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wiki/100.csv" "b/wiki/100.csv" new file mode 100644--- /dev/null +++ "b/wiki/100.csv" @@ -0,0 +1,6523 @@ +content,file_path +"英布 + +英布,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六县(今安徽六安)人,秦末汉初名将,项羽封其为九江王,后叛楚归汉,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汉朝建立后封淮南王,由于朝廷接连消灭异姓王,又加上被仇家贲赫告发「意图谋反」,英布不安,终于在前196年起兵反汉,被刘邦击败,英布逃亡时,被妻舅吴臣命乡民刺杀而死。 + +英布是英公后裔,皋陶五十九世孙。英布年轻时,有位客人给他看相说:“当在受刑之后称王。”后因为犯法而受黥刑(与纹面不同),所以又称黥布。英布愉快地笑着说:“有人看了我的面相,说我当在受刑之后称王,现在大概是这种情形吧?”英布后来被带到骊山当役徒,修筑秦始皇陵墓,骊山刑徒有数十万人,英布专门和罪犯的头目、英雄豪杰来往,其后带领一些人逃到其它地方成为盗贼。 + +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之变,反抗秦朝,英布去约番君(番阳县令)吴芮一同举兵,番君被说服,于是加入起义行列,还把女儿嫁给英布,聚集了几千人。 + +在陈胜败死于秦朝章邯之手后,英布带兵北上攻打秦左、右校的军队,在清波打败了他们,就带兵向东挺进。听说项梁平定了会稽,渡过长江向西进发,陈婴因为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将军,就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归属了项梁,向南渡过淮河,于是英布、蒲将军也归附项梁。项梁率师渡过淮河向西进发,攻打景驹、秦嘉等人的战斗中,英布骁勇善战,总是列于众军之首。立熊心为后楚怀王时,英布成为楚的当阳君。 + +项梁在定陶之役战死后,楚国迁都到彭城,将领们和英布也都聚集在彭城守卫。正当这时,秦军加紧围攻赵国,英布便随宋义、项羽北上救赵,项羽刺杀宋义,发动兵变,英布归项羽指挥。在前207年的巨鹿之战中,项羽命令英布先行率兵渡河攻击秦军,小胜数仗后,项羽带领其余楚军投入战场,击破秦军主力。诸侯军队服从项羽的原因,英布以少胜多也居一大功。 + +秦将章邯投降后,英布等人奉项羽之命在新安(今河南义马内)坑杀秦降兵二十余万人。在项羽进军咸阳的过程中,英布经常担任先锋。到达函谷关,项羽不得入,又派英布等人,先从隐蔽的小道,打败了守关的刘邦军队,才得以进关,一直到达咸阳。 + +前206年,项羽分封天下十八路诸侯时,因为英布经常担任军队前锋,便立英布为九江王,以六为都。同年项羽尊后楚怀王为楚义帝后,暗中命令英布等人暗杀前往长沙途中的义帝。 + +前205年,田齐公族田荣背叛楚国,自立为齐王,项羽前往攻打齐国,向英布征调军队,英布托辞病重不能前往,只派将领带着几千人前去。刘邦在彭城打败楚军,英布又托辞病重不去辅佐楚国。项羽因此怨恨英布,屡次派使者前去责备英布,并召他前往,英布越发恐慌,不敢前往。项羽正为北方的齐国、赵国担心,西边又忧患刘邦起兵,知交的只有英布,又推重英布的才能,打算亲近任用他,所以没有攻打。 + +刘邦在彭城大败后,派随何成功游说英布反叛项羽。这时,楚国的使者也在淮南,正迫不及待地催促英布出兵,住在宾馆里。随何径直闯进去,坐在楚国使者的上席,说:“九江王已归附汉王,楚国凭什么让他出兵?”英布显出吃惊的样子。楚国使者站起来要走。随何趁机劝英布说:“大事已成,就可以杀死楚国的使者,不能让他回去,我们赶快向汉靠拢,协同作战。”英布说:“就按照你的指教,出兵攻打楚国罢了。”于是杀掉使者,出兵攻打楚国。项羽对此反应激烈,派出项声、龙且进攻英布。战争持续了几个月,龙且、项声在淮南的战役中,打败了英布的军队。英布想带兵撤退到汉国,又怕楚军拦截杀掉他,所以,和随何从隐蔽的小道逃归汉国。 + +英布到时,刘邦召见英布,但是刘邦完全没有作好谈话的准备,无礼地坐在床上,由美人洗脚。英布见状,怒火燃胸,后悔前来,想要自杀,英布到刘邦为他准备的宾馆,见到帐幔、用器、饮食、侍从官员一如刘邦那么豪华,英布又喜出望外,又打消死意。于是英布就派人返回九江。这时项羽已经派项伯收编了英布的部队,杀尽了英布的妻子儿女。英布派去的人找到不少当时英布的宠臣故友,带着几千人马回到汉国。刘邦又给英布增加了兵力一道北上,到成皋招兵买马,他的势力又回复了一些。 + +前203年七月,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英布又派人进入九江,夺得了好几个县。前202年,英布和刘贾进入九江,诱降楚国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国后,以舒城的兵力攻占六县并进行屠城,调动九江的军队迎接英布;英布将几支军队合并,在城父屠城,随后到垓下会合其他汉军打败项羽,项羽拒绝了乌江亭亭长的建议,自刎而亡。 + +项羽死后,汉王刘邦称帝,淮南王英布成为异姓诸侯王之一。治下的地区包括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郡。前201年,英布到陈县朝见刘邦。次年,到洛阳朝见。前199年到长安朝见。其后英布眼见消灭异姓王风潮中韩信、彭越被吕雉诛杀,心中不安。吕雉诛杀彭越后,把他的尸首处以酼刑,剁成了肉酱,又把肉酱装好分别赐给诸侯。送到淮南,英布正在打猎,看到肉酱,特别害怕,暗中使人部署,集结军队,守候并侦察邻郡的意外紧急事变。 + +一次,英布为生病的宠幸小妾请求治疗时,大夫的家和淮南中大夫(侍中)贲赫家住对门,因此爱妾多次去大夫家治疗,贲赫认为自己是侍中,想要巴结她,就送去了丰厚的礼物,随爱妾在医家饮酒。爱妾侍奉英布时,安逸舒缓、不慌不忙地称赞贲赫是忠厚老实的人。英布生气地说:“你怎么知道的呢?”爱妾就把两人来往的情况全都告诉他。英布却更怀疑她和贲赫通奸,召见贲赫。贲赫惊惧,借口有病不去。英布更加恼怒,就要逮捕贲赫。贲赫打算控告英布叛变,就坐着驿车前往长安。英布派人追赶,没赶上。贲赫到了长安,上书告变,说英有造反的迹像,可以在叛乱之前诛杀他。刘邦看了他的报告,对萧何商量,萧何说:“英布不应该造反,恐怕是这个人因怨诬陷他。请把贲赫关押起来,派人暗中验证淮南王。”英布见贲赫畏罪潜逃,上书言变,本来已经怀疑他会说出自己暗中布署的情况,刘邦的使臣又取得了许多不利英布的证据,英布就族灭贲赫的全家,起兵造反。英布造反的消息传到长安,刘邦大怒,立即释放了贲赫,封贲赫做了将军。 + +滕公夏侯婴推荐故楚令尹薛公,来商讨平定英布的事。薛公向刘邦说:「英布之造反并不值得奇怪。倘使英布采用上计,那么山东(崤函以东)之地就不是汉朝所能保有;若用中计,那么双方胜负难见分晓;若为下计,那么汉可以高枕无忧了。上计就是东取吴,西取楚,合并齐,拿下鲁,并传檄燕、赵使他们各安其国,这样山东就不是汉朝所有了。中计就是东取吴,西取楚,合并韩国,拿下魏国,并夺取敖仓之粟,堵住成皋,这双方胜负就难见分晓。下策就是:东取吴,西取下蔡,把辎重归于越,而本人往长沙,这样陛下就可安枕无忧了。」刘邦问:「那英布会采取哪种策略?」薛公答说:「必取下策!英布及其手下皆为骊山亡命刑徒出身,有生之年取得这样的地位,因而不会为子孙后代及百姓考虑,故而会出下计。」 + +刘邦病重,本不欲御驾亲征,欲使太子刘盈代为出征。太子之门客商山四皓力陈利害,劝太子勿出征。吕后因此泣谏刘邦勿令太子出征,樊哙闯宫,刘邦无奈只好抱病率军亲征,撤除英布封爵,改封刘长为淮南王。英布初以为刘邦年事已高必不能亲征,而所虑者韩信、彭越等皆已死。起兵果如薛公所言,出兵东击荆国,荆王刘贾逃亡富陵,被英布军所杀。英布合并荆国部队,渡过淮河,与楚军战于徐(今安徽泗县)、僮(今安徽宿县)间。楚兵战略失当,为三军,结果英布败其一军,另二军皆散走。英布攻打楚国境内下蔡县的时候,下蔡亭长责骂英布:""陛下封你在东南为淮南王,难道还不能满足你们这些强盗的胃口吗?为什么还要造反?""下蔡亭长下落不明。 + +英布遂率军西向,前196年十月与汉军会战于蕲。英布士兵非常精锐,刘邦驻兵于庸城,望英布之布阵如项羽一般,刘邦对此感到愤怒。刘邦于两军对垒时遥对英布曰:「何苦造反呢?」英布答曰:「我想当皇帝罢了!」。两军遂战,结果英布战败而走。而齐相国曹参率领齐军也赶到,对淮南军进行夹击,淮南军队接连失利。刘邦遣别将追击,大败英布于洮水南、北,于是英布仅带数百人渡江南。长沙王吴臣是英布的妻舅,写信伪称要与其一起逃亡到越国。英布相信吴臣,于是跟随使者到番阳,随即被番阳人在兹乡百姓的农舍之中刺杀。后葬于今安徽省六安市淮王街。 + + +",wiki_zh\AB\wiki_00 +"大补帖 (品牌) + +大补帖原义是指一帖可以大大滋补的补药。在1990年代,台湾统一企业曾贩售一款名叫大补帖的泡面,因为大补帖是当时台湾市面上泡面产品中用料最多也最昂贵的(一碗新台币50元),并推出麻油鸡、当归鸭、人参鸡……等,补药性质的特殊口味,以及大量���媒体广告,因此相当知名。统一企业在2000年停产大补帖,随后又以同样名称推出份量较薄新产品。 + +",wiki_zh\AB\wiki_00 +"吴樾 + +吴樾可能指: +",wiki_zh\AB\wiki_00 +"锗 + +锗(,旧译作鈤)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Ge」,原子序数是32。它是一种灰白色类金属,有光泽,质硬,属于碳族,化学性质与同族的锡与硅相近。在自然中,锗共有5种同位素,原子质量数在70至76之间。它能形成许多不同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例如四乙基锗及异丁基锗烷等。 + +即使地球表面上锗的丰度地壳蕴含量相对较高,但由于矿石中很少含有高浓度的锗,所以它在化学史上发现得比较晚。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在1869年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预测到锗的存在与其各项属性,并把它称作拟。克莱门斯·温克勒于1886年在一种叫硫银锗矿的稀有矿物中,除了找到硫和银之外,还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尽管这种新元素的外观跟砷和锑有点像,但是新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比符合对下元素的预测。温克勒以他的国家——德国的拉丁语名来为这种元素命名。 + +锗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晶体管及各种电子装置。主要的终端应用为光纤系统与红外线光学,也用于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制造电子器件与太阳能电力等。现在,开采锗用的主要矿石是闪锌矿(锌的主要矿石),也可以在银、铅和铜中,用商业方式提取锗。一些锗化合物,如四氯化锗(GeCl)和甲锗烷(GeH),会刺激眼睛、皮肤、肺部与喉咙。 + +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了一份名为《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研究报告,当中预测了数种未知元素的存在,其中一种填补了碳族中硅及锡之间的空缺。由于它在周期素的位置,门捷列夫把它命名为拟硅(Ekasilicon, Es),并将其原子量定为72。 + +1885年夏季,在萨克森王国弗赖堡附近的一个矿场,发现了一种新的矿物。由于这种矿物的含银量高,所以被命名为硫银锗矿。克莱门斯·温克勒检验了这种矿物,并于1886年成功从中分离出一种与锑相似的元素。在他发表成果之前,他原本打算用海王星来为新元素命名,因为在1846年被发现的海王星,数学理论也预测它的存在。然而,-{zh-cn:镎; zh-tw:镎; zh-hk:镎;}-(Neptunium)这个名字当时已被另一元素占用(不过不是今天叫-{zh-cn:镎; zh-tw:镎; zh-hk:镎;}-的那种元素,它到1940年才被发现),因此温克勒改用他的祖国——德国的拉丁语(germanium)来为元素命名。由于锗跟砷和锑相近,所以它当时是否该出现在周期表上仍备受争论,不过它的性质与门捷列夫的拟硅很像,因此才确立了它在周期表的确实位置 在发现后,萨克森的矿场再给了温克勒五百千克的矿石,因此他能进行后续研究,并在1887年确立了这种新元素的化学性质。他通过分析纯四氯化锗,得出锗的原子量为72.32,而德布瓦博德兰则通过比较该元素的火花光谱线,得出72.3。 + +温克勒当时成功制备了几种新的锗化合物,包括氟化物、氯化物、硫化物、二氧化锗及四乙基锗,而四乙基锗则是第一种有机锗烷。有了从这些化合物而来的物理数据——它们符合门捷列夫的预测——锗的发现成为了确认门捷列夫元素周期的重要证据。下表比较了预测与温克勒的数据: + +直至1930年代末期,科学家们一直以为锗只是一种导电性差的金属。因为它的半导体特性对电子元件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到1945年锗成了一种有利可图的材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1年,锗二极体就开始取代电子装置中的真空管。它的第一项主要用途为制造萧特基二极体的接点,该二极体在二战期间用于雷达接收。第一种矽锗合金诞生于1955年。在1945年以前,锗的年产量只有几百千克,但到了1950年代末,世界年产量就已经达到40公吨。 + +锗晶体管在1948年的出现,开启了固态电子无数的应用之门。从1950年至1970年代初,这个领域为锗提供了增长中的市场,但之后晶体管、二极体和整流器都开始转用高纯度硅。硅的电子特性比锗优越,但是所需的纯度就高得多——这样的纯度用早年的商业方法实在达不到。 + +与此同时,光纤通讯网络、红外线夜视系统及聚合反应催化剂对锗的需求量正在急速增长。这些终端应用代表了2000年锗用量的80%。美国政府甚至把锗定为战略及关键材料,并因此于1987年下令国家防御储备中心存入132公吨的锗。生产锗与硅不同的是,硅的产量只受生产力限制,而锗的产量则受开采来源的短缺所限制。正因如此,硅在1998年的价格为每千克10美元以下,而当时锗的价��达每千克1800美元。 + +在标准状况下,锗是一种银白色的半金属元素,硬但易碎。这种形式构成一种同素异形体,技术上叫α锗,它带金属光泽,结构与钻石一样,为钻石立方晶体结构。当压力高于120kPa时,会形成另一种同素异形体,叫β锗,它的结构与β锡一样。与硅、镓、铋、锑与水一样,锗在熔化态固体化时(即凝固)会膨胀,而有这种特性的物质并不多。 + +锗是一种半导体。用区熔技术生产出的半导体用锗晶体,其杂质含量只有一百亿分之一,因此这种晶体是史上最纯的材料之一。第一种在极强电磁场下成为超导体的金属材料,是一种含锗、铑和铀的合金,于2005年被发现。 + +已知纯锗能自发地挤出非常长螺旋位错,叫“锗须”。这些晶须的增长,是较旧的锗制二极体和晶体管坏掉的主要原因,因为晶须很可能会构成短路,但短路与否视最终接触到的物质而定。 + +在250℃时,锗会缓慢地氧化成GeO。锗不溶于稀酸及碱,但溶于浓硫酸,并与熔碱反应,生成锗酸盐(GeO)。锗最常出现的氧化态是+4,但是已知它在不少化合物中的氧化态为+2。其他的氧化态则很罕见,例如化合物GeCl中为+3,在氧化层表面测到的+3与+1氧化态。多种含锗的阴性簇离子(津特耳离子)已经被制备出来,当中包括Ge、Ge、Ge及[(Ge)],其中一种方法是在乙二胺或穴醚的催化下,从置于液态氨的锗与碱金属合金中进行提取。这些离子中锗的氧化态并非整数——这点跟臭氧根离子中的氧一样。 + +已知锗共有两种氧化物:二氧化锗和一氧化锗。焙烧二硫化锗(GeS)后可得二氧化锗,二氧化锗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微溶于水,但与碱反应并生成锗酸盐。当二氧化锗与锗金属发生高温反应时,会生成一氧化锗。二氧化锗(及其相关的氧化物及锗酸盐)有一种很不寻常的特性,就是对可见光有着高折射率,但同时对红外线隐形。而锗酸铋则被用作闪铄器(scintillator)。 + +锗还能与氧族元素生成二元化合物,例如二硫化物、二硒化物(GeSe)、一硫化物(GeS)、一硒化物(GeSe)及碲化物(GeTe)。把硫化氢气体通过含Ge(IV)的浓酸溶液时,会生成白色沉淀物,即二硫化锗。二硫化锗能很好地溶于水、苛性钠溶液及碱金属硫化物溶液中。但是,它不溶于酸性溶液,温克勒就是凭借这项性质才发现了锗。把二硫化锗置于氢气流中加热,会生成一硫化锗(GeS),它升华后会形成一圈色暗但具金属光泽的薄层,它可溶于苛性钠溶液中。把一硫化锗、碱金属碳酸盐与硫一起加热后,会生成一种锗盐化合物,叫硫代锗酸盐。 +锗共有四种已知的四卤化物。在正常状况下四碘化锗(GeI)为固体,四氟化锗(GeF)为气体,其余两种为挥发性液体。把锗与氯一块加热,会得到一种沸点为83.1℃的无色发烟液体,即四氯化锗。锗的所有四卤化物都容易水解,生成带结晶水的二氧化锗。四氯化锗用于制备有机锗化合物。跟四卤化物相反的是,全部四种已知的二卤化物,皆为聚合固体。另外已知的卤化物还包括GeCl及GeCl。还有一种奇特的化合物GeCl,其中含有类似新戊烷结构的GeCl。 + +甲锗烷(GeH)是一种结构与甲烷相近的化合物。多锗烷(即与烷烃相似的锗化合物)的化学式为GeH,现时仍没有发现n大于五的多锗烷。相对于硅烷,锗烷的挥发性和活性都较低。GeH在液态氨中与碱金属反应后,会产生白色的MGeH晶体,当中含有GeH阴离子。含一、二、三个卤素原子的氢卤化锗,皆为无色的活性液体。 +温克勒于1887年合成出第一种有机锗化合物(organogermanium compound);四氯化锗与二乙基锌反应生成四乙基锗(Ge(CH))。RGe型(其中R为烃基)的有机锗烷,如四甲基锗(Ge(CH))及四乙基锗,是由最便宜的锗前驱物四氯化锗及甲基亲核剂反应而成。有机锗氢化物,如异丁基锗烷((CH)CHCHGeH)的危险性比较低,因此半导体工业会用液体的氢化物来取代气体的甲锗烷。已知锗有不少活性中间物:锗代自由基、锗烯(与碳烯相近)和锗炔(与卡宾相近)。有机锗化合物2-羧乙基锗倍半氧烷(2-carboxyethylgermasesquioxane),于1970年被发现,曾经有一段时间被用作膳食补充剂,当时认为它可能对肿瘤有疗效。 + +锗共有五种天然存在的同位素:Ge、Ge、Ge、Ge和Ge。当中,Ge带微弱的放射性,其衰变模式为双β衰变,半衰期为1.58 × 10年。Ge是最常见的同位素,丰度约为36%。Ge的自然丰度是最低的,约为7%。当Ge被α粒子轰击时,会产生稳定的Se,并在过程中释放出高能量的电子。因此,它与氡组合后可用作核电池。 + +锗���少有27种合成放射性同位素,各原子质量介乎58至89之间。当中最稳定的是Ge,其衰变模式为电子捕获,半衰期则为270.95 d。而当中最不稳定的则是Ge,其半衰期为30 ms。尽管大部份锗同位素的衰变模式皆为β衰变,但是也有例外。Ge及Ge的衰变模式为β迟延质子发射(proton emission),而Ge至Ge则有可能进行β迟延中子发射。 + +锗是由恒星核融合所创造的,主要是透过渐近巨星分支上恒星内的S-过程。S-过程是一种慢中子捕获过程,发生于脉冲红巨星中的轻元素。在木星的大气层中能探测到锗,在一些遥远的行星中也能探测到锗。锗在地球的地壳丰度约为1.6 ppm。含锗量可观的矿石只有几种,如硫银锗矿、灰锗矿(briartitie)、硫锗铜矿(germanite)及硫锗铁铜矿(renierite),而它们都没有可供开采的矿床。尽管如此,开采这些矿石都不是为了它们所含的锗。一些锌铜铅矿体的含锗量够高,因此可以从它们最终的浓缩矿物中提取锗。 + +德国矿物学家威特·戈斯密(Victor Goldschmidt)在测量锗矿床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浓缩过程,它使得一些煤矿层能拥有高含锗量。最高的含锗量出现在英国诺森伯兰郡哈特莱村(Hartley)的煤灰中,达1.6%。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附近的煤矿层含锗量估计达1600公吨。 + +2007年锗的年生产量约为100公吨。现在,主要的方法是从锗浓度达0.3%的闪锌矿中提取锗,它是当中的副产品,这种矿石最常出现于以沉积物为主体的大型Zn-Pb-Cu(-Ba)矿床,及以碳酸盐为主体的Zn-Pb矿床。尽管没有全球锗储备量的确实数字,但是估计美国的储备量约在500公吨左右。在2007年,锗的需求量有35%是由循环再造所满足。 + +锗主要是由闪锌矿中制取,而闪锌矿是一种锌矿石,但是也可以在银、铅及铜矿中找到锗。若煤炭发电厂用的煤是从高锗浓度的矿床来的话,那么发电厂的飞灰(fly ash)也是锗的一个来源。俄罗斯与中国都有在用这种锗源。俄罗斯的锗矿床位于其远东的库页岛,而海参崴东北的煤矿也被用作锗源。中国的锗矿床主要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的褐煤矿场,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附近的煤矿,而它们都是开采中的锗源。 + +锗的大部份浓缩矿物为硫化物;它们在空气中加热后会变成氧化物,这个过程叫焙烧(roasting): + +在这个过程中,部份锗会进到所产生的灰尘中,而剩下的锗则被转化成锗酸盐,然后被硫酸淋溶,此时在炉渣中的锌也被淋溶。在中和反应后,只有锌留在溶液中,沉淀物中含有锗及其他金属。在用威尔兹冶锌法(Waelz process)把沉淀物中的含锌量减少后,而残余的威尔兹氧化物则接受第二次淋溶。此时从沉淀物中可得二氧化锗,与氯气或盐酸反应后被转化成四氯化锗,由于它的沸点低,因此可用蒸馏法进行分离 : + +四氯化锗会被水解成二氧化锗,或用分馏法净化后再被水解。极纯的GeO适用于制造锗玻璃。纯二氧化锗与氢反应后被还原成锗,用这种还原方式所得的锗,适用于红外线光学或半导体工业: + +用于钢铁生产及其他工业过程的锗,一般会用碳来还原: + +锗在2007年的估计全球终端应用为:光纤系统占35%,红外线光学(infrared optics)占30%,聚合催化剂占15%,及电子和太阳能发电也占15%。余下的5%为其他应用,如磷光体(phosphor)、冶金及化学治疗。 + +二氧化锗最值得注意的物理特性,就是它的高折射率,和低色散。因此特别适用于广角镜、显微镜和光纤核心。它更取代了二氧化钛,成为了二氧化硅光纤核心的掺杂物,这样就不用再做后续热处理,而这种处理会使光纤变得易碎。在2002年末,光纤工业占美国锗用量的60%,但只占全球用量不到10%。锗锑碲(GeSbTe)是一种相变合金,以其光学特性著称,应用例子包括可重写-{zh:光碟; zh-hans:光盘; zh-hant:光碟;}-。 + +由于红外线可以无损失的穿透锗,因此它成了一种重要的红外线光学材料,能很容易地被切割或打磨成镜片及窗户。它在红外线光学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就是制作热图像照相机(thermal imaging camera)的镜头涂层。含锗的这一种镜头用于波长为8至14微米的红外线,这样的红外线可用于被动热成像及热点探测,因此能被应用于军事、汽车夜视系统及消防。这样的镜头还能用于显微镜光谱仪,及其他需要极敏感红外线探测的光学仪器。锗这种材料有着非常高的折射率(4.0),因此需要抗反射涂层。特别是类金刚石碳的抗反射涂层,这是一种特别坚硬的特殊涂层,其折射率为2.0,与锗相若,而且会产生一层如钻石坚硬的表面,足以面对户外的各种严苛环境。 + +晶体管主要由锗和硅两种高纯度半导体制作,而锗晶体管(简称锗管)曾是晶体管时代早期(于40年代末开始)最重要的半导体产品,因为当时制作高纯硅和制造硅管的工艺都不够成熟。锗晶体管相比硅管,有B-E结压降低(锗管约0.2V,而硅管为0.6V左右)的优势,但是热稳定性较差,且响应速度的极限明显不如硅管。锗管的大规模应用大概持续到1970年左右,此后从发达国家开始逐渐淘汰,到1980年,几乎在全世界范围完全被硅管取代而退出电子工业。然而,一些音响发烧友认为锗管具有独特的音色,相对于硅管的“冷硬”,锗管温暖醇厚的声音特性被一些玩家称为‘低压电子管’因此一些生产于60年代的电声设备和零件至今受到部分玩家的追捧,一些音乐用的踏板效果器还在用锗晶体管,因为这种效果器能产生早期摇滚特有的“模糊”音质,当中最有名的是Dallas Arbiter公司所生产的Fuzz Face效果器。 + +近年来电子材料界又燃起了对锗材料的兴趣,不过已不局限于纯锗晶体。锗化硅合金(一般称为“硅锗”)正急速地成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于高速集成电路。使用了Si-SiGe接面的电路,由于这种接面的特性,而比只用Si的要快得多。在无线通讯(wireless communication)装置中,锗化硅正开始取代砷化镓。有着高速特性的SiGe晶片,可以用硅晶片工业传统的生产技巧,并以低廉的成本生产。 + +最近能源成本的上涨,使得太阳能板的经济有所提高,而这也是锗的一大潜在应用。锗是太空用高效多结光伏电池的晶圆基板。因为锗的晶格常数(lattice constant)与砷化镓相近,所以可以用锗基板来制造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火星探测漫游者及数个人造卫星,都有使用锗上三联点砷化镓电池。 + +上锗下绝缘体的基板,有望可以取代微型晶片中的硅。其他电子应用还包括萤光灯的磷光体(phosphor),及锗基固态发光二极体。 + +在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过程中,二氧化锗还可以用于催化聚合作用。这样生产出来的成品耀度很高,所以在日本销售的PET瓶子都专门选用这一种聚酯。然而,美国不把锗用作聚合催化剂。由于二氧化硅与二氧化锗相近,所以气相色谱柱中的固定相二氧化硅,可用二氧化锗来取代。 + +近年,在贵金属合金中加入锗是愈来愈多。例如,在英币标准银(sterling silver)(含银量达95%以上的合金)中加入锗,就能减少火纹(firescale)、增加抗锈色性(tarnish)及增加对析出硬化(precipitation hardening)的反应。有一种抗锈色的银合金,商标名叫Argentium,其含锗量需达1.2%。 + +高纯度锗单晶探测器,能准确地探测出辐射的来源,因此可用于机场保安系统。锗亦被用于晶体单光仪(crystal monochromator),这台仪器能生成单晶中子散射(neutron scattering)及同步X射线绕射所需的线性束。在中子及高能X射线的应用,锗的反射性比硅优胜。高纯度的锗晶体还被用于伽玛光谱学(gamma spectroscopy)和探寻暗物质的探测器中。 + +锗的一些化合物对哺乳类动物没甚么毒性,可是对某些细菌则有着相当的毒性。就因为这项特性,所以这些锗化合物可用作化学治疗剂。 + +早在1922年,美国的医生曾运用无机锗来治疗贫血。无机锗还被用于其他治疗,但疗效存疑。它对癌症的疗效已经被讨论过,还没有可靠证据可证实锗对癌症的预防或治疗有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研究结论为,当锗被用作膳食补充剂时“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一般认为锗对动植物的健康并不重要。然而它的一些化合物能危害人体健康。例如,四氯化锗及甲锗烷,分别为液体及气体,能对眼睛、皮肤、肺部及喉咙造成很大的刺激。由于锗在矿石与碳质(carbonaceous)材料中是一种稀有元素,加上在商业应用中使用的量也不算多,所以它对自然并没有甚么影响。 + + +",wiki_zh\AB\wiki_00 +"分众分类法 + +分众分类法(),是一个英语合成词,中文译名尚未被普遍认同,又称「大众分类法」。由社会性书签服务中最具特色的自定义标签(Tag)功能衍生而来。 + +大众分类法()是由“”和“”组合而来,在英文中是比较口语化的词,表示一群人,一伙人的意思。则是指分类法,它是-{zh-hans:信息; zh-hant:资讯;}-架构()中一个重要部分。而“”是指“群众”自发性定义的平面型非层级结构式标签分类,现有“分众分类法”,“通俗分类法”,“大众分类法”,“民众分类法”,“俗民分类法”等不同的翻译名称。 + +是指一种由使用者以任意关键字进行分类的协同工作。这个现��源于2004出现的许多社会性软体(social software)。例如分享书签网站「del.icio.us」,相片分享网站「Flickr」,目标分享网站「43_Things」,等等。其见证了Web2.0的发展。 + +通常,大家会认为「大众分类法」就是使用自订的标签(tagging)进行分类。但是使用者自行标签与大众分类仍然有所不同。如Gmail的标签分类也是一种自订关键字的分类方法,不过它并不能说是大众分类法,因为使用者彼此之间并不能分享分类的资讯。 + +「大众分类法」与图书资讯学中的「分面分类法」(faceted classification)并没有直接关系。 + +社会科学与人类学领域已经对「俗民分类系统」(folk classifications)〝非专业者如何分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Harold Conklin的《""Folk Classification: A Topically Arranged Bibliography of Contemporary and Background References Through 1971""》就是其中之一。 + +举一个简单例子,当我们在收藏中文门户网站MouMouMou.com时,自定义了“门户”,“中国”,“新闻”这3个关键词作为标签,而其他人在收藏MouMouMou.com时也自定义了自己的关键词作为标签。而最后系统统计出来使用“门户”,“中国”,“新闻”这个3个关键词来定义MouMouMou.com的频率最高,那么这3个词就是用户对MouMouMou.com的分众分类。 + +大众分类法有几个特点: + +大众分类法使得传统分类法摆脱了固化的现象,并且跟大众的认知程度密切的结合起来,同时这种分类方法也为群体用户和信息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桥梁。这种分类是平面化的,没有等级层次的划分,虽然它相对不够严谨,缺乏准确度,但是在社会性软件中,这种平面延伸的分类方法却在无形之中成为形成了沟通的渠道和网络,而且方便,灵活,不受条件限制。所以这种以自定义标签形式的大众分类在现下流行的社会性网络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Delicious、Flickr和43things等等。 +",wiki_zh\AB\wiki_00 +"瑞士历史 + +当今瑞士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291年旧瑞士邦联的建立。起初它包括三个州(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之后逐步扩大直到1815年的现今疆域。 + +现在瑞士国土范围在史前是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凯尔特人曾经是欧洲中部的土著居民,他们的部落在公元前2世纪曾经扩展到今天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以及莱茵河流域的广大范围,在他们的全盛时期还曾经成功地攻占罗马城。聚居在今天瑞士国土内的是凯尔特人的海尔维的部落。 + +公元前后分布于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不断向凯尔特人居住区域扩张,公元前70年,感受到日耳曼人压力的海尔维的部落决定向西撤离到高卢西南的大西洋沿岸,因而向凯撒统治的罗马帝国借道;考虑到日耳曼人对罗马帝国的潜在威胁,凯撒决定在瑞士建立一个受罗马控制的海尔维的人国家。罗马军队不仅没有同意凯尔特人借道通行的请求,反而向他们发起攻击,迫使后者成为罗马帝国的同盟者,获得罗马帝国支持的凯尔特人击败南侵的日耳曼人。 + +凯撒死后,奥古斯都将海尔维的人部落并入帝国行省,今天瑞士的范围正式纳入罗马帝国,当地的凯尔特人进入了罗马化时代。 + +罗马瑞士时期当地建立罗马式的行政系统,兴起一系列城市,修建通向罗马城的帝国大道。罗马人还为瑞士引入地中海沿岸的农作物和亚平宁半岛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还有基督教。西元100年至250年是罗马瑞士的黄金时代,结束于西元259年日耳曼人对帝国的入侵。 + +西元259年,一支日耳曼人的部落联盟渡过莱茵河,攻克了罗马帝国在瑞士北部的边塞,使罗马瑞士进入战乱的年代,直到公元401年帝国军队撤出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从此日耳曼人统治瑞士的时代开始。 + +日耳曼人统治的瑞士大体可以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由勃艮第部落联盟统治,他们人口数量少,文化落后在占领瑞士之后接受当地的罗马-凯尔特人语言和文化传统;中部和东部由阿勒曼尼部落联盟统治,他们所占领的是瑞士的山区和罗马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在那里日耳曼语言取得胜利,这种东西分治也是如今瑞士法语区和德语区的雏形。 + +日耳曼人治下的瑞士地区先后产生很多小的王国,这些王国相互征伐,最终于536年统一于法兰克王国,公元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瑞士再度分裂而分属为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 + +1033年,分裂的瑞士再度同归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治下,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皇之间的权力斗争导致王权衰落,地方诸侯势力上升,各路诸侯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建立大批城市,在今天瑞士的区域���策林根家族推动建立众多的城市,形成瑞士特有的城镇自治体制,为日后瑞士邦联的建立埋下伏笔。 + +哈布斯堡家族缘起于瑞士北部阿尔高州(),逐渐强盛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瑞士中部阿尔萨斯、阿尔高和瑞士中央区,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最有影响力的诸侯之一,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举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结束从1254年开始的大空位时代,继位后的鲁道夫一世致力于扩大王权和家族势力,瑞士各个自由领地自主性受到严重的威胁。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强大压力下,1291年8月,瑞士的三个谷地共同体: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签订三州同盟协定。同盟条约规定三者须相互帮助对抗一切内外敌人;通过共同的法律来保证地方安定;同盟之间的分歧须以协商方式和平解决,并规定同盟的缔约方均不得接受非本地的或者为了贪图钱财而被任命的执法官员。这份同盟协议是瑞士历史上有案可查的最早协议,因此现今的瑞士人习惯把1291年8月视为瑞士联邦的诞生日,每年的8月1日被定为瑞士国庆日。但是有学者认为,1291年的同盟协议从文本上看是更早前另一个协议的重申和加强,有可能在此之前还有其他类似的协议,那么瑞士联邦的历史应当比现在所知道的更加久远,但迄今尚未找到更早的同盟协议文本。 +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军队曾侵入瑞士,并建立赫尔维蒂共和国。它具有一个中央政府的形式,但在各州的中影响很小。 + +由城市资产阶级和自由民组成的激进自由主义党在19世纪40年的联邦议会占大多数,他们提议通过一个新的宪法,来使瑞士联邦各州的关系更为紧密。1843年,由城市贵族和天主教徒组成的保守派反对此宪法。新宪法除了包括瑞士政府的中央集权,还有贸易保护和渐进的改革措施。 + +1847年,天主教各州建立了独立联盟。激进自由主义派利用控制中央政府的权力,命令独立联盟解散。被拒绝后,一场小规模的内战爆发。独立联盟在一个月内被轻易地击败。除了之后一些骚乱之外,这是瑞士参与的最后一场武装冲突。 + +在内战之后,1848年,瑞士通过一部新宪法。 +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均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拟定计划侵略瑞士,但最终计划取消,这使得瑞士得以在大战期间保持中立。 + +2006年12月13日,米舍利娜·卡尔米-雷伊当选瑞士联邦主席。 +",wiki_zh\AB\wiki_00 +"砷 + +砷,化学元素符号为As,原子序数为33。砷分布在多种矿物中,通常与硫和其它金属元素共存,也有纯的元素晶体。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在1250年首次对砷进行了记载。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单质以灰砷、黑砷和黄砷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但只有灰砷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用途。 + +砷可用于合金的制造,比如生产铜的强化合金或是添加到制造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合金中。制造半导体电子器件时用砷作为掺杂剂合成n形半导体材料,掺杂了硅的光电子化合物砷化镓是在使用中最常见的半导体。砷和它的化合物,特别是三氧化二砷(砒霜)用于合成农药(用于处理木材产品)、除草剂和杀虫剂。但这些方面的应用正在逐渐消失。 + +虽然有少数几种细菌是能够将砷化合物作为呼吸代谢物的,但是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砷是有毒物质。受砷污染的地下水是影响全世界几百万人的环境问题。 + +砷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稳定同位素为As。截至2003年,至少有33种砷的放射性同位素已经被合成出来,其中最稳定的As半衰期为80.3天。质量比稳定同位素75As轻的同位素倾向于发生β衰变,比稳定同位素As重的同位素倾向于发生β衰变,但也有一些例外。 + +至少已有10种砷的核同质异能素已被报道出来,它们的原子质量从66至84。这些核同质异能素中最稳定的是As,它的半衰期为11秒。 + +单质砷的三种同素异形体是灰砷、黄砷和黑砷,其中以灰砷最为常见。灰砷(空间群为R3m No. 166)采用了由许多互锁竖起的六元环所构成的双层结构。因为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弱,所以灰砷是脆性的,它的摩氏硬度较低仅为3.5,最近的和次近的原子构成了一个扭曲的八面体结构,三个在同一,这种相对紧密的堆积使得灰砷有达到5.73 g/cm3的较高密度。灰砷是一种半金属,但如果是非晶质的灰砷则为带隙达1.2-1.4 eV的半导体。黄砷质地较软且成蜡状,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白磷(P)。黄砷和白磷的分子结构都是由四个原子以单键的方式相互连接所构成的四面体结构。这类以分子晶体形式存在的不稳定同素异形体最易挥发,密度最低而且毒性固体最大���黄砷固体是由快速冷却砷蒸汽产生的,它在光照下迅速转化成灰砷。黄砷的密度为1.97 g/cm3。黑砷的结构与红磷的类似。 + +单质砷在空气中加热后氧化生成三氧化二砷,由这个反应产生的烟雾有蒜臭味。这种气味在用锤子敲击含砷矿物比如砷黄铁矿时也会产生并被检测到。砷和一些含砷化合物在大气压下经加热后升华,在887K(614℃)时不经过液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砷的三相点为3.63MPa、1090K(820℃)。砷与浓硝酸反应得到砷酸,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亚砷酸,单质与浓硫酸反应得到三氧化二砷。 + +砷和硫、氯气、溴或者碘反应,也能产生三价的砷化合物: + +和氟反应,得到五氟化砷: + +砷化合物的性质在某些方面与周期表同族的磷化合物相似。正五价的砷化合物较为少见,砷常见的氧化态为3价的砷化物比如类似合金的金属间化合物、+3价的亚砷酸和砷酸盐以及大部分有机砷化物。 + +砷原子之间也容易形成化学键,比如方钴矿中通过As-As键形成的正方形As离子。+3价的砷化合物分子由于存在孤对电子,因此通常是三角锥形的。 + +此外,砷还可以形成阳离子原子簇,如黄色的AsS和橙色的AsSe。 + +由单质砷氧化形成的无色、无臭的晶状氧化物AsO(砒霜)和AsO都有吸湿性的,它们均能速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砷酸是一种弱酸,它形成的盐称为砷酸盐。砷污染地下水主要是砷酸盐造成的,它影响着全世界许多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安全。人工合成的砷酸盐包括巴黎绿(醋酸亚砷酸铜)、砷酸钙和砷酸氢铅。这三种砷酸盐被用于农用杀虫剂和毒药。 + +砷酸盐质子化形成砷酸的步骤与磷酸盐到磷酸的过程相似。亚砷酸不同于亚磷酸,它可以写成As(OH)3的氢氧化物形式。多种砷的硫化物已为人所知。雌黄(As2S3)和雄黄(As4S4)是比较丰富的,过去也用于油画颜料。在As4S4中,砷的形式氧化态为+2价,但因为分子中存在着As-As键使得砷的实际氧化态仍是+3价。 + +三价砷的三氟化物、三氯化物、三溴化物和三碘化物都已被人所知,但五价砷的卤化物中只有五氟化砷在室温下能稳定存在,五氯化砷仅在-50℃下稳定,这反映了五价砷的稳定性较低。 + +欧洲联盟把无机砷(inorganic arsenic)列为第一级致癌物质。 + +有机砷化合物绝大多数有毒,有些还有剧毒。而偶氮胂类的化合物常用来检验锕系元素钍、铀等元素的离子。 + +砷用于制造三五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砷化铟和砷化铝。虽然砷化镓的价电子和硅原子相同,但是两者的价带结构完全不同,导致两者整体性质的不同。其他砷的合金包括二五半导体材料砷化镉。 + +金属的硫砷化物、金属砷化物和雄黄以及自然界中的砷单质是商品化的砷产品的主要来源。环境中也有有机砷化合物存在 。有机无机砷及其化合物,一旦进入食物链,通过甲基化过程逐步代谢为毒性较低的砷。 + +其他接触到自然界中的砷元素的途径包括火山灰、含砷矿物和矿石的风化和被地下水溶解。砷也能存在于食物、水体、土壤和空气中。砷能被所有的植物吸收,但更容易在叶用蔬菜、稻米、苹果和葡萄汁以及海产品中富集。通过呼吸吸入是另一条接触砷的途径。 + +根据英国地质调查局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在2005年中国出产的砒霜占了世界近50%的生产份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砒霜生产国,排名其后的有智利、秘鲁和摩洛哥。因环境原因大部分在美国和欧盟的砒霜生产都已停止。砷主要是从提炼铜产生的副产物中提取回收出来的。从铜,黄金,铅冶炼厂排出的粉尘就含有砷。 + +在空气中焙烧砷黄铁矿,砷元素以三氧化二砷的形式升华与氧化铁分离。而在无氧条件下焙烧则生成砷单质。通过在真空条件或氢气气氛中升华的方法可以将砷从硫或硫族元素中分离出来,也可以通过蒸馏熔融的铅砷混合物来分离砷。 + +中国人很早就广泛使用砷的化合物:雌黄(三硫化二砷),雄黄(四硫化四砷),和砒霜(三氧化二砷)。三者都曾被用于中药。雌黄更是古代东西方均广泛使用的金黄色颜料。雌黄也可用于修改错字,故有信口雌黄之说。 + +砒霜是古代最常见的毒药,常被用于谋杀。拿破仑即可能死于砒霜。 + +英语中的arsenic(砷)一词最初源自叙利亚语中的雌黄一词ܠܐ ܙܐܦܢܝܐ(音zarniqa)。这个词来自波斯语زرنيخ(音zarnikh,意为金黄色)。传入希腊语后,被讹作ἀρσενικόν(arsenikon)(单词“雄性”,ἀρσενικός,的中性形式)。后来这个希腊词又传入拉丁语成为arsenicum,再由古法语(arsenic)传入英语(arsenic)。 + +砷的硫化物(雌黄和雄黄)和砷的氧化物从上古时期就为人所知和使用。Panopolis的Zosimos(大约公元前300年)描述了焙烧雄黄以得到砒霜,接着又将其还原成砷单质的过程。 + + +",wiki_zh\AB\wiki_00 +"硒 + +硒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原子序数是34,是非金属。 + +硒对生物来说是必需,但同时也有毒性。硒的性质与硫及碲相似;在有光时,导电性能较黑暗时好,故可用来做光电池。 + +硒之英文全名为Selenium,取自希腊文Σελήνη(月亮女神塞勒涅的名字),为月亮之意。因为它是一种固体非金属,故此用石字部首,并赋予西字音译。 + +会如此命名,是因为在采矿中,硒(Selenium)总是和元素碲的混杂在一起。先发现的碲(Tellurium)是以拉丁文的地球(Tellus)来命名的。 + +硒可以和硝酸或硫酸反应。硒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硒,伴有蓝色火焰。 + +硒也可以和大多数金属反应,如: + +硒和碱金属氰化物共熔,得到硒氰酸盐,如: +和过渡金属氰化物在液氨中反应,会有不同的反应发生,如: +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素,多以氧化态Se(Ⅱ)、Se(Ⅳ)、和Se(Ⅵ)存在,化学性质与硫相似,许多含硫胺基酸,如甲硫胺酸(Met)、半胱氨酸(Cys)、胱氨酸也可用硒取代硫。 + +硒在动物组织中最常以硒甲硫氨酸(selenomethionine,简称SeMet)和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简称SeCys)的形态存在,其中甲硒胺酸无法由人体合成,仅能由植物合成后经摄食再经消化代谢而获得,故食材动植物来源组成将决定硒在饮食中的形式,此外,人体中甲硒胺酸可以取代甲硫胺酸;但硒半胱胺酸不能取代半胱胺酸。硒在生理上的功能除了抗氧化外,还调控了甲状腺的代谢和维他命C的氧化还原态,也曾被提出和抗癌相关的可能性。在食材成分含量里,同种植物性食材含硒成分变化相当大,乃因各原植物生长地的土壤中硒的浓度不同,当地的动物也随之反映相应情形,因此硒营养缺乏或过量情形常有地域性关系。 + +然而,纯硒元素和金属硒化物的毒性相对上不大,而且有些为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严重缺乏可引致克山症和溪山症。它们的病征有:心肌坏死、萎缩、软骨组织坏死。另外又与甲状腺肿、呆小症和习惯性流产有关。 + +人体本身的硒总含量为15mg。男性体内的硒多集中在睾丸及前列腺输精管中,会随精液一起排出体外。人体与动物有二个硒储存库,一为身体蛋白质的硒甲硫氨酸(SeMet),它的储存量视饮食中SeMet量而定,其提供硒的量,取决于甲硫胺酸的转换率;二为肝脏酵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硒。 + +硒存在于土壤中,而世界各地的土壤硒含量皆不相同,各地植物所含的硒浓度也因此不同。一般而言,食物中的瘦肉、柿子、蒜头、海产、葱、南瓜等含有多量的硒。动物制品的硒含量(约0.4-1.5μg/g)比植物体高;一般植物谷类的硒含量范围可在<0.1μg/g─>0.8μg/g;在海洋生物中,硒类的含量也比植物多,但由于鱼类(尤其是体内含汞的鱼类)会形成汞─硒复合体,造成对硒的生物利用性极低,故虽然硒在鱼类的含量多但对于鱼类本身的利用性极低;至于肉类会提供0.1-0.4μg/g;乳制品的硒含量则为<0.3μg/g。 + +另外,全谷物和核果种子也是好的来源。在饮水中提供的硒摄取量十分有限,除非水流经含硒量高的土壤地区才可能有较高的含量。 + +植物中的硒是因硒取代硫而进入植物体,硒型态有甲硒胺酸、硒胺酸与其代谢产物等。动物生长需要硒,在摄食植物时获得甲硒胺酸。饮食中硒的形式取决于动植物食品的组合。 + +民众的实际硒摄取量会因地而异,美国平均每日81μg、加拿大每日113–220μg ,高于RDA。均饮食估计可提供约104-124 μg的硒。成人之上限摄取量(UL)订为400μg。 + +硒的建议量在1980年只能根据估计而得,称为Estimated safe and adequate dietary intake(ESADDI);2000年则根据需要量之科学研究而订定每日建议摄取量(RDA)。 + +过去曾有关于台湾境内硒之饮食摄取量的研究,分析结果六日饮食的硒摄取范围在104~124μg(1.3~1.6μmol)/day,平均值为112μg(1.4μmol)/day,加上台湾非低硒区域,且食品贸易进出口抹去食品在硒含量上的地域性限制,推测台湾境内应无硒营养缺乏的问题。 + +资料来源: + +有机和无机形式的硒都可以很有效率的被吸收,只是发生在不同的肠道部位;吸收率并非调控动物体硒之恒态的机制。十二指肠是硒主要的吸收位置,空肠和回肠则有少量的吸收,但胃则没有吸收硒之能力。甲硒胺酸的吸收效率比亚硒酸盐()来的好。含有硒的胺基酸吸收是利用胺基酸运送系统,吸收率可达到80%。甲硒胺酸的吸收率比硒胺酸好。在某些研究中亚硒酸盐的吸收率可达到85%以上,因与肠道中物质的交互作用,吸收率较有变化。一旦吸收后,保留程度高于硒酸盐。硒酸盐()的吸收又比亚硒酸盐好,几乎被完全吸收;但并入组织前,大部分会由尿中排除。 +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都会增加硒的吸收,当在小肠腔的榖胱甘肽(, GSH)浓度低时也会增加吸收。重金属(例:水银)和植酸被认为会抑制硒的吸收。 + +高剂量的维生素C、锌及重金属(例如:汞)会减少硒的吸收;但若在饮食中合并食用硒及维生素C,硒可以和饮食中的胺基酸形成保护结构进而不影响其吸收。 + +小肠吸收之硒会和运输蛋白结合经血液携带至肝和其他组织。肾脏、肝脏、心脏、胰脏和肌肉都是硒含量较高的组织,肺脏、脑部、骨骼和红血球也含有硒。目前如何调控硒从组织释放到血浆里或是组织从血浆里吸收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明。存在血浆中的硒,与许多不同分子结合成不同的形式存在著。其中最多的就是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Sec):由硒原子取代原本在半胱氨酸中的硫原子而存在,由硒蛋白质P(Selenoprotein P)这个运输蛋白所携带,而这个运输形式在血浆中也占了一半以上。其它类型的运输形式还有甲硒氨酸(Selenomethionine),由硒原子取代原本在甲硫氨酸中的硫原子而存在,也是由硒蛋白质P所携带;除了这两种有机硒之外,也有无机硒的运输形式:硒酸盐、亚硒酸盐、硒化氢,与在人体血液中α球蛋白及β球蛋白的巯基( sulfhydryl groups)结合,例如: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 +而前述各种带有硒且存在于血浆中的分子,均会被细胞所吸收。而细胞则释放甲基化的硒化物至血浆中,再经由尿液将其排出体外。 + + +含硒胺基酸和无机态硒都会在组织中进行代谢。从饮食而来的甲硒胺酸其利用情形和甲硫胺酸相似,可储存在胺基酸代谢池中,用于合成蛋白质,也可代谢成硒半胱氨酸和硒胱胺酸。 + +硒胺酸可以从饮食中直接得到,或是经由甲硒胺酸代谢而来。硒半胱氨酸经由β-硒半胱氨酸裂解酶作用之后产生游离态硒。游离态硒可以从谷胱甘肽(GSH)得到氢,然后生成硒化物(selenide)。硒化物有两个代谢途径,其一是经过甲基化作用后借由尿液排出体外,或是形成硒代磷酸盐(selenophosphate),这是体内重要含硒酵素的前驱物,例如5'-脱碘酶(5'-deiodinase)或榖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 +从食物中得来的硒酸盐在体内可转换成亚硒酸盐,更进一步代谢成硒代谷胱甘肽(selenodiglutathione)及硒离子,后者成为硒蛋白或酵素的原料。 + +硒最主要的功能是作为各种硒蛋白的组成分,进而影响其酵素活性或功能。 + + + + + + +硒蛋白的硒胺酸是在转译过程合成并直接利用的,称为转译插入反应(translational incorporation)。合成途径需要的蛋白质有:、硒半胱胺酸专用延长因子selenocysteine-specific elongation factor、selenocysteine-specific tRNA(tRNASec)、。硒胺酸对应的基因密码是UGA,此密码通常当做终止密码,但若配合mRNA序列3’端未转译区域具有独特的二级结构,则成为转译硒胺酸的密码。 + +自然界中有许多细菌、植物或动物都能利用硒化氢()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如大蒜中的selenide garlic就是含有高单位的Se-methylselenocysteine。人类需要直接摄取有机的硒化物。自然界中(selenomethionine)插入中是直接取代(methionine)的位置而得。也就是说在含甲硒胺酸的蛋白质合成过程是直接把甲硒胺酸当作甲硫胺酸编入,并没有特殊密码。人类再利用甲硒胺酸释出的硒,先合成磷酸硒(selenophosphate)再生成(selenocysteine, Sec)或其他小分子,再利用UGA的密码将Sec编入人体的特殊蛋白硒蛋白质。人体硒的储存者可能是(selenoprotein p),在已被发现的14种硒蛋白质中只有硒蛋白质 P含有10到12个Sec,其Sec数可以随血中硒的浓度而改变。其他的硒蛋白质都只有单一个Sec。所以硒带蛋白质 P可能是人类硒的储存池,当食物中硒供应不足时硒蛋白质 P就会释出硒供人体利用,但是 +至今仍无法证实其功能。 + +合成反应主要有四个步骤(图示) + +硒缺乏会引起牲畜类动物疾病。硒缺乏造成硒蛋白质酵素活性下降。若硒以外之营养状况良好,硒缺乏仅造成轻微的临床症状。若伴有营养不良、化学药物、感染等压力,则会动物会出现严重病症。例如:硒缺乏加上维生素 E缺乏可导致大鼠与猪的之脂质过氧化与肝脏坏死,使���、牛、羊的心脏损伤。在受感染的小鼠体内,硒缺乏可导致非致病性的coxsackie B3病毒转变为具致病性的病毒,而造成小鼠的心肌炎。 + +人体摄取不足时,会造成克山病和溪山症()。 + + +元素态的硒和大部分的金属硒化物毒性较小,因为生物可用性(bioavailability)小。硒酸盐和亚硒酸盐的毒性较大,硒化氢(hydrogen selenide)的毒性最大,是一种气状的硒化合物。有机态硒化物如甲硒胺酸和硒胺酸与含硫胺基酸相似,因此毒性较无机态硒为低,但其吸收率高,虽不致造成急性毒害,但长期大量摄取,会产生与无机硒相似的中毒症状。 + +硒中毒(selenosis)可能发生在工人以及摄取过多硒的族群。目前订定硒的上限摄取量为每天400μg;硒的副作用发生最低量(LOAEL)为910 μg。摄食过量时,极易导致毛发异样、指甲脱落、脚趾甲异样等副作用,不过并无饮食硒中毒的案例。 + +中毒的严重程度与所摄取的硒含量成正比的关系。中毒的症状包含:反胃呕吐、疲劳、腹泻、头发与指甲损坏、异常刺痛感等,也会干扰硫的正常代谢以及抑制蛋白质合成。服用含有高量硒的药物会造成急性硒中毒,严重过量会导致肝硬化, 肺水肿(),甚至丧命。治疗硒在体内不平衡所造成的症状目标:1.降低关节炎症状;2.降低血压;3.改善皮肤、毛发及指(趾)甲问题。 + +食物硒含量取决于土壤硒含量。美国虽有高硒地区,但农业部(USDA)已确认这些地区,并禁止饲养动物作为食物来源。美加地区食物运销系统发达,可确保个人不会只摄食到当地农产,保障民众硒摄取量不致过高或过低。 +硒蛋白质含量在硒需要量达到后,即呈现饱和状态,不再随硒摄取量增加而上升,因此无法被用于评估硒的毒性。测量组织(血液、血浆)的硒含量有助于评估硒中毒的危险性。尿液硒排除量在特定控制之条件下,可作为硒毒性的指标。临床症状如毛发、指甲易碎裂脱落等常被报导,是主要的评估终点。硒的甲基化代谢物因测量误差大,且受许多因素影响,不适用于硒中毒指标。 + +体内含铅量增多时会有硒浓度下降的现象。铜不足会降低榖胱甘肽过氧化酶和5'-脱碘酶的活性。硒与甲硫胺酸的利用有关。从食物摄取的硒有一部分是甲硒胺酸的形式,可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材料。当甲硫胺酸供应不足时,甲硒胺酸会成为它的替代物而用在蛋白质的合成,而不会代谢成为硒离子以供利用,间接引发硒的不足。铁的缺乏会减少榖胱甘肽过氧化酶的合成,减少组织中的硒浓度。维生素E和榖胱甘肽过氧化酶同样有抗氧化的功能,在使细胞膜和DNA免于自由基的攻击机制上,硒和维生素E常一起作用,在功能上也有互补作用,其中一者浓度较高会减低另一浓度较低者所造成的影响。 + +硒,特别是在II氧化态的硒与碳形成稳定的键,其结构类似于相应的有机硫化合物。硒和硫有类似的性质,因此,许多有机硫化合物都有硒的版本。 + +硒醇和醇类一样有易挥发性,和硫醇同样有异味,且醇类都会有硒醇衍生物,如正丁醇的衍生物为正丁硒醇,硫醇亦然,如乙硫醇的衍生物为乙硒醇。 + + +",wiki_zh\AB\wiki_00 +"成功高中 + +成功高中,为台湾两所同名但隶属单位不同之高级中等学校。 + +",wiki_zh\AB\wiki_00 +"太平鸟 + +太平鸟(学名:'),又名黄连雀,为太平鸟属下的一种鸟类。 + +太平鸟广布于古北界,繁殖区西起欧洲北部延亚欧大陆经土耳其、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阿富汗、蒙古、西伯利亚直抵东端的堪察加半岛,日本、朝鲜亦有本物种;在中国见于东部,北起黑龙江南直长江流域均有本物种,东南沿海的江苏、福建亦有本物种分布,在与福建隔海相望的台湾,本物种为冬候鸟,在中国东部本物种的分布最西限达到陕西、青海一线,另外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沿岸另有一块分布区域可见本物种。 + +太平鸟体形中等大小,体长约在19厘米左右。本物种雄雌同形同色,成鸟额部及面部前端为栗色,向头后部颜色逐渐变浅;额基部、眼先、眼周及眼后部有黑色纹带,颌部亦有黑色区域;本物种枕部黑色,与贯眼的黑色区域相链接,形成环绕头部的黑环;头顶具细长的簇状羽冠,这条羽冠常常覆盖在枕部的黑色羽区上,让人无法看到环绕头部的黑环;上背和肩部的羽毛灰色,略沾褐色;腰部及尾上覆羽纯灰色,且颜色越向尾部越深;尾羽颜色延续了尾上覆羽的灰色,但是各尾羽羽端均为宽约8毫米左右的明黄色端斑,颜色非常鲜艳,另外两枚中央尾羽羽轴的端部红色,但是这一特征常常随着羽毛的磨损而消失;翅��覆羽颜色与肩羽一致;初级覆羽端部白色,在翅上形成一道白色翅斑;初级飞羽黑色,外翈端部的颜色与尾羽端部一样,为鲜艳的明黄色,次级飞羽羽轴特化伸长出羽片外约8毫米,形成扁片状蜡质红色突起;胸部为褐灰色;腹部灰色;尾下覆羽则为鲜艳的栗色。虹膜、喙和足均为近黑色的褐色。叫声连续细弱。太平鸟体羽基色变化平缓,特殊部位颜色鲜亮,体形体态优美,外形颇为俊俏悦目。飞羽和尾羽端部的明黄色斑块是本物种的辨识特征,也是区分本物种和同属近似种小太平鸟的重要特征,后者在这些部位呈现给人们的都是鲜艳的红色斑块。 +太平鸟性喜结群活动,栖息地多为高大的针叶和阔叶林带,它们常常结成大群活动于这些高大乔木的顶端。 + +太平鸟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鸟类,喜取食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繁殖期的太平鸟会较多的取食昆虫,而冬春季节它们则以各种植物的果实为食物,它们的食谱上有松柏的种子、槐树的果荚等,在冬天食物匮乏的时候,它们还常常会以残留枝端的忍冬或柿子为食,干枯的枝条,鲜红的忍冬果和外形俊俏的太平鸟常常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 +太平鸟在高大乔木的顶端筑巢繁殖,它们的巢由细树枝搭建而成,呈杯状,内衬苔藓、羽毛等柔软材料;每巢产卵5-7枚,卵淡紫色具褐色条纹;孵化期约14天。 + +本物种未被列入中国的保护动物目录,但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威胁。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皮书中是近危物种。 + +太平鸟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它们形象俊美,虽然没有动听的叫声,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完成叼纸牌、取硬币、打水等难度不一的杂耍节目,因而颇受养鸟玩鸟者的喜爱。但是本物种至今没有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因而出现在市场上的太平鸟均是直接捕捉自野外。这种非法鸟类贸易直接造成了本物种种群数量的下降,以北京为例,太平鸟曾经是当地冬季优势鸟种之一,但最近几年,除了在非法鸟市尚可见到本物种外,在野外已经难觅他们的身影了。另外城市树种单一,外来种入侵挤占也是造成太平鸟在城市中数量减少的原因。 + +",wiki_zh\AB\wiki_00 +"氪 + +氪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Kr,原子序数是36,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惰性气体,把它放电时呈橙红色,在大气中含有痕量,可通过分馏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常用于制作荧光灯。氪正如其他惰性气体一样,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作用,已知的化合物有二氟化氪(KrF)。 + +正如其他惰性气体,氪可用于照明和摄影。氪发出的光有大量谱线,并大量以等离子体的形态释出,这使氪成为制造高功率气体激光器的重要材料,另外也有特制的氟化氪激光。氪放电管功率高、操作容易,因此在1960年至1983年间,一米的定义是用氪86发出的橙色谱线作为基准的。 + +氪在1898年由苏格兰化学家威廉·拉姆齐爵士和英格兰化学家莫里斯·特拉弗斯发现,他们在液态空气的几乎所有成分都蒸发后留下的残液中发现氪。数周后,他们通过类似的方法发现了氖。因为发现包括氪在内的多种惰性气体,拉姆齐在190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 +1960年,国际间协定以氪86发出的谱线波长长度(波长为605.78纳米)定义一米的长度。在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一米被定义为“氪86原子的2P10和5d5能级之间跃过所对应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这个定义取代了原有的定义:一根存放在巴黎的铂铱合金棒。但最后一次修改使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来定义一公尺,1983年10月,国际计量局把一公尺的定义为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中走过的距离。 + +氪可通过数条较强的谱线(光谱特征)辨认,其中最强的是绿色和黄色。铀经过核裂变后会释出氪。固态的氪呈白色,晶体呈面心立方结构,这个结构是所有惰性气体共有的。 + +天然出现的氪有6个稳定的同位素,另外还有约30个已知的不稳定同位素和同质异能素。氪81半衰期为230,000年,是大气反应的产物,可以与其他天然氪同位素一同制备。氪在接近地表水时极易挥发,但氪81可用于鉴定地下水的年代(可推算5万至80万年前)。 + +氪85是非活性的、放射性的惰性气体,半衰期为10.76年,会由铀和钚的裂变释出,例如核武器爆炸和核反应堆都会释出氪85,在回收核反应堆的燃料棒时都会释出。因为大多核反应堆都位于北半球,北极的氪85浓度比南极的高约30%。 + +氪正如其他惰性气体一样,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作用。但1962年首次合成出氙的化合物后,二氟化氪()也在1963年成功合成。同年,格罗泽等人宣布合成出四氟化氪(),但后来证实为鉴定错误。另外有未经证实的报告指出发现氪含氧酸的钡盐。已有研究发现多原子离子ArKr和KrH,也有KrXe或KrXe存在的证据。 + +与氟以外原子成链的氪化合物已有发现,和反应会得出不稳定的,该化合物中氪与氧成链;和[HC≡NH][AsF]在−50 °C反应则会得出存在氪氮链的正离子[HC≡N–Kr–F]。根据报告,HKrCN和HKrC≡CH在40K以下是稳定的。 + +地球形成初期时存在的惰性气体至今仍然存在,氦是个例外,因为氦原子非常轻,移动速度也足以逃逸出地球的重力。大气中现存的氦原子是由地球上钍和铀的裂变产生的。氪在大气中的浓度为1ppm,可经由分馏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太空中的氪含量不详,流星活动和太阳风暴形成的氪含量也同样未知。 + +氪的多条谱线使离子化的氪气放电管呈白色,注入氪气的电灯泡是很光亮的白色光源,因此常用作摄影的闪光灯。氪气与其他气体混合可用于发光告示牌,会发出光亮的黄绿色光。 + +氪与氩混合物可注入省电的荧光灯,这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但同时也减少了光度,也增加了成本。氪比氩昂贵100倍。氪和氙也会注入白炽灯,以减少灯丝的蒸发,让灯丝可以在更高的运行温度中操作。 + +氪的白光在有颜色的气体放电管中有很好的效果,这些放电管表面涂上涂料就可以得到颜色的效果。此外,氪在红色谱线区中的光能密度比氖要高的多,因此高功率激光秀使用的红色激光器多使用氪。如果使用一般的氦或氖,则很难达到所需的输出。氟化氪激光在核聚变能源研究领域上有重要用途,这种激光束均匀度高、波长短,可以通过改变光斑大小追踪内爆的靶丸。 + +在实验粒子物理学,液态氪可用作制造电磁热量计。其中著名的例子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NA48实验中的热量计,当中使用了27吨的液态氪。这种用途比较罕见,因为使用液态氩的热量计比较便宜,也通常使用。相对于氩,氪的好处是莫里哀半径较短,只有4.7 cm,因此空间分辨率较好,重叠较少。 + +氪83在磁共振成像中有应用,特别可用于分辨憎水和亲水的表面。在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中,使用氪和氙的混合物比单独使用氙的效果好。 + +氪无毒,但有窒息性。氪的麻醉性比空气强7倍,吸入含有50%氪和50%空气的气体所引致的麻醉相当于在4倍大气压力之下吸入空气,也相当于在30米水深潜水。 + +在DC公司的漫画及影集、电影超人以及电视剧女超人系列中,氪元素为其克星,且呈现绿色。此为戏剧效果,并无真实根据(见氪星石)。 + +在中国大陆,人们把用充值游戏称为氪金。 +",wiki_zh\AB\wiki_00 +"李经方 + +李经方(),字伯行,号端甫,安徽合肥磨店(今属肥东县)人。经方为李鸿章姪子,后过继予李鸿章为嗣子,长期任李鸿章秘书翻译等职。著有《李袭侯遗集》、《安徽全省铁路图说》等。 + +甲午战争后,李经方随鸿章赴日本山口县赤马关议和,1895年4月13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与澎湖群岛,同年6月2日,任「割台专使」的李经方选在基隆外海的日本军舰上办理交割主权,避开民怨炽锋。 + +李经方原为李鸿章六弟李昭庆之子。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故李昭庆将李经方过继给李鸿章,李鸿章称之为“大儿”。岳父张集馨。 + +光绪三年(1877年),李经方与李经述在天津直隶总督衙门读书,以洪汝奎为师。 + +光绪十六年(1890年),任驻日本公使。光绪二十年 ( 1894年 ),中日黄海海战 (大东沟海战) 爆发,李经方返国。次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经方协同父亲李鸿章赴日,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为「交割台湾全权大臣」,6月2日偕同翻译卢永铭、陶大均在基隆三貂角外海的日本轮船“西京丸号”上,与日本政府派任第一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海军大将签署《交接台湾文据》。文件规定:“‘台湾全岛、澎湖列岛之各海口及各府县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属公物件’,全部交给日本。”桦山曾问经方「为何不上岸签署」,经方表示「台湾人非常愤慨,怕被暗杀」。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清廷商约大臣。两年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任使英大臣。宣统三年(1911年)调任邮传部左侍郎,在与洋人极力争取后,由李经方兼任中国第一任邮政总局局长。 + +清朝灭亡后,晚年转向实业,1933年立下遗嘱,明定遗产分配方案,在合肥、巢县、六安州、霍山都有大量房地产,1934年去世。 + +",wiki_zh\AB\wiki_00 +"柏文蔚 + +柏文蔚(���,字烈武,安徽省凤阳府寿州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清末民初军事将领、政治家。 + +1896年(光绪24年)他中秀才。此后,他入安徽大学堂。1902年,传闻清政府和俄国签订密约,安徽籍留日学生陈仲甫(独秀)、潘赞华等和安徽大学堂及安徽武备学堂学生柏文蔚、郑赞丞等在安庆组织励志学社。1902年(光绪28年),他和赵声在南京组织强国会,图谋反清。因事泄而失败,他回到安徽省入安徽武备学堂。 + +1904年(光绪30年)他任安徽公学教员。1905年(光绪31年),陈独秀组织岳王会,他任南京分会分会长。同年9月,他应南京第9镇第17协第33标第2营管带赵声的招聘,任该营前队队官。赵声任第33标标统后,柏文蔚升任第2营管带。 + +1906年(光绪32年),他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秋,柏文蔚和同郷孙毓筠共谋以炸弹暗杀两江总督端方。刺杀失败后,他逃到东北,加入吉林省的胡殿甲所率的吉强军。1907年(光绪33年),吴禄贞负责吉林省边境事务,经吴推举,柏任参谋。1908年(光绪34年)吴任新军第1镇镇统,柏任哈尔滨屯田营管带。1910年(宣统2年)2月,他任奉天督练公所参谋。 + +1911年(宣统3年)夏,他和冯麟阁、蓝天蔚计划在东北举行起义。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柏文蔚回到南方,参加攻打南京。同年11月,柏任宁军第1军统制。 + +1912年(民国元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柏文蔚军改为中华民国第1军。1912年1月15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授予陆军左将军加大将军衔。4月,为停止安徽省的政治混乱,率军入安徽省。此后继孙毓筠署理安徽都督兼民政长。7月,柏正式被任命为安徽都督,9月获授陆军中将位(1912年9月24日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授陆军中将并加上将衔)。他统治安徽省时期,致力于禁止鸦片等民政改革。 + +1913年(民国2年)5月,柏文蔚和湖南都督谭延闿、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联名通电,反对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6月,袁罢免了柏、李、胡三位都督,并派军队南进。7月,柏发表了反袁派都督各省独立宣言,举兵反袁。二次革命爆发。此后,反袁派败北,柏流亡日本。 + +1914年(民国3年)他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年(民国4年)12月护国战争爆发,柏文蔚到南洋为护国军募集资金。1916年(民国5年)2月29日他归国,到上海。1916年10月8日再授陆军中将并加上将衔。 + +1918年(民国7年)10月,孙文发动护法战争,柏文蔚支持,被任命为靖国军川颚联军前敌总指挥。此后他在孙文手下历任重要军职。1921年(民国10年)5月,他任总统府顾问。1922年(民国11年)4月,他任长江上游招讨使。1924年(民国13年)1月他任北伐讨贼军第2军军长。同月,他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 +孙文死后的1926年(民国15年)8月,他任国民革命军第33军军长,转战安徽省各地。1927年(民国16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清党,柏文蔚发表声名反对。9月宁汉合流后,他被罢免第33军军长,改任国民政府委员。1927年冬,他在寿县成立北路宣慰使署学兵团,参与筹办的有许多中国共产党派出的人员如孙一中、廖运泽、孙天放、张慕韩、陶之光、叶守成、王孜堂、陶秉哲、廖运周、许光达等,1928年2月6日该团开学。 + +1928年(民国17年)8月,柏文蔚加入反蒋介石的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11月他被中国国民党除名。1930年(民国19年)反蒋各派召开北平扩大会议,他任常务委员,后反蒋派败北。1931年(民国20年),他获得中国国民党恢复党籍。此后他和冯玉祥主张国共合作对日抗战。 + +1947年(民国36年)他引退。同年4月26日,国民政府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中央执行委员柏文蔚在上海病故。他晚年过着清贫的生活,在困穷中病逝。享年72岁。 + + +",wiki_zh\AB\wiki_00 +"陈布雷 + +陈布雷(),原名陈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其为民国时期著名评论家,后受蒋中正赏识,弃文从政。被称为「蒋中正之文胆」。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在原籍浙江省慈谿县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自杀。 + +1890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府慈谿县的一个富裕的农村家庭,家族属于官桥陈氏。陈布雷故居在今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村官桥自然村。小时候学传统的四书五经、八股文,曾考过大清的府试与院试。1904年科举废止后,进入慈谿县中学堂读书,接受新式教育,就在这个时候,秘密参加一个名为「覆满同志社」的革命党社团,开始革命活动。之后,进入宁波府中学堂、浙江高等学堂预科。1907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1911年,以第四名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 + +高等学堂毕业后,被上海《天铎报》聘用为一名编辑,开始用笔名“-{布雷}-”担任撰稿人。曾以《谈鄂》为总题撰写10篇评论,支持辛亥革命,在报界渐露头角。 +1912年,返回宁波,任教于宁波效实中学。之后担任该校校长,兼任《四明日报》撰述,同时为沪杭各报撰稿。同年3月加入同盟会。青年时父母先后去世,弟妹均仰赖其抚养,造成他年轻时已有骨盆疼痛、神经衰弱、经常性失眠。1921年,上海《商报》创刊,任编辑主任,其所撰抨击军阀、支持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政论享誉一时,多为革命报刊所转载。 +族兄陈祀怀善古文词,是浙江省宁波地区(慈溪过去属宁波府治)的士绅领袖、著名乡贤,夙为蒋介石所器重。蒋就任北伐军总司令,聘陈祀怀做他的私人秘书,未就。陈祀怀向蒋推荐了族弟陈布雷担任。1927年,陈布雷与潘公展一起到南昌会见蒋中正,随蒋工作,之后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4月出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同年5月,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1928年,辞去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之职,赴上海任《时事周报》总主笔,兼办《戊辰通讯社》。并与戴季陶等创办《新生命月刊》,支持中国国民党当局的内外政策。 + +1929年8月,受国民政府委任为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兼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于1930年赴南京兼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旋兼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叶楚伧任秘书长)。1934年4月辞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 +1934年5月,出任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设计委员会主任。 + +1936年,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蒋中正侍从室第二处主任(直至1945年10月侍从室撤销)、中央宣部副部长、国民党中央委员,成为蒋中正高级幕僚。蒋发布的重要文电,多出其手。陈非常熟悉蒋的意图,他代蒋起草的一些文电稿,颇称蒋意。一遇有重大事件,蒋时常单独约陈密谈,有时谈至深夜。凡是侍一、侍二两处发出的密电稿,都要经他一一审阅。因此,陈对侍从室的业务和蒋指示的精神,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还亲自编制关于蒋介石的日常生活起居和行动的记录。依规定由值日的侍卫官,负责记录蒋每天的生活起居和行动,填写日报,交给蒋‘官邸”的侍从秘书汪日章或俞国华,汇送给陈布雷按年月编制《蒋介石的实录》。 +1937年1月2日,蒋中正由南京飞往奉化休养,陈布雷等同行。3月4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议,陈布雷、谷正纲继邵元冲、朱培德为中政会委员。 + +1945年10月,侍从室撤销后,调回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1946年,出任国民政府委员。同年,担任效实中学校董会主席。 + +1947年5月30日,南京《中央日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陈立夫为董事长,陈布雷同彭学沛、王启江等人被选为常务董事,陈诚为常务监事,社长仍由马星野担任;决定除南京《中央日报》称为《中央日报》外,其他各地中央日报则均冠以当地地名。同年任总统府国策顾问,代理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 + +1948年11月1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陈布雷在南京服安眠药自尽。蒋介石、宋美龄前往吊唁,终年59岁,葬于杭州九溪。蒋介石挽额「当代完人」。1949年11月,蒋又题写「精神不死」。 + +1949年11月18日,《中央社》报导称陈布雷是因突发性心脏病发身亡,并称因服用过量安眠药而死。并称他自杀之前在南京寓所写完给蒋中正的上书,又给妻子、兄弟和友人留下了一封遗书,然后服下了过量的安眠药自尽,得年59岁。 + +1949年11月19、20日连续两日,其治丧委员会将其遗书公开于京沪地区的报纸: +中国国民党官方说他是“感激轻生,以死报国”。但江深、陈道阔则认为陈布雷因看到党内腐朽已无法收拾,遂绝望自杀。说他是为垂死的蒋介石政权“殉葬”,说他是“以死明志”或是“死谏”等等。 + +祖父陈士芳茶商,父亲陈依仁为老三,得年49岁;母亲应氏生5男6女,于1905年去世,得年39岁。1906年父亲娶罗氏为后母。 + +陈布雷为长子,三姊陈素娟、四姊陈若娟、三弟陈训懋(1892年~1908年)、五妹陈静娟(若希)(1893年)、六妹陈晓娟(若华)(1895年)、七妹陈淑娟(1897年)、八妹陈婉娟(瞻华)(1899年)、四弟陈训慈(1901年~1991年)、五弟陈训恕(行叔)(1905年)、同父异母六弟陈训悆(叔兑)(1907年~1972年)、陈玲娟、陈叔时(训惠)(1909年?1910年~1978年),陈叔同(1911年~2004年)。 + +族兄大哥陈屺怀(1872年),七(?)弟陈训(敏心)(1903年)。 + + +",wiki_zh\AB\wiki_00 +"胺 + +胺(英语:amine)是氨分子(NH)中的氢被烃基取代后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氨基(-NH、-NHR、-NR)是胺的官能团。 + +如果氮原子连着羰基(C=O),那么该化合物则称为酰胺,其化学性质与胺并不相同。 + +胺分子可根据烃基的种类,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 + +此外,胺还可根据氨分子上被取代的氢原子数量,顺次分为伯胺(一级胺)、仲胺(二级胺)、叔胺(三级胺)。此外,还有季铵盐(四级铵盐),可以看成是铵根离子(NH)的四个氢都被取代的产物。 + +一级胺及二级胺的物理性质主要受氢键影响,然而因为氮与氢阴电性的差别(3.0-2.1=0.9)并无氢和氧间(3.5-2.1=1.4)那么大,所以一般 N-H...H氢键较不像O-H...H键那么强,故胺的沸点一般较相对的磷烃为高,却低于相对应的醇。 +例如, + +甲胺和乙胺在室温之下为气体,但甲醇和乙醇在室温之下为液体。甲醇与甲胺分子量相近,其沸点差异却甚大。 +几乎所有胺类皆与水形成氢键,所以比同分子量的烃易溶于水,低分子量的胺类与水完全互溶,高分子胺类只适量溶于水。 +气体胺带有一种类似氨的气味,液体胺则带有一种容易辨出的鱼腥味。 + +氮原子连有三个不同基团形如NHRR′与NRR′R″的胺是有手性的,因氮有一对孤对电子,分子呈三角锥形,氮是手性中心。唯其手性翻转能垒相对很低,对于三烷基胺通常只需活化能25-37.6 kJ/mol,两个对映体在室温下就能迅速转化故对映体不能分离。若季铵盐氮所连四个基团不同,则能拆分出旋光异构体。有些环状的胺因位阻不能翻转成对映体也能拆分。 + +氨或胺氮上有孤对电子,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按S2机理进行。许多有机卤化物以氨水溶液或氨溶液处理则变成胺类: + +胺的主要合成方法是氨的烷基化。工业上使用醇与氨合成有机胺: +这些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特制仪器及额外纯化,因为得到的是一、二、三级胺的混合物,需要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其它胺合成方法见下表: + +",wiki_zh\AB\wiki_00 +"氙 + +氙(注音:ㄒㄧㄢ,汉语拼音:xiān;旧译作氠、氥、𣱧)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Xe,原子序为54。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稀有气体。地球大气层中含有痕量的氙。 虽然氙的化学活性很低,但是它仍然能够进行化学反应,例如形成六氟合铂酸氙──首个被合成的稀有气体化合物。 + +自然产生的氙由8种稳定同位素组成。氙还有40多种能够进行放射性衰变的不稳定同位素。氙同位素的相对比例对研究太阳系早期历史有重要的作用。具放射性的氙-135是核反应炉中最重要的中子吸收剂,可通过碘-135的核衰变产生。 + +氙可用在闪光灯和弧灯中,或作全身麻醉药。最早的准分子激光设计以氙的二聚体分子(Xe)作为激光介质,而早期激光设计亦用氙闪光灯作激光抽运。氙还可以用来寻找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或作航天器离子推力器的推进剂。 + +英国化学家威廉·拉姆齐和莫里斯·特拉弗斯(Morris Travers)在发现了氪和氖后,于1898年7月12日在蒸发液态空气后的残留物中发现了氙。拉姆齐建议把这一新元素命名为「xenon」,源自希腊语「」(xenon),即「」(xenos)的中性单数形,意为外来者、陌生人或异客。1902年,拉姆齐估算氙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为2千万分之一。 + +1930年代,美国工程师哈罗德·尤金·艾杰顿(Harold Eugene Edgerton)开始为高速摄影研究频闪灯,并发明了氙闪光灯。在氙闪光灯中,电流短暂通过含有氙气的玻璃管,使其发光。到了1934年,艾杰顿已经能够产生1微秒长的闪光。 + +1939年,美国医生阿尔伯特·本克()著手研究深海潜水员有「酒醉感」的原因。他在测试对象所呼吸的气体中调整各种气体的比例,并发现潜水员对深度的感觉有所变化。他以此推论,氙气能够用于麻醉。俄罗斯毒理学家尼克拉·拉萨列夫()曾在1941年研究过氙麻醉药,但直到1946年美国医学家约翰·劳伦斯()才发表了他对老鼠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首次证实了氙作为麻醉药的效用。1951年,美国麻醉师斯图尔特·科林(Stuart C. Cullen)第一次使用氙麻醉药,并成功为两名病人进行了手术。 + +氙以及其他稀有气体曾一直被认为是完全惰性的,无法形成化合物。不过,化学家尼尔·巴特莱特(Neil Bartlett)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时,发现六氟化铂(PtF)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氧化氧气(O),形成六氟合铂酸氧(O[PtF])。因为O和氙的第一电离能几乎相同,所以巴特莱特猜想,氙也有可能可以被六氟化铂氧化。1962年3月23日,他将这两种气体混合,产生了第一种稀有气体化合物六氟合铂酸氙。他当时认为该气体产物为Xe[PtF],但之后的分析表明该气体很可能是多种氙盐的混合物。此后,许多其他的氙化合物也陆续被发现,而同时被发现的还包括氩、氪和氡等稀有气体的化合物,如氟氩化氢(HArF)、二氟化氪(KrF)及二氟化氡。到了1971年,已知的氙化合物已经超过了80种。 + +氙的原子序为54,即每一个氙原子核中共有54颗质子。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纯氙气的密度为5.761 kg/m,也就是地球地面大气密度(1.217 kg/m)的4.5倍左右。当处于液态时,氙的密度可高达3.100 g/mL,最高密度在三相点处达到。固态氙的密度为3.640 g/cm,比花岗岩的2.75 g/cm更高。当压力超过10亿帕斯卡时,氙会呈金属态。 + +在大约140 GPa压力下,固体氙的晶体结构会从面心立方转变为六方密排,并开始呈现金属特性。氙在155 GPa压力以上完全进入金属态。这时候的氙会吸收红光,因此会呈天蓝色。这一特性在金属中较为罕见,原因是氙在金属态下的电子能带宽度较小。 + +氙的化合价为0,与其他零价元素同属于稀有气体,亦称惰性气体。氙对大部份化学反应都呈惰性(如燃烧反应),因为它有8个价电子。这使外层电子处于最低能量组态,因此非常稳定。 + +当电弧通过装有氙气的玻璃管时,氙会被激发而发出蓝至淡紫色光。氙的发射谱线横跨整个可见光谱,其最强的光谱线位于蓝光部份,所以整体发蓝光。 + +氙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种微量气体,含量约为10亿分之87±1(nL/L),亦即1150万分之一。某些天然矿泉也会释放出含有氙的气体。 + +氙是空气氮氧分离过程的副产品。这一过程一般在双柱式分馏塔中进行,所产生的液氧中会含有少量的氪和氙。再进行更多的分馏步骤之后,液氧中的氪和氙含量可以提高至0.1至0.2%。这些氪和氙可以通过硅胶吸附或蒸馏提取出来,混合物再经蒸馏分离成氪和氙。从大气层中提取一升氙气需要220瓦小时的能量。1998年,全球氙产量为5千至7千 m。由于含量稀少,氙的价格比其他更轻的稀有气体高许多:1999年欧洲的氙气价格为每升10欧元,氪气每升1欧元,氖气每升0.20欧元, + +在太阳系以内,氙元素的核素比例为,质量丰度为63万分之一。太阳大气层、地球、小行星及彗星中的氙含量很低。木星大气层含有异常高的氙元素,含量约为太阳的2.6倍。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详,但有可能是因为在太阳系形成早期太阳星云温度提升之前,微行星迅速堆积所致。地球上的氙存量很低,这可能是由于氙和氧在石英中产生共价键,从而减少氙被释入大气层的量。 + +与轻稀有气体不同的是,恒星核合成过程无法制造氙元素。所有包括氙在内比铁-56更重的元素经核聚变合成时,会产生净能量损失,因此无法在恒星内部形成。能够形成氙的自然过程包括:超新星爆炸,红巨星用尽氢燃料进入渐近巨星分支后的慢中子捕获过程(s-过程),一般新星爆炸,以及碘、铀和钚等元素的放射性衰变。 + +自然形成的氙共由8种稳定同位素组成,在各元素中排第二位。第一位是锡,其稳定同位素共有10个。稳定同位素数量高于7个的元素只有氙和锡。同位素Xe和Xe根据预测能够进行双重β衰变,但这未经实验证明,因此这两种同位素仍被认为是稳定的。除这些稳定同位素之外,氙还有40多种不稳定同位素。其中寿命最长的为Xe,它会进行双β衰变,半衰期为2.11年。I在β衰变后,会产生Xe同位素。该反应的半衰期为1600万年。另外Xe、Xe、Xe和Xe都是U和Pu的核裂变产物,因此被用作探测核爆炸的发生。 + +氙的其中两种稳定同位素Xe和Xe具有非零的固有角动量(自旋,可用于核磁共振)。利用圆极化光和铷气体,氙的核自旋对齐可以超越普通的极化。如此产生的自旋极化能够超过其最高可能值的50%,远远大于玻尔兹曼分布的平衡值(在室温下通常不超过最高值的0.001%)。这种非平衡态的自旋对齐是短暂的,称为超极化现象。对氙进行超极化的过程叫做光抽运(但不同于激光抽运)。 + +由于Xe原子核的自旋为1/2,所以其电四极矩为零,故Xe核在与其他原子撞击时,不会有任何四极相互作用。这使得它的超极化状态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甚至在激光束关闭及碱气体在室温表面冷凝后,仍能保留该状态。Xe的自旋极化在血液中能持续数秒,在气态下持续数小时,并在深度冷冻的固态下持续数天。相比之下,Xe的核自旋为3/2,四极矩不为零,其""T""弛豫时间位于毫秒至秒区间内。 + +氙的某些同位素,如Xe和Xe,可在核反应炉中对可以裂变物质进行中子照射产生。Xe在核裂变反应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Xe的热中子截面很高(2.6×10靶恩),因此可用作中子吸收剂或中子毒物,从而减慢或停止连锁反应。美国曼哈顿计划中用来产生钚元素的最早期反应炉就用到了氙的这一作用。Xe在反应炉中作为中子毒物,对切尔诺贝尔核事故有著重要的影响。反应炉的关闭或功率的降低可以造成Xe的积聚,使反应炉进入所谓的氙中毒状态(又称氙坑、碘坑)。 + +在不利条件下,高浓度的放射性氙同位素可以从核反应炉中释放出来,来源包括裂变产物从开裂的燃料棒中释出,或冷却水中的铀进行裂变。 + +陨石中的氙同位素比例可以用来研究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碘氙放射性定年法可以测定核合成至太阳星云中固体物体缩合之间的时间。1960年,物理学家约翰·雷诺(John H. Reynolds)发现某些陨石中的氙-129含量异常高。他推断这是碘-129的衰变产物。这一同位素可经宇宙射线散裂和核裂变缓慢产生,但只有在超新星爆炸中才能大量产生。由于I的半衰期(1600万年)相对宇宙时长来说非常短,因此可推论从超新星爆炸到陨石凝固之间经过的时间很短。一颗超新星在太阳系形成前不久爆炸,产生I同位素之余,可能也导致了前太阳气体云的收缩。 + +利用类似的方法,其他氙同位素比例也可以用来研究行星分化和气体释放过程,包括Xe/Xe和Xe/Xe。例如,火星大气层的氙含量与地球相似,约为百万分之0.08,但其Xe比例比地球和太阳高。这一同位素是由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所以火星很可能在形成后约1亿年以内丧失了大部份的原始大气。美国新墨西哥州二氧化碳井气中所发现的高比例Xe是地球形成不久后经地幔核衰变产生的气体之一。 + +尼尔·巴特莱特在1962年发现氙能够形成化合物之后,许多其他的氙化合物也陆续被发现和研究。几乎所有氙化合物都含有电负性高的氟或者氧。 + +氙共有三种已知氟化物:二氟化氙()、四氟化氙()及六氟化氙()。理论预测XeF是不稳定的。几乎所有氙化合物都含有电负性原子氟或氧。 + +二氟化氙()是一种固体晶体,在氟与氙混合物经紫外光照射后形成,(使用一般日光含的紫外光就已足够。)在高温下用催化剂长时间加温会产生。在NaF中经热裂解后可以形成高纯度。 + +氙的氟化物都可以作为氟离子受体和予体,形成如和等正离子,以及、和等负离子。经氙气还原后,会形成绿色的顺磁性离子。 + +可以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已知的配合物已超过30种。 + +虽然人们对氙的氟化物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他的卤化物则几乎一无所知。唯一已知的卤化物为二氯化氙(XeCl)。二氯化氙是一种吸热的无色晶体,在80°C以上会分解成其组成元素。对氙、氟及四氯化硅或四氯化碳的混合物进行高频率光照射会形成二氯化氙。但是人们未知是确实的化合物,还是由氙原子和分子弱结合形成的范德华分子。理论计算指出,直线型分子比范德华分子较不稳定。 + +氙共有三种已知氧化物:二氧化氙()、三氧化氙()及四氧化氙()。二氧化氙在2011年被发现,配位数为4,XeO是在四氟化氙与水冰反应后形成的。其晶体结构特殊,有可能能够取代硅酸盐矿物中的硅。科学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在固体氩当中发现了XeOO正离子。固态三氧化氙和四氧化氙都是爆炸性很强的物质。 + +氙不会和氧直接进行反应。三氧化氙是经的水解反应形成的: + +具弱酸性,会在碱中溶解成含负离子的不稳定氙酸盐。这些不稳定盐会很快歧化成氙气和含负离子的高氙酸盐。 + +高氙酸钠或高氙酸钡在浓硫酸中会产生浅黄色固态四氧化氙: + +氙有多个已知的氟氧化物,包括二氟一氧化氙()、四氟一氧化氙()、二氟二氧化氙()及二氟三氧化氙()。二氟化氧()与氙气在低温下反应会形成;的部份水解也可产生。它在−20℃以上会歧化成和。的部份水解会产生;与高氙酸钠()反应后也可形成。第二种反应会同时产生少量的。与CsF反应后会形成负离子,而XeOF会和KF、RbF和CsF反应形成负离子。 + +氙的氟化物都与水发生反应,XeF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5 mol/L(273K),能将水氧化。 + +XeF与水的反应中,一半用于氧化水,另外一半发生了歧化反应。总反应为: + +XeF有强氧化性,但由于生成的XeO在水中溶解且稳定,XeF在水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 +科学家近期开始研究氙能否与电负性比氟和氧低的元素形成化合物,其中特别包括碳。要使这些化合物稳定,必须使用吸电子基团,如经氟取代形成的基团。已知的含碳化合物包括: + +其他含有电负性较低的氙化合物包括和。可以从四氟硼酸二氧在−100 °C温度下合成。 + +四氙合金(II)离子()非常特殊,它含有氙﹣金键。氙和金都是极不活跃的元素,成键时以氙作为过渡金属配位体。之一离子出现在当中。 + +含有氙﹣氙键,这是两个元素间已知最长的键(308.71 pm = 3.0871 Å)。 + +1995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马尔库·拉萨宁(Markku Räsänen)等人宣布成功合成HXeH,并其后宣布合成HXeOH、HXeCCH以及其他氙化合物分子。2008年,利奥尼德·赫里亚切夫()等人宣布,他们在低温氙基体内对水进行光解后合成了HXeOXeH。他们也合成了含氘的分子,如HXeOD和DXeOH。 + +除了可以在化合物中形成化学键之外,氙原子还能嵌在另一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当中,形成包合物。这包括水合氙(Xe·5.75 HO),其中氙原子位于水分子形成的晶体结构空隙中。这种包合物的熔点为24 °C。科学家也改用氘合成了该包合物。这类水合包合物可以在高压条件下自然形成,例如南极洲冰盖下的沃斯托克湖。包合物的形成可以用在分馏过程中,以分离氙、氩和氪。 + +氙还可以形成内嵌富勒烯化合物,即内嵌氙原子的富勒烯分子。富勒烯里面的氙原子可以通过Xe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来观测。科学家可利用这种方法分析富勒烯分子的化学反应,因为其中的氙原子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并进行化学位移。然而,氙原子也会对富勒烯的化学活性产生影响。 + +当氙原子处于基态的时候,会互相排斥,无法成键。但当它们受到激发后,就能够形成准分子(激发态二聚体),直到电子回到基态。氙原子一般会填满其最外电子层,邻近的氙原子就可以为其提供电子。氙准分子的一般存留时长为1至5纳秒,其衰变会释放波长约为150和173纳米的光子。氙还能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准分子,例如溴、氯及氟。 + +氙可用于发光,应用包括:用于摄影的氙闪光灯,激发激光媒介以产生相干光,以及杀菌灯等。1960年发明的首个固态激光器及推动惯性约束聚变的激光器都用到了氙闪光灯作激光抽运。 + +氙弧灯能够连续发光,其色温近似于正午的日光,因此被用于模拟阳光。1940年氙弧灯进入市场后,开始淘汰寿命较短的碳弧灯作为电影放映机的光源。这种光源被用在一般35毫米胶片、IMAX和新型数码投影机的电影投影、高强度气体放电灯车头灯、高端战术电筒以及其他专业用途。这种弧灯能发出短波长紫外线,以及可被用于夜视镜的近红外线。 + +等离子显示器中的发光体装有氙和氖,并经电极转化成等离子状态。该等离子体与电极之间的作用会产生紫外光,从而激发显示器前部的磷质涂层,发出可见光。 + +氙也被用于启动高压钠灯。氙的热导率和电离能是所有非放射性稀有气体中最低的。其化学惰性能避免对化学反应的干预;低热导率可降低灯在运作时的热能损失;低电离能则使氙在非高温状态下的击穿电压相对较低,令灯更容易启动。 + +1962年,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了氙的激光作用,又接著发现在激光介质中加入氦能够提升激光增益。首个准分子激光使用电子来激发氙的二聚体(Xe),以产生波长为176纳米的紫外光,该过程称为受激发射。氯化氙和氟化氙准分子也可用于激光器中。例如,皮肤病学就用到氯化氙准分子激光。 + +氙是一种全身麻醉剂。氙较为昂贵,但由于回收循环技术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使用氙的麻醉机将在不久后进入欧洲市场。 + +氙会和多种不同受体和离子通道相互作用。根据理论,这种多模态吸入性麻醉剂很可能具互补性。氙是一种具高亲和力的甘氨酸结合部位NMDA受体拮抗剂。不过,与其他的NMDA受体拮抗剂不同的是,氙不具神经毒性,且能够抑制氯胺酮和一氧化二氮的神经毒性。氙不会像氯胺酮和一氧化二氮一样刺激伏隔核释放多巴胺。 + +氙是血清素5-HT3的竞争性抑制剂。这并不产生麻醉或镇痛的效果,但可以减少麻醉剂相关的恶心和呕吐感。 + +氙在40岁人体内的最小肺泡浓度为72%,所以麻醉效果比NO强44%。因此相对氧气的使用浓度无需太高,有助避免缺氧。另外与一氧化二氮不同的是,氙不是温室气体,所以较为环保。 +放射性同位素Xe的伽马射线可用来对心、肺和脑进行成像,例如单光子发射电脑摄影。Xe也被用于测量血流。 + +氙是一种很好的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氙气可以用来对多孔组织的���间和肺泡进行成像。超极化的Xe同位素在磁共振成像仪中更易检测,所以被用于研究包括肺在内的各种器官,例如肺内气体的流动。氙可溶于水,又可溶于疏水性溶剂,这有助于对软组织进行成像。 + +由于氙拥有较大、较敏感的外电子层,所以其核磁共振光谱会对氙原子周围的化学条件有相应的变化。例如,溶于水、疏水性溶剂和某些蛋白质的氙可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法区分开来。 + +氙也应用在表面科学中。核磁共振一般很难检测样本的表面,因为表面底下的大量原子核会完全盖过有用的信号。超极化的氙气能够将自身的自旋只传递到固体表面,使表面所发出的信号可以与样本内部的信号区分开来。 + +原子核物理学的气泡室可以使用氙。氙也可用于任何需要高分子(原子)质量、低反应性物质的用途。核武器试验所产生的副产品中有具放射性的氙-133和氙-135。通过测量这些同位素,人们可以判断是否有国家进行核试验,其中包括朝鲜。 +科学家利用液态氙热量计来测量伽马射线,并用液态氙寻找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理论预测,当WIMP撞击氙原子核,会移除一颗电子,产生闪烁。如果使用氙,这一闪烁可以轻易地从其他由宇宙射线所造成的能量爆发分辨开来。不过,意大利大萨索国家实验室(Laboratori Nazionali del Gran Sasso)的「XENON」实验以及英国伯比地底实验室(Boulby Underground Laboratory)的ZEPLIN-II和ZEPLIN-III实验都还没有找到证实WIMP存在的证据。虽然没有发现WIMP,但这些实验有助于缩小暗物质的可能属性范围,以及改进相关的物理模型。 + +氙的电离能很低,是一种很好的航天器离子推力器推进剂。氙在室温下能够以液态储存,在推力器运作时可轻易转化为气体。由于氙的化学惰性,它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或像汞或铯等其他燃料一样侵蚀离子推进器。1970年代,某些人造卫星开始使用氙离子推进器。美国的深空一号和曙光号探测器以及欧洲的SMART-1飞行器都用到了氙离子推进器。 + +高氙酸盐可在分析化学中用作氧化剂。二氟化氙是一种硅的腐蚀剂,应用在微机电系统中。二氟化氙与尿嘧啶反应后,会产生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氙在X射线晶体学中可用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用。氙气在压力为0.5至5 MPa(5至50 atm)的时候,其原子会结合到蛋白质晶体的疏水性孔穴中。这一产物含有更高质量的原子,但不改变原先的晶体结构,因此可被用于解相位问题。 +许多含氧的氙化合物都是具有毒性的强氧化剂。同时因为很容易分解成氙元素和氧分子(O),这些化合物还具有爆炸性。 + +氙气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安全地存放在一般的玻璃或金属容器中。由于氙可溶于大部份塑料和橡胶,因此会从这些材料的容器中慢慢逃逸出去。氙本身并不具毒性,但它可溶于血,并且可以穿透血脑屏障。氙与氧气混合后吸入,可以达到手术麻醉剂的效果。 + +氙气中的音速为每秒169米,比空气中的音速低。这是由于氙原子较氧和氮分子重,因此平均速度较低。当声道中充满氙气时,共振频率会降低。因此吸入氙气后说话的音色会比正常低沉,与吸入氦气后音色提高的现象相反。氙的麻醉效果比一氧化二氮强,而过量吸入氙气也会造成窒息。因此,许多大学在进行有关气体改变音色的化学演示时,已不再使用氙气,而改用分子量相近的六氟化硫气体。虽然过量吸入六氟化硫仍会造成窒息,但是它不具麻醉效果。 + +如果氙气与氧气混合,而氧气含量至少有20%,那人体是可以安全吸入的。80%氙气和20%氧气的混合气体会迅速使人失去意识,因此在医学手术中被用作全身麻醉剂。呼吸作用会有效地混合不同密度的气体,所以较重的氙气并不会积聚在肺的底部,而是会和其他气体一起呼出。然而如果大量氙气在密闭空间中泄漏出来,会在底部积聚。由于氙无色、无味,所以当人员进入该空间时,很可能会不经意地吸入大量的氙气。一般的氙气储存量并不足以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但在任何缺乏通风的空间中存放氙都具有以上的潜在危险。 + +",wiki_zh\AB\wiki_00 +"达那厄 + +达那厄(古希腊语:Δανάη)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她是阿耳戈斯国王阿克里西俄斯的女儿,众神之首宙斯的一个情人和珀耳修斯的母亲。 + +预言说阿克里西俄斯的女儿的一个儿子将对他不利,因此阿克里西俄斯将达那厄与她的保姆一起关在宫殿下面的一个地窖里(一说关在一个铜塔内)。宙斯看到了达那厄后乘她睡觉的时候化做一阵金雨与达那厄交配。 + +珀耳修斯��生后阿克里西俄斯将母子二人装在一个箱子里把他们扔到海中。宙斯在海神波塞冬的帮助下防止他们母子二人死亡。 + +母子二人漂流到基克拉迪群岛的一个岛上,在那里他们被渔人(另说船匠或牧人)狄克堤斯收养。狄克堤斯是国王波吕得克忒斯的兄弟。后来波吕得克忒斯试图向达那厄献殷勤,但达那厄受到狄克堤斯和珀耳修斯的保护。 + +波吕得克忒斯因此试图摆脱珀耳修斯,他下令珀耳修斯为他获取美杜莎的头。当珀耳修斯顺利回到家时,波吕得克忒斯却不相信珀耳修斯成功了。因此珀耳修斯给他看美杜莎的头,结果波吕得克忒斯立刻就变成了一块石头。狄克堤斯成了岛的国王。 + +关于达那厄被父亲监禁的神话,涂尔干认为这实际上是反映了原始社会对妇女月经的禁忌。19世纪的西方学者发现在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落后民族中普遍存在将初潮到来的少女以禁闭的方式与社会隔离的现象,目的是防止其他人受到经血中含有的超自然力量的伤害。 +",wiki_zh\AB\wiki_00 +"氡 + +氡是化学元素,符号为Rn,原子序为86,属于稀有气体,无色、无臭、无味,具放射性,是镭自然衰变后的间接产物,最稳定同位素为Rn,半衰期为3.8天。在常规条件下,氡是密度最高的气体物质之一。它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常规条件下只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气体,其辐射可以对健康造成损害。由于其放射性很强,所以针对氡的化学研究较为困难,已知化合物也很少。 + +钍和铀在地球形成时已经存在。在它们缓慢衰变为铅的过程中,氡会作为衰变链的一部份自然产生。钍和铀的自然同位素半衰期都长达数十亿年,因此这两种元素连同镭、氡等衰变产物,在今后几千万年后的丰度仍将和今天的程度相近。当氡气衰变时,其衰变产物不再是气体,而是固体物质,并且会粘附在各种表面上,例如空气尘粒。如果这种尘粒进入呼吸管道,会附在肺部气道中,增加患上肺癌的机会。 + +与所有母同位素不同的是,氡是一种气体,可轻易吸入体内。自然氡气也因此是公众所受到的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也是一般背景辐射的单一最大源头。氡气浓度在不同地点的浓度可以有巨大的差异。虽然寿命较短,但自然氡气能在建筑物中积累到远高于正常的程度,特别是下沉至地下室和地势较低的窄小空间中。一些泉水和温泉也会释放氡气。 + +氡是一种重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氡是继吸烟后的最大肺癌成因,每年在美国导致21,000人死亡,其中约2,900人从未吸过烟。根据估计,在非吸烟者群体中,氡是首位肺癌成因。 + +氡气无色、无臭、无味,单靠人类感官无法探测。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氡是一种单原子气体,密度为9.73 kg/m,约为海平面地球大气密度(1.217 kg/m)的8倍。氡是密度最高的稀有气体,也是室温下密度最高的气体之一。虽然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无色,但它在冷却至冰点202 K以下后会因放射性发光,随温度降低而从黄色渐变为橘红色。在凝结之后,氡同样会因放射性发光。氡略溶于水,其可溶性相对比它轻的稀有气体高。氡在有机化合物液体中的可溶性比在水中高得多。 + +氡属于一类价电子层已满的元素,这些元素统称为稀有气体。由于其拥有8个外层价电子,所以它对于燃烧反应等多数常见化学反应都呈惰性。这种电子排布会形成稳定的低能组态,此时外层电子紧紧束缚在原子中。其第一电离能(即移除一颗电子所需的最低能量)为1037 kJ/mol。但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趋势,氡的电负性比之上的元素氙要低,所以化学活性会比氙高。早期研究发现,水合氡的稳定程度应该与氯()和二氧化硫()的水合物相当,且明显比硫化氢()的水合物高。 + +由于价格高、放射性强,所以科学家不常进行氡的化学研究。已知的氡化合物很少,都属于氟化物或氧化物。氡可以被氟等强氧化剂氧化,形成挥发性低的二氟化氡。在250 °C以上温度,二氟化氡会分解成其组成元素的单质形态。由于氡寿命之短和放射性之强,研究未能确定该化合物的具体属性。理论性研究则预测,二氟化氡分子中的氡-氟键长为2.08 Å,且它的热力学稳定性比同系物二氟化氙()更高,挥发性更低。另一种氟化物的分子结构为八面体型,其生成焓预计将比二氟化氡更低。有研究称RnF和RnF等较高氟化物是存在的,而且根据计算它们都是稳定化合物,但一些化学家则怀疑这项研究的结论。[RnF]离子的形成反应式相信为: + +其他可能存在的氡化合物还包括氧化氡,其中只有三氧化氡已经确认存在。根据预测,羰基氡(RnCO)是一种具有直线形分子构型的稳定化合物。根据计算,和RnXe分子的稳定性因自旋-轨道作用而大大提高。有科学家提出把氡包在富勒烯分子中,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药物。虽然氙可以形成Xe(VIII),但氡却没有发现能够形成Rn(VIII)化合物。就算存在,RnF的化学稳定性也会非常低(XeF为热力学不稳定化合物)。最稳定的Rn(VIII)化合物预计会是高氡酸钡(BaRnO),类似于高氙酸钡。 + +氡没有稳定同位素,已知放射性同位素共有36种,其原子量在193和228之间。最稳定的同位素是Rn,它是Ra的衰变产物,而Ra则是U的衰变产物。 + +除此之外半衰期超过一小时的同位素还有三种:Rn、Rn和Rn。其中Rn是钍的最稳定同位素Th的自然衰变产物,通常称为「thoron」。它会释放α粒子,半衰期为55.6秒。Rn则是锕的最稳定同位素Ac的产物,可称「actinon」。它同样释放α粒子,半衰期为3.96秒。 + +Rn是镭和铀-238的衰变系成员之一,其半衰期为3.8235天。它的主要衰变途径会产生四种寿命很短的产物,所以通过测量产物的瓦解,可以得知最初氡的分布情况。其衰变链如下表从上至下: +在一个持续充斥著氡的密闭空间内,短寿命子同位素的浓度会不断增加,直到每种子同位素的衰变率都和氡相同为止,也就是达致平衡。氡平衡因子指的是某一时刻这些短寿命子同位素的放射性(对生物影响的主要因素)占平衡时子同位素总放射性的比例。平衡时,此因子等于1,这意味著衰变产物在氡母同位素的附近存留了足够长的时间(一般为数小时),使两者的放射性达成了平衡。此时每增加1 pCi/L的氡,都会使暴露量提高0.01 WL(WL为采矿业常用的辐射单位,定义请见下)。平衡条件并不会经常满足,实际上在大多数家中,平衡因子一般在40%的水平。换言之,空气中每pCi/L的氡都会有0.004 WL的衰变产物。 + +氡的子同位素会因静电荷而吸附在尘粒上,而氡气本身则不会。尘埃粘附在墙壁和家具上,便会把子同位素从空气中移除,这一般会使空气的平衡因子低于1。空气的流通以及过滤系统都会降低因子,相反空气粉尘则会提高因子,这包括香烟所产生的烟雾。空气中高浓度的氡相关同位素会大大提高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流行病学研究文献中所列出的氡平衡因子是0.4。 + +弗里德里希·恩斯特·道恩在1900年发现了氡元素。当时氡是继铀、钍、镭和钋之后第五个被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道恩发现在一些试验中,镭化合物会散发一种放射性气体。他将其称为「镭射气」(Radium Emanation,简称Ra Em)。1899年,皮埃尔和玛莉·居礼曾观察到镭所发出的气体在一个月后仍保持其放射性。同年,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罗伯特·B·欧文斯(Robert B. Owens)和欧内斯特·卢瑟福在测量来自氧化钍的辐射时,注意到了辐射量的波动变化。卢瑟福发现,钍的化合物会持续散发某种放射性气体,这种气体会在数小时内保持放射性。他将其称为「散发物」(Emanation),后来又称为「钍射气」(Thorium Emanation,简称Th Em)。1901年,他证明此散发物确实具有放射性,但把元素发现者的名誉留给了居礼夫妇。1903年,安德烈-路易·德贝尔恩(André-Louis Debierne)在锕元素中观测到了类似的散发物,即「锕射气」(Actinium Emanation)。 + +人们为这三种气体提出了多套命名方案:1904年的exradio、exthorio和exactinio,1918年的radon、thoron和akton,1919年的radeon、thoreon和actineon以及1920年最终的radon、thoron和actinon。由于这些气体的光谱与氩、氪和氙相似,而且气体呈化学惰性,所以威廉·拉姆齐于1904年猜测,散发物可能含有属于稀有气体一族的新元素。 + +1910年,拉姆齐和罗伯特·怀特洛-格雷(Robert Whytlaw-Gray)分离出了氡气,并对其密度进行了测量,确定它是已知最重的气体。他们写道「镭射气这一词十分累赘」,并提出了新的命名「niton」(符号为Nt)。该名称来自拉丁文「nitens」,意为「发光的」,因为气体能够辐射发光。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于1912年采用了这一命名。1923年,国际化学元素委员会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决定从radon(Rn)、thoron(Tn)和actinon(An)三者中选择命名。之后,各元素的同位素不再拥有不同的名称,而是以数字标号,统一命名。因此最稳定同位素radon就成了元素的正式命名,而Tn和An则分别改称Rn和Rn。直到1960年代,文献一般都只是以「散发物」称之。1962年合成的氟化氡是首个被合成的氡化合物。 + +矿场中氡辐射量可以高达1,000,000 Bq/m。1530年,帕拉塞���苏斯曾描述矿工所患的一种疾病,格奥尔格·阿格里科拉因此建议为矿井添加通风系统,以避免这种「山病」(Bergsucht)。1879年,这种病症被判定为肺癌。对波希米亚亚希莫夫地区的铀采矿所作出的调查,是第一项有关氡对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在美国,冷战初期美国西南部铀矿工人经过数十年的健康问题之后,直到1971年才有安全标准得以实施。 + +早在1950年,就有关于室内空气中氡气含量的记录。197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研究室内氡气的来源、影响浓度的因素、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减轻氡含量的方法。室内氡气问题于1984年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调查。当年,一位工程师在对宾夕法尼亚州一座核电站进行例行监察的时候,被发现受到放射性污染。最终找到的放射性源头,是其家中浓度过高的氡气。 + +氡在环境中的浓度所指的是Rn同位素的浓度。虽然Rn和Rn的平均产生速率相近,但环境中的Rn却比Rn少得多,因为前者的半衰期只有55秒,而后者则有3.8天。 + +空气中的氡浓度一般以贝克勒尔每立方米(Bq/m)的SI导出单位计算。在美国,另一种常见的单位是皮居里每升(pCi/L),转换关系为:1 pCi/L=37 Bq/m。日常室内辐射暴露值平均约为48 Bq/m,但实际波动巨大;室外暴露值为15 Bq/m。 + +氡的α潜能:氡的所有子体衰变到Pb时所发出的α粒子能量总和。单位是J/m或者MeV/L + +矿业一般采用的单位称为「工作水平」(working level,简称WL),累积辐射量则以按月工作水平(working level month,简称WLM)计算。1 WL等于1升空气中任何短寿命Rn子同位素组合(Po、Pb、Bi及Po)释放1.3 MeV的α潜能;1 WL也等于2.08焦耳每立方米空气(J/m)。在一个工作月(即170小时)内接受1 WL辐射,就等于1 WLM的累计辐射量。这大约等于在氡浓度为230 Bq/m的空气中生活一年。累积辐射量的SI单位为焦耳小时每立方米(J·h/m),转换关系为1 WLM=3.6 J·h/m。 + +Rn会衰变成Pb以及其他放射性同位素。 + +自然环境中的氡含量很低,无法以化学方法测得。相对很高的1000 Bq/m浓度只等同于每立方米含0.17皮克的氡。大气中氡原子占所有分子的比例平均为6,即每毫升150个原子。在整个地球大气层中的氡辐射量只来源于几十克的氡,而这些衰变中的氡不断被镭和铀新产生的氡所取代。 + +氡是从镭-226的放射性衰变所产生的。镭-226出现在铀矿、磷盐岩、页岩以及花岗岩、片麻岩和片岩等火成岩及变质岩中。石灰石等较常见岩石中则含有较少量的氡。每平方英里、深6英尺(2.6平方公里、深15厘米)的地表土壤内含有约1克的镭,这些镭向大气释放少量的氡。全球土壤每年估计释放24亿居里(90 TBq)的氡。 + +不同地方的氡浓度可以有巨大的差异。户外空气中浓度介乎1至100 Bq/m,在海面则更低(0.1 Bq/m)。在洞穴、通风的矿井以及不通风的房屋内,浓度可高达20至2,000 Bq/m。美国铀矿作业守则规定氡浓度须在一个「工作水平」以下。中国铀矿冶EJ/T378-89规定工作场所氡浓度≤3700Bq/m,即相当于美国的1WL。1976年至1985年所测量数据显示,第95百分位水平可以高达近3个工作水平(每升空气含546 pCi氡-222,即20.2 kBq/m)。奥地利巴特加斯泰因未通风的矿井中氡浓度平均值为43 kBq/m(1.2 nCi/L),最高值为160 kBq/m(4.3 nCi/L)。 + +氡主要通过镭和铀衰变系产生(Rn),微量经钍衰变系产生(Rn)。土地和建筑材料只要含有微量的铀或钍,就会自然散发出氡气,特别是在铀浓度较高的花岗岩和页岩地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花岗岩地区都会发出高浓度的氡气。氡是一种稀有气体,可以经土地的空隙和裂缝中转移至地表,并会积聚在洞穴和水源中。由于半衰期非常短(Rn只有4天),所以随著离源头距离的增大,氡的浓度会迅速下降。季节和气候对氡的浓度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逆温和无风状态下空气会有较高浓度的氡。 + +某一些泉水和温泉可释放高浓度的氡。美国蒙大拿州博尔德镇、日本鸟取县三朝町、德国巴特克罗伊茨纳赫等地都拥有释放氡气的高镭含量泉水。泉水的氡浓度要超过2 nCi/L(74 kBq/m)才会被归类为氡矿物水源。意大利梅拉诺的泉水含2,000 kBq/m的氡,而路利西亚(Lurisia)的泉水氡浓度甚至高达4,000 kBq/m。 + +地球大气层中的氡浓度非常低,所以表面水中的氡会迅速挥发到空气当中。岩石中的Ra会不断衰变产生Rn,因此地下水具有较高的氡浓度。同样,在土地下的的氡含量比不饱和带高。 + +一些石油也含有氡。由于氡的压力温度曲线和丙烷相似,所以炼油厂在根据不同沸点分离石��成份后,输出的丙烷部份可能会具有放射性。 + +不少石油及天然气工业所产生的残留物都含有镭及其衰变产物。油井中的硫酸盐垢有时会含有镭,而水、石油和天然气则有时含有氡。氡的衰变产物会在管道内壁形成一层固体放射性物质。 + +1971年,阿波罗15号在经过月球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上空110公里处时,探测到α粒子数急剧上升。当时科学家推断α粒子来自Rn。之后从月球勘探者α粒子光谱仪所取得的数据可以推论,α粒子数的上升的确是Rn所引起的。 + +住房内可含有高浓度氡气是在1985年意外发现的。美国工程师斯丹利·瓦特拉斯(Stanley Watras)在进入一座核电站前接受严格的辐射测试时,被发现曾受放射性物质污染。其后人们发现,污染的源头是其家中浓度过高的氡气。一般的家居氡辐射量约为100 Bq/m(1.3 pCi/L),大部份建筑内都有少量的氡。大部份的氡是经过房屋最底层与地表接触的地方进入室内的,这些进入点包括地基裂缝、建筑接口、墙壁空隙和孔洞、管道周围的空间以及供水管等。在一个小时内,氡在同一个地点的浓度波动幅度可达到两倍。浓度在同一座房屋的不同房间也会有巨大的差异。 + +在同一地带内的室内氡浓度的一般假设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所以在估算氡浓度「平均值」时,通常使用几何平均值。 + +在一些欧洲国家,平均浓度范围可低至10 Bq/m以下,高至100 Bq/m以上。典型的几何标准差介乎2至3之间,也就是(根据)氡浓度有2%到3%的机会比几何平均值高出100倍。 + +爱尔兰科克郡(Mallow)曾录得最高浓度值之一,引发当地居民有关肺癌的忧虑。美国氡浓度最高的地区位于爱荷华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爱荷华州之所以有偏高的平均氡浓度,是因为大型冰川作用将加拿大地盾的花岗岩磨碎后,岩石沉积并组成了爱荷华地区的泥土。州内的许多城市,如爱荷华城,都有规定新造房屋必须有预防氡气的设施。一些地区利用铀矿渣作堆填,因此后来建造于其上的房屋可能会有较高的氡辐射量。 + +「密闭」、「通风不足」、「一楼的地板有裂缝,使得土壤中的氡逸散到室内」的建筑,将有较高浓度的氡。 + +氡是铀矿加工过程中用1%氢氯酸或氢溴酸浸洗之后的副产品之一。溶液中提取出的气体混合物包含、、He、Rn、、和各种烃。在720 °C下使气体接触铜,可移除和;KOH和则可以以吸附作用移除酸和水气。最后可用液氮冷凝氡气,再用升华过程把氡气从其他残余物中分离出来。 + +氡的商业买卖是受到管制的,但在校准Rn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可以购买少量含有氡的镭溶液。每毫升镭溶液价格近6千美元,而且每一时刻只含有约15皮克的氡。溶液所含的镭-226经α衰变,半衰期为1600年。氡是其中一种衰变产物,其累积速率约为1 mm每天每1克镭。衰变迅速达致平衡,溶液会不断产生新的氡,其放射性将与镭相同(50 Bq)。气态Rn(半衰期约为4天)会扩散并逃逸出容器。 + +UNSCEAR 1993年报告中采用的氡-222的剂量转换因子为9nSv/(Bq/m);平衡因子(氡与其短寿命子体平衡态的度量)室内取0.4,室外取0.6;居留因子室内取0.8,室外取0.2。导出氡-222的年有效剂量: + +20世纪初,庸医曾利用氡来治疗各种疾病。病人在密封的小房间内接触氡,以获取「治疗功效」。很快人们便发现,氡的致电离辐射能够致癌。虽然氡的放射性可以杀死癌细胞,但它对健康细胞同样有损害。致电离辐射会导致自由基的形成,进而在细胞及基因上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会引发癌症。 + +曾有人提出用氡的辐射激效来治疗关节炎等自体免疫性疾病。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美国蒙大拿州杰佛逊县的一些「健康矿井」吸引了不少渴望消除关节炎等疾病的人来饮用放射性井水和暴露在氡气之中。然而因为高剂量辐射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这一疗法并不受到医生的鼓励。 + +捷克亚希莫夫自1906年起便有使用放射性水浴,而奥地利巴特加斯泰因则在氡被发现之前就已有放射性水浴的使用。日本鸟取县三朝町也有富含镭的温泉。德国巴德布兰巴赫则有饮用放射性水的疗法。奥地利加斯泰纳-海尔施多兰(Gasteiner-Heilstollen)、波兰希维拉杜夫-兹德鲁伊、切尔涅瓦-兹德鲁伊(Czerniawa-Zdrój)、科瓦雷、隆代克-兹德鲁伊等地、罗马尼亚米耶尔库雷亚丘克和美国蒙大拿州杰佛逊县都有吸入含氡空气的疗法。在美国和欧洲有各种氡水疗,人们相信在这种高氡含量环境下暴露几分钟至几个小时,所受到的辐射有提神的作用。 + +氡可用于放射治疗,但��部份已被粒子加速器及核反应炉所产生的其他放射性同位素所取代。氡可以经金或玻璃「种子」植入体内,用于治疗癌症。镭所放出的氡气经一个泵进入一条金制长管进行收集,长管再经挤压、切割,形成多个较短的部份。金可以包住氡气,并阻止α和β粒子的逃离,只滤出氡及其衰变链中的短寿命同位素(Po、Pb、Bi、Po)所发出的伽马射线,从而杀死病变细胞。每个种子的辐射量在0.05至5毫居里(2至200 MBq)之间。 + +氡以及衰变链中的首几个衰变产物都具有较短的寿命,因此种子一开始留在体内。在12个半衰期(43天)之后,氡的辐射量已达到原先的2000分之一。此时主要的残余辐射来自氡的衰变产物之一Pb,以及它的子同位素Bi和Po。Pb的半衰期为22.3年,即氡的2000倍,辐射量因此是氡的2000分之一。 + +20世纪初,一些受Pb污染的金进入了美国珠宝业。这是因为曾经含有Rn的金种子在氡衰变殆尽后,经过重新熔化流入了市场。 + +泥土发出氡气的量随土壤类型和表面铀含量而改变。