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非常无聊的一部片。与其说反应现实不如说是个宣传片or说教片。恨不得直接喊出口号,“别卷啦,快乐最重要”。然后带着个教育目的安排剧情,很生硬也很出戏。 两颗星给演员们的演技。其他就没啥出彩的了。闫妮和黄渤的感情戏非常突兀,不知道为啥她就看上他了。 黄渤小姨子满口的台湾腔更出戏。而且这个角色的出现仿佛就是为了跟黄渤家的困窘做个对比,告诉他穷人就别异想天开。完全感觉不到是亲戚关系。 黄渤最后想通了放弃鸡娃的转变也很突兀,感觉就是反正我也选不上干脆自暴自弃算了,走吧儿子我们去快乐吧而不是哎呀我还是别这么逼孩子了图啥呢。整体情节的铺设和节奏都不咋样。 让孩子学编钟本来可能想做笑点,但最终呈现的效果还不如麦兜去学抢包山。落魄父子的设定也有点类似偷自行车的人,但完全没可比性,差距更大。 台词很多念起来很僵硬不自然,更像把网络热梗摘了几句就放进去了。比如什么你站起来了后面的人看不到也得站起来,最后大家都得站着。我也要混圈子往上爬。无聊又注水。", "title": "停止鸡娃的尴尬宣传片", "date": "2023-09-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3242/"} {"text": "预热搜了一年,一遍又一遍。不过就快像菜一样一热再热就不能吃了,然后终于好不容易抬上来了,不然待爆帝又要扣脚了。\n按郭小四的尿性,设定要酷,服化道要繁复,俊男靓女要够,至于剧情谁管?但是现在基本的美都做不到。\n写小说抄袭偷窃,拍点电视剧还搞诈骗,文娱届的犯罪分子就是你吧-----郭敬明。\n开幕雷击\n开幕雷击2\n男配的脸让我想起了黄山怪石嶙峋,全是棱角,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上官云阙嘞,丑东西真的很吓人。郭敬明的奇怪审美\n女主圆润得像厨房爆炸事故时面团掉地上然后按了五官上去,海报我就不放了,避免冲击力过大后面红衣嫁装\n凸嘴和肿泡眼确实可能天生的,不该被嘲笑,但是观众总有选择权吧。。。。。。\n以下女配图,虽然女配之前老是碰瓷刘亦菲,但是此时此刻比女主还是好看了一个档次\n另外一个女配,不多说了,大家自己长眼睛了\n男主傅粉赛何郎\n总之就是海报和预告片重度诈骗,各种丑东西被各种力量添加到这个烂片里\n还有就是郭小四看得出来你真的很想麦麸,反正有铜仁女买单是吧", "title": "丑东西们的诈骗",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7768/"} {"text": "太燃了!感谢网飞拍出质量这么好的真人版本。\n网友们的吐槽我也都很认可,但是,换你去做还能做的更好吗?\n路飞依然是耿直,阳光灿烂的boy他充分的展现了吸引力法则。真的,他说的那些话换作别人,自己都可能不相信,但他自己就信的不能再信了。唉,这种人真的是有吸引力的。\n索隆相当的帅气,就少了一点,少了那么一点点身高。\n娜美太美了,我靠,我都想去搜成人版的她。\n乌索普神还啊,还原度都相当的高,哈哈,没啥好说的,本来在动画片里头,我也不怎么喜欢他。\n香吉士,没有粉红色心型眼睛的他,是缺少了灵魂😍\n有生之年啊,第八集他们每个人都喊出了自己的梦想。\n我也不自觉的把腿放在了电脑桌前\n大声喊出了我的梦想\n“我是要活着看完海贼王真人版的男人”", "title": "“我是要活着看完海贼王真人版的男人”",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8553/"} {"text": "只要是文物,我们一定要还回给人家,没有人可以从别人国家抢走人家的文物,摆在自己国家的博物馆,说是帮人家保管,其实想占为己有!为了这句话,我愿意给电影再多加一星!说真的,从一定程度上,拔高了电影的高度,这是2005年的电影,23年这几天很火的一个短剧,中国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馆,拍的真的很好很感人,都说大英博物馆就是掠夺博物馆,光中国文物就有几万件,如果把掠夺的搬空,恐怕偌大的博物馆仅剩白墙而已!真的希望有朝一日文物能够回归自己的国家,吾辈自强。\n还有威廉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为了研究才偷古墓的东西,说真的这个理由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都挺卑鄙可笑的,也就他自己觉得自己很高尚很优秀吧,我不说话直接偷了你的大宝贝研究一番,我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为了科技科学,可以么??这一点跟西方人真的很像。\n《神话》我早就听过了,大家都觉得这个电影的主题曲要比电影出彩的多吧。现在整个电影看下来,我也是这样觉得的,说真的整个剧情比较一般,也没有说特别感人,而且太多现代和古代的穿插剧情,反倒是最后面进入瀑布古墓的场景比较吸引人,不过这也是比较常规的盗墓题材电影了。\n可能是前面的片段用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吧,特别是那一段在国外的剧情,还增加了很多打斗戏份,浪费了太多时间,个人觉得这条主线完全可以摒弃,因为看到最后我也没觉得这些戏份有什么作用。如果用更多的精力在古墓里面,就更好了,说一下杰克和将军的关系,搞一下两人的感情戏,这女主说不愿意离开古墓就不离开了,这来的也太突然,要伤感也没多伤感,不管是离开还是不离开都停突兀的。\n还有打戏也不精彩,主角杰克也太水了,动作有点太浮于表面了,这一点真的可以和徐克的黄飞鸿学习一下,反正总的来说电影挺普通的吧。因为成龙说的那句话,我愿意给8分。", "title": "为了这句话,我愿意给电影再多加一星!",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5173/"} {"text": "两个文艺青年的恋爱,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看到有评论说这是一个Bad ending,当时我还在犹豫要不要看,毕竟我还是喜欢传统的大团圆结局。还好,看完之后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Be,反而我感觉他们的最后的结局在电影中就已经展现了。\n回到标题,他们真的100%合拍吗?\n在这部电影中,我很少甚至几乎没有看到他们关于三观方面的交流,也没有看到关于现实生活的一些交流,有的只是我认为的“空洞的文艺爱好分享”。\n我不禁思考,两个爱好很相似的人到底合不合适。我感觉,他们一开始会认为彼此很合适,甚至很合拍,因为他们有着一样的感兴趣的想去做的事,有些很多的共同话题。但是,这总让我感觉这是自己在和自己恋爱。\n在我看来,两个人在一起,不需要我们的喜好一样,只需要三观一致,有着对未来一样的期许,这就足矣。\n浪漫的爱情终究要回归到生活。\n生活是一场电视剧,但他是现实,而不是文艺加工。", "title": "他们真的是100%合拍吗",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9127/"} {"text": "现在,我看的时候他是top206,我觉得低了,是豆瓣不适应这种科幻,还是前面的太优秀了,我看前面排名二十几的东西都没有这个好看。 自从加入了一个名为我就爱看90分钟以内的电影的小组,真的看到了好多以前没看过的类型的电影,这部剧是以前听说过但是没重视过,现在看来,好电影需要慢慢的去寻找呀 我为什么会打五分呢,在我看来,一部电影,能打五分的,肯定是逻辑自洽,并且能带给我思考的。 四分的话,应该是逻辑自洽的电影,或者是逻辑有那么一点点不好,但是能给我带来很大的感动。三分是逻辑有bug,但脑补一下还可以看,两分和一分没啥区别,在我看来,一分是真的烂作了。 前面突然蹦到自己的打分逻辑上了,回到作品上,这部剧在最后一分钟结束生命的那一刻,我以为一切都停止了,这样的结局也好,原作的结局也好,原作把埋下的平行世界的伏笔用上了,我真的好喜欢这种未证实的科学幻想,一步一步的,像是在套娃,但细想逻辑很厉害。\n就是最后第一个世界的那个女上尉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可能有点悲惨吧,不知道是真正通过军事法庭还是怎么样,如果出于人道主义,那么一定是主角这边对的,但是那个长官其实也不能说是反派,他也有自己的思考,想着造福世界,真正的反派只有那个一心想毁灭世界的人,但是虽然没有动机,但可以理解,这种上来就毁灭世界的反派不用纠结他的原因,而且美国那边,自由美利坚,好!其他的就不说了,懂得都懂。\n很棒,按头推荐。希望下一次回顾自己的影评的时候这部剧可以再升上几个名次。", "title": "科学幻想,平行世界",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4497/"} {"text": "《一一》涵盖了亲情、代际、时代等多个主题,不过笔者这里只想探讨一下其中的爱情观。阿瑞婷婷代表爱情中主动勇敢的一方,而阿弟NJ代表被动懦弱的一方。 婷婷是那种敏感而且心事重的孩子,对以培养绿植为代表的很多事情都过度在意,她会被“这个世界为什么和我们想的都不一样”和“我也没有犯什么错啊,为什么结果却是这样”等等问题所困扰。想得多容易优柔寡断,但是婷婷在处理和胖子的感情中反而表现出坚决与坚强。她约会时着装一反常态,主动带胖子到房间,被伤害之后甚至可以提出“我们还是可以做朋友”。阿瑞在一段亲密情感关系中的自述是“我第一天等不到你我就第二天还在那里等,我觉得等不到你我就完了”。阿瑞也对自己产生的严重依赖感到恐惧,同时她却永远也忘不了NJ。在得到NJ“我只爱过你一个人”的自白之后,才一定程度上对旧情释怀。反观阿弟,他放弃相恋多年的云云稀里糊涂地和一个因自己而怀孕的人结了婚,婚后还和云云保持不清不楚的关系。NJ和自己不爱的阿敏结了婚,在阿敏泣不成声的时候只是在旁边冷漠地抽烟。 导演爱情观的悲观之处在于无论主动或被动、勇敢或懦弱,最终都会痛、会受伤、会后悔。虽然主人公最后都没有和自己理想的伴侣在一起可能有艺术处理手法的成分,但是导演更多地在表达一种爱情观的困境。主动的困境在于“等不到你我就完了”,对对方爱得很深,一方面迷茫与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难以参透对方是否真心。被动的困境在于“再活一遍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自己听任家庭、时代、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地找人结婚生子搭伙过日子,有再多次机会还是会选择懦弱,因为不相信爱情了。 有歌词唱到“不管怎样 怎样都会受伤 伤了又怎样 至少我很坚强 我很坦荡”。阿瑞和婷婷都是坚强而坦荡的人,她们赤诚地爱过、不顾一切地爱过,她们的结局或许悲惨,但绝不可怜。", "title": "阿瑞婷婷还是阿弟NJ",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8030/"} {"text": "5集看完了,剧情非常好!很好看,每个人演的都不差,很自然。情节很流畅,人物的情感转化也很自然,很有生活感! 女主和她丈夫十来年的情感也被工作和诱惑消磨殆尽,最后走向离婚的结果。 这是一个现在社会普遍存在很现实的问题,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觉得不用说太多,大家心里都清楚。女性不愿意得过且过,就需要自立起来。 盛阳的职场霸凌真的太深有感触了!真正的职场霸凌并不是说强硬的欺负这个人,而是软霸凌,动用一些心思,通过一些渠道让你憋屈的不行。😣 我自己的专业本身也跟平面设计挂钩,关于创意设计加班都太有代入感。由于身体原因,最后只能离开这个行业,其实我还挺喜欢这种创意设计工作,只要不加班。😨 盛阳演的真的鲜活又可爱!🥰 最后那个工艺品创意设计真的很棒!👍", "title": "《骄阳伴我》1-5集",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5138/"} {"text": "我的天我恨不得戳六颗星,居然每集都能比上一集更精彩,前面校园恋爱已经很甜了没想到父母爱情才是大杀招,赵寅成帅的我晕头转向,每个人的人设都好丰满好喜欢,我是真的很喜欢群像戏,更喜欢的就是超能力的群像,所以我最爱的超级英雄电影一直是x战警。这部真是戳烂我的所有G点。本来刚出的时候看完了前7集,我还在说八点几分是不是太高了,我感觉7.8分差不多了。没想到每看新的两集,我内心的评分就能涨个零点几分,现在恨不得他能上九分。太好看了呜呜呜呜!好久没这么激动了,为这么优秀的演员,编剧,制作。成品,这么动人的爱情,鼓掌!!!", "title": "这是什么绝美群像",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0948/"} {"text": "别整你那b伐木累了懂吗?! 别整你那b叛逆天才下一代家庭情感纠纷了懂吗?! 就照前几部的老套路拍懂吗?! 在本片中,你可以看到最支离破碎的剧情、最惹人讨厌的女主、最low比的对手、以及最不知所谓的结局! 印第安纳琼斯是银幕中活着的传奇,是创造传说的男人,是一代观众心中的英雄!没有人想看到从小崇拜的英雄人物老年失意独居公寓懂吗?更别提以印第安纳琼斯的社会地位要怎么作妖才能沦落到这种地步?编剧写剧情能不能少参考自己的low比生活? 不给英雄一个体面的晚年就罢了,他甚至不想给英雄一个体面的结局,回到古代刚见到阿基米德,眼看着一段史诗剧情就要展开,眼看着主角悲壮遗言都说完了,你印第安纳琼斯算什么东西,虽然你挨完枪子后非但不逐渐虚弱反而越来越精神,能开枪打人能抱人跳伞最后留遗言时甚至脸色肉眼可见地变好了,𠳐的一拳打晕给你拖回来!别想留在古代创造传说懂吗?! 影片最后的一幕更是low穿地心,印第安纳琼斯戴上他的帽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要战斗了,他要装逼了,他要以一敌多打爆敌人的ass了! 而本片中呢?琼斯博士得到了一个老女人施舍式的回头垂怜,他灰暗的晚年生活似乎有了光辉,哦!我们可怜的琼斯博士终于找回了生活的意义! 这个老女人刚刚还因为儿子参战死亡而迁怒丈夫,导致曾经如太阳般耀眼的英雄暮年失意泯然众人! 众人纷纷善解人意地让出空间,琼斯博士扬鞭卷过帽子,他要和这个老女人战斗了! 呕!", "title": "不喜欢拍可以不拍",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1058/"} {"text": "说两句就拉黑?还说对线咋就直接拉黑了啊?感情豆瓣怕不是都是这种臭鱼烂虾吧?\n来个不是极端女权的人跟我说一下,这种人脑子正常吗?给所有电影打一颗星,原因都是女性角色没有作用,导演是男的?这么喜欢看怎么不自己拍一部,真low啊,咋说不过就拉黑,怎么我又变成南拳啦?真当世界除了南拳就是女权啊?笑死我了,谁眼界低下还不知道,自己什么什么成分也不照照镜子。自己女同厌男就厌男,还说这么好听维护女权乐死我,极端女权就极端女权,怎么不见因为男性角色没什么戏份用给芭比给女同电影打低分的啊,厌男小丑,你们圈子就是因为你们这种眼界底线的人臭的😄\n骂两句就拉黑,还给我扣上了个南拳的帽子 乐死我了。平时我也没少给女性出头,看到弱势群体也没少帮忙。平时听到那些说男的不配坐电梯只配走楼梯的也只是当乐子看,这种啥鸟绕缠可千万别出现在的生活圈。\n发这个就是为单纯让这些有妈没爹生的,自称女权的看看,你们圈子都有哪些臭鱼烂虾,整得跟个邪教一样,厌男就厌男,绕这么多弯讲这些√8说自己就是打拳的,人家女权认同你了吗,杀软一群,建议你们女权圈最好搞个工作证,有女权证的人才能代表女权发言。", "title": "是不是可以因为男性角色是小丑就打低分?",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8460/"} {"text": "这是一部连烂都烂得很普通的片。\n被骗的人似乎是贪得无厌的赌鬼,又似乎很无辜。诈骗犯似乎杀人不眨眼又似乎挺有人情味。国家反诈机构前半段屁事不干后半段大显神通。既不像动作片也不像剧情片也不像主旋律片,野心太大,不伦不类。\n这年头电影不好做,向主旋律靠拢也能理解,但是跪舔也不是没有门槛的啊。人都跳楼了,还一本正经地跟家属说“已经在全力侦办了”真的不是在黑吗??如此傲慢的权力,居然没人觉得不对,居然还能过审,真是神奇。\n把一众唱歌的跳舞的拍剧的拎上大屏幕拍戏究竟有多难看,制作团队心里有数吗?\n像是不允许快进的开屏广告。你明明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但你只能干等着。\n让我看这种电影,影院应该付我钱。\n把我人生宝贵的两个小时还给我。", "title": "把我的两个小时还给我",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4005/"} {"text": "结合本片上一篇拉片,第二场戏实质讲了两个事情;\n一.孝子(大女儿)归娘家,打发富泽提前走;\n二.周吉谈沼田,孝子爱理不理,明子若隐若现。\n重要的结论说完,那么我们开始简单的拉片,精彩继续,分割线出来!\n——————————————————\n作为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其实他也不算自己抚养,老婆离家出走找其他男人的时候,老大孝子应该已经十五岁左右了,女生十五岁是可以帮助照顾弟弟妹妹的,所以周吉主要是经济上来扶养),是不是也疏离于家庭之外呢?🤓和明子其实区别不大?\n银行监事职位不低,造成周吉收入应该不低,但是由于和银行董事是两回事,是监督董事等的作用,所以不可能拿到董事那么高的薪水奖金,所以选择的住地依然是远离当时东京市的中心区的杂司谷(一个安静的平民区)\n那么杂司谷有何特别,下面重点来啦!坐稳听好啦🤩🤩🤩\n那么鬼子母神保佑我们明子及其私生子没有?真是个无比悲伤的故事😭😭😭\n分割线助我讲本场戏场面调度核心!\n——————————————————\n根据肥内老师说的小津电影后面六部都出现的名字周吉(或最后一部秋刀鱼笠智众的角色是叫周平),他在自己巴洛克与禅中说过,“周”有周围的意思,看似笠智众不起眼,但是把周围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所以本片的设定才是监事的职位对吧?但是他周遭的人真的吉祥幸福了吗?二儿子登山遇难,大女儿婚姻不幸福,小女儿也遇上渣男最后不得好果…\n一进入周吉家,就出现了一个更重要的东西(背景音时钟的嘀嗒嘀嗒声),一直到本场戏结束才没有,在人物对话中嘀嗒声仅仅是稍弱而已。\n我们知道对于背景音乐和背景环境音小津非常看重,在肥内老师的秋刀鱼拉片中反复提到了人物的对话内容和环境音的相互对照的各种提现形式,本文不再赘述。\n那么这个频率一致,一直在后面的嘀嗒声不仅仅是为了背景不再单调,它想给予我们撒子也?\n时间恒久不变,不停流逝,人生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悲剧不停在轮回?😎\n这仅仅是我的猜测,每个人的解释都是不同的。而我本人小时候家里的时钟嘀嗒声也是非常明显,我经常在睡不着的晚上听着时钟的嘀嗒声。\n即使世间再悲剧,时间也不会停下来,是在周而复始的…对吧\n后面情节里面可以知道小女儿明子已经不记得妈妈的样子了,和妈妈亲眼相见对话都不认得,可想而知在妈妈和男人跑了之后周吉把家里所有关于妻子的照片甚至东西都收起来甚至丢掉了。\n而从剧本上看,周吉57岁,孝子32岁,明子21岁,明子记不起来妈妈肯定当时她在五岁以内,而孝子和明子的年龄差是11岁,那么孝子其实在爸爸经常出差的时候,在15、16岁就当起来了母亲的责任(对于弟弟妹妹来说)\n之所以在本场戏和父亲刚刚谈了天气变冷之后,第二句话就问到了家政妇富泽走了?是因为孝子出嫁,必须要有家政妇来帮家里料理家务,而孝子一回来就让家政妇休息了,他家里能不能住下富泽?绝对能够住下,孝子出嫁,二哥亡故,有充分多的房间可住。\n后面对话里面周吉找不到自己的袜子,他自己推想说可能富泽拿去洗了,可想而知在大女儿不在的情况下,全部家事都由富泽一人料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孝子一找就找到袜子了,可想而知没有出嫁之前,孝子是多么清楚家里父亲的一切🧐\n那么在看见外孙女道子(michiko2岁)熟睡的情况下,他只说了一句睡得真香,也没多问,可想而知孝子不是第一次这样独自带孩子跑回娘家了。\n第二件重要的事情马上要发生了,我必须划分割线助我理清脉络!\n——————————————————\n本场戏的第二件事开始讨论了,周吉先问的是沼田(孝子的丈夫)好不好?孝子嗯了一声不想多说。周吉对于家庭木纳到如此程度了,居然没想到自己大女儿带着外孙女回家肯定是沼田有何事了,所以他被老婆丢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n那么重点来了,他没有继续问孝子和沼田有什么事没有,二十一边穿袜子一边自说自话的,我们看看他图中所说为何?🧐\n他欣赏沼田(大学教授)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甚至还想拜托孝子找沼田要原稿来看(他作为有文化的人深知原稿是通过增加删减才能出到杂志上的)\n那么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有意思了,为何我纠结翻译是否准确,因为这篇论文直接代表了沼田的价值观和周吉所欣赏的所认可的价值观。\n对自由主义的抵抗,所不认可😅那么说明撒子?沼田和周吉都是保守派,从家庭生活上(后面第五场两人的对手戏中窥见一斑)两人实际上都在干同一种事,实际上两人无法很好的融入家庭生活,属于同一种老顽固。虽然周吉是由于要去当和事佬去帮孝子见沼田的,但是后面戏可以看出他当初为何说是自己满意沼田而不是选择孝子可能更满意的对象佐藤(小津取名是有道理的,用肥内老师的话,佐藤在他其他电影中通常是一位翩翩君子,孝子也是孝顺自己父亲照顾自己弟弟妹妹)\n周吉终于问到了女儿孝子(原节子饰演)过得如何?沼田是不是经常晚回家?而孝子一直支支吾吾避而不答或者答很少,现在小女儿出现了。她用自己在固定镜头内飘忽的走位来说明了一家人的一切\n所有人都在家庭里局促不安,无法说出内心的实话,在游走在漂移,所以“家不和万事不兴”。\n那么为何一个大学教授如此易怒如此神经质,有撒子内部原因和外部社会原因?我们下一篇继续!\nAbove all!同学们朋友们,我讲得对不对呢?", "title": "影眼及场面调度核心——第二场戏的一些思考",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8654/"} {"text": "蓝色泳池 屋内傻呵呵地跳舞 他学她说话走步 原子笔 宝特瓶 红豆牛奶冰 一起骑单车等十字路口 吃饱回家囖 尿尿分叉的秘密 闷油瓶情春丝作祟\n我叫张士豪 天蝎座 O型 游泳队吉他社 我还不错啊\n我很麻烦的 我也很麻烦啊\n夏天都快过完了 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做 对呀 好像就只是跑来跑去 什么事都没有做 但是总是会留下一些什么吧 留下什么 我们就变成什么样的大人\n诶 其实那天电话里 我想说的是 如果有一天 或许一年后 或许三年 如果你开始喜欢男生 你要第一个告诉我喔\n小士 看着你的花衬衫飘远 我在想一年后 三年后 五年后 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由于你善良开朗又自在 你应该会更帅吧 于是我似乎看到多年以后 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 下午三点的阳光 你仍有几颗青春痘 你笑着 我跑向你 问你好不好 你点点头 三年 五年以后甚至更久 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 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 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 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 "title": "夏天快要过去了",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4057/"} {"text": "jump scare有点多,还有若隐若现慢慢接近的画面,追求被吓的必看。\n不是鬼,是怪物。比起摸不着却能在心理、精神、肉体上攻击你的鬼,这种能直接对抗的东西其实没那么让人有那种很压抑的恐惧,因为你只要有武器在手,多少都有胜算的。可惜歪果仁要不不爱开灯,要不灯光暗得要死,为怪物的长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n是恐怖片,但也是爽剧。女性角色智商在线。首先是前一任受害家庭的母亲,不但设置陷阱,她居然还给怪物补枪了!这在恐怖片里真的很难得!虽然她的计划最后没成功,但也让我爽了一下。其次是那个姐姐,选择相信妹妹,最后也勇敢反击怪物。最后就是妹妹,她真的…太机智了!!!这么小年纪,居然会洒汽油!!!神补刀!!!\n中间的丧母情节、招魂情节,一秒梦回《潜伏3》。我就知道,最后肯定还得靠妈妈来相助……\n有时候觉得,恐怖片的剧情不一定要太新颖,毕竟我追求不高。能吓到我+角色不要跳脱正常人思维+主角智商在线,我就基本满意了。", "title": "为啥歪果仁房子那么大灯却这么暗?",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0764/"} {"text": "故事是《First Love 初恋》的反面:没有什么是命中注定,即使有“缘”,但却无“份”。尽管如此,看似克制的一出好戏实际上是在许多带有小品式剧场感的设计加持下完成的。\n酒吧里的三人对话场景起初维持和开片处相同的镜头,即三人处于同一水平线,随即便转为白人丈夫的视角:背对着正和男主角相谈甚欢的韩裔妻子,被另一种语言和他们共同的“过往人生”所隔绝。这个瞬间,曾因妻子说梦话时只说韩语而非英语而担心的丈夫反倒成为了那个“外来者”。这个镜头无比刻意且不符合“人之常情”,但充满张力。变得危险的语言为暧昧的对话打造了一个安全区域,也打开了想象力的空间:“你觉得我们在前世是什么关系?”\n白人丈夫这一角色也是影片最大的亮点之一:从第三者的角度质询移民者的身份认同。相比青梅竹马跨越国境再度重逢的童话故事,“按部就班”最终获得绿卡这样的平凡人生显然要黯然失色。\n回到电影开头,处于暗处的旁观者猜测着三人之间的关系,镜头拉近,注视着女主角的脸庞和她的“past lives”:移民语境下的“过往人生”和东亚语境下的“前世”,不可逆转的乡愁与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title": "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2642/"} {"text": "本文为转载 作者:慕先贤\n摆出87版后6集违背曹雪芹原著,水平低下的事实,让某个87伪续粉恼羞成怒。可惜这个丢人现眼的货色连一条有理有据的事实也摆不出来,除了会丢人现眼秀下限也不会别的。\n87伪续粉居然拿着曹老、沈老、启功老给周岭炮制的87伪续垫背,可见87伪续粉从来没有看过剧本前言,也根本没看过剧本的报道,至今在给周岭捧臭脚。按照这种逻辑,2010新版红楼梦的顾问也有周岭,87伪续粉骂10版的时候岂不是也要连周岭一起骂? 87伪续粉搞人身攻击时,完全暴露了自己的龌龊,果然有秦可卿床戏、史湘云当船妓、巧姐当妓女的87版剧本,就有满口污言秽语的粉丝。", "title": "b站87伪续粉言行大赏",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19787/"} {"text": "这部电影就像主角一样 整部片子充满了干净、纯洁、美好、善良\n我在看的时候就难免会不自觉的猜测后面情节。比如小男主孤身一人去啾啾叔叔家 我甚至在想电影会不会反展成什么“变态大叔猥亵小孩”的“素媛”故事情节 如果是我 我坚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犯险;再比如男主这么单纯可爱 会不会发展出同/异性感情线 “青春伤痛文学”之类的 事实证明我真的想多了hhh~ 男主和朋友真的是很单纯很美好的友谊关系 互相帮助互相治愈;还有妈妈这个角色也太完美了 到后期会不会黑化发疯爆发 但电影只用了一句话就将所有一切化在了母亲和孩子的笑中 咪坊已经有所成长 当母亲说出“我其实不喜欢鱼/不喜欢吃鱼的时候”咪坊已经能够体谅母亲;以及咪坊走出社会找工作 我总觉得主角要经历社会的毒打了 但没想到所遇皆善人 而且还很搞笑\n到电影的最后的最后我才真的相信 电影中的每个角色 围绕在主角身边的每个人 也像主角一样很善良 大家在帮助主角的同时也在被主角所治愈所影响 而我一个在电影之外的人 总是在不自觉的将电影的发展方向往最坏的结果想象 自惭形愧\n这部电影已经可以上升到“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这个地位 实在是太美好的电影了 我的2023十佳 必须十佳!", "title": "我们总是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5044/"} {"text": "也许是伪装者里面对于曼丽的意难平,所以追了宋轶后面的谍战剧。但是不得不说宋轶在谍战剧里的造型也就有点太千篇一律了吧。\n现在的谍战剧,就是单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来博人眼球。就是只要让观众搞不清楚谁到底是哪个阵营的,就反转反转再反转,似乎好像就够了,甚至可以忽略其他的各种细节。\n随着剧集更新不断更新一下。\n就刚看了前两集,顾盼受了枪伤,本来都快不行了,但突然又跟没事儿人一样。\n另外第11集里面,执行任务还能换一身衣服。\n基本上主打的就是一个让剧情和人物关系变得烧脑,其他的都不重要,于是就都可以忽略都可以粗制滥造。\n甚至连受伤的部位这些细节都不重要。前面顾盼受重伤,子弹离心脏半厘米,然后刚做完手术不久就带进审讯室,经过几轮暗杀,就奇迹般的好了,跟没事人一样。再一转头,顾盼又开始捂着腰了。合着这是被暗杀一次就能增加点儿恢复力是吧。就连反派龙智捷也一样,右肩中弹,回来以后包扎的右臂小臂。\n另外事件和事件之间连贯性也差,关键是每次遇到的事情似乎好像都很短,没咋回事就结束了,整个剧情线索显得十分稀碎。还有就是一集里面用回放用的太多了,显得很没有必要。完全可以不全用倒叙,中间有的地方可以直接顺序下午,完全没必要剪辑再回放,太多回放也会让人审美疲劳的。\n搞不好,又是披着谍战外衣的偶像剧,最后男主女主走一起了。\n不过起码还有点打戏,比小楼又东风这种完全在言情的强。", "title": "要不是冲着宋轶早弃剧了",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1889/"} {"text": "目前心中的华语影片最佳。\n这是一部很魔幻的作品,开始看前几分钟的时候我很难用一个准确的形容词来描述这部电影:说四川话的牛头马面骑着挂着劣质小灯串的三轮车来人间接邱老师,真的太诡异了。\n看完觉得这部电影的艺术性很高。所有的布景做的都很完美,不是实景拍摄所以整个故事有种奇幻的气质。但是故事又是饱含生活气息的,就像一盘椒麻风味的家常菜的味道。这种奇幻与现实的碰撞与结合真的太有意思了!精彩绝伦!\n电影里面有几处前后呼应很有趣:那句“我父阆中归了天”贯穿整部电影,有种传承之感;而饰演少年邱福的小演员又演邱福的儿子,恍惚间竟有些轮回之感……在翻滚的时代浪潮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被裹挟这不断向前的,但是历史的车轮是螺旋前进的,父与子的命运又有重叠的轨迹。\n第一次感觉到“妙哉”是在大家喝完蘑菇汤开始出现幻觉那里,当看到大家开始变成奇奇怪怪的东西时我觉得真的太妙了!这个情节也太天马行空了!这里邱福飞上了天空,而后面邱福的儿子去往北京也是用了差不多的方法:抱着一朵白云飞到了天空。这怎么不算是一种轮回呢?\n还有一个让我起鸡皮疙瘩的细节是:第一次出现飞机的轰鸣声是战争时期飞机来轰炸,随着愈来愈近的轰鸣声,一把剪刀划破了天幕。把轰炸抽象的表达成“划开天幕”也太厉害了,虽然没有爆炸的场景,但是那一幕配合着音效立马就将战事的紧急表达清楚了。\n看完电影看了一些导演的采访,他真的是一位才华横溢又非常有趣的人,把绘画和电影结合也太酷了!难怪电影的布景做得这么好导演真的太牛了", "title": "momo浅评",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3352/"} {"text": "喜欢电影,灯光暗下后在空旷的影院里看到哥伦比亚女神心里流过暖流;喜欢汽车,看到一条忧郁的尾灯心里默念阿斯顿•马丁的名字;喜欢游戏,看到playstation的一个个人物时忽然想起这也属于索尼游戏改编电影宇宙,按捺着收起无法分享的惊喜。\n尼尔•布洛姆坎普是一个好导演,对影片节奏的把控已经非常娴熟,很多同类型电影中常见的情节设置尼导会很快掠过,使得影片结构非常紧凑,全片都将观众的情绪稳定在较高的水平线上,对类型片的把握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n最突出的两个元素,是改编自同名游戏和改编自真实事件。在观影前看过UP主对GT赛车(跑车浪漫旅)的介绍,醉心于游戏开场对汽车文化的娓娓道来,看到游戏鼓励玩家安全行驶,不碰撞其他车手的赛车,感动于游戏制作团队对汽车的喜爱和善意的内心;对原型人物不太了解但带着很深的敬佩。\n电影的视角非常明确固定,即聚焦在主角詹恩的夺冠之路,汽车中也是詹恩所驾驶的日产GTR展尽风采,这是很棒的做法,与导演所把控的节奏一样,都会让电影更紧凑。赛车部分戏份足,点缀其中的文戏把控地很好,虽不长但每一场都有明确的情绪支点,詹恩一家刻画出了很具说服力的银幕家庭形象。大卫•哈伯和奥兰多•布鲁姆都贡献了不错的演技。\n优点很多,但也有遗憾,而且不少遗憾与优点互补,正因这些优点,也具有了遗憾:\n太快的节奏使得影片始终处于一个热闹的氛围而鲜有人物内心的描写,而勒芒赛时詹恩的闪回又略显重复,快节奏使影片紧凑,但也使影片失去了表达更深的可能;\n视角太过于固定,聚焦于每场比赛,聚焦于詹恩和日产GTR而缺失了对其他人物如队友和对手,和他们的车辆的刻画;更重要的是缺少了对赛车运动和汽车文化的描写。比赛接踵而拍让影片紧凑而明确,但也因此失去了一些慢下来的时刻,虽然尼导时常使用定格和慢放镜头,影片却还是始终无法沉下来。在每一场游戏和比赛中,能感受到詹恩强烈想获胜的心力,却只有淡淡一层对赛车运动本身和汽车的喜爱。\n整部电影最动容的地方是相比勒芒夺冠和模拟赛车手励志之路没那么耀眼的关于山内一典和团队制作GT赛车的镜头,扫描汽车模型,还原真实赛道,试玩感受游戏,看着山内和同事们认真的神情,我仿佛听到他们在对全世界的玩家们说“谢谢你们玩我的游戏”。这部电影的确在为游戏正名,不仅是因为模拟赛车手夺得冠军,更是体现在短短几个GT赛车游戏制作过程的镜头中。玩家喜爱的游戏,批评的游戏,大人眼里不务正业的游戏,是一个个和玩家一样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的人们聚在一起创造出来的,ta不仅是一个游戏,也是小小房间里的一片天地,是孩子和大人倾心的世界。", "title": "这是一个孩子的倾心,是游戏也是世界",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4190/"} {"text": "想看理由:看到朋友给我发的截图有克洛泽 看了一个上午➕晚上一个小时(开倍速看) 非常满足 喜欢看球队纪录片的一个点就是因为可以看到球队各方各面的其他东西。一般来说,球迷只能看到球场上球员与场边教练的表现,可是一支球队的运转离不开各方各面的机制与配合。这部纪录片较为全面地展现了20-21 赛季那支传奇的六冠王拜仁 当拜仁拿到六冠王之后 站在十字路口上如何抉择前进方向 面对教练的离开 球员的离开 保持实力与更新成为一定要思考的命题。\n其实作为13年的德国球迷 对于拜仁这支球队 我应该算半个拜仁球迷叭 里面有很多自己喜欢的球员 也很喜欢拜仁的冲击打法 一支传奇的具有底蕴的欧洲巨人 真的很让人迷醉 中间断断续续看拜仁的比赛 零零散散 海因克斯 瓜迪奥拉 科瓦奇 弗里克 纳格尔斯曼的球都有看过 可能最喜欢的还是海因克斯那个时候的球叭 或者说那群人叭 曼珠 二娃 哈马 小猪 拉姆 小新 刘星 阿滕 老汉 里贝里 莱万等等等等。(心情应该像是自己喜欢的那支06青春风暴的德国队,至14年夺冠的那支冠军队叭)\n物是人非,星云更迭,不变的应该是那句“mia san mia”叭\n图赫尔多次在视频里出现 以巴黎和切尔西主帅的身份相继出现 没想到现在也成为了拜仁的掌舵者。这个赛季的拜仁,迎来了大英帝星,当世世一锋哈里凯恩。也有强力的后卫金珉哉 现在的弊病实际上是边后卫与后腰 希望高层能够诠释纪录片里面说的“在拜仁只有一件事不允许,那就是不能躺平” 不要像隔壁多特一样,那边我真的看麻了。这个赛季会更多看拜仁的球的!!!阿森纳 拜仁都要加油啊!\nps:克洛泽好帅好帅好帅好帅好帅啊!老K真TM帅啊!我真的好爱!我的足球初恋呜呜呜!在仅有的几个镜头里面全部截图了hhh!希望你早点能找到工作。(似乎1号凌晨能够看到老K哎 我还觉得能是嘉宾身份呢hhh)", "title": "mia san mia(拜仁的字典里没有“躺平”)",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0311/"} {"text": "在前期一直以为剧中的三位女性都是追求独立的个体——慕嘉独立清醒、目标坚定,不甘于命运,非名校出身却能抓住一切机遇向上,也并不会因为前任丁的抱怨而放弃事业;田蓉虽然没有走向大众期冀的职业道路,但是她热爱自己的职业,在前期“恋爱脑”的加成下依然没有听从pua男的话离职,更是在凭借职业敏锐度稳准狠地依靠炒房赚取第一桶金(直接贷款买三套房是怎样的魄力啊);而陈青则是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轻易因为别人动摇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坚持和对待生活的态度。\n当然,这是在前期对三位女性的看法。这一切在后期都被编剧(据说和前几集不是一个编剧)的笔下逐渐偏离最初的立意。\n起初真的很喜欢慕嘉的线,但一切都随着黎光的出现而打破。剧情中所有的官司似乎都围绕黎光和黎明集团展开,所有推动女主职业发展的因素都离不开男主的加持。可能囿于剧集篇幅,多加一些案件可能显得冗长,但现在一点都不加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向观众传达,女主就是靠着男主铺路而级级晋升。原本女主自身的消费观、对生活的品质追求等也由于男主这一角色变成了“讨好”上位者、实现阶级跃升的工具和手段。一方面喊着和黎光平等的口号,一方面心安理得地接受这段从开始就不平等的关系带来的buff,女主后期的行为简直让前期塑造的独立清醒人设无法自恰。再加上男主时不时与女主上司吴律的对话like“凡事有我兜底”“很久没见到这样的爱情”以及各种对外用女主当作自己决策的幌子(什么豪掷千金为红颜),这可不是什么美好的爱情,这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施舍啊!!!后面放弃红圈所合伙人的身份去园林创业公司,是因为不想步吴律前尘…且不论一个创业公司起步的事项会不会比金达合伙人的事务多吧,前期这么努力奋进的人就这么容易被别人的一段经历打倒躺平了?而且就仅仅只是因为吴律的个人经历?这个理由实在不够充分。而且看蔺达公司里的事项每天是集体出动去养护树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位于园林产业的最下游的公司...如果这个公司的业务是园林设计或者植物品种开发的都不会对女主的选择那么震惊...现在的薪资水平真的能支撑起女主那么高的物欲追求吗?(P.S. 编剧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不是只有这种下游产业才能体现价值追求,不是说你去种树就是多么高的精神境界、多么高的社会价值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能力与职位匹配才是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n田蓉的线其实挺通顺,也很现实。但田蓉让我迷惑的点是前期炒房到魔怔,突然婚后就停手了,难道和拆二代结婚就是图钱图房,那她和她骂慕嘉靠黎光的那些形容有什么区别?有种又当又立的感觉。(本人对田蓉持中立态度,只是不明白编剧的意图,只能说李大爷前期真的看得很清)还有田蓉去当监控员这段真的很无语…这难道不是借关心之名行监视之实?想表现友情没必要设置这种桥段。还有一个bug,前期买房借的70万高利贷后面一点都没再提到了,那么安排这个情节的意义是?表现拆二代对田蓉的一往情深(不去阻挠自己的父亲作梗反而让女主借高利贷)?这很难评。\n再说说陈青。前期以为陈青是自己不想买房不想背房贷,但昨晚的剧情居然是陈青自己是想买房的,只是男方不想买房想自由,然后就妥协了…唉…虽然对他的刻画不多但让我感觉很像翻版的范华鹏,把陈青给洗脑了…\n最后几集男性角色的工具人属性越来越明显了。女主法律出身,在金达这样的红圈所工作了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在跳槽之前要做好背调吗?蔺达这样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创业,慕嘉在职场浸淫这么多年居然在不根本了解合作伙伴的情况下就头脑一热跟着去了园林公司。毫不意外地因为蔺达错误决策,公司陷入困境,公司员工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都不离职...\n田蓉线也是...果不其然拆二代投资一单元楼失败欠债,李万兵这样的性格怎么会因为别人的言论就感到自卑呢?这是为了强行制造挫折,上升价值不讲人物逻辑了。\nAll in all,女性角色的人格魅力和成长并不是只有依靠一味地脸谱化男性角色才能实现。", "title": "套着独立女性的外壳却是“没男人不行”的封建内核",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3708/"} {"text": "今天来看电影,包场了整个影厅,真皮沙发挺舒服,心里倒是崩溃……\n被电影的“悬疑”标签以及吴镇宇➕任素汐的配置吸引来的,一个半小时的电影,肾上腺素只在以为小女孩意外落水那个片段上升了一小下,哪里有悬疑?爱情也是不咋的……\n不否认演员们的演技,但个人看来全片就是讲了一个傻帽赌徒欠债、抛妻弃子➕妻子还愿意窝窝囊囊跟他过下去➕犯错误、会打架的前男友又当又立莫名其妙➕催债团分崩离析、关系搞笑的故事。\n向天求过影片不要在手术室门口结束,果然老天爷没搭理我,结局是犯法的都被判刑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法治宣传能力的。\n评价完了,别杠。", "title": "受不了了,被悬疑标签震惊了……",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4127/"} {"text": "小孩的下一站 未知 就好像香港的命运\n香港只是“中转站” 对这群南亚难民来说是的 对每家每户的菲佣来说是的 对当下久居的港人来说也是如此 没人知道家的方向 灯火璀璨的香港夜色下 却是如此暗流涌动 没有身份证的人四处藏匿 没人关心他们的命运\n镜头甩向昏暗狭窄的街道 旺角 深水埗 天知道我对这土地爱得有多深沉\n八月上旬 在神戏十周年见到老黄 他手臂长了些老年斑 中途他把帽子取下来整理 才发现原来老黄是真的老了 我一步步靠近他 表面自如地跟他聊天 他轻言细语 温柔风趣 活动开始到结束 我找他拍了三次照片 最后一次 我知道我要离开了 我再次走进 问他可以拍条视频吗 征得同意后 我带他到光线较好的地方 我说 就这里吧 我有点紧张 举起手机 他见我举很高 立马蹲下 怕我不方便 笑着配合我\n在香港那个礼拜\n我后悔没去看这部电影了", "title": "“我从来没来过九龙” 莫青春说",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3228/"} {"text": "都市职场励志言情剧在我的影视剧库存里已然是泛滥!So,不论优的、劣的或是不好不坏、不伦不类的我都观赏收藏了个遍;但今年秋季上映的这部《无与伦比的美丽》我是大为震撼又大失所望!\n首先:讨巧的人设及主旨立意配搭老套剧情就已经让观众一个头两个大。加上陈晓饰演的霸总全程目光呆滞无神,仿佛失去了“求生欲”一般黯然失色!(不晓得是否是婚姻环境所致:这里不做猜测,与剧情无关!)单就男女主分手的原因就让人无法原谅男主:是,许耀你创业亏损借票票欠债100万;你觉得会拖累女友而选择隐瞒真相;在对方规劝你放弃执念重新规划生活时你觉得是她不理解你、不认同你;甚至不由分说你就一走了之!……或者在很多人看来年轻气盛时的许耀就是如此;现实中也的确有诸多这样的许耀。这个人物所映射出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一个怯懦、自负、不够担当又逃避社会现实的人么?当我说到这里我就想到有人会反驳说他离开女主,放弃那段感情是迫不得已!~~试问,真是如此?现实中男主所谓的“迫不得已”就已经扼杀了两人的感情,不会再有破镜重圆地可能!真验证了男二剧中那句话“若不是真爱,真难想象你俩是怎么做到的这八年!”\n再来谈谈女主:职场精英且颇具才华!但是人物这个处世态度真的让人牙痒痒。牙尖嘴利、轻重不分;言谈举止间总是一副盛气凌人、唯吾独尊之傲气!或许真的是人物“需要”~但这样的“需要”很明显是不符合精英这个人设形象气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十的女主却依旧活在与人勾心斗角却不懂充实自身,提升自我价值,周璇于严酷地职场与生活的艰难困境之中了。\n其次:配角们的人物设定及剧情发展!这里就例举男主表妹李念欢这个人物言简意赅地论述下:身为一个结婚多年的家庭主妇。她早早地就知道丈夫出轨不忠;这一次,更是在她孕期明目张胆地出轨。然而,这个29岁,即将为人母的女人居然毫无主见,跑去询问女主如何处理丈夫出轨一事。说到这里,很多观众会说什么“她是小公主,被家人保护地太好”、“她未经历职场,甚至都不懂社会人情世故”诸如此类!我的天呐!这已经不是普通恋爱脑这么简单了——一个活了快三十年的女人,一个没有丝毫主观意识的女人;一个被丈夫或他人一句话就失去重心、犹豫不决的女人;一个离不离婚都需要借鉴其它女性对待生活的认知才能有思维认知的女人。我实在不知道这样一个人物能有什么魅力可言,美丽可言?于是编剧给安排了个二十五岁的酒吧驻场流浪歌手——用他的正直、坚毅、诙谐、浪漫与青春活力来救赎这个快要“绝望”的主妇!……\n想表述的不美丽的地方实在太多:但我还是想点到即止——毕竟再看下去都是煎熬,再说下去也都是累和泪!\n稻盛和夫曾给出一句人生名言:“对待人生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显而易见,这部《无与伦比的美丽》给人的“态度”并不是美丽,而是各种人物之间糟糕透顶地煎熬!\n抛开现实成分,我会认为该剧有美的观赏性;但,就剧情呈现出的社会人文及人情色彩,我无法苟同!", "title": "无与伦比地“煎熬”……",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4554/"} {"text": "真的太炸裂了了 🪨\n永安镇这个小石头终究还是砸起了我心中水潭的涟漪\n三个故事极其流畅 演员表演之到位,配乐之准确,故事之贴近,画面之高质 或许是23年最佳华语片\n有女性,有独立,有反思,有人物,有冲突,有生活,有喜剧,有讽刺 一部全方位不出错的片子 成功把传统对文艺片的刻板印象打碎 真的惊叹于导演在叙事上的功力\n还有杨子珊和黄米依两位演员的表演太灵太精彩了\n像电影里说的 给华语电影一次成功的机会\n尤其是有关导演、编剧、制片人的这个故事part太典了 权力地位的来回置换把喜剧元素和黑色幽默结合的非常巧妙\n独自等待,看上去很美,冥王星时刻 三个部分的取名、情节都非常立体\n“在永安镇什么都不会发生”但在这个缩小版的现实里却放大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性的复杂 我随着导演的步伐去期待甚至祈祷故事里的人物真的能改变黑暗且沉重的”眼前”\n在影像抵达观众之前 也在挣扎着脱出理想和实质的矛盾\n“作为创作者我们经常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想象 我们想当然的利用我们的想象去说明这个问题 但其实我们不是正在生活中的他们”\n电影ending的时候“致敬每一位电影人”\n在主创映后时也一直在强调这是一个赠予华语电影人的一个梦 独特 毒舌 有趣", "title": "永安镇这个小石头终究还是砸起了我心中水潭的涟漪", "date": "2023-09-0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6498/"} {"text": "相比演正剧红了的邓超后来拼命的拍各种喜剧辣瞎观众的眼睛,大鹏却越来越严肃,《屌丝男士》里面的大鹏有多不正经,《保你平安》里面的大鹏就有多让人尊敬。\n同样是说网络暴力,和陈凯歌的《搜索》不同,大鹏的视角更平民也更有一股韧劲,大鹏在里面的角色始终是严肃的,但有些桥段还是会让你自觉笑出来,这和那些故意拼凑网络段子让你笑的喜剧片的路子完全不同,虽然整体的深度不及几十年前的许冠文许冠杰的喜剧片,但有点那个味道了,终于不再是开心麻花的某些网大风格了。\n大鹏属于那种,一边给外界呈现各种喜剧效果一边内心里面隐藏着严肃和正经,一个好的喜剧人其实内里是个悲剧人。", "title": "大鹏的骨子里面有一种严肃的追求", "date": "2023-09-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4526/"} {"text": "追光动画的十年之作,确实担得起,太担得起了,虽然和此前追光动画的所有片子都不一样,但这一部狠狠弥补了之前影片被人诟病的剧本和故事同画面视效的不对等。\n《长安三万里》对剧本和故事讲述的打磨之用心堪称这几十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的巅峰。其中对高适的塑造实在是太成功了太完整了,太久没有在一部两个多小时的影片里面看过这么完整耐心并且恰当得体的讲述一个人的人生了。\n说长安说大唐,避不开李白,但是《长安三万里》非常巧妙的让李白成为了最佳男配,他的才情洒脱只应天上有,而大半辈子碌碌无为的高适更接近所有普通人。杜甫、王维、贺知章、张旭、郭子仪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依次登场,中学书本的诗句名篇在荧屏肆意绽放,这种沉浸式的文化盛宴以这种视觉呈现在你面前,实在是一种奢侈享受。\n观影过程中,一方面惊喜一方面担忧,保守一点,《长安三万里》绝对堪称近十年中国动画电影最佳。但也因为太好太厚重太完整,对习惯了文化娱乐快餐的很多观众来说,两个多小时的时长也许得不到太多人的耐心,最终票房可能不高(我希望我这句话能被严重打脸)。\n《长安三万里》是一部罕见的久违的长篇动画电影,观看之前需要抛弃此前追光动画的“新神榜”系列印象(《新神榜之哪吒》和《新神榜之杨戬》),这完全是全新的制作,野心勃勃制作,而且就影片本身的完成度来说,个人觉得追光动画真的做到了,此前的很多系列还有日漫的影子,这一部是完完全全的中华风。\n满分10分,《长安三万里》在我心中至少值9分", "title": "近十年国产动画电影最佳", "date": "2023-09-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4523/"} {"text": "本来抱着看爽片放松的心情来的,但是看的过程中更多的感受是:要不我还是离场吧~\n里面太多人物的设定反智到让你怀疑自己的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n尤其是「小女儿」角色的设定,岛上和海里一堆吃人的玩意,望远镜看到一个大人落水了(虽然实际上有一大堆人落水),居然离开瞭望塔要去水里救人?一个小女孩去救一个大人?\n杰森斯坦森徒手去干巨齿鲨,然后反派居然完全不顾巨齿鲨是所有人的威胁的事实,居然疯批一样带着一堆人去干杰森斯坦森?最后还是被巨齿鲨一口闷掉也是活该。\n这电影我看到一半的时候实在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n原本没想着情节和人物设定可以怎么好的,看宣传,我就当着看猛兽爽片的心态的,但是很遗憾,没什么猛兽大战的刺激感。\n特别提醒,家长们也不要当成什么怪兽电影带孩子去看的,因为这个电影不仅没有刺激的场面更没有脑子,如果对巨兽电影感兴趣的,在家里看《哥斯拉大战金刚》都比这个好100倍。\n现在各种大V的推荐越来越没有可信度了,我的真实观影感受如上,如果还有人不听劝要去降低一下自己的智商,我不拦着你。\n这电影看着实在是太累了😮💨。", "title": "有点侮辱智商", "date": "2023-09-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4510/"} {"text": "电影最大是亮点是影像和音乐的风格,影像方面十分惊艳,画面具有十分充足的想象力,让人印象深刻,是看到过最好的梦境画面表现。音乐不知道怎么做到的,又混乱又有秩序,突出一种不真实和荒诞感,和梦境的画面做到了很好的结合。\n缺点是并不十分讲究逻辑,电影设定的讲解并不充足,导致我在看完电影时还是带着困惑的,最后我也没分清梦境和现实,这也可能是主创团队意图达到的效果,但好坏见仁见智。我不是一个影评人,不会把一部电影翻来覆去地看,因此我认为一部电影如果一遍看不懂,它的叙事就不是出色的。\n当今很多商业电影把特效当成一种卖点,但忽略了叙事性和精神内核,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模式。特效和动画的意义在于锦上添花,表现实拍难以表现的事物,盗梦空间和红辣椒是特效和动画一种正确的发展方向。红辣椒对梦境的描述比盗梦空间更具想象力,表明动画比特效更具有对虚幻事物的表现优势。\n红辣椒的水准是毋庸置疑的,达到了世界头部的水平。他和画风让我联想到了大友克洋,那个年代的这些导演粗旷而极具个人风格的影像作品十分有吸引力,让我想去看完他们的其它作品。", "title": "独特的影像和音乐风格", "date": "2023-09-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17308/"} {"text": "感觉已经不能叫做vlog,可以说是公路纪录片,或者作者文艺片。赛里木湖有个很热门的vlog视频也是旁白式。 但是吴磊的表达比较私人,他是因为第一天不想说话情绪也不好才用的旁白。并不是视频的策划。 能感受到他压力很大,中间有遇到极端天气,冰雹砸在头上脸上一定很痛,一般骑友都躲了,但是他好像有点“自虐”的意思,极端天气迎难而上,然后第二天天气放晴,一觉起来感觉情绪好了很多,充满元气了。 他说人有时候也有沉默的权利。他也会有累的时候,情绪不好的时候,跟吴磊平时给人印象反差很大了。 可能观众会更喜欢看充满活力碎碎念的吴磊,可是vlog是他的私人表达,是一个通过旅行治愈自己的吴磊,一开始他放下了一个小石头这是起点,等他结束骑行找到小石头后静止的一分钟我承认被感动到。我觉得是很有诗意的表达,小石头是拟人,是本我,是吴磊自己。好像找回了原来的自己,也找到了行动的意义。\n旁白叙事写得很好,估计是自己的心理活动,视频搞得还挺文艺青年的。艺术工作者如果共情能力强情绪多思虑重,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他是一个敏感的人,敏感对演员来说是天赋。\n期待第2.3期被旅行治愈好的吴磊捏", "title": "第一期名字该叫《找到我的小石头》,比起vlog,更像作者文艺片", "date": "2023-09-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16266/"} {"text": "看到上部,我就想这么会有这么好看的电影,已经好久没有看过一开始就陷入其中的电影了。其中之一的原因是我觉得很像《我的天才女友》,主角所处的年代和年龄都对上了,所以有一种异常亲近的体验。 看到下部,有些看不下去了,因为大家看似都太幸福了,脑海里这两句话一直在萦绕,“没有马迪奥你们可怎么活!”(主角们的人生轨迹的改变都离不开马迪奥),“只有马迪奥受伤的世界达成了……”,这时突然出现身穿黑白提花毛衣的马迪奥成功“强行”“按头”他俩,我又再次泪奔,没有马迪奥你们可怎么办呀! 如果说《我的天才女友》的意大利小镇是暴戾野蛮、鲜有温情的,那《灿烂人生》的意大利就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尼古拉完成了我认为是马迪奥本应完成的事,为精神科病人维了权改善了制度且身体力行创造了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友好的环境,并是在被允许的框架下,我真的非常钦佩这样的人类。只是搞不明白为什么马迪奥会去参军,留下这个问题以后再思考吧……同时也希望各位导演编剧们给i人主角们安排一个不那么悲情的结局(˘̩̩̩ε˘̩ƪ)", "title": "“没有马迪奥你们可怎么办呀!”", "date": "2023-09-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19684/"} {"text":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一个人好看与否往往就会决定了外界对其的不同态度,你看剧中就说过:不同的人,泡的咖啡味道都不一样。\n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无形剥夺了人的一些权利,在剧中貌美和春爱被剥夺的就是自信、勇敢、爱与被爱的权利,失去这些权利之后,她们往往就会“听风就是雨”,然后导致遇“人”不淑和后面的惨剧。\n外界审视她们时也会自觉自动地剥离她们的权利,所以续摊时貌美同事被嫌弃(你搞什么?家里什么事都没有?),春爱因为滤镜而被利用当做提款机。\n因为这种无视与剥离和外界的压迫,貌美最终sha了人。剧中并没有对案件起原因过多的探究,法庭上貌美的陈述也被强奸犯妈妈一句:“你要因为别人说你丑就杀人,那韩g就没有活人了”怼了回去。\n你看,这种剥夺还是外界的不成文规定!所以貌美进入监狱虽然合理但不合情。\n外界是有病的,病态的。但是喜欢、追求、向往美好的人和事物就是人类的天性,说这是肤浅还是什么,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而最终,我们自己能够做的,要么就和外界死磕到底;要么就雕刻出美丽的华丽的艳丽的璀璨的自己。", "title": "To be ,or not to be", "date": "2023-09-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4627/"} {"text": "几年前玩过游戏原作,我只能说这部剧最大的优点就是还原度高,相信无论是剧情还是场景都能让玩家瞬间回忆起来,这应该是第一部完全照着游戏剧本拍的影视剧,游戏剧情我都快忘了看了剧又全部想起来了。\n不过缺点就是给人感觉有点平,预算抠搜,高能大场面太少,最后一集乔尔全程捡别人枪把火萤屠光了有点扯,早知道游戏里到后期可是一身满配枪支弹药,各种爆炸物都用上才干过火萤的。为了水集数竟然专门拍了一整集男同,我记得游戏里那个胖子根本没这么多戏份,而且艾莉这个选角长得实在有点磕碜,看看图3游戏里的艾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演《权游》的时候她明明没这么丑啊,感觉照这个趋势长下去她会越来越丑。\n整体还行,值得一看。", "title": "最还原游戏剧情的影视改编剧",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9087/"} {"text": "Spotify的Vogue Ball歌单封面便是《巴黎在燃烧》的封面节选,Madonna的Vogue诞生于1990年,Beyoncé的Renaissance诞生于2022年,在这部纪录片问世的三十年间Drag Queen文化与LGBTQ+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与解析。但就如纪录片里所说的般,当外面的人来看Ball时,他们会觉得很冗长,会很不理解。当这种从八十年代Harlem的地下酒吧与舞厅产生的独特文化被更具有特权的人群欣赏时,他们很难理解到其中的内涵。\n记得我练Waacking的时候,老师总说要将双手伸直延伸到最远处。这不仅仅是为了舞蹈,也是为了自己的态度。William Ninja是我很早便知晓的舞者,看他的舞蹈只觉十分过瘾,但八十年代那“黑、穷、基”的三种不理因素下,那些舞姿又何尝不是被大众排挤之下在更懂自我的文化中彰显出的自信与坚强呢。黑人群体实在是太特殊了,数百年的压迫反倒被他们在上世纪倾诉在了文化中,因此Harlem Renaissance的文学,节奏布鲁士乃至爵士音乐的兴起,黑人民权运动的控诉,以及Ballroom文化的产生,给近百年的文化圈带来了太多震撼人心的力量。\nLGBTQ文学在不同时期所展现的主题与情感也都不尽相同。五十年代是一个“I'm Not”的时期,Burroughs的Queer中Lee那一声声不想成为“人妖”、“奇形怪状穿着艳丽衣服的同性恋”;Baldwin的Giovanni’s Room中David对自身男性气质的极力保护与最后真相大白时的百口莫辩都凸显出当时的群体极力想摆脱LGBTQ身份带给他们的困扰,他们只想挤进异性恋正统社会成为一个“正常人”。六十年代也算是一个对他们迫害颇深的时期,警察针对同性恋人群在公厕和树林的隐秘关系有着非常严厉的打击,但同性恋文化在Tom of Finland的两千多张大尺度绘画作品中又有了新的意义。皮衣、紧身裤、墨镜、肌肉线条与夸张的第一性与第二性特征成为了芬兰汤姆的主题,“不愿成为女性化同性恋”“彰显自己男性气质”成为了当时人们的主题。当时的主题大概是“我能接受自己是LGBTQ一员,但我同那群女性化的faggot不同,我和你们异性恋男性没什么两样,甚至我比你们会更有男性气质更有肌肉感。”69年的石墙运动算是一个突破口,大家需要一个突破口去彰显自己的身份了,不愿意再那样浑浑噩噩度过一生。\n但八十年代艾滋病狂潮使得世人对同性恋群体又显得无比厌恶,将艾滋病直接等同于同性恋,纽约当时不少男同性恋者会在深夜被滥杀。而八十年代流行在Harlem地区的Ballroom仿佛成为了LGBTQ人群的一个庇护所,在那里大家可以穿着模特名媛普通职业的衣服,做着夸张的表演走着猫步,在夜晚成为这个地方的明星。每一个“House”最终成为了小团体,但在那之前每一个“House”都仿佛收留了这群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人。1991年Marsha的去世以及前几年LGBTQ社区内对T的边缘化和歧视让人们意识到Trans作为几十年前的先锋人群不应该在当时被如此对待。Drag Queen文化很有魅力,如同Vogue与ELLE灯等杂志上的超模般绚丽的Butch Queen们挡在前面吸引了许多外来的辱骂与嘲弄,但又在内部让Ballroom与LGBTQ社区文化变得更为绚烂。\nRead和Shade太熟悉了,仿佛是许多男同性恋天生所具备的东西。但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在社会中被迫无奈而产生的自保行为。就如同纪录片所属的那般,被家人赶走、没有家人孤苦无助、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只好靠这样的能力尽力地为自己保持着一丝尊严与希望。\nVenus Xtravaganza梦想穿着白色婚纱同爱人一起过着普通日子,却在酒店被人杀害,四天之后才被发现,家人不愿意去领尸。电影中采访的两位13岁的男孩,一位没有父母孤苦伶仃,一位与自己的妈妈住在一起,不知道他们就这样游荡在街上,自己的未来到底在何处(其他评论区有人说那位孤苦伶仃的孩子长大后已经是Trans并且还在地下混迹,另外一位被领养后去上了大学,但愿他们都能好好的)。而除开这些纪录片里所存在的人们外,历史上的八十年代或者乃至六十年代LGBTQ人群的生存环境到底还会有多恶劣?无缘无故被杀被歧视的人们到底还有多少?如今的人们能骄傲地彰显着自己的身份,做着这方面的研究,可永别忘这一路上踩着鲜血与尸体走过来的人们,他们/她们是如此的伟大。\n记得Kevin Aviance在社交媒体上感谢Beyoncé将他1999年发行的“Cunty”再次引领到世人眼中。Madonna在九十年代初的MV中引入了Voguing,也在电视表演中运用该元素,更实在1992年的Erotica一专和Sex Book中表达了自己对艾滋病、性欲、性少数人群、女权主义的各项看法;Beyoncé于今年开展的Renaissance World Tour将Ballroom直接搬上了演唱会舞台,让一众舞伴跳着Voguing与Waacking,再次让Ballroom文化呈现在大众面前。从前我会觉得她们这是在剽窃和盗用属于性少数人群的文化,但是令更多没有那么高姿态的大众认识到这些文化,也何尝不可呢?她们以及Diana Ross,Donna Summer,Barbra Streisand,Cher,Prince等歌手以及众多模特共同成为了Gay Icon,那些Drag Queen所穿搭的所表演的所致敬的,有那么多都来自于他们/她们。感谢他们/她们。\n纪录片结尾的Got To Be Real显得尤为感人,“You know that your love is my love, My love is your love, Our love is here to stay”的歌声响起,几十年的辛酸历史浮现在眼前,更显得如今的平权运动与女权运动来得何其艰辛,未来的路何其漫长,心中的信念和精神又何其强大", "title": "自己的碎碎念", "date": "2023-09-0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7318/"} {"text": "当互联网上的女权主义者们严格地检视着曼哈顿计划相关人员的史料并拿之来比对这部电影,检查其是否歪曲或者故意边缘化一些本应着重描写的女性,我们意识到当意识形态批评的对象为历史和传记题材时,往往需要参考真实的历史来发现创作的猫腻,即故意“没拍到什么”,譬如《阿甘正传》的右翼保守倾向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它复现半个世纪的美国历史时故意隐去或涂抹的那些史实(黑人的、女性的等等)。对于女性主义而言,尽管声讨中出现了很多鱼目混珠的声音,我们也认为这种立场的存在是必须的。但在保持对所有男性电影质询的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一部典型的基于男本位叙事(即叙述主视点为男性)的电影,将女性角色次要化几乎是不可逆转的选择,我以为女性主义批评的重点,还是应该主要落实到文本——即根据它拍到了什么而不是没拍什么,来展开强针对性的批评。\n那么就事论事,《奥本海默》中拍到了哪些女性,又是如何描摹这些女性的呢,在我看来《奥本海默》圆滑得有些滑稽的地方正在此,一方面它似乎小心翼翼地躲避着“男权主义电影”的指责,甚至还将一些女权议题以一种极其直白的方式和盘托出,比如 Kitty 对家务劳动的抱怨,比如专家组里那位被男性排挤的女科学家,但另一方面它却仍然没有摆脱骨子里陈腐刻板的性别书写,当 Kitty 和 Oppenheimer 第一次约会调情时,Kitty 扮蠢“这东西看上去很难,你给我讲一讲”,Oppenheimer 则顺理成章地进行了一番量子物理 Mansplaining,一种极其生硬又过时的异性恋调情戏码,甚至还不如许多同样刻板的 Chick Flick 来得妙趣横生。而对于 Jean 的刻画方法恐怕我们也并不陌生,一个被粗暴定义、几乎没有任何留白的人物,一个疑似为爱自杀的姘头,这不就是男本位叙述中从不缺位的“白月光”么,若《奥本海默》是一部完全虚构的电影,像《指环王》《沙丘》那样,或许这还能够勉强忍受,但当我们了解到影片中 Jean 的历史原型 Jean Tatlock 其实是一名女同性恋,我们恐怕又一次发现了“被”断裂的女性叙事,Jean Tatlock 其人总共被剥削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历史上奥本海默本人单方面的自述中(“We were at least twice close enough to marriage to think of ourselves as engaged”),第二次是在各种传记中(“奥本海默的情人”),第三次则是在这部电影中(看看 Florence Pugh 这香艳又充满疏离感的尤物形象和表演)。这部电影的“男性视角”是如此典型,它对女性总是不能维持充分尊重的距离,同时也不会认为自己偏狭的视角有任何问题,相比之下《芭比》是如何对待 Ken 的呢,如果说剧情片的首要任务是把人物写好,那么高下立见——同样是类型大片,谁说这两部电影不能放在一起比较?\n当然诺兰粉丝总是有为之辩护的理由,他们可以说这几段戏加起来没几分钟,说这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说批评者吹毛求疵——说实话相比陈腐的性别书写我确实觉得这部电影在整体策略上:无论是先发奖状(伟大的普罗米修斯将知识和火种带到了人间!)后扇巴掌(三小时的质询和批判)还是充满剥削色彩的视听安排思路,都要更没救一点——但这不是让老白男电影堂而皇之地藏污纳垢的理由。让我们回顾一下《德菲因与卡罗尔:反叛缪斯》中玛丽 · 杜布瓦(Marie Dubios)的采访:“我跟特吕弗等人聊过,他们说女人最终吓到了他们,由于这些女性运动,他们已经搞不懂女人了,他们已经不知道怎么写我们了”——如果说这可以让这些同时掌握了资本和自由创作权的男性反思自己陈腐的性别写作,那到如今,这样的声音显然还不够多.", "title": "关于《奥本海默》性别争议的思考一二",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526/"} {"text": "从他的处女作《追随》开始,诺兰便对叙述中的时间结构展现出了强烈的驾驭兴趣,也确实做出了很多大胆的尝试,比如《记忆碎片》中两条时间顺序相逆的叙事线路交叉演进最终在结尾相遇;《盗梦空间》中将同时发生的梦境以嵌套的方式呈现;又或者在《敦刻尔克》中将不同的时间跨度并置,用瞬间的观念去取代时间长度的概念进行电影叙事。\n与此同时,诺兰也对科学理论表现出了相当大程度的痴迷,无论是《盗梦空间》,还是《星际穿越》《信条》,虽然都是“科学幻想”,但依然有着相当扎实的科学依据来源,这也是被观众们津津乐道的一点。所以当《奥本海默》的拍摄计划宣布时,熟悉他的影迷们并不感到惊讶:一部集原子弹、量子物理理论、科学与政治纠葛争议于一身,叙述对于二十世纪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人生的传记电影,无疑正和诺兰多年以来的创作兴趣相辅相呈。而剩下的问题便是:从什么角度入手,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呈现这样一个有争议性但同时又缺乏相应戏剧性的人生?\n和诺兰的许多影片一样,《奥本海默》是一部在时间线上进行眼花缭乱式“量子跳跃”的影片。影片实际上是以两场听证会作为叙事的骨干主轴,串联起一系列贯穿在奥本海默人生中的片段事件和他所遭遇的关键人物。一场听证会是以检察官为首的团队进行的秘密询问,以决定奥本海默是否具有接触核心国家机密的安全许可;另一场则是他的对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的前主席刘易斯·施特劳斯在进入内阁前接受国会质询。随着质询者连珠炮式的提问,奥本海默和刘易斯的记忆在时间顺序交错颠倒的往事之中来回穿梭往复,好像一连串引信捆绑在一起的集束炸弹,一颗爆炸后,其他跟随点燃爆炸,产生的连锁效应和回火钩织在一起,呈现了奥本海默被不同事件左右而激烈碰撞的人生。\n诺兰习惯性的对于时间的碎片化处理思路,把奥本海默原本连贯顺畅甚至是算不上具有波澜起伏戏剧性的经历打乱时空坐标而混合在一起,这无疑是一种充满着电影工匠色彩的编剧、剪辑和导演思路。它让影片的节奏骤然紧凑起来,但同时不断跃进又退回的时间线,使那些并不熟悉奥本海默人生经历和思想的观众进入了迷宫般交错的多重叙事线路当中。像一个在做拼图游戏的孩子一样,观众面对着碎成上百个事件和人物的银幕,艰难地判断和挑选着那些可能相邻或者有联系的片段,力图在头脑中形成对人物和故事意义的判断。\n诺兰标签式的时间结构在不同的影片中起到了相异的效果:在《追随》和《记忆碎片》中,它不断改变着已经发生过的事件的意义,使叙事的反转戏剧性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在《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中,它成了激发主角内心情绪和情感力量的驱动;在《敦刻尔克》中,它是战争中不同个体之间相同信念的精神纽带。但在《奥本海默》眼花缭乱华丽运动的时间剪辑线背后,我们并未真正看到如是跳跃的扎实动因,它更像是滑向了某种为了摆脱平实的流水账式人生而施加的障眼法:用故作姿态的不断跳跃来掩盖时间流淌的平庸。\n我们看不到将奥本海默的学生时代和他战后与斯特劳斯相遇并进入原子能委员会的经历接驳在一起讲述的真正动机;也无法将几次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突兀地插入奥本海默与情人交往经历的做法真正合理化;那些由一个质询提问引发的回忆往往飞速地横跨几个不同的时代,给人留下的是诺兰在力图用尽量少的时间把大量在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信息用近乎“填鸭”的方式塞给观众——该说的似乎都在“剧情榨汁机”中压缩以后倒给观众了,但后者是否记住、理解或者感同身受,则是另一回事了。\n我们以此再重新审视电影故事之外的奥本海默。这无疑是一位天才优秀并有着卓越团队领导能力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左倾思想并为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带来的后果感到担忧的人道主义者,并因此在麦卡锡时代的美国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审查和迫害,而后者无疑是诺兰影片关注的焦点。不过,与现实中其他遭受麦卡锡分子们残酷镇压甚至失去生命的左派人士相比,奥本海默仅仅是被这场政治迫害运动波及的成千上万受害者之中的一员。而他面对压力,也并未做出明确有效的对抗行动,正像影片中他的妻子反复要求的:他应该对进行政治迫害的人反击——但他却始终规避矛盾忍辱负重。\n于是,在花哨跃动的时间线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兢兢业业工作,对科学充满激情,但面对外在现实的压力却陷入长时间的被动焦虑和内心道德谴责,而从未真正做出相应行动的普通人。从电影创作的角度看,要将这样一段被动性很强的人生讲述的精彩纷呈并不容易——仅仅靠原子弹爆炸的炫目场面并不能撑住影片的整体构架,这就是为什么诺兰要祭出如此特殊的时间结构:它并非由人物本身的个性、情感和思维驱动,而是为了掩盖人物经历的匮乏和不足,不让他的某种虚弱和无力过分暴露在观众面前。\n在当今好莱坞,诺兰算是具有具有商业票房号召力的顶级导演。但在作品的形式、表达与核心创意上,他似乎总是和马丁·斯克西斯、昆汀·塔伦蒂诺甚至是李安还差着一口气。作为一个“理工直男”气质爆棚的电影人,他对于电影技术与技巧的痴迷,丝毫不亚于他对于电影创作本身的热情。无论是Imax65毫米胶片的使用,还是实景拍摄而非视觉特效的挑战,或者是将电影叙述技巧不断推向极致,都把他导向了商业电影巨匠的定位,而非具有作者性的电影导演。当他醉心并满足于《奥本海默》华丽的表现形式与剪辑叙事技巧时,却并未真正深究主角作为一位站在冷战阵线前沿而发明了可以毁灭世界武器的科学家的复杂心境与两难抉择。他对人物的处理停留在简单的道德内心谴责层面和对未来世界末日般的警告。而这阻止了《奥本海默》成为一部具有穿透性思考潜力的电影作品。它空有一个横跨不同时空而交相辉映的华丽外壳,内在勾画出的仅仅是一个事业辉煌的科学人物灿烂的人生账本。\n这也是正是诺兰作为一个超级电影工匠的局限性所在。", "title": "《奥本海默》:一本灿烂的人生流水账",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0897/"} {"text": "色调昏暗(色调高级)\n无病呻吟(超有内涵)\n故弄玄虚(悬疑大作)\n剧情稀烂(意识流大师)\n云里雾里(故布疑阵)\n人拍的。。。挺好看的,咱不能说瞎话。。。\n比他们在其他剧里都好看\n这个我们要客观\n还有稳定的小四式断句,一般断句是为了体现重点,但在小四的电影里,全是重点。。。台词都要几个字几个字的蹦,就没有会完整说话的人。。。\n这碗汤药(断句停顿)可以强健你的体魄\n死在宫门手里(断句停顿)没那么痛苦。。。\n就我们\n日常说话习惯\n没这么\n断句的,\n演员\n习惯了\n后面肯定\n要被\n其他导演骂得哈哈哈哈(小四式断句)\n再多说一些镜头语言,不是镜头拍的美就是镜头语言好\n镜头语言应该服务于剧情\n你的镜头无法表达剧情需要表达的意思必须让演员念旁白来解释你拍什么戏呢??\n你拍mv嘛\n———————-\n以下内容为百科\n镜头语言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n镜头语言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所以说镜头语言没有规律可言,只要用镜头表达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n———————\n以下内容不是百科。。。个人浅见\n一个导演镜头语言好不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是否能通过连续精简的镜头就能表达明白他想要表达的意思。\n那么请问,需要角色大量说话来解释他在做什么的叫什么镜头语言好呢。。。\n真正好的镜头语言是通过对场景,人物,事件的拍摄,尽量减少繁复的台词,仅通过各种不同拍摄手法的转化,自然表达过渡出剧中角色的心理变化。\n这个叫简化无效剧情。。用最精悍的镜头语言表达出最复杂的意思。\n而不是通过大声密谋,角色解释才能让人明白他们在干什么。。。\n举个例子,云之羽中平头杀手根本无需解释他还安排了女刺客的计划,说自己有其他安排,然后拉个大近景直接拉进眼睛里然后转到新娘到达宫门的场面就行。。。接下来就是几个女角色的反应,观众根据后续剧情自己发现原来这个安排是新娘里还有其他的刺客,而且不止两个居然有三个,这叫悬疑。。。\n而不是巴拉巴拉全解释完了,然后把他说的再演一遍。。。本末倒置了。", "title": "导演发挥稳定,毫不意外",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7074/"} {"text": "都上百年了,女性还是愿意在性别这个死胡同里撞南墙,有些是因为有利可图吃这碗饭的而有些就是真的蠢了,是真的蠢用性别做筹码去争取权利。其实所有所谓性别上的不公仔细寻根溯源都是地球生存之道下Y基因对X基因的碾压,不要盯着一点 要宏观思考,只要人类的大脑不退化,就永远是所谓男权社会 其实描述为高能力者的强权社会更为贴切(只是在这套生存法则下Y基因更占优势在这个主导群体里占比更高)。地球的客观规律永远不会被打破,能量守恒彼长永远伴随着此消,当逆势而为达到一个节点时必将会走向灭亡。所以追求女权,还不如祈求三体星人来地球创造新秩序,不公是地球生存法则下高能力者强权的延伸,而无关性别。", "title": "圈圈圆圆圈圈,女权永远是个伪命题",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1792/"} {"text": "哪个鬼才写的剧本!!!精彩绝伦!!! 第四集这一幕三人分别站在两字中间,也是对应了各自心中坚守或自有的特质: 梦三息为了北啸海来到木云城,是与友之“仁”,这一路颠沛流离依旧死里逃生,是求生之“智”; 岩四方幼时为了活下来讨百家饭,是生活之“智”,不弃另外两人巧布机关困敌进城,是合作之“信”; 叶五枝不愿说谎真诚善良,是待人之“信”,为师兄变故远赴万里寻真相,是为心中正气之“节”。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三人小团体每人都对应了这四个字,所以会有阳光下站在这面四字墙前阴差阳错汇合、闪闪发光的三人。 而且我感觉角色名都很有意思诶: 梦三息,梦有三息,一息为江湖侠气梦,一息为伯牙子期梦,一息为太平盛世梦,按目前看剧的感觉来看,这三息应该是息息相关,也息息难平; 岩四方,幼时经历是四海飘零,现在情况是四面楚歌,所以我们会感觉到他身上有一种四通八达的本事,以及若有若无的似乎想要走南闯北的四方之志; 叶五枝,一枝关情,是江湖豪情,一枝关心,是赤子之心,一枝关义,是师门情义,一枝关道,是正明公道,一枝关念,是难平执念。 啊啊啊啊啊啊好喜欢这样有巧思的小设计!!!特别喜欢特别好看!!! 太晚了先看到第四集,明天上完班继续!!!", "title": "我有一个朋友,不止一位朋友",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6116/"} {"text": "如果问我最喜欢什么时期的影视作品,我的答案会是这如今被多数网友嘲讽为全球审美集体跑偏的“上世纪80年代”。而在这段令我无限向往却又遥远陌生的动荡岁月里,有那么一群先锋电影人在平淡似风景画的新西兰“肆意妄为”。\n但早在1980年,本土导演Richard Turner便采用16毫米胶卷将奥克兰的同性场面搬上了大荧幕,这部小成本同性电影《拥挤的爱》以其开创性甚至在《洛杉矶时报》也有其拥簇。\n这部敢于“正常化”描述描述奥克兰同性恋群体的大胆之作在经过新西兰电影委员会的立项讨论后,自然被排除在资助之外--毕竟这些内容有许多在当时都是“违法”的。\n但来自主流社会保守派的不满还是社区标准促进会的愤怒并没有让新西兰LGBT电影史的发展停滞不前。在此之后,一些受新西兰电影委员会资助的LGBT电视短片陆续悄悄启动。\n次年,由Stewart Main与Peter Wells联合执导的艾滋公益剧《A Death in the Family》(1987)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备受好评。\n其中暴躁同性恋青年逃脱父母控制的家庭短片《My First Suit》(1985)和一位变装皇后与其变性女友的回忆录《Jewel's Darl》(1987)最受关注。\n在新西兰同性性行为非刑事化仅3年后,26岁的加思·麦克斯韦带着他的浪漫喜剧《引力以外》闪亮登场。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导演似乎厌倦了本土同类作品中主角们的困惑与悲伤,或者说,他更想拍一个冒着幻想泡泡、甜蜜而纯粹的爱情故事。\n在得到新西兰电影委员会短片基金和新西兰电视委员会独立制片公司的小规模资金支持后,一个怀疑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天文爱好者在16毫米的胶片相机里与一个无拘无束的意大利裔罪犯坠入了爱河。\n以直球浪漫为特色的《引力以外》在放映后不仅获得了当地戏剧放映奖,还在法国获得了编剧奖。从专业制片角度来看,它的每一段节拍衔接基本遵循了常规爱情片的拍法,性格鲜明的主角们在一种简明流畅的欢快节奏中将故事铺开。\n不管是约翰尼父亲得知儿子性向后对其的抛弃,还是准姐夫皮特面对血淋淋的理查德时的害怕,亦或是路人甲司机的粗鲁指责,正是这些或暗或明而又不予置评的刺耳小插曲丰富了电影的叙事视角,几位人物发自内心的坦然与真诚也让他们更具魅力。\n作为新西兰LGBT电影史在上世纪80年代的重要注脚之一,这部16毫米的喜剧短片一定意义上称得上时代特写,真实拍摄下了1988年前后奥克兰市中心的大量镜头(由导演加思·麦克斯韦自己在皇后街市中心的挖掘提供,记录下奥克兰同性恋的生活画面)。\n在经过几轮电影节与电视台放映后,它曾出现在DVD合集《Boys on Film Volume 3 》(1994年)之中。然而这么一颗被温柔地处理后闪闪发光的宝石,却在后续的大众讨论没了声影。\n以发掘全球各区域宝藏酷儿影像为成立宗旨的修复工作室Altered Innocence携手Dekkoo专栏于2022年正式开通了《引力以外》2K修复版的订阅页。", "title": "新西兰酷儿的酸甜荧幕展,定格在80s'的爱恋:引力以外",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0435/"} {"text": "背景介绍: 上世纪60年代“座头市”系列剑戟片在日本成为大热IP,主演胜新太郎至此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开发座头市系列的事业中。于是在1974-1979年的六年内,共推出电视剧版的座头市系列共四季100集。 剧版座头市基本是一集讲述一个故事,可谓铁打的胜新太郎,流水的配角。在当时日影处于低谷的没落时期,昔日的各位日影界大佬纷纷参演该剧。包括原田芳雄、若山富三郎、松坂庆子、大竹忍、中野良子、吉永小百合、翁倩玉、原田美枝子、绪形拳、十朱幸代、浅丘琉璃子、石原裕次郎、加贺麻理子、石田良子……(大腕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详情介绍: 本片为1976年播出的《新座头市物语》第一季的第14集。本集由“座头市”胜新太郎自导自演,由当时事业处于严重低谷期的吉永小百合出演本集女主角。该剧算是小百合为突破事业瓶颈做出的形象突破表演,她在剧中出色地演绎了一位漂泊无依的流浪歌女,将悲苦与心碎诠释的淋漓尽致。 总结一句,单集完整故事没有前情提要,以前没看过座头市也不要紧,只知道他是个功夫极高的流浪盲人按摩师足矣。", "title": "【原创翻译015】源见图",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8819/"} {"text": "大家好~我们是弯弯~\n今天是9月6日,农历七月廿二,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一部来自德国的影片《红色天空》,全片时长103分钟。\n这是在今年2月柏林电影节上映的影片,内容大致就是四个年轻人阴差阳错的在一个房子里生活,最后山火烧到了家门口,年轻人直接嘎了一半,剩下的年轻人在事情过去后又重逢了。\n我们要想真的了解本片,了解导演的意图,了解山火和游泳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了解本片的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这位德国导演可不简单,他是德国当代电影思潮“柏林学派”的代表和领军人物,本片是他“元素精灵三部曲”的第二部,猜猜本片中什么是火元素精灵的表现?\n那么柏林学派又是什么?一句话概括:欧洲艺术电影界公认的清流。\n如果你对该学派和导演很感兴趣,不妨查查看,但如果只是抱着看电影消遣的目的话,让我们接着往下走。\n专业人士去看专业的;就想看个好电影放松的就去单纯欣赏。\n本片从路人观者角度来说,没有那么“神”。\n主角小哥长相绝对谈不上帅气,甚至性格还很不讨喜;从文化角度来看,本片的冲突,最起码咱们国人很大概率Get不到,看情节只会满头问号;整个影片故事本身,围绕主角“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作家展开,这个故事并不是很“完整”。\n本片里有男女、男男、娇喘、海边、绝症、冷笑话等元素,有着满屏幕的焦虑感和写不出东西那种便秘的感觉。\n山火贯穿始终,那辆半路抛锚的红车也是头尾相接。\n本片中提到了这么一首诗,保留尾句展现出来:\n“一旦相爱,注定消亡”\n或许这也寓意着日后这几个年轻人的结局。\n我们的男主角似乎有意做一个纯粹的观察者,但是他不知道,从他和朋友进入这个被山火包围的地方后,他就已经陷进来了,点击阅读全文,去看看这场烧在山上的火,以及落在心上的伤。", "title": "柏林学派名导佩措尔德三部曲之二|本周热榜第二",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180/"} {"text": "以梦来比喻娄烨的电影再合适不过了。无论是《苏州河》中重叠错乱的爱情故事,还是《兰心大剧院》催眠入梦的戏中戏,再加上娄烨充满不稳定感的的手持摄影,他的电影总有一种独立于中国电影传统的梦幻感。\n电影为梦的比拟其实早已不新鲜,好莱坞电影工业自视为造梦机器,电影研究者也用《梦的解析》探究电影梦境般的亦真亦幻。从伯格曼、费里尼、黑泽明到诺兰、洪尚秀,许多创作者通过电影混淆梦境与现实的边界,用电影阐释想象力与潜意识的轻盈。而《梦的背后》却带我们走出了电影梦境,并展示了一场鲜血淋漓的拳击赛,原来梦的背后是创作者夹在商业与审查之间的双重困境……\n《梦的背后》中我们可以获知,娄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拍摄过程中最为牵挂的是那组航拍镜头,移动俯视角拍摄,破落的冼村与广州的cbd重叠在一起,构成了既现实又科幻的景观,这很难不让人想起同为第六代导演的贾樟柯的作品《三峡好人》。当火箭升空发射的超现实场景出现在奉节土地上时,这片土地上却发生着更加超现实的事情。娄烨曾说其创作习惯是先有场景,后有剧本。的确,冼村与广州这座城市似乎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娄烨捕捉了这座改革开放先锋城市走向繁荣后的贫瘠遗迹,也正如《梦的背后》中所说到的,此时不拍,这样的场景日后将不复存在。当摩天高楼与断墙废墟并置在一起,我们曾崇拜的高速变成了失速。\n娄烨身处的中国电影工业亦处在这种失速当中,从无法按时放饭的制片人,到为红毯缺席拍摄的两位主演,这些都是\n虽然作为悬疑片和中国社会的故事都狗血了些,但娄烨这场充满才华与怒气的个人臆想的确也实现了他的野心,用几个凶杀,几段爱情装下了整个四十年的b面——支配着gdp神话的欲望游戏,所谓的“财富梦,温馨家”只不过是拆了盖盖了拆经济习题,走向繁荣之余,“人的状况被毁坏了” 相较19年,23年再看片尾感触已大不相同,《一场游戏一场梦》配以四十年纷繁世象,娄烨完成了对自己亲历的这个时代的总结,同时第六代最拿手的“高速行进的列车与被撞倒的人”的故事概括为了历史\n《风雨云》的完整版因补齐了故事得以圆满,《梦的背后》的结尾却是充满遗憾的,拿到审查结果那一段,看到了中国电影的三方角力,电影作者的自觉促使他放弃这部影片,但一句“我们还吃不吃饭了”又立刻让他梦醒,创作者被困于商业和审查之间\n娄烨对审查制度的雄辩无疑是这部纪录片当中最为戏剧性的部分\n娄烨关于《风雨云》之梦,实际上醒了两次,一次是美梦,它关于电影杀青,创作者之间的拥抱庆祝,以及娄烨在剪辑室骄傲的说出我的声轨多达1000轨……。另一次则是噩梦,它关于创作者个体在电影工业洪流中几乎永远的弱势地位,《梦的背后》如同是中国版的《陆上行舟》,只是赫尔佐格最终完成了他的宏伟计划,而留给娄烨的,只有一句“我保持沉默”", "title": "《梦的背后》:做梦的人要惊醒两次",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732/"} {"text": "一、【塑造人物最直接的方法 就要去观察生活】\n看过本剧的观众应该都知道,《火线》的故事是围绕警察和毒贩这两个机构组织展开,并对巴尔的摩的政治文化和犯罪文化。\n为了让观众对这两种文化有最深层,火线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样本,这些样本就是一个个让人过目不忘的角色,作为一部角色驱动剧情发展的聚集,火线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先预设命题和环境,再来描绘这个命题和环境之中的众生相\n比如贯穿整个五季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什么是好警察?”\n这个命题之上,《火线》的编剧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作风迥异的警察 ,他们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这些角色让我们看到了巴尔地摩警察系统的全貌。\n二、【好警察&坏警察】\n本文,我想来以本剧中最特殊的一个人物——女警Kima为一样本,分析火线在塑造人物时的独特手法以及它与其他影视剧区别。\n在现实中,评价一个警察是否为好警察的标准,其实并不复杂,总结起来无非是八个字“遵纪守法 爱岗敬业”\n但是在火线中,作为群戏主角的专案小组,似乎没人能被严格意义上符合这个标准;\n他们或是有渎职行为,或是有严重的道德瑕疵和性格缺陷比如jimmy和Freaman,这两位的业务能力在所有人之上,被称为“天生的警察”;\n但他们对正义这两个字的定义近乎偏执,至于不惜以违反法律为代价去追求一个结果;\n相比之下,Kima是最接近“好警察”这个标准的,作为女警Kima,编剧并没有把她塑造成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强人形象,也没有给她施加爽剧的主角光环,恰恰相反:kina作为一个女同性恋,能在一个男性占绝,地位的工作赢得一席之地,靠的是他对周围环境的清醒认知,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n三、【现实世界,女警被环境同化率有多高】\n首先,我们先来看看kima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大环境。(见下图)\n上图剧情可以看出,Kiam的同事以及她的敌人对她的描述都用到了侮辱性最强的词汇,歧视女性和同性恋在巴尔的摩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是kima所处的一般环境\n如,\n在第1季11集开场kima在一次卧底行动中险些丧命,对于在医院焦急等待的Kima的伴侣,警察高层的态度再次说明了这个问题。\n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起码也有着非常清晰的认。\n那么kima是如何应对这些歧视与偏见?\n1.第一季第三集就能回答这个问题:\n在这场戏中警察对平方房区的毒贩展开突袭,一名老警察被毒贩Bodie揍了一拳,kima看到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冲上去,和其他警察一起殴打Bodie,kima和这位被袭击的警察没有任何私交,那只是一个等着退休的“老油条”,她其实是在刻意展示她身上被世界上大多数人所认为那是独属于男性的“男性化姿态”➽“暴打他人”;(见下图)\n就像在狼群长大的人类,用四肢行走和嚎叫,来证明自己是一匹狼,kima用暴力来证明自己是一名警察,这样她的男同事会最大程度忽略她的性别。\n更多类似情况➽\n2.在看到在同事枪支走火时,她的反应比任何一个淡定就是 (见下图)\n3.在审问脱衣舞女时,她的姿态不自觉的和男性一样充满了偏见与其实(见图)\n最具讽刺性的一幕,是她在执行卧底任务时不得不打扮成这个样子。(见下图)\n这里有一个细节,kima在这个装扮下是没有办法穿防弹衣的,但包括她自己,没有人质疑这一点;\n当所有人都习惯了她平时的中性装扮和形式作风,对他女性化的装扮只有调侃,这也为她之后的卧底行动埋下了危险的伏笔。\n四、【私人生活与工作矛盾中取舍】\nkima的“男性化特征”不仅体现在工作中,也贯穿了她的私人生活\n在第一季中,我们看到kima的私人空间和工作环境完全是两个世界:她的伴侣Chery在电视台工作,朋友开画廊的,朋友们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圈子,和kima每天工作中面对的社会阶层格格不入,但这个时候kima还活得很自在,因为在单纯的二人世界里,她并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n但是从第二季开始,Chery通过人工受精怀孕打破了这种平衡,对这个孩子kima并没有表现出母性,而更多是困惑和缺乏耐心;\n关于kima和Chery的矛盾,《火线》在编剧层面做的最高级的一点,就是没有把这个矛盾局限在这对同性伴侣之间➽而是扩大到警察这个职业普遍存在的道德;\n第二季第十集,有一段kima与单身母亲Beadie谈论关于如何权衡工作和家庭;\n听完对方回答,kima的这个表情其实告诉观众,她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在工作与家庭之间,选择了前者。\n她开始买醉。甚至像Jimmy学习出轨技巧。(见下图)\n最终,和Chery分手;\nKima的辩解并且在道德层面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不管她多么热爱自己的职业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就是她对爱人连最基本的忠诚都做不到。\n哪怕是她后来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为Chery照看孩子,原因也是在办案过程中看到受害者的孩子,被动想起有个孩子。\n而当他无法组装为孩子买了宜家家具,她的“不居家特征”又暴露无疑,她根本不具备当一个家长的资格;(见下图)\n这种逃避家庭责任的情况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影视剧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发生在男性或者异性恋之间, 当然,女性也出现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存在。\n其他人也不例外,比如Jimmy、Bunk、甚至Daniels。他们私生活是相当混乱和没有原则的,而kima当她拥有很强的同性恋属性时,她的私生活是比较单纯,就是而一旦她的性别和性取向特征被所处的环境(➽警察周围)同化下,她在不自觉中,已经变成了女版Jimmy;(如下图)\n五、【从备受偏见到被同行认可的身份】\n从第四季开始,还是单身的kima又回到了一个纯粹的警察身份;\n她被调到了凶杀科,一开始她像一个刚上任的菜鸟,被同事笑话;(图)\n被教育要服从领导安排(图)\n但很快她就一个人轻轻松松破了一桩命案(图)\n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来看从第一季,已经有很多细节都表现出,kima绝对是是这个剧集中最优秀的警察之一;\n比如几次逮捕戏他表现出的责任心就明显高于其他人;\n比如办公室她是最认真做报告的那一个;\n她是警督Daniel最信任的手下;\n专案组在监听与监视行动中取得重大进展是靠kim的线人Bubbles;\n她在卧底行动中身负重伤,是警察高层动用所有资源打击毒贩的直接原因;\n她坚守职业底线不作伪证,被Bunk称作真正的警察➽而这一点,也是第五季最后,她向上级举报Jimmy违规办案的原因;(见图)\n写到这里,回到开头,所有的这些细节都直接可以回答本期节目一开始的问题\n➽“什么是好警察?”kima无疑就是一位真正的好警察;\n但因为这个系统普遍存在的偏见与歧视,她不得不把自己的性别特征和道德水平,降低到这个世界寻常认知的平均线上,这让她成为了一个【悲剧式的反英雄】;\n六、【关于线性发展与人物弧光的讨论】\n我们在大多数影视剧中看到的人物,按照线性发展的:>人物弧光< 去塑造的\n好人之所以是好人,坏人之所以是坏人,都有一个很明确的前后因果关系。\n这种线性塑造角色的方式,优势是易于制造通俗的戏剧冲突,可是对于正因为剧情发展和人物变化同步,若人物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动机不合理,剧情的发展同样会不合理;\n这种方式,写好了,就是正面例子《绝命毒师》,从头到尾的爽剧模式,因为老白从中年loser到毒枭的人物弧光,建立地非常合理。\n而反面例子就太多(如冰与火)、还有我曾经最喜欢的《越狱》;几乎所有烂尾的剧集都是因为有几个烂尾的角色和不知所云的剧情;\n综上,《火线》无论是叙事还是角色塑造,都不是线性结构,创作者并不负责为观众提供娱乐和发泄情绪的对象,而是把他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拆解成无数的细节,平等的附着于每一个角色身上;\n就像Bunk对kima所说:“你需要一双温柔的眼睛才可以看到整个森林。”\n这种编剧手法,不会让观众得到任何快感,恰恰相反,当我们通过某一个角色看清了《火线》的全貌,更加觉得个体的渺小和无力,这种无力感不仅来自于对《火线》每一个角色的共情,更来自于现实中我们自己所处的那个——\n“既看不清全貌,也没有人敢探索的巨大胜利。”\n尾声:\n和一般无脑爽剧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部电视剧没有小角色, 只有不同人物和不同出场顺序和次数,也他们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一部令人惊叹很久、不烂尾的优秀作品;\n文章写道最后,我认真地对自己说:“只要我活得够久,我就每年磕一次《火线》。”", "title": "如何在一部男性为主体的刑侦剧里,塑造一个不讨观众喜爱的女性角色?",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7686/"} {"text": "dbq妹妹太嫩了,一开始出场我以为是女高……没想到恋爱理论一套套的\n怎么有人素颜还这么好看啊啊啊!我宣布包上恩妹妹从此是我互联网新女鹅!\n妹妹的鹅蛋脸快让我咬一口!\n从眼睛到鼻子都过分优越了吧!嘴巴也好可爱!\n为什么我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个妹妹嘤嘤嘤\n但是当然!!她笑起来更好看!\n这张有点像波吉的表情好萌!我来回拉进度条才截到了!OvO\n啥叫标准甜妹!\n她职业装这里我截了好多张hhh好看好看!\n严肃脸也很绝!比如质问胡哥乱放的手↓又比如和家柏吵架\n谁能跟她生气啊?就问谁顶得住啊!\n跟她对戏的男演员能离这么近看妹妹也太幸福了吧(我怎么越来越bt了\n如果妹妹去参加选秀的话一定票数断层吧……救\n她这件蓝色无袖看着平平无奇,但是在她身上就是hin好看啊!\n感觉像突然精神的小狗勾↑\n基础款小黑裙简简单单但是吼吼看喔\n心姿妹妹真的披麻袋都好看!\n有些衣服在我麻麻眼里算“丑衣服”,不够大气啥的,但她也觉得心姿妹妹穿了娇俏可人~\n当然精致小公主出gai的娃娃领衬衫也好可爱!\n她穿家居服也松弛自然,阳光从背后打到头发上。真的,仙女连头发丝儿都是发光的!\n连和家柏吵架哭哭也是仙女落泪!\nps.我觉得本剧最好笑的是,心姿一出场就在看《我在他乡挺好的》,流着泪说“林睿太渣了”。然后自己男友家柏和《他乡》的林睿是同一个演员哈哈哈\n唯一纯白的茉莉花↓\n扎丸子头好看的人真的头型满分!\n好看的人随便穿草绿色,但这shai真的很挑人!\n放她身上,显白;穿我身上……像熬了三天大夜\n本直球爱好者选手看不太下本剧的特色“顶级拉扯”,觉得很累\n而且感觉我影姐段位实在比不上许子诠,太正直了,充其量也就尝试过傍大款。\n什么“怕你会爱上我/怕我会爱上你”那一段看得我云里雾里\n特别是王玊玉莫名其妙有了严教授这个对象还突然休假去西藏之后,全靠心姿妹妹的脸才撑着我看完的……", "title": "舔颜向!疯狂截心姿妹妹的美图~救命!我和家柏一样变态",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4765/"} {"text": "这部剧还可以啊,就最近几部剧,能有哪个能拿得出手打败这部云之羽?动作戏?服化道?运镜?美术?\n你们是真的觉得它烂,还是跟风喷他,好显得自己有品味有格调懂影视?\n看评论真的很容易怀疑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审美没有品味。我专门去对比了几部当下的剧,我确定了,不是我没品味,你们太没品!\n太倭风?几个场景,几个镜头有点像就叫倭风?那用的刀你看到没有呢?直刀,唐宋风,说剧情有bug,只是因为你觉得男主就应该十分睿智,但他本来就是部成长剧啊,人物角色前期就是年轻,冲动,喜欢去花楼的设定啊,难道你们觉得贾宝玉也是bug吗?人物角色的设定而已,怎么就是bug了。再说说场景,场景拉胯?你们自己去其他剧看看,再来做对比,到底拉不拉胯我就不说了。请有一点自己的间接,跟风无脑喷真的显得自己很没品。", "title": "喷小四好像成了一种风尚?不喷他就代表没品味?",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4112/"} {"text": "本来期待一个更宏大更黑暗的展开,结果大家都跑去谈情说爱就算一个圆满的大结局了…?\n感觉跟前四季都不是一个动画了,编剧是跟观众一样时间太久都忘记之前埋了什么线了吗?神神叨叨地几乎贯穿了这部动画的那个预言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我也没觉得小碧怎么就救世主了,打败了达格玛也能算救世吗?给上帝拧灯泡就算救世的话,这个救世也太容易了…第四季达格玛要小碧和撒旦结婚是为了什么,还债吗,那她又欠了什么债呢?叔叔婶婶忙前忙后忙了半天在忙啥呢,就为了帮达格玛夺权?自己国家都不管了?我一直很期待达格玛的最终阴谋是什么,一直到她控制梦之国的魔法我都还在想她做这些是要干什么,好嘛结果告诉我她就是单纯想控制梦之国而已。给我一种憋了半天放出来一个哑屁的感觉。。。\n有些新设定也是莫名其妙的:路西忽然就成了撒旦之子了、上帝是个灯泡、艾尔莫要登月等等…实在是太可惜了,明明是很宏大的世界观,最后急匆匆地就这么收尾了。要是可以把第五季重新拍一遍、再多几季来填坑就好了。", "title": "前四季是神,这一季是使",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8536/"} {"text": "被第一部的尿淋醒精灵尴尬到,一直没有继续追,偶然说到第二部的莫伟豪,追完第二部实在没有剧看,就回去看第一部,然后真香了,石敢当真的是天真可爱小精灵,他代表的是人间善念,但是又不是完全的没有攻击性没有脾气,应该说他代表是人性中光明的一面,他脑子里有一套世界应该如此应该如此的模板,所以当事情不是他想象那样就会觉得应该有纠正,第二部风狮爷说的就更透彻,魔生于人心欲望,如果人不灭绝,魔就不会消失,所以风狮爷从来不会把自己的命搭给宏大的维护正义的目标,风狮爷不觉得自己应该做什么,甚至他和害了整个村子的海魔还可以坐在一起聊天。\n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很不适应石敢当的脾气,和小马说的一样,石敢当跟粪坑石一样,别人偷情他要管,别人胡作非为他要管,别人和魔勾结他要管,他不早死谁早死,最烦是该管的他从来不管,人间有贪官污吏不公不义的事情,他就说要尊重人间的规则,不能干预,不能现身,他只肯为降妖伏魔卖命,又无视魔的根源,实在让人恼火。\n但是后面看下去就很感动人,他明知道小马吸收了自己的灵力,依然没有勉强小马做男主角,而是撑着去和魔单挑,理解和尊重别人的选择,要牺牲只牺牲自己这样才是圣母标配(请内地编剧学习,敲黑板)一个人选择了某条路并且从头到尾无怨无悔走下去是很需要勇气的,不计较得失不衡量利益的完全的利他主义,我今天也做不到了,太多的不值得,所以觉得石敢当很难得。", "title": "石敢当应该是吃了可爱多长大的",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7483/"} {"text": "影片根据保加利亚作家伊凡·伐佐夫(1850-1921)的长篇小说《轭下》改编,讲述了民族解放战士奥格涅诺夫带领人民反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压迫,誓死要将敌人赶出保加利亚的故事。\n保加利亚从1396年至1878年遭受奥斯曼帝国奴役长达五百年之久,十八世纪中期,保加利亚开始了民族复兴,许多爱国志士为教会独立和政治独立而斗争。十九世纪中期,保加利亚掀起了波澜壮的民族解放运动,建立了中央革命委员会,该组织遍布全国,为推翻奥斯曼的统治做出准备工作。\n影片的主人公奥格涅诺夫正是在这一时间点从流放地逃回保加利亚白切尔克瓦,他隐姓埋名,化身为教堂老师,暗中组织起义活动,虽然多次被内部的叛徒告发,但是在当地人民的掩护下,他多次从敌人的追捕中逃脱,率领部下展开反击,将英勇无畏反抗到底的革命精神传递在保加利亚这片土地之上。\n相对内容丰厚的原著而言,这部电影的改编选择了主要事件来串联剧情,去掉了许多细枝末节的部分,对一些角色的处理也比较简单,但这并不影响影片所传达出来的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自由战斗精神,而且这也并不是奥格涅诺夫一个人的战争,所有被压迫的人都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不怕流血和牺牲,因为他们知道,自由已经越来越接近了。\n在描述保加利亚人民争取解放的同时,影片还刻画了本地的财主官僚们的卑鄙和奸诈,他们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获得了大量的好处,用各种残暴无情的手段替他们的统治者剥削保加利亚底层百姓,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这促使人们团结起来,拿起武器与他们进行战斗。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宗教矛盾如何与民族战争融合在一起,各方势力又会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对当时的社会状况的表现,也算是这部片子的价值所在。\n中国在50年代译制引进过这部电影,但目前并未看到相应的视频资料,豆瓣上也无人评分,我在网上找到了原版视频,并根据英文字幕进行翻译,因为英文字幕也是根据西班牙语翻译而来,所以难免会有一些小错误,特别是人名部分,比较混乱,不过对观看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title": "自译中字丨保加利亚电影《在压迫下》(1952)",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1770/"} {"text": "2021年时值建党100周年,时代历史大剧《觉醒年代》应运而生,该剧以北大为历史舞台,讲述了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等一大批学者在那个灾难深重的时代苦苦探索文化救国之道的故事。他们均是学贯中西、学究古今的民国大师,且都心怀“文化医国”的宏伟愿景,但他们的救国药方又不尽相同,有的主张沉疴需下猛药、有的主张重病缓治、有的主张缓急并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n“萧规曹随”的保守派“老中医”\n代表人物:辜鸿铭、刘师培、黄侃、林纾等,他们主张中国问题开中国药方,坚守传统文化阵地,拒绝一切文化改革和改良。剧中他们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反对阵营出现的,他们认为温和的、保守的、稳重的疗法才能救治积贫积弱的中国,贸然激进的改革轻则会导则文化断层,重则甚至可能会亡国灭种,礼仪之邦的长袍马褂会被西洋夷狄的奇装异服所取代、讲了2000多年的文言文会被“粗鄙不文”的白话文所取代、君君臣臣的家国天下会被民主共和的乱臣贼子所取代,这是他们坚守传统文化的理由;另一方面从1840年鸦片战争伊始,无数的西方思潮涌上政治舞台,从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到李鸿章曾国藩的洋务运动,从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到如今的北洋政府,他们看着泱泱中华像一个垂死之人一般被所谓“西药”折磨的死去活来,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发病重,他们有理由怀疑“西药医国”的合理性,这是他们抨击“新文化”的理由;这一正一反让他们坚信只有传统文化才是正确的救国之道。林纾还写下了《荆生》和《妖梦》来影射和回击新文化运动,大力指责陈独秀、胡适等人废弃人伦纲常、诋毁孔孟之道,同时又在《公言报》上发表一篇名为《腐解》的古文,宣称自己将“卫道”至死,他认为今时今日中国之问题于两千年前的孔子无关,白话文也必须在文言文的基础上发展而不能偏废一方。\n“全盘西化”的激进派“手术师”\n代表人物:胡适、钱玄同等,主要是新文化阵营的人,他们认为剧中所处时代的中国在制度、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上已全面落后于时代、落后于西方,所以主张在全面废弃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全方位引入西方的文化和制度来指导国家社会运行,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兴利除弊之“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如果说早期的胡适还是在文学层面进行温和的改良,那他后期发表的《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就已经过渡到大刀阔斧“动手术”的阶段了,他甚至在公开场合指出:“美国的月亮要比中国圆”,要求学生要全盘摒弃传统文化教育,接受自由、平等、先进的美式教育,而政治体制方面则应该走他老师杜威的“实验主义”道路,总而言之当今之中国当一切以美国为标杆作为模仿和学习的范本;作为文化手术论的另一个代表,钱玄同则更为彻底,他在北大公开课上指出:“中国要想发展,必须废除汉字”呼吁使用所谓汉字拉丁化的“世界语”,在以他为代表的一批文人的推动下促使国民政府颁布了《国语罗马拼音法式》旨在用拼音来取代汉字。