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中国工会十八大将于10月9日在北京开幕", "date": "2023-10-06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记者樊曦、王聿昊)记者6日从中华全国总工会获悉,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0月9日在北京开幕。\n据了解,出席此次会议的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工会,铁路、民航、金融工会,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的35个代表团、2002名代表。此外,还将有约60名特邀代表、50名港澳来宾出席大会。\n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中,基层和一线职工代表占68.3%,工人代表占26.7%,比例较中国工会十七大时均有提高。一些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当选为代表,进一步增强了代表构成的广泛性、代表性。\n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总结新时代十年工会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系统总结工会十七大以来的工作,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明确新时代新征程上工会组织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工会工作的目标任务,修改《中国工会章程》,选举产生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机构。\n根据《中国工会章程》规定,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title":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脉|探人类起源 传文明之光", "date": "2023-10-06 00:00:00", "text": "\n滔滔黄河,万古奔流,在中国版图上形成一道壮美蜿蜒的“几”字弯。山西运城,正是被揽入黄河臂弯里的一片沃土。数千年的文明进程在这里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n成立于2013年的运城博物馆,整体造型宛如一个扎根于黄土高原的老树根。在这里,可以一窥华夏古文明的灿烂星光,触摸绵延不息的中华文脉。\n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考察,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n在垣曲县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距今约4500万年,已能看到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许多特征,对研究人类起源有着重要意义。\n黄河岸畔芮城县的西侯度遗址,是我国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东庄遗址出土的彩陶盆,在地下沉睡数千年后依然色泽鲜艳,体现了高超的制陶工艺。\n如今,越来越多爱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游客、学生,来到博物馆,与馆藏文物共情,探索文明源头。在虚拟现实、3D照片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加持下,文物“走”出展柜,进入生活场景,让更多人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之光。\n文化有根,文明有源。我们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溯源最深沉的历史,才能开启最长远的未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n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同走进运城博物馆,领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之光。"} {"title":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纪实", "date": "2023-10-06 00:00:00", "text": "\n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n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n  高瞻远瞩、举旗定向,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n  燕山脚下,国风浩荡,文脉不绝。\n  这是2022年7月30日拍摄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n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n  走进国家书房,总书记的目光望向顶部中央藻井内的星空穹顶。穹顶上,宋代石刻天文图展现古人智慧,星汉灿烂、浩渺深邃;书房内,15组巨型书柜陈列近3万册新中国精品出版物,思想的星空蔚为大观。\n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n  次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强调,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n  10年前的8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n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n  清醒冷静的叩问,贯穿着对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远虑深谋。\n  这是全新历史坐标下的重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应当如何凝心铸魂、高举旗帜?\n  这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呼唤: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想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应当如何总结经验、把握规律?\n  这是赓续历史文脉的高度自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当如何主动作为、再谱华章?\n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n  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气象日新。\n  正本清源,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n  2013年11月,北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n  在这一正式开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大幕的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一席话振聋发聩:\n  “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n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n  随着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格局深刻调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n  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锤定音:“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n  两度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要求“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n  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认识迷雾,校正了工作导向。\n  方向明,则思路清。一项项针对性举措应运而生:\n  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责任;坚决反击各种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制定出台英烈保护法;重拳整治网络生态乱象,建立中央、省、市三级网信管理工作体系;制定第一部关于宣传工作的基础性、主干性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以刚性的法规制度为全党开展宣传工作提供有力指导和支撑……\n  立破并举、激浊扬清,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n  守正开新,鲜明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n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n  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n  这是“两个结合”重大论断首次正式提出。\n  此后,“两个结合”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n  在武夷山下的朱熹园表示“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殷墟强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n  持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论述不断深入,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n  固本培元,从赓续历史文化中坚定自信——\n  四川眉山,三苏祠。百年银杏、千年黄葛,生机盎然。\n  这是2022年6月22日拍摄的四川眉山三苏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n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考察千年古祠,深有感触地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n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n  在总书记心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n  前往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肯定“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深入上海杨浦滨江,强调“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在岳麓书院同师生亲切交流,勉励“当代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来到云冈石窟,指出“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涵养全民族精神力量,为复兴伟业凝心聚力。\n  纲举目张,为文化强国建设擘画蓝图路径——\n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n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n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n  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前进方向:\n  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n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明确“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言“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n  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时隔72年再度召开指引中国文艺前进方向的座谈会,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n  心系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地标、探寻文明根脉,对“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念兹在兹;\n  重视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求“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n  着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一次次在出访时做“文化代言人”,一次次在主场外交中展现中华文明博大胸怀,生动诠释“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n  ……\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主动精神、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掀开崭新篇章。\n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成效\n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n  加强思想武装,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n  走进北京图书大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图书”专区前,《习近平著作选读》摆放在醒目位置,吸引了许多读者驻足阅读。\n  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教材,今年4月3日,这部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名义编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正式出版发行。\n  同一天,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一场新的学习竞赛”拉开帷幕。\n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以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推进事业大发展。\n  从历次党内集中教育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到成立中央宣讲团开展基层宣讲,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指导下,从中央到地方,理论学习氛围愈发浓厚。\n  深化理论研究,推进体系化、学理化建设,是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的基本前提。\n  步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果丰硕,哲学社会科学界把握理论本质、探究精神内涵,对党的创新理论认识不断深化。\n  2019年1月1日,一个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新思想学习平台——“学习强国”亮相,上线三个月注册用户就突破1亿人。\n  2019年4月12日,观众在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参观“学习强国”主题展区。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n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百年大党面对面》等通俗理论读物让理论更加生动可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新载体新阵地助力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入基层;中央主要媒体推出的“第一观察”“一见”“时政新闻眼”等品牌栏目,让理论普及范围广度不断延伸……\n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学习热潮涌动神州。\n  如今,一堂堂大众理论公开课在年轻人中引发“追剧”效应,理论学习辅导读物上榜“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党的好声音化作社会最强音,直达人民心间、回响在中华大地。\n  鼓舞精神士气,全国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n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国之盛典,激发起亿万中华儿女爱党爱国的澎湃共鸣。