一些大气学专家利用这一现象来追踪空气的流动。由于氡会迅速流失到大气之中并且衰变,所以可在水文学中用于研究地下水和溪水之间的相互作用。溪中若含有较高浓度的氡,就意味著附近有地下水的注入。 + +地质断层上方的氡浓度较高,所以通过测量氡在土壤中的浓度,可以测绘地表断层地图。同样,氡浓度可以用来测量地温梯度。 + +一些科学家研究地下水氡浓度的变化是否可以作地震预测。氡的半衰期有3.8天,所以可在地底裂缝刚形成后不久被探测到。有科学家猜想,氡浓度的上升是新的地底裂缝形成的迹象。裂缝促进了地下水的流动,使氡得以逃逸出来。新裂缝有可能是大型地震的前兆。然而在1970至1980年代,人们通过测量发现,断层附近的氡浓度并未因地震而升高,有时测量到氡以后也没有发生地震。因此以氡作为地震发生的指标并不可靠。截至2009年,美国太空总署正在调查氡气浓度变化有否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之一。 + +氡是地热发电厂的污染物之一,因为从地底深处所抽出的物质含有氡。但是氡能快速散发,所以不少调查都发现其放射性不会造成危害。另外,地热发电过程一般会将抽出的物质再次打入地底,所以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 +氡曾在1940至50年代用于工业放射性摄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其他价格更低、α辐射危害较低的X射线源便取代了氡。 + +氡-222的衰变产物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人类致癌物质。由于氡气可以吸入体内,所以长期暴露在氡气之中的人患上肺癌的机率较高。1940至50年代,安装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标准尚未实施,因此在捷克共和国、美国西南部和南澳的非吸烟铀矿工人和采石工人当中,氡气与肺癌有直接联系。尽管人们早在1950年代就已了解氡气的危险,但在1970年代之前,有关氡气的安全措施都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这段时间在美国甚至有商人向公众开放废弃铀矿,并宣传呼吸地底氡气的健康功效,包括舒缓哮喘、痛风以及各种疼痛不适。然而研究已证明氡气是没有这些功效的。 + +在实施通风系统等措施之后,大部份矿井的氡水平已经降低,一些铀矿工人的年均辐射值已经降至一般家中的水平。这有效减少了职业所致的癌症,但目前仍在高氡浓度矿井工作或曾在这些矿井工作的工人仍可能有相关的健康问题。矿工患癌的相对危险度降低之后,对额外风险的探测也变得更加困难。 + +除了肺癌以外,科学家也猜测氡会引发白血病。对于公众所进行的各项调查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但针对铀矿工人的一项研究则发现氡的辐射量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直接的关系。 + +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多项病例对照研究都指出,氡(准确来说是氡的衰变产物)与肺癌有关联。美国每年约有2万1千人因氡所引致的肺癌而死亡。其中一项大型试验发现,就算是美国环保局所建议的4 pCi/L水平,长期暴露也会使患肺癌的风险增加50%。 + +大部份有关家居氡辐射量的模型都以矿工为基础。由于吸烟等其他健康因素甚多,所以有关家居氡辐射量对健康影响的直接估计和测量是极为困难的。 + +美国环保局将氡列为第二位肺癌成因及第一位环境致癌因素。英国和法国也得出了类似的研究结果。室内氡暴露主要来自地底岩石和建筑材料(例如花岗岩),而建筑物地基裂缝漏气或通风不良也可增加室内氡气浓度。 +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9年提出了100 Bq/m的建议住宅参考水平。如果这项水平无法达到,则应以300 Bq/m作为最高水平。���参考水平不作为限制,而应是全年平均氡浓度的可接受最高值。 + +不同组织会建议不同的行动水平。例如,美国环保局建议在74 Bq/m(2 pCi/L)的水平就要做出行动,而欧盟则建议旧房屋内达到400 Bq/m(11 pCi/L)或新房屋内达到200 Bq/m(5 pCi/L)时须做出行动。英国健康保护局于2010年7月8日所发布的新建议把100 Bq/m列为「目标水平」,并将行动水平保持在200 Bq/m。2010起,挪威使用与英国相同的水平,所有新房屋都必须有防护氡气的设施。 + +研究已证实,家居氡气会导致患肺癌的风险增加。不过,吸烟是一项极大的误差来源,所以有关肺癌成因的研究结论须非常谨慎地对待。 + +根据美国环保局,吸烟者的患癌风险会因吸烟和氡气的协和作用而大大提高。这一人群中每千人会有62人死于肺癌,从未吸烟者中每千人只有7人会死于肺癌。然而除了氡气以外,非吸烟者患癌风险也可能来自二手烟(见下文)。 + +和其他已知或怀疑肺癌成因一样,氡对于吸烟者和非吸烟者都是一项健康威胁。欧洲的一项汇集研究已证明了这一点。研究指出,对象的肺组织病型会影响氡气对他的影响程度:氡的危险性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几乎全是吸烟者)较高,对如肺腺癌等主要影响非吸烟者的病型则较低。针对这项研究的一篇评论认为,「单单提及家居氡气的治病风险是不恰当的。风险既来自吸烟,又来自氡对吸烟者的协和作用。如果没有吸烟,则影响似乎是微不足道的。」 + +一项有关乳房切除术后放射治疗辐射的研究显示,有必要发展简单的模型,以评估吸烟和辐射对患癌风险的结合及独立效应。对线性无阈值模型(LNT)计算方法的新的讨论也支持这一观点。 + +在二手烟和家居氡气之间的协和作用上,研究并不充分。从欧洲的汇集研究数据无法判断,这种协和作用是否造成了非吸烟者稍稍提高的患癌风险。 + +2001年的一项实验调查了436位患了肺癌的从未吸烟者及1649位从未吸烟者对照组,并显示氡气使从未吸烟者的患肺癌风险增高。遭受二手烟的人承受了全部的风险升幅,而不在二手烟环境下的人则没有因氡气水平的升高而提高患癌风险。 + +科学家对进食氡对人体的影响所知甚少。研究指出,氡的生物半衰期在30到70分钟之间,在100分钟后有90%的移除率。199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对食水所含的氡气进行调查,并发现摄入后的健康风险几乎可以忽略。来自地底的水源可以因周边的岩石和泥土而含有大量的氡气,而地表水源的氡含量则一般较低。 + +除经食水进入体内以外,氡气还可以在水温升高、水压降低以及与空气接触时释放出来。淋浴为氡气的释放制造了最佳的条件。在一般用水情况下,含有10 pCi/L氡气的水可以使室内空气的氡浓度提高1 pCi/L。 + +简单的氡气测试共有几种。在某些国家,这些测试通常在已知氡气风险较高的地方定期进行。作筛查之用的短期氡气测试器价格便宜,有时甚至是免费的。短期氡气测试有非常重要、必须遵守的步骤。试验盒中的采集器须先在房屋最底层放置2至7天,再送往实验室分析。另外也有可长期测量氡气的测试器,采集时间可长至一年。利用室外试验盒可以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测试氡气水平。 + +氡气水平会因天气等因素自然波动,所以首次测试可能不能准确反应家居平均氡气水平。在一天当中温度最低、压差最大之时,氡气水平最高。因此,如果最初数值较高(超过4 pCi/L),就应再次进行测试,以避免因仓促展开降低氡气的措施而浪费金钱。如得出4至10 pCi/L之间的数值,则有必要进行长期氡气测量。如数值超过10 pCi/L,则只要再进行一次短期测试,以免延误实施所需的安全措施。 + +由于氡的半衰期只有3.8天,所以在源头被移除后数星期内,氡气水平就会大大降低。改善房屋的通气设施亦可减少氡气。在一般情况下,通气越差,室内氡气浓度就越高。如果房屋通风良好,室内外氡气水平应该一致,在1至100 Bq/m间,通常为10 Bq/m)。 + +减少氡气在房屋内积累的主要方法共有四种: + +美国环保局建议以通风管道及抽风机将土壤中的氡气转移至室外远离窗户及其他建筑物进出口处。此做法称为分板减压,亦称土壤抽吸,能避免氡气进入建筑物。但环保局不建议只密封地缝、孔洞,因为这种方法无法可靠地大量降低氡气水平。 + +正压通风系统可以和热交换器一同使用,以减少在与室外交换空气的时候所丧失的能量。直接把地下室空气吹出室外并不可行,因为氡气可能会因此被抽入室内。如果房屋���下是一层窄小的管道空间,则可以用一层塑料膜隔开空间内的氡气,并用抽风系统将氡气引导至室外。 + +",wiki_zh\AB\wiki_00 +"林正英 + +林正英(Lam Ching Ying,),原名林根宝,香港演员及武术指导,以演僵尸片的道长而见称。其香港御用配音员为金贵,其逝世后便由周永光代替。他也是李小龙的御用武术指导。 + +林正英出身于一个贫困家庭,在家中六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其时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林正英在香港信义会小学读到2年级,便转入粉菊花开办的春秋戏剧学校学习了5年,1963年他加入了京剧团拜粉菊花及-{于占元}-为师,并与七小福的成员元华及洪金宝及成龙等人一同受训,习咏春拳。 + +林正英早在17岁时就在邵氏担任特技演员和武术指导。由于身形瘦小,林正英十八岁时就进入电影圈做龙虎武师,身材娇小的他,当过不少女演员(例如郑佩佩)的替身,十九岁时他便开始当武术指导,他当武术指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唐山大兄》(1971),和韩英杰合作,李小龙主演的影片除《猛龙过江》外,都有他和陈会毅当武术指导。他当武指的影片很多,例如:《富贵列车》(1986)等。著名的洪家班他是骨干之一,「洪家班」当武指的影片,他都有参与。他和陈会毅是李小龙左右手,李小龙拍武戏时,不能没有林正英,否则宁可不开机。林正英的动作设计总是让李小龙满意。 + +林正英曾于1970年代功夫片盛行之时期,参加了一些著名影片诸如《唐山大兄》、《龙争虎斗》、《猛龙过江》《死亡游戏》、《林世荣》等的演出。 + +林正英在1982年凭著电影《败家仔》赢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他在影片内展示其咏春拳,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佳者之一。而他在另一部电影《人吓人》中饰演的老弱道士,其活灵活现的演出也使人刮目相看。1983年,凭《奇谋妙计五福星》赢得最佳动作设计。 +但林正英的演艺事业是在1985年《僵尸先生》上映时才开始起飞。他在此片中饰演一个道士,获得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由于片中的道士角色极受欢迎,林正英因此在之后的多部影片中重演这一角色。 + +林正英在1995年获亚视以百万高薪礼聘演出电视剧《僵尸道长》。此剧取得了可观收视,并获拍续集《僵尸道长II》。但当1997年末亚视拟拍《僵尸道长III》时,林正英却在同年11月8日,因肝癌在圣德肋撒医院与世长辞,终年45岁。死前的女朋友苑琼丹陪伴在旁。 + +早在1983年,林正英与前妻郑冰冰结婚,婚姻维持了五年多便亮红灯,期间前妻为他诞下一子(家耀)及一女(式瓦),离婚后,一对子女的抚养权确归父方,林正英亦决心将子女送往美国留学,计划到子女长大后,自己亦移居美国养老。1988年离婚后与父母同住,方便照顾一子一女,儿子6岁时就和父亲学咏春拳,子女爱看他的戏,主动录下爸爸演戏的录影带,少说也储存了40多盒。1997年林正英与世长辞时女儿年仅12岁,读中二,儿子年仅9岁,读小学五年级。 + +日薪60元,其中三分一交给师傅,另三分一拿回家中,余三分一买食物请师兄弟吃,林正英曾说那段日子最开心。 + +离婚后,林正英与苑琼丹在亚洲电视因合作拍摄僵尸道长而邂逅,并成为苑琼丹的追求对象。最初,林正英因为觉得自己年纪不小并离过婚而拒绝了苑琼丹,但他们俩最后亦发生了感情。 + +1996年初两人终于谱写恋曲,苑仔还特地从跑马地迁居西贡,与林正英共同生活。当林正英得知自己罹患肝癌后,为了不拖延女方而强硬要求分手。 + +以香港当地原始片名为主: + +",wiki_zh\AB\wiki_00 +"阿贝尔-鲁菲尼定理 + +阿贝尔-鲁菲尼定理是代数学中的重要定理。它指出,五次及更高次的多项式方程没有一般的求根公式,即不是所有这样的方程都能由方程的系数经有限次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求根。这个定理以保罗·鲁菲尼和尼尔斯·阿贝尔命名。前者在1799年给出了一个不完整的证明,后者则在1824年给出了完整的证明。埃瓦里斯特·伽罗瓦创造了群论,独立地给出了更广泛地判定多项式方程是否拥有根式解的方法,并给出了定理的证明,但直到他死后的1846年才得以发表。 + +阿贝尔-鲁菲尼定理并不是说明五次或更高次的多项式方程没有解。事实上代数基本定理说明任意非常数的多项式在复数域中都有根。然而代数基本定理并没有说明根的具体形式。通过数值方法可以计算多项式的根的近似值,但数学家也关心根的精确值,以及它们能否通过简单的方式用多项式的系数来表示。例如,任意给定二次方程formula_1,它的两个解可以用方程的系数来表示: +这是一个仅用有理数和方程的系数,通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和开平方得到的解的表达式,称为其代数解。三次方程、四次方程的根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式来表示。阿贝尔-鲁菲尼定理的结论是:任意给定一个五次或以上的多项式方程:formula_3,那么不存在一个通用的公式(求根公式),使用formula_4和有理数通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和开根号得到它的解。或者说,当大于等于5时,存在次多项式,它的根无法用自己的系数和有理数通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和开根号得到。换一个角度说,存在这样的实数或复数,它满足某个五次或更高次的多项式方程,但不能写成任何由方程系数和有理数构成的代数式。这并不是说每一个五次或以上的多项式方程,都无法求得代数解。比如formula_5的解就是formula_6。 + +具体区分哪些多项式方程可以有代数解而哪些不能的方法由伽罗瓦给出,因此相关理论也被称为伽罗瓦理论。简单来说,某多项式方程有代数解,等价于说它对应的域扩张上的伽罗瓦群是一个可解群。对于一般的二次、三次和四次方程,它们对应的伽罗瓦群是二次、三次和四次对称群:formula_7,它们都是可解群。但一般的五次方程对应的是五次对称群formula_8,这是一个不可解群。当次数大于等于5时,情况也是如此。 + +多项式方程求解是古典代数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使用配方法解二次方程有悠久的历史。16世纪,意大利的塔塔利亚发现了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但由学自塔塔利亚的卡尔达诺首先在《大术》中发表。卡尔达诺的学生费拉里则推演出了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1770年,约瑟夫·拉格朗日开始将各种求根技巧进行整理,希望能够发展出更普遍的求根理论。拉格朗日首先研究了根之间的置换,提出了拉格朗日预解式()的概念。但他寻找五次或更高次多项式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尝试终告失败。 + +1799年,意大利人保罗·鲁菲尼尝试证明五次或以上的多项式方程没有一般的求根公式,并给出了一个不完整的证明,这个证明冗长晦涩,超过五百页纸。在他的朋友皮耶罗·阿巴迪和另一位数学家马尔法迪的质疑和批评下,从1799年到1813年的14年间,鲁菲尼曾经发表过六个不同的版本。鲁菲尼的证明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拉格朗日关于多项式方程的根之间的置换关系的启发,然而他证明的“高于四次的多项式方程没有一般的求根公式”这一结论让当时的数学家难以接受。鲁菲尼将自己的证明寄给拉格朗日,希望同为意大利人的后者能够认识到其重要性,但没有回音。这让鲁菲尼十分沮丧。拉格朗日对这个证明表现冷淡,但并非过眼即忘。他在很久后仍与人谈起这份证明并给予好评,但认为其中并未对某些假设给出证明。 + +另一方面,英国和法国的数学家对鲁菲尼的证明反映较好。英国皇家学会的数位会员在阅读了该证明后表示“颇为满意”。法国数学家奥古斯丁·柯西认识到了鲁菲尼文章的重要性,在1813年与1815年之间曾经给出过鲁菲尼文中结果的一些推广。鲁菲尼去世前六个月收到了柯西的回信,后者在信中表示:“您写的关于方程的一般解的论文,在我看来,是值得数学界关注的作品。以我判断,您已经完整证明了高于四次之方程不可解”,并告诉鲁菲尼他已经将这个结论应用在教学中。 + +不过,由于鲁菲尼的证明使用了新颖的根置换概念进行讨论,而且结论大胆,因此并没有在当时引起广泛的重视。另外,鲁菲尼的证明中确实缺漏了关键的一步的证明。 + +1824年,在鲁菲尼死后的第三年,19岁的挪威人尼尔斯·阿贝尔自费首次发表了自己关于五次及以上的多项式方程不可解的证明。由于匮乏资金,阿贝尔将证明压缩为六页。阿贝尔作出证明时并不知道鲁菲尼的工作。他的证明过程与鲁菲尼大体相似,但包括了鲁菲尼没有注意到的关键一步的证明。阿贝尔将此证明寄给德国大数学家高斯,然而后者以为是恶作剧,甚至没有拆封,也没有回应。1826年,阿贝尔得到挪威政府资助,带着更为完整的证明版本到柏林和巴黎游学,然而仍然没有受到重视。1828年,阿贝尔的工作开始被数学界认知,但已经回到挪威的阿贝尔对此几无所知。由于染上肺结核,阿贝尔在1829年4月6日去世。 + +鲁菲尼和阿贝尔的证明思路大致相同,以下只介绍阿贝尔的证明。其思路是使用反证法来证明五次或以上方程求根公式的不存在性,即反设存在这样的公式。假设有五次多项式方程,其根为五个不同的数。阿贝尔首先证明了,求根公式���,各个根的表达式必然是如同: +的形式。其中的、、等是由方程系数和有理数构成的有理式,则是可以写成和一样形式的代数式,依此循环,直到某个根式中只有由方程系数和有理数构成的有理式为止。接下来,阿贝尔证明了,所有类似这样的表达式,都可以表达成方程的根构成的有理式。特别的,也可以表达为根的有理式。这一步结果也是鲁菲尼假设而未证明的。 + +其后的一步是证明的核心。阿贝尔使用柯西的思想,揭露了作为根的有理式和系数的无理式之间的根本矛盾:如果,作为由方程的五个根的有理式,在方程的根取遍120个可能置换时只有少于5个的取值,那么它的取值个数是1或者2,而不可能是3或4。这个结果在群论中可以用formula_8的特性来解释。证明了这一点后,阿贝尔开始推出矛盾之处。首先,在所有置换下不可能只有一个值,否则方程只会有一个根,矛盾。其次,在所有置换下也不可能有5个或以上的取值,否则迭代之下,取值个数会升至120个,即方程有120个根,矛盾。而最后,对在所有置换下恰有两个取值的情况,阿贝尔构造了一个等式,其左侧在所有置换下取值有120个而右侧只有10个,同样导致矛盾。而如前已经证明取值不可能是3个或4个。这说明在任意情况下,求根公式都会导致矛盾,从而说明求根公式并不存在。 + +阿贝尔在给出了五次或以上多项式方程求根公式不存在的证明后,开始研究可以通过开方求解的某些特殊类型高次多项式方程。但阿贝尔的研究随着他病逝而中断。不过,在同一时期,法国的伽罗瓦运用深刻的洞察力,用更为抽象的方式,给出了“哪些多项式方程可以通过开方求解”的完整判别方法。伽罗瓦使用的是现今称为群论的代数工具,将根的置换集合作为群来考虑,将多项式方程可解转化为群的特性。伽罗瓦的结果在其生前并没有得到重视,在他去世后,才逐渐被数学界发现。 + +伽罗瓦创造了群论来解决代数方程可解判定性的问题。此后阿廷等人建立了环和域扩张的理论。现代伽罗瓦理论中,使用域扩张的伽罗瓦群理论来证明阿贝尔-鲁菲尼定理。 + +域扩张理论将代数方程的求解过程转化为特定的域扩张来描述。给定特征为0的系数域。设有以中元素为系数的多项式。将的根添加到系数域中,包含它们的“最小”的域称为的分裂域,记为。方程求解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已知量”的集合从系数域扩张到分裂域的过程。另一方面,考察四则运算和开方所能生成的“新数量”。由于域对四则运算封闭,所以能够使得“已知量”增多的本质操作是开方运算。给定中元素,对开次方等价于将的个次方根作为“已知量”添加到原来的域中,扩张为“更大”的域的过程。而多项式可以用求根公式求解(以下简称可解),等价于说可以通过有限次地添加方根,将系数域扩张为某个包含分裂域的扩域。即: +而其中是中某个元素的方根: + +另一方面,考虑中所有在上平凡的自同构(称为自同构)。这些自同构不改变系数,只将的根映射到另外一个根上,并且完全由它们在的根上的变换情况决定,可以看作是仅仅针对根的置换。这些自同构构成一个群,称为域扩张的伽罗瓦群或在上的伽罗瓦群。 + +通过一些技术处理,可以将可解多项式对应的域扩张“塔”formula_15加强为:formula_16是添加单位根的伽罗瓦扩张,其后的每个扩张都是伽罗瓦扩张,且对应的伽罗瓦群是循环群。通过伽罗瓦理论基本定理,可以推出:在上可解,等价于说它在上的伽罗瓦群包含一个一直递减到平凡子群的正规子群列,而且相邻的两个子群的商群是交换群。这样的群称为可解群。可以证明,如果某个群可解,那么其任一正规子群以及其对应的商群都可解。 + +给定上一个一般的五次多项式,它在上的伽罗瓦群是formula_8,而formula_8不是交换群,它唯一的非平凡正规子群只有次交替群formula_19。而formula_19是单群,它的正规子群只有平凡子群。而这时候formula_19对平凡子群的商群(即它自身)不是交换群。所以formula_8不是可解群。因此一般的五次多项式代数方程不可解。 + +对于一般的更高次的多项式,使用类似的论证,可以从formula_23(大于5)是不交换单群的事实推出,一般的次(大于5)多项式代数方程不可解。 + +",wiki_zh\AB\wiki_00 +"陈师孟 + +陈师孟(),台湾外省人,经济学家,祖籍浙江宁波,与先总统蒋中正同乡。陈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祖父为蒋中正文胆陈布雷、父母皆为宁波人,1岁后随家人自美迁台,现任监���委员。陈曾任中华民国总统府秘书长、台北市副市长、民主进步党秘书长、国立台湾大学教授,也是赖景昌、林金龙、林忠正、陈文郎、官德星等台湾经济学者的指导教授。 + +祖父陈-{布}-雷为蒋中正文胆,徐蚌会战中华民国政府失利之后于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身亡。父亲陈迟为农学专家。 + +陈师孟高中毕业后以大学联考丁组(法商类科系)榜首考进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任助理一年后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陈师孟的姑姑陈琏,在中国大陆因文化大革命受迫害,于1967年11月19日跳楼自杀。 + +1966年,陈师孟加入中国国民党。 + +1991年,陈师孟因推动废除中华民国刑法第一百条,退出中国国民党、并加入民主进步党。次年二月至九月,陈师孟任民主进步党秘书长。 + +陈师孟与张忠栋、戴鉴、廖中山、夏子勋、钟佳滨等七十二多人基于「在台湾独立建国的行列里,外省人不该缺席」的理念,1992年加入外省人台湾独立促进会。 + +陈师孟曾在陈水扁台北市市长任内担任副市长。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后,陈师孟入中华民国中央银行任副总裁,2002年出任中华民国总统府秘书长。 + +2003到2004年,陈师孟曾担任陈水扁创立之凯达格兰学校的首任校长。2004年5月13日,凯达格兰学校召开校务会议,宣布陈师孟请辞校长,李鸿禧接任校长。 + +2006年8月28日,陈师孟于《自由时报》发表〈剖视「倒扁」连续剧〉一文抨击百万人民倒扁运动。 + +2008年3月,民主进步党总统候选人兼代理主席谢长廷在总统选举中落败,宣布将于同年5月辞职,陈师孟为接任主席的热门人选之一。 + +2008年4月25日,陈师孟出席民主进步党第12届党主席选举参选人辜宽敏的宣布参选记者会,表态支持辜宽敏,担任辜宽敏竞选办公室执行长,并认为辜宽敏配蔡英文是最佳组合。2008年5月18日,民主进步党宣布第12届党主席选举开票结果,蔡英文当选,台湾南社公开呼吁蔡英文「重用」陈师孟,但陈师孟拒绝。 + +2011年7月,因为王定宇未获民主进步党提名参选台南市第五选举区立法委员,陈师孟私下将党证连同退党声明书退回民主进步党台北市党部,退出民主进步党。 + +2017年3月陈师孟获总统蔡英文提名为监察委员候选人,2018年1月16日通过立法院同意当选监察委员。。 + +",wiki_zh\AB\wiki_00 +"B级片 + +B级片(B-movie)即拍摄时间短暂且低制作预算的影片,所以普遍布景简陋、道具粗糙,影片常缺乏质感,剧情也趋于公式化,没有良好的品质。另一方面,因为制作预算的限制与剧情缺乏深度,B级片通常没有大明星愿意参与演出,但却是未成名演员发迹的好跳板,偶尔也会有抄袭当下所流行剧情模式。 + +B级片虽不见得让大众所接受,但常在次文化引起广泛讨论,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 +B级片的出现与昔日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播放中的「双片公演」息息相关,同时也是用来培育电影人才的器具。男星堪富利·保加初出道时也是拍摄此种电影。 + +",wiki_zh\AB\wiki_00 +"陈宰均 + +陈宰均,中国畜牧学家、营养学家,浙江杭州人。 + +",wiki_zh\AB\wiki_00 +"北京东岳庙 + +北京东岳庙,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41号,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现同时为北京民俗博物馆。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以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元朝延佑年间,张道陵的三十八世孙张留孙被元成宗封为“玄教大宗师”后,见当时大都没有东岳大帝的行宫,乃在延祐六年(1319年)出资在齐化门(今朝阳门)外购置了土地准备兴建,但未及开工便在至治元年十二月(1322年)羽化。其弟子吴全节继任“玄教大宗师”后,继续推动建庙事宜,至治二年(1322年)春开工建设大殿及大门,至治三年(1323年)建东西庑以及四子殿,塑神像,朝廷敕赐额曰“仁圣宫”。泰定二年(1325年),鲁国大长公主捐资兴建后殿作为神寝。天历元年(1328年),元文宗即位,公主进京朝贺,适逢寝殿完工,元文宗赐名“昭德殿”。在元朝末年的战乱中,庙宇遭受严重破坏。 + +明朝开始,玄教并入了正一道,东岳仁圣宫称为“东岳庙”。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正统十二年(1447年),明英宗修葺东岳庙,五月开工,八月完工。完工后,明英宗亲撰《御制东岳庙碑》,将前殿改名“岱岳殿”,供奉东岳大帝;后殿改名“育德殿”,作为东岳大帝与淑明坤德帝后的神寝。 + +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干清宫太监偶因疾感,到东岳庙祈祷,很快痊愈。他见东岳庙的殿宇颓圮,便出资命御马监太监张暹、卢鼎等人整修,八月动工,十一月完工,把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廊庑各殿及神像、祭器整修一新,又在庙门外建影壁一座,在东廊开凿水井,续建庙前东西房十九间交给东岳庙道士收管,还立碑《崇整岳帝司神修蕞续基碑记》。 +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京都善士雷洪、余和、王盘、王敏,督工雷清等人率众捐资重修东岳大帝、七十六司等神像,一年后完工,立碑《东岳庙重新圣像碑记》。 + +明神宗之母慈圣皇太后笃信佛道,在京师广修佛寺道观,宫中尊称为“九莲菩萨”。1575年,慈圣皇太后捐出自己的膏沐钱,率神宗、神宗之弟潞王、公主及诸宫御中贵各捐资重修东岳庙,并且命宫内掌事大太监冯保择内臣廉干者监工,一年后完工,命张居正撰文《敕修东岳庙碑记》。1585年,慈圣皇太后诚献岱宗宝殿前大香炉,更换了七十六司前的全部香炉。明神宗还在泰山南麓为母亲慈圣皇太后建祠堂,永远奉祀东岳大帝。 + +万历二十年(1592年),明神宗梦见东岳大帝,认为是神赐,乃下令整饬东岳庙,在寝殿左右加建配殿,在殿后添建后罩楼,还添建了庙门前的东西两座过街牌楼,额曰“宏仁锡福”、“灵岳崇祠”,一年后完工。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内官监总理太监马谦、陈永寿、卢升这三人发愿添建庙门前琉璃牌坊,南北额曰“秩祀岱宗”、“永延帝祚”。 + +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炳灵公殿。康熙三十七年(1698),东岳庙因居民不慎而发生火灾,中路大部分建筑被毁,仅存东、西路建筑。次年,清圣祖用广善库金准备重修。康熙三十九年三月(1700年)开工,康熙四十一年六月(1702年)完工。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再度重修,工期一年。这两次重修,清圣祖、清高宗分别御题碑文,满文汉文对照,立碑并加盖碑亭。 + +清朝道光十六年(1836年),东岳庙第十七代道士马宜麟募集善众的资金修建东路的春秋殿,把东路和中路打通;还重修了西路的斗姥殿、火祖殿,新建仓神殿、海神殿;在马道口(今金台路附近)设义园(即公墓);重修了芳嘉园的三义庙;在东岳庙内创办义学,收容贫寒子弟入学。 +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京东义和团在东岳庙内的江东之殿前设坛习武。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其前站住在东岳庙的后罩楼及东、西路院落。前站包括德国、法国、日本三国军队,指挥是德国人萨震德。他们将东岳庙历代所存经卷、文玩、书画、祠堂内的画像等洗劫一空,把要掠走的东西列成表,逼东岳庙住持华明馨签字作为所谓“赠品”。萨震德要屠杀当地居民,被华明馨劝阻。八国联军撤离后,朝阳门、东直门、东便门、关厢的绅商百姓为表示对华明馨的感激,联名送给他一块高二尺、长六尺、黑底金字、四周绘龙饰的阳文大木匾,匾上刻“大德曰生”四字。华明馨表示不敢接受,乃在“大德曰生”四字正上方添一“献”字,以表是献给神的。此匾后来挂在育德殿正面。 + +清朝北京东岳庙内有御座房,专供帝、后来东岳庙时休憩。帝、后到东陵祭祖时,东岳庙是出朝阳门后的第一个茶站。嫔妃进宫后同家人很难见面,但嫔纪随帝、后到东陵祭祖途经东岳庙时,便可约家人见面。当帝、后驾临东岳庙时,东岳庙正、副住持都要穿带“补子”(道袍上绣飞雀以示品级)的道袍、朝靴,手执“手香炉”跪在山门外两侧接送帝、后。皇帝自带宝座,走时带走。宫内太监常到东岳庙传差、办事。清末有几位太监如安德海、李莲英、张德福等人都常来东岳庙。民国十三年(1924年)逊帝溥仪离宫时,有几位太监出宫后不愿回家,便居住在东岳庙。 + +清朝宣统三年(1912年),曹锟的陆军第三镇驻军东岳庙,管带是刘文明。该年农历正月十二日,朝阳门外兵变,抢劫了广隆当铺,劫后引发火灾,火势向东蔓延,即将波及东岳庙。当时东岳庙的钟楼、鼓楼里存放着军队的炮弹。管带刘文明找到东岳庙住持华明馨商议,叫道士们躲到安全地带。华明馨表示一般道士可以出去躲避,东岳庙主要负责人不能走,应和庙同归于尽。但火烧到东岳庙西邻的香蜡铺便熄灭,大家认为这是庙里的东岳大帝显圣。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曹锟的一个姓刘的老婆住在天津英租界,她曾到北京东岳庙进香许愿,想重新油饰彩画东岳庙。她出资由东岳庙道众经修,前后两次花了约三万元现洋��另外,东岳庙独有的六根旗杆年久失修,施主松佑亭出资为旗杆披麻挂灰;后来梅兰芳又出资将这六根旗杆自上至下全部包上铁皮,以防朽烂。 + +中华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东岳庙多次遭庙内驻军骚扰。后来东岳庙香火日衰,只好依靠出租房屋度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东岳庙已十分破败。1947年,一批山西学生来北平请愿,住在东岳庙里,他们以破除迷信的名义将不少神像推倒砸碎,想从塑像的“肚子”里找出金银宝贝。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岳庙先是因附近火药厂爆炸而被震碎不少塑像,后整座庙宇被机关、学校占用,就此停止宗教活动。 + +1958年到1962年,北京市第一次文物普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登记了东岳庙的古建筑、碑刻、文物,建立档案,并制作了碑石拓片保存在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1957年10月,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公布北京东岳庙为第一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代以来,全国政协、北京市人大、北京市政协、朝阳区人大、朝阳区政协多次呼吁解决东岳庙保护和开放问题。1986年,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成立“东岳庙腾退修复领导小组”。后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听取朱家溍、罗哲文、谢辰生、钟敬文等学者意见后,决定将东岳庙辟为“北京民俗博物馆”。1995年,东岳庙中路所驻单位腾退迁出东岳庙,并于1995年12月正式将东岳庙的管理权和使用权移交给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又移交给朝阳区文化文物局,由朝阳区文化文物局组建北京民俗博物馆。1996年,北京东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拨出专款,修缮东岳庙古建筑并建设北京民俗博物馆。1996年,开始修缮东岳庙中路古建筑。1997年6月,北京东岳庙管理处暨北京民俗博物馆正式成立。1998年春节,适度内部开放。1999年春节,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11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夫妇参观了北京东岳庙。2008年1月14日,东岳庙中路神像区被交给道教界。2008年5月3日(农历三月二十八)为东岳大帝诞辰,北京东岳庙举行恢复道教活动场所及颁发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仪式。自此,北京东岳庙内开始了两套管理班子共存的情况,一套是北京东岳庙管理处暨北京民俗博物馆,隶属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另一套是东岳庙庙务民主管理委员会,属于道教界。 + +200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启动“3.3亿文物抢险修缮计划”,对98项市级以上文物抢险修缮,东岳庙西路建筑群被列入该计划。2000年初,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和该区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协议,由该公司拆迁东岳庙西路398户居民和十多个单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将把东岳庙西路八个殿的位置以及东岳庙西路以北的一块空地让给该公司开发,东岳庙西路八个殿将拆迁到北侧重建,该协议获得北京市文物局同意。2001年,开展了东岳庙西路搬迁腾退和修缮工作,拆除违章建筑10000余平方米,动迁居民和商户400多家。2002年春,占据东岳庙西路的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迁出,人员腾退工作基本完成,该公司为此支付1.5亿元人民币左右费用。2003年,该公司依照协议拆除东岳庙西路八个殿。此举随即遭到当地居民举报和上访,经媒体曝光后引发舆论哗然,北京市文物局及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遭到舆论一致批评。2003年9月中旬,在附近居民及媒体强烈呼吁下,北京市文物局不得不明令该公司停止施工,但该公司仍继续施工。当时西路的鲁班殿、眼光娘娘宝殿、岳帅殿已被彻底拆除,原址挖成大坑,建设“御东花园”商品房小区。此后,2003年起,北京市文物局拨款开展东岳庙行业习俗古建修缮,从东岳庙西路腾退居民89户,拆除了私搭乱建的房屋。东岳庙西路计划修复29个殿,截至2005年已完成关帝殿、月老殿、火神殿、延寿宝殿等21座殿宇的主体工程,并且把在施工中发现的四通行会石碑复立在原位置。2008年春节庙会期间,东岳庙西路局部首次开放。2017年春节文化活动中,东岳庙西路在收复并修缮后首次对外开放,北京民俗博物馆以“传承匠心,共享遗产”为主题在西路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及传统工艺体验区域。 + +2008年,开展了东岳庙东路收复腾退和修缮工作,并在2011年1月完成竣工验收。2013年1月,东岳书院在东岳庙东路揭牌。 + +2004年6月27日,中国民俗学会落户北京民俗博物馆。2006年1月22日,“中国民俗学会民俗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民俗��物馆挂牌。2008年2月25日,北京民俗博物馆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6月13日,北京民俗博物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获得“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活动”称号。2012年11月24日,北京民俗博物馆被评为“北京市社会科学普及试验基地”。 +2004年4月13日,北京民俗博物馆“老北京商业民俗保护”项目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民俗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2006年6月,东岳庙行业祖师信仰习俗被列入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北京东岳庙庙会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幡鼓齐动十三档”被列入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8月7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携家人参观北京东岳庙。2011年9月30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来到北京东岳庙检查文物安全工作。 + +按照国家宗教事务局的统一部署,2015年5月16日北京东岳庙正式悬挂宗教活动场所标识牌并举行揭牌仪式。 + +2008年北京东岳庙部分归还道教界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后,道教界及其他各界人士一直呼吁将北京东岳庙整体归还道教界,将北京民俗博物馆迁走。2012年、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金涛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先后提交《关于要求北京市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将东岳庙整体归还道教界的建议》、《再次希望北京市落实宗教政策将东岳庙全部归还道教管理使用的建议》。2013年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艾克拜尔·米吉提连续3年提交了关于北京东岳庙道教活动场所落实宗教政策的提案。201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中呼吁将北京东岳庙整体归还道教界。此外,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上,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李士杰连续多年提交《应该及时落实宗教政策交归东岳庙道教产的提案》;2014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蔡葵提交《关于落实宗教政策将东岳庙全部归还道教管理使用的提案》;2015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宋大川提交《关于建议“民俗博物馆”迁出东岳庙另择新址提案》。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丁常云又提出将北京东岳庙全部归还道教,重新恢复为道教活动场所的提案。 + +东岳庙分为中院、东院、西院三个部分。主要建筑集中在中院南北中轴线上。中院主要建筑有: + +东岳庙的东院以居住为主,建筑较为分散,生活气息较浓。院内回廊环绕,栽满了奇花异果,并精心布置了亭台怪石,成为一座美丽的花园。据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便常常来此观赏休息。 + +西院由供奉各路神祇的小型院落组成,有东岳宝殿(祠堂)、玉皇殿、三皇殿、药王殿、显化殿、马王殿、妙峰山娘娘殿、鲁班殿、三官殿、瘟神殿、阎罗殿以及判官殿等。殿宇的规模都不大,多是由民间人士出资修建而成的。 + +2008年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后,历任住持为: +1997年北京东岳庙管理处暨北京民俗博物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成立后,历任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为: + +北京东岳庙是道教正一道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以及北京的民俗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东岳庙的兴起与正一道支派“玄教”在元代的鼎盛密不可分。由于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及其继任吴全节都极受元帝的尊崇,所以由他们建造和主持的东岳庙也当然获得了皇家的重视。到了明清两代,虽然东岳庙的地位有所降低,但由于它祭祀的是掌管人间一切贵贱、生死、祸福的东岳泰山神天齐仁圣大帝,所以在上层和民间依然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历史上虽然数次被毁,但每次都能获得皇室成员的捐助而得以重建。 +东岳庙的各院落内都立有石碑,最多时达160多块,数量居京城之冠。现存的一百余块石碑全为元明清三代的作品,多为历朝修建东岳庙碑记和民间善会石碑,种类齐全,品味高贵,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其中最著名的是赵孟𫖯的行书《张天师神道碑》(俗称《道教碑》),风格古朴遒劲,为元代书法艺术的珍品。此外,赵世延的楷书《昭德殿碑》、虞文靖的隶书《仁圣宫碑》等也颇为著名。此外,在东岳庙的大多数殿堂前都还挂���白底黑字、小篆字体的楹联,内容多为对各殿神司职能的诠释。目前,正院各殿堂前的楹联均已恢复,文字由当代知名的书法家书写。 + +文革期间,庙内碑刻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被推倒砸碎,文饰也被凿去,有的碑身上还用黑墨划上了革命标语。推倒后的碑刻或用作地基或深埋地下。1995年底东岳庙被朝阳区文化文物局收归时,完好的碑仅存18通。后来,掩埋在地下的石碑又重新被挖掘出来。1997年底石碑修复工程开始,历时一年,基本上按原来的位置归位。目前,中路正院东西碑林共有石碑89通,重现了东岳庙“石碑多”的特色景观。 + +因为东岳大帝掌管了世人的生死祸福,所以前往烧香的人也特别多。相传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乃东岳大帝的诞辰,于是在三月十五日至二十八日,东岳庙里都会举行庙会。这一风俗延续了数百年之久,只是在1949年后自然中断。2002年起,又恢复了庙会,但已改到每年的春节时举行。另外,东岳庙中的民俗掌故也有很多,如老北京的顺口溜“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吃亏儿”就是指东岳庙内的四个趣闻传说。 + +东岳庙建成后,便受到朝廷的重视,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因东岳庙位于齐化门外,是大都通往漕运门户通州的要道,因此商贾云集,更是促进了香火的兴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大帝诞辰,明代时有盛大的东岳仁圣大帝巡游,清代时还派遣官员降香。民国以后东岳庙仍循旧例,照常举办庙会。据三十年代调查统计,东岳庙每年开庙44天,庙会摊位131个,摆在庙内的有卖小吃的、杂货的、花鸟鱼虫的、杂耍的,还有套圈儿的游戏,引得游人围个水泄不通。庙外有卖木材的、家具的、食品的、铁器的及日用百货,还有说书的,不过在东岳庙说书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不能说《岳飞传》,因为庙里供着岳飞。1937年日军进驻北京,时世动乱,民不聊生,东岳庙也逐渐衰败。抗战结束后,庙会虽已恢复,但已是元气大伤。1949年,庙会自行中断。恢复东岳庙后,自2002年起庙会于每年春节举行。 + + + +",wiki_zh\AB\wiki_00 +"珠城 + +有两个中国城市条目和珠城有关: +",wiki_zh\AB\wiki_00 +"前三头同盟 + +前三头同盟指公元前60年,由凯撒、克拉苏和庞培组成的政治联盟,相对于屋大维、马克·安东尼和雷必达组成的后三头同盟。 + +公元前73年,罗马爆发了斯巴达克斯起义。在镇压这次起义过程中,苏拉的两位部将克拉苏和庞培一度成了罗马的风云人物。但是他们因为和元老院的冲突而废除了苏拉留下的制度。公元前60年,克拉苏、庞培与凯撒结成秘密的政治同盟,一起反对元老院,史称“前三头”。为了巩固这一同盟,凯撒(前100年—前44年)把自己年仅14岁的女儿嫁给了50岁的庞培。在克拉苏和庞培的支持下,凯撒于前59年当选执政官。 + +公元前58年,凯撒赴任山南高卢总督,他利用山北高卢各部落间的不和和日耳曼人入侵高卢之机,经三年苦战,占领了大部分高卢的领土。凯撒的声望和势力都因此大增,引起了庞培的嫉妒和戒心。公元前53年,克拉苏在对安息的卡莱战役中失败阵亡,“三头”剩下了“二头”。这时,庞培便与元老院相勾结反对凯撒。 + +公元前49年1月1日,元老院作出决议,凯撒在高卢总督任满后(公元前49年3月1日),必须解散军队,如果拒绝,他将被宣布为祖国之敌。这样,庞培与凯撒之间的关系完全破裂。1月10日,凯撒越过分割他管辖的高卢与意大利本土之间的卢比孔河,进军罗马,从而引发内战。庞培被元老院任命为指挥官前往应战,但仓促率元老院多数成员抛弃罗马,逃往希腊。凯撒占领罗马,被任命为独裁官。但是凯撒放弃了这一临时性的职位,在公元前48年担任了【终身执政官】。 + +不久,凯撒开往希腊与庞培展开决战,庞培在法萨卢斯战役中败北后又逃往埃及。而凯撒又追到了埃及。埃及国王为了讨好凯撒,便杀了庞培。按照前任国王的遗嘱,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三世本应该与他的姐姐克娄巴特拉七世共同执政,但是他独揽了大权。克丽欧佩特拉的美貌和才华征服了凯撒,凯撒把她扶上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埃及艳后”。公元前45年,凯撒结束了长达4年的内战,带着埃及女王以及他们的儿子恺撒里昂回到了罗马,成为了罗马唯一的最高统治者。 + +",wiki_zh\AB\wiki_00 +"后三头同盟 + +后三头同盟是历史学家给予屋大维(Augustus)、马克·安东尼(Marcus Antonius)和雷必达(Marcus Aemilius Lepidus)组成的官方政治同盟的名称,大多数的历史学家称这��人组盟为“后三雄”,与凯撒、克拉苏和庞培所组的“前三雄”分别。这同盟成立于公元前43年11月27日,维持至公元前33年。不同于较出名的前三头同盟,后三头同盟是官方组织(当时宪法未规定),在罗马帝国获法律认可取得压倒性优势,他们的统治大权高于其他地方官员,包括执政官。 + +",wiki_zh\AB\wiki_00 +"陈慧琳 + +陈慧琳(英文:Kelly Chen,),香港天后级歌手和演员,现为环球唱片旗下歌手及Star Talent旗下艺人。1995年出道至今涉足歌影视及广告界,经理人为钟珍。丈夫是刘建浩。 + +陈慧琳出生于香港,曾就读香港北角卫理堂幼稚园和玫瑰岗学校(小一至中四上学期十月),曾赴日本就读高中,高三那年拿到全校唯一的Art Award(艺术奖),获校长撰写推荐信并前往美国排名首位、全球排名第二的艺术与设计大学学府纽约帕森设计学院修读图像设计学学士课程。 + +1994年回港签约宝丽金,翌年参与首部主演电影《仙乐飘飘》,并改属正东唱片旗下,发行出道作《醉迷情人》并获得金唱片。陈慧琳为香港最有代表性女艺人之一,在亚洲以至国际均拥有极高知名度及影响力,形像健康在圈中被受推崇。其弟陈司翰亦为艺人。 + +陈慧琳初出道伙拍音乐功臣雷颂德即迅速走红,历年来在各大颁奖礼中获得多项大奖,其跳舞女王及高贵形象深入民心,在大中华地区、日本、韩国、东南亚以至国际其他地区都有极高知名度,影响力更遍及全亚洲。她推出过多张广受乐迷欢迎的专辑,38张个人专辑总销量早已超过2000万张。她在1999年、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及2014年为香港以至华语女艺人收入冠军,而2001年及2015年则是 (女艺人收入) 亚军。多年来,她在亚洲地区以至国际间夺得多个奖项及荣誉,包括:获国际青年商会颁发世界杰出青年奖及成为首位香港艺人被世界经济论坛 选为全球200大青年领袖,其唱片、广告及电影均在亚洲大受欢迎,亦是众多香港以至华语艺人在华人娱乐圈及日本艺坛的多项纪录保持者。 + +早于1997年,她凭著专辑「体会」的成功而在台湾民生报所举办的「1997年台湾十大最受欢迎偶像颁奖典礼」中被台湾116万民众选为十大最受欢迎偶像中的第8位。而所有专辑中以「爱我不爱」最为畅销,其中专辑主打歌「记事本」最受欢迎,期后更有多个翻唱版本,包括作曲的周传雄,更曾被泰国、柬埔寨及越南等地的歌手翻唱,而「记事本」更让作曲的周传雄当年大赚400万台币(约折合人民币80万)。 + +陈慧琳于出道短短数年内攀升至香港以至华语地区其中一位最受欢迎女歌手,夺得大大小小的金唱片、白金唱片、双白金唱片等。1999年底起更推出多首烩炙人口、街知巷闻的电音歌曲,当中代表作包括《恋爱情色》、《花花宇宙》、《失忆周末》、《大日子》,而她凭著新曲加精选专辑《恋爱情色》夺得 IFPI《全年最高销量大碟奖》及《全年最高销量本地女歌手》,此专辑销量于香港范围内超过25万,并在IFPI销量榜停留长达14周,更夺得连续两届1999年和2000年度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奖。随后多次获得亚洲各地大型颁奖典礼的「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历年所获奖项超过300个。 + +2000年推出的国语专辑「爱你爱的」封面设计成流行杂志,设计被受讃赏。她的MV中,如:「恋爱情色」中的「Cyber look」、「花花宇宙」中的「黑妹look」、「伶仃」中的「赛车手look」等也引起当时热烈讨论,成为潮流界一时佳话,当中以2004年「纸醉金迷演唱会」的「百老汇look」最为经典。 + +2005年凭一首《希望》于大中华创造出另一个事业高峰,其电话铃声于内地推出首个月下载次数已超过三百万次,累积下载次数更超过六百万次纪录,专辑总销量超过100万张。 + +作为潮流指标的她一向型像百变,每每配合歌曲推出不同造型。她曾多次被提名及获得亚洲多个地区的时尚奖项,2002年以首位外国艺人身分获得由日本官方机构颁发的「全年日本最佳服装大赏」,当届得奖者并且有后来两度担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其衣着住住紧贴甚至领先潮流,绝大部分服装点评人都称她「拥有模特儿身材,穿甚么都会好看」,她早年的衣着风格较为日系,造型则是遍动感。期后,她的形像开始转变,比较偏向高贵及女人味的路线,配合其气质,衣着有时还带点中性型格,依旧站在时尚前沿。 + +2008年「Love fighters演唱会」中型像百变的她更极致地换上6个指标性的造型,每个都深入民心,当中包括「银河战士look」、「中东女神look」、「驴皮公主look」、「尼罗河妖后look」、「美人鱼look」以及「Dancing Queen灯泡look」。而婚后的陈慧琳依然走在潮流最前线,2013年大碟Reflection的复古Disco封面设计更被台湾设计师抄袭。 + +2015年回归广东乐坛状态大勇,一连九场Let's Celebrate演唱会叫好又叫座;二十周年纪念大碟《AND THEN》限量版推出短短几天便卖断市,更一度引发炒卖热潮。专辑成功横扫各大唱片销量榜冠军位置,成绩十分理想。甚至连签唱会证亦引发炒卖潮,回响极佳! + +陈慧琳于1995年首出电影《仙乐飘飘》担任女主角便获提名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她担任女主角的《东京攻略》为2000年香港第二位最卖座的港产片(连同外地电影则第四位),该片全年总票房为2,819万元。而她另一部主演的电影《冷静与热情之间》在日韩地区都是极之经典的作品,为2001年日本国产电影票房排名第8位(非动漫片第2位)的电影,票房多达2亿2,000万港元(超过27亿日元),当年登上日本票房史上第67位,而截至2006年为日本票房史上第98位,在日本上映长达九个多月,为甚少数华人演员主演的电影获得此佳绩,扬威东灜,奠定其一级女星地位,此片亦是香港艺人有份主演的电影于日本影坛的最高票房纪绿(成龙于1983年主演的A计划亦是27亿日元)。 + +2004年,她更凭《大事件》打入第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后五强。2005年她再下一城,荣登日本著名的代表性杂志《日经娱乐》中的亚洲艺人排行榜「最喜欢女艺人」及「演技最佳女艺人」第五位(排名最高的香港女艺人),显示她在演技上不断的进步被亚洲各地的专业评审人士肯定。 + +此外,她于2000年更成为首位被日本富士电视台邀请参与电影《东京疯》其导演工作之外国艺人,并且在美国、英国及日本上映,尽显其才华及演艺天份。 + +陈慧琳早于2002年成为第四位登上日本著名畅销新闻周刊、有日本「时代杂志」美誉的《》 之封面的华人艺人,在此之前只有张国荣、章子怡及王菲曾登上,显示她于日本的知名度遍及各阶层。此外,她更获非洲国家利比里亚发行印上她的肖像的首日封,是继邓丽君第二位获得此荣誉的华人女歌手。2004年,她获得由中国大陆4500万网民选出的第七届金马格杯中央电视台音乐 电视大赛—港澳台及海外华语歌坛最受欢迎女歌手。2007年,她与郑中基的经典合唱歌曲《制造浪漫》被全台湾20万民众选为「年度百首经典对唱歌曲」的第10位,于2010年更被台湾官方专业乐评评为台湾流行乐坛史上「台湾百年200大单曲」,更曾被五月天、杨丞琳、罗志祥等台湾艺人公开演唱,她也是其中一位被台湾众多歌唱比赛节目选手选其歌曲参赛的香港歌手。她是首位拍摄日剧、同时也是接拍最多日本广告的香港艺人(同时创下非日本女艺人拍摄当地广告的最高纪录)。 + +陈慧琳从事演艺工作20年,为拍摄最多广告(超过160个)以及为最多品牌进行代言(入行20年合共为超过60个品牌代言)的香港女星,其广告身价不靡,被誉为「广告天后」。她亦是亚洲首位、全球第二位邀请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Christian Dior的明星代言人。资深演艺圈工作者黄柏高更称赞她是绝少数能在内地举行大型巡回演唱会的香港乐坛天后级女歌手,历年来演唱会举行地点遍及大中华地区、日本、东南亚地区、大洋洲及北美洲,她曾在香港、马来西亚、美国芝加哥、中国大陆等地创下不同形式的演唱会纪录。她曾为北京奥运闭幕式、中韩歌友会、亚洲音乐节、第十一届全运会、台湾金曲奖及金马奖等大型国际交流活动表演或献唱,为亚洲华语天后,历年来演艺事业成就非凡,有目共睹,有「Disco Queen」、「电音女王」及「广告女皇」之称,更被喻为「香港最后一位天后」,其杰出成就被受国际肯定。 + +她的健康形象在圈中被受推崇,在中国内地更有“四零艺人”(零绯闻、零走光、零是非、零结党)的美誉,其演艺成就促使杜莎夫人蜡像馆为她在香港、东京及上海亚洲三大城市的蜡像馆设有其蜡像。她于2000年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2002年创立「陈慧琳儿童助学基金」,而且多次举行二手衫义卖筹款,协助内地许多贫苦家庭的生活支出及资助许多贫穷学生,而该基金资助的港人于2009年已超过1万人,至今更先后于中国内地,包括:贵州、云南、四川、山东及甘肃等地兴建超过30所学校。2011年,负责调查慈善机构的评级结果和资金需求分析的网站「明施慎选」评「陈慧琳儿童助学基金」为「最佳慈善机构」之一。 + +她在2004年获得��国际青年商会颁发的世界杰出青年奖,该奖项是表扬她在儿童、世界和平及人权工作以往付出之努力及对社会的贡献。她于2009年更被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选为全球200大青年领袖,借此奖项肯定她的专业成就、社会参与及推动全球发展的贡献。她更是首位香港艺人获得此世界级奖项。这两个项荣誉更成为她从事演艺事业多年的最重要奖项。 + +陈慧琳曾被日本某名餐厅应邀设计绘画壁画,替香港迪士尼乐园设计的一系列「K&M」产品系列,为著名手表品牌星辰表设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Kelly Chen 系列」及为金至尊珠宝设计「得天独厚系列」及「花魅系列」的手饰等,作品均大受欢迎之余,更曾入围「纵横天下.华人艺术成就颁奖盛典2007 — 华人艺术成就大奖(明星设计师组)」。 + +陈慧琳自1992年起便和男友刘建浩约会,成为艺人后也不避嫌公开恋情。两人于1999年因女方事业繁忙而分手,但一年半后再次复合。她于2008年6月18日在陈慧琳Love Fighters演唱会08宣布与他结婚,同年10月2日于香港洲际酒店举行婚礼,筵开55席。 + +2009年2月13日她向传媒宣布已怀孕三个月,7月10日于旧山顶道嘉诺撒医院剖腹诞下6磅男婴刘升(Chace)。2011年1月,她宣布以人工受孕方式懐孕双胞胎女儿,但在3月11日,于个人网志中宣布腹中胎儿不幸流产。2012年3月21日,于官方网志公布诞下6磅半男婴刘琛(Riley)。长子刘升于国际学校就读小学,她庆幸儿子乖,不用她操心,能腾出更多时间专心照顾幼子刘琛。表示明白科科A无可能,所以不会强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6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iki_zh\AB\wiki_00 +"南方民主同盟 + +南方民主同盟()是香港首个为争取种族平等的政党,现约有600多名成员。成员有华裔香港人、尼泊尔裔香港人、巴基斯坦裔香港人和印度裔香港人,担当主席一职是华裔香港人龙纬汶。根据龙纬汶所说,在2003年10月,一群对政治有热诚的南亚裔人士有感少数族裔在港生活困难,决定联合认同他们的华人筹组政党,直接向政府表达诉求。虽然少数族裔生活困苦,但碍于文化不同兼语言不通,他们大多不会主动寻求协助。现时,在香港议政架构(区议会和立法会)中,没有一个是代表少数族裔的团体,也没有属于少数族裔的议员,因而他们的声音大多被埋没。「南同盟」现已致力扩展规模,并且会咨询专家分析选区情况和政纲,希望循序渐进成为一个全面和稳定的政党。
+南方民主同盟曾经声援在中国大陆的蒙古族异议分子。 + + +主席:龙纬汶(深水埗区议会增选委员) + +财务长:Tikaram Limbu + +妇女部召集人:Genu Limbu + +青年部召集人:Thapa Komal + +尖沙咀召集人:Thapa Dhan(油尖旺区议会增选委员) + +荃葵区召集人:Gurung Bishwa + +巴基斯坦部召集人:Aziz But + +主持:南方民主同盟主席龙纬汶 + +评论员: + +南方民主同盟秘书长少校 Limbu Saran 先生 + +南方民主同盟妇女部副专员 Limbu Sabu 女士 + +主持:南方民主同盟妇女部副专员 Limbu Sabu 女士 + +评论员: + +南方民主同盟会员 Limbu Arati女士 + +南方民主同盟会员 Samekham Zeena 女士 +",wiki_zh\AB\wiki_00 +"反恐精英 + +是一款以团队合作为主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于1999年作为Valve所开发的游戏《战栗时空》游戏模组推出。由于深受玩家的喜爱,2000年由Valve购得版权发行为独立游戏,并且聘用原开发者黎明与Jess Cliffe继续参与游戏的后续开发。 + +最初版本的CS为《战栗时空》的第三方模组,因此命名为《战栗时空:绝对武力》。然而随著推出后逐渐累积的高人气,CS成为了独立游戏并且发行于市。根据Gamespy指出,《绝对武力》为最受欢迎的《战栗时空》衍生游戏。《绝对武力》的续作是《绝对武力:一触即发》《绝对武力:次世代》和《绝对武力:全球攻势》。 + +在1999年首次亮相的绝对武力(Counter-Strike)是一款以恐怖分子与反恐小组对决为主题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令人痛快的射击感、针锋相对时的刺激感、游戏的流畅性与平衡性使这款游戏成为了世界最畅销的FPS作品。 + +CS自1999年3月24日于Planet Half—Life网站发布后,于同年6月19日释出测试版Beta 1.0版本。正式版的1.0,则是在2000年11月1日发行。 + +2000年4月24日,Valve宣布CS的开发者已经和公司组成研发团队。展开以查看CS的历史版本。 + +Beta 1.0是CS的第一个开放版本。整个游戏只有极少的地图��组,分别为cs_siege、cs_mansion、cs_prison和cs_wpndepot,而整个游戏无论是人物、地图、枪枝、客户系统等都有存在不少的大型Bug。此时游戏只有以cs_为开头的拯救人质模式,而枪械也只有USP、Glock 18、伯奈利M-3、-{TMP}-、-{MP5 Navy}-、-{M4A1}-、AWP、M249 Para。 + +将1.0版中由玩家所提出的Bug问题进行修正,例如强化伺服器的稳定性,使其不容易发生当机的情况;修正弹药与盔甲的Bug以及两者间相对的数值、增加了队友伤害(mp_friendlyfire)的参数;修正了地图有溢出且在更换时出现的的Bug问题,同时增加了两张新地图cs_assault与cs_desert等。 + +强化游戏的内容,并非只是单纯解决Bug的问题,而也使得游戏进行了完整的升级。包括加入开始游戏前进入5秒的开场静止时间(Freezetime),除了等候其他玩家的登入也防止快攻(Rush)战术得出现;增加游戏管理员(ADM)踢除(Kick)其他玩家的选项、让可以进行埋伏偷袭的地点增加、改进游戏程式使得跳跃射击时准度会降低;改变游戏中的金钱购买系统,并对其规则做了些许变动;扩大闪光弹的攻击范围、让防弹盔甲的防护范围从人物胸部延伸至手部等。 + +Beta 2大幅改进1.2版,除了增加新武器,包括AK-47、SG552 Commando、沙漠之鹰等,并确定M4A1和USP装上消音器的功能。而夜视镜原本只是在G3SG1的附属项目,后来被改成位于工具栏中。其他还有增加每局回合时间(Roundtime)和比数表、优化人物的模组外型、增加快捷键功能(Bind)等。 + +进行少量的2.0版本的Bug修改并加入部分新要素,如增加cs_assault的新版本、为HL伺服器(hlserver.exe)增加了科学家这新的人物模组;修正游戏中电视画面的问题以及武器在人物死亡后掉落的Bug,并重定AK-47的金额。 + +除了移除游戏中的Bug外,另外增加近战武器小刀(Knife)、-{P90冲锋枪}-和装备中的头盔与盔甲的组合;并加入了队伍无电线广播系统(Radio),使玩家可以进行沟通;其他如人质走路人工智能(AI)的表现提高、让闪光弹具有破片杀伤力、修改记分板的格式等。 + +修改了大量的Bug并增加装备拆弹包和HE高爆手榴弹(HE-Grenade),以及武器-{P228}-手枪和-{Scout狙击步枪}-,而闪光弹也重新回到游戏中。其他还有修正人质解救模式、修改踢人投票系统、更改拯救人质时获得奖励金额的方式以及所获得的金额数;为游戏加入新玩法de_拆除安装炸弹模式并增加cs_station、 de_nuke、de_dust、de_prodigy四张地图,另外在cs_ship、cs_siege、cs_tire增加新的人质救援点并将其距离缩短。 + +修正一些伺服器的端点、增加特种空勤团(SAS)的人物模组;亦大大增加了-{SG552 Commando}-的准度,这个极不平衡的设定一直到Beta 6才有所改善。 + +增加XM1014霰弹枪,不过在Barking Dog Studios开发后出现了许多的BUG及伺服器不稳定的情形。其他的改变如增加两位新的人质模组和新的人物皮肤贴图、加入HUD系列的指令串(如hud_fastswitch 1)、并增加cs_back和de_train两张地图、增加新的无线电讯息与和其对应的组合以及能够听到子弹装填声音等;同时此版本确定了许多跟de_拆除安装炸弹模式相关的游戏方法,如C4只能放在炸弹安置区、使用炸弹拆解包(Defuse kit)只需5秒拆解而不使用则须10秒、增加了炸弹拆解进度和安装炸弹进度的显示尺条、确立炸弹只要能成功拆解就算反恐小组胜利、可将C4炸弹丢在地上给其他队友拿取、而在双方购买区以及C4安置区会有提示图形出现。 + +增加新枪械-{MAC-10}-、-{AUG}-和烟雾弹(Smoke)、改变人物模组的造型并加入新的法国国家宪兵特勤队和瑞典北极复仇者(Arctic)模组,以及-{MP5}-的升级和夜视镜的重新加入;增加了右手及左手持枪的切换功能、加入新的队友跟踪定位雷达;加入新玩法as_保护要人(刺杀VIP)和es_恐怖分子逃亡的新玩法、增加新地图as_oilrig、as_riverside、cs_747、cs_italy、de_cbble、de_aztec等地图,在之后的正式版游戏中,es_系列遭到移除,而as_系列在CS:Source开始被移除。 + +修改了有关射击精准度的设定,最明显的例子为单点射击和连续射击两者的准确度,也因此增加了准星的大小会在连射时渐渐变大。其他的还有中弹后的子弹黏沾性以及狙击镜的部分修改。 + +Version 1.0为反恐精英系列推出的第一个正式版,加入手枪-{Five Seven}-、冲锋枪-{UMP45}-、狙击步枪-{SG550}-三把新枪。 + +增加新的全地图观战视角(Spectator mode)、让游戏中恐怖分子持有炸弹者背后会出现背包的造形、反恐分子的拆弹包则重新回到选单中;让跳跃射击时的准度再次降低、修改模组使狙击枪在没有打开���击镜时不会有准星的出现且不开镜射击时会没有准度、修改程式使得AWP射到脚时不会一枪毙命;在人物模组中加入游泳的姿势、使右上角的最新死亡名单依反恐(蓝色)或恐怖(红色)而有各自的颜色、增加了字符串文件使得更改游戏中枪枝的名称(如AK-47改名为CV-47)、增加了游戏结束后可截取游戏画面的新功能、新增新地图cs_thunder、de_rotterdam、de_inferno、de_dust2并更新之前的热门地图。 + +增加了可以使用麦克风讨论战术的系统,使玩家可以更加迅速下达战术并相互沟通;改善了玩家与伺服器端点射击位置的讯息不同步的问题、修改了画面撷取(screenshots)时第一张图会被第二张覆盖的Bug、修正了全地图观战视角的Bug、改善了夜视镜的问题、修正了命中区域(HIT BOX)的问题等。 + +正式版1.3版可以说是CS的大跃进,此时游戏人数激增,同时种种作弊程式也随之浮出台面。正式的CS比赛也随着此版本开始出现,但此时团队战术尚未完善,又以Rush速推战术为主,而个人必备技术为超级跳+-{MP5}-/-{沙漠之鹰}-的爆头,然而在随后的版本升级中,此类跳跃射击技术因取消连续跳跃而被淘汰。 + +相当短期的版本,主要的更改如能够在听到对方的无线电对话、再次调整跳跃或移动时时手枪射击的准度、强化人物模组的动作、修正了恐怖分子和反恐小组一个人物模组队换得Bug、改善子弹射出时伺服器端点的判定、修正了烟雾弹的问题、将脚步声所来的方向变为更准确、使人物在水中走路时速度一致(之前的版本人物在水中行走时速度会忽快忽慢)、改善伺服器因各种炸弹的放置而当机的问题、改正弹匣中子弹数量的问题、增加了第一人称的观看视角等。 + +正式版1.5版是CS相当重要的里程之一,可以说是最多人在玩的版本时期。此版本与1.4版本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差别,主要是将一些细节的地方进行修正,如无线电指令被改回成只能听到同队队友的对话,另外在跳跃著陆时,也会有延迟射击的现象。有部分玩家认为此版本是最适合比赛的版本,原因在于正式版1.6中,Steam平台和盾牌的加入。 + +新增比-{P90冲锋枪}-更为便宜的突击步枪-{FAMAS}-和-{Galil}-、为反恐小组增加防弹盾牌(选单第八栏)、使狙击枪AWP具有开镜延迟的效果、增加枪枝的准确度、加入程式使射击时准星大小会改变;改善了部分的Bug、将雷达改成不透明状(指令为:「cl_radartype 3」,1为透明,2为半透明,3为实心)、修改成新的金钱模式、加入许多网路参数的设定、将玩家所能搜索的伺服器显示其所在区域等。 + +不过盾牌这项武器一直很有争议,在国外大多都被伺服器所禁止,原因在于武器射击再多发,只要打在盾牌上对手都毫发无损;而部分作弊者还会在使用盾牌时,借由作弊程式拿取冲锋枪或机枪。 + +CS最多可容纳32位玩家在同一服务器内进行游戏。玩家被分为两个队伍:反恐部队(-{Counter Terrorists}-)和-{恐怖分子}-(-{Terrorists}-)进行对战。在默认游戏模式下,开局时每位玩家会被配发一把手枪、一把战斗刀和800美元的金钱(可额外自己调整)。玩家可在每回合开始时使用金钱购买枪械、防弹衣等装备。最先达到地图胜利条件的队伍获胜。 +CS的金钱系统是游戏的特色之一。详细的金钱系统介绍如下: +警、匪均持有一定数量的金钱(正式比赛规则,第一局双方都只有800元)用来购买枪械、弹药、手榴弹和防弹衣等各种武器装备,最多可持有16000元(AMXX模组除外)。每杀死一个敌人增加300元;单局胜利增加3250元;单局失败增加1500元,但匪如放炸弹安置后成功拆除引爆则胜利增加3500元。而每局死的先后都有不同的金钱增加。如CT第一个先死就增加1500元,第二个死的就增加2000元,如此类推,第四以后死的就增加3000元。而-{zh-cn:TR; zh-tw:TR; zh-hk:T}-第一个先死就增加1400元,第二个死的就增加1900元,如此类推,第五以后死的就增加3400元。-{zh-cn:TR; zh-tw:TR; zh-hk:T}-成功安置炸弹但被CT杀死及成功拆除C4炸弹就增加800元。每局时间完毕-{zh-cn:TR; zh-tw:TR; zh-hk:T}-还有人没死,该-{zh-cn:TR; zh-tw:TR; zh-hk:T}-(们)不会被增加金钱。 +以下是CS中的地图模式: + + + + +在此类地图中,恐怖分子在每一轮中,会随机的一名匪徒会拥有一颗C4定时炸弹,恐怖分子要做的是将这颗炸弹带到指定地点(在地图上通常标示有A、B两处,恐怖分子只要炸毁任意一处均可)安置并保护其在爆炸前35秒不被反恐小组拆除。反恐小组则可以选择购买炸弹拆解包(加快拆弹时间)并要设法阻止恐怖分子安��炸弹,若炸弹已经被安置,则要在其爆炸前将其成功拆除。在炸弹爆炸时,在范围内的人以及部分背景都会被炸死或遭受破坏,而依炸点距离的远近,距离越远的人在炸弹爆炸时所受的伤害会越小。此类地图是多人对战时最流行的地图种类之一,也是正式比赛中使用的地图,正式比赛人数为10人,5vs5。 + + + + + +此类地图中,恐怖分子劫持了数名人质(通常为4名)。反恐部队的任务是将所有人质安全解救并带到指定地点,恐怖分子则要阻止反恐部队营救人质。游戏中,人质是会受伤的,不论警匪,只要打伤、使用手榴弹时波及人质均要扣除1000金钱作为惩罚。游戏中,恐怖分子多以埋伏于人质挟持处周围,等待反恐小组前来的战术。此类地图从游戏测试版(Beta版)便开始出现,是CS系列中最早的地图种类,此类地图在对战时也颇为流行。 + + + + + +此类地图中,系统每局会随机挑选一位反恐小组方玩家作为要人(VIP),要人不能购买和拾起任何武器,只能使用带两夹子弹的USP手枪和匕首,但其防弹衣有200点的点数。反恐小组要护送VIP安全走到指定逃脱地点(通常在地图上有两处),恐怖分子则要设法刺杀要人,成功杀死要人的玩家会有2500元的奖金奖励。在1.6版本中,由于防弹盾牌的出现,使反恐小组可购买防弹盾牌,然后掉在地上让VIP拾起来,使反恐小组能够稍为获得一点优势,不过此类地图仍由于偏向恐怖分子而较不流行。 + + + + + +此类地图中,恐怖分子要设法走到指定逃脱地点,反恐小组则要阻止恐怖分子逃亡。恐怖分子在逃亡地图里面并不能购买任何装备与武器,但是大多时候也能够在地图里面捡到事先放置好的装备、武器来使用。而在此地图里面,恐怖分子与反恐小组的角色在每过八回合之后就会互换是很特别的设计。但此类地图因为偏向于反恐分子以致于几乎绝迹。 + + + + + +这也是网络对战时的流行地图种类,但不会在正式比赛中使用,此类地图通常尺寸不大、结构简单、命名无一定规则,警匪的目标也很单一,有的甚至在各自的出生点可以捡武器。此类地图很考验玩家的个人技术。 + +CS玩家们为了增加趣味性,而另外衍生出更多种类型的地图,以下列举一些地图: + + + + + + + + + + + +游戏分为Counter-terrorists (CT)反恐小组(又名特警队),以及Terrorists (-{zh-cn:TR; zh-tw:TR; zh-hk:T}-)恐怖分子,双方在最初的CS都分别有四款部队。 + +其中反恐小组全部为现实中存在的组织,恐怖分子均为虚构的。 + +隶属于美利坚合众国,绿色的制服,保护色的优势适合在森林的地图出任务。 +隶属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天蓝色的制服,外加沙漠保护色的头盔,适合在城市出勤。 +隶属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制服是黑色具有保护色的功能,以及一个防毒面罩,适合在黑夜或是黑暗的地图执行勤务。 +隶属于法兰西共和国,游戏中是海军蓝的制服,适合城市战争的地图。 + +在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瓦解后不久成立,他们会不惜牺牲一切性命,因此他们为东欧最令人畏惧的恐怖分子之一,以看人不爽就杀而闻名。他们涉及杀害超过一百人以上,据说他们曾参与1985年于柏林发生的美国陆军上校死亡事件。同时还涉及许多国家的恐怖攻击行动,包括西班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及捷克共和国等等。他们较擅长于狙击,同时也专精于炸弹攻击及侦查行动。到目前为止,该恐怖组织的人数实力仍然未明但是其数目正在增加中,最后的预估约为两千五百人大致遍布于东欧地区。可能已经和日本激进恐怖组织合作,将扩张其势力范围至远东地区。1.6版本时穿著黑色的制服,适合在城市地图执行任务,但外加滑雪面罩,则易于受到狙击。 +一支信奉正统派伊斯兰教的恐怖组织,其成员相信邪恶的计划将会带领他们统治整个世界。曾经涉及超过二十个国家的恐怖攻击事件,杀害超过两千人以上。其攻击的目标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及以色列。主要的攻击事件包括1989年挟持Fly Friendly航空的第983航班,并于国家电视转播时杀害其机师。还有攻击希腊的豪华邮轮,于水中下毒杀害所有乘客。该组织有几百名成员,分散于世界各地。从1987年起,收到来自利比亚及叙利亚的政治支持、训练、物资协助及经济资助。1.6版本时穿着绿色+土色的制服,适合在树林或森林地图执行任务。 +成立于1977年,因其于1990年策动加拿大大使馆爆炸事件而声名大噪。于同志会成立后不久,瑞典北极复仇者组织迅速成长并依据其激进的信仰而成立。目前活动范围遍布瑞典、瑞士及奥地利。瑞典北极复仇者宣称已经暗杀了300名政治目标及造成两千名平民死亡。他们最知名的代表事件为炸毁一座位于奥地利维也纳住宅大楼,造成478人死亡。尽管目前组织成员只有四百名,该组织却拥有上千名的支持者及认同者。他们接受来自私人的资助并于整个欧洲地区秘密招收新成员。瑞典北极复仇者的成员为爆破的高手并精通近身距离作战。1.6版本时穿着雪白色的制服及面罩,非常适合在雪地的地图活动,但是在其他的地图非常的不适合。 +此支恐怖组织成立于中东。中东恐怖游击队以其冷酷残忍而闻名,其成员痛恨著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从1982年他们炸毁一台播放著摇滚乐的校车事件中表现无遗。活动区域:中东恐怖游击队为世界上最大且具有最精良设备的恐怖组织,成立于1968年,为雷萨军事政权的军队,主要任务在于摧毁自由企业与资本主义–以此表现对美国的不满。据信中东恐怖游击队同时涉及八起于中东购物中心、两起足球场爆炸事件的幕后主谋。他们约有一千五百名至两千名武装成员,并具有大量的支持者,大部分位于农村地区。已知接受来自叙利亚及利比亚的资助。和恐怖精英一样是基于中东的恐怖组织,类似拉丁美洲的游击队。1.6版本时服装颜色较深(且头上绑著红色头巾),适合在深色的地图埋伏。 + +Valve在2007年3月时,宣布将会在CS的官方地图以及玩家列表中增加广告的看板,不过此举引起很大的争议,在Valve的官方讨论区甚至有超过200篇的文章讨论此事,他们认为这些广告没有太大的效用,反而会使他们在游戏中分心。 + +CS一开始都是全面在世界对抗网路系统(WON)平台上游戏,不过随著Valve持续开发Steam的缘由,在Steam测试完成后,Valve决定全面将所有的游戏移到自家的Steam平台上。2003年9月15日,Steam与CS1.6版共同推出;2004年7月31日,Valve关闭了最后一个WON的伺服器,CS1.5版正式走入历史,而在Steam上的CS则为1.6的版本。 + +有人将CS从Steam平台中抽取,形成了「Non-Steam平台」,玩家只需从网上下载游戏主程式,便可与其他人对战(连线或使用区域网路),而不需要购买Steam帐号来进行对战。 + +由于CS所占空间不大(不足1GB),电脑配置需求亦不高,所以Non-Steam吸纳了大量玩家,这亦促成大量CS新地图及模组的出现,令CS更多元化、大众化。 + +但亦有Steam玩家指出Non-Steam玩家素质参差不齐,作弊或冤枉别人作弊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而且因为不需要Steam帐号的关系,Non-Steam基本上等同一个盗版平台。 + +Steam前后进行多次更新,有些枪械的效果或会与Non-steam有所不同。 + +CS这款第一人称动作射击游戏到2009年9月为止,还是当今世界上最多人玩的电玩游戏之一。2002年时,CS总共有超过3万个网路伺服器(第二名魔域幻境之浴血战场也仅仅只有9800个),2004年,Gamespy统计出超过8万5千名玩家同时在CS。 + +2006年,Steam也公布超过了20万的CS玩家(包括CS:S、CS:CZ、CS),2007年2月5日,Valve曾公布出这些玩家每个月总共花费61亿7千7百万的分钟玩游戏,种种统计显示出,即使CS发行已久,他的魅力依旧无减。至2013年,在世界上依然有相当数量的玩家在网上通过各种对战平台以及互联网服务器进行对战。 + +CS在世界各地也造成了不同的文化影响,包括出现了许多CS的超级强队(如欧洲的EnVyUs、SK Gaming、Fnatic、mTw、H2K、MYM、Frag eXecutors、Na`Vi、NiP;亚洲的Tyloo、WeMadeFox、Duskbin、UMX-Gaming;美洲的Mibr、compLexity Gaming、Team 3D、EG和于2009年兴起的akVScv等)在WCG或KODE5这种世界性的电玩大赛中争冠,不仅仅是视觉及感觉上的享受,更是要从比赛中赢得更多的奖金。 + +在SK-Gaming宣布放弃GameGune2012不久之后,SK Gaming的CS战队宣布解散。 + +在欧洲CS1.6著名的职业玩家有很多,其中包括已经退役的前SK Gaming的HeatoN和SpawN曾被称为CS的传奇,另外在狙击枪上的拥有高超造诣的Johnny.R,但他们对CS的了解认知被认为局限于CS1.5当中,在其后版本转为CS1.6后游戏的改变使他们虽仍稳站在职业CS队伍的高峰,但不复从前。而目前仍活跃在职业CS赛场上较为著名的则有被称之波兰战神的Neo,瑞典SK Gaming的全能天才f0rest,乌克兰NaVi战队(全名Natus Vincere)的瞄准狂人Edward及同为NaVi战队被称为新一代狙神markeloff等。 +现在CS的伺服器模组大多架设例如AMX Mod X的管理插件,因而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游戏模式,增加游戏刺激度,例如丧尸感染(Zombie Plague)、超级英雄(Super Hero)、死斗(Death Match)、监狱(Jailbreak)、抢旗(Capture The Flag),亦有��些不一定需要插件才能运行的模式,例如滑水(Surf)、死亡奔跑(Death Run)等等,相当多种的玩法随著CS的成长逐渐出现在各种伺服器上。 + +一款游戏规则基本与CS相同,但画面变为2D的游戏,由Unreal Software制作。在武器的方面增加了不少具范围攻击性的武器。 + +属于CS的一个衍生再造MOD。由于一些玩家不满反恐精英:起源的游戏性,这些玩家自发组成开发组来开发游戏性与反恐精英1.6相仿的起源引擎MOD。 + +CS系列中几乎所有武器都属于无版权状态,使得游戏中枪械都做了一定程度的修饰,改名(比如说在购买列表中把-{AK47}-改名为“CV-47”;以及把-{AWP}-改名为“Magnum Sniper Rifle”等)。例如:-{M4A1}-的上膛方式改为拉动枪机助进器;使用-{XM1014}-、-{TMP}-、-{AK47}-、-{Scout}-和-{AWP}-等枪械时重新装填后不用上膛(使用其他枪械时则在弹匣内仍有子弹的情况下重新装填后仍会拉动枪栓,这在现实中会导致膛室内残留的一发子弹给退出来并造成浪费。若使用HLMV等程式读取CS的枪枝模组可发现它们大部份只有一个换弹动作);M249(经常被一些玩家误称为“重机”)的机械瞄具、供弹口盖和枪托等许多部件都与真枪不同、亦因当初游戏设计者的个人喜好而把大多数武器(尤其是-{MP5}-和-{G3SG1}-的拉柄更不可能会跟抛壳口设置在机匣的同一边)的抛壳口完全改为左边(左手持枪时为右边,但在现实中以左手持枪也可能会因抛壳问题而烫伤射手;当初开发者的意图是希望玩家能够清楚看见枪枝的枪栓部件回膛复进的过程,以增加乐趣。这种设定称为“镜像武器模组”,后来亦被《极地战嚎系列》和《浩劫杀阵系列》等FPS所效仿),甚至是基于游戏平衡性和为了节省资源而把枪枝的口径变调(如:-{P228}-改为发射.357 SIG弹、-{AK47}-改为发射7.62×51毫米北约弹等),因而导致部份武器的初速和射速等数据与现实不同。另外在现实中使用狙击步枪时也不可能像在游戏般只要把瞄准镜的瞄准点对准目标就能够百发百中,在现实中子弹在出膛后会受到风速、距离和海拔等因素而影响弹著点,因此要作出精密的计算、适当的调整和修正才能命中目标,而且子弹在发射后需要时间抵达目标,绝不可能在开枪的同时就立刻命中(不过考虑到CS内各地图的交战距离很少会超过100米,因此可能不需要修正弹道。但在现实中短距离交战也限制了狙击步枪的用途)。玩家也无法在CS系列中像现实或大部份写实派FPS(如:《决胜时刻系列》、《战地风云系列》等)般使用枪枝的机械瞄具进行瞄准,而是完全单靠画面上的十字准星瞄准敌人(尽管能够透过安装由一些玩家制作的外挂套件来添加),这种不使用瞄具射击的方式称为“腰射”(Hip Fire),一般只能够在近距离发挥效用,任何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射手绝不会长期使用该射击姿势,尤其是在中到远距离射击的时候(虽说部份反恐干员有可能因戴上了连防弹玻璃的头盔或防毒面具而无法抵肩瞄准)。而在大部份具备瞄具系统的FPS当中,腰射仅为普通射击方式,按著右键不放就可使用瞄具进行瞄准然后按左键射击。 + +而新版的绝对武力:全球攻势向各大枪枝工厂、研发商等申请版权,所以能让大部分的枪枝冠上正确的名称。传统绝对武力在枪枝上的错误操作也都有改正,例如枪机拉柄和抛壳口改正至正确的位置(正确右手惯用枪的抛壳口在右边)、-{M4A1-S}-和M4A4(其实此枪是CQBR,并没有所谓的M4A4)的拉机柄终于不再由复进助推器充当。但是枪枝的性能仍然是不符合现实,而且仍然无法使用机械瞄具进行瞄准。 + +",wiki_zh\AB\wiki_00 +"FPS + +FPS或fps可以指: + +",wiki_zh\AB\wiki_00 +"中村秀一 + +中村秀一(),日本经济学家。出生于山形县鹤冈市。东京经济大学大学院博士课程毕业。千叶经济大学短期大学部教授。他的专攻是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史。 +",wiki_zh\AB\wiki_00 +"吾子吾弟 + +《吾子吾弟》(""All My Sons"")是剧作家亚瑟·米勒在1947年所做的剧本,在1948年改拍为电影,在1986年改拍成电视影集。 + +这部剧作在1947年1月29日在纽约市百老汇的皇冠剧场(Coronet Theatre)首演,演出了328场,由伊利亚·卡赞执导,并且赢得纽约剧评人圈内奖。 + +电影版本由爱德华·罗宾逊(Edward G. Robinson)、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马弟·克里斯坦(Mady Christians)、路易撒·霍顿(Louisa Horton)、霍华·度夫(Howard Duff)以及法兰克·康罗伊(Frank Conroy)主演,其他演员包括亚勒瑞内·法兰西斯(Arlene Francis)以及哈利·摩根(Harry Morgan)等。这个版本是由艾尔文·瑞斯(Irving Reis)执导。 + +电视影集版本由詹姆士·怀特摩(James Whitmore)、爱丹·昆(Aidan Quinn)、麦克·伦奈德(Michael Learned)、乔恩·爱伦(Joan Allen)、柴尔柯·伊凡奈克(Zeljko Ivanek)主演,并且由杰克·欧布莱恩(Jack O'Brien)执导。 + +约翰·凯勒(Joe Keller)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贩售给军方军用飞机零件,而成为成功的生意人。而因为他为了自己的生意,他卖了他自己知道有问题的零件,而造成21名飞行员因此丧生。凯勒因此被逮捕,他谎称他对此毫不知情,而应该是他的生意伙伴史蒂夫·狄佛(Steve Deever)对此负责。狄佛因此身陷囹圄,而凯勒被释。赖瑞(Larry)是凯勒的儿子之一突然失踪,他是因为父亲被逮捕自杀,不过,他的母亲凯特(Kate)坚持他的儿子仍然活著。而另一位儿子克里斯(Chris)则向赖瑞的前女友安(Ann,她也是狄佛的女儿)求婚,结果是让凯勒的诡计终于曝光。克里斯曾经在战场上看到许多袍泽牺牲,在发现父亲的罪行后,他彻底否定了父亲的一切。最后,在闻知赖瑞已死的消息时,凯勒终于发现他必须对自己罪行的责任,以自杀做终。 + +",wiki_zh\AB\wiki_00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 +车诺比核事故(,,),或简称车诺比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于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反应堆破裂事故。该事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最高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主因为反应炉进行供电测试时,因设计缺陷与操作人员的训练不足,使功率急剧增加,破坏反应堆,并使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最初发生的蒸气爆炸导致两人死亡,接踵而至的绝大部分受害者的病因及死因都归咎于事故中释放的高能放射线,然而辐射尘少量放射导致的影响依旧争论不休。 +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炉发生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大火并释放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这些放射性尘埃覆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倍以上。被核辐射尘污染的云层飘往众多地区,包括前苏联西部的部分地区、西欧、东欧、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不列颠群岛和北美东部部分地区。此外,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境内均受到严重的核污染,超过336,000名的居民被迫撤离。前苏联官方的报告表示,约60%受到辐射尘污染的地区皆位于白俄罗斯境内。经济上,这场灾难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大的灾难。 + +这次意外引起了全世界对于苏联核电工业上的安全顾虑,并减缓了一系列的核电工程进度。同时,此事件令苏联政府的讯息公布更趋透明化。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及各独立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至今仍为切尔诺贝利事件所遗留下来的污染问题付出极大的代价。此次事故对当地乃至全球生态造成了难以想像的负面影响,仅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因多种原因难以精确计算,其中前苏联时期的刻意隐瞒,使得统计工作变得非常困难。事实上,前苏联当局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就禁止医生在死亡证明文件上提及「放射线」的死因事实。 + +由国际原子能总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所主导的切尔诺贝利论坛在2005年所提出的车诺比事件报告中,共56人死亡(47名救灾人员,9名罹患甲状腺癌的儿童),并估算暴露在高度辐射线物质下的大约60万人中,将额外有4,000人将死于癌症。此数据包括已诊断出的4,000名儿童甲状腺癌将造成的死亡数字(依据白俄罗斯的经验,此癌存活率接近99%)。绿色和平组织所估计的总伤亡人数是93,000人,但引用在一份最新出炉的报告中的数据指出发生在白俄罗斯、俄罗斯及乌克兰单独事件在1990年到2004年间可能已经造成20万起的额外死亡,但此数字来源并非来自经过同侪审查的学术论文。尽管疏散区域和某些限制地区还有些管制,但是大多数的受影响区域已经被认为可以安全地居住和进行经济活动,针对此地附近的废弃都市进行「辐射观光」的金额还在逐步成长。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现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附近,距切尔诺贝利市西北18公里(11英里) ,位于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境16公里(10英里),距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10公里(68英里)。核电站由四座 RBMK-1000 型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炉 组成,每座反应堆能产生1吉瓦(10瓦)的电能(3200兆瓦特的热��率),核事故发生时四个反应堆共提供了乌克兰10%的电力。电站的建设始于1970年代后期,1号反应堆于1977年启用,2号、3号、4号亦相继于1978年、1981年、1983年启用。另有5号及6号两座反应堆,每座也能产生1千兆瓦特电能,事故时仍在建造中。 + +1986年4月26日星期六,当地时间凌晨1点23分47秒(UTC时间:25日22时23分47秒),车诺比核电站的4号核反应堆功率灾难性地激增,导致蒸汽爆炸,撕裂反应堆的顶部,使核心暴露,并散发出大量的放射性微粒和气态残骸(主要是铯-137和锶-90),使空气(氧气)与超高温核心中的1,700吨可燃性石墨减速剂接触;燃著的石墨减速剂加速了放射性粒子的泄漏。泄漏原因部分是由于放射性物质并没有被装在安全壳中(不像大多数西方的核电站,苏联的RBMK反应堆通常没有这种装置)。随后放射性粒子随风跨越了国界。 + +在正常状态下,核分裂反应炉有6%的功率来自反应产物之余热。在启动后,尽管连锁反应停止,但仍会继续产生余热,因此冷却系统必须持续运作以避免炉心熔毁。 + +RBMK反应炉使用轻水作为冷却剂,四号机具有1,600个独立燃料管道,每个管道每小时需要28吨轻水进行冷却作业。车诺比核电厂的各机组均配备三台备用柴油发电机,以确保在紧急停机且电网异常时,冷却帮浦能持续作动。然而,尽管柴油发电机可在15秒内启动,却需要额外的60~75秒暖机,方可输出帮浦运作所需功率5.5MW。长达一分钟的空窗期是车诺比电厂的一大安全隐忧。 + +当时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利用蒸气涡轮的惯性。紧急停机后,蒸气涡轮仍会持续转动一小段时间,根据分析,此残存的涡轮动量可发电供应帮浦运作45秒,恰好支应空窗期的电力需求。车诺比电厂为了验证此一构想,于1982至1985年间进行了三次测试。1982年的第一次测试显示发电功率不足,在调整系统后,1984、1985年的两次测试依然失败。于是电厂计划于1986年,利用即将进入岁修的四号机进行第四次测试。 + +由于本次测试主要牵涉电源切换,无明确风险,测试计划书也就仅由厂长批准,并未跟原设计厂NIKIET和核电管理单位再次确认。然而,问题并非出在测试计划书上。若测试完全遵守计划程序,整个反应过程将会是稳定而安全的,并不会发生最终的爆炸灾难。 + +原先的测试程序为: + + +空窗期问题在车诺比核电厂营运后始终未能妥善解决,是电厂管理方的重点改善项目。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压力,使现场的管理人员在问题重重的情况下,仍执意进行第四次测试。 + +测试前置作业于1986年4月25日早班前展开。早班工作人员已受过行前训练,一批电机工程师组成的小组也将在场测试新的稳压系统。4月25日1点16分,四号机组开始逐渐降低输出功率。在早班人员上工时,输出功率已降至正常(3200MW)的一半。 + +碰巧的是,有个小型发电站无预警跳机,基辅电网调度单位遂要求车诺比优先支援傍晚尖峰用电,延后降低输出。厂方同意,于是测试被推迟至当日深夜。其他不影响输出功率的前置作业依然持续进行,包括关闭,一个在紧急状况下向核心注水降温的系统。尽管ECCS()不足以阻止最终的爆炸,但关闭它也反映了本次测试对安全的极端忽视。 + +当日23点04分,基辅电网允许机组继续降低输出。延后测试带来很大的影响,受过训练的早班人员早已下班离开,晚班人员正准备交接下班,大夜班人员在午夜后将会独立作业。根据原先计划,测试应在早班结束并完成停机,大夜班人员只需管理冷却系统即可。此时计划更改,大夜班人员为了在交接结束前做好测试准备,决定极快地降低功率。此时值班主任为亚历山大·费奥多罗维奇·阿基莫夫,操作员为列昂尼德‧费奥多罗维奇·托普图诺夫(Леонид Фёдорович Топтунов)。后者在三个月前才升任高级工程师。 + +测试计划要求四号机输出功率缓慢降至700至1,000MW。4月26日凌晨12时05分,输出功率降至700MW,但反应炉内产生的衍生物氙-135持续吸收中子,使得输出功率持续下降,这个现象称为「反应炉毒化」()。正常功率运作下,充足的中子能将氙-135「烧掉」化为氙-136,但功率过低时,中子供应速度不及于氙-135的产生速度,反应因而逐渐停止。当输出功率降至500MW时,托普图诺夫又错误地将控制棒插得过深,让反应炉来到准停机状态,输出功率不到30MW。 + +此刻,反应炉的输出功率是测试计划的5%,值班主任阿基莫夫非常不安,和托普图诺夫共同支持直接停机。但负责指导实验的代理总工程师阿纳托��·斯捷潘诺维奇·佳特洛夫执意继续进行。两人被说服后,命令控制室人员关闭控制棒自动控制系统,再以手动控制抽出大量的控制棒。数分钟过后,反应炉输出增加,稳定维持在160-200MW,仍然较计划之测试起始功率700MW为低。这是因为低功率状态让氙-135持续生成,毒化反应炉并阻止功率上升。 + +低功率且充斥氙-135的反应炉造成核心温度,冷却水流与中子流的不稳定,触发了一系列警报。控制室收到大量来自冷却系统与蒸气管路的紧急信号。但为了提高反应功率,工作人员对凌晨12时35分至45分之间的警报一概置之不理。 + +其他前置作业也于功率回升至200MW时展开。4月26日凌晨1时05分,额外的冷却帮浦按照计划启动以增大冷却流。这却使冷却流通过冷却塔的时间减少,冷却水的均温因此增加,接近核态沸点,这让反应炉更不稳定。水流于1时19分超过额定上限,触发了低蒸气压警报。于此同时,增大的水流降低核心温度,又吸收了一部分中子,使得功率依旧无法上升。夜班人员于是关闭两个循环帮浦,降低水流,并手动移除了更多控制棒。 + +一系列见招拆招的操作让反应炉变得极度不稳定。按操作规范,在紧急情况下仍需保留插入至少28支控制棒以确保安全,此时却只有18支插入。自动SCRAM停机系统与许多自主/被动的安全功能被关闭,只保留了人工紧急停机系统(""AZ-5""/迅速紧急防御-5按钮)。反应炉的配置已经超出原始设计的安全范围,只要有一点扰动,便足以走向毁灭。 + +凌晨1点23分04秒,测试正式开始。八个循环帮浦中有四个保持运作(正常运作下通常开启六个)。蒸气供应被切断,柴油发电机开始暖机,在1点23分43秒前,涡轮发电机必须要满足循环帮浦的用电需求。随著涡轮动量逐渐降低,发电量逐渐下降,帮浦输出的水流量也随之降少,蒸气气泡数量增加。 + +在车诺比的RBMK石墨缓和反应器的特殊设计中有一个相当高的「空泡系数」(void coefficient),意味著在没有水、仅有水蒸气时,减低的中子吸收作用会使反应炉的功率迅速地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个危险的正循环:蒸气气泡增加,降低了水吸收中子的效率,进而导致输出功率增加;而输出功率增加,又会导致更多的气泡产生。自动控制系统试图阻止正循环发生,但它只剩下12支控制棒的控制权,因而无能为力。 + +凌晨1点23分40秒,根据SKALA中央控制系统的纪录,AZ-5按钮被按下,启动了紧急停机系统。启动AZ-5的理由至今不明,可能是为了因应温度急遽上升的紧急措施,也可能纯粹是测试结束的停机程序。究竟AZ-5是在警铃大作时,还是一片安详时被按下,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 +在AZ-5按钮被按下后,被抽出的全部控制棒开始重新插回反应炉中。控制棒的移动速度为每秒0.4公尺,完全插入7公尺高的核心需要18至20秒。RBMK反应炉控制棒的设计也是一个大问题。控制棒的底端连结了一块促进连锁反应的石墨。原本的设计用意是让控制棒抽出时,底下的石墨能促进并均匀连锁反应。但这也导致一开始插回控制棒时,尾端的石墨取代下方吸收中子的水,一来一往反而促进了反应速率。直到控制棒插入足够深,反应速率才终于被抑制而下降。此违反直觉的「先升后降」现象在1983年被立陶宛的伊格纳利纳核电厂所发现,但因为该次停机顺利完成,事后此现象也就不为众人所重视。 + +在紧急停机启动后7秒,石墨部分导致功率急剧上升,核心温度过高使部分燃料棒变形,堵住控制棒管道,于是控制棒仅能插入三分之一。卡在核心间的石墨继续促进连锁反应,不到数秒功率便上升至530MW。高热进一步产生高压蒸气,促使燃料棒破裂融化,且蒸汽压力迅速增加,根据估计,此时反应炉功率为30,000MW,达到正常输出功率的10倍。控制面板最后测得的输出功率为33,000MW。终于因为蒸气压力过大,导致大规模的蒸汽爆炸,一口气将反应器2,000吨的上盖炸飞,冷却剂管道爆裂并在屋顶炸穿一个大洞。为了减少费用,也因它的体积太大,反应炉以单一保护层方式兴建,这令放射性污染物在反应炉压力槽发生蒸汽爆炸而破裂之后进入了大气。此为多数人听到的第一次爆炸。这次爆炸摧毁了更多燃料管道,大量的蒸气涌出,冷却水的持续流失令反应炉的输出功率继续上升。 + +第二次爆炸在第一次爆炸后两至三秒发生,核心在这次爆炸中炸散,也因此停止了连锁反应。然而,在氧气与极端高温的反应堆燃料和石墨慢化剂结合后,马上引起了熊熊燃烧的石墨火。产生了极大量的辐射落尘,使放射性物质扩散和污染的区域更广。 + +由于目击者的报告和站内纪录不一致,有一些争论认为确实的事件是发生在当地时间1点22分30秒。最后公认的版本被描述在上面。根据这种理论,第一次爆炸发生在大约1点23分47秒,操作员在七秒前下了「紧急停机」命令。 + +爆炸发生后,四号机厂房被炸掉一半,反应堆核心直接暴露在大气中,核心中央一道蓝白光线射向夜空,那是暴露的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契忍可夫辐射。 + +在建造反应炉厂房时,当局违反安全规范,使用了可燃的沥青,四号机爆炸外溅的高温物质因此点燃了隔壁三号机的屋顶,制造至少五处火灾。三号机此时仍在运作,灭火并维持三号机冷却系统运作成为当务之急。三号机值班主任尤里·巴格达萨罗夫(Юрий Багдасаров)极力争取马上停机,但为总工程师尼古拉·马克西莫维奇·福明(Николай Максимович Фомин)所拒。值班人员领取防毒面罩与碘化钾锭后依然继续工作。一直到凌晨五点,尤里·巴格达萨罗夫终于下定决心,进行停机并开始撤离,只留下负责紧急冷却系统的人员。 + +除了4号反应堆内部的火灾持续了10天 + +凌晨1点25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军事化第二消防站接到火灾警报,当班值勤的28名消防队员立即出动。当时他们没被告知是反应堆爆炸,有的还以为是一场普通火灾“没人告诉我们是反应堆的事”。 + +格里戈里·赫梅利(Григорий Хмель),一名消防车驾驶员忆述: + +另一位消防员阿纳托利·扎哈洛夫(Анатолий Захаров)则回忆:“我还记得当时向队友开玩笑:‘如果我们都能活到早晨那是非常幸运了’” + +消防队员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扑灭被四处飞溅的反应堆炙热残骸引发的,位于三号反应堆与四号反应堆(这个堆型设计是双堆布置,即一座汽轮发电机厂房两侧安装两座反应堆)旁的汽轮发电机厂房顶的沥青大火,保护邻近正在运转的三号反应堆。消防员们一边用水龙带灭火,一边用消防锹把致命放射性的反应堆残骸扔下涡轮机厂房房顶。此时汽轮机厂房屋顶的辐射照射强度为2万伦琴(200希沃特/小时),被炸开的反应堆内部是3万伦琴。500伦琴1个小时的照射能导致急性死亡。这些消防员与大火整整战斗了一个小时,出现头晕和呕吐症状后被换下,当班指挥官普拉维克中尉在两周后不治牺牲,28名消防队员有16人活到了事故二十周年。被这批消防员保护下来的切尔诺贝利3号反应堆一直工作到2000年12月,才在欧盟的巨额现金补偿下被乌克兰政府关闭。 + +陆续赶来抢险的消防队员、军人、直升机飞行员、核电专家与工人轮番上阵,努力控制反应堆残骸中熊熊燃烧的原本作为中子减速剂的石墨。事后估计爆炸瞬间约有50吨核燃料化作烟尘进入大气层,另有70吨核燃料和900吨石墨崩溅到反应堆周围,引起30余场火灾。核反应堆中剩余的800吨石墨引起的大火,用了10天才扑灭。直升机直接飞进放射性烟尘,从空中向暴露的反应堆残骸倾倒了近2,000吨碳化硼和沙子后,终于停止了反应堆内的核裂变反应。最终直升机的总空投量达5,000吨。 + +火灾扑灭后,接下来担心的是反应堆核心内的高温铀与水泥融化而成的岩浆熔穿厂房底板进入地下,派来了一批矿工在四号机组混凝土底座下开辟了隧道准备安装液氮制冷设施。后经过专家评估4号反应堆的核裂变已经停止,剩余衰变热不会融穿反应堆的底座,因而最后在隧道内灌满混凝土后封闭。 + +苏联政府派出大批军人、工人,给炸毁的四号反应堆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石棺,把其彻底封闭起来。在石棺最后合拢时,需要吊放安装35吨重的顶盖,但苏联只出动一架起吊能力仅为20吨并拆掉了一切可以拆的设备和附件的Mi-26直升机,由该型直升机的首席试飞员完成任务。 + +爆炸发生后,并没有引起苏联官方的重视。莫斯科的核专家和苏联领导人得到的讯息只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没有爆炸」,因此苏联政府官方反应迟缓。在事故发生后34小时,一些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庄才开始疏散,政府也派出军队强制人们撤离。当时在现场附近的村庄测出了致命量数百倍的核辐射,而且辐射值还在不断升高。但这还是没有引起重视,专家宁愿相信是测量辐射的机器故障。由于苏联政府担心引起人民恐慌,所以居民并没有被告知事情的全部真相。而在普里皮亚季,人们还大张旗鼓地庆祝五一节,后来自杀的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谢尔比茨基也带家人参加了庆典。许多人��撤离前就已经吸收了致命量的辐射。事故后3天,莫斯科派遣调查小组到达现场,可是他们迟迟无法提交报告,苏联政府还不知道事情真相。终于在事件过了差不多一周后,莫斯科接到从瑞典政府发来的讯息:此时辐射云已经飘散到瑞典,苏联终于明白事情远比他们想像的严重。 + +1986年4月26日(周六)1点23分发生事故,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当天凌晨接到苏联能源部部长的电话报告,当天上午11点成立苏联政府应急临时委员会,成员包括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及其副手、能源总局局长、库尔恰托夫核能研究所第一副所长瓦列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列加索夫院士、院士、乌共中央第一书记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谢尔比茨基,以及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维塔利·伊万诺维奇·沃罗特尼科夫、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切布里科夫大将(克格勃主席),还有2名政治局候补委员、3名苏联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2名部长会议副主席、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主席与名誉主席,16个有关部委的部长与第一副部长等人。 + +4月26日全天,苏联的气象、水文、辐射和公共卫生监测部门迅速组成出动监测人员,在半径1000km内展开辐射环境监测,出动直升机500余架次收集空气样本检测辐射剂量,为苏联政府委员会的大疏散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 +4月26日16时,临时委员会在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率领乘专机飞往基辅鲍里斯波尔国际机场。当晚20点,临时委员会乘车抵达切尔诺贝利,接管核电站抢险领导权。此时已经有2人当场因为爆炸的物理损害死亡,52人入院治疗。当晚20时,临时委员会的专家掌握了现场证据后,决定紧急疏散普里皮亚季市的全体居民。调集了1000辆大客车、3趟铁路列车。当夜,接到部长会议副主席谢尔比纳电话汇报的雷日科夫与苏军总参谋长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联系安排出兵救援。此后,苏联政府委员会一直在切尔诺贝利办公,实行领导乘员轮流值班制度,直至当年9月放射剂量稳定为止。 + +鉴于用应急辅助水泵向堆芯注水以降低坑室温度,防止石墨砌体着火这一措施无效,政府委员会决定改用空投灭火材料阻止石墨燃烧,压制放射性物质,预计需空投1500吨铅和铁砂。后确定空投硼砂、石灰石、铁砂、黏土和铅的混合物。 + +4月27日早晨,苏军化学兵司令将军率核防护部队2600人,400辆专用车辆乘运输机、直升机飞抵事故现场。4月27日至5月6日,直升机向四号反应堆投下了5000多吨灭火材料。放射性物质释放剂量从12 000kBq减少到100kBq。 + +4月27日中午,用于紧急疏散居民的1000多辆大客车及3趟专列到齐,当天11点整开始疏散全部居民。为了迅速撤出居民,政府告知这些居民仅携带最必须物品。当天15时,普里皮亚季市与切尔诺贝利市53000居民全部撤出到波列格纳镇等地。 + +普里皮亚季的疏散开始于4月27日下午2点,在当地播送了紧急疏散广播: + +之后数个月,苏联政府派出了无数人力物力,终于将反应堆的大火扑灭,同时也控制住辐射。但是这些负责清理的人员也受到严重的辐射伤害;原因之一为遥控机器人的技术限制,加上严重辐射线造成遥控机器人电子回路失效,因此许多最高污染场所的清理仍依赖人力。 + +4月28日,开始疏散半径10km范围内的居民。4月28日,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全体会议讨论救灾事项。同日,苏联电视台在21:00的新闻节目中向社会公开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消息。苏联所有广播与电视台均播放古典音乐向事故受害者默哀。 + +4月29日成立以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为首的苏共政治局应急行动小组,全权负责切尔诺贝利救灾工作,每天召开两次会议汇总情况、做出决策。政府委员会决定全部撤退核电站30km半径内全部居民,至5月6日全部撤离13.5万名居民,确诊急性放射病的367人,重症患者34人。 + +4月30日下午召开的乌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是否取消次日的五一节活动。科学家的报告称基辅市的放射性水平仍然是正常的。会议决定次日基辅市的五一节庆祝活动从正常的4个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实际情况是,5月1日风向转变,基辅地区也遭到污染。 + +事故发生后一周内,直升机从空中向反应堆堆芯倾倒了5000吨的硼砂,停止了链式反应。 + +5月2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和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抵达切尔诺贝利,在切尔诺贝利区委大楼与设在此处的苏联政府临时委员会现场办公,决定30km内居民全部撤离。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入口设有检查站,隔离区内只有定期换���的监测人员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其它三个还在发电的核反应堆工作人员。特别是与爆炸的四号反应堆在同一主厂房建筑物内,两座反应堆中间共用排放放射性废气高烟囱的三号反应堆,又正常工作了19年。事故二十周年后,四号反应堆的石棺外表的照射度仍有750毫西弗,远高于20毫西弗的安全值,加固石棺的焊接工人每工作两个小时就要轮换。隔离区内的平均照射度仍大于100毫西弗。 + +5月2日,三名志愿者2号反应堆高级机械工程师阿列克谢·阿纳年科(Алексей Ананенко,他知道闸门所在位置)、第2涡轮车间控制单元高级工程师瓦列里·别兹帕洛夫(Валерий Безпалов)、切尔诺贝利反应堆值班长鲍里斯·巴拉诺夫(Борис Баранов,负责照明)承担了必死无疑的任务:潜水进入4号反应堆被淹没的地下室,打开排水闸门,以避免4号机组内部上千吨温度高达1200°C炽热的石墨块与融穿几层混凝土楼层后遇到地下室内积存的高放射性废水导致水蒸汽大爆炸,而且直升机投掷的5000吨灭火材料又为这座受爆炸破坏摇摇欲坠的建筑结构增加了额外的负担。根据阿纳年科的口述: + +闸门打开后,使用消防泵抽取了地下室内2万吨高放废水,至5月8日排净。和当初的预计一样,数个月后,堆芯的放射性熔融物真的烧穿了楼板。幸运的是,由于这三位英雄的努力,水池中的放射性冷却水早已排空。熔融物只是落到了空空如也的地下室中,并没有发生水蒸气爆炸。 + +使用石油钻机侧向钻入反应堆地下,5月4日开始向里面每天注入25吨液氮,使得反应堆地下土壤冻结在零下100摄氏度,避免反应堆堆芯熔融物不断下降污染地下水。 + +苏联政府临时委员会对乌克兰、白俄罗斯的500万人作了预防性体检,50多万人作了永久性防治登记。此后一年多的应急抢险,部长会议副主席级的高级领导干部伊万·斯捷潘诺维奇·西拉耶夫、尤里·德米特里耶维奇·马斯柳科夫、等在切尔诺贝利轮流值班。 + +苏联水利部副部长领导组织了规模浩大的水利防护工程,修筑了130多条堤坝以保护1500平方公里范围全部河流,避免放射性尘埃随雨水流入普里皮亚季河危及下游第聂伯河腹地。 + +30km半径的隔离区以外是较轻污染的撤离区,平均照射度在60毫伦琴左右,特定地点可达150-200毫伦琴。再往外是轻度污染的准撤离区,平均照射度约为30毫西弗。 + +苏联科学家冒着高辐射进入四号反应堆建筑物内调查是否有发生新的链式反应或爆炸的可能。从反应堆外部通过钻杆置入探测器来监视反应堆各部位的温度、放射性。在反应堆地下室发现了2米直径数百吨具有极高放射性的熔融堆芯体。 + +1986年5月7日,抢险救灾进入了消除事故影响阶段。这时,5000吨灭火材料埋压下仍有195吨的石墨与核燃料在焖烧。政府委员会决定建造人工防热水平层与建造“石棺”两项措施。 + +1986年8月,抢险救灾进入了后处理阶段。苏联政府征募了大量抢险者参加了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抢险工作。仅1986与1987两年,就有24万人参加。至1986年12月,苏联政府在4号反应堆上建成了“石棺”,封闭住事故现场。总计有60万苏联人获得了切尔诺贝利事故抢险奖章与勋章。 + +国际原子能总署在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了国际核能安全咨询小组(INSAG)进行调查,前后发表了两份官方报告。 + +1986年8月,INSAG基于苏联提供的资料与多位专家的证词,正式发表了首份调查报告,将事件定调为人祸。报告中提到:""在备用涡轮测试的准备与执行阶段,操作人员关闭了一系列保护系统,违反了技术操作最重要的安全规定。""为了重现测试想定的紧急情况,操作员关闭了紧急核心冷却系统(ECCS),区域自动控制系统(LAR),紧急停机系统(AZ),随后又为了尽快完成测试而随意操作,欠缺对反应炉的物理知识,也严重违反了操作规章。不幸的是,反应炉的设计者认定不可能发生这种""关闭安全系统又肆意操作""的情况,因此并未设计一个强制系统阻止事故发生。倘若安全系统正常作用,主电脑SKALA将插入所有控制棒,并启动能在2.5秒内插入24根控制棒的紧急程序。但在当时,这些控制权全部交给了控制员。车诺比事故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瓦列里·列加索夫曾如此批评:""这就好比飞行员一边飞行,一边测试飞机的引擎。"" + +厂长维克托·布留哈诺夫(Виктор Брюханов)只具有燃煤发电厂的训练经历和工作经验,基本上是负责政战的主管,事发半夜演习时并不在场,但主导演习的副厂长是核能专业。他的总工程师尼古拉·福��(Николай Фомин)亦是来自一个常规能源厂。4号机的代理总工程师阿纳托利·佳特洛夫只有「一些小反应堆的经验」。 + +报告虽曾提及反应炉的设计缺陷让违反规定的操作变得十分危险,但并未作深入探讨。报告发表后,""人祸""一说很快变成了主流观点,也成为了长期以来大众所认知的事故主因。 + +1991年,苏联核电安全委员会再次调查车诺比事故,提出不少新的观点。基于这些调查,INSAG于1992年发表了INSAG-7以弥补INSAG-1之不足。 + +新报告的观点做了极大幅度之转变。INSAG认为1986年8月取得的资料并不可靠,因此前一份报告对操作人员的指控存有不少错误。首先,关闭紧急系统不是事故的发生主因。事实上,关闭紧急系统以防止涡轮停机这件事并不违反规章。真正危险的是低功率输出(低于700MW)加上很小的反应度运转余裕(ORM)。当时的操作规章并未禁止低功率输出,只禁止了低ORM情况下继续操作反应炉。不幸的是,RBMK-1000的设计文件对ORM的看法与操作规章不一致,ORM本身也没被列入系统安全极限值中认真看待。 + +有别于前一份报告,INSAG-7认为事故的主因来自反应炉的设计缺陷。问题主要分为两点: + + + +其余的问题包括: + + +两份观点不同的报告,其实代表著反应炉设计商,电厂,苏联政府与乌克兰政府间的激烈游说角力。另一方面,苏联当局始终没有公布电厂侦测器之原始数据,因此难以厘清部分细节。 + +总结来说,事故的主因仍然是人为因素居多。第一线人员固然草率地关闭安全系统,违反计划操作反应炉,但这也反映了电厂从设计,建造,发电到监管,各个环节对安全的极度漠视。乌克兰当局曾经解密一整批横跨1971至1988年,牵涉车诺比电厂的KGB档案。这段时间总共发生29起紧急状况,其中有8起属于人为因素,例如施工失误造成结构损伤,厂方却未加以改善。 + +INSAG明确指出:""安全文化的缺乏导致了此次事故,这不仅是车诺比电厂,更是苏联核电设计,营运,监管的整体结构性问题。"" + +苏联的事故报告指出,车诺比4号机反应炉总共有180至190吨的二氧化铀以及核反应产生的核废料。他们估计这些物质大约有5%-30%流到外面。但根据曾经到过石棺反应炉做后续处理的清理人(例如Usatenko和Karpan博士)说反应炉内只剩大约5%-10%的物质。反应炉的照片里显示了反应炉完全是空的。因为大火引发的高温,让许多辐射物质冲向大气层高空,并向外四面八方扩散。 + +苏联当局在事件发生之后36小时,就开始疏散住在车诺比反应炉周围的居民。在1986年5月,即事件发生后一个月,约116,000名住在核电厂方圆30公里(相当于18英里)内的居民都被疏散至其他地区。因此,这个地区经常会被称为疏散区域(Zone of alienation)。然而辐射所影响的范围其实能散播至超过方圆30公里外的地方。有超过300,000人脱离了灾难的威胁,但仍然有数百万人继续居住在污染区内。 + +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飘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飘过欧洲的部份地区,例如:土耳其、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维尼亚、波兰、瑞士、德国、义大利、爱尔兰、法国(包含科西嘉岛)和英国。在最早发生意外的时候,有人认为核泄漏是来自瑞典而不是苏联,1986年4月27日,瑞典福斯马克核电厂工作人员发现异常的辐射粒子粘在他们的衣服上,该电厂距离车诺比大约1100公里。根据瑞典的检查,发现该辐射物并不是来自本地的核能电厂,他们怀疑是苏联核电厂出了的问题。当时瑞典曾透过外交管道向苏联询问,但未获证实。另外,法国政府宣称辐射尘只飘到德国及义大利的边界。因为辐射尘的关系,意大利规定部份农作物禁止人们食用,例如蘑菇。法国政府为了避免引发民众的恐惧,所以没有作出类似的测量。 + +一位来自绿党的欧洲议会议员员受联合国的委托,于2006年撰写一份关于车诺比核事故的报告,称为TORCH报告。内容说明:「从辐射尘飘散的分布来看,白俄罗斯(占国土约22%)和奥地利(13%)是最受辐射尘污染的地区。其他国家,例如乌克兰 (5%)、芬兰和瑞典皆受到高程度上的污染 (污染程度:> 40,000 Bq/m,铯-137)。更有80%的辐射尘飘至摩尔多瓦,和欧洲的土耳其、斯洛文尼亚、瑞士。而斯洛伐克则受到较低程度上的污染 (污染程度:> 4,000 Bq/m,铯-137)。另外,德国44%和英国34%境内地区均受辐射尘埃的污染。」国际原子能机构和(UNSCEAR)认为TORCH所报告里的污染地区不够全面,认为还有更多地区的污染程度会超过40,000或4,000 Bq/m,铯-137。 + +车诺比灾难不只污染了周围的乡镇,它还借由气流的帮助,因此能够没有规律地往外面散开。根据苏联及西方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掉落在苏联的辐射尘有60%在白俄罗斯。而由TORCH 2006的报告指出有一半的易挥发粒子掉落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以外的地方。在俄罗斯联邦布良斯克(Bryansk)的南方极大的区域和乌克兰北方的部份地区,都被辐射物质污染。 + +意外发生后,马上有203人立即被送往医院治疗,其中31人死亡,当中有28人死于过量的辐射。死亡的人大部份是消防队员和救护员,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意外中含有辐射的危险。为了控制核电辐射尘的扩散,当局立刻派人将135,000人撤离家园,其中约有50,000人是居住在车诺比附近的普里皮亚特镇居民。卫生单位预测在未来的70年间,受到5–12艾贝克辐射而导致癌症的人,比例将会上升2%。另外,已经有10人因为此次意外而受到辐射,并死于癌症。 + +2005年9月,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政府以及切尔诺贝利论坛等其他联合国团体,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份关于核事故的总体报告。报告指出事件死亡人数可达4000人,世界卫生组织更包括了死于核辐射的47名救灾人员,和九名死于甲状腺癌症的儿童。 + +以下是事故造成的直接牺牲者: +苏联政府征募了大量抢险者,负责整理现场并建造石棺,他们被称为「清理人」。根据俄罗斯的估计,大约有300,000到600,000的清理人在灾变后的两年内,进入离反应炉30公里的范围内清除辐射污染物。清理人在清理的过程中接受到非常高剂量的辐射,从10毫希沃特到1希沃特不等,平均为120毫希沃特,85%人群的放射性剂量在20-500毫希沃特。这些人现今享有参加过战争的老兵的特殊社会福利待遇,包括就业、医疗、退休金等。这60万人包括数千种职业与岗位: + + +根据车诺比清理协会的报告指出,组织里大约有600,000名清理人,当中就有10%的人牺牲,165000名残废。 + +核电厂爆炸事故对车诺比居民造成的长期影响一直备受争议。意外发生之后,人们的健康问题主要被放射性物质「碘-131」所影响。目前,有人担心20年前的锶-90和铯-137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植物、昆虫和蘑菇最表层的土壤会吸收铯-137。所以,有些科学家担心核辐射会对当地人造成几个世纪的影响。 + +在被辐射污染的地区里,有许多小孩的辐射剂量高达50 戈雷(Gray)。这是因为他们在喝牛奶的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生产而被辐射污染的牛奶,当地牛奶是被碘-131所污染,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许多研究发现白俄罗斯、乌克兰及俄罗斯的小孩也罹患甲状腺癌比例快速增加。根据日本原子弹爆炸的事后调查统计预期,在车诺比地区的白血病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会增加。但直到目前为止,白血病病例的增加数量还不足以在统计学上推断,并和辐射外泄有关。 + +的TORCH报告于2006年另外指出,预计将会有更多,因这次事故而导致出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增加引起甲状腺癌的主要物质),会散布至苏联之外等地。有机会患上甲状腺癌的地区,例如捷克和英国,他们均提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决西欧方面的癌症问题。报告预计会额外有30,000至60,000人死于癌症,大部份固体癌症的潜伏期大约是在20至60年,还预计当中会有18,000至66,000名白俄罗斯人患上甲状腺癌,最受辐射尘所污染的白俄罗斯地区的癌症个案会上升约40%。不过,这些病症当中,还会有很多潜在因素,所以无法于2006年初期准确地预计出正确的资料。另外,2005以来,45岁以下女性患上乳癌的个案亦有所上升。癌症以外,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白内障和心血管疾病两项非癌症疾病有关。 + +乌克兰卫生局局长于2006年,发现有约240万的乌克兰人(包括428,000名儿童)受到这次事故的辐射尘,而导致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又指境内流徙人士亦受到同样的问题。 + +另外,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于2006年四月份报告,主题为「车诺比核事故释放出的辐射尘,所导致在欧洲癌症人士的资料统计」。但是,他们又称癌症人士的统计数目,较难做出一个较准确的统计表。当然,结果显示出的是,现今欧洲癌症人士并没有任何上升的趋势。另外,例如在污染地区患上甲状腺癌症的话,就一定是被事故里的辐射尘所感染。但其实最终的是,按照线性无门槛模型(linear no threshold model)在癌症方面上的���究,说出可能会在2065年之内,额外会有16,000多人死于癌症。