他提出“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在胡适和钱玄同看来旧文学、旧传统已经是制约国家民族发展的心腹大患,面对二千年的沉疴旧疾,唯有以最彻底、最直接的外科手术方能根除,以极端过正的手段才能矫枉,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n“中体西用”实干派“改革者”\n这里的概念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有所区别,“中体”指的是深入中国国体(即人民主体的工农阶级),借以“西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俄国的十月革命)。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旗手。他们认为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以来的民主革命是不彻底的,所以才会导致民主的主权被军阀窃取。他们的文化救国之道以“五四运动”为分水岭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北大教学期间的文化启蒙阶段,这个阶段他们以《新青年》为阵地,高举“德先生”“赛先生”两面大旗,大力推动新文化运动。通过白话文运动帮助文学完成了精英层面到大众层面的转向,通过帮助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觉醒逐步延伸到商人、市民、工人、农民的渐次觉醒,最终通过“五四爱国运动”完成了意识觉醒到救国实践的转变。第二个阶段即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救国实践阶段,也是新民主主义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的陈独秀、李大钊已经深刻认识到单凭思想启蒙是无法救国的,统治阶级不是屈服于民主的真理,而是妥协于罢工罢学的实际,想要得到真正的民主,只有效仿俄国,通过群众革命夺取政权。他们积极奔走,联俄、联工、联农,将《新青年》由启蒙类书刊转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阵地,陆续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经典解读著作,详细解析了“唯物史观”“阶级竞争说”和“经济论”,从哲学、政治、经济三个维度阐述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即大多数)的先进性在于广泛联结最广大群体的力量,是庶民的革命,也是庶民的胜利!也间接解释了旧民主主义失败的根源问题,即没有广泛的、全面的联合各阶层的广大劳动者,本质上只是精英革命,没有找准“国体”所在。", "title": "从《觉醒年代》看大医医国的文化救亡之道",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7596/"} {"text": "事先声明一下,由于个人比较喜欢雷欧,可能内容会有一些个人想法,以下内容可能含有一些剧透,请谨慎阅读。\n《雷欧奥特曼》在目前国内来看是一部在争议比较大的作品,有的人会觉得《雷欧》是一部优秀作品,也有的人会觉得《雷欧》是一部烂作;而本人最近补完了这一部作品,也很喜欢这部作品和这部作品的主角雷欧奥特曼,所以就想说一些个人想法。\n《雷欧奥特曼》这部作品首播于1974年4月12日,也许是为了贴近当时的时事,本作相比于前作《泰罗奥特曼》剧情前作轻快明亮的风格,本作开始的强烈的写实风格与上一作形成了很大的反差。\n本作前期的剧情我个人是认为很能够带来热血的;男主雷欧奥特曼因为家乡被马格马星人毁灭,父母似乎双亡弟弟下落不明,在宇宙中找到了和自己家乡很相像的星球地球,将其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并化名凤源在城南体育俱乐部开始做教练也同时训练自己,在马格马星人带着自己的孪生怪兽开始侵略地球,宇宙怪兽攻击队MAC的队长诸星团变身奥特赛文迎战但不敌惨遭断腿,此时的凤源见到了毁灭了自己故乡的仇人,变身为雷欧奥特曼迎战,由于团无法变身为奥特赛文,凤源开始接替了团的责任。\n前期的雷欧,实力几乎很难以给对手伤害,就连打倒对手都要很多次,所以他开始以对手的技能为基础,给自己进行训练;在第三集中由于梅田通梅田香两兄妹的父亲惨遭祖鲁克星人的毒手,城南体育俱乐部教练山口百子开始收养这对兄妹,他们和同为城南体育俱乐部教练的野村猛以及会长大村先生是凤源经常联系的人。\n在雷欧的前期,有着宇宙にかける友情の桥和かなしみのさすらい怪獣这样温情的剧集,也有着冒険野郎が来た!这样有趣的剧集,虽然《雷欧》的前期的部分剧集还是能有一些槽点,但我个人认为还是挺优秀的的。\n也许是因为前期的收视率不佳,《雷欧》从第14集开始改变风格,有恐怖、民间故事等等……就连片头曲也从ウルトラマンレオ换成了戦え!ウルトラマンレオ。我个人认为中期的剧集相比于前期开始无聊了不少,当然也是有着一些诸如レオ兄弟対怪獣兄弟、美しいおとめ座の少女、かぶと虫は宇宙の侵略者!、ウルトラ兄弟永远の誓い、飞べ!レオ兄弟宇宙基地を救え!这些我个人认为比较优秀的剧集,也有着ベッドから落ちたいたずら星人、おいらは怪獣大将だ!这样有趣的剧集,就连我个人认为比较无聊的日本民间故事系列也有着运命の再会!ダンとアンヌ狐がくれた子より这样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剧集。\n中期的凤源相比于前期的莽撞开始成熟了不少,和百子的感情也逐渐开始上升,自己的弟弟阿斯特拉和奥特之王也开始登场,归来的奥特曼也回归客串。\n但是我认为马格马星人的下场有点草率和生草,前两集和雷欧满满的宿敌感,然而却在第三十集却以一种极其滑稽方式下场,如果参考《艾斯奥特曼》的亚波人在前期让他多一点戏份,专门像前作的帝国星人一样专门出一集来解决,或许效果会更好;而阿斯特拉的塑造很少也是很可惜的一点。\n还有一点就是MAC队的存在感太低了……甚至还没有体育俱乐部有存在感,能给我带来印象的基本就只有白户、铃木、松木、佐藤和青岛这几个队员,而且成员也是经常调动;但是体育俱乐部的大村先生自从第二十二集之后就再无登场了……\n后期也许是开始学习了以往作品的一部作品开始整出一系列专门对付的对手那样,圆盘生物开始登场;第四十集由于布莱克指挥官指挥的希尔巴布尔美的攻击,MAC队基地惨遭其吞噬,凤源最终逃离了出来,百子和小香以及猛惨遭遇害,凤源和通开始住在护士美山家生活,从这一时期开始,雷欧奥特曼那孤傲的雄狮的形象开始树立了起来,在队友基本死亡,又有通等人支持的下,雷欧开始对布莱克星圆盘生物及其指挥官布莱克指挥官进行战斗,从这里开始,雷欧又开始热血了起来;我认为圆盘生物正是雷欧的怪兽的代表。\n在这一期间,凤源和通的友情不断上升,就如同以往的乡和次郎以及光太郎和健一一样;最后在与布莱克恩多的战斗中,布莱克指挥官被击败,布莱克星也被毁灭,在这场战斗后,凤源开始向美山家和梅田通告别,开始了自己的流浪;至此,《雷欧奥特曼》结束。\n我认为《雷欧奥特曼》虽然称不上是什么佳作,但还是值得去一看的一部作品,我个人也正是因为这部作品开始喜欢上了雷欧奥特曼这个角色。\n以上均为个人观点。", "title": "补完了《雷欧奥特曼》,个人的一些想法",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6901/"} {"text": "每个人都公平的拥有着无拘无束没有边界的想象力,但似乎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遗失,儿时的回忆常常以一个个细小的片段存在,我总是想起有一个晚上,在略显昏暗的客厅灯光里,大人们在一旁聊天,我则是一个人蹲在老式的沟沟壑壑的地砖面前,专心致志的把沟壑里的尘土用手指分成几个国家,然后热火朝天的开战,救援,反叛…记忆总无声,已无法分辨当时是否还有念念有词的战法推演,不过这已是现在的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 小时候学诗词,总是件快乐的事情,古诗的古总让人油然生出敬畏之心。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轻而易举的就畅想出那些只属于自己并未被具象化的场景,这些乱涂乱画如脱缰野马般肆意畅快。可惜不知为何,看过的世界越多,可供自由涂抹的区域就越少,大概年幼初识世界时,的确是某种意义上最幸福的时光 虽然人类的存在周期在这颗蓝色星球悠远的岁月里显得单薄,但那些扶摇直上的快意,或是明月繁星的思念,还是以某种形式熠熠生辉", "title": "不要砍下自己的枝桠",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0230/"} {"text": "七时吉祥剧情完全属于平开狂走了,你以为的套路都是伏笔,你以为自己想多了其实编剧比你想得还要多的多。\n七时吉祥这剧,给你剧透了也不知道接下来剧情走向。\n七时吉祥这剧,对所有人都十分友好。\n颜狗可以在这获得盛世美颜,可以获得精致的服化道,可以获得美轮美奂的画面。\n爱甜甜的恋爱的,这里有甜甜姐弟恋,师徒恋,纯爱小情侣,女霸总爱上我,最带感的女a男o。\n爱虐恋的,每次都是be的虐心虐肺。\n爱细节控的,处处有伏笔,时时callback,每个小角色都有自己的使命与安排。\n还有最牛的真正无限流,竟不知缘从何起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你根本找不到无限循环的节点。不知道他们循环了多少次,又不知道这循环将去往何方。\n总之,七时吉祥就是封神!\n借用一张吉祥物的图\n不怕剧透的,我稍微放点组里的学习资料。\n浅猜循环模式:在我的无限循环里,你是我唯一的锚点。\n七时吉祥(伏笔➕callback)线索合集截至32集\n🌟更新到ep34【整理总结·图文并茂超长贴】关于七十吉祥的call back 和...\n用国际政治学解释大殿下的反派行为\n组内活动自制猜灯谜:欢迎参加第一届七时吉祥七夕灯谜会(组内谜语不完全版合集)\n七学:才华横溢的吉祥物们,我们来建立“七学”\n七时吉祥组也是一个妙趣横生的包容大家庭,欢迎大家来玩。传送通道:https://www.douban.com/group/731910/", "title": "这剧尬黑的人一眼就看得出来出来了,不是智商跟不上七时吉祥就是完全没看硬黑,完全跟不上剧粉节奏,融入不了剧粉氛围",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15107/"} {"text": "扭曲蠕动叫出蝉鸣阴暗爬行🥵/ 很俗套我很爱/ 反复观摩加停下来翻滚发疯两小时的电影四小时才看完 天亮了 我精神抖擞🥵/ 肤浅如我无视某些理想主义的缺点给小甜饼打九分 两小时内节奏把握和情感递进统统到位 开头party上的眼神太过深情与宿命差点以为不是happy ending/ 每次你来我都害怕你离开/ 我好像很久之前就爱过你/ 美国街头文化dick down英国皇室传统/ 一些镜头没拍比拍出来还涩/ your royal highness harder than the big ben他硬了我软了 看别人ml我是幻肢梆硬看这俩我是脸红心跳 演到这种程度真的没有在谈吗?!/ 简直是疯了一把年纪搞纯爱 🥵🥵🥵虽科幻但不影响我快乐啊in a word恋爱还得看别人谈!!", "title": "俗套小甜饼",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0955/"} {"text": "前面七集均分6.5,最后一集单集评分8.8,风格很复古,充满了靡靡之音作基调的醉生梦死,不喜欢的可能会看睡着,正如看电影时在老婆肩膀上睡着的阿全,结尾黑屏下去接着镜头切回到这一瞬间,仿佛一场大梦。但我还算喜欢这种风格,当成文艺片来看会好很多,可以看作某种阴间版我私人的爱达荷…\n摊牌的部分意外的很有逻辑,疯子不是无差别杀人,疯子的逻辑是非常稳定的,所有的行为都合理,但又并非常人的理,一个精神状态正常或者稳定的人没法做到他做的事,只有疯子能为了一个扭曲的动机表演十年。在林季子的审判中,每个人的罪行各有轻重,害命的抵命,守财的降灾,林父在乎公司分明多于儿子本身,报复养父的行为在发完视频让他颜面尽失就完成了,在他的审判体系中,林本川更是罪不致死,可以说是唯一无辜之人。他一切行为逻辑都可以用报复来解释,只有杀林本川这一件事没法解释,只有爱能作为原因。“没爱过就不会杀他了”,一切关于爱的谶语都浓缩在这一句话里,在林季子极端的结果导向中,爱不是改变结果的撬棍,但爱成为了结果的一部分。从哥哥的角度来说,林季子花十年把他养成了只能依附于自己的菟丝子,在船舱中展现出暴戾的本性时哥哥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却能安心地笑起来,割开的动脉在桌上留下一小摊血,没有一点挣扎痕迹,百分百的我爱你,什么都愿意献上,又怎么能一个人活下去。死掉就可以重新来一遍,说到底是很温柔的结局,血一点点干涸,爱无法改变林季子,恨是他人生的底色,爱只是上面缠绕的藤蔓,他的爱把你们变成在沼泽里心甘情愿陷下去的两个人。", "title": "可惜啊命运不能转弯",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1987/"} {"text": "三喜一家真的给我很大的震撼。原来小孩子能这么开心的成长。\n三三说,把房间改成儿童房,长辈说多一个房间留给二胎。而他们的反应却是,先养好这一胎再说。作为姐姐,听过奶奶说了太多要让着妹妹的话,作为听一次就要打一次我妹的非独子女,听到这种话好是感动。独生子女全部的爱啊。人真的很难很难平衡这种爱,不去偏爱。\n最令我动容的是,三三况盛说的,我们不强求三喜考一百分,甚至考零分我都不会觉得我女儿智商有问题,我希望小孩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他们真的不只是嘴上说说的。三喜擦满脸的口红,三三第一反应不是打她说她。三喜把泡沫球撒的满天风,况盛居然是直接跟三喜一起玩起来。真的有这种父母,只是单纯的希望小孩快乐。\n我才25 26未婚。我之前不知什么时候,有这样一种想法,一定要我的小孩上xm市最好的小初高中,因为我看到了班上一些同学去的高中,好是羡慕,好的高中和一般的,真的差很多。但为什么一定要我的小孩上最好的学校呢,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这种内卷的心态呢。我不知道。直到我看到况盛一家的态度,我释然了,为什么一定要最好,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对比呢。开心,快乐,不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吗。\n为什么要对比,为什么一定要买贵的,为什么什么都一定要是最好的,便宜的,它就不是东西了吗。", "title": "我希望你快乐",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2407/"} {"text": "首先我对这部童年古偶是真的非常喜爱的,但是经历过《神探狄仁杰》、《知否》、《甄嬛传》等一系列人性、大家族的勾心斗角手腕、封建社会吃人的洗礼之后,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开始站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这部剧的情节。童年只觉得这部剧剧情离奇、高甜、快意恩仇,导演和编剧或许也没有想传递更多复杂的内核,但是我还是想把在剧情中剥茧抽丝梳理到的一些细节和大家分享一下。\n1.本剧公认的大反派“柯世昭”是如何诞生的?\n让我们首先看看剧情中提供的信息:老太君敬神礼佛,坚信世道有轮回。在年轻时,她最喜欢养兔子,其中最喜欢的兔子脖子上有一撮红毛,在兔子死后,老太君十分伤心。而这时远在江州的女儿顺利生产,而刚出生的柯世昭,恰恰脖子上有块红色胎记,老太君迷信,便认为柯世昭是兔子转世,因思念她再次投胎到她身边,用另一种方式来陪伴她。因此老太君对柯世昭非常宠爱,在女儿过世后,更是将他接到身边来亲自抚养,让他一直呆在自己身边。\n这一段描述可以有两种解读。第一种往单纯了想,就是字面描述的意思,老太君因为外孙身上的胎记和自己过世的爱宠一致,所以偏爱外孙,扶持他在齐家的势力;第二种往复杂了想,很多古装剧都提到,皇室贵族喜欢搞出来一些神鬼的把戏,通过封建迷信来控制大家的思想,以实现自己的目的,那么有没有可能,老太君借胎记的名义,想扶持自己的外孙来达到巩固自己在齐家中势力的目的呢?\n不论是哪一种可能,最后的结果都是,老太君仅凭自己的好恶,把本该属于齐家的产业和权力赋予了柯家人,导致齐家人大权旁落,柯世昭只手遮天,最后因为欲壑难填走向覆灭。\n2.老太君的二女儿为什么让自己的女儿成为“哑妹”?\n哑妹亲眼目睹柯世昭派人杀害了自己的亲二哥,要去找老太君报告,但是却遭到自己亲生母亲的阻拦,并告知自己也惨遭柯世昭的侮辱,下跪求哑妹以后不要再开口说话,成为哑巴。\n这部分剧情隐藏的信息量很大,柯世昭不仅把手伸到了老太君的丫鬟那里,更是爬上了自己亲姨妈的榻上。从老太君女儿的反应可以看出,她非常清楚自己母亲对柯世昭的宠信,即使她和哑妹说出老太君亲外孙死亡真相、亲女儿被凌辱事实,老太君也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外孙。换句话说,即使老太君相信她们所说,也毫不在意。为什么不在意?因为这只是弱者的不公,强者只在意家族的兴衰荣辱和自己的好恶。只要“齐家”门楣不倒,自己可以继续掌控柯世昭为她办大事,那不争气的亲孙子和只能吃软饭的亲女儿、亲孙女,过的怎么样有什么所谓?\n3.老太君听了纪竟堂的控诉后为什么没有惩治柯世昭?\n齐三公子和李玉湖本以为一出大戏,又请来本尊有理有据的拿出柯世昭的罪证,可以让老太君彻底认清柯世昭的丑恶嘴脸,可是老太君一脸严肃,就只拿出100两银子打发纪竟堂,并嘱咐他千万不要再提起此事。这是非常明显的“拿钱封口”。\n老太君在剧中表现出一副年老体衰,因为昏庸无法知晓亲外孙的恶性,甚至在亲孙子几次三番列举出其罪行,仍然不敢相信的样子,并告诉齐三公子“你柯表兄为我们齐府办了很多大事”(记住这句话)。那她真的不相信柯世昭的作为,真的被蒙蔽,真的离不开柯世昭为齐府做事吗?\n老太君作为她那一届的“宫斗冠军”,20出头掌管4家商铺,林州首富的齐府实际当家人,我相信柯世昭的所作所为,她比齐三公子更清楚,甚至纪春堂药铺被柯世昭用毒计霸占,有没有可能是老太君授意的呢?柯世昭从小在老太君身边长大,由老太君亲自教导,柯世昭今天的为所欲为和凶狠歹毒有没有可能就是老太君的缩影呢?面对剧中主角一行人反复控告,老太君一方面不能再失去最后一个齐家的血脉,否则就无法“垂帘听政”,另外一方面又要稳住主角一行,避免家庭矛盾进一步升级。并且她还舍不得柯世昭这个“黑手套”,这么好用的傀儡是经过多年才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既知道讨自己的欢心(每次办事回来都带回来一大批精心挑选的老太君喜欢的礼物),办起事情来又懂得用脑子不留把柄且心狠手辣。只要齐家利益不受损,自己利益不受损,柯世昭还是不会动的。\n4.为什么老太君最后把柯世昭关进密室?\n李玉湖在床下几次想要抓柯世昭的现行,都被老太君狠狠按回去了。我看剧的时候,多次为她捏了一把汗,后来柯世昭拿绳子的时候,我真是担心柯世昭直接勒死她,后来把她绑起来又担心柯世昭强灌她毒药。实际上呢?实际上柯世昭只是嘴上说说狠话,知晓了密室的机关之后完全没有对她动手。这样再回味这段情节,老太君自始自终都掌控着局面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引导着局面的发展。最初老太君按住李玉湖是想确认柯世昭是不是已经有危害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傀儡是不是真的对自己毫无敬畏要除之后快。后面确认了以后,想法立刻变成自己的黑手套不能被公之于众开堂审理,既不能有辱齐家的脸面,又不能落下把柄,所以毫不犹豫的把柯世昭引入自己步好的局。\n再看老太君被“解救”后对齐三公子的嘱咐,永远封锁自己的住处,对自己那么多年疼爱有加的外孙没有丝毫的伤心和痛楚或者手下留情,完全就是脱手套扔掉的处理。\n最后看到老太主动说要去仙女庙拜祭,和公主、元大将军一一行礼问安,我又有另外一个脑洞。柯世昭都看出来李玉湖的漏洞百出,老太君能一无所知?杜冰雁的女扮男装真的天衣无缝?老太君可以派人去江州查柯世昭,对扬州的杜家不能查?很有可能老太君早就发现了假杜冰雁,一直观察着事情的走向,最后知道主角一行人的全部经历后,果断投入了她们的阵营,军队、皇亲国戚、江湖高人……把齐家又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title": "本剧最大的反派是老太君",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0752/"} {"text": "国内程序员,盲目追求所谓境外高薪工作,实际两年支出好几位数,知道的我是来上学,不知道的以为是被诈骗了(手动狗头)\n总以为诈骗骗不到自己,突然才想到几个月前自己也差点两次被骗,其中一次直接导致一整月房租的金额损失。作为当事人只想说,不是所有被诈骗的人都贪,有可能单纯像我一样蠢\n关于电影,这是一个以留后劲为己任的电影,确实在我身上见了效。剧情细节数不胜数,豆瓣长评们总结了很多。同时,这部电影的技术相关场面,在我看来也全是彩蛋:\n• 名字谐音Python的潘生写Python(“爬虫会不会写?”);\n• 网友认证过镜头中出现的前端代码和SQL注入全都是正确能跑的(终于不是黑客黑电脑但屏幕上是ipconfig了);\n• 阿才问完“会不会爬虫”之后的表述需求清晰、量化明确、时限严谨,果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n• 画面里全都是原生HTML但还能“十分钟一个前端页面”,让我感觉我的水平正将组怕是不肯要\n……\n所以说了这么多,既然都是程序员,啥时候我能像潘生这么帅,然后29岁CTO候选呢?", "title": "被诈骗的人不一定都贪,有可能单纯像我一样蠢",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1389/"} {"text": "作为30年的资深丧尸迷,我是抱着饭碗美美的坐在屏幕前,准备享受这道\"美味\".因为是小众类电影,而且市面上同类片子又比较少,要不是近些年因丧尸游戏的火爆,把大众的目光聚焦过来,资本才会纷纷投入相关题材狠狠收割一波,让我们这些爱好者也是蹭到了不少的福利.\n对于丧尸题材的片子,我还是比较宽容的,总觉得大众是以看惊悚,恐怖的角度出发,而非是以丧尸爱好者从求生角度理论出发,所以可能在评分上这类题材的片子都会低一些,而我就会给这类影片的内心评分稍加一星来表示对这类小众题材的鼓励,也是多一份能有更多同类电影的希望.\n但这部电影我只能说,他的低智商与愚蠢超出了我的预估下限,在同期弱智的丧尸片中也是属于主人公不配活系列.\n------------------------丧尸迷愤怒的吐槽:起始分割线---------------------------- 人设:\n1.男主:有恐血症,还是晕血症的,反正就是见血就软的那种人,从而只上了一年医学院就退出了.\n2.女主:剧情设定就是胸大,至于有没有脑,你往下看\n3.白毛:医院临时工\n男主陪女主上医院做缩胸手术,然后卖弄自己的医学专业,被人赶了出来,然后跟随白毛稳定情绪而被带入了医院内部.男主无意中发现一局被束缚的女病人,并手贱的摘下了她的面具.\n看到此情景,男主慌张的跑了,看到这里其实作为一个正常人的逻辑是可以理解的,很慌张加紧张的双张并发情况下很可能只有一种求生意念就是跑!这也是给了本片一个前期丧尸爆发的起因.\n女丧尸有了咬断束缚挣脱的机会!\n男主和医院里的医生都是知道真相的人,所他找到了还在懵逼的女主,也不跟女主解释当前什么情况,女主执意要去找妈妈(这里感觉女主人设还很良好,知道危机时候要带上自己的老妈).\n我强行帮忙理解为男主善意不想让女主太恐慌所以没告诉他真相,而女主可能以为发生火灾,瓦斯泄漏等意外事故吧.\n然后不出意外,意外发生了,他们共同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男丧尸,所以男主也决定在女主面前装一波(主要是前期有伏笔,男子本打算手术后向女主求婚),准备使用输液架击杀丧尸.结果......\n一波操作猛如虎,捅到电压二百五.直接就把自己送走了.\n然后女主就跑了,并且把一路能打开的门全部敞开了,就怕丧尸追不上她,或者找不到她跑哪里去了,如下图,此时跑到了一处手术室内,后面敞开的2道门丧尸都还没跟上\n然后把正在手术的人祸害一波后,临走时,还知道不给他们留下任何生存希望,直接把门关上了.\n女主到处乱跑找到了还在昏迷的母亲,并做了一个非常领人大跌眼镜的操作,就是推着病床满医院招摇.\n不出意外的女主母亲被这唯一锲而不舍追了他们半条街的半个丧尸,成功咬到了小腿\n镜头此刻转给男主.经过二百五伏特的易经洗髓,早已脱胎换骨的男主直接打通了任督二脉,并且成功治愈了恐血症.在与女主汇合后,一段长达几分钟的连续降智操作开始了.\n首先女主母亲一口老血传染了这里最好的医生,并张口咬了队伍里另外一位医生的胳膊(就两个医生,都让她给祸害了),女主要手刃已被感染的母亲,这本可以理解女主的痛苦,可对话确是女主的怨恨与责备.\nsorry,ma,but why did you have to insist on always looking like a fucking teenage whore(但你为什么非要穿得像个小妓女)\n女主手刃了自己的母亲,然后一帮人准备离开这间屋子.结果发现另一侧的门无法打开,白毛在努力的撞门.而这时的丧尸群也要从入口突破进来了.\n大聪明男主自从被二百五十伏特的电压易经洗髓,脱胎换骨之后,发现了桌子上的道具可以做炸弹,并打算炸开那道打不开的门.\n女主发现这帮所谓专家教授,科研人员,高级人才里,竟然没人知道这是一扇推拉门,直接打脸在场众人与做好炸弹的男主\n然后一行人就逃到了屋顶之上,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只有男主不在队伍中,此时此刻的大聪明男主忙着站在原地拆缠在手上的炸弹.\n这种情况都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要将炸弹缠在手上\n这个时候他也不关心丧尸来了,也不会先进去,把门关上,而是专心致志的研究,怎么把手上的炸弹拆下来,就跪在这个门前专心致志的研究着他的炸弹\n最后还是好心的丧尸帮他把炸弹拽下来了,然后他跑了,连门也不关,虽然就进来一个丧尸,又没有尸群的威胁,他就这样的跑了,敞开大门的跑了\n屋顶之上,一群人过一米小木板,穿着高跟鞋的女配角轻松走过,被咬医生非要卖弄他的平衡感果断为丧尸了加餐\n写到这里我有些困了,后面低智操作还很多,什么眼镜片割断4根手指,什么盲肠当绳索,我就懒得一一列举了.\n这片里唯一的亮点,就是最后男主击杀丧尸时,拜下肋骨插太阳穴的场面,可以算是很有新意,也符合情理,算是为数不多的智商回光返照\n总之这丧尸片不算正经,表现黑色幽默又很拉跨与低俗.", "title": "弱智能活过全剧,团灭不配得好评,丧尸演的比人好,专注吃人给两星",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2339/"} {"text": "电影一开始的战场画面确实拍的非常好,冰天雪地,大军压境。但是冀州人民多年不上供,那么有底气,结果却被几个投石车就轻易地轰开了城墙,让我觉得未免也太过儿戏...然后就出现了名场面,“马看到什么,是人决定的”,我看到这里都无语了,这不仅是把马当傻子,而且还把观众当傻子了。马蒙上布在平常情况下都会惊慌,畏首畏尾。何况,这是在战场上,而且面前就是熊熊烈火,这个时候就算是再好的良驹都不敢这么往前冲吧。冲进城门内就更离谱了,我们的殷商勇士仅凭单手就能持枪杀敌,说实话,我没有看过谁是这么用枪的,单手持枪,我都怕他一个重心不稳掉下去了。而冀州城内,发呆的发呆,就是没有一个人对殷商士兵动手的。这段战争剧情刻画的及其雷人。而且后面也没有战争的场面,就像是轻而易举地就打赢了,不费吹灰之力。前面铺垫了那么多冀州的难以攻破就像个笑话。后面直接就跳到了主帅对决,然后就...结束了。甚至一行人遭遇了雪崩还能毫发无伤,殷寿甚至还骑在马上...就这段开头,感觉有点抗日神剧那味了... 还有让质子上战场的事。我知道也许是编剧想让质子和殷寿有更多相同之处:从小就不受父亲宠爱,兄弟在享福,自己却要上战场奋战,这也为后面殷寿让质子同自己一样弑父做了铺垫。包括见到姬昌父子关系如此之好,心生愤恨,让其吃下其子之肉。但是质子上战场,岂不是失去了质子的作用?人质万一战死,那还怎么要挟诸侯。这段也是逻辑硬伤。 后面天上那几个嘴巴不动的哑巴,商量了半天,没商量出什么事。结果姜子牙一来,就马上把事情推给姜子牙了。还不带讨论的。好像就在说:“我们都不想耗费功力,正好你来了,那就你当这个替死鬼了吧。”封神这么重要的事,就这么草草交代了。 还有姜子牙、杨戬、哪吒三人。姜子牙有时候显得智慧过人,有的时候做事情不经一点思考。看到封神榜掉了,马上跳崖去捡。而且更离谱的是,一个老头跳下悬崖,居然一点事都没有。在后面更像是一个旁观者。杨戬哪吒二人,干什么事非要在一起,就连送个雷震子都要一起送,就不能留一个人下来照看姜子牙吗。 不符合逻辑的东西实在太多,时间有限,先写这么一点", "title": "画面很好,剧情和逻辑是硬伤",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2643/"} {"text":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场发生在龙门客栈中的残酷斗争,充满了刀光剑影、高悬悬崖和紧张的追逐。 电影以精彩的动作场面和精心设计的打斗技巧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剧中的武打场景精彩绝伦,刀剑交错、拳脚飞舞,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战斗的现场。电影通过精确的动作设计和出色的功夫表演,展示了武术的魅力和华丽的视觉效果。 其次,电影通过紧张的剧情和惊险的场景带给观众强烈的紧张感。故事中的龙门客栈成为各路英雄豪杰争夺的焦点,人物之间的明争暗斗、危机四伏的局势让观众屏息凝神。电影通过巧妙的剧情铺设和悬疑的发展,让观众跟随着故事的节奏一同体验紧张刺激的氛围。 此外,电影的制作设计和摄影也值得赞扬。精心布置的客栈环境和精美的服装道具增添了古典武侠的氛围,使电影更加真实而引人入胜。摄影师巧妙地运用光影和镜头语言,将动作场景的紧张感和美感完美呈现在观众眼前。 总的来说,《龙门客栈》是一部令人兴奋和震撼的武侠动作片。它以精彩的动作场面和惊险的剧情吸引观众,让观众沉浸在刺激的世界中。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武术的魅力和技巧,还通过精心的制作设计和摄影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精彩的武侠世界。", "title": "《龙门客栈》动作与惊险",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2517/"} {"text": "一首不能说的秘密是这部不能说的秘密的最好的简介。\n不能说的秘密是我最喜欢的歌之一,曾经听了无数遍,也唱了无数遍,依稀勾勒出了故事的框架。直到今天完整的看过整部电影后,才填充好所有的细节。我觉得这首歌与这部电影的契合度几乎接近于完美,歌把情节概括,电影把词放大。直到今天我才彻底明白,为什么是用指尖阻止再见。\n最初只是看了这部电影的零星片段,只记得是有关穿越的故事。原来旧琴房的钢琴是时光机,那首secret是钥匙,弹奏后就能穿梭,很浪漫,也很周杰伦。\n故事情节放到当今的评判与审美标准下看,有一丝俗套。但十几年前的爱情电影,仍然能让现在的我们看过之后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已经足够了。它没有现代这般爱情故事的拉扯和空旷感,它用了好多细节去描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脸颊碰到指尖,还有散落满地的苹果。\n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载着自己的路小雨,抱着自己的叶湘伦。", "title": "我不懂曲子,但听到那段钢琴前奏之后,我就看到了叶湘伦骑车载着路小雨。",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0320/"} {"text": "《永安镇故事集》不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是好看的电影。好看在于埋的梗不深,又能满足影迷的自我认同。这里的影迷也大多是社会上出走难寻意义,故乡再也回不去,在理性现实之间纠结的那部分人。所以在观看时参与感很强,乐于加入进去并且嗨起来。\n不是好电影的原因是,不自信地说,这部电影五年后就不会有人再讨论了。这是一部很适时的当下的电影,很多地方踩在观众的爽点上。让影迷高兴的是,我的话有人在听,还是通过我深爱的电影的方式,电影里的人是我的嘴替。但是,说了很多,又像是什么都没说,让人没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n最能戳中观众的方式就是,给观众百分之五十他本来就知道但是自己没有讲出来的东西,再给他百分之二十他懂但他觉得不是所有人都懂的东西,再发挥剩下的百分之三十。这部电影里这百分之三十主要体现在结构上。所以给我种迷影主题场脱口秀里插了部电影的感觉。这让我联想到一些短视频创作者的路子。\n虽说是献给电影人的电影,但我想真正拍电影的人的目光不会为这部电影停留。不关注电影的人也不会收获什么爽点。关于电影的电影,最嗨的就是影迷。何况这还是一部“影迷”拍的给影迷看的电影。\n不可否认,我也是看得爽的人之一,但我的心里在唱,“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title": "像是一部影迷拍的电影,最终看嗨了的也是影迷",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2833/"} {"text": "刚看完最后一集,忍不住在大结局感慨得哭了,因为不是乡爱系列的受众,所以这剧原本是不敢抱太大希望的,但是预告又真的很有质感、画面、色彩、服装都给人一种这剧很不错的感觉,我很喜欢徐克式的画面色彩。\n由于确实没有其他剧感兴趣了,所以从播出第一天就开始跟着追了剧情真的老少咸宜,并且这部剧真的是越往后越好看,每集正片只有20多分钟,两集才是一集的量,但每集一个单元小故事,没有特意拉成一集40分钟注水,这一点真的很负责任,我正式跟上节奏进入剧情是从8/9集左右,一直到40集都是保持水准并且时有小高潮,幽默中很舒适地把讽刺也做到了,日常戏+主线抗倭都两手抓,不会觉得割裂,真的好喜欢这个剧,在一些平台上也会看到很多人抬杠踩这部剧不好笑,我理解人类笑点和幽默理解程度的参差,早年春晚的受众应该也是这部剧的受众,爱好地域黑东北的人自然也不会说这剧一个好话,非理智评价也不必放在心上,总之追过的人全都迫切期待第二季,希望明年夏天可以看到第二季!会有的吧!", "title": "惊喜、感动,近年来最喜欢的江湖题材剧,迫切需要再来100集",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9445/"} {"text": "很荣幸能参加博宇观影团组织的《不虚此行》全国路演第一站,报名参加后才了解到这也是导演刘伽茵人生中的第一场路演。放映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的2号影厅,颇为小巧精致,观影体验也很棒。《不虚此行》给人一种静水流深感觉,对于生死,导演用认真且平静的笔触诠释书写。吴磊饰演的小尹是电影全篇的亮点,从一开始就住在闻善家里,原谅我一直没搞清楚他的角色定位……不过后面很自然地引出了他的身份,小尹也在闻善想通后消失了,当时没想通为什么小尹在有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反而不见了,很幸运在刘导签名的时候顺嘴问到了,小尹不只是闻善幻想中的角色,也是闻善对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困扰的具象化难题,当千帆过尽,闻善想通了,难题也就消失了,也是相当让人感动圆满的答案了!刘导sd的时候专门停下了笔看着我解释,真的很感动哇!其实看完回想整个影片,感觉片子私人化比较重,能很明显地看出主角与导演本人有非常密不可分的关系,估计文字类从业者应该会很喜欢这部电影。总之还是十分推荐一看!", "title": "不虚此行路演", "date": "2023-09-0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3384/"} {"text": "看第16集的剧情:\n审讯室内,刘建波交代了罪行——郭薇和刘建波曾拥有美好的爱情,为了郭薇,刘建波甘愿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当起了全职主夫。可随郭薇见了更广阔的天地,她逐渐嫌弃刘建波,还出轨怀了别人的孩子。刘建波便开始制造种种假象,让郭薇误认为有人要杀她。每当郭薇需要他时,他都想放弃计划,可每当他停止恐吓,郭薇又变回原来的样子。 偶然得知赵川秘密的刘建波便欺骗、利用赵川,完成了他的“完美计划”——交换杀妻。\n总结一下:\n刘建波罪有应得,不过白只说刘只爱他自己,不爱郭,貌似把郭的问题洗的干干净净了。\n说实话,很难理解这部剧的价值观......", "title": "这是一部很适合女性观看的悬疑剧,但是不代表这是一部正常的剧",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9591/"} {"text": "再见爱人第三季的嘉宾来恰饭蹭旅游的既视感好强啊。\n一对正儿八经离婚的都没有,搁这儿来做婚姻调解嘛?想看恋综,我不会去看隔壁家心动的信号嘛,再不济爱情保卫也成啊。\n为什么第一季封神?因为看得出时间凝练成的羁绊;因为爱过或爱着,挣扎都显得深刻,共情都让人痛苦;因为再见或再见都好,一场婚姻都是爱人。\n虽然是离婚综艺,反而让人感慨婚姻一场有失去有收获,离婚再难不过人生插曲一首。进入婚姻没那么可怕,退出婚姻也没那么懦弱。\n第三季在嘉宾邀请上,看得出节目组有复制第一季的小心思,三组夫妻中有两组都能与第一季映射得上:父女型夫妻王诗晴/纪焕博,对应朱雅琼/王秋雨,都是年龄差距大,早期男强女弱养成系,女方成熟后想平等想独立。女强男弱型夫妻傅首尔/老刘,对应佟晨洁/魏巍,都是男方迁就女生事业多些。剩下90后小夫妻王睡睡/张硕自成一派,再次印证世间男女千千万,难觅郭柯宇一瓢。\n第一集虽然明面看似加速度敞开聊,但都停在性格不合以及时间让爱情过期的表层讨论上,还未真正触及维系婚姻的深层原因。\n仅从第一集来看,羁绊浓度降级、话题价值降级、感情深度降级。\n看回第一季,有朱雅琼”只有离开你我才能找到我自己“,有佟晨洁”我不需要通过孩子来维系感情“,有郭柯宇”十年事业空窗令我痛苦“,希望后面能看到类似第一季新式女人&旧时男人的深刻讨论吧,还是蹲个期待。", "title": "到底是来再见爱人,还是来调解婚姻?",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111/"} {"text": "这是一个双重“逼良为娼”的故事。战争毁掉了花姑娘的家,她带着儿子不得已南下为娼,此行去上海,就是为见已经两岁的儿子。岂料半路生了变故——日本宪兵队设岗拦下一行人,队长点名要她陪睡觉,却装模作样征求她同意。同行的三对夫妻丑态尽出,使出浑身解数游说花姑娘答应队长,不然他们的要紧事儿就会被耽误……\n这是日本宪兵队长设下的一个人性试验。他乐于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看他们假模假式,看他们卑躬屈膝,看他们无可奈何,看他们狗急跳墙。\n人性可憎。一开始,日本宪兵队长要花姑娘陪睡觉时,他们还假模假样大谈爱国,说绝不可能答应。当车迟迟不开危害到他们利益时,便可撕去面子,露出自私自利的本色——“那女人真是个害人精,太自私了!”“我恨不得把她捆起来给队长送过去!”“我…我恨不得杀了她!”\n司机看得明白:“那都是日本鬼子的手段!王八蛋才会劝花小姐答应!”\n人性也可亲、可爱、可敬。两位司机、花姑娘和护士姐妹在旅店附近帮助了一位身世悲惨的女人分娩,极大地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不久,当花姑娘得知车迟迟不开使得同行的护士姐妹给游击队送药一事儿耽误了之后,她“绝不答应”的决心动摇了……她以“答应”换得车的放行,自己却走向了坟墓。\n不管是花姑娘,还是两位游击队姑娘,都富于同理心,真诚善良,胸怀悲悯。和另外三位势利、凉薄的夫人形成鲜明对比——就像两位司机和三位男性乘客之间的巨大对比一样鲜明。", "title": "人性经不起考验",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983/"} {"text": "暑期榜一共上映了黄渤老师三部作品—《学爸》,《热烈》,《封神榜》三部都看了,前两部都感叹黄渤老师的表演功底,这一部不知如何评价,感觉黄渤老师没有从前两部的角色中彻底走出来,抑或是导演想要“搞笑”?一位仙人,居然给人一种市井气息?平易近人不是缺点,但是把一位得道仙人勾勒成一个有市井小人物言行举止的人是否妥当???\n费翔老师是我爸爸妈妈辈的明星了,到现在还在挣钱真心不易,费翔老师是美籍华人,普通话不标准可以理解。但是用这种程度的普通话来分“表演”这块蛋糕是否尊重演员这一职业呢?费翔老师的歌曲哪怕放到现在也是相当精彩的,但是做演员……\n就事论事的说,不知是制片导演选角问题还是两位老师太勇于挑战自己的软肋了。\n道具特效方面,那个天宫像我奶奶暑假看的二十多年前的电视剧版封神榜一样,十分低劣!!!神仙们踩的不是云,是tm的玻璃!!!咱们就是更换一点看起来高端的材质不行吗???那玻璃看起来跟家里天台上的玻璃没有任何区别!!!\n妆造方面,苏妲己的妆容不像是狐妖,像个鬼!!!不知化妆师是不是对“妖”这种东西有何误解?一个靠魅惑他人而活的妖怪,生着一张让人看了就害怕的死人白脸,我想问问化妆老师,你遇到了你的狐妖,你会不会有那种和她共度良宵的欲望!反正如果是我,我在看到一瞬间就会提上裤子就跑!!\n音效方面,开场的“箭雨”的音效实在实在太过于刺耳了,个人认为电影的目的是让观众舒服吧?!我买票不是来体验耳朵被玻璃渣刺破的痛苦吧?!!!\n导演方面,我是属于去电影院看电影会把字幕看完的人,因为在才学习电影时老师就说要尊重每一位剧组人员的付出!!!但是很遗憾,人生两次中途离场的电影第一部叫《寻龙诀》,第二部叫《封神榜》!!!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和乌尔善导演实在不对付,或许是蒙古人民在电影方面的豪迈实在难以让我理解。开头时,两军交战,居然是将帅带头冲锋???那谁来领导全军?我很能理解导演想要表现商纣王的豪迈与勇气,但是貌似打仗不能有勇无谋吧?!商纣王的儿子在被打下马后,居然直接把头盔摘了???他是不想活了吗?把这种部位直接暴露出来???生怕敌人不能一剑砍死他??商纣王的宫殿属实霸气,看着比现在许多楼盘都高了!但是我个人有一个钻牛角尖的问题———他每天爬上爬下不累吗??他不会仙术吧?那时候没有电梯吧?那他是坐轿子还是自己走?坐轿子的话恐怕轿夫一日死一批吧!再说开头两军交战,商纣王杀入城中的一段,叛军们仿佛是在欢迎商纣王来杀他们???手上那么长的武器就非得去捅人?不可以捅捅马??而且他们居然都整整齐齐的排开了,没有一个人敢带领去拦下他们?\n最后是历史问题,其实作为神话题材电影,不该在这种问题上较真儿,但是作为一部有一定文化输出的电影,改的不能太离谱吧?!从建筑到人口再到农耕器具的使用,你咋不整个装甲车来打仗呢???\n总结,希望费翔老师可以好好唱歌,带来更多优秀作品,希望黄渤老师能好好演自己擅长的人物,仙风道骨实在很难入戏,希望乌尔善导演可以好好拍广告,您的电影至少对我而言实在欣赏不来。\n(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title": "封神榜——希望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date": "2023-09-0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8979/"} {"text": "作为一个五季的连续剧,编剧欠我们一个bg的happy ending…五年发生了太多,是编剧要把Brian一步步写成一个愿意表达自己柔软内心,愿意爱上一个人的人,而且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Justin,爱到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变成任何人,改变任何习惯,爱到在炸弹爆炸后发现Justin是他这辈子都不能失去的人,而Justin也说了,LA不是不可错失的机会,Brian才是。而你给我在最后一集讲什么不希望对方改变只是因为我太爱你??it is so!not !true!!!而且就算他们在一起了,Brian也是永远的hot and young,在一起sunshine也可以追求art。一切都太牵强,一想到他俩分手那么一小段时间或者Justin去好莱坞一段时间Brian就崩溃成那样,你让我怎么接受他们已经确定对方就是自己的一生挚爱然后leaving each other????编剧can you even believe yourself?????\n天知道在这部剧上映20年后我才无可救药地爱上这个剧,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如此上头地追一个剧,喜欢一对cp,几乎可以说是喜欢到废寝忘食,不管最后两集怎么样,我还是会给五星,我会给全季100星。不敢相信在2000年,在美国同性恋还没合法的时代,就可以拍出这种程度的电视剧,不管是情节的设计(当然不包括让bj分开)还是bgm 拍摄手法 立意 还是演员无可挑剔的绝好的演技 当然还有大量的sex场景 都证明这部剧是伟大的。\n对Brian和Justin的结局是多么遗憾,但不妨碍他们成为了我最喜欢的cp之一,还有Brian,太成功的一个角色,谁不想成为Brian?谁不爱Brian?永远charming永远no apologize,no regret永远hot and fuck……\n而且里面大量的fuck word和fuck,各种骂人各种操真的看得人特别爽,等我好好消化一段时间再拿出来重刷这部剧吧……太沉浸于这部剧了,最近真的需要好好缓一缓了,爱queer as folk。", "title": "Brian Kinney loves Justin Taylor!!", "date": "2023-09-0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0293/"} {"text": "2023年7月21日,华纳出品的真人电影《芭比》在中国内地上映,芭比作为一个诞生于1959的玩具IP,突然做起影视业务,可能不少人都会和我一样觉得一头雾水。“芭比公主不是小时候的动画电影吗?”,“玩具公司的电影能有什么看头?”\n《芭比》电影的粉红世界梦幻而美好,华纳对这部电影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剧中的影棚都是实体搭建,制作时曾因用掉大量粉色油漆一度造成粉色油漆的短缺。但《芭比》在国内热度高居不下,在北美接连拿下票房冠军市场已经告诉了所有人,《芭比》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n芭比IP起源于1959年美泰公司创始人露丝·汉德勒,在看到女儿芭芭拉的换装纸娃娃后萌生了“做一个仿真少女娃娃”的想法,她将德国的“莉莉”娃娃改编,以青春靓丽的姿态呈现,于是,1959年的这天,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芭比娃娃。\n要说起露丝·汉德勒成功的原因,除了对女儿的爱以外,她也确实站在了时代风口。进入20世纪,美国的玩具市场商业化开始,玩具商人吉尔伯特独占鳌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玩具都承载着一定的“教育意义”;玩具形象大多以婴幼儿为主,儿童们需要“照顾”他们的玩具宝宝,以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动手能力。吉尔伯特公司甚至推出过尿布玩具、核能玩具(核能玩具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内含真正的剧毒放射性物质,被誉为“世界上最危险的玩具”)。\n汉德勒让玩具娃娃的形象由婴幼儿变成了少女,这一创意颠覆了儿童对待玩具的玩耍逻辑,玩具形象从“被照顾的”变为“被崇拜的”、“被憧憬的” ,芭比也成为了每个女孩想成为的理想模样。芭比娃娃的一系列玩具热卖,让美泰公司坐上了玩具界的头把交椅。\n美泰公司出品了一系列芭比娃娃,如宇航员芭比,医生芭比,消防员芭比等等。这些职业芭比都在各行各业里有着出色的表现,和现实中女性在职场中的弱势截然不同,这样与众不同的娃娃们曾一度风靡全球,据权威机构统计,平均一个美国女孩拥有十个芭比娃娃!芭比娃娃成为女孩们梦寐以求的玩具之一;但实际上,你所求的美梦,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n芭比娃娃作为仿真人偶,所穿所戴所用都可仿真打造,设定繁多,这些皆是美泰公司赚钱的筹码。标榜独立的芭比娃娃隐藏在消费主义的羽翼之下,不论多么独立闪耀的芭比都要活在美泰公司的市场报表和销量统计中;这也成为了“粉红消费”的雏形之一。\n《芭比》真人电影上映后,无数品牌随机响应,快时尚服装品牌Zara 出品的一系列“芭比粉”的衣服套装,名创优品做了几十件粉色周边商品,“粉色潮”难掩消费主义本质,但却依然有无数女孩愿意为此买单。所以不管过了多久,芭比这一IP和消费主义是紧密相关的,这点毋庸置疑。\n《芭比》的票房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男女性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电影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口碑呈两极分化态势。从票房数据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问题不出在“芭比”身上,而是出在“肯”身上,说起男女口碑反差极大的地方,极具代表性的就是韩国观众的反应。\n《芭比》在韩国上映时,连夜撤换了有争议的海报,因为海报标语上的“She’s everything ,he’s just ken 。”《芭比》在韩国男性群体中的评分一度跌至6分左右。\n《芭比》成功抓住了女性市场,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争议。芭比真的挑起了性别对立吗?电影里对待肯的种种,是否真的让男性破防?\n让我们把视角转移到电影内容中,芭比世界的每个主要职位都是芭比,芭比可以是总统,可以是医生,可以是诺贝尔的获奖者;而每一个肯,都仅仅是芭比的男朋友。就像电影旁白说得那样“芭比的每一天都过得超级棒,而肯只有在芭比看他一眼的时候才觉得一天很棒!”\n他们是芭比的附庸,是芭比的挂件,他们的自我价值需要得到芭比们的认可。甚至从现实世界回到芭比世界的肯,把父权散播出去,也只是为了得到芭比的认可。部分男性之所以破防,感觉自己受到了冒犯,不恰恰是因为这和现实截然相反吗?\n芭比来到现实世界,被男人们“凝视”,被“厌女”情绪影响,被世人冒犯的评价。现实世界的女性在外貌和能力上或多或少的需要得到男性认可,亦如要得到芭比认可的肯。\n以上是电影中最长的,也最让我为之动容的一段台词。这个世界其实赋予了我们很多标签,标签一旦被贴上,很难撕下来。《芭比》则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标签这么难撕,那不如我们把标签贴满整个世界!抱着这样破釜沉舟的心态,芭比的世界里充满了标签。\n粉色为女性专属,蓝色为男性专属,芭比就像是脱离现实的完美小人,所以芭比不能接受自己的脚跟落地,不能接受自己长出橘皮组织,甚至不能感受悲伤,想到死亡。因为现实中的女性在被外貌审判着,思想控制着,所以芭比世界的芭比也在被控制着,芭比可能仅仅是个玩偶,但我看到的是女性的一生。无数女性在外貌焦虑着,在期盼着获得他人认可。\n电影中最让我意外的情节是芭比说“我和肯都没有性器官。”抛去最关键的男女之别,我们依旧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男性和女性,这不就是社会标签化的具象体现吗?\n电影最后其实给了我们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经典芭比去询问怪人芭比自己要不要去现实世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时,怪人芭比说:“你无需得到任何人首肯,你只需获得自己的认可即可。”\n或许每个女孩都曾喜欢过粉色,也曾讨厌过粉色;我们向往着芭比的自由美丽,也厌恶着被打上粉红标签的自己。当60多年的经典芭比形象再次出现时,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想到那个拿着芭比娃娃就能无比开心的年纪;再次穿上粉红色,不是为了更像芭比,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芭比脱去玩偶的外衣,抛去性别的差异,依然在努力告诉我们:去成为想成为的自己。正如电影中说得那样:\n“芭比可以是任何角色,女孩们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 "title": "《芭比》的大卖,是单纯挑起了性别对立,还是女性主义的高歌?", "date": "2023-09-0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1106/"} {"text": "诺兰的《奥本海默》制作手法和脱口秀中的“预期背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喜剧或脱口秀中,预期背离是一种常见的技巧,让观众认为某事会以一种方式进行,然后突然转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从而产生幽默。\n诺兰在他的电影中利用类似的手法,通过与观众的预期背离,创造出紧张和惊喜的效果。例如,当场景非常紧张时,音乐可能会突然停止,只留下角色的呼吸声,这种意外的转变会进一步增强紧张感。\n而小提琴拉锯声作为原子弹实验爆炸前的紧张表现,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手法。是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在电影中对光影的处理也是非常独特和考究的。光影不仅仅是为了视觉美感,更多的是为了传达某种情感或主题。通过精心设计的光影效果,可以强调某个情境的紧张、危险或其他情感。\n以原子弹的爆炸光线为例,这种强烈、刺眼的光线可以给人一种突如其来、压倒性的感觉,就像原子弹爆炸时的巨大能量和破坏力。在电影中,当这种光线用来照亮人物或场景时,预示着他接下来 1小时强烈备受折磨的审判。", "title": "怎么让观众爱上奥本海默这个渣男?", "date": "2023-09-0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1468/"} {"text": "我自己是很喜欢看,不用动脑子,也能保证不会出什么让人不舒服的剧情。\n其实本山大叔更像美剧里的喜剧编剧,需要跟一个剧情编剧配合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工作方法应该是剧情编剧写出每一集的剧情,喜剧编剧根据剧情、演员特点等等加一些搞笑情节和梗。\n通过一些花絮来看,这部剧本山老师作为喜剧编剧绝对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本剧大部分缺点都是剧情编剧的问题,这个剧情整体上有些敷衍,大家可以参考一些经典美剧,嘻嘻哈哈的同时剧情推进也很合理。\n在国内电视剧普遍快餐化,资本疯狂追逐短期利益的背景下,剧情编剧可能也很难有打磨的时间。同样这种背景下这部剧才能吸引这么多人,“全靠同行衬托”。", "title": "有优点也有不足,但我挺喜欢看", "date": "2023-09-0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8727/"} {"text": "今天在4D厅看完GT特别带感,影片有缺点所在,但瑕不掩瑜。\n总的来说,片头前期划水过头,很平淡的少年奋斗史,无论是车戏还是台词都让人不太满意。特别是剧中的感情戏,其实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好在时长不多无伤大雅。\n不过在主角被人梦想而嘲笑时,真的很有共情点(本人也有类似经历,却并没有主角一样勇敢)。就连去看影片的我都如果不是真实事件改变,我也很难相信玩游戏能出冠军第一,这样的情形被否定不被认可,觉得玩游戏没有出息,是千千万万家庭现在所发生的事实。\n整片分割点在于主角出车祸之后,那一段无论是配乐还是艺术场景将氛围拉满,一句“让我们不朽吧”将所有情绪烘托至高潮。总决赛的时候的前后照应更是将导演功力提现的淋漓尽致,在最尊重原作游戏上作出了最真实带感的车戏,我们见证了一个被众人嘲笑的菜鸟在经历了痛苦 嘲笑 质疑 愤怒之后宛如GT赛车般脱颖而出的闪耀新星。\n最后,愿每一个所谓不切实际的梦想都能实现", "title": "为了一场“不切实际”的梦想拼搏一场又何妨", "date": "2023-09-0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27135/"} {"text": "最近回了老家,夜生活自然也成了陪着爸妈一块儿看电视。还记得上一次可能是过年看春晚,结果看一半我还被一个电话叫走去处理工作,如今也过了抢遥控器的年纪,跟着爸妈一起看了几集这剧,一边看一边聊,突然发现因为这剧,我们仨进行了今年第一次的深度对话。 我特别能代入陈兴杰,明白他为啥想往外考,就像我当时非要去外地一样,就是想趁着年轻搏一把,想多赚点,想让日子过好点,能看到更大的世界;我爸妈呢就特别能理解长山和存花对于铁饭碗的坚持,工资不高但足够温饱还胜在稳定,在身边还能有个照应,做个饭啥的。不知不觉中,从剧中两代人的冲突,延伸到了现实里面我跟父母关于走出去还是留下来的冲突。像我现在在外面漂着,爸妈虽然不说但也会觉得还是不够踏实。这种无比真实,也无比接地气的内容,就这样不知不觉把我跟父母两辈人都带进了故事中。\n当然了,观念冲突之外,我跟爸妈都一致认为,这屯子拍得太好了,以至于我爸妈一边看电视一边翻旧账,什么我小时候跟谁打起来被人挠花了脸,下河摸鱼结果把拖鞋摸丢了等一系列调皮捣蛋的事件,自然我是都不承认,他俩也觉得我现在没有小时候好玩儿,也不怎么跟他们说我在外地的事儿。聊到这儿的时候才发现好像现在的我越来越习惯报喜不报忧,每天晚上报平安的电话内容也越来越敷衍,自以为是想让二老放心,但其实我们离彼此的生活都越来越远。\n于是我开始跟他们聊这次为啥会回家,工作方面可能有什么调整,之后的计划又是什么,甚至开始聊自己当初为啥非要到外地上大学,为啥又非要去外地工作。他们也跟我聊他们年轻的时候当工人是件多光荣的事儿,聊他们几乎是读完书就进了厂,后来才不得已下海,初创的时候有多难。就这么聊着聊着越来越能理解彼此的选择和执念,也更明白谁也改变不了谁的想法,倒不如尊重对方保留想法的权利。巧的是,刚聊完,兴杰那边也回家跟家里人说了自己想再考一年的想法,存花和长山虽然不理解但也尊重孩子的意愿,跟我们家又同频共振了一下,哈哈哈。\n属实没有想到一部剧,竟然成为了我们一家沟通的桥梁,我和父母看着剧中顾长山一家的喜怒哀乐的同时,也在彼此倾诉着自己的生活,父母对过去的怀念我仔细听着,我现在的生活也被父母了解着,电视机里播放着林场的过去,电视机外面的我们也在过着属于自己的人生。", "title": "因为这部剧,我跟爸妈进行了今年第一次深度对话", "date": "2023-09-0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19066/"} {"text": "影史著名片段:敖德萨阶梯大屠杀(短短一段阶梯逃亡的过程中使用了超过一百个镜头的剪辑影响了观众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 【阶梯大屠杀】杂耍蒙太奇:把任意挑选的,各自独立的“吸引力”自由的加以组合,以非常的手段给观众带来震撼性的影响。 【炮轰港口\\石狮子】理性蒙太奇:通过镜头的组接,使观众将一定的视觉形象转变成一种理性的认知。 【救生圈\\落水船长(生与死的对比)】对比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段落)之间在内容上或形式上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n对比蒙太奇的内容与形式: 内容一一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 形式一一景别的大小、角度的俯仰、光线的明暗、色彩的冷暖和流淡、声音的强弱、动与静等。\n【指挥官对士兵的恐吓\\吊死在桅杆上的画面】心理蒙太奇: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如表现人物的闪念、回忆、梦境、幻觉、想象、遐想、思索甚至潜意识的活动。(非首创,印象派电影常用技法)\n《十月》(1928)【雕塑手中的花环与权力的象征】反射蒙太奇:将所描述的事物画面和用来做比喻的事物画面放在同一个空间,它们互为依存,通过反射联想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和意识。\n《普通法西斯》(1965)【运用了大量新闻资料引起观众对于法西斯这种现象的思考】思想蒙太奇:方法是利用新闻影片中的文献资料重加编排表达一个思想,在银幕和观众之间造成一定的“间离效果”。", "title": "苏联蒙太奇",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9027/"} {"text": "阅前声明:\n1. 是小时候看过好剧的人,所以看剧要求高(除非一开始预期就是图个乐子或者看个抓马比如小时代什么的),哪里差点意思吐槽哪里;\n2. 极端厌恶饭圈,无差别视所有追星的为下等人,粉丝别来自讨没趣。\n《西出玉门》是我看尾鱼的第一本书,惊叹于诡谲瑰丽的想象力,甚至多次去检索“汉武帝绝妖鬼于玉门”和那首歌谣,总觉得书里写的就是真的。\n倪妮是在《金陵十三钗》里哭得我上气不接下气的玉墨,是后来演《流金岁月》时虽然油腻刻意,与陈道明的对手戏依然让我意难平,让我称赞没想到比刘诗诗强一头有希望成为真演员的朱锁锁(但声明一下流金岁月真的是个烂剧,别以为我是小时候看的书就不会记得原著什么样了,拍的什么玛丽苏玩意儿)。\n至于白宇,忍着瞎胡改看了一半《镇魂》,赵云澜演得很不错啊,那个魔改剧全靠主创几个演员撑了,但凡他们几个差一点我连一集都看不下去。\n所以在经历过《三线轮回》那chuang死我的影视化后,《西出玉门》说实话还是有点期待的,毕竟当下大陆压根不指望出什么好剧,这种看着有希望凑个及格出来的组合真的是值得期待的,差不多从八月开始,我就在朋友圈预告,像个产房外紧张等待的家属。\n一拖再拖今晚终于开播了。\n除了两个短暂露面的原创角色,剧情粗看问题不大,该有的基本都有,就是节奏把握得不好,该快的该慢的分不清,像流水账一样,透过剧你都能看到导演每时每刻的心理活动——“嗯这个剧情点打卡了”、“这个完成了快下一个”。\n一个层层揭秘的解谜探索故事,一丁点儿的递进感都没有拍出来,别说环环相扣的铺垫了,连基本的信息交代都能拍的支离破碎。\n昌东发现叶流西说谎,骗她枯等,随后两人对质,全剧第一个大爆发点拍得跟昌东在街头看叶流西卖瓜没什么区别。\n叶流西的心狠手辣,吓唬得肥唐乖乖喊西姐,也铺垫得不够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后面肥唐在殷勤撑伞喊西姐时,显得衔接不上需要回忆下“诶为啥这么尊敬”(当然还有肥唐要偷东西的心虚成分)。\n还有叶流西在西瓜摊吃鸡腿还喂狗那一幕我理解不了,这不符合她的抠门人设,和后面的车上吃榨菜剧情冲突,当然我强行给自己解释成当时还没给钱出去所以舍得,但是出行是她发起的所以她当时早就打算好给钱了吧,非要自行增加一个吃鸡腿喂狗是为了塑造角色的什么?编剧出来解释下?\n除了详略得当、冲突高潮这些没拍好,喜剧元素也没把握好,很多尴尬得令人发笑的社死场面都没有拍好,比如肥唐和齐刘海八卦昌东往事被当场抓包、比如叶流西被昌东拆穿撒谎,尤其肥唐这个本来就是作为诙谐点存在的角色,拍得太平了,一点都没有起到搞笑作用,当然导演本身也没拍出诡谲恐怖来,也就不需要喜剧来中和。\n以及,“观众肯定是饭圈的粉丝啊得给他们来点颜值特写啊”,来来来洗澡特写来一个,标志性笑容来一个,日出下特写来一个(这里不是应该表现出焦躁不耐烦吗你的镜头表现出的怎么只有美貌???)\n如果一个导演对自己的作品这么没有自信,在拍摄的时候就笃定受众只有粉丝没有观众,那趁早转行去拍杂志硬照或者拍广告拍综艺都行吧?何苦来哉呢。\n除此之外,迎面chuang我的第一下——演员妆造,和上面说的问题同处本源,都是出自饭圈心态,时时刻刻想着要给粉丝呈现演员的完美颜值,而不是为剧情服务。\n说真的我不知道剧组或者演员本人啊,打算怎么说服我,叶流西皮肤白嫩和新出现的那个原创角色不相上下?唇色娇艳和昌东叫上门的小姐如出一辙?以及卖瓜烤串的时候墨镜架得欲掉不掉恰到好处且发丝纹理分明至少喷了半瓶定型喷雾,是去理发店tony都会告诉你哎呀这个打理很费事你平时够时间会弄吗?\n叶流西是什么人?且不说关内的西主是什么样的杀伐决断生死搏命万人之上,就单说初初登场的前两集,她是身无分文在荒郊野外吊绳上醒来的吊死鬼,是“吃不饱穿不暖”要四处打零工,满脑子想着“怎么养活自己”,有瓜卖瓜、没瓜卖烧烤、跟踪小姐赚钱,甚至在路上停车休整时都去小摊子上接临时零活给人剁饺子馅儿赚钱,给昌东的钱全是毛票攒下来的还少得可怜就几千块,差点昌东都不忍心(看不上)收,洗澡要去昌东的旅店蹭水,平时舍不得洗被昌东嫌弃一身菜肉味儿。\n哦豁,请问,当倪妮顶着妆容精致造型细腻的头脸,说出以上台词的时候,导演你坐在监视器前面看得有代入感吗?\n不违和吗?\n当观众傻吗?\n还是打从心底觉得自己就不会有观众?\n只要粉丝看着美美美就好了啊?\n以及,昌东作为一个沙漠向导,天生喜欢沙漠,常年泡在沙漠里,这么一个整天在路上在路上在路上在路上风沙进风沙出的户外人,你让他在求婚时穿个浅色衣服,我认为是特意带了件为求婚准备的,逻辑合理。\n你让他不断地出现一件又一件浅色衣服是什么毛病啊?拍偶像剧来了啊?无论从昌东的职业还是之前的经历,他都应该是暗色系服装居多好吗?(上路时罩了件深蓝外套勉强算扣题了,看看后面能不能符合人物点吧)\n我不觉得剧组的人穷到没跑过户外,好吧就算没跑过也该看过吧?也可以稍微搜一下看看吧?也有点常识吧?就只图穿啥好看?\n那我看杂志硬照真的更好。\n望周知,合理妆造并不至于损害形象到从此就不能抬头做人了,不说看看巩俐这些演员的妆造在不同剧里是如何为剧情服务的,又是否损害了她们在大众心目中的神颜,就说倪妮自己,在《金陵十三钗》里大棉袄乱短发扮学生时明明也很美!!\n如果影视圈还认同自己的受众除了粉丝还有观众,请以后尊重常识,让演员妆造为剧情服务。\n如果演戏的明星还想成为演员,请放下饭圈洗脑的偶像包袱,融入角色,而不是时时刻刻想着“我很美”。\n不知道编剧读没读原著,改台词的时候好歹注意点上下文逻辑,揣摩一下这段词是为了塑造角色的什么点,“有肉”从肥唐说变成叶流西说,又去掉了肥唐那句“怜弱惜贫”,怎么还能引出底下那句“穷且嚣张”的?现在编剧本科都没上过吗?本科不是有门《逻辑学》的通识课吗,怎么做到这么没逻辑的?真是稀奇。\n除了编剧,演员的台词也比较差劲,全都是中气不足的发音方式,听得真是难受,不由得想起前几天和朋友聊,陈道明的颜值里绝对有台词功底的三成加成,所以帅得难以替代。\np.s. 昌东在餐馆被群殴的时候,白宇表现出来的情绪,不符合昌东这个人物当时应该有的……理亏、隐忍,绝不该是慌乱无措,而脸上慌乱无措的同时,台词又过于平了,哎。\n虽然一直觉得流西才是我心中的绝对主角,昌东就是个配角,但好歹也是个重要戏份的配角,这一幕确实对白宇有点失望。\n当叶流西用一副“这男人对我真好诶哟这男人挺不错他喜欢我吧其实我对他也有意思诶”的表情看着昌东的时候,我觉得主创压根儿就没读过原著吧。\n借用戴教授曾经说《秋瑾传》的话来讲:你个小男人根本理解不了这样的大女人!\n叶流西当然无敌自信,毕竟穷且嚣张嘛,但是你以为她会娇羞小鹿乱撞哪怕是你想瞎了心!这位称王称霸的主,看上昌东抓着就要,生死几年出关堆起一座金砖山说你跟了我吧,再失忆个二十次也不会这么小鹿乱撞,更何况还是这么油腻的小鹿乱撞!\n说好听点她是不拘小节,说直白点呢这个人物就是个混不吝(没错这也是我最喜欢她的原因),麻烦剧组搞清楚,这和“我很美我很飒我在注视着你看你什么时候承认爱上我”完全是有区别的!\n哦对,虽然我很喜欢倪妮那种感染力极强的笑容,但是如果她一直执着于自己的招牌笑容,那么她演所有角色都不过是在演倪妮罢了,一个明星而已,就别说自己是什么演员了。\n以及不要这么着急上感情线了!!!别动不动搞暧昧特写!!什么转身挡风看手相时注视不自在乱七八糟的,就没考虑过昌东这个时候还在心心念念孔央吗?合理吗?感情线来得晚一点观众不会弃剧的!!!这么宏大诡谲的世界观不比小男人小女人那点破暧昧好看啊???\n影视化照搬原著会有其他劣势出现,所以需要适当改编,提前曝光龙芝的心弦这一点我觉得改得很好,充分起到了钩子的作用,让人更期待接下来的解谜,在这个抢夺观众注意力和时间的年代,起到了剧情和收视率之间很好的平衡。\n这么一改,连我都开始期待,接下来的剧情会不会还有不同,会不会有新的惊喜,点个赞这里。\n评分先保留,暂时还是能忍着这些违和点继续看的,等看完或者看不下去的时候再来打分,看看究竟是瑕不掩瑜,还是瑜不掩瑕。\n以及,我最最期待最最喜爱的,流西大西瓜刀利落砍瓜和车窗探身,砍瓜感觉还没剁饺子馅带劲,车窗探身前半截好看的,定格之后那个动作明显不稳定也不够诡异有力,开口之后的中气不足就更拉垮了。\nTBC", "title": "望周知:观众是看剧不是看杂志硬照",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7283/"} {"text": "看过原版的就别看了,有时间的话去重新刷一遍原版。\n没看过正打算看的也别看了,去看原版(想见你)\n演员角度---\n我从不是一个看脸的观众,因为看过很多作品,偏喜欢那种一开始平平无奇,到最后让人印象深刻忍不住拍手叫好那种表演。可是这一部直到最后看完甚至连他们角色的基本轮廓都还很模糊。属于是看半天可能过一会就想不起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感觉。演技也说不出什么专业评价,就看完感觉全都怪怪的。\n音乐角度---\n也有可能是听不懂的原因吧,达不到原作百分之一那种带来的影响感。\n声音一直很小,不理解。该作为背景音小的时候能理解,但到了一些情绪高涨需要渲染的场景依然是很小声,是歌就这样吗?还是有什么没注意到的细节。那样的话是该考虑选歌是否存在问题了。不然哪怕是听不懂,在看过的很多作品,各种语言的,都能有很多歌让自己印象深刻,剧完都特地去找了歌一直听到现在。就这部里面这个歌,给我看完都没有去找了听的欲望。\n抄作业角度---\n里面有很多片段,看过原版的都看得出来,是几乎一比一搬过来的,但好像就是因此思路被困住了一样打不开,既不想一比一照抄丢了面子,又不能摆脱原版的束缚改编下去,于是就成了这样子,让人看完莫名的奇怪(都是印象中的画面,可为什么看完就是觉得少了点什么感觉,为了拍而拍?)\n总结 ---\n不要看,看过的没看过的,还是正打算看的,都建议去看原版\n(纯个人角度,有没注意或知识水平没看出来的欢迎指出讨论,0v0)", "title": "抛开原作,及格分也达不到",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9651/"} {"text": "距离9.4日晚上看《永安镇故事集》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我才找到时间整理思绪写影评。\n我对导演魏书钧的前一部作品《野马分鬃》是不满意的,正如我在点映之后的提问中说的,我很生气,看到一半就离场了。而且我的确也下定决心,如果《永安镇故事集》依旧糟糕,我就撕了海报不再看他的第三部电影。\n幸好这一切并没有发生,我对《永安镇故事集》很满意,也很惊讶导演的进步。\n这部电影正好和陈翠梅导演前段时间上映的《野蛮人入侵》主题不谋而合,“一切都是电影”。《永安镇故事集》讲的是一个电影制作团队来到永安镇准备制作电影,它是一个关于电影的电影。这延续了《野马分鬃》的部分主题。在我看过的半部《野马分鬃》里,恰恰是这部分剧情让我愿意再去电影院看《永安镇故事集》。即使我嫌弃仅从男大学生的视角出发,显得狭隘和无知,但是我能感受到男主角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导演魏书钧对电影的热爱。\n《永安镇故事集》里的永安镇处于湖南省,第一个故事《独自等待》,观众席中笑声不断。笑料来自于大城市入驻的剧组和当地人的冲突,这很有赖于扎实的生活细节,要足够细腻、可信,那些笑料才不会像有些电影挠观众胳肢窝。它让我们发自内心地笑,结合自身生活经验,随着电影镜头时而叹息,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大笑抚掌,对我来说可能更多的是沉默。年轻的老板娘在深夜哄着婴儿,等待既定命运掀开小小的充满希望的一角,等待身边沉闷的世界有所改变,等待丈夫结束出租车晚班搭一把手。她试探地伸出脚,向前走了半步,可是“永安镇里什么都不会发生”,就像编剧春雷一直絮絮叨叨的那样。而片中戴着金链子爱唱嘻哈的导演不同意这个观点,“有没有可能这里的女性有了一点女性意识的觉醒”?\n“就像投入了一颗石头,湖面起了涟漪,涟漪一圈一圈荡开,然后又恢复了平静。”女明星陈晨就是那块小石头。可是对于她本人来说,小镇过去的生活记忆仅仅是《看上去很美》。她需要应付的各种巴结和利用,也让“女明星”的职业看上去很美。当天到场的嘉宾贾樟柯说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很多人找他帮忙小孩入学、老人住院,仿佛他无所不能,一旦推拒就是耍大牌看不起乡亲父老。\n同样的表达在阿根廷影片《杰出公民》里更加辛辣讽刺。但是《永安镇故事集》里的这个片段有所不同,主角是一位美丽的女明星,投射在她身上的目光,和因此引发的矛盾冲突也更加隐秘甚至龌龊。大城市里当然也有这样的龌龊事,但这是她心中美好的故乡啊。可惜美好只存在于记忆中,现实中人们被新开发区吸引离开,老城区显得破旧衰败。\n到了第三个故事《冥王星时刻》,这是我唯一一部看过的电影,前两部借用影片名的我都没看过,仅仅闻其名。这是相比逊色的段落,虽然笑点很多,但多少已经有点挠胳肢窝了。如果剪辑的时候更克制一点也许更好。\n前两个故事之所以好看,在于细节丰富可信,包括每一个人物的穿着、口音、居住环境、眼神,都那么的活生生仿佛就发生在身边。我很喜欢的导演张大磊在《八月》、《平原上的摩西》就是用了这种拍摄方法。用大量的细节营造可信的人物和环境,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那个程度,不是导演和编剧推动发生的,而是自然而然非如此不可。\n电影中的导演和编剧春雷的冲突其实贯穿整部电影,在第三个故事里虽然矛盾有所升级,但没有质的变化,看得我有些疲惫,没完没了的争吵比婴儿的哭闹更让我烦躁。就像在看《野马分鬃》一样,我能感受到魏书钧对于创作真实的焦虑和煎熬,痴心不改依旧爱电影。但是这一部分情节如果能有更好的打磨就更好了。\n瑕不掩瑜,对于这部电影我的打分是8/10,推荐给大家。", "title": "细腻和成熟,导演大有进步!", "date": "2023-09-0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4161/"} {"text": "狐狸璟没见过这种后宅阴损的手段,他到现在脑袋还是嗡嗡地,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n也不知道涂山老夫人看到防风意映以死明志后,涂山老夫人选择延续香火,放弃狐狸璟这个像极了狐狸璟老爸为爱殉情的二缺,精心培养狐狸璟的下一代,还是力挺狐狸璟。\n涂山璟啊,你脑子清醒点,如果你跟你老爸一个臭德行,为爱殉情,不管不顾,不在乎家族得失,不在乎家族兴衰,你猜,你奶奶认为你这个大号养废了,准备重练小号,还是继续养着你这个恋爱脑的大号?你就没点危机感吗?脑子瓦特了啊!\n狐狸璟啊,你老爸为了丫鬟,撒手人寰,让你奶奶撑着把你养大,如今你让她再感受一次,为了爱情宁愿殉情,不爱毋宁死的可怕经历吗?你奶奶可经历过一次了!她肯定憎恶和排斥,甚至条件反射的想遏制!所以……留下后代……这是她对你唯一的念想了。\n狐狸璟,你还不明白吗?你奶奶自始至终不爱你啊!你只是培养的接班人,你只是大号,练废了,人家可以重新做小号重新练号的啊!你们神族数万年的生命,你傻不傻!\n狐狸璟啊,防风意映吃毒药自尽,像不像你老爸当年为了涂山篌的娘,那个丫鬟自尽啊?当年,涂山老夫人要是允许你爹跟涂山篌的娘在一起,允许你娘和你爹和离,那么……涂山家的族长还真可能有且只有涂山篌呢。毕竟涂山篌的娘才是你爹的真爱!\n而且,狐狸璟,你咋不动脑子想想,涂山篌不是早产儿!涂山篌比你大一点点!\n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你爹和涂山篌的娘才是真爱,你娘当年嫁过来一直被你爹厌恶!\n啊,对对对,你怎么厌恶防风意映,排斥防风意映,你爹就怎么排斥你娘的,一模一样!\n你娘当时怎么有的你呢?啊,对对对,你今天怎么中招的,你爹怎么中招的!\n哎呀,这不是一个轮回嘛,老夫人设计儿子,让儿媳妇有了涂山璟,\n老夫人设计孙子涂山璟,准备让孙媳妇有了涂山瑱,只是可惜,老夫人千算万算,涂山瑱是涂山篌的种,不过, 不重要,反正都是涂山家的种。\n从这个角度去看,狐狸璟啊,你爹其实根本不希望你出生,你爹恨死你了!\n因为你的出生,涂山篌的娘愤而自尽,你爹殉情啦!\n老夫人只是熟门熟路的决定放弃你,反正,你和防风意映那啥以后,\n涂山瑱会出生,到时候,你跟你的老爹一样,跟情人殉情,你奶奶不理你了,随你便!\n狐狸璟啊,你不想想你自己怎么来的,你娘多么厌恶涂山篌,你爹为什么殉情,以及你奶奶为什么对你严苛而且不把你当做晚辈,只当做继承人?\n因为你的出生,害死了老夫人的儿子!老夫人的儿子恨你,所以老夫人也恨你啊!\n但是,你娘是赤水氏的人,神农氏和赤水氏只认你,青丘长老只认你,你血脉出身都好,你奶奶动不了你,所以让你做族长,但是她不爱你,是真真的!你还不明白吗?傻狐狸!\n不过,狐狸璟的缺点我是看出来了,狐狸璟确实可以运筹帷幄,但是那仅限于阳谋!\n狐狸璟不懂得阴谋的弯弯绕,不懂得很细腻的家人感情,因为狐狸璟从小缺失正常的亲情!\n所以狐狸璟不懂老爹为什么跟涂山篌度娘殉情,不过,我想,狐狸璟这个时候懂了,因为狐狸璟真的殉情过。\n狐狸璟也不深思为什么老爹宁死也不跟狐狸璟的娘在一起,心灰意冷到直接丢下孩子自尽。\n狐狸璟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深思人心,以至于,他很努力维护玱玹,却被玱玹当头号对手!以至于,他很努力让家人喜欢他,结果奶奶不爱他,大哥恨他。\n狐狸璟在家人亲情方面的缺失,让他自己不太懂人性之恶。\n注意是亲情缺失,而不是家庭恶语相向的暴力带来的心理阴影,是纯粹没有亲情,冷冰冰的家庭让他不知道亲人之间的小心思和嫉妒心。\n不过,狐狸璟这个时候应该是意识到了防风意映准备设计他,\n所以狐狸璟还是保存了一点点的戒备,不靠近防风意映,防止被下药。\n看看狐狸璟站的位置,就是不肯靠近一步,从这里看,狐狸璟不是没防备,\n他只是防备的不够充分……嗯,你没想到你奶奶放弃你这个大号了,你是真没想。\n狐狸璟现在还是很担心奶奶的身体的,所以他开始说软话,道歉。\n毕竟是养育之恩,养恩大于生恩,这是天地伦常,狐狸璟至孝,所以跟奶奶道歉。\n但是,也知道留下来,防风意映一定会抓住他,要算计他,\n所以狐狸璟心情不好,一点也不掩饰,撇开脸,很不情愿。\n狐狸璟看向防风意映,他都有一种“老子今天豁出去了,看你怎么装”的壮士断腕的气概,\n狐狸璟这个时候只是想着以退为进,想办法稳住局面,只要熬过今晚,他立刻撒丫子跑。\n狐狸璟想得很美,但是,你奶奶怎么让你出生的,就有办法让你的侄子怎么出生,傻狐狸!\n狐狸璟顶着他的破袖子,对,就是跟小夭分别后,再也没换过一副,就这一套衣服还破了袖子。狐狸璟打算今晚熬夜,熬过去了,一切太平。\n为了太平不出事,狐狸璟甚至命令防风意映的丫鬟照顾,避免自己上前,被下药。\n狐狸璟不是不防备,他都离防风意映一丈远了,还能怎么防备?\n当然,狐狸璟做错了一件事,你该叫静夜和狐为守着你啊!傻不傻!\n静夜的心上人狐为在,他发现你被下药,随时把你扛走了啊!而且狐为也懂医!\n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狐狸璟……你是不是一回到家,脑子就瓦特了啊!\n瞧瞧此时狐狸璟生气的样子,旋踵若飞,衣摆都因为转身太用力飞起来了!\n你这是多生气啊,转身的时候,衣摆幅度都这么大!哈哈……狐狸真的气死了。\n狐狸璟真可怜,自己躲在角落里,而且是距门最近的地方……\n这是准备天一亮,鸡一打鸣,你撒丫子就开溜吗?哈哈……选择距离门最近的地方!\n真有你的,你想离开的心都呼之欲出了啊!可惜啊,你是官配,必遭劫难!\n狐狸璟一看到奶奶来,守规矩又孝顺的他立刻放下书,乖乖地跟奶奶问好。\n看到这一画面,我一想到涂山璟是怎么出生的,我就觉得这是青丘家的轮回啊!\n哈哈……狐狸璟,你这是亲身体会一遍,你爹当年怎么让你娘有了你的真实体验券!\n狐狸璟这个时候脑子不是很灵光,他还以为奶奶真的是来关心他的。\n也对,风尘仆仆来青丘,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一直照顾奶奶。\n好不容易要休息了,防风意映扯着袖子不让走,扯断袖子吧,防风意映玩自尽!\n狐狸璟很可能到青丘开始,几乎是没睡觉,一刻没歇着,所以此刻脑子混沌。\n瞧瞧狐狸璟多听话,奶奶让做啥就做啥,果然是乖狐狸。\n可惜啊,狐狸璟,你真的拿到了你爹当年有了你的真实体验券,\n你将体验到如下感受:\n我跟我不喜欢的女人……我脏了……我的爱人恨死我了……\n这孩子我恨他,因为有他,我爱人不要我了……我只愿意跟在爱人身边……\n这小子出生又怎样,我恨他……既然我的爱人不在了……我也不活了……\n嗯嗯,狐狸璟,恭喜你,你将体会到你爹当年怎么恨你的全部心理路程。\n加油,希望你能体会到,你爹对于出身这件事的憎恶以及青丘选择中立的厌恶!\n狐狸璟醒来的瞬间,人其实是傻的,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在床上,\n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就是大脑混沌,脑子完全不在线。\n但是吧,涂山璟扭头看到防风意映的时候,他整个人的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n几乎是一瞬间神智回笼,而且弹坐起来,心跳加速,整个人都发冷,紧张与愤怒交织。\n狐狸璟这一瞬间,肯定知道自己被下药了,他的眼神折射出来的愤怒,\n以及清明的眸子已经说明了,他知道这是他奶奶算计他!不是防风意映下的药。\n狐狸璟立刻穿鞋下床,他一刻也不想跟防风意映待在一起!他觉得恶心!\n他觉得自己脏了,对不起爱人!不过,狐狸璟,你脑子是不是真的瓦特了!\n这个时候你最该做什么?你最该找一碗堕胎药,做万全准备!你傻不傻!\n防风意映跟你真的滚了床单也好,还是你只是被迷晕,不管是哪一种,\n只要孩子没有出来,一切都有补救的机会,但是怀孕生子就不一样了!\n你脑子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脑子瓦特了啊?给防风意映灌药,没有孩子,一切好说!我觉得这个时候狐狸璟是心慌又愤怒,完全没有理智。\n狐狸璟刚想逃离,听到防风意映还喊他璟,他觉得打心底恶心和愤怒。\n虽然狐狸璟被迷晕了,但是防风意映没有被迷晕!虽然老夫人下药了,但是防风意映可以设法阻止,可是防风意映心甘情愿地接受安排,说明老夫人和防风意映联手算计他!\n最让狐狸璟不可接受的事,因为防风意映为了掌握权力的算计,\n狐狸璟知道小夭一定会离开他,因为他脏了,不忠于爱情,而离开他。\n他的星星离开的话,他就是行尸走肉,世界都会崩塌!所以狐狸璟愤怒了。\n愤怒的狐狸璟是眼中带着杀意的。\n我终于见到狐狸璟的武器了,水晶刀刃!原来狐狸璟玩匕首的啊。\n不过,狐狸璟你为什么不敢杀防风意映呢?你该直接手起刀落!\n傻不傻,防风家族不会因为一个女孩杀了你,其他家族最多觉得你性格暴戾,\n但是不会因为一个女人疏远你,你是傻不傻!这个时候要么让防风意映猝死,\n要么一碗堕胎药,让防风意映不可能有孩子的机会,让你有机会转圜!\n可问题是,你为什么只是发发火就算了呢?你是不是脑子瓦特了!\n狐狸璟一想到小夭会彻底的放弃他,再也没机会迎娶小夭,\n甚至分手之后老死不相往来,后知后觉后怕的狐狸璟直接亮出匕首,\n这是第一次看到怒极了的涂山璟,气的左边腮帮子的肌肉都一抖一抖的。\n满面横肉的狠厉,这个画面感总算有了,而且狐狸璟的眼神里是真的有杀意的。\n狐狸璟啊,你就是心软,这个坏毛病真的不好!\n一碗药要么送走防风意映,要么送走防风意映和你大哥的孽种,\n你咋不做呢!还心软地放下匕首,抱着衣服狼狈跑了!\n这是你家!你家!涂山氏的家!你怎么不把她丢出去?\n你才是涂山族长,你要是真发狠,防风意映只能走人!\n你真是一个傻狐狸,全剧最大的BUG点就是你心软,而且有那么好的机会一碗送走防风意映,说防风意映暴毙!", "title": "钱塘小苏说说邓为版涂山璟《长相思》(67)一醉方休", "date": "2023-09-0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3971/"} {"text": "岩井俊二真是一个天才,出道作就拍的如此让人心动。\n夏天,烟火,少年少女,这些词语是多么的美好。那几个少年在田野里大喊喜欢的人的名字的时候,让我不禁想起我初一时也和小伙伴们跑到山上做过这种事情,只不过我喊是“五月天我爱你!”因为我才不敢提起我喜欢的女生的名字,只能藏默默在心里。最后私奔和偷偷溜到游泳池那场戏实在是太美丽了,就像一首诗,像皎洁的月光照耀在我的身上,给人一种十分纯洁不带任何污染的感觉。\n“Hold me like a friend,Kiss me like a friend,Say we'll never end...”的一音乐出来感觉整个世界都弥漫着一种忧伤的美好。多么希望故事又不结束,少年们永不长大,也不用离别,就停留在这最美好的时刻。\n其实早在高中时候我就看了《少年们想从侧面看烟花》这本小说,我记得当时我还在日记写下来观后感,但我现在却怎么翻我的日记也找不到这一页,就像那些旧日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title": "烟花从侧面看是圆的还是扁的", "date": "2023-09-0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3687/"} {"text": "前一小时:“灵魂是身体的囚笼。”,提出了和常规哲学认知里相反的概念。我们的“本我”不是意识或灵魂,是身体,是那个面对突如其来的拳头立刻闪躲的身体。电影中的小满曾“误以为”身体是自我,直到得到大师的点化才幡然醒悟。仔细想想,如果我们挨了一拳,意识或者灵魂其实什么都没感受到,但身体会痛,“我”这个概念也会感到疼痛,从这个角度来说,身体的确是最初的本体,意识或灵魂反而才是中间的“自我”。\n我觉得本片算得上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虽然似乎陈翠梅导演自己予以了否认。女性主义导演的先驱者之一Maya Deren也曾说自己拍摄的电影非女性主义,但不妨碍后世这样去定义她,因为观感这个东西真的来自于观众。电影中小满遇到的困境(单亲妈妈尝试平衡工作和孩子、罗师父有用但直接暴力的教学、导演和资方对于其和前夫过分的关心……),都是社会结构导致的对于女性的一种无意识的生存方式的压缩,我曾试想过如果本片的主角是单身爸爸会怎么样,我能想到的是这位男士一定也会遭到类似的待遇,只是方式一定是指责其缺少所谓的男性气质(Ex:“怎么一个人带孩子?”“打拳不要这么娘娘腔的”……),所以从这点来看,此片还是很女性主义的,而且以上也是最契合片名“野蛮人入侵”的地方,孩子、导演、资方……都是“野蛮人”,对于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的一种“入侵”。\n后一小时:有个很明显的节点开始这后近一小时,看了10min理解了为什么,看了20min猜到了反转是啥(不过没想到有两次),主题上也是比较直球的(“找自己”),有点可惜不如前一小时,主要是那种独特的气质被所谓“模仿”消解了不少\n两次反转(也就是揭露摄像机的存在)而言,第一次可能因为已经猜到了所以觉得还好无伤大雅,文本层面也是合理的;不太喜欢第二次临近结尾时再揭露一次摄像机的存在,破坏掉了两次揭露摄像机之间找寻自我的过程以及和大师谈话的意境,观众的注意力会从“感受”不自觉地变为先去思考这之间发生的事情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只是电影内“仿作”的一部分。\n结尾反而不错,电影外真实的导演看着电影内虚假的导演陷入迷茫并会在未来尝试找自己的开始,一定程度上是个头尾闭环", "title": "身体才是最初的“本体”和我们的“本我”", "date": "2023-09-0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4053/"} {"text": "最多三颗星,一颗给演员,两颗给音乐,有种中国音乐剧的感觉了(不知道是夸还是骂) 啊?啊?啊?这是个讲什么的啊?童话故事就是电影情节不合逻辑的借口吗? 爱情片……男主王三贵的感情看得我越来越迷惑,郑云龙演的那个琴师和姚晨演的霞姐在分别前汽车上说的两句话让我感受到了这或许是爱情片? 完全看不下去,好多人都在中途看手机,我认真在每个可以夸的点上停下来做了笔记,就是怕没法完成作业,看完我是对爱情越来越迷惑了…… 逻辑问题真的太多了,都不知道从哪说起,就当是一场梦吧,试图圆回来,看着路演时的帅哥美女,显得电影更难看了。 借了舍友的相机!好玩!比望远镜好玩hhh 细节: 爱情童话电影,电影的氛围体现了一种森林木屋的感觉,很有误入童话世界的感觉。 最喜欢姚晨饰演的霞姐说的一句话“我想要全世界都爱我”,瞬间心动,在舞台上唱歌的人都要闪闪发光啊,自信张扬。 郑云龙演的琴师叫风哥,这个名字真的笑死,霞姐和王三贵说的“掌声”,原来在很久之前和风哥也说过。 好喜欢里面的风景啊,无论是小时候王三贵的晚霞的宝座,风哥和霞姐在车顶上躺着的那一段,以及最后的火烧云都好美啊!", "title": "童话故事是不合逻辑的原因吗?", "date": "2023-09-0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3973/"} {"text": "这里突然被击中,眼泪砸下\n自由的定义不是孤独,而是做一个被尊重的人。\n哎呦第三集太喜欢了,和最佳女员工、和神父的对白,还有最后两人的尖叫\nCause i'll definitely be disappointed. 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n还有这里\n哭得特别特别崩溃。\n无处安放的对妈妈的爱,你收下了。是那种深重的、依赖的、和我的生命同源的爱,它温暖、厚实,像阳光下的毛毯或者橘红色的羊水。但是我毁了一切、你死了。你死了😭😭😭😭😭😭😭😭😭😭😭😭😭😭😭😭😭\n最后实在是太疼痛了!!\n演得太好了,说出i luv u的时候两个人都是轻飘飘的,被刺伤却是那么沉重。那么多次生活的重击,fleabag第一次难受成这样。早就知道此山不可登。他真是心如匪石啊。\n随着结尾音乐被击溃,特别无奈,我们的生活怎么是这样的,特别无奈。\n最后的回头像说it's okay, 互相爱着的人分离也没关系,又像在说我们过fucked up的生活也没关系,也像心碎至极摇摇头,“一切都是没办法的事情。”\nafter all我们还是生活着。心如刀绞。继续前行。", "title": "We tried so hard but we still fucked up our lives", "date": "2023-09-0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4122/"} {"text": "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她不远万里回来 是为了那些回不来的人 原本以为是她要回家 没想到 是一场思念的徒步 她带回来故人的消息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那是文物的乡愁 是那首未完的《长歌行》 是相约一起跑遍大好河山的誓言 是重逢 皆在一叶菩提之间 是我虽身在万里 仍不坠 爱国之心 是分身断魂 也断不了魂牵梦绕的乡愁 是驻留在西方的游子 需要庇佑的神灵 是杯杯盏盏念故乡 相碰低吟诉衷肠 是如今白首乡心尽 万里归程在梦中 是千载暗室 一灯即明 尔等 静待此灯 是待我归营时 还我一个太平的万里江山 是愿山河无恙 家国永安 她要回去了 她得回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壶也一样 因为她要风风光光 堂堂正正的回家 “他们说 我们是泱泱大国” “中国人不做那种偷鸡摸狗的事” “总有一天 我们会风风光光 堂堂正正的回家”", "title": "那场逃离是思念的徒步", "date": "2023-09-0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4788/"} {"text": "《孟买酒店》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基于真实事件的心灵震撼作品。这部由 Anthony Maras 执导的电影,以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为背景,深入探讨了人性、勇气和生存的复杂主题。在那次袭击中,孟买的泰姬陵酒店成为了恐怖分子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电影则通过一系列紧张、惊心动魄的情节,让我们重新审视了那场灾难背后的人性和英勇。\n电影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泰姬陵酒店,一个象征着奢华和安全的地方,却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场噩梦的舞台。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对那场灾难性事件的再现,更是对在极端环境下,人们如何作出选择,如何展现勇气和人性的深刻剖析。\n这部电影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对历史事件的精确再现,更在于它对人性光明与黑暗面的全面展示。它让我们思考,在面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人们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是自私地逃生,还是勇敢地站出来,去保护那些无法自保的人?\n在电影的叙述中,真实性和紧张情节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孟买酒店》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出色,几乎让人忘记了自己是在观看一部电影,而非亲历那场灾难。导演 Anthony Maras 通过精湛的导演技巧和出色的剪辑,成功地再现了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的紧张氛围。\n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紧张和不安,仿佛随时都可能爆发出危险和暴力。这种紧张情节的构建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观影的刺激性,更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那场事件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电影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恐怖主义对个体和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n然而,这种真实性和紧张情节的展现并非没有代价。它也让我们面临一个道德难题:在叙述如此敏感和复杂的真实事件时,电影应该如何平衡娱乐性和教育性?这部电影是否过于戏剧化了那场灾难,从而淡化了其背后更为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n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电影制作人需要思考的,也是我们作为观众需要深入反思的。因为,当我们沉浸在电影带来的紧张和刺激中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那些被再现的事件,曾经是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n在一部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电影中,演员的表现尤为关键。在《孟买酒店》中,Dev Patel 和 Anupam Kher 的出色表现无疑是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Dev Patel 饰演的 Arjun 是一名年轻的酒店服务员,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不仅保护了自己,还救了许多客人。他的表演深情而内敛,充满了力量,让人印象深刻。\nAnupam Kher 饰演的厨师 Oberoi 也同样出色。他在电影中展示了一种平和而坚定的勇气,即使面对生死存亡的威胁,也始终保持冷静,用智慧和勇气引导着其他人。这两位演员的出色表现,不仅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也增强了其情感深度。\n但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演员不仅仅是在表演,更像是在诠释那些在灾难中展现出英勇和人性光辉的真实人物。他们的表演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在极端的环境下,普通人也有可能成为英雄,也能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勇气和人性。\n这种出色的演员表现,不仅让电影更加引人入胜,也让我们对那场灾难有了更多层次的理解。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也能穿透一切,给人以希望。\n在《孟买酒店》这部电影中,英雄主义和人性的光辉是两个不可分割的主题。电影通过多个角度和情节,展示了在恐怖和混乱中,人们如何展现出不同层次和形式的英勇行为。这些英勇行为不仅来自于那些身处危险中的酒店员工,也来自于那些被困在酒店内的普通人。\n电影中的英勇行为并不总是宏大和引人注目的,有时甚至是微小而不起眼的。比如,一个母亲在危险的环境中,如何用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者一个服务员,在面对武装分子的威胁时,仍然选择留下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些行为虽然在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都展示了人性中最美好和最值得尊重的一面。\n这些英勇行为和人性的光辉,不仅增强了电影的情感深度,也让我们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多的思考。它让我们意识到,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和最困难的情况下,人们仍然有能力和可能,去做出正确和美好的选择。\n这部电影通过这些深刻而感人的情节和角色,成功地传达了一个信息:即使在最黑暗和最恐怖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也能够穿透一切,给人以希望和勇气。\n尽管《孟买酒店》在多个方面都表现得相当出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不足之处。首先,电影在处理恐怖分子角色时,可能过于单一和刻板。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让观众对这一群体有更多的偏见和误解,而忽视了他们背后更为复杂的社会和心理因素。\n其次,电影在展示英勇行为和人性光辉时,有时可能过于理想化。这种理想化的表现方式,虽然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但也可能让人们对那场灾难有一种过于简单和浪漫化的理解。\n最后,电影在叙述和节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电影成功地构建了一种紧张和刺激的氛围,但这种氛围有时也可能让观众感到疲惫和不适,从而影响了电影的整体观赏体验。\n这些不足之处不仅是电影制作人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也是我们作为观众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一个作品的不足,往往也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缩影。\n《孟买酒店》无疑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它不仅成功地再现了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的紧张和恐怖,也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勇气和生存的复杂主题。这部电影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和最困难的情况下,人们仍然有能力和可能,去做出正确和美好的选择。\n然而,正如本文所提到的,这部电影也有其不足之处,包括在处理恐怖分子角色和英勇行为时的单一和理想化,以及在叙述和节奏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些不足不仅提醒了我们,即使是最优秀的作品,也不能完全摆脱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n最后,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最重要的启示或许是:在面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命运。这不仅是电影想要传达的信息,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时刻铭记和践行的智慧。\n《孟买酒店》是一部深刻、紧张而富有情感深度的电影。它成功地将一个真实的恐怖袭击事件,转化为一部充满人性光辉和社会反思的作品。虽然电影有其不足之处,但这些不足也成为了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契机。\n作为一部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电影,它不仅提供了一种视觉和情感的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启示。这些问题和启示不仅仅是关于电影本身,也是关于我们如何理解和应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和多变。\n总体而言,这部电影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优秀作品,无论是从娱乐性还是从教育性来看,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title": "《孟买酒店》:当生存成为唯一选择",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8553/"} {"text": "本片贡献了异常精彩的演技和特效画面。\n主要世界观要素包括死城和夜魔(darkseeker)。 同样是展示死城的世界观,《我是传奇》的纽约比《惊变28天》的伦敦更浑厚真实:在城市中飙车逐鹿,跑车的急刹声伴随鸟兽惊散的声音在街道上方回响。\n夜魔darkseeker的设定融合了丧尸狂暴症嗜血血液传播、丧尸敏捷和领导属性的奇行种、吸血鬼不见日光等元素。(关于日光恐惧很多地方做得很细:夜魔首领在女儿被俘后着急地探出黑暗结果被阳光灼伤面部冒烟、日落时分楼楼之间挤出一道细长的光线,Sam与夜魔犬隔着线互相吠叫)。\n本片经典之处: ①人类中心主义的反转。在结局2中,RobetNevile的ImSorry,承认了夜魔一族生存于世的合法性。背后的夜魔实验照片在此刻变成了满面墙的夜魔受害者面部特写——《我是传奇》在这个意义上即我是夜魔眼中的传奇变态连续杀人狂——本片从僵尸题材直转为杀人狂题材。\n结局1中的人类的希望是治愈夜魔狂躁症、实现人类复兴。但在结局2里,上帝的希望不由人类独享,属于人类的希望不再是复兴,而是重聚(在这个糟糕的世界里你并不孤独)。\n②个人幸存者广播、超市模特假人聊天,《最后一个男人》致敬之(超市0元购的单人版)。\n③Robert表情复杂地在怀中扼死异变的Sam(这段镜头除了狗头逼镜的jump scare以后,全是对Will Smith脸面的特写,以Smith的面部用力和犬声的熄弱暗示Robet扼死Sam)(想到《哥谭》S1E17法尔科怀着复杂的心情果断地扼死心爱的情人,因为他发现她是Fish安插的卧底,这段戏则是以被扼死的一方为主拍摄的)。", "title": "《我是传奇》短评扩容版及电影截图和GIF", "date": "2023-09-0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308/"} {"text": "《三贵情史》,一部名字土到掉渣,画面和故事却浪漫到飘起来的电影。\n光听片名,不禁让人脑补一段中年油腻屌丝男的狗血情史,但导演别出心裁,用最土的名字讲最浪漫的童话。从演员阵容到海报设计,打消了我的疑虑与嫌弃,青春、甜美、亲吻、梦幻和赏心悦目是我对片子的第二印象。王子+公主+骑士+女巫+诅咒妥妥的迪士尼童话标配,但在国内,这类奇幻爱情片少有出现。作为一个童话故事,它怪诞又俏皮。主人公三贵不够英俊,但却软萌可爱,让人保护欲爆棚;女巫“我的粉丝会永远爱我”的霸气和自信令人羡慕;美丽纯真的鱼鱼有个粉红色的公主梦;婷婷勇敢无私,化身骑士给人满满的安全感。在我看来,爱情并不是三贵追寻真爱的终点,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才是他和观众最大的收获。\n你相信真爱吗?骨感的现实告诉我们,越来越多人不愿意相信真爱,我也不相信,但我仍然愿意在影院里感受现生没有的东西,尤其是浪漫的、天马行空的、没有负担的。\n最后,很爱姚晨,爱她对新人导演的支持!去年的《脐带》和今年的《三贵情史》都非常优秀,期待在更多的新人作品里看到大姚老师的身影!", "title": "取最土的名字,讲最浪漫的童话", "date": "2023-09-0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4100/"} {"text": "《阿甘正传》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人的电影,通过独特的电影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意义、爱与友情、奋斗与希望等主题。 电影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将阿甘的人生故事展现给观众。这种结构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同时也增加了悬念和观赏的乐趣。 其次是服装和化妆。《阿甘正传》通过服装和化妆的变化来展示不同年代的时尚和社会变迁。从阿甘儿童时期的破旧衣物到成年后的各种时尚造型,观众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人物角色的成长。 另外,电影还运用了特殊效果和CGI技术。例如,在影片中出现了阿甘与历史人物互动的场景,如与肯尼迪总统握手、与约翰·列侬合影等。这些特殊效果的运用使得影片更具视觉冲击力,并增强了观众对历史事件的体验和参与感。 最后,电影还通过场景和布景的选择来表达主题。例如,阿甘在越战期间的战场场景,通过逼真的战争场面和残酷的情节,展示了战争的破坏和人性的脆弱。而在阿甘回到家乡的场景中,色彩明亮、自然的环境则传递出家庭、友情和幸福的温暖。 综上所述,《阿甘正传》通过剧情结构、服装和化妆、特殊效果和CGI技术,以及场景和布景的选择等元素,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电影世界。这些元素的运用使得影片更加生动、真实,并让观众深入地感受到其中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title": "《阿甘正传》",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432/"} {"text": "《这个杀手不太冷》是一部以动作犯罪为主题的电影,它在电影语言上运用了多种技巧来塑造氛围、表达情感和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首先,影片采用了快速剪辑和紧凑的镜头切换,使得故事节奏紧凑流畅。这种快速的剪辑风格与杀手行动的迅猛和紧张感相呼应,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杀手的世界。 其次,影片运用了对比色彩来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通过冷酷黑暗的杀手世界与温暖明亮的玛蒂尔达家庭生活之间的色彩对比,突出了主人公列昂内心的冷漠与温情的矛盾。这种对比也加强了角色之间的冲突和情感碰撞。 影片还运用了独特的摄影手法来创造视觉效果。通过运用广角镜头和特写镜头,增强了观众对角色情感和动作场面细节的感知。同时,运用手持镜头和稳定器等技术,使镜头更具动感和流畅性,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音效在影片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激烈的枪战声、爆炸声和周围环境的音效处理,增强了观众对于动作场面的身临其境感受。此外,背景音乐的运用也很精彩,通过选择恰当的音乐来营造情感氛围,增强观众的情绪共鸣。 影片中的镜头语言非常细腻,通过特写和近距离镜头展现了角色面部表情和眼神的细微变化。这种镜头语言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特别是在列昂和玛蒂尔达之间的互动场景中,观众可以通过他们眼神的交流和微笑的细微变化,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默契。 影片还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挣扎。例如,通过列昂养的植物和他与玛蒂尔达之间的对话,暗示出他内心的温情和对于生命的关怀。这种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使影片更具有深度和多层次的含义,引发观众对于角色和故事的思考。 此外,影片还通过剧情的安排和节奏控制来营造紧张和悬疑的氛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高潮迭起,让观众一直保持着紧张的心情。同时,影片也巧妙地运用了反转和意外的情节转折,增加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和情感冲击。 总的来说,《这个杀手不太冷》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以及剧情的安排和节奏控制,展示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能够深入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挣扎,增强了对于故事和角色的理解和共鸣。", "title": "《这个杀手不太冷》",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427/"} {"text": "《霸王别姬》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电影,它在电影语言上运用了多种技巧来展示复杂的人性、传达情感和揭示社会背景。 