\n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庆祝活动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礼序乾坤、乐和天地”“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n  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重要节点、重大活动,推动党心民心交融、国威军威彰显,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伟力。\n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n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用整整一天时间,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n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n  3年后,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同志,把集体学习的“课堂”从中南海搬到媒体融合发展第一线。\n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先后出台,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主流媒体在时代变革中“破茧蝶变”。\n  各大媒体“报网端微”百花齐放,文图音视竞相发力,通过创新手段、全媒呈现,记录下脱贫攻坚的感人瞬间、勾勒出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以一件件精品力作,汇聚奋进力量。\n  人在哪,凝心聚力的重点就在哪。\n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n  十多年来,无论是举办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活动,还是开展“净网”“清朗”等专项治理行动,网络健康文化加速培育,不断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n  坚定理想信念,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不断涌现——\n  2022年4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一场以“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思政课正在进行。\n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教室,向老师和同学们招手致意,坐到了同学们中间,一同倾听讲授并参与讨论。\n  在师生们热烈掌声中,总书记从中国走过的不平凡之路说起,讲到延安窑洞里的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改革开放的惊雷划空……他勉励同学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n  从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到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座座精神丰碑,为时代新人成长提供坚实支撑;\n  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先后印发,到“时代楷模”“中国好人”不断涌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成为时代强音;\n  从《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印发,到全方位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创新方式方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日益完善;\n  设立烈士纪念日,颁授“七一勋章”“共和国勋章”,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日益形成;\n  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n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引领一批又一批时代新人坚定信心、强化自觉、提升素质,投身民族复兴伟业。\n  在田间地头,“新农人”们寒耕暑耘、精耕细作,努力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工厂车间,新一代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以不懈钻研让“中国制造”的“金色名片”闪耀世界;在体育赛场,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争创佳绩,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飘扬;在救灾一线,无数年轻面孔冲锋在前、逆行出征,救人民群众于危难之间……\n  推动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n  浙江余杭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几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孜孜以求,探寻中华文明的最初印记。\n  这是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2022年7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n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遗址的历史地位作出重要论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作出重要指示。\n  3年后,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外国专家评价:“良渚让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n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历史担当,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性工程、战略性工程来抓,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n  从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持续推进,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重大工程深入实施;从《复兴文库》、“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等文化殿堂相继落成……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生机勃勃。\n  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n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n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n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因电视剧《觉醒年代》而广为人知的3位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墓前,放满了写给先烈们的信。\n  一部部充满力量的文艺作品,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n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影视作品《长津湖》《山海情》等兼具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关怀;《人世间》《雪山大地》等文学作品展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复排歌剧《党的女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创新形式再现英雄形象……\n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n  放眼神州,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各类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东方文明古国阔步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  讲好中国故事,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n  2023年4月,春天的广州,繁花似锦。坐落在白云山麓的松园依山傍水,别有风情。\n  习近平总书记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漫步岭南园林,临水而坐,观景品茗。千年古琴奏出一曲《高山流水》,两国元首一起欣赏。\n  “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习近平总书记纵论古今,“我们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n  “这两天里,我们的交流友好深入,使我进一步领略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增进了对现代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的了解。”马克龙深有感触地说。\n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在海外引发热烈反响,为各国读者开启一扇扇观察和感知中国的窗口;\n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等文献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  京剧、昆曲等洋溢着“中国风”的演出不断亮相国际舞台,国产影视剧海外热播,舞蹈、杂技、美术以及民间文艺接连走出国门;\n  “感知中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品牌活动在全世界掀起中华文化魅力热潮;\n  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惊艳世界,向全球展现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n  中非合作论坛、上海进博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经验……\n  一个亘古亘今、日新月异的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守正创新的精神,扎根于中华大地、展现在世界面前。\n  以文化之声唱响中国故事、以文化之魂凝聚价值共识、以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绽放出的新的时代光芒,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谐共生。\n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在新形势下做好外宣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明了方向,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真实可感,奏响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华美乐章。\n  矢志远大、放眼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  河南安阳殷墟,洹河蜿蜒,甲骨呈奇。\n  2023年8月10日,观众在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n  2022年10月28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n  步入殷墟博物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文物,习近平总书记点明此行深意:“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n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目光穿越千年,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n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n  怀着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加深对文化繁荣、文明创新的关切和思考——\n  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从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到访古城苏州,感受文化赋予经济发展的充沛动能;走进陕西汉中市博物馆,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n  蘸满历史的笔墨,继续书写新的历史。\n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n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n  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走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n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标定目标,明确任务。\n  肩负新使命,坚守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n  滔滔黄河,万古奔流。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n  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山西运城博物馆,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n  2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察,祝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n  展厅里,总书记频频驻足,有时看完正面,还缓步绕着展柜,察看文物的不同侧面细节,感慨道:“看过以后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华文明啊,而且更期待着更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现发掘。”\n  自信,才能自强。\n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n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在自己选定的路上昂首阔步。\n  肩负新使命,坚持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n  今年5月,古城西安迎来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各方宾朋。\n  这是2023年5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拍摄的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n  明快有力的古代佾舞、绚丽婀娜的芙蓉花舞……紫云楼前,一场大度雍容、如梦如幻的唐朝传统迎宾礼,展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n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说。\n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n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n  9月14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中外嘉宾汇聚一堂,为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汇聚智慧力量。\n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真诚呼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n  当晚的文艺晚会上,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同台诠释美美与共,来自不同文明的古老乐器共同奏响和谐之音,不同国度的文明记忆、文明图景,在华夏大地上汇集。\n  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n  “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诠释出中华文明的大格局大气象。