朱砂。 朱砂的主要成份为硫化汞,还常夹杂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其中含有的砷、铅、锑等都对人体有害。。 其主要成分硫化汞可导致汞中毒。研究表明一天从药物中口服硫化汞超过262毫克即可导致慢性中毒。而一些中成药药丸中含汞量相当高,如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法医实验室曾抽查的南京同仁堂产安宫牛黄丸中含汞量为80.7至621.3毫克,部分远高于慢性中毒量。 临床报告表明,使用朱砂可能会出现肝肾脏损害、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中毒、溶血性贫血、过敏反应等。 美国等国都已禁止药物中使用朱砂。 尽管朱砂具有毒性,在某些用途上仍然是需要朱砂: ",wiki_zh\AB\wiki_04 "雷颂德 雷颂德(,),香港著名流行歌曲创作人,并为东亚唱片(制作)(Amusic)的董事及寰亚传媒集团的A&R Director。其著名作品包括黎明的《情深说话未曾讲》、陈慧琳的《风花雪》及《花花宇宙》等。他除了是一名音乐人外,还是一名设计师。 雷颂德出道至今已为乐坛创作及监制不少的歌曲,除了成为黎明和陈慧琳的御用创作人之外,亦创作出多首红遍全港的作品,例如梁汉文的《七友》、杨千嬅的《小城大事》等年度大热作品。 雷颂德于圣保罗男女中学就读,其后负笈英国Allhallows School,再於伦敦帝国学院修读土木工程。在学时期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后来得以师承黄霑,替电影梁祝、青蛇等配乐,后来替郭富城打造了《纯真传说》的高峰,其后开始与黎明合作,便渐渐淡出郭的制作班底。一直以来,他所写的流行曲很受香港乐迷欢迎,曾连续六年夺得CASH作曲家大奖。 1997年,雷颂德作为作曲家曾推出当年罕见的创作人精选《雷颂德音乐新世代个人作品集》。2005年,他又把其精选作品50多首辑录成一盒3CD连DVD的《雷颂德Best》发售,作为其入行十年的一个纪念。 雷颂德擅长写多种曲式,其中最教人深刻的是他曾掀起香港电子舞曲的热潮,千禧年代初为陈慧琳、黎明创作的多首经典电子舞曲,如《失忆周末》、《越夜越有机》等等均为当时脍炙人口的作品。其工作伙伴包括填词人林夕、甄健强及侧田等。 除了幕后创作,雷颂德亦曾自组乐队包括在1996年和冯德伦组成Dry,又于1999年跟其两位同母异父的兄弟组成On-Line。此外,他亦曾参与电影演出,包括《周末狂热》、《求恋期》、《新恋爱世纪》、《辣椒教室》等等。 2003年将当时没有名气的音乐人侧田签入旗下On Your Mark LTD,继以把他带进金牌大风(即当时的金牌娱乐)当歌手,并成功将侧田捧红。 2010年7月,雷颂德与友人一起创立的时装品牌Today is cool正式开业,品牌旗下的高级男装主线Coolday,Sir更成为独立的专门店,由首次担当时装设计师的他全权负责设计。 2013年6月21至23日,在红磡香港体育馆举行一连三场《雷颂德 Thank You 演唱会》,纪念入行二十年,并有多名歌手演出,包括黎明、陈慧琳、方力申、邓丽欣、卫兰、JW、卢巧音、杨千嬅、应昌佑、侧田、李治廷、Rubber Band、郑秀文、苏永康、梁汉文、许志安。在演唱会上他与伦永亮合唱和演奏他的个人歌曲《放弃世界》,与冯德伦合唱《橙色一个天》及与冯德伦和陈慧琳合唱《纪念日》,当中多谢黄霑,由黎明唱出《明星》一曲,成为演唱会中唯一一首不是由他作曲的歌曲。 2017年10月,雷颂德选择作5首自己中的最爱,包括《眼睛想旅行》黎明、《人生如此》辛晓琪、《三角志》卢巧音、《风花雪》陈慧琳、《为何他会离开你》林忆莲。 雷颂德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修毕土木工程后,多年来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包括不同规模的住宅、商铺及商业办公室。1999年,雷颂德创立他的个人设计公司——雷颂德设计工作(Mark Lui Design Works),将他的设计天赋扩展至更多不同范畴,由室内设计到创立首个男士服装品牌。其中,雷颂德曾为COOLDAY, SIR - Today Is Cool服装品牌独立专门店旗下的高级男装主线服装设计师,以时尚的设计和上乘质料做出每款均为限量的服饰,将自己对「更完美世界」的理念投放到品牌上。 2010年,雷颂德获《透视杂志》颁发「专业室内设计大奖」。2014年,雷颂德与香港首个专门设计及制造陀飞轮腕表品牌「万希泉」合作,向全球限量发售他的首枚陀飞轮腕表——“The Time Machine”,限量的二百枚陀飞轮腕表,旋即售罄。同年,雷颂德与RT Management Limited成为合作伙伴,并于K11购物艺术馆举行他的首个个人艺术及设计展——“Not About Pop Songs”。该展览获得空前成功,吸引众多世界知名品牌与雷颂德合作设计不同产品。飞利浦、古珀行之「冠玲珑」、Gibson Brands、万希泉、Botkier New York、Hotel Sourcing International、香港贸易发展局等等,均与雷颂德有紧密合作。其中,他为Gibson设计了三款结他,名为 Eden of Corenet, the Double Dot 及 Fabulous。 2015年3月,雷颂德带著他的设计灵感迈进另一层次。他与古珀行之「冠玲珑」和Gibson Brands合作设计了一项大师级艺术作品——「冠玲珑之伊甸园」(Eden of Coronet)——时尚华丽的钻石结他。此结他采用超过400卡顶级钻石及两公斤足金制成。「冠玲珑之伊甸园」将于2015年3月,在全球最盛大的钟表珠宝展——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博览会(BaselWorld)1号展馆首度亮相。「冠玲珑之伊甸园」冀缔造健力士世界纪录,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结他」。 2015年暑假,雷颂德把他的艺术创作天赋发挥在更多不同范畴,设计人人都能享用到的产品,例如手机装饰外壳、随身充电器、休闲环保袋、一比一立体印制画、精印钱包、笔记本、文件夹、消毒洁手液便携式外壳等。这些产品于夏季在全球首次公开发售,香港零售点包括将军澳PopCorn商场、尖沙咀K11 Design Store、海港城LCX、香港国际机场等;网上多个购物网均有发售,包括香港电视网上购物网、专卖名人限量设计产品的稻草商城、专卖最先进科技产品的Winner Concept等等。 2015年9月,雷颂德与香港首个专门设计及制造陀飞轮腕表品牌「万希泉」再度合作,连同拥有超过190年历史的苏格兰大师级威士忌品牌“The Glenlivet”一同推出他设计的第二枚陀飞轮腕表──表身及表盒设计灵感源于威士忌酒桶的「Bourbon」。同年12月,Mark推出他的第三枚陀飞轮——“Star Wars Series No.1 Captain Phasma”「星球大战系列第一击之法斯马队长」。 1999年2月2至6日:《行雷闪电》 音乐会/演唱会专辑[编辑] 早年雷颂德出道时,已经被怀疑抄袭其他作品,如1998年黎明的《Happy 2000》就被指抄袭外国的《CANDY》。对于这些批评雷颂德经常不以为然,于2000年被网上报章报导有音乐人批评雷颂德抄歌,雷颂德认为批评者别有用心,并暗指批评者为林敏骢及黄伟文。[1] 音乐人雷颂德因为侧田新碟《No Protection》而惹来抄歌的嫌疑,更因此登上了娱乐版头条。 雷颂德回应 「有点黑心,明知我今日开心日,特登校正时间整到我唔开心,今日好彩做善事,唔系我生日,我做骚好开心,冇影响心情。细节我唔讲,我知自己做紧乜,钟意首歌人会知我有放Heart。」–《苹果日报》,四月一日。 ",wiki_zh\AB\wiki_04 "飞船 飞船可以指: ",wiki_zh\AB\wiki_04 "质粒 质体(英语:Plasmid)是指在细胞的染色体或核区DNA之外,能够自主复制的DNA分子(字源:plasm为生殖质,-id表示粒)。质体与染色体最主要的区分是,质体不是细胞生存所必需,染色体则是细胞生存必需的。大部分的质体都是环状分子,但是也有少数属于线状分子,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乃至于植物的粒线体等胞器中。天然质体的DNA长度从数千碱基对至数十万碱基对都有。质体天然存在于这些生物里面,有时候一个细胞里面可以有一种乃至于数种的质体的存在。质体的在细胞里从一到数千都有。有些质体含有某种抗药基因(如大肠杆菌中就有含有抗四环素基因的质体)。有一些质体携带的基因可以赋予细胞额外的生理代谢能力,提高它的致病力。一般来说,质体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在良好环境下的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基因工程最常见的转载体。 ",wiki_zh\AB\wiki_04 "超频 超频()是把一个电子配件的时脉速度提升至高于厂方所定的速度运作,从而提升性能的方法,但此举有可能导致该配件稳定性下降。 超频活动多为个人电脑的爱好者所喜爱,其目的是把自己的电脑发挥至最强效能。一些用户会购买低阶装置,并把它们的效能超频至高阶装置的水平。然而更多的人会购买高配置电脑,通过高级散热系统辅助超频。而超频配件与散热装置的价格与选择更成为了超频发烧友的兴趣,他们为追求速度,会把超频视作一种运动。 超频除了可以令到自己的电脑硬件速度加快,有些玩家也会视超频为一种刺激的游戏,就如在超频之后未能够稳定运行,超频者令用不同的方法,如加电压、把DRAM的CL(Column Address Strobe latency)值调校等,令到可以稳定运行。在能够成功超频超出自己的记录而稳定运行,会令超频玩家有一种非正常的玩家的喜悦。很多超频的玩家都会把自己超频的成绩放到超频世界记录资料库中。 使电脑超频的通常是个人电脑用户,使用的电脑大多数是组装电脑,但亦有电脑生产商生产预设超频的电脑,例如早年有生产商使用特别散热系统生产由Athlon 750MHz 超频至 1000MHz 的电脑,近年亦有出名的8.79433GHz 的超频电脑。AMD FX-8350 超频需要更有效的散热装置,包括设计更佳的中央处理器和显示卡核心晶片的散热器。以空气散热的通常会使用铜制的散热器及强力风扇,而水冷散热的效果通常会比空气散热更好,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再高阶一点的甚至还有类似冰箱冷却压缩机的散热装置。但强大的散热装置亦需要较大的放置空间。 超频的主要后果是会导致系统不稳定、系统温度升高甚至损毁硬件,有人亦认为即使超频后能稳定地运作,电子元件的寿命也会缩短,且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商不会对超频后所带来的任何后果提供保固或技术支援。在某些产品线下,超频后将直接丢失保修权利。 常被超频的配件有中央处理器、主机板、显示卡及主记忆体。 由于主要中央处理器生产商均意识到用户超频电脑后所导致他们损失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部份买家只会购买比较便宜的产品予以超频,以得到较贵产品相同或更高的效能,这就冲击到了较贵产品的销售。 故Intel率先于生产Pentium MMX时限制了中央处理器的最高倍频,及后发展至完全锁定中央处理器的倍频,使得超频中央处理器时的难度增加及可超幅度减少。但部份厂商会出售较高价的不锁定倍频版CPU供超频玩家使用,另外仅提供电脑厂商在新产品上市前开发测试用的工程样品(Engineering Sample)CPU常见不锁倍频,但此种CPU极少在一般零售通路贩卖。 倍频限制列表如下: 通过硬件路线超频,容易锁定频率,不受系统影响,但烧毁风险高。例如利用铅笔的石墨,可以使到某些接口短路,解除倍频的限制。 使用软体方法超频较安全,超频失败后可以方便还原,不会对硬件有任何影响。目前市售的板卡类产品为提供超频玩家的需求于硬体端的设计颇多,包含散热和电源设计等,于软体的著墨较不多。 降频 ",wiki_zh\AB\wiki_04 "后继序数 定义序数时,后继函数formula_1是取得下一个序数的数学工具。如果使用冯·诺伊曼序数(用于集合论的标准序数)表示,对于任何一个序数我们可以得到: 因为在序数上的排序formula_3当且仅当formula_4,立即得出没有序数在formula_5和formula_6之间,而formula_7也是明显的。是某个序数formula_8的formula_9的序数叫做后继序数。不是其它哪个序数的后继的序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极限序数。严格地按照超限归纳法,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运算定义序数如下: 对于极限序数formula_12: 在特殊情况下,formula_14,乘和幂的定义也是一样的,请参见极限序数。 ",wiki_zh\AB\wiki_04 "降频 降频(Underclocking)是把一颗电脑硬件的时脉速度下调至低于厂方的数字,其目的是为了省电及减少热力。适合在高温或散热装置较少的环境下使用。 现代的CPU与显卡已经成为电脑中的“用电大户”,用户和厂家都不得不考虑如何节约能源,而降低运作频率就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方法。 对于核心制程相当的电子元件而言,耗电量正比于: 时脉速度x电晶体数目x电压 与降频相反的是超频,它提高时脉速度。 在一下情况下,硬件设备将会降频: 降频将会使硬件有一下变化: ",wiki_zh\AB\wiki_04 "CPU锁频 CPU锁频(CPU locking)是把一颗CPU的倍频锁在特定的数字,不能调较。英特尔的CPU有不少被锁频,而AMD的则只有后期推出的被锁频。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零售商透过超频而夸大其速度,从而卖贵一些。 一些主机板支援解锁功能,但这样做会导致其产品保养失效,且有可能对CPU造成损害。某些早期的AMD的CPU可以在上方以导体来「建桥」,把两个点连结起来,多会以铅芯或银漆来做。不同型号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锁。 ",wiki_zh\AB\wiki_04 "强加条约 强加条约(imposed treaty)是指国际上,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下签署的条约。二十世纪后期国际间普遍反对武力威迫下达成条约。《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明确规定,使用非法武力强加的条约属于无效。 强加条约的观念最早在18世纪至19世纪时出现,最初的大意是指其中一方缔约国的意志,因为受武力恐吓等原因而未能被完全表达。传统上,国际间缔结条约的最基本原则,是条约被缔结之后便应该被尊重(即拉丁文的)。“强加条约”是对这基本原则的例外情况。当时一般都认为,强加的条约并不等于条约无效。在尊重条约的基本原则下,它们仍然是有效,对各方依然有约束力。特别是考虑到任何和平条约必然是在武力之下缔结。对西方而言,战败时在武力之下签署和约,是保障国家不受敌方完全践踏的方法。倘若和约属于强加而变成无效,战争中被打败的一方只会失去缔结和约,挽回些微权益的最后机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之后国际联盟(国联)及永久国际法庭亦相继成立。西方各国为减少战争再爆发的机会,对集体安全、条约缔结等国际关系问题,出现了很多新的观点。于是开始有法律学者提出,倘若国际条约的缔定是出于一个不道德的原因(例如源于侵略战争),那么条约应该是属于无效的;亦有学者认为,根据国联的宪章宗旨,国联的参与国所缔定的条约,倘若是出于侵略战争,应该都是无效的。 实际施行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各国政府对强加条约的观念亦逐渐出现改变。虽然这期间内没有协议明文规定武力威胁之下达成的条约属于无效,各国对这类强加条约的态度亦很不一致;但认为强加条约可以是无效的看法亦逐渐出现在国际外交上。例如: 但亦有些情况之下,各国并不认为以武力强加的条约是无效的: 二战之后,各国普遍认同使用武力强迫对方签署条约的行为应被禁止。 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节规定: 之后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五十二条更明文规定: 至此国际法中确定了强加条约无效的法理基础。倘若条约是于""非法""武力(一般是指因自卫以外而的武力)之下订立的话,它们应该是属于无效的。 但是至今国际法上对“威胁”的解释仍然存有分歧。有人认为经济压力算是威胁的一种。亦有人则认为这样定义过广,应该只有使用武力的恐吓才算威胁。 ""参见: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的称谓是中国国民政府于1920年代提出的,最初用来指西方与清朝及北洋政府所签署的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虽然多是强加的,但其中有许多其实是平等条约(例如列强强迫清朝与他们平等建交,外国强索外国人在中国传教与居住的权力)。后来不平等条约的概念逐渐发展,在国际上亦有被其它国家使用。但现在法学上对何谓不平等条约还是没有很明确的定论。有些人认为只包括使用武力或胁迫下达成的条约。这种定义下,不平等条约基本上等同于强加条约。但亦有学者认为不平等条约可以指更多不同手段下造成的不平等。这种定义下的不平等条约,包括了任何在本质上对缔约国存在不平等的条约。 ",wiki_zh\AB\wiki_04 "车太铉 车太铉(,)是韩国男演员、歌手、电台DJ。现为KBS《两天一夜第三季》主持人之一。 他在韩国首尔出生及成长。1995年透过试镜选拔而踏入娱乐圈。1997年开始在电影中演出,2001年开始成为歌手。他曾是首尔的知名电台DJ,后来凭著演出改编自网上同名小说的《我的野蛮女友》而窜红电影界,之后电影和电视剧的片约都络绎不绝。 2006年6月,车太铉与交往长达13年的高中同学崔锡恩结婚。 2007年12月26日第一个儿子出生,取名车秀灿。2011年9月29日第一个女儿出生,取名车泰恩。2013年12月10日第二个女儿出生,取名车秀珍。 ",wiki_zh\AB\wiki_04 "霍光 霍光(),字子孟,西汉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名将霍去病异母弟,昭帝上官皇后外祖父,宣帝霍皇后之父。先后任郎官,曹官、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大司马、大将军等职位,封博陆侯,谥号为宣成,是以又被尊称为博陆宣成侯。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宣帝地节二年霍光去世,过世后第二年霍家因谋反被族诛。 霍光本人身高七尺三寸(约折合1.68米),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很美,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他常被人和伊尹并提,称为伊霍,后世往往以「伊霍之事」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霍光的父亲霍仲孺是河东郡平阳县的县吏,前141年前后在长安平阳侯府的时候和府中侍女卫媪之女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霍仲孺携霍去病回平阳侯国,和卫少儿不再来往,后另娶妻生霍光。霍去病在父家遭轻视,遂归回卫家。 建元三年(前138年),陈皇后之母大长公主刘嫖因嫉妒被冷落了一年的宫女卫子夫怀孕,绑架了正在建章当差的卫青(卫子夫之弟)意图杀害,汉武帝知道后很生气,封卫青为建章监,和其兄卫长君同为侍中,三姐卫子夫为夫人,二姐卫少儿也因此得以嫁给西汉开国功臣陈平曾孙,时任詹事一职的陈掌。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拜骠骑将军之职,在出击匈奴的途中,被河东太守出迎至平阳侯国的传舍,并派人请来霍仲孺与之父子相见。霍去病替霍仲孺大量购买田地房屋和奴婢后离去。霍去病此次出征凯旋时,再次拜访霍仲孺,并将异母弟弟霍光一起带到长安照顾。霍光当时年仅十多岁,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先任郎官,随后迁任各曹官,侍中等职位。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去世。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侍奉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征和二年(前91年),卫太子被江充以巫蛊之祸逼死后,汉武帝决定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储君,并计划令霍光辅佐。武帝令宫中画师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准备辅政。 后元元年(前88年)侍中仆射莽何罗与弟弟重合侯莽通(马通)谋反,刺杀武帝的行动被金日䃅当场阻止,武帝派侍中驸马都尉金日䃅、奉车都尉霍光、骑都尉上官桀领兵勦除残党。 随后于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临终前两天,立皇太子即后来的汉昭帝,并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䃅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 昭帝二年,以武帝遗诏,封霍光、金日䃅、上官桀三人为列侯。霍光被封为博陆侯但当时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武帝根本没有留下封三人为侯的遗诏。 民国史学家吕思勉考据认为汉武帝托孤给霍光等人不足为信,所谓托孤之时所云“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和画周公辅政图相送其实为子虚乌有: 其实汉武帝托孤没有问题,是朝中文武都知道的。汉武帝去世前立太子,并一并任命顾命大臣,当时丞相是年迈的田千秋(亦称车千秋),也有在顾命之列。昭帝即位后,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主持朝政,田千秋从旁协助,昭帝和田千秋并没有否认武帝托孤这件事。 霍光与同为辅政大臣的金日䃅和上官安都有联姻关系。金日䃅次子金赏的妻子是他女儿。另外一位辅政大臣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所娶则是霍光长女,有一女上官氏。上官安打算让时年仅仅六岁的上官氏做皇后,遭到霍光反对,于是转而走盖长公主的门路,成功实现目的。上官家族为了回报盖长公主,想将其情夫丁外人封列侯和光禄大夫,也被霍光驳回。霍光此前又曾多次阻止上官家族其他亲戚封官。双方因而结怨,成为政敌。此时的外朝领袖桑弘羊也因为与内朝领袖霍光发生激烈斗争,因此加入了上官桀的反霍光集团。桑弘羊在西元前81年盐铁会议上与霍光发生政见冲突,又因为同年霍光任命自己亲信杨敞为大司农,侵入了桑弘羊独占的财政大权,让桑弘羊愤而加入反霍光集团。 于是,上官桀父子联合盖长公主、燕王刘旦以及辅政大臣桑弘羊等共同结成反对霍光的同盟,假托燕王名义趁霍光休假的时候向汉昭帝上书诬陷霍光有不臣之心,并内外接应,做好准备打算一举擒杀霍光,但时年仅十四岁的昭帝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不予理睬,并安抚霍光,且下令追查上书人的来历。后来汉昭帝还下令如有人上书毁谤霍光者必追究到底。 上官桀等人见无法从昭帝处下手,便决定发动政变杀霍光,废黜昭帝,立燕王为帝。但计划泄漏,霍光族灭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盖长公主和燕王旦自杀。此后霍光成为朝政实际上的决策者。 在昭帝时期,霍光得到汉昭帝的全面信任,因而得以独揽大权,他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励农业,使得汉朝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对外也缓和了同匈奴的关系,恢复和亲政策。 这段时期和后来的宣帝朝被合称昭宣中兴,史家认为西汉自文景之治后被武帝穷兵黩武政策所耗空的国力在这段时间得到了恢复。 元平元年(前74年)夏四月癸未日,汉昭帝驾崩,他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淫乱无道的理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他。 众大臣上书孝昭皇后: 霍光同群臣商议后决定从民间迎接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这就是汉宣帝。霍光效法殷商伊尹,行废立天子之事,从此后人合称为「伊霍」。 汉宣帝即位初,霍光表示要归政于帝,但宣帝没有接受,朝廷事务的决策仍先经过霍光过问再禀报皇帝。宣帝对霍光表面上很信任,但内心十分忌惮,与之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霍光本人功高震主,为后来的全家族灭埋下了祸根。 汉宣帝即位后,没有依照群臣提议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而是委婉的以寻故剑的名义表示要立自己的元配妻子许平君为皇后。霍光没有反对,但以许皇后父亲许广汉受过宫刑的缘故反对汉宣帝依照汉朝惯例封后父为列侯。霍光的继室显对女儿没有成为皇后不满,背着霍光趁许皇后生产的机会买通医生淳于衍毒死了许皇后。许皇后死后,宣帝追究医生责任,淳于衍下狱受审,显害怕而向霍光坦白了此事。霍光惊骇之余,想要追究显的责任,但最终还是碍于夫妻情分替她掩盖了过去。霍成君最终被立为-{后}-。 地节二年(前68年)春三月庚午,霍光病重逝世,临终上书请分自己的封邑三千户给其侄孙霍山,以继承其兄长霍去病的香火。 霍光死后,汉宣帝与上官太后一同到场治丧,将之与萧何相比,以皇帝级别的葬仪葬于茂陵。其葬礼上,有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等葬具,以缊辌车,黄屋送葬。霍光遗孀显犹嫌不够气派,将霍光生前自己安排的坟墓规格扩大。 霍光死后,汉宣帝同霍光子侄关系逐步恶化。显毒杀许皇后的消息也开始流传。宣帝听到后并未开始调查,而是先采取措施提拔自己的外戚与霍氏的政敌担任要职,架空霍家子弟的兵权,汉宣帝先改霍光女婿大将军范明友为光禄勋,羽林监任胜为安定郡太守,又把霍光的姐夫张朔由给事中光禄大夫改为蜀郡太守,孙婿王汉为武威郡太守,长乐宫衞尉邓广汉为少府,这样夺取了他们的在首都的军权,扫清了霍家的外围势力。接着开始对霍家动手,改霍禹为大司马,无印绶,架空兵权,霍光的另一女婿赵平的兵权也被夺,霍氏人马,再也无法掌握长乐宫和未央宫的禁军。 霍氏家族惶恐之余,决定反击,霍禹打算杀了丞相魏相与宣帝的丈人昌成君许广汉,废黜皇帝,前66年七月,事情败露,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霍家一族遭到满门抄斩。至此,霍光妻子显及儿子、侄子、女婿等家人除女婿金赏因告发谋反一事被赦免外,全部被杀或者自杀,女儿霍成君也被废处昭台宫,十二年后自杀。长安城中有数千家人家被牵连族灭。当时人大多认为霍家功高震主,族灭之因在霍光辅政时期就已经埋下,谋杀许皇后和谋反不过是事件爆发的导火线。 霍家族灭以后,霍光之墓未被株连,依旧陪葬茂陵。 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列霍光为第一,并为了表示尊重,独独不写出霍光全名,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 此后霍光一直为汉朝皇帝所尊奉祭祀,汉成帝年间,曾增加守墓人一百户,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以千户封霍光堂弟的曾孙霍阳为博陆侯,奉祀霍光。汉章帝时一度想封霍光后代为侯,因为找不到子孙而作罢。 霍光废立皇帝,与商朝名臣伊尹放太甲于桐宫的故事相同,是臣子忠于社稷的行为。 霍光作为昭宣中兴时期秉政时间最长的执政者,对于这一治世的出现有着不可抹煞的功劳,他废昌邑王而改立的汉宣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统治者。 西汉末年,王莽同样权倾天下,废立君主。但王莽最终篡夺汉家天下,而霍光辅佐帝室,安邦定国,故史书往往将两人并提,以儆后人,分清真假。但亦有史家认为,两人所处的环境仅表面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霍光废立昌邑王,当时也有人认为是昌邑王及其党羽没有准备好,没有及时除去霍光而招致的祸患。 后世权臣废立皇帝,为了掩盖动机,往往假称“行伊霍之事”。不过由于《竹书纪年》曾质疑伊尹事迹,加上后世行伊霍之事的往往都是图谋篡位之人,因此,很多人也对霍光的动机产生疑问。 近代开始,有史学家提出霍光本人为了扩大权力,逐渐侵害其他几位辅政大臣的权势,促成桑弘羊等人的废杀事件;而废刘贺立刘询也多出于霍光专权的个人用心。刘贺久在封国,广有党羽,不一定听从霍光的“辅政”,刘询长在民间,无依无靠,无法和霍光抗衡,当刘贺与霍光的冲突一触即发时,霍光因此废了昌邑王改立汉宣帝。 霍光被非议的问题又有以下几点: ",wiki_zh\AB\wiki_04 "吊兰 吊兰(学名:')又名钓兰、挂兰、兰草、折鹤兰,欧美国家称蜘蛛草(),日本称折鹤兰(),是相当常见的垂挂式观叶植物,原产于南非。 吊兰为常绿草本植物,具簇生的圆柱形肉质须根和短根状茎。叶基生,狭长柔软条形,顶端渐尖,长30公分左右、宽1-2公分;基部抱茎,著生于短茎上。成熟的植株会长出走茎形成花梗,细长弯曲,自叶腋抽出超出叶上,长30-60公分,先端会长出有气生根的小植株。总状花序,单一或分枝;花数朵一簇,散生在花梗旁。花小,白色,花被2轮共6片,雄蕊6枚。子房3室,通常有胚珠多颗;果实成锐三角形,侧向3裂;种子扁平或碟状。花序上部有时会生出2-8公分的条形叶丛。花期一般在春、夏,冬季,室内也可开花。 吊兰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生长适温为摄氏15-25度,不低于5摄氏度能安全越冬。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耐旱。适宜排水良好,肥沃松肥的土壤上生长。吊兰一般使用分株繁殖,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吊兰可以种子播种繁殖,但少用。 吊兰适应性强,容易种植,且株形美观,故受到广泛的喜爱。经过证实,在室内种植吊兰可有效减低室内的空气污染物质。吊兰的园艺品种除了纯绿叶之外,还有大叶吊兰、金边吊兰、金心吊兰和斑叶吊兰等多种。 ",wiki_zh\AB\wiki_04 "东方神起 东方神起(;;)是韩国的男子偶像团体,成立于2003年,最初由郑允浩、沈昌珉、金在中、朴有天、金俊秀五位成员组成,属于韩国著名经纪公司SM Entertainment。第一次亮相是在2003年12月26日""BoA and Britney Spears Special Showcase""上,随后在2004年2月7日正式出道。2009年东方神起中的三位成员金在中、朴有天、金俊秀因合约时间与酬劳分配的问题离开SM Entertainment,并另组团体「JYJ」持续演艺事业。现在东方神起只有2名成员郑允浩与沈昌珉。 东方神起的团员原由队长郑允浩、沈昌珉、金在中、朴有天、金俊秀5人所组成,隶属于韩国著名经纪公司SM Entertainment。“东方神起”的意思为「东方之神兴起」。英文团名为TongVfangXienQi,简称TVXQ或是DBSK;在日本活动的团名为日语发音的Tohoshinki。 2004年2月在韩国出道同时,即一跃成为极受欢迎的新世代合声团体。代表颜色「珍珠红」其象征意义为亮而不刺眼之意。 歌迷统称「仙后」(Cassiopeia,仙后座,是五颗构成“W”形的星,其代表五位成员-郑允浩、金在中、朴有天、金俊秀及沈昌珉),并遍布亚洲。 2005年4月在日本出道,有别于韩国歌迷的「Cassiopeia(仙后)」,日本后援会歌迷称为「Bigeast」,代表色相同。 2007年于日本举办了全国Hall巡回演唱会「2nd LIVE TOUR 2007 〜Five in the Black〜」,其后增加日本武道馆2DAYS为追加公演。2008年前半年首次举行全国AREANA巡回演唱会「3rd LIVE TOUR 2008 〜T〜」。 在2008年新年时发售的单曲「Purple Line」,首次登上日本公信榜单曲榜第一名。同年4月发行的单曲「Beautiful you/千年恋歌」,7月发行的单曲「どうして君を好きになってしまったんだろう?」(为何我会喜欢上妳?),10月发行的单曲「咒文-MIROTIC-」,这四个作品连续登上日本公信榜第一名。 2010年东方神起发行了第29张单曲「BREAK OUT!」,获得Oricon排行榜首位。2010年东方神起演唱电影《君が踊る、夏》的主题曲《With All My Heart -君が踊る、夏-》,该电影于9月上映。他们的第30张单曲「时ヲ止メテ」(时光暂停),登上4月5日Oricon单曲榜的首位。而他们和单曲一起发布的专辑《TVXQ NONSTOP-MIX VOL.2》也登上了专辑榜的第3位。成为31年首位同时同上单曲和专辑榜前三的海外男性艺人。 2009年东方神起中的三位成员金在中、朴有天、金俊秀三人因不满SM经纪公司,离开SM以「JYJ」的团体名称持续演艺事业。 2011年1月起郑允浩与沈昌珉两位成员以东方神起的名义回归乐坛。 2014年3月第28届日本金唱片大赏上,获得了「最佳亚洲艺人」和「年度专辑」、「BEST 3 ALBUM」、「年度下载歌曲」、「最佳MV」5项大奖。 2014年12月24日,日本发售的新专辑《WITH》得到公信榜单日冠军后又获得公信榜周冠军。 2015年7月21日,成员郑允浩以陆军身分正式入伍,于2017年4月20日退伍。 2015年11月19日,成员沈昌珉以替代兵役义务警察身分正式入伍,于2017年8月18日退伍。 注: 2003年、韩国著名的经纪公司SM Entertainment(以下简称「SM」)决定打破韩国偶像界普遍在团体内分担职务的常规,以「全员皆为主唱」为特色,从公司内所属的练习生中选出英雄在中、瑜卤允浩、秘奇有天、细亚俊秀、最强昌珉五个人。在当时SM的目标为打入海外亚洲圈,因此首度以汉字名称作为他们的团名及艺名。 2003年12月26日借由SBS电视台的特别节目""「BoA & Britney Spears Special Showcase」""演唱圣诞名曲《OH,Holy Night》为首次登台演出,并于隔年2004年1月14日发行首张单曲《HUG》(拥抱),2月6日通过SBS人气歌谣正式出道。 尽管SM在他们的出道上投资了高达80亿韩圜,但韩国歌谣界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偶像团体失势,正值Rain等个人Solo歌手的全盛时期,在出道当时不被业界看好。然而,出道曲《HUG》(拥抱)在SBS人气歌谣里连续获得三周排名冠军,在同年的各个主要音乐赏也横扫各种奖项,颠覆了业界的预想并在极短的时间成为韩国的TOP GROUP。 东方神起的成功带来的影响非常大,有鉴于他们的成功,此后越来越多新人仿效他们的出道模式,成为现今新一代韩流偶像团体再兴盛的开端。 2004年3月在台湾贩售出道单曲《HUG》(拥抱)台湾版为他们最初进军海外的一环。同年11月,为了要进军中国音乐市场,SM宣布要在中国举办选拔会为东方神起加入中国成员。(最终无下文) 2005年4月与日本爱贝克思旗下的「rhythm zone」签约,以日语单曲《Stay With Me Tonight》正式在日本出道。 出道后很快变成超级明星的东方神起,实际上在韩国的实战经验不够充足。不过随著单曲的发行,东方神起在日本的知名度及人气逐渐攀高,于2007年6月登上日本武道馆举办连续两天的演唱会,隔年2008年1月在日本发行单曲《Purple Line》首次打入日本Oricon排行榜第一名。 其后除了日本的巡回演唱会以外,在首尔、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进行的第二次亚洲巡回演唱会The 2nd Asia Tour Concert ""O""也在2008年6月顺利完成。 东方神起在3个月后的9月19日正式回归韩国,发布了与第三张专辑《""O""-正.反.合.》相隔2年的第四张正规专辑《MIROTIC》。 此专辑销售33万4271张,获得第二次金唱片赏的最大赏 在中、有天、俊秀三人于2009年7月底依合约内的合约时间与收入分配不当等原因,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诉请解除合约效力。由于与SM无法达成和解而调停失败,同年10月中央地方法院裁定专属合约中有违反规定的部分,因此部份合约失效。虽然和SM还有合约关系在,但是判定在诉讼结束前3人参与SM以外的演艺活动属合法 2010年4月中旬,在中、有天和俊秀三人与爱贝克思另外签署合约,其后在日本发行各种作品。2010年4月3日,爱贝克思在官网上发布东方神起五人在日本的活动停止,东方神起的工作全面停摆。 2011年2月,中央地方法院宣判三人与SM签署的合约无效,三人此后与C-jes Entertainment签约并以「JYJ」名义活动。2012年11月28日,法庭宣布SM Entertaiment和JYJ双方在调解之下,所有合约皆以假处分申请日2009年7月31日为结束日。另外,双方之间所有的诉讼取消,签定未来双方的活动互不干涉的协议书。 相对于组成新团体「JUNSU/YUCHUN/JAEJOONG」的三人,允浩与昌珉2人接近一年多没有出现在舞台上。2010年9月离开SM另组团的3人因所属公司代表有恐吓等刑事上的纠纷,被爱贝克思中止日本的活动。2011年10月在中、有天、俊秀三人以「JYJ」的名义正式在韩国开始活动。同年11月SM正式放弃5人东方神起想法,公开表示东方神起成员只有允浩与昌珉2人。 东方神起历经2年3个月的空白期后,于2011年1月携著韩文第五张正规专辑《왜(Keep Your Head Down)》,回归乐坛,正式重新展开演艺活动。2011年1月26日在日本发行的同名主打单曲日文版《왜? (Keep Your Head Down)》获得日本公信榜、来电答铃榜首位。 9月在日本推出的新专辑《TONE》,也拿下ORICON专辑榜首周冠军,获得日本唱片协会认证的""白金专辑""。1月至4月日本全国巡回演唱会「LIVE TOUR 2012 ~TONE」,共动员55万人。2012年9月24日发行韩语第六张正规专辑《CATCH ME》再度回归韩国歌坛。 2013年1月16日东方神起在日本发行第36张单曲「CATCH ME -If you wanna-」,在发行的当日就登上了ORICON排行榜的单曲日榜第首位。ORICON在2013年1月22日发表“东方神起单曲首位次数12次 更新海外歌手‘单曲榜首位获得数量’记录” 2013年东方神起不仅结束了世界巡演,还演出电视剧、娱乐节目。在日产体育场举行公演与日本巡演「LIVE TOUR 2013 ~TIME」,成为首次在日产体育场举办演唱会的外国歌手。 2013年12月26号为东方神起成军10周年纪念日,分别于12/26、27两天,在韩国举办SM WEEK ""Time Slip""演唱会,与歌迷一起欢度10周年纪念日,并于2014年1月6号发行10周年纪念专辑《TENSE》(正规第7张专辑),主打歌首度尝试不一样的曲风。 2013年2月, 日本女性杂志VIVI 2013年4月号邀请东方神起及藤井莉娜(LENA)拍摄封面。男性登上该杂志是继2003年9月大卫·贝克汉(David Robert Joseph Beckham)和其妻子后,相隔十年第二次出现。 2014年1月6日起发售正规7辑《TENSE》,主打歌《Something》连续三周获得韩国三大无线台音乐节目的第一名。2月27日发表后续曲《수리수리 (Spellbound)》。3月份日文专辑《TREE》在日本Oricon月间排行榜获得月间排行榜的首位。 2014年3月第28届日本金唱片大赏上,获得了「最佳亚洲艺人」和「年度专辑」、「BEST 3 ALBUM」、「年度下载歌曲」、「最佳MV」5项大奖。 2014年12月6日开始亚洲巡回演唱会-TVXQ! SPECIAL LIVE TOUR - T1ST0RY。 2014年12月24日东方神起发行的最新日文正规专辑《WITH》,成为东方神起继2011年的《TONE》、2013年的《TIME》以及2014年的《TREE》之后第四度以正规专辑夺下公信榜周榜冠军,打破了BonJovi连续三张专辑获得周榜冠军的纪录。《WITH》23万3千张的首周销量也让东方神起创下了在日本推出的所有专辑首周销量均突破20万大关的新纪录。 2014年12月26日东方神起庆祝成军11周年。 2015年4月2日于日本东京巨蛋举行巡回演唱会""WITH""最终公演,同时发表将服兵役暂停演艺活动的消息。 ",wiki_zh\AB\wiki_04 "保加利亚历史 保加利亚历史,是指现时保加利亚共和国之前身之国家历史,与大保加利亚和伏尔加保加利亚有分别。保加尔人自在高加索山脉和现时俄罗斯南部和乌克兰地区西北移动后,在7世纪起陆陆续续到达巴尔干半岛。保加尔人之来源依然不甚清楚,现时理论有二:其一认为保加尔人与匈人有关,与突厥人则有较疏远关系。其二而较新之观点认为他们是雅利安人种和源于帕米尔高原。 保加尔人受世袭可汗和Boyar贵族(分大小两种)所管理。宗教上,他们是一神论者。在10世纪起很多伏尔加保加尔人改信伊斯兰教。他们是好战的,大部分时间在马上到处游掠和迁居。 在6世纪和7世纪间,保加尔人在黑海北岸与北高加索生活。建立汗国,汗国创立人库弗拉特汗(kuvrat)死后。由于受到东方之可萨人的侵扰,保加尔人之Kutriguri部在阿斯帕鲁克率领下于6世纪迁居到现时是罗马尼亚的地区。681年,这批保加尔人渡过多瑙河进入现时保加利亚地区。保加尔Utiguri部在巴颜率领下于伏尔加河流域定居下来,并改信伊斯兰教和保持独立直至十三世纪。 保加尔人,或译「不里阿耳人」,一般认为一中亚土耳其族(一般认为与匈人有关,但另一说法是帕米尔地区伊朗语民族), 公元二世纪一部分由中亚向西移,一些四世纪到亚美尼亚,六世纪生活在北高加索与南俄,七世纪到达巴尔干半岛。在七世纪晚期与当地斯拉夫人融合形成第一个保加利亚国家。伊本.法德兰说他们与俄罗斯人与维京人一样淡肤色。拜占廷人形容他们是斯基泰人与萨尔马提亚人。 保加尔人由世袭的可汗统治。有一些贵族成员拥有武力而形成了统治阶级(6-12人一起议事)。保加尔人是一神教,拜的神称为""Tangra""。参考:腾格里(Tengri)。希腊人叫他们异教徒。他们语言是突厥语中乌戈尔支。他们是突厥文化,使用古突厥文,他们历法与突厥一样。 现今保加利亚地区在罗马帝国时代被称为梅西亚;大部分居民以说拉丁语之旁支通俗拉丁语的色雷斯人,希腊人和达基亚人为主。公元7世纪中叶,斯拉夫人占领莫西亚地区。681年,保加尔人在多瑙河南岸打败了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所领导之军队。保加尔汗阿斯巴鲁赫和查士丁尼二世在其后之协定中将多瑙河以南与巴尔干山脉之间地区割予保加尔人。拜占庭亦保持一贯作风:每年交付金钱予保加尔人。 此后保加尔人在多瑙河下游流域建立汗国,但其斯拉夫居民在数目上远超保加人。由7世纪至10世纪,保加尔人渐渐被斯拉夫人同化,并采用一种南斯拉夫语族之保加利亚语。在公元1000年左右,他们演变成现今定性为接近塞尔维亚人之南部斯拉夫民族中,与来自中亚的图兰低地之保加尔人不同的保加利亚人。保加尔汗则变成保加利亚沙皇。而这时之第一保加利亚帝国被部分学者称为西保加利亚帝国,以区别于当时依然居住于伏尔加河流域之保加尔人。 9世纪马扎尔人到达现今匈牙利地区并促使保加尔人向南扩张。在好战之克鲁姆汗(802年至814年在位)的领导下,索非亚和亚得里亚那堡(现今埃迪尔内市)分别在811年和813年被占领。克鲁姆在814年之君士坦丁堡围攻期间死去。宗教上,鲍里斯一世在865年接受东正教,普世牧首容许在奥赫里德建立独立之保加利亚牧首管理保加利亚教务。 约在886年,保加利亚帝国采用由生于帖撒罗尼加的传道士圣西里尔及圣梅索迪斯所创之格拉哥里字母。在格拉哥里字母和古教会斯拉夫语的基础上,由鲍里斯一世在886年下令建成普雷斯拉夫和奥赫里德人文学院带领之保加利亚进入文化和文学的活跃期。9世纪初期,普雷斯拉夫人文学院在希腊和格罗葛里字母之速写基础上发明了西里尔字母。另一说法是圣济利禄及圣默多狄的徒弟和学者,奥赫里德的圣克莱孟在奥赫里德人文学院在发明了西里尔字母。同时期的里拉的圣伊凡(876年-946年)成为保加利亚之主保圣人。 在西美昂一世(或称西美昂大帝,893年至927年在位)带领下之保加利亚成为拜占庭帝国在欧洲之主要对手。西美昂在位期间与拜占庭帝国争战,意图成为保加人和希腊人的皇帝。西美昂在将塞尔维亚变成保加利亚之附庸后,自立为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的“凯撒”(沙皇)。这称号被罗马教宗所承认而当然不被拜占庭接纳。此后西美昂在西北边境与来自达尔马提亚并保有波斯尼亚大部分的克罗地亚君主托米斯拉夫争持,北方则有马扎儿人和佩切涅格(Pechenegs)族。 索非亚在西美昂时期成为学术中心。9世纪起,拜占庭决定帖撒罗尼加成为保加利亚与拜占庭的通商城市;直至西美昂时保加利亚入侵色雷斯,拜占庭才迁回君士坦丁堡。 由他的大帝称号可知西美昂一世是第一帝国极强大时期的君主;他甚至被媲美成保加利亚的查理曼。不过在西美昂死后,保加利亚走下坡。沙皇彼得一世和鲍里斯二世时期,国内有波各米勒派异端的宗教争议,外有与北方匈牙利之战争和西面塞尔维亚的独立。972年,拜占庭皇帝约翰一世将保加利亚东部领土收为保护国。西面以马其顿为中心的领土暂时保持独立,直到1014年。巴西尔二世的部队在克雷迪昂战役中大败保加利亚沙皇萨穆伊尔的部队。据说巴西尔在克雷迪昂战役后将每100名保加尔人战俘中中的1名剜去一目头前带路,99名剜去双目鱼贯相随;1.5万名战俘遣返回国。萨穆伊尔见此后不久惊骇而死。巴西尔在对保加尔人的战争中的残酷行为,得到「保加尔的屠夫」绰号。巴西尔二世亦因此役威名大震;保加尔人在此役中损失了萨穆伊尔军主力,终于在四年后被迫投降。保加利亚在1018年起大体上为拜占庭所控制;第一帝国可算灭亡。 保加尔汗国直接控制的领土在阿斯帕鲁赫至克鲁姆登位以前都在在川西凡尼亚山脉南麓的多瑙河下游流域附近。克鲁姆、奥莫尔塔格、马拉米尔和普里西安四汗时至860年代在西北占领潘诺尼亚在提萨河以东的地区、西边以贝尔格勒和Srem城为边界与摩拉维亚和那时新兴的塞尔维亚接壤、以南推进至索非亚和现今塞尔维亚,黑山的南部和马其顿共和国(包括奥赫里德和现时斯科普里和科索沃)的地区,并在色雷斯与帖撒罗尼加之间得到出爱琴海的港口。西美昂一世时期,保加利亚领土再向南推进到伊庇鲁斯地区和包括亚得里亚那堡的色雷斯大部份地区。以西收塞尔维亚为保护国,并与西方之克罗地亚和西北之马扎儿人接壤。北方曾经名义上控制过后来受马扎儿人影响的特兰西瓦尼亚,又名义上控制过后来受佩切涅格人(属突厥民族)占居的特兰西瓦尼亚以东至黑海西北岸,约即现今乌克兰西南部和摩尔达维亚的东南部地区。 后来发展至占庭皇帝约翰一世时,拜占庭取去现今和多瑙河下游南岸、色雷斯和埃皮鲁斯。匈牙利取去部分帕诺尼亚和现时川西凡尼亚。佩切涅格人继续控制上述其占居地区,后来这地方成为摩达维亚的一部分。佩切涅格人控制多瑙河下游北岸和川西凡尼亚山脉南麓之间的地带,演化为地方势力管治;后来这片土地发展为瓦拉几亚。塞尔维亚诸邦又渐渐走向独立。保加利亚缩至以马其顿为中心的地区,并一直受沙皇萨穆伊尔和其数位继任者管治至1018年。 1185年,彼得率领保加利亚人起义,反抗拜占庭的统治,宣布自己为保加利亚沙皇彼得二世。拜占庭被迫承认保加利亚独立。自此开始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1354年,奥斯曼土耳其人跨进欧洲地面,1362年,占领普罗夫迪夫,1382年,攻陷索菲亚,然后土耳其人掉头攻击塞尔维亚,1389年占领科索沃。1393年土耳其人回师攻占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1396年占领维丁,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到此结束。 1393年,鄂图曼帝国占领了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塔诺沃维利克,加上保加利亚先前受到十字军东征的破坏,土耳其人最后在瓦纳战役中获得胜利。 当鄂图曼土耳其占领时,破坏大部份的教堂以及城堡。并将首都改为君士坦丁堡。当时许多大城市被破坏,直到十九世纪都还呈现荒芜状态。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并没有强迫保加利亚人由基督信仰改为伊斯兰教,但是当时有许多政策让保加利亚开始伊斯兰化。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保加利亚人,还保有自己的语言及当地服饰。 17世纪后,鄂图曼的控制开始减弱,到了十八世纪后全面瓦解。中央政府的软弱让许多人开始在地方有个人优势。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巴尔干半岛呈现无政府状态。 这段无政府期间,很多农夫逃亡到邻近国家,包括摩尔多瓦、瓦拉几亚或者俄罗斯南部。保加利亚民族主义开始兴起,日后成为共和国的主要因素。 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及民族主义的影响,保加利亚民族主义在19世纪兴起。这波民族主义热潮,沿著法国大革命,一路从希腊扩展至保加利亚。但受到希腊控制,所以这波民族主义并没有成功。 1876年四月,保加利亚爆发四月革命,但这个革命并没有很良好的规划。爆发的区域在普罗齐夫,保加利亚的北方。马其顿及史丽芬也参与其中。鄂图曼轻易地控制住革命,破坏许多村庄,并且进行一场大屠杀,这场大屠杀也引发欧洲各国关注,尤其是俄罗斯。 俄罗斯抓住机会,宣称要为斯拉夫兄弟报仇,在1877年四月向保加利亚宣战。 1877年,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战败,1878年3月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给予保加利亚名义上的自治权,实质上独立的权利。然欧洲各国担忧俄罗斯壮大,因此1878年夏召于德国开了柏林会议,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一道获得自治权,但仍然由奥斯曼帝国统治,保加利亚被一分为三:北部的保加利亚公国、南部的东鲁米利亚和马其顿。根据柏林会议创建的保加利亚第一次国民议会推荐,由来自德国巴滕贝格王室家族的亚历山大于1879年4月当任首任大公,是为亚历山大一世。 保加利亚政府开始推动现代化,广建国小及国中。1910年已经有4800所小学,法国在1878-1933年捐赠许多图书馆、天主学校。1888年第一所大学设立,并在1904年改名为索非亚大学,里面有三个学院,分别是历史、哲学、数学。 经过多年的现代化及军事化改革后,保加利亚成为巴尔干的普鲁士。然而,由于柏林会议在土地的划分上并没有顾及民族问题,因此1912年再度爆发巴尔干战争。 在巴尔干战争之后,保加利亚人感觉受到背叛。他们开始反对俄国和西方力量。瓦西里·拉多斯拉沃夫政府与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结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年,保加利亚置身于外,并因巴尔干战争而恢复中。 德国和奥匈帝国意识到需要保加利亚来击败塞尔维亚力量。保加利亚提出领土要求,特别是马其顿。尽管奥匈帝国不情愿,但最后因柏林的坚持而同意。保加利亚同时与协约国协商,但他们并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条款。1915年9月,沙皇最终决定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站在一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保加利亚王国决定保持中立。 1941年,当德国部队开始准备从罗马尼亚入侵希腊,他们抵达保加利亚边境并要求通过保加利亚时,保加利亚被迫加入轴心国。 ",wiki_zh\AB\wiki_04 "𬬻 𬬻(Rutherfordium)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Rf,原子序为104。𬬻是为纪念纽西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而以他命名的。𬬻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不出现在自然界中,但可以在实验室内产生。其最稳定的已知同位素为Rf,半衰期约为1.3小时。 在元素周期表中,𬬻位于d区块,是第一个锕系后元素。𬬻属于第7周期、4族。化学实验已证实,𬬻是比同为4族的铪较重的化学同系物。人们对𬬻的化学特性了解不全。𬬻与其他的4族元素相似,不过某些计算指出,由于相对论性效应,它可能会具有很不同的化学属性。 位于前苏联和美国加州的实验室在1960年代分别制造出少量的𬬻。由于双方发现𬬻的先后次序不清,因此苏联和美国科学家们对其命名产生了争议;直到1997年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才将𬬻作为该元素的正式名称。 位于杜布纳(当时位于前苏联)的联合核研究所于1964年宣布首次发现𬬻。研究人员以氖-22离子撞击钚-242目标,把产物与四氯化锆(ZrCl)反应后将其转变为氯化物,再用温度梯度色谱法把𬬻从产物中分离出来。该团队在一种具挥发性的的氯化物中探测到自发裂变事件,该氯化物具有类似于铪的较重同系物的化学属性。其半衰期数值最初并没有被准确量度,但后来的计算则指出,衰变产物最可能为𬬻-259: 196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碳-12离子撞击鉲,确定性地合成了𬬻,并测量了Rf 的α衰变: 在美国进行的实验于1973年得到独立证实,其中通过观测Rf衰变产物——锘-253——的K-α X光,确实了𬬻为母衰变体。 俄方科学家建议使用Kurchatovium作为该新元素命名,而美方科学家则建议使用Rutherfordium。1992年,IUPAC/IUPAP超镄元素工作组(TWG)评审了发现报告后,认为双方是同时合成了第104号元素的,所以双方应该共同享有这份名誉。 美国的团队其后回复了TWG,并称TWG过分重视杜布纳团队的研究结果。他们也指出,俄方团队曾在过去20年以内多次修改其报告细节,俄方对此没有否认。他们还强调,TWG过于看重俄方团队所进行的化学实验,并指责TWG的委员会成员缺乏足够的资历。TWG随后回应,称已经审视过美方提出的各项意见,并认为没有理由撤回先前有关发现顺序的结论。IUPAC最终使用了美国团队所提出的名称(Rutherfordium),这可能反映了其实际改变了决定。 苏联的团队称其首次探测到该新元素,因此建议将其命名为Kurchatovium(Ku)以纪念伊格尔·库尔恰托夫,其曾经领导过苏联原子弹计划。东方集团国家的教科书都使用Kurchatovium作为该元素的正式命名,而中文则译为「」。美国的团队则提议用Rutherfordium(Rf)为新元素的命名,以纪念原子核物理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在确认正式命名之前,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C)使用临时系统命名Unnilquadium(Unq)。该名称源自数字1、0和4的拉丁文写法。1994年,IUPAC建议使用Dubnium(𬭊的现名,名称源自杜布纳,Dubna)作为104号元素的名称,因为Rutherfordium已被建议作为106号元素的名称,而IUPAC也认为应该承认杜布纳团队对此领域研究的贡献。然而,这时104至107号元素的名称都具有争议。1997年,有关的团队解决了纷争,并最终采用了现名Rutherfordium(中文译为𬬻)。Dubnium一名则成为了105号元素𬭊的名称。 𬬻等超重元素的合成方法是将两种较轻的元素通过粒子加速器相互高速撞击,并以此产生核聚变反应。多数𬬻同位素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合成,但某些较重的同位素则目前只在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变产物当中发现。 根据所用能量的高低,核合成分为「热」和「冷」两类。在热核聚变反应中,低质量、高能的发射体朝着高质量目标(锕系元素)加速,产生处于高激发能的复核(约40至50 MeV),再裂变或蒸发出3至5颗中子。在冷核聚变反应中,聚变所产生的复核有着低激发能(约10至20 MeV),因此这些产物的裂变可能性较低。复核冷却至基态时,会只射出1到2颗中子,因此产物的含中子量更高。冷核聚变一词在此指的不是在室温下发生的核聚变反应(见冷核聚变)。 位于杜布纳的研究团队在1964年首次尝试合成𬬻,所用的热核聚变反应将氖-22发射体撞击钚-242目标: 于首次研究中,他们探测到两次半衰期分别为0.3秒和8秒的自发裂变事件。前者之后被撤回,而后者则源自Rf同位素。1966年,该团队重复进行了这条反应,并对具挥发性的氯化物产物进行了化学研究。他们辨认出一种挥发性氯化物,其属性与铪的较重化学同系物相似,并以自发裂变快速衰变。这是产生了RfCl的有力证据。尽管其半衰期没有被准确地测量出来,但是之后的证据指出产物最有可能是Rf。团队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多次重复进行实验,并于1971年把该同位素的自发裂变半衰期确定为4.5秒。 1969年,以阿伯特·吉奥索为首,位于加州大学的团队尝试证实杜布纳团队所公布的结果。在一次锔-248和氧-16之间的反应中,他们未能证实杜布纳团队的结果,但却探测到Rf的自发裂变,其半衰期只有10至30 ms: 1970年,美国团队又再次研究了这条反应,但这次使用氧-18作为发射体,并探测到Rf的自发裂变,半衰期长达65秒(之后修正为75秒)。之后在加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得出一种短半衰期的Rf同核异构体(其进行自发裂变,半衰期为47 ms)及长半衰期的自发裂变事件,后者不确定地指向Rf。 吉奥索的团队也研究了鉲-249与碳-13之间的反应,并合成了短半衰期的Rf(其在11毫秒后进行自发裂变): 在转用碳-12之后,他们更首次观测到Rf的α衰变。 杜布纳的团队于1977首次研究锫-249和氮-14之间的反应,并于1985年证实产生了Rf同位素,该同位素在28毫秒之后进行自发裂变: 1996年,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进行钚-244和氖-22的核聚变反应时,观测到了同位素Rf: 研究团队将半衰期确定为2.1秒,而不是先前报告中的47毫秒,这意味著两个半衰期值可能是源自Rf的两种同核异构体的。杜布纳的团队也研究了该反应,并于2000年观测到Rf的α衰变及Rf的自发裂变。 杜布纳团队于2000年首次公布了使用铀目标体的热核聚变反应: 他们观测到Rf和Rf的衰变,之后又观测到Rf的衰变。在一系列利用铀目标体的实验中,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团队于2006年探测到了Rf。 首次合成𬬻的冷核聚变反应是于1974年在杜布纳进行的,反应将钛-50射向铅-208同位素目标: 测量到的自发裂变事件源自Rf,而其后在重离子研究所(GSI)进行的实验则测量了Rf和Rf的衰变属性。 1974年,杜布纳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铅-207和钛-50之间的反应,并产生了Rf。1994年重离子研究所的一项研究使用铅-206同位素,并探测到Rf和Rf。同年转用铅-204后则探测到Rf。 大部分质量数低于262的同位素都会出现于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变产物中,这能够使之前探测的属性有更准确的数值。较重的𬬻同位素只出现在更重元素的衰变产物中。比如,自2004年起,在𫟼-279衰变链中多次观测到有通过α衰变形成Rf的事件: 这又继续进行自发裂变,半衰期约为1.3小时。 伯尔尼大学于1999年对𬭊-263同位素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了符合通过电子捕获形成Rf的事件。产物中的𬬻被分离出来,期间观测到的有长半衰期(15分钟)的自发裂变事件,以及半衰期大约为10分钟的α衰变。2010年有关Fl-285衰变链的报告中显示了5个连续的α衰变,在产生Rf之后,再进行自发裂变,半衰期为152秒。 2004年进行的实验初步显示,在镆的衰变链中存在一种质量更高的同位素,Rf: 不过衰变链的最后一个步骤仍待确认。在5个α衰变事件产生𬭊-268之后,研究人员又观测到了长半衰期的自发裂变事件。目前未知这些事件是否来自Db 的直接自发裂变,还是Db进行长半衰期的电子捕获而产生Rf。如果后者在产生后进行短半衰期的衰变,那么这两种情况是无法分辨的。假设没有探测到Db的电子捕获,则这些自发裂变事件就可能源自Rf,那么这个同位素的半衰期就不得而知了。 根据2007年一项有关合成Nh的报告,同位素113进行类似的衰变,并形成Db,其再进行自发裂变,半衰期为22分钟。假设没有探测到Db的电子捕获,则这些自发裂变事件就可能源自Rf,那么这个同位素的半衰期就不得而知了。 𬬻没有稳定或自然产生的同位素。𬬻的一些同位素已在实验室中成功合成,所用方法有两种:高速撞击两种原子核以产生核聚变,或制造出更高的元素并观测其衰变产物。目前已知的同位素共有15种,质量数从253到268不等(264除外),大部分通过自发裂变进行衰变。 较轻的𬬻同位素一般具有较短的半衰期:Rf和Rf的为50 μs。Rf、Rf和Rf更为稳定,半衰期在10 ms左右;Rf、Rf、Rf和Rf的半衰期介乎1至5秒,而Rf、Rf和Rf则较稳定,半衰期分别为1、1.5和10分钟。最重的同位素最为稳定,其中Rf的约为1.3小时。 低质量的同位素有两种生成方式:两种原子直接经过核聚变产生,或作为更重元素的衰变产物。通过直接核聚变产生的最重的同位素为Rf,比其质量更高的同位素则只在其他元素的衰变产物中出现,其中已证实的只有Rf一种。同位素Rf和Rf也曾被发现于衰变产物中,半衰期可能分别长达10小时和6小时,但它们是通过系统化研究间接探测的。虽然Rf仍待发现,但预计半衰期长达1小时。在被发现之前,Rf曾被预测拥有13小时的长半衰期,但实际只有2.5分钟。 1999年,位于美国加州伯克利的科学家宣布成功合成3颗118原子。他们称这些原子核先后射出7颗α粒子,并形成Rf原子核,但在2001年撤回了这一项结果。 最初有关合成Rf的研究指出,该核素主要是以自发裂变方式衰变的,半衰期为10至20分钟。近期对𬭶同位素的研究也同时产生了Rf原子,其半衰期较短,约为8秒。这两种衰变方式意味著存在两种不同的同核异构体,但由于观测到的事件太少,未能确定同核异构体的属性。 在利用Pu(Ne,5n)Rf这条反应研究𬬻同位素的合成时,人们发现反应的产物进行了8.28 MeV的α衰变,半衰期为78秒。之后重离子研究所在研究鿔和𬭶的合成时,却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衰变链中的Rf进行8.52 MeV的α衰变,半衰期为4秒。后来的结果指出,该核素主要进行裂变。这些矛盾使人们对鿔的合成产生了怀疑。第一种同核异构体为Rf(或直接记为Rf),第二种为Rf(或记为Rf)。不过,一般认为前者属于高自旋基态,而后者则属于低自旋亚稳态。同核异构体Rf的发现及确认最终使鿔的发现在1996年得到了肯定。 对利用Pb(Ti,n)Rf这条反应的详细光谱分析确认了Rf的一种同核异能态。分析发现Rf有著具15条α谱线的复杂光谱,并算出了两种同核异构体的能级结构图。类似的同核异构体也被发现存在于Rf中。 𬬻是第一个锕系后元素,也是第二个6d系过渡金属。对𬬻以及其离子态的电离能、原子半径等属性的计算指出,𬬻与铪相似,但与铅相异。人们依此推断,𬬻的基本属性会和其他的4族元素(钛、锆及铪)相似。它的一些属性是通过气态及水溶化学实验而取得的。同族前两个元素的唯一稳定氧化态为+4,因此𬬻也应会有+4氧化态。另外,𬬻也预计会产生较不稳定的+3态。 对𬬻化学属性的计算指出,相对论性效应足以使p轨域的能级比d轨域的要低,价电子排布将为6d 7s 7p或甚至为7s 7p,因此与铪相比,铅会和𬬻更为相似。然而通过更准确的计算及对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指出,𬬻的属性与4族元素的相符。 与锆和铪相似,𬬻预计会形成一种非常稳定的高熔点氧化物RfO。它会和卤素反应形成四卤化物RfX,在与水接触后会水解成氧卤化物RfOX。这些四卤化物都是具挥发性的固体,在呈气态时为单体四面体分子。 在水溶状态时,Rf离子的水解程度较Ti低,但与锆和铪的相约。𬬻的卤化物与卤素离子混合时,会促进形成络离子。使用氯离子和溴离子时,反应会产生和。锆和铪会形成七氟及八氟络合物,因此更大的𬬻离子应该可以形成、和。 𬬻在一般状态下预计会是一种固体,其密度会很高,约为23 g/cm。相比之下,已知密度最高的元素——锇——的密度为22.61 g/cm。这是由于𬬻拥有高原子量,以及由于镧系、锕系收缩和相对论性效应。实际产生足够的𬬻来测量这些属性却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就算制成了,样本也会迅速衰变。𬬻的原子半径预测约为150 pm。相对论性效应使𬬻的7s轨域具有稳定性,而6d轨域则有不稳定性,因此Rf和Rf离子会失去6d电子,而非7s电子。这是和同族的较轻元素相反的。 早期对𬬻的化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使用气态热力色谱法及对相对沉积温度吸附曲线的测量。最早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是由杜布纳进行的,他们希望以此确认𬬻的发现。这些实验使用了Rf同位素。实验假设𬬻是第一个6d系元素,因此会形成四氯化物。四氯化𬬻比四氯化铪(HfCl)挥发性更高,因为其中的化学键更似共价键。 一系列的实验已经证实,𬬻具有典型的4族元素特性,会形成RfCl和RfBr,以及一种氯氧化物RfOCl。在使用固态而非气态的氯化钾时,所产生的的挥发性降低了。这表示产生了不挥发的混合盐。 𬬻的电子排布预计为[Rn]5f 6d 7s,因此会具有铪的4族同系物的属性。它会在强酸中形成Rf水合离子,并在氢氯酸、氢溴酸或氢氟酸中形成络合物。 至今最具确定性的𬬻水溶化学研究是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进行的,使用的为Rf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分别用𬬻、铪、锆及钍在氢氯酸中进行提取,并证实了𬬻不具备锕系元素的特性。在和其同系物对比之下,𬬻能够肯定地归为4族元素。在氯离子溶液中,𬬻会形成六氯化𬬻络离子,这与铪和锆相似。 在氢氟酸中的情况类似。𬬻对氟离子的亲和力较弱,并会形成六氟化𬬻络离子,而铪和锆则在同样的氟离子浓度下产生了七氟甚至八氟络离子: ",wiki_zh\AB\wiki_04 "鉨 鉨(Nihonium,Nh)是铝族最重的元素,但由于具有放射性且衰变速度快,至今仍没有足够稳定的鉨同位素,因此无法验证其特性是否与该族相符。科学家于2003年在镆的衰变产物第一次发现鉨,再于2004年直接合成鉨。至今成功合成的鉨原子一共只有14个。因此可对其进行化学实验。 2003年8月,科学家在镆的衰变产物中首次探测到鉨。2004年2月1日,一个由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和美国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联合组成的研究小组发表了这一项发现。 2004年7月23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理研;RIKEN)的森田浩介使用Bi和Zn之间的冷融合反应,探测到了一个Nh原子。他们在2004年9月28日发表这项发现。 实验结果在2004年得到证实,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探测到的Bh衰变特性和日本理研所探测到的衰变活动特性相同(详见-{zh-hans:; zh-hant:;}-)。 理研小组在2005年4月2日又合成了一个鉨原子,衰变数据与第一次的不同,但这可能是因为产生了稳定的同核异构体。 美俄合作小组对衰变产物Db进行化学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鉨的发现。鉨的α衰变链半衰期与实验数据相符。 由于日本科学家未充分观察该元素转化为其他元素的情形,因此这一发现因证据不足而未被承认。日本理研于2012年9月26日第三次宣布合成出了113号元素,方法是利用加速器使锌和铋原子相互碰撞。 2015年12月,IUPAC和IUPAP宣布承认113号元素,并赋予日本理研优先命名权。 ""Ununtrium""(Uut)是IUPAC所赋予的临时系统命名。研究科学家通常只称之为“元素113”(或E113)。 杜布纳小组的Dmitriev和理研小组的森田浩介分别对命名Uut进行了提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及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联合工作小组将决定哪一方有权进行命名。2011年,IUPAC审核了两方曾进行的实验,认为实验并未符合“发现元素”的标准。 2015年12月31日,理研取得本元素的命名权,并被IUPAC认为Uut符合「发现元素」标准,这也是首次由亚洲国家取得新元素命名权。本元素原本被预计命名为Japonium,符号Jp,跟日本的缩写一样,但此命名未被使用。 以下为曾经提议使用的名称: 2016年6月8日,IUPAC宣布计划根据理化学研究所的建议将113号元素命名为「Nihonium」,符号为Nh。此名称于2016年11月28日正式获得认可。 此外,1908年,日本化学家宣布发现了第43号元素,并将其命名为「Nipponium」(Np),以纪念其本国日本(Nippon)。然而,后来的分析则指出,他所发现的是75号元素,而非43(即锝)。 2017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定名会,通过了将此元素命名为「鉨」的方案。方案需经上报教育部批准后正式公布。 2017年4月5日,中华民国国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学名词审译委员会审译修正通过之「化学元素一览表」将此元素命名为「-{鉨}-」,音同「你」。 「-{鉨}-」字已收录在统一码汉字基本区中,码位为U+9268。该字有「络丝」、「络丝之具」两意,并兼为繁体字「」、「」的异体字。其对应简化字「鿭」,已于2018年6月5日正式加入统一码11.0中,码位为U+9FED。 下表列出各种可用以产生113号元素的目标、发射体组合。 德国重离子研究所小组在1998年首次尝试合成鉨,使用了以上的冷聚变反应。在两次实验中,他们均没有发现任何原子,计算出的截面为900 fb。他们在2003年重复进行实验,并将截面下降至400 fb。2003年末,日本理研小组利用充气反冲核分离器进行了以上反应,截面达到140 fb。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他们进行了长度为8个月的离子辐射,并把敏感度提高到51 fb。这时他们探测到一个Nh原子。在2005年,他们几次重复实验,并再发现一个原子。经过计算,两个原子的截面为有记录以来最低的31 fb。2006年重复的实验并未发现更多的原子,因此目前的产量值只有23 fb。 2006年6月,美俄合作小组通过Np和Ca间的热聚变反应直接合成了鉨。实验发现了两个Nh原子,截面为900 fb。 科学家也曾在镆和的衰变产物中探测到鉨。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鉨的核聚变反应的截面和激发能量。粗体数据代表从激发函数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观测到的出口通道。 下表列出各种目标-发射体组合,并给出最高的预计产量。 DNS = 双核系统; σ = 截面 鉨预计将为7p系第1个元素,并是元素周期表中13 (IIIA)族最重的成员,位于铊之下。这一族的氧化态为+III,但由于相对论,7s轨域的稳定性会造成惰性电子对效应,因此它只形成稳定的+I态,Nh/Nh的标准电极电势更高,预测达到 0.6 V,就如惰性的金属,难以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与铑和钌一样不易发生反应。 鉨的化学特性能从铊的特性中推算出来。因此,它应该会形成NhO、NhF、NhCl、NhBr和NhI。但如果能达到+III态,鉨则应只能形成NhO和NhF。7p轨域的自旋-轨道分离可能会使−1态也较稳定,类似于Au(−1)(金化物)。 ",wiki_zh\AB\wiki_04 "镆 镆(Moscovium,Mc)是元素周期表15 (VA)族(氮族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但是由于还没有足够稳定的镆同位素,因此并未能透过化学实验来验证其特性。 科学家在2003年第一次观测到镆,至今合成了大约30个原子,其中只探测到4次直接衰变。目前已知有5个质量数连续的同位素:Mc,其中。 2004年2月2日,由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和美国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联合组成的科学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表示成功合成了镆。他们使用Ca离子撞击Am目标原子,产生了4个镆原子。这些原子通过发射α粒子,衰变为Nh,需时约100毫秒。 美俄科学家的这次合作计划也对衰变产物Db进行了化学实验,并证实发现了Uut。科学家在2004年6月和2005年12月的实验中,通过量度自发裂变成功确认了-{zh-hans:; zh-hant:;}-同位素。数据中的半衰期和衰变模式都符合理论中的Db,证实了衰变来自于原子序为115的主原子核。但是在2011年,IUPAC认为该结果只是初步的,不足以称得上是一项发现。 2013年,由瑞典隆德大学核物理学家Dirk Rudolph领导的团队在德国达姆施塔特GSI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通过将钙同位素撞击镅的方法再次合成了镆。 镆最先被称为“eka-铋”。""Ununpentium""是该元素获得正式命名之前,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所赋予的临时名称。研究人员一般称之为“元素115”。 115号元素主要有两个命名提议,一个是根据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命名为langevinium,另一个提议是根据Dubna研究所所在地莫斯科州命名为moscovium。IUPAC于2016年11月28日正式采用后者。 2017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定名会,将此元素命名为镆。 2017年4月5日,中华民国国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学名词审译委员会审译修正通过之「化学元素一览表」将此元素命名为「镆」,音同「莫」。 Flerov核反应实验室有计划研究较轻的镆同位素,所用反应为:Am + Ca。 下表列出各种可用以产生115号元素的目标、发射体组合。 有强烈证据显示重离子研究所在2004年底一项氟化铀(IV)实验中曾进行过这个反应。他们并未发布任何报告,因此可能并未探测到任何产物原子,这是团队意料之内的。 杜布纳团队首先在2003年7月至8月进行了该项反应。在两次分别进行的实验中,他们成功探测到3个Mc原子与一个Mc原子。2004年6月,他们进一步研究这项反应,目的是要在Mc衰变链中隔离出Db。团队在2005年8月重复进行了实验,证实了衰变的确来自Db。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镆的热聚变核反应的截面和激发能量。粗体数据代表从激发函数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观测到的出口通道。 利用量子穿隧模型的理论计算支持实验得出的α衰变数据。 下表列出各种目标-发射体组合,并给出最高的预计产量。 MD = 多面;DNS = 双核系统;σ = 截面 镆预计为7p系的第3个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15 (VA)族最重的成员,位于铋之下。这一族的氧化态为+V,但稳定性各异。氮的+V态很难形成,因为它有较低的d轨域,而且氮原子容纳不下5个配体。磷、砷和锑能够表现出明显的+V态特性,但铋却很难达到该氧化态,因为其6s电子不易参与形成化学键。这个现象称为“惰性电子对效应”,一般与6s电子轨域的相对论性稳定性相关。镆预计会延续这个趋势,并只会具有+III和+I氧化态。氮(I)和铋(I)也存在,但较罕见,而镆(I)很可能会有一些独特的属性。由于自旋轨道耦合作用,𫓧可能会有完整的轨域,并具有类似惰性气体的属性。这样的话,镆可能只有一颗价电子,因为Mc离子会和𫓧有相同的电子排布。 ",wiki_zh\AB\wiki_04 "𫟷 𫟷(,Lv)是原子序为116的人造元素。其被正式命名前的临时名称为Ununhexium(Uuh),现名于2012年5月30日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同意后正式使用。 它是元素周期表16族最重的元素,位于钋之下,但由于没有足够稳定的同位素,因此目前无法用实验来研究它的特性。 科学家于2000年发现𫟷,至今成功合成约30个原子。这些原子都是直接合成或是鿫衰变的产物。已合成的𫟷同位素质量数介乎290至293,其中Lv是最稳定的,半衰期约为60毫秒。 2000年7月19日,位于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JINR)的科学家使用Ca离子撞击Cm目标,探测到𫟷原子的一次α衰变,能量为10.54 MeV。结果于2000年12月发布。由于Lv的衰变产物和已知的Fl关联,因此这次衰变起初被认为源自Lv。然而其后科学家把Fl更正为Fl,所以衰变来源Lv也顺应更改到Lv。他们于2001年4至5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再发现两个𫟷原子。 在同样的实验里,研究人员探测到𫓧的衰变,并将此次衰变活动指定到Fl。在重复进行相同的实验后,他们并没有观测到该衰变反应。这可能是来自𫟷的同核异能素Lv的衰变,或是Lv的一条较罕见的衰变支链。这须进行进一步研究才能确认。 研究团队在2005年4月至5月重复进行实验,并探测到8个𫟷原子。衰变数据证实所发现的同位素是Lv。同时他们也通过4n通道第一次观测到Lv。 2009年5月,联合工作组在报告中指明,发现了的鿔同位素包括Cn。Cn是Lv的衰变产物,因此该报告意味著Lv也被正式发现(见下)。 2011年6月11日,IUPAC证实了𫟷的存在。 𫟷的原文名称Livermorium(Lv),是IUPAC在2012年5月30日正式命名的。之前IUPAC根据系统命名法将之命名为""Ununhexium""(Uuh)。科学家通常称之为“元素116”(或E116)。 此前𫟷被提议以俄罗斯莫斯科州(Moscow Oblast)名为Moscovium,但由于元素114和116是俄罗斯和美国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合作的产物,而元素114已经根据俄罗斯的要求命名,因此元素116最后以实验室所在地美国利弗莫尔市(Livermore)命名为Livermorium(Lv)。 2012年6月2日,台湾的国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学名词审译委员会将此元素暂译为𫟷。201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通过以𫟷为中文定名。 位于杜布纳的团队表示有意利用Pu和Ti的核反应合成𫟷。通过这项实验,他们可以研究是否可能以原子序大于20的发射体来合成原子序大于118的超重元素。虽然原定计划在2008年进行,但这项实验至今仍未开始。 研究团队也有计划使用不同发射体能量来重复Cm反应,以进一步了解2n通道,从而发现新的同位素Lv。另外,他们计划在未来完成4n通道产物Lv的激发函数,并估量N=184核壳层对产生蒸发残留物的稳定效应。 下表列出各种可用以产生116号元素的目标、发射体组合。 1998年,重离子研究所尝试了辐射俘获产物(""x""=0)以合成Lv。他们限制截面为4.8 pb,并未发现任何原子。 有粗略的证据显示重离子研究所在2006年曾经尝试过这个反应。他们没有发布实验结果,表示很可能并没有发现任何原子。 1977年Ken Hulet和他的团队在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首次进行合成𫟷的实验。他们并未发现任何𫟷原子。尤里·奥加涅相和他的团队在Flerov核反应实验室之后在1978年尝试了这个反应,但最终失败。1985年,伯克利实验室和在重离子研究所的团队进行了实验,结果依然是失败的,计算出来的截面限度为10至100 pb。 2000年,杜布纳的俄罗斯科学家终于成功探测到一个𫟷原子,指向到同位素Lv。2001年,他们重复了这一个反应,再次合成了2个原子,验证了此前的实验结果。另外也不确定地探测到一个Lv原子,因为其首次α衰变违背探测到。2004年4月,团队又再使用较高能量重复实验,并发现了一条新的衰变链,指向到Lv。根据这个发现,原先的数据就被重新指向到Lv。不确定的衰变链因此可能是这个同位素的稀有的一条分支。这个反应另外有产生了2个Lv原子。 为了找出合成出的𫟷同位素的原子量,在2003年3月至5月期间杜布纳的团队用Ca离子撞击Cm目标。他们观察到了两个新的同位素:Lv和Lv。这个实验在2005年2月至3月成功重复进行,其中合成了10个原子,其衰变数据与2003年实验报告中的相符。 𫟷也在鿫的衰变中被探测到。2006年10月,在一个用Ca离子撞击Cf的实验中,3个鿫原子被发现,并迅速衰变成𫟷。 观察到Lv,意味著成功合成了鿫,也证明了成功合成元素鿫。 位于杜布纳的Flerov核反应实验室在2000至2006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Lv复核的裂变特性。实验使用了4条核反应:Cm+Ca、Cm+Ca、Pu+Ti和Th+Fe。结果反映了这种原子核裂变的方式主要为放出闭壳原子核,如Sn (Z=50, N=82)。另一发现为,使用Ca和Fe发射体的聚变裂变路径产量相似,说明在未来合成超重元素时,可以使用Fe发射体。另外,比较使用Ca和Ti发射体合成Lv的实验,如果用Ti,聚变裂变产量约少3倍,表示未来能用于合成超重元素。 1999年,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物理评论快报》中宣布成功合成Og(见Og)。所指的同位素Lv经过了11.63 MeV能量的α衰变,半衰期为0.64 ms。翌年,他们宣布撤回此前的发现,因为其他研究人员未能复制实验结果。2002年6月,实验室主任公布,原先这两个元素的发现结果是建立在编造的实验数据上的。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𫟷的热聚变核反应的截面和激发能量。粗体数据代表从激发函数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观测到的出口通道。 利用量子穿隧模型的理论计算支持合成Lv的实验数据。 下表列出各种目标-发射体组合,并给出最高的预计产量。 DNS = 双核系统; σ = 截面 𫟷预计为7p系非金属的第4个元素,并是元素周期表中16族(VIA)最重的成员,位于钋之下。这一族的氧化态为+VI,除了缺少d-轨域的氧外。硫、硒、碲及钋的氧化态都是+IV,稳定性由S(IV)和Se(IV)的还原性到Po(IV)的氧化性。Te(IV)是碲最稳定的氧化态。这表示较高氧化态稳定性较低,因此𫟷应有氧化性的+IV态,以及更稳定的+II态。同族其他元素亦能产生−II态,如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和钋化物。 𫟷的化学特性能从钋的特性推算出来。因此,它应在氧化后产生二氧化𫟷(LvO)。三氧化𫟷(LvO)也有可能产生,但可能性较低。在氧化𫟷(LvO)中,𫟷会展现出+II氧化态的稳定性。氟化后它可能会产生四氟化𫟷(LvF)和/或二氟化𫟷(LvF)。氯化和溴化后会产生二氯化𫟷(LvCl)和二溴化𫟷(LvBr)。碘对其氧化后一定不会产生比二碘化𫟷(LvI)更重的化合物,甚至可能完全不发生反应。 ",wiki_zh\AB\wiki_04 "同位素列表 同位素列表列出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的同位素。 此表由左到右按照原子序数的增长而排列,由下到上依照中子数目由少到多排列。 表格中的颜色表示各个同位素的半衰期(参见图例),表格边缘的颜色表示最稳定的核素的半衰期。 这是一个元素周期表,该表列出各元素的稳定同位素个数,若无稳定同位素则列出最稳定的同位素之半衰期。 这个周期表有助于选择所需的表格,以便检视该元素同位素的详细资料。 ← 前一个 | 下一个 →检视完整表格检视周期表 ← 前一个 | 下一个 →检视完整表格检视周期表 ← 前一个 | 下一个 →检视完整表格检视周期表图例 ← 前一个 | 下一个 →检视完整表格检视周期表图例 ← 前一个 | 下一个 →检视完整表格检视周期表图例 ← 前一个 | 下一个 →检视完整表格检视周期表图例 ← 前一个 | 下一个 →检视完整表格检视周期表图例 ← 前一个 | 下一个 →检视完整表格检视周期表 ← 前一个 | 下一个 →检视完整表格检视周期表 此表由左到右按照原子序数的增长而排列,由下到上依照中子数目由少到多排列。 表格中的颜色表示各个同位素的半衰期(参见图例),表格边缘的颜色表示最稳定的核异构体的半衰期。 分段检视检视周期表 ",wiki_zh\AB\wiki_04 "永靖乡 永靖乡(台湾闽南语永靖腔拼音:Éng-tsēng-hiong, :[])位于台湾彰化县中部偏东南,地势平坦,无山岳、湖泽。北缘员林市、埔心乡,东邻社头乡,西滨溪湖镇,南接田尾乡。为台湾本岛人口密度最高的乡。 永靖地名自1813年(嘉庆18年)由杨桂森命名后,曾经历数次改动,除历史可稽外,还有不同于历史记录的说法: 一、广东省潮州府的垦民于1813年(嘉庆18年)在地建立街市,当时的垦民命名为永靖,意在期勉本地区与附近居民能和平共处(当时闽粤械斗事常发生),永久安靖。永靖二字本为永靖街市的名称,大约是今日的永东、永西村,后来以街市名为乡镇名。 二、日治时代初期改为关帝厅,代表本区之地名。关帝厅之名在1813年(嘉庆18年)与道光年间均有文献(道光版《彰化县志》第十一卷/杂记志/兵燹:「员林一带粤人,纷纷搬入大埔心-{庄}-及关帝厅等处...」)提及。 三、1920年(大正9年),日本实行地方行政区域改革,将三字地名改为二字,命名回旧名永靖,但寓意已改为「水患频仍,以求止息水患,永保安宁」 四、本地区以前火灾频繁,旧屋常被烧毁而盖新屋。当地居民苦于火灾之患,故改地名为「永靖」,其意为「永久安靖」,并于永靖街与中山路的交叉口种榕树,以及在永靖街中间建「永安宫」两端则建立「永奠宫」及「永福宫」,火灾才逐渐减少。 以民族学角度来看,世居于永靖者约有七成来自广东潮州府饶平县的客家人,但因居于闽南人数居多的彰化平原,大多数居民已闽南化。依据日籍学者-{庄}-司久孝在1937年(昭和十二年)以人口资料作为台湾人口的地理学研究中,发现永靖乡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五百人,居全岛农村之首。 虽然居民已经福佬化,客籍族群也从饶平客家语语言转移到台湾闽南语,但仍遗留若干客语口音,形成特殊的「永靖腔」。常以下列句子来表现出永靖人台语发音的不同,即永、靖、冰、冷、𠕇(推荐用字,意及俗写硬)等ing(国际音标:/iŋ/)韵脚皆转如eng (/eŋ/)。如以下句子:「永靖枝仔冰,冷冷𠕇𠕇(硬硬)」(永靖腔台罗:Éng-tsēng ki-á-peng, léng-léng tēng-tēng)。事实上持此口音的人还包括埔心乡、员林市、田尾乡、大村乡部份村及社头乡部份村。 除了ing转eng韵,彰化县福佬客地区也会将「it / ip / ik」等入声韵转为「et / ep / ek」韵,如永靖乡的竹子村(竹仔跤)发音「tek-á-kha」。