影片运用了精心构图的镜头语言来刻画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导演陈凯歌通过精确的摄影构图和镜头运动,将观众带入到主人公们的情感世界中。特别是在表演京剧的场景中,通过近距离的特写和缓慢的镜头运动,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们的情感起伏和内心挣扎。 音效的运用也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通过配乐的选择和音效的处理,影片营造出了浓厚的戏剧氛围。尤其是在京剧表演的场景中,音效的运用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和情感张力。 影片还通过剧情的安排和节奏控制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高潮迭起,让观众一直保持着紧张的心情。尤其是在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人生选择上,通过镜头的切换和剪辑的处理,增加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影片还通过对京剧艺术的呈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被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中,成为主要角色之间情感交流和内心独白的表达方式。观众可以通过京剧的唱腔、表演和化妆等元素,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表达方式。 此外,影片还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展现了人物关系的微妙变化和情感转折。特别是在主人公程蝶衣和段小楼之间的复杂情感中,镜头的运动和构图的选择巧妙地传递了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和悲剧运。观众可以通过这些细腻的镜头语言,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同时,影片还通过音效的运用,营造出浓郁的戏剧氛围和情感张力。配乐的选择和音效的处理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沉浸于故事的情感起伏和高潮迭起中。音效的用不仅增强了观众对角色情感的共鸣,也为故事的发展增加了紧张和悬疑的氛围。 最后,影片还通过色彩的运用,表达了人物情感和社会背景。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红色、金色和黑色,红色象征着激情和热血,金色象征着权力和荣耀,而黑色则象征着压抑和死亡。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霸王别姬》通过京剧艺术的呈现、镜头语言的运用、音效的处理和色彩的运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人物关系的微妙变化和情感转折。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能够深入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复杂性,增强了对于故事和角色的理解和共鸣。", "title": "《霸王别姬》",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419/"} {"text": "男人的世界肮脏而真实。如果你美丽,但没有可利用的性价值,那么你就只能自己过家家,在虚幻而狭小的空间等待老去,死去。 如果你正年轻貌美还没有橘皮,那么你最好去找你的妇科大夫,让你能发挥性价值。这样你就能真正去到成人世界,彻底提升你的阶层,哪怕只是短暂的,至少你真的去过。 无论芭比世界还是现实世界最残酷就是:如果女人没有令人嫉妒的美和作为资源的性,男人没有性能力也就是权利。那么你们只能选择:每天无脑快快乐乐,担心老去死去;劈腿放纵被看作是怪人;拿虚幻的职业价值作为自己存在的臆想;如果你想真的思考,世界就诧异,音乐也停止。这都是几乎无法改变的现状。芭比乐园的情况就是真实世界的写照电影成功的轮回了。 没有权利的男人也就几乎没有了性能力,一帮没有性能力,性和能力的男人,相互慰藉,撕扯对方的胸部,甚至以动物为目标,这也太惨了。 说回电影主要还是失望!破防?前卫?女权唠叨你没听够么?男人不一样么?面对阶层的压迫,芭比世界的男人比女人活的更憋屈,这并不是粉刺而是惨凄凄的现实吧。去掉强j眼睛的粉色套装,去掉尬尬的音乐,这不就是一部严肃的,现代励志觉醒的,回归世俗的,迎合广大底层现状的,小学隐喻作文动画版么。", "title": "男人的世界肮脏而真实",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6652/"} {"text": "感觉真的不会再有下一季了吧\n10集里不管是多小的角色都出现了 都过来说再见了 给了所有值得拥有happy ending的人happy ending\n看到了一些角色的成长 比如索格国王 从第一季强行联姻 到现在为小bean和mora感到开心\n我爱乌娜妈咪!从她勇敢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成为一个女海盗 到这季及时雨般救助了很多人 也给bean很多支持\n本来我是希望luci elfo 小bean三个人一起冒险的但是一开始是小bean和mora的情侣档\n哈哈哈哈哈看小情侣们闹气也挺好玩的哈哈哈哈包括魔法师他们两位\n我是看到luci把自己的愿望用来实现小bean的愿望 希望小bean能得到幸福 那里哭的😭我们小猫是天使哦\n反套话反gaslighting反催眠的luci小猫一直很棒 总是在反转 就像他宁愿被贬把eflo和bean从第二季地狱带回来 他自己说的“i know you can count on me!”我们小猫真可靠呀!\n我没想到给elfo安排了额外的感情线 但我想 总是那么善良的elfo也值得一个美满的家庭 从很小妈妈不在身边 想要找到除了快乐以外的情感 坚定地选择自己想要体验的人生 虽然总是会犹豫会有胆怯 可是他每一次都选择和朋友们站在一起\n一路冒险 辛苦啦小家伙 要好好和mily一直幸福喔!!!最后公主抱mily的时候也太帅气了我们elfo\n我想如果同样实现愿望的机会给到elfo 他也会和luci一样希望小bean幸福 我就是知道[泪]在天堂生活得好好的 一听到小bean的声音就想要再见她一面 无论如何也要应邀在地狱相见 喜欢他们三个人的感情 就像我们sally face的一句话“我爱你 老友阿”\n截了很多关于爱\n关于这一季很有意思的台词\n我们就这样说再见吧🥺 五季下来 今年我多等了七个月[泪]好爱你们阿 虽然没有像期待中多多展开马鲁王国的故事 但是也算是把坑填上了 许愿有ip联动 可以有周边游戏 真的感觉这个画风很适合出一个冒险/解谜/卡牌/经营游戏 怎么都好阿", "title": "第五季完结 一直在冒险的人们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圆满",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4624/"} {"text": "很好的一部片子。爱村上的人表示,有时交谈是一种文化,从人物的交流可以看出很多东西。不同的是,村上不喜欢说一些旁枝末叶的话而隐晦的表达某种哲思,他都是直接说出来的,把晦涩的道理直接而又晦涩地表达出来,给人一种绝对沉浸的空幻的体验。日本的这位导演私以为多少受其影响,在影视化如此发达的今天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去拍摄,(不过导演的偶然与幻想我也看了,明白导演的确大爱这种风格)其实真的做到了别具风味,使得每个人物都让人非常着迷。也很理解有些朋友说的书比影视更有味道的观点。(针对此种电影)但电影终归是电影,其中仍有精巧的视角构思,有奇妙的声效体验。(无声的白雪那场戏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在这种以对话为主的电影中,加入了各种语言之间的无法交流的交流。令我想起了漫长的告白之中的镜头,印象深刻,语言的障碍无法妨碍感情的传达,多么巧妙的设计。似乎隔绝了种族亦或是其他一切的因素,只是感知人的情感而交流。思来想去觉得这才是人文和艺术的真谛,跨越一切的情感交流。\n但本篇是改编自村上的小说,受其影响而不深,从我个人而言情节有脱节的地方,没有连贯起来,两条线看似关联实则处理地并不够好,这就是弊病了,此外无他。", "title": "奇妙的“另类”村上体验",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8584/"} {"text": "1从熟悉的3+开始。三四五三人组。 三个人后面跟着五十六个人(希望没记错数)老好玩了。 2每个人来到木云城的时候,都带着自己过去的故事,而能不能讲出一个关于未来的共同的故事是决定大家会不会在一起的关键。 3开播前担心记不住谁是谁,现在很容易记住了三四五,城里的几位人和名暂时还对不上。 目前六集觉得岩四方演得最好。梦三息想起北啸海那个哭戏我还能回忆起谢兴阳眼神儿 。 4可以代毕业出学校的学生,和社会规则开始碰撞,代入感肯定有的。关于好与坏。关于规则。关于执行规则的人。《朋友》就是同窗时间线毕业以后的故事噻。 5我把木云城记成了木棉城。 6同窗虽然没有最终章。但是看完《我有一个朋友》,我无比确信在未来的故事里还会看见那几个人。 7如果同窗结局大家各自天涯,那我有一个朋友的结局没准儿能聚在一起。 怪好的嘞。\n8开局费老头儿咩", "title": "我们带着各自的故事相遇,然后一起写一个关于未来的共同故事",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861/"} {"text": "豆蔻年华官宦女,红颜薄命客死乡。\n爱父手葬兰若寺,怜被树妖控摧凋。\n勾魂摄魄舞翩跹,恩爱梦死一时间。\n昨日下泪而送旧,今日红妆而迎新。\n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郎尝。\n十里平湖风败柳,这人折了那人攀。\n胁身迫意涂生灵,损己害人泪难干。\n幽幽冥劫自难渡,潺潺阴阳两世波。\n轻薄好色当可恨,妻离家散尽成空。\n色字头上一把刀,刀下无情命难留。\n道貌岸然似君子,内无敬心假斯文。\n欲海沉沦罗刹骨,人尽可妻阎罗肉。\n别人采花他捞纱,软入怀中他不抓。\n世人皆爱风流事,独你偏爱水中纱。\n独一无二真君子,三无四有穷书生。\n心生慈悲放归家,一念之间两相救。\n一日不见思如狂,乱葬岗里闯芳闺。\n水波荡漾映红衣,九死一生浪花激。\n春光乍泄羞难掩,红晕满面心难安。\n香唇酥舌破初吻,花露欲滴情意浓。\n水榭风清波光粼,才子佳人难舍离。\n三日嫁作他人妇,人鬼殊途应相忘。\n遗香赠画多珍重,别后山水各西东。\n梳头仙子已归去,此物伴君最相思。\n少年涌动胸中气,心中痛苦难以言。\n宁愿生死相依伴,不叫他人横其间。\n轻言细语温情话,不如恶言速驱离。\n单纯不懂激将法,不冤落魄穷书生。\n怒目面君转身泪,时光紧迫不容忧。\n江湖浩渺任君去,阴阳两隔不相知。\n拾起地上赠别画,爱恨交织思无边。\n不愿公子成卿相,只求所行皆坦途。\n忽知寺中藏大盗,夺马飞奔觅娇娘。\n当日负气不曾别,今日冒死相告知。\n雨丝飘飘絮满天,心中绵绵念君恩。\n薄纱轻透胸含手,耳鬓厮磨口含春。\n雄龙雌凤栖黄昏,青衣红妆夜胜春。\n雪腻酥香共良宵,朝光初露扰美梦。\n晨曦将至夜将尽,繁星已暗月已沉。\n爱侣不盼鸡啼晓,夜色浪漫情不老。\n昨日娇娘是娇魂,震撼如雷耳边鸣。\n左手铜铃右手经,帮着老道杀妖精。\n金刚经开伤爱人,方才知道此情深。\n一树梨花春带雨,回首往事无相害。\n娓娓道来自身世,少年意气志更坚。\n家贫世寒心如磐,诛妖转世不畏难。\n一日夫妻百日恩,从未分过人鬼身。\n人生匆匆有时尽,此情悠悠无绝期。\n相思如梦梦成真,爱意缱绻情不移。\n重逢时刻笑语添,怀抱温柔入心间。\n恩爱似水水不断,情深似海海不枯。\n相依相伴心相印,此情此景诗此意。\n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n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n三生石前一笔销,绯绯彼岸向我招。\n投入忘川为伊人,不只孟婆不饮汤。\n1987年,王祖贤是鬼,张国荣和午马都是人\n2023年,王祖贤是人,张国荣和午马已成鬼\n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n王祖贤说:可以有爱,但爱的时候不能有情\n佛说的对,王祖贤说的也对。\n王祖贤如仙蕤灵葩,冰华玉仪,玉眸冷魅,神凝骨奇,非天下之至丽,不可如此\n心心不停,念念不住", "title": "可以有爱,但爱的时候不能有情", "date": "2023-09-0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1842/"} {"text": "奈何我只看了是女导演就不假思索地点进去了,大失所望。\n前半小时似讲述与机器工业文明的冲突中,匠人对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坚守;哈利姆先前的所有徒弟都半途而废,米娜说,“没有人再愿意学纺线了”,一位顾客感叹,“现在的人完全区分不出织机与手工制品了。”\n到一小时左右以为描绘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惨淡经营的不易,另一位顾客负起转身离去时愤愤道,“搞得好像城里只有你们一家店似的。”\n一小时以后开始发现影片真正的侧重点,几度想要弃片,终究咬着牙耐着性子看完了。\n米娜历尽艰辛,最后还是被病痛折磨致死。她热情乐观,努力工作,善解人意,努力在寡淡的生活中找乐子,遭受不公待遇不卑不亢,她那么好,却还将自己陷于内疚与隐忍,却还是不舍地撒手人寰。沉重的呼吸、艰难的步履、干瘪的皮肤、腐烂的柑橘、依然喧嚣的街道、另一个女人蛮有派头却寞然虚无的葬礼…女导演讲述女性的苦难,我当然是能够共情的。然而导演也把哈利姆塑造成一个似乎已仁至义尽的好人,他的徒弟也是那么任劳任怨和通情达理,也并无明显的性别权力结构话语表述,把这许多苦难尽归咎于疾病了,于是它来势汹汹,叫人无法反抗,不可能战胜它,好吧。米娜最后实现了穿上蓝色长袍的夙愿——尽管人已经死了,显得挺没意思;她还去到了那个广阔的绿意盎然之地,也足够叫人欣慰——大概那是全城唯一一处有生机的地方吧,至少在电影中的那个时候,我们看不到别的任何一棵树或一根草。\n然而哈利姆的结局却更好,终于甩掉了妻子这个“叫人心烦又使人操劳的累赘”,和徒弟一起坐在热闹的餐厅里,满怀希望地迎接美好新生活了,真是叫人欢欣鼓舞的事啊。", "title": "如果瞟一眼简介甚至标签都绝不会来看", "date": "2023-09-0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8214/"} {"text": "佛早已洞悉了一切,无论是否修好佛像,在最后修路拆庙时,佛像都会销毁。 于是佛乘着此处缘法,打破佛像,便是要打破和尚心中的执着。 和尚若当即明白,佛不在佛像,更没必要修新佛像,则真正顿悟。 可和尚愚钝,执迷不悟。 佛念其心诚,一而再,再而三,散去和尚钱财,望和尚回头是岸。 混混磨砺和尚肉身,技师考验和尚真心,以大法力变女孩为男孩,近乎明示和尚,不要执着于幻相佛,而是要明白缘起性空,一切众生皆佛,一切有为法,梦幻泡影。 但和尚最终还是失败了。 和尚心中的佛仍执着于雕像。 最终,和尚望着远方叹息。 佛亦叹息。 通俗版:\n和尚穷守独庙,坚守本心,极具慧根。于是佛降下任务,通过各种线路会达成三结局: 1,度化失败:和尚坚持修补泥塑佛,而不明白真佛何在 2,还俗线:和尚迷失本心,无论是去理发店还是大庙,亦或是报复回去混混,跟着技师上楼,都会达成还俗线。 3,度化成功:避开前两条线路,等到拆迁线达成后,即可开启云游四方任务,此时获得大法力,等级由和尚升级为阿罗汉,度化成功。:-D\nThe End.", "title": "《香火》背后的真相,全片存在真正的佛!和尚离成佛仅一步之遥", "date": "2023-09-0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4642/"} {"text": "天哪………这真的….将大快人心的结局转变成了仿佛一个干燥恶心的东西依旧在喉咙,仿佛吐出来但又仿佛从未消失…..\n大卫演出了一个不知理由的疯狂的杀人犯,身如一个黑色的泥潭,他靠在灰白的墙,却让人忍不住想猜测他在思索什么,这正是我们不知不觉陷入他的陷阱,相信他的真实…不要共情罪犯…这是最大的罪孽,但在这部剧里,难以有一个观众不去猜测共情“他到底为什么杀人”,难以有一个观众去质疑他的真实…甚至有巨大的魅力…这是最可怕的一点…所有人认为他是个 “普通人”。\n警官不断的推进案情,却被影响乃至焦虑,被所有人质疑,最后依旧未寻得那“15”人;作家本为了寻找真实,到头却开始质疑自己的逻辑;痛苦的受害者本是正义的一方,却被迫撕开伤口,承受偏见与斥责……\n最后的最后,没有死刑,没有忏悔,更没有真正所有人的伸张正义和大快人心。只剩下真实的不快,和那些被揭开伤疤的,那些被他所蛊惑的,那些失去重要之人却依旧无法讨回真正公道的….痛苦的却又一生被斥责偏见的人….\n.一片狼藉,万人痛苦…绿调的罪犯却还在沾沾自喜,甚至洋洋得意。", "title": "Be careful, Des",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510/"} {"text":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戏到半场,我已经哭得不能自已”。\n为何?因为社会告诉他和她婚姻就是忍耐,离异便是耻辱,一个行将窒息之人于是更紧地掐住另一个无辜者的喉咙。因为小萌敲打牢房玻璃用力指着电话而徐敏失神地望着她,而后转过身去。因为母亲眼泪决堤问“谁让他来的”而孩子勇敢地说“妈妈我可以”。\n坚强与软弱的矛盾,恨意与同情的交织,现实主义底色上的理想之光。\n我认为徐敏是矛盾的。坚毅的品格和母性的责担当让她在长期折磨下保持着惊人的、可敬的理性和锐气。可是她逃向酒店的楼上;她逃向家并被迫让门被母亲打开。大堂里不是更安全吗?驶向警察局不就可以免于被追踪吗?为什么要开门呢?我不能完全设身处地,只能推向,是因为那“家丑不外扬”的枷锁。若不是有以开头结尾“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吟唱形式表现出来的牢笼,悲剧也不至于到如此地步。\n前半场中尚浮于表面的暴力与冷漠,其深厚原因在后半场中被层层揭示,有理有据,有血有肉。而且,不像一些文学人物的行为是出于某种深刻却不易捉摸的个性或信仰,本片中人物的行为往往根植于具体经历,令人有切肤之痛。谁没有可悲之处——陈均摔碗的母亲,陈母臂上的烟痕,小萌母亲令人心寒的言语,小律所老大的寄托着他几乎全部希望的女儿……我恨,但我没有力量拒绝同情。\n好喜欢小萌律师。干脆,凌厉,步履不停,口是心非地说着接受现实,最终成长为了捍卫理想的战士。“重要的不是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他切切实实地为他人、为社会做了什么。”作为法学院23级新生,在有幸领到这张电影票之余(笑),我还有幸看到了一门令我神往的课。其部分介绍如下:\n“本课程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接触中国的刑事辩护现状,深入了解‘法治木桶的最短板’,培养对中国法治前景的责任感和卓越的法律人品格。二是训练学生面对真实的案件材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n尽管周围的人都劝说不要学刑法,我依旧向往。愿理想长存,行则将至。\n这部北大学姐的处女作,脱胎于“社会”这所大学的,在百年讲坛小影厅放映的影片,值得更大的荧幕。", "title": "坚强与软弱的矛盾,恨意与同情的交织,现实主义底色上的理想之光",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4855/"} {"text": "大家的影评中很多都在对于《Inception》的剧情进行解读,所以笔者另辟蹊径,从影视视听的角度来赏析一下这部诺兰导演的经典之作。\n首先是该片的背景音乐是一处亮点,全片大约一百五十分钟基本大多数时间都有背景音乐,它们不间断地进行很好的给观者带来了严密紧凑的节奏体验,以及紧张的氛围。本片的背景音乐的速度与情绪有较高的统一性,分贝处理也恰到好处,没有像某些片子为了刻意烘托紧张节奏而让背景音乐切入与播放显得突兀。\n再者是本故事的双线结构,将对Fischer进行想法移植作为明线,而Cobb与Mal的故事作为暗线,并且在明线中,诺兰不断的将Cobb的两个孩子背影以及Mal的出现穿插安排在主线中,用孩子的背影来作为抛出的线索不断提醒观者暗线的存在,用Mal的一次次出现来推动暗线的发展,展现主人公Cobb身上的矛盾。\n甚至是在最后,诺兰导演进行了留白的处理,让观者对于Cobb最后在矛盾中作出的是哪种选择进行思考,更加丰富了影片故事的深度以及人物的立体度。最后的陀螺是本片很大的一个亮点,当Cobb回到家看见自己孩子的脸庞后,由于影片前面都是孩子背影的展现,所以观者便会下意识的认为任务成功,是一个HE。但当Cobb抱起孩子后,镜头又转给了旋转的陀螺足足十五秒,直至影片结束。如此处理无不加强了该影片的戏剧性与可鉴赏性,值得观者回味。再关于故事结尾,Cobb在limbo与saito的相遇情节与电影开始时的相互照应,也是可圈可点。\n另外,本片的剪辑也是十分给力。在影片高潮时的剪辑节奏不断加快,四层梦境来回切换,将落水的汽车不断地短暂穿插入其他的梦境中来制造紧张感以及压迫感。而在第四层梦境中又适当放慢节奏,来让观者将重点移至Cobb与Mal对话的台词中,将暗线的真相渐渐浮出,使得剧情连贯且依旧紧凑。\n此外的观影者视角也是导演的别出心裁。导演安排的主线观者是以Cobb的视角一步步推进,而暗线则又是跟着Ariadne的视角去一步步揭露Cobb与mal的故事。两种视角的来回切换可以带给观者很不错的视听体验。\n以上便是笔者从视听角度对于该影片的赏析。实属拙见,欢迎批评指责。", "title": "《Inception》中的视听艺术",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647/"} {"text": "今天看了6集单立人喜剧出的短剧《不要变成西瓜啊!主任》,这个剧的名字以及剧情中「人类意义管理处」的设定还蛮无厘头、脑洞大开的。简单来说就是男二需要帮废柴男主提高意义值,走向人生巅峰,不然男二会变成大西瓜。 从演员阵容来看,这次可以说是单立人全司总动员,刘旸、六兽、石老板、鑫仔、佳佳、夏夏等人都有出演,另外卜冠今、二喜的松天硕还有《说唱新世代》的生番还进行了客串,看预告后面还会有周奇墨和姜思达。 这部剧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脱口秀演员们面临的困境,比如家里人对自己职业的不理解、被抄袭但维权艰难、被观众说江郎才尽,还有描绘了脱口秀培训的乱象,那段土豆作为讲师演得很生动,不过真的不是在内涵公式相声吗哈哈哈。 在看剧的时候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说“意义值突然飙升身体会承受不了突然挂掉”,直到看了讲该剧幕后故事的纪录片,才知道男主原型原来是一位叫老葱的脱口秀演员,21年他在事业即将风生水起的时候突然心梗过世,令人唏嘘。 实话说,这部剧有的地方有点尬,比如男女主对视时刘旸刘海飘起来,开场时男主也不够颓废,另外片尾的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的片尾舞蹈,少了点新意。 不过总体来说值得一看,每集只有10分钟左右,很适合下饭。不仅适合喜剧爱好者,有些台词职场人士和年轻人也会有共鸣。", "title": "终于有一部聚焦脱口秀演员困境的剧了",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6038/"} {"text": "哥们 太难看了,上映了千万别来看,全是烂梗,真的完全不好笑,他们真的觉得写这种东西很幽默吗,能看得出来他想在哪里让大家笑出来,但是!根本没笑点啊!你只是把这些垃圾事情拍出来,就指望大家笑吗!好笑程度不如芭比里面一句“跟男的说你从来没有看过《教父》”这样的电影笑话十分之一。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笑点,有两个,一个是编剧角色说自己喜欢后摇的时候穿平弗的T恤,一个是俩男人说着马纳多拿死了之后的沉默。这些拍电影的男的,说,看我幽你一默奥,尴尬的我想要躺电影院地板上,像是在酒局被浑身酒气的领导拉着讲小x啊,我跟你说xxx,全程是被霸凌了一样,难过的想哭。哪里最好笑,就是他们正经起来,好像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多么宏大多么艺术多么接近电影的生活时刻,那些人说让你瞧瞧我这是个艺术片,好像是当回事认真对待了,这个最好笑,像看猴。有时候觉得,能让人不适到这种地步,也说明导演确实有功力,能细致入微的刻画这些味儿冲的呕吐物一般的东西,如果他的目的是让人不适,那确实很成功", "title": "上映别去看,别花钱看",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6319/"} {"text": "之墨:“太喜欢姜文了,尤其又想到那段台词,这么着还是那么着,这是莎士比亚的问题啊,怎么突然就成了我自己个儿的问题了呢”\n之白:“我真的很信任你,真的很信任你,我认为你真的不该对我开枪,而且是在我最信任你的时候,我都让你走在我的后面了……唉……可是……又想了想,你该对我开枪,这么着或者那么着,这是莎士比亚的问题啊,怎么又成了我自己个儿的问题了……想不明白也没事了,因为你开枪了,这些个糟心事就留给你去想了,还记得教父吗,老爷子当时身中那么多枪,可是活过来了,我认为他不如我,我挨了这一下就不用再想内个问题了,老爷子后来退休了,可还是想想是这么着还是那么着,或许你打得再低一点儿,我也得像老爷子那样,害,不说这个了,咱们和老爷子那时候不一样了,杀人的人也不一样了……可能也是咱自己个儿的毛病?但我其实不愿意承认,我还是感觉世界可能是变了,可是好像变来变去还是那么回事,算啦,不提了,这些都是你的事了,我该走啦,再说就好像我还活着似的,我也不知道我活不活着,不活着就不活着吧,活着?活着也行,都行。”\n我怎么觉着这么着还是那么着,还是我的问题呢😂可能这就是莎士比亚的牛逼的地方?我能跳出去吗?诶呦卧槽,这不还是他的问题吗\n后来是怎么着了,你回头一个人的时候给我念叨念叨", "title": "莎士比亚(三声)的问题",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6099/"} {"text": "看完了 #海贼王真人版 8.0分 缺点跟优点一样多 优点跟缺点一样多 最大的优点是特效用心 大部分角色还原度高 很多经典场面都有涉及 主角团选角都还可以 娜美演技最棒 我看到了人物的“魂” 她加入了自己新的理解 减少了俏皮可爱 增加了人物的忧愁和严肃 索隆形很好 演技太次 玛琪诺和可雅的选角值得骂娘 对这类作品真人版包容度一向高 接受删节和改编 但是一些删改在我看来更多是为了省事 以及没有理解原作精神 从这一点看 要不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严重审美水土不服 要不就是主创团队并没有仔细看完原著的全部从而无法体会原作精神 几处令人失望旳删节比如: ①删掉了乌索普与乡镇居民的和解 ②将娜美的家乡居民这么多年一直知道娜美的隐忍和付出 改为 大战前才被告知 ③将红脚哲夫忍受饥饿分毫未进食几十日 改为 断腿而食 ④删掉了山治临行前的痛哭跪谢 这些改法 作品的厚重感和情感强度不知道差了多少倍 看的时候内心隐隐作痛 总体而言是值得鼓励和值得一看的剧 海贼王的粉丝都可以带着包容和良好的心态看看", "title": "缺点和优点一样多",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870/"} {"text": "《不虚此行》是一部表达很安静的电影,故事娓娓道来,更像一首散文诗。\n主角一开始像旁白,甚至给人感觉像八九十年代的人。闻善带领观众从第三视角观察着逝者的家属,每一段故事每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逝者故事也会让闻善弥补一些遗憾,最后他剖白自己,参与到这个故事,从冷静旁观的旁白变成讲自己的故事。 吴磊和胡歌的角色关系扑朔迷离,小尹好像被固定在小小的空间里,一直都是一身装扮。一开始我想,小尹是闻善的家养小精灵吗,是一只猫咪吗,还是臆想出来的另一个自己呢。对于这段关系的猜测持续到闻善揭晓,这是我非常惊喜的一点。(对于写作者来说,如果有一天看到笔下的角色活生生站在眼前,也会很动容吧)\n虽然是以一个有点落魄的编剧转悼词写作者的视角讲述,全片围绕着缺乏子女陪伴的老年人,抑郁症等社会热议主题,不只有悲伤,反而都能引起共鸣。\n闻善接活,交稿,修改,完稿。与众多委托人相遇,慰藉,尽力陪伴过一小程又告别。从不同人的口中去还原逝者的一面或者一生。就像闻善导师说的,如果无法出人头地,那么保持写作的习惯笔耕不辍也很好;如果之前留有遗憾,那么现在表达也来得及。生活有时候跳不到第三段,但第一段第二段的每一天也是独特的经历,希望所有人能过得不虚此行,希望到终点的时候,也认同自己过了不虚此行的一生。\n感谢主创团队带来的故事。感谢十点观影团让我作为第一批观众,看到这部安静讲述的《不虚此行》。", "title": "小尹是闻善养的小精灵或猫咪吗?(歌磊三搭关系大讨论)",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5491/"} {"text": "昨天看完了滨口龙介的《激情》,就觉得拍的真不错,然后又想到这是人家的硕士毕业电影,就觉得更牛了。 《激情》的故事并不复杂,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出轨,多角恋等等的故事。但是如果认真分析,会发现里面门道很多。 比如影片最开始讲校园暴力那段刚看时会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看到后面有点明白原来是为了引出他者。什么是他者呢,借用列维纳斯的话来说,就是通过面容的呈现来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什么是面容呢?面容就是去除符号的显现,一个人不以身家、学历、长相等符号,而是以痛苦、快乐呈现在你面前,进而让你意识到这个人的存在,这个存在不是那个人人在那里,而是意识到那个人是谁也无法替代的,而这便是他者。 而从校园暴力过渡到三对男女的感情故事,其实也是继续讨论他者,不过是在讨论亲密关系中他者的存在。在这三对男女的感情故事里,感觉呈现了三种欲望类型:赤裸的欲望(以毅为代表,比如他找贵子要作家的电话,以及在浴室跟贵子接吻)、虚伪的欲望(以智也为代表,带着虚伪的面具以游戏的名义来接近贵子,特别是他看到毅跟贵子在浴室接吻,仓皇而逃,这段在我看来,更像是不敢面对男性竞争的失败)、最后一种不好描述(这个以健一郎为代表,原本我以为健一郎是真的喜欢果步,但在最后,健一郎对果步的告白以及健一郎与贵子最后在一辆公交车上,感觉健一郎对果步还是欲望的投射)。 不过无论是啥欲望,在欲望的驱使下,他者已经变成欲望的工具。特别是健一郎与智也对果步的表白,说的话竟然基本一模一样,都是对果步长相的赞美,而说的那些话放在任何一个女生身上都适用。也就是说,对他们来说,果步并不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他们喜欢的仅是欲望的投射物,他者在欲望的驱使下,已经不复存在。 滨口龙介在《激情》中讲亲密关系中的欲望,在《夜以继日》中讲亲密关系中的真实,在《偶然与想象》中讲亲密关系中的成全,不得不说,滨口龙介真的很会拓宽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想象。 说来惭愧,第一次感受到电影的奇妙(就是让你惊呼卧槽,竟然可以这样拍)是在滨口龙介的《夜以继日》里感受到的,这种奇妙让我对什么是好电影产生一个很私人且主观的标准:即是否拓宽了想象的边界。这个想象说的不是科技等实物的变化,而是观念,即拓宽了观念的边界。比如在《夜以继日》中,面对女主的出轨又回归以及无法保证是否会再出轨,在现实中,很多人的观念中肯定是不能容忍的。但人毕竟是复杂的,观念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导演就把这看似绝对不能容忍的真实拿到电影里探讨:在亲密关系中,出现绝对会断裂关系的真实,亲密关系又会怎样?真的会断裂吗? 导演不给出答案,他把这个命题在电影里展现,呈现多种可能,让人去思考这个命题,不断的将这个观念摊开,进而拓宽其边界!", "title": "滨口龙介与电影", "date": "2023-09-0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3689/"} {"text": "浴室106\n关键字:如果你被打了那就是你的责任,因为你没有在他打你一巴掌的时候就离开\nby aaliyah\n好像回到青春期的恋爱,和最好的朋友一起看电影吃爆米花\n我们都有各自无法违抗的命运 如果我死了 你会不会记得我\n但是去他妈的命运 也许有人会死 但应该不是你\nVIP 107\n关键字:婚姻只是一个形式,反正已经登记了\n原来已经是人妻哦哈\n剧情从这里开始,就像一辆车突然上了高速,120码再也没有停下来过,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在cruz仍然懵懂摸不清状况之下,被aaliyah带着一路飙升,aaliyah是很专业的老司机,回顾前面几次见面她的主动让人无法拒绝又很暖心,是一个调情高手。\n名场面:come here\n名场面:take me\n名场面:look at me\n不知道aaliyah所谓的创造未来如何一起创造,或者她只是随口说说", "title": "回顾两人之间一些有意思的对话(三)第七集都是名场面",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6641/"} {"text": "今天看了一部70年前的老电影,一部黑白的犯罪悬疑片。看完了就感觉似曾相识,果不其然,这就是希区柯克的作品!\n这又是一部单一场景的电影,从头到尾也就是一个简单的一室一厅的房间里发生的所有故事,但是却引人入胜,全程无尿点!\n这种类型的电影经典不少!我个人觉得第一神剧就是《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当然还包括《活埋》、《阻击电话亭》、《彗星来的那一夜》、《后窗》…\n《后窗》也是希区柯克的作品,应该是我第一次接触希区柯克的电影,这个胖子排悬疑片堪称一绝,好像他说过“吓人比打人狠”类似这个意思吧!\n所以,一部悬疑片就是让观众意料之外最终又是情理之中,才会大呼过瘾!\n本片改编自舞台剧,整部电影也和舞台剧差不多,就是一个一室一厅里发生的所有故事!\n前面倒也是平铺直叙和理所当然,但是如果没有反转那就不是悬疑片了!\n剧中的第一次反转是小说家奸夫提出来的营救女主的方案,竟然和男主的偷杀亲妇的方案一模一样!这不仅仅有点“出人意料”,还有黑色幽默的味道!\n但是,故事真正的反转就是一把钥匙,也是唯一的线索,甚至个人觉得本片叫《钥匙谋杀案》更为恰当!男主雇凶杀人,把妻子的钥匙偷来放在门口楼梯地毯下,让凶手拿了钥匙去家里谋杀亲妇。凶手拿了钥匙开了门后立马就把钥匙放回原处,而男主以为凶手口袋里的钥匙就是他从妻子包里偷来的钥匙,于是在警察来之前把钥匙从凶手身上拿回来放回原处妻子的包里!殊不知,这把钥匙是凶手自己的钥匙,也就是这一个小小的细节救了妻子的命,让丈夫精心设计的谋杀大白于天下!\n老电影,确实经典!\n女主最后退圈成了摩洛哥王妃呢!\n推荐指数⭐️⭐️⭐️⭐️", "title": "《钥匙谋杀案》",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1835/"} {"text": "在和好友一起看了 《钢琴教师》之后,我们展开了一次对谈,从原生家庭、父权制、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女主角Erika性格和命运的塑造,我们发现Erika的人生轨迹和家庭、社会、时代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东西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一个扭曲、高傲、不羁的灵魂。\n苏:好看,演技真的绝了,那个结局是什么意思呢?顺带一提男主是我目前见过眼间距最小的人,看着有点别扭。\n木:结局我刚开始有点不理解,后面我去搜了一下,这是书改的电影,作者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是很犀利的女权主义作家,描述的是女性在父权压迫下的扭曲和反抗,她在那个男的和她发生性关系的时候的时候呕吐,还有最后情绪的高潮她捅了自己一刀,都是自己无力反抗,但是绝不妥协的象征。\n苏:我感觉这个电影看的我还挺容易有代入感的,可能是因为女主演的好,在人物塑造上我有几点想法,我自然而然的把主角放到了一个对钢琴有更多的爱与热情,并且把她母亲的过度控制放在了更接近过度保护的情绪引导的前提里;所以她给女学生大衣袋里放玻璃渣,还有她母亲在她把那个男的带到房间堵上门时她母亲居然没有坚持不让他们有机会发生性关系而是去睡觉,这两个情节的发生让我蛮震惊的。\n木:我也发现到这点了,我感觉她对舒伯特有一种很尊敬很崇高的爱,但是有点像是在她母亲逼着她练钢琴学习音乐的被动产生的畸形的喜爱,感觉舒伯特就是那种重压下的一个情绪出口,被她当做是一种精神枷锁下的救赎。\n苏:她对音乐的那种爱不想是共鸣的爱,是对一种高尚的死物的爱。\n木:确实是唉,控制欲这么强的母亲居然没有歇斯底里的发狂不让他们继续,这点我也有点疑惑。\n苏:但后来那个晚上她和母亲睡在一起大哭过后,她母亲突然提起:即使是顶替别人上台也要完美的弹奏。结合开头她夸女学生时母亲阴阳她教会徒弟超越师傅,告诫她她必须是最好的那几句,我又有点想得通了,她母亲对她要成功的偏执已经超越爱女之心,她母亲的性格脾气和恶意也传递到了她身上,她并不是一个真心献身音乐的励志阳光主角,她掌握的高超的音乐水准似乎是支撑她坚持高傲的高台,是母亲极强控制下的恶果,是她苦闷生活的骨架,又是塑造她苦闷的牢笼的与她相看两厌的唯一陪伴。\n木:是的,既是组成她的血肉也是她的牢笼,如果要突破只能是摧毁自己,她真的是一个很扭曲很疯狂很高傲又很缺爱的人。\n苏:母亲让她不能有不洁之性,不是因为对她的爱护,是因为一个言行举止都要匹配音乐学院教授的女儿才是最重要的。\n木:她在乎的是她眼里的女儿的样子和别人眼里的女儿的样子,这个母亲既是受害者也是压迫者。\n苏:每一个把身为女性痛苦传递给女儿的母亲都即是受害者也是压迫者。我看到有写影评里提到,母亲不要女儿美丽是嫉妒年轻漂亮的女儿和男人潜在的性关系这个学说我一直都不能理解也无法苟同,可能是因为真的是没有见过实例,我的认知里这更接近从男凝里看觉得女人总在争风吃醋的变种有点异化母女关系。\n木:我也没有见过,我觉得天然的母性就是不太会有这样的心理(虽然这个说法有点道德捆绑母亲了)。\n苏:当时看到她去冰球室做一系列事情我怪不舒服的,有种挫败感。不过分析到她因为人生经历并不能性爱分离导致她的自尊和高傲被前后割裂我的说法我能接受。\n木:然后她吐了我反而很欣慰,你觉得这种母女关系里会有嫉妒甚至是报复的心理出现吗?\n苏:我觉得会有,既希望女儿的人生完满弥足自己的缺憾,又因为自身付出几乎全部托起的另一个人的人生而嫉妒。\n木:我觉得这样相反是把女儿是做独立个体了,而并不是自己的从属物,她的人生和我的人生割裂开了,但是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的人生和子女的人生是绑定的。\n苏:我感觉大部分父母一开始很容易是这样的,但渐渐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先从事实上感到脱离控制,再慢慢转变观念开始把子女视为独立的人这样是比较常见的模式吧。\n木:对,而且我感觉往往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隔离促成这种结果的,而不是说你这个孩子真的成熟了。\n苏:所以我觉得要是父母本身没有通透地看待自己各个阶段的思想,又被别的东西尤其是某种偏执覆盖过了天然的爱,就还是有不小的可能性发生的。所以一开头看到她和母亲睡一起,房门进不去我就一阵窒息,讲天然的母性是什么样的,我记得好久以前看那个动漫《来自深渊》的有一个解说视频里分析得挺好的。\n木:天然的母性和后天的社会心理的博弈,然后社会心理掺杂伦理道德制度等级以一种压倒性的胜利告终,这个女主的母亲就成了实实在在成为“毒母”了。\n苏:可能因为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想她为何会有受虐倾向,我感觉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n木:我也很好奇受虐倾向的产生是因为自己对主体的掌控吗,但是我之前知道的有过自虐行为的都是家里面管束很严格的家庭。\n木:搜到了这条,笑死了。\n苏:弗洛伊德这老爷子我是越来越不信他了。\n苏:我觉得她长期要在充满男权的世界里维持一个优秀孤高的音乐教授的形象,除了言行举止的高度规范,还有以孤高的姿态时刻显得对他人剑拔弩张,都属于是一种以攻为守。让自己总在一个高度安全的堡垒里,既拒绝身为女性可能遭到的任何一丝荡妇化宠物化的不被尊重的可能性,也拒绝他人的亲密与爱,属于是在用她“教授”的社会符合盖住她“女人”的社会符合。加之她母亲的原因甚至在家里都没有丝毫自己放松的空间,要用“修女”一样的姿态应付母亲。两点加起来就成就了她死气沉沉的日常里还充满了疲劳。所以性作为她的隐秘的缺口,就也被她给予更多想要通过性释放她紧绷的姿态的期待,所以她想要成为m想要被支配甚至想要受虐,一方面是长期压抑寻求刺激,另一方面是期许在sm这样一个扮演性质的不会损毁她尊严的前提下暂时放下甚至破坏让她疲惫不堪的尊严。\n木:妈呀,说的太好了。\n苏:所以我对,第一,她没有找一个更有可能配合她的xp的性伴侣,第二,她没有性爱分离去冰球室,第三,最后的这个让人失落愤怒现实的结局感到难受。\n木:说实话,我觉得女性相比男性更难做到性爱分离,一方面是伦理道德父权制的观念的约束太厚重了;相比下来男性在性爱分离方面可以说是有天生的生理优势。要是有处男膜这种东西,寥寥无几的男人可以立个贞节牌坊了。\n苏:我比较认可第二点。如果不是决心不生育,生理上就决定了女性的性很难摆脱生育抚养的影响,既然很少有母亲能不爱孩子,我猜人的本能就不会纵容女性轻易有性爱分离的想法,而雄性动物的本能就是尽可能多的播种提高遗传物质传递下去的概率嘛。\n木:关于母爱这个也很有讨论点,我上个星期看了一本日本推理小说《圣母》,里面给我的感受就是父爱和母爱有着本质区别,母爱是生物本能,父爱在最初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的社会行为。\n苏:自然界所有双亲抚养的动物不是因为雄性求偶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比如一个巢,就是因为生存环境过于恶劣以至于只有母亲后代活不下去比如企鹅。婚姻从产生以来都只是一个经济行为,爱不会产生婚姻,私有财产才会产生婚姻,没有一夫一妻制整个种群衣食无忧那肯定是要饱食思淫欲的。\n木:爱情≠婚姻是确确实实的,人可以在无爱的情况下结婚,算不算是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权利/经济来取得新的社会身份的交易呢?\n木:又要拿出这本书里的经典的话了,哈哈。\n苏:以后不叫自己打工人,叫出来卖的,卖劳动力。这个电影还让我意识到一点是现在社会背景下,女儿要想有强大完整的性观念母亲的态度和引导太重要了。什么到底要程度的自我保护?什么程度的性自由?如何安全,健康,平等的看待性拥有性对大家尤其是女性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难的命题。真的我感觉现在还有太多太多女孩子从无知羞耻走到甚至原始人都知道的享受性之间的路漫长得可怕,中间还全是各种坑蒙拐骗强奸伤害还有糊里糊涂的恋爱婚姻。\n木:我们还活在一个谈性色变的地区,性教育缺失带来的后果太沉重了,恋童癖,猥亵,早婚,多多少少都是性教育的一片空白影响的。同时我们对跨性别、男同女同,非二元这些的认知我们就像在清朝一样。\n苏:如果她就一直过得像个禁闭的老修女一辈子,性封闭的痛苦和不健全的性渴望带来伤害就像那个闯入的男人,我甚至都不好评那种悲哀更甚。所以总体来说还是一个be片。堪称“一个女性想有尊严地活着的前提下如何解封自己尤其性解放”的警示教育案例,一步走错就是困境,可怕的是费劲全力走入只剩形式上的反抗和无法自拔的无力感到泥潭。\n木:她觉得性是肮脏的禁忌的可怕的,同时就像伊甸园的苹果一样是诱惑的渴望的,其实再出发音乐会之前她就猜到结局了,所以她才提前准备了刀具,只不过她还抱着一点最后的幻想,直到最后Walter若无其事和她擦身而过,在一种极端的自我拉扯和自我践踏里面用一刀结束,从这点来看我很佩服她。\n苏:确实,在孤独的世界里靠自己走向性的解放真的很厉害。\n木:男主的心里女主从高贵到荡妇的转变,女主同时对他也是从蔑视到后面卑微的乞求,我感觉女主就像是把男主当作了一个她宣泄欲望和好奇心的客体,一时间甚至分不清到底是谁把谁当成了玩具。\n苏:所以我感觉真的很多时候大家口口声声说爱情来了,其实拆解下来无非是消解无聊和好奇心,或者为了消除孤独排解欲望,不过换个角度说爱可能本就是那么一回事,追求自由追求平等追求尊重和灵魂共鸣的时刻那种理性平和的状态,和靠着激素和冲动和头脑发热的感情饱满的时刻难以共存。\n木:爱应该就是靠激素和多巴胺产生的,这种想来感觉爱情也挺廉价的,孤独和欲望让人误解爱情。", "title": "压抑和解放·家庭·社会——一场有关《钢琴教师》的对谈",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0866/"} {"text": "本届FIRST我看过的五部参展作品中,最喜欢阿烂导演的《这个女人》~\n导演在直接的镜头语言表达之中埋设了假象,组合出一种极其新鲜的电影表现方式。让纪录片与剧情片有机组合,幻化出一种粗砺、性感、大胆、迷人的电影观感。\n突破传统观念,极具挑衅意味的人物设定与影像风格,展现出主流视角中性别对调之下,有趣的人物速写。在疏离家庭关系之中叛逆的释放或者说报复,用放纵的情欲对抗缺失的情感与寂寞的身体。女主角俨然化身成女性躯壳里的男性灵魂,将性别的界限进行大胆的改写。\n传统视角中女主角惊世骇俗的举动,对于家庭与情感的放浪状态,是一种对于男权社会的嬉笑讽刺。流转在不同的情感关系之中,付出真情也嘲弄感情,却在放浪外壳之下埋藏敏感细腻的内心。这种人物形象看似特别,其实何尝不是芸芸众生的一人一面。\n在纪录片形式的视角之中,女主角的自我剖析带着省世的意味,在从北到南的出走与还乡的过程中,寻求内心身体的双重慰籍。无非男女性别,而是忠于自己,选择的人生与状态,都是带着相性与共性的特质。\n我太喜欢女主角与导演之间达成“共谋”的这种创作初衷,一同突破形式的边界,性别的边界,传统关系的边界......这种胆识与尝试,在华语电影体系之中都显得极其与众不同。模糊的真实与虚幻之中,树立起一个超时代意义的自由女性形象,让人有大呼过瘾的畅快感。\n《这个女人》像是导演射向传统观念的一发子弹,女主角是子弹击出的惊艳血花,让人难忘。", "title": "奇妙的“共谋”",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2104/"} {"text": "仙品公号【暗的光】,欢迎大家。\n缘分使然,我们联系了片方组织了这场可爱奇幻电影《嗨!神兽》的超前点映,同时也邀请到了池家庆导演跟厦门的影迷们进行了线上连线交流。\n导演: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本是在几年前我爸去世过后开始写的,因为那时我爸得了骨痛热症(蚊症),他入院三天就去世了,非常的突然,连我们大人也不知所措,然后就忙着处理我爸的身后事了。然后我记得我一个7岁的表弟,他跟我爸的关系非常好,他叫我爸姨丈,那时候我记得我爸的遗体被运回来,然后也没告诉他到底发生什么事情,那我们大人忙着拜拜,然后他也跟着我们拜,然后我们哭,他也跟着我们哭。\n我记得在我爸100天忌日的时候,我看到他一个人都在角落,那我一直都是问他:欸你在干嘛?他就突然问我说:哥哥,姨丈是不是不会再回来了?那个时候他问我的时候,我是突然间爆哭的,我会觉得你像我们在处理死亡的时候,我们大人都在忙着处理事情,却忘了处理人跟人之间的一个感受,对我来讲这个东西是最重要的。然后我也好奇为什么一个小孩子他要问这个问题,因为很多时候在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大人会觉得小朋友还小,什么都不懂事嘛,那其实也没有人跟他们讲发生什么事情,他们就靠自己观察到的东西来判断这个人感觉不会回来了。所以我爸去世过后,我就开始想写这个故事,想去探讨大人跟小朋友在面对死亡的时候的一个区别跟不一样的处理方式。\n导演:其实一开始剧本完成是在马来西亚,之后我就去台湾环岛,之后我就去到他们的渔村,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在渔村长大的小孩,于是我很喜欢去各个不同国家的渔村看一下他们不同的文化。然后我去到台湾的时候看到宜兰的一个渔村非常的美,他们的渔村是被森林包围着,就像影片中呈现的那样,然后我就问老板我有没有机会到台湾拍摄,然后老板说OK,然后我就真的一个人拿着剧本飞到台湾去拍摄,而且最终竟然让我完成了。所以对我来讲这整个过程是非常难忘的,而且刚才你说为什么会耗时那么久,我觉得很多时间都花在让所有的剧组成员跟演员相信戏里面的东西是存在的,包括神兽。我记得可能一开始我跟投资商或演员讲,影片里有一只真实的神兽,大家可能会质疑说“做出来感觉如何”“感觉会像真实的吗”之类的,所以可能我在开拍前的1-2年,其实我已经开始在建构神兽的模型,然后我记得我自己找了团队处理大概10秒钟的一个神兽的模型在大街上走着的时候,几乎所有剧组团体演员看了过后都有点不敢相信原来导演想象的是这样子的一个神兽,那有了这个10秒钟的这个画面,这个案子就很快的启动。所以我觉得在这部片子里面很多时候,我非常感谢我整个剧组,包括我的演员,他们非常相信我要做的东西,因为很多人很多时候大家觉得新导演要拍CG,要拍动画,他除了耗时又耗成本。不过如果我拿掉神兽的话,我就觉得这个故事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我都是在说服人。至于拍摄的话,我觉得非常有趣也是非常担心的是天气,因为我拍摄的时间是在8月底,然后每年台湾9月都会有台风进来,所以那时候我们知道会有两个台风会进来,其实本身我们预计的拍摄时间就非常短,如果来两次台风,那我可能就会损失10天的拍摄时间。直到台风进来的前三四天,台风转弯了,没没进到台湾,所有剧组成员都觉得不可思议,是从未有过的体验,所以我们觉得可能神兽有在保佑我们,后来我们去问过了,台湾近几年只有我拍摄的那一年没有台风。\n主持人:就好像冥冥之中神兽和您的父亲都在保佑您的这部电影。\n导演:对对对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这个我也不懂应该如何解释了。\n导演:其实拍小朋友会很困难,不过我非常喜欢拍小朋友,因为他们可以给到我非常非常真诚的反应跟表演,其实我们有写对白给小朋友,不过很多时候在开拍前的半年,其实我已经跟小朋友一直相处,其实里面的对白都是他们自己延伸出来,所以有时候我就觉得拍小朋友,我没有办法让他们在action过后马上去演戏。然后我记得我在拍摄的时候,在拍摄前期跟小朋友相处,我发现他们非常喜欢讲冷笑话和冷谜语。于是我在拍摄的时候也是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比如说一场戏我想拍他们在思考,然后我就可能给他们讲一个冷谜语,然后就放他们到拍摄场景中,接着我们就叫摄影师赶紧拍。所以很多时候你看他们在思考的时候,其实他们在想的东西跟电影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个是拍小朋友会需要用到的一些技巧跟方式。\n导演:这些谜语都是很不逻辑的东西(一些无比冷的时刻来临)\n谜语1.1:有4个小朋友,他们一起开了一间汽车维修店,为什么一个月下来完全没有顾客上门?\n答案:因为他们把店开在二楼。\n谜语1.2:之后他们就转行,然后他们就去开计程车,为什么开了一个月完全没有顾客。\n答案:因为他们4个人都坐在同一辆车上。\n谜语1.3:之后车子坏了,然后他们就下车推,为什么他们怎么推都推不动那车子。\n答案:因为他们两个推前面,两个推后面。\n(救命啊!好冷啊!超级冷!!)\n导演:有时候我就会想这些很无厘头的冷谜语,他们就很喜欢且很专注的跟我在一起,因为他们就会很期待我可能还有讲出什么新的笑话,就变成我跟他们像是好朋友的感觉,他们非常的信任我。\n导演:其实距离开拍前我已经在台湾待了差不多有三年时间。其实我也去到了很多渔村,也跟渔村的人聊了很多。你们在影片内看到的在海上遇难这些渔夫,其实在世界各地的渔村都常发生类似的问题。至于闽南语语言的问题,因为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也包含语言),所以我本身也懂闽南语,所以对我来说在台湾的沟通不是问题,在台湾我只是简单修改了一下剧本,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是我在那边也做了一轮功课,然后再修改剧本,在拍摄之前我就把台湾的整个文化套入到我的故事里头。\n导演: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在我爸去世后的那几天,我整个感觉我像在做噩梦,我真的叫我妹妹扇我巴掌,我希望快点从这个噩梦中醒来。然后我记得某天晚上我就突然间想起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我在我小时候听过,如果这个时候真的有个神兽能够帮我吃掉我老爸死去的这个噩梦,那有多好?这个时候开始,我就非常相信神兽的存在,我老爸去世后这个传说一直浮现在我脑海里面,然后我就把它写进去了故事里头。\n主持人:这个神兽其实也在庇佑着曾经很伤心的你。\n导演:其实我觉得你的观点也没错,每个人对于电影的解读方式是不一样的。我本身觉得爸爸即使去世了,但我依旧感觉他一直都在,只是我没办法再看到它,不过我偶尔会感觉到他在我身边,你在后面看到了有一些镜头,其实我觉得爸爸幻化成空气了,而它一直存在于阿吉的身边,其实我觉得人死了之后留给活人最美好的礼物就是回忆。这个也是我想表达的东西,就是当我很想我老爸的时候,我想到的都是我跟他的所有美好回忆。\n导演:我其实非常想到中国大陆去拍摄电影。可能接下来创作都是围绕着自己生活、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比较多,比如这部《嗨!神兽》,但其实这6-7年间,预期说是我在做电影,不如说我是在逃避现实,我不想让老爸的死亡证明出现在我的眼前,那这部电影上映之后,我也觉得就像跟我老爸做一个最后的告别。其实我之前看完电影过后,我有一个想法,会不会有可能我可以再拍一部关于阿吉长大了,他要去领取爸爸的死亡证明书,他长大之后会再重新遇见神兽,那个时候他会不会好好的跟他爸爸告别?因为这个时候他爸爸太突然的离开了。\n输出一点我个人的观后感:\n童年奇幻的闽南治愈向,开头半小时就出乎意料的泪目,不是悲伤而是被画面呈现的童真烂漫所打动。内容真实,有笑点,有泪点,几个小男孩搭戏可以看出童真和自由,比较少《天桥上的魔术师》那样的“表演痕迹”真的很舒服。虽然剪辑节奏略生硬,但瑕不掩瑜,我真的太吃这套了!!\n-END-", "title": "Amoy场映后Q&A梳理(冷谜语场)",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1958/"} {"text": "《奥本海默》是大众精神产品的典范,其中提醒当代人需要持续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和一个(科学)技术主导的世界相处;对电影中的奥本海默来说,是发明核弹技术是否正当的问题。\n“技术中立论”是推进这一问题首先要处理的一种流行看法;它显而易见地符合科学主义思潮下当代人对技术的想象——技术是某种客观、中性、本身无害的东西,技术就在那里现成地存在着,端看人如何使用。这一想法忽略了技术的源头,是人带着明确的目的发明出某种技术,用这种技术来解决某些问题。驯马骑马的技术,是为了交通和战争;枪支大炮的发明,明确地就是为了战争;核弹技术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学术问题——虽然它必然动用大量学术资源——而是为了威慑敌国(且不管敌国是正义还是邪恶)。\n海德格尔讲“因缘联络”,即是说世界万物因为效用串联起一个整体关系,比如树木和人的生活之间就有砍树-制木-造屋-防风避雨-居住的因缘关系,如果你说造屋的技术是中立的,那就无法解释房屋为什么都要设计屋顶和四壁,这项技术实际深深打上了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需求,一点也不“中立”。\n当然,我们一般不说造屋的技术中立不中立,因为它听起来人畜无害;让我们纠结的常常是那种据说有害的技术,比如以网络游戏、短视频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下的产品形态,当然,更直接也是更让人类惧怕的就是《奥本海默》中的核弹技术;盟国对广岛和长崎扔了原子弹,这时候人们说核弹技术是“中立”的或不是。\n此时我们基本上是在无害的意义上使用“中立”一词。刚才已经说到,任何技术都是因为人类活动的某种目的被创造出来的,我们当然无法简单区分出有益的目的和有害的目的,可能多数技术的发明只有一个一般的目的,比如驯马/骑马的技术是为了运输,但核弹技术的目的(简单说)就是为了战争。\n的确,你可以使用核弹去炸纳粹德国,也可以去炸日本,甚至可以去炸苏联,更好的说法是,既然你可以用核弹轰炸日本,那你就可以在任何时间用它去轰炸任何国家,包括乌克兰;总之,核弹诞生那天起就是为战争服务的,至于你是用它来打自卫战争还是侵略战争,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那无论如何都是战争,都是为了最高效地消灭生命。\n事情并不分为两半:一半是纯粹理论应用的、中立的原子弹技术研发期,一半是奥本海默团队交出技术,从此技术不受控制;原子弹技术从一开始就被战争目的统摄,它有预算和时限,有明确的出于政治原因的保密要求,为了赶上波兹坦会议,试爆必须提前。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说到,原子弹技术一旦发明出来,奥本海默等科学家就无法再控制它了。\n片中,杜鲁门总统说人们只会恨那个下令扔原子弹的人,而不是发明它的人,他固然是想安慰主人公,但这种安慰显然是失效的,我们想象中那种纯粹客观、绝对中立的科学家和科学技术的形象恐怕只是种幻象。", "title": "“技术中立论”的误区",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1679/"} {"text": "略失望。抛出的电影梗往往是小聪明多而灵气少,对人物的刻画总有些流于表面,浮泛松散,三段式的设计没有让整体更和谐统一,而是显得涣散。老板娘虽不算出戏,但也说不上多么令人惊喜,对于女性困于家庭这个话题的表达也翻不出多少新意。最后见到女明星就开始拍鱼的场面令人诧异,而尤为费解的则是女明星对于小镇妻子的横加指责,出逃小镇功成名就的女演员衣锦还乡还要抱怨小镇居民趋炎附势?这样粗暴的表达似乎只能从反面理解才有理可言。女明星只是少数幸运的成功者,她既无法理解苟安世俗的小镇妻子,也不能与那个心底燃起隐隐渴望却无力实现的老板娘共情。最后一段更是空泛得让人不禁怀疑是否编剧真的整不出来东西了才在那里东拉西扯东拼西凑。理想主义、艺术操守这些创作者牵挂的东西靠台词来直给终归没有那么打动人。以及,发现了院线路演这种东西毕竟还是捧场喝彩吹嘘彩虹屁为主,商业宣传的调子定得死死的,基本上聊不出什么深入的东西,以后可以慎入了。英文片名倒确是切题——生活的涟漪,只是这涟漪过小了些。不过导演倡导观察生活的态度总还是好的,虽然似乎是老生常谈。/尤为纠结的是电影中的小镇廉价感有余,真实感和临场感却不足。壳子倒实实在在是小镇的模样,里子却没翻出来,基本上还是个背景板的作用。导演也许很懂电影,却不懂得小镇。/王佳佳抢戏能力显得可怕,短短几分钟演活一个世俗的小镇妻子,老板娘给人的感觉过于像个娇娇的女孩了,虽然可以理解为为了展现出小镇老板娘的另一面以及为情感爆发蓄力,但还是不免有失自然。老板娘少女的一面有了,粗俗、利落、大方的感觉还差了些。", "title": "小小的涟漪",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1049/"} {"text": "在丧尸片里边算可以的,很刺激,特效也不算差,但妥妥的伪经典。这个车厢的人但凡是群正常人起码都能活一半下来。\n很假,根本没把人强烈的求生欲拍出来,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其他人智商完全不在线,尤其是他女儿圣母那段把我看得高血压。\n最恶心的还是男高中生被门夹那段,不是,你们这群sb不知道帮忙把门拉开在旁边看戏呢?还有这群sb的逆天操作活活浪费了好几个车厢。还有我要是男高中生在女生被咬的瞬间不是犯神经病而是反手干掉那个老资本家。\n导演拍老太婆开门放僵尸那段的目的是什么?那群人确实是又自私又蠢,但这就是你害死他们的理由?\n太多的大无语,数不胜数。你敢信全片战斗力最强的是一个胖大叔和他的怀孕妻子以及一个有老又肥的死资本家?\n最恶心的还是那个sb女儿,全程各种坑比操作,导致我真得很想刀了她,你爹就是被你个智力发育不正常的脑瘫给害死的,你哭个锤子。\n这么感人的一部丧尸片偏偏拍得如此没有逻辑感和弱智,让我无数次想放宽标准打四星都难。\n最后我建议五常每国捐献一颗氢弹,把活人救出来后直接核平朝鲜半岛。", "title": "一部sb伪经典丧尸片",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2011/"} {"text": "豪气的出手,阔气的攀谈到日日夜夜胆怯的观向四周,如同时时受惊的老鼠一般,直到最后的声泪俱下,悔恨,绝望。眼泪中充斥着他的罪恶也参杂着他的最后一丝人性。这些细腻的情感在大鹏的脸上显得真切且自然,至于如林家栋,张颂文等老演员的演技不用说都是可圈可点,但导演的视听却将本片本可以好好利用的一大优点毁于一旦,他对视听变量的把控与电影剧情节奏的安排堪称灾难。\n本部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常看电影的小伙伴一般开片看到这几个字都会知道这种片怎样也不会差到哪去,但这一部真的可以说是我看过此类电影中最差的一部,因为它对特写类的极端镜头使用实在是毫无节制,特写的作用一般是用来强调,夸大某样事物。看似每次在情感烘托时或者展示某个重要信息时候这样的作法更有冲击力,也更让观众记住某个点,但其实过量的使用却会导致其适得其反,影片中不管是哪一部分,演员表情,动作,或是影片中稍显重要的地点建筑,导演都会立马推上去给个特写,这样做的极大弊端就是打破了时空的连续性,特写此类的极端镜头会对画面造成与普通镜头截然不同的时空观感,所以一些本该让一件事清晰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时,他却大量用此类镜头把时空打的支离破碎这也直接阻碍了观影者对于事件或人物了解的一个完整性,这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个人认为相当重要,完整性是一个真实故事时事件的前提。也是众多好电影中的一个基本素养。\n另一方面就是滥用特写也会让观众对此类镜头逐渐适应与审美疲劳,过多的特写用在了一些无用的镜头也就造成了真正需要此类镜头时,用上也难以发挥出它本来的效果了,因为整场电影观众一直在接受这种镜头,真正要用这种镜头给予观众冲击之时,观众也早已适应这种镜头的冲击力,情感烘托能力大幅降低,甚至造成了后面大鹏杀志强那一段剧情,来回的在孙阳脸上切特写造成了一种如鬼畜一般的可笑场面,一段本精心准备的杀手戏,却成了如一个小孩看着自己玩具被砸了一般的笑料,直接毁了这一场戏的情感基调。这些就是其视觉方面的问题,可惜还得继续喷,应为它在剧本与剧情节奏把控方面也同样存在诸多漏洞。\n在开篇大鹏的演技就先把一个大土豪的形象立起来了,但是随着其他角色的出现我们会发现除了大鹏其他角色形象都极其单薄,故事也就这样还算规矩的展开了,下面开始大篇幅的也就在讲他们组团打劫过程与警察发现后抓捕的一个过程,其中也没设置什么阻碍点,对于发现一个贝壳推理出走水路这样的极其精简的探案过程,使得像是一走了一次简单的逃跑与抓捕流程。也就是从这开始,一些情感的联系,与人物动机的交代变得越来越模糊与不清不楚,从字帖开始我就有些疑惑,他咋就看出破绽了,这嫌疑犯留这又为了什么,也许是为后路?但它交代的也真够急促的,毫无思考的空间,这一段推理可以说是一闪而过。就姑且算这一段是因为我智商不够用,但是张颂文为什么临死要搞这么长一段动作烘托氛围,有什么寓意吗?还有他与林家栋演的那个角色之间的关系,观众知道他们两个关系肯定属于那种情比金坚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后面的那番执着,但是这些情谊导演却毫无表现,好像在告诉观众这些你知道就好了嘛,我就负责把每个演员那张大脸拍给你看。\n但志强的媳妇为何如此死心塌地?他又为什么要提第八个嫌疑人?他最后杀死他弟怎么就成了一种逃脱方法?一个老板与另外几位嫌疑人又是怎么建立起这样精密的联系?这些问题影片全都没有一点交代,只是全在最后二十分中将这些疑惑随意的丢给观众,却不给一点线索与思考空间,这也就导致了案件不够悬疑,情感够不上真实,所以我看完就在想,为什么这部片就像我在烧饼店买了个大饼但却在快吃完时老板让我想想他做这大饼时他揉了多少次面团?\n无论怎样,大鹏演技的进步与影片部分片段对同期声的处理还算值得赞赏,但这样随意的剧情架构与视听运用,无不彰显着导演的不严谨与对镜头运用的一种轻视,这也同时是越来越多国产电影的一个通病,越来越多国内导演只会去追求短暂的一种视觉冲击,却忘了电影将近120分钟,每一分钟都是电影时空的流逝,不存在次要与重要之分。当这部电影在前段不断近距离的展现着大鹏的嚣张表情时,也注定了焰火下的那次痛哭将不再绚烂。", "title": "《第八个嫌疑人》——视听的失败,节奏的乱套", "date": "2023-09-1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1829/"} {"text": "悲情的电影\n想要一个人永远地记着你,其实并不难。只要在他最痛苦的时候给他温暖,在他最幸福的时候给他痛苦。\n冈川对金花有愧。他心知肚明若不是当初见色起意,金花也不可能委身于他;\n若不是当初始乱终弃,金花也不至于沦落风尘。他在自责与懊悔中产生了死亡之念。\n他说:“不知道什么人可以在我睡觉时,悄悄地把我绞死。如果有这个人,那就是爱,苍凉而痛苦的绝望之爱。”\n可是,他终究舍不得自杀。他用行尸走肉一般的状态报复着自己,也折磨着他的妻子。他的妻子优雅白皙,穿着和服,谦恭寡言。面对丈夫的自暴自弃,只是压抑着暗暗哭泣,没有冲他争吵与打闹。冈川却无动于衷,宛如芥川龙之介一般自顾自地写下遗书,似乎对家人有所交代。\n他交代的是什么呢?\n“人生是一场致命斗争。被打败时,自灭,如汝等父亲。", "title": "梁家辉这张脸就是艺术品", "date": "2023-09-0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8491/"} {"text": "这部片值得4星啊,女主秘书,男主儿子都是很好的人,对待别人的缺陷也很积极正面,这个世界就需要更多这样的人。男主才华横溢也多金,情商也很高,真的很难不让人爱。虽然是纯爱电影,不过还是有很多幽默风趣的情节的,整个看下来不会很累。纯爱电影也就岛国和法国拍的有特色了,不过岛国的纯过头了点,看的干巴巴的,反倒是法国的拍的挺多很有浪漫又有幽默元素,挺好的。\n秘书说的一句话,事实上你才是侏儒,你是感情上的侏儒,身体正常,可是内心矮小,小小的心,和小小的感情。\n我很喜欢看昆明小人国的小视频,小人国的人都说在景区里面工作更加开心快乐,这里没有歧视大家都一样。是的,大家都一样,这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只是希望你把他当成和大家一样的群体就可以了,让他们有尊严。", "title": "这部片值得4星啊", "date": "2023-09-0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0964/"} {"text": "片中的编剧为了向导演和资方证明自己真的是有才学的创作者,始终强调“永安镇无事发生”是他所写的剧本的核心命题。\n这其实也是文青为了装逼就只会讨论“虚无”的一种折射,不过这已经是文青圈子上一个版本的故事了,现在的文艺逼王为了装腔使用的金字招牌通常是“解构主义”。\n没错,说的就是你魏导。\n遥想当年《死侍》狠玩解构主义,打破第四面墙在内地舆论场中引起轩然大波时,无数人就已经劝咱内地观众“吃点好的”了,放在当时看都是几十年前玩剩下的。可是到了21世纪的20年代,居然还有所谓的独立艺术电影作者花123分钟只玩解构一个高概念,且玩的又low又土还声称自己致敬华语电影人。\n做解构风格的片子首先需要清楚一点,有破当有立,如果一个作者全部的创作只是为了嘲讽、贬损、玩梗,那本质上和抖音视频段子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是影像垃圾,不构成电影的概念。\n所以我认为《永安镇故事集》三个故事的水准是蹭蹭递减的,第一个正常发挥,第二个初显油腻,第三个呲牙咧嘴。\n本片剧作着实一塌糊涂,影片信息量奇低无比,打着“行业观察”“业内视角”的旗号“窥探”影视从业者的真实创作生活的旗号,拍着毫无嚼劲,毫无滋味,不看这部戏一样知道的撕逼大戏,演绎片场《小时代》。\n我曾表达过对于《八角笼中》最大的不满在于其完全没有深挖拳击运动大众所不熟知不了解的一面,人在家中坐,在相同题材下构思出的剧本和片子的呈现也相差无几。但王宝强毕竟不是做拳击运动的,魏导您自己就是拍电影的,现在说要aoe全行业了,还那这点撒牙缝的韭菜打发观众呢?\n《万万没想到》时期的情景喜剧对生活的解构与讽刺都比《永安镇》有力道,全面性也更高。\n当然魏导几部片子下来对自己创作风格和个人定位也比较明确,就是小镇青年,理想就是骑摩托开野马出小镇看看。\n小镇拍片家嘛,能理解,但是请以后拍了电影在您自己镇子上的录像厅播放就好了,放在全国院线上映就没必要了。\n本片架设的主线我认为是有趣的,通过导演和编剧两人的创作旅程串起取景地永安镇中发生的三个故事,编剧和导演从头到尾论战的“永安镇有/无事发生”也在通过戏外正发生的三件事做了某种回答。\n三件事发生在镇子上四个独立个体的身上,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中与华语电影的关系若即若离,他们的人生各自都和电影有了什么短暂的交汇,而后远离(物理或精神层面)。\n最终通过马拉多纳之死,一件更宏大但也是一个个体命运的转折的事件中止了正在爆裂发生在永安镇中的闹剧。结局以《永安镇故事集》的开机仪式做结,在锣鼓喧天鞭炮起鸣中人物各自过往的爱恨与挣扎都被掩盖,在发生了无数件事后达到了一中喧闹的平静,形成了真正的“永安镇无事发生”。\n所以影片实际要传达的是创作者这样一个渺小的个体是如何被自己的创作与追求本身所笼罩、吞噬、掩埋掉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上演了无数闹剧后要“致敬”影视工作者的原因。因为他们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奥本海默,一生看似颇有建树,实则是一场漫长的殉道。\n可是在如此表达之下包装的故事过于陈腐,一个小镇姑娘想要实现明星梦,一个衣锦还乡的明星发觉自己不再属于故乡,一对充满分歧的创作者为了理想角力,俗套的不能再俗套。\n此三组人物肖像和主线故事之于这个命题,无异于“妹妹的脸像红苹果”之于“造一个比喻句”。\n结果就是整部影片在选取的视角越来越接近电影的过程中,表达没有升级,情绪没有推进,传递的内核没有更醍醐灌顶。\n甚至最终片中很多台词拿出来直接也能构成对这部戏本身的批评,比如编剧问导演“你怎么不拍一纪录片呢?”\n我也想问魏导同样的问题,如此俗套且流水账的剧情,怎么不拍成伪纪呢?一部剧情片里塞着这样的剧作,给人一种把“走近科学”电影专题剪成一部长片的既视感。\n片子还有一句slogan——“好笑的不像一部文艺片”,看来魏导对于“好笑”和“文艺”两个词语的理解都停留在春晚小品所展现出的“好笑”和“文艺”。\n照搬海量已经过时了十年八年的“社会前热点”,融进无数网梗后边成尴尬舞台剧,最后无论如何想办法团团圆圆包饺子。\n不过最后“新裤子”这个同音梗一出本片连春晚小片都层次也够不着了,变春晚脱口秀了。\n包括片中讽刺的那位太监影评人,魏导的作品在平台评分都不低,在我看来部部虚高,但是魏导还是对于评价系统有极大的怨言,我劝有时候别喷嗨了什么话都往外秃噜,万一回旋镖一会儿飞回来就不好看了。\n您这《永安镇》的7.8分我看怎么也那么像一群太监打的呢?", "title": "永安镇破事集——魏书钧自我批判123分钟", "date": "2023-09-0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9342/"} {"text": "如果我知道小夭的性格是这样的。我不会打开这部电视,也不会打开这本书📖。\n因为我不想看见,看不懂小夭的人,对小夭的各种诋毁。左右摇摆?恋爱脑?自我放弃?\n只因为你们不是“小夭”,所以你们无法站在小夭的角度去读懂长相思。所以你们也看不到小夭的成长与治愈。\n“涂山璟”不一定是桐华写给所有女孩子的一封情书。但一定是桐华写给像“小夭”一样不相信爱情的女孩子的一封情书。\n小夭是一个回避型依恋人格。她很独立很清醒,同时也能很理智与“冷漠”。因为三百年经历的颠沛流离,囚禁折磨。她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也将自己对生活的期望降低。\n因为害怕失去,所以宁愿不去拥有。因为害怕背叛,所以宁愿不去信任。小夭认为,只要不去期待,就不会失望。只要不对一段感情抱有信心,这样哪怕失去了自己也不会很难过。\n这是一种很消极的心理状态,但小夭却可以凭借这样心理让自己不受到伤害。小夭是个嘴硬心软的人。这个嘴硬不是欺骗别人,而是欺骗自己。她说自己是个冷心的人,每天死的人那么多,不要多管闲事。但她还是救了老木,救了麻子串子,救了十七。她说自己是个冷情的人,但她为了十七选择回到高辛,为了玱玹做了王姬,为了俊帝主动包容阿念。\n她的冷心冷情都给了自己,她害怕寂寞害怕等待更害怕失去。在清水镇的小六确实可以生活的很自在,但她的内心也是枯涸的。她一直认为自己是被爹爹抛弃,被娘抛弃,被哥哥遗忘的人。她给自己组建一个小家,照顾他们并给他们幸福,这样就好像看见了自己的幸福。\n被雨淋过的人才懂得给别人打伞。小夭用自己希望得到的爱去爱别人,但她却告诉自己没有人会这样爱她。直到涂山璟出现,他告诉小夭可以依靠他。他告诉小夭再也不会在小夭想要依靠的时候找不到人。他毫不犹豫的为了小夭选择和整个皓翎作对,他毫不犹豫的陪小夭在梅林殉情。或许在你们眼里觉得这只是几句平平无奇的情话和没有实际意义的付出,但在小夭的心里这是枯涸土地落下的春雨。\n她第一次相信原来真的有一个人爱自己,不会放弃自己。她也第一次有勇气敢正面自己的喜欢,甚至愿意放纵自己的感情。不相信爱的人是不愿意爱吗?是遇不到自己敢爱的人。而涂山璟让小夭打开了自己的心防。也让小夭开始希望幸运也能降临在自己身上。\n小夭能自保也有处可出。她精炼毒蛊还会医术。几百年来她都能保护好自己也能保护好其他人。她不需要一个来教导她,要求她,让她依附的男人。她只想要一个尊重她理解她信任她爱她,且她也尊重他理解他信任他爱他的男人。\n小夭放不下涂山璟不是因为心软,也不是因为恋爱脑,那是她对幸福生活的唯一一丝希望。或者对于普通女生来说,分手了再谈下一个就好了。但对小夭这样的女生来说,勇敢的去爱一次已经是付出了一切。如果失败了,再也不会相信幸运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小夭从没有左右摇摆过,只不过在拥有的时候会不安,担心失去所以想放弃。在失去的时候痛苦,所以祈求短暂的陪伴以求遗忘。\n涂山璟也值得她的这份爱。涂山璟陪着小夭回高辛,让小夭解开了和俊帝的心结,知道爹爹是爱自己的没有抛弃自己。涂山璟陪小夭找俊帝,去桃林见母亲。让小夭解开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是相爱的,打开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心结。他用自己爱去治愈小夭,也让小夭的精神越来越富足。这是小夭爱涂山璟的原因,也是涂山璟值得小夭爱的原因。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情。相爱一定是双方的付出,而不是一方的有情。\n我很感谢桐华最后将涂山璟写给小夭。不然那么漫长的岁月,小夭又要一个人孤独前行该有多寂寞。", "title": "不相信爱情的人终被“夭璟”治愈", "date": "2023-09-0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9043/"} {"text": "1.我个人不讨厌唐国强,反而喜欢唐国强演的诸葛亮,雍正,但是他在《三国演义》《雍正王朝》里面的演技确实不如鲍国安的曹操,焦晃的康熙,这个得承认! 2.如果按照你们这么说,那刘晓庆的年纪比邓婕大,她也演过王熙凤,结果被邓婕的王熙凤吊打了,所以邓婕的王熙凤拿飞天奖,金鹰奖,也是因为她年纪大吗?搞笑啊 3.光从邓婕的王熙凤拿飞天奖,金鹰奖,来看,不管是飞天奖,金鹰奖,包括演技,从来都不是以年纪大小而拿的好吗? 4.唐国强的诸葛亮,雍正,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法超越的两个经典角色! 只是他的诸葛亮,雍正,跟鲍国安的曹操,焦晃的康熙,演技相比还是要逊色的,所以唐国强老师输得心服口服,飞天奖,金鹰奖,给鲍国安的曹操,焦晃的康熙,完全合理,这是实至名归的事实,所以说演技跟飞天奖,根本就不是什么年纪大小才能拿到或拿不到,好么,而且你也没必要拿唐国强年纪小来洗地,行不行?", "title": "关于某人一直说唐国强没拿飞天奖,拿他年纪小来洗地!", "date": "2023-09-1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0541/"} {"text": "本人是位悬疑片迷,所以一开集就守着等更新了,忍痛看了六集,没看过原著 1: 前情故事没交代清楚,所以导致男女主各种迷惑行为,剧情推进也是各种莫名其妙 2: 男女主没有进沙漠,或者准确的说是进的不深就景区周边拍拍,那些沙漠开车镜头全是替身作的,证据就是一到开车的戏份就全是无人机的高广视角+怼到脸上的大特写,唯二剩下的两个边角镜头那个黄沙也是假得不能再假,车在前进但窗外一直没动\n3: 大量回忆注水,光是和前女友求婚遇险的相关片段就不止出现了五次,大哥,这才第六集啊!\n4: 特效处理跟大一的新手一样\n5: 两位主角的造型师能不能麻烦商量一下,别一个活在夏天一个活在初冬,大哥,知道你家明星腿又白又直又美,但那可是沙漠呀,晚上只有十度左右啊,能不能有点常识!!!你不要告诉我后面穿上了长裤,是,的确换上了长裤和高底鞋,但你又把肚子露出来是几个意思,知道你家明星腰细又白还无赘肉,但能不能好好穿衣服!\n6: 女主说她努力学习摸爬滚打了一年才终于找到了男主,但你为什么烤个肉还要戴墨镜呢?戴着墨镜那肉能看见生熟吗?还有,两人用血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时,地上沙漠开始小范围的升起旋转,两人惊奇的趴地上看了六秒钟了你倒是把镜头转过去啊,感情所谓的神奇就是看两人的脸是吗?\n7: 既然不想全部拍真景那你室内景色倒是作认真点啊,谁家的面馆地砖是那个样子\n8: 白天的戏滤镜一换就是夜景了,你倒是让衣服加一件啊,还有那劣质滤镜压都压不住的散光难道还是月亮照的吗?", "title": "这怕不是一个毕业作品", "date": "2023-09-1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9017/"} {"text": "第1集《圣诞恶魔》讲了一个剧组拍摄《圣诞恶魔》,但是最后女主角在“现实”中被残暴对待了。感觉重点不在结局,而是首先他们拍的剧就还行,其次这个形式有新意。 第2集《请客买单》讲的是一群人针对谁付钱演了一场大戏来骗对方的保险柜密码,真的超级棒,谁付钱的嘴炮就节奏紧凑,揭示的真相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结局被骗者亮相也有意思。整体很棒的一集。 第3集《斯芬克斯之迷》讲的是一个女的假装对填词游戏感兴趣,实际是为了毒死教授。感觉氛围营造还行,但复仇故事没有亮点,故事整体没意思。 第4集《K歌之夜》讲的是公司团建KTV,实际勾心斗角,有情感问题,有职场问题。挺真实的。又疯狂又合理的一集,行为举止疯狂,动机合理。比较喜欢。 第5集《致命儿歌》讲的是一个男的执着于找到自己家门口出现的鞋的主人,实际是对自己逝去孩子的无法释怀。结局发现是他自己放的鞋子。开始挺想吐槽的,因为不真实、没代入,但是结局还挺动情。 第6集《预展》讲的是一个死去的孩子的妈妈把他孩子遗体受益人都杀了,因为他们没有好好用器官。动机离谱,杀人过程没意思。但这动机也make sense吧。", "title": "基本每一集都有意思、有深度",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2509/"} {"text": "灵能的故事结构看似十分奇怪,按照打斗日番的常规套路:升级-打怪兽-再升级-打大怪兽,故事应该着眼于对于超能力世界的探索,但再思考主角mob的特殊设定,似乎又十分合理,最强超能力少年的故事是精神成长的故事,因为他终究是个十分渴望平凡美好的青春期少年。\n灵能的爆点在于打斗,分镜酷炫炸裂,场景灵气爆棚,但这些还是需要回到番剧本身去讨论,文字的力量多少有些薄弱了。\n因此,在这里更想谈谈灵能的另一爆点:主角的情感成长。mob的成长过程中表面的平凡和波澜不惊,得益于他身边人的情感支持,师匠、朋友、弟弟。\n师匠毫无疑问是mob成长路上的第一指路人,他们的相遇起因于欺诈的善意,虚假消磨于温情的相处,终于并肩而行。欺骗,但是真心为你,这句话是他们关系完美概括。师匠舌灿莲花的传销大师式教导方式,有意无意间坚定了他成长的内核,“人的魅力不在于超能力而在于人情味”、“对人不可以使用超能力”,虽然对于师匠是空心的话语,但对于mob来说却弥足珍贵,mob包容了虚假,只选择性看到师匠的强大和善良。终究空心变成实心,师匠在和mob的分离后,再次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承认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我们之间终究是无法割裂,我们之间的故事不是单向救赎,而是我们互相捡到了彼此并如获至宝。\n在最后的告白篇,师匠做好放弃师徒关系的准备,只为坦白说出最后的谎言。“我,真心为你。”\n那么如果师匠身边并不孤独,他是否还会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发现双方都在对方重要的位置上?答案似乎不是唯一,因为师匠也是现实的成年人。\n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mob的朋友情感链接了,脑电波部长面临废部的艰难处境下,祈求怂恿鼓励mob加入脑电波部,解除废部危机,但他还是在因缘际会之下加入肉体改造部,不管怎样,这还是给身为边缘人的mob重新提供情感锚点的机会。和肉体改造部前辈们一起日常锻炼,不依靠超能力,像普通人一样锻炼身体提高魅力;陪着脑电波部的前辈同辈们,为了青春最后的美好幻想,翻山越岭,寻找外星人。\n同期更早登场的幽灵小酒窝,搞笑担当,希望成为超级恶人的废物幽灵,无处不在的恶趣味想法,拉低下限的操作,却无时无刻不在mob身边。就算仍被虚假的宏达作恶理想所吸引,最后还是被mob的真心信任所折服。\n“原来我的愿望是有个朋友”\n回到温情的家庭,这是他温柔的源头和温暖的锚点。但年少时期的超能力爆发,伤害了弟弟,恐惧了弟弟,mob选择隐藏了真实的情感和自我。不过身为哥哥,在弟弟觉醒超能力的时候,他仍是真心祝福。在隐藏的另一面发怒作恶,他仍是不忍心伤害家人。家人的无条件包容禁锢了他的情感,但在最后也解放了他的情感。\n当他重新俯瞰涌动的情感大海,感到的不是疲惫压抑的凶残漩涡,而是温和脉动的潺潺流水。", "title": "当你再次俯瞰涌动的情感大海",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6476/"} {"text": "《封神:朝歌风云》 于2023年暑期档上映,导演乌尔善及其团队筹划近十年,耗资30亿,打造出的 《封神》系列,是极具东方特色的補话史诗巨片。《封神三部曲》作为乌尔善导演风格的延续与发展,对古代神话史诗的类型化表达做了新的尝试,同时也给中国电影工业化带来了发展。\n1.神话故事的类型化表达\n如果说《流浪地球》打开了纵观科幻电影的大门,那么《封神》三部曲就是为中国的神话改编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华语电影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神话史诗这个类型的电影,《封神》三部曲则以史诗的结构编织了传统的神话故事,以现代的观念重塑古老的传说,力求让观众获得认同感。\n在类型片的叙述中,一般是由主人公追求一个由迫在眉睫的危机引发的明显的焦点目标,由此推动故事情节往前发展。在叙事模式上,影片给封神榜赋予了解除天谴的力量,使它成为“金羊毛”的同时,展现了影片中迫在眉睫的危机,也就此表现出了各个人物的使命以及矛盾的焦点,符合类型片的叙事模式。在人物塑造上,影片中角色众多,但大物性格都鲜明迎异,纣王的野心与暴唐、姬昌的坚韧与善良、姜子牙的果敢与奉献,都让人印象深刻,完成了人物形象典型化的塑造。但对于妲己的形象塑造,影片的制作者别出心裁,否定了传统的红颜祸水的人物形式,以全新的视角定义其与纣王的关系。在主题表达上,影片深刻的展现了“权力与道德”,完成了经典叙事主题的表现。\n总而言之,影片深植本士文化,进述了专属于中国的传统故事,完成了神话史诗类型的拓展。\n2.父与子的叙事内核\n《封神:朝歌风云》主要讲述了一个“弑父”“成长”“回家”的故事,其叙事核心仍然是父与子的关系。乌尔善在电影中构建了多重的父子关系,井完成了多次“弑父”与“杀子”。\n“弑父”这一观点来源于西方哲学史,表现为男人为了建立男子汉身份而挑战父权,最著名的表达是俄狄浦斯王中的杀父娶母。在这部影片中,姬发作为主角,以一条英雄成长的线索讲述整个故事。姬发是纣王的质子,在八年的时光中,他早已将纣王当做了自己的“精神之父”,而当他的亲生父亲颤抖着说出“这是我的儿子姬发”时,他只冷演的说出“我是殷商王家御前侍卫姬发”,不光姬发如此,其他质子也都完成了一次弑父。但在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后,姬发对于纣王从崇拜转为失望再转为愤怒,在这样的心境下,完成了“武王伐纣”。", "title": "《封神:朝歌风云》:神话史诗",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9438/"} {"text": "1.第一女主 克比\n2.海贼 王路飞\n3.儿童版 蒙奇·D·路飞\n4.小贼猫娜美\n5.儿童版娜美\n6.三刀 刘索隆\n7.儿童版罗罗诺亚·索隆\n8.狙击王乌索普\n9.儿童版 乌索普\n10.厨师 黑足山治\n11.儿童版 山治\n漫画原著中的东海篇:草帽路飞从东海戈雅王国的一个名叫风车村的小渔村出发:\n在柯托岛打飞亚尔丽塔海贼团的船长亚尔丽 塔救下了克比。\n在谢尔兹镇获得队友索隆,击败海军上校斧手蒙卡。\n在橘子镇遇见娜美,并击败悬赏1500万的小丑巴基。\n在某座孤岛遇见宝箱大叔卡蒙,邀请他上船,被拒绝。\n西罗布村击败黑猫海贼团船长“百计”克洛,获得队友乌索普和梅丽号。\n在海上餐厅巴拉蒂击败1700万的克利克海贼团船长克里克,获得队友山治。\n在可可亚西村 击败2000万的前太阳海贼团干部,恶龙海贼团船长团长阿龙,获得队友娜美。\n自此东海五人组集结完毕,草帽路飞也名声大噪,悬赏3000万。\n之后他们将来到海贼王,哥尔·D·罗杰出生和被处决的地方:罗格镇补给,然后向伟大的航路进发。\n12.整容前的亚尔丽塔,吃滑滑果实后会变美哦~\n13.宛如从哥谭走出来的四分五裂人 小丑巴基\n14.海贼王罗杰\n15.路飞爷爷 海军本部中将 蒙奇·D·卡普\n16.山贼王\n17.风车村第一美女 玛琪诺\n18.红发海贼团的船长 香克斯\n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群海贼,为首的是一个一头红发的名叫香克斯的男人,他喜欢和他的小伙伴们在村子里一个名叫PARTYS BAR的小酒馆里喝酒。\n村里有个名叫蒙奇·D·路飞的少年,年仅7岁的他,从小就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唯一会来看他的爷爷也是很久才出现一次。\n于是,总是在小酒馆蹭吃蹭喝的少年,结识了这群海贼。\n海贼们的自由与不羁感染了这个内心孤独的少年,看着他们总是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一起笑,一起闹,少年开始对“伙伴”两字有了朦胧的认知,他也想拥有伙伴,也想跟着他们出去见识一下,那片自由宽广的大海,但是被红发拒绝了。\n这一天,一群山贼闯进了小酒馆,来买酒却得知酒被海贼们买完的山贼头领把气撒在了红发头上,并嘲笑了这群海贼,然后离开。面对挑衅,海贼们却一笑置之。\n年幼的路飞不明白,平日里纵横大海的男子汉们,面对这样的羞辱,为什么还能笑得出来。生气的他无意中吃掉了红发带来的恶魔果实,从此变成了橡胶人。\n19.斧手摩根\n20.摩根儿子,第一女主克比身边的男人 贝鲁梅伯\n21.黑猫海贼团船长 克洛船长\n22.千金大小姐嘉雅小姐 乌索普的青梅竹马\n23.梅利先生\n24.索大青梅竹马 霜月古伊娜\n25.克利克海贼团船长 克里克\n26.王下七武海之一 鹰眼\n27.山治师傅 海上餐厅巴拉蒂的老板兼主厨 红脚哲普\n28.娜美姐姐 诺琪高\n29.第一季最终大反派阿龙\n30. 烟雾果实能力者 斯摩格 作为第一季彩蛋出现\n预计会是第二季的最终反派。", "title": "真人版《海贼王》演员们对比原著角色都长什么样呀?",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7348/"} {"text": "好久没看这么闹心的韩国电影了,郑雨盛导演的《保护者》。大家不用看原片,我直接讲剧情:男主作为黑道小弟帮黑道老大🔪人后入狱,出狱发现自己有个女儿,于是去黑道大哥那说以后不做这行,大哥拿出一大袋子前给他,但没收。大哥觉得小弟这是外面有人了,给我看看还有谁…这不是我说的,大哥说得。\n………..\n剧情到这我就已经看不下去了,有没有人这不废话吗?男主都多大了还跟你打打杀杀,男主没收你钱我不理解,但是外面有人不正常吗?男主也是,装什么纯情?一开始给了辆宝马,男主西装笔挺的立刻收下宝马去找她前任也就是单亲妈妈。结果在路上被二把手雇杀手杀男主的路上,杀手不小心把他前任创死了?????男主你说你找她娘俩干啥,要钱没钱要快乐没快乐,为了剧情强找………..\n但别有负罪感,妈妈本来也是要死,因为患癌症了\n……….\n然后女儿还上一年级吧,他前任在患病且知道男主做不正当行业(杀人犯)也要生下女儿,带着女儿住公租房,让女儿学芭蕾,哪怕自己患血癌了也不治…在这种情况下,女儿放学拎着小书包带着几个上好的猫罐头去喂流浪猫。罐头暂定15元一个,3-4个罐头60元左右。我小学一年级奔小康的状态下,零花钱一天也不超过10元,而且她妈这作为患癌的母亲下怎么有这么多钱?天天喂这些膘肥体壮的猫,我看猫都吃够了………\n………\n杀手杀完人在要钱的路上把车停在了马路正中间,还在车上打电话呢就被二把手创死了。二把手去跟杀手逼逼赖赖的时候被反杀。我心想这俩杀手咋不去警局那待着呢?都比马路正中间安全!我还寻思呢,就在这时男主抱着女儿腿着走到了他们的面前………\n………………….. ???走来的???\n走的真快啊,警察没来你先来了….\n………\n我寻思韩国电影也不这样啊[苦涩]\n………\n还有很多搞笑的想吐槽~例如杀手第一次杀人放火不小心把亲奶杀了,我就寻思这黑道大哥不怕他把自己也杀了???还有黑道大哥吃饭桌上摆了两瓶真露,真露的意思就好比中国的东鹏特饮……..并把标给我们看的那种近景…… 气势全无……..\n还有…………\n黑道大哥太狂了…. 赚了钱开了个大宾馆…. 客人太多了大哥看着烦……. 让二把手把他们都杀了……. 那你开什么宾馆….. 开殡仪馆啊…… 多省事……. 二把手永远都没有眼力见…… 我看的都服了这样咋当的二把手…….\n小孩基本也没啥台词,就睡觉,被绑架了先睡觉,爆炸完了也睡觉…小孩觉大能理解……\n那也不能倒头就睡吧….\n啊…. 真的…. 服了…..", "title": "宝马的宣传片",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7180/"} {"text": "为什么世界杯就打了三场也配拍纪录片了?从所向无敌的德意志,到连日韩都踢不过的欧洲伪强队\n18年耻辱输韩国,22年首战爆冷败日本,上半场穆勒这个支点还是很给力的,大厨太急了,右边人到位应该传中,大部分人还是很有冲击力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可惜后卫的问题在高位压迫被无数倍放大。把穆勒换下去就感觉不对劲了,应该留着。老实打4231伪3后卫阵型,或者4222都比352强。现在霍夫曼劳姆两个边卫根跑不起来(吕迪格的高抬腿和贝壳的防守真的让人恶心)弗里克的顽固与德国对内的拜仁与多特帮对内的矛盾,这场失利不可避免\n第二场开始前,哥斯达黎加战胜日本 德国的出线机会来了,萨内也迎来了回归。但是这次苦战西班牙要不是克鲁格的绝平德意志已经出局了。但也不可否认这次德国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但进攻端实在太过疲惫\n到了最后一场,可能有球迷会想,有没有可能西班牙为了德国出局放水输日本,随后德国报复故意输哥斯达黎加,西德双双出局呢(当然这是玩笑话)\n可是命运没有眷顾德国队,德国连续两届小组回家,要知道这是四星德国啊 弗里克曾经是德国队上一次获得世界杯冠军时的助理教练,他知道该如何获得世界杯,但是他手头目前没有合适位置上可用的人才。“德国的球迷一直希望他们传统意义上的中锋能够存在,德国足球能够踢出像贝多芬的音乐一样强烈而激情的不朽咆哮。但是德国队没有做到这一点,连续两届世界杯,他们踢出来的,像是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人们想起了当中著名的乐章,诸神的黄昏。再见,德国人,连续第二届世界杯要跟你们说再见。20次参加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最近的世界杯五届,四届进入四强,却在最近的两届世界杯小组未能出线,德国足球又到了重新上路的时候,他们曾经获得过辉煌,但是中间经过低迷,他们又重新的回来,但依旧惨痛。”球迷不会放弃,但是等待下一次德国战车的轰鸣的什么时候呢\n胸有万言,但不知所言。 这是德国足球传控打法的死刑宣判, 这是为德国足球青训培养敲响的警钟,这是对德国首战日本轻敌傲慢的报偿, 这也是诺伊尔和穆勒的最后一届世界杯。 回望2014年的夏天。巴西。在马拉卡纳球场旁山顶救世基督的注视下,德国队捧起了自己的第四座大力神杯。那时的诺伊尔和穆勒,或许不会想到,4年后的俄罗斯,8年后的卡塔尔,他们作为那支夺冠阵容里残存的两位老将,仍将背负起球队中流砥柱的责任,带着新生代直面小组赛出局的苦痛。 回望9年前的德国队,那是一支前场有巅峰穆勒和克洛泽,中场有克罗斯和赫迪拉,后防有拉姆和博阿滕,门将诺伊尔正与C罗梅西竞争金球奖的球队。那时的德国队兵强马壮,进攻华丽流畅,防守稳定可靠,铁血战车所向披靡,最终登上了世界之巅\n如今的德国队却让人感到陌生。铁血精神被西式传控消弭,简单锐利的进攻线变得繁琐钝挫,某种程度来说,德国队败在青训,败在传控体系。在本土培养出大批同质化四不像中场球员和两任主教练固执的传控风格的背景下,加之以功勋球员的逐步退出,德国队面临着“锋无力”和后防羸弱的困局,其走向衰弱实际上也并非不可预见。 回顾2022世界杯,德国队在“死亡之组”中首战爆冷不敌日本,在次轮与强敌西班牙战平,末轮大胜哥斯达黎加,其表现相较于2018年具有明显的起色。但净胜球和首场失利的劣势,导致西班牙一定程度上掌控了德国队的命运,最终在死亡小组的鏖战中遗憾出局。 33岁的穆勒在仍然前场奋力拼抢,36岁的诺伊尔仍然在门前高接抵挡,恍惚间回到十几年前贺炜的介绍词:“下面登场的是来自拜仁慕尼黑的小将托马斯穆勒,今年20岁。”“德国队的门将是来自沙尔克04队的诺伊尔,现年24岁。”诺伊尔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出场次数最多的门将。当青涩小将成为稳重老将,2014年德国队的冠军一代终于在此谢幕。已处于国家队生涯暮年穆勒和诺伊尔空有雄心,却徒呼奈何。\n三场比赛,纵使可以写出几万字的技战术总结,却敌不过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永远都要全力以赴,永远不要轻敌傲慢,永远不要把命运交由别人掌控。 人生中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才是主旋律。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仍然热爱生活。”处于新老交替时期,德国队之中仍有天才新星穆夏拉和穆科科,有中流砥柱基米希哈弗茨和格雷茨卡,萨内和格纳布里也正值当打之年... .德国队的重建之路任重而道远,重头再来吧。 战车总有复苏的一天\n我还是会支持德国队", "title": "从德国战车到宝宝巴士 史上最烂德国的故事",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2190/"} {"text": "有人说:“你们就是双标,只见你们抵制云之羽,怎么不见你们去抵制日剧日漫呢?”\n这就是一个认知谬误——我们要抵制的,向来是“倭风剧”,也就是打着中国传统的名义但实际输出的是日本元素的剧。\n关于《云之羽》中出现的各种日本元素,已经有很多帖子细扒过,此处不再赘述。但是要强调一点,日本很多文化确实是从唐朝借鉴过去的,日本没有学全唐朝文化,进行了很多的改造和异化。剧里选择摒弃我国正统的传统元素,而去贴近日本的“半吊子”二手文化?好,你说这部剧是架空的,那你为什么非得模仿日本而不是自己创造呢?难道我们不该质疑主创团队的用意吗?\n我们并没有去声讨日剧日漫或者日本文学,为什么?因为这些文化作品,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就告诉你了:“我们来自日本,讲的是日本的故事。”了解外国文化,开拓视野,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令人害怕的是主创团队遮遮掩掩,暗暗地输出日本元素却不承认的态度。说的轻松一点,这是夹带私货,说的严重一点,这就是文化入侵。如果我们现在对这种剧视若无睹,难道以后让我们的后代在潜移默化之中觉得剧里的这些就我们传统文化原有的样子吗?", "title": "我们为什么要抵制“倭风剧”而不是日剧?",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2513/"} {"text": "故事从一个林场,几个家庭,一批人物在极速变动时代里的兴衰发展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动荡风貌 故事中,改保护林场的改革和工人们生存的需要之间充满着矛盾,这里一些年轻人渴望出走,一些人希望能继续端牢铁饭碗,每个人的命运在不经意的选择间天翻地覆,每个人的选择汇聚成洪流,汇聚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林场寄存了几代人的生存和记忆,当限制采伐的政策传下,痛苦是必然,但进步也是必然。 当时代翻了一页,当父辈将那火炬传给下一代,下一代也必将不负众望,带着重生的希望重造林场。 故事反映了林场的改革,更反映了共和国的长子-东北-在市场化改革中的渐渐落寞 但难能可贵的是,故事没有讲句号停留在毁灭,更展现了在痛苦之后的重生 电视剧从导演到演员全员在线 从风景到故事语言都很有质感 就如同那个年代的生活 平凡但厚重 感受到了主创人员的用心,值得一看", "title": "以小见大的时代动荡",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5588/"} {"text": "威尼斯时间2023年9月3日上午10点30分,第8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下设论坛“全球制片中的类型片趋势”在意大利的Excelsior Hotel举行。乌尔善、费翔代表《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剧组亮相威尼斯,与台湾电影人焦雄屏、法国导演Élise Girade及威尼斯电影节选片人Paolo Bertolin一同出席论坛。\n翻译整理:忠泽 排版:叶烨 责编:刘小黛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首先呢,我是今天到场的各位之中最没资格来这个论坛的一位(笑),因为我是个演员嘛。不过作为一个从业40年的演员,我很关心观众观看娱乐的方式——这是我需要关注的。作为表演者,我很想理解观众想看什么,他们想怎样被娱乐。显然,近年来对此有显著影响的是社交媒体、互联网,以及每个人的手机。说到“电影类型”,我感觉,至少就中国市场情况来说,今年夏天好莱坞大片的票房还不到他们去年的50%(注:今年暑期档好莱坞影片票房占比只有13%)。这个变化太巨大了,国内有很多关于事情为什么会这样的讨论。", "title": "威尼斯费翔谈类型片∶我们正被手机洗脑",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5921/"} {"text": "我之前有看过《长公主在上》《东栏雪》这两个短剧。这部《逃出大英博物馆》因为网上特别火我也去看了。我的整体感受是,这部剧前两集没什么特别出人意料的情节,因为之前刷到预告基本上都有大部分内容了。后面第三集的时长稍微长一点,家书部分真的完全没想到这部作品会以这样的方式来收尾。总体来说这部剧并不是完美无缺,但也并没有那么不堪。我看了几条豆瓣的差评,基本全都是抛开立意不谈。他们说抛开立意不谈这就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小短剧。什么时候我们讨论一个作品,都要抛开它最突出的东西不谈。这部短剧之所以能火不就是因为他为文物发声吗,而且立意本来就是属于这部作品的,那你讨论《彗星来的那一夜》抛开剧情不谈,讨论漫威电影抛开特效不谈,讨论动作电影抛开动作不谈,未免也太奇怪了,就好像挑儿子毛病的妈妈,她儿子的优点她都抛开不谈,专门挑他的缺点。\n这部剧本身就是源于一个评论区的脑洞,煎饼果仔把这个脑洞拍了出来。制作团队只有煎饼和夏天妹妹两个人。然后你们去说他的故事内核,说他男凝。说为什么玉壶要见到男主就抱住他。正如余华所说的,你只要把老人写成老人。没有那么多象征的东西,你说为什么女的要见到男主就抱着男主。有没有可能玉壶本身就没有性别,而且玉壶因为是当代文物在文物里面算是最小的了,就相当于小孩子。为什么能被你们解释成那样。如果是一个小女孩来演这个玉壶,你们又会怎么说,你们会说男主恋童癖还是会怎么说?\n这部短剧最开始是源自于一个承诺,我看到了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的诚意,大家也都看到了。他们为了这个作品也做了很多准备,里面台词也是经过研究的。我认为你如果要拿其他和文物相关的作品来对比的话,请你拿出也是由两个人来完成的作品来对比。不然根本就不公平,就像我那你的毕业论文去和期刊论文做对比。\n我看过《东栏雪》看过《古相思曲》,这些都是小制作但不输很多市面上所谓的s+电视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也是一部很好的作品,他让我们看到了自媒体存在的意义。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我们流失在海外的文物。", "title": "经典抛开XX不谈",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6041/"} {"text": "近期在看《骄阳伴我》的时候不由得产生了一些对情感和生活的感悟,所以忍不住记录下来。在这部剧里,我看到的不只是都市男女的爱情故事和打工人的心酸,在细腻的刻画和精巧的情节设置下,我惊喜地发现了一个一直关注的人生课题:在追求自我的同时如何保留爱他人的能力。\n《骄阳伴我》里展示了不同年龄段、人生阶段的感情;校园里的热情和互相依靠,年轻人在职场里的相互支持和鼓励、已婚十年内的隐忍和放手、父母跟生活柴米油盐的拉锯和脉脉的温情。如此多样化的爱情,让我看到了生活和感情的全貌。其中,有几段感情我想专门拿出来写一下,来探讨一下“自我”与“爱”的微妙关系。\n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都在学着如何在“追求自我”和“兼爱他人”之间保持着平衡——其中不乏需要努力、自我认知、会经历痛苦、会争吵或者放弃,或许能成功又也许永远不会找到平衡只能放弃其一。\n电视剧刚开头便展示出了第一个在“追求自我”和“保持爱人”过程里追求平衡的情节。知名广告导演简冰(白百何 饰)离开了同样是导演的、结婚多年的丈夫薛易明(田雨 饰),尽管两个人相互欣赏、也曾经风雨同舟。但是,他们的婚姻最终破裂了,原因并非是缺乏互相依赖或深刻的情感,相反,他们一直都是相互依赖的伴侣,互相欣赏着对方的职业成就。然而,简冰在多年来专注于事业的同时,对于薛易明的出轨问题选择了视而不见,她试图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来平衡自己的追求自我与维系婚姻的需求。\n然而,简冰渐渐明白到,她不能只关注自己的事业和对方的优点,而忽略了自己内心上对婚姻的不满。她意识到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她试图用对老公的所谓的“宽容”来平衡自己的爱情,但这与她真正的自我价值观背道而驰——她是一个非常坚定、有契约精神的人,这种感情对她来说似乎不值得继续。于是,她下定决心与薛易明离婚,因为她意识到,平衡追求自我与保持爱人之间的关系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宽容问题并不等同于忽略问题,于是她在这一段平衡追求自我和保持爱人之间的努力失败了,所以她果断的断舍离,才有了接下来的剧情。\n正如简冰一样,男主盛阳(肖战 饰)也在学会追求自我和感情之间取得平衡。他最初进入广告行业是因为对简冰的崇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找到了自己在广告设计领域的天赋和热情。他开始追求自我,不仅是为了崇拜和当年那份纯真的牵挂,更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事业,还有家庭。他逐渐在工作里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独特魅力。然而,与简冰的重逢和后期的合作重新点燃了他们之间的感情,这次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依赖和崇拜,而是一种平等的行业励志关系。他们互相成就,不仅帮助盛阳和简冰追求自我,策划出更好的广告创意,还让两个人的感情更加平衡,没有被年龄、阅历和社会地位所约束。盛阳学会了如何在事业和爱情之间取得平衡,不仅仅是简冰的附庸。他们明白,爱情需要相互扶持和共同成长,而不仅仅是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而放弃自己。\n当我们深入探讨“自我”和“爱”之间的平衡时,罗美娟这个角色让我真的非常共情,不难发现她所代表的情感冲突和追求自我与爱他人之间的平衡,是《骄阳伴我》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n罗美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女性,她追求着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感,这包括拥有一些漂亮的衣服和一些小小的虚荣心。对她来说,这个愿望是奢侈的,但这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表现,一种对自己的尊重和关爱。然而,她的丈夫却无法支付昂贵的衣物,找人要来了穿过的旧裙子,这导致了一场激烈的争吵。这个争吵凸显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对于罗美娟来说,这是老公不在乎自己、不愿意为自己花钱的表现,而对于丈夫来说这却是他在基于现有的条件能提供的最优解。对情绪价值的忽视和家庭财务的压力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n然而,在这个冲突的背后,以及后期简冰的采访唤起了他们对过往的回忆,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珍惜,让他们重归于好,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是一个家庭的温情和亲情,以及明确了对方的真实需求:对美和个人价值的追求、以及学会换位思考。虽然罗美娟渴望拥有漂亮的衣物,但她也理解丈夫的经济状况,她也知道自己的价值除了体现在漂亮的衣服上,也体现在自己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份辛勤的工作上。她需要的其实只是丈夫关注她的情绪价值需求、以及对她个人爱好的重视,这体现了她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同时,她的丈夫也意识到,尽管他不能满足妻子的每个愿望,但他一直在尽力,之后也会更加努力、试图在有限的条件下给予她幸福。这种争吵和和好的过程,让他们重新审视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发现了那些曾经被生活琐事掩盖的珍贵回忆。\n这个情节让我看到了追求自我与爱他人之间的平衡。罗美娟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她也明白,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穿着着华丽漂亮的衣服去参加同学会,更多的是包括了亲情和关爱。她在爱与自我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她还是会跟简冰说以后一起去spa、看电影,而且她也明白,与丈夫共度的岁月和共同创造的回忆才是无价的宝藏。\n生活中的平衡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梦想,还包括了与家人、伴侣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平衡需要我们的智慧和理解,需要我们不断沟通和和解。但最终,它将为我们带来更加充实和满足的人生。爱情和自我追求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和谐共存的,只要我们愿意在其中寻找平衡,珍惜与他人分享生活的时光。\n真正健康的感情,对盛阳和简冰来说是相互成全,对盛阳的父母来说是同舟共济。那对于你和我来说,是什么呢?追求自我和保持爱着他人之间的平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他人永远无法完全理解你的内心,也不能始终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但在不违反底线的情况下,沟通是关键,双方需要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追求,同时共同经营爱情。\n我在《骄阳伴我》里,看到了许许多多“挣扎”、“困境”,但也有许许多多的“突破”和“成长”。很喜欢这样的都市情感剧。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不要忘记珍惜与他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在和他人的亲密关系内也需要时刻保持明确的自我意识,才能取得一个相对理想的平衡吧。", "title": "学会在追求自我和爱着他人之间平衡",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5641/"} {"text": "男主真的好废物…所有人都在为他让道,那么多人偏疼开后门还给他扶不起来,越看越讨厌,没脑子就算了还没能力,没能力就算了还自以为是,要不是他从中作梗,无锋早抓完了…… 要不是女主护着,试炼试炼过不了,出门逛灯会早就被寒鸦肆弄死了。管理宫门震慑江湖要靠宫二,防身喝药要靠宫三,出门在外金帆护完女主护,连姐姐都有一技之长,他有什么,一脑子的水吗?金繁那么优秀的红玉侍卫就因为老执刃偏心就要为男主放弃前途隐姓埋名,顾晓声你不要太爱蠢男。 zlh能不能少接这种sb男,长珩仙君现在越看越丑了,剧里真的被宫二宫三雪童子吊打,寒鸦柒寸头都比他坑坑洼洼的脸好看,服了。 