\n  肩负新使命,更加自觉坚持“两个结合”——\n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n  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n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n  以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对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历史传承的正确把握,以对文化复兴和文明进步的不懈追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n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深刻系统阐释——“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n  新征程上,要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真理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复兴之志凝聚磅礴之力。\n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  站上新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意气风发、昂首前行,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title":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大别深山育新变",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中秋、国庆“双节”假期,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革命老区热闹起来,纷至沓来的游客,寻红色足迹,赏绿色山水。\n八百里大别山,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既有北国的雄浑,又有南方的秀美;无数英雄儿女坚定不移跟党走,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铸就了大别山精神。\n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踏访大别山,深情嘱托“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老区发展指明了方向。\n记者近日深入大别山革命老区,处处遇新变,村村有新篇。\n以“红”塑“旅” “寒舍”不再寒\n节前,记者从郑州驱车一路南下,在暮色时分抵达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大塆——一个坐落于大别山深处、有400余年历史的传统村落。\n大山阻隔,曾让这里发展缓慢。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在田铺大塆设立了临时指挥所,大塆后山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战斗的遗址。近年来,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田铺大塆不搞大拆大建,修旧如旧,发展农家乐、民宿、休闲旅游等业态,走出了一条文旅农“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路。\n这是9月27日拍摄的田铺大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浩然摄\n记者一进村,便见村民们正在修葺入村的石板路,敲敲打打声不绝于耳,几家民宿店正忙着装修改造。“‘双节’假期马上到了,得抓紧提升一下村容村貌,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田铺乡田铺社区党支部书记韩启俊笑着说。\n村内巷子口,一家名为“老家寒舍”的民宿店,灯笼高挂,分外引人关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田铺大塆考察期间,同“老家寒舍”店主韩光莹一家亲切交谈。韩光莹告诉总书记,他是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近年来靠乡村旅游实现了增收,还带动乡亲们发展民宿走上致富路。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n韩光莹一家把总书记的话记在心头,落在行动上。他的妻子在民宿店旁新开了一间“老家旺铺”,销售当地土特产和手工纪念品。而韩光莹也没闲着,带着几名工人忙着改建茶舍。“这儿准备搭个葡萄架,这儿设计的是个小鱼池,游客坐在这儿品茶一定很享受。”韩光莹说。\n图为9月27日游客在田铺大塆参观游玩。新华社记者张浩然摄\n入夜后,围绕田铺大塆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村里召开了由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恳谈会”,讨论热烈。“95后”刘小康率先发言:“假期来玩的人多,难免会有矛盾,有了矛盾找谁?”这边话音刚落,邻座的农家乐店主韩国庆建议:“游客来了,磕着碰着了咋办,要不要设个便民服务医疗点?”……一旁的韩启俊边听边在本子上记,“建议都很实用,我们抓紧落实”。\n开完会,夜渐深,在村里住宿的游客纷纷睡去,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越发明亮。\n次日清晨,韩启俊早早来到记者夜宿的民宿店,要带记者看一处新“地标”。伴着山间晨雾和鸟鸣,来到半山腰一处平地,“韩家寨歼灭战纪念碑”静静矗立。“这儿将被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韩启俊边说边望向山下的田铺大塆,眼中满含憧憬。\n这是9月27日拍摄的田铺大塆后山上的“韩家寨歼灭战纪念碑”。新华社记者张浩然摄\n如今,这里的“寒舍”不再寒,“旺铺”越来越多。据新县田铺乡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0万人次到田铺大塆旅游“打卡”,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旅游“打卡”人数达10万余人。\n在田铺大塆东南直线距离60多公里,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也在深入发掘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今年‘十一’前半个多月,我家民宿的9个房间就被提前订满了。”民宿经营者漆钰说。\n假期期间,大湾村内的汪家祖宅也成为热门“打卡地”。这里曾是当年新四军第4支队兵站,彭康、张劲夫、郑位三、李世农等一批军政干部都曾在汪家祖宅中留下足迹。如今的汪家祖宅已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和农耕文化展览馆。无数游客在此驻足观看,重温红色历史。\n以“绿”生“金” 山河谱新篇\n从安徽省六安市古碑收费站下了高速,目之所及,山峦起伏,满眼青翠,青山绿水间白墙黛瓦的民居依山势错落有致,如一幅诗意山水画舒展开来。车缓慢驶至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桂花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n记者敲开村民陈泽平家的房门。“正好是午饭点,一起吃点吧。”陈泽平端着饭碗,热情地招呼道。\n63岁的陈泽平曾吃了不少苦,老伴右手残疾,丧失劳动力,儿子多年前在车祸中意外离世。对于陈泽平来讲,2016年是一个难忘的年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搬进了安置点,这一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山路乘车一个小时,来到大湾村考察脱贫工作。\n这是2020年4月16日拍摄的金寨县大湾村村民新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n无数次回想,总书记对老区群众的关心,陈泽平依然感动。这些年,他牢记嘱托,勤劳努力,寻找致富门路。在村干部的介绍下,陈泽平成了一名护林员。“总书记讲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身为大湾人,有义务保护好家门口的绿水青山。”陈泽平说,这是全村人宝贵的财富。\n为保护生态,大湾村建立了乡、村、组三级林长监管体系,联动协作,分工明确,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全覆盖。目前全村像陈泽平一样的护林员有21名。\n“靠山吃山,我们吃出了新花样。”大湾村村级林长、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告诉记者,这些年,大湾村坚持管绿、护绿、增绿并重,以绿释放生态红利,用“林长制”实现“林长治”。\n2022年5月11日,村民在大湾村生态茶园内采摘茶叶。新华社记者杜宇摄\n生态好了,村民得实惠。近年来,大湾村驶上绿色发展“高速路”,依托良好的绿色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茶产业和天麻、重楼等林下经济,结合大湾十里漂流、十二檀古树群等优质林业资源,开发乡村旅游,旧貌换新颜。\n大湾村地处大别山腹地,群山环绕,层层阻隔。守着“大湾好风景”,如何以“绿”生“金”,摆脱贫穷落后,大湾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径。\n平均海拔超800米的大湾村,烟雾缭绕,雨水充沛,是中国名茶“六安瓜片”的主产区。近年来,大湾村投资新建集茶叶采摘、体验、加工、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茶厂,形成茶叶品牌,解决了村民的茶叶销售难题。\n“每年谷雨前后,新茶上市前,我们会雇用30多位村民炒制茶叶。”大湾村茶厂负责人、金寨县蝠牌茶旅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昌生说,在茶厂带动下,全村茶农平均每户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吸引村民在家门口就业。\n如今,大湾村已发展5000余亩茶园,全村42户发展农家乐、农家小院和民宿,人均年收入达到17038元,村级集体经济从年收入不足10万元增至207万元。\n以“彩”兴“业” 多彩田园绘“丰”景\n走进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万亩银杏基地、万亩果木基地、油牡丹产业园……组成一幅“多彩田园”的崭新图景。一个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铺就产业振兴“金路子”。\n在大悟县彭店乡红寨村,漫山遍野的油茶果日渐成熟,宛如一袭绿装披在山坡上。“再过半个月油茶果就熟了,到时花果同树,美得很!”见记者到来,红寨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贵生笑脸相迎,邀记者一同上山看油茶果。\n这是2020年8月25日拍摄的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郝源摄\n过了不惑之年的张贵生,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着迷彩夹克,两眼炯炯有神。“这油茶果,长得多好!”张贵生时走时停,随手翻弄身旁的油茶树。一颗颗油茶果如石榴般大小,透着红晕,挂满枝头。\n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光山县考察调研时强调,利用荒山推广油茶种植,既促进了群众就近就业,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一举多得。\n大悟县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农民组织起来,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动机制,进一步扩大油茶产业规模,让各方共同受益。张贵生指着大山说,这几个山头几年前流转给了大悟县众鑫林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油茶3000多亩,收获季能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n2020年8月25日,村民在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内劳作。新华社记者郝源摄\n为提高油茶产业附加值,当地大力推进油茶深加工。走进大悟县一家油茶果加工公司,仓库、预榨车间、精炼车间等厂房林立,一字排开;厂区内部,工作人员正在打扫晾晒场、烘干房,清理锅炉等场所、设备,为油茶收获季做准备;展厅内,由油茶果制成的茶油、护肤品、洗护品等产品琳琅满目。\n“油茶果全身是宝,一点也不能浪费,即使是油茶果壳也被制成了生物颗粒,用于燃烧供能。”该公司董事长袁成勇说,目前公司已形成完整的油茶深加工链条,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方式,产品销售遍及全国。\n在大悟县三里城镇七岗村,千亩秋霜梨进入丰产期,外地的订单纷至沓来。梨采摘后,直接运到包装车间,工人们将梨分拣、装筐、包装、发货。三里城镇镇长胡敏介绍,七岗村秋霜梨产业常年吸纳附近300多人务工,人均务工年收入近万元。目前,秋霜梨已经成了七岗村一张靓丽的名片,成为三里城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n在三里城镇望山村连片的稻田内,成群结队的麻鸭“呱呱”齐鸣,尽显田园风光。“这是‘稻鸭共作’,是一种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大悟县中旺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修平说,目前,合作社共经营3000多亩稻鸭农田,去年综合产值超1200万元。\n大悟县多种特色产业协同发展,不仅扮靓了乡村,更富了村民口袋,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构成了一幅支撑乡村振兴的“多彩田园”。(记者唐卫彬、孙清清、张浩然、唐健辉、戴威、田中全)"} {"title": "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从杭州亚运会看浙江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之江秋浓、金桂飘香。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盛会即将圆满闭幕。\n半个月的“亚运杭州时间”,让无数人在诗画浙江度过难忘的时光,在亚运会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n精彩亚运,精彩浙江。\n“浙江坚持改革开放,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n透过亚运会,世界认识了活力浙江,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n透过亚运会,世界仍将见证,浙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开拓精神和奋进实践,持续深化落实“八八战略”,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为亚洲和世界打开观察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n科创驱动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n承载亿万人期盼的巨型数字人跨越钱塘江,携手运动员点燃主火炬,完成了亚运史上首次数实联合点燃火炬的壮举;钱塘江潮涌搬上“大莲花”舞台,“弄潮儿”在数字技术打造的“浪潮”间起舞;通过裸眼3D视效呈现拱宸桥,船只穿越时空,让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n9月23日晚,火炬手汪顺和数字火炬手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n“此次开幕式堪称数字创新和人文风采的完美结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赞不绝口。\n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浙江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不断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10大省实验室和10大省技术创新中心完成布局……浙江科研实力正在稳步迈入全国前列。\n杭州亚运会期间,一辆辆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在火炬传递、亚运赛场、亚运村接驳等全流程使用。作为杭州亚运会官方合作伙伴,吉利控股集团携旗下吉利、领克、极氪等品牌的2000多辆智能精品车,参与赛会出行保障工作。\n9月12日,媒体记者在杭州亚组委举办的亚运村媒体开放日活动中体验AR智能巴士。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n走进位于宁波市的领克汽车余姚工厂,车间内工业机器人翻飞忙碌、正开足马力生产,一辆辆新能源汽车从高度自动化的产线开出。工厂制造副总监陈关刘说:“这些车一半出口海外,主要市场就是欧洲。”\n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集聚效应凸显。至今年初,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数量超20万家,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n赛场内外,“浙江制造”星光熠熠。近年来,浙江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打响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聚焦智能装备、数字安防、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聚链成群,浙江正在打造4个万亿级先进产业群,15个千亿级特色产业群,一批百亿级新星产业群。