他们的预计方针,是根据95%置信区间而定的。 + +虽然那些受到低剂量辐射所影响的人,几乎没有死亡率增加、癌症或先天缺陷的症状,但是仍不能够确定其原因与放射性污染的关联。并未有证据或是观察结果表示辐射引起生育力下降,接受辐射剂量也不会增加死胎,有问题的妊娠结果,分娩并发症及儿童整体健康的数量。 居住在污染区域内,有较低的出生率(或许是较高的堕胎率掩盖住)。有报导先天性畸型温和且稳定的增加,同时间无污染的地区人数也同步增加,可能是因为登记的人数增加导致这样的结果。 + +1986年4月,一些欧洲国家(除法国以外)已经强制实行食物限制,特别是菌类和牛奶。在灾难过后20年,主要限制制造、运输、消费过程中来自车诺比放射性尘埃的的食物污染、尤其是对铯-137指标的控制,以防止它们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在瑞典和芬兰的部分地区,部分肉类产品受到监控,包括在自然和接近自然环境下生活的羚羊等等。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典、芬兰、立陶宛和波兰的某些地区,野味(包括野猪、鹿等)、野生蘑菇、浆果以及从湖里打捞的食肉鱼类的铯-137含量达到每千克几千贝克。在德国一些野生蘑菇的铯-137含量甚至达到了40,000贝克/千克。按照2006年TORCH报告,这些地区的平均水平约为6,800贝克/千克,是欧盟规定的600贝克/千克的10倍以上。由此欧盟委员会已经表示:「对于从这些成员国进口的某些食物的限制必须在未来维持多年」。 + +在英国,根据1985起实行的食物和环境保护条例(Food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简称FEPA),从1986年起限制了放射行指标超过1000贝克/千克的绵羊的迁移和销售。这项安全措施是根据欧盟委员会专家组第31项报告的建议而作出的。但是从1986年以来,受限制区域已经减少了96%: 从一开始限制区域几乎包括了9000个农场和400万头绵羊,到2006年已经递减到374个农场大约750平方公里的地区和约20万头绵羊。只有坎布里亚、北威尔士和苏格兰西南部的一些区域仍然受到限制。 + +在挪威,萨米人受到被污染的食物的影响,有些驯鹿因为吃了地衣而受到污染,因地衣在从空气中获取养分的过程中吸收了放射性微粒。 + +在事故后,隔离区内变成部份野生动物的天堂。虽然动物也饱受辐射之苦,但比起人类来说,辐射对牠们的伤害是非常轻微的,所以对牠们而言事故的发生反而是好事。在隔离区内的动物比如老鼠已适应了辐射,牠们的寿命和没受辐射影响地区的老鼠比较大约相同。下列为隔离区内再度出现或被引入的动物:山猫、猫头鹰、大白鹭、天鹅、棕熊、欧洲野牛、蒙古野马、獾、河狸、野猪、鹿、麋鹿、狐狸、野兔、水獭、浣熊、狼、水鸟、灰蓝山雀、黑松鸡、黑鹳、鹤、白尾雕。 + +美国乔治亚大学的野生生态学家用可测量辐射的项圈追踪了在车诺比强制疏散区生存的13只狼,牠们在辐射强烈区域活动时,自然遭受较强福射污染。而其中一只狼长途跋涉400公里,向东到了白俄罗斯,然后回到乌克兰,最后抵达俄国,去找母狼交配(交配成功与否,未知)。另外提到小型动物如鸟类、啮齿类、昆虫的相关研究显示:这些动物都有肿瘤、白内障、脑萎缩及发育不正常的迹象,且其排遗可能因此散播辐射到疏散区外。不过目前还不清楚狼群是否也会如此;车诺比周遭并没有大量狼群会受到突变影响。且作者强调,还需要更多研究才能回答论文中提到的问题。此研究发表于《》期刊。 + +苏联政府为了处理事故,花费巨额金钱,并在其他因素的结合作用下,对苏联经济造成严重且难以逆转的伤害。更重要的是,此事故迫使苏联的政治比过去更透明开放,并且间接地向全球展示核子战争会造成的浩劫,与引发全球对核能发电的疑虑。 + +将车诺比事故拿来与1984年印度波帕尔化学灾变作比较来看。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印度分公司在波帕尔的化学工厂泄漏出40公吨有毒的异氰酸甲酯和其他有毒气体,该毒气杀死大约15,000人,并且使150,000至600,000人受到伤害。 + +以下为其他造成大量死伤的人为灾害 + +其他的核能辐射灾变并没有造成像车诺比一样的严重灾害。民用核能事故包含1964年7月24日美国罗德岛查理斯镇电厂发生添加燃料意外,只有1人死亡。1983年9月23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实验设备,亦只有1人死亡。1999年9月30日日本东海村JCO核能燃料再处理工厂临界意外,共有两人死亡。车诺比事故之前的商用核能电厂事���,包含1957年英国温斯乔反应炉火灾和1979年在美国的三哩岛核泄漏事故核能电厂反应炉熔毁,这两个事故都没有显示出有人员死亡的记录。2011年3月16日,201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自遇险以来已发生4次爆炸,暂无人员死亡公开相关报导,截止到2011年3月20日,事故仍在进行中,最后成为核灾史上第二次七级核灾。 + +车诺比电厂并没有因为4号机组出问题而停止运作,只封闭电厂的4号机,并且用200公尺长的水泥与其他机组隔开,但由于缺乏能源,所以乌克兰政府让其他三个机组继续运作。1991年在2号机组发生一场火灾,乌克兰政府当局随后宣布2号机组无法修复,并须终止运作。1996年11月,在乌克兰政府与国际原子能总署的协议下,1号机组停止运作。2000年12月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丹尼洛维奇·库奇马,在一个正式典礼上关闭3号机组的运作。至此,整个车诺比发电厂就停止发电,永远不再运作。 + +根据官方估计,发生事故后的反应堆内大约还有95%的燃料(180公吨),该批燃料的总放射性达约1800万Ci(670 PBq)。现时残留在内的放射性物质已经硬化成陶瓷状物质。它们主要在事故发生初期时,反应堆的核心碎片能在反应堆内四处流窜,并且和其他灰尘和熔岩状的「燃料覆盖物质」(fuel-containing materials、FCM)构成。现时仍不能够确定这些陶瓷状物质何时会延缓释放放射性物质。 + +透过秘密的估计,在该核电厂里有至少有4公吨的放射性尘埃。不过,最新的估计已经调查关于燃料的数量,并保持在反应堆中的份量。一些估计指出,现在安置在燃料反应堆内的总数量,大约只有原先燃料的70%。由于爆炸,国际原子能机构失去5%的燃料。另外有人估计只有原先燃料的5~10%遗留于废墟里面。 + +另外,水继续漏入反应堆。在整个反应堆大楼内,被淹没的环境散播出放射性物质。而反应堆大楼的地下室,同时也缓慢地充满被核燃料所污染的物质,并且释放出有放射性的废物水。虽然已经修补在屋顶上形成的洞口,但是该洞口还是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恶化。 + +1986年6月至11月,苏联政府投入大量人力,建造了被称为「石棺」的水泥围墙和上盖以覆盖损毁的4号机组,以免辐射扩散。旧石棺由两根大梁支撑反应堆加固墙以及反应堆上盖。 + +但是,旧石棺只是一种临时防御措施,不能一劳永逸。虽然它被赋予了接近30年的寿命,但旧石棺本身非常脆弱,可能连一次小型地震或一阵强风都有可能引至旧石棺倒塌。首先,旧石棺的位置本身就已经很不安全,因为旧石棺是直接搭建在废墟之上的,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切尔诺贝利前高级工程师尼古拉·斯坦伯格(Николай Штейнберг)更指出,原计划以30万立方米混凝土加固反应堆外墙和上盖支撑钢梁,但碍于现场辐射剂量过高,时间紧迫,计划未能遂行。因此,旧石棺缺乏必要的焊接,甚至有些地方连螺丝钉也没有,旧石棺只能靠自身重量维持稳定。 + +此外,当时以人力及工业机器人搭建的旧石棺正在严重地风化。湿度是影响旧石棺寿命的重要因素。废墟内本身已经有大量放射性废水。旧石棺内相对密闭的空间令升温比降温更加容易,更令废墟内湿度水平上升。高湿度当中会腐蚀旧石棺里的混凝土和钢。 + +如果反应堆大楼的墙和反应堆上盖倒塌,惊人数量的放射性灰尘和粒子将会被直接释放到空气中,令辐射物质毁灭周围的环境。为此,当局曾经研究出好几种加固旧石棺的方案。 + +切尔诺贝利基金于1997年丹佛八国集团峰会成立,其遮蔽执行计划(Shelter Implementation Plan, SIP)将在4号机组反应堆废墟及其石棺上方建造(New Safe Confinment, NSC),一个安全稳定、符合生态要求的新石棺。遮蔽执行计划将由Bechtel、Battelle、和Electricite de France共同管理设计,它将包含一个可移动的拱形结构。为了避免辐射,它将在远离遗址的位置建造,再进一步移到遗址上方。新的石棺将是有史以来人类建造最大的可移动建筑物。2012年4月26日,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6周年纪念日,新石棺开工建设。新石棺耗资9.35亿欧元,大多数资金是来自世界各国政府的捐赠。 + +2016年11月29日,新石棺正式安装完成,高105公尺,长150公尺,宽257公尺。新石棺内配有巨型吊臂,能解体旧石棺及清除反应堆残骸,以便工程人员清理剩余的放射性材料。 + + +",wiki_zh\AB\wiki_00 +"林抟秋 + +林抟秋(),台湾桃园区人,剧作家、电影制片家及电影导演。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曾为日本籍教师改名「林博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原��,一生跨足戏剧、电影、实业界。 + +林抟秋之父林添富经营谦记商行(大豹炭鑛事务所),负责台北地区8个矿场的运输行销事务,家境富裕。林抟秋1938年从新竹中学肄业后赴日升学,1942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科。就学期间便热衷观赏戏剧,私下也尝试剧本创作。毕业后随即加入东京地区以领导「新喜剧运动」闻名的新宿红磨坊剧团,成为在东京第一位台湾出身的专业剧作家,在1942年间并且一度在东宝影业支援电影摄制工作,奠定日后的制片事业基础。 + +1943年初返台后,指导桃园青年团体双叶会公演《阿里山》,随后发表代表剧作《医德》与《高砂馆》,4月间与王井泉、张文环等人筹组厚生演剧研究会,继承因中日战争而中断的新剧运动。9月推出《阉鸡》、《高砂馆》、《地热》、《从山上看见的街市灯火》等剧,演出轰动一时。林抟秋一人负责这次公演所有剧目之编剧、导演工作;同时由于编、导技术成熟,当时剧评喻为「台湾新剧运动的黎明」,是台湾现代戏剧史上划时代的演出。 + +1946年林抟秋成立人剧座,上演《医德》与《罪》。不久,二二八事件爆发,自此挥别剧坛,返乡务矿。 + +1957年间台语电影摄制风气初兴,林抟秋于是筹组玉峰影业公司,并于莺歌山区兴建湖山制片厂,拍摄台语电影,不过电影创作却因当时电影检查制度,而有很大的限制。不久,玉峰影业就在台语电影整体的景气下滑以及电视出现,而结束营运。林抟秋的电影代表作品有《阿三哥出马》、《错恋》等。 + +",wiki_zh\AB\wiki_00 +"崇圣寺三塔 + +崇圣寺三塔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西北1.5公里处的崇圣寺内,紧临214国道,距洱海西岸4800米,是南诏、大理国皇家寺院。中间最高的一座与崇圣寺大门构成景区中轴线。 + +崇圣寺始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在大理国时期扩展为890间屋子、11400尊佛像、三阁、七楼、九殿及百厦,被称为“佛都”。大理国22代国王中,就先后有9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 + +崇圣寺曾有五大重器: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铜像、元代高僧圆护大师书写的“证道歌碑”及“佛都匾”、明代的“三圣金像”。崇圣寺经明清战争、清军围剿杜文秀、文化大革命等浩劫最终被毁,五大重器只剩下三塔。 + +2005年大理旅游集团重建崇圣寺,共耗资1.82亿元。现崇圣寺占地600亩,东西长1136米,南北宽352米,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方丈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 + +三塔矗立于崇圣寺大门前,寺东为千寻塔,即大塔,南、北为小塔,排列成三角形。 + +大塔名曰千寻塔,全名“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南诏蒙劝丰佑时期(823年—859年),即唐长庆四年到开成四年。千寻塔高58米,为16层方形密檐式砖塔,塔内空心,置有似“井”字形交叉木骨架,可以攀登塔顶;塔身下部为石砌台基,高1.1米,上层台基为砖砌须弥座,高1.9米。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 +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建于大理国时期,即在五代末宋代初期,高约42米,为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在主塔台基石砌照璧上,嵌有明代万历年间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书写的「永镇山川」四字。 + +三塔处于地震频繁地区,千百年仍巍然屹立,l961年崇圣寺三塔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维修三塔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600余件。 +",wiki_zh\AB\wiki_00 +"宝林寺 + +宝林寺可指: +",wiki_zh\AB\wiki_00 +"高似兰 + +高似兰(英文名菲力浦·伯鲁涅列斯基·高似兰,Philip Brunelleschi Cousland,1860年-1930年),苏格兰传教士医生。 + +高似兰编撰的英汉对照《医学辞汇 Lexicon of Medical Terms》是中国近代西医学最主要的医学工具书;在他的参与和推动下,成立医学名词审查会,为医学名词翻译标准化奠定基础。 +",wiki_zh\AB\wiki_00 +"托勒密定理 + +在数学中,托勒密定理是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一个关于四边形的定理。托勒密定理指出凸四边形两组对边乘积之和不小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当且仅当四边形为圆内接四边形,两组和相同。或退化为直线以取得(这时也称为欧拉定理)。 +狭义的托勒密定理也可以叙述为:若且仅若圆内接凸四边形两对对边乘积的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则这个凸四边形内接于一圆。托勒密定理实际上也可以看做一种判定圆内接四边形的方法。 + + +设弦AB,BC及CD对应的圆周角分别为formula_1, formula_2及 formula_3,外接圆的半径��formula_4,则有formula_5,formula_6,formula_7,formula_8,formula_9及formula_10。于是,原托勒密等式化为 + +现在,只需用和差化积公式,即可推得上式两边都等于formula_12。即得证。 + +复数证明中的复数可以换成赋范向量空间中的向量。这说明了定理中的四点不一定限于同一平面。 + +用几何方法也可以同时证明托勒密定理以及它的逆定理。设formula_15 为任意一个凸四边形。作三角形formula_16 与三角形formula_17 顺相似,则会有: +因此, +同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有: +由此可知三角形formula_21 与三角形formula_22 也是顺相似三角形。这两个顺相似关系说明: + +两式相加,得到: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formula_26、formula_27、formula_28三点共线,也就等价于formula_29,因此有 +即是等价于formula_26、formula_33、formula_28、formula_35四点共圆。因此命题得证。 + +使用反演方法,可以得出托勒密定理与三角不等式互为对偶命题的结论。事实上,设有凸四边形formula_15内接于圆,那么以其中一点formula_35为中心,以半径formula_38作反演,则圆变为不过点formula_35 的直线,点formula_26、formula_33、formula_28 变为这条直线上的三点: +formula_43、formula_44、formula_45。这三点之间有: +而反演变换中的长度关系为: +代入formula_48 式就得到: +formula_49 + +通分,并除以formula_50,就可得到: +formula_51 + +而如果formula_26、formula_33、formula_28、formula_35四点不共圆的话,那么以formula_35 为中心反演之后的三个点formula_43、formula_44、formula_45将在另一个圆上,因此不共线。formula_48 式里的等号也要改为大于等于号。这正是托勒密定理。 + +西姆松定理也是一个与四点共圆有关的定理。利用圆内接四边形边长之间的三角关系,可以将托勒密定理作为西姆松定理的推论。 + +西姆松定理说明:过一个三角形formula_61 外的一点formula_62 作它到三角形三边的垂线,设垂足分别是formula_63(如左图),那么formula_63这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当且仅当formula_27 在三角形formula_61 的外接圆上(也就是说formula_67四点共圆)。 +注意到由于formula_68与formula_69都是直角,formula_70四点共圆,并且这个圆的直径就是formula_71。因此: + +而根据圆内弦长的关系,有:formula_73 + +其中formula_4 为外接圆的半径。所以代入上式就可得到: + +同理可得: +formula_76 +而在三角形formula_77中,两边长之和大于第三边: +所以有: +等号当且仅当formula_63共线,也就是formula_67四点共圆的时候取得。这正是托勒密定理。 + +托勒密定理的一个推广是开世定理。开世定理将圆内接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换为与外接圆相内切的四个小圆,而四边形的边变为圆与圆之间的外公切线。开世定理可以看做是“利用托勒密定理惨淡经营得到的结果”。 + +对一般的四边形,托勒密定理给出了它的对角线与边长之间的不等关系。如果要掌握更为精确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 + +由这个公式可以推出托勒密定理:formula_83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所以 + +也就是说 +等号仅在formula_88,也就是说formula_89 的时候取到,这正好等价于四边形内接于圆。 + + +",wiki_zh\AB\wiki_00 +"周锋锁 + +周锋锁(),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1967年10月5日生于陕西省长安县农民家庭。1985年保送到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其间组织了清华迄今唯一的一次系学生会直接选举。 + +1989年周锋锁是清华大学物理系四年级学生,他组建了清华大学学生广播台和天安门广场「学运之声」广播台,参与组织游行示威。绝食期间,继北大学生建立的「绝食团广播站」,张铭和周锋锁也建立了「学运之声广播站」,成为天安门广场后勤救助的骨架,维护了绝食和示威群众的医疗和安全。周锋锁在清华推动「校园民主建设」,包括直接选举学生会、学生自由办报、全面开放成立校园社团。89年清华大学独立学生组织的重要决定都由学生代表大会决定,在争取民主的同时,实践民主。在戒严令宣布之后,代表清华大学成为北高联常委至5月底辞职。 +当局镇压学生民主运动后,周锋锁是二十一名被通缉的学生领袖之一,排名第五。他回家中躲避,其姐姐和姐夫向政府揭发举报,于6月13日被捕。中共当局将此作为大义灭亲的典型。他入狱一年,之后又被流放河北阳原一年。 + +1995年周锋锁来到美国,1998年得到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商学硕士,获优等毕业生奖。2002年周锋锁、王丹、刘刚、熊焱、张立明等在纽约代表六四受难者起诉中国总理李鹏在八九年犯下的侵害人类罪。2003年受洗成为基督徒。 + +2007年与他人联合创办人道主义中国组织。 + +2008年,周锋锁任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会长,常捐款资助国内受难人士和民运活动。人道主义中国出版了维权人士刘飞跃所着的《中国精神病院受难群体录》。 + +2014年6月2日,周锋锁顺利通过中国边检返回北京,首先去了拘押着几位有名的政治改革倡导者的看守所,期望给关押者送钱被警察拒。6月3日,周峰锁在朋友开车带领下重游当年到事发地点木樨地、建国门、天安门广场等地,当晚被中国警方查获,并于6月4日被遣返回美国洛杉矶。同时周锋锁还透露自己在2007年和2010年曾顺利回国。 + +周峰锁的 Twitter 页面 +",wiki_zh\AB\wiki_00 +"糖人 + +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有人物、动物、花草等。据说宋代即有糖人,多是平面造型,如同今天的糖画,时称戏剧糖果,后来也被称作稠糖葫芦、吹糖麻婆子、打秋千稠饴、糖宜娘、糖官人、糖宝塔、糖龟儿等。 + +糖人制作是一种民间手工艺,手艺人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因加入颜料或色素而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偏冷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为勺形和铲形。 + +糖人不易保存,过去甜品短缺时,在把玩过后会吃掉糖人。如今出于卫生考虑,人们购买糖人更多地出于观赏目的而非食用,任其久置变黑变质。 + +过去的艺人多打着铜锣沿街叫卖,有的还带着一个画着花鸟兽虫的圆盘,交过钱后可以转动盘上指针,指在哪儿就做什么,以此来吸引孩子。过去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时候是儿童很喜爱的玩物;在80年代初,几分钱或几个牙膏皮就可换一个糖人。如今儿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单纯哄孩子的东西了,已经被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受到重视。现在沿街制做糖人的艺人少了,在北京年节的庙会上还可见到,糖人价格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 + +糖人的制作工艺可分为三种:吹、画和塑。 + +吹糖人是把糖料吹制成各种造型。据说吹糖人技艺始于明末清初,制作时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麦秸杆挑上一点糖稀,在对这麦秸杆吹气,糖稀随即像气球一样鼓起,在通过捏、转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种造型。最后用竹签跳下,冷却后成型。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体态丰满,常见的是以十二生肖为内容。吹出的糖人质地很薄,易碎。 + +画糖人是在石板或铜板上用糖浆画出者。石板多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用时在上面涂一层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后,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浇出线条,组成图案。因糖稀在石板上很快就冷却了,所以要一气呵成,制作过程很是精彩。待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即成。 + +画糖人多流传于四川各地,以自贡地区的品种最多。糖画的内容多时鸟兽花虫,也有些高手制作复杂的戏剧人物,很是精妙。 + +塑糖人是用模具塑造造型。 +",wiki_zh\AB\wiki_00 +"卓尔精灵 + +卓尔精灵(,又称黑暗精灵)是角色扮演游戏《龙与地下城》系列中的设定的一个种族。 + +人们常常会混淆卓尔精灵与另外一个系列龙枪中的黯精灵。龙枪中的黯精灵并不是一支种族,而是因邪恶被放逐的精灵。卓尔精灵则是在魔法诅咒和长时间无光、放射线强烈的幽暗地域中演化出来的精灵亚种,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及信仰。卓尔精灵被设定为一种优雅而残酷的生物。 + +卓尔精灵源自被遗忘的国度上13000年前精灵们掀起的长达三千年的皇冠战争。在第四次皇冠战争中,柯瑞隆(Corellon)用法术把腐败、邪恶的精灵转变成了黑暗精灵,并且把他们驱赶到了黑暗的幽暗地域中。 + +400年后,黑暗精灵的文明开始在幽暗地域形成。第一个大帝国塔伦提瓦(Telantiwar)成立。首都是在9000 DR时从矮人王国夺取的巨大洞穴贝伦丹(Bhaerynden)。但是黑暗精灵的互相残杀的天性使他们一直争夺这处地方的统治权。终于贝伦丹在一场大爆炸中完全塌方,许多黑暗精灵与这些地下都市全部被埋葬。贝伦丹也成为了露天,而被称为大裂隙(Great Rift)。 + +随后是被黑暗精灵称为大流亡的年代,残存的黑暗精灵逃进幽暗地域。原来塔伦提瓦帝国的领域出现了许多城市和聚落。 + +卓尔精灵最著名的居住地为被遗忘国度地下幽暗地域中的魔索布莱城(Menzorberranzan),此外还包括幽暗地域中契徳拿撒城,及乌斯特拿萨城等。 + +卓尔精灵的祖先原本也拥有白皙的皮肤,但在进入地底之后长时间受到地底辐射的影响而使皮肤变���焦黑色,头发则变成纯白色。他们从出生以来就没有接触阳光,因此极少数曾到地表的黑暗精灵显得极度畏光,而且阳光会对他们造成类似烧灼的伤害,长辈更会藉太阳所带来的痛苦,将「地面就是炼狱」的这种讯息深深刻印在卓尔年青一代的心里。但从崔斯特跟维康妮亚的例子来看,只要能够忍耐一段时间,卓尔精灵也可以适应阳光的照射。卓尔精灵在地底的黑暗环境中进化出了夜视能力,可以通过红外线观察周围的黑暗环境。在卓尔精灵中唯一会点蜡烛的是卓尔法师们,因为夜视能力无法使卓尔法师看清魔法书上的文字。 + +卓尔精灵与其他大多数生物不同的是,女性大多要比男性高大。 + +卓尔精灵天生具有一些特异的能力。可以召唤出能够阻挡红外线和普通光线的黑暗结界,以及用七彩冷焰照亮物体。而卓尔精灵贵族则可以进化出浮空术。卓尔精灵也拥有对魔法攻击免疫的能力。 + +卓尔精灵也非常善于用魔法对武器进行改造,擅长将武器附上杀伤力极强的魔法。但是这些魔法在阳光之下,会产生不可预期的效果。 + +卓尔精灵的寿命一般是700岁。 + +卓尔精灵属于邪恶阵营。但是他们并不是天生邪恶,而是在后天的培养过程中变成的。 + +罗丝的卓尔有着一个母系社会,在那里财产、头衔和继承权这些遗产是从母亲传给女儿的。生孩子是种妇女权力的象征,也是种男人永远不会有的能力。因为这些因素,女性卓尔通常想要有和她们那缓慢的精灵族出生率所允许的那样多的孩子。因为女性有着所有的控制权,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协议书,而且是女人来决定谁是她们的爱人和这种关系能持续多久。 + +主要信仰是罗斯,就如崔斯特·杜垩登所说的,卓尔全族几乎都是罗斯的傀儡, +但仍有少数信仰其他如 伊丽丝翠, 关纳德, Kiaransalee, Selvetarm 和Vhaeraun等神. + +在博德之门登场的崔斯特跟维康妮亚都与一般卓尔信仰不同神, +崔斯特信仰森林女神梅丽凯, +而维康妮亚信仰夜神莎儿. + +大多数黑暗精灵的城市都是在蜘蛛神后罗丝女神的信仰下形成的母系社会,女祭司是最高统治者。几个贵族家庭通过严格的阶层体系统治人民。由排名前八的贵族家族组织成执政议会,议长则是第一家族中的最高阶女祭司。每个家族同样的也由一名被称为主母(Matron)的最高阶的女祭司通过她的下属女司祭们(往往是她的女儿们)来进行统治。 + +一般来说,贵族家族的子女如果500岁以后仍然不能继承主母的位子,就会设法组成自己的家族,否则他们的子孙将不会是贵族。 + +男性地位一般低下,除了繁殖后代没有太多附加价值,但若有才能仍然能受到一定的尊敬。男性最好的出路是法师,如果对武技有自信,武技长也是不错的选择。主母的丈夫称作侍父(Patron),除了作为泄欲工具,没有什么正式的名分和权力,而且可以随时被更换。 + +各家族之间永远在进行着各种明争暗斗。女祭司之间也是通过勾心斗角和暗杀以获得更高的权位。各家族之间也伺机消灭对手,因此造成卓尔精灵的数量越来越少。在黑暗精灵中,所有的争斗都服从一个铁律:“如果无法证明,就从未发生过。”因此消灭对手家族往往都是斩草除根,不留下任何一个贵族。否则幸存者向执政议会指控的话,发动攻击的家族就会被大家消灭掉。反之,即使大家都知道是谁干的,也不会有人出来指责,还会赞赏对方的勇气和智力。 + +卓尔精灵的牧师一般都使用以精金打造的,鞭身与鞭头都是活毒蛇的蛇首鞭。 + +卓尔式语言犹如音乐一样悦耳,他们大多是语言天才,可以轻易模仿他们听见的讲话,但他们基本都没怎么接触过地表语言。 + +卓尔的语言有“地底卓尔语”,“手语”(默语),“高等卓尔语”。地底卓尔语随着地域和时代的发生着缓慢的演化,它是卓尔精灵的日常用语。手语使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示自己的意思。高等卓尔语并不普遍,只有司祭才懂得使用。 + +另外因为地底光线微弱,卓尔的语言通常并不用于书写。 + +洛斯兽是在地底的卓尔精灵的重要家畜,地底蜥蜴则经常被用来作为坐骑。 + + +由于罗斯控制的关系,一般善良种族对于卓尔都是既痛恨又害怕,邪恶种族可能会跟卓尔合作,不过不会太信任他们,因为背叛一向是卓尔的传统。 + +而对于地面的精灵种族同胞,卓尔精灵非常仇恨与蔑视,将他们称之为“妖精”(Fairy)。 + +",wiki_zh\AB\wiki_00 +"旬 + +旬是中国传统时间单位。十天为一旬,三旬为一月。 + +旬的概念从夏朝开始已经存在,在甲骨文中就有���字。中国古代使用天干纪日,以月亮圆缺的周期确定「月」的时间单位,每十日周而复始,因此专门用一个“旬”字来表示这个概念。现在华人仍然使用旬来表示十天这个时间段。一个月的第一个十天为上旬,第二个十天为中旬,余下的天数为下旬。 + +旬还用来指人的年龄,十岁为一旬。引申用法包括旬年代表十年、八旬老翁代表八十岁老先生等。 + +周代以后也有王室部分后人改以旬为姓。 + +旬如今也常被用在年份表达上,一年的“中旬”通常指代 6 到 7 月份。 + +",wiki_zh\AB\wiki_00 +"东岳庙 + +东岳庙是供奉道教神祇中专管人间生老病死的冥府之王——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地方。自北宋起,东岳庙陆续遍布中国及海外地区。东岳大帝又称“天齐神”,东岳庙又称“天齐庙”。东岳庙内往往会陪祀刘李二王、酆都大帝、地藏王菩萨、阴阳司、文武判官、谢范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八将、枷锁将军。 + +所谓阴庙,在道教上来说,是指祭祀无主孤魂的庙。祭祀阴界神明的庙宇,如城隍庙、地藏庵、东岳殿、阎罗宫等,亦为神庙而非阴庙。两者不可混淆,亦不可同日而语。 + +",wiki_zh\AB\wiki_00 +"柯博文 (其他版本) + +本页面主要介绍了来自于其他变形金刚系列之平行世界的柯博文()。 + + + + + +真人电影版柯博文的地球模式扫瞄了Peterbilt 389货车头。面罩可以开闭,通常在战斗的时候会戴上面罩。身材较同片中的其他变形金刚为高瘦。 + +美国原配音邀请到了原来G1柯博文的配音彼得·库伦来担任演出,日文版也请来原来G1柯博文的日文配音玄田哲章来担任演出。 + +登场于变形金刚进化版的柯博文和大部分的柯博文一样都是变成货车头,不过此版的卡车线条较流线。且不同于其他版本的柯博文皆是已经担任好一阵子的总司令官职位,进化版的柯博文是一位刚到任的年轻指挥官。 + +他的面罩可以开闭,武器是双刃战斧,整体角色造型较偏向少年悍将似的风格。 + +其配音员为David Kaye,日版为高桥广树,台湾则由康殿宏担任。 + +在2008的会场限定漫画Shattered Glass中登场于一个善恶颠倒的中率领著邪恶Autobot军团进行征服宇宙的邪恶柯博文。 + + + +",wiki_zh\AB\wiki_00 +"也斯 + +也斯,MH(),本名梁秉钧,广东新会人,香港作家。 + +也斯的父亲在他四岁时去世,此后由母亲抚养成人。由于他於单亲家庭长大,所以他忌讳别人提起他的父亲。他曾就读端正小学(在校时与沈西城为同班同学。)及何文田官立中学,十多岁开始创作,20岁成为专栏作家,后在香港浸会大学英文系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师、《南华早报》美术版编辑,七十年代参与编辑《中国学生周报》、《四季》、《文林》、《大拇指》等杂志。 + +1978年赴美进修,1984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比较文学博士学位,论文为""Aesthetics of opposition : 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 1936-1949""。 + +回港后,也斯任教于香港大学英文及比较文学系,1998年起任职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讲座教授,后兼任人文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专授文学与电影、比较文学、香港文学、现代文学批评、中文文学创作等科目。 + +也斯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评论、文化研究等各个领域均有成就。曾获《大拇指》诗奖、「艺盟」香港作家年奖、2010年香港作家年奖。小说集《布拉格的明信片》、《后殖民食物与爱情》、诗集《半途──梁秉钧诗选》曾获中文文学双年奖。著有散文集《神话午餐》、《山水人物》,诗集《雷声与蝉鸣》、《游离的诗》、《博物馆》、《衣想》,小说集《岛与大陆》、《剪纸》、《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摄影集《也斯的香港》等。作品曾翻译成英、日、德、法等多种语言。多次赴欧美讲学,1998年应德国学术交流协会奖学金(DAAD)之邀任驻柏林艺术家。 + +也斯主要以中文创作,但其英文文章亦散见于香港的《瞄》杂志。 + +2010也斯向传媒证实患上肺癌,至2013年1月5日去世。。在其去世后,他的友人叶辉亦公开宣布,《狂城乱马》的作者心猿是也斯。 《狂城乱马》荣获第四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小说组冠军,而评审小组成员包括:李欧梵、何锦玲、孙述宇、黄维梁和也斯本人。在其去世后,李欧梵亦答应了当时明报的编者写篇悼文,题为《忆也斯》。 + +「也斯」为两个无意义字的组合。据他表示,过往人们使用的笔名本身,常带有一定意思,令人未看作品时就已对作者有一种感觉。于是也斯希望能突破这一点,使用本身没有什么意思的字作笔名。于是选了文言句中常见的两个虚词作笔名。 + +",wiki_zh\AB\wiki_00 +"擎天柱 + +擎天柱,有如下可能: +",wiki_zh\AB\wiki_00 +"韦尔夫家族 + +韦尔夫家族或韦尔夫王朝(英文名:Welfen),德国的传统贵族世家,在意大利被称为圭尔夫家族(guelfo)。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该家族的成员曾先后是士瓦本、勃艮第、意大利、巴伐利亚(拜恩)、萨克森、布伦瑞克-吕讷堡公国(汉诺威)的统治王朝;家族成员布伦瑞克的奥托曾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09年加冕)。来自此家族的乔治一世在1714年加冕成为英国国王,开创汉诺威王朝在英国的统治,今英国王室仍是乔治一世的后裔。 + +韦尔夫家族起源于德意志士瓦本的阿尔特多夫伯爵韦尔夫(824/5年卒),他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法兰克帝国的皇后,他在士瓦本和勃艮第拥有辽阔的领地。后家族分为士瓦本和勃艮第两支,士瓦本支是士瓦本贵族韦尔夫一世的后代,韦尔夫一世是阿尔特多夫伯爵韦尔夫的孙子。他的后代克恩滕公爵韦尔夫三世之妹康尼根达与意大利豪门埃斯特家族的始祖阿尔贝托·阿佐二世结婚。由于韦尔夫家族老系,于1055年绝嗣,阿佐二世与康尼根达的后代成为韦尔夫家族新系,阿佐二世再婚的后代即埃斯特家族的成员。 + +勃艮第支源于韦尔夫的曾孙鲁道夫一世(912年卒)888年在上勃艮第称孤道寡;其子鲁道夫二世(937年卒)在923年—926年间短暂统治过意大利。随着鲁道夫三世在1032年去世,勃艮第支绝嗣。 + +阿佐二世的长子韦尔夫四世于1070年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封为巴伐利亚公爵;其子黑亨利(1126年卒)将萨克森的部分土地——其中包括日后家族最重要的领地吕讷堡——并入巴伐利亚公国。黑亨利之子骄傲的亨利(1139年卒)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洛泰尔二世之女为妻,并在洛泰尔二世死后继承了萨克森公国。骄傲的亨利以前任皇帝之女婿的身份竞选神圣罗马帝国皇位,但是对他的强大疑虑重重的诸侯们选择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康拉德三世为皇帝(1138年)。此后两家结下深仇。骄傲的亨利之子狮子亨利在与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皇帝腓特烈一世的斗争中失去了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狮子亨利之子奥托四世是唯一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韦尔夫家族成员。他的侄子“孩子”奥托(1152年卒)于1235年得到不伦斯克-吕讷堡公国(又称吕讷堡-卡伦堡公国;更有名的叫法是汉诺威公国)作为世袭封地,从此开始了不伦瑞克王朝的统治(至1918年)。 + +",wiki_zh\AB\wiki_00 +"门框胡同 + +门框胡同,是北京市西城区中部的一条胡同,位于大栅栏商业区。 + +门框胡同北起廊房头条,南到大栅栏街。门框胡同出现在清朝光绪年间。这条窄小的胡同原本没有名字。后来附近商业街的商人集资在该胡同中兴建了一座过街的财神佛楼,俗称“过街楼”。该楼是在东西靠墙立着的两块石板上横放几块厚石板,把佛楼架起。行人自南北两侧看,过街楼下面很像个“门框”,所以该胡同得名“门框胡同”。 该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 +门框胡同虽十分窄小,但为繁华的商业街。胡同内有北京早期的戏院同乐轩,后来改为同乐电影院。还有和月盛斋齐名的复顺斋酱牛肉铺。门框胡同内还汇聚了爆肚、豆汁、切糕、羊杂碎、油茶、茶汤、老豆腐、豆腐脑等小吃摊,所以门框胡同过去有“小吃街”之称。 + +当年的门框胡同汇聚了京城著名的小吃摊,从南到北依次有:复顺斋酱牛肉;年糕王;豌豆黄宛;油酥火烧刘;馅饼陆;爆肚杨;卖年糕、炒饼、汤圆的厨子杨;年糕杨;豆腐脑白;爆肚冯;奶酪魏;康家老豆腐;炒火烧沙;包子杨;同义馆涮羊肉;瑞宾楼(原名祥瑞饭店)褡裢火烧;德兴斋的烧羊肉白汤杂碎;俊王爷烧饼等等。这些贩卖小吃的小摊饭铺虽然门脸不大,但几乎每家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 + +早年的大栅栏地区不仅是京城的商业中心,还是一个娱乐中心,云集了“广和楼”、“广德楼”、“三庆戏院”、“中和戏院”、“庆乐戏院”等戏楼;“同乐电影院”、“大观楼影戏园”等影院,很多戏曲文艺界的名流常出入此地,他们也是门框胡同小吃摊的常客。文人鲁迅、巴金、丁玲等;影视界的韩兰根、陈燕燕、白杨等;戏曲界的金少山、裘盛戎、荀慧生、尚小云、李万春、谭富英等;曲艺界的常宝堃等文化界名人均是这里的忠实顾客。 + +从1937年到1957年,是门框胡同小吃的鼎盛时期。1957年以后,因为合作化合营与合营运动的到来,爆肚冯与爆肚杨合进门框胡同的同���馆饭馆,其他小吃摊合进大栅栏街西口的国营茶馆,自此门框胡同小吃的私营时代结束。合营时期,爆肚冯第三代传人冯广聚之妻刘凤文进入同羲馆,作为资方代表继续负责爆肚、涮肉工作,一直到1985年退休。 + +中国推行改革开放后,爆肚冯第三代传人冯广聚携儿子冯秋生、冯伏生、冯云亭于1985年在前门外的廊房二条24号恢复了爆肚冯老字号。其他小吃老字号也先后恢复营业,再度成为私营的老字号。1986年厂甸市场开业,宣武区工商局找到爆肚冯、年糕钱、茶汤李、羊头李等几家特色老字号参加了厂甸市场的经营,以恢复老厂甸市场的色彩。厂甸市场开张后,这些小吃再度与北京人见面,受到欢迎。其间,国家领导人及北京市领导也鼓励这些小吃。例如溥杰曾亲自来爆肚冯品尝过几次,评价很高;北京市副市长孙孚凌也亲自为爆肚冯开业剪彩。 + +1992年,西四小吃胡同开业,爆肚冯和门框胡同豆腐脑白、奶酪魏共同参加了西四小吃胡同的经营,受到北京人的欢迎,并获台湾《中国时报》、《香港丝路画报》、北京各报纸的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有线电视台也对这三家老字号进行了报道。1995年3月,西四小吃胡同准备扩大并重新装修,但由于资金不到位,该计划搁置,自此北京首家以北京小吃为特色的小吃胡同歇业。 +",wiki_zh\AB\wiki_00 +"奥尔良公爵 + +奥尔良公爵()是从1344年开始使用的一个法国贵族爵位,以其最初的封地奥尔良命名。这一称号主要被授予王室的亲王。 + + + + + + + + + + + + + +",wiki_zh\AB\wiki_00 +"昌平桃林村东岳庙 + +昌平桃林村东岳庙位于北京昌平城区东北15公里处,北临燕都山脉。桃林村面积9.78平方公里,辽代时就已形成,是一个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 + +桃林村的东岳庙的建造年代不详,当地老人说建于明代,也没有碑碣可供查寻。现在古庙只剩下西配殿——东岳殿了,里面原来供奉黄飞虎和药王。清末,一位僧人云游至此,随手将此诗题于东岳庙的山墙上:“桃花三月映日红,林间茂盛几千层,贵得依傍高山下,村中瑞气怡然成。” + +桃林村东岳庙现在保留着完整的七十二司壁画,各司公堂的横匾之上均书“某某司”,可确认的有71个。 +。整座壁画分布在东岳殿的南北两壁,每壁37幅,共计74幅,总面积10.95平方米,表现了地府判官审理人间各类罪孽亡灵的情景。壁画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图样清晰,人物传神,生动再现了明清时期老北京的世俗风情,是研究道教地府判官的职司和中国传统劝善思想的珍贵资料。 +",wiki_zh\AB\wiki_00 +"无码 + +无码()影片或动画,系指日本成人视频或成人动画未经映画伦理委员会审查(日本称“无修正”())。由于并未将逾越限制级裸露的-{zh-hans:录像;zh-hant:影像}-遮罩,在日本属于违法。 + +日本刑法第175条「猥琐物颁布罪」()规定,成人视频或成人动画不能直接裸露隐私部分。日本本地成人视频制造商在发片前,必须先将作品送交伦理团体审查,要求女演员必须已成年,阴毛、肛门及生殖器等“重点位置”的-{zh-hans:录像;zh-hant:影像}-必须经过马赛克处理,审核通过才允许上市。不过,一些业者在国外注册法人规避映伦审查制度,直接把影片外销到管制较宽松的欧美第三国,再通过网路「进口」贩售至日本。 + +",wiki_zh\AB\wiki_00 +"特命全权大使 + +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是一国元首向驻在国元首派遣的等级最高的外交代表,在驻在国有代表本国国家元首和政府向驻在国表达意见或者同驻在国达成协议的全权,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其所享礼遇也较其他外交代表为高。 + +“大使”一词最早出现于凯萨所著的《高卢战记》中。最早的常驻大使出现在14世纪的欧洲,1341年,义大利的曼图亚城邦向巴伐利亚王国宫廷派遣大使,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大使的起源。此后威尼斯、佛罗伦斯、西班牙、法国、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等国纷纷互派大使。1559年法国国王和西班牙国王签订《卡托-康布雷齐和约》(Peace Treaty of Cateau-Cambrsis)时,首次出现向国际会议派遣的大使。 + +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外交代表分为4类,即特命全权大使(Ambassador Extraordinary and Plenipotentiary)、特命全权公使(Envoy Extraordinary and Minister Plenipotentiary)、常驻公使(Minister Resident)和代办(Chargé d'affaires)。最初大使仅仅在实行君主制的大国之间互派,后来也向共和制国家(如法兰西共和国和美国)派遣大使。例如到1860年时,英国只向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派出过三位大使。由于抱有强烈的共和主义思想,美国直至1893年仍只向别国派遣公使,其理由是公使只需与驻在国政府来往,不必参加君主及宫廷举行的典礼及仪式。1893年美国向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派出头一批4名大使。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所有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各国开始向所有建交国家派遣大使。芬兰和瑞典直至1950年代才将驻外外交使团团长的级别由公使提升为大使。 + +在中世纪及近代的欧洲,大使在身份上等同于派他出驻外国的本国君主。他们有权享受其主人应享有的礼遇。从法律意义上讲,大使没有自己的人格,不能成为控诉对象,也不能控诉别人。大使随身带有主人的豁免权,任何人对他进行伤害,即等于直接伤害了他的君主。这一惯例在1815年维也纳外交会议上得以确认,即大使在其驻在国的身份,与其派遣国的国家元首是等同的。大使享有全部外交豁免权,包括免受驻在国一切法律管辖的豁免权,人身和财产不受侵犯的豁免权,以及免税权利。但是在古代的欧洲也曾有逮捕和囚禁敌对国大使的先例。 + +大使视同本国国家元首的代表,但这一规则在确定该大使在其驻在国外交使团中的位次问题时不予采用。由于古代认为欧洲各国的大使均为本国君主的代表及化身,因此在出席典礼和仪式时为了争夺位次经常发生争吵,甚至武斗。1504年罗马教廷教皇儒略二世曾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规定在外交场合中,神圣罗马帝国的大使排在第一位,法国大使排在第二位,西班牙大使排在第三位,以此类推。但是这一规定到18世纪时已经名存实亡。1815年维也纳外交会议上,各国达成协议,即在外交场合中各国大使的位次不考虑其本国的地位和国力,而只考虑大使在其驻在国工作的时间长短。驻在时间最长的大使成为驻在该国的各国外交官使团团长,其他国家的大使在礼仪场合中的位次按任职时间长短的顺序类推。 + + +",wiki_zh\AB\wiki_00 +"镶嵌艺术 + +镶嵌艺术,又音译为马赛克(,应源于「musa」,即希腊语中,掌管科学及诗歌艺术等九女神之名),平面作品又称镶嵌画、镶嵌细工或碎锦画,是一种装饰艺术,通常使用许多小石块或有色玻璃碎片拼成图案,在教堂中的玻璃艺品,又称为花窗玻璃。现今该词(马赛克)泛指这种类型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 + +",wiki_zh\AB\wiki_00 +"张景中 + +张景中(),河南汝南人,中国数学家、数学科普作家。 + + + +",wiki_zh\AB\wiki_00 +"詹卡洛·费斯切拉 + +詹卡洛·费斯切拉(Giancarlo Fisichella,),意大利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出生于意大利罗马。 + +从小就开始参加卡丁车比赛,1994年获得了意大利三级方程式赛车冠军。1996年度,加入了一级方程式赛车-{zh-hans:米纳尔迪;zh-hk:文路迪;zh-tw:米纳迪;}-(Minardi)车队,虽然由于赛车竞争力不足,没有获得积分,但是还是被-{zh-hans:乔丹; zh-hk:佐敦;}-看中,于次年加入该队。 + +1997年度为-{zh-hans:乔丹;zh-hk:佐敦;zh-tw:乔登;}-出赛,整个赛季中经常有不错的发挥,在1997年德国大奖赛中几乎夺取冠军,结果在大幅领先情况下不幸在倒数第4圈爆胎。在1997年加拿大大奖赛的季军使他第一次登上领奖台。 + +1998年度转到-{zh-hans:贝纳通; zh-hant:班尼顿;}-车队效力,直到2001年度结束。4个赛季中他每个赛季都能够登上领奖台,但是由于赛车稳定性欠佳,使他很难有持续稳定的发挥。在1998年奥地利大奖赛他获得了第一个一级方程式赛车杆位。 + +2002年度回到-{zh-hans:乔丹; zh-hk:佐敦;}-为其出战2002和2003赛季。这两个赛季他的表现并不理想,但是在2003年巴西大奖赛,他在一场以事故提前结束的雨战中获得了个人的第一个一级方程式赛车大奖赛冠军(冠军最初由于赛会圈数计算的错误发给了奇米·雷克南,在一个星期后经过-{zh-hans:乔丹; zh-hk:佐敦;}-车队交涉,国际汽联才补发给了-{zh-hans:詹卡洛·费斯切拉;zh-hk:云加罗·费斯卓拿;zh-tw:尚卡罗·费希切拉;}-)。 + +2004年度转到索伯车队效力,整个赛季都有比较稳定的发挥,使他终于在赛季末被一支大车队看中,2005年度他开始转到雷诺车队效力。 + +2005年度他夺取了第一站澳大利亚大奖赛的冠军。虽然此后他的表现并不特别稳定(特别是与夺取年度冠军的队友费尔南多·阿隆索比较),不过他还是在大部分时间很好地完成了第二车手的任务,获得了58个积分,名列年度第五。 + +2006年跟2005年情况一样,获得了72个积分,名列年度第四。 + +2007年赛季,在-{zh-hans:阿隆索;zh-hk:阿朗素;zh-tw:阿隆索;}-离队后,成为了雷诺车队第一车手。 + +-{zh-hans:詹卡洛·费斯切拉;zh-hk:云加罗·费斯卓拿;zh-tw:尚卡罗·费希切拉;}-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当今一级方程式赛车驾驶技术最出色的车手之一,但是在很长时间里他都没有遇到过一辆有竞争力的赛车来展示自己的才能。 + +2008年遭雷诺车队弃用,转往印度力量车队。 + +目前他还经营着一支GP2车队,FMS International。 + +2009年在比利时SPA赛道上表现卓越,不仅在排位赛中获得杆位并在正赛中仅落后奇米·雷克南不到1秒的差距获得亚军。帮助印度力量车队获得历史上首个车队积分并登上领奖台。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不是法拉利受益于KERS的帮助,SPA的冠军将属于费斯切拉。 + +印度力量车队宣布自意大利大奖赛起由费斯切拉为法拉利车队出赛2009年剩余的赛事来代替此前表现不佳的同乡卢卡·巴多尔。 + +法拉利车队宣布2010年车队测试车手为费斯切拉。 + + + + + +",wiki_zh\AB\wiki_00 +"报恩寺塔 (苏州) + +报恩寺塔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652号报恩寺内,俗称北寺塔,是楼阁式塔,砖木结构。有“吴中第一古刹”的称号。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孙权为报答母亲吴太夫人的养育之恩,建“通玄寺”。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年)建十一层塔。唐开元二十六年(734年),通玄寺易名“开元寺”。后唐同光三年,吴越王钱镠另建开元寺于盘门瑞光塔旁,北周显德年间,钱镠移支硎山报恩寺额于原开元寺址,从此定名为报恩寺。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建成八面九层塔,砖身木檐,高76米,底层飞檐四出,保存至今。曾经长期是苏州最高的建筑物。 + +",wiki_zh\AB\wiki_00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是江苏乃至中国近代普通教育的先驱者之一,是一所历史悠久、声名远扬、锐意进取、善育英才,既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又充满着生机活力和现代化气息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她在百余年历史进程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江苏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六十年(1721)云龙书院的兴办,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是全国有资格保送清华北大的学校之一。 + +徐州一中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六十年(1721)云龙书院的兴办。在清末“新政”时期,""徐州""地方政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将云龙书院改办为新学——徐州中学堂,1906年又创办了徐州师范学堂,这两所官立的新式中等学校就是徐州一中的前身。1912年.始名为江苏省立第十中学。 +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省立第十中学与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奉令合并,成立第四中山大学区立徐州中学;翌年9月始定名为江苏省立徐州中学。省立徐州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高中部设普通、师范两科),全校共12个班级、约五百名学生。1932-1937年间,在严立扬校长的主持下,学校“领导得方,教师阵容整齐,人事和谐安定,读书风气浓厚,毕业生的升学率逐年上升”,一跃成为省内“校誉隆升”的名校之一。 + +抗日战争爆发后,省立徐州中学被迫在西迁""武汉""后于1938年春宣布停办。抗战胜利后,江苏省立徐州中学于1946年2月复校,有16个班、465名学生。复校后的省立徐州中学汇集了一批教学有方的优秀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很快,但战争再度迫近徐州。1948年冬,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下令将省立徐州中学迁往""无锡"",但大部分师生选择留在家乡以迎接解放。 + +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人民政府随即接收了江苏省立徐州中学,并将省立连云中学和立达女子中学等私立学校并入,命名为徐州市立第一中学,丁志刚任校长。之后随行政归属的变更而改称山东省徐州市立第一中学。1953年6月4日,因徐州市划归江苏再改为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至今。1998年起停止招收初中学生,逐步过渡到独立的高级中学,同时创办了主要培养初中学生的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目前全校共有66个高中班,54个初中班,在校师生计7000余人。 + +历史上的徐州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相当落后,战乱不断,社会矛盾尖锐,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徐州一中在艰难困苦中玉汝于成,以优良的校风学风、优秀的教育质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一直在江苏以及苏鲁豫皖接壤地区享有盛誉。民国时期,她即是江苏省立的17所完全中学之一,其办学的规模与质量居全省普通教育的前列,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具有相当的示范作用,为众多莘莘学子所向往。 + +解放以后,徐州一中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示范作用更加凸显,是江苏省教育厅确定的首批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1993年又两度予以确认。1998年4月通过评估验收,被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徐州市第一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又被江苏省教育厅评定为全省首批四星级高级中学。 + +徐州一中仅在“文革”后,就获得了数十项省级以上的各类表彰。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德育先进学校称号;2003年、2005年,两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五次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两次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两次被授予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称号。 + +徐州一中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质学校称号,学生获得北大实名推荐之后,只需要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试,不需要参加自主招生笔试。面试合格者将被认定为北大自主招生候选人。实名推荐制候选人均需参加高考,在高考录取时通过一本分数线即可被北大录取。 + +经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核定与推荐,徐州一中先后入选“江苏名校”和“中国名校”。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曾多次播出徐州一中的学生活动与教育教学方面的报道。中央和江苏省的有关领导同志先后十多次到校视察与调研。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先后三次在徐州一中举办全国性的现场会、教学观摩和研讨等活动。 + +近年来,徐州一中对外交流不断扩大,不仅有数以千计、来自国内二十多个省市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前来参观,还吸引了几十个国家的数百位文教专家、友人到校访问。徐州一中先后与法国西蒙娜·威尔中学、圣路易中学,日本半田市乙川中学,俄罗斯梁赞市第二中学、澳大利亚大丹德农市史宾威中学、新西兰望格努伊中学等结为友好学校,并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的相关城市或机构开展了合作办学与师生交流活动。徐州一中已成为展示徐州市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靓丽窗口。 + + +巍巍我徐中,泱泱乎大风 + +校舍虎踞灵秀域,山河环绕势如龙 + +此是吾侪之宝筏,此是吾辈之明灯 + +声名文物开先路,济济多士尽髦英 + +最所愿人才辈出,校誉蒸蒸 + +如松柏之长茂,如日月之恒升 + +巍巍我徐中,泱泱乎大风 + +巍巍我徐中,泱泱乎大风 + +本部(民办):江苏省徐州市夹河街26号 + +分校(公办):江苏徐州市汉城东路1号(九里山北侧) + +社团目录 +校内学生组织 +校内大型活动 + +",wiki_zh\AB\wiki_00 +"战役 + +战役是在两个或多个作战方之间发生的,在爆发地点范围和时间上有限的战斗。大的战役的战场可达数百平方公里,时间可达数周。现代战争中的战役往往由多次不同的部队之间的战斗组成。与战斗不同的是战役的规模往往大得多,对一场战争往往有决定性作用。战役一般用其地点来命名,但也有用时间或参战双方来命名的。 + +在军事学术语,战役属于一个作战级别等级,战役高于战斗,小于战争。一场战争由若干战役组成,一个战役由若干战斗组成。大的战役还会由若干中型、小型战役组成。大的战役也在有的场合被称之为会战。对于这一系列术语的定义,各国军方定义不一。 + +汉语中,战役一词是近代才出现的,古代并没有这一术语,所以古代中国及东亚各国的战役往往被冠以「某某之战」,例如赤壁之战、关原之战。 + +汉语中第一次出现“战役”一词是甲午战争中出现的。爆发于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广泛出现了“甲午战役”的称呼。此后战役一词广泛运用于汉语语境,例如淮海战役或辽沈战役。 + +1908年,蔡锷将军首次在汉语语境中将战役定义为一个作战等级,此后在中国各军队都开始逐渐使用“战役”这一术语,也有表述为“某某之役”的形式。 + +苏联自20世纪20年代使用Битва一词指代比战争小、比战斗大规模的作战行动,这一术语被中国共产党派往苏联学习军事的干部所继承并在中国工农红军中广为使用。中国工农红军作战机构在制定作战方案时广泛使用了“战役”这一术语并多以地名进行冠名,或多个地名组合进行冠名(如红四方面军曾制定的文武成康战役计划),这一军事作业规程被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所继承并沿用至中国人民解放军时期。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的概念,作战行动的规模在师以上,即可由战斗归为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划分战役、战斗时,对己方军队按照编制区分,对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迥异的军队(如二战时之日军)则按照相似的编制级别判断当属战役或战斗。一般约10000人参加即可划归战役。 +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对战役一词使用则更为随意,一般在战役之上还广泛使用会战这一概念。在不同的作战环境,作战行动命名并不严格。 + +在美国,对应概念直到1982年才正式出现,使用的是operation一词,非军方的中文媒体对这一次多采用直译,即“行动”。但根据两国军方军语中的对应来看,operation一词当为“战役”的概念。在1982年之前,美军对“战役”这一概念使用的是battle,但是battle不但可以表示战役,还可以表示大型战争中的某一方面战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的苏德战争、意大利-希腊战争均采用battle一词。直到1982年才逐渐将battle专用于形容方面战争,而operation开始形容专一战役。 +",wiki_zh\AB\wiki_00 +"黑尾蜡嘴雀 + +黑尾蜡嘴雀(学名:)又名蜡嘴、小桑嘴、皂儿(雄鸟)、灰儿(雌鸟)、小桑鸤、小黄嘴雀,为燕雀科黄嘴雀属下的一个种。 + +黑尾蜡嘴雀性喜结群活动,他们常与同属近似种黑头蜡嘴雀混群活动于平原或浅山缓坡的高大乔木间。他常结成数十乃至上百只的大群在树枝间移动,在城市公园的高大乔木间和行道树上常可以看到本物种活动。 + +黑尾蜡嘴雀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黑龙江流域、朝鲜半岛、日本、印度支那半岛北部也有本物种分布;在中国,本物种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北、华北各省均可见,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区东南沿海各省直到华南沿海均有本物种,其分布西限可达中国西南部的云贵川等省区,另外,黑尾蜡嘴雀在台湾岛内可见为冬候鸟,而在海南岛则无本物种分布。 + +黑尾蜡嘴雀体形中等大小,体长约在19厘米左右。本物种雄雌异形异色, + +雄性头部、颊部、颌部、头顶为饱满的黑色;自枕部开始,体羽颜色变为褐灰色;自枕部开始向上背和肩部方向羽色逐渐加深,在背部,羽色过渡为比较深的褐色;从腰部开始,羽色又转趋灰色,尾上覆羽的颜色则为灰色;尾羽为纯正的黑色,两枚中央尾羽和最外侧的两枚尾羽在黑色中带有闪亮的光泽;双翅的小覆羽为与上背相同的灰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飞羽则为紫黑色并具有宽阔的白色端斑;下体自喉部以后均为浅浅的灰褐色,两胁沾栗褐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为褐色;喙为粗壮的圆锥形呈蜡黄色,有些个体端部黑色;足粉褐色。雌性头部没有雄性那样的黑色头罩,整个头部和上体颜色均一变化平缓,头顶、眼先、颊部均为灰褐色;颈侧、喉部、耳羽则为灰色;肩部背部沾黄褐色;腰部和尾上覆羽近灰色;中央四枚尾羽灰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飞羽和翅上覆羽均为黑褐色,端部白色;下体为淡淡的灰褐色,胁部羽毛与雄性相同亦沾栗褐色,但不如雄鸟那般鲜艳;尾下覆羽污白色;喙与雄鸟相同,为粗壮的圆锥形,蜡黄色。 +黑尾蜡嘴雀粗壮的喙具有典型的雀科鸟类特征,非常适合咬碎果壳取食种子,因而本物种系典型的植食性鸟类,他们主要取食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包括蔷薇科植物的种子、豆芽、槐树种子、高梁、葵花籽等,与其他鸟类一样,在繁殖季节他们也会取食一些昆虫来补充营养,包括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昆虫。 + +黑尾蜡嘴雀繁殖于每年的5-6月间,营巢于接近人类活动的中等高度的树枝上,巢为深杯形,巢壁为平滑的圆形,巢的外层以毛发、嫩枝、软根等柔软材料纠结而成,内层则用蛛网、软泥、软草等材料精心密结而成;每巢产卵3-4枚,卵蓝色被斑点。 + +本物种数量巨大,因而未被列入保护动物目录,但由于受中医的荒谬理论而受到非法鸟类贸易和捕猎的威胁。 + +黑尾蜡嘴雀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无论雄雌他们的形象都憨态可鞠非常惹人喜爱,更为重要的是,本物种经过训练能够完成很多杂耍项目,如抽签、算卦、打水、打弹等花样,其中尤以打弹最为流行,所谓打弹就是由驯养人用一根钢管将直径约一厘米的钢珠吹向高空,由训练有素的小鸟飞翔空中,用嘴凌空接住钢珠,经过特别训练的黑尾蜡嘴雀可以做到打双弹即同时接住两枚钢珠。进行打弹表演的鸟要经历严酷的训练,而且常年保持饥饿的状态,因为打弹的过程要将鸟完全自由地撒向空中,而训鸟人担心小鸟逃逸,顾讲究保持他们的饥饿状态以防止逃脱。在中国��方进行类似表演的鸟种除了黑尾蜡嘴雀之外还有黑头蜡嘴雀、锡嘴雀、太平鸟、小太平鸟、白翅交嘴雀等鸟类。由于这些涉及的鸟种均未能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因而这种非法鸟类贸易和驯养对相应物种的野外种群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 + +",wiki_zh\AB\wiki_00 +"饮中八仙 + +饮中八仙指唐朝好酒的八位名士。这个说法曾经在杜甫的诗《饮中八仙歌》里提及过,在《新唐书》中关于李白的传记中也提到这种说法。饮中八仙包括以下八人: + +贺知章,字季真,号石窗,晚年号“四明狂客”,会稽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进士及第,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三年(710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后迁太子宾客、检校工部侍郎、秘书监等官。性格爽直,豁达而健谈,他和李白是好友,擅长草书和隶书。后来辞官归故里,并出家为道,于86岁时逝世。在诗中头两句形容贺知章在酒醉后的行为: + +汝阳王李琎是唐朝让皇帝李宪的长子,获封为汝阳王。官至太仆卿,又得到酿王的封号。擅长于弓及羯鼓,深得唐玄宗喜爱。诗中第三至五句形容汝阳王的内容如下: + +时任左相,不论清酒浊酒皆好。诗中第六至八句形容李适之的内容如下: + +生平不详。诗中第九至11句形容崔宗之的内容如下: + +诗中第12至13句形容苏晋的内容如下: + +诗中第14至17句形容李白的内容如下: + +诗中第18至20句形容张旭的内容如下: + +诗中第21至22句形容焦遂的内容如下: + +",wiki_zh\AB\wiki_00 +"什叶派 + +什叶派(,,,),来自(,Shia-ne-Ali)的缩写,原意为阿里的追随者,与逊尼派并列为伊斯兰教的两大主要教派之一。什叶派与逊尼派各门派中的主要不同不在于教义问题,主要在于谁是穆罕默德「真正接班人」。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穆阿维耶什叶”、“奥斯曼什叶”和“阿里什叶”等,目前则专指认为穆罕默德的继任者是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穆罕默德堂弟及女婿)的人,逊尼派则认为穆罕默德的继任者是他的岳父阿布·伯克尔。 + +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一般认为什叶派人口数占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10至15%,然而某些什叶派人士称有30至35%。68%至80%的什叶派伊斯兰教徒住在以下四个国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十二伊玛目派是什叶派中最主要的派别。2012年估计什叶派中有85%属于十二伊玛目派。 + +什叶派是以古兰经及圣训上记载,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论为基础,也包括一些什叶派视为是圣书(Nahj al-Balagha)的书籍。什叶派认为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任命为他的继任者,也是第一个伊玛目。在穆罕默德死后,什叶派将伊玛目扩展到穆罕默德的后代(圣裔),后代中有几位是伊玛目,什叶派认为他们在社群中有特殊灵性上及政治上的权柄。 + +什叶派有许多的派别,但最主要可以分为三派: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及五伊玛目派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十二伊玛目派。 +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此时的伊斯兰政权内部有四派政治势力:第一派来自古来什部落和哈希姆贵族集团,称作迁士派。他们认为自己与穆罕默德是同族,又是最先承认其先知地位的,所以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应当从他们中选出。第二派是麦地那的贵族集团,称作辅士派。他们认为,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那时的伊斯兰教,因而他们主张继承人应当从辅士派中选出。实际上这两派都为圣门弟子。第三派为阿里集团,称作合法派。他们认为,真主同穆罕默德不可能让穆斯林社团的问题由选民来决定,会指定特定的人物来继承穆罕默德的权力。阿里即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又是他的女婿,而且还是最早加入伊斯兰教的圣门弟子,是被指派的合法继承人。他们反对选举,坚持阿里拥有神圣的权力。第四派为古来什部落和伍麦叶贵族集团。他们在伊斯兰教兴起前曾执掌麦加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在穆斯林的兴起过程中长期与穆斯林社团保持对立,在信奉伊斯兰教之后丧失了原来的领导地位,但在穆斯林中仍保持较大影响力。尽管当时他们没有提出继承权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也渐渐参与了继承权的争夺战。 + +在历史中,艾卜·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及阿里相继继位。其中阿里继位后,伍麦叶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威叶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隋芬起事反对阿里。阿里调集军队迎战,在即将获胜之时穆阿威叶让士兵枪挑《古兰经》,要求以《古兰经》为决断,阿里接受仲裁,导致什叶派内部分化,部分追随者出走形成哈���利吉派。公元661年,阿里遇刺身亡。 + +阿里死后其子哈桑被库法人拥戴为伊玛目,并被麦地那穆斯林承认当选哈里发,但被迫让位给政敌穆阿威叶。穆阿威叶创立倭马亚王朝(又译伍麦叶王朝,《唐书》中称之为白衣大食)。 + +680年穆阿威叶去世,他指认其子叶齐德继任哈里发,激起了麦加、麦地那及库法穆斯林的坚决反对,阿里的另一个儿子侯赛因(又译胡赛因)拒绝向叶齐德效忠并被库法穆斯林宣布为哈里发,起兵反抗,在伊拉克的卡尔巴拉城被倭马亚王朝的军队所杀,起义失败。此次起义,除了阿拉伯人之外还有非阿拉伯人穆斯林的参与,什叶派思想也随之传入非阿拉伯人中。 + +687年,分散在各地之信徒再次起事,以阿里第三子穆罕默德·本·哈乃菲亚的名义(被拥为伊玛目),宣扬阿拉伯穆斯林与非阿拉伯穆斯林(马瓦里)平等的思想,传播马赫迪即将复临人世、传播正义的教义,受到伊拉克和东方各省新穆斯林的支持,并接受什叶派教义。公元700年,伊本·哈乃非叶去世,他的追随者认为他没有死,而是隐遁在某处,将会重返人间。 + +什叶派针对伍麦叶王朝的起义一直持续到8世纪中叶。740年,侯赛因之孙栽德·本·阿里为夺取伊玛目继承权,在库法发动起义,提出阿里和法蒂玛的任何一个后裔都有权继任伊玛目,其追随者形成什叶派栽德宗。 + +根据伊斯兰的文献记载,穆罕默德有十三位妻子。第一位海迪彻最重要,为穆罕默德生育了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其它妻子在海迪彻去世后嫁给穆罕默德,其中仅Maria al-Qibtiyya(穆圣妻子的身份存争议)生育了一个儿子。三个儿子都早夭。四个女儿中较大的三个,作为穆圣亲生女儿的身份存争议(一些证据表明是养女),她们共生育了三个子女,两个男孩早夭,仅一个女孩(穆圣的大女儿所生)成年了,也嫁给了阿里。因此,穆圣血统较为明确的四女儿法蒂玛极为重要,她嫁给了穆圣的堂弟阿里,并有二儿二女成年,其中长子哈桑的后裔被尊称为“谢里夫”,次子侯赛因的后裔被尊为“赛义德”。 + +阿里的父亲艾布·塔里布和穆圣的父亲阿卜杜拉是同父同母的兄弟(穆圣其它的多个叔父不同母),因此两家极为密切:穆罕默德早年丧父,由阿里父亲抚养,而阿里由穆罕默德抚养。穆圣把四女儿法蒂玛嫁给阿里之后,隐晦地指定阿里为继承人(按什叶派说法)。法蒂玛生育了三个儿子,两个儿子成年,是穆圣唯一的两个外孙,后来都成为什叶派伊玛目。穆圣的外长孙哈桑曾就任第五位哈里发,被迫让位给伍麦叶王朝;外二孙侯赛因继任伊玛目,他反对伍麦叶王朝世袭并为之不屈献身,成为什叶派信仰的重要精神支柱;之后历任伊玛目都是侯赛因的直裔子孙。 + +下一任伊玛目是侯赛因的儿子阿里·宰因·阿比丁,是最后一位什叶派各个派别公认的伊玛目。宰因·阿比丁的母亲是波斯帝国的公主,因此之后历任伊玛目也都有波斯(现伊朗)血统,现在的伊朗是什叶派信仰的核心地区。 + +什叶派有不同于逊尼派的宗教学者等级制度,包括大阿亚图拉、阿亚图拉、三个等级。只有极少数的什叶派宗教学者(乌理玛)才能达到大阿亚图拉的等级,比如伊朗前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 + +十二伊玛目什叶派主张伊玛目是真主指定的穆斯林社团政教领袖,有传自穆罕默德的真光,具不谬性,并坚信末代伊玛目已隐遁,终将以马赫迪身分复临人世,恢复正义。其经注学尤为强调《古兰经》的隐义,唯有伊玛目才深知其玄奥。圣训学有经伊玛目传述的圣训集四圣书及其注释。教法学以经、训和伊玛目的教法判断为立法原则,伊玛目隐遁后由权威教法学家公议,对伊玛目的判断作出解释,并以理智为补充。 + +有别于逊尼派的圣地麦加和麦地那,什叶派穆斯林的圣地有以下几个: + +什叶派信奉的伊玛目教义。伊玛目在阿拉伯语中原义是祈祷主持的意思。逊尼派中该词还是如此。在什叶派中,伊玛目是人类和真主之间的代表人,有特别神圣的意义。《古兰经》中的隐义,只有通过伊玛目的秘传,信众才能知其奥意。 + +按什叶派教义,伊玛目只能来自穆罕默德的家属后代。阿布·伯克尔、哈桑、侯赛因是全体什叶派共同信奉的最早三位伊玛目,之后有多少伊玛目各支派有不同意见。 + +当代什叶派内部分为十二伊玛目派、五伊玛目派(又名宰德派)、七伊玛目派、阿拉维派等分支。其中十二伊玛目派认定从阿里开始,总共有过十二位伊玛目,前十一名逝世后,第十二名伊玛目隐遁,将在世界末日之前重现。七伊玛目派又名伊斯玛仪派,以阿里的第六代后裔伊斯玛仪为宗,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建立了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以上每一宗派之下还分成多个分支。 + +一般来说,什叶派崇尚光荣的殉道,认为受苦是净化心灵之道,在危难时刻可以采取强硬激烈的手段,包括圣战,部分什叶派当权者会有直接或间接镇压逊尼派及苏非主义的情况发生,如: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至于武装组织则有真主党、胡塞武装组织等。被什叶派政权打压的国内逊尼派逐渐盛行针对什叶派的伊斯兰恐怖主义派系,以自杀攻击做为主要反击手段。 + + + +
+注1:穆罕默德·本·伊斯玛仪被伊斯玛仪派的一个分支认定为隐遁伊玛目(马赫迪)。 + +什叶派分布在个别国家非常集中,比如伊朗和伊拉克,占其人口之多数。在这两个伊斯兰人口大国附近的阿塞拜疆人口多数是什叶派。在其他地区如巴基斯坦、印度、北非等地的什叶派则比例极低。 + +目前,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叙利亚的什叶派占17%,掌权的巴沙尔·阿萨德家族属于什叶派的分支阿拉维派)是由什叶派掌握政权的国家。 + +中国穆斯林大多为逊尼派,但也有一部分什叶派信众。新疆帕米尔高原东部塔什库尔干地区的3万塔吉克族信仰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新疆莎车有数百名十二伊玛目派的突厥语穆斯林,自称是“克什米尔人”,但中国政府把他们划为维吾尔族。此外,新疆西部的艾努人(人口3万多)也信奉什叶派,艾努人的母语为艾努语(伊朗语系与突厥语系的混合语),他们属于中国未识别的少数民族之一,但也被中国政府划分为维吾尔族。 + +中国穆斯林中什叶派信众很少,但什叶派的教义,如对阿里和法蒂玛的崇拜,已经渗透到了中国回族的逊尼派以及苏菲派团体之中。 + + +",wiki_zh\AB\wiki_00 +"地球化学 + +地球化学是使用化学原理和工具来解释主要地质系统,如地壳及其海洋背后机制的科学。地球化学领域扩展到了地球以外,涵盖整个太阳系,并且对于一些过程的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行星的形成,和花岗岩和玄武岩的起源。 + +地球化学是主要研究地球各组成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化学过程及其制约因素,化学演化及其成因与机理的学科。是地质学和化学相互融合的边缘学科,并涉及与自然过程有关的所有学科中的化学研究。化学元素和同位素是其基本的研究对象。 + + +",wiki_zh\AB\wiki_00 +"桂林中学 + +桂林中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确定的重点中学和示范学校。位于桂林市解放西路。 + +桂林中学始建于1905年,初名“广西桂林府中学堂”,1912年更名为“广西桂林中学校”,其后,因学制更动,隶属关系变化和几校分合等原因,先后使用过“广西省立第三中学校”,“广西省立第三高级中学”,“广西省立桂林高级中学”,“广西省立桂林中学”,“桂林高中”,“广西省桂林中学”等名称,1959年最后定名为“桂林中学”,沿用至今。现存奎光楼。 + +1988年以来,桂林中学先后被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和广西区教委评为“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贯彻体育条例先进学校”,“广西(首批)示范学校”。 + +2005年9月23日是桂林中学百年校庆的日子。 + +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之一)黄旭华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林 + +中国科学院院士雷啸霖 + +中国当代武侠小说家梁羽生(本名陈文统)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宿双宁(68年毕业48班) + +广东省广新外贸轻纺(控股)公司副总经理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林海(初八班) + +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欧阳夏丹 + + +",wiki_zh\AB\wiki_00 +"星条旗 (美国国歌) + +《星条旗》(,或称星条旗之歌,直译为星光灿烂的旗帜)是美国的国歌,歌词取自美国律师、业余诗人1814年9月14日所作的诗歌《保卫麦克亨利堡》(Defence of Fort M'Henry),歌曲取自英国作曲家所作的《》。 + +《星条旗》的曲跨越了19个半音,以演唱难度高而著称。虽然《星条旗》有四组歌词,但现今几乎只唱第一组歌词,不唱其他歌词,尤其是第三组带有反英情绪的歌词。 + +而苏沙的著名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因译名相近和知名度更高等原因而与其混淆,《星条旗永不落》在中国大陆经常被误认为是美国国歌,这是不正确的。 + +1814年时,35岁,他在美国1812年战争中在巴尔的摩目睹了英军对麦克亨利堡()的进攻和美军的英勇抵抗。1814年9月13日凌晨,弗朗西斯·斯科特·基透过炮火的硝烟,看到一面美国国旗仍然在城堡上迎风飘扬;他被这景象深深感动,随手从口袋中拿出一封信,在背面写下了几行诗。第二天,弗朗西斯·斯科特·基把诗稿送给法官;得到大力赞赏,并建议用一首当时非常流行的约翰·斯塔福德·史密斯作曲的《致天堂里的阿那克里翁》(To Anacreon in Heaven)做为配曲,同时取歌名为《星条旗》(The Star Spangled Banner)。 + +这首歌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很快就传遍全国。19世纪时,乐队经常会在各种公众活动中演奏《星条旗》,包括美国独立日的庆典。 + +在南达科他州米德堡展出的一块牌匾表明,让《星条旗》成为国歌的想法始于1892年的练兵场。驻地司令官凯莱布·卡尔顿(Caleb Carlton)上校确立了「在检阅和音乐会结束时」演奏这首歌的传统。卡尔顿向南达科他州州长谢尔顿解释了这一传统,谢尔顿承诺他会尝试在州民兵中建立这一习惯。经过类似的讨论之后,战争部长丹尼尔·E.·拉蒙特也命令「每个驻扎地在每晚撤退时都要演奏。」 + +1899年,美国海军正式采用《星条旗》。1916年,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规定《星条旗》在军队及其他合适的场合演奏。 + +两年后,这首歌在1918年世界大赛的第1战的seventh-inning stretch中演奏,此后在该系列的每一战都演奏,这被视为是这首歌首次在棒球赛中演奏。不过有证据表明,《星条旗》早在1897年就于费城的开幕日仪式以及1898年起在纽约市的Polo Grounds演奏了。但无论如何,在每一场棒球赛前演奏国歌的习惯始于二战。 + +1918年4月10日,美国国会议员提出了一项正式承认《星条旗》为国歌的法案,但是没有通过。1929年4月15日,林西克姆第6次重复该提案。1929年11月3日,罗伯特·李普利在他的《信不信由你!》(Ripley's Believe it or Not!)漫画专栏上画了一幅漫画,写道:「信不信由你,美国没有国歌」(Believe It or Not, America has no national anthem)。 + +1930年,发起一份将《星条旗》定为美国国歌的请愿,共有500万人签名1930年1月31日,该请愿被递交至。当天,Elsie Jorss-Reilley和Grace Evelyn Boudlin对委员会成员唱了这首歌,以驳斥这首歌对普通人而言音调太高的论调。委员会投票赞成将该法案递交至众议院投票。众议院在当年通过了该法案。美国参议院也在1931年3月3日通过该法案。总统赫伯特·胡佛于1931年3月4日签署该法案,正式认可《星条旗》为美国国歌。目前它已被编入美国法典,其原文是「The composition consisting of the words and music known as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is the national anthem.」 + + +为表示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愤怒,老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于1861向国歌增加了第5段,该段收录于当时的歌本中。 + + +",wiki_zh\AB\wiki_00 +"正月 + +正月(,音同「精」),为避秦始皇嬴政讳又称端月,是华夏历法第一个月,一年之开端,建寅之月(虎月),孟春,律中太簇。 + +正月初一一般在立春附近,雨水一般在正月之内。正月处于北方的农闲季节,也是庆祝新年到来的一个月,在习俗中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 + +中国传统,正月还称为建寅、孟春、杨月、太簇、泰月、春王、新正。在日本则称为睦月,有「和睦融融」之意 + + +",wiki_zh\AB\wiki_00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通称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简称圣普,位于中非西部的几内亚湾,由圣多美岛、普林西比岛和附近一些礁、屿组成。面积1001平方公里。人口约90%居住在圣多美岛。居民主要是班图人,还有混血穆拉托人和印度人,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原为葡萄牙殖民地。1975年7月12日独立,成立民主共和国。圣普是世界上最低度开发国家之一。 + +圣多美普林西比在1469到1472年之间被葡萄牙人发现。阿瓦卢卡米尼亚(Alvaro Caminha)在1493年于圣多美岛成功建立殖民地,他也得到这块土地为赏赐。普林西比岛的殖民于1500年也在类似的安排之下开始。葡萄牙殖民者利用奴隶的劳力在16世纪中叶将圣多美普林西比变成了非洲最重要的砂糖出口地。圣多美岛从1522年开始直接受葡萄牙王国统治,普林西比岛则是从1573年开始直接受葡萄牙王国统治。 + +砂糖产业在随后的一百年间没落。到十七世纪中叶,圣多美只是一个补给船只用的停靠港而已。十九世纪早期,引进了两种经济作物:咖啡与可可。当地肥沃的火山土壤特别适合这些新的经济作物,于是出现了许多庄园(roça)。由葡萄牙公司或是不在当地的地主所拥有的庄园几乎占据了当地所有好的农田。到了1908年,圣多��成了世界最大的可可产地,可可到现在还是该国最重要的作物。 + +圣多美与普林西比位于非洲几内亚湾。圣多美岛距离非洲西岸255公里,普林西比岛距离非洲西岸220公里,两岛相距146公里,是非洲第二小的国家(仅次于塞舌尔),两岛都是火山岛,面积共1001平方公里。 + +其他邻近的附属岛屿由北至南包括Pedras Tinhosas、Boné de Jóquei、Cabras Isles,和赤道横越的Rolas Isles等。 + +岛上植被茂盛,溪流交错,也有许多高山,重要的如:圣多美峰(Pico de São Tomé)(2024公尺)、Pinheiro(1613公尺)、Calvário(1600公尺)、Cabumbé(1403公尺)、普林西比峰Pico do Príncipe(948公尺),与Pico Papagaio(680公尺)等,另外,南部的大狗山(Pico Cão Grande)标高663公尺,是Caué区的的地标。 +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1000~3000毫米,两岛西南迎风坡达5000毫米。 + +除了圣多美市以外,其他位于圣多美岛上的重要城市包括:Neves、Guadalupe、Trindade、Santana,与São João dos Angolares,Santo António则位于普林西比岛。 + +圣多美普林西比全国划分为2个省:圣多美本岛一省设有六个县、普林西比岛则为独立的一省设有一个县。 + +自1995年4月29日起,普林西比省设自治政府。 + +以农业为主,主产可可,其次是咖啡、椰子。工业有肥皂厂、锯木厂等。两岛主要产品有95%外运。主要出口可可(占出口总值的3/4)、咖啡、椰子、油棕产品。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教育义务教育为四年。教育系统缺乏教室,教师不足,且没有充分培训,教科书和教材不足,教育规划和管理不善,缺乏社区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系统的国内经费不足,使系统高度依赖外国融资。 + +高等教育机构为国家学院(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和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大学。 + +一院制议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国民议会共55席,任期为4年。最近一届国会选举于2014年10月举行,现任议长若泽·迪奥戈。2006年的政党选举席次如下:MDFM12席、PCD11席、MLSTP20席、ADI11席、Navo Rumo1席。 + +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 +",wiki_zh\AB\wiki_00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 +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也称为大马华语规范理事会,简称语范,是马来西亚官方规范当地华语的组织,隶属于马来西亚教育部。 + +前身马来西亚华语规范工委会于1997年1月12日召开第一次会议,秘书处设在董教总。因是民间团体,推行华语规范工作方面有相当阻力,而在2003年11月9日解散由官方新闻部接手。马来西亚新闻部于2004年2月12日成立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下设5个小组,即译名组、语音组、语法组、文字与词语组及出版组。创设当时理事会成员涵盖了马来西亚新闻部、内安部出版管制组、教育部属下的课程局、考试局及课本局和高教部代表等官方机构;民间组织则有华总、董教总、翻译协会、广播界、出版界及东西马各华文报章的代表。 + +2004年2月13日由马来西亚新闻部副部长拿督林祥才宣告成立,并于当天举行第一次会议,以统一马来西亚国内各个政府部门、地方及非华裔领袖之中文名字。第一次会议在马来西亚联邦政府政府行政中心布城举行。同年4月28日召开第二次会议,通过及公布马来西亚联邦内阁,包括正、副首相、部长、副部长和政务次长的统一华文译名。 + +首任主席为新闻部副部长拿督林祥才。2006年2月改隶教育部,其副部长拿督韩春锦于同年3月15日受委为第二任主席,并设置常务委员会由副主席担当委员长。随着内阁更替,教育部副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在2008年3月29日接下第三任主席。2017年1月1日,由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出任现任主席职务。 + +理事会成立迄今推动多项活动,如于2004年4月完成联邦政府部门和部长名字统一译名,5月杪举办由3位中国教授主讲的华文规范讲座,6月,10月和12月份统一各州地方及政府机构名称等,已发行《华文译名手册1》(2005年)、《华文译名手册2》(2010年)。译名工作大纲如下: + + + + + + +最新一届的理事会和常务委员会于2017年生效,至2019年。) + + +",wiki_zh\AB\wiki_00 +"2005年世界博览会 + +2005年日本世界博览会(The 2005 World Exposition, Aichi, Japan,简称EXPO 2005)是2005年3月25日至2005年9月25日在日本爱知县濑户市、丰田市和长久手市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 + + +森林小子刚出生,喜欢到处乱跑。他精力旺盛,总想观看这、尝试那。他特别希望在爱知世博会上结交许多新朋友。 + +森林爷爷已在森林里住了很久,他和蔼可亲,又不失威严。他知识渊��,仍充满好奇心。听说了爱知世博会的消息,积极的想助其一臂之力。 + +在提出探讨人与自然如何共存的题目后,以环境作为博览会目标。 + +X Japan的YOSHIKI就任主题曲的制作人。同时,爱知县本地的歌手聚集起来,为爱知世博会演唱印象曲-香颂《Bravo!Monsieur Le Monde》(地球赞歌)。 + +为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演唱《》的之子三波丰和,在35年后重新制作了《》。 + +2005年3月9日,日本华纳音乐发售了公式集《Love the Earth EXPO 2005 AICHI JAPAN》。 + + + +",wiki_zh\AB\wiki_00 +"大海啸 + +大海啸是一个非正式的名词,泛指高度极大的海啸,常被多种媒体使用。现时尚未有一个完整的科学定义,但通常用于形容波高在100米以上的海啸。与一般的海啸不同,大海啸通常由大规模的山崩,撞击事件和火山爆发所造成,而非地震。 + +普通海啸通常源于海床的抬升,它们有着较小的浪高和极长的浪距,在深海海面上其浪高一般低于30厘米,而浪距通常长达数百甚至数千千米,因此在深海上难以被察觉到。当其接近陆地时,其浪高会随着海底的抬升和水深的变浅而迅速升高。 + +相比之下,大海啸源于大规模的山崩和撞击事件,因为这些因素能在短时间造成大量水体的位移,而地震通常无法造成如此之高的海啸。如果大海啸发生在较为封闭的水体中,如1958年的利图亚湾大海啸,1963年的瓦依昂坝事故,水体将难以扩散从而形成更大的巨浪。 + +两个指标通常用于衡量大海啸的规模——浪高(即海啸自身的高度)和溯上高度(海啸到达陆地后爬升的高度,由地形所决定,有时可数倍于浪高)。 + + +1958年7月9日,利图亚湾附近山脉因地震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巨量山体滑入海湾,引发了大海啸。海啸扫过了利图亚湾整个海岸线,扫除了沿岸的植被并摧毁了一艘停泊于湾内的渔船,造成两人死亡。事后科学家根据勘察结果,证实海啸的最大波高达524米,这也是记录史上最高的海啸。 + +1963年10月9日,发生于瓦依昂坝库区的山体滑坡造成了高达250米的巨浪,巨浪翻过坝体,涌入山谷形成洪水,摧毁了包括隆加罗内在内的下游数个村庄和市镇,造成超过2000人死亡。 + +1980年5月18日,圣海伦斯火山因地震发生大型山体滑坡,滑坡体将斯皮里特湖的水挤出,形成了一系列巨浪,最高达260米左右。巨浪还将大量被火山碎屑流刮倒的树木和火山的喷发物卷入斯皮里特湖。 +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位于卑诗省西南部,处于菲沙河谷的北端的的岩壁不稳定,可能发生大规模滑坡并坠入哈里森湖中引发巨浪,并摧毁位于该湖南端的哈里森温泉城。 + +英国地质学家西蒙·得伊和斯蒂芬·尼尔·沃德认为位于加纳利群岛的拉帕尔马岛的卡姆布瑞加火山爆发可能形成大海啸。 + +1949年时,卡姆布瑞加火山的三个喷气孔喷发,随后又发生一场地震,震源位于岛上的杰迪村附近。第二天,一名当地的地质学家胡安·博内利·卢比奥探查了该火山顶部区域,发现一条长约2.5千米的裂缝剖开了山顶的东面。火山的西侧因此下滑了2.5米并向西向大西洋移动了1米。 + +卡姆布瑞加火山目前正处于休眠状态,但几乎肯定会再次喷发。得伊和沃德假设如果喷发导致火山西侧崩塌,便可能引发大海啸。 + +拉帕尔马岛是加那利群岛中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岛屿。位于岛上的卡姆布瑞加火山的西侧部分体积约有500立方千米,质量大约1.5万亿吨。如果该部分滑入海中,可能会造成约1000米高的海啸,在到达北美东部海岸和加勒比海时仍可达50米高。这将会在北美东部,非洲和欧洲西部沿海地区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估计可达上千万之众。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 + +卡姆布瑞加火山的至今最后一次喷发在发生1971年,喷气孔所在的火山陆上的南端部分没有移动。这一受到1949年喷发影响的部分目前较为稳定,自从先前的火山裂缝出现以来没有显示出移动的迹象。 + +地质学家和火山学家在卡姆布瑞加火山喷发是造成大规模单体滑坡,还是一系列小型滑坡或是否会造成滑坡的问题上有着明显的分歧。这一问题与力学也有密切关系。得伊和沃德之后承认他们先前对于这一灾难的预测分析是建立在几个最坏的假设情况之上。 + +位于卡哈拉火山、拉奈岛、摩洛凯岛上棱角分明的崖壁和附近海域中沉积的残骸表明位于夏威夷的基拉韦厄和冒纳罗亚火山的曾发生山崩并可能形成了大海啸,最近一次发生在公元前120000年。未来海啸仍然可能发生,其最大高度可能达到1公里。国家地理的灾难纪录片《海啸》���提到,如果冒纳罗亚火山发生山崩,浪高达30米的海啸30分钟后就可抵达火奴鲁鲁,届时估计数十万人会因此而丧生,海啸最远将侵入内陆达25千米。 + +佛得角群岛上大面积的陡峭的悬崖许多是由灾难性的滑坡所形成,并可能引发了大海啸。这种现象在火山岛的水下斜坡十分常见并且在未来可能发生得更加频繁。 + +",wiki_zh\AB\wiki_00 +"代数运算 + +代数运算是指包括数的加、减、乘、除、有理数指数幂、开方及其代数式为对象的运算。如以代数几何图形的观念来看,代数运算即是指对两幅或多幅输入图像进行点对点的加减乘除计算而得到输出图像的运算。 +3+p +",wiki_zh\AB\wiki_00 +"PSR B1620-26c + +PSR B1620-26c,是一颗脉冲星行星,也是首个被证实的。它环绕编号PSR B1620-26的脉冲星公转,该天体位于天蝎座,属于球状星团M4的一员,距离地球12,400光年。该行星曾被建议命名为「玛土撒拉」(Methuselah),但由于此名称通常不会用于天文学上,因此不被国际天文联会接受。 + +该行星环绕一个联星系统公转,其中一颗是中子星,另一颗则是白矮星,质量为太阳的0.34倍。两颗恒星的距离约1AU,它们互相公转的周期约为半年。而行星的质量约为2.5个木星质量,距离恒星约为23 AU,与天王星的日距差不多,其公转周期约为100年。 + +该天体系统位于球状星团的边缘,而该星团的估计年龄约为127亿年。由于星团中各恒星的年龄相近,而行星是多与恒星一起形成的,因此该行星的年龄也估计有127亿年。它是众多已知的行星中年龄最高的,差不多是地球年龄的三倍,因此曾被提议以圣经中一位长寿老人的名字「玛土撒拉」来命名。 + +与不少太阳系外行星一样,PSR B1620-26c最初是以多普勒偏移的方式侦测,它的公转使地球上观测得的脉冲星自转周期出现改变。1990年代初,一支由贝克(Donald Backer)领导的小组对该现象作出研究,认为脉冲星出现的多普勒偏移,不只是单一颗未知伴星所造成,应该以第三颗天体的存在来解释。几年后,小组已量度出这颗未知的伴星为一颗白矮星,同时也计算出系统中第三颗未知天体的质量,发现其质量根本不足以成为一颗恒星,因此以行星存在来解释之,该结论于1993年由Stephen Thorsett等人宣布。 + +除了行星的质量得以计算出之外,他们也同时推算白矮星的质量,又根据行星形成的理论,指出该颗白矮星仍然年轻及炽热。这些估计最后得以确认,并于2003年7月10日由Steinn Sigurdsson领导的小组对外宣布,这支小组使用了哈勃望远镜对该白矮星作出观测。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记者会上,他们表示拟把该颗行星命名为「玛土撒拉」。 + +人们至今仍未知这颗行星的由来,但一般认为它原本是属于白矮星的,不可能属于中子星,因为这颗中子星在经超新星爆发后,恒星大部分物质在短时间内给炸掉,并塌缩为中子星,在这种情况下,行星定不能维持原来的轨道,因此该颗行星是连同所属的白矮星,一起给中子星的引力所掳获。 + +在太阳所属的银河系内,很少会发生两颗恒星在近距离相遇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在密集的星团内则常会发生。人们认为原来的两个系统分散在在星团中。这颗中子星诞生时为年轻的脉冲星,其脉冲周期以秒计算。在大约100亿年前,这颗中子星与该行星原来的主星近距离相遇,并将之掳获,而中子星原来的伴星可能于这段期间逐步脱离中子星的引力束缚而遁入星团中。至大约五亿年前,这颗被掳获的恒星开始膨胀成红巨星(参阅恒星演化论)。 + +人们相信,在红巨星膨胀期间,它逐步接近并突破了洛希瓣(Roche lobe),使它的外层物质被中子星主星吸走。因为该中子星吸取了其红巨星伴星上的外层物质,使得其质量增加,因而星体本身持续塌缩,自转速度会越来越快,每秒钟动辄可旋转数百次,这些短周期的脉冲星被分为毫秒脉冲星。这颗中子星的脉冲周期短至数毫秒,为连星系统的物质转移提供了有力证据。因为理论上,这么古老的星团中,中子星都应该是旋转极为缓慢的。 + +这些被吸走的物质又出现了复杂且壮观的效应,其中子星自转速度给加快,又透过角动量的转移,这些物质被加热至能放出X射线的温度,使系统在数亿年间,成为「低质量X射线连星」。 + +当可吸的红巨星物质全被中子星吸走后,便开始塌缩成为白矮星,两颗恒星相安无事地旋转。现时该系统正缓缓地朝著星团中央的方向迈进,那里的恒星多拥有很大的质量,预计在10亿年内,该系统很大机会将与其他恒星相遇,这种情��大多数会把最轻的天体从系统中逐出,假若真的发生,这颗行星会被逐出M4星团之外,成为在宇宙中流浪的星际行星。 + +",wiki_zh\AB\wiki_00 +"硝酸甘油 +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CHNO),又称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酸丙三酯,是甘油的三硝酸酯,是一种爆炸能力极强的炸药。1847年由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发明。常有人误解「硝酸甘油」是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的,事实上诺贝尔发明的是在1866年利用硝酸甘油发展高稳定性、防误爆的矽藻土炸药。 + +纯品无色透明。在13℃时冻结,沸点256℃,相对密度1.5931(20/4℃)。微溶于水。 + +本品具有一般硝基化合物的反应性,如硝基可被还原至亚硝基、氨基。 + +此外,本品极易由于受热、撞击而爆炸,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 +由甘油和浓硝酸:浓硫酸为1:3体积比的混酸硝化制得。此实验具有爆炸危险性:硝酸甘油在室温下或由桌面高度掉落地面即可引爆。 + +诺贝尔发明了一种使硝酸甘油稳定的方法,至今已发展到数百种配方,但原理都是把硝酸甘油和挥发性低的次级炸药,各类其他配料,粘结剂,填充料等混合在一起,如硝化纤维,矽藻土等等。 + +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剂,其作用机理为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但扩张小静脉的作用超过小动脉。制成0.3%硝酸甘油片剂,舌下给药,吞服无效,作用迅速而短暂,效果极强。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急性心绞痛,如多次服用会降低药效,血压过低及有服用威而钢等会使血管扩张的药物时,可能引发昏倒甚至休克。且对于冠状动脉堵塞无效,应尽速就医治疗。 + +",wiki_zh\AB\wiki_00 +"国际天文联会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缩写为 ;,缩写为 UAI),由博士以上的专业天文学家所组成,积极参与天文学研究与教育。于1919年7月28日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成立,由当时的国际天文星图计划(Carte du Ciel)、太阳天文联合会(Solar Union)和国际时间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 l'Heure)等数个组织合并而成。其后,世界各国的国家级天文组织陆续加入,构成今日的规模。该会是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的国际科学联合成员,也是国际上承认的权威机构,负责统合恒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新天体以及天文学名词的定义与英文命名。2014年7月10日宣布「外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活动启动,开放公众参与系外行星的命名。 + +IAU下分成数个工作单位,IAU也负责天文讯息全球电报通报系统,实际工作由中央天文电报局(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CBAT)汇总整理天文讯息的汇报及电报的发布。 + +总会共有90个不同国家或地区共10144位会员,其中美国最多,有2579位会员,其次为法国(700位)、日本(598位)、义大利(568位)、德国(532位)和英国(523位)。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大多数活动是透过各天文领域的12个分科会举行。在各分科会下更细分成40个不同研究领域的委员会。在委员会下辖个别研究主题有关的90个工作小组。 + +从1922年起,该会每三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讨论IAU整体的活动方针,并有研究成果发表等研讨会,以及遴选新届IAU执委、各属下委员会成员,新会员推荐等。此外也定期在欧洲、亚太、拉丁美洲召开各区域会议。随各式各样天文事件的发展,也会随时召开小规模的学术研讨会。 + +第26届(XXVI)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全体会议于2006年8月14至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由世界各地2500余位天文学家代表出席,会议最受瞩目的就是表决第5、6号共四份决议草案,重新确定行星定义,将冥王星由行星划为新开设之矮行星,而未来全体会议将审议更多天体列入矮行星之席。 + + + +",wiki_zh\AB\wiki_00 +"等电点 + +等电点是一个分子不携带净电荷或在统计平均值中是电中性时的pH值。 + +被称为两性离子的两性分子同时含有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官能团。整个分子的总电荷则由其周围环境的值决定,根据值的不同整个分子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其原因是因为这样的分子在不同的值环境中可能会吸收或者丧失电子(H)。在值等于等电点时这样的分子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互相抵消,使得整个分子不带电。 + +表面也会自然地带电荷形成固定层。一般假如决定表面电荷的离子是H/OH的话那么表面浸入的液体的值也会决定表面的总电荷。在这里等电点也是表面总电荷为零时的值。 + +等电点会影响一定值下的溶解度。两性分子在水或盐水中在其等电点的溶解度最低,一般会在等电点时从溶液里沉淀出来。生物两性分子如蛋白质即含有酸性的,也含有碱性的官能团。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能是带正电荷的、带负电荷的、中性的或者本身是两性的。它们的电荷加在一起是蛋白质的电荷。值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总电荷是正的,大于等电点时是负的。因此使用等电聚焦的技术可以在聚丙烯酰胺凝胶里根据蛋白质不同的等电点把它们分离开来。等电聚焦也是双向凝胶电泳的第一步。 + +使用该分子的酸度系数可以计算一个只带一个胺基和一个羧基的氨基酸的等电点。 + +",wiki_zh\AB\wiki_00 +"铁道迷 + +铁道迷,也就是铁路运输的爱好者,是指在业余性质上对铁路感到兴趣,以至迷上它的人。在亚洲地区,「铁-{道}-迷」一词在台湾和日本较常用。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多称「铁-{路}-迷」、「火车迷」或纯粹以「车迷」、「铁迷」(香港) 、「铁丝」(中国内地)称之。在英文当中则称为「railfan」。 + +日本是亚洲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也是在东亚地区甚至世界上轨道运输最为发达和完善的国家,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用铁道代步,无论地铁、私铁,或是在来线、新干线,甚至是观光缆车,都有很多人乘坐,也因此衍生出不少铁道迷。这些铁道迷多半收入不错,也因此常常购买高级照相机拍摄火车,乘坐昂贵的GREEN CAR(相当于中国大陆和台湾高铁的商务舱)。日本发达的铁道运输和铁道迷世界有名,他们更创出模拟铁道的电子游戏,例如《电车GO!》和《BVE》等等,铁道模型也成为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1891年(光绪17年)清代台湾铁路基隆—大稻埕段在刘铭传任内通车后,自此铁路在台湾被视为民众主要的交通工具。1978年中山高全线通车,方便城乡联络而建造的快速公路系统省道、西滨快速公路、国道三号陆续完工,2007年台湾高铁通车营运,公路运输的发达,对台铁的营运带来不少的冲击。为了提高服务品质加强竞争力,台铁陆续进行列车汰旧换新、修改路线品质、调整班次、进行台铁捷运化。为带动铁道旅游的风气及建立良好形像,推出观光列车及邮轮式列车;贩卖吉祥语车票,最著名的是永保安康车票;动工修复动态保存蒸气火车CK101、CK124、DT668、CT273;动态保存彰化扇形车库等历史古迹。在一连串商业广告、网路文化、怀旧风气、文创商品及铁道模型等因素带动下,台湾铁道文化成为近来最热门的主题。 + +台湾铁道在日本殖民时期达到全盛时期,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总长将近5000公里,包括铁道部负责的铁路、深入大小乡镇各种产业轻便铁路。由于台湾铁路系统基础规划大都以日系为主(如台铁、台湾高铁和阿里山森林铁路,皆有日本人参与建设),与日本铁道规划相仿,故台湾铁道文化与日本铁道文化有许多极为相似之处,两地的铁道迷经常会互相交流参访。2012年3月12日两地动态保存同型蒸气火车台铁CK124和JR北海道C11171「冬季湿原号」缔结为姊妹车。 + +对于热衷保存记录铁道文化及参与铁道活动的人,在台湾的社会通常以铁道迷(Rail fan)来代表,也有人用源于日本的御宅族文化来称呼。因为铁道议题牵涉到的范围广泛,学者苏昭旭老师认为,使用""关怀铁道的人士""Rail devotee更合适(devotee有热心人士,努力投入者之意),就像许多人关心社会上各种议题,如医疗、环保、核安、气候、教育、动保的问题一样。 + +在中国内地,也有相当多的铁道迷,网上也有不少铁道论坛供铁道迷交流,如百度贴吧的北京地铁吧、火车迷吧等铁道相关贴吧以及铁路在线、中国铁路车迷网、海子铁路网、铁道论坛、北京铁路车迷网、地铁族等专门研究铁路的论坛。 + +由于中国内地较为特殊的的轨道交通运营模式,产生了“火车迷”(中国国铁爱好者)和“地铁迷”(各都市地铁系统爱好者)以及“高铁迷”(专门对中国国铁当中的中高速动车组、高速铁路主题感兴趣的铁道迷)三派主要的铁道迷。中国的铁道迷多数都热衷于以理论的角度研究研究铁道或对铁道进行分析,如都市规划、铁道运输及机车理论等。 + +中国的铁道摄影爱好者也有专门的组织“铁摄联”,互相分享好的摄影机位和摄影技巧。由于中国的不少地铁和国铁的车辆中心对出入管制都不怎么严格,外加中国的大部分地铁站都设有全高屏蔽门,不少铁道爱好者会选择到车辆中心里对列车进行摄影。此外,因为中国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地铁建设,地铁迷们对各种官方下达的政策文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态度也是相当关注的。 + +中国大陆铁路迷的禁忌也不少,例如不可��军事列车、机关要员专用列车等拍照。另外经常会发生的是铁路迷拍摄时遭铁路警察以及保安驱赶的事件,驱赶的方式一般是口头警告。但驱赶者一般无法拿出相关规定,或以安全为由不让拍摄。大陆铁道迷大多配合警方,但有部分车迷可能采取一些不甚理智的行为(一般针对保安),也曾经有铁道迷对制止摄影一事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铁道迷胜诉的事情发生,因为中国大陆铁路相关规定中,并没有规定不允许拍摄火车,但是规定禁止进入封闭的电气化或高速铁道范围。成都铁路局客运处曾于2016年2月下发包含“禁止地方部门或个人在铁路场所进行摄像、拍照”的文件,但中国大陆铁路主管部门发布的《》(《客规》)及国务院发布的《》中并无相关条文,成都铁路局也因此遭到非议。 + +尽管有很多限制和禁忌,中国大陆铁路迷仍然热烈分享一些与铁路相关的资讯。官方亦无阻止。部分铁道杂志社连同铁-{道}-部亦曾举办过铁道摄影比赛,北京地铁、上海地铁、CRRC等轨道交通相关企业也曾多次邀请铁迷走进车辆段参观列车并与官方人员交流互动。最近几年,中国的铁路迷的相关活动也常见于报章。 + +关于和中国大陆以外车迷的关系,中国大陆的车迷一般很喜欢和非本土车迷进行交流。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外国、港澳台的铁路爱好者和中国车迷进行友好交流。 +在香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网络要与现有的巴士网络作竞争;而后者的资讯及巴士迷文化较为发达,故单纯喜好铁路资讯的铁路迷可能较少。其他的铁路迷可能本身是巴士迷。同时身为巴士和铁路的爱好者经常被称或自称为「巴铁迷」;而同时热衷于巴士、小巴、铁路、道路交通建设、飞机和轮船的便成为「交通迷」。 + +一般人很难获得与香港铁路系统有关的详细资讯:因为香港的铁路运营公司以「基于商业、保安或版权保护」等理由,绝少对外分享香港铁路运输资讯,例如系统的运作机制、工程资讯等(例如两铁合并后的港铁员工内刊及技报,非员工或非经港铁公司认可电子装置/VPN无法取阅或浏览;但以往九铁公司出版的员工内刊《策力》则属于少有的例外,会赠予大专图书馆等外间机构)。至于香港铁路基本资讯,除了在港铁公司的宣传印刷品、报章杂志报导收集得来外,其他较深入的铁路资讯,-{只}-在一些铁路迷组织或铁路资讯讨论区作内部分享。另外港铁各路线的车辆车种繁多,也是香港铁路迷的主要讨论话题,有时还会讨论到前九广铁路和京九铁路中所营运的车种。 + +不过,部分香港铁路迷也常收集及详尽地列出香港的铁路资讯,包括铁路路线、车站、列车等,以加强外界对香港铁路系统的认识。 + +香港曾有一些铁路迷组织,包括香港铁路会(HKRS)、香港模拟铁路联盟(BVEHK)、香港铁路联盟(HKRU,2001年至2009年)。不过自2007年两铁合并后,港铁公司将铁路营运资讯封闭;由于这些铁路迷组织成员,部分来自铁路公司职员,需跟随铁路公司政策保护公司资讯,故他们甚少公开宣传组织或发放资讯,因此外人不易加入这些组织。2012年,当时已没有以纯铁路为主题的爱好者组织,而是成为其他交通迷组织(如巴士迷)其中一项兴趣分支。 + +2014年,因为网络的兴起及籍西港岛线为契机,有些从社交媒体专页而成的铁路迷组织诞生,例如MTRiders、香港铁路发展研究组(HKRDG)、香港模拟铁路发展中心(HKRSC)、港铁新路线动向(MTR Trends)等,这些可被称为新生代铁路迷组织。以上组织通过其Facebook专页分享香港铁路资讯,模拟铁路游戏(BVE、OpenBVE)的香港铁路版本制作,铁路规划研究及举行铁路迷活动(如乘坐新通车路线的头班车、铁路摄影团等)。 + +由于每个铁道迷所偏好的范畴或有不同,主要分成下列数项: + + + + + +",wiki_zh\AB\wiki_00 +"马来语 + +马来语,在语言分类上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主要使用于马来西亚以及文莱、新加坡、印尼苏门达腊岛的部分地区等。马来语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汶莱的国语,并在4个东南亚国家或地区拥有官方语言地位。 + +在1945年以前,印尼苏门达腊以外的很多地方也使用马来语。但是在印尼独立以后,该国所使用的马来语被称为印尼语,并以之为国语。 + +在马来西亚,大概有1,300万人是以马来语为母语,约占全国人口的55%。此外,在马来西亚还有1,000万人是以马来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至于在其他国家,印尼的苏门达腊也有1,000万的马来语使用人口,泰国有100万,新加坡则有40万人左右。 + +根据马来西亚、印尼、和汶莱共同达成的默契,马来语是以廖内语(Bahasa Riau) 苏门达腊廖内省的口音当作标准腔的。这是因为长久以来,现属印尼的廖内省一直被视为马来语的诞生地。 + +在马来西亚,马来语被称为「Bahasa Melayu(马来语言)」或「Bahasa Malaysia(马来西亚语言)」。「马来西亚语言」是马来西亚政府在1967年的「国语法案(National Language Act)」中被使用的语汇。一直到1990年以前,「马来西亚语言」比较常被用来指涉马来语。但是在1990年以后,不论是官方人士或者是学院里面的学者,却都逐渐倾向于用「马来语言」 --- 这是马来语版的「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中所使用的语汇 --- 来指涉马来语。 + +印尼在宣布独立以后,也使用某种形式的马来语当作其官方语言,但是却将其称之为「Bahasa Indonesia(印尼语言)」。至于在汶莱和新加坡,他们所使用的马来语则是被简单称为「Malay(马来语)」或者是「Bahasa Melayu(马来语言)」。 + +基本上,所谓「马来语言」和「印尼语言」的区别,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非语言学上的考虑。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虽然有不少语汇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很多马来方言彼此之间反而无法完全互相沟通。比如说,对很多马来人而言,他们就很难理解吉兰丹语(Kelantanese)的发音。此外,印尼爪哇的马来语(Javanese Malay),则拥有很多特有的词汇,即使熟悉马来语的马来人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 + +另外,根据闽南语读音,马来人以及马来语(Melayu)也有译作“巫来油”的。 + +马来语和印尼语之间的差别,可以类比为英式英语(British English)和美式英语(American English)之间的差别。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沟通的,只是在书写系统的拼音和语汇上有一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印尼语从爪哇语和荷兰语借用了不少词汇。比如说,马来语的「邮局」是「pejabat pos」,但是印尼语的「邮局」则是「kantor pos」,这是借用「kantoor」荷兰语中的「办公室(office)」而产生的词汇。 + +在马来人皈依伊斯兰教前,曾用多种文字,其中最早使用的是爪哇语字母(马来语存世的最早记录:Kedukan Bukit的石刻,就是用爪哇语字母写成)。其中,有一种叫Rencong的自创字母。 + +在20世纪以前,由于多数的马来人都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他们是使用一种叫做「爪夷文」的改良式阿拉伯字母书写系统来进行书写的。在西方殖民者到来后,另外一种叫做「Rumi」的罗马字母书写系统,则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取代了「爪夷文」原本的地位。马来西亚和印尼在书写系统上的差别,其实正反映了当时统治两地的不同殖民政府──英国殖民政府和荷属东印度公司——在书写系统上的差别。 + +在印尼语中,英文字「moon」中的母音,是遵循荷兰语的习惯而写成「oe」。在日本占领印尼的时候,这个母音又被日本殖民政府改为「u」(因此,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卡诺的名字,也从Soekarno被改为Sukarno)。同样,在1972年以前,英语「chin」中的子音,虽然在马来语中是用「ch」来表示,但是在印尼语中,则遵循荷兰语的习惯而书写成「tj」。所以,「孙子」在马来语中的写法是「chuchu」,但是在印尼语中的写法却是「tjoetjoe」。 +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1972年才有所改变。由于印尼「Ejaan Yang Disempurnakan(精确拼音;Perfected Spelling)」的公布,马来语和印尼语中书写系统的这些差异才有了缩小的迹象。比如说,在这之后,马来语的「ch」和印尼语的「tj」,都一律改成「c」,因此「孙子」就变成了「cucu」。此外,印尼语也不再使用「dj」,而是使用马来语中已经采用的「j」,因此,雅加达的拼法,就从「Djakarta」变成了「Jakarta」。原本在印尼语中被保留来发半母音的「j」(即英语「young」的第一个发音),也由马来语中的「y」所取代。 + +虽然马来语和印尼语在书写系统上已经几乎获得了统一,然而由于某些历史上的原因,这两种语言的某些词汇还是有差异。比如说,「钱」在马来语写作「wang」,但是在印尼语则写作「uang」。 +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 +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一带的马来人或印尼人与华人杂居,所以日用马来语都掺杂了许多中文词汇:如kuih(闽南语“粿”;意为“糕点”),cukong(主公,指华人资本家),(闽南语“豉汁”,指酱油),gue(闽南语的“我”,雅加达方言指“我”),tionghoa(中华,指当地华人事物),除此之外中国除了广泛称为China外,也能称为TiongKok,头家也被称为tauke或taukeh(老板)等。 + +由于葡萄牙人在东南亚的第一个据点是马六甲,所以许多中国概念也透过马来文词汇进入葡萄牙语,继而进入英语,如中国度量衡单位: + +新加坡、汶莱、马来西亚和印尼一带的华人因常与马来人接触,故其日用中文和英文都掺杂了许多马来词汇。例如: + +此外,由于欧洲人在东南亚的首个据点为马六甲,所以许多欧陆词汇也透过马来文进入中文。例如: + +巴刹马来语(马来语:)是流通于马来西亚集贸市场(即所谓巴刹)的通用语(lingua franca),主要由马来语构成,并混有少许汉语方言、英语、淡米尔语成分。 + + + + +",wiki_zh\AB\wiki_00 +"秘境车站 + +秘境车站()一词源自日本,意指因为地处偏僻而人烟罕至和不易抵达的火车站,但通常能够激起铁道迷一探究竟。 + +以日本铁道迷普遍的定义,大致符合以下条件,便可称为秘境车站。 + +至今,仅日本和台湾较常使用「秘境车站」一词,无法明确得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秘境车站。 + + +由于台湾缺乏具公信力的参考资料,无法确切判断秘境车站的定义,但即使台湾许多车站周围环境偏僻,也可能有住家、处于主要道路附近或使用的观光客及游玩民众多,实质上与「秘境」已无太大关联。目前主要以车站的停考班次、附近住家多寡、观光客与旅客人次稀少为判断依据,废止车站一般不列入统计。 +许多附近无住家与热门观光景点的无人小站,如木履寮车站(休止站)、梨园寮车站、多林车站等。 + + + +",wiki_zh\AB\wiki_00 +"集集线 + +集集线是由台湾铁路管理局所经营的铁路支线,为台铁最长的铁路支线,也是南投县唯一的客运路线。集集线的前身为台湾电力兴建的外车埕线,系配合日月潭水力电气工事兴建。现线已转型旅游路线;南投县政府一度使用南投县观光铁道之名,但罕用。 + +配合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现有自田中车站新辟田中支线抵达高铁彰化站,并与集集线直通运转之计划。 + + + + +1919年(日治时期大正八年),基于台湾电力株式会社兴建日月潭门牌潭发电所(日月潭第一发电所,现在的大观第一发电厂)、日月潭第二发电所(现在的巨工发电厂)的运输需要,集集线开始兴建。1921年10月完工,1922年1月14日开始办理客运业务。1927年4月由台湾总督府买收并进行路线改善,成为铁道部所辖支线。 + +1999年9月21日发生的九二一大地震,造成集集线毁坏严重:集集车站倾斜,多处路线铁轨也挫曲变型。直到2001年1月21日才修复通车,并持续转型成为台湾著名观光铁路之一。在复驶后除因部分路段不能运行而改道,受损的轨道、路基和号志等被移至「921大地震纪念馆」展示,以资纪念。 + +集集线也是2010年上映、以铁路故事为题材的电视电影《记得我们爱过》的舞台。 + +2014年10月28日,集集线与日本千叶县夷隅铁道缔结姊妹铁路。 + +2016年8月27日,集集线与日本静冈县天龙滨名湖铁道天龙滨名湖线缔结姊妹铁路。 + +(等级: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甲简、乙简、丙简、简易、招呼) + +(等级:分为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三等站、甲种简易站、简易站、招呼站) + + + + +",wiki_zh\AB\wiki_00 +"去死去死团 + +去死去死团,全名为「情侣去死去死团团」或「恋爱去死去死团团」,简称死死团或去死团,是透过网际网路兴起的一种恶搞文化。 + +去死去死团号称「对抗『恋爱资本主义』社会风气」,以「破坏浪漫气氛」为目的。许多民众以为,去死去死团是激进派的社会运动团体;但去死团的多数活动只是以一种戏谑方式,用KUSO、搞笑和幽默的风格表达单身的孤单,亦有人借此表示单身也可以很快乐,并且反对商业化的庆祝方式。在各种节日,譬如圣诞节或情人节,去死团可提供一种有别于浪漫过节的消遣管道。 + +参与去死团活动的人,被称为奉行去死去死团精神或死死精神、死死主义。创团宗旨是:「我们独善其身,为的是要渡化那些误入歧途的情侣们。」 + +去死去死团原为1972年由著名特摄作者川内康范所推出的《虹之战士》(港译:彩虹化身侠)中的反派角色「Mr. K」(港译:奇先生)率领的团体,成员为二战中受日军侵害的各国受害者家属所组成,目的是为了叫日本人通通死光以消他们心头之恨。古谷实漫画《去吧!稻中乒团》借用此名称,在漫画中是由前野与井泽组成、来破坏情侣气氛的胡闹团体,他俩经常驾驶著一辆从百货公司游乐场「偷」回来的熊猫车四处活动。 + +《去吧!稻中乒团》大受欢迎,网路族群开始用「去死去死团」()代称有意破坏情侣浪漫气氛的份子。松泽夏树漫画《轰天突击队》也有类似的「嫉妒团」。而现实生活中,亦有不少模仿死死团的做法,成立破坏情侣关系的组织。 + +依时间先后顺序,《轰天突击队》(1991年)在恋爱去死的剧情创作上比《稻中桌球社》(1993年)来得早;但论漫画对往后影响力,则仍以《稻中桌球社》为发扬而广为人知。 + +「」为《虹之战士》里的去死去死团插曲,歌词为夸张偏激的仇日内容,与现在用来作为戏谑自己单身的恶搞文化有完全不同的涵意。 + + +不过目前网路上自称去死去死团员多为感叹自己单身,仅为日常戏称而已,并无实际有任何破坏他人情侣关系之行为。另一方面,亦有人借用「死死团」的名义,把死死团的精神「订正」为「恋爱道德重整委员会」,意图以「死死精神」来重整滥情的状况,对抗『恋爱资本主义』社会风气。 + +另一方面,去死团员对情侣的称呼多为「爱你团」,源自情侣们时常把「爱你」两字挂在嘴边。去死团员交了男女朋友的话,则被称为「叛团」。 + +去死团于2005年8月11日七夕情人节正式由网路走向实体化,于西门町发起游行活动,并陆续于之后的2005年12月24日平安夜、2006年2月14日西洋情人节发起游行活动,此后去死团便习惯于每年的西洋情人节、七夕情人节、平安夜等三个节日发起游行活动至今,前述三个节日也被称为死团的『三大节日』,主办人铁冰小双也因此被拱为初代团长。 + +2006年2月14日晚上,台湾的台北县与台中市皆有去死团活动,其中台北县淡水镇渔人码头举办之活动有50多位去死团成员参加。据TVBS记者访问团长的介绍,是次活动目的是要净化那些「误入歧途」(即花心劈腿或为金钱利益交换而交往的)情侣们,这次也是历次去死团吸引最多传媒采访的活动。 + +一些人认为台湾的去死去死团活动最为热烈,自2005年七夕开始,台湾的去死去死团于七夕、西洋情人节、圣诞节均有举办活动。而在2006年末开始,去死团亦有零星出现在中国城市如广州、杭州、兰州等。 + +又名死死精神、死死主义或去死团精神,参与去死去死团的人所奉行的思想,可依照偏重方向分为两大类: + +抗拒肉麻主义思想的横流滥觞,拒绝拍拖(粤语,意指谈恋爱)活动,甚至刻意拆散其他情侣。 + +有人认为,林语堂才是死死主义的始创人,原因是他对于滥情思想的鞭挞,并指大众应对滥情思想有所-{克}-制。他的这番言论,被某些人认为是死死主义的启导思想(详见肉麻主义项目一),由于部分人将对于情侣的攻击(如拿冲天炮炸情侣)与此派思想及去死去死团划上等号,目前较多数团员不支持此派,但仍有不少来胡闹的乡民以此思想为基础而背著去死团的名义到处攻击情侣,但这种行为在去死团中是被禁止的。 + +与温和派的FFF团类似,主要是反对不正当恋爱以及不正当男女关系(包括花心、劈腿、当第三者、金钱味道浓厚的恋爱与婚姻、非自愿性质的恋爱与婚姻、一夜情、卖淫、买春、滥交等),亦反对商业化交往方式及公开的肉麻行为,会以非暴力方式拆散不正当交往(亦即误入歧途)的情侣,但不反对正当情侣交往,并会给予祝福,目前去死团主要偏向此派,尤其在2007年2月14日二代团长五元在西门町发表演说时已经明确说道:「我们反对的是情人节被商业化,还有那些在路上上演活春宫的恶心情侣!」由此可见目前去死团的方向以此派为大宗。 + +此派认为现今情人节的庆祝方式是商人的炒作,认为团员有权并有义务拒绝此等过节方式,有人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支持此说。在2007年的情人节前一星期,亦有网友透过报章表示要坚拒购物赠与女友,以免商人得逞。2015年冬天,日本宅男更大举上街抗议,誓言打倒耶诞节背后的资本主义阴谋。 + +由初代团规发展出的东西,去死主义的中心是以正当谈恋爱为主,在单身的时候,宁愿没有女朋友也不要随便交个女友来滥情,而交男女朋友的时候,不花心、不劈腿、不利益交换,并且要用健康阳光的态度去谈恋爱,另外,在己方还没有决定要爱人之前,就要秉持著天下为公的精神,众生平等,而当己方决定要追求某人时,就要用阳光的心态去追求另一半,不能有任何利益交换的心态、也不能有玩玩的心态去追求另一半,而是把对方当作是未来结婚的另一半来追求。 + +而在团员叛团的同时,此主义还是可以存在于已叛团之团员心中与行为中,所以��,此主义是可以适用于全天下人类的。 + +由于去死去死团初出现时的宗旨与现时所奉行的有所差异,加上团名「去死」二字,容易令人误解去死团: + + + + +",wiki_zh\AB\wiki_00 +"荷兰足球甲级联赛 + +荷兰足球甲级联赛(荷兰文:Eredivisie,简称荷甲)是荷兰最高级别足球联赛。1950年前荷兰只有四个地区足球联赛,当中各区最优秀的球队可以晋级参加全国锦标赛,锦标赛采取联赛形式进行而定出冠军。1950年皇家荷兰足球协会推行首个全国性的足球联赛,首先从四个地区联赛中的六个联赛组别的球队分配为五个组别,每个组别同样采取主客制两回合联赛形式进行,五支小组冠军出线附加赛阶段,再以联赛形式决定冠军队伍。直至1956年荷兰足总正式成立一个有组织的全国性联赛,赛事以主客制两回合进行,废除过往的附加赛阶段,首届荷兰甲组足球联赛则由阿积士夺得。 + +目前取得联赛冠军次数最多的球队是阿积士,共 33 次。其次分别是PSV燕豪芬(24 次)及飞燕诺(15 次)。自1965年起,只有三次的联赛冠军并非由以上三大球会所取得,分别是由阿尔克马尔(1981年及2009年)和川迪(2010年)夺得。 + +联赛通常会由八月开始,至翌年五月完成赛季。与大部分欧洲足球联赛相同,荷兰联赛在圣诞及新年期间,约有一个月的冬歇期。如果赛季完结的年份有欧洲国家杯或世界杯比赛,该个赛季就会比正常提早开始。 + +在2004至2005年度共有18队球队参与角逐。每队球队都要与其他球队对赛两次,主客各一次。上下半季的赛程并不相同,而双方球队亦不会在同一半季中对赛两次。 + +在赛季完成后,排名最低的球队会直接降级至乙级联赛。同时,乙级联赛冠军会获得下一赛季的直接升级名额。排16及17名的球队则要与乙级联赛的球队参与升级 /降级附加赛。每队护级球队会成为种子球队,各分别与三支乙级联赛球队进行主客双循环的小联赛。每组的冠军就可以获得参加下一赛季甲级联赛资格,其余球队则要在乙级联赛比赛。 + +2018–19年荷兰足球甲级联赛参赛队伍共有 18 支。 + +以下为历届联赛冠军: + +",wiki_zh\AB\wiki_00 +"冰肉 + +冰肉实际上是指用烧酒和白糖精制过的肥猪肉。将肥肉用大量的白糖与适量的烧酒拌匀,腌约数天即成冰肉。腌成之后的肥肉雪白如冰,莹润透明,故称“冰肉”。冰肉入口清甜爽口,不肥不腻,能有这种口感,是因为白糖与烧酒混合后,与肥肉三者发生化学反应,去除了肉中油腻之故。 +",wiki_zh\AB\wiki_00 +"理查德·施特劳斯 + +理查·格奥尔格·施特劳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他与以写圆舞曲著称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维也纳施特劳斯家族完全没有关系,一般都以全名理查·史特劳斯(R. Strauss)称呼,以与该家族的众多成员相区分。 + +他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法国号演奏家,从小就受到父亲的音乐教导,八岁的时候开始学小提琴。他的父亲的教导非常注重古典主义,但理查·施特劳斯本身的音乐最后却成为后期浪漫派,以及20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 +理查·施特劳斯的早期作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的特点,在其创作生涯的极盛期被认识为晚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但晚期的作品开始流露出一定的现代派倾向,如调性的瓦解等等。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音乐创作和指挥偏好都表现出他对于德意志古典音乐传统的热爱和深刻理解,他深受莫扎特和瓦格纳等人的影响(后者几乎影响了理查·施特劳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具有极其卓越的对位写作才能,几乎所有作品的织体都非常复杂。 + +理查·施特劳斯在1933年曾担任纳粹德国的国家音乐局总监(事前未与他本人协商),后来因为在犹太籍音乐家与纳粹当局意见不合,遂于1935年辞职;战后则受到审查,直到1948年才由政府正式澄清平反。事实上,他由于创作涉及恋父情结话题的《埃莱克特拉》,与犹太作家茨威格合作《沉默的女人》,以及儿媳是犹太人等原因,一直受到纳粹政府的监视。 + +他还是美国电影《飘》配乐作曲家马克斯·史坦纳的教父和老师。 + +1900年以前创作了大量交响诗。他的交响诗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哲理性」交响诗和「叙事性」交响诗两类,前者以《死与净化》()和根据尼采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成的同名作品最为有名,后者以《唐璜》()和《唐吉轲德》()最为有名。 + +1900年后,他将主要的创作精力放在了歌剧上。前两部歌剧《贡特拉姆》()和《火荒》()有明显的���格纳的影子,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第三部歌剧《莎乐美》()因在故事情节上骇人听闻,因而引起争议,但仍获得极大的成功,当时的德国皇帝在接见施特劳斯时对他说:「创作这样的歌剧,对你没有好处。」施特劳斯则回答:「但至少我用创作这部歌剧的收入买了一栋乡间别墅。」第四部歌剧《厄勒克特拉》()则在音乐上骇人听闻,而再次引起争议。第五部歌剧《玫瑰骑士》()音乐优美动人,但是在音乐评论界则引起不小的争论,有评论家称施特劳斯摆脱了恶作剧的作风,回归到正常的音乐中;又有品论家指责施特劳斯才智耗尽,只能靠优美旋律来吸引听众,全然丧失了以前的创新精神。随后的歌剧创作,施特劳斯继续《玫瑰骑士》的成功经验。其后理查德·施特劳斯创作几部使用古希腊神话题材抒写20世纪现代人情感的歌剧,包括《阿里阿德涅在纳索斯岛》()、《埃及的海伦》()、《达芙妮》()、《达奈的爱情》()和最后一部歌剧《随想曲》(,1942)。 + +1944年至1945年创作为23件独奏弦乐器的《变形》,据战后理查德·施特劳斯说,是有感于德国各地的歌剧院遭到战争破坏,特别是在得知威玛的歌德故居,和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毁于战火(后者毁于德累斯顿轰炸)之后,精神一度错乱,事后回忆那段时间而获得灵感写作的。1947年至1948年写出最后的杰作,女高音和管弦乐的《最后四首歌》。 + +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极高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1920年与马克斯·赖因哈特、霍夫曼斯塔尔等人一同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 + + + + +最后四首歌 Vier Letzte Lieder(1948) + + +",wiki_zh\AB\wiki_00 +"黑暗精灵 + +黑暗精灵,在许多神话和奇幻设定里是指邪恶的反面精灵族,他们通常和其他精灵争斗。 + +北欧神话中第一位巨人是伊米尔(Ymir),霜巨人族是他的后裔。但是神族和巨人族互相看不对眼,主神奥丁与兄弟联手杀死了伊米尔,然后用伊米尔的尸体创造了世界,而传说中尸体上的蛆便被神赋予人形,就是精灵(北欧语为「Alfar」)…向光面的蛆变为光精灵,与甘露、阳光与大地果实之神佛瑞(Frey)住在Alfheim(意思便是「精灵国度」)。阴暗面的蛆则变成黑暗精灵,(Svartalfr)或者黑精灵(Dokkalfr),住在斯瓦塔尔法海姆(Svartalfheim),一个在尘世(或称人间)以下的地方。北欧的黑暗精灵(Svartalfr)和北欧矮人差别不大,然而未知上述两种精灵是否同一种。 + +在之前的奇幻文学作品可以看到部分黑暗精灵的影子。托尔金作品魔戒的中土世界,在中土苏醒的精灵中有一支未到维林诺(Valinor)的支系,相对于见过双圣树之光(the light of the Two Trees)的光明精灵们,他们被称为亚维瑞,就是俗称的黑暗精灵,详见精灵族群分裂。 + +亚维瑞(Avari)是指那些拒绝接受欧罗米召集前往阿门洲的精灵,亚维瑞意思是「不愿意的」(The Unwilling)。约半数的亚维瑞来自精灵数目最庞大的尼尔雅,其余的亚维瑞则原是塔特雅的精灵。亚维瑞、南多族(精灵语:Nandor)及辛达族(精灵语:Sindar)合称为黑暗精灵(精灵语:Moriquendi),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双圣树(Two Trees)之光。第四纪元初,所有艾尔达(Eldar)离开中土大陆,但大部分的亚维瑞依然留在中土大陆。 + +之后在中土灭亡,也有一说是被米尔寇改造成半兽人(Orc)。 + +Michel Moorcock的Elric Saga中,主角Elric of Melniboné出身的Melnibonéans一族对于私欲和折磨的酷爱与卓尔的设定有一定的类似。 + +但与现行的黑暗精灵有些不同,这些精灵并不邪恶也不居住于地底。 + + +也被翻译为「黑妖精」,在诸神大战中投入邪神阵营的精灵族及其后裔。肌肤是褐色的,就本质来说并不是多邪恶的种族。上古时代曾经建立起巨大的帝国,在古代王国兴起后毁灭。黑妖精之间的羁绊相当强烈,和龙与地下城擅长背叛和内斗的卓尔精灵不同,黑妖精从不会抛弃伙伴,对认定为伙伴的其他种族也有着强烈的忠诚心和同伴意识,在爱情上也相当专一。和妖精不同的是黑妖精有成为黑暗牧师的可能。 + +在水晶国系列中出现了能力堪比邪神的黑妖精,上级领主种。在SWORD WORLD REPLAY 萨拉的冒险系列中,出现了妖精父亲与黑妖精母亲相爱结婚诞生的角色,这个角色的母亲也在同作中登场,是相当有魅力的角色,完全和邪恶扯不上关系。 + +同样,在新罗德斯岛战记的结局,码莫的黑妖精也选择了作为码莫王国的国民与妖精、矮人和人类���同生活的道路。 + +黑暗精灵是善良精灵们的天敌,不过他们的心智能力可是与那些远亲们一样地优异。虽然乍看之下柔弱易欺,但是他们的眼中流露出的邪恶光芒却常使人们不寒而栗。黑暗精灵的肤色从深蓝到黑都有,头发则多半是白色,鲜少有变化。他们的普遍身高约在五呎左右。 + +因诺鲁克(仇恨之神)创造了这个扭曲的种族,仇恨在他们血管里面流动,驱动著他们邪恶的心灵。黑暗精灵痛恨世上所有的一切,包括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创造者也不例外。 + +黑暗精灵视所有其他种族为下等生物,都只不过是为了达成他们邪恶目标的傀儡罢了。绝大多数的种族都十分害怕黑暗精灵。黑暗精灵们一直地试图破坏其它的精灵世界,不管是渗透、彻底摧毁,或是奴役他们,都是黑暗精灵汲汲努力的目标。相较之下,低等而愚蠢的巨魔与洞穴巨人,作为征服其它种族的工具而言尚有可取之处,因此仍在勉强接受的盟友名单中。 + +黑暗精灵是追随最初的水之神,也就是现在的死神席琳的种族。原本是精灵种族中的一支,在精灵与人类之间的这场战争失败后,为了获得重新战胜人类的力量,他们在修练格兰肯的黑暗魔法过程中,踏入了魔道。外形与精灵大体相似,但是比一般精灵的身型高,有著褐色的皮肤和银色的头发。黑暗精灵为精灵中的褐色精灵一族中所分化出来,曾与白精灵进行过战争,后来遭到白精灵的诅咒使他们的森林开始腐烂,不能见天,皮肤变黑,头发变白。 + +天堂二中的黑暗精灵肤色为蓝灰色,不同于天堂中的古铜色。 + +",wiki_zh\AB\wiki_00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又称“A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国际人权公约,包括序言及五个部分,共31条。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着共同的序言及关于人民自决权的规定,是国际人权宪章体系的第二个文件。 +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后,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开始起草国际人权公约。1950年,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审议人权委员会提交的仅保护个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公约草案。大会认为这一公约草案不全面,没有包括《世界人权宣言》的全部内容,未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予以保护,要求人权委员会对草案进行补充和修正。鉴于公民和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难以共用一套监督机构,1952年,第六届联合国大会决定由人权委员会起草两个人权公约,一个包括公民和政治权利,另一个包括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1954年,人权委员会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草案》(同时提交的还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草案》)提交第九届联合国大会审议。1966年12月16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大会第2200A号决议通过,并开放各国签字、批准和加入。1976年1月3日生效。 + + + +[[Category:人权工具]",wiki_zh\AB\wiki_00 +"3D Realms + +3D Realms是一家游戏软件制造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 + +公司是1994年7月从Apogee Software公司划分出的独立开发部门,该部门的主要开发方向就是,开发最优秀的3D动作游戏。该部门所开发的作品《毁灭公爵3D》十分成功,与《毁灭战士》享有着同样的地位,也是一部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在1997年《毁灭公爵3D》获得成功之后公司决定开发其续作《永远的毁灭公爵》,他们说这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游戏。在漫长的开发期间公司曾2次决定更换游戏引擎。公司发言人把发行日期一再延后,几乎成了历史上跳票时间最长的游戏。让拥护者们大失所望,甚至有些人开始怀疑是不是到了该把这部游戏忘掉的时候了。在2009年5月,因为经营不善,3D Realms宣布倒闭。不过《永远的毁灭公爵》最后仍在2011年发行。 + + +",wiki_zh\AB\wiki_00 +"二次元禁断症候群 + +二次元美好世界是一种性取向,只对动画、漫画、游戏或轻小说中的虚拟异性/同性有兴趣,对现实世界上的异性/同性则没有任何兴趣,就是“只喜欢二次元异性/同性,不喜欢或讨厌三次元异性/同性”。也被略称为二次元控(),英语称作“Nijikon”。男性和女性皆有可能患上此病。但基于恋爱资本主义(对男性造成的问题是如果性吸引力不足、则更容易被女性无视或歧视)在全球盛行,就业环境的恶化,让男性终生与爱情婚姻无缘的比例大增,因此病患者大部分是男性,别称萌系宅男。 + +这个名词最早于1980年代初期在日本提出,;至于他们为什么沉迷漫画,则与就业环境的恶化、恋爱资本主义及难以应对的社交亲戚关系有��可分割的关系(这让男性感情婚姻及事业上失败的机率大增,或因压力过大及旁人的失败经验而失去与现实女性交往的冲劲及体力;当自觉成为家庭及事业上的失败者,沉迷于二次元的机率更大)。跨越1990年代至现在21世纪,这种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患者一天比一天多。 + +当男性在三次元世界(现实世界)失败,容易由花费不高的二次元世界寻求慰藉,恋爱资本主义及女性的性开放也会让更多男性(包括条件良好的三高男)排斥三次元女性。而许多女性也开始有类似问题,有些女性自认无法跟二次元角色竞争,目前沉溺于二次元的女性也开始增加,如沉溺于BL的部分腐女;也有女性因为过高的学业及工作压力而失去动力,成为鱼干女。 + +",wiki_zh\AB\wiki_00 +"RTFM + +RTFM,是一个英文缩写,意思是:「去读那些他妈的手册」(Read The Fucking Manual),这句话通常用在回复那些只要查阅文件就可以解决,拿出来提问只是浪费别人时间的问题。而为了避免这个缩写单词,因为用了「fuck」(他妈的)这个单词而攻击性、火药味太重,RTFM也被解释成「去读那些愚蠢的手册」(Read The Foolish Manual);有的时候也解释成「去读那些友善的手册」(Read The Friendly Manual)或「去读那些写得不错的手册」(Read The Fine Manual)。另外,有时候就干脆把「F」拿掉,直接写成RTM(去读手册,Read The Manual)。 + +最早的起源被认为是出自LINPACK用户手册目录的一个章节“R.T.F.M.”。 + +在某些加入大英国协的国家中,许多黑客则倾向使用RTBM,同样意指「去读那些天杀的手册」(Read The Bloody Manual),原因是在这些国家中,bloody 与 fuck 一字同义,不过在美国则较少有这种用法。 + +与这个字类似的黑客用语还包括: +RTFS :「去读该死的原始码」(Read The Fucking Source) +RTFB :「去读该死的已编译程式」(Read The Fucking Binary),常常也以星际大战中的台词「用原力啊,路克」(Use The Force, Luke)改写成「用原始码啊,路克」(Use The Source, Luke),而缩写成 UTSL,这样的写法因为具有幽默的趣味,以及假设程式开发者并没有提供完善的手册,而降低使用 RTFM 一字时的攻击性,特别是,在应用 RTFB 的场合,往往是因为程式执行档案已经过于老旧,而且欠缺文件,唯一能够了解程式的方法就是直接阅读机器码,使用太过攻击性的词汇,实在不妥。 +RTFE:「去读该死的错误」(""Read The Fucking Error"") +RTDA:“去看该死的文章”(""Read The Damn Article"")。另外,在Slashdot网站上,也可以看到类似的RTFA(去读天杀的文章,Read The Fucking Article),这个字用在回应某些没有看清原文内容,就发表没有关系的留言的人。 +STFW:“搜一下网络不行吗?”(""Search The Fucking Web""),在1996年开始在Usenet上也可以看到STFW(去搜寻天杀的网站吧,Search The Fucking Web)这类的字,另外一个版本是UTFG(去用天杀的Google搜寻一番吧,Use the Fucking Google)。中国大陆网络上的“操不百”(或写作“艹不百”,即“操你妈,你不会百度吗?”的缩写)含义也与“RTFM”类似。 + +",wiki_zh\AB\wiki_00 +"张宗昌 + +张宗昌()字效坤,山东省掖县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军事将领,奉系要人。20年代前期奉系军阀用于作战重型铁甲列车为张宗昌建立,为中华民国史上建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战绩突出的部队,有中国装甲列车之父之称。 + +张宗昌在青少年时期闯关东,当过伐木工,铁路工人,还在俄罗斯打过杂工,后组织工友,成为土匪。1911年辛亥革命时,率绿林兄弟投靠山东革命军都督胡瑛,后随军转到上海,成为沪军都督府都督陈其美手下的光复军团长。1913年(民国2年)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同年,二次革命时,张宗昌奉命赴徐州抵御袁世凯北洋军的进攻,在阵前倒戈,成为北洋军冯国璋手下。1916年(民国5年)春,陈其美在上海起义,张宗昌派手下营长暗杀了陈其美。因此功绩,张宗昌获冯国璋提拔。同年11月,冯国璋就任副总统,张宗昌被任命为侍从武官长。 + +护法战争爆发后,1918年(民国7年),张宗昌被任命为苏军(江苏军)第6混成旅旅长,随张怀芝赴湖南参加同南方政府军的作战,大败而归。1921年(民国10年),张宗昌所部在江西吉安被江西督军陈光远解散。张宗昌只身逃回北方。 + +此后,直系领导人曹锟希望任用张宗昌,但因吴佩孚的反对而失败。张宗昌遂投靠奉系的张作霖。1922年(民国11年),张宗昌击败了反叛张作霖的军队,将叛军残部收拢成为自己的军队。同年冬,张宗昌又吸收了从俄国逃到中国国内的俄国白军。由此,张宗昌成为奉系的重要将领。1922年5月,张宗昌任绥宁镇守使,吉林省防军第三旅旅长。 + +张宗昌之被称为「狗肉将军」,并不是由于他爱吃狗肉,因为在他生活的时代,甚或更早之前,北方黑话把以「牌九」,戏称作「吃狗肉」。张宗昌酷爱「牌九」,经常率众赌博取乐,且输嬴数额很大,因此获称「狗肉将军」,跟他饮食方面吃不吃狗肉,并无关系。 + +1924年(民国13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宗昌被任命为镇威军第2军副军长,立下军功。战后,段祺瑞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张宗昌被任命为宣抚军第1军军长,驻扎上海。1925年(民国14年)2月,张宗昌被任命为苏皖鲁三省剿匪总司令,驻扎徐州。随后,在张作霖的支持下,同年4月张宗昌被任命为山东军务督办;同年7月张宗昌置中央政府命令于不顾,擅自将“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改为“胶澳商埠局”,并任命其掖县同乡赵琪为“总办”,将青岛置于山东督办公署管辖之下。由此,张宗昌支配山东省及青岛市,但任内因苛酷残忍、对民众处以刑罚,以及爱打牌九(当时称为“吃狗肉”),且输赢数额很大,而被民众呼为「狗肉将军」。张宗昌和奉系的其他将领一样,都以日本为后盾。1925年(民国14年)5月,张宗昌镇压了青岛的日本纱厂工人大罢工,酿成了“青岛惨案”。在统治山东及青岛期间,张宗昌积聚了大量私财,存入大连的日资银行内。 + +同年10月,浙江军务督办孙传芳、冯玉祥的国民军开始携手挑战奉系,张宗昌迎击(浙鲁战争)。随后,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一度势弱的直系吴佩孚参战,形成了国民军对直系、奉系联盟的局面。12月,张宗昌自任直鲁联军总司令,开始攻击北京的国民军。1926年(民国15年)4月,张宗昌从国民军手中夺取北京。因为自己学问少,故张宗昌对旧学十分倾慕,入北京城之际,张宗昌强制命令华北各学校恢复孔子教育。 + +1926年(民国15年)7月,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击败吴佩孚、孙传芳。1926年8月,张宗昌获授将军府义威上将军。12月,张宗昌同孙传芳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张宗昌任安国军副总司令兼直鲁联军总司令。 + +1927年初,张宗昌率直鲁联军南下,援助孙传芳。但是,1927年(民国16年)北伐军在安徽省及上海等地接连获胜。张宗昌曾在上海屠杀工人及学生,但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被挫败。张宗昌率残部逃回山东省。6月,张宗昌派员来谈归顺国民革命军。 + +1928年(民国17年)4月,北伐再度开始,张宗昌遭到国民党军攻击,虽然受到日军支援,但也无济于事。4月底,张宗昌率部逃出济南,撤往德州、天津,来到冀东。6月4日,皇姑屯事件发生,张作霖遇难,由其子张学良继位,张宗昌希望从山东省逃回山海关外(东三省),但未得到张学良的许可。9月,张宗昌部遭到国民党白崇禧追击,全军覆灭,残部5万人被白崇禧收编,张宗昌只身逃往日本占领下的大连,以求日本的保护。 + +此后,张宗昌图谋在山东东山再起。1929年(民国18年),在日本支援下,张宗昌率鲁东余部在烟台登陆,失败后逃往日本。后来,1932年(民国21年),张宗昌标榜「抗日」回到山东省,企图再起。 + +但是,当时的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矩对其不放心。同年9月3日,被张宗昌杀害的国民军军长郑金声的侄子郑继成根据韩复矩的指示,在济南站刺杀了张宗昌。郑金声当年正是在济南被张宗昌杀害的。张宗昌享年52岁(满51岁)。 + +1.原配张贾氏(1884-1916)。包办婚姻,由邻村嫁来。 + +2.填房夫人袁书娥(1889-1944年)。沈阳人。张宗昌闯关东时成亲。育有三男三女。长子早夭;次子张济乐,三子张宁乐。长女春娇,因婚变服毒自杀;次女春亭,三女张纯。 + +3.如夫人袁中娥(1895-?)。袁书娥胞妹。 + +4.四姨太吕雅仙。妓女出身。1928年,就地蒸发,远嫁他乡。 + +5.老五安淑义(1902-?)。朝鲜人。安重根侄女。1922年,安氏为张生有一女,名张春绥。 + +6.六姨太富贵儿。原杂耍艺人,擅长耍花轱辘棒。未有子女。 + +7—9.七姨太欢欢、八姨太圆圆、九姨太柔柔。此三人也是妓女出身,为张机缘购来从良。后来分别赏赐给部下。 + +10.十姨太祁氏。河北霸县人,从小家境贫寒,被卖到北京八大胡同妓院。张宗昌出巨资赎其从良。生下一子盛乐。 + +11—19.十一姨太长相甚丑,满嘴暴牙,张见其为有名老处女,乃收侧室。十二姨太是一艺人,姿色迷人,张在一次散步期间抢为己有。十二、十三姨太难耐寂寞,后另嫁他人。十四姨太1931年在铁狮子胡同因患肺病而死。 十五、十六姨太没有子嗣,张死后匆忙嫁人。十七姨太生有一女,名叫春张霄。十八姨太是上海人,大家称之为“上海太太”。张死后,她避居上海,从未告知子女其父为张宗昌,也再未与张家人走动。十九姨太为韩复矩赠送,故未同过房,后不知所终。 + +20.二十姨太卢辅义。为部下献姬,此女貌若天仙。于1929年生有一子,名昭乐。 + +21.二十一姨太朱宝霞。评剧演员,与张无子。 + +22. 二十二姨太山口美子(1910-?),日本人。1931年张宗昌在日本纳之为妾。夫妻生活只有15天便不了了之。 + +23.二十三姨太伊藤顺子(1909-?),日本人。春风一度,赠给军阀石友三。 + +24.二十四姨太李艳红(1922-?),人称“大辫子”,梨花大鼓女艺人。嫁给张不足一年即守寡。无子,后下落不明。 + +25.二十五姨太张一鸣(1921-?),张家侍女,本无名无姓,其名为张所送。有一女春绣。后不知所踪。 + +",wiki_zh\AB\wiki_00 +"白色情人节 + +白色情人节(;和制英语:),源于日本,订于3月14日。在日本,通常欲告白的女方会在情人节(2月14日)的时候送礼给心仪的对象,而收到礼物的一方,则会在3月14日回礼并告诉女方自己的心意。南韩、台湾及香港、泰国、菲律宾等地因商业行销而也有类似的跟风习俗。 + +最早诞生于1977年,由日本福冈市博多区的甜点(菓子)制造商「」所发起。早于1905年创业的「石村万盛堂」,以一种由蛋黄做的日本传统甜点「鸡卵素面」起家。由于每次做鸡卵素面时都剩下大量蛋白,石村先生灵机一触,遂引入国外的棉花糖生产技术制成软心棉花糖「鹤乃子」,成为当时福冈的潮流甜点。1977年,第三代传人石村僐悟接棒,为再度刺激销情,他便想到以「3月14日,是情人节后向爱人回礼的日子」来推销白雪雪的鹤乃子,以鼓吹收到心意的一方应该要回礼给对方,作为促销糖果的手段,节日最早称为「糖果赠送日」()。自1980年起,因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所以改称为「白色情人节」。 + +不久后,巧克力制造商发现他们也可以在这个节日中获利,因此也开始促销白色的巧克力。现在,在这一天要回礼时,除了糖果与白巧克力之外,还包括其他各种礼品。 + +目前关于情人节与白色情人节,到底是男先送礼还是女方先送礼,已不再有定论。重点是这样的节日让有情有缘的男女双方都有一个可以发挥与表达自我心意的时机。 + +日本全国饴菓子工业协同组合的解说,“白色情人节”定在3月14日的原因是由于公元三世纪时,罗马帝国皇帝克劳狄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婚约,下令全国男子都要从军。一名叫华伦泰(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恋的男女举行婚礼。事情被告发后,刚帮一对恋人证完婚的华伦泰神父被罗马士兵逮捕,恋人们逃过一劫,公元270年2月14日华伦泰被绞死,而在一个月后的3月14日,这对获救的恋人宣誓,他们的恋情将至死不渝,为纪念这天于是另定为白色情人节,但这说法完全没有历史根据。 + + +",wiki_zh\AB\wiki_00 +"江东区 (首尔) + +江东区()是韩国首都首尔南部、汉江以南部份最东的行政区。 + +行政洞 + +本区连同现属松坡区的风纳洞,就是原来京畿道广州郡的范围。 + +",wiki_zh\AB\wiki_00 +"辽宁孙家湾矿难 + +辽宁孙家湾矿难是指于2005年2月14日14时50分,在辽宁省阜新市的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发生的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214人死亡,3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它目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被官方披露出来的死亡人数最多的矿难之一。孙家湾煤矿设计年生产能力150万吨。 + + +",wiki_zh\AB\wiki_00 +"星洲日报 + +《星洲日报》 () 是马来西亚第一大中文报章,由朝日报业私人有限公司出版。 《星洲日报》是由著名的新加坡虎标永安堂老板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将早先创立的《星报》和新加坡商人邓荔生的春源印刷厂合并而成,于1929年1月15日创刊于新加坡。 + +「星洲日报」四个大字,是近代中国著名领导人蒋中正所题的墨宝。 +「立足诚信,情义相随」。 +《星洲日报》是马来西亚发行量最高的报纸,超过四十万份。也是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以外,发行量最高的中文报纸。 + +《星洲日报》创办初期,在上海、厦门和香港派驻记者,用电报拍发专讯,主要在于向当地的华侨传达有关中国的最新发展讯息,作为宣传其公司医药产���的工具。 + +1929年创立《星洲图画副刊》,并特约上海名画家叶浅予,名摄影家朗静山等为记者。因为报纸星期日一般都休刊,该报社觉得与服务社会的宗旨相违背,于是在星期日增出拥有四大张的周刊,这是华文报的创举,也因此报份大增。同年打破新加坡报纸到午后出报的习惯,率先在清晨6时出报。 + +1936年搬迁新址新加坡罗宾申路128号大厦,并从英国订购大型印刷机,每小时可印32版日报二万份。 +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南洋一带的华侨读者对中国时局的发展非常关切,《星洲日报》因此增出一份晚报,专门报导当时中日的军情,并谴责日本侵犯中国的暴行。 + +1938年冬,《星洲日报》礼聘郁达夫南来主编《星洲日报》文艺副刊《""晨星""》、主编《星洲晚报》文艺副刊《""繁星""》和《星光画报》文艺版。郁达夫的南来,带动了当时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岛上的华文化事业的发展。郁达夫在星洲日报前后三年,共发表400多篇抗日政论。 + +1939年出版《星洲十年》,主编关楚璞编委姚楠、郁达夫、许云樵等;郁达夫题名。 《星洲十年》出版后得到好评,编委关楚璞、姚楠、郁达夫、许云樵等发起组织《南洋学会》。 + +1941年12月,日本皇军南侵,《星洲日报》早报停刊,只出晚报。翌年初,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岛相继沦陷,《星洲日报》晚报也停刊。 + +1945年9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也无条件从马来半岛和新加坡撤军,9月8日《星洲日报》复刊;此时《星洲日报》大部份设备及资料荡然无存,但在多人的努力下,其规模才渐复。最初星洲日报没有自己的图片制版设备,报上所用的电版全交与位于坦克路(Tank Road)上的现代电版公司(Modern Engraving Co)制作,到了50年代初,星洲日报业务渐上轨道,购置了自己全套的电版设备。 + +1952年出版《星洲日报丛书》,包括《摄影入门》,《马华小说选集》,《南洋风情画》等道林纸精装图书,现已成稀有的绝版书。 + +1955年至1957年,反殖民浪潮扩大,马新两地的各族人民不断争取摆脱英国的统治。 《星洲日报》当时积极支持马来西亚独立,一时间成为了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岛主要言论平台,在争取马来西亚独立的过程中,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 + +一直到50年代初期,《星洲日报》只在新加坡营运,后来才在吉隆坡设立办事处,并且每日从新加坡运载报纸到马来半岛发行。 + +1965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分家,吉隆坡《星洲日报》便脱离新加坡的总社另起炉灶。1966年7月7日,《星洲日报》的出版公司,星系报业私人有限公司购置八打灵再也的报馆现址作为马来西亚的总部,并把报社的运作从吉隆坡转移到八打灵再也。《星洲日报》除了在新加坡总社原厂印刷外,马来西亚报份就改由八打灵再也新厂印刷出版。在八打灵再也设厂之初,报纸仍由新加坡总社编辑部编排,然后通过电传至八打灵再也制版,分两地同时印刷。当时八打灵再也新厂,在《星洲日报》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由于分家后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国情差异,八打灵再也报馆逐渐有了独立的编辑、制版及印刷运作,《星洲日报》就分成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及新加坡《星洲日报》。 + +1982年,马来西亚政府颁布新的媒体法令,不准外国人控制本地报纸。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的控制权遂由胡家转到马来西亚人林庆金的手中。这也开始了星洲日报在新加坡的结束的命运。 1983年初,在新加坡的《星洲日报》与《南洋商报》合并,并以《联合早报》与《联合晚报》的名字出版。新加坡《星洲日报》宣告结束。 + +1987年10月,种族关系异常紧张,种族情绪日益高涨, 马来西亚政府展开茅草行动之际,同时禁止三家报纸出版,其中一家便是《星洲日报》。 《星洲日报》的停刊事件,引起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强烈不满,因为这被视为中华民族文化堡垒的倒塌。禁报事件,也成为了马来西亚媒体史上的一个污点。 1988年4月8日,在多方的努力下,《星洲日报》终于复刊。 + +2000年4月21日,《星洲日报》推出《星洲互动》网站,以电子虚拟方式走向网际网路时代。 + +2002年在金边创办「柬埔寨星洲日报」。 + +2006年进军印尼华文报业市场,入主印尼有四十年历史的华文「印度尼西亚日报」,并将它改名为「印尼星洲日报」。 + +2008年1月,星洲媒体、南洋报业以及明报企业分别举行股东特别大会。三个特别大会都以近100%的票数通过合并计划。新集团取名为世界华文媒体。 + + + + +继他们主办了《主播星势代》后,这次他们��把这个目标转移至微电影,因此他们举办了活动星剧本。 + + +",wiki_zh\AB\wiki_00 +"米哈伊尔·希什曼 + +米哈伊尔·希什曼(,)是保加利亚沙皇(1323年-1330年在位),希什曼王朝的创立者。维丁大公希什曼之子。他在保加利亚历经内乱和蒙古人的蹂躏之后,再度统一了国家。 + +米哈伊尔·希什曼企图干预拜占庭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与其孙安德洛尼卡三世之间的内战(“两安德洛尼卡战争”,1321年-1328年),并参加巴尔干各国(拜占庭帝国、摩尔多瓦公国、瓦拉几亚公国)组成的反塞尔维亚联盟。1330年,由于塞尔维亚国王斯蒂芬·乌罗什三世企图吞并马其顿,导致米哈伊尔·希什曼与塞尔维亚开战。然而,保加利亚并非彪悍的塞尔维亚人的对手。米哈伊尔·希什曼在维日布尔德附近的战役中被塞尔维亚人击溃,本人阵亡。 +",wiki_zh\AB\wiki_00 +"森冈浩之 + +森冈浩之(),日本科幻小说作家。出生于兵库县。毕业于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 + +在渡过一段上班族生活后,森冈浩之于1992年发表首篇作品《触及梦中树》(暂译)。1996年发表《星界的纹章》,并于1997年以本作获得星云奖;本篇《星界的纹章》、续篇《星界的战旗》及外传《星界的断章》均已改编成动画。 + +本尊出演过电影《立食师列传》。2011年因心肌梗塞入院,2013年发布《星界战旗》第5卷,再次开始作家生活。从2014年起,担当日本SF作家俱乐部事务局长。 + +早期作品以所谓的硬科幻HSF居多,之后以《星界》系列为代表的硬派SF中加入了大量轻小说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其人对语言有强烈的个性追求。大学时专业是国语语法,毕业论文是《不断发展的语法・日语语态的几何学角度解释初论》。出道作品《若能触及梦中树》中创造了只存在名词的人造语言,在《ZOOK》中描写过只有一个普通名词的语言,在《星界》系列中完成了有完整体系的人造语言亚维语(Baronh)。 + + + + + + +",wiki_zh\AB\wiki_00 +"玛土撒拉 + +玛土撒拉(;;现代希伯来文:Mətušélaḥ, Mətušálaḥ;),天主教《圣经思高本》译为默突舍拉,在《希伯来圣经》的记载中,亚当第7代的子孙,是最长寿的人,据说他在世上活了969年。 + +玛土撒拉是以诺(哈诺客)的儿子,在187岁时诞下拉麦(拉默客),而拉麦是挪亚(诺厄)的父亲。 + +玛土撒拉在希伯莱语中是「带著镖矛的男人」,另一个意思是「他死后将带来」。据圣经记载,在玛土撒拉969岁那年,希伯来历世界纪元1656年的第11个玛西班月,他过世了。在玛土撒拉死去后7天,世界发生大洪水。他的长寿使其名字成为了不少古老东西的代名词。 +",wiki_zh\AB\wiki_00 +"奥尔良 + +奥尔良()是位于法国中部的城市,为中央-卢瓦尔山谷大区首府和卢瓦雷省省会。奥尔良地区地势平坦,海拔在90—124米之间,市内绝大多数地方起伏不超过10米。法国第一大河卢瓦尔河贯穿市区,其支流卢瓦雷河流经市区南部。奥尔良是法国新兴工业城市,距离巴黎以南大约120公里,属于巴黎一小时经济圈范围。 + +奥尔良是卢瓦雷省的一个市镇和该省的省会,也是奥尔良地区的行政中心(Chef-lieu)。根据2015年的法国最新行政区划方案,奥尔良地区共包括13个完整的县(Canton),以及另外3个县的其中部分市镇,共计122个市镇(Commune),总面积2946k㎡,总人口为427446人(2011年数据)。 + +奥尔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所处的卢瓦尔河谷乃法兰西皇室之源,墨洛温王朝时,奥尔良曾一度成为法兰西首都。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领导人民在此打败英格兰占领军。 + +奥尔良古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严重破坏,但重建时仍保存了十八世纪的风格。 + +目前奥尔良是法国信息科技的中心,包括日立、利盟和IBM都在此设立研究基地。同时奥尔良也是药物生产中心,全法国70%药物都是在奥尔良的工厂生产。 + +米芝莲在奥尔良设有工厂生产轮胎。 + +奥尔良的经济水平和城市规模在法国排第25名左右,但奥尔良是典型的“民富”型城市,如果按照人均收入和存款来看,奥尔良居民的人均收入则可以排到全国大城市中的第16名*。 + +奥尔良是法国中部的公路枢纽,A10、A19和A20三条法国国家高速公路在奥尔良附近交汇。大型网购供应商亚马逊在奥尔良设有站点。 + +奥尔良也是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境内有两大客运火车站。 + +出生在奥尔良的著名人物: + + +",wiki_zh\AB\wiki_00 +"山本音吉 + +山本音吉(日语假名:,),首名定居新加坡的日本人,也是首名环游世界的日本人。 + +山本���生于1819年,日本爱知县美滨町。14岁当上了海员。有一次,他乘坐的船遇上大风浪,漂流了一年多后抵达北美洲。后来,他到过英国、澳门和上海工作,1862年来到新加坡从商,还娶了本地女子为妻。 + +山本音吉在1867年病逝,死后埋葬在新加坡武吉知马基督教墓园。 + + +新加坡日本人协会在1994年受美滨町的町长斋藤宏一町长所托,协助寻找音吉在新加坡的足迹。 + +由于新加坡的武吉知马基督教坟墓因为受发展计划影响,已在1970年代被清理。山本音吉的骨灰当年无人认领,当局因此把它转移到蔡厝港基督教坟场。 + +2004年2月,新加坡日本人协会和新加坡环境局的合力下,找到了山本音吉的埋葬地。 + +为纪念山本音吉,新加坡日本人协会将在星期六2005年2月18日的新加坡妆艺大游行里,呈献以音吉为主题的歌舞表演。他的骨灰也将在这天,从新加坡被运回家乡──日本爱知县美浜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骨灰将被一分为二,一半给他在日本的后人保留,另一半则留在新加坡,存放在杨厝港的日本人公墓内,纪念他在狮城生活的一段历史。  + +",wiki_zh\AB\wiki_00 +"春兰公司 + +江苏春兰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一家多元化企业集团,以空气调节业务起家,创始人为陶建幸,总部位于江苏泰州。 + +1985年,陶建幸出任泰州冷气机厂厂长,时工厂年产值一千万元。1987年起逐步形成空调批量生产能力。1989年,当时的泰州冷气厂与香港钟山公司合资成立了春兰制冷设备公司成立。90年代中,中国大陆比较流行窗式空调,春兰公司避开主流型号,引进小功率以及较大功率的窗式空调。较好的质量以及广告效应,使得春兰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到1994年,春兰成为中国最大空调生产基地、世界七大空调生产企业之一。同年,春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1995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授予春兰中国空调之王称号。1999年,春兰公司冠名春兰杯职业围棋赛,即使后来企业效益下滑也未曾中断。20世纪90年代,春兰一直保持着不错的销售业绩,到2000年时,春兰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185亿人民币。2001年时还曾获得家电制造业综合实力第一、空调市场占有率第一等称号。 + +然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春兰业绩下滑,市场地位逐渐让位于格力等其他空调制造商。2002年、2003年两年,每年净利润下滑都超过40%。到2005年时,春兰首次出现亏损,这一年的亏损只有2600万人民币。然而之后两年,春兰分别亏损1.99亿、3.15亿。这三年间春兰的空调的产量保持在每年150万台左右。与之对应的是,它在中国国内的销量分别只有75万、55万与50万台。2008年5月,春兰遭到了证券交易所停牌。后来在08年与09年两年间春兰通过置换资产等措施实现盈利,终于在09年末又重新上市。2012年时,春兰的空调产能达到300万台,空调压缩机差量达到350万台。 + + +",wiki_zh\AB\wiki_00 +"太田牛一 + +太田牛一(1527年-1613年)是日本战国时代至江户时代初期武将。通称又助、和泉守。名称的日文读音有多种说法。以贵重史料『信长公记』的作者闻名。 + +大永7年(1527年)出生于尾张国春日井郡山田荘安食村(今名古屋市北区),原名定信,推测可能出身地方土豪,早年为成愿寺的僧侣,还俗后成为尾张守护斯波义统的家臣。牛一追随织田信长的时间不明,但可能是义统在天文23年(1554年)7月12日遭尾张守护代织田信友杀害后,随义统遗儿斯波义银一起投奔信长。 + +天文23年(1554年)担任信长家臣柴田胜家旗下的足轻众,于同年7月18日参加了对信友势、有吊慰义统意义的安食之战。之后因弓术出众被信长纳为直臣,成为三弓三鑓的近侍「六人众」的一员,随信长转战各地,并在永禄7年(1564年)攻略美浓斋藤家的堂洞城的二之丸时因成功把箭射上高耸城楼屋顶的活跃表现获得信长褒奖而加封知行。 + +信长入主岐阜城后,牛一的角色似乎开始渐渐转为行政官僚(吏僚),自永禄12年(1569年)到天正10年(1582年)的14年间都以丹羽长秀与力的身分负责京都寺社方面的行政业务。安土筑城时牛一亦在城下分有宅邸,因此也产生了他在信长旗下担任秘书的说法(惟此说缺乏信凭性)。本能寺之变后,牛一跟随丹羽长秀并拜领2,000石,并在与柴田胜家的战争中留有随长秀出阵阪本城的纪录。天正13年(1585年)长秀过世,年近六旬的牛一也将家业让与儿子隐居。 + +不过牛一很快就被豊臣秀吉重新起用,于天正17年(1587年)赴任京都南部再度负责寺院的检地,在当年完成山城国加茂��郷的检地。天正18年(1588年)以淀城为据点兼任南山城与近江国浅井郡的代官。大约在同时期的天正19年(1589年)起,留存下来的书信纪录上的属名开始改为牛一,但不清楚是为本能寺丧主或退隐之身而改名。 + +天正20年(1590年)随秀吉一同前往肥前国名护屋,担任调度人夫马役的奉行,参与了名护城的筑城工作,在稍后的文禄之役则做为名护城留守番众而未渡海,文禄3年(1594年)时参与了明朝使节的接待并在同年返回大阪。文禄5年(1596年)5月9日担任年仅三岁的丰臣秀赖初次进京的陪臣,同时向后阳成天皇进献著书『太合御代度々御进発之记』。庆长3年(1598年),虽已年过七十,但仍在3月举行的醍醐花宴负责秀吉侧室三之丸殿(京极龙子)的护卫工作,并在当月17日向醍醐寺三宝院的门迹(皇族、公专用家出家寺院的住持)义演口述了自信长到秀赖为止的纪录与介绍。 + +秀吉死后继续侍奉秀赖,在关原之战后的庆长6年(1601年)向德川家康献上了该战的纪录『关原合戦双纸』,之后仍继续活跃于丰臣家的内政活动,庆长11年(1606年)成为南禅寺金地院的寺领地的代官,并负责了庆长16年(1611年)3月28日秀赖、家康二条城见面时的接应、供应工作。此外,在庆长12年(1607年)整理了自己包括『关原合戦双纸』的著作,合称为「五代之军纪」。 + +直到庆长15年(1610年)、84歳时仍有亲笔书信、著书的纪录,以当时的标准算是非常地长寿与强健;但仍在高龄感冒后开始虚弱,庆长18年(1613年)病逝于大阪城东南重臣屋敷区的大坂玉造,不过直到死前都未有再次隐居退休的纪录。 + +牛一的嫡男又七郎牛次原本出仕秀赖家臣青木一重,在大阪之阵后曾一度转仕藤堂高虎,不过最后仍回归青木家的摄津麻田藩,子孙也以该藩藩士的身分存续。另一名儿子小又助则先后出仕丹羽家、织田信雄、豊臣秀吉,孙子宗谷时一度成为浪人,直到寛永18年(1641年)获前田利常聘用,成为加贺藩藩士。 + +太田牛一在他漫长的生涯中,以信长、秀吉、秀赖近臣的身分留下了十分详实的军纪与传记,在战国史研究上被视为第一手的史料文献,在正确与可信度上与其他江户时代成书,虚实参杂且会依儒家思想窜改史实的军纪物有著决定性的差别。在写作上,牛一在谈及人的行为、战争与生死时,表现出宿命论的「天道所定」观,对于信长苛烈的虐杀行为,牛一也仅是平实、淡然地加以纪录。此外,他对安土城的详细描述,也为后世的复原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 +牛一的主要著作: + + +",wiki_zh\AB\wiki_00 +"陶建幸 + +陶建幸(),出生于江苏泰州,原籍镇江丹徒。中国企业家,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1985年任泰州冷气机厂(春兰集团前身)厂长。现任春兰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 +陶建幸是中共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经济界,分入第三十四组。 +",wiki_zh\AB\wiki_00 +"炼金术士 (小说)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葡萄牙语:),为保罗·科尔贺(Paulo Coelho)的一本寓言式的小说。至2012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在世界各地总计已有超过50种翻译版本。 + +故事叙述一位西班牙安达鲁西亚地区的牧羊男孩,为了追寻梦想前往金字塔的历程。男孩因渴望认识世界、四处旅行而中断修道院的学习生涯,开始了牧羊的生活。旅途中因缘际会遇见了「麦基洗德国王」、非洲的水晶商人、以及前往绿洲的骆驼商队。 + +西班牙少年圣狄雅各,他很喜欢旅行,所以去做了牧羊人;遇见了撒冷之王麦基洗德后,他又放弃了羊群,去追寻他所梦见过两次的金字塔附近的宝藏。其间,他从西班牙最南端的台里发(Tarifa)渡海,去了非洲。在北非摩洛哥的丹吉尔(Tangier),他被小偷掠走钱财,后来他学会了阿拉伯文,他为一位永远把朝圣麦加放在心底而不去实现的水晶商人创造性地工作了十一个月又九天,之后他加入横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碰到了一位一心求教炼金术士的英国人。在住着炼金术士的费奥姆(Al-Fayyum)绿洲,少年遇见少女法谛玛,一见钟情。商队因部落战争而停滞在绿洲。少年预言军队会对绿洲的突袭,预言应验了,少年被聘为绿洲的参事,而炼金术士促少年重新踏上寻宝之途。 + +途中,他们被军队所掳,炼金术士以少年的钱财为他赢得三天的时间,少年若能将自己变成风就放了他们,少年在沙漠、风与太阳的对话中,接触了天地之心,也如愿脱身。少��到了吉萨(Giza),见识了金字塔的壮美,部族战争的难民又一次夺去他的金子。难民临走时,难民老大说了自己重复做过的一个梦:宝藏就在少年曾经梦到金字塔的那座废弃教堂里。 + +1998年6月,繁体中文版由时报出版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为题发行,译者为周惠玲。 + +2009年3月1日,简体中文版由南海出版公司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为题出版,译者为丁文林。 + +",wiki_zh\AB\wiki_00 +"女阴 + +女阴(英语:Vulva),又称为阴户、外阴、外阴部,女阴是人类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阴户或外阴部则可泛指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的外部。其中正面关闭的纵向缝隙称为阴裂或维纳斯裂缝(cleft of Venus)。 + +在解剖学上,女性外阴部在胯下耻骨部与臀部之间,结构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前庭球、阴道前庭、尿道、阴道口、处女膜以及前庭大腺。外阴的其他特征包括阴裂、(会阴的前半部,包括大阴唇、小阴唇、与等区域,Urogenital triangle或)和阴毛及其皮脂腺。女阴主要功能与排尿、性行为、月经、分娩有关,并为通向女性内生殖系统的入口,借由阴道口连接阴道及子宫,并由外阴唇和内阴唇的褶皱为阴道口提供双层保护。女阴的结构由骨盆底肌肉与泌尿生殖三角的其他肌肉支持。 + +女阴的血液供应来自三条阴部动脉,并由内阴部静脉排出。并由淋巴管将淋巴从外阴部带到腹股沟淋巴结。外阴的神经由阴部神经,会阴神经,髂腹股沟神经(Ilioinguinal nerve)及其分支构成。外阴的血液和神经结构是性唤起的阶段的参与者,并参与辅助繁殖的过程。 + +外阴的主要结构是: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的外部(包含阴蒂头、阴蒂包皮)、尿道、阴道口、处女膜以及前庭大腺与斯基恩氏腺。其他特征包括阴裂、阴毛、皮脂腺、外阴前庭和泌尿生殖三角。女阴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等的变化相当大,女阴左右不「对称」也是常有的事。 + +阴阜(英语:Mons pubis,日语:)阴阜是阴部前端隆起且柔软的脂肪组织,并覆盖着耻骨。对于两性而言,阴阜皆能在性交当中起到缓冲作用,这个功能在女性中又较男性更为明显。阴阜下方为阴裂,并将阴阜分隔成大阴唇。青春期过后,原本位于阴裂内的阴蒂包皮和小阴唇可能会变得较为显露,且阴阜与阴唇通常会被阴毛覆盖,阴毛在下腹部呈倒三角形,并沿大阴唇向后延伸。 + +阴唇(Labia)可分为大阴唇和小阴唇,并覆盖了外阴前庭。大阴唇和小阴唇之间的凹槽称为阴唇间沟(interlabial sulci)或阴唇间皱褶(interlabial folds)。 + +大阴唇(Labia majora)位于女阴两侧。由阴裂分开的外侧皱褶是大阴唇,并由大阴唇保护女阴的其他结构。大阴唇可能-{覆}-盖住部分或整个女阴。大阴唇外侧的颜色可能较接近身体其他部位,内侧则可能更深或更浅。但事实上这有著很多不同的变化。阴阜前方的大阴唇、阴裂和肛门之间(会阴前部)构成泌尿生殖三角区。 + +小阴唇是位于阴道口的外侧、大阴唇内侧的两个柔软的褶皱。它们比大阴唇的颜色更多、颜色较深,通常可能是粉红色或棕黑色,并与人的肤色有关。小阴唇所拥有的皮脂腺相对较多。两个小阴唇的下端会在小阴唇系带处相遇,小阴唇系带是一个折叠的限制性组织。小阴唇上端则在阴阜前面相遇,并构成形成阴蒂包皮。女性生殖器的外观因人而异,这些差异大部分可归因于小阴唇大小、形状和颜色的变化。虽然称为「小」阴唇,但它们也可能具有相当大的尺寸,甚至能于阴裂或大阴唇处突出。 + +阴蒂(clitoris)就在女阴前端两片小阴唇会合之处。阴蒂的可见部分是阴蒂头,其一般形状大小类似于豌豆,长度大约从6-25毫米不等。勃起时尺寸也会有所不同。雌性的阴蒂头与雄性的阴茎龟头为同源器官,并同样可以勃起。虽然雄性阴茎龟头要比阴蒂头大的多,但两者的神经末稍数量相同,因此它们都是十分敏感的。阴蒂目前已知的唯一的功能是提供性快感。一般来说,女性较不容易在性交当中达至高潮的原因在于阴蒂不能在过程中受到直接刺激。由于阴蒂是相当敏感的,所以只要刺激阴蒂就可以使女性达到性高潮,这远比在单纯的性交中让女性达到性高潮容易的多。阴蒂包皮是保护性的折叠皮肤,其形状和大小因人而异,并且可能部分或完全的覆盖阴蒂。阴蒂是阴茎的同源物(homologue),阴蒂包皮等同于男性包皮,并且可能完全或部分隐藏在阴裂内。 + +小阴唇之间、阴道口和尿道所在的的区域称为外阴前庭(vulval vestibule)或��道前庭(vestibule of the vagina)。前庭与肛门之间是会阴。 + +尿道(urinary meatus)与尿道口介于耻骨联合下缘、阴蒂的下方与阴道口的上方,为一不规则之椭圆小孔,小便由此流出。经大小阴唇排出体外的通道。其后壁有一对腺体,称为尿道旁腺,开口于尿道后壁,常为细菌潜伏之处。 + +阴道口(vaginal opening)位于女阴与前庭的底部。「入口(introitus)」在技术上比「开口(opening)」更为正确,因为阴道通常处于塌陷的状态,开口处也呈现闭合状态。年轻女性的阴道口往往有称为「阴道前膜(hymen,又称处女膜)」的组织。处女膜通常会在首次剧烈性交时破裂,破裂时所流出的血液亦遭人们认定为贞洁的象征。不过在运动或正常活动的过程中,处女膜也可能因拉伸而破裂。使用卫生棉条和月经杯也可能使前膜破裂。一些人的处女膜也可能小至不明显,甚至没有处女膜。在一些罕见的案例中,处女膜可能完全覆盖阴道口(石女),并需要执行处女膜切开术(Hymenotomy)。阴道口两侧是两个较大的前庭腺体,其称为前庭大腺,这些腺体分泌用以润滑阴道和外阴的粘液,它们跟男性的尿道球腺属同源。在阴道前壁上较小的前庭腺体则称为斯基恩氏腺,它们跟男性前列腺属同源,也被称为女性前列腺。 + +骨盆底肌(Pelvic floor muscles)支撑了外阴的结构。阴道口的收缩部分是由耻骨尾骨肌(pubococcygeus muscle)和一部分的肛提肌(levator ani muscle)所负责;并主要是由球海绵体肌(bulbospongiosus)负责进行。在性高潮当中,前庭球(vestibular bulbs)也会收缩,而球海绵体肌在其收缩过程中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泌尿生殖三角的其他肌肉支撑外阴区域,包括:横向会阴肌(transverse perineal muscles)、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ischiocavernosus muscles)。 +外阴的组织是高度血管化的,它们有三条阴部动脉提供血液供应,并通过外部和内部阴部静脉回流。外阴的器官和组织的淋巴通过位于血管附近的浅表腹股沟淋巴结排出。 + +髂腹股沟神经起源于第一腰神经,并延伸出包括前唇神经在内的分支,连接阴阜和大阴唇的皮肤。会阴神经是阴部神经的末端分支之一,并且透过后唇神经分支连结阴唇。阴部神经分支包括阴蒂背神经,用以传递阴蒂所感应到的刺激。阴蒂头有大量的微小神经,其数量随著位置越接近尿道而减少。来自子宫阴道神经丛的海绵状神经连接阴蒂的勃起组织。阴蒂透过背神经连接耻骨下方。阴部神经通过较小的坐骨神经孔进入骨盆并从内侧延伸到阴部内动脉。阴部局部麻醉剂通常施打在坐骨神经环绕坐骨脊的位置,这可抑制外阴的感觉。许多较小的神经从阴部神经分离出来。会阴神经的深支连结会阴肌,其分支也会支配前庭球。 + +在胚胎发育的第3周,来自原线的间充质细胞移动到泄殖腔膜周围。到第5周的早期,细胞形成两个称为泄殖腔褶皱的膨胀物。泄殖腔褶皱在泄殖腔膜前相遇并形成一个凸起区域,称为生殖器结节。直肠隔膜与泄殖腔膜融合形成会阴,并分别分隔成两个被尿道褶皱包围跟被肛门褶皱包围的区域。这些区域形成泌尿生殖三角区域和肛门三角区域。 + +同时,尿道褶皱两侧的一对隆起,称为生殖器拢起,会发育成阴唇阴囊隆起。性别分化发生在第6周结束时,雌性激素会刺激胚胎进一步发育,令生殖结节弯曲,最后形成阴蒂。在12周以前,雄性和雌性胚胎的外生殖器外观很相似,甚至很难区分。 + +在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的第3个月,子宫阴道管(uterovaginal canal)或生殖器管(genital canal)形成。管的下部被一块称作阴道板(vaginal plate)的组织阻挡,阴道板组织在第3个月到第5个月发育和延长,阴道管的下部是由细胞脱落或一种剥离程序形成的。阴道腔的末端被内胚层膜阻塞,并将开口与前庭分开。在第5个月,内胚层膜退化并留下称为处女膜的残余物。 + +如果男性和女性的器官在发育前期的来源相同,就会被称为是同源器官。阴蒂头与男性阴茎龟头为同源器官;阴蒂海绵体和阴蒂脚与阴茎海绵体同源;大阴唇与阴囊同源;阴蒂包皮与包皮同源;和小阴唇与海绵体尿道(Spongy urethra)同源;小阴唇皮下的前庭球茎与海绵体尿道周围的阴茎组织及阴茎球同源。前庭大腺与男性的尿道球腺同源。 + +由于母亲的激素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新生儿的外阴可能会肿胀或扩大,不过这在最初的几个月就会消失。幼儿的大阴唇通常是闭合的,在青春期之前,由于孩童缺乏雌激素,可能会使得阴唇变粘、最终结合在一起,这种状况称做为阴唇黏合,这种情况很少在青春期或雌激素增加后发现。 + +青春期时,人开始具有生育能力,并且在青春期开始的两三年内,会产生了许多变化。外阴的结构会在比例上变大并且可能变得更加明显。 + +阴毛初现,首先会从大阴唇上长出,接著蔓延到阴阜,有时也会长到大腿内侧和会阴处。阴毛比其他体毛粗得多,被认为是第二性征。阴毛初现也可能独立于青春期发生,过早的阴毛初现可能是代谢性的内分泌紊乱造成的,有时是由于多发性内分泌腺疾病造成的。其特征包括雄激素、胰岛素和脂质水平升高,并且可能始发于胚胎时期。部分学者指出,过早的阴毛初现可能不是正常状况,应视为这些内分泌紊乱的征兆。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会进入阴毛毛囊,而皮肤上的细菌分解汗液中的有机成分并产生气味。有一些人认为阴部的气味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性信息素。 + +在青春期期间,小阴唇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且颜色会发生变化。在青春期的第一个月经期称为月经初潮,并标志著月经的开始。青春期前,女孩的外阴皮肤质地薄而细腻,兼具有较为中性的pH值,令其比较容易受到刺激。但在青春期后,因为雌二醇开始生产的缘故,外阴皮肤渐渐出现角质化的情况,且厚度增加,使得出现感染的可能性降低。雌激素还会诱使第二性征发育中的脂肪产生,这些脂肪有助于外阴趋于成熟,同时使得阴阜、大阴唇和小阴唇增大。 + +女性在更年期时激素水平下降,并导致了诸如外阴阴道萎缩等外阴变化。雌激素的减少会导致阴阜、阴唇和阴道口的皮肤变白、发痒和疼痛。最普遍的几种外观变化包括:脂肪组织减少(皮肤厚度减少)、大阴唇脂肪减少、小阴唇变薄、阴毛变薄、阴道口变窄与外阴皮肤变干。这种情况被一些医疗机构统称为「停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genitourinary syndrome of menopause,GSM)」。 + +外阴是女性生殖系统中重要的作用部分,它是子宫及阴道的进入门户,并保护这个入口,并且在性交生殖功能中保持生殖系统的温暖和湿润。外阴等外部器官有密集充分的神经支配,并在适当的刺激下提供愉悦感与性快感。阴阜与耻骨并在性交过程中增加缓冲作用。 + +外阴与有许多种不同的分泌物有关,包括:尿液(来自尿道口)、汗(来自大汗腺)、月经(自阴道流出)、皮脂(来自皮脂腺)、碱性液体(来自前庭大腺)、粘液(来自斯基恩氏腺),阴道润滑液(来自阴道壁)以及包皮垢。阴蒂垢是一种由已死的细胞、皮肤油脂、水分和细菌组合而成的白色物质,在生殖器周围形成。在女性生殖器中,包皮垢会聚集在阴蒂和阴唇周围,并可能会导致其在发生性行为时感到不适,这通常是包皮垢让阴蒂头与包皮沾黏所致的,包皮垢很容易在洗澡时除去。称为促情素(copulins)的脂肪酸也在阴道中分泌,这种脂肪酸的组成与气味会随著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变化。促情素被认为是一种信息素(人类费洛蒙),有一些促情素可以作为催情药物的说法,不过这种说法大多是建立在1970年代对恒河猴的研究基础上,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促情素能够做为催情药物。 +阴蒂和小阴唇都是外阴的性敏感区域,性刺激反应可能涉及到阴蒂、阴道和会阴等区域。当中又以阴蒂为最敏感的,人们可透过多种方式来刺激阴蒂,来使受刺激者充分进入性兴奋状态,并使其达至性高潮。按摩阴蒂是一种最有效使人达至性高潮的刺激方法。性兴奋会使外阴产生一些生理变化,阴道在兴奋期间会变得更加润滑;小动脉会扩张、小静脉会收缩,因此外阴组织会高度充血,并使得阴蒂和小阴唇变大、阴道内血管充血也会使得阴道肿胀、阴道口会缩小约30%。在性高潮之前,阴蒂会充血并变得特别挺立,阴蒂头朝向耻骨移动,并使得阴蒂头像是缩回到阴蒂包皮内。小阴唇的厚度会增加很多,有时会发生很大的颜色变化,没有生孩子的女性中,小阴唇可能会变成粉红色或红色;产后的妇女中,小阴唇可能会变成红色或深红色。阴道外侧的三分之一、子宫以及肛门的肌肉会收缩。 + +女性性高潮的持续时间可能比男性长很多,估计平均约20秒,当中与阴道、子宫和肛门相关的骨盆区域亦会出现一系列的肌肉收缩。高潮中的收缩次数取决于高潮的强度。高潮可能会伴随著女性射液(这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使来自斯基恩氏腺或膀胱的液体排出。性兴奋或高潮结束后,收缩会变得不那么强烈并且间隔越来越长,汇集的血液开始消散。如果性交期间没有发生性高潮则血液消散的速度会比较慢。阴道和阴道口会恢复正常的放松状态,外阴其余部分的大小、颜色和位置会恢复正常。 + +女性在怀孕期间第8到12周之间,由于静脉充血,外阴和阴道会呈现蓝色,并随著孕期持续变暗。雌激素在孕期也会大量生产并导致外阴扩大,阴道与阴道口也同样会扩大。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许多妇女伴会出现白带增加以及的色素沉淀的状况,色素沉淀可能会导致乳晕和外阴颜色变深,或是出现的妊娠线。这可能是由黑素细胞刺激素的分泌增加引起的。此外,骨盆周围的静脉淤滞可能会导致外阴区域的静脉肿胀或曲张。 + +在分娩的过程中,外阴在产道扩大中扮演一定角色,并为婴儿的出口。透过阴道肌肉的软化及阴道口的伸张,使婴儿得以顺利产出。外阴区域在分娩时有创伤的风险。在分娩期间,阴道和外阴必须扩张以容纳婴儿的头部(大约9.5公分)。这可能导致阴道口以及会阴内的其他结构发生撕裂伤。为了避免严重的撕裂伤,或是避免婴儿因其他原因无法产出,有时候会施以会阴切开术。会阴切开术能够帮助因婴儿产出及限制撕裂的范围,且撕裂伤口的愈合时间会比切开述之切口更长。通常会使用分层缝合线修复会阴切口。 + +过去也会在手术前评估进行阴部除毛,但在后续的研究中被证明增加感染的风险,并且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在分娩前预先进行剃毛有任何优势。分娩后,被称为恶露的阴道分泌物会流出,并持续约10天。 + +与身体的其他部分一样,外阴具有固定的细菌与微生物种类,不同个体间仅有略微变化。当微生物以「正常」的比例组成,通常也代表著「健康」的状态,反之,不正常的微生物组合则可能会诱使当事人患上外阴疾病。 + +外阴感觉到不舒服刺激与瘙痒称为外阴瘙痒,许多的外阴疾病皆有这种症状,有些可以透过贴布试验进行检测。最常见的疾病是「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它是一种真菌感染,大约75%的女性曾经发生过念珠菌感染,而有近半数的女性在一生中感染为两次以上。阴道感染也可能造成阴道和子宫产生分泌物,有些分泌物与外阴组织接触时会引起刺激与搔痒,分泌物引起的刺激、搔痒与疼痛,也可能进一步引发阴道炎或外阴阴道炎等炎症。剃毛可能会导致毛发内生,并引起毛囊感染、毛囊炎或假性毛囊炎(pseudofolliculitis barbae,,PFB)等病症。生殖器扁平苔藓是另一种较为少见的炎症性疾病,其的一种严重变体为「外阴-阴道-牙龈综合征(Ulvovaginal-gingival syndrome)」,该综合征可导致阴道狭窄或外阴破坏。一些癌症可能也会引起外阴发炎。外阴阴道的健康措施可以帮助预防包括念珠菌感染在内的一些疾病。 + +外阴的器官和组织可能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虱子和螨虫)等传染性病原体感染,至少有超过30种病原体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并有多种病原体会对生殖器造成影响。大多数的性传播感染不会产生任何症状,或其产生的症状可能相当轻微,这样的状况就不称为「性感染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安全性行为可以降低受到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的风险。使用避孕套是避免性感染疾病最有效的保护方法,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性感染疾病的感染,沾染在皮肤上的分泌物依然可能直接或间接致病。一些不同类型的感染如下: + +外阴的结构体可能会长出恶性肿瘤,这些肿瘤有多种类型。外阴癌的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瘙痒、出血、皮疹、溃疡、肿块以及外阴皮肤颜色改变等变化,并可能在特别排尿和性行为时发生骨盆疼痛。最常见的外阴癌是鳞状细胞癌,通常发生于阴唇部位,特别是大阴唇;第二常见的外阴癌是黑色素瘤,但其实不太常见。外阴黑色素瘤通常影响五十岁以上的女性,黑人女性被影响的机率大于白人女性。在一系列的疗程过后如无法治愈或改善外阴癌,最后手段将是施以外阴切除术除去部分或全部的外阴部位。除了外阴恶性肿瘤外,良性的外阴上皮内瘤变或是外阴发育不良皆可能需要进行外阴切除术。 + +许多皮肤病都会影响外阴,如: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LS)、单纯性扁平苔藓(Lichen simplex chronicus,LSC)等。其他如: + + +此外,幼年时期使用尿布或月经期间使用卫生棉也有可能引发尿布疹或湿疹,不过引发的具体原因还不太明了。 + + +生殖器整形手术(Genitoplasties)是一种可以修复、恢复或改变外阴组织的整形手术,特别是修复由于物理伤害、癌症治疗所造成的外阴部伤害。阴道成形术也可能作为一种整形手术的方法��其他常见针对女阴外观结构体的整形手术包括阴唇整形术。阴道成形术、阴唇整形术等其他的整型手术也常作为性别重置手术的一部份。 + +使用整容手术受到一些临床医师的批评。美国妇产科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建议女性了解这类手术的风险,并认为生殖器整型手术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关数据证明,以及许多潜在的相关风险,包括:感染、感觉改变、性交困难、组织沾黏与疤痕。并且有一部分寻求生殖器整形手术的人可能患有身体畸形恐惧症,这类的患者接受整型手术可能会加重其症状。 + +对女阴的审美观态度与认知在文化中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类美观差异可能关于解剖学特征的形状或是在女阴上所使用的化妆品,并受到文化的强烈影响。举例来说,不同文化对阴毛的态度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有些文化认为阴毛是美丽的,但在其他文化中,阴毛可能被认为是不卫生和令人厌恶的。在西方文化中,1990年代以后除去阴毛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个人护理行为。 + +女阴的各种解剖结构,像是:小阴唇、大阴唇、阴蒂包皮和耻丘都常受到审美观的关注。像是世界各地几乎都存在对小阴唇的形状不同理想观点,欧洲的大多数女性认为当大阴唇完全包覆小阴唇是一种美丽的状况;在日本,小阴唇的像是蝴蝶翅膀一般外露的外观被认为是美丽的;在一些非洲国家的文化习俗中,则认为美丽的女阴会有特别长而突出的小阴唇。特别是在科伊科伊和卢旺达文化中,他们会透过附挂重物的方式有目的的反复拉伸、扩展小阴唇。阴唇拉伸(Labia stretching)也被非洲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认为是一种家庭文化传统。妇女从青春期开始就被鼓励实施这种做法,并认为较大的阴唇可以促进更好的性满足。阴唇拉伸可以将阴唇扩大达7英寸。 + +拉伸阴唇或是通过手术移除阴唇组织在不同文化中成为而达成美学理想的手法,近几十年来,欧洲对生殖器整形手术的需求不断增长。20世纪末,西欧文化中的外阴的审美标准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女阴被认为是私密和隐藏的身体部位,但女阴的审美标准已经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主题,并被认为「应该要看起来很漂亮」。 + +德国汉堡医学院的心理与神经科学教授Erich Kasten以科学方式探究外阴的审美偏好以及在男女之间的差异。参与者必须说明他们对外阴的主观评估和评级,另外以各种形式记录参与者对女性生殖器照片的反应。 + +该研究发现,女性对外阴外观的态度呈现了普遍的不满和不安全感,这解释了生殖器整容手术的需求迅速增加的原因,特别是在缩减小阴唇的方面。小阴唇的大小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强烈的偏好隐藏在大阴唇内的小阴唇;相比之下,男性的喜好没有那么明确,除了美学,男性对大小阴唇的评价也依据「情色」与否而定。在去除阴毛的观点上则没有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都认为完全剃除阴毛的外阴是最美观的;修剪或除去部分的阴毛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完整、未经任何剃除的天然阴毛则被认为是蓬头垢面且没有吸引力。 + +该研究中的其他相关项目包含:男女对于阴蒂和阴蒂包皮的态度差异类似于阴唇,但没有那么明确。将这些态度及观点与男女的五大人格特质进行分析也没有显著的关联性。 + +外阴修饰可能由于文化和美学等不同原因,并它通常是个人或文化为了使身体与其理想的美学规范形状达成一致。修饰范围从去除阴毛道到通过侵入性手术切除部分外阴。 + +在西方文化中阴部除毛非常常见,包括完全除毛与部分除毛。阴部除毛在很早期的时候就有文献纪录,伊斯兰教也有除去阴毛的文化。许多东欧和中东文化在几个世纪以来就普遍存在这种习惯,通常可能基于卫生理由,或式卖淫及色情上的原因。伊斯兰教中的穆斯林卫生法学,就以卫生理由规定必须去除阴毛。 + +在1999年到2000年代的转换期,阴部除毛的习惯在西方变得更为广泛。根据2009年的一项调查指出,18至25岁的德国女性中有69.7%进行了阴部除毛,显示阴部除毛在德国相当普遍。当高叉泳衣成为时尚,女性会为了穿上这样的泳衣而去除耻丘三角两侧的阴毛,以避免他们露出泳衣外。有些女性则认为外阴完全无毛是一种美丽,或发现无毛的状态更为舒适。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女性通使用美式或巴西式的方法脱毛。阴部除毛可以包括全部、大部分或仅除去一些毛发。常见的部分除毛包括长方形(法式脱毛)、倒三角形(美式脱毛)与比基尼线脱毛,在华语的范畴中,比基尼线���毛是指女性为了避免阴毛外露于比基尼外的不美观状况,所针对外露于比基尼线范围的阴毛进行剃除。但在西方文化中的比基尼区是指因女性阴毛形状大小类似比基尼泳裤而称之,并且习惯去除全部或是大部分的阴毛,因此比基尼脱毛(Bikini waxing)直接作为女性阴部除毛的代称。 + +剃除阴毛并非完全没有问题,使用与自然生长方向相反的逆向剃除可能会导致毛囊炎。 + +身体穿洞是一种在身体上打洞的修饰行为,类似的行为像是打耳洞。这些孔洞并可使用各式的珠宝饰品来装饰。女阴穿洞常被使用在阴阜、阴蒂、阴蒂包皮及大小阴唇上。这些女性生殖器不同区域的穿洞在西方中又分别有:克里斯蒂娜穿洞(Christina piercing),纳芙蒂蒂穿洞(Nefertiti piercing),四颊穿洞(Fourchette piercing)和阴唇穿洞(Labia piercing)等名称。 + +虽然某些外阴部位的穿孔可能对性交期间产生性刺激有正面的帮助,但多数的女阴穿洞只是为了纯粹的美观而已,只有某些形式的阴蒂包皮穿洞有可能增强性爱时的愉悦感。虽然穿洞主要是在传统文化中出现,但生殖器穿洞最近也开始成为西方社会中的流行趋势。女阴穿洞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穿洞一样都可能引起并发症,最常见的问题是发炎、撕裂伤和出血。也有可能会有过敏、疤痕和异物肉芽肿发生。 + +如同男性割礼,在一些传统文化中也有对女性施行的割礼,阴蒂切除术是主要的女性割礼方式。女性割礼主要出现在非洲地区的文化习俗中,割礼的程度从割除阴蒂包皮到完全切除阴蒂不等,也可能包含女阴其他部位的切除与缝合。 + +对比于男性割礼通常仅为包皮环切手术,女性割礼对女孩和妇女的生命与肢体都会产生严重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这种做法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全世界的人权组织的批评。包括:联合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特赦组织并且呼吁将女性割礼归类为侵犯人身安全及人权的行为。且为了强调负面的影响,国际上已确定将这个行为定名为「残割女性生殖器(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FGM)」。 + +正式名称为女性生殖器美容手术(Female Genital Cosmetic Surgery,FGCS),施行这种手术的主要原因多为主观审美,偶尔来自社会文化,很少出于医学原因,因此与临床上的女阴整型手术有一些区别,但基本上美容手术仍然算是一种女阴整型手术。女阴美容手术主要包括以雷射手术去除皱纹、阴唇成形术(减少阴唇的大小)和阴道成形术。一些女性会选择缩减阴唇的大小,使小阴唇隐藏在大阴唇内(阴唇整型术);一些女性则会将阴蒂包皮缩减或除去;此外也可能进行大阴唇的丰唇、阴道口窄化、阴蒂位置改变或是处女膜重建手术。这些改变女阴外观的手术都属于女性生殖器美容手术的范畴,但变性手术、双性人性别重置手术或女阴残割等手术则不属于美容手术的范围。 + +女阴美容手术与女阴整型手术具有同样的风险,包括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关数据证明。2007年9月美国妇产科学院(ACOG)针对女性生殖器整容手术发表了意见,包括「阴道重建」、「阴道成形术」和「G点放大」的安全性都尚未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 ACOG和国际外阴阴道疾病研究学会(ISSVD)建议,寻求这些手术的女性必须了解这些手术缺乏相关的支持数据,并具有包括感染、感觉改变、性交困难、阴唇沾黏和伤疤留存的风险存在,且可能加重身体畸形恐惧症的症状。 + +而随著女性化妆品和这类外科手术的日益普及,美容手术这种作法受到女性主义团体及活动家在网路等平台发起的反对运动批评,这种运动并被称为「阴唇骄傲运动(labia pride movement)」。该运动参与者认为,阴唇大小本来就存在正常且明显的个体差异,但这些手术透过大量广告在缺乏公共教育的条件下,增加那些拥有较大阴唇的女性在身体上的不安全感。这种对较小阴唇的偏爱是一种时尚潮流,并没有临床或功能上的意义。 + +女性内裤一开始的功用可能是为了遮盖女阴,据说是由于法国女舞者在舞台上走光导致政府规定舞者上台前必须著内裤。随著女性开始著裤装,内裤也从单纯的遮盖女阴衍伸出保护女阴的功能。而在不进行女阴修饰的情况下,内裤或是泳衣就是女阴最主要的装饰。后来又演变出了丁字裤、C字裤等型态。情趣内衣提供了性行为中装饰女阴并引起性欲的功能。 + +社会对外阴的态度在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情况下都可能存在有很大的差异。 + +来自不同时代和文化的背景下,会有一些不同���符号用以作为女阴的象征。下图为一些代表女阴的象征符号: + +英语中的女阴(vulva)来自拉丁文的「子宫(womb)」,大约从1540年代开始使用,代指的子宫和女性性器官。这个字汇最先用于指意志转向、滚动或旋转,像是volvox(团藻)与volvulus(肠扭转)。17世纪中期,开始将女性与男性的生殖器称为「pudenda membra」,指令人羞愧的部分。类似于中文的「耻部」,这个命名影响了一般大众对外阴部的认知,甚至导致了妇科手术中医师或检查员必须使用折衷程序以避免在医疗或检查过程中看到女性的生殖器。 + +汉语中通常忌讳在言语沟通或文学中直接称呼性器官,因此有许多代称女阴的词语。一般来说会使用私密处、私处、阴部、下体、跨下等保守的词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直接隐晦的称为「那边」、「那里」或「下面」。女性之间或是与伴侣之间可能会使用「妹妹」来称呼女阴,这可能是一种较为亲暱的用法。 + +色情文化或是情色文学中则对女阴有较多元的称呼,「屄」是常见用以代指女阴的性俚语,后来衍伸出傻屄、牛屄等俗语。类似的用法还有「小穴」,由于阴道口是一个洞穴般的入口而得名。此外由于小阴唇形状相似的关系,鲍鱼也被用来形容女阴。情色文学中也可能用「花蕾」或是「花苞」来形容女阴,花是一种植物的生殖器官,且与女阴一样常具有瓣瓣层叠的特性。此外也有「肉缝」的用法,类似于维纳斯裂缝般的描述。李昂在其著作《鸳鸯春膳》的春膳篇中曾以花瓣、贝壳、蝴蝶、蜗牛、鲍鱼来形容女阴。 + +古典文学《金瓶梅》中曾经以「虎口」作为对女阴的口语说法;《红楼梦》则直接使用了阴户一词;《素女经》中阴户有「玉门」、「玉户」两种用法,并将阴道称为「朱室」。 + +英语中也有许多描写女阴的性俚语,「Cunt」是中世纪时使用的女阴词汇,在当时是标准术语,但今日成为一种庸俗化的性俚语,而且在英语文化中成为一种具有强烈攻击性和侮辱性的脏话。这个词在日常使用中被一些较为委婉的词语所取代,像是:Pussy(美国性俚语)和Fanny(英国用法,是一个常见的宠物名)。在英国,这些术语具有其他非性意义,有时会作为双关语,例如Pussy也作为宠物猫咪。在北美的一些非正式使用中,Pussy这个词也可以指柔弱的男人,和Fanny也用作指臀部。其他俚语包括muff、snatch、twat与crotch。阴道(Vagina)常被用作女阴的同义词,尽管他们在解剖学上是各自独立的部分。此外Camel Toe被用以指因过紧裤装导致的女阴现形的状况,汉语中称为骆驼蹄。 + +一些文化或宗教中存在外阴崇拜,或是会举办外阴相关的庆典。在乌鲁克时期(公元前4000到3100年)古苏美人认为外阴是神圣的。在现存的大量苏美诗歌中赞美了爱、性和生育女神伊南娜的外阴。在苏美人的宗教中,女神Nin-imma是女性生殖器的神圣化身。此外在一些苏美文本中,阴道分泌物被描述为「甜蜜」的液体,一首对于苏美新娘的赞美诗中,一位年轻的少女很高兴她的外阴长出了阴毛。 + +主要的印度传统宗教,像是以女神为中心的传统沙克达教,以约尼的名义崇拜外阴和阴道。提毗女神被崇拜为至尊神。约尼则是女神的代表,在许多寺庙约尼被作为祈祷和摆放祭品的焦点。像是印度教中的代表雪山神女的约尼与代表湿婆的林伽常作为象征性欲的及外阴崇拜的符号,约尼与林伽也共同代表了印度教的物种自然发生的世界观。约尼并也是瑜伽中精神实践的像征性手势。 + +许多文化中存在有与女阴相关的禁忌,例如:忌讳在公共场合露出阴部、限制艺术性的呈现或关于阴户的谈话,通常在禁忌下会使得前述行为产生罪恶感或厌恶感。但也有与协忌讳不同的态度,将阴户视为「身体非常正常的一部分」、神化女阴为生育和生命起源的象征并与之崇拜。 + +在中世纪晚期,女阴在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公众观感中是正向的。但在现代发生了一些改变,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对女阴的公众观感开始普遍转为负面、敌视的立场。这种状况在20世纪再次逆转,随著1960年代的性解放运动,在社会自由化、女性运动以及对性行为更加放松的态度中,外阴再次获得正面的公众观感。 + +由于女阴是进行性行为时的可见部位,兼是所有人类的出生之门,所以女阴经常进入到艺术与文化之中,女阴除了被视为一种代表生育的标志及欲望的象征,其也被赋予「伟大母亲」的意涵。除了许多旧石器时代描绘女性的雕像,在法国枫丹白露洞穴上的石刻中,也都发现被强调的女阴意象(维纳斯雕像,Venus figurines)。在某些文化中,女阴也常被视为一种幸运符或是带有保护力量的护身符。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符号用来代表女阴。对女性生殖器的态度因不同文化而异,旧石器时代欧洲的众多证据显示了对女阴一种类似于崇拜态度,它在节日中被崇拜并被认为是神圣的。然而在某些文化中,外阴被视为禁忌并被公众所隐藏。 + +2008年9月5日至15日之间在德国施瓦本汝拉的一个菲尔洞窟(Hohle Fels-Höhle)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个猛犸象象牙雕刻的女子雕像,即所谓的「」。这个雕像有张开的双腿,而中间的外阴部被特别强调,这被解读为「有意识地夸大性特征。」菲尔洞维纳斯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维纳斯雕像。此外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也是著名的维纳斯雕像,由考古学家约瑟夫·松鲍蒂(Josef Szombathy)于1908年在奥地利的维伦多尔夫村(Willendorf)的遗址中发现。 + +中世纪时的欧洲,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的女性石雕,这种石雕的外阴部通常被雕刻成夸张的过大或敞开状,一个主要的观点认为它们被用来抵御邪灵。这种石雕以爱尔兰的修道院和城堡的入口之上为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sheela na gig是分娩时的神圣助手。中世纪中期的教堂外墙也有一些女阴形状的装饰。Starr Goode探讨了Sheela na gig和Baubo(希腊神话中的一位老妇人)两种图像可能含义,她透过数百张照片指出全世界都有反复出现类似的图像,女性外阴的形象并不是欧洲宗教艺术或建筑的特征,不过在一些女神和女英雄的神话叙事的艺术中找到了相似的图像,借由分开她们的大腿来展现「神圣的力量」。她的理论是:「图像根植于我们的心灵,阴户图案可能是人类想像力中宇宙的原始中心。」 + +到了中世纪晚期的朝圣者的徽章和用具上,也出现了不同样式的外阴和阴茎图样,包括朝圣者斗篷、手部与腿部护具、帽子上都有可能出现女阴的图样。这些图样的含义与来源已不可考,但它们通常被解释为朝圣者的传统遵循、模仿行为以及幸运徽章图样。世界各地的古代艺术文化中,女阴也普遍的出现。许多宗教的外阴崇拜的符号也时常融入在艺术品中。 + +中国文化中有不少春宫图的作品,包括韩国、越南、印度等东方文化中也都有类似色情绘画作品,不过大多以男女性行为或是单纯的女子裸体图案为主。日本则有比较明确以生殖器为主题的艺术与生殖器崇拜,大约4000多年前日本就已经生产出具有扩大女阴的生育女神泥人像。神道教中的创造神话将阴茎视为中心,也是日本从8世纪到12世纪平安时代的色情绘画主要主题。江户时代和明治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浮世绘对春宫图非常的宽容,这种日文称为的浮世绘艺术除了描绘性与色情行为外,也显示性器官的细节。 + +随著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开放以及引入了西方的道德观念,在明治时期末代的1910年才将春宫图的制作发行定为刑事犯罪;直到1986年日本才禁止在公共场合露出阴毛。但是未经审查的春宫图展览自1994年以来仍一直存在。 + +从古希腊早期开始直到19世纪后期,欧洲艺术文化的绘画和雕塑基本上会避免外阴出现。特别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像,只有在描写色情的瓶画和壁画上才会罕见的出现色情描写。 + +14世纪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裸体艺术从义大利开始萌芽,并进一步发展。一直到19世纪末,许多的艺术家都有一些裸体艺术作品,包括拉斐尔、提齐安诺·维伽略、詹波隆那、彼得·保罗·鲁本斯、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尚-李奥·杰洛姆、印象派的艾德加·窦加和皮耶-奥古斯特·雷诺瓦等画家都确实的在艺术创作中呈现了维纳斯山丘(耻丘),不过并没有呈现细部的解剖特征。一些例外出现在荷兰语和德语系的国家,一些艺术家在绘画、图形和雕塑中呈现了阴毛和阴裂,像是:扬·范·艾克、小卢卡斯·克拉纳赫、汉斯·巴尔东·格里恩、阿尔布雷希特·杜勒等。 + +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描绘女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对现实和完整呈现的渴望。举例来说,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艺术作品通常会以裸体的方式呈现,但是马利亚则不会。杜勒在《人体比例四书》中呈现了他对女性身形完美比例的观点。而艺术家不在艺术作品中呈现阴毛以及其他女阴细节的原因也有很多理论,像是德尼·狄德罗和一些学者认为是基于颜色与美学形式的原因;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等其他学者则认为是基于对女性的恐惧。 + +在18世纪,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艺术家以色情或是女阴作为创作主题,Eugene Poitevin是一个法国艺术家,他有一些类似春宫图的色情绘画作品。Jean-Jacques Lequeu也是法国艺术家,他有一些裸露的人像绘图作品,也会在一些建筑草图中放入裸体人像,并有一幅描述女阴详细解剖特征的绘图作品生。艺术领域的绘画中偶尔也会有一些呈现了阴毛的裸体绘图,像是法兰西斯科·荷西·德·哥雅-路西恩特斯的绘图作品《裸体的马哈》。 + +而该时期也有一幅后来非常著名的女阴主题艺术创作,即居斯塔夫·库尔贝的作品《世界的起源》,画作自1866年来一直为私人搜藏品,1995年开始在奥赛美术馆展出。这幅油画作品清晰的描绘了女子的躯干、腿部以及女阴,画作略带阴影并有浓厚且色深的阴毛。虽然这张图片是目前已知最早详细描绘了外阴的艺术作品,但由于画作发表时间较晚,对于当时的艺术作品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而与同时期的其他艺术家一样,库尔贝并没有在其他裸体艺术创作中详细描绘外阴。 + +到了19世纪,以女性裸体模特儿作为范本的绘画和雕塑开始在艺术院校中变得流行,使艺术家更多的呈现真实的性别形象。但最初主要只出现在初步的底稿和草图中,正式绘画和完稿时却消失了。尤其是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他以光滑、大理石般的女性身体形象而闻名,据说在他的草图中一开始是有腋毛与阴毛的,但在后来的彩绘图片中并没有呈现。此外随著摄影技术的发明,照片开始被作为直接艺术创作,或是绘画的范本。摄影师纳达尔以照片纪录了一个雌雄同体的外生殖器案例。而包括汤姆·艾金斯、古斯塔夫·卡耶博特都会以摄影术来辅助绘图。 +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摄影和电影开始盛行,并且开始有许多裸体照片被散布,这些照片通常不被视为艺术品,而是色情媒介。只有少数像Philippe Zacharie的作品被视为艺术。详细描述阴部或阴毛的绘画仍然令多数人感到不悦,导致在20世纪初时,呈现这些画面被视为一种违规行为,并引发了一些丑闻。1901年3月,一份维也纳分离派的杂志《骶骨版(Ver Sacrum)》被检察机关没收和销毁,因为它们认为古斯塔夫·克林姆所创作的一些作品「超出了社会所许可的范围」。他在维也纳大学的天花板饰带设计也被拒绝,因为呈现了一些解剖细节,在当代文献中克里姆特被称为丑闻画家。其他的艺术家也受到制裁,1917年,亚美迪欧·莫迪里安尼举办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的展览,因为他在作品中展示了阴毛,因此作品也被认为是色情的、不被认可的。 + +不过到了后来,带有阴毛的裸体图案逐渐成为前卫艺术家的象征,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那种以没有阴毛及其它细节的隐晦式外阴表示方法从20世纪的现代艺术中完全消失。特别是毕卡索、埃贡·席勒和乔治·格罗茨(George Grosz)把女男生殖器突出的表现方式成为了裸体艺术的最尖端,并开始被社会所接受。许多艺术家都有以女阴、阴茎或是性行为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包括巴尔蒂斯,杜尚和安德烈·马森(André Masson)、罗伯特·梅普尔索普、曼·雷、赫尔穆特·牛顿(Helmut Newton)、杰夫·昆斯、葛哈·李希特、郝文、皮尔·克洛索斯基(Pierre Klossowski)以及日本的荒木经惟等画家、摄影师或是艺术家,其中其他许多人至今日仍在继续创作。 + +外阴图像可以在许多种类的当代艺术中找到,特别是随著禁忌的减退在裸体和色情摄影中出现。也自由的进入了人像摄影中,像是已经有妇女全身、包括她们的脸部和外阴影像的摄影图辑,以及女性脸部与外阴同时陈列的摄影图辑出版。女阴也开始在女权主义艺术中作为一个突出的角色,并作为解放女性性欲的象征。 + +在乔治亚·欧姬芙和朱迪·芝加哥的作品中,女阴也被描绘成与花卉或蝴蝶有关的图案。特别是朱迪芝加哥的《晚宴(The Dinner Party)》,这是一个以餐桌为主题的装置艺术,而每一个餐盘内的食物都以女阴的样貌呈现。Zoe Leonard在卡塞尔文献展IX中将女阴的图像放置在巴洛克时期肖像画旁象征与之对抗。妮基·桑法勒与尚·丁格利等其他艺术家在斯德哥尔摩当代美术馆设置了一个叫做《她–一座大教堂(Hon – en katedral)》的艺术装置,是一个以开腿孕妇为意象的创作,并且人们可以从她的阴户进入。辛迪·雪曼只用了模特儿假肢和蒙太奇蒙太奇的方式创做她的《性图片(Sex Pictures)》系列。奥地利艺术家Valie Export呈现了一个叫做《运动裤:生值器恐慌(Aktionshose:Genitalpanik)》的表演艺术,她穿著了开档的运动裤、裸露阴户到了电影���座位的前排。另外诸如Carolee Schneemann、Hannah Wilke、Marina Abramović、Chloe Piene与Annie Sprinkle gehören等艺术家都有在这个背景下的创作。 + +此外,一项奥地利艺术家Kerstin Rajnar发起的网路媒体艺术《阴道博物馆(Vaginamuseum)》也值得一提,这个项目是一个搜集女性生殖器艺术资料的网路资料库。 + +日本艺术家五十岚惠,又称烂货子,她进行了一项以3D建模扫描阴户并发送给投资者的项目,2015年4月她以淫秽的罪名在东京被逮捕。她主要的创作重点是以外阴为主题在绘画和艺术作品,并使用模具制作她自己的外阴3D立体模型,希望揭开女性生殖器的神秘面纱。 + +其它一些关于女阴的当代艺术作品请参阅下面图库: + + +",wiki_zh\AB\wiki_00 +"大阴唇 + +大阴唇(Labia Majora)是女性生殖器的一部分。 + +它位于两大腿内侧,是位于女阴两侧、阴阜下方的一对纵长的呈隆起状的皮肤皱襞,皮下含丰富的脂肪组织、弹性纤维及静脉丛,在会阴处相连合。大阴唇外侧面与附近皮肤相同,性成熟后表面多覆盖有阴毛,皮下富含汗腺及皮脂腺,有皮肤色素沉着,较周围皮肤颜色深。内侧面似粘膜常湿润。大阴唇分泌物相当旺盛。阴道口两侧大阴唇深部埋藏有前庭大腺。平时,大阴唇左、右两片自然闭合,以保护内部的小阴唇、尿道口、阴道口及盆腔器官,避免有害物入侵。内有特殊汗腺,散发与腋下同样气味。 +",wiki_zh\AB\wiki_00 +"新加坡推广华语理事会 + +新加坡推广华语理事会的前身是新加坡推广华语委员会。委员会当时成立的目的是负责讲华语运动。 + +推广华语运动于1979年在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领导下发起。当事的推广华语委员会就是负责讲华语运动的组织。 + +1994年,为了更直接推广华语在接受英语教育的华族使用,委员会进行改组,引进更多的英语教育兼精通双语的华族新加坡人。而来自私人机构的成员也增加了。华昌集团和泰华集团的总裁何光平当任委员会主席一职。 + +1998年,新加坡推广华语委员会正式改名为新加坡推广华语理事会。 + +2009年起,推广华语理事会推出《华文!谁怕谁?》网上游戏,旨在让华族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通过问答游戏,感受中华文化,深化对华文华语的认识,并进一步提升华语掌握能力。 + +大部分成员来自公共和私人机构。 + +第一任主席是欧进福博士。 + +第二任主席是新加坡前高级政务次长何家良先生。 + +第三任该理事会的主席是南洋理工大学的黄昭虎教授。 + +现任理事会由10AM广告公司总裁兼执行创意总监林少芬女士领导,并由20名来自政府机构,以及各社群及私营企业代表组成。 + + +",wiki_zh\AB\wiki_00 +"阴唇 + +阴唇是女性外生殖器组成部分。人类的阴唇分为大阴唇与小阴唇。大阴唇位于女阴左右两侧,小阴唇则位在大阴唇之内,为皮肤的褶皱。阴唇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阴蒂以及尿道口与阴道口。 + +阴唇在英文中称作“labia”,来源于拉丁文单词“Labium”的复数形式“labia”,意为嘴唇。 +",wiki_zh\AB\wiki_00 +"阴蒂 + +阴蒂(,又称阴核),是一个位于哺乳类和鸵鸟等动物身上的雌性性器官。人类阴蒂的肉眼可见部分(阴蒂头)形似按钮,且位于小阴唇前方会合处附近、尿道口之上。阴蒂不像同源的阴茎般包含用以排尿的尿道末端构造,且其一般没有生殖上的功能;不过少数动物能透过阴蒂排尿或辅助生殖——斑点鬣狗便是其中之一,其阴蒂相对较大,且能透过其来排尿、交配和分娩。像狐猴和蜘蛛猴般的哺乳动物的阴蒂亦相对较大。 + +阴蒂是女性最为敏感的性部位,且在解剖学的角度而言其是女性性快感的最主要来源,对于人类等哺乳类动物而言,它是从胚胎的生殖结节发展而成的,该结节最终发展成阴茎还是阴蒂则取决于「存在与否」这点,睾丸决定因子是一种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独立编码的蛋白质。阴蒂的结构复杂,且其大小和敏感度可能因人而异。女性阴蒂的顶端(阴蒂头)形状尺寸大致如同豌豆,并已有估计指其拥有超过8000条的感觉神经末梢。 + +在性学、心理学和医学上,阴蒂仍是某些争议的核心;它亦是部分社会建构主义研究和分析的核心议题 。该些探讨主题包括阴蒂的生理结构、性别不平等现象、残割女性生殖器,以及G点是否只是阴蒂的延伸。尽管人类阴蒂唯一已知的用途就是提供性快感,但研究者之间仍对其在生殖上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其是一种痕迹器官还是适应的产物」这些问题存有争议。不同社会对阴蒂的认知存有差异,差异点包括阴蒂对女性性快感的重要性、人们对阴蒂理想尺寸和深度的假定,以及对阴蒂整形术的看法(其包括阴蒂增大术、阴蒂穿洞、阴蒂切除术)。女性会因美观、健康以及文化等理由而进行阴蒂整形术。 + +文化观念会显著影响社会对阴蒂的认识。研究指出,对其存在的了解和解剖学知识明显较其他性器官为少;此外,在教育中多教授关于阴蒂的知识能有助减轻针对女性身体和性快感的社会污名,因为这能化解「阴蒂与女阴在外观上不讨喜」、「女性一旦自慰便会犯禁」以及「男人应要掌握和控制让女性高潮的技巧」等固有观念。 + +《牛津英语词典》指出「clitoris」一词有可能源于古希腊语(kleitoris),也可能源于动词(kleiein,意指使之闭合)。「clitoris」在希腊语中亦有「钥匙」之意,这显示古代解剖学家认为它是女性之性的「钥匙」或「关键」。《》则指出除了「钥匙」之外,其他可能的希腊语词源还包括一个意思为「门闩」或「钩子」的名词、一个意为「以能撩起情欲的方式抚摸和挑逗」的动词、一个意为「抓痒」的动词(德语中的「der Kitzler」为阴蒂的同义词,但其亦可指「抓痒的人」,不过「抓痒」此一动词源于阴蒂的可能性较大)、一个意为「小山的一侧」的名词( +其词根跟性高潮的英语「climax」一样)。《牛津英语词典》亦指出「clitoris」的缩写「clit」为美国首创,其于1958年在印刷物中首次使用后便一直沿用之;1958年之前的常用缩写则为「clitty」。 + +阴蒂的复数词分别为「clitorises」(英语)和「clitorides」(拉丁语)。其拉丁语属格为「clitoridis」,阴蒂头的拉丁语「glans clitoridis」便是其中一个运用了此一属格的例子。在医学和性学文献中,研究者有时会以「女性的阴茎」或「」代指之;阴蒂一词于很多时候指的仅仅是阴蒂头本身。 + +阴蒂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的称呼包括「璿台」、「俞鼠」、「鸡舌」,《素女经》中曾提及过俞鼠:「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悦心,故女质振感,男茎盛男热,营扣俞鼠」。璿台一词则在《洞玄子》中出现过:「下视金沟,抚拍肚乳之间,摩挲璿台之侧……或以阳锋冲筑璿台,其势若鉄杆之投药臼,其势三也」。美国史丹福大学历史系博士黄克武认为「阴核」一词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经翻译日本、西方著作而传入的。 + +对于哺乳类动物而言,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X染色体及Y染色体)会影响个体最终发育成雌性(XX)还是雄性(XY) 。Y染色体上含有一段名为SRY基因的性别决定基因,其编码着(Tdf)此一转录因子,并会诱使胚胎产生睾酮和抗穆氏管荷尔蒙,促使其发育成雄性。性别分化会于受精后的第8-9周开始。一些文献称其会持续至受精后的第12周;而另一些则称到了第13周便能明显分其雌雄,之后再过3周(第16周)性器官便会发育完全。 + +阴蒂从胚胎中一个称为「」的发育而成。生殖结节会依据初期其所接触的雄激素量,来决定其最终发育成阴蒂还是阴茎。由于阴蒂是从跟龟头和阴茎体相同的胚胎组织发育而成,所以其跟阴茎在生物学上属同源器官。 + +如果生殖结节于初期暴露于睾酮之下,其便会延展成阴茎。过程中尿生殖褶会发生融合,有助于阴茎腹侧尿道沟的形成;会完全闭合,形成;阴唇阴囊隆起则会愈合成阴囊。如果生殖结节初期的环境并没有睾酮,那么其会发育成阴蒂;生殖结节发育成阴蒂的初期速度相对较快,然后其便会渐渐慢下来。在此一情况下,尿殖窦会发育成阴道前庭;两个尿生殖褶会发育成小阴唇;阴唇阴囊隆起则会扩张,并发育成大阴唇。若阴蒂所接触的雄激素量远高于平均值,那么该名女性的阴蒂便有可能变得过于肥大。 + +阴蒂可分为内外两部。它是由阴蒂头、阴蒂体(由两个称为阴蒂海绵体的构成)、两个阴蒂脚、阴蒂包皮(小阴唇的一部份)以及前庭球所组成。阴蒂头的下面附著一条阴蒂系带,该系带为小阴唇两侧部分的延伸。阴蒂体亦被称为阴蒂干;而阴蒂头至阴蒂体之间的细长部分也可称为「躯干」(shaft)。该部分为阴蒂头提供支持,而其外形可以透过阴蒂包皮看出。 + +研究表明阴蒂组织能延伸至阴道前壁。安卡拉等人指出:「组织学对阴蒂的评估是不完整的,因为多年来研究者一直视阴蒂为一个低级且毫无功能可言的器官;此一情况对于阴蒂海绵体而言更是如此……巴斯金等人在把阴蒂解剖、染色后,利用成像软件观察该些连续切片标本的雄性化程度。结果显示阴蒂的神经遍布(尸体的)整个阴蒂体」。 + +阴蒂、前庭球、小阴唇���及尿道跟两种在组织学上属不同类型的血管组织(与血管有关的组织)有所牵涉。其一为由支配并具有的勃起组织。该组织为海绵组织,充血时会把阴蒂和前庭球的血管间隙填满。血管内皮的下方为平滑肌。克莱尔等人的研究发现,被海绵组织包围的女性尿道腔可能「具有跟阴蒂和前庭球截然不同的血管组织,在肉眼底下其色泽比上述两者的血管组织苍白」。另外一种血管组织并非勃起组织,并可能包含散布在纤维状基质的血管,且只有少量平滑肌。 + +高度受神经支配的阴蒂头位于阴蒂体的末端,形成一个纤维血管帽(fibro-vascular cap)。其形状尺寸一般如同豌豆,尽管有些人的阴蒂头大小会有所增减。研究者一般都会估计称它或整个阴蒂拥有8000条的感觉神经末梢。现有研究对于「阴蒂头是否由勃起组织所构成」仍存有争议。虽然阴蒂体在性兴奋时会充血,令阴蒂头勃起,但一些文献称阴蒂头和小阴唇并非由勃起组织所组成,对于阴蒂头的情况而言更是如此。它们指出阴蒂头和小阴唇的血管分散在纤维状基质内,且上述两者只有极少量的平滑肌;或指阴蒂头为一个「置中兼神经密集的非勃起组织」。 + +此外亦有文献宣称阴蒂头是由存在于小阴唇内的勃起组织所组成。阴蒂头的血管间隙不像阴蒂体般明显,且其被平滑肌分隔的程度比阴蒂体和阴蒂脚的高。尽管小阴唇当中并不存在任何脂肪组织,但有描述称其可能是由致密结缔组织、勃起组织和弹性纤维所构成。 + +阴蒂体形似叉骨,内含一对勃起组织——阴蒂海绵体,在阴蒂勃起期间其包含的血液量位居整个阴蒂的首位。两个阴蒂海绵体皆被富有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白膜所围绕。它们俩于中央面受到梳状中隔不完全地分隔;梳状中隔为结缔组织的延伸。 + +两个阴蒂体在其曲线方向反转前还会延伸多数厘米,形成一对呈倒V形的阴蒂脚。阴蒂脚位于阴蒂体的近侧部分。位于阴蒂体末端的阴蒂头尖端向前弯曲,使其跟耻骨远离。每个阴蒂脚跟相应的坐骨支相连;该些坐骨支为海绵体下方的耻骨降支的延伸。隐藏在小阴唇后方的阴蒂脚根部可能会附著,亦可能会处于其正下方。除此之外,阴蒂脚还跟尿道海绵体、会阴海绵体、神经和血管网络、、肌肉和盆底有所联系。 + +尽管迄今仍没有证据显示阴蒂头的大小跟女性的年龄、身高体重、有使用与否,以及是否进入更年期有关,但已产过子的女性的阴蒂可能相对较大。相关文献一般视阴蒂头的大小为2毫米至1厘米之间,而对其横状面或矢状面的长度估计则落在4至5毫米之间 。 + +就个别研究的情况而言,一项于1992年发表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包括阴蒂头和阴蒂体在内,整个阴蒂的长度为16.0±4.3毫米。当中的16.0毫米为平均值,4.3毫米为标准偏差。在2003-2004年间,进行了一项有关女性生殖器结构的研究,研究者于当中找来50名年龄介乎18-50岁的女性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5.6岁。结果显示阴蒂头的大小介乎3-10毫米之间,平均值为5.5毫米。除此之外,还有一项研究量度了阴蒂体等器官的长度,结果显示阴蒂体的长度介乎5-7厘米之间;若与阴蒂脚一起量度,总长度则达10厘米或以上。 + +阴蒂包皮于大阴唇边缘跟阴阜下邻的连合处伸出;它的一部分是由小阴唇的上外部褶皱所构成,并覆盖着阴蒂头及外部躯干。阴蒂包皮覆盖着阴蒂头的程度因人而异——从遭阴蒂包皮完全覆盖,到完全曝露于外界中。小阴唇的组织亦对阴蒂头底部起了一个覆盖作用。 + +与阴道前庭相比,前庭球跟阴蒂之间的关系明显较大,因为两者的小梁和勃起组织相对较类似;而小梁组织并不存在于其他女性性器官中。小梁能使勃起组织在性兴奋期间充血和膨胀。研究者一般将前庭球的位置描述成「跟阴道两侧的阴蒂海绵体接近,且位于大阴唇之下」。充血时其会紧套着阴道口,并使外阴向外扩张。虽然众多文献表示其围绕著阴道口,但琴逑等人则指事实并非如此,并指前庭球的勃起组织没有受到白膜所包覆。克莱尔等人同样评估过前庭球的解剖结构,并得出结论:「前庭球在远端尿道的上方拱起,因此我们可以估计什么结构能够被称为女性的『尿道球部』」。 + +一项调查阴蒂的大小的研究在2005年发表,当中认为阴蒂组织延伸至阴道前壁。澳大利亚泌尿科医师兼该研究的负责研究者奥康奈尔称,主流医学界专业人士已开始重新关注和定义阴蒂。他在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进行研究时,发现阴蒂脚/根部与阴蒂球的勃起组织、阴蒂海绵体、尿道以及阴道��间的直接关系。一些利用超声波协助进行的研究则发现,在声称能在阴道性交期间达到性高潮的女性当中,找到了G点存在的生理证据;奥康奈尔指出阴蒂与阴道之间的联系就是一直处于假设状态的G点和阴道高潮的生理解释:因插入阴道期间对「内阴蒂」部分的刺激而导致。她指:「事实上,阴道壁就是阴蒂。如果揭去阴道壁两边的皮肤,你就会看到阴蒂的球茎体:三角形,月块状的勃起组织」。奥康奈尔等人对女性尸体的生殖器进行了解剖,并使用摄影器材去协助绘制阴蒂的神经结构,他们察觉到阴蒂不仅仅只是它的阴蒂头,它只是整个阴蒂的一小部分。并在1998年宣称,与阴蒂相关的勃起组织比起在解剖学教科书中所描述的还要多。他们更得出结论,部份女性拥有分布范围较为广泛的阴蒂组织和神经;他们较常在年轻尸体中观察到这种情况。因此虽然大多数女性只能通过直接刺激「外阴蒂」来达至性高潮,但是对一部分人而言,可能能以性交刺激分布范围较广的阴蒂组织。 + +普波这一位医师则反指尽管阴蒂是女性性快感的主要来源,但「阴道和阴蒂之间存有解剖学上的关系」的说法并没有证据证明,并对奥康奈尔等研究者就阴蒂的解剖学描述,以及所使用的用语感到不满。他指出内阴蒂根本不存在,并指在阴道性交时,阴茎不能接触到众神经/静脉的汇集点,以及阴蒂(由科贝尔特详述)或阴蒂根部(其不具有感觉受体或敏感性)。普波的观点与一般研究者相反,研究者一般相信阴道高潮是刺激阴蒂所致的。 + +此外也有理论称「G点类似于阴茎根部」。研究者基利切夫斯基称此一理论是基于以下推论:在没有受雄性激素影响下,胎儿发育的「预设」发育方向为向雌性发展,因此在本质上,阴茎不过是因这种激素而变大的阴蒂而已。他认为,在演化长河的历程中,没有任何特殊的理由会把雌性产生高潮的身体构造分为两部分。按照进化论假说,大部份人难以实现阴道高潮的原因可能是「以减少阴道神经末梢的数量此一策略,去减轻分娩时的痛楚」,但此一论点却与「利用阴道高潮,鼓励性交,以促进繁殖。」矛盾,因而备受挑战。罗格斯大学在201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却为「G点独立存在说」提供了支持证据,当中测量了当女性生殖器受到刺激时大脑感觉区出现的变化。该研究要求一些女性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机中对自己进行性刺激:研究小组因此发现在独立刺激阴蒂、子宫颈以及阴道(G点区域)时,感觉皮质的活化区域会各有不同。这意味著在分别刺激以上三个区域时,大脑所流露出来的感受会有所不同 。研究的负责人柯米沙鲁克表示:「我认为大部分证据都在显示G点不是一样独立存在的事物……G点更像是纽约市这样的地区,一样是由许多组织结合而成」。 + +阴蒂与阴茎的解剖结构大致相同,尽管人类及大多数动物的阴蒂并不包含用以排尿的尿道。男性也有「阴蒂」的假设最早由研究者塞夫黎于1987年提出,她的推论指阴茎海绵体事实上就是阴蒂的对应构造,「男性的阴蒂头」则是包皮系带的所在地——阴茎颈。她的理论尽管得到解剖学文献的承认,但却在专业的解剖学教材中只字未提。现代解剖学文献基本承认阴蒂包皮跟阴茎包皮相当,两者皆覆盖着性器官的「头部」(龟头及阴蒂头)。两者皆有连接着「头部」的躯干。以下配对在解剖学上属同源:阴茎海绵体与阴蒂海绵体、前庭球与阴茎球、阴囊与大小阴唇。 + +在解剖学研究中,阴茎可遭描述成:「植根于内含尿道的海绵体之上,兼大部分位于身体之外的阴蒂」。就神经末梢的角度而言,阴蒂至少拥有8000条神经末梢的估计已比于人类阴茎中所发现的多出一倍;当研究者把其跟其他身体部分比较时,差距更是拉阔许多。在阴蒂解剖构造及阴茎神经末梢这两个范畴上,相关研究有时存有冲突。比方说尽管一些文献估计阴茎拥有4000条神经末梢,但另外一些则称龟头或整个阴茎的神经末梢数量跟阴蒂头相当;另外还有一些文献探讨了没有接受过包皮环切术的阴茎的神经末梢数量是否比接受过的阴茎多出数千条,或探讨「其是否更为敏感」。 + +一些文献指出,阴蒂头的纤维血管帽不像阴茎龟头般存有一定数量的平滑肌,且前庭球的大小可因人、年龄及雌激素接触量而异。虽然前庭球遭认为跟位于尿道海绵体后端的阴茎球相当,但其并没有包覆着尿道。 + +阴茎的尿道海绵体沿著阴茎躯干的腹侧延伸,于中途围绕着尿道,并于最后膨大成龟头。它在少程度��有助男性维持勃起(阴茎勃起大部分为两个阴茎海绵体的作用);女性的阴蒂海绵体就像男性阴茎的海绵体般,同样会在性兴奋时充血和勃起。男性阴茎的海绵体在尾端到前端这段距离中,会在内部不断逐渐变小。阴蒂与阴茎还有以下差异:阴茎体所拥有的结构比阴蒂体多、阴茎脚比阴蒂脚粗,以及阴茎海绵体一般比阴蒂海绵体更为厚长。 + +阴蒂所拥有的神经末梢相对密集,且当中大部分都是专为接收性刺激而设的——这使得其成为了人类女性最为敏感的性部位,以及女性性快感的最主要来源。不论透过自身或他人来对阴蒂进行刺激,皆可使该名女性进入性兴奋状态,以至达至性高潮。指交和口交(舐阴)通常都是刺激阴蒂的最有效方法,上述方法可统称为「直接刺激阴蒂」(direct clitoral stimulation)。若在进行插入式性行为的同时实践上述刺激阴蒂的方法,那么其亦可统称为「额外刺激阴蒂」(additional clitoral stimulation)。 + +直接刺激阴蒂是指对阴蒂的外部构造(包括阴蒂头、阴蒂包皮以及阴蒂外躯干)进行物理上的刺激。对小阴唇进行刺激的效果可能跟直接刺激阴蒂的如出一辙,因为它跟阴蒂头和阴蒂包皮有着物理上的联系。以上区域也可能在性行为进行期间受到间接的刺激,比如它们可能会受到大阴唇的摩擦;不过阴蒂所受到的间接刺激更有可能是阴茎-阴道交的结果。除此之外,阴茎-肛交可能会对阴蒂构成间接刺激,因为两者之间的感觉神经是共享的(对于阴部神经的情况而言更是如此:它在阴部管内会分支,先分支为,之后是会阴神经,最后是)。 + +由于阴蒂头是十分敏感的,所以直接对它进行刺激并不总是使人感到愉悦;与其相比,刺激阴蒂包皮和阴蒂头周围的部分于很多时候更使人欢快——大多数女性更喜欢以隔着阴蒂包皮的方式来刺激阴蒂头,或以间接的方式使阴蒂头在小阴唇之间来回打滚。许多女性喜欢在轻柔爱抚阴蒂外躯干的同时,偶尔以环状移动的方式刺激阴蒂头——在这基础之上阴道亦可能会跟手指接合。一些女性更喜欢于一次性行为中对整个外阴区域进行爱抚。若手指在刺激阴蒂前充分得到人体润滑剂和阴道分泌液的润滑,那么性刺激的效果便通常会更佳。 + +插入式性行为并不能使阴蒂受到直接的刺激,在传教士式体位中其外部所受到的刺激通常都源于鼠蹊部的动作。一些伴侣可能因此选择以女上位或(一种结合传教士式体位及施压-反压技术的性侵入体位)的方式去进行性交,以令刺激阴蒂的频率最大化。以同性作性伴侣的女性可能会在亲密接触全身的过程中互相抚慰,或透过从事女阴摩擦,来使阴蒂得到充分的刺激。阴茎亦可能透过磨蹭阴蒂(股交)来使其得到刺激。像按摩棒()和假阴茎般的性玩具也可用于刺激阴蒂。除此之外,女性还可透过枕头等非生命物体、淋浴时的自来水以及夹腿来刺激其阴蒂。 + +在性兴奋期间,阴蒂的勃起组织会发生充血的情况,这使得其色泽出现改变;同时阴道会开始收缩。盖在阴蒂海绵体外的和会在过程中收缩,压迫阴蒂背静脉,使回流血量变小;同时动脉的血液继续流入,使得血液开始不断充入静脉内的空间,直到其被血液所充满为止。上述过程最终会令阴蒂出现勃起。 +阴蒂头的直径会在性兴奋时增加一倍,不过若刺激再进一步,其便会遭肿胀的阴蒂包皮所遮盖,因而变得不那么明显可见。此举有助于其免受进一步的直接接触,继使人免于感到不适。血管充血于最终会触发肌肉反射,令困于周围组织的血液能够流出;同时引发性高潮。一旦停止刺激,阴蒂头的状态及可见度便会于短时间内恢复至日常水平,对于已达至高潮的情况而言更是如此。其只需几秒钟(通常5-10秒)便能回到正常位置,而恢复至原始大小的耗时则为5-10分钟。如果当事人并没有达至高潮,那么阴蒂便可能会于数小时内持续充血,同时令其产生不适感。此外对于一些女性而言,高潮过后的阴蒂是十分敏感的,因此这时的额外刺激可能会令其感到痛楚。 + +对于女性而言,达至性高潮的最常见方法是对阴蒂进行物理上的刺激;一般统计表明,70-80%的女性都需以此一方式(以手指、口舌等刺激源对阴蒂的外部进行刺激)来达至高潮,但对于一些女性而言,间接刺激阴蒂亦足以令其达至高潮,比如阴道交当中的刺激。阴道神经末梢主要集中在阴道的下三分之一处(即接近入口的位置),当中所包含的神经末梢数量约占整个阴道的近9成,因此其是十分敏感的;除此之外��女性性器官的敏感区还包括小阴唇顶部交界处与尿道之间的区域。但是对于许多女性而言,因刺激阴道而产生的强烈性快感只可偶尔地出现,甚至从不会做到,原因在于阴道的神经末梢比阴蒂所拥有的少得多。 + +弗洛伊德在1905年指出阴蒂高潮纯粹只是成年前会出现的一种现象,随着年纪渐大及变得成熟,阴蒂高潮会渐渐演变成阴道高潮,并指出阴蒂高潮是不成熟的表现;但他却没为此一假设提供证据。此后直到金赛掀起有关阴道神经末梢数量的争议以前,只有少数研究者批评此一理论。金赛是首位严厉地批评弗洛伊德就着女性性取向和性高潮所提出的观点的研究者——他的批评建基于自身对数千名女性所进行的访谈,及其对女性如何自慰的观察。他在当中发现他调查的大多数女性都不能通过刺激阴道来达至高潮。此一结论亦与其性解剖学知识相符。欧文这一名学者指出,金赛「对弗洛伊德和其他理论家展开了批评,认为他们不应将男性的性构造投射至女性的身上……并认为阴蒂才是性反应的核心……阴道对于性满足而言,相对不重要……只有少部分女性在自慰时会把手指或物件插入阴道……他最后得出结论,插入阴道时女方的满足感主要是心理作用,或只是传导异感(referred sensation)此一现象所引起的结果」。 + +及后的研究一般都是再度证实了金赛对于女性性高潮的发现,比如麦斯特与强生的生理学研究,以及海特的性社会学研究。麦斯特与强生是首两位确定阴蒂包围及延伸至阴唇内的研究者。他们在研究女性接受不同的性刺激对性反应周期有何影响时发现,阴蒂高潮和阴道高潮的身体反应阶段大致相同,并发现大多数受试者只能通过刺激阴蒂达至高潮,而只有少部份女性才可以做到阴道高潮。基于此,麦斯特与强生认为刺激阴蒂才是两种高潮的来源,并推断在抽插的过程中,因外部物体对阴蒂包皮的摩擦,而使阴蒂受到了足够的刺激。麦斯特与强生的研究发表于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起始之时,并对一些女性主义者起了一定的启发,令他们开始抗拒将性高潮分作阴蒂和阴道两类。《》的著者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她于当中指出「生物学上的女性」还没剖析得彻底的原因在于「男性基本上只需跟阴道接合便能达至高潮,阴蒂对于此一目的而言根本无关紧要」,并指出「现今由于凯利、麦斯特与强生以及金赛的研究,我们的解剖学知识得以丰富起来,我们不再对女性性高潮一无所知……然而为什么这种知识还未普及呢?我想这是因为我们还活在一个不希望女性角色有所改变,且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 + +研究者之间仍对阴蒂的性质存有分歧——争议点在于阴蒂是一个痕迹器官,还是一个适应产物,抑或有生殖上的功能。虽然指出像、以及般的研究者把阴蒂高潮视为「一种适应方式,对女性性行为和性的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米勒就像马古利斯和般,相信人类的阴蒂「没有明显表现出左右男性择偶的迹象。它的大小、颜色、结构和展现方式皆没有过人之处」。米勒还把人类的阴蒂跟其他物种的(比如蜘蛛猴、斑鬣狗)比较一遍,指出其他物种的阴蒂跟雄性同源器官的长度大致相同。米勒认为如果「人类男性偏好于以显眼的阴蒂作其选择性伴侣的条件,那么阴蒂的物理特性就早已变得引人注目了……因为阴蒂拥有不太引人注目的构造,而且敏感度高,所以可合理推论其在女性择偶中发挥一定作用」。 + +米勒指出,像和古尔德般的男性科学家视阴蒂高潮为「阴茎高潮的演化副产物……且因为阴蒂高潮较难达至的关系,所以不把其视为适应特征」,古尔德承认「女性大多数的高潮源于阴蒂,而不是源自身体其他部位」,并指出他所持有的想法——「阴蒂不是一项适应特征」,很多时候都会遭误解成「否定女性性高潮的适应价值,甚至错误解读成他在宣称『女性性高潮根本毫无意义可言』」。