迫发音为「pik」转「pek」,得发音为「tit」转「tet」,级发音为「kip」转「kep」,而「ih」韵则不会转「eh」韵。 而该处曾使用的客语饶平腔的迫音「bèd」(台湾客拼,下同),得音「dedˋ」,冰音「benˇ」,冷音「lenˇ」,顶音「denˋ」,皆与永靖腔相似。 彰化县北边为彰化隆起海岸平原,南边为浊水溪冲积平原,北边为坡度5%至55%的八卦山脉,永靖乡居于这三者之中的彰化平原。地势与八堡圳溪流流向相同,由东南向西北缓降。永靖乡平均海拔约在二十公尺上下。土壤以粘板岩老冲积土为主,少部份为粘板岩新冲积土。土质呈中性反应。 因浊水溪冲积平原地下水丰富,饱和层离地面甚近,地面与地下水位的深度只二至四公尺,致使乡内较低洼的地区有涌泉现象,往往土质过于松软,农民双足陷入泥中,深及至膝盖或大腿,耕作不便。 永靖乡主要灌溉的水源是-{十五庄圳}-,于1721年(康熙六十年)由武西堡大埔心-{庄}-(今埔心乡)黄仕卿倡筑。源头在二水鼻子头附近(八堡圳口左侧),引浊水溪入圳,使水顺势西流,灌溉圳岸两侧的村庄。流经永靖乡的村落有湳港西庄、关帝庙(厅)-{庄}-、独鳌-{庄}-、同安宅-{庄}-、仑子尾-{庄}-、福兴-{庄}-及竹仔脚-{庄}-等。 1862年(同治初年),民众出资抢修十五-{庄}-圳,并推举代表人吴郡山、魏尚莹(日治时期曾任永靖-{庄}-长)、魏精仁(魏尚莹之子)轮流管理。 1907年(明治四十年)十五-{庄}-圳并于八堡圳,原八堡圳改称为八堡圳第一圳,十五-{庄}-圳改称为八堡圳第二圳。现今永靖乡内主要的水道,如:湳港旧圳、浮圳、陈厝厝排水路、湳港西排水路、仑子尾排水支圳、四块厝支圳等均属于第二圳。 永靖乡的水源来自于合欢山南麓的浊水溪,水流含有多量的「粘板岩」,故溪水呈黑灰色。 ",wiki_zh\AB\wiki_04 "Β Beta(Βήτα;大写Β,小写β,中文音译:贝塔、贝他、啤打,音/'viːta/,英语读法/biːtə/ ),是第二个希腊字母。在古希腊语,beta读作[b],但现代希腊语读作[v]。现代希腊语以""μπ""代表[b]音。 小写的β代表: beta的英式英语读音是,但美式英语读音是 。 西里尔字母的Б、В和拉丁字母的B都是从beta变来。 在电脑范畴,Beta软体也能代表电脑软体的测试版,通常指的是公开测试版,提供一般使用者协助测试并回报问题。详见软件出版周期。 ",wiki_zh\AB\wiki_04 "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彦直,另一字贯中,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但他的籍贯在文学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 ,一说是庐陵(江西吉安),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后两者不可确考。近年虽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但并未说明其人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据最新研究,山西太原确有罗贯中,却是另一个杂剧家罗贯中(约1323年-约1397年),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最为可能是山东东平人。 关于罗贯中太原说,主要见于明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其他史书不见记载。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不是贾仲明所写;也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存在抄写错误,将""东原""抄成""太原"",而且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今济南长清为中心毗连东平的一带正叫做「东太原」。有关他的许多事迹多为民间传说,因而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对于太原说实有一个致命缺陷,如果罗贯中是山西人,在《三国演义》中为何对山东境内的琐屑历史人物如此熟悉和感兴趣。有研究认为作者对“东平府”和“太原府”熟悉、认知乃至热情的程度是很不一样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东原”有某种“故土”情结。 一般认为,《水浒传》也是由罗贯中帮助整理修改的。另外一种说法是,《水浒传》的后半部是他写的。《水浒传》的后半部,在一百回版本是三十回,包括了招安,征契丹和征方腊,在一百二十回版本还包括征田虎、征王庆。《水浒传》的后半部有时也称之为《征四寇》,比较吻合罗贯中的“忠君”思想。 罗贯中8岁开始在私塾学四书五经。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但是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在父亲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 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年),罗贯中辞别赵宝丰,到张士诚幕府作宾。第二年在罗贯中的建议下,张士诚打败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进攻。同年,张士诚的弟弟兵败被元朝俘虏,张士诚只好投降。降元后,张士诚贪图享乐。到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看到蒙古人没落,又再次称王。包括罗贯中在内的许多幕僚都建议暂缓称王,但是不被采纳。罗贯中自此对张士诚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 路上他遇到同乡贾仲明,得知父亲已经逝世,继母改嫁,便不再打算回老家。在河阳山(今日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他遇到了正在撰写《水浒传》的施耐庵。罗贯中非常赞同他写书劝世的主张,于是拜施耐庵为师。此后,罗贯中一直陪伴在施耐庵旁边,帮助抄写书稿。随后自己也开始撰写《三国演义》,并得到了施耐庵的许多指点。 另说:罗贯中也在张士诚处任职,士诚败殁,奉朱元璋令,遂专心著作出三国演义,感化风俗人心。 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春(1366年),罗贯中的老师赵宝丰去世。罗贯中赶往慈溪祭奠。几个月后,施耐庵为躲避兵乱全家迁往了兴化。罗贯中找不到施耐庵,就在河阳山继续写《三国演义》。 当罗贯中打听到施耐庵下落,准备投奔时,正巧赶上施耐庵因《水浒传》而被朱元璋禁锢。于是罗贯中赶往金陵,找到了施耐庵的好友刘伯温帮忙营救。经过一年多后,施耐庵终于出狱。罗贯中雇船送他回兴化。但是由于施耐庵途中染病,罗贯中陪伴他在淮安养病。不久施耐庵去世,罗贯中帮忙料理了丧事,然后带着《水浒传》书稿去福建建阳找人刻印。 但是在建阳无人敢承印《水浒传》。他没有办法,只好到杭州暂时住下。在这里他整理修改了《水浒传》,也有人说《水浒传》后三十回就是这时完成的。同时他还改定了自己的《三国演义》,又写了《三遂平妖传》二十回,病逝在杭州。 ",wiki_zh\AB\wiki_04 "势力范围 势力范围是用以描述某一国家对某地区有的控制及影响力的词汇,例如: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各国都有机会在中国确立势力范围。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沦为另一强权的势力范围时,通常即表示该国或地区成为强国的附属国、卫星国,或在事实上成为殖民地。而这些国家或地区也许名义上拥有主权,但其主权实质意义不大。 在冷战时期,西欧(亦包括北欧、希腊和土耳其)、日本、南韩、台湾、菲律宾及拉丁美洲(除了古巴)通常被认为是在美国的势力范围之下。同时期的东欧(除了南斯拉夫和希腊)、朝鲜、古巴、越南、蒙古国、南也门及部份非洲共产主义国家则被认为是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下。 有时单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会分属一个以上的强国势力范围。在帝国主义时期,强国势力的缓冲国,例如伊朗、泰国各自均有一个以上的强国势力范围。前者是英国与俄国的缓冲国,后者则介于英国与法国之间,此二国即被帝国的国际联盟分别划定势力范围。相似的还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瓜分为四个占领区,经过统整,即成为日后的西德与东德,前者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后者则参与华沙公约。 ",wiki_zh\AB\wiki_04 "Γ Gamma(大写Γ,小写γ,中文音译:伽马、伽玛、伽㐷),是第三个希腊字母。 西里尔字母的Г、Ґ和拉丁字母的C、G都是从Gamma变来。 大写的Γ用于: 小写的γ用于: ",wiki_zh\AB\wiki_04 "Δ (大写Δ,小写δ,中文音译:德尔塔、德耳塔),是第四个希腊字母。 Delta 是三角洲的英文,源自三角洲的形状像三角形,如同大写的“Δ”。同时也是达美航空的英文正式名称。 三角面多面体(deltahedron)的""delta-""也是源自于此。 西里尔字母的Д和拉丁字母的D都是从“Δ”变来。 因纽特语中ᐃ(/i/)外型相似,但却一点关系都没有。 ",wiki_zh\AB\wiki_04 "社头乡 社头乡位于中华民国台湾省彰化县东南部。据耆老相传,在明末清初,汉人移居台湾,称番人聚落为「社」,「社头」地名盖因洪雅族大武郡社之头首或头人居住于此,以之得名。 目前以萧姓为乡内最大宗,古时候,常以同血缘关系而形成部落,故彰化地区流传著「社头萧一半,鹿港施了了」。 在产业方面,社头在织袜及芭乐产业之中,已独占鳌头多年,在「家庭即工厂」的历史背景之下,让社头有个顺口溜,「芭乐多、袜子多、董事长多。」,同时奠定了袜子的故乡,芭乐的宝地之美名。 清初世局动荡,盗贼四起,闽粤居民陆续徙台。1662年至1795年间,垦首施世榜、黄仕卿、邓逊有等,逐次完成八堡圳、十五-{庄}-圳(今称八堡二圳)、鸿门圳、大高圳等沟渠灌溉今社头乡辖域,漳州之南靖、漳浦、诏安及潮州、饶平等县居民大举入垦,1736年至1795年间枋桥头-{庄}-形成街肆,社头-{庄}-成立于嘉庆年间,社头辖域次第垦建成村-{庄}-。迨移民渐增,汉番争地,平埔族群势弱遂于1823年徒居埔里,其留原地者皆汉化。当时原住部落名为「大武郡社」。在经历西班牙人、荷兰人的登台足迹后,明末清初,汉人开始渡海来台,开垦这片美丽新天地。汉人习惯称呼平埔族人聚集的部落为「社」;而「社头」即代表当时这里乃为大武郡社头目首领居住之地,因此得名。 社头乡公所是彰化县社头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社头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彰化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社头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5个附属机关。 社头乡民代表会是社头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社头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共有11位乡民代表,第一选区6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2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代表1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代表2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代表互选产生。 传说嘉庆君游台湾时,来到社头,当时口渴欲向妈祖庙的庙公借水,谁知社头连年旱灾,于是嘉庆君便烧香和妈祖娘娘求雨,没想到果真下了一场大雨,但事实上嘉庆皇帝终其一生从未到过台湾。 ",wiki_zh\AB\wiki_04 "入声 入声(checked tone、entering tone)是音韵学上一组相互关联的概念的统称。 入声韵又称促声韵是指承自古代汉语之一类音节结构。入声字是指音节属于这类结构的字。受音节结构影响,这类字的声调在《切韵》时代都相同,因此都属于入声调类,其入声调值的调型是短而急促。入声调类也可以用来特指某个特定时期、某种特定汉语方言中的一个或几个和《切韵》入声调类有传承关系的调类;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方言中的入声调类,都拥有各自的入声调值,但调型一般也都是短而急促的。 尽管入声在根据传统音韵学属于“四声”之一,但“入声和非入声的差别更多来自音质而非音调”(王力)。在切韵至广韵时代,入声都稳定并完整(拥有-p,-t,-k三种辅音韵尾)存在于中原的方言中。但是由于当时的具体调值已经不可考,我们便无法得知入声与其他声调在当时是否拥有相同的调值。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不少是保留入声的(有的完整保留辅音韵尾以及区别于其它声调的调值;有的已经失去或正在丢失辅音韵尾但具有区别于其它声调的调值等),这可视为入声作为声调存在的必要性。 在行文中,这些概念往往都混同、省称为入声。 入声在中国各地的发展情况及表现形式各不相同。粤语、客家话、闽南语、赣语、壮语、日语、朝鲜语、越南语以及汉藏语系的其他一些语言中,入声字音节以辅音(多为[p̚]、[t̚]、[k̚])作结,发出明显的短而急促的子音,使音节听起来有一种急促闭塞的顿挫感。 湘语、吴语、江淮官话(淮语)、闽东语、部分西南官话(岷江话)以及部分晋语也保留入声,但只带一个弱喉塞韵尾,或依靠紧元音韵母来保持音节的顿挫感(如四川宜宾话)。大部分的汉语官话方言(除江淮官话以外)中入声已经不复存在,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的少数方言中尽管保留了入声,却已经变成舒声韵,失去了其原有的促声韵特点。但是它是何时消失,历来都有不同观点。 汉字大概于隋、唐时代传入日本,当时的汉语具有入声,因而日语将入声的痕迹保存至今,但日语音系中无闭音节,因而其破音音尾已开音节化独立成另一个音节[通常为ka行、ta行、wa行( → → → )的音节]。 屋木竹目服福禄熟谷肉咒鹿腹菊陆轴逐牧伏宿读犊渎牍椟黩毂复粥肃育六缩哭幅斛戮仆畜蓄叔淑菽独卡馥沐速祝麓镞蹙筑穆睦啄覆鹜秃扑鬻辐瀑竺簇暴掬濮郁矗复塾朴蹴煜谡碌毓舳柚蝠辘夙蝮匐觫囿苜茯髑副孰谷    沃俗玉足曲粟烛属录辱狱绿毒局欲束鹄蜀促触续督赎浴酷瞩躅褥旭欲渌逯告仆    觉角桷较岳乐捉朔数卓汲琢剥趵爆驳邈雹璞朴确浊擢镯濯幄喔药握搦学    质日笔出室实疾术一乙壹吉秩密率律逸佚失漆栗毕恤蜜橘溢瑟膝匹黜弼七叱卒虱悉谧轶诘戌佶栉昵窒必侄蛭泌秫蟀嫉唧怵帅聿郅桎茁汨尼蒺    物佛拂屈郁乞掘讫吃绂弗诎崛勿熨厥迄不屹芴倔尉蔚    月骨发阙越谒没伐罚卒竭窟笏钺歇突忽勃蹶筏厥蕨掘阀讷殁粤悖兀碣猝樾羯汨咄渤凸滑孛核饽垡阏堀曰讦    曷达末阔活钵脱夺褐割沫拔葛渴拨豁括聒抹秣遏挞萨掇喝跋獭撮剌泼斡捋袜适咄妲    黠劄拔猾八察杀刹轧刖戛秸嘎瞎刮刷滑    屑节雪绝列烈结穴说血舌洁别裂热决铁灭折拙切悦辙诀泄咽噎杰彻别哲设劣碣掣谲窃缀阅抉挈捩楔蹩亵蔑捏竭契疖涅颉撷撤跌蔑浙澈蛭揭啜辍迭呐侄冽掇批橇    药薄恶略作乐落阁鹤爵若约脚雀幕洛壑索郭博错跃若缚酌托削铎灼凿却络鹊度诺橐漠钥著虐掠获泊搏勺酪谑廓绰霍烁莫铄缴谔鄂亳恪箔攫涸疟郝骆膜粕礴拓蠖鳄格昨柝摸貉愕柞寞膊魄烙焯厝噩泽矍各猎昔芍踱迮    陌石客白泽伯迹宅席策碧籍格役帛戟璧驿麦额柏魄积脉夕液册尺隙逆画百辟赤易革脊获翮屐适剧碛隔益栅窄核掷责惜僻癖辟掖腋释舶拍择摘射斥弈奕迫疫译昔瘠赫炙谪虢腊硕螫藉翟亦鬲骼鲫借啧蜴帼席貊汐摭咋吓剌百莫蝈绎霸霹    锡壁历枥击绩笛敌滴镝檄激寂翟逖籴析晰溺觅摘狄荻戚涤的吃霹沥惕踢剔砾栎适嫡阋觋淅晰吊霓倜    职国德食蚀色力翼墨极息直得北黑侧饰贼刻则塞式轼域殖植敕饬棘惑默织匿亿忆特勒劾仄稷识逼克蜮唧即拭弋陟测冒抑恻肋亟殛忒嶷熄穑啬匐鲫或愎翌    缉辑立集邑急入泣湿习给十拾什袭及级涩粒揖汁蛰笠执隰汲吸熠岌歙熠挹    合塔答纳榻杂腊蜡匝阖蛤衲遝鸽踏飒拉盍搭溘嗑    叶帖贴牒接猎妾蝶箧涉捷颊楫摄蹑谍协侠荚睫慑蹀挟喋燮褶靥烨折辄撚婕聂霎    洽狭峡法甲业邺匣压鸭乏怯劫胁插押狎掐夹恰眨呷喋劄钾 在无入声调类的北京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中古的入声字被分派入平声、上声、去声中,此现象称为“入派三声”。 北京话和普通话中的入声字如何分派有若干规律可循(排除少量例外): 在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中,中古的入声字被分为两组。古全浊字归阳平;古清声字和古次浊字归入另一组:中原官话中归入阴平,兰银官话中归入去声。 在西南官话中,中古的入声字今声调大都相同,大部分地区读阳平,少数地区仍保留舒声韵形式的入声调,也有少数地区甚至不只保留入声调也保留有塞音韵尾的入声韵。 对于说西南官话的人来说,可以不使用工具书,而根据了解的中古到今天的语音变化规律来辨别大部分古代入声字: 在淮语中,中古的入声字仍读入声。其中洪巢片大部(除庐江外)入声不分阴阳,只有一个入声调;洪巢片庐江、泰如片入声按照中古声母的清浊分成阴入和阳入,有两个入声调。黄孝片中也仅有一个入声调,但部分古全浊入声字归入阳平或阳去调(如白、十),部分通摄入声字的韵尾变为后鼻音ŋ,但仍保留入声声调(如墓、木)。 北方官话与江淮官话的主要入声归派规律如下表: 晋语地区基本上都不同程度的保留有入声韵,基本全以喉塞音[ʔ]形式保留,有一部分地区(如大同)不少字出现舒声促化现象。 大多数吴语收喉塞音。但在温州话中没有入声韵尾,只有入声声调。温州话仅有的一个韵尾是 -ng。温州话的入声声调在吴语方言里表现得十分奇特。所谓“入声”,就是比舒声要短促;但是温州话的两个入声调值却是 323 和 212,比所有舒声都要长。 闽南语原只有6个辅音韵尾,其中、、是塞音,、、是鼻音。但是在现代闽南语,「古」「咸」(除覃韵)(收)、「山」(收)、「宕」(收)、「梗」「摄」「二」等(收)的白读音都不念这些韵尾,这些韵部的韵尾已经弱化为鼻化元音和喉塞韵尾,只有文读音才念上述辅音韵尾。此外,潮汕片韵尾已经并入。 在海南话的方言里,北部方言与闽南语潮汕片比较接近,保留有、、三套入声韵尾,但南部方言大多只有喉塞韵尾。海南话、雷州话都与闽南语有一定亲缘性。闽南语念喉塞韵尾的字,在雷州话念成开韵尾。海南话、雷州话把闽南语的鼻化元音都念成口元音。 莆仙语仅存在喉塞韵尾。此外,莆仙语只有仙游话存在鼻化元音,莆田话把鼻化元音念成了口元音。 闽东语中存在、两套入声韵尾,但在大部分方言中已经混同了,只有古田话能够明显地区分开来。 闽中语和闽北语中,都只存在入声调,不存在入声韵尾。 粤语有、、,如广州话就三种入声韵尾齐备,例子有:纳naap,杀saat,福fuk。但各地入声保存情况不尽相同,如东莞粤语以收韵尾为主,还有收喉塞音和元音化的;宝安区人口主要是外省移民,宝安粤语入声已全部弱化而收喉塞音韵尾,也有入声失落辅音韵尾,归并到阴平35调中的。 客家语的入声韵尾、、。一般认为,客家语和后期中古汉语(唐宋二代为准)之间的承袭关系明显。 赣语的入声可以分以下几类: 湘语中新湘语大部分保留独立入声调,且韵尾消失。老湘语部分地区保留入声调,部分地区入声派入其他声调。 由于古时汉文化大量输出到东亚各国,汉字文化圈的其他语言完好而有系统地保留了入声。 汉字大概于隋、唐时代传入日本,当时的汉语具有入声,因而日语音读多数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但被纳入日语体系的入声发音已经完全不具备入声的特点,其塞音音尾已独立成另一个音节[通常为か行、た行、は行(后转变为わ行、)的音节]。原来为入声汉字的音读常拥有两个音节。 朝鲜半岛自古崇尚汉文化,也因此今天的朝鲜语中,有超过70%为汉字词(汉字语)。朝鲜语中的汉字音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入声韵尾,例如:入口(입구 ),学校(학교 ),五十(오십 ) 。但是,塞音韵尾并未直接保留,而是有系统地变化为流音,例如:一(일 )、八(팔 )。另外,在实际发音时,入声韵尾有时会根据朝鲜语的发音规则变为鼻音或后一个音节的声母,例如:独立(독립 ),业务(업무 ),发言(발언 ),十五(십오 )。 由于越南语在古代引入了大量的汉语词汇,所以汉字的古汉语发音在越南语中保留得很好。越南语汉字音韵尾仅仅在拉丁字母拼写上出现了4个变异,实际上相较于中古汉语几乎没有变化。古汉语入声韵尾收、、的汉字在越南语中依然收、、。例如: 、 、 等。但是在西贡方言中,以结尾的音节均发作,而以结尾的音节则发作。 现代越南语按调值共分六个声调,即平声、玄声、问声、跌声、锐声、重声。以塞音结尾的音节相当于汉语入声,衹可能是锐声或者重声。 汉藏语系其他语言,包括传统上归入其中的苗瑶语族、壮侗语族,和汉语有大量的同源词,很多汉语入声字在这些语言中的同源词也保留了塞音韵尾。 举例: ",wiki_zh\AB\wiki_04 "钦察 钦察是古代中亚地区的突厥语民族之一。钦察部落联盟在11世纪中叶时曾经占据黑海北滨的钦察草原,其中一些部落则与库曼人合并,在突厥迁移中迁移到了西伯利亚西部,后来蒙古帝国所建立的钦察汗国部分领土即钦察人的原居地。一些阿拉伯学者把咸海至乌克兰以北称钦察草原一带的地方称为库曼尼亚,因为这地区几乎只有钦察-库曼人居住。在波斯历史著作《史集》中,“钦察”意为空心树。 钦察人祖先是由乌揭与萨尔马特人等融合而成,钦察有四支十一部落。四支是哈拉钦察、契丹钦察、库兰钦察、托里钦察。十一部落是脱克撒巴(与突骑施有关)、叶迪牙、不儿只乌格拉、额勒别儿里(即玉里伯里部)、晃火儿乌格立、安彻乌格立、都鲁惕、非剌纳乌格立、者思难、哈剌孛儿克里。 蛮族入侵时期,匈人阿提拉军队的主力,由匈人、钦察人、咄陆人,与其他突厥人构成。 1237年,蒙古第二次西征,伏尔加河(窝瓦河)的钦察斡勒不儿里克部落首领八赤蛮拒绝投降,被蒙古人腰斩杀死,钦察联盟解体,大部分国土并入金帐汗国,钦察人成为哈萨克人,而因部长亦纳思包庇蔑儿乞人首脑忽都,被速不台所败,其人多数逃亡俄罗斯,其他的走投无路,逃亡匈牙利,钦察政权永久消失。一部分钦察人被编入元帝国忽必烈的钦察军龙翊卫,由土土哈统帅。在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前期,钦察奴隶大受欢迎,这些人中最著名的是拜巴尔一世。钦察部中的玉里伯里是相当著名的部落,德里苏丹国的首一个王朝的苏丹是出自此部落的奴隶。 而库曼人(),词意为“浅色皮肤”,他们亦是钦察的一部,位于钦察的西部,即今日的俄罗斯南部。他们夏季在伏尔加保加利亚一带放牧,冬天在八剌沙衮过冬,有不多的人种地。7世纪时臣服于西突厥,9至11世纪臣服于基马克人。汗国瓦解后并入克普恰克汗国,以伏尔加河为界,分东西二部。东部库曼包括葛逻禄、康里、黑契丹(占领了图尔盖草原盆地,乌拉尔,伏尔加河,由Elbori领导。汗帐在图尔盖,现今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东部地区)。西部库曼包括保加尔人与巴什基尔人。他们最东南至塔拉斯(现今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东哈萨克斯坦州、南哈萨克省、科斯塔奈州、阿克莫拉州、巴甫洛达尔州、卡拉干达州、克孜勒欧尔达州,包括从锡尔河、额尔齐斯河和伊希姆河,直达西伯利亚丛林。这部落是钦察部中最著名的,有些库曼人受蒙古人逼迫前往匈牙利,人数大约4万帐20万人,永久和马札儿人同化。欧洲人也因此以“库曼”称呼钦察人。但在俄罗斯及乌克兰却被称为波洛韦茨人()。 有几个证据能说明钦察人不是穆斯林。例如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中说一个故事,元太宗时禁止穆斯林自行宰羊,而有个回回人买了一头羊宰杀,一个钦察人从屋顶跳下把他送官。另一件事是巴托尔德提出他们与格鲁吉亚人联攻穆斯林。第三件事是鲁不鲁乞出使蒙古时,看到他们的坟地有一个雕塑,举起一个酒杯。真正的穆斯林是指在花剌子模国北方的钦察部落(),其他要等15世纪才接受伊斯兰教。 现在钦察人分布在南哈萨克斯坦州与卡拉干达州,人口180万。 钦察人操突厥语,最重要的记录是一部13世纪后期的库曼语辞典,是一本拉丁语与钦察语的词典。驻留在埃及、说突厥语的马木留克人的存在,也刺激了钦察-阿拉伯语字典的汇编和研讨,这对多种古突厥语的研究有重大帮助。 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的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他的著作里记载:基马克与乌古斯人的突厥语根其他地方的突厥语有一个显著的分别,就是他们会把字首的""i"", ""y""读作""j""(即""dj"")。 现在突厥语西北语支名为钦察语支,有些突厥部落是他们的后人:西伯利亚鞑靼人(他们是一部分蒙古时代的塔塔儿人与钦察及当地土著的混血种)、诺盖人、哈萨克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卡拉恰伊人、库梅克人、卡拉伊姆人、卡拉卡尔帕克族、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伏尔加鞑靼人、巴什基尔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和哈萨克人的地理位置、生活方式、语言(哈萨克语是钦察语的方言),保留了最多钦察人特色。 哈萨克人与吉尔吉斯人有钦察部落,克里米亚有一条村名为钦察,钦察一名也出现在乌古斯可汗传说的史诗中。蒙古有一部落哈剌赤,据说与土土哈的父亲班都察有关,他全部投降,这部落善于制做黑马乳,因此命名为哈剌赤。匈牙利现在仍然有一部落自称钦察(克普恰克)的后人,人数大约20万。他们是当年随忽炭汗前往匈牙利的钦察人之后。四川西昌的部分俞姓被认为是钦察人土土哈之后,俞是玉里伯里的对音,但人数不详。钦察也是回族来源之一。在准噶尔汗国时代还有钦察人生活在费尔干纳。 在近欧的一些钦察人,于11世纪左右时由于曾与格鲁吉亚人联合来对抗伊斯兰势力的入侵,在格鲁吉亚人的影响下,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改信基督教。这些人在格鲁吉亚的建国者大卫四世的要求下受浸,而大卫四世本身亦迎娶了钦察汗的女儿古兰杜赫特为妻。从1120年开始,钦察汗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并有自己的国家教会和神职人员。不过,到了12世纪至13世纪期间,伊斯兰势力已在花剌子模国北部钦察内深深地扎根了。 ",wiki_zh\AB\wiki_04 "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古称蜀身毒道,也称交广印度两道是一条经交州、广州,通西域、印度,远至巴格达的中外丝绸贸易孔道道。其总长有大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包括陆道和海道,主要出口商品为丝绸。 公元前126年,在外漂泊13年的张骞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汇报西域的情报,促使汉武帝大破匈奴。同时张骞还汇报说,在汉帝国西南可能有一条途经身毒(今印度)的秘道,通往大夏(今阿富汗、巴基斯坦)。这一消息引起了汉武帝重视,于是派出4路人马前往探索,却被藏在深山峻岭中的当地部族阻挡。其中一路幸运来到滇池。滇王热情款待了远方来客,并留他们一住就是十来年。其间帮助他们西行,却为昆明人所阻,终未能完成对身毒的探险。 这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由来。中国于1950年代从古滇墓葬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中,发现部份出土文物来自西域远至今阿富汗的地方。由此证明南方丝绸之路当年已存在。 《新唐书·艺文志》记有地理学家贾耽所著的《皇华四达记》,全书已失,原七道只剩下五:安西入西域道、六:安南通天竺道和七:广州通海夷道,详细记录了唐代由中国经交州、广州通西域、印度,远至巴格达的通路: 最早研究南方丝绸之路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曾著《交广印度两道考》对南方丝绸之路的陆道和海道有深入的研究。 ",wiki_zh\AB\wiki_04 "乔·戴维斯 乔·戴维斯,OBE(,),英国职业斯诺克选手。被誉为现代斯诺克台球之父,同时也是斯诺克台球历史上最伟大的选手之一。 乔·戴维斯在他18岁的时候正式成为职业台球选手,但不久之后就对斯诺克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在斯诺克台球中第一个意识到控制主球走位重要性的选手。在此之前,选手们打球的普遍策略是在将明显可以打进的球入袋之后做一杆斯诺克防守,因此单杆得分比较低,影响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乔·戴维斯通过良好的意识和精湛的杆法控制主球的走位,连续得分,大大提高了斯诺克运动的水平。正是乔·戴维斯的出现,才使得斯诺克台球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英国兴盛起来。 1927年,乔·戴维斯帮助组织了首届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并在决赛中以20-10战胜汤姆·丹尼斯(Tom Dennis)获得冠军和6.10英镑的奖金。接下来的历届比赛,他又囊括了所有的冠军,直到1946年他淡出世界锦标赛。他创下的世界锦标赛15次夺冠的辉煌战绩至今无人能及。之后,他仍作为职业选手参加其它赛事的比赛,直到1964年正式退役。 乔·戴维斯此外还是1928年至1932年间历届世界职业台球锦标赛的冠军。 在1950年代斯诺克台球运动的低潮时期,乔·戴维斯曾尝试推广一种名为斯诺克Plus的新式斯诺克打法。在这种打法在传统斯诺克台球的基础上增加了橙色和紫色2个彩色球。但后来这种打法并没有流行开来。 1955年,乔·戴维斯在英国伦敦莱斯特广场举行的一场表演赛中打出了自己首个官方承认的147分满杆。 比乔·戴维斯小12岁的同胞弟弟佛雷德·戴维斯同样是当时最出色的职业选手之一。兄弟俩曾会师1940年的世界锦标赛决赛。当时乔以37-36险胜弟弟。需要说明的是,乔·戴维斯与另外一位著名的职业斯诺克选手史蒂夫·戴维斯并没有亲戚关系。 1963年,乔·戴维斯荣获大英帝国勋章。 1978年,乔·戴维斯在世界锦标赛半决赛上为其弟弟佛雷德助阵时突然病倒,并在两个月后离开了人世。享年77岁。 ",wiki_zh\AB\wiki_04 "彭亨 彭亨州(),全称(意为“彭亨-繁荣的家邦; Darul:家邦,Makmur:繁荣),是西马来西亚最大的州属,州首府为关丹(),皇城位于北根()。马来西亚半岛最高山峰大汉山()位于彭亨州北部,面积35,964平方公里,人口1,448,000。州最高统治者为苏丹阿末沙()。 在中国史书上,彭亨最早见于《唐书》,称为婆凤。彭亨自南宋即与福建省通商,1206年的《云麓漫钞》卷第五载“佛啰安、朋丰、达啰啼、达磨国则有木香。”“朋丰”就是彭亨。 南宋时期的《诸蕃志·三佛齐国》作“蓬丰”,为三佛齐属国。元朝的 《岛夷志略》作“彭坑”。“石崖周匝崎岖,远如平寨,田沃,谷稍登。气候半热。男女穿长衫,系单布捎;富贵女顶带金圈数四;常人以五色硝珠为圈以束之。民煮海为盐。酿椰桨为酒,有酋长。地产黄熟香、头沉速、打白香、脑子、花锡、粗降真。贸易之货用诸色绢、阇婆布、铜铁器、漆瓷器、鼓、板之属。” 明朝的《星槎胜览》作“彭坑”,《郑和航海图》作“彭杭”,《东西洋考》作彭亨。 洪武十一年(1379年)彭亨王""麻哈剌惹答饶""遣使奉金表朝贡。永乐十年(1413年),郑和出使彭亨国。永乐十二年(1415年)彭亨王遣""苏麻固门的里""来朝并贡方物”。 万历年间,柔佛国副王子娶彭亨王女,婚前,柔佛国副王送王子到彭亨,彭亨王设宴款待,亲戚毕会。彭亨王妹婿是婆罗国王子,当时也在座,举杯向柔佛国副王道贺。当时婆罗国王子手指上带著一颗大珍珠,闪闪发光。柔佛国副王愿出重金换取大珠,但婆罗国王子不肯割爱,柔佛国副王恼羞成怒,归国后立刻发兵来攻打彭亨。彭亨人大出所料,不战自溃,彭亨王和婆罗王子逃奔金山。彭亨王妃的哥哥是浡泥国王,闻讯率兵来援救。柔佛国副王在彭亨大肆焚掠而去。 当时,彭亨国中鬼哭三日,人民半死。浡泥王将妹妹和彭亨王迎回浡泥,彭亨王命长子摄国。后来彭亨王复位,彭亨王次子素来凶悍,毒杀父王,并弑兄自立为彭亨王。 清朝出版的《明史》作彭亨。 彭亨州位于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共35,964 平方公里,由高山及海岸所组成。约80% 土地为原始森林,大马主干山脉蒂迪旺沙山脉穿越此州,使此州拥有著名的金马仑高原、云顶高原、国家公园等。 彭亨州由11个县组成: 州内的机场为苏丹阿末沙机场及刁曼国际机场,国内线及国外线航班分别主要来往吉隆坡及新加坡。 海边邮轮的航线为双子星号。 文冬县 金马仑高原县 而连突县 立卑县 关丹县 北根县 云冰县 劳勿县 淡马鲁县 百乐县 马兰县 ",wiki_zh\AB\wiki_04 "八彩球斯诺克 八彩球斯诺克,也称斯诺克Plus(Snooker plus)是在传统的斯诺克台球基础上再增加一颗橙色球(8分)和一颗紫色球(10分)而衍生出的新的斯诺克打法。在1950年代由斯诺克台球的传奇人物乔·戴维斯发明。 当时,斯诺克台球正在处于低潮。在增加两个彩色球之后,彩球数由六颗增加为八颗,对手不犯规罚分的情况下的单杆满分将由147分提高到210分。乔·戴维斯希望能借此吸引更多的观众。 斯诺克Plus被正式介绍给公众是在1959年10月26日举行的一项重要的斯诺克赛事上,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之后,斯诺克Plus并没有流行开来。而后来斯诺克的复兴还是因为彩色电视的兴起。 ",wiki_zh\AB\wiki_04 "下条正巳 下条正巳()出生于朝鲜日治时期的釜山,日本演员。以《寅次郎的故事》的车龙造角色被世人所熟悉,而下条阿童木是他的长子。2004年7月25日逝世于东京。 ",wiki_zh\AB\wiki_04 "二水乡 二水乡位于台湾彰化县东南隅,东北枕八卦台地,南临浊水溪,为浊水溪冲积扇的最东端,其扇顶鼻仔头便位居乡内东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 乡治所在地的二水车站是台铁纵贯线与集集线的交会点。 灌溉彰化平原大半部地区的八堡圳传统取水口位于本乡,为纪念该项水利工程而设的跑水节为地方上最具特色的年度节庆活动。 二水乡名源于乡治所在聚落之古地名「二八水」。其命名源由系从前该处位于施厝圳(今称八堡一圳)与十五-{庄}-圳(今称八堡二圳)之间,建有一分圳自施厝圳引二成水量注入十五-{庄}-圳,称为「二分水圳」或「二八水圳」。聚落因有该分圳经过,故称为「二八水」。清代建置行政区划时亦将庄名定为「二八水庄」,属东螺东堡。日治初期仍沿用「二八水-{庄}-」之名称,直至1920年(大正九年)街-{庄}-改制,才简化为「二水」。 除此之外,另有其他多种说法。其一指称该地位于施厝圳、十五-{庄}-圳之间,二圳分叉状如八字形,故名「二八水」;其二指称地名来自渡口名称「二八水渡」,但被质疑该渡口位于今南投县竹山镇下坪里香员脚,与本地命名应不相干;其三指称因临近有浊水溪与其支流清水溪交会,因而被称「二幅(pak)水」或「二合(kap)水」,其后转写为「二八水」。 二水乡位于台湾中部,居彰化县东南端,轮廓形似菱角。全乡面积29.44平方公里,东西长约8.75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乡境东北部以八卦台地面边缘线与南投县名间乡为界,南部隔浊水溪与南投县竹山镇、云林县林内乡、莿桐乡相望,西北部以十五-{庄}-圳和三条圳的渠道,及水尾聚落东侧台地边坡分水岭与同县田中镇相邻,唯西部与同县溪州乡及东部一小段与南投县名间乡之交界系以人工划定,而无明显之天然界线可循。 本乡兼具平原地形与台地地形的景观,东北半部属于八卦台地边坡区,西南半部属于浊水溪冲积扇平原区,两者大致以山脚路为界。 浊水溪为全台最长河川,主流发源于南投县仁爱乡佐久间鞍部,自本乡东南缘向西流,成为本乡与南投县竹山镇、云林县林内乡、莿桐乡的界河,流经本乡的河段长约8.75公里。 本乡八卦台地西坡有多条顺向溪谷,是平时呈现干涸状态,雨季时才有水流的间歇河,由东南向西北依序为月眉坑、大树坑、大园坑、柳子坑、有水坑、狮子头坑、过圳坑、松柏坑、坑内坑及水尾坑。 八堡圳是彰化平原主要的灌溉系统之一,其传统进水口位于本乡。该圳与嘉义地区的道将圳和新竹地区的隆恩圳,一起并称为台湾三大古圳。由于该圳是由施世榜筹款所建,故原名「施厝圳」,系取浊水溪之水灌溉八堡农田,故名「八堡圳」。 本乡气候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乡内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约摄氏22.3度。夏季以七月最热,平均气温约摄氏22.3度;冬季以一月最冷,平均气温约摄氏14.9度。降雨集中于夏季,平原地区年平均降雨量约1,826.7公厘。 在汉人大量迁入以前,今二水地区属于平埔族群原住民巴布萨族东螺社的活动范围。他们的生计以渔捞、狩猎为主,土地为部落所共有,过著与世无争的团体生活。 1624年,荷兰人占领台湾南部,建立殖民政权。到了1644年,已将西部平原纳入势力范围。荷兰人征服各部落之后,将台湾分成四个地方集会区,今二水地区所属的彰化平原属于「北部地方集会区」。依据当时的人口调查,1650年东螺社有92户,386人。 东螺社社域相当辽阔,西北界约为今溪湖镇南端,与大突社、二林社相邻;南界约为今二水乡修仁村、溪州乡大-{庄}-村、竹塘乡树脚村,即浊水溪北岸,与眉里社相邻;东界到八卦山麓,与大武郡社相邻。其范围相当于清朝东螺东堡全部与东螺西堡的一部份。 明郑时期(1661年-1683年),郑成功为解决军民粮食问题,大力实行屯田制。1665至1667年(永历十九至二十一年),部将林圮率众开垦浊水溪南的斗六门,并及于今林内、竹山地区。虽有曾在今二水乡鼻子头一带开垦之说,但缺乏确切证据,仅能作为参考。 汉人移入今二水地区并发展成为聚落,始于清康熙末年。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施世榜申请到垦照,引浊水溪水筑圳,在鼻子头截溪水入圳,历经十年,于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完成,称为「施圳厝」(今称八堡一圳),灌溉地区遍及后来的东螺东堡、东螺西堡、武东堡、武西堡、燕雾上堡、燕雾下堡、线东堡、马芝遴堡等八堡。1721年(康熙六十年),继有黄仕卿开凿「十五-{庄}-圳」(今称八堡二圳),灌溉东螺东堡境内十五-{庄}-。便利的灌溉系统,带动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间的大量汉人入垦。 清朝中叶以后,汉人拓垦势力日益增大,东螺社的土地逐渐出租或典让到汉人手中,加上浊水溪经常泛滥成灾,不少社民便迁居他地。十九世纪初的嘉庆年间,部份社民迁居噶玛兰;道光年间,大部份社民迁居埔里盆地的林子城,但其后代亦已汉化。 日治初期的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因浊水溪支流清水溪上游的草岭潭溃决,造成浊水溪改道,使旧浊水溪河道再度成为主流,并在彰化平原形成重大灾情,史称「戊戌大水灾」。由于这次的河川改道,北斗、溪州一带成为浊水溪下游的泛滥地区。基于安全考量,其后规划兴建的铁路纵贯线便舍传统南北陆路要邑北斗而改经田中、二水地区。1905年,二八水驿(今二水车站)建成;1908年,纵贯线全线通车,为地方发展画下里程碑。 1912年(大正元年)12月,台湾总督府开始进行铁路桥两侧的浊水溪护岸堤防工程,隔年3月完工。同年7月,铁桥北岸堤防便因洪水而溃决。1918年(大正七年),再度进行浊水溪护岸堤防工程,上起浊水(今名间乡治),下至下海墘(今大城乡台西村),2年后完工,堤防总长度达76公里。自此,旧浊水溪成为今溪州乡、北斗镇、埤头乡、溪湖镇、二林镇、芳苑乡、福兴乡的排水渠道,于福兴乡麦屿厝出海,故又称「麦屿厝溪」。 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实施街-{庄}-改制,原属东螺东堡之二八水-{庄}-、大坵园-{庄}-、鼻仔头-{庄}-、过圳-{庄}-、十五-{庄}-等5个-{庄}-合并成新制的「-{二水庄}-」,隶属于新成立的台中州员林郡。原有旧制-{庄}-名改为二水、大丘园、鼻子头、过圳、十五等5个大字,其下共有35个小字。 1945年(民国34年),国民政府接管台湾,二水-{庄}-改制为台中县员林区二水乡,原有小字更改或整并为村,初期共设21个村。1950年(民国39年),员林区改隶新成立的彰化县,其下之二水乡仍设21个村。1961年(民国50年)废区,二水乡直隶彰化县。1978年(民国67年)部份村进行整并后,二水乡共辖17个村。 注:表中数据为截至民国107年12月底之统计资料。 二水乡濒临浊水溪,又有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先天具有优良的农业发展条件。然而全乡土地总面积2,944.90公顷中,平地占1,722.33公顷,山坡地占1,222.57公顷。然而平地中登录为浊水溪河床地者达918.78公顷,可利用地目仅余803.55公顷,约占全乡总面积的27.29%;而山坡地中林务局保安林地占1,062.18公顷,坡地保育可利用地目仅有160.38公顷,约占全乡总面积的5.45%。因此,全乡可利用地目合计仅有963.93公顷,约占全乡总面积的32.74%,而其中一大半又已作为工商、住宅、交通设施用地,因此农业用地极为有限,是彰化县辖内农林地目耕作面积最小的乡镇。 由于八卦山麓与二水堤防之间的精华区过于狭窄,历来乡民多前往河川地开垦。依据1999年(民国80年)的调查资料,乡内河川公地承租面积达604.36公顷,是境内农业用地的1.67倍,若再计入未申请的河川垦植地,及合法赴邻近乡镇开垦的河川地,则约达境内农业用地的2.5倍,其所生产的农作物产量与产值,也是约达农业用地的2.5倍。因此,河川公地虽非农民私有,但对本乡农业生产极为重要。 依据1993年10月的统计资料,本乡水稻种植面积最广,达670.01公顷,占全乡面积22.75%。其余种植面积较大者依次为龙眼、食用甘蔗、茄子、竹笋、番荔枝、苦瓜、番石榴、槟榔、白柚、荔枝、香蕉、橄榄、番茄、玉米等。 二水乡山林面积虽大,但属保安林区,林业以造林保育为主,不兴砍伐。二水地区常见的林相为相思树、台湾赤松、龙眼木,而大丘园、鼻子头地区则为九层树、㭴类木、杂木居多。早期台湾伐木业兴盛时期,本乡因地利及集集线铁路之交通优势,成为中部地区木材的转运枢纽,近年来则已明显衰退。 本乡的畜牧业以猪、鸡饲养为大宗,最多时为1984年(民国73年),养鸡数达到116,198只,养猪数达到17,065头。近年来畜养数已大不如前,1998年(民国87年)仅分别有21,070只鸡、3,679头猪。 由于二水乡可利用平地面积狭小,又有铁路从中分割成两半,自公路运输发达以后,因铁路枢纽位置而繁荣的市街,交通机能被临近乡镇取代,客货运量年年下降,实不利于发展工商业。依据1997年的调整,乡内工厂规模均不大,员工数超过50人的只有6家公司,其中员工数最多者也还不到200人。 商业方面多属低成本经营之零售买卖及个人服务业,以提供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为主。较高级的商品或服务,则需前往田中、员林、台中等较大城镇购买。 为促进产业发展,近年来地方政府推动策略有:鼓励设置农产品加工厂以改善产销秩序与利润、创造良好居住环境以争取外地人迁入、改善连外交通以利青壮人口至临近大城镇通勤就业、利用天然景观及农业特产推动观光游憩产业。 二水乡虽然濒临台湾最大河川浊水溪,但因该溪水浅多砂石,并无任何舟楫之利,交通仍以陆路为止,包括铁路及公路。 台铁纵贯线以西北-东南走向贯穿本乡中部精华区,在二水街区设有二水车站,属二等站,主要停靠区间车、区间快车(集集线)、莒光号,自强号则仅有少数班次停靠。经由该站,向北可通行员林、彰化及台湾北部地区,向南可通往斗六、嘉义及台湾南部地区。 二水车站也是台铁集集线的起点,向东可通往集集、水-{里}-等地,终点站为车埕。该路线系昔日为兴建日月潭水力发电厂而设,如今已成为著名的观光铁道。源泉车站位于源泉村鼻子头,为集集线上的一个小型无人车站。 二水境内亦曾设有糖业铁路南北平行预备线在1959年八七水灾后的新端点站。 县道137号位于彰化平原东部边缘,是最接近八卦台地的一条南北向道路,北起彰化市,南至本乡源泉村县道152号叉路口。该县道因靠近八卦台地边坡山脚,故命名为「山脚路」。 县道141号是本乡最主要的南北向联外道路,向北可经由田中、社头通往员林,再接省道台1线或省道台76线通往北部各地;向南则可通往林内,再接省道台3线通往南部各地。 县道152号是本乡东西向联外道路,向西可通往溪州乡,可在此接省道台1线通往南北各地,或续向西前往竹塘乡、大城乡等地。向县道152号由本乡往东则可通往南投县名间乡、集集镇。 二水乡现有二水、复兴、源泉三所国民小学,及二水一所国民中学,均为公立学校。 二水国民小学位于二水街区的中央,行政区隶属文化村,是本乡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化学校。前身为日治时期的「二八水公学校」,创立于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1921年(大正十年)改名为「二水公学校」,1941年(昭和十六年)改名为「二水东国民小学」,1945年(民国34年)改名为「二水第一国民学校」,1953年(民国42年)改名为「二水国民学校」,1968年始改为今名。内有浅井初子先生纪念碑。 复兴国民小学位于复兴村与十五村交界处。前身为日治时期的「二八水寻常小学校」,创立于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原校址位于公学校东北侧。1946年(民国35年)改名为「二水第二国民学校」,1949年(民国38年)迁至现址,原校址由第一国民学校(即原公学校)接收。1953年(民国42年)改名为「复兴国民学校」,1968年始改为今名。 源泉国民小学位于大园村与源泉村交界处,前身为日治时期的「二水公学校鼻仔头分教场」,创立于1922年(大正十一年)。1943年(昭和十八年)独立设校,更名为「鼻仔头国民学校」。1946年(民国35年)改名为「源泉国民学校」,1968年始改为今名。 二水国民中学位于源泉村,是本乡唯一的国民中学,也是乡内最高学府。其前身为「二水初级中学」,创立于1961年(民国50年),1968年始改为今名。 二水乡民的宗教信仰以佛教、道教、台湾民间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为主。主要的佛教寺院有碧云禅寺、定觉寺,道教宫观有安德宫、桃山庙、奉天宫、三玄宫、武天宫等,天主教堂有二水天主堂,基督教堂有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二水教会。另外尚有纪念对水利工程有功的林先生庙,以及多所家族宗庙、土地公庙及万应公庙。 跑水节是二水乡特有的民俗庆典活动,每年在倡和村八堡圳取水口举办。乃为感念先人开圳取水,自通水至今所流传下来的传统祭典,以告后人饮水思源。祭典依良辰吉时开启水闸放水,宣泄而出的圳水便往前冲,身穿蓑衣之引水人则要趁水势还没追上,一直往前奔跑,此过程就是「跑水」。2003年起,跑水节改于11月份举行,彰化县长会率领民众体验跑水乐趣。2011年则邀来12国人士前来体验跑水。 二水乡东北半部在地形上属于八卦台地南缘,被划入参山国家风景区所属三大风景区之一的八卦山风景区范围内,为该风景区最南端的松柏岭游憩区的一部分。列名于该游憩区的本乡景点,有接近浊水溪冲积平原边缘的二水车站、源泉车站、二水自行车道,以及台地边坡上的二水登庙步道、丰柏广场、龙仔头山等。 二水车站在日治时期即设有机车维修场(机关库)机务段,早期为检查蒸汽机车加水加煤补给燃料之重要场所。机关库所属的水塔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受过盟军战机扫射轰炸,但仍屹立不摇,为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见证。车站旁另设有老火车头陈列场,展示CT278与比利时制造之345号五分仔机车头各一部,为铁道文化爱好者必游之地。源泉车站为台铁集集线的一个小站,也是二水观光自行车道上的一个景点,常有单车族驻足于此。 二水观光自行车道起点为台铁二水车站,终点为八堡圳进水口,全线沿著台铁集集线铺设,会经过二水台湾猕猴保护区、林先生庙及源泉车站等景点。若从水门沿「集集引水道河岸便道」可衔接绿色隧道至集集镇。自行车道沿途景色悠美,有随季节盛开的波斯菊、小油菊、向日葵等各种花卉可供观赏。 二水登庙步道又称为丰柏登山步道,起点位于本乡上丰村海丰寮,终点位于南投县名间乡松柏村松柏坑受天宫,是的当地著名的登山健行步道,也是进香朝圣要道。丰柏广场位于二水登庙步道的起点附近,设有停车场、活动广场等休憩设施。坑内坑登山步道是二水乡平原地带通往受天宫的另一条登山健行步道,起点位于复兴村坑内聚落。 龙仔头山地处八卦台地东南端,若由浊水溪冲积平原远眺,山容颇为挺拔俊秀。龙仔头后方大约90余公顷的山区,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公告划设的「台湾猕猴保护区」,目前聚居约百余只台湾猕猴。农委会林务局在该地设有台湾猕猴生态教育馆,位于倡和村近台地边坡处,紧临县道152号及台铁集集线。该馆原为林务局所属台湾猕猴监测站,2005年兴建成为台湾第一座以台湾猕猴生态教育为主题的生态教育园区,并开放民众事先预约申请参观。 二水乡近年来大力推广休闲农业,较知名者有大丘园休闲农场、二八弯农园、水车农园、鼻子头休闲农园、莲荷果休闲农园等。二水滨临浊水溪,以溪石制作而成的浊水溪砚远近驰名,乡内主要的展示场所有公营的「螺溪石艺馆」与民营的「董坐石砚艺术馆」。 ",wiki_zh\AB\wiki_04 "过敏 过敏(; 德语、法语: Allergie;)为人体接触环境中部分对一般人影响不大的过敏原因子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超敏反应现象,人体对于某些过度反应的现象,包含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荨麻疹、异位性皮肤炎、哮喘与全身型过敏性反应等;症状可能有红眼、引起搔痒的皮疹、流鼻水、呼吸困难与肿胀等。食物耐受不佳与食物中毒是两种不一样的现象。 常见的过敏原有食物和花粉。金属和其他物质也可能引发过敏。食物、蚊虫叮咬和药物常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的发展同时取决于遗传和环境。过敏的原始机制是免疫球蛋白E抗体,它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份,会与过敏原结合,并释放组织胺等引起发炎的化学物质。过敏的确诊通常依据病患的医疗史进行判断。特定病例必须进行或血液检验做进一步判定。然而,检验结果为阳性,并不代表所检验的过敏原就是引发过敏的单一物质。 在幼年时期,暴露在常见的过敏原也许具有保护作用。美国1997-2011年间对18岁以下儿童进行调查,各年龄组间食物过敏患病率无差异显著。然而,皮肤过敏随著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而呼吸道过敏随著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过敏的治疗包括:避开已知的过敏原和使用皮质类固醇与抗组织胺药。严重过敏时,应紧急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所谓的,是一种借由将病人逐渐暴露在,越来越大量的过敏原下的治疗方式,常用在某些特定的过敏疾病,像是干草热或是昆虫叮咬。过敏原免疫疗法,对于食物过敏的效果还不清楚。 过敏是相当常见的症状。在开发中国家,大约20%的人被过敏性鼻炎所困扰,大约6%的人至少有过一次食物过敏的经验,有将近20%的人,一生之中至少经历一次异位性皮肤炎。依据国家的不同,有 1%到18%的人有气喘的症状,0.05%到2%的人会经历全身性过敏。许多过敏性的疾病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1906年,首次使用「」这个字来命名过敏。 也有一种过敏称「电视过敏」是因电视看太多所导致的过敏现象。 过敏反应分为四型:第一型为即发性过敏反应(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它也叫作IgE介导型过敏反应、第二型为抗体依赖型和细胞毒杀过敏反应(antibody-dependent cytotoxic hypersensitivity)、第三型为免疫复合体媒介过敏反应(immune complex-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第四型为迟发性过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过敏症状举隅: ",wiki_zh\AB\wiki_04 "2004年加拿大大奖赛 以下是2004年6月13日的一级方程式加拿大大奖赛赛果,比赛于吉尔·维伦纽夫赛道举行。 ",wiki_zh\AB\wiki_04 "东山区 东山区可以指下列行政区: ",wiki_zh\AB\wiki_04 "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是美国的一间电子股票交易所,创立于1971年,是现在世界上第二大的证券交易所。其英文名称「」原为(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的缩写。 该市场允许市场期票和股票出票人-{zh-tw:透过;zh-cn:通过}-电话或互联网直接交易,而不用限制在交易大厅,而且交易的内容大多与新技术尤其是电脑方面相关,为世界第一个电子证券交易市场。 一般来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的公司以高科技公司为主,这些大公司包括微软、苹果、英特尔、戴尔、思科等等。2012年5月18日,Facebook-{zh-tw:透过;zh-cn:通过}-在纳斯达克上市,募得约16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2008年Visa(约179亿美元)的美国第二大IPO。 虽然那斯达克是一个电子化的证券交易市场,但它仍有个代表性的交易中心,该中心位于纽约时代广场旁的时代广场四号(,该大楼又常被称为「康泰纳仕大楼」,)。时代广场四号内并没有一般证券交易所常有的各种硬体设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型的摄影棚,配合高科技的投影荧幕并且有欧美各国主要财经新闻电视台的记者派驻进行即时行情报导。 2013年4月1日纳斯达克斥资7.5亿美元(约58.5亿港元)现金,向货币经纪商BGC Partners收购电子债券交易平台eSpeed,令纳市可首次涉足每日交投量达5,000亿美元的市场,若收入符合目标,纳斯达克将在未来15年发行价值4.84亿美元的约1500万股普通股,使这项交易的潜在价值达到12.3亿美元。 1971年,纳斯达克由国家证券业者协会()创立,于1972年名为「(国家证券业者自动报价系统协会)」的缩写「」,并于2000年和2001年的一系列交易中分离出来,成立纳斯达克。由拥有和运作,2002年7月2日其股票在自己的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1971年2月8日纳斯达克开始交易时,是一个电子化的股票交易市场。起初,纳斯达克仅是一个报价系统,并不提供电子交易。纳斯达克有助于缩小点差,但在经纪人中并不流行。 纳斯达克市场是最典型的多做市商交易制度,跟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专门交易商制度相对。-{zh-cn:做市商;zh-tw:造市者}-交易制度的优越性推动了纳斯达克的飞速发展。 ",wiki_zh\AB\wiki_04 "东山 古山名 即今山东蒙山——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东山可以指: ",wiki_zh\AB\wiki_04 "股票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zh-hans:发;zh-hk:发;zh-sg:发;zh-tw:发;}-给投资者作为公司资本部分所有权的凭证,成为股东以此获得股息(股利),并分享公司成长或交易市场波动带来的利润;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股票制度,起源于1596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时该公司经营航海事业。它在每次出海前向人集资,航程完成后即将各人的出资以及该航次的利润交还给出资者。1613年起该公司改为四航次,才派一次利润。这就是「股东」和「配息」的前身。 基于「同股同权」的公平原则,香港自1987年起禁止上市公司发行B股。已发行B股的公司则可以继续营运。 现时,太古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唯一的AB股。两者投票权相等,但B股的面值及所占权益只是A股的五分一。 股票交易委托可分为以下几种: 被动投资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基础上的随机漫步理论,相对于价值投资或者趋势投资,更大程度上表现出“由市场的不断发展获利”。主要表现形式为投资指数基金。 价值投资是力求从宏观经济、行业和具体企业的基本面分析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以此指导投资的投资方法。其中因倾向不同,又可分为价值投资和成长性投资: 这两种投资方法都是以对企业进行资产估值为前提,相对于目前企业价值而言,过低的股价和良好的盈利成长性都是企业投资价值的一部分,成长性可以通过对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来资料化。由于对企业具体的成长性判断准确十分困难,在投资的时候,成长性投资者有必要以一定的安全边际来降低投资风险;价值投资者也必须兼顾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否则企业价值有可能随著时间的推移逐步缩小,使投资亏损,毕竟以清盘目标公司为手段的价值投资并不多见,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著名的价值投资人有彼得·林奇,沃伦·巴菲特等。 趋势投资是指通过对买卖双方力量的分析,技术分析等方法研究股票趋势,波段操作,不以企业的基本面做决策依据或主要依据的投资方法。由于其投机性质较明显,又有人称为「投机」。 由于总是有过多的人进行短期的投机交易,致使短期投机交易往往无利可图,再考虑到因频繁买卖而产生的相对高昂的交易费用,使短期投机交易对多数人来讲风险比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要大。 投资组合即买入不同股票所组成的集合。在股票市场中能平滑收益和亏损的幅度,有效的降低股票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其原则是在兼顾盈利性的前提下,尽量把不同种类的股票纳入组合,比如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国家的股票。 根据《当代投资组合理论和投资分析》(Modern Portfolio Theory and Investment Analysis)中的记述,持有单只股票时价格的标准差(波动幅度)是市场总体价格波动幅度的49.2%,持有20只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标准差为19.2%,而1000只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比20只股票的投资组合风险仅下降0.8%。所以20只股票是组成投资组合最佳的持股数量。 股市泡沫(bubble)指股票交易市场中的股票价格超过其内在的投资价值的现象。一般来说,在股票交易市场上的股票泡沫是一直存在的。现在一般所指的股市泡沫,是指股市中的股票价格过度其内在的投资价值的现象。表现为一个连续过程中,股价急剧上升,其上升使人产生价格将进一步上升的预期,并由此而吸引来大量的以仅以买卖价差为获利手段的投资者,最终使股票价格大幅度脱离其净值。泡沫的大小并无绝对参考方式,历史上所有的股市泡沫都是事后才被确认的,股市进入泡沫阶段并不意味著它马上就会下跌或者暴跌,而是意味著此时投资于股市风险更大而回报率更小。 股市泡沫的确定: 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压力线、支撑线、K线、美国线、牛市、熊市、多头、空头、除息、除权、买空、卖空 ",wiki_zh\AB\wiki_04 "弹钢琴的总统 《弹钢琴的总统》(,),是一部2002年制作的韩国电影。 老师因为班内一位学生经常欠交家课,所以致电学生家长要求会面,却发现原来学生竟然是现任韩国总统的女儿。不过,由于总统日常事务繁重,而孩子又没有母亲,所以家里欠缺一个管教的人。故事就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而二人亦因此擦出火花。 在第一次见面时,由于总统对女儿疏于管教,结果被班主任罚用汉字抄琉璃王的《黄鸟歌》一百次,限时在第二日交。 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句,发生在总统的公开演讲中,这段话亦经常在预告片中播放,大致上的意思就是“总统的责任,就如同学生要完成每日的家课一样。” ",wiki_zh\AB\wiki_04 "埤头乡 埤头乡位于台湾彰化县南端。 位处浊水溪冲积扇上,旧浊水溪流经本乡与北斗、田尾乡乡界,本乡农田在冲积扇上因此灌溉不易,故以前在今埤头村、和丰村、兴农村、田尾乡交界处开辟一个大埤,以供农田灌溉之用,本乡地处大埤之头,故称为埤头。 据史料记载清代早期遍地荒野,而原住民巴布萨平埔族人部落曾居住本乡如番仔埔等地,后因闽、客逐渐来台落脚垦荒而有渐有聚落形成。直至1861年载潮春起义,小埔心人陈弄(乡民都称他为哑吧弄)揭竿响应,一开始声势浩大、战无不胜,被拥立为西王,但在嘉义战役遇挫,退回小埔心,1863年4月清军强攻陈弄阵营,是谓小埔心之役,陈弄率众达2000多户居民抵抗清兵,可惜最后因寡不敌众,陈弄夫妻壮烈成仁,村民亦死伤惨重。当时遗留下来,以夯土筑成的清军古砲台现仍存在,战场位置就在现今合兴村(合兴国小)。依据史学家洪敏麟教授考据,战役之前,小埔心约有二千余户,非常富庶繁荣,陈弄败亡后,小埔心全-{庄}-遭大火焚毁,连烧数日,致使人口乃据降,仅存七、八十户。 日治时期开发河圳、大埤,极力推行农业发展,直至迄今成为彰化县主要农业生产中心之一,居住人口全乡达17村约3万2千余人。 埤头乡为位在浊水溪冲积扇上,旧浊水溪流经本乡与北斗、田尾乡乡界,因位在冲积扇上之本乡农田灌溉不易,故以前在今埤头村、和丰村、兴农村、田尾乡交界处开辟一个大埤,以供农田灌溉,而本乡在这大埤之头,故称之为埤头。 日统客运北斗站彰化县埤头乡埤头段834之4号 ",wiki_zh\AB\wiki_04 "溪州乡 溪州乡位于台湾彰化县最南端,南隔浊水溪与云林县相望,位居浊水溪冲积扇之上,地势低平。溪州乡面积居全县第三大(仅次于二林镇、芳苑乡),人口密度则居全县倒数第四。 溪州为彰化县南端之乡镇,过去原为浊水溪冲积河床、浮覆地,故名为「溪州」。过去溪州乡旧眉村一带,曾有平埔族「巴布萨」在此生活(眉理社)。清朝时期属于东螺西堡。日本统治台湾后,实施市街庄制,改称为溪州庄,属台中州北斗郡所辖,设庄役场于今日的溪州村,溪州之所以成为日后的乡名,至此确立。 莿仔埤圳是溪州乡主要的灌溉水源,一开始是在乾隆年间由鹿港人陈四芳集资修筑,后来经由彰化蔡寿星、埤头许乌美、溪州叶惠清相继修建。日本时期之后,日本人公布「公共埤圳规则」,将叶惠清管理之莿仔埤圳收归官有,并于1909年重新整建完毕,是为台湾第一条官设水圳。日本时代水圳,连同支线总长84公里,灌溉3983公顷之土地。 战后再度修建,灌溉面积高达8597公顷。 2011年,为了因应下游二林中部科学园区第四期的引水工程,国科会(现科技部)欲兴建一条专管,从上游集集拦河堰引浊水溪溪水,每日6.6万公吨,直接送到二林园区(参考资料:中部科学工业园区第四期二林园区开发计划)。 此事因厂商至溪州水源头大庄村埋设管路,遭居民发现,居民群起抗争。溪州农民认为十年前集集拦河堰完工之后,每天有30公吨水源送至云林麦寮六轻,莿仔埤圳的水源就开始短缺,彰化农田水利会时常必须以「供四停六」的方式调节、调度水源。若是中科四期专管再将6.6万公吨的水源送至二林,这样溪州乡的水源势必更加短缺,因此溪州乡民拒绝让引水工程在溪州施工(参考资料:环资中心报导)。 根据《立报》2011/8/22报导,这个工程主要争议可分为: 后经溪州在地作家吴晟、台湾农村阵线等团体、各界民众声援之下。2012年初,当时新就任的国科会主委朱敬一承诺重新检讨园区规划(资料来源)。但引水工程仍持续进行,2012年5月10日,施工厂商于溪州乡东州村一带准备动工的时候,作家吴音宁于怪手前静坐阻挡,随后乡亲并共同静坐表达抗议(资料来源)。经过将近百日的静坐之后,行政院同意从莿仔埤圳埤头段(12.5K处)取水,结束长达一年半的反引水工程抗争。 本位于彰化县最南边的溪州乡,南临浊水溪与云林县西螺镇、莿桐乡相望,东邻二水乡与田中镇,北邻北斗镇、西接埤头乡与竹塘乡,全乡面积约75.831平方公里,南北长8.18公里,东西宽13.6公里。本乡主要联外交通为南北向的台一线及国道一号南下交流道,南方由西螺大桥及溪州大桥连接云林县西螺镇。 本乡全境皆为浊水溪冲积扇扇顶位置,由北而南依序是东螺溪(旧浊水溪)、西螺溪(今日浊水溪)、虎尾溪、北港溪,至日本时代东螺溪是主流,本乡正位在东西螺溪间(旧浊水溪与今日浊水溪)的浮覆地,目前分流之处位于溪州乡的大庄村。因是溪中之沙洲,故名「溪洲」,后来才改为「溪州」。 共19村 行政机关: 溪州乡产业是以农业为主,过去制糖曾盛极一时,1970台糖搬迁之后逐渐没落。今天溪州农业是以稻米、蔬果、苗木为主,其中以水田稻作为最大宗,水果以芭乐为多、苗木则以马拉巴栗较为有名。另外溪州也有正新轮胎、允强不锈钢等大型工厂。 溪州糖厂,旧称溪州制糖所,位于台中州北斗郡溪州庄,为现今彰化县溪州庄。1909年,日本政府要求当时台湾的富商板桥林家,在台湾总督府鼓励糖业的怂恿下,设立林本源制糖合名会社,并于溪州庄设立新式制糖工场。1913年时,林本源制糖合名会社增资,改名为林本源制糖株式会社。1925年溪州制糖所爆发二林蔗农事件,造成极大纷争;加上板桥林家内部不和,1927年时,林本源制糖株式会社并入盐水港制糖株式会社,将制糖工场改称为溪州制糖所,并提升压榨能力至2700公吨。 战后,属台湾糖业公司第四区分公司,改名溪州糖厂;虽因遭受轰炸攻击厂区受损,但复旧工程相当顺利,于1945年12月即复工制糖。1950年改行总厂制,属台中总厂。1954年,彰化糖厂与溪州糖厂并入溪湖糖厂,制糖工厂亦随之停闭,制糖设备于1959年迁至善化糖厂。 1955年时台湾总公司迁至溪州糖厂厂区办公,厂区内曾经有过著名的台糖招待所「拾翠楼」。可惜总公司于1970年才迁回台北后,该区土地经多年闲置,建筑全数遭到拆除,仅留一小片围墙,遗址现作为溪州森林公园使用(资料引用来源:台湾制糖工场百年文史地图)。依据台糖员工回忆,总公司之所以将办公室迁自溪州,是为了避免台北遭战火波及,故「疏散」至溪州。于是当时总经理杨继曾,吩咐协理张季熙主办迁移事宜。 目前溪州森林公园仍然保存有「顺风牌47号」内燃机车,即五分车火车头,1956年开始运转。 今日溪州糖业盛况已不如当年,生食甘蔗种植面积约24公顷左右。 溪州乡一期稻作面积约1800公顷,二期稻作约1700公顷,稻作面积为彰化县第二名,仅次于二林镇,为台湾重要粮仓之一。 诗人吴晟形容:「吾乡乡民多数从事农业,耕作田地灌溉用水,引自浊水溪渠道。浊水溪水流最大特质,是从高山峻岭的上游,挟带不断崩解的铁板沙奔腾而下,灌溉用水流进农田,泥沙逐渐沉积,年复一年,积成丰厚肥沃的黑色土壤。黑色土壤的广大农田,以种植水稻为主,这就是『顶港有名声、下港有出名』非常闻名的『浊水米』,又香又Q的『秘诀』。」(引用自吴晟〈大圳悲叹〉:自由时报 2011/8/7) 彰南平原自从八堡圳、莿仔埤圳圳完成之后,形成大片肥沃的水田,溪州乡成为稻米的重要产区,目前每期稻作约有1800公顷左右。近年养生风气盛行,溪州粮商推出「黑米」,为籼稻(在来米)与糯稻杂交的品种,果皮为紫黑色,富涵花青素,而糙米状态营养成分较白米高,因此受到重视健康的消费者欢迎,打响「溪州黑米」的品牌。 另外在2012年护水抗争之后,溪州农民组成「溪州尚水」友善农产平台,董事长为农民谢宝元。2013年莿仔埤圳产业文化协会进行「水田湿地复育计划」,并与特有生物中心的研究团队合作进行生态调查,以友善生态、友善农民的方式,每分地以合理价格向农友契约收购,期望能带动溪州友善稻米的产业。 行政院环保署于1998年9月7日通过「彰化人纤专业工业区开发计划」环评,彰化人纤于该年获准报编为工业区,由彰化县政府主管(时任县长为阮刚猛)。但此工业区因经济不景气等因素一直未能完成开发及招商。2010年彰化县政府复于人纤工业区开始了新的「彰化县彰南产业园区」开发计划。 彰南产业园区位于彰化县南端,溪州乡之台糖水尾农场,中山高速公路北斗交流道西南方约6公里处,溪州焚化炉旁。约100公顷之土地。主要目的事业为橡胶业,如正新、建大等企业。溪州乡水尾村附近居民得知后,组成自救会反对。2014年九合一选举时,民进党彰化县长候选人魏明谷及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来到水尾村震威宫拜票,表示应坚持土地正义,不要造成农地的灾难。 魏明谷当选彰化县长之后,经过四个月的思考,终于提出「彰南农业、彰北工业」,取消彰南产业园区计划,考虑往农业生态园区方向发展。但目前工业用地迟未解编,当时县府表示程序正在进行中。 2017年8月,彰化县政府预计将园区转型成「彰南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区」,目前正在筹备中。 ※原日统客运溪州站已于2016年废站。 加油站: ",wiki_zh\AB\wiki_04 "仁川广域市 仁川广域市(),简称仁川,为大韩民国西北部的一个广域市,是一座面向黄海的港湾都市,人口位居于首尔和釜山之后,为韩国第三大城市。位于首尔西部约40km,为韩国第二大港口城市。仁川与首尔之间有首都圈电铁联系。每日有大量乘客往来仁川与首尔两地,由于此两地距离太过接近,已经共同形成一个大的首都圈。 1883年仁川港开港,成为当时黄海沿岸唯一对外贸易的港口。仁川现已发展为现代化的国际港,仁川港的规模仅次于釜山。在首尔与仁川之间形成了大规模的工业地带。仁川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渔业十分发达、且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位于市郊的仁川国际机场,是韩国对外交通的重要门户,2014年举办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韩国职棒SK飞龙、K联赛仁川联足球俱乐部的主场也位于此地。仁川唐人街是韩国最大的华侨聚居地。 仁川一带从远古就有远古人生活,从仁川市区到附近的永宗岛、江华岛都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及青铜器时代的遗迹。特别是江华岛的三郎城与堑城坛遗迹,据推测与古朝鲜有关。 仁川在三国初期属于百济弥邹忽地区,后被高句丽吞并设为买召忽县,新罗统一三国后,于757年(景德王16年)改为邵城县,是栗津郡的领县。1018年(显宗9年),邵城县归属树州,肃宗时改为庆源郡,仁宗时升格为仁州,1390年(恭让王2年)又升格为庆源府。1392年(太祖1年),庆源府被降为仁州,1413年改编为仁川郡,1460年(世祖6年)升格为仁川都护府。1896年,朝鲜实行道制后,仁川成为京畿道仁川府,1949年改为仁川市,1981年升格为直辖市,1995年改名为广域市。 仁川广域市位于朝鲜半岛中西部,西临黄海,北与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相连,东边与首尔特别市和京畿道的金浦市、富川市、始兴市、安山市相邻,南边是忠清南道瑞山市,面积954.53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59万。 除桂阳山(395米)和苏来山(299米)外,仁川的大部分地区都是200米左右的丘陵山地。仁川北部的桂阳山是仁川的最高峰,与铁马山(227米)、满月山(187米)、距马山(209米)、冠帽山(160米)、苏来山等山峰由北向南相连,呈S形延伸至东南部海岸,成为富平区与桂阳区、北区与南东区、南东区与京畿道始兴市的界线。海岸地区丘陵地貌也很发达。文鹤山及其主干在南部海岸东西方向延伸,其南部还有清凉山(157米)、应峰山(82米)、桃花山(52米)、寿峰山等山丘,使得平地规模非常狭小,河流也很短。 发源于铁马山东北部溪谷的掘浦川,流经京畿道富川市和金浦市高村面注入汉江。桂阳川、掘蚬川等河流发源于桂阳山,从仁川东北部向东流淌。向西流淌的始川川、公村川、深谷川经西区流入黄海。向南流淌的承基川、长寿川经南东区入黄海。主要的平原有从北区富平洞沿掘浦川向北伸展的富平平原,以及万寿川与承基川下游沿岸和西北部海岸的小规模平原。 仁川的海岸线是非常复杂的里亚斯式海岸。海岸线分布着175个岛屿,主要有永宗岛、龙游岛、舞衣岛、三木岛等。仁川海岸潮差非常大,平均为7.5米,最大潮差8.6米。 虽然位于海岸,仁川的气候受海洋的影响却较少,温差非常大。仁川年平均气温在11.4摄氏度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在零下3.1摄氏度上下,8月份平均气温为24.9摄氏度左右。仁川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70.1毫米,降雪天数为22天,积雪量为30厘米左右。仁川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为西南风。初霜在10月下旬,3月下旬是最后一次霜冻。 仁川是韩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仁川国际机场是韩国最大的国际机场。2005年,一共有160,843次进出仁川国际机场的航班(国际航班157,134次,国内航班3,709次),日平均441次航班(国际航班431次,国内航班10次)。大韩航空和韩亚航空这两家韩国民航的航班占到59.7%,其余的40.3%是外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其中中国有45,125次航班占28.1%;日本2,352 (20.1%);东南亚30,567 (19%);美洲27,916 (17.4%);欧洲 11,082 (6.9%);国内3,709 (2.3%);大洋洲2,811 (1.7%);其它7,281 (4.5%)。 仁川港是续釜山港之后的韩国第二大海港。 仁川港客运码头有通往中国大连、青岛、天津和威海的国际轮渡,也有通往位于北方分界线的白翎岛的轮渡。 仁川室内的巴士线路除了覆盖市内外,还通往周边的富川市、金浦市、首尔特别市和始兴市。 许多城际高速巴士线路连接韩国其它城市。 仁川与首尔和其它韩国城市都有高铁相连。 仁川国际机场铁路连接仁川国际机场、金浦国际机场和首尔站。 仁川地铁目前只有仁川地铁1号线及2号线两条线路,与首尔地铁相连。现时3号线正在建设中。 韩国铁道公社正在建设连接仁川和水原的地铁,预计2013年竣工。 仁川自由经济区(IFEZ)由松岛、青萝和永宗岛三个地区组成,总占地面积为51739公顷。仁川自由经济区2003年8月由韩国政府正式建立,是韩国第一个自由经济区,旨在将这一地区建设成为东北亚的物流、贸易、休闲与旅游的中心。 松岛国际都市的土地是通过填海来实现的。松岛国际都市的建设从1994年开始动工,规划人口规模为25.2万人,预计2020年竣工。商务区规划以国际贸易和知识经济为主并有生态城市居住区。 永宗岛的规划是以仁川国际机场为中心,发展成为生态友好的机场城市。 工程预计2020年完成。 青萝区位于韩国大陆上,以发展休闲、娱乐为主,将建设世界级的主题公园。 青萝区同时也是个公寓区,将建有运动设施、园艺工程以及一个国际金融区。青萝区占地4394公顷,规划人口为9万人。 主要旅游地: 2007年4月19日,仁川击败印度新德里赢得2014年亚洲运动会的承办权。 ",wiki_zh\AB\wiki_04 "芳苑乡 芳苑乡位于台湾彰化县西南隅,西滨台湾海峡,属浊水溪冲积扇下-{游}-平原一部分,地势低平。气候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年雨量仅约1,000~1,200公厘,炎热干燥。芳苑乡亦是全县面积次大的区域(仅次于二林镇)。 芳苑乡位在彰化西边靠海,有著西岸明珠的美誉,乡内水产养殖发达,在清代叫作番挖或番仔挖(台罗拼音:Huan-á-uat ),日治时期改名-{沙山庄}-,直到战后改名芳苑,曾经有过一段非常兴盛的历史,是鹿港的第二外港,但随著地理环境的变迁及人口的外移,盛况不再,昔日盛况借由口耳相传至今。 由于嘉庆年间鹿港港口积沙,船只改由王功港进出,再由海沟进入鹿港,王功港在此兴起 道光年间王功港也因积沙,船只再改由番挖进出,番挖港在此时兴起,在清末时期番挖是全台第35大市街,在现今彰化县内仅次于彰化、鹿港、北斗,更是比现今西南地区中心二林热闹,当时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北斗五番挖」之称 本乡于清代属彰化县,在数次更替后,于1920年行政区方才确定,当时为台中州-{沙山庄}-,战后1946年一月时为沙山乡,属台中县北斗区,境内有26村。同年二月更名为芳苑乡,秋津村改称国光村。1951年为彰化县芳苑乡。1952年国光村分为文津村、新生村。1978年因为人口外流,芳荣村与芳中村合并为芳中村 芳苑一词由来相传是清朝举人洪算谅认为番挖地名不雅,依谐音取了一个典雅的名字「芳苑」 乡内依聚落及警政可分为五区: 芳苑乡内特产以蚵为主,乡外海尽是一片一片的蚵田,早期人家一提起芳苑之名,就知道是在养蚵,近年来,因为经营中心以王功村为主,芳苑蚵的美名渐由王功蚵取代,目前乡内养蚵大村以芳苑村及周围的渔村和王功村为主,比起嘉义布袋的蚵仔,虽然较小颗,但较其香甜。 芳苑的蚵田是以牛耕的方式作业,被称为「海牛文化」,此种方式举世罕见,已经通过彰化县无形文化资产审议委员会的认定,并登录为「国宝级」无形文化资产。 ",wiki_zh\AB\wiki_04 "竹塘乡 (台湾) 竹塘乡位于台湾彰化县西南部,隔浊水溪与云林县相望,位居浊水溪冲积扇之上,地势低平,同时也是彰化县人口最少的行政区。 “竹塘”一名由当地先民开发前的景观而得名,虽以不复当时芦竹丛生、洼地水塘遍布之景象,但竹塘的名字却是道地古时候的自然生态写照。 清道光年间彰化县令周玺著彰化县志所做之描述,竹塘多低漥水塘地,布满天然植物,俗名约:「芦竹仔」或「芦荻」衍生,故先民由地形景观取为「络竹塘」,随后又依据靠海远近谓「内络竹塘」,后再简化为「竹塘」。相传竹塘盛产竹林密布水塘,因以得称,故有谓旧名「竹头」,日本人治台之后改称为「竹塘」。 据清康熙五十五年(西元1716年)陈梦林修朱罗县志山川总图时,在「水师坑」的位置,附近有塘、圳、社建置,隶属二林社。康熙六十年(1721年)改设二林堡;雍正元年(1723年)设彰化县;雍正十二年将二林堡划分一部份为深耕堡。深耕堡及竹塘乡、大城乡前身。 同治年间二林堡、深耕堡继续维持,但因盗贼猖獗不敢散居,故聚落合并若干,使得竹塘由原有的十六-{庄}-变成九-{庄}-。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湾割日,彰化县出张所隶属于台湾民政支部;1897年,二林堡与深耕堡隶属二林办务署。1898年归属北斗办务署。 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竹塘庄}-属台中州北斗郡;1946年竹塘乡隶属-{台中}-县北斗区。1949年,改制为彰化县竹塘乡,共辖十四村。战后至今,竹塘乡一直处于乡野村落的型态,少了大都会的繁华与匆忙,也没有彻夜灯红酒绿的夜生活。这里充满的朴实乡土人情、沉静幽雅的自足情怀。居民过去至今致力于农业开垦的工作,这片土地已种植许多稻米蔬菜和温热带水果。 竹塘乡境内无铁路经过,最邻近之铁路车站为约17公里远的高铁彰化站及高铁云林站。 ",wiki_zh\AB\wiki_04 "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 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低地德语:,;姓氏发音:,,),法国数学家、1966年菲尔兹奖得主,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他于德国柏林出生,一生主要在法国成长及居住,但是工作生涯中长时期是无国籍的,1970至1980年代入籍法国。 他是现代代数几何的奠基者,他的工作极大地拓展了代数几何此一领域,并将交换代数、同调代数、层论以及范畴论的主要概念也纳入其基础中。他的导致了纯粹数学很多领域革命性的进展。 他的多产数学家工作在1949年开始。1958年他获任为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HÉS)的研究教授,直至1970年,他发现研究所受到军事资助,与个人政治理念相反,因而离任。虽然他后来成为蒙彼利埃大学教授,也做了一些私人的数学研究,但他其时已离开数学界,把精力用于政治理想上。他在1988年正式退休后,到比利牛斯山隐居,与世隔绝,直至2014年在法国圣利齐耶离世,享年86岁。 格罗滕迪克的父亲是犹太人,可能名叫亚历山大·夏皮罗,用过「萨沙」一名,1890年生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的边境。他15岁被反政府组织招揽,参与反沙皇斗争。他后来被捕,起初判处死刑,但因为年轻改为判囚终身。接著十年他在狱中度过,乘局势混乱逃走,加入乌克兰的反政府农民军。他娶犹太女人并诞下一子,但他非常风流,忙于婚外情。在一次逃避被警察抓获而尝试自杀的行动中丢失了一只胳膊,得到多个女人和同志协助逃走,以假名「亚历山大·塔纳罗夫」先后到柏林和巴黎。返回柏林后,他结识了汉堡出身、信奉新教的已婚妇汉卡·格罗森迪克;两人生下亚历山大·格罗森迪克,起初名为亚历山大·拉达茨,拉达茨是汉卡丈夫姓氏。他们和儿子及汉卡的婚生女儿合组家庭。 汉卡和萨沙希望成为作家,并与各方激进人士联络。1933年,纳粹党上台,迫使他们离开德国往西班牙。1936年他们参与了人民阵线(Frente Popular)发动的内战。亚历山大·格罗森迪克居住在德国一位牧师的家中,这位牧师担任汉堡附近一所学校的校长。 1939年他与父母在法国重聚。他们被拘捕和驱逐。萨沙被囚在法国阿列日省的韦尔内集中营,然后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1942年被害。汉卡和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被带到于法国洛泽尔省的里厄克罗集中营。 战争结束后,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和母亲定居于蒙彼利埃附近,靠格罗滕迪克的助学金维持生计。他注册了数学课,但很少去上大课,喜欢自己独自研究体积的概念。如他在《收获与播种》中所解释的,这是他开始独立研究的标志,也引导他重新发现勒贝格积分。 1948年,格罗滕迪克决定去巴黎继续深造。他设法获得了法国大学互助会的奖学金,之后被昂利·嘉当接受进入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开办的研究班,并将他推荐到让·迪厄多内的门下。格罗森迪克在巴黎认识了许多那个时期巴黎数学界的精英们,人们推荐他离开巴黎的环境。格罗森迪克于是来到了另一个在泛函分析领域的数学圣地南锡,准备在让·迪厄多内和洛朗·施瓦茨的指导下开始自己的论文。仅仅几个月后,在20岁的年龄,格罗森迪克就已经撰写了6篇博士论文作为他学术生涯的开端。 1950年到1953年间,格罗滕迪克撰写的6篇文章中的一篇拓扑张量积和核型空间()后来被他选来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之后在导师洛朗·施瓦茨的推荐之下,格罗森迪克进入了著名的布尔巴基讨论班,并在那里待了好几年。 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格罗森迪克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由于他的无国籍身份,他无法成为一名正式的研究员;而获得法国国籍的条件是服兵役,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于是他离开法国,以一名客座教授的身份,先是在1953到1954年间在巴西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在1955年去了堪萨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在美国,他遇见了一位数学系的女学生,并且和她育有一子。格罗森迪克在那段时间转变了他的研究方向。 在他的泛函分析卓越工作后,格罗森迪克转向代数几何。他革命性地改写这学科,与让-皮埃尔·塞尔合作,建立新的基础,引入概形的概念。他们通信极多,虽然风格相反,但两人能互相补充而得到成果。 他在1956年回到巴黎,倾向于拓扑学和代数几何的研究。他创造了黎曼-罗赫定理的新版本,揭示代数簇的拓扑和解析性质间的隐藏关连。 1957年他的母亲离世,之后多月他感到抑郁。次年,他决定停止未完成的工作,实现一些惊人的突破。他也认识了他的未来妻子,和她生了三个孩子。 为数学和理论物理研究而设立的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scientifiques)接待他。他在那里再遇到让·迪厄多内、勒内·托姆、路易·米歇尔和大卫·吕埃勒,并着手建立代数几何理论。 他于1958年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做1小时报告,报告的内容与其说是对当时该学科已知内容的总结,不如说是对未来10年中他将要做的工作的预告。自1960年到1967年,他和让·迪厄多内合作写了《代数几何基础》(Éléments de géométrie algébrique)的首八卷。他的代数几何讨论班整理出版了7卷SGA。 1966年他获得菲尔兹奖,但他拒绝往苏联领奖。1967年往越南旅行,布拉格之春和1968年5月事件使他投身反对行列,直到1970年他辞掉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的工作,抗议其资助部份来自国防部。 辞职后他创办生存和生活组织(Survivre et vivre),以推广他的反战和生态保护思想。他被数学界抛弃,他向法兰西学院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求职都被拒绝。他离婚,并与在美国认识的博士生贾斯蒂娜·巴比于巴黎附近建立社区。 1973年他们移居到埃罗省的村庄,实验反正统文化。贾斯蒂娜·巴比生了一个孩子,不久后离开了他。他获蒙彼利埃大学聘为教授,留任到1988年退休。 自1980年到1995年他写了四本书:""La longue marche à travers la théorie de Galois"", ""Esquisse d'un programme"", ""À la poursuite des champs""和""Les dérivateurs""。但最著名的是他1985年写的自传式书籍《收获与播种》(Récoltes et semailles),共929页,并且从未被出版社正式发行书籍过,这本书主要是描述他一生经历三种情感:女人、数学和默想。 1988年他以下列理由拒绝授与他和皮埃尔·德利涅的克拉福德奖: 他也拒绝了为祝贺他六十岁生辰而编辑的文集《The Grothendieck Festschrift》(1990年出版),因他相信自己的工作没有被好好理解。 1990年,他遗下他的全部数学写作手稿,定居在比利牛斯山。此后他过着隐居生活,与研究界完全断绝。 他与外界断绝通讯多年后,2010年1月,忽然寄亲笔信给他的学生吕克·伊吕西,宣布不许他的著作出版或再版,或以电子方式传播,并称在过去未得他许可而出版的著作,及在将来他仍在世时所出版的著作都是非法,要求停止出售及于图书馆收藏。 2014年11月13日,格罗滕迪克在阿列日省圣吉龙一家医院中去世,享年86岁。 格罗滕迪克对代数几何的影响,在于他厘清了这门领域的基础,发展了证明好些著名猜想所需的数学工具。代数几何是通过代数方程去研究几何对象,比如代数曲线和曲面,而代数方程的性质,是用环论的技术去研究。