\n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浙江持续深化“八八战略”,接续推出“民呼我为”“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浙江系统部署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n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惠民、为民、利民理念,同样体现于亚运会筹办的全过程。\n场馆星罗棋布,地铁四通八达,城市花团锦簇……这个双节假期,“亚运之城”杭州迎来四海宾朋,共享体育盛宴,感受人文魅力。\n10月1日,观众在杭州亚运会乒乓球比赛现场为选手加油。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n以惠民为导向,城市发展按下“快进键”。筹备亚运会的8年间,杭州市形成了480公里城市快速路网、800公里高速公路网。从场馆建设推进全民健身,到智能化数字化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杭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n锚定方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n这段时间,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了16年球服生意的温从见忙得不可开交,手机和线上消息响个不停,很多还是越洋电话。“亚运会期间,订单一下子冒出来很多,有些中亚的客商找上门,一次性就订了一万多件球衣。”温从见说。\n“亚运红利”带动小微企业订单大幅上涨。今年1至8月,义乌体育用品出口50.8亿元,同比增长33.0%。\n从手摇拨浪鼓的“敲糖帮”,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26个大类210多万种商品汇集于此,又销往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线下商铺达到7.5万家,常驻外商1.5万名,关联着全国210万家中小微企业、3200万名产业工人。\n义乌市场的盎然生机,是浙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n当前,浙江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是基础。今年8月,浙江市场经营主体突破1000万户。这些千千万万的市场经营主体,正成为浙江经济运行的活跃细胞,将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n做大做好“蛋糕”基础上如何分好“蛋糕”?资源禀赋各异,发展基础不同,如何共同奔富?答案清晰明了:要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n杭州主城区西南方约200公里,淳安县千岛湖秀水畔的界首乡,水域广阔、港湾曲折,沿线骑行、徒步的游客络绎不绝。杭州亚运会自行车、铁人三项等比赛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展开。\n10月2日,杭州亚运会铁人三项混合接力赛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铁人三项赛场举行。这是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吴壮 摄\n很难想象,这里也曾是偏远闭塞、略显滞后的山乡渔村。承办亚运赛事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山地户外运动、汽摩运动、水上运动等一批新业态的入驻,界首乡探索出了一条以运动休闲促进乡村旅游、体育赛事、休闲农业等全域产业协同发展之路。\n在浙江,像淳安这样的山区县有26个。瞄准城乡、区域发展的突出短板,浙江持续推进“山海协作工程”,通过强化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全省50个经济强县结对帮扶26县,加速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共建共享的合作新格局。\n船到中流正奋楫,时至2023年9月,浙江共同富裕建设距离“第一步”目标,时间已经过半,阶段性进展凸显。截至2022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0;地区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到1.58,是全国区域发展最均衡的省份之一。\n遮阳帽、加油棒、小旗子,在杭州亚运会滑板比赛中,每一位入场的观众都收到了一份亚运观赛礼。这些精致的亚运针织小礼品,来自杭州市钱塘区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每一个都是工坊里的巧手阿姐手工钩织的。”工坊负责人说。\n9月5日,在浙江省建德市航头镇乌龙村莼菜基地,村民划着“盆船”在西湖莼菜产业园种植基地的水面上采摘西湖莼菜。近年来,浙江建德市航头镇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围绕辖区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发挥新乡贤、乡土人才、农创客作用,在乌龙村投资600余万元新建了占地1900平方米的西湖莼菜产业园,引导新乡贤争当农业致富带头人,打造西湖莼菜共富工坊。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n“共富工坊”,是浙江助力低收入群体增收的创新载体,预计到2024年全省将建成一万家。工坊由村(社区)、企业等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吸纳大量低收入群体就业,以此更好实现“扩中”“提低”。\n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n在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餐厅用完餐后来到餐具回收处,这里有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和餐盘的分类垃圾桶,志愿者会引导用餐者依次完成垃圾分类,整个过程清晰明了并井然有序。\n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是杭州亚运会的主媒体中心和壁球项目比赛地。此前,这里会展集聚,每年产生各类垃圾约4000吨。为了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博览中心引进了垃圾分类智能化系统,对产生的垃圾量实时统计分析,为垃圾无废化和减量化提供数据支撑。\n绿色低碳理念贯穿杭州亚运场馆建设、使用及赛后利用全过程。杭州亚组委环境保障部综合处处长余中平说,在竞赛场馆中大量使用装配式建筑与可循环、可再生材料。比如在壁球馆,比赛结束后,玻璃墙、观众席等设施都可以整体打包搬走,捐赠给相关行业用于壁球项目的普及推广。\n这是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的中庭花园(8月24日摄),水池中的水来自于循环利用的雨水。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n从空中俯瞰,这些秉持绿色理念的体育场馆,犹如点缀在浙江1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颗颗珍珠,而珍珠的背景色,则是连绵青山和清澄江水共同勾画的“只此青绿”图。\n空中俯瞰浙江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屋顶被绿植覆盖(8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该运动中心毗邻富春江与亚运村相距约36公里,含赛事管理、观众服务和媒体运行等功能。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n江波浩渺,助威声、掌声雷动。9月24日上午,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的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中国队选手邹佳琪/邱秀萍获得冠军,这是杭州亚运会首枚金牌。\n9月24日,在杭州亚运会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中国组合邹佳琪/邱秀萍以7分06秒78的成绩夺得冠军,斩获本届亚运会首金。这是邹佳琪(右)/邱秀萍在决赛中。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n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位于富春江的支流北支江上,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600多年后,画中渔夫摇橹垂钓的江面,已成为洲际大赛的赛场。时光流转,水墨晕染开的绿水青山今朝更具神韵。\n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的显著标识,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n2003年,浙江省委作出创建生态省的决定,一任接着一任干,全省生态环境实现了质的提升和改善,公众满意度多年持续提升。2022年,浙江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7.6%,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区域率先达标,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61.15%。\n绿水青山不仅成为全省域的“金名片”,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聚宝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浙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增长至2022年的37565元,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n为帮助境内外媒体记者更好地了解亚运城市,杭州亚运会推出了以杭州为主,湖州、绍兴等5个协办城市为辅的30条采风路线,主题涵盖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n跟随媒体采风团来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竹海连绵叠翠,碧空白云相映。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再到如今越来越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把“工位”搬进绿水青山,国漫主题咖啡馆、水泥厂图书馆,各种文创新业态让余村更显活力。\n“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村民收入连年增长;同时金山银山又反哺绿水青山,进一步提升环保投入和环保理念。”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n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相辉映\n“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这句响彻全场的诗句,穿越了1300多年的时空,回响在钱江之畔沸腾的“大莲花”之中。\n此刻,以体育为媒,亚洲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东方文明的力量。\n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亚运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开幕式上,良渚古城再次成为迎宾焦点:玉鸟飞旋,时空流转;神徽浮映,古城再现。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地标上,以良渚之光“盛放”秋分之辉。\n6月15日,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的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上,采火使者展示亚运圣火。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n亚运的人文之美何止于此。呈现杭州山水景观的亚运奖牌“湖山”,融入世界文化遗产元素的亚运吉祥物“江南忆”组合,以人文历史和山川风物为主干的亚运火炬“薪火”……一场体育盛会,将中华文明独特精神标识尽数勾勒。\n溯源文明,是为了激荡文化传承的活水。\n在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主通道两旁,是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的“唐诗之路”主题作品展,以书画形式展出了《全唐诗》中部分创作于浙江的诗作。踏上唐诗之旅,我们一起梦李白梦过的天姥山,一起走白居易走过的湖东路,一起寻贾岛寻过的松下童子,一起品孟浩然品过的潮落江平……\n“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浙江始终在行动。\n沿着浙东运河走进绍兴,“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的景致令人流连。浙东运河凝结着古代人民的杰出创造,亦是流动的文化。\n这是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八字桥直街的古运河段(9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n2020年4月,《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发布。由此,“河为线,城为珠,珠串线,线带面”,大运河沿线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建设火热推进,古老运河正焕发出新的生机。\n近年来,浙江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挖掘、研究、阐释优质文化基因,构建全省文化基因库,推进其转化利用;系统梳理文化的传承脉络,累计出版学术著作超过1700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圆满结项,千年丹青以展览形式走进高校、走进美术馆。\n文以传道,文化事业发展所散播的人文精神,正浸润浙江百姓的心田。\n9月29日,沙特阿拉伯运动员穆罕默德·杜海姆·穆阿维(左)在亚运村体验雕版印刷。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n亚运会的赛场内外,一群青色身影活跃出了无数个温暖、亲和的瞬间。志愿者“小青荷”以贴心周到的服务展现中国人的“亲和”好客。响应“人人都是东道主”号召,全民亚运的热情不断升温,杭州148万人组成的城市志愿者队伍分布在大街小巷,为人们送上最热情的问候与服务。\n9月26日,浙江杭州淳安界首体育中心自行车馆场馆志愿者为前来观赛的观众贴上加油助威贴纸。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n同时,浙江推进社会治理先行示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形成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的闭环机制。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了“民主恳谈”“后陈经验”“民情日记”等一批基层民主实践品牌。\n“一个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的社会,一定拥有高品质文化生活条件。”浙江省委党校教授陈立旭表示,丰裕的人文温度,也必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n这种人文温度不断在亚运会上传递。对泰国跆拳道名将巴尼巴·翁巴达那吉来说,她在杭州收获的不仅是一枚亚运金牌,还有当地群众为她的“亲友团”送来的11张珍贵门票。得到家人现场支持的翁巴达那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转赠门票的市民则表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n盛会点滴历历在目,“最忆是杭州”又添亚运华章。\n世界同见证,以杭州见浙江风采,以浙江见中国风姿;\n一起向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浙江继续先行!"