唯二的优点 是不是倭风不清楚,但是女主和女二的妆造打戏真的好好看,云和金那场比试的打戏真的是最近打戏里最绝的了!!!🐠这部戏进步比苍兰诀真的大好多,不夹不作也可以演的不错。 角徵浅大三角真的好好,慕强批的天堂!宫二宫三就应该自己自立门户,天天在宫门帮扶废物还得受气,宫门里面一堆老的小的不重视真正有能力的人,钟爱废物,活该最后被无锋欺负到家门前 一星给🐠一星给角徵浅,没有这么傻逼的男主开分肯定能更高。", "title": "男主废物死了,养成系不是没脑子……别侮辱养成系",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6144/"} {"text": "(本文首发于“幕味儿”公众号 2023年9月11日 #院线热门栏目。未经授权,请勿在任何平台以任何形式转载。感谢) 作者: 握瑜生 魏书均在接受关于《永安镇故事集》的访谈里讲得直截了当:“我并没有为这部电影写过类似的文字,因为它本身就是个‘意外’……[]”这场意外以最混不吝的、最轻飘飘的、最嬉笑怒骂的形式为外衣,将一场足可震颤心魄的霹雳包裹在当中,今天它终于被装订成册,静静地送到了观众面前——刁钻却不刻薄,带着遮不掉的诚恳浩荡,借用巴赞评价《沉默的世界》时的原话:“展示海的深度。展示而不是描述,这就是电影。[]” 石头落入水中,污水激起转瞬消失不见,这是影片中“导演”为饰演女主角的陈晨讲解,所谓小镇故事就是要捕捉“生活的涟漪”时做出的动作。影片刚开场就把摄影机对准了永安镇上电影剧组的到来,电影摄制的虚构属性为电影植入了一个介于现实与虚构之间极度不可靠的时空语境,围绕着这场“涟漪”,魏书均刻意动用了最俗套的三段式结构组织,并恣意出入电影拍摄的内外部——为此,他还安排了一个贯穿全片进行电影拍摄过程记录的纪录片摄影者。影片三个部分的标题分别为“独自等待”、“看上去很美”和“冥王星时刻”,以相互发生过若有若无的关联的三个/组人物作为叙事核心:“独自等待”中的小顾、“看上去很美”中的陈晨和“冥王星时刻”中的“导演”与“编剧”;进一步地,虽然魏书均在前作《野马分鬃》上映时就曾否认他的电影中有前置的元电影设定,但难以回避的是,这种下意识的创作惯性仍然在《永安镇故事集》中得到了延续,上述三个/组人正分别对应着与电影这一艺术媒介形态紧密关联的三类群体:电影外的人——观众、电影中的人——演员和拍电影的人——编导。 第一单元“独自等待”,顾名思义,它与一场所期待之物注定不会到来的独自等待有关。 电影剧组深夜进驻,这对于永安这座小镇来说,不妨说就是一个涟漪的开始。小顾是永安镇上一家小饭馆的老板娘,丈夫夜里上班,平日店面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小顾和公婆照看,而他们不满两岁的孩子还在吃母乳。因此,围绕在小顾身边的,是由买菜、备菜、讲价、喂奶、啼哭、涨奶等等一切琐碎、乏味、重复性的庸常生活场景组合起来的,而怀抱着孩子、操着湖南方言的小顾就是这个庞大的生活多棱镜前唯一的观众。 剧组要拍摄故事的主人公正是一个试图逃离小镇生活的小店老板娘,因为主演迟迟不能来到,一时间又找不到合格的替代者,面对编导“就是要找一个会说湖南话的女演员来演”的表态,小顾发现了自己的潜在机会。为主人公试验妆造的过程使得她几乎就要相信自己即将成为闪闪发光、众星捧月的大明星,这无疑是一个“丑小鸭期待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在家中对镜子时独舞,红框的墨镜颇有向《重庆森林》中林青霞所饰演女杀手形象的致敬,美甲店上了雾气的玻璃窗朦胧柔和,映出的也许就是千千万万“小顾”——普通人的幻梦。小顾在丈夫那里得知公婆支持餐馆重装却反应冷淡,示意无需重装的原因正是她的设想中生活已然出现了其他可能重新来过的机会。然而,幻梦就在刚刚初具形态时被打碎了,女主角的如期进组让全组都扬起了斗争,只有小顾的生活突然间悄无声息地跌回了谷底。永安镇喜食鱼,鱼肉为最招牌,单元末尾回到杀鱼的符号性行为提示着与永安镇的绑定是小顾挣脱不开的无言现实。 第二单元“看上去很美”的标题本身就很值得玩味,外壳与内里的差异带来了一种二元对立的切入角度,影片中将这种种不同均归于“变化”的出现。 故事承接上一部分中女演员陈晨到组而继续向前展开,在她与导演以及制片人的对话中得知,这位如今风光无量的大明星原来正是在永安镇长大的,将这里作为取景地同样出自她的推荐。多年后重新回到小镇的陈晨,最大也最频繁的感受就是:二十年故乡日新月异,好像没有什么是未经过变化的。重返故乡故地面对旧友和老同学的羡慕眼光,陈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其实演员的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演员的生活只是看起来光鲜。其实,这句话也在无形中成为了整个单元的基础隐喻,进行东湖旅游开发的商人对小镇居民休闲度假趣味变化的总结,基本上是对上述隐喻的宏观佐证——城市化进程中后期的小镇人对于乡村生活的“热衷”不过是吃腻了家常菜想要换换口味,他们坐在农家乐里并非出自对于乡村田野的真正向往——当我们无法理解身边人与世界的巨大改变时,选择想当然地处置面前的生活是一种惯性使然。 在新与旧、远与近的更替中间,昔日同窗已经身份地位悬殊,而陈晨在尝试重新与永安镇的人和事建立联系的途中,又同时揭起了当年离开时的疤痕,她的选择与剧本中老板娘离开永安镇的选择形成了极其吊诡的互文。二十年前背井离乡出外闯荡的陈晨,俨然是人们眼中的不被理解的、为了钱而离开“老板娘”,而今故乡再也无法触碰,在她和永安镇之间一道的高墙已然筑起,它看不见、摸不到但又无法移除。 与旧时恋人陈宏的偶遇为陈晨带来了唯一一丝甜蜜的安慰,而现实却不能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重现,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早已把残存的记忆消磨殆尽,“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只有在歌词中才有让人相信的一瞬。就着车窗上的雾气,陈晨擦拭出的那只眼睛,或许是她一度试图看清这夜的破碎与纠缠,而得到的惟余泪痕。 第三单元“冥王星时刻”,这个名字显然与第六代导演章明的代表作《冥王星时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冥王星上没有昼夜交替,永远处在那将明未明的天色里。芥川龙之介说: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他几乎将这种生命中的“天色”说到了底,坚忍的另一面往往就是苟且,而人“非要在壮烈的生活与苟且的生活中选择一条路不可[]”。这就是永安镇的剧组中“导演”、“编剧”以及演员这一群拍电影的人所面临的困境——导演的上一步作品被批为没文化直男癌、编剧进入了事业瓶颈期、主演陈晨同样也处在刚刚解约、急需寻找好剧本证明自己的当口——它们无一例外都指向冥王星时刻。 “导演”和“编剧”作为第三单元中的核心人物,二者之间围绕如何拍好这部“永安镇”的观念之辩,将电影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已摆在电影人面前的两条路——写实的还是造型/戏剧的——再次拿到了前台。在访谈中,编剧康春雷承认,片中“导演”与“编剧”的理念分歧事实上就是《永安镇故事集》拍摄过程中,他与魏书均的真实写照:相比更倾向写实主义的魏书均,康春雷希望电影更多地架设在一个虚构的、明显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模式之上。两种对生活的理解方式,一边是“我理解的生活中,没有什么行动,所有的东西都是潜在的”,暗恋就是暗恋,大概率不会有进一步的变化,一边则是要主动出击、积极行动,尽一切可能制造偶遇与巧合,而影片最终呈现的讨巧指出正在于并没有向二者中的任何一边倾斜,而是不偏不倚地立在了中间,例如先放出“永安镇会不会有真正地女性意识觉醒?”这样的设问,而接续它的却是“老板娘”出走的不决绝、不直截了当和不顺遂;再比如大量地使用韦斯·安德森式的对称稳定构图所传达出的,这是一种对于不堪的、鄙陋的矛盾交锋过程的全盘展示。\n第三单元中的另一引人注目之处,是魏书均勇敢地对电影界和自己身上的苟且都进行了大胆的拆解和嘲弄。对于“导演”喜欢嘻哈音乐的设定,这是魏书均奉献自我提供笑料的一种表示(魏书均本人早年有过说唱歌手的经历),而对电影界内部的种种拙劣行迹,诸如资方临时加戏加演员、漫天飞舞着的矫揉造作地模仿“地球最后夜晚体”的文艺片、惯于过度解构和满脸献媚的所谓“影评人”通通付之笑骂,或反问“获奖就没烂片?”,或用古琴演奏的《波斯猫》调笑了“影评人”根本是附庸风雅、酒囊饭袋之流。 魏书均曾明确地表示过他本人对于那种怀旧主义和感伤主义的情感操纵的一步步拒斥,然而在他的疯狂解构过后,《永安镇故事集》还是保留了一个和缓的时刻——在第三单元的重场戏,“导演”和“编剧”在开机前一晚还在为定稿剧本进行大爆发式的争吵段落中,马拉多纳的死讯让两个针锋相对的男人最终走向了和解——伟人的离世伴随剧烈的历史断裂带来了一个有着中断性效用的时间,仿佛将眼前的一切叫停,Julie Covington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响起,这也是某个不为人知个体症结为之影响而释然的时刻。次日早晨,剧组不得不开机,因为所有的生活仍要继续,所有曾爆发或未曾爆发的暗流涌动都归于爆竹的烟尘之中,妥协、苟且、和解,再到 一切如常。 所谓“故事集”不仅是对于“发生在永安镇的三个故事”的代指,更体现在影片的画面美学取向上,除了前述提到的对称构图,摄影上大量使用90°正侧机位、与人物视线同一水平线的固定机位和平摇和大景别放大变焦,从整体上让画面出现一种多格连环画的效果,可看作是对“影像故事集”的着意追求。 总的来说,《永安镇故事集》的完成在某个意义上标志着魏书均逐渐发展的作者审美的基本形成:有关电影自我指涉的小彩蛋是他的“小心机”,《野马分鬃》中对洪尚秀和《永安镇故事集》中对金敏喜的提及/致敬、《永》第二单元中对张艺谋《有话好好说》中“安红我想你”的戏仿、第三单元中“导演”与“编剧”一起援引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中的段落进行辩论;而他的连续三部作品《延边少年》《野马分鬃》《永安镇故事集》分别回答了“电影是什么样子”、“人是什么样子”和“电影人是什么样子”的三大设问,则建构出“大布局”。\n在“导演”与“编剧”完全地对峙、猛烈地对冲中,我们必须承认,只有最真诚的创作者才敢于扒光自己给观众看。魏书均这记当头“飞踹”又能真正激起多大的涟漪呢?我不知道。也许就像那句台词所说的:永安镇什么都不会发生,电影界也许同样什么都不会发生。\n魏书均在影片最后的黑屏上打出了一行致敬——在120多分钟的撕扯与自我揭示后,这行向电影从业者的致敬多少有些既残忍又好笑的意思。坦白讲,我一厢情愿地相信,魏书均最后的致敬仍然有确实的积极期待,即便电影开头两人对于的棺木的讨论为这则玩笑平添了许多宿命色彩,就像侯麦面对自己与电影手册派之间关系的提问时,做出的回答:“有的时候,集体的鉴赏掩盖了个人的嗅觉,大家不得不为了一些并非十分支持的东西辩护……但归根结底,团队里大家的偏好和观点有着深厚的共性——一种极大的真诚。[]”\n感谢魏书均和他的战友们,《永安镇故事集》很珍贵,为华语电影提一杯。\n(注释略)", "title": "《永安镇故事集》:“电影界什么都不会发生”",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4871/"} {"text": "《碟中谍2》是该系列中口碑最差的一部,却也因此是该系列中最特殊的一部,吴宇森将自己的个人风格带给了这个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美国特工,即便长发飘飘的阿汤哥个性十足,《碟中谍2》还是输给了前作和后作,《碟中谍2》有哪些优点,他又输在了哪里。\n法国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对于吴宇森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吴宇森在梅尔维尔身上学到最多的东西,就是服化道和造型设计,我记得《独行杀手》里,冷面的阿兰·德龙身着一袭灰色大衣,举手投足间透露出冷酷,尽显杀手本色。回看吴宇森过往的作品,演员身上也是相似的深色大衣,衣摆在风中肆意飘扬,再戴上墨镜,帅气且潇洒,吴宇森把这套审美带到了《碟中谍2》,一袭黑衣,戴着墨镜,黑色长发的阿汤哥用喜闻乐见来形容都不过分,神奇的是,阿汤哥跟这套形象竟还有几分适配,造型的线条感和肌肉感还是呈现的比较明显。\n一提到吴宇森,就会想起“教堂白鸽”,升格镜头里到处飞的白鸽以及跳到半空中射击的枪手是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他用几乎质朴的方式诠释了一个“帅”字,吴宇森对于飞鸽的使用真是到了偏执的地步,在反派基地里那群鸽子真是相当有辨识度。如果吴宇森是这么想的:“飞鸽又帅又可以加重紧张感”,那我觉得他的目的只实现了一半。哦对,说到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在他过往的作品里的剪辑功不可没,但在这部里,对于暴力镜头的剪辑就差强人意,稍显凌乱了。\n布莱恩·德·帕尔玛在悬疑方面给《碟中谍》系列开了一个好头。在第一部《碟中谍》里,德·帕尔玛在剧本上下了一番大功夫,从故事开端的小队全员被杀,到内鬼的现身,再到高潮的火车决战,都被梳理得井理有条,给影片留足悬念,也给伊森留足挑战,而在这当中德·帕尔玛又很善于利用时间差和空间差来营造紧张的悬疑氛围,多线的交叉蒙太奇成为了《碟中谍》系列的传统,在优秀剧本的加持下,德·帕尔玛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悬疑+动作的商业答卷。\n而看到吴宇森执导的《碟中谍2》,剧本就显得薄弱了很多。吴宇森对于动作戏的侧重,或者说偏执,让整部影片的笔墨分配得并不均匀,除此之外角色的工具化更加严重,女主绝大部分时间就是个花瓶,在她做出全片最重要的一个选择后,她本身就变成了正反派争夺的麦高芬,想想还蛮搞笑的,凸显人物弧光的设计因为前后的处理而显得潦草,影片也从此彻底走向了除了动作戏之外的灾难,路德这样的工具人就更不用说,简直是毫无存在感了。\n所以,我仍然喜欢吴宇森的个人风格,但能让德·帕尔玛放弃执导的剧本,确实是十分糟糕。", "title": "吴宇森的个人风格还是蛮有趣的",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6749/"} {"text": "不知道有没有人同样是被片名(假如爱有天意这翻译真绝了)和豆瓣评分骗进来的?老实说,打三星都是看孙艺珍面子。\n撕掉孙艺珍个人光环之后,毫不客气的说,本片除了配乐和某些场景构图外,跟国产的那些烂俗青春片和爱情片没有任何区别。刚开始我很疑惑,为什么这种nt剧情都有人能看哭?后来我理解了,毕竟国产和韩产的烂剧、烂到透顶的言情小说都能有这么多人能看哭,更何况这部电影还是不少人童年看的。\n说到影片实处,电影美学方面还行,但分析到剧情我却想吐。\n刚开始,此片在我心目中因为孙艺珍颜值加持,勉强能打四星,直到宋珠喜和只见了一面的池俊河好上后,甚至直接送了他一条项链后,我就开始有种不祥的预感,后面的剧情完全符合我对它的猜测。\n看到中途,我突然想起来我初一学过的一篇课文——《华王之优劣》(选自《世说新语》),电影里边尹泰秀和池俊河就是当中典型代表,毫不客气地讲,道德层面上尹泰秀高了池俊河几个档次。就算你们背着你的挚友搞,但能不能从一开始就直接挑明?\n然后我们知道了这条项链原来是尹泰秀的父亲送给宋珠喜的,我就更觉得反胃了,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别人父亲送的东西就这么送给你认识不到一天的男人?真正的恋爱本就是日久生情,就算你是一见钟情但哪有上来直接送定情物这种操作?\n然后,我最不理解的一段来了,你被你的好朋友背刺了,你上吊什么?当一个人经历了这些之后,真还能对她爱得起来吗?尹泰秀是个塑造的很奇怪的配角,太怪异,太高尚,怪异和高尚到不是正常人类。塑造的同样失败的配角是现代中的女二,现实生活中真有这样nt的人吗?虽然配角塑造不算成功,但相比于主角好太多了。\n紧接着最让人高血压的一段来了,游行后偶遇,尹泰秀带着宋珠喜去火车站送别池俊河,看着自己的未婚妻为了别的男人哭得稀里哗啦,我真不知道尹泰秀此刻内心的阴影面积,如果你是他真还愿意娶宋珠喜吗?好了,你们这么有共情能力,心态尹泰秀吗?如果没有,那你谈什么感情,连人之常情都丧失了。\n好了,马上来到最让我想笑的一段,池俊河在越战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去捡那条破项链(原谅我语言如此激进)最后还把眼睛弄瞎了,自此,这部电影在本质上和国产爱情烂片已经没有任何区别,我只想给编剧扇两耳光,这已经是属于智商有问题。\n你敢想,全屏看得最舒畅的镜头是幕后两个人在那扇耳光?\n结尾很让人气愤,你的女儿和他儿子又在一起了,那尹泰秀和池俊河从未出镜过的妻子呢?他们就是你爱情的陪衬?他们的人生与爱情难道就没有任何意义?此外,这个结尾和中国古代的悲剧有什么区别?所谓六月雪、梁祝化蝶、死后化鸳鸯,此皆乃封建时代愚民的谎言,没想到21世纪的今天仍有人再写这种剧本。\n可以看出郭在容很喜欢卡农这首曲子,不论是《我的野蛮女友》,还是这部《如果爱有天意》,故事基调和网传的卡农背景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前者好歹很有新意,这一部......\n最后,我以《和莎莫的500天》的一句台词来结尾:所有的谎言和心痛,都是电影、流行音乐害的...我们到底了解爱吗?", "title": "又是一部伪经典",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6071/"} {"text": "首先一上来就是男友说我很忙分手吧,然后下一个画面女主就发现了男友跟另一个夸张红色指甲的女孩在一起了 代表男主是个渣男 于是郁郁寡欢 但还舍不得删除好友 到这里都是正常的 接下来就是女主的臆想time(一个线索就是她发现照片动了 精神已经不正常了此时)\n女主洗碗发现家里水管坏了 没有水了便给管道公司打电话 第一个上门的是匪徒哥(注意一个线索男主为什么总是湿淋淋的 因为女主这里把爱情当成水)匪徒哥则是她难以割舍想旧情复燃的思想具现\n当然她也有纠结过要不要放手 接着管道工小哥登场 他是理性思想 潇洒分手管道工小哥一检查水管是好的 你根本没有必要修啊 分了就分了呗 然后退场\n可逐渐 慢慢长夜各种回忆涌上心头 女主难以自抑 匪徒哥人格也完全占据了主动 然后就把倒霉的管道工直接给办了 女主也在恍惚之间看见了自己的“爱情”(落汤鸡男友)又回来了 她呢也是主动投怀送抱 两人缠绵不已 但这时候突然发现她变成了照片里那个红指甲女孩 回过神来认清了自己遭受背叛的现实 便不能像匪徒哥思想屈服\n一番搏斗之下 匪徒哥制服了女主 她又怂了 这时候有一个镜头是匪徒哥在收集项链(这里面还有个细节就是红指甲女孩和女主其实是很像的)女主此时反应过来她对于男友来说也不过就是数条项链中的一条罢了 也印证了她变成红指甲女孩的画面 她们都一样没有区别本质上都是男孩集邮中的一张罢了 于是最后反杀成功\n故事标题叫《红色的水》影片最后结尾呢是水龙头正常开着流出清澈的水 下面则是污秽不堪从匪徒哥身上流出的“红色的水”\n爱情本来就是清澈纯洁的 一段不成功的感情没必要去过分纠结甚至走不出来 那已经成为一潭死水 而水管里总会流出清澈的水", "title": "红色之水脑洞解析", "date": "2023-09-1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0885/"} {"text": "看特吕弗 1⃣️6⃣️\n中年男人的魅力竟能如此之大,令人不敢相信!观感很平淡,超级无感,甚至觉得无聊。以前只是拍(撕)丝袜,这次特吕弗彻底不演了!开场,一个男人的葬礼,好多女人好多腿,一副棺材,镜头前一双双美腿走过,令人对这个死去男人的过去无比好奇。\n故事的开始,是通过男性意淫视角下对女性的凝视去展开的,然而魅力的展现则没有任何基点。当他想要写一本书去记录自己的风流情史,搭配画外音旁白讲述时,这个一面之缘便能让女人沦陷的中年情圣形象在我这里就完全立不住了。“女人的腿就像圆规,维持着地球的平衡”,他对每个女人的爱都是内在“恋腿癖”驱使下的付诸真心,就像医生和男编辑(同为男性集团)的点评:他并没有那么的爱女人,他对肉欲的喜爱要高于对情爱的向往,他就是个自恋无比的自大狂。\n母亲与情人私会而疏忽陪伴,对于过往的童年的痛点和单亲家庭的伤害有提及但没有深入的探讨,相比男主的自赋魅力,反而女人那疯狂与痴迷的爱使形象更立体,刺激的性爱体验与极强的控制欲,不惜为其枪击自己的丈夫(寡淡无味的婚姻)。最好死于自己最爱的“腿”也算是不忘初心了,毫无疑问,比起女人,他更爱腿。\nps:小黑猫吃餐饭的镜头想起了《日以作夜》", "title": "爱上的并不是女人", "date": "2023-09-1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8836/"} {"text": "第一个镜头的开头十分钟,这是在干什么?我们看到某种完全单向度(这个词的意思是“一维”,引申指代一种未发展的“低维”,但又令人想起“单行道”那样的“单向”)的影像,令人摸不着头脑。或许有某种令人好奇之处,但我们总是昏昏欲睡。然而,在门打开之后,在一个神奇的瞬间里,世界被撑开了。我们目睹着一场极美的转化,几乎并非发生在屏幕上,而是发生在我们的双眼内部:空间和时间突然成为了其本身——啊,这是什么话?它们突然成为了某种绝对意义上兴味盎然的东西。我们被推入了一个真正的世界。 音轨至关重要,你必须戴上耳机观看这部作品;它并不冷静。第二个镜头里火车的声音是煽情的:它为什么不是?我们本来就生活在其中,这些涡流中间:火车无形的声音,北极熊无声的形象(《不虚此行》)。这类似于:当水杯被放进桌面洞里那一刻的强大的幽默。 镜头切换的特征:都是在某些显得很不必须的时刻,在同一张桌子周围不同的角度之间进行僵硬切换;也就是说,看上去非常明显,而不“自然”。但我们不如问:为什么要拍摄和面、切菜这些似乎处于我们生活意识边缘的时间?为什么,是呀,为什么还要在其中加入令人感觉不伦不类的冲突?是的,这不自然。这不自然? 尝试揪面团的时候,周围突然安静下来,我们听见外面装修的声音。为什么,听见母亲用左手揪面团的声音,我们感到牛顿般的惊奇?这是最温馨的电影。桌子上低着头的台灯和铁架就像某种(拓扑学逆转意义上的——而在结尾,它们来到了我们面前,像幕布或眼帘,亲切的观众)背景板上阳光下的城市,人们可以在它们面前——以自己的方式——把坏运气捏进饺子里;窗外的天空逐渐变暗为黑色,世界亲密并且广阔。我相信,这是纯粹卡萨维茨式、超乎卡萨维茨式的情感力量。 97分钟处的镜头切换,作为一种明显转向(转向什么?转向启示,revelation)的结构标记,离开了围绕桌子旋转的轨迹。一段实际上近乎炫技式的场景;肥肉,可以这么说,有人会说脱节:它需要在场吗?嗯,它需要。火车相应地再次出现,而*猫*从无中诞生。(我们知道,《不虚此行》中最有趣的一处画外调度,也是一只猫。) 他们吃饺子的方法,是用一根筷子插入中间,另一根筷子夹住,蘸醋,吃一半,再吃另一半。我觉得这些饺子一定做得很紧致。 在最后的时刻,人物离开了房间,他们的对话从深处传来,在几个问答后有点突兀地被截断。观众再次和“单向”的物待在一起,但世界丰盈、焕然一新: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在煤店后面。 A", "title": "笔记(2023.9.12)", "date": "2023-09-1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7613/"} {"text": "今天是法国电影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30年12月3日-2022年9月13日)逝世一周年。受人推荐,我从去年11月开始筹备和制作戈达尔的几部纪录片的注释字幕,目前只完成了1970年《真理》一部,并在3月时发布了第一版。\n在注释字幕发出后的当月,有朋友指出了一处错误,即片中配合捷克斯洛伐克学生舞会画面时插入的一首革命歌曲,应该是《维也纳工人曲》(Arbeiter von Wien),因为它是根据《红军最强大》(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 всех сильней)的主旋律重新填词的,因此主旋律相同,歌词不同。\n后来,又有朋友补充了对美国的赫兹、安飞士背后的公司的信息,加上我自己对译文的十几处修改、补充了关于60-70年代意大利工运等的注释,就形成了今天发布的这个修订版。\n这次修订,我还整理了几百本相关文献的pdf文件,有我制作注释时参考的文献,也有许多是拓展阅读的文献,但因为时间问题,目前还没有最终列完清单,所以今天先不发文献的文件,等过两天再分享,敬请期待。\n片名:真理 原名:Pravda 片长:61分钟 种类:彩色电视纪录片 语言:法语、捷克语 编导:[法] 吉加·维尔托夫小组(让-吕克·戈达尔,让-亨利·罗歇 等)\n字幕制作者: 英译汉、注释、字幕制作:微博@旌旗红(即本文作者“笑志狂谈”) 特别感谢“杜若致遠”在译文修改、“相柳氏不吃辣”在注释修改上提供的帮助。\n★微博地址(用微博打开可见某盘链接)↓ https://weibo.com/5445337343/4945643946902073 或↓ 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817524725514716&_wb_client_=1\n★在公众号窗口发送“真理”两个字,即可获取有关文件。文件的列表如下: 一、详解字幕版视频 《真理》最新修订版-注释字幕视频文件,硬字幕压制。 二、片源视频 《真理》片源视频文件,含可关闭的英文、日文字幕。 三、相关文献 除硬字幕版视频和片源视频外,这次准备分享的文献还在整理中,将于近日分享,届时会在公众号通知,敬请期待。\n建议到我的公众号“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查看原文,在Wi-Fi环境下横屏观看。 我会抽空将该视频上传到我的AcFun账号“辣椒夹馒头”,朋友的哔哩哔哩账号“红色影像及实践”也将更新这个视频。\n在空闲时间,我也在为戈达尔的另两部纪录片:1971年《斗争在意大利》《英国之声》制作注释字幕,由于事情较多,抽不出太多空,预计要到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才可能完成这两部片子的注释字幕,当然,这并不是准确的时间,只是大概的估计。\n反对修正主义的戈达尔|详解字幕-1970年《真理》(Pravda)\n1970年纪录片《真理》注释字幕所涉文献的梳理\n《杜鹃山》念白新体制:韵白-1974年3月27日\n字幕制作:笑志狂谈 校对排版:笑志狂谈", "title": "纪念戈达尔逝世一周年:1970年电影《真理》修订版注释字幕", "date": "2023-09-1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9638/"} {"text": "印巴分治是发生在1947的一次英属印度解体事件,其影响延续至今。作为一部诠释爱的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则站在现代印巴冲突的时代大背景下,用一件生动感人的小事告诉人们,爱可以跨越种族、跨越宗教,甚至可以跨越国界与仇恨。 一、种族与宗教:自我与他者的对立 种族问题是印度电影中十分常见的一个话题,很多人物矛盾的起因都是种族阶级地位的不平等。影片中有多处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体现,这一制度把人从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四个等级,而影片中由印度三汗之一——萨尔曼·汗主演的角色帕万则属于地位最高的婆罗门。而婆罗门的人大多都是僧侣或贵族的后代,肤色相对更白,以至于后来男主在把女孩带回自己家族的时候,因为女孩肤色较白,而被家人猜测为婆罗门,有了不错的待遇,直到他们发现女孩竟然在邻居家啃鸡腿,而婆罗门是终身吃素的,显然女孩并不是婆罗门,岳父等人的态度开始转变,甚至不愿意继续把女孩留在家中,此处便体现出印度种姓制度和种族观念的严苛。而男主并没有因此放弃女孩,而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以平等的姿态照顾女孩并送她回家。任何需要帮助的人都值得被帮助,哪怕种族不同。 印度作为一个宗教兴盛的国家,除了种族观念以外,宗教信仰也是十分严肃的事情,信仰最普遍的当属印度教了,而巴基斯坦信仰最普遍的宗教却是伊斯兰教,宗教对立是造成印巴冲突十分重要的因素。影片中,男主作为一名虔诚的印度教教徒,在发现女孩压根不懂印度教礼仪之后,开始担心她的背景,甚至想过要放弃,但女友的支持使男主更加坚定初心,即使男主后来发现了女孩是穆斯林,但为了女孩能够安全地与家人团聚,还是选择遵从内心深处的善良与爱,爱不分宗教。 二、爱与和平:信仰与奉献的统一 如果说跨越种族、跨越宗教的爱是因为同情和善良,那么肯冒着生命危险翻越敌国国界送女孩回家则体现了勇气与信仰。男主不仅信仰印度教,同时也信仰和平,相信爱也能翻越仇恨。看球赛时,岳父发现女孩为巴基斯坦队鼓掌并亲吻屏幕里的巴基斯坦国旗,得知她是巴基斯坦人后将她赶了出去,而男主却并没有因此放弃她,为了让她安全回家,男主努力尝试了各种办法:无法办签证,就千辛万苦筹钱托付给导游;在发现黑心导游的所作所为后,男主为了救回女孩大展拳脚,不仅体现了男主对女孩的爱与责任,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中存在很多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男主决定亲自护送女孩回家,在非法翻越国界被发现的时候,也是凭借虔诚的信仰和善良的初衷博得巴基斯坦边防人员的同情……影片在这件严肃问题的剧情走向上也算是一种含蓄的理想治愈风格,这一点在结尾处男主返程上也有呼应,在记者明辨是非的号召下,两国民众全都来到边防处守护男主回国,可以看出男主的所作所为非常令人感动、同情,充分体现了“爱不分国界、爱跨越一切”的奉献精神。 此外,这部既温情催泪又感动震撼的影片也有很多小的方面使人深思。比如女孩的母亲带着她长途跋涉去印度治病;由于两国局势紧张而无法办签证,男主被迫非法越境;男主一路历经磨难,既要送女孩回家,又要逃离警察的追捕;在得知男主不是间谍后,警长却想使其屈打成招……种种矛盾的根源其实都在印巴冲突上,影片对历史进行了真诚的思考,剧情上则通过爱来化解矛盾。 不过影片还是有些不足之处,比如前面在男主和女友间的爱情方面用了过多的篇幅,拖慢了影片整体的叙事节奏,影响了叙事的重心。但瑕不掩瑜,更何况最后20分钟主题升华,尤其是结尾处,男主对着巴基斯坦民众使用伊斯兰教礼仪进行告别,而女孩在恢复声音后对男主说了句印度教中的“罗摩神万岁”,两人在两国民众注视下奔向对方,在国界处相拥,持续的慢放镜头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这是一种跨越宗教与国界的信仰,也是一种超越信仰的寄托,更是一种包容一切的爱,在如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影片通过此方式进行象征,希望两国放下仇恨,呼吁两国和平,相信爱会跨越一切,大爱无疆!", "title": "爱跨越一切",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2469/"} {"text": "人生十佳紀錄片。太美太美了,能夠在銀幕上看到這樣壯麗的火山景觀是一件多麼幸福而讓人嚮往的事情。感謝在火山邊緣跳舞的Katia和Maurice. 💗\nMy favourite VO & lines: “Understanding is love’s other name.”\n“With her one short life, Katia dreams of growing old with the volcano, of turning over its every stone.”\n“I've seen so many beautiful things. I feel like I'm over 100 years old, with what I've experienced. So frankly, I go without fear. I'd do anything to keep living like this.”", "title": "觀影感受|Fire of Love",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9545/"} {"text": "《三贵情史》这部电影是国产电影中呈现方式十分新颖的一部,即歌剧形式的电影。故事设定是童话故事,所以一切不合理地方的存在都被合理化,看电影就像做了一个美妙的梦,醒来又相信真爱了。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意义,鱼鱼代表了为爱癫狂的人, 她的爱是爱自己,又冠以爱情之名去强迫别人爱上自己,结果是没有回应;霞姐代表了基于生理需要的爱,是当下最适合的选择,王三贵与婷婷是真爱即灵魂上的合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霞姐和风哥的爱情,我以为重逢却是离别,是一种撕扯的青春疼痛be美学的感觉,这样的极致拉扯让人深陷。主角团的串成的故事是爱情的深刻表达和真爱的多方位诠释。另外,这部电影亮点是音乐,每一段歌词都符合剧情,让人产生共鸣。电影独特的美学风格让人赏心悦目, 画面精良将童话世界的氛围营造的特别强。\n胡先煦的吻我需要!这对失眠的我十分重要哈哈哈,不仅是我们的女孩们,需要爱的还需要男人、小猪、小老鼠、虫子,电影全员熟人,每个人都在寻找真爱的路上勇往无前,让我相信每个人都值得被爱、真爱因相信而存在,不管是谁在爱他们的人眼中都弥足珍贵,这样少见的浪漫童话电影看起来,童话世界的故事讲述了现实的爱情很难不心动~", "title": "童话加歌剧形式电影,给人一种美梦成真的感觉!",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2801/"} {"text": "电影中采用的拍摄手法,特别是童话风格和暖黄色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中国童话电影的氛围。电影探讨了真爱的主题,而不是简单地按照传统的爱情模式让观众相信爱情。这种音乐剧的形式让整个电影成为一场浪漫的童话之旅。电影表达了爱的多样性,不仅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爱,还可以是对音乐、大自然等的热爱。电影中呈现的爱是相互治愈的,它可以打败人性的恶,弥补遗憾。姚晨在电影中的出彩戏份,城堡黑暗的画面和恐怖的音效增加了悬疑的成分,整个电影通过主角三贵的诅咒和寻爱之旅展现了一个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世界,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善良与恶意、美好与丑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和冲突。电影让观众思考真爱是否存在,并鼓励观众一起去寻找和发现。 男主角的专一深情和纯洁无暇的品质我很喜欢。电影故事唯美,音乐动听,让人既有喜悦又有悲伤。电影的流畅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面色调和音乐都符合我的喜好。尽管结局比较凄美,但电影并没有过多展示虐心的画面,而是通过真爱的救赎给观众带来感动。胡先煦的表演,他的单纯样子让您觉得非常可爱,而他和三个女人之间的故事并没有让您感到不适。一起来这《三贵情史》快乐一夏吧!", "title": "三贵情史值得一看", "date": "2023-09-1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3910/"} {"text": "《怪物》是今年tiff我最大的惊喜。再次感谢我的好朋友,鞠躬。\n它的排片很少,只有两场,一场在周日晚上9:30,另一场是周一下午3点,两场的时间都让我有所犹豫,何况也抢不到票。心里早已放弃。看完混凝土乌托邦,见到李秉宪朴叙俊本人,已经心满意足地在king街溜达,听街头音乐,而Lightbox那边朋友早早两个半小时去排怪物的rush line,我玩完一圈去换她,还在犹豫要不要留下。她说,是枝裕和诶,怪物诶。当时我们还不知道是枝导演会来。热门电影的rush line很像买彩票,排队的过程就是等待开奖的时候,拿到票的瞬间激动地和朋友蹦蹦跳跳。拍voucher时一旁的老爷爷志愿者说,they are so exciting! 我们用力地点头,快乐传染到宇宙很远很远。\n说说电影本身。特别的故事编排,像是俄罗斯套娃,总以为当下已经接近真相,但电影慢慢引导着我们,推翻自己之前的设想,再重建,到最后柳暗花明。坂元裕二能拿戛纳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实至名归。Q&A的时候,观众问导演不少关于剧本的问题,产生共鸣的台词,场景的设计,是枝裕和很诚实地说,这次剧本不是自己写的,他只是照着剧本拍。两个小演员在片中也贡献了非常精彩又自然的表演,是枝裕和说,以往拍戏都不会提前给小朋友剧本,都是让他们在现场感受,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去导,但这次的两位年龄没有那么小,又拍过不少戏已经很专业了,所以提前给了他们剧本去准备。\n我觉得这是给每个成年人的一部与自己童年和解的电影。我们小时候或许是被人骂过”猪脑子“的”笨小孩“,或许因为举止像个女孩子而被同学嘲笑”娘娘腔“,我们有很多奇怪的想法,会莫名其妙地去误会别人,也很容易被他人误解。我们也想拥有一个废弃的车厢,挂上亲手制作的手工,做自己的列车长,大喊”出发“去开动一辆永远无法启动的火车。我们有很多那个年龄想不明白的事,它们成为困扰我们的秘密,秘密是不能与人言的,怎么办,那就用号声来替代它们吧。\n”宇宙膨胀到最后,时间会倒流。我们,火车,猫猫,都会回到一切的起点,人类会变成猿猴,恐龙会重新统治地球。所以一定要早早做好准备呀。“\n这是我喜欢的一处台词。镜头随着两个小演员爬游具缓缓向上,最后广阔天地展现在眼前。你看它多美。还有很多我喜欢的片段,它们一直在心里缠绕着挥之不去。整个电影,无论是画面,更不用说坂本龙一的配乐,都美到让人想落泪,不是那种drama的感动,而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被美所折服。我们因此而变得柔软。\n电影播放完,tiff bell lightbox的cinema 1掌声不止。是枝裕和走上台,观众起身朝向他,继续鼓掌。这是电影节的魅力所在。人们在黑暗中暂停了时间,与喜爱、尊敬的导演惺惺相惜。已经是次日凌晨,大家还不愿意离场,纷纷走到台前,与是枝裕和合影留恋。导演单膝跪地,一一满足,表情谦和友善,点头微笑,不善言辞。\n非常奇妙的一个夜晚。\n和电影本身一样,美好的,意想不到。", "title": "宇宙膨胀到最后 时间会倒流 |2023多伦多电影节导演首映场",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4706/"} {"text": "感觉这个剧是有诚意的,但是往热血方向改编真的是走偏了……\n和热血漫画由情节推动人物成长的套路不同,一人之下原著是一个人物推动情节的故事。除了情节本身引人入胜之外,作者对人物塑造的能力非常强,这也是原著中我最爱的一点,每个角色仅仅用少量剧情就能体现其鲜明的性格特点,并且在之后的故事发展中该角色的行为会完美契合其性格。我甚至感觉,米二像一个上帝,他设定好角色之后将他们投入到一人之下的世界中,这些角色便能自发地为我们演绎一人之下的故事,米二只需要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n然而在剧版中,导演将重点放在热血上很大程度破坏了原著对人物的塑造,目前来看首当其冲的就是主角张楚岚和重要配角陆玲珑。导演有意避开张楚岚老辣深沉的一面,在我看来让这个角色魅力大减。删掉对决唐文龙,使得张楚岚在罗天大醮前几场的表现成了纯喜剧,无厘头。删掉张楚岚杀人,把这个角色往热血阳光塑造使其变得扁平化。问题最大的还是救陆玲珑的一场戏,原著中张楚岚是很纠结应不应该冒险救人的,他狡诈的天性不允许他去硬钢一群自己可能会打不过的人,但他性格中善良的一面又让他作出了去救人的决定。但即使选择了冒险救人,他也避免战斗,并且救上玲珑就跑,抛弃花儿。这样的行为才符合一个为了隐藏自己身份十余年不和人动手的人的性格。剧版的剧情真的就是愣头青纯硬钢,而愣头青张楚岚是做不出来很多原著中张楚岚该做的事的,不知道后来导演准备怎么推进之后的剧情。再说陆玲珑,这个角色在后期是会加入到主线里来的,她刚强的性格和家庭背景都是她加入主线的重要理由,让她加入主线也一定程度上提体现了张楚岚的老谋深算。但在剧版里面这个角色变成了一个意义不明的软妹花瓶,被用来和臧龙造cp,完全失去了对她的塑造。\n导演这样的安排,让我怀疑他原著只读到罗天大醮就开拍了,而原著前期这部分的内容恰恰是整部一人之下最弱的部分。希望导演能仔细品一下原著的这些角色。当然,导演的安排也可能是出于觉得热血漫受众更广,那我只能说不能低估了观众的欣赏水平。", "title": "丢了原著的精髓",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4559/"} {"text": "看过一位太太根据这部电影的梗写成的同人文,于是跑来看。先说好的地方:1.电影节奏,镜头语言干净利落,没有一帧是废话,尤其是电影前半段,从未如此清晰的感受过电影人物的情绪。2.喜欢电影里面的黑色幽默,比如故意用的很多对称的片段,抛刀子的Jane,踩着高跟鞋站在椅子上装窗帘的Jane,看着很适合这两位杀手会有的婚姻生活。3.“我们之间有巨大的差距,还充斥着一些我们彼此都不愿告诉对方的事,这是什么?”“是婚姻” 4.喜欢这个剧情本身,终于找到一部电影拍出了我喜欢的cp身上的性张力,类似打着打着就做起来的剧情真的在电影里看到了😭sexy到爆炸。但显而易见它还有很多缺点:1.剧情有很大问题。我来看这部电影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很好奇两人认出对方之后会怎么坦白,怎么破局。破局的剧情太bug了有种两位主角可以沙掉两个公司的人一样的美感。从两人make l o v e开始就剧情就特别潦草。2.没把我理想中的soulmate和完美爱人拍出来。到最后我都没看出来两个人是怎么接纳彼此的缺点和棱角的。John任性而无规划,Jane追求完美想求依赖。从电影里来看两人放彼此离开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title": "对《史密斯夫妇》优缺点简单评价",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5227/"} {"text": "你以为天降紫微星,魔法教母,神秘大佬,解决女主稀碎的居住条件,稀烂的工作,半残的家庭关系;你以为醒悟了世界即一片海阔天空;你以为Float会像她演过的爽片天才儿童那第一下攻击接着是以一敌四暴锤;你以为好不容易接纳女主飘零人生的爱丽丝突然抗癌成功拥抱你我;你以为那教会女主游泳的人会永远伴随着她;你以为这会是悬疑推理复仇成功的爽片……没有,什么都没有,这就是踮起脚尖冒出水面喘气的大部分人的现实,依靠彼此苟活甚至依赖、精神捆绑。大概全部家人挤到同一间卧室和单独卫生间阳台的人,从行为和结果上看没有太大差距,被平庸之恶或愤怒蚕食,她们同样在满世界残忍的现实里莽撞寻找一副烂牌人生的答案,像被惹怒的斗牛,那将是除痛苦的计算之外最快燃烧耗尽自我的方式。", "title": "仅剩的钢镚买最好的熏肉还是离开的车票",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9642/"} {"text": "诺兰的尝试带来了什么? 1300字,阅读需要7min,含剧透。 女性与人物 WOMAN AND CHARACTER 凯蒂在基地扮演着不轻不重的角色,如旁观者一般清楚地直视施特劳斯的计划。观众或许只是将其当作一个预言,同时静静等待奥本海默的个人表态,而诺兰最后设计凯蒂在复杂迂回的审判面前与律师作语言上的斗争,这是对凯蒂的误读,既突兀地将这个“历史苍白”的女性安排在高潮位置,又让她回归刻板的观众期望。诺兰没有书写这个“配角”的过去,也不敢让这位女性降落,莫名其妙地悬置她的价值。如何对待一位女性、一个人类,是诺兰必须面对的问题。林奇照样在第三季将曾经独闯淫窟的奥黛丽嫁给侏儒,但是在反怀旧的主题之下,他还安排了奥黛丽的风格重现,不必说这是一种男人的忏悔式或者歉疚式的弥补——从林奇的流动视角来看,他显然比诺兰更加真诚与虚心。同样有人说两人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但对待生命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如果女性视角方便理解人物角色的话,那么不妨照样解读奥本海默、爱因斯坦、施特劳斯等人。 诺兰善用“记忆碎片”一样的叙事方式,但是诺兰其实只需要一部《记忆碎片》就好,在颠倒的顺序当中,我看到诺兰的谎言,这部电影用技法掩盖传记片的缺陷,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组里,观众可以预见未来——存在于施特劳斯的黑白视角里,但观众无法知晓过去,观众几乎对奥本海默一无所知,或许知道的只是电影实用的成分——犹太人,片头的爆炸与光与火填满了屏幕——将奥本海默本来就断断续续的叙述割地支离破碎,用惊奇的景观与音效填补大片的空白,以支起奥本海默虚弱的身体,视听的诱惑逃避着人物塑性的失败,甚至前者毁灭了人物,毁坏了观众对电影的印象——或者说观众对电影的印象早已被诱导,诺兰的避重就轻则是无可奈何地加重这种形式。映前对是否需要了解奥本海默前世今生的热烈讨论,当然达到诺兰的效果:电影中未完成的事业由他的粉丝们完成,可是这并不是一部优秀的传记电影抑或是电影该有的样子,荧幕外的疯狂弥补填充只是《奥本海默》内容缺陷的外在形式,无意义的找补正是诺兰两手都抓但都落空的失败尝试,这样的尝试范例提醒着一个作者导演的身份和应有的态度。 元素 ELEMENT 施特劳斯的黑白视角已经不新鲜了,这样的技术机会诺兰也没有用到极致,他显然没有处理好奥本海默的主角身份与施特劳斯的配角身份的平衡,所以施特劳斯那条线如此笨拙、如此捉襟见肘,宏大的铺陈与华丽的张扬最后可以反噬电影,可以想见,观众看见奥本海默堕入无聊反复的审判和政治嫉妒时,是会多么惊讶。 诺兰企图驾驭那些细节以彰显自己的进步与改变,但我能看到的只是守旧与胆怯。他滥用诗歌、神话、音乐与植物。还记得奥本海默寻求爱因斯坦的帮助吗?他们在一片树林里见面,可是焦虑匆忙的诺兰却利用话语将树林的一切全部抹去,只剩下“喜欢树木”(根据我新鲜的观影记忆,台词大概如此。)这句空洞的幽灵在天空游荡。更不用说艾略特的诗歌、普罗米修斯的神话、泛滥的音效,这些元素被严重挪用和误读,并且他对这些元素与生命没有基本的尊重,他还徜徉在自己作者导演的梦境里,在看似密集实则空虚的对话里表达他对“主义”的理解,对“他者”的理解,可惜他不敢直接接触那些核心,也不理解那些核心,他沉迷在低级的辩论循环当中。 诺兰的尝试提醒一个人在走出电影后,对待现实的态度,亟需做的,可以是了解奥本海默的历史、mkx主义、mg、gcd...", "title": "诺兰的尝试带来了什么?",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3902/"} {"text": "挺喜欢看这个类型的韩国电影,风格有点类似《摩加迪沙》和《交涉》,虽然其间也会掺杂一些戏剧化的情节,但总体来说都展现了很强的写实感。看完以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很符合那个时代在那个地方的韩国外交官的真实状态。\n《摩加迪沙》的故事背景是90年代的索马里,《交涉》的时间背景是前些年的阿富汗,《非官方行动》则更早一些,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夕。\n这三部影片讲的都是在战乱动荡地区,但外交人员所面临的状况则各有不同。\n在索马里,是因为对形势的盲目乐观和误判造成了深陷困境,然后跟原本不共戴天的朝鲜同行一起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脱困回国的故事。那时候苏联解体冷战终结,在世界的目光从推倒柏林墙东西德国合并之后,逐步转向了东方的朝鲜半岛,期待同样一个民族被冷战造成对立的两个国家能否像东西德国一样出现什么奇迹。所以那个时候同样身处战乱地区孤立无缘的南北双方外交官,都有了一些对相互之间关系自己的理解,并敢于迈出理性合作的一步,这也是《摩加迪沙》最感人的亮点。\n在前些年的阿富汗的营救行动的缘由就有点扯了,怀着传教心态的狂热基督徒跑到遍地伊斯兰极端势力的阿富汗去玩火,怎么看都觉得这帮人有点咎由自取,然后还得浪费宝贵的外交和公共资源来解救他们。虽然此时韩国ZF比起索马里和黎巴嫩时代硬气了一些,但这种自讨没趣的行为很难获得更多的认同,甚至在韩国国内也有一些持保留态度的声音。\n本片的背景是黎巴嫩内战时期,汉城奥运会开幕在即,当时执政的还是军阀出身的全斗焕,在军政权时代横行一时的安全企划部凌驾于ZF其他各部门之上,虽然都叫部长,但其他部门的部长遇到安企部部长是必须鞠躬行礼的。然而那个时候韩国的外交在国际上则确处于一个很没存在感的状态,外交资源及其有限,很多时候就是讲话没人听办事得靠钱,还得看美国ZF的脸色。所以才会出现外交官被绑架一年多不了了之的奇谈,而且在营救的过程中,本国ZF除了能提供一些资金支持以外,所借助的外部力量更多来自于美中情局和服务于美外交体系的承包商以及合作的武装组织等。\n但韩国电影有个隔壁无法超越的优点,就是可以直接把自己ZF那种对外无能和对内骄横的完美结合毫无暴留的展现出来,那些老戏骨饰演的那些又当又立的高官例如安企部部长和秘书室室长等人,简直就跟那个时代官员本人亲自出演一般,真实的不能再真实了。\n影片最后李敏俊回到韩国的时候,正赶上万众瞩目的汉城奥运会召开在即,他的事迹几乎已经被遗忘,来接他的恰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出租司机,但就是这样不起眼的外交官和出租司机以及他们的挺身而出,才是国家和国民的希望所在。\n影片虽然在立意上不如《摩加迪沙》,但比《交涉》强不少,剧情也紧张刺激不拖泥带水,可以给7~8分。", "title": "虽然怂,但怂的很真实",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3865/"} {"text": "1.这背景特效也太假了吧,一开场那动画贴图的利比亚沙漠军事基地特效就惊掉下巴,一股网大山寨的气息扑面而来。\n2.然后是第一场军事基地大战,背景和特效依旧一假到底,那飞机导弹之类的特效一出来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在看动画片呢,再加上那个飙车戏全部是近景加剪辑,混乱的不行只感觉到晕眩毫无爽感,所以第一场戏是完全崩掉的几乎负分。看完这段,总感觉这拙劣的背景和特效怎么这么眼熟?没错就是狂怒沙暴,果然一看导演也是同一个。\n3.最后的轮船戏还算不那么出戏,毕竟设定在夜晚,那特效也看不出有多假,但是这里完全变成了斯坦森的个人秀,虽然我挺喜欢斯坦森,也因为这部电影的斯坦森含量给电影多加一颗星,但他简直是超人,乘坐着他那反重力摩托简直在轮船上无所不能,然后那群群演敌人就像是初学者模式的fps游戏人机太让人出戏了。看完这段我感觉这部电影应该叫敢死队外传:圣诞节!其他成员持续掉线,整部戏看完仔细回想一下,除了斯坦森,敢死队的其他成员到底干了什么,除了中计被关起来然后被救出之后稍微打了几枪就坐着橡皮艇溜了,完全是一点作用没有甚至碍着斯坦森做事了。。。\n4.剧情。。没有。太太标准的三段式:阻止反派拿到致命武器;任务失败主角被逐出任务;防止反派利用武器毁灭世界进行补救任务,主角救场。\n5.关于死亡,能不能别拿死亡开玩笑!!刚开始那段史泰龙牺牲算是第一场戏唯一一点能触动人的地方了,然后最后我以为斯坦森要英勇赴死阻止反派了。因为这两点还想着这部还算有点最终章的意思,没想到给我来个史泰龙假死加上直接救走斯坦森???所以这部电影到底哪里体现出最终章了?\n6.女主。其实删了也没关系,没啥实质性作用。\n7.酒吧男到底做了什么导致他就该死了。你巴尼自个儿喝醉了扳手指没扳过别人戒指给人拿走了,第二天反悔了还叫了个打手硬抢戒指,揍人家一顿还不够,最后还把人家扔飞机上让人家当假死的替罪羊这是什么个操作?\n8.现在看了,这部电影真的令人唏嘘不已。从敢死队3口碑失利之后史泰龙保证下一部一定会是一部更暴力质量更高的电影,会为观众带去不一样的体验到现在史泰龙退居二线不再指导电影,而且在电影中也只是短短出现几分钟。我完全感受不到这部电影的诚意,更多的只是敷衍。\n8.槽点虽多,但是敢死队全员集结那段还算有点燃。\n9.这年头斯坦森都开始嘲笑别人小矮子了哈哈哈哈。", "title": "这是敢死队这个还算有名气的IP该有的水平吗?",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1959/"} {"text": "我真一直挺吃胡意旋的颜值的,这次她新古装剧播了,我就去看了一眼,讲真,胡意旋在《九义人》里演了一个被BT男坑害但是勇于抗争的绣娘,是那种比较阳光正能量的性格遭遇巨大痛苦反而迸发出巨大力量的设定,剧里人设真的超级超级超级讨喜。第一集开篇就讲了她被bt吴廉骗,以为是爱情结果只是坏人侵f。她自己超聪明地发现被骗后一直在哭。眼睛超大,眼泪也超大,一颗泪直接把我心砸伤。\n重点她在剧里原本其实是那种特别强大有男友力的闺蜜,跟吴倩有几段姐妹互动特别灵动,(说起来我都不记得吴倩第几次演闺蜜了哈哈哈,感觉这位走这个路线也不是不行),她一直用自己的开朗和热心治愈着周围的人,比如目前播出的就她一个人关注同窗的s因,想给同窗一个交代。\n所以当她含冤而死以后,就成了城里所有人的白月光,我还挺期待后面给白月光美女复仇的戏份的。\n总之这位美女安利给大家!真心建议去九义人品品美女,入股不亏的!", "title": "在如兰身上看到弱小而强大的力量",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3552/"} {"text": "所以选择了活着…… 看见这样一句话 当你已经放弃了爱 选择了活着 并且用这样的谎言欺骗自己 告诉世人都是一样 追寻真爱什么的一文不值 那你怎么可能 会为了追寻真爱和世间的秩序作对…… 女人总是这样 明明就不爱 就是不够喜欢 却也能表现得那样开心 连自己都摸不清算不算喜欢 我只能说 遵从你心 但当她们大声说出来自己的心声 :我其实不够喜欢你 我却又开始疑心悲痛了 我对这种真心酷酷的表达其实特别欣赏 可在这我却却步 我如同处于灯火阑珊处 再怎么回首都望不见那人了 如果她还算得上我的“佳人” 祝她在追寻真爱的路上一帆风顺…… 我不会期盼回心转意这种狗屁东西 我只能希望我的佳人能够 遵从内心!(希望我能释然的说出这句话)", "title": "只愿她遵从内心",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4606/"} {"text": "跟着几位闺蜜看的这部电影,看完后我不知所云,但现在我实在压不住心里的怒火准备在这里吐槽吐槽\n1.这里的女角色还是一如既往的2,创造一个芭比世界居然要用色诱的方式,我的天哪,外国男人比国男还要恶心吗,这思想我吐了\n2.里面的女角色比男的艳丽太多,而且前凸后翘的人比比皆是,让我很难不怀疑导演是不是把他自己的媚男心代入到了这个电影\n这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吐槽,不想说太多,接着说一说我自己对于现在社会的看法\n我是🇨🇳女生,我为🇨🇳女生代言!!!首先,人是女的生的,男人们就应该尊重每一个女人!!现在的社会里处处是厌女,总有男的骂我们是“小仙女”甚至是“母g”,远处传来风笛!!\n男的都应该拜在我们脚底下任由我们支配,无论一个男的有多强,女的有多弱,男的都应该在她底下俯首称臣,你们这些国男也是一样!!\n再来看看“告”这个字,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较多的一个,观察一下它的结构和组成\n底下是一个“口”,顶上是一个变形的“牛”,集美们你们要知道,“口”字不仅能作为名词,它在有时候还能作为动词!!“牛”不进指我们吃的那个动物,还可以指男性的某个肮脏的部位!!“口”“牛”连起来想一想,多么恶心!!!连这种字都在歧视我们女性,我们情何以堪!!\n我很讨厌现在的网络环境,那么多人拿我们的伤痛开玩笑(点名批评贴吧,尤其是“孙笑川吧”)。。我怒了,女性什么时候能够站起来!!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有所有的男生跪在我们底下任由我们女人支配,我们就是中国新时代的芭比!!!", "title": "豆瓣里的中国女生对于这部电影的真实感受",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3229/"} {"text": "各位女性朋友们!!!!!醒醒吧!!!!现实中没有那么浪漫的杀猪盘!!!!!不要对骗子心存幻想!!!!!如果遭遇侵害务必留好证据寻求合法途径解决!!!!!首先你没有错!!!!!然后离开那个男人!!!!! 挺幸运赶上了第一场,麻赢心和周冬雨都在。挺不幸的是脑子一热去看的首映,但凡坐观两天口碑都不至于让我从未如此理解过那些打开手机刷数独的观众,看的时候坐如针毡眉头紧皱一边忍受边上两男喋喋不休的剧情观后感一边真的很想打开手机,为什么要把自己作为诱饵再去跟♂接触???其中的感情落脚点在哪???结局究竟是不是因为过审才改成这样???巨大的月亮到底是什么鬼???为什么一场好好的戏要把镜头剪得稀碎???把观众的脑子摁在地上摩擦??? 讲个电影之外的故事,映后提问,一男大胆开麦义正言辞显然他小小的脑瓜不明白很多东西:“为什么女主不知道跑呢?读这么多书这么聪明有什么用呢?不还是被骗吗?”,一位女性友人遂夺过麦义愤填膺引起现场大片掌声好评:“不要受害者有罪论!错的不是她们!是骗子太坏!我们要做的不是指责女性而是反思社会!” 周冬雨于是说,她拿到剧本时,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女主不跑呢,这么聪明怎么会被骗呢,后来导演跟她说,正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才会容易被骗 说的就是我本人。自以为掌握了很多道理,明白了很多事情,怎么会被骗? 但就是被骗了,还被骗得很彻底 再写下去的东西大概率不会过审了。 总之,任何像本片女主一样寄希望于男性(浪漫爱)来完成所谓“复仇”的、任何看完片想要共情骗子甚至给他六十万去北方买房的,只能说,实在活该", "title": "求求你们不要再浪漫化骗子了好吗!!!!",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2638/"} {"text": "惊吓不是来源于凶杀案,而是被凶杀案引导了一个逻辑预设需求后又被迫失去它,电影里的一切事件和对象都变得陌生,比如,照片中的“枪”的出现只是观看者受到了抽象画等艺术将内心对象外化这方面能力训练的结果,换言之,这场凶杀案只是Thomas基于艺术习惯的一个预设,而他的艺术习惯的一个预设,而他的艺术习惯则和他购买螺旋桨的动机一样难以捉摸;还有一个例子是本片中出现的极为夸张的对象性状:色彩怪异的服装建筑、造型诡异的艺术、性暗示强烈的台词……这些似乎都在为一个jump scare 渲染气氛或者做铺垫,但最后观众也没看到他们所期望的戏剧高潮,观众期望的被打消如同作者设计好的。之所以观众会对逻辑的失去有这么大的恐惧,是因为逻辑是我们将外在的世界对象化的工具,但在电影观看过程中我们的逻辑被我们预设的立场打乱了,因为影片新闻式的快剪辑会向受众传播引导立场的信息来训练他们内心的对象信仰化(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的传播都是如此),由此一来,那帧“枪”出现的照片不仅是Thomas基于艺术习惯的预设,也是观众将内心类型片的对象信仰化的结果,因此前面提到的“逻辑预设需求”本质上就是信仰,逻辑是不可被推翻的,但信仰是可以的,不论是观众对于类型片的信仰,还是Thomas对于摄影的信仰,更准确的说是即兴摄影,与带有审美立场导向的影楼摆拍不同,即兴摄影是无立场的记录,推动它的只是“快意”这一种情感状态,与厉害、判断无关,那么Thomas的艺术习惯就有了解释:买螺旋桨、抢破烂的吉他都是为了快意。现代艺术的本质就是快意,电影也是,就像催眠和酒精,通过淫荡的视听和满足人经验判断的悬疑推理来让一群人在幽闭的空间里坐两个小时,电影、嬉皮士音乐等现代艺术终有一天会被无理由地推翻,因为它们的诞生只是因为快意这一单纯情感,正如Thomas各种没有明确动机的行为和纯靠灵感的想法,但Thomas的这些可以被拥有创作自由的作者去推翻,现代艺术要靠什么去推翻?\n人的诞生是偶然的,而人只要一诞生就必定会经历虚无,知觉到那个“网球”。", "title": "“ 网球 ” 的意志",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4340/"} {"text": "如果你不曾了解欧洲对于宗教和神学方面的讨论,你就没有办法完全的理解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内涵,你甚至会用惊悚推理悬疑的类型来给他做归类,实际上他所要探讨的是关于存在以及上帝之间的一种对抗。\n《威尼斯惊魂夜》在场景和人物设置上有太多的宗教隐喻,并且借助这些隐喻,表达了主创团队对当时,也就是二战后的欧洲世界,对于宗教的态度以及想法的讨论。\n我们在影片中能够看到:孤儿院、教堂钟声、饥荒、修女、万圣节前夜、降神会等等元素, 这些元素共同阐述了一个主题,如何看待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这一个哲学命题从中世纪经验哲学开始,到阿奎纳对上帝的五路认证,再到近现代的哲学,斯宾诺莎康德等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n到了二战结束之后,欧洲,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对于上帝的论述,达到了一个小高峰,那就是如果上帝存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规模的伤亡以及残酷的战争?在影片中,我们能够看到大量的孤儿存在,并且我们能够看到孤儿是如何被不公平的对待,最终导致死亡。同时,我们又能够看到有很多角色曾经走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有的人经历了人间地狱,有的人留下了后遗症。\n波洛和杨紫琼所扮演的角色有过一个讨论,上帝不可能存在,因为如果上帝存在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的不完美?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影片结束之后才揭晓,波洛给出的回答是,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但是我唯一能做的是保持我自身的意志,坦诚的面对我自己这一个主体。\n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什么斯宾诺莎的哲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人们所广泛的讨论。\n德勒兹曾这样描述斯宾诺莎的上帝证明:“《伦理学》的基本论点之一在于否认上帝具有任何权力(potestas),类似于暴君甚至开明君主的权力……。上帝没有权力,而只有等同于其本质的力量(potentia)。通过这种力量,上帝是跟随其本质的一切事物的原因,也是自身的原因,即自己存在的原因,就存在被包含在本质中而言。”\n一方面人们对于上帝存在与否的这个话题确实陷入了一种论证困境当中,而斯宾诺莎的哲学恰好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出口,上帝存在并不代表一种权利,而代表一种力量,上帝就是这个世界本身,他并不会去干预这个世界。这种解释就为人类存在以及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这个世界,留出了一定的哲学上的、神学上的解释空间。就像在影片当中,波洛既没有办法完全合理的解释,为什么他会看到灵魂,他会听到各种奇怪的声音?也没有办法证明何者为真。\n影片当中所包含的另一条支线其实探讨了在神学当中非常经典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话题。\n我们能够看到母亲对于女儿的控制,也能够看到儿子对于父亲的控制。在母女关系当中,女儿展现出了看到灵魂的一面。在父子关系当中,儿子展现出了看到灵魂的一面。这实际上代表了三位一体关系的失衡,如果你明白这一点,就能够比较早的看出影片的结局,以及整体剧情的走向,控制女儿的母亲是最终的凶手,而控制父亲的儿子也成为了凶手的一员。母亲失去了女儿,儿子也失去了父亲。\n从宗教含义来讲,父子关系这条线为影片留下了哲学探讨上的一个出口,能够看到灵魂的儿子,失去患有精神疾病的父亲后,迎来了曾为修女的养母,最终与坚持无神论的波洛告别。二战后,神学重新回到了三位一体的平衡,用新的方式重新论证了上帝存在。而科学与逻辑也得到了自己的答案,科学与逻辑从神学中发芽,被神学引导,最终走向自己求解,相信自己的判断。", "title": "人间与地狱-自我意志与上帝意志",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3468/"} {"text": "在现在恨不得一点破事都要拍个百八十集的国产剧里,九义人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了 “每两集上线一个新人,而且这两集会分别以上下阕的形式交代这个人七年前和七年后的完整经历” 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价时确实有被这种新鲜的方式吸引到,连夜去补了剧 虽然目前集数不多,但也能看出剧情连贯,把故事讲得清清楚楚,既说清楚了胡意旋七年前伸冤和吴倩七年后复仇的主线剧情,也交代了九个义人为什么会选择加入复仇联盟的前因后果。 在围观了近些年的各种国产剧之后,发现大家都很喜欢把一个人的故事拆解成很多细小的碎片平均分布在整部剧的各个角落,而这种方式也在无形中造成了注水的可能\n再要说的就是,整部剧用的章回体的标题,瞬间就有了在看古代戏文的感觉(武林外传也是这种) 上阕七年前、下阕七年后也很符合这个剧单数七年前双数七年后的双时空结构,上阕(七年前)虐,下阕(七年后)爽 开局就直白的讲述七年前绣娘被吴廉xq的故事,然后讲蔺如兰准备状告吴廉,紧接着就讲七年后复仇。双线并行既能让人了解到原来发生了什么事,又让人明白大家为了复仇做了哪些努力。以至于现在我很想赶紧看到后面,看看其他九义人出场。 虽说这个剧看上去就是小成本没什么钱的剧,但能在各个方面用上不同的小心思,制作团队也是费了不少心血的。", "title": "谈谈《九义人》里的别出心裁",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3472/"} {"text": "电影上映完我相信肯定有一堆阿加莎的原著粉和波洛的粉丝来口诛笔伐这部电影糟蹋经典。在此我还是想为导演找补两句:导演还是想拍好以及表达某些东西的。就算真的糟蹋了经典,我相信他也不是故意的。他所犯的,不过是作为一个电影导演所犯的错误:\n选材错误。\n这里所说的选材错误,并不是说改编名著拍摄推理题材有多错误。推理故事从不过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著作也百看不厌。导演最大的错误,不是选择改编了小说,而是这些小说根本匹配不了他想表达的东西。\n从开头的梦境中,我们能看到导演想在主角波洛侦探身上表达某种人物心理的困境。在之后的情节中我们也能从他和灵媒的对话中,我们也能明白他因为经历太多残酷拥有某种虚无主义,“不敬鬼神”。导演是想在波洛身上表达关于生死鬼神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的。但是他失败了。\n这种失败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选择了波洛这个侦探。导演想要表达的这种所谓困境来自于“侦探”这个身份,电影中不只一人对波洛表示过自己也和波洛一样见证过无数死亡和神秘。但这种来自于侦探自身的困境在电影中却只显示在台词和各种“见鬼”上。如此重要的人物弧光在剧作上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体现。这也是一个导演能力平庸的证明:作为一个2023年还在拍摄侦探电影的人,他无法将自己的侦探电影“现代化”。\n所谓的“现代化”,无非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把侦探“超级英雄”化,像是《神探夏洛克》。观众看着夏洛克这种奇特不近人情的天才慢慢和朋友感受人类的感情,观众因为夏洛克天才的魅力和温暖的成长而喜欢上他。但至少这部电影中的波洛没什么礼貌,也缺少魅力。而且导演的野心也远超“超英”。那第二种呢?第二种则是严肃地展示侦探主角的心理困境,让侦探参与到这种故事本身,《七宗罪》也是侦探,侦探逮捕凶手甚至不是电影的高潮,真正的高潮是逮捕凶手后凶手给侦探抛出的心理困境。而这就涉及导演选材的最大问题,波洛作为一个黄金时代写就的前现代侦探,是回答不了这种深入的心理问题的。原著中那种侦探作为旁观者揪出凶手的故事根本无法让侦探真正参与到故事本身去探索自己的心理困境。反而是另一种侦探小说——硬汉派侦探小说,那些因为一个委托过自己甚至和自己有过一夜风流的妓女决心调查真相并在过程中戒酒的(《八百万种死法)、因为自己认识到高贵气质好友失踪开始调查并因此和自己内心某些东西告别的(《漫长的告别》)的侦探才能匹配导演想表达的内容。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多数很难表达这样的主题。一个破案的“小故事”怎么能表达属于侦探自己的“大弧光”呢?\n这是导演最根本的失误。至于视听语言什么的,我也不多说了。美术看着是挺好,但说着恐怖的凶宅也看不出什么空间感;所谓的“惊魂夜”也多是些跳吓(jump scare)。其实也都经不起什么推敲。我在此忠心建议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换个选题。远离波洛侦探甚至电影导演这个职业,我忠心相信他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并且在戏剧界卓有贡献,但布拉纳和这二者发生关系对三方都不好。他居然要一直把这个系列拍下去,到底是谁鼓励的他?", "title": "为什么说肯尼斯布拉纳是一个平庸的导演?",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1991/"} {"text": "原本认为帝国线是导演为了维系投资人的关注勉强加进去的。在看过第十集之后,这个想法得改变一下了。帝国线的剧情出乎意料地精彩。\n从不老夫人Demerzel与基因王朝初代皇帝克里昂一世之间荡气回肠、跨越物种界限的爱情往事,到Dawn拐带嫂子这个准“皇后”逃出帝国首都川陀,再到极星第一基地联合The Spacers发动绝地反击,戏剧性地消灭了Day御驾亲征带来的庞大舰队,环环相扣的情节设计让人拍案叫绝。\n在第二季结尾处,Demerzel拿到了那对量子计算机终端The Prime Radiant中的一枚,骡的超能力也觉醒了,极星第一基地借助The Vault的力量得以重建。在骡与两座基地即将发生的碰撞之中,第三季的剧情徐徐展开。期待第三季更加出色。", "title": "帝国线出乎意料地精彩", "date": "2023-09-1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2235/"} {"text": "电影《三贵情史》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现代人的爱情表现成童话的形式,通过童话映射现实爱情,打通了现实与童话之间的联结。影片中融入了许多爱情童话的特质,从故事设定、角色设定到情感设定,都展现出了浓厚的童话氛围。而并且,我看电影好像观看和聆听了一场盛大而隆重的音乐剧,色调舒适画面精美,观影舒适度很高。\n影片的故事设定中有一个有趣的元素——\"真爱之吻\"诅咒。这个设定为故事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和戏剧性,使得观众对主人公们的命运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同时,角色设定中出现了公主、女巫、骑士、王子等经典童话角色,让整个故事更具童话色彩。其次,影片的情感设定也十分丰富。青梅竹马、遗憾的爱、真爱等情感元素都被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中。这些情感设定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观众可以思考勇敢追爱的意义,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取舍爱情和事业。同时,影片还探讨了一只单身的人是否相信真爱以及爱错了人是否还会相信有真爱的问题,引发了观众对于爱情的思考和反思。\n影片整体以轻喜风格呈现,放大了剧情中喜感的内容,提升了电影本身的情绪价值。例如,王三贵和霞姐的日常生活中的喜剧元素,王三贵看病过程中技能的运用,以及配角角色的喜剧情节等,都为影片增添了笑点和欢乐。同时,影片还巧妙地加入了与现代人生活相关的玩梗,与观众建立起了共鸣,加强了观众与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综上所述,电影《三贵情史》通过将现代人的爱情以童话形式表现,成功地打通了现实与童话之间的联结。影片中融入了爱情童话的特质,通过故事设定、角色设定和情感设定展现了浓厚的童话氛围。同时,影片以轻喜风格呈现,放大了喜感的内容,加强了观众和角色之间的共情性。观众可以在欢笑中思考爱情的意义和人生的选择,体会到现实与童话的奇妙交融。这部电影真的适合大环境下繁忙的人去观看,很能愉悦心情", "title": "情节搞笑又催泪,让我体验了童话故事", "date": "2023-09-1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2968/"} {"text": "我很庆幸自己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遇到了这部动画。从6月到9月,生活充满动荡,一切好像已经尘埃落定,但同时又充满未知和荆棘。\n刚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发现它关于创伤,我很高兴,因为创伤是我最感兴趣的主题之一。我以为我跟马男很像,因此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了,第一万次。我总是发现,面对那些离我最近的作品,我反而无法开口。我在想是否因为我太害怕,评价这些作品时我会不知不觉将我的过去和记忆和盘托出。我并没有做好将我的记忆公之于众的准备。所以我干脆闭上嘴。\n马男代表着创伤,又代表着一个带着创伤的人能活成的最糟糕的样子。他的父母不和,从小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被虐待和被否定中蹒跚着长大;成年之后,更是染上了无数的瘾,抽烟、吸毒、酗酒,没有节制的性,他全部在做,并且沉溺其中。所以我也是第一万次意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这部作品和这个主角。人们当然会讨厌他,理由还用说吗?这是一个多么糟糕的人(马)啊。\n然而刚刚,观看这部动画的最后两集,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马男波杰克。只不过我们对“波杰克”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动画中的其他角色:有的人选择逃离波杰克,比如丽丽霍克;有人迷恋、宠溺、保护波杰克,比如凯瑟琳公主;有人从一开始就厌恶波杰克、唯恐避之不及,比如这部剧大部分的路人角色;而有的人总是想给波杰克带来阳光和温暖,比如花生酱先生。但离波杰克最近的,是那个一边清醒地厌恶着他,却总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拯救他、守护他的黛安。我在花生酱先生和黛安身上看到了自己。更在他们与波杰克的关系中理解了我正在如何面对自己的创伤。\n我喜欢这部剧,等我准备好了之后,我还要再次点开它,看很多很多遍。\nPS:《梅尔罗斯》估计要被它从我的top1上挤掉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title": "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个马男", "date": "2023-09-1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0208/"} {"text": "一开始看觉得不错,那个时候我打了四星,被王菊的演技和反套路的职场剧情惊喜到,那个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主讲女主事业的剧,更别说还有我喜欢的高叶姐姐。\n第二天,我知道黎光居然是李慕嘉的CP,我觉得我三观被震碎了。因为我原本以为黎光和吴剑秋是一对。这是什么ex的父女恋?于是我改成三星。\n后来,。。。这是什么垃圾,黎光的“四十岁时间宝贵”言论让我大开眼界ex地吃不下饭,女主的嘴上独立实际一直不买房天天和老男人谈纯爱更让我觉得离谱。。。\n最后田蓉和李慕嘉变成了经济独立的老妈子,一系列男人们没有一个好东西,女主表妹成了生育机器。。。\n我想说,编剧你改的是坨什么?有一种又当又立的既视感,还不如原著真实。我原以为原著三观炸裂,后来发现原著的龌龊百态才是真实,女主和各个男人各取所需,坏的真实,而电视剧把男女主的各取所需包裹上名为“真爱”的屎味糖衣,试图规训女性,既要经济独立叱咤职场,又要和男人恋爱和和美美当老妈子,生儿育女照顾家庭。\n可怕,太可怕了。\n恶心,太恶心了。", "title": "规训女性的新时代封建剧", "date": "2023-09-1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7413/"} {"text": "这些评论真的好降智\n什么叫这个年代还有这种剧?\n是怎么?觉得里面有些思想很老旧?\n有一些事情放在现在的时代下已经不合时宜?\n但别人本身拍的就是年代剧啊\n那你是不还要问什么年代了为什么还拍历史剧?\n无语\n说道德绑架 男人为了彰显伟大 把问题都丢给女人\n觉得那存花很不幸 觉得她这辈子被毁了?\n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 不同时代的人\n有对幸福的不同定义\n就像有的人觉得平平安安就是幸福\n有的人觉得出人头地才是幸福\n对待幸福的定义本就是不同的\n你就想一想像那存花这样的人\n如果让她回顾她的一生\n你认为她会觉得自己是不幸的吗?\n不断给家里收孩子 我看的时候也很膈应\n因为时代在进步 思想在进步\n这种不顾家庭负担 不顾自己家人的做法\n在现在的我们很多人看来 真的很不合适\n但是在那个年代里 他就是一种写照\n很多氛围 故事 感情的表达\n我也多少听长辈们提起\n我不知道现实中是否有收养这么多孩子的实例\n但剧中确实一定程度刻画了那个年代的一些问题\n而且退一步说 剧里反而更凸显了那村花的不易\n彰显的更是那个时代 无私支持家庭女性的伟大\n就像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完剧\n也不会觉得顾长山很伟大吧?\n一定是会觉得那存花更值得敬佩\n这才是剧里表达的东西啊\n为什么有人会因为这个东西很真实而打低分呢?\n这就如同 你因为一个本来就是描述两个普通人街上打架的情节 没有拍出像武侠一样的动作戏 而给他打了低分\n而且剧里随着时间的推移 那些长辈们的思想\n也在跟新的思想进行碰撞 他们也在发生变化\n他们没有一成不变啊\n所以是剧有问题吗??是这些人自己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剧的定位出了问题\n如果这是一部现代都市剧 这些评论完全ok\n但这不是啊\n结尾再说一下我的开头\n本来就是年代剧,你在这扯年代?\n本来就是年代剧,你在这扯思想三观?\n那古时还有风月场所 见了皇上还得下跪\n你是不是也得和现在做做比较\n说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拍这些 一星?", "title": "这剧还能打一星??", "date": "2023-09-1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0395/"} {"text": "1.原子弹级别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三个小时可能不是诺兰的极限,但几乎是普通观众的极限。另外一条黑白故事线纯粹是骚扰思维的小丑跳脚之举,为了强行塞满内容而不择手段。关键是三个小时还要避重就轻,抛砖引玉(共)。世界第一的物理学家几乎受所有人赞誉“正直诚实”,拍出来表现的却是一直被质疑和挨打的过程。\n2.确实让人认识到了原子弹的恐怖之处不在于伤害,而在于恐吓。核爆时的耳鸣消音确实有特点,但也就仅限于此了。核爆声一出简直就是强奸耳朵,这不是惊艳而是夺人耳目的惊吓。\n3.长达一个小时的听证会似癫痫发作,强迫观众忍受着三个世纪般长的无情拷问,并反复抽打观众的忍耐力。也许情绪稳定的奥本海默并不会因此大受打击,但一定能使观众的偏头痛发作。\n4.卡西阿弗莱克能不能不要演这种类型的电影了。之前看《海边的曼彻斯特》还以为mumble是为了角色需要,虽然确实是很符合。但是!他一讲话真的看笑了,sexy?我看是虚。还有Kenneth Branagh,是演多了大侦探还有后遗症吗?玻尔本人知道自己一副自恋相吗?\n以上可能都是这部电影的优点,但同时也是它的致命弱点。", "title": "精心包裹的垃圾", "date": "2023-09-1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2085/"} {"text": "只想说这个剧真是太没东西了!!!节奏还贼慢,就是个谈恋爱的爱情剧呗 打着什么奇珍异兽的幌子,结果16集了也没看到什么奇怪的异兽,即使出现了一个沙子变身人也根本没讲清楚原理,啥呀都是,感觉马上要出现点儿什么了结果却忽然谈情说爱去了,啥呀都是,这么高评分也就是原著党在支持吧,作为没看过小说的人来说,就啥呀都是..莫名其妙.就一爱情剧;还是别打着什么奇珍异兽平行世界的幌子了,这剧根本没把这个世界讲清楚的能力。埋了一个个莫名其妙的伏笔,结果重点都是在谈恋爱,服了真是烂泥啊烂泥;还有啊!为什么把观众当傻子呢,拍了两次倪妮洗澡,结果只是为了显示倪妮脚踝的烫伤???!那用得着拍洗澡展示??!最开始那可是沙漠啊沙漠啊,倪妮一直穿着短裤露脐装??!后面小柳被那么大把刀插头上一滴血没流??!头发都没剃就做了开颅手术??!头上插把刀不带疼的?人的脑袋是豆腐吗?随手一插就能把那个刀插脑袋里??!我一直以为后面有发现刀没插进去是假的是幻觉什么的来着,结果竟然真的是一把刀???整的就是一稀烂啊稀烂", "title": "这剧真是垃啊,把观众当傻子吗??!", "date": "2023-09-1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3202/"} {"text": "《敢死队4:最终章》:这电影真心不值得去电影院看,敢死队是队啊,可这集是杰森郭达的个人solo,冲着史泰龙去看电影,结果含龙量极低[闭嘴]敢死队应该是人狠话不多的一群硬汉,结果这片里都是废话连篇的娘炮以及2个真娘们[睡]敢死队应该是一群有勇也有谋的精英战士,可这片里是郭达一个人在船上明知道战友都被抓了他不着急赶紧去救人却非要先不紧不慢表明身份跟敌人用对讲机布拉布拉各种吹牛逼你要弄死我我也要弄死你……看完电影第一个大问题是:这电影有剧本吗?写剧本那厮有脑子吗?那厮的脑子确定是人脑吗?[抓狂]你正面人物有主角光环开枪永远打不着我也就忍了,可是所有的反派也全部按照主角需要的时间节奏来进行破坏或者围剿工作,这真是莫名其妙到想哭,敌人明知道郭达在船上,可是打着打着他们就消失了不来追杀了由着郭达去插科打诨,然后过了一会儿才又开始新一轮枪战阵地战🥲然后国内上映版本还把全片最好看的一段床戏给咔嚓了,更无语🙄️敢死队系列也确实拍不下去了,老家伙们都打不动了,史泰龙在本片只打了一个动作,一个过肩摔,仅此[难过]唉,岁月啊……", "title": "老了,打不动了……", "date": "2023-09-1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2354/"} {"text": "看完电影《敢死队》后,不禁为2023年的特效技术给震惊到而得知这将是史泰龙最后一部电影时,我感到深深的遗憾,一代传奇的落幕并没有迎来一个好的结局\n走出影院看到人们最多讨论的就是电影的特效,许多一眼绿幕的特效看着着实让人尴尬。而似乎这几年好莱坞的特效似乎一直在倒退,今年先有《变形金刚7》《闪电侠》等著名IP,而后是《巨齿鲨2》等,特效都不能让观众满意,有些甚至被钉在了耻辱柱上。\n众多周知在《复联4》之后,特效行业迎来巅峰,但但随着行业巨头“Fuel VFX”“Rhythm &Hues Studios”等一个一个公司宣告破产,特效行业逐渐走向下坡路,也希望早日步上正轨,作出让观众眼前一亮的作品!\n作为一部好莱坞爽片,降低预期后里面庸俗的剧情尴尬的台词和对话依旧让观众感受到无聊。本应热血沸腾的车戏和打戏做的却像小公司经费不足做出来的游戏宣传片,看完后内心毫无波澜。而且导演似乎永远也不知道观众想看什么,但我以为德茶和反派小头目要来一场1v1刀战或大结局郭达单挑反派时,导演总能安排一些外力因素,让本该热血沸腾的战斗直接泼上一盆冷水强行结束。若单纯是为了节约时长而增加电影的排片那我对导演感到不屑\n而这部电影最不能忍受的地方也在于也是对角色人物的塑造。“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众所周知,人物的第一印象对观众来说极为重要。电影一开头就把塞纳塑造成了一个无理取闹的疯婆子,然后后面得知她要带领整个敢死队的时候,不禁让我意外。还有类似的史泰龙之“死”,故事中有没有安插任何的伏笔,强行的反转也演示不了电影背后早已腐烂的内核。\n真正让我对导演的专业能力感到怀疑的是,当得知有内鬼出卖情报的时候,敢死队的队员们不是理智讨论与分析,而是毫无意义的互相责备与猜忌谩骂,但这些都是经历了生生死死的兄弟,也是本片最出戏的地方。其次本片中还贯穿大量“want his body”、蜡油、黄金浴等带有s m属性和性暗示的镜头,看似搞怪实则无聊至极。\n旧角色成为陪衬,新角色没有任何闪光点。整部电影活脱脱变成一场“郭达秀”,以一敌百,刀枪不入,相比之下真正的敢死队就像导演调侃的“原始人”。作为史泰龙告别电影行业的最后一部电影,本该轰轰烈烈却变成了一部闹剧。古有开心麻花玩弄含腾量,今有敢死队玩弄含“泰”量,史泰龙前前后后的戏份不足30分钟,不禁让我感到惋惜...\n“这不是爷青结,这是纯纯的骗爷钱!”希望经历了《黑客帝国》,《夺宝奇兵》和《敢死队》这些电影后希望好莱坞制作公司能明白延续经典炒冷饭并不能使观众买单,而且大概率只能沦为一个笑话。像今年全球票房前三大作品皆为原创,而不是前作的延续。\n电影是人类艺术文化与精神内核的体现,不应该成为流量的营销手段和圈钱的套路之作!", "title": "深度解析,看前避雷:为史泰龙最后一部电影感到遗憾", "date": "2023-09-1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2855/"} {"text": "瞎眼的正义 1.起因 照片之中父亲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空间暗示着这是一个父权家庭,父亲控制着母亲和主角。锤子、汽车、足球都是父亲控制的结果,她被当做男孩扶养。父亲的照片遮挡住她被男孩包围的照片,暗示父亲限制她的恋爱自由。摩托车的照片代表逃跑,想要挣脱父权的控制。父亲关门和报纸的照片代表对她的回绝。 主角逐渐变成男孩既是的父权控制之下的结果,也是对于父权发起的反抗。 2.第一个监狱 因为父亲无法将她控制,所以把她丢进了教养院。美其名曰将她保护,实际上只是换一个场所将她控制。 主角像被关进了笼子坠入无边的黑暗。房间变成长长的走廊暗示着她追求自由的挣扎,彩色的衣服暗示自由精神的美好,但始终无法逃离。同伴魔鬼般的面孔暗示她对于这个监狱的恐惧。窗外的栅栏暗示教养院的规则牢牢的将她禁锢。修女掌管着代表自由出口的大门,控制着他们的一切。 3.第一次自由 第一次重获自由,社会对于主角来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游乐场,到处都充满了美好。但闪烁的迷宫灯也暗示着到处都是隐性的规则。pay和money暗示着这是一个消费主义社会。而教养院只教会了主角遵守规则,却没有教会她如何挣钱生存。于是为了钱她只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走进下一个监狱。 4.第二个监狱 代表警察的大象怪兽出现,将主角扔进了矫正所。巨大的手代表控制,警察控制着社会的一切,维护着社会的隐性规则。矫正所是一间鬼屋暗示主角对于这个监狱的恐惧。 主角变成了粉笔画,他彻底失去色彩,陷入黑暗。恐惧已经消失,只剩下愤怒,她暴怒的挥拳。但马上被狱警包围,人数以及力量上的绝对优势,让她被迫按照她们的要求行动。矫正所带来的不是保护,而是对她的控制,强制她遵守里面的规则。 她也在矫正所里变得逐渐暴力狠毒。和同伴打架无人问津,和同伴友爱被强制分开。因为一个人总比两个人容易控制。狱警要的只是控制,并不是矫正她们的行为,让她们能够回到社会。于是主角性格的改变为她的未来埋下了种子,注定她会走向下一个悲剧。 5.第二次自由 go away 暗示着逃离,主角再次回到了那个多姿多彩的社会。禁止标志暗示着社会规则仍然存在。 但矫正所只教会了她监狱里面的规则,没有教会她社会上的规则。她对于里面的生活无比熟悉,却对社会生活一无所知,所以她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于是她只有再次通过犯罪,才能够回到那个她熟知的世界。可以看到这次她舞蹈着迎接警察的逮捕。 6.第三个监狱 这次她被丢进了真正的监狱。但是她仍然追求自由,撞开了牢房的门。于是她被狱警无情镇压,注射镇静剂之后丢进了小黑屋。之后又以存在暴力危险和精神问题为由,丢进了单人禁闭室。狱警关上的门让他彻底陷入黑暗,反复关闭的门让她不断失去光明。开始还飞上墙壁追求自由,最终在墙角自闭,开始接受黑暗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此时她的身心都开始崩溃,自我正在逐渐消失,陷入了对于死亡的恐惧。 监狱的门一层层关闭,封闭的不仅的是她的身体,还包括内心的灵魂。当她刑满释放,身体获得了自由,灵魂仍然在监狱之中。 7.第三次自由 主角来到了一间招待所,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但始终无法说话。最终在媒体耐心的等待和信任下,才慢慢敞开心扉。那些误入歧途的人需要的保护是关怀与爱,而不是控制,这样他们才能重新回归社会。那些打着保护之名行控制之实的行为就是瞎眼的正义,其实与对于误入歧途者的邪恶无异。", "title": "眼瞎的正义", "date": "2023-09-1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2899/"} {"text": "看了三集 徐仁国的演技真的是演啥像啥 跳大神跳的很精彩 可惜我不太喜欢这种类型剧 有点害怕这种血海深仇苦大仇深的设定 为什么不能快快乐乐工作呢 感谢喜剧片的设定消解了这种感觉 要不我死活是看不下去的 五星给徐仁国提提分 13集开始水剧情了 难受 缺点就是男女主感情戏一塌糊涂 最后一幕男主搂女主的肩膀都透露出一副不熟的样子 其实编剧的线埋的没什么问题 少时两人相遇 人生的重大变故同时波及两个人 很有韩剧强调的命运的感觉 只可惜不知道女主演在演什么 她好像把重点放在打戏上了 问题是打戏其实拍的很随便啊 设定里面女主简直武力值top,实际拍的之后感觉什么都没剪出来。应该是女主打戏水平也没多高吧。\n总结感觉不是女主人设的问题,确实还是演员的问题。 破案线也比较拖沓 但是相对vioce和三甲路边摊那种不断出现新人物的单元剧破案 我更喜欢这种比较连贯的大案。\n大案拖长了拍就不免开始拖沓 另外 因为徐仁国是绝对主角嘛 作为一个粉丝我看的还是很满意的\n徐仁国每次跳大神的表现,带着粉丝滤镜的我觉得他非常讨人喜欢。无所不知的巫师果然可以取得大部分人的信任。一套忽悠组合拳下去大部分人都开始说实话了。所以男主破案线看起来很爽啦。喜剧设定里面男主作为一个武力值弱鸡,削弱了装逼的感觉,反倒更可爱了。时不时出糗也很有人情味。\n可惜后面从巫师转向犯罪侧写师,明显跳大神的部分减少了。男主偶尔出现的跳大神语调还能吓我一跳。更像一个耍帅侧写师破案日常。\n大boss的提示还是非常明显的,基本第一集就可以推出来。哥哥在人格上的不足加上后面出现反社会人格一切就解释清楚了。好在编剧解释的也算比较好,没有什么特别生硬的感觉。\n无论如何我会反复刷徐仁国cut哒\n融合了38师机动队里面人物演技好,加上记得你里面破案大师,还有路易的可爱没包袱。几乎拿捏粉丝流量密码。\n看热度来讲大家现在果然还是喜欢高冷派?明显是金武英和灭亡的cut更多哈哈", "title": "徐仁国粉丝狂喜剧,个人向还是很爽的", "date": "2023-09-1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2324/"} {"text": "首先,第五代导演本身受西方电影思维影响非常深远,自七八十年代以来,以戈达尔、特吕弗为代表的法国新浪潮电影作者论就已经深入了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之中,如果以作者论为基点进行考察,可以深切发现陈凯歌电影创作中的“黄土地”情结和怀旧倾向,我认为这种“黄土地”情结与怀旧倾向一共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n①中国西部电影的整体影像呈现\n中国西部电影是自第四代导演吴贻弓后开始形成的一种电影风格,代表作品如《双旗镇刀客》《老井》等,而这种标志性的黄土地也不断在陈凯歌电影中展现,如《黄土地》即将镜头对准西北荒漠,展示对于中华民族的探寻,后来作品如《无极》《我和我的祖国》中也不断流露出一闪而过的西部景观,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来陈凯歌对于黄土地情结的深深怀恋,虽然与《霸王别姬》无关,但可从此看出其电影创作的作者化风格\n②怀旧情结与戏曲情结精神脉络\n陈凯歌电影始终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与戏曲情结,两种互相阐述、相互辩护,如《百花深处》、《霸王别姬》、《梅兰芳》等,两者之间看似风格相差甚远,但实际都是在讲同一件事,即中华文化的深远探寻以及现时代精神匮乏下两者的对抗与持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戏曲化只是一种形式,陈凯歌通过戏曲化这种外在的媒介形式去探寻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以此表现出陈凯歌对于民族精神的不懈追问。\n这两点在陈凯歌自身的创作源头上理清了贯穿陈凯歌创作(不包含近期主旋律电影)最为重要的两种因素,而通过这种因素的贯穿,不难看出陈凯歌电影自身鲜明的作者论风格影响,以此作为依据,可以在一个较为粗略的观点上判断出《霸王别姬》是陈凯歌个人的私人化电影作品。\n其次,如果考究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的电影创作,不难看出陈怀皑创作的一种总体倾向,从1958年《山里的人》到1984《双雄会》,其创作始终贯穿着十七年电影和样板戏的创作时期,政治化和倾向性达到巅峰,虽然说八十年代后部分第三代导演(姑且将陈怀皑导演列为第三代)在新时期电影开创了新的电影创作风格,但在1981年《知音》、1984年《双雄会》来看,陈怀皑导演的这种创作风格转变并不明显,很难达成与《霸王别姬》同样的美学高度。\n但如果评价如此武断,我认为也是不可取的,陈怀皑导演对陈凯歌必然是有影响的,我认为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戏曲化的影像追求,一个是伤痕电影的内核批判,前者是源于陈怀皑导演本身便是一位有着高度追求中国电影戏曲结合化的导演,后者即是陈怀皑导演经历过wg,是作为这一时代感受最为深切的人,因而会或多或少影响到陈凯歌的创作,当然,这种意识对于陈凯歌而言并没有占据主体,他始终是作为一个辅助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陈凯歌的电影创作中。\n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陈怀皑导演对于陈凯歌的电影创作固然是有影响的,但这种影响较为局限,在通过对两者电影美学风格考察的维度去讲,《霸王别姬》并不属于陈怀皑所拍摄,其更多的还是应该被归属于陈凯歌,属于陈凯歌所导演的私人化作品。", "title": "驳斥《霸王别姬》“陈凯歌之父所作”论", "date": "2023-09-1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9346/"} {"text": "第一集TAE成人博览会,人生清单+1。“你去那边逛逛,我在这边逛逛。” 第二集LGBT,台湾是亚洲第一个同性恋婚姻合法的国家。看过了太多控制欲极强的父母,很少见到这样不顾一切支持儿子甚至和同性恋的儿子一起举牌子街头游行的家长。女同妻妻兔兔和狼做试管轮流怀孕,我觉得好合理,突然明白了很多现代女性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 第三集JKF女郎杂志,让我想立刻激情下单,但是没有找到购买的渠道。 第四集性教育科普,强推,强推。还可以再看一遍。 第五集是与台湾年轻人观念的交流。 其实和第一季日本篇有同样的片面性:篇幅有限,两位主持人访谈的对象都是位于行业金字塔顶尖的从业者,像是啾啾,固然会遭到一些非议,但是和她获得的收益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现实里因为自身从事性相关的工作而被骚扰和非议还没有钱的人占大多数。 瑕不掩瑜,期待第三季。", "title": "Life is spacious。", "date": "2023-09-1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2914/"} {"text": "many painful returns 真人镜头代表着现在,定格动画代表着回忆。整个房间是女主的心理空间,真人和定格同时出现,暗示着她始终无法逃离童年的回忆。 开篇是童年的回忆,父亲的巨大照片悬挂在墙上,暗示着自己经历的是父权家庭。低调的打光暗示着童年的黑暗。女主打开窗帘,时间回到现在,阳光照亮了回忆的黑暗。 桌子上摆着母亲的完美雕像。母亲的照片将她带进回忆,镜中出现童年的自己。项链将母亲与现在的自己链接在一起。酒杯扭曲的父母照片暗示着童年对于父母酒后的恐惧。整个空间开始扭曲,暗示着家庭的扭曲。父亲丢出酒杯,她的眼睛被砸伤。医生为她治疗眼睛,叠画的镜头中出现骷髅,暗示这次伤害在她心头留下了死亡的阴影。 女主在沙发上变成小孩暗示着她经常会陷入回忆。窗户上出现的治疗眼睛的镜头暗示这段痛苦的回忆始终无法忘怀。回忆的空间开始崩塌,那张照片第一次出现,女主变成了婴儿无助的哭泣。 自己和丈夫谈话,童年的自己在柜子中注视着一切,暗示童年的回忆直封闭在内心无法消散。戴上项链,镜子中母亲和自己叠画在一起,暗示将自己联想成了母亲,她选择了逃跑。关闭的门暗示内心的封闭,关掉的灯暗示内心的黑暗。 童年的自己打开抽屉,看到了那张裸体女人的照片,那是母亲强迫母亲参加换q聚会的照片。胸罩暗示着她的性心理开始成熟。她带走了母亲的雕像,世界开始逐渐模糊。 聚会回来,丈夫喝了很多酒,两个人睡下。镜中的影子是她的想象,丈夫像父亲一样家暴自己。这种想象唤醒了童年痛苦的记忆,于是受伤的自己再次出现。母亲的雕像也再家暴的回忆后破碎。 第二天当她打开窗子,光明照进,驱散黑暗的记忆。她隔着窗子和丈夫告别,室外的镜头暗示她被困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她再次变成童年的自己,想起了母亲离开的记忆。于是她变成了婴儿被地板变成的回忆的海浪吞噬。最终她整理好行李箱,选择离开丈夫,也逃离童年的那段回忆。 窗子上叠画的镜头暗示一个男人送给她一份生日礼物。包装上的花朵代表美好,礼盒上的太阳代表光明。打开的娃娃暗示这个男人也有相同的童年,蒲公英代表着新生。过去的自己出现在瓶中暗示着她将童年的记忆封印,破碎的雕像暗示她与母亲被家暴的记忆和解。她终于实现了新生,蒲公英倒影的镜头中她望着窗外,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光明。 many happy returns(许多快乐的回报)是英语中生日的祝福语,但是女主却被童年的痛苦回忆充斥。而这些痛苦的回忆伴随着她半生,对她半生的幸福造成消极的影响。终究只有从记忆中走出,和那些伤痕和解,才能走出童年的阴影,沐浴在阳光之中。", "title": "many painful returns", "date": "2023-09-1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3531/"} {"text": "题外话:\n“妈妈我追星成功啦!”\n2023 TIFF 是枝裕和《怪物》成功观影打卡。\n是枝裕和来了现场做QA,结束后成功冲到舞台通过E人朋友的帮助拿到了签名。激动到不顾几小时后是为资本主义奴役的周一,飞奔回家写影评。\n怪物是谁?\n这句话是电影海报上的slogan,也是这个设定在鹿儿岛的故事不断向观众提出的疑问。\n电影开头从安藤樱饰演的单身母亲视角出发,小五的儿子疑似被霸凌。多次询问和拜访学校后几乎可以推断此时的“怪物”是疑似向学生施暴的担当老师,辅佐和稀泥态度的校方人员。\n校方面对Mugino的质问含糊其辞的敷衍态度让人火大,数次拜访无果的安藤樱也在一次次失望后逐渐态度裂化,蜕变成怒吼无能校长的“怪物家长”。\n随着母亲角色在校方不温不火态度下的逐渐爆发,这个故事的第二视角出现了。由最近刚被捕的远山瑛太饰演的Hori老师在他的视角下演绎了整个事件,原来他只是个单纯的新人老师,原来他并没有向Minato施暴,原来他的粗鲁且惹人生气的举动可以这么解释。\n此时此刻回顾安藤樱饰演的Mugino,作为个护子心切的母亲其悲愤的心情在老师的视角里却成为了可怕难缠的“怪物家长”。\n不得不说观影至此我其实一度在心中吐槽是枝裕和怎么就把日剧主流这几年“被误会 - 换视角/解释 - 原来大家全员好人只是我们不好好讲话误会了 - 原谅和解但或多或少的回避问题以及其带来的影响” 的俗套流程搬来了。\n是枝裕和(TIFF QA版本):这个剧本不是我写的,不是我写的,不是我写的。\n就在我因为开篇的一些俗套设定暗自在心里把评分降到8/10的时候,第三个视角的叙事拉开了帷幕。命题作文写到这里开始高水准发挥。\n这一部分的叙事从在一二视角中“怪物”角色拉到满分的校长开始,逐渐转换到两个孩子,Minato和Yuri,事件的扑朔迷离逐渐找到答案。观影过程中不断埋下的伏笔、谜团一个个在不同视角中被解答、回应的过程像极了阅读推理小说时跟着剧情一起思考,娱乐性和吸引程度都属于上品。\n第一幕里出现一把枪,第三幕就要打响它。是枝和坂元枪枪到位。\n霸凌事件的谜团得到了解答,同时还有直指电影主旨的问题:“谁是怪物?”\nYuri的爸爸认为其nero-divergent且是Queer的儿子是“脑子被换成猪脑”的怪物。忍受DV和校园霸凌的Yuri眼中的自己也受到了影响。\n因此在废旧电车上Minato说Yuri形容的树懒,“很有talent,对痛苦失去感受”,是他星川由里的时候,Yuri感受到了被理解,被接纳的感觉吧。\n在这个视角里,一度似是“怪物”霸凌者的Minato的行为得到了解释:破坏教室里其他同学的物品、和Yuri扭打、参与霸凌,是五年级少年对校园社交文化的压力和挣扎、对萌芽的性取向的恐惧和不安,以及他对Yuri的感情的含蓄扭曲,却又真实的宣泄。\n那么讨论至今,怪物到底是谁?\n贯穿整个事件,几乎每个角色都带上过“怪物”的标签。霸凌的同学,DV的父亲,不负责任的老师,歇斯底里的家长,被视为异类的少年。\n在第一部分安藤樱视角的叙述里,她质问校长,推卸责任含糊其辞的校方人员是否还是人?\n校长说是。\n看完影片猛然醒悟,原来所谓“怪物”无非是人性里的一部分,是你我或是被迫被染上,或是逐渐长成的,皆有的那一部分灰色。", "title": "怪物は、誰だ?", "date": "2023-09-1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4762/"} {"text": "终于在大银幕看了北野武! 🎬7月23日资料馆下午场《菊次郎的夏天》,这是电影新世界的大门,是夏天银色的梦,是最最最喜欢的北野武和菊次郎! 🌴summer啊,这是每看一次都会被感动一次的电影。前两天刚好看了《菊次郎的夏天》幕后纪录片,所以再去看电影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我清楚的记得下一个镜头是什么,甚至知道北野武是如何在现场进行调度的,但却还是总被他打个猝不及防!这是这个老头该死的魅力啊。 🐳北野武自己说《菊次郎的夏天》是他的风格转变之作,暴力的电影可以保证票房,但是他也想尝试转变风格!他自己将《菊次郎的夏天》理解为是一幅画,他说这是抽象的,你以为他在拍正男的时候,他却告诉你他才是那个菊次郎,看似结尾还玩了观众一把,但实际上他把自己的心都剖给了观众! 🌴正男是北野武的童年时光,踢踏舞郎是北野武的浅草时光,而菊次郎则是北野武的青年和中年,他从这里开始去回顾自己的一生:亲情与友情、父亲与母亲、暴力与温情、爱与被爱……关于童年、关于成长、关于夏天。", "title": "短评-夏天银色的梦!", "date": "2023-09-1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5058/"} {"text": "长相思是我看过这么多剧中唯一愿意去看原著扣细节的小说。杨紫其实把很多情绪都演绎的很好,但我总担心自己会不会误解这个镜头所表达的情绪,所以我去看了原著。\n整部看下来可以很确定的一点是小夭爱涂山璟,对相柳有情。并且小夭对他们两个的感情都是基于自己所需上,而两者所需中她最需的就是涂山璟的。\n有人觉得爱不需要理由,是克制是成全。但我比较偏激,我认为喜欢才不需要理由,喜欢可以是一眼万年一见钟情一见倾心。而爱是需要原因的,是需要时间和经历的沉淀是必须的双向付出。\n小夭其实是个很自私的人,这自私不是说她不对别人好,而是她一切出发点是基于自己的趋利避害。第一遍看的时候我也有在想,为什么小夭对涂山璟总是逃避,等着涂山璟走向她。而对相柳明明知道对方是和哥哥对立的,还放心的一起做伴。后面才发现她将相柳当成了短暂的相伴,整部剧相柳百分之九十的出场,都是在小夭和涂山璟出现矛盾后,小夭开始不安,相柳就出现。她明确的知道相柳和自己不可能,是不能入梦的人,所以她心安理得的享受相柳的陪伴,不用担心以后会对相柳舍不下。而一旦涂山璟出现了,相柳就不在了。她又继续贪念着和涂山璟的相依。\n全剧看似是涂山璟一直在走向小夭,但其实小夭给了他唯一的偏爱。说要斩断牵念的是她,回头去试探涂山璟的也是她。说要放弃的是她,定亲前去青丘的也是她。说要断掉的是她,逃婚后知道是涂山璟的安排,迫不及待跑去见他的还是她。小夭和涂山璟之间其实所有不好的事情都发生了,但小夭却独独没能把涂山璟放下。\n我之所以说小夭对相柳是情,不是爱。是因为她就没有在感情方面为相柳付出过。最开始在清水镇的时候,她知道涂山璟的身份后不高兴,相柳出现她故意激怒相柳拿他打消寂寞。在轩辕城的时候,涂山璟一年多没有和她联系,她故意跟防风邶走的近就是为了让消息飞进每个世家大族的深宅大院内,让涂山璟知道。和涂山璟在一起定情之后给相柳准备的都是精美的毒药,将自己的念想都寄托出去。而和涂山璟分手之后,给相柳准备的毒药全是暗色调,黑色的蝙蝠、黑色的葫芦、黑色的鸳鸯、黑色的芙蓉花。甚至包括那颗鲛人水晶都是她在索取而不是付出。\n鲛人水晶她在四年前就准备做了。是她和丰隆订婚后,她在大街上遇到涂山璟,没控制情绪难过的跑掉了。然后去地下赌场赌钱撒气,又遇到相柳。她对相柳说自己要定亲了现在还能做毒药,但是成婚后就不会再做了。这个时候她还是理性的想着成婚之前要和相柳断掉。但之后相柳带她去了驴肉店又遇到了涂山璟和离戎昶。她就转变想法了。\n离戎昶跟小夭说“你不喜欢青丘的那对母子,大不了就在轵邑安家,让璟陪你长住轵邑。我和你说句老实话,防风邶的日子都是有今夕没明朝,纵是犯了错的璟也比防风邶强……我只是想告诉你,璟的那个孩子是中了自己亲奶奶和防风意映的圈套,这些年来,璟一直独自居住,根本不允许防风意映近身。我敢以离戎昶的性命发誓,璟对你用情很深,眼里心里都只你一人。”\n小夭在这之前是打算好了就这样和丰隆过也行,所以和相柳说把蛊解了。 但遇到涂山璟后,相柳说小夭忘不掉涂山璟,小夭赌气的说大荒内好男儿多的是,认为自己结了婚后就可以忘掉。但相柳却告诉她:好男儿多的是,但把你放心上的没有几个。这个时候小夭就已经不太想解蛊了,丰隆不把她放在心上她是知道的,丰隆和哥哥一样,只有利益事业。而相柳心里有她她其实也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说出相柳舍不得她的话。甚至相柳还能感受到她的心痛。当小夭因为涂山璟心痛的时候,她只要想到相柳陪她一起感同身受,她就没有那么孤单。\n她需要相柳在她因为涂山璟痛苦的时候陪她一起,她需要一个人陪伴她。她这个时候甚至都希望相柳能陪伴她。但她之前一直都很理智的知道她自己的立场和相柳的使命。这个时候小夭就已经在准备做水晶的材料了。但是她还是一点都没有在感情上为相柳付出,并没有去跟黄帝,跟苍争取一下,去拉拢相柳。还是四年后黄帝说:\n之后她就开始组建鲛人水晶,让人带给相柳。她放不下自己的立场,但却希望相柳为她放弃自己的情义?甚至在给完水晶球后又马上跑到青丘找涂山璟了,这是爱吗?包括狌狌镜,她用狌狌镜记录了相柳带给她的快乐。但她把狌狌镜给了涂山璟,让涂山璟去查明真相解决她们两个之间的问题。一个是在索取,而一个是在付出。\n关于我上面说的情与爱的区别,我认为桐华设定的小夭也是个认为爱是需要时间沉淀与双向付出的人,因为桐华在提长相思的时候说过: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情,一份感情能经得起时间和各种挫折的磨练,是因为基础够牢固,就像小六和小七,只有理解了他们的爱情是建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何为长相思。\n基于这个理解再来看小夭和涂山璟的感情,你会发现小夭对涂山璟的情感变化其实都对应在了他们的定情歌上。\n君若水上风 妾似风中莲 相见相思 /君若天上云 妾似云中月 相恋相惜 /君若山中树 妾似树上藤 相伴相依 /缘何世间有悲欢 缘何人生有聚散 唯愿与君长相守 不分离\n第一句对应的是阿念来参加婚礼,涂山璟怕被认出来离开了。小夭在宴席上看着阿念跟清水镇的格格不入,觉得涂山璟其实也不属于这里,是和阿念一样的高高在上。所以她在河边对着涂山璟洒水,不让涂山璟擦干净。因为她觉得只要让十七染上自己的浑浊之气,就不至于真的随风而去,化作白云。这之后她就已经开始舍不得涂山璟。所以在离开清水镇的时候独独要去试探涂山璟,想去斩断这丝牵念。\n第二句对应的是涂山璟陪小夭解开2个心结之后要离开了,她问涂山璟说你很复杂,我很复杂,十五年后究竟会怎么样?涂山璟告诉她“心若如明月,诸般变化都如浮云遮月,再纷扰晦暗,最终都会浮云散、明月出。”小夭笑指着自己的心说:“奈何妾心如墨染,若君心有明月,望君能常使明月向妾心。”她告诉涂山璟自己心如墨染,如果涂山璟是明月的话,希望涂山璟能把她的心照亮,这个时候她就在渴望涂山璟能是那个永远不抛弃自己并教会自己爱的人。跟在清水镇不一样的是,清水镇的她在逃避,而现在的她在等待。\n第三句对应的是小夭在梅林被虐杀之后,涂山璟赶过来,他探不到小夭的脉搏以为小夭死了,抱着小夭在熊熊大火里死也不分开。等潇潇他们赶到就看到涂山璟紧紧地扣着小夭,整个身体就像藤缠绕着树一般,怎么分都分不开。在涂山璟殉情前小夭对涂山璟哪怕很喜欢,哪怕也愿意等待,但她都没有真正的相信涂山璟会永远选择自己。而在这殉情之后小夭才彻底相信涂山璟,并开始爱他。爱和情不同就是,这之前小夭对涂山璟的感情是可控的,但这之后小夭自己也控制不住对涂山璟的感情。\n部分书粉觉得小夭爱涂山璟是因为涂山璟一直跟着小夭,小夭缺爱才会爱他。更有偏激的说不是爱,就是因为合适无可奈何才在一起。这说法哪怕第一遍我不细读,我都知道是错误的。我最开始以为小夭对涂山璟的好感是从涂山璟陪伴她,她习惯了涂山璟后开始的。但细读后发现小夭对涂山璟第一次有男女之间的情绪,是在涂山璟还在受伤的期间。小夭在清水镇的设定是医馆专治不孕不育的男大夫,她在救涂山璟的时候就一直亲力亲为,那时涂山璟全身伤痕,脸看不出人形。前半年给涂山璟脱光衣服擦身体的都是小夭。甚至按摩穴位,刺激那个~肌肉也是小夭自己来做的,直到半年后涂山璟好的差不多了,小夭陪他洗澡那次才发生变化。\n这里出现变化的点是因为小夭看清十七的长相了,因为前半年小夭都这样照顾着十七,并没有害羞过。唯一不同就是这次洗澡后,涂山璟外貌示人了。并且在下段描述中,十七收拾好自己出来见大家的时候,都是麻子串子对十七的一眼惊艳,而没有小六的。进一步可以确认在这之前小夭已经看清十七的容貌了。而且后文还有挺多小夭看涂山璟看呆了的描述。所以可以知道小夭是基于涂山璟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上发展的感情,不然为什么串子麻子也同样陪伴着她,她并没有那样不同的感觉?\n小夭曾多次问涂山璟静夜好看还是兰香好看的时候,其实兰香并没有出场,那她是怎么知道的兰香?