虽然他承认「阴蒂高潮在女性性行为及从中带来的愉悦感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但是这些有利的特征一般是十分容易了解,及能明确地反映该生物适应的方式;阴蒂高潮是一种适应方式还是只是适应的副产品这一点仍存有争议,对适应问题感到烦恼的男性生物学家很多都简单地认为男方射入阴道的精子愈深,愈接近受精区域,就代表愈好。在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下,他们会把繁殖成功视为生物的最高要旨」。 + +生物学哲学家的观点跟古尔德类近,她指出「女性高潮会使繁殖能力增加」此一论点的证据亦十分有限。加���大性学家指出:「劳埃德把女性性高潮视为个体发育时的残留事物,认为女性有高潮的原因在于——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与高潮有关的神经在天择此一现象下获得优势,其后在女性中,这种发育『蓝图』以一种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来,正如男性拥有跟身体健康无关的乳头一样」。 + +在2002年的加拿大女性哲学协会会议(Canadian Society of Women in Philosophy)上指出阴蒂在繁殖后代中是不必要的,但这就是它受到「历史性的忽视」的原因——「对愉悦的恐惧,与繁殖分开的愉悦使人感到恐惧。」 她认为这种恐惧是造成对「女性的性」一无所知的原因。奥康奈尔则指出:「它可归结为性别之间的对立思想:一种性别是性化的,另一种则只是负责繁殖的,但事实是,两者都是性化的,都是负责繁殖后代的。」她其后重申:「应该是阴蒂一部分的前庭球,以及和阴道存有密切关系的尿道远端,皆为阴蒂群组织的构成部分。尽管它们并不是勃起组织,但却为维持女性性功能和性高潮的重要部分」。 + +阴蒂整形术包括残割女性生殖器、性别重置手术、阴蒂增大术、双性人性别指定手术,以及阴蒂穿洞。健美者及运动员一旦使用同化类固醇,便可能使其阴蒂明显增大,其身体亦会变得更为男性化。阴蒂尺寸异常地增大的情况可称为阴蒂肥大,不过此一情况更有可能是先天性因素所致的。 +跨性别男性在利用激素等药物过渡至男性时,其阴蒂一般都会明显地增大;虽然不少跨性别男性渴望进行,但由于此一手术的难度高,所以他们可能会于最后选择进行——即在保留原生殖器的同时,把增大了的阴蒂当作阴茎类似物。然而激素无法使阴蒂达至阴茎的平均尺寸大小。像阴蒂释出术般的性别重置手术只需把阴蒂的物理特性改变,并令阴蒂对性刺激的感觉得以保留,因此它们可作为阴茎成形术的额外替代方案。 + +尽管阴蒂可能会在治疗外阴上皮内瘤变等癌症的过程中遭手术切除,但现代的治疗方法趋向于更为保守,为的是避免对当事人的性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残割女性生殖器(又称「女性生殖器切割」、「女性割礼」)也是阴蒂切除术的一种,当中阴蒂同样会遭到部分或全部切除。切除阴蒂头并不等同整个阴蒂都被切除,因为阴蒂的一大部分存于体内。 + +阴蒂成形还原术为常见的双性人性别指定手术之一,当中会在保留阴蒂头的情况下,切除部分阴蒂勃起组织。此一手术的不良影响包括失去部分或全部的性功能和性感觉、阴蒂脱皮。令阴蒂的神经支配和功能得以保持的一种方法就是使阴蒂头受到他物掩埋;然而安卡拉等人指出:「因刺激而起的痛楚在此一情况下几乎必定发生,而其是困于疤痕之下的组织所致的;另一种方法则以跟阴蒂躯干成平面的方式横向切除50%的前阴蒂,研究者报称他们在跟进接受过方法2的人时,观察到他们的性感觉和阴蒂功能依旧良好……此外接受者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跟接受旧方法者相当」。 + +执行生殖器矫正手术的另一常见原因为当事人患有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安卡拉等研究者指出:「对手术的主要期望在于在尽量不会留下并发症的情况下,令其生殖器回复正常,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外科医师需评估的项目包括阴道的外观、完整性和性交能力,以及在性活动期间有没有出现疼痛……虽然手术期望可以在这几个项目中标准化,但手术技巧依然没有达至一致化。研究者较为倾向于按着求诊者的年龄来决定进行哪种(些)手术」。 + +对于想要改变自身特征的双性人而言,他们可经由性别评估及手术治疗这两个主要步骤改变之。阿提拉指出:「第一种治疗阴蒂肥大的方法就是简单地把阴蒂切除。后来研究者理解到阴蒂头及感官刺激对性高潮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阴蒂头的上皮具有十分高的敏感度,这在性反应中是很重要的。因此现时多以阴蒂成形还原术取代之」。 + +是当中最为普遍且较少副作用的样式。由于阴蒂穿洞的难度极高,且使人感到极大痛楚,所以选择在阴蒂包皮上穿洞的人明显较选择在躯干上的为多;解剖学上适合后者的人的比例亦很少。阴蒂包皮穿洞较多为垂直式的,水平式则较为少见。为一种水平式且穿得较深的阴蒂穿洞,并需穿过阴蒂后方。像般的穿洞风格皆需穿过阴蒂轴——尽管这能为女性提供独特的刺激感,但阴蒂形状大小合适与否会直接影响其适不适合这一样式的穿洞。伊莎贝拉式穿洞的饰物会于阴蒂头和尿道之间穿入,后于阴蒂脚顶部穿出。此一穿洞方法是非���危险的,因为它可能会使神经受损。 + +持续性生殖器兴奋症候群会导致患者的生殖器官即使没有性刺激,也会出现持续而不由自主的兴奋状态。阴蒂异常勃起是一种可能令人感到痛苦的疾病,其有时遭研究者描述为持续性生殖器兴奋症候群的一种迹象。患有持续性生殖器兴奋症候群的女性的阴蒂会于一段长时间中(数小时至数天)维持在兴奋状态。持续性生殖器兴奋症候群亦跟阴蒂的形态及其血管修饰有关。 + +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该名女性出现阴蒂异常勃起的情况。曲唑酮这一款药物的潜在副作用包括男性阴茎异常勃起,并已有个案记载指其也会令女性的阴蒂出现同样情况。停止服用该种药物可能为此一副作用的补救措施。此外已有引致阴蒂勃起的个别例子。停止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抗精神病药可能是阴蒂异常勃起的成因之一。 + +由于持续性生殖器兴奋症候群是一种相对较为罕见的疾病,且自2001年起才跟阴蒂异常勃起以区分开来的方式研究,所以有关其治疗方法的研究只有很少。一些持续性生殖器兴奋症候群个案是由骨盆腔动静脉畸形所引起的;手术能有效地治疗此一情况所导致的持续性生殖器兴奋症候群。 + +尽管阴蒂与阴茎除了结构位置外大致相同的想法已出现了至少2500年,但由于其在此后经常遭解剖学文献所忽视和错述,故此阴蒂是男性学者经由实证文献记录「重新发现」的。虽然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皆注意到男性的性器官跟女性的性器官在解剖学上非常相似,但像盖伦和维萨里般的著名古代解剖学家则认为阴道是阴茎的倒置结构等同物;维萨里还认为正常女性的身体不会包含一个阴蒂,故此他所建立的解剖模型只描述了阴茎如何跟阴道等同,而完全忽略了阴蒂的存在及其作用。 + +古希腊人和罗马人还将任何涉及插入的性行为视作「男性所定义的性行为」。他们的文化以「tribas」一词代指一名积极地以阴蒂或假阴茎跟他者接合的女性或双性人。他们认为任何性行为皆需一名拥有阴茎的伴侣参与方可从事之,故此他们并不认为女性之间能存有任何的性行为,并对女女性行为者存有迷思——认为她们的阴蒂要不是肿胀肥大,就无法在性行为当中感到满足。 + +艾蒂尔是第一位在解剖学研究中识别阴蒂的学者,其相关研究发表于1545年,不过他仍于当中错指阴蒂具有排尿功能。帕多瓦大学的外科讲师于1559年发表的《解剖学修订版》亦对「女性欢悦之处」有所介绍,他于最后总结道:「由于没有人能够看出其设计及原理,所以我若能给予我所发现的结构部分一个名字,我就会取名为『维纳斯的爱』或『维纳斯的甜蜜』」上述名称取自罗马神话里的爱神维纳斯。科伦坡的宣称受到同校的解剖学家兼输卵管发现者法罗皮奥的质疑,他称自己才是首个发现阴蒂的人,并在1561年表示:「现代解剖学家完全忽略了它……并对此一言不发……如果其他学者对阴蒂进行过谈论,那么其知识想必是从我或我所教授的学生拿走的」。此一说法随即引起了欧洲医学界的不满,维萨里在阅读了科伦坡和法罗皮奥对阴蒂的详细描述后,指出:「以对某些女性的自然表征的观察来取笑他人无能,是一件相当不合理的事情……你很难把此一新而无用的部分视为一个健康女性应有的器官……我认为这样的结构正如描述的般,只会出现在生殖器完好的雌雄同体上。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健康女性会拥有一条阴茎,以至一条处于雏形状态的阴茎」。 + +盖伦和维萨里的研究于文艺复兴时期仍难以受到挑战;盖伦是希腊时代最著名的医师之一,而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他的研究常遭医学界主流视为知识的唯一标准,令阴蒂常被人所忽视。研究者描述阴蒂的用语亦欠统一,令它的结构问题进一步模糊化。中世纪医学家西那将其命名为「albaratha」及「virga」(躯干)、科伦坡将其命名为「维纳斯的甜蜜」、希波克拉底将其命名为「columella」(小柱子)、医学家宰赫拉威将其命名为「tentigo」(紧张/张力)。上述命名基本是取自阴蒂体及阴蒂头的特质,但取自阴蒂头的情况较多。除此之外,罗马人还为其起了一个俗称:「landica」。但曾在中世纪出版大量著作的麦格努斯认为,在「性兴奋的心理」中强调「男女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同源性」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11世纪的医师康士坦丁在其论文《性交的自由》中提到了阴蒂好几次,并对男女的性器官给予同样的关注。 + +马格努斯就如西那般,同样地使用「virga」一词来代指阴蒂,不过在他的用法中,男女的性器官皆能以这词特指;尽管他也对男女的性器官尽己所能地给予同样的关注,但在当时「被忽视」与「重新剖析」的循环仍在继续。在16世纪期间,阴蒂的显现遭错误视作雌雄间性现象的表征,当时一些女性基于此一误解而决定进行阴蒂切除术。部分误解是因以「nymphae」一词来代指阴蒂而产生。「nymphotomia」(阴蒂切除术)是一种切除过大的阴蒂的手术,但在当时而言阴蒂的大小并不具有客观标准。阴蒂切除术对于古埃及女性而言仍属常规,其原因在于像般的医师认为阴蒂是「差不多所有埃及女性皆拥有的异常特征,她们的阴蒂在所有者与其他女性一起时,或在走路期间摩擦到衣服时,以至丈夫想要接近她们时,都会像男性阴茎般勃起。此外她们还以其跟其他女性一同享乐,过程佛如跟其丈夫一同行房的时候般……因此阴蒂理应被切除」。 + +17世纪的丹麦解剖学家对法罗皮奥和科伦坡等人「发现阴蒂」的宣称进行了驳斥,认为阴蒂自2世纪以来便为医学界广为人知的器官。虽然17世纪的助产士大多会以「使她们幸福、健康地怀上孩子,以及促进良好关系」为由,向伴侣们建议女性应在性生活中以达至高潮为目标,但有关阴蒂重要与否的争议仍然在继续,和分别于17世纪和19世纪发表的研究对整场的争论有著较大影响力。 + +德格拉夫同样批评可伦坡发现阴蒂的宣称,并在批评的同时进行了首项全面评估阴蒂解剖结构的研究。他于当中指出:「我们对『即使它存在于世上,一些解剖学家却只字未提这一结构部分』的事实感到非常惊讶……在我们解剖的每一具尸体中,它都能轻易地遭我们看见及碰触」。德格拉夫还强调「nymphae」一词跟阴蒂的歧义需作区分,于是便以「『Clitoris』一词来作这一结构部分的名称」,避免混淆。尽管这一选择最终令解剖学家更能使用正确的用语名称来描述阴蒂,但由于「nympha」一词还有多种意义,兼渐渐成为代指小阴唇的特有用词,所以混淆的程度最终还是趋向恶化。始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争论——「女性性高潮是否必要」,以及弗洛伊德于1905年提出「阴蒂高潮是一种不成熟的现象」的说法,皆令女性的性(sexuality)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 + +于前几个世纪所绘制的阴蒂细节图表在18-20世纪期间被文献所忽视,对于20世纪的情况而言更是如此。尽管麦斯特与强生于1966年发表的《人类性反应》中把全个阴蒂都论述了一遍,但由于其论述方式相当混乱,使得其意义变得过分模糊。联合会利用解剖学上精确的插图继续探讨阴蒂,并于当中成功鉴定18个阴蒂结构。尽管女性主义者健康诊所联合会已造出了精确的插图,但斯夫利于1987年依旧将阴道描述为阴茎的对应物。 + +海特于1976及81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把刺激阴蒂描述成「一种前戏」的女性远多于将其描述成一种主要的性活动的。此外虽然女性主义者健康诊所联合会的研究大大推动了有利于女性主义者的解剖学知识改革,但它的影响并没有广及至一般大众。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奥康奈尔发表了一项研究,随即使得医学界改变了对阴蒂的定义。奥康奈尔于当中宣称典型教科书对阴蒂的描述欠奉细节,且存有不准确之处。比如她指出不论新旧的教科书,在描述尿道和性器官的解剖结构的时候皆会以勃起(阴蒂)组织经已缩小的老年人尸体作依据。她将科贝尔特针对阴蒂解剖结构的研究称赞为「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奥康奈尔随后利用了核磁共振成像(MRI)来观察活人的阴蒂,结果显示阴蒂勃起组织的体积为解剖学教科书描述的10倍。 + +生物学家对收录了逾百万份来自6000多本科学期刊的文献的《》进行了调查,并于当中查核了1978–1997年间所发表的文献。结果发现以阴茎为主题的文献有539项,而以阴蒂为主题的则只有7项。奥格利和金斯伯格这两位研究者于2000年结论道:专业界经常忽略阴蒂一词。他们以为基础,统计了1887-2000年间发表的文献对性器官的描述字词,结果发现1482项文献出现过阴茎一词,出现过阴道的有409项,出现过阴蒂的则只有83项。他们还分析了数据库中列出的57本性爱指南,结果同样显示阴茎是最常于当中探讨的身体部位,其出现次数比阴蒂、阴道和子宫这三个字词加起上来的还要多。他们最后调查了大学生所使用的字词,该些研究对象包括欧裔(76%/ 76%)、西班牙裔(18%/ 14%)和非裔(4%/ 7%)美国人。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过相关��育的学生认为阴道是阴茎的对应物、对「阴道内部是女性身体中性敏感度最高的部分」此一说法的认同跟「对自慰抱有消极态度」和「对性存有迷思」相关。 + +一项于2005年发表的研究找来了一群本科生作研究对象,于当中调查了他们有关阴蒂的知识从何而来。结果显示对于他们而言,该些知识主要是从学校和朋友这两个渠道获得,这一情况跟较低的阴蒂知识测试得分有关。从自我探索中获得相关知识者虽然为最少,但「该些受访者却在拥有五条问题的阴蒂知识测试中平均答对了三条」。研究其后指出「该些问题的答对率跟女性在自慰时达至高潮的频度显著相关,其相关性显著大于她们在有伴侣参与的性行为中达至高潮的频度……这样的结果可由性别不平等和性的社会建构这两项现象来解释——不论男女,皆对男性的性快感存有更多的认可,使得令人愉快的女性性高潮只能偶然地出现」。研究者于最后结论道,「这个问题」部分能透过「传授更多关于阴蒂的知识」来解决。 + +以「废除阴蒂切除恶习」为宗旨的组织「救救阴蒂」(Clitoraid)于2013年5月6-12日期间举办了首个国际阴蒂意识周。该组织的发言人表示,其使命在于提高公众对阴蒂的认识,因为它已在「数百年的时间中,遭到忽视、丑化,并遭人视为一种禁忌,或带有罪恶感和耻感的事物」。 + +菲洛德在2016年跟3D打印公司Sculpteo共同创建了一个可供打印且开放源码的1比1阴蒂立体模型,然后她将其应用在受托制作的性教育影片上。此一产品随后在欧洲最大的科学博物馆科学与工业城上展出。曾访问菲洛德的《卫报》记者认为,此一立体模型将会法国的中小学课堂上有所应用;尽管西奥博尔德的预测于最后还是落空了,但有关此一立体模型的故事已在世上流传,菲洛德认为这表示公众对阴蒂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 +残割女性生殖器这一议题存有众多争议,世界卫生组织等医学组织因此一程序违反人权而反对之,并称:「对于女童和妇女而言,该切割程序没有任何健康益处……它是对女童和妇女人权的侵犯……它反映了在性别上存在的根深蒂固不平等现象 」。差不多所有社会文明中皆曾一度实践过残割女性生殖器,当中有些社会甚把这种程序延续至今。尽管当中最为常见的实践目的在于控制女童和妇女的性行为(包括自慰),但亦有社会是基于「想要改变阴蒂外表」这一理由而进行之。社会习俗及传统是人们进行残割女性生殖器的最常见理由,一些文化认为若不执行残割女性生殖器,便会破坏其社会和政治制度。它亦成为了某些社会的女性成人仪式,令她们在接受残割女性生殖器之前,一概不被当地人民视为成年人,而且当地人民相信「一旦去除存于女性身体之上的男性部位——阴蒂和阴唇,便能够增加当事人的女性气质,令其更为『服从』和『温顺』」。 + +目前仍有残割女性生殖器的情况出现,当中85%的个案发生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国家亦有相关例子,但不常见;在该些个案中,割礼师会按要求为处于出生后几天至青少年中期这段期间的女性进行之,令其性欲减退,继而减低失贞的可能性。由于来自亚洲、非洲和中东的移民会于移居地继续实践残割女性生殖器,所以这一习俗已向全球蔓延。在美国,人们有时会为大于一般大小的阴蒂进行该套程序。专门研究残割女性生殖器这一议题的指出,残割女性生殖器「在古埃及贵族之间为一项享获荣誉的象征」;并指已有报告称在埃及木乃伊上找到了其进行过锁阴手术的痕迹。埃及迄今仍有残割女性生殖器的情况出现。格林伯格等人指出:「一项研究发现97%的埃及已婚女性曾接受过某种形式的生殖器残割」。国际特赦组织于1997年估计每年有超过200万名女性接受生殖器残割。 + +纽约艺术家于2012年开始投身于一项以「纠正对阴蒂的迷思」为目的的多媒体项目。在创作作品时,她以奥康奈尔于1998年发表的研究为依据,试图还原人类阴蒂的实际形状大小。她指出现时社会似乎仍对阴蒂一无所知,并说道:「现在我观察到一个很令人困惑的悖论。在性事上,女性的身体遭到很大程度的隐喻化,但在另一方面,它却占据着广告版面、艺术作品,以及主流的色欲想像……然而真正的女性性器官——阴蒂,几乎是看不见的」。该项目的名称为「Cliteracy」,其成品包括一个巨型且呈金黄色的阴蒂可坐式模型。该模型是由雕塑家托马斯协助制作,并展示了阴蒂的内部结构。华莱士说:「我乐于看见有男性为阴蒂发声……『Cliteracy』是一个关于没人拥有他人身体的支配权或法律约束权的项目……不能够拥有与生俱来的愉悦感是一项深切的政治行为」。 + +于2016年,一个关于阴蒂的街头艺术项目在纽约起动后,随即传播至近100个城市。该项目的参加者会在不同城市的街头以粉笔画下整个阴蒂的结构及跟途人的对话内容,其目的在于「歌颂阴蒂的完整结构」。完成的作品会以照片或影片形式上传至社交媒体。 + +尽管所有哺乳类动物皆拥有阴蒂,但只有很少研究尝试详细剖析人类以外的动物的阴蒂。猿、马岛长尾狸猫以及狐猴的阴蒂特别发达,且牠们的阴蒂一般拥有一条阴蒂骨。乌龟、鸵鸟、鳄鱼 ,以及雄性拥有阴茎的鸟类皆拥有阴蒂。雌性松鼠猴的阴蒂在求偶时会勃起,用以对潜在配偶展示自身的优势。雌性婴猴的阴蒂很长,其会沿着尿道一直下垂至排尿的尖端部分。一些雌雄间性的雌熊经由阴蒂末端交配及分娩,当中包括灰熊、棕熊、美洲黑熊,以及北极熊;研究者宣称这些熊「并不是透过一条独立的阴道分娩,而是透过一条贯穿阴蒂的产道进行之」(并估计它们占整个种群的10-20%)。科学家亦指出雌性斑鬣狗是哺乳类当中唯一虽是非雌雄间性,而又没有外阴道口的动物;牠们的相关构造跟雌雄间性的一般情况不同。鼹鼠当中的几个物种拥有类似阴茎的阴蒂。 +蜘蛛猴的阴蒂存有一条内部通道,以至尿道,使得其构造跟阴茎几乎一致。当雌性蜘蛛猴需要走动时,它就会保留或排出尿滴。迪克森这名学者指出牠们的尿液「会在阴蒂底部排出,然后沿著会阴表面的浅沟向下流。浅沟的皮肤褶皱亦会保留部分尿液」。由于南美洲蜘蛛猴的阴蒂形似于阴茎,故此研究该物种的人士会以「阴囊存在与否」这点来判定目标的性别。另一可行方法则是观察其是否拥有气味标识腺体,此一腺体只可能存于阴蒂之上。 + +与众多哺乳类动物相比,倭黑猩猩的阴蒂相对较大且突出。安吉尔指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雌性倭黑猩猩的体重可能只有同期人类的一半,但其阴蒂却已比人类平均大了两倍。且其阴蒂突出的程度足以令人在牠走路时观察到一定程度的摆动」。雌性倭黑猩猩经常从事性器官摩擦——亦即人类所从事的女阴摩擦的动物版本。动物行为学家指出,雌性倭黑猩猩会短暂地互相摩擦对方的阴蒂,为时10-20秒。雌性倭黑猩猩可能会不断地重复此一行为,而牠们在过程中在一般会「发出尖叫、磨牙,同时牠们的阴蒂会充血」。巴尔科姆同时指出,牠们「平均每两小时便从事这一行为一次」,且在交配时会采用脸对脸的体位——「演化生物学家祖克认为,倭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在性交时所采用的性体位已演变得能使刺激阴蒂的频率最大化」。 + +雌性的斑鬣狗有时会被称作「雌雄间性的」或「双性的」。以往科学家曾一度相信牠们是雌雄间性的,但现今科学家已否定了上述说法。雌雄间性等形容词现在一般只用于描述牠们同时拥有两性特征;雌性斑鬣狗的基因组跟雄性的基因组「存有明显差别」。 + +雌性斑鬣狗的阴蒂直径跟雄性阴茎(22毫米)相同,而其长度也有雄性阴茎(171毫米)的90%,此一伪阴茎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雄激素,因为它在胚胎的卵巢和肾上腺分化前便已显现。斑鬣狗的阴蒂非常敏感,并拥有一个伪阴囊;温菲尔德表示阴蒂「跟雄性性器官的相似程度很高,因此若不确定阴囊的触感,研究者便难以确定其性别」。与雌性斑鬣狗的伪阴茎相比,雄性斑鬣狗的性器官首部(龟头)更厚更圆,两者可以此作区分。因为阴唇已接合成一个由软性脂肪组织组成的伪阴囊,所以雌性斑鬣狗没有外阴道。雌性斑鬣狗的阴蒂首部跟雄性斑鬣狗的阴茎一样拥有小刺,令其触感遭布莱克利奇这名学者形容为「就像软砂纸一样」。布莱克利奇同时指出雌性斑鬣狗的阴蒂「以光滑细长的弧形延离身体,量度结果显示其根部至尖端的长度平均超过17厘米。它就像阴茎般能充分勃起——其会在牠们进行问候仪式、社会展示、玩游戏以及识别同辈时『抬头』」。 + +由于雌性斑鬣狗所产生及接触的雄激素量比雄性多,因此其肌肉较为发达,且更具攻击性。雌性斑鬣狗的社群地位也较雄性高,因此牠们在社群中较具有优势,并会成为社群首领。若雌性斑鬣狗所接触的雄激素量较平均的多,其在同侪中的地位便愈高。地位较低的雌性斑鬣狗会为了表示忠心及服从而去舔舐较高地位者的阴蒂,但雌性之间同样会为了问候及加强社会纽带而互舔阴蒂。在社群中地位为最低的雄性斑鬣狗皆需舔舐雌性的阴蒂,且因为地位高低的缘故,所以没有雌性斑鬣狗会去舔舐雄性的阴茎。 + +雌性斑鬣狗的尿道和阴道开口皆位于阴蒂之上,令牠们能透过此一器官来排尿、交配和分娩。这一特征令雄性在交配时较其他哺乳动物费力,且能防止雄性的。生态学家及演化生物学家指出,因为雌性斑鬣狗的阴蒂比其他哺乳动物更为向下突出,因此雄性斑鬣狗「必须逐渐降低其背面至雌性下方的高度,令其阴茎跟阴蒂平行」。雌性斑鬣狗亦会令伪阴茎缩回,同时创造一个开口予雄性的阴茎。雄性斑鬣狗的降低动作可能需尝试几个月才能成功。因为雌性斑鬣狗所接触的高浓度雄激素会对卵巢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其难以怀孕。雌性斑鬣狗的伪阴茎在分娩后会变长,并失去原本的外形——它会变成一片拥有大裂口的酸软包皮。大约15%的雌性斑鬣狗在首次分娩时死亡。 + +巴斯金等人于2006年发表的研究总结道:「人类和斑鬣狗的两性基本解剖结构相近。人类的阴茎背神经和斑鬣狗的阴蒂背神经皆唯独在该器官的12点钟方向中分布得较为疏落……人类和斑鬣狗的阴茎/阴蒂背神经皆沿着该器官的5点钟和7点钟方向延伸至海绵体。背神经伸入了斑鬣狗性器官的体部和头部末端……雌性斑鬣狗的阴蒂背神经在阴蒂体中左右散开,两性的性器官头部形态存有差异——雌性的阴蒂头宽而钝;雄性的龟头则呈锥状」。 + +研究猫阴蒂的中央及周围传入通路的研究者总结道:「我们在利用WGA-HRP追踪法后成功辨识了从阴蒂传入的传入神经元——其位于背根神经节的S1至S2段。我们在两段中平均找到了433个细胞。85%和15%的标定细胞分别位于背根神经节的S1段及S2段。阴蒂传入神经元的平均侧面横截面面积为1.479±627μm2」。他们同时指出「施加在阴蒂之上的恒定光压力会使阴蒂的神经元突释单放电(最大频率170-255Hz),接著其会对此环境适应,并持续放电(最大频率40Hz)。后者会维持至刺激停止。在压力提升至6–8g/mm2时,神经元便会出现紧张性放电的情况(平均最大频率145Hz)……上述结果显示阴蒂是受机械式感应且有髓鞘的阴部神经传入纤维所支配——它们主要传入至脊髓的L7-S1段后连合处」。 + +研究者为了确定能预测羊只繁殖失败的特征,便对21只雄相雌性和2只雄性假雌雄同体的羊的表现型和生殖行为进行了记录。他们以阴道的长度、外阴和阴蒂的大小及形状作其中一个分析面向。他们从中发现「一系列的行为和生理异常」,并于最后总结道「23只羊的唯一共通点就是阴道相对较短(3.1-7.0厘米),正常的羊的阴道长度为10-14厘米」。 + +在一项关于小鼠阴蒂结构的研究中,研究者的记录指出小鼠的会阴尿道被勃起组织所包围,形成一个前庭球。并总结道:「小鼠的阴蒂海绵体的勃起组织跟人类女性的共通点在于两者皆跟雄性的阴茎海绵体类似,唯一明显不同之处在于阴蒂的白膜和勃起组织之间没有子白膜层」。 + + +",wiki_zh\AB\wiki_00 +"小阴唇 + +小阴唇()是两瓣柔软的皮肤,位于大阴唇内侧、阴道口外侧。其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处女时是经常处于闭合状态,保护阴道洁净。 +",wiki_zh\AB\wiki_00 +"阴蒂头 + +阴蒂头为阴蒂中一可见的尖端部份,但往往被阴蒂包皮部分或完全盖住。阴蒂头和阴蒂系带相连,后者以及阴蒂包皮都和小阴唇相连。阴蒂头和阴蒂内部的阴蒂海绵体相连。 + +阴蒂头的形状和大小约略和豌豆相当,阴蒂头非常敏感,和男性的龟头一様有许多神经末梢,但其体积又比龟头小很多,性刺激时很容易引起性兴奋。当受到性刺激时,阴蒂头会充血膨胀,甚至会从阴蒂包皮中露出。 +",wiki_zh\AB\wiki_00 +"阴蒂包皮 + +阴蒂包皮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部份,是在包裹阴蒂头的一层皮肤,也是小阴唇的一部份,和男性生殖器官中在龟头外围的包皮是同源组织。 + +阴蒂包皮的功用是保护阴蒂头,其形状及大小会因人而异,有些人的阴蒂包皮可以完整盖住阴蒂头,其中有些阴蒂包皮收缩时,阴蒂头会露出,也有些人阴蒂包皮即使未收缩,也不会完整盖住阴蒂头。 + + +",wiki_zh\AB\wiki_00 +"夜盲症 + +夜盲症(),俗称雀盲眼,表现为在黑暗中或光线较弱的地方看不清东西。 + +由于先天遗传因素,视网膜色素变性或者杆状细胞发育不良等造成。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措施,但症状一般不随时间加剧。 + +后天由缺乏维生素A,或者其消化系统的吸收受阻,令视网膜杆状细胞制造视紫红质的原料减少而引起。不得到及���治疗的话,会造成角膜干燥萎缩,最终导致全盲。 + +治疗方法是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鱼肝油、动物内脏特别是肝脏、奶制品,蛋类等),人工补充维生素A、或者治疗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另外,胡萝卜等蔬菜水果里 +的胡萝卜素()可以被人体缓慢转化成维生素A,故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功效不如上述动物制品。 + +暂时性夜盲症至今在世界上一些偏远地区还很常见,是国际卫生慈善事业的重要防治目标之一。 +",wiki_zh\AB\wiki_00 +"毁灭公爵3D + +是一款由3D Realms公司开发,并由Apogee Software公司在1996年1月29日发行电脑游戏。 + +游戏主人公曾经在3D Realms的系列游戏中出现过,此系列包括《毁灭公爵》、《毁灭公爵II》。但是《毁灭公爵3D》却不同于他们的前辈,这是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就象是著名的此类作品《毁灭战士》和《雷神之锤》一样。 + +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游戏,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尚无3D加速卡与PC记忆体主流还在4~8MByes的时代,他们在有限的硬体资源下,作品中引入了很多幽默的元素,这是其他同类游戏都缺乏的。 + + +",wiki_zh\AB\wiki_00 +"波兰语 + +波兰语()是波兰的官方语言。也是西斯拉夫语支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 + +波兰语在与外来语言的接触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如早期的拉丁语、捷克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古白俄罗斯语、俄语。而近年来,它受到英语的强烈冲击( 影响),尤其是美国英语。在上西里西亚地区,波兰语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德语的影响。从1945年起,由于教育和人口迁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段时间影响了不少国家,但在波兰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虽然有的地区仍然坚持使用标准的波兰语,但这不足以掩盖波兰语已被逐渐被同化的事实。在东部和北部,不断有从并入苏联的波兰领土上的波兰人迁入,这些移民中年龄较大的人往往带有东部地区的口音。 + +波兰语和列克希第语(卡舒比语、波拉宾语)、上索布语和下索布语、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都属于斯拉夫语族的西斯拉夫语支。 + +波兰语是波兰的主要语言。事实上,波兰是讲官方语言人数比例最高的欧洲国家,有接近98%的波兰人使用他们的母语——波兰语。二战后,部分并入苏联的波兰领土上仍有大量波兰人居住,他们不愿意向战后的祖国迁移。到现在,波兰人在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已成为了一个数目很大的少数民族。在立陶宛,9%的人口把波兰语作为他们的母语。讲波兰语的人数占维尔纽斯(立陶宛共和国首都)总人口的31.2%。大量人口讲波兰语的情况也存在于立陶宛的其他地区。自2004起,维尔纽斯政府规定唯一的官方语言是立陶宛语。在乌克兰境内,常使用波兰语的地区是鲁维和鲁克。白俄罗斯西部有讲波兰语的民族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布勒斯特和格罗德诺地区。 + +还有一些的讲波兰语的人口分布在澳大利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西、加拿大、捷克、爱沙尼亚、芬兰、德国、希腊、匈牙利、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新西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阿联酋、英国和美国。在美国讲波兰语的人口超过100万。 + +在几个古老的部落地区有着相应的方言;对许多讲波兰语的人来说,其中最典型的有大波兰语(在西北地区使用)、小波兰语(在东南地区使用)、马洛文语(马鲁地区)、和西里西亚语。马洛文语带有一些卡舒比语(约有100,000到200,000人讲这种语言,居住在波罗的海附近的格但斯克西部)特征。还有几种波兰语方言已消失,包括华沙方言。 + +还有少部分的波兰人也讲白俄罗斯语、乌克兰语、德语以及罗姆语(吉普赛语)。 + +波兰语的元音系统只包括6个口腔元音和两个鼻音,相对简单。所有波兰语的元音都是单元音。口腔元音如下表: + +和其他斯拉夫语族的语言不同,波兰语保留了古斯拉夫语中的鼻元音。但是,鼻化特征正趋于消失,尤其是在词尾。这些元音从不出现在词首。在字体上它们是由一种叫「反尾形符」或「欧格内克」(""ogonek"")的附加符号来标注的。 + +但与法语不同的是:波兰语的鼻元音是“非同步”的。即其读法是先发出元音的主音,然后再发出有鼻音的半元音。例如:ą []而并非[]。但为了显示上更简便,往后的标音都把波兰语的鼻元音用一般其他欧洲语言的标音形式标注。 + +在波兰语的元音长度并不是用音素来表示,即不管元音发多长的声音,词意还是不变的。然而在古斯拉夫语中并非如此,它会分出三种元音长度 - 短的、标��的和长的。有两种短元音 - 硬的(ъ)及软的(ь)。最后,这些短元音或者消失,或者转变为标准元音e。在以前的情况两个CV 音节会变成一个CVC音节。而短元音的消失会引起它前面的辅音转变为""软化""或者""颚化""。范例如下: + +'日期'在 主格:dьnь --> dzień +'日期'在 属格: dьna --> dnia + +在另一方面,长元音被缩短为标准型态,而且同时也变为高元音 - 除了那些原先已经是高元音的之外 - 如i与u。这些元音的转变型态如下说明: + +长元音a -->标准元音o +长元音e -->标准元音y或者一般型态i +长元音i -->标准元音i +长元音o -->标准元音ó,发音为[u] +长元音u -->标准元音u + +要注意的是标准的元音""u""一度是长元音型态""o"",不过仍然需要与此字符""ó""有所区别。 + +波兰语辅音系统是相当复杂的,且其特性包含一系列的塞擦音及颚音。塞擦音是由双音字来表示的。颚音(波兰人说成是软辅音)是由锐音符,或则是字母后再紧接一个i来表示。同英文一样,浊音是以音素符号来表示,而送气音则没有。 + +在这个辅音系统里我们可以分辫出三个系列的擦音及塞擦音。 + + +在一些波兰的方言里,比如:马速林语,""飒飒音""(后齿龈音)系列的辅音会被那些""嘶嘶音""(齿龈音)所取代。 + +所有这些颚音与齿龈颚音(比如:ź ś dź ć ń j)和其前的元音i都被视作""软辅音""。而其它所有的辅音则被视作""硬辅音""。 + +要注意波兰语在塞擦音与〈""塞音+擦音""丛集〉之区别,比如: + + +在辅音丛集里所有的辅音可以是浊音也可以是清音。另一方面,一个辅音丛集可能没有包含浊音或清音。所有的辅音是发浊音(如果最后的辅音为标准型态浊音)或者清音(如果最后的辅音为标准型态清音)。这个规则不适用于近音——一个辅音丛集可能没有包含浊近音或清辅音,例如: + + +辅音w和rz为标准型态浊音,但是如果一个辅音丛集以w或rz置于结尾,且重音在倒数第二音节为标准型态无声,则整个辅音丛集为清音。 + + +最著名的波兰绕口令,取自强·布雷玆瓦的诗作""Chrząszcz""里,到现在可能又有其它绕口令的例子。(以下绕口令的档案下载后,请用Ogg Vorbis的格式软体收听) + +波兰语重音一般都落在倒数第二音节上,例如:""zrobił""(他做过),""zrobili""(他们做过)。 + +例外规则: + + +波兰语字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但是用到一些附加符号如:""克雷斯卡(kreska)""(符号图形有一点类似锐音符)、上标一点、及""反尾形符(ogonek)""(右下标往外一勾)等三种。 + +波兰语正写法也包含7个二合字母。 + +要注意一下虽然波兰语正写法大多是表示语音的,有一些音素却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表示: + + +不像英文,如果辅音重复,它表示发音也是重复,或者说是拉长一倍的发音时间,如:""wanna""念为['vanna],而不是念为['vana]('bathtub');""motto""念为['mɔttɔ],而不是念为['mɔtɔ]。 + +不以波兰话为母语的人认为波兰话是一种相当难学的语言。原因如下: + +波兰语在名词、形容词、及动词的变化是一种屈折语式的,而且""名词的语尾变化"",与""动词的人称变化""呈现高度的不规则形式。 + +括弧()内为同义之英语。 + +每一个动词可以是完整体或是非完整体的型态。 + +动词经常是成对的,一个是非完整体、而另一个是完整体(由非完整体加上一个前缀组成),不过经常用单一个非完整体动词以不同的前缀词而来组合成许多个完整体动词。当然,这些由不同的前缀词组合成的完整体动词有其各别表示的意思。 + +动词时式: + +(可以移动的后缀词经常附在动词之后,或者附在句子中最强调的那个字,如在疑问句里的前置词。) + +有时句子会加上一个虚词,如 ""-że""来作强调用。 + +因此这个句子(你作了些什么事? ""What have you done?"")可以这样来变化: + + +这些句型全部没有用到主词(你们""wy"" - 复数)。当然,也有可能用到主词""你们"",不过主词仅放在第一个句子才看起来好一点(其它两个句子结构很强,且重点摆在动词的强调上面,如此则主词有没有也就不是那么重要): + + +过去分词从属于""数词""及""性别"",如此于第3人称,单数过去完整式能够作这样的变化: + + +być为「有、在~有」之意的动词。 +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单数语干为będ-,其它的单复数人称语干为bedzi-。 + +ładny「美丽的」单数与复数形容词各格变化之表示。单数形之格变化 + +复数形之格变化 +波兰语属于屈折语语族,就粘著语的特性而言一般是不著重语序的。从""维基百科书��波兰语课程""来看。波兰语的基本语序为SVO(主词+动词+受词),不过如果在整个句子意思很明显之下,也有可能省略掉某个单词,或是不用主词、受词,甚至去掉动词都可以。 + +底下这些句子的意思是相同的(安妮有一只猫“Ania has a cat.”): + + +然而上面这些句子只有第一句才是波兰语的最原先的发音,其它的句子以应用上的需要而作语音强调之变化。 + +在文章上面的意思如果显得很清楚的话,就可以省略掉主词、受词,甚至是动词。 + + +这儿""czy(ли)""为疑问语气词,会将句子转变为疑问句。波兰语疑问句的句法结构为“Czy……?”,就如法语疑问句开头用“Est-ce que……?”;或俄语疑问句中用的“…ли…?”之语句架构一样。 + +在波兰语的句法有一种使用趋势就是句子经常可以省略掉主词,而不是省掉受词;但除了省略主词外,也有可以省掉受词的用法。如果句子为""Kto ma kota?""(谁有一只猫?),回答仅是""Annie""就可以,而且回答可以不用动词,比如可以不用这两种句法""Ania ma.""或""Ania ma kota.""来回答。 + +尤其是代名词""ja""(我)与""ty""(你),它们的复数用法""my""(我们)与 ""wy""(你们)在句子上大多省略掉。 + +POWSZECHNA DEKLARACJA PRAW CZŁOWIEKA + +Artykuł 1 + +Wszyscy ludzie rodzą się wolni i równi pod względem swej godności i swych praw. Są oni obdarzeni rozumem i sumieniem i powinni postępować wobec innych w duchu braterstwa. +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 +第一条 +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 + +",wiki_zh\AB\wiki_00 +"雅诺·特鲁利 + +亚尔诺·特鲁利(Jarno Trulli,)是意大利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出生于意大利佩斯卡拉(Pescalla)。 + +亚尔诺·特鲁利有一个非常不意大利式的名字,亚尔诺(Jarno)。他的父亲出于对芬兰的世界摩托车大奖赛冠军雅诺·萨里宁的崇拜,为他的儿子起了这样一个芬兰式的名字,以致于在他赛车生涯的早期经常会被误认为是芬兰人。 + +由于在三级方程式赛车(Formula 3)赛事中的巨大成功和表现出的良好潜质,特鲁利在1997年度首次踏入一级方程式赛车赛场,为米纳尔迪车队(Team Minardi)出赛。虽然赛车的竞争力明显不足,但是他的表现却获得了刚才在1997年加入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普罗斯特车队(Team Prost)的青睐。由于普罗斯特车队在1997年度的正选车手奥利维埃·潘尼斯(Olivia Panis)在1997年加拿大大奖赛遭遇事故骨折,无法出赛,使得亚尔诺·特鲁利能够在1997年度临时为普罗斯特车队出战7场,并且有不错的发挥。而且在1997年德国大奖赛上个人第一次在一级方程式赛事中获得积分(第四位,3分)。 + +之后的两个赛季特鲁利一直为普罗斯特车队效力,但却没保持住1997年赛季般的竞争力。1998年度他只在1998年比利时大奖赛混乱的雨战中取得一个积分(第6位完赛)。但是他在1999年欧洲大奖赛的表现却让人惊讶。他在那场比赛中力压当时效力于-{zh:斯图尔特;zh-hans:斯图尔特;zh-hk:史钊活;zh-tw:史都华;}-车队(Team Stewart)的鲁宾斯·巴里切罗(Rubens Barrichello)获得亚军。这一-{出}-色发挥使他受到了1999年度车队季军乔丹车队(Team Jordan)的邀请,在次年加入乔丹车队并且在之后的两个赛季为其效力。 + +但是乔丹车队在之后的赛季只在排位赛有比较好的发挥,在正赛中则由于赛车设计的问题(如本田-无限引擎过重),很难有出色的表现。不过他依然有比较稳定的成绩,经常能够获得积分。 + +自2002年度开始特鲁利为雷诺车队(Team Renault)出战直到2004赛季。他的表现依然相当稳定,特别在2004赛季初期,他一度表现出冲击年度三甲的能力。在2004年摩纳哥大奖赛中战胜了此前5连胜的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和新星简森·巴顿(Jenson Button),获得个人第一个一级方程式赛车大奖赛冠军。而在2004年比利时大奖赛的排位赛中再一次战胜迈克尔·舒马赫,夺得个人第二个杆位。 + +但是赛季后半段受到和车队领队弗拉维奥·布里亚托利(Flavio Briatore)矛盾的影响,雅诺·特鲁利失去了上半赛季的良好状态。自2004年法国大奖赛后他一分未得。终于在赛季尚未结束时与丰田车队(Team Toyota)签约并为其出战赛季最后两站比赛,2005赛季开始为丰田车队效力。 + +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赞同特鲁利是一位有实力的车手,但是也有人指出他缺少作为赛车手的进取心,而且不善于处理与队友以及老板的关系。比如他与阿兰·普罗-{斯}-特(Alain Prost)的关系就不佳;而弗拉维奥·布里亚托利也认为特鲁利与他2003及2004赛季在雷诺车队的队友费尔南多·阿隆索的关系过于亲密,更像是兄弟而不像是一起竞争的队友。 + +2008年法国大奖赛夺季后,相隔三年后再次晋身颁奖台。 + +2010年赛季,他代表新加入的莲花车队出赛,队友是从麦凯仑投靠的芬兰人海基·科瓦莱宁。不过由于战车性能问题,一直未能替车队取得分数。在为车队效力两个赛季之后,特鲁利于2011赛季结束后退役。 + + + + +()(粗体为杆位)(""斜体""为最快圈速) + +赛季进行中 +完成原定赛程75%获得一半分数 + +",wiki_zh\AB\wiki_00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简称北大附中。现在的北大附中是北京市高中示范校,也是教育部重点扶植的四所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高等学校附属中学之一。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在2016年中国内地高中美国留学排行榜上位居第十二。 + +北大附中是由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陆平于1960年在北京市104中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1951年,政府为了提高工农分子的知识文化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提议在清华大学开办了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7年,工农速中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被改制为北京市104中学,这就是今天北大附中的前身。 + +1960年,按照北大校长陆平“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院,四级火箭”的思路,由北京大学牵头将北京市104中学改为北大附中,作为四级火箭的第二级,北京大学非常重视附中的建设,北大附中的首任校长由当时任北京大学教务长的尹企卓担任,并从北京大学各个院系抽调了43名青年教师补充了附中的教师队伍,后来这些下放的大学教师很多都成为中学名师。 + +在北京大学的全力支持下,北大附中很快就跻身北京市优秀中学的行列,当时的北大附中是全北京仅有的两所接受外国友人子女就读的学校之一,其中就包括了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的次子纳拉迪波。 +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北大附中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又成为政治风暴的中心,受到迷惑和鼓动的青年学生爆发出野蛮的力量,在这里和临近的清华附中成立了全中国最早的数个红卫兵组织,有报道指出,文革中“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口号也是源出于北大附中,(一说该口号起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由北大附中红卫兵领袖彭小蒙在全国叫响)在文革期间的北大附中校园甚至还出现了红卫兵殴人致死的恶劣事件。 + +北大附中在经历了文革初期的混乱之后逐渐回复平静,一批敬业的教师在文化革命的恶劣环境中坚持教书育人,在逆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1978年首次恢复高考后,出自北大附中的历届毕业生在全中国很多省份摘得高考状元的桂冠,学校取得的最近两个高考状元分别于1994年和2003年。 + +文革后教育系统回复正常,北大附中成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又成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示范高中。北大附中在高考和各类学科竞赛中都取得过不俗的成绩,是北京市公认的高中名校之一。 + +通过往年中考招生分数线上看,北大附中在海淀区排名仅次于人大附中,略领先于清华附中。在2000年以前,北大附中的招生分数线一直位于海淀区第一名。 + +现在北大附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核心区,紧邻海淀剧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文化、科研机构,学校占地面积75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北大附中将教学楼分成了2部分, 初中部和高中部. 两栋楼相对, 一个在东, 一个在西. 因此北大附中初中部又称为""东楼"", 高中部成为""西楼"". 高中部东北侧3层和4层又是图书馆. 3层图书馆叫做""未名厅"", 4层图书馆叫做""博雅厅"". 初中楼也是北达资源中学学生上课的地方. 另外, 北大附中还有2个篮球场, 1个有羽毛球场地和乒乓球场的体育馆, 和一个有300米跑道并且中间是足球场的操场. 校园的4层的食堂在学校的西南方向. + +北大附中初中的校服很特别, 校服的颜色分别是红-蓝-绿。 每一届穿一个颜色的校服。 差着3个年级的学生校服一样, 也就是说初三的学生永远和高三的学生穿一样的校服。 比如13届红色, 14届蓝色, 15届绿色。 因此在北大附中,很容易看一个人的校服知道这个人是几年级的。 + +2000年以来先后建筑了新教学楼、教学南楼、教学北楼、学生宿舍、食堂、塑胶操场、新体育馆等教学设施,设有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体化校园网络。2012年暑假期间校园又进行了重修, 将初中部东侧切掉了2个教室的部分. 并且在初中部2层和4层的东部增��了2个走廊, 连接初中部楼的北侧和南侧. + +2013年开始修建新体育馆和教学北楼。 + +北大附中教学环境开放、民主,为广大教师发展教学个性与特长,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创新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如语文课坚持17年的小论文写作,体育文化节的创设,学生自己设计的生物实验,理科试验班在大中学衔接方面的探索,在理科试验班设文科综合课,史地政教师同上一专业课题,数学应用与建模的实践活动等一批有特色的学科教学设计相继诞生、发展、成熟。 +在中国,锯人运动最早流行于海淀区海淀黄庄附近,学生传言认为其兴起于2000年,最早起源于北大附中。2010年,学校曾明令禁止锯人活动,但这项运动在学生中依然广为流行。 +北大附中一直以来,以松散的管理模式而赢得学生的好评和社会的赞誉,是为数不多的不要求学生穿校服,做广播体操的学校。更为令人惊异的是,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学校老师对校园恋爱也普遍不反对。 +北大附中是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基地学校、北京市体育、艺术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总部和理事长学校。目前有教职员工120余人,特级教师11人,其中的周沛耕、张思明等人是北京市乃至中国知名的优秀教师。 + +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集中表现在教师队伍的高层次上。北大附中有一批学者型的名师、优师,他们为附中教师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冶学严谨、教学方式多样,着眼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致力于教材、教法和课程的改革,教学研究风气浓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北大附中培养了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开阔、理论研究深刻,学科全面、年龄结构合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层次高、教法精、思路活、善创新的教学风格,建立了完整的教学研究系统,编写了具有北大附中特色的教学用书。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出的“名师工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培养和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相当一批教师在区、市乃至全国教育界享有声望,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其中特级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8.5%;大学正高职教师1人,高级教师77人,占66%;市、区学科带头人20人,市青年骨干教师6人,占22.2%。 + +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更表现在培养的学生高素质上。北大附中的学生思想活跃,富于理想,敢于置疑,勇于创新,教师支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相对较轻的课业负担,使广大学生有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时间,各学科的教学都努力为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和创造才能的展现提供舞台和机会。这种环境使得附中成为“优秀人才的摇篮”,在为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和培养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优秀人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北大附中到目前为止共培养了9位“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和三位“雷达杯”少年科学英才第一名。26名学生获北京市中学生最高奖“金、银帆奖”。上千名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使北大附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合面培养。全校目前有各学科兴趣小组、俱乐部和社团40多个,参加的学生两千多人次。经常组织专家讲座、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学科实验、课题研究、论文报告、编辑刊物、演讲辩论等活动。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一些在某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得到了发挥、发展能力的天地。仅从90年以来,就有上千位同学在区、市、全国的各种科技制作、科技论文、小发明、征文比赛、朗诵演讲比赛、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学校也连续九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活动先进校。1997年北大附中首批成为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1999年又确定为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俱乐部活动基地学校。 + +目前北大附中与台湾建国中学、台湾北一女中、台湾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台湾复兴实验高级中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本庄高等学院、济济黉高中、清风学园,美国康科德中学、希德威尔中学、吉墨斯河谷中学,法国德比西中学,澳大利亚凯礼中学,加拿大勒库姆中学, 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等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定期举办师生互访等交流活动。 + +王铮校长主政后,终止了所有冠名分校。从法律意义上北大附中不再有任何分校或网校。 + +��大附中也是北达资源中学的学生上初一年级的地方。 + +现为北达资源中学2019届学生上课的地方。 + + +",wiki_zh\AB\wiki_00 +"报恩寺塔 + +报恩寺塔可以指: +",wiki_zh\AB\wiki_00 +"詹姆斯·林德 + +詹姆斯·林德(James Lind,1716年10月4日 - 1794年6月13日),英国皇家海军外科医生(1739年 - 1748年),皇家海军Haslar医院医师(1758年 - 1783年),是英格兰卫生学的创始人,发起利用柑桔类水果和新鲜蔬菜治疗和预防坏血病。影响了预防医学和营养学在战士和水手中的发展,他还是《A Treatise of the Scurvy》的作者。 + +在公元前约400年的文献资料中,希波克拉底有描述坏血病,而第一次试图使用科学依据判断该病的病因是一位英国皇家海军的外科医生詹姆斯·林德。坏血病对偏远水手与士兵这类不易食用新鲜蔬果的人是很常见的。在1747年林德在船上做了这个实验,出现坏血病的船员,大家都吃完全相同的食物,唯一不同的药物是当时传说可以治疗坏血病的药方。有些病人每天吃两个橘子和一个柠檬,其他的人喝苹果酒、稀硫酸、醋、海水。而实验的结论是吃柑橘水果的两人好转,其它人病情依然。后来林德在1753年出版《坏血病大全》之中发表了他的实验。 + +林德的研究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原因是水果能治坏血病,是因为水果含维生素C,但必须在水果新鲜下,林德的方法才有效。新鲜蔬果在当时技术所限难以保存,不能有效治疗士兵的坏血病。一直至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后,林德的概念才被广泛采纳。 + +",wiki_zh\AB\wiki_00 +"植物生理学 + +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它研究植物的功能或生理学。密切相关的领域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结构),植物生态学(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植物化学(植物的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 + +研究植物水分关系的两个基本过程,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激素功能,向性,厌食运动,,,昼夜节律,环境胁迫生理,种子发芽,休眠和气孔功能,以及蒸腾作用被植物生理学家研究。 + +植物生理学领域包括研究植物的所有内部活动 - 与植物中发生的生命相关的化学和物理过程。 这包括在多个规模和时间尺度上的研究。 在最小的尺度上是光合作用和水,矿物质和营养素的内部扩散的分子相互作用。 在最大规模上是植物发育的,季节性的,休眠的,和繁殖控制的过程。 植物生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植物化学(植物生物化学研究)和植物病理学(植物疾病研究)。 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范围可分为几个主要研究领域。 +",wiki_zh\AB\wiki_00 +"女性生殖系统 + +女性生殖系统是由人类女性的生殖器官组成的系统。可分成内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官,分别指生殖系统在体内不可见的部分和体外可见的部分。人类女性的生殖系统在出生时尚未发育成熟,一直到青春期才发育成熟,可以产生配子(卵子),并且让胎儿在体内成长(妊娠)。内生殖器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颈及阴道。子宫可以让胚胎成长,子宫和阴道也会产生分泌物,帮助精子到达输卵管。卵巢会产生卵细胞。外生殖器也称为女阴,包括有阴唇、阴蒂及阴道口等。阴道和子宫的子宫颈相连接。 + +随著月经周期,卵巢会释放卵细胞,通过输卵管到子宫。若在过程中遇到精子,精子可以进入卵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即为受精。 + +受精一般会在卵细胞在输卵管时发生,也是的开始。受精卵会进行有丝分裂,经过数代之后,形成囊胚,在子宫壁着床,这也是妊娠期的开始,胚胎会在子宫发育一直到分娩为止。当胎儿已发展到可以在子宫内生存时,子宫颈会扩张,而子宫会收缩,让新生儿从产道(阴道)产出母体外,即为分娩。 + +女性内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子宫颈和阴道。这个部分与月经、内分泌、怀孕、分娩有关。 + +一般包括阴阜(日语:)、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处女膜与会阴等构成。其中在胯下耻骨部与臀部之间的区域又称()。 + +",wiki_zh\AB\wiki_00 +"剧场版 + +电影版又叫大电影,泛指由其他媒体原作改编而成的电影。 + +日语用法称为剧场版,中文遇到使用这词汇的日本作品时,常直接使用剧场版一词而不使用电影版,剧场版一词本身并不局限原本的媒体为何,但通常会用在先前已有日本电视剧或日本动画的作品再度改编为电影版本的情况。 + +英文偶尔也会出现以""the movie""方式命名的作品,也会被翻为电影版,如飞哥与小佛电影版:超时空之谜。 +",wiki_zh\AB\wiki_00 +"星际行星 + +星际行星(),或称为流浪行星()、游牧行星()、自由浮动行星()或孤儿行星(),粗略地说是不绕任何恒星公转的行星,或只围绕星系公转的行星。虽然其不围绕任何星体公转,却只具有行星质量。它们或是受到其他行星等天体的引力影响而被抛出原本绕著公转的行星系统,或是在行星系统形成期间被弹射出来原行星,以致流浪于星系或宇宙之中。2011年科学家利用重力微透镜法首度证实星际行星的存在,并推测银河系内木星大小的星际行星数量有恒星的两倍之多。虽然它们在星际中流浪,但不代表它们不能支持生命——尽管如此,其上存在的生命可能也只是如细菌般的微生物。 + +而并非被抛离行星系的巨大星际行星,则是以恒星形成的方式诞生。这种星际行星被国际天文联合会定义为次棕矮星,如只有8个木星质量的蝘蜓座110913-773444。人类已知最接近地球的星际行星为距离地球80光年的PSO J318.5-22。 + +当一个行星大小的天体经过一个背景恒星时,其引力场将会导致该恒星的亮度瞬间上升,这就是微引力透镜现象。日本大阪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高广寿美及其同事们成立了天文物理重力微透镜观测()和光学重力透镜实验())团队,猷于2011年先后使用新西兰的1.8米MOA-II望远镜、华沙大学的1.3米望远镜和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的望远镜加上重力微透镜观测法,以寻找星际行星。他们总共观察到474次重力微透镜现象,其中10次有足够证据显示星际行星的存在。他们亦推测在银河系内,木星大小的星际行星数量将近主序星数量的两倍。部份天文学家更认为星际行星的数量比主序星数量还要多10万倍。 +于2013年,泛星计划用直接摄像法发现了系外行星PSO J318.5-22。 + +一般人或会认为,该等行星在没有太阳的环境下,其温度一定接近绝对零度。但在1999年大卫·史提芬逊()发表的论文则提出不同的看法,文中提及被逐出太阳系的行星,由于有「放射性热力散失」(),因此在冰冷宇宙中,它们或可保留气态的浓密大气层,因此有可能不会被冻结。此推论以大气的阻光度来推测的,大气越浓密,阻光度越高,因此浓厚的氢气可阻挡不少放出的红外线,保留热力。 + +另方面,有认为在行星系统形成期间,有不少较小的原行星会被弹射出该系统。由于距离太阳越远,行星所接收的紫外线会越少,其空气分子的动能也会越少,在这种情况下,重力与地球相近的行星可保留其氢气和氦气。 + +通过计算,一个与地球体积相近的行星,在一个千巴氢气的大气压力下,其核心的放射性同位素发生衰变所产生的地热能可把表面温度上升至水的熔点,因此有认为该等行星或有海洋存在。他们也认为该类行星的地质活动可持续极长的时间,通过地质活动产生磁层抵御外来辐射,以及海底火山活动,能为行星的生命提供能量,所以其上是有可能有生命的。但要侦测该类行星的存在可谓十分困难,因相对于宇宙背景辐射,它们所释出的微波会显得极弱。 + +同时,气态流浪行星周围也有可能有像木星般庞大的衞星系统。在其衞星群与流浪行星的潮汐作用下可保有热力,所以可能存在生物。衞星上也有可能存在靠分解衞星上的物质获得能量的微生物。 + +蛇夫座162225-240515(Oph 162225-240515),或简称为蛇夫座1622,是第一对发现的星际行星双行星系统。天文学家利用欧南天文台(ESO)望远镜,发现了一对双行星,其中一颗子星的质量只有7倍木星质量,另一颗较大的子星也只有14倍木星质量,年龄可能只有100万年左右,相距距离则约为240天文单位(约冥王星到太阳的6倍),距离地球约400光年远,位在蛇夫座方向一个恒星诞生区中。 + +",wiki_zh\AB\wiki_00 +"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wiki_zh\AB\wiki_00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 +加州理工学院(,缩写:)是一所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私立大学,创建于1891年。现有1204名研究生和977名本科生,约有300名教授以及超过600名研究学者。另外,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喷射推进实验室也是由加州理工学院管理。 + +虽然加州理工学院的规模不大,但是它却是全球最顶尖的大学之一。截止2018年10月"",""加州理工学院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有38位校友或教授获得39次诺贝尔奖(包括其他研究人员总人数达73人)、4位获得菲尔兹奖(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6位获得图灵奖(相当于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70位校友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或,112位教授获选为美国国家学院院士。 + +英国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在2011-2012学年和2012-2013学年的评鉴中,都评加州理工学院为世界第一的大学。加州理工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美大学排名中,也名列前十名。而在物理学、行星科学、地球科学领域,更被公认为全美领先。 + +Caltech是自1891年由地方商人和政治家Amos G. Throop在帕萨蒂纳创建的一所职业中学发展而来的。 + +该校在1920年获得正式校名之前,接连著称为 Throop University、 Throop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Manual Training School 以及 Throop College of Technology。 + +1907年,学校被解散,成为一所独立的职业中学。 + +驱动加州理工从一所艺术和手艺的学校成为世界级科学中心的力量源自天文学家乔治·海尔的先见之明。海尔在于1907年来到帕萨蒂纳后加入了Throop的校董会,作为威尔逊山天文台的首任台长。当时美国的科学研究还处于婴儿期,海尔看到了在帕萨蒂纳创建一个正式的工程和自然科学教育的学院的机会。海尔成功地吸引到私人的土地和资金赞助,使得他能够给学校建立装备良好的现代实验室设施。然后他说服了实验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加入加州理工学院,为将来把学校建设成为科学技术的中心奠定了基础。 + +1917年,海尔雇了建筑设计师来制作一个的校园的总设计图。Goodhue构想了校园的整体布置并设计了物理楼、Dabney厅和其他一些建筑,他在其中寻求和当地气候、学校的特色以及海尔的教育哲学的一致性。Goodhue为加州理工作的设计也受到南加州传统的西班牙使团建筑结构的影响。 + +在海尔、Noyes、和密立根的带领下,并在南加州经济繁荣的促进下,加州理工学院的声誉在1920年代得以迅速提升。1923年,密立根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5年,学校设立地质学系并雇威廉·贝内特了——哈佛大学的历史、政治和经济学分部的主席,来创立加州理工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系。1928年,生物学系在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的领导下创立,他是美国最出色的生物学家,并是染色体的发现者之一。1926年,航空术研究生院创立,它最后吸引到了冯·卡门,他后来为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立作出了贡献,并且奠定了加州理工作为火箭科学的前沿中心之一的地位。1928年,帕洛玛天文台开始建造。 + +在1950至1970年代,加州理工学院以两名很可能称得上当时最伟大的理论粒子物理学家所在的学校而闻名:盖尔曼和费曼。盖尔曼和费曼都因他们的工作荣获诺贝尔奖,该工作对于粒子物理所谓“标准模型”的建立有主要贡献。费曼也在物理圈子外作为一个出色的教师和一个富于反传统色彩的人物而出名。 + +在2008年秋,新生有42%是女性,这是加州理工学院自招生以来的一个新纪录。同年,该校签订了一项六年的募捐活动。该活动向一万六千个捐献者募集超过14亿美元的资金作为支援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计划。 + + + +加州理工拥有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得33次诺贝尔奖,包括18位校友、14位非校友的教授,以及4位同时也是校友的教授:卡尔·安德森、莱纳斯·鲍林、William A. Fowler和Edward B. Lewis。其中莱纳斯·鲍林曾获得化学和和平奖各一次。 + +除了诺贝尔奖之外,加州理工也有1位校友(斯坦尼斯拉夫·斯米尔诺夫)获得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1位同时也是校友的教授()获得沃尔夫数学奖,7位教授和校友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克拉福德奖,57位校友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3位校友获得。 + +目前为止,加州理工有112位教授获选为美国国家学院院士。其他著名学者,包括曾作为博士后的巴巴拉·麦克林托克、詹姆斯·杜威·沃森、谢尔登·格拉肖和现代电脑科学先驱高德纳以及访问教授的爱因斯坦和威腾等人都和加州理工有关。 + +喜剧影片《》和电视剧《数字搜查线》大致基于加州理工所发生的一些事件。 +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科学家均就职于加州理工学院。 + +美剧《摩登家庭》中Phil的二女儿Alex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 + +",wiki_zh\AB\wiki_00 +"大卫·史提芬逊 (天文学家) + +大卫·约翰·史提芬逊(,),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系教授。他于纽西兰出生,于康乃尔大学取得物理学系博士学位,在他修读期间,曾制作木星内部结构的模型。他以流体力学和磁流体动力学来研究行星和卫星的结构为著名,1984年曾夺得哈罗德·C·尤里奖。现时他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名誉会员。 +",wiki_zh\AB\wiki_00 +"大卫·史提芬逊 (设计师) + +大卫·史提芬逊(David Stevenson,),英国著名灯塔设计师,曾为苏格兰设计超过30座灯塔,在灯塔工程上颇为出色。 + +",wiki_zh\AB\wiki_00 +"拉兰德21185 + +拉兰德21185(Lalande 21185)是一颗红矮星,位于大熊座,与太阳系距离8.21光年(2.5秒差距)。它是北天球亮度最高的红矮星(只有南天球的拉卡伊8760和拉卡伊9352比它更明亮)尽管拉兰德21185在相对接近地球,但它和其他红矮星一样光度极低,视星等为肉眼不可见的7.5,必须以小型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观测。 + +拉兰德21185距离地球约 ,是最接近太阳系的恒星之一;只有南门二恒星系统、巴纳德星、沃夫359以及棕矮星WISE 1049-5319和WISE 0855–0714比它更接近地球。因为它相当接近地球,经常成为巡天调查的目标,也因此有许多其他的称呼。拉兰德21185在研究论文中也相当常见的其他名称有BD+36 2147、Gliese 411以及 HD 95735。在大约19,900年后,拉兰德21185与太阳距离将达到最接近的4.65 光年(1.43秒差距)。 + +拉兰德21185的天球座标最早纪录于巴黎天文台天文学家杰罗姆·拉朗德于1801年出版的星表《Histoire Céleste Française》。该星表中大部分恒星的编号由天文学家弗朗西斯·贝利于1847年的改版中发表。今日拉兰德21185和该星表中少数其他恒星仍常以拉朗德的星表编号称呼。 + +1857年5月,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阿格兰德发现拉兰德21185的自行极高。有时候拉兰德21185也因此被称为「第二阿格兰德星」(Argelander's second star) 。(「第一阿格兰德星」是指阿格兰得更早在1842年发现另一颗高自行恒星葛罗姆布里吉1830)。 + +天文学家于1857至1858年间首次对拉兰德21185的视差进行量测,并得到0.511角秒的值;因此在当时拉兰德21185被认为是仅次于南门二的距离太阳第二近恒星。之后因为更精确的量测,实际距离较最初的值远,但直到20世纪初以前以天文摄影方式发现更黯淡的沃夫359与巴纳德星以前,拉兰德21185长期被认为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恒星 + +拉兰德21185是一颗典型的M型主序星 (红矮星),质量为太阳的46% ,表面温度为远低于太阳的3,828 K。拉兰德21185的视星等10.48,并且大多数的辐射能集中在红外线波长部分。拉兰德21185为高自行恒星,在垂直于银河系盘面的轨道上每年移动约5角秒。它的金属量以铁与氢比例计算的对数值为−0.20,代表它的铁含量为太阳的10倍,或63%。拉兰德21185这颗相对较致密恒星的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65倍(log g = 4.8 cgs),或者太阳表面重力2倍以上。 + +在变星总表中,拉兰德21185被列为天龙座BY型变星,并有变星编号NSV 18593。 SIMBAD等数个星表也将拉兰德21185列为耀星。不过这些星表主要的参考资料并不支持它是耀星,因为在这些参考资料中的观测结果显示它与其他同类型变星相比是相当稳定的。 + +另外,天文学家观测到拉兰德21185辐射的X射线。 + +1951年,荷兰天文学家与他的学生宣称以斯沃斯莫尔学院的口径 折射望远镜对拉兰德21185进行天文测量干板摄影时发现了行星系统。1960年,利平科特以同样的望远镜和新拍摄的摄影干板结合先前的观测,再次宣称1951年确实发现了行星系统,只是这次相关参数有所不同。而坎普曾经以同样在斯普劳尔天文台拍摄的摄影干板错误地宣称发现巴纳德星的行星系。斯普劳尔天文台24吋折射望远镜拍摄并用于拉兰德21185等研究的摄影干板后来被确认是有缺陷的。1974年时,阿利根尼天文台的乔治·大卫·盖特伍德对拉兰德21185和巴纳德星的天文测量结果则否定了前述研究的结论。 + +1996年,盖特伍德在美国天文学会的会议上和对大众媒体宣称以天文测量法发现拉兰德21185的多行星系统。这项宣称的最初报告是基于对拉兰德21185多年的位置精密观测,并认为它的轨道变化是因为恒星旁有一到多个天体环绕所导致。盖特伍德宣称这样的伴星在天球上与红矮星距离将在0.8角秒以上。尽管盖特伍德在1992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与之后他和数人使用日冕仪等多项技术以降低恒星光散射问题,都得到没有伴星存在于拉兰德21185的结论,而盖特伍德在1996年的宣称仍未被证实并在今日受到质疑。然而,2017年2月发表的论文指出,以位于冒纳凯阿火山的凯克天文台的 HIRES 系统观测结果则支持有一个极为接近拉兰德21185的行星候选天体,轨道周期只有9.8693±0.0016日,质量下限为3.8 。 + +拉兰德21185的径向速度量测值相当稳定,因此天文学家杰佛瑞·马西在1987年发表的论文将该恒星视为「正常」红矮星稳定状态的完美范例。包含前述研究的其他对拉兰德21185行星系统的否定存在结果并未完全排除行星系统的存在,但这些研究确定了可能存在行星的质量上限边界值。目前对该恒星可能存在的行星侦测技术最低质量限制为稍低于木星质量。更新的地面或太空中的观测仪器将更进一步使侦测质量下限降低,这使侦测到质量更小行星的可能性较今日更加提高。 + +拉兰德21185的适居带,即液态水能存在于类地球行星表面的与母恒星距离范围,大约是距离母恒星0.11到0.24天文单位。 + + +",wiki_zh\AB\wiki_00 +"顾嘉𪸩 + +顾嘉𪸩(Dr. Joseph Koo;传言在1931年或1933年农历正月初九出生于广州,待查中)祖籍江苏苏州,资深音乐家(本名为“顾嘉𪸩”,“𪸩”本从“火”,因手写之误;常被人写作“顾嘉辉”而成为了别名),他是加拿大华人及粤语流行曲的奠基者之一,七十年代初期至八十年代中期乃是其事业的巅峰期,2016年退出本地乐坛;居住于加拿大温哥华,投身艺术工作。 + +顾嘉𪸩擅于作曲、编曲及指挥,写下了不少家传户晓的作品,也分别栽培过不少歌星,如叶丽仪、仙杜拉、郑少秋、汪明荃、罗文、甄妮、华娃、叶振棠、陈洁灵、关菊英、张德兰等等;知名度遍及华人地区;因而素有“华人歌坛之父”美誉。 + +顾嘉𪸩生于广州(出生年份一说为1931年;一说为1933年农历正月初九(待查中) ,祖籍江苏苏州;他的父亲顾淡明是画家,弟弟顾嘉锵也是画家,姊姊则是1960年代知名女艺人顾媚(本名“顾嘉弥”),自小就对绘画情有独钟,尤其是写生及素描,亦曾经立志成为画家;然而却没有展现出其音乐天份,更没有想到日后会投身乐坛。及后抗日战争爆发,顾家一度逃难至广西。 + +1948年,顾家决定从广州移居香港,一家人居住在九龙的木屋区;由于生活贫困,他没有机会受到正规教育,因此万分珍惜以后的学习机会。顾家当时主要是靠顾媚出外唱歌以维持基本生活开支,她首先在夜总会唱歌,后来于1950至60年代以演唱时代曲为主,首本名曲是《不了情》。顾嘉𪸩在姊姊的耳濡目染下,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在旁边学习钢琴,从而成为了琴师。 + +1961年,首次参加邵氏电影《不了情》的作曲比赛,创作了处女作:由陶秦填词及顾媚主唱的《梦》,正式开始其音乐生涯;其后参与邵氏电影《血手印》及《明日之歌》的作曲工作,创作了多首电影歌曲,尤以凌波主唱的《郊道》最为脍炙人口。1960年代初,他获邵逸夫及方逸华资助生活费,留学于美国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在当地学习传统乐理知识,成为该校首位中国人学生;回港后在邵氏电影公司及嘉禾电影公司担任配乐家。 + +1968年,他获蔡和平邀请,正式加入当时启播不久的香港无线电视(TVB),兼任歌唱选秀节目《声宝之夜》评判及综艺节目《欢乐今宵》的音乐总监(1986年辞职);期间也再次到美国进修,学习商业化音乐,令事业更上一层楼。1970至80年代是其创作巅峰期,他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例如《啼笑因缘》、《乘风破浪》、《田园春梦》、《狂潮》、《心有千千结》、《陆小凤》、《奋斗》、《家变》、《狮子山下》、《网中人》、《轮流转》、《上海滩》、《忘尽心中情》等等,此时这些歌曲也分别由娱乐唱片及百代唱片等公司出品成为音乐专辑;此外,他与亚洲电视御用作曲人黎小田几乎瓜分了电视剧歌曲的市场。 + +顾嘉𪸩曾经与多名填词人合作,如已故的叶绍德(代表作包括《啼笑因缘》、《芸娘》、《清宫怨》等等)、卢国沾(代表作包括《陆小凤》、《鲜花满月楼》、《愿君心记取》等等)、郑国江(曾用笔名「江羽」;代表作包括《小时候》、《无敌是最寂寞》、《小太阳》等等)、邓伟雄(代表作包括《春雨弯刀》、《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等),当中与黄霑的合作最为长久(曾用化名「王森」、「刘杰」、「高山曦」;代表作包括《书剑恩仇录》、《狮子山下》、《上海滩》等等)。他们首次合作于1972年,为香港首部华语音乐舞台剧《白娘娘》谱写多首歌曲,包括潘迪华主唱的《爱你变成害你》。此后二人合作无间,佳作不断;其中《狮子山下》一曲更突显出当代香港人永不言败的精神,因此「𪸩黄」之名得以屹立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之后二人渐渐淡出乐坛,然而在1998年及2000年两度合办的《𪸩黄演唱会》,反应颇为热烈。 + +2004年11月24日,黄霑因病去世,顾嘉𪸩回港拜祭以示哀悼。他表示一直视黄霑为学习榜样,这是他人生中永远的遗憾,会永远怀念他。翌年更写了一曲以怀念黄霑,名为《霑叔:给黄霑博士的歌》,并由郑国江、���源良及林夕填词、雷颂德编曲、温拿乐队主唱。 + +顾嘉𪸩于1982年获英女皇授予大英帝国员佐勋章(MBE)、199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授予铜紫荆勋章;2011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授「终身成就奖」,以表扬他「为香港乐坛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及深远的贡献」。 + +顾嘉𪸩所得的音乐奖项多不胜数,主要有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音乐成就大奖(1997年)、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奖(1981年)(金针奖前身)、亚洲电影节最佳歌曲、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两次劲歌金曲荣誉大奖(1987、1990年)等等。张文新还透露,由他创办的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的前五届(1978-82年),顾嘉𪸩就已经有二十首作品得奖。 + +获多间学府颁发颁授荣誉博士,包括香港演艺学院(荣誉博士,2011年)、香港教育大学(荣誉人文学博士,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2014年)。 + +澳门培正中学创立115周年,纪念大楼顶层命名为「顾嘉𪸩体育馆」,顾嘉𪸩与赞助人顾明均两位校友于2006年5月8日下午举行揭牌仪式 。据他透露,香港沦陷期间他曾在培正小学寄宿就读两星期。 + +2007年,他再次获无线电视邀请,为庆祝香港主权移交十周年而制作的电视剧《岁月风云》创作同名主题曲(由张美贤填词,李克勤、小刚合唱)。其后又应香港中乐团邀请,于其作品专场音乐会《顾嘉𪸩名曲精选》担任指挥。2009年,他获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邀请,担任该年CASH流行曲创作大赛评判。 + +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5日,久违12年后假红磡体育馆举行《顾嘉𪸩大师经典演唱会》;该音乐会由杜自持担任音乐总监,并邀请了多位实力派歌手参与演出。 + +顾嘉𪸩自九十年代就慢慢淡出乐坛。在半退休生活中,他觅回儿时的习惯,专注于绘画;2006年与姊姊及弟弟顾嘉锵于香港大会堂联袂举行画展「万水千山总是情」。他期望将来能举办个人画展。 + +2015年,年过80的顾嘉𪸩决定正式退休,故再度于红磡体育馆举行一连十二场《顾嘉𪸩荣休盛典演唱会》(5月8日至5月19日)。当中除了有音乐总监徐日勤演奏多首名曲,还播放了他首次担任主持的片段,为演唱会揭开序幕。嘉宾阵容鼎盛,包括郑少秋、汪明荃、张敬轩、叶丽仪、张德兰、仙杜拉、谢安琪、叶振棠、关菊英、陈洁灵等等;此演唱会亦先后于新加坡、广州及澳门举行,乐迷反应空前热烈。同年7月1日,顾嘉𪸩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他对此感到十分荣幸,并表示若社会有音乐发展上的需要,他一定会贡献一分力,回馈香港。其后经过再三考虑,顾嘉𪸩决定继荣休演唱会后再度于2016年2月26日及2月27日假红馆举行《顾嘉𪸩金紫荆慈善演唱会》,并邀得许冠文担任司仪。目的主要是为社会上的低下阶层及有需要人士筹款,而并非复出乐坛。不少艺人参与演出,如郑少秋、汪明荃、关菊英、张德兰、仙杜拉、杜丽莎、苏永康、吕方、区瑞强、C AllStar等等,为慈善同心协力。他表示演出完毕后返回加拿大,跟姊姊一样正式投身画坛,也不会再公开露面。 + +香港教育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赞辞节录(2014):「他所创作逾一千二百首作品,从未有雷同之作,实无负乐坛教父美誉。」 +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赞辞节录(2014):「他以旋律音符延续港人精神,数十年来成功建立集体回忆……」 + +已故名人罗文(1997):「我想香港没有一个人像𪸩哥般,只要他在台上,所有乐手也听话,他不会发脾气,包括歌手、乐师,大家也十分尊敬他;他很守时,亦不会偷懒。」 + +1982年,他首次为《欢乐满东华》筹款,与黄霑及关正杰同台演出,罕有地进行演唱。 + +他虽以作曲和编曲闻名,仅有两次填词经验:《欢乐今宵晚安曲》以及《数字歌》;两首都是歌词字数少的短曲 。此外他亦兼任《欢乐今宵》音乐总指挥、钢琴手、作曲家及音乐总监。 + +众多创作中,他说最喜爱《忘尽心中情》。 + + + +2018获奥斯卡邀为评委 +",wiki_zh\AB\wiki_00 +"冯友兰 +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县人,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他还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1895年12月4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冯友兰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冯氏是当地的望族,合族而居,有地千余亩。祖父冯玉文,字圣征。父亲冯台异,字树候,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进士,曾任唐河崇实书院山长。母亲吴氏,名清芝,曾任唐河端本女学学监。 + +冯友兰6岁入家塾发蒙。1904年因冯台异任武昌方言学堂会计庶务��员,随父迁居武昌。1907年冯台异任湖北崇阳县知县,全家迁崇阳。1908年夏冯台异病故于崇阳,冯友兰遂返回唐河就读家塾。 + +1910年入唐河县立高等小学预科。1911年入开封中州公学中学班。1912年转入武昌中华学校,同年冬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法科,入校后即改入文科中国哲学门,1918年毕业,任教于开封中等技术学院。1919年与友人创办《心声》月刊,同年考取公费留学资格,冬赴美国留学。 + +1920年1月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师从杜威。1923年夏论文答辩通过。次年博士论文出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 +1923年冯友兰论文答辩后即取道加拿大归国,初任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科主任、哲学系主任。1925年秋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哲学系主任,年底北上。1926年任燕京大学教授。1928年秋转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哲学系主任,翌年再兼任文学院院长。 + +1931年和1934年出版《中国哲学史》上下两卷,大力推崇儒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独尊和正统地位。 + +1934年冯友兰获邀出访捷克及苏联,回国后分别就苏联见闻及历史唯物主义作两次演讲,因此触怒国民党当局,遭逮捕审讯,但不久即获释。事后冯迅速向国民党靠拢,不久即加入国民党,并与1935年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冯遂随清华大学迁往长沙,又旋即再迁昆明,任职于西南联大,仍为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因迁徙期间国民党籍关系中断,1939年冯再次加入国民党。居昆明期间,冯先后出版《新理学》(1939年)、《新事论》(1940年)、《新事训》(1940年)、《新原人》(1943年)、《新原道》(1944年)、《新知言》(1946年),合称“贞元六书”,继续推崇儒家道统,发展巩固其儒学思想,也切合当时国民党新生活运动。任教西南联大期间,冯与国民党高层往来密切。1942年起数次前往重庆为国民党干部授课。1943年以西南联大党部名义,致函蒋介石望其“收拾人心”,蒋阅信“为之动容,为之泪下”。1945年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冯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召开前夕,列入朱家骅与陈立夫联名向蒋介石推荐的98名“最优秀教授党员”之一。 + +1946年抗战胜利,西南联大解散,清华大学返回北平,冯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邀请,任客座教授一年,集结其间讲稿出版《中国哲学简史》。1948年回国后仍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后又当选中央研究院首任院士(人文及社会科学组)及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三届评议员。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5日冯即致信毛泽东自称“过去讲封建哲学,帮了国民党的忙,现在我决心改造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毛在回信认定了冯“过去犯过错误”,并告诫其“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冯遂向清华大学辞去院长和系主任职务,并与1950年一段时间内被派往农村参加土改运动工作。1952年,新政权进行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改为理工科院校,冯友兰被调至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多次检讨自己历史问题,在国内外数次公开表示新理学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敌”,是“反人民”,是“要人一心一意拥护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和国民党政权”,“我过去的著作都是没有价值的”,并“对40年代所写的几本书忏悔”。并经常做出配合政治形势的举动,如“寻找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努力运用”而相继写出了《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1955年参加批判胡适和梁漱溟的政治活动;1962年第三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后向毛泽东献诗“怀仁堂后百花香,浩荡春风感众芳”。 +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冯友兰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抄家关入“牛棚”,1968年离开“牛棚”。1973年批林批孔运动中,冯友兰出任四人帮掌握的“梁效”写作班子顾问,“从旧营垒里冲杀出来,给了孔丘一个回马枪”,相继发表《对于孔子的批判和对于我过去的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和《复古与反复古是两条路线的斗争》等文章,均得《光明日报》全文转载。后又著《论孔丘》一书,为江青集团效力。这些书文中,冯称自己1949年以前的尊孔思想是“为大地主大资产家,特别是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服务的”,1949年以后则是“为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服务的”,认为自己能参加批孔运动是一种“更大的幸福”,一代儒学名家“竟以批孔鸣于时”。冯积极向江青靠拢,然1976年四��帮失势,梁效写作班子遭彻底清算,冯亦遭长时间关押审查。 + +1980年起,冯通过口述方式开始重写《中国哲学史新编》,自称是写“自己在现有马克思主义水平上所能见到的东西,直接写我自己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上对于中国哲学史和文化的理解和体会”,至1989年完成,马克思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贯穿全书始终。 + +1990年11月26日,冯友兰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 +冯友兰和胡适在学术观点和政治立场上都有严重的分歧。胡适曾当著钱穆之面说:“天下蠢人无出芝生之右者。”何炳棣曾回忆向冯友兰提到杨绍震夫人许亚芬在史密斯学院的硕士论文的题目是《1927年以前胡适对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冯友兰听了,急说:“这……这……这个题目很……很……很好。因为过了1927,他也就没……没……没得影响啦!” + +冯友兰曾自拟“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一联,总结自己得意之作。三史是《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三套中国哲学史著作。六书是“贞元六书”即《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六本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 +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分别完成于1931年、1934年,是第一套以西方哲学概念完成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其中许多概念已成为定论,为后世学者所共同接受。堪称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之作。 + +《中国哲学简史》是由1948年在美国宾州大学讲学时编写的英文教材。此书译为十多国语言,销售数百万册。是西方各国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必用的教科书,也是西方了解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途径。 + +《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完成于1990年,乃是冯友兰用生命写成的哲学大作。在84到95高龄等11年间,以准盲人、准聋子的身体状态,在每年住院数次的情况下,口述由弟子笔录而成。 + +《贞元六书》是一套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分为《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与《新知言》。《新理学》为其总纲,后五册是分属各章节,主要讲纯粹哲学。《新世训》是社会观,是新理学观点在社会问题中的应用。《新事论》是生活方法论与道德修养论。《新原人》是人生哲学,以觉解的程度将人生分为四个境界。《新原道》是哲学史观,分析中国哲学之发展。《新知言》是方法论,总结中西哲学史的经验。 + +生平著作收录在《三松堂全集》共十五册。 + +冯友兰的作品在台湾戒严时期曾经遭到查禁。 +",wiki_zh\AB\wiki_00 +"三曲腿图 + +三曲腿图(西西里语:Trisceli也称三曲枝图、三曲臂图,来自希腊语“三条腿的”)是指三条腿组成的物件,同时也是西西里岛的一个符号的名字。公元前8世纪,一支古希腊远征队伍寻找新的陆地时,发现了一个广袤的不知名岛屿。他们被这岛屿的丰富自然资源吸引。在环绕岛屿航行时,远征队发现岛屿有三个端点,分别是指向南方的Capu Pachinu,指向东方的Capu Peloru,和指向北方的Capu Lilibeu。他们称这个岛为特里纳克里亚(Trinacria),来自希腊语""trinacrios"",意指三角形。不久三曲腿图在岛上出现,并被希腊人用作为代表,直到现在。 + +马恩岛的象征也是三条腿组成的图案,与三曲腿图令人惊异地相似。许多个世纪以来,关于该图案的讨论一直令人乐道。一种较有根据的解释是:该图案早在印欧语系诞生之前便已出现(当然比起古希腊就更早了)。另有一种说法是,由于马恩岛与西西里岛同样曾被诺曼人征服,所以有相似的图案。不论如何,只有西西里从基督教化之前开始,就一直采用该图案作为自己的象征,不论是罗马帝国、汪达尔人、阿拉伯人还是诺曼人的征服,都未能打断这一传统。三曲腿图一直是西西里的象征,飘扬在旗帜上,雕刻在宫殿和其他重要的公共建筑物上。 + +以下是三曲腿图成为马恩岛象征的其中一种说法。在霍亨斯陶芬王朝统治西西里的最后几年,该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娶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之女伊莎贝拉为其第三任妻子。1254年,在腓特烈二世过世四年后,其私生子曼弗雷德继位为王。教皇英诺森四世对曼弗雷德处以绝罚(几乎所有的西西里国王都曾遭此惩罚)。曼弗雷德乘机攫取了整个教皇国以南的南意大利地区。教皇则将西西里的王冠封与英王亨利三世之子埃德蒙。于是,亨利三世开始着手筹建一支南征军队,其子作为新任西西里君主率领这支军队接受了检阅。为此制作的军旗上就同时画有英国王家徽章和代表西西里的三曲腿��。苏格兰的亚历山大三世同意参加该次远征,并参与检阅和仪式。不久,在整个远征不了了之后,马恩岛被授予亚历山大三世。 + +不久以后,约1266年,""tre cassyn""(马恩语的三曲腿图)成为马恩岛王家徽章的一部份。讽刺的是,这一年法国贵族安茹的查理在教皇支持下于贝内文托之战击败了曼弗雷德,成为教廷承认的最后胜利者,夺取西西里的王冠,结束了诺曼-士瓦本王朝136年的统治。 + +原先此符号中的头像是蛇发女妖美杜莎,戈尔工姐妹中最为恐怖的那一个。现代版本的头像是一妇女,大约是某女神,有时候加双翼代表永恒的时间流逝,或者加蛇代表智慧。现在也常用麦穗代替蛇,表明西西里的富庶。最近三曲腿图被西西里大区议会确定为西西里区旗上的一个部分,在黄色和红色底色上居于正中。 + +中国北京的新裤子乐队也使用了这一图案作为标志。 + +",wiki_zh\AB\wiki_00 +"阿魏 + +阿魏(学名:')是一种印度香料,又名阿虞、兴渠、薰渠、哈昔尼、芸台等。这种香草在西域有出产,但中国不常见,是一种叶子近似芫荽的植物。 + +多年生草本,有浓烈似大蒜味臭气;三出复叶;花茎粗壮,开黄色小花,复伞形花序;卵形双悬果,侧棱有膜质宽翅。 + +若切断根和根状茎,有乳汁状流出,汁干后,称“阿魏”。入药,性温、味辛、有毒,功能消积、杀虫。 + +",wiki_zh\AB\wiki_00 +"1997年德国大奖赛 + +以下是1997年7月27日的一级方程式德国大奖赛赛果,比赛于霍根海姆赛道举行。 + +",wiki_zh\AB\wiki_00 +"王俭城 + +王险城"",""是古朝鲜的都城。公元前108年,卫满朝鲜脱中华以自立受到西汉的征讨,王险城陷落,古朝鲜灭亡。 + +中国史书《史纪》中《魏书》记载,王险城是由箕子建立的,作为古朝鲜的首都;其下引用《古记》作为注解,王险城就是平壤城。《三国史记·卷十七》的东川王21年条也记载:“平壤城,本仙人王俭之宅也。或云:王之都王险”。视仙人王险与箕子为同一人。此说法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官方所接受,然而也有不少韩国学者处于民族自尊将王险城“考证”到位于满洲境内、在辽河之畔。 +",wiki_zh\AB\wiki_00 +"飞米 + +飞米(又称费米,符号fm,、)是长度单位,常用于描述原子级别的物质。1飞米相当于10公尺。人们为了纪念最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将“费米”作为长度单位名。命名的提议人是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霍夫施塔特。 + + + +费米虽然是以人名命名的单位,但在书写时并不需要将首字母“f”大写。 + +",wiki_zh\AB\wiki_00 +"樱木花道 + +樱木花道是井上雄彦的日本漫画及改编动画《灌篮高手》中的主角,湘北高中篮球队的球员,拥有惊人的体能特质,经常以「天才」自称。 + +球技进步后取代木暮公延,成为经常先发五人之一,在队中的位置是大前锋。 + +特征是一头红发,在就读和光中学期间,三年来追求50个女生都被拒绝,最后一个拒绝他的女生是一个叫作岛村叶子的女生,她表示自己喜欢的是篮球队的小田,于是樱木非常讨厌篮球队的人,听到他人说篮球或读音相近的字眼也会用头撞击对方。在进入高中后、他对赤木晴子一见钟情,为吸引她注意而进入篮球队。因为赤木晴子暗恋流川枫,所以他非常嫉妒流川枫;他与流川枫也经常争吵打架,不过他们各自心里还是佩服对方的球技。 + +故事一开始时是会犯下走步的门外汉,但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成长为卓越的篮球手。他对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很快,擅长抢篮板球、上篮和灌篮,到后期也掌握了投篮。他有顶尖的速度和弹跳力,而且有着惊人的充沛体力,尽管经常会犯规,但常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从而改变整个球队的气氛,甚至影响比赛的胜负,为湘北队的灵魂人物。 + +樱木第一场比赛是对陵南高中的练习赛中以后备身份出场。在经过短暂紧张后,他的潜力在该场比赛充分发挥。与对方两米中锋鱼住纯抗衡、弹跳力、篮板球、瞬间的爆炸力、速度及运球能力等,让对方教练田冈茂一大跌眼镜。完场前数秒射入反超前的入球更一度让他高兴不已,可是过早庆祝让对方的王牌球员仙道彰有机可乘,再度超前了湘北并最终以一分之差险胜。这次失败让樱木很不高兴。 + +其后的大赛开始,樱木一直以后备身份出赛,而且鲜有出场机会。即使可以上场比赛,亦以惊人方式极速五犯离场。后来吸收了多次失败经验,终于在对翔阳高中一战成名。自此以后,樱木渐渐成长为湘北不可或缺的篮板及内线球员。 + +樱木花道从未学习如何投��球时,头一次站上罚球线时还因为不知所措而第一投持球超时,之后用「扔」的出去。而后在几次看了其他人的罚球(如藤真健司、三井寿、赤木刚宪、牧绅一;仙道彰等)然后自己学习改良,变成用「抛」的(与NBA金州勇士名人堂球星里克·巴里一样),但命中率奇高,对海南队时下半场两次罚球三球全进,弹无虚发;对丰玉时四罚中三,对山王时六罚全进。 + +由于身材高大且天生神力,打架的战绩非常优异,在国中时是学校里让人害怕的小混混,这种倾向似乎延续到高中时期。就读于和光国中时,跟好友水户洋平、高宫望、大楠雄二及野间忠一郎组成干架小团体“樱木军团”。水户等人虽然有时会戏弄樱木,但危急时常毫不犹豫地维护樱木。在学业成绩不佳的湘北先发球员阵容中(除赤木刚宪外),是成绩最差的。 + +湘北在地区预选赛的四强赛对上海南大附属高中;在比赛时间结束之前,由于樱木的传球失误,错失了追平并进入延长战线的机会,让湘北最后一刻惜败给海南。从此樱木便剃头雪耻。 + +二次面对陵南高中时,一开始就展现出近距离射篮能力。虽说中间因为受伤下场休息,但在下半场,赤木因已有四次犯规在身对鱼住的进攻有所疑虑时,樱木在赤木身后硬是挡住了鱼住的射篮。并在最后只领先两分的情形下抢下赤木未能投进的篮板球并演出再见灌篮,将分数拉开成领先四分的保险局面。 + +地区预选赛之后,原本只会上篮与灌篮的樱木,在球队前往静冈与常诚高中进行练习赛期间,留在学校体育馆,接受安西教练两万球射篮集训,赶在全国大赛前增进实力。 + +樱木花道已学会投篮技巧,在第一场全国大赛投篮得分。令许多人赞叹不已,最后得到胜利。第二场全国大赛对垒到三连霸全国冠军山王,虽然上半场取得一分领先,但是山王使出全力后,湘北因落后24分(36:60)而开始绝望。但是只有樱木还没放弃,他站在记分台上高喊“我要打败山王”,虽然这个举动被许多人嘲笑,可是樱木花道成功地把湘北的气势鼓起。除此之外,樱木花道也以惊人的篮板能力挽救了湘北。但是在关键时刻时,樱木为了救一颗快要出界的球而伤到脊椎。安西教练不再让他上场,但是他的斗志却没熄灭。最后他对安西教练说了一句话“如果你的最辉煌的时候是全国大赛还是国家队……那么对于我就是现在了!”所以安西让樱木上场,虽然身负重伤可是还坚韧不拔地盖了‘人肉丸’(河田美纪男)和泽北大火锅。在不到2秒和一分之差时,说出一句「左手只是辅助」后,流川枫传球给樱木花道,樱木花道以优美的投篮姿势投进了在最后一秒的绝杀球,两人前所未有的默契,帮助湘北以79:78反败为胜。也成为《灌篮高手》的经典台词。 + +樱木花道原型是井上雄彦在1990年发表作品喜欢红色(赤が好き)的男主角(姓名亦为樱木花道)。喜欢红色(赤が好き)发表后,灌篮高手开始连载。 + +因为樱木的特色-一头红发(本人自称是天生的)、搞怪、擅长抓篮板球、跑步的姿势及飞身救球,一般认为作者井上雄彦是依「小虫」-{zh-hans:丹尼斯·罗德曼;zh-hk:丹尼士·洛文;zh-tw:丹尼斯·罗德曼;}-为设计脚本。另外从下往上抛投的罚球姿势则是以瑞克·贝瑞为参考。 +",wiki_zh\AB\wiki_00 +"苏澳镇 (台湾) + +苏澳镇位于台湾宜兰县,在宜兰县的东南方,濒临太平洋,是著名的苏花公路及台湾铁路管理局北回线起点,也是蒋渭水高速公路的终点,是往东台湾必经的城镇。有著名的冷泉——苏澳冷泉。苏澳港位于境内,供散装货轮以及中华民国海军168舰队使用。苏澳镇的南方另外还有南方澳渔港,是台湾重要的近海及远洋渔业港口。 + +在北回铁路于1980年2月1日通车之前,苏澳是联系北部地区与花东地区的交通辐辏。由于当时苏花公路交通仍不甚便利,许多路段为单线双向管制通车,往来花莲耗时甚繁。因此,位于中继点的苏澳,成为重要的休息站,许多商家、旅馆开设于苏澳车站一带,往花莲方向的旅客在此休息,第二天换搭公路局(国光客运的前身)的班车。 + +北回铁路开通后,苏澳面临了经济萧条与人口外流的问题,人口数由全盛时期的六万人一路移出至现今的数量。 + +然而,苏澳得天独厚的观光资源,以及重要的军港之战略地位,也带来了另一波的商机。拉法叶舰建军后,海军带来庞大的消费力;冷泉、南方澳、白米木屐村的宣传成功,更促使每年夏天可观的观光人潮。尤其蒋渭水高速公路通车之后,苏澳成为高速公路终点,使得观光客更是络驿不绝。 + +苏澳地形复杂与多样为其特色。因地理阻隔大致可分为数区域: + + + + + + + +关于苏澳的地名,1938年日本人安倍明义所著《台湾地名研究》认为是「百余年前移民团统领苏士尾」而得名,但苏士尾此人不见于历史文献中,另一说是西班牙人命名的圣.劳伦苏(San Lorenzo)演变成苏澳。 + +宜兰地名台湾番政志翻译为「圣塔.卡塔利那」,宜兰县志翻译为「三打卡打里拉」。 + +明郑时期传说曾为海盗蔡牵的根据地。 + +日治时代第一任总督桦山资纪,于1873年任职海军少佐时曾渡海来苏澳一带勘查,并调查当地原住民的生活与关系。离去后清政府大为紧张,于次年派都督罗大春修筑苏花古道,以加强对后山的统治。 + +日治后此地设苏澳街,为台北州苏澳郡役所所在地。二战战后改街为镇,交由台北县管辖;1950年宜兰县设县后,则由宜兰县管辖。 + + +每年夏季为旅游旺季,以冷泉与海洋风情著名的苏澳,吸引台湾各地观光客前往拜访。 + +龙德、顶寮 +新城、岳明新村、无尾港 +苏澳市区、圣湖 +白米区 +南方澳 +东澳 +南澳(南强里、朝阳里) + + *鲭鱼祭* + :每年中秋节前后. + + + + + + + + + + + +",wiki_zh\AB\wiki_00 +"米糠 + +米糠是稻米加工中碾米工序得到的一种黄色的皮层,是稻米果实的皮层,也称为米皮、清糠。入药用的谷糠,多指米皮糠而言。一般中药选用的是米皮糠的内衣,中医称为「杵头糠」,又称「谷白皮」。内服药用一般以杵头糠为主,谷糠外皮较少用。 + +稻谷在脱粒脱壳后得到糙米,糙米是完整的水稻果实。而我们通常所食用的稻米是指的是加工后的精米,它是水稻种子的胚乳部分。在从糙米到精米的过程中抛弃掉的部分就是米糠。 + +米糠包括稻米的外果皮、中果皮、交联层、种皮,有些地方还包括胚芽,而有些地方的称呼中包含颖壳(稻谷的壳)。 + +米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此外还含有维生素等成分。 + +米糠可以用于提取米糠油,还可以作为动物饲料。 + +",wiki_zh\AB\wiki_00 +"绝代双骄 + +《绝代双骄》,古龙1966年至1969年2月发表的武侠小说,共126章。是古龙武侠小说的一个里程碑和代表作。内容是描述一对孪生兄弟自小失去双亲,由不同的人收养,进而培养出不同性格,由一对仇人变成一对朋友,并且使众人大受打击,而最后真相大白相认为兄弟。该小说被多次改编成同名影视作品、电子游戏、漫画和广播剧。 + +古龙把《绝代双骄》归纳为他中期创作的最后一部。《绝代双骄》的问世,使古龙的新派武侠小说不仅超过了与他齐名的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而且令他的声誉也不亚于梁羽生。因此,《绝代双骄》是古龙小说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了古龙武侠小说风格的真正成熟。 + +《绝代双骄》虽「曾被倪匡补了二十几天的稿子」,但后来也是由古龙亲自增修完成。该书亦是古龙唯一一本亲自重新修订的作品,也是单个故事里篇幅字数最长的武侠小说。 + +旧本: +新本: + +「天下第一美男子」江枫和「天下第一神剑」燕南天乃是生平挚友。一日,江枫在江湖受伤,被江湖上最神秘的门派移花宫的宫主救走。移花宫的两位年轻宫主邀月、怜星同时爱上了风流倜傥的江枫,对他呵护倍至、青睐有加。可是江枫却不爱二位美丽的宫主,而爱上了细心温柔照顾他的婢女花月奴,两人珠胎暗结,江枫决定带著身怀六甲的花月奴逃跑。原本要来接应江枫的书僮江琴却将二人私奔的消息告知盗贼「十二星相」及移花宫主。移花宫主大受打击之下逼死了江枫和花月奴,没想到花月奴已经生下一对双胞胎。怜星不忍见双胞胎无辜而死,故假装定下毒计,把一双孪生兄弟拆散,企图令亲兄弟长大后互相仇杀。邀月宫主抱走了其中一个,又算出江枫好友燕南天会将另外一个孩子带走,教他成为第二个「天下第一神剑」,为父母报仇。 + +燕南天赶到看见义弟被杀大受打击,怒而杀掉几个十二星相的人。但却被献果神君骗到恶人谷寻找江琴。燕南天入谷后即被恶人谷用计打成重残,而婴孩则落入十大恶人手中。幸而神医万春流以试药为由救下燕南天,婴儿则被一心要培养成天下最大恶人的十大恶人抚养。十余年后,孪生子长大成人,花无缺在移花宫中被邀月授予超卓武功,而小鱼儿则在恶人谷中长大,从十大恶人中的「血手」杜杀、「不吃人头」李大嘴、「不男不女」屠娇娇、「半人半鬼」阴九幽、「笑里藏刀」哈哈儿身上学得诡计多端。 + +一日移花宫主知道燕南天在恶人谷受了重伤变成痴呆。���防小鱼儿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于是故意闯入恶人谷透露他的杀父仇人就是移花宫主,著他到移花宫寻仇,再让花无缺出头和他决斗。虽然小鱼儿大受打击,但却想得很开,一直没有去移花宫寻仇。移花宫主等得不耐烦,吩咐花无缺到江湖上杀他,却没有告诉任何理由。这时小鱼儿捉弄恶人谷中的人,甚至连养父母十大恶人都不放过,故得到「小魔星」之称。小鱼儿把十大恶人捉弄得受不了,被十大恶人「请」出恶人谷。小鱼儿闯荡江湖,遇到铁心兰和「小仙女」张菁。他们全都被江别鹤所骗去追寻燕南天宝藏。他们在峨嵋山和花无缺不期而遇。花无缺奉命要杀死小鱼儿,但被小鱼儿用计逃掉。二人自此结成仇敌。后来随著二人长大,并结识了慕容九妹、铁萍姑和苏樱等几位姑娘,发展了几段爱恨交缠的爱情故事。二人慢慢开始惺惺相惜,但碍于师命,二人又和铁心兰陷入三角恋中,双方因而大受打击,始终无法化敌为友。 + +小鱼儿揭穿了江别鹤与其子江玉郎祸害江湖的阴谋,但在燕南天抓住两人后,仁慈地将两人放走。最后,邀月逼花无缺与小鱼儿作生死决斗,小鱼儿服下了万春流的诈死药,引诱邀月宫主说出诡计,大团圆结局。 + +《绝代双骄》中的人物非常的多,十大恶人、十二星相等个个人物,无论性格武功都十分奇特。 + + + +由古龙小说改编而成,目前拍摄有七部。 + +※注:2002年电视剧《绝世双骄》为《绝代双骄》衍生版本,是根据原作为主体衍生而出,主要是讲述花无缺与小鱼儿后代故事。 + + + + +宇峻科技(现改名宇峻奥汀)以原著为本所改编之「新绝代双骄」系列电脑游戏,为该公司之出名角色扮演游戏之一,剧情大多数与原著相仿,但仍有部分变动。 + +《绝代双骄》由昆仑万维制作,以U3D技术开发的网页游戏。2013年1月29日开启 +",wiki_zh\AB\wiki_00 +"维生素B + +维-{}-生素B也作维-{}-他命B,是B族维生素的总称,它们常常来自于相同的食物来源,如酵母等。维生素B是身体内新陈代谢必需的一环,每种维生素B都参与了关键的代谢反应,通常以辅酶的形式存在。 + +维生素B曾经被认为是像维生素C那样具有单一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但是后来的研究证明它其实是一组有着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于是它的成员有了独立的名称,如维生素B,而维生素B成为了一个总称,有的时候也被称为维生素B群、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B复合群。 + +维生素B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它们有协同作用,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和肌肉的健康,增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包括促进红血球的产生,预防贫血发生)。其中维生素B、B和B有助保护神经组织细胞,维生素B则具有抗氧化作用,而植物能合成维生素B,动物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获得维生素B,而维生素B是维持动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如果缺乏则有可能造成生长停顿,或局部损害。 + +此外,还有维生素B族的胆碱和肌醇通常也归为人类必需维生素。 + +还有一些物质也被称为维生素B,但是请注意它们有些是以上人类必需维生素的别称,有些不是人类必需维生素,甚至不是营养物质: + +维生素B群的食物来源比较相近,主要有酵母、谷物(仅限未加工之非精制米、全麦制品,因为麸糠种皮才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群)、动物肝脏等,饮用牛奶、乳酪也可以获得,并能够从肠道菌中取得。 + + + + + +",wiki_zh\AB\wiki_00 +"中华民国长途电话区号表 + +在中华民国(台湾)拨打长途电话时,要先拨长途冠码0号(下表就包含长途冠码0号)。然而,自外地打国际电话至台湾时,不拨长途冠码0号。例如:欲自美国拨打国际直拨电话至台北时,先拨美国当地国际冠码011+中华民国国码886+台北区号2+电话号码8码,即为「011+886+2+xxxx-xxxx」。 + +即使长途电话区号相同,但划属于不同区域仍算长途电话。例如从新竹市打电话到桃园市算长途电话,虽然长途电话区号都是3。反之,划属相同区域的地区算市内电话,例如从台北市拨打电话到基隆市算市内电话。自2012年(民国101年)起,中华电信的长途电话费率改与市内电话一致。 +",wiki_zh\AB\wiki_00 +"中曾根康弘 + +中曾根康弘(),日本政治家。生于群马县高崎市,1941年(昭和16年)他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院,政治科学系。第71-73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作为军官在大日本帝国海军服役,曾驻防于台湾的左营。 + +1946年中曾根康弘作为众议院议员进入日本国会,1952年他指责昭和天皇应为日本战败负责���致了一场轰动。中曾根康弘在日本自由民主党中逐步上升,领导党内一个中等派系——中曾根派。1959年他在岸信介内阁中任科学技术厅长官,1967年任运输大臣,1970年任防卫厅长官,1972年任通产大臣,1981年任行政管理厅长官。 + +1982年,中曾根康弘出任日本首相,执政五年。中曾根康弘与他的外务大臣安倍晋太郎一起改善了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中曾根康弘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有很深的交情。在内政上,他将日本国有铁道、日本电信电话公社、日本专卖公社民营化。但由于他的政治立场经常摇摆不定,所以被当地传媒冠上“风见鸡”的外号(墙头草的意思)。 + +中曾根康弘的日本民族主义倾向是比较知名的。198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四十周年时,他曾公开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为战后第一个前往参拜的现任首相。 + +他于在任后期宣称「日本的优点在于它不像美国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在日本的许多非日本移民人群中引起了不满(特别是阿伊努人等)。后来他解释说,他是要祝贺美国:虽然有许多“有问题”的少数民族,依然非常成功。此话又引来不少争议。 + +1986年,中曾根康弘的文部大臣藤尾正行公开说“我不认为东京审判是正当的”、“南京大屠杀和广岛市原子弹爆炸哪个规模大?所以,必须要重新考虑东京审判的性质和意义”,受到国内外强烈抨击,不得不辞职。 + +1987年,竹下登继中曾根康弘任日本首相,此后中曾根康弘在自由民主党内的影响越来越小。2003年,中曾根康弘未被列入议会候选人名单,许多人认为这是小泉纯一郎排挤党内老人的大胆和有效的一步。中曾根康弘随之退出政坛。 + +在铃木善幸于2004年逝世之后,中曾根康弘是唯一在世的昭和时期日本首相;2018年5月度过一百岁生日,成为继东久迩宫稔彦王后第二位活到百岁的首相。亦为目前仍在世之历任日本首相中年纪最大的,比排名第二的村山富市年长六岁。其长子中曾根弘文是参议院议员,曾任外务大臣。 +",wiki_zh\AB\wiki_00 +"南京大学地理学系 + +南京大学地理学系成立于1930年中央大学时期,前身是1921年南京高师时期设立的中国最早的地理学系以及地学系地理组。 + + + + +",wiki_zh\AB\wiki_00 +"台南市私立长荣高级中学 + +台南市私立长荣高级中学(),简称-{长中}-,位于中华民国台南市东区,是一所于清治时期成立的中学。 + +长荣中学于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由英国基督长老教会创办台湾第一所中学,当时校名『长老教中学』。 + +1939年6月21日通过正式立案为「长荣中学校」。 + +设校初期仅招收男生,直至1971年首次增招女生。 + +1980年奉省教育厅令由「台湾省台南市私立长荣中学」改为「台南市私立长荣中学」,附设国中部及高职部,并陆续增设商科(1973年)、国贸科、电工科(1974年、1986年改名电机科)、制图科(1975年)、美工科(1977年)、资讯科(1988年)、资料处理科(2000年)、应用外语科(2006年)、广告设计科(2006年)、观光事业科(2009年)、多媒体设计科(2011年)、流通管理科(2014年),全校每年学生约有六千多人。后来又陆续创办长荣大学(1992年)、长荣幼稚园(1994年~2009年)。 + +2005年长荣中学迈入创校的第120年,从年初至年底举行一连串的活动,并启用纪念钟塔。 + +目前拥有建物:行政大楼(荣华馆&资讯科大楼)、实习大楼(制图科大楼)、综合大楼、第一教学大楼(国中部大楼)、第二教学大楼(高中部大楼)、第三教学大楼(商业群及电机科)、资讯大楼(设计群大楼),及大礼堂、音乐馆(小礼拜堂)、校牧室等较早期建筑物,其中音乐馆和校牧室已被列为台南市的市定古迹。全校大部分建筑物皆以巴洛克式风格建成。 + +除了拥有完善的教育设备(如全民英检指定语言教室)外,并设有「校史馆」、「文物馆」、「化石馆」、「矿物馆」、「贝类馆」及「蝴蝶馆」等,往往成为外校学生观摩或教师研习的重要据点。该校亦为全台首个拥有室内攀岩场的中学。 + +虔诚、勤奋、荣誉、服务 + +: +: +2010年夏天,也是长荣中学立校125周年,公共电视台《我的这一班》拍摄团队首次南下,与台南市私立长荣中学合作,首次尝试以私立中学为拍摄背景的学校。《我的这一班》以长荣中学为背景设定,翻拍自校内学生的切身的成长故事,前后共拍「一杯热奶茶的等待」(部份内容于长荣女中取景)、「神秘印记」、「两个爸爸」和「剉冰的滋味」等四个单元。这段时间从剧本取材、校内试镜挑���,直至开拍演出等过程中,长中师生都参与了整个流程,初窥电视制作的程序与要点。 + +2012年夏天,《我的这一班》再度莅临拍摄。 + +政治: +教育: +文学: +医学: +体育: +音乐: +艺人: +商业: + + + +",wiki_zh\AB\wiki_00 +"生产资料 + +生产资料(),或称生产方法、生产手段、生产材料、生产要素。 + +生产资料定义为: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包括劳动资料(例如土地、厂房、机器、工具等)和劳动对象(如原料)两大类。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 + +土地则是农业中的最大生产要素,所以农业时代拥有土地的地主阶级等于就是全社会财富的拥有者,工业则因为有技术、资金、能源等因素加入使土地的比重下降,但是土地依然是重大要素之一。 + +在经济学上,目前对生产资料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一较普遍的说法将之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及企业才能四项。 +",wiki_zh\AB\wiki_00 +"伯特利 + +伯特利(Bethel),在古亚述、波斯、希腊时期,伯特利在希伯来语、腓利基语、亚兰语中是""神殿""或""神的家""(""Beth""的意思是指「屋」;""El""的意思是指「神」)的意思。 + +在西元前677年时,亚述国王以撒哈顿与推罗国王Ba'al I签订的条约中记载著: +May Bethel and Anat-Bethel deliver you to a man-eating lion. +伯特利从西元前七世纪后就成为伯特利神的名字。一些怀疑者认为这是神的名字而非圣经耶利米书四十八章一十三节所记载的城市名字。 +摩押必因基抹羞愧,像以色列家从前倚靠伯特利的神羞愧一样。 + +撒迦利亚书七章二节亦有提及「伯特利」这个名字,但意思有争议。原文如下: + + +伯特利是古以色列的一个城市,约在耶路撒冷北方十英哩。目前被确认在接近现代以色列领土Beit El的约旦河西岸上Beitun这个巴勒斯坦村庄。 + +从18世纪末期兴起的耶和华见证人组织也使用伯特利这个名字称呼他们特殊的社区。 + +在这里伯特利的意思是“上帝的家”,跟希伯来文“神的殿”类似。 + +在这个称作伯特利的社区里,所有人志愿工作而不领取报酬,而社区的大部分所需也是通过自给自足的形式实现。在这些社区里,主要生产,耶和华见证人传讲圣经的各种书刊和杂志《守望台》和《警醒》杂志就是从伯特利生产的。由于在此居住的成员本身来自各行各业,因此他们可以发挥各自的技能从事生产、出版、翻译、维修、维护工作。 + +生产杂志需要的纸张,社区电力水等供应,以及整个社区本身都是完全靠其组织的其他成员的捐献建设的。 + + +",wiki_zh\AB\wiki_00 +"2005年贝里斯骚乱 + +2005年1月中,贝里斯的首都贝尔莫潘发生社会骚乱。这次骚乱由新国家预算中税收明显增加而引起。它亦对执政党人民联合党的不满,国库的状况越来越差的情形。 + +2005年1月13日,首相萨依德·穆沙发表2005-06年度的国家预算。此预算包括在商品和商业活动的所征收的税项的提升,包括地产买卖税增加11%,商业机构税增加5%,烟草税增加8%,以及兰姆酒税增加100%。政府声称这些税收的增加和1998年上任联合民主党政府的增加税项差不多。可是,多年来人们对宣称财政管理不当和人民联合党贪污感到失望,这个新的预算引起了1月15日在国民大会建筑的抗议,引起警民冲突。示威运动持续了一整个星期。 + +1月20日,商业团体和工会发起了两日的全国性罢工行动。