循著这条进路,几何对象的性质,就与相关的环及定义几何对象的空间(例如实、复、射影空间)的性质联系起来。 格罗滕迪克为代数几何奠定的崭新基础,是将空间和相关的环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发展出概形理论,概形大致可以想成是拓扑空间,其中每个开集都有一个相关的可交换环。概形已经成为现代代数几何学者的基本研究对象。 格罗滕迪克对经典黎曼-罗赫定理的推广,把复代数曲线的拓扑性质及代数性质联系起来。他用来证明定理而发展的工具,开创了代数K-理论和拓扑K-理论的研究,将研究对象与环关联,从而研究这些对象的拓扑性质。他构建的新的上同调理论,用代数技术研究拓扑对象,在代数数论、代数拓扑以及表示论中有深远的影响。他创造的拓扑斯理论,是点集拓扑学的范畴论推广,影响了集合论和数理逻辑。 他对几何的贡献,藉著在算术几何中用代数方法研究数字,也促进了数论的发展。一个著名例子是,这是算术几何中的一组猜想,描述代数曲线上的点的个数的分析不变量,称为zeta函数。他发现韦伊上同调的第一个例子ℓ进平展上同调,开启了证明韦伊猜想的道路,终于由他的学生皮埃尔·德利涅完成。直至今日,ℓ进上同调仍然是数论学者的基本工具,在朗兰兹纲领有应用。 格罗滕迪克对于不同数学结构中共有的泛性质的强调,将范畴论带入主流,成为数学中的组织原则。范畴论提供了一套语言,描述许多不同的数学系统之间的相似结构和技术。他的阿贝尔范畴概念,现在是同调代数的基本研究对象。他构想中的理论,推动代数K-理论、、的现代发展。 格罗滕迪克生于魏玛德国。1938年他10岁时,以难民身份移居法国。1945年德国陷落时,他的国籍的记录被毁。他在战后没有申请法国国籍。因此他长时间以无国籍身份工作,用南森护照旅游。1970至1980年代,他确信不会被召入伍,才归化为法国公民。他之所以不愿意持有法国国籍,有谓原因之一是他不想在法国军队中服役,此想法多少受到1954年至1962年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影响。 ",wiki_zh\AB\wiki_04 "大城乡 大城乡位于台湾彰化县西南隅,东为竹塘乡,西滨台湾海峡,南隔浊水溪口(亦为浊水溪出海口北岸)与云林县相望,北邻芳苑乡与二林镇。位居浊水溪冲积扇最下游端,地势平坦。 大城乡名起于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由福建泉州人来此开垦,居民大多信奉王爷与保生大帝。 传说有一名叫「魏大城」者首先迁入本地,故以人名为地名。另一说为往昔移民垦殖于此,聚集成大集村。因治安不良,筑土成垒,以防盗匪,故得此名。到了道光年间,则以吴、王二姓所形成之村-{庄}-,所以今永和村有两处聚落名为「吴厝寮」「王厝寮」。 光绪初年,本乡隶属深耕堡。1920年设立-{大城庄}-,为今日该乡前身。 大城乡境内无铁路经过,最邻近之铁路车站为高铁云林站。 ",wiki_zh\AB\wiki_04 "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上的ⅥA族元素(IUPAC新规定:16族)。 这一族包含氧(O)、硫(S)、硒(Se)、碲(Te)、钋(Po)、𫟷(Lv)六种元素,其中钋、𫟷为金属,碲为类金属,氧、硫、硒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标准状况下,除氧单质为气体外,其他元素的单质均为固体。 在和金属元素化合时,氧、硫、硒、碲四种元素通常显-2氧化态;但当硫、硒、碲处于它们的酸根中时,最高氧化态可达+6。 一些过渡金属常以硫化物矿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如FeS、ZnS等。 氧族元素主要性质的比较 注释: 氧族元素的二元化合物见下表: ",wiki_zh\AB\wiki_04 "市场形式 市场形式(Market Form), 经济学术语,是对例如完全竞争,垄断性竞争等不同类型市场的一个统称。 主要的市场形式包括: ",wiki_zh\AB\wiki_04 "Ω Omega(大写Ω,小写ω,中文音译:奥米伽、奥米加、俄梅戛、俄梅格、亚米茄、欧米茄、欧米伽、敖默加),是第二十四个希腊字母,亦是最后一个希腊字母。Omega 字面上的意思是“大 O”(""o mega""),以便与字母 ο“""o micron"",小 O”区别。 Omega用作指事情的终结,对应指开始的Alpha,例如:「我是阿尔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圣经启示录 22:13)」 Omega代表着一切的开始与终端看似循环相同。但是最终的结果与最初的状态却又不同。体现了绝对运动(时间)不可逆转的真理。构图技巧取自波浪式前进图形的一段。 ",wiki_zh\AB\wiki_04 "股东 股东()是股份公司的出资人,又称为投资人。股份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其权利及责任会于公司之章程细则中列明。一般情况下,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公司亦可发行没有投票权之股份予股东,一般称为优先股。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而公司的实际经营者,则是由股东会所选出的董事组成董事会,由董事会聘选出经营团队,亦有股东或董事任用自己亲族经营的家族企业。 股东与股份公司是一种互利共生的经营模式,如全家便利商店股东会可能发送全家超商礼物卡、全家礼券作为纪念品。虽然其他公司也有可能赠送此为纪念品,但全家便利商店因其常与统一便利超商分庭抗礼,股市经常看涨,若股东为上班族或外食族,选择其作为投资标的并能省下一笔食物费用并非坏事。 ",wiki_zh\AB\wiki_04 "动态链接库 动态连结函式库(,缩写为DLL)是微软公司在微软视窗操作系统中实现共享函数库概念的一种实作方式。这些函式库函数的扩展名是codice_1、codice_2(包含ActiveX控制的函式库)或者codice_3(旧式的系统驱动程序)。 所谓动态链接,就是把一些经常会共用的程式码(静态链接的OBJ程式库)制作成DLL档,当执行档呼叫到DLL档内的函数时,Windows作业系统才会把DLL档载入记忆体内,DLL档本身的结构就是可执行档,当程式有需求时函数才进行链接。透过动态链接方式,记忆体浪费的情形将可大幅降低。静态连结函式库则是直接连结到执行档。 DLL的文件格式与视窗EXE文件一样——也就是说,等同于32位视窗的可移植执行文件(PE)和16位视窗的New Executable(NE)。作为EXE格式,DLL可以包括原始码、数据和资源的多种组合。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任何同样档案格式的电脑档案都可以称作资源DLL。这样的DLL的例子有扩展名为codice_4的图标函式库、扩展名为codice_5和codice_6的字型档案。 DLL的最初目的是节约应用程序所需的磁盘和内存空间。在一个传统的非共享函式库中,一部分代码简单地附加到调用的程序上。如果两个程序调用同一个子程序,就会出现两份那段代码。相反,许多应用共享的代码能够切分到一个DLL中,在硬盘上存为一个文件,在内存中使用一个实例(instance)。DLL的广泛应用使得早期的视窗能够在紧张的内存条件下运行。 DLL提供了如模块化这样的共享函式库的普通好处。模块化允许仅仅更改几个应用程序共享使用的一个DLL中的代码和数据而不需要更改应用程序自身。这种模块化的基本形式允许如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Visual Studio、甚至Microsoft Windows自身这样大的应用程序使用较为紧凑的补丁和服务包。 模块化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插件的通用接口使用。单个的接口允许旧的模块与新的模块一样能够与以前的应用程序运行时无缝地集成到一起,而不需要对应用程序本身作任何更改。这种动态扩展的思想在ActiveX中发挥到了极致。 尽管有这么多的优点,使用DLL也有一个缺点:DLL地狱,也就是几个应用程序在使用同一个共享DLL函式库发生版本冲突。这样的冲突可以通过将不同版本的问题DLL放到应用程序所在的文件夹而不是放到系统文件夹来解决;但是,这样将抵消共享DLL节约的空间。目前,Microsoft .NET将解决DLL hell问题当作自己的目标,它允许同一个共享函式库的不同版本并列共存。由于现代的计算机有足够的磁盘空间和内存,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合理的实现方法。 在Win32中,DLL文件按照片段(sections)进行组织。每个片段有它自己的属性,如可写或是只读、可执行(代码)或者不可执行(数据)等等。这些section可分为两种,一个是与绝对地址寻址无关的,所以能被多进程公用;另一个是与绝对地址寻址有关的,这个就必须由每个进程有自己的副本专用。sections的这种二分类,在编译DLL时就已经由编译器、链接器给标注好了。所以在装入DLL时,装入器知道哪些sections在内存物理地址空间只需要有一份,供多个进程共用(映射到各个进程的内存逻辑地址空间,所以逻辑地址可以不同); 哪些sections必须是进程使用自己的专用副本。 具体说,DLL装入时需考虑下述情形: DLL代码段通常被使用这个DLL的所有进程所共享。如果代码段所占据的物理内存被收回,它的内容就会被放弃,后面如果需要的话就直接从DLL文件重新加载。 与代码段不同,DLL的数据段通常是私有的;也就是说,每个使用DLL的进程都有自己的DLL数据副本。作为选择,数据段可以设置为共享,允许通过这个共享内存区域进行进程间通信。但是,因为用户权限不能应用到这个共享DLL内存,这将产生一个安全漏洞;也就是一个进程能够破坏共享数据,这将导致其它的共享进程异常。例如,一个使用访客账号的进程将可能通过这种方式破坏其它运行在特权账号的进程。这是在DLL中避免使用共享片段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DLL被如UPX这样一个可执行的packer压缩时,它的所有代码段都标记为可以读写并且是非共享的。可以读写的代码段,类似于私有数据段,是每个进程私有的并且被页面文件备份。这样,压缩DLL将同时增加内存和磁盘空间消耗,所以共享DLL应当避免使用压缩DLL。 DLL输出的每个函数都由一个数字序号唯一标识,也可以由可选的名字标识。同样,DLL引入的函数也可以由序号或者名字标识。对于内部函数来说,只输出序号的情形很常见。对于大多数视窗API函数来说名字是不同视窗版本之间保留不变的;序号有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样,我们不能根据序号引用视窗API函数。 按照序号引用函数并不一定比按照名字引用函数性能更好:DLL输出表是按照名字排列的,所以对半查找可以用来在在这个表中根据名字查找这个函数。另外一方面,只有线性查找才可以用于根据序号查找函数。 将一个可执行文件绑定到一个特定版本的DLL也是可能的,这也就是说,可以在编译时解析输入函数(imported functions)的地址。对于绑定的输入函数,连结工具保存了输入函数绑定的DLL的时间戳和校验和。在运行时Windows检查是否正在使用同样版本的函式库,如果是的话,Windows将绕过处理输入函数;否则如果函式库与绑定的函式库不同,Windows将按照正常的方式处理输入函数。 绑定的可执行文件如果运行在与它们编译所用的环境一样,函数调用将会较快,如果是在一个不同的环境它们就等同于正常的调用,所以绑定输入函数没有任何的缺点。例如,所有的标准Windows应用程序都绑定到它们各自的Windows发布版本的系统DLL。将一个应用程序输入函数绑定到它的目的环境的好机会是在应用程序安装的过程。 进程/线程加载时,可以通过DllMain函数通知DLL相关信息,提供对应处理的机会。 对每个 DLL 来说,Windows 储存了一个全域计数器,每多一个行程使用便多额外一个。codice_7 与 codice_8 指令影响每一个行程内含的计数器;动态连结则不影响。因此借由呼叫 codice_8 而从记忆体卸载一 DLL 是很重要的。一个行程可以从它自己的 VAS 注销此计数器。 DLL 文件能够在运行时使用 codice_7(或者 codice_11)API 函数进行显式调用,这个的过程微软简单地称为运行时动态调用。API 函数codice_12 查找具有某名称的输出函数、codice_8卸载 DLL。这些函数类似于 POSIX 标准 API 中的 codice_14、codice_15、和 codice_16。 注意微软简单称为运行时动态链接的运行时隐式链接,如果不能找到链接的 DLL 文件,Windows 将提示一个错误消息并且调用应用程序失败(准确地说是不能创建进程)。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不能通过编译链接来处理这种缺少 DLL 文件的隐式链接问题,而且在更改了实现后还必须重新编译链接整个程序——默认的增量链接模式会一直保留着那条缺少的函数引用,只有重新编译链接才能去掉。相反,虽然显式链接的代码量增多了,但开发人员有机会提供一个完善的出错处理机制。 运行时显式链接的过程在所有语言中都是相同的,因为它依赖于 Windows API 而不是语言结构。只要一种语言能够调用上述的 codice_7 等函数,就能执行运行时显示链接。 EXE和DLL都有其自己的资源(如对话框资源),而且这些资源的ID可能重复,默认使用EXE的资源。 如果需要加载、使用DLL中的资源,需要通过DLL加载后的实例句柄(HINSTANCE)来找到DLL的资源。 应用程序进程本身及其调用的每个DLL模块都具有一个全局唯一的HINSTANCE句柄,它们代表了EXE或DLL模块在进程逻辑地址空间中的起始地址。进程本身的模块句柄一般为0x400000,而DLL模块默认加载地址为0x10000000。如果程序同时加载了多个DLL,则每个DLL模块都会有不同的HINSTANCE。 几种可行的办法: 方法1: AFX_MANAGE_STATE(AfxGetStaticModuleState());必须作为接口函数的第一条语句。功能是在栈上创建一个AFX_MAINTAIN_STATE2类的实例,利用其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对_afxThreadState.GetData()所指向内存存储块的模块状态(AFX_MODULE_STATE类型)设置现场(AfxGetModuleState函数返回的值)及恢复现场。 方法2: 方法3: 在源文件的开头使用关键词codice_18而不是codice_19,在文件的末尾输出函数使用codice_20排列。 Delphi不需要codice_21文件以从DLL中输入函数。为了链接一个DLL,在函数声明中使用关键词codice_22。 在Visual Basic(VB)中只支持运行时链接;但是除了使用codice_7和codice_12这两个API函数之外,允许使用输入函数的声明来引入DLL函数,如果找不到codice_25文件,VB将产生一个运行时异常。开发人员可以捕获该异常并且进行适当的处理。 Visual Basic 6这样的较老的语言,只能调用codice_26调用约定修饰的函数,并需要在声明DLL的输出函数时使用Alias,否则就会出现在DLL中找不到函数入口点的错误。例如: 也可以用def文件来定义dll输出函数的名字。。另外需要注意,VB6调用的dll,如果还依赖其他的dll,那么这些间接依赖的dll必须在VB6程序的dll搜索路径上,否则会报无法找到(被直接依赖的)dll的错误。 为了兼容,codice_27 的方式一直沿用到 VB.net。不过在 .net 中,平台调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声明DLL中的输出函数方式,通过 codice_28 提供。例如: 在同为 .net 语言的 C# 中,这是仅有的处理方式。当然托管 C/C++ 就不必受此限制,见下节。 微软Visual C++(MSVC)提供了许多标准C++的扩展,它允许直接在C++代码中将函数(类、数据变量)声明为输入或输出;这种做法已经被Windows平台上其他的C和C++编译器采纳,包括Windows平台上的GCC。这种扩展在函数声明前使用codice_29属性: 如果是遵从C命名规范(naming convention)的外部名字,它们必须在C++代码中声明为codice_36以避免它们使用C++命名规范。如果使用dll的语言(如Fortran、Visual Basic 6)不能识别C命名规范,那么需要采取办法指出在DLL中输出函数的名字。也可以通过DEF文件来定义输出函数的名字与序号。或者使用如下的链接指令来制定dll输出函数名字: 除了使用codice_29属性定义输入输出函数之外,它们也可以列在项目codice_38文件的IMPORT或者EXPORTS部分。codice_38文件不是由编译器进行处理,而是由链接器据此生成DLL文件中输出函数的名字与顺序(cardinal number),这样DEF文件就不是C/C++特有的,其它语言写的程序如果想要编译为DLL也可以使用DEF。 DLL的编译将生成codice_25和codice_21两个文件。codice_21文件被称为输入库(import library),在编译时为调用DLL的程序提供“桩”(stub)实际上是间接跳转到运行时载入的DLL的对应的函数上再继续执行。这种通过输入库来使用DLL的方式,在程序运行时启动进程时就会自动(隐式)加载所有用到的DLL。另一种使用DLL的方式是通过codice_7(或者codice_11) API函数进行显式加载DLL,用codice_12 API函数通过函数名称获取其加载后的内存地址、通过codice_8卸载DLL。 codice_25一般说来必须放在PATH环境变量、缺省系统路经或者是使用它的程序所在路径三个的一个之内。COM服务器DLL使用regsvr32.exe注册,它将DLL的路径和全局唯一身份(GUID)记录在注册表中。应用程序能够通过在注册表中查找GUID、找到它的路径从而使用这个DLL。 下面的例子展示了与特定语言相关的从DLL输出符号表的方法。 Delphi C 或 C++ 下面的例子展示了与特定语言相关的如何在编译时链接DLL输入符号表的方法。 C 或 C++ 下面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不同语言特有的WIN32 API绑定进行运行时的调用和链接。 Microsoft Visual Basic C 或 C++ 组件对象模型(COM)将DLL概念扩充到了面向对象编程。对象能够从另外一个进程调用或者在另外一台机器上运行。COM对象有一个唯一的GUID并且能够实现强大的后台以简化如Visual Basic和ASP这样的GUI前台应用。它们也可以使用脚本语言编程。COM对象的创建和使用比DLL更为复杂。 ",wiki_zh\AB\wiki_04 "蓝荫鼎 蓝荫鼎(),台湾知名水彩画家,出生于日治台湾宜兰厅罗东支厅罗东区阿束社,祖籍福建省漳州,多次入选帝展及台展,曾经担任中华电视公司董事长。 1903年出生于台湾日治时期的宜兰罗东阿束社,父亲蓝钦为清代秀才。1914年自罗东公学校(今罗东国小)高等科毕业,1920年起在罗东公学校当任美术专员。1921年与宜兰头城人吴玉霞结婚。1924年4月,日籍画家石川钦一郎奉命赴宜兰视察美术教育,在罗东发掘蓝荫鼎的绘画天赋,即收为门徒,并推荐转往台北第一(今台北第一女子中学)、第二高等女学校(已废校)任教。石川钦一郎是水彩画家,蓝荫鼎亦以水彩为终生志业。日治时代晚期,蓝荫鼎改名「石川秀夫」。 有学者认为蓝荫鼎是台湾美术史上的「孤星」。《日据时代台湾美术运动史》作者谢里法这样形容蓝荫鼎:「双脚踩的是乡野的泥土,双手沾的却是社会最上层的光和彩。」蓝荫鼎坚持,农村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生活;作为水彩画大师,他眷念于家乡的万般景物,他始终坚持乡土路线。 他以水彩绘画为主要创作,默默参与美术活动,不引领风骚,不卷入运动,独来独往,一手闯出特有的水彩画风,作品曾在日本、法国、英国、菲律宾、义大利、美国、泰国、新加坡展出,为台湾首位应邀访美的艺术家。有别于其他台湾画家,蓝荫鼎曾任联合国艺术委员、中华民国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品有「养鸭人家」 (1966年,伦敦剑桥美术馆收藏)。1971年,欧洲艺术评论学会以及美国艺术评论学会将他选入第一届「世界十大水彩画家」之一。 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蓝荫鼎曾于台湾电视公司(台视)和中华电视台出任要职,曾任中华电视台董事长。他在画作之外的文学作品,以《宗教与艺术》、《艺术与人生》、《鼎庐小语》这三本书最为知名;《鼎庐小语》中的一篇文章〈饮水思源〉,曾被收录于国立编译馆《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第19课,属于选读篇目。 蓝荫鼎虽富国际声名。此外,他的作品以台湾本土的农村美景为题材,有「讴歌快乐农村的水彩画家」、「画我故乡的文化大使」之誉,,但他以中国水墨画精髓创造崭新的水彩画意境,被大量翻印成日历、贺年卡、画册等印刷品,画作广为流传。 1979年2月4日凌晨3点31分,蓝荫鼎家人发现其心脏有异,叫来救护车至蓝家将蓝荫鼎送往台北荣民总医院;蓝荫鼎抵达医院前就已逝世,享年76岁。1979年2月10日,华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推举易劲秋继任董事长。 ",wiki_zh\AB\wiki_04 "DLL DLL或dll可以是下列意思: ",wiki_zh\AB\wiki_04 "赖因哈德·泽尔腾 赖因哈德·泽尔腾(,),德国波恩大学教授,数学家、经济学家,世界语者。1930年出生于当时属于德国的布雷斯劳。布雷斯劳的文化极多元,曾被普鲁士、德国、波希米亚、奥国占领,在波茨坦条约之后才回归波兰,现名弗罗兹拉夫。泽尔腾于1951年入法兰克福大学,主修数学,并于1957获得该校之数学硕士,更于1961年获得同校数学博士。其受雇该校数学教授Heinz Sauermann,开拓了他对赛局理论的视野。他与约翰·福布斯·纳什、约翰·海萨尼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16年8月23日逝世于波兰波兹南,终年85歳。 泽尔腾教授先后任教于伯克利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比勒费尔德大学和波恩大学。 ",wiki_zh\AB\wiki_04 "引渡法 引渡是指一个管辖区将被控或被判犯有在另一个司法管辖区内犯罪的人交给其执法部门的行为。这是两个司法管辖区之间的合作执法程序,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安排。除了该程序的法律方面外,引渡还涉及将被引渡人的监护权实际移交给提出请求的管辖权的法定权力。[1] 通过引渡程序,一个主权管辖区通常向另一个主权管辖区(“被请求国”)提出正式请求。如果在被请求国的领土内发现逃犯,则被请求国可以逮捕逃犯并使他或她受到引渡程序。[2]逃犯将受到的引渡程序取决于被请求国的法律和惯例。[2] 在国家之间,引渡通常受条约管制。如果法律强制引渡,例如在地方管辖区内,则可以更普遍地将该概念称为引渡。这是一个古老的机制,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世纪,当时一位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哈特斯利三世与赫梯国王谈判引渡条约。 目前国际上的惯例,对于以下四种人通常不予引渡: ",wiki_zh\AB\wiki_04 "波尔·安德森 波尔·安德森(Poul William Anderson,1926年11月25日-2001年7月31日),美国科幻小说作家,是黄金时代涌现出的优秀作家之一。 1926年11月25日,波尔·安德森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布里斯托市,父母原籍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二战爆发前他曾在丹麦,1948年,波尔·安德森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波尔·安德森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从事物理学工作,开始创作科幻小说。 2001年7月31日,波尔·安德森因癌症逝世,享年74岁。 这是波尔·安德森的科幻处女作,发表在当年的《惊奇》(Amazing)杂志上,是与沃尔德洛普合作的。当时安德森还在明尼苏达大学攻读物理学,从此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科幻创作领域。 这是安德森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是一本针对少年读者的作品。 在以上提到的那一系列作品中,《脑波》是最引人注目的。起初,这部作品似乎生不逢时,他的第一部分刚刚发表,那家打算连载这部作品的杂志就停刊了。不过很快地,《脑波》就在1954年出版了单行本。《脑波》的故事并不复杂: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太阳系在穿过了一片神秘的力场之后,地球上的各种生命都开始了飞速的进化。不久,一种理想化的新人类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开始向星际进军。而地球则交给了已经拥有了足够智慧的动物管理。智能的上升造成了人们的不适应,主人公考林斯的妻子因此而患神经官能症,于是夫妇的矛盾冲突此起彼伏。科学家为此发明了降低智能的装置,试图解决智能上升造成的社会问题。这部作品注重细节描写,充分展示了波尔?安德森对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的敏锐感触和洞察力,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 本书是安德森的名篇,发表在当年的《幻想与科幻杂志》上,所谓“时间巡逻”就是幻想中的时间管理局为保证历史按正常轨道运行对所有时代进行监控。本书讲述的就是一个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之中追捕罪犯的故事。这部将时间旅行和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的小说,使安德森这位擅长历史题材的作家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这也许是作者最得意的作品。 这本书使中国读者最早了解了波尔?安德森令人赞叹的艺术功力,1981年海洋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中译本名为《异星探险》。它在悬疑四起的氛围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在宇宙中是否该对人的价值进行重新的评估。 本书是安德森的重要长篇作品之一,最初发表于1959年,1987年再版时作者做过增补。在小说中,人类实现了用“物质传送机”进行超远距离宇宙航行的梦想。生动感人并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故事情节使这部作品具有了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这部作品以扣人心弦的情节表现了太空探险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事虽然充满冒险和幻想,但是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We Claim These Stars 《我们认领这些星球》 这是安德森与另一位著名科幻作家戈登·R·迪克森联合创作的。书中描写了两种文化的冲突,滑稽可笑,博得了广泛的赞誉。安德森和迪克森还曾在1951年至1957年合著了“霍卡”丛书。 本书获得了当年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这是安德森第一次获该奖。 本书获当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本书获当年雨果奖(最佳短中篇)。 本书获1971年的星云奖(最佳短中篇)和1972年的雨果奖(最佳中篇)。 本书获1972年星云奖(最佳短中篇)和1973年雨果奖(最佳短中篇)。 本书获1979年雨果奖(最佳短中篇)。 本书或1982年雨果奖(最佳长中篇)和1981年星云奖(最佳长中篇)。 本书描写了一个不满于地球现状,追求永生的团体的觉醒。在波尔·安德森晚期的作品中,他一直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在一个可避免的垂死宇宙中,最艰难、也最有价值的就是忍耐。 这是安德森的短篇集。 短篇小说,描写的仍是作者最为热衷的外星的种种可能性的题材。 安德森与戈登·R·迪克森合著的系列小说,这套书以其奇特的构思和浓郁的幽默感而获得成功。 ",wiki_zh\AB\wiki_04 "彭国 彭国,又称大彭国、大彭氏、大彭氏国,是中国上古时的一个方国,位于今江苏徐州附近。 传说由彭氏部落的首领彭祖的带领下建立,唐尧时因彭祖擅长烹饪野鸡汤,封于大彭氏国,曾为三代五霸之一,是夏朝东方比较强大,政治关系也较密切的属国。夏王启曾命大彭国君寿平定西河叛乱。商朝前期也很强大,商王外壬时,帮助商平定了邳人、姺人的叛乱。但是,武丁四十三年,商灭掉了大彭国,遗族被迫迁移,散居于各地。《通志·氏族略二》-{云}-:「彭氏,即大彭之国,在商为侯国。古祝融之后,有陆终氏,六子,第三子彭祖建国于彭,子孙以国为氏。又彭亦为姓。」。大彭国大约存在了八百年。 ",wiki_zh\AB\wiki_04 "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原名亚伯兰(希伯来语:)或亚巴郎(Abram,意为“崇高之父”),是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先知,是从地上众生中所捡选并给予祝福的人。同时也是包括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在内的闪米特人的共同祖先。 根据犹太人的传统记载,亚伯拉罕是拿鹤的孙子、他拉的儿子,拿鹤居住在迦勒底的乌尔。据《创世记》记载,他拉有三个儿子,圣经纪载依序为亚伯兰、拿鹤(与祖父同名)、哈兰(Haran)。哈兰死在吾珥,留下一个儿子罗得(Lot),他拉带著全家打算搬到南方的迦南(Canaan),途经哈兰(地名哈兰市在希伯来文的拼法不同)便决定留下。最后死在哈兰。 犹太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等宗教被统称为亚伯拉罕诸教,因亚伯拉罕在这三个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犹太教的传统中,他被称为“Avraham”、“Avinu”或 “我父亚伯拉罕”。上帝应许亚伯拉罕,要透过他的子民,使天底下所有的国都被祝福,基督教将此解释为透过耶稣基督得到救赎。 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认他为以色列人的始祖,是以撒之父。对穆斯林而言,亚伯拉罕是伊斯兰的先知,且是穆罕默德的先祖(从亚伯拉罕之子以实玛利追溯)。 其妾基土拉为内盖夫族的先祖,亚伯拉罕之子示巴是闪米特人的祖先。 在《创世记》11:26–25:10中叙述 亚伯兰(后改名“亚伯拉罕”)及其家族原居于苏美的吾珥(Ur,或译作乌尔,于现今伊拉克南部的Muqqayyar)。父亲他拉来自于迦勒底人统治的吾珥察底斯,可能位于两河流域南部,但一些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权威人士认为吾珥察底斯在两河流域北部今日的南土耳其。 亚伯兰全家迁徙到哈兰(在伯拉大河,今幼发拉底河上游),其父他拉就死在哈兰。之后亚伯兰又和他的妻子撒拉、罗得(亚伯兰末弟哈兰之子)和跟随他的众人往迦南地去。上帝要亚伯兰前往「我(上帝 ) 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并承诺「必赐福给你(亚伯兰),叫你的名为大」,使亚伯兰「成为大国」。亚伯兰便到迦南的示剑,并在摩利橡树的地方受到神的启发。耶和华对亚伯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便在那里为神建了一座坛。从那里又迁到伯特利的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又在那里建坛奉献给耶和华,求告耶和华的名。自此之后便渐渐迁往南地(死海西南的尼革地)去。 亚伯兰由于饥荒到埃及避难,因怕妻子撒拉的美貌会引起埃及人的邪念、危害他自身安全,便先后向不知名的法老王和基拉耳王-亚比米勒宣称撒拉是他的妹妹(事实上,的亚伯拉罕表明他们本是同父异母;而希伯来原文里亚伯拉罕解释撒莱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再加上创世纪里的族长遵守与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姊妹订婚的规定)。尽管如此,撒拉还是被法老带到后宫,并准备娶她,厚待亚伯兰,给他许多牛、羊、骆驼、驴子、奴婢,耶和华因此降灾于法老和他的全家。亚伯兰和撒拉便离开了埃及(以撒也在基拉耳碰到类似的事情)。 亚伯兰离开后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直到他的牧人和姪子罗得的牧人起争执,又因财产过剩而不能全被带回迦南地,便提议分开。亚伯拉罕让罗得先选地,罗得便选了约但河的全平原,他自己迁到希伯伦幔利的橡树居住,在那里为建了一座坛。 迦南平原地区有五王曾经臣服于基大老玛12年,五王分别有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琐珥。到第13年,他们联合起来叛乱。于是基大老玛联合了3个盟友——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和戈印王提达,击败了叛乱的五王。 亚伯兰听说自己的侄儿罗得在所多玛被掳走,就带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318人、直追到但,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姪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夺回来,并杀败基大老玛。亚伯兰得到撒冷王麦基洗德祝福;所多玛王要将财物给亚伯兰,但是亚伯兰说已向耶和华起誓,不会拿任何的东西。 在异象中对亚伯兰说要好好赏赐他,亚伯兰对说:「我(亚伯兰)没有儿子,你()可以赐我甚么?并且接承我家业的、是大马色人以利以谢。你没有给我儿子、那在我家里生活的人、就是我的后嗣。」回应说,以利以谢不会成为亚伯兰的后嗣,亚伯兰自己所生的才是他的后嗣;并告诉他,他的后裔会好像星星那么多。亚伯兰则相信。 亚伯兰的妻子撒莱有一个使女名叫夏甲,是埃及人。撒莱不能生育,于是撒莱叫亚伯兰跟他的使女同房。亚伯兰与夏甲同房、夏甲就怀了孕,生了一个儿子。亚伯兰给他起名叫以实玛利,而以实玛利是「神听见」的意思。 亚伯兰99岁的时候,把他改名做亚伯拉罕,并向他立约、使他的后裔极其繁多。神又要亚伯拉罕的后裔中所有男子都要受割礼,且要亚伯拉罕的妻子撒莱改名做撒拉,亚伯拉罕会从她得一个儿子。亚伯拉罕就笑着想:一百岁的人还可以有孩子吗?撒拉已经90岁了、还可以生养吗?则说妻子撒拉生的儿子、要起名做以撒,祂要与他坚定所立的约,作他后裔永远的约。至于以实玛利,祂也应允。祂也赐福给以实玛利,使他昌盛极其繁多,他会生下十二个族长,祂也要使他成为大国。那天,亚伯拉罕遵着神的命令,他的儿子以实玛利和家里的一切男子,无论是在家里生的,是买回来的,也行了割礼。 听到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的罪恶甚重。亚伯拉罕则问是否要把那里的义人和坏人一起剿灭,如果那里有50个义人是否也把他们剿灭。则回应,如果有50个义人祂就不剿灭那城。亚伯拉罕又问,如果义人少了5个,只有45个,是否因少了5个人就灭了那城。则回应,如果有45个义人祂就不剿灭那城。亚伯拉罕继续问,如果义人有40个,是否也灭了那城。则回应,如果有40个义人祂就不剿灭那城。这样继续问下去,最后亚伯拉罕问,如果义人有10个,是否也灭了那城。则回应,如果有10个义人祂就不剿灭那城(这表示那里没有10个义人)。于是,他们两个就各自离开了。 有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城,罗得当时坐在所多玛城的门口,看见他们,就起来迎接,脸伏在地上下拜,请了他们入屋。罗得为他们预备筵席,烤无酵饼,他们就开始吃东西了。他们还没坐下来吃东西,所多玛城里各处的人,连老带少,都来围住那间房子,跟罗得说:「今日晚上到你这里来的人在哪里呢?把他们带出来,任我们所作所为。」罗得就走出来,把门关上,到众人那里说:「众弟兄,请你们不要作这恶事。我有两个女儿,还是处女,可以任你们玩,唯独请各位不要对我的客人动手」众人不听他们所说,就向前拥挤罗得,要攻破房门。那两个天使就伸出手来,将罗得拉进屋去,把门关上。并且令门外的人,无论老少,眼都昏迷,他们摸来摸去,也找不到屋门。二个天使对罗得说:「你这里还有甚么人?无论是女婿、是儿女,和这城中一切属你的人,你都要将他们从这个城带出去。我们要毁灭这地方、因为城内罪恶的声音,在耶和华面前甚大。差我们来,要毁灭这地方。」于是罗得就去,告诉娶了他女儿的女婿说:「你们要离开这地方,因为耶和华要毁灭这个城。」他的女婿们却以为他是开玩笑。 天快亮的时候,天使催逼罗得起床,并叫他的妻子和他在这里的两个女儿出去,免得他们因这城里的罪恶,一同被剿灭。但罗得迟延不走。因为怜恤罗得,天使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然后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但罗得对他们说:「我主啊!请不要这样。看哪,你仆人既然在你眼前蒙恩,你又向我大施慈爱,救活我的性命;可是我还逃不到山上,恐怕这灾祸就追上了我,我就死了。看哪,这座城很近,可以逃到那里,那只是一座小城,请让我逃到那里去。那不是一座小城吗?这样我就可以活命了。」于是有一位天使对他说:「这事我也答应你,你所说的这城,我不会倾覆。赶快逃到那里去,因为你还没有到达那里,我就做不了甚么。」那个城叫做琐珥(琐珥就是小的意思)。罗得到达琐珥的时候,太阳已经从地面升上来了。当时,就使硫磺与火,从天上那里降到所多玛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以及城中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而罗得的妻子向后一望,就变成了盐柱。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到他一向站在面前的地方,向所多玛和蛾摩拉,以及平原全地观望,看见那地有烟上升,好像烧窑的烟一样。神毁灭那平原上的众城,倾覆罗得所住过的众城的时候,神为了记念亚伯拉罕,把罗得从倾覆中救出来。 据《圣经》的记载,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要让他的后裔如同天上的繁星,地上的细沙一样多。记载,亚伯拉罕年一百岁,撒拉年九十岁,上帝在前一年有来拜访亚伯拉罕夫妻,并告诉他们明年的这个时候将要生一个儿子,当时撒拉暗笑,亚伯拉罕也感到不信。可是上帝果然照著祂所说的,撒拉生下了一个儿子,亚伯拉罕给他取名叫以撒,以撒就是「欢笑」之意。 神令亚伯兰改名为亚伯拉罕,并应许他会赐他很多儿子和很多子孙。神并使他家业大兴。后来得了一子,取名以撒,爱之如掌上明珠。一天,呼叫亚伯拉罕,命他将爱子以撒作为牺牲献给。笃信神的亚伯拉罕甘愿忍受这一残酷的天命,带着孩子和祭具到摩利亚山上去行祭。孩子不知自己就是祭品,问父亲祭祀为何不带祭品?父子俩到了山上,亚伯拉罕作好一切准备,正欲将儿子放上祭坛动刀砍杀时,神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也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的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告诉他这是神谕的磨练。这一考验超出了凡人的最大限度。从此,神便授命亚伯拉罕为世上的代理人,连后来的耶稣降生也属于他第五十二代的后辈之事。 他两个儿子以撒、以实玛利把他埋葬在里。麦比拉洞-麦比拉在迦南地幔利之东方,幔利就是希伯仑(23:9 ,19;35:27; 13:18)。据考察,麦比拉洞位于希伯仑的西坡上,里面有许多各个不同的小房里,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撒拉、 利百加,和利亚的石墓放置在此,而且在以撒、利百加的坟墓中间有一个圆洞,可以通到下面的一个岩石穴中去,据说那就是真正的麦比拉洞,是亚伯拉罕曾出了四百舍客勒银子(一舍客勒合希腊一个大银币,向赫人琐辖的儿子以弗仑买了这一块田地和其中的洞作为坟地,就将撒拉葬在这里(创 23:8-9 ,15 , 18-20)。前面所提到亚伯拉罕族的诸人,以后也埋葬在这洞里(25:9-10; 35:27-29 ;49:29-33 ;50:12-13 )。 《圣经》旧约中的创世纪中皆记载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是犹太和以东种族的祖先、儿子以实玛利是阿拉伯种族的祖先,在基督教信仰中,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是信心的楷模,他愿意服从上帝、把自己的独生子以撒献祭,预表了上帝献出耶稣。 经文记载他生于两河流域下游吾珥,后带领部落穿越阿拉伯沙漠到达应许之地,整个部落得以繁衍生息。 易卜拉欣 ""(亚伯拉罕)""是可兰经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在共25章里被或简或详的提到。穆斯林认为他是一个先知和族长,是完美穆斯林的楷模,与儿子易斯马仪(以实玛利)共同在麦加修建了克尔白。 在伊斯兰历每年的12月10日,穆斯林宰杀牲口过节,被称为古尔邦节,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先知易卜拉欣忠实执行真主命令,向安拉献祭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基督教翻译成以实玛利),而后又用羊羔代替的这一事件。 巴哈伊信仰的先知巴哈欧拉承认亚伯拉罕以及其他亚伯拉罕诸教中的先知们的最高宗教地位,也声称是亚伯拉罕与基土拉和撒拉所生后代的血统传承者。另外,巴哈欧拉也失去了一个儿子。巴哈欧拉在狱中赞美他的儿子,并认为其子的死亡使得后来移除了对他的垂死的祈祷的限制;他将其与亚伯拉罕试图牺牲其子的行为相比。 ",wiki_zh\AB\wiki_04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是指历史上的中国和俄罗斯、以至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之间的双边关系。 中国和当今俄罗斯境内的民族于唐代时已有接触,在元朝也有交流;17世纪时,俄军入侵中国,与清军拔剑弩张,两国其后订立条约,此后时有往来,并保持密切的双边关系,但俄罗斯亦获得了不少中国领土。1910年代,中俄两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国原来的君主统治(大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分别被推翻,共和政体(中华民国和苏联)成立。中华民国和苏联互相向对方示好,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站在同一战线;同时中华民国与俄国之间陷入矛盾,因为苏联鼎力支持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政府退到台湾。苏联率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又处处援助中国,派出的驻华大使罗申受到元首级接待。195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出现分歧,更爆发军事冲突;苏联撤销一切对华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把苏联视为敌人,交恶30多年。中苏关系在苏联将要解体时有所改善;时至今天,两国在中亚的势力影响上虽也存在冲突,但总体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有著友好且紧密的关系,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军事等方面俱有合作,这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恶化时尤甚。 中国和当今俄罗斯境内的民族于唐代时即已进行过互动;当时,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及其附近的一大片土地均是唐朝前期的领土。8世纪时,活跃于当今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和蒙古国的维吾尔族人协助唐室平定安史之乱,小宁国公主因此下嫁族人的国王英武可汗;根据俄罗斯学者的推断,英武可汗为小宁国公主兴建了一座城堡,城堡位于中央,外观与唐代的宫殿相似。 南宋末年,蒙古帝国挥兵直捣俄罗斯,军队沿着伏尔加河北上,并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钦察汗国,统治俄罗斯逾200年;一些俄裔士兵随蒙古大军抵达元朝大都,他们部分人参加了蒙古攻打金国和南宋的战争。 明朝曾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控今中国东北地区,范围曾一度扩大到黑龙江江口以及库页岛(当时被称为「苦兀」),永乐十一年(1413年)在其治所奴儿干城建立了永宁寺,并留下了石碑。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于1434年废除。 1652年,俄罗斯人来到黑龙江地区与中国发生了第一次军事冲突。1657年沙俄派正规军在尼布楚和雅克萨修筑城塞,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1689年,两国最终达成《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被拨进俄国版图,并认可边境贸易。 1725年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认为清政府在准噶尔之役时有求于俄国,便派遣萨瓦·弗拉季斯拉维奇·卢古辛斯基来华,商议签订通商条约一事;清朝没有地图供参考,俄国则暗中制图,更改中俄两国早前在《尼布楚条约》中确定的边界。清廷没有察觉到这点,便和俄罗斯于1727年签下《恰克图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俄国迫使清政府于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把约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拨归俄罗斯版图,又规定一片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由中俄两国共同管理。1860年,俄国与清政府签下《中俄北京条约》,把海参崴在内的一大片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时至今天,海参崴是俄属远东第一大的。19世纪末,俄国干涉清朝和日本关于辽东半岛的纠纷,并强行租借大连和旅顺。1871年,俄国趁阿古柏在天山南路宣布独立之时,出兵新疆伊犁地区。1881年,上海公共租界开通中国最早电话,清朝与俄国缔结《伊犁条约》,决定其中亚国境。清国赔偿俄国军费,并收回伊犁九城及特克斯等地,但俄国取得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 1890年,义和团在中国冒起,团员破坏基础建设、又占据多个城市,其后更包围公使馆街,引起俄国在内的八国联军侵华。俄国以平定义和团为由出兵中国,攻占吉林及奉天等地,中国东北大部份土地也落入了俄国势力范围;惧怕俄国势力的英国在1902年与日本结盟,以防止俄军再下一城。战火平息后,清廷向多国支付合共为45,666万两的赔偿金;俄罗斯取得约13,243万两(占总金额的29%),是获得最多赔款的国家。 1894年甲午战争后,满洲里及奉天府等城市落入俄国的势力范围。1896年,尼古拉二世加冕,清廷遣李鸿章赴俄国致贺;期间,双方订立秘密条约,容许俄国把西伯利亚铁路伸展至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东清铁路,又赋予俄国在铁路沿线的和。1900年8月,爱国军民对沙俄还击,成功收复被占的瑷珲。 尼古拉二世在位时的俄国推行了多项带有帝国主义色彩的对外政策;当时的俄罗斯为了称霸太平洋而侵略满洲地区,因此爆发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罗斯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而爆发的冲突,主战场为中国东北地区;因此,中国东北地区受到深重的影响,大量平民死于战火中、或是流离失所,粮食短缺严重,房屋、田地和财产均受损坏。 自17世纪起,俄国以渗透的方式扩大其在清朝领土唐努乌梁海的影响力,20世纪初年,俄罗斯以「保护」为借口吞并唐努乌梁海,事前没有与中国签订任何条约。 中俄两国在明代已有大规模的贸易往来。清朝初年,俄国主要希望透过与华贸易来获取商业利润,清廷与俄国贸易则是为了处理两国之间的政治纠纷;1861年以前,清廷负责管理中俄双边贸易事务的部门为理藩院。清朝时,俄罗斯是山西一带商人的主要对外贸易伙伴。 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在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后正式展开;《尼布楚条约》被称为中俄贸易的起始性条约,容许两国持护照的人民越界贸易。两国其后签订《恰克图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及《天津条约》等协约,进一步规范中俄贸易的地点、性质,以及有关的。中药大黄在俄罗斯一度非常畅销,利润也颇为可观:大黄的进口价约为12卢布,转运到圣彼得堡后,价钱随即上升至110卢布。由于大黄主要在恰克图进口,恰克图的贸易曾因大黄而繁荣起来。 1851年,清朝和俄罗斯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允许俄国在伊犁、乌鲁木齐和塔尔巴哈台设立贸易圈,大量俄国商人因而移居到中国。 一些学者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认为中国文化在汉朝时已传到俄罗斯,但当时的中俄文化关系是单向的,俄国文化没有传到中国;另外,蒙古人在13世纪时把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和工艺品带到俄罗斯,令中俄文化有了直接的接触。 17世纪中旬,俄国占据黑龙江的雅克萨,在当地兴建和修道院。1680年代,一批俄国俘虏把一座清廷给予他们的佛教庙宇改建为东正教教堂,该座教堂即是现在的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他们又在中国生儿育女、开枝散叶,2个世纪后发展为五大家族。 俄罗斯东正教会在18世纪开始派遣使团来华,该使团在1727年达成明确条文,开始长驻北京,使团其后获得康熙帝赏赐俸禄、封授官衔,比其他派驻北京的教士更能获得清政府优待。赴华传道的俄罗斯教士团在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扮演重要角色;当时,遣使来华是俄国培养汉学家的方式。一些教士在中国学会了汉语、满语、蒙古语以至藏语,回国后在俄罗斯教授这些语言;他们又翻译不少中国典籍,促进了中华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 18世纪初的清朝渴求通晓俄语的人才,而当时的俄国也希望培养能操汉语和满语的国民。于是,俄国在清廷同意下派遣留学生来华;他们跟随传教士到北京,是近代欧洲第一批官学生。清廷十分重视他们,为他们安排教师和饮食。 18世纪后期,俄国出现了一股中华文化热潮,中国文化盛行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等城市,其后更扩展至西伯利亚和俄属远东;当时,王公贵族的宫殿、府第收藏了不少中国工艺品和文物(如、扇子、剪纸等),也有很多中式家具和布置,有些皇宫的大门前更有石狮子。 19世纪时,尼古拉二世向中国求书,又特别索要佛经《丹珠尔》,道光帝便把约800册藏于雍和宫的佛教经典送给俄国;为了答谢清帝赠送典籍,俄罗斯政府精挑细选了700本具学术意义的俄国图书,回赠予中国。清政府赠予俄国的典籍只有宗教经典,俄国回赠中国的图书却涵盖了357个领域,如科技、外交、军政、数学、文学等,大多是由学术权威所撰;但是,这些书的语言都是甚少中国人明白的俄语,清政府又不知道这些书的价值,因此有人主张把书送还,朝廷最终决定封存这些图书,但不怎么重视它们。后来,有学者建议把书译为汉语,并出版这些书籍,惟未能成事。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致函辜鸿铭,表示自己对中国人的生活感兴趣;他曾阅读孔子和孟子的著作,也曾尝试了解中国的宗教信仰。 俄罗斯汉学没有受到西欧汉学的影响,是一门独立的学派;俄罗斯帝国时期的著名汉学家包括、、、、等,他们翻译了大批中国书籍,其中比丘林撰写和编译了中国不少地方的地方志,瓦西里耶夫和卡法罗夫则翻译了一些关于中国宗教的文献。 中国第一家电影院位于哈尔滨,由一个姓考布切夫的俄罗斯人于1902年设立。 整理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学者德米特里·门捷列夫曾在1900年代建议俄罗斯与中国缔结紧密的联盟,又表示中国会成为如同俄国的泱泱大国;他认为中俄结盟可避免黄祸,并确保世界太平。 日俄战争失败后,俄国改为侵略蒙古地区,又推动蒙古独立为国。1912年,蒙古与俄罗斯签署协定,打算让外蒙古成为俄国的保护国;后来,中华民国与俄罗斯签下《中俄蒙协约》,可保留对外蒙古的宗主权,但已损失不少利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量华工在摩尔曼斯克、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等地从事工业;5万名华工被俄国政府编入作战部队,也有逾10万名华人被遣到前线,负责军事工程,不少华工因而战死沙场。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成了奉行社会主义的国家,即苏维埃俄国(后演变为苏联)。日本和部分欧洲国家随即对俄国局势展开干涉;苏俄为了抗衡这些国家,宣布无条件放弃在中国的特权,又取消两国间的秘密协议,列宁也曾经表示要废除全部中俄两国的不平等条约。 1918年,十月革命开始牵连到中亚地区,不少白军将领等军官逃到新疆,对当地人的生活造成扰乱;一名姓阿连科夫的帝俄军官策划暴动,事败被捕,他被软禁了一段时间,其后被引渡到苏联处死。新疆督军杨增新坚持没收白军将领和军官的兵器,又妥善地安置他们,试图避免苏联红军前来追捕,但后来苏军多次到新疆作战;追捕期间,苏军再次占据中国在1919年收复回来的唐努乌梁海。 1919年,成立于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派员来华,与知识份子会面,建议成立中国共产党,又表示愿意提供协助。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苏联和第三国际的推动下联手合作,是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又决定「联俄容共」,采用苏联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接受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苏联同意援助中国统一和独立,第三国际则派遣来华。1925年,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签署《致苏联遗书》;他在遗书中称苏联为「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之首领」、「不朽的列宁遗与被压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遗产」,又希望中国与苏联会在往后的日子里通力合作,并「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 第三国际曾经对中国共产党拥有最高权力;虽然第三国际大力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但他们其后给予中国共产党错误的指导,令中共领导人没有打击国民党内部的右派势力,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共两党合作期间,蒋介石到苏联进行考察,回国后随即致函辛亥革命元勋廖仲恺;他在信中表示,苏联图谋令共产党成为正统的中国政府,又有意吞并一些少数民族在中国的聚居地,批评苏联是改名易姓的帝国,反对中华民国与苏联合作。 1924年,苏联当局与张作霖的奉系军阀签订《奉俄协定》,是苏联首次与中国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于苏联是主权国家、奉系军阀则只是地方政府,此协约被质疑抵触国际法中的规定。 1927年11月17日凌晨,张发奎、黄琪翔等人在广州发动政变,改组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即广州张黄事变。南京国民政府认为,此事为苏联一手操纵。12月11日又爆发广州起义。12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了对苏联的断绝邦交令。 1929年,张作霖之子张学良试图收回苏联在满洲地区北部的特殊权益;他首先夺回苏联在东清铁路的特权,苏联抗议并要求赔偿,但没有进一步行动。其后,张氏辖下的有关部门就东清铁路一事提出交涉,苏联同意让中国人出任铁路要职。1929年中旬,张学良派员搜查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又逮捕大量苏方人员,试图夺取东清铁路路权;苏联当局提出抗议,宣布中国驻苏联的外交代表机构不再享有治外法权,但张学良不为所动,在1个月后以苏联违背《奉俄协定》为由,收回东清铁路管理权,又派人查封苏联企业、拘捕苏联人员。苏联方面起初希望召集会议,和平解决事件,但国民政府仍然态度强硬;同月,苏联政府宣布断绝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中苏两国随后激战3个月,是为中东路事件;最终,中方落败,与苏联签署《伯力会议议定书》。事件中,苏联和第三国际要求中国共产党「武装保卫苏联」,但当时中国的民众普遍不支持此主张。 1928年,蒋介石搜捕共产党人,中共中央因此决定在莫斯科郊外举行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唯一一次在中国境外举行的党代会。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会、军制、政制以至国号均是仿傚苏联,也有不少以俄国历史人物命名的学校(如「高尔基戏剧学校」),宪法大纲明文确定苏联为其盟友。1932年12月12日,中苏两国恢复外交关系。 1937年,日军在七七事变后大举侵略中国,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国与苏联都意识到最大的威胁是大日本帝国,两国外交关系恢复。苏联与中国签下条约,运送物资来华,又派遣飞行员和军事顾问南下,援助中国抵抗日军。1939年,苏联将领朱可夫在诺门罕战役中率兵击败关东军,歼灭了逾13000名日本兵,击落约200架日本军用飞机。作为《非战公约》签署国的苏联在七七事变前不干预中日之间的纠纷,这是因为苏联的利益在事变前并未受威胁,苏联也担心介入远东会对自身构成危险;苏联援华抗日,既加快了抗战的结束,也成功取得战略主动。 1941年,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苏联承认「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则表示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条约签订后,中国舆情太多批评苏联的决定,但中国共产党表示相信苏联是中国抗日的可靠合作者,又认为条约能改善、美苏关系和国共关系,引起舆论指责中国共产党。 1944年,唐努乌梁海被苏联并入其领土,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图瓦自治省;中华民国不予承认,又通过大使向苏方提出抗议,惟苏联方面没有回应。 1945年上旬,苏联和英国、美两国举行雅尔塔会议。为了使苏联加入与日本交火,令太平洋战争提早结束,美国承诺容许苏联恢复在旅顺、大连和东清铁路,又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要求美国设法让中华民国接受上述条件,中华民国与苏联最终在同年8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中苏两国合作抗日。1945年8月8日,苏联以日本坚持战争、破坏和平为由,对日宣战;同月,苏军攻占满洲国首都长春,又逼令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乘坐的航机回航,把溥仪俘虏,并将他押至西伯利亚。 1939年中旬,中华民国和苏联的代表在莫斯科签订《中苏通商条约》,规定两国须在税项、通关手续等事宜上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又容许两国在双边贸易时检验和限制另一国出口的货物。 十月革命后,苏联独有的汉学开始形成;、全俄东方学家学会等学术机构先后成立,也有不少东方学杂志和刊物出版。当时的知名汉学家包括、博里斯·弗拉基米尔佐夫等人,他们的研究涵盖、中国文化史、等范畴。 瞿秋白是十月革命后首个到苏联采访的知识份子;他在当地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和时事通讯,又开始研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文化,撰写相关的书籍。瞿秋白在俄罗斯生活了2年;回国后,他专心钻研和推广俄国文化。 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又称莫斯科东方大学)由布尔什维克创立,专门负责培训东方世界人民和俄罗斯东部的少数民族,使他们成为共产主义者;大学招收不少中国学生,他们大多由中国共产党选派,需接受严格和具纪律性的训练。截至1924年,莫斯科东方大学约三分之一的的外国学生为中国人;该校首批中国学生包括罗亦农、刘少奇、任弼时、曹靖华、蒋光慈等人。 孙中山病逝后,苏联当局决定在莫斯科开办一所专门为中国劳动者而设的学府(即后来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又向国民党招募学生;虽然统计数据显示中山大学的学生多为国民党人,但当时的「联俄容共」政策允许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因此有学者估计身为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的学生实际上占了近68%。 1945年8月,苏军进驻被日本占据40年的旅大(即现在的大连);为了使当地人民能对苏联有更深的了解,苏军于翌年创办一份名为《实话报》的中文报章,介绍苏联的文化、经济、地理和历史,报导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新闻事件,抨击国民党和美国,宣传中苏友好。 1949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提出「一边倒」外交方针,认为苏联的授助对中国的「革命胜利」很重要,主张新中国应站在苏联的社会主义战线上,认为只有反帝国主义阵营才会给予中国真正的援助;当时的中共领导人把苏联的现代化经验视为模范。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是首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立邦交的国家;1949年10月2日,苏联表示愿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中方于翌日同意两国建交。同月7日,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罗申到达满洲里,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等人亲自迎接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此种礼遇接待大使,在现代上并不常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在1949年10月20日起程离国,周恩来总理亲自为他送行;当天,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兼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亲自致函苏共中央总书记兼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向后者介绍王稼祥的职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一次由最高领导人亲自为驻外大使写介绍信。 1949年12月,毛泽东以给斯大林祝寿为名,出访苏联;同时,中国国内也举行了各式各样的祝寿活动,如酒会、巡游等,不少团体和学校均有致送贺礼。毛泽东乘祝寿之机,和斯大林商谈签订条约一事,但斯大林刻意回避。祝寿完后,毛泽东待在宾馆内发牢骚,不肯出外参加活动,令斯大林尴尬,更有谣言指斯大林软禁毛泽东,亦有传朱德和刘少奇政变;后来,毛泽东向记者暗示,如果中苏两国无法签订条约,他就不会回国。斯大林只好让步,在1950年1月2日同意订立同盟条约;于是,毛泽东致函周恩来,派其赴苏跟斯大林谈判。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另外两份协定,规定如中苏其中一方遭到日本或其盟国攻击,陷入战争状态,另外一方便需尽力援助;苏联方面也承诺在1952年前把东清铁路移交中国、在5年内给予中国合共3亿美元的贷款(年利率为1%),又同意把大连交由中国管辖、把苏军撤离旅顺。同时,中苏两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 1950年,为了要求联合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表明中苏两国是团结的,苏联退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苏联又声明,-{只}-要安理会内有国民党人员,苏联代表就不会参与其中。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美国将支持大韩民国,毛泽东在翌日的会议上抨击美国的决定。其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决议,出兵朝鲜半岛;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兵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苏联本决定派空军支援,但其后改变决定,令志愿军要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形下渡过鸭绿江。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再次派遣部队入朝作战,得到苏联的援助,而苏方也组建了驻华,该部队编-{}-制存在期间,曾以鞍山、安东等中国东北部的机场作为基地和赴朝参与空战的据点。朝鲜战争加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之间的军事和政治合作,也帮助苏联实践其在远东地区的战略目标;此后,中苏两国进入「蜜月期」。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全国志哀3天,举国下半旗,全国各地的企业、学校、团体须暂停娱乐活动;毛泽东又在翌日致电苏联领导人吊唁,感谢斯大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帮助和支持。后来,马林科夫和赫鲁雪夫先后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956年上旬,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雪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否定斯大林,中国共产党对上述言论的看法并不一致。 苏共二十大后,一些东欧国家和苏联出现了矛盾,其中波兰与匈牙利两国更在1956年先后爆发危机,赫鲁雪夫向中国共产党求助;苏联在事件后期接受中国的意见,成功维护了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1957年11月,毛泽东赴苏联出席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和莫斯科会议;他在十月革命庆典上表扬苏联的成就,又在莫斯科会议上表示只有苏联才能做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领。 中苏两国在苏共二十大后已开始论战,两国在意识形态等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认识,又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争论;苏共组织约40个共产主义政党发表批评中共的决议或声明,中共则分别以九篇文章批判赫鲁晓夫(即「九评苏共」)。1958年,中苏关系开始恶化。史学界对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有不同说法,分别主张中苏关系恶化是因为国家利益、意识形态、领导人和发展道路的缘故;中苏交恶引起了两国的边界冲突,也大大影响两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并造成共产主义运动分裂。 赫鲁晓夫下台后,中共中央曾尝试修补中苏关系,惟未能成功;其后,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在中苏边界部署更多兵力和军备,又在远东地区配备了能够进行核攻击的轰炸机。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的边界争议主要围绕珍宝岛和七里沁岛,冲突多数发生在这一带地区;1968年1月,苏军以装甲车撞死争议岛屿上的4名中国居民,是中苏最为严重的冲突事件之一。事后,中共中央军委立下规定,容许中方在苏联挑衅时有限度地反击,以达到自卫的目的,又派兵员镇守七里沁岛附近地区;同时,苏联也减少在中苏边界主动挑衅。因此,两国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武装冲突。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在珍宝岛一带发生冲突,是为珍宝岛事件。史学界对珍宝岛事件的缘起和经过抱持不同主张:一说指苏军侵入珍宝岛,袭击中方边防兵员,造成死伤,中方因此反击;另一说则指中方事前已准备好兵器,想以主权问题破坏苏联的威信;更有一说指珍宝岛事件只是偶然的枪战,是苏联以中方攻击为借口,企图掩饰苏军在事件中的失败表现。同年,中苏两国在新疆铁列克提爆发军事冲突。 珍宝岛事件后,苏联军方内部的强硬派主张向中国进行核打击;消息传出后,中方严阵以待,全国进入临战状态,开始生产军备和挖掘防空洞。同时,苏联亦有高层主张与华对话,虽然中方一度拒绝,但周恩来其后和苏联政府高层阿列克谢·柯西金会谈,达成中苏不该因边界冲突而兵戎相见的共识。 19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一条线」的外交方针,主张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争取第二世界国家的支持,和美国建立一道反对苏联霸权的战线;同时,由于中苏关系陷入紧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名存实亡,中国亦决定不把条约延期。 其后,苏联决定调整战略,希望能缓解与中国的矛盾,改善对华关系。1982年3月,勃列日涅夫发表「塔什干讲话」,指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施行的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但苏联从不否认中国有着社会主义的制度,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有主权,不会支持两个中国;他否认对中国有领土要求,同意就边界问题与中国谈判,又回忆中苏两国关系友好紧密的时期。同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派代表就边界纠纷举行会谈,虽未能解决边界争议,却改善了民间的气氛。 后来,戈巴卓夫在1985年3月上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职;同年7月,他发表「海参崴讲话」,计划与中国磋商边界问题,又表示考虑从蒙古撤出一定数量的苏联兵员。1988年12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钱其琛正式访问苏联;翌年中旬,戈巴卓夫到访中国,中苏关系终于得以正常化。此后,中苏关系发展顺利。 1989年5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会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等领导人,是自中苏交恶三十年来两国领导人首次正式会谈。这时正值六四事件前夕,天安门广场上聚集了大批群众,接待仪式从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改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陪同戈尔巴乔夫在停机坪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1991年5月,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出访苏联,与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会面。中苏双方签署《中苏国界东段协定》,成立勘界委员会,又决定了一些争议岛屿主权谁属,解决了97%的中苏东段边界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贸易得到大规模的发展:截至1950年,苏联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截至1953年,苏联出口到中国的总额占苏联对外贸易额的18%。在中苏两国最为友好的时期,苏联向中国供应的工业器材多是重工业设备,这些设备的价钱一般比美国、英国的市场价格便宜。此外,苏联也向中国提供援助,派遣专家来华,协助改善经济。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承诺援建逾百个大型项目,如制药厂、火电厂、、拖拉机厂等,促进了经济建设;为补偿苏联在华援建,中国向苏联供应了铜、锑、橡胶等物资。 1958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单方面撤销援助中国核工业的协定,又撤回全数在华专家。由于中苏交恶,中国与苏联及其东欧卫星国的双边贸易额大幅下降,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亦因而有所发展。中苏交恶后,有指中国被苏联逼使偿还债项、而致出现饥荒(即「苏联逼债」),这说法曾被广泛流传;但有史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文献和记录,认为“逼债”之说子虚乌有,而苏联更曾在三年困难时期容许中方推迟还债。 在中苏关系密切时,俄语成了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普遍选择,中国的教育政策也全面地仿傚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大规模裁减综合大学、建立单科大学,制定统一的教材和教案,并减少文科学生、增加理科学生。 在1950年代,中苏两国音乐的交流高度政治化;当时的中国引入苏联在音乐教育、创作、表演等方面的经验,也有苏联音乐家来华。中国音乐学家薛范合共翻译了近1000首俄罗斯或苏联的歌曲,当中既有俄国民俗音乐、也有苏联音乐作品;他的译作包括《斯拉夫送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顿河好汉》等。俄语歌曲《喀秋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苏联耳熟能详的军歌;这首歌在中国非常著名,还成了志愿军赴朝参战的军乐。当时,苏联电影在中国也很流行。 后来,中苏之间的学术交流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在此期间,中方曾驱逐苏联的记者,苏联当局也曾和中国留学生爆发冲突。文化大革命期间,苏联经常以霸权、独裁等负面形象出现在中国的文艺创作里;中苏纠纷稍为缓和时,关于苏联的中国文艺作品有些是描写异国人反抗沙俄或苏联侵略,有些则以缉捕苏联间谍为题。 1990年,俄罗斯人把秋林洋行引进到哈尔滨,在当地贩售大列巴等的俄式小食,颇为畅销。 1991年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俄罗斯联邦领导人(俄罗斯总统)。 1991年末,苏联解体,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分别成为了独立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当年12月27日宣布承认俄罗斯联邦政府;同日,钱其琛致电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部长安德烈·科济列夫,表示中方决定改任原来的驻苏联大使王荩卿为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 俄罗斯联邦成立后,中国对中俄关系的原则有「三好」和「三不」,其中「三好」是指中俄两国是好伙伴、好朋友和好邻居,「三不」则是指中俄不会结盟、不会彼此对抗、也不会联手针对第三方。 1992年1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国家主席杨尚昆邀请访问中国,叶利钦与江泽民总书记和杨尚昆主席进行了会晤,两国领导人签订联合声明,把中俄关系提升至「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层次;1994年下旬,江泽民出访俄罗斯,两国领导人再次签署联合声明,决定使中俄关系成为「建设性伙伴关系」。其后,叶利钦在1996年4月再度访华,与江泽民举行会谈;中俄领导人签署第三次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俄之间「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7月中旬,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订有效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定了中俄两国合作的原则;其后,江泽民表示条约将以法律形式巩固中俄友好,并规划了中俄关系在21世纪的发展。2004年10月中旬,中俄两国签订《中俄边界东段补充协定》,成功勘分98%的东段和西段国界;翌年,剩余部分国界的勘分和相关立法程序亦告完成,中俄领土争议到此为止。 2008年5月,四川发生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国政府在地震后接受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援助,其中俄罗斯既向中国提供救灾物资,又派出救援队伍来华。同年10月13日,半个黑瞎子岛正式交付中国,至此中俄东段边境最终确定。 2013年上旬,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发表演说,形容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和「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 2014年,乌克兰爆发武装冲突,俄罗斯被指干涉该国事务,引起西方国家抨击;中国没有批评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的角色,但也没有予以支持。有分析指,中俄关系因乌克兰冲突而更密切;分析认为,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批评迫使俄罗斯只能致力发展对华关系,没有其他选择。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2018年9月11日至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出访期间,习近平与普京共同出席中俄经贸、人文、地方交往等活动。此次出访是习近平自2013年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7次访俄,也是2018年内中俄两国元首的第3次会晤。 -{zh-hans:;zh-hant:}- 2013年,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总额为683.3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516.9亿美元到俄罗斯,俄罗斯则出口166.4亿美元到中国,逆差350.5亿美元;截至2013年,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第六大的出口市场,亦是俄罗斯主要逆差来源地之一。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主要产品包括矿产、化学工业产品等,中国则主要出口、纺织品(及其原料)、卑金属(及其制品)等商品到俄罗斯。 2011年,中国合共对俄罗斯直接投资3.03亿美元(不包括金融业),涉及的领域包括能源、矿产资源、林业等,俄罗斯对中国的投资则涉及制造业、运输业等领域;同年,中俄两国合共签署了总金额为13.8亿美元的工程承包合同。 除了官方贸易外,中俄之间也曾出现大规模的民间贸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极度缺乏轻工业产品,这使中国小商品及服装产业经营者开始从事民间边贸活动。这些国际“倒爷”大多乘火车(尤其是3/4次列车)自行带货,列车进入俄罗斯境内后,每停一站即有中国倒爷站在车窗口售货,经常是车还没到莫斯科,货便已售罄。这种暴富现象也引起了不法分子的注意,1993年更因此发生了一系列抢劫案。 中国的绥芬河市是中俄两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贸易口岸,提供各式各样的货品,货物出口到近乎半个俄罗斯的地区;在绥芬河市,一些商场内的店铺专门招待俄罗斯人,不欲华人光顾。同时,俄属远东的市场几乎被中国货物垄断,一些俄罗斯人对此感到忧虑;曾有民意调查在2007年询问俄罗斯人对国家出现中国劳工、中国企业和中国货品的喜恶,发现21%的俄国人厌恶当地商铺出现中国货品、48%的俄国人厌恶当地有中国企业、41%的俄国人厌恶当地中国劳工日益增加,这是因为到俄罗斯经商的中国人不认识当地文化和法律,也不愿融入当地社会。虽然俄属远东地区劳动力不足,但俄罗斯近年推行了新措施,赶走俄属远东的部分中国人。 有些中国人企盼着到俄罗斯工作,也有俄罗斯人要为生计而在华就业。逾万名华人在海参崴定居和营商,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包括饮食业、房地产业、第三产业等,经常遭受和帮会勒索;中国则有俄罗斯人在专门服务自己同胞的餐厅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向俄罗斯采购大量军备,如导弹、直升机、驱逐舰、潜水艇等,亦有购买零件,为俄罗斯国防工业带来收入,但中俄的军火贸易和军事合作曾在2006年至2008年陷入停滞。 2010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赴莫斯科出席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阅兵仪式,又在无名烈士墓前献花;他表示,中国和俄罗斯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缔结的友谊,是现在中俄友好的基础。 2013年8月中旬,中俄两国在切巴尔库尔进行反恐军事演习,名为「和平使命―2013」;演习旨在令中俄两军能在沙场上并肩作战,以及提供两军交流反恐策略的机会。 2014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俄罗斯海军在东海举行名为「海上联合-2014」的联合军演,两军派出参与军演的军备有舰艇、潜艇、固定翼飞机等,是中俄两国海军在东海举行的第一次军演。演习过程中,曾有日本自卫队军机进入演习区域,但遭到解放军战斗机的阻拦,亦有传闻称日本方面有侦察船伪装为渔船,到军演区域搜集情报;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批评日本的上述行为危险和挑衅。 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共110名军人组成的仪仗队,应邀参与2015年红场阅兵;阅兵仪式上,普京在演说中特别提及中国对二战同盟国胜利的贡献。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与俄军在地中海举行军事演习,是解放军海军曾参与、距离中国本土最远的演习;有西方媒体认为军演显示中国的野心日益增加,两国国防部则否认军事演习是针对第三方。分析认为,解放军可在军演中学习俄军应对北约监视的技巧,以提升应付外国骚扰的能力。 2016年4月份两国国防部宣布进行反导系统的首长司令部计算机模拟演习,连线双方的飞弹指挥系统形成一个共同的防空网,央视称此一动作为了反制美国四处部属的反导系统。 “”战略演习是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共识,中国军队和俄军2018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在俄罗斯举行的战略演习,9月11日至15日双方在俄后贝加尔边疆区楚戈尔训练场共同组织联合战役行动演练。 中方参演兵力约3200人,各型武器装备900多台,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30架,主要演练机动防御、火力打击、转入反攻等课目。 9月24日下午,随着最后一个梯队驶入78集团军某旅营区,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的中方部队全部回国。 图-95、图-22、苏-27、苏-34、苏-35、米-26、卡-52等先进战机和T72B3坦克、2S19自行榴弹炮、“旋风”火箭炮、“山毛榉”-M2防空导弹、“伊斯坎德尔”导弹等俄军“明星”主战装备成系列公开亮相。 2018年9月11日至15日,中俄双方在俄后贝加尔边疆区楚戈尔训练场共同组织联合战役行动演练。 2018年9月12日,“东方-2018”战略演习全面展开联合战役行动指挥演练,重点检验中俄两军联合作战筹划和组织指挥能力。 2018年9月13日,“东方-2018”战略演习联合战役实兵演练和沙场检阅结束。 楚戈尔训练场隶属于俄东部军区,位于后贝加尔边疆区赤塔市南250公里,紧邻曼坦克山,因距楚戈尔居民点9公里而得名。训练场总面积768平方公里,可通过公路和铁路机动到达。 作为俄东部军区规模最大的跨军种综合训练场,楚戈尔训练场主要用于开展空地联合训练,俄军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数十场不同规模的演习。 这次演习旨在巩固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两军务实友好合作,进一步增强两军共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能力,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演习不针对第三方。 远东联邦大学、莫斯科大学、、喀山国立大学等18所俄罗斯学府均设有孔子学院。其中,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由北京大学与莫斯科大学合作建立,开设汉语、书法、中医、武术等课程;截至2014年5月,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共有约2000名已毕业的学员。 2005年7月,中俄两国宣布将在2006年和2007年互办「国家年」活动,中国在2006年举行「俄罗斯年」活动、俄罗斯则于2007年举行「中国年」。中国「俄罗斯年」活动包括音乐会、书展、科技论坛等,不单是文化交流,也牵涉到中俄两国的经贸和军事往来;俄罗斯「中国年」的活动则有影展、、烹饪比赛等。继互办「国家年」后,中俄两国在2009年和2010年互办「语言年」,「俄语年」的活动包括俄语教师评比、写作比赛等,「汉语年」的活动则有、文艺晚会等。其后,中国在2012年举办「俄罗斯旅游年」,俄罗斯则在2013年举办「中国旅游年」。 ",wiki_zh\AB\wiki_04 "概率公理 机率公理()是概率论的公理,任何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定义均满足概率公理。因其发明者为安德烈·柯尔莫果洛夫,也被人们熟知为柯尔莫果洛夫公理()。 某个事件formula_1的概率formula_2是定义在“全体”(universe)或者所有可能基础事件的样本空间formula_3时,概率formula_4必须满足以下柯尔莫果洛夫公理。 也可以说,概率可以被解释为定义在样本空间的子集的σ代数上的一个测度,那些子集为事件,使得所有集的测度为formula_5。这个性质很重要,因为这里提出条件概率的自然概念。对于每一个非零概率A都可以在空间上定义另外一个概率: 这通常被读作“给定A时B的概率”。如果给定A时B的条件概率与B的概率相同,则A与B被称为是独立的。 当样本空间是有限或者可数无限时,概率函数也可以以基本事件formula_7定义它的值,这里formula_8。 假设我们有一个基础集formula_3,其子集的集合formula_10为σ代数,和一个给formula_10的元素指定一个实数的函数formula_4。formula_10的元素是formula_3的子集,称为“事件”。 即,任一事件的概率都可以用formula_17到formula_5区间上的一个实数来表示。 即,整体样本集合中的某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更加明确地说,在样本集合之外已经不存在基本事件了。 这在一些错误的概率计算中经常被小看;如果你不能准确地定义整个样本集合,那么任意子集的概率也不可能被定义。 即,不相交子集的并的事件集合的概率为那些子集的概率的和。这也被称为是σ可加性。如果存在子集间的重叠,这一关系不成立。 如想通过代数了解柯尔莫果洛夫的方法,请参照随机变量代数。 从柯尔莫果洛夫公理可以推导出另外一些对计算概率有用的法则。 这一关系给出了贝叶斯定理。以此可以得出A和B是独立的当且仅当 ",wiki_zh\AB\wiki_04 "对等网路 对等式网络(peer-to-peer, 简称P2P),又称点对点技术,是无中心服务器、依靠用户群(peers)交换信息的互联网体系,它的作用在于,减低以往网路传输中的节点,以降低资料遗失的风险。与有中心服务器的中央网络系统不同,对等网络的每个用户端既是一个节点,也有服务器的功能,任何一个节点无法直接找到其他节点,必须依靠其户群进行信息交流。 P2P节点能遍布整个互联网,也给包括开发者在内的任何人、组织、或政府带来监控难题。P2P在网络隐私要求高和文件共享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一般型P2P技术的网络系统有比特币、Gnutella,或自由网等。另外,P2P技术也被使用在类似VoIP等实时媒体业务的数据通信中。有些网络(如Napster、OpenNAP,或IRC @find)包括搜索的一些功能,也使用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而使用P2P结构来实现另外一些功能。这种网络设计模型不同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中通信通常来往于一个中央服务器。 P2P架构体现了一个网际网路技术的关键概念,这一概念被描述在1969年4月7日第一份RFC文档“RFC 1,主机软件”中。在不用中心索引服务器结构交换多媒体文件的大趋势下,这个概念已经得到广泛普及。 P2P网络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客户端都能提供资源,包括带宽,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因此,当有节点加入且对系统请求增多,整个系统的容量也增大。这是具有一组固定服务器的Client-Server结构不能实现的,因为在上述这种结构中,客户端的增加意味着所有用户更慢的数据传输。 P2P网络的分布特性通过在多节点上复制数据,也增加了防故障的健壮性,并且在一般型P2P网络中,节点不需要依靠一个中心索引服务器来发现数据。在后一种情况下,系统也不会出现单点崩溃。 当用P2P来描述Napster 网络时,对等协议被认为是重要的,但是,实际中,Napster 网络取得的成就是对等节点(就像网络的末枝)联合一个中心索引来实现。这可以使它能快速并且高效的定位可用的内容。对等协议只是一种通用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点。 点对点技术有许多应用。共享包含各种格式音频,视频,数据等的文件是非常普遍的,即时数据(如IP电话通信,Anychat音视频开发软件)也可以使用P2P技术来传送。 有些网络和通信渠道,像Napster,OpenNAP,和IRC@find,一方面使用了主从式架构结构来处理一些任务(如搜索功能),另一方面又同时使用P2P结构来处理其他任务。而有些网络,如Gnutella和Freenet,使用P2P结构来处理所有的任务,有时被认为是真正的P2P网路。尽管Gnutella也使用了目录服务器来方便节点得到其它节点的网络地址。 点对点技术亦常应用于加密货币上。比特币的白皮书标题正是「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交易系统」。对等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地位相当,没有任何节点属于中央控制地位,也没有任何节点扮演交易中介的角色;网络中每个节点既是服务端,亦是用户端;节点可以选择随时加入,随时退出;节点可以选择运行所有的功能,也可以选择运行部分的功能;节点越多,整个系统的运算能力越强,数据安全性越高,抗破坏能力越强。 比特币便是采用了这种P2P网络协议,其后的许多加密货币,如以太坊﹑EOS等仍然继续采用。 2015年1月28日,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开发者,联合了麻省理工学院开放知识行动,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第二代网际网络P2P工作组,正在开发一个P2P网络的学术性应用。这个项目称为LionShare,基于第二代网络技术,更详细地说是Gnutella模型。这个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让众多不同学术机构的用户能够共享学术材料。LionShare网络使用特殊型P2P网络类型,混合了Gnutella分散的P2P网络和传统的C/S网络。这个程序的用户能够上传文件到一个服务器上,不管用户是否在线,都能够持续的共享。这个网络也允许在比正常小得多的共享社区中使用。 这个网络与当前正在使用的其他P2P网络的主要不同是LionShare网络不允许匿名用户。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版权材料在网络上共享,这同时也避免了法律纠纷。另一个不同是对不同组有选择性的共享个别的文件。用户能个别选择哪些用户可以接收这一个文件或者这一组文件。 学术社区需要这种技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文件应用在课堂上。越来越多的教授使用多媒体文件,像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和幻灯片。把这些文件传给学生是件困难的任务,而这如果用LionShare这类网络则容易的多。 在美国法律中,“Betamax判决”的判例坚持复制“技术”不是本质非法的,如果它们有实质性非侵权用途。这个因特网广泛使用之前的决定被应用于大部分的数据网络,包括P2P网络,因为已得到认可的文件的传播也是可以的。这些非法侵犯的使用包括开放源代码软件,公共领域文件和不在版权范围之内的作品。其他司法部门也可用类似的方式看待这个情况。 实际上,大多数在P2P网络上共享的文件是版权流行音乐和电影,包括各种格式(MP3,MPEG,RM 等)。在多数司法范围中,共享这些复本是非法的。这让很多观察者,包括多数的媒体公司和一些P2P的倡导者,批评这种网络已经对现有的发行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试图测量实际金钱损失的研究多少有些意义不明。虽然纸面上这些网络的存在而导致的大量损失,而实际上自从这些网络建成以来,实际的收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不管这种威胁是否存在,美国唱片业协会和美国电影协会正花费大量的钱来试着游说立法者来建立新的法律。一些版权拥有者也向公司出钱希望帮助在法律上挑战从事非法共享他们材料的用户。 尽管有Betamax判决,P2P网络已经成为那些艺术家和版权许可组织的代表攻击的靶子。这里面-{}-包括美国唱片协会和美国电影协会等行业组织。Napster 服务由于美国唱片协会的投诉而被迫关闭。在这个案例中,Napster故意地买卖这些并没有从版权所有者那得到许可发行的音像文件。 随着媒体公司打击版权侵犯的行为扩大,这些网络也迅速不断地作了调整,让其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法律上都难于撤除。这导致真正犯法的用户成为目标,因为虽然潜在的技术是合法的,但是用侵犯版权的方式来传播的个人对它的滥用很明显是非法的。 匿名P2P网络允许发布材料,无论合法不合法,在各种司法范围内都很少或不承担法律责任。很多人表示这将导致更多的非法材料更容易传播,甚至(有些人指出)促进恐怖主义,要求在这些领域对其进行规范。而其他人则反对说,非法使用的潜在能力不能阻止这种技术作为合法目的的使用,无罪推定必须得以应用,像其他非P2P技术的匿名服务,如电子邮件,同样有着相似的能力。 重要案例: 许多P2P网络一直受到怀有各种目的的人的持续攻击。例子包括: 如果精心设计P2P网络,使用加密技术,大部分的攻击都可以避免或控制,P2P网络安全事实上与拜占庭将军问题有密切联系。然而,当很多的节点试着破坏它时,几乎任何网络也都会失效,而且许多协议会因用户少而表现得很失败。 2007年4月23日,CA公司发表资安警讯,指出Foxy、BitComet、eDonkey、µTorrent、Ares、Azureus、BearShare、Lphant、Shareaza、Hamachi、exeem lite、Fpsetup、Morpheus、iMesh等14款P2P软件都存在安全威胁,这些P2P软体的潜在威胁来源包括可能会覆写档案,为档案重新命名,删除档案,被第三方植入恶意程式等。 技术角度严格来讲,对等网络双方严格对等并同等地提供和使用数据 ,没有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区别。但这样的一般型P2P应用和网络少之又少,大部分称为P2P的网络和应用实际上依赖或包含像DNS这样的一些非对等单元。同时应用中实际也使用了多个协议,使节点可以同时或分时成为客户端、服务器、和对等节点;譬如Usenet(1979年)和FidoNet(1984年)这样已经使用多年完全的分布式对等网络。 很多P2P系统使用更强的对等点(称为超级对等点(Super Node))作为服务器,那些客户节点以星状方式连接到一个超级对等点上。 在1990年代末期,早在即时通讯流行之前,为了促进对等网络应用的发展,升阳 (SUN)公司在Java技术中增加累一些""类"",以便开发者能开发不受控于中心服务器的的实时聊天applet及应用。这个工作现在由JXTA工程来继续。 P2P系统和应用已经吸引了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大量关注,在这一领域有包括Chord计划, ARPANET, the PAST storage utility, P-Grid(一个自发组织的新兴覆盖性网络),和CoopNet内容分发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卓越的研究计划。 P2P技术在中国法律方面处于空白状态,原则上不受中国政府的官方限制。但由于P2P技术会大量占用网络带宽,并且由于中国的网络设施的现状和中国对网络管理的态度,都不同程度的对P2P通讯方式有所限制。 目前中国各大ISP对网络接入都进行了限速,对占用带宽的应用比如P2P,会采取措施,常用的手段有限制TCP连接数,封锁P2P协议,限制下载/上传速度等。但是由于这些行为大部分都是秘密进行,因此中国众多P2P使用者称,此举严重侵犯了他们的知情权和使用权。在中国,被限制最多的P2P软件是BitTorrent系列软件和eMule。 在日趋稀少的IPv4地址资源的情况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采用“大内网”的方式,减少对IP地址资源的消耗,即大部分的家庭及个人用户将连接ISP的路由器,使用网络地址转换方式连接外部网络。因NAT和部分P2P协议的限制,导致P2P软件大多只能在内网进行传输,对P2P产业链产生了很大影响。 此外,中国出于对国内产业支持和信息控制的考虑,也会限制一些P2P方式的即时通讯软件。中国信息产业部曾发文要求VOIP只能在指定的网络运营商进行试验,并有地区封杀skype,不过也有官员对此否认并说明只是针对PC-Phone。 2009年12月,中国广电总局以无视听许可证为由,由工信部撤消了Btchina网站的备案号,使其被迫关站。此次行动还影响了包括悠悠鸟论坛等BT站点。 在日本,根据日本现行著作权法,日本境内一切免费提供商业软件/或其他数据下载的网站均属非法。违法情节严重的可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处以罚款。BitTorrent系列软件和eMule均被禁止。但因为Share和Winny软件的存在,P2P技术在日本仍然流行。这两款软件都采用了IP加密和数据加密的技术,目前日本有几百万人使用这两款软件来交流动画,游戏,音乐,软件等数据,但显然警方已经掌控了追查使用者的方法。2008年5月9日,三名在share上发布大量版权保护作品的职人遭到逮捕。这两款软件的流行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比如机密资料的泄漏和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在新西兰,根据新西兰2011年9月实施的版权法,新西兰境内下载受版权保护的内容为违法,主要针对的就是P2P技术的下载。如果下载的内容收到版权方提诉,ISP会根据用户在下载的时间评估,如有版权侵犯,用户将被警告,警告三次将被罚款15000新西兰元,约合75000人民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在线观看以及文件寄存类网站却不在此次罚款范围内。也就是说用户通过Torrent软体的BT种子下载一个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可能会被罚款,但是如果利用离线文件下载方式则不会受到惩罚。而且在新西兰收版权保护的版权所有者通常仅包括欧美一些公司,所以对当地华人来说,即使使用p2p技术下载中国,韩国等亚洲地区综艺电影同样不会被提诉。 ",wiki_zh\AB\wiki_04 "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是由周期性排列的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制造的规则光学结构。这种材料因为具有光子带隙而能够阻断特定频率的光子,从而影响光子运动的。这种影响类似于半导体晶体对于电子行为的影响。由半导体在电子方面的应用,人们推想可以通过光子晶体制造的器件来控制光子运动,例如制造光子计算机。另外,光子晶体也在自然界中发现。 光子晶体在1987年由S.John和E.Yablonovitch分别独立提出,它是由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人工微结构。由于介电系数存在空间上的周期性,进而引起空间折射率的周期变化。当介电系数的变化足够大且变化周期与光波长相当时,光波的色散关系会出现带状结构,此即光子能带结构(Photonic Band structures)。这些被终止的频率区间称为“光子频率禁带”(Photonic Band Gap,PBG),频率落在禁带中的光或电磁波是无法传播的。我们将具有“光子频率禁带”的周期性介电结构称作为光子晶体。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介电系数周期性排列的方向并不等同于带隙出现的方向,在一维光子晶体和二维光子晶体中,也有可能出现全方位的三维带隙结构。 尽管光子晶体的研究自从1887年就开始了,但直到一百年后的1987年,光子晶体这个名词才被第一次出现在由Eli Yablonovitch [1] 和 Sajeev John [2]分别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两篇关于光子晶体的标志性文章中。 1987年以前,详尽的研究多集中在一维光子晶体,即排列规则的多层半导体材料上(例如布拉格反射镜)。瑞利爵士(Lord Rayleigh)从1887开始研究一维晶体,发现这种结构具有一维光子禁带,即对于一定波长范围的波具有极大的反射率。 直到1987,Yablonovitch和John 发表了他们的标志性文章。这两篇文章都探讨了高维规则光学结构──光子晶体。Yablonovitch 的出发点是通过改变光子态的密度(photonic density of states)从而达到控制光子晶体中物质的自发发射;John 的想法则是利用光子晶体来控制光的行为。 1987 后,关于光子晶体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呈现出几何级数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制作光学尺寸的光子晶体的难度太大,早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研究及微波级光子晶体的制造上。(电磁波具有非尺寸依靠特征,所以在麦克斯韦方程的解中没有实际的尺寸,因此厘米尺寸的结构对于微波的影响和纳米尺寸结构对可见光的影响是相同的。1991年,Yablonovitch制造出了第一个在微波范围的三维光子晶体。 1996年,Thomas Krauss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在光学尺寸上的二维光子晶体。他成功的开辟了一条新路,即利用已有的半导体技术来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光子晶体。 到2017年,伴随着凝聚态物理中拓扑绝缘体的发展,光子晶体拓扑绝缘体和光子外尔晶体也都相继实现。光子晶体的拓扑性质成为当下的热点。 光子晶体被用在各种各样的领域,从增加LED效率的反射涂层到到激光腔中的反射镜(例如VCSEL)。在Bykov 的关于一维光子晶体结构的理论研究中,他第一次研究了在光子晶体中,光子禁带对于镶嵌其中的原子分子的自发辐射的影响。Bykov还推测了二维以及三维光子晶体对自发发射的影响。但是,他的想法并没有受到重视。 如今,二维光子晶体,即半导体的薄片堆层应用在很多领域;如利用全内反射将光限制在晶体中而产生光子晶体效应及控制光的色散。世界上有很多研究围绕在利用光子晶体制作计算机芯片以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虽然这项技术还远没有达到商业应用,二维光子晶体已经被应用在光纤上。光子晶体光纤最早由Philip Russell在1998年制作,它相对于普通光纤有很多先进之处。 由于制作上的难度,三维晶体的研究远远落后于二维晶体,即使在半导体工业中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方法来制造三维光子晶体。最近,一些科研组发展出一些有效的方法,不少样品被制作出来。[8] 例如,通过层层堆积方法制造出木料堆结构。又如,利用自组装方法──让大小均一的纳米尺寸微球通过自组装形成三维规则结构。 光子晶体体积非常小,在新的纳米技术中、光计算机、芯片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使用光子晶体制造的光子晶体光纤,也有比传统光纤更好的传输特性,可以进而应用到通信、生物等诸多前沿和交叉领域。 2005年美国的研究人员成功地使用两种新式二维光子晶体,将光的群速度降低了超过一百倍。这项装置未来可望被应用于各种光学系统及元件中,其中包括高功率、低阈值的光子晶体激光。 光子晶体也可以将拉曼光讯号放大一百万倍。英国的Mesophotonics宣称,该公司于2005年的Photonics West会议中发表这种结合光子晶体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术(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的产品,由于灵敏度超高,未来可望应用在医疗诊断、药物输送,以至于环境监控上。 ",wiki_zh\AB\wiki_04 "宗主教 宗主教(;),东正教在中文传统上习惯翻译为牧首,是实施主教制度的基督教宗派的一种神职人员职称。 最初,宗主教是一位作为家父(pater familias)对某个扩展家庭行使专制的权力的男人。该种由年长男性对家庭进行支配的体系被称为父权(patriarchy)(Πατριάρχης)。这是一个希腊文词汇,由πατήρ (pater,意为“父亲”)和ἄρχων (archon,意为领导leader,首领chief,统治者ruler,国王king,等等) 亚伯拉罕,以撒,以及雅格被提及为三位以色列人的族长(patriarch,天主教中文译译法,或为“圣祖”),而他们生活的时期即被称为“族长时代”(Patriarchal Age)。它最初是在圣经的七十士译本中获得了其宗教上的含义。 该词主要具有特殊的教会的多种含义。特别是,东方正教会、罗马天主教会(高于大总主教(Major Archbishop)和首席主教(primate))、东方亚述教会中最高等级的主教均称为“patriarchs”。此位patriarch的办公地以及教会的征役(由一个或更多的教省组成,尽管在他自己的(总)教区之外他经常没有可实施之司法权)被称为“宗主教区”(patriarchate)。从历史上说,宗主教可能经常是一个充当行政长官(Ethnarch)的合理人选,后者可在一个信奉其他教义的国家或帝国内代表由其宗教团体所形成的社区(如在奥斯曼帝国内的基督徒)。 宗主教是早期基督教在一些主要城市的主教的称号,他们的威望和权力比一般的主教要高;其中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安条克、耶路撒冷等五个首要主教所领导的教会,又合称为「五大宗主教区」(Pentarchy;亦称为「五牧首联合治理教会」)。当罗马天主教会和东方正教会分裂时,罗马的宗主教成为天主教的教宗,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成为东正教普世大牧首。现今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发现一至数名宗主教/牧首,特别是在历史形成的宗教中心更是如此,比如亚历山大宗主教。 并非全部15个东正教自主教会的领袖的称号都是牧首。实际上使用这一称号的自主教会领袖有9个,其他自主教会领袖的称号是都主教或大主教。 使用牧首称号的东正教自主教会领袖实际上都是独立、平权的,然而按照“历史荣誉”排序如下(名称为当前正教中文全称): 这9个牧首中,有4个是古代传流下来,而另外5个是晚近才确认的: 作为五大宗主教区之一,教宗的罗马宗主教区是唯一一个西罗马帝国内的宗主教区。粗略地说,它与如今拉丁礼领土之界限相同。在过去,教宗使用“西方宗主教”(Patriarch of the West)这一称号。但是,该头衔于2006年被从教廷颁布的有关出版物中去掉了。 东仪天主教会或称东方礼天主教会的宗主教承认教宗在教会中的最高地位,但拥有远比一般天主教主教大的自治权。他们的地位大致相当于枢机。在21世纪,东仪天主教会在东方管理著天主教东方宗主教辖区。这些宗主教分别是: 西方宗主教(Patriarch of the West)传统上称罗马主教即教宗为西方宗主教,但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06年废除此称号 据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称,patriarch(教长)是在麦基洗德祭司(Melchizedek Priesthood)中已被任命为教长职者。该词被视为与evangelist(布道员)为同义词。教长的一个基本责任是给予教长祝福(Patriarchal blessing),一如旧约中雅各(Jacob)为其十二个儿子所做的一样。教长通常被分配到每个教区(stake)并终身保有该头衔。 ",wiki_zh\AB\wiki_04 "鹿科 鹿科,是偶蹄目反刍亚目下的一科,目前全世界约有34种。其中包括白尾鹿、骡鹿、加拿大马鹿、驼鹿、红鹿、驯鹿、黇鹿、西方狍等。所有的公鹿(除了獐外)及母驯鹿头上长有角并每年更新,此点可与其他头上长有角但终生不换角的动物例如羚羊做区别。 分布于亚洲的麝、非洲的长颈鹿以及热带非洲与亚洲森林里的水鼷鹿等虽然属于广义上的鹿,但在动物分类学上不属于鹿科,而分属麝科、长颈鹿科及鼷鹿科。 鹿广泛分布于每个大陆,除了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 通常只有公鹿长有鹿角,驯鹿是唯一一种公鹿和母鹿都长角的鹿,但母鹿的角要小得多。在每年冬天,公鹿的角都会脱落,到春天开始长出新的角,那时鹿角会覆盖着一层皮,叫做鹿茸。当鹿角成型时,鹿茸就会脱落。 母驯鹿的角是在春天脱落的。另外,獐无论公的还是母的,都没有角,它们用长长的獠牙去自卫。公麂既有獠牙也有角,而母麂既没有獠牙也没有角。 雪是鹿最大的敌人之一,但如果雪并不是很大就没问题。但当雪变得非常厚时,牠们就很难找到食物,因为雪都把食物盖住了。另外,虽然鹿跑得很快,但由于有些鹿可达300公斤重,当牠们跑时就会陷到雪中,令牠们的速度变慢。仅50公斤的狼便很容易追上牠们。 不像大多数动物,鹿没有固定的家。对鹿来说,所谓的家就是地盘。夜晚它们就睡在灌木丛中。在冬天时,当鹿的地盘覆盖着厚雪时,它们就会再找一个雪相对较浅的地盘。当很多鹿都选这个地盘时,它们就会分地盘。 狼和美洲狮是鹿的主要天敌。 当鹿一旦发现危险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如果跑解决不了问题了话,有些公鹿就会用它们的角去战斗。而母鹿的前蹄像刀一样尖,当它们发怒时,它们就会往敌人身上踢。 主要以树叶为食。它们的胃较小,主要吸收各种植物性食物中的矿物质以在每年生成新的鹿角。与牛和羊不同,它们在食物方面很有选择性,只挑选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嫩叶、嫩草、软芽、水果、蘑菇等等。 鹿对人类长久以来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鹿并不像绵羊、山羊、猪和牛等动物那么容易驯养,因此鹿的来源主要是通过猎取。 在台湾,东部是主要的养鹿场建立地区,台湾的梅花鹿于日治时前之前就已经被猎取殆尽,目前野生的族群是因养鹿场保种培育后野放的,在绿岛,鹿已经多到对生态造成困扰。 ",wiki_zh\AB\wiki_04 "阇耶跋摩七世 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意译为胜铠,),柬埔寨吴哥王朝国王(1181年-1215年)。柬埔寨吴哥王朝最著名的统治者之一,亦称作迦牙伏曼七世。 陀罗尼因陀罗跋摩二世之子,耶输跋摩二世的哥哥,苏利耶跋摩二世去世后,吴哥王朝开始陷入一段混乱时期。这期间爆发了名为罗睺(卡拉)之乱的农民起义,接着一个叫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Tribhuvanadityavarman)的权臣发动叛乱,耶输跋摩二世丧失了王位和生命。1177年占城国王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入侵,破城杀死国王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并大肆掳掠首都耶输陀罗补罗。当时已经50多岁的王子阇耶跋摩七世起兵抵抗占城军队,他曾经在占城生活了很多年,在吴哥一片混乱中返回真腊,有说法称他在都城东边一百多公里的巴肯古寺(Prasat Bakan,位于圣剑寺群Preah Khan Group)安营扎寨招兵买马,兵强马壮后走出丛林奔袭都城,将占城军队彻底逐出了真腊,然后在1181年登基。 1190年,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再度侵犯真腊。阇耶跋摩七世以占城王子释利毗多难陀那(Vidyanandana)为将军,击退了占城的进攻,并乘胜攻占了占城首都毗阇耶,大肆屠杀掳掠,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被俘。阇耶跋摩七世在1203年再次占领占城,将占城作为一个省,直接并入真腊。吴哥王朝的首都吴哥城在他统治时期最后定型。今天吴哥古迹的大部分建筑是他修建的。阇耶跋摩七世曾下令挖掘一个人工湖阇耶塔泰卡(意为“阇耶跋摩的水池”)。在阇耶跋摩七世统治末年,他重建了巴戎寺。 阇耶跋摩七世活了90岁,他看到了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鼎盛,看到了吴哥寺的兴建,看到了叛乱,看到了外敌的入侵和劫掠,看到了满目疮痍,看到了国家的重生国都的重建,看到了复仇,看到了外敌的灭亡。作为长子,他没有从他的父王手里继承王位,作为王族,没有从他的弟弟手里继承王位。经历了无数的生和死,等待和争斗,背叛和复仇,侵略和抵抗,衰落和兴盛,耻辱和荣耀,阇耶跋摩七世改变了信仰,在他统治时期,皈依了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佛教(注意不与大乘佛教混淆)成为吴哥最具影响的宗教。 阇耶跋摩七世重建了国都吴哥城(Angkor Thom),为纪念其父修建了圣剑寺(Preah Khan),为纪念其母修建了塔布茏寺(Ta Prohm),而他为自己修建了巴戎寺(Bayon)。巴戎寺这座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t)寺院是吴哥最后的一座国寺,也是唯一一座大乘佛教国寺。巴戎寺的浮雕共有1200米长,刻画了11000个人物。在巴戎寺的中心高台上,是一个有49座(现存37座)四面佛塔塔的塔林,加上周围5座门塔,一共54座四面佛塔,200个左右微笑的面孔俯视着巴戎寺和吴哥,“高棉的微笑”就指这里。 1215年,阇耶跋摩七世去世,其子因陀罗跋摩二世继位。有人认为,阇耶跋摩七世死于麻风病。 ",wiki_zh\AB\wiki_04 "福冈县 福冈县()是日本九州地方北部的一个县,县厅所在地是福冈市,是九州地方人口最多的县,也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外唯一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千人的县,县内有福冈市和北九州市两个政令指定都市。西北部临日本海(、玄界滩),东北部临濑户内海(),西南临佐贺县和有明海,南部和熊本县接壤,东部和大分县接壤。福冈县在明治时代之后曾因煤矿资源而成为日本一大重工业地区,现在经济则以服务业为主。 地理位置靠近东亚大陆,距离福冈县最近的特大都市是韩国首尔而非日本国内城市,而福冈市距上海市的距离也与到东京的距离相当。也因此福冈县自古代开始就是东亚文化流入日本的窗口,现在也有众多前往韩国、中国大陆、台湾的直通航线。 福冈县在令制国时代分属丰前国、-{筑前}-国与-{筑后}-国三国。1600年(庆长5年)关原之战后,黑田长政因为战功而被德川家康封给筑前国领地,接替小早川秀秋入主名岛城,黑田长政在翌年于当时的那珂郡警固村福崎一带(位于现在的福冈市中央区)建筑新的城堡并以「福冈城」为名;「福冈」之名称由来自黑田氏家族发迹地备前国福冈庄(位于现在的冈山县濑户内市)。原本备前国的「福冈」地名是取「有丘陵的土地」的祥瑞地名。 福冈县内有多处旧石器时代的遗迹,县内主要遗迹有春日市西南部的门田遗迹、福冈市博多区的诸冈遗迹等地。福冈市的柏原遗迹、那珂川町的深原遗迹等地则是福冈县内代表性的绳文时代遗迹。绳文时代后期,水稻种植技术传入日本,考古学家曾在福冈市的发现了水田遗迹。弥生时代之后,福冈县内的遗迹数量也大幅增加,出土了大量土器,并发掘出了高品质的石斧。弥生时代的九州地方北部已成为日本和东亚大陆之间贸易往来最为密切的地区,福冈县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朝鲜青铜器和中国镜等文物。在后汉书中,记载有57年时汉光武帝授予奴国使节金印,而后在18世纪,于现在的福冈市志贺岛出土的金印上刻有「汉委奴国王」,印证了这一历史记载。 古坟时代之后,5世纪后期至6世纪初期,福冈县开始出现独自的古坟文化,代表性古坟有石人山古坟、岩户山古坟等地。4世纪之后,大和朝廷的势力开始扩张到九州北部地区,并在6世纪时已取代当地的豪族势力,成为福冈县的支配势力。7世纪初,由于福冈县是对东亚大陆重要的外交窗口,大和政权在福冈地区设立-{筑紫}-大宰,主管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外交。7世纪中期,倭国在白江口之战中不敌唐朝、新罗联军。战后倭国在福冈地区设立大宰府,并修筑大野城等防御设施,设筑紫馆作为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所。 日本实施律令制之后,现在的福冈县在当时分属丰前国、-{筑前}-国、-{筑后}-国三国,而大宰府则是介于中央政权和令制国之间的行政机构。在奈良时代,福冈地区不仅是遣唐使的主要出发地之一,也是遣新罗使的出发地,并且是日本和东亚大陆之间贸易的主要据点。平安时代之后,随著班田制的解体,福冈地区的社会也发生很大变化。10世纪初期,菅原道真曾被流放至大宰府。1019年(宽仁3年),九州北部发生名为刀伊入寇的女真族入侵事件并被大宰府击退。11世纪之后,随著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的局势趋于稳定,日宋贸易繁盛,福冈地区也成为日宋贸易的主要据点。 12世纪中期,九州北部地区是平氏政权的支配地区,但也引发当地武士势力的反抗。坛之浦之战后,九州北部也进入镰仓幕府的势力范围。1274年(文永11年)和1281年(弘安4年),蒙古两次入侵日本,福冈地区是两国交战的前线。幕府为加强对九州北部的控制而设立镇西探题,结果反而引发九州在地御家人的倒戈。南北朝时期,福冈地区也被卷入混战,一色氏、涩川氏等势力虽曾被任命为九州探题,但实际上并未对全福冈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15世纪前期,大内氏势力兴起,成为-{筑前}-、丰前两国的支配势力。而大友氏则是-{筑后}-国的支配势力。两者之间的抗争最终以大友氏胜利取得九州北部大部分地区的支配权而告终。1586年(天正14年),丰臣秀吉开始九州征伐。翌年丰臣秀吉论功行赏,对九州的大名进行重新配置,福冈地区分属小早川氏、毛利氏、立花氏、黑田氏等势力。 关原之战后,德川家康重新分封各地大名,黑田长政入封福冈藩,成为福冈地区的最大势力。此外现福冈县辖区内还有久留米藩、柳河藩、小仓藩、等藩。福冈地区各藩均重视修筑城郭和城下町,典型例有福冈城、小仓城、久留米城、。各藩亦积极进行治水和新田开发以发展农业,并通过实施专卖制度等方法扩充财政财源。连接小仓和长崎之间的是九州北部主要的贸易路线,沿线有众多宿场。和私塾提高了武士阶级及民众的文化水准,使得福冈藩在江户时代后期出现了众多学者。但另一方面,江户时代福冈地区农民的税赋负担沉重,时有百姓一揆发生,其中又以久留米藩的享保一揆、宝历一揆规模最大,规模波及全藩。 1871年废藩置县之后,福冈地区各藩均改为县,最初设有丰津、千束、中津、福冈、秋月、久留米、柳川、三池八县。在经过整并之后,丰前地区属小仓县,-{筑前}-地区属福冈县,-{筑后}-地区属三潴县。1876年4月,福冈县和小仓县合并,三潴县和佐贺县合并。同年8月,福冈县的下毛、宇佐两郡被并入大分县,三潴县的旧佐贺县部分和长崎县合并,其余部分和福冈县合并,福冈县现在的辖区范围基本确定。 明治维新初期,福冈地区发生过农民反对征兵的竹枪一揆等叛乱。1870年代后期,福冈县也受到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出现向阳社、共爱会等自由民权运动组织。1888年末,福冈县有1,958町村,翌年减少至384町村,且设立福冈市、久留米市两市。随著日本产业的迅速近代化和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影响,福冈县的军需、煤炭等产业快速发展,但粮食价格也因此快速上涨,影响了民众生活。在明治初期,外贸地位重要的长崎县和地处九州中部的熊本县曾是九州的中心,集中了大量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但随著工业的发展使得福冈县吸引了大量人口,福冈县成为九州新的核心地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纺织业和煤炭业是福冈县发展最快的产业。1891年,门司至熊本之间的铁路通车。这不仅是福冈县的首条铁路,亦促进了门司港海运的发展。1901年,八幡制铁所开始投产,标志日本钢铁业开始快速发展,在日本重工业史上有重要地位,也带动北九州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速了福冈县重工业的发展。1919年,福冈县工厂的生产额是1914年的4.3倍。1920年代时,北九州地区已成为日本四大工业地带之一。1918年,福冈县也被米骚动波及,罢工等各类社会运动一时频发。各类社会运动和大正民主的风潮使得福冈县在1927年实现了首次普选(县议员选举),1928年实现了首次。然而1920年代后期,福冈县也开始受到经济大恐慌的影响。1931年,福冈县的工业产值只有1929年的71%。1930年代之后,福冈县的军国主义色彩也日益增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与日俱增。1941年,福冈县经济总量中工矿业已占九成比例,其中又以金属工业比重最大,显示出军需产业在经济中的畸形比例。然而随著战局的激化导致铁矿进口量减少,福冈县的钢铁产量在二战末期大幅减少。战争也严重影响了民众生活,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被迫实施配给制,导致通货膨胀和黑市横行。1944年,福冈县开始遭到空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小仓·八幡地区是福冈县遭到空袭最多的地区,其次则是福冈市。1945年6月19日的福冈空袭导致902人牺牲。 盟军在1945年9月进驻福冈,开始盟军占领时期。战后福冈县因军人复员而人口激增,加上农业生产受战争的影响,福冈县一度陷入粮食危机。在盟军占领时期,福冈县实施了土地改革,使得地主在福冈县消失,促进了农民自立。1940年代后期至1950年代初期,随著原料进口的重新开始和朝鲜战争的需求,福冈县的重工业快速复兴。1955年,八幡制铁所的钢材产量已接近1942年的水准。然而在1960年代之后,随著能源革命使得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福冈县的煤矿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由于二战之后,太平洋工业带成为日本主要重化学工业发展的地区,北九州工业地带的地位相对下降。1955年,福冈县的工业产值占日本的4.9%,1965年时已减少到3.3%。另一方面,因战后更多政府机构和大企业将在九州的分支部门迁移到福冈,使得福冈县在九州内的地位更加提高。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服务业、汽车产业、科技产业在福冈县经济中的地位提高,成为福冈县经济的主要部分。以服务业为主的福冈市也在1970年代后期取代以重工业为主的北九州市成为福冈县内人口最多城市。随著经济服务业化的进展和交通日益便捷,福冈县在九州内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九州它县人口的流入使得九州内福冈县的人口比例亦日益提高。现在福冈县是日本少数人口增加的县之一。但与此同时,福冈县内部也出现人口过度集中至福冈市的问题。随著九州新干线的全线通车和航空路线的扩展,福冈县的交通便利度在21世纪后更加提升,已成为连接日本和东亚大陆的交通要道。 福冈县位于九州岛的北部,隔关门海峡和本州相望,面积4986.4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积第29大县。福冈县内主要平原包括东北部的、中北部的-{筑}-丰平原、西北部的福冈平原、南部的。各平原之间有山地相隔,亦造就了福冈县内不同的文化圈。丰前平原位于福冈县东北部,内部被丘陵分为小仓平原、行桥平原、中津平原等部分。这一地区的主要城市是北九州市。福冈县中北部的远贺川流域由-{筑}-丰平原和环绕平原的-{筑}-紫山地构成,也是日本最大煤矿地带之一的所在地。-{筑}-丰丘陵将-{筑}-丰平原分为远贺川上游的饭冢盆地、彦出川流域的田川盆地、犬鸣川流域的若宫盆地、远贺川下游的直方平原等部分。这一地区昔日因煤矿而发达,现在则是福冈县主要的农业区及工业区,并且分布有北九州市、福冈市两市的卫星城。福冈平原占据了福冈县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也是福冈县最早开始发展,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筑}-后平原是-{筑}-后川、矢部川冲积形成的平原,和佐贺县南部的平原合称-{筑}-紫平原。福冈县内的主要山地则有东部的福智山地;中部的三郡山地、古处山地;南部的耳纳山地、-{筑}-肥山地;西部的脊振山地。福冈县最高峰是位于福冈、大分两县交界处的-{筑}-肥山地的,在福冈县内的最高点标高1229.5米。福冈县有八个主要离岛,其中以宗像市的面积最大。福冈县沿海有不少地区通过填海获得住宅及工业用地,北九州机场就兴建在填海而成的人工岛上。 福冈县内有主要流经县南部的-{筑}-后川和;自南向北流经县中部的;福冈县和大分县的界河四条一级水系。-{筑}-后川和矢部川在过去经常发生洪水泛滥,因此当地民众在筑后川下游地区兴建了密集的人工水路,以疏导洪水。 福冈县内有濑户内海国立公园一处国立公园,以及北九州国定公园、玄海国定公园、耶马日田英彦山国定公园三处国定公园。北九州国定公园内有等喀斯特地形。玄海国定公园以多样的海岸线景观而著称。耶马日田英彦山国定公园内有贵重的树林,生态多样性丰富。 福冈县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冬季日照时间短等日本海侧气候的特点,但大部分地区属于太平洋侧气候,较为温暖。福冈县的低地地区年平均气温约16℃,1月平均气温约5-6℃,8月平均气温约27-28℃。山地虽气温较低地略低,但由于福冈县内山地海拔并非很高,因此温差也不极端。福冈县北部低地的年降水量约1,600至1,800毫米,南部-{筑}-后平原的年降水量约1,800至2,000毫米,-{筑}-肥山地的年降水量可达近3,000毫米。6月至7月的梅雨季节是福冈县降水最多的时期,低地在这一时期的降水量也可达500-800毫米。冬季的福冈县受西伯利亚气团控制的时间较多,但降水量较少。夏季小笠原气团势力强盛时,福冈县会出现梅雨期降水偏少的情况,导致干旱。而小笠原气团势力较弱时,梅雨前线则会停留在福冈县附近地区,带来豪雨并导致洪水发生。-{筑}-后平原等内陆平原地区三面环山,有内陆型气候的特征。 福冈县现辖有28市、30町、2村,共60个市町村,全县可按经济、文化、历史分为福冈、北九州、-{筑}-丰、-{筑}-后四个地区。拥有福冈县约半数的人口,也是福冈县四个地区中唯一人口增加的地区,包括福冈市(下辖东区、博多区、中央区、南区、西区、城南区、早良区)、筑紫野市、春日市、大野城市、太宰府市、那珂川市、糟屋郡宇美町、筿栗町、志免町、须惠町、久山町、粕屋町、新宫町、宗像市、古贺市、福津市、糸岛市、朝仓市、朝仓郡-{筑}-前町、东峰村。是福冈县主要的重工业区,拥有福冈县两大政令指定都市之一的北九州市,范围包括北九州市(下辖门司区、若松区、户畑区、小仓北区、小仓南区、八幡东区、八幡西区)、中间市、远贺郡芦屋町、水卷町、冈垣町、远贺町、行桥市、丰前市、京都郡苅田町京都町、筑上郡吉富町、上毛町、筑上町。包括直方市、宫若市、鞍手郡小竹町、鞍手町、饭冢市、嘉麻市、嘉穗郡桂川町、田川市、田川郡香春町、添田町、糸田町、川崎町、大任町、赤村、福智町,境内并无突出的核心城市。这一地区在古代以农业为主,20世纪前期因煤矿而兴盛一时,但在煤矿关闭之后人口急剧减少。是福冈县的粮仓,中心城市是久留米市,范围包括八女市、-{筑}-后市、八女郡广川町、久留米市、大川市、小郡市、浮羽市、三井郡大刀洗町、三潴郡大木町、大牟田市、柳川市、三山市。 1920年日本首次人口普查时,福冈县有人口218.8万人。1940年时,福冈县人口已突破300万大关,达309.4万人。二战期间福冈县人口一度减少,但战后则因军人复员返乡而快速增加,1950年时达353万人。1960年人口普查时,福冈县的人口突破400万大关。然而在1960年代,由于煤矿关闭导致人口严重外流,福冈县的人口一度出现减少,1970年时才重新超过400万人。此后福冈县人口稳定增加。2000年时,福冈县人口突破500万人大关。但此后因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福冈县人口增长速度趋缓。2017年5月1日时,福冈县有人口5,107,489人。自2011年开始,福冈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已是负数,但因人口迁入数多于人口流出数,使得福冈县人口仍维持增长。九州·冲绳地方是福冈县主要的人口迁入来源,而东京圈是福冈县主要的人口流出目的地。2014年,福冈县的总和生育率有1.46,略高于日本平均值1.42。 1996年日本导入小选举区制之后,在众议院选举中,福冈县被划分为11个选举区。这八个选举区中,民进党(前身是民主党)只在都市型选区、有较多当选次数,其他选区均是自民党有压倒性优势的。、8区的议席自创立以来就被自民党垄断,其中8区的麻生太郎更是日本政坛大佬,曾任第92任日本首相。在2014年日本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不仅获得福冈县全部11个众议院议席,小选举区的得票率也超过45%。自民党候选人在2017年日本众议院选举时也成功在福冈县全部选区当选。参议院选举中,福冈县属于,共有6名议员,每次改选3名议员。现在福冈县的参议院议员由自民党、民进党、公明党三党瓜分。 福冈县知事虽大多数时间内由保守派人士当选,但也出现过、、等革新派人士出任的记录。现任福冈县知事是,他在2011年首次当选,并在2015年成功连任。共有86名议员,其中自民党是最大党派,有43名议员。2015年度,福冈县财政收入18,410.68亿日元,支出18,114.14亿日元,略有实现财政盈余。2015年度,福冈县的财政力指数有0.62,排名日本前列。 2014年度,福冈县县内生产总值达181,122亿日元,其中第一产业占比0.7%、第二产业占比19.1%、第三产业占比79%,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约3.7%。 2015年,福冈县有农家52,704户,农业从事者86,374人;农业生产额2.191亿日元,排名日本第16位、九州第四位。福冈县农业呈现都市近郊型农业的特征,生产额中以蔬菜比例最高,其次是畜产、大米、水果。福冈县的小麦、草莓、奇异果等农产品产量位居日本前列,并且是高档草莓品种、高级牛肉博多和牛等特色农产品的产地。福冈县的森林覆盖率有45%,大幅低于日本平均值66%,森林面积中其中有三分之二是人工林。2014年,福冈县林业生产额有123.7亿日元,但其中104.2亿是栽培蘑菇类,只有19亿是木材生产额。2014年,福冈县渔业生产额达260.54亿日元,排名日本第17位。福冈县内的-{筑}-前海、有明海、丰前海三大渔场各具特色,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均较发达,紫菜养殖产量是日本第三。福冈县的真鲷捕捞量是日本第一,河鲀、三疣梭子蟹的捕捞量也居于前列。 2014年,福冈县工业品生产额有84,336亿日元,其中以输送机械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钢铁、食品,三者合计占过半比例。就地区分布来看,以北九州地区的比例最大,其次是福冈地区、-{筑}-丰地区、-{筑}-后地区。福冈县内有、、三井三池煤矿等煤矿资源。1898年时,-{筑}-丰煤田的煤产量占日本一半,是支撑福冈县重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在1960年代之后,随著石油取代煤炭成为工业的主要能源来源,福冈县内的煤矿相继关闭。自明治时代开始至战后初期,福冈县是日本重要的重工业地区。1940年时,福冈一县的工业产值就占日本全国的8%。然而福冈县工业在日本的地位在战后大幅下降。2000年时,福冈县工业产值只占日本的2.4%,但此后有所上升。北九州工业地带是福冈县主要的重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地带因战前日本最大炼钢厂八幡制铁所而兴起,钢铁业也带动了机械、化工等产业的发展。然而二战之后,随著中国产铁矿的进口中断和石油成为主要工业能源,北九州工业地带在工业原料上失去竞争力,陷入低迷。现在北九州工业地带利用克服公害的经验发展环保产业,并积极帮助企业在北九州市设立研发机构,拥有TOTO等世界级企业。1960年代之后,福冈县积极发展汽车等产业以取代煤矿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总部设在福冈县,并在福冈县设有工厂,在两家公司全体的生产体系中有重要地位。科技产业是福冈县另一主力发展的工业。福冈县拥有安川电机等世界领先的机器人企业,并且还有三菱电机、索尼等企业的半导体工厂。出光兴产、普利司通等日本重要制造业企业也是发祥于福冈县。 由于福冈县在九州内的中心地位,九州电力、九州旅客铁道等以全九州为业务范围的基础设施企业将总部设在福冈县。福冈县内有福冈银行、西日本都市银行、、、五家地方银行。其中福冈银行和西日本都市银行在九州各地均设有支行;福冈中央银行和-{筑}-邦银行则主要在福冈县内开展业务;北九州银行的前身则是山口银行在福冈县内的分行,也是日本最新设立的地方银行。福冈银行是福冈金融集团公司的主要子公司之一。福冈金融集团公司除了福冈银行之外还拥有熊本银行、亲和银行等子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地方银行金融集团之一。日本银行福冈分行则统辖日本银行在九州·冲绳地区的业务。2014年,福冈县商品销售额有182,235亿日元,排名日本第四位(仅次于东京都、大阪府、爱知县),并占九州·冲绳地区约半数的份额。商品销售额中批发业有134,627亿日元,零售业有47,608亿日元。九州过半数超大型零售店位于福冈县。福冈市集中了福冈县约七成的批发业销售额和超过三成的零售业销售额,福冈市和北九州市合计占福冈县零售业销售额的过半数。福冈县主要的在地商业企业有、等。2015年,到访福冈县的观光客达1.04亿人次,但其中只有一成在福冈县住宿。观光客在2015年为福冈县带来11,541亿日元的消费。近年福冈县积极发展信息产业。福冈县是日本呼叫中心数量较多的县之一,并且积极吸引企业将网路数据中心设置在福冈县。福冈市通过补助金制度以吸引呼叫中心、信息产业企业在福冈市投资。北九州亦积极吸引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投资,并拥有日本最大的地图企业Zenrin。 福冈县内的方言可以分为(西部方言)、(南部方言)、(东部方言)三个地区。丰前方言受到本州方言的影响较强,而-{筑后方言}-则九州方言的色彩强烈,筑前方言介于两者之间。在发音方面,丰前方言属于东京式重音,-{筑前方言}-是准东京式重音,-{筑后方言}-大部分地区是无型重音。福冈市(西部方言)、久留米市(南部方言)、北九州市(东部方言)是三大方言区的代表都市。福冈县是日本方言意识最强的地区之一,当地民众对自身方言的喜好度极高。 福冈县拥有多位获得过直木奖及芥川奖的作家。松本清张是日本最著名的推理作家之一,半生在北九州市度过。出生在柳川市,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安部龙太郎著有多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凭借《等伯》在2013年获得直木奖。福冈市出生的白石一文和其父是直木奖历史上首对父子获奖者。时代小说作家、;台湾籍小说家东山彰良也是福冈县出身的直木奖得主。 福冈县饮食文化十分发达,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酱油、味噌并列为日本拉面三大流派之一的豚骨拉面发祥于久留米市。博多拉面已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拉面口味之一,以极细的面条、浓厚的汤汁、劲道的口感而著称。以牛或猪的肠道为主要材料的肠锅和以鸡肉、蔬菜为主要材料的是福冈县最著名的火锅类料理。是一种用辣椒淹渍的鳕鱼子,起源于朝鲜半岛,渡海之后是福冈县最著名的特色食材之一。 日本三大祇园中,福冈县就占据了其中之二。于每年7月1日至15日举行,起源于镰仓时代,已有超过900年的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的例大祭,以太鼓竞演而著称,拥有约五百年的历史,每年吸引约30万人观看。虽非日本三大祇园,但和博多祇园山笠、小仓祇园太鼓并列为福冈县夏季三大祭,是日本的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是九州北部秋祭的总称。是栉田神社的秋季例祭,也和长崎供日、唐津供日并列为日本三大供日。 西日本新闻创刊于1877年,总部位于福冈市,发行范围包括九州七县,是九州发行量最多的报纸。2016年,西日本新闻的日发行量达约66万份。西日本新闻在福冈县内分为都市福冈版、北九州版、-{筑}-后版、-{筑}-丰版四个不同版本,福冈县内发行量达约52万份。福冈县是北海道以外唯一拥有多个NHK放送局的都府县,县内有、两个放送局。福冈县有JNN的RKB毎日放送(RKB,开播于1951年,是九州第一家民营广播电视台)、ANN的九州朝日放送(KBC)、FNN的西日本电视台、NNN的福冈放送、TXN的TVQ九州放送五家民营电视台。RKB毎日放送和九州朝日放送还制作播出广播节目。福冈县有、、三家民营FM广播电台。 福冈软银鹰的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南海鹰,在1989年搬至福冈并改名福冈大荣鹰,于2005年因软银入主而改为现名,是日本职棒太平洋联盟的球队。福冈软银鹰自1938年创建以来已十七次赢得太平洋联盟冠军,七次赢得日本职棒第一,在2014、2015赛季更实现卫冕。福冈巨蛋是福冈软银鹰的主场。福冈县有福冈黄蜂、北九州向日葵两家日本职业足球联赛球队。福冈县还有B联赛的等职业体育俱乐部。福冈县举办有、福冈国际马拉松等普通市民亦可参加的体育活动。大相扑九州场所也在福冈县举办。福冈市举办过1995年夏季世界大学运动会、200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国际体育大赛。 九州大学创建于1911年,总部位于福冈市,是日本本土的七所帝国大学之一,设有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药学院、工学院、艺术工学院、农学院十一个学院,是拥有超过1.8万名学生的大型综合性大学。福冈县内另有创立于1909年的九州工业大学、创立于1949年的福冈教育大学两所国立大学。福冈县有福冈县立大学、福冈女子大学、九州牙科大学、北九州市立大学四所公立大学。福冈县私立大学众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由美南浸信会设立的西南学院大学、创建于1934年的福冈大学、创建于1960年的九州产业大学、前身是九州医学专门学校的久留米大学。 福冈县内的铁路交通主要由九州旅客铁道(JR九州)和西日本铁道运营。JR九州在福冈县内的在来线路线有鹿儿岛本线、久大本线、日丰本线、-{筑}-丰本线、香椎线、筿栗线、-{筑}-肥线、日田彦山线、后藤寺线九条路线。福冈县内博多站以北的新干线属于JR西日本的山阳新干线,以南部分属于JR九州的九州新干线。JR西日本在福冈县内还有博多南线一条路线。西日本铁道是日本16家大手私铁之一,也是三大都市圈之外唯一的大手私铁,有天神大牟田线、太宰府线、甘木线、贝冢线四条路线。福冈县内还有-{筑}-丰电气铁道(经营有-{筑}-丰电气铁道线);甘木铁道(经营有甘木线);(经营有伊田线、糸田线、田川线、门司港怀旧观光线)等铁路业者。福冈市交通局有机场线、箱崎线、七隈线三条路线。北九州高速铁道有小仓线一条单轨铁路。皿仓山缆车是西日本最长的缆车。 福冈县内有九州自动车道、东九州自动车道、大分自动车道、西九州自动车道等高速公路,并有26条一般国道和449条县道。是福冈县最大的巴士业者,不仅经营有自福冈县前往九州各地及本州的长途高速巴士,也在福冈县各地经营有公共汽车。 福冈县拥有北九州港、博多港两座国际据点港湾。北九州港是连接日本海和濑户内海的要冲,不仅是贸易港亦是重要的工业港。博多港拥有多个货柜定期航线,并且和铁路、公路的交通连接也十分便利。 福冈县有福冈机场、北九州机场两座民航机场。福冈机场于1945年开始使用,最初是军用机场,于1951年开通民航航线,跑道全长2,800米。福冈机场不仅开通有前往日本各主要机场的定期航线,还开设有多个前往东亚地区及檀香山的国际航线。福冈机场地处市中心,交通十分便利,客流量也因此较多。2014年度,福冈机场的乘客数达2,000万人次,位居日本第三。北九州机场是一座修建在海上人工岛的24小时机场,开业于2006年,跑道全长2,500米。北九州机场现在运行有前往羽田、名古屋的国内定期航线,以及釜山、仁川、大连等地的国际定期航线。2015年度,北九州机场的乘客数有131.8万人次。 福冈县的观光资源以人文观光为主。九州门户的门司港地区有众多明治、大正时期的建筑。现在这一地区作为门司港怀旧得到统一开发,被选入都市景观100选。福冈市海滨百道地区是日本最早的亲水都市开发地区,也是市民和游客的休闲公园。位于海滨百道地区的福冈塔是日本最高的海滨高塔建筑,在此可一览福冈市全景。海之中道海滨公园是福冈市的另一大海滨景点。小仓城和福冈城是福冈县具代表性的城郭建筑。 位于太宰府市的太宰府天满宫和京都市的北野天满宫并为日本各地天满宫的总本社,部分建筑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财,并且是赏梅的胜地。紧邻太宰府天满宫的九州国立博物馆开幕于2005年,是日本第四家国立博物馆,主要展示有关日本及东亚历史的展品。福冈县内有八女市的以白壁著称的福岛和黑木、朝仓市的江户时代城下町景观秋月、浮羽市的白壁建筑群四处重要传统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柳川市的和是日本政府认定的名胜,并且是福冈县具代表性的日本庭园。 ",wiki_zh\AB\wiki_04 "恶梦 恶梦(Nightmare),亦称噩梦或梦魇,指人在睡眠时做的令人感到恐惧的梦,有时伴有胸闷气短等难受的感觉。恶梦主要有梦魇、被追杀和人悬空、人下落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的恶梦分别是因可怕的晕厥、可怕的似乎被追杀的心悸感和可怕的心悬空、心下落的心悸感这三大心血管病的症状引起的。 一般认为,刑事犯罪或伤害事故的受害者与目击者会因为精神受到刺激,睡眠环境的空气污浊、睡眠时体内疾病导致的不适等,一些人阅读恐怖小说、观看恐怖电影等后留下了强烈的印象等而引起恶梦。 部分噩梦是因为本人在现实中遭受精神上的打击,使得心情低落,导致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征后,会在梦中体现。这种噩梦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2000年第4期的《科学与无神论》上发表的〈人为什么会做恶梦〉一文提出,梦魇是人在睡眠时发生一过性脑缺血而引起的。这种说法认为,人在清醒或睡眠状态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时,轻者仅会产生眩晕、心悸、胸部压迫感、眼发黑和各种神经功能轻微障碍的症状,重者则会产生出汗、脸色苍白、瞳孔散大甚至休克。人在清醒时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引起的恐惧感称为惊恐障碍,人在睡眠时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引起的恐惧感则引起恶梦。其中眩晕感能引起看到某种可怕情景的梦,似乎被人追赶的心悸感、胸部压迫感和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则引起被追捕或压住胸部、喊不出又跑不了的梦,俗称鬼压床。 恶梦可以有外部环境原因,如睡在一个令人不舒服或在心理上令人尴尬的境地,使人发热、紧张、焦虑。临睡前服用不适当的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将增加人体的饮食代谢和触发大脑活动,是噩梦的潜在因素。反复做恶梦长此以往会引起失眠,因此需要医疗上的帮助。 梦魇发生时有可能感觉很清醒,感觉自己眼睛睁开了,但其实并没睁开,身边的物体清晰可见,但这只是幻觉,而且还会根据自己的想法产生种种幻觉,特别是想到自己害怕的人或者事,这时可能就会出现此种幻觉,但此时自己的身体却不受控制也不能动弹,这是让梦魇的人感觉害怕或者恐惧的原因之一。 自古以来,许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以恶梦为题材。有人相信恶梦预示着灾难与不幸。一些人将自己的恶梦与现实中类似的事件联系起来,认为这恶梦是对灾难的预知。中国、日本、欧美各国都有一些关于恶梦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将恶梦演绎为神的警告、妖怪的法术等,传说中有时还将恶梦实体化为魔兽-“梦魔”(梦魇)。 ",wiki_zh\AB\wiki_04 "临时房屋 临时房屋,又称组合屋、板屋,是供工程时提供人员暂时居住、办公或为了安置受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家可归的人士而建立的居所。 临时房屋通常以板材搭建,有些可拆除后移往他处再重建。另外也有利用报废货柜所改装成的货柜屋做为临时房屋用。 1953年12月25日,石硖尾木屋区发生大火灾,数万人无家可归。其后,香港政府为了安抚灾民,特地兴建多幢七层混凝土楼房(又称「徙置区」),这些楼房没有升降机也没有独立厕所,惟租金却比当时的木屋还要便宜。这就是香港的公共屋邨的前身。 1980年代,政府为了安置木屋居民,又在全港各地兴建临时房屋区(又称「临屋区」),最高峰时期更有八十多个临屋区,住在临屋区的人多达13万。这些临时房屋大多-{只}-有两层又或一层。 由于临屋区的设计不合时宜,政府在1998年宣布全面清拆临屋区,2001年,位于新界西贡市附近的沙角尾临时房屋区正式开始清拆,临屋区的使命就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新设及负责管理的「中转房屋」取代。 近年,为配合政府规划政策,将市区居民向外分散,政府在屯门兴建了更高层的中转房屋。但由于近年中转房屋的需求下降,政府已将位于屯门宝田中转房屋部份单位改作公屋出租。 1999年9月21日的九二一大地震,造成许多灾区房屋损毁,政府以及一些宗教慈善团体,和外国的捐助,兴建许多组合屋,供地震灾民在找到房子前暂住。这些组合屋目前大部份已拆除。 在2009年八八水灾之后,由宗教慈善团体及中国大陆等在受灾严重的高雄县及屏东县捐建组合屋,做为永久屋兴建完成之前供灾民暂时居住之用。 ",wiki_zh\AB\wiki_04 "跨境巴士 跨境巴士,是指往来两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巴士服务,它们运输乘客跨越边境出入两地,是站对站客流服务,所以又名过境巴士、直通巴、跨境快线、跨境公交车等。而在香港及澳门的跨境巴士,由于港澳和大陆的车行方向不同,故跨境巴士需适应两边不同的行车方向,且须考取特许驾照方可营运。 粤港跨境巴士主要往来香港和广东省各地。香港的跨境巴士使用皇岗口岸、文锦渡口岸、沙头角口岸、深圳湾口岸及港珠澳大桥往返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在皇岗口岸除了有往来落马洲与皇岗的皇巴士外,还有直通跨境巴士往来皇岗口岸与元朗锦上路站、湾仔码头、旺角(跨境全日通)、荃湾站(中港直通快线)、观塘蓝田站及尖沙咀柯士甸道(24小时跨境快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由香港出发经皇岗、深圳湾口岸、文锦渡及沙头角前往广州、中山、佛山、新会、顺德等地的长途巴士。另外,乘搭跨境巴士到海关后,乘客需要携带行李全部下车并步行通过海关和移民检查,过关后再重新登车前往目的地。 而香港主要的跨境旅游客车服务经营商包括: 在澳门,亦有提供跨境巴士往来澳门、香港与中国内地,其中澳巴与岐关车路联合开办莲花口岸专线巴士,由路氹边检大楼前往珠海横琴口岸,收费澳门币5元,每日24小时提供服务。另外,中旅也有经营关闸边检大楼至富豪酒店的路线。另外,乘搭跨境巴士到海关后,乘客需要携带行李全部下车并步行通过海关和移民检查,过关后再重新登车前往目的地。 而澳门主要的跨境旅游客车服务经营商包括: 新加坡的新捷运营办160及170路巴士线,往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新山,每日清晨至晚间服务。乘客可以使用坡币及马币缴费。另有跨境的星柔快车服务。 除此之外,新加坡亦有跨境长途巴士前往吉隆坡。 中国辽宁省丹东的301路公交车,往来丹东口岸与新义州火车站,每天8:30及13:30发两班车。 中国广西有多条往返越南的客运班车,途经友谊关、龙邦口岸前越南。路线:南宁至越南河内,南宁至越南海防、桂林至越南河内、崇左至越南下龙、百色至越南高平。 除此之外,中国云南省昆明往返越南沙巴的客运已有计划开行,途经天保口岸出境。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有长途大巴往返俄罗斯远东海参崴,全程约12小时。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有长途大巴往返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途经霍尔果斯口岸。 灰狗巴士,Tufesa,TapRoyal提供跨越美墨两国的跨境巴士。另外,乘搭跨境巴士到海关后,乘客需要携带行李全部下车并步行通过海关和移民检查,过关后再重新登车前往目的地。 由于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皆为申根区范围,跨境巴士可在申根区各国内畅行无阻,且乘客与司机无须接受护照检查。跨欧洲主要是Eurolines和FlixBus。 巴士车资在欧元区内通常以欧元计价,另外在非欧元区可使用瑞士法郎、丹麦克朗、捷克克朗、瑞典克朗、和英镑等欧元以外货币,视巴士驶经的国家而定。 ",wiki_zh\AB\wiki_04 "跑马地纸盒藏尸案 跑马地纸盒藏尸案,是一宗于1974年12月17日早上揭发的谋杀案件,在香港曾轰动一时。死者卞玉英被发现祼尸在跑马地一电视机纸盒。被告欧阳炳强二十多年一直自称无辜,1975年11月被裁定谋杀罪名成立,按例判处死刑,但由于英国已废除死刑,因此当时港督特赦为囚禁终身直到终老狱中。90年代初由于法例修改,终身监禁犯可有条件假释,欧阳炳强终于在1997年承认并申请假释,终于在入狱28年后的2002年获假释出狱。 此案是香港首宗没有动机、没有人证、没有吻合指模,只利用环境证供及当时还在幼嫩期的科学鉴证所取的证供而定罪的谋杀案。辩方律师胡鸿烈认为所得的环境证供及科学鉴证证据未能完全肯定欧阳炳强有杀人,并提出十大疑点,如269条纤维中只有7条与被告吻合、没有杀人动机等。惟处理事件的「光头神探」贝亚在法庭判案时便指出「光线只有一条不能照亮,但若有很多条聚集起来便能」,意思是指出纵使疑点中所指欧阳炳强并非唯一有可能的犯案人物,但在众多巧合及足够强大的环境证供支撑下,欧阳炳强便难逃法网。 2002年,根据前立法局议员杜叶锡恩及律政司提供的新案情,引述贝亚书中提及欧阳炳强趁死者在阁楼下楼梯时趁机非礼她,惟对方即时尖叫反抗,欧阳便错手误杀对方。一直致力替欧阳覆核刑期的杜太,认为此案的新案情便足以推翻欧阳的谋杀罪。最终,新案情成为关键因素,使欧阳得以在2002年获释。此外,主理此案的光头神探贝亚更因调查此案时表现出色并极速破案而受勋。 当时本港凶杀案极多,每年达上百宗,但此案比其他特别之处是欧阳炳强的妻子张金凤多次为丈夫奔走、找法律援助、寻找议员、请愿、开记者会,初审由当时初入行的大律师汤家骅辩护,但后来上诉改由著名大律师胡鸿烈负责,最终由当时非常著名的御用大律师贝纳祺作终极上诉英伦,希望洗脱罪名。而当时社会草根也多同情被告,但此案一直成功入罪,官司高院打到上诉庭、合议庭再最终打到了当时的终审法院:伦敦枢密院,最后仍不成功,枢密院未经开庭即以纸面覆审后维持原判。因为案件已经上诉到终审伦敦枢密院,被告杀人之罪按英国及当时香港的法律已经不可能被推翻,要翻案抗诉除非有反证或新证据再按抗诉程序处理,这即等同要自证无辜。但此事已过数十年,除出现奇迹外已再无翻案可能。 但由另一角度思考,欧阳所涉及的是凶杀案,因此在当时而言认了是死罪及终身无法出狱,不认还有上诉成功脱罪的机会(假释这东西在九十年代末才有,而且港英离开前也只批了三宗),因此他一直坚持无辜也有可能是这原因。 按普通法地区法律,冤案是没有赔偿的,但欧阳炳强到2014年时、已是风烛残年、已完全恢复自由后仍在喊冤,因此这案件是否冤案也只能存疑,真相可能永远是个谜。 2015年,一名自称曾与欧阳炳强同狱的重犯「文迪」,在接受网台节目《大时代过客》时,表示欧阳曾在狱中「鬼拍后尾枕」自爆自己是真凶。文迪描述当时情况指出,有其他囚友询问欧阳「炳强哥,你真是笨啊,你当时若将纸盒搬到较远的地方,不要那么近雪糕铺门口便好了」。欧阳的答案却令人非常惊讶,指出「个箱咁重,点拎呀」,让众多囚友哗然,认为他等同间接认罪,但文迪所言的真确性却无从查证。 据警方的调查报告显示,1974年12月16日,16岁少女卞玉英于下午4时在家中接听两次电话及交谈数分钟后,于下午5时半离开筲箕湾居所,前往铜锣湾一夜中学,准备7时上课,中途去一北角某报馆的新闻大厦为兄落广告。6时半,卞玉英在背景嘈吵的地方用电话相约同学陈彬彬到跑马地电车总站等候,以取回早前所买的录音带,但对方抵达后却不见她的纵影。她亦当然没有在7点回后上课。翌日,清洁工人林嫂在跑马地总站旁、黄泥涌道二十一号浩利大厦一兽医诊所门外街上发现卞玉英的裸尸被藏于日立S-67B全晶体管电视机包装纸盒内,死因是被勒死,两个乳头被割去,阴毛被高温物体烧焦,处女膜仍完整。 警察凶杀组分析后认为,藏尸纸盒底部虽然经过拖拉但损毁轻微,初步锁定凶杀案的第一现场在跑马地附近,但他们盘查了将近800人仍无线索、包括调问附近750多个电器行店员。当时传言卞为夜校追求不果者或吃醋者所杀。但一切都没结果、警方茫无头绪。 直到有十二月底编号为「1725」的探员,偶然到当年26岁的中国籍男子欧阳炳强工作的雪糕店借用电话,案情才有了突破。探员「1725」走上安美雪糕店的阁楼后发现,里面放有不少工程器材和纸盒,俨然一个小工厂。「1725」回去后将情况上报。 其后凶杀组又从死者女同学口中得知,卞玉英经常到雪糕店吃雪糕,于是将目标锁定为安美雪糕店。警方随后翻查了雪糕店当晚的当班记录,发现只有兼职的殴阳炳强在店内工作,因此“光头神探”贝亚在75年1月3日扣捕了欧阳炳强。经「可乐灌鼻」、「间尺打脚板」、为索料扮犯同囚羁留室、精神病医生试探等手法,面对上述种种,嫌疑人欧阳炳强从头到尾都强调「我没杀人,我是冤枉」。由于查不出确切证据,几天后欧阳炳强被释放。 警方甚至找警员深夜扮鬼声电话吓他,但他仍没反应,第二天照常上班。可是「光头神探」贝亚坚持欧阳炳强是案中凶手,锁定调查前后三个月。其后,警方按科学鉴证,发现尸体上的铜碎与与工场内发现的相同,卞玉英指甲中的衣物纤维与欧阳炳强的西装类同,另西装上有两条不知来源的绿色纤维与死者身上发现的两条绿色纤维相类。在死者长发上的两小块电线胶皮及手臂上的纸屑与雪糕店工厂的物件的胶质、纸质相同。警方据此怀疑卞玉英是到雪糕店买雪糕及借电话时,被人侵犯后反抗而遭毒手,这亦成为了警方怀疑欧阳炳强的合情理犯案动机。 警方推测当时16岁少女卞玉英乘搭电车到达香港岛跑马地后前往安美雪糕公司借用电话之后被杀害。死者的验尸报告指出,死者在死前曾进食。1975年3月,皇家香港警察拘捕案发时在雪糕公司工作的中国籍男子欧阳炳强,控告他谋杀中国籍女子卞玉英。 当时控方论据如下: 1. 纸箱太重太大而且无损坏,因此应没被运输过,死者是就近被弃尸。 2. 死者指甲中的纤维与欧阳炳强查获的西装上衣上的纤维相同。 3. 死者身上及欧阳家中查获的一件衣服上均发现相同但不知来源的绿色纤维各两条。 4. 死者头发上发现的铜碎与工场内发现的相同,手臂上粘有的纸片与工场内所发现另一纸片同类。 5. 工场内发现死者毛发。 6. 欧阳炳强是当晚唯一当值人并有锁匙。 7. 有二个品格证人证明欧阳炳强有变态行为,二人为卞玉英夜校同学。 据主理此案的光头神探贝亚所指,欧阳炳强是一名冷静、沉静的高智慧型疑犯,亦是一名硬汉。调查过程中,更一度因缺乏关键佐证而遭遇瓶颈,例如在羁留室对欧阳使用「可乐灌鼻」、「间尺打脚板」等私刑欲逼使其认罪但失败,亦试过派警员假扮犯人套料亦无用。此外,他亦曾派女警与半夜「扮鬼声」致电给他,但其在第二天却如常上班,可见其心理质素非常高。由于欧阳坚持死口不认罪,令警方一度追查不下去而把他从羁留室放走。 辩方及坚持欧阳无罪的支持者提出了很多零碎的疑点,例如 惟这些疑点却有大部份是以讹传讹。根据2002年节目《危险人物》张坚庭引用警方调查的资料报告,指出贝亚在接触欧阳炳强之前早已对与案相关超过800人进行调查,当中便包括死者的夜校同学及一年内曾购买同款电视机纸盒的买家,但却一无所获,经过数星期才发现安美雪糕店极大机会是案发现场,在查核上班纪录后发现只有欧阳一人当值才集中调查他,并非如这些疑点所说没有查证其他人物。 有民众觉得主要证据是单凭衣物纤维、铜线、纸屑不足以肯定地判断欧阳炳强有否杀人,应作更进一步调查,有人贴大字报支持上诉。至今很多人认为此案可能为冤案,至少是举证不足,此案的特点是警方基本上只向欧阳炳强一个人调查,忽视作案的可行性和其他环境证供,如大量不属于疑凶的衣物纤维和掌印等。而当年警队极之贪污腐败,贪污数目达天文数字,部份警队高层所贪金钱比富豪身家还要多,款项之多使警队内有大量的富豪,因为当时警队多数人亦曾贪污,后来警队的压力成功要胁廉政公署不追究任何人士在1977年1月1日前干犯的贪污罪行。因为此案警方看似一口咬定欧阳炳强杀人而没从多方面调查,而此案发生在追究责任期限前,不能重新调查有没有人贪污。 当年的冤案多如牛毛,不计此案,单是对当时工运份子、马革盟的案子、左派份子、反飞行动等大量冤案已是明显到路人皆见,司徒华、长毛等人都是差馆常客,引致当时的市民见差人如见贼。当中最轰动例子是1976年休班探员欧沛权当街开枪击毙青年黎汉成一案,在百多名证人指证凶手只是口角后在别人离开时由其背后开枪的情况下也可裁定为“可原谅杀人”。当时社会之黑暗可想而知。此外,当时差人身上经常带着一小包白粉,以便抓到人又无借口时控告其藏毒。也因此警方找不到多少肯做证的证人,而法官也习惯按警方一面之词判案。 在当时市民对警队的观感、案件缺乏关键佐证、当时民众对科学鉴证定不认识、以及疑犯的怀孕妻子及女儿一直现身法院支持,令当时的不少舆论均支持欧阳炳强。但案件之所以在陪审团一致通过之下入罪,全因强大的环境证供及科学鉴证结果支持。虽然这些证据均不能单一证明欧阳是凶手,法官就指出若果综合起来,对欧阳炳强的一连串指控中,只要拼凑起来足够强力,并且没有任何合理的怀疑,便足以判处其谋杀罪名成立。并引用「丝袜、光线、拼图」三个比喻,解释零碎的事物合并起来,便是一幅完整的画。最终在陪审团一致通过下裁定其罪名成立。 根据《危险人物》张坚庭及翁静晶根据警方内部的资料,足以将很多冤案论支持者的观点破解,并解释警方查出的环境证供和科学鉴证对欧阳炳强的指控为何强大得足以入罪。例如: 卞玉英在1974年12月19日于香港殡仪馆进行大殓,翌日安葬于柴湾华人永远坟场。 2018年,facebook专页「坟场研究 Cemetery Study」发现柴湾华人永远坟场的卞玉英墓已搬迁。 欧阳炳强最终被最高法院裁定谋杀罪名成立,判处死刑,位上诉至上诉法院丶高院全议廷、英国枢密院,仍维持判决。1977年2月9日欧阳炳强获港督会同行政局按英国惯例赦免死刑,改为终身监禁,而当时这意味在牢中终老永不得出狱。其后于1981年,欧阳炳强发妻张金凤宣布与他离婚,据说已携女改嫁。 多年来,曾代表欧阳炳强的辩方律师都深信他是清白,律师多年后仍坚持欧是清白。 大律师胡鸿烈回首一生,认为是此案是冤案,指出一生处理4000多宗案件只有此案遗憾终身。他举出三大理由,证明欧阳炳强无辜。 曾为欧阳炳强上诉而奔走的资深大律师、现任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回忆,当年上诉失败,最后一次见欧阳炳强时,欧阳炳强流泪对他说「我系无辜」,令他感到很难过,最后决定不再处理刑事案。 欧阳炳强在赤柱监狱服刑期间表现良好,曾报读香港公开大学并努力读书,出狱前十多年来每年均参加公开考试,获得不少合格证书,成为狱中的模范囚犯。他更多次申请假释,但因坚称自己是清白,委员认为他没有悔意而未获批准。直到1997年他承认有杀人,并表示有悔意。 总督察贝亚在接受《香港谋杀案》一书作者访问时披露,原来贝亚早推定欧阳炳强是意外杀死卞玉英,当年被告企图触摸死者,因其尖叫反抗而令他误杀了她。然而这可能不确,死者是被勒死的,因此杀人时间不是一两秒而受害人反抗会有几分钟,而且这样做死者反抗更强烈。如是以暴力锁喉引致马上瘫痪而致死,必会有喉伤,但当时报道没这点。 2002年2月,前立法局议员杜叶锡恩将在书中首次披露的真实案情寄信至行政会议,即当年欧阳炳强并非谋杀而是意外杀死卞玉英的证据。她力陈他既无动机杀人,廿八年牢狱生涯已是对他足够的惩罚,误杀犯不应终身囚禁。这本书她在当年新年期间获得。她指廿多年来也有去信港府,要求覆检他的刑期,但不获接受。同年6月,她收到港府回复,指会考虑观点并会转介长期囚禁覆检委员会研究。她指,释放欧阳炳强可能基于很多因素,如他在狱中的表现,但新案情相信是关键。 2002年9月11日,欧阳炳强终于获得释放,并改名换姓,重投新生活。其后他信奉基督教,出狱后重新做人,再与一位中国女子结婚,由翁静晶出任证婚人,成为了杀人重犯也可以站起来的一时佳话。有「长期监禁刑罚覆核委员会」委员表示,准许欧阳炳强有条件假释,是考虑他近几年的狱中表现积极,行为良好,并非假装有悔意及刻意造势,所以该委员会一致通过他有条件假释。但该委员指出,欧阳炳强未来两年仍须受监管,若表现良好,他在两年后才可真正获得自由。欧阳在出狱初时称:「我有生之年都唔想再提呢件事。」 2014年网上节目《东头湾道99号》访问欧阳炳强,欧阳炳强仍坚持自己是清白。 在2015年某网台访问另一名著名释囚文锦棠的访问中,曾提及有次狱中对话,当时有另一死囚问他:“强哥,你真系唔抵啰,如果你将纸箱揹多条街就抓不到了”。而他的反应是:“咁重,点搬啊。”这反应使各人相信他曾尝试搬动尸体但不成功,确实是凶手 。(佛洛伊德式谬误 Freudian slips) 此案件曾经被改编为多套电影及电视剧: ",wiki_zh\AB\wiki_04 "河下水希 河下水希是日本女性漫画家、静冈县出身、血型A型。刚出道时以(桃栗蜜柑)为笔名,后改为现名。 1992年,向漫画杂志《JUNE》的「竹宫惠子的绘画教室」()投稿,获得为「小说JUNE」No.58(1992年12月号)设计封面图片的机会。其后开始以桃栗蜜柑为笔名,为漫画杂志及轻小说进行插画工作。 1993年,与以友人星崎龙为首的同人志团体共同发表作品,直至1997年开始渐渐淡出。 1994年,于「office YOU」正式以漫画家身分出道,连载《高校男子-BOYS-》(原作者为花衣沙久罗)。 1997年,发表作品《》。由此作品开始,所有发表的作品均同时担任原作。对于其他于「JUNE」连载的作家来说,是属于较强的作者。 1998年,于《bouquet》及其增刊号发表《小茜妹妹OVER DRIVE》及《》等少女漫画。为配合该漫画杂志的读者年龄层,这些作品增加了不少性感场景及喜剧元素,较类似近年的少年漫画的作风。这年开始慢慢减少同人志作品及插画工作,以专注于商业志的连载。 2000年,更改笔名为河下水希,于周刊少年JUMP发表《亲亲小魔女》,并于同年秋天展开连载。 2001年,发表《》。 2002年,开始连载《草莓100%》,获得好评。直至2005年为止,得以于周刊少年JUMP连载长达三年半之久,以爱情浪漫喜剧来说属于极少数。 2005年,结束《草莓100%》的连载后,发表短篇作品《》。 2006年,发表八页全彩短篇作品《》及《》。 2007年,连载《初恋限定》,直至2008年10月完结。 2008年,参与《周刊少年JUMP》的凹版印刷《》特别计划,发表一页漫画。然后于《JUMP SQUARE》8月号,发表短篇作品《曾根崎情死》。同年12月,为《》(作者:SOW)绘制插画。 2009年,于《周刊少年JUMP》连载《御姐百分百》,直至2010年7月完结。 河下水希笔下的少年漫画女性角色中,部分人物比较性感、暴露,为女性漫画家所少有。但刚出道时,她想成为少女漫画家,因此画风较为纤细。 ",wiki_zh\AB\wiki_04 "美巴条约 《美巴条约》(英语:Hay–Bunau-Varilla Treaty ;西班牙语:Tratado Hay-Bunau Varilla)是巴拿马与美国就巴拿马运河归属所签订的条约,1903年巴拿马为从哥伦比亚独立并取得美国在外交、军事、经济上的援助而签订。条约规定巴拿马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出让运河主权,以及运河两侧各8公里,面积1673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并转交给美国永久使用。巴拿马因此获得美国的帮助而独立,并且,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全部资金人力都是由美方完成。 巴拿马于1977年巴美协商宣布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美国于1999年12月31日中午向巴拿马政府交还运河的主权。 ",wiki_zh\AB\wiki_04 "像素画 像素画是一种以「像素」(Pixel)为基本单位来制作的电脑绘图表现形式。 在电脑绘图的两大类别——点阵图与向量图——当中,像素画以点阵图(bitmap)的形式,从电脑最原始的图像表现方法,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数位艺术创作风格。此风格通常被人称为「像素艺术」(pixel art),有时也被称为「点绘」(dot art)、「点图」、「点画」、「像素图」、「dot绘」等。 像素画最早是出现在电脑应用程式的图示(Icon),以及早期的8位元电子游戏,近几年来则被广范的使用在网页图示、行动电话里的小游戏、即时通讯软体里的个人图片等。 制作像素画的入门其实非常简单。基本上只要俱备「铅笔工具」的绘图软体都可以制作出像素画。最典型的代表,像是Windows内建的简易绘图程式画图即可。而其他较复杂的专业影像处理或绘图软体,例如PhotoShop或PhotoImpact等,也都具有绘制像素画的能力。除此之外,也还有专为制作像素画所开发的专用软体(大部份都是针对图示创作的目的而开发),例如MicroAngelo Toolset 、Aha-soft ArtIcons、IconCool Studio等等。 像素画的储存档案格式有相当多种选择,其中bmp、ico、gif、png等是较为常见的存档格式。其中.gif与.png是通常较为建议的选择,而ico则是用作视窗图示时所限定的格式。 ",wiki_zh\AB\wiki_04 "九龙公园 九龙公园()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前身是威菲路军营,军营于1967年正式关闭,并且移交予市政局发展为文娱康乐用途,遂于1970年开辟原来地址为公园,是九龙区第二大的公园(仅次于摩士公园),占地13.47公顷,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 九龙公园前身是威菲路军营,1967年,驻港英军停止使用该军营后,市政局于1970年2月于原来地址改为兴建公园,占地11.79公顷,并且在1970年6月24日,第24任香港总督戴麟趾爵士主持揭幕。公园曾经在1980年代初由前英皇御准香港赛马会耗资达3亿港元进行重新兴建工程,并且在1989年2月完成扩建,面积扩展至13.3公顷,新增了室内游泳池及运动场设施。另外,儿童历奇乐园仍然有当年军营炮台的遗迹。 九龙公园曾经一度成为香港博物馆(今香港历史博物馆)的临时馆址,该馆所处的建筑物原来为于1910年落成威菲路军营S61及S62营房。1983年从星光行搬迁到该公园内的旧军营内。直至1998年位于漆咸道南100号的新馆落成为止。1998年至2005年这两幢建筑物一直空置,后来经过文物复修工程,成为了今日古物古迹办事处的香港文物探知馆,于2005年10月正式开放。馆内有专题展览厅、演讲厅、教育活动室及参考图书馆等设施。 香港漫画星光大道位于功夫阁和艺趣坊之间。 卫生教育展览及资料中心位于前威菲路军营S4座。 九龙公园游泳池位于公园大楼东翼。 九龙公园体育馆位于公园大楼西翼。 将公园山丘上原军营的堡垒和炮台改装成游乐场。 面积约800平方米,由竹编围墙组成,简朴而有趣。 九龙公园设有有一个硬地小型足球场暨手球场,有泛光灯可供晚间比赛。 九龙公园长廊逢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下午设有售卖工艺品、传统食品或提供绘画、摄影和人像素描等的摊档。 