} {"title":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总书记引领我们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人民日报10月8日署名文章:总书记引领我们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n  人民日报记者 温红彦 杨学博 许晴 宋静思\n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一路奔涌、浩荡向前,历经风雨绵延不绝,饱经沧桑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n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今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这一重大判断,犹如航标,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n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凝聚奋斗与思考、承继光荣与梦想,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n  循大道,至万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n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n  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大突出特性,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整体特征,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n  2020年9月在长沙岳麓书院,2021年3月在武夷山朱熹园,2022年6月在眉山三苏祠,2022年10月在安阳殷墟,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考察调研,一路深入思索:“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n  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新征程端详中华文明,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坐标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n  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n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铺垫底色;\n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施政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脉相承;\n  “富而后教”的治理经验,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支撑;\n  “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的古老智慧,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相得益彰;\n  “和而不同”“亲仁善邻”的悠久传统,让“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成为共识。\n  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纵深,便能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基于自己文化的独特优势。\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使其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鲜明论断,“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的明确要求,“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执着追求……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现代气息和鲜活力量,让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n  曾经,古圣先贤提出的“小康”概念,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但只是存在于古籍经典中的美好憧憬。\n  今天,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千年梦想,今朝梦圆。\n  曾经,仁人志士书写“修建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还有建设三峡大坝”的现代化设想,但当时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蓝图未能化为现实。\n  今天,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远超当初的设想。\n  曾经,历代学者洞察“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治乱兴衰,却无法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n  今天,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在给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第一个答案基础上,又给出了“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n  历经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奋斗、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多少人的深长夙愿,无数个历史之问,在今天有了鲜明答案。\n  “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n  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综合发展进程,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n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n  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文明程度提高的物质条件。\n  新时代的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在谋划。\n  从提出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到提出“新常态”;从提出“新发展理念”,到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到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到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n  今天,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物质文明成果不断涌现,厚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亿万人民更加昂扬奋发,更加坚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底气。\n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鲜明特征。\n  2019年11月,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参加法律草案意见建议征询会的中外居民中间,深刻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谆谆话语,道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质与优势。\n  回顾历史,我们党开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有深刻关联;我们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n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中国没有走西方老路,而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没有照搬照抄西方民主模式,而是创造了中国式民主。“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深刻。\n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今天的中国,民主已经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和治理机制,14亿多人民享有前所未有的权利和尊严。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和价值必将在人类文明进步的滚滚洪流中激浊扬清、不断升华。\n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n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出版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呼应了盛世修典、太平纂帙的文化传统;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遗产与居民现代生活相映成趣;由《千里江山图》演绎出的舞剧《只此青绿》,以东方美学的经典色彩铺展出如诗如画的中国山水气象……传统与现代握手,历史与当下交融,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被激活,呈现出“郁郁乎文哉”的繁盛气象。\n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十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融为一体,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n  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提振了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志气、骨气、底气。\n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人的全面发展。\n  用进步代替落后、用富裕消除贫困,这是历史大势所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道义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上推出一系列开创性举措,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n  共同富裕是物质的富足,也是精神的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今天,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古老智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断彰显,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凝聚起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n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n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也是本质要求。它来自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精粹,延续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明根脉。\n  “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剑阁县考察翠云廊,沿古道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n  翠云廊300余里的道路两旁,植有柏树1.2万余株,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n  “翠云廊确实是叹为观止啊!”总书记十分感慨,“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挖掘出很多意义,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n  “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思想观点中,既蕴藏着古老中华文明的深厚智慧,又孕育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特质。\n  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n  新时代的中国,欣欣向荣、气象万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深刻重塑着人类文明发展格局,彰显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n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n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令人感慨万千。\n  “平视世界”的自信从何而来?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n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对“文化主体性”的思考。\n  ——“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n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n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n  不久前,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大运会之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文明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要以这次大运会为契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n  正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秉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让我们涵养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从容,“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大气,“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坦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锐气。\n  同样是一次体育与青春的盛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44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登上舞台,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n  古老与现代在此融合,民族与世界在此互鉴,纯净的歌声讲述着开放包容的中国故事,汇聚起“一起向未来”的力量。\n  正是秉持开放包容,我们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无论是源远流长、融会贯通的敦煌,还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成都,都印证了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谱写中华文明当代华章,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n  “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n  正是坚持守正创新,我们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在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故事,让精彩的中国拥有精彩的讲述。\n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不仅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n  “中国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没有大国博弈的冲动,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定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8月22日,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从文明的维度,阐明了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立场。\n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n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想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前行之路,真理伟力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title": "联播+|从“九个坚持”读懂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n“九个坚持”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央视网《联播+》特撷取总书记关于“九个坚持”的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 {"title": "千里共此卷|绿意染丹青",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年时间,笔锋回转之间,一幅由多国人民共同绘就的“一带一路”美妙画卷徐徐展开。