我回头看时只有那一句:静夜幽兰香~。十七成为涂山璟的时候小夭其实只有一时的失落,但反应并不是很强烈,还是经常和十七在河边散步。而开始逃避是在知道了涂山璟有未婚妻后,她将自己泡在冰冷的河水里。之后就开始推开涂山璟。\n小夭和涂山璟在清水镇相伴的时间其实只有六年。这六年里相柳也早就出现了,之后就是一年多的时间没有相见,这段时间也一直是相柳陪着小夭。接着就是在小祝融府呆的一段时间,相伴的时间并不长。但这些时间里她对涂山璟的需要都是关于情爱的陪伴。而在海底37年里,在以为涂山璟不知道她的情况,甚至可能已经成亲的情况下。她只能感受无边无际寂静的时间里,唯一只有相柳的声音陪伴了她。这样陪伴了她37年。小夭都没有对相柳产生强烈的感情,她更多的情感是怪相柳不陪她说话,甚至相柳和她说共工她也闷闷不乐恨共工给相柳的枷锁。但一听涂山璟快死了的时候。她却觉得比自己死了还难受。\n这种情感上的差别对比是很明显的,同样都是对她有情,同样都是陪伴,甚至相柳的陪伴更久,但她产生的情感却是完全不一样的。\n再比如说小夭救了左耳,是因为在左耳身上看见了相柳的影子,她觉得自己救不了相柳所以她想救左耳,但她在左耳身上看到的爱情却不是自己和相柳,而是她和涂山璟。\n小夭在看相柳的时候其实一直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我曾在第二遍专看小夭和相柳的片段时。觉得相柳死后,在小夭的情绪上感到一丝无可奈何的悲伤和遗憾,我最开始以为的是她和相柳不能在一起的遗憾,细读才发现这悲伤并不是源于她不能和相柳在一起的遗憾,而是相柳不能和自己喜欢的人相守的遗憾。她在假设自己先遇到相柳的时候,想的也不是她和相柳能在一起,而是相柳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n(如果那个时候,她能遇见相柳,是不是相柳也可以找到一个心爱的女子?他会带着她一起去花妖的店铺里买香露)。\n甚至在她为左耳安排好后路,打算殉情的时候想的也是:\n(左耳、苗圃,后会无期,祝你们幸福,相柳没有得到的,我和璟也没有得到的,但你们一定会得到)。\n全剧她都一直把自己和涂山璟的幸福放在一起,而对相柳却一直都是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她唯一为相柳的幸福做出的努力,还是在她和涂山璟终于圆满后,才对苍提出能不能留相柳的一条命。\n小夭学会爱是靠桑甜儿的启发,但更多的是因为涂山璟这个人。相柳全剧出现的时间段几乎都在小夭和涂山璟出现矛盾之后,而涂山璟出现的时间段却百分百在小夭解开心结的时候。小夭解开的第一个心结是父亲(俊帝)为什么没去玉山接她。涂山璟送她离开的时候,她本来可以坐上狸狸逃走的。但她为了十七回去了。第二个心结是她找不到容貌和担心自己不好看的时候,涂山璟告诉她:形之美,人人可见,心之美,非眼能看到,我愿意独享。第三个心结是自己是蚩尤的女儿,涂山璟带她去找俊帝,然后去桃林见到了自己的娘亲,解开了心结。可以说小夭打开心结和学会爱都是涂山璟带给她的。\n而涂山璟和相柳对于小夭的存在还有一个暗线,就是小夭娘亲留给她的《九黎毒蛊经》和《神农本草经》。她因为学会了毒所以认识了相柳,又因为蛊和相柳有牵连。而她因为《神农本草经》学会了去为涂山璟付出。小夭娘留给这些东西给她,是想要她仁心仁术,泽被苍生。但她四处漂泊没有依靠所以一直学的是毒。跟相柳认识后她更加精练毒术。因为她要保护自己。但在她认识涂山璟之后,小夭心态发生变化。开始学医救人,并在涂山璟和她解释完孩子的事后,她为了保护涂山璟将《神农本草经》融会贯通,为涂山璟制作了一颗保命药。甚至在和涂山璟和好后,精神富足,编写了《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最终也是泽被苍生了。\n小夭能爱人,但前提是她在被爱后才能学会爱。涂山璟于她是冬日的暖阳,也是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回看最初,小夭其实自己在清水镇过的也挺好的。在和涂山璟第一次分开的时候,也是像她说的那样能控制的很好。但从她爱上涂山璟之后就不一样了。有一句比较俗的话就是: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不曾见过光明。从涂山璟和防风意映成亲后,小夭就变得像个木偶娃娃,跟着形势左右摇摆,她格外渴望爱,渴望别人的需要,最开始还能从哥哥那里得到需要,但哥哥娶了王妃后她觉得自己连哥哥也没有了。那就妥协嫁给丰隆吧,做完决定又遇到涂山璟和离戎昶后,明白丰隆心里没有她,她又开始开始迷茫。\n小夭真的爱一个人并不会完全因为立场的原因去放弃,也没办法去克制自己的感情,不然她也不会愿意给涂山璟15年时间,也不会有为了涂山璟杀了苍玄的想法和行动,甚至最后她还离开了哥哥,连个道别的机会都没留。\n小夭能自保也有处可出。她精炼毒蛊还会医术。几百年来她都能保护好自己也能保护好其他人。所以她的爱情观不是需要一个来教导她,要求她,让她依附的男人。她追求的爱情观是一个尊重她理解她信任她爱她,且她也尊重他理解他信任他爱他的男人。小夭放不下涂山璟不是因为心软,也不是因为恋爱脑,而是她对幸福生活的唯一一丝期待。或者对于普通女生来说,分手了再谈下一个就好了。但对小夭这样的女生来说,勇敢的去爱一次已经是付出了一切。如果失败了,再也不会相信幸运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小夭也从没有左右摇摆过,只不过在拥有的时候会不安,担心失去所以想放弃。在失去的时候痛苦,所以祈求短暂的陪伴以求遗忘。\n相柳我总觉得带有悲调,但其实是演员没看懂书中相柳的内核。我在原著单独看相柳的片段后,我并没有那么觉得相柳是个悲情人物。原著相柳做的一切他都是坚定的,不管是恩义袍泽还是小夭,他一开始就很坚定不悔。他的悲调更多是演员的情绪没理解到位,认为相柳是一个第一选择是小夭,但又得不到的角色,所以觉得这个人物很悲情。但对于原著中的相柳来说,他所追求的都得到了。再回过头看桐华说的,她不认为长相思是一个悲剧故事,他们每个人物都是各的其所。我也这样认为,确实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了。\n再说过来,部分偏激的观众说最爱的相柳,因为这本书叫长相思,如果爱的是涂山璟应该叫长相守,这论点可以说是很牵强的。因为涂山璟和小夭并不是直接在一起,而是经历了重重挫折才在一起的。只要认真看过全剧的,都能发现小夭一直在思念的人是涂山璟。但最终这长相思是给的玱玹,因为故事的结尾是小夭有驻颜花,涂山璟是九尾狐后裔,他们都能变化容貌且不易被察觉,最后小夭和涂山璟归隐了,玱玹是再也找不到的。长相思的开头是清水镇的小六和十七,筹谋帝位找妹妹的玱玹,报恩守义的相柳。长相思的结局是归隐的小六和十七。守护苍生思念小夭的玱玹,赴义牺牲的相柳。\n很感谢桐华最后将涂山璟写给小夭了,不然漫漫神生在玉山该有多寂寞,好在人类的生命没那么漫长。", "title": "小夭情与爱的区别", "date": "2023-09-1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39825/"} {"text": "太喜欢女侯爵这对外网人气第一cp,无法与众多网友不理解甚至谩骂而感同身受。本以为Netflix放到第四季就无望了,没想到还有女神的番外!\n我的五星给marquise Carla女神,美的不可方物。冷艳高贵的女侯爵遇到矮挫穷服务员Samuel时的反差,哪怕两种极端人物交叉后注定渐行渐远,两个人都义无反顾脱离阶级束缚,好变态好喜欢哈哈哈。Elite竟然在他们覆雨翻云时放了德彪西的《Claire Du Lune》,让我回想起每次Carla身着华服、流苏耳坠出场时性感而不失优雅的气质,以及遇事收放自如沉着冷静的睿智。当她在告别秀中穿着金色抹胸步入湖畔Club的时候,光线似乎都朝她一人汇集了过来,而此时在面试服务员Samuel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每隔七小时就重新开始的浪漫最后在减出的性张力中结束。带刺的玫瑰终究无法从冰川中解救自己。\n板鸭剧真的太drama太好看了!", "title": "真不愧是外网人气第一cp!", "date": "2023-09-1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8592/"} {"text": "那壶是2011年做的,是苏州高新区东渚镇玉雕大师俞挺卖给博物馆的。 说起玉壶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一事,俞挺回忆:“我昨天(8月31日)还专门查了资料,这把玉壶是2011年制作的。答应大英博物馆收藏这件作品是因为一句话——我朋友的孩子在和大英博物馆的人聊天时,听他们在讲,很可惜,中国的玉雕技艺(记者注:主要指薄胎玉器工艺)已经失传了,中国没有会做玉雕的人了。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当时我朋友的孩子就跟他们讲,中国玉雕事业已经发展到新的巅峰时期,‘我叔叔就是做薄胎玉器的!’随后发了几张我的作品给他们看。结果大英博物馆的人很震惊,所以找到我希望收藏一件作品。我考虑再三,觉得有必要把中国文化推广出去,用一件作品让大家看看中国的玉雕技艺没有失传,我们传承得很好,所以就选了这把玉壶。” 人家一正规买卖搁这儿借题发挥是不是有点远……你好歹整个双羊尊、女史箴图啥的啊。\n不过意外的是,BBC也看到了,并准确地给大英博物馆送上了一记“背刺”(可能BBC就是借势大英博物馆的管理丑闻给上上眼药)。给境外势力递刀子了属于是。\n其实我支持最后的说法,博物馆无法说明合来源的藏品,母国有权追溯。但BBC评论区里最热门的评论是: 俄罗斯冬宫也有不少中国文物,希望再拍一个《逃出俄罗斯》 PS:大家理性点看待,虽然这个爱国流量片很蠢,但大英博物馆那制杖般的管理丑闻也不遑多让(不然BBC也不会落井下石了)。举世珍宝能被合作的收藏家偷出来放在ebay上卖,也是个辣鸡(当然偷的不是那些举世闻名的珍藏,因为卖不掉,偷的都是小件的珠宝、银币之类)。 Two years earlier, an antiquities dealer, Ittai Gradel,emailed the museum with what he said was proofthat a senior British Museum curator was selling items from the collection on eBay. The museum initially dismissed Gradel’s concerns but later made an about-face. Inan interview with BBC radio on Saturday, George Osborne, the museum’s chairman, confirmed that the museum had fired the individual identified by Gradel, and said that at least 2,000 items had gone missing. (The British Museum declined to comment and a spokeswoman said Osborne was unavailable for an interview.) 两年前,古物经销商伊泰·格拉德尔 (Ittai Gradel)通过电子邮件向博物馆发送了他所说的证据,证明大英博物馆高级专家正在 eBay 上出售藏品。博物馆最初驳回了格拉德尔的担忧,但后来态度转变。周六,博物馆主席乔治·奥斯本 (George Osborne)在接受 BBC 电台采访时证实,博物馆已解雇了格拉德尔指认的人员,并表示至少有 2,000 件物品失踪。(大英博物馆拒绝置评,发言人表示奥斯本无法接受采访。)\n原作者:涂子\n链接:https://www.zhihu.com/answer/3207424619", "title": "过多评价我就不说了,就说说那个壶吧", "date": "2023-09-1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7451/"} {"text": "鄙人思维迟钝愚缓,做起事来常常会比别人慢上半拍。而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的社会下,这样不效率的行为方式着实令我吃了不少苦头,并伴随着年龄的渐长,流逝的浪费的未省下的时间就像影片中由时间花的枯瓣制成的雪茄烟燃烧产生的烟雾熏得我晕眩又寒冷。 莫莫沉睡只不到一年,城市的大厦便猛然拔地而起,理发店也发展到了机械半自动化的地步,还是孩童的吉吉就已成了当红明星坐拥豪车豪宅。这是灰衣人所说的节省时间所带来的丰厚回馈。我也曾想过若我时间的一分一秒都不曾浪费,我想我心中的大厦或许已然建成了吧。可一旦想到这大厦的外壳不会刷上任何的彩漆,只是同其它大厦一样压抑地立在那共同构成一片灰色的钢铁森林,我会感到有些丢人,至少没那么高兴。\n当时间储蓄银行的代理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偷走了莫莫朋友们的时间时,此时莫莫也已被迫地被偷走了与朋友们在一起的时间,她感到十分孤独,渴望朋友们的爱。渴望爱与被爱,这是人的天性。就像影片中的欧拉教授所讲灰衣人并不是真的人,只是一副模仿人的躯壳。当灰衣人听到爱这个字时,他们会被人同化,灰色的皮肤泛起红润,尤其是那个灰衣人中的“叛徒”被莫莫纯真的反问逼哭着说他很渴望被爱的时刻就与此时的莫莫是同一种心情。是莫莫以及其他人省下来的时间给了灰衣人生命,灰衣人是他们压抑天性的投射对象,灰衣人是他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n或许我不必刻意纠正我的迟缓,这虽然部分参杂着对我懒惰拖延的托辞,但慢一点是我的天性,就如同我也渴望爱与被爱、孩子不需要上游戏课也知道玩一样轻易。只是当我们在“浪费”时间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感受时间花的美丽,别压抑天性,小心灰衣人又来偷走我们的时间了。灰衣人渴望被爱,灰衣人渴望成为人。我们应该去爱灰衣人,我们可以去爱灰衣人,那将是我们大厦上独一无二的彩色。", "title": "我们需要爱灰衣人,我们可以爱灰衣人", "date": "2023-09-1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9573/"} {"text": "毕鑫业作品必看 班长出场直接泪目啊😭 人物台词对白只能说有毕导那味了,毕导太会写“草寇”三人组式的友情了。\n第一集\n1、每个人都在时刻坚守者自己的秘密,即便面对大夫的问诊也不例外。——梦三息/南啸天(片头画外音)\n2、梦三息:我有一个朋友,从小和我形影不离,有着共同的饮食结构和人生阅历,相信您看得出来我是过来替他看病的。所以,他到底怎么了? 胡神医: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觉得你这个朋友想先听哪个? 梦三息:都行,按您想抖得包袱来。 胡神医:好消息是虽然他武功尽失,但却不是中毒。 梦三息:那微不足道的坏消息是? 胡神医:坏消息是他武功尽失,但竟然不是中毒。 梦三息:有横批吗? 胡神医:问诊费结一下。\n3、在下北啸海,见兄台两袖清风、实事求是、表里如一、面不改色,颇有随遇而安、破罐破摔之风姿,和江湖上那些自命不凡之辈全然不同,故有心结交。——梁念羽/北啸海\n4、梦三息:你本名就叫北啸海吗? 梁念羽:不,这是我给自己起的艺名,因为够酷。 梦三息:酷是为了显得凶狠吗? 梁念羽:库也表极致,等我成名那天,除了酷暑酷寒还有我酷侠啸海。你呢,你叫什么? 梦三息:我叫南啸天。 梁念羽:好听,莫名地觉得酷。\n5、胡神医:你在江湖有很多称号,虽然江湖公认你的实力至少可以排到天下第十,但白道叫你跑南,因为你的打法是跑狗;黑道叫你啸天犬,不仅因为你动手前现关门,更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看来像是衙门的一条狗;而民间给你的称号最为正常,叫木棉国之光;而衙门人叫你——酷侠啸天。 梦三息:酷成了风尚,衙门认证。 胡神医:有什么好得意的,风尚本身就是一种根据成名者的随机定义。你要是喜欢也可以跟衙门商量叫你土侠啸天,那土也能成为一种风尚。\n6、上好私塾和能考好功名没有必然联系。——梦三息/南啸天\n7、叶五枝:悬崖为什么怎么陡? 岩四方:因为这是悬崖。\n第二集\n1、梦三息:你们俩是要去木云城吗? 叶五枝:对。 梦三息:我也是。今天我们仨在悬崖峭壁下结识,也是一种缘分。不如我们现在达成一个协议,要么认命在这等着,看老天最后判给我们什么样的结局;要么我们联手突围,决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直到最后三人一起逃进木云城? 岩四方:不认命。 叶五枝:去木云。 梦三息:我叫梦三息,因为师父给我取名的时候纠结很长时间,而每天夜里睡觉前,只要想起这件事,就会在三息间进入梦乡,所以才有了这么草率的名字。二位呢? 岩四方: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谁都不希望知道彼此真名之后陷入其他的麻烦吧? 梦三息:当然。所以追你的那些人才会到现在都只喊你放暗器的小子。 岩四方:我叫岩四方。 梦三息:好名字!你呢少奶奶? 叶五枝:叶五枝。 梦三息:好。\n2、梦三息:这时管家肯定对我们的人物关系深信不疑。然后我们再…… 叶五枝:可是我无法说谎。 梦三息:没事,都由我来说。 叶五枝:如果他们问我你是不是在说谎怎么办? 梦三息:就说我没说谎呗。 叶五枝:圆谎不也是说谎吗? 岩四方:生死攸关面前道德标准也这么清奇的吗? 叶五枝:就是生死攸关面前才不想拖累你们。我从未说过谎,真的不会。 梦三息:你说你不会说谎是指你不愿意说谎,还是某一种人格障碍导致你无法说谎? 叶五枝:不会、不愿意、人格障碍,对不起。 岩四方:这才是最大的谎言吧! 梦三息:我英俊吗? 叶五枝:英俊。 梦三息:神奇!她真的不会说谎。 岩四方:二位跟追我的那群人莫不是一伙的吧! 叶五枝:我不是。 梦三息:你这种回答就好像我是一样。\n3、岩四方:至少要给我争取半个时辰,我去前面的树林布一个机关阵,你俩把他们引进去困在里面,再根据路线逃出来,最后赶在酉时关城门前先他们一步入城,把他们卡在城外。咬爆,吐血。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梦三息:刚才那个拿矛的人如果没有说出我是南啸天,你是不是真的会把我的藤蔓割断? 岩四方:是。 梦三息:至少你够坦诚。 叶五枝:他是想问你是不是在忽悠我们给你拖延时间,好让你能独自进城。 岩四方:不是。 梦三息:存疑。 叶五枝:附议。 岩四方:我们三个只是萍水相逢,如果将来有人问起我会直接否认和你们认识,哪怕是在街上遇到,我也会像对待路人一样和你们擦肩而过。这回信了吧? 叶五枝:这回我心里更没底了。 岩四方:那如果我说,我和你们一见如故,看了一眼就觉得我们是生死之交,我即便抛弃自己的性命也不会抛弃你们,你们信吗? 梦三息、叶五枝:信。 岩四方:凭什么?我咋那么爱你们呢?!你们赌我会不会布机关阵,我还要赌你们俩拖的时间够不够呢!酉时之前进不了城,我死在这和死在城外有什么区别?!我挪坟有瘾啊?!\n4、我跟你说什么来着,说好的,就会有!人啊就是要有这种信任感和信念感。——梦三息/南啸天\n5、三七道陈长老:你要阻止他靠近木云城,但不可伤他性命,也不可让他人伤他性命;如果他进入木云城,你要想办法让他离开木云城,但不可伤他性命,也不可让他人伤他性命;如果他还是留在了木云城,你要想办法让他为各种琐事疲于奔命,没办法做出什么大动作,但不可…… 魏东阳:但不可伤他性命,也不可让他人伤他性命。 三七道陈长老:看来你听懂了。 魏东阳:我懂,他是您的私生子吧。又要保护他,又要锻炼他,还不能让他见光。 三七道陈长老:他是欧阳长老的私生子。\n6、梁念羽:我家乡的姑娘都长得特~别俊,坐在街边可以赏心悦目地看一天。 梦三息:我的家乡应该就是我的山门,我们山门只有我师姐一个姑娘,坐在练武场边上也能赏心悦目地看上一天。 梁念羽:那你真惨。看那个看那个看那个看那个。 梦三息:哪哪哪? 梁念羽:那那那,那。俊不俊? 梦三息:俊。 梁念羽:我们家乡的。 梦三息:你怎么知道? 梁念羽:看到腰上那个挂坠了吗?只有我们那有卖。 梦三息:那她也可能是本地姑娘去过你家乡而已,你家乡在哪儿? 梁念羽:我在哪里,哪里便是我的家乡。\n7、我有一个朋友,我不知道他住在哪儿,甚至不知道他真名叫什么。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会带他回家,说好的。——梦三息/南啸天(片尾画外音)\n第三集\n1、除了亲爹亲娘,我几乎谁都不相信,如果谎言只能骗到信任对方的人,那是不是就没有人能骗到我了。——拓跋令狐/岩四方(片头画外音)\n2、叶五枝:你是怕我们拖累你吗? 岩四方:是。 叶五枝:那接下来要辛苦你了。 梦三息:这是我见过最清新脱俗的耍无赖了。 叶五枝:毕竟我们一见如故,你看了一眼我们就觉得我们是生死之交。 岩四方:您严重了吧。 叶五枝:这话不是你说的吗? 梦三息:道德绑架也是信手拈来啊! 叶五枝:你此刻站在这里,更是证明了你即便抛弃自己的性命,也没有抛弃我们。 梦三息:点到为止吧,阿枝。 叶五枝:他人真好。 岩四方:松开手,跟我走。\n3、岩四方:治内伤的。有点警惕性,但还是不够,毕竟有些毒药入口即化。 叶五枝:不是治内伤的药吗? 岩四方:万一不是呢? 叶五枝:那我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药丸有点噎。 岩四方:心有点大。 4、岩四方:那你留在木云城干吗? 梦三息:你真的关心吗? 岩四方:走江湖就要像这样谨慎,不要别人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 梦三息:但有时候,也要对一起患过难的朋友透露几句你接下来的行程安排,以免因为你连累了某些明天就要出城的朋友,对吧? 叶五枝:明白了。明天我要先去一个租房的地方,找我这个复仇组织的本地联系人。 梦三息:不要什么都往外说。 叶五枝:那你为什么要问啊? 梦三息:我哪问了?是他问的。 叶五枝:他刚才说的是不要别人问什么你就说什么。 梦三息:你知道了,你还说? 叶五枝:但你不是又说…… 岩四方:都别说了。我已经知道她明天要干吗了,你呢? 梦三息:明天我要买一车菜和一个帐篷,未来十天我就在苟着,等到追兵散去了我再出来。你明天怎么离城? 岩四方:没想好。 梦三息:你肯定想好了。莫非……是因为怕我们拖累你,所以才不说吗? 叶五枝:还是因为我们已经拖累了你,你不想说。 岩四方:少一点试探,多一点真诚吧。\n5、梦三息:办法很简单,被人盯上了,你就跑。 叶五枝:然后呢? 梦三息:没了。 岩四方:精彩!\n6、叶五枝:昨晚还一起吃饭,今早他就不告而别了。 梦三息:我们本就没有彼此告别的义务,吃完饭便各自安好吧。 叶五枝:你真的很喜欢这里吗? 梦三息:怎么了? 叶五枝:我在想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租个宅子会不会好一些? 梦三息:对不起,刚才我脑海里飘过的画面有点多。你刚才说什么? 叶五枝:我们一起租个宅子,然后每天一起吃饭。 梦三息:为了不让我显得特别猥琐,我问一个合理问题,你要租的这个宅子有几个卧房? 叶五枝:两个。 梦三息:我爱这里爱得不可自拔,谢谢你的好意。 叶五枝:谢谢你的款待,有机会再一起吃饭吧。 梦三息:你好像对一起吃饭这件事有很奇怪的执念。 叶五枝:你喜欢一个人吃饭吗? 梦三息:还行。 叶五枝:不觉得孤独吗? 梦三息:不觉得,习惯了。 叶五枝:习惯了自己吃饭不就是原本不习惯自己吃饭,但没办法只好自己一顿又一顿之后才吃成了习惯,这只能说明你在自己吃饭这件事上感受不到孤独,并不能说明自己吃饭这件事本身不孤独。 梦三息:所以呢? 叶五枝:所以有人一起吃饭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一点都不奇怪。你以前没有过这种感受吗? 梦三息:有过,很久以前。你不说我都快忘了。 叶五枝:我还没忘,告辞。 梦三息:如果我们都安定下来,就找个机会一起吃饭吧。 叶五枝:好。\n7、你真的关心吗?——莫如是/叶五枝\n8、我只是想看热闹,但不想成为热闹本身。——应百尺\n9、应百尺:我卖给你呀,都小事。 梦三息:那我过去提货了? 应百尺:一起啊,这么重要的事我肯定亲自吊着你呀。我刚刚说我亲自陪着你,是不是被你听成了我亲自吊着你? 梦三息:你刚刚说的就是亲自吊~着你! 应百尺:而你听成了我亲自陪着你。 梦三息:嗯,对。一起吧,也不差你一个了。\n第四集\n1、我叫梦三息,我想有个家,可以遮风避雨,孩子叫梦九息,还要养只狗。——梦三息/南啸天\n2、岩四方:我被你打动了。你们家少奶奶在草甸坊东头数第五棵白杨树下。 管家:这老朽方向感不好,能麻烦少侠陪我们去一趟吗? 岩四方:我给你画一张地图好不好? 管家:老朽啊这眼神不好,看不清。 岩四方:他们眼神都不好?让他们看完告诉你。 管家:老朽啊这听力也不好,只听得清少侠的话。 岩四方:你只是心眼不好。我终于知道你们少奶奶为什么烦你们了。\n3、梦三息:往人多的地方跑,这是城里,就算你点再背也能碰到热心肠的百姓…… 岩四方:或者维持治安的捕快,只要他们稍微替你拦一下,你就不可能被堵死。 梦三息:接话呀,这个时候要接话。 岩四方:你要说结果我们还是在这被堵死了。 (叶五枝笑着摇头) 梦三息:那你笑什么? 叶五枝:落花时节又逢君。真好。\n4、梦三息:你怎么没出城? 岩四方:我被管家盯上了,管家有马,出了城也甩不开他。 梦三息:你压根就没想离开木云城吧?管家有马又不是你的仇家有马,你完全没必要害怕他跟着,除非是你想制造出城的假象把他们骗走,然后再自行折回来。 岩四方:精彩的分析。 梦三息:还是没有你的计谋精彩,精彩到连着我和叶五枝一起骗。 岩四方:不骗你,你现在就不会有精彩的分析,没有精彩的分析又怎么显得出计谋的精彩。 梦三息:再精彩的分析和再精彩的计谋都没有你现在被堵在这的表情精彩。 岩四方:这不都在这呢吗!彼此精彩,一起精彩。 梦三息:同样精彩的你不说两句? 叶五枝:你真的关心吗? 梦三息:精彩在她这断了。 叶五枝:在你们这学到的这句话很好用,很精彩。 梦三息:她竟然又自己给续上了。\n5、魏东阳:好,帮忙可以,付我报酬。 岩四方:你不至于吧? 梦三息:格调突然低了好多。 叶五枝:亏你还是侠义之士。\n6、即便是你的亲爹亲娘想骗你也就骗了。我曾笃定他们会回来才是唯一的真相,直到我完整地看到另一出一模一样的真相其实只是一则谎言。——拓跋令狐/岩四方(片尾画外音)\n7、小拓跋令狐:如果每多一个婴孩,变化减少两个大人,那闭村还有意义吗? 村长:我有我的苦衷。 小拓跋令狐:而我和村头的那个小孩本可以没有苦衷。\n第五集\n1、莫如是:这里是内门,你在这里练功会被师父责罚的。 谢成欢:莫师妹关心我? 莫如是:是啊。 谢成欢:那咱们开始这~这段感情吧。 莫如是:我们没什么感情啊。 谢成欢:那你为什么还来赴约?我在情书里写的。 莫如是:我没看过情书。 谢成欢:哈哈,那这更是缘分了。我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啊。 莫如是:我知道你是谁,你是外门的谢成欢。 谢成欢:你不仅关心我,还关注我。 莫如是:因为你太特别了。 谢成欢:比如呢? 莫如是:行事特别高调,办事特别没谱,佩剑特别值钱,武功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差。 谢成欢:就没有什么优点吗? 莫如是:完全想不到。十分糟糕。\n2、师父说过想要下山一是年纪到了,二是功练成了。从那时起山上再也没有人会打扰我练功了。——莫如是/叶五枝(片头画外音)\n3、失去武功不仅令我丧失了赚钱能力,还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即便我是一个如此仗义,如此有魄力,在危难之际为了我的好朋友无偿奉献了七十多两的人,又能怎样呢!我的人生结~束~了!——梦三息/南啸天\n4、我的人生结束了。————拓跋令狐/岩四方\n5、想要了解穷人,就要先变成穷人,你做到了!——梦三息/南啸天\n6、叶五枝:诚意果然很重要,他有四十五两也没有用,因为他少了五两的诚意在里面。 岩四方:他只是单纯少了五两银子而已。\n7、我从小就在山上,除了武功我什么也不会啊。我的人生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吗!——莫如是/叶五枝\n8、叶五枝:你想到把诚意变现的方法了吗?我准备好了。 岩四方:你以后不要在她面前胡说八道了,她什么都信,什么都吸收。 梦三息:你约的人就没给你介绍个工作吗? 叶五枝:我才知道原来我武功这么差,现在我除了好看的皮囊什么一技之长都没有,又哪来的工作呢。 岩四方:有一技之长也不见得是好事,追杀我的人就是想将我的一技之长据为己有,要不是怕暴露重新引上麻烦,我早就出门赚钱了,谁还在这陪你们俩混吃等死。 梦三息:我的一技之长又能赚钱又不怕麻烦,可惜被人废了。 叶五枝:我开始了解男人了,明明我们一样的无能,可你们偏偏要嘴硬说自己原先怎么这么厉害,怎么这么精彩。 岩四方:怎么见了个朋友突然嚣张起来了?又好看的皮囊又看不起我们。 叶五枝:我现在有三十两了。\n9、叶五枝:你懂经营吗? 岩四方:不懂。你懂吗? 叶五枝:我也不懂,那还怎么开店? 梦三息:虽然没有人问我,但我想说我也不懂。不过我听一个智者说过,这世上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一份毫无缘由的自信和成倍的努力。现在,成倍的努力交给你们,我来提供这份毫无缘由的自信。 岩四方:忽然之间,我也涌出了毫无缘由的自信。 叶五枝:我……我涌不出。 岩四方:那你只能付出成倍成倍的努力了。 叶五枝:可我们经营失败了怎么办? 梦三息:哪有不怕输的人,只有愿意赌的人!不去赌,怎知道人生是输是赢! 叶五枝:好。\n10、梦三息:既然如此,大家就把兜里的钱都掏出来吧。我这儿有十两,全部奉献,因为我是一个有魄力的人。 岩四方:我这儿有十两,全部奉献,因为我想成为和你一样的人。 叶五枝:好吧,我这儿有三十两,我也全部奉献。可为什么我付出了成倍成倍的钱,却还要付出成倍成倍的努力呢? 梦三息:因为能者多劳。你以后就是掌柜的了,这个头衔酷不酷?\n11、岩四方:啧。 叶五枝:啧。 梦三息:奇!我们就是啧啧称奇。这对于一个即将开业的杂货铺是个好兆头,那我们就叫啧啧称奇杂货铺吧。 岩四方:作为一家杂货铺,最好一听名字就能让人知道这家店的特点,可以叫很便宜杂货铺、啥都有杂货铺、超好用杂货铺。 梦三息:名字取得很难听杂货铺。 岩四方:那你想杂货铺。 叶五枝:三四五杂货铺。 梦三息:有点草率杂货铺。 岩四方:要不索性就叫杂货铺? 叶五枝:那岂不是无名杂货铺。\n12、有没有可能是之前的店家都会做生意,所以才倒闭。而我们不会做生意反而有可能扭转乾坤呢。——梦三息/南啸天\n13、叶五枝:我觉得饭菜的口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这样坐在一起吃饭。 岩四方:你对一起吃饭这件事儿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执念啊? 梦三息:哪里奇怪了?奇怪的是你,你觉得奇怪是因为你没有人情味。 岩四方:也对。 梦三息:你喜欢一个人吃饭吗? 岩四方:喜欢啊。 梦三息:不觉得孤独吗? 岩四方:觉得啊。 梦三息:觉得孤独你为什么还喜欢一个人吃饭? 岩四方:因为我喜欢孤独。 梦三息:是喜欢还是习惯? 岩四方:是喜欢。 梦三息:还是习惯? 岩四方:是喜欢。 梦三息:还是习惯了这种喜欢? 岩四方:只~是~喜~欢! 梦三息:只是喜欢了这种习~惯吗?\n14、我只是一个有好看皮囊的众品中罢了。——莫如是/叶五枝\n15、梦三息:有没有可能是你们会做生意,所以耗不过去。而我们不会做生意反而有可能扭转乾坤呢。 秋月白:你真有病。 岩四方:这才是标准答案。\n第六集\n1、梦三息:你不是后发制人吗?纯趴在地上挨打,你制人了吗! 岩四方:你不是越挫越勇吗?勇呢! 梦三息:那段我在吹牛你听不出来吗? 岩四方:那你如何判断我在说真话啊? 梦三息:出门前我问你行不行,你说你行,你行啥呀你行! 岩四方:我说我行是我同意,问你行不行,你怎么舔着脸说你行! 梦三息:因为我以为你说的你行是你行,而不是你行! 岩四方:那我怎么理解你说的我行不是我行,而是我行!我想着就算你再不行,酷侠啸天也比我能行啊! 梦三息:酷侠啸天武功退化成什么样,你心里没点数吗! 岩四方:合着你能躲五招就是只能躲,不是连打带躲一共五招? 梦三息:终于被你发现了! 岩四方:不应该啊。那你现在和废物有什么区别? 梦三息:我和你的区别是我能躲五招,你连一招也躲不了!平时袖子里藏个暗器哔哔哔哔哔的,我还以为你有多大能耐!所以才指望着你行是你行,没想到你可真行!\n2、这件事以后再说,我今天不是来商务谈判的,而是我想明白了。虽然我武功奇差,对不起师父多年的栽培,来到这座城市之后,我没看到一个武功比我低的,但是有恩补偿、有仇必报却时刻铭记。如今,我那两个废物不如却对我施以援手,甚至陪我一起吃饭的朋友被你们欺负,即便今日我折损于此,也要让你们付出代价!——莫如是/叶五枝\n3、叶五枝:师父说江湖可以快意恩仇的啊! 岩四方:江湖也要讲律法啊。 梦三息:我们肯定交保金。\n4、师父说为善难为恶易,只有你踏入恶一步,即便再克制也会被慢慢同化,被同化后就会慢慢把为恶变成习惯,一旦成为了习惯就再也回不了头了。——莫如是/叶五枝\n5、梦三息:等一下,你有没有想过叶五枝昨晚说的那套理论虽然又蠢又直接,但它没毛病。 岩四方:没毛病的理论有很多,但哪一套能变现?诚意?仔细?她只是没有接受你忽悠她的那套理论,但不代表她的那套理论是对的。 梦三息:她为了还我们钱把佩剑当了。 岩四方:她当剑是因为我们俩把钱给她交了保金。 梦三息:可她是怎么进去的?她是为了替我们俩出气打那些痞子才进去的。你在江湖这些年有人对你这么好吗?我们和她才认识了几天。 岩四方:那你说怎么办? 梦三息:先拿这些钱光明正大地去吃顿早餐,边吃边想一个她能接受的营生。 岩四方:好,但不去风仁苑。你嘴里那个对我们那么好的人把我们反锁在屋里了! 梦三息:我才认识她几天!\n6、梦三息:她竟堕落至此。 岩四方:不堪入目。 叶五枝:再来一轮,我还压大。你们干吗? 梦三息:你知不知道你在干吗? 叶五枝:我在赚钱。 岩四方:谁告诉你这是赚钱! 叶五枝:当铺老板,他说这儿赚钱最快。 梦三息:你师父说过的话你全忘了是吗? 叶五枝:一句没忘。但他没说过这个领域。 梦三息:你就不怕输个倾家荡产吗? 叶五枝:哪有不怕输的人,只有愿意赌的人!不去赌,怎知道人生是输是赢!\n7、嗜赌易戒赌难,只有你跨入赌场一步,即便你再克制也会被慢慢同化,被同化后就会慢慢把为赌博变成习惯,一旦成了习惯就再也回不了头了!——拓跋令狐/岩四方\n8、赌博就是堕落,就是没有原则,就是突破底线!——拓跋令狐/岩四方\n9、现在我下山了,好开心。山下有一起吃饭的人,还有有趣的生活。——莫如是/叶五枝(片尾画外音)\n10、谢成欢:你就完全不喜欢我吗? 莫如是:完全。 谢成欢:好难过啊。 莫如是:因为我有一个喜欢的人。 谢成欢:谁啊? 莫如是:我师兄柳云骁。 谢成欢:木云城那个? (莫如是点头) 谢成欢:他知道吗? (莫如是摇头) 谢成欢:好吧。不过要是有一天你和他完全没有可能了,我还是会第一时间去你家里提亲的。到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管你喜不喜欢,我绑了就走。 莫如是:我会逃的。 谢成欢:我会追的,天涯海角。 莫如是:天涯我便跳,海角我便投。 谢成欢:祝你们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莫如是:你也是。\n第七集\n1、就是这样,我就是要这样一个机会,然后凭借一己之力赢回本就属于我的决定权以及自由。——纪明昭(片头画外音)\n2、梦三息:跟掌柜的道歉,诚恳点掌柜的就不~会说什么了。 叶五枝:对不起,我错了。 纪明昭:你干嘛去了? 梦三息:迷路了。 岩四方:堕落。 叶五枝:赌博。\n3、叶五枝:你们说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梦三息、岩四方:什么? 叶五枝:因为你们俩太穷了。 梦三息、岩四方:什么? 叶五枝:所以无法理解纪掌柜既然可以租一间铺子给我们仨玩,也可以租另一间铺子给另外三个玩。 岩四方:那她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叶五枝:富有。 梦三息:那你怎么解释她专门买了我们这家破产的铺子? 叶五枝:给她提供水果。没见掌柜的走之前专门从店里挑了新进的水果吗? 梦三息:谁会为了几个水果买一个铺子啊? 叶五枝:有钱人啊。 岩四方:那她软禁我们是为了? 叶五枝:你每月花十五两租一个房子,你希望房子是移动的吗? 岩四方:我好生气啊,这种说不过还打不过的感觉。 梦三息:走一步看一步吧,谁让我们是穷人呢。\n4、纪明昭:顾掌柜。 顾廿九:纪四小姐。 纪明昭:是纪掌柜。 顾廿九:原来传闻是真的,您收购了木云城最差的铺子。 纪明昭:现在是传闻,将来是传奇,百年之后我将会成为传说。 顾廿九:您下手还真快。\n5、叶五枝:掌柜的什么时候回来?我想跟她请半天假,出去买情报。 岩四方:谁知道她还会不会回来,你直接走呗。 叶五枝:那不就算是旷工了吗? 梦三息:她抓到你是旷工,没抓到,你就是恪尽职守。 叶五枝:师父说过别人予你信任,你就不应该辜负她的信任。 梦三息:还没来得及问你呢,这张带着浓烈赌场气息的桌子,你是从哪儿弄来的?你之前是怎么答应我们的? 叶五枝:凶巴巴的。 梦三息:别转移话题。 叶五枝:你真的关心吗? 梦三息:别跟我来这套。\n6、纪明昭:找不着,算了。 顾廿九:纪掌柜要回去了吗? 纪明昭:我虽找不到它,但它未必不会回来找我,我可以等。 顾廿九:那这一幕一定相当感人。 纪明昭:想看啊? 顾廿九:期待。\n7、梦三息:你也觉得他有问题吧? 岩四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 梦三息:废话。我是问你觉得他有什么问题? 岩四方:他是冲着你来的,不是冲着我来的。 梦三息: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岩四方:这说明他有什么问题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梦三息:你能说点有用的吗? 岩四方:你觉得他有问题,首先是因为你有问题,如果你没有问题,你就不会觉得他有问题。 梦三息:有点道理。然后呢? 岩四方:然后?然后就说明我第一句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没有问题。 梦三息:你说得对。人~啊,或多或少都~得有点问题!\n8、岩四方:没想到晚上她竟然还回来查了一次岗,如果她对这家店上心,她就不应该这个时候才回来;如果她对这家店不上心,她就没有回来的必要。对此,你作何解释啊? 叶五枝:掌柜的上不上心不重要,但我们要上心。我们是为自己工作,不是为掌柜的。\n9、瞧一瞧,看一看,新鲜的蔬菜。买点吧,真的就买一点吧!——莫如是/叶五枝\n10、范先生:这两年,我的身体是越来越差,拿画笔的手越来越抖,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设计了。老夫给柳家设计的那八家店你们能看得出区别吗? 纪明昭:看不出。 顾廿九:虽然大同小异,但还是能感受出区别。 范先生:人们总喜欢用画龙点睛来形容设计,老夫却觉得这说法本末倒置。眼睛是想法,龙只是载体。三十年前,老夫的技法尚未成熟,为柳家设计的第一家浴场便是先点睛,后画龙。龙睛在那时看来标新立异,龙体却画得马马虎虎,但却被柳家家主看中了。当时那个少年向阳高歌,不仅是被认可,更因为在设计上的创新无比地取悦了自己。原来少年不是变老后才弓下腰低下头,而是弓下腰低下头才变老的。少年后来为了中标,连续复制梁第一次的设计七次成就了自己,成为了老夫啊。行将就木,却还妄想不自量力,还想再画一次柳家喜欢的设计,让功成身退这件事简单一点不好吗? 纪明昭:不好。 顾廿九:未尝不可。 范先生:为何不好啊? 纪明昭:因为人死之前的走马灯很重要,生命很长,活一辈子要那么多天,走马灯的时候不可能划过所有的人生,只能捡几件重要的回忆。您的走马灯里,有一件是少年时的意气风发,还有七件是垂头丧气,那么这个系列里的第九件不管怎样都应该是让自己不憋屈的。就算不能功成身退却能取悦到自己,想到这儿,便觉得老子又刚又洒脱,然后坐起身再活个几年。 范先生:未尝不可? 顾廿九:范先生寻求的是自我突破,可柳家是否需要一个创新的想法呢?柳家每次都招标设计,可八家店铺却一脉相承,并非是他们接触不到其他的设计风格,只说明柳家独爱您那颗龙睛衍生出来的所有龙体。范先生以为的一成不变恰恰是他们需要的,何况新的设计被采纳便说明它比旧的更好吗?便是突破吗?如果没被采纳,那所谓的自我取悦便只是一种苍白的慰藉。 范先生:二位小小友说得又中肯又有道理,又让老夫更加纠结,但心情却莫名地轻松了许多。这样如何,如果最终老夫竞标成功,你们二位都可以联合冠名我的设计。 纪明昭:如此便多谢了。 顾廿九:谢谢范先生。\n第八集\n1、梦三息:你们城里有个哥们五年前劫杀了一个商队,死五十人,之后又杀了两个衙役和一个世家公子,最后他还点了自己的铺子烧死了十六个属下,知道他是谁吗? 老王面馆掌柜:他是梁家的第五子,因罪孽深重已被家族除名,生不可还家,死不入祠堂。听说五年前三七道屠山门的时候就死掉了。你花一百五十两不会是为了向我打听这件全城都知道的事情吧? 梦三息:他的本名叫什么? 老王面馆掌柜:梁念羽啊。 梦三息:梁念羽,梁念羽……难怪,好听是好听,但是不酷。 老王面馆掌柜:你到底想问什么? 梦三息:想问你这儿有没有可以证明他是被冤枉的证据。 老王面馆掌柜:目的? 梦三息:翻案呗。 老王面馆掌柜:翻案的目的? 梦三息:我觉得作为一只孤魂野鬼,梁念羽这个名字容易被别的鬼欺负,他待在梁家的祠堂里应该会安心一些。 老王面馆掌柜:这算什么理由? 梦三息:鬼,就不能想回家吗?\n2、梦三息:跟掌柜的说我去茅房了吗? 岩四方:说了!两个时辰之前就说了! 梦三息:好兄弟,讲义气!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成为和你一样讲义气的人。掌柜的,对~不~起!我~没有去茅房,我~无耻地旷工了,我还让岩四方替我撒谎,我罪~该~万~死,我对不起朋友,我对不起您老,我接受掌柜的责罚,我乞求掌柜的原谅。 纪明昭:那你何必明知故犯?我只是让你们三个待在铺子里,有那么难吗?\n3、魏东阳:纪掌柜您好。 纪明昭:有没有兴趣干一份兼职?我每个月给你一两,你在等热闹的同时,也帮我盯着他们三个工作期间有没有老实待在店里。如果他们无故出店,你就把他们赶回去。 魏东阳:可如果他们老实待在店里,我怎么能等到热闹呢?如果等不到热闹,我岂不是会因为一两的兼职而失去七两的全职? 纪明昭:头脑很清晰。 魏东阳:纪掌柜谬赞。\n4、瞧一瞧,看一看,新鲜的蔬菜,一会儿就到了。预定一点吧,真的就预定一点吧!——莫如是/叶五枝\n5、岩四方:你抓紧去,回来我们迅速把菜卖掉,这样赶在天黑前我还能出去一趟。 梦三息:你这人挺矛盾的,这两天你也看到了旷工带来的后果只不过是被纪掌柜口头批评,想旷随时都能旷。可你似乎很在意纪明昭下达的指令。 岩四方:如果她真如我们揣测的那样是一个坏的,那她对我们旷工这件事就绝不只是口头批评。 梦三息:可如果她是个好的,那她为什么变相软禁我们呢? 岩四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而且一个只会口头批评,但转眼就能原谅你的女人不觉得挺可爱的吗? 梦三息:她是挺可爱的,你是挺贱的!进菜去喽!\n6、瞧一瞧,看一看,新鲜又美丽动人的蔬菜。买点吧,真的就买一点吧!——莫如是/叶五枝\n7、纪明昭:你为什么也要告诉她啊! 柳云归:你们一起来的,况且她一口一个姐姐妹妹的,我以为你们是朋友。 纪明昭:她是在你跟她说完之后才开始姐姐妹妹的,这时候你怎么不鬼了! 柳云归:行吧,对不起。 纪明昭:你笑什么? 柳云归:看来你这几天白折腾了,第一步没走好,你这铺子就没什么希望了,铺子黄了你就得回家,回家之后不还是得嫁我吗。 纪明昭:那柳公子有没有高招相授呢? 柳云归:你今天就回家。 纪明昭:除此之外呢? 柳云归:你到底是不想嫁我,还是不想嫁人? 纪明昭:是不想只有这两种选择。\n8、纪明昭:你说你一表人才,又鬼又得体,为什么这么多年我就没喜欢上你呢? 柳云归:想听实话吗? 纪明昭:说。 柳云归:因为一表人才、又鬼又得体在你眼里并不是优点,你喜欢自由而纯粹的东西。所以,你不像世家千金,也不会喜欢世家子弟。 纪明昭:走了。\n9、岩四方:我走之前菜都卖光了。 纪明昭:所以呢? 岩四方:所以就算我被当场捕获,你也不应该发作,你应该原谅我,就像你原谅他们一样。 纪明昭:可你还是没有请假就旷工了,在你今早明明有机会的情况下。 梦三息:会不会岩四方只是替掌柜的把把关,测试一下丁老师的工作能力呢? 岩四方:看!误会解释清楚了。那我可不可以提前预支二十个月的薪水,并从之后的二十个月假期里面随便选一天给明天呢? 叶五枝:可以这样吗掌柜的? 梦三息:掌柜的要是能一口答应,接下来的二十个月我绝对肝脑涂地! 纪明昭:我第一次觉得索性嫁了吧,一了百了。 梦三息:掌柜的笑了,二十个月的薪水有戏了。 叶五枝:真的吗? 纪明昭:没可能!\n10、岩四方:你给我们画了一张从天上掉下来的饼,三个月又三个月,转眼就是二十个月,还是预支吧。 纪明昭:你不信任我? 岩四方:不信任。 纪明昭:理由? 岩四方:信任才需要理由,不信任是天经地义。\n11、叶五枝:怎么这么多抱怨?不想挣一百两了吗? 梦三息:你变得也太快了吧。 岩四方:我们三个的立场才是统一的吧! 叶五枝:我们的立场不一直都是要挣钱吗?掌柜的来之前我们都要破产了,那会儿我们甚至没有假期的概念。她来了之后,不仅还给了我们本金,还挣到了钱,而且越挣越多。有工作的时候还和我们一起做事,这样不好吗?\n纪明昭:虽然你用了一种很特别的方式美化了为富不仁,但你真的太~懂~事~啦!\n12、我其实并不知道自由究竟是什么样子,但这些永无休止的意料之外、短兵相接的人、事、日子,大概就是自由散发出的气息吧。跟想象的不太一样,但我很喜欢。——纪明昭(片尾画外音)\n片头曲:《我很重要》\n八百米的助跑 为了要摸到更高的树梢 吃饭来不及好好嚼 唱歌跑调的话 吹口哨也好不了 把尾巴翘老高 遇到了烦恼随手抛 黑历史早晚会变成笑料 就算内心再煎熬 外表也要桀骜 永远相信 无论何时 总会有路可逃 睡醒一觉 就又是好汉一条 你要知道我很重要 战袍迎风飘剑气里带刀 江湖里暗传我名号 打起架缺了我 赢不了 你一定知道我很重要 愿陪你闯荒岛 为你藏马脚 背对背也可以传信号 遇敌让你先出招 岁月燃烧 山水妖娆 当暮色到当人变老 等细雨飘 再一起挑个水坑 跺跺脚\n片尾曲:《我有一个朋友》\n当蜻蜓悬停在窗旁 要到来的会是阴雨还是艳阳 当稻草落入了手掌 是该狂喜还是迎向最后的绝望 是谁先伸手递出善良 不忍你对这世界太过失望 是谁用一腔赤诚抵挡蜚短流长 回家乡时已是暮色苍苍 若明白 深灰浅灰皆染荒凉 会不会还有少年郎 眸中带光说要去闯荡 若已知酸甜苦辣终成咸 这世间百味 还要不要去一一品尝 是谁怕回忆太漫长 穿林过巷只字不提过往 是谁以为终难挣脱这无法愈合的伤 转头却发现早已有伙伴在身旁 我曾孤立于人群熙熙攘攘 也被万家灯火灼伤过眼眶 可惜这世间隐藏的万般美好 许多是要痛失过才能看得清本相 后来的我添了几分你的模样 敢嘻笑怒骂调侃人间无常 藏信仰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得一叶孤舟便可重新启航 幸得你 历练千帆仍不失温暖 破浪而来只为欢聚一场", "title": "《我有一个朋友》有趣台词合集", "date": "2023-09-1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5536/"} {"text": "不善言谈,老婆自杀,死状凄惨,还留下了遗书明确自己是自杀的。为了保护女儿的心理健康,只能先隐瞒真相。结果女儿还觉得自己不交流不沟通有了隔阂。\n女儿叛逆,还嗑药,每天不知道去哪里鬼混。混着混着还涉嫌刑事案件。\n最后鼓起勇气告诉女儿真相,结果女儿不信,还跑楼上发癫。刚要上去救助就被女儿大动脉开洞。不孝女啊,你老子明明可以抢救的,你就把你老子放在流血等死,自己又跑出去做什么骚操作啊?\n幸好女儿电话骗来的朋友好奇心重,跑进来看了一眼帮我叫急救了,老子这条命才保住。刚保住就听说了,什么!我女儿没了,还是自杀的?\n算了算了,康复了坐电梯回家吧,这爹我真的当不起。", "title": "恐怖片青少年的老父亲", "date": "2023-09-1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8345/"} {"text": "确实蛮标准甜宠,从甜宠的角度看,挺好看的,他很懂当下的甜宠套路——俊男靓女,男主把女主捡回家,女主卖萌,女主鼓励男主追逐曾经的梦,女主的治愈笑容之类的。\n在宣传文物的角度看,也确实流于表面。\n不过这个小短剧的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善于调动观众的情绪,他大概知道观众看什么会比较容易激动,比如说我自己在看第一集女主喊“家人”和第三季众多文物一起说“家国永安”时就很感动,但是打动我的不是别的,正是对于对于祖国的热爱,这部分情节正是很好的调动了观众的爱国之情。\n更加能煽动人的,是一水的弹幕。看着滚滚而来的好评和对男女主的夸赞,看着视频的你也很难保持住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顺从的加入欣赏赞扬这部剧的大军。\n总的来说,其实我看的时候体验还不错,毕竟无聊看看无脑甜宠剧还是很舒服的(虽然看的过程中会有些许对女主只会甜甜的笑有点emmmm虽然她最后背着包袱来给其他文物送信,传递相思之情这点很让人动容,但是还是感觉女主的人物设定不够独立,有种只能依附的感觉,让我不太爽),至少看着很轻松,而且无脑看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很大的逻辑漏洞。至于被诟病许多的“幼女设定”,“挂文物皮卖甜宠肉”,“被盗文物拟人化是否消解了其原本的严肃性”这几点,我持保留意见吧(其实是看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点。。我是无脑看剧的。。)。有批评的声音挺好的,因为这样或许能推动后续出现更多以“文物”为主题,但同时又没有上述问题的好作品出现。", "title": "有点问题,但不大", "date": "2023-09-1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6553/"} {"text": "TVB终于播完弱智宠物剧了,现在开始播《你好,我的大夫》,讲中医的,继续降智,扶额。。。我看下去主要是想看看到底能胡说八道到什么地步(礼貌微笑)\n作为一个学现代医学的人,面对中医真的鸡同鸭讲无话可说(摊手)\n这部剧看样子把着力点放在针灸上面,算是避重就轻了,毕竟汤药方剂真的处处是雷点,第二集男女主就在细辛的用量问题上产生了争论,不是大哥大姐们啊,之前沸沸扬扬的关于马兜铃酸那篇论文你们是一个字没看啊?马兜铃酸诱发肾癌是没有安全剂量的啊!哦附子中毒是急性的所以你们小心翼翼害怕被罚,马兜铃酸致癌是慢性的所以不用管哈?毕竟多年以后病人得癌,就算有人多管闲事去研究,发现了马兜铃酸独特的诱变标记,也再查不出到底具体是因为哪个医师哪次开的药不是?\n关于中医反正是掰扯不清的,一扯就扯到文化自信、传统、传承。。。怎么说呢,21世纪了,占星术、巫术、茅山法术也不是没有人信了,我自己还爱看些神神鬼鬼的故事呢,然而医术不一样,医术是科学,不是讲故事,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儿戏的,就这样拿来当玄学一样宣扬,真的可怕。\n大清闭关锁国的例子也不远,为了所谓的自信,就是不肯承认自己落后了,不肯融入现代医学,拿人命来玩,还恬不知耻讲什么医者仁心,真的可笑。\n中医那些把式,用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其实可取之处在康复医学(比如刮痧拔罐理疗正骨之类的)、神经学(针灸扎各个穴位其实是在微弱地刺激神经节)、心理学(医师把脉问诊给到的安慰是冰冷的机器不能替代的,理论讲得神乎其神也够洗脑)、预防医学(各种养生道道包括饮食作息等等,都与预防医学不谋而合,“治未病”的口号都一样),所以为什么不融合呢?\n哦,融合以后再没有中西之分了,以后还怎么自信起来呢?\n求求你了方骏钊,去拍降魔的3.0好不好?玄学中加入一点点科学会让人觉得很有趣,科学中无端端加入玄学却一点也不有趣好吗!", "title": "老太太中风入院那个西医,骂得好哇!", "date": "2023-09-1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7799/"} {"text": "有一种重新拾起阿西莫夫的基地书。。。。。。的冲动 中年的帝皇越来越有气势 任性 魅力 帝国三位一体的统治 基因的纯粹 新的帝国皇后 先知的电子永生存在 传说中的破坏英雄 第二基地 预言的偏离 传道者的摇摆 历尽万难 久别重逢的恋人为了爱情 诡谲跳脱的盗贼 道貌岸然的执政者 有了爱情 权欲 或者说欲望的存在 人心似乎易于操纵控制 纷繁复杂 层层推进 故事进化成了迷踪。。。。 chaos leads everything. Prophet's return means second crisis... Guide me through the darkness.....,蛮上头哒 Here to those who fight and ask why ps 人体转换跳脱应该说是一个亮点(*^ー^)", "title": "Fight and ask why", "date": "2023-09-1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1606/"} {"text": "我想了又想,故事吧,我勉强可以当做中国神话的同人创作来看。演员吧,好像也都不差,伯邑考、质子旅和费翔都很帅,妲己简直美得不像话,可是服化道、布景、打斗、特效、镜头语言这些,满满的都是迎合西方审美的感觉,开头的死尸、千里冰封的场景,很难不让我想起凛冬将至的北境王国。一开头我就在想,冀州到底在哪,边看边查了查说是河北,商周时期的河北真能冷到这个地步?那些不知哪朝哪代要么网游风要么横店味的建筑、殷寿和质子旅精美的铠甲、申公豹的烟熏妆和最后派出去追姜子牙的赛博石雕、网游风没什么仙气的昆仑……原谅我看不出一点点中国风的印记,不知道评分为什么能打到7.9,票房应该也不差吧,乌尔善在这样的鼓励下,可想而知会越来越朝这个方向发展了。之前一直挺期待的,好容易抓住尾巴找到时间看了却大失所望,我只能代表我自己说一句:我不喜欢。续作对我来说,大抵也是不用期待了。", "title": "西方审美的网游风套壳神话大作,我很难评", "date": "2023-09-1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0582/"} {"text": "这怕就是真正的“美国大片”了吧!\n说实话,写了那么多影评,看完本片却觉得不知道该写些什么!\n虽然动画片变形金刚承载了我们七零后的儿时情怀,但是本片看了之后却没有一丢丢对于情怀的感受!\n抛开儿时的记忆不说,单纯作为一部科幻动作片来说,它还真不是一部烂片!\n但是如果说它是一部优秀的电影,那也真是算不上!充其量及格分!\n只能说作为一部爆米花娱乐电影,它还是过得去的,当然,也还算不上无脑爽片!\n从剧情的角度来说,有因有果,有始有终,一条主线,叙事清晰;\n从视觉效果来说,虽然没有超越以前的一二三四五,但是最起码还是那个味;\n从音乐音效来说,没有儿时动画片变形金刚变形的“库奇卡磕”声和汽车人霸天虎的“嗡嗡”语音悦耳,也不至于臊耳朵;\n从表演的角度来说,好像都是电脑特技,也谈不上演技…\n如果说亮点嘛,大概就是加上了钢铁金刚的几个动物造型和男主的“钢铁侠”造型(当然,个人认为这个钢铁侠在变形金刚的大世纪里一文不值!)。\n变形金刚虽然是我儿时的回忆,但我也算不上变形金刚的死忠粉,对于原著漫画更是没有接触过,所以对本片位于变形金刚时间轴的哪一段我是真搞不清楚!\n说前传吧,也就是九十年代发生的事;说传承吧,好像电影都说到了不止九十年代了;说穿越吧,好像又没有穿越的痕迹,但是金刚动物们确实和汽车人有过接触,整片也没搞清楚,反正也没提平行宇宙啥的。\n凑合着看吧,在我心目中的“美国大片”它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n反正你也不指望在这样的电影里感悟什么,就照我们儿时的目的,看个热闹吧!\n推荐指数⭐️⭐️⭐️", "title": "鸡肋版《变形金刚》", "date": "2023-09-1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9265/"} {"text": "二刷的过程中,《特写》里那个长达三十秒的易拉罐滚动的镜头一直在脑中浮现,那个易拉罐自由的运动代表着我心中的叙事标准,深藏不露又无时不在的叙事动力(万有引力),叙事单位间顺滑过渡与连接(圆组成最完美的曲面),可控又带有随机性的叙事轨迹(易拉罐沿着斜坡自由滚落的路径并不唯一)。\n相比那只优美而不谙世事的易拉罐,本片像一只被切成至少三面的不规则陀螺,因此它无法沿着线性时间(或者说命运)的作用力自然滚落,诺兰只得将陀螺竖立,用一根名为戏剧矛盾的长鞭不断对陀螺施加外力,加上一路狂飙的镜头速率,飞速旋转的不规则陀螺也能给观者呈现一个圆的形体。一旦外力稍加松懈,观众从繁冗的信息和紧张的情绪中抽身出来便不难发现材料嵌合的龃龉——人物的转变在极度外化的视听下丢失了时间的刻度,脱下制服咬住烟斗就不再是政治家了吗,还是说只是个噱头;几场奥本海默与三位次要人物间的感情戏处理堪称灾难,面对丈夫出轨对象的自杀Kitty的对白竟然那样浅白,奥本海默的“振作”竟然是在一场会议中无缝完成的;以及显然有比像暗号一样出现两次的语句(夫妻间的收被单,兄弟间的你好我就好)更轻盈的叙事手段。\n给这个摇摇欲坠的陀螺标明自转轴的并不是片眼——核爆炸,也不是诺兰预想能达到这一效果的贯穿全片的——一场事先就定局的听证会,而是在影片中出场寥寥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在电影的暗层同时连接了陀螺的所有切面,正序时间中他是历史进程的先驱和推动者,斯特劳斯视点下他是憎恨的起源,最要紧的是湖畔那段“更重要”的谈话将爱因斯坦的过往和奥本海默的未来拴在了一起,时间的核裂变发生了。这条若隐若现的中轴线给予影片更深长的哲学效力和情感共振,也让我有点儿相信这个奇怪的陀螺在放映机的灯光暗淡后会继续旋转下去。", "title": "诺兰的陀螺", "date": "2023-09-1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44112/"} {"text": "真个影厅里加上我前后就三个观众,原本开场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关灯开始正片的时候,甚至有了一点莫名的悲壮感。看了二十多分钟,进来一对小情侣,默默的坐在了后排,一直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来看电影的。\n开场走的是魔幻风,大量的旁白感觉像是在给幼童讲故事一样,人从一开始就有种年龄乱入的感觉。接着就是类似歌舞剧的表演,唱就唱吧,唱词还是特别尬的那种,感觉不适合给小朋友听,也不像是给成年人听的,不知道编曲作词是怎么想的。\n从主角到配角的台词都很低幼,伴随着莫名其妙的夸张表情,如果这些放在迪士尼的舞台歌舞剧里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放在院线电影里怎么看怎么别扭。\n至于影片里那些逻辑设定就更离谱了,童话不像童话,魔幻不想魔幻,只能说是想到啥拍啥。随便一点,女孩就说自己想要成为公主,也不讲为什么,是因为当公主可以衣食无忧,还是当公主可以肆意妄为,又还是当公主可以有被众星捧月的感觉,到底图啥呢,或者说有没有搞清楚公主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万一是那种被父皇送给匈奴吐蕃和亲用的公主,还成天到处嚷嚷着想当公主吗?\n看有些评论说什么聚焦女性完美的阐释了女性的成长里程,不可否认,这年头女性话题是比较吸睛能带来流量,但女性话题也不是三不管的电线杆子吧,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能随便往上贴。\n甭管拍什么类型影片,先要搞清楚拍出来是要给什么人看的,或者说希望获得什么人的情绪共鸣,总不能是因为自己失眠了,因此产生灵感,要让观众在影院来完成治疗失眠的过程吧", "title": "看片的时候没有睡着是我的错", "date": "2023-09-1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0789/"} {"text": "当武媚和一对老妪挤在一起看书学习,而不是想方设法和其她的年轻姬妾去争宠的时候,这个女人就注定要走一条不平凡的路。\n这就很厉害呀,这就很真实,我不想打那么多字了,但是他不满140字不让发,什么时候才能满140只,你告诉我什么时候?你是不是有强迫症?这就很厉害呀,这就很真实,我不想打那么多字了,但是他不满140字不让发,什么时候才能满140只,你告诉我什么时候?你是不是有强迫症?这就很厉害呀,这就很真实,我不想打那么多字了,但是他不满140字不让发,什么时候才能满140只,你告诉我什么时候?你是不是有强迫症?这就很厉害呀,这就很真实,我不想打那么多字了,但是他不满140字不让发,什么时候才能满140只,你告诉我什么时候?你是不是有强迫症?", "title": "读书那一段印象比较触动", "date": "2023-09-1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1557/"} {"text": "这部电影值得这么🔥吗? ❌ 首先,开篇向《太空漫游2001》致敬的画面(图1),风格与正片毫无干系,分裂感拉满。 这是值得讨论的一点,对于正片无加成效果的致敬有必要吗? 如果你认为自己拍的就是商业片,没关系,你想加什么加什么,但作为观众我的内心是被分割了一下,观感是受影响的。 ⭕ 这部电影讲的是芭比,就是我们知道的芭比娃娃的那个芭比。在这部电影中,芭比喝牛奶是用盒子倒出来空气,吃面包是在嘴前放一下,下楼是直接从楼上直线下来(图2),开车没有刹车油门坐上去车就会走……这个设定很有意思,就是大型真人版过家家。 ❌ 但是有一个经典款芭比变了,她忽然有了人类的意识,她开始考虑死亡,害怕皱纹……然后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事件,最主要的事件是芭比们和肯们以女性主义与男性主义的对决。 这点是争议最多的。说实话你哪怕做个大型芭比歌舞秀(图4)配合上丁点无关紧要的剧情,我都会给出更高分。 因为这部电影画面和场景设置太美了,所以男女之争显得很俗套。 鲜艳的粉色与蓝色,看着就让人眼前一亮,多么梦幻,你何必落入现实。请你美就美死!现实是我们看完电影就随处可见的世界。 ❓ 这其实是很多人难以取舍的一点,现实感引发共鸣,观众度会更好,纯为了艺术效果,有一点做的不够好,都会被骂死。 就拿芭比举例,这是个旧得烂大街的题材,它很经典,它被演绎创作过不知道多少遍,最怕的就是落俗套。 做经典不要想超越,能达到平均线就已经是最大的胜利了。 而《芭比》给我的感觉,还不如俗套些。近些年来,相比芭比元素,女性主义元素更烂大街。人人都在讨论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书更是各读书版页主推。真的,当一个元素充斥你生活各个角落,就会让人觉得想要逃避。 ❌ 也有人说这部电影有些地方还是挺搞笑的。关于这点,每个人开心的阈值都不同,与我而言,从头到尾除了称赞服化道,也就老板变色龙般的喜好(图5)让我乐了一下。 ⭕ 为什么这部电影的热度那么高?也许,是出现的时间很讨巧,多巴胺元素成功流行起来,大家都爱看到轻快明艳的颜色,而且大家都太渴望快乐了。所以,只要不要太差,像这样一部完成度这么高的电影,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争论也算不上什么瑕疵了。 🎦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会得到很多观众的掌声,但很难触动真正爱看电影人的心。", "title": "火遍全网的《芭比》 值得看吗?", "date": "2023-09-1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0701/"} {"text": "记得当时看到快结束时,忽然意识到整个电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n电影围绕“父母死后姐姐要不要养弟弟”做文章,大家用“道德”“亲情”绑架姐姐,可是从头到尾,姐姐只是想送养弟弟,而不是弃养。\n弟弟去了新家庭未必过得不好,姐姐也少了负担。姐姐的行为既不违法,也没有丧失道德,甚至是对姐姐、弟弟和领养家庭都好的三赢局面。\n整个电影的设问就很坏,把领养和道德、亲情联系起来,不领养和不道德、不念亲情联系起来。\n其实姐姐即使不领养她的弟弟,也不代表她和弟弟的关系很差,可她偏偏被设置成一个被“重男轻女”迫害的女性,并且她的痛苦仅仅止于“我不被偏爱”这件事,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种宗族观念就是有问题的,所以最后她领养了弟弟也变得理所当然起来。\n亲戚维护的是“老X家”的血脉,姐姐领养弟弟变成了她渴望得到父母的爱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n电影从最开始的命题,便是用“重男轻女”这种表象,去遮掩了“宗族观念落后”的本质。", "title": "用“重男轻女”的表象,掩盖“宗族观念落后”的本质", "date": "2023-09-1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2106/"} {"text": "不抱希望,但是抱着想看看景研俊小弟弟的吴邪打开看看,一上来看见何沄伟…算了不吐槽,然后是长得跟张翰一模一样的小哥儿…算了不吐槽。景研俊是帅的,适合演吴邪早期(但是感觉跟异人之下的吕良观感一样)\n一上来三人说了已经金盆洗手就知道这故事跟《盗墓笔记》一点关系都没有。\n开长途进介子鬼城,小哥站车顶上认真的吗,耍帅搞分裂。\n墓室里居然有各种规则,这真不是密室逃脱吗。不出意料的铁三角人设变成了文物保护者,这些小人俑做的还挺好,成批量的放在一起阴森可怖!设定也不错,勿碰盲人,摸完盲俑后便会中招。\n这类电影主要讲的是人性,大哥拿自己兄弟去试回头路,也是很缺德了。外地团伙用方言说自己找到铲子了,吴邪一秒就听出来了,笑死!\n砸镜子这部分…为什么不直接拿石头把球砸了…\n又不出意料的开始玩幻术,这次直接来彗星沙子致幻了。", "title": "鬼娃娃墓主题的幻术密室逃脱", "date": "2023-09-1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3155/"} {"text": "谁能想到啊,看个剧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之前一直以为现在这个年代,间谍什么的离我依旧很遥远,没想到现在的间谍渗入都这么高级了,本来还想随便看看,结果给我看上头了,忍不住来开麦唠唠。 “特工任务”不仅是片名,也是剧里一款间谍组织用来挑选和培养特工的游戏,只不过玩家以为自己是在通关,但其实已经在替间谍办事了,黄子诚就是这游戏的忠实玩家,被这个游戏的刺激性、高报酬、真实性所吸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间谍组织利用的目标。\n要说黄子诚是现在夜雾想要控制住的人,那么于潇玥就是那个被夜雾完全掌控的人。他们利用于潇玥的贪婪,躲在网络背后,用她曾因虚荣犯下的错威胁她,一步步pua和引诱她去偷实验数据,让她做出更出格的举动,直至到自己承受不住压力求死,我不同情她的所遭受的结果,只惋惜一个本应有更好未来的研究生被自己的贪婪打败。\n包括于潇玥的男友——石磊身份的反转,让我很是意外,也让我想起了间谍黄宇,10年出卖15万份情报,甚至还把妻子和姐夫拉下水,用普通平凡的外表掩盖背叛祖国的恶劣行径。或许我们身边也存在着一些相貌普通,看起来憨厚老实,却有可能已经被动或主动泄露国家机密的人,细思极恐。\n间谍活动渗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靠游戏吸引黄子诚,靠感情拉于潇玥下水,这两者都让我震惊中还带着些后怕,一个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在网上没有任何的隐私可言,游戏都有可能让我们成为出卖国家信息的人;另一个是我无法想象我最亲近的人,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利用我,甚至在我没有利用价值后想让我去死……在生活压力,金钱诱惑和感官刺激下,间谍组织利用这些人性的弱点,一步步引诱人们踏入陷阱。 但说到底,谁又能想到玩个游戏就成为间谍了呢,谁又能想到,交个男朋友还有被pua的风险呢?这些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只要有一点不对劲,都要提高警惕啊。", "title": "谁能想到,玩个游戏,玩着玩着犯法了",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1416/"} {"text": "《孤立无援》由布莱恩·达菲尔德执导,凯特琳·德弗主演的科幻惊悚片,成本估计2280万美元(税前)。\n于9月19日在纽约和洛杉矶的部分影院上映,并于9月22日由20世纪福斯公司发行,作为Hulu原创电影在Hulu上线。\n《孤立无援》是导演布莱恩在2019年创作的待售剧本(spec script,未受委托,由创作者自行撰写的剧本),并在2021年4月被20世纪福斯公司买下。\n布莱恩·达菲尔德有很多编剧作品。\n包括《深海异兽》(编剧)《爆炸》(编导)《爱与怪物》(编剧)等,他的作品多以科幻为主,特点是故事和概念都比较新颖,感情细腻治愈向。\n《孤立无援》是布莱恩·达菲尔德编导的第二部作品。\n讲述的是在一个小镇上,一名被小镇居民嫌弃和孤立的独居女孩,深夜遭遇外星人入侵,并独自和外星人斗智斗勇的故事。\n影片烂番茄100%媒体鲜开,反响非常好。\n目前媒体新鲜度稳定在81%(31家媒体),观众评分70%(少于50用户),IMDb评分7.0(218人评分)。\n剧透预警\n剧透预警\n剧透预警\n故事发生在美国一个叫Mill River的小镇。\n时间是2022年。\n这是根据女主Brynn Adams布莱恩·亚当斯(导演名为Brian Duffield,女主名字为自己的名字女性化)儿时玩伴的墓碑和她的书信推测。\n女主Brynn的好友Maude Collins(莫徳·柯林斯)死于2012年,死亡时年仅12岁。\n女主现在写信时提到过去在一起的日子恍如昨日,不敢相信已经过去10年。\n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n独居的女主深夜遭遇外星人入侵。\n而且入侵的不止是她一家,而是整个小镇。\n或者说,整个地球。\n外星人入侵的方式很简单,一般只要两步:\n1找到人类\n2向人类释放寄生体\n寄生体会寄生在人类的喉咙处。\n一旦寄生,人类的灵魂就会陷入寄生体营造出的“精神鸦片”里,活在美好的梦境中,而真实的肉体和思维却完全被控制。\n但女主就是那个二般甚至三般的情况。\n首先,外星人找到和捕获女主就已经失利。\n外星人分别在2晚派了4个先遣兵去生擒女主,结果4个兵里有3个怨种,个个死样凄惨,让女主完成三杀。\n女主也成为地球上对外星人最大的威胁。\n第4个先遣兵才成功将女主俘获。\n但女主接下来的操作更是惊呆两颗星球的人——我这个地球人和外星人。\n女主本应大脑麻痹,一直活在美好的环境里。\n谁想她异常清醒,意识到幻境的虚假,生生将喉咙里的寄生体拽出。\n这也逼出了外星人Plan B——通过类似生物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一个和女主一模一样的复制体。\n谁想它们再次低估了女主的战斗力。\n女主直接手刃了外星人3D打印出的复制体,一刀夺命。\nPlan A和Plan B都搞不定女主,外星人这才重视起这个人类少女。\n直接将她吸入飞船,请来一堆外星专家学者前来研究。\n到底是什么让女主如此彪悍?\n外星人对女主非常感兴趣,开始搜索她脑海中记忆最深的东西。\n这一切要从10年前说起。\n那时女主和玩伴Maude都是12岁,两人形影不离。\n有天她们在树林中玩耍发生了矛盾,争吵中Maude将女主推倒在地,女主一怒之下拿石头失手将Maude砸死。\n这一天成为女主内心最深处的痛,这个伤口女主需要用10年甚至一生来抚平。\n女主当时因为只有12岁,也没有故意杀人的倾向,所以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惩罚,更没有进监狱。\n但她玩伴的父亲正好是小镇的警长,所以这件事很快就尽人皆知。\n即便她那时只有12岁,但在小镇人们的眼里,她就是个“杀人犯”。\n这个标签将陪伴她一生,让她在小镇被“孤立”。\n女主的父母为了“保护”女儿,便让她一直生活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房子里。\n与其说这座房子是她的家,不如说是囚禁她的“监狱”。\n对于女主来说,这个家就是全世界,这里没有外人的孤立、冷落和指责。\n但这里也没有社交,没有手机,没有电脑。\n所以女主保持了复古的生活方式,穿着审美陈旧,点灯点蜡用座机电话,去镇上邮寄物品……\n她和整个小镇格格不入。\n女主内心巨大的伤痛让她抵挡主了外星寄生体的糖衣炮弹。\n这也让外星人思考,到底该如何征服这个意志力强大的女孩。\n它们很快就想通了——\n方法并不是被一些人吐槽的心理治疗,拯救女主。\n想想外星人的目的是什么?\n它们只是想控制住所有人类,最终达到殖民地球的目的。\n导演在Q&A时提到,片中出现的外星人其实都是它们种族的一个亚种(Subspecies)。\n它们都在为一个更高级别的主体工作。\n外星人把自己当做“神”,来到地球看到各种矛盾冲突和不堪,决定“帮助”人类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n而它们已经控制了小镇,唯有女主一个人不可被寄生催眠。\n但退一步想想,女主这个“唯一”对小镇并没有威胁。\n她其实和外星人(alien)一样,本身就是异己,本身就是被小镇孤立(aliened)的人。\n她渴望被接纳,渴望有人打招呼,渴望有个舞伴……\n女主所渴望的,友好、善良、接纳的小镇,不恰恰就是外星人已经创造出的“完美小镇”么?\n所以,最后女主和外星人都妥协了。\n或者说,各退一步,却都达到了双方的目的。\n外星人入侵地球已是大势所趋,女主不过是个个例,放她区区一个并不会对它们所控制的人类整体构成什么威胁。\n女主与其挣扎着,回到原本那个冷漠甚至充满敌意的小镇,不如活在这个和她所拼出的小镇一样的完美小镇。\n这里没有仇恨,没有敌意,有朋友,有舞伴,人们见了她都会给她打招呼,其乐融融。\n所以,最后女主没有被寄生,也并没有死。\n从飞船被丢下之后,她就一直是被放养的状态。\n仔细看她的额头,头上的伤疤已经基本痊愈,说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n最后的结局也说明了双方的选择:\n外星人选择放过这个女孩。\n女孩选择生活在这个完美小镇里。\n她最后盯着屏幕前的你,也打破第四面墙,说明她知晓这里发生的一切,但她自愿生活在这个“完美小镇”里,并乐在其中。\n地球已经完全沦陷,她成为地球上唯一一个清醒的人类。\n或者说她是小镇上唯一一个清醒的人类。\n最后。\n外星人占领了地球。\n女孩在小镇过上了幸福的生活。\n用一句话评价这部电影,就是“短小精悍,以小见大”。\n短短93分钟,剧情纯粹而且紧凑。\n没有探讨外星人的来源,没有殖民入侵理由,更没有探讨生物伦理。\n全片基本都是“猫捉老鼠”式的追捕游戏,逻辑就是“你追,我逃”。\n恐惧的来源因此也很纯粹,就是对于未知的外星人,和它们未知行为的恐惧。\n可以说是近年来,结构简单,但很出彩的科幻惊悚片。\n即使对标当年惊艳的伪纪录片《科洛弗档案》和高概念片《寂静之地》都不落下风。\n首先,《孤立无援》做了很多减法。\n比如外星人以及UFO的造型,基本就是照搬大家熟悉的“刻板印象”。\n外星人就是大脑袋、大眼睛、近乎灰绿色的体色,除了大小分等级,手臂长可以代表信号之后没有什么创新。\n*导演表示外星人的造型采用的是人们认知中的外星人经典造型,直接参考了表情包的👽形象。\n外星飞船直接一个大圆盘,黑不溜秋环套环。\n中心可以发射特殊的光束。\n但这些减法又能以小见大。\n比如没有浩浩荡荡的飞船舰队,也没有激烈的战斗或爆炸,仅靠几个草地上P上的圈圈,就能看到外星人对地球的全面入侵。\n《孤立无援》同时也做了一些加法。\n比如对外星人行为举止的设计,外星人蠢萌的小碎步,在恐惧中给人带来一丝幽默。\n外星人遭遇女主,简直就是人生污点。\n3个外星人就是卧槽三连。\n尤其第二只,本来还会声东击西,戏弄下女主。\n但很快就被女主打脸,真打脸(字面意思)。\n尤其在厨房里连被女主泼了三锅开水,烫到它怀疑人生。\n最后那个摸脸的动作简直能让人笑出声。\n有些人因此也吐槽外星人太弱。\n这些外星人连念力都会,怎么就对付不了一个小女生?\n这一点确实是个槽点,但也可以理解。\n外星人并不想杀死女主,对于人类,他们只想“控制”,不想“杀死”。\n所以对女主它们一直都没下狠手。\n但外星人为什么连个扫描仪或者热成像都没有,盔甲也没有,武器=0?\n这里我认为,外星人是个很高级但又很高傲的种族。\n它们已经成功征服了其他星球,它们这种温和的殖民战略在遇到失败前都不会改变。\n所以它们来到地球就没想动粗。\n对于女主它们压根儿就没放眼里。\n而且这种高傲已经融入它们骨子里,所以才有接二连三的外星人葬送在女主手里。\n实际上它们是被自己的高傲所埋葬。\n再者,我认为。\n我们看到的大脑袋,四肢细长的外星人,其实本来就是生物外骨骼,本来就是盔甲。\n真正的外星人,其实是它们口中的寄生体。\n或者说,真正的外星人,其实是寄生虫。\n这和《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第三集“尸检”中的外星人异曲同工。\n外星人的生物外骨骼会“死亡”,但体内的寄生体只是会暂时昏厥,并不会死亡。\n片中也有寄生体逃离外骨骼的画面。\n至于影片的主题思想,也并没有很深刻。\n往小了说,就是小镇被外星人入侵的故事。\n往大了说,你也可以理解为完美的世界并不存在,它只存在于的乌托邦里。\n现实总有残缺,总有痛苦。\n如果换做是你。\n你是愿意生活在痛苦但真实的现实中,还是生活在美好但虚伪的乌托邦中呢?\nThe End\n文/女神的秋裤\n2023.9.23深夜/青岛\n微信群“电影情报局”持续呼唤你,最新电影资讯、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猜图游戏,畅撩电影和人森,组团看电影,一起来。\n继总局、阿斯加德分局、霍格沃兹分局、妈惹法克局、哥谭市分局,阿尔法宇宙分局之后,新群“京海市分局”成立了!\n请加秋裤微信moviekit拉你入群。", "title": "【孤立无援】全解析——说心理治疗的根本没看懂",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4891/"} {"text": "服装设计的整体基调来源于过去的经典电影——Emma Seligman和服装设计师Eunice Jera Lee希望时尚风格是经典永流传的。她们的灵感来源有:Grease(1978)、Ferris Bueller’s Day Off(1986)、Jawbreaker(1999)、Heathers(1988)和Bring It On(2000)等。\n🖤性别倒置的时尚风格\n《搏击俱乐部》不仅在电影主题方面非常重要,也对Eunice在性别着装方面的看法产生了影响。Tyler的搏击俱乐部里发生的事是超级男子气概的展现——男人们相互殴打对方来获得控制与安全感,但是Tyler却穿着非常女性化的女士廓形衬衫和巨大花卉印花上衣。这种性别倒置的着装风格也在Bottoms中展现出来:PJ和Josie的很多衣服都受到男装的启发,包括各类长袖POLO衫、工装裤和背带裤。与此同时,橄榄球队员们穿的是被故意改小的球服。他们的身体曲线暴露无遗,通常这是女装的标志。\n🖤不同的角色有自己的时尚风格\n她们讨论了搏击俱乐部是否应该有统一的制服,但最终决定突出每个人的身份并推动发展。随着电影发展,她们被搏击俱乐部赋权越来越多,自己的着装风格就越来越突出。\nPJ虽然表现得很自信,但是她却最没有安全感。她对美的理解来源于别人的评价。在开场这段,PJ选了自己觉得很可爱性感的吊带百褶裙(受The Craft的哥特校园风启发),结果被Brittany说像荷兰小男孩之后,她就再也没穿过类似的风格了。你还可以看到在某一幕PJ和Brittany搏斗倒在地上,她们的穿着非常相似;还有更多的时间她只是穿得很像Josie,其实她最在乎的人也就是Josie。\nJosie可能更内敛但是她更了解自己,她的风格并没有很大的改变。Emma和Eunice也希望Josie的着装融入她作为黑人女性的文化。因为在奥兰多拍摄,服装组在当地采购了很多衣服。在最后一幕中Josie穿了一件巨大印花的oversize T恤,上面写着:Artists are the Gatekeepers of Truth. (艺术家是真理的守门人),这件T恤来自黑人艺术家和活动家Brandan Odums的工作室。\nHazel的服装更加中性,前卫,但是始终忠于自己。她的衣柜里有Vetements、All Saints和Wales Bonner的超大男装。\nIsabel穿了很多柔和的复古女装。最初设想是Isabel和Isabel的服装彼此呼应,就像早期电影里那种女孩团体一样。但是Kaia Gerber希望自己的角色具有强烈的个性,所以对Brittany进行了一些改变,更倾向于00年代,很多皮革、牛仔、渔夫帽,用不那么女性化的颜色来搭配她衣橱里的单品。\nAnnie(Black republican):她的角色实际上是根据Reese Witherspoon 在Election中的角色改编的。你可以看到她穿着很多跟Tracy Flick相似的老气横秋的毛背心和格子。\n影片从一开始就被切掉了很大一部分,我推测是她们一直提到的PJ和Josie上个暑假干了什么。Hazel以为她们去了管教所,实际上可能去了这个负担。这是一个夏令营基地,在这里角色们被要求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包括手淫。(But I’m a Cheerleader似曾相识呢)Eunice为这个营地设计了歇斯底里的制服:卫衣上写着:脑白质切除术:女士们克服错误青春的不良机会主义倾向。杀青之后片场的每一个人都想要一件这个。\n🖤有人注意到球队的吉祥物了吗\n对Emma来说象征整个镇子的厌女症和沙文主义真的很重要,在社会上潜移默化和掩饰得很好的东西,在这里只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毛茸茸的可爱吉祥物,低头就能看见它胯部巨大的勃起。", "title": "Y2K的服装展现出整个镇子离奇荒诞的沙文主义",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6407/"} {"text": "本文整理自Wiki Fandom和youtube视频“EVERY HIDDEN DETAIL in Fionna & Cake Episode 1! | Fionna Campbell Easter Eggs Explained!”,如有错漏欢迎指出。\nCake叼着的老鼠长得很像PB的lab rat Science(S3E13:From Bad to Worse)\n而图片中蛋糕上面的装饰物很像PB的Gumball Guardian\nFun Fact:Marshall lee的配音演员是废柴联盟里的Troy!\n这两只叼走钱的鹅很像OP里的双头鹅\nFun Fact:Queenie的配音是神烦警探里Gina的演员!\nTree Trunks\n公交车上的Banana Guard和更多的朋友在一起\nGary做的咖啡拉花很像PB的天鹅\nOH MY GLOB!!!!\nUnacceptable!!!换了配音演员虽然不如之前疯癫了但是还是很好笑!\n再次看到Adventure Time的续集,大家都还是老样子,感觉好幸福好感动。The fun will never end, It's adventure time!", "title": "S1E01 Ooo VS Fionna World人物对照表",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5387/"} {"text": "影片中大部人都在追求一种美的形象,美丽衣服,美的外表,美好的前程。同样,人们对诗的普遍推崇也恰好是因为诗歌颂了那些美的形象。\n六个男孩的家长因为一个女孩的自杀聚在一起。这六个男孩对女孩实行了长达六个月的性侵导致女生自杀。参与聚会的除了女主美子,其余均为男孩的父亲。而这场荒诞聚会的开头是一位家长的感叹“这个女孩样貌平平,很矮,不懂这男孩们为什么要性侵她”。接下来五位父亲为了自己孩子美好的前程,欣然同意每个人应该出500万来安抚受害者的家属,息事宁人,美子默然离席。\n在美子知道自己外孙的恶行之后,多次向外孙控诉为什么做这样的事,但男孩无动于衷。同时美子参加了诗研班学习写诗,观察那些美的事物,捕捉诗的灵感。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美子听到一名朗诵者说了某些轻浮话后,转头给旁边的人说,这种人怎么配得上诗,诗如此美,他却满口污言秽语。但旁人却说,这人以前是市里的警官因揭发上级不良行为被贬到乡下。所以诗和美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那些朗诵者口中如此激情和美丽的言语就是诗么? 诗就是用来歌颂那些听起美,说起美,看起来美之物?为了这些口中的美之物人可以这般肮脏,丑态百出。而那些虽然嘴上玩世不恭之人却做出了美的事情。\n无力给出500万的美子只能向之前照顾过社长“借” 钱。在把钱交给其中一位家长时,美子再次见到了女孩的母亲。其中一位男孩的家长说“ 你一个人养家挺辛苦的,还有个儿子,好好培养他”。之前因失女之痛而扭曲的母亲脸上居然露出了某种和解的表情,美子再次转头离去。\n在回去的路上美子在游戏厅里找到了孙子,带他去吃了顿好的,回家后好好洗漱了一番。傍晚,外孙在和美子打羽毛球时被之前朗诵会上的警察带走(这里没挑明是美子告发的)。诗研班结束了,美子缺席最后一课,但也是研习班中唯一写出诗的人。曾经努力在美好事物上捕捉灵感追求诗的美子最终在肮脏的救赎之后写出她的诗《阿格尼丝之歌》。\n在影片的结尾,女孩自杀之前的日记和美子的诗歌连了一首完整的诗,而她们的生命也交汇在一起成为了阿格尼丝。此时赞颂着美之形象的词藻得以净化为真实之物的载体,完成了美对美的形象的超越。两位女性的不在场(死亡和离去)也唤醒人们心中某种被美的形象所遮蔽的东西,那种人就其本性之中对真正美好的渴求才可能显现。", "title": "诗:语词的净化",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4497/"} {"text": "暗,太暗了。沉,太沉了。\n小四为什么杀人?讨论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这个行为原因非常的晦涩,不是情与爱,不是外省人身份,不是青春期骚乱,不是不要脸没出息能够说清楚的。是环境在后面推着茅武在走,是环境手持利刃。\n我理解为整个电影是光线,是小四的视野,是明暗闪烁的手电筒,像一把武士刀别在腰间,延伸到了眷村的每个角落,眷村就是当时浓缩的“小中国”。身份认同是打开故事的关键帧。\n外省人甚至整个台湾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慌弥漫开来,那一个不断被当掉又赎回的手表,是时间的暂停和行走。\n哈尼其实是一个在时代浪潮中,尝试着觉醒和努力的变革者,新旧时代转变的综合体。理想主义和侠义精神却最终消失在镜头外。\n但更多的群体应该是小明和小四。\n小明是经过漫长等待,希望逐渐破碎的体现。\n小四没有参与到意识形态斗争中,却也没有避免畸形。始终游荡在帮派友情家庭爱情友情间,但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小四是一个游离者,流浪者,一个不断与自己斗争,靠毁灭来重生的人性。\n他们,要么生活在了黑暗里,要么死在了飞驰而来的光明中。\n再问我为什么小四杀人?他绝不是冲动和青春。\n我在哪?我是谁?我想要?我爱你?\n我一定杀死你,也杀死了我自己。", "title": "就算茅武不杀人,杀人的也有别人。",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2404/"} {"text": "莲花楼演唱会内容很丰富,总有两个小时演出时间,一个小时游戏时间,其中有全员跳舞昆卡,手舞足蹈群魔乱舞超有趣!还有一个小游戏是大屏幕随机播出莲花楼片段,小片段出现的两位演员要在台上互换角色来表演片段台词,这一段考验演员的应变能力和情绪调动代入感,所有演员都很配合玩游戏,其中方花组合表演时印象深刻,成毅老师扮演方多病时很快入戏,台词和情绪表演很到位,对戏也有趣。后一个小时是演员们唱歌环节,有每个演员单独演唱曲目,两两组合+三人组合的,选曲不错,大家唱的都挺好听。最后总结时大家都很有爱,尤其是成毅老师总结,他当时说着突然转身哽咽了下,平复心情继续面观众表达自己的感想,看着这样的他想起他十年一路走过来的经历,也不由自主的被他感染哭了,他说话很真挚,并无过多华丽辞藻,他一直在感谢观众和粉丝的支持,和所有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还向所有观众虔诚的九十度鞠躬感谢,最后合照原著小说作者和编剧都一起和演员们友爱合照,演唱会的美图都有好好收藏了。最后想说这个夏天有莲花楼真好,爱奇艺组织的莲花楼演唱会是至今看过最美好的售后,永远难忘!!", "title": "莲花楼演唱会",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7841/"} {"text": "从现在的「我们」出发对过去创伤进行溯源,但不同角色所道出的「言葉」又那么“重”——因为在少女们所希冀的“迷失”、对美好过去的留恋里,一种对于未来图景不确定性的担忧,始终存在于情感与影像的每一处缝隙内,而让诸多正在发生的“现在”较之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过去”、配合角色们的行动遁入不稳定的流变。让我痴迷的点在于本作对「我们」的书写从未具有单纯的时态,而是如同脑内美好的记忆般飘渺,尖锐的指向青春期对于改变的抗拒,以及必须到来的和解与伤痛。因此当灯在ep3里望向镜中自己——迷失自我的婴儿在镜中寻回个体的存在,承接并带动着少女的肢体,作为一种拉康式的影像书写,得以鲜明的指引着「我们」那不确定的现实朝「うた」的诗之歌流变。而类似《詩超絆》中的念白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在现代流行音乐中也并不少见,例如日本乐队amazarashi的不少单曲(我自己第一次接触类似的歌也是他们的《遺書》)与国内海朋森的《成长小说》。所以于我而言,ep10用一场乍看有些“反理性”的Live解决乐队众人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反而显得是如此亮眼,因为詩超絆“我们的「うた」”,在唤回人类最原始而直接的情感沟通的同时,恰巧道出了“语言”本身在描述“世界”乃至诸多终极命题时力所不及的“局限”——故后续的改变的决心和诗歌所描述的「世界」边界在舞台上被坚定诉诸“うた”时,其所互文并呈现的风景是如此疼痛而真实。", "title": "字数不够,只能放长评",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6951/"} {"text": "平遥,电影宫,小城之春影厅,《永安镇故事集》首映场。电影低徊至中段,女明星从昔日恋人的三口之家不欢而散,陷入到物是人非的悲伤与沉默。夜幕与温度遽降的一面车窗上,她抬起手指头,就着凝结的水汽,像孩提时的你、我、他:\n一划、一弯、一点。\n女明星拖着她的背影,出画而去。电影,睁开了一只眼睛。\n那湿漉漉的目眸,透过彼城的是夜灯火,洞穿了无言过往,与主人公对视,也投向银幕下的观众。\n《爱丽丝梦游仙境》有一只柴郡猫,常冲着爱丽丝微笑,然后消失,神隐,但它的“笑”,凭留在空中,仍然在那儿。《永安镇故事集》拨开生活的掌手,拽去遮罩的面纱,这一幕,就像消失的猫,留下了一滴泪。\n不知何故,也不晓得谁带头。场内当即,响起了鼓掌声。自然,似乎是为导演处理技巧而击鸣,就电影所传达的情绪而叫好,然而,心底有个低沉喑痖的声音,质问着我:无异于情景喜剧的罐头掌声,是我在当下时所需要的吗。\n不是的。\n影展电影院的我们,渴望和他人、跟电影,融为一体。《永安镇故事集》在那一时刻,也成功传达了编剧的嘀咕嘟哝,他跟自己较劲,跟周围人倾诉起来主题主旨,一板一眼。这一幕,举重若轻,无声胜有声。可是,那响起来的掌声——我在那时那刻,根本不会想到要去鼓掌。\n那时候,一名观众可以是被现实生活侮辱的杨瑾,是内心遭受岁月之爪抓耙的杨子珊,是凄冷萧索春寒料峭的小城畸零人,唯独不该是一个想大叫“导演你牛叉”的亢奋观众(抱歉,两年过去,至今我仍怀疑是片方的鼓动操作)。在电影情绪下,一个人怎么可以抽离得如此利落,还报以满堂彩的掌声——这是我看完《永安镇故事集》还在回想的事情——我随散场观众一道,回到了现实生活。\n我听到掌声,但不理解,就如同我无法想象,会有人在“马拉多纳死了”时,鼓起掌来。眼眸垂泪那一刻,杨子珊的内心,有些东西也在死去——只是没有以手机推送和新闻口播的形式。\n你不是别人,你也不用成为别人。\n《永安镇故事集》是一部讲拍摄电影的电影,它把镜头对准了原本藏身幕后的导演,还有当起演员的各路导演。影片分为《独自等待》、《看上去很美》、《冥王星时刻》,三部更多流传在影迷间的小众口碑文艺片。严格来说,除了仿似章明入山采风勘景的剧组小队,《永安镇故事集》只是用电影片名,作为简单的互文。其实无需强调梁鸣现在身份是个导演,他可以只是一名演员——正如他原本就是。\n三段故事,有想要摆脱生活死水现状的小媳妇,饭馆的老板娘;想要回到故乡却不能的女明星,她选择离开小城,以演艺营生,起念于她不想成为黄脸堂客;想要拍摄电影却剧本难产,停留于纸上谈兵,黄狗撒尿,相拥互舔的导演和编剧。\n参与拍摄,跟过不少大小摄制组的朋友,一再语重心长:《永安镇故事集》貌似状况不断的状况,在大陆电影的拍摄现场,实在不要太多。那何止是不专业,简直是一堆不可能,听任本能、冲动、拍脑袋和急就章,最后还真盼到成品,或者熬到了可能的那一步,无异中头彩。像2020年平遥拿下大奖的《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就有一部跟组侧拍(即making of)的纪录片《山间风疾》,它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纪录片形式的《永安镇故事集》。\n生活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明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电影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永安镇故事集》通过三重奏、多声部的交响形式,以假乱真的拆挡手法,在平静湖面上,制造了涌动的扰流。当小媳妇僭越生活与戏剧的那条线,演员明星出现了。当女明星试图读取过去生活的副本,她被宣告为不受欢迎。当一切筹备即将泡汤,剧本彻底推翻重来之际,电影的拍摄,竟然开始了。\n奶与蜜,苍蝇对糟糠。片中散落如此多的电影元素,算是近些年片中片形式作品的集大成。\n手拿小机器,聊骚小媳妇,想加微信耍一哈喇子的纪录片侧拍导演,是杨平道。对于平遥现场的观众,《永安镇故事集》此时流淌或垂涎的眼色,就是前年影展盲盒放映影片《裂流》的涓滴。\n酒局饭桌上,刘总的“安红,我想你”,来自张艺谋《有话好好说》名场面。电影青年口头禅的画幅四比三,彩色,现代气息十足的东湖新城,来自侯孝贤《风柜来的人》。\n还有劝酒祝词的“为了华语电影”,一个渐行渐远,早已撕裂破碎的名词。当下时,华语电影是被杯葛,疏远和冷落,暂时雪藏的名词概念。它已经无法运行于资本运作的拍摄层面,而停留在影评人和学者研究的纸上陈词,很快要回到它被提出之前的年代,被丢回电影史的废纸堆。再说句不负责的话,真为了华语电影——只有重回地下,一禁到底。\n第一段故事,剧组进驻小城,出入小店。小媳妇的涨奶,小婴儿的啼哭,公婆无休止任意时的使唤催促。即便偶有沉默,电影依然弥漫着不安烦躁,任凭没有爆发的对抗情绪,以日常的小隐患,播撒着生活的大危机。\n第二段故事,处处是尴尬。不合时宜,不可理喻。杨子珊扮演的陈晨,将要饰演十年老去后,小媳妇变成老板娘的那么一个角色。离开家园许久的明星,她多少知道,无法重回过去光景,却还是没有办法避免,在昔日的地头,蜡像般被抬起,按住,风光又落魄,公开处刑架上台。《永安镇故事集》通过她两位老同学,制造了双重障眼法,令主流生活大潮拍打下的市侩与寒酸,互打照面,看得个面面相觑。\n第三段故事,继续剧本阶段,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编剧怪现状,无休止的推倒重来。嘻哈抖擞的导演,带入了魏书钧借得《野马分鬃》的一股春风小得意,我跟你谈文学,你跟我扯商业,鸡同鸭讲,好评三千。不知为何,我对于创作者需要脱裤子,主动上演《让子弹飞》剖腹取凉粉的血酬明志,抱有退避不忍之心,相信有的观众,也未免想看。我并不排斥赤条条的裸体,可是,我不想看老男人团身卷起烂T,扯下裤腰带,扒拉裤子(这举动似乎让一些人直观地联想到了smart-ass),就差扬起内裤,像《少林足球》那样套头上,宣告我们在拍一部认输的电影——无论他是粗着脖子灌下了红星二锅头,还是继续熬制电影理想迷魂汤,我都不想看到这过程,听他们在那叫嚷:要不要再来段土风舞,还是来个脱衣舞。\n换言之,《永安镇故事集》的久淤编剧,嘚瑟导演,当红女星,all in制片,都是先入为主,需要先跨过一道电影青年的门槛。即便不说它是一种面向影展趣味的私人定制电影,可在三段拼贴过程,不难看出主创最想呛声发言的,是在电影制作的哪一环。他们想要发现生活,却还是强行总结,概念先行。熟悉幕后故事的朋友又说,这电影,其实已经比没拍出来的,在电影中流产的那个四段故事影片要好了。可是,我们如何去评判并没看到的东西呢。第二段没去点破的人物过去,正是冬景阴翳中,匿身此间的小城少女与乡下青年,他们都曾有负笈上京的一腔热血心愿。还有第三段的马拉多纳,当现实照进梦想,我们已经不想去分辨电影到底在把玩巧计,还是真情流露。插入一阕熟悉的世纪歌声,心有戚戚焉。此处不该有掌声,毕竟足球或电影,我们就是知道。\n生活蒙上电影的眼睛,别让生活也蒙上你的眼睛。\n首发于 西部影谈(xibuyingtan)", "title": "给个评价吧",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2549/"} {"text": "剧里的七世情劫,每到结局,都是悲剧收场,虐的我心肝脾胃都疼。但前面男女主谈恋爱的剧情还是很甜的。我最喜欢第五世,他们一个是摩罗族女帝,一个是麒麟族少君,两人之间的互动简直不要太甜,我真的全程姨母笑,看他们谈恋爱就像回到了自己最青涩的时候,和初恋男友打闹互动。没有误解,全员长嘴,男女主直球式输出,爱对方就让对方知道,也让对方安心(比如女主在知道修茗心意后直接了当的说清楚)。 第五世里的超越妹妹妆造也很美,沧海穿一身红衣,不仅有女帝庄重威严的感觉,而且因为红色本身就是是很热烈的颜色,也是沧海敢爱敢恨的性格的表现。小棠是一身粉裙,头上只用简单的花环装饰,整个人清新俏皮。不怪初空会爱上这个身份不明的小妖,即使是我,也被她迷倒了。超越的五官本就小巧精致,这样的扮相很适合她。 放几张美图和大家一起分享:", "title": "沧海和初空的爱情简直不要太甜",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2574/"} {"text": "给9分,诺兰应该是想拿这片冲奥的,不过我觉得提名可能会有,得奖还差点,缺点还是挺明显的。\n剧情结构按照人物生平进行了艺术加工,伟人的一生毫无疑问是跌宕起伏的(和钱老比还是差点), 我个人觉得最精彩的片段是奥本在篮球架下在震耳欲聋的踏地声欢呼声混杂着尖叫哭泣的背景杂音中发表着违心的荣誉讲话,脚踩烧焦的躯壳站上荣誉巅峰,画面音效非常震撼,处理的很精彩。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在想要把这种内心的矛盾放到什么环境下表达出来,明显这个场景比放到后面看小日子ppt时再出现矛盾挣扎要精彩的多。\n那么奥本海默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就如电影所说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至少诺兰塑造出了一个天才、叛逆、风流、精神病(物理上)的复杂人物形象,不过少了点工科男的气质,可能是中美不同的文化导致的?另外奥本前期各种阴暗给老板投毒,后面又成了毫无反抗精神的殉道者,还要靠老婆给自己撑腰,人物性格转变成长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n剧情方面我觉得如果能把核辐射再着重笔墨拍一下可能会更好(医生的职业病)。毕竟谈原子弹离不开核辐射,对于直接暴露的人后期辐射对身体和心理的打击比直接爆炸造成的伤害要深的多。而且三位一体试验的时候那些一线的科学家军人也免不了受到辐射损害,包括奥本自己后期也是得了肿瘤去世了,这些东西都是可以讲一下的。《切尔诺贝利》这一点处理的非常好,幸福和谐的一家人“沐浴”在星星点点的火光中,还以为是政府组织的放烟花,bgm诡异渗人。殊不知这些带着巨量辐射的尘埃即将让这家人在万分痛苦中死去。\n另外诺兰的电影不能不说音效,诺兰的片子还是得去大厅刷,我一刷奥本海默是个小厅,音效没有很突出的感觉,二刷是在imax厅,感觉和第一次看的不是一个电影,环绕的bgm听的人浑身鸡皮疙瘩,原子弹爆炸前背景音乐由渗人的背景辐射音(经常去磁共振室深有体会)逐渐增强最后到高潮爆发,非常畅快。另外我看到影评说什么imax gt厅好像是这个名字看更加震撼,希望有机会能体验一下。\n最后说一下我最不喜欢这电影的一个点,我觉得人物传记类电影没有必要把叙事结构弄的那么复杂,各种插叙倒序不同人物视角黑白彩色画面,诺导你在信条盗梦空间随便炫技大家看的也爽,这种能通过非正向叙事结构去埋伏笔制造悬疑最后解密,包括敦刻尔克的三线叙事最后三点汇集影片达到高潮,但是人物传记片感觉没有必要在结构上这么大费周章。\n总结,各方面都是9分,就差那么一点。", "title": "诺兰的集大成之作",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1361/"} {"text": "这个夏天也要过去了。小乐海陪了我好久啊。 记得年初时我依依不舍的看完了最后一期,哭成了泪人。我在朋友圈写下:“琼海的风会一直吹拂,我们来日方长。”那晚风确是让人留恋,我不停的回看,在每个不经意的瞬间哽咽。想到这样的时刻,这样美好的团聚也许再不会来,便更是遗憾惋惜。往事历历在目,听到她们的歌声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对应的画面。也许我永远都不能从乐海毕业吧! 很感谢姐姐们,看完节目我第一次对未来30多岁的我有了期待。过20岁生日的时候我难过了很久,焦虑迷茫,对一瞬间成人的难以适从…我总觉得成人世界残酷至极,少年的点点理想会变成鸡毛蒜皮,勇敢快乐的人会躲进自己的壳儿。是她们让我看到了,一个璀璨疯狂又浪漫的世界,一个少年永存童心不死的乌托邦世界。 刚刚又在重温乐海,看着5个姐姐牵着手跳进泳池,在水中嬉戏。突然觉得她们活力满满,而我垂垂老矣。好羡慕她们啊。我的人生理想从拥有自由变成了成为自由的浪漫疯子。 我想,我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一群朋友,但我不害怕长大了。", "title": "我不害怕长大了",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4403/"} {"text":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瞬间,面对生活的遭遇和劫难,有时候真想一死了之。就像剧中的高嘉岳跳进海里拔掉氧气瓶,抑或是打开煤气…\n但临死之际,他想到了家人,想回去跟他们好好告别;也或许是水里游荡的乌龟“一想到蛙镜和装备在水上面,这样海龟会吃掉,这样不环保。”连死都想着环保的人,一定是对世界带着善意的。\n他回到家中,准备给家人留下“遗书”,但立马划掉,写下“漫长的告别”,也划掉了,最后留下一句“有生之年,能长这么大,算不错了”。怕“遗书”太惊吓,怕“漫长的告别”词不达意,只有“有生之年,能长这么大算不错了”是想让家人别那么伤心,我没有带着遗憾和怨恨走,希望他们能够释怀(但怎么可能)。\n连侄子侄子高丞佑看到遗书后的梦境,都是高嘉岳自己在撒骨灰,怕弄脏了大家的手…足以可见,这位大伯在他心中是多么行为乖张但也有善良与可爱。\n很喜欢这类充满生活气和治愈的剧,琐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腻而真实。有鸡飞狗跳,骂骂咧咧,也有家人间充满善意的的话语和关心的动作。丧中带喜,满满温情。\n成年人的生活并不容易,各有各的难。成年人也需要被关爱,就像剧中是17岁高中生的侄子第一个发现高嘉岳的轻生念头,也是他默默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去守护大人。\n生活起起伏伏,日子照常要过。希望每一个大人在面对生活的难时,都被守护和关爱。", "title": "愿成年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0527/"} {"text": "我一直觉得好的影视剧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看的时候不觉得在浪费时间。有幸在影院看了超前点播,三集内容我哈哈哈哈哈笑了两集半吧,近日以来紧绷的神经得到了有效舒缓。另外半集是泪点,但不是虐,是感动,情绪随着剧情起伏的那种感动。想到那些令人如坐针毡的电影,这部剧作为一部电视剧能在影院场景下带来如此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太难得了。演员都是喜欢的,大娘子不必说,小辣,嗯,总有人说我长得像她,让我去给她当替身,哈哈哈。观影结束遗憾没和她合影。\n(这个荷叶帽急求同款哈哈哈哈哈)\n(没想到肘子贵妃也出镜了)\n饰演三姐的吴佳怡,和高叶大嫂一样都是在没有爆火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的女演员,她在烈火军校里曲曼婷那嚣张跋扈的形象简直太令人爱了。如今大嫂大红大火,相信吴姐未来也会大红大火。我相信我的眼光。她在这部剧里竟然一改往日的形象,饰演一位文质彬彬爱读书的女公子,而且一点也不出戏,让观众再次看到了她多元化影视形象塑造的潜力。", "title": "家里有四个女孩儿的快乐谁懂",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3936/"} {"text": "作者:杉姐\n01\n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段婚姻关系都是一地鸡毛,但林双(张小斐 饰)似乎是那个意外。\n朋友生孩子,最想让孩子成为的人不是自己,而是林双。\n她人漂亮,学习成绩好,大学的时候门门功课考第一,还拿了全球大学生程序竞赛第一名,是国内唯一获奖的女生。\n妥妥的校花+学霸。\n杉姐,影评人、编剧、导演、教师小姐姐一枚。\n《导演请指教》荐影团嘉宾;\n中宣部原动力漫画《我是人才》编剧;\n微博、豆瓣电影、搜狐、爱奇艺,认证影人;\n作品散见《幕味儿》《豆瓣电影》《第十放映室》《电影烂番茄》《武志红》《遇见张小娴》《外滩The bund》《灼见》《大象点映》《独立鱼》《伊姐看电影》《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号。", "title": "年度渣男,张小斐、张嘉倪,居然全部沦为他手中的囚徒?",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3955/"} {"text": "以往对诺兰最大的意见就是他塑造出的形象实在都太糟糕了,空瘪又理想化。这些人物最大的信念和使命似乎就是完成导演给他们布置的任务,动机总是可以用爱或拯救世界那么几个简单的字眼概括,最终的目的不过是使得他有机会拍摄出他所痴迷的那些高概念的视听场景,而别的一切,无论是层次丰富的盗梦空间,还是无限反转的致命魔术,也都只是高概念的赠品。人物和叙事都服务于概念,成为概念的傀儡和奴隶。 此前仅有的一个例外是记忆碎片,因为当电影想塑造的正是一个破碎的人时,人物的破碎自然也不再是问题。概念、形式和内容完美地整合。这也是我此前唯一一部特别喜欢的诺兰电影。\n而在奥本海默中,这个问题以另一种方式被化解了。 整部电影里的奇观,都不再像以往那样,是诺兰以人物为执行者和载体,炫耀式地向观众呈现;而是观众直接通过人物,透过奥本海默的那双眼睛去看到的。是我们和他所共享的。 从他的眼睛里,看到过那些跃动的粒子,那些闪烁的光带,那些我无法准确讲出名字和原理,但我知道他一定清楚的,现象,或物理理论的视觉呈现;从他的耳朵里,和他一起见证了核试验后依序到来的,自我的呼吸,死神的叹息,迟来的音爆,喧闹的欢呼…… 奇观终于成为人物内心世界的补足。这是诺兰的电影此前从未做到的。于是尽管奥本海默的形象依然只是大众对一位科学家所能有的最美好和最刻板的想象,一个高傲的、人本主义的、普罗米修斯一般的先驱和烈士,他的形象依然有着足够的说服力,他的选择和行为也依然能产生情感重量。\n另外,《奥本海默》可能确实是《长安三万里》的一种正确拍法。 比起后者对“诗”的堆砌与滥用,前者对物理两个字的狐假虎威显然要高明得多。无论我在心里怎么告诫自己那一幕太虚假,即便我对他们的了解其实也只是初高中时建立的一些浅薄印象,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奥本海默拾起爱因斯坦被风吹掉的帽子这样一幕打动了。甚至这足以让我原谅片尾处导演假借爱因斯坦之口强行上价值,虽然这种无法自制想把主题向观众讲清楚的毛病还是令人无语。 而比起普罗米修斯,其实潘多拉的魔盒可能是对这个故事更好的比喻。看着专精于理论物理的奥本海默一点点承认理论研究的局限性,一点点被量子实验吸引,想要看到结果,想要看到上帝掷出的骰子,于是逐步将目光转向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型最重要最不可撤销的核试验,看着他被自己幻视到的粒子的光影勾走心神,直至最后打开潘多拉的盒子,见证泯灭一切的白光,自我的呼吸,死神的叹息,剧烈的音爆,喧闹的狂欢依次从魔盒里窜出,对我来说这才是整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 原来不需要是金钱权力这些讲烂了的事情,“做一场实验”,“验证骰子的落点”,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也可以成为打开潘多拉的契机。 反而是那场核试验戏之后的政治戏,又把这部电影拉回了这些年最多见,最无聊,最让人疲惫的轨道上。\n也罢。诺兰永远都不可能拍出潘多拉的吸引力,这次也只是误打误撞而已。塑造一位普罗米修斯,这本来就更像是他会做的事情。", "title": "概念,人物,奇观,普罗米修斯和潘多拉",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7491/"} {"text": "沙砾、海滩、日轨、潮汛、剪影、爬藤、窗纱、树木………Jean-Paul Dupuis对材料的运用显然比Michael Snow更为舒缓,也更加诗意。不同于《La région centrale》中对自然景观的颠倒、切割,Dupuis更多所使用的是360°全景环绕和缓慢的平移镜头,尽量削弱由于摄影机的机械运动所造成的图像集群之间的割裂感——虽然两部作品均以0文本消解了观众对故事的感知,但不同之处在于Dupuis对「光线」和「材质」的细致把握,一种类微观层面的视觉表达。\n相较于《La région centrale》,[在我的观影过程中,感官一直无法被完全集中调动起来。虽然阿克曼说这样的电影会激起“自由的情感”,但我依然认为这种情感的无目的性恰恰是这部电影的弱点之一]《Les Chants》的情感表达是有具体导向的:CHANTI试图唤起的是一种世界伊始时人类面对自然的原初体验;CHANTII~III所表达的是一种私人化的个体经验,面对惯常事物时情绪的忽然异轨,带着某种对周遭事物的怀疑与不安——一次心理地形学意义上的「漂移」[《Outer Space》可以说是对这一主题的奇妙延续 ,只不过糅杂了女性主义元素];CHANT IV~V中导演的表意越发暧昧,加入了男人女人面部特写和手部动作,处处存在的「秋」之意向似乎暗示了两人关系之间某种裂痕与凋落[一种隐晦的诗意表达],最后男人的凝视画面也意味着这段关系的不可挽回。\n影片的声音部分:CHANTI中多使用自然声(如海浪声、风声)以及一种宇宙风音效,意在展现自然景观的宏伟神秘;CHANTII~III中迷幻的电子音乐开始断断续续,声部间的不和谐表达出主体内心的焦虑情绪;CHANTIV~V中音效被化约为轻微的嗡鸣声。导演在视听语言上所做的努力,让人佩服。", "title": "一部被人遗忘的作品",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5291/"} {"text": "TV版《EVA》的最后一集,其标题就是「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野兽」。这里不谈论其复杂的时代背景[1]:90年代、泡沫经济、日本人、自闭、地震与宗教、世纪末哲学……,也不想引援各种“御宅族”等批判性概念,诸如通过东浩纪、宇野常宽等学者来假装笔者的这篇评介有多么深刻。\n因为就像《EVA》本身就套了一层科幻机甲与宗教外皮、来表彰自身的「神秘性」那样,本文并不从这种种外在的视角去进行「解读」——《EVA》自身的确具有高度的存在主义维度,也有可供作精神分析的材料性内容——而是要回到作品本身来进行「重构」。解读《EVA》并不需要什么宗教知识,也不需要二次元文化储备,只需要坦荡面对「他者」的决心。这种重构活动,有符合EVA精神的一面,但同时也有超出作者、以及批判作者的一面。以及,文章的第一小节囊括了对《EVA》的整体解读,并且内容最多,其余四个小节则是细节性的补充。\n常常有人将《EVA》定位为「世界系动画」的开创者,而通常对「世界系」的理解,尽管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但仍存在某种一致性的解释:「主人公与男/女主角为中心的关系性小问题(我和你),中间没有夹杂具体设定,但与世界的危机及世界的灭亡等抽象的大问题直接联系的作品群。」