前身是儿童游乐场,1989年改建为鸟湖。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水禽湖,包括两个池塘-大型红鹳池塘和较小的水禽池塘,合共饲养了 20 个不同品种的 200 多只雀鸟。鸟湖侧有石墙树。 百鸟苑设有7个笼舍,饲养38个品种合共140多只雀鸟。 仿照中式园林,花园内有一个由石景瀑布连接的荷花池,池中建有中国式凉亭。 雕塑廊是个园景区,面积15,000平方米,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香港及外国年青艺术家创作的12件雕塑作品供长期展出;另一部分为8个小园地,用作轮流或短期陈列著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此园之南为一个以牛顿雕像为中心的圆形花廊。 园内设有座位和棋盘,栽有两棵高大的老榕树,从这里可眺望小型足球场。 其中一棵细叶榕是全香港最大、树干最粗的榕树,高15米,树冠阔20米,树干直径4米,树龄超过200年,在1997年被选为「香港市区树王」,亦是康文署古树名木之一。九龙公园于1989年重建时令到部分树根部受到创伤,加上重建后,榕树周边铺上地砖,妨碍空气和水份渗透入泥土中,影响了树木根部的呼吸和发展,亦令榕树受到真菌的感染。于2007年8月13日下午1时15分,在连续遭受台风吹袭和大雨冲击后,其中三分一的树干向旁边的足球场看台塌下。康文署事后以钢缆巩固其余尚未倒塌的树干。 于2005年九龙公园开辟了一段树木研习径,种有35种香港常见的显花品种,供市民学习树木及作观赏之用。此树木研习径内的树木有: 尚有回归十年纪念园、「生命·爱」花园、健身径、儿童游乐场、迷宫花园、瑰丽花园、天台花园、露天广场、长廊、瞭望台、保育园地等…… 政府正研究在九龙公园进行地下空间发展,拟设停车场、商舖、食肆、社区及体育设施,料建成后可贯通尖沙咀站、尖沙咀西海傍、尖沙咀东、西九文化区和高铁西九龙站。 此场地(除吸烟区外)禁止吸烟。 ",wiki_zh\AB\wiki_04 "兵库县 兵库县()是日本近畿地方的一个县,面积8396.39km²,县治为神户市。总人口约550万,县内城市大部分集中在濑户内海沿岸。其辖区在古代曾分属播磨、但马等多个令制国,因此是极具多样性、也是一体性程度较低的县。 兵库县北临日本海,南接濑户内海,中央部位是森林和山地。东面与京都府、大阪府,西面与冈山县、鸟取县接壤。 腹地是肥沃而温暖的播磨平原,县域包括淡路岛。 “兵库”一词的起源来自于在天智天皇的统治时期这里有士兵武器仓库。 日本国宝姬路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1998年开通的明石海峡大桥横跨明石海峡连接本州和淡路岛,全长3911米,是世界最长的吊桥。 除此之外,包括濑户内海国立公园、山阴海岸国立公园、六甲山、被誉称为「百万夜景」()的神户市掬星台夜眺、孙中山纪念馆「移情阁」、余部桥、城崎温泉、出石、汤村温泉、砥峰高原等,都是兵库县境内颇为知名的观光胜景。 ",wiki_zh\AB\wiki_04 "十渡风景区鸟类纪录 十渡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是国家AAA景区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wiki_zh\AB\wiki_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质公园列表 为加强地质公园管理,进一步规范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和审批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决定自2009年开始对国家地质公园实行资格授予和批准命名分开审核的申报审批方式。迄今为止,全国共有184处批准建立(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包括一处公告设立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全国另有57处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的单位(标“*”者)。 ",wiki_zh\AB\wiki_04 "鸭嘴兽科 鸭嘴兽科(学名:)是单孔目下的一个科。 ",wiki_zh\AB\wiki_04 "针鼹 针,即针鼹科(Tachyglossidae),通常被称为刺食蚁兽,与鸭嘴兽同为仍然生存的单孔目动物。此科下共有三属六种生物,其中巨针鼹属已灭绝,其他两属均生活在澳大利亚及新畿内亚。 针鼹被分为三属,分别为针鼹属、原针鼹属及巨针鼹属。在针鼹属中只有一个种;而在原针鼹属中现存只有三个种,另外同属的两个种今已灭绝。 澳洲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生活在新畿内亚东南,在接近澳大利亚的地方亦有其踪迹,这些地区包括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脉及内陆沙漠地区等,尤其是在蚂蚁及白蚁生活的地方。牠的体形较原针鼹属动物小,但有较长的刺。 原针鼹属的三个物种都是新畿内亚的「土著」,因被猎杀而数量逐渐减少。牠们以蚯蚓及昆虫为食。 已灭绝的两个种是: 针鼹是细小的哺乳动物,全身表面都由毛发及刺所遮盖。外表上,牠们与南美洲的食蚁兽及其他有刺哺乳动物,如刺猬和豪猪相似。短小但强而有力的四肢及大爪,使得牠们成为强劲的挖掘者。 牠们有著细长的口鼻部,同时有口和鼻的功能,但没有牙齿。牠们会撕开软木或蚁丘等,以牠们长长的及黏性的舌头,将猎物捕获。澳洲针鼹多以蚂蚁及白蚁为食粮,而原针鼹属则吃蚯蚓或昆虫。 针鼹是与鸭嘴兽同样是卵生的哺乳动物,但雄针鼹生殖器前端具有四个龟头,四个龟头会轮流使用,一次交配过程只用两个,借由收缩两个跟膨胀两个以进入雌性针鼹分岔的生殖道。雌性针鼹会于交配后第22天,生下一个有羽毛及软壳的蛋,并把它放入育儿袋中。孵化约需10天的时间,幼兽会从母亲的乳腺啜食母乳。在育儿袋内约45-55天,幼兽会开始长出刺。母亲此时会开始挖掘洞穴安置幼兽,约每5天回来喂养一次,直至幼兽于7个月大后断奶为止。 ",wiki_zh\AB\wiki_04 "出租车 出租车() 又称出租汽车,港澳、广东通称「-{的士}-」,上海习惯叫做「差头」(Charter,租车),是一种基于即时租赁的陆地公共交通服务,按里程表收费。 出租车的载客量不多,一般只有4个座位,有些是3或5个座位。搭乘出租车除了扬手招呼外,还可以透过电话、网络、手机应用程式预约。 2016年9月起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计程车分为传统巡游出租车(巡游车)和网路预约出租车(网约车)两种,统一纳管以解除传统乱象,巡游出租车驾驶员还是网络预约车驾驶员都需要考证上岗,条件略有不同,但必须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没有记满12分的记录。 巡游和网约的职业条件表面看起来一样,但巡游出租车辆一般六到八年强制报废;网约车是八年强制退出营运后可转卖获利、巡游出租车实行政府定价;网约车则实行市场随意定价、巡游车公司必须依法为驾驶员购买社保;网约车则是平台公司可以不为司机购买社保,基本上普通巡游出租车单车每年营业成本比网约车单车每年成本高数万不等,且由于区别对待的定价管制,巡游出租车市场长期被动丢失。新出台的法律规定私人兼差无证用私家车跑出租车的处罚力度加大,处人民币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然而无论是平台公司,还是非营运的私家车,在新法律开始执行一年多后,仍然还在非法营运,被抓获处罚的少之又少。在资本权贵撑腰的平台公司面前,新法律再一次被蹂躏和架空,市场继续无序混乱,必须守法经营的传统巡游出租车从业者损失惨重,无处话凄凉。 本节所述内容以传统巡游出租车(巡游车)内容为主,有关网约车的相关内容请参见网约车条目。 北京市的「-{zh-hans:出租车;zh-hant:出租车;}-」色调统一,为3条2色,车身主要为“尊黄”,车顶与包围颜色一致,分别为“北玄、东青、南赤、西白、冬紫、春绿、夏红、秋碧”。车顶灯箱与车门上印有公司缩写。规模较大的出租汽车公司有:银建、北汽、首汽等。自从韩国现代汽车在北京设厂以后,的士主要采用现代伊兰特和索纳塔汽车,另外也有捷达、富康、爱丽舍等车型。奥运会召开时,老旧的捷达和富康已退出北京出租车运营市场。因应残奥会的举行,无障碍出租车亦逐渐投入市场。 受香港文化影响,北京市民常把「-{zh-hans:出租车;zh-hant:出租车;}-」简称为「的」(读「滴」;取自「-{的士}-」),招呼出租车叫做「打的」(即粤语「搭的」之误读),出租车司机暱称作「的哥」(男)或「的姐」(女),计费收据叫「的票」。另外,在马路上非法招揽乘客的私人车辆,被称作「黑的」,而利用摩托车或改装过的残疾人专属三轮摩托车来招揽乘客的车辆,被称为「黑摩的」。 2005年的北京出租车开始了新一轮的更新换代,淘汰了使用了十多年的夏利。车价基本统一为每公里1.6元,起价3公里10元,2006年提高为每公里2元,起价不变。从2013年6月10日起北京出租车涨价:起步价13元、每公里2.3元。 天津出租车始于1915年,20世纪30年代,天津已拥有私人车行数百家和各种出租车300多辆,大部分都是进口汽车。当时比较大的车行有:文记车行、大同 汽车行,还有地方官僚经营的光裕汽车行。另外,还有民间个体经营的车行,如三义庄的和记,建国道的红利、义达等车行。当时的出租汽车大部分穿行在租界,为少数官僚买办和富商等人服务。 1975年1月1日,“天津市出租汽车公司”成立。此后,天津市人民政府逐年拨款增加车辆,使出租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代,大发、夏利和丰田相继成为天津出租车型。自2008年以来,市内主要使用丰田花冠和威志两种车型。车身统一色调,主要为蓝色。 目前,天津出租车实行的价格是起步价3公里8元,超过三公里每公里1.7元,另有少量出租车实行每公里2元运价,主要为奔驰、红旗、帕萨特等中高档车型。另外,天津出租车一般都属于司机本人所有,因此不需要像北京、上海等地的出租车司机缴纳高额的份钱。 尽管上海市官方使用「-{zh-hans:出租车;zh-hant:出租车}-」一词,但民间仍旧习惯以「头」或「-{的士}-」称呼之,而乘车则称做「拦差头」或「放差」;「打的」(源自北京叫法)或「打车」(即「打的」与「搭车」之混用)。 上海出租车是上海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市有出租车企业261家,从业人员近十万人,出租汽车近4.3万辆,旅游包车和租赁车等8000多辆。全行业日均客运量近300万人次,约占上海客运总量的24%。 于2013年的Hotels.com全球的士服务调查中,上海的士排名全球第18。 上海出租车服务由多间出租车公司营办,一般以六家较大公司的车辆为主:大众、强生、蓝色联盟、海博、锦江和法兰红。各公司都提供电话预定车辆上门服务,以公里数为车费计算单位。2013年起,大众出租在调度系统中加入联合出租,乘客也可预定部分法兰红与蓝色联盟出租车。近来上海出现7座,客货两用等特种计程车,方便多人出行或大量购物。上海还有郊区出租车,起步费为12元,只在外环以外行驶。如闵行江南,南汇大众,嘉定锦江等。 上海出租车型号大部分为上海大众生产的途安、桑塔纳Vista,另外有少量的捷达、东方之子等稀有型号出现,2004年初有几十辆奔驰出租车投入运营,但后来因维护成本过高于2006年退出运营。 货运出租车仅提供货物运输的车辆和司机,不投入人力帮助货物的装卸,这一点不同于搬场公司。 客运车: 特别部分: 货运车: 广州「-{的士}-」历史悠久,自民国初期就有大批出租车公司或车行遍布于市区各地。市民乘坐出租车之方式称作「搭的」或「截的」(也有普通话之「打车」),出租车司机则通称为「-{的士}-佬」。 深圳公众习惯称出租车为「-{的士}-」,坐的士称为「打的」。深圳的士分为红色及绿色两种: 深圳市自2017年5月5日起执行统一的巡游出租车运价,系首次实现“同城同价”。 此前,深圳市的红色出租车和绿色出租车在收费上有较大区别,相较而言,红色出租车收费更高。 成都市的出租车收费按车型计算。车身统一色调,为3条2色,车身主要为黄蓝、黄绿。自从一汽大众在成都设厂以后,的士主要采用捷达和速腾汽车,另外也有爱丽舍等车型,基本使用天然气。 市区内出租汽车起步价为5元,行驶一公里,两公里以后七公里以内每公里计费1.4元,七公里以后六十公里以内每公里计费2.1元。夜间出租汽车起步价为6元,行驶一公里,两公里以后七公里以内每500米计费1.7元,七公里以后六十公里以内每公里计费2.55元。暂时不提供刷卡支付车资。速腾汽车起步加价2元。 香港「-{的士}-」分为3类,分别是市区的士(红色车身,俗称「红的」)、新界的士(绿色车身,俗称「绿的」)及大屿山的士(蓝色车身,俗称「蓝的」)。3类的士中,只有市区的士能在全港各处营运(除大屿山南部及深圳湾口岸及落马洲支线管制站以外的边境禁区),新界的士只能在新界的屯门区、元朗区、大埔区、北区、西贡区的北潭涌、香港科技大学、港铁坑口站以及沙田区的部份地区(马鞍山、威尔斯医院、沙田马场、马料水﹚,此外,新界的士亦可以根据指定路线前往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观塘区的顺利邨、港铁荃湾站、香港国际机场、港铁青衣站及香港迪士尼乐园,大屿山的士则只能在大屿山南、东涌、机场、愉景湾及迪士尼乐园营运,商业行驶中不能离开大屿山。 于2011年,Hotels.com于网上进行全球的士服务调查,了解全球各地的的士在安全、卫生、司机驾驶技术、对道路的熟悉程度、服务态度、价格及召唤的方便程度7个范畴进行评核,结果得出香港的士排名全球第3。但在两年后的同类调查却急跌至排名15。 香港的的士以首2公里为基本车费,以市区的士为例,其起表价为24港元,新界的士为20.5港元,大屿山的士则为19港元。然后每200米车程或每分钟等候时间,按路程长短及的士种类加收1.2至1.7港元不等。 澳门「-{的士}-」只有两种,分别为黑色车身的市区的士,通称「黑的」。黑的分为4座位、5座位和6座位。及灰蓝色车身的电召的士,分为6座普通的士、7座大型的士及6座无障碍的士。 车型方面以丰田Corolla占最多,此外还有丰田Alphard、丰田Camry、丰田Noah、丰田Avensis、现代Sonata、福特Mondeo、雷诺Lattiude、福士Caddy。 而至于电召的士方面,以丰田VELLFIRE为主,另外有3部丰田VOXY无障碍的士,前者分普通的士6座位及大型的士7座位,三者车身都是以灰蓝色作为主色。 两的收费同样以运营里数收费;首1600米收费为澳门币19元,其后每240米澳门币2元。前往氹仔及路环分别另收附加费澳门币2元和澳门币3元,从氹仔或路环返回澳门市区则无须收附加费,由氹仔客运码头、澳门国际机场、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士站出发另收附加费澳门币5元。如有大型行李需放置在车尾箱,每件另收澳门币3元。 虽然有收费标准,但澳门的士经常出现上车前先议价的违法行为,政府也被批「不作为」。 新加坡「-{德士}-」业者目前共有六家,分别是康福(Comfort)、城市(City Cab)、SMRT、Trans-Cab、捷达(Premier Taxis)、Smart Cab。其中SMRT更有提供高级德士服务,分别是奔驰E-Class和伦敦德士,不过收费比起一般德士高出许多。从前,新加坡的一般德士和香港的-{计程车}-车款相同为丰田皇冠,近年逐渐被现代汽车的索纳塔取代。新加坡德士在午夜乘车车资为表上的金额之1.5倍,另外假日和前夕车费也加$1元;若自樟宜机场出发也要加$3到$5元不等的金额。新加坡对私家车数量管制严格,除了拥车条件高之外,若是在尖峰时刻进入市区(CBD)都要收费,德士也不例外。新加坡招车最好是电召,其次是在的士站等候,除非是午夜才有可能随便招车。 于2013年的Hotels.com全球的士服务调查中,新加坡的士排名全球第9。 新加坡德士的计费方式为(皆以新币计算),首1公里$2.8元,之后每0.35公里收$0.2元;每30秒等候也收$0.1元;若用电话叫车要加$3.2元(马上到)或$5.2元(预约时间)。新加坡德士车费超过$15元可以刷卡(但要收10%作为附加费)。 台湾「计-{}-程-{}-车」之车身一律漆为黄色,并悬挂白底红字车牌、车顶置「TAXI」或「出租汽车」灯箱。 2000年以前,大部份的台湾计程车采「靠行制度」,计程车司机需考到职业小型车驾驶执照后,再考取计程车执业登记证,并透过车行仲介取得车辆才可执业。在一定条件且政府有开放时,才可申请成为「个人车行」。由于台北车站规划予公车和计程车的路线不明朗,经常发生守规矩的计程车司机被不守规矩的计程车司机叫嚣的事例。 政府在1996年起开放成立计程车合作社、设立招呼站,以改善靠行制度的弊端。另外在各都会区,亦盛行电话叫车、网路叫车、手机应用程式(App)叫车。 根据2008年9月底的统计,台湾计程车数量最多的地方是台北市,一共有31040辆,比1995年开放计程车运输合作社申请后的3万9千多辆减少,主要的原因在于台北捷运井字捷运路网成形陆续通车,使市民和旅客对计程车的需求逐步下降。 而根据2007年的调查报告,台北市的计程车驾驶平均一个月工作27至28天,每天工作时数为10.4个小时,空车时间约占3.5个小时,平均每天载客14.5趟,里程为154公里,平均每天驾驶人营收1,754元,比两年前增加4.0%,不过计程车平均每天耗用燃料费617元,也增加24.9%。 为了提升计程车服务品质,降低空车率,台北市政府交通局规划在交通据点设置计程车招呼站,至2008年九月底已经设置165处。另外对于即将兴建的大型基地或场站,市政府也要求将计程车招呼站内部化。 车型方面以丰田Corolla Altis、丰田Wish占最多,过去曾流行过福特全垒打及日产Cedric等车款。近年来不少可供使用轮椅乘客搭乘的福斯Caddy和福特旅行家(Tourneo Custom)等车款引进做为计程车。 于2013年的Hotels.com全球的士服务调查中,台北的士排名全球第19。 由于恶劣的用路习惯,台湾的计程车司机长期以来为人所诟病,交通违规的情况履见不鲜,有学者分析计程车司机驾驶的心态有如《绝代双娇》中「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写照。而诸多城市中又以台北市计程车密度最高,常见一个路口有过半的汽车是计程车。另外,计程车数量多,空车空档亦多,衍生的排放废气量不容小觑。但由于长久以来工会的运作与制衡,即便政党轮替,政府一直对于计程车的交通及环保问题充耳不闻。 台湾绝大多数计程车以里程数计费,但因地域差别,各县市之计程车收费标准亦不相同。 日本计程车依经营型态分为个人计程车与法人计程车(交通公司)两种。依车身大小有小型(车长4.6公尺以下,包括司机可坐5人以下)、中型(车长4.6公尺以上,可坐5至6人)等。与香港等地的计程车一样,汽车制造商会制造专门用作计程车的车款,如丰田汽车的Crown Comfort。日本计程车于1960年代开始以石油气作为动力,近年来也出现油电混合车及电动车作为计程车。绿色车身收费较廉宜,黑色车身(私人)的司机拥有卫星导航还有手提电话翻译人员,可中文或英文对话,车厢较为宽敞及豪华,但收费极高。 于2013年的Hotels.com全球的士服务调查中,东京的士排名全球第3。 韩国计程车基本实施共乘制度,车身多为银色和白色(首尔计程车为橙色),车型以现代和起亚中型轿车为主,包括一般车、模范车以及大型车等三个级别,司机会按前往目的地的路线决定是否等候另一个客人。 韩国的模范计程车通常拥有较为宽敞及装饰华丽的车厢,其司机必须有10年的良好驾驶纪录,并懂得基本英语会话,适合不谙韩语同时不介意昂贵车费的乘客选乘之。 韩国的一般计程车收费较廉宜,但各地收费标准不同,首尔计程车首2公里起表价为3000韩圆,此后每142米或每35秒加收100韩圆,夜间另收附加费20%,而釜山和大邱计程车起表价则为3300韩圆,仁川、光州、大田和蔚山计程车起表价为2800韩圆。模范的士为黑色车身,收费较昂贵,首3公里起表价为5000韩圆,此后每164米或每39秒加收200韩圆,夜间不收附加费。 于2013年的Hotels.com全球的士服务调查中,伦敦的士排名全球榜首。 美国计程车通常由多间的士公司营运,其中为芝加哥最大的计程车公司之一。 于2013年的Hotels.com全球的士服务调查中,纽约的士排名全球第2。 一般以交通流量、起表数、距离和等候时间(包括等候交通灯号)作计算收费。 ",wiki_zh\AB\wiki_04 "埃奇沃斯框图 埃奇沃斯框图(Edgeworth Box,也称“埃奇沃思盒”)揭示了当所有消费的总量或经济活动中使用的投入品总量固定时,如何配置资源,考察生产的效率。与对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类似,在证明生产中帕累托有效投入品的生产效率的论点时,也可以用定义两种投入品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给出。""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为保持一定的产量水平,一种投入品能够被另一种投入品替换的单位数量。这样,用埃奇沃斯的无差异曲线的性质,人们可以作出一条描述当产量不变时一种投入被另一种投入替代的弯向圆点的曲线。 这条由后来的经济学家发明的曲线,叫等产量曲线,它的斜率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给定的投入品供给,实现资源分配帕累托效率所必须的条件是,任何一组投入品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它们所有用于生产的用随机方式选择的所有产品都必须相等。如果这个条件未满足,那么重新配置投入品将可能在不减少任何单一产品产量的情况下使总产量增大。生产分析与交换分析的唯一区别是,现在我们衡量的是投入而不是产出,并且我们集中在两种产出上而不是两个消费者上。 ",wiki_zh\AB\wiki_04 "垄断性竞争 垄断性竞争(),或称为独占性竞争,一种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市场的形式之一。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钱柏林,在1933年的著作《垄断性竞争理论》(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提出。 在垄断性竞争市场中,存在许多厂商供应者,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厂商可以独占市场。但它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地方是,在此种形式之下许多厂商制作与其他有些差异化的产品(意即,虽然这些公司的产品互有取代性,但是互有差异,例如在品牌,品质上仍有不同)。短期而言,属于独占性竞争的厂商就像是一个独占公司一般,可利用部分的独占市场力量 (Monopolistic market power)提高售价以获取比较高额利润。但是在长期而言,由于竞争者不断进入,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因为竞争而逐渐缩小,市场慢慢变成为类似完美竞争 (Perfect competition),厂商就无法再获得过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在此之前,独占性竞争的公司通常保留部分产能。教科书经常举例说明的产业包括餐馆业,谷类加工食品业,服装业,鞋类业,以及大都会的服务业。 因此垄断性竞争或独占性竞争有以下特征: 虽然在长期而言,独占性市场竞争也会逐渐接近完美竞争。但是在市场中进行垄断性竞争的企业在短期具有垄断性质,厂商使用非价格竞争(Non-price competition)手段在市场上与生产类似产品的竞争对手竞争。非价格竞争手段包括广告、包装、品牌、设计与赠品等。由于消费者对于品牌有忠诚度(Brand loyalty),因此厂商纵使提高售价也不会损失所有的消费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垄断性竞争虽然一直是微观经济学中研究市场与竞争的话题,但是越来越被宏观经济学家所运用,特别是在1970年代以后注重微观基础的建模风潮下。 垄断性竞争的市场有六大特征: 垄断性竞争者利用真实性或感受性的差异化销售产品。产品差异指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除了产品的特质外,还包括销售产品时的一切附带服务和条件如售前及售后服务。这种产品特色的最佳描述是市场上具有有相似却不完全取代性的其他产品,这些产品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例如汽车,各种汽车的基本功能相同,更换不同厂牌的汽车应该很容易。但是市场上有许许多多不同品牌,不同售价的汽车,机车,卡车,休旅车等等。 在每个垄断性竞争市场中有很多公司及潜在预备进入市场的公司。事实上,很多公司给予了每间垄断性竞争公司自由去订价。这个要求保证了每间公司的行动对市场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影响。举例说,一间公司可以减价促销并不用害怕竞争对手的报复。在市场均衡时垄断性竞争市场有多少公司取决于诸如固定成本,经济体规模,及产品差异程度等因素。例如,更高的固定成本意味市场所能容纳的公司数量更少。 虽然消费者可以得知产品或服务的完整的价格资讯,了解何时何地销售以及如何购买,也明白价格差异。也可能知道厂商获利。但是对于不同厂牌产品或服务的品质的实际差异还是存在许多资讯不平衡。品牌的忠诚度以及对于产品的选择决策存在许多非结构性或非理性的感觉成分,这种消费选择与决策部分属于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ity)。 日常消费行为也有明显的例子,消费者可能偏好选择某些品牌的咖啡饮料商品,虽然他们了解这种产品与其他类似商品的价格差异,但是偏好多来自感觉,对于咖啡的香醇度,浓稠度,甜度,酸度,苦感,或是咖啡豆的生产地,烘培方式等等资讯很可能一知半解或是不在乎。 一般所谓价格竞争指厂商以价格为手段和其他对手竞争,厂商降价争取顾客。而非价格竞争指厂商以其他手段和其他对手竞争,厂商使用各种方法争取顾客,但不愿减价。 ",wiki_zh\AB\wiki_04 "中区 (台中市) 中区为台湾台中市的一个市辖区。是台中市进入现代化城市的主要市区区域(市中心),曾是中心商业区,全区除公共设施用地外,皆为商业用地,然而1980年代后随著台湾的公路兴起(中山高速公路通车),台中市的交通重心开始西移,并且市府开始于北屯、西屯、南屯进行市地重划,使工商业重心也逐渐西移,再加上中区内道路窄小、停车场地缺乏等因素,导致旧市区市况严重衰退,中心商业区也移转至台中西部的七期重划区。直至2010年代后,在民间企业与文化复兴组织一连串的努力下,使人潮逐渐回流,市况亦开始慢慢复兴。然而中区仍为台中市及中部地区东西向主要道路的起点,在交通上尚具重要地位。 中区曾是全台湾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曾高达每平方公里49529人以上(1986年),但因人口持续衰退,2017年被北区超越居台中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市辖区。是该市面积最小的市辖区,亦为全国面积最小、唯一一个面积不满1平方公里的乡镇层级行政区。 中区位于今日的柳川与绿川之间,早期尚未开发时,此地区到处都是沼泽地,其中有一座小丘陵地,小丘陵地上高凸处叫做「墩」,清朝时在高凸处设置烟墩,于是就把小丘陵地称为「大墩」(今台中公园砲台山),邻近的市街因此称为「大墩街」,为台中市区的起源。但实际上中区的大墩是指「东大墩」,因为在西屯另有相对于本地的「西大墩」 日治时期1895年,台湾民政支部长儿玉利国建议将当时台中市规划为「圆形放射状」都市,但未被台湾总督府采纳。隔年,总督府在准备实施的市区改正计划中,民政长官后藤新平采用了巴尔顿(W.K Barton)与滨野弥四郎的「台中市街区划设计报告书」,将台中市规划为「棋盘状」都市。1900年正式公告「台中市区改正」,为配合整体都市发展也设置了公园预定地,但此地后来被铁路车站用地取代,也就是台中车站现址,而公园预定地为台中公园现址。因而整治绿、柳川与开辟棋盘状道路、兴建台中驿(今台中车站),将台中兴建成为台湾新兴的现代化都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所辖之区域,将原台中州下台中市的橘町、绿川町、荣町、大正町、宝町、锦町、新富町、柳町、初音町、若松町,合并成立「中区」。 中区曾是台中的中心商业区,但因台中市公园路、光复路、 中正路皆为日治时期所规划,路面狭窄,且随著七期发展与百货公司林立以及一中街、逢甲商圈的兴起,商机趋于 没落。 自从中山高速公路通车后,近十年台中市发展就一直往西走,而西南屯有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及新市政特区,因此取代中区成为台中的中心商业区。 2010年代,随著宫原眼科及原第二信用合作社建物经台中在地餐饮集团活化经营,开始带动人潮回流;其后,亦有其它业者跟进接手翻新周边建物作旅馆或其他用途。台中市政府及民间团体亦积极推动中区周围之再兴计划。 共有八个里,包括: 大诚里、中华里、光复里、绿川里、大墩里、公园里、柳川里、继光里   中区自日治时期市区改正以后,拥有许多日治时期的建筑,1990年代以前亦曾为台中市的中心商业区。 此区目前依文资法被登录的有一个国定古迹(原台中车站)、一个直辖市定古迹(彰化银行旧总行)、三个历史建筑(台中州立图书馆、柳原教会、新盛桥、中区第一任街长宅第)。 中区于全盛期曾为台湾百货公司密集度最高之区域,但目前多数已歇业。 ",wiki_zh\AB\wiki_04 "费尔南多·阿隆索 费尔南多·阿隆索·迪亚斯(,),生于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奥维耶多,西班牙著名F1车手,2005年及2006年F1世界车手冠军。曾效力于迈凯轮车队,2018年8月15日宣布退出2019F1赛季。 2005年9月25日,24岁58天的阿隆索首度封王F1世界冠军,由此终结了德国传奇车王舒马赫世界冠军5连冠,也由此成为F1史上最年轻世界冠军车手(此记录其后于2008年汉密尔顿超越)。 阿隆索的父亲José Alonso是一个矿场的技师,他很早就发现阿隆索的天分,意欲培育阿隆索成为一个赛车手,因此阿隆索从3岁开始即开始从事卡丁车运动。 在父亲José的陪同之下,阿隆索自幼即在西班牙各地巡回参加卡丁车比赛,虽然家境并不是很富裕,但是阿隆索仍然在卡丁车赛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潜质,获得了不少赞助商的支持,让他得以顺利的展开他的赛车生涯。 1993年,13岁的阿隆索获得了西班牙青少年卡丁车赛总冠军,并且取得四连霸的纪录。 1996年,阿隆索得到世界青少年卡丁车赛总冠军。 1997年,阿隆索连夺西班牙和义大利卡丁车赛总冠军。 1998年,阿隆索蝉联西班牙卡丁车赛总冠军,并且在欧洲卡丁车赛年度排名第二。 1999年,阿隆索参加了日产方程式,取得年度冠军。同年底,阿隆索获得了F1米纳尔迪车队(Minardi F1 Team)的赏识,成为该车队测试车手,在测试过程中,阿隆索一鸣惊人,几乎比其他测试车手快上1.5秒以上,才华开始受到F1车队的注意。 2000年,阿隆索参赛欧洲F3000,但他表现的并不是很理想,只拿下两次第二名,没有分站冠军纪录。年终,他在车手排名取得第四名。 2001年,当时雷诺的赛车部门签下了阿隆索,但将他送往米纳尔迪车队(Minardi F1 Team)接受磨练,阿隆索在开幕站澳洲站时,年仅19岁216日,是史上第三年轻的F1车手。受限于米纳尔迪赛车的性能,阿隆索在这个赛季无法取得任何积分,但是他仍数次开著毫无竞争力的赛车对前方车手做出威胁。 该年年末,新组建的雷诺车队(Renault F1 Team)总监布理亚托利(Flavio Briatore)成为阿隆索的经纪人,布理亚托利一番深思熟虑后,考量到阿隆索尚年轻,需要更多的经验累积,但没有必要待在实力弱小的米纳尔迪车队,所以不急著将他推上赛场,于是安排阿隆索担任雷诺车队的测试车手。 2002年,阿隆索成为了雷诺车队的测试车手,一年间他在各地赛车场累积了1642圈的测试里程。年终,雷诺车队的车手詹森·巴顿(Jenson Button)离队转投英美车队(BAR Honda),因此阿隆索被拔擢成正式车手。 2003年,阿隆索成为车队的正式车手,与亚诺·楚理(Jarno Trulli)搭档。在这个赛季中,阿隆索成为了最为耀眼的新星之一。第二站马来西亚站,阿隆索就取得了杆位,这时他只有21岁236日,是史上最年轻的杆位纪录,隔日正赛,他又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又打破了最年轻上颁奖台的纪录。第13站匈牙利站,阿隆索取得了他第一座F1分站冠军,年仅22岁25日,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分站冠军。年终,他取得了55分的积分,年度排名第六。精彩的表现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2004年,由于去年杰出得表现,阿隆索的表现更受到大众期待,本年度是法拉利车队垄断全年赛事的一年,但雷诺车队一直保持著竞争第二名的能力,可惜季中阿隆索的队友楚理和车队闹翻,连续数站一分未得后提前离队,车队临时找来代打的前世界冠军杰克·维伦纽夫(Jacques Villeneuve)又尚未进入状况,导致赛季后半段雷诺车队只剩下阿隆索一人孤军奋战,最终雷诺车队在年度第二名的争夺上败给了英美车队(BAR Honda)。 2005年,在赛季前,并没有多少人可以预料到年轻的阿隆索能够获得世界冠军,但阿隆索充分的发挥了他的才华。雷诺车队本年度的竞争力极强,开幕站澳洲站,阿隆索就和队友詹卡洛·费斯切拉(Giancarlo Fisichella)分别取得第三和第一名。第二站马来西亚站阿隆索取胜后接著豪取三连胜,在车手积分榜上取得了领先。 尽管赛季中段迈凯伦车队(McLaren F1 Team)的实力大幅提升,严重威胁了雷诺车队的领先地位,但阿隆索仍以稳健的表现击败竞争对手奇米·雷克南(Kimi Räikkönen),在17站比赛里共登上颁奖台13次,提前两站取得世界冠军,同时也成为F1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阿隆索获得世界冠军时年仅24岁59日。打破了巴西传奇车手埃莫森·菲蒂帕尔迪(Emerson Fittipaldi)在1972年所创下的25岁273日的记录。 在2005年年底,由于雷诺车队尚未保证在2008年后继续参加F1,未雨绸缪的阿隆索和迈凯伦车队签下了一张合约,阿隆索将在2007年转会迈凯伦车队。由于事前雷诺车队毫不知情,甚至阿隆索的经纪人布理亚托利也被蒙在鼓里,阿隆索和车队以及布理亚托利都出现了嫌隙。 2006年,尽管转会问题影响了阿隆索和车队的关系,有传言指出雷诺车队不愿意见到阿隆索在取得冠军后将冠军车号直接送给迈凯伦车队,因此会在本季提供阿隆索队友费斯切拉较多的支援。但是阿隆索仍然在开幕战力退七届世界冠军法拉利车队(Ferrari)的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并且在大半赛季的积分榜保持领先。到了赛季中段,阿隆索拉开了和舒马赫的差距,最多达到26分之多。 然而随著赛季中法拉利车队渐入佳境,以及雷诺车队所研发出的质量减震器,遭到FIA以违反规则为由禁用,使得下半赛季法拉利车队的竞争力明显胜过了雷诺车队。在义大利站,阿隆索的引擎缩缸退赛,舒马赫赛后在积分榜上追平了阿隆索。但在接下来的日本站,舒马赫的赛车引擎也发生问题而退赛,因此阿隆索最终依然力压对手,蝉联世界冠军,并且成为史上最年轻蝉联世界冠军的车手。 2007年,阿隆索离开了雷诺车队,与迈凯伦车队签下三年合约。阿隆索的队友是英国籍的黑人新秀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 本季开幕站前,一般舆论多看好法拉利车队,不过开季后迈凯伦车队的状况颇佳,第二站马来西亚站,阿隆索即和汉密尔顿以一、二名完赛,颇有打破去年赛季的低迷之势。在赛季前几场比赛,阿隆索与汉密尔顿稳定取分,一度将积分抛离了竞争对手法拉利车队。 然而到了赛季中段,由于汉密尔顿令人惊奇的抢眼表现,对阿隆索造成严重威胁。由于迈凯伦车队给予两届世界冠军的阿隆索和新秀汉密尔顿相同的资源对待,导致两人为了争夺世界冠军而逐渐产生嫌隙,更令阿隆索十分的不满。终于,这些私底下的摩擦在匈牙利站排位赛中,由于阿隆索有疑似阻挡汉密尔顿的嫌疑,遭到了大会在正赛中退后五名的处分,两人不和的传言就此浮出台面,随著赛季的发展日趋白热化。 随后,迈凯伦车队和法拉利车队之间的间谍案爆发,受到重罚,这事也使得他和丹尼士之间的关系破裂,在赛季后段阿隆索完全被车队内部孤立,阿隆索将转会的风声也开始甚嚣尘上。 在众多不利的因素之下,阿隆索仍旧在积分上紧咬著领先的汉密尔顿。到了赛季末段,车队经理丹尼士已经声明将帮助汉密尔顿争夺世界冠军。然而,在本年度倒数第二站中国站中,汉密尔顿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因失误退赛,阿隆索积分追近至四分的差距,仍有机会蝉联世界冠军。 本年度的巴西站是F1史上最富戏剧性和传奇色彩的比赛之一,在赛前汉密尔顿以107分暂时在积分榜上领先,阿隆索以103分排名第二,紧追在后的是法拉利车手雷克南,他以100分排名第三,汉密尔顿仍保有小幅的优势。 前一次在最后一场比赛前,仍有三位车手有机会争夺世界冠军,是在21年前1986年的事情了,当年威廉士车队的尼高‧文素(Nigel Mansell),在领先竞争对手尼尔逊·毕奇(Nelson Piquet)、阿兰·普罗斯特(Alain Prost)多达六分的情况之下,由于在比赛中轮胎爆胎而遭到普罗斯特逆转封王。未料本年度再度重演了这个场面。 在排位赛中,法拉利车队车手菲利佩·马萨(Felipe Massa)取得杆位,汉密尔顿第二,雷克南第三,阿隆索赛车速度明显不如对手,仅仅排到第四位。整个局势对汉密尔顿仍然有利。然而,正赛从第一圈开始就发生了一连串始料未及的状况,起跑后汉密尔顿由于过度急躁欲超越马萨失败,反而连续被雷克南和阿隆索超越,随后又在追击阿隆索的过程中再度发生失误冲出跑道,这使得汉密尔顿在第一圈就落到第八位。比赛到了第八圈,汉密尔顿竟然再度因为未知的缘故发生变速系统重设归零的意外状况,赛车一度完全失去动力,等到恢复过来之后,他已经落到第十八位,在落后前面车手超过一分钟的情况之下,他基本上已经和世界冠军绝缘了。 此时若排名不再改变的情况之下,阿隆索将逆转获得三连霸,可是阿隆索虽然保持住第三的位置,但无奈赛车速度远远不如竞争对手法拉利车队的两位车手,整场比赛几乎毫无作为,无法对前排的两辆法拉利赛车做出任何威胁。而法拉利车队如同预期一般的,到了第五十圈的时候,技巧性的在马萨进站时让雷克南领先,最终雷克南顺利的夺下本站冠军,并且以一分之差击败汉密尔顿和阿隆索逆转夺下本年度世界冠军。 阿隆索与汉密尔顿同样获得109分的积分,但汉密尔顿取得较多的分站亚军而力压阿隆索成为年度第二名。其戏剧性的变化出乎许多赛前评论的意料之外。 阿隆索凤还巢回到了最熟悉的车队雷诺车队,与三届世界冠军尼尔森‧皮奎特之子尼尔森·小皮奎特(Nelsinho Piquet)搭档参赛。阿隆索本季深受雷诺车队的竞争力严重不足之苦,大半赛季都只能为进入前八名积分榜奋战,早早失去了争夺本年度世界冠军的机会,赛季末,雷诺车队状态回稳,阿隆索连夺新加坡及日本大赛冠军,最终以年度第五名坐收。阿隆索是下半赛季得分最高的车手,如果雷诺的R28赛车能尽早有竞争力的话,或许阿隆索就有机会角逐年度冠军。 2009年无疑是阿隆索赛车生涯中最黯淡的一年,从03年开始阿隆索每年都至少能拿到一个分站冠军,但是乏力的R29显然与赛车的驾驶员能力完全相反,全年仅在新加坡站上颁奖台。 赛季末段,雷诺车队爆发了「撞车门」丑闻。当时表现不佳而遭到车队撤换的阿隆索前队友小皮奎特向媒体揭露去年(2008年)新加坡站雷诺车队指使他作弊让阿隆索夺冠。当年新加坡站是F1史上首次夜战,阿隆索排位赛成绩不佳,正赛仅以第15位出发。比赛第14圈,阿隆索率先完成了第一次进站加油,阿隆索出站后小皮奎特立刻撞上护栏,导致安全车出动,迫使阿隆索的主要对手进站,让阿隆索趁乱取得领先,最终获胜。 受到这件丑闻影响,以及在当年匈牙利站由于车队在进站换胎时没将右前轮锁好导致松脱弹飞,国际汽联(FIA)原本打算将雷诺车队禁赛。但是紧接下来的一场即是阿隆索的主场西班牙瓦伦西亚站,西班牙汽联主席特意关切,最终没有受罚,但受让车门事件影响,雷诺车队的领队布理亚托利跟西蒙斯(Pat Symonds)相继离队。而法拉利车队在确认阿隆索对撞车门事件不知情之后,马上与阿隆索签约征战2010-2012年的赛季,而他在雷诺车队的遗缺由罗伯特·库毕萨(Robert Kubica)递补。 阿隆索在巴林站取得第一场胜利。关键是把握杆位的赛巴斯蒂安·维泰尔(Sebastian Vettel)发生机械故障。在意大利站,他替车队取得2008年巴西站以来首个杆位,他亦不负重望,替法拉利取得今季第三场胜利,迫近一众前列车手。 法拉利在暑假之后没多久,结束了今年赛车的升级转而研发2011年赛车,但阿隆索的表现反而愈来愈强势。自胜出新加坡站的比赛后,阿隆索超越了汉密尔顿,在车手榜排行上升到第二。韩国站获胜后,阿隆索的积分终于追过了领先的马克·韦伯(Mark Webber)。 本年度最后一站阿布达比站前的形式如下:阿隆索以246分领先;紧追在后的是238分的韦伯;维泰尔231分第三;汉密尔顿222分第四,希望渺茫。阿隆索仅须取得第二,即可保证夺得世界冠军。 闭幕站阿布达比站阿隆索从第三位发车,韦伯第五,起跑后第一圈阿隆索排第四,韦伯第五。到了第11圈,韦伯首次进站换胎,进站前,韦伯只落后阿隆索一秒半左右,法拉利见韦伯进站,因此下令马萨也进站企图阻挡韦伯,可是马萨没有达成任务,反而遭到红牛二队的哈伊梅·阿古尔苏阿里(Jaime Alguersuari)阻挡。由于韦伯一出站就作出最快单圈,虽然他也被阿古尔苏阿里挡了一下,但很快就超过,韦伯当时正用非常快的速度逼近前方赛车,法拉利见状可能认为,以红牛的实力,要超掉前方二流集团,不会用太久的时间。那么,韦伯既然享有新胎优势,阿隆索用的还是旧胎,那很有可能一直让他追时间,等到阿隆索进站后,搞不好会落到韦伯后面。由于原先预计阿隆索获得世界冠军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胜过韦伯,因此法拉利决定趁著韦伯还没发威时,让阿隆索也进站,这样出来他还能在韦伯前面。照理,在那个时间点,这个决策并不算太差,因为阿隆索进站出来之后,真的就只领先韦伯一秒而已。 但是有几个意料之外的因素让法拉利车队失算了,第一个因素是第一圈受到舒马克赛车失控引发的事故波及,安全车出动,有几位车手进站换了硬胎,打算采用一停战略,而他们居然能够用这套胎撑完全场,并且领先在阿隆索前面,这些人可能一开始在法拉利的考量之中,根本就是不该出现的。第二个因素是雷诺疑似赞助他们大客户,还正好正面对付到阿隆索,而马萨也受阻于另一台小牛。最后最重要的是,一开始没有人想得到,阿布达比赛道虽然拥有不少长直道,但由于之后都接著慢速弯角,超车之难,以至于雷诺车队的维塔利·佩特罗夫(Vitaly Petrov)就有办法挡住阿隆索整场比赛,阿古尔苏阿里也挡了马萨整场。 最终结局阿隆索仅取得第七名,韦伯第八,而没有受到直接影响的维泰尔得利拿下本站冠军,以256分积分压过阿隆索的252分加冕本年度世界冠军。这条没办法超车的赛道后来受到广泛的批评,而法拉利车队只顾著盯住韦伯却没考虑到维泰尔,战术运用上的大失败导致失去了世界冠军也受到舆论的质疑。 原本开季的第一场比赛将在巴林举办,但遇上了巴林的政局动乱,澳洲墨尔本从原本的第二站晋升成了开幕站。今年赛季采用新轮胎供应商义大利的倍耐力,倍耐力按照国际汽联的要求刻意将轮胎的衰退大幅提高,增加车队策略应用同时借此增加超车机会。但所有车队在开幕站澳洲站发现轮胎衰退情况并不剧烈,不过法拉利还是相当保守,排位采用了对轮胎相对友好的下压力调校,导致正赛两辆法拉利赛车轮胎温度上不来,轮胎相较其他大部分赛车没有足够抓地力,这情况阿隆索的队友马萨尤其明显。 2011年无疑是红牛的天下,红牛RB7赛车在排位赛显示出无人能及的速度,加上明显两端下凹能在弯道带来更多下压力的前翼,包括法拉利在内的车队始终不解其作用,因此没有第二支车队有类似鼻翼,阿隆索当年只在英国站获得本赛季个人以及法拉利的唯一一场胜利。同年阿隆索与妻子离婚,搬离瑞士回到西班牙。 法拉利在2012年依旧不顺遂,季前测试时F2012的成绩非常不理想,单圈成绩落后领先集团1.5秒左右,迫使车队不得不变更设计,企图挽回这一切。第一站澳洲站,法拉利的两辆赛车皆无法进入排位赛Q3,但是差距缩小到0.7到0.8秒。阿隆索凭借著个人能力,在赛车没能大改版的情况下,前几场拿到了虽然不多但是重要的积分,且在第二站马来西亚站取得本季首次分站胜利。 在其后的各场比赛中,阿隆索凭借稳定的发挥与维特尔在车手积分榜上展开激烈争夺。比利时站,阿隆索无端卷入第一弯的撞车事故,赛车从其眼前飞过,与头部仅相差几公分,赛车随后飞起重重落下,不得不退赛。这次的事故更影响了接下来的义大利大奖赛,排位赛前大众普遍看好阿隆索能赢得杆位且拿下分站冠军,阿隆索在自由练习期间屡屡刷新最快单圈,排位赛第一第二阶段也排名第一,但在第三阶段开始之际,法拉利车队发现阿隆索赛车后悬挂防倾杆断裂,但没时间更换仅用胶布包裹,最终排位成绩自然只能以第十位结束,正赛阿隆索急起直追最终得到分站第三名。最终站巴西就以三分之差惜败,获得年度亚军。(值得一提的是阿隆索本季仅获3场胜利,而竞争对手维泰尔则拿了5胜,凭借红牛赛车的大幅升级,维泰尔倒数7场比赛就拿了4胜。) 法拉利车队新车F138与去年相比进步不少,但在开幕站澳洲站法拉利两位车手的排位成绩还是整整慢了红牛RB9赛车1秒钟。F138与F2012前后悬挂同样采拉杆设计,由于2012年F1赛车的阶梯式鼻锥普遍被认为丑陋得像鸭嘴兽,所以国际汽联准许车队加一块楔子掩盖阶梯式鼻锥,因此F138没有阶梯式鼻锥。F138延续著前作F2012的特性,正赛相较于排位赛更有竞争力。 一如往年,法拉利在赛季中屡屡升级套件,但都没有什么效果,夏休后红牛车队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维泰尔九连胜到赛季结束,以巨大的差距取得了世界冠军,阿隆索仅拿下中国站和西班牙站的分站冠军,年度排名第二。 本年度阿布达比站,阿隆索在赛车最后一次开出维修站出口时,与红牛二队赛车并列,被迫驶出赛道,赛车在高速下前轮微微飞起且迅速落下,冲击引发了FIA在底盘安装的医学警报系统,该系统在赛车G值大于或等于18G时会启动,系统测得阿隆索当时承受了28个G的冲击,阿隆索赛后随即送医检查。美国站前阿隆索每晚身体仍感疼痛,虽然他个人年度第二的位置已经确定,但他本人坚持为车队争取车队第二名的头衔,带伤上阵。不过最终法拉利车队仍然输给了梅赛德斯车队,屈居第三。 而匈牙利站发生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阿隆索的经纪人在周末会面了红牛车队的高层,媒体纷纷猜测阿隆索想要转会红牛,而本周过生日的阿隆索可能太过失望,一改过去总是积极乐观的态度,随口回应了记者对于他生日愿望的回答,但这回答可能激怒了法拉利总裁蒙特泽莫罗。后来发现在阿隆索的经纪人与红牛高层见面之前,法拉利车队已经向莲花车队的雷克南接洽,商谈取代马萨的事情。 根据2014赛季的新规则,车手们可以挑选一个独自的号码作为他们余下生涯当中使用的赛车编号。阿隆索选择了被其认为是幸运数字的14号,其亦是他当年驾驶卡丁车时代的号码。但受限于本赛季法拉利赛车的性能阿隆索本赛季并未获得分站冠军,但仍于中国站和匈牙利站为法拉利车队获得第三名和第二名,两次登上领奖台(这也是法拉利车队本赛季仅获得的两次领奖台)。由于阿隆索将于赛季末离开车队已是不争的事实,使得阿隆索在意大利站以及之后日本站的比赛两次退赛,最终车手积分被塞巴斯蒂安·瓦特尔超越,仅排在第六名。阿隆索五年的法拉利生涯也就此告一段落。 2014年11月,阿隆索与法拉利车队都宣布2014赛季将是他在车队的最后一个赛季。同年12月,阿隆索自2007年以来正式重返迈凯伦车队,报道称双方签约两年,合同亦带有续约的条款。及后2009年F1世界冠军詹森·巴顿选择留下,二人将于2015赛季一同为迈凯伦车队效力。但由于阿隆索在加泰隆尼亚赛道的第二次季前测试遭受脑震荡伤势,再加上医师建议阿隆索先不要参加比赛的关系。因而,他的位置将由曾在2014年澳大利亚大奖赛拿下第二名的储备车手凯文·马格努森顶替出赛。由于这是本田引擎回归一级方程式的首个赛季,赛季前期阿隆索受限于引擎问题多次退赛,直到2015年7月5日英国大奖赛才在银石赛道取得2015赛季的第一个积分(于第十名完赛)。 2018年8月14日,阿隆索宣布他下赛季将离开一级方程式赛事。 2018年6月,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阿隆索、塞巴斯蒂安·布米和中嶋一贵组成的丰田车队赢得冠军。 2013年9月,阿隆索被福布斯评级为世界收入最高的赛车手,年薪达到三千万美元。 2013年9月3日,向来热爱踏单车的阿隆索,联同其个人赞助商,合力斥资600万欧元(约6125万港币)收购西班牙职业单车队Euskaltel,以解车队财困。 但之后因价格谈不拢计划告吹。 *赛季进行中 ()粗体为杆位出赛,""斜体""为最快圈速 *赛季进行中。 由于未能完成原定赛程的75%,车手只有一半分数。 未完赛,但已完成赛事总里程的90%。 ",wiki_zh\AB\wiki_04 "三国演义角色列表 《三国演义》角色列表,列出所有在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登场的角色。这些角色大部份源自东汉末及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也有一些虚构的人物。部份角色的事迹及性格,按作者罗贯中写书的需要,受到或多或少的改写,未必与历史相符。 按《中国历史掌故发现》一书,《三国演义》一共写下1191名人物,当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东汉、三国、西晋的皇族、后、妃、宦官等128人,黄巾起义者、鲜卑、乌桓、羌、山越、南蛮等67人,其他各色人物109人。书中有60多名女子,多为有姓无名或无姓无名者,有姓有名只有蔡琰、曹娥、李春香3人,无姓有名只有貂蝉1人。但是该书的统计尚有漏误,例如有姓有名的女子,最少还有辛宪英一人。 「女子角色」、「外族角色」、「无姓方外角色」、「关键无姓名角色」四个部份,不依各个姓氏分部。其余角色依姓氏分部,及按其人数多寡排序。 则不进行分段,复姓在其后注明。 ",wiki_zh\AB\wiki_04 "古塔列表 本列表主要集中了中文维基百科收录的古塔,塔的相关形制请参见条目。中国的古塔定义为民国以前修建的塔,有部分民国后重修的塔,但条目中有塔建历史信息的,以“现代重修”列入本列表。 楼阁式塔是在窣堵坡的基础上,结合中土的楼阁建造的一种塔的形式。 亭阁式塔是一种较为简单的一种形式,如同中国式的亭阁顶上加了个印度式的塔刹。 密檐式塔是从楼阁式塔发展而来的一种形式,与楼阁式塔的不同是塔檐比楼阁式塔的多且密,为砖石结构。 覆钵式塔是直接来源于印度的窣堵坡的一种形式,又称喇嘛塔。 金刚宝座式塔是塔的一种形式,在须弥座上建造五个小塔。 过街式塔是塔的一种形式,它建早在跨越道路的,类似城门的石台上。 经幢式塔是塔的一种形式,采取经幢的造型。 宝箧印式塔也叫金涂塔、阿育王塔,是一类实心塔由塔基、塔身、塔檐与塔刹四部分组成,其中塔檐多在塔身上四角向上翻挑。 无缝式塔也称为“中国窣屠婆式塔”,因基本形象是在基座上安放一个圆形的塔体,塔体无缝,所以在有些地方被形象的称为“蛋塔”或“印塔”。这种塔的特点是没有塔刹和塔脖子(十三天),与窣屠婆、覆钵式塔等有本质的区别,自成一个体系。 花式塔的形制不是很明确,常会是几种造型的组合。 有一些它的外形无法很好的归类,被称为异形塔。 主要是指藏传佛教的塔,称为曲登(""mchod-rten"")。 西双版纳处于中国内地与东南亚之间,一方面从东南亚地区传入上座部佛教,另一方面又受到中原华夏文明的影响,因此西双版纳的塔是在结合泰国、缅甸等国佛教建筑和汉民族佛塔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具有许多本地特色的建筑形式。西双版纳的塔既有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也有西双版纳独特的井塔。 井塔是傣族修建在水景旁的塔,满足了傣族人对改善饮水卫生的要求,和对水的崇拜,形成了独特的井塔文化。 缅甸的塔多呈方形,缅甸风格的塔被称为缅式塔。缅甸的古城蒲甘有两千多座塔。 柬埔寨的塔称为Prasat 老挝的塔称为That 主要是指阿富汗的佛塔 日本的塔是随着佛教从中国和朝鲜传入开始修建的,约在飞鸟时代。日本的塔很多都类似中国的楼阁式木结构塔,与中国塔有所区别的是,几乎没有基座,塔身比较矮小,塔刹上有高高的相轮柱,在中国通常是一座微型的覆钵式塔。除了多重塔,日本还有无缝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板塔婆、角塔婆等形式的塔。 ",wiki_zh\AB\wiki_04 "时代广场 (香港) 时代广场 (英文:Times Square)是香港铜锣湾的购物商场及商业大厦,是该区的地标性建筑物,拥有香港唯一的四条螺旋型扶手电梯,由香港九龙仓拥有,其上盖为办公大楼:一座(前称国民西敏大厦、苏格兰皇家银行大厦)及二座(前称蚬壳大厦)。 时代广场前身是香港电车的铜锣湾电车厂,九龙仓早已在1974年拥有。在1986年,行政局通过将电车厂迁至西营盘及西湾河后,便开始重建工程,而铜锣湾电车厂最终于1989年3月30日迁出。 当年该地区为住宅用地,而城市规划委员会坚持重建项目不包括任何更多住宅空间。在1987年7月,九龙仓将160万平方呎(148,600平方米)重建为写字楼及零售用地的图则。随铜锣湾电车厂搬迁,该地于1989年出让予其合伙人。 到了1991年,整个计划正式宣布,该项目会兴建186,000平方米零售及办公室用地,整个兴建成本为20亿港元。最后项目在1994年4月13日正式开幕,成为当时铜锣湾最大型的购物商场。 时代广场落成前的罗素街与霎东街一带,是传统街市与维修厂等,重建计划彻底改变了附近的面貌。原本潮湿阴暗的罗素街,蜕变成名店林立的街道。 时代广场落成初期,连卡佛位置是位于商场地库。商场地下及一楼则命名为时代坊,设有多家国际级时装名店,场内的装修与其他楼层不同,亦设有香港首两对弧型的扶手电梯,分别连接地库1层与地下,及地下与一楼。但到了1996年12月,c!ty'super在商场地库开业,连卡佛被迫迁移至时代坊位置。最后时代坊便成为连卡佛一部份,原有的地板仍保留至今。 时代广场设施包括门口的大时钟、露天大电视、大型购物商场、两幢办公室大楼、数十家食肆、内设57部扶手电梯、有70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等,商场设有多家名店,而10-13楼的「食通天」饮食广场则可在地面乘升降机或在设在9楼的扶手电梯到达。而地库更连接港铁铜锣湾站A出口。目前时代广场的食肆呎租约60元,零售业呎租介乎240至520元,最高呎租的一间舖为1,200元。 落成初期称为「时代便利集」,占地88,000平方呎,原大部份范围为百佳超级市场,其余为多类型租户,包括Glycel美容店、Pink Box、Les Chocolats de Macy、爱视美眼镜、恒生银行、东亚银行、零食物语、圣安娜饼屋、屈臣氏及健怡坊。食肆包括Délifrance、大快活、BYOC Coffee Chateau、元气寿司及麦当劳。 2004年6月,九仓斥资1,000万元为商场地库进行翻新及租户重整,令其地库的舖位底租增加17%。定名为「时代b2」,其可出租的零售楼面减少4,000方呎至4.6万方呎,商户亦由以往的31家扩展至42家,每间商舖面积由200至6000方呎不等。工程于同年9月完成 现时该层设多类型租户,以化妆品牌及年青时装为主。主要包括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i.t.旗下的Aape、5%、FRED PERRY、G2000、Erno Laszlo、FANCL、GODIVA、MAKE UP FOR EVER、The Body Shop、GUESS、CHANEL BEAUTÉ、h2o+、MaBelle、周生生、GODIVA及Victoria's Secret等。食肆包括翡翠拉面小笼包、利小馆、美心旗下的千両及土司工坊。 该层设通道直连接港铁铜锣湾站A出口及正门地下的广场。 落成初期,该层最大租户为连卡佛Lane Crawford eXpress,走年轻路线,但其后结业。到1996年12月,原址开设占地42,000平方呎的c!ty'super超级市场及cooked Deli美食广场。其余部份于1997年至2004年曾开设PageOneTWINS书店,其后迁往9楼。原址改为家居用品店LOG-ON。超级市场及美食广场于2012年起进行翻新,工程于2013年12月末完成。 时代广场正门地下的广场及地面展览厅,经常举办各类展览及产品推广等活动,其人流及租金均属全香港数一数二。 而正门外墙上的新力Jumbo Tron电视幕墙,可供商品宣传之用。初期时常播放有线电视新闻、资讯及体育节目,其后直到2010年,经常加插播放星梦娱乐旗下艺人音乐录像。 在大电视下方为食通天的升降机大堂出入口,顾客能在此取道直接前往食通天多个楼层。 而在广场东面近钟楼位置,则设有能直接前往b2的出入口,需要乘搭港铁的乘客也可取道于此前往铜锣湾站。 地下落成初期,为多间国际时尚服装店。自1997年初起,为连卡佛女装部及化妆品部,Salvatore Ferragamo及UA时代戏院入口。配合内地客对国际名牌的需求,UA时代戏院于2012年1月改建为占地3,800呎的国际名牌Tiffany & Co商店。 落成初期,该层设多间国际时尚服装及咖啡店。自1997年初起,为连卡佛男装部及家居部。其中男装部于2013年进行翻新。 大堂层一直以国际名牌为主,现时租户包括Dior Homme、Bottega Veneta、Gucci、FENDI、DE BEERS。其中2013年开业的CHANEL及LOUIS VUITTON原址为UA戏院,合共占地18,000呎。 该层设通道连接正门地下的广场及1楼连卡佛。 落成初期称为「时尚集」,租户以国际时尚服装为主。主要包括A/T、Basic Gear、D'urban、Episode、Folli Follie、Michel René、Nine West、Sisley及马莎。到2000年代起,租户以中高档国际时尚服装为主。主要包括Coach、MCM、BALLY、ZARA、Alfred Dunhill、Saint Laurent、MULBERRY及Paul Smith等。 落成初期称为「俏衣裳」,租户以正式服装为主。主要包括G2000、Cour Carreé、Balenciaga巴黎世家、Giovanni、Jessica、Kookäi、马莎、Uffizi、Shu Uemura化妆品店。到2000年代起,租户以中高档国际时尚服装为主。主要包括I.T、ck Calvin Klein、CERRUTI 1881、Marc by Marc Jacobs、MAX&Co.、上海滩、KENZO、Aquascutum、Vivienne Westwood及GEORG JENSEN银饰店等。2017年8月,部分店舖改为Facesss,设逾30间国际美容专柜。 通道范围开设法国LGB Rouge咖啡茶室。 落成初期称为「轻便装」,租户以本地轻便服装为主。主要包括Esprit、U2、Theme、Color Eighteen、Morgan、Mirabell鞋店、Nautica及Disney Store。到2000年代租户重组后,租户以中高档国际时尚服装为主。主要包括A/X ARMANI EXCHANGE、agnes b.、CAMPER鞋店、TOPSHOP、DIESEL、TOMMY HILFIGER、Calvin Klein Jeans、Calvin Klein Unde、Juicy Couture、VIVIENNE TAM等。 落成初期称为「运动营」,租户以运动及年青服装为主。主要包括Royal Sporting House、马拉松、Aigle、Golf House、Pro Cam-Fis Outfitter、Bauhaus、Chevignon、时间廊、眼镜88、Staccato、Red Wing及Walker Shop等。到2000年代租户重组后,租户以年青服装为主。主要包括马莎、Catalog、i.t.旗下的double-park、Birkenstock鞋店、EVISU、G-STAR RAW、Levi's、日本女性品牌Lily Brown、TOMMY HILFIGER DENIM、REPLAY、Steve Madden鞋店等。 通道范围开设agnès b. CAFÉ L.P.G.。 落成初期称为「电业通」,租户以电器用品及精品店为主。主要包括丰泽电器、百老汇电器、泰林、中原电器、OTO、Giftland、Kalm's、Zoe & Bear及Tower Records唱片店。到2000年代租户重组后,租户以电器用品及运动服装为主。主要包括Adidas、FILA、GigaSports、Nike、New Balance、Patagonia、NAUTICA、Timberland及丰泽电器。 通道范围开设PRIMO雪糕店。 落成初期称为「家居乐」,该层以多间室内设计及家私名店为主。到2000年代租户重组后,租户以电器用品及钟表为主。主要包括丰泽电器、百老汇电器、AV Life、Bose、苏宁、中原电器、IWC、Glasstique眼镜店、三宝钟表珠宝、欧米茄专卖店及TAG HEUER等。 落成初期称为「合家欢」,该层以儿童服装、高档玩具店为主,并设儿童天地及游戏机中心。到2004年租户重组后,租户以生活用品、参茸药材店及钟表为主。主要包括PageOne、柏斯琴行、生活馆、屈臣氏、百老汇电器、OSIM、时间廊、Tic Tac Time、百成堂、天梭表及Optical 88 Premier等。通道范围开设星巴克。 到2014年至2015起,9楼进行全面翻新,翻新后公共范围以白色及灰色为主调。新租户以生活用品及儿童服装为主,包括柏斯音乐、watsons health、Sugarman、kipling、Oregan Scientific及どんぐり共和国。而PageOne一带的租户于2月底封闭并进行翻新,分拆成几个铺位,以多间参茸药材店为主,增加租户数量之余,亦有望增加租金收入。工程于2015年7月完成。 到2017年,部分儿童服装店结业后,4000平方呎楼面改为全港第2间LEGO Store,于同年7月8日开业。 为2015年10月所增设的楼层,位于一座范围。租户包括MetroKids by Metrobooks、生活馆及韩国人气甜品Cafe—「韩冰」。到2018年全层关闭。 由写字楼改装而成,于2007年加设的楼层,前身为时代广场展销集Bazaar。到2011年改为Estee Lauder Beauty Centre及多间美容中心;到2015年,改称为13A层「Kids Square」。租户包括MARKS & SPENCER KIDSWEAR、Kingkow、Partytime及多间儿童服装店。不过多间商店在2018年中起陆续结业,现时空置中。 户外设有小型露天花园,并设有吸烟区。 由写字楼改装而成,于2014年加设的楼层。现时租户为雪花秀护肤中心、高级发廊IL COLPO及时代广场(VIC)贵宾休息室。 由写字楼改装而成,时代广场展销集Bazaar,由14楼搬到现址。 时代广场上盖共有两座大楼,分别是一座(Tower 1)及二座(Tower 2)。办公室大楼的大堂入口设于时代广场的二楼商场部分。 现时办公大楼主要租户从事服务及消费品行业的跨国企业为主,包括Apple Asia、Avaya、Bayin Resources、BMC Services、InQuartik、Google、Grand Central、Hitachi Data、L'Oreal、PepsiCo、Vicini Apac、SAP、SAIC及The Walt Disney等。南华早报在2018年2月迁入楼高6层,占地10万平方呎的办公室。 另外,香港大型建筑师事务所之一的刘荣广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同时挂建筑师事务所商会名字),总公司设于一座顶楼。 一座楼高46层,楼高194米,每层楼面面积则为17,000平方呎,曾先后被国民西敏寺银行及苏格兰皇家银行冠名,2009年结束冠名。 二座楼高39层,楼高169米,每层楼面面积达19,000平方呎,曾获得石油公司香港蚬壳有限公司于1993年5月冠名,2011年结束冠名。 商场和韩国首尔乐天百货(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新加坡Robinsons百货(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及泰国曼谷暹逻购物中心(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合作,在期限内互相承认对方的贵宾卡。 配合中国内地自由行旅客对国际名店品牌的需求,九龙仓耗资5亿元将时代广场地下至2楼的2万呎UA戏院搬上商场12楼及13楼的食通天位置。工程于2012年1月展开,为期12个月至18个月,地下及2楼的戏院位置会改建为3个大舖位,其中2楼有2间约9,000呎舖位,地下有一间3,800呎舖位,其中国际名牌Tiffany & Co已率先洽租地下部份。2楼则开设路易威登及CHANEL。位于场12楼及14楼的新戏院以新院线品牌「CINE TIMES」为名,新院线会由原本3间变成5间迷你戏院,占地约4万平方呎,设5间影院约900座位。并引进真皮座椅、4K超高清播放及杜比全景声效系统,票价不会高于100元。工程长达十八个月时间,最终于2013年11月21日开业。 翻新工程把停车场新增升降机直达2楼至10楼,亦将把现时4部由地下直达10楼以上食通天的观光升降机增加至6部,并改为密封式,以增加载客空间。 停车场出口也改向坚拿道西位置,以免出车时被的士站的车堵塞。 食通天位置翻新后,新增了多间食肆,韩国餐厅School Food、日本餐厅Zushi ANA、越式餐厅芽庄越式料理等。唯公共范围原有的特色装修设计完全消失,大部份范围以香港商场常见的白色胶版外墙为主要用料,欠缺任何装饰,特色欠奉,务求将游人的「购物体验」限于店舖内。 而九龙仓亦为时代广场推出共有六个版本的电视广告,说出年轻人的心声,然后一句「时代是你的」口号作结。 由1994年至2013年,时代广场仿倣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在每年除夕夜举行节日倒数活动,名为苹果倒数,吸引不少市民参与,不同电视、电台频道都会在倒数前后作现场直播。时代广场亦曾与香港电台第二台合作,在2001年至2011年间共11年的除夕夜合办倒数活动,并分别在香港电台第二台和及其网站作全程声音及视像直播。不过由2014年起决定停办。 2000年至2004年间,商场内发生多宗跨越栏杆自杀事件,为防悲剧重演,时代广场于2004年决定斥资50万元,加高6楼至8楼的栏杆,将原本高1.1米的栏杆加高至1.8米,并增派保安人员定点巡逻 但在2016年,一名患抑郁症人士于加高栏杆后的8楼,借用附近咖啡店的椅子踏高跨越围栏堕楼身亡。到2017年1月及2月,分别由一名外籍男子及就读国际学校的15岁外籍少年由6楼堕楼,跌至2楼大堂重伤昏迷,最后伤重不治。 时代广场临街地面的空地,钉有一块告示声明为「私人地方」,该处的保安员对本地访客采取严格管理,甚至驱赶逗留的市民,已经成为习惯。但根据发展商九龙仓集团跟屋宇署签订的公用契约,原来须开放在罗素街和勿地臣街交界处的广场地下部分3,017平方米给公众作为公共通道、静态消遣及展览用途,以换取增加约2.1万平方米的楼面面积。该公共用地由时代广场业主(即九龙仓集团)拥有业权及管理。 香港市民一直不知道该处是公共用地,直至事件由当年参与时代广场发展的香港政府顾问揭发,在2008年2月尾向商业电台提出,由《在晴朗的一天出发》的节目主持人跟进。时代广场官方初时只作公关书面回应,否认此事。3月4日早上,香港屋宇署署长亲到《在晴朗的一天出发》开咪,向公众解释。至此,时代广场管理层已知事件闹大,终于承认保安员驱赶停留的市民乃是个别员工过份热心;不过该公司又拒认有指示保安员驱赶停留的市民。另外,商台主持人也指出,市民批评广场上的椅子不稳,十分难坐上,要求加设让长者及伤残人士用的椅子,而时代广场则指会(尽量)作出改善措施。 另外又发现时代广场曾出租部份公共用地收取租金,日租由2万多港元至10万港元以上。 有政党认为政府应向时代广场追讨出租公共用地的收益。 2008年6月17日,香港政府入禀香港高等法院,控告时代广场的业主九仓集团旗下的时代广场有限公司,指该公司将铜锣湾时代广场的地面公众休憩用地出租图利,违反批地条款,要求赔偿。入禀状指出,根据屋宇署与九仓的时代广场有限公司于1992年所订立的契约,时代广场地面路段为公众通道及休憩用途,若将这些地方出租的话,收取的租金只可包括水、电费,但资料显示,自1993年起,时代广场把公共地方以28,000元至124,000元不等的日租,将公用地方租予商户作展览用途,平均每周收取94.4万元,超出「水电费」,得到未经批准的利润,故政府要求时代广场方面作出赔偿。 受事件影响,有网民笑指时代广场为「贪」Square(与其英文读音相近)。 在2010年5月和2014年,分别有支联会和香港专上学生联会两团体在时代广场对开空地露天广场钟楼处摆放民主女神像、六四屠城浮雕和坦克等物品,并举行政治集会,时代广场没有阻挠,但遭警方和食环署以「没有申领娱乐牌照」为由票控及没收雕塑,后于终审法院判上诉得直,获撤销控罪和罚款。 2018年5月,社民连曾健成与义工等人在时代广场露天广场摆放持不同政见者刘晓波铜像和搭建物,遭时代广场和其代表律师行分别发出警告信,以「干扰公众」和「公共安全」等理由要求尽快搬走物品,并保留索偿权利,及称必要时将向法院申请禁制令。 2018年9月26日,时代广场有限公司入禀高等法院告表演团体City Echo和JL Music的创办人李冠杰滋扰和阻街,指控他们的表演不属于契约所指的「静态康乐」,而且有租户确曾投诉。并要求颁令禁制在上述地点进行任何街头演唱,另要求赔偿。有busker担心诉讼影响本地街头音乐人的演出空间,扼杀市民的公共空间活动自由。法官在同年10月6日正式颁发临时禁制令,禁止任何人在时代广场公共空间演出,直至针对李冠杰的申索聆讯完结或法庭另作命令。禁制令文件也透露歌手许廷铿9月中在场表演时,亦收到警告信。 ",wiki_zh\AB\wiki_04 "点阵字体 点阵字体(Dot-matrix-fonts)也叫位图字体(Bitmap-fonts),其中每个字形都以一组二维像素信息表示。这种文字显示方式于较早前的电脑系统(例如未有图形介面时的 DOS 操作系统)被普遍采用。由于位图的缘故,点阵字体很难进行缩放,特定的点阵字体只能清晰地显示在相应的字号下,否则文字只被强行放大而失真字形,产生成马赛克式的锯齿边缘。但对于字型大小 8-14px 的尺寸较小的汉字字体(即现今操作系统大多采用的预设字型大小)现今亦仍然被使用于荧幕显示上,能够提供更高的显示效果;不过现今该种点阵字体主要只作为「辅助」的部分,当使用者设定的字体尺寸并无拥有点阵图像时,字体便会以向量图方式显示;而当列印时,印有字体无论大小亦会使用向量字型打印。 现在的一些字体渲染系统直接抛弃了点阵字体,而使用一些算法进行带抗锯齿的矢量渲染。 常见的纯点阵字体有 bdf,pcf,fnt,hbf 等格式。 ",wiki_zh\AB\wiki_04 "矢量字体 矢量字体 (Vector-fonts)是与 点阵字体(Dot-matrix-fonts) 相对应的一种字体。矢量字体的每个字形都是通过数学方程来描述的,一个字形上分割出若干个关键点,相邻关键点之间由一条光滑曲线连接,这条曲线可以由有限个参数来唯一确定。矢量字的好处是字体可以无级缩放而不会产生变形。向量字体在显示或者打印出来之前需要进行光栅化。目前主流的矢量字体格式有3种:Type1,TrueType和OpenType,这三种格式都是平台无关的。 Type1全称PostScript Type1,是1985年由Adobe公司提出的一套矢量字体标准,由于这个标准是基于PostScript Description Language(PDL),而PDL又是高端打印机首选的打印描述语言,所以Type1迅速流行起来。但是Type1是非开放字体,Adobe对使用Type1的公司征收高额的使用费。 TrueType是1991年由Apple公司与Microsoft公司联合提出另一套矢量字标准。 Type1使用三次贝塞尔曲线来描述字形,TrueType则使用二次贝塞尔曲线来描述字形。所以Type1的字体比TrueType字体更加精确美观。一个误解是,Type1字体比TrueType字体占用空间多。这是因为同样描述一个圆形,二次贝塞尔曲线只需要8个关键点和7段二次曲线;而三次贝塞尔曲线则需要12个关键点和11段三次曲线。然而实际情况是一般来说 Type1比TrueType要小10%左右。这是因为对于稍微复杂的字形,为了保持平滑,TrueType必须使用更多的关键点。由于现代大部分打印机都是使用PDL作为打印描述语言,所以True1字体打印的时候不会产生形变,速度快;而TrueType则需要翻译成PDL,由于曲线方程的变化,还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不如Type1美观。 这么说来,Type1应该比TrueType更具有优势,为什么如今的计算机上TrueType反而比Type1使用更广泛呢?这是因为第一:Type1由于字体方程的复杂,所以在屏幕上渲染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多,解决方案是大部分Type1字体嵌入了点阵字体,这样渲染快,但是边缘不光滑,比较难看。很多ps文档和ps转换的pdf文档都是这样,在计算机上浏览的时候字体很难看,但是打印出来很美观。TrueType则渲染比较快,可以平滑的显示在屏幕上,看上去很美观。 第二个原因是Type1的高额使用费,使得Type1没有被所有的操作系统所支持。Windows家族只有OS/2和Windows 2000及之后的版本从操作系统级别开始支持Type1。由于这个问题,Adobe只好在其所有的产品中嵌入Adobe Type Manager(ATM)作为渲染引擎。 OpenType则是Type1与TrueType之争的最终产物。1995年,Adobe公司和Microsoft公司开始联手开发一种兼容Type1和TrueType,并且真正支持Unicode的字体,后来在发布的时候,正式命名为OpenType。OpenType可以嵌入Type1和TrueType,这样就兼有了二者的特点,无论是在屏幕上察看还是打印,质量都非常优秀。可以说OpenType是一个三赢的结局,无论是Adobe,Microsoft还是最终用户,都从OpenType中得到了好处。Windows家族从Windows 2000开始,正式支持OpenType。打开系统的字体目录(一般是C:\Windows\Fonts\或C:\Winnt\Fonts),可以看到:一个红色A的图标的是点阵字体,两个重叠的T的图标是TrueType字体,一个O的图标就是OpenType字体。 ",wiki_zh\AB\wiki_04 "Ε Epsilon(大写 '、小写 ' 或 ;;中文音译:伊普西龙、艾普西龙、艾普塞朗),是第五个希腊字母。Epsilon()即「e 简单的、e 单一的」的意思,这是为了与中世纪发生单元音化而变为同音的二合字母 ai(,)做区别,古典时期本来这个字母读作ei(,);源自腓尼基字母 He,又从 epsilon 发展出了罗马字母 E 和西里尔字母 Е。在希腊数字系统中,E 表示 5。 小写的ε用于: 拉丁字母的 E 是从 Epsilon 变来。 ",wiki_zh\AB\wiki_04 "Ζ Zeta(大写Ζ,小写ζ),是第六个希腊字母。 数学上,有多个名为Zeta函数的函数,最著名的是黎曼ζ函数。 拉丁字母的Z是从Zeta而来。 ",wiki_zh\AB\wiki_04 "范·沃格特 阿尔弗雷德·埃尔登·范·沃格特(Alfred Elton van Vogt,)美国科幻小说作家,1912年生于加拿大,1944年迁居美国,是科幻小说黄金时期四大才子之一。 1939年,以《猎犬号宇宙飞船》的第一部《宇宙的黑破坏者》一举成名。 其他作品还有《武器制造者》(1947年)、《非A世界》(1947年)、《静止之家》(1950年)、《伊夏的武器店》(1951年)、《终点,银河系!》(1952年)和1959年以后发表的《精神牢房》等等。 科幻小说黄金时期四大才子:范·沃格特,罗伯特·海因莱茵,艾萨克·阿西莫夫,雷·布莱伯利。 ",wiki_zh\AB\wiki_04 "刘慈欣 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作家,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1999年6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发表多篇科幻小说和科幻随笔,并出版了多部长篇科幻小说,现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阳泉市作协副主席。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体II:黑暗森林》、《三体III:死神永生》,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等。刘慈欣目前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本土科幻作家之一。 除小说外,刘慈欣还发表过约四十余篇关于科幻的随笔、评论,以及众多的访谈。 ",wiki_zh\AB\wiki_04 "北港朝天宫 北港朝天宫(台罗:Pak-káng-tiâu-thian-kiong),俗称北港妈祖庙,位于台湾云林县北港镇中山路178号,是一座主要奉祀天上圣母的庙宇,1694年(清康熙33年),由树璧和尚(临济正宗第34代)自福建省湄洲天后宫(朝天阁)迎请妈祖金身,于北港建庙收徒传法。朝天宫被列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自树壁传下17代禅宗法脉结束后,管理委员-{制}-取代原本僧侣管理系统,但至今仍聘请佛教僧侣任住持及驻庙法师。 目前财团法人北港朝天宫董监事会的董事长为蔡咏锝先生。 北港朝天宫,俗称北港妈祖庙,主祀妈祖(又称天后、天后圣母、天上圣母)。关于北港朝天宫之创建,口传、志书与碑记互有出入,其中以日治1910年(明治43年)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依访调所得,记录于《台湾私法第二卷 附录参考书》书中所载创建年代为最早,相传1694年(康熙33年)有佛教临济宗禅师树璧,奉福建湄洲朝天阁妈祖圣像从笨港登陆,被众人留驻,立祠恭奉,为朝天宫创建之始。 1717年(康熙56年)《诸罗县志》以笨港天后宫创建于1700年(康熙39年),此记载其后传抄于1744年(乾隆9年)《重修台湾府志》等文献中。但现存于朝天宫内之1775年(乾隆40年)〈重修诸罗县笨港北港天后宫碑记〉则以1730年(雍正8年)为朝天宫创建之年,时间比前者约晚30年。 依同碑记记载,1751年(乾隆16年)朝天宫曾经过整修。到了1775年(乾隆40年),诸罗县笨港县丞薛肇熿见庙貌窄小,梁桷损毁,于是捐俸倡议重修,并由陈瑞玉、王希明、蔡大成等董事集赀,鸠工改建。由1894年(光绪20年)《云林采访册》及《台湾私法第二卷 附录参考书》文献指出,1775年整修共完成三川殿、拜亭、圣母殿、观音殿、东侧室仔六间。今日观音殿前的蟠龙石柱便是当时修建所完成之作品。 1775年(乾隆40年)之后,至1851年(咸丰元年)期间,北港朝天宫可能也曾经过整修。根据嘉庆年间住持浣衷和尚莲座显示,其曾重兴朝天宫两次,但相关兴修内容缺乏具体文献记载。1851年(咸丰元年)至1861年(咸丰11年)左右朝天宫再经历一次盛大规模之整修,据1894年(光绪20年)《云林采访册》及《台湾私法第二卷 附录参考书》文献记载,该次整修增建供奉妈祖父母及兄姊之圣父母殿,并增建东侧室仔一间、西侧室仔七间,使朝天宫成为四进纵深,并有左右两侧护龙之庙宇。 1894年(光绪20年)北港街大火,朝天宫前殿及一间室仔略受波及,加上1904年(明治37年)、1906年(明治39)年地震影响,于1907年(明治40年)由北港支厅长安武昌夫首倡重修,以当时北港区长蔡然标为首组织募款委员会,募款委员奔走全台各地募款,同时聘请大木匠师陈应彬主持修建工程,至1912年(明治45年)完成三川殿、龙虎两门、三官大帝殿及凌虚阁、五文昌殿及聚奎阁等殿宇。当时新建殿宇华丽之盛,由《台湾日日新报》报导甚至将之比拟为在台湾之日光东照宫(今世界文化遗产)。再经过1918年(大正7年)市区改正拓宽朝天宫周边道路,并扩张朝天宫发展腹地,于新扩张的庙地中扩建圣父母殿,并新建圣父母殿两侧洋楼,奠定今日所见朝天宫大致格局。 战后1963年(民国52年)至1972年(民国61年)间,陆续进行金炉、钟鼓楼新建工程,且将原本约6公尺高之正殿抬升至15公尺,主要欲提升妈祖庙气势,并解决大量香烟拥挤于妈祖殿中之通风问题,但保留神龛部位部分木构造,并将拆除木构造较精彩的部分予以收藏保存,至此完成今日所见北港朝天宫主要样貌。 2010年3月31日,朝天宫董事长曾蔡美佐在妈祖神像前下跪哽称,不满董监事派系对垒,造成庙务无法推动,要求提前解散董监事会,请内政部接管。曾蔡美佐表示朝天宫有300多年历史,信徒多,每年香油钱上亿元,但朝天宫19位董事当中大致分为3派,也就是董事长曾蔡美佐、副董萧慧敏,以及曾蔡美佐的弟弟蔡永常之3方派系角力。3年前发生过萧敏惠告上庙里的会计。而4年前,为了争董事长职位,曾蔡美佐和弟弟蔡永常,互不相让,也被外界形容是姐弟阋墙,最后曾蔡美佐夺下董事长一职。 据说树壁和尚将中国湄洲妈祖祖庙朝天阁中的妈祖神像请至笨港(今云林县北港镇)后,曾在一处古井下休息,就暂时将妈祖神像安置于古井上,不过后来当树壁和尚要动身离开时,妈祖神像却再也搬不动。后来经过掷筊请示,得知妈祖欲在此地建庙,而造就了今日的朝天宫。传说今朝天宫镇殿妈祖正下方,即为当年古井所在。 本庙享有全台之盛名,信徒无数,故地方士绅、大老或主政者到此参拜,是一种赢得民心的方式,故本庙有许多政要,甚至总督所献之匾额。日治时代,第一位到北港朝天宫参拜的台湾总督是佐久间左马太(1914年,大正三年),献匾「享于克诚」;另一位台湾总督石冢英藏,献匾「神恩浩荡」。石冢在位时正在建筑基隆港、高雄港及东线铁路,施工上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到妈祖庙祈求,工程果然顺利完成,因此他又到北港朝天宫答谢天恩。 在清朝道光年间,泉州府南安县的萧姓人士,被后人称作「萧孝子」,跟他的母亲一起从唐山来台湾找寻父亲,在渡海的过程中,母亲却被大浪冲走,到了台湾时,他同时得寻找父亲与母亲。这时他到了笨港的妈祖庙,向庙里的妈祖祈求能早日找到他的父母亲,他看到地上有一根粗的铁钉,于是他便向妈祖请求如果能找到他的父母,就让这根铁钉能钉入花岗岩之中,他徒手将铁钉往地上钉去,铁钉应声钉入坚硬的花岗石中。这个消息传遍了笨港,许多人纷纷帮他打听他的父母的下落。终于在麦寮找到了他的母亲,随后在鹿港找到了父亲。目前孝子钉就在北港朝天宫观音殿前面的石阶中央 「北港迎妈祖」即北港妈祖绕境活动,一年中共进行两次,一次于农历正月15日进行,另一次则为农历3月19日、20日的绕境活动,以后者规模较为盛大,每年农历3月19、20这两天,北港家家户户都会办桌请远方来的亲友共同享用美食;在庙口的绕境队伍出发后,北港街头鞭炮声四起,信徒即知道妈祖遶境的祭礼行列出巡了,沿路每户都会准备香案,水果和金炉恭迎圣驾,这在别处是很少见的。除此之外,尚有五光十色的艺阁游行,活动持续至农历3月23日妈祖生日当天。 北港朝天宫迎妈祖的信仰礼俗中,首先在2008年7月11日被云林县登录为「民俗及有关文物」,2011年4月21日受中华民国行政院文建会指定为国家重要民俗的「北港朝天宫迎妈祖」,同年北港妈祖绕境举办授证仪式,并由北港朝天宫董事长蔡咏锝代表保存团体受证。 为何北港目前以农历3月19、20这两天的迎妈祖最为盛大,其实过去曾以元宵节较盛大,乃经过日本时代的变革,才逐渐变成今日面貌。 在日治初期遶境规模较小的农历3月19日活动应承袭自清代北港妈祖至台南大天后宫作客,回銮后绕境祈安植福。在1915年北港朝天宫与台南大天后宫出现磨擦之后,导致两庙交流中断,仍维持农历3月19日规模较小的绕境活动。 而日治之前,推测北港朝天宫原有农历正月15日祭典。顺应这样的传统,1912年庙宇重修落成后举行建醮大祭,地方官员与仕绅体验到妈祖祭典对地方经济带来的效果,于1915年、1916年左右定下正月15日至17日举行三天绕境活动之惯例。这个活动随著地方经济的活络而逐年扩大,为今日留下当年制作的神轿、鼓亭、大旗等文化资产。 1930年代在移风易俗的大环境气氛下,正月15日三天的绕境活动先于1933年被缩短为两天。至1935年,决定将正月15日的活动变更到农历3月19日、20日两天,原正月15日则举行为期一天之小规模绕境,乃与今日北港朝天宫举行的绕境时间相同。至1938年,因战争爆发,再度缩小农历3月19日绕境活动仅留存一天。在战争结束前,应曾有一时停止妈祖绕境活动,直到战后才再逐渐恢复昔日妈祖绕境盛况。 关于1935年决定变更绕境时间的理由,报载说明乃基于元宵时天气仍然寒冷,各团体准备不及所致。若对照日人作息时序发现,变更到农历3月的理由或许与日本以阳历4月为年度起始的作息时间有密切关系。在台湾社会不断日本化的过程中,落在阳历4月中至5月初的农历3月19日因而取代落在2月中至3月初的上元庆典,成为北港朝天宫一年当中最主要的绕境庆典活动。 北港朝天宫与许多台湾早期妈祖庙一样由佛教临济宗僧侣建立,清朝时期禅宗僧侣不拘于佛寺常在一般民间信仰寺庙担任住持,甚至传法传徒。北港朝天宫的临济宗僧侣系统自开山住持树壁和尚开始共传17代,为台湾早期临济宗的重要传法地点,第九代住持顿超和尚(朝天宫第16代僧侣)逝世后,第17代僧侣松茂和尚早逝;松林和尚太年幼而请家人带回,自此朝天宫之临济宗法脉中止。但寺庙仍先后聘请同属临济宗法脉之台南竹溪寺及高雄元亨寺法师担任住持,而朝天宫之刈火、开光、三元法会、焰口施食亦由上述两佛寺派佛教法师主持至今。 顿超圆寂后,朝天宫自树壁和尚延续自顿超和尚的一脉系统中断,后入台南竹溪寺僧侣时代。 通霄镇白沙屯拱天宫每年的进香,是以徒步的方式,行脚至云林县北港朝天宫进香,来回约四百公里,至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只有启驾日、刈火日与回宫日是事先知道,每年不一定有几天,其路线全由妈祖指示銮轿前进,是全台最特殊的进香队伍。 北港义民庙、北港自来水厂、北港观光大桥、北港中山老街。 ",wiki_zh\AB\wiki_04 "恶魔果实 恶魔果实()是日本漫画《ONE PIECE》及改编作品中一种虚构果实,服用后会依不同的果实而对应获得不可思议的能力。 恶魔果实为《ONE PIECE》世界中的奇特果实,别称「海上恶魔的化身」,可以让食用者得到特殊能力,拥有恶魔果实的人普遍被叫作恶魔果实能力者(简称能力者)。一种果实有一种能力,一个人也只能吃一种果实。能力者发挥能力时,包括肉体都会跟著一起变化。 作为水果而言,其入口的味道可说令人相当难以忍受。只有吃下第一口果实的人才会得到该果实的能力,之后分食的人并不会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并不会有同一个果实产生出复数能力者的情况。 对于果实能力的应用因人而异,有的能力者甚至能透过果实能力统治一个国家。能力者并不局限于人类,可以是鱼人、巨人族、小人族、驯鹿等的生物、也有透过科技使物品吃下果实而得到能力的例子。 所有恶魔果实都是独一无二,在「同时期」没有能力相同的果实,只有能力相似的果实,例如「炸弹果实」和「爆爆果实」。除非能力者死亡,其曾经吃下的恶魔果实才会再度出现。目前猜测疑似能力者死亡后,会将附近的水果变成该能力者生前所食用的恶魔果实,例如蝾螈果实「六角恐龙形态」在能力者史麦利身亡后,借由摆在一旁的苹果获得重生。 恶魔果实在《ONE PIECE》世界中虽然有非常多的种类,但由于果实本身的数量非常稀少,所以黑市的价值大约可卖到数亿贝里。例如「四分五裂果实」可以卖到1亿贝里、「手术果实」甚至曾被海军喊价到50亿贝里。 而过去曾经出现的恶魔果实都被记录在名为《恶魔果实图鉴》的图鉴之中,里面有许多骇人听闻的果实图案以及能力说明。但其中所记载的果实数量和实际上的恶魔果实总数比起来的话,仍是有极大的差距。若是过去未曾出现过的恶魔果实被食用的话,能力者在得到能力的时候,就会知道此果实的名称了。 外型和一般常见的水果几乎一样,最大的特征是从外层的果皮到内层的果肉上都布满了「」的螺旋花纹。原作中恶魔果实登场时大多是「被食用的状态」,较少呈现「果实的状态」。 目前海军科学家Dr.贝卡帕库透过高科技让恶魔果实有各种不同的延伸作用,并广泛用于海军的武器上。如下表: 此外,多尼多尼·乔巴意外研发出能够打乱恶魔果实能力波长的凶药「蓝波球」,以此发现「人人果实」变形的新型态。 目前未知恶魔果实的生长地点在哪,也不知恶魔果实是如何收获的。原作也尚未出现过生长出恶魔果实的「树木」或是类似的植物,连树木或是植物是否存在都未知。 同种类能力的恶魔果实能力者间存在著上下关系的「高阶种」以及「低阶种」。目前原作判明中有以下四例。 其他也有些能力相似到让人怀疑是否为同种类能力,但规则会有不同的方向而有所区别。作者强调能力的强弱不等于实力的强弱。 曾在本作中展示觉醒后能力的人物有: 大部分的恶魔果实分属三个类别:超人系()、动物系()和自然系()。 古代种 幻兽种 人造恶魔果实()是人类透过科技制造出的恶魔果实仿制品,能产生类似真正恶魔果实的性能。不同于一般的恶魔果实的是,从果皮到果肉上并不是布满了「」的螺旋花纹,而是圆圈状花纹。人造动物系恶魔果实能力者变化的部位及形式毫无规则可循,还有部分情况是会显现出拥有独立思考甚至会反抗能力者的动物。此外,人造动物系恶魔果实不像真正的动物系恶魔果实那样完整提升能力者的身体能力,例如瞪羚人虽拥有瞪羚时速200公里的奔驰速度,但奔驰后却气喘如牛。 Dr.贝卡帕库曾尝试制造出人造恶魔果实,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后来其失败品被桃之助吃掉。庞克哈萨德篇里,前海军科学家凯萨·克劳恩利用过去Dr.贝卡帕库研究血统因子的资料制造出名为「SAD」的制作原料,近而加工研发出「人造恶魔果实 SMILE()」在多雷斯罗萨篇中,制造SMILE的工厂被佛朗基和顿达塔一族全数破坏,多佛朗明哥家族全部被逮捕后,SMILE的制造便完全停止。 