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千里共此卷》特别策划,与您一起感受大国领袖“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的天下情怀。\n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年时间,笔锋回转之间,一幅由多国人民共同绘就的“一带一路”美妙画卷徐徐展开。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千里共此卷》特别策划,与您一起感受大国领袖“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的天下情怀。\n2016年6月,盛夏时节,万物丰茂,绿意葱茏。\n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正式提出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n绿色,象征生命,代表活力,充满希望,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什么是绿色发展?习近平主席概括性解释:“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n当地时间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n翻开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篇章,我们不难看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规律。\n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长长的驼队见证了繁华的丝路贸易,中亚地区的香料、植物、珠宝和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承载着中国与中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n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一些发展中国家至今仍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等问题。\n鉴往知来,砺行致远。\n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的背后,是习近平主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邃思考,也是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n习主席强调,“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n2017年5月31日,蒙内铁路建成通车。作为中国和肯尼亚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效应吸引世界目光,有外媒点赞:“中国在非洲造的铁路连长颈鹿都很满意。”\n这样的点赞缘于铁路项目中14处大型野生动物通道、沟渠处100多个涵洞等的用心设计。\n当地时间2018年12月5日,肯尼亚内罗毕,蒙内铁路穿过内罗毕国家公园采用全高架方式,保证野生动物可以安全穿过铁路。\n这些具有生态保护理念的设计不仅保障了长颈鹿等大型动物不必低头就能顺利通过,也方便了动物饮水。\n肯尼亚歌手苏迪在歌曲《蒙内之歌——铁路修到了我家乡》中唱道:“它凝结的是友谊,它带来的是希望。”\n如今,在蒙内铁路两侧,长颈鹿、斑马、羚羊、大象等野生动物时常悠哉嬉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实践中,随处可见。\n习近平主席曾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他提出的“绿色丝绸之路”,蕴含着各国相互合作的交汇点,也为共建国家改善民生不断注入暖心动力。\n2018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作为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的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受土壤条件、工业废水污染等影响,地下水重金属超标5倍以上。\n在一部纪实短片中,孟加拉国小女孩冬娜说:“我不喜欢喝水,因为水总有臭味。”她抿了一小口杯里的水,眉头紧皱,侧过脸去,放下了手中的杯子。\n图为纪实短片截图:上图为水质改善前,饮用水发黄浑浊;下图为水厂建成后,水质明显改善。\n这种泛黄难闻的饮用水,直到2019年中国承建的帕德玛水厂建成才发生改变。\n在水厂项目中,中国企业不仅严守净水设施的高标准、高要求,而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先进技术等运用于水厂建设和运营的细节,让当地300多万人喝上了清洁安全的饮用水。\n孟方工程师评价:“中国朋友为孟加拉国带来了一座高标准的现代化水厂。”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点赞帕德玛水厂:“显著改善了达卡地区的水质,有助于提高民众生活质量。”\n“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联合主席斯蒂尔指出,中国处在知识革新的中心,远早于其他国家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绿色“一带一路”合作令人振奋。\n今年6月,来自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国家的专家团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学习中国防沙治沙和防治荒漠化技术。从会议室内到沙地田间,这场相隔万里、连接世界两大沙漠的“对话”,是中外治沙合作的一个缩影。\n多年前,中国将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的经验在毛里塔尼亚推广,并辐射到非洲其他国家,同时为这些地区开展相关培训并提供技术研究支持。\n当地时间2019年3月5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防沙治沙团队工作人员在毛里塔尼亚架设自动气象站。\n来自毛里塔尼亚的奥马尔·迪亚洛亲历了中非治沙合作,他感慨:“为制定最科学的方案,中国专家飞赴毛里塔尼亚不下10次,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n多年来,在共商共建共享中,“绿色丝绸之路”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形成了一系列绿色成果。\n巴基斯坦旁遮普太阳能电站,光伏板下长草种瓜,不仅扭转电荒困局还带动了当地就业;越南芹苴垃圾焚烧发电厂,变废为宝,已经成为湄公河三角洲绿色标杆项目;中老铁路景随路走、绿伴车移、四季常绿、站有花开的绿色生态之美尽显。\n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绿色产能及装备制造合作,建立绿色金融和绿色贸易体系……这些实际举措稳扎稳打。\n循道而行,方能致远。\n“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n两千多年前,不同地域、多样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交融交汇连接在一起。两千多年后,“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理念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为世界点亮绿色发展生机。"} {"title": "五集政论片《新时代文化》第三集《强基之魂》",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每时每刻,每个人都在做选择。或大或小,或远或近。\n树立什么理想,从哪获得力量?前行路上,指引我们方向的,是植根于内心的价值追求。\n一个人不能行无依归,一个国家也是如此。\n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悠久历史和当下现实,积淀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成为当代中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力量之源。\n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亿万人民团结一致,汇聚起奋斗追梦的磅礴伟力。\n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特级技师叶辉苦练技艺累计超十万小时,研磨精度达到发丝直径的七千分之一。几十年来,数十万个精密部件承载着他的航天报国梦,奔向璀璨苍穹。\n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承载着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美好追求。今天,中国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n浙江湖州,政府着力打造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人们自由平等地生活、工作和交流,每一张欢笑的脸庞,都是这个伟大时代幸福、生动的缩影。\n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体现着当代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不断浸润、融入中国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实践。\n在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爱国守边,始终是村民心中最重要的事。昔日,“三人为乡”的玉麦,没有轰轰烈烈和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坚守和拳拳之心。如今,一家三口的信仰,成为更多人忠诚守望的力量。\n今日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早已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追梦的道路上,亿万人民凝魂聚气、团结奋斗,必将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华彩篇章。\n出品人:傅华"} {"title": "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n  经查,刘连舸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弃守金融风险防控职责,大肆违规插手信贷项目,违法发放贷款,造成重大金融风险,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严重破坏所在单位政治生态,私自携带违禁书刊入境,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出入私人会所、接受滑雪和旅游安排,长期借用管理对象车辆;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徇私录用调整提拔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干预资金借贷,私自留存涉密资料;道德败坏,家风不正,对亲属失管失教;毫无纪法底线,擅权妄为,“靠金融吃金融”,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融资、项目合作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n  刘连舸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违法发放贷款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刘连舸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终止其党的二十大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title":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殷美根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殷美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n  经查,殷美根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党性原则,毫无纪法意识,对抗组织审查,搞迷信活动;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受礼品礼金、出入私人会所;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谈话、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住房,道德败坏,搞权色、钱色交易;违规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和执纪执法活动;对配偶、子女失管失教;与不法商人结成利益共同体,伙同亲属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职务提拔、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n  殷美根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殷美根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终止其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title": "国家体育总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兆才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体育总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兆才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n  经查,杜兆才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严重破坏足球领域政治生态,对抗组织审查,搞迷信活动;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接受他人宴请;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公器私用,“靠体育吃体育”“靠足球吃足球”,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职工录用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n  杜兆才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杜兆才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title": "传承优秀文化 强大文化自信 在新征程上讲好中国故事",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n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n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主持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n10年前,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并作出“两个巩固”的重要论述。\n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到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再到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n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祁述裕:只有经济实力、精神力量同步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行稳致远。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当代中国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深刻改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n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n“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两个结合”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并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n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北京中轴线、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实施,中华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迸发出生机与活力。