(这里采纳“维基百科”的定义)\n所以,世界系其实也是「个人系」,因为世界系的本质就是个人的命运与世界本身「直接关联」。所以世界系和个人系在这一层次是同一的,个人(主角)的命运问题解决就是世界本身的和解。世界系是宏大叙事瓦解后的产物,取而代之的是对个体的「自我思考」。\n从这个角度来看,《EVA》似乎就是标准的世界系动画。因为在《EVA》里面,缺乏对国家、民族、政治、主义、斗争路线的描述和展示,相反,作为主角的真嗣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甚至也几乎不参与(这两点直接区别于社会性色彩浓烈的作品,比如《反叛的鲁鲁修》、《进击的巨人》),它的视域主要还是个人性的,社会性的东西沦为单纯的背景。[2]\n因而不论是《EVA》最后一集碇真嗣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还是旧剧场版里直接表示「真心就是Air」,关于补完的过程就是主角一系列自我问题的解决。\nTV版的《EVA》是以某种危机性的事件打破「日常生活」作为开始——第1集画面开头便写着「時に、西暦2015年」,接着便是展开了主角碇真嗣与各类使徒之间的战斗。整个剧集的过程都是以机甲战斗为外、人物的自我意识式怀疑为内,这种僵硬的「内-外」对立,直到第20集才得到了消解。因为在第20集的时候,作为主角的碇真嗣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并且随着视角的颠倒,我们可以知道主角的形而上敌人不是使徒,而是NERV。这一集的标题被命名为「心的形态、人的形态」。\n在20集之前,碇真嗣只是顺从大环境,所以剧中的人物也懒得思考意义。反正能获得别人的认同就够了,从而仅仅维持自己的生活,形成无意义的循环和重复。而第一次为了「被认同」以外的目的去驾驶EVA,就是第19、20集。这个意义区别于被其他人认同,这一点很重要。\n如果把碇真嗣在20集的心理活动看作主旨,那么可以说《EVA》的主旨并不赞同人类补完计划。而且根据上述解读,那么《EVA》所赞同的并不是一种快乐主义的伦理学,也不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幸福伦理学:存在着比幸福更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就这一点而言,《EVA》反而是广义的「生存哲学」。\n而且,从后面的几集剧情中可以发现,《EVA》认为自在的存在是不断趋于融合的,人类的意义在于不断反抗这样的自在并成为自为的存在;并且这种存在始终是不完整的——这是庵野秀明所坚持的核心立场,他曾在多次访谈中表露过这种观点,譬如纪录片《 再见了所有的福音战士!庵野秀明的1214日》。但笔者这里有一个与之不同的观点:自在存在自身就是不断自我否定和差异化的(或者说,自在「自在地」就是自为的)。《EVA》会认为人不需要压抑——因为人的使命在于反抗压抑,所以其外在地把压抑给予人类,然后让人去反抗压抑来获得自身意义——而在笔者看来,倒是这种压抑给予了人反抗的意义,差别非常微妙。\n延续人的生存(而不是获得幸福),在这里,神并不意味着圆满,而是意味着持续的存在(哪怕这种存在是残缺的)。\n因此用哲学的视角来解析,《EVA》确实很重视生命这种东西,譬如剧里面的高端科技几乎不能说是人工智能,而毋宁说是某种生物智能(是宗教式的隐喻加上科技的感性混合)。所以在《EVA》那里,生命性总是高于机械性——生命即意味着目的性、有机性——并且趋向补完式的融合。但同时,在庵野秀明看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反抗融合、并且获得个体性的思考。这里暂且不论角色们在自我思考中获得了什么,他们很可能在结局一成不变,什么也没有获得。\n因此,补完计划实质上就是这种自我思考的总框架。虽然单就《EVA》而论,比较典型的误解是把大结局(不管是TV版还是旧剧场版)当作一切隔阂都不存在了,人类补完计划似乎就是大家都返璞归真,走向了完满的和解。但就从碇真嗣拒绝补完、在LCL之海仍然掐住明日香的脖子这一桥段设计来看,事实并非如此。\n这特别像《精神现象学》的主奴辩证法结构那样:主人和奴隶不是手牵手一起走向完美的Happy Ending结局,而是双双退回到斯多葛主义,结局是Bad Ending的。笔者认为TV版的《EVA》也是属于这类偏向斯多葛主义式的作品。\n所以补完计划绝非幸福之道,补完亦有缺陷。因为人的本性就是拒绝真实纯粹地表现于外、拒绝与他人和解的。而违背这种人心的补完计划当然不可能让人幸福(绫波丽:“这是没有人会得救的世界”),人的本性就在于拒绝幸福(Yes,you're ready to suffer),处在痛苦之中的人们才是幸福的,因此这既是神罚,又是神恩。\n和解是不可能的,而走向辩证法式的「和解」,这在《EVA》是表达不出来的,或者说,世界系动画本身就无法表达这种欲求。当自我的心之壁(即《EVA》里面称之为“AT立场”的东西)保护自己而不愿坦白面对他者时,这种呢喃自语式表达就是「中二病」——不如说世界系与中二病是一体两面的:正如同过度地强调他者会陷入将整个世界抽象化的“无我论”,而过度地自我会陷入“唯我论”——中二病式的自我与某种自闭状态,自然可以借助精神分析话术来建构出一套完整的想象世界。这也是精神分析喜爱采用《EVA》作为分析案例的原因之一。\n上述提到过《EVA》的意识形态是广义的生存哲学——不应该让科学成为干涉生命、人格尊严的东西。这可能就是它坚持在科学中不断插入宗教元素的理由。\n亚当和莉莉丝的形态和构造显然是以人为模板的,据说是亚当灵魂的渚薰不但不是与人大相迥异的(比如充满着无情的、冷酷的、理性的神性),相反是最富爱欲的。据说是强人工智能的MAGI,深层构造居然是「人脑」而非算法。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探讨科技和宗教的时候,《EVA》显然还是在探讨人,而没有真正走向人的他者,这又何尝不是拒绝打开心之壁的行为?这的确解释了为什么里面的科技和宗教元素如此的突兀,因为它们虽然存在,但并没有作为它们本身而存在,毋宁说还是对人类的智慧与形体进行超级化后的感性想象。这个才是它真正的矛盾和剩余:倡导走出心之壁但却在这里「保留」了心之壁。\n这里,不得不联想到哲学史上的浪漫派的做法:无论面对什么东西,都将其看作是上帝的表现,因而不断地往主词里塞入谓词;结果看上去材料很丰富,内在却很单一。在这一结构当中,并没有遭遇到真正的他者,也没有产生真正的新事物和变化。《EVA》也是如此,宗教和科技全部都是拿「人」的范式来探讨(因此宗教和科技在这里并没有自己的内容,只是贫瘠的自我主体拿来遮掩自身无能的伪装。所以依附于《EVA》表皮上的圣经文学启示,的确是毫不重要。),这就潜在地和《EVA》倡导的走出心之壁(去面对他者)的做法矛盾了。\n就结局来看,充满着矛盾和自反的《EVA》,其所塑造的思想也是极其悲观的,但同时又充满了力量——因为它敢于站在梦境的对立面去讥讽梦境本身的非现实性,同时又直指现实本身的无能。\n在表达手法上,《真心为你》里在《甜蜜的死亡》一曲响起后,开始穿插各种意识流片段,动画从作品内部跳脱到作品的外部视角进行歇斯底里地言说,层层投射主角自我的影像闪掠而过,在最后画面直接飞过二次元、来到了三次元:电影院,观众、声优,以及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在TV版里,为了制造这种二次元本身的梦境属性,庵野秀明甚至将剧本贴了出来——\n在新剧场版的《终》里面,庵野秀明也延续了这种做法:碇真嗣与碇源堂父子的机甲对战中,其动画模型的制作显得刻意的拙劣,让观众一眼就看得出这是动画而非现实,似乎导演就在告诉我们——这些都是虚假的,真实的东西在这虚假之外,我们不能沉浸于此。\n不得不赞叹这种意识流与穿帮式手法的深刻性,就这一点而言《EVA》的确称得上是伟大的存在主义心理学作品。而近来同样与《EVA》有着类似思维,以近世界系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的,就是《孤独摇滚》。许多人会将其与《轻音少女》摆放在同一集合内,因为二者都是「少女」+「音乐」标签,似乎是名副其实的「废萌番」。\n但是这两种作品的根本分歧却聚焦于波奇这个角色身上——从第8集对上班族以及波奇的刻画就看得出来,《孤独摇滚》不如说是对原子化式个人的描绘,只是题材恰好是音乐而已。就这方面来说摇滚确实是孤独的,而波奇最后实质上也没有成长,依旧是「社恐」。世界系动画的重点不是成长与和解,恰恰相反,是维持与外界的「距离的重复」。这也对应社恐人群那赤裸裸的事实。青春、玫瑰色的生活、少年少女,通通都是虚影。或许会有人从物质的社会基础(即他们称之为“现实”的东西)上来批评这种看法:波奇为什么社恐?如何克服社恐?社恐的未来又该怎么办?原子化个人与社恐的关系如何?最后探讨的方案究竟是什么样的?换言之,真正的诘难在于对「问题的解决」而非「提出」。\n面对这种困境,我们可以回到《EVA》本身。对问题的提出是再简单不过的,我们只需要一定的洞察力即可;而难点在于问题如何解决。但如果把这个问题抛向《EVA》所设置的思想模型中,或许可以构成另一层面的反驳:在所谓的二次元动画中压根就找不到解决方案,问题的解决思路从来不能从动画里面去找寻;甚至在“现实”中也不存在所谓的「解决方案」。\n但是即使持有这种悲观消沉的态度,我们也不能将梦境与现实彻底的「对立」起来。无论是上述阐释过的论点,或是庵野秀明的《EVA》,都具有这种片面性的缺陷。诚然,我们不能在梦境中解决现实问题,而梦境与现实无法相互脱离。\n庵野秀明想通过这种方式去引导人们离开动画,与现实和解,但他所忽略的是,与现实和解并不意味着放弃动画和文学影视(所谓“二次元”),因为现实自身就存在着梦的结构——它充满了压抑和压抑物的表达,充满着非现实的引导。而且人之所以自由,就在于他总是向着未来去筹划自己的行动的,而未来显然是当下不在场的。在现实之中的个人不是生活在他的现在,而是生活在他的未来,否则它就失去了现实的生命而停止运动。由于他否定存在之所是,而期待它之所不是,所以他生活在虚无中,即生活在「不可靠性」和「梦境」之中。\n人只有通过非现实的梦才能让自己的生命现实的运动起来。庵野秀明引导人们关注现实,这是值得赞同的,但他不应该把现实和梦境、存在与虚无对立起来,正如黑格尔所说,即便是自然界的物,也仍然存在着它的应然——应当达到却并未达到的是其所是,存在着内在的否定。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把现实与应然对立起来,那就意味着拒绝了现实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虚无,这样的立场会立刻转变为令人厌恶的保守主义者,而保守主义者不是尊重现实、恰恰是活在梦里的(因为他们总以为现实能够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忽略正在发生的斗争和暴力行动)。\n这很类似于这样一组对子:保守主义和革命主义。前者希望知道他人需要什么,然后歇斯底里地扮演那个给予需要的角色;后者则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他人要“努力”才能跟随他,但这种跟随不是精英主义式的自我决断,而是「前进两步又后撤一步」。\n说到底,文艺作品的本质就是揭示生活中被忽略了的梦和否定性,揭示一个完整的现实,而不是再次重复「要拥抱现实」的老掉牙的抽象训导,因为大家根本不用拥抱,他们总已经生活在现实里了。密切地关注现实,就意味着关注现实怎样造成了那些梦境,因为梦不是别的,\n相比庵野秀明和《EVA》,今 敏倒是个异类,尤其是在《妄想代理人》里面,猪狩说“我所失去归宿的现实才是我真正的归宿”(和黑格尔《大逻辑》里讨论“概念”的能动实体性那部分的精神,格外重合[11]),在笔者看来,这句话比《EVA》更具有所谓的「和解性」。[12]\n真正的和解,诸如将某种主奴关系理解为“彼此双方互相地进行理性的尊重”的调和主义观点,这没有命中要害,问题在于——“这种理性而平静地承认主奴关系结构是不可能的”。那么在非常激进的意义上,主奴对立当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法理性和平静地将对方吸纳进自己的认知结构,或者说,无法彻底实现这种从属与被从属关系。所以,是「差异」而非「统一」、才是真正的否定性的关联中项。因此,主奴对立关系之中的「我」,并非是因为某种朴素的认同而与「你」结盟、形成异化关系,而是因为某种共同的「对抗」使「我们」都无法「自私」,因此缔结异化了的主奴关系。\n所以在接受和解的同时,要拒斥那种匀质化的抽象和解。对于那种泛滥的大团圆式和解,笔者在这里借用马克思对浪漫主义的批评来进行回答:「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相信必须停留在那种完全的空虚化之中,也是可笑的。」[13]\n这里所要讨论的不是新剧场版的「式波·明日香·兰格雷」,而是特指TV版以及旧剧场版的「惣流·明日香·兰格雷」。\n在笔者看来,明日香是整个《EVA》系列里面,争议性最大、矛盾复合度最高的角色。单就人设上来说,旧EVA系列与新EVA的明日香有许多的不同:(1)新剧场版的明日香不再恋慕加持(不过旧EVA里面,明日香对加持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那种爱慕,而是扭曲的「父爱投射」),甚至有几分青春恋爱色彩的那般,喜欢碇真嗣;(2)从《终》可以知道,新剧场版的明日香也是人造人,具有使徒属性,并且庵野秀明从这一身份上切入,重新塑造式波·明日香的人格,这种手法和对绫波丽的塑造一样,但实际上对明日香这个角色扁平化了(与新剧场版里对葛城美里的边缘化如出一辙)。\n从明日香这个角色中,或许我们可以直观到《EVA》最内核的精神:主体永远是癔症化的,少年不想成为神话,少年只想被爱;所以碇真嗣不是悲剧英雄,也不需要成为悲剧性的神话象征,因为俄狄浦斯的神像并没有砸落到世俗地上,乃至于在新剧场版《终》里面,都充满着虚伪敷衍的刻意和解。这不是凝结成媚宅文化的悲剧拟像,而是头颅的血淋淋的闪烁,是横尸于荒野的世界之夜——明日香就是碇真嗣渴望得到「爱」的那自反一面,站立于幽僻的夜间的那个人,红色的恐怖幻影,而她就是这个夜,这个空洞的、在其简单性当中包含了一切的无,当碇真嗣在LCL之海注视着明日香那缺失的眼睛,他就看见这个夜,一个变得可怕的夜。\n让我们把视角转到TV版的第22集,也是在这一集中,明日香这个角色正式得到了剖解:\n在笔者看来,明日香根本与「傲娇」属性不沾边,她既不「傲」也不「娇」。虽然新剧场版里面,的确是更加强化了媚宅化的单纯傲娇性格,但TV版的明日香却完全不同:她是一个很缺乏安全感、很需要被肯定的人,但悖谬的是,她也对需要肯定的自己感到不满。换而言之,明日香对自己无法独立感到不满,但又需要他人,所以才会有这种又亲近又排斥的矛盾感。\n所以明日香的状态就是:「要么纯粹是支配性的,要么纯粹是依赖性的」,所以就深层次的方面而言,明日香是无法容忍「他者」的。这也导致了她从来不去思考为什么要攻击使徒,因为使徒就是敌人,敌人就需要消灭,没有别的理由。\n——明日香确实很像人,不如说过分的像了。因为从她身上可以看到「人」的概念:用基督教的话来说,明日香绝对赞同摆脱伊甸园,但却对摆脱伊甸园的后果难以承受。因此她的内心还是小女孩,骨子里并不傲慢。她「傲」更多像小孩逞强一样,或者用更刻薄的说法:幻想自己是硬汉的巨婴。\n这里的症结其实也是「自我意识」的症结,明日香希望得到肯定,但不希望被机械地肯定,而是希望另一个自我意识的肯定。所以她讨厌人偶,声称最讨厌绫波丽;但倘若对方确实是一个自由的主体,那就绝不会顺从她的心意而总是去肯定她。这就是不可解的地方,也是整部《EVA》视域内人类灵魂深处的矛盾,即「心之壁」。[14]\n明日香的追求是「独立的人格」,但悖谬的是她的独立仅仅是手段,获取认同才是目的。但所谓的独立,恰恰是不以认同为目的的。在这组矛盾的中介作用下,明日香发生精神崩溃很正常,因为她内心的目的和手段在相互不断摧毁对方。这种癔症到了最极端的一刻,便是主体性的匮乏的溢出,是幸福的过载。死亡和幸福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幸福是无法得到的,所以为了不使生命的目的成为虚无,就不得不以维持独立性为目的,而独立性的维持就意味着「取消一切目的对自己的支配」,因此虚无总是渗透了生命,或自由就意味着虚无。\n所以,明日香的根本矛盾在于:「希望依赖他人,但厌恶希望依赖他人的自己」。总而言之,「自由与独立」和「安全与幸福」是不可兼得的。这种自反性内嵌于明日香、乃至整个《EVA》的人格塑造当中。所谓自反,就是 「希望迅速变成大人」恰恰是小孩子的特征,真正的成熟恰恰是「不在乎」自己成熟与否。\n因此在这里,我们通过理解明日香,从而直观到整个《EVA》的人格主体的悖论,那就是角色们的自我思考。但这种思考的内在背景、或者说其内核又是什么呢?答曰:对生命的自我反抗,在反抗中获得自身的历史使命。\n即令是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要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崇高。 亦或是说,残缺的现实胜过虚幻的圆满,只有现实的才是合乎理性的。\n许多观众会认为,TV版《EVA》的最终回(这里所指的“最终回”,实质上包括25、26两集的意识流思考)是因为经费不足、制作组敷衍了事的半成品,但这种观点不仅在逻辑上说不通,而且也有实际的经验证据可以反驳——\n其一,庵野秀明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地表露达过,自己是认真思考过最终回的结局[15]:\n其二,如果真将最终回视为作者不负责的“发癫行为”,那么这么处理也可以,但相当于直接放弃对TV版剧集的解读,不符合文本解读的原则。文本解读的原则首先就是,作者并不是发癫,否则任何解读都是没有意义的,解读的意思理解文本并且表述它,而「发癫」的意思是「不可理解」「不可理喻」。这种解读模式的问题是:它立刻就和那种「将自己看不懂的地方理解为作者发疯」的自我中心式解读重合了。因此,如果一定要触碰到作品不可理喻的方面,也必须是通过解读的失败去进行的,不宜直接放弃解读,因为放弃解读隐含着一种傲慢地、确信自己对作者完全理解态度:「作者就是疯了,没有任何值得解读的地方」,它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解读模式,它一方面宣称自己完全理解了作者,一方面又宣称作者不可理解。\n既然从逻辑和证据上都反驳了“最终回是不负责任的粗制滥造”的观点,那么我们便要认真地对最终回进行解读。这里需要预先声明的是,如何将自己的解读与所谓的“过度解读”相区别:所谓的过度解读是指过分臆测作者本人的想法,在缺乏相应证据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主观想法硬塞给作品。\n但在这里,笔者所要做的是从动画作品本身的内在思路中,来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判定《EVA》的最终回,究竟在「表达」什么,并且给出相应的「重构」思路。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第26集的一系列意识流画面:\n1.人类是脆弱的,不依靠他人就无法生存(碇源堂);因此,为了生存下去,必须实施补完计划(同上);\n2.\n3.为什么生存?是不是为了知道生存的原因才活下去(明日香、凌波丽)?那么就有必要探究生存的原因是什么。\n4.第一个假设:快乐:\na)活着是为了做快乐的事,因此逃避痛苦和讨厌的事是正当的(真嗣)\nb)然而,为什么真嗣依旧认为自己不可以逃避?因为「逃避之后会很痛苦」,换言之,「逃避痛苦」是痛苦的,这是矛盾的二难困境,因为这意味着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获取快乐;\nc)\nd)为什么?因为逃避会导致更大的痛苦:\ne)\nf)截至目前为止,EVA26的结论:\ng)以上想法顺利地解决了「逃避痛苦也是痛苦的」这一矛盾,因为尽管都是痛苦,但痛苦的程度有区别,矛盾解决了,补完似乎可以结束了。\nh)进一步反思:那么,为什么逃避会痛苦?因为逃避的人会被轻视,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因此,此处其实得出了一个命题:「快乐在于被他人认同」:\ni)然而,倘若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不去逃避」,那么实际上又等同于「逃避他人对自己的厌恶」,因此也依旧是逃避;逃避是为了得到他人认同,可获取他人认同的行为也是「逃避」(逃避他人的厌恶),因此无论如何都是逃避;\nj)因此,这样的行为不但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反倒再一次遭到轻蔑:\nk)\nl)\nm)于是,目前为止的逻辑如下:\nn)然而,上述结论再一次被否定:\no)\np)换言之,只要一开始就抱有「无论如何自己都无法得到快乐」这一事实,那么就会对「自己无法得到快乐」这件事释然,对这个事实不会再感到痛苦;然而,这再一次意味着自己逃避了痛苦,因此前一种行为是倒错,而没有接近真实;\nq)不过,上述推理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快乐不存在了。通过经验而非推理,真嗣再一次发现了快乐之道:驾驶EVA。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只要驾驶EVA,就会得到认同:\nr)\ns)真嗣得出结论:现在的自己只有EVA。只要驾驶EVA,就能被认同,找到生存价值。至于「驾驶EVA为什么会被认同」,不重要,这一点是未经反思的;\nt)因此,「驾驶EVA会得到快乐」这一命题仅仅是经验性的而非必然的,是外在的而非内生的,这注定这种快乐也同样是不确定的和偶然的,而将快乐寄托于不确定的事物上也仅仅是暂时性的逃避了「无法获得快乐」的事实;\nu)\nv)既然「驾驶EVA」不是内生的事物,那就对于自己是不可控的,因此自己无法控制这一事实的流逝和生成,从而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快乐,只要EVA消失就丧失了快乐,人生变得一无是处;只有通过自己获取的价值才是真实的:\nw)\nx)就此,从他人那里获取快乐和幸福的演绎性的和经验性的方案全部失败了,自我是无价值的,无价值的自我等于没有自我,而没有自我就意味着「自我」是一个空洞的符号,我没有任何指向他者的超越性的价值,我就是我,除此之外别无他物,自我是完全封闭的,只有自己才能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安慰自己、带给自己快乐;这是一个纯粹自我规定的、自由的世界;\ny)\nz)\naa)\nab)就此,似乎又达到了圆满;既然无法从他人那里获取快乐,那么从自己身上获取快乐就好;因为自己与自己是没有隔阂和差异的,自己不会给自己带来痛苦;\nac)然而,自己要给自己带来快乐,就必须了解自己;然而,既然自我空洞无物,没有任何内容可供了解,那又如何为自己带来快乐?因此「自己满足自己」不过是自我欺骗而已;\nad)因此,一个纯粹自由的、自我规定的世界,就是一个空洞的无内容的世界,是无法得到任何东西的,因此也无法得到快乐,无法得到认同\nae)\naf)\nag)此外,自我事实上也并不是空无内容的,它会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发生变化,生成新的内容,既然自我与自我之间发生了变化和差异,那么企图用这个自我来满足另一个不同的自我就是不可能的,「自我满足」只有对一个不可变的自我才是可能的;\nah)\nai)到此,通过自我来获得快乐的方案,和通过他人来获得快乐的方案都被否定了。纯粹的自由也并没有产生快乐,而是一片虚无。\naj)然而,无论如何,快乐总得建立在存在之上,而不能建立在虚无之上,因此,尽管目前仍然不知道快乐之道,但至少,「先获得存在」是绝对必要的,这一点可以肯定。那么,如何获得存在?答案是——放弃自由,进入有限的和有约束的世界:\nak)\nal)\nam)自我因有了他者而失去自由,可因有了限制而具有内容,因有了内容而可供理解,因有了可供理解的内容而有了被他人认同的基础——自我,如果要作为一个现实的存在,就不得不接受一个差异于自己的他者,因此自我总是被自己与他人的距离和差异所塑造的,\nan)\nao)因此,目前的逻辑如下:\nap)似乎,这仅仅是保证了快乐的前提,而快乐在有了「存在」这个前提之后,究竟如何获取,仍是未解的谜题。\naq)但就在此时,EVA突兀地结束了内心的演绎,代之以他人的认可。\nar)\nas)于是接下来,进入了完全幻想出来的平和日常,与之前「面对现实的存在、现实的他者」的宗旨相矛盾;紧接着,突然又把现实的问题转变为了纯粹内心的问题:现实不一定是痛苦的,只要换个角度看,现实就是幸福的:\nat)\nau)\nav)\naw)\nax)\nay)紧接着,是一个被全员恭喜祝福的画面。\naz)之前的解读全部失败了,笔者感到无比震撼。\n解读的失败发生于BGM《God,or Don't Be》响起的那一刻,因为从先前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其中的反斯多葛主义思想,但紧接着就是突如其来的对自我反思与自我拷问的放弃,转入「只要转换视角,世界就会变得不同」这种相对主义伦理观。\n更甚之,TV版《EVA》在第26集的结尾处,众人围住碇真嗣鼓掌祝贺“おめでとう”,或许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和谐美好。所谓的“おめでとう”更像90年代自我开发训练营式的讥讽(更别提旧剧场版里的结尾,明日香拒绝补完,在LCL之海直球骂碇真嗣“キモチワルイ”)——\n与其说大结局是大家认同了碇真嗣,认同了他的内心以及勇气,从而心之壁彻底消解的那般补完,倒不如说是对圆满的「拒绝」(再加上从《真心为你》的结尾来看,似乎庵野秀明本人也反对补完)。\n在某种意义上,TV版的《EVA》是“烂尾的”,这不是剧情层面上的烂尾,而是在最后作品自身的逻辑和主题崩坏了:尽管《EVA》深刻地表达出「没有他人就等同于自我没有内容,那坚持一个没内容的自我是怎么坚持的」这种伟大观点,并且很明显察觉到了「真实的自我」实际上是个完全形而上学的谎言,自我必定被他者扭曲的场域中才是真实的——可是这种反斯多葛主义情结,仍然被结局强烈的斯多葛主义和谐统一所泯灭[16],最后和外界经过了一番通过斗争之后发现自由在抽象的心灵中。\n而被众人包围鼓掌的这种团体性疗法,本身就是值得质疑的:因为他人能否承认自己完全是不可控的,而不可控的东西用作治疗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但是,倘若强行令他人如同仪式一样的认同自己(无论内心怎么想,但至少要礼貌地恭喜对方),那这种认同就变成虚假的了。而虚假的认同其实就是补完计划的真相。这一点可以说把世界系的问题很直观的展现出来了[17],就是「世界问题通过个人的心灵决断」去解决。或许可以这么重构性地进行解读:TV版的幻想世界是讽刺,《真心为你》的精神分析式结尾才是真结局。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EVA》内容的深度。\n对于笔者而言,“おめでとう”这一段的直观感受,既是治愈的、又是荒诞的,因为仿佛一切对象性的东西都不崩坏了,那么干脆放弃思考。所有的东西都自我消解了,因此大家都开始“鼓掌”。于是一切客观的矛盾结构都被主观化了。这里就使得TV版结局形成一种讥讽性的结局:“哈哈哈,你真以为自己的痛苦是自己想得太多了?好,那就是吧,恭喜你呢!”\n或许我们以我们外人的视角来看,结局的讽刺性就格外明显了:自我的圆满需要依靠一种虚假的鼓励来完成。譬如想象一下,那些本就和自己有隔阂、距离的人,在自己自闭陷入思考振作起来后,笑脸鼓励地跟你说“恭喜你”——这种眼前一黑的设计宛如行为艺术,但更行为艺术的是结局居然真把这种设计视为“鼓励”。\n可是这种通过引入伪斯多葛主义的反讽主义式结局,似乎与庵野秀明导演本人的想法相悖。在同时期的采访中,他这样看待自己的设计——\n而在另一采访中,庵野秀明的说法则更深入了:\n或许我们可以说,庵野秀明确实把矛盾淡化了,为了鼓励观众去鼓起勇气生活,刻意抹去了更尖锐的冲突;但TV出来之后他发现观众反倒又借这个方案逃避了,于是就有了《真心为你》。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罢了,但无论如何,正是因为TV版的大结局有着不可弥合的缺陷(突兀的逻辑转折导致《EVA》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斯多葛主义),并且这种缺陷导致了笔者的推理分析的失败,因此需要过渡到下一节,也就是《真心为你》。\n不得不承认,旧剧场版给出的方案更加合理。\n关于《EVA》的旧剧场版《Air/真心为你》,要理解其结局,就要理解“补完计划”本身。笔者尝试给出另一种可理解“补完计划”的方案——\n1.真嗣之所以拒绝补完是因为他选择了现实,这是因为只有现实的人是自由的,因而他者对自己的认同并非是无条件的,补完世界中无条件的自我认同实际上等同于没有任何认同,这样的世界不会有痛苦,但也不会有幸福;一个「他者对自己无条件认同」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没有他人」的世界,而没有他人的世界是一个无意义的世界(因为任何意义都必须超出自身指向他者),真嗣希望避免痛苦,但更希望存在意义;\n2.真嗣选择了现实,但不仅仅是世界的现实,也选择了自己的现实,否则就难以理解为什么真嗣在拒绝补完后又仿佛像是自相矛盾地憎恨现实一般去伤害明日香,因为真嗣已经看清了,正如他人对自己的伤害不可避免,自己对他人的伤害也是不可避的,因为真嗣此时已经完全接受了明日香对自己的评价:「胆小、自私、懦弱」,而这样的自己显然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如梦一般成长起来而变得成熟、变得包容地狱般的他者;也绝无可能再拒绝了补完之后就能坚定不移而令人补完不再有吸引力,因此他无比懊悔着、痛苦着;真嗣将美里送给自己的十字架钉在墙上的做法表明:他接受了这一残酷的神罚并为之赎罪:「人的现实性是以丧失圆满为代价的,因此他注定要么失去自己的现实,要么无法获得幸福」,人必须将自己理解为这样的存在:他不得不向着明知是虚无的方向去运动。\n3.因此,真嗣的真心就在于不再逃避自己的真实,而是展现自己的攻击性和真实,真心的流露自然导致恶心,因为任何恶心都意味着内容物的翻出(如之前分尸二号机时翻涌而出的内脏和组织),而真心的流出既是恶心人的,因为它展现了人日常中有意隐藏的一面;但同样也是令人动容的,因为这种行动冒着同样被他人攻击的风险,将自己最为脆弱的内在暴露于外,是不惜遍体鳞伤也要以真实面对他人的决心;\n4.由此,这才能解释明日香一边说真嗣恶心,一边却安抚真嗣的举动,因为值得被安抚、被他者回应的,正是那个主动表现内在的意志,因为这样的举动等同于将自己置于死亡的风险之中(脆弱的内在暴露于外),而主动地规定自己死亡的主体是一个超越了自己生命限制的、自由的主体,而只有这样的主体才能够获得承认,因此,恰恰是在真嗣与明日香的生死斗争中,明日香承认了真嗣,从而,真嗣与明日香就此达成了现实的、而非梦中的补完;\n5.最后,上述解读的优势就在于如下几点:\n(1)最大限度地将真嗣视为有所成长的人,而不是一成不变、依旧懦弱的人,因为剧本解读的原则在于:一个令剧本有意义的解读总是好过令剧本无意义的解读,而如果真嗣没有获得任何成长,那么他的经历——他拒绝补完的故事——就成为毫无意义的;\n(2)克服了以往任何解读都几乎没有达成的目标:合理地解释剧本中明显的矛盾,并表明二者是关联着的;因此本解读的衍生优势在于不再用简单的「傲娇」标签来解释明日香的行为,因为一旦对TV版的明日香定性为“傲娇”,那么傲娇就会成为诡异而疯狂的代表,本解释拒绝这种先入为主的标签式解读;\n(3)本解释最大限度地符合庵野秀明的意志,与庵野秀明达成了相互理解。\n通常来说,《真心为你》的剧本由于矛盾重重,突兀的桥段与模糊的过渡大量存在,很容易被认为是庵野秀明引入了剧本以外的因素——对死宅的报复和挖苦,由此,剧本的突兀似乎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这是由剧本之外的因素导致的,而非剧本自身顺其自然的结果,因此显得突兀。\n庵野秀明的做法不过是表明:自己与观众是不可能相互理解的,观众的任何将自己的私愿强加于剧本、肆意解读剧本以合乎自己狭小世界的做法不过是拒绝走出自己心之壁的、因而应当被《EVA》嘲笑的做法。由此,上述解读似乎很难说与庵野秀明的意志相符,恰恰是拒绝接受「剧本与自己的心愿不符」这一事实、拒绝面对矛盾和痛苦的、懦弱的OTAKU行为。\n然而,笔者此前已经提过,接受现实同时意味着接受自身的现实。庵野秀明显然接受了这一点:他将本不该出现在作品中的、作者的扭曲与干涉展现给了观众,并由此表明自己并不能超然物外而无欲无求,他对观众亦有攻击和挖苦的欲望;那么,对之恰当的回应就不应该是:「我理解了你」,而是「我同你不理解我一样不理解你」,因此一种恰当的解读就不再是对剧本中的矛盾不管不顾,简单地解释为「这是作者故意的,无需费心解释,没有那么多深层含义」,因为这种解读实际上表明他自以为理解了庵野秀明和《EVA》,可恰恰抛弃了「人与人难以相互理解」这一《EVA》的宗旨之一;而一种真正的回应,就是大胆地对这些矛盾进行处理、假设,反复验证并直到有一种假设能够最大限度地令作品的矛盾最小、最为合理为止。\n当然,任何一名文本学家一定要高呼「这是对作品的暴力」,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曲解与暴力不可避免」恰恰就是《EVA》这部作品的核心主旨,因此只有这样的解读——令作品矛盾最小化的解读——才是真正唯一符合庵野秀明意志的解读,只有此种表明「我与庵野秀明不可能互相理解」的解释才打破了彼此的心之壁,令我们与庵野秀明彼此理解。\n除此之外,上文说过,TV版的《EVA》的内核是斯多葛主义,《真心为你》的内核则是精神分析。经过这一节的详细论证后,这一结论自然得到了坚实的奠基。在这里可以再作一个更进一步的规定与总结:\n《真心为你》以一种「拒绝将矛盾心灵化」的抉择拒绝了虚幻的补完,回到了现实,「心灵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可忽视」这一点使得它区别于任何类斯多葛主义的、认为「问题的答案在心灵之中」的方案,这是其一;其二,回到了现实之后,真嗣并没有天真地拥抱现实、与现实和解,而是依旧苦恼着、挣扎着,继续对现实进行显著的斗争,这区别于认为「问题的答案在生活之中」的方案(比如庸俗的存在主义),因此,《真心为你》表达的唯一结论是:绝对者(无限的神性)既非心灵,也非现实,二者都是残缺的,唯有不断斗争和填补空洞的活动自身是圆满的,并不存在什么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的答案,放弃那种认为自己的病症能够治愈的想法,不要自欺欺人。\n这恰好就是拉康对于精神分析伦理的概括:「不要向欲望让步」[18]——不要屈从于想象界和象征界提供的幻象所支撑的欲望满足,而是要认识到欲望的永恒化,要认识到欲望满足的不可能性也即匮乏的永恒,并永恒地向生活发出质疑;与此同时,「不要向欲望让步」的还意味着接受这样一种现实:不要逃避自己的欲望,接受自己欲望的不可能并接受克服自己欲望的不可能,这就立刻区别于那种认为「反正欲望实现不了,干脆躺平」的观点,因为这种观点把无欲无求作为问题的解决之道(庸俗佛教),然而,倘若果真无欲无求,就不应该欲求将欲望克服,也不应该欲求回归圆满而进行各种修行,而应顺其自然,完全接受自己残缺的现实而非逃避。\n《真心为你》恰恰就是这样做的,真嗣在拒绝补完之后依旧接受并践行了自己的攻击性,他用这种行动表明,绝不再企图幻想任何一种可能克服缺陷和痛苦的解决方案:“这就是you're ready to suffer,这就是enjoy your symptom.”\n本篇文章要给出的对《EVA》的解读,基于「辩证法」的哲学立场。就上文的各种解释与结论来看,辩证法与《EVA》的内核是相接近的,但在某种意义上又是无法彻底兼容的。而这篇文章所要做的,就是既点出这种差异性,又指出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做到了这一点,就达到了对《EVA》思想的重新把握。\n依笔者的观点来看,《EVA》直到今天仍有如此高的热度和讨论度,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角色出众的外形设计,以及各种开先河的人设、桥段,这也是被众人称之为「媚宅文化」起点的地方;另一方面就是《EVA》本身讨论的话题所激起的心理共鸣。前者多多少少借助各种媚宅或神秘主义的表皮,而后者正是我们所要加以深思的。\n笔者对Eva的解读自然不是遵从「原著」的,譬如第三小节里对《真心为你》的理解,尤其是最后结尾的理解,完全是与庵野秀明的设置相悖的。但重要的不是如何「忠于原著」,而是如何从既定的作品中——尤其是Eva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获得更有利于当下的解释。这种「活」的互动,或许才是更有意义的。\n就某个文本原著来说,一个时代的解读者A会对原文作一种符合他那个时代观念的理解,并且因出色的解读而成为了文本的注脚;许多年后,读者B又会重新作出不同于A的理解……依次发生「历史的」循环。我们不能认为A或B的注脚,是一种无用的文本学尘埃,恰恰相反,真正值得我们去做的,就是不仅同文本本身互动,更是与文本的阐释者们进行互动。这个「互动的序列」才是构成了应有的「解读模式」。\n这不是和稀泥式的平衡,我们也不需要和稀泥式的平衡——直接贯彻最彻底的主观解读原则,拿一个框架迅速去文本里解读,仔细地验证自己的想法有没有被文本所全部证实。特色的问题不在于主观,而在于无视了主观解读下所衍生出的专属于那个特定解读视角的矛盾,也就是文本对此种解读排斥、抗拒的部分。只要正视了你这种解读所遗留的「反对该种解读的文本证据」,而作出进一步修正的话,就会发现大家的各种多元视角会变得越来越趋同。\n解读文本就两条原则:第一,不怕主观性;第二,也不怕主观性遭到它的「失败」。\n而正是对文本主观解读的失败,让我们在此面向着文本的真正精神,那就是——尽管《EVA》调用了大量的科技、社会、宗教甚至是玄幻的元素,但最终这些元素却完全从属于「个人」视域(世界系的真谛),从而对于它所表达的主题而言,这些元素累赘而无用,它们的存在并不会为主题的深刻性有决定性的贡献,反倒遮蔽了本应非常单纯的主题。而文本解读的任务恰恰就在于揭示被遮蔽了的「单纯性」,揭示出是什么东西将这些杂乱无章的元素统一在一起:那就是统一与差异的「关系」。\n使徒的进攻是为了与亚当融合,人类补完是为了获得圆满,明日香徘徊在独立与承认之间,真嗣亦在生存与意义之间犹疑……无以不分有着同样单纯的结构。因此一旦我们揭示出这个核心主题,那些神秘的外壳就理当被扬弃,让位于它的合理内核,退位为纯粹的象征。这就是《EVA》这部剧内含的单纯的内核与冗余的神秘元素之间的矛盾。\n犹如庵野秀明常常喜欢用外部视角来阐释《EVA》的剧情那样——场外的三次元要素的塞入,从而总是产生不同的视角堆砌。关于《EVA》的设定,庵野秀明也不是从剧情本身中慢慢补充,而是靠着剧外的设定集、采访等等来说明,就这一点而言,《EVA》也不是古典作品。因为「古典戏剧」所有的要素都包含在剧集里,不需要靠剧外的信息去解读。\n在艺术归类方面,笔者更乐于将《EVA》定位为「象征艺术」:神圣性和感性之间完全没有分离,交错融合,采用大量具象的方式去表达抽象的主题。崇高企图表现「无限神性」,但又不能找到任何适合于表现它的感性介质,所以,无限神性最后仍然停留在不可言说、难以形容的状况中。真的崇高打破、撕碎我们企图去包罗它的每一个形式。相反地,严格意义上的美恰恰就在于无限神性在一个感性的体现中发现了它的完全的、适合的表现,这样,这两个方面就处于完满的和谐一致之中。——这才是古典艺术的要求,其艺术功能在于揭示人的存在中所忽略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换言之,古典艺术的宗旨在于「解蔽」不在于解构。\n因此如果采纳古典艺术的思维去评价《EVA》,那么大概会是:它的确把握到了真理,但却完全没找到合适的形式去表达,以至于停留在一种朦胧和模糊的神性中。甚至于部分剧情,有神秘主义表达方式的倾向。当然,庵野秀明也承认自己这一点是在「故弄玄虚」——\n而我们可以做的比作者更好,我们的使命就是通过贯彻「人与人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暴力」这一《EVA》的宗旨,暴力地挖出《EVA》的灵魂(正如真嗣挖出了绫波丽),让它走向升华。我们在剧外施加的解读暴力恰恰是EVA的最佳体现,也是对庵野秀明引入剧外元素的唯一恰当的回应。\n如尼采所说的“谁要是了解读者,他就不会再为读者做什么。再过一世纪,还是这样的读者——精神本身就会发臭了。”[19]是的,如果人们放弃自己的自由,我们就应该迫使它自由。读者从来没有权利拒绝作者给自己施加的暴力。笔者本篇文章的核心精神就在于以反对「作者中心主义」的模式去积极「重构」《EVA》所表达的精神:「过去者在未来被创造」。人类不过是一面编织着爱的故事、同时创造着历史的动物。\n自然而然的,甚至也可以更「相对主义」地说,面对一个既定东西(它可以是一部动画,可以是一样文本,也可以是某件事情),如何对待其的观念和行为因人而异。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哈姆雷特都会「历史性」地产生。\n作者:霜路组合:@寒霜血蝶 @路觉", "title": "对EVA的审视——神罚与自由的主体",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5574/"} {"text": "随缘听听 评论里有更详细版本(有的地方音轨太多 但配乐也很有品\nTake Care of Business- Nina Simone\nArriving At School- Oli Julian\nClose to Me- The Cure\nRuby的车载音乐找不到\nBoyfriend(Repeat)- Confidence Man\nLilac and Black- Ezra Furman\nAny Way the Wind Blows- The Cold Stares\nRain or Shine- Five Star\nForever in Sunset- Ezra Furman\nWhat so never the dance- Bootsy Collins\nChina in your hand- T'Pau\nSchool morning- Oli Julian\nWork that Body- Diana Ross\nI’m coming home, Pt. 1- The Staple Singers\nDo the Evolution- Pearl Jam\nHold on I’m Coming- The Voltage\nMiracles- Jackson Sisters\n…煮咖啡的BGM…\nViolin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Allegro/ Andante/ Allegro Assai- 伦敦交响乐团\nSo vote O for Cavendish- Sex Education Cast(Rap\nI wanna be your dog- The Stooges\nShe used to wanna be a Ballerina- Buffy Sainte-Marie\nThe welcome song- Sex Education Cast\nCarmen: Habanera- Georges Bizet & Various Artists\nDance Across the Floor- Jimmy “Bo” Horne\nFeels Like I’m in Love- Kelly Marie\nRespectable- Mel and Kim(跳舞接电话的BGM\nDeep Breath- Oli Julian(with Ruby\nNew Radio- Bikini Kill\nLove Vibration- ESSEL\nCelebrate- Jodie Harsh\nCleo- Shygirl\nStrut- Elohim & Big Freedia\nBang- Cobrah\nOur Lips Are Sealed- The Go-Go’s\nTether- Ezra Furman(呜呜好好听😭\nWhip it- Devo\nDream a dream- Bic Runga\nAre you man enough?- Four Tops\nYes I Do- Stefano Richter and Gabriele Mustafa\n…走路听的歌…\nLong Time Gone- Bachelorette(所以wxyz是个什么单词???\nDedicated to the one I love- The Mamas and The Papas\nRub It In- Jack Jersey\nTell Me When- The Apple Jacks\nSo vote O for Cavendish- Sex Education Cast\nSlinky- Link Wray and the Wraymen\nDown by the riverside- Sex Education Cast\nI found a reason- The Velvet Underground\n…电影院BGM好好听…\nSittin’ Pretty- The Datsuns\nChapstick- Todrick Hall\nGod(feat. Sam Thompson)- Oli Julian\nFaith- George Michael\nWith or without you- U2(妈妈好有品!!!!!!\n该不会没买版权吧😡😡😡😡😡\nWith or without you- Sex Education Cast(呜呜好想哭\nThe Gnome- Pink Floyd\nSe Not speaking- unofficial\nStrawberry letter 23- Shuggie Otis\nI got a name- Jim Croce\nPush- Pharoahe Monch\nHush Little Baby-\nYouth against fascism- Sonic Youth\nVolunteers- Jefferson Airplane\nYou like me- Ezra Furman\nLast goodbye- Jeff Buckley\nThis time tomorrow- Brandi Carlile\n2 become 1- Spice Girls\nHoneycomb- Ezra Furman\nModern girl- Bleachers\nAmen- Sex Education Cast\nMysterious girl- Peter Andre\nSeabird- Alessi Brothers\n…拍卖会前的BGM…\nThat’s a bet- Arnold Albury and The Casuals\nFootloose- Kenny Loggins\nColours- Donovan\nI feel the same- Oli Julian\nMaeve’s letter- Oli Julian\nLet It Be- Aretha Franklin", "title": "配乐神了!",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2723/"} {"text": "一个个在那听不了一点不相同的看法,说真的,人物塑造和剧情还有情感表达就是依托答辩,我就这么说了,你们快来骂我,实话实说,最近几年有哪一部是可以看的,除了不断堆特效,有好好推敲过剧情吗?有好好在写人物吗?有好好在做情感表达的?动不动就在那小黑子小黑子,要不是对国产还报有一点希望,我TM都懒得去影院做这个大冤种,但是一打开豆瓣,就看到一群人在那无脑小黑子,无脑吹,简直不给颁个世界第一感觉都是一种罪,我还真得好好感谢你们这群白子,让我真正认识到国产的未来也跟你们一样依托答辩,继续吹吧,跟你们的神话史诗大片共度余生吧。", "title": "我就是黑子,快来骂我,弱智们",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5347/"} {"text": "局中人各取需要,局外人视角令观看等于评论。只要心口不一,视角就不止一个。\n在调情与性爱之间的游戏中,男性利用自身的身份优势发起自作聪明的进攻,女性在默认结果的前提下于过程中享受被需求而不可得的状态,并借此令结果更稳定;而将女性心态置于第二段披露的做法则有着在明显不过的反讽目的,其中的羞耻、拒绝、推诿也得到了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另一种解释,因此摆脱了情色片的类型窠臼——创作者与观众心照不宣地将到达目的地作为影片结果,而类型笔墨着力于如何让中间的车程变得无比漫长。如此将遮蔽与阐释的权力交由受压迫者的方式多么地幽默而妥帖!\n不过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这位女主需要接受更多硬设定,例如生于家境殷实的家庭但需要在私下帮大哥解决性需求,或是在接吻而非做爱时才能感到快乐;与之相对的,是男主掩盖不住内心活动却自以为是并且急功近利的遵循传统性别观念的公子哥人设,反照出女主形象在戏剧逻辑内的自洽势必以牺牲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性为代价。但回到伊始的层面而言,无论是游戏与目的在大部分时间内互相分离的过程设置,抑或最终的疼痛与甜蜜无法分离的女性感受展示,都意在反讽男性自身的种种道貌岸然,亦是一种带有反思意味的创作源起。\n当片中男性在强奸未遂后,明明是直面对方的感受让他停止了侵犯,但他在下一秒仍能为其罪行的差之毫厘找到道德支点时,我们就能明白,传统道德所规范的君子形象只带来了压抑,而非理解;甚至在感受即将崩溃的边缘,被压抑的对象仍要以心口不一的理由保住传统道德的正当地位,但恰恰是感知方可通达理解。\n而在环境与外部动作的展现上,影片则带有一种更加冷峻的姿态,似乎以这种姿态说明——我无法直视痛苦的来源,仅仅可以怀揣敬畏与怜悯之心经过它。它不只存在于以缆车作为道具的幕间转场,还有女主脱内衣时随即快切老妪遛狗的高机位镜头、派对的对话中间插入打羽毛球的场景都在利用日常行为展现与人物共同「别过头去」的影像之呼吸;与此同时,隐约经由视线的俯仰,生成着阶级落差的表意。", "title": "在痛苦的来源面前别过头去", "date": "2023-09-1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7970/"} {"text": "(涉及剧透预警)\n滨口龙介反思的是日本“不能说出口的恶”,一种强调“美”的文化。在每个人都说着善良的话、强调着善良美丽的人格的社会里“恶”到底是怎么产生的?\n第一层的恶和是枝裕和的《Monster》反思的恶是相同的。在层层的官僚体系、阶级制度和不能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文化下,一场彼此心知肚明为了补贴产生的计划变成了满嘴善意的推诿扯皮,会场和zoom视频的屏幕都变成了最佳的“表演场域”,人说出的话不再是能表达自身情感与想法的“语言”,而变成了戏剧的“台词”。聚焦视频通话的屏幕的特写像不像在对我们说“看,这是戏!多么好的演员,多么好的台词 ——— Bravo。”\n第二层的恶讨论得更深:在每一具都拥有自己的过往、期望、善意、想象的人的身体里,到底哪里有恶?女孩花是人性原本的“善”的象征,也是日本文化里推崇的善:纯洁如同小鹿般清澈的眼睛、直抒胸臆的话语、不加矫饰的灵魂,花送出的羽毛没有那么多的含义,只是因为她想要这样做。爸爸则熟知社会的规训,只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着这套庞大的系统,尽量抵抗着这套不仅规训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也规训了人的语言的机器 (即规训了人性本身)。爸爸的追求是守护自己人性最后的“纯洁” (女儿、小鹿、森林、伐木都可以代表着这种纯洁性)因此当一个闯入者试图破坏他最后的一块纯洁之地的时候,他就行了“恶” ——— 杀人。\n对于男社员的讨论也很有趣,在车里聊天的时候,和妻子与小孩一起隐居森林原本是个无比纯洁的自留地,人最美好的想象与期许,但当他把“想要隐居森林”拿到“车外”告诉爸爸的时候一切就变了 ——— 语言有了社会意义,善变成了恶,变成了压力、胁迫、虚伪、矫饰。恶究竟在哪里呢?没人知道,每个人做的都是看似正确的事情,但恶就这样发生了。\n女社员与村长则是另外的一种灰色的地带,非善非恶:麻木。虽然对这两个角色描绘不多,但在女孩花失踪的时候两个人的漠然的心态正似当代人冷眼看待自己与他人的生死。\n《恶不存在》继续讨论了《驾驶我的车》“车内”“车外”的区别。“车内” 是一个规训被瓦解后的场所,类似于舞台的排练室、休息场所,人和人之间在这里只需要了解彼此,不需要再按照日本冗杂的社交规则去社交,而“车外”———社会中人则不得不表演。即使如爸爸这样抵抗着“表演”的人,也不可能活在社会真空的地方。\n恶好像在每个人身上都不存在 ——— 但在社会里,在人的集合里,恶就诞生了,且腐蚀着社会、腐蚀着人的心、腐蚀着人能说出的话语。", "title": "每个人都没有错,恶究竟在哪里?",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6536/"} {"text": "彭昱畅×许宏宇,怎么可以错过。 漫改本身就是我的菜,就是喜欢这种又真实又有点做作的风格哈哈哈哈哈,可能是我自己耽改日剧看得比较多,不仅是接受度良好,简直是喜好这种类型。 这个剧有原作的好基础,虽然被动漫粉说魔改什么的,但基调是很明确的,异人世界观也讲得很到位。 演员方面,彭彭担得起第一主演的责任,一方面把张楚岚塑造的又真实让观众理解他的喜怒哀乐,另一方还作为线索人物带领着观众的好奇心进入到这个异人世界,同时还兼顾了喜剧化表演与严肃表演的平衡和过渡,称得上是演技标杆。 除他之外,其他主要年轻演员也很超出期待。王影璐确实演出了一个有独特魅力的人类冯宝宝。侯明昊的演技明显提高很多,更自然了,但王也这个人物是越松弛越有效果,当然现在的处理也算是符合剧版的喜剧与正剧有机结合的调性。还有比较惊艳的是,徐浩的全性代掌门,表演准确舒服,作为反面人物不模式化,以后会更关注他的作品。毕雯珺外形比较硬线条,但眼神和微表情把张灵玉纯净又认真的个性演出来了,老天师向他坦白下药的那段简直是纯真。 老一代演员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对这种题材和风格能完全的融入,就已经完全体现了专业演员的包容度。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饰演老年张怀义的张琪老师,这个人物身负重大的秘密,有对人对己有冷酷的一面,也有对师兄弟对孙子动情的一面,每次出场都非常感人。 再有是,我越来越感兴趣许宏宇导演了。从一些碎片的信息(以前关注不太多),和这部剧的特点,我个人觉得他是个感性的技术派。一个特点是他作为资深剪辑师,叙事的结构、衔接、节奏特别好,能牢牢抓住观众注意力。这方面这部剧可以说是优秀电影的级别,在电视剧里鹤立鸡群;另一个特点是,在对原作的取舍上,他不是那种单纯满足观众的复刻翻拍,而是,融入或者说突出了他自己感受。就是说,我作为观众,感觉他的创作,更像是一位朋友,非常兴致勃勃的向我安利并讲述这个故事,而我在通过他的眼睛看这个故事。 稍微有所遗憾的是,不知道是经费不足,还是主创团队的经验不足,多人混战场面还是不太到位,虽然用镜头、配乐等方法做了扬长避短的处理,但和文戏那种惊艳的好相比,是有提升空间的。 第一季剧情已过三分之二,我非常期待第二季。三个祝福:一是希望第一季能顺利播完达到最好超出平台的预期,第二季能多拉投资,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二是希望许导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尊重原作读者的想法并不是一定要放弃自己的视角。最后虽然不太可能,但希望到了第二季,审核的各个单位(平台也好管机构也好)可以松一些,对观众的判断能力多一些相信。", "title": "短评不小心变长评",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5074/"} {"text": "社会新人和御姐,盛阳和简冰真的,太好了,简直是我的理想,我想要的情侣间的相处氛围和模式,互相尊重,互相照耀,互为依靠,互相理解,相互成长成就。看着清澈大学生般的盛阳,突然好担心他怎么诠释侠骨丹心又憨厚的靖哥哥,感觉难度好大! 我突然想起对肖战的第一印象,2018年看到一张魔道祖师海报,双脚离地跳跃侧脸笑看旁边人的青年,突然就模模糊糊地想如果这家伙(那时候他的名字都没注意)是饰演魏无羡的那蛮适合的哦!然后。。。然后就没然后了,我坚决不想让纸片人活过来,所以一直没看陈情令(连书名都改了,谁看!!!)导致2022年才真香才真正开始关注他,哈哈。 担心阿战演不好靖哥哥实属多虑了,他的每一个角色也没让我失望过啊!尽管受了点世界第一帅虚名的影响有时看剧盯着他脸就走神,但是不影响我看到他所诠释的角色灵魂。 最爱你,肖战。", "title": "话篓子的话",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5973/"} {"text": "整体剧情就算中规中矩吧,时长有限所以节奏有点匆忙,但看到铁块围住人类开始变形的经典重现时还是差点飙泪😭还要什么自行车,能看到铁块打架就心满意足了!!!\n看这部的大哥,心情跟擎天圣差不多,「他跟我想象中的英雄不太一样」,有点暴躁又防备的形象。看到神性的英雄流露出脆弱和不完美的一面,其实也很有魅力。不过有个槽点是一贯的迷之战力,让瘟疫把大哥打得屁滚尿流,还是有点丢脸的🥲这等级也够不上啊……\n其他变形金刚,幻影的形象蛮有意思的。看其他宇宙,他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迷茫又内耗的忧郁王子(?)但看到一个俏皮坚定的幻影好像也不错!虽然感觉这部里他的形象有点像爵士,热爱流行文化之类的💦千斤顶挺像IDW2.0的地奇灵,圆头圆脑的geek。\n至于人类演员,之前一说是黑人网上就很多吐槽,但其实演得还挺不错的,守护亲人和拯救世界的重担交织,确实是大哥的投影。但结尾突然变身钢铁侠我真的🏳️🏳️变形金刚和机甲类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独立于人类的个体,后者是人类能力的外延,可以像斯派克那样给人开发一套装备,但强行把变形金刚捏成机甲就……只能说这是全片我最接受无能的部分🏳️🏳️", "title": "2023-06-10",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6873/"} {"text": "完整版已经上传b站:蛾摩拉最后的日子\n劳尔•鲁伊斯(Raúl Ruiz,1941-2011 ),智利导演,1973年流亡法国,拍摄了大量的实验艺术、先锋电影。接触Raoul Ruiz是从他的超现实实验电影开始的,《水手的三枚硬币》、《鳏夫的探戈及其扭曲的镜像》、《蛇梯棋》。\nRaúl Ruiz是一位具有梦幻意象的诗人,也是一位讲故事编写成迷宫的寓言家,他的电影毫不费力地从现实滑入想象,再两者之间自由游走。作为拉丁美洲出身的导演,魔幻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他的作品显然受到了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影响,以疯狂的电影技术,重塑游戏规则;Ruiz涉猎广泛,从中世纪神学到文艺复兴戏剧,甚至扩展到量子力学,他以转瞬即逝又博学的影像,操纵影迷进入眼花缭乱的异域场景,带入小径分叉的花园。\nMammame这部舞蹈电影改编自编舞家Jean-Claude Gallotta的现代芭蕾剧。相比于Dudley Murphy的<机械芭蕾>(1924),Oskar Schlemmer的<三人芭蕾>(1970),Marie Chouinard的<高德堡变奏曲>(2008),Maya Deren的<摄影机舞蹈习作>(1945),Mammame显得很平凡保守,但随着时间流逝,这部电影中投射在墙壁上舞蹈的影子却在脑海中不断重现。评论家表示,这是一部令人陶醉的舞蹈电影,可以与Michael Powell的<红菱艳>(1948)相媲美。\n影片一开始的画面,体现了奥逊威尔斯对Ruiz在视觉方面的影响,极低角度的广角镜头在下,舞者在粉紫色的天空下从上方跨越镜头。这种空间模糊性对照了博尔赫斯对现实的怀疑。\n影片以无情节的本能安排使男人和女人相遇,互动,进行非语言性的交流。舞者穿着简单相似的服装,体现了一种去性别化。同时又通过夸张舞者的妆容,使男人女人的刻板印象性别倒置。\n从舞台到闭塞的四方形空间,到海边的餐桌,最后消失在灰色的沙滩,Ruiz程式化的将舞者嵌入随手带过的场景,仅仅为了告知这是在哪儿。正如电影中的所有想法都包含在舞蹈的身体中一样,只是为了给观众感官锻炼,Jean-Claude Gallotta的编舞入侵视觉与Ruiz纯粹的想法之美相吻合,加之Ruiz的天才摄影师Acacio de Almeida,将合作推向了更深层的意义。", "title": "智利导演 Raúl Ruiz 改编 Jean-Claude Gallotta 现代芭蕾剧 - Mammame(1986)",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5562/"} {"text": "文章转载自gzh:构思谬克,回复关键词‘玫瑰时代’获取。\n《玫瑰时代》一直保持着芬兰电影最重要的科幻作品的地位。这部电影以 2012 年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民主已消亡的世界。决策权已从政治家转移到各个领域的专家手中。民众对实际的决策权并不感兴趣,只要当他们得到面包和马戏娱乐时,他们就满足了。这就是专家的极权主义和形式上的公正如何控制了公民广泛的精神懒惰。\n影片的主角是代表官方的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雷莫·拉帕莱宁(Raimo Lappalainen),他正在准备一部有关芬兰50年前过去的纪录片。他想通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个人故事来塑造那个时代的形象。生活在 1946 年至 1976 年间的女孩萨拉·图鲁宁 (Saara Turunen) 被选为这部纪录片的主角,她的一生短暂而忙碌:萨拉曾尝试过脱衣舞娘、写真模特和色.情.女演员等职业,却遭到男性虐待,并在一场交通事故中身亡。目的是展示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1970 年代民主制度的几十年里,人类的命运是多么悲惨、阶级冲突不断。\n将《玫瑰时代》与今天的现实进行比较很有趣。目前,社会似乎正处于一个被称为后知识时代的阶段。如今,人们似乎更多地用感性而不是理性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在《玫瑰时代》,人们对未来的描述更加深入,他们生活在物质丰富和繁荣之中,事实真相不再具有丝毫的重要性。知识与思想外包给公正权威的专家,人们自己只用专注于享乐。就像今天的许多人一样,《玫瑰时代》的人们也生活在自己幻想的泡沫中。\n影片中的爱情场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Antti Peipon的摄影技巧再次得到了体现。感性的灯光场景是透过透明的塑料沙发直接拍摄的。这样,主角的爱情就好像发生在他们虚幻的泡沫中,在对欲望和快乐的渴望中,隔离了同时在配乐中播放的音乐所代表的社会意识。\n《玫瑰时代》第一次在美国上映是在 1970 年,制作成本按今天的价格计算仅为 535,000 欧元左右。\n/ 作者:SIUKONEN JYRKI\n/ 《玫瑰时代》是芬兰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这部以 2012 年为背景的都市科幻电影于 1969 年 2 月上映,这对于缺乏任何推理小说传统的北欧城市社会来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五十年过去了,随着本土文学慢慢追上,21世纪,《玫瑰时代》依然是芬兰严肃科幻电影的唯一代表。这本小书是第一本专门研究这部电影及其基本思想的研究。这本书并不是专门针对芬兰当代著名电影制片人里斯托·贾瓦(Risto Jarva,1934-1977)的作品进行的研究,而是对《玫瑰时代》的思想和艺术背景的猜想。", "title": "【转载】芬兰新浪潮第一部科幻电影《玫瑰时代》1969",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5541/"} {"text": "二刷芭比本来是奔着截图我啪表情包去的,但是又一次看完之后反而有了更多的感触。\n首先从观感上来评价一下。\n按照标准的电影评价方式,这部电影的观感绝对不错。画面上来说对于芭比世界已经尽力还原。无论是不是芭比系列的忠实观众都不会感到太大违和感。歌舞在同类型商业片中也算很出色。剧情表达虽有瑕疵但无伤大雅。演员的表现也没有太大过失。从观影角度来看,这是今年不容错过的一部商业大作。\n下面要探讨的是这部电影的内核。\n我二刷之后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芭比刚来到现实世界坐下思考的那一幕。第一次开始感受人类的情绪,感受存在的意义。在看向对面的老人时对她说你很美。这是不涵盖任何间隔的表达。单纯从人性角度发出的情感。\n有些人把这部电影的内核解释为打破性别对立、性别凝视。以及对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的诠释。\n我想把它概括一下,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是存在主义对认知失衡化利己主义的一次打击教育。\n有人说这部电影的缺点在于虚空楼阁, 谈的太多想要做大做满,但都用大白话说教的方式来表示。等于完全的空谈。\n我反而觉得这部电影只是围绕存在主义进行了皮毛的提及就引来了这么大的讨论。\n利己主义是现在很时髦的一种思想。从Z世代开始广泛传播。利己主义看似是集体主义的对立,实际两者并不冲突(这里甚至连百科科普都是错误传播的)。正是因为在大部分非正常集体主义的贯彻下,才诞生了认知失衡化的利己主义。所谓利己,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原则以及事物的评价标准。认知失衡化后,会将利己主义上升到很多对立层面。比如己方概念的极端化。由己方和他人上升到己方与敌方。即不具备己方特征的尽数当作敌方对待。由此产生性别对立、阶级对立等等。\n而存在主义更像是利己主义的进阶与升华。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自由。人由自己定义,人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愿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存在意义。\n芭比在概念上的设计是刻意模糊了性别的,但是并没有明说。如同芭比以女性形象设计但是以男性社会状态表达。肯刚好相反,这些其实都可以定义成无性别的存在方式。而且影片中还存在怪人芭比和艾伦这些被孤立的角色,即使已经刻意弱化了性别界限,这些人依旧被排斥。说明己方概念过剩是普遍存在的一件事情。 这两个人都不具备芭比和肯的群体特征,所以被排斥。\n再来谈一下芭比片中对存在主义的提及。芭比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对各种利己化的存在都进行了讽刺。片中无论是芭比还是肯,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被进行了“攻击”。当然这种攻击已经非常含蓄。一种思想击穿另一种思想其实需要非常强大的推力,芭比表达的角度根本不算锋利。所以也只是产生了部分影响,并没有产生改变。出现“破防”的人,但很少出现改观的人。而后面对于存在主义的诠释更是直接采用直白的说教方式。这种方式向来不讨人喜欢,但是用意是好的。我在前面提到剧情有瑕疵,也是对这点不太满意。当然,芭比能够作为一部大众商业片出现在大荧幕,我何必要对它的剧情表达进行过分苛求呢?\n如此复杂的存在主义从思想角度上和实践角度上都难以普及,在大荧幕上是一个极其罕见的话题。大部分的讨论也都是浅尝而止。芭比以半含蓄半直白的形式笨拙的将这个潘多拉魔盒露出一角。或许效果不太成功。但是当它将这几个字带入大众视野的那一刻,就注定意味着会在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title": "存在主义对认知失衡化利己主义的一次打击教育",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6319/"} {"text": "VIVANT劇情預測不能,誠然如此。考察團中最不幸的失誤,我想是公安鈴木祥。\n前文:【VIVANT】第4話劇情伏筆、線索與推理(含劇透)\n鈴木祥在劇中所表達的真實意圖或許是:日本國教神道教的共同體中,依然有對基督教的寬容。這份思慮深遠了。慚愧,我想不到這裡。反而因為前首相暗殺事件,擅自對日本的本土基督教分支產生了極悪的偏見。我以為這位公安因為是基督徒,所以會是一個內鬼。\n事實上,從第一話開始,VIVANT全劇貫徹著日劇中從未有過如此豐富的宗教儀式描述。\n乃木憂助西裝著履,在沙漠中迷失的時候,內心大聲呼喚: <天照大御神> <耶穌·基督> <阿伯拉罕姆·安拉> <誰都可以,請幫助我吧!>\n這是全劇第一話的台詞。\n第一話的逃亡中,乃木憂助三人進入清真寺,第一件事就是禮拜。\n順便一說,宗教廟宇自古以來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庇護所」,可以包庇一切犯了罪的人。後來繼承這一政治功能的,就是大使館/公使館。凡簽訂《維也納條約》的國家,即是交換領土。《維也納條約》中的內容同時包括:各位大使、領事館成員應當促進兩國人民的友好、友愛、理解互動,而非傳遞仇恨。\n鏡頭給到柚木薰,她恭恭敬敬地低頭敬禮。乃木憂助跟著合掌禮拜。然後⋯⋯ 他下跪了、他磕頭了。這兩處畫面依然是油畫質感般的經典三角構圖。畫面傳遞的信息量不言而喻。\n憂助否定,對方不置可否地離開。憂助不解地詢問野崎:我做了什麼奇怪的事情嗎?\n野崎直接把本劇的宗旨給點名了(!!!)。\n他說:尊重他人的宗教這件事,日本人做起來還是很稀奇的。\n不尊重他人的信仰,成為乃木一家的惡夢緣起。\n在那個秘密尚未揭開之前,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每天要去神田神社禮拜的企業菁英、乃木憂助。從蒙古回來去公司接受審判,被抄家之前竟然還要帶著瓦楞紙箱去廟裡奉獻。\n這裡有兩點暗示。工具性的一面來說,身為別班的一員,他要確認是否有紅色饅頭的供品出現,那是接頭暗號。非工具性的一面來說,乃木憂助就是一個從內心尊重宗教的人,何況是自己的民族信仰?\n能成為繼承別班王牌的第一號初戀的女人,自然也會以家族愛的模式繼承他的敬神習慣。 嘉敏即使不是日本人,也做出了乃木在清真寺同樣的禮拜行為。\n德拉姆在嘉敏手術期間為她祈禱,也特意表現了蒙古的宗教信仰(但應該不是薩滿教)。\n公安實現任務時向神龕禮拜,祈求神明的力量協助,集體鞠躬\n1549年方濟·沙勿略登陸日本鹿兒島,首次傳播基督教。也算是教科書的常識。日本無論是對基督教的態度、對佩里黑船來航的態度,到底是始終沒有發展出來國恥教育。\n對從心底沒有宗教觀念的觀眾來說,在這麼多畫面、信息與鏡頭的包圍下,依然無法意識到VIVANT的意圖。這可以說是這部說教片最大的成功。\n審判阿里的地方,當然還是一座廢棄的清真寺。信仰的拋棄之地,他接受精神的拷問與神裁。\n奇妙的是,乃木憂助向山本巧透露「別班」訊息的地方,是在日本皇居風明顯的地方(實際是松本城)。兩個東京社員不可能跑去島根聊天,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特意給了山本巧與憂助同席在皇居前的畫面,暗示著兩人對國家的忠誠與背叛。\n<天照大御神> <耶穌·基督> <阿伯拉罕姆·安拉> <誰都可以,請幫助我吧!>\n全劇第一話的台詞,對照後文,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乃木優助的父母一切災難的起源。\n上司背叛了,是的,他背叛了。但背景是當地的信仰衝突,造成國家內亂、家破人亡、人們自相殘殺,孤兒遍地做賊或匪、不然等著餓死。災難的始作俑者,尚且輪不到一個日本長官有機會表現出軟弱時刻的一念之差。\n乃木卓和明美結婚是在出雲大社,那是日本神道教與建國神話緣起的地方,也以「結緣」出名。\nVIVANT全劇不遺餘力地推送島根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與名人典故。\n廣義而言,是人們的信仰衝突、毫不寬容與後起居上的拜金主義毀滅了一個國家,造成了眾多人的家破人亡。 狹義而言,他是被最值得信任的人在危難時刻拋棄了,自己沒有成為「僥倖」的那一家人。結果必須和巴魯卡共和國的人民「共享」他們的悲慘命運,妻離子散。他失去了一切保護的對象,失去了人生的意義。直到NOKOR托孤在他手上⋯⋯\n明美的遺言是要求他報私仇。 他找被拐賣的乃木找了4年,找到那位日本的上級⋯⋯40年? 這期間他從地方武裝自衛團體,開始對外輸出保護秩序(建立PMC民間軍事企業),發現螢石後走上了恐怖主義斂財的不擇手段道路。這期間的細節不可考據太多,忍了40年真丈夫。\n最終沒有選擇寬恕?他一有機會有身份到日本,立刻越獄去仇家。 最終選擇了寬恕嗎?三個人三把槍沒有一顆子彈。\n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n乃木卓真·聖人。\n皇天無親,惟德是輔。人在做,天在看。最終正義還是神明說了算。", "title": "【VIVANT】本劇的核心主線:宗教的尊重與寬容",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4914/"} {"text": "第一集第二集整个就是个云山雾罩。 连孟宛怎么突然就进了徐家从填房小妾就飞升主母都交待的直接到草率了。于是上手直接快进倍速。(这年头几乎没有国产片不倍速,上一个不开倍速的叫《漫长的季节》,也是鹅厂的,出息了啊我的鹅) 然后孟宛就开始使起了阳谋。(侯府夫人蠢得我不忍直视)情节清晰之后,故事叙述也开始紧凑起来。这种类型的故事情节在内娱领域似乎不太常见,开始快乐了啊家人们!有种孟宛即将杀疯了的期待~!吴廉个渣渣,赶紧给老娘死! 看到第四集的时候不再倍速,才发现这片几乎就没什么背景不铺音乐的时候,搞的我紧张得不行~!狗鹅!竟然还玩这种小花样!呜呜呜呜但是真的是好看的啊啊啊啊!给所有后续来看片的人一个中肯的建议,慢热的人先看1357.喜欢着急进故事的人就先看2468,然后吧1357当闪回看! 一想到孟宛联合了8个人一起手撕吴廉就令人无比开心!激动的搓手手~!", "title": "一点小小的观看建议", "date": "2023-09-2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0636/"} {"text": "我看过成毅的琉璃和沉香。这部也是因为成毅才会看,本来还比较期待的。结果靠着滤镜前面五集都看不下去,只能不断拉快进😅随便点开个低成本网剧打发时间都很难有这剧这么烂。不懂粉丝无脑冲的心理,好剧不需要流量一样可以出圈,如此稀烂的东西粉丝再怎么捧,到处刷好评也改变不了烂剧的事实😅还不如不拍,纯浪费钱浪费资源,还让自家脑残粉丝累死,到处刷好评想着法子夸😂\n———————————————分割线\n粉丝真的好敬业啊,各种举报,看看下面评论就知道什么情况啦。只能说好,觉得不好=黑子+素质低+审美差,还说拿钱故意黑,哈哈哈😂不要太好笑了。粉丝这样的行为真的非常招黑,下头。粉丝控评无脑刷分这种现象太可悲了,一群🤡。\n因为看了琉璃喜欢,所以成毅片我都会去看。这部片我一年前看完琉璃之后就预约了想看,这部南风我现在看到十多集了😅我要看看它能烂成什么样。\n你们这些粉丝不要来评论,说越多越招黑下头", "title": "这剧差到没法评,给五星好评的基本都是粉丝在无脑冲", "date": "2023-09-2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4665/"} {"text": "我认为《子不语:夜行郎》是部很不错的志怪类电影。在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很完整地从夜行郎视角展示了人与妖之间的互动羁绊。 在选材上,制片人与导演选择了较少人关注却又充满魅力的志怪类题材。在我看来,志怪类电影需要有奇幻的情节和视觉效果,所涉及到的鬼怪、神话或超自然现象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除次,也能让观众感受到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些,我认为在成本的限制内本片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另外,演员们的演技全员在线,能把观众带入到角色与故事情节中。还有影片中出现多次的壮丽山景提起了我去山西旅游的兴趣!景色真的太美啦。\n不过还有一些地方可以拍得更好,比如打戏部分,可能因为想让观众看得清晰的缘故?节奏相对来说有些慢了,而且我认为既然是志怪,那动作可以更华丽一些,但电影里偏写实了。还有唱诗经的部分,因为背景音很小,观众耳朵的注意力都在歌手的“唱”上面了,所以换气显得尤为明显,有些抢镜头了。虽然实际唱歌可能就是这样,但稍微弱化一下换气声能对镜头的观感更加连贯~\n总体来讲是个很不错的电影,我很愿意向我的朋友们推荐!", "title": "《子不语:夜行郎》影评", "date": "2023-09-2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9070/"} {"text": "异人之下作为一人之下的漫改剧其实看到20集了,本想看完大结局再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但看完20集后有点激动所以就不等大结局了! 其实作为漫改剧本身的受众大多数都是漫画或者动漫的粉丝,所以一部好的漫改剧首先要做到的是能让原著的粉丝能看下去其次才是通过一些更符合真人电视剧标准设定的改动来达到吸引非原著粉的关注和认可!而作为一名动漫的粉丝我个人认为总体目前能打80分左右。这部剧对动漫的剧情和细节的还原其实已经算很高了,虽然也有很多改动,比如陆玲珑人设的改动,异人攻龙虎山时宝儿姐的对手也换成了别人!但总体是比较尊重动漫粉的!然后是打斗场面,说实话,打斗场面算不上很精彩反而是老天师打斗镜头比较燃!当然这点跟动漫基本差不多,动漫中的第一季的罗天大醮也不是很好!所以很期待后面那些动漫中比较燃的场面能不能很好的复刻出来!然后是角色的塑造。其实我个人认为王也,老天师,徐三,徐四都是很合适的!其他大部分的次要角色要求也没那么高,大体也说的过去!但也有很大争议的角色,比如男女主,陆玲珑,诸葛青,张灵玉等!但这其实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每个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因为漫改剧最难的就是对动漫中的人气角色的塑造,动漫因为是用画笔创作的,所以角色的性格跟标志都是很鲜明的同时又是很浮夸的所以真人怎么把握好诠释动漫中这个人物的个性其实是很难的,如果毫不修饰就照着动漫中演会觉得很浮夸很假,如果就按照正常剧本中的人物描述去演又会失去原本漫画赋予人们对角色的灵动的感觉!所以其实观众有时也应该放下百分之50的固执,拿起百分之50的想象去跟导演和演员一起把角色塑造成一个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想法的人物!这样可能看漫改剧会更好的走进剧中的世界!所以,我给这剧80分,因为这不算一部优质剧但算的上一部有惊喜有槽点的漫改剧!", "title": "作为一部漫改剧有亮点也有槽点!", "date": "2023-09-2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9351/"} {"text": "共同体的摧毁,逡巡于民族主义的困惑。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切腹讽刺了一种民族耻感,在西方,是基督教的原罪,通过自我规训而达到超越性彼岸,而在东方,则表现为来自他者注视的仪式,此处他者并不指示某个个体或集体,而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康德式律令,”即某种道德或法规,强力的戒饬以此来达到全民族的奴性,形成一种共同体伦理,而切腹所要摧毀的,便是根植于日本人心中的武士道伦理,通过历史权力顺次的倒傎,砸毁象征伦理显像的盔甲,完成了一次尼采式的毁神,其中最为道劲的无疑是切腹本身,其展示的”身体一主体”的奇观式景象,映射的是意识形态运作的机体,其本质是福柯说” 话语一权力” 的建构,武士通过对身体主体的自戕,近乎宗教泛灵型的仪式,形成一种武士道精神的倒错,一如拉斯冯提尔的作品中以宗教性仪式来摧毁上帝的构拟。", "title": "我乱写的呵呵,不准看!我讨厌豆瓣装逼人", "date": "2023-09-2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0725/"} {"text": "我看完之后…其实没有什么很沉重的感觉。反倒是《奥本海默》+《切尔诺贝利的午夜》+普罗米修斯的隐喻三者加起来很像我近期的生活,让我感觉跟这部电影很有缘。 日本排核废水当天,我买了《切尔诺贝利的午夜》,不过漫无目玩手机、虚假工作和无所事事的摸鱼占用了我大部分时间,导致我19号才翻来这本书,也只看了两章,不过我和《奥本海默》的一点点缘分也在这前两章里。\n(人啊,不应该一直这样下去,最起码这周,我应该把这本和我比较有缘分的书看完吧。) 因为对《奥本海默》有很高的期待,所以我一直没有看各种影评,生怕被剧透一点,再加上我少得可怜的历史知识储备,进场之前我都在担心看不懂这部电影。不过还好,书的前两章让我大概了解了原子被中子撞击会产生核裂变、水和石墨哪个更适合当慢化剂还有各自的隐患。这些让我在看电影的时候轻松了很多。\n另外,书的第一章还描述了苏联在建造反应堆和核电站时多么的形式主义、刻板、刻薄、僵化、愚蠢,这些让我在看奥本海默建立小镇的时候脑海里出现了一句话:苏联输定了。\n还有一点让我觉得和这个电影很有缘分的,就是建立小镇的部分。不管是书里苏联建造的生活区还是电影里奥本海默建造的小镇,都让我联想到自己所在的项目部。\n缘分的第三处就是普罗米修斯的隐喻。描写切尔诺贝利的书里提到了普罗米修斯。电影里讲奥本海默比喻成普罗米修斯。观影当天打开微博点开的第一条热搜:人人视频字幕组多人被判刑。字幕组的人也被比喻成普罗米修斯。所以神话啊,他真的很灵。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出现普罗米修斯,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这么需要普罗米修斯…\n回到电影本身,我没太感受到奥本的后悔和恐惧,不过一个人的自由和自负我倒是看出来了,科学家还是值得崇拜的。\n我很喜欢前半段在各个大学里的场景。为了汲取知识辗转各地,会有教授帮忙推荐学校、指点迷津,会有人跟自己说:“去一个让你能思考的地方吧。”\n这才是上学的意义啊!!!\n很羡慕科学家的生活,他们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知道能研究什么,每天都在期待新的可能和新的突破,这样活着才叫活着啊!!!\n还有一点我不太明白:凯蒂为什么不离开奥本。他很多次背叛她,在小镇生活的时候也没见他多重视她。他俩的孩子一哭我真的烦到不行,没想到后面居然还生了二胎,凯蒂啊凯蒂,你糊涂啊!!\n最后奥本任由那些人抹黑自己,说是在赎罪。他怎么想的我倒是可以理解,不过电影确实没拍出来…\n科学家们在担心核武器会不会让世界毁灭,年轻人的聊天记录里多的是“希望地球爆炸”这种字眼。有点好笑有没有!\n电影散场了,我买了两个肉松小贝,一份量很大的锅包肉,还有两个711的韩式辣酱炸肉串。\n都吃完了,我很开心!", "title": "即使有普罗米修斯带来火种,我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活。", "date": "2023-09-2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0149/"} {"text": "如果不是因为杰森斯坦森,大概率我不会进电影院看《敢死队4》。\n史泰龙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的偶像,当年的《第一滴血1》让我觉得他简直就是天神一样的存在。我从此喜欢上这个面瘫的疯子。\n史泰龙是把冷兵器和野外生存技能运用到极致的史上第一人,也是我心目中无人能超越的第一人。我现在喜欢的杰森斯坦森也不能。\n但是,他太老了。\n尽管他的老态还没有那么龙钟,但仍然是老了,真的老了……\n敢死队1和2还能打能扛,3就已经疲态尽显了。\n所以,果然,4里面他诈死了,头尾客串一下,不出场也就不用打了,打戏全靠我森一人顶上。\n这是敢死队的终篇,它必须得终,实在是没啥题材可拍了,我森也不年轻了。\n故事烂到爆!但凡有一点点想看故事情节的,那就不用看了。\n至于演员吗,除了那几张老面孔,新的无一可取,那个泰拳王也不行。\n最让人难顶的是那俩女演员,我真的不知道作用是什么,出境的意义又是什么,我森完全不需要安排个女朋友!\n那个美国女演员,身材姣好,面容僵硬,妆造就象个戴了瓷面具的洋娃娃。开篇那个露胸装就让我很辣眼睛,那场吵架的戏更是让人耳朵疼。\n全场象走秀而不是打斗,无论怎样,头发丝都不带乱的。最后滑下小船那个定格,特效之拙劣,表情之麻木,我觉得我森得瞎了眼才会找她。\n场面、动作也就那样了,几无亮点。\n唯一稍显精彩的一场戏,是我森骑着小摩托在船上横扫千军,飞跃而起的时候,还是帅的。", "title": "人生最怕:美人迟暮 英雄末路", "date": "2023-09-2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9575/"} {"text": "看完了!真的是一部好剧啊,我在都市剧里已经好多年没看到这么正常的普通人,走正常的剧情不是那种神经的狗血剧情了。我跟着盛阳看到了一个普通家培养的三观正,有抱负,有毅力肯努力的年轻人在生活和事业上的拼搏,没有什么金手指就是咱们正常人靠自己。在男女关系上的平等思维,对女性平等的相处,没有那种为了体现男性故意的所谓绅士,也没有那总把男性表现的油腻腻的好色标签。夸一句这剧里真的都是正常的女性角色,有自己的工作,想法和对生活的理解,不再是把女性角色标签化了。整个剧里到处都是生活中的智慧,工作中的高级处理方式。我要再看一遍!", "title": "一部看着不上火很温暖的都市剧", "date": "2023-09-2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0401/"} {"text": "百老汇电影中心距九龙关口不到两公里,过关后向北行十多分钟就能找到。影院的年纪应该不小,但依然明净、大方,我很喜欢它白色的外墙,就像影院的幕布。\n售票处在一楼,我们到的时候余票充足,似乎香港人不太热衷在线上购票。我用蹩脚的粤语回答售票阿姨我并没有信用卡、也不是学生,因此没有享受到折扣,95块港币一张票。这是我第四次到香港,也是唯一没有摸到港币的一次,和香港人的沟通变得简单又机械,如果你是极简主义者,你只需要学会“支付宝”三个字便能同行全港,或许未来语言都会变得多余,在此之前我还是很珍惜我的蹩脚粤语。\n一楼还有大小三间屋子,出售光碟、海报和文创。我找到了林奇脑袋做成的徽章、伯格曼和帕索利尼的CC套装还有《2001太空漫游》的巨幅海报,但却又一次克制住了消费冲动。\n正式放映前放了一段很可爱的观影行为引导歌曲——好像两年前我在广州百丽宫看《波斯语课》前也放了这首歌——比起内地影院的AI语音提醒要动听得多。我联想到广东人的《祝寿歌》,我想粤语区依旧保有本色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确在认真对待自己的方言。\n不知道是不是这首歌的缘故(当然不是),真的没有一个人打开手机屏幕,没有一个人私语。走神的一刻我扫视前排观众,荧幕是观众的焦点,他们与镜头形成的双重聚焦让我再次确信电影是电影院里的艺术。阿巴斯在《希林公主》里将荧幕倒转,用一个巧妙的骗术确证了以上观点。\n电影的最后一行字幕是:永远怀念,坂本龙一先生。\n灯微微亮起,我习惯性的起身,但周围人却都静坐如初。《Aqua》还在演奏,直到演职员表滚动完毕,顶灯像太阳一样升起,观众与电影的默契竟像古人日出而作般自然。原来大家真的是来观看电影的啊。", "title": "香港观影札记", "date": "2023-09-2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8173/"} {"text": "文/梦里诗书\n将反诈“杀猪盘”当做噱头的《鹦鹉杀》,在电影中却让人发现被骗的是自己。很难想象导演编剧是出于怎样的动机,才会制作这样一部荒谬透顶,和诈骗犯谈爱情的三角恋“神作”,而整个故事从莫名奇妙的人物动机,到毫无逻辑可言用巧合拼凑的剧情,试图以文艺之名的粉饰,掩盖不了电影言之无物的平庸。\n何为“鹦鹉杀”?电影给出的解释是鹦鹉会模仿人说话,却并不具备任何情感,导演把“鹦鹉”用来隐喻用“杀猪盘”骗人钱财的骗子,而周冬雨饰演的角色周冉,则就是被“杀猪盘”诈骗了55万的受害者,她在被骗之后选择找到骗子,让骗子爱上自己,最后以骗治骗,来完成自己的反杀,这就是电影“鹦鹉杀”的寓意。\n“骗中骗”与“反杀”是电影制造的两个爽点,然而这两个点想要爽到观众,离不开剧情的缜密,但这恰恰是《鹦鹉杀》最为薄弱的一环,且不谈一个本身从来没有骗人经验,涉世未深的女生拿什么去完成反骗,电影人物之间的关联,完全是依靠巧合建立的,这个故事在现实中发生的概率不比连中十次彩票头奖的概率低,这种荒谬的胡编乱造使电影在开始不久便完全失真了。\n故事的失真只是电影问题的表象,《鹦鹉杀》最大问题是赋予了电影莫须有的浪漫,一个受害者,两个“杀猪盘”的骗子,三人间居然还有着“真情流露”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衍生居然还成为了电影的主线?!在我看来作为导演的麻赢心,错误的把主人公面对“杀猪盘”诈骗的内心情感变成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式的爱情,电影也随之由一部犯罪片变成了一部让人尴尬不已的文艺爱情片。\n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我看来绝大多数该归结于导演的异想天开。纵观全片《鹦鹉杀》的创作不是基于现实,更没有考虑过逻辑的合理性,它的创作者只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杜撰了一个发生在受害人和骗子之间纠葛的虐恋故事,所以作为受害者的周冉才能轻而易举的又遇到骗子,又巧合的让骗子爱上了自己,来完成所谓的“反杀”,而所谓的骗子,居然被电影美化成了“乌托邦”式的男主?!这种自以为是的创作,使电影经不起任何推敲,更偏离了“反诈”这一核心命题。\n“杀猪盘”诈骗本是一个可以从很多面去深入的现实题材,但《鹦鹉杀》拿着一手好牌,却打出了最烂的打法,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电影创作者与现实的脱轨,自视曲高和寡的创作,实则把电影变成了一场对观众的“杀猪盘”。", "title": "当电影变成了“杀猪盘”", "date": "2023-09-2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9121/"} {"text": "本片原片参考: 第十四代“尼都”的一生/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n本篇参考相似电影:\n这篇......确实蛮敏感的......我在修改部分措辞后,再最后尝试一遍,实在不行,就算了。至于有些“玩笑”部分,我不改。本质上这篇影评确有一定自我这里的戏谑之处,原片就是个“笑话”。还有,其实【西藏】这里,我不向往,也从未有过什么“虔诚”。这点,如果可以,我会在此页面下部算是“转录”的另外一部“相通”影片-《西藏柒年》中谈及。\n写句实话,很多好莱坞电影中定为“反派”才会常说的那句“宗教是毒药”,我这里确实当作至理名言。认为如此的认知没错。而且看着比如《西藏柒年》这类电影中“屠戮信徒”的片段时,真心开心。如果那就是“真实”的,除了认同,我没其他感觉。——2023年9月12日。\n如上自语若有异心记恨,那就先恨着,我没必要向所有人解释,替你们开解。就像可能读到此篇的诸位,心理反应可能会是:“你又有什么资格,让我们接受这些?”\n如果我像【十四代“尼都”】这位一样,认为自己有呢?就像其人,觉得【西藏】就该是自己的。其实有时想想,我竟然觉得,没什么错。只是这位手段,后期下三滥了,也是事实。\n这部电影震撼到我了,说“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是一部“震撼”的作品,是因为其政治因素非常浓郁的敏感题材和它高度主观视角的表现形式。这里具体指向为何,我想看过此片的中国人,多少都深有体会,此处不再过多阐述。\n而之所以借“尼都”做以“Kundun”的代称,出于何因。可能阅读过我个人一些浅见薄识评论的世相略知其名本为一位网络旧识的存世美名,一直以来,我都对这个近似于“法号”的昵称颇为欣赏。有一种“世外高人”的传奇感,先不论其人三头两面的毛病,仅是此名,甚好。因此在重录一篇完全有关于【藏传佛教】的所谓“传记”类型片时,我认为将“堪布”以“尼都”代替,合情合理。也请一些与此君相识之人,或者本尊,抱着平常心态看待笔者提及到你们的部分,有时,我只将其当作一种“替换”而已,未曾写谁人的他/她,或妳/你。而之所以在这部名为“The Chairman/主席”的影视条目页面内写“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仅是仅为“Kundun”在此出现不予。万般无奈,我才选择在剧情主题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我国两位政治领域知名人物【毛】与【十四代“尼都”】作为作品卖点的“相似”而已。\n而有关这部“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讲述的是【吐蕃】地区的一段历史,差不多是在40-50年代左右的历史,人物就是曾获所谓“诺贝尔和平奖”,祖籍青海省平安县红崖村,生肖亥猪,巨蟹星座的【十四世尼都】,本名“拉木登珠”。影片便是从其被选为做当地转世“尼都”直至【毛泽东】麾下的“百万雄师”平息“雪狮”事端继而仓皇逃离【吐蕃】的故事。当然,在祖籍意大利虔诚信仰【公教】的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浑然天成的“妙手仁心”下,这段历史就成为另一幅“焕然一新”的全新风貌。也算是“独具匠心”,我看得着实动容,某些场面,真教人泪如雨下,差点信以为真了。足见大师功力。\n影片以一位酣睡在襁褓中的童年稚气淳朴的脸作为开篇人物特写,凸显【十四代“尼都”】的天真无邪;当镜头切至孩童猛然张开的清澈透明的双眼时,冷色调及凝重的鼓声,预示着这个孩子即将面对严酷的未来。为整部电影立下苍凉、神秘的悲情基调,犹如【吐蕃】这片土地。\n本片美术方面表现出色,选景用心,服装除了戏中的【人民解放军】略有出入外,与正史差异不大。即有许多近似【吐蕃】的辽远外景,也惟妙惟肖的重塑了许多“藏传佛教”的宗教仪式,传统民族表演等。可谓以假乱真。“尼都”们的红、黄袍,藏族的服装、挂毯、乐器、壁画、金色的佛像,精修的庙宇等,色彩浓烈且分明,冷暖色随着电影剧情的推进,逐渐形成相互交叉,艳丽可不媚俗。这些带有“冷暖交替”色彩的运用显示了本为意大利裔的美国名导-【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对中国【西藏】的主观印象,在这位虔诚地教徒眼里,西藏,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却因坚实的信仰,而显得金光灿烂,生机勃勃的土地。(结果由【暗叉/卢晓觉】所领导的【中国解放军】一出场!就全变了啊!这部分如下会阐述。)\n此片选用了许多显而易见的对比手法,彰显人物命运的明暗。最突出的,便是由给“Cast & crew User reviews Trivia IMDbPro 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三岛由纪夫传”操刀过原声的【Philip Glass/菲利普·格拉斯 】谱写。从【十四世尼都】诞生到他少年时期,都是西藏特有的民族器乐做以声响烘托,单调苍凉,较为“极简”,凝重富有内涵;但当由【暗叉/卢晓觉】所带领的【中国解放军】进入西藏段落时,音乐骤变,变成了“赞歌”式的革命音乐,混杂而喜庆,表达由【毛泽东】与【崔明星】作为思想主导下的精兵强将们,另外一种“狂热”的信条。\n另外还有服装层面的强烈对比,如果说以【十四世尼都】为主人公的一众“信徒”们的服装多以“红色”的暖色调示人,那么以此片中【毛泽东】这一“反角”在【北京】与主角进行会晤时,则用了十分阴冷的冷色调。“毛式中山装”灰色的扮相,“主席头”在此片中尽显滑稽的模样,擦得锃光瓦亮的皮鞋,与祖籍中国北京的华裔演员-【Robert Lin/罗伯特.林】(感觉这家伙是个“Gay”,演得【毛泽东】一股“娘娘腔”,好像很“垂涎”那位“和尚”的感觉一样。确实令人感到恶心的感觉。但或许,要的就是这样。)满含心机的闪烁眼光,都与【十四世尼都】虔诚的眼神,形成鲜明对比。这其中,尤以【暗叉/卢晓觉】率领的【解放军】进藏时全部戴着防风眼镜,身着土色战服,给“明净”的西藏天空带去尘土飞扬的对比为着重描画,面目模糊,凶神恶煞,除了“主席”,毫无人性的一群“机器人”一样。象征着【西藏】的和平都被以【毛泽东】为首,【崔明星】参谋,【暗叉/卢晓觉】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搅和、糟蹋了。\n是不是读上去令各位都有些不舒服了?先抛却那部分略显“调侃”的胡话,仅如此的剧情,就已经令人火冒三丈了吧?(也不一定,至少此处,我觉得汉奸却众。)但没法,这部电影的主体基调就是如此,仅是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眼里的“透彻”,一种对中国政府充满主观偏见的具象描摹。而一部以【十四世尼都】为主角的传记片,高潮部分却是依赖“反派群像”,而主人公在此片的发挥我也写句主观感受,令人昏昏欲睡。这便真的有些说不过去了。(业余的亚裔演员演技问题。似乎总是呈现出一副“半梦半醒”的状态,就是“至善”了。还不如饰演童年部分的小演员。)\n“Religion is poison.It Makes Tibet inferior.”【宗教是毒药,它使西藏人民低人一等。】 (毛泽东)“I think that I am a Reflection,like moon on water.When You see me,and i am trying to be a good man ,you see yourself.”【当你看我时,我想我是一个倒影,就像水面上的月亮。而我正努力成为一个好人,你就会看到你自己。】(十四世尼都)这两句出自不同意志人物口中的台词,也有“对比”感。这两句话分别都有许多背后的含义,蛮值得影迷去思考。\n【西藏】从“十三世尼都”时宣布独立,那时是因为有英国政府的支持,清政府是不承认的。【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讨好西方,其实也是他的政府当时缺钱用,不得不被迫承认,【西藏】的独立。但后来【国民党】北伐平定军阀后,对于未羊(不得不说,这个生肖的历史人物,卖国贼挺多的啊。)处女座(此星座汉奸也不少)的袁世凯政府的签字条约不予承认,但因为要应付人人都爱的邻国【日本】的侵略,没有时间解决【西藏】问题。于是让【十四世尼都】钻了空子,自立为王。解放后,【暗叉/卢晓觉】加入的【共产党】才有精力,兵力,实力解决这一问题,但此时,多少为时已晚。【共产党】对于这块庞大的,在中国境内的风水宝地,自然不会承认其“独立”。\n【吐蕃】是和平解放,还是所谓的“和平解放”?至少在“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这部电影里,台词,剧情皆是后者的否定,完全的否定。而完全否定的呈现效果便是——【十四世尼都】不愿意承认【吐蕃】是中国的一部分,由【暗叉/卢晓觉】亲自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便以武力威胁,而【十四世尼都】在首都北京会晤【崔明星】的丈夫——【毛泽东】时,一度天真地认为这位“最高领导人”与他有“慈悲为怀”的共同点,拍得这位貌似也有放弃过“独立”的主张。但也不知怎地,【毛泽东】不知被他的那位在后来组建“四人帮”的双鱼座糟糠之妻——【崔明星】灌了什么“迷魂汤”,坚持要把【西藏】的“佛”革掉,要把大批汉族移民至圣地【西藏】,并要将“攻物员”【暗叉/卢晓觉】督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长久驻扎在【吐蕃】。亥猪巨蟹座的【十四世尼都】毕竟是个“尼都”!是不是?很有个性的人!如上那些咄咄逼人的做法,最终使得具有“独立思想”的【十四世尼都】决心决不妥协,然而祂是个“心系众生”的“尼都”,不想再有更多流血冲突,于是走为上,开始自己“真理”的漫长逃亡。\n大体上就是这么个剧情,不得不说,很是感人啊。属于“不看不是中国人”的类型电影。我建议大家伙还是找找此片,好好恶补下此段“正史”。至于我,真的,别看我写这么多,补这么多,我对【政治】一词,真心毫无兴趣。我可以写句主观的,“政治中人,没有善者。真正善良的人,搞不了这个。所以无论史实为何,身在其中的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之分‘胜败’不过。至于‘是非’,只是凭说。” 任何的“解放”都不可能完全“和平”,这是人类的通病,没必要非揪着这个字眼不放。我是这感触。\n此片上映于1997年,票房可想而之的极差,但西方媒体同样不出意外的基本“好评”。至于我这里,其实是“较差”的,如果此片依然还有“条目”的话,我肯定打这个分。因为确实太“温吞”了,出演“十四世尼都”的演员就我个人而言,也是全无灵魂,如同照本宣科。反派选择的也挺差,即【毛泽东】,讽刺感太明显了,反而浅薄。\n以及,是的,此篇影评其实也是一篇“旧评重录”,初评是在“时光网”。这部“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是中国的禁片,我之所以也算“费尽心机”修改这么一篇旧评,原因也在这里。但我承认,此片异常敏感,我已经竭尽所能,弱化此片的“尖锐”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者一些女性口中的“国男”,我承认,此片其实难以下咽,我认为歪曲,不实,颠倒黑白之处比比皆是;但“历史”这东西,毕竟咱没有“眼见为实”,是否【十四世尼都】这老头子也不全然是“谎言”?我也不知。也许读到这句有人会说:“你这思想很危险啊!” 放心,不至于。只是我相信,再满口胡言的人,也有真实的那面,再自诩诚信的人,也不可能事事实言。人是如此,世事亦是。\n这,便是我如今的看法,对于此人此事此片。还有开头那句。\n参考豆列:\n片单|目击光影/好莱坞(Hollywood) (douban.com)\n删除/驳回/尝试修改的影音评论 (douban.com)", "title": "旧评重录——“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一部艺术氛围的政治题材电影。十四世“尼都”是被言而无信听信自己媳妇-【崔明星】谗言的【毛泽东】给逼至“落荒而逃/揭竿而起”的,而这对“革命夫妇”的刽子手则是著名“攻物员”美名“暗叉”的【卢晓觉】。", "date": "2023-09-2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3483/"} {"text": "什么都差口气。你不能说他不还原,但还原并不是单单每个地方每句话拍了就行,好的作品必然给人一种精神上的还原。但是导演就是给人一种“你看我都拍了”的感觉。\n台词不做修改,不顾忌文字读者与影视观众的接受差异,有些台词我都替演员觉得拗口,也不知道导演和编剧干什么吃的。\n特效做的像快乐星球,为了过审可以理解所有的台词重配名词改动,但书里所有的名场面你都拍的差一口气也好意思叫还原。不动脑子拍摄大概就这样了,对,导演就是给人一种不动脑子的感觉,像抄作业,还字迹潦草卷面肮脏。\n倪妮是长了一张天选叶流西的脸,但明显因为脸过于还原导致她不琢磨叶流西的内核,浮于表面的bking,丝毫不能从面部表情感受到人物内心,行为前后极度割裂,倪妮这个演技上的问题已经持续了有一段时间了,《消失的她》我就已经觉得有点过犹不及了。\n导演给人一种“我照着拍了你不能说我不好”的感觉,倪妮给人一种“我照着演的你不能说我不好”的感觉。\n我如果是原作者看到这种东西,那真是如鲠在喉如芒刺背。", "title": "还原原著并不是照着拍就叫还原", "date": "2023-09-2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7393/"} {"text":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小镇,没有伦敦的浮华和大城市的热闹,像是女主角在单口喜剧讲的段子,这是一个贫瘠的小城市。它没办法成为伦敦的后花园,而女主角的生活更是苦上加苦。\n在国内对于“毒母”的塑造有母亲三部曲《春潮》,其余还在慈母的叙事框架中。这部电影则展现了患有精神疾病(抑郁症)的母亲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三个孩子。母亲长时间无法下床,失去了生活的能力。然后维持一个家的能力就交到了15岁的女主角身上。可是即便15岁的她完成了这一切,她的母亲只会忌惮家中的权力过渡,指责她现在是家里发号施令的人。一方面,她希望15岁的她能够代替她支撑起这个家,一方面她不希望女主角真的充满力量和自信,而是时不时打压她,贬低她。让她自我厌恶,保持一个低自尊的状态。女主角意识到了这一切,但她还是选择一次次相信她。\n女主角把房租交给她的时候,她用这笔钱买了一个小货车,而她连驾照都没有。其实这是一场诱哄加上挑衅,她不希望女主角真正离开她。这也就是女主角讲的“我的生命中出现一件跟你无关的事,那就是单口喜剧。”这件事遭受了母亲深深的嘲讽,母亲对此表示愤怒。因为她不能行使母亲的权力让女儿再在她周边转。\n女主角的自我厌恶阻碍了她向她人寻求帮助的可能,她的世界里面所有人都是危险的,她学会的讨好就是利用自己的身体去做武器。她接触到的世界也是充满恶意,同学嫌弃她穷,有爸爸的家庭不懂她的辛苦,一个姐姐带两个弟弟妹妹。社区帮助和介入她也拒绝,她的自我只在卫生间写单口喜剧小段子的时刻发生,所以她被老师否定写单口喜剧,她也没有把写满段子的本子扔下去。爱好是她残缺的生活里面唯一的光。\n戏剧老师看到了她的天分,她愤怒、敏感、聪明,而且不在乎她人。她和戏剧老师真的很惺惺相惜,一个是深信自己年轻有天份却只能在戏剧学校当老师的艺术狂,一个是年轻敏感的脱口秀演员。在最后她们紧紧地依靠在一起。\n整体的故事设计都非常流畅自然,除却强暴戏,受不了强暴戏还要设计成一个电影的高潮,(隔空呼唤小变态)而且一个强暴戏发生了二十分钟,游戏厅有那么好拍嘛?给我的观感造成了严重不适。我觉得剧本设计的话,单口喜剧表演那一段才应该是高潮,而不是后面她一讲就哭的强暴戏。或者母女对峙的戏是高潮也可以。把强暴戏设计成高潮就觉得啊,是导演就想拿奖就想上价值才有这么一出。\n同情女主角,希望女主角成为优秀的单口喜剧演员,名利双收,有充足的钱来去进行心理咨询…(或者串个场去找绝望写手的艾娃和黛博拉…)", "title": "底层女性的逃离与不舍", "date": "2023-09-1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4849/"} {"text": "第一次看如此之短的“剧”,对我来说是个新鲜的体验。\n总体观感大致可以总结为:在仓促中体验干净清爽的爱情。\n是的,短到令我发指的单集时长,让我第一次在追剧的时候体会到了“稍纵即逝”的快乐。\n我对《我回到十七岁的理由》整部剧是基本满意的。\n张淼怡和方晓东的二搭依然还有《见面吧,就现在》里傅湉周于北存在的那种纯净的cp感。\n清甜开朗的小女生这类角色对于张淼怡来说早就驾轻就熟,方晓东也还是那个美强惨的高冷学霸。两个人在各自的舒适区里二度合作,还是擦出了和前作相同的火花。\n不同的是,这部剧里的钟笑笑多了一层“姐姐”的松弛感。无论是对“喜欢”更加直接的表达,还是对“流言蜚语”的不在乎,都能感受到这部剧和同类型作品相比有新意的地方。\n而许漾的喜欢也不再是单纯的“见色起意”或是“怦然心动”,而是从没有感觉,到多看一眼,再到不自觉的吃醋,最后坚定的相信对方是自己喜欢的人这样一个完整的渐入式心动。\n当然了,穿越回到过去再改变现在的设定非常土得掉渣。可能国产剧的编剧真的想不出来还能有什么其他的设定能够合理化男女主心智上的不对等。\n不过,这不妨碍我每天都翘首以盼这短短的五分多钟愉快。\nCP感这个东西挺玄学的。\n张淼怡和方晓东、周翊然搭档就能够感觉到,和文俊辉就没有……\n同样的,隔壁周翊然在和庄达菲的《白日梦我》里也没擦出《当我飞奔向你》和张淼怡一样的火花……\n所以,两位演员依旧能够如此“合适”的再次合作,也给这部剧加了一些分数。\n最后,再来说说这部短到令我发指的播出形式。\n个人认为,把一个本不复杂的剧本,切割成如此细碎是会影响观感的。\n正如我前面所说,每一次都是观众刚进入剧情,正打算还是品尝剧情的甜的时候,戛然而止。\n可能短视频的方式的确可以更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但需要剧情铺垫的感情戏是否也应该顺应这个潮流,我持保留意见。\n本应连贯的感情发展,被人为的拆分开,每天只是让观众浅尝辄止,我认为不利于观众对整部剧和男女主角色体验和理解。\n钟笑笑和许漾的故事,到这里结束了。\n无论如何,《我回到十七岁的理由》这部剧还是还原了一个还不错的爱情故事。\n不完美,不惊艳,但是够真诚,够清爽。慢慢的喜欢,慢慢的接近,海风吹拂的不仅仅是钟笑笑和许漾的爱情,也是对那个少年时代,最好的归纳和概括。", "title": "谈一场短平快的恋爱", "date": "2023-09-2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2197/"} {"text": "首先,我必须要说,这部剧的群像是真的好好看!!!\n虽然故事主要是由女主罗琦琦的视角展开,但用罗琦琦的眼睛望去,身边那些青春面庞又是如此的鲜活,对于罗琦琦而言,正是有ta们的存在,青春才没有那么苦涩,或者说有ta们的存在,青春才增加了色彩。\n所以这部剧除了女主罗琦琦的倔强,敏感的性格深深打动了我之外,其他角色也同样让我无比触动。\n比如张骏和许小波,这两个对罗琦琦而言无比重要的两个男性角色,他们身上的人生轨迹看似截然不同但却也有着类似的悲伤,张骏的家境殷实但却因为原生家庭的破裂,缺少父亲的关心,家庭给予的物质富足给不了他真正想要的爱和关心;而许小波从小在幺儿拐的游戏厅打工补贴家用,和母亲相依为命,沉稳能扛事的表象下,也是他过早承担家庭负担的代价….\n再比如学校里的闹事三人组为首的林岚,虽然着墨不多,但也让我看到了这个女孩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外表之下的迷茫,当我看见她喊住罗琦琦,说她们是一路人,然后独自望着罗琦琦离开的背影的时候,我想林岚身上的这份迷茫又未尝不是那个时代的青春期的代表呢?\n还有葛晓菲,我能感觉的到这个角色身上也有着不亚于罗琦琦的矛盾感,那个出场好似让周围的环境蒙上一层柔光镜的娴静美好的乖乖少女,美好的不像话,但剧情却一点点撕开这个少女身上那些不为人知的伤痕:不和睦的家庭、日复一日的争吵、被压抑,被束缚的内心。我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少女心中对自由的向往,和那颗蠢蠢欲动的心…\n这些小镇少年们,这些存在于罗琦琦青春中的人和事,他们所发生的这些挥之不去,又深入骨髓的青春记忆,是那个时代的最棒的青春画像,ta们身上那份蓬勃而发的力量,同样也是那个时代最好的代表。\n尽管剧的故事还未完待续,不过这些鲜活灵动的群像的记忆,已经让我更加好奇这个故事的终点会驶向何方,同时这些可爱的青春脸庞,也让我无比的希望ta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部属于自己的青春史诗中找寻到最好的答案,收获最棒的结局。", "title": "年少的我们,有最美的时光", "date": "2023-09-1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6850/"} {"text": "*大卫·林奇的电影中有太多的学问,为保证论述完整,本文仅从一个极狭的角度切入,充满断言与偏见。\n大卫·林奇的神秘红幕背后站着他的三个父亲:弗朗西斯·培根、费德里科·费里尼和埃德加·爱伦·坡。在大卫·林奇创作早期的作品中,电影美术几乎占据了压倒性的地位,而这种美术风格来自于弗朗西斯·培根的绘画——变异的人脸、清晰的血肉和几乎要占据画面的暗黑色调。《橡皮头》和《象人》几乎同构:故事明确、叙事清晰,且被高度地搁置,影像的时间被无限地拉长,以至于重心完全被置于每一幕戏内部的情绪中,连续的故事仿佛只是幕间的铺垫。而在每一幕戏中,林奇动用了一切可能的方式来营造诡秘的效果:在理性可见的范围内填充怪异的人物、表演、妆造、道具、建筑空间和构图,而其外则是蠢蠢欲动的黑暗。(然而有趣的是,林奇的镜头语言却非常保守,这种保守直到《内陆帝国》才被根本地克服。)这时期的林奇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创作状态,不停地将绘画中的理念实践在影像中,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一种绘画般直达情绪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方法在处理影片整体的结构和表意时就会力有不逮。