指原作中有些能力者尚未表明果实名称和详细的能力介绍,明显确定有能力但没介绍果实名称的以※粗体字代表。由于无法判定果实名称,亦有可能不属于恶魔果实能力。 恶魔果实是该作品中一个很特殊的物品,与魔法不同之处在于魔法是无形的力量,而恶魔果实则是具体的发生在人物身上的能力。恶魔果实在作品中的定位与童话故事或奇幻小说的魔法差不多,皆能产生超现实的效果,甚至能够帮助角色达成目标。 动画乌龙派出所也有出现过恶魔果实,主角两津勘吉在钓鱼时海上飘来一颗哈密瓜,吃下肚后隔天就变成橡胶人。 2013年11月,日本7-Eleven推出了恶魔果实造型的面包。 ",wiki_zh\AB\wiki_04 "罗罗亚·索隆 罗罗亚·索隆()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所创作的少年漫画《ONE PIECE》中的虚构角色,是该作品的中的一位主要角色,是主角鲁夫的第一位伙伴,草帽海贼团的战斗员。他立志成为世界最强的剑士,他以双手持刀、嘴上再咬一把刀的三刀流战斗风格闻名,团员中第二号人物。 作为仅次于鲁夫的重要角色之一,他出现在《ONE PIECE》及其改编的大部分动画、电影、OVA及电子游戏中。 索隆是草帽海贼团的第2名成员,亦即是鲁夫最初的伙伴。原为狩猎海贼的赏金猎人,但在「斧手」蒙卡事件被鲁夫所救后,加入草帽海贼团。特征是一头绿色短发、左臂绑著深绿色头巾(全力战斗时会把它系在头上)、绿色肚兜和左耳的三只水滴状耳环,自第二部开始左眼多了一条伤痕。其流派是自创的「三刀流」,双手持刀之外,口中再咬着一把刀。目前的佩刀为「和道一文字」、「三代鬼彻」和「秋水」。 他贯彻自己的「武士道」,日复一日坚持严苛的身体训练,从而练就极为强韧的肉体和控制自如的筋力,臂力甚至强劲到能够将斩击「剑波化」。身为武士,索隆在战斗当中常身先士卒,受伤的频率也最高,有几次甚至承受著足以致人于死的重伤。不过嗜睡的索隆也认为「不管多重的伤只要睡觉就会好」,常以「锻炼身体时很不方便」为借口,不等伤势好转便迳自拆掉绷带。 由于是最初的伙伴,索隆与鲁夫的默契极佳,他极为信任鲁夫,无论何时都尊重身为船长的鲁夫的意见,会纠正鲁夫的错误,也有牺牲自己保护鲁夫的觉悟;相对的,他和后来加入海贼团的香吉士水火不容,两者经常吵架,随著冒险进展也和香吉士变成默契佳(但不喜和对方合作)的作战搭档。 酒量极好,喜欢喝酒,不过索隆声称「真正的剑士绝对不能将自己灌醉」。其最大的缺点是没有方向感,有时就算有他人指路或跟同伴走在一条路上,也会突然跑到其他地方去。 认为「背上的伤痕是剑士的耻辱」,与此同时,其会特别留意擅长使剑的高手并渴求和对方一较高下。虽然平时和香吉士不合,却和后者同样在面对女性对手的时候,如可让对手看清情势逃走不加阻拦,反之则在不杀死对方的情况下击败对手(如庞克哈萨特对上「雪女」莫内)。 由于幼年时期受到竞争对手兼儿时好友克伊娜的影响,索隆对于于罗格镇偶然邂逅且容貌与性格皆神似克伊娜的海军达丝琪抱有复杂观感,两者见面时也会经常拌嘴,然而在迫于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也会和对方联手作战对抗敌人的攻势。 作者于漫画单行本56卷的SBS专栏中提到性别转换后的索隆(女版)变成完全只有淑女气质,对白是「三刀流?咬著刀子牙齿会断掉啊!」(),尾田亦曾提到草帽海贼团如果是个大家族,那索隆就是家中的长男。喜欢的食物白饭和海兽肉(搭酒的食物),讨厌的食物是太甜的巧克力。索隆在罗宾印象中的花种代表为蓟。索隆一天睡眠时间为凌晨4点到早上7点(加上午睡的话),平日会趁著守船时刻小睡一下。 索隆自幼便在东海的西摩志基村拜耕四郎为师,并在其下的道场修习剑术。童年已经相当好战,擅长二刀流,年仅11岁就拥有足以击败成年人的实力;唯独对于比他年长两岁、耕四郎的女儿克伊娜却一-{胜}-难求,两人约定要向世界第一的剑士迈进,但翌日克伊娜却因摔倒而意外殒命。索隆向耕四郎请求得到克伊娜生前的佩刀「和道一文字」,许愿要完成和克伊娜一同许下的梦想,即成为世界第一剑士,让自己名号响彻云霄 ,于是索隆便向老师辞别,出发离开了故乡。之后索隆开始开发其日后代表性的三刀流剑术。 出海后的索隆以海贼猎人为业并闯出名号,但因得罪海军大佐的公子贝鲁梅伯而被拘捕,在受到鲁夫帮助后、索隆加入了草帽海贼团成为该团的第一个成员。在海上餐厅「巴拉蒂」索隆首次遭遇了原先出海的目标,也就是世界第一剑士「鹰眼」乔拉可尔·密佛格。索隆主动提出挑战但却惨败,此后发誓在击败「鹰眼」之前绝对不会再输。在阿拉巴斯坦篇击败达兹波尼斯后首次被悬赏,金额为6000万贝里。在司法岛篇与世界政府作对且击败卡古而攀升至1亿2,000万贝里。在恐怖三桅帆船篇、合力打倒该篇章主要敌人月光摩利亚后,又遭遇王下七武海「暴君」巴索罗缪·大熊,但海贼团成员皆已在先前的战斗当中气力放尽,索隆便和巴索罗缪·大熊做了交易,让所有人捡回了一命。 在夏波帝诸岛与伙伴分散后,索隆被大熊弹飞至克拉伊咖那岛,遇见先前的敌人「幽灵公主」培罗娜和「鹰眼」密佛格,便跪求「鹰眼」教导他剑术,「鹰眼」亦看出了索隆的诚意,决定让索隆伤势痊愈后展开剑术训练。 两年后,索隆在培罗娜的帮助下和伙伴于夏波帝诸岛会合。两年后的索隆头发略有变长,并且将头发向后梳,左眼多了条伤疤。第一个回到夏波帝诸岛,令香吉士感到相当惊讶,并戏称「重新出发后大海又会很不平静」。 千阳号下潜后到鱼人岛,当荷帝·琼斯进犯龙宫城时,挺身憋气与荷帝·琼斯展开决斗,仅用一招就砍中了荷帝·琼斯的腹部,又因为由于荷帝又吃了能量类固醇加上气量不足而被新鱼人海贼团所擒。成功脱困后跟随草帽海贼团前往鱼协和广场,和新鱼人海贼团的杀手剑士蓝藏展开激烈对决,轻易击败对方,一行人解决鱼人岛的危机。 在庞克哈萨特中成功救援被凯萨·克劳恩当作实验对象的孩童。得知鲁夫曾大意败给凯萨,直言斥责鲁夫。为了寻找锦卫门的儿子桃之助和援救饼干房的孩童,随即和同伴们再度闯进研究所,在遭逢莫内的猛烈攻势而陷入苦战之际,跟随斯摩格来到庞克哈萨特调查的达丝琪,再次抵达研究所深处和索隆会合加入战局,两者联手迎战莫内并成功打倒对方。 登上多雷斯罗萨本岛陆地,负责调查「SMILE」工厂的所在处并将其摧毁,众人在餐厅歇脚的期间,巧遇前来本岛调查却被一帮恶棍设局出千的海军新任上将「藤虎」一笑,目击鲁夫出面为藤虎打抱不平。之后偕同伙伴和多雷斯罗萨的利克一族、当地小人族顿达塔族、参与竞技场竞赛的选手们联手对抗多佛朗明哥旗下势力。多雷斯罗萨事件落幕后,其悬赏金亦增为3亿2,000万贝里。为此战役中悬赏金增加最多的海贼,悬赏增加2亿贝里。 随伙伴登陆佐乌,获知和之国、毛皮族、历史本文三者的关联,索隆、骗人布、罗宾、佛朗基偕同托拉法尔加·D·瓦特尔·罗与锦卫门等人前往和之国。按锦卫门的要求伪装成浪人「索隆十郎」,将画有光月家暗号的纸张暗中交给左脚踝刻了月亮印记的武士。因为随身携带的传说剑豪龙马的爱刀秋水,被觊觎秋水的和之国奉行借口短暂拘捕,但在识破对方的真凶身份和为夺回秋水而出手击败对方而引起骚动,搭船回到九里后出手拯救被凯多手下追捕的阿鹤,途中与同样抵达此地,想带著九里少女阿玉寻找医生的鲁夫重逢,而刚才的行动也引来了百兽海贼团台柱之一的霍金斯的追杀,因为顾虑到阿玉的病情,两人只能先逃往破落镇,与此同时同为台柱之一的霍尔德姆得知阿玉有能够驯服野兽的恶魔果实能力,并命其手下到破落镇将阿玉掳至隔壁博罗镇,鲁夫和索隆在破落镇茶馆女店员阿菊的带领下,驾著阿玉饲养的狛千代杀进博罗镇,在鲁夫击败台柱之一的霍尔德姆抢回阿玉后,三人让狛千代抢走百兽海贼团的粮食宝船,将宝船上所有的食物全数赠与破落镇的居民。 索隆的剑法是三刀流,以双手各持一把刀、嘴上咬第三把刀的架式战斗。不过他也能以一把刀或两把刀战斗,甚至是无刀流。在阿拉巴斯坦王国篇超越自身学会斩铁。在空岛篇后,他掌握了以剑波进行远程攻击的技巧。在司法岛篇则将气势及斗气宛如三头六臂的阿修罗进而产生实质的攻击。而在两年后他能够运用武装色霸气缠绕于剑上变成黑刀提升攻击力。 索隆目前的佩刀如下: 已毁损的刀: 在两年后,索隆已能使用武装色霸气和见闻色霸气。作者于询问专栏中说明索隆特别专精于两色中的武装色霸气。 索隆目前跟随以蒙其·D·鲁夫为首的伙伴同行,通称「草帽海贼团」,伙伴包括娜美、骗人布、宾什莫克·香吉士、多尼多尼·乔巴、妮可·罗宾、佛朗基、布鲁克、吉贝尔 ",wiki_zh\AB\wiki_04 "娜美 娜美()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所创作的少年漫画《ONE PIECE》中的虚构角色,是该作品的中的一位主要角色,是主角鲁夫的第2位伙伴,草帽海贼团的航海士。她是位懂得制图、精通气象和航海的小偷。娜美原本是恶龙的下属、后来摆脱了他的控制并加入主角鲁夫的旗下,成为草帽海贼团的成员。梦想是完成世界地图。 娜美(ナミ)的发音和日语的「海浪(なみ)」相同。角色脱胎自《ONE PIECE》的前身短篇漫画《Romance Dawn》里的角色安妮。 娜美是主角蒙其·D·鲁夫的第2位伙伴。初登场于橘子镇(动画版则是被亚尔丽塔抢劫的某艘客船),原海贼「恶龙海贼团」的测量士,因为鲁夫等人抵达娜美的故乡可可亚西村打败恶龙后,她才「正式加入」草帽海贼团。 娜美特征是橘色头发,和左肩的风车状刺青以及姣好的身材。初登场时蓄著短发,「大事件」结束两年后留著及腰长发。精通各种气象学和航海术的知识,是个能精确画出海图的天才,但与一般航海士不同,特殊的体质可以让她直接用身体感应到无前兆的旋风,擅长偷术、骗术、背叛、谈判及威胁、恐吓,头脑聪明又机灵,是鲁夫他们船上的司令塔。她能够准确绘制海图,技术水准胜过海军。和草帽海贼团的历险中,更是充分运用气象学与航海技术帮助伙伴度过危机。 表面上个性凶暴、自私、吝啬,其实内心非常温柔、为他人著想、大方,认为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性命,其次是金钱,虽然胆小,但在伙伴遇到生命危险时也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保护他们,尤其是别人用金钱威胁伙伴们的安全时,她立马就选择了伙伴。男性船员一旦做出无厘头的事,就会被她臭骂乃至于痛扁一顿,但和同样身为女性船员的妮可·罗宾则是相当要好。虽然不会使用霸气,却能将橡胶体质的鲁夫揍到鼻青脸肿,不过有时也会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温柔(尤其对小孩子特别好),而且被小孩赞美的话会变得很开心,十分害怕幽灵妖怪和恶心的虫类。 娜美有相当好的服装品味及千杯不醉的酒量,喜欢金钱和橘子,梦想是能画出全世界的航海图。受到养母贝尔梅尔为了保护她而丧生的经历影响,她对于幼年时期目击母亲遭人暗杀身亡的白星公主特别能感同身受。由于小时候的穷苦生活以及被恶龙胁迫的经历,形成了典型的拜金主义性格,只要是关于钱的事,性格就会转得特别快,为此担任海贼团的财务总管,负责分配每个人的零用钱与阻止船员们做出过度铺张浪费的行为。擅长家政类,会做一些家常菜,拿手料理为橘酱佐鸭胸肉但因为每次都要收不少费用,因此除非不得已,不然团员们很少要求她作饭,也会接受鲁夫的请求帮忙修复与保管他的草帽。 在剧情里,偶尔会做出不顾众人眼光当场更衣裸露的行为。是草帽海贼团中最具权威的女性,同时也是唯一会驾驶威霸的蓝海人。战斗时攻击力虽然不强,但靠著极高的智慧和机巧运用魔法天候棒来战胜对手,尾田亦曾提到草帽海贼团如果是个大家族,娜美就是家中的长女。最爱的食物是橘子和各种水果,但是不喜欢吃加工过的,例如橘子果干。娜美在罗宾印象中的花种代表为向日葵。娜美一天的睡眠时间为晚上11点到早上7点 娜美出生于东海的欧伊科特王国,1岁时和姊姊虹子成为战地孤儿一起被海军士兵贝尔梅尔收养,三人如同真正的母女般生活在可可亚西村,起初娜美以为自己是被父母遗弃在桥下,后经由阿健解释才得知了真相。自小展现出制图天份,被恶龙海贼团的首领恶龙看上,恶龙将贝尔梅尔杀死、统治了可可亚西村,并胁迫娜美为其制图。娜美向恶龙提出以制图来赚取报酬,并以一亿贝里买回可可亚西村,祈望自己能独力拯救村子。为赚取这笔款项,娜美开始了她偷抢海贼宝物的生活;并自称「专偷海贼宝物的小偷」。娜美在遇见草帽海贼团后,偷走了满载宝物的前进梅利号并回到可可亚西村,为了追回娜美和船只而来到可可亚西村的鲁夫等人在得知娜美的过去后决定与恶龙海贼团为敌。在击败恶龙海贼团后,娜美正式成为草帽海贼团的航海士。 在阿拉巴斯坦王国篇及司法岛篇,为了伙伴薇薇及罗宾分别与巴洛克华克的荆棘人Miss 双手指和CP9的肥皂人卡莉法奋战,虽然体术和果实能力上的不足让其落了下风,但最后凭借著机智及天候科学将两人击败。在夏波帝诸岛与伙伴分散的娜美来到利用科学研究天气的空岛国家「维萨利亚」,之后被住在岛上的气象学家哈雷达斯带回住处疗养。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待在当地学习气象学,并向哈雷达斯请教天候知识。 娜美初期的武器是普通的组合棍棒,在阿拉巴斯坦时首次使用由骗人布发明及制作的武器「天候棒」(),外观是蓝色的三截式长棍,能发出冷气泡、热气泡及电气泡。水之七岛篇经骗人布透过导入空岛的贝改良为「完全版天候棒」。「大事件」落幕后,娜美经过小空岛维萨利亚气象学者的指导,运用岛上科技改良为魔法天候棒,能发出黑球、突风剑、天侯卵。佐乌篇委托骗人布结合「POP GREEN」成长特性和佛朗基在外部加工,再度改良为进化版魔法天候棒,移除了过去的多截式结构,取而代之的是能随著细微力道变化伸缩自如的机能,同时组合了维萨利亚的全部科学装置,外观则从天蓝色变成橙色为底,手把部分为白色线条双头造型的魔法手杖,让娜美携带方便且挥舞顺手。 鬼魂岛篇尾声,娜美从翻滚海贼团船长暨四皇「BIG MOM」第23女罗拉手里,取得带有「BIG MOM」的灵魂之力,能制服「BIG MOM」创造的霍米兹的生命纸。圆蛋糕岛事件里被「BIG MOM」第3女亚蔓德取走部分生命纸后,娜美利用剩余的「BIG MOM」生命纸的力量,加上提供天候棒的雷云作为饲料,成功收服原属于夏洛特·玲玲的雷云霍米兹宙斯为己用。 娜美以自己的气象学知识,利用魔法天候棒引发一系列天气现象来进行战斗,可以制造出如豪雨、海市蜃楼、龙卷风、闪电等攻击。所使出的招式都以英语的气象名词来命名,如「」即英语的「雷电」,而「」即义大利语的「天气」。 娜美目前跟随以蒙其·D·鲁夫为首的伙伴同行,通称「草帽海贼团」,伙伴包括罗罗亚·索隆、骗人布、宾什莫克·香吉士、多尼多尼·乔巴、妮可·罗宾、佛朗基、布鲁克、吉贝尔 ",wiki_zh\AB\wiki_04 "骗人布 骗人布()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所创作的少年漫画《ONE PIECE》中的虚构角色,是该作品的中的一位主要角色。是主角鲁夫的第三位伙伴,草帽海贼团的狙击手。虽然他个性悲观懦弱,但他立志成为勇敢的海上战士,此外他也是个极具才能的发明家、画家和雕塑家。 骗人布是草帽海贼团第三位伙伴。初登场于西罗布村,原为村里的孩子团「骗人布海贼团」船长,他是「红发海贼团」狙击手耶稣布的儿子。 他的特征为遗传自母亲的长鼻子,黑色卷发以及略厚的嘴唇。由于他有著相当醒目的长鼻子,所以罗宾过去常以「长鼻子先生」称呼他,连和之国武士锦卫门也将其冠以「大妖怪天狗」的绰号。初期头戴狙击防风镜和浅啡色的头巾且体态略显消瘦,和伙伴分散的期间一度因为暴食导致体重暴增,后为了锻炼自己的实力而展开体能训练,因而成功瘦身和练就结实的身材,同时亦将原本的头巾换成渔夫帽和耳罩。 性格胆小且极端悲观,一遇到危险就想逃跑或者是掰一些奇怪病名,譬如「登陆那座岛就会死的病」等等,抵达新的地方容易感到不安感。从认识可雅以来经常捏造自己的「伟大事迹」,可雅是一笑置之,而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判断其真实性,虽然鲁夫与乔巴都相当相信他,乔巴也因此对骗人布非常崇拜,而鲁夫在与骗人布对决期间曾称自己能辨认出他的谎言。个性较为感性,水都篇和鲁夫的争执时曾因此一度失去理智。 平时经常钓鱼,鲁夫、乔巴、跑得快、布鲁克都曾加入,当粮食不足的时候就成为大家的希望,但有时鲁夫会连鱼饵也吃掉。随身携带装有各式小道具的包包,也备有所有的战斗用品,因为制作武器和道具上的需要,骗人布时常到超市去购买一些便宜的食材(例如鸡蛋),被香吉士暗中吐嘈是「家庭主妇」。擅于发明和改良物品,帮助娜美发明了她的专属武器「天候棒」,有时候还会帮佛朗基制作紧急设备,后期两者也会合作改良娜美的天候棒。在佛朗基加入草帽海贼团前,都是由他负担修补船只的工作。相当有艺术天份,草帽海贼团的旗帜图案就是他绘制的。和鲁夫与乔巴同样热爱变形机器。 他是草帽海贼团里败北次数最多的,跟强敌战斗常会陷入苦战而需要帮助,但是心中又充满著对勇敢的海上战士的憧憬和想像,而会尽力与敌人交战,并且以自己的方式战胜强敌。曾在空岛看到前进梅利号的化身「船之精灵(Klabautermann)」。虽然平日性格胆小及自作聪明,但在紧急时刻就会变得非常有用,而且他非常关心团员(尤其是鲁夫),在司法岛篇中停下与海军上校的战斗关注鲁夫的战斗,由于鲁夫不敌CP9的成员罗布·路基,迫使他拿下用于掩饰身份的面具扬言自己要亲自挑战罗布·路基,进而激励鲁夫的信心(虽然口里说并不是来看鲁夫的)。 虽然他给人「弱」的印象,但是草帽海贼团本身却被他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了许多次,例如在司法之岛篇拯救罗宾的过程中,因为有他精确的狙击能力,才能够将钥匙迅速的送到罗宾身边,以解开她手中的手铐;而在恐怖三桅帆船篇,海贼团内战力最强的3人对于培罗娜的幽灵消极攻势毫无办法,唯独因为他完全不受影响(骗人布当时曾表示「我本身就是一个悲观消极的人」),而直接避免了整团败北的命运,这些都是其他成员办不到的事情。多雷斯罗萨篇领悟见闻色霸气后,可以用肉眼观察到人体散发出来的气息,精确的侦测风向、风力大小、子弹偏移角度和移动方向,借此进行远距离攻击。 喜欢的岛屿是夏天的秋岛,作者尾田亦曾提到草帽海贼团如果是个大家族,骗人布就是家中的三男。最爱的食物是秋刀鱼,讨厌的食物则是香菇,他自称是因为曾经误食导致食物中毒,所以从小便不喜欢菇类。虽然草帽团的三餐是由香吉士打理,但是娜美、骗人布和罗宾偶尔也会做一些家常菜,骗人布擅长的料理是炸鱼薯条。骗人布在罗宾印象中的花种代表为-{雏菊}-。顺便一提,骗人布常常被看成运气背的「恶运男」,几乎所有的不幸事件都发生在他身上,如在可可亚西村被正好在附近的鱼人干部抓到、在司法岛事件中与索隆被手铐铐在一起并被当作刀子使用、多雷斯罗萨篇执行SOP作战计划时反被敌方干部将特制辣椒扔进嘴里,另有多次鼻梁受伤等。骗人布一天的睡眠时间为凌晨1点到早上8点。 骗人布的父亲是红发海贼团的狙击手耶稣布,骗人布的狙击天份就是遗传自他,耶稣布原先在东海与妻儿过著优游自在的生活,在骗人布两岁时,大海贼「红发」杰克得知了耶稣布的名号,亲自到东海邀请他成为海贼团的狙击手,耶稣布为此离开故乡和杰克一同出海,小时候的骗人布以父亲为荣,但他的母亲班吉娜却因此生了一场重病,骗人布为使母亲振作而天天高喊「海贼来了,爸爸回来了」,但最后依旧在等不到耶稣布归来的情况下过世。失去母亲的骗人布从此开始喜欢说谎,12岁在故乡成立小孩子的海贼团「骗人布海贼团」。 他意外发现了黑猫海贼团的阴谋并与鲁夫等人揭穿之,与黑猫海贼团的战斗结束后,「骗人布海贼团」解散,本想以勇敢海上战士的身分独自出海,后来在蒙其·D·鲁夫一句邀约下,加入草帽海贼团。在加入草帽海贼团后,他发挥其狙击才能和机智天性,多次用计让对手掉入圈套并将其击败。在听到娜美为自己实力不足所苦后,为她发明了武器「天候棒」。 在水之七岛篇时由于身上的巨款遭到佛朗基家族劫走,本想自行夺回却反遭痛殴,对自己无法保护修缮梅莉号的钱深感懊悔,同时对鲁夫想换船的决定感到愤怒,毅然退出草帽海贼团。在与鲁夫赌上前进梅莉号的对决中,初期由于深知鲁夫的战斗风格而占了上风、但之后仍不敌鲁夫的橡胶果实能力而战败。退出后、从香吉士口中得知罗宾牺牲自己被政府带走的事情,由于和鲁夫之间因为梅利号的问题几乎撕破脸,在拉不下脸道歉的情况下,于是戴上面具、披上斗篷化名为「狙击王」加入拯救罗宾的行列,并首次使用加入了「贝」制成的新武器巨型弹弓「兜」作战,以其破坏世界政府的旗帜,并在关键时刻从远距离将能解开手铐的钥匙投射到罗宾身旁。事件结束后,以「狙击王」身份被悬赏了3,000万贝里,在和鲁夫道歉后回归海贼团。 恐怖三桅帆船篇中与伙伴一起遇上「鬼魂公主」培罗娜,除了自己以外其他3人皆不敌其「悲观鬼魂」的攻势,他让其他3人先逃走,独自留下战斗,以骗术成功击败了培罗娜。 在夏波帝诸岛与伙伴分散的骗人布被送往波音列岛,受到当地诸多食人植物侵袭,幸得当地勇士海格拉斯援助。在获知鲁夫的消息后决定为了增强实力而展开训练,并且向海格拉斯请教有关波音列岛上的特殊植物「POP GREEN」的攻击性能。 两年后,骗人布于多雷斯罗萨事件对抗唐吉诃德家族干部砂糖,在过程中其见闻色霸气觉醒,成为协助草帽海贼团和当地竞赛选手及居民推翻唐吉诃德·多佛朗明哥的关键人物之一。而因为成功让砂糖失去战斗力、解放了所有玩具奴隶的功绩,让曾经被变成玩具的人尊称为「God骗人布」,并且被多佛朗明哥以5星级悬赏(相当5亿贝里),更在事件结束后,以此名义被悬赏2亿贝里。 跟著伙伴抵达象岛佐乌,得知毛皮族、和之国的光月一族、历史本文的关联和四皇海道驻扎和之国的消息,索隆、骗人布、罗宾、佛朗基偕同托拉法尔加·罗与锦卫门等人前往和之国。按锦卫门的要求伪装成卖蟾酥的商人「骗人巴」,将画有光月家暗号的纸张暗中交给左脚踝刻了月亮印记的武士。 骗人布没有恶魔果实能力,也没有能够硬碰硬的近身肉搏力量,然而使用弹弓的他拥有极为精准的长距离狙击技术,能结合各种道具和自己的机智来战胜对手。在空岛篇时,他用橡皮筋和当地居民换取了空岛的特产「贝」,进一步增加招式的变化度。经过波音列岛的特训,开始能够活用特殊植物「POP GREEN」进行攻击、设置陷阱、帮助同伴于特殊地点通行。 第二部中骗人布要对唐吉诃德家族干部砂糖发动长程狙击时,突然间觉醒了见闻色霸气,成为推翻多佛朗明哥的关键人物之一。 骗人布目前跟随以蒙其·D·鲁夫为首的伙伴同行,通称「草帽海贼团」,伙伴包括罗罗亚·索隆、娜美、宾什莫克·香吉士、多尼多尼·乔巴、妮可·罗宾、佛朗基、布鲁克、吉贝尔 ",wiki_zh\AB\wiki_04 "文斯莫克·香吉士 宾什莫克·香吉士()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所创作的少年漫画《ONE PIECE》中的虚构角色,是该作品的中的一位主要角色,是主角鲁夫的第4位伙伴,草帽海贼团的厨师。以独特的踢技战斗风格闻名,有著骑士道精神,热爱女性,是个「拥女主义者」的绅士。 作者尾田荣一郎在SBS询问专栏表示,香吉士是作品中少数有参考原型的人物,他是参照美国电影《落水狗》中史蒂夫·布西密的造型创作出来。 此外,最初设计香吉士这个人物时,作者本因他的漩涡状眉毛而将名字取作「鸣人」,但还没来得及让香吉士登场,「鸣人」就先成为1999年岸本齐史的人气漫画《火影忍者》主人公的名字,尾田只好打消此念头。 姓氏文斯莫克(Vinsmoke)的「Vin」为法语的葡萄酒,「Smoke」则是取自英语的烟。名字香吉士(Sanji)的字首发音等同日语的三()。 香吉士是草帽海贼团的第5名成员,亦即是蒙其·D·鲁夫的第4位伙伴;原海上餐厅巴拉蒂的副主厨,草帽海贼团的厨师。杰尔马66的王子,家族排行老四,是第三位儿子。 外貌特征是金发和胡渣,向上卷曲的眉毛和被浏海遮住的单眼。两年后的香吉士改变了头发分线的方式,上唇多了些许须渣,下颚的胡渣变成较整齐的胡须。爱吸烟,偶尔会同时抽两根烟。血型是极为稀有的S型RH阴性。遇到事情经常能冷静的分析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许多情节中为伙伴解难。香吉士精通各种料理,特别是海鲜,身为厨师的他对食材和料理的态度非常严谨,梦想是成为世界第一的厨师,加入草帽海贼团一同寻找全世界的海洋食材聚集的传说之海「ALL BLUE」(蔚蓝海域)。 他恪遵骑士道精神,热爱女性,是个「拥女主义者」,只要是女人都会极力保护,而且不论老少。作者尾田更在单行本55集中提到香吉士尤爱穿著中国旗袍的女人。称呼娜美时用「さん」,称呼妮可·罗宾时用「ちゃん」,他相当好色,因此女性便是他的弱点,此外、他厌恶气味奇怪的虫和人妖,以及除了自己的母亲和姊姊以外的原生家庭成员。擅长弹奏吉他。 小时曾阅读《恶魔果实图鉴》和《大骗子诺兰度》,得到「透明果实」并藉著果实能力偷窥女澡堂可谓他毕生梦想之一,却在「恐怖三桅帆船篇」梦想破裂,但后来得到杰尔马66的战斗服漆黑隐伏可以隐身。另外,他从第一部剧情就很希望能和人鱼同乐玩耍,因此对于「人鱼会排泄」的话题非常敏感,甚至会激动否认这件事。 最爱的食物是辣味海鲜义大利面,讨厌没营养的蒟蒻。尾田亦曾提到草帽海贼团如果是个大家族,香吉士就是家中的次男(不良少年)。香吉士在罗宾印象中的花种代表为翠雀。香吉士一天的睡眠时间为晚上12点到凌晨5点。 小时为海上餐厅「奥比特号」的见习厨师,一次遇上「红脚」哲普率厨师海贼团洗劫餐厅时遭遇风暴,两人流落荒岛上。哲普因为香吉士与自己一样有著找到ALL BLUE的梦想,不惜切断右腿拯救了香吉士,更将食物尽数让予他。香吉士因为哲普的牺牲而甘愿在他的海上餐厅「巴拉蒂」当副主厨。两人虽然不时拌嘴,但因为在荒岛的共同经历,即使哲普想把香吉士赶走好使他去寻找ALL BLUE,他都坚持留下帮助哲普,同时在哲普身上学得足技。 某天海军总部上尉「铁拳」芬布迪遇到航行中的鲁夫等人,芬布迪并令部下攻击前进梅利号,鲁夫因反弹了射出的大炮,毁坏了「红脚」哲普的屋子而要在海上餐厅「巴拉蒂」打杂赔偿,就在此遇上了懂得打斗并精于厨艺的战斗厨师。而在此时芬布迪正好带著女友沐蒂来到海上餐厅用餐。喜爱美女的香吉士却因为向沐蒂说明酒的真正由来而引来芬布迪不满,在送来的汤中放入苍蝇且借机出拳打香吉士,但终究被香吉士以一招打败。 善良的香吉士遇上从芬布迪手上逃脱、伤痕累累的「鬼人阿修罗」阿金,即使知道阿金是克利克海贼团的战斗员,仍给他饭吃之余也不收钱,阿金因受到香吉士的礼遇而告诉首领「提督」克利克,但克利克却出卖阿金,想将海上餐厅占为己有。香吉士只好跟阿金来一场打斗,当香吉士将被阿金所击败时,阿金因想起香吉士的礼遇和接济而无法下手杀害香吉士,且在克利克使出秘密武器毒弹时将防毒面具给了香吉士。当鲁夫打败了首领克利克,完结这场战斗后,香吉士便跪谢「红脚」哲普和海上餐厅的厨师们,离开海上餐厅,加入草帽海贼团开始自己「寻找All Blue」的梦想。 在多次的遇到危急关头中,香吉士会运用他灵活的脑筋,将形势扭转并带领草帽海贼团逃出生天。在小花园时,他无意间发现Mr.3制作的蜡烛小屋,不仅击败了巴洛克华克派来的「不吉利双人组」,还接到克洛克达尔用电话虫传来的讯息,冒称自己是Mr.3且与其通讯,并且将有关克洛克达尔的讯息告诉伙伴。还同时取得了往阿拉巴斯坦王国的永久指针,避免了草帽海贼团必须留在小花园1年的命运(记录需要在小花园1年才能累积满)。 在空岛篇时,暗中破坏艾涅尔的方舟,造成方舟的飞行速度降低了一段时间。在水之七岛篇,当鲁夫与骗人布为了梅利号汰换一事起争执时,香吉士阻止鲁夫将「给我退出海贼团」说出口。在司法岛篇,在因「非常召集」征召而来的海军舰队开始砲击草帽海贼团时,香吉士及时关闭了「正义之门」,所产生的涡流困住了海军舰队,让大伙儿顺利逃出司法岛。 在夏波帝诸岛与伙伴分散的香吉士掉落到伟大航道上的桃色岛人妖国「卡玛帕卡」,被大量人妖追逐,忙于逃亡的他认为自己正身处地狱之中,最后因被影响而自己也变成人妖。他遇见刚从推进城回归的「人妖王」艾波利欧·伊娃柯夫,又品尝了卡玛帕卡特有的「进攻料理」,得知可借由料理帮助身体构建的方式。为习得「99之活力菜单」与增强自身实力,决定接受「人妖王」提出的条件,挑战99个精于人妖拳法的师父。 两年后,索隆和伙伴于夏波帝诸岛会合并前往鱼人岛,香吉士曾因兴奋而喷出大量鼻血导致昏迷,碍于鱼人岛对捐血的法律及香吉士本身的稀有血型,他曾一度陷入危机。一行人解决鱼人岛的危机后,成功救援在庞克哈萨特被凯萨·克劳恩当作实验对象的孩童。 在鲁夫等人于多雷斯罗萨篇击倒唐吉诃德·多佛朗明哥后,香吉士的悬赏金增加至1亿7,700万贝里,通缉单上的肖像亦改成照片,且标示为「必须活捉(ONLY ALIVE)」,这使得香吉士成为已知剧中唯一一位需要被活捉的人。这个理由随后于鲁夫等人与「BIG MOM」对峙时说明:香吉士出自杀手名家「宾什莫克」家族,他与其手足是透过「血统因子」所培育的(这同时解释了其血型稀有的缘故),但由于香吉士没有展现出杀手资质、被视为家族之耻,因而透过姊姊蕾玖帮助逃离家族并成为厨师学徒。香吉士的过去成为他的阻碍,他被迫与「BIG MOM」的女儿布琳联姻,这使得草帽海贼团必须与「BIG MOM」和宾什莫克家族为敌。经过几度波折,香吉士发现「BIG MOM」和宾什莫克家族联姻背后的阴谋,和鲁夫等人会合,表示自己虽厌恶自己的家族,仍希望解救家族成员免于落入「BIG MOM」的阴谋,决定偕同草帽海贼团与归顺「BIG MOM」旗下的火战车海贼团船长卡波涅·培基联手对抗「BIG MOM」。为了制止「贪吃症」发作的「BIG MOM」摧毁万国,偕同「BIG MOM」的女儿雪纺与普琳制作特制蛋糕,委托培基负责引开「BIG MOM」与运送蛋糕。事件过后香吉士以全名「宾什莫克·香吉士」和恢复标示为「无论生死状态」受悬赏,悬赏金增加至3亿3,000万贝里,对于自己的兄弟擅自扔给他杰尔马66的科技战斗服与因为和原生家族的关连提升悬赏额颇有微词,并表示想扔掉战斗服,但被其他船员制止。 和之国篇偕同鲁夫等人和光月一族潜入和之国。按锦卫门的要求伪装成荞麦面摊贩「香五郎」,利用做料理来聚集武士。却因为对前来找麻烦「狂死郎一家」出手,遭遇奎因派遣的刺客追杀。 香吉士目前跟随以蒙其·D·鲁夫为首的伙伴同行,通称「草帽海贼团」,伙伴包括罗罗亚·索隆、娜美、骗人布、多尼多尼·乔巴、妮可·罗宾、佛朗基、布鲁克、吉贝尔 由2013年12月3日漫画第730话香吉士一行人(娜美、乔巴、布鲁克)前往佐乌后,直到2015年7月30日漫画第795话才再次出场,相隔整整603日共65话,可谓漫画界中消失时间最长的主角们,造成极大回响。而由于香吉士曾说过自己曾经的梦想是吃隐形果实,因此受到读者戏谑「香吉士终于可以实现梦想了」。 ",wiki_zh\AB\wiki_04 "多尼多尼·乔巴 多尼多尼·乔巴()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所创作的少年漫画《ONE PIECE》中的虚构角色,是该作品的中的一位主要角色,是主角蒙其·D·鲁夫的第5位伙伴,草帽海贼团的船医。他是一只有蓝鼻子的驯鹿医生,因为吃下的「人人果实」让他得到了能变成兽人的特殊能力,梦想是透过学习医术而让自己成为万灵药。 乔巴是草帽海贼团的第5位伙伴,是一只驯鹿。特征是蓝色的鼻子以及Dr.西尔尔克生前送给他的一顶画有「X」标记的粉红色帽子。为目前草帽海贼团当中唯一出生地位于伟大航路的船员。不怕冷但很怕热,喜欢的岛屿是春天的冬岛。十分受到妮可·罗宾喜爱,是草帽海贼团年龄最小的成员。人兽型的姿态下,则是伙伴中身材最矮小的成员。乔巴身为野生驯鹿时本来没有名字,「乔巴」是他的恩人Dr.西尔尔克给他命名的,意思是他有一对连树木都可以轻松砍倒的角。 以驯鹿的姿态吃下动物系「人人果实」()的能力者,因为果实能力的缘故,可以理解人类语言、也变成杂食性动物,他仍旧具有动物的敏锐嗅觉,也懂得动物语言,因此可以替动物翻译。在人兽型姿态常被别人当成会说话的狸猫。个性胆小,一旦自身有危险就会躲起来,但躲藏的方向会相反。对女性的人类没有性方面的欲望。但对鹿型美女依然会兴奋。虽然身为海贼,但也坚持医生的立场,总是给予每个经手的病人确实的治疗,也因此痛恨将人命玩弄于股掌间的行为。有时能够利用自己丰富的医疗学识,为伙伴开启胜利之路,随著冒险的持续,也渐渐的培养出海贼为信念而战的胆识。乔巴一天的睡眠时间为晚上9点到早上7点(加上午睡的话)。最爱的食物是甜食,尤其是棉花糖和巧克力,讨厌所有辛辣的食物。 他的悬赏金是整个草帽海贼团乃至于整个《ONE PIECE》作品中最低的,因为被认为只是吉祥物而没有危险性。 出生于磁鼓岛的乔巴因为本身的蓝鼻子而备受同类排挤,在误食「人人果实」而让牠变成人类后更被鹿群赶走,因暴风雪而重伤的他遇见庸医Dr.西尔尔克,西尔尔克治疗他并将他视如己出,和西尔尔克医生的相遇,让乔巴第一次感受到温暖。一年后西尔尔克发现自己罹患绝症,时日无多,为了不让乔巴担心,于是忍痛将他赶走。在西尔尔克自尽后,乔巴继承了他的遗志,立志成为能够医治所有疾病的万能药,并向Dr.古蕾娃学习医术。当草帽海贼团为治愈患病的娜美而来到磁鼓岛后,和娜美谈天的乔巴流露出对海贼的憧憬,娜美因此邀请他以医生的身份加入。乔巴加入草帽海贼团的故事被制作成剧场版《乔巴身世之谜 :冬季绽放、奇迹的樱花》。 司法岛事件里和草帽海贼团合作搭救被世界政府带走的罗宾,但因无人目击其发动怪物化型态而被悬赏50贝里。之后在夏波地诸岛被巴索罗穆·大熊用果实能力弹飞至由巨型鸟类统治当地居民的南海岛国托里诺王国,利用自己擅于和动物沟通的能力,化解当地居民和统治岛屿的巨鸟的冲突,为增强实力成为伙伴的得力助手,遂留在当地两年研读修习医疗和药草的知识。 两年后,乔巴和失散的伙伴在夏波帝诸岛重逢再出发,前往鱼人岛冒险,众人经过一番努力,成功解除鱼人岛的反人类势力威胁。其于庞克哈萨特事件和海军先后帮助受困实验所的孩童逃出凯撒·克劳恩的掌控。 庞克哈萨特事件里,一直想医好被凯撒实验的小孩们,之后还误会罗要杀小孩们,但其实罗只是在帮他们分离毒素,多雷斯罗萨事件,乔巴的悬赏额提升至100贝里,和伙伴为躲避BIG MOM海贼团的追击而登陆佐乌,协助治疗被四皇海道部下「旱祸」Jack使用凯萨化学毒气重创的毛皮族人。草帽海贼团为对抗「BIG MOM」夏洛特·莉莉兼带回因为家庭利益被迫和「BIG MOM」第35个女儿夏洛特·普琳联姻的香吉士时,和伙伴及同行毛皮族人凯洛特行动期间智取战胜「BIG MOM」第8个女儿夏洛特·布璃叡,利用其果实能力为草帽海贼团策划战略。后来众人准备逃离万国托特兰,「BIG MOM」听信长子裴洛斯培勒的谎言,为夺取结婚蛋糕而袭击千阳号时,乔巴为了和娜美、布鲁克、吉贝尔、凯洛特保护千阳号,遭「BIG MOM」与后者制造的欢乐友人「普罗米修斯」重创受伤。 乔巴是动物系「人人果实」能力者,这种果实由人吃只会变成旱鸭子,由人类以外的动物吃下后,能力者会获得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此果实和所有动物系果实一样有3种型态的变化,后来在乔巴花了5年时间进行研究,开发了名为的药物,让型态变化的种类增加为「重量强化(人型)、腕力强化、跳跃强化、头脑强化(人兽型)、毛皮强化、角强化、脚力强化(兽型)」7种变化。不过蓝波球能够持续的效力只有3分钟。而且「蓝波球」本身属于剧烈药物,若在6小时内服用第2颗时,则会使变形的规律完全乱掉,无法控制变形波长,若服用第3颗时,会失去意识,恶魔果实会开始暴走,让乔巴变成一个巨型「怪物」。虽然拥有强大无比的破坏力,但因为无法控制力量,生命力会急速下降,若不赶紧使恶魔果实无力化或停止他的行动,将会有生命的危险。 在第二部剧情中,乔巴已经能够不仰赖蓝波球发动各式型态变化(同时新增以功夫武术为特长的「柔术强化」型态)。原本在6小时内一口气服用3颗「蓝波球」发动暴走的状态「怪物强化」,现在乔巴只需要一颗蓝波球就能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自由控制该型态,而处于此状态的乔巴其声线在动画中会变得低沉且粗犷。有效时间同样只能维持3分钟,之后亦会有2到3个小时的时间无法移动。 乔巴目前跟随以蒙其·D·鲁夫为首的伙伴同行,通称「草帽海贼团」,伙伴包括罗罗亚·索隆、娜美、骗人布、宾什莫克·香吉士、妮可·罗宾、佛朗基、布鲁克、吉贝尔 ",wiki_zh\AB\wiki_04 "妮可·罗宾 妮可·罗宾 ()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所创作的少年漫画《ONE PIECE》中的虚构角色,是该作品的中的一位主要角色,是主角蒙其·D·鲁夫的第6位伙伴,草帽海贼团的考古学家。罗宾是考古学之岛「欧哈拉」的遗孤。她的梦想是透过找到散落在《ONE PIECE》世界中一种被称为历史本文的文献,以查明被消除的历史。 作品中不少女性角色都以鸟名作名字,罗宾()的英文意思则为知更鸟。 妮可·罗宾是草帽海贼团第6位伙伴。原地下暗杀组织巴洛克华克的副社长兼最高司令官,代号为「Miss All Sunday」,阿拉巴斯坦王国公主纳菲鲁塔莉·薇薇充当间谍的期间也是透过她的间接帮助,才得以进入巴洛克华克。阿拉巴斯坦王国篇后段因为不愿透漏古代兵器一事,惨遭克洛克达尔攻击重伤但是没死,后来自杀不成反被鲁夫所救,在巴洛克华克解散后加入草帽海贼团。 罗宾特征是黑色长发,第一部剧情拥有偏小麦色的肌肤,第二部则变回白皙(原作漫画则原本就是白皙肌肤)。其容貌遗传自母亲妮可·欧尔比雅,是个美人。是「花花果实」()能力者,也是海贼团里唯一一个女性的果实能力者。出身考古学家系,擅长考古学及暗杀,学识渊博,极度重视任何遗留的历史相关事物。目标是找到真正的历史本文,以及解开空白的100年历史,并且绝不饶恕践踏历史文物的人。 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常会联想一些不吉利的事物,甚至提出恐怖的发言(如:分尸、被掐死)。曾提议将还未有名字的千阳号取名叫「黑暗号」,笑著对别人说:「我喜欢刺激的冒险」,罗罗亚·索隆也因此给她取了「黑暗女」的绰号。可以冷静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有时也会做出令所有人讶异的举止。对于世界政府、海贼、航海都知道得很详细,有时会去偷听岛上居民所谈论的话,也因此常替海贼团收集到不少重要情报。不相信没有科学根据的事物,例如占卜。 过去被世界政府称之为「恶魔一族」,全族惨遭歼灭的考古学岛「欧哈拉」的幸存者,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让「古代兵器」复活的人。世界政府生怕空白的100年被揭开,因此把自己破坏欧哈拉的行为全部栽赃给她。幼时痛恨世界政府无差别的杀人行径,加上遭到贪得无厌的人的出卖,罗宾变得冷酷无情。在加入草帽海贼团后,开始有了改变。后期甚至将伙伴们的性命看的比全世界人的性命还要重要,也在无数的冒险中慢慢了解到自己活著的意义和使命。 小时候在故乡遇到的巨人族之男萨乌罗,名字中间有一个「D」字,为此对鲁夫他们这些拥有「D之意志」的人们抱持著极大的好奇心。对鲁夫有著极高的忠诚心,绝对支持他所做出的决定,然而当鲁夫做出重要决策的时候,也会适时提醒对方需要考量的风险。相当喜欢动物和可爱的东西,包括成员之一的乔巴,是个超级乔巴控,出门身上总是会携带乔巴最喜欢的甜食,在佛朗基被罗用能力交换人格时,对佛朗基用乔巴身体摆出很猥亵的表情感到相当不爽并出言警告,面对丑萌的事物会在内心直呼「好可爱」甚至脸红(例如勘十郎糟糕的升龙画)。运动神经超群(游泳例外)、也很会玩打牌、西洋棋等游戏,曾和乔巴玩牌结果69连胜,也因为这样她时常很容易就和别人打成一片。 由于喜欢花的缘故,罗宾还会用花来表达对别人与自己的评断印象,千阳号也特别为她设置了花圃。在第二部剧情练成即兴素描的特技,连佛朗基都赞叹她的画工很高超。她喜欢的岛屿是秋天的春岛,认为这是适合慢慢看书的季节。虽然草帽团的三餐是由香吉士打理,但是娜美、骗人布和罗宾偶尔也会做一些家常菜,罗宾擅长的料理是煮物类和西班牙海鲜饭。 作者尾田曾应读者要求画出性别转换后的草帽海贼团,男版的罗宾是一个有著凶恶脸孔的肌肉男,名言是「真是过份!」();他亦曾提到,如果草帽海贼团是一家人,罗宾就是家中的母亲。罗宾的声优山口由里子在自己印象中的花种中,罗宾的代表为卡萨布兰卡(天香百合和香华丽百合的混合品种之一)。罗宾一天的睡眠时间为晚上11点到早上6点。喜欢的食物是三明治、能搭配咖啡的食物、不会过甜的蛋糕,讨厌吞不下去的口香糖。 罗宾出生在西海著名的考古学圣地「欧哈拉」。父亲早死;母亲则是世界政府追捕的通缉犯。罗宾的童年非常孤独,更因为拥有「花花果实」能力,使她受到排挤和欺负。后来跟著愿意接纳她的克洛巴博士和欧哈拉学者们一起学习考古学,罗宾8岁时参加「博士考试」,并以满分的成绩成为考古学家。但由于世界政府不愿意800年前的某个历史真相被欧哈拉学者解读,便将欧哈拉摧毁并以「破坏6艘海军战舰」的罪名为理由来栽赃她,将8岁的罗宾高额悬赏。之后20年间罗宾四处逃难,在24岁时被时任「王下七武海」之一「[[克洛克达尔|「Mr. 0」克洛克达尔]挖角而加入成为[[巴洛克华克]]的要员。 初登场时罗宾当时以敌人的身份与鲁夫等人对立,[[阿拉巴斯坦王国]]事件后期克洛克达尔要求其解读地下葬祭殿记载古代兵器「冥王」的历史本文石碑时,罗宾因为不愿向克洛克达尔透露实情,遭后者配戴附有剧毒的臂钩杀成重伤不支倒地。克洛克达尔被击败后,鲁夫救出本欲寻短的罗宾与身受重伤的阿拉巴斯坦国王寇布拉,罗宾因为无处可去便加入草帽海贼团。 众人于空岛冒险期间,罗宾发现一座记载古代兵器「海皇」所在位置的历史本文 在[[水之七岛]]时,与[[世界政府直属秘密间谍机关#CP9|CP9]]成员相遇,并做了为保住伙伴性命而将自己送给了[[世界政府 (ONE PIECE)|世界政府]]的承诺。知道真相后的鲁夫立刻带著伙伴攻进囚禁罗宾的司法岛,正式向世界政府宣战并救出罗宾。在那之后、罗宾开始会直接称呼伙伴的名字而非以职称称呼,是司法岛事件后对伙伴敞开心房的证明。 在夏波帝诸岛与伙伴分散后,来到[[革命军 (ONE PIECE)#革命军|革命军]]大本营巴尔迪可。罗宾认为跟从革命军投身世界洪流,或许能令自己变得更强,同时她也表示,这是头一次有著希望让自己变强的心愿。 [[File:两年后妮可·罗宾的悬赏单.jpg|thumb|150px|right|悬赏单]] 罗宾是超人系「[[ONE PIECE用语列表#恶魔果实|花花果实]]」能力者,能力是从不同的地方,宛如开花般长出手、脚或身体各部位。 运用在偷袭方面相当具有效果,但是面对自然系的能力者以及软体动物无效;以及用眼开花和耳开花进行一定距离的侦查和搜集情报。 攻击的方式是以手开花为主,将敌人束缚、扭曲、对折、反凹、打击等多种手段。从高空坠落的话可以开出「幻之翼」减缓下降,但只能维持大约5秒的时间。花开的肢体分身遭到攻击时,本体也会受到伤害,超过有效距离便无法制造肢体分身。两年后不但能在海中短暂使用能力,而且可制造出成千上万的手脚,甚至还能制造实体分身,但若距离太远的话只能开出半身。。 攻击招式数字名称是[[西班牙语]],「」(悬吊)是[[英语]],「」(花开)则是[[法语]]「花fleur」的意思。当罗宾使用能力的时候,经常习惯将双手交叉横置在胸前,周围会有名为「飘飘花」(フワッフラワー)的花瓣在飞舞,凸显罗宾招式的华丽度。 妮可罗宾目前跟随以[[蒙其·D·鲁夫]]为首的伙伴同行,通称「[[ONE PIECE海贼列表#草帽海贼团|草帽海贼团]]」,伙伴包括[[罗罗亚·索隆]]、[[娜美]]、[[骗人布]]、[[宾什莫克·香吉士]]、[[多尼多尼·乔巴]]、[[佛朗基]]、[[布鲁克 (ONE PIECE)|布鲁克]]、[[吉贝尔]] [[Category:草帽海贼团]] [[Category:虚构女性动漫角色]] [[Category:虚构考古学家]] [[Category:虚构被收养者]] [[Category:虚构孤儿]] [[ca:Llista de personatges de One Piece#Nico Robin]]",wiki_zh\AB\wiki_04 "浊水溪 浊水溪,古称螺溪,下游段称为西螺溪,是位于台湾中部,属于中央管河川,全长约186.6公里,是台湾最长的河川。流域面积达3,156.90平方公里,计划洪水量为每秒24,000立方公尺,流域面积与河口百年洪峰流量皆仅略次于高屏溪。 浊水溪名字是因其溪水夹带大量泥沙,长年混浊,因而得名。上游之山地集水区年降水量达2000~3000毫米,且所经地层多属易受侵蚀的板岩、页岩、砂岩,故含沙量高,尤以万大溪、丹大溪为最高。 浊水溪流经彰化、云林、南投、嘉义,共计流经4县市21乡镇,又为彰化县、云林县两县界河。 清雍正元年(1723年),台湾由原本的一府三县,增设彰化县,浊水溪下游有更多人口迁居,并由浊水溪和乌溪的下游往上-{游}-方向开垦。清人施世榜在二水附近兴建水圳,灌溉二水和鹿港的农地,称为施厝圳或八堡圳,后有建有八堡二圳,即是二水地名的由来。惟有另说认为,二水旧称「二八水」与浊水溪与清水溪两条水有关,因为二水位居浊水溪出山口的北岸,此地正是这两条溪流的汇合处,由于东方来的浊水溪及南方来的清水溪以倒「八」字形「合港」(「合」音kap),故称为二八水。 施钰于1848年所刊行之《台湾别录》中,提到关于浊水溪的内容: 从有文献记载开始,浊水溪就不断大幅摆动,下-{游}-河道的屡次改变,使得流域内的住民身家性命受到严重威胁,造成人群迁移和聚落变迁。在两岸堤防兴建以前,浊水溪河水漫流河道并常改道,水患频仍。往昔浊水溪出了山区行至二水、林内附近后,南北摆荡,分成四股水路,即最北侧的旧浊水溪、现在本流的西螺溪、新虎尾溪和北港溪上游虎尾溪。1880年(清光绪6年)7月时,浊水溪下游地区发生重大洪水灾害,灾后清廷于北岸兴建鼻子头堤防约1,000公尺及下水埔堤防约2,240公尺以堵截洪水进入旧浊水溪,但1898年(光绪24年)发生「戊戌大水灾」,造成浊水溪支流清水溪上游草岭潭溃决,流路北移,洪水排入旧浊水溪,旧浊水溪成为浊水溪下游的主流。 浊水溪的治理于日治时期的1911年即已开始,浊水溪平原发生大洪水后,日人成立「浊水溪治水工事事务所」,分三期进行浊水溪整治工作,纵贯线通车后,为了保护纵贯铁路,在二水台铁浊水溪铁路桥上下游两岸兴建下水埔、新虎尾、林内等堤防,将原来巨幅摆荡的河道截堵成现在的浊水溪样貌。战后台湾省政府持续办理浊水溪治理规划,在浊水溪左右岸兴建防洪设施各达81公里长,而清水溪、加走寮溪、东埔蚋溪、陈有兰溪、郡坑溪、南清水沟溪、水里溪等支流左右岸亦各有31、38公里长的防洪设施。1920年堤防筑起之后,早已开垦饱和的浊水溪平原,出现广大的河川浮覆地,日本殖民政府一方面将之建设为官营移民村执行移民政策,另一方面则鼓励私人农场的经营。浊水溪河川新生地的开发则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从1932年到1945年,主要在当时的北斗郡境内(包括今天的北斗镇、溪州乡、埤头乡、二林镇、芳苑乡的一部份),第二期从太平洋战争末期一直持续到战后今天,开发的河川地往上延伸到浊水溪出山口一带,亦即彰化县二水乡为主的区域。 浊水溪流域地形东高西低,坡度由西向东递增。东以中央山脉为界,分水岭有能高山、大石公山、丹大山、马博拉斯山等,南以玉山为界。浊水溪主流发源于合欢山主峰与东峰间,即武岭附近、标高3,220公尺的「佐久间鞍部」,流到庐山附近与塔罗湾溪汇合后继续往西南流,经雾社后转向南流,于万大附近汇入万大溪,随后再汇入丹大溪及其支流郡大溪,自此河流转向西流,并于水里汇入陈有兰溪、水里溪后,于集集纳南清水沟溪、于竹山附近纳东埔蚋溪及清水溪等,而后再流入彰云平原;溪水再续往西流,经二水、西螺后,于彰化县大城乡的下海墘村与云林县麦寮乡许厝寮之间注入台湾海峡。浊水溪流域地形变化大,山区雨量多而平原少,年雨量由山区的4000mm向西部沿海的1500mm递减,差异甚大,降雨的时间分布亦极不均匀,每年五月至十月为丰水期,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5%,而枯水期则仅占25%,丰枯差异大。 浊水溪因含沙量大而得名,最高的含沙量记录,是淡水河的10倍,高屏溪的15倍,旱季缺水,无航运之利。依照环保署所订水质标之水中悬浮固体(砂)应为25ppm(百万分之25),而1996年(民国85年)8月1日贺伯台风侵袭期间,自强大桥测值为67,300ppm,高出标准将近三千倍。 浊水溪主流上游名为雾社溪,发源于合欢主峰与合欢山东峰间的武岭南侧,源头标高2880公尺。流至春阳东纳塔罗湾溪,续流至万大和万大溪汇流后,始称浊水溪。浊水溪上游大致成闭塞曲流,高峰错综、河谷深邃,其间大断崖及大崩塌地甚多,地形崎岖而险峻。上游与各支流的会合点,常见明显的迂回流路,是该溪上游部分地形特征之一。 浊水溪由雾社水库以下经万大、曲冰至武界,河谷较为宽广,平缓的河阶地上,是布农族「卓社群」耕种、狩猎、及文化活动地区,现称为法治村的武界部落,即是一个浊水溪贯穿而过的典型布农族卓社群聚落;曲冰风景如画,有峡谷、松林、清溪,当地原住民称为「姊妹原」。 上游地势起伏,河道多成万大水纵谷,高山林立;落差大,雨量多,陡峻复杂的地形造就了寒带、温带、亚热带等不同气候带及丰富林相,并由于景观壮丽优美,北边雾社溪上游的合欢山群峰及奇莱山等已划入太鲁阁国家公园,南边陈有兰溪上游的玉山群峰及大水窟山、秀姑峦山、八通关山等则亦划入玉山国家公园。此外,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于主流及其支流水里溪兴建有万大、万松、大观一厂、二厂、明潭、巨工等发电厂,还有头社水库、雾社水库、武界坝及日月潭水库,均供水力发电之用。林内乡以下之河水,则用于灌溉。 在水里龙神桥附近与陈有兰溪汇流,为上游段、中游段分界线,经集集拦河堰(林尾隘口),在二水鼻仔头、林内触口为界,中游段在此结束,流出八卦台地与触口台地之间山口,便流入下游段。 中游段浊水溪水流平坦辽阔,自上往下河谷渐行开敞,以河阶地形及台地为主,在清水溪与浊水溪的合流处,主要有平顶埔台地及竹山河阶群;在浊水溪支流东埔蚋溪的两岸,流经鹿谷乡形成发达的河阶地形,统称为鹿谷河阶。在鹿谷河阶的东方有大水窟台地,台地由砂砾层所形成,是浊水溪中游的主要地形之一。中游北岸属埔里板岩山地、集集山脉、南投丘陵及八卦台地等;南岸属玉山山块、凤凰山山脉及竹山丘陵等。 浊水溪下游自二水以下为浊水溪冲积平原,平原北半部属彰化县,南边则属云林县,均由浊水溪冲积而成,最后在彰化县大城乡下海墘村与云林县麦寮乡许厝寮流入台湾海峡。昔日浊水溪经常河流改道,北流至鹿港,南流至北港,形成浊水溪的泛滥平原。现今主流河幅广达2~4公里,河道宽广,水流平缓,自东而西,将台湾西部分为南北两半。浊水溪冲积扇以鼻子头隘口为扇顶,向西形成冲积扇,北起大肚溪以南的洋仔厝溪,南至北港溪,面积广达1,339平方公里,扇面半径约12公里长,为台湾面积最大的冲积扇,冲积扇范围占彰化县及云林县面积的大部分。冲积层以砾、沙、淤泥及粘土组成,地下水蕴藏丰富。冲积扇上有五条放射状的河流,分别为东螺溪(麦屿厝溪)、西螺溪(即目前浊水溪下游段)、新虎尾溪、旧虎尾溪及北港溪(上游为虎尾溪),此五大分流在未整治前形成辫状乱流,流路相当不稳定,洪水时常泛滥。惟目前浊水溪流域已经借由治水筑堤,将溪水导至西螺溪,其余分流则借由人工整治,各成一单独流域排水出海。 浊水溪下游平原多仰赖浊水溪供应农业用水,包含溪北彰化平原的八堡圳以及溪南的浊干圳(昔日输水到嘉南大圳),皆对台湾的农业发展有极为重要的贡献,也使浊水溪下游成为台湾生产稻米、甘蔗、蔬菜、西瓜及花卉之重要地区,而宽阔的高滩地经过开垦之下亦种植蔬菜及瓜类,浊水溪冲积扇成为台湾中部农业菁华区,向为台湾谷仓,其中浊水溪又以产米闻名,最有名为「西螺米」或称「浊水米」。 惟由于浊水溪泥砂多,每到冬季东北季风盛行,浊水溪下游溪州大桥至出海口间的河段往往漫天飞砂,尘土飞扬,形成「扬尘」问题,因此从日治时代即已开始培育大量防风林以阻挡飞砂,而目前水利机关亦以造林搭配防风拦沙篱等措施抑止扬尘。浊水溪河口外海沼泽地则以抽砂填海造陆的方式,辟建了云林离岛式基础工业区。 浊水溪主流下游为台湾本岛西部平原重要农业分界线,以南地区秋冬少雨,为台湾三年轮作区,所以浊水溪自古就被认为是划分台湾天然和人文一道界线。浊水溪以南是典型的热带型气候,以北是亚热带气候,因为这样的气候差异,在台湾的日治时代,总督府为了发展「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计划,以浊水溪为界,分别在以南劝种甘蔗,以北劝植稻米,而有「南糖北米」的说法。 早期台湾透过港埠口岸交易的商业工会组织称为「港郊」,至今仍流传在的口语中的「顶港」、「下港」,即以浊水溪为界;河以北的港口为「顶港」、河以南的港口称为「下港」,更衍伸成台湾南北人文范围的分水岭。 进入政治民主化时代后,所谓的南绿北蓝现象,也是以浊水溪作为政治名词以引申为泛绿和为泛蓝的分界线或分水岭。浊水溪不但是自然地理上的界线,而且也常是政治地理上的分界。 浊水溪水澄清百年难得一见,因此早期地方居民传说浊水溪变清时,预兆天下将有大事发生。 以下由下游至源头列出水系主要河川,其中粗体字为主流河道。 浊水溪河幅宽广,早年兴建桥梁不易,居民对外交通,必须利用渡船过河,因此多有渡口之设。1879年清治时期,竹山社寮居民董文父子倡议建立「义渡」,免费为行人渡河,称为「永济义渡」,从竹山社寮紫南宫和集集往来浊水溪两岸,并在浊水溪北岸的福兴宫及南岸的紫南宫立永济义渡碑为记。日治时期日本政府继续办理义渡,除了渡船外,还使用「流笼」。1933年,浊水吊桥完工(又称为集集吊桥),取代永济义渡的交通功能,此吊桥为横越浊水溪唯一桥梁,是一座往来南北非常重要的桥梁。1979年(民国68年),浊水桥因舖木年久老旧、腐朽而拆除,另建新水泥桥「集集大桥」,目前仍保留北岸桥墩。 纵贯铁路浊水溪桥是在台铁二水车站与林内车站之间横跨于浊水溪上的一座大桥,位于浊水溪流过八卦山脉流入平原的隘口所在,桥的两端分别是八卦山脉的尾棱、二水乡的鼻仔头及林内乡的触口山,桥长1,477公尺,由于建在二水「鼻仔头」与云林县林内乡触口之间的隘口,所以当地人又称为「鼻仔头大桥」。第一代桥完成于1907年(明治40年),全长953公尺,由15座桁架梁连接而成,是浊水溪下游最早的一座大桥。 战后由于原有的吊桥已不能符合需求,乃在下游的名间与水底寮间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桥,于1960年12月开工,1961年6月完工,当时称为「南云大桥」,后改名为名竹大桥。而浊水溪下游第一座公路桥则是1952年通车的西螺大桥,是西螺的地标建筑,过去西螺大桥是西部平原的交通孔道,标志著台1线纵贯公路全线通车,车辆不必绕行台3线山线公路,缩短了彰化平原与嘉南平原的距离,然而随著彰云大桥、自强大桥、中山高速公路中沙大桥、溪州大桥(新西螺大桥)、西滨大桥等桥梁陆续通车,西螺大桥的交通功能已被取代,跨越浊水溪的交通也更加方便。 以下由河口至源头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桥梁: 浊水溪水系有许多水库、水坝及拦河堰,其中浊水溪主流上游雾社溪水力资源丰富,为开发水力而兴建有雾社水库。雾社水库以下至武界部落,日治时期即计划日月潭水力电气工事,兴建武界坝拦取浊水溪河水,透过武界引水隧道至日月潭提供水力发电之用。浊水溪中游集鹿大桥往下游约2公里处,浊水溪河谷宽度不到四百公尺的林尾隘口,经济部水利署于2001年在此完成集集拦河堰,目前为浊水溪水资源综合开发的枢纽,浊水溪下游10万公顷农田灌溉用水及云林离岛工业区工业用水均由此堰拦引供应。 ",wiki_zh\AB\wiki_04 "经纬汇合工程 经纬汇合-{zh-hans:工程; zh-hant:计划;}-(Degree Confluence Project, DCP)是一个自发性、由个人发起并逐渐转变为全球活动的地理探勘计划。此计划的目标是拜访地球上每一个整数纬度和经度交汇处,并且通过万维网发布这些地方的图片。 全球整数经纬交汇处(称为汇合点,Degree Confluence)共计64442个(南极与北极各视为一点),其中21541个点位于陆地(Land)上(包含大陆、岛屿、湖泊或冰河这类地形),38411个点在水域(Water)上(包括大洋),4490个点在冰帽(Ice Cap)上(也就是上方有永冻冰原的水体上)。这项工程将这些点划分为主(Primary)和从(Secondary)两种。只有位于陆地上,或是从陆地上可以望得到的水域或冰帽上之汇合点,才被设定为一个主汇合点。另外,在高纬度地区只有不多的汇合点被指派为主点,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在极点产生很多距离接近的主汇合点。主汇合点是经纬汇合-{zh-hans:工程; zh-hant:计划;}-想要完全拜访与记录下来的进度目标,而从汇合点的拜访与纪录虽然也被视为是一个有效的拜访,但却不包括在计划的工作进度之内。 经纬汇合的准确位置是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决定产生的。一次成功的拜访是拜访者必须进入交汇点方圆100米内(使用WGS 84数据),并且发布一个称述以及至少两张图片到本工程网站上才行。没有遵守上述规定的拜访将在网站上记为一次未完成的拜访。 重新访问先前已经有人拜访过的交汇点被视为是一有效的拜访纪录,其理由在于,除了想要知道全世界所有汇合点的实际样貌外,随著时间的转变,继续追踪各汇合点的地貌变化,也是此计划当初被发展出来时的用意之一。基于这理由,很多交汇点,特别的北美和欧洲的交汇点,已经被人拜访过多次。 经纬交汇工程实际上可说是一种对地球-{表面}-信息的采样。 经纬汇合-{zh-hans:工程; zh-hant:计划;}-的发起人是居住在美国麻萨诸塞州北安普敦市(Northampton, MA)的亚力克斯·贾瑞特(Alex Jarrett),他在1996年2月时,因为个人的兴趣开始拜访一些自居邻近的经纬度交会点,并且在个人网页上发表成果。一些其他地区的居民拜访过他的网页后,群起效尤也开始拜访起周遭的汇合点,最后发展成一套有规则、计划性的跨国、自发性合作计划。 参看一些交汇点的实例: ",wiki_zh\AB\wiki_04 "索卡尔事件 索卡尔事件(),又称索卡尔恶作剧(Sokal hoax),发生于1996年,由物理学家向后现代主义学者的著名恶作剧。索卡尔向文化研究杂志《》投了一篇伪科学的文稿,结果成功发表。 索卡尔1955年生于纽约,二十一岁获哈佛大学学士,二十六岁(1981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 1996年,时任纽约大学教授的索卡尔向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投稿一篇伪科学的文章,文题为《跨越界线:通往量子重力的转换诠释学》(""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 Toward a Transformative Hermeneutics of Quantum Gravity"")。 在《社会文本》刊出该文的同日,索卡尔在《》声明该文是恶作剧,令出版《社会文本》的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蒙羞。索卡尔自谓其文是「左翼暗号的杂烩、阿谀奉承式的参考、无关痛痒的引用、完完全全的胡扯」,说他用了学术界「在我能找到的范围中,有关数学和物理最愚昧的语录」。 因为该篇论文的成功发表,索卡尔认为《社会文本》欠缺严谨的审查,并「能发表一篇有关量子物理的论文而没有麻烦任何对这个范畴有认识的人,感到很舒服」。 而《社会文本》的编辑群则说他们相信该文因为该文「是专业科学家热切寻求后现代哲学认同他的范畴的建设」。社会文本甚至把索卡尔的文章刊在一个特别版中。 索卡尔认为重点在于期刊出版论文非基于该文的正确或合理与否,却基于作者的衔头:「我的目标不是为了保护科学免受文学评论者的蛮行,而是保护左翼免受它自身其中一个流行支派的影响……有过百个重要政治和经济议题和科学和技术息息相关。科学社会学在最好时已去阐明这些主题。但轻率的社会学如同轻率的科学,无用甚至有反效果。」 在一个访问中,索卡尔表示他是在读过""Higher Superstition: The Academic Left and Its Quarrels With Science""后,而有意进行其实验。 1997年,索卡尔和Jean Bricmont合著了《知识的骗局》(""Impostures Intellectuelles""),在美国出版时名为《》(""Fashionable Nonsense: Postmodern Intellectuals' Abuse of Science"")。索卡尔和Bricmont批评了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社会构造主义的强势纲领。 相对地,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虽然他们对建设性的批评开放,但认为索卡尔欠缺了对他们的范畴的基本理解,因而其大部分反驳语无伦次,毫无用处。」科学社会学者布鲁诺·拉图尔视整件事为茶杯里的风波。 ",wiki_zh\AB\wiki_04 "CAD CAD可以指: ",wiki_zh\AB\wiki_04 "凯瑟琳·赫本 凯瑟琳·霍顿·赫本(,),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美国国宝级电影女演员,美国电影与戏剧界的标志性人物、好莱坞的传奇。凯瑟琳·赫本近六十年的演艺生涯横跨数种表演类型,有“美国影坛第一夫人”美誉,她亦是美国奥斯卡金像奖自1929年创立以来,唯一一位能四度摘下奥斯卡影后的女星,她也是史上首位穿长裤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影后。1999年,美国电影学会将凯瑟琳·赫本评为美国影视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 凯瑟琳·赫本1907年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的一个富裕大家庭。父亲Dr.Thomas Norval Hepburn是泌尿学家,母亲是支持妇女参政运动的积极人士。她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 当时的社会环境仍然墨守成规,但父亲非常执着支持向公众宣传性病的危害性,母亲也倡导节育与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尽管受到众人的冷遇,不过后来我们慢慢也学会了苦中取乐。」凯瑟琳·赫本认为,自由宽松的家庭培养出自己比较个性化、热爱冒险的独立性格,父亲坚持认为孩子应该爱好运动,鼓励她游泳、骑马、打高尔夫球和网球等,体质十分结实,在《育婴奇谭》(""Bringing Up Baby"")这样的“脱线喜剧”(Screwball Comedy)中还亲自表演摔倒在地的动作。 凯瑟琳·赫本一生共提名过12次奥斯卡奖,12次全部都是入围最佳女主角奖,虽然提名的纪录已经在2009年被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超越,但她荣膺四届影后的辉煌纪录至今仍无人能敌。此外,凯瑟琳·赫本在奥斯卡史上仍缔造了其它多项纪录。 凯瑟琳·赫本分别是以1933年的《惊才绝艳》(Morning Glory)、1967年的《金龟婿》(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1968年的《冬之狮》(The Lion in Winter)和1981年的《金池塘》(On Golden Pond)获得第6届、第40届、第41届和第54届的最佳女主角奖。凯瑟琳·赫本也是继露薏丝·蕾娜(Luise Rainer)之后,影史上第二位连续两届获奖的奥斯卡影后,她不但是获奖时间相隔最短的女演员,也是获奖时间相隔最久的纪录保持者(第6届、第40届)。 虽然凯瑟琳·赫本共计提名12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但她认为将演员在不同影片中不同角色拿来评比,是一件很荒谬且没意义的事,所以对奥斯卡的邀请也从来没有想要出席的念头,她四次获奖四次都请人代领。凯瑟琳·赫本唯一一次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是在1974年,她出席第46届奥斯卡是为了颁发欧文·G·托尔伯格纪念奖(Irving G. Thalberg Memorial Award)给自己的老朋友劳伦斯·威戈腾,当凯瑟琳·赫本现身典礼台上时,许多席上嘉宾都露出惊讶不可置信的表情。美国影艺学院对于凯瑟琳·赫本此次出席一事保密到家,所有事情封锁的滴水不漏,事前没有任何一家媒体知道这个消息,而大会也给予凯瑟琳·赫本相当多礼遇,主持人大卫·尼文宣布她出场之前,她所搭乘的专车准时驶进颁奖典礼后台,凯瑟琳·赫本下车后直接上台,颁完奖后也直接走人。凯瑟琳·赫本当时已获得三座影后,7年后她才又拿下第四座影后,而她也成为奥斯卡史上第一位穿长裤出席颁奖典礼的影后。 凯瑟琳·赫本在2003年6月29日过世,享耆寿96岁。非常耐人寻味的一点是,隔年奥斯卡也并未追颁终身成就奖(Academy Honorary Award)给她。 凯瑟琳·赫本在博懋学院(Bryn Mawr College)修习,1928年获得了戏剧学位,同一年她在百老汇开始了舞台生涯,凯瑟琳·赫本也是在这一年结婚了,这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的婚姻,丈夫是在博懋学院遇到的商人与社会名流Ludlow Ogden Smith。两人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不顺利,凯瑟琳·赫本要求丈夫去掉Smith的姓,改名为Ludlow Ogden,因为“史密斯太太”这个名字“太普通”。凯瑟琳·赫本电影事业的起飞也给两人带来了压力,在凯瑟琳·赫本追求她的演艺事业同时,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最终他们于1934年离婚,但两人成为终其一生的好友。 在这段短暂的婚姻之后,凯瑟琳·赫本和经纪人利兰.海沃德以及霍华德·休斯都坠入过情网。由于前者的背叛,与后者性格不合,因而凯瑟琳·赫本的这两段恋情都不长久。 1941年,凯瑟琳·赫本在电影《年度女性》中初识史宾塞·屈赛(Spencer Tracy)。史宾塞·屈赛沈稳,冷静的气质,纯熟自然的演技打动了她。而凯瑟琳·赫本的自信,乐观也吸引了他,他们在银幕上下都开始了漫长的恋情。此时男方已婚,有两个孩子,因严重酗酒在1938年与妻子分居,然而离婚与他的天主教信仰背道而驰。凯瑟琳·赫本明白她永远也不能和他结婚。但即使史宾赛·屈塞很自由,凯瑟琳·赫本也不愿与他结婚。她认为一个女演员不适合结婚,同时她绝不希望他和他的孩子们分开。1967年《谁来晚餐》完成后不久,史宾塞·屈赛心脏病发作去世,结束了凯瑟琳·赫本与他相依相伴26年的爱情。 凯瑟琳·赫本与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都是影坛上最具知名度的女演员,两人都得过奥斯卡影后,虽然两人的姓氏相同,姓氏亦相当罕见,不过她们并没有任何亲戚关系。奥黛丽·赫本才刚出道的时候,凯瑟琳·赫本已是影坛上赫赫有名的巨星了,两人虽然没有在萤光幕前合作过,但这两位年纪相差22岁的赫本女士彼此认识且是忘年之交好友。 ",wiki_zh\AB\wiki_04 "背起爸爸上学 《背起爸爸上学》是中国大陆第一部亲子电影,在台湾又名《背着爸爸上学去》。影片中石娃的原型为当年甘肃省庆阳师范学生李勇。该影片获得中国第五届大学生电影节特别奖、1997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片提名、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参选电影。 ",wiki_zh\AB\wiki_04 "爱德华·霍普 爱德华·霍普(,)是一位美国绘画大师,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闻名。 爱德华出生在纽约州的奈亚镇(Nyack),并在纽约市学习商业艺术与绘画,他最重要的老师,也是对他画风影响最大的人是美国早期都会写实画风的推广者罗伯特·亨利(Robert Henri),这位老师最常要求学生的是:他们的创作要「引起世界的骚动」,这些学生们几乎都成为了美国重要画家,并被评论家称为垃圾箱画派(Ashcan School)。 在爱德华·霍普完成早年教育后,他曾经前往欧洲三次,主要在研究欧洲新兴的画风,但他独树一帜的舍弃了当时立体主义画派的抽象潮流;而走向写实画派中的理想主义(idealism)这一点可从他早期画作中看出。 欧洲旅行回来后,爱德华在商业绘画领域中工作了几年,1925年,他画出了《铁道旁的房屋》(""House by the Railroad"")这幅作品,日后这幅画成为了美国艺术的经典之作,也是他知名的一系列荒凉都会画作的开始。在这些画作中,能很明显的感觉到爱德华的画风,包括有锐利的线调和大幅的块面;诡异的灯光(非正常的日光、多为人造灯光;如日光灯)也是特点之一。爱德华企图在平凡的主题场景,如加油站、汽车旅馆或一条街上,添加寂静的情感。 1942年,他最著名的作品《夜游者》(""Nighthawks"")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这幅画作中有几位孤独的顾客坐在某个城中24小时营业的餐馆里,餐馆中日光灯非常明亮,外头的街道上有大块透明玻璃窗所投出来的光影,上方阴暗,看得出来是午夜的气氛,画作中央背对观众的顾客,坐在吧台前的圆凳上,使人好奇,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这些顾客孤伶伶的坐在小馆当中。 而爱德华并不会全都画风景,1940年,他画了一系列新英格兰地区的乡村主题,其中有一幅《加油站》(""Gas""),也是经典的「愁眉苦脸式(wistful)」画作,他的这一系列画作常常被拿来与另一位美国知名画家,诺曼·洛克威尔比较。诺曼虽然也画许多美国小镇的风土人情,但相较之下,多了幽默、温暖和许多精细的角落描绘;而爱德华的画作则一贯的带有忧郁。总是存在有无人的空间、表情不明确的人物(仅有背面、侧面等等),无车的街等等。形成相当强烈的风格。 1967年,爱德华在纽约市华盛顿广场区的画室去世,他的妻子,画家乔瑟芬·尼维森(Josephine Nivison),在他去世十个月后,也离开了人间。目前纽约的惠特尼博物馆藏有大部份爱德华的画作,而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伊利诺州的芝加哥艺术学院,也能找到一些爱德华的经典作品。 2004年时,美国将爱德华的作品进行了欧洲巡回展览,包括伦敦和德国的科伦都有展出。 ",wiki_zh\AB\wiki_04 "太东 株式会社太东(,),为日本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控股旗下的电子游戏企业。 成立于1953年,最初主要从事街机和FC游戏机的游戏,现则是商业、玩具、街机等开发和销售。2005年被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公司收购,成为子公司;在母公司改组控股公司后,将NDS、Wii、PSP等家用游戏业务转给新的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公司法人。 ",wiki_zh\AB\wiki_04 "豪斯多夫空间 在拓扑学和相关的数学分支中,豪斯多夫空间、分离空间或T空间是其中的点都“由邻域分离”的拓扑空间。在众多可施加在拓扑空间上的分离公理中,“豪斯多夫条件”是最常使用和讨论的。它蕴涵了序列、网和滤子的极限的唯一性。直观地讲,这个条件可用个双关语来形容:如果某空间中任两点可用开集合将彼此“豪斯多夫”开来,该空间就是“豪斯多夫”的。 豪斯多夫得名于拓扑学的创立者之一费利克斯·豪斯多夫。豪斯多夫最初的拓扑空间定义把豪斯多夫条件包括为公理。 假设""X""是拓扑空间。设""x""和""y""是""X""中的点。我们称""x""和""y""可以“由邻域分离”,如果存在""x""的邻域""U""和""y""的邻域""V""使得""U""和""V""是不相交的(""U"" ∩ ""V"" = ∅),且""X""中的任意两个不同的点都可以由这样的邻域分离,那么称""X""是豪斯多夫空间。这也是豪斯多夫空间叫做T空间或分离空间的原因。 ""X""是预正则空间,如果任何两个拓扑可区分的点可以由邻域分离。预正则空间也叫做R空间。 在这些条件之间的联系如下。拓扑空间是豪斯多夫空间,当且仅当它是预正则空间和柯尔莫果洛夫空间的二者(就是说独特的点是拓扑可区分的)。拓扑空间是预正则空间,当且仅当它的柯尔莫果洛夫商空间是豪斯多夫空间。 对于拓扑空间""X"",以下论述等价: 在数学分析所遇到的几乎所有空间都是豪斯多夫空间;最重要的实数是豪斯多夫空间。更一般的说,所有度量空间都是豪斯多夫空间。事实上,在分析中用到的很多空间,比如拓扑群和拓扑流形在其定义中明确的声明了豪斯多夫条件。 最简单的是T空间而非T空间的拓扑的例子是余有限空间。 伪度量空间典型的不是豪斯多夫空间,但是它们是预正则的,并且它们在分析中通常只用于构造豪斯多夫gauge空间。实际上,在分析家处理非豪斯多夫空间的时候,它至少要是预正则的,他们简单的把它替代为是豪斯多夫空间的它的柯尔莫果洛夫商空间。 相反的,在抽象代数和代数几何更经常见到非预正则空间,特别是作为在代数簇或交换环谱上的扎里斯基拓扑。他们还出现在直觉逻辑的模型论中:所有完全Heyting代数都是某个拓扑空间的开集的代数,但是这个空间不需要是预正则的,更少见豪斯多夫空间。 豪斯多夫空间的子空间和乘积是豪斯多夫空间,但是豪斯多夫空间的商空间不必须是豪斯多夫空间。事实上,所有拓扑空间都可以实现为某个豪斯多夫空间的商。 豪斯多夫空间是T空间,这意味着所有单元素集合是闭集。类似的,预正则空间是R空间。 豪斯多夫空间另一个美好的性质是紧致集合总是闭集。这对于非豪斯多夫空间就可能失效(例如有其失效的T空间的例子)。 豪斯多夫空间的定义声称点可以由邻域分离。它蕴涵了表象上更强的东西:在豪斯多夫空间中所有成对的不相交的紧致集合都可以由邻域分离。这是紧致集合经常表现得如同点的一般规则的一个例子。 紧致性条件与预正则一起经常蕴涵了更强的分离公理。例如,任何局部紧致预正则空间都是完全正则空间。紧致预正则空间是正规空间,意味着它们满足乌雷松引理和蒂茨扩张定理,并且有服从局部有限开覆盖的单位划分。这些陈述的豪斯多夫版本是:所有局部紧致豪斯多夫空间是吉洪诺夫空间,而所有紧致豪斯多夫空间是正规豪斯多夫空间。 下列结果是关于来或到豪斯多夫空间的映射(连续函数和其他)的技术上的性质。 设""f"" : ""X"" → ""Y""是连续函数并假定""Y""是豪斯多夫空间。则""f""的图象formula_4是""X""×""Y""的闭子集。 设""f"" : ""X"" → ""Y""是函数并设formula_5是作为 ""X""×""X""的子空间的它的核。 如果""f,g"" : ""X"" → ""Y""是连续映射而""Y""是豪斯多夫空间,则均衡子formula_6在""X""是闭集。可得出如果""Y""是豪斯多夫空间而""f""和""g""一致于""X""的稠密子集,则""f"" = ""g""。换句话说,到豪斯多夫空间的连续函数确定自它们在稠密子集上的值。 设""f"" : ""X"" → ""Y""是闭满射使得""f""(""y"")对于所有""y"" ∈ ""Y""是紧致的。则如果""X""是豪斯多夫空间则""Y""也是。 设""f"" : ""X"" → ""Y""是商映射带有""X""是紧致豪斯多夫空间。则下列是等价的 所有正则空间都是预正则空间,也都是豪斯多夫空间。有很多拓扑空间的结果对正则空间和豪斯多夫空间二者都成立。多数时候这些结果对于所有预正则空间也成立;它们对正则空间和豪斯多夫空间要分开列出,因为预正则空间的概念要更晚。在另一方面,这些对于正则性为真的结果一般不适用于非正则豪斯多夫空间。 有很多情况拓扑空间的其他条件(比如仿紧致性或局部紧致性)也蕴涵正则性,如果它满足预正则性的话。这种条件经常有两个版本:正则版本和豪斯多夫版本。尽管豪斯多夫空间一般不是正则性的,局部紧致的豪斯多夫空间是正则性的,因为任何豪斯多夫空间都是预正则性的。因此从特定角度来看,在有关这些情况的时候它实际是预正则性的,而非正则性的。但是,定义仍依据正则性来措辞,因为这些条件比预正则性更周知。 更详细细节请参见分离公理的历史。 术语“豪斯多夫”、“分离”和“预正则”还可以用于在拓扑空间上的变体如一致空间、柯西空间和收敛空间。在所有这些例子中统一的概念特征是网或滤子(在它们存在的时候)的极限是唯一的(对于分离空间)或在拓扑同构意义下唯一的(对于预正则空间)。 这显现出一致空间和更一般的柯西空间总是预正则的,所有在这些情况下豪斯多夫条件简约为T条件。还有完备性在其中有意义的空间,豪斯多夫性在这些情况下是完备性的自然伙伴。特别是,一个空间是完备的,当且仅当所有柯西网有至少一个极限,而一个空间是豪斯多夫的,当且仅当所有柯西网都有最多一个极限(因为只有柯西网可以首先有极限)。 ",wiki_zh\AB\wiki_04 "京瓷 京瓷株式会社(,, )是日本的一个消费电子产品品牌,由稻盛和夫创立于1959年,公司本部设立在京都市伏见区。 ",wiki_zh\AB\wiki_04 "袁红冰 袁红冰(),原名袁红兵,中国自由派法学家、作家、持不同政见者、中国自由文化运动发起人、《自由圣火》网站总编辑。袁红冰是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汉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报考北京大学法律系,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学系,并担任法律系诉讼法教研室主任。 1952年出生于绥远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绥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袁红冰成为一名知识青年流浪汉。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政府以清查“内人党”的名义迫害蒙古人民。袁红冰开始秘密撰写体现蒙古民族追求自由命运的著作《自由在落日中》。 1986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袁红冰留校任教。 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袁红冰因建立「北京大学教师后援团」及支持六四中的学生,参与绝食,在北大学生中享有很高声望,被停课审查。 1991年10月,袁红冰哲理散文诗《荒原风》出版,被当局指称“为六四唱挽歌”,《荒原风》旋即被禁。 1992年,袁红冰主编包括胡绩伟在内坚持思想解放知识分子的批左文集《历史的潮流》,疾呼「必须建立完善的对权力运行过程的法律和舆论监督机制」。六四事件学运领袖王丹在其《狱中回忆录》中称此书使他在精神上备受鼓舞。6月,发起、召开,并主持有百名持不同政见知识份子参加的“奥林匹克饭店会议”,抨击极左思潮。 1993年,袁红冰完成《自由在落日中》。 1994年3月2日,因发起和组建《中国劳动者权益保障同盟》,袁红冰被中国当局以“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罪秘密逮捕。同时,《自由在落日中》的手稿被国家安全部非法没收。 中国共产党以「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对袁红冰进行审讯,具体罪行有18项。 同年底,经过半年的非法监禁,中国当局将袁红冰流放贵州。在安全部门的严密监视下,袁红冰由此成为“中国当代诉讼史上的失踪者”。美国国务院公布的一九九四年、一九九五年的人权报告之中国部分中,两次提出袁红冰的人权案例。 在流放贵州期间,袁红冰在贵州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后被聘为教授,并获得下述荣誉: 在贵州期间,袁红冰重新完成了《自由在落日中》,并陆续秘密创作出《文殇》,《金色的圣山》,和《回归荒凉》。 2004年7月,袁红冰根据美国宪法及国际法,提出前往美国政治庇护的申请。2004年8月,袁红冰按照国际法、《联合国宪章》、以及澳洲所签署的相关的国际条约,到澳洲来寻求政治庇护,并成功在澳洲出版他的作品。袁红冰后任非官方机构“审判中国共产党反人类罪行特别国际刑事法庭悉尼分法庭”大法官,但该机构只是在名称上与国际法庭雷同,但事实上并无任何内在联系,该机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权利。此外,袁红冰并不具备国际法背景来胜任“大法官”一职。袁红兵于2005年9月10日直式签发“逮捕令”,要求胡锦涛立即逮捕江泽民、罗干、周永康、刘京等四名被告押送悉尼「受审」,被指为闹剧而荒唐收场。 2006年3月5日,袁红冰与蒋品超、盛雪、魏京生、徐文立等人发起全球万人同步绝食,声援中国维权人士抗议中国政府的迫害,并组织、主持悉尼当地绝食抗议活动。 2013年11月,袁红冰出版的新作《杀佛》因为「内容太敏感」,态度极端,引起众多佛教徒不满,无法在台湾书店上架。包含桃园机场、松山机场和自由广场书店都把书退回出版社,诚品书店也不敢把这本书上架。袁红冰相信这背后有中国政府的影响,然而此类名称可能会造成佛教徒不满。台湾出版界表示,这好像戒严时期书店对待禁书的作法。现在的通路商,自己有小警备总部。在台北市议员表示关切后,市长郝龙斌表示,会了解无法在诚品上架的原因,给予必要协助。 2012年,袁红冰在著作《被囚禁的台湾》中称,为因应陈水扁2000年当选中华民国总统后的情势,中共便于2002年秋,“在胡锦涛主持下,由中共政治战略专家辛旗设计出相应的对台战略──「囚」战略,企图透过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的全面渗透,以及同美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交换,最终用「买下台湾」的统战方式,把自由的台湾置于中共专制的政治法律制度的管辖之下”,“中共总参二部制造三·一九枪击案的具体过程、透过怂恿发动红衫军运动,污名化陈水扁和民进党政府,用司法迫害和政治诬陷强加在陈水扁身上的一切莫须有的‘罪名’”。 2017年,袁红冰在采访中多次指出,海外华人民主运动(民运)从六四以来28年一无所成,其根本原因就是民运中改良派占主导地位,他们把中国大陆的民主希望寄托在中共高层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郭文贵的爆料使人们看到了中共邪恶的本质,摧毁了中共在大陆统治的道德基础。袁红冰号召所有有良知的华人都站出来一起推翻中共的独裁暴政。 袁红冰认为中共破坏中华文化故无法代表中国,但认为台湾有权利独立。袁红冰也认为,中共有计划地投资台湾政治界、学术界、工商界、文化界、媒体界,造成台湾的统派几乎成为亲共派,这些亲共派正在把台湾「推向地狱」。 2013年,袁红冰与藏汉双语诗人、藏学研究者安乐业在著作《杀佛——十世班禅大师蒙难真相》中赞许十世班禅是当代西藏佛教复兴运动、西藏文化复兴运动、西藏复国运动的精神领袖和发起人。他们根据史料与访查包括太子党相关成员而认为十世班禅死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暗杀,称这场行动经邓小平拍板,并交办给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副书记胡春华。该书并批判中共政策下藏人亡教灭种的文化危机。 2014年7月27日,袁红冰于台湾国办公室主办的「决战2016,《台湾公民自己公投建国运动》座谈会」上,主张台湾必须于2016年创建「台湾共和国」。 ",wiki_zh\AB\wiki_04 "碱 在各种酸碱理论中,碱都是指与酸相对的一类物质。碱多指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而对碱最常见的定义是根据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酸碱离子理论作出的定义:碱是一种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并且不产生其它阴离子的化合物。随后这个定义被扩展为提供氢氧根或者吸收氢离子的化合物。 根据不同的酸碱理论,碱有着不同的定义。 在阿伦尼乌斯酸碱离子理论中,碱都是可溶于水的,并且它们的水溶液的pH值都大于7。碱在溶液里提供氢氧根或者吸收氢离子,造成溶液中的OH比H多,而常温下纯水的pH值为7——即中性时OH的浓度为10mol/L,所以使得pH值上升。 如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按上式完全电离,氢氧根浓度也是1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得[H]=10mol/L,所以此时溶液的pH为14。 一些非氢氧化物可以在水中水解,产生氢氧根而显碱性: 但只要是能在水中产生氢氧根的物质,就都能与酸(尤其是强酸)发生中和反应。以NaOH和HCl的反应为例: 然后生成水: 与NaCO、NH的反应可以仿照写出。 在酸碱质子理论(Brønsted-Lowry理论)中,碱是能接受质子(氢离子)的物质,碱与质子结合后形成的物质叫做碱的共轭酸。例如在以下的反应中,水扮演碱的角色,其共轭酸为 HO。 酸碱质子理论可以延伸到非水溶液的情形。 在酸碱电子理论(Lewis理论)中,碱是能给出孤对电子的物质,对于一切有空轨道的物质,碱都可与之进行加合反应。这个定义的范围是最广的。 酸碱电子理论的碱又称为路易士碱,如以下的例子中,氯离子提供孤对电子对,即为路易士碱。 碱在人类口感中,往往呈现生涩的味觉感受,类似未成熟的柿子、香蕉的单宁口感。同酸味相对,只是与酸不同的是,一般碱在普通人印象中没有如同酸一样的可让人闻到的气味。 ",wiki_zh\AB\wiki_04 "邻域 在集合论中,邻域指以点 a 为中心的任何开区间,记作:U(a)。 在拓扑学和相关的数学领域中,邻域是拓扑空间中的基本概念。直觉上说,一个点的邻域是包含这个点的集合,并且该性质是外延的:你可以稍微“抖动”一下这个点而不离开这个集合。 这个概念密切关联于开集和内部的概念。 在集合论中,有以下几种邻域: 在拓扑学中,拓扑空间X,A,B⊆X,称B是A的邻域,当且仅当以下条件之一成立: 注意:某些作者要求邻域是开集,所以在阅读文献时注意约定是很重要的。 如果""S""是""X""的子集,""S""的邻域是集合""V"",它包含了包含""S""的开集""U""。可得出集合""V""是""S""的邻域,当且仅当它是在""S""中的所有点的邻域。 在度量空间""M"" = (""X"",""d"")中,集合""V""是点""p""的邻域,如果存在以""p""为中心和半径为""r""的开球, 它被包含在""V""中。 ""V""叫做集合""S""的一致邻域(uniform neighborhood),如果存在正数""r""使得对于""S""的所有元素""p"", 被包含在""V""中。 对于""r"">0集合""S""的""r""-邻域formula_8是""X""中与""S""的距离小于""r""的所有点的集合(或等价的说formula_8是以""S""中一个点为中心半径为""r""的所有开球的并集)。 可直接得出""r""-邻域是一致邻域,并且一个集合是一致邻域当且仅当它包含对某个""r""值的""r""-邻域。