\n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n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印发,设立烈士纪念日,颁授“七一勋章”“共和国勋章”,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一座座精神丰碑,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n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冷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中华文明内涵的价值被进一步阐释发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强大精神力量。\n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新闻媒体竞相发力,记录脱贫攻坚的感人瞬间、勾勒出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各主流媒体创新方法手段,深度融合发展,在时代变革中“破茧蝶变”。《必由之路》《摆脱贫困》《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一件件精品力作,高唱盛世凯歌、汇聚奋进伟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新载体新阵地助力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入基层。从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中国互联网大会,到开展“净网”“清朗”治理行动,网络健康文化加速培育,不断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n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人世间》等作品兼具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关怀,展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党的女儿》《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舞台艺术精品创新形式再现英雄形象。一部部充满力量的文艺作品,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n讲好中国故事,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惊艳世界,向全球展现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中非合作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北京文化论坛等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经验。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守正创新的精神,扎根于中华大地、展现在世界面前。\n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站上新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意气风发、昂首前行,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title":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丨河钢塞钢的握手",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往东南40多公里,在多瑙河与摩拉瓦河的汇流处,有个人口10多万的小城——斯梅代雷沃。一座百年钢厂的重生,让这座小城重绽魅力。\n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代雷沃钢厂,鼎盛时期曾贡献了斯梅代雷沃市40%的财政收入,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后因市场竞争加剧、经营不善,百年钢厂连年亏损,处于破产边缘。\n2016年4月,中国河钢集团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出资4600万欧元成立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n就在河钢塞钢成立刚刚两个月的时候,2016年6月19日,这家百年钢厂迎来一位重要的客人。钢厂的工人、家属还有斯梅代雷沃居民数千人,聚集在厂区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n在这里,习近平主席收到了钢厂工人为他亲手制作的礼物——斯梅代雷沃钢厂剪影纪念牌。\n这块由钢铁锻造的纪念牌,已成为中塞友谊的见证,也铭刻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百年钢厂重现活力的故事。"} {"title": "焦点访谈: 根脉 伟大文明 绵延不断",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包括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从今天起,《焦点访谈》推出系列节目《根脉》。何以文明,何以中国?今天,我们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纵观世界几大原生文明,唯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薪火相传,直至今日。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首先就是突出的连续性。今天,我们就从汉字的发展说起。\n自6月份开展以来,成都博物馆的“汉字中国”特展每天都很火爆。被大家围观的国宝是8000年前的龟甲刻符,在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刻画和甲骨文中的“目”字非常像,这也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刻画符号。\n龟甲出土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当时遗址内发现17例刻在龟甲、骨器上的符号,内容都与占卜相关,被称为贾湖刻符。符号图画为我们揭开了祖先们当时的生活图景。“人射马石雕”出土于陕西榆林神木市石峁遗址,在距今约4000年前,先人们以浮雕的方式成图,一人持弓箭射马,弓、弦、箭一样不少。\n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及徐:“射箭,拿着弓和箭的样子,就是我们后来的“射”字,已经有了文字的雏形。甲骨文不是突然就创造出来这么多字,它有一个陆续孕育发展的过程。”\n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孕育出丰富多样的刻绘符号,到了商代,汉字已走过漫长的“童年时代”,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甲骨文。\n甲骨文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商代遗址,因其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距今约有3600多年的历史。文字发展到甲骨文时期,表意功能已经非常成熟,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中记载“第一次交通事故”的甲骨中,蕴藏的信息量非常丰富。\n甲骨文中的“车”字,两个“车轮”看上去对称平衡,“车轮”不停转动,意味着当时的人们已经参悟了机械制造的原理。奔驰的骏马带动车轮快速前进,因而当时的车辆很重要的用途是用于战争和狩猎活动。在甲骨文中就记载了这样一次狩猎场景:商王武丁驾车去猎取犀牛时,马受到了惊吓,现场翻车。\n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秦颖:“用“车轮”朝上代表了翻车,车厢朝下的样子。上方“车”字的“车轴”,它的右半部分发生了断裂的情况。”\n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它有丰富的记载功能,商代的甲骨文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它的造字方法、会意、形声、指事等,它的造字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了。正是因为有汉字,我们可以知道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记录。”\n西周的金文是继甲骨文之后又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n周及徐:“所谓金文的金,指金属,指青铜器,做上文字,我们就把它叫作金文,又叫青铜器铭文。”\n成都博物馆展出的史墙盘,是镌刻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之一,其制作者是当时一位名叫“墙”的史官,内容主要是周王的功绩和自己家族的历史。\n从商代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秦篆、汉隶、行书、魏碑、楷书,我国的文字一直延绵至今。很多字甚至从甲骨文至今3000年,基本形态都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东汉时期,纸的发明让汉字的书写有了最好的载体,大量中华民族的历史事件、思想观念、文学作品、工艺技术、风俗习惯被记录和传承下来,形成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成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宝藏。\n成都博物馆的“汉字中国”特展上,书法家书写的文学名篇成为最热门的“打卡点”。\n成都博物馆策划研究部主任魏敏:“后来书法家和文人在抄录这个文章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也是表达个人家国情怀和政治理想的体现。中国的汉字,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记事的符号,更多的是传递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家国情怀和个人修养。”\n在数千年的传承中,汉字也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新观念、新事物的出现,数千年来,汉字的字意不断丰富,字数也在不断增加。从甲骨文中的4000多个单字符号,到汉代《说文解字》中的10000多字,现在的《汉语大字典》收录的单字已经有56000多个。跨越历史长河,汉字始终绵延不断、传承发展,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字。正是由于这样连续不断的生命力,汉字滋养下的中华文明才源远流长、生生不息。\n中华文明5000年渊源流传,一方面,有汉字书面记录下的历史“档案”,另一方面,在民间,很多老的技艺、物件、习俗也在代代流传中,讲述着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n今年59岁的刘兰芳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甘肃庆阳香包绣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和绣娘们正在用最古老的针法——绌绌,绣制一批新设计的造型香包。\n国家级非遗项目庆阳香包绣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这个针法的特点是一根针一根线从头到尾不能断头,要一次完成,而且左右对称、上下对称,我们祖祖辈辈传承到今天。”\n香包也叫香囊,制作和佩戴香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相传庆阳是中医药祖岐伯的故里,4000多年前,为了防疫驱瘟、对抗蛇毒,岐伯将多种草药研制成细末,放入药袋,百姓通过口鼻吸入体内,以达到避秽浊、御疾病的功效。但药袋做成可以随身佩戴的香包,除了传统中医“衣冠疗法”的影响,与当时农耕文明迅速发展、桑蚕业起源也密不可分。\n陇东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齐社祥:“《豳风·七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篇幅最长的农业史诗,这首诗完整记述了3700年前庆阳社会的基本面貌。它所记载的女人们提着深筐,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柔嫩桑叶,非常生动详细。”\n陇东民歌《绣荷包》在庆阳的绣娘们中间广为流传。4000年前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中,刺绣成为最重要的“女红”技能之一。妇女们把花鸟鱼虫等鲜活的生活素材绣在荷包上,然后把药袋装入其中,佩戴到家人身上。\n香包在历史长河中延续,随后最有名的记录者是战国时期的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名句,其中,辟芷、秋兰都是香草,说明这时的香包已经有了“香”味。再接下来的两汉、唐宋时期,经济繁荣,古人开始追求生活品质。由于可以随身佩戴,取其芬芳,并作为装饰,当时,香包成了紧俏的商品,佩戴香包、香囊也成为一种“时尚”。\n2001年出土的千岁香包,让我们看到了宋代时香包的样子。香包由于大多随身携带,还曾被视为定情之物,男女相送,互表心意。就这样,在数千年的延续中,防疫品、装饰品、爱情的信物,香包、香囊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功能和情感。特别是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制作和佩戴香囊,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民俗之一。\n如今,香包绣制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中,现在的香包造型更多样、材质更丰富,填充物类别更多,使用场合也更多元,但其中蕴含的驱邪纳福、吉祥平安之意,却从古至今连续不断。\n刘兰芳:“最大的特点,它都是吉祥的,有形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它没有忧伤和悲观,是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图腾。”\n王巍:“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没有中断,这是中华文明最突出的特性。总书记有一句话叫知古鉴今,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知道我们的文明是从哪里来,为当今和今后更好走好自己的路提供借鉴,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n“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也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绵绵数千年,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正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title":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央广网北京10月7日消息(记者刘会民 潘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n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在次日主持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强调,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n习近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n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随着一项项针对性举措陆续出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n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n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指出,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n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北京中轴线、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实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等文化殿堂相继落成……中华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迸发出生机与活力。\n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华文明演进主题主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时代精华贯穿融入到展览工作中,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作出积极贡献。\n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新闻媒体竞相发力,记录脱贫攻坚的感人瞬间、勾勒出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各主流媒体创新方法手段,深度融合发展,在时代变革中“破茧蝶变”。