\n《蓝丝绒》是大卫·林奇的转向之作,从这部作品开始,诡异的美术风格似乎消失了,一切都发生在高度写实的世界中。但实则不然,诡秘风格被林奇移动到了更深的地方——从一种客观现实移动到了心理现实。而达到此效果的方式是一种特殊且严格的特写镜头语法:在《蓝丝绒》开头段落中老人倒地,摄影机摇降至土地之下,昆虫的特写镜头配合相似表意的旁白。(当男主角从医院归来后发现人耳的镜头段落也使用了同样的语法结构。)这个“掩埋”情绪效果的过程其实可以看作大卫·林奇电影视野的扩展:当曾经统御影片的美术归位到人物的心理现实之后,影片终于为客观现实留出了位置,而这个客观现实,就是林奇经验中“典型美国”——鹰牌童子军、密苏里和蒙大拿的变体。在这部尚未成熟的转型作品中,可以看出此时林奇的两个核心问题:如何在自己的电影中为客观现实找到相应的位置和合适的语法,和如何处理客观现实和心理现实的关系。对于前者,林奇在爱伦·坡那里找到了答案。和坡一样,林奇对于现实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如何还原真实,而是如何从心理现实出发再造真实。于是林奇谨遵爱伦坡的教诲,将火、土、木等元素各安其位,让它们在影片中既对位几乎所有的现实性元素,又独立自为地表意,并替代情节、情绪作为影片的推动性要素。这种改变解决了林奇镜头段之间的断续问题,但是镜头段落内部仍有时张力不足。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叙事方式(姑且称为元素叙事法)的对位既是严谨、交叉和错综复杂的,又是高度感性,神秘主义的。例如在《双峰》中被构造的木-原生质-伐木场-欲望机器的对位链,而火在这个对应链中同时作用于多个对象;《我心狂野》中火更是将暴力性和欲望的主题连接在一起,从而成为让整部电影的主题得以合法的关键,但是这个如此重要的连接的建立,却是在一个在情节上无足轻重的镜头段落(酒吧斗殴)中完成的。可见此时的林奇仍然是严格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者,只不过此时他的形式实验足以容纳足量的现实信息,使得完整、有表意的表层叙事得以可能。\n回到刚刚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处理客观现实和心理现实的关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林奇创造性地使用了费里尼的策略,并随之开启了他的新创作序列:《妖夜慌踪》、《穆赫兰道》和《内陆帝国》。在之前的作品中,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常被用闪回、叠化、渐隐等方式生硬地切分,而这样的笨拙自《妖夜慌踪》始被完全解决。费里尼常常用一次完整的摇镜作为切换两层现实的标志,但是这对于林奇并不简单,因为总的来说,林奇的镜头运动是偏于保守的。于是林奇将两层现实细分为四种镜头语言:1.全客观视点 2.角色客观视点 3.主观视点 4.心理视点。 这四种视点的顺序包含着一个不断深入的方向,他一方面在这个序列上推广此时已臻成熟的元素叙事法,让重要的表意元素从单一的镜头中解放出来,鬼魅地在不同层面的现实(亦即镜头语言)中出现;另一方面,他在几乎陈腐的镜头段落内部加入了少许的无人称移镜——一种林奇化的费里尼方法——来替代之前在两重现实间的切换。事实证明,这一做法不仅并不突兀,甚至赋予林奇沉闷的镜头节奏几分活力。在《妖夜慌踪》中,一切都变得更流畅且游刃有余,甚至出现了他后期略显恶搞的”倒放实验“,而在《穆赫兰道》里,费里尼式的切换进一步被用于影片的表意——一个梦中梦的“烧脑片”结构,这一切都在为《内陆帝国》的出现做准备:当林奇拿起DV机,不再为巨额的成本担惊受怕的时候,一部真正的“林奇主义”影像生成了。在《内陆帝国》中,不仅出现了林奇之前所有元素的进阶体:强烈的美术风格进一步舞台化,元素叙事法更加纯熟稳定的运用,心理-客观切换进一步和叙事结合(五层现实的交叉);而且镜头段落内部的镜头组接第一次变得风格化——手持DV的运动镜头和大特写镜头替代了陈腐的三段式。\n到此,大卫·林奇的电影体系已经搭建完成,一部伟大作品呼之欲出,只需一个比《内陆帝国》更大的主题。在当代艺术深耕多年之后,《双峰》第三季横空出世,让电影和影像艺术界同时哑然。这是一个超越评价体系的怪物,游离于客观现实和心理现实、理性直观和神秘主义、叙事影像和当代艺术之间,如林奇所钟爱的火元素一般,创造的同时毁灭自身,点亮黑暗的同时揭蔽出更多黑暗。诚然,林奇的世界是冰冷的,火焰的背后是原罪和虚无,但是在《双峰》第三季为数不多的时刻中,镜头第一次动情地凝视着早已衰老的库珀和劳拉,在被倒放得面目全非的音轨中艰难地吐出词语。这是一个电影史的时刻,时间被彻底重塑了,林奇表现出一种深刻地悲悯——用创造抵御不可逆转的时间和死亡,当库珀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拉住劳拉,那个作为整部剧悬疑噱头的问题却被赋予了无比真切的意涵,Is it future or is it past?而答案在每个被林奇深深折服的观众的心中浮现:Fire,walk with me.", "title": "与火同行|打扰大卫·林奇",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5268/"} {"text": "谁能想到我只是随便找了个下饭看的纪录片,就开始一整个上头。B站新出的《今天忙啥呢?》是一档职业观察纪录片,将一一为观众讲述12位普通从业者的故事。有一说一,持续追平了两期但还是完全不够看,因为每期节目只有10分钟的样子(没有催更的意思)。\n纪录片第一期讲述的是一位手语翻译—唐文妍老师的日常工作生活。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手翻译之一,无论是帮助聋人打官司、支援看病沟通,又或者是在BW中担当唱跳舞台翻译。看似毫无关联的三个领域却是通过一个人去传达给了聋哑人这样的特殊群体,唐老师真真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了极致,称其为“百科全书”也不为过。\n第二期的内容就更有意思了,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小龙虾也是可以当宠物的哈哈,不过作为家里有毛孩子的家长,也深知宠物医生对于养宠家庭的重要性。小宠物在给大家带来生活中精神调剂的同时,也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n在看到大学生因为治疗费用而在考虑要不要放弃小仓鼠生命的时候,特别心酸。一方面是宠物的生命,一方面是自己的生活费,两者取舍都很艰难。不过还好好心的宠物医生给她推荐了一些平替药物,不仅解决了钱包问题,也为这个小生命又争取到了几天时间。\n两期节目里有一个片段让我特别印象深刻,那就是唐老师在医院做翻译的时候,一位聋人奶奶和唐老师说起了自己的丈夫。因为十年前没找到可以帮忙手语翻译的人,导致她丈夫生了病后只能在家里等死,如果唐老师这样的人早点出现,不知道他们一家会不会迎来另一种结局。\n这段看得我眼眶发酸,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了特殊人群的不易以及像唐老师这样手语翻译老师们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让大家更多关注生活中的特殊群体与特殊行业,他们每个人都是虽渺小但又伟大的存在。", "title": "纪录片第一期讲述的是一位手语翻译—唐文妍老师的日常工作生活", "date": "2023-09-2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3618/"} {"text": "与其要在瑞德和斯嘉丽与梅兰妮夫妇找什么新旧对立,不如说瑞德和斯嘉丽自己都是旧世界的产物,相比之下梅兰妮夫妇会包裹在梦里直到消融于现实中,瑞德和斯嘉丽则是在迷雾中苦寻无果。瑞德尽管出身卑下,但言辞中无不流露对旧家庭和典雅生活,美德等迷恋,而斯嘉丽则反复地将艾希礼的旧绅士形象和战前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两个人注定是在反方向上前进的,瑞德通过女儿希望回到过去,重新拾起旧世界的少女斯嘉丽更强化了这一悲剧,也难怪瑞德最后感慨过去根本没法改变。\n斯嘉丽重新爱上瑞德,契机是意识到对方和自己都是在深陷迷雾中的人,而梅兰妮,作为旧世界剩下的梦一起消逝的时刻,才彻底地唤醒了身处现实中斯嘉丽。开篇和结尾反复出现的神圣土地这个概念,很容易让人想起马克思在法哲学批评里对领主土地关系-实体性因素的拾掇,而土地本身确实是联系新旧世界的要素,这方面可以扯很多东西。但是当斯嘉丽在结尾走向新世界的时候,白瑞德已经试图徘徊在世界的边缘中去寻找几处还存在典雅生活的遗址了,显然,两个人也许再也无缘了。\n这作品里历史梗太多了,每次看到谢尔曼和南方贵族生活,很难不陷入狂笑,但是BG写得确实没什么意思,感觉不如呼啸庄园", "title": "不太能GET到BG线", "date": "2023-09-2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3335/"} {"text": "分分钟都在心里吐槽这烂片,恶心坏了 ,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 "title": "封神:弱智风云之全片唯一演技在綫的人", "date": "2023-09-2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5771/"} {"text":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来自智利的影片《伯爵》,全片时长110分钟,本片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像老电影一般——需要你亲自去观看,才能体会。\n本片不适合介绍内容。\n我们先来聊一聊《百年孤独》吧?诸位有对此书痴迷的神魂颠倒的吗?还是有反复看实在记不住人名,欺骗自己不好读的呢?亦或者听过此书的只言片语,一度挂在动态上彰显独特?\n这都不重要。\n重要的是,这书是“魔幻现实主义”,它文字上的是一个故事,但是它实际讲的却是另外一个故事,另外一个发生在拉丁美洲土地上的历史故事。\n同理,本影片主线剧情好像是在讲述一段虚幻的故事:我们的伯爵是天生的吸血鬼,他依靠不死的能力,活了很久,参加了战争,获得了财富和地位,他有支持的政府,也有坚持反对的势力,他有妻子,有孩子,有情人,有仆人,有战衣,到最后还有了母亲。\n实际上呢?\n所有“词汇”都有“暗喻”,本片与其说魔幻,不如说“另一种现实表达”。\n而本影片也誓将黑色幽默做到极致——嘿!绝大多数时候的画面就是黑白灰!\n相当绝妙的一部影片,但是又因为暗喻太多,纯欣赏的观者可能会在中间部分打哈欠。\n不管怎么说,这可是一部喜剧片呢。\n一部不矛盾的喜剧/恐怖/历史/奇幻分类影片,构图优美,虽灰暗却不失格调。(称得上美学电影)", "title": "和《百年孤独》风格高度一致的真黑暗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的血腥吸血鬼影片",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2868/"} {"text": "看片名以为又是那种低成本B级片故弄玄虚一惊一乍,要不就是恶搞一通的喜剧片。没想到意外的好看,本片不是靠悬疑、反转、惊悚、酷炫特效、追车、爆炸等等你们能想到的科幻片中一切要素来博眼球,甚至科幻只是一层外衣而已。绝大部分剧情都是在对话,与其说是对话不如算是片中人物的自我独白。故事很简单,三位退休独身老人与一位外星人(或外星少年)的相遇相处。但故事并没有围绕着外星人与地球人怎么斗智斗勇、紧张刺激,反而是平静的、温情的娓娓道来,很有上世纪好莱坞老片的风范。\n首先老爷子演技真的很好,很自然。没有刻意表现老年人标志性神态甚至走路都精神抖擞。老爷子是一个固执但不失文雅性情温和的人,从头到尾就算愤怒都没听到他一句粗话骂娘。他为了一条根本提不通的意见,每次都不厌其烦的重复申请,却从来没有为此发火。片中没有展现老爷子年轻时生活状态,我们不得而知他为什么晚年与儿子关系不好十多年联系不上,而女儿平时虽然照顾着但有时也挺烦。\n虽然对二位老奶奶人物背景着墨不多但都个性分明。Sandy奶奶很优雅且口才好,我盲猜年轻时应该是大学教授或讲师一类的职业。Joyce奶奶是从大城市搬来,看得出来年轻时有多风光与高傲,所以她年轻不是女强人就是万人迷一般的人物。但一个是很开明接受女儿性取向但依然关系生疏,一个是到老只有猫咪相伴的女强人。她们都有各自的孤独与痛。\n外星人身高总让人感觉是少年状态,片中不会说话仅有机械的动作与充满“智慧”的眼神,印像较深的是每次换T恤上面印的字都很有含义,感觉导演在内涵某些内容。\n不会说话的外星人成为聆听者静静的听三位老人的喃喃自语。\n片中透过外星人事件,展现出老年生活的孤独,包括与年轻人代沟与不被理解。导演并没有让三位演员无病呻吟,自我感动。反而用出奇平静的语气讲出自己最大的痛点,没有技巧全是感情,让人能深深与片中角色共情。\n未完。。。", "title": "一部深入人心的温情好片",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3534/"} {"text": "封神到底要来看IMAX版的,全画幅太爽了。电影从姬发的内心独白开始,第一次用人类视角展开的封神榜。开场的冀州城大战音效真的震耳欲聋,震的我心都在颤抖。再一次被演员们的演技所折服。\n有几个让我触动的点,姬发一开始崇拜殷寿,后来姬昌说的那句: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才重要。他真的听进去了,从殷寿说狐妖是祥瑞那里,就彻底认清这个人有多么的虚伪。殷郊也在此时发现他的父亲,他最引以为豪的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对他彻底的失望了。\n第一次看没发现,现在看才感觉到剧情有点不太连贯,希望以后可以放出删减片段。雷震子是我看过所有封神榜里最还原的。还有姬昌可以设计成本来声音可以讲清楚的,后来被殷寿迫害才变成那样子的说话声音。这是我第一次去二刷的电影,希望票房可以大卖,让我们尽快看到第二部。", "title": "当初第二次看IMAX的感想",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2744/"} {"text": "本采访于2023年8月29日发布于Cinema Daily US 采访人名代替如下: 记者-Q;梅特·阿尔贝蒂-M;宝琳娜·乌鲁蒂亚- P\nQ:导演是如何与您接触的?做出拍这样一部电影的决定,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nP:她来找我,提议拍这样一部纪录片。我说:“好极了。”但接着我又补充了一句:“等一下。” 显然,我们得和奥古斯托的孩子、朋友商榷这件事,我自己也在进行一些考量。我真正开始理解拍摄这部电影的原因,是在我第一次看到成片时。在奥古斯托的一生中,他记录了我们国家近期历史上一些非常困难的时刻,也见证了艺术在我们国家的蓬勃发展。面对国家的社会弊病,他从来没有感到任何羞耻或者恐惧。他不仅带我们参与了他的整个旅程,而且现在也把所有的人都包括进来。令人惊奇的是,这实际上是对我们记忆的一次锻炼,而我们非常幸运能够拥有他的天赋和才华,得以呈现出这样一个故事。\nQ:离智利独裁政权被推翻的50周年还有一个月,这一事件对于拉丁美洲和世界来说,是一个政治分水岭。请问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独裁统治的历史遗产在这个历史时刻有着怎样的重要性,以及您希望这部电影为智利带来什么?\n译者:chan\n©《永恒的记忆》(The Eternal Memory, 2023)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版权方", "title": "以铭记对抗遗忘:《永恒的记忆》导演梅特·阿尔贝蒂访谈节选",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3589/"} {"text": "被戴老師的B站課堂安利了一部令人震撼的影片,已經很久沒有經驗過這樣讓整具身體被洗禮的影片了。\n强烈地感知到某種現代的渴慕和衝動。令我震驚的是這個本土故事的原創性和批判性,而且從東方兄妹故事到性別到現代——人道主義是性別主義(或談論現代性)的基礎——導演對於這個理論的分寸控制得很好,哪怕是後半段漫長的結尾遴選,也沒有逾越這個底綫。\n技術和電影内核的結合度也很高:鏡頭語言的縮放和俯拍似乎和那個大時代下,渺小和飽滿的個體凝視非常貼合。原本我以爲音樂就會沿用西樂,但主旨音樂的出現又很讚,80年代中國電影的劇中劇中劇設計也能看出一些舶來電影文化的影響。\n對於symbols和expressionism我也有所啓發。symbols only become meaningful when they are in proper context。在苦難和救贖時刻,運動表現主義也讓人覺得絕不出戲而且恰到好處。\n電影中的“導演”這一角色設計得極爲巧妙,邀請觀衆成爲一個聆聽者和思考者,而且頗爲適宜地把握了講述/填充和想象的力道。每一個劇情的轉別都伴隨著對於時代語境的深入思考\n80年代是一個令人着迷的年代,充滿著各種批判和反思,“先解決修正主義,再考慮人道主義”在生活的語境下戲謔地講出,對身份和關係的歷史處境的精準描述讓人振聾發聵。\n盲人的身份出現也提供了電影,這一個視覺中心工具,表達觸感世界和去視覺中心主義的嘗試。\n這也讓我開始反思我自己現在這個電影時代。一個主要的特徵是數字化,這提供了precision, stabilization, 和實時性real-time-ness, 也顯然給我們的詩意、想象賦予了特殊的時代特徵。我個人比較喜歡那個“生不逢時”的結尾,那些被敲碎的對幸福和希望的追求赫然已經屬於上一個時代,命運的轉輪似乎希望大部分過去的生命不再相遇。一方面我們期待“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同時我們也深諳不論是80還是任何一個年代,我們所擁有的其實永遠只是一個“起點”。", "title": "如果有的電影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那麽它就是一部好的影片", "date": "2023-09-2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8646/"} {"text": "我真喜欢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有一股特殊的人情味,又和机械的小八音盒一样的电影表现手法一起出现,让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我本以为我最喜欢的韦斯安德森电影会是布达佩斯大酒店,因为里面的主人公很像我初中时的宠物鸡(他叫老康,已经死了),但是我现在更喜欢法兰西特派,因为简直就是我!(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布达佩斯大酒店的画面和音乐,特别是音乐感觉听了一次记一辈子)\n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本科生发起下棋革命那里,因为我觉得我就是那个人,里面说的,年轻小孩触动人心的自恋。那个记者问女孩关于长大的部分我也觉得特别有同感。就刚在前几天我才发现我已经活了一生的五分之一了,如果按照80多岁算的话。虽然又没有多少,但对我来说冲击很大,因为我一直以为我一直就还是个小孩,别人也和我说我就还是个小孩,不过没想到已经五分之一了。九月28号我就要过生日了,到时候我就17岁了。我一直更喜欢奇数,17岁比16岁听起来好听,所以我其实觉得还好,不过又想到这是五分之一了就又会控制不住地感到有点慌张。。\n我也很喜欢艺术家和记忆神人的部分。艺术家因为我觉得我也是艺术家的性格,记忆神人因为他的孤独让我很有同感,我也觉得我。这些记者作家什么的也让我很有同感。最近我写的论文进短名单了,我的哲学课老师也说我很擅长写东西,我还喜欢创作东西的感觉,所以我想当作家。(但写这个写的很屎因为我故意这样的,不用在乎语法什么的,要不然也太累了,休息的时候还要那么努力)我记得初中的时候就有一个老师说我应该当作家,努力去润到国外出版什么的,但我真正最想当作家,或者写东西赚钱,是因为我在夏校的时候的同学。她在华尔街当记者,我觉得巨牛逼,虽然没有太能和她讲话,但是我下定决心我也想当这样的人。(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想干什么,我觉得所有人都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成功学大师也是。我觉得我们都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都一样迷茫,只是有些人更能说服自己)\n我其实也看过韦斯安德森的moonrise kingdom,但那个没有给我这么深的印象;我第一部看的其实是犬之岛(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在电影院看的)那个我很喜欢很喜欢。不过我觉得有时看电影看书,接触媒体就是,你又不是看技巧,技巧是呈现的方法。所以我有点烦,因为我和别人说我不太喜欢某本书什么的别人就说是因为我没看懂。我觉得懂这个说法很暴力,所有东西分成懂和不懂,好品味和烂品味。。对不起,每次我想写点社交媒体不正经的东西最后都写到自己身上,不过我觉得我我说的很对,就是这样的!\n看的时候我很多时候很想哭(特别是最近,我觉得我无时无刻在忍着哭,我要是想哭随时都可以哭,我那天一次性吃了一板药也什么都没感觉到,我太sober了)。我本来想就别哭吧,因为都说了不让哭,但是结束了还是哭了(但我没出声所以应该不算)", "title": "我真喜欢韦斯安德森",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2663/"} {"text": "比怪奇物语差了一百个天赋异禀吧,很能暴露韩国影视弊病的一部剧。该剧充分体现了韩国棒子能意淫、会意淫、敢意淫的创作风格,但是意淫完了就不知道该怎么圆回来。剧情漏洞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国情院把学校作为异能者培育基地,居然除了几个摄像头之外什么防护措施都没有?把异能者的孩子聚在一起,就不怕他们家长见面交流之后发现端倪??九龙浦李美贤都是要员出身,居然觉得退休卖个鸡排就能避开国情院眼线??车太贤开公交人仰马翻了那么多次,居然没有被吊销执照还能正常上路??本剧的叙事方式更是近乎诡异,不知道导演编排剧情是咋想的,前面几集交代了异能二代的三角恋,然后戛然而止开始大篇幅的对异能一代的回忆,回忆的篇幅至少占了全剧四分之三的集数,反正就是主角回忆完回忆配角,配角回忆完回忆反派,而且还是一个角色一个角色地回忆这种极其笨拙的叙事手法……甚至到了最后决战还要让班导这种无足轻重的角色回忆一集来水时长。你要是这样还不如直接按时间顺序讲故事,或者现实和回忆双线交织也可以啊。但是导演偏偏不,偏偏就用四五集拍现实中的异能二代,然后一口气给你整出十集全是回忆前史,导致我看完文山李美贤九龙浦的线直接忘了主角团三小只是干啥的了。叙事动力严重不足,只能不断地靠回忆来加戏,代价就是严重破坏观感,尤其在校园大战中打两下就来个走马灯简直让观众欲射又止。作者对于超能力的想象也非常匮乏,设定的异能基本是对美漫超英那些烂大街能力的简单复刻。看了下评论基本打高分都是冲着赵寅成韩孝周的cp去的,这个不是不能理解,不过这么高的评分实在是水过头了。尽管这个剧能看出导演是想讲很多东西,科幻、家庭、谍战、校园、青春爱情各种元素一锅乱炖,然而结果是哪个都没讲好。", "title": "叙事动力不足,观感体验较差", "date": "2023-09-2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1193/"} {"text": "朱一龙塑造人物的功力是越来越强, 越来越自然了, 《消失的她》里何非的演绎水平明显高于《人生大事》的三哥(难度和完成度)。\n朱一龙自曝曾犹豫是否接演消失的她,在最新的杂志访谈中,他提及犹豫的原因是观众对角色的批判。最后是因为这个角色非常极致有挑战性而选择演绎。\n印象中朱一龙提及演绎有相当大挑战性的角色,一个是《叛逆者》的林楠笙,一个就是《消失的她》的何非了。\n何非这个人物复杂多面,但电影的呈现是片段化的,很多还是何非半真半假的述说, 这对演员的演绎和观众的理解都造成了困难。\n整个电影故事优先, 何非的性格刻画和人物变化并没给什么篇幅展现,而是需要演员见缝插针地在故事中铺陈。 如果何非这个角色没有立住,电影就彻底垮了。\n观众在电影里虽然只能看见何非的冰山一角,但朱一龙为何非的这些年构建了完整的经历,精准把握他每个时间点的性格特征、理顺每件事的行为逻辑。 唯有如此,何非才真实可信,观众才能沉浸观影到最后一刻。\n当然更大的难点(相较于《叛逆者》),是何非的三观与朱一龙完全背离,这对全身心进入角色的演员不仅困难,而且痛苦,是很大的折磨。\n成片结果是朱一龙大胆演绎了何非这个没魅力的反派角色,不保护角色,就按照原有的样子呈现。给出外界一个信息,他的表演没有掺杂功利心,他永远把角色放在自己之前,是表演的虔诚信徒。\n第二,他能把这么一个复杂多面、难度极大的反派精准演绎出来,成就了故事和影片的成功, 专业能力是杠杠的,有无穷尽的可塑性。 难怪郭帆导演在路演现场喊话朱一龙:在你的身上看到了无限可能,期待与你合作。\n对朱一龙演这么一个坏得不可原谅的反派,让角色几乎成为岳王坟前秦桧像的存在(影院何非立牌频频被毁坏),我是真心佩服的。 有胆量接这个角色,是朱一龙艺高, 何非能有这样的完成程度, 还需要演员本人心思纯净,不算计得失。希望真诚的演员不被辜负。", "title": "真诚的演员成就真实的反派", "date": "2023-09-2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9969/"} {"text": "《饮食男女》要怎么断句?我最初以为是享用“饮食”的“男女”,那么这部电影就会讲因饮食而结缘的男女情侣,那样就是爱情片了。后来发现海报上写的是“饮”、“食”、“男”、“女”(eat,drink,man,woman),亦即整个标题被区分为了四个对象,而且还在主题一栏中赫然标注着“家庭”。看完之后才明白,虽然这部电影无处不在谈人性对这四个对象的欲求,但最终所有的故事都以家庭这样一个物理上和精神上的栖息地为场所表现出来,且每个人都无法摆脱与家庭的羁绊——其中有对回忆的执,有对亲人的念。 多主角的电影往往可能在角色塑造上顾此失彼,但此片的诸多角色却并不给人走马观花之感,而是各有风采。其中吴倩莲饰演的家倩是最有魅力的角色,这一魅力不仅来自于其眉眼和举止(虽然这些已经足够摄人心魄),更来自于其视角下整个故事的波折和真谛被集中化地表现了出来:她爱得猛烈,却也收得痛楚,她最先渴望离开,却成为最后的留守者,她身着西装沉浮商界,却在最后穿上围裙重回厨房。不过令我略有些失望的是,电影好像没有交代清楚家珍的回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家宁又要如何面对自己的朋友?\n“一起吃饭”这件事对中国家庭而言到底有多重要?以餐桌为场所,以吃饭为契机,以谈话为内容,一个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就这么被支撑起来,大大小小的事情,在餐桌上或被坦白或被隐瞒,或得到争论或引发沉默,构成一个人在小时越发想逃离、长大后越发想重拾的回忆。联系电影与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在晚辈的羽翼逐渐丰满之时,这一场景对家庭的作用尤甚。 那么,中国人要如何“一起吃饭”?中国人是隐晦的,是内敛的,不会以“有事要谈”为由要求家人一起坐上桌,那就变成了一场会议。所以我们选择烹饪,在菜肴中倾注爱意,甚至连我们的菜都大多是温暖的。色香味打开的不仅是味蕾,更有心扉。从此,无数中国人以“一起吃饭”联系起自己与家庭。如果说“男女”是人性普遍的欲望,那么“饮食”则是我们中国人独特的风味和哲学。", "title": "“一起吃饭”", "date": "2023-09-2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0700/"} {"text": "“我寧願,過短暫而精彩的一生, 也不願,過漫長而無聊的一生。” “我並非一心赴死,但在那一刻,我就是不在乎。” “如此活著,是有意義的,如此死亡,也不枉然。” #卡蒂婭與莫里斯. 克拉夫特火山夫婦 莫里斯·保羅·克拉夫特和卡特琳·約瑟芬·克拉夫特,是一對法國火山學家夫婦。 克拉夫特夫婦,以攝影,拍攝和記錄火山的先驅而聞名。 1991年6月3日,莫里斯·克拉夫特,與妻子卡蒂亞·克拉夫特在日本,雲仙岳觀測火山時因碎屑流而喪生,他們的訃告刊登在《火山學通訊》。 2022年7月6日,紀錄夫婦倆事跡的紀錄片《火山摯戀》上映。 莫里斯·克拉夫特,是第一個在活火山附近觀測的火山學家,並受到許多火山學家的尊敬。 克拉夫特夫婦,拍攝火山爆發影響的影片,是面臨火山爆發威脅時,獲得地方當局合作的重要因素。 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開始活動後,他們向菲律賓總統柯拉蓉·艾奎諾等人,展示哥倫比亞內瓦多·德·魯伊斯火山噴發影像,並說服了許多懷疑論者。", "title": "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於寬度。", "date": "2023-09-2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0990/"} {"text": "Dino Risi,你为什么拍的那么好呢?我的情感总是被你抓的死死的,你的作品总是能触动我心中最脆弱的地方……已经看了两部Dino Risi的片子,Il Sorpasso和这部Profumo di donna,看完都是黯然伤神……到了后面,我早已经眼眶浸湿了……\nDino Risi,为什么你总是让喜和悲的剧情紧凑的交织在一起呢?每次悲伤都被笑点逗的破涕而笑,然后心情又沉闷了下来……\n虽然还没有看过翻拍的那部Scent of a Woman,但我觉得即使是Pacino,也不如Gassman更适合饰演这样的角色了……\n1时18分那一段,真的让人感觉心都碎了……我对于那种清新的爱情片总是无感,甚至怀疑自己或许情感迟钝到一种极端的程度了,但这一刻,我真的很难受,呼吸已经很不顺畅了……Fausto无法面对Sara的爱,或者说无法回应,现在看来只是自己的臆想罢了,这样真的对Sara好吗?可Fausto却又能怎么样呢……\nVincenzo对Fausto说:“你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Fausto的神父堂兄对Fausto说:“你幸运,因为你的苦难总是伴随着你,它激励你,赦免你,救赎你。我羡慕你,因为你已经被宽恕了。你的负担,换句话说,你的救赎,已经成为你活下去的理由。”Sala和Chicco讨论Fausto,她对Chicco说:“你瞧,我的爱,不是女学生时期的那种迷恋,而是我的决定,我的选择……我当时还不了解他,我去那里是…见尼古利诺,我以为我爱上的一个同学,然后福斯托开车送我们回家,我特意坐在前排,爸爸要我换位置…我竟无语凝噎,不知道如何藏起泪水,我下车步行回家,我再看见他是一年之后,他已经出了意外 我却不知道……”这样看来,堂兄说的“救赎”,或许就是指Fausto遇到了Sala吧……我觉得,Fausto最后没有选择自尽,或许还是在哪一晚Sala让他看手相后改变了主意…….\n看完之后真的是意难平……\nChicco在本片中的位置很像Il Sorpasso里面的Roberto(但显然Il Sorpasso更侧重表现Roberto,而本片更侧重Fausto),可惜的是他的饰演者,Alessandro Momo,在本片完成后不久因车祸去世,年仅17岁…再次伤神…….", "title": "完全是我个人发癫,奈何短评字数限制,只能发在这里了", "date": "2023-09-2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2691/"} {"text": "这个ip我是前两年听我老公安利我的,但动漫我只看了几集就没看了,原因是不太喜欢动漫的画风(弱弱的说不要打我),真人版特效不错,尤其是重头罗天大醮的特效不错,演员演技好台词也好,这剧不愧有老年热血番的称号,老戏骨演技真的太棒了,彭彭真的非常适合这种动漫改编的题材,让人感觉他就是张楚岚;侯明昊的王也真的太帅了,演技台词又进步了,越来越好啦👏🏻!尤其是救人打太极、诸葛青对决以及宝儿姐埋王也,21集开始的北京篇等等,太惊喜啦,王影璐也让人很惊喜,觉得宝儿姐就是她了,导演拍摄手法也很棒,广告插入也很自然😁,很有古早那味,不会让人反感,热血的地方热血,搞笑的地方搞笑还不刻意,感动的地方也很感动,尤其狗娃子讲述和宝儿姐羁绊还有田老死的那几集,哭死我了😭😭😭,今年最喜欢的剧集前三了。", "title": "推荐异人之下,是我今年最喜爱的剧集前三", "date": "2023-09-22",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0629/"} {"text": "1、格局太小了。\n这里说的是剧中的一些角色。像Demerzel变成纯纯的倒霉蛋。堂堂机器种族唯一独苗,原著里大气层级别的存在,到了剧里只能给几百年前的皇帝当工具人,令人唏嘘。\n再说Tellem,这个角色我一开始非常期待,觉得怎么也要对标一下第一发言者或者骡这样的狠角色吧?结果你告诉我她就是个想长生不死的老妖婆???自私、虚伪、心狠手辣,妥妥的无脑反派。你的运筹帷幄呢?你的格局呢?最后被反杀她的反应竟然是拉个垫背的。给人感觉像是从恐怖片里客串来了,和“基地”有点格格不入。\n2、战力体系离谱。\n战力这一块我很难理解。比如基地随便一艘小商船,可以直接越迁到大帝脸上。这还打啥飞船大战呢,大帝不害怕的吗?基地都这么强了,直接念一句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然后给大帝来一点小小的科技震撼不久完了。不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运个穹窿过去,什么帝国都吃不消吧?一说到穹窿我更气。真不带这么加强的。本来就一个定期打开的录像带,改成了外挂一般的存在,遇事不决都可以穹窿。这都遥遥领先了还打什么,还要心理史学做什么。\n就我个人观感,相比这两点,剩下的角色降智、感情线拉垮这些都算小问题了。", "title": "总的来说还是愿意看到第三季的,但有两点要吐槽一下", "date": "2023-09-1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4243/"} {"text": "台词密集,还原度很高。我尊重直觉给四星,但不知该如何评价,太沉重。这部电影从根子上推翻了阿伦特的“平庸之恶”,海德里希、艾希曼都是自觉的创新工作手段,将恶发挥到极致的人。\n此片在偏离《会议纪要》的枝节部分采用非虚构体裁的“合理想象”,也许在那些细节背后也都藏着事后诸位当事人的复盘。你说它是众生相,只能是魑魅魍魉众生相,在这个会场中,人性没有呈现丰富的层次,黑暗中开满形态有别的恶之花。\n如何在转运犹太人的过程中提高效率,如何甄别二分之一犹太人、四分之一犹太人、家属犹太人、参加过一战的犹太人以及有技能与有体力的犹太人,集中营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多少子弹清除全欧洲的犹太人,能否通过节育手术的手段从根源上消灭犹太种族,外交问题、法律冲突…最后牧师之子仅存的一点谈不上人道主义的怜悯也被远程控制的毒气操作法打消得干干净净。\n这样一个来自地狱深处的艺术作品,怎么评?", "title": "来自地狱深处的艺术作品", "date": "2023-09-1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5263/"} {"text": "一口气先刷了五集。\n背景剧情也猜了个七七八八。说的是七年前如兰被吴廉骗财骗色,投告无门,自杀身亡。七年后她的闺中密友孟宛反杀复仇的故事。孟宛成为徐家主母后,她巧妙地联合了七年前牵扯案件的众人,共同制定了复仇计划。大幕由此徐徐拉开。\n吴倩的角色承载着深重的情感,经历了严酷的丧失和背叛。\n她和如兰之间的情谊,仿佛是一根细丝,更多的精神上的支撑。能看到她在复仇过程中的内心挣扎和成长。\n而这些,吴倩都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和人物状态,让表演显山露水,情绪传达更直接,也更有力。\n反观吴廉,他作为孟宛复仇的对象,形象较为典型与突出,甚至可以说的极致到了刻板印象的地步。他骨子里所深藏的傲慢与自恋,令他对获得女人青睐有种病态的追求。\n捕头刘薪,显然是剧中的关键角色之一。他是孟宛复仇行动的重要合作者,在故事中扮演着平衡力量的关键角色,可他也并非是什么好人,相反,他自私自利倒最不像是会为义字出头之人,是比较有趣的设计。\n目前的视听语言比较侧重于展现信息点和节奏。氛围感的东西其实是有些少,比较期待后续他们复仇过程中,能有更加燃起来的状态。期待渐入佳境。", "title": "叙述有趣的复仇剧还可以再多点", "date": "2023-09-1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9164/"} {"text": "我怎么描述这部剧,或许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就已经预料,安利这部剧是件困难无比的事情。没有人会在刷朋友圈时停下来,听我说这部剧的故事。所以我预设了这次安利的结果,就是或许没有一个人会去看,但是我祈求一次偶然。 它没有优秀的服化道,演员也不够光鲜亮丽,唯一吸引我的只是剧情,是对于毕鑫业的信任,因为这是我等了很久很久的“朋友”。 这是一部我看完每一集不一定会流泪(毕竟我是一个很容易流眼泪的人),但是我一定会笑,可笑完却只剩下满腔的空虚与难过。它写的是江湖,也不是江湖。它没有肆意,没有宏大的梦想,只有普通平淡的日常生活。 但是我还是想安利,我想之后所有人都能够因为相信这个小胖子导演,去看他的每一部电视剧。一个为了还债,为了圆梦,拍了一部电视剧的导演;拍了一部写自己大学生活的电视剧还能评分不掉9分的小胖子;哪怕被资本替换,也不忘却初心,仍然坚持拍好剧的毕鑫业。我想要所有人都能看见,它不是在教你怎么生活,可是你可以通过他的剧本看见自己的生活,并且汲取一些前进的能量。 我哪怕被国剧伤害,也不会失望。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所以,看一眼吧,就看一眼吧,闲暇时候当做下饭剧看一眼吧,不会后悔的,真的。 关于“三”的“梦”“息”灭了,但愿“朋友”不会远离。", "title": "我的梦三,不会熄灭啦", "date": "2023-09-2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3472/"} {"text": "Roxanne Shanté是来自纽约的传奇Female MC,在看本部影片之前我是通过Bridge Wars(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场很经典的嘻哈战争)了解到的她,这场战争的双方是MC Shan和DJ Marley Marl领衔的Juice Crew与KRS ONE领衔的Boogie Down Productions,Shante(音译为仙妮)便是Juice Crew的一员大将,电影中出现的Biz Markie也是这个团队的成员,在电影与现实中,仙妮演出中应得的钱被Cold Chillin'唱片公司与Marley Marl牢牢的控制了起来,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四年之后Bad Sister才作为第二张专辑问世,电影中与仙妮一起录歌的女孩(在唱片公司老板谎称仙妮演出赚到的钱丢失时,给仙妮塞钱的黑人女孩)叫做Sparky D,现实生活中二者为竞争关系,Sparky D对于14岁便叱咤Battle大赛的仙妮分外眼红,并且对于仙妮蔑视Marley Marl所在的小组合U.T.F.O的行为感到厌恶,是U.T.F.O的成员把仙妮引荐给了Marley并且为她录制人生中第一首说唱作品,二者很快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Roxanne Wars洛葛战争)在我看来,仙妮所发动的洛葛战争并不只是与Sparky D的嘴炮,也是对U.T.F.O的抗争,对Marley Marl与Cold Chillin公司的抗争,对后来与KRS ONE所率领的南布朗克斯悍将们的斗争,更是对自己悲惨命运在做斗争!!!她在对抗着自己所在的皇后区贫民窟大环境,对抗着自己身为女性MC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这些都是超出音乐本身的。\n在电影的最后,被即将开启全国巡演的仙妮嘲讽过的小子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线中,此时的仙妮已经没有了初出茅庐时的年轻气盛,她已经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大姑娘,当她询问男孩的名字时,男孩害羞地说了一句:“Nas” …\n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1岁的Nas用Illmatic成为了纽约年轻的国王,我想在这里导演也许是将Roxanne Shanté比作了女版的Nas,年纪轻轻便登基纽约王座,同时也在与全世界做着斗争…\n“The World Is Yours”,他们所拥有的不仅是纽约,而是全世界", "title": "挖掘Hip-hop历史后更能看懂这部电影", "date": "2023-09-2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2079/"} {"text": "程耳在复制自己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的过程中致敬了李安的《色戒》。故事仍是高层掰腕与走卒尬三糊相结合,方言的运用与《罗》旗鼓相当(贬义)。\n想必程耳自己也赞同,剪辑是语言重组的过程,理想状态下能实现艺术升华,但它不是必须的,有就有了,没有也不必刻意追求,毕竟还有其它很多叙述方法。但《无名》的剪辑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断点处怕观众看不懂,使用回放的办法帮观众把断点生硬地接上,装批附赠说明书的既视感特别强烈,仿佛有个画外音:“大家看好了哈,接下来由我来为大家装个批,首先……然后……再回到开头那个批……”又好像是说书人在说:“上回说到……话分两批……”\n建议程耳尽快走出自设的圈套,《罗》的成功无法复制,即使是创作者自己也无法复制。《无名》还有个尬点,生怕观众不了解历史,非要通过人物对话把大背景介绍一下……实在受不了。\n不过梁朝伟没话说,对得起终身成就奖。", "title": "装批附赠说明书的既视感特别强烈", "date": "2023-09-23",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2433/"} {"text": "由被我冠以“三观炸弹制造机”的竹山洋操刀剧本,整体对原著的改动比较大。\n首先是尺度上的明显缩小。空间尺度上把所有场景缩小到日本国内;画面尺度上川添的表演几乎都被和谐,要是早个十年说不定就能一比一还原了。\n君岛和山崎的戏份全都叠加到了山崎一个角色上。\n节奏方面较原作平衡不少,原著中到最后1/4川添才死亡,最后1/7才开始调查最重要的真相。剧版在这一点上观感的确比原著好。\n竹山洋之所以被我冠以这个名号,是因为他笔下经常出现超越三观的畸形爱恋,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感受,他在日本的评价其实很高,就是因为如此畸形的爱情他也能精准拿捏。说实话影片前半段设下很多悬念,感觉要是没看过原著会有点懵,而中段又多次明示原著中的大反转,甚至还让成濑玩老套的失忆梗,我几乎都要以为改编翻车了。结果没想到竹山洋意不在此,他详细展开了男女主间的爱情线,把原著中的“成濑和山崎联手杀害耀子”具体化进行了一次大反转,给出了一个比原著更加意味深长且令人唏嘘的结尾。\n竹山洋还利用了山崎的女装癖设计了山崎似乎爱着成濑的设定,这个设定同时也给最后的大反转做了铺垫,不过要是没看过原著还以为成濑的杀人动机是因为他是男同😹\n石田胜范的音乐不错👍", "title": "翻车翻了360度!",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6082/"} {"text": "“再特别的人,相处久了也会觉得普通吧” 还是想多写一点 /不知道为什么,被方阿姨那段讲述感动到了,“我老是往后看,看追上火车的人是不是他,都不是”“到天津了,他才从后面的车厢走过来,他犹豫了二十个小时。”这一段情节很简单,呈现出来能让我去静静体会的地方,是那种情感的复杂,不同角色眼里的迟疑、思虑、失落,在那段文字里感觉到了。 /大哥在二哥和三妹的不同视角的评价也很有趣,“实话和实话是不一样的” /父子孙三代人的情感也会有蜻蜓点水般的触动 /刚开始把闻善的这份工作代入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去交识一个人的深度是一件很疲惫的事情,后来我发现,或许时代的迅速与浮躁让我变得不敢轻信虚无飘渺的联系,我需要的可能是实在的存在的真实的触摸,或许说是,得让我心能切真地直觉到一些人类伟大品质的交锋点,我爱尝那一点甜头。", "title": "闻善,善是那点甜头",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6045/"} {"text": "★★★★★ 艺联参加的第一场 有导演和卡梅隆40min对谈彩蛋 很精彩。 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呢?好大的课题。地脉流动 岩浆滚烫 人类是攀附其上蚂蚁 碌碌一生所以越是和人类社会近距离相处 越是想回到火山 想与松鼠 鸟儿 蜘蛛共舞 。别人世界里的书呆子 确实也是书呆子 但这样的书呆子有什么不好呢 女主发自内心的笑容 小太阳一样向外发光 是人类本应有的美 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多么自洽美好 找到为之痴迷探索一生的事情 是多少人一生都追寻不到的 居然还有另一个这样的人同行 结伴成为恋人 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李叔同叫自己“二一老人” 一事无成 一文不值 苏轼44岁被贬到黄州,开始当农夫,常常被醉汉推来骂去,他却说“自喜渐不为人识”。朋友说你再不出来就没人再记得你了,我想窃喜,想一直做个二一小孩,门可罗雀 静看尘里微光。感恩善意 世界的善意 让我的心柔软 归顺 真好啊 祝福你 陪伴我左右的你 身边的所有人 活动组织人 为我让路的人 路边的老人 小狗 深深地 深深地 …祝福你们!", "title": "幼稚的小孩",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6347/"} {"text": "不虚此行\n📅2023-09-16\n有种看《入殓师》时的感觉,但展现方式更像话剧而非电影,大多时候都是定格在那里,角色就在那个框里表演。我蛮喜欢这种调调的。安安静静地讲故事,观众也安安静静地听着,冷不防地就被某句话戳中而落泪。\n泪点1- 孙子故意掉水里为了引爸爸回老家和爷爷见面。\n泪点2- 方阿姨突然逝世,闻善给她写了一本悼词。说是她渡他走了一程。\n泪点3- 片尾小彩蛋(不展开讲,留给大家自己看)\n普通人为什么不能当主角呢?我们一生都在书写关于自己的故事。但要明白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世界地图的中心。“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n电影中闻善一开始不敢告诉亲友自己真正的工作其实是给别人写悼词,内心幻化出来的小尹一直在提醒自己要“说实话”。直到片尾,闻善从这一桩桩平凡普通的烟火故事中似乎获得了某种力量,而开始在电脑上继续创作以自己为原型的剧本。\n他最后完成了这个作品吗?我觉得也没那么重要。对普通人而言,那一个一个动心起念的瞬间,以及驱使我们走向这些瞬间的漫长而琐碎的过程,或许才是最值得书写的吧。", "title": "普通而漫长的一生",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4749/"} {"text": "我是书粉,看到改编后是冲着服化道来的。说实话对杨超越本来没有报太大希望,毕竟之前印象里她演技一直挺差。所以这次也就是看个乐子。\n但是越看越上头,很多人不喜欢第二世但是我真的很喜欢,这里我要说一下,真的没有人夸两个爹爹演技好嘛!我眼泪贡献给他们好几次!而且第二世的台词我真的很喜欢:\n仙家的生命永恒,不懂生离之苦,不明死别之痛,我用仙家的理性去来看,这不过是一场普通的情劫,无甚伤感,但于凡人而言,没了,就是什么都没了。\n就这!谁跟我说他改编的不好,第二世这种清醒言论超级多,至少在我这里他改编我觉得比原著要好!\n后面几世一世比一世好,我好喜欢公主也好喜欢沧海更喜欢小老虎!小丁演技全程在线!他真的有一双好会爱人的眼睛!虽然但是,超越妹妹在大场面的确会有接不住戏的情况,这个不能否认。但是不会太影响观看体验。。\n最后一段献给超越妹妹。强烈建议妹妹,趁着这次好好沉淀一下,配角也好各种角色都多接接,再好好打磨一下演技。但是你不要因为这次全网黑受到打击,你真的演的很好,起码把我这种对你本来路黑的人转化成了真正的剧粉,一步一个脚印,终有一天,希望你和小丁能在顶峰相见!", "title": "第一次剧评,没想到是为了七时吉祥",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6657/"} {"text": "【以下是个人观感,如有不同请你随意欣赏此剧,别来打扰我】\n郭敬明还是那个郭敬明,哪怕给自己换了个别称,他也憋不出什么东西,他像一个没见过市面或者好东西的拾荒者,把所有他自己捡来(或者抄来,对就像copy《仙剑三》那个祭剑情节,什么都抄只会让你的东西更难看恶心)觉得华丽无比,外表绚烂的东西堆叠在一起,他不管你看不看得懂,反正没准他自己也不理解,因为他只知道这是他审美里的东西,金玉其外,华丽无比的东西,能闪瞎(或者辣)眼睛就行了\n所以随着剧的更新,出现了以下现象:\n郭:拍了点东西给你们打发时间\n观众甲(敏感型):woc,毒药\n观众乙(更新几集后):woc,毒药\n观众丙(曾饱受国产烂剧荼毒,几集后):made!慢性毒药🤮\n—————\n他拍出来的东西像是一种慢性毒药一样,浪费观看者的时间,最后哪怕你看到最后,你会发现雨里雾里,你不明白他想说什么,你想起来你曾经笑话娱乐圈里部分流量明星脑袋空空如也,你发现郭导好像是在堆一堆垃圾来表达他刻有自我印记的“空空如也”。\n所以哪怕这么多年后,哪怕各种人拿商业时尚性,演员,服化道审美方面,现实生活等各种方面出来洗《小时代》,你再仔细看这部剧,你也会发现,他的内容经不起推敲,逻辑空洞,所有剧情加起来就如一块老太婆的裹脚布,既恶心又罪恶,《云之羽》亦如是。", "title": "哪怕拍了四部某时代,你会发现他的裹脚布依然绵延不绝", "date": "2023-09-1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5213/"} {"text": "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语言描述在乌兹别克斯坦感受到的女性困境。\n在首都塔什干最大最豪华的清真寺建筑群,当地人指错路意外让朋友目睹了乌国男女厕从硬件规格到日常维护的量级差异,乌国临近阿富汗和土库曼斯坦,相较于更西化的哈萨克斯坦,我们不断感受到女性困境。在乌国最后一晚我们回到塔什干收集了素材,@三流杀手 写下这篇文章。\n而我们感受到的女性困境远不止于此,曾对中亚燃起兴趣是因为读了刘子超的《失落的卫星》,这一路我渴望创作,不停观察并用相机记录,不停感受并转换为文字创作;但这过程中,总有路过的男性在40度的天气让我们“盖住肩膀和头发”,哪怕我们不在清真寺。\n我不断感受到我的创作欲和表达欲因为中暑、身体的不适被打断、消磨,我感受到刘子超没感受到的——他的创作不会被男人打断,他不用带头巾,他无法感受被迫的身体不适,我为这种不平等感到愤怒。\n但这里的女性也无数次打动我们,无论是小女孩还是成年女性,她们给我们最赤诚的目光、热情的微笑、主动和我们合照、互动。\n和塔什干的几个小女孩做了朋友,她们喜欢中国、日本、韩国这些更发达的亚洲国家,她们喜欢Blackpink、日本动漫,她们说她们爱我们。不断感受到这里的女性被头巾盖住了,但无法掩埋她们的生命力,她们在生长。\n今天看完We are lady parts时,我找到了合适的语调描述这些感受。这部英剧讲述一个在伦敦的穆斯林朋克女子乐队,她们是二代/三代移民,从小受到西方教育,但也依然被传统规训,她们身体里两股力量猛烈碰撞,最后选择用音乐表达,我非常喜欢EP05她们写的歌词\n我想这也是我在乌兹别克斯坦女性们身上感受到:矛盾但是真实的处境。其实无论在哪,女性是一种处境。", "title": "创作是一种救赎,记录是一种抵抗。", "date": "2023-09-1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55967/"} {"text": "张博首次在央视热播电视剧《大道薪火》中饰演红军时期的周恩来,本人认为尽管他外型上不是很像,但张博基本上接近那时候的周恩来形象,表现上还是立得住的,总体上还算成功。这也是张博演绎生涯上一个新的探索和尝试,毕竟刘劲、孙维民等特型演员年龄偏大,不再适合演绎红军时期的周恩来。选拔饰演红军时期的周恩来形象的特型演员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该剧全景展现1924年到1936年间我党我军的红色革命历史。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点评。这组图片为本人观剧时用手机拍央视电视画面,特此说明。请点击图片观看大图。#喜欢此剧快来看# #新一代特型演员#", "title": "张博首次在《大道薪火》中饰演红军时期的周恩来",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4072/"} {"text": "整理原则: 1,章节标识方法说明 S01E02-2/3 —— S01第一季,E02第二话,,2/3本话三个部分的第二个部分 2,按以下主题标记颜色 堀与宫村感情发展 宫村伤痛过去的揭示和和解 堀与宫村的恋爱后日常 泽田,宫村泽田\"兄妹\" 由纪与透以及河野、柳的不上不下感情线 所有人都爱柳 学生会三人组(礼美、仙石、河野) 河野其实也很有魅力 井浦兄妹 其他日常 3,按以下原则排序 - 有明确剧情先后顺序(比如相识、表白、交往)、时间点的(比如圣诞季、情人节、毕业典 礼),按照剧情先后顺序、时间点。 - 相关度高的,放在一起。 - 没有明确时间点的小日常之间,按照动画剧情改编的漫画几话的主本体部分的话数排序。\n豆瓣好像不支持颜色,懒得再搞一遍,直接看图吧", "title": "动画剧情顺序、改编漫画话数记录(建设完成)",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7066/"} {"text": "《陆小凤传奇之陆小凤前传》 我很喜欢这一部,虽然这个是原创,不是古龙写的,但是挺有意思的,也挺有古龙之风,我在看小说时候其实就对陆小凤还有有出名前的故事挺好奇的,他是怎么认识花满楼的?他又是怎么样出名的?等都十分的好奇,而这一部很大程度的满足了我的好奇之心。 陆小凤和花满楼是《陆小凤传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分开来喜欢,放一起互动时我更喜欢,这部正的很好的满了我喜好。 这部的两个演员我都很喜欢,帅气风流,加油演员本身的可爱感让我很喜欢这个陆小凤,我特别喜欢看陆小凤破案,喜欢看他把别人耍的团团转,喜欢看他最后的后转。而花满楼是这个演员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花家七公子,从不怨天尤人,热爱大自然,俊秀而温文儒雅,但武功亦甚高强,身世、相貌、才情无不完美,除了是个瞎子,但他说:“其实做瞎子也没有不好,我虽然已看不见,却还是能听得到,感觉得到,有时甚至比别人还能感受更多乐趣。”但这部剧中的花满楼除了小说中完美的人设外,多了一丝腹黑,更加有意思更加和我味口,也不在那个一味的扁平。总之我很喜欢。", "title": "我很喜欢的",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7624/"} {"text": "《艳舞女郎》。8分。\n保罗·范霍文导演,伊丽莎白·伯克利、吉娜·格申主演作品。\n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杰作,它的类型极其丰富,涵盖情色、剧情,同时又完美融入励志、友情、舞蹈等多种元素。她既是一个艳舞女郎的风月剧,也是小人物的成长史。\n非常好。\n伊丽莎白·伯克利和吉娜·格申奉献了无与伦比的肉体及令人震撼的表演,她们把情色的尺度压到了最低点,使得所谓情色成为了全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同时她们也奉献了精彩绝伦的舞蹈,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坐在剧院内。\n至于风月场名利场的争斗与浮夸,利益与残酷,更是刻画得淋漓尽致一览无余。\n而最后,已经成名成角儿的诺米扬长而去时,巨大的广告牌上正是她迷人的巨幅照片,那么滑稽又那么讽刺。\n这样的好片,如今又去哪里找呢?", "title": "原来它如此经典!",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6242/"} {"text": "剧本气味很浓的一部电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电影故事的时空坐落。用简单的描绘带出丰富的人物关系,好像每个人和每个人都是有联系的。\n电影中存在80年代特有的事物。在公园划船、定期检查卫生、劳动模范、收音机、在城中村里拉小提琴——很多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卫生、工业、教育,那个时代是被构建和创造的。改造是可能的,或者“以上报道都不”。\n那是一个中央主导的时代,却也是一个资本存在可能的时代;那是一个青年的时代,却也是工农的时代;是集体的时代,也是个体的时代;那是一个社区力量存在、人民有生活也愿意生活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还在酝酿当中——整部电影都自然地浸润在这样一个时代语境中——音乐、台词、演绎和剪辑良好地互文。\n在电影中,我感觉我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而这个时代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但回到生活:我,像电影中造船厂工人们望向像建筑一般的大船缓缓滑入海中(人船对比那幕非常具有现代性),望向油麻地的高楼,我忽然有一种巨大的恍惚。\n依然能看到戴老师口中伤痕文艺的影子,国际都市的“幸福村”中,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最终每个人也似乎各得其所。对于性别、社会关系、情感与思考、剧情发展都有相似的创作情节。但我觉得这是一种伤痕文艺的局限所在,在苦难之后,我们似乎无法想象,或者不愿想象另外一种结局。", "title": "我感觉我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而这个时代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6893/"} {"text": "我只是个电视剧迷,不知道这是漫画改编还是动漫改编。\n前面十多集很好看很新颖,异人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给人看下去的欲望,演武大会拍成一坨屎这几集剧情非常难熬,后面又开始悬疑慢慢好看起来,结果25-27集创死我了(不知道是不是第二季后面会圆回来??)。\n从人物角度分析:\n【张楚岚】是从调查爷爷死亡原因开始融入异人世界,调查过程中牵扯出了甲申之乱这么一件“大事”!并且逐渐对冯宝宝喜欢??还是亲情??查到爷爷死亡原因后,为了找到冯宝宝遗失的记忆又去调查甲申之乱。人物行为动机前后明确\n【冯宝宝】失忆者,死亡重生者,前异人界第一人的女儿。貌似还有长生不老不死的能力。看到结局才知道她是集齐“八奇技”于一身,实际应该是7奇技,因为重生的时候少了个双全手。实力好像和能力不匹配,大概是身怀宝藏缺不会用吧。单纯感情白痴人设立住了。\n【王也】他的存在看着像是个预言家,能看到未来的一丢丢事情,只从目前整个第一季前25集看他是要阻止张楚岚调查甲申之乱的,可是后面真相揭露怎么就突然隐身了,并且最终还帮助了张楚岚,很迷的人设。。。\n【吕良】这个人物应该是最精彩的一个才对,,,和亲妹妹感情非常深厚,从小在家族被误解歧视,后来还被诬陷杀害妹妹囚禁十几年。他的动机一直是找到妹妹死亡真相,到26集都是,结果知道妹妹残缺记忆在端木瑛身体里后,就不管那具身体死活了就跟着张楚岚跑去列车上了,人设崩。在去到二十四节谷知道冯宝宝能复生,怎么就不能想着复生自己妹妹??人设再崩。还有就是双全手到底是血脉传承还是能学会??好像这两个都可以,不然无法解释吕良断肢重生突然就会了双全手,端木瑛夺舍妹妹后依然可以使用双全手。\n从剧情设定看:\n【炁体源流】应该是异人界第一的能力。炁应该是从自然界中来又到自然界中去。炁应该是可以随着万物生灭在循环往复。\n【甲申之乱】到底是怎么个乱没有解释清楚,难道是等第二季???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无根生为了复活冯宝宝,扰乱了天道秩序,就是使外界的炁减少了,异人生存更难了,然后异人要找这8个人报复(不算端木瑛),导致异人界杀戮洗牌,或者因为怀璧其罪其余门派想要获得八奇技的能力抢夺生乱??。那么第二次甲申之乱从王也的预言里看和张楚岚有关,是为了冯宝宝的记忆??还是吕良复活妹妹张楚岚阻止??就很迷。。。\n改写第一部剧情:\n25-27集:吕良和张楚岚毕竟是第一次去二十四节谷,他们领悟新的奇技,从而对抗端木瑛想要夺舍冯宝宝的计划。毕竟二十四节谷端木瑛本人都进不去后面去那么一群人帮忙实在离谱,而且那个结界是八奇技融合,仅靠炁体源流是打不开的。或者修改一下,炁体源流可以跨越空间调取别人的炁为自己所用,不让那些人到二十四节谷帮忙,而是隔空给用完再还回来。救下冯宝宝,杀了端木瑛可以作为第一季完结。埋下伏笔就是吕良要复活妹妹集齐八奇技大杀特杀去二十四节谷,开启第二季的故事,不要在第一季结尾搞什么天下大同,所有门派、全性和哪都通都搞一起了就很emmmm。伏笔②冯宝宝记忆被【清空了】,不要她恢复的像个正常人好吗??二十四节谷搞成限时的,时间到了把他们3个踢出去回到现实世界,然后张楚岚还是为了恢复冯宝宝记忆,要再次回到二十四节谷,王也来阻挠他们两个,从吕良和张楚岚两个人都是要去二十四节谷的选择上面体现出区别,吕良就是彻底反面人物,张楚岚就要刻画正面形象,怎么圆交给编剧好吧。。\n【第一季看完真觉得后面几集毁了】", "title": "没看过原版,纯当个剧看,第一季烂尾", "date": "2023-09-24",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6332/"} {"text": "本身这片子我觉得有外国在线的商业片水准,三星有,勉强过的去的特效 宏大的场景 不带脑子可以看的剧情,但因为导演的黑历史跟无语言论,只剩下2星。\n首先这特效,当然不是说骑假马这种低级的,马看着真骑,但里面姬发跑的时候骑马的那背景还能再加点吗?雷震子那样子能再假点吗?申公豹的移魂符搞的那石头人能再假点吗?十二金仙那些个场景可以再假点吗?其他类似的太多场景了。当然也不是说真很差,也没到五毛特效的程度,但跟名头不符合,如果就一个小成本科幻片也就算了,没看过之前我以为有多么的华丽逼真呢。\n第二 服化道,可以看的出细节上是有靠近那个商朝,还搞很多壁画纹路有那个味。但其中的几次人数较多的骑兵场景给我一种欧洲中世纪的感觉。再者,不管是这些做官的当兵还是老百姓,基层监理,穿的这么好的吗?我们中国商朝就社会水平这么高了,那时候奴隶都是正经衣服穿了,商贾竟然敢这么好?还有那个苏护老家那地方真没参考冰与火之歌吗?那时候就有投石机,还这么厉害了。\n第三 最大最大的问题 这片子就完成是逻辑不通,动机不足,各方的动机都不足。首先这苏护永不朝商是为啥?还有你既然敢这么多你的底气在哪里?被人家质子团直接干爬下了。第二,妲己出来了,变身要报恩了,这改编不是不能改,我也觉得天下兴亡怪到一个女人头上是也可笑,男人自己当的王,当然这女人如果是原著那种九尾狐强大的一批就另说了。但问题是殷寿既然要做为一个大反派,他的动机是什么他怎么就人神共愤,要下天谴了。这妲己控制着大王子杀老王,让殷寿登上王位,就这吗?什么时候争夺王位变这么文明了吗?李世民还天可汗呢!看场景一开始的殷寿跟李世民多像,战功显赫,是第二个儿子,老子年纪大了,搞玄武门之变。这最多算是有野心,狠毒,但明显不够格做一个大反派啊,还是那种下到奴隶上到天尊都觉得坏的人。可能要说他随便杀人检验封神榜,问题那时候是奴隶制,哪怕推翻他的周朝还是奴隶制呢!你让一个国家的王会多么把一个人当人看呢!第三 四大侯这反的也莫名其妙,而且一点准备没有就反,既然要反赶紧回家起兵去啊,来赴鸿门宴不带点后手的。第四王叔比干是不是缺心眼,天象不对你也不要当众喊出来啊偷摸下不行吗?还七巧玲珑心呢!挖心也是很无厘头,原版里多么合理,妲己祸国殃民,比干老找她麻烦,她想除了她说生病要七巧玲珑心来补,到这里变成照妖镜了。原版还酒池肉林,夜夜笙歌,这边殷寿跟妲己那真是一夫一妻,纯爱无敌了,都要成楷模了,这就立不住脚了啊。你商朝也不是没妖怪啊,最后那魔力青四兄弟都可以当将军。第五这姜子牙是我看过最智障的,黄渤演的也是智障。就死盯着天下共主,就只能殷家人吗?感觉来搞笑的,一点那种稳坐钓鱼台的气度也没有。第六杨戬跟哪吒,出场时间不对就不说了,他们在电影里是战力天花板啊,是为了破坏平衡吗不管是送雷震子还是送殷郊都一定要两个人行动,然后就很久不出场。他们这么早出线哪怕靠武力也可以逼殷寿就范了。第七一开始我以为姜皇后有啥作用呢,结果是来打酱油的,那这个角色造出来干啥,还被人反杀了真有你的。第八,午门斩首。雷到我了,午门在故宫,明朝才建,你穿越2000年告诉殷寿这个词的吗?而且斩首这场戏人均反贼啊,你殷寿这么多年的培养养了一群什么东西,短短时间就全这样了。第九申公豹,其他不说了 戏份也不多,但你的石狮子被人射眼睛你眼睛流血,那你两只狮子一只把另一只踩扁了你如何应对,最后坠崖到河里你如何应对。那马也是,一匹被人戳了下就死了 另一匹从这么高掉下来到没死,还能驮着姬发跑回自己国家去,真同马不同命啊。第九雷震子是吃激素了吗这才多长时间就张这么大,而且这么大还不会说话。\n第四 演技。这些年轻演员该说不该肌肉是真花功夫练了,舞刀弄枪的技术至少我这种外行看来也有模有样的,但可能时间都花在这上了,完全没演技,就知道大吼大叫,没啥表情,哪怕是吹上天的费翔也没啥演技,特别外国待久了这口音真难定,特别是李雪健老师在里面做对比更明显了。看来不能只练肉体啊\n这片子反正看着就是空洞,经不起推敲,现在是2023年9月30日 01:33:26,7.9分,我觉得经过时间,这分数会回归理性的,6.5最多了。就这还说剧版封神榜不是高山,而是水沟。反正为了赚钱不寒碜。", "title": "如果不把名头吹这么大 还算能看的商业片",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6623/"} {"text": "整个片子的视觉和听觉体验非常爽。\n但是人物的动机都很奇怪。我一直看不明白格温和他的父亲之间有什么矛盾。我也看不明白迈尔斯和他的父母之间有什么矛盾。这两个儿女和他们各自的父母根本利益上就没有任何矛盾,为什么总会有对立和冲突的场景?\n总而言之,是迈尔斯的父母和格温的父亲都像工具人。迈尔斯父母的存在意义和格温父亲的存在意义完全是依附于迈尔斯和格温的。所以导致迈尔斯的父母和格温父亲的人物动机非常混乱和分裂。\n麦尔斯父母,一会儿信任和支持麦尔斯,一会儿怀疑和不支持麦尔斯,支持的动机很奇怪,不支持的动机也很奇怪。迈尔斯他都连着失信那么多回了,并且也让他父母不满那么多回了,最后他母亲还信任他,还让他去找格温。\n格温的父亲为什么要拿枪指着自己的女儿?自己女儿杀没杀人自己不知道吗?自己的女儿怎么会杀死她最好的朋友?所以说就很奇怪。他和他女儿对立冲突点就很奇怪。到后面格温的父亲辞职,格温的父亲就无条件的支持格温去做她自己想做的事了。你刚开始还把自己的女儿当做罪犯,这时候又无条件的信任自己的女儿了。就很奇怪。\n而且自己儿子无缘无故失踪了,当父母的居然会干等着一个刚认识的女孩去把自己儿子找回来。\n必须死去蜘蛛侠的一个亲人,这个宇宙的人才能被拯救。编剧你要不要看一下自己写了一个什么设定。虽然你可以这么设定,但这个设定也太无语太难受了吧。\n人物出场的方式都很套路,摆一个巨帅的姿势出场配合着音乐的轰炸。但想到这是爆米花电影也很正常。", "title": "迈尔斯和格温的父母都是工具人", "date": "2023-09-2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5278/"} {"text": "真的看得很生气,哪怕导演让女主刻意演得像傻子,穿着幼稚的衣服,依旧掩盖不了女主是剧中最踏实聪慧的角色。这部剧底层的厌女情节真的让人觉得好恶心,而且生气的原因是因为这些都是导演的无意识行为,根本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些剧情是无力且刻板的。男主是一个打工偶尔不迟到都会被夸的人物,这和男人小时候尿得远都会被夸的底层逻辑有何不同,我只能说从观念上来看烂得离谱,剧中怀孕的为了生计的店员不小心打翻了汤,便全部人都针对她,女主出来维护,就是神经病开除她,这些情节真的是有人情味的吗?高高在上的创作者,以虚伪的姿态同情这些被自己针对女人,最让人无力的是导演是女性的身份却意识不到一切。其次影片制作就是大学生水准,声音制作没有设计,毛笔拟音耳朵一听就很假,演员吃饭一直咂嘴,台词刻意没有感情。演员调度后半段完全偷懒,剧情拖沓让人厌烦。人物没有弧光可言,矛盾用同情解决莫名其妙,人物动线薄弱至极,真是不可多得的烂电影!还有一句,这个剧情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拍都可以,不用放在苏州,还有让男主别照镜子了,长得真的不好看还傻,把胡子刮一刮。导演,你是女性,你清醒一点,求你了。", "title": "我早上八点起来看这个电影放映,看完生气至极。", "date": "2023-09-2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574/"} {"text": "开篇就是当事人的执法记录仪拍摄的主观视角画面,劲爆、刺激,先让你看到一个抓捕现场的开始,这一下就把观众摁倒在影院的座椅上了,勾起你的好奇心,吊着你的胃口让你必须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视角转换为另外一个人的主观视角,这个视角全程使用稳定器略微高出正常人视线一头的高度,带领观众去寻找、去感受案发现场周边的一切,包括阳光、河流、树木、花草、土地,当然也包括各种声音等等。再用同样的方式继续带着观众回到逝者生活过的家庭、工作的现场等。影片对于稳定器的使用恰到好处,我看到那些画面时,给我的第一感觉不是炫技,似作者又似逝者的主观视角,让我感受到阳光的温度、空气的湿度、情感的流动和生命的脆弱。非常棒!这是作者通过视听语言给到我的。 全片的剪辑结构妙在是把一整段执法记录仪的全过程分割成多次,在90分钟的不同时段出现,有开始、有经过、有结果。正当你要犯困时,这段没有看完的案发现场又继续出现,你的兴奋点被再次点燃。 片中还有两种视角出现,一是电视新闻画面的多次使用,二是作者采访了当事人和逝者的同事、家人及行业协会的人,这些画面都是以固定机位客观记录拍摄。 所以这部影片的视角很丰富,也很立体。", "title": "丰富的视角", "date": "2023-09-2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2714/"} {"text": "《敢死队4:最终章》。5分。\n斯科特·沃导演,史泰龙、杰森·斯坦森、梅根·福克斯主演作品。\n真以为巴尼在开篇就挂了,但一想到这种爆米花电影不配这么沉重,就知道总有反转,而且是特无聊的那种反转。果然。\n也难怪有人说史泰龙就是个打酱油的。\n打酱油的还有杜夫·龙格尔,这位爷连走路都有些吃力。都老了。\n老了的史泰龙还在演《塔尔萨之王》,我还无比期待第二季。\n托尼·贾身手还不错,还打得动,优秀;而伊科·乌艾斯竟然发福了,这哪还是那个《突袭》中的伊科。\n鞭妹这个角色太没必要了,完全是片方强推。\n而梅根·福克斯真的整容了吗?怎么这么丑了?据说她是觉得自己太美了,所以去动了刀子,好变得丑一点。", "title": "敢死队再也不敢死了,再见", "date": "2023-09-2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948/"} {"text": "《异人之下》的大结局,我是看完了。可是,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我把最后3集“二刷”之后,终于发现了是端木瑛不对劲,她就像是临时被抬到了大BOSS的位置。\n端木瑛是如何逃出吕家的?剧情是交代得很详细,而且非常的细节,逻辑上也说得通。端木瑛通过“可乐雪碧理论”,把自己的记忆,全传入到吕欢的身体里,为了不打草惊蛇,她还毁了吕欢的记忆,甚至不惜修改他人记忆,让吕良当这个“替罪羊”。\n端木瑛这么大费周章,证明她是想“逃走”的,而且害怕被人知道自己活着。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她一个人即使凭借“双全手”,也无法正面硬刚吕家众人,否则她之前也不至于被吕慈抓住,充当“血包”这么多年。她最恨的人,也应该是吕慈以及吕家的人。\n结果,大结局让吕良也突然觉醒了“双全手”,关键是剧情的走向,完全和端木瑛当时的操作相反。吕良觉醒双全手之后,是直接高调硬刚,灭了吕家满门,吕慈面对吕良都毫无还手之力。吕良还凭借一己之力,同时把吕家所有人的记忆抽出来,瞬间引爆毁掉。这里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吕良的技能变成了“群攻技能”,还凭借“双全手”当上了全性掌门。\n相比之下,端木瑛这“创始人”的战力值太弱了,智商也不高。同样是双全手,吕良敢硬刚,你却只敢偷跑。吕良是有仇必报,不放过任何一个伤害过他的人。端木瑛被吕慈折磨了60年,可是逃出来之后,不积蓄力量,也不招兵买马,总之,就是没给吕慈造成任何的伤害。\n关键是,她竟然要杀死冯宝宝,就为了得到她的身体,成为天下无敌。难道你们研究“八奇技”,冒着被全天下的人追杀的危险,只是为了追求天下无敌吗?当年无根生早就办到了,你跟他结义,莫非是为了称霸天下?瞬间觉得端木瑛的脑回路好奇怪,一个“奶妈”辅助,突然想当老大了。那你应该先当全性掌门呀,走吕良的路啊。\n编剧为了让端木瑛当大boss,逻辑都不要了,她“黑化”的理由很奇怪。端木瑛怎么可能会对无根生他们心生怨恨?“三十六贼”结义之后,几乎遭到了所有门派的追杀,基本上是人人自危,最后幸存者都只有9人。难道这里面死掉的人,都要怪无根生没有来救他们吗?\n按照这个逻辑,张楚岚也应该恨端木瑛,毕竟张怀义被围攻的时候,你端木瑛怎么没有来救他,你被抓了,反而有理了是吧。端木瑛都选择跟他们结义了,早就应该预料到这个下场了,与其怪别人不救你,还不如反省一下,怎么就你一个人被抓了,害得冯宝宝无法恢复记忆。\n还有,端木瑛悟出的“双全手”,根本不是什么杀人技能,而是“治愈系”技能。端木瑛是医门世家,我不敢说端木瑛是医者仁心,起码她本性不坏吧,才会往这方面去修炼,才能悟出“八奇技”,总不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n端木瑛的老公是王子仲,子仲爷爷不仅是当代“医圣”,人品也是毋庸置疑的,他死后不仅捐献遗体,连灵魂都交给了风家。一来是希望可以有人继承他的医术,继续救死扶伤。二来是舍不得端木瑛,想知道她的下落。王子仲对端木瑛这么深情,可见端木瑛不应该不是那种“小人”。\n剧版把端木瑛变成反派,也直接抹杀了端木瑛和张怀义之间的情谊。张怀义和田老见面时,当时只有端木瑛一人来接应她,她都愿意冒险接应张怀义,证明他们的关系匪浅,感情很深。这年轻时明明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被吕慈折磨了这么多年,不先去找吕慈复仇,反而怨恨起了曾经的兄弟们。\n她逃出去之后,哪怕打听一下,都知道曾经的兄弟死的死,伤的伤。自从他们“三十六贼”结义开始,生死早就该置之度外,怎么可能妄想别人去救他们。\n你们是人人喊打的“三十六贼”,说白了都是被通缉的人,特别是悟出了“八奇技”的几位,更是行走的“秘籍”。自己不小心被抓,60年都想不出“可乐雪碧”理论,让吕良一个小朋友想出来了,你还好意思怨别人怎么不来“自投罗网”的。剧版吕良对双全手的应用和理解,比端木瑛强太多了,一时间我都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创始人”。\n总之,端木瑛这人设,改得还不如吕良的人设。吕良起码智商在线,还有感情,一直念着失踪的吕欢妹妹,甚至还试着寻找吕欢的下落。端木瑛逃出去之后,应该是彻底忘记王子仲了,而且“画风突变”,要变成什么天下无敌。总觉得她后面的人设跟之前的描述,完全不是一个人。你们觉得呢?", "title": "《异人之下》:端木瑛你太弱了,“双全手”还没有吕良厉害",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315/"} {"text": "如果说流言源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黑暗面,那么当这种滋生于恶的表达,与男性占据绝对地位的封闭社会相结合,所有生存在此的女性,自然会面临一个绝望的处境。\n因为所谓的道德,是由男权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系统所规定的,不管它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规定,正如《芭比》中的一句台词:父权制在当下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存在。当今世界的一个好处,就是至少它是开放的,任何太过虚假和不平等的东西,至少有被发现的可能。 但倘若这是一个封闭的世界,那所有源于欲望和利益的道德审判,就会完全被流言所感染,如同一个毒瘤般肆意生长,而这就是《农夫》的故事。 电影虽然是动画,但故事却十分写实,写实到一下子就能把人带入到100年前的社会中。男权制下的封闭的封建社会,留给个人的选择和改变空间微乎其微,何况主角又是个天生丽质的女性。在这个故事中,所有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世俗舆论和封建规则的奴隶,只要有人试图表现一点差异,他们便会群起而攻之。 用任何现代的文明、爱情、道德、伦理去评判电影中人物的做法,都是多余的,因为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这些选项。\n如果真的只是用道德审判的角度,去评价故事里的人物,那这种做法,和电影中里皮卡的那些权贵基本没什么区别。\n我觉得幸运的是,如今已是100年后;但不幸的是,此类故事在现实社会中,并没有完全消失。", "title": "当道德审判与流言结合",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882/"} {"text": "看电影之前看到宣传说距离前任第一部上映已经十年,一时间还有些恍惚,竟然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嘛?\n提前看点映,电影院里差不多每10分钟就有一次集中爆笑,倒还是原来的味道,不过整体看下来这次第4部前任,从探讨关系更向个人感情观层面延伸,不仅探讨了个体在感情中的不知所措,还将镜头对准“婚姻”这个话题。电影里韩庚饰演的孟云以及郑恺饰演的余飞在面临婚姻时的不同际遇,也确实和当下年轻人在面对感情时常会遇到的迷茫与无力一摸一样。\n《前任3》已经过去6年,现在听到《体面》大家都形容它是“战歌”,而《前任4》给我的第一次记忆犹新就伴随着这首战歌起。于文文饰演的林佳带着孩子和韩庚饰演的孟云释然的说了最后一句再见,“以前我们没有走下去,其实也不是谁的错,我们的人生轨迹已经错位了,所以才越走越远”,林佳一直觉得自己欠孟云一个再见,说完这句话,此时的林佳已经完全放下了,但是孟云呢?\n爱情如此短暂,而遗忘太长。孟云一直带着对林佳的这份念想,在《前任4》里才开始意识到应该要放下了。这一部的主题是婚姻,孟云也开始了相亲路,但其实林佳和孟云说再见的这场戏,早早的就给到了观众铺垫,孟云在相亲的路上并不会得到一个结果,这是一条他真正正视自己感情的必经之路。\n张天爱饰演的小艾是孟云的第一个相亲对象,可能是新手的初来乍到,连朋友都没得做就草草收场,原因很简单就是孟云对待爱情态度的不明不白。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将现在的相亲分为两种,一种是高质量相亲,名义上是相亲,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另外一种是真的抱有这样的想法,按照一种男女在相亲的方式来运转,然后在一点点向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隐藏的问题。而孟云和第二个相亲对象的相处则正好将这两种模式的相亲有机的结合了起来。\n孟云最后遇到的相亲对象是全片孟云线的重头戏,对象是一名律师叫柳柳由金像奖影后刘雅瑟饰演(插个题外话,刘雅瑟整部戏中除了最后都是湿发造型,真的有被A到)他们是余飞在相亲网站通过vip充值后配对成功的,言下之意柳柳和孟云一样其实属于所谓的“成功人士”,柳柳说自己非常喜欢相亲,相亲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其实这正是梁永安教授说的第一种相亲,是成年人的一种社交行为,无形之中在拓宽自己的人际网。\n柳柳好像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孟云,有意的将这段缘起于相亲的关系一点点地推进,但孟云却有着当代都市青年不愿意踏出自己舒适圈“进不去”新关系的纠结,柳柳很清楚的知道孟云在踟蹰些什么,但她依然在一点点的想要推进和孟云的关系。\n不得不说这份对主动权把握的勇气值得每一位女性朋友学习。\n现在越来越多人都像孟云一样不敢轻易投入感情。但为什么大家都变得患得患失、不敢进入亲密关系了?过去的感情经历和伤痛让人不敢进入亲密关系,就像孟云一直忘不掉林佳,和林佳分手后找的下一任也全是林佳的影子。潜意识里也产生了不信任和防备的心态。害怕再次受伤,因此选择保持谨慎。\n电影里孟云说“都可以一个人做的时候,你就习惯了独来独往。”这是一种习惯了的惯性,习惯了一个人就会只想要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但人终究是群居动物,终究是渴望爱与被爱的,但进入一段关系前一定要明白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样才是对彼此双方都负责任的行为。\n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曾写到“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所知是第一步,后续如何变的更好也只能靠我们自己。", "title": "跨越分手,成为更好的自己",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4082/"} {"text": "近日,围绕着郭敬明导演的《云之羽》的讨论众多。在超前点播后观众看到这部剧的结局时,“云之羽 稀巴烂”登上热搜。它或许不仅表现了追剧观众们对大结局部分又一次强行的反转颇为不满,更主要的还是对剧中两对主要爱侣最终以分离收尾的处理让翘首以盼的观众们难以接受。\n我们暂且不讨论《云之羽》千疮百孔的叙事逻辑漏洞,而是想关注从这部剧预告片发布后就一直被观众们津津乐道的“全员悲剧”问题,虽然最终的结局并未如预告片中那般惨烈,但两对主要伴侣最终在某种程度上却依旧是悲剧收场,由此让观众们念兹在兹。\n纵观这些年国内的流行剧,悲剧的结局似乎越来越少,即使剧中的男女主人公不断地遭受着误解、矛盾和伤害,但最终都会水落石出,有情人终成眷属。《云之羽》在某种程度上是另寻新路,它没有采用近年流行的温情结局,剧中的两对情侣都以离散收场。\n因此,本文作者正是希望以《云之羽》的这一热搜作为引子,来讨论为什么观众们会越来越喜欢温情的结局,而对彻底的悲剧结局渐渐地敬而远之。\n撰文|重木\n近几年,无论是制作方还是观众,笔者观察到,在国产爱情剧中,对于大团圆结局或者温情的收尾似乎产生了共识。即使过程再虐心,最终总要回到温情脉脉的结局。要想制造跌宕的效果,一系列的类型剧只能通过不断地增加男女主人公爱情征途中的磨难和冒险来创造些新意,但其根本框架——尤其是大团圆的结局却往往是相似的。这些剧往往遵循着严格的工业标准——从结构、叙事、人物形象到故事等——一旦打破套路而另觅蹊径,如果没有精彩的故事与表演,那么往往会扑街。\n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云之羽》“全员BE”(BE,即bad ending,悲剧结尾;对应HE,即Happy ending,大团圆结尾;以下简称BE与HE)展现出制作者对于传统类型剧的突破之心。它的故事模式与人物形象依旧似曾相识,但对于主CP(couple缩写,意为情侣、一对儿,以下简称cp)的BE结局处理确实是有所不同。\n当然,我们并不是说BE的类型剧在当下已经彻底消失,而只是强调HE的趋势在这些年越来越鲜明。“小甜文”和“甜宠剧”已经成为当下流行文化中最重要的类型,而且以此为基本框架通过与其他类型的融合进而创造出更加庞大的“甜”文/剧子系列,这些文/剧往往有着鲜明的特征:\n首先是原材料的简单清晰,如典型的校园、职场等,看似庞大的神话世界观实则也往往简单明了(《云之羽》创造出来的江湖世界便十分迷你);\n进而是制作工艺的简明、标准和流程化,如结构简单、人物扁平和用词浅白;\n再者便是在其生产过程中尤为注意“品质控制”,以确保消费者在获得不同层次的产品时依旧能保持相对均等的口味和质感,即情节的套路化。\n青年学者高寒凝在《罗曼蒂克2.0》中把这一创作逻辑与现代食品工业生产相比较,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似性,尤其在涉及“甜”的问题时。HE文/剧的主要目的就是造“糖”,无论是愈加成熟的组CP还是对于整个故事的理解,都主要建基在是否“撒糖”的基础上。而组CP则一部分直接来源于作品官方的配对,另一部分则可能是受众们自己的配对。\n这类看似复杂的剧实则往往简单明了,而那些错综复杂的故事设计也大都围绕着CP们的“制糖”作业一步步展开。因此,这类“甜文/剧”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我们对传统意义上的作品的理解:它似乎已经不再是一种有着明确创作者意识的作品,而是由一系列东浩纪称之为“萌要素”所组装而成的产品。并且,它不再仅仅只是由制作方独自完成,受众如今在这一制造过程中起着绝对性的作用。\n虽然当下各大影视制作公司以及视频网站依旧自主地制作和拍摄新的电视剧,但他们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制于其所渴望吸引的受众。伴随着网络社群的形成,一部剧选谁主演、与谁搭档以及故事的走向和人物形象等等,都会受到主演粉丝、剧粉、以及原著粉们的监督与控制(如果这部剧改编自某部流量小说)。\n我们不能小看这些粉丝们对于一部正在制作中的剧的相关影响。当这些剧改编自一些像《魔道祖师》(又名《无羁》)这样顶部网络小说时,更是直接受制于它原本就庞大的原著读者群体的意见。是否“魔改”成为原著粉们评价改编剧的核心标准,一旦被贴上“魔改”的标签,这部剧的口碑便往往会一落千丈,虽然依旧可能依靠其他方面有所加分,但想成为顶流则变得困难。\n注重且尽量满足预想受众们的意见、审美与心理就成为一部剧是否能够大火的重要因素,由此也就导致制作方更加愿意模仿那些已经成功的套路,通过在其中加些新的佐料,整合出一盘新的“甜饼”端给观众……\n这一生产模式已经渐渐成为当下流行剧制作的主要方式,而《云之羽》因为有一个掌握鲜明资源与话语权的导演而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暂时地脱离这一模式。它相较于其他此类剧更多地呈现出制作者本人的一系列审美、观念和想法,所以许多观众戏谑地把它称作《小时代:封建时代》。无论在服化道审美、人物形象还是故事及其逻辑上,《云之羽》都与郭敬明的代表作《小时代》系列有着鲜明的相似性。我们或许也可以把它称作是郭敬明的“个人美学”,而恰恰因为作者意识的过分强烈,导致《云之羽》的结局实则也一以贯之地继承着郭之美学,即彻底的悲剧。从郭敬明早期的《幻城》《夏至未至》到其后的《小时代》系列,这些故事最终都会以悲剧收场。但或许考虑到观众,《云之羽》的结局中并非所有CP都悲剧,相较于《小时代》最终的一场大火烧死所有人的收尾,《云之羽》的结局郭导已经是手下留情了。\n恰恰是这一点,让《云之羽》这部似乎原本并未被寄予多大厚望的剧能大火,除了郭之美学外,这种依旧带着鲜明制作者特色的结局设计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让看了太多HE的观众们暂时眼前一亮,虽然意难平但却也由此吸引到了不少的关注。郭敬明敏锐地拿捏到了当下观众们的观剧心理,在各种必将否极泰来的大团圆结局中奏出一声不协调音,由此不仅能够引起小小的心灵震颤,还会勾起受众们更加复杂的心绪。因此我们在《云之羽》其后的活动中就会反复地看到观众们对于结局意难平的讨论,追问主演们是否可能存在另一种结局?是否有什么是观众们没看到但却暗示着HE结局的?甚至就连剧外的CP营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弥补和满足观众们对于剧中BE的遗憾。\n虽然HE的剧外CP营业同样能够制造出大量的“糖”,但BE剧外CP的“糖”的浓度或许会更高、更能为“被伤害”的观众们提供迷人的多巴胺。从剧中的BE到剧外的HE,观众们似乎无论如何都希望能看到自己所磕的CP能够美满与幸福,这不仅仅只是为了那些虚构——在这里,虚构即真实——的人物,也为了观众们自己。通过磕CP,观众们得以进入这场由“多人参与的,遵循社群内部的基本共识,且致力于‘探索亲密关系问题、制造亲密关系体验’”的大型思想与情感实验中(高寒凝:《罗曼蒂克2.0》)。它不仅仅只是幻想,也是实践,并且其主要围绕着“糖”的生产被组织起来,因此CP必须是HE的,因为BE所产生的只有无尽的遗憾、悲伤与痛苦。无论对于现代流行文化工业还是其受众而言,苦杏仁往往不具有积极的生产性,如果想要从中获得什么,就必须经过一系列程序把它构建为是通向HE结局过程中的某个临时点,而非最终的真正结局。\n研究数字资本主义的学者邱林川把当下“UGC”(用户生产内容)形容为“21世纪的白糖”。16-18世纪由南美甘蔗种植园所生产出的蔗糖不仅成为构建欧洲资本主义的重要元素,也为解决其生产过剩问题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即通过使人们不断地消费某种具有“成瘾性”的商品,来解决与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蔗糖在17世纪的“大西洋三角贸易”中承担了这一角色,而UGC在21世纪的互联网世界中则发挥着相似的功能。\n当代流行文化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便位于这一背景之下,它不断地生产着味道差不多的“糖”以促使受众身体与情感中产生多巴胺,从而促进对于这些商品及其周边的消费,从“磕CP”到线上给自己的爱豆做数据,从线下的见面会、签售会到演唱会等等,一部剧不再仅仅只是封闭的作品,而是一个开放的且不断地进行着衍生和再生产的商品——而受众的积极参与和消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样开放的消费本身是无法穷尽的,即使在这部剧结束之后,受众们的CP和那些故事依旧会继续下去,不仅为演员们继续提供流量与关注,而且也会不断地促使受众们进一步地去消费和再生产。后者不仅仅只是网上的数据劳动,还有线下接机、参与签售会、组织见面会以及宣传爱豆们下一部剧等一系列体力与情感劳动。这些劳动往往因喜爱而无偿,因是自己自愿“磕CP”而不断地遭到剥削却又甘之如饴,因此,它往往以一种休闲娱乐(玩工,playbour)的形式出现,“以最少的异化创造了最多的剥削”。\n这一切都是BE的苦涩所无法生产的。现代工业生产与消费主义建基在愉悦上,而非痛苦,因此如何不断地刺激人体多巴胺的分泌成为它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部“全员BE”结局的剧本身是很难实现这一目的的,为了尽可能地削弱BE所导致的苦涩与遗憾,只有通过后期的线下活动,以这样一种形式把剧中的BE在剧外扭转。演员们将由此失去自己的名字而依旧扮演着剧中的角色,通过不断地“撒糖”来抚平观众们心中的意难平。这是一场由观众和演员们都积极参与的既虚构又真实的再生产活动。\n吊诡之处恰恰就在这里,原本破坏着HE造“糖”工业的BE在此被整合进这一程序中,否定性不再意味着无用的消极,而同样具有了生产性,能够顺利地被流行工业与消费逻辑所吸纳而成为为其服务的新元素。这或许就是当下我们遭遇的最大困境,不再有外部、也不再有否定性,它们不但没有威胁到这一完美的生产程序,反而为其赋予了更加强烈的动力,从而导致再大的悲剧都能在这一造“糖”工业中被扭转,再苦涩的记忆都能被愉悦所清理,如今剩下的就只有不断地快乐、不断地消费\n在20世纪初期,一大批知识人对于中国传统戏曲小说中的“大团圆”结局展开批判,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与当时知识人对于西方悲剧的认知有关。王国维在其《红楼梦评论》中指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的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若《牡丹亭》之返魂,《长生殿》之重圆,其最著名之一例也。”因此,对于西方传统中的那类悲剧意识往往缺乏体认,并且在王国维看来,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和厌倦的二重交替,而文学艺术的目的就是揭示人生的本质,因此必须表现此种痛苦与厌倦,并为人生“尝试”解脱之道。而对于世间的、乐天的传统精神而言,文学艺术由此就失去了对生活苦痛和厌倦的应有表现,缺乏悲剧精神,千百年来或许也唯有《红楼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n除此之外,像鲁迅则从国民性中发现我们“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而胡适更是斥责这类对“团圆的迷信……乃是我们思想薄弱的铁证”,而“悲剧观念,故能发生各种思力深沉,意味深长,感人最烈,发人猛省的文学。这种观念乃是医治我们那种说谎作伪思想浅薄的文学的绝妙圣药”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知识人们批评传统的“大团圆”结局,提倡用西方的悲剧来改造中国文学,其目的皆是为了改造国民、改革社会。\n传统中国戏曲小说里的“大团圆”结局与西方的悲剧诞生于不同的文化基础,20世纪初的知识人对此或许并非不知,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透过西方棱镜所看到的传统中国人所迷恋的“大团圆”结局中所隐藏的缺点,它在展现着传统中国人的某些心理结构的同时也不断地对其巩固与再生产。胡适认为“大团圆”结局往往只想粉饰太平,而不敢正视缺陷,因此大都以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认为问题已经得到最完美的解决。对于“大团圆”结局,一切的差异与变声最终都以一种强制性的规范被整合,它所强调的同一也往往并非参差的共存,而大都是囿于一个更高或是更重要的目的而形成的闭环。\n“大团圆”里并非一切都和谐与美满,恰恰是充满了无数被压制的声音与幽灵,它们不断地侵扰与破坏着它的封闭性与边界,由此暴露出“大团圆”本身不稳定的虚构性。当代的HE虽然是流行工业的产物,但这一文化模式却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共享着“大团圆结局”的许多特征与结构,相较于BE,它需要更多的想象与憧憬,更多的努力,而或许也恰恰因其罕见且极为脆弱,导致对其欲求更加强烈。资本主义的消费逻辑敏锐地捕捉到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从而通过对其完美地利用而把它转变成现代流行工业生产中的核心精神要素。\n或许对于当代流行工业而言,HE和BE实则并无本质的区别,甜蜜的糖能够提供心理与情感上的愉悦,苦涩的糖或许同样能实现这一目的,“苦涩的甜味”具有的矛盾性所能提供的动能或许远超前者。顺滑的体验往往属于一次性用品,而摩擦更具持续性。因此“甜宠剧”的套路虽然具有可重复性,但却在根本上不具有积极的生产性,而BE结局或许能开拓出更加持久的体验与可能性。\n当代人工合成的“代糖”(sugar substitute)不再仅仅只有甜味,而是一种相似性在自我繁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诸多异变。其口味的丰富,这些多元性往往并不具有根本的差异,因为在当代流行文化中“表象即本质”。它们将伴随着流行工业的飞速发展而愈加多样,多巴胺也或许不再是消费主义所针对的唯一快感区,而是个体的所有心理、情绪和感觉都将成为当代造“糖”工业的服务对象。就如我们上面所说的,甜能够带来愉悦,遗憾、悲伤和意难平却也同样能够转化成动能而促使人们积极地消费和生产,只不过它有着鲜明的目的导向,即把苦涩的变成甜的,把不完满的变成完满的,把BE变成HE。\n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重木;编辑:走走; 校对:薛京宁。封面题图来源为《云之羽》剧照。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title": "从《云之羽》说起:流行文化的“代糖”,解决一切不快乐?",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3402/"} {"text": "我就想知道这部电影到底删减了什么才能让他连基本的人物动机,基本的电影剧情都没有,如果删减的话,他基本删减了两个小时。现在这部电影就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n我认为这部电影根本没有任何mx转制的必要,它在亮的时候能晃死人,画质糊的程度就相当于你带了100度的眼镜😅\n这部电影成功做到了故弄玄虚,空有虚名,朱丽和黎和老郑到底有什么关系,陈冲演的后妈到底有什么故事,雷佳音为什么到底这么在意自己的身份,周冬雨的角色到底出现有什么意义,电影里所有都没有体现,只有体现在一遍一遍的眼神,我们可以称之为,瞪。\n所以一个一个人物出现就像走马观花一样,到了最后我都不知道他们的动作到底有什么意义,只剩下拿刀一遍一遍的砍,拿枪一个一个的崩,炸出一片又一片的血花,最后告诉你,扫黑除恶结束了。\n所以拍出来也根本没有任何的必要。如果已经删减到这个程度了,那为什么还要拿出来给观众看呢?还是想像满江红一样糊弄一下观众?不知道,可能是,惊弓之鸟,杯弓蛇影,然后要我慢慢等。等到所有人把讲不好故事全部推到审查的身上,然后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title": "张艺谋有史以来拍的难看的电影之一",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4118/"} {"text": "就是来看张艺谋导演的作品的 就是来看老戏骨们飙戏,真的是演啥像啥,演啥是谁,于和伟是坏,张国立是阴,雷佳音懵懵懂懂又坚定不移 老中青三代一起贡献的作品,是很时代的 我常常在想,艺谋导演都七十多岁了,我们还能看到多少作品呢?所以有一部爱一部吧 刘明利被车撞的那一幕特别精彩,就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就是真的吓了一大跳,影院一片呼声 郑市长,梨志田,高进,在车里谋划的那一段,光景和影真的非常美 杨晓薇保护证据的情节处理保留了一些悬念,又能够猜测,这一段印象深刻 最后审讯室于和伟涕泪横流那一幕,以及台词,说要不要打开,很触动,苏见明面对这个选择,且做了选择,最后的剧情也是这个选择,很呼应。时局像一个潘多拉魔盒。 他有错,但是又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错,但他又必须为选择负责 其实张国立演凶相真的特别凶,就是没有表情的时候,就是凶相,好适合这个角色 整体最喜欢雷佳音的表演,没有被老戏骨尬住,且丰富的表达了这个角色该有的情绪 去看吧,好看的", "title": "为老中青三代艺人打call", "date": "2023-09-2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4303/"} {"text": "“有些东西是角色本身带的,有些是演员自己的魅力带给角色的。”\n沙漠里,叶流西对肥唐说:“要想突破狼群,你就得比狼,更狠;你要想保命,你就得拼命地把牙给我长出来。”\n她说这句话时眼角轻微上扬,眼中带着狠厉,漫不经心,却又好似在俯视着蝼蚁。\n而倪妮在采访时说出上面那句话的时候正翘着二郎腿,身体后仰手微微抬起拢头发,这个状态不就是那个在关内关外都张扬恣意的沙漠玫瑰叶流西吗?!\n原著里的叶流西,穷且嚣张,有勇有谋,是沙漠里野蛮生长的玫瑰,是摇曳生辉的月牙泉,美艳诡秘却狠厉,自强坚韧又果敢,她可以自由的进出沙漠,来去如风,时不时还会臭美一下,完全诠释了什么叫自信自爱自由自在,这个角色一身反骨,捉摸不定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n而倪妮在演绎时又给予了叶流西这个角色更多的魅力:演员自身带着特有的清冷和洒脱不羁,冷艳与淡雅的气质同在,在表演时自信从容,松弛大气,让叶流西风情万种却不娇弱俗气,杀伐果决又生机勃勃,这才是真正可以在玉门关内让众人俯首称臣的“蝎眼首领!”\n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倪妮本身就是妩媚与风情的化身,她来饰演叶流西就是为这个角色添色,也只有她饰演的叶流西才能使日月无光!\ncr:季风号苏打", "title": "倪妮的自身魅力丰富了叶流西。",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3874/"} {"text": "本人已经近视了,是什么电影让我看到一半把眼镜摘了下来……\n我以为的是:逻辑缜密、细节完美,经得起推敲的悬疑断案片\n真实情况是:一场无辜死亡、资源浪费、上级和下层领导班子陪着一位父亲和他的狗血儿子的一部旷世史诗级狗血灾难片。\n一切的一切的一切,浪费那么多警力,死伤那么多莫名其妙挂的人,打着扫黑啊除恶啊的口号的幌子,就是为了!!不要让雷佳音发现那个手机里的狗血秘密!!!!! 天呐,杀了我吧,我有罪,我不该相信什么演员阵容、名导演,抱有那么一丝希望地相信这部电影可能会,会好看?\n公交车爆炸,你以为应该是国立和于和伟黑吃黑的故事(虽然他们两在车上谈判快把我演睡着了,但是由于本人坐着的时候肩膀奇痛无比,我睡不着)我期待着…….. 看这两人谁比谁更狠或者雷佳音如何在他的那条线发现他父亲大贪官的秘密然后如何对峙)\n然而,事情的走向越来越迷,我不知道在哪个时刻,或许在那具尸体被发现的时候,事情变得不对劲了? 为了引出那个该死的手机,莫名其妙的外甥女的线和陈冲的线进来了,而且进的完全没有逻辑,完全地符合张艺谋对刻画贤妻和强奸戏份的痴迷:\n看完电影后,虽然有很多槽点,但令我最不解的是:陈冲想要除掉外甥女,都从没想过除掉雷佳音?(既然知道雷佳音的身份,那雷佳音对她的“威胁”不比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外甥女更直观吧!还养育他那么多年,容不下一个外甥女了就?)首先,外甥女这个角色令我很尴尬,不是她突然开始唱“亲爱的小孩”的那种尬,而是她其实与任何一方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但白白地要成为守护雷佳音这个狗儿子秘密的牺牲品?还是为了满足张艺谋导演自古以来对凌辱女子情节的怪癖?其次,(纯属个人感受)陈冲来演张国立那个角色会不会更有张力一点,因为她怎么都不像张国立给了她一巴掌后不会还手的人……….\n还有最后产子的戏份,和略带搞笑的警方追捕戏份在一起交叉,我并不知道张艺谋在这里用一个孕妇的角色来干什么? 因为他要制造人物弧光给于和伟….仅此而已……在女子撕心裂肺的产子过程中渲染两位警察和于和伟追捕逃脱的紧张气氛,我感到非常地不适…….\n未完待续….太多了\n补充:我甚至怀疑导演抹黑警方,哪个傻蛋警察面对这么复杂的反腐案件,不得好好地布局一番,两个新兵蛋子(雷佳音技术部的,周冬雨刚拿枪)去对抗黑恶势力,警车还跑的那么慢,这边都大结局了才赶来。\n更蠢的是,结果也不是靠雷佳音通过他聪明的大脑壳推理出来的啊!最后的一场父子伦理大戏(给我看笑了),那前面搜证据、出警甚至内鬼交易的底已经被破了,它支不住前面的戏份,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雷佳音不要发现手机里的秘密,在这儿陪他和他的好爹演得一出伦理大戏!玩呢?你给我讲断案和推理,想这破剧情我就来气!\n观众不必要也没有义务为了看不到的删减而去想象和美化。\n观众不必要也没有义务为了看不到的删减而去想象和美化。 观众不必要也没有义务为了看不到的删减而去想象和美化。\n观众不必要也没有义务为了看不到的删减而去想象和美化 x10遍(有人是看不到这句话吗?) 我们不是投资方,而是付费方…望周知。", "title": "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4427/"} {"text": "国庆节就要看主旋律电影嘛 《志愿军》的台词和镜头语言都很凯歌,景别和视角转换太快,但是因为是战争片,切太快也蛮符合节奏要求的。和同为纪念抗美援朝的影片《长津湖》是同一个作家写的,但不是同一个编剧改编的。影片为了凸显战争细节,节奏有些拖沓。但是据说《志愿军》系列有三部,还是浅浅期待接下来两部能把事情叙述完整。影片开头段视角转化地非常舒服,没有任何旁白,纯靠人物的对话来推进故事节奏,观感很不错。 影片还有一个特殊的叙事角度,是中华共和国中国人民政府参加联合国会议。这是我作为理科生且没有特意了解过这段经历的人,第一次了解到外交部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起到的作用。联合国大会代表举手和战场上三连存活的战士们举手,两个角度遥遥呼应,让人流泪。但影片叙述角度太多,显得有点杂乱。还好整部影片是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不然像我这种历史的门外汉就有点看不明白了。 不得不提一下我们的白月光毛岸英同志。每一次看关于抗美援朝的影片都会被毛岸英的故事感动到。《长津湖》里黄轩饰演的毛岸英出场时间不长,但意义重大,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志愿军》里魏大勋饰演的毛岸英戏份多了点,给人感觉就是清风明月,纯粹的白月光。他也是整部电影第一个爆哭泪点(是我泪点不包括其他人),让人不由得为了他的经历而痛心。 炮火无情人有情。恨死南韩和老美啦。", "title": "永远的白月光",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7647/"} {"text": "我叫大虾哥,那天我在酒馆跟人掰手指赢了一戒指,本来很高兴,第二天那人那人又回来了,还带了一个英国光头,那人一见我就开始羞辱我的个子,但我认为没必要,就先忍着没动手,光嘴炮了几句。完了后那人告诉我想交易戒指,我想既然是交易你态度得好点吧,就先示意手下礼貌拒绝了,想着你态度好点认个错再说,结果那光头直接挥舞手扣子,我都懵逼了,还有这种吊人。在医院住了一晚,我回了家,本以为这事算完了,戒指丢了就丢了,我大虾哥也认了。结果一觉起来,我在一辆将要坠毁的飞机上,手上还带着那个戒指,我临终前心想,不至于吧,就为个戒指,这帮人要整死我,我就是个机车党混混,最多打打嘴炮,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结果。。。还没想完就熟了,我的灵魂注视着他们,我看着他们谁也没发现天空中那么大个黑降落伞,还宣称人家GG,我无语凝噎,我对这帮人的下限已经彻底了解,所以后面很多剧情,我喝两口酒,也勉强默认了,无所谓了,我想。直到看到大反派自爆时,我实在没绷住,他不自爆谁知道他是大反派,明明上了飞机就完了,能回老巢了,身边一群手下,随便交待一下,一个一会解决证人,一个一会引爆就完了,还是说你不放心非要留下,那请问你留下有什么用,如果你那堆特种兵手下都干不过对面,多你一个少你一个有什么区别,我猛灌了两大口,看了看进度条,算了算了,爱咋咋地吧,以至于后头那个输我戒指的人出现我都一笑了之了\n没必要看的,这部电影", "title": "大虾哥列传", "date": "2023-09-2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6921/"} {"text":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局外人》中的主人公默尔索,那个因为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而被判处死刑的人。幸运的是这个少年获得了“not guity”。\n第一次有想写影评的冲动,是因为即使在看这部剧前就已经了解了故事梗概和一些剧透,即使在看到12个人来到这一个狭小密闭的空间就可以预料到即将发生的争吵、冲突与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这都丝毫不会影响这部电影带给人的冲击。\n首先是关于对法律的理解和陪审团制度,我想这也是本片最能引发思考和讨论的部分,在开始接触辩论、开始接触法律之时,就有过很多的思辨。听詹青云讲过一门课,里面有一句话“法庭不是寻找正义的地方,而是审视证据的地方”。从整部电影(或者说法律程序)进入到陪审团审议之时,正义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不是电影如此,现实也的确如此。就如同十二位怒汉都有着自己的“偏见”一样,我们每个人也对什么是“正义”有着自己的理解(甚至是舆论的,而非自己的),法律作为一个面向社会所有人的严密体系,无法做到满足每一个人的正义,而陪审团的责任只有一个,那就是审视这些证据是否严密到可以排除所有合理的怀疑,从而确定“guity--有罪”。所以我想不懂这一点的人也一定不明白默尔索走上断头台上时内心所感受到的“荒诞”。\n其次是偏见,“每个人心中的偏见都是座山”,甚至我们经常“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住在火车站旁的人才知道火车经过的声音有多么聒噪;一个历经世事的老人才会明白内心对于注意力的渴望;一个生活在贫民窟的人才知道他们会如何使用顺手的工具;一个戴眼镜的人才会明白是否会戴着眼镜睡觉;一个经受了高压讯问的人才会明白极大的情绪压力带给人的影响;一个愤怒到极点的人才会知道极端的情绪表达是否代表内心真实的想法;一个曾经失去过孩子信任的父亲才会最终明白最善意的揣测对于一个孩子有多么重要。我们在这座大山中生活得太久了以至于我们太自信于自己没有带有任何的偏见。假设一下,我们终会在未来的生活中面对自己所有的狭隘、无知与偏见。\n最后是关于群体和个体,作为一个群体型讨论,如果这十二个具有截然不同的性格的人坐在这里不是作为一个陪审团来决定是否判处一个人有罪,那么我想这个讨论会随时夭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那就是为什么所有人愿意去花费时间精力使这个讨论到达终点?片中给出过很多答案:要对每一个生命持有敬畏之心;我们背负着民主社会的责任;作为一名陪审员的权力和义务。虽然导演精巧地设置了一个“墙头草”和一个“受够了”的摆烂型选手,但每一个陪审团成员,包括两名证人,我想他们都不应该受到指责。因为他们至少做到了一件事情:最为真实的表达。无论自己作为少数派还是多数派,无论是否明白自己的表达是否带有与生俱来偏见,他们都在坚持和表达着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所以,真理不掌握在多数人手中,但也同样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真理掌握在每一个人手中。\n愿我们永远保有合理的怀疑,对生命的敬畏,对正义的坚持,以及最善良的揣测。", "title": "法庭不是寻找正义的地方,而是审视证据的地方",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2118/"} {"text": "一个月之前,我做了一个梦,应该是一个梦。我和我的一位朋友在山洞里面被一群麻雀带着,一直飞,飞得很高,飞出了大气层,飞到了外太空。