参见一致空间。 给定实数集合R带有平常的欧几里得度量和如下定义的子集""V"" 则""V""是自然数集合N的邻域,但它不是这个集合的均匀邻域,因为formula_11并不是一个固定值。 点 formula_12 的去心邻域(deleted neighbourhood, punctured neighbourhood)是点 formula_12 的邻域中减去 formula_14 后得到的差集。例如,区间 formula_15 是 formula_16 在实数轴上的邻域,因此集合 formula_17 是 formula_16 的一个去心邻域。需注意的是,给定点的去心邻域实际上不是该点的邻域。在讨论函数极限时,会用到去心邻域的概念。 上述定义适用于开集的概念早已定义的情况。有另一种方式来定义拓扑,也就是先定义邻域系统,再定义开集:若集中每个点皆有一个邻域被包含于集中,则为开集。 在""X""上的邻域系统是滤子""N(x)""(在集合""X""上)到每个""X""中的""x""的指派,使得 可以证明这两个定义是兼容的,就是说从使用开集定义的邻域系统获得的拓扑就是最初的拓扑,反之从邻域系统出发亦然。 ",wiki_zh\AB\wiki_04 "开集 开集是指不包含任何自己边界点的集合。或者说,开集包含的任意一点的充分小的邻域都包含在其自身中。 例如,实数线上的由不等式formula_1规定的集合称为开区间,是开集。这时候的边界为实数轴上的点2和5,如由不等式formula_2,或者formula_3规定的区间由于包含其边界,因此不能称之为开集。 开集的概念一般与拓扑概念是紧密联系着的,通常先公理化开集,然后通过其定义边界的概念。(详细请参照拓扑空间) 可以按不同的一般性程度来形式化开集的概念。 在R中点集是开集,如果在这个集合的所有点""P""都是内部点。 ""n""维欧几里得空间R的子集""U""是开集,如果给定任何在""U""中的点""x"",存在一个实数ε > 0使得,如果给定任何R中点""y"",有着从""x""到它的欧几里得距离小于ε,则""y""也属于""U""。等价的说,""U""是开集,如果所有""U""中的点有包含在""U""中的邻域。 度量空间(""M"",""d"")的子集""U""是开集,如果给定任何""U""中的点""x"",存在一个实数ε > 0使得,如果给定任何""M""中的点""y"",有""d""(""x"",""y"") < ε,则""y""也属于""U""。(等价的说,""U""是开集,如果所有""U""中的点有包含在""U""中的邻域。) 这推广了欧几里得空间的例子,因为带有欧几里得距离的欧几里得空间也是度量空间。 在拓扑空间中,开集是基础性的概念。你可以从任意集合""X""出发,再选取""X""的某个特定的子集族T,使T中的集合都满足作为开集应有的每一性质。这样的子集族T被叫做""X""上的“拓扑”,而这个集合族的成员被叫做拓扑空间 (""X"",T)的开集。注意开集的无限交集不必为开集。若一个集合可以被构造为可数多个开集的交集,则称其为G集合。 开集的拓扑定义推广了度量空间定义:如果你从一个度量空间出发并如上述般定义开集,则所有开集的集合族将形成在这个度量空间上的拓扑。因此自然地,任何度量空间都是拓扑空间。(但有不是度量空间的拓扑空间。) 开集在拓扑学分支中有著基础的重要性。当定义拓扑空间和其他拓扑结构(处理邻近性与收敛此类概念,比如度量空间和一致空间)时,都会用到开集的概念。 拓扑空间""X""的每个子集""A""都包含至少一个(可能为空)开集;最大的这种开集被叫做""A""的内部。它可以通过取包含在""A""中的所有开集的并集来构造。 给定拓扑空间""X""和""Y"",从""X""到""Y""的函数""f""是连续的,如果在""Y""中的所有开集的前像是在""X""中的开集。映射""f""被叫做开映射,如果在""X""中的所有开集的像是""Y""中的开集。 实直线上的开集都是可数个不相交开区间的并集。 ",wiki_zh\AB\wiki_04 "NAT NAT或Nat可以是下列意思: ",wiki_zh\AB\wiki_04 "度量空间 在数学中,度量空间是个具有距离函数的集合,该距离函数定义集合内所有元素间之距离。此一距离函数被称为集合上的度量。 度量空间中最符合人们对于现实直观理解的为三维欧几里得空间。事实上,“度量”的概念即是欧几里得距离四个周知的性质之推广。欧几里得度量定义了两点间之距离为连接这两点的直线段之长度。此外,亦存在其他的度量空间,如椭圆几何与双曲几何,而在球体上以角度量测之距离亦为一度量。狭义相对论使用双曲几何的双曲面模型,作为速度之度量空间。 度量空间还能导出开集与闭集之类的拓扑性质,这导致了对更抽象的拓扑空间之研究。 莫里斯·弗雷歇在1906年于著作《Sur quelques points du calcul fonctionnel》, Rendic. Circ. Mat. Palermo 22(1906) 1–74 中引入了度量空间。 度量空间是个有序对 (""M"",""d""),这里的 ""M"" 是集合而 ""d"" 是在 ""M"" 上的度量(metric),即为函数 使得对于任何在 M 内的 x、y、z,下列条件均成立: 条件 1 可由其他三个条件中导出。条件 1 做为度量空间的性质更恰当一些,但是很多课本都将其包含于定义之中。 函数 ""d"" 亦称为“距离函数”或简称“距离”。若依上下文可知道使用的度量为何,通常会省略 d,只写出 M 为度量空间。 若不考量数学上的细节,对于任何道路系统与地形,两个位置间之距离可被定义为连接这些位置的最短路径之长度。度量内不应该存在单行道。三角不等式表示每个弯路都不会是最短路径。下面的许多例子均可被视为此类一般概念的具体版本。 每个度量空间都自然地会是个拓扑空间,且因此与一般拓扑空间有关的所有定义及定理也一样适用于所有的度量空间。 对于度量空间 formula_20 内的任一点 formula_6,可定义中心为 formula_6,半径为 formula_75(其中,formula_76 为一实数)的开球 这些开球会形成 formula_20 上拓扑的基,使之成为一个拓扑空间。 具体来说,formula_20 的子集 formula_80 称之为开放的,若对于每个 formula_80 内的 formula_6,存在一个 formula_75,使得 formula_84 包含于 formula_80。开集的补集为闭集。点 formula_6 的邻域是指 formula_20 内包含中心为 formula_6 的某一开球之任何子集。 拓扑空间若可由某个度量空间形成,则称之为可度量化空间;更进一步的细节请见乌雷松度量化定理。 度量空间 formula_20 内之序列 (formula_90) 称之为可收敛至极限 formula_91,若且唯若对于每个 formula_92,均存在一个自然数 formula_93,使得 formula_94,对于所有 formula_95。在拓扑空间内也有相对应的收敛之一般定义。 度量空间 formula_20 内的子集 formula_65 是封闭的,若且唯若每个在 formula_65 内的序列若可收敛至 formula_20 内的一极限,则该极限在 formula_65 内。 度量空间 M 称之为完备的,若每个柯西序列均收敛于 M 内,亦即:若 formula_101,其中 n 与 m 个自趋近于无限大,则存在某个 formula_102,使得 formula_103。 每个欧氏空间都是完备的,而且该空间的每个闭子集也都是完备空间。使用绝对值度量 formula_104 的有理数集合则不是完备的。 每个度量空间都有个在同构意义下唯一的完备化空间。该完备化空间是个完备空间,给定之度量空间为其稠密子集。例如,实数是有理数的完备化空间。 若 X 是空间空间 M 内的完备子集,则 X 在 M 内是封闭的。而实际上,一个空间是完备的,若且唯若该空间在任何包含该空间的度量空间内都是封闭的。 每个完备度量空间都是个贝尔空间。 度量空间 ""M"" 被称为有界的,如果存在某个数 ""r"",使得对于所有 ""M"" 中的 ""x"" 和 ""y"" 有 ""d""(""x"",""y"") ≤ ""r""。r 最小可能的值称之为 M 的直径。空间 ""M"" 称之为预紧致的或完全有界的,如果对于所有 ""r"" > 0 存在有限多个半径为 ""r"" 的开球,其并集覆盖 ""M""。因为这些球为有限个,所以该空间的直径亦为有限值,从而得出(使用三角不等式)所有完全有界空间都是有界的。但逆命题不成立,因为任何无限集合均可给定其离散度量(上面第一个例子),使得该空间是有界的,但不是完全有界的。 须注意,在讨论实数空间的区间及欧氏空间的区域时,有时会将有界集合指为「有限区间」或「有限区域」。不过,有界性与「有限」之间一般并无关连;有限通常意含著有界,但反之不一定成立。 度量空间 M 是紧致的,若每个 M 内的序列均有个子序列,会收敛于 M 内的一点。这称为序列紧致性,且在度量空间(但不是一般拓扑空间)里,这等价于可数紧致与以开覆盖定义之紧致性等拓扑性质。 紧致度量空间的例子包括具绝对值度量的闭区间 [0,1]、所有具有限多个点的度量空间,以及康托尔集。每个紧致集合的闭子集亦是紧致的。 一度量空间为紧致的,若且唯若该空间是完备的,且为完全有界的。这即是所谓的海涅-博雷尔定理。须注意,紧致性仅决取于拓扑,而有界性则决取于度量。 勒贝格数引理表示,对于紧致度量空间 M 内的每个开覆盖,均存在一个「勒贝格数」δ,使得每个 M 内直径 < δ 的子集均会被包含于某些覆盖内。 每个紧致度量空间均为第二可数,且是康托尔集的连续像。(后者由帕维尔·亚历山德罗夫与帕维尔·萨穆伊洛维奇·乌雷松所证得。) 度量空间""M""称为局部紧致的,如果每一点都有一个紧致邻域。欧氏空间为局部紧纱的,但无限维巴拿赫空间则不是。 度量空间""M""称为常态(proper)的,如果每个闭球都是紧致的。常态空间是完备且局部紧致的,但局部紧致空间未必是常态的。 度量空间 M 是连通的,若唯一同时开放或封闭的子集只有空集与 M 本身。 度量空间 M 是路径连通的,若对于 M 内的任两点 x、y,均存在一个连续映射 formula_105,其中 f(0)=x 且 f(1)=y。每个路径连通空间都是连通的,但反之通常不成立。 上述性质均有相对的局部定义:局部连通空间与局部路径连通空间。 单连通空间在某一层面上来说,可说是个没有「洞」的空间。 一度量空间称之为可分空间,若该空间有可数稠密子集。典型的例子为实数或任何一个欧氏空间。对于度量空间(但不包括一般拓扑空间)可分性等价于第二可数,亦等价于林德勒夫性质。 假设 (""M"",""d"") 与 (""M"",""d"") 为两个度量空间。 映射 ""f"":""M""→""M"" 是连续的,若具有下列一个(因此所有)等价性质: 这是在拓扑学里连续性的一般定义。 这是由爱德华·海涅所提出的序列连续性。 这用到了极限的(ε, δ)定义,由奥古斯丁·路易·柯西所提出。 此外,f 是连续的,若且唯若该函数在 ""M"" 的每个紧致子集内都是连续的。 每个紧致集合在连续函数下的像亦是紧致的,且每个连通集合在连续函数下的像亦是连通的。 映射 ""ƒ"" : ""M"" → ""M"" 为一致连续的,若对于每个 ε > 0,均存在 δ > 0,使得 每个一致连续映射 ""ƒ"" : ""M"" → ""M"" 均是连续的。若 ""M"" 是紧致的,则反向的陈述亦会成立。(海涅-康托尔定理) 一致连续映射会将 ""M"" 内的柯西序列转换成 ""M"" 内的柯西序列。对于连续映射,该陈述则不一定会成立;例如,一个将开区间 (0,1) 满射至实数线的连续映射即会将柯西序列转换成无界的序列。 给定一数 K > 0,映射 ""ƒ"" : ""M"" → ""M"" 为利普希茨连续,若 每个利普希茨连续映射均是一致连续的,但反之不一定成立。 若 K < 1,则 f 称之为压缩映射。令 ""M"" = ""M"",且 ""M"" 是完备的。若 f 是个压缩映射,则 f 会有个唯一的不动点(巴拿赫不动点定理)。若 ""M"" 是紧致的,则条件可稍微放宽一点:f 会有个唯一的不动点,若 映射 ""f"":""M""→""M"" 称之为等距同构,若 等距同构总会是单射的;紧致或完备集合在等距同构下的像仍分别会是紧致或完备的。不过,若等距同构不是满射的,则闭(或开)集的像不一定是封闭(或开放)的。 映射 ""f"" : ""M"" → ""M"" 称之为拟等距同构,若存在常数 A ≥ 1 与 B ≥ 0,使得 且有一个常数 C ≥ 0,使得 ""M"" 内的每个点与像 ""f""(""M"") 内的某个点间之距离至多为 C。 须注意,拟等距同构不需要是连续的。拟等距同构比较度量空间的「大尺度结构」;多用于几何群论内与字度量有关的理论。 度量空间之间有著不同的等价性。依据两个空间之间能够存在的函数,可给出不同等价的程度与类型。 给定两个度量空间 (""M"", ""d"") 和 (""M"", ""d""): 度量空间是个仿紧致豪斯多夫空间,因此是个正规空间(且实际上是个完美正规空间)。度量空间也是个第一可数空间,因为可使用具有理数半径的球作为该空间的基。 依据提策扩展定理,每个度量空间都能具有单位分解,且每个定义于度量空间的闭子集上之连续实数值函数均能扩展成整个空间的连续映射。每个定义于度量空间的子集上之实数值利普希茨连续映射亦能扩展成整个空间的利普希茨连续映射。 度量空间 M 上的度量拓扑是使得 formula_112 映射至非负实数的度量 d 为连续之最粗糙拓扑。 构造分离一个点与一个闭集的函数(作为完全正则空间的要求)的简单方式是考虑点和集合之间的距离。 如果 (""M"",""d"") 是度量空间,""S"" 是 ""M"" 的子集而 ""x"" 是 ""M"" 的点,则可定义从 ""x"" 到 ""S"" 的距离为 d(x, S) = 0 若且唯若 x 包含于 S 的闭包内。此外,可将三角不等式推广如下: 其中,可证明映射 formula_116 是连续的。 给定两个 M 内的子集 S 与 T,可定义豪斯多夫距离为 一般而言,豪斯多夫距离 ""d""(""S"",""T"") 可以是无限大的。两个集合的在豪斯多夫距离上会互相靠近,若其中一个集合的每个元素会靠近另一集合的某个元素。 豪斯多夫距离 ""d"" 会将由所有 M 内非空紧致子集所组成之集合 K(M) 转换成一个度量空间。可证明若 M 是完备的,则 K(M) 亦是完备的。(紧致子集的收敛性亦可由库拉托夫斯基收敛给出。) 然后,可定义任两个度量空间之间的格罗莫夫-豪斯多夫距离为这两个空间的等距同构嵌入版本间之最短豪斯多夫距离。使用此一距离,由所有(等距同构类型的)紧致度量空间所组成的类本身即会形成一个度量空间。 如果 formula_119 是度量空间,而 ""N"" 是在 ""R"" 上的欧几里得范数,则 formula_120 亦为度量空间,且积度量定义为 积度量导出之拓扑等价于积拓扑。依据有限维的范数之等价性,曼哈顿范数、p-范数、最大范数,及其他当座标内的分量增加时不会减少(符合三角不等式)之范数,所给出的度量均为拓扑同构。 同样的,度量空间的可数积度量可以定义为如下度量: 度量空间的不可数积度量不一定是可度量化的。例如, formula_123 不是第一可数空间,因此不能度量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空间 formula_124 中,距离映射 formula_125 在上述任何一个积度量 formula_126 下均是一致连续的,且特别是,在 formula_112 下的积拓扑会是连续的。 若 M 为度量空间,其度量为 d,且 ~ 为 M 上之等价关系,则可在商集合 M/~ 上赋加下面的(伪)度量。给定两个等价类 [x] 与 [y],可定义 其中,formula_129、formula_130、formula_131(即取从 [x] 至 [y] 经过所有等价类之路径的最短长度)。一般来说,这仅能定义出一个伪度量,即 d'([x],[y])=0 不一定蕴涵 [x] = [y]。不过,对于良好的等价关系(如将多面体沿著面胶合),则会是个度量。此外,若 M 是个紧致空间,则该度量在 M/~ 上导出之拓扑为商拓扑。 商度量 d 具有下列泛性质:若 formula_132 是个度量空间之间的(即对于所有 x、y,formula_133),满足当 formula_134 时,f(x)=f(y) 的条件,则函数 formula_135 定义为 formula_136,亦会是个度量映射 formula_137。 一个拓扑空间是序列的,若且唯若该空间是个度量空间的商空间。 有序集 formula_139 可透过令 formula_140 时恰有一态射 formula_141,否则没有态射,将之视为一个范畴。使用 + 作为张量积,0 作为单位元,该集合可变成一个么半范畴 formula_142。每个度量空间 (M, d) 均可被视为 formula_142 上的丰富范畴 formula_144。其步骤如下: ",wiki_zh\AB\wiki_04 "王乔 (河东) 王乔是道教崇奉的神仙,汉明帝时人,传为河东郡人,曾为叶县县令。 《后汉书》中记载此人有神术,常自县至京师见帝而不见车骑,腾空飞行,临至必有双凫飞来,人举网得之,则为王乔所穿的鞋。其后,天忽降玉棺于堂前,乃沐浴服饰卧棺中,葬于城东,一夜之间土自成坟。 杜光庭《王氏神仙传》云:王乔有三人:有王子晋王乔,有叶县令王乔,有食肉芝王乔,皆神仙,同姓名。 ",wiki_zh\AB\wiki_04 "智化寺 智化寺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现被辟为“北京文博交流馆”(),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智化寺是北京市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正统八年(1443年)司礼监太监王振舍宅建私庙。正统九年(1444年)该庙建成,明英宗赐名“智化禅寺”。智化寺初建时是王振的家庙。 《明史·宦官传》载:“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振遂跋扈不可制,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从正统七年(1442年)开始,王振真正开始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入犯明朝,在王振的鼓动下,明英宗御驾亲征。因王振越俎代庖、指挥无方和轻敌,明军遭遇土木堡之变,五十万军队近乎全军覆没,王振死在乱军中,明英宗被俘。 此后数百年间,智化寺香火不断。直到清朝乾隆七年(1742年),御史沈廷芳途经禄米仓胡同,见智化寺“其后殿西庑,逆振之像,俨居高座,玉带锦衣,香火不绝。殿西檐下现有英宗谕祭之碑,褒其忠义”。沈廷芳曾参与校阅《明史》,深知王振专权害国的历史,“观览之下,不禁发指”。由于憎恨宦官专权“渎乱朝纲”,沈廷芳上奏乾隆帝,请求仆毁王振塑像、拉倒石碑,“以示惩创”。该奏议获乾隆帝批准。 此后,智化寺日趋破败,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拆毁,建筑残败,佛像蒙尘,古柏被砍伐殆尽。中华民国时期,智化寺僧人靠出租房屋为生。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北平后,智化寺情况更趋恶化,寺院内居住着经营各种小生意的人家,佛殿内常停棺柩,遍地是垃圾、泥水。 1952年底,音乐家查阜西、杨荫浏等人采访智化寺京音乐,认为智化寺京音乐“最晚也和北宋的‘鼓吹教坊’有关”。1954年京音乐研究会成立。1955年,北京市文化局工程队进驻智化寺,迁走寺院内的住户。1957年智化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拨款整修智化寺。1961年,智化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成立,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对智化寺全面整修。1992年,在智化寺成立北京文博交流馆,宗旨是成为文博信息交流的窗口。该馆取代了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仍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 智化寺位于禄米仓胡同与大方家胡同之间,坐北朝南,山门开在禄米仓胡同。寺院布局在明代佛寺中有很强代表性。智化寺原有东、中、西三路院落,但如今仅存中路。智化寺中路自南至北依次为山门、智化门、智化殿、万佛阁(下层为如来殿,上层为万佛阁)、大悲堂、万法堂。该寺仿佛教寺院“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如今总长278.8米,宽44.5米,占地面积约1.24万平方米。 智化寺建筑布局有明代特点,风格保存着宋代向明清过渡的显著特征,开清代建筑风格之先。寺内主要殿堂皆为歇山黑琉璃筒瓦顶。明清琉璃瓦等级中,黑色排在黄色、绿色之后,但在使用中略有差别:明代的皇家寺院、敕建寺院,主要用黑琉璃瓦;清代的皇家寺院、敕建寺院,用黄或绿琉璃瓦。寺院采用黑瓦覆顶,是依据佛经。佛经上有“四种色”之说:“息灾为白”、“增益为黄”、“敬爱为赤”、“降伏为黑”。黑象征风大之色。释迦牟尼成道时,用风降伏恶魔。此意正和“智化”相对,下以“智”度化众生,上以“风”降伏恶魔。 智化寺音乐由京音乐、禅音乐这两种音乐组成,二者的曲目、演奏风格不同,演奏乐器也不完全相同,根本区别在于内容不同。京音乐主要由宫廷音乐、寺庙音乐、民俗音乐组成,禅音乐则主要是佛教音乐,即佛事中的赞偈。现在广为传演的是京音乐。 智化寺京音乐是中国现存古乐中唯一按代传承的乐种。明朝正统十一年(1446年),王振将宫廷音乐移入智化寺,在智化寺传袭至今,从未间断,21世纪初已传至第二十七代传人。智化寺京音乐集宫庭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于一身,同西安都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福建南音并称中国“五大古乐”。智化寺京音乐曲调空灵古朴,保留唐宋遗风,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约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智化寺京音乐外传到天仙庵,后来分别传到成寿寺、水月庵、地藏庵、夕照寺、关帝庙、火神庙等十多座寺院。京音乐流布的北京寺庙主要有: 1952年底,查阜西、杨荫浏等人采访智化寺音乐(京音乐),认为 “最晚也和北宋的‘鼓吹教坊’有关”。1954年,“京音乐研究会”成立。文化界名人丁西林、吴晗、老舍、梅兰芳等人都曾对京音乐的研究给予支持。1986年3月,在中国佛教界领袖十世班禅、赵朴初的支持下,成立了以智化寺京音乐为主的“北京佛教音乐团”,此为中国首个以佛教音乐学术研究和演出为主的音乐团体。1987年1月,智化寺音乐艺僧应邀到德国、法国、瑞士等国的七个城市演出,获得成功。为了传承“难学易忘少人知”的京音乐,1991年12月,在北京市文物局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河北省固安县礼让店乡屈家营村六名农民子弟入智化寺学习京音乐。京音乐曾多次在北京音乐厅、中国国家图书馆音乐厅演奏。2004年4月6日,荷兰首相扬·彼得·巴尔克嫩德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来华访问时,专程到智化寺欣赏京音乐。2004年底,81岁的智化寺音乐第二十六代传人张本兴率领已学习智化寺音乐十年的六位弟子录制CD专辑,以系统保留仅存的43首京音乐资料。 智化寺藏有大批佛经,元明清三代有明确纪年的佛经均有。该寺以明代各朝佛经最为丰富,包括洪武、永乐、洪熙、宣德、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天启年间的佛经。智化寺藏经以明代前中期居多。明代有明确纪年的佛经仅缺少建文、万历、泰昌、崇祯四个年号。清代佛经有明确纪年的是康熙五年和康熙八年的。此外,还有民国辛酉年(1921年)京剧戏班演员余叔岩诚献的梵夹装《九皇盛会》。除《永乐北藏》官刻本、乾隆版大藏经经板外,智化寺还藏有大批明代民间坊刻本,均由信徒供奉,其中既有佛家子弟,也有官员(称为“佛信官”)。 ",wiki_zh\AB\wiki_04 "官春云 官春云(),湖北江陵人。蒙古族。油菜遗传育种和栽培专家,被誉为“中国油菜之父”。1959年,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湖南农业大学校长(1995年至2000年)。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wiki_zh\AB\wiki_04 "恩里克·巴洛尔 恩里克·巴洛尔(,),西班牙作家、语言学家,在恢复巴伦西亚辞书学、收集相关资料方面贡献良多。他致力推动巴伦西亚的加泰罗尼亚语,是该语标准化的主要人物之一。 巴洛尔生于巴伦西亚卡斯塔村(Castalla)的一个富裕家庭。1930年,十九岁的他加入了巴伦西亚阿利坎特地区一份专注于讽刺文学的报纸""""El Tio Cuc"""",成为新闻记者。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期间,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主张巴伦西亚成为自治区、阿利坎特地区使用加泰罗尼亚语。同一时期,他还在一些巴伦西亚民族主义报纸工作:""La República de les Lletres""、""El Camí""和 ""El País Valencià""。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支持西班牙共和国。 战后,他减少了政治活动而专注于文学。1950年代初他着手出版 """"rondalles"""",一种巴伦西亚当地的民间故事,最后结集出版为""""Rondalles valencianes""""(《巴伦西亚故事集》,1950年-1958年)。1960年代期间,他又投入了地下政治活动,致力于巴伦西亚的民族主义,结果在1966年到1968年佛郎哥专政期间沦为政治犯。出狱时,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还有什么苦头我没尝过」,战后早期他创办了巴伦西亚的第一本杂志——""Gorg""(加泰罗尼亚语“漩涡”之意)。佛郎哥专政结束后,恩里克·巴洛尔能够自由地发表他的政见和文学著作。随后,几乎所有使用加泰罗尼亚语的地方都开始授予他众多重要的文学和语言学奖项。1990年代,巴伦西亚的社会和文化团体掀起了提名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浪潮。可惜他于2000年突然辞世。今天,全巴伦西亚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广场、学校和社会团体。 他的第一篇语言学作品用“西班牙化”的加泰罗尼亚语,在阿利坎特的一本周刊""El Tio Cuc""发表。巴洛尔此时逐渐把加泰罗尼亚语拼字法和语法的课程结合到他的写作中,虽然其中亦存在拼写错误。在Francesc de Borja Moll的领导下,他对《加泰罗尼亚-巴伦西亚-Balearic语词典》(一部加泰罗尼亚语方言对照词典)和一部南巴伦西亚方言词典的编纂都做出了贡献。与Carles Salvador,Sanchis Guarner两位一样,他是以Pompeu Febra语法推进巴伦西亚地区的加泰罗尼亚语标准化的主要促进者之一。他用以下著作实践了这一主张:""Curs de la llengua valenciana"" (""Gorg"", 1961年), ""Millorem el llenguatge"" (1971年), 和 ""Curso medio de gramática catalana referida especialmente al País Valenciano"" (1973年). 1983年,他的""La flexió verbal""发表,对方言化严重的巴伦西亚语动词进行了整理。这部著作成了动词用法的基准参考书,并被作为巴伦西亚小学生的必修教材。除此之外,在他的文学著作,特别是""rondalles""(巴伦西亚地区方言和传说故事文集)中,读者还可以感受到他在辞书上的深厚造诣。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Rondalles valencianes""""(1950年-1958年),以文学的方式收集、改写了36个巴伦西亚民间故事。类似风格的作品还有:""""Narracions de la Foia de Castalla""""(1953年)和""""Meravelles i picardies""""(1964年-1970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是""""L'ambició d'Aleix"""",最早从1940到1950年代动笔,但他反复重写直到1960年才发行。一般认为他最重要的小说集是""""Cicle de Cassana"""",由三部作品组成:""""Sense la terra promesa""""(1960年)、""""Temps de batuda""""(1983年)和""""Enllà de l'horitzó""""(1991年)。 """"Cicle de Cassana""""三部曲旨在重现1916年至1939年期间被独裁政权埋葬的集体记忆。1982年他发表了""""La idea de l'emigrant""""。 ",wiki_zh\AB\wiki_04 "联合国决议 联合国决议是由联合国所做出的正式决定。所有的联合国机构都可以做出决议,但是实际上只有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发布决议。有关联合国决议的法律效力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焦点。 大多数法学家认为,联合国大会的大部分决议都不是强制性的:根据《联合国宪章》第十二条以及第十四条的说法,大会所通过的决议只是“建议”。但是对于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是否具有强制性,争议就比较多。《宪章》第二十五条规定“联合国会员国同意依宪章之规定接受并履行安全理事会之决议¹。”但是一些专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决定”都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那些涉及《宪章》第七章所称的“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的决议才是强制性的。而即使动用了第七章,仍然有些大国有能力无视决议做出违反的举动。 ",wiki_zh\AB\wiki_04 "联合国大会决议 联合国大会决议由联合国全体成员国投票决定,大部分只要获得参与投票(即排除那些未投票或投弃权票的成员国)的过半数以上成员国的支持即获得通过。但是凡涉及“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建议,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之选举,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理事国之选举,托管理事会理事国之选举,对于新会员国加入联合国之准许,会员国权利及特权之停止,会员国之除名,关于施行托管制度之问题,以及预算问题”等“重要问题之决议”,则需要获得参与投票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国的支持才可通过。 ",wiki_zh\AB\wiki_04 "三相点 -{zh-hant:;zh-hans:;}- 三相点是指在热力学里,使一种物质三相(气相、液相、固相)达到热力学平衡共存时的一组温度和压强数值。比如,水的固-液-气-三相点是0.01℃(273.16K)及611.73Pa (约等于标准大气压101.325kPa的千分之六)。汞的三相点是−38.8344 °C及0.2MPa。物质的三相点可以用三相池来测量。 水的固-液-气-三相点被用于定义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的热力学温标。因此水的固-液-气-三相点温度(273.16K,0.01°C)不是测量值,而是真实值。其他几种物质的三相点也用于定义国际温标,如氢(13.8033 K)。 如果物质有多种固相和液相,测相图上相邻的相之间都会形成三相点。许多固体(如铁、冰)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会有不同的固相,因此有多个三相点。氦-4是唯一有两种液相(低温下液氦发生二级相变)的物质,所以氦-4虽然没有固-液-气-三相点,但有液-液-气-三相点:2.177 K, 5.043 kPa。 -{zh-hant:; zh-hans:}- ",wiki_zh\AB\wiki_04 "石敢当 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是立于街巷之中,特别是丁字路口等路风水冲处被称为凶位的墙上,用于辟邪的石碑。石碑上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字,在碑额上还常有狮首、虎首等浅浮雕。 “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 石敢当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样式,有浅浮雕的,有圆雕的,有的刻有八卦图案;有的什么装饰也没有,只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也有一些石敢当会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 石敢当的功效从最初的压不祥,辟邪发展到驱风、防水,辟邪,止煞、消灾等多种功效。宋代出土的唐大历五年(770年)的石敢当上刻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文字,可以看出当时石敢当的作用。 关于「石敢当」之源流来历,传说极多,姑取流传较广者如下; 古代认为东岳泰山之石具有独特的灵性和神力,因是一种灵石崇拜。传说汉朝时汉武帝登泰山,带回四块泰山石,置未央宫的四角,以镇宫辟邪。泰山被认为有保佑国家的神功,因此「泰山石」就被认为有保佑家庭的神力,「敢当」邪祟。后来泰山石被人格化,姓石名敢当,又称石将军,后来还发展出了雕刻有人像的石敢当。 相传泰山有「主治生死,百鬼主帅也」之称,而民间有传说是,石敢当是泰山神的部下神将,以勇猛闻名,可以捉拿恶鬼。 相传泰山脚下住着一名好汉「石敢当」大夫,能够除鬼捉妖,将他的名字刻于石上亦有降服鬼怪之功效。又与历史混合,说相传古时泰山郡有一名大力士,封为大夫,名「石敢当」,因战争护主战死,人民设立「石敢当」石碑以纪念,更希求驱除邪魔。 传说姜太公辅佐武王克殷,以封神榜分封众神完毕,周武王封其为诸侯,建立齐国。太公行至泰山,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职缺可补,死后无法成神。于是指泰山前一石曰:「我作泰山石敢当!」殁后,化为「石敢当之神」。 史载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善战多奇谋”,“太平军自永安趋湖南,攻长沙,破岳州,汉阳,武汉,经安省而下金陵,与清军大小数百战,独达开所部未尝挫,清军称之曰‘石敢当’,所至多避之。” 石敢当并非化约为只具有迷信性质的民间信仰,而是长久以来,人与变幻无常的大自然抗争、克服各种危险环境的一种精神防卫系统。人们认为石敢当是镇压凶地之物,只要在不同的地方、建筑物安放了「石敢当」,就会以此得到平安。那么「石敢当」就自然同时成为民间信仰的精神标志了。 在四川理县的羌寨也有辟邪石敢当。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聚居地,常见有石敢当立于当地住户门前,样式简单,多为用汉字写就的“泰山石敢当”木牌,或直接写在门前。 在广东广州海珠区大塘村,由村口牌坊大街直行,或是转入巷内,还有几个泰山石敢当立于一些三岔路的路上或民居墙上。 闽东闽南等地皆有在房前基上树有「石敢当」石碑。闽南如泉州山区的永春桥头、路口等地;闽东如宁德市的咸村镇等地。在金门,也可以常见到石敢当的踪影。 香港的石敢当一般在新界乡村的民居出现,有挂在外墙上的木牌,亦有石刻样式的。青衣一屋邨的斜坡处亦有供奉石敢当大将军。龙跃头天后庙后亦有一块石碑刻上。此外,在不少马路边、港口内外或岛屿上亦竖立了刻上「喃呒阿弥陀佛」的石碑,一般说法是以经文镇静意外身亡的交通意外死难者。 澳门新桥区桥巷有一座石敢当行台,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是街坊用作公众议事的地方,门上有一对藏头联书:「公是公非创立规模垂久远,正人正己协力同心兆安康」。后来,附近镇守莲溪的「石敢当」碑石被供奉进室,渐渐地变成现时的庙宇,以「石敢当」为主神作供奉,并祀姜太公、玄坛、观音、关帝等神祀。以往更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为「石敢当」举行神诞,大行庙会,并以神像出巡作保境巡游,同时会以飘色紧随队伍之后。 台湾石敢当,其中以离岛澎湖最有名,在岛上要道、山顶、海滨皆极为常见;主因离岛生活刻苦、自然天灾危害甚钜,因此居民就求神问卜,依照指示在岛上建设各式的石敢当,以期能够辟邪、止煞、镇罡,抵挡自然灾害。 台湾人一般也有路口需要石头镇煞的概念。故在都市中,部分路口或公园、庭园也有置有石敢当。但一般而言,这些在现代都市中的石敢当通常未题任何字样;抑或写著「○○公园」、「○○学校」等,类似于路标的作用。 日本列岛上的石敢当大多数位于鹿儿岛县境内。1879年琉球王国被日本吞并后,大量琉球人迁居日本列岛,这些琉球人在日本各地都建有石敢当,但不多见。 在冲绳街市的丁字路口,有很多形状不同刻有石敢当字样的石碑。由于当地传说中的魔鬼「マジムン」有直向行走的习惯,因此琉球人在路口设置石敢当,以防止魔鬼进入自己家中。 泰山庙,是马来西亚唯一供奉石敢当的寺庙。当地人称为石尊大王。 寺庙地址: Kampung Parit Keroma Darat, 84000 Muar, Johor 不同形式的石敢当: ",wiki_zh\AB\wiki_04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西面的前海西街18号,是郭沫若1963年到1978年之间居住的地方。后辟为郭沫若故居,1994年成立郭沫若纪念馆,并陈列郭沫若的生平和文学史学方面的成就。 郭沫若故居原址最早是和珅府邸的一座花园,后成为恭王府的马号,民国时达仁堂乐家从恭亲王后代手中买来作为宅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先后成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使馆和宋庆龄的住所。1963年宋庆龄迁往后海北沿居住,郭沫若迁居至此,一直住到1978年去世。1988年郭沫若故居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向公众开放。 郭沫若故居的院子是不规则形状,大门为广亮大门,前院有两座小山,居住的院落位于院子的北部,是一个二进的四合院,进入垂花门后是由正房,东西厢房组成的院落,正房与东西厢房都有檐廊,还有抄手游廊将檐廊衔接起来。从正房西侧的耳房可以进入由后罩房以及东西暖廊组成的里院。里院的暖廊把正房的后檐廊,和后罩房的前檐廊连接起来,并用窗户将靠外的一侧封闭,窗户下面安装暖气,形成全室内的环境。 郭沫若故居的正房五间耳房左右各两间,厢房三间,后罩房十间。在后罩房和东西厢房分别是生平展,文学成就展和史学成就展。正房保持了郭沫若会客室、书房和卧室的陈设。后罩房有郭沫若第三任夫人于立群的书房。 郭沫若故居的前院中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被称为「妈妈树」,是从大觉寺移的银杏树苗,并随着郭沫若一家搬迁到这里。还有郭沫若坐像,二进院中种有腊梅和海棠。后院有葡萄或紫藤之类的攀爬植物的架子。 ",wiki_zh\AB\wiki_04 "竺可桢 竺可桢(Chu Kochen)(),字藕舫,又名绍荣、烈祖、兆熊,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1905年进入复旦公学中学部学习(未毕业)。1909年进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预科土木工程系学习。1913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18年到1920年任教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 1920年到192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5年,因东南大学派系斗争,竺可桢转任商务出版社编辑。1926年8月,竺可桢到天津,被张伯苓聘为私立南开大学教授,讲授地学、气象学。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1936年到1949年,他担任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1937年1月13日,远东气象会议在香港开幕,到会代表20余人,中国派竺可桢出席,会期7天。4月4日,中国地理学会在南京开第四届年会,会上宣读论文25篇,大会由竺可桢主持。在此期间,养成优良学风,广揽名师,特别是延揽了众多中国科学社和前学衡社的成员,使浙江大学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时人称浙大为“东方剑桥”。在浙大的发展历程中,担任校长达13年之久的竺可桢先生可谓厥功至伟。他被公认为“浙大学术事业的奠基人,浙大“求是”精神的典范,浙大的灵魂”。校训“求是”即是由他提出,校歌亦是他请著名国学家马一浮作词、音乐家应尚能谱曲作成。 1945年国民党六大召开前夕,列入朱家骅与陈立夫联名向蒋介石推荐的98名“最优秀教授党员”之一。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蒋中正撤离上海,从舟山派蒋经国到上海去请当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到台湾遭拒。10月16日,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2月7日,因肺病在北京逝世。竺可桢被公认为中国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文革期间,竺可桢虽未受到较大冲击,但每日如履薄冰、提心吊胆。为免祸便和吴有训商量,两家一起采取一系列措施「自我改造」。 竺可桢夫人张侠魂自幼努力学习,不仅爱好绘画,还写得一手势如劈玉的好字。本世纪20年代的中国始有飞机,男子尚且望而生畏,可勇敢好奇的张侠魂竟毫不犹豫,自报奋勇,一定要坐一坐,此举便使她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乘坐飞机的女性。竺可桢非常欣赏张侠魂的性格。就在张侠魂坐飞机的那段时间里,他写了一篇《空中航行之历史》的文章。这大概同张侠魂坐飞机一事不无关系。张侠魂与竺可桢于1920年在上海结婚。他们共同生活了十八年。据竺可桢的日记记录,张侠魂染上痢疾之后,他心急如焚,每天记录著妻子病情的发展情况,悉心照料,盼望妻子早日康复。可是病魔终于将爱妻从他的身边夺去,使他一人在孤独中彷徨。丧妻的痛苦折磨著竺可桢,侠魂的一切用品都在引起他对爱妻的怀念。一份手稿,件件衣物,触景生情,侠魂的音容笑貌在梦中陪伴著他。 经人介绍在1939年陈汲与竺可桢相识,并于1939年9月21日与他正式订婚。 ",wiki_zh\AB\wiki_04 "恭王府 恭王府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是清朝后期恭亲王奕䜣的府邸及花园,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王府花园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而恭王府主体建筑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修缮完毕,并向公众开放。 恭王府及花园原是固伦和孝公主在和珅作为二品户部侍郎邸的规制基础上,花六年增建的公主府,相当于郡王府规制,西路建筑是大臣和珅的府邸以一品大员建造,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赐死,四月「和珅之宅,赏给庆郡王永璘居住;和珅之园,赏给成亲王永瑆居住。」,咸丰元年后由于庆亲王的孙子奕劻世袭降低为辅国将军,换至得定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宅,原王府由内务府收回,后于咸丰年间赐予奕䜣作为府邸,称为恭王府。1921年,恭亲王奕䜣的孙子溥伟、 溥儒(溥心畲)将恭王府和花园抵押给天主教会,后由辅仁大学买去作为校舍,后先后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的校舍。恭王府建筑曾部分为北京空调机厂占用,1980年代腾退。1996年10月起,恭王府花园作为旅游景点供公众参观。2008年8月20日,修复后的恭王府全部对外开放。 2017年,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 恭王府王府在南,花园在北,由高高的后罩楼将王府与花园分开。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 恭王府花园也分为三路。中路是西洋门,独乐峰,蝠池,安善堂及左右配殿明道堂,棣华轩,福字碑,邀月台,蝠厅。东路是怡神所垂花门,大戏楼,芭蕉院,西路是湖心亭,澄怀撷秀。此外还有龙王庙、榆关、妙香亭、流杯亭、艺蔬圃。 ",wiki_zh\AB\wiki_04 "社稷坛 社稷坛是祭祀社稷时所用的祭坛。中文的“社稷”一词指代国家。社,是社神,主管土地;稷,是稷神,主管五谷。由于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祭祀社稷。祭祀社稷通常由皇族主持,祈盼五谷丰登、国土太平。社稷坛是重要的礼制建筑,在古代都城规划设计中有重要的地位。 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的记载,历代王朝都在都城建造太庙和社稷坛,二者分居左右,但具体位置不尽相同。元代都城大都的太庙在当时的齐化门(今朝阳门)内,社稷坛在平则门(今阜成门)内,虽然也是设在大内宫城的左右,但离皇城较远。 祭祀社稷的活动各朝也不尽相同,分为分祭和合祭两种方式。明朝以前的社稷坛“社”“稷”分开建坛,祭祀行礼也是分开的。南京社稷坛最初也是东西对峙,到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朱元璋认为“社”“稷”固不可分,故让礼官奏议,合社稷共为一坛。遵照洪武十年以后的制式,北京社稷坛按照社稷合为一坛修建,即是今天人们所见的形制。 据明代的史料记载,社稷坛在明代先后有3处: ",wiki_zh\AB\wiki_04 "联大 联大可以指: ",wiki_zh\AB\wiki_04 "安平港 安平港()位于台湾台南市,,现分为商港及渔港。 又称安平渔港,位于安平旧聚落旁,旧称台湾港、安平港,曾为台湾最大港。然而旧港于1947年封淤,1949年疏濬后,仅容许50吨级船舶通行,今日旧港仍有渔业船只停泊。近年配合「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中的子项目「 观光客倍增计划」,对于安平周围名胜景点进行整合,并变更台南市都市计划,成立「安平港国家历史风景区」,2005、2006年台湾灯会皆于此举办。 荷兰统治时期及明郑时期,台江外海有11个岛屿(古籍称「鲲鯓」,大鱼之意)横亘,沙洲南北方各有一个港口,北为鹿耳门港,南为大员港,为台湾最早之海港。清治时期道光3年(1823年)鹿耳门港被洪水冲毁,而安平则因海沙推移,港口反较前略深,于是与北线尾岛上新兴的四草湖合称台湾港,兼具国防及贸易功能,成为台湾南部及台湾府城(今台南市)的要港。同治4年(1865年)台湾因天津条约开港,安平港亦被列为条约港之一,海关、洋行纷纷设立,但不久之后,安平港港被漂砂淤积,湾内的安平岛接连陆地,船舶仅能碇泊于距旧港口两海浬处。 日治时期时,台湾总督府利用旧运河水道,自安平海关循盐水溪至海口予以疏濬,惟旧运河易于淤积,须经常疏濬,极不经济,所遂于明治41年(1908年)兴筑高雄港后取代之。后台湾总督府于大正10至15年(1921至1926年)间开凿新的台南运河,并于终点设置堆货场仓库,码头约1,780公尺。由于出口一段河道淤塞,于是在昭和10至11年(1935至1936年)间于旧港口南2公里处辟安平港新港口,取代台湾港的营运,并筑导流堤二道,港口长160公尺,自港口再挖濬航道2公里,与新运河接通,筑岸约500公尺,总经费77万日圆,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设备遭受破坏。 另外,玉山昔日在西方的名称Mt. Morrison亦与安平港有关。西元1857年,一艘美国商船亚历山大号(USS Alexander)由安平离港时,船长摩里逊(W.Morrison)见到高耸的玉山之后将其记载在航海日志中遂得名。今日在安平,在日出且天气清霁时望见玉山的机率较大,平时则少能见得。 亦称安平商港。民国63年(1974年)因安平旧港封淤,政府另择安平港南方2公里的「鲲鯓湖」营建新港,行政区属于南区,而非安平区,民国68年(1979年)峻工,同年新港开始营运,主航道水深负7.5m,可通行6,000吨级船舶,并核定为国内商港。 民国86年(1997年)5月12日,交通部公告安平港为高雄港之辅助港,安平港由国内商港升格为国际商港。民国88年(1999年)7月1日,高雄港务局安平办事处改制升格为安平港分局。民国101年(2012年)3月1日,台湾港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原高雄港务局安平港分局配合组织改制,改为「台湾港务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务分公司安平港营运处」。 由于商港、渔港经常混淆,2012年时任立委许添财提案将商港更名「台南港」,渔港名称不变,以利辨识,但全案未有进一步动作。 由于重开安平旧港(渔港),使的原本与台南安平相连的渔光岛和陆地分离,为了岛上居民的交通,特地规划一座跨港大桥,名曰「渔光桥」、于2008年完工,成为安平港的新地标。 ",wiki_zh\AB\wiki_04 "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 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Rutherford Birchard Hayes,)是第19任美国总统(1877年-1881年),美国共和党籍。 生于俄亥俄州,曾做过律师。担任总统前,他曾任自俄亥俄州第二选区选出的美国众议员(1865年-1867年)和俄亥俄州州长(1868年-1872年,1876年-1877年)。 1876年他参选总统,这次选举结果十分争议,他未能赢得普选,但在选举人票仅以一票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当选总统。海斯成为重建时期最后一位共和党总统。在期间与民主党的谈判期间,他同意以撤出联邦军队在南方的驻守以换取南方民主党对他当选总统的承认,这因而使得民主党在此后一个世纪支配著美国南方,并恢复实施对黑人的种族隔离政策。 1877年爆发「大起义」(The Great Uprising)-全国性铁路工人罢工事件。起初是在西佛吉尼亚州的马丁斯堡,因B&O铁路公司(B&O Railroad)降低工人工资,铁路工人罢工抵制,海斯总统派遣联邦军队镇压工人,造成罢工浪潮扩张至马里兰、宾夕法尼亚、伊利诺等州。 海斯是首位在美国历史上未能赢得普选,但赢得选举人票而当选的美国总统。之后三位有第23任美国总统本杰明·哈里森(1888年)、第43任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希(2000年)、第45任美国总统唐纳·川普(2016年)。 1880年,他不寻求连任。 1893年卒于俄亥俄州,终年71岁。 ",wiki_zh\AB\wiki_04 "许广平 许广平(),笔名景宋,人称许景宋,广东澄海人,1968年3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许广平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周树人(笔名鲁迅)的学生、同居人和晚年伴侣,被认为是鲁迅的配偶,或可说是如夫人。 1898年2月12日(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许广平出生于广州高第街名门望族许家。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重用的大臣,曾任总理衙门大臣、礼部尚书。官拜一品,获赐「紫禁城骑马」;而爷爷和许应镕、许应锴两位叔公都是进士及第,缔造了一门三魁(一门三进士)的荣景;堂兄许崇智曾任粤军总司令;另一位堂兄许崇清则为广州前教育局长。许广平是香港演员许绍雄的姑婆。 1918年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参加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和觉悟社活动。1922年毕业后,又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就学,成为鲁迅和许寿裳、易培基的学生。1926年毕业。 在校期间与鲁迅一起发起揭批驱逐改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后首任校长杨荫榆的运动。 许在毕业前一年在报上公开表达对她的老师鲁迅的感情,1927年两人在广州同居。不久移居上海。1929年,在上海生下鲁迅的独子周海婴。许广平与鲁迅(她口中的周先生,先生是老师的意思)共同生活,直至他逝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许广平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她是民主党派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第三届中央秘书长,第四、五届中央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将所有鲁迅生前的著作(文化遗产)和留下的文物(物质遗产)都献给国家,全没有留给自己和后代。 ",wiki_zh\AB\wiki_04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或称作英国产业革命一般认为是18世纪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带动了当时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工业革命。严格来说,工业革命不能算上是真正的革命,它没有推翻任何的政权或阶级,只是属于社会、科技方面的急剧催化和发展。 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量的外地资源,为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继续了近三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并且,英国过去是以国王名义借债,来弥补宫廷财政运转的不足。1694年,英格兰国家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由国王债务制度过渡到国家债务制度,这从另一条渠道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金。 英国政府大力开拓海外殖民地,积极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为本国工商业寻找海外市场。与此同时,还把从各个渠道聚敛来的财富,绝大部分都用作生产性投资,以转换为再生产的资本。而法国却把资金都用来维持费用浩大的军队和宫廷享乐,西班牙更是把海外贸易盘剥来的巨额财富,用来购买国外廉价的商品,结果冲击了本国的市场。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早在十五世纪,英国半农半工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就非常普遍,最初主要是毛纺织业。这种家庭的毛纺织手工业,后来随着农民的贫富分化,而发生了改变。很多家庭手工业者变成了为商人进行原料加工的雇佣劳动者。于是,呢绒商人们逐渐把单独的家庭手工业联系起来,便形成了毛纺织业的手工工场。这种手工工场有分散的和集中的两种形式。 在十六世纪时,分散的手工工场占主要地位。随着圈地运动而使丧失土地的农民日益增多,由大商人所创办的集中的手工工场便逐渐发展起来,达到了雇佣一千名以上工人的规模。到十七世纪时,雇佣几百名工人的手工工场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些手工工场并不限于毛纺织业,在采矿、冶金、制盐、造纸、玻璃、制硝、啤酒等部门,都建立起很大的手工工场。 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为技术上的巨大进步。英国手工工场在生产技术方面的进步,与欧洲大陆上的大量工匠迁居英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世纪末期,法国与尼德兰等国在手工业技术方面,特别是丝织业技术方面,都比英国进步,拥有很多技术熟练的工匠。但是不断发生宗教战争,迫使许多信奉新教的熟练工匠逃亡到英国避难。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西班牙镇压尼德兰革命时,也有大批尼德兰工匠逃往英国,从此以后就在英国东部地区定居下来。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允许这些工匠定居下来,条件是每一户外来工匠必须负责培养一名英国学徒。这些技术熟练的工匠涌入英国后,对于改良和革新英国的手工业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使英国新建了一些过去没有过的工业部门。英国的染织业、制糖业、陶瓷业的发达,就是同尼德兰工匠的贡献分不开的。 在十七世纪以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棉纺织业发展得尤其迅速。十八世纪初,运到英国加工的棉花只有一百万磅,但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资本家为了追求越来越多的利润,除了增加工人以扩大生产规模外,迫切希望改革生产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凯伊发明飞梭以后,一个织布工人可以做过去两个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后来, 凯伊的儿子又加以改进,发明了上下自动的杼箱,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织布能力更为提高。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 由于棉纱供应不足,出现了纺与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棉纱价格猛烈上涨,接着纺纱工人的工资也提高了。这种情况,对于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为了解决棉纱不足的问题,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1761年,英国“艺术与工业奖励协会”两次悬赏,征求新式纺纱机的发明。 1764年,兰开夏郡内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棉纺织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使棉纱的产量迅速提高,引起了纺织业的一系列变化,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因为棉纱生产成本的减少,也就使布匹的价格随之降低,从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织布工人。 由于织工工资跟着棉布需求量的增长而提高,就使得原来兼营农业的织工逐渐抛弃农业,成为专靠工资收入的工薪阶层。同时,珍妮机的使用排挤了旧式纺车,使那些买不起珍妮机的原来从事家庭手工业的纺工也放弃农业,到拥有珍妮机的人那里去工作,从而成为雇佣工人。纺工和织工放弃的土地就为农业资本家所收买,小自耕农无力与资本主义大农场竞争,他们逐渐受到排挤而破产之后,也就沦落为农业或者工业中的无产者了。 珍妮纺纱机虽然大大提高了棉纱产量,但纺出的纱不结实,细而易断。由于珍妮机带动的沙锭日益增多,却需要手工来摇转纺轮,这样就使人力越来越难以胜任。于是,便需要在质量和动力方面加以改进。1769年,钟表匠理查·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机器用水力推动,机器上安装着许多滚轴,旋转很快,纺出的纱质地坚韧。 由于水力纺纱机体积大,又必须设置在可以利用水力的地方,因此,它就不能像旧式纺车或珍妮机那样安装在家庭内,而必须建立厂房,集中工人进行生产。这样,就为工厂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771年,理查·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棉纺厂,成为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主。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线虽然结实,但是很粗糙。因此,还需要继续进行技术革新,以提高棉纱的质量。 1779年,工人塞缪尔·克朗普顿发明了。骡机综合珍妮纺纱机与水力纺纱机的优点,纺出来的棉纱既结实又精细。此外,还提高了纺纱的效率,最初,骡机带动二三十个纱锭,后来随着机器的改进逐渐增加,到十八世纪末,已经有了能够带动四百个纱锭的纺纱机了。自从骡机发明与广泛应用以后,集中从事生产的纺纱工厂迅速增加起来。 棉纱产量的大幅度增加,把织布抛到了后面,于是,纺与织之间又出现新的脱节现象。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改良织布机。1785年,牧师发明了用水力推动的织布机。但是,这种机器非常呆笨,销路不广。后来,经过、霍洛克斯等人的改进,这种织布机才日益完善,逐渐推广应用。 1803年,拉德克利夫还发明了一种整布机,霍洛克斯又发明铁制的织布机器。经过改进的自动织布机,比手工织布提高了四十倍的效率。棉纺织业机器的使用又引发了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实现了机械化,一个新的课题又摆在人们面前,这就是动力问题。 水烧热了之后就膨胀为水蒸汽。事实上,这个道理人们在很早就知道了。约在公元前二世纪末,亚历山大里亚的赫罗,就认识到蒸汽的动力作用。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他曾经制造过一种利用水蒸汽旋转的玩具。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尝试过设计一种利用蒸汽开动大炮的图纸。然而,为了工业的目的把蒸汽用来作为动力的试验,则是从近代才开始的。 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称得上是第一个蒸汽力的实验者,他于1680年在英国试验成功第一台可以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蒸汽泵。但是,帕潘的发明并没有实际用于工业上。1698年,英国人发明了利用蒸汽力而制成的抽水机,但是不够坚固,经受不住大量蒸汽的压力,常常破裂。1705年,铁匠托马斯·纽科门在塞维利抽水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造出了第一台真正可用作动力的蒸汽抽水机。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制造和修理自然科学仪器的工作时,注意到纽科门式蒸汽机之所以浪费很多热量和时间,是因为汽缸里既要产生蒸汽,又要注入冷水。1765年春,瓦特终于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安上一个隔离式冷凝器装置后,蒸汽不是在汽缸内冷却凝固,而是让蒸汽通过一个阀门,进入一个单独保持冷却的冷凝器,这样就不需要降低汽缸的温度,真空也能够不断产生。 1769年,瓦特制成第一台蒸汽机。这一年,瓦特以发明分离冷凝器,获得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过程中的第一个专利。但这种蒸汽机仍无法克服纽可门蒸汽机只作往返运动的缺点,不能使蒸汽机变成能带动各种工作机的原动机。1781年,瓦特研制出一套齿轮联动装置,可以将活塞的往返直线运动,转变为轮轴的旋转运动,他因此获得了第二个专利。接着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增大蒸汽机的动力,瓦特对汽缸本身进行了分析与研究。1782年,瓦特试制出一种带有双向装置的新汽缸,把原来的单向汽缸组装成双向汽缸,并首次把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压蒸汽改为高压蒸汽,他也因此取得第三个专利。 1784年,经过再次改进的蒸汽机,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机械运动,而且还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1785年,一个使用瓦特蒸汽机的纺纱厂建成。很快,蒸汽机在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印刷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瓦特蒸汽机的问世,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从此以后,只要有煤作为燃料,就可以开动蒸汽机。并且,工厂也是根据需要建立起来,而不再受河流水力的限制。马克思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蒸汽机的发明使机械化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是人类社会进入机械化时代的标志,从而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蒸汽机的广泛利用,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促使工业革命开展起来。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以此为标志,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煤炭可以说是近代工业的食粮,如果没有煤,就没有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也就没有工业革命。正因为英国的煤炭储藏量非常丰富,所以才支撑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在中世纪,由于烧煤使空气污染,封建统治者严厉禁止采煤。然而,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对于煤炭的需求扩大,煤炭工业迅速发展。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四千四百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用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也建立起来,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的广泛使用,根本改变了工业的技术面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业革命造成的生产力大发展,使英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了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商品市场规模扩大。另外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 1568年-1648年,西班牙镇压尼德兰独立运动,因战乱,许多尼德兰工匠逃亡到英国,他们带来最早的手工纺织技术。英国要求他们每个工匠必须带两个英国籍学徒。 1576年,英国政府颁布法令限制羊毛、大麻等本国原料或初级产品出口,禁止粗纹布、呢绒织品、亚麻布进口。同时规定:治安法官有权使用公款购买成批原料、羊毛、大麻等为穷人安排工作。法律还规定每个郡要办两个到三个工场,即感化院,收容有劳动能力的乞丐和流浪者。英国毛纺织工业获得一个发展机会。英国确立外向型经济模式。 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排除通往美洲的障碍。1607年,伦敦公司在北美建立了英国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弗吉尼亚。之后英国不断扩大殖民地的范围。 1623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允许专利权设立,保护新发明的权利。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英国(包括殖民地)的进出口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只运输。 1660年,英国成立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皇家学会,全称“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英国青年舍弃神学,追求实学,蔚然成风。 168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颁布枫丹白露敕令,迫害胡格诺派教徒,其中很多能工巧匠移民英国。 1688年-1697年,发生大同盟战争,英国、荷兰和哈布斯堡王朝组成同盟联合抗击路易十四法国。 1688年,政府公开支持圈地。1593年议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圈地狂潮,大量耕地改为牧场。1597年因连续4年歉收而恢复反圈地法令。1601年议会废除反圈地法令。1607年英国中部各郡反圈地起义,迫使政府恢复反圈地措施。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圈地又起。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1689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执政,巩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1694年,民营的英格兰银行成立,为支持抗法,银行以8%的利息贷款给政府,而政府作为回报则授予其制币权、银行券改造权和证券投机。 1701年,Jethro Tull发明播种机,拉开英国农业机械化的序幕。 1714年,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兼任英国国王,开始了汉诺威王朝(1714-1901)。乔治一世的母语是德文,不会讲流利的英文。所以他敕命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为内阁首相,自己并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英国首相制度的开端。此后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1720年 英国议会通过法案,禁止进口和使用印度棉布。(英国直到1757年才控制印度。) 1730年,北美殖民地弗吉尼亚和佛罗里达(当时属于西班牙)种植棉花获得成功,到1784年,刚刚独立后的美国,开始向英国出口棉花。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一个织布工人可以做过去两个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 1761年,为了解决棉纱不足的问题,英国“艺术与工业奖励协会”两次悬赏,征求新式纺纱机的发明。 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获取法国在北美大陆和印度的大量殖民地。 1733年 兰开夏郡的钟表匠凯伊发明织布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后来, 凯伊的儿子又加以改进,发明了上下自动的杼箱,织布能力更为提高。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 1764年-1767年 兰开夏郡的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 1767年 兰开夏郡的理查·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1779年 兰开夏郡的塞缪尔·克朗普顿结合两种纺纱机的优点,发明用水做动力的 骡机(Spinning Mule),后被改良成自动棉纺纱机。 1785年 莱斯特郡的牧师发明水力织布机, 在1791年建造第一座水力织布机工厂。 随后其他纺织机器相继发明,实现了纺织行业的机械化生产。当时纺织的动力依靠水力,工厂必须设在河边,这限制了工业的发展。随着蒸汽机技术的发明和成熟,蒸汽机动力开始被应用在纺织工业。 1769年 詹姆斯·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发明单向蒸汽机 1782年 瓦特又制造出双向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785年 瓦特在诺丁汉郡建立第一个蒸汽纺纱厂。 1800年 英国拥有蒸汽机321台、5210匹马力。 1811年 莱斯特工人卢德捣毁机器。 1820年 煤矿卷扬机代替人工背运,煤产量更加迅速增长。 1825年 蒸汽机猛增到15000台,375000马力。 煤产量179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1765年 英国开始在煤矿使用铁轨 1779年 英国在施洛普郡建成第一座铁桥 1807年 美国人富尔敦发明汽船 1811年 英国也开始仿制汽船。 1814年 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在奇林沃兹煤矿运煤。 1825年 史蒂芬逊第一辆客运火车,在斯托克顿至达灵顿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1759年 - 1830年英格兰2200英里的运河。 1844年 英国铁路已经长达2235英里 1709年,A·达比(Abraham Darby I)采用焦炭取代木炭炼铁,获得成功,并很快获得了这项技术专利。 1750年,亨茨曼(B.Huntsman)发明坩埚炼钢工艺。坩埚炼钢工艺是转炉炼钢技术发明前最重要的炼钢方法,是欧洲历史上钢首次被熔化冶炼。 1873年,波特获得搅拌精炼法专利。 ",wiki_zh\AB\wiki_04 "詹姆斯·瓦特 詹姆斯·冯·布雷达·瓦特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是苏格兰著名的发明家和机械工程师。他改良了,奠定了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础,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 他发展出马力的概念以及以他名字命名的功率的国际标准单位——瓦特。 瓦特在1736年1月19日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附近克莱德湾上的港口小镇格林诺克。瓦特的父亲是熟练的造船工人并拥有自己的船只与造船作坊,还是小镇的官员。瓦特的母亲Agnes Muirhead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并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都属于基督教长老会并且是坚定的誓约派。尽管瓦特出自于宗教家庭,但他后来还是成为了自然神论者。 瓦特小时候因为身体较弱去学校的时间不多,主要的教育都是由母亲在家里进行。瓦特从小就表现出了精巧的动手能力以及数学上的天分,并且接受了很多苏格兰民间传说与故事。 瓦特17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而父亲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瓦特到伦敦的一家仪表修理厂作了一年的徒工,然后回到苏格兰格拉斯哥打算开一家自己的修理店。尽管当时苏格兰还没有类似的修理店,但是由于他没有做够要求的7年徒工,他的开店申请还是被格拉斯哥的锤业者行会(管理所有使用锤子的工匠)拒绝了。 1757年,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提供给瓦特一个机会,让他在大学里开设了一间小修理店,这帮助瓦特走出了困境。其中的一位教授,物理学家与化学家约瑟夫·布莱克更是成了瓦特的朋友与导师。 1767年,瓦特与表亲玛格丽特·米勒(Margaret Miller)结婚,此后他们共养育了5个孩子,其中有2个活到了成年。 瓦特的小店开业4年后,在朋友罗宾逊教授的引导下,瓦特开始了对蒸汽机的实验。直到此时,瓦特也还从未亲眼见过一台可以运转的蒸汽机,但是他开始建造自己的蒸汽机模型。初步的实验失败了,但是他坚持继续实验并且阅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有关蒸汽机的材料,独立地发现了潜热的重要性(尽管这在好几年前就被布莱克教授发现了,但瓦特当时并不知情)。 1763年,瓦特得知格拉斯哥大学有一台纽科门蒸汽机(Newcomen steam engine),但是正在伦敦修理,他请求学校取回了这台蒸汽机并亲自进行了修理。修理后这台蒸汽机勉强可以工作,但是效率很低。经过大量实验,瓦特发现效率低的原因是由于活塞每推动一次,气缸里的蒸汽都要先冷凝,然后再加热进行下一次推动,从而使得蒸汽80%的热量都耗费在维持气缸的温度上面。1765年,瓦特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他想到将冷凝器与气缸分离开来,使得气缸温度可以持续维持在注入的蒸汽的温度,并在此基础上很快建造了一个可以运转的模型。 但是要想建造一台实际的蒸汽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是资金,布莱克教授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更多的资助来自于。罗巴克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著名的的拥有者,在罗巴克的赞助下,瓦特开始了新式蒸汽机的试制,并成为新公司的合伙人。试制中的主要困难还在于活塞与气缸的加工制造工艺上。当时的工艺水平下钢铁工人更像是铁匠而不是机械师,所以制造的结果很不满意。此外由于当时的相关专利申请需要国会的认可,大部分的资金都花费在相关程序上。由于资金的短缺,瓦特不得不另找了一份运河测量员的工作,并一干就是8年。这之后,罗巴克破产,相关专利都由伯明翰一间铸造厂老板马修·博尔顿接手。瓦特与博尔顿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长达25年的成功合作。 与博尔顿的合作,使得瓦特得到了更好的设备资金以及技术上的支持,特别是在加工制造工艺方面。新型蒸汽机制造的一个主要困难在于活塞与大型气缸的密合,这个问题最终被约翰·威尔金森(John Wilkinson)解决,他在改进加农炮的制造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精密镗孔加工技术,可以用于蒸汽机的制造。终于在1776年,第一批新型蒸汽机制造成功并应用于实际生产。这批蒸汽机由于还只能提供往复直线运动而主要应用于抽水泵上。在之后的5年中,瓦特赢得了大量的订单并忙于奔波于各个矿场之间安装由这种新型蒸汽机带动的水泵。 在博尔顿的要求下,瓦特开始继续研究如何将蒸汽机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化为圆周运动,以便使得蒸汽机能为绝大多数机器提供动力。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曲柄传动,但是该项专利所有人,约翰·斯蒂德(John Steed)要求同时分享瓦特此前的分离冷凝器的专利,这一要求被瓦特坚决地拒绝了。1781年,瓦特公司的雇员威廉·默多克(William Murdoch)发明了一种称为“太阳与行星”的曲柄齿轮传动系统,并以瓦特的名义成功申请了专利。这一发明绕开了曲柄专利的限制,极大地扩展了蒸汽机的应用。 之后的6年里,瓦特又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并取得了一系列专利:发明了双向气缸,使得蒸汽能够从两端进出从而可以推动活塞双向运动,而不是以前那样只能单向推动;使用节气阀门与离心节速器来控制气压与蒸汽机的运转;发明了一种气压示工器来指示蒸汽状况;发明了三连杆组保证气缸推杆与气泵的直线运动。由于担心爆炸的危险以及泄露问题,瓦特的早期蒸汽机都是使用低压蒸汽,后来才引进了高压蒸汽。所有这些革新结合到一起,使得瓦特的新型蒸汽机的效率是过去的纽科门蒸汽机的5倍。 1794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伙组建了专门制造蒸汽机的公司。在博尔顿的成功经营下,到1824年就生产了1165台蒸汽机。瓦特与博尔顿都赚到了不少钱。 瓦特心思细腻,做事动作迟缓并且非常容易焦虑。他常常会灰心丧气。他会将工作放到一边,感觉好像要彻底放弃了,但他的想象力丰富,总是能想到新的改进方法,以至于很多时候都来不及一一完成。瓦特的动手能力很强,并可以完成系统的科学的测定,以量化自己的革新效果,帮助自己的理解。 瓦特是一个绅士,为其他工业革命时期的知名人士所尊重。他是伯明翰工业家与科学家组织的“月光社”的重要成员,总是对新的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被认为是很好的社交伙伴。但他对商业经营却基本一窍不通,特别讨厌与那些有兴趣使用他的蒸汽机的人讨价还价或谈判合同。直到他退休时,他都一直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感到不安。他的合作者与朋友都是些意气相投的伙伴并能保持长久的友谊。 瓦特在半退休之前也有很多其它发明,比如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利用望远镜测距的方法,一种新的透印印刷术,对油灯进行了改进,蒸汽碾压机以及延续至今的机械图纸着色法。 1800年瓦特的专利与博尔顿的合作到期,他于同年退休。但他们的合作延续到下一代,马修·博尔顿与小詹姆斯·瓦特继续合作,同时吸收了威廉·默多克为合伙人,保证了了公司的持续成功。 瓦特退休后曾与他的第二任妻子到法国与德国旅行,并且在威尔士购买了一所住宅。 1819年8月25日,83岁的瓦特于英国斯塔福德郡汉兹沃斯(Handsworth, Staffordshire)的家中去世。 正如其它很多重大发明一样,关于瓦特是否是一些蒸汽机相关的专利的发明者上一直有很多争议。但对于其中最重要的分离式冷凝器,毫无争议是由瓦特最早提出并独自发明的。从1780年左右,瓦特开始采取措施,对一些听说到的别人的主意预先提请专利,以保证蒸汽机的整体发明属于自己并防止其他人介入。瓦特在1784年8月17日给博尔顿的一封信中说道: 有人认为瓦特不允许其雇员威廉·默多克参与其高压蒸汽机的研制,从而推延了该项发明的产生。瓦特还与博尔顿一起压制其他一些工程师的工作,如乔纳森·霍恩布劳尔(Jonathan Hornblower)在1781年发明了另外一种蒸汽引擎,但是因被诉侵犯了瓦特的专利而失败。 瓦特在1781年申报的“太阳与行星”曲杆齿轮联动装置的专利,在1784年申报的一项蒸汽机专利,都有很强的证据显示是由其手下的工程师威廉·默多克发明。瓦特在1782年1月3日给博尔顿的一封信中提到该项发明的产生时说道: 但威廉·默多克本人从未对这项专利的所有权提出过异议,他一生都工作于博尔顿与瓦特的公司,并在瓦特退休后被吸收为合伙人之一。即便在原来阻碍瓦特发明的曲柄专利于1794年过期后,瓦特的蒸汽机也一直继续采用这项“太阳与行星”传动技术。 据说瓦特还曾阻挠其它一些非自己专利的蒸汽机的发明与推广,并认为用蒸汽机来推动车辆是不可能的事情。 瓦特在原有的纽科门蒸汽机基础上发明的新式蒸汽机结构,在这之后的50年之内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瓦特蒸汽机发明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并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它使得工厂的选址不必再依赖于煤矿而可以建立在更经济更有效的地方,也不必依赖于水能从而能常年地运转,这进一步促进了规模化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得商业投资更有效率。蒸汽机为一系列精密加工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更高的工艺保证各种机器包括蒸汽机本身的性能提高。经过不断的努力,引入更高气压的蒸汽,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便很快相继问世。 1785年瓦特被接受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814年成为法国科学院8名外籍会员之一。 瓦特死后安葬于家乡汉兹沃斯的圣玛丽教堂后的公墓。多年后教堂扩建,使得瓦特的墓地实际上处于新教堂的内部。教堂里并建有瓦特、博尔顿与默多克三人的纪念像。同时瓦特参加的‘月亮学社’的纪念碑上也有瓦特与一台蒸汽机雕绘。伯明翰一所学校以瓦特的名字命名。瓦特的众多手稿还保存在伯明翰中心图书馆里,图书馆前至今还有瓦特的雕像。博尔顿的旧居现在是一个博物馆,用以纪念他与瓦特在蒸汽机发明上的贡献。 苏格兰有一些学院也以瓦特的名字命名,比如知名的“詹姆斯·瓦特学院”(James Watt College)。爱丁堡附近老牌的“赫瑞瓦特大学”,其前身就是建立于1821年的“瓦特艺术学校”(Watt Institution and School of Arts)。 在英国各地,有超过50条道路以瓦特的名字命名。在伦敦的西敏寺也建有瓦特纪念碑。 瓦特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发明家之一。在美国作家查尔斯·穆雷的《人类成就》(Human Accomplishment)一书中,他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历史上最知名的229位发明家中,瓦特与爱迪生并列第一位。在1978年迈克尔·哈特发表了一篇引发热烈讨论的作品《人类历史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中,瓦特因为发明蒸汽机而被列在第22位。 为纪念瓦特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的功率单位以瓦特命名。 ",wiki_zh\AB\wiki_04 "镄 镄(Fermium)是一种人工合成元素,符号为Fm,原子序为100,属于锕系元素。镄是能够用中子撞击较轻元素而产生的最重元素,即是说它是最后一种能够大量制成的元素。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仍没有制成纯镄。镄一共拥有19种已知的同位素,其中Fm存留时间最长,半衰期为100.5天。 镄是在1952年第一次氢弹爆炸后的辐射落尘中发现的,并以诺贝尔奖得主原子核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命名。其化学属性符合较重锕系元素的典型性质,有著形成+3氧化态的趋势,但也能够形成+2态。由于产量极少,镄在基础科学研究之外暂无实际用途。与其他人工合成的同位素一样,镄极具放射性,毒性亦很强。 镄是在1952年11月1日第一颗成功引爆的氢弹「常春藤麦克」的辐射落尘中首次发现的。在对辐射落尘的初步检验后,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钚同位素(),其只能通过铀-238吸收6颗中子,再进行两次β衰变才会形成。当时一般认为,重原子核吸收中子是一件较罕见的现象,但的形成意味著铀原子核可能会吸收更多的中子,从而产生更重的元素。 第99号元素(锿)很快便在与爆炸云接触过的滤纸上被发现了。(也是通过飞机搭载滤纸在辐射落尘云中飞过而发现的。)1952年12月阿伯特·吉奥索等人于伯克利加州大学辨认出锿元素。他们发现了同位素Es(半衰期为20.5天)。该同位素是铀-238原子核在捕获15颗中子后形成的,其之后再进行7次β衰变: 某些U原子则能够捕获17颗中子。 镄(""Z"" = 100)的发现却需要更多的研究采样,因为其产量预计比锿要少至少一个数量级。故此在核试验进行地点埃内韦塔克环礁处受污染的珊瑚礁被送到美国加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进行处理及分析。核试验后两个月,研究人员分离了样本的一部分,并发现它放射高能量的α粒子(7.1 MeV),半衰期大约为1天。如此短的半衰期意味著其肯定源于某种锿同位素的β衰变,也就是样本本身必为新的100号元素的某种同位素。很快衰变源便被确认为Fm(""t"" = 20.07(7)小时)。 由于当时正值冷战时期,该新元素的发现消息以及有关中子捕获的新数据被美国军方列为机密,一直到1955年才被公布。不过,位于伯克利的团队自行通过对钚-239进行中子撞击,合成了第99和100号元素,并于1954年发布了研究结果。报告中附有声明,注明此前已有过对这些元素进行的研究。有关「Ivy Mike」核弹的研究在1955年解密。 伯克利的团队曾担心,在其机密研究结果公布之前,别的研究团队会通过离子撞击法发现较轻的镄同位素。事实上,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物理研究所的一个团队也独自发现了该元素。他们以氧-16离子撞击目标,合成了同位素Fm(""t"" = 30分钟),并于1954年5月发布了这项发现。但是,人们一般还是承认伯克利团队较早发现镄元素,因此该团队拥有对该元素的命名权。他们决定将其命名为Fermium,以纪念原子弹之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 目前在N 2003中列有19中镄的同位素,原子量从242到260不等,其中Fm存活时间最长,半衰期有100.5天。Fm的半衰期为3天,Fm的为5.3小时,Fm的为25.4小时,Fm的为3.2小时,Fm的为20.1小时,以及Fm的为2.6小时。剩余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的有30分钟,短的有以毫秒计的。通过中子捕获形成的Fm和Fm进行自发裂变,半衰期只有370(14)毫秒;Fm及Fm也极不稳定,并也进行自发裂变(半衰期分别为1.5(3)秒及4毫秒)。这意味著,中子捕获是不能用于制造质量数高于257的核素的,除非在核爆炸中产生。由于Fm是进行α衰变的,而且它不会进行 β衰变(这会形成下一个元素:钔),因此镄是最后一种能够以中子捕获过程产生的元素。 镄是在核反应堆中通过对锕系元素进行中子撞击而产生的。镄-257是能够以中子捕获产生的最重同位素,产量最多达到纳克数量级(1 g)。镄元素的主要产自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85 MW高通率同位素反应炉(HFIR)。