因为雇员不上班,贝里斯大部分的食水服务终断。1月21日,当地传媒报导,贝尔莫潘的冲突增大,包括焚烧政府建筑、示威者阻塞道路。国家部长走向其中一栋政府建筑时,受到示威者投石和水瓶,以致警察和军队要介入,控制示威者。摄影机装置了在某些示威者希望聚集的建筑的内部,而政府建筑率先设置路障以防示威者闯入。 + +这只是第3次有此类骚乱影响贝里斯。较近期的在1980年代,当一个草案提议割让部分领土予危地马拉。 + +由对立一方策划的另一个主要的民众示威1月21日在贝尔莫潘发生。(据报,人民联合党计划了一个反击的示威。)这是一个大型的示威,发生在国民大会建筑外,在暴力中解决。示威者向警察掷石,而警察则以橡皮子弹和防暴气体还击。警报器和枪声在至少一公里范围内清晰可听。至少有一次巨响出现,明显不是枪声,而其原因仍不清楚。有数个示威者被拘捕,包括「黄色人」这位联合民主党的坚贞不移党员。示威的许可权在下午三时终止,但示威者取得了一小时的扩充时间。在扩充时间完结时,警员反复要求示威者散去,但遭到��烈拒绝。巡官Jefferires向群众宣读《取缔骚乱法》,40分钟后,他令防暴警察疏散群众,当中使用了催泪气体和橡皮子弹。部分工会工人躺下,不肯离去;他们被强行拖离现场。 + +整日警察都十分冷静,虽然部分警员被指使用了非必要的武力对抗命令。有报导指,完全接受过训练的警官限制了警员,并将那些警员从警察封锁线移走。部分人宣称没有人投石,直至警员挥舞的警棒击中一名示威者的头部。 +",wiki_zh\AB\wiki_00 +"北京市十一学校 + +北京十一学校(英文:Beijing National Day School,缩写:BNDS)是中国大陆地区最著名的中学之一,也被称为“北京国庆日学校”。成立于1952年,学校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南部,前身是中央军委子弟学校。十一学校为北京市示范高中和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试验学校。北京十一学校每年有约60多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约占每届毕业生总数的五分之一,清北人数位列全国前十。出国深造的学生中,名校录取人数位列全国第四。学校亦有很多校友活跃在中央及地方金融系统、军队系统、国企系统和党政机关。 + +北京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建立于1952年。在1951年,为解决一些军人子女入学问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共同批准建立该校。学校在建立时受到周恩来、聂荣臻等人的关怀,聂荣臻在建校时还为该校题名,朱德常到该校视察,并曾去该校老师家进行访问。此外,一些身为著名高级军官的学生家长,在建校初期,也常去学校视察。因此,学校初期发展迅速。学校最早(1952-1955年)由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担任校长。此学校选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日作为名称。最初,此学校正式名称为“新北京十一小学”,只有小学部,没有中学。由于是中央军委子弟学校,最初一般只招收中央军委人员的子女。 + +学校建立初期采用寄宿制、军事化和供给制的管理模式。学校建校初期,校长、老师、同学间关系十分和睦。建校初期,学校取得了不少重要成就:包括在1954年成功组织学生赴保加利亚参加国际夏令营,在1963年组建无线电活动队等。学校在建校初期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各种方式发展同学入中国少先队、中国共青团,并积极鼓励后进生。 +最初建校时,学校只有平房、二层小楼和水泥操场,中轴线呈“东北-西南”方向(今天是南北向),布局与今天完全不同。学校最早的一批建筑由苏联援建,所以都是苏式风格的:墙面呈红色、尖顶,类似哥特式建筑。如今,这些建筑基本都已拆除,仅有西南边的一座“八角楼”被保存下来。这座八角楼最初是教学楼,后为校史馆,现在是校博物馆。学校最初的大礼堂规模雄伟,后被拆除,位于现宿舍楼的位置。学校六十周年校庆时设立了大礼堂地标遗址,以展现学校的历史。 +学校于1958年设置初中部,1966年设置高中部。此后,学校更名为“新北京十一学校”,后改为“北京十一学校”,即今天的名称。1964年,学校成为北京市普通学校,不再是中央军委子弟学校。从那时起,学校也开始招收中央军委人员子女以外的学生。目前,学校只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小学已经全部转入建华学校。 + +该校曾历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严重的动荡。但是,学校挺过了危机,且停课时间相对北京市其他中学较短,在出现人才断层的时期为国家军界、政界、科技界输送了一定量的人才。大饥荒 + +1958年,国家开始大跃进,很多学校发动老师、同学停课,大炼钢铁。在三年大饥荒时期,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但是,十一学校在此期间始终没有停课,坚持教学,没有师生参与炼钢。在1961年,学校曾经出现过粮食危机,还发生了学生集体进入食堂偷馒头的事件。但是,学校努力协调各方面、各部门,努力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充足的粮食。相对其他单位而言,十一学校粮食危机较轻。 +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此后,全国各所学校纷纷停课闹革命。1966年,十一学校曾被错误地批判为“贵族学校”、培养“修正主义苗子”,因而遭停办,期间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动乱。学校在1968年恢复办学。在停办期间,曾一度发生学生侮辱甚至攻击教师的事件,但是,老师们依然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学校还提供免费接送学生看病等服务,令许多当时的学生至今十分感动并感到悔恨。学校还努力保护了学校财产,使之免遭破坏和冲击。恢复办学后,十一学校在让学生参加政治运动的同时,一直没有间断教学。 + +1968年,刚恢复办学时,学校的教学制度受到了相对较大破坏,比如有学生团体组织学生上街游行,1969年之后就基本稳定了。1969年,学校在校外为学生设置劳动场所,包括颐和园附近的校办农场,在门头沟的校办工厂,在学校南边的校办果园等(后均被取消),按政府要求安排学生劳动。学校安排参加的劳动有种白菜、养果树、制葡萄酒等。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人防工程,发动学生挖防空洞,以按政府要求防范苏联的进攻。在挖洞过程中,印尼华侨教师谢兆伟于1970年4月因事故以身殉职,此外还有多名学生受伤。在2012年10月举行的校庆活动中,校方摆出该教师的遗像,许多老校友参与纪念活动。学校在1978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人防工程优秀奖”。在1968年到1978年,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小长征”之类的野营和拉练(长途跋涉)活动。学校还曾组织学生进行被称作“工学结合”的劳动,制作了许多教具,远销全国。一般来讲,每名学生一两周要去劳动一次,以班或年级为单位,统一组织,各个班级、年级,轮流参与,不去劳动时就正常上课。另外,学校还按政府要求组织学生贴大字报、喊政治口号等。动乱期间,与当时北京市其他学校相比,十一学校停课时间较短。 + +当时的分配制度和学校较短的停课时间使文革期间的毕业生都有相对较好的归宿。比如1969届毕业生全届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70届毕业生全届进入航天部(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如今,在中国军界、政界、科技界,都能见到这些毕业生的身影。 + +学校在改革开放之初,停止了文革时期的各种学生劳动活动,努力使用各种方法来提升教学水平。1981年,十一学校出现第一名特级教师。1985年,学校开始和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培养教师。1986年,学校请王葆仁等4位化学专家进行指导,学校在北京市教学成果展中获奖,一位学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在十一学校尚属首次。1987年,学校在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的指导下,改进数学课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成绩因此获得一定提高。1988年,学校为防止腐败,实行教师代表大会信任投票制度,如果校长的得票率不足百分之五十,就要立即辞职,但实际上没有一位校长因此而离职。1989年起,学校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到学校当老师。1991年起,学校开始使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 +1992年,为适应“苏东波”造成的国际形势与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学校提出并进行民办教育改革,从此,学校的性质由公办改为民办官助,即在民办的基础上接收政府给予的一定资助。学校在此期间自主筹集经费、自主招生、自主用人、自主分配工资、自主改革,使学校几乎脱离政府的控制。 + +1994年起,学校开始实行分层教学,使学生成绩逐渐两极分化。1996年,学校实行“六个下决心”,其中包括要下决心摆脱以升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可是,这在有中考和高考强大压力的中国大陆并不现实,因此至今未能实现。1999年,学校开始实行“二四制”教学,即初中两年,高中四年,区别于中国大陆普遍实行的初中三或四年、高中三年的教学体制。2000年左右,校园中大多数建筑物被拆除重建,学校于20世纪50年代建的建筑中保留下来的只有校史馆。学校重建的建筑依然保留了原有的苏联式风格——砖红色墙、红屋顶。校内设施在此期间也有改善:学校陆续购置了大量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并建立机房。学校还建立了设施一流的体育馆,包括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游泳馆等。学校还建立了新的学生宿舍楼。新建的供教师租住的教师公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尤其是外地教师的住房问题。学校原有的楼一般只有一两层,而新楼大多有五六层。因此,学校的建筑面积在此期间有较大增加,这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学校于2000年在校园的东南角建立了私立的建华学校。2004年,学校设立国际部,专门招收想出国的学生以及国际学生。 + +该校在这段时期学费比一般民办学校略低,但明显高于公办学校(在2008年招最后一届自费生时,除少数免费班外,其他班级每名学生每年学费在20000元人民币左右,而像建华学校等民办学校,每年约30000元人民币)。因此,在该时期,十一学校为贵族学校。学校在此期间招聘了来自中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提升了教学水平。在此期间,学校的综合实力日渐增强,在北京市的排名有所上升,名气也逐渐扩大。2005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示范高中。童话大王郑渊洁在2008年来校讲座后称北京市十一学校是学生有幸福感的中国学校。 + +2008年,李希贵校长上任。 + +2009年,学校由民办官助体制重新回到公办,同时学校开始拟定新教改的计划。但建华学校依然保持私立制度。学校同时公布《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共15章、100条,成为学校新教改的总纲领和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 + +2011年9月,学校正式开始实行新教改,并进行走班制尝试。 +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南部的北京十一学校校园内,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是一所私立的、有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寄宿学校。建华学生的学费高于十一学校学生,享受与十一学校基本相同的师资、硬件条件,校服也保持一致。。 + + +该校目前最受公认的校歌作于2007年,由当时校长李金初作词,由校管弦乐团演奏、校合唱团演唱。 + +2008-2010年入学的每一届初中,都会举办“校歌合唱比赛”。在2011年之后,“新教改”和“走班制”的实施导致班级消失,原本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合唱活动亦随之停止。 + +该校校歌不止这一首。在2012年校运动会开幕前,有学生曾演唱过新版校歌,新校歌由学生作词作曲。但是,该校歌基本上只在正式场合上公开演唱过这一次,然后就“销声匿迹”,没有流行开来。 + +由于早先该校有中共中央军委背景,学校为勉励师生,于2002年9月在学校东侧围墙上设立了“将帅语林墙”,共有包括中国国家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官、该校杰出校友在内的100多人在上面进行了题词。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也题词“园丁”二字作为纪念和对师生的勉励。 + +包括建华学校在内的教学用楼共有7座,包括建华小学楼、初中楼、高中楼、容光楼、远翥楼(国际部)、艺术楼、图书馆,均为六层。所有建筑均为为苏联式风格,外墙呈暗砖红色。远翥楼最为现代化,中间有直径约20米的天井,通风、采光良好。其他教学楼为普通板楼。初中楼、高中楼、容光楼、远翥楼每层有大约15-20间教室。 + +每个教室内配备有投影仪、实物展示台、监视摄像头、打印复印一体机,大多数教室内有两台可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各楼层中厅也有计算机供学生使用。容光楼4、5层设有机房,包括一间用于动漫设计课程的苹果机房。每个楼层还有刷卡收费使用的复印机、打印机。学校中有信号能覆盖全校大多数地方的Wifi网络,供师生免费使用。花园附近设有简易百叶箱,供给爱好气象的同学使用。 + +2011年后,所有初中楼、高中楼和科技楼的教室被分为不同学科的功能性教室,每间教室只上一门课。化学教室、物理教室、生物教室均为实验室。教室内有一些相关藏书,少则十几本,多则上百本,与教室的科目内容相关。有的教室内还有花、鱼,生物教室内甚至还养有蛇,有专门的老师或同学负责。 + +图书馆位于学校南部,藏书近20万册,其中一些比较大众化的图书已经进入功能教室。馆内设有电子阅览室。此外,图书馆还用作周末时的自习室。 + +博物馆位于学校主操场以南,学校的西南部。该建筑建于1952年,最初是教学楼,2000年之后成为校史馆,2012年9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装修,10月即改称博物馆。该建筑共有两层,外墙红色,苏联式风格,横截面成八角形。在这里,可以浏览该校的历史发展的详细过程。在博物馆一层大厅,陈列着许多50年代时学校中的设施,包括旧式大喇叭、风琴、小提琴和一台收发报机。楼内保留了几间旧教室和以前的教师办公室,它们的内部陈设和风格等与1952年刚建校时相同。许多校友前来参观时,纷纷在此忆起当年在校的时光。博物馆一层设有一台电子显微镜,该显微镜由于1963年制造,1964年进口到中国,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在80年代赠送给学校,价值十万元人民币(80年代),是北京市的中学中第一台电子显微镜。不过,由于这台显微镜“年事已高”,所以已经被束之高阁,无人再用。馆内的房间里、教室里悬挂有历任校长照片、历届同学毕业照、校友的书法作品等。在二层中厅,陈列有学校获得的奖状、奖杯,摆放着学校的每一期校刊,还有一些旧的实验仪器。整个博物馆氤氲着怀旧的风情,记录着十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曾经获得的荣誉。 + +包括建华学校在内共有2块操场,铺有塑胶跑道。其中,主操场周长400米,内部设有人造草坪足球场。建华学校操场周长200米,中间设有篮球架。大操场北侧为露天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大操场西面有能容纳1000多人的看台和主席台,在运动会期间使用。学校各处设有一些固定的室外健身器材。 + +学校还有一座体育馆,内有篮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馆、健美操房、健身房、游泳馆等,对全体学生开放。 + +有教师公寓一座,学生宿舍一座。学生宿舍内有简单家具、空调和广播设备,每个宿舍住6人,均配有独立的洗手间、淋浴间。宿舍楼设有充电柜、台式电脑、洗衣机,微波炉和冰箱。学校总共约有宿舍480间,可容纳近2000多人住宿。 + +餐厅共有6个(包括教师餐厅),对外承包经营,不对外开放。食堂门口设有物美便利店。 + +校医务室位于宿舍楼东南角,有专职校医和常备药物。 + +学校的旗杆位于大操场南侧,其中国旗杆高度为19.52米,象征学校于1952年建校。学校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七点三十分进行升旗,下午五点三十分左右进行降旗。届时,操场上的扬声器会提醒同学们“停止活动”,为国旗行注目礼,直至国旗升降结束为止。有时,周一早上还有全校同学都要参加的升旗仪式。 + +初中楼与高中楼之间的空地上和宿舍楼的南侧设有校务公开栏十余处,阅读栏内大多是“每月百星”(指一类优秀而又突出的学生)的简介、学校近期活动介绍等。 + +高中楼北侧的“料理”地下室内有“松林书屋”,里面有学校经营、销售教育类和文学类书籍的小型书店,还有学生自主经营的店铺(主要是文具店和进口食品店)和乐仁咖啡厅。咖啡厅由学校统一管理,学生可以去打工。2012年10月,工资每小时5元人民币。自2013年3月起,学校为了增加利润、减小支出,将工资取消,所有学生都可以自愿去做义工,咖啡厅的一切收入归学校。 + +学校宿舍楼西侧和教学楼每层的中厅设有液晶电视。在学生宿舍西侧墙面上的大型液晶电视目前只用于在校园足球赛事中播报比分。在中厅中的液晶电视往往会用于播报学部通知。 + +2012年初,学校在宿舍楼东南侧增设一间小木屋。该建筑为纯木质结构,通体棕黄色,美式风格,顶端挂有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形象。里面有两家学生自主经营的商店,分别是文具店和文化商品店。 + +十一学校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探索,形成独特的引领全国的教育体系。 +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又分为不分类必修课程、分级必修课程和分类必修课程。所谓“不分类必修课程”,指的是所有同年级同学都修相同内容的课程,比如语文、英语;一些课程按照难度分为二至四个等级,供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每名同学在每个学科的课程中必须且只能选择一个级别,这叫做“分级必修”,级别数越大相应课程越难;一些课程,诸如体育、艺术等,分为不同项目,每名学生在每个学科的课程中必须且只能选择一个项目,这被称为“分类必修”。而选修课则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自由选择的课程。所有课程都具有一定学分,成绩合格后即可获得相应学分,所有必修课都及格,并且修够144学分后方可毕业。 + +按照十一学校的课程体系,一个学年分为两个学期,一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初高中分为“三三制”和“二四制”两种,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和初中两年、高中四年的。 + +竞赛课程是专为具有相对较高理科天赋和浓厚兴趣的高中理科学生开设的特殊课程,需在测试合格后方可参加,一般在每周六和寒暑假上课,没有学分。优秀的竞赛班学生有时还会被送入专门组织,停课进行集训。目前已经开设的竞赛课程已包含五大学科竞赛(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该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本学科的大学课程,甚至少数硕士研究生课程。 + +参加竞赛课程的学生有时能得到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的机会,并且相对其他学生更容易获得自主招生考试机会,有少数参加该课程的学生还可以直接保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大学。学校在学科竞赛方面也多次获奖,该校在竞赛方面的水平,在北京市名列前茅。但是,该课程会占用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甚至会耽误学生学习一般课程。所以不少学生在参加一段时间之后,便自动退出。 + +经核实,北京市禁止的是公办教师有偿补课,竞赛以及自主招生课程是优秀教师在周末开设的无偿课程,学生经过筛选确认其有能力学习竞赛或自主招生课程后无需交任何费用参加,合法合规。正因此,学生无需在各种培训机构以高费用学习竞赛和自主招生课程。 + +对于出国班学生,语文课可以在统一标准��基础上适当减少,其他普通课程(英语除外),可以全部按照最低标准修学。但他们还需要比普通学生多上一些特有的课程,包括AP(中美合作)、A-LEVEL(中英合作),IB(国际文凭组织)等课程。这些课程大多都以纯英语授课,主要使用国外中学教材。如果学生想在将来去非英语国家,还需要学习小语种课程(见上表)。在毕业时,他们会得到中、外两份毕业证书。 + +目前开设的课程包括: + +学校针对来自国外的国际学生,设置了专门的课程,例如对外汉语等。 + +目前,国际学生课程有: + +十一学校的社团主要分为校级社团和非校级社团,其中校级社团拥有学校承认的证书和相应的社团待遇,这类社团可以在学校许可的社团活动后报销支出,非校级社团则通过自费的方式筹措活动费用。每年开学初各社团通过社团招新大会集中招募新成员,其他时间可以自由招募。按照校方规定,每名学生最多可以加入3个社团,每个社团最多50人。 + +新教改前,学校每年在4月和11月通常会有比较密集的社团活动展示。新教改后,各个社团的展示活动由社团自行安排。学校会通过各社团的表现提升部分社团为校级社团,在校级社团中择优给与“精品社团”的荣誉。负责管理及联系各社团负责人的是十一学校团委和下辖的校社团联合会。 + +自从2013年初,学校加强了对社团的考核工作,将社团分为不同星级。优秀的社团将予以升级和表彰,较差的设社团将被批评直至撤销。这样就增强了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社团负责人的责任心,有利于各个社团的发展。 + +截止2013年4月,学校共有259个学生社团,全校平均每15人就有一个社团。社团分为学习、新闻、文艺、体育、管理等多种类别。 + + + + + + + + + + + + + + + + + + +学校在每年9月底举行运动会。由于在新教改后,班级已经虚化,学生都以个人名义参加,并且将运动会更名“体育季”,规模和参加人数下降,一些像入场式之类的活动也被取消。学生可以以个人名义或者组队选择报名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百米飞人、游泳、网球和武术等一系列项目。学校会为每个项目的优胜选手颁发奖品并且在全校展示。 + +一般来说,学校每个星期会邀请一个名家大师或已毕业的优秀学生在星期三来校讲座,现已有莫言、李云迪、孙玉玺、林群、王宏伟、鞠萍、郑渊洁、刘全和刘全利兄弟、陈佩斯、鲁晓威、俞敏洪、昌增益、韩乔生、孟卫东、陈佐忠、黄宏、刘和刚、徐井宏、纪连海、熊光楷、解海龙、刘建宏、蔡志忠、杨利伟、白岩松、六小龄童、杨澜、周源等(排名不分先后)名人来校讲座。 + +文化艺术节通常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后进行,为期两天。学生必须参加艺术节,以展示自己的艺术课程学习成果,如果没学相关课程,也必须去观剧。剧目内容有戏剧、歌唱等,每学期的剧目都基本一样。 + +文化艺术节通常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进行,为期两天。学生同样必须参加技术节,以展示自己的技术课程学习成果,不过如果没学相关课程,可以不去观看。 + +学校要求每名高中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三次研究性学习,然后交上论文或其他相关成果,并参加答辩。学生可以研究各种自己喜欢的内容。老师会组成评委组,为学生打分,分数会记入学生的最终成绩报告。如果做课题的次数不够,或者此项成绩不及格,就不能毕业。 + +学校还常常开展“十一吉尼斯”、“十一闯关赛”、“十一状元榜”、“一站到死”(山寨版“一站到底”)、课外实践、大学考察等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 +学生会由校共青团团委领导,校学生会由各年级学生会组成。 + +学生会目前设有纪检部(负责检查纪律、发报纸)、交流部(负责师生沟通工作)、体育部(负责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文艺部(负责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宣传部(负责出海报)等部门。 + +2017年,在走班制学习下的第二届学生高考成绩仍然优秀,北京市文、理前10名2人。650以上106人,占全市的7.05%,首次突破7%大关,创学校历史最高水平。640以上169人,占全市的6.87%;文科海淀前200名29人,占比14.5%,理科海淀前1600名218人,占比13.6%。(一本率和本科率对于优秀学校已无太大意义)裸分高分中,估计达清北线(文661分以上,理670以上)人数为文7人,理26人,合计33人,位居北京市第二。自主招生降分人数中,北京大学自招和博雅计划分别为8人、24人,清华大学自招和领军计划分别为12人、28人,共计72人,位居北京市第二,全国第三。 + +���强,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数学系教授。 + + + + + +",wiki_zh\AB\wiki_00 +"对数 + +在数学中,对数是幂运算的逆运算。亦即是说,假如formula_1,则有 + +其中formula_3是对数的底(也称为基数),而 formula_4就是formula_5(对于底数formula_3)的对数。 + +底数formula_3的值一定不能是1或0(在扩展到复数的复对数情况下不能是1的方根),典型的是formula_8、 10或2 + +当""formula_5""和""formula_3""进一步限制为正实数的时候,对数是1个唯一的实数。 +例如,因为 + +我们可以得出 +用日常语言说,即「以3为底81的对数是4」。 + +15世纪时,法国数学家许凯和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开展研究工作时产生了发展对数的思想,他们,尤其是后者,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关系作了一些研究。但他们并没有使其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 +一般认为对数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期间由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男爵(John Napier)和瑞士工程师比尔吉(Joost Bürgi)发明。比尔吉曾担任过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的助手,因此会经常接触到复杂的天文计算,他也因此产生了化简数值计算的想法。比尔吉受到了施蒂费尔相关工作的影响,他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关系作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于1610年前后发明了对数,但直到10年后(1620年),他才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表》中对外发布了他的思想。纳皮尔是一位苏格兰贵族,对数值的计算有很深的研究。为了找到简化球面三角计算的方法,他也产生了发展对数的想法。1614年,他在自己的书籍《奇妙的对数表的描述》上发布了自己的对数表,比比尔吉早了6年。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用加减法代替了乘除法,成功简化了乘除法的运算,他的对数被后人称为纳皮尔对数,记法为Nap·logx。 + +1624年,英国数学家布里格斯的书籍《对数算术》成功出版,书中写有14位常用对数表。布里格斯率先采用了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而现在它已通用。他还制作了正弦和正切的对数表。荷兰数学家兼出版商弗拉克在布里格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他出版的数个对数表在欧洲迅速普及起来。 + +17世纪中叶(清朝初年),中国数学家薛凤祚和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合作完成了中国最早的对数著作《比例对数表》(又名《历学会通》),对数自此传入中国。此书称真数为“原数”,对数为“比例数”。而《数理精蕴》中则称作对数比例:“对数比例乃西士若往·纳白尔所作,以借数与真数对列成表,故名对数表。”中国后来普遍称之为“对数”。 + +对数对科学的进步有所贡献,特别是对天文学,使某些繁难的计算成为可能。在计算器和计算机发明之前,它持久的用于测量、航海、和其他实用数学分支中。 + +对数符号formula_13出自拉丁文logarithm,最早由1632年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Cavalieri)所使用。纳皮尔在表示对数时套用logarithm整个词,并未作简化。1624年,开普勒才把对数符号简化为Log,奥特雷得在1647年也用简化了的Log。1893年,皮亚诺用formula_14x及Log""x""分别表示以formula_8为底的对数和以10为底的对数。1902年,施托尔茨等人以formula_16表示以formula_17为底的formula_18的对数。20世纪初,形成了对数的现代表示formula_19。为了使用方便,人们逐渐把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及以无理数formula_8为底的自然对数分别记作formula_21和formula_22。 + +函数formula_23依赖于formula_24和formula_5二者,但是术语对数函数在标准用法中用来称呼形如formula_23的函数,在其中底数formula_24是固定的而只有一个参数""formula_24""。所以对每个基formula_29的值(不得是负数、0或1)只有唯一的对数函数。从这个角度看,底数formula_24的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formula_31的反函数。词语“对数”经常用来称呼对数函数自身和这个函数的1个特定值。 + +对数函数图像和指数函数图像关于直线formula_32对称,互为逆函数。 + +对数函数的性质有: + +如果formula_47是自然数,formula_48表示等于formula_3的formula_47个因子的乘积: + +但是,如果formula_3是不等于1的正实数,这个定义可以扩展到在一个域中的任何实数formula_47(参见幂)。类似的,对数函数可以定义于任何正实数。对于不等于1的每个正底数formula_3,有一个对数函数和一个指数函数,它们互为反函数。 + +对数可以简化乘法运算为加法,除法为减法,幂运算为乘法,根运算为除法。所以,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之前,对数对进行冗长的数值运算是很有用的,它们广泛的用于天文、工程、航海和测绘等领域中。它们有重要的数学性质而在���天仍在广泛使用中。 + +最常用做底数的是""e""、10和2。 +在数学分析中,以formula_8为底对数很常见。另一方面,以10为底对数在十进制表示法中,手工计算很容易: + +所以formula_57表示正整数formula_5的位数:数字的十进制位数是严格大于formula_57的最小的整数。例如formula_60,下一个整数是4,即1430的位数。 + +以2为底的对数常用于计算机科学,因为计算机中二进制很普及。当然上面的算法也可推广到二进制:严格大于formula_61的最小整数是formula_5在二进制下的位数。事实上经由简单推导即可得知,floor(logx)+1 得到formula_5在formula_64进制下的位数:若formula_5在formula_64进制下有formula_47位,则p^{n-1}\leq x ;而formula_64是不小于 2 的正整数导致以其为底的formula_69是增函数,故三边取对数得formula_70,取下整正好得到formula_71。 + +下表列出了这些底数的常用的对数符号以及他们所使用的领域。许多学科都写formula_72来代替formula_73,而formula_18的值根据前后文可以确定。记号formula_75也出现过。“ISO表示法”()一列指定了ISO推荐的表示方法。 + +尽管有很多有用的恒等式,对计算器最重要的是找到不是建造于计算器内的底数(通常是formula_76和formula_77)的其他底数的对数。要使用其他底数formula_3找到底数formula_24的对数: +此外,这个结果蕴涵了所有对数函数(任意底数)都是相互类似的。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134217728底数2的对数: + +对数对解幂是未知的方程是有用的。它们有简单的导数,所以它们经常用在解积分中。对数是三个相关的函数中的一个。在等式formula_82中,formula_18可以从formula_5的formula_47次方根,""formula_47""从formula_5的""formula_18""底数的对数,""formula_5""从""formula_18""的""formula_47""次的幂来确定。参见对数恒等式得到掌控对数函数的一些规则。 + +对数把注意力从平常的数转移到了幂。只要使用相同的底数,就会使特定运算更容易: +这些关系使在两个数上的这种运算更快, + +从纯数学的观点来看,恒等式: +formula_92, +在两种意义上是基本的。首先,其他3个算术性质可以从它得出。进一步的,它表达了在正实数的乘法群和所有实数的加法群之间的同构。 + +对数函数是从正实数的乘法群到实数的加法群的唯一连续同构。 + +复对数计算公式: + +自然对数函数的导数是 + +通过应用换底规则,其他底数的导数是 + +自然对数formula_97的不定积分是 + +而其他底数对数的不定积分是 + +有一些级数用来计算自然对数。最简单和低效的是: +下做推导: + +由 +在两边积分得到 +设formula_105并因此formula_106,得到 +更有效率的级数是基于反双曲函数的 +对带有正实部的formula_109。 + +推导:代换formula_110为formula_5,得到 +做减法,得到 +设formula_114并因此formula_115,得到 + +例如,应用这个级数于 +得到 +并因此 + +在这里我们在第一行的总和中提出了因数formula_122。 + +对于任何其他底数formula_3,我们使用 + +多数计算机语言把formula_125用做自然对数,而常用对数典型的指示为log10(x)。参数和返回值典型的是浮点数据类型。 + +因为参数是浮点数,可以有用的做如下考虑: + +浮点数值formula_5被表示为尾数formula_127和指数formula_47所形成的 + +因此 + +所以,替代计算formula_131,我们计算对某个formula_127的formula_133使得formula_134。有在这个范围内的""formula_127""意味着值formula_136总是在范围formula_137内。某些机器使用在范围formula_138内的尾数,并且在这个情况下formula_139的值将在范围formula_140内。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这个级数都是更容易计算的。 + +普通的正实数的对数一般化为负数和复数参数,尽管它是多值函数,需要终止在分支点0上的分支切割,来制作一个普通函数或主分支。复数formula_109的(底数formula_8)的对数是复数formula_143,这里的formula_144是""formula_109""的模,formula_146是辐角,而formula_147是虚单位;详情参见复对数。 + +离散对数是在有限群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它涉及到解方程formula_82,这里的formula_18和formula_5是这个群的元素,而formula_47是指定在群运算上的幂。对于某些有限群,据信离散对数是非常难计算的,而离散指数非常容易。这种不对称性可用于公开密钥加密。 + +是矩阵指数的反函数。 + +对于不等于1的每个正数formula_18,函数formula_153是从在乘法下的正实数的群到在加法下(所有)实数的群的同构。它们是唯一的连续的这种同构。对数函数可以扩展为在乘法下正实数的拓扑空间的哈尔测度。 + +在计算器被发明之前,使用对数意味着使用对数表,它必须手工建立。 + + +",wiki_zh\AB\wiki_00 +"饶平县 + +饶平县,得名于“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位于中国广东省最东端,与福建省接壤。地理范围约在东经116°35′~117°11′、北纬23°28′~24°14′之间。北回归线在县境南部穿过。饶平县是潮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县城为黄冈镇。饶平西南与湘桥区、汕头市澄海区接壤、西邻潮安区、北临梅州市大埔县、东北一隅与福建省平和县相接,东邻福建省诏安县,南临南海,与汕头市南澳县隔海相望。是广东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也是岭头单丛茶和铁皮石斛的重要产地。素有“广东东大门”之称。 + + + +饶平县位于潮汕平原边端,是广东山区县之一。其地形依山傍海,地势北高南低,有岛屿13个,其中海山岛最大(现已与陆地相连,实为半岛),面积46.9平方公里;有海拔超1000米的山峰7座,其中西岩山最高,海拔1256米。黄冈河是饶平县内最大的河流,全长87.2公里,途经12个乡镇,注入南海。饶平县有柘林、高沙、大埕三个较大海湾,其中柘林湾最大,面积68平方公里。饶平海岸线长136公里,最大的港口是三百门海港。 + +饶平县气候属于海洋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充沛,为1475.9毫米,年平均气温21.4°C,农作物一年三熟。 +饶平县有较为丰富的海产河山地资源。其中浅海滩共57万余亩,盛产各类海鱼、对虾、牡蛎等。山地野生动物则有眼镜蛇、金环蛇、腹蛇、穿山甲、石蛤等各种珍禽。饶平县盛产陶土。矿产资源有花冈岩、钾长石、高岭土、耐火土、铜、铁、钨、锡筹。饶平县也是凤凰系列产茶叶的产地。 +饶平县现辖21个镇,1个林场。县政府驻黄冈镇。 + + + +其它公路还有、、、、、、、等公路。 + +正在建设中:贯通饶平南北的S11大潮高速公路(大(埔)潮(州港)高速公路)。 + +厦深铁路从东部诏安县入县境,经过联饶镇、高堂镇、钱东镇,向南入潮安区。于高堂镇设饶平站,是饶平第一个火车站。 + +未来计划建设潮州港疏港铁路。 + +潮州港是饶平县最大的港口,分为三部分,即海山镇三百门码头,汫洲镇红山码头,柘林镇柘林港。前两个都不是货运码头,而是渔港,货运码头的计划现在仍在规划中。唯一的的货运码头位于柘林镇,称为亚太码头,由亚太集团主营。但现在仍在建设中。 + +饶平县的大部分地区通行潮州话,不过各地口音有一定差别,县城与其他乡镇的口音就有较大差别。新丰镇溁溪村以北的地区通行客家语饶平话。 + +肖米是饶平的传统特色小吃,在过去常被作为配桌点心。饶平的肖米起源于北方的“烧卖”,但与烧卖并非完全相同。沿袭烧卖的外形,主要的馅料为萝卜(街上出卖的主要原料是豆干构成)、瘦肉,并在开口处放置一形状为方型的卤肉。吃的时候配以沉醋,味道十分鲜美可口。 + +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是全国最大的八角形客家围楼。土楼鼎盛时可容纳600多客家人居住,现尚有100多人居住在土楼中。土楼墙厚1.6米、墙高超过11米。土楼的特色之处在于整个土楼处处与八卦相关,所有建筑的数目都是八的倍数,如水井32眼,天窗16个,房72间,梯112架。土楼中厅有左右两口水井,若八卦两仪。土楼具有八防的功能:防水、防火、防兽、防震、防贼、防旱等。土楼的瓦砖是经土布包好,再经火烧而制成,现尚可分辨出瓦棱上的布纹。土楼全部使用竹钉,历经多年,这些竹钉也无腐朽的迹象。据说在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经被官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三个月而攻不破,土楼里的数百居民利用储粮和井水以供自己饮食,利用土楼上面的内沟灌水以守住外面官兵的火攻,因而逃过劫难。土楼前后有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最外环有三层楼高。土楼历经数百年仍然十分坚固。在1918年的大地震中,附近的房屋大多倒塌,而土楼里只有几间房屋左右倾斜,反而支撑了整个土楼不倒。文革期间,该土楼曾受到部分拆除,这就是造成今天该土楼外围楼层高低不匀的原因。据居住在土楼的当地老人介绍,土楼修建成八卦形是机缘巧合,当初设计的是圆形的围楼,不料三建三倒,后来才建成全国少见的大型八卦形围楼。 + +“辟龙”位于饶平县海山镇,属贝壳冲积岩,东西长4500米,宽1150米,后2米至10米,总面积为2875公顷。因裸露在地面部分横卧于海滩,形似长龙,俗称“辟龙”。经专家考证,该海滩岩田是由文石、高镁方解石、有孔介虫、海生贝壳、微体古生物和细砂粒在特定的地址条件下长期堆积、胶结而成,约有五千年历史。现为广东��第三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 +“镇风塔”位于饶平县柘林镇,地处风吹岭峡谷口。镇风塔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尖为制作精美的千斤石葫芦,塔身周围是石板围成的环形面屏。该塔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石壁庵”位于离饶平县黄冈镇约二公里处的栖云山,因此山多为石头山而得名。山上有“涑玉泉”、“古雷音寺”、“纳海楼”、“慈悲亭”等景观。其中涑玉泉成于山上天然岩洞,如卧龙吐水,长年清泉不竭,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饶平县樟溪镇青岚溪谷中分布有两千多个的形态各异的冰臼,是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冰川运动时留下的遗迹。冰臼群中最大的一个圆形冰臼口宽六七米,深二三米。冰臼群处于北纬23""12',海拔不到100米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这对广东地区可能在数百万年前曾是冰天雪地的严寒地带说法有重要意义。 + +马山湖湿地位于樟溪镇径北村南部马山湖水库旁,原本是黄冈河支流樟溪流入马山湖水库处的一个冲积平原,因水库水位下降导致湿地变成草原,后被网友发现而出名,被称是继架桥潭、石庵、草岚武之后的又一天然风景区。不过近来因游客增加导致马山湖生态环境略趋恶化,不少网友呼吁保护马山湖。。 + +饶平县柘林镇西澳岛上因白鹭成群,而被称为“白鹭天堂”。西澳的白鹭为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  金光寺始建于明代,创寺长老法名""立禅""大师。金光寺建筑规模宏大,殿宇巍峨 富丽,明清两代极盛时有大小庙宇五、六十间,完整的藏经一套共八千余部(册),僧众二百多人,朝山礼佛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寺内绝大多数塑像和佛具都是用 纯铜铸造的。《永昌府志》载:""寺有明代铜佛二尊,殿宇皇壮,邑中名胜,推为首指""。明末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此寺,他在《滇游日记》中写道:""寺规模宏敞,正殿亦南向,八角层甍,高十余丈,地盘数亩""。 金光寺以其幽雅的环境,雄伟的建筑,繁芜的佛典,完善的佛礼吸引了千千万万游客僧众。但由于年久失修,金光寺日渐衰落,七十年代前,仅存留大殿一间,偏殿一间两层,楼上藏经。另有厢房十三间,只有原建筑的五分之二。存经书四十二部,五百二十卷;而且寺内大佛像完全被损坏。直到八十年代后,才正式修复,现主要建筑均已修复,且新建一座雕梁画栋的门楼,上书""滇西名胜""四个鎏金大字。现有担当和尚近代名人李根源等题书。大殿里供奉的佛像, +造形精湛。殿外,人工栽培的木莲花、茶花、含笑、白木瓜等各种花卉竞放于高大的青松翠柏之间,把寺院装点得更加明丽清亮。 + +金光寺的兴盛,还取决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金光寺距离古西南丝绸之路一博南古道不远,便利的交通,不仅带来了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1974年,在饶平县浮滨塔仔金山发现了古穴墓群,墓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与陶器的陪葬品。其中有戈、矛、斧、凿、砾石石器,尊、壶、豆、杯、盆、盂、罐等陶器。部分陶器有酱色釉。经考古坚定,浮滨发现的文物时间为商代中晚期至西周前期。该发现对中原文化与当地区别于诸越文化的土著文化有重要影响。 + + +菜脯即萝卜干。因萝卜在潮汕俗称“菜头”,故称“菜脯”,是潮汕地区的特产之一。 + +",wiki_zh\AB\wiki_00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前身是南京大学地质学系,源出中国最早建立的地学系。 + + + + + + +",wiki_zh\AB\wiki_00 +"勇者斗恶龙系列 + +是由堀井雄二及其工作室Armor Project开发的电子角色扮演游戏(RPG)系列。系列在日本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原艾尼克斯)发行,而在日本以外多由任天堂发行。系列第一作发行于1986年,至今除了十一部本传作品外,还有诸多衍生游戏,此外还有著多数以本系列世界观为中心的漫画作品。系列发展下引入很多游戏元素,并对后续的RPG开发产生重大影响。系列游戏曾在MSX、FC游戏机、超级任天堂、Game Boy Color、Game Boy Advance、任天堂DS、任天堂3DS、PlayStation、PlayStation 2、Wii、Wii U、Windows及多个移动电话平台上发行。每部勇者斗恶龙本传都有相关交响乐原声碟发行;同时勇者斗恶龙也是首个被改编为真人芭蕾舞的电子游戏系列。为避免和桌上角色扮演游戏《DragonQuest》产生商标冲突,勇者斗恶龙系列早期游戏在北美以“Dragon Warrior”为题发行,这一名称直到2002年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美国注册“Dragon Quest”商标后才弃用。 + +大多数勇者斗恶龙作品的基���设定是玩家扮演勇者,展开从邪恶的强敌手中拯救世界的冒险,多数游戏还有一组和勇者同行的队员。系列大多数游戏和衍生作品使用共同的要素——回合制战斗、不断遇敌(敌人如系列吉祥物史莱姆)、文字制菜单系统、和(本传中)直到《勇者斗恶龙IX》发行前的随机遇敌。勇者斗恶龙的主要开发人员包括堀井雄二(创作者)、鸟山明(角色设计)和椙山浩一(作曲),这也是少数主要开发人员保持稳定的长寿电子游戏系列之一。首部游戏的理念借鉴自西方RPG巫术和创世纪,这一理念也在续作中延续下去。游戏采用大量直观的设计,以便让玩家轻松地开始游戏。 + +系列在日本获得商业和评论的成功,每部本传游戏在日本的销量均逾100万,系列被日本媒体封为“日本国民的RPG”。截至2018年全系列的世界出货数与下载版合计已超过7,600万份。系列也对之后日式RPG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 +勇者斗恶龙前四作在日本与北美FC游戏机/NES平台发行。前两作的FC版后又移植于日本MSX平台;前四部游戏都有新平台重制版。《勇者斗恶龙》于1986年5月27日在日本首发,并于1989年8月在北美以“Dragon Warrior”为名发行。《勇者斗恶龙II 恶灵的众神》于1987年在日本发行,1990年以“Dragon Warrior II”为名在北美发行。《勇者斗恶龙III 传说的开始》于1989年在日本发行,1992年以“Dragon Warrior III”为名在北美发行。前三部游戏在超级任天堂和Game Boy Color平台重制。《勇者斗恶龙IV 被引导的人们》于1990年在日本发行,1992年以“Dragon Warrior IV”为名在北美发行。PlayStation《勇者斗恶龙IV》重制版于2001年在日本发行,其曾计划在北美上市但终未发行。任天堂DS《勇者斗恶龙IV》重制版在于北美、欧洲和澳洲市场发行,游戏标题翻译了日版名副标题,其中欧洲版名移除了作品标题中的编号。 + +有两部作品发行于超级任天堂,分别是1992年的《勇者斗恶龙V 天空的新娘》和1995年的《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两作都曾在新系统再发行。《勇者斗恶龙V》最早曾有计划在北美发行,传言称计划因艾尼克斯已放弃北美市场而取消,但官方没有给出任何原因。《勇者斗恶龙V》任天堂DS重制版还在北美、欧洲和澳洲版发行,欧洲和澳洲版名称再度移除编号。有一款游戏发行于PlayStation,即2000年在日本发行的《勇者斗恶龙VII 伊甸的战士们》;游戏2001年在北美发行时名为“Dragon Warrior VII”。《勇者斗恶龙VIII 天空、碧海、大地与被诅咒的公主》于2004年在日本PlayStation 2平台发行,2005年在北美发行,2006年在欧洲和澳大利亚发行;游戏以在北美发行时名为“Dragon Quest VIII: Journey of the Cursed King”,欧洲版再次取消了美版名标题的编号。《勇者斗恶龙VIII》是首个在欧洲发行的本传游戏。《勇者斗恶龙IX 星空的守护者》是系列唯一在任天堂DS平台首发的游戏,其于2009年在日本发行,2010年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发行。《勇者斗恶龙X 觉醒的五种族 Online》是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于2012年8月在日本Wii平台发行,之后又在多款平台发行。《勇者斗恶龙XI 追寻逝去的时光》于2017年7月在日本任天堂3DS和PlayStation 4平台发行 + +系列有包括PRG勇者斗恶龙怪兽系列在内的数个衍生游戏。系列还有官方授权的街机游戏,如日本的《勇者斗恶龙 怪兽战斗之路》。在该游戏中,玩家将印有怪兽数据的实体卡片插入街机前方卡槽中即可对战。不可思议迷宫系列和富豪街系列使用了勇者斗恶龙游戏中的角色和其他元素,而不可思议迷宫系列也发展成为了自己的系列。 + +在1993年,Chunsoft开发了roguelike游戏《特鲁尼克大冒险 不可思议迷宫》——一款超级任天堂平台游戏,其使用在《勇者斗恶龙IV》中首次登场的角色特鲁尼克。《特鲁尼克大冒险》游戏延续了特鲁尼克在《勇者斗恶龙IV》之后的情节,讲述了他为的商店成名而冒险进入不可思议迷宫,为商店进货的故事。游戏在日本获得了成功。2000年的后传《特鲁尼克大冒险2 不可思议迷宫》在日本和北美发售,游戏玩法和前作相似,但评论认为较其前作更为简单。游戏在日本充足的销量使Chunsoft继续在PlayStation 2上开发了第二部后传《特鲁尼克大冒险3 不可思议迷宫》。第二部和第三部特鲁尼克游戏都在Game Boy Advance上重制。再之后的游戏以《勇者斗恶龙VIII》首次出现的杨格斯为主角;《勇者斗恶龙 少年杨格斯与不可思议迷宫》讲述了杨格斯在遇见《勇者斗恶龙VIII》勇者之前的冒险。特鲁尼克大冒险的成功使得其他系列也有了不可思议迷���作品,此外还有其它克隆品。 + +当艾尼克斯接手大富翁型电子游戏《富豪街》时,勇者斗恶龙系列成为游戏第二版《富豪街2 玫瑰色的霓虹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ASCII发行的首作《富豪街》没有任何勇者斗恶龙系列中的元素。系列第四部游戏《勇者斗恶龙&最终幻想在富豪街 特别版》使用了最终幻想系列的角色,随后的版本中还使用了马里奥系列的角色。 + +如同本传系列,勇者斗恶龙怪兽系列早期在北美发行时也以“Dragon Warrior”为名。《勇者斗恶龙怪兽篇》的续作《勇者斗恶龙怪兽篇2》是唯一分为两个版本的游戏,其根据主玩家角色的名字分为“鲁卡的旅程”和“伊尔的冒险”两个版本,两版有包括登场怪兽在内的少量不同。《勇者斗恶龙怪兽篇 旅团之心》是《勇者斗恶龙VII》的前传,在游戏故事中,《勇者斗恶龙VII》的主基法被拉入《勇者斗恶龙II》世界,并为回到原来的世界而寻找洛特的六颗宝珠。《勇者斗恶龙怪兽篇Joker》是第一部在英文区以“Dragon Quest”为名的衍生作品;其续作《勇者斗恶龙怪兽篇Joker2》于2011年9月19日在北美发行。此外日本还有两部移动电话游戏《勇者斗恶龙怪兽篇 通缉!》和《勇者斗恶龙 Super Light》发行。 + +另一个衍生作品《元气史莱姆 冲击尾巴团》以系列中受欢迎的史莱姆为主角,其续作《元气史莱姆2 大战车与尾巴团》被本地化为英文版,第三部游戏《元气史莱姆3 大海盗与尾巴团》在日本任天堂3DS平台发行。 + +勇者斗恶龙有一些其它衍生游戏。其中有两个游戏需要玩家挥动剑形特殊控制器砍敌人和目标:《剑神勇者斗恶龙 苏醒的传说之剑》是一部独立游戏,其包括剑形控制器和内部装有游戏硬件的玩具盾;而Wii平台的《勇者斗恶龙神剑 假面女王与镜之塔》则使用动作感应的Wii遥控器作剑。此外还有一个通过DSiWare下载的回合制策略游戏《勇者斗恶龙大战》。计划发行的游戏还有PlayStation 4版的《勇者斗恶龙 英雄集结 暗龙与世界树之城》和任天堂3DS的《勇者斗恶龙 节奏剧场》。 + +从1988年发行的《游戏书 勇者斗恶龙III》开始,系列作品就扩展到其它类型媒体上。系列自发行以来已包括一系列游戏改编作品,包括动画、小说和漫画等。 + +1988年12月23日,首个改编游戏书出版,当时发行了两卷《勇者斗恶龙III》改编小说。在这些作品成功后,艾尼克斯将游戏书扩展到整个系列,并开始按情节顺序发行第一部游戏的改编品。艾尼克斯改编了前七部本传作品以及《特鲁尼克不可思议迷宫》。这些作品以第二人称视角编写,即由读者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同时故事有多重结局。 + +其它作品包括1989年的出版的《勇者斗恶龙 怪兽物语》、《勇者斗恶龙 道具物语》、勇者斗恶龙完美收藏系列的首刊《勇者斗恶龙完美收集收藏1990》,以及和高屋敷英夫的两卷勇者斗恶龙小说等。勇者斗恶龙小说由不同的作家编写:前三部游戏由高屋创作,共计四卷;接下来三部游戏由久美沙织创作,共计十卷;《勇者斗恶龙VII》由卫藤浩幸创作,共计三卷。这些作品之后进行了再版,其中2004年再版的《新书 小说勇者斗恶龙VII》配有鸟居大界的插画。此外另有一些独立作品和有声读物作品出版。 + +勇者斗恶龙漫画最早于1989年在《周刊少年Jump》上开始出版。以勇者斗恶龙世界为基础,三条陆的《勇者斗恶龙 达伊的大冒险》以“迪鲁巴!伊鲁伊鲁!”为名创作了两章短篇。其成功又使创作了三章续篇《达伊爆发!!!》,并为随后的37卷连载打下了框架。漫画有在中文区翻译发行,而在西班牙文、法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和阿拉伯文时翻译标题为“Fly”。 + +系列还有其它游戏改编漫画发行。长期连载的有《月刊少年Gangan》的《勇者斗恶龙列传 洛特的纹章》、《伊甸的战士们》和《幻之大地》。《洛特的纹章》由小柳顺治和川又千秋编剧,藤原神居作画,于1991年至1997年间连载21卷。2004年《少年Gangan》刊载了迷你连载《洛特的纹章Returns》,之后漫画还发行了后传《纹章的的继承者们》。这些漫画情节设定于《勇者斗恶龙III》和《勇者斗恶龙》故事间。由藤原作画的11卷连载《伊甸的战士们》改编自《勇者斗恶龙VII》,而情节上做了些小变化。改编自《勇者斗恶龙VI》的10卷漫画《幻之大地》也为游戏情节加入了一些新元素。 + +勇者斗恶龙还有其它几部游戏游戏改编连载、一些官方四格漫画,以及关于初代《勇者斗恶龙》制作的漫画。单卷漫画《勇者斗恶龙之路》是由艾尼克斯出版,石森制作出品,讲述《勇者斗恶龙》创作的漫画。其以系列创作者为主题,并以堀井雄二、中村光一(主程序师)、椙山浩一、鸟山明和千田幸信(出品人)为主角。 + +1989年12月,由堀井雄二监制的43集动画《勇者斗恶龙》开始放映。动画零散的使用了《勇者斗恶龙III》的元素——一些角色相似,但世界更小且大陆形状也不同。动画曾因资金问题而中止放送,但随着新相关作品的发行而继续播放。动画前13集由Saban Entertainment翻译为英文并配以标题“Dragon Warrior: Legend of the Hero Abel”,由于播放时段过早,以及鸟山明起诉没有计入他为角色设计所做工作,该剧没有在北美恢复放映。 + +漫画《达伊的大冒险》的成功使其由东映动画改编为电视动画,并于1991年10月17日至1992年9月24日间在日本播映。动画连续剧一共46集,此外另有三部电影。 + +1996年4月20日,日本放映了电影《勇者斗恶龙列传 洛特的纹章》。 + +在大多数勇者斗恶龙游戏中,玩家将控制一行角色行走于地图上;或于城镇中购买武器、防具和道具,或于城镇之外——即世界地图和迷宫中——击败怪兽。系列使用了诅咒道具、节约资源才能成功挑战的迷宫,以及困难的头目战在大多数游戏中,战斗以随机遇敌形式发生,多数游戏的战斗形式为第一人称菜单制;当队伍遇到怪兽时,屏幕将会切换视角,并通过菜单给出玩家几个行动选项。玩家可以从菜单中选择通过武器、魔法或其它道具来攻击或消灭怪兽,也可以试图逃离战斗(但头目战角色不能逃离)。当队伍在战斗中击败怪兽获得胜利后,队员们就能得到升级所需的经验值和可用来购买道具的金钱;当角色升级时,其能力值将会提升。除了经验值和金钱,战斗胜利后偶尔还能得到掉落的道具,其将自动放入玩家的道具栏中。 + +在大多数勇者斗恶龙游戏中,玩家必须通过和教堂中的神父或修女对话来储存游戏进度;在系列前三作中,玩家主要通过和国王对话的方法储存进度。日本FC平台的前两作通过密码记忆系统记录进度。如果队伍角色在战斗中全部死亡,团队将损失一半的金钱并回到最近存档之处,同时勇者复活;玩家之后需要给神父或修女付钱来复活其他队员。 + +在《勇者斗恶龙III 传说的开始》、《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勇者斗恶龙VII 伊甸的战士们》和《勇者斗恶龙IX 星空的守护者》中,队员可以从几种角色职业中选择一种。每个游戏都有一些特定的职业选项,如僧侣、战士、游玩者、盗贼、战士和魔法师,以及贤者等上级职业。此外《勇者斗恶龙VI》和《VII》还包括怪兽职业。 + +在《勇者斗恶龙IV 被引导的人们》 中,一种被称作小徽章的新收集道具出现,小徽章是印有五角星的小金币;它们通常对的游戏胜利没有任何影响,但可以用来从特定角色处换得道具。玩家需要从游 戏各处收集它们,并一般通过打开衣柜、打破罐子和木桶、搜查袋子和抽屉获得。堀井引入它们是想让玩家和前作勇者斗恶龙中一样,有纹章和宝珠这类收集物,但 他不想重复在玩家集齐它们后才能通关的设计。 + +勇者斗恶龙中有一些常见的怪兽,其中如史莱姆、多拉基、骸骨、暗影、木乃伊、笑袋和龙。系列中许多怪兽都由鸟山明设计。 + +一些勇者斗恶龙游戏允许玩家收集怪兽使其成为己方成员。在《勇者斗恶龙IV》中,一个荷依米史莱姆怪兽可在第一章加入队伍。在《勇者斗恶龙V》和《VI》中玩家可以选择怪兽是否加入己方并参加战斗。在《勇者斗恶龙VIII》中玩家可以击败并招收怪兽,并派其在怪兽竞技场中参加战斗。 + +史莱姆是由鸟山明为《勇者斗恶龙》设计的,并成为了系列官方的吉祥物。系列设计者堀井雄二将该怪兽作为鸟山明画技的引证,称其用“艺术力量让某物看起来像一摊黏液,并用他的想象将其创作为一个伟大角色”。史莱姆是一个看起来像水滴并带有面容的蓝色小团。它在每部勇者斗恶龙中都有出现,并通常成为玩家遇到的首个怪兽。史莱姆的人气促生了衍生作品掌上游戏机作品元气史莱姆系列。 + +洛特是勇者斗恶龙系列中的传说勇者。系列前三部游戏都和洛特的传说有关,并称为“洛特三部曲”。他在游戏中作为勇者将阿雷夫加德王国从黑暗带向了自由。前三部勇者斗恶龙游戏按情节发生顺序为:《勇者斗恶龙III》、《勇者斗恶龙》和《勇者斗恶龙II》。 + +在首作《勇者斗恶龙》中,玩家控制的勇者是洛特的后代,并仿照他祖先的旅程来到龙王城堡与其对战。《勇者斗恶龙II》中的勇者们也是洛特的���代, 它们探索包括阿雷夫加德在内更广阔的世界。勇者斗恶龙系列的洛特传说在《勇者斗恶龙III》中完结,在游戏的尾声中,阿雷夫加德国王授予勇者了这个国家最 高的荣誉“洛特”。该玩家角色的装备在《勇者斗恶龙》和《勇者斗恶龙II》中被称作“洛特之剑”和“洛特之铠”。在《勇者斗恶龙III》中玩家不能为角色 起名“洛特”,系统会阻止玩家使用这个名字继续游戏。 + +天空城在《勇者斗恶龙IV》中作为浮空城堡首次出现;“天空”是《勇者斗恶龙IV》、《V》和《VI》中一些元素的共同描述词。它在这三部游戏中都有出现,使得这些游戏被称为“天空三部曲”。堀井解释这个三部曲一直都并非初衷:“每个勇者斗恶龙作品代表一个新起点和新故事,所以我不想让系列各个游戏中有太多关联。我想可以说,是玩家的想象力将这些游戏按某种方式组织到了一起。” + +《勇者斗恶龙IV》的天空城可以通过爬天空塔到达,塔顶的天空城有着通往黑暗世界的洞窟的入口。《勇者斗恶龙V》的天空城沉入了艾尔海文南部的湖中,直到丢失 的金珠回归后,城堡才得以在天空自由移动。《勇者斗恶龙VI》的天空城叫做塞尼斯城,它被魔王迪兰封印,并在“梦之世界”的相应位置处留下了一个大洞。 《勇者斗恶龙VI》的梦之世界回归自然状态后,整个世界都不再可见,而唯有天空城是唯一留下并浮在“现实”世界的上方。在三部曲之外,《勇者斗恶龙 III》重制版中的一个城堡也叫做塞尼斯,但其布局和天空系列出现的城堡有所不同。 + +系列的怪兽、角色和封面均由鸟山设计。勇者斗恶龙系列的音乐由椙山浩一设计。以往的勇者斗恶龙游戏由Chunsoft、Heartbeat、ArtePiazza和Level-5开发。系列由堀井的公司Armor Project掌理、艾尼克斯和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 + +1982年艾尼克斯在日本举办的一项电子游戏程序竞赛将许多勇者斗恶龙开发团队成员集合起来,其中就包括创作者堀井雄二。竞赛胜利者堀井获得了奖品——去美国旅行及参观旧金山的1983年度AppleFeat——并在这里发现了电子游戏系列巫术。之后竞赛胜者中村光一、千田幸信和堀井一起为艾尼克斯制作了FC游戏《港口镇连续杀人事件》。以谱写广告歌曲和流行歌曲知名的音乐作曲家椙山浩一曾给艾尼克斯寄了一封明信片,他为软件提出的意见给工作小组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艾尼克斯请他为一些游戏谱曲。开发团队之后决定制作一款将西方PRG巫术与创世纪元素结合的电子角色扮演游戏。堀井想将RPG的观念带给广大的日本电子游戏受众。他选择FC而不是街机是因为玩家不需要担心“游戏结束”后继续需要花钱,并可以从存档点处继续游戏。在勇者斗恶龙的游戏玩法设计中,堀井使用了创世纪的全屏幕地图,以及巫术面向能力值的战斗设定。为了区别当时其它的电子角色扮演游戏,堀井请在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认识的漫画家,《七龙珠》创作者鸟山明设计角色和怪兽。游戏先由堀井初步构思,后由鸟山明在堀井的监督下重新绘制。在堀井最早创作《勇者斗恶龙》时,很多人对剑与迷宫的幻想元素将取代科幻元素在日本流行产生了质疑;然而系列却开始变的非常流行。自此以后堀井成为了游戏的编剧。 + +前六部勇者斗恶龙故事分为两个三部曲。系列前三部游戏讲述有关传说勇者洛特的故事。《勇者斗恶龙IV》至《VI》的故事围绕着被称作天空城的城堡展开。游戏本传自《勇者斗恶龙VII》之后则为独立游戏。 + +早期勇者斗恶龙作品在北美为避免和笔纸角色扮演游戏《DragonQuest》冲突而以“Dragon Warrior”为题发行。《DragonQuest》是Simulations Publications在1980年代出版的游戏,1982年公司破产后游戏由TSR有限公司获得。TSR将其作为《龙与地下城》的替代品继续发行至1987年。在2002年7月23日,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美国将“Dragon Quest”注册为说明书、盒式录像带和其它电子游戏软件的商标。在2003年10月8日,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申请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广的“勇者斗恶龙”商标。《勇者斗恶龙VIII》成为勇者斗恶龙系列第一个在日本以外以“Dragon Quest”为名发行的作品,这之前的全部游戏都以“Dragon Warrior”为题。 + +勇者斗恶龙在日本以外并不很成功,相比于另一个RPG系列最终幻想名声黯淡。这是因为艾尼克斯1990年代中期在北美关闭,《勇者斗恶龙V》和《勇者斗恶龙VI》没有在北美官方发行。而在衍生作品《勇者斗恶龙怪兽篇》之前,欧洲也没有任何勇者斗恶龙游戏发行。直到2003年史克威尔和艾��克斯合并后,勇者斗恶龙游戏才在多个市场发行。在2008年5月,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宣布在北美和PAL区本地化《勇者斗恶龙IV》、《V》和《VI》,即常称的天空系列三部曲。随着公告发布,全部的勇者斗恶龙本传游戏都在日本以外发行。第九作于2009年7月11日在日本任天堂DS平台发行,北美版于2010年7月11日发行,欧洲版于2010年7月23日发行。第十作于2012和2013年在日本Wii、Wii U和Windows平台发行。任天堂是勇者斗恶龙本传在日本以外的主要发行商,包括在北美发行了前四作勇者斗恶龙,以及作为《勇者斗恶龙IX》日本以外的全球发行商,北美区任天堂DS版《勇者斗恶龙VI》也由任天堂发行。 + +在设计《勇者斗恶龙》时,堀井为确信操作感觉良好而进行了游戏测试,这包括了微小的细节,如打开一页画面面的速度有多快,或是开门的方式。堀井称“这样或那样的小事情会让控制不舒服。如果节奏不对真的会让玩家恼火。”他相信玩家应该能够不知不觉的控制游戏,这件事是不容易做到的。堀井试图以一种这样的方式设计的游戏:玩家不再需要为弄清楚如何玩游戏而阅读手册或过一遍教程,并试着通过小对话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从《勇者斗恶龙VII》起与堀井一起参与勇者斗恶龙制作的市村龙太郎称,即使不能立刻完全理解堀井意见中的想法,他也会去执行,“很多时候堀井指出的东西我们都不能在第一时间看出,但你最终会明白”。 + +勇者斗恶龙游戏总体情感是欢快的。在一个典型的勇者斗恶龙情节中,玩家将控制勇者一行,打败通常以某种方式威胁世界的最终邪恶反派。情节线通常由和其他角色相遇的小故事组成。这种刻意设计的线性情节线是为了使不习惯PRG通常较高学习曲线的玩家得到适应。这种游戏设计的目的是为帮助玩家决定何时(以及是否)开始某些故事情节及路线。为了确保玩家继续享受游戏,在非剧情线路上将不会得到各种奖励,在游戏开始时玩家去远方获得的奖励将会降低,这可帮助玩家简化判断他们是否在正确的路线上。玩家不会以完全非线性的方式开始游戏,它们通常会允许玩家在游戏早期的线性部分中以一个非线性方式开始探索开放世界。玩家在角色低等级阶段会更多注重生命值的增加,而在高等级阶段会更加注重成长,虽然额外追加的增长值会随着等级升高而降低。 +尽管鸟山后来因《七龙珠Z》的成功而在北美广为人知,但《勇者斗恶龙》发行时在他日本以外还默默无闻。《勇者斗恶龙》的勇者以一种SD的漫画风格绘制,《Dragon Warrior》本地化时则将其按照“中世纪英雄的西方样板”来绘制。尽管在《勇者斗恶龙III》和《IV》的北美游戏手册中,武器和防具更多使用了鸟山明的原版绘画,但这种倾向在前四作中一直延续了下来;虽然手册的绘画被修改,但排版和构成仍然和原版保持相同。 + +游戏始终带有一些宗教色彩;首作《勇者斗恶龙》之后的游戏的存档以及死亡的角色苏醒都发生在教堂的神职人员处。在《勇者斗恶龙怪兽篇》中,神父在世界地图中徘徊并可以治愈受伤的角色。勇者斗恶龙前四作在进行北美本地化时受到审查,这主要是由于在当时任天堂北美的内容指导方针中,宗教意象和成人内容受到严格限制。而当这些游戏重制于Game Boy Color时,大多数的审查制度都已被废除。从《勇者斗恶龙VII》起的翻译版更严格的遵照了原版游戏。 + +勇者斗恶龙的原声由椙山浩一谱曲并编曲。初代《勇者斗恶龙》是椙山继《Wingman 2》后第二个谱曲的电子游戏。他说称其了五分钟时间来谱曲原版开场曲,他的音乐乐旨自第一部游戏后也相对完整的保持了下来。首张专辑以第一部游戏的音乐为基础创作并于1986年发行,之后本传的每个游戏都由一个交响组曲专辑。首张原声碟的“八旋律”自发行后几乎成为了大多RPG原声碟的模板,数百的原声碟也以相似的方式进行组织。首个游戏的古典配乐被认为是电子游戏音乐的革命。 + +自首部游戏发行的1986年起,系列每部本传都会发行原声音乐,同时日本各地还会举办勇者斗恶龙音乐会。椙山浩一从1987年,每年都会亲自举办一场演奏勇者斗恶龙的游戏乐曲的“家庭古典音乐会”。截至2012年,家庭古典音乐会已经举办26次。此外勇者斗恶龙系列还发行了其它音乐合辑,如《勇者斗恶龙游戏音乐大合集 Vol.1》等。许多原声音乐由伦敦爱乐乐团演奏,如《交响组曲 勇者斗恶龙 Complete CD-Box》。一些原声碟带有收录游戏原版音乐,如《勇者斗恶龙VI》原声碟。2003��,SME Visual Works发行了《交响组曲 勇者斗恶龙 Complete CD-Box》,其中收录有前七部勇者斗恶龙游戏的音乐。2011年10月5日由国王唱片发行的《交响组曲 勇者斗恶龙 场景分类 I~IX》依照游戏场景分类收录了前九部勇者斗恶龙游戏的267首曲目,专辑由东京都交响乐团演奏。 + +截至2018年全系列的世界出货数与下载版合计已超过7,600万份,是日本最受欢迎的电子游戏系列之一。至今所有的本传游戏在日本销量均愈100万,日本当地最高销量为超过400万,即为《勇者斗恶龙VII》与《勇者斗恶龙IX》这两部作品。在2006年日本游戏杂志《Fami通》的史上百佳电子游戏票选中,《勇者斗恶龙III》获第三名、《勇者斗恶龙VII》获第九名、《勇者斗恶龙V》获第十一名、《勇者斗恶龙IV》获第十四名、《勇者斗恶龙II》获第十七名、《勇者斗恶龙》获第三十名。《勇者斗恶龙VI》获第三十四名。在2009年电脑娱乐供应商协会开发者大会上,因在勇者斗恶龙系列中做出的贡献,堀井得到了一个特别奖。 + +任天堂总裁岩田聪称,勇者斗恶龙的广泛吸引力“使任何人都可以玩它,并且他们都可根据自己不同的层次和兴趣来享受它”。据他称,勇者斗恶龙的设计是使任何人都可以不费力的学会游戏,且无需为此阅读指南手册。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制作人市村龙太郎从小就开始玩勇者斗恶龙,他称勇者斗恶龙的故事情节可以让玩家体验一场扮演英雄拯救世界的动人场景。堀井相信降低游戏初期门槛且不设计的过于简单,既能够吸引休闲玩家群,又会使更多的铁杆玩家疏远。岩田和市村认为这是因为游戏的创作方式让两个群体有各自追求的目标:休闲玩家可以享受剧情和战斗,而那些要求更高者仍有他们所追求的目标。 + +虽然系列在日本非常流行,但直到2002年,日本的成功并没能传入北美。虽然前四部在北美发行得游戏通常获得好评,但任天堂已经放弃了勇者斗恶龙的卡带;但是这四部游戏在NES上相当受欢迎,其中特别是《勇者斗恶龙III》和《IV》。认为《勇者斗恶龙》系列在西方世界没有日本那么普遍。在日本,红白机将电子游戏带入了一般家庭的生活中,而1986年发行的初代《勇者斗恶龙》在日本人心中与红白机有紧密的连结,让人感到怀旧。三宅优认为在西方世界,扮演这角色的是以PlayStation运行的《最终幻想7》,因此《最终幻想》系列在西方世界较为普遍。他也认为鸟山明的画风也是原因之一。其画风让西方人觉得《勇者斗恶龙》是小孩玩的游戏。但实际上对孩童来说,《勇者斗恶龙》是有点复杂的游戏,这点对成人参与游戏也是个障碍。之后直到《勇者斗恶龙VII》的发行,系列才在北美受到好评,尽管当时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系列在《勇者斗恶龙VIII》时受到普遍赞扬,日本以外的销量页开始增加,《勇者斗恶龙IX》在日本以外售出超过100万份。 + +初代《勇者斗恶龙》经常被称作第一个游戏机RPG。GameSpot称初代《勇者斗恶龙》是史上最有影响力的15个游戏之一以及“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的电子角色扮演游戏”,并称自那以后几乎全部的日式RPG的游戏玩法都“以某种方式”来自勇者斗恶龙系列。在回应一个调查时,Gamasutra援引了达特茅斯学院的Quinton Klabon的话:《勇者斗恶龙》将龙与地下城的经验转化到电子游戏上,并成为此类游戏的标准。《地球冒险》、《龙战士》和《四狂神战记》等游戏也都从不同方面受到勇者斗恶龙作品的启发。《勇者斗恶龙III》的转职系统在体现在了其它RPG上,其中特别是最终幻想系列。系列早期游戏还被认为影响了龙与地下城的等级系统,如角色早期获得的附加奖励值,以及角色在初始等级的最大生命值具有随机性。《勇者斗恶龙IV》中玩家可以为非玩家角色设定人工智能程序的“战术”系统被认为《最终幻想XII》“策略”系统的先导。《勇者斗恶龙V》的怪兽收集和培养机制成为精灵宝可梦、数码宝贝和卡多邦等诸多怪兽收集RPG的灵感,并开启了游戏成就收集的现代潮流。《勇者斗恶龙V》还引入了游戏中的怀孕概念。《勇者斗恶龙VI》现实世界与梦世界的设定被认为影响了之后艾尼克斯的PRG《时空之轮》和《最终幻想X》。勇者斗恶龙系列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获得了六个吉尼斯世界纪录玩家版的世界纪录。这些纪录包括“最畅销超级任天堂角色扮演游戏”“日本销售速度最快游戏”和“首个赋予芭蕾舞灵感的电子游戏系列”。 + +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评价,评论认为系列的一个大端就是“从未迷失其经典的���源”。和其它现代、复杂的RPG不同,勇者斗恶龙到了DS平台依然沿用其初代的简单游戏方法,许多评论称其清爽而怀旧。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其战斗系统、过简的剧情、缺少个性的角色、(早期作品中)简单原始的图像、以及游戏的总体难度。反驳者的论点称,游戏的长处在于队伍遇到大量非玩家角色的片段式情节;游戏故事避免通俗剧,并且角色比最终幻想的争议之源斯考尔·莱因哈特或泰达更为单纯;战斗简化并可以快速结束。对于难度,堀井雄二将其称为赌博,缺乏存档点和通常困难战斗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紧张感。因为增加了难度,故游戏也减轻了对队伍死亡的惩罚;和其他游戏相比,勇者斗恶龙只是简单回到之前存档的地方,并损失手上一半的金钱。当被问及对勇者斗恶龙游戏的批评时,堀井说他不介意,因为这意味着批评者玩过游戏,他更希望得到他们的关注而不是依然无所了解。 + +从《勇者斗恶龙III》起,路伊达酒吧就出现在勇者斗恶龙游戏中。随着《勇者斗恶龙IX》的发行,该虚构酒吧已经在现实世界出现:东京港区六本木的路伊达酒吧在《勇者斗恶龙IX》发行后成为了一个旅游地点。该场所提供了一个会面地点,可供玩家交换藏宝图和在正常游戏的地图中只能发现一次的角色。玩家经常只为了得到一个有价值的地图,而专程来到这里。在2011年7月,东京电视台开始播放勇者斗恶龙风格的深夜电视剧《勇者义彦和魔王之城》,由山田孝之饰演的主人公义彦仿照了《勇者斗恶龙V》主角的设定,随著该电视剧的成功,东京电视台于2012年10月和2016年10月分别播放续集《勇者义彦和恶灵之钥》和《勇者义彦和被引导的七人》。 + +勇者斗恶龙成为了日本的文化现象。据市村龙太郎和堀井雄二称,勇者斗恶龙的流行使其成为了日本社交的通用主题;系列被日本游戏产业认为是日本的国民游戏以及“日本国民的RPG”。GameSpy的William Cassidy称,“一个常见的说法是如果你让一个日本人画‘黏液’,他将画出一个洋葱形状的最弱游戏敌人”。一个关于《勇者斗恶龙III》发售的都市传说称,日本立法禁止在平日销售勇者斗恶龙游戏,而只能在周末或法定假期等特殊日期销售 。《III》在日本销售时,超过300名小学生旷课在商店等待游戏出售时被捕。由于《III》开卖当天是非假日,许多学生翘课到店里排队购买,甚至有青少年试图以犯罪方式来获得游戏。艾尼克斯公司为被害人无偿提供新的游戏,并将《IV》安排到假日开卖。 传言称,当勇者斗恶龙发行时,生产效率将出现大幅下降,而且抢劫勇者斗恶龙游戏事件很常见,因而国会的举办了听证会,但没有法律通过。然而,每部勇者斗恶龙作品在日本发行的时间都是星期日(来源请求?),直至被2012年8月2日星期四发行的《勇者斗恶龙X》打破。虽然如此,每一部新勇者斗恶龙的推出都获得了普遍期待。 + +在2012年愚人节恶作剧中,谷歌在其谷歌地图服务上提供了一个“FC版”地图,其使用了获得许可的勇者斗恶龙画面与音乐。 + +勇者斗恶龙的音乐在艺术表演的不同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其有着第一个电子游戏系列改编的现场芭蕾舞剧,以及音乐会和以勇者斗恶龙世界为基础制作的音频CD。自1987年来,系列音乐每年在日本各地的音乐厅进行演出。早期勇者斗恶龙音乐给植松伸夫的最终幻想音乐集带来了灵感。 + + +",wiki_zh\AB\wiki_00 +"松香油 + +松香油是以下一些有机物的俗称: +",wiki_zh\AB\wiki_00 +"人工器官 + +人工器官()是用人工材料制成,能部份或全部代替人体自然器官功能的部件。 + +目前,除人工大脑外,几乎人体各个器官都在进行人工模拟研制中。不少人工制造的器官已经成功地用于临床,较为著名的人工制造器官包括人工肾、人工心脏、人工肺、人工子宫、人工晶体、人工耳蜗、人工喉等,这些人工器官修复了病人病损器官功能,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 +",wiki_zh\AB\wiki_00 +"遗传工程武器 + +遗传工程武器(genetic engineering weapon)又简称基因武器,是即为透过分子遗传学以及合成生物学的技术,以重组DNA的方式将基因混合以及结合的方式制造的生物武器,目前处于概念阶段尚未有国家公开装备。基因武器理论有一大特点是可以进行针对性种族灭绝,不只是杀伤人类而是特定族群人类甚至包含遗传其后代,然病毒当然无法区别军人与平民,而是全面灭绝类似恐怖主义所以有道德争议。 + + +基因混合的方式例如苏联于1970年代在俄属中亚咸海附近的「复兴岛」(Vozrozhdeniye)成���地将「鼠疫」与「天花」结合在一起,亦即如果患者感染这种「Plague-pox」就会先出现鼠疫的症状,例如全身淋巴腺发炎、红肿、压痛且可能流脓,也会有发烧现象。在感染后3—8天会出现倦怠感、寒颤、发烧等现象。 + +但是鼠疫发病后期就会出现天花的症状,例如脓泡。脓泡出现后,会因为皮下出血而导致皮肤变黑,患者多数会因此死于内脏出血、感染其他并发症、或是多重器官衰竭。这种生物武器的可怕在于鼠疫与天花均为潜伏期长的重大流行疾病,亦即带原者发病前已经造成大规模的传染与散布,其后发病时,病患的唾液与分泌物又会再一次造成大规模的传播。目前此疫病并无疫苗可资对抗,亦无药物可以治疗;更令人毛骨悚然者,即为自1990年代苏联垮台后,军方各单位均因经费大幅衰减而出现人员逃役,武器遗失等重大管理缺陷与疏失,此病毒株与技术资料亦然。但至今没有在世上传出有类似病情或武器,所以当年的研发是否真的成功成为一种都会传奇,也有可能是成功但已经被彻底销毁。 + +基因结合的方法如下:例如改变流行性感冒病毒株(主要是以甲型(A型)流感病毒株为主),令其产生结合眼镜蛇毒液的化学键,因此带原者发病后除了流行感冒的症状产生之外,例如会有发烧头痛、咳嗽、肌肉痛(以背部和腿部最为明显)、疲劳感、胸部不适,鼻塞打喷嚏,以及喉咙剧痛之外,在病发后期也会出现遭到眼镜蛇以毒液攻击后的症状,比如严重视力障碍、晕眩、嗜睡及麻痹等症状,最后患者亦如伤者一样产生心脏血管系统崩溃并且陷入昏迷,最终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 +理论上最完美的武器是利用基因具有分别物种的功能,尽管灵长目人科黑猩猩属(Pan)与人属(Homo)在基因上有极大相同之处(黑猩猩的染色体除了第22对和额外的一对,其他的都与人相近),但是经过DNA定序之后,基因武器即可以定序后的基因码,排除各物种之间的基因差异,然后针对特定族群进行攻击导致发病,或者降低一定的免疫力以致于容易死于轻微的生物感染。 + +另外终极基因武器还可改变策略,利用遗传学中的种系发生学及遗传系谱学改变被攻击对象的基因,以致于被攻击的对象出现绝育或产生严重缺陷的后代子嗣。由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漫长历史的文化聚居现象有关,所以同一国家的人可能大部属于同一基因意义人种,所以基因甄别型病毒一旦施放是有可能对敌国重大杀伤而己方就算感染也只有轻度死伤,成为一种有军事意义的战略武器。 +2017年11月叙利亚内战逐渐走向终结,ISIS组织也遭重创,俄罗斯与当地什叶派力量的结盟战略在3年间几乎挫败了美国所有计划,中东影响力大增并使土耳其等若干逊尼派美国盟国,也开始调整为中间立场略为亲俄。 + +然而在一场莫斯科会议上普京突然提出有人正在搜集俄罗斯人的基因特征,并暗示是要制造基因武器对俄罗斯种族灭绝,此番论据引起轩然大波,然而随后的俄罗斯最大入口网站民调显示,多数俄国人民相信确有其事,且认为就是美国意图进行基因武器的种族灭绝,而公开资料显示7月份时美国空军的一个小型后勤教育部门突然开标一个怪异的采购计划,需要12个人类基因和24个人类滑膜样本,而指定要俄罗斯人种和欧罗巴人种(俄籍占多数),多数民众没有人相信美国是要研发什么新药帮俄国人治病,那唯一解释就是基因武器。 + +",wiki_zh\AB\wiki_00 +"农业机械化 +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 +指在农业中能模仿人的某种活动,具备特定生产技术功能的自动化机械。可以代替人的繁重劳动或在人所不能适应的环境下代替人的工作。在农业中机器人已在果树接枝、测定水果品质、果品采收分级、秧苗栽插等多种技术环节中进行试验或开发应用。为了实现无人耕种,研究人员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确定方位采用搭载了计算机的装置进行遥控。 + +",wiki_zh\AB\wiki_00 +"自然步道 + +自然步道(Natural Trail)指的是一条植物相、动物相丰富、自然景观优美,甚至拥有许多人文历史或特殊地质等背景,这样可同时兼具休闲、教育与保育功能的步道 + +一般国家公园均有设立自然步道,提供给到园参访的游客旅游休憩。对于都市居民来说,到一般市区的郊山步道、农园古道、都会公园或校园生态步道,也都是做亲近自然、体验生态环境最简便的方法。以台北市为例,除了阳明��国家公园规划的十二条步道外,近郊有圆通寺、仙迹岩、芝山岩、军舰岩、唭哩岸、天母古道等郊山步道;大安森林公园、关渡自然公园、中正纪念堂;或是台大校园等校园生态步道以上各类步道均可以称作自然步道。 + + +",wiki_zh\AB\wiki_00 +"鱼肝油 + +鱼肝油(也称“肝油”)是一种从鳕鱼等海洋鱼类肝脏中提取的油,通常为黄色到橙红色的透明油状液体,带有鱼腥味。 + +1848年挪威开始用水蒸汽加热法制造鱼肝油。1880年日本采用水煮法制造鱼肝油。鱼肝油通常被加工为胶囊剂型,作为营养品或者药品用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但吃过多可能会发生维生素中毒的现象。 +",wiki_zh\AB\wiki_00 +"基因治疗 + +基因治疗或基因疗法()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使之达成目的基因产物,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为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而诞生的新技术。基因治疗作为疾病治疗的新手段,它已有一些成功的应用,并且科学突破将继续推动基因治疗向主流医疗发展。 + +科学家们由逻辑推理出合理步骤,尝试将基因直接植入人体细胞中,其中,重点关注一些由单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如囊肿性纤维化,血友病,肌肉萎缩症和镰状细胞性贫血。不过,由于携带大段DNA并将其置入基因组的正确的位置非常困难,这种技术没有得到普及。今天,大多数的基因治疗研究的目的都是弥补癌症和遗传疾病的基因缺陷或丢失。 + +科学家曾尝试用此方法去治疗一种叫严重免疫缺陷综合征(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CID)的疾病,并得到一定的成果。基本原理是用已经被驯化了的病毒携带健康的基因,植入病人的细胞里,以此去修补本身有缺陷的基因。 + +应用肿瘤抑制基因(抑癌基因),对癌症进行靶向治疗,是基因治疗领域里重要的研究项目。目前应用较多的是p53抑瘤蛋白基因。 + +在种系基因治疗的情况下,生殖细胞,即精子或卵子,通常依据功能基因被修改整合进入基因组中。因此,这种通过治疗后的改变可以遗传且能传给后代。这种新的方法,从理论上说,应该会对基因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对抗非常有效。然而,因为种种技术与伦理问题,许多司法管辖区禁止在人类身上应用这一治疗手段 。 + +在体细胞基因治疗的情况下,治疗基因转移到病人的体细胞。任何基因的修改和产生的效果将只体现在接受治疗的病人身上,并不会被病人的子女或后人继承,这主要与体细胞的性质与功能有关。 + +所有的病毒结合到他们的宿主细胞,引入它们的基因物质作为其宿主细胞复制循环的一部分。这种遗传物质包含基本信息比如如何产生这些病毒的副本,破坏人体的正常生产机制,以满足该病毒的需要。宿主细胞将执行这些指令并产生更多的病毒副本,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胞受到感染。某些类型的病毒将自己的基因插入到宿主的基因组,但自己并不进入细胞。其他伪装成蛋白质分子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 两种类型的病毒转化:裂解和溶原。它的DNA插入后不久,该病毒的迅速裂解周期从细胞产生更多的病毒,爆发,感染更多的细胞。溶源性病毒整合自己的DNA到宿主细胞DNA中,并可能活在体内好几年以致一触即发。该病毒复制的细胞也并不会造成人身伤害,直到它被触发。触发释放宿主细胞的DNA,用它来产生新的病毒。爱滋病毒是一种溶源性感染。一些科学家认为,如果他们找到其触发来源,他们将能够阻止整个身体不断复制该病毒。 + +反转录病毒的遗传本质是RNA分子,而其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形式是DNA。当反转录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其RNA将与一些酶共同作用,即逆转录酶和整合酶,进入细胞。这种反转录病毒的RNA分子必须产生对应的反转录DNA分子,才能进入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相结合。这种由一个RNA分子反转录得到DNA的复制过程称为反转录。它是由病毒中携带的一种酶作用的,这种酶称为逆转录酶。在此之后产生的DNA必须纳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也就是说,它必须插入细胞中染色体的大DNA分子中。这个过程是通过另一个病毒中称为整合酶的酶进行的。现在,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已被插入,可以说,宿主细胞已包含新的基因。如果这个宿主细胞分裂后,其后代都将包含新的基因。只是有时候不是很及时的表达。有时基因使用治疗反转录病毒的问题是,整合酶可以插入宿主的遗传物质的病毒基因组的任意位置,它的随机塞到成染色体遗传物质。如果遗传物质恰好在对宿主细胞的一个正常基因的中间插入,这种基��将会被破坏,这被称为插入突变。如果基因恰好是一个调节细胞分裂的基因那么插入后细胞分裂失控(即癌症)可能发生。这个问题最近开始得到解决,利用锌指核酸包括染色体的序列,如β-珠蛋白基因座控制区的工地直接融合到特殊。基因治疗试验中使用的反转录病毒载体治疗X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X - SCID)代表了基因疗法迄今最成功的应用。二十多名患者已在法国和英国经治疗后观察发现其免疫系统重建率很高。 + +腺病毒是携带以双链D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他们引起人类呼吸道,肠道,和眼睛感染(尤其是感冒)。当这些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同时也将它们的DNA引入到宿主的DNA分子中。该腺病毒遗传物质只是暂住在宿主细胞中。其DNA分子在宿主细胞的核中自由存在,并在像任何其他基因一样的转录。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基因在细胞分裂时是不会复制其后代细胞将不会有这种基因。这个载体系统已用于治疗癌症,并且第一个基因治疗产品即用于癌症的治疗。Gendicine,是一种腺病毒。它是p53基因的腺病毒为基础的基因疗法,在2003年被中国食品监督局SFDA(现更名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用于治疗头颈部癌症的产品。 关于腺病毒载体的担忧在1999年杰西基辛格(Jesse Gelsinger)死后被提出来予以重视。从那时起,利用腺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的工作重点便被放在病毒的遗传学缺陷处。 + +腺相关病毒,来自于parvovirus病毒家族,是拥有单链DNA的基因组的小型病毒。野生型腺相关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有近100%的准确性插入在19号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点。但是,重组腺相关病毒,其中不包含任何病毒基因只有治疗基因,不整合到基因组中。相反,重组病毒在其两端通过ITR(末端反向重复)重组基因融合,形成圆环式可表达的基因组。同时这种病毒的利用也有一些缺点,其中包括可携带DNA及其少量(低容量),并且生产它存在难度。生产问题最近由Amsterdam Molecular Therapeutics得到解决。这类型的病毒正在使用阶段,但是,因为它不具有致病性(大多数人携带这种无害的病毒)。与腺病毒不同的是,与大多数腺相关病毒治疗的人不会建立一种免疫应答来清除它。腺相关病毒的试验仍在进行中或准备中,主要是用于治疗肌肉和眼部疾病,病毒似乎对于这两种组织特别有用。然而,临床试验也已展开腺相关病毒载体用于基因传递到大脑的实验。这是很可能的,因为腺病毒能够感染非分裂(静态)细胞,如它们的基因组中神经元长时间表达。 + +上述的病毒载体具有天然宿主的细胞群,他们感染最有效。逆转录病毒的天然宿主细胞的范围有限,虽然腺病毒和腺相关病毒能够有效感染相对范围内的细胞,但某些细胞类型很难控制并驾驭这些病毒体。进入易感细胞是由病毒表面的蛋白包膜介导的。逆转录病毒和腺相关病毒有一个单一的蛋白质包被膜,而腺病毒有包膜蛋白和纤维共同交联于病毒表面。对这些病毒的包膜蛋白结合到每个细胞表面分子,如heparin sulfate,他们定位在潜在寄主的表面,像特定的蛋白质受体一样。进入潜在寄主需要宿主细胞表面蛋白与病毒表面蛋白很好的相互作用。根据基因治疗的目的,我们应该尽量控制细胞的易感性适中。为此,许多载体发展到 内源性病毒包膜蛋白已被其他病毒包膜蛋白或嵌合体蛋白所取代。这种嵌合体包含病毒蛋白必须的部分,可以协同进入寄主并且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其中包膜蛋白病毒已被描述成pseudotyped viruses。例如,最流行的基因治疗试验中使用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是lentivirusSimian免疫缺陷病毒包膜蛋白-G蛋白,来自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 +复制缺陷型载体始终包含一个「传输结构」。它携带那些对基因功能执行相关的基因序列,包装序列,复制和在必要时启动反转录。这些均是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元件是病毒性的元素,它可以在不同的DNA分子进行编码。例如,病毒结构蛋白可以从不同的基因组元件进行表达。 +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人类嗜神经病毒。这主要是研究基因在神经系统的传递。野生型HSV - 1的病毒能够感染细胞。受感染的神经元都没有能够对抗的免疫系统。虽然没有转录病毒潜伏明显,它具有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可以继续正常工作。单纯疱疹病毒抗体- 1比较常见,但疱疹病毒感染的并发症很罕见。 + +非病毒的方法比某些病毒方法更有优势,因为其大规模生产的简单工艺和低免疫原性。在此之前,转染和基因表达水平低的缺点是非病毒基因治疗十分困难。��而,在载体技术的最新进展下,这种手段与病毒式治疗异曲同工。 + +这就是非病毒转染的最简单方法。临床试验已成功进行了一些裸露DNA质体的肌肉注射,但是相比其他的转染方法,其表达非常低。除了质体实验,naked PCR的试验也有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功。这一成功为更有效的方法提供可能,诸如电穿孔仪(electroporation), 声孔作用(sonoporation),还有基因枪的应用,其中利用高压气体击中包覆DNA的金粒子进入细胞. + +合成的寡核苷酸的用途是灭活疾病过程有关的基因。其中有几种方法达到这一目的。将目的基因antisense达到破坏基因转录的目的。另一种小分子RNA称siRNA,利用它来标记细胞,在mRNAh缺陷基因转录中分开特定的序列,从而打断缺陷mRNA的表达,即基因的表达。还有一种更优方法,使用双链寡核苷酸作为转录因子激活靶基因的转录。转录因子结合,而不是有缺陷的基因,从而降低了目的基因的转录,降低表达。此外,单链寡核苷酸DNA已被用来指导一个突变基因的单碱基改变。寡核苷酸介导的基因修复,有针对性的基因修复,或有针对性的核苷酸改变成为热点。 + +为了提高新的DNA进入细胞内,DNA必须得到保护,免受损害,其进入细胞必须提供便利。为此新的分子lipoplexes和polyplexes,已经成功创建,有能力保护降解过程中的DNA转染。质体DNA可包被脂质,形态有胶束或脂质体。当结构物质复合DNA的成为lipoplex。有三种类型的脂质,阴离子(负电荷),中性,或阳离子(带正电)。起初,阴离子和中性脂质被用于建立lipoplexes来合成载体。然而,在事实的,很少有与他们相关的毒性,它们与体液兼容,但根据组织特异性可适应也有可能,阳离子脂质,由于其正电荷,首次使用带负电荷的DNA分子凝聚,以促进脂质体DNA导入的封装。后来人们发现,利用阳离子脂质显著提高了lipoplexes稳定。另外由于他们负责的结果,阳离子脂质体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内吞作用被广泛认为是主要路线,使细胞吸收lipoplexes。内涵体的形成,作为内吞作用的结果,但是,如果破坏细胞质内体膜释放基因仍不能成功,它们将被溶酶体消化。有人还发现,虽然可以浓缩阳离子脂质和脂质体封装到的DNA,但由于能力在「内体逃离」方面的不足,转染效率非常低。然而,当助手脂类(通常电中性脂肪,如涂料,)分别加入,形成lipoplexes,可以观察到更高的转染效率。后来,有人想出了某些脂类有能力颠覆内体膜,以便DNA逃脱从内体,因此那些被称为脂质膜融合脂质。虽然阳离子脂质体载体已被广泛用作传递一种替代基因,阳离子脂质剂量依赖性毒性也可能会限制他们的治疗用途。lipoplexes的使用最普遍的基因已经被转移到癌细胞,其中所提供的基因在细胞中激活肿瘤抑制基因的控制,降低致癌基因的活性。最近的研究表明lipoplexes可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呼吸。DNA复合物与聚合物被称为polyplexes。 + +由于每一个基因转移方法都是有缺陷的,开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的一些技术会更有效。 Virosomesare是一个例子;他们结合脂质体灭活爱滋病病毒或流感病毒。这已被证明具有更有效的转移方法,位于呼吸道上皮细胞相比于比任何单独的病毒或脂质体。其他方法包括与orhybridising病毒混合阳离子脂质与其他病毒载体。 + + +
+",wiki_zh\AB\wiki_00 +"辅导 + +辅导或辅导心理学,是指应用精神健康、心理学或人类发展的理论和原则等,透过认知、情感、行为或系统性的介入方式,协助当事人发挥个人价值、提升个人成长与发展以及缓解心理困扰。 + +心理分析治疗法源于佛洛依德和荣格等的心理分析理论,重点是指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令人们了解人的行为会被无意识的因素控制;而童年经验亦对将来成长有深远影响;此学派亦提出人会利用各种防卫机制去处理焦虑;透过移情作用,辅导员有机会了解对象的人际关系。 + +根据人本主义学派,辅导的基要条件是真诚、尊重与同理心。根据罗哲斯的人本主义辅导理论,辅导员如能本著真诚、尊重与同理心的态度去帮助当事人,当事人将产生建设性的性格及行为改变。罗哲斯所谓的真诚(Genuineness)是辅导员以表里一致的自己和当事人相处,无条件尊重(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s)是对当事人无任何要求的心态下向对方表示温情的接纳,同理心(Empathy)是设身处地的从当事人的参照标准去看和感受事物。 + +当中常包括以下基本概念: + +格式塔疗法(完形治疗法)采用如对话演习、��椅技术、责任心训练、梦的分析等许多具体技术,这些技术用以强化来访者的直接经验,即“此时此地”经验,促进情感释放,提高来访者的意识性,使他们了解自己所运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依照皮尔斯的看法,悔恨是未完成事件中最常见、最恶劣的一种。当人们悔恨时就把自己给困住了。 完形治疗法能实际的增进人的直接体验,而非仅抽象的谈论情境,该治疗法是体验性的。 + +括认知治疗(CT)和理性情绪行为治疗(REBT)。 + +REBT 基于一个假设,即人生而同时具有理性的,正确的思考及非理性的、扭曲思考的潜能。建基于这个假设,REBT独创了A-B-C理论:A代表触发的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情绪结果或行为效果。A-B-C理论的观点在于表示,事件不会直接导致行为效果,而是事件A透过思考历程、个人看法作用于B,才导致情绪或行为反应 。例如绝大部分学生会在获知考第二时感到快乐。但曾有个案中学生因而感到不快。其实考第二不会直接使学生感到不快乐,而是考第二,再透过「我必须考第一」这个不理性信念,令自己有不快乐的感觉。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要减轻或去除不良的情绪结果,必须对B加以驳斥,才能发挥咨商与治疗的效果(E),有了效果即表示当事人有新的感觉(F)。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多数的人都认为触发的事件(A)是情绪结果(C)的直接原因,他不同意,认为「思想」才是个人情绪的直接因素,所以信念(B)才是辅导的重点,所以REBT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教导和辩驳。 + +训导工作(较以教师为中心) + +辅导工作(较以学生为中心) + + + +郭正,李文玉清等。<辅导与咨商,多媒体自学教材学习指南之理性情绪行为治疗>香港,香港教育学院(P.1-23) + +",wiki_zh\AB\wiki_00 +"大夏 + +大夏可能指: +",wiki_zh\AB\wiki_00 +"南京大学天文系 +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是由南京大学天文学与空间科学的组成院系,其于 2011 年由前身南京大学天文系扩建而成,并将自己的预期远景定为国际天文学的教学和科研的一个中心。 + +本科专业 +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专业 + +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拥有中国最大最先进的教学天文台、中国唯一的太阳塔望远镜。 + +南京以现南京大学产学科研基地钦天山北极阁为基地,自南朝以来便是重要的天文观测和研究中心;民国时天文基地由北极阁移至紫金山,开创中国现代天文研究。南朝宋代时在鸡笼山(钦天山)山顶建司天台(日观台),陈代设灵台候楼,明朝洪武十八年建钦天台;何承天、祖冲之等人曾先后在此从事天文观测研究。民国16年,在北极阁筹建中央研究院观象台,分设天文、气象两研究所,同时天文研究所另觅新址,次年选址钟鼓楼(鼓楼);民国20年,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迁至紫金山(紫金山天文台)。1952年,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成立,广州中山大学天文系和济南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并入南京大学;南大天文系时为全国唯一的天文系。南京大学开办天文学科可以追溯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时期算学系附设的天文组、国立中央大学时期物理系天文组。民国16年,算学系学生李锐夫编著的《日球与月球》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中国现代理论天文学的早期著作之一;次年编著《太阳系》,被认为是描写太阳系的最详尽之作。民国18年(1929年),天文学家张钰哲回国来校执教。民国30年(1941年)9月21日,中央大学兼任教授、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张钰哲领导李国鼎等八人在甘肃临洮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日全食观测,中大理学院研究生高淑哿(通嘉)协助观测工作并负责护运中央大学用于天文观测之精密仪器。 + +曾任南大天文系系主任的有赵却民、戴文赛、曲钦岳、刘林、方成等人,现任院长为周济林。 + + +",wiki_zh\AB\wiki_00 +"积极聆听 + +积极聆听是一种沟通技巧,目的是为了清楚向对方反映自己对于他的遭遇产生同感,于晤谈期间可运用积极聆听的方式,更可借此一方面鼓励对方表达得更清晰,一方面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感受。 + +积极聆听并不止于默默的听,反而应适时提出开放式问题(Open question)、 鼓励(Encourage)、译意(Paraphrase)、反映感受(Reflection of Feelings)及总结(Summary): + +",wiki_zh\AB\wiki_00 +"大夏 (舞蹈) + +《大夏》是夏朝禹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乐舞。 + +据闻尧帝在位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禹的父亲鲧被四岳推选领导治水,尧便派鲧去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使用障水法,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鲧历时九年,终究未能平息洪水灾祸。后来,尧将帝位禅让给舜,鲧便被舜处死(一说流放)。 + +之后,禹便继任父亲的治水工作。他汲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法治理水患。经过十三年的治理,终于疏通九河。在治水的过程之中,禹也促进了各部落族人的团结。禹因治水有功,舜便将帝位禅让给禹。由禹开始,史称夏朝。 + +百姓为了欢庆治水的胜利,便开始歌颂禹治水的功绩,并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而在庆典中所表演的乐舞,就是《大夏》。这还有另一种说法:即禹继位之后,便命令大臣皋陶制作《夏籥》九乐章,以此来宣扬自己治水的功绩。 + +《大夏》用籥伴奏,故亦称《夏籥》。又因乐舞共分九成(即九段),所以也称《夏籥九成》。「籥」字由最初的甲骨文研究显示,它大概是用两根竹管所制成的一种乐器。古人用绳子将两根竹子捆在一起,管子上端有吹孔,可以吹奏发出声音。一件籥可以吹出两个音符,据说是「排箫」的前身。 + +根据《礼记‧祭统》和《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周朝时期仍有《大夏》的表演。周朝时期的《大夏》,舞者由六十四人所组成,每八人站成一行,称为「一佾」,共八行,所以称为「八佾」。舞者的头上戴著皮制帽子,上半身裸露,下半身穿著白色短裙。右手持羽毛,左手持籥,一边歌唱,一边奏乐,一边舞蹈。是一种盛大的场面,表现出粗犷和质朴的味道。商周两代,君王一直命人表演《大夏》,用以祭祀山川。 + +©本文参考书籍《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史话》张以慰著/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编/大象出版社 +",wiki_zh\AB\wiki_00 +"约翰·杜威 + +约翰·杜威(,)是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与皮尔士、詹姆士一起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 +杜威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普通家庭里。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4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84-1888,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 +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1902-1904年还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1904-1930年,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教职。还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美国哲学协会、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主席。1896年他创立一所实验中学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并任该校校长。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影响很大。杜威曾经到世界许多地方演讲,宣扬他的想法,他曾经到过中国、印度访问,因此他的思想也影响著美国以外的地区。 + +杜威的哲学思想,经由北京大学胡适教授传入中国。1919年,杜威至日本讲学,接到胡适的邀请信。北京大学蒋梦麟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等人随后登门拜访,正式邀请杜威至中国。4月30日,杜威由日本抵达中国上海,展开为期15个月的巡回演讲,遍及北京和华北、华东、华中11省。杜威在讲学途中,曾会晤孙文。因为这次巡回演讲,使他的实用哲学在当时中国形成风潮。 + +杜威最重要的两个教育思想:连续性以及实践中学习(或译从做中学) + +教育的连续性是指,一个人如果念完一个教育阶段,或是他念完了数学第一册,却不想再继续念下去,这代表教育是失败的、没有连续性。成功的教育是一直延续下去的,就是现在所谓的终身教育。做中学是经验主义、行为主义、进步论的产物。 + +杜威在著名的教育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能够继续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历程以外,去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做这个别的目的的附属物。""」这种「无目的论」的确使人不敢轻易接受。必须记紧的是他在这儿说的教育是跟他心目中追求的民主社会不能分割的,对他而言,特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反映的可说是一种美国精神----个体的发展本身已是最终的目的。 + +他说:「教育的自身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有人,父母,教师才有目的。」如果我们把他的话理解为教育是漫无目的的,显然是一种误解,他「只是要人不因养成社会效率而抹杀儿童青年的天性和当前生活」他不甘心教育沦为「别的目的的附属物」,所以他把教育中的目的这样诠释:「一个人放枪,他的目的就是他的枪对著放的鹄的。但这个对象不过是一个记号,(使我们对)所欲进行的活动有所专注。」放枪的最终目的并非鹄的本身,而是这记号使瞄准这动作变得具体和有意义,同样,教育历程的本身已具发展个体禀赋的圆满的意义,教育的目标只是作为导向和指引。 + +事实上,他并不否定教育须有「良好的教育目的」,这些目的的特性如下: + +基于对受教育者本身的重视,杜威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他指出「有人把感官视为一种神秘的筒子,以为我们能使知识经过这筒子,由外界把知识输入心里去……以为只要使眼睛常常望著书本,使儿童常常听著教师的话,就是求得完善知识的秘诀。」他认为灌输式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即成长」:「成长的第一条件,是未成长的状态……『未』字却有一种积极的意思,并不是仅仅虚无或缺乏的意思。」他肯定这种未长成的状态是充满能动性和潜能的,不是一味灌输能使之充分发展的。 + +对杜威来说,创造充分的条件让学习者去「经验」是教育的关键:「所谓经验,本来是一件『主动而又被动的』(active-passive)事情,本来不是『认识的』(cognitive)事情」,杜威「把经验当作主体和对象、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主张以这种进步的(progressive)教育方法使学习者从活动中学习,经验本身就是指学习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间互动的过程。但他又说:「经验的价值怎样,全视我们能否知觉经验所引出的关系,或前因后果的关联。」并不是每一种经验都是有教育的价值的,对经验过程逐渐形成的主体的诠释是关键所在。正因如此,杜威亦指出培养出学习者自习能力是教育的功用,他说:「教育功用的经验的另一方面,即是能增加指挥后来经验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的培养称为「改造」,所以他说「教育即改造」。 + +从以上可知,杜威主张教学方法的实施应紧扣学习者为中心的前提,特别是在儿童的早期阶段的教育「更多地是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工作」,后期再慢慢再转向「系统的、技术的知识」。正如伯内特(Joe R. Burnett)在1979年论及美国教育实践时说:「杜威的教育学在当时或现在,不可能在学校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因为从来就没有培训过进行这种教育的教师,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人力物力,家长和政客们也不支持杜威的教育学。」 + +我们也不能否认,马利坦对杜威式的教育的批评是值得注意的:他认为「当人们忘记了传授客体(the object to be taught)以及客体的首要性(the primacy of the object)时,当手段崇拜(不是有目的、而是无目的的手段崇拜)仅以对主体的心理膜拜而告终时,错误便产生了。」 + +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 + +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及台湾林茂生等均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对蔡元培、晏阳初以至毛泽东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 +理查德·罗蒂与Hassan都曾提及在后现代的方向上,必须注意杜威的见解。杜威对于回到「日常经验」(common experience)的想法、「教育即经验」及其所带来的艺术倾向和「教育无目的论」亦应许人「自我完成」,而此「无用之用」亦有呈现后现代性格。 + +杜威《思维术》的本质在于,大胆地假设,小心地限定并求证。(Hu Shih, My credo and its evolution, living philosophie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31, p.255.) +美国保守派的《人事》杂志,将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列入「19和20世纪最有害的10本书」第五名,仅次于《共产党宣言》、《我的奋斗》、《毛泽东语录》、《金赛性学报告》。 + + + +",wiki_zh\AB\wiki_00 +"慈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 +慈济学校财团法人慈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简称慈大附中,由台湾知名佛教慈善团体慈济基金会所创办,以丰富的校园生态而闻名。位于中华民国台湾花莲县花莲市西郊,与慈济科技大学、慈济大学相邻,共同构成慈济学园。 + +慈中通常指 慈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即位在花莲市的校区,南慈中则泛指 台南市私立慈济高级中学 + +慈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原名「慈济中小学」,于1999年7月11日举行校舍动土典礼,其间历经921大地震的考验,于2000年9月正式开学。 + + +慈大附中现有高中部、国中部各三个年级,高中部每年级各有5班,每班学生最多40名;国中部每年级各有7班(104年以后),106年以后每班学生最多36名;国小部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各有2~4个班;幼儿园共6个班。高中部设双语(知足班)、科学(大爱班),其��高中部知足班与感恩班在高二、高三为社会组班级。国中部则设有艺术(知足班)、双语(善解班)、科学(大爱班)。 + +高中部采免试入学。国中部采直升入学及免试入学两种方式,因12年国教实施需跨区办理。 + +创办人证严上人慈示:「教育是净化人心的工作,教育办得好,是社会的一股希望,更是一股安定的力量。」 + +慈济四大志业─慈善国际化、医疗普遍化、教育完全化、文化深度化是全球慈济人共同的心愿。为了落实慈济教育向下扎根、往上茂盛的理想,并延续人文教育的办学理念,慈济继创办护专、医学院后,再次以「大爱与感恩」的精神创设中小学。 + +一九九九年七月十一日,慈济中小学举行动土典礼,历经九二一大地震的考验,慈济中小学如期于千禧年的九月开学,慈济教育完全化的理想正式实现 。 + +",wiki_zh\AB\wiki_00 +"设计史 + +设计史是对设计的历史的研究。“设计”这个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纯粹观念的角度,认为设计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构思和想法,二是从学科发展演变的角度出发,认为设计是一种行业性的称呼。 + +按照第一种观点,设计的历史可以追述至人类产生之初,甚至可以说设计的出现是人类产生的标志。按照第二种说法,则设计只能是指工业革命之后围绕机器化生产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这只是一段很短的历史。在这一系列设计史的探讨中,我们采纳了第一种观点,它能比较全面的涵盖设计的历史演进。 + +人类设计意识的萌生过程大约经历了石器时代漫长的200-400万年。 + +劳动和语言的产生是人类自意识的觉醒,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旧石器时代。这时,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工具的材料是利用天然和现成的石块、泥巴、竹木、兽骨等,制作的方法主要是选择后直接使用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现成组合、改造。改造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石块的互相敲击形成新的便于使用的新形状,非常粗陋和原始。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当时的工具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这些工具各自都有不同的用途。 + +对火和磨制技术、钻孔技术的掌握,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也标志着人类掌握了创作性劳动的方法,摆脱了只能利用现成自然物的局限。这时的工具仍然以石器为主,但是这些石器和旧石器时代相比,在工艺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 +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因而,石制农业工具(如:镰、锄、镢、铲)和狩猎工具(如:弓箭、鱼钩、鱼网)成为这个时期设计的最主要成果。陶土、纤维等新材料逐渐广泛运用,利用制陶技术和纺织技术可以制作出更丰富的人造物。 + +从考古发现可以看到,这时,陶器皿的器型已经很丰富,和功能结合得很紧密,炊煮器、饮食器、汲水器、储物器的分别已经很清楚。陶器皿上广泛的运用装饰纹样进行装饰,是人类文字和审美活动的开始,是人类艺术活动产生的前奏。 + +将植物纤维或者动物毛发搓捻成绳,然后制作套索、网等工具,并进而在结网技巧的基础上形成了原始的手工编制和织造技术,生产出人来早期的布料和衣物。纺轮和纺锤已经出现。 + +由于农业的出现,人类已经能够开始定居生活,因而摆脱穴居和巢居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各种原始建筑样式,如:风篱、帐篷等。其后更出现了长期、固定建筑——干栏式建筑,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建筑群落——村落。 + +最先出现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船,开始只是利用整根木头挖凿的独木舟,随后在非洲、亚洲、欧洲都出现了成熟的造船技术,这其中以北欧的维京人的造船技术最为著名。车的出现比船稍晚,但车的的制造需要解决轮、轴等技术问题,因而代表着交通运输技术的一次飞跃。现存的最早的四轮“车”是在挪威发现的公元前7世纪的木制车。 + +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最重要的特征是对金属材料的运用和纯粹依靠手工工艺的生产过程。在陶器之后,首先是青铜,其后是铁被广泛的应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造就了设计的青铜时代和铁时代,给后世留下大量伟大的作品。以金和银为代表的贵重金属也陆续出现,并在手工艺中得到大量应用。 + +在新石器时代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人类完成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成为独立的行业,手工工匠专心于器具的制作,建筑、手工艺、服饰等专业、独立的行业性设计逐渐出现和发展完善起来,创造了辉煌的手工业文明。 + +在这一时期,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中国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 + +古代埃���的建筑成就闻名于世,集中体现于对神庙和金字塔的建造中。神庙建筑主要是砖石结构的承柱式建筑,“柱廊”是这种建筑样式的突出特点。由于大量使用柱子,因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埃及柱式。金字塔则完全使用巨大的石块砌造而成,石块之间不使用任何粘合剂,完全靠石块之间叠压咬合的力量来形成金字塔整体,其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建造技术都令人叹为观止。 + +古代埃及的制陶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开始使用轮制技术制做较薄壁的精陶器,还出现了釉料和玻璃,并进而形成了琉璃工艺。到了新王国时期,著名的琉璃制品“雪花石瓶”已经风靡地中海。在国王的棺椁和陪葬物中也都有大量的琉璃制品,图坦卡蒙王墓中鱼形琉璃壶、琉璃枕头等都是很精美的手工艺品。除了琉璃制品,古代埃及的黄金、象牙、紫檀木、黑曜石等手工艺也有很高的成就。 + +古代埃及的造船技术已经颇具规模,可以制造大型木船,使用苇编成的席做帆。古代埃及制作车的技术也已经成熟,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的战车的型制已经非常完整。 + +古代两河流域生活着很多民族,以农业生活为基础的苏美尔人最先在这里建立城邦国家。他们创造了楔形文字,书写在泥板上,这就是著名的泥板书。随后,阿卡德人建立闪米特王国。公元前18世纪, 阿莫莱特人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巴比伦人首先开始使用釉料、玻璃和琉璃,在伊拉克西维埃出土的绿花釉小罐被认为是釉料和玻璃的最早标本。在巴比伦王尼布甲尼萨建造新巴比伦城的时候还使用琉璃砖砌成城门,成为建筑史上的创举。其间还建造了著名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波斯王朝吞并两河流域之后延续了这种设计方法,公元3世纪时贾普尔一世的宫殿中还出现了马赛克壁画。 + +由于长期的战乱,两河流域的军事设计非常发达,尤其是和骑兵相关的部分更加完备。武器、护具、马具一般都配有精美的装饰纹样,不但是作战利器,也是不可多得的工艺品。 + +古代希腊、罗马是现代设计发源地——欧洲的文化源头,因而在设计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文明。