后来周围是一片黑暗什么光都没有,朋友对我说,这儿就是宇宙的尽头,他要继续往前走,而我就只能到这儿,我只好转身。可当我转过身之后,我看到的是整个宇宙的轮廓。其实我们人类一直没有弄明白,宇宙是为什么而存在,我们人类又是为什么而存在的,可是就在那一刻,那个轮廓让我觉得我好像找到了答案,不在外太空,不在宇宙深处,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原来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存在的谜题,也是这个谜题的答案。后来我就把我看到的宇宙的样子,印在了我工作的杂志社休刊前最后一期的封面上,那个轮廓让我觉得,如果宇宙是一首诗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组成这首诗的一个个文字,我们繁衍不息彼此相爱,然后我们这一个个字,就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句子,这首诗就能一直写下去,当这首诗写得足够长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在这首宇宙之诗里读懂我们存在的意义!", "title": "最后唐老师的这段话",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5406/"} {"text": "《银翼杀手》将视觉效果和叙事风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奠定了科幻电影的经典地位。\n背景设定在未来濒临崩溃的洛杉矶,人类与仿生人的界限变得模糊,存在主义的孤独感弥漫整部的电影。\n片中所描绘的未来都市,蓝色的光与雾气弥漫,既美丽又凄凉。银翼杀手瑞克·德卡德这一角色成为哈里森·福特经典作品之一。他在寻找逃亡的仿生人之旅中,也在探索何为人性本质。\n仿生人罗伊对生命诗意的那段台词,不仅载入了影史,也让观众深思人类文明的意义。\n雷德利·斯科特用细腻的光影氛围渲染了这趟朦胧而哲学的旅程。视听效果的创新为科幻电影开拓了无限可能。它不仅展现未来想象,更触及了人性存在的本质,是科幻、悬疑、思想电影的完美结合,堪称经典之作。", "title": "存在主义的孤独",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2760/"} {"text": "原题名为“谈孔子对中国人精神上的贡献”,载于rfa2010年2月1日\n中国大陆最近摄制了一个片子,这个片子就是《孔子》。所以为了要宣扬孔子,把孔子的生平通过电影向全国人民放演,希望影响全国人民的心理状态与思想状态,这是大陆的一个很明显的走向。\n换一句话说,就是中国现在走到过去各种王朝开始的时候的那个样子,就是要把孔子作圣人提出来,教训全国人民,要全国人民以孔子为榜样。孔子确实是中国的圣人,这一点是不错,尊重他那是绝对应该的。\n到底尊重什么样的孔子?倒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这里就碰到了“孔子”跟“孔家店”的问题。孔家店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是在“五四”时代有人提出来的,骂孔家店的人包括鲁迅、四川的吴育,还包括胡适,都是批评过孔家店。\n孔家店跟孔子不同,孔家店是利用孔子权威、利用孔子的声望、利用孔子很高的道德成就和知识成就,来为一个政权,某一种秩序说话。因为孔子是春秋战国以来最受尊重的一个大师,教人怎么干、怎么求知识,还教人怎么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所以他这个教训全国流行,大家都尊敬,而且都是出于自然的。\n他提出做人要做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仁者。怎么样求仁,那是非常重要的。也要人求知识,不能无知,而且要叫人老老实实的。比如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中国人到今天还人人都会说的话。我知道就是知道,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假装知道。所以这种态度就是孔子留下来的。\n当然孔子的这些也是慢慢学来的。他说他自己早年的时候家庭状况很不好的、贫贱,是“贱”,所以能够学很多东西。他学习的精神是非常了不得的;教人的精神也是了不得的,所以他是中国第一个老师、中国第一个先生。他的知识是从哪儿来的,他看古代历史,看夏、商、周各种文化的发展,他晓得文化最重要,政治秩序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有文化秩序。\n文化秩序就是他讲的“礼”。这个“礼”是礼貌的“礼”,而且“礼”不是形式。因为在他的时代,这个礼,贵族的礼都腐烂了,都坏了,都变成不被人遵守了。不被人遵守的礼就是没有用的。或者,礼被夸张了,这个礼也不会起作用。\n所以说,孔子他的主要教训就是两个:一个是人内心的,要是有“仁”,“仁爱”的“仁”、“仁义理至”的“仁”。这“仁”是人的心,这个心是很仁爱的、是爱别人的、是尊重别人的。这个爱不仅是普通的所谓的爱,而是敬爱。对人要有一种敬爱之心,就表示人是很有价值的、人是有尊严的,这就是西方人讲人权的根源。人权的根源就是人的尊严。什么叫做做人?那就是人的尊严。人的尊严是必须要受到尊重的。\n孔子一方面讲“仁”,一方面讲“礼”,这两面都做到了,这是孔子伟大的地方。孔子是中国最早的一个老师,他没有神话,只是在汉朝后有人把他神话了,事实上知识界的人都不相信他是神,他就是一个人。但他这个人就是知道怎么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用他的话说就是怎么样做一个君子人,不要做一个小人。\n所以在《论语》里面你会发现有一个说法,孔子说的,你要做“君子儒”。我们今天叫“儒家”,“儒家”好像都是孔子的净土一样,其实“儒家”的“儒”这个字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了。所以《论语》才有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所以不光是“儒”,“儒”大概是有知识的,对于历史、对于过去的礼、甚至于对乐,各种东西都有知识。但是,光是“儒”,这个不行的,要做“君子儒”。\n所以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在孔子手上建立起来了。这个分别是精神价值上的分别,不是地位高下的分别。君子跟小人在从前是讲贵族的,君子就是贵族,君就是王、王的子就是君子。孔子就是把这个君子从这个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改成人的道德、精神上的高下。\n没有精神造诣的人就是小人。所以君子、小人在今天中国普遍流行,大家都接受的。某人是君子,某人是小人,这不是说他社会地位,你社会地位做到口口dang口口委口口书口口记一一、做到口一zong一口一书口一记口,都可以是小人。但是你如是有道德的人,哪怕是一个劳动阶层,都可以是君子。所以这是孔子在精神上给中国人一个很大的贡献。", "title": "余英时:谈电影《孔子》",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3288/"} {"text": "《行尸走肉:达里尔·迪克森》。8分。\n诺曼·瑞杜斯、克里曼丝·波西主演作品。弩哥独自归来。\n我是《行尸走肉》铁粉,即便后来瑞克走了,我依然坚持追完,那里有我一起成长的青春。\n衍生剧似乎很多,但这个角度的,是第一回。\n把主角弩哥突然置身于法国,这就很有意思,因行尸发生时,同在地球上的其它国家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么可以有法国,也可以有很多其他国。这个思路很好。唯一的麻烦是,主角如何与异域相关联?\n弩哥在海边醒来,没想到来到了法国,于是他要查清楚原因,并且想回去。而与此同时,法国的牧师、修女们也得到了一个神奇的男孩——他来自已变成了行尸的母亲的子宫。似乎是上帝的旨意,他可能就是那位来拯救人间的天使。\n于是,弩哥的回家路,顺带还要护送天使去安全之所。\n我是喜欢的,它一如我第一次看到《行尸走肉》时的震撼和亲切。你懂的,弩哥上路,一旦左肩前行,必有事发生。", "title": "弩哥走路,一旦左肩前行,必有事发生",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5024/"} {"text": "张处男太装、沈冲太浮夸、小师叔白毛太丑(最后一集剪成中长卷发又帅了)。最期待的刮骨刀一点风情都没有,还不如窦梅勾人。陆玲珑的戏份全删没了,看起来像花痴二傻子。\n风家一家人都很不错(包括五百块女婿)。\n狗娃儿回忆冯宝宝身世那段戏很好。\n后面几集我觉得不算魔改,顶多是删减太多,节奏太快,剧情不丰满。毕竟漫画也没画出具体细节来,这导演的水平又不高,将就看吧。至少换血那里我还蛮认可的 漫画里也铺垫了几次:吕慈很重视吕家的血脉。灵魂互换也和吕良兄妹的理论对上了。\n虽说24节谷是内景火车开去的(这从第一集就铺垫的火车也算是有点作用了),估计这就是个引子,第二季才会正式拍谷里的内容。如果没拍,当我放屁…\n但是!最后一集太差劲了,结局非要拍这种男主打败boss的情节吗?俗不俗啊!!!!", "title": "最后一集就是狗屎",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6709/"} {"text": "很难看到这种全片几乎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但又很真实的电影了,更何况他还是一部画风独特的动画片,是本届2023多伦多电影展最惊喜的一部电影。 色彩的饱满更加突出了那个年代的黑暗,上世纪初的波兰乡下,几乎完全是一个封建、原始、未开化的小型社会,加上完全由男性掌握实际权力的结构,女主角的命运走向可想而知。 看完后一直在想,如果自己生活在影片中的那个环境里,面对那些人性黑暗和虚假,自己会不会有勇气站出来反抗,或者冒着与多数人为敌的风险,为弱势者发声呢……我想大概率是不会的吧。 当所有人都被迫背对善良,任何个体的力量都会很有限,这时挺身而出所需要的勇气,非常人所能承受的。 不管是在那个年代还是当下,任何一个“期待英雄”的环境背后,都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在作祟,所以与其期待一个“英雄的献祭者”,不妨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直面那些性别、权力和封建的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勇气,成为黑暗中的那束光。 这部片早晚会被更多人看到,肯定会有差评出现,但无论怎样还是想说,不管是评价一个现实中的故事,还是评价一个文学性的故事,希望更多人愿意把同理心放到具体的人身上,把更多的思考放到19世纪初社会的黑暗和动荡,如果再进一步的话,就把思考放在女性和男性的社会境遇,放在权力运行的黑箱规则,这才是这部电影最根本的价值。", "title": "你是否有勇气成为黑暗里的那束光",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676/"} {"text": "母职和女性议题上探讨并不深入,反倒主要是想探讨“自己”,自然也是更加的人本主义了。本身就是很个人向的表达,生育只是设定或者楔子,小孩作为野蛮人入侵了原有的生活,但之后才是重点。\n在师傅的武打训练下,利用身体解放思想;在导演的反复拉扯中,利用拍摄自反自问;在大师的禅思引领下,利用药丸回归自然。既是野蛮的入侵实则又是文明的退去。\n至于导演又不过是自己的投射,所以最后是女主甩棍还是导演甩棍都是一样的。属于一部类型丰富的作者电影,影迷致敬之余,全片暧昧的多义性又可引出非常多维度的解读。\n可惜还是不够精致,结构受限成本,但动作戏也不算顶级。至于美术上,影后没多影后,东南亚票房保证也没保证,大导演更没个大导样子。所以即使戏内外很模糊,但也达不到eeaao的那种不同次元的真实感。\n动作类型,元电影,女性议题,海外华语电影人,叠了很多甲但却没能有足够丰富的触动。整体感觉就如同那只搁浅的海龟,拍了就剪进去了,但意义只属于导演自己。", "title": "比永安镇好!",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7556/"} {"text": "电影出现了很多圈内的梗,不太懂。\npart.1老板娘好美,长的好像周迅,为什么不多拍点。第一部分大概就是想表达女性被困家庭中、要追求独立自我,但是感觉表达的很浅层。老板娘杀鱼的镜头挺真实,很多女性力气小或者不敢直接用刀杀活鱼,会选择把鱼摔死,小细节。我以为她会和剧组有很深的联系甚至成为剧组的女主角,但是真的像是永安镇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涟漪之后又回归平静。\npart.2大明星和服务员的相遇好像又看了一次鲁迅闰土的隔阂一样。家庭的吵架好烦,家里来客人女主人没有给足男主人面子然后互相挑剔吵架吗?一边是独立女性,一边是结婚生子,我始终觉得这两种选择不是要被金钱所左右的。窗户上“流泪”的眼睛拍的好。\npart.3不断在强调“为了华语电影”,实则更多的是在跟风时代潮流下、被利益裹挟下来装一手自己所谓的“美学追求”,真是荒谬讽刺。我以后可能就是那个被强迫各种改剧本的垃圾编剧。\n我不认为人生什么时刻是最接近电影的时刻,明明应该要问电影什么时刻最接近人生。人活着不是只为了感受像电影般的某些戏剧性的瞬间,而是为了每个瞬间,无论悲喜。", "title": "first", "date": "2023-09-2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9703/"} {"text": "不是外星人科幻片,是披着外星人科幻片的宗教片。\n理解下层叙事,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故事,而不是纪录片。\n永生、最终审判、救赎,这些因素在国内缺乏成长空间,所以你就只能看到这个故事的表面,也就没办法接受故事本身想对上层叙事者,也就是观众你本人所描画的信息。例如剧名,只有自己才可以拯救自己。\n到你眼里就只剩下闹腾的女主、傻B的外星人\n(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因为童年阴影而被困在里世界的精神病患者,她眼中的世界。)\n这部片真正的问题是,本质就是一部短片的体量。\n所以那些追逐戏太闹腾,明显是用来硬撑时长,导致剧情很断裂。每每推进不下去就弄些故弄玄虚情节,怪声或者光线什么的。\n=====\n看明白了。\n就是明着告诉你,你身处的那个现实里有没有外星人其实根本不重要。\n那个只不过是距离上的问题。\n而且充其量是相同的元素,至少也是相同一个宇宙里面的存在…\n那如果另外一个宇宙里面的意识完成大一统,那个宇宙本身就会苏醒为一个存在。\n这个存在就会在意识海探索,恍如地球上第一只生命或者一只秃毛猩猩,拿着树枝在地球表面游荡时那样做。\n这个存在,在意识海的虚空中发现、摸索到我们的宇宙,本能地张开包裹住我们整个宇宙。\n而屏幕上显现的灰人,并不是外星人,不是你们以为的那样在什么什么星长大的东西。\n是那个存在隔着一个叫做“现实”的维度摸索我们时透过来的现实维度膜。整个超维存在于现实虚空之中印出来的印痕,鱼在水里面看到一只戴手套的手插入水里面的感觉。\n那些外星人追逐女主的戏,视角不应该是下层叙事者演员女主,也不应该是上层叙事者,观众本人。而是你\n=====\n每次观众读到这段台词\n=====\n而是你在翻柜桶时看到蟑螂的那个视角,你的手的形状在那只蟑螂的眼睛里就是那些外星人的形状,女主与之搏斗的外星人,是那个超维存在在我们这个现实的手或者工具的投影的翻膜,一个“现实”泡泡,\n她-好像蟑螂和一只手搏斗那样,和能包裹我们整个宇宙的存在的手或者工具的“现实”上的投影-在搏斗。\n你被自己要抓的虫子咬到了,甚至被喷化学物质在工具上的那种感觉。你打算用最简单的,类似强迫口爆的形式把补丁打进去,却发现这虫子把东西吐出来。\n你很好奇,把意识海虚空中碰到的这个东西里面的一些信息提取出来观察,在这团“超维信息”中观察到女主。\n及女主身处的地球,\n及地球身处的太阳,及太阳身处的宇宙。\n及这个宇宙身处的现实维度。\n我想,系统里面的bug观察到补丁的时候,感觉应该是相似的。\n=====\n每次观众读到这段台词\n=====\n对这个存在而言,用一个宇宙来养女主这个宠物成本并不高,还可以用这个宠物唱歌跳舞给其它存在欣赏", "title": "灵魂的内核", "date": "2023-09-2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8608/"} {"text": "书粉会谢😅真的会谢😅😅桐华你没有一点心😅😅😅😅,编剧不会改编你其实可以不拍的,编剧是懂怎么取其精华自创糟粕的😅😅😅(麦麦是贴脸琦琦的,许小波有五分像,其他选角都不知道在选什么😅)\n剧从高中开始本来就非常非常离谱😅\n小波从来没有被琦琦叫过哥,琦琦也绝不会去念“蔚蓝色的原野和看看太阳”。\n从她初中和小波绝交、在桥边抽完两包烟、被妈妈关于外公的事情说服决定考大学的那刻开始,陪伴她的是三年如一日早晨五点半起床,一杯热茶和朗诵英语课文。\n是陈劲高一时“还在坚持吗?”的提问,“要迎难而上不要放弃”的鼓励和“我在清华等你”的相信支持。\n是罗琦琦自信地说“小波你出来吧,我已经看见你了!”的时候有三个人在伤心。\n是张骏抓着她的手跑完800米,是他们分手时在桥边的吻,是在青岛时在崂山之巅被风吹散的帽子、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时刻、很多偷拍的照片和酒后大声许诺结婚时一定要重游青岛的羞涩。\n是金榜题名时,罗琦琦看着闪亮的金粉的名字,心里想着,“很好,很耀眼”,那个我唯一想要分享喜悦的人在哪里。是“他忘记了”的悲伤,是意味自己真的失去了“那个曾经以为无论世界多黑暗 都会陪她去看清楚的人”的痛苦。\n是一中树林后停着的黑色轿车,是番外里许小波看着琦琦哭成泪人离开一中后,再走进校园去看放榜的黄昏,是李哥听着听着车里的音乐忘记抽烟的黄昏。\n“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拨弄心弦,那些年少的日子,浮现在我眼前。”\n《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陪伴我度过了青春最重要的十年,过去十年,每当我困顿迷茫之时,我常常翻出来看。几乎可以背下把整本书的情节。\n罗琦琦的倔强、努力、坚强、独立、聪慧甚至内心里深藏的狠戾,让我钦佩,让我学习。我很爱很爱她,甚至人生前十九年的努力就是成为她。\n在这本书里学到了非常多相关的学习方法,很努力很努力地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考上大学。\n这本书是罗琦琦的成长人生小说,蕴藏着非常多真实可行的应试备考方法和人生智慧,而绝不仅仅只是一部普通的言情。", "title": "只能说和书毫无关系……", "date": "2023-09-2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9776/"} {"text": "《工作女郎》。7分。\n郑范识编剧、导演,曹汝贞、克拉拉、金泰佑主演作品。\n没想到曹汝贞不仅适合古装,拍现代时装戏,走情色喜剧路线也很合适呀,特别好。\n有一段时间,国内把她的名字翻译成赵茹珍,确实造成了很多困扰。\n曹汝贞饰演的工作白领女强人宝熙沉迷于工作,忽略了老公和宝贝女儿,用她妈妈的话说,宝熙和她老公一年都来不了一次。戏剧的是,在一次重要的汇报会议上,宝熙错拿了邻居克拉拉饰演的南熙经营的情趣用品,造成了重大的失误。\n宝熙去找南熙质问,结果没想到两人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并且脑洞大开,一起合作开发经营情趣用品。这不仅在当时十分前卫,甚至还很容易引起误会。\n但宝熙的商业头脑帮助了她,使她们的产品和企业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宝熙的家庭几乎支离破碎了。\n片中诸多桥段和细节都令人热血贲张又捧腹大笑,或深或浅的台词尺度配合表演拿捏得非常好。\n曹汝贞在这个领域确实很有天赋。", "title": "曹汝贞的性喜剧戏路很广啊!", "date": "2023-09-2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8830/"} {"text": "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看的犯罪推理电影。逻辑缜密,思路清晰。刚开始以为凶手另有其人,到后来以为凶手是那个爷爷,再到后来发现凶手是那个片头就出现的失去孩子的母亲,最后发现那个爷爷是十五年前的凶手,而这个妈妈是十五年后的“凶手”。一共四个反转,都非常精彩。剪辑也很利落没有拖泥带水。案件的发展很清晰,情绪很饱满。这个案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作用。它是那个落魄警察的心结,是失去孩子的母亲的痛苦,是凶手的解药,是警察局其他警察的功勋章。一个案件,人生百态尽显。谁杀了谁,重要的不是推理和案件侦破的过程,而是隐藏在行为之下的人性。", "title": "完美犯罪下是赤裸的人性",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9271/"} {"text": "《花椒之味》。8分。\n麦曦茵编剧导演,郑秀文、赖雅妍、李晓峰主演,钟镇涛、任贤齐、刘德华友情出演作品。\n影片改编自张小娴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张小娴的小说向来比较媚俗,《花椒之味》真是不知道提升了多少档次。\n在深夜看完,几次泪流满面,似乎许久没看过这样温良的电影,没看过这样散文式的创作,没这样被一点点抚摸过内心。\n我并非说这部影片就很完美,我要说的是,它用了一个特别讨巧的设定,完成了在微观面上对父女情感的解读,又在一个宏大的层面上,完成了嘉陵江、香江、淡水河三地的互动。\n钟镇涛饰演的火锅店老板亮叔,因早年的情感,有了三个女儿,而她们并不互知。等到亮叔突然离世,与父亲住得并不远的大女儿郑秀文饰演的如树第一时间赶到并主持了葬礼;没想到等拿到父亲遗物却意外看到远在台湾的二妹如枝以及远在重庆的三妹如果的消息,她俩旋即赶来参加葬礼。\n三个女儿,如树、如枝、如果。特别好。\n三个女儿与父亲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似乎很亲近又显得很陌生,她们其实对父亲并不了解,甚至还有许多抱怨。如今她们聚在一起,最需要做的是,反而是重新去了解父亲,以及如何将父亲的火锅店“一家火锅”继续做下去。\n对父亲的重新了解,其实就是对父女感情的重拾——人离开这个世界,就好像搬家,住到活的人的心里面。\n那怎么不会疼痛,又怎么不会流泪?所以任贤齐饰演的麻醉科医生对如树说,辣是一种痛感,吃辣就是用一种痛,去掩盖另一种痛。", "title": "因为是女子",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7541/"} {"text": "非游戏党,说说我的看法。\n我认为,茱莉亚的死和与奥洛克斯战斗的时候受到里希特干扰关系不大。茱莉亚很可能感觉到了奥洛克斯比自己强大,才将儿子送往法国。当然,欢迎后续打脸。\n我能接受政治正确,毕竟,政治正确更多的是恶心人,现实危害也相对小,种族歧视的危害是巨大的。两相其害取其轻,虽然我要被迫忍受《梅林传奇》滚娘,虽然我眼睁睁地看着美人鱼变成小丑鱼,虽然白雪公主已经变成了黑血公主,虽然我06年追连载的《三体》网飞版主角肯定会换个肤色。\n这季的政治正确改编的很好,现实中法国大革命前夕的贵族不是吸血鬼,可他们除了不喝人血、不怕阳光外和吸血鬼又分别吗?当看到玛利亚在第三集雀跃着高呼“自由、平等、博爱”,我死寂的心难得的热血了几秒钟。我打开某乎搜索“巴黎公社”,想要重启一下热血状态,仅仅出现四个搜索结果,果然,还是看热血漫对心理健康好。\n我有一些疑惑,《恶魔城》第四季表明人类尸体锻造成的恶魔,里面的灵魂是从地狱召唤来的、非尸体生前的灵魂。可是本季的恶魔至少有两个是尸体生前的灵魂,其中一人更是好人,另一人剧情看来也不是坏人。恐怕这些恶魔,并非和前四季恶魔是同一种恶魔。\n伯爵夫人是怎么喝到神的血?德罗塔曾是塞赫麦特的祭司,这和她有关吗?我搜索过塞赫麦特的信息,塞赫麦特嗜血。该不会塞赫麦特本来就是吸血鬼吧。最后一集伯爵夫人又有点像被夺舍的感觉,伯爵夫人演讲时自述别人说她堕入疯魔,塞赫麦特的血流淌在她身上。伯爵夫人应该是喝了塞赫麦特的血才变成的吸血鬼。另外,伯爵夫人这么厉害怎么不趁前几次日食再遮挡太阳,应该是伯爵夫人得到了或满足了什么条件才能这么做。这会成为下一季击败伯爵夫人的关键。\n奥洛克斯对圣骑士说过有的邪恶曾是神,有的仍然是神,我认为他说的不仅仅是塞赫麦特,可能也包含他自己。奥洛克斯自称从阿兹特克来,他在殖民者到达阿兹特克前就生活在那里。奥洛克斯在1783年说250年来一直有人想杀他,也就是说奥洛克斯1533年左右成为吸血鬼。殖民者于1519年第一次到达阿兹特克。这又和我的猜测矛盾。等下一季吧。", "title": "《恶魔城:夜曲》第一季 追番笔记",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7101/"} {"text": "北野武说,日子虽然辛苦,但还是要过滚烫的人生啊! 最近耗自己太累了,无意刷了一下刘涛与秦海璐主演《做自己的光》。 刘涛主演的何欢遭遇丈夫欧凯歌出逃、留下巨债、事业受挫、母亲重病等一系列事件,跌入人生谷底。 在朋友白杨(秦海璐主演)的鼓励下,经历了最初的不知所措后,以坚韧直面所有困境,从头开始打拼。 杨绛先生说:“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一辈子都没弄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这个世界,终其一生都是你一个人。繁华落尽,爱情消失,生活归于柴米油盐的平淡,老公只是住同一个屋檐下,共同养育孩子的合作者而已,原来你还是一个人生活。” 看着她在人海中奔走,下班后赶场子似的去兼职老师、代驾,还得规避熟人。因为她不仅仅是一位母亲,还是一位主持人。 凭借智慧和诚意,何欢克服了母亲求医之难和债主苦苦相逼的困境;又凭借执着与初心,从基层的热线接听员,快速成长做回节目主持人,重回事业高峰,成为了自己的光。 白杨参加老师安排的相亲,对方居然还要准备理财产品、征信报告、个人体检报告这些东西。而且这位姓王的相亲对象,自信过了头,没有任何分寸,刚一相亲就谈到他们未来孩子的身高问题。 很喜欢白杨怼普信男相亲时的对话。 男人一开口就问白杨的身高,还嫌弃白杨不够高。 白杨反问道:你多高啊? 男人说:一八零差一点点,差十五厘米。 白杨说:那咱俩一样啊。身高这块,俩人打平手。 男人又说:所以我有点担心,我们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后长不高,您的学历弥补了您的身高缺陷。 白杨:那你拿什么弥补啊? 男人:我的男人味。 白杨:男人味的内增高鞋垫吗? 男又说:眼睛小了点,去整整才好看。 白杨:我们一起去医院,我整眼睛,你整脑子。 男又问白杨:你做一顿饭要多久? 白杨:三年。一年学买菜,一年学洗菜,一年学做菜。 她其实会干家务,火大是因为对方是传统婚姻观,认为女人本分就是顾家干家务,自己倒不要求男人养家本分,惦记女人的收入与颜值。 白杨虽然大龄未婚,我却喜欢她那股独立自主的精神状态,刀子嘴豆腐心是她对闺蜜何欢的默默付出。 想起赵丽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一直在否定中成长,别让我抓住机会。我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想过丰富多彩的人生,留下我的印记……” 林徽因说过,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强大,就看他能不能一个人独处。", "title": "无需借谁的光,做自己的太阳",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7517/"} {"text": "这电影其实不是我这种电影专业受众该看的,但是毕竟秉持着任何电影都有学习价值的原则,来了解下烂片究竟是怎么样的,或者这又有可能是一部好片呢?\n可最后展示出的结果是不尽人意的,可以说这部片子是电影学习者在剧情连续性上学习的一个完全反面教材,如果想知道正确的该怎么做,那么就看这部电影跟他反着来就行了。\n全片根本没有任何所谓的节奏性可言,音乐响起,转场,音乐响起,转场,看样子导演是没有脑子想别的手法来让剧情继续下去,并且片中充斥着一连串快节奏的事件切换,就好像一百个抖音短视频拼凑起来的电影,导演看样子是抖音看多了,最后产出的也就和抖音短视频没什么两样。\n在葬礼那段的镜头切换可谓是灾难级别的,男主就全程毫无表情变化,还一直切,就到最后一次才有变化,导演到底有没有上电影学院啊。\n再说到摄影,片中的焦点可谓是灾难级别的,让我感觉跟焦员就是在那儿一边**一边拍摄。看得让人气的想笑\n最后到剧情,其实没感觉到毁三观,但导演其实可以用更好的方法来实现,只可惜都没做到,最后用拙劣的手法来煽动观众的感情,滥用蒙太奇,让人忍俊不禁。让人看了两个小时根本没有记忆点。这也是片中无限快节奏事件转换的问题。\n比奥本海默还烂\n史诗级烂片", "title": "依托2个小时的抖音视频",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937/"} {"text": "小演员是我看过最不可爱的小孩儿,说话只会吼,然后乱叫,老人脸没有应该属于小孩的那种童真这小孩严重影响看剧感受凑字数140字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字数140字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字数140字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字数140字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字数140字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字数140字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字数140字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字数140字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字数140字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字数140字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字数140字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凑字数140", "title": "小演员也太难看了!!",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9228/"} {"text": "原生家庭痛苦用一生也无法治愈系列…因为松子父亲对她讨好的疏离,导致她一辈子都在追求被男性认可。回顾下她喜欢过每一任男性,他们身上都有她父亲疏离、冷淡的影子,而她的一生都在追求被他们重视。因为讨好型人格,她扛下了学生的罪责;因为付出型人格和父亲的影子,她在被一次又一次伤害后还是选择不离开、不放手。对松子而言,\"God is Love\"反而不是一种大爱的体现,她对那些男性的痴迷也是为了弥补心灵的缺失。在她和妹妹的关系中,她们是相互嫉妒的。她嫉妒父亲对妹妹百般的呵护,对妹妹而言则是嫉妒松子可以像正常人生活,不是全家的负担不会被家人怜悯。而造成松子一生巨大悲剧的这个男性,松子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角色,他没有把他的爱平均顾及每一个孩子的感受,但是潜意识里松子在他心里也是重要的,只是他选择性无视,所以在松子离开以后,他会每天在日记中写到没有松子下落,在松子离家出走没多久后就去世,可能他也感受到了自己对这个女孩的亏欠。而结尾,松子在对生活重燃希望后被中学生打死,我反而觉得是对她对不同生活阶段重燃希望又被现实打败的隐喻,注定了她不幸的一生。但令人遗憾的事,最后一次她终于不把希望寄托在某个男性身上时,上天也没给她再试一次的机会。善良,有责任心这些美好品质因为顺从的出现产生了悲剧,松子是一位很好的人,但是上天没有给她应有的眷顾。", "title": "松子善良又悲剧的一生",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8548/"} {"text": "1.幻境柳云骁给叶五枝塞小黄/书。我不是说女生不能看小黄/书,当然可以。但剧里的设定是柳云骁喜欢叶五枝,古往今来就没有见过哪个♂的喜欢女生是塞小黄/书的。现实里♂的给喜欢的女生塞小黄/书,你猜女生会不会锤你。 2.四方父母又生了一女一儿,且取名灵儿胡儿,咋想的啊,也没见大导演你有讽刺的意思啊。现实中大多数姐姐弟弟的组合啥情况真当观众不清楚啊(这一点就算是我个人的膈应)。 3.设定五枝说谎是为了梦三息。这个感情线是一定要写吗?即使一定要即使一定要写你真的写不出来自然而然的感情线了吗?这个写法给人的感觉就是前面写五枝不会说谎就是为了给你的感情线作铺垫是吧!啊? 纪明昭不信三四真实身份的时候,忘了五枝不会说谎,23集就有相信了,敢情这个设定是按需求出现是吧?好自由的设定哦! 4.设定吃饭脱鞋抖腿。吃饭脱鞋设定成温情场景,你是真不嫌恶心啊。这个恶心程度和《同窗》男生宿舍不下床那个设定有的一拼。\n5.谢承欢投资无名百货,毕导你是有什么癖好吗?《同窗》写李殊词前男友《性》骚/扰殊词,这里写未经同意擅自上门提亲且有过/性/骚/扰/女同学的♂的成为上司!!!是你自己现实生活的哪些方面不如意要在剧里找回来吗?导演!编剧!\n6.岩四方一夜未归的那个早上,纪掌柜能对岩四方心动,能立马发现梦三息的沉默,怎么到了23集,岩四方都哭成狗了,纪掌柜一句安慰是没有啊。怎么是要给我们展现资//本//家的真实面目吗?", "title": "需要观众脑补才能圆的逻辑bug的剧本都是废物",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2363/"} {"text": "推翻了原来五星的赞赏,反复推敲了两天电影令我不舒服的那个点到底在哪。\n是“男人的怜悯”。刻意地让男性怜悯女性,让观众怜悯女性。“她虽然是个妓女,但她做为母亲还行”,是男性以高高在上的角度揣测女性思维,拆解女性行为逻辑。\n(首先我并不否认这部电影画面的艺术性,前卫且巧妙,且非常敬佩女主伟大的演技)\n导演想要制造出“怜悯被现实压迫的女性的无奈”的假象,于是给被压迫女性赋予了一个新的母亲身份,卑劣行为得到了正当理由,是因为她是母亲而不是因为寡妇除了卖娼无法独自在社会里生活。\n给人一种如果她不这么伟大地做一个母亲,她的挣扎就不能代表什么,她还是一个下贱的女人的感觉。闭口不提女性的挣扎和无奈。\n主角此刻已不被视作一个独立的人,非贱即神独不为人。忽视女性真正面对的痛苦根源,内涵浮于表面。\n最后拯救她和孩子的依旧是一个位高权重的男性。“因为该男性的慧眼不同于人,所以这位男性可以看到她的苦难。”无聊。\n看似“娼妓”和“母亲”为共同体,实则为对立面。明着赞扬了母亲的神性,暗着唾弃了压迫下不得不做承担男性欲望的女性。看似同情,实则作权衡评判,惺惺作态。和金陵十三钗的本质问题大同小异。\n要我说,男性导演还是别为女性创造想法了", "title": "作为女性,我不舒服", "date": "2023-09-2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2853/"} {"text": "第30集能感受到昌东分裂的痛苦……这种痛苦他藏在心里,脑子里已经想好了怎么找借口让叶流西带着小分队出关并把他留在关内——虽然他问小柳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选择,但其实早在他对着梦中的孔央大喊“流西不是故意的”的时候,他就知道了答案,甚至早在龙芝告诉他真相时他就毫不犹豫地想好了要怎么做……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句话:怜取眼前人。\n哪有什么对错,只是由心而发,舍不得叶流西去死,那就不舍;不能为孔央和山茶报仇,那就自己留下来,成为本应成为的第19个。\n昌东把所有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确保他们都可以活下去,唯独没提自己。\n于昌东而言,自己选择去死,可以让小分队回归关外,让叶流西不受人威胁,让龙芝无人可操控……尘归尘,土归土,死去的真正死去,关外的归于关外,叶流西回归青主,让一切回归到本来的样子。\n让灵魂为叶流西保驾护航,让肉体陪孔央葬于黄沙。", "title": "感受到了昌东分裂的痛苦", "date": "2023-09-2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5978/"} {"text": "个人认为的伯格曼最佳!对家庭、人性、婚姻的无限趋近完美的杰作。\n形式方面:1.开头的红景白字,以及环境对红色的大范围滥用”简直就是绝无仅有。滴答的时钟、即是暗示时间的消逝和缓慢(后面凯琳与丈夫晚餐背景的滴答声)、亦是生命的终结与倒计时。2.丰富的人物调度:影片中间,玛丽亚、凯琳、安娜共处一室构成前中后景,在安娜的呼喊后人物的位置变成了安娜、玛丽亚、凯琳的前中后景。前者是伦理关系的远近(个人认为从艾格妮的梦中可以为啥玛丽亚在伦理关系上比凯琳更近,三者的梦中并未出现凯琳的身影)后者是心灵距离的远近。且后半部分时有的纵深调度转向横向调度也让人联想到《伊万的童年》3.充满力量感的深红色转场,左右半脸的打光的衔接,亦是人物带着假面生活,也是三者心理疏离的本源。4.人物服化道:三人一次重要的同框镜头,三者分别着色黑白灰,既对立有存在共性。艾格妮着白色意味纯洁这也是伯格曼为啥让对其余三人进行回忆,而结尾末艾格妮的笔记也引出其纯洁、天真的本性,带着疾病的人通常和小孩子一般弱小如此设计也符合其特征。\n其次便是其中的人物塑造简直神乎其神。1.母性与神性同存于一体的女仆安娜。影片先是暗示安娜女儿的因病去世,与艾格妮的绝症相呼应。且艾格妮在疼痛难忍是最先呼喊的也应该是母亲的名字但因为艾格妮从小缺乏母爱的原因,所以他呼喊的便是安娜的名字,后面安娜袒胸露乳般安慰艾格妮也有此意味。神性便是从两次对上帝祈祷(全片唯一出现宗教性质的地方)、以及头发、神情颇有点圣母气息。甚至于后面艾格妮短暂回春,也只有安娜愿意安抚她,更是这点的证明。2.纯洁如孩童的艾格妮,无须多言,洁白的服装、饱受痛苦,与安娜女儿的共性。3.冷漠、自我封闭但内心脆弱的凯琳。对凯琳记忆的回想谈到了谎言这也是借凯琳对家庭、婚姻的探讨。举办完葬礼即刻分家,不让任何人触摸、与丈夫上床前用碎玻璃摧残自己都是对其用冰冷的面具武装自己的佐证。内心脆弱渴望爱便是其在分离之际对玛丽亚交谈流露出的,外表的冷漠被玛丽亚融化后的渴望姊妹友爱,都流露在影片结尾。她冷漠半生被人感化,换来的却还是别人的冷漠。4.最复杂的人物玛丽亚,感觉玛丽亚从小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面对缺爱两姐妹,她善于用爱来武装自己,包括其对艾格妮口头表达爱,但依然不敢触摸。对凯琳用哭泣、抚摸来感化凯琳,却在分家时不再依赖凯琳,而对之施以冷漠。\n伯格曼最擅长的便是通过室内的布光、人物的动作、对白来探讨婚姻、宗教、家庭、伦理的。纵使不懂伯格曼宗教片的隐喻,但伯格曼关于家庭、人性、婚姻的思考后来者真的难望其项背。", "title": "无限丰富的神作:呼喊与细语", "date": "2023-09-2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2120/"} {"text": "《莫斯科行动》是再一次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电影年代感十足,一开始就直接把人代入到1993年。人物着装和精气神,当时的流行歌曲,使用的货币……无一不做到真实还原。莫斯科庞大复杂的下水道还有中俄列车换轨的场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还有那驾军机高度仿真,电影制作是下了大功夫了。刘德华,张涵予的表演很稳,不得不说黄轩饰演的反派角色真是令人耳目一新,狠辣变态痞帅,精彩!影片沿袭了邱式警匪动作片的风格,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打斗情节劲爆,炸下水道、炸化工厂、炸飞机、炸火车,炸!炸!炸!主打一个视听效果燃爆,看着够爽!这个中秋国庆,建议大家都到影院观看《莫斯科行动》。此片值得一看。", "title": "93国际列车大赛:莫斯科行动", "date": "2023-09-2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5394/"} {"text": "情绪把控到位,用类似荒诞的黑色幽默的手法来讽刺女性悲惨的一生。\n尤其结尾女主从地窖出来一脸血的样子,有点像《准备好了没》。\n剧情分割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第二代女性,在被母亲忽略的生活中成长,长大后社会要求女性必须符合男性的好看、胸大,否则颜值丑就意味着没人爱,职场上也无法得到晋升,而女性想要获得比男性更多的财富,必须出卖色相;\n下半部分是第三代青少年女性,开始懂得反抗和叛逆,开始明白要活出自己(结尾最后女孩看着妈妈童年时代的录影带,听到小时候的妈妈说,梦想是长大了想成为一个大家都喜爱的人)要有自己的梦想。\n第一代中的朱悟男的妈妈、金貌美的妈妈都是生活中被男性抛弃的女性,两人无论是靠自己辛苦赚钱还是靠继承财富,她们这辈子都没学会如何爱子女。\n朱悟男的妈妈,看完全片都几乎不记得她的名字叫金庆子,因为她自从离婚后,她的生活只有一个身份——朱悟男的妈妈,这样一个妈妈,从没有真正教育、关心过儿子,却导致儿子变态杀人后,能用尽精力和存款一心为儿子复仇。\n她完全不了解她的儿子的真实面目,她不知道儿子的喜好,也不了解儿子在和什么人交往。\n儿子对她来说,只是一副外表样貌而已,她可以认出儿子残缺的尸体,却无视儿子残缺扭曲的心理。\n可悲,她的儿子早在离开她独自生活的那一刻起,已经被她无情的“杀死”了。\n金貌美的妈妈,也不记得她其实在剧中叫申英姬。\n她内心爱女儿,却从来用恨来表达,像极了我们大部分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扭曲的关系。\n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向他们感恩,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家长向他们道歉。\n而最终,金庆子、申英姬以及金貌美的结局,都如出一辙,都是莫名其妙背负要做一个伟大的妈妈的使命来建立自己的价值,就犹如现实里每一个女性那样,获得再高的学历,再大的成就,都依然逃脱不了“嫁人”与“生育”的结局,然后,往后的日子便是需要尽心尽职照顾子女。否则,就不配是一个好妈妈。\n母性、母爱、貌美如花、贤妻良母。\n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这种被权利欺骗的惯性脚步,抛开这些无谓的女性标签。思考一下,我是谁,我最初的梦想是什么?\nBTW.这部剧是我看过的影视剧中,最让我对“宗教救赎”产生质疑的剧,也许这也是导演想要传递的信息。救赎自己也好,改变自己命运也好,一秒入天堂,一秒坠地狱,都只是自己的决定,不是上帝的决定。", "title": "用荒诞演绎现实中女性悲惨的一生", "date": "2023-09-29",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4896/"} {"text": "很燃很有代入感的一个片子。看的人十分羡慕他们的高中生活,能唤起想要尝试各种新事物的心情。以下是完全个人用途的看片笔记:\n影片的转折似乎是在,几个人一起去水族馆集训,大家从不愿意擦玻璃到和鱼缸里的生物相处,各自有了各自最美的focus moment这里。\n这段带给我很大的启发与感受:以前的我总是会困惑于自己的匮乏,会怕自己想不出每个人对应的场景,是因为我忽略了“观察”这一步。而我能觉察到“观察”也是因为我自己的创作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过去的“碰运气”变到现在的“理解ta”。\n创作者不需要一开始就想的至善至美。亲身来到此地后,打开身上的每一个毛孔在观察周边的物品与动物伙伴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的新的碰撞与记录冲动。而这个情感又会被新的观察者捕捉到,观察到他们的观察,信息与信息就完成了传递。\n迈出去,与“他者”相处,观察,读“他”,这些都是我能运用世界的方式。\n而此片让我觉得稍微奇怪一点儿的节奏是:明明快要上场了,迫在眉睫,男主却仅仅因为看到被瞒在鼓里的女友,而打算放弃上场。这里看的我很焦虑(也许是我自己的fe在作祟。因为我个人的天平是“大家的梦想”大于“个人的羞耻”。)也能想起来导演在这里的铺垫,就是女友一直以来有些小野蛮的个性。也许我自己描写这段的话,会给这个个性再放大一些,给男主的小羞耻也再铺垫上一些,也可能是我个人的“集体荣辱观”在作祟,也可能是我以为花游表演5分钟就结束了(实际上是辣么久)所以会在这里甚至对男主有一点儿克制不住的谴责。日后回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心境。\n后面的泳裤掉了,作为最后一个成功前的小危机,是真的令人会心一笑的处理~\n最后的谢幕一一对应到路过镜头的同学们,看的人老泪纵横。\n感谢此片拍出了热爱的模样~好喜欢啊真的好喜欢~", "title": "观察,不必尽善尽美(个人观看笔记",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7551/"} {"text": "可以说是至今为止看到过最让我脑海挥之不去的电影了。它好像刻画出了一个感性之人的梦中场景,摇晃的镜头、荒诞的故事、冷冷的色调、村庄、山野、空气和泥土的气息…… 我太向往如此,现实的生活太过压抑,我向往自由和浪漫,但其寄托于假象之中,我不知道是否有一天我可以进入梦中的场景,但这抽象的事实是属于我自己生命的真相\n故事从一个穷尽一生寻找外星人的“疯子”唐志军讲起,电影前段对其生活现状的描写让我内心无比压抑,虽然这样的生活在荒诞之人身上本就理所应当,可他的内心却并不专注于此,从唐志军一个个房间里狭小空间的画面 和一次次面对电视机雪花点的对白,我从他眼中看到的是整个宇宙。\n“这不是普通的雪花点,是宇宙诞生时的 余晖”\n当唐志军再次踏上旅程,去往鸟窝村的旅程,我梦境的延展正式开始了,我认识了那日苏,是个热爱未知的酒蒙子,他的那句“到处寻找外星人这件事我觉得就很酷”,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心中暗想:我以后能有这样的同伴就好了。\n接着我认识了晓晓,从她出现的第一秒,我就爱上她了,没有特别的原因,硬要解释的话,我觉得是宇宙中存在的只属于我们的特殊磁场所导致。晓晓身上的孤独压抑和可爱活泼产生了无比激烈的冲突(真的把我迷的神魂颠倒了),一次次孤身一人时的镜头特写,让孤独感到达顶峰,我心里总是十分难受,但不悲伤,就是一种只属于孤独和浪漫的特殊情感\n我佩服孙一通,但说不出来哪佩服,或许本身就是荒诞的,我喜欢他写的诗,虽然我完全看不懂他写的诗 ,更喜欢那句“但是张春霞相当一般” 或许他是属于我梦境的主人,但他不重要了,我爱的是感觉\n电影的最后唐志军所看到的景象是否真实呢,从毒蘑菇的出现导演便设定了这个开放式的问题,但无论场景真实与否,我想他最初的目的和穷尽一生的意义已经浮现。\n女儿临死前的问题,他心里应该也有了答案,只是答案太过简单,又太过难以解释,只得以用哭泣来当做给女儿写的一封信。但我认为,孙一通最后的一首诗给出了标准答案\n“胸口的鸟群,绕过十万个太阳”\n宇宙的秘密就是生命,人类生命的意义便是生命本身,是一个个有血有肉,一个个快乐悲伤浪漫孤独的矛盾体,一个个被困在生活中无力逃脱又永远向往美好的你我 所构成的有价值的世界。我所爱的一切,都存在于世界之中,荒诞也好 孤独也好 浪漫也好 这一切的假象就是我生命的真相。\n电影的主旨我想大概如此,但我写下这篇影评并不想对主旨过多阐释,我想记录的,我想表达的,我想传递的,仅仅是存在于梦境中的感觉,我爱这一趟寻找外星人的旅途,我爱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经过的每一个地点,我爱每一缕阳光,每一寸土地,我爱每一次呼吸间山野的气息,每一次言语中发自内心的幸福,我爱宇宙探索编辑部,感谢你们还原了本应存在在梦中的意象。我喜欢你,晓晓。\n(最后 片尾曲更是整个影片的点睛之笔)\n祝好\n2023.9.30 2:58", "title": "孤独 荒诞 浪漫的假象才是生命的真相",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6663/"} {"text": "这部都市剧最好的部分是最食人间烟火以及超正的三观\n家庭里各种各样的矛盾,盛阳成长路上遇到的各种坎坷,简冰这种成年人婚姻的一些妥协和绝不退让等等,爸爸妈妈解开矛盾后美好的家庭重新归来,盛阳遇到困难迎难而上,职场新人艰难破局,成功后不忘初心,简冰离婚后依然生活的精彩漂亮,没有束缚在婚姻的枷锁里 里面的女性人物都具有让人敬佩以及学习的方方面面,永远为阳阳考虑的妈妈美娟,独立强大的简冰,及时行乐的梁珊珊,不走家里相亲路出来闯的潘柔等等 盛阳人如其名,像一个小太阳,照亮了姐姐的生活,彼此提供对方饱满的情绪价值,彼此独立,不猜不忌 但心是越走越近的这种爱情是所有人所向往的,阳阳和姐姐做到了 宋晨这个好朋友,阳阳的生活中得遇这种好朋友真的很幸运还有阳阳的家庭,在奋斗的路上家是永远的港湾,爸爸妈妈的幽默带来快乐,爸爸妈妈的开导理解和支持都给了阳阳超强的动力和后盾\n最后夸一夸导演编剧!导演好会拍,大帅哥的优点没有遮蔽一点 景和光影都没话说,阳阳家里的温馨展现的淋漓尽致 编剧上大分!没有狗血,只有超正的三观,符合实际贴近生活,在盛阳与家人相处中,爱是时常觉得亏欠,盛阳与姐姐相处中,爱让悬崖变平地,剧情真的真的充满爱\n肖战真的很可以,我知道剧情是他和编剧一起探讨的,“成长的路上我祝你慢慢长大”你就是我的充电宝,抱一下活力满满”有自己想法且能被采用付诸实践,是对好演员的认可,剧中的他真的活泼可爱的像个26岁甚至更小的小孩,阳光且温暖过去的经历让他变得更加沉稳不露痕迹,但这种可爱阳光的大男孩被他演的自然且真实,这不仅是演技好,大概本身也是这样一个温暖有爱的人\n不吹不擂,骄阳伴我真的很好看!!!就像骄阳一样照亮生活温暖人心!", "title": "终于看完了,我来剧评啦!",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7089/"} {"text": "😂看到收视率和播放量都很好,就去看了,但是感觉剧情真的有点低智,有人有同感吗。\n提一下最让我觉得看不下去的几个点:\n1.林双的家庭生活刻画太少,并没有看出她作为家庭主妇的辛苦,剧里已知的信息就感觉她特别闲,这就显得她后面遭受打击的转变很突兀。(我还以为会写她女儿生病啥的使她放弃职场,结果她女儿好好的,所以她放弃职场显得十分突兀。后面她准备复出,各路人马帮她带孩子,说明她当时根本不需要当全职主妇啊)\n2.林双第一集就感觉对她老公0感情,所以发现出轨演的很痛苦我???然后彻底发现以后,中间穿插各种跟小三的剧情,完全没有推进离婚的剧情,然后水了好几集以后,突然说决定离婚了,突然就特别了解她老公了,我在想你好歹铺垫一下啊。(我其实蛮莫名其妙的,感觉根本不爱她老公,当时干嘛结婚)\n3.江喜前后性格割裂,一会新人的样子,一会又像人生导师指导林双。前一秒还很爱渣男,后一秒又无所谓的态度。前几集坐新男友车甜蜜的表情,后几集突然非常清醒拒绝新男友。\n4.职场部分真的很低智。。。(不过国产剧这部分一般都低智,倒没那么让我难以忍受)\n😭还以为又是我的前半生一样的神作,这部就是流水线产品,不是张小斐和张嘉倪演估计没人看。把市面上各种流行元素往里堆,女性互助.打渣男.全职主妇回归事业,实际内容非常空洞,基本没有细节,流水账一样。", "title": "热门元素集合体:空洞且乏味",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7419/"} {"text": "“這是一則社會預言,而這則寓言,想說的道理便是:官員不擔當,就是腐敗。” ——《人民日報》2016年11月24日。 “《我不是潘金蓮》,不是政治小說,而應歸類為底線小說。” ——作者劉振雲 #天圓地方 無規矩, 不成方圓。 自然天圓地方,君子內方外圓。 方乃做人之本,圓為處世之道。 #官場之道 一個農婦告丈夫,瑣碎離婚小案子。 引起,一場官場的風波。 幾千年封建文化,根深蒂固。 身體上的辮子剪掉了,但是心裡的辮子,依然健在。 金字塔型的官場,官員們為了,保住自己烏紗帽。 下級,只需要對上級負責,阿諛奉承,欺上瞞下,蛇鼠一窩。 並非一個法治社會,而是一個人治社會。 只需要領導一句話,一切問題就可以解決。 #秋菊VS李雪蓮 同樣類型兩部作品: 1992年:《秋菊打官司》 導演:張藝謀 主演:鞏俐 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 導演:馮小剛 主演:范冰冰 秋菊&李雪蓮共同之處: ——非常軸,認死理,固執要個說法。 挑戰世俗,對抗權威,無人理解,成為大家眼中的祥林嫂。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蓮》是劉震雲,201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 2016年改編電影,由馮小剛執導,劉震雲編劇,范冰冰主演。 於2016年11月18日公映。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國際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獎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最佳影片 ——最佳女主角", "title": "執念,是對是錯?", "date": "2023-09-30",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4709/"} {"text": "知道菲利普·拉肖是因为《城市猎人》,后来知道了他的《谁是超级英雄》和《临时保姆1、2》,发现这些片一直是一个团队,主演一直是那么几个,给人一种上世纪八十年代港片的感觉,曾志伟冯淬帆吴耀汉几人拍了一部又一部《五福星》《精装追女仔》和《最佳损友》。短评里也有人说像开心麻花,也算是那么回事。\n我是顶着机翻字幕看完的整部电影,虽然有些难受,但不影响对剧情的理解。本片剧情发生在前作的六个月后,讲述了男主和女主筹备婚礼的故事,男主不想让女主及岳父岳母知道自己的小偷父亲和色情演员母亲的身份(巧的是女主父亲还是男主母亲的粉丝),所编织出来一系列谎言和闹剧。故事也和前作一样套路化地发展:谎言终被揭穿,闹剧终会结束,现实总会曝露在阳光下,有情人还是会终成眷属。\n本片还有之前拉肖的电影给人一种上世纪黄金时代港片的感觉,咸湿、浮华;翻译的片名又给人一种京味喜剧的感觉(小偷公司,甲方乙方)。总体来说本片还是一部较为合格的喜剧片,一个半小时的电影能让人收获到不少快乐。但是也不要抱着看旷世经典的期待看本片,期待放低,当成一部普通喜剧片看,能收获不少快乐。\n我已经迫不及待看下一部拉肖的电影了,他真是自编自导自演的法兰西喜剧天才。", "title": "我可能被拉肖圈粉了",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8244/"} {"text": "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这片子影评和讨论区炸出来这么多的顺直troll 这片子去安锡也值了,参考本片被Disney雪藏之后各种蝇营狗苟的幕后故事,画面粗糙和背景板重复使用就可以解释了。 这部片子不是DisneyPixar家的\"主流\",但是是另一种比如《Snoopy Dog》的\"主流\" 。画面上低模,Nimona第一次在塔内和黑骑士见面有一处运镜很机械,爆炸,燃烧特效也比较一般。还有片子里面没有一点gore。 优点是全片为queer困境讨论服务,两位骑士很罕见地不符合masculinity的标准,是完全不符合!有两处打斗的分镜做的很出彩。3位配音演员选的也是很好了,虽然我一个都没有听出来。人物表情做的也很逼真。配乐上纯摇滚,我没见过。片尾曲用了剪贴的艺术风格,并且对所有credit做了美化,提供解释,也挺好的。 女主各种粉色动物形态就像是一种不存在的生物在单调的大厅里横冲直撞,打破their way of life", "title": "在座的顺直恐LGBTQ+人士滚远谢谢", "date": "2023-09-2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6458/"} {"text": "论20世纪最富有先锋电影思维的导演,库布里克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从《2001:太空漫游》开始库布里克就展示出别具一格的思考角度。库布里克的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富有科幻色彩的炫技片跟富有奇幻色彩的剧情片。\n《大开眼戒》便是第二种的代表,虽是库布里克的遗作,但可见库布里克依然处在创作的巅峰期,如果不是猝逝,他还会给世人带来更多骇世之作。\n纵观全片,其中传达的情色理念与世界观都是无与伦比的,人物奇遇式的场景设定与其中的大尺度镜头对观众的生理与心理都是挑战。\n人物魅力是影片成功的第一关键。库布里克大胆启用年轻的当红演员是演员阵容紧跟时代的成功法宝,而影片风格又超越时代使得影片必定名垂青史。汤姆·克鲁斯的俊俏脸庞与妮可·基德曼的尤物身材让人欲罢不能,是全程紧跟情节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这部影片也使两人戏外生情,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更为这部戏增加不少的话题度。\n叙事结构依然库布里克。影片采用平行叙事与连续叙事的方式,影片的开头伴随着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让观众瞬间进入一场梦幻的电影世界里。通过开头汤姆·克鲁斯饰演的医生比尔·哈佛与妮可·基德曼饰演的爱丽丝,夫妻两人参加宴会为契机用平行手法来分别展示两人的爱情观念,可见两人虽是夫妻,却是各怀鬼胎,这种让人琢磨不透的人物魅力离不开导演的调教,更离不开演员对角色的领悟程度。而从影片的开头其他人物的出场安排,也俨然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下各种伏笔。\n之后影片最出彩的部分之一当属比尔与爱丽丝在卧室吸食大麻后的谈话,两人彼此恩爱是铁律,但爱的再热烈的夫妻也会随时间和各种经历所考验,影片所探讨的第一个话题就是现实中夫妻两人的感情之痒。当然,这也是本片最正常的一个话题。而爱丽丝也在这里向比尔坦白了一年前一家人度假时自己与海军军官做爱的插曲。\n其二就是比尔在接到自己病人去世消息的电话后,所发生的一系列艳遇与离奇事件。被病人的女儿亲吻、被街上的接客的小姐拉回家(所幸没有做成,而后面这位小姐在第二天查出HIV阳了)之后继那晚宴会后再次在酒吧遇老朋友钢琴师尼克,尼克介绍他去了本片最令人瞩目的场景——多P假面舞会。而影片的惊悚部分也从这里展开。假面、巫师装扮、入场暗号、大型祷告、赤裸多P……劝比尔赶快离开的女人在后续发展中会明白,正是在维克多宴会上被比尔救治的女子。随着比尔的身份被揭穿,女人请求用自己抵命比尔,这个神秘组织的恐怖力量使得比尔一头雾水的同时,寝食难安。\n爱丽丝与比尔这场奇遇不谋而合的梦境,一方面使比尔的经历更加匪夷所思,另外更显示了爱丽丝对于比尔是忠诚的,她对背叛比尔的悔意没有断绝。比尔也在后续的一晚经历了前一晚经历的蝴蝶效应后,以及比尔在这期间挥之不去的对妻子与军官做爱的画面与人声的闪回镜头,应当认为他所做的一切、经历的一系列事件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报复妻子的背叛。他在生活中的斯文与彬彬有礼又是多少婚后男人的影子,已婚男人内心那种不得不压抑的对陌生异性的好感与冲动在比尔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n而维克多对比尔说出假面舞会的内幕,说是在做戏,一切都是假象……但这个世界哪会有这么多巧合?这也是库布里克所展示的对于世界虚实性的话题探讨,如果比尔没有遇到尼克,尼克不会告诉比尔这个神秘的组织,那么接下来被抵命女子的离奇死亡、尼克脸上的瘀伤……接下来的一切是不是都不会发生?导演始终没有给观众答案,而至于这个组织是否像维克多说的那样,一切都是假象,而接下发生的事情都是巧合,也只是导演在向观众出一道选择题,根据自身理解做出符合自身三观的选择。\n影片中其余话题的探讨,都体现在各角色上。自身先天条件优越却卖弄贞洁、染上性病的少女,被父亲随意交易的女儿,影片对女性的社会审视呈足够的严肃与关怀,这也是库布里克的一个伟大之处。而那个多P的假面舞会,无论真实亦或是虚假,是对性崇拜的反面展示,性崇拜者们仅仅是追求和享受性欲所带来的快感的过程,他们在恋爱或生活中定不会以某人的内在为追求对象的衡量标准和出发点,而仅是获取肉体上摩擦的快感。假面的设定也正契合了这一点,每个人都只是符号化的玩物罢了。\n尼克显然险些坠入深渊,在结局和爱丽丝的对话过程中,爱丽丝在得知尼克所发生的一切后,给出的答案是无论一切是否真实或梦境,应该为一切安好感到庆幸,而真正触手可及、不冒风险的爱还得是身边的至亲。\n因此影片所大开眼戒的并不仅仅是画面所呈现的人体尺度,更是影片所传达给观众的爱情观,你所看到的无论真实还是虚幻,珍惜当下所拥有的总会比冒险来得实际、幸福和美满。\n斯坦利谢幕之作的余威,哪怕放到今天依旧非常强烈和震撼,这也正是一个绝世导演的伟大之处。", "title": "大开眼戒的不仅仅是画面", "date": "2023-09-2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8067/"} {"text": "江湖电影:和《第八个嫌疑人》的其他演员,比如说孙阳或者说齐溪,合作的时候有哪些瞬间或亮点,会让您觉得很共鸣或印象深刻?\n林家栋:跟杨芳(齐溪饰演)去她家里吃饭和在楼梯走廊遇见的那条戏,让我很难忘。去她家吃饭的戏里,王守月看到了一个幸福的女人。本来那个时候他(王守月)可以更快地破案抓陈信文,但是,他通过他的老婆,看到了他的善,也不想伤害他的家人,就也和陈信文走得更深更远了(更深入了解陈信文)。\n拍楼梯走廊那条戏的时候,我跟齐溪有一个很奇妙的想法,就是:哎,这场戏我们是不是要躲在楼梯的一个角落去演呢?因为我觉得杨芳的性格是不愿意家里有什么问题(不好的事),让外人知道嘛,而我(王守月)要抓你(杨芳)的老公(陈信文)的时候,我也不想影响你家庭其他人。所以我们跟导演建议把这场戏放在楼梯的一个角落去拍,齐溪她也说:“好,我们试试看。”就这样完成这个戏。所以,我跟齐溪的这次合作其实蛮开心也蛮骄傲的,很舒服,很流畅,虽然是第一次合作,演员能够遇上个很流畅的对手戏演员很重要和珍贵。\n江湖电影:那和孙阳没有很多很直接的对手戏,但看了影片,他有没有一些打动您的地方?\n林家栋:他表现出的无力感很好。那种他们两个堂兄弟间的纠葛和他个人生不如死的痛苦,都表现出来了,而且很深刻。", "title": "专访林家栋:江湖沉浮30余年,从“有我”到“无我”的执着", "date": "2023-09-2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1091/"} {"text": "应该是可以进今年院线十佳的水平。\n非常简单的一个小故事:父亲因海难死在大海中,家庭和孩子将会遭受如何的变故。对观众从来不避嫌:奶奶对搜救队哭闹着要儿子回来、做法事抛西瓜来确定尸首位置、母亲去打印遗照处理船只。观看的大人们都懂其中的无奈不易,可故事中的孩子不懂,他的疑惑仅仅是“为什么爸爸不回来?”\n此片优秀之处就是不再试图把观众放置于一切皆知,于是只能无奈接受、默默哭泣的大人角色,而是把视角放置于还不理解死亡的孩童身上。他在雨中将船上的水一桶桶艰难地舀出去,鞋袜全被浸湿,最后连整个人也跌倒在水中“是不是船好了爸爸就能回来了?”他试图重现爸爸所讲的神兽传说,在夜晚的街道穿行、摘下发光的蘑菇,在寻找的过程中,和爸爸的回忆纷至沓来:一起洗船、背乘法口诀表、和爸爸的约定。哪怕他理解不了死亡,再也见不到爸爸,这些回忆都已在他生命里扎根,每时每刻都像食梦的神兽般,呼吸着、成长着、治愈着。\n由此观众们终于可以不用再忍,每个人此时仿佛都回到孩童,面对小时候自己难以面对的遗憾和离别,仿佛有一只手轻触着你“没关系,放下吧”每个人都有如此多黯淡时刻,却不想着能被这样温柔对待,于是泪如雨下,甚至流满整个下巴脖子,是啊,我们也曾都是孩子。 这个吃噩梦的神兽我更愿意理解为孩子在母亲、奶奶和好朋友们的陪伴下,健康开心的成长,失去父亲的现实就像噩梦一般被驱散了。\n陈建骐的配乐有够加分,用了很多笛子,有悠长又朦胧梦幻的淡淡哀伤感,比他做的那些同质化女歌手专辑好多了。", "title": "孩子与神兽", "date": "2023-09-2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8156/"} {"text": "最後一集看完五味雜陳,是追福澤的劇以來第一次有這種難以評斷好壞的收尾,好就好在它收尾依舊反轉不斷,跟政府談判經營權的過程有如《半澤直樹》的商戰戲碼,就連收尾前都還在反轉,完成了如同《星戰6部曲:絕地大反攻》的弒父情節後又以極為曖昧不明的方式暗示角色並無死亡。\n壞就壞在最後一集完全毫無掩飾地彰顯了福澤克雄身為老一輩日本人的個人價值觀,把恐怖份子洗白,保留血緣關係極為濃烈的父子情,不斷美化日本人的種種行徑。在主旋律題材中輸出個人價值觀,在自己國人眼裡看是沒問題,但是在其他國家觀眾眼裡便注定評價兩極,過往只拍池井戶潤作品所以並不會彰顯到這塊,但這次腳本發想也是來自於福澤,個人價值觀的輸出注定會帶來兩極評價。\n細想全劇最喜歡的單集,我可能會選擇第9集,前幾集只是將VIVANT拆解為別班的同音詞而已,直到第9集才真正完美闡釋出VIVANT法語「活著」的真正含義,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是什麼驅使別乞有繼續活下去的動力?在絕望中又發掘出新希望,有如《漫長的季節》般漫長的歲月跨度,時隔多年自己的兒子如同命運的指引般回到了自己身邊,是「活著」的堅強信念才造就的奇蹟,衝著EP9完美闡釋了Vivant法語的真正含義,本劇便在此刻封神。\n認同福澤想透過此番大格局製作為日本人帶來文化自信,為民放電視劇帶來全面革新,而福澤也靠著高昂的預算做到了民放劇前所未有的突破,除了收尾比較兩極,還有這部劇真有些把二階堂富美當工具人(這多少也跟福澤對日本女性的傳統價值觀有關係),整體娛樂性表現已經是近兩年日曜劇最佳,千住明的配樂越聽越有韻味,希望如果有第二季的話福澤專心把它當間諜劇拍就好了,偶爾混一點戰狼也是可以,但就是不要毫不掩飾地輸出個人價值觀洗白日本人XD。\n前8集4.5星,第9集5星,最終回4星,整體表現4.5,福澤為民放電視劇帶來的全新變革會在日劇史上記上一筆。\nPS:片尾彩蛋倒是挺有意思的,保留了一貫加賀恭一郎的凝視鏡頭當作收尾(福澤乾脆叫東野圭吾再寫一部加賀恭一郎的小說好了XDD),希望TBS能讓本劇獲得續訂,小日向文世的角色無論如何都該有個交代啊!!\n#Vivant #Vivant最終回 #堺雅人 #阿部寬 #二階堂富美 #役所廣司 #二宮和也 #松坂桃李 #TBS日曜劇場 #別班 #龍星涼 #福澤克雄 #八津弘幸 #李正美 #千住明", "title": "《VIVANT》完結篇:皇天無親,唯德是輔", "date": "2023-09-2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5466/"} {"text": "感觉导演的初衷是做几个关于逝者的故事的拼盘,但是又找不到一个契机把它们串联起来,所以搞了这么一个写悼词的落魄编剧,做了一出ppt式的流水账,对每一段的刻画都是很矫情的浅尝辄止,根本没有触及到人情感的最深处,我觉得还不如做单元剧,深挖每个小人物背后的故事,都比这牵强附会的重组家庭感人得多。或者设计另外一个更合适的角色把这几个主人公串联,比如邮递员呀什么的,如果更有巧思一点可以让闻善成为穿针引线的角色让世界线收束,这种设计在很多电影里都有使用,而这部片的编剧偏偏采用了最不动脑子的方法,直接插了个写悼词的人去连接这些故事,感觉很不用心,就像初中生作文里学生硬生生加进去一个线索贯穿全文试图让一切变得圆融高级一般。\n包括闻善这个人的形象也是很单薄的,我从他身上只能看到一些符号化标签化的性格,并不觉得他是一个打动我的活生生的人。小尹的设计是有意思的,但是又缺乏力量,刚开始看还以为是工具人室友呢,其实可以给他安排更多出彩的点明主角内心活动的戏份,小尹也是看不出性格的人,像一个没有感情的幽灵,两人的对话很尬。感觉真的浪费了这个设定,有点可惜。\n全片有一种系统性的八股文式的造作,从台词到故事,大部分时间在自我感动,形式大于内容。这种根基上的出发点上的问题就导致这整部电影逻辑上站不稳,我就想问一个对逝者有深厚感情的人真的会让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写悼词吗?骂闻善写得不好不了解逝者乱写悼词的时候真的很可笑,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写呢?还有,到影片最后都没看见他那值四千五的悼词,是编剧根本编不出动人的悼词所以干脆不给观众看了是吗?", "title": "整部电影有一种重组家庭硬要装幸福完满般的别扭", "date": "2023-09-2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7620/"} {"text": "本人才疏学浅,但还是忍不住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谈性暗示本身绝无问题,我也认为本片充满了性暗示,像卵细胞电镜般的泥泞壳鞘(有人解读为星球,在此不置可否)、巨大的精虫、多次对摩擦棍棒(床栏、水管)的特写、酷似分娩的鸡肉特写,都透露出性的气息。 但是有一点是我很少在评论区看到的,那就是本片大量的对工业的特写。包括片头主角穿过工业区的漫漫长路,包括对电灯、暖气片不厌其烦的特写,大特写,包括对场景的刻画,都有一股工业的味道,而且在尽可能的显现出工业的肮脏。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对于室内部分场景的特写,电灯灯管,层层叠叠的暖气片,都显现出十分强烈的工业气息。如毛发(我其实认为那是稻草),床头柜上的泥土与盆栽,之所以会出现在如此格格不入的场景,个人认为是在展现主角内心对工业的厌恶和对自然的向往,而自然出现在工业中又显得荒诞而诡异,甚至有一些肮脏。 为什么叫橡皮头,这里支持以下见解,我赞成橡皮作为一次性用品,自带有用完即扔的特质,暗示工人在工业下的悲惨命运。 不知算不算一种佐证,按照此种解释,很多场景都可以同时解读为工业污染,比如片头对工业废水的描绘,对脏水坑的描绘,而就个人而言,粗大的精虫和畸形婴儿的脖颈让我想到水管。与此同时,主角的身份是印刷工,与后面变成同为书写工具的橡皮,和对铅笔制造机的特写也十分呼应(岳父也是水管工)。 更不用说,按照此种解释,实则可以解决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畸形儿?答案当然显而易见。 作为一种观点分享,个人认为结合这个和性冲动两方面一起方可解释影片大部分诡异的场景。 另:主角和邻居doi时陷入的水池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想到不断出现的水坑?", "title": "一点不太一样的个人观点",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2906/"} {"text": "作为柏林电影节的常客,洪尚秀导演以一部《在水中》再次亮相了2023年柏林电影节并入围奇遇单元,影片时长61分钟,耗时六天拍摄。与之前的作品不同的是,洪导在这次的影像创作中加入了全新的“虚化”效果,令这部典型的“洪氏电影”又透露出异于先前作品的全新创意。\n本文就将从摄影技巧、文本框架以及叙事逻辑的角度对影片进行深度剖析,试图挖掘洪尚秀在此次全新创作实践中体现的特殊意义。\n“失焦:一种可辨的错觉”\n罗兰巴特在《明室·摄影札记》中对于相片的证实功能中提到了照片作为现实捕捉的可靠性和失忆之间的矛盾,他一方面信任拍摄之物的绝对存在,一方面又质疑记忆对于存在之物的不可言说。放大的相片不过呈现出相纸上的化学颗粒,并不能企及真相的彼岸。由此画面与感官之间达成了某种奇特的错置:可视的影像成为真实的虚构,成为了记忆永远无法到达的一座荒岛。\n洪尚秀在《在水中》的失焦设计明显扩大并强化了这种错位。从明显清晰的早餐镜头后电影进入了彻底虚焦的氛围,景深消解在一片模糊的景象之中。被切分后的单体段落虽然在语义上仍然符合洪尚秀一贯的极简主义,但在视觉层面上电影较于他之前的作品却更为抽象与指向不明,似乎试图剥离眼睛作为体验电影最重要感官的主体地位,要求观众进入一种纯粹的混沌叙事。然而,在此我不认为模糊是视力退化抑的象征或者是一种解剖学意义上的病理症候,模糊并非摄影机作为导演之眼的换喻的不可企及,而是现实之于具象实体的一次大胆摈斥。《在水中》的刻意虚化代表了颜色的融解、区块的坍缩以及棱角与边界的汇合。非清晰的景象打开了梦境与现实的门锁,提供了一种泛叙事的表象,它从影像视觉的角度为电影创造了一个诗学空间,其中,不仅语言得到了完全的解放,理性和直觉间也进行着相互逾渗。\n苏珊桑塔格对摄影做出评价,她认为“摄影是核实经验的一种方式,也是拒绝经验的一种方式。”[1]洪尚秀对影片的虚化处理实际上也印证了桑塔格的理论。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表征,虚化陷入了某种解析无能的疲态:对于真相(或是对于故事的走向),虚化的画面进行着与可知论的无尽斗争,越是接近真相,越是制造出力量阻碍对真实的继续考察,这是一种可辨的错觉,同时也是洪尚秀刻意为之的一种“徒劳的抗争”。\n“可见的、不可见的:绵延的流体-影像”\n巴特对于摄影影像意义的解读解读也颇为有趣,他认为相片中的人物并不存在直指的意向性,而是“在表象、符号和影像的岸间漂浮,却永远也靠不了其中的任何一岸。”[2]巴特对于摄影影像的关注点似乎不在于印刻在相纸之上的画面是否能够构成现实所有物的具体能指,而是更关心某种“流动”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绵延的过程——从伯格森式的现象学入门以感知情绪、思维、认知以及冲动是如何发生在既定搬演的影像之中。\n洪尚秀在《在水中》的表现也许是对巴特理论的一次恰到好处的操演。影片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意指”,亦即流体运动的倾向性与影像经历流体侵蚀的出入口的建设以此扩大影片的能指区间,各种“中止”和“介入”都转变为分解影像的关卡,这些孔洞与罅隙为影像的流体创造了无数可供穿行的出入口。其中,单画面中的出入口大致出现三次:(1)海边三人勘景,导演蹲着眺望远处,其余二人在旁边谈论着跆拳道;(2)导演和女演员在巷道里讨论景色,摄像师在一旁抽烟;(3)导演和摄像师在讨论关于导演职业的话题,此时女演员一言不发,时而看着二人,时而看向远方。沉默创造了暂时的“神游”和“抽离”,从三人到二人,随意的对话中总是不经意的出现其中一人的精神出逃,类似如此的肉身的“入画”和精神的“出画”在影片中轮番上演,戛然而止的对谈和停滞时间的凝视为单一画面的影像制造了众多允许想象的流体涌入的出入口。\n影片整体影像中的另一个空隙则是作为影片最灵异的一个情节“振作起来!”出现。在影片的中段,聚餐的场景第三次出现,此时女演员讲述了一个诡谲而怪异的故事:她晚上起身上厕所,听到有人大叫了一声“振作起来!”而事后问导演和摄像师,二人却都说没有听到。由于故事因为缺乏语言的承载客体——与其说是言语自身无法找到将其表述出来的主体,不如说是主体本身在潜意识中拒绝接受言语的强制塞入——因而故事从一次莫名的奇遇转化为一个灵体的容器,某种对抗的角力在角色和角色的阴影之间竞逐,干扰着时空的流体。如本雅明所言,所谓灵光(aura)即是时空的奇异纠缠,是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随远,犹如近在眼前。[3]幽灵的“灵光”试图冲破实在界和想象界间的屏障,这是影片通灵的一个突破口。\n有趣的是,洪尚秀在此使用了一个技巧:他让这个幽灵借第三者之口说出,并以故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了一个语言学意义上的“幽灵”,更具有虚构的特质。洪尚秀在《塔楼上》以及《夜与日》中都运用某种“梦境再现”的方式将情景演绎出来,而《在水中》摒弃了可见/闻的再现转向了口述,这里的口述表达与《生活的发现》中“转世之门”如出一辙,更具有寓言和神话的效果。在泰国新锐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在其作品《死于明日》中也出现了相似的情节:妻子在得知丈夫即将乘坐飞机离开泰国后陷入了悲伤,而结局飞机失事以及丈夫的猝然离世则以一种呼应的指示连接了哭泣的段落,当然,这里的“情动-影像”抛却了语言的操控,完全由动作介质联结,但同样具备承接的作用:哭泣的动作抽身出被限制的视角,与《在水中》突发的语言一同进入了灵验的、通灵的全知叙事。这不仅是流体-影像达到想象边缘的临界值,同时也是幽灵操纵叙事的一次胜利。\n“现实的背后:欲望纠缠与幽灵叙事”\n洪尚秀近年来的作品中不断出现关于死亡命题的讨论。不论是《草叶集》中多次被提及的死亡角色还是《在你面前》里对于《北村方向》去世的女演员的“回魂”,死亡都隐现于现实主义文本之中,以次命题的形式夹杂其间。《在水中》的死亡意象,则是选择通过片中片的寓言抵达。\n影片最后男主角终于阐释了他构思的完整短片故事:一名男子在海岸的高处看到了在礁石下方捡拾垃圾的女人,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去接近这位与人群格格不入的人。而女人却在男子不断的跟踪中逐渐感到厌烦,最终她从礁石的底部走向了海岸的高处,而男子却没有重新上去而是走向了大海的深处(死亡的象征)。这与葡萄牙导演曼努埃尔作品《安吉里卡奇遇》有着惊人的相似,只不过曼努埃尔需要借助一种现代科学的辅佐—摄像-拍照唤起沉睡在少女肉身中的灵体,试图建构一个科技-巫术的异构体并从中迸发超现实的灵光,而洪尚秀则直接再一次运用故事/语言结构进行传达——爱/欲望,一种内在的、原发的动能——在词句中历经分切、组合、固定关系而延宕,刺激了幽灵的形成,并尾解释了影片中段出现通灵场面的原因——作为呼应——是死亡的回声与欲望的绝叫。\n汤显祖在《牡丹亭》里言及“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类比《在水中》的寓言,故事中从礁石下方回到上层的女人和为了追爱下至石底的男人在交错的爱欲中不断上浮和下沉,纠缠的关系一如被海浪托起或压制——角色与环境共同形成了包涵幽灵形态的欲望,爱欲力比多在纠缠中走向循环,而幽灵叙事正是换喻的力比多循环,由于执念冲破屏障重返现实。因此,可以说是是欲望“唤醒”并“吸附”了幽灵,并扭转了二者的位置关系。在此情况下,幽灵被赋予了瓦解之力,可以说,这是一个德里达式的幽灵。\n《在水中》的幽灵作为一个典型的德里达式幽灵的化身,它没有德勒兹式幽灵的聚合和生成之力,也不存在拉康式的、被马里尼称为“把人类世界变成了一个傀儡剧院,而傀儡被能指的线程所操控(the threads of signifiers)”[4]幽灵的强依附性,它强调一种幽灵的绝对异质性(同时具有独立性),幽灵是否定的、断裂的象征,是漂流于现象之外的弃置物。它是乍现的、是突兀的、是从影像晶体的裂缝中闯入的不速之客。德里达式幽灵更像是“幽灵之回返”,是影像对幽灵本体的自动召唤。德里达曾提出历史并非是线性延伸的观点,认为历史是循环的,它没有起源和结局,是各种力量不断博弈、徘徊、萦绕的场所。[5]而电影也与历史一样,是一个“不可见的在场”,也是一个幽灵性的存在,二者皆成为幽灵出没的空间。历史是对死亡的记录,历史自身也是由不断的死亡来完成,因此历史叙述必然包含着幽灵,充满通过幽灵写成的内容,电影亦是如此。\n洪尚秀的电影以技术性—叙事性—空间性方式营建出一个幽灵性向度,通过重塑了这种“幽灵性的场域(spectral sphere)”,[6]克服了时间和空间对于身体和知觉的限制,拉近距离逐步减少人际交往的物质限定性,通过大量的断裂和拆解为幽灵的回溯构建出即时的、短暂的场域,解构了以符号学为主要支撑的电影语言系统。如果将男主角创作短片的线性逻辑作为推动影片叙事的核心要义,那么幽灵的出现不仅打破了这个逻各斯(logos)中心的叙事,还同时瓦解了生命的稳态结构——幽灵真正做到了从内部生成,通过实在界的投影趋向外部,并从外部向内摧毁了处于权力中心的理性主义和生命主义。又或者将幽灵置于镜面的另一端看——在第二次聚餐中导演对摄像所说的一番话中可以窥见一二——破除理性本质的幽灵甚至附身于栖居在影像间隙的导演对摄像师的赞扬(也可以视为其对自身的肯定)中,间接讽刺了当下高度系统化、完善化的电影商业趋势对艺术电影的搏杀。\n结语\n洪尚秀作为时下韩国电影界最具实验精神的独立导演之一,他的作品总是交织着各种复杂的文本和丰富的解读空间,其电影中恒久不变的两性解构(如《逃走的女人》《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关乎导演的自我指涉(例如《玉熙的电影》《北村方向》)等等,都成为了他独具风格和作者电影特色的电影语言。通过对《在水中》的影像略读,我们似乎也能窥见导演创作思路的一角,为深入探究多样化电影语言开启了新视角。\n注释:\n[1] [法]罗兰·巴特. 明室 摄影札记[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25\n[2] [美]苏珊·桑塔格. 论摄影[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16\n[3] [德]瓦尔特·本雅明. 摄影小史[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34\n[4] Yuan Yuan, The Subject qua Other: A Hauntological Spell on Lacan[J]. 文艺理论研究,2018,38(04):154\n[5] 李洋. 雅克·德里达与幽灵电影哲学[J]. 电影艺术, 2020(03):8\n[6] 吴冠军. 作为幽灵性场域的电影——“后电影状态”下重思电影哲学[J]. 电影艺术,2020(02):87\n(作业被流产了,发到db保存一下)", "title": "失焦、流体、悬置的现实性:《在水中》的感官游戏与银幕幽灵",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0689/"} {"text": "近期连续看了两古装剧《琅琊榜》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看完后竟有种空虚之感,像是看了两个梦境。\n两部剧中的人(主角)和事都过于完美,琅琊榜里的梅长苏和知否里的盛明兰几乎都是料事如神,一切看似倒霉的事情最终都在他(她)们的掌控之中。\n虽说他们也确实是摸爬滚打出来的,但也不至于如此登峰造极,像开了金手指。\n尤甚知否中的剧情,每次女主角被刀尖刺到脖子一韭菜叶子,或者在水里还剩一口气的时候,男主角都及时出现。\n两部剧的结局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让观众心满意足。网络爽剧的典型套路。\n但现实生活中真的会如此吗?\n若真要发生剧中那些事情,男女主角恐怕都死了千百回了。\n但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喜欢看这样的剧了,抛开了欣赏衣装的华美和人物的高颜值,大家就是想看到坏人一定要受到惩罚,好人一定要得到幸福。", "title": "爽剧的路子",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911/"} {"text": "选择拍这个其实挺机智的,毕竟在15年的时候,仙侠剧除了特别老的几部几乎再找不出来了。前几集的时候,我也觉得新鲜,可是到了最后槽点越来越多,最后三分之一我简直觉得是对我的一种折磨。 我认为杀阡陌的选角非常的不合适,美到雌雄莫辨的男星很多,而这位演员的形象和声音很违和。剧里的杀阡陌,无论哪个角度看都是男人,不知道花千骨怎么就能叫他姐姐。如果只是出来一两个镜头倒还可以接受,可毕竟杀阡陌是的主要角色,以至于大半剧情我要强忍尴尬看完的。 前面几集剧情勉强还能捋顺,后期的剧情毫无逻辑。剧里大部分女性正面角色和花千骨无亲无故,就愿意为了她出生入死,而剧里几乎所有的主要男性角色都莫名其妙的爱花千骨。至于剧里那些恨花千骨的反派角色,也缺乏一个合理的恨的理由。甚至连花千骨做事的方式,都让我觉得很奇怪,时不时就有人设崩塌的感觉。我觉得这个剧,唯一我觉得精彩的地方就是最后那里轻水对花千骨的背叛。我认为如果是我,那可能跟轻水一个反应,我一点也不想认识女主,要不是她大家可能都好好活着呢。 我非常不喜欢女主的性格,整个一个缺少社会毒打的圣母,各种作死还没能力收拾,剧中一切死伤基本因她而起。以花千骨本身的能力几乎什么事都干不明白,还同情心泛滥什么人都想捞,导致成天惹祸,要不是全剧正面的角色都在给她擦屁股,估计她活不过三集。\n看来神仙是真不该谈恋爱,这剧里几个主角只要有一个没动情,大家都能专心搞事业,还哪来这么多奇葩事?整个剧总结一下,花千骨这一辈子似乎只围着白子画转了,其他人只围着花千骨转了,这不就是套了个仙侠皮的狗血虐恋剧吗?在看这个剧之前,以为“我和你妈一起掉水里”的问题已经是极品问题了,看完我发现是我“落后”了,原来还可以问“爱我还是爱天下”。已经15年了,还要搞这种恋爱脑女主,有能创飞地球的能力缺只会爱的死去活来,我可真替中国的电视剧感到悲哀。", "title": "比“我和你妈一起掉水里”更极品的问题",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591/"} {"text": "太好看了呜呜呜呜,一定要看啊!太治愈了!只有四集,一天就可以刷完,比如某个郁闷的躺在床上起不来的周末。越难受越适合看!我是在这样一个周日看的,看的时候多次泪流满面,看完以后感觉好多了,可以重新好好生活了。\n故事讲的是一位编辑在母亲过世以后独自生活并改造母亲留下的小吃店的故事。小店里每天只卖两种三明治和一种汤,只有一名员工。对面有几位也开小店的街坊邻居。还有一只偶然闯入生活的小猫。虽然故事完全是可预见的那样,但真真太治愈了😭\n整个画面非常的日式,很小的房间,木质的家具,很小的盘子很少的菜,安静的配乐。最后甚至出现了寺庙的场景,太绝了,整个时间都静止了。甚至有很多空镜头,甚至还有什么事都没发生就看着女主在那沉思的镜头。\n看完以后让我停止了通过吃东西(且重油重盐)缓解心情的行为,因为里面的食物看起来都很清淡,但演员看起来真的很享受这种清淡的食物和夜晚的独处时光,小菜都是一根一根吃的。接下来的几天我也一直在吃一些清淡食物,感觉很不错,确实比火锅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平静。\n里面的母女关系也是我觉得很妙的,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怨恨,只有一种母亲走后淡淡的忧伤。家门口一直摆着母亲的照片,但是是彩色的亲切的,一点都不瘆人,反而有一种温馨感。母亲的旧友过来上香送花的画面也不错,完全没有吓人的感觉。日剧的画风真的很神奇,太特别了。论治愈,日剧真一把好手,无法替代。\n不知道人生会把我带向何处,所有治愈系的本质大概都只是四个字:认真生活。", "title": "我太爱这种画风了", "date": "2023-09-28",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3005/"} {"text": "首先理解两个点: 一、 无数个平行时空是不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因为主时间线上发生了某些事件导致了分支时空的诞生? 那如何定义这个事件? ①如果定义为每个人每时每刻做的选择,那就符合第一种客观存在的解释,这种假说较为符合多重宇宙理论; ②如果定义为对时间线的扰动,比如对过去的改变——这种改变足以影响过去事件的正常发展,那么平行时空就是有限的,是需要在时空方面技术条件支撑人为扰动的。这种条件也叫后置平行宇宙假说,其中一个核心原则是,已经分支的平行宇宙不会和分支前的宇宙有任何联系。 本片较为适合第二种理论。 二、 那影片中通过虫洞所看到的是什么?我觉得并不属于平行时空,只是时间线的再现,但观看虫洞的人(来自主时空A时间点b的人)可以通过改变主时空A之前时间点a的某些事件,从而在主时空A时间点a创造出一个分支时空B。 按照影片发展顺序来看,第一次产生时空B是主时空A向之前的时间点传递了纸条(其实我们看到的第一次扰动是道格的红外线,但它的影响不足以改变时间线上的事件)。 总结: 本片中确定产生的时空有五个,下面用时间线来表示具体发生的事件。\n时空线索-时间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CjffsTMXk2S8OkvZfE-9w 提取码:5261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PS: ①时空B的Boom发生意味着DougA在时空B的任务失败了 ②时空B中:DougB检查房屋,发现DougA留下的纱布和讯息,说明该时间线并不是主时间线 ③该行为导致时间点c上时空D的出现 ④该行为导致时间点a上时空C的出现 ⑤此时DougA和ClaireB在一起,但由于DougA之前没有见到纱布等信息,所以做的选择是吧ClaireB留在家里,ClaireB在9:44-10:42内被CarrollB杀害 ⑥此时DougB和ClaireC在一起,由于之前看到过纱布等信息,发觉一切并没有改变,所以做了把ClaireC带在身边的决定 ⑦时空A为主时间线,上面没有其他穿越者的存在。理由是只有DougA在时空A中看不到纱布、“U can save her”的讯息,才会在时空B中作出让Clarie独自在家的决定。 ⑧该行为导致时间点c上时空E的出现,一定有这个行为的理由是,这是穿越的基础,是试验,按照事件发展逻辑来说是Doug最后穿越不可缺少的一环\n总体而言,编剧还是有些构思的,除去一些比较突兀的bug外(比如开始传个纸条都费劲,后来直接传人了等等),基本能自圆其说,还算值得一看,但并没有给极度震撼之感。7.8", "title": "五个时间线,三个结局,两个悲剧", "date": "2023-09-2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9063/"} {"text": "起初听到这部片子的idea时觉得非常扯淡,像是个为拍点什么生造出来的剧本。今天回看非常惊喜,拍得真的很不错。最直观的一点是,分镜很认真地打磨过。片子里的远景镜头我都很喜欢。有一些镜头甚至有姜文的风格。\n这是一部沉重的片子,结束时我是悲伤的。年轻人们要经历第二次出生,离开温暖自足的母体,被投入一个先于他存在的陌生秩序里。令我悲伤的点在于,就如同童年没有被无条件爱过的小朋友,这里的年轻人正为着别人的愿望奋斗,不能将自己的本性付诸生活。他们绞尽脑汁地去想,用自己幼稚的头脑笨拙地满足他人(往往是失败的),以期让满足了的他人赏赐自己快乐。我想这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我常见同龄人一边忍受着疲惫和不适,一边埋怨自己论文读得不够快,工作做得不够好。我很伤心,他们似乎不得不这样做,但是这样的生活能坚持多久而不崩溃呢?从这种意义上讲,他们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群体。我好奇,假如大家都强硬地自私起来,世界是不是会好一点。", "title": "感觉其实是个伤心的电影", "date": "2023-09-2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7096/"} {"text": "周末小憩,作为一个影迷,也作为诺兰导演的粉丝,很难不去观看这部声名鹊起的佳作——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奥本海默》。诺兰导演运用了独具特色的诺式拍摄手法,穿插多重镜头表达,再加上奥本海默本身的传奇经历,这部电影实属沁人心脾。看完电影后,不才不禁提出疑问:奥本海默到底是人类的“救世主”,还是人类世界的“死神”? 抛开问题,我们先从艺术的角度去分析这部电影。 首先,诺兰导演运用了全新的推动故事发展的手法——对话式手法。众所周知,诺兰导演常常通过情节以及场面切换达成故事情节的推动。而这次,诺兰导演突破了自我,通过大量的对白推动情节发展,但纷繁复杂的对话并没有使故事情节变得枯燥乏味,反而通过对话节奏的把控使得故事情节愈加紧凑且扣人心弦。同时,这又可以衬托出奥本海默的交际能力,有效地衬托出奥本海默的人格魅力。 其次,诺兰导演运用了丰富的镜头语言以渲染电影气氛。比如在委员会审讯时,奥本海默与相关负责人的激烈对话。诺兰通过镜头的快速切换,再加以紧张的背景音乐,渲染出了审讯室的紧张气氛,使观众百感交集。同时,奥本海默在审讯室赤裸身体的镜头,运用到了具象化的手法,把奥本海默的难堪与在审讯员面前的一览无遗展现得淋漓尽致,似乎一丝不挂,毫无尊严。 最后,诺兰导演采用了独特的插叙式的穿插叙事手法,这是富有诺兰特色的叙事手法。《记忆碎片》是诺兰早期的电影作品,诺兰在其中首次运用了“杂乱无章”的穿插式叙事手法。《奥本海默》通过奥本海默晚年遭受的场景与早年进行原子弹实验的两大场景交融穿插,形成了相互补充的独特表达方式,这对于故事情节发展更加流畅有着重要作用,而又不至于沉闷枯燥。此外,诺兰又运用同时期不同场景的交叉切换,比如施特劳斯在议会的答辩与奥本海默在审讯室的问询交叉叙述,相辅相成又相互分离,将奥本海默在审讯室的一丝不挂到解脱与施特劳斯在议会上的洋洋得意到落魄不堪的过程形成鲜明对比。诺兰在其中也表达了对政治工具的愤怒与对奥本海默诸如此类的科学家的尊敬,但也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历史场景。 总的来说,诺兰导演作为“新生代”导演,其别具一格的电影叙述方式常常使人们津津乐道。从艺术角度去看待,诺兰导演的电影卓尔不群,出类拔萃! 回归问题,那么奥本海默到底是人类的“救世主”,还是人类世界的“死神”? 从他设计原子弹对于科技发展来看,他是“救世主”。本片前半部分叙述了奥本海默求学的历程以及如何结识优秀科学家并拉拢他们参与“曼哈顿计划”。从诺兰导演的电影看,看得出诺兰对于奥本海默竭尽全力参与原子弹设计与研发的精神的支持与称赞。同时,以其对发展理论及实践物理的贡献看,诺兰导演给予了奥本海默极高的评价。 从他对于美国国防以及二战的贡献看,他是“救世主”。电影中,奥本海默在实验中常常自我说服:“我们别无选择。”这是在与纳粹进行的“生死时速”,是保卫美国本土与结束二战的“关键一环”。奥本海默领导设计原子弹,对于美国国防军事力量与世界战争结束有重要的作用。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也加剧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对比。 奥本海默在电影中往往在重复一句来源于印度经文的话:“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从他对于当时人类世界的发展安全来看,他是“死神”。他制造原子弹,给人类带来了具有严重危害的武器。奥本海默的导师玻尔说道:“你赋予人类自我毁灭的力量,这个世界却毫无准备。”或许他晚年意识到了了这个问题,极力推动原子能合作与研究,要求原子弹的合理使用,却深陷政治漩涡,疲于奔命。但是,在电影中,奥本海默对爱因斯坦说:“我们曾以为核爆会引发连锁反应,但现在我相信我们做到了。”如今,各大国由于对原子能技术的掌握,不敢发动大规模战争,形成了建立在核技术上的“核平”。虽然全世界不再有大规模的武力冲突,从而形成了恐怖平衡,但是现在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都无法承受被核武器攻击的后果。 原子弹带来了表面的和平,不过一旦失控,将是全人类都难以承受的浩劫。 奥本海默,一念神魔。即便原子弹不由奥本海默设计制造,也会有更多的科学家设计制造它。若把关于原子弹的一切功与过都归咎于奥本海默身上,那么只会使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一去不复返。倒不如讨论各国如何维护“核安全”,让人类让世界在和平与安全中发展。 在如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的环境下,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让核能始终在我们可控范围内,让核能为世界和平注入新鲜血液与能量!", "title": "奥本海默——人类的“救世主”抑或“死神”?", "date": "2023-09-2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5593/"} {"text": "看完前四集,总体还是挺舒服的。受了隔壁西出玉门的气,难得有部新剧可以缓解下心情。建议还是看完整版的。话说我是先看的第二集再看的第一集竟然也不影响我整体的体验,也是一次奇妙的观看经历。\n台剧近些年的生活剧有种贴近生活气息的独有气质。像是往年港片里黑帮大佬在大排档你争我夺的剧情安排。我也不知道真不真实,但总归是有自己的味道。比起大陆自己各种高阁竖起的富人版穷人剧,感官上是要入戏不少。贴点地气。我想这是正确的方向。虽然偶尔在喜剧安排上有些出格的地方,比如殡仪馆的约会,和男主及其女友再约来其情人在店铺里狗血,再有预告里第六集男主弟弟约会对象揭露的情节,不过也不是完全突兀或者破坏整体故事的设定,也是可以接受的。喜剧嘛,冲突嘛。有些小清新的味道,也很温情吧。希望后续的剧集也能有个正常的走向。其实故事想表达什么都是可以的,你就是去看西游记也不会有人说这个妖魔的都是假的就没人看了。希望西出玉门的剧组能来看下,学习下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什么劳什子,把一个故事讲清楚,讲出节奏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么。真是醉了。也都是台湾的导演,怎么水平差这么多。哎。", "title": "这年头,看点能入戏的也不容易", "date": "2023-09-2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4377/"} {"text": "《挑逗性谋杀》。5分。\n弗朗索瓦·欧容导演,杰瑞米·雷乃、娜塔莎·雷尼埃主演作品。\n很多人把欧容导演吹上天,各种解读,各种挖掘线索,就这部而言,我个人十分不喜欢,因为看起来十分肮脏。不知为何,我对肮脏的电影和画面天然不适。\n这个故事堪称变态,极其无聊的变态。\n杰瑞米饰演的单纯青年卢克爱上了娜塔莎饰演的迷人妖精爱丽丝,但爱丽丝却和萨伊卿卿我我。变态的是,爱丽丝要求卢克和她一起杀掉萨伊。然后,这两蠢货就真的做了。\n踏上逃亡之路,却不巧遭遇猎人的狩猎,两人连带着萨伊的尸体被丢进了地窖。故事的风格和类型再次偏向,从情仇走向禁闭。\n猎人竟然很喜欢卢克,他占有了卢克,而神奇的是卢克竟然没什么反抗。类型再次偏向。\n一段时间后,两人逃出,实际上猎人有人放人。两人再次踏上逃跑之路。随后发生的香艳桥段,把类型再次拉偏。\n好这口的朋友去看看吧。", "title": "吹到天上去这也是部烂片", "date": "2023-09-2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5641/"} {"text": "他穿越回去的第一眼,看见的是她垂垂老矣站在城墙上听任百姓的唾骂。他看见了她,但是他却不认识她。她也瞥见了他,数十年的等待在她人生的最后一刻只化成了一滴宽恕的眼泪。 而穿越后他们的第一次会面,他不熟悉她,只认为她是妖后,他不以为意。而在她眼里,这却是他俩能在一起的最后一段时间,十年的等待换来的却不过一夜的相识。 第二次穿越,他问她今夕是何年?但是她在回答之前,选择先反问他一句今夕是何年,不为别的,只为知晓下一次重逢的时间,有一个确切的时间总比漫无目的的等待多了些盼头,哪怕是十年。 由于他是逆向的穿越,他的时间在往前走,她的时间却是在往后退。他对她是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充满爱意。相反地,她对他却是越来越陌生,直到不再认识…… 期间,他同她一起经历了弟弟的死别,他给年轻懵懂的她带来了启迪,教会了身处奴籍的她如何反抗,她也用一生漫长的等待换来了与他短暂的四次相处。他的视角觉得她对他越来越陌生,她的视角又何尝不是呢? 他可以用穿越代替漫长的等待,可她一生都在忍受着时间的煎熬,每每期许着下一次相遇的时间不会太远。 天可怜见,上苍或许觉得他们太苦,又给了他一次穿越的机会。而这时他的头上已经生出了些许白发,而她却变成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他能做的不过是牵着她走一段路……目送她回家的背影……这次终于换我等你了……", "title": "若次次重逢需隔数年,声声再见又皆是诀别", "date": "2023-09-26",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6321/"} {"text": "Three months终于看完了,这片子比我想象中好得多,我觉得是歌手跨界拍电影最纯粹的了。电影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美。戳爷美如画(爷青回了),色调构图美,衣服上还印着Fleetwood Mac最经典的专辑封面,放了好几首David Bowie的歌。\n黑白黄其乐融融的场景蛮温馨,剧情的话………完全可以不用提……提也就一句话。\n戳爷疑似感染HIV,彻底排查要仨月,途中爱上同病相怜的印度小哥,结果被人家甩了,最后戳爷反应过来自己的拉拉闺蜜才是真。 电影最后还给设个悬念,不告诉观众到底有没有感染。WHO cares(世界卫生组织关心您) 一部用脚指头都能猜出来剧情的电影我最后还用思考男主到底是不是阳性吗??\n但戳爷的大特写实在太帅,帅到可以让我直接点下四星,帅到女一和男二都变丑了,帅到我想当女友粉,帅到以为自己在看MV,帅到我直接穿越回蓝邻居时期。\n戳爷拍完电影还给写了两首歌。但导演你在电影里用女声版本的是不是忒不够意思?原唱就只放在了片尾,放片尾就算了,居然还放的不是整首。。。 文艺片都有后劲儿,而这部电影给我的后劲儿就是: 我也想买辆双人自行车……", "title": "Three months,双人自行车广告片", "date": "2023-09-2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030/"} {"text": "女主形象算是贴合小说女主的,演技嘛真的是辣眼睛,油腻极了,没有演出原著女主的匪气和狡猾,男主大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全剧可能最好的的演技是肥唐。直接吊打所有人!原本小说是一部悬疑剧。在这里直接变成了爱情剧!怪不得原著尾鱼大大都不宣传,想收回版权!虽然比较还原原著,实景也算不错!但是不知道是导演还是编剧的问题?看看半妖司藤改编成的司藤电视剧,有尾鱼大大参与坐镇改编。由李木戈导演拍的,改编得很成功,男女主演的也很成功,所以司藤毫无预兆爆了。和同档期的赘婿不相上下!这个锅谁背呢?导演?编剧?演员?如果是换成司藤剧组会不会是不一样呢!而且司藤制作是是A西出玉门是 S➕。同属于尾鱼大大的小说,同是大女主,同是悬疑题材。而且西出玉门的女主人设在小说中比司藤更人吸引人,更让人喜爱!怎么结局就变成这样了呢?拍成这样子真让人失望", "title": "两分给实景和肥唐", "date": "2023-09-2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6045/"} {"text": "我觉得很好看,分低了 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新颖 拥有神奇力量的高科技燕尾服把一个二愣子司机变成了拯救世界的英雄 在燕尾服被反派夺走那里,我真的很慌,当时吉米获得燕尾服时是在一个科技密室里,里面就只有一件燕尾服和一个操控燕尾服功能的科技手表,真的,那氛围塑造的非常棒,在看后面之前,我都一直以为燕尾服是独一无二的 结果后面终于破案了,没想到上司还留有下手,还有一件燕尾服,主角直接穿上燕尾服去反杀boss 但是穿不穿上燕尾服其实都一样,我们说戏外哈 成龙那真功夫,还有他身体的柔韧性,\n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所以在拍燕尾服通过科技给吉米力量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做特效,或者请替身换脸,成龙本人一个就够了 所以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就是非常的“演” 都不由得滑稽:在穿上燕尾服之前,我是电影《燕尾服》里的一个二愣子司机吉米唐,而穿上燕尾服之后,我就是戏外那个拥有真功夫,在其他武打片中最闪亮的那颗星—jackie chan\n这设定多少有点儿特摄片的意思,再通过几个镜头来展示燕尾服内部的高科技,其实都是我大哥一个人完成哒!", "title": "燕尾服:一部很“演”的电影,但是我喜欢", "date": "2023-09-2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7878/"} {"text": "一部普普通通武侠背景的喜剧,夹杂着男导演兼编剧永恒的屎尿屁、黄色笑话,拿着低俗当有趣像脑子没进化过一样,女角色比某些男编剧笔下完全的标签堆叠好一点点有些许人味。\n剧外比剧本身抓马多了,追剧体验感极差。托导演粉们坚持不懈发弹幕和豆瓣贴的福,我已经对导演形成了江郎才尽,没什么本事,以前写了一部什么窗的电视剧,现在就是换层古装皮的复制粘帖;以及一堆这糊糊剧组内部的什么破事,以前的现在的,在微博豆瓣搞暗搓搓内涵的。\n观众吐槽语录都至少拍了2部剧了,此处建议拍一拍你们娱乐圈剧组自己的撕叉抓马事件,这肯定又狗血又跌宕起伏,你们熟悉肯定能接地气,还可以边拍边收集素材。\n招来导演舔狗发疯,减一星", "title": "庙小妖风大,池浅蛤蟆多", "date": "2023-09-2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6634/"} {"text": "发一些自然老去的Christy Turlington的照片。\n看过纪录片的一定能感受到顿的人生态度,我觉得顿的性格生脸上了。时尚er嘲她变干变老硬照靠脸,总有一天,变得如同纱纸那样稀薄的光彩夺目的外壳在一瞬间化为灰烬。但我被迷倒在她的每一丝皱纹和每一根白发里。\n顿是能让我觉得年轻的貌美不是她的顶峰,各有各的魅力和美丽,依然生气勃勃、充满热情与信仰,甚至我更喜欢现在的她。现在的这种气质完全不会觉得岁月,而是沉淀..白发和皱纹透露出的阅历更迷人又令人安心。\n纪录片最后四个人一起谢幕,大家都自己选了自己想穿的衣服,顿一件黑tee一条长裤,我也会感叹“好美啊!”", "title": "Christy Turlington|she is aging so beautifully", "date": "2023-09-2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7870/"} {"text": "现在看来这俩天天就尼玛会宫斗,同三资本明知道换导演自己也会有巨大损失还是要换不是没理由的,大概率就是被你的妃子忽悠去跟资本要高价,没谈拢。说啥同窗是你的孩子心血,其实不就都是利益吗?\n自己当年被换要绑架其他演员跟他们共进退,你自己有跟见毒公开撕的态度吗?有敢跟那些演员说跟我混我带你们另起炉灶吗?只敢躲在角落跟那发啥桌子椅子的,别人凭什么跟你一起拼命?\n这次也是,你真硬气有原则你别拍别用啊,人演员最后演的挺好的,你们去孤立排挤人家,搞什么帮派斗争呢。\n顾一心的事就更别提了,给人黑成那样了,让人遭受网暴,自己屁都不放,现在还好意思找人去宣传剧?\n还刷到了你微博小号ru女言论,被发现后连夜注销,还要求相关朋友也注销\n借用浩哥一句话:真踏马脏", "title": "上次我还帮着这对?男女去骂减毒呢,现在想想这俩就不是好东西", "date": "2023-09-27",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772/"} {"text": "今天才看完了《消失的她》,我觉得挺好的,网友对陈思诚有莫名的过多恶意,我觉得很没必要。电影里面的闺蜜情虽然有点过界(隐晦的同性倾向),但“最好的朋友”这个词仍然非常美好,太美好。 那天我在牙科门诊意外碰到我很久不见的闺蜜,她向身边的父母介绍我:“这是我最好的朋友”,那瞬间我觉得很感动。虽然现在很难相聚,因为距离,因为她工作太忙而我太闲,也因为在精神层面上甚至世界观可能也有所分歧,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一点,却不会因此改变。 对我最好的朋友,我就算做不到《消失的她》里面所做到的那种程度,但至少我能保证会永远永远站在她们的一边。她们做任何事我都能宽容,但做“好事”我反而不一定赞同,因为我担心她们吃亏,她们吃亏就跟我吃亏也差不太多了!(《消失的她》里面倪妮的角色,大概也是有点类似这种的心态,但她的担心显然有道理,因为她闺蜜确实由于自己的善良吃了巨亏[捂脸]) 以前《消失的她》上映时,看很多短评说什么不能和闺蜜一起看,更不能和老公一起看,就很莫名其妙,也许是当时一掠而过,理解错了。", "title": "最好的朋友", "date": "2023-09-25",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66309/"} {"text": "算是一部观众为着情怀去看,然后他们也是按着情怀去拍的片子\n(无剧情剧透,但对形式风格的讨论可能会对观影体验造成影响,请选择性阅读)\n剧情大概发生在1和2部之间,完美的外传手段,同时可以看作对Amanda的经历与人物的一次补全。\n让人意外的是这一部是从头到尾的线性叙事,没有标志性的多线叙事与闪回从而也没有任何叙述性诡计。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其实这部片子完全可以选择将其前三分之一的剧情作为闪回分段穿插进后面的“游戏”中,但那样也就会使得其与之前的多部的叙事形式基本一致了,可以认为这也是在拍摄续集时对于颠覆前作的一种尝试,但其效果如何见仁见智。\n比较有趣的是,本片不像之前任何一部一样以受害者作为观众视角,而是选择了作为幕后黑手的John与Amanda。可以认为这部外传更多是为了让观众从他们之前未曾有过的角度去体验这些他们已经了如指掌的游戏流程。从这一方面来看,这也许也是选择使用线性叙事的原因之一吧。\n与前两部外传不太一样的是,X在场面调度上与2-7部更加相近,无论是光线,色调,布景,道具设计,音效,一些剪辑手法与运镜等等,都在尽可能地往观众熟悉的那个“电锯惊魂”的印象去靠。在观众为了情怀会买账的同时,也可以认为这是之前的外传(也包含了《螺旋》)在创新上失败的证明。\n剧情还算是完整,但其总体水平,从观众们的欢呼都集中在血腥桥段和几位老角色的登场上大概可以算不言而喻了。\n老爷子还能继续演也挺不容易了,单论情怀去看也不算亏。", "title": "一部合格的情怀电影(无剧透简评)",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6783/"} {"text": "上映前就不被看好,上映后更是收获惨淡票房与参差口碑,被戏称为“十八线英雄”的蓝甲虫,这回真是沦为了十八线电影。\n要说首位拉美裔主演超级英雄这一点应该有点噱头,毕竟此前黑人版《小美人鱼》都能在北美掀起波澜,但是本片不仅没有什么票房号召力,而且拉美文化还招黑了一波。\n说到扑街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剧情的问题。\n那说《闪电侠》质量还行啊,怎么票房扑到家了呢?我猜是这个英雄本来人气不够旺,而且上映前媒体狂吹,观众预期拔太高了,想看到《黑暗骑士》的质量,结果端上来一看,《平行宇宙》真人版,好吧,差评就来了。\n但是《蓝甲虫》就不一样了,啥也不行,啥也不是。\n拍家人侠,还没光头团队感人。\n拍超级英雄,一部片下来男主光是恻隐和同情了,最后下来竟是由不杀人到杀人,所以不是男主成长了,而是蓝甲虫有人文关怀了,它不想杀人了。\n拍拉美文化,也没怎么感受到,不过跟我开三倍速看也有点关系。\n好了,这么一折腾,剧情比ai写的还难堪,家人侠的套路也玩不清楚,成了一部无聊的、特效堆砌的、称不上是超级英雄电影的电影。\n而且是不是每个超级英雄都要经历一次丧亲之痛才能觉醒啊?蜘蛛侠摆脱不了这样的宿命,怎么到蓝甲虫这儿也进入了这个循环了啊?\n于是我讲,如果DC翻拍《超能一家人》,那将会是《蓝甲虫》的样子。", "title": "如果DC翻拍《超能一家人》,那将会是《蓝甲虫》的样子", "date": "2023-10-01", "url": "movie.douban.com/review/1547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