该反应炉专用于制造超锔元素( ""Z"" > 96)。该实验室通过对锔进行辐射,一般每次可生产数十克(1 g)鉲、数毫克(1 g)锫和锿以及数皮克(1 g)镄;或特地为某实验另外制成数纳克(1 g)或数微克(1 g)镄。在一次2至20万吨级热核爆炸中产生的镄元素量估计有数微克,但夹杂在大量残余碎片中。在1969年7月16日进行的「Hutch」核试验中,10公斤的残余碎片中提取出40皮克的Fm。 在产生之后,镄必须和其他锕系元素及裂变产生的镧系元素分开,一般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并使用稀释于α-羟基异丁酸氨溶液中的正离子交换剂(如Dowex 50或T等)。正离子越小,它与α-羟基异丁酸负离子所形成的络合物就越稳定,因此在洗提柱中优先提取这一层。另一种方法则使用分离结晶法。 虽然Fm是最稳定的镄同位素,半衰期长达100.5天,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使用的则是Fm,其半衰期为20.07(7)小时。这是因为后者是Es(半衰期为39.8(12)天)的衰变产物,并能够轻易地被分离出来。 对1千万吨级核弹「Ivy Mike」的辐射落尘所进行的分析是一项长期项目,其目的为研究在高能核爆中超铀元素的生产效率。使用核爆的原因如下:把铀转变成超铀元素需要多重中子捕获,而捕获概率随中子通量的提升而增加。核爆炸是最强的中子源,每微秒每平方厘米能够产生10个中子(约10中子/(cm²·s))。相比之下,高通率同位素反应炉的中子通量也只有5中子/(cm²·s)。埃内韦塔克环礁爆炸处随即设立起了一座实验室,以对辐射落尘进行初步分析,因为某些同位素在被送到美国本土之前,便可能已经衰变殆尽了。飞机带著滤纸在核爆之后飞过环礁的上空,并把采回的样本立即送往该实验室。起初,人们希望能够以此发现比镄更重的元素,但在1954年至1956年于该环礁进行了一系列百万吨级核试验之后,却仍没有发现这些元素。 由于相信在局限空间内的核爆可能会增加产生重元素的可能性,因此内华达试验基地(现内华达国家安全区)又在1960年代进行了地底核试验,并采集了数据。除了一般的铀之外,核弹还装有镅和钍与铀的混合物,以及钚与镎的混合物。因为装载的重元素提高了裂变率,并导致较重同位素的流失,试验结果产量偏少。又由于原子尘分布在地下300至600米处熔化及汽化了的岩石中,而到如此的深度钻地取样又缺乏效率,对产物的提取分离也非常困难。 在1962至1969年间进行的9次地底核试验中,最后一次的规模最大,而其超铀元素产量也最高。在产量与原子质量数的关系图(左图)中,质量较低并拥有奇数质量数的同位素有较低的产量,因而在图中产生锯齿形的曲线。这是因为拥有奇数核子的同位素有较高的裂变率。研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采集爆炸后散落在各处的原子尘。载有滤纸的飞机只吸附到总量的4,而在埃内韦塔克环礁处所采集到的量也只增加了两个数量级。在「Hutch」核试验60天后提取的500公斤岩石当中也只有总量的10。这500公斤岩石,相比在爆炸7天后取得的0.4公斤石块,其含超铀元素的量只不过高出30倍。这证明超铀元素的量与收集的岩石重量是不成正比的。为了加快样本采集的速度,人们在核试验之前就在爆炸原点钻出了若干个竖井,这样爆炸就会把足够的样本从中心通过竖井带到地表,方便采样。该方法在「Anacostia」和「Kennebec」核试验中得到尝试,并立即为研究提供了数百公斤的物质,但是其中锕系元素的浓度比通过钻地取得的样本的少三倍。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帮助研究存留时间短的同位素,但却无法提高整体锕系元素的产量。 尽管这一系列核试验没有再产生新的元素(除锿和镄外),而所取得的超铀元素量也不如理想,但其总体产生的稀有重同位素的量却仍比此前实验室中能够合成的要多。在「Hutch」核试验中取得的6颗Fm原子被用于研究Fm的热中子诱发裂变,并以此产生了新的镄同位素:Fm。采集到的还有大量稀有的Cm同位素,这是很难从Cm产生的:Cm的半衰期(64分钟)相对需数个月时间的反应炉辐射来说太短,但对于核爆炸时间段来说就很长了。 由于镄的所有同位素半衰期都很短,所以一切原始的镄核素,也就是在地球形成时可能存在的镄,至今都已全部衰变了。镄也可以通过地壳中锕系元素(铀和钍)的多次中子捕获产生,但这发生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地球上几乎所有的镄都是在科学实验室、高能核反应炉或是核武器试验中产生的,并在合成后只存留不超过几个月的时间。锿和镄曾在位于加蓬奥克洛的天然核反应堆中自然产生,但至今已不再形成了。 到目前为止,对镄的化学研究都是在溶液中通过示踪法进行的,至今没有制造过任何固体化合物。在一般状态下,镄在溶液中呈Fm离子态,水合数为16.9,酸度系数为1.6(p""K"" = 3.8)。Fm会和拥有硬供电子原子(如氧)的各种有机配位体络合,而形成的络合物一般比镄之前的锕系元素较为稳定。它也会与氯和氮等配位体形成络离子,同样也比锿或鉲所形成的更稳定。人们相信,较重的锕系元素所形成的络合键主要为离子键:由于镄的有效核电荷更高,所以Fm离子预计会比其之前的锕系元素所形成的An离子小,这使镄能够和配位体形成更短、更强的化学键。 Fm能够容易地还原为Fm,比如镄会和二氯化钐共沉淀。镄的电极电势预计将和镱(III)与镱(II)之间的相似,相对标准电极电势约为−1.15 V,这与理论计算相符。使用极谱法进行测量,得出Fm与Fm之间的电极电势为−2.37(10) V。 虽然曾接触过镄的人寥寥无几,但是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仍为镄最稳定的两种同位素提供了每年辐射剂量的建议。镄-253的进食剂量限度为10 Bq(1 Bq相当于每秒一次衰变),吸入剂量限度为10 Bq;镄-257的则分别为10 Bq和4000 Bq。 ",wiki_zh\AB\wiki_04 "褚英 褚英(;),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子,母哈哈纳扎清(元配)。 褚英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长子,元配佟佳氏所出。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死后,努尔哈赤开始逐渐让褚英带兵并主持一部分军政事务。 褚英广有战功,努尔哈赤因其英勇,封号曰“阿尔哈图土门”,译言为“广略”,故褚英封号为广略太子。但是努尔哈赤的“开国五大臣”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和扈尔汉以及一些兄弟们和褚英不和,于是在努尔哈赤面前告状,努尔哈赤经过调查也发现了褚英的存在的问题,解除了他的兵权。褚英将不满溢于言表,后被废除太子之位,幷且被软禁,之后褚英焚香诅咒告状的五大臣和兄弟,并扬言等掌权后处死五大臣和那些兄弟,被再一次告状。在万历四十三年闰八月,褚英在被圈禁两年后,被努尔哈赤下决心处死。 清太宗即位后,改封其为广略贝勒。代善是褚英的同母弟弟。 褚英有三子,受封爵位的有两人,为: ",wiki_zh\AB\wiki_04 "莱特巴士 莱特巴士()是北爱尔兰一家大型巴士及客车车身的供应商,总部设于北爱尔兰的巴利米纳。它成立于1946年,由罗伯特·莱特()创立,现时其业务由他的儿子()管理。 该车身公司原名为Robert Wright & Son Coachbuilders,凭重建货车的车身起家,1978年起推出供单层巴士使用的铝材车身,至2001年推出双层巴士车身。该批新产品多以天文名称来命名,如Solar、Eclipse、Gemini、Pulsar等。 2002年,随著香港九龙巴士订购装配该款车身的双层巴士,莱特巴士车身得以进入香港市场,早期因专门技术保密,巴士不能运往香港组装,只能在北爱尔兰组装后经水路运往香港,2012-2014年间可运往珠海广通客车组装,2014年之后供应香港莱特巴士车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Masdef负责组装。 在香港,现今有1172辆莱特巴士服役,且数量仍在增长。九巴成为香港首间购入莱特巴士(九巴称之为「前卫巴士」)的巴士公司,2010年扩展至城巴,2014年再度扩展至新巴、愉景湾巴士及港铁巴士。 现时九巴、城巴、新巴、愉景湾巴士及港铁巴士都是将此型号车身搭配富豪集团的底盘,型号分别为富豪B10TL(九巴采用的车队编号:AVW)、富豪B9TL(AVBW、AVBWS、AVBWU、3AVBWU;7500、6500、95XX、45XX、52XX;港铁巴士车队编号:319-386;愉景湾巴士车队编号:DBAY208-213)及富豪B8L(九巴采用的车队编号:AVBWL)。 2009-2017年,随著新加坡新捷运订购装配该款车身的双层巴士,莱特巴士车身得以进入新加坡市场,由康福德高工程私人有限公司(ComfortDelGro Engineering)负责组装车身。在新加坡,现今有1416辆莱特巴士服役,新捷运成为新加坡首间购入此型号的巴士公司。现时新捷运都是将此型号巴士车身搭配富豪集团的底盘,型号分别为富豪B9TL及富豪B8L。 近几年,莱特巴士的业务得以成功开拓,到未来其员工数目预计可超过1,000人。不过有人认为,该公司在招聘员工的筛选过程中被指存在宗教歧视,只有6%的员工信奉天主教,而整个北爱尔兰巴利米纳地区中,天主教徒占总人口的20%。 ",wiki_zh\AB\wiki_04 "张昭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东汉末年东吴名臣;享年八十一岁,死后谥曰文侯。 张昭年轻时就以博学出名,深受当地士子敬重,尤其对钻研《汉书》别有心得。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召揽但被张昭拒绝,陶谦怒将张昭监禁。后来受到赵昱求情才被释放。 后来张昭因战乱随其他难民逃到江东,因孙策亲自登门礼贤下士而决定出仕,官拜长史和抚军中郎将,孙策军几乎所有内政事务都由张昭经手,为孙策经营江东做出很大贡献。 张昭的一位名士好友更在书信中直言孙氏在江南的一番大作为和新气象都是张昭一人的功劳,然而这份赞誉太过火,好似不把孙策放在眼里一样,张昭怕传出去惹恼孙策而感到十分为难,孙策知情后潇洒地说:「当年管仲相齐,齐人尊其为仲父,齐桓公也因管仲之才取得霸业;如今子布贤良,由我起用他,单就这点难道不算我的功劳吗?」语毕哈哈大笑,孙策的大度化解了张昭的尴尬处境,也让张昭在此事之后死心蹋地为孙策卖命。 孙策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孙策嘱咐张昭说:「如果仲谋才能有限,那么阁下便取而代之吧。如果我军最终无法在乱世立足,亦可从容的向西投靠到时最强大的势力,不必有所顾虑。」孙策去世后孙权非常悲伤,张昭劝孙权说:「身为继承人,贵在能承先启后,自立自强,撑起家业。如今天下大乱,盗贼烽烟四起,公子哪有时间悲伤哭泣呢?」他亲自扶孙权上马,陈兵而出,向众人示意孙权为新主。 孙权出征时让张昭留守,领幕府事。黄巾余党起事,张昭平定之。孙权征合肥,命张昭别讨匡琦,张昭又督领诸将,于南城攻破豫章贼帅周凤等。 张昭常不顾孙权面子直接当面指责他,有一次孙权设酒席,要群臣大醉方归,张昭闻讯非常愤怒马上离席。孙权拦住他说:“大家同欢共乐,公为何发怒?”张昭立即答道:“昔日纣王酒池肉林宴饮狂欢,他也认为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孙权深感惭愧,但欢愉的宴会也被他搅和到众人败兴而归,不少人认为张昭此举太小题大作自以为是。由于太常不分场面直斥孙权也让孙权对他心有芥蒂,高傲又自以为很有名儒风骨的个性也让其他重臣对他无好感,诸葛恪、甘宁与鲁肃等人都曾被张昭批评或轻视。 张昭对同僚及君主严厉,对外敌却是相当软弱,时常反对举兵出战,也因此失策不少。转投孙权的甘宁提议进攻黄祖时张昭反对,两人当场吵了起来,后来孙权支持甘宁,大破黄祖让张昭颜面无光;208年曹操大军压境,张昭害怕曹操威势力主求和,希望孙权投降以保得吴国存续,但在主战派周瑜等人的努力下发动赤壁之战击退曹操大军。数次懦弱的失算也导致张昭的政治地位大幅滑落,外加自己口无遮拦的讨人厌个性,影响后来仕途。 孙权被曹丕封为吴王后设立丞相职,很多人提名张昭来担任,但孙权推托说:「眼下事情太多,且丞相职重责繁,不好劳烦他老人家。」孙权任命平庸的孙邵担任丞相。孙邵去世后,又有人提出让张昭担任丞相,孙权这才道出真实原因:「你们以为孤很喜欢子布吗?况且当丞相需要有能调和群臣意见的圆融个性,张昭这个人性情又太刚烈强硬,他的意见要是没被采纳就会埋怨闹脾气,过去也常与其他同僚有纷争,当丞相对他来说并不是好事。」遂任命顾雍为丞相。张昭因此称老退位,孙权称帝后,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退居为《论语》、《左传》写注解。 232年公孙渊在辽东反魏,向孙吴称臣以为外应。张昭认为公孙渊必败,因此反对孙吴对公孙渊的支持,没有被孙权采纳。结果公孙渊出卖东吴,杀了孙权派到辽东去的使者张弥和许晏,张昭因此退居不朝。孙权为张昭之举感到盛怒,命令用土封住张昭的家门,来表示他永远不必出门了,张昭也将内门堵住,强硬表示他也不打算出门了,眼见无效的孙权下令改用火烧张昭的家,以此逼张昭出门,这方法非但没吓倒张昭反而更窝在家里宁死不出,孙权见状急忙下令将火扑熄,最后孙权在张昭家门前久站不去示软认错,但张昭还是不愿出门,张昭的儿子们看不下去,认为再不出门给皇帝面子将反变张昭理亏,便强带张昭出门与孙权和解。 张昭享寿81岁,丧事从简,入棺材都没有更换衣服。孙权戴孝前去吊唁,赐谥号文侯。张昭长子张承已经封侯,次子张休世袭张昭爵位。 《三国演义》中,张昭与顾雍经常一唱一和的建议。周瑜向孙策成就霸业的时候,提及张昭和张纮二人,两人合称二张,并推举孙策找二人加入麾下。于是孙策带著聘礼,到二人家中聘请,二人允许。遂即拜张昭为长史并兼任抚军中郎将,张纮为参谋正议校尉,并一起商议进攻刘繇的事宜。 孙策打败刘繇手下张英,被问当地人汉武光庙的位置,当地人导出在岭上。孙策说在夜晚梦到光武帝召我相见,但张昭认为不可,岭南上是刘繇的营寨,有伏兵怎么办?但孙策认为有神人保佑何惧,便带领韩当、黄盖、蒋钦、周泰等人出发。及后孙策和太史慈不分胜负而收兵回营,张昭认为:“周瑜袭击曲阿,敌军无心恋战,今晚上可以劫营。”孙策听从。 周泰跟从孙权征讨山贼身中十二枪重伤,董袭提议请虞翻到此医治。孙策知道虞翻的名声,并誓要让这贤士收归麾下,并派张昭和董袭请他到来治疗。 孙策脱离袁术后,袁术被吕布攻打陷入危难,向孙策借兵。孙策以他为僭为帝位,叛汉的反贼为理由拒绝。袁术看到回信后大怒,要先讨伐孙策。袁术的兵马来到,忽然曹操来到,拜孙策为会稽太守,命孙策起兵攻打袁术,孙策商议后决定起兵。张昭认为:“袁术虽然刚败,但兵马同粮草还是那么多,不能轻敌。提议修书一封给曹操,让他南征,我军为后应,两军互相应援,袁术必败。万一我们有什么不测,也可望曹操救援。”孙策听从。 孙策欲斩于吉,张昭等人劝谏不可,并联名上书乞求。孙策临死的时候向弟孙权的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死后,张昭对孙权说:“现在不是将军哭的时候,要一面治理丧事,另一面执理国家军事。”孙权停下眼泪,张昭让孙静处理丧事,令孙权出堂,众文武的人为他称贺。张纮从曹操处回来,推荐了顾雍。 曹操破袁绍后,令吴太夫人带儿子入朝,吴太夫人召张昭和周瑜商议。张昭说:“曹操想让夫人和儿子入朝,必然是牵制其他诸侯的方法。如果不去,恐怕会被兴兵伐江东,这样大势就会很危险。”周瑜认为六郡是将士用生命换回来,我们兵精粮足,不能和曹操联合;不如静观其变,才是防御的策略。国太听后觉得合理,所以向使者回报不带子入朝。后来吴太夫人病危,召周瑜和张昭,并对孙权说要当张昭和周瑜师傅对待,不能怠慢。吴太夫人死后,孙权欲伐黄祖,但张昭认为丧事未完,不宜出兵。但是,周瑜认为是报仇雪恨的时机到了,孙权犹豫不定。忽然吕蒙禀报甘宁来降,甘宁并说出黄祖的劣势后,孙权决定出兵。 甘宁攻陷江夏孙权打算分兵江夏,但张昭认为孤城是没可能守,提议暂时回江东。料定刘表必来报仇,我再以逸待劳,这样刘表必败。只要刘表兵败就可以乘势攻拿荆襄。孙权听从张昭的说话。 曹操兴兵打算伐孙权,张昭认为不可抵抗而劝孙权投降,众谋士附议。孙权低头没有说话。张昭再次劝降,孙权再次没有沉默。随后诸葛亮来到江东结盟,与张昭等人辩论,用刘邦曾败于项羽,但得韩信后,而帮刘邦取得初次胜利的往事,令张昭哑口无言。张昭知道孙权打算联盟发兵,再次劝降。 合肥之战,孙权兵败,太史慈伤病;张昭请求孙权收兵,孙权答应,并派张昭向太史慈了解状况,太史慈大叫后死亡。 张昭闻刘备逃跑回家,让孙权不要放走,这样会成为大患。周瑜打算兴兵讨伐刘备,张昭阻止,认为这样会让曹操高兴,因为曹操最害怕就是孙刘联合。 孙权听闻曹操南下,张昭提案派鲁肃修书一封,再和刘备联合。孙尚香回江东,张昭提议孙权写信说夫人病危,让妹妹把刘备的儿子带回来看看。 刘备在葭萌关,孙权想夺取荆州,张昭有一计:我们如果出兵,曹操就会来袭。不如写信给刘璋,说刘备与我们已经结盟一起取西川,让刘璋有疑心而进攻刘备;另一封写给张鲁,教他进攻荆州,这样令刘备进退不能。到时候我们再起兵攻取,一切都可以解决。但后来,刘备吞并西川,召张昭和顾雍商讨,顾雍认为借荆州不还,就要动兵。而张昭认为不能动兵,又提出一计:把诸葛瑾老小捉来监禁,让诸葛瑾去问诸葛亮拿回荆州。 跟随孙权出征逍遥津。后关羽被孙权所斩,张昭听闻会见主公,知道刘关张三人结拜兄弟,今天杀了关羽,刘备必然来报仇,这样江东会大祸临头。孙权大惊,张昭有一计,把关羽首级转送给曹操,让仇恨引到曹操处。刘备打算攻取江东,诸葛瑾让自己去做使者再次联盟,孙权答应。张昭见孙权,对他说:“诸葛瑾知道蜀国兵数庞大,所以假借联盟而入蜀,不会再回来。”孙权相信诸葛瑾不会这样做,有人回报诸葛瑾回来,张昭羞愧离开。 后曹操派邢贞来封孙权为王,其高傲的性格,令张昭不满。刘备起兵伐吴,孙桓在夷陵受困求救。张昭奏孙权,指挥官让韩当为正周泰为副,潘璋为先锋,凌统为后,甘宁作为救援,起兵十万拒敌。孙权听从。但军势依然大败,孙权打算起用陆逊,张昭见陆逊为书生,不是刘备对手,劝其不要用。 张昭和顾雍向孙权启奏,改年号为元,孙权答应。后孙权让张昭辅助自己的儿子,并命其为三公之上。群臣商讨伐魏对策,但张昭认为先安民心,不可动兵,应该与刘备同盟,孙权听从。 ",wiki_zh\AB\wiki_04 "递归可枚举语言 在数学、逻辑和计算机科学中,递归可枚举语言是也叫做部分可判定语言或图灵可识别语言的形式语言类型。它在形式语言的乔姆斯基层级中叫做类型-0语言。所有递归可枚举语言的类叫做RE。 递归可枚举语言定义:设""S"" ⊆ Σ为一个语言,""E""是一个枚举器,若""L""(""E"") = ""S"",则称""E"" 枚举了语言""S""。若存在这样 的""E"",""S""就称为递归可枚举语言。 注意,枚举器""E""可以以任意的顺序枚举语言""L""(""E""),而且""L""(""E"") 中的某个串可能会被""E""多次重复地打印。 图灵可识别语言定义:设formula_1是一台图灵机,若在输入串formula_2上formula_1运行后可进入接受状态并停机,则称formula_1接受串formula_2。formula_1所接受的所有字符串的集合称为formula_1所识别的语言,简称formula_1的语言,记作formula_9。 设formula_10是一个语言,若存在图灵机formula_1使得formula_12,则称图灵机formula_1 识别formula_14,且formula_14称为图灵可识别语言。 下列定理揭示了递归可枚举语言和图灵可识别语言的联系。 定理:一个语言是图灵可识别的,当且仅当它是递归可枚举的。 证明:若有枚举器""E""枚举语言""S"",构造一个图灵机""M""如下: ""M"" = 对于输入ω 注意当ω ∉ ""S""时,""M""可能永不停机,但""M""所接受的语 言集合恰好是""S"",所以""M""识别了""S""。 假设我们有图灵机""M""识别语言""S"",构造一个枚举器""E""如下: ""E"" = 忽略输入 显然,这样构造的枚举器""E""最终输出的语言恰好就是""S""。注意""S""中的字符串并 没有在""E""中按字典序输出,而且同一个串可能会被""E""输出多次,但根据枚举器的定义,这些都是允许的。 递归可枚举语言在下列运算下是闭合的。就是说,如果""L""和""P""是两个递归可枚举语言,则下列语言也是递归可枚举的: 注意递归可枚举语言不闭合于差集和补集之下。 注意图灵可识别语言和图灵可判定语言的区别:若formula_14是图灵可识别语言,则只需存在一台图灵机formula_1,当formula_1的输入formula_23时,formula_1一定会停机并进入接受状态;当formula_1的输入formula_26时,formula_1可能停机并进入拒绝状态,或者永不停机。而若formula_14是图灵可判定语言,则必须存在图灵机formula_1,使得对于任意输入串formula_30,formula_1总能停机,并根据formula_2 属于或不属于 formula_14分别进入接受或拒绝状态。 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是图灵可识别的,可以证明存在图灵不可识别语言。 ",wiki_zh\AB\wiki_04 "基金会 基金会是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非营利性财团法人()。法人()是自然人以外,由法律所创设,得为权利及义务主体的团体。自法人之组织内容观察,有以社员的集合为中心者称为「社团」,有以独立财产为中心者称为「财团」。法人本身为抽象的「单一体」(),与各社员或财产分离,具有独立的法人格,可以独立为法律行为。 ",wiki_zh\AB\wiki_04 "欧几里得空间 欧几里得几何是在约公元前300年,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建立的角和空间中距离之间联系的法则。欧几里得首先开发了处理平面上二维物体的“平面几何”,他接着分析三维物体的“立体几何”,所有欧几里得的公理被编排到几何原本。 这些数学空间可以被扩展来应用于任何有限维度,而这种空间叫做 n维欧几里得空间(甚至简称 formula_1 维空间)或有限维实内积空间。 这些数学空间还可被扩展到任意维的情形,称为实内积空间(不一定完备), 希尔伯特空间在高等代数教科书中也被称为欧几里得空间。 为了开发更高维的欧几里得空间,空间的性质必须非常仔细的表达并被扩展到任意维度。 尽管结果的数学非常抽象,它却呈现了我们熟悉的欧几里得空间的根本本质,根本性质是它的平面性。 另外也存在其他种类的空间,例如球面非欧几里得空间,相对论所描述的四维时空在重力出现的时候也不是欧几里得空间。 有一种方法论把欧几里得平面看作满足可依据距离和角表达的特定联系的点所成的集合。其一是平移,它意味着移动这个平面就使得所有点都以相同方向移动相同距离。其二是关于在这个平面中固定点的旋转,其中在平面上的所有点关于这个固定点旋转相同的角度。欧几里得几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如果通过一序列的平移和旋转可以把一个图形变换成另一个图形,平面的两个图形(也就是子集)应被认为是等价的(全等)。(参见)。 为了使这些在数学上精确,必须明确定义距离、角、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标准方式是定义欧几里得平面为装备了内积的二维实数的向量空间。有着: 一旦欧几里得平面用这种语言描述了,扩展它的概念到任意维度就是简单的事情了。对于大多数部分,词汇、公式、和计算对更高维的出现不造成任何困难。(但是,旋转在高维中是非常微妙,而高维空间的可视化仍很困难,即使对有经验的数学家也一样)。 欧几里得空间的最后问题是它在技术上不是向量空间,而是向量空间作用于其上仿射空间。直觉上,区别在于对于原点应当位于这个空间的什么地方没有标准选择,因为它可以到处移动。这种技术本文中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以formula_2表示实数-{zh-cn:域; zh-tw:体;}-。对任意一个正整数n,实数的n元组的全体构成了formula_3上的一个n维向量空间,用formula_4来表示。有时称之为实数坐标空间。 formula_4中的元素写作formula_6,这里的formula_7都是实数。formula_4作为向量空间,其运算是这样定义的: 通常引入实数坐标空间formula_4的标准基: 于是formula_4中任意的向量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n维实数坐标空间是实n维向量空间的原型。事实上,每一个n维向量空间formula_18都可以看作实数坐标空间——formula_18与formula_4是同构的(isomorphic)。不过这个同构不是正则(Canonical)的,每个同构的选择都相当于在formula_18中选择了一组基(即formula_4的n个标准基在formula_18中的同构像)。我们有时候只着眼于任意n维向量空间而不是具体的formula_4,这是因为不希望为坐标的概念所束缚(即,有时候不必选择formula_18中特定的一组基)。 至于欧几里得空间,则是在formula_4上再添加一些内容:欧几里得结构。 为了做欧氏几何,人们希望能讨论两点间的距离,直线或向量间的夹角。一个自然的方法是在formula_4上,对任意两个向量formula_28、formula_29,引入它们的「标准内积」formula_30(一些文献上称为点积,记为formula_31): 也就是说,formula_4中的任意两个向量对应着一个实数值。 我们把formula_4及这样定义的内积,称为formula_4上的欧几里得结构;此时的formula_4也被称为n维欧几里得空间,内积""<,>""称为欧氏内积。 利用这个内积,可以建立距离、长度、角度等概念: 这里的长度函数满足范数所需的性质,故又称为formula_4上的欧氏范数。 这里的formula_43为反余弦函数。 这个距离函数称为欧几里得度量,它可以看作勾股定理一种形式。 这里的formula_4仅指实数向量空间,而加入了如上定义的欧几里得结构后才称为欧氏空间;有些作者会用符号formula_47来标记之。欧氏结构使formula_47具有这些空间结构:内积空间、希尔伯特空间、赋范向量空间以及度量空间。 因为欧氏空间是一个度量空间,因此也是一个具有由度量推导出的自然拓扑的拓扑空间。formula_47上的度量拓扑被称为是欧氏拓扑。欧氏拓扑中的集是开的当且仅当它包含了该集的每一点周边的开球。可以证明,欧氏拓扑等价于formula_4上的积拓扑。 关于formula_4上拓扑的一个并不浅显易懂的重要结论是,鲁伊兹·布劳威尔的区域不变性。任意formula_4的子集(以及其子拓扑)与另外一个formula_4的子集同胚的话,那么这个子集自己是开的。这个结果的一个直接的结论就是formula_54与formula_4不同胚,当formula_56。 在现代数学中,欧几里得空间形成了其他更加复杂的几何对象的原型。特别是流形,它是逻辑上同胚于欧几里得空间的豪斯多夫拓扑空间。 formula_1维欧氏空间是n维流形的典型例子,事实上也就是光滑流形。对于formula_58,任意与formula_4同胚的可微n维流形,也是微分同胚的。值得惊奇的结果是,1982年西蒙·唐纳森证明了对于formula_60的情况不成立;其反例被称为是怪R。 欧氏空间也被理解为线性流形。一个formula_4中的m维线性子流形是一个(作为仿射空间)嵌入其中的m维欧氏空间。例如,任意高维(formula_62)欧氏空间中的任意直线是该空间中的一个1维线性子流形。 一般的说,流形的概念包含了欧几里得几何和非欧几里得几何二者。在这个观点上,欧几里得空间的根本性质为它是平坦的,也就是非弯曲的。现代物理学特别是相对论,展示我们的宇宙不是真正的欧几里得时空。尽管这在理论上甚至在某些实际问题如全球定位系统和航空中是重要的,欧几里得模型仍足够精确的用于大多数其他实际问题。 ",wiki_zh\AB\wiki_04 "王旭烽 王旭烽(),祖籍江苏铜山,出生于浙江嘉兴平湖,中国女作家。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作品《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曾获得茅盾文学奖。 ",wiki_zh\AB\wiki_04 "杭州大学 杭州大学,1998年浙江大学四校合并的成员之一,合并前是浙江省属多学科重点综合性大学。 1952年,浙江大学师范学院(浙江师范专科学校)、浙江大学文学院部分系、浙江大学理学院部分系、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大部分系、以及解放后创办的俄文专科学校合并,共同组建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更名为杭州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注:此处浙江师范学院不同于今天意义的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 四校合并前,杭州大学设有13个学院29个系,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61个。共有教职员工2700余人,其中教授210余人(博士生导师41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试点单位。有全日制学生1万余人,其中研究生800余人。1996年9月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主管部门预评审。杭大于1998年9月15日并入浙江大学。 杭州学军中学以前为杭州大学附属中学。 ",wiki_zh\AB\wiki_04 "五权宪法 五权宪法,亦即五院制,由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创立的宪制理论,基于三民主义理论,被中国国民党采纳,后成为《中华民国宪法》的基础。孙中山早在革命时就有此酝酿,1906年12月2日始见于文字。 和其他三权分立的宪法不同,在于政府的三个分支之外(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设有具中国特色的考试权及监察权,是为五权分立。世界宪法学家Albert P. Blaustein认为,许多现代宪法追随《中华民国宪法》的设计,设立相对映的独立机构,如公务员敍用委员会(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主计审计长(Comptroller and Auditor General)、行政监督察(Ombudsman)等等,但这些独立机构是在行政权之下。香港亦有公务员事务局、廉政公署和审计署,由纳税人支持,但是其属于政府部门,由行政长官委任。 民国十年(1921年)三月二十日,孙中山演讲《五权宪法》,说:“五权宪法是兄弟所创造,古今中外各国从来没有的。”他认为,传统西方宪法在政府机关采取的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制度中,行政机关拥有考试权将可能滥用私人,立法机关拥有监察权则将有国会专制的流弊。孙中山认为,西方代议民主中的国会相对于行政机关权力太大,常常形成国会独裁或议会专制);因此认为应该将此两者分离,另设考试院和监察院。此乃五权分立之由来。他说,这是“破天荒的政体”。 “五权宪法”理论基础是孙中山的「权能区分」学说,「权能区分」即是「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此处政府指的是包含立法、行政、司法等部门的广义政府)。孙中山认为,西方民权发达的国家,人民担心政府不能为人民所管理,对政府多有防范,致使政府无能。因此,提出采取西方各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宪法的长处,并融入中国古代考试权和监察权独立的优点,而创立以五权分立概念为核心理念的五权宪法。其目的是为了让人民在选举权之外还有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来制约政府,避免行政权兼考试权会造成私自用人(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当选总统后撤换联邦政府官员,代之以自己的支持者与友人,被称为「分赃制度」),以及立法权兼监察权会造成国会专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人民使政府有能,彻底根除“政府无能”的流弊,五权分工合作,为人民谋福利。考试权独立的理论来自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及美国的文官委员会。监察权独立的理论来自中国古代御史制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詹姆斯·希斯罗(James Hervey Hyslop)主张的四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及弹劾权独立)。 政权归于人民,在“五权宪法”理论中,人民拥有选举权、罢免权来选出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政权,可以选举并罢免总统,对司法、考试、监察三院院长行使同意权,另有修宪权。国民大会能行使创制权、复决权来代表人民管理中央政府法律,各地人民则能行使创制权、复决权来直接管理地方政府法律,但在孙中山的理论中没有详细说明要怎么行使。国民大会不能直接制定法律,因为立法权属于治权,是由政府来执行,是一种间接民主。李鸿禧认为,五权宪法是由类似于民主集中制的国民大会与民主主义宪法之权力分立制度两种不同观点「强并硬凑」成的。丁毅(《黄花岗》杂志副主编,笔名司徒一)认为,李鸿禧误读了五权宪法;国民大会实则为实行代表制民主的机关,对代议制政府作出制衡,与民主集中制毫无关系。 政府行使治权,治权乃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合作,是为「五权共治」。但是在中央层级,政权通过国民大会间接行使,人民不能直接行使,所以权能区分的制度细节上需要在给政府以治权的同时避免治权的力量事实上超越政权,孙中山只提出了国民大会制度的大意,并没有设计细节。日本学者美浓部达吉与其学生宫泽俊义,反对孙中山提出的权能区分,认为政权与治权都应该属于人民,将政权与治权分开会削弱民主制度。丁毅认为,美浓部达吉与宫泽俊义没有弄清楚权能区分的含义就加以攻击,缺乏学术严谨性。 五权宪法的第一份成文宪草即《五五宪草》,由国民党组织的宪草委员会制定于1936年5月5日。 中华民国宪法实质上脱胎于1946年1月的《政协宪草》而并非《五五宪草》,即“五权之名,三权之实”。政协宪草上,由于中共对“五权宪法”持反对态度,故大幅度修改了《五五宪草》,形成了《政协宪草》。而制宪国民大会制定的宪法98%来自政协宪草。 五权分立理论形式上为《中华民国宪法》所采用,在国民大会之下设立五院,分别是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及监察院。《中华民国宪法》在民国36年(1947年)颁布后,五院成为中华民国政府的最高层级机关,并持续迄今。中华民国宪法规定总统提名行政院长,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对立法院负责。行政院长之提名需要立法院投票,由总席次超过二分之一的多数可决为同意,总统才能正式任命。总统发布政令必须经由行政院长副署。立法院近似西方国会,行使立法权与预算权。司法院则仍行使司法权,内设大法官会议,专司解释宪法。司法院下另有最高法院,为三级三审的终审司法机关;以及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监察院通过弹劾之公务员的惩处,由此委员会主管。司法院也负责管理各级法院。另外,把政府公务员考试与人事考核权由行政权分出,另设考试院,主管全国公职考试命题典试等业务。另外将西方国会的调查权分出,由新设的监察院行使,并赋予监察院中国古代的弹劾权,以及现代国会的审计权。监察委员类似古代的御史,由各省与各直辖市议会间接选举产生,由监察权监督行政权。 台湾地区目前适用的是已历经七次增修的中华民国宪法,国会全面民选,总统由公民直选产生,国民大会被废除,行政院长近似总统之幕僚长,代表总统向国民及立法院负责,早已与原始的五权设计相去甚远。 民主进步党基本反对五权宪法制度,认为是在中国大陆所制订,不适合台湾政情之现状,多数倾向全面修宪或制订新宪(请参见台独党纲),具体落实美式的三权分立总统制,废除考试院和监察院。在2005年,民主进步党在任务型国民大会主动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修宪,使中华民国宪法更能对应实际上中华民国对台湾地区的统治现况,但是这次修宪并未将考试院及监察院废除。 ",wiki_zh\AB\wiki_04 "尚武文化 尚武文化, 以武力技术、知识等作为保卫、进攻、杀伤、掠夺等诸攻防行动作战方式的文化。 正面观点:有助于抗御外敌或有效击败危及已方或友邻时的保卫手段,达到克敌制胜之道。 反面观点: 由于过度极端追求武力最终会伤害己身或伤害友邻招致身败名裂,于是发展武德精神思想文化来制御过度追求武力的滥觞。 从汉字的造字方式来看,“武”是会意字。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 然而,汉文化的武术家往往重视德,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绝不可轻易动武。在授徒之前也必先让习武者明白,不可仗着自己的功夫好勇斗狠,这不仅不是尚武,反亵渎了尚武精神。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在注解《孙子兵法》一书的《孙子略解》序中写道:「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就是很好的解释。 ",wiki_zh\AB\wiki_04 "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龙生九个儿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九又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并非具体数量。龙生九子的具体组成在明朝方出现各种说法,如李东阳《怀麓堂集》、杨慎《升庵集》等。常言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龙生九子”较早的说法来自明朝李东阳所撰《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分别为: 另有说法是来自明朝杨慎所撰《升庵外集》,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 其他说法:螭首 - 麒麟 - 望天吼 - 貔貅 - 龙马 - 虭蛥 - 鳌鱼 - 兽𧉚 - 金吾 - 金猊 - 螭虎 - 𧖣𧊲 - 宪章 - 徙牢 - 蟋蜴 - 蚵蛉 龙与牛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 龙生九子:“蒲牢好鸣,囚牛好音,蚩吻好吞,嘲风好险,睚眦好杀,负屭好文,狴犴好讼,狻猊好坐,霸下好负重。此语近世所传,未考所出,而《博物志》九种之外,又有:宪章好囚,饕餮好水,蟋蜴好腥,蚵蛉好风雨,螭虎好文采,金猊好烟,椒图好闭口,虭蛥好立险,鳌鱼好火,金吾不睡。亦皆龙之种类也。盖龙性淫,无所不交,故种独多耳。 龙本性善良. 人们依照龙九子的品性,将它们的外形用于装饰: 古诸器物异名: 瑄赑,其形似龟,性好负重,故用载石碑。 螭𧉚,其形似兽,性好望,故立屋角上。 徙牢,其形似龙而小,性吼叫,有神力,故悬于钟上。 宪章,其形似兽,有威性,好囚,故立于狱门上。 饕餮,性好水,故立桥头。蟋蜴,形似兽,鬼头,性好腥,故用于刀柄上。 𧖣𧊲/䘎蜍,其形似龙,性好风雨,故用于殿脊上。 螭虎,其形似龙,性好文彩,故立于碑文上。 金猊,其形似狮,性好火烟,故立于香炉盖上。 椒图,其形似螺蛳,性好闭口,故立于门上,今呼鼓丁非也。 虭蛥,其形似龙而小,性好立险,故立于护朽上。 鳌鱼,其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 兽𧉚,其形似狮子,性好食阴邪,故立门环上。 金吾,其形似美人,首鱼,尾有两翼,其性通灵,不睡,故用巡警。 ",wiki_zh\AB\wiki_04 "石狮 石狮可以指两种事物: ",wiki_zh\AB\wiki_04 "电台司令 电台司令(),亦译作收音机头,是一支来自英国牛津郡阿宾顿的另类摇滚乐团,组建于1985年。乐团由汤姆·约克(主唱、吉他、钢琴),强尼·格林伍德(主奏吉他、键盘、其他乐器),艾德·欧布莱恩(吉他、合声),科林·格林伍德(贝斯),与菲利普·塞尔韦(鼓、打击乐器)组成。 1992年,电台司令发行了他们的首张单曲“”,虽然最初发行时成绩不佳,但在发行了首张专辑《亲爱的派伯诺》之后的几个月,“Creep”迅速成为了国际范围内的大热单曲。1995年发行了第二张专辑《善变》之后,乐队在英国的人气迅速上升。于1997年发行的第三张专辑《OK电脑》为他们带来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专辑中主唱极具特点的辽阔歌声和社会疏离的题材使本专辑被誉为1990年代的里程碑唱片。 《一号复制人》(2000年)与《》(2001年)两张专辑记录了电台司令乐风的转变。两张专辑的曲风都转向了实验性的电子音乐,并明显受到了与爵士乐的影响。尽管《一号复制人》在发售初期颇受媒体争议,但现在已经成为公认的21世纪百佳专辑之一。 在此之后他们发行了《》(2003年)。这是一张融合了电子以及吉他钢琴混合演奏的摇滚专辑,而歌词的灵感来自战争。此亦为他们与EMI的最后一次合作。4年后电台司令独立发行了他们的第七张专辑《在彩虹中》(2007年),发售初期,电台司令创造性的通过在线下载,且由消费者定价(可以无需付费)的方式发行,之后才出版了实体唱片,而此举也为电台司令获得了乐评以及听众的双重好评。2011年的第八张专辑《肢解树王》是一次对音乐节拍上的探索,并且专辑的整体框架较上张专辑来说也更加平和。此亦为乐队第二张独立发行的专辑。第九张专辑《月池》于2016年推出,强尼·格林伍德与伦敦当代管弦乐团的合作为专辑带来了与以前不同的温暖曲风。 电台司令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卖出超过3000万张专辑拷贝,并且无论在1990年代还是在2000年代,电台司令的作品会经常出现于听众票选与乐评推荐名单中。2005年,电台司令在《滚石杂志》的「史上最伟大艺术家」票选中排名第73名。同时,强尼·格林伍德(排名第48位)、艾德·欧布莱恩各自入选了「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手」列表,汤姆·约克亦入选了「史上最伟大的歌手」列表(排名第66位)。2009年,乐队在《滚石》2000年代‘最棒艺术家读者票选’中名列第二位。 2018年12月13日,摇滚名人堂宣布电台司令将入选2019届名人堂的演出者奖项。 电台司令的成员在于阿宾顿学校——牛津郡阿宾顿的一所男子寄宿学校——就读时结识。汤姆·约克和科林·格林伍德同年,艾德·欧布莱恩和菲利普·塞尔韦比约克高一年,而强尼·格林伍德则比约克低二个年级。1985年,他们组了一个乐团「On a Friday」,团名源自他们平常在学校音乐教室的排练时间。乐团的首次演出在1986年末于牛津的耶利哥小酒馆举行;强尼·格林伍德原是团中的键盘手,但很快的改任主奏吉他手。 尽管约克、欧布莱恩、塞尔韦和科林·格林伍德在1987年因就读大学而离开阿宾顿,乐团仍偶而于周末和假日进行排练。1991年,除强尼外的所有团员都拿到学士学位后,On a Friday重新组合,开始录制样本唱片,如Manic Hedgehog等,并于牛津巡回现场演出。1980年代末期的牛津郡和泰晤士谷都有著活跃的独立音乐背景,但多聚焦于骑乘乐团(Ride)、缓慢下潜乐团(Slowdive)等瞪鞋乐团(shoegazing),On a Friday被认为不合潮流,他们也承认重新出道后没能赶上潮流。 尽管如此,On a Friday的现场表演数量增加后,还是开始引起了唱片厂牌与制作人的注意。缓慢下潜乐团的制作人克里斯·哈福得(Chris Hufford),同时也是牛津的天井工作室的共有人,出席了一场On a Friday在耶利哥小酒馆的早场演唱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与他的伙伴布赖斯·埃奇(Bryce Edge)为电台司令制作了一张样带,并成了On a Friday的经理人至今。一次,乐团在科林·格林伍德工作的唱片店里,偶遇格林伍德和EMI的A&R代表基思·沃曾克罗夫特,此后乐团在1991年末与EMI签了合同,录制6张专辑。乐团接纳EMI的建议,改名为电台司令。这个名字源于传声头像乐队专辑《True Stories》中的一首歌曲。 《Drill》电台司令的首张EP《Drill》,在1992年3月发行,由哈福德和埃奇在Courtyard Studios所制作。但销售成绩并不好,所以乐队雇用了保罗·科尔德里和肖恩·斯莱德(两位曾和小妖精乐队和恐龙二世共事过),共同制作乐队的首张专辑《Pablo Honey》。这张专辑花了三周的时间,在Oxford studio于1992年后半制作。因为一首于1992年后半所发行的单曲《Creep》,乐队开始受到英国音乐界的注意,但并不全是赞扬之声。《NME》杂志评论他们「对摇滚乐队洁白无垢的一个借口(a lily livered excuse for a rock band)」,而这首《Creep》因为「太过消极」而无法在BBC第一台播放。 1993年2月,在《Pablo Honey》发行不久后,电台司令释出另一首单曲《Anyone Can Play Guitar》,但在商业上并没有很成功,首张专辑《Pablo Honey》在英国只爬上了排行榜32名。并且被乐评视为乐队生涯最弱的一张专辑。非专辑收录的单曲《Pop is Dead》和另一支有收录于专辑内的单曲《Stop Whispering》,在商业成就上同样的也成绩不佳。 然而,因为Israel到San Francisco大学电台的播送,「Creep」却意外的在美国造成轰动,所以电台司令就决定在1993年前半在美国展开巡回,Creep也在MTV台强力放送,这首单曲在Billboard modern rock排行榜中爬升至第2名,1993年后半以再发行的版本在英国排行榜上获得了第7名的成绩。以Pablo Honey专辑歌曲为主的巡回演出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年,乐队差点因为突如起来的成功所造成的压力而崩溃。Pablo Honey持续在国际上展露头角,而Creep也成为乐队在世界上最成功的单曲。但因为巡回演出过多而造成的痛苦经验,乐队在后来表示他们「仍然在演唱同一首他们两年前所录制的歌曲...那简直像是被停滞在扭曲的时间里(still playing the same songs that we'd recorded two years previously...it was almost like being held in a time warp)」 在美国巡回结束后,乐队开始制作他们的第二张专辑,他们雇用了艾比路录音室的制作人John Leckie。Creep所带来的成功让乐迷对他们接下来的作品有著很高的期待,但巨大的压力也让乐队因此被压得快喘不过气。根据Leckie所言「不能够只有 『Sulk'、 『The Bends'、『Nice Dream'或是『Just',我们还得创造出绝对能吸引乐迷们注意力、让他们惊叹、能感到立即震撼、全美第1的东西。所有的人吵著说『这还不够好!』我们太过努力了。」 乐队做了一些改变,将巡回改至澳州及远东地区,希望能减少过大的压力。然而,他们面对一次一次的走红,主唱汤姆·约克对于「五光十射、充满性感、厚脸皮以及MTV式速食流行文化的生活方式」感到难受,他觉得自己的灵魂被出卖了。1994年发行的EP『My Iron Lung』,里面包含的一首同名的歌,就是乐队对著一切事物的反应,他们也企图让第二张专辑变得更有深度些。这些歌曲在一些地下电台播送,因著死忠乐迷的支持,歌曲卖得比期望来得好。在巡回中乐队也制作了一些歌曲,他们在1994年后半于英国完成了第2张专辑,并且在1995年5月发行。 当英式摇滚(Britpop)开始得到传媒的注意时,电台司令却被视为一个「圈外人」,但他们最终还是因为「The Bends」成功赢得了家乡地区的欢迎。乐队以三把吉他即兴的密集演奏为这张专辑带来了飘渺虚无的感觉,键盘的处理也较首发专辑来得更好。 单曲「Fake Plastic Trees」、「Just」和「High and Dry」,藉著Thom Yorke传神的假声唱腔,在榜单上的成绩出色。回到1998年,强尼·格林伍德曾说「我想对我们来说,转捩点是在The Bends发售后的9到12个月后,那时这张专辑才渐渐变成了许多人的年度最佳专辑。而也在那时,我们才觉得,我们组了乐团这件事是个正确的选择。」直到最后的单曲「Street Spirit (Fade Out)」发售前,这张专辑都还未得到很大的成功。他们在英国金榜上爬升至第5名,那是他们在那时最好的成绩。 1995年夏天,电台司令为R.E.M.的巡回做支援演出,一个影响他们非常深且是当代世界上最重要的摇滚乐队之一。介绍他们的开场时,麦可·史戴普说「电台司令真的很棒,他们吓到我了。」一个知名乐迷的赞赏,加上一系列「Just」和「Street Spirit」的音乐录影带,电台司令在英国国外的名声变得更加响亮。 鼓手菲利普·塞尔韦说「当The Bends推出后,所有人都在说此张专辑有多么的非商业化,但12个月后却变成了流行经典。唱片公司在担心这张专辑连一首单曲也出不了-但这张专辑最后却出现了5首榜内30名的单曲!」。然而,在一片好评声中,此张专辑及众多单曲所获得的商业成就都没有Creep那样的成功。 在1996年初到七月的这段时间,Radiohead在Nigel Godrich的帮助下在他们平时排练用的录音棚Canned Applause用最新的录音设备录制了4首新曲。有了The Bends的经验,他们决定在完成专辑录音前先看一下新作品在现场表演的效果。七八月份在Canned Applause录制的4首歌完成之后,他们尝试了在巡回演出上的演出,之后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乐队在圣凯瑟琳大法院(圣凯瑟琳属于演员Jane Seymour)完成了专辑的全部录音。 OK Computer于1997年6月6日发行,随后得到了比The Bends更为热烈的欢呼。在许多的「最佳专辑」排行榜上,无论是过去和现在都仍可找到此专辑的身影。Radiohead同ambience和noise创作的一系列具有实验精神的音乐被普遍认为带给20世纪晚期的摇滚音乐一个高峰期。这张专辑同时得到了格莱梅颁发的最佳另类专辑奖并随后开始了乐队声势浩大的「对抗魔鬼世界巡回」。Grant Gee,这位为专辑内的《No Surprises》拍摄音乐录影带的导演,跟随著乐队的巡回演唱会并拍摄了一部天马行空的纪录片Meeting People Is Easy。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乐队从巡回的第一站到1998年中完成的最后一站的经历。 期间乐队发表了两张EP,分别为No Surprises/Running From Demons(1997)和Airbag/How Am I Driving?(1998),这两张的区别只有几首歌。但是第二张更为值得注意,其中有几首歌可以很好的描述乐队从OK Computer的前进另类摇滚向他们之后更具试验性作品的过渡过程。 OK Computer和The Verve的最后一张专辑Urban Hymns被认为对于已经垂死的英伦摇滚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事实是这两张专辑其实早已脱离了英伦摇滚的风格。尽管如此,OK Computer还是被很多人认为是一张伟大的摇滚专辑并且一直有著很好的销量。这张专辑也帮助Radiohead成为了超级巨星并跻身为20世纪90年代最伟大的摇滚乐团行列,同处其中的还有像R.E.M.和U2这些标志性的乐队。 由于名气的纷扰加上长期巡演带给乐队成员濒临崩溃的疲劳,乐队在之后一年的活动相对安静了许多。Thom Yorke在之后的采访中承认巡回演出之后乐队几乎到了分裂的边缘,而他自己也经历了一段意志消沉的日子。Colin Greenwood也说:「那种情况有一点像我们走进了一条死路,真的让人觉得灰心。」这一年乐队只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大赦演唱会上露过面(1998年11月10日)。Thom和Jonny也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西藏独立演唱会上登台并第一次表演了新作""《Pyramid Song》""。 乐队仍然在继续新的尝试,但是相比之前乐队的合作变得混乱而无序。Thom说:「我想那是我们第一次对我们正要做的和将要做的毫无线索。我们这样子持续了有一年,只是无所事事的闲逛,试一些新东西,听听我们之前的东西,之后大概过了18个月,事情变得有头绪起来。」然后,在O'Brien于1999年中期与BBC合作完成电视作品""《Eureka Street》""的配乐之后。乐队开始进入录音室录音。当时的作品为数可观,大概有40首新歌,他们挑了其中的30首作为后来的两张专辑。 Radiohead并不想继续""OK Computer""的音乐脉络,他们选择了比之前更为雄心勃勃的,准备做一张具有试验性的电子音乐专辑。尽量最小程度的运用吉他,更用心的作词乃至最小程度的重复他们早期的风格。Yorke的解释是乐队希望「变得更具实验性并且找到新的角度,忘掉过去的东西。我们尝试对待整张专辑就如一首作品,让这张专辑发展出自己的形式,而不是去定义一个形式强加给它,它干得不错。这是一条相对于我们之前完全不同的创作,更为自由解放。」 整张专辑的编排被用来比作是跟Pink Floyd和Aphex Twin的一次聚会。乐队的第四张专辑""Kid A""发行于2000年10月,乐队提到了Alice Coltrane, Charles Mingus和Paul Lansky作为其影响,还有整个Warp Records的背后目录。""Kid A""像前任一样得到了葛莱美的另类摇滚专辑奖。乐队的名气与日俱增。这张专辑被批评为一张不受广播电台欢迎的唱片,尽管大部分歌迷认为这是一张杰作,同时这张专辑现在也被认为是乐队所作的最好的一张并且是最有成就的一张。 第二年7月发行的""Amnesiac""包含有于""Kid A""同时间录制的更进一步的作品。被乐队成为是同一支作品的两种特别的排序,两张作品的风格背景相似,以两首不同版本的""《Morning Bell》""作为连接。 唱片发行之后,乐队在牛津的南方公园举办了自己的小型音乐节。参加的有Beck,Sigur Rós,Supergrass,Humphrey Lyttelton(在""Amnesiac""专辑的最后一首歌""《Life in a Glass House》""中演奏小号),以及Radiohead自己。最初乐队计划发行""I Might Be Wrong""作为他们继""Pyramid Song""和""Knives Out""后的最新单曲,但是不久之后这个计划发展成为一张羽毛丰满的现场专辑。在2001年秋天,乐队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现场专辑:""I Might Be Wrong: Live Recordings"",收录了他们在柏林,巴黎,伦敦以及其他几场演唱会中的演出,同时这张专辑也收录了一首从未发行的作品""《True Love Waits》""。 乐队之后新专辑""Hail to the Thief""的录制过程与他们之前的三张录音室专辑截然不同。唯一可以做一比较的是乐队当时录制""the Bends""的过程,不像之前的在录音室里呆上几个月。乐队成员们选择在他们2002年7月到2002年8月在去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途中选材并录制。随著巡演过程中作品不断的浮现和完成,乐队最后用了两个星期在洛杉矶的一间录音室完成了这张专辑。在2003年乐队发行了第六张专辑,这一张并不如之前两张那样具有明目张胆的实验性但是仍然与乐队初期吉他为主的作品有明显差别。这张专辑受到了两派乐评人和乐迷的公认并且在销量上超过了之前的两张专辑。 从那时之后,Radiohead开始了一次大型的国际巡演,历时约一年。乐队在1997年/1998年的""Ok Computer""之后再一次来到了澳大利亚和日本。很多澳大利亚的歌迷对乐队由于Yorke的嗓子问题而在最后几个小时取消了原定的最后一场演出感到十分伤心。Radiohead由于在Glastonbury 2003星期六的主舞台(Pyramid)吸引了大批歌迷而登上了头条。同年,Jonny在哥哥Colin的帮助下录制了的前卫纪录片""Bodysong""的电影原声。 在发行专辑""Hail to the Thief""差不多一年后,Radiohead在2004年澳洲和日本的巡演途中发行了新的EP""COM LAG (2plus2isfive)""。这张EP比Radiohead之前的EP要长一些,有十首作品。其中包括了现场录音,重新混音,以及专辑""Hail to the Thief""中作品的不同版本,兼顾了民谣性和电子性。2004年中,乐队最后在众人的欢呼下在Coachella Festival以""Hail to the Thief""完成了巡演。 在冗长的巡回演出之后,乐队成员在2004年剩下的时间里投身于个人作品的制作与其他艺术家的合作中。乐队只是发行了DVD""The Most Gigantic Lying Mouth Of All Time""让人们相信他们还是一个整体。Jonny Greenwood和Phil Selway 在下一部哈利波特电影""HP与烈火之杯""有一个客串演出的角色。Jonny开始作为BBC的作曲家负责制作古典小段。他和Thom加入了Band Aid 20计划,分别演奏吉他和钢琴,并同无数的著名艺术家合作。 在聚光灯下消失了一年后Radiohead又聚在一起并开始了下一个创作期。在五月12号大型的线上社团Green Plastic报导Radiohead现在正在制作15首新歌,当时已经完成了2首并且「相当出色」。最初乐队在一月开始聚到一起,Thom给大家听了很多他的新作,根据Green Plastic的说法,「他们的兴致很高并且很高兴能在一起创作。」虽然没有听过这些歌,乐队的其他成员还是很快的加入并开始创作自己的部分。整个录制过程被形容为「毫无组织的」并且与以往那种在录音室工作几个月或在巡演中完善作品的方式极为不同。 在2005年六月Thom York告诉NME,新专辑的制作让他想起了当时制作""Kid A""的时候。他说制作初期乐队的工作方式作了些改变,这使他想起了乐队第三张和第四张专辑之间的改变。他在采访中说:「现在进行得不错,听起来可能有点像""Kid A""-我们在经历一个变化期。但是还不错,我们会成功的。专辑里可以拿出来吹捧的包括""House Of Cards"",""Last Flowers Till The Hospital"",""Arpeggi""还有或许会很适合舞台气氛的""Big Ideas (Don't Get Any)""。」 2007年10月10日,Radiohead的第七张录音室专辑《彩虹里》(In Rainbows)发行。这张专辑完全在网络上发行,不跟任何厂牌签约,不打广告,完全自力发行,并允许歌迷自主选择下载的价钱,你甚至可以一分钱不花就听到这张专辑。这无疑是对唱片行业传统运营模式的巨大挑战。对于这张专辑的销售模式,已在世界各地引发了热烈的探讨,甚至有经济学家称之为一个""现象"",并予以严肃的研究。 12月31日,Radiohead 07年风光无限的新专辑《In Rainbows》的实体唱片终于通过XL Recordings正式发行。在本周的英国流行音乐专辑榜中,这张《In Rainbows》毫无悬念的获得了冠军,成为Radiohead在英国专辑榜中的第五张冠军专辑。据悉,《In Rainbows》中的单曲《Jigsaw Falling Into Place》也将于1月14日在英国正式发行。Radiohead此前的四张冠军专辑分别是1997年的《OK Computer》、2000年的《Kid A》、2001年的《Amnesiac》以及2003年的《Hail to the Thief》。2011年2月14日、电台司令在其官方宣布将发行第八张专辑『The King Of Limbs』,并与同年发行,此张专辑也入围了葛莱美奖最佳另类专辑。 随著社交媒体的兴起,Radiohead逐渐减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亦没有参加宣传采访或巡回表演来宣传新专辑。Pitchfork指出这时候Radiohead已经像Beyoncé和Kanye West一样,不需要通过传统的宣传来获得知名度。 2009年5月Radiohead在Godrich开始录制新专辑。同年8月他们推出了单曲""Harry Patch (In Memory Of),""致敬一战中最后一位仍然在生的英兵Harry Patch,并将收入捐给British Legion. 这首歌并没有运用任何传统摇滚乐器,只是把Yorke的声线以及Johnny Greenwood的弦乐结合而成。另一首新歌""These Are My Twisted Words""亦于8月于网上流出。这首歌以德国摇滚风的鼓声及吉他为特点,并于泄露一个星期后在Radiohead的官方网站供人免费下载,因此这首歌有可能是Radiohead故意于网上泄露。评论家认为所有这些举措都属于Radiohead最新的专辑推出策略,以难以捉摸的推出安排代替了传统的唱片推广手段。 2010年1月,Radiohead在洛杉矶的Henry Fonda Theater为乐施会举办了当年唯一一场演唱会。门票以拍卖的方式售出,最终为2010年的海地地震救灾行动筹得超过500,000美元的捐款。同年12月,一段歌迷自制的关于这次慈善演唱会的影片""Radiohead for Haiti于""Youtube发布而且获得了Radiohead的支持,影片亦附上了为乐施会捐款的链接。有人认为这段影片象征了乐队对歌迷的开放态度以及对互联网上非商业性质地发布歌曲的支持。 2011年1月,Radiohead完成了他们第八张专辑《肢解树王》的录制工作。O'Brian认为节奏是这张专辑的灵魂所在。这张专辑于情人节正式公布并于2月18日在Radiohead的网站上提供下载。随后实体及黑胶唱片亦在3月份发售。5月份乐队亦为专辑推出了一个特别版本。据估计专辑的下载版售出了大约300,000到400,000份,实体版则打入了Billboard 200的第六位以及UK Albums Chart的第七位。专辑获得了第五十四届葛莱美奖的五项提名:最佳另类专辑,最佳特别版,最佳音乐短片(""Lotus Flower)"",最佳摇滚表演(""Lotus Flower)""以及最佳摇滚歌曲(""Lotus Flower)。""两首同期录制但没有纳入专辑的作品""Supercollider""和""The Butcher""于4月16日Record Store Day以单曲形式推出。由不同艺人重新混音的《肢解树王》于同年的9月推出。 为了表演《肢解树王》中节奏复杂的歌曲,Radiohead招揽Clive Deamer作为第二位鼓手。Clive Deamer亦曾经与Portishead和Get the Blessing合作。Selway如此描述他们的合作是「一个人负责以传统形式表演,另一个人则负责模仿鼓机。两个人的互动就像幼童相互嬉戏一样,非常有趣」。Radiohead录制了第二个地下室(""From the Basement"" )版本,并以""The King of Limbs: Live from the Basement"" 的名义于网上发布。这次表演有在BBC播出,并被录制成DVD及蓝光唱片于2012年推出。表演中的两首新歌""The Daily Mail""和""Staircase""在随后的12月19日发布下载。Deamer参与了Radiohead之后的巡回演出。 Radiohead在2011年的Glastonbury音乐节惊喜登场,并首次于观众面前表演《肢解树王》中的歌曲。九月份他们在纽约举行了两场演唱会并出现在电视特辑上。2012年2月乐队开始了四年来首个北美巡回演出,地点包括了美国,加拿大以及墨西哥。演出过程中Radiohead在Jack White的Third Man Records studio进行了一天的录制工作,但最后决定放弃当天的作品。2012年6月,北美巡回演唱会的最后一场在多伦多举行。演唱会前一小时,会场临时舞台的屋顶倒塌,导致一位乐团工作人员死亡及三人受伤。意外亦破坏了乐队的灯光效果以及许多乐器。最终该唱演唱会被取消,Radiohead的欧洲巡回演出亦因此延期。重新安排行程后,Radiohead在7月份于法国尼姆举行的演唱会中为不幸去世的Scott Johnson及受伤的工作人员致敬。Yorke后来指在意外发生后完成整个巡回演出是他个人「迄今为止最大的成就」。 (9张108首) 介绍乐队从组成至发行OK Computer历史的画报传记。ISBN 0-7119-6581-1 ",wiki_zh\AB\wiki_04 "锑 锑(,化学符号为,)是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为51,是有金属光泽的类金属,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物辉锑矿(SbS)中。目前已知锑化合物在古代就用作化妆品,金属锑在古代也有记载,但那时却被误认为是铅。大约17世纪时,人们知道了锑是化学元素之一。 几十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锑及其化合物生产国,而其中大部分又都产自湖南省冷水江市的锡矿山。锑的工业制法是先焙烧,再用碳在高温下还原,或者是直接用金属铁还原辉锑矿。 金属锑最大的用途是与铅和锡制作合金,以及铅酸电池中所用的铅锑合金板。锑与铅和锡制成合金可用来提升焊接材料、子弹及轴承的性能。锑化合物是用途广泛的含氯及含溴阻燃剂的重要添加剂。锑在新兴的微电子技术也有用途。 锑是氮族元素(15族),电负性为2.05。根据元素周期律,它的电负性比锡和铋大,比碲和砷小。锑在室温下的空气中是稳定的,但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锑。 锑是一种带有银色光泽的灰色金属,其莫氏硬度为3。因此,纯锑不能用于制造硬的物件:中国的贵州省曾在1931年发行锑制的硬币,但因为锑很容易磨损,在流通过程损失严重。锑会与稀硝酸或温暖的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目前已知锑有四种同素异形体——一种稳定的金属锑和三种亚稳态锑(爆炸性锑、黑锑、黄锑)。金属锑是一种易碎的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把熔融的锑缓慢冷却,金属锑就会结成三方晶系的晶体,其与砷的灰色同素异形体异质同晶。罕见的爆炸性锑可由电解三氯化锑制得,用尖锐的器具刮擦它就会发生放热的化学反应,放出白烟并生成金属锑。如果在研钵中用研杵将它磨碎,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黑锑是由金属锑的蒸汽急剧冷却形成的,它的晶体结构与红磷和黑砷相同,在氧气中易被氧化甚至自燃。当温度降到100℃时,它逐渐转变成稳定的晶型。黄锑是最不稳定的一种,只能由锑化氢在-90℃下氧化而得。在这种温度和环境光线的作用下,亚稳态的同素异形体会转化成更稳定的黑锑。 金属锑的结构为层状结构(空间群:Rm No. 166),而每层都包含相连的褶皱六元环结构。最近的和次近的锑原子形成变形八面体,在相同双层中的三个锑原子比其他三个相距略近一些。这种距离上的相对近使得金属锑的密度达到6.697 g/cm,但层与层之间的成键很弱也造成它很软且易碎。 锑有两种稳定同位素,Sb的自然丰度为57.36%,而Sb的自然丰度为42.64%。锑还有35种放射性同位素,其中半衰期最长的Sb为2.75年。此外,目前已发现了29种亚稳态。这其中最稳定的是Sb,半衰期为60.20天,它可以用作中子源。比稳定同位素Sb轻的同位素倾向于发生β衰变,而较重的同位素更易发生β衰变。当然也有一些例外。 锑在地壳中的丰度估计为百万分之0.2至0.5,与之接近的是铊(0.5ppm)和银(0.07ppm)。尽管这种元素并不丰富,但它依然在超过一百种矿物中存在。虽然自然界中会有一些锑单质存在,但多数锑依然存在于它最主要的矿石——辉锑矿(主要成分SbS)中。 锑化合物通常分为+3价和+5价两类。 三氧化二锑可由锑在空气中燃烧制得。在气相中,它以双聚体的形式存在,但冷凝时会形成多聚体。五氧化二锑只能用浓硝酸氧化三价锑化合物制得。锑也能形成混合价态化合物——四氧化二锑,其中的锑为Sb(III)和Sb(V)。与磷和砷不同的是,这些氧化物都是两性的,它们不形成定义明确的含氧酸,而是与酸反应形成锑盐。 目前还没有制得亚锑酸(),但它的共轭碱亚锑酸钠()可由熔融的氧化钠与三氧化二锑反应制得。过渡金属的亚锑酸盐也已制得。锑酸只能以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它形成的盐中含有。这些盐脱水得到混合氧化物。 许多锑矿石是硫化物,其中如辉锑矿()、深红银矿()、辉锑铅矿、脆硫锑铅矿和硫锑铅矿。五硫化二锑是一种非整比化合物,锑处于+3氧化态并含有S-S键。有多种硫代锑酸盐是已知的,例如和。 锑能形成两类卤化物——和。其中三卤化物(、、和)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三氟化锑可以由三氧化二锑与氢氟酸反应制得: 这种氟化物是路易斯酸,能结合氟离子形成配离子和。熔化的三氟化锑是一种弱的导体。三氯化锑则由三硫化二锑溶于盐酸制得: 五卤化物(和)气态时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形。但是转化为液态后,五氟化锑形成聚合物,而五氯化锑依旧是单体。五氟化锑是很强的路易斯酸,可用于配制著名的超强酸氟锑酸(HSbF)。 锑的卤氧化物比砷和磷更为常见。三氧化二锑溶于浓酸再稀释可形成锑酰化合物,例如SbOCl和。 这类化合物通常被视作Sb的衍生物。锑能与金属形成锑化物,例如锑化铟(InSb)和锑化银()。碱金属和锌的锑化物,例如NaSb和ZnSb比前者更为活泼。这些锑化物用酸处理可以生成不稳定的气体锑化氢(): 锑化氢也可用活泼氢化物(如硼氢化钠)还原三价锑化合物来制备。它在室温下就会自发分解,因为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正值。正因为如此,它在热力学上不稳定,不能由锑和氢气直接化合制得。 有机锑化合物一般可由格氏试剂对卤化锑的烷基化反应制备。已知有超过3,000种有机锑化合物,包括混合氯代衍生物,还有以锑为中心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例如Sb(CH)(三苯基锑)、Sb(CH)(含有一根Sb-Sb键)以及环状的[Sb(CH)]。五配位的有机锑化合物也很常见,例如Sb(CH)和一些类似的卤代物。 早在公元前3100年的埃及前王朝时代,化妆品刚被发明,三硫化二锑就用作化妆用的眼影粉。 在迦勒底的泰洛赫(今伊拉克),曾发现一块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锑制史前花瓶碎片;而在埃及发现了公元前2500年至前2200年间的镀锑的铜器。奥斯汀在1892年赫伯特·格拉斯顿的一场演讲时说道:“我们只知道锑现在是一种很易碎的金属,很难被塑造成实用的花瓶,因此这项值得一提的发现(即上文的花瓶碎片)表现了已失传的使锑具有可塑性的方法。”然而,默里(Moorey)不相信那个碎片真的来自花瓶,在1975年发表他的分析论文后,认为斯里米卡哈诺夫(Selimkhanov)试图将那块金属与外高加索的天然锑联系起来,但用那种材料制成的都是小饰物。这大大削弱了锑在古代技术下具有可塑性这种说法的可信度。 欧洲人万诺乔·比林古乔于1540年最早在《火法技艺》(""De la pirotechnia"")中描述了提炼锑的方法,这早于1556年阿格里科拉出版的名作《论矿冶》(""De re Metallica"")。此书中阿格里科拉错误地记入了金属锑的发现。1604年,德国出版了一本名为《Currus Triumphalis Antimonii》(直译为“凯旋战车锑”)的书,其中介绍了金属锑的制备。15世纪时,据说笔名叫巴西利厄斯·华伦提努的圣本笃修会的修士提到了锑的制法,如果此事属实,就早于比林古乔。 一般认为,纯锑是由贾比尔(Jābir ibn Hayyān)于8世纪时最早制得的。然而争议依旧不断,翻译家马塞兰·贝特洛声称贾比尔的书里没有提到锑,但其他人认为贝特洛只翻译了一些不重要的著作,而最相关的那些(可能描述了锑)还没翻译,它们的内容至今还是未知的。 地壳中自然存在的纯锑最早是由瑞典科学家和矿区工程师安东·冯·斯瓦伯于1783年记载的。品种样本采集自瑞典西曼兰省萨拉市的萨拉银矿。 根据英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锑产量最大的国家,占了全球的84%,远远超出其后的南非、玻利维亚和塔吉克斯坦。湖南省冷水江市的锡矿山是世界最大锑矿,估计储量为210万吨。 2010年,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中国生产的锑占全球的88.9%。2016年,中国锑产量下降至76.9%。 然而,英国洛斯基矿业咨询公司估计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级生产锑产量占全球的76.75%(全球合计120,462吨,其中90,000吨是公开报道的,30,462吨未报道),紧接着的是俄罗斯(占4.14%,产量6,500吨)、缅甸(占3.76%,产量5,897吨)、加拿大(占3.61%,产量5,660吨)、塔吉克斯坦(占3.42%,产量5,370吨)和玻利维亚(占3.17%,4,980吨)。 洛斯基公司估计全球在2010年的次级生产锑产量为39,540吨。 英国地质调查局在2011年下半年将锑列在风险列表第一位。这个列表表示如果化学元素不能稳定供应,会对维持英国经济和生活方式造成的相对风险。 同时,欧盟在2011年的一份报告中也将锑列为12种关键的原料之一,主要是因为来自中国以外的锑产量很少。 根据洛斯基公司的报告,2010年中国的锑产量有所减少,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不可能上升。中国已没有开发十年左右的重要锑矿床,这种重要的经济储备资源将迅速枯竭。 以下是洛斯基公司提供的2010年世界锑的主要生产者: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数据,世界的锑矿藏但美国地质调查局期待这期间会发现更多锑矿。 从矿石中提取锑的方法取决于矿石的质量与成分。大部分锑以硫化物矿石形式存在。低品位矿石可用泡沫浮选的方法富集,而高品位矿石加热到500–600 °C使辉锑矿熔化,并得以从脉石中分离出来。锑可以用铁屑从天然硫化锑中还原并分离出来: 三硫化二锑比三氧化二锑稳定,因此易于转化,而焙烧后又恢复成硫化物。这种材料直接用于许多应用中,可能产生的杂质是砷和硫化物。 将锑从氧化物中提取出来可使用碳的热还原法: 低品味的矿石在高炉中还原,而高品味的则在反射炉中还原。 60%的锑用于生产阻燃剂,而20%的锑用于制造电池中的合金材料、滑动轴承和焊接剂。 锑的最主要用途是它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锑用于制造耐火材料。除了含卤素的聚合物阻燃剂以外,它几乎总是与卤化物阻燃剂一起使用。三氧化二锑形成锑的卤化物的过程可以减缓燃烧,即为它具有阻燃效应的原因。 这些化合物与氢原子、氧原子和羟基自由基反应,最终使火熄灭。商业中这些阻燃剂应用于儿童服装、玩具、飞机和汽车座套。它也用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工业中聚酯树脂的添加剂,例如轻型飞机的发动机盖。树脂遇火燃烧但火被扑灭后它的燃烧就会自行停止。 锑能与铅形成用途广泛的合金,这种合金硬度与机械强度相比锑都有所提高。大部分使用铅的场合都加入数量不等的锑来制成合金。在铅酸电池中,这种添加剂改变电极性质,并能减少放电时副产物氢气的生成。锑也用于减摩合金(例如巴比特合金),子弹、铅弹、网线外套、铅字合金(例如Linotype排字机)、銲料(一些无铅焊接剂含有5%的锑)、铅锡锑合金、以及硬化制作管风琴的含锡较少的合金。 其他的锑几乎都用在下文所述的三个方面。第一项应用是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稳定剂和催化剂。第二项应用则是去除玻璃中显微镜下可见的气泡的澄清剂,主要用途是制造电视屏幕;这是因为锑离子与氧气接触后阻碍了气泡继续生成。第三项应用则是颜料。锑在半导体工业中的应用正不断发展,主要是在超高电导率的n-型硅晶圆中用作掺杂剂,这种材料用于生产二极管、红外线探测器和霍尔效应元件。20世纪50年代,小珠装的铅锑合金用于给NPN型合金结晶体管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上漆。锑化铟是用于制作中红外探测仪的材料。 锑的生物学或医学应用很少。主要成分为锑的药品称作含锑药剂(antimonial),是一种催吐剂。锑化合物也用作抗原虫剂。从1919年起,酒石酸锑钾(俗称吐酒石)曾用作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它后来逐渐被吡喹酮所取代。锑及其化合物用于多种兽医药剂,例如安修马林(硫苹果酸锑锂)用作反刍动物的皮肤调节剂。锑对角质化的组织有滋养和调节作用,至少对动物是如此。 含锑的药物也用作治疗家畜的利什曼病的选择之一,例如葡甲胺锑酸盐。可惜的是,它不仅治疗指数较低,而且难以进入一些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所在的骨髓,也就无法治愈影响内脏的疾病。金属锑制成的锑丸曾用作药。但它被其他人从空气中摄入后会导致中毒。 在一些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中使用了三硫化二锑。锑-124和铍一起用于中子源:锑-124释放出伽马射线,引发铍的光致蜕变。这样释放出的中子平均能量为24 keV。锑的硫化物已被证实可以稳定汽车刹车片材料的摩擦系数。锑也用于制造子弹和子弹示踪剂。这种元素也用于传统的装饰中,例如刷漆和艺术玻璃工艺。20世纪30年代前曾用它作牙釉质的遮光剂,但是多次发生中毒后就不再使用了。 锑和它的许多化合物有毒,作用机理为抑制酶的活性,这点与砷类似;与同族的砷和铋一样,三价锑的毒性要比五价锑大。 但是,锑的毒性比砷低得多,这可能是砷与锑之间在摄取、新陈代谢和排泄过程中的巨大差别所造成的:如三价锑和五价锑在消化道的吸收最多为20%;五价锑在细胞中不能被定量地还原为三价(事实上在细胞中三价锑反而会被氧化成五价锑);由于体内不能发生甲基化反应,五价锑的主要排泄途径是尿液。 急性锑中毒的症状也与砷中毒相似,主要引起心脏毒性(表现为心肌炎),不过锑的心脏毒性还可能引起阿-斯综合征。有报告称,从搪瓷杯中溶解的锑等价于90毫克酒石酸锑钾时,锑中毒对人体只有短期影响;但是相当于6克酒石酸锑钾时,就会在三天后致人死亡。 吸入锑灰也对人体有害,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小剂量吸入时会引起头疼、眩晕和抑郁;大剂量摄入,例如长期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肤炎、损害肝肾、剧烈而频繁的呕吐,甚至死亡。 锑不能与强氧化剂、强酸、氢卤酸、氯或氟一起存放,并且应与热源隔绝。 锑在浸取时会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瓶中进入液体。检测到的锑浓度标准则是瓶装水低于饮用水,英国生产的浓缩果汁(暂无标准)被检测到含锑44.7 µg/L,远远超出欧盟自来水的标准5 µg/L。各个组织的标准分别是: ",wiki_zh\AB\wiki_04 "碲 碲(),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Te,原子序数是52,是银白色的类金属。 碲的化学性质与硒及硫类似。主要用作合金及半导体。碲化铋用作热电装置中。 碲-128及碲-130是最常见的碲同位素,但它们都有微弱的放射性。 碲是制造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的主要原料。 碲矿资源分布稀散,多伴生在其它矿物中或以杂质形式存在于其它矿中。中国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矿是至今发现的唯一碲独立矿床。 碲元素德国矿物学家米勒·冯·赖兴施泰因于1782年在研究德国金矿石时发现。178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家矿场米勒·冯·赖兴施泰因从矿石中提取出碲,最初他以为是锑,后来发现它的性质与锑不同,而是一种新元素。为了获得其他人的证实,米勒曾将少许样品寄交瑞典化学家柏格曼,请他鉴定。由于样品数量太少,柏格曼只能证明它不是锑而已。 1783年,米勒·冯·赖兴施泰因在罗马尼亚的锡比乌发现。他被来自Zalatna附近的一个矿中的矿石激起了兴趣,它有金属光泽而且他推测其是原生的锑或铋(是碲化金,AuTe。),初步研究证明了它既不包含锑也不包含铋。Müller研究着这个矿石并证明了它包含一种新的元素。他在一个不著名的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发现,但是被当时的科学界忽视了。 1789年,匈牙利科学家Paul Kitaibel送给他了一些,Paul Kitaibel曾独立发现了它。 1796年,他给在柏林的Martin Klaproth送去了一个样本,证明了他的发现。Klaproth生产出纯净的样本并决定叫它tellurium(碲)。相当奇怪的是,这并不是经他手的第一份碲样本。 米勒的发现被忽略了16年后,1798年1月25日克拉普罗特在柏林科学院宣读一篇关于特兰西瓦尼亚的金矿论文时,才重新把这个被人遗忘的元素提出来。他将这种矿石溶解在王水中,用过量碱使溶液部分沉淀,除去金和铁等,在沉淀中发现这一新元素,命名为tellurium(碲),元素符号定为Te。这一词来自拉丁文tellus(地球)。 碲不溶于水和盐酸,可以和硝酸或硫酸反应。和金反应产生碲化金。碲和同族的硫、硒一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物——TeO。 碲消费量的80%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钢和铜合金加入少量碲,能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并增加硬度;在铸铁中碲被用作碳化物稳定剂,使表面坚固耐磨;含少量碲的铅,可提升材料的耐蚀性、耐磨性和强度,用作海底电缆的护套。 碲可用作石油裂解催化剂的添加剂以及制取乙二醇的催化剂。氧化碲用作玻璃的着色剂。高纯碲可作温差电材料的合金组分。和多数类金属一样,碲和若干碲化物是半导体材料。超纯碲单晶是新型的红外材料。 碲化合物广泛用于合成有机化学中,用于还原和氧化,环官能化,脱卤,碳负离子生成反应和去除保护基团 .有机金属化合物是胺,二醇和天然产物合成的中间体.碲是关键高性能混合氧化物催化剂中的组分,用于丙烷到丙烯酸的非均相催化选择性氧化。水蒸气的存在使催化剂表面富含碲和钒,这转化为丙烯酸生产的改进.碲可用于氨传感器和亚碲酸盐玻璃 目前已知的碲同位素从Te直到Te,其中,存在于自然界的同位素只有8种,稳定的有四种,分别为碲-122,碲-124,碲125,碲-126。碲-120,碲-123,碲-128和碲-130都有很长的半衰期,放射性极为微弱。 ",wiki_zh\AB\wiki_04 "铋 铋(Bismuth)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Bi,它的原子序数是83,是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 铋的化学性质与砷及锑类似。铋是最反磁性(又称抗磁性)的金属,亦是除汞以外有最低热导率的金属。铋还拥有最高的霍尔系数 ,它具有较高的电阻 。当铋以极薄的层在物体表面沉积时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尽管铋是一个后过渡金属。可用于制备易熔合金及与锡融合防止锡疫。 铋是一种脆性金属,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形式出现。铋晶体的表面有时会呈现出不同颜色的色调,这是由于铋晶体在空气中氧化时形成的氧化层厚度不一,导致不同波长的光受到不同程度的反射,因此呈现出彩虹的颜色。 以前铋被认为是最重的稳定元素,然而在2003年时发现,铋唯一的天然同位素铋209可经α衰变变为铊-205。其半衰期为1.9×10年左右,达到宇宙年龄的10亿倍。所以,铋被认为是质量最大的稳定元素。 与其他重金属不同的是,铋的毒性与铅或锑相比是相对的较低。铋不容易被身体吸收、不致癌、不损害DNA构造、可透过排尿带出体外。基于这些原因,铋经常被用于取代铅的应用上(目前约铋产量的三分之一)。例如用于无铅子弹,无铅銲锡、药物和化妆品上,特别是水杨酸铋,用来治疗腹泻。而铋的化合物的产量约占铋总产量的一半。 工业上将冶炼铋主要是通过氧化铋的氧化还原反应,冶炼炉中的反应方程式主要为: 其中,产生的一氧化碳还可能把杂质金属的氧化物还原: 这些杂质溶于金属铋中组成还原熔炼产物粗铋。如果铋矿中还含有铜,则通常加入黄铁矿来回收铜: 硫化铋矿可以加入铁屑来冶炼铋,主要的反应方程式是: 同样,有部分杂质熔入金属铋得到粗铋。 氧化铋和硫化铋的混合矿则可以通过混合熔炼法来冶炼金属铋,冶炼过程是根据氧化铋和硫化铋彼此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湿法冶炼铋常用氯化铁-盐酸法和铁粉置换法。氯化铁-盐酸法是将硫化铋矿溶解在三氯化铁和盐酸(HCl)的混合溶液中: 其中,FeCl还能溶解铋矿中的天然铋: 矿中如果有氧化铋则直接被盐酸溶解: 盐酸的另外一个作用是防止生成的BiCl水解成不溶性的BiOCl沉淀。铁粉置换法则是把生成的氯化铋中的铋置换出来: 这时沉淀出来的铋为海绵状的。海绵铋如果直接在空气中加热会导致氧化,因此工业上熔融铋是在熔融的氢氧化钠中进行的,这样既可以防止铋的氧化,又可以让生成的液态铋下沉易于聚集,铋中的氧化物及杂质能被氢氧化钠溶解。 铋的化学性质和砷、锑相似,常温下不与水及氧作用,因此,铋在空气中稳定。在加热至熔点时,铋表面逐渐生成灰黑色的氧化物。金属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和卤素直接反应生成三卤化铋。高温下,金属铋能和很多非金属及金属生成三价铋的化合物,铋的还原电势为正值,即在电动序中位于氢后,所以铋不和非氧化性酸反应。铋能溶于热的浓硫酸中,也能顺利地和硝酸反应。与砷、锑不同,铋有生成含氧酸盐的明显趋势,如硫酸铋、硝酸铋、砷酸铋等。铋不和碱反应。 需要指出的是,铋与氧化剂作用时通常只生成3价铋而不是5价铋。+5氧化态的铋远不如砷(V)以及锑(V)稳定。这不仅仅是因为铋的第IV电离能及第V电离能之和(9.776mJ·mol),而且还因为6s的一个电子激发到6d空轨道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由低氧化态的铋生成Bi(V)的化合物是很艰难的。 此外,铋还能形成原子簇化合物。 铋唯一的天然同位素铋是铋209,在传统上也被视为最重的稳定同位素,但它长期以来一直怀疑是不稳定的。在2003年最终表明,当研究人员在法国的l'Institut d'Astrophysique Spatiale d'Orsay,测得铋209的半衰期为 ,相当于十亿倍于现在宇宙年龄。由于其特别长的半衰期,为所有目前已知的医疗和工业应用,铋可以被视为稳定的非放射性。而对它的放射性是纯粹是学术兴趣,因为铋是少数几个元素,它的放射性首先在理论上被怀疑而不会在实验室中被发现。铋具有最长已知α衰变半衰期,虽然碲-128具有双重β衰变以上的半衰期 . 具有短半衰期的几种同位素也已被发现,可以衰变为锕,镭和钍。铋213还被发现衰变成铀233。 在商业上,放射性同位素铋-213可以通过一个子直线粒子加速器轰击产生镭用制造辐射。在1997年,抗体结合物与铋213,其具有45分钟的半衰期和衰变与α粒子的排放,被用来治疗患者的白血病。这种同位素也已尝试了在癌症治疗中,例如,在靶向α治疗(TAT)程序。 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公布报告,全球铋金属储量为32万吨,储量基础为68万吨。中国的铋储量居世界第一,储量大约为24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5%;储量基础约为47万吨,占世界的69%。郴州已探明铋金属储量约占中国73%,全球50%。 2013年中国铋产量7500吨,占世界89%。主要产自铅矿及多金属伴生矿山。 ",wiki_zh\AB\wiki_04 "澳大利亚大奖赛 一级方程式赛车澳大利亚大奖赛从1985年起开始举行一直至今。 ",wiki_zh\AB\wiki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