在建筑方面,米诺斯迷宫和阿特里乌斯宝库分别代表了爱琴文明的两个阶段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米诺斯迷宫”占地面积很大,但却没有对称平面布局和庄严的外观,设计思想和其他文明的帝王宫殿迥然不同。“阿特里乌斯宝库”是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父亲的坟墓,和考古发现的其他同时期的迈锡尼建筑一样,它的最大特点是拱券和拱顶技术的运用。拱券在古埃及就已经出现,但在迈锡尼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迈锡尼文明中还有一种很被称为“迈加隆”(Megaron)的建筑,是希腊围柱式建筑的前身。 + +克里特和迈锡尼的陶器则分别呈现出两种风格。克里特的陶器在新石器时期有著名的“虹霓陶器”,后期的陶器则明显受到西亚原始红陶的影响。而迈锡尼的陶器风格则明显接近希腊陶器。 + +古希腊的设计成就主要表现在建筑和陶器两个方面。受到迈锡尼“迈加隆”建筑和古埃及承柱式建筑的影响,希腊形成了“围柱式建筑”,其代表是波赛冬神庙。而古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是由著名的雕刻家菲狄亚斯受雅典君主伯里克利斯的委托在公元4世纪设计完成的雅典卫城。其中有著名的帕提农神庙、厄瑞克忒翁庙和由建筑家墨涅西诺斯设计的卫城山门。希腊在建造围柱式建筑时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希腊柱式,到今天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古希腊建筑的另一个杰出代表是由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美称的亚历山大港灯塔。 + +黑绘式陶器和红绘式陶器是古希腊比较常见的陶器皿。 + +古罗马文明最伟大的成就是建筑。罗马人使用火山灰和石子造成混凝土,作为建筑的粘和剂和浇筑材料,因而可以建造大空间的圆顶和拱券的建筑,其代表是罗马万神殿。著名的罗马建筑还有巴西利卡(Basilica)、科西莫圆形斗兽场、康斯坦丁大凯旋门、卡拉卡拉浴场等,其中,凯旋门更是作为一种纪念性建筑一直沿用很久。 + +古罗马著名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总结了罗马人的建筑技术,是西方设计实务的第一部有系统的完整著作。 + +古罗马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设计领域是机械设计,牵引记、扬水机、弩炮和各种工程机械在《建筑十书》中都有记载。而有古代爱迪生美称的亚历山大的希罗则进行了大量的机械设计,最著名的是希罗汽动球,背后人成为“蒸汽滑轮机���的雏形。此外,他还设计过神庙中的自动门,自动给水装置和齿轮组。 + +古罗马的工艺品设计以青铜和玻璃著称于世。古罗马人的青铜器皿华丽、精巧,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古罗马卷涡形装饰纹样就是文艺复兴装饰纹样的源头。古罗马人改造了玻璃工艺,将埃及的“热融嵌条法”改为吹制玻璃器皿,还发明了“浮雕玻璃工艺”。 + +古代中国人在新石器晚期掌握了青铜的制造,春秋时期出现青铜制造的失蜡法,可以铸造很精美的青铜礼器,后来更将青铜广泛的应用在生产和军事领域,出现了耒(lěi)耜(sì)等农业工具和戈、矛、钺、戚、刀、剑、弓箭和弩机等武器。在生活方面,青铜器更是应用广泛,有鼎、鬲(lì)、甗(yǎn)等蒸煮器皿,簋(guǐ)、𪾔(xǔ)、簠(fǔ)和豆、铺、盂等盛装器皿,还有爵、角、斝(jiǎ)、觚(gū)、觯(zhì)、杯、觥(gōng)等饮酒器具,冰鉴则是一种冷藏设备。 + +古代中国的纺织以丝织技术和丝绸著称,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丝织物。而在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丝织物的种类就有缯(zēng)、缟(gǎo)、帛(bó)、素、练、纨(wán)、纱、绢、縠(hú)等。除了平纹织物之外,还出现了斜纹织物、重经织物、重纬织物和提花织物,这样服饰上的花纹就非常丰富,织物的染色技术完善起来,染色的颜料包括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品种十分齐全。 + +古代中国在服饰方面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刺绣技术。 + +古代中国的建筑设计不像埃及、罗马那样多采用石材建造,而是以木构架为骨骼的架构式建筑,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建筑体系。 + +中国第一部手工业技术规范总汇——《考工记》是在秦朝的时候编纂完成的。 + +资料出处:康永盛世http://kingculture.com.cn + + +中世纪欧洲是被宗教严格控制的时代,因而,设计也是围绕宗教这个中心进行的。首先就是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宗教建筑样式。公元5-10世纪,西欧的宗教建筑仍以“巴西利卡”式建筑为主,而在东罗马帝国则出现了拜占庭建筑,其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到了11世纪,罗马式建筑在法国和意大利大量出现,其代表是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比萨斜塔就位于其中。12世纪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圣德尼修道院院长苏哲的倡导下兴起了哥特式教堂,形成了哥特式建筑样式。 + +圣书手抄本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工艺品,对后世的书籍装帧设计和字体设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世纪圣书手抄本制作工艺复杂,多使用泥金工艺,因而也被称为泥金装饰手抄本。代表作品有意大利匠人制作的“蒂奥多林达装饰版”和德国匠人制作的《林道夫福音书》等。 + +中国封建时期经历了很多朝代,每个朝代都建造了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的宫殿,但是大多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现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是明清紫禁城。 + +在中国,另一种广泛存在的建筑是寺庙。中国的寺庙主要是佛教寺庙和道教的道观两种。由于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佛教寺庙一般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著名的佛教寺庙及建筑有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正殿以及浙江杭州的灵隐寺。道教建筑为了体现道教的哲学思想,则以“险”和“玄”著称,著名的道教建筑有山西恒山的悬空寺。中国古代民居也是颇有特色的,其中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园林最据代表性。 + +中国家具不但样式丰富多样,手工艺制作也非常精美。宋代以后,尤其是明代,中国家具在结构、材料、造型、色泽都趋于完美,形成著名的苏式家具,到了清代,在家具和建筑装饰上广泛采用了木雕工艺,出现了著名的徽雕艺术。 + +瓷器是中国封建时期另一项重要的手工艺。青瓷完成了从陶到瓷的转变,中国最早的青瓷出现在商代,到六朝时代,青瓷技术发展成熟,西晋楼阁人物青瓷罐是这一时期青瓷制品的代表。唐代,综合了阿拉伯陶瓷工艺形成了唐三彩,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对中国陶瓷工艺产生深远影响。 + +宋代的宋瓷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高峰,形成了定窑、汝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等制瓷中心,景德镇更在元、明之后成为中国的“瓷都”。这些制瓷中心生产出,白瓷、青瓷、影青瓷、大青花瓷、黑釉瓷、开片、彩釉等众多的瓷品种。中国匠人还运用珐琅工艺生产出著名的工艺品景泰蓝。 + +汉代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并经阿拉伯传播到整个世界,人类文明史从此开始了文化传播的纸媒时代。中国的造纸业也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出现了著��的宣纸。由于纸的出现,唐代出现了最早的印刷术——木刻雕版印刷。到了宋的时候,毕升发明了用在纸媒上的活字印刷术。 + +“筒车”和“提花织机”是中国古代机械设计的突出成就。“筒车”是三国时的能工巧匠马钧设计出来的,汲取河水进行水利灌溉的机械,一直到近、现代在中国农村还能看到这种木制灌溉设备。“提花织机”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丝织技术的最高成就,和现代的提花织机相比照,除了动力系统被改变,其工作原理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 +明代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是一部记载科学技术的书籍,是研究中国古代生产技术的重要史料。 + +阿拉伯帝国统一后,兼收并蓄东西方的科学技术成果,伊斯兰文明达到了发展的高峰。阿拉伯人在印度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工匠则根据等速运动原理发明了有摆的钟表。 + +伊斯兰建筑结合动西方建筑文化,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其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宗教建筑清真寺的建造当中,代表建筑有巴基斯坦拉合尔的巴特贾希清真寺、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加里夫·阿尔·弗列德清真寺以及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 +阿拉伯陵墓建筑的杰出成就是印度的泰姬陵。 + +阿拉伯的手工艺品主要是阿拉伯地毯、玻璃工艺、象牙雕刻工艺。阿拉伯是琉璃技术、珐琅工艺的发源地。 + +经历了中世纪的压抑之后,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兴起,对设计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出现了众多璀璨的融各种技艺于一身的艺术巨匠。那时,工业革命尚未出现,设计还主要集中在手工业领域,因而这一阶段的设计一般划归于后期手工业阶段。但这段时期承前启后,奠定了现代设计产生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在设计史上是一段很重要的时期。 + +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宗教建筑一直是最主要的建筑样式。受到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在建筑中体现人的需要的痕迹越来越明显,以破除哥特式建筑的宗教压抑感。被称为第一件真正属于文艺复兴时代的作品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布鲁列涅斯奇(Brunelleschi)设计的和佛罗伦萨总教堂同时完成的育婴院。著名建筑家和理论家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阐发了古典建筑理论的构想:柱式论和比例论,把建筑艺术从圣·苏哲的神学泥潭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古典主义风格。由布拉曼底(Bramante)、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贝尼尼先后进行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古典主义建筑的辉煌之作。 + +古典主义风格到了后期,出现了过于强调“S”型曲线造型的倾向,进而出现了巴洛克艺术。由意大利样式主义艺术家罗索·菲奥伦蒂诺设计的法国佛朗索瓦一世长廊是巴洛克风格的蓝本,凡尔赛宫中路易十四的寝厅豪华奢侈,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 + +在路易十五统治期间,对豪华风格的追逐发展到了空前的阶段,导致了堆砌装饰、内容空洞的洛可可风格的出现,因而洛可可风格也被称为路易十五风格,其在建筑上的代表是由建筑师波福朗设计的巴黎苏比兹府邸椭圆形客厅和阿萨姆设计的德国巴伐利亚州鲁尔巡礼者教堂的圣母升天祭坛。 + +洛可可风格尤其注意对室内家具的设计,以增强奢侈豪华的感受,因而洛可可风格在家具设计上鼎盛一时,给后世的家具设计影像很深。当时著名的洛可可家具设计师有法国的安托万·高德勒和英国的托马斯·奇宾达尔(Thomas Chipendale)。 + +洛可可风格服饰的代表是在当时欧洲贵族妇女中风行一时的飘摇裙。 + +在机械和工程设计方面,列奥纳多·达·芬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关于飞机、坦克、火炮的设计构想,不单显示出他个人的远见卓识,更显示出人文主义设计思想对欧洲中世纪传统设计思想的突破。 +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手工艺品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金银器和瓷器方面。尤其是瓷器出现了德国的“硬瓷”和法国的“软瓷”品种。手工艺品受到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 +法国大革命之后,艺术和设计上的奢靡风气遭到批判和抛弃,新古典主义登上了历史舞台,巴黎大凯旋门就是这种以表现宏大、崇高见长的设计风格的典型代表。 + +工业时代的设计指的是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之后的设计,以瓦特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发明为开端的工业革命中,产品生产工艺出现了以下重大的变化: +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设计过程和制造过程分离,设计逐渐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出现了,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进程。 + +工业时代的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跟随科学技术的变革,加深对机械语言的理解,形成了很多次影响整个社会的设计运动以及众多的不同风格的设计流派,这些运动、流派和在一起就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潮流,对后世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 + +以往国内习惯将“艺术与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的名称译为“工艺美术运动”,这一译法易引起误解。正如其英文原文所显示,这场运动试图改变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相脱离的状态,弃除工业革命所导致的设计与制作相分离的恶果,强调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正是因此,在2010年中国大陆出版的一部较客观完善的西方设计通史建议采用“艺术与工艺运动”这一更准确的直译名。 + +在18世纪的欧洲,一方面从巴洛克到洛可可的贵族化审美情趣是手工艺品的主流,另一方面,大量以功能为唯一存在目的的丑陋工业品充斥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威廉·莫里斯对此非常敏感,因而发起了工艺美术运动,以手工艺品的复兴来反抗工业制品的粗制滥造。 + +莫里斯对待工业品的态度虽然是消极的,但是他回归自然、整体设计的设计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当然这种反抗也对当时的工业品的设计问题提出了疑问,使得工业家们意识到产品设计问题的重要性。 + +莫里斯和菲利浦·维伯合作设计建造的位于肯特郡的红屋是其整体设计和回归自然设计风格的集中体现。莫里斯在设计领域涉及很广,从建筑到装饰墙纸,从家具到其他手工艺品,都有他留下的优秀作品。他在设计中广泛应用曲线形花草植物纹样,形成了优雅、华丽的设计风格,他在1896年为《桥沙集》设计的书籍装帧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被装帧设计界称为“现代书籍装帧第一书”。 + +由莫里斯担任主席的“艺术与手工业协会”的成立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高潮,对后世各专业设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工艺美术大师维伯(室内设计)、麦金托什和沃赛(家具设计)、德莱塞(陶艺设计)、比亚兹莱(插图和书籍装帧设计)等在这个协会齐集一堂,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 + +作为对莫里斯的响应,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城出现了以麦金托什为领袖的格拉斯哥四人派。 + + + + + + + +后工业时代的设计约可分为下列方向来探讨: + + +-{zh-hans:数字时代的设计; zh-hant:数位时代的设计;}-因网路与电脑大量普及,出现了与工业时代、手工艺时代截然不同的风貌,可分为下列方面探讨。 + +",wiki_zh\AB\wiki_00 +"DNA微阵列 + +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又称DNA阵列或DNA晶片,比较常用的名字是基因晶片(gene chip)。是一块带有DNA微阵列(microarray)的特殊玻璃片或矽晶元片,在数平方公分之面积上布放数千或数万个核酸探针;检体中的DNA、cDNA、RNA等与探针结合后,借由-{zh-cn:荧光;zh-tw:萤光}-或电流等方式侦测。经由一次测验,即可提供大量基因序列相关资讯。它是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的工具。研究人员应用基因芯片就可以在同一时间定量的分析大量(成千上万个)的基因表现,具有快速、精确、低成本之生物分析检验能力。 + +基因晶片的制作方式基本可分为以下几型: + +由美国史丹佛大学开发的cDNA 阵列的制作方法,将预先合成好的核酸探针布放于玻片载体上。 +优点:设计较长的探针长度可增加专一性。 +缺点:晶片密度较光罩法低,并须有良好的保存设计。 + +这种方法又可分为点制法与印制法。 + +点制法是小规模生产或实验室自制的低密度晶片,以机械手臂上带有毛细作用的细微刻痕的钢针,将核酸探针溶液点放于玻片或聚酯纤维膜上。成本低廉,适合探针数少或制造需求量不大的状况。 + +印制法是从喷墨印表机的方式变化而来,用加热气泡的方式将核酸探针置于玻片上, 使用制作~3万点的基因晶片;例如PhalanxJet。 + +原位合成(in situ synthesised),将核苷酸分子依序列利用不同方法控制化学反应, 一个一个接上去形成核酸序列, 快速生产精准(定位准确且位向均一)、超高密度 (100万-200万点)晶片. 合成法主要有二种, 一种为利用喷墨技术, 将核苷酸如墨水般, 喷入特定位置进行固相合成 (solid phase phosphoramidite chemistry), 另一种为使用电子晶片制作的光刻法(Photolithography),利用光罩控制反应光化学反应进行合成. 喷墨合成技术因合成时只需输入座标与核酸序列, 不需前置成本, 所以应用弹性高, 主要合成探针长度为60-mer以上, 且因反应体积大更可合成至300-mer用于合成生物学用途. 光刻法由于制程、光罩成本、光照反应效率等因��,这种方法做出的探针长度约在25-mer以下,因探针短所以同一个基因需要多个探针对应,以避免误判。喷墨合成技术使用厂商有 Agilent, 光刻法使用厂商主要有 Affymetrix、Roche NimbleGen (Nimblegen已于2013年停止生产晶片)等。 + +Illumina公司有其独特的微珠阵列,将核酸探针制作于微小颗粒上,再将其布放于特制玻片。 + +在96孔或384孔标准PCR盘或384孔微流体盘中,预先合成好即时PCR引子与探针,将检体注入后以定量PCR方式进行反应与侦测分析。分析量比传统晶片少,属于低密度阵列,但兼具准确定量与定性;并且设备与技术门槛低,一般分子生物实验室即可自行操作。 +新的中密度qPCr array:OpenArray是Applied Biosystems(应用生命系统公司,隶属于Life Technologies集团)产品,在玻片大小的疏水性基板中分为数十个矩阵区域;矩阵内为亲水性表面的微孔,有一组预先合成好的引子与探针。现有的规格是每片玻片有12*4(48)个矩阵区域,每个区域为8*8(64)孔。预计2012年有新的12K晶片与专用机台上市。 + +微阵列背后的的核心原理是两条DNA链之间的杂交,互补核酸序列的性质专门配对彼此通过形成互补的核苷酸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 +DNA微阵列(DNA-microarray):检测样本的genomic DNA,作为基因型别鉴定之检测。 + +cDNA微阵列(cDNA-microarray):或称expression array,将样本中的mRNA转为cDNA后进行检测,作为基因表现程度之检测与比较。 + +miRNA微阵列(miRNA-microarray):检测miRNA相关的基因调控机制。 + +高通量核酸定序晶片:合并特殊PCR反应及微阵列侦测技术转作为基因定序之用。 + +临床检测微管晶片:将低密度微阵列附于特制检验管底部,用以检测特定病原或癌症指标的试剂组。 + +CGH晶片:染色体晶片(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或称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 + +SNP晶片:可检测基因多型性(Polymorphisms)。 + +基因甲基化晶片:检测DNA被甲基化修饰程度。 + +电子定序晶片:结合奈米电机与电子学做为快速高通量核酸定序用的晶片。 + +微流体学(microfluidics)之临床诊断用晶片。 + + +",wiki_zh\AB\wiki_00 +"能源 + +使用能源通过控制和适应环境使它在人类社会里成为一个关键的发展。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管理能源的使用。在工业化国家里,能源资源的发展在农业、运输、垃圾收集、信息技术和通讯是成为发达社会的先决条件。自从工业革命后,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多,同时也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其中一些,如全球暖化对目前全世界有潜在严重的风险。另外由于经济活动,如制造业和运输业的密集,能源效率﹑依赖﹑安全和价格等的问题也令人关注。 + +在人类社会背景下的能源资源:能源资源作为能源的同义词,一般来说常指物质,例如燃料,石油加工产品和电力。这些都是可利用的能源来源,因为它们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其他为特定的用处种类的能源。 + +在自然界中,能源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热,电,辐射,化学能等。许多这些形式可以很容易转化为另一种的帮助下,如利用装置;从化学能到电能使用的电池。但我们大多数现有的能源来自于太阳。巨大潜在的能源阐述可由著名的公式 = 所表示。 +现代能源一般可分为两类:可再生能源和可替代能源。 + +能源资源的生产与消费对于世界经济非常重要。无论是生产商品,提供运输,使电脑和其他设备正常运作,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能源资源,可以说是工业时代重要生产资料之一。 + +能源资源的消耗需要资源,并且会对环境具有影响。许多发电厂燃烧煤炭、石油或天然气来发电能作为能源的需求。虽然燃烧这些化石燃料可以马上供应电力,但是会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CO 2),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SOX)和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而被认为对全球暖化影响的加快负起责任。燃烧矿物燃料发电也释放微量金属如铍,镉,铬,铜,锰,汞,镍,银到环境中,也作为污染物。 +因此一些环保人士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普遍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避免扩大使用能源,从而导致环境被破坏。 + +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经济和政治不稳定也可能导致能源危机,像是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1979年的石油危机。当全球石油开采率达到最高(即石油峰值)可能会促成另一能源危机。 + +1974年成立的发达国家能源论坛性组织。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等23个国家所组成。成员国政府在发生石油危机中,合作协调能源政策,分享能源供应。并借发展替代能源,解决能源结构中的供需问题和环境问题。 + + +核能发电是核能的主要应用方面,19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是世界核电开始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利用核裂变释放出的热量进行供热及发电的技术。核子工业会产生放射性废料,低阶放射性废料要监测约300年,待其放射性逐渐降低后可以确定其安全稳定性;而放射性较强的高阶放射性废料,则需要搭配较长时间的妥善管理及处置,以待其放射性衰减到与背景辐射相当的程度。 +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潮汐能、水能的总称。除生物质能外,均为非燃烧能源,又称为清洁能源或绿色能源。 + +广义上来讲能源来自三个途径:1、太阳光辐射。该途径通过太阳光、植物能、化石燃料、地表温差、月球反光、水汽蒸发循环的方式体现在地球表层。来自太阳光辐射的能源总量是有限的,目前社会对该类能源的提取超过了能源充能的效率;2、地球自转运动。该途径通常包括地热、磁、以及风能、水流、潮汐等通常意义上的可再生能源。该咏翔属于地球突变过程中的韦璁耗散,偶尔也表现为爆发性的火山喷发或者地震之类破坏性的情形。;3、核聚变、核裂变。该途径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可再生能源。在产生副产品的热能的同时也会产生辐射能。 + + +",wiki_zh\AB\wiki_00 +"风能 + +风能是因空气流动而产生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空气流具有的动能称风能。空气流速越高,它的动能越大。用风车可以把风的动能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而用风力发动机可以把风的动能转化为有用的电力,方法是透过传动轴,将转子(由以空气动力推动的扇叶组成)的旋转动力传送至发电机。全世界以风力产生的电力在2008年共约2192亿度,当年风力供应电力占全世界用电量的1%,在2014年时全球风力发电量已增长到占总用电量3%。风能虽然对大多数国家而言还不是主要的能源,但在2000年到2015年之间已经成长了二十四倍。 + +K风能是风的能量转换成可利用的能量形式,例如使用风力涡轮机产生电力,风车产生机械动力,风泵抽水或排水,或风帆推动船。在现代,涡轮叶片将气流的机械能转为电能而成为发电机。在中古与古代则利用风车将搜集到的机械能用来磨碎谷物或抽水。 + +一间大型的风力发电厂可以由连接输电网的数百台风力发动机组成。 + +风能量是丰富、可再生、分布广泛、不产生污染,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 + +我们把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经过长期测量、调查与统计得出的平均风能密度的概况hi lol该范围内能利用的依据,通常以能密度线标示在地图上。 +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例如帆船,但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著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在发达国家,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视,比如:美国能源部就曾经调查过,单是德克萨斯州和南达科他州两州的风能密度就足以供应全美国的用电量。 + +2003年美国的风力发电成长就超过了所有发电机的平均成长率。自2004年起,风力发电更成为在所有新式能源中已是最便宜的了。在2001年风力能源的成本已降到20世纪6、70年代时的五分之一,而且随著大瓦数发电机的使用,下降趋势还会持续。 + +估计地球所吸收的太阳能有1%到3%转化为风能,总量相当于地球上所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50到100倍。上了高空就会发现风的能量,那儿有时速超过160公里(100英哩160 km/h 100 mph)的强风。这些风量最后和地表及大气间摩擦而以各种热能方式释放。 + + +风能可以通过风车来提取。当风吹动涡轮时,风力带风车动绕轴旋转,使得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而风能转化量直接与空气密度、涡轮扫过的面积和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风吹过风机涡轮(Wind turbine)而使得风速减弱,这也限制了涡轮可提取的能量。1919年,德国物理学家贝兹(Betz, 1885-1968)认为,不管如何设计涡轮,风机最多只能提取风中59%的能量,此称为贝兹极限定��(Betz limit)。现今正在运作的涡轮所能达到的极限约为35%。大多数风机实际效率范围从5%到25%。风力发电机又可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又分为几种,譬如Darrieus风机或Gorlov风机。 + +因为自然界中的风速常变化,并且给定地点所得的潜势风能(Potential wind energy)并不代表风力发电机在该处实际可以产生的能量。为了估计在某一特定位置的风速频率,必须使用风速机率分布函数来分析该地的风速历史数据。风力发电最常用的风速机率函数为韦伯分布[[(Weibull distribution)],可较准确地反映在各个地点每小时的风速机率分布。韦伯分布中形状参数k = 2时便是[[莱利分布]][[(Rayleigh distribution)]],莱利分布的另一参数可由平均风速来换算,因此莱利分布常被作为一个较粗略但更简单的机率模型。 + +因为地表附近,高度愈高,风速愈大。而风能是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所正比,所以风机高度愈高,发电量愈多,因此现今有许多风机的高度都超过100 m。 + +因为自然界中的风速并不稳定,所以无法像使用燃料的火力发电厂一样,可以依照用电需求来调整发电量。因此风力发电整年发电量的计算方法与其他能源不同。安装良好的风力发电机实际的发电量可达35%,跟一般使用燃料的发电厂的涡轮机相比(1000kW的风力发电机),每年可发电量最多可到350kW。虽然风能输出的功率是难以预测的,但每年发电量的变化应在几个百分比之内。 + +因风能不能持续产生,常以[[抽水蓄能电站]]或其他方法来储存风能以保持电力能持续供应,这大约增加25%费用。 + +风能利用技术的不断革新,使这种丰富的无污染能源正重放异彩。据估计,二三十年内,风力发电量将要占欧洲共体(欧盟)电占全国总电力的30%左右。 + +风力发电厂([[wind farm]])是在同一地点的一群[[风力发动机]]用来产生电力。一个大型风力发电厂可能包括几百个独立的风力涡轮机,并覆盖数百平方英里的扩展区域,但在涡轮机之间的土地仍然可用于农业或其他用途,但是许多机种都有噪音过大的问题、因此必须远离住家。风力发电厂既可以位于在陆地上,也可以位于在海洋上。 + + +[[File:WindMills.jpg|thumb|内蒙古草原上的风力发电机]] + + +[[File:Lamma wind turbine 1.JPG|thumb|位置[[香港]][[南丫岛]]的风力发电站]] + + +风力发电自80年代开始受到西方各国重视以来,至今全球风力发电量每年快速成长,在2016年已成为全球各类电力来源第5大。 + +[[File:Global Wind Power Cumulative Capacity.svg|left|600px|thumb|全球风力装置容量]] + +2020年各国再生能源占发电量比例之目标: + +目前世界各国的[[可再生能源]]推动制度,主要可分为: + + +两种推动制度之用意为形成保护市场,透过政府的力量让可再生能源于电力市场上更具投资效益,而其最终目的为提升技术与降低成本,以确保可再生能源未来能于自由市场中与传统能源竞争。 + + + + + +[[Category:风力发电| ]] +[[Category:能源]] +[[Category:可再生能源]]",wiki_zh\AB\wiki_00 +"潮汐能 + +潮汐能是指从海水面昼夜间的涨落中获得的能量。在涨潮或落潮过程中,海水进出水库带动发电机发电。 + +潮汐能是一种水能,它将潮汐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及其它种有用形式的能源。第一座大型潮汐电站于1966年投入使用。 + +虽然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潮汐能未来将有潜力发电。潮汐比风能和太阳能具有更强的预测性。在可再生能源的来源中,潮汐能历来都一直受限于高成本和(具有足够高的潮差和流速的)可行地点的局限性,因而进一步限制了其总体可行性。然而,许多新技术在设计(如:动态潮汐能, 潮汐潟湖)和涡轮机技术(如:新式轴流式轮机、双击式水轮机)上的开发和改进,表明潮汐能的总体可行性可以远高于之前的假设,同时经济和环境成本可以降到具有竞争力的水平。 + +历史上,潮水(动力)工厂已在欧洲和北美的大西洋沿岸投入使用。其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甚至古罗马时代。 + +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为潮汐能。潮汐能是以势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与动能。 + +潮汐发电可分为三种发电的方法: + +潮汐流发电机(,TSGs)利用了流水的动能驱动涡轮机,一种类似于风力涡轮机利用流动空气的发电方式。和潮汐堰坝相比,由于其低成本和低生态影响,这个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一些潮汐发电机可以内置在现有桥梁的结构上,基本上没有涉及美观的问题。 + +潮汐堰坝利用了势能在高低潮时的高度不同(水头)。堰坝本质上是横跨潮汐河口全宽的水坝,且受限于高昂的民用基础建设成本、全球短缺的可行地点以及环境问题。当使用潮汐堰坝发电,来自潮汐的势能通过专门的水坝战略布局被抓住。 + +动态潮汐能(DTP)开发了潮汐流在势能和动能间的交互作用。该理论认为:从海岸一直延伸入大海建造(如:30~50公里长)大坝,无封闭区域。大坝的存在及规模引入了潮汐的相位差异,和当地的潮汐波长相比,大坝的大小不容忽视。这导致整个大坝的液压压头差异。大坝的水轮机被用来转换大量电能(每个大坝6000~15000兆瓦)。浅海沿海海域具有与海岸平行振荡的强大的潮汐波,如在英国、中国和韩国,因而大坝两侧水位会产生明显差异(至少2~3米)。 +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8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潮汐能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他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 +潮汐能主要的利用方式是发电。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或河口等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利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 +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于受月球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 + +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利发电原理类似。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式保存;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潮水的流动与河水的流动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潮汐发电有以下三种形式: + +然而,前两种类型都不能在平潮(没有水位差)或停潮时水库中水放完的情况下发出电压比较平稳的电力。第三种方式不仅在涨落潮全过程中都可连续不断发电,还能使电力输出比较平稳。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孤立海岛,使海岛可随时不间断地得到平稳的电力供应。它有上下两个蓄潮水库,并配有小型抽水蓄能电站。但有一定的电力损失。 + +到目前为止,由于常规电站廉价电费的竞争,建成投产的商业用潮汐电站不多。然而,由于潮汐能蕴藏量的巨大和潮汐发电的许多优点,人们还是非常重视对潮汐发电的研究和试验。 + +海洋学家预估世界上潮汐能发电总量在1TW(10的12次方瓦特)以上。潮汐能普查计算的方法是,首先选定适于建潮汐电站的站址,再计算这些地点可开发的发电装机容量,叠加起来即为估算的总量。 + +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 + + +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20几处地方,都在研究、设计建设潮汐电站。其中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库克湾、加拿大芬地湾、英国塞文河口、阿根廷圣约瑟湾、澳大利亚达尔文范迪门湾、中国的乐清湾,印度坎贝河口、俄罗斯远东鄂霍茨克海品仁湾、韩国仁川湾等地。随着技术进步,潮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使进入2l世纪后将不断会有大型现代潮汐电站的建成与使用。 + +潮汐发电的主要研究与开发国家包括法国、前苏联、加拿大、中国和英国等。潮汐发电是海洋能中技术最成熟和利用规模最大的一种。 + +潮汐能是一种不消耗燃料、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取之不尽且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在各种海洋能源中,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最为现实、简便。 + +从总体上看,现今潮汐能开发利用的技术难题已基本解决,国际上都有许多成功的实例,技术更新也很快。 + +潮汐发电利用的是潮差势能,世界上最高的潮差也才10多米,因此不可能像一般水力发电那样利用几十米、百余米的水源发电,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组必须适应“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因此水轮做得较大。但水轮做大了,配套设施的造价也会相应增大。于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反映其技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志。 + +潮汐发电虽然并不神秘,但仍须尊重客观规律,才能获得成功,取得良好效益。否则,光凭主观愿望和热情,虽然一时可以建成许多潮汐电站,但最后往往会因为实用价值不大而被放弃。 + + + +",wiki_zh\AB\wiki_00 +"张治中 + +张治中,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人,原为中国国民党党员,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曾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新疆省政府主席,曾主导参与多次国共和谈。1947年在原籍安徽省巢县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 + +1949年6月宣布脱离中国国民党,后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于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上病逝。 + +张治中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校3期步科,与何键、夏威、叶琪、白崇禧等皆同期毕业。之后曾参加护法,并在滇军、桂军、川军中任连长、营长。 + +1924年,张任校长的广西桂军军校结束,蒋介石调张到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任上校代理入伍生总队队长。不久,国民革命军成立,张任第二师参谋长。黄埔军校后来成立军官团,由张任团长。1926年北伐开始后,设立学兵团及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张任学兵团长及分校教育长。1927年蒋介石清党以后,张治中从武汉到南京;蒋介石下野后,张出国考察。 + +1928年黄埔军校迁南京,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张治中由1928年起一路出任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直至1937年。在这期间张亦曾多次为蒋介石带兵。1928年冯玉祥反蒋,张任武汉行营主任;中原大战时,张任教导第二师师长,率部进攻开封冯玉祥部。1933年闽变,张任第四路军指挥平乱。与其他国民党将领不同,每次战事完结后张治中都会主动交出兵权,回到军校。 + +1932年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张临时被任为第五军军长,指挥国军中的中央精锐,助十九路军守衞上海。中日签署停战后,张立即投入京沪防守的计划工作。1936年,正式出任京沪警备司令。1937年4月6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张治中辞职照准,校长蒋介石派陈继承接任。抗战开始后,张兼任第九集团军司令。8月13日,中日在上海爆发冲突引发淞沪会战。张治中指挥国民革命军的中央系部队在上海以攻势对抗日军。8月17日,张密电蒋及何应钦: +之后,国军被迫从前线后撤,张改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蒋介石对张治中的淞沪战场上表现十分不满,初期蒋介石计划用十天消灭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当时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仅数千人,蒋介石交待张治中指挥数万德械装备的精锐军队前去围歼,中日双方兵力十比一,但张以四个师围歼日军还是没有拿下来,蒋气得在日记写著:“撤张文白”,又责备何应钦无识人之明,即以朱绍良代替张治中。 + +1938年11月,日军进犯湖南一带。当时中国的焦土政策规定日军进入城郊30华里以内时,即实施之,破坏任何可能对敌人有用的东西。但因讯息传递错误,和长沙民兵自卫队自作主张,在日军进攻长沙前即告焚城,11月12日上午,日军向岳阳以南离长沙还有250里的新墙河进犯时,译电员竟将前方电讯漏一「墙」字,致将「新墙河」变成离长沙仅有12华里的「新河」。首先得知此讯息的民兵自卫队在未接到指令的情况下,即擅自放火(即文夕大火),造成严重的人命财产损失。张治中因而被革职,但在部下酆悌等3人的顶罪以及蒋中正的介入下,张治中并未遭到枪毙,仅获留任负责善后。但是由部下顶罪的行为使得张治中失去了军中威信,也不可能继续从事实质军职。事实上戴笠、陈诚都提及张治中“不切实际”,“尤其在抗战军事上,而湖南除出兵外,其他毫无成绩可言。” + +1939年2月,张到重庆,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负责军事机要,成为蒋介石身旁的重要助手。1940年11月26日,张治中离开重庆,前赴江南九省视察,旨在推动各省加速组织三青团。 + +1941年「皖南事变」后,张治中即代表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谈判。之后国共双方的谈判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张治中多次代表中国国民党。1945年日本投降,毛泽东首次飞重庆与中国国民党会谈。张治中与美国特使赫尔利一同飞到延安接毛泽东,在重庆代表中国国民党参与会谈九次。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后,张再随机送毛泽东回延安。之后美国特使马歇尔于1946年初来华,并与张治中、周恩来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国共双方军事整编。此间,张治中经常向马歇尔抱怨国民政府,为中国共产党宣传。 + +1947年1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西北行辕主任兼新疆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奉召专机抵南京,1月2日见蒋介石,谈打破国共僵局问题,在座者有陈诚、白崇禧、陈立夫、张厉生、雷震等。1月16日,蒋决定派张治中携和谈新方案到延安商谈和平;和谈方案经由司徒雷登转交中共在南京代表王炳南,计有四项:就地停战、整编军队、恢复交通、解决地方政权等。 + +张治中赴延安,商谈和平统一,中国共产党拒绝接受。2月1日,蒋在黄埔路官邸邀宴-{于}-右任、孙科、戴传贤、邵力子、王宠惠、吴鼎昌、张厉生、陈立夫、张治中等,就行宪准备工作交换意见。3月3日上午7时,中共代表董必武自上海抵达南京,车抵下关,遭中国国民党特务囚禁1小时;董必武回中共办事处后,即往访张治中,询问政府有无致中共人员撤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之正式公函,及政府是否表示决心用军事方式解决国共问题。 + +1948年8月,蒋以张治中为西北军政长官。8月12日,蒋特派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军政长官,冯治安、刘汝明、杜聿明为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下半年,中国国民党在军事、政治及经济上遭受严重打击。 + +1944年,在苏联指使下,新疆发生“三区革命”,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成立。张治中奉国民政府之令前往新疆谈判,在谈判中,张治中同意新疆维族自治,选举新疆省参议会。在国民政府的诚意之下,新疆独立运动人士放弃原先主张,接受国府条件,推选自己的地方议会,施行地方自治。 + +与中国共产党谈判同时,张治中亦负责谈判统一新疆的工作。1944年到1946年6月,张治中任全权代表多次赴迪化,在苏联领事调停下,与伊宁事变领导人谈判解决新疆问题。1946年3月,张治中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北行辕主任。5月,蒋介石任张治中为新疆省政府主席。 + +3月25日,新疆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发表告民众书,重申彻底实行和平条款和施政纲领,民族平等团结。 + +5月,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进攻北塔山,张治中再度前往新疆处理此事。7月8日,外交部就外蒙军队入侵新疆制造北塔山事件,致苏联驻华使馆照会,提出抗议。 + +张治中在新疆任期内,已逐渐亲共,新疆省政府所任用的重要人员尽是中国共产党,如以屈武任廸化市市长,刘孟莼任新疆省政府秘书长。因此当时有人认为张治中为中国共产党长期之间谍。郭寄峤、上官业佑等,均提交中央举报,蒋介石亦密谕他人,注意张治中的行动。1948年6月25日,蒋在西安召开军事会议,参谋总长顾祝同、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副主任马步芳、马鸿宾至西安出席。8月12日,蒋特派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军政长官。 +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代总统立即展开与共产党和谈。1月4日,南京报纸报导张治中向美国及苏联两国大使馆接洽,请安排与中共谈判。2月1日,西北军政长官张治中下午抵达兰州,对记者谈话称:和平并没有绝望;自己为政府派定和平代表,愿为和平而努力。 + +3月3日,张治中携李宗仁函,商承蒋介石对「和平的条件和限度之意见」;并谓:「中共虽已微开和平之门,但前途困难重重。」3月28日,张治中以其将赴北平,特电呈蒋介石,要前往溪口,「当面报告政府所定的和谈腹案」。蒋介石说:「他来不来无所谓。」3月29日,张治中往奉化溪口谒蒋介石,就和谈腹案向蒋请示;蒋向张治中表示:「为倡导和平,本人业已引退,因之对政治问题,不便表示意见。今后和谈大计,应由李代总统与何院长负责主持。本人甚愿以在野身份,尽力支持李代总统使和平早日实现。」蒋介石对他非常冷淡,「只邀他游览溪口附近的风景」。 + +3月30日,张治中离开溪口。张治中偕屈武回南京,将蒋之表示写成新闻稿发表,用以压摄中国国民党内派系;并与邵力子参加立法院秘密会议,报告溪口之行,博得赞同。行政院临时政务会议,通过加派刘斐为和谈代表,并指派张治中为首席代表。 + +李宗仁派出亲共人士如张治中、邵力子、章士钊、黄绍竑、李蒸、刘斐(可能是中共地下党。然而,俞大维坚信其『墙头草』而已,称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则略嫌夸大。)等6人为代表的和谈代表团,张治中任代表团长,于4月1日到北平进行和谈。4月13日,张治中由北平电李宗仁与何应钦,谓周恩来于今日面交「国内和平协定」一件,「内分八条,二十四款」。张又上蒋介石一电报,谓到北平后,中国共产党言论态度,意在逼降,并劝蒋「毅然放下一切」。4月20日,行政院院长何应钦对中国共产党所提八条二十四款,断然予以拒绝。4月23日,和谈代表邵力子、张治中��投向中国共产党。张没有回到南方,而是留在北平,于6月宣布脱离中国国民党。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治中先后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张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在周恩来的提议下,毛泽东批准了一个“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主要包括高级民主人士,宋庆龄被列为第一位。完整名单如下:宋庆龄、郭沫若、章士钊、程潜、何香凝、傅作义、张治中、邵力子、蒋光鼐、蔡廷锴、沙千里、张奚若、李宗仁。才幸免了直接人身迫害。1969年4月逝于北京,火化后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 +张治中的后代有二个儿子和四个女儿: + +张治中在长沙人印象中评价极差,因此有人做了一副对联和匾额讥讽他,流传在民间很广: +上联是「治绩云何,两大方案一把火(指文夕大火)」;下联是「中心何忍,三颗人头万古冤」;横批则为「张惶失措」,第一个字连起来正好是张治中。 + +因张治中脱离国民党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阵营,中华民国在戡乱时期称其为“张逆治中”,然而张至死亦未加入共产党。但是中国共产党则认为张治中是少数未与共产党兵戎相见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一,人称“和平将军”,为解放军进驻新疆作出巨大贡献,积极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工作,在张治中等人的建议下五星红旗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wiki_zh\AB\wiki_00 +"雷锋 (消歧义) + +雷锋可以指: +",wiki_zh\AB\wiki_00 +"指挥官基恩 + +指挥官基恩是一套电脑游戏的名字,英文为:Commander Keen。在游戏中,同名主人公基恩是一名勇敢的冒险者。 + +“指挥官基恩”系列是由id Software在1990年开发的。这部作品就是所谓的滚动卷轴类游戏。他的特点就是一旦游戏角色走到画面的一端时,显示屏中的画面侧向他所走的方向滚动。游戏者还能通过操纵角色能实现一些动作,例如“走”、“跳”和“开火”等。这样就可以作出各种各样的组合和动作,利用这种特性游戏者必须克服游戏中的障碍,例如象是过悬崖和击败“怪兽”才能通过关卡。 + +一旦一个关卡被完成则会出现一张地图,他会显示临近的关卡供游戏者选择,这样故事就会有不同的发展,给游戏者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 + +但“指挥官基恩”系列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滚动卷轴类型的游戏,该游戏的开发者约翰·卡马克也是从超级玛莉奥(Super Mario)中得到的灵感。 + + + +",wiki_zh\AB\wiki_00 +"血型 +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抗原物质可以是蛋白质、糖类、糖蛋白或者糖脂。通常一些抗原来自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或密切连锁的几个基因的编码产物,这些抗原就组成一个血型系统。在人类,目前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有30种,其中又以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恒河猴因子)最为重要。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致死亡。新生儿溶血症也和血型密切相关。 + +人类最早认识的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健康人的血清对不同人类个体的红细胞有凝聚作用。如果把取自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成对混合,可以分为A、B、C(后改称O)三个组。后来,他的学生Decastello和Sturli又发现了第四组,即AB组。 + +数年后,兰德施泰纳等人又发现了其他独立的血型系统,如MNS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等。1930年,兰德施泰纳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几十年来,新的血型系统不断被报道,由1935年成立的国际输血协会专门负责认定与命名工作。得到承认的30种人类血型系统包括超过600种抗原,但其中大部分都非常罕见。 + +血型的发现开创了免疫血液学、免疫遗传学等新兴学科,对临床输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型系统也曾广泛应用于法医学以及亲子鉴定中,但目前已经逐渐被更为精确的基因学方法所取代。 + +在30种人类血型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通常医院中进行的血型检查也只有这两项指标,例如,一位血液是AB型同时是Rh阳性的人,其血型可以简写为AB+。 + +人类的血液内有以下的抗原、抗体,组成不同的血型: + +基本上,O型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血型。但在某些地方,如挪威、日本,A型血型的人较多。A型抗原一般比B型抗原较常见。AB型血型因为要同时有A及B抗原,故此亦是ABO血型中最少的。ABO血型分布跟地区及种族有关。 + +人类为何会对未接触过的抗原产生抗体的原因未知。一般相信可能是与某些细菌的抗原跟A及B型的糖蛋白相似有关。 + +血液中另一主要特点是恒河猴因子,恒河猴因子(Rh血型系统)也被读作Rh抗原、Rh因子,因与恒河猴红血球上的抗原相同得名,最初于1940年被发现。每个人的红血球上只可能有或没有Rh因子,通常会与ABO结合起来,写的时候放在ABO血型后面。当中O+型是最常见。 + +ABO血型中配合Rh因子是非常重要的,错配(Rh+的血捐给Rh-的人)会导致溶血。不过Rh+的人接受Rh-的血是没有问题的。 + +和ABO血型系统的抗体不同,rh血型系统的抗体比较小,可以透过胎盘屏障。当一名Rh- 的母亲怀有一个Rh+的婴儿,然后再怀有第二个Rh+的婴儿,就可能出现Rh症(溶血病)。母亲于第一次怀孕时产生对抗Rh+红血球的抗体。在第二次怀孕时抗体透过胎盘把第二个婴儿的血液溶解,一般称新生婴儿溶血症。这反应不一定发生,但如果婴儿有A或B抗原而母亲没有则机会较大。以往,Rh因子不配合会引起小产或母亲死亡。以前多数会以输血救治刚出生的婴儿。现在一般会24小时内以抗Rh(+)的药物注射医治,最常见为Rhogam或Anti-D。每位Rh-的怀孕母亲的婴儿的血型都要找出,如果是Rh+的话,母亲便要注射Anti-D。用意为在母体产生抗体前先将抗原消灭,使母体记忆性B细胞不致记忆并自行产生大量抗体。 + +在华人当中,属于弥猴因数(简称Rh)负型血的比例约为1:370,但在白种人(例如欧洲人、美洲人、澳洲人等)则所占的比例较高,大约每七个人当中便有一位是Rh负型的。 + +血型属于罕见的孟买表现型的人,因为红血球上没有H蛋白物质,所以没有A或B抗原。但他们的血清会产生对抗H物质的抗体,而H物质是孟买表现型以外,所有血型的红血球都有的。故此,孟买表现型的人只可接受相同血型的血。 + +由于孟买型血型非常罕有,而他们又不能接受其他血型,因此急需输血的孟买型血型人很可能找不到捐血者。 + +表现血型为O型的人,有可能其实是孟买血型。他们本来从第九对染色体遗传到的A,B,O或AB其中一种ABO血型,但表现出来却是没有A或B抗原,就像是O型。这是因为他们在另一个基因:第十九对染色体上的H基因内遗传了的一对隐性的等位基因(""hh""),因而不会产生H蛋白。而当没有H蛋白,则A或B抗原都不能出现。 + +孟买型血型写作O。虽然被写作成""O"",这其实不是真正的O型的一种。最初1952年在孟买发现这种血型时,是因为并非A,B或AB型,才在检测时被误以为是O型。在孟买型最多的孟买,这类血型的出现频率才约为一万分之一。华人出现孟买型的机会更少。 + +亚孟买血型的红血球不会与抗A或抗B血清反应,但是其体液或血浆仍可分泌ABH抗原,对抗A或抗B血清有反应。 +所以亚孟买血型会让B型血型表现像O型血型,必须做「唾液试验」才能确认是否是亚孟买血型或是纯粹的孟买血型。 + +P血型系统将人类血型分为P、P、P、P及p五种表型。当中p型血液中会自然产生对抗PP1P抗体,是种非常罕见血型,全球人口盛行率小于0.001%,除日本、瑞典外,其它国家只有个案报告。 + +台湾原住民阿美族中,有米田堡(Miltenberger,未进入国际标准血型)血型的比率高达95%,台湾一般族群(主要为汉族)也有约3~6%的频率。米田堡血型的复杂性很高又很特别,在世界上白种人与日本人具有米田堡血型的比例约百万分之一,在中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大陆或岛屿(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则米田堡血型的频率变高。 + +在台湾引起新生婴儿溶血症及严重的输血反应是米田堡血型,有米田堡抗体的人数是Rh的二十倍。以输血而言,米田堡血型和RH血型在台湾,是一样重要的。 + +另外还有Langereis血型和Junior血型。迄今发现有超过5万日本人的血型是Junior阴性,导致这两种血型的血红蛋白为分别为ABCB6和ABCG2。 + +血型的遗传一般遵守孟德尔定律。 + +一般来说ABO血型系统的遗传是单基因决定的。""ABO""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的长臂上(9q34),有三个主要的等位基因""I""(A)、""I""(B)和""i""(O)。""I""和""I""的产物是具有活性的酶(酵素),分别催化A抗原和B抗原的合成,而等位基因""i"" 的产物不具有酶活性,无法催化A、B抗原合成。由于人类染色体是双倍体,一个人通常只能拥有三个等位基因中的两个,分别来自父母双方。这两个等位基因的类型,即血型的基因型(genotype),决定了人��血型的表型(phenotype)。 + +""I""和""I""对""i"" 均为显性,故而只有基因型是""ii"" 的人才有O型血,基因型是""II""或""Ii"" 的人是A血型,基因型是""II""或""Ii""的人是B血型。而""I""和""I""是共显性,因此基因型是""II""的人具有A、B两种抗原,即AB血型。 + +在少数情况,""I""基因有时会因上游基因的抑制而不表现,成为O型。 + +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双方均为O型血,子女必然是O型;如果父母有一方是AB型血,子女不可能是O型;A型和O型血的父母不可能生育B型或AB型血的子女,B型和O型血的父母不可能生育A型或AB型血的子女;如果父母有一方是O型,子女不可能是AB型。参看下列表格: + +德国哥廷根大学数理统计学著名的血型研究者F.贝尔斯泰教授说:“原始时期的类人猿都是O型血,后来突然相继变异为A和B两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仅有的O型血分裂出A型和B型”。A型和B型的结合产生出新的O型、A型、B型和AB型。 +图表占绝大数据,但有极少机率出现伪O型 + +Rh是由第一对染色体上一对有两个等位的基因所控制。Rh+是显性,Rh-是隐性。 + +捐血及接受血型者的血型必须相容。下表列出各相容的血型(有 者可配合)。例如,A-的人可接受O-或A-,可捐给AB+,AB-,A+或A-。 + +一般来说,O-型是全适型捐血者,他们的血可捐给任何人(临床实际仅在特殊紧急情况下会少量输入异型血用于急救,度过危险期后仍然会坚持使用同型血,因为异种血型输入可能会造成严重溶血反应)。所以血库及医院对O-型血要求最多。AB+型血是全适受血者,可接受任何血型。不过大量的异型输血仍然会有副作用,因此在可能情况下,输同型的血液仍然是比较理想。 + +不同种族,地区的人的血型分布都不一样。同一种族中不同的族群也会有差别。一般地方都是O+最常见,AB-最少。 + +B等位基因分布最多的地方是在亚洲中部,其次是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亚则相对地少,在世界上,B等位基因是ABO血型等位基因中最少的,只有16%的人口。A等位基因则较B等位基因多些,占世界总人口约21%,他们分布的地方比较散,例如蒙大拿州印第安人的黑脚族(30-35%),澳洲原住民(许多群族40-53%),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北部的拉普人,或者萨米人(50-90%),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里则几乎没有A等位基因。至于O血型则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约占63%的人口,他们主要集中在中南美洲,那里接近100%的人是O血型,其次是澳洲原住民和西欧地区(尤其是凯尔特人),东欧和亚洲中部则较少。 + +下表是世界范围内一些国家和地区人群的ABO与Rh血型系统的平均表型频率: + +",wiki_zh\AB\wiki_00 +"D20 + +D20 + +不是使用了二十面骰的游戏就是d20规则;如妄想症 (角色扮演游戏)即使用二十面骰,但其游戏机制并不是d20规则。 +",wiki_zh\AB\wiki_00 +"光荣 + +株式会社光荣()是一家曾经存在的个人计算机、游戏主机用软件企划、开发公司,现已与特库摩合并为光荣特库摩。 + +光荣是日本少数坚持制作个人计算机模拟经营游戏超过20年之久的公司之一。较为出名的游戏有《三国志系列》、《真·三国无双系列》、《大航海时代系列》、《太合立志传系列》、《信长之野望系列》。 + +起初襟川阳一继承家业,在栃木县足利市以染料批发商的身份创业。此后,他亦参与了唱片出租店等杂业的试水。他当时手下的兼职临时工之一,就是后来的史克威尔社长铃木尚。 + +1979年,襟川惠子在襟川阳一生日的时候,赠送一台MZ-80电脑给襟川阳一。从此襟川阳一迷上了电脑,开始向电脑软、硬件的开发和销售领域。 +1981年,光荣公司的软体的处女作《川中岛合战》发售,由于销售不错,光荣公司在扩大营运。从此,光荣奠定了以模拟类游戏为中心的方针。而从1997年PlayStation平台的《三国无双》开始,在动作类游戏上也有所斩获。 + +1981年,推出《投资游戏》(投资ゲ—ム);1982年,日本国内第一款RPG《地底探险》正式发售;1983年,推出运动SLG《棒球锦标赛》(ペナントレ—ス);该年是影响光荣最大的一年,《信长之野望》让光荣公司迈入了新的里程碑。 + +1984年,总公司迁至神奈川县横滨市的日吉,生产了第一款企业管理游戏《投资必胜学》(トップマネジメント)。除此以外,光荣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古夫王的秘密》(クフ王の秘密)、《CONSTRUCTION》、《狭长地带》(コリド—ル)。 + +因作品方向关系,光荣给人以比较硬派的印象。不过1982年,光荣第一次发行了成人游戏。 + +该公司将《信长之野望》系列和《三国志》系列等作���主力,将其固定为“历史模拟游戏”的类型,即使在之后公司游戏多元化的大局下,光荣依然使用旗下的历史模拟游戏吸引着那些对智力性要求高的玩家。这两个系列起初的定价全面高于其它游戏公司,光荣把高价归咎于“信息收集资金”。在主流PC游戏开发平台开始转向Windows 95之后,光荣开始推动旗下作品的廉价化和旧作的折价出售。 + +同时,1994年发表的恋爱模拟游戏《安琪莉可》,是业界最早的针对女性玩家推出的女性恋爱养成游戏。其后各公司纷纷效仿。 + +值得一提的是,光荣大部分的游戏都会发行称为「威力加强版」的游戏资料片(除了早期个别游戏例外)。和别的游戏公司「通常意义」上的战略游戏的资料片不同的是,光荣的加强版几乎是任何类型游戏都会出,在原版基础上改进不足,使游戏更完美。有的还附带编辑功能,有的则没有。 + +但是这样一来给人的感觉是「原版像是未完成品」。这让买了原版的玩家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不得不再掏腰包买加强版游戏,等于把一套游戏花两倍的钱买。这种类似诈财的行为光荣已经运行多年,但部份忠实的玩家仍会买下自己钟爱的游戏的加强版作收藏等用途。 + +这种行为本来只在电脑上出现,光荣从电脑到游戏机上的移植作品完成度可以说介于加强版和原版之间。但是现在随着《真三国无双》的热卖,也推出了同样的加强版,威力加强版也可算是光荣独有的特色。 + +2008年9月,由于板垣伴信辞职引发的连锁反应,TECMO深陷重围。他们先是拒绝了竞争对手Square Enix的收购邀约,最终决定和关系更加紧密的的光荣公司合并。11月,双方宣布签署合并协议。经过1月份两家公司临时股东大会投票通过,合并后的新公司于新财年伊始的4月1日正式成立。 + +2009年4月1日,日本两大游戏开发商光荣公司和TECMO公司合并后组建的新企业“光荣TECMO控股”正式成立。公司公布了新的企业Logo,由光荣的英文首字母K和TECMO的首字母T合并而成。 + +合并后的“光荣TECMO控股”由原TECMO董事长兼社长柿原康晴任董事长,原光荣社长松原健二任社长。合并完成后“KOEI”和“TECMO”都将作为公司子品牌(原先作为子公司)予以保留。 + +2011年12月7日,光荣特库摩控股宣布将Gust纳为子公司,于12月13日成为完全子公司。随此,自2012年4月以后发售的游戏外盒上,都同时印载了光荣特库摩集团的标志。2014年10月1日,由光荣特库摩游戏合并,Gust公司解散。内部组织「Gust长野开发部」()留存,Gust品牌也保留。 + +近年来光荣公司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将过去知名游戏网路化,如:2003年的信长之野望Online,2005年的大航海时代Online,2006年的真三国无双BB,以及2007年的三国志Online。光荣可以算是日本游戏厂商里,对于网路游戏比较热衷的企业,网路开展比较早期,而其他大部分日本企业都还在单机游戏方面下功夫。光荣的网路游戏现在质与量上都具备有一定水准,持相反意见的人认为光荣的网路化游戏不如单机,失去了单机的乐趣,同时取代的是要花费大量时间枯燥的练级,练技能。但是不论怎样,网路游戏标志了未来游戏的发展趋向和光荣公司努力的方向。 + + +以上三系列曾经被统称为「历史三部曲」,但「成吉思汗系列」自从1998年第四作发售以后就一直没有续篇的消息,所以「歴史三部作」的称呼不再使用,而三国志系列与信长之野望系列则被称为是历史模拟游戏之双璧。 + + + + + + + + +以上几作为女性向游戏,合称为新罗曼史 Neo Romance(ネオロマンス)系列,也有以这几作为主的相关声优活动(NeoRomance Festa、NeoRomance Live、遥か祭、アンジェパーティ、星奏学院祭等等...)及漫画作品等等跨媒体作品出现。2006年也在台湾举办过一次的NeoRomance Festa 遥久祭,虽然票房不佳,但让部分参加者表示值回票价。 + + + + + + +",wiki_zh\AB\wiki_00 +"犬山市 + +犬山市()是位于日本爱知县尾张地方东北部的城市。人口约7万人。 + +有名的观光点有犬山城和博物馆明治村等。 +",wiki_zh\AB\wiki_00 +"花鸟字 + +花鸟字,又称龙凤字,朝鲜半岛称为革笔画(、)或文字图,日本称为花文字,是用一些花卉和禽鸟的图案拼写成汉字,由飞白书演变而成,是一种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一种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 + +现存最中的花鸟字是唐代升仙太子之碑上由武则天所书的花鸟字。而民间的花鸟字多于新春、庙会和一些节日集会中才可以看到。因此大多写的是一些吉祥话语,以祈求吉利。现在在庙会见到的鸟字画则以书写顾客的姓名为主,购买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渐转变为猎奇。花鸟字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也成为一种街头艺术。 + +",wiki_zh\AB\wiki_00 +"2004年比利时大奖赛 + +以下是2004年8月29日的一级方程式比利时大奖赛赛果,比赛于斯帕赛道举行。 + +",wiki_zh\AB\wiki_00 +"国学 (消歧义) + +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总称。“国学”一词流行于晚清、民国以后,与“西学”相对。此外还可以指: +",wiki_zh\AB\wiki_00 +"陈胜 + +陈胜(),字涉,秦朝南阳郡阳城(今河南省方城县)人。秦末民变领袖。因秦法严苛,与吴广带领约九百名戍卒发动大泽乡起义,首先抗秦,在其败退时遭车夫庄贾刺杀而死,谥号楚隐王。 + +陈胜早年穷困,出身为农家的雇工,胸有大志,曾因说「如果我富贵了,不会忘记你的」而遭嘲笑,自叹:“唉,燕子、麻雀这些小鸟,怎能知道鸿雁的志向呢!”。 +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和吴广为屯长(小军官),带领九百名戍卒前往渔阳(今日北京密云西南)戍边,遇雨误期。按法令,误期者当斩首。于是陈、吴二人讨论,「现在逃亡也是死, 作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于国家大事也可以罢?」,喊出「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意即「我们也能当上王侯将相」借以激励戍卒,并以为号召,在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州东南的刘村集)起义,杀掉秦的县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并以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民众。陈胜自称将军,而吴广自称都尉。 + +陈胜起兵后,收集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蕲县攻克后,陈派葛婴率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占铚、酂、苦、柘、谯等地。陈胜所部进攻沿途不断发展壮大,到陈县时已拥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余,步卒上万。随后农民军对陈县发起进攻,但没有攻占,直到陈县的守丞死后才占领了那里。 + +占领陈县(今河南淮阳)后,当地的三老与豪强认为陈胜论功劳应该称王,陈胜就此征求陈馀、张耳的看法,二人认为陈胜不应称王,应迅速向西进军,拥立六国君王的后裔,为秦朝大量树敌。同时二人还警告陈胜,如果现在就称王,则天下诸侯恐怕不会相从。陈胜没听从他们的意见。于是陈胜称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国号为“楚”或“张楚”(取“张大楚国”之意)。 + +陈胜称王之后,他早年的同伴来看望他说:「家具真多啊!陈涉称王,居然住了这样大的房子?」 这个来客在宫中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胜过去的逸闻。有人对陈胜说此人有损陈胜的威严,陈胜便杀死了来客。从此以后,陈胜的旧交都纷纷自动离去。另外,陈胜称王之后,他的岳父和妻兄都前去投靠。陈胜以普通宾客的礼节对待他们。岳父愤怒地说:“依仗强势怠慢长者,不能长久!”于是不辞而别。陈胜又任用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考核百官。诸将领作战结束回都后,让朱胡二人不满的,都关入监狱,以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作为对陈胜的忠心。凡是他俩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就擅自予以惩治,陈胜却很信任他们。 + +陈胜任命吴广为“假王”,率重兵进攻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命令武臣、张耳、陈馀进攻故赵国领地,命令邓宗进攻九江郡,命令周市进攻故魏国领地。又以周文(周章)为将军,率部由陈县出发西击秦,攻破函谷关。再以数十万兵进抵关中戏地(今陕西临潼境),逼近咸阳。陈胜派出周章后,认为秦政府混乱,有轻视秦政府的意思,不再设立防备。博士孔鲋劝谏陈胜注重防备,被陈胜拒绝。秦朝少府章邯率领几十万在骊山修墓的刑徒,武装起来迎击周文军。周文因为孤军深入,吃了败仗,退出函谷关,驻扎曹阳(今河南灵宝县东),等待救援不至。三个月后,退到渑池,周文自杀。 + +荥阳城池坚固,在三川守李由的坚守下久攻不下,陈胜征召国内“豪杰”商议办法,任命房君蔡赐为上柱国。此后,吴广与部下田臧起了争执,田臧把吴广杀死而自立,陈胜只能承认既成事实,委任田臧为令尹。吴广死后,军心涣散。秦大将章邯率军攻来,田臧率精兵西进至敖仓迎战,兵败被杀。随后,章邯军又接连击破陈胜所属邓说、伍逢部,陈胜随后诛杀了邓说。 + +前209年12月,章邯率军进攻陈地(今河南淮阳),上柱国蔡赐战死。章邯又进兵进攻陈地以西张贺部,陈胜亲自迎战,但仍然失败。腊月,陈胜败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车夫庄贾杀害陈胜,随即投降秦军。陈胜自起兵称王到最后被杀,总共��六个月。陈胜部将吕臣率苍头军两度收复陈县,杀庄贾,葬陈胜于芒砀山,追谥“隐王”。 + + +",wiki_zh\AB\wiki_00 +"国学 (学府) + +国学指国家学府,即古代中国和周边地区如朝鲜、越南、日本、琉球等国的中央学府,为官学体系的最高学府。为古之大学。 +虞之上庠,夏之东序,殷之瞽宗,周之辟雍,汉后之太学,隋后之国子监,皆为国学。 + +国学先秦上古之大学,一般贵族子弟才能入学;庶民子弟入读的学校则称为小学,如舜帝时之下庠、夏朝之西序、商朝之左学、周朝之虞庠。到了秦汉,封建制度瓦解,汉朝建立太学以后,平民子弟方可入读大学。 + +",wiki_zh\AB\wiki_00 +"分析哲学 + +分析哲学(英语:或)可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指20世纪初期出现的,具有特定目的和方法的哲学研究。另外它还指当今研究哲学的一种“风格”或者“方法”,这个意义上的分析哲学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它所研究的问题也更加广泛、多样。 + +这里的分析哲学,把分析作为哲学进步、和哲学方法的中心议题。这种哲学在二十世纪初期达到了顶峰。此时的分析哲学家们普遍认为语言的表面具有隐藏的逻辑结构,因为忽视了逻辑结构我们常常被语言的表面而误导。通过分析这一方法,分析哲学家们认为我们可以解决哲学问题,或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出它们实际上是因为语言表面的欺骗性造成。分析这种方法能够取得哲学家的信任,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罗素和弗雷格在把数学缩减为逻辑学这一工作上取得的成就,以及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卡尔纳普,乔治·爱德华·摩尔,前期的维特根斯坦等人。 + +在当前,“分析哲学”这个词指的是一种研究哲学的风格,而不是研究计划,或者某些特定的观点。分析哲学家们通常努力使论证清晰准确,同时较多地使用逻辑学作为工具。在职业和知识上,他们认为自己同科学家或者数学家更为接近,而不是人文学者。这里的分析哲学往往同“大陆哲学”或者“欧陆哲学”相互参照。后者通常在风格上更具文学色彩,较少依赖形式逻辑学,也更关心实际的政治、文化问题,以及人类的处境和人生的意义等等。 + + +",wiki_zh\AB\wiki_00 +"陆军棋 + +陆军棋,又称陆战棋,简称军棋,是中国近代的一种两人棋类,设计根据军队中的军阶。每一方有25枚棋子,先夺得对方军旗者为胜。 + +陆军棋前身为法国陆军棋,又可追溯至斗兽棋,三棋在历史上有密切关系。 + +192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工陆杏初在虹口雇工10余人,开办中国棋子玩具厂生产军棋。董时进在《两户人家》说当时有一张姓人士把军棋的说明书,寄给上海商务印书馆,请他们印制推销。并得到商务印书馆回信,赠送他十块。书中写棋子有地雷、工兵、师长、旅长、间谍、军旗等。 + +陆军棋后来分别在中国大陆衍生陆海空军棋、四国军棋、海军棋;台湾衍生三军棋。 + +每一方的棋子为25枚,包括: + +棋子为长方体,正面为包含描述棋子军阶的文字。对战双方的棋子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如红色与黑色)。此外,在有些军棋产品中,对战双方棋子的颜色不加以区分(即如果将棋子倒扣,正面朝下,则无法区分是哪一方的棋子)而是在棋子正面采用不同的文字颜色(如红色与黑色)表示是哪一方的棋子。 + + +棋盘上每方有三十个停靠点,当中两个为大本营,另有行营五个。 +两方势力通过三条铁路连接,每两条铁路之间有一个“山界”。 + +通用规则: + +行棋 + + + +吃子 + + + +特殊规则: +在中国有些地区,允许可移动的棋子进入山界之中,进入之前,该棋子必须位于山界周围的铁路上。在山界中的棋子对方不得攻击。移出山界的棋子可以放在山界周围铁路上的任何空的兵站。也有规则是只允许工兵进入山界。 + +下棋时需要有三人,两人对局,剩下一人做裁判,也可用电子仪器来代替裁判。走棋前,对战双方先布阵,将棋子立置(有字的一面向自己)。暗棋现在比较著名的阵有“推土机”,“进攻型平均阵”、“防守型平均阵”等。 +布阵规则: + + + + + +一方先行棋,然后轮流走子。 + +暗棋的特殊规则包括: + + + + +下暗棋时双方要发挥想象力和判断力,躲过大子,吃掉小子,直至最后夺得对方的军旗,或者消灭敌方所有可以动的棋。 + +两人对局,布阵前决定谁先走,然后暗中布置好自己的兵力。布阵结束,双方亮棋(背面向下,字向上)。亮棋后,不许改动棋子的位置,轮流行棋。不需要裁判,规则和暗棋相同。因为两方的兵力都暴露出来,所以要周密思考,巧妙调动兵力,打开突破口取得胜利。 + +两人对局。把所有棋子扣过来,随意地布置在兵站和大本营中。布阵结束,双方轮流翻棋或走步,大本营内的可移动棋子可以移动,除工兵可以挖地雷、炸弹炸地雷外,其他棋子不能碰地雷。当有一方无子可动或将对方的军旗扛到对面的大本营中游戏结束。此外,翻棋允许明子与暗子交战,这就增加了下棋中的运气成分。 +军旗的规则是: + +两人对局。此种玩法需使用不以颜色区分对战双方棋子的产品。首先将双方所有棋子倒扣,掺合混杂在一起,然后将棋子随意地摆放在棋盘中所有的兵站和大本营中。布阵结束,双方轮流翻棋或走步,走步的棋必须是已经翻开的可移动的棋子(可移动棋子为除地雷,军旗之外的所有棋子,军旗可以升级为可移动棋子)。不可以进行明子与暗子交战(即用已经翻开的棋子去碰未翻开的棋子),军阶低的棋子不允许去碰军阶高的棋子,工兵和炸弹以外的棋子不允许碰地雷。大本营与兵站的地位相同,可移动棋子可以自由进出大本营。工兵可以挖地雷、炸弹可以炸地雷,若一方完全消灭另一方的三颗地雷后,该方的军旗由不可移动棋子变为可移动棋子,移动规则与一般棋子(工兵之外的可移动棋子)相同,可移动军旗可以吃对方除工兵和炸弹之外的所有棋子,可以碰对方炸弹。可移动军旗不可碰对方不可移动军旗,若双方军旗都可移动,相碰则同归于尽。工兵在军旗不可移动时不可吃军旗,在军旗可移动时可以吃军旗。炸弹随时可以炸军旗,无论军旗是否可以移动。无棋子可动(所有可移动棋子都被消灭或被限制移动)的一方为负。 + +",wiki_zh\AB\wiki_00 +"陶然亭公园 +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19号,因园中的陶然亭而得名。 + +陶然亭公园始建于1952年。陶然亭公园的所在地,金朝是金中都东部的城厢区,明朝、清朝为窑厂,专门烧制宫殿及城墙所用砖瓦。元朝、明朝、清朝,许多士大夫在陶然亭地区及附近,依傍高岗、土台、池塘、树林,先后兴建私家园林。陶然亭周围,有不少胜迹,陶然亭西北有龙树寺,寺内建有蒹葭簃、天倪阁、看山楼、抱冰堂等建筑,是名流游憩之所,清朝道光之后其名声堪与陶然亭相匹。陶然亭东南有黑龙潭、龙王亭、哪吒庙、刺梅园、祖园;陶然亭西南有封氏园;陶然亭正北有窑台;陶然亭东北有香冢、鹦鹉冢、醉郭墓、赛金花墓等等。 + +1940年代末,陶然亭周边名园已坍塌殆尽,陶然亭地区遍布荒冢,芦苇丛生。据说,陶然亭附近先后两次发生“怪鸟”事件。光绪二十年四月(1894年),附近居民忽听见鸟声如雷,疑是“蛟蜃”出世,故将其称为“大老妖”,或称“大妖鸟”,传得人心惶惶。清廷闻讯后,调兵穷捕数月,无一所获。民国五年(1916年)夏,又有居民听见鸟声大作,和22年前的“怪叫”相似,民众由此再度传闻有“妖鸟”,北京人前往陶然亭一带观看者终日不绝。搜捕时,从芦苇丛中发现了鸟巢,鸟见人来,展翅悲鸣,遭警兵用枪击坠,原来此鸟是只普通的夜鹭。这只夜鹭被制成标本,陈列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内,供游人参观。 + +1949年后,北京市人民政府疏浚北京内外城的河道,改造了龙须沟。1952年4月到10月,在陶然亭地区挖湖推山,开拓成陶然亭公园。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都北京市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郭沫若题写了 “陶然亭公园”门额。1955年,陶然亭公园对社会开放。如今这是一座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和现代园林艺术,突出中国“亭文化”的公园。 + +陶然亭公园占地面积59公顷,其中水面17公顷。陶然亭公园管理处隶属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陶然亭公园管理处内设10个职能科室:办公室、计财科、经营管理科、劳动教育科、基建绿化科、保卫科、组织纪检科、宣传科(团委)、离退科、工会。下设12个队级单位:文化队、园艺队、游船队、园务队、护园队、名亭队、后勤服务中心、陶然亭公园食品店、园艺公司、陶然江亭商贸有限公司、陶然亭公园商店、陶然花园酒店。 + +北京有俗话称“要想成陶然亭,要想散紫竹院。”指男女朋友若同去陶然亭公园则会谈成,若同去紫竹院公园则会分手。也有说法是“成不成,陶然亭;散不散,紫竹院。” + +陶然亭公园有东湖、西湖、南湖,三湖之间分别有榭湖桥、玉虹桥、云庵桥横跨。被三湖环抱的湖心岛上,除了西南角土台上的慈悲庵、陶然亭之外,还有北部的锦秋墩,以及东南部的燕头山,这两座小山与慈悲庵鼎足而立。锦秋墩顶上有锦秋亭,此地为花仙祠遗址。锦秋亭南的山麓上有“玫瑰山”,其地为香冢、鹦鹉冢、赛金花墓遗址。锦秋亭北的山麓的松林内,有高君宇、石评梅墓。燕头山顶上有览翠亭,和锦秋亭形成对景,览翠亭西南的山下有澄光亭,览翠亭北山下有常青轩。 + +陶然亭是清朝的名亭,旧时又称“江亭”(因创建人江藻而得名),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担任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内西侧创建该亭,取唐代诗人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中“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诗意,为该亭题额“陶然”。 + +陶然亭建成后,江藻常邀好友来此饮酒聊天,来的人逐渐增多,小亭子不能容纳,江藻便和朋友们集资扩建,拆除亭子改建为轩,建成了如今的三间敞轩,但仍沿用“陶然亭”之名。《光绪顺天府志》载:“陶然亭,康熙三十四年工部郎中监督厂事江藻建。亭坐对西山,莲花亭亭,阴晴万态,亭之下菰蒲十倾,新水浅绿,凉风拂之,坐卧皆爽,软红尘中清凉世界也。” + +如今,陶然亭东面外檐下的黑底金字的匾额是齐白石题写的“陶然亭”,两旁抱柱上的楹联“烟藏古寺无人到,榻倚深堂有月来”为翁方纲所撰,翁同龢书写。亭东侧内檐下的抱柱上朝西悬挂“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是康熙十八年进士沈东田所撰,现代书法家康雍书写。亭西侧的内檐下朝东悬挂木纹底金字的“陶然”二字匾额,为江藻书写,署“康熙乙亥仲夏,汉阳江藻题-{并}-书”;两旁抱柱上朝东悬挂楹联“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是林则徐所撰,黄苗子重写。亭梁上有苏式彩绘:采菊图、八仙过海、太白醉酒、刘海戏金蟾。亭内两侧的墙上还有很多石刻。陶然亭的墙壁间嵌有石刻4方:南壁东为江藻撰文并书丹的《陶然吟引并跋》刻石及其族兄江皋撰文并书丹的《陶然亭记》刻石,江藻自题陶然亭诗中的后两句是:“愧吾不是丹青手,写出秋声夜听图。”南壁西为谭嗣同书《城南思旧铭并叙》刻石及王昶的《邀同竹君编修陶然亭小集》刻石。北壁为彭八百的《水仙花图》4幅。陶然亭西面外檐下悬挂采自郭沫若题写的“陶然亭公园”中的“陶然亭”三字匾额,落款“郭沫若”。两侧对联为“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 + +乾隆三十九年到乾隆四十二年间,王昶曾经和钱坫、徐书受、金翀、张彤、王复、胡元瑾共同邀请朱筠在陶然亭聚会设宴。王昶作《陶然亭小集诗》,其子王肇嘉将此诗用隶书书写,刻石嵌在陶然亭内的墙壁上。文化大革命期间,该石刻被砸为两截。为了恢复旧迹,陶然亭公园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原刻石的拓片重新刻石,嵌在陶然亭南壁上。 + +翁方纲在北京任职期间,曾与黄景仁同游陶然亭、窑台,并且为陶然亭撰写楹联“烟藏古寺无人到,榻倚深堂有月来”。如今,这副楹联悬挂在陶然亭正面的抱柱上,但不是翁方纲的原作,而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慈悲庵住持静明请翁同龢补书。 + +1811年,林则徐第三次进京会试,中二甲第四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814年,林则徐派充国史馆协修。1814年到1819年间,林则徐多次参加陶澍等人组织的宣南诗社的活动。宣南诗社多在陶然亭活动,所以可以推断林则徐应多次来过陶然亭。1821年,因父亲重病,林则徐辞官回籍。1822年,林则徐又赴京补官,在北京等待上谕期间,林则徐独自来到宣南诗社经常聚会的陶然亭,写下了公认的陶然亭第一联:“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如今陶然亭悬挂的该对联已不是林则徐原作,而是黄苗子补书。 + +慈悲庵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创建于元朝,位于陶然亭公园中心岛的西南角。慈悲庵又名大悲庵,元朝、明朝时名为观音庵。慈悲庵于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到清朝光绪初年,慈悲庵仅剩三间大殿,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形成如今的规模。清朝以来,因此处风光自然,一直是名士、文人聚会游览之所。林则徐、龚自珍、秋瑾等人生前都常来这里吟诗、游赏。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曾在此多次集会,戊戌变法失败后被处决的康广仁埋葬在附近。章太炎反对袁世凯称帝,也被囚禁在慈悲庵附近的龙泉寺。 + +五四运动前后,少年中国学会在此活动,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先后到过这里。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邓中夏、罗章龙、萧三及“辅社”在京成员,在慈悲庵集会商讨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会后在慈悲庵山门外的古槐树前合影留念。1920年8月16日,觉悟社、少年中国学会、曙光社、人道社、青年互助团五个团体的20余名代表在慈悲庵北厅召开联席会议,讨论五四运动以后的斗争方向及各团体联合的问题。1921年7月、8月间,李大钊通过少年中国学会会员陈愚生租赁慈悲庵南房两间,开展秘密活动,到1923年间,邓中夏、恽代英、高君宇等人常来此参加会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慈悲庵建筑已破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随着陶然亭公园的创建,慈悲庵也获得修缮。1976年,慈悲庵在唐山大地震中受损。1978年至1979年,慈悲庵作为革命纪念地获得重修,原址全面恢复,陶然亭恢复为敞轩形式,《陶然吟》仍嵌于陶然亭墙壁中,并恢复了革命陈列室,后又开辟了陶然亭公园园史陈列室。1984年,对慈悲庵进行修葺油饰,并且增建游廊,但未改变基本格局。1994年至1995年,两次进行油饰维修。2003年,复制了慈悲庵内的碑石。 + +1978年至1979年重修慈悲庵时,立有一碑,嵌在墙内。碑文如下: +慈悲庵的庵基为梯形台,高一丈余。墙上嵌有石刻“城市山林”四字,一说为翁同龢所书,一说为中华民国议员王玉树所书,此碑原来嵌在慈悲庵东北角台基墙上,1978年重修之后不知去向,如今的石刻系根据原石刻拓片复制。山门朝东,院内有四个小院。庵内西侧的三间敞轩便是陶然亭。慈悲庵总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准提殿、文昌阁、陶然亭等。院内还有辽代和金代的石质经幢。慈悲庵作为展览馆对外开放,2015年重新开放前,常年举办“陶然亭公园园史展”、“科举文化展”(设在文昌阁)、“爱国主义教育展”。其中,“陶然亭公园园史展”展出了陶然亭公园的石刻、墓碑、出土文物。慈悲庵珍藏有清朝翁同龢的“城市山林”四字石刻、李鸿馗的“可以远眺望”五字石刻。“爱国主义教育展”则展出有关少年中国学会等史料。2015年7月1日,经过修缮的慈悲庵重新开放,并举办首个展览“红色梦——慈悲庵革命事迹展”。修缮后的慈悲庵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文物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新增古建筑开放面积280平方米。 + + + + + +准提殿的碑刻陈列室内,收藏着许多陶然亭公园历史遗存的碑刻。其中主要有: + +明朝皇帝朱棣曾在陶然亭地区设立一座黑窑厂,专管烧制砖瓦事务。因为黑窑厂前面的一座小山上建有较为高大的窑神庙,故人们将这座小山称为“窑台”,年深日久窑台便成了黑窑厂的代表。 + +清朝康熙年间,该窑厂交给窑户自行打理,后来衰败。清朝乾隆年间,有人自发在窑台上搭设凉棚,棚内设茶具,不少人喜欢来此登高品茶,留下许多登窑台的诗,比如王渔洋在《黑窑厂登高》中写道:“寒云萧瑟古今哀,携客同登万里台。”“窑台登眺”渐成北京南城知名的观景地点。 + +清朝康熙五年八月(1666年),龚鼎孳邀汪琬、王士祯、李天馥、陈维崧等人在窑台设宴,为奉诏外迁陇西道的董文骥饯行。同年九月九日重阳节,龚鼎孳又邀请上述人士在窑台登高。这两次聚会中,多人均有诗作。龚鼎孳所作《窑台重阳会》: +中华民国年间,窑台地区渐变荒芜,游人日少,然而每日清晨不少京剧演员来此吊嗓子练功,包括京剧大师谭鑫培。1940年代,京剧界一厥不振,窑台茶馆走向荒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然亭公园于1961年重修了窑台茶馆,并在1982年和1984年两次修缮。如今,窑台茶馆的院内还摆放着一块出土的唐代窑炼。 + +云绘楼、清音阁原来是清朝乾隆年间建于中南海东岸的一组建筑。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这组建筑已经破旧不堪。 + +1954年,由于施工需要,中南海内的云绘楼、清音阁面临拆除。建筑学家梁思成鉴于这组建筑造型优美、形式独特,便提议保留,获总理周恩来肯定。两人便亲自到陶然亭选址,将云绘楼、清音阁迁建至陶然亭公园的西南部的武家窑遗址。迁建过程中,这组建筑的砖、瓦、木、石上都编上序号,成为古建筑异地迁建的较成功例子。 + +《日下旧闻考》记载:“蕉雨轩南曰云绘楼,楼西有室曰韵磬。又西南为清音阁。”“云绘楼三层北向。联曰:‘道堪因契真佳矣,画岂能工有是夫。’又曰:‘众皱峰如能变化,太空云与作沉浮。’清音阁联曰:‘宫商之外有神解,律吕以来无是过。’阁上下与云绘楼通,有门曰印月,门外东南则船坞也。”“乾隆二十五年御制云绘楼诗:‘棣通景物斗韶妍,又见鱼鳞效远天。水墨丹青争献技,东皇宁许一家专。’”“乾隆二十六年御制韵磐居诗:‘风水相吞吐,磐声出碧粼。自称宫与角,底辨主和宾。似矣彭兹口,居然泅水滨。东坡笑李渤,盖是特欺人。’” + +云绘楼共三层,坐西朝东,楼北有间屋名为“韵磬”。清音阁共两层,坐南朝北,上下层之间有题字为“印日”的两个门相通。双层游廊分别往东面、北面延伸,各连一座复式凉亭,这两座凉亭相连而又独立。迁建后的云绘楼、清音阁带有中国江南风格。清音阁西墙上有一块《迁建竣工题记》石刻,记录了这组建筑的迁建过程。 + +2015年8月13日,云绘楼、清音阁开始免费试开放,举办云绘楼、清音阁陈设展。该展览自2014年3月开始筹备,依据《清代中南海档案》及专家的建议,仿制清宫家具、字画以及宫廷建筑内部装饰,首次恢复了清朝云绘楼、清音阁的内部陈设。云绘楼、清音阁的开放属于北京市201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第26件,同期开放的共有北京市属公园的10处古建筑,包括陶然亭公园慈悲庵、云绘楼·清音阁、水榭,北海公园碧海楼,颐和园益寿堂,香山公园致远斋、韵琴斋,北京动物园畅观楼,景山公园绮望楼。 + +水榭又名旷怡楼,建于1975年9月,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位于湖东岸边,是一栋游船形状的小楼,水榭东西两端有山石、竹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曾作为歌舞厅、录像厅。1998年左右,成为北京红十字会的办公楼。2010年代,北京红十字会迁出。2015年,正值陶然亭公园对社会开放60周年,水榭对游客开放,展出《陶然亭公园园史展》,分为“江亭雅集”、“都门胜地”、“城市山林”三部分,展出文物复制品4件,拓片3件,碑刻1件,文献6本,照片近300张,并在视频放映厅放映《一日一陶然》、《城市山林》、《公园记忆》三部电影。 + +瑞象亭原来是北京市西城区南横西街上的圣安寺的建筑。从元朝开始,圣安寺便是北京官员、文人游赏之所。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出资重修圣安寺。重修后的圣安寺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瑞象亭、大雄宝殿。殿上匾额均是乾隆帝御书。圣安寺内原有的三尊三世佛像移至静明园供奉,其他佛像均重加塑饰。 + +北平和平解放后,圣安寺改为私立圣安小学,后来为宣武区南横街第一小学、宣武区少年科技馆。文化大革命中,圣安寺遭受严重破坏。后来,圣安寺内保存完好的瑞象亭迁至陶然亭公园西门内北山顶。 + +该亭如今以“圣安寺瑞像亭”的名义被列为西城区普查登记文物。 + +中央岛上有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高君宇及其女友石评梅的墓碑。 + +1921年至1923年间,李大钊在慈悲庵院内租借两间僧房作为革命活动场所,高君宇等人多次在陶然亭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25年3月5日,高君宇病逝,终年29岁。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根据其遗愿,将其安葬在陶然亭畔。高君宇墓碑有一首海涅的诗:“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高君宇生前曾将该诗作为座右铭写在相片背后送给石评梅。高君宇病逝后,石评梅将这首诗作为悼词悬挂在灵堂上,并刻在高君宇墓碑上,还在一旁写下:“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 +在一次山西同乡会上,石评梅结识了高君宇,此后感情日深。高君宇逝世给石评梅带来沉重打击。无论寒暑,无论早晚,石评梅总来高君宇墓凭吊、扫墓,雪天还常在墓碑前的雪地上写下“我来了”三字。三年后,石评梅因悲伤过度又患乙型脑炎而病逝,终年26岁。后来,其亲属根据其遗愿,将她葬在高君宇墓旁。石评梅墓碑上刻有“春风青冢”。石评梅墓碑第二级基石正面竖刻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曾亲自到此悼念高君宇、石评梅。陶然亭公园建园初期,高君宇、石评梅墓迁到南郊人民公墓,直至1956年周恩来总理考察北京市规划图时指出:“革命和爱情并不矛盾,留这它对年轻人也有教育。”故1956年8月,在彭真的关怀下,高君宇、石评梅迁回陶然亭公园。邓颖超曾7次来此悼念高君宇、石评梅。文化大革命期间,高君宇、石评梅的爱情被视作资产阶级温情,墓碑遭到推倒,墓地长时间未受保护。直至1973年,在邓颖超的关怀下,高君宇的遗体才被火化,骨灰安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1984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市文物局在陶然亭公园重修高君宇、石评梅墓。1986年,共青团北京市委等16个单位共同出资,在高君宇、石评梅墓原址兴建了高君宇、石评梅的半身大型雕像。1994年,高君宇、石评梅墓被命名为“宣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赛金花墓原来位于陶然亭公园中央岛锦秋墩南坡上,其东边原有香冢、鹦鹉冢。1936年筹办赛金花墓时,潘毓桂、张次溪、齐白石等名流均参与。赛金花墓是用大理石砌成,墓前立有1.8米高的花岗岩碑。陶然亭公园建园时,赛金花墓迁至郊外公墓,但墓碑及有关石刻保留在陶然亭公园,如今在慈悲庵内展出。墓碑上有樊增祥撰文并书丹的《前彩云曲》,樊增祥撰文、张伯英书丹的《后彩云曲》,张大千绘制的《彩云图》。 + +位于陶然亭北。醉郭名为郭瑞,字云王。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郭瑞眼见清朝政治之腐败及帝国主义之凶残,便佯装疯癫,讴歌往来于市,人称“醉郭”。郭瑞死后,《京话日报》的彭翼仲出资为其办理丧事,将郭瑞的遗体埋葬于此。“醉郭之墓”四字由彭翼仲题写,墓志铭由林琴南撰文、祝椿年书丹。如今,此墓已无存,墓碑在慈悲庵内展出。 + +陶然亭西侧的小丘坡上的丛冢中有座香冢,清朝初年立,是为纪念一位杜十娘式的“义妓”而建。碑阳铭刻篆书“香冢”两字。碑阴铭文为:“浩浩劫,茫茫愁。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烟痕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以上为隶书,其后有“题香冢碑阴”五个行书小字。其后又有行书七绝一首:“飘零风雨可怜生,香梦迷离绿满汀,落尽夭桃与秾李,不堪重读瘗花铭。” + +实际上这位所谓的清朝“义妓”其人其事乃至其坟,全是当时一位张姓御史伪造的,以歌颂理想中的爱情绝唱。 + +鹦鹉冢位于香冢旁边,曾两度出现在锦秋墩上。传说清朝道光年间,有位名叫张春陔的侍御,见清朝政治日益腐败,便屡次上书皇帝,但奏折或被扣压,或转回他手中,他一怒便在锦秋墩下埋藏了自己的文稿,并堆起小坟头以示讽刺。日久年深,此冢变为平地。 + +此冢第二次出现据说是在晚清,有位名叫邓完白的学者,养了一只非常可爱的鹦鹉,他每天给鹦鹉喂水喂食。他家还养了一只大狸猫,有一天他正和友人在客厅谈话,大狸猫扑上去咬死了鹦鹉。友人对邓完白说:“常闻陶然亭的锦秋墩上,早年有过一座鹦鹉冢,只是现在没有了,你何不将这死去的鹦鹉埋在那里,以续前人的故事呢?”邓完白便将鹦鹉埋葬在此。 + +原址位于湖心岛上的锦秋墩顶上,现已无存,原址现为锦秋亭。花神庙又称花仙祠,是一座“里面有十二仙女像”的三楹小房,四周“绕以短垣”。清朝道光年间,诗人何兆瀛在《上巳邀同人宴集自作》诗中称:“花仙祠畔吹琼管,尚有何人擪指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8月北京市政府拆除东长安街牌楼、西长安街牌楼。拆下的构件运到陶然亭公园保存,1955年这两座牌楼在公园内按原样重新组建。两座牌楼的迁建获得了周恩来的关照。 + +文革期间的1971年,江青到陶然亭公园视察。同年9月,在江青指令下,以“牌楼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由,将这两座牌楼拆除。 + +2011年,陶然亭公园重新建起了这两座牌楼。因为原有构件已全部散失,故此次为全部新建,外观仿照了原牌楼的形制。 + +1985年,在该公园内西南部兴建“华夏名亭园”,成为该公园的“园中之园”,占地10公顷,集中仿建了中国各地名亭十多座。华夏名亭园由北京市园林设计研究院设计,获北京市优秀设计一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建系统优秀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设计金质奖。 + +华夏名亭园内,按照1:1的比例仿建了中国六省九地的古代名亭,包括“醉翁亭”、“兰亭”、“鹅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亭”、“沧浪亭”、“独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等十多座。 + +2015年,正值陶然亭公园对社会开放60周年,陶然亭公园在华夏名亭园的展厅里开始举办《中国名亭文化展》。展览以水墨长卷的风格展示了亭的“建筑之美、水墨之美、书法之美、文字之美”。展览还展示了中国四大名亭——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爱晚亭的手工制作的木雕模型。 + +",wiki_zh\AB\wiki_00 +"余姚市 + +余姚市为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于余姚秦时建县,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之一。余姚市经济发达,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县市之一。该市位于宁波市域西北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03′;全市总面积1500.80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04.6万人(2011年)。政府驻兰江街道北兰江路1号,邮编:315400。行政区划代码:330281。区号:0574。境内现存古代文物遗存与名胜一千余处,有“文献名邦”之称。 + +余姚境内曾发掘出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2004年在三七市又发现同属于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 +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越绝书》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以奉禹祠,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石明。 + +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武德七年废)。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复县。 + +1949年5月23日,中共接管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谿县,慈谿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境内明代所建筑的三山所城则成为新的慈谿县县城所在。 + +1985年7月26日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设9区、8个镇、63个乡。 +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52个社区、265个居委会 + +汉族为主,有苗族、白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 + +2005年底,户籍人口82.58万人。外来人口40余万。 +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为:(单位:人,2000年余姚市辖20个镇、2个乡。)总人口852719人 + +各乡镇人口: + +土特产品有茶叶、杨梅、干菜笋、佛雕、工艺草编。野生动植物资源有穿山甲、水獭、丹顶鹤、白鹤、黑鹳、鸳鸯、灰鹤、银杏等。中草药材有络石屯、贯众、淡竹叶、茯苓、丹参、金银花等40余种。金属矿产资源有铜、铁、铅、锌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萤石、高岭土、粘土、石英、磷、泥炭等。 +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98.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其中一产22.53亿元,二产175.13亿元,三产100.4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6:58.7:33.7。按现行年平均汇率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达到4404美元。 +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亿元,分别增长13%和12.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增长2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86亿元,增长1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6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70元,分别增长10.4%和13.4%。连续二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光荣称号。 + +余姚的旅游景点有:龙泉山公园,胜归山,大隐天下玉苑,余姚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四窗岩,鹁鸪岩,白水冲,浙东区党委旧址,浙东第二藏书楼——五桂楼,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四明湖度假村,黄梨洲墓,四明山竹海森林公园,王阳明讲学处,通济桥与舜江楼。 + + + +",wiki_zh\AB\wiki_00 +"什刹海 + +什刹海(汉语拼音:Shíchàhǎi)是北京北部的三个湖,分别是前海、后海、西海,旧时俗称河沿。什刹海因周围有十座寺庙而得名,包括广化寺、什刹海火神庙、护国寺、保安寺、真武庙、白马关帝庙、佑圣寺、万宁寺、石湖寺、万严寺。 + +除此以外什刹海附近还有广福观,大藏龙华寺等寺庙。 + +什刹海是北京中心城区的一个风景区,位于北京北海公园北门附近,由前海、后海、西海及沿岸名胜古迹组成。什刹海有北京城区内相对宽阔的水面,水面周围种着高大的树木。该地区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清朝人震钧云“若后海则较前海为幽僻,人迹罕至,水势亦宽。树木丛杂,坡陀蜿蜒。两岸多名寺,多名园,多骚人遗迹……湖上看山,亦此地最畅。昔翁覃溪先生曾集二十四诗人于湖上酒楼,每月有诗会。一时群羡为神仙中人”。清朝的李静山曾作诗云: + +什刹海��天可以划船,冬天可以滑冰。中国共产党建政后,北京市政府对什刹海进行了清淤工作,又在岸边上建立了水泥栏杆。1992年北京市政府将其定为历史文化风景区。在2000年批准的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什刹海地区面积是最大的。 + +什刹海周围有许多王府和花园,如保存最好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等,这一带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业活动区。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也在什刹海旁边,什刹海边的柳荫街曾住过十大元帅中的三位。 + +今天,什刹海周围是北京著名的酒吧区,北京人和游客夜生活的常去处。 + +什刹海历史悠久,早在13世纪,蒙古灭金,被称作金中都的金代北京城(在现在北京城区的西南一带)的宫殿毁于大火,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另建一座新的都城。什刹海是元大都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之一,体现在: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轴线是紧傍积水潭而选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墙位置是依积水潭东南岸的距离而建的。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 + +什刹海地区的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元代,区内不少建筑年代久远,具有北京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己将该地区列为重点保护的二十五个历史街区之一。此外,在本地区居住着的民少则居住了十几年、几十年,多则数代居住于此,形成了老北京淳朴热情的邻里生活环境。 + +什刹海景区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后海北沿的鸦儿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依托胡同和四合院,什刹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民裕活动,如放荷灯、泛舟游湖、宴饮赏荷、冰床围酌、大阅冰鞋等。至今,一些有生命力的民俗活动仍然在什刹海地区大量存在。如钓鱼、游泳、划船、赛艇、下棋、弹唱、消夏舞会等。“胡同游”即活跃在这片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中。 + +什刹海过去也有不少桥梁。如今尚有银锭桥、德胜桥、万宁桥等留存。 + +",wiki_zh\AB\wiki_00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独立建制始于1920年,现设化学系、化工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 + + +博士研究生专业 + +硕士研究生专业 + +本科生专业 + + +陈懿教授担任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 +南京大学校友在中国化学化工领域发挥着重要的贡献。 + +部分校友简介 + + +中国化学类的一些主要研究机构,创始人多为南大化学系校友,如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吴学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屈伯川,北京化学研究所所长曾昭抡、柳大纲,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庄长恭、汪猷,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赵承嘏、高怡生。 +比如中国有三大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创始人张江树、北京化工大学创始人李苏,都是南大校友;而南京工业大学则是由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分出演化发展而成。 + +",wiki_zh\AB\wiki_00 +"碧野 + +碧野(原名黄潮洋,),祖籍广东省大埔县赤山村人,后定居于潮安县城(今属潮州市湘桥区),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青年时代在广东省立金山中学就读,1935年参加北平作家协会和文艺团体《泡沫社》、《浪花社》,从此正式从事写作。 + +长篇《肥沃的土地》、《风砂之恋》、《没有花的春天》、《湛蓝的海》、《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钢铁动脉》、《阳光灿烂照天山》、《丹凤朝阳》、《死亡之岛》;短篇小说集《流落》、《血泪》、《期待着明天》、《山野的故事》、《水阳江的沉郁》、《墙头骑士》、《牛斗安回家》、《高老头》等;中篇小说《奴隶的花果》、《乌兰不浪夜祭》,《大红骡子和缺犁耙》、《红豆之思》;小说、散文集《幸福的人》、《在哈萨克牧场》、《遥远的问候》、《边疆的风貌》、《我们农场好风光》、《情满青山》、《月亮湖》,《碧野近作》、《兰色的航程》、《竹溪》、《碧野文集》(四卷)和散文集《在珠江金三角》;游记《天山南北好地方》。 +",wiki_zh\AB\wiki_00 +"巫妖 + +巫妖(Lich)在奇幻小说中是利用魔法来达到不死目的的施法者。他们藉著黑魔法和死灵法术(necromancy)来转化为不死生物,存放他们的灵魂于命匣(Phylactery)内,因此唯一能摧毁巫妖的办法是毁掉储存他们灵魂的命匣,在其他的情况下,巫妖即使身体毁灭也可以借由命匣再造一个新的肉体复活。 + +对于巫妖来源的另一种说法是研究亡灵魔法的魔法师因为一些原因死去之后,由于生前作恶以及死亡时的怨念而无法获得超脱和净化,以自己作为宿主吸取周围的亡魂,成为不死生物。另外在少数的情况下,巫妖是由法术意外造成的。 + +巫妖拥有智慧,并且完美的保留了生前所有的能力,且有无尽的时间来钻研魔法,所以不可避免地拥有强大的魔力。巫妖一般使用黑魔法和死灵系法术,能够以自身作为容器承纳大量的不死生物,在战斗中召唤出亡魂,僵尸,以及更高等的不死生物,加上死灵系生物固有的尸毒,是极其危险的魔法生物。 + +巫妖的起源可追溯到中东的民间传说,而藉著将灵魂存放在容器内以达到永生跟埃及的丧葬仪式有关。 + +",wiki_zh\AB\wiki_00 +"北京101中学 + +北京一零一中学(Beijing 101 Middle School,简称101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南侧,是北京市示范高中。现校址原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当时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于1951年迁入。学校紧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距中关村约1.5公里。学校现在同时拥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供12至18岁的青少年就读。另外在双榆树、上地、温泉镇和怀柔共有4所分校。 + +北京一零一中学始建于1946年3月20日,前身为张家口市立中学,是中国共产党于革命老区创建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195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并由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校名,释义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校并以此为校训。2004年,101中学成为北京市高中示范学校。与之同名的北京示范性高中还有: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十一中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1946年3月20日,北京市101中学的前身张家口市立中学成立于革命老区张家口市。同年9月20日,张家口市立中学、市立女中、回民中学撤离张家口,随解放战争形势展转与河北太行山区,安全抵达河北省建屏县(今平山县)西柏坡黄坭村后三校合并,1946年11月命名为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 + +1947年8月,晋察冀边区工业交通学院预科和晋察冀边区农业专科学校部分师生并入“联中”。1948年1月,学校迁至石家庄市郊柏林庄村,同年8月与原晋察冀边区的行知学校中学部合并,更名为华北育才中学,1949年1月迁入北平。 + +华北育才中学于1949年5月与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并,成为师大附中二部。1950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圆明园遗址修建校舍。1951年9月迁至圆明园现址,1952年8月与华北中学合并,1953年9月更名为北师大二附中,1955年定名为“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 +北京101中学的校歌由李焕之作曲,郭沫若作词。 + +北京101中学占地20万平方米,其中有1.3万平方米为水域面积,另外有大面积的草坪植被。 + +随着时代发展曾经历过多次翻修,最近一次翻修是为了作为2008年奥运会青年营营址而进行的翻修,依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的规定,校园内建筑在修建时均以灰色为主色调,同时没有高于3层的建筑物。受本校影响,一零一中各分校后来在翻修时也陆续改以灰色为主色调。 + +校内建筑除教学楼、办公室、食堂、礼堂、图书馆、宿舍楼之外,还有生物温室及前清圆明园时期遗留下来的招凉榭等建筑;其中坐落于一零一中学的招凉榭就为嘉庆年间所建造的,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学校注重与校外环境的交流,曾与美国Brewster高中和Croton-Harmon高中、Albert Leonard中学,香港皇仁书院、日本三岛高中等学校进行交流活动。 + +另外还邀请过余华、李开复、陈嘉映、莫言、巴里·马歇尔、李肇星、崔永元等知名人士来校内开展讲座等交流活动。 +学校因校园占地面积大,环境优美,是北京乃至全中国最大、校园环境最美丽的中学之一,同也曾时作为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进入主体育场之前的最后一站。 + +同时承接了奥林匹克青年营的外宾接待工作。 + +北京一零一中金帆交响乐团成立于1988年8月20日,原名北京金帆交响乐团,是当时北京市乃至全国唯一一个中学生交响乐团。后随着各个中学都建立了自己的金帆交响乐团而进一步更名为北京一零一中金帆交响乐团,而且该乐团水平在全北京、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学生乐团里都名列前五位。乐团全部演奏人员均为101中学在读学生,并且每个声部的指导老师都是国家级专业演奏员或业内知名专家、音乐家。乐团指挥邵恩、刘凤德更是享誉全球的知名指挥家。 + +乐团曾赴香港、莫斯科、法国、维也纳、澳大利亚等地表演,并在2005年第三十四届国际青年音乐节上进行开幕表演。 + + + +",wiki_zh\AB\wiki_00 +"自我实现 +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在19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他将研究焦点放���心理健康的个体上,特别是那些所谓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人身上,尝试归纳出那些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的人的共通点。马斯洛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较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著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虽然也有缺点,但因为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较一般人更真诚、更不防卫,也对自己更满意。 +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相信每个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如安全感)获得基本满足之后,他便会转而尝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对生命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但是当这样的倾向受到阻碍时,特别是孩童时期遭受父母冷酷或拒绝的态度,便会影响到这个人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和他对现实世界的觉察,开始有自我防卫的意识,甚至从真实的感受中抽离出来时,更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 + +对于希望自己的人生能臻于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有以下建议: + +",wiki_zh\AB\wiki_00 +"移情 + +移情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最早由佛洛依德提出。移情是指患者的欲望转移到分析师身上而得以实现的过程。这关系到病人所关注的典范。也就是说心理分析所认为的移情,实际上是讲患者在童年时对一个客体的情感,这个客体尤指父母,在治疗过程中转移到另一个客体或另一个人身上,通常这个人是病人的心理分析师。“负向移情”表现为病人憎恨、谩骂医生;“正向移情”则是病人投掷到分析师身上的情感是积极的、温情的、仰慕的。正向移情有利于治疗。在心理分析的治疗过程中,还会产生反移情。反移情指的是分析师对患者无意识的移情而产生一些无意识的反应。 +",wiki_zh\AB\wiki_00 +"左联五烈士 + +左联五烈士指1931年2月7日在上海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上海龙华监狱秘密杀死五位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相关的成员: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除李伟森没有正式加入“左联”,但工作上有紧密联系外,其他四位都是“左联”成员。1931年2月7日他们被国民党同时杀死于上海龙华。这一天被处决的还有林育南、何孟雄等另外十九人,共二十四人。 + +五人生前在从事实际革命活动的同时,积极进行文学活动,为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以柔石的小说和殷夫的诗歌所产生的影响较为突出。他们被害后,“左联”发表了抗议和宣言,指斥国民党。鲁迅先后写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称颂他们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成就。 + +",wiki_zh\AB\wiki_00 +"我毕业了,但…… + +《我毕业了,但……》(),是小津安二郎第十部作品。本片原本是松竹另一位导演-{清水宏}-的自传式作品,并且预订是要由他本人执导,后来改由小津导演。当时社会环境的情况是毕业生增加,找工作也十分困难,又遇上华尔街股市狂跌,一度造成全球经济大恐慌。这部电影反应了当时的社会情形,而本片片名也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语。小津拍摄小市民电影,本片是其第一作。1929年作品,黑白默片,原片长七十分钟,现在残本仅剩十二分钟。 + + + +(以下为残本所见内容) + +野本彻夫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他得意满满的到一间大公司去应征工作,但是那里的董事长告诉他,现在工作没什么职缺,不过还缺了些业务员。野本生气的认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怎可做业务员这种比较低下的工作?于是他愤而离开该公司,把履历表撕成碎片。 + +等他回家时,发现母亲把他的未婚妻町子带来了。原来野本以为自己可以顺利就职,就发了一封电报先告诉母亲说他已经找到工作了,母亲认为儿子一个人一定生活不便,才带町子来照顾他。野本不想让母亲失望,在母亲停留的这段时间,都佯装著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直到他和町子正式结婚,母亲回去家乡后,他才开始天天窝在家里不出门。町子觉得奇怪,明明不是假日,丈夫却不工作,一问之下得知原来是丈夫根本从来就没有找到工作。 + +野本依然过著找工作的日子,但始终都没有著落。町子一天拿出了一笔钱给野本,说是母亲给的钱,要充当家用。这一阵子町子每天都穿著光鲜亮丽出门去,野本也不疑有他。直到野本的朋友杉村请他上酒店喝酒,野本隐约看见町子有在酒店里工作,心里虽不高兴,又不敢当面戳破,气愤之下便先回家去。晚上町子回家,野本怒骂她怎可在小酒店里工作,町子才说出其实��因为要贴补家用才去打工赚钱,这让野本非常惭愧。野本心想町子可以为了赚钱而屈身在酒店打工,自己不应该排斥做业务员的工作,于是回到原来的那间公司表示他愿意做业务员。此时老板才告诉他,当时是为了考验他才跟他说只有业务员的工作;如今他已经成熟稳重许多,懂得处世之道了,公司可以让他当办公室里的文书职务了。至此,大学毕业的野本,终于找到一份工作了。 +",wiki_zh\AB\wiki_00 +"斗兽棋 + +斗兽棋是一种版图游戏,采用阶级吃子规则,与传统游戏暗兽棋有关。 + + + +己方任一棋子走进对方兽穴或吃光对方所有棋子者胜。 + +双方的八只棋子由强至弱为:象、狮、虎、豹、狼、狗、猫、鼠 + + +除了以上的常见规则,坊间还演变出多种不同的规则,但起源已不可考,举例如下: + + + + + + + + + +只有狮和""'虎""象可跳河。但部份斗兽棋规则变种如下: + + + +""象""'可以跳纵河和横河都可以 + + +",wiki_zh\AB\wiki_00 +"康克清 + +康克清(),1912年9月17日(农历八月初七)出生在江西省万安县罗塘乡一贫苦农家,客家人。原名康桂秀,因生于八月而取名桂秀。朱德的最后一任妻子,无子女。 + +在“文化大革命”中“顶撞”毛泽东,被软禁,“文革”后获平反。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名誉主席,宋庆龄基金会会长。 + +1983年严打时,朱德的孙子朱国华因强奸、玩弄女性数十人将处死刑,康克清作为朱家家长表示依法判决,但杀无妨,朱德的长媳(朱国华生母)求情,康完全不理。 + +1992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一室朱德骨灰盒旁。 +",wiki_zh\AB\wiki_00 +"生涯规划 + +根据国家新职业《生涯规划师》的定义是:生涯规划也即运用心理学、脑科学和生涯发展学科的专业知识,利用脑AT技术,帮助个体发现最佳潜能优势结构,并科学确立适合发展的核心目标,制定行动方案,提升自信、完善不足,解决在学习、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了解,大学是什么,来大学干什么,大学能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转变等一系列问题的设计与答疑。没有规划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就会被淘汰,大学这个昔日的象牙塔,不知道今天能不能保持人才的优势创造工厂,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出走出校门的新天地!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一直处于国外30年代左右。正确的生涯辅导的专业人士非常少,直到全球职业规划师的引入,才出现了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 + +香港有不同的机构提供生涯规划服务,协助青年人由学校过渡到工作世界。当中的「生涯规划课程」是由4至14节不等的工作坊,对象是高中同学,课程透过不同活动,以「经验学习」手法,有系统地将「生涯规划」与个人事业发展紧扣起来,刺激同学思考如何规划前路。课程特点是以学校为本,因应不同情况而度身订造,并且以事业探索为重点,因应同学志愿,配对心仪的行业,网络不同行业的嘉宾探访并提供专业资讯,经过多年来的累积,专业行业网络超过40个。 + +香港政府于2014/15学年开始,向中学每年发放约50万港元的津贴推动「生涯规划」,加强升学就业辅导。但许多教师没有深入了解聋人及弱听学生的身体上的限制或特殊需要,令有需要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计划自己的将来。志愿机构「龙耳」调查发现,约六成受访者是从校外了解职业教育资讯,反映主流学校对聋人及弱听学生的生涯规划支援不足;调查亦指出聋人及弱听学生对职场的前景缺乏信心,也难找工作。 + + +",wiki_zh\AB\wiki_00 +"基本角色扮演系统 + +基本角色扮演系统(Basic Role-Playing)是一种角色扮演游戏规则。作为一个技能百分比系统,它类似GURPS或D20规则的平台,会依世界观的不同而可以作不同的调整,如克苏鲁的呼唤中无力的现代调查员和Stormbringer中一刀一个的英雄就是明显的对比。 + +大部分的混沌元素出版的角色扮演游戏都采用此规则,BRP用的主属性类似龙与地下城,力量(Strength)、体质(Constitution)、体型(Size)、智力(Intelligence)、法力(Power)、敏捷(Dexterity)和魅力(Charisma)或外表(Appearance)跟D&D的差不多,有一个极大的不同点是体型,在BRP中,伤害加值是由力量加体型来决定,HP上限则是由体质加体型来决定,另外HP上限变动只跟属性变动有关,属性不变下并不会提升。 + +���系统没有所谓的经验值,在掷骰技能判定方面,BRP使用D100来判定,而技能的提升不是由获得的经验值,改以经验判断(experience check),即由掷D100来判定技能的提升于否,丢出比现在技能高的点数则成功的提升技能,若是要得到技能经验判断的机会,玩家必须在跑团的过程中使用那个技能,这是个鼓励使用技能和考虑多方向投资起始技能的系统,因为高技能数值也意味著提升的困难。 + +在护具防护方面,格挡是个技能,身上的护具是吸收伤害跟回避无关。 + +在2004年,混沌元素出版BRP规则和魔法规则书。 + +",wiki_zh\AB\wiki_00 +"拉菲克·哈里里 + +拉菲克·哈里里(阿拉伯语:',拉丁化:';),黎巴嫩前总理。他从政前是黎巴嫩一位白手兴家的亿万富豪。他曾两度担任黎巴嫩总理。2005年2月14日,他在贝鲁特一所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圣乔治酒店门外被由一名自杀式狙击手所引爆的汽车炸弹炸死。 + +2005年2月25日,负责调查哈里里被谋杀事件的联合国调查小组在贝鲁特宣布开始调查工作。该调查组在3月底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一份报告中说,黎政府组织的调查没有按照可以接受的国际标准进行。调查组建议对哈里里遇害案展开独立的国际调查。4月7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595号决议,决定设立一个独立的国际调查委员会,对哈里里遇害一事展开全面调查。5月13日,联合国发言人宣布,科菲·安南秘书长已决定任命德国资深检察官德特勒夫·梅利斯为哈里里遇害案国际调查委员会负责人。 + +9月3日,负责调查哈里里案的黎巴嫩司法调查法官埃利亚斯·伊德正式宣布拘捕4名参与策划者:黎巴嫩前安全总局局长赛义德、前国内安全局局长哈吉和黎军前情报局长阿扎尔以及现任黎共和国卫队司令哈姆丹。 + +10月20日,国际独立调查委员会提交给安南的首份报告说,有证据表明,黎巴嫩和叙利亚两国的一些高级安全官员与哈里里谋杀案有牵连。12月12日,安理会收到国际调查委员会的第二份报告,报告称叙利亚在调查过程中未能履行安理会要求其予以充分配合的决议,有故意设置障碍的现象存在。12月底,叙利亚前副总统哈达姆透露,哈里里在遇刺前几个月曾经受到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威胁。 + +2006年1月11日,安南任命来自比利时的塞奇·布拉默茨接替梅利斯担任国际调查委员会负责人。3月29日,安理会通过第1664号决议,要求安南与黎巴嫩政府进行协商,以成立调查哈里里遇害案的国际法庭。9月25日,独立调查委员会第三份报告称,哈里里确实死于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但尚不清楚这起袭击事件的幕后操纵者及袭击者的动机。12月12日,国际独立调查委员会递交的一份报告表示,有证据表明哈里里遇害案与之前发生在黎巴嫩的14起谋杀案有关联。2007年5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黎巴嫩设立国际法庭以审理哈里里遇害案。 + + +哈里里1944年生于黎巴嫩南部塞达市,在贝鲁特以及华盛顿决策圈有关他最流行的传闻是:哈里里并非是白手起家的富翁,而是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私生子,他通过与沙特国王的关系得到皇室优待及有力的建筑合同而迅速发家。实际上法赫德国王与哈里里的关系的确很亲密,哈里里15年来的政治地位也多得到沙特阿拉伯的帮助和巩固。 + + + +",wiki_zh\AB\wiki_00 +"后工业社会 + +后工业社会是社会科学名词,指涉开始自1960年代的转型出现的社会现象,该词最早出自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的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1973)。 + +1960年之后,一般认为工业社会已进入变化期,跟一百多年前欧洲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一样巨大。 + +贝尔在书中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后工业阶段。其特征如下: + +如果信息被私有化,那占有的人有无上的权力,相反,未能占有者便会被推向低层,如数码隔膜。 + +",wiki_zh\AB\wiki_00 +"管理革命 + +管理革命(managerial revolution)管理的含意是广义的,但核心是指企业管理。管理革命的主要工具是计算机和讯息技术。讯息革命令企业作出革新。例如:新型网上公司的出现减少了中层管理者、管理环节和成本。公司没有专门雇员,其规模也随业务量增减而保持弹性,企业组织趋向小型化、分散化。 +",wiki_zh\AB\wiki_00 +"ADSL + +ADSL,全名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中译非对称数位用户线路,或作非对称-{zh-hans:数字用户环路;zh-hk:数码用户回路;zh-tw:数位用户回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 +ADSL因为���行(从用户到电信服务提供商方向,如上传动作)和下行(从电信服务提供商到用户的方向,如下载动作)频宽不对称(即上行和下行的速率不相同)因此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它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把普通的电话线分成了电话、上行和下行三个相对独立的信道,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通常ADSL在不影响正常电话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最高3.5Mbps的上行速度和最高24Mbps的下行速度。 +ADSL是一种异步传输模式(ATM)。 + +在电信服务提供商端,需要将每条开通ADSL业务的电话线路连接在数字用户线路访问多路复用器(DSLAM)上。而在用户端,用户需要使用一个ADSL终端(和传统的调制解调器(Modem)类似)来连接电话线路。由于ADSL使用高频信号,所以在两端还都要使用ADSL信号分离器(splitter)将ADSL数据信号和普通音频电话信号分离出来,避免打电话的时候出现噪音干扰。 + +通常的ADSL终端有一个电话Line-In,一个-{zh-hans:以太网;zh-hk:以太网;zh-tw:乙太网;}-口,有些终端集成了ADSL信号分离器,还提供一个连接的Phone接口。 + +某些ADSL调制解调器使用USB接口与电脑相连,需要在电脑上安装指定的软件以添加虚拟网卡来进行通信。 + +由于受到传输高频信号的限制,ADSL需要电信服务提供商端接入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5公里,也就是用户的电话线连到电话局的距离不能超过5公里。 + +ADSL设备在传输中需要遵循以下标准之一: + +还有一些更快更新的标准,但是目前还很少有电信服务提供商使用: + +ADSL2+还可以支持线路bonding的方式,也就是给终端用户提供多个线路,总带宽是单个线路带宽的累计.支持bonding方式的应用很少,技术方面详见G.998.x或G.bonding + +当电信服务提供商的设备端和用户终端之间距离小于1.3公里的时候,还可以使用速率更高的VDSL,它的速率可以达到下行55.2Mbps,上行19.2Mbps。 + +APPLE通常提供三种网络登录方式: +后两种通常不提供静态IP,而是动态的给用户分配网络地址。 + + +",wiki_zh\AB\wiki_00 +"南京大学地学院 + +南京大学地学院是南京大学历史上的学院之一,肇始于中国最早创立的地学系。 + + +经过多年发展及调整,原地学院目前分为如下院系: + +南京大学地学院是国内最重要的地学院,中国地学1/3以上的名家大师都在这里求学或深造过。 +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43人)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院士(部分为地学相关)(33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部分为地学相关)(47人)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2012年新当选的第十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南大校友占总数6/19 + + +",wiki_zh\AB\wiki_00 +"2004年意大利大奖赛 + +以下是2004年9月12日的一级方程式意大利大奖赛赛果,比赛于蒙扎赛道举行。 + +",wiki_zh\AB\wiki_00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虽为南京大学最年轻的学科院系之一,却是中国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先驱者。 + +系科构成 +本科、硕士、博士专业 + +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晓蓉 + +研究方向 + +环境科学学科为中国国家重点学科。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实验室为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 + +",wiki_zh\AB\wiki_00 +"物理冶金学 + +冶金物理化学(Physical Metallurgy)指的是利用物理学原理,例如热力学(Thermodynamics)、电学(electricity)等,非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提炼金属或是改变金属材料性能的学门,归属在材料科学领域,其主要探讨的主题为晶体结构与缺陷(Crystal Structure and defect)、退火(Anneal)、扩散(Diffusion)、相变化(Phase Transformation)等冶金过程的原理。 + + +起源于碳钢的热处理方法,现今已广泛应用于所有材料,其指的是,利用改变材料所处条件,例如温度、压力,来改变材料内部微结构,进而改变材料之物理性质、机械性质。 + +以碳钢为例,依据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退火可分成下列 + +在物理冶金学中,一般是讨论金属原子在晶体中的扩散作用,金属材料在适当温度下,不同元素之原子会进行扩散,进而产生相变 + +在物理冶金学中,一般探讨金属材料的相变,金属相变一般包含结晶(Solidification)、析出(Precipitation)、旋节分解(Spinodal decomposition)等。 +",wiki_zh\AB\wiki_00 +"北京鼓楼和钟楼 + +北京鼓楼和钟楼,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最北端,是明清北京城的报时建筑。两座楼原建于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明朝永乐年间于今天的位置重建。此后鼓楼和钟楼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每天戌时定更,此后二更至四更时每个时辰敲一次钟,寅时亮更���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宫后,钟鼓楼不再报时,鼓楼被先后改造为图书馆和教育馆,而钟楼则先后被当做电影院和仓库使用。1983年后,钟楼和鼓楼得以重修并恢复原状,2001年重新恢复暮鼓晨钟传统。1996年,北京鼓楼和钟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鼓楼和鼓楼始建于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鼓楼当时的名字叫齐政楼。钟楼和鼓楼在建成不久后先后被大火焚毁,大德元年(1297年)鼓楼得以重建。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皇宫位置比元朝偏东,鼓楼也随之迁址,现在的鼓楼位于元代大都城中心阁的旧址之上,当年在鼓楼北侧,也就是元代钟楼的基址上重建了钟楼。钟楼建成后不久再次被火焚毁。嘉靖十八年(1539年)时,鼓楼被雷击毁,不久后重修。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钟楼,历时十二年建成。但在乾隆年间时鼓楼被毁。嘉庆五年(1800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鼓楼得以重修。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曾严重毁坏鼓楼上的文物。 +中华民国时期,1924年,鼓楼不再报时后,其内的鼓大多数丢失,一度仅剩一面鼓,上面还有八国联军留下的刀痕。1924年,京兆尹薛笃弼将鼓楼改称为明耻楼,并在上面开办了京兆普通图书馆,同时还开设有展览,包括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的图片和模型。不久后新任京兆尹李谦六将鼓楼更名为齐政楼。1925年时,鼓楼上开办京兆通俗教育馆,鼓楼台基的四个券门和一个中心厅被改为陈列室,其余四个券门建立了书报阅览室和民众问事代书处,鼓楼和钟楼之间还开设了儿童体育场和成人体育场,而钟楼则被改为了教育馆的附设电影院。1936年,鼓楼上改为第一民众教育馆,教育馆附设儿童运动场。卢沟桥事变后,鼓楼被伪政府改为北平特别市新民教育馆,但因和日本方面教育观念相冲突而很快停办,钟楼内的电影院也随之停办。抗战胜利后,鼓楼改为北平市第一民众教育馆,钟楼内的影院也被恢复。 +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北平后,将鼓楼改为北平市第一人民教育馆,馆内陈列品和图书均为审查之后的馆内原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鼓楼和钟楼归东城区文化馆使用,其中钟楼被作为仓库使用。1957年,鼓楼和钟楼分别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钟楼和鼓楼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1983年,钟楼上的永乐十八年造的钟由于音质不佳而被移入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并换上了一口同样造于永乐年间的钟。1983年年底,东城区文化馆从鼓楼迁出。198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鼓楼和钟楼,1986年出资修缮了钟楼,钟鼓楼文物管理所成立。1987年鼓楼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钟楼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北京钟楼和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鼓楼北侧的红漆铁门因年久失修被换上了黑漆木门,但这次更换并未报北京市文物局审批。北京市文物局得知消息后勒令钟鼓楼文物管理所恢复原貌。 + +钟楼和鼓楼建成之后,每到每天的戌时,鼓楼击鼓18下,再钟楼击钟18下,各击三遍,共计108下,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从而报完一个时辰,称为定更。此后亥时(二更)、子时(三更)和丑时(四更)只撞钟不击鼓,且每个时辰只撞一次。次日寅时击鼓和击钟的模式与戌时相同,称为亮更。全程用一座铜壶滴漏来定时。清朝时改为用时辰香定更次,钦天监太监掌香,銮仪卫派旗鼓手司鼓。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宫后,钟楼和鼓楼不再报时,直至2001年12月31日才恢复。 + +鼓楼位于地安门外大街北端,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四周砌有砖墙,门前有一对高1.25米的石狮子。鼓楼通高46.7米,底部有一层4米高、东西长56米、南北长33米的的台基,台基南北两侧各开有3座券门,东西两侧各开有1座券门。台基内开有无梁式砖石结构的十字形券洞。台基的东北角开有一座小门,进入小门后有向上的69级石梯,其中底部60级为南北走向,顶部9级右转向西,可达台基的顶端。台基顶为木结构的楼,共分上下二层。第一层楼室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925平方米,共有36根木柱。楼的室内方砖铺地,门窗为六抹方格槅扇。室外有木护栏和环楼走廊,望柱高1.55米。楼内原摆放有25面鼓,其中1面主鼓,24面群鼓,鼓均为整张牛皮蒙制,长2.25米,直径1.34米。鼓座为木质,高1.8米,宽1.9米,厚2米,外表上漆并雕有云纹。第二层为暗层,本没有楼体相通,1984年维修时安装有一副铁楼梯以供上下,可以检查房屋和存放物品。楼顶为三重��歇山顶调大脊,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上带吻兽和垂兽,单昂单翘五踩斗栱,绘有旋子彩画。 + +钟楼位于鼓楼北侧100米处,是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终端。钟楼坐北朝南,整体为砖石结构,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通高47.95米,下部为砖石台基,台基上为高33米的楼体。楼体分两层,第一层高15.74米,四面各开一座券门,内部呈十字相交。内部东侧有75级石梯可达第二层。第一层顶部有城垛,城垛内侧的第二层楼体每面均有一座拱券门,拱券门左右两侧各有一扇石制雕窗,楼体外四周围有汉白玉护栏。楼内屋顶正中呈半球形,正中有一个八角形的木框架,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防线每边长2.3米,其余四边每边长1.35米,木架上悬挂有一口大铜钟,该钟高5.4米,底部直径3.4米,上顶径约1米,钟钮高约1米,全钟重约42吨,钟上有“大明永乐年”铭文。钟的两侧各悬挂一根长2米、直径约0.25米的撞钟用圆木。顶部为黑琉璃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有望兽、垂兽,檐下平身科为砖雕仿木单昂单翘五踩斗栱。钟楼南面立有一座清乾隆御制重建钟楼碑 + +",wiki_zh\AB\wiki_00 +"崇礼住宅 + +崇礼住宅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六条63号、65号的四合院,是清朝大学士崇礼的住宅,现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wiki_zh\AB\wiki_00 +"联众 + +联众(Lianzhong,),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运作一家在线游戏网站,由鲍岳桥、简晶、王建华于1998年创办,目前由海虹控股和韩国nhn控股,主营棋牌及休闲游戏,用户数量众多,目前有数十个种游戏。 + +联众是中国在线棋牌类网络游戏的开创者。在世纪初的互联网大潮破灭时,联众是唯一获得盈利的互联网企业。而在那时,新浪搜狐都在亏损之中。在2004年时,联众曾经独霸了中国棋牌类网络游戏85%的份额,直到当年腾讯的QQ游戏加入。QQ游戏依托着广大的QQ用户迅速的得到了发展,并在2009年第二季度超越盛大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游戏公司。而今天的联众却早已风光不再,。 +2018年4月,公安部指挥河南、北京、广西等地公安机关联合行动,侦破联众公司棋牌事业部利用网游平台开设赌场案,抓获联众公司执行副总裁秦某、棋牌事业部负责人徐某、大客户部负责人周某及“银商”张某等36名犯罪嫌疑人,冻结涉案资金6500余万元。经初步审查,2010年以来联众公司棋牌事业部下属“德州扑克”项目,涉赌资金收入累计达3.35亿元。受此影响,联众在5月8日开盘前宣布停牌。 + +",wiki_zh\AB\wiki_00 +"2004年中国大奖赛 + +2004年一级方程式中国大奖赛于2004年9月26日在上海赛道举行。 +",wiki_zh\AB\wiki_00 +"艾拉岛 + +艾拉岛(,,,常又因发音的不精准而译为艾雷岛)是一座位于英国苏格兰地区西方海面的岛屿,为苏格兰西岸内赫布立群岛(Inner Hebrides)里最南边的一座,以赏鸟与麦芽威士忌酒的生产而著称。 + +艾拉岛是苏格兰西边滨大西洋岸的内赫布立岛群里最南的一座,其东北方隔著狭窄的艾拉海峡(Sound of Islay)紧邻另一座赫布立岛屿——侏罗岛(Isle of Jura),而东方则隔著海与从苏格兰本岛伸出的金泰尔半岛(Kintyre, Pen.)相望。艾拉岛的面积约为500平方公里,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2公里,岛屿的西南方向有一个较大型的海湾,称为拉甘湾(Laggan Bay)。 + +目前艾拉岛上人口约为3400人,除了农牧、渔业等初级产业外,唯一真正具有关键意义的二级产业是威士忌的制造,与以威士忌、赏鸟及高尔夫球为中心的观光业。 + +行政划分上,艾拉岛属于阿吉尔与布特(Argyll and Bute)统一管理区(Unitary Authority Region)的一部份,是苏格兰下辖的32个次级行政区之一。艾拉岛本身的行政首府设于波摩尔(Bowmore),是一个位于拉甘湾西岸的港湾市镇。 + +艾拉岛与苏格兰本土以及周遭岛屿之间,是靠著海运与空运连络。岛上拥有两个有定期渡轮泊靠的海港,与一个可供小型客机起降的机场。其中两个港口分别为岛屿东南方的爱伦港(Port Ellen)与东北方的阿斯凯克港(Port Askaig)。而艾拉机场(又称为格兰艾格戴尔机场,Glenegedale Airport)则位于爱伦港北方约5、6英里的海岸边,原本是个由英国皇家空军(RAF)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辟设的军用机场,目前则由英国国营的高地与岛屿机场公司(Highland and Islands Airports Limited)负责营运,其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代号为ILY。 + +专事苏格兰离岛航运的渡轮公司喀里多尼亚-麦布莱恩(Caledonian Macbrayne)每日皆有渡轮航班联络于艾拉岛与金泰尔半岛上的肯纳奎格(Kennacraig)之间,而英航(British Airways)则有往返于苏格兰第一大城格拉斯哥与艾拉岛之间的定期班机。 + + +虽然艾拉岛对于苏格兰或整个英国来说,是个位在边陲无足轻重的孤立小岛,但是在威士忌酒的领域里面,它却拥有自成一格的关键地位。在早年苏格兰威士忌税法的产区划分中,艾拉岛原本是被划分为岛屿区的一部份,但因相对于苏格兰本土产的威士忌,艾拉岛威士忌拥有截然不同的强烈口感,因此已被视为是非常独立的一个产区类别。在整个苏格兰威士忌的谱系中,艾拉岛威士忌普遍被认为是最重口味的一系,以带有厚重的泥炭烘烤味(Peatiness)与海盐味而出名(尤其是岛南的Ardbeg、Lagavulin与Laphroaig三厂最具有代表性)。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在2004年时出版的游记形态作品《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もし仆らのことばがウィスキーであったなら),就是撰述了他在参观游览艾拉岛上几家蒸馏厂之后的心得感想,由此可见该岛所生产的威士忌受推崇的程度。 + +今日艾拉岛上的威士忌蒸馏厂共有八个,包含2005年新建的Kilchoman。Port Ellen曾是蒸馏厂,但已经停止了威士忌的蒸馏生产,而改为专业的麦芽烘培厂,以生产出的麦芽提供给其他威士忌蒸馏厂,作为制造威士忌所需的原料。 + + + +",wiki_zh\AB\wiki_00 +"惠安县 + +惠安县(),雅称螺城、螺阳,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与晋江、南安,合称泉州三邑。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东北部介于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地理坐标为北纬24°49′-25°15′,东经118°38′-119°05′。辖境东北连泉州湾,西接洛江区,北邻泉港区,南隔泉州湾与晋江市相望。总面积646.7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953,805人(2009年),常住人口94.60万人(2009年)。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回、畲、蒙古等民族。 + +惠安为极具实力的县市,其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第三位,201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廿九位。2009年,惠安县GDP总量344.52亿元(折合50.43亿美元),人均GDP为36,573元(合5,354美元)。 + +全县辖15个镇、1个民族乡(百崎回族乡),县政府驻螺城镇。惠安县以惠安女独特民俗及而闻名。县境内北宋洛阳桥、明代崇武城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惠安县的地理坐标为118°38'~119°05'(东经),24°49'~25°15'(北纬)。全县总面积为972k㎡,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惠安县最高山峰为大雾山,主峰海拔789米。 + +新石器时期,惠安境内就已经有古人类活动。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县,县名意为“以惠安民”。熙宁三年,王安石变法,创保甲法,全县分为三十四都。咸淳七年,惠安隶属泉州路。元贞元年,全县改为四乡,东为文质乡,南为行满乡、北为忠恕乡、西为信义乡,仍为十八里、三十四都。嘉靖四十三年,全县并为三十都,每都十甲。康熙二年,废除甲班,全县34都改为68铺。 + +惠安县原辖15个镇和1个民族乡,分别是:螺城镇、洛阳镇、崇武镇、东园镇、张坂镇、东岭镇、辋川镇、涂寨镇、螺阳镇、黄塘镇、山霞镇、净峰镇、东桥镇、紫山镇、小岞镇及百崎回族乡。2010年6月1日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回族乡划归泉州台商投资区管辖。 + +惠安县境内通行多种腔调的闽南语,惠安县城腔与泉州市的府城腔大致相同,仅在发音上稍有不同。惠北地区(包括现今已经不属于惠安县的泉港区)的腔调稍有不同,有些次方言接近漳州腔,有些则接近莆仙语系的仙游话。 + +与惠安相关的文化作品很多。如诗人舒婷曾写过一首诗《惠安女子》来描述惠安女。新加坡华裔歌手阿杜曾唱过一首《惠安之春》。电视剧《厦门新娘》讲述了一个惠安女的故事。 +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崔拱中进士并成为惠安置县后第一个进士。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吴温恭成为惠安县首位特奏名进士。 + +2005年,全县共有幼儿园(点)237所、小学230所、初中阶段学校55所(含民办3所)、普通高中12所、中职学校5所(含民办2所)、民办高等学校1所、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20个。 + +2006年,全县共有公办小学217所。而截止2007年,惠安县约有办园点数278个,其中有一所市优质幼儿园;15所县优质幼儿园。此外,惠安特殊教育学校为惠安县唯一一所综合性、全寄宿特殊学校。 + +惠安县现有高等学校1所: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 +惠安县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之一。 + +惠安的支柱产业有石雕石材业、建筑房地产业、食品饮料业、轻工纺织业及海洋水产业。 + +惠安是中国著名的石雕��材生产基地,石雕石材业是惠安的传统产业。著名石匠有净峰镇的张火广、张木成父子档、蒋馨等蒋姓石匠家族。同时,惠安是福建省首个建筑之乡及全国20个渔业大县之一。 + +惠泉啤酒和达利食品为惠安县的大型企业。 + +惠安县是福建省重要的旅游县市之一。 + +惠安县有着包括崇武古城(崇武镇)、洛阳桥(洛阳镇,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在内的古建筑及青山王墓、王潮墓、施琅墓(黄塘镇)等古墓葬。青山湾和科山(螺城镇)也是惠安重要的旅游景点。此外,惠安也有一些名人住处,如陈伯达故居、李叔同晚年居住过的净峰寺等景点。在这些景点中,崇武城墙、洛阳桥及施琅墓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惠安县的古遗址主要有大岞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崇武镇大岞村)、音楼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百崎乡下埭村音楼山)、窑内窑址(黄塘镇松溪窑内村)、后窑窑址(螺阳镇霞光后窑村)、莲城遗址(净峰镇东莲乡)、东山城遗址(小岞乡东山村)、大坪山道场遗址(张坂镇崧山村)等。 + +惠安县的古墓葬包括青山王墓(即青山宫,山霞镇青山村)、黄忠墓(张坂镇后边村)、百崎回族郭氏古墓群(百崎乡下埭村、里春村、后海村)、王潮墓(螺阳镇盘龙村)、吴仁禄墓(螺阳镇盘龙村)、黄宗旦墓(涂寨镇前林村)、刘盟海墓(洛阳镇屿头村)、施琅墓(黄塘镇虎窟村)、施世纶墓(黄塘镇许田村)等。 + +惠安县的古建筑主要有净峰寺(净峰镇山透村)、青山宫(山霞镇青山村)、孔庙(螺城镇中山北路)、昭惠庙(洛阳镇万安街洛阳桥北)、科山寺(螺城镇科山上)、葛山宫(涂寨镇庄内村)、凤阳宫(也称霞阳宫,张坂镇下洋村)、云峰庵(崇武镇靖江村)、一片瓦寺(紫山镇南安村)岩山寺(黄塘镇后郭村)及西峰后宫(张坂镇浮山村)刘望海故居、惠安螺阳镇东风村沈厝古厝群等。 +惠安女特有的民俗风情以及惠安一带的闽南风俗文化也是到此的旅游者比较感兴趣的地方之一。惠安石雕、惠安女服饰及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均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惠安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如明朝大臣张岳、元朝诗人卢琦、文化大革命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伯达、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 + +而台湾鹿港辜家,即海峡交流基金会故董事长辜振甫家族之祖籍就在惠安。 + +出生于惠安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4名,包括中国物理学家张文裕、理论化学家-{zh-hans:张干二;zh-hant:张干二}-、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郭光灿、数学家陈木法。 + +此外,一些名人也与惠安有着不解之缘,如闽国始祖王审知之兄王潮就葬于惠安。包拯父亲包令仪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曾任惠安县令。 + +嘉靖八年,知县莫尚简聘张岳纂《惠安县志》,这是惠安置县后的第一部县志。嘉靖二十一年,崇武千户朱彤编纂的《莅官总要》是崇武的首部地方志书。 + +惠安县与建阳市于2001年曾结为友好城市。 + +",wiki_zh\AB\wiki_00 +"正阳门 + +正阳门,俗称前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南侧正中,是明清北京城内城的正南门,其城楼是明清北京城内九门现存的唯一一座城楼。该门始建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初名丽正门,正统元年(1436年)加盖箭楼和瓮城,正统四年(1439年)更名正阳门。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在明清两朝时多次被焚毁,又多次重建。1914年,正阳门瓮城被拆除,正阳门箭楼成为独立建筑。1988年,正阳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正阳门箭楼和城楼先后对公众开放。 + +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年),北京城南城墙向南拓建,在南城墙正中开一扇城门,其名延续元代大都城的正南门名字,称丽正门。正统年间,北京城墙再度加修,正统元年(1436年),丽正门增建箭楼和瓮城。这座瓮城为明清北京城最大的瓮城,东西长108米,南北长85米。瓮城的月墙上东西各加盖一个小城楼。正统四年(1439年),丽正门更名为正阳门。正阳门建成时四面设门,但仅皇帝才能出正阳门南门,其他人只能走东西月墙上的侧门。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时,正阳门的箭楼被焚毁。天启年间,正阳门瓮城内兴建了两座庙宇,正阳门东侧的一座为观音大士庙,西侧的为关帝庙。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79年),正阳门箭楼再次被焚毁,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第三次被焚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箭楼被义和团火烧老德记洋药房波及而受损,当年正阳门箭楼被八国联军用火炮击毁,城楼则被击损。���年9月,八国联军中英军的印度兵在正阳门城楼内烧火取暖,导致城楼被焚毁。同时由于正阳门东侧紧邻美军兵营和美国大使馆,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起,美军在正阳门城楼及城墙上设岗放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袁世凯和陈璧奉旨重修正阳门城楼和箭楼,但由于工部所存的城门档案全被八国联军烧毁,正阳门的城楼最终只能按照崇文门城楼的形制放大后重建,而箭楼则按照宣武门箭楼的形制放大后重建。 + +中华民国成立后,除每年10月10日国庆日外,正阳门城楼及城墙仍由美军值岗。前门火车站修建之后,为了缓解交通,1915年,北洋政府内政部长朱启钤为改善正阳门附近的交通状况,下令拆除了正阳门的瓮城,原东西月墙各被开出两扇门,原有城墙基址被夯筑成马路,自此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城楼分开,成为一座独立的建筑。同时朱启钤委托德国人罗克格(Curt Rothkegel)改建正阳门箭楼,在其城墙断面上增加了西洋纹饰,在箭楼齐城墙平台外加设了汉白玉栏杆和突出跳台,并给部分箭窗上加设了半弧形遮阳华盖。1919年11月1日,北洋政府正式从美军手中收回正阳门城楼。1928年,正阳门箭楼一度被辟为国货陈列所,20世纪30年代曾增设电影院。 +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正阳门举行了入城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正阳门城楼得以修复加固。1955年,都市规划委员会成立,1957年该委员会提出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根据该规划,1958年,正阳门的观音大士庙和关帝庙被拆除,20世纪60年代起,出于修建环城地下铁路的需要,北京城墙被大规模拆除,而正阳门及其箭楼在这次拆除活动中得以保存下来。1976年,正阳门箭楼在唐山大地震中严重受损,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随即对箭楼进行全面大修。1988年,正阳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8月18日,北京正阳门管理处正式成立,该管理处隶属于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管辖范围包括正阳门的城楼和箭楼。1989年,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集资160万元人民币修饰正阳门箭楼。1990年1月21日,正阳门箭楼正式对外开放。1991年,正阳门城楼得以大修,并于1993年对外开放。2006年时,有媒体曝光正阳门箭楼以文物修缮为由拒绝散客登楼,但却允许旅行团进入。这一消息在2014年时再次被曝光,之后北京市文物局作出答复,将允许散客预约登楼。2016年,正阳门城楼再次得到维修。 + +正阳门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南侧正中的位置,由城楼和箭楼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为前门东大街和前门西大街的衔接处。正阳门城楼是北京内城九门中现存唯一一个城楼,位于砖砌城台上,城台上窄下宽,底部东西长95米,南北长31.45米,高14.7米,顶部齐城墙平台宽50米。其上城楼为木结构建筑,高约27米。城楼分上下两层,下层四面开门。上层前后均为菱花格扇门窗,下层为朱红砖墙。楼顶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 + +正阳门箭楼是北京内城九门中现存最大的箭楼,是北京内城中唯一一座开门洞的箭楼。该箭楼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上窄下宽,门洞位于城台底部正中,为五伏五券拱券式,为龙车凤撵专用门洞。城台北侧东西两面各设28级阶梯,阶梯与城台顶部之间有衔接的平台。城台顶部边缘围有一周汉白玉栏杆。城台上的箭楼高24米,东西长62米,南北长20米,面阔七间,北面另伸出五间抱厦,东西长42米,南北长12米。箭楼共有四层,东、西、南三面共有94个箭窗,第一层和第二层每个箭窗上方均有半弧形遮阳华盖。顶部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 + +",wiki_zh\AB\wiki_00 +"万宁桥 + +万宁桥,俗称后门桥、地安桥,位于中国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上,是一座横跨玉河的石桥。 + +万宁桥位于什刹海前海以东,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上。万宁桥原为木桥,元朝改为石拱桥,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因该桥在地安门以北,地安门为北京皇城的后门,故该桥俗称“后门桥”。 + +万宁桥为单孔汉白玉石拱桥,桥两侧有汉白玉石护栏,护栏上雕有莲花、宝瓶等图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万宁桥下的玉河被改为地下暗河。自此,万宁桥两侧都是平地,桥身被埋,仅有桥栏在地面上。2000年,在修复万宁桥的同时,在万宁桥西增建了一座汉白玉三孔石拱桥。此次修复万宁桥,将万宁桥下原来已经改为暗河的玉河恢复为河道,河水自什刹海前海东端出水口处开始,流至万宁桥东侧不远处。 + +元朝还在万宁桥西侧建有澄清闸(澄���上闸)。如今,该闸仅存遗址。 + +老北京俗话说:“北京在后门桥底下”。1950年,在清挖什刹海、疏通玉河时,在后门桥下的淤泥中挖出了一根四方的清石桩,长一丈,宽七八寸,石桩一面刻有一只三寸多长的老鼠,下面刻有 “北京”二字,为楷体直书,每字大小约五寸。可能是明朝永乐年间修建北京城时,在此立的子午线石桩(十二生肖中鼠为地支“子”)。工程完工后被弃置于桥下。据说,子午线上刻有马(地支“午”)的石桩原在天桥下。 +",wiki_zh\AB\wiki_00 +"不死生物 + +不死生物(),又称不死族、亡灵族、死灵族,是指肉体已经死亡却还能活动的怪物,通常被认为是遗留人间的魂魄和具自我意识的尸体。不死生物以不同的型态出现在各地文化的传说中和小说里,通常在奇幻小说、恐怖小说和角色扮演游戏中出现。 + +龙与地下城第三版规则书中更新了“亡灵族”(""Undead"",又译不死族),亡灵族是由负能量驱动的一些原本已经“死亡”的生物: + +龙与地下城中的不死族分为实体和虚体两种存在形式,代表生物分别为实体:骷髅、僵尸、吸血鬼等,虚体:缚魂、幽灵等。按照智力还分为有意识(如巫妖)和无意识(如骷髅)两种。 + +龙与地下城第三版故事《被遗忘的国度》提到:在诺克敦纳斯(""Necrodonass"")有一个区被亡灵生物统治着,居住在里面的都是一些亡灵,想要住到里面的非亡灵族必须经过一道叫做“殉身移民(""Crucimigaration"")”的仪式将自己转化成保留智慧的原种类形态亡灵族(称作""Necropolitan"")。该过程相当具有危险性:“如果原生物经过以上两个过程后总XP降到0或更低,则将被彻底摧毁,变成灰烬,永远无法通过任何手段复活”。 + +不死族在《魔兽争霸3》和《魔兽世界》里是艾泽拉斯大陆上各种族中的一种,族人通常是面目可憎、骇人的怪物。 + +在《魔兽争霸3》的剧情中,不死族是由燃烧军团作为入侵艾泽拉斯大陆的武器而创建的,不死族(天谴军团)的大部分成员是各种形态的不死生物,少部分成员则是来自其它空间的恶魔(参见龙与地下城规则中关于异界的设定)。 + +在设定中,不死族拥有强大的实力,他们打败了人族和高等精灵族并摆脱了燃烧军团的控制。但是在实际游戏中,不死族单位的生命值较少,自己恢复的能力并不突出,要维持战斗力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依赖英雄单位的杀伤魔法与高价的特殊兵种,对玩家的意识和操作要求很高。 + +游戏王的不死族怪物包括丧尸、吸血鬼、骷髅、幽灵和日本传统传说中的妖怪。同时,由于游戏王设定背景与埃及法老王有密切关联,也已推行过与金字塔或法老王相关的不死族怪物。 + +不死族怪物卡的数量较少,且有许多是游戏王早期印制的能力值低下的普通怪物,但随著游戏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该种族加入了许多优秀的新卡,总体实力在各种族中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其特点是持续快速从墓地特殊召唤怪物(苏生)的能力,以及强大的攻击力著称。 + + +有很多游戏用不死生物作为题材,比较著名的例如《暗黑破坏神》、《魔兽争霸》等。 + + +",wiki_zh\AB\wiki_00 +"日本节日 + +日本节日包括日本的传统节日、公共假日、主题日和地方祭典。传统节日当中有不少源自中国,当中有些与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相同。 +",wiki_zh\AB\wiki_00 +"达文西密码 + +《达芬奇密码》(,ISBN 0-385-50420-9)是美国作家丹·布朗的一部小说,2003年3月18日由兰登书屋出版。这本书以750万本的成绩打破美国小说销售记录,目前全球累积销售量更已突破8000万册,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小说之一。这本书集合了侦探,惊悚和阴谋论等多种风格,并激起了大众对某些宗教理论的普遍兴趣,包括:有关圣杯的传说、抹大拉的玛丽亚(Mary Magdalene)在基督教历史中的角色等通常被基督徒视为异端的理论。虽然作者声称书中所用资料是事实,不少批评者已经指出内有极多歪曲事实和捏造之处。 + +此书是布朗2000年小说《天使与魔鬼》(""Angels and Demons"")的续篇。蓝灯书屋于2004年将此书再版为“特制插图版”。新版本包含了超过160幅包括文字说明的图片。 + +该书是关于主角——哈佛大学的宗教符号学教授罗伯·兰登,解决巴黎卢浮宫声望卓著的馆长雅克·索尼埃被谋杀一案。索尼埃赤裸的尸体是以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的姿态在卢浮宫被发现的,索尼埃死前在身边写下一段隐秘的信息并且用自己的血在肚子上画下五芒星的符号。一些达芬奇的著名作品中隐���的信息,包括《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都在解密的过程中真相大白…… + +小说的主要冲突围绕着两个谜团而展开: + +小说以不同的人物同时展开几条故事线,最终所有的故事线汇集在一起,并在书的结尾得到解决。 + +要弄清楚迷团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智力难题,包括单词中字母的排序和数字难题。谜题的真相最终指向圣杯可能出现的地点和两个分别叫做锡安会和圣殿骑士团的秘密团体。罗马天主教组织西班牙主业会也出现在情节中。 + +以下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位主要角色。人物的名字里含有双关语、变位字、或暗藏线索似乎是丹·布朗的风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讨论请参见卢浮宫的倒金字塔()。 + + +根据小说,由郇山隐修会保守的圣杯的秘密有以下几个: + + + +圣杯的秘密和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有如下的关联: + + +小说是20世纪后期对诺斯提教派的兴趣的复兴的一部分。小说的素材主要来自《圣血和圣杯》(原文版小说的第253页区别于其它素材来源,特别提及了这本著作的名字)。有人声称《达芬奇密码》就是取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广播公司播放的一组短片的《圣血和圣杯》的传奇演绎版本。两者相同之处包括将抹大拉马利亚描述为活着的圣杯、对法国王朝的神圣起源的描写、书中涉及的神秘论、古埃及圣贤、教皇制度中的阴谋、以及隐写术的应用等。在《圣血和圣杯》一书中,油画《阿尔卡迪的牧人》(“""Et in Arcadia ego""”。译注:中文的画名采用的是较熟知的翻译,但并不准确,西方美术史上对该画的拉丁文名字的含义以及画中隐匿的内容有一些不同的解释)的法国画家普桑扮演了后来被《达芬奇密码》一书的作者布朗赋予达芬奇的角色(多年后,《圣血和圣杯》一书的作者之一向新闻界公开承认,整个故事都是虚构的)。关于《圣血和圣杯》一书的作者之一Baigent,布朗的故事中人物提宾(Teabing)的名字是把Baigent的字母重排了顺序而来的。 + +也有人声称布朗改写了其早先的罗伯·兰登小说《天使与魔鬼》中的题材。 + +翁贝托·埃可早先的《傅科摆》一书也涉及这些宗教阴谋,包括(顺便提及的)关于圣血解释的双关含义以及神殿,但却是以更具批判性的方式涉及的——实际上该书是一部对阴谋论和相信它的人的无用之处的一个文学讽刺。 + +基督教自由主义也被认为对本书产生了影响。 + +丹·布朗的小说在2003年出版来一直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销售上甚至可与广受欢迎的《哈利·波特》丛书相匹敌。该书产生了大量相关书籍,并在《纽约时报》、《人物》杂志以及《华盛顿邮报》上受到热评。很多人赞扬该书情节引人且发人思考。这本书还重新燃起了对天主教会历史的兴趣。 + +由于此书开篇宣称: + +许多人认为《达芬奇密码》曝光了基督教正统过去的真相。但其结果招致了来自天主教和其它基督教团体,历史学家,艺术史家及其它抱怨其研究粗糙的读者们的负面批评。有历史学家认为丹·布朗歪曲——有时甚至捏造了——历史。另一方面,包括作者在内有人指出开篇的声明并没有声称小说中的人物所提出的关于抹大拉的马丽亚,耶稣及基督教历史的理论是都准确的。 + +批评包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达芬奇密码》的流行,和对于书中记录正确性的普遍接受,在基督教群体中引起了争议,并导致了针对这一议题的大量书籍的出版。其中包括Carl Olson和Sandra Miesel的""The Da Vinci Hoax""(《达芬奇恶作剧》)。 + +把学者尚未解决的争议性话题断言为事实,这是对此书质疑的很大来源。很多人认为,书中宣称本身准确无误,哪里是“事实”的结束和虚构的开始却模糊不清。再加上宗教团体称其对争议性宗教观点的反对和冒犯,大量的争论和偏袒性资料便由此引发。 + +本书曾受到广泛的批评因为它被认为反映了陈旧的新教徒对天主教的毁谤(见,2005年7月24日BBC的""Sunday""节目),或者更一般的说,反映了反对教会干预政治的传统。2005年3月15日,热那亚大主教、天主教教义部(Congregation for the Doctrine of the Faith)前第二负责人Tarcisio Cardinal Bertone以具有反天主教倾向为理由申斥此书及其发售者。“它看起来就像是倒退到了十九世纪的反神职人员的小册子,”他说。它是“粗俗和荒谬”的对历史的扭曲,充斥着“廉价的谎言。”该大主教同时也坚决地维护了被作为该书主要目标的天主教组织主业会。 + +关于此书和其它作品的写作手法���布朗也受到了批评。《达芬奇密码》中许多角色定位明显带有美国对欧洲人的偏见,致使欧洲人尤其抨击布朗有欠思考的陈腐说庋和“厌烦的偏见”。 + + +2006年2月,Michael Baigent和Richard Leigh,《圣血与圣杯》三位作者中的两位,为了著作权将《达芬奇密码》的英国出版商告上了法庭,并主张其抄袭。4月7日,英国伦敦高等法院做出最后判决。法官认定达芬奇密码作者,并未涉嫌抄袭原告小说内容,因此将本案驳回。 + + +索尼旗下的哥伦比亚制片公司已经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于2006年5月19日全球同步上映。卢浮宫准许摄制组进行拍摄。拍摄权以6百万美元购得。朗霍华德导演,Akiva Goldsman为编剧。汤姆·汉克斯饰演罗伯·兰登。奥黛莉·朵杜饰演索菲·纳芙。让·雷诺饰演贝祖·法希。汉斯·季默将为电影作曲。 + + + + + + +",wiki_zh\AB\wiki_00 +"纵横家 + +纵横家,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连合政军外交联盟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十家”之一。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游说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史上最早之外交政治家。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列国割据分争,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不战而胜,或辅之以兵法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纵横家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策计划谋多基于国际现实政治要求。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 +先秦典籍《》:「从者(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纵」指「合纵」,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结盟南北向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横」指「连横」,即一强连一弱以破获众弱,指六国分别与秦国东西向结盟的外交策略。 + +「纵横家」,指游说实行「合纵」或「连横」外交策略的人物。纵横家是九流十家中最讲实务的,一切从客观出发,将当时天下化为棋局,并以取得成功为目标。纵横者的主要目的就是趋利避害,而纵横者大多出身寒微,为达成目的,途径完全是实用主义、现实主义,使用「阴谋」往往多于「阳谋」,但却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果,如历史上「三寸不烂之舌」可退百万雄兵(可参见《战国策》)。他们是一类杰出的谋士和辩士,一直是战国社会舞台上的活跃分子,并且举足轻重,被形容为“翻手为云,覆手变雨”,操纵战国斗争的局势。景春对孟子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纵横家的鼻祖是鬼谷子。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有公孙衍、张仪、苏秦(其中苏秦、张仪二人为同门师兄弟,同属鬼谷子门生)。另有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郦食其、蒯彻等,事皆详于《战国策》。 + +纵横家主要著作今仅存《鬼谷子》十三篇、《战国策》三十三篇、《苏子》三十一篇、《张子》十篇。 + + +虽然纵横家在秦朝以后就已从历史上消失,但是今日的外交人员却可以视为纵横家。因为外交人员和使者,甚至是间谍在世界上各个国与国之间活动,进行游说等工作,都与纵横家类似。因此外交人员、使者和国际间谍也是纵横家的现代版。 +",wiki_zh\AB\wiki_00 +"卡文迪许实验室 + +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即是剑桥大学的物理系,研究领域包括了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由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于1871年创立,1874年建成实验室,以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的名字命名。亨利·卡文迪许的亲戚、当时的剑桥大学校长威廉·卡文迪许私人捐款帮助了实验室的筹建。 + +卡文迪许实验室是近代科学史上第一个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科学实验室。它的建立标志着实验室已不再局限于科学家私家住宅中的地下室和阁楼。 + +1937年卢瑟福去世后,布拉格接替他成为实验室主任。当时,核物理学需要大量资金建造新的仪器,世界核物理学的研究中心已经开始向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转移。布拉格上任后,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从原本擅长的核物理转向固体物理学。此外,他还大力支持新兴的边缘学科,如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利用英国空军废弃的雷达改造成射电望远镜研究天体物理,后来卡文迪许实验室获得的两个诺贝尔奖都与此有关。 + +历任实验室主任(卡文迪许物理学教授): + + +卡文迪许实验室从1874年至1989年一共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 + +",wiki_zh\AB\wiki_00 +"苏菲的世界 +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乔斯坦·贾德著作的小说,首次于1991年以挪威语出版。本书多以苏菲和一位名叫艾伯特(Alberto Knox)的神秘人之对话录,是以由浅入深的方式简介西方哲学的小说。 + +1990年,苏菲(Sophie Amudsen)是一位14岁的挪威女孩,她与她的妈妈和一群宠物一起居住。而她的父亲是一位油轮的船长,经常一离开家就是好几年,这一角色从未出现在情节中。 + +故事开始时苏菲过著平凡的生活,直至有天她在邮箱中收到两封来历不明的信写著:「你是谁?世界从何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妲(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苏菲不久后收到一封匿名信件,信件中记载着一部分与哲学和哲学史相关的内容。她开始学习哲学史,由浅入深的课程也定期寄到家中的信箱。 + +像这样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亚伯特(Alberto 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亚伯特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著苏菲回顾从苏格拉底哲学以前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妲”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妲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亚伯特(Albert Knag)为庆祝女儿席妲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 +不可思议的是,在亚伯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亚伯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地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亚伯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亚伯特和苏菲莫名地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妲所在的世界。 + +这部哲学书创造性且简易地呈现,苏菲在与亚伯特的对谈中学习到中世纪的哲学。打扮得像位僧侣,在古代的教堂中,而她也在法国的咖啡店里学到了尚-保罗·沙特与西蒙·波娃。不同的哲学问题及推论方法出现,苏菲试图靠著自己解决。 + +作者藉著描写故事中的故事,尝试解释真实世界背后的世界、人的自由意志、本和体的道理等等……故事中,亚伯特向苏菲解释从古希腊哲学发展到现今哲学的历程和转变,让席德(换言之,让读者)了解欧洲哲学史。 + +《苏菲的世界》的作家出版社中文版(萧宝森译)中,部分内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要求删除,如马克思部分结尾处的32个段落。 +",wiki_zh\AB\wiki_00 +"余华 + +余华(),浙江杭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余华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品有《兄弟》、《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兄弟》被瑞士《时报》评选为2000年至2010年全球最重要的15部小说之一。其作品已被翻译成英语等20多种语言在外国出版。其他作品还有《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也写了不少散文、文评和音乐评论。现定居北京从事职业写作。 + +余华,生于浙江杭州,父母皆从事医务工作,另有一名大2岁的哥哥,1岁时随父母迁至海盐县。小学和中学读书只能读到《毛泽东选集》和《鲁迅文集》。 + +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卫生学校学习。 + +1978年3月,被分配到海盐县武原镇卫生院从事牙医。 + +1983年,余华开始写作生涯。 + +2004年,法国图书沙龙,余华、莫言、李锐三位作家获得“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 +2011年4月,余华被聘请为杭州市文联名誉主席。 + + + + +",wiki_zh\AB\wiki_00 +"燕墩 + +燕墩,俗称烟墩,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铁路桥南侧。 + +燕墩坐落在永定门外约半里处的永定门外大街西侧。《日下旧闻考》记载,“燕墩在永定门外半里许,官道西。”清朝杨静山的《燕墩》诗中称:“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卓立号燕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 + +根据文献记载,元朝、明朝北京有“五镇”的说法,其中南方之镇即燕墩。因为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所以堆烽火台以应之,即燕墩。燕墩在元朝始建时,仅为一座土台,直到明朝嘉靖���十二年(1553年)北京外城修筑时,才用砖包砌。 + +1984年,燕墩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燕墩处于某单位仓库的内院中。1990年代,燕墩周边建设燕墩公园,这是一座免费公园。2004年,在南中轴路建设工程中,长期被被周边建筑和垃圾遮挡的燕墩露出全貌,在永定门外大街上可以清楚看到。2009年,因为燕墩公园被规划为北京地铁14号线永定门外站的出口,所以燕墩公园开始拆迁改造,上百棵树木移栽,燕墩原地保留。 + +燕墩是一座下宽上窄、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台底各边长14.87米,台面边长13.9米,台底到台面高约9米。台顶四周原来有高约1米的女儿墙,现已毁。墩台西北角有两扇石门,进门之后可登上45级台阶到达台顶。台顶正中是一座正方形石坛,石坛上立有正方石碑一座,高约8米。碑座为束腰须弥座,碑身南、北两面分别镌刻清朝乾隆帝手书的满文和汉文《御制皇都篇》和《御制帝都篇》,碑顶为四角攒尖顶,四脊各有一龙。 +",wiki_zh\AB\wiki_00 +"D区元素 + +d区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副族元素,即第3至第12族元素。这些元素中具有最高能量的电子是填在d轨域上的。这些元素有时也被称作过渡金属。D区的D来自英语的“diffuse”。 + +ds区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ⅠB、ⅡB两族元素,包括铜、银、金、锌、镉、汞6种自然形成的金属元素和𬬭、鿔2种人工合成元素以及理论上的Uhu、Uhb两种尚未被发现的元素。ds区的名称是因为它们的电子构型都是ds(ⅠB)或ds(ⅡB)。ds区是d区元素的一部分,ds区元素都是过渡金属。但由于它们的d层是满的,所以体现的性质与其他过渡金属有所不同(比如说最高的氧化态只能达到+3)。 + +",wiki_zh\AB\wiki_00 +"北京中山公园 + +北京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南面,天安门西侧,于故宫一墙之隔。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中山公园现占地23万平方米,是一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 + +社稷坛建于明朝永乐十九年,一直作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的场所。清帝退位后,社稷坛闲置疏于管理,守坛的人在坛内饲养猪羊,许多地方被用来种植苜蓿作为饲料。 + +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接管了社稷坛,开始募集捐款,准备将其辟为公园。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对普通民众开放,称中央公园,是北京最早成为公园的皇家园林之一。公园开放前,短时间内进行了大面积的整修,开辟了面对长安街的正门,凿开了东坛门的围墙,修成了月亮门的样式。1915年以后,又在园中添建了河塘、叠石和其他建筑,社稷坛的戟门也被改为殿堂。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曾停放在园内的拜殿。1928年改中央公园为中山公园。在辟为中央公园后,除保留社稷坛外,先后营造了松柏交翠亭、格言亭、蕙芳园等景观,还把习礼亭、兰亭八柱亭、保卫和平坊及河北大名古刹的宋代石狮移入园中,园中还安放了多块清代宫苑中的名石。1937年日本占领北平后,改为北平公园,10月后又改成中央公园,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中山公园的名称,沿用至今。 + +1988年中山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准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 +建筑主要有社稷坛、拜殿、戟门、保卫和平坊、水榭、兰亭碑亭、唐花坞、习礼亭、四宜轩、迎晖亭、花廊、宰牲亭、格言亭、投壶亭、松柏交翠亭、来今雨轩、音乐堂、长青园、愉园和蕙芳园、儿童运动场等。 + +社稷坛,也叫“太社稷坛”或“太社坛”,位于公园的主轴上,是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的祭坛式建筑,北京社稷坛是现存的唯一一座祭祀社稷之用的庙坛建筑,。 + +社稷坛是北京的九坛八庙之一,主体建筑有社稷坛和拜殿(今中山堂),附属建筑有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多是明永乐年间(1420年左右)修建。因坛内有五种颜色的土,又被称为五色土。 + +中山公园就是在原社稷坛的基础上改建为公园的。 + +保卫和平坊位于中山公园的南门内,是一个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上面题有保卫和平四个大字,为郭沫若所属。保卫和平坊的前身是设于东单北大街的克林德牌坊,原为四柱三间七楼。 一战后,克林德牌坊被拆毁,运到中山公园重建,并改名为公理战胜坊。1952年又更名为保卫和平坊。 + +孙中山铜像位于保卫和平坊的北面的广场,是雕塑家曾竹韶创作,于198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120周年时竖立,当时举办了隆重的落成典礼。 + +铜像矗立在黑色花岗岩基座上,基座正面有邓小平亲笔题���“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铜像高3.4米,为孙中山立像,孙中山着中山装,两腿略微分开,一手下垂,一手撑在腰间,目视远方,体现了革命先行者的风范。 + +兰亭八柱亭也叫兰亭碑亭,位于公园西南,唐花坞西侧,为一座重檐蓝瓦攒尖顶的八角石亭,内有一石碑。石碑阳面雕刻有王羲之的兰亭修禊图及曲水流觞图,碑阴面刻有清乾隆皇帝所写的《兰亭序》。亭内的八根石柱上分别刻有历代著名书法家摹写王羲之的八册《兰亭贴》的真迹。分别是:唐代虞世南(第一柱)、褚遂良(第二柱)、冯承素(第三柱)、柳宗元(第四柱)、柳公权(第五柱)摹写晋代王羲之《兰亭序》,明代董其昌(第七柱)仿柳公权《兰亭序》,清代于敏中(第六柱)、乾隆(第八柱)临董其昌访柳公权《兰亭序》。现八柱上的字迹已经风化,但有原拓本碑帖流传于世,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是书法史上的瑰宝。 + +兰亭八柱亭原名兰亭,也称流杯亭,原位于绮春园西北部,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的一部分。兰亭建于雍正初年,当时是仿绍兴兰亭而建的流觞亭,长方形开间三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改建为八方形,并换成巨型石柱。1860年兰亭被英法联军烧毁,石柱仅存。1917年,八根石柱迁入园内。1971年,利用这八根石柱建起兰亭。 + +习礼亭也叫演礼亭,是一座六角亭,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在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内。明清两代初次进京的文武官员和外国使臣朝谒皇帝都要在习礼亭学习礼仪。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鸿胪寺衙门被焚毁,习礼亭幸免,后迁入户部街礼部衙门院内。清末,礼部改为典礼院。辛亥革命后,1912年典礼院由盐务署占驻。1915年,盐务署将此亭捐给中央公园。 + +唐花坞位于公园西南,兰亭八柱亭以东。唐本作“煻”,意为用火烘焙;坞指临水的建筑。唐花坞意为临水的花卉温室。唐花坞建于1915年,于1936年将木结构改为钢筋水泥结构,正中间改成重檐八方亭,平面形如如燕翅。这里作为温室花房,一年四季展出各种名贵花卉。 + +格言亭位于社稷坛北门外,是一座八根石柱的石亭。 1915年,在现保卫和平坊所在地建造了一座德式风格的亭子,亭子的每根柱上都刻着古代名贤格言。1918年格言亭迁到现址。在文革时期,格言亭是柱子上格言被毁。 + +八柱上格言分别是: + +愉园位于社稷坛东,“愉”取“鱼”的谐音,是一座园中之园,1983年兴建,游廊内嵌有1983年记载建园始末的碑记。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由八角亭、垂花门、鱼池、游廊等构成。愉园的特色是在此观赏金鱼。 + +音乐堂位于社稷坛棂星门外东南方,最初为日本占领时期(1942年)迫使中国人修建的露天舞台和砖砌的观众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砖砌的观众席改为木板长条椅,成了一座露天剧场,用于室外演出。1980年后,露天剧场建为室内剧场,现在已成为一座现代化音乐厅,是北京著名的演出场所。 + +中山公园的石狮子位于社稷坛南门外,明清时没有这座门。这对石狮1918年发现于河北大名县的一座古庙内,属于宋朝文物。二狮神态活泼,据说用木棍敲打因石质不同而一只出铁音,另一只出铜音。 + +惠芳园位于社稷坛西面,原是一片封闭的果园,于1990年9月建成的,占地6000余平方米。园内主要建筑是一座仿古的宅院,匾额上的“兰室”是朱德在1960年代为此地所题写。惠芳园常年展览兰花,这里养殖的兰花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均为北方地区之冠。 + +松柏交翠亭位于社稷坛东坛门外,为一重檐六角攒尖亭,在松柏掩映之中,故得名。 + +该亭原建于1915年,是一座六角筒瓦凉亭,叫六方亭。1930年,筒瓦换成绿琉璃瓦,并改名为松柏交翠亭。 + +投壶亭位于社稷坛东坛墙外,松柏交翠亭以南,是一座十字形敞亭,始建于1915年,1926年重建。保存六只古代铜质投壶。 + +中山公园里的古树很多,最早的是辽代古柏,栽种于辽代兴国寺。其它有很多为明清时期栽种,树木的形态也很有特色,松柏林立,蔓藤缠绕。其中槐柏相抱已成为代表性的景观,有许多景点都是由古树花卉的名称而来,比如东坛门外的香雪海、松柏交翠亭等。这里每年春天的花展更是花卉爱好者的天堂。 + +社稷坛辟为公园之初,曾从圆明园遗址移来了一些名石,有青云片、青莲朵、绘月、搴芝。 + + + +",wiki_zh\AB\wiki_00 +"PCR + +PCR可能指: + +政党: + + +其他: +",wiki_zh\AB\wiki_00 +"海伦·亨特 + +海伦·伊丽莎白·亨特(Helen Elizabeth Hunt,),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是一位女演员。第70届(1997年度;1998年初颁奖)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得主。又译海伦·杭特。曾短暂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就读。 + +海伦在电视情景喜剧《我为卿狂》(Mad About You)中出演女主角,与Paul Reiser演对手戏。1996、1997、1998、1999连续四年获得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女主角奖项。 + +海伦的电影生涯同样也很成功,她在《尽善尽美》(""As Good As It Gets"")中与杰克·尼科尔森合作,出色的演出为她带来了奥斯卡女主角奖。2000年又在《浩劫重生》(""Cast Away"")中与汤姆·汉克斯配戏。 + +她是第一个同年(1998年)连获奥斯卡与艾美奖的女演员。 + +1999年7月18日她与演员汉克·阿扎里亚结婚,2000年12月18日离婚。 + +她与Matthew Carnahan有一个女儿。 + + +",wiki_zh\AB\wiki_00 +"朝珠 + +朝珠是清朝官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凡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卫和京官等,均可佩挂朝珠,并且可作为皇帝所赏赐的物品。朝珠两旁共附小珠三串:一边一串,另一边两串,名为“纪念”;另外有一串珠垂于背,称背云。 + +朝珠源于佛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或佛头,据说象征著四季,而朝珠的质料也不尽相同。由于清朝皇帝笃信佛教,本是闲时用来念佛的。 +",wiki_zh\AB\wiki_00 +"骨痛热症 + +登革热-{zh-hans:( ; ),;zh-hant:(),;zh-sg:,;}-也称为-{zh-hans:骨痛热症;zh-hant:骨痛热症;zh-sg:登革热()}-、断骨热、天狗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由蚊媒。患者大约会在感染后3到14天后发作,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还有典型性的皮疹。一般会于2至7天痊愈。少部分患者病情可进一步恶化,出现危及生命的登革出血热,患者有出血、和血浆蛋白渗出,或者进展为登革休克综合征,此时会出现致命性的低血压休克。 +登革病毒由黑斑蚊属的几种蚊子传播,主要是埃及斑蚊(""A. aegypti"")。登革热病毒有五型;感染后对同型病毒可获得终身免疫,但对异型病毒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且感染异型病毒会增加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目前的筛检方式包含侦测血液中是否存有对抗病毒或其RNA的抗体。 +目前已有多种登革热疫苗在某些国家上市。其他预防方式包含减少斑蚊滋生地及斑蚊数目,以及避免蚊虫叮咬。方法包含移除积水或、静水加盖,以及穿著包覆衣物。轻度或中度的急性登革热的治疗方式包含支持治疗,包含口给输液或静脉注射,重症则必须输血。全球约有50万人因此病住院。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建议使用。 +登革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成了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卫议题,遍及全球110国。每年有5000万至5.28亿人感染,约20,000人会因此死亡。该病最早的爆发纪录为1779年,至20世纪初,人们已经了解此病由病毒引起,且经由蚊子传播。除了灭蚊计划之外,目前科界也致力研发直接对抗病毒的药物。该病被归类于被忽视热带病之一。 + +一般来说,登革病毒感染者80%都,或者只有轻度症状如简单的发烧。其它感染者中5%有严重临床症状,其中一小部分患者生命会受到威胁。登革热潜伏期(从接触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为3-14天,但通常为4-7天。因此,从流行区域旅行归来者如果在到家后14天内没有发烧或其它临床症状,那就不太可能感染登革病毒。儿童感染后常有与普通感冒或肠胃炎类似的症状(呕吐和腹泻)。虽最初症状一般较轻但包括高烧,且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 +登革热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头痛(一般位于眼后),肌肉及关节痛和皮疹。因为它可以导致肌肉和关节痛,所以又称为“断骨热”。感染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 +急性发热期患者高热,体温可达,伴有全身疼痛和头痛,通常会持续2-7天。也可有恶心、呕吐。50-80%患者中,出现症状的第一或第二天会出现皮疹,皮肤发红,或者在病程靠后(4–7天)出现皮疹。也有观察到中央发白周围发红的皮疹。此时,一些瘀点(小的红斑,压之不褪色,由毛细血管破裂所致)会出现,伴随口腔和鼻腔黏膜的少量出血。发烧为典型的双峰或马鞍热,发热1-2天后体温降至正常。 + +在高烧消退后,一些病人的病情进展到极期。在这一时期,有血浆蛋白渗出,一般持续1-2天。这可能导致液体积聚在胸腹腔,循环系统中液体量减少,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量减少。也可能会发生器官功能障碍和严重出血,特别是消化道出血。仅有不���5%的患者会出现休克(登革休克综合征)和出血(登革出血热),然而曾感染过其他血清型登革病毒的患者(二次感染)休克和出血的风险会增加。极期,虽然罕见,但相对来说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常发生。 +接着出现恢复期,渗出的液体被重吸收入血,这通常持续2-3天。改善往往非常明显,可伴有严重瘙痒和心跳过缓。另一种皮疹为或血管炎样,随之有脱皮。在此期,可能发生,如果,可能会导致或癫痫。成年人的乏力感可能持续数周。 + +登革热偶尔会影响其他身体系统,单独或伴随着典型的登革热症状。严重病例中0.5-6%会发生意识水平下降,这是由病毒导致的脑组织炎症所致或重要器官例如肝脏的损伤间接引起。 + +在登革热中,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已被报道,如横贯性脊髓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飞蚊症。罕见的并发症有心脏感染和。 + +登革热病毒(DENV)为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中的(""Flavivirus"")。同属的其它病毒包括黄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病毒和。它们多通过节肢动物(蚊子或蜱)传播,因此被称为(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 + +登革病毒基因组(遗传物质)包括大约11,000个核苷酸碱基,编码形成病毒颗粒的三种不同蛋白质分子(C、prM和E)和七种其它蛋白质分子(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这七种蛋白分子只在受感染宿主细胞内可见,是病毒复制所需。有五个病毒株,称为血清型,其中前四种称为DENV-1、DENV-2、DENV-3和DENV-4,第五种血清型在2013年被宣布血清型之间的差异是基于他们的抗原性。 + +登革病毒主要由黑斑蚊传播,特别是埃及斑蚊。这些蚊子通常生活在北纬35度到南纬35度海拔以下。他们一般白天叮咬,特别是清晨和傍晚,但是全年任何时间他们都可以叮咬并传播病毒。其它传播该疾病的斑蚊包括白线斑蚊(""A. albopictus"")、(""A. polynesiensis"")和(""A. scutellaris"")。人类是该病毒的主要宿主,但其也在非人类的灵长目动物中传播,叮咬一次即可感染。雌蚊从登革热患者处吸入带病毒血液,在最初的2-10天发热期,蚊子自身感染看病毒,病毒在其消化道细胞中,大约8-10天后,病毒到了蚊子的唾液腺等其它组织,随后被释放在唾液中。病毒对蚊子似乎没有有害作用,蚊子可终生保持感染状态。埃及斑蚊最易传播病毒,因为他们更喜欢在人造水容器中产卵,生活在人类附近,以人而不是其它脊椎动物为食。 + +登革病毒也可以通过被感染的及器官捐赠来传播。在新加坡等国,登革热流行,据估计每10000次输血中有1.6到6次可能感染登革病毒。怀孕或分娩过程中的(从母亲到胎儿)已有报道。其它人对人的传播方式也有报道,但很少见。登革病毒的遗传变异有地区特异性,提示在新的区域形成流行很罕见,尽管数十年来登革热正在新的区域出现。 + +婴幼儿中重型登革热更常见,和许多其它感染相比,登革热在相对营养良好的儿童中更常见,其它导致重型登革热的包括女性,高的身高体重指数和。虽然每个血清型都能导致所有该病的临床表现,但病毒株(血清型)是一个危险因素。人们认为感染某一血清型后会对该型产生终身免疫,但对其它三型的保护免疫只有较短时间。如果曾经感染过血清型DENV-1的人又感染了DENV-2或DENV-3,或者之前感染过DENV-3的人又感染了DENV-2,发生重型感染的风险会增加。对于患有糖尿病和哮喘等慢性病的人群,登革热具有生命威胁。 + +某些特定基因的多态性(正常变异)与登革热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有关联,例如编码TNFα、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TGFβ、、这些蛋白的基因及HLA-B基因变异后产生的特殊形式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特别是在非洲人中,一种常见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似乎会增加此风险。而编码和FcγR 的基因似乎可以防止患者在二次感染中发生严重并发症。 + +当携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病毒会随其唾液进入皮肤,与白细胞结合并进入,随白细胞在全身循环并在其内增殖,白细胞对病毒做出反应,产生大量信号蛋白,如细胞因子和干扰素,他们导致许多临床症状,如发热、流感样症状和剧痛。在严重感染时,体内产生的病毒数量大大增加,更多器官(如肝和骨髓)会受累。由于增加,血管内液从小血管渗出进入体腔。结果血管内循环血量减少,血压变得很低不能给重要器官供应足够血液。而且骨髓基质细胞受感染导致骨髓功能障碍,凝血必需的血小板数目减少,这使另一个主要的登革热并发症—出血的风险增加。 + +进入皮肤后,登革病毒结合于朗格汉斯细胞(皮肤内识别病原体的一群树状细胞),通过病毒蛋白与朗格汉斯细胞膜蛋白-特别是称为DC-SIGN的C-型凝集素、和的结合,病毒进入细胞内。DC-SIGN是树突状细胞上异物的非特异性受体,似乎是病毒进入的主要途径。树突状细胞迁移到最近的淋巴结,同时,病毒基因组在内质网上的有膜的囊泡内转变,内质网是细胞的蛋白合成装置,产生新的病毒蛋白用于病毒RNA复制和形成病毒颗粒。未成熟的病毒颗粒转运到高尔基体,在那里一些蛋白会获得必需的糖链(形成糖蛋白)。之后病毒成熟,通过出芽方式到感染细胞表面,经胞吐作用释放。这时他们有能力进入其他白细胞,如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 +受感染细胞的第一反应是产生干扰素,其为细胞因子,通过作用于先天免疫系统,增加JAK-STAT信号通路介导的一大群蛋白质的产生来增强对病毒感染的防御。一些血清型的登革病毒似乎有办法减缓这一进程。干扰素也可以激活后天免疫系统,导致抗病毒抗体产生、T细胞直接攻击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机体产生了各种抗体,有些和病毒蛋白紧密结合,标记病毒以供吞噬(特定细胞摄入并破坏病毒),但有些和病毒结合不够紧密,介导病毒进入一部分吞噬细胞后病毒不会被破坏,反而会进一步增殖。 + +二次感染时感染异型登革病毒导致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的风险增加,但原因尚不完全明确。普遍认可的假说是(ADE),但其背后的具体运作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由于非中和性抗体和病毒结合不够紧密,且进入白细胞内错误的细胞器,而这些白细胞已经吞噬了并准备杀伤病毒。人们怀疑ADE不是严重的登革相关并发症的唯一致病机制,不同研究都提示T细胞和可溶性分子如细胞因子和补体系统也可能发挥作用。 + +重型登革热的特点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允许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血液中的液体和蛋白穿过血管壁)增加和凝血功能障碍。这些改变和内皮细胞糖萼的异常有关,糖萼是血液成分的分子筛。人们认为毛细血管渗漏(和极期)是由免疫反应所致。其它人们感兴趣的过程包括受感染细胞坏死影响了凝血和系统(参与凝血和溶血的两个对立系统)和参与正常凝血过程的血小板数目减少。 + +登革热确诊一般基于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特别是在疫区。但是感染早期可能很难和其他相鉴别。当发现生活在疫区的人有发烧和以下症状(恶心和呕吐、皮疹、全身痛、白细胞计数减少、阳性,或者任何警示信号(见表格))中的两种,可能性诊断就是感染了登革病毒。警示信号通常出现在严重登革热之前。在没有条件做实验室检查时,束臂试验非常有用,用血压袖带对前臂局部加压五分钟,压力在舒张压和收缩压之间,然后计数新的点状皮下出血;如果出血点数目大于每平方英寸10到20(1平方英寸等于6.25平方厘米),患者就可能患有登革热。 + +任何人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两周内出现发烧症状都应该考虑诊断为登革热。鉴别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可能很困难,因为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皆为病毒感染,有许多相同症状,流行地区也和登革热类似。通常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排除其它可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疟疾、钩体病、病毒性出血热、伤寒、、痲疹和流感。 + +实验室检查可见的最早改变是白细胞计数减少,随之可能有和。肝脏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和ALT(谷丙转氨酶)水平中度升高通常和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有关。在重型登革热中,血浆渗出导致了血细胞压积和低白蛋白血症。胸腔积液或腹水在量多时体检可发现,但是超声下看到积液可能有助于登革休克综合征的早期确诊。但在很多情况下,都没有超声设备可供使用。病人血压下降到登革休克综合征≤ 20 mm Hg和外周血管塌陷则说明出现了登革休克综合征。在儿童中,毛细血管再灌注延迟,心率加快,四肢厥冷则可判断出现了外周血管塌陷。尽管警示信号是早期检测到潜在的严重登革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没什么特定的临床或实验室检测指标可以提供证据。 + +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颁布的分类法把登革热分为两组:普通型登革热和严重登革热。WHO 1997年的分类法虽然因为太局限且复杂,被其取代,但还在广泛使用,包括WHO东南亚地区办事处直到2011年还在使用该旧的分类法。严重登革热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它和严重出血、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或严重血浆渗出有关,而其他病例都属于普通型。1977年的分类���将登革热分为:未分类发热,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又被进一步分为I–IV级。登革出血热又被进一步分为I–IV级。Ⅰ级指患者发烧,容易有瘀伤或束臂试验阳性,Ⅱ级指出现皮肤及其它部位自发性出血,Ⅲ级指有临床休克表现,Ⅳ级指严重休克以致监测不到血压和脉搏。III 和 IV级称为“登革休克 综合征”。 + +微生物实验室检查可确诊登革热。可以通过细胞培养分离病毒,PCR检测病毒核酸,病毒抗原(如NS1)检测或特异性抗体检测(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比抗原检测精确的多,但是因为费用昂贵没有得以广泛使用。在初次感染的发热期检测NS1敏感性可能超过90%,但再感染时检测的敏感性只有60-80%。在该病早期可能所有检测都是阴性。在感染最初7天内,PCR和病毒抗原检测要更精确,而2012年出现了一种PCR检测法,可以在用于诊断流感的仪器上进行,这可能会使用PCR诊断变得更容易。 + +除了血清学检查外,其它这些实验室检查都只在该病急性期有诊断价值。在感染后期,检测登革病毒特异的IgG 和 IgM 抗体,有助于确诊。初次感染后检测到的 IgM 滴度最高,但再次感染时也会产生IgM。初次感染后30-90天 IgM 就检测不到了,但再次感染后时间要短些。相比之下 IgG 阳性可持续超过60年,在没有临床症状时,IgG 提示既往感染。在初次感染中,血中 IgG 在14-21天后达到高峰。再感染时,IgG 达到峰值更早,滴度也通常更高。IgG 和 IgM 都可以提供对所感染的这个血清型的病毒的免疫保护。在检测 IgG 和 IgM 时,可能会和其它黄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近期感染后或接种黄热病毒和日本脑炎病毒后出现假阳性。单独 IgG 检测阳性不能确诊,除非每隔14天收集血液样本,检测到特异性 IgG 滴度增加四倍以上。有症状者,检测到 IgM 具有诊断意义。 + +WHO推荐了一个综合传病媒介控制计划,包括以下5个元素: + +控制埃及斑蚊的主要方法是消灭其滋生地,具体措施是清除开放水源,如果不行,就喷洒灭蚊剂或生物控制剂。一般喷洒的是有机磷酸酯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虽然其效益备受质疑(台湾常有喷药造成严重困扰但没几天蚊子就回复原数量的抱怨)。考虑到杀虫剂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容易杀死宠物、流浪动物甚至破坏生态(毒性较低的除虫菊精类对猫及水生生物仍是剧毒,在法规允许破门喷药的台湾已造成多起悲剧)、抗药性问题及生物控制剂使用上更大的物流困难,通过改善环境减少积水是首选控制措施。人们可以通过穿完全遮盖皮肤的衣服,休息时使用蚊帐,或使用驱虫剂(最有效的是DEET)来防止被蚊子叮咬。然而,这些方法看上去还不够有效,因为一些地区登革热爆发的频率似乎还在上升,这可能使因为城镇化增加了埃及斑蚊的栖息地。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发病的区域范围貌似还在扩大。 + +较为治本的方法则是改善都市中道路及排水沟的泄水坡度,移除废弃轮胎跟盆栽、大水缸及填平闲置庭院中的水池,减少积水情况的发生,才能彻底隔离蚊子跟人的生活场域。 + +登革热病毒没有获得批准的疫苗,因此预防依赖于避免被传播病毒的蚊子叮咬。 +即将上市的登革热疫苗是降低登革热发病率及严重性的新希望。 + +2016年,一只只有部分效力的骨痛热症疫苗在菲律宾与印尼开始发售;而在墨西哥、巴西、萨尔瓦多、哥斯大尼加、新加坡及巴拉圭亦已批准这种疫苗的使用。在印尼,要注射这三剂疫苗需要美金207元。 + +国际抗登革热日为每年6月15日。这一想法在2010年首次达成一致,第一个抗登革日是2011年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举行的。2012年是在缅甸仰光,2013年是在越南。设立这一日期的目的是提高对登革热的公众意识,调动资源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还有表明亚洲地区战胜这一疾病的决心。 + +针对登革病毒没有特异的抗病毒药,但是保持体液平衡很重要。治疗取决于临床表现。可以喝水,排尿的病人,没有“警示信号”,身体其它方面健康的话,可以在家中治疗,每天随访,口服补水液治疗。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有“警示信号”或不能做到定期随访,应该住院接受治疗。患有重型登革热者应该待在靠近ICU的地方。 + +如果需要对患者进行静脉补液,一般只持续一两天。通过滴定补液确保尿量为0.5–1 mL/kg/h,生命征象平稳,红细胞压积正常。建议注射最小的所需量。鉴于出血风险高,避免进行侵入性医疗措施如、肌内注射和动脉穿刺。用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来治疗退烧及不适��而NSAIDs(非甾体抗炎药)例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要避免用因为他们可能会加重出血风险。当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血细胞压积减少时,不用等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到预定的“输血指针”的水平,而是应该及早输血。推荐输浓缩红细胞或全血,一般不输血小板和新鲜冷冻血浆。没有足够证据确定皮质类固醇在登革热中的作用是正面还是负面。 + +在恢复期,要停止静脉补液,以免出现液体超负荷状态。如果出现了液体超负荷而重要器官状态平稳,可能只需要停止继续补液就可以。如果病人不在极期,可以用袢利尿剂例如呋塞米头来减少循环系统中的液体量。 + +多数登革热患者康复后没有任何后续症状。病死率为1-5%,治疗充分的话病死率小于1%;但是那些血压严重降低的患者病死率可能高达26%。登革热在110多个国家中都很常见。世界范围内一年有5000万到5亿2800万人被感染,导致50万人住院。大约25000人死亡。在21世纪前十年,据估计南亚12个国家每年有大约300万人感染登革病毒,6000人死亡。非洲至少22个国家报道有登革热病例,但是似乎在所有非洲国家都有登革热出现,20%的人有感染危险。这使登革热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虫媒传播病之一。 + +感染最常发生在城镇环境中。最近几十年,由于农村、乡镇和城市的扩张,而这些地方登革热常见,加上人员流动性的增强,都增加了传染病和流行病毒的数量。因此,登革热这个过去仅局限于南亚的传染病,现在已经播散到了中国南方、太平洋和美洲的国家,也可能会对欧洲构成威胁。 + +在1960年到2010年间,登革热感染率增加了30倍。这是城市化、人口增长、跨国旅行增加和全球变暖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该病地理分布围绕赤道。在登革热常见地区居住的25亿人中,70%来自亚洲和太平洋。从发展中国家旅行归来的人如果出现发烧,最先考虑的是疟疾,其次就是登革热。登革热是最常见的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每100万人的疾病总量估计在1600失能调整生命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登革热计入17个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 + +和大多数虫媒病毒一样,在自然界中,登革病毒的传播以吸血节肢动物作为媒介,脊椎动物为宿主。病毒主要在南亚和非洲森林中从雌性斑蚊-除了埃及斑蚊之外的属-传播给它们的后代和较低级灵长类动物。在城镇,病毒主要通过高度居家的埃及斑蚊来传播,在农村,病毒通过埃及斑蚊和其它斑蚊属如白线斑蚊传播给人。这两个斑蚊属在20世纪后半期所在地区范围都扩大了。在所有环境中,被感染的低级灵长类动物和人以一种称为扩增的方式使流行的登革病毒数量增加。 + +第一个可能的登革热病例在中国晋朝时的一本医学百科全书中有记载,该书称之为和飞虫有关的“水毒”。一部分是由于全球化,其次是奴隶贸易,在15到19世纪,主要的传播媒介埃及斑蚊从非洲向别的地方散布。在17世纪已有登革热流行的描述,但最可信的关于登革热流行的早期报道是来自1779和1780年,那时该传染病席卷了亚洲、非洲和北美。从那时起直到1940年,登革热流行就少见了。 + +在1906年,人们确认登革热由斑蚊传播,在1907年,登革热是继黄热病之后第二个被证明是由病毒所致的疾病。和的进一步研究使对登革病毒传播方式的基本理解更加完整。 + +1993年学者也证实白线斑蚊确实具有传播一型骨痛热病毒之能力,白线斑蚊在台湾之分布较埃及斑蚊广,且大部份地区密度均高于埃及斑蚊,故白线斑蚊仍为不可忽视的骨痛热病媒蚊之一。 + +2014年中国广东一带爆发,截止至2014年9月29日零时全省公确诊病例 11867 例,比去年同期(663例)大幅上升1689.89%,死亡病例累计4例(其中广州3例,佛山1例),是广东首次出现破万的确诊病例,也是广州近十年来首次出现死亡病例。 + +2015年台南市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 已确诊病例4万人,死亡病例214人。 + +二战期间和之后登革热的显著播散被认为是因为生态的破坏,这同样也导致了不同血清型的病毒播散到了新的地区,也导致了登革出血热的出现。这一登革热的严重类型第一次报道是在1953年的菲律宾;到20世纪70年代,登革热已经变成了儿童病死的主要原因,也已经出现在太平洋和美洲。在1981年的中南美洲,科学家发现,数年前感染过DENV-1的人,不但没有对于DENV-2产生免疫力,反而诱发更致命的症状,于是将其命名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 +“登革”的名称是从西班牙文「」音译而来,但词汇的起源众说纷纭。最普遍的说法是��自斯瓦希里语的短语「""""」中的dinga,这个短语描述该病是由邪灵导致的。 + +在台湾,官方标准汉语称之为登-{}-革热,闽南语称之为天狗热,其中天狗热一名源自台湾话,台湾闽南话源自于日文「」(亦为Dengue的音译),「」与「天狗」谐音,是一种不祥的妖怪,象征其病之难治;而中国和港澳地区称为登-{}-革热。在新马被称为骨-{}-痛热症或蚊症。在越南通称为热出血症。据说西印度群岛上感染过登革热的奴隶据说走路的姿势像花花公子,所以该疾病被称为“花花公子热”。 + +在美国一篇1789年的关于费城登革热流行的报告中,内科医生同时也是美国的建国之父使用了「断骨热」(「骨折热」)这一术语。在报告标题中他使用了更正式的术语“胆汁质缓解发热”。登革热这一术语在1828年后才开始通用。其它历史上的术语还包括「」和「」。描述重型登革热的术语包括“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菲律宾出血热」、「泰国出血热」或「新加坡出血热」。 + +预防和治疗登革热的研究包括通过各种方式控制传播媒介,开发疫苗和研究抗病毒药。 + +至于传播媒介的控制,很多新方法已用于减少蚊子数量,取得了一些成效,包括:将孔雀鱼和桡足虫放在积水中来吃蚊子幼虫。人们也在尝试用沃尔巴克氏体属细菌感染蚊子种群,使蚊子对登革病毒部分排斥,也尝试了对雄性埃及斑蚊进行基因改造,然后释放到自然界与雌性交配,使他们的后代飞不起来。 + +有一些进行中的项目在研制可以一次抵御所有四种血清型的登革疫苗,现在需要把第五种血清型算进来。人们的担心是:疫苗可能通过(ADE)增加重型登革热发生的风险。理想的疫苗是:接种一次或两次后安全有效、 覆盖所有血清型、不会导致ADE、方便运输和储藏、价格实惠且性价比高。2012年起,人们对很多登革疫苗进行试验,最成熟的一种疫苗是黄热病毒和四种登革热病毒血清型的弱毒株的混合物。两项关于一种登革疫苗的研究发现它有效率为60%,重型登革热病例的80-90%可得以避免。该疫苗的第一个产品有望在2015年上市。 + +除了努力控制埃及斑蚊的播散及开发登革疫苗外,人们也在努力研制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可用于治疗登革热及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发现病毒蛋白结构可能对开发有效药物有帮助。第一种方法是抑制病毒的RDRP(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由NS5编码),该酶可以用核苷类似物复制病毒的遗传物质,第二种是开发特异的接合病毒蛋白的病毒蛋白酶(由NS3)的蛋白酶抑制剂。最后,也可以开发进入抑制剂,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或者开发针对病毒复制所需的5'端帽过程的抑制剂。 + +近期研究发现 , 如抗体结合点位为表面E糖蛋白的结构域I和II , 则不但抗体中和效力差且会和登革热其他型及其他黄病毒科如西尼罗河病毒(WNV) 、黄热病病毒(YFV)及兹卡病毒产生(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如登革出血热DHF)。但如果抗体结合点位为表面E糖蛋白结构域III , 则为特异性抗体具强中和性且不会和其他黄病毒科产生ADE , 是未来疫苗研发须注意的重点。 + +",wiki_zh\AB\wiki_00 +"萧亚轩 + +萧亚轩(,),原名萧雅之,于2009年将艺名萧亚轩改为本名,台湾知名女歌手,出生于台湾桃园平镇。出道后被媒体誉为华语“四小天后”之一,以舞蹈和穿衣风格为人熟知被誉为「亚洲时尚舞后」及「亚洲流行天后」,并曾于日本发行英文专辑及获IFPI认证2000年度「全球华语唱片最高销量大奖」。 + +萧亚轩在加拿大温哥华留学时,因为参加加拿大新时代电视举办的《新秀歌唱大赛温哥华选拔赛》表现优异,而获得维京音乐负责人姚谦的青睐。唱片公司当时决定让萧亚轩、另外一名参赛者蜜雪及蜜雪的姊姊组成「Phenomenon」演唱团体。但签约前夕,蜜雪的姊姊临时表示不能适应而退出,于是萧亚轩成为独立歌手,于1999年推出首张个人国语专辑《萧亚轩同名专辑》。 + +1999年11月,在市场一片疯狂飙高音之际,萧亚轩打著魅惑中低音「文·武·色」三全的名号发行《萧亚轩同名专辑》杀出一条新视听感官之路出道,凭借著一首充满R&B节奏味道的歌曲「没有人」一鸣惊人,再以另一R&B抒情主打「最熟悉的陌生人」以及轻快歌曲「cappuccino」红遍大街小巷,以当时唱片市场所缺乏的独特中低嗓音,打出一片新市场,因而随即走红。此专辑在「大众唱片行」进榜35周,「玫瑰唱片行」进榜30周,证明了萧亚轩长寿型的高销售量,台湾销售量最后统计为50万张。 + +迈入千���年,2000年8月发行第二张专辑《红蔷薇》。并于同年8月26日在台湾台北市立体育场举办个人第一场大型售票演唱会「夏日蔷薇演唱会」,售出两万多张票。在当年创下出道时间最短、以新人之姿即跃上体育馆举办售票演唱会的歌手。年底《红蔷薇》销量突破30万张,为2000年后在台销量突破30万仅有的12张专辑之一,位居台湾IFPI全省年度总销售量第9位。 + +2001年4月发行第三张专辑《明天》,这回她带给歌迷最大的惊喜,就是在视觉造型上打造了「女战士」的突破。并于同年7月18至19日于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两场「夏日的精彩」演唱会。成为台湾最年轻、最短发片时间,即登上红磡体育馆举办演唱会的台湾歌手,萧亚轩的纪录再添一笔。此专辑也成为了在中国2001年销量破50万的两张港台专辑之一。 + +2002年2月发行了第四张专辑《4U》,赴美充电后的萧亚轩,专辑曲风、造型比以往更多变,唱腔更为浑厚,奠定萧亚轩往后的美式风格路线。 + +同年8月也推出了第五张专辑《爱的主打歌.吻》,发行首批即全台破10万张,一个月即突破15万张,蝉联G-MUSIC销量冠军五周。此专辑成为萧亚轩第一张改版专辑,同年11月1日推出限量1万张感谢纪念版。8/30与8/31连续第二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两场「闪耀萧亚轩」演唱会,成为第一位在香港红磡体育馆连续两年举办演唱会的台湾艺人。 + +2003年萧亚轩睽违2年重回台北市立体育场举办「2003Up2U台北演唱会」,并于5月16日发行个人第六张专辑《爱上爱》,专辑同名主打「爱上爱」也是她首次尝试异国曲风及rap,此专辑因刚好遇到SARS影响,无法做全面性宣传,虽然如此,专辑的首批销量依然全台突破7万张,首周更以37%的惊人销售百分比获得压倒性的胜利。 + +同年12月发行个人第七张专辑《第五大道》,此专辑封面内页以及多首音乐录影带远赴纽约拍摄。专辑预购一周突破3万张,发片一周即全台突破10万张。此专辑奠定萧亚轩的时尚都会感,不论是造型、曲风及MV,都可以明显的看出。 + +2004年,萧亚轩与一直保持良好关系的东家维京音乐合约期满,唱片、经纪合约于2004年5月终止,结束了将近五年的合作,维京唱片在2004年7月16日发行萧亚轩第一张精选《首选萧亚轩‧美丽的插曲》。经半年多沉淀休息,萧亚轩与经纪人陈香君共同筹组新的经纪公司万力达娱乐,借以经营演艺事业。 + +2005年3月23日,萧亚轩与华纳音乐签订唱片合约。然而,此时期适逢华纳音乐公司内部重整及高层人事异动,使得萧亚轩新作品迟迟无法发行,并遭受无限期延宕,未能发行新专辑的结果,导致萧亚轩难以洽谈代言及演出,广告数量、代言活动、通告量和曝光量亦随之骤减。 + +当初与华纳音乐之合约中即表示,若华纳在一年之内未能发行萧亚轩作品,双方可无条件解约,因此萧亚轩与华纳之间的唱片合约一度失效,开始另觅东家。 + +2006年10月,华纳人事风波尘埃落定,新上任总经理刘天健与萧亚轩和经纪人陈香君达成共识,以1亿2000万元签约金和预付版税,再度和华纳音乐签约,发行数位单曲「Elva is Back」作为新专辑前夕的暖场,预告萧亚轩即将重返歌坛。并于同年12月22日发行新专辑《1087》,此专辑距上张专辑《第5大道》已有三年之遥,这事件之后ELVA于《1087》专辑中录制了一首单曲「我要的世界」描述她的心声。 + +终于发行暌违三年的个人专辑《1087》,此时的萧亚轩,不论外型、曲风、舞蹈...等,都有非常显著的变化,曲风欧美前卫风格,外型更具时尚概念,因此复出后的萧亚轩常被称作「时尚天后」,专辑也开创乐坛新曲风。《1087》也是她最多创作歌曲的专辑,主打歌「表白」挑战了新的黑放曲风,受欢迎程度不亚于舞曲「爱的主打歌」。 + +不料,在发片前夕,萧亚轩于PUB拍摄第四支电视主打歌「代言人」MV时,热舞造成左脚踝韧带断裂,当场不支倒地,送医急诊,尔后因脚伤不得不中止后续通告和其它MV拍摄。导致唱片宣传减少,影响了原本被外界相当看好的复出专辑的销售量。 + +2007年5月11日唱片公司推出《1087+139》改版专辑,附复健影音纪录,并配合代言在台北淡水渔人码头举办「1087庆功演唱会」。 +虽然受到脚伤原因使宣传大量减少,《1087》仍旧因口碑在台卖出10万张,全亚洲卖出100万张销售成绩。 + +继《1087》发片一年半以后,萧亚轩回归老东家,签约维京音乐(现已改为金牌大风),传闻签约金高达2亿5000万新台币。 + +2008年6月15日发行第九张个人专辑《三面夏娃》,此张专辑延续《1087》强调的时尚概念,共有三种版本,使用一礼拜发行一版本加一主打的方式发行,分为:真挚的夏娃、自主的夏娃、勇敢的夏娃。而该专辑仅发行9天便在全亚洲出货量高达67万张销售佳迹,并在台中光复国小外操场举办三面夏娃感谢演唱会,结束宣传期后,萧亚轩赴纽约休息充电并参与音乐进修课程。 + +2009年10月9日发行了出道十年,第十张专辑《钻石糖》专辑在台湾开放预购2天时就创下2万张的佳绩,发片当天就创下台湾区58888张的出货量。此次专辑中首波主打歌「闪闪惹人爱」一推出随即造成全民疯狂,成为街头巷尾耳熟能详的歌曲,更是萧亚轩所有专辑中,继「爱的主打歌」、「表白」后,第三首热门舞曲,另外同名歌曲「钻石糖」更请来曾为西城男孩、小野猫与布兰妮等国际艺人写歌的畅销作者Wayne Hector为她量身谱写充满甜蜜轻快的R&B旋律。此专辑攻下台湾各大牌行榜冠军数周,凭借著强大的天后气势回归,并于同年12月31日举办首次在台北小巨蛋的售票演唱会「WOW世界巡回演唱会」,从台湾正式开始展开巡回。 + +2009年12月31日,萧亚轩为跨年演唱会首度站上台北小巨蛋。在演唱会上,萧妈妈昏迷中,仍透过网路电话,听见女儿的歌声,终于了却心愿;而萧亚轩在演唱会上,感性真情告白,心系病榻上的母亲,感性地说:「我的母亲现在在医院,我的弟弟在医院陪在她身边,是我的舅舅在下面看著我。你们可以和我一起说,妈咪请妳要加油,我们都在等妳。」要妈妈「不要放弃!」, 也希望现场歌迷们,一起为她在加护病房的妈妈祈福,舞台上的她,几度哽咽落泪说不出话。正当萧亚轩演唱会完满结束后,医院却突然传来噩耗,萧母因为血小板凝血功能失效,引发大量内出血,在当天11时逝世,对ELVA带来沉重打击。 + +2010年9月24日发行了第11张专辑《萧洒小姐》开放预购后在台湾屡创新纪录,首批预购双版本即刻追加至4万张,发片第10天便创下45158张的佳绩。攻下全台七大公信榜,发行第四周后改版便全台创下9万多张的销量。在《萧洒小姐》专辑中,萧亚轩参与创作了5首词、2首曲,同时尝试制作2首自己的全创作。除了在舞曲上的新鲜创意之外,中板情歌和温柔慢歌都再突破过往的直线技巧,此次添加了柔软的细腻唱功,更加突显萧亚轩独有的中低音韵味,同时也增加了一些社会意识型态的歌曲,同性恋、关怀、梦想……等议题,是有别于萧亚轩一概的专辑走向。 + +2011年2月13日受Jamie Foxx邀请出席53nd Grammy Awards成为第一位步上葛来美星光大道的台湾艺人,Jamie Foxx更向记者介绍ELVA在台湾有如Britney Spears一般的地位。 + +2011年12月23日,发表全新第12张国语专辑《我爱我》,发片隔天圣诞节便举办新专辑「我爱我Many Xmas新歌演唱会」。此专辑发行仅九天便拿下当年专辑销售量前十名。隔年2012年庆功改版里除了收录ELVA亲自填词的创作『遗失的心跳』新曲外,还收录了ELVA的首部爱情微电影处女作【100分的吻】DVD完整珍藏版。 + +2012年12月21日,发行精选专辑《Super Girl爱无畏》,快歌慢歌双精选,同名主打歌「Super Girl爱无畏」是首次尝试的美式卡漫风电子舞曲,第二波主打「有爱到就好」更是萧亚轩鲜少尝试的摇滚情歌,虽然是精选辑,但制作规格媲美两张专辑。在这张专辑萧亚轩再度延续以往的黑放混搭曲风,第三波单曲「放爱情一个假期」是萧亚轩招牌的中板歌曲,「浪费」「爱我不爱」则是以重拍电子为底的R&B歌曲,此外,专辑也特别收录萧亚轩与韩庚先前合作的「最佳听众」。 + +2013年8月1日,和艺人罗志祥于北京举行「罗志祥&萧亚轩签约索尼唱片全球记者会」。公司承诺“国际资源”、“无限支持”、“全球巡演”、“电影合作”、“Superstar”5大目标的五星计划,国际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dgar Berger和亚洲区总裁Denis Handlin巨额订购两颗小行星以两位艺人英文名命名致赠,索尼旗下美国歌手Miley Cyrus更录制短片欢迎两位加入Sony Music。加入Sony Music后,萧亚轩跨出国际性音乐的第一步则是为「蜘蛛人惊奇再起2」演唱中文主题曲「天雷地火」。该单曲「天雷地火」除了会收录在电影原声带中,也会被收录在萧亚轩即将发行的新专辑中。 + +2014年7月22日专辑发行前即在iTunes预购释出「劫后余生」「天雷地火」两首新曲,全力抢攻数位市场,也一举夺下包括台湾iTunes单曲榜、香港iTunes国语专辑榜、中国天天动听听歌榜、中国电信WAP炫彩门户新歌榜,中国电信爱音乐web门户劲爆新歌榜等五榜冠军。 + +2014年8月3��专辑同名单曲「不解释亲吻」音乐录影带于Youtube官方频道首播,创下24小时内最快突破1,000,000人次点阅纪录。 + +2014年8月12日萧亚轩发表了加盟Sony Music之后的首发新专辑新歌抢听会,此专辑以都会感概念贯穿了整张专辑,看到了萧亚轩更成熟的演唱方式,无论快慢歌都延续了擅长的R&B美式曲风的节奏。8月22日正式推出全新第13张专辑《不解释亲吻》,新专辑一发行便拿下中、港、台超过40个榜单冠军。 + +2015年11月5日,出席公益活动的萧亚轩表示:「正在忙著自组经纪公司,准备挖掘新人。一方面也在洽谈新的唱片公司,预计2016年初会有答案。新专辑部分则还在前置收歌阶段,预计2016年暑假推出。跨年她透露将会留在台湾,会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表演」。 + +2016年1月,萧亚轩与亲弟萧圣谚合作创立音乐制作公司轩亚国际娱乐,专门处理其个人音乐及演唱会的制作与版权事宜。 + +2017年1月,萧亚轩正式签约经纪公司天地合娱乐,7月为中国大陆电影《心理罪》演唱主题曲《明天的秘密》。 + +2018年1月,萧亚轩经纪公司天地合娱乐及音乐制作公司轩亚国际娱乐证实原定2017年发行的新专辑将计划于农历年后正式发片,并将于下半年展开睽违近7年的巡回演唱会,同时宣布加盟由环球音乐重组后的百代唱片,并再次与罗志祥、张惠妹成为同门。 + +2018年2月,萧亚轩因去年筹备新专辑求好心切压力过大,导致其身体状况不佳,经医师诊断为支气管炎,就医数次尚未改善,就连回温哥华疗养2个月还是不稳定,经常发烧和头痛。其后在经过中医针灸治疗,已逐渐好转。而经纪公司和其家人讨论后决定把及巡回演唱会及商业演出活动无限期延后,就连新专辑也无限期延后。 + +2018年3月,萧亚轩为搜狐视频电视剧《动物系恋人啊》演唱主题曲《舞舞舞》,并于5月4日在其Youtube官方频道首播音乐录影带及在iTunes上架数位单曲。 + +2018年9月,萧亚轩经纪人陈镇川表示ELVA身体有好转,可以慢慢开始进行新专辑练舞,已慢慢进入状态;但明确发片时间仍未对外说明。 + + + + +",wiki_zh\AB\wiki_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