\n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人世间》等作品兼具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关怀,展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党的女儿》《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舞台艺术精品创新形式再现英雄形象,一部部充满力量的文艺作品,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n习近平: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n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站上新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意气风发、昂首前行,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title": "古祠风韵,遇见三苏祠!",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蜀地眉山,东坡故里,百年银杏、千年黄葛,生机盎然。踏入祠内,红墙环抱、碧水萦绕、翠竹掩映,此地名曰“三苏祠”。\n三苏祠是北宋年间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整个祠堂坐落在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三分水,两分竹”,有“祠在水中央”一说。\n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了解当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情况。实地考察,总书记更有感触:“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n穿越千年,百亩古祠缘何能够映照中华文化?先贤智慧怎样启迪新时代的哲思?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同走进三苏祠,感悟三苏文化焕发的强大生命力。"} {"title": "【每日一习话·潮涌东方】以体育促和平,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n  习近平: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n  这段话出自2023年9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n  体育是超越国界的“通用语言”,是增进人民友谊的纽带。亚运会自1951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走过70余年的不平凡历程,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n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亚洲占全球陆地总面积三分之一、全球总人数三分之二、经济总量接近全球一半,亚洲地区局势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对于稳定全球政治经济整体格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堪称世界和平的“稳定锚”、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亚洲地区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70%。在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亚太地区仍充满活力,正是得益于总体保持稳定。\n  亚洲地域辽阔,文明多元化特点突出。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亚运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届,杭州亚运会秉承以团结促和平、促发展的宗旨,搭建起了增进亚洲各国各地区民心相通、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传递团结、友爱、协作精神的“迎杭州亚运会趣味跑”活动从柬埔寨金边出发,一路经过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近万人参与;开幕式上,当叙利亚代表团8名运动员亮相时,全场观众爆发出的掌声与欢呼声更是直接代表了人们对和平的呼唤。杭州亚运会再一次让我们看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n  以体育为桥,聚亚洲之力,筑未来之路。今天,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已接近尾声。人们欣喜地看到,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名运动员在这场体育盛会的赛场内外,增进友谊、传递善意,促进民相亲、国相交,取得了比赛事成绩更有意义的收获。我们期待,这份“和平之约”能够被运动员们带回他们的祖国和家乡,融入到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在未来始终坚守这份尊重对手、尊重不同文化、合作共赢、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title": "学习语 | 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枫桥经验”发源地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强调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n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n5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n——2013年10月,习近平就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指示\n要坚持打防结合、整体防控,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n——2019年5月7日至8日,习近平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建强基层党组织,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优化向重点乡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把驻村工作队派下去,把当地干部培养起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准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和矛盾。\n——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的讲话\n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n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n——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n——2023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n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n——2023年9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n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n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n——2019年1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要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的作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n——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n——2023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title":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date": "2023-10-07 00:00:00", "text": "\n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n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n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主持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n  十年前,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并作出“两个巩固”的重要论述。\n  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到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再到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n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n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两个结合”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并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n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北京中轴线、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实施,中华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迸发出生机与活力。\n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n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印发,设立烈士纪念日,颁授“七一勋章”“共和国勋章”,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一座座精神丰碑,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n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新闻媒体竞相发力,记录脱贫攻坚的感人瞬间、勾勒出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各主流媒体创新方法手段,深度融合发展,在时代变革中“破茧蝶变”。《必由之路》《摆脱贫困》《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一件件精品力作高唱盛世凯歌、汇聚奋进伟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新载体新阵地助力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入基层。从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中国互联网大会,到开展“净网”“清朗”治理行动,网络健康文化加速培育,不断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n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人世间》等作品兼具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关怀,展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党的女儿》《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舞台艺术精品创新形式再现英雄形象,一部部充满力量的文艺作品,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n  讲好中国故事,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惊艳世界,向全球展现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中非合作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北京文化论坛等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经验。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守正创新的精神,扎根于中华大地、展现在世界面前。\n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  站上新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意气风发、昂首前行,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title": "劳动书写新时代壮丽华章——写在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题:劳动书写新时代壮丽华章——写在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n  新华社记者樊曦、姜琳、周圆\n  金秋十月,在收获与期盼中,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9日在京开幕。\n  200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相聚北京,全面总结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成就经验,共话新征程上工会组织的光荣使命。\n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关心关爱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推进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领航定向。亿万劳动者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高昂的劳动热情和忘我的奉献精神,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奏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n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n  “希望你们牢记使命责任,坚定航空报国志向,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n  2023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寄予厚望。\n  “李志强班”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李志强的名字命名。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沈阳黎明公司考察时,曾与“李志强班”职工亲切交流。\n  殷殷期望,化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力量。10年来,“李志强班”累计实现工艺创新126项,申报发明专利50余项,先后解决科研装配技术难题52项。\n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n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能只当口号喊、标签贴,而要贯彻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n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维护好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提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n  2022年4月27日,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n  一幕幕场景,一句句寄语,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情谊,激励着广大劳动者矢志奋斗。\n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从这个角度看,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是必不可少的,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鲜明指出。\n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来自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依然倍感振奋:“我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产业工人技能报国的舞台也会越来越广阔。”\n  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担当作为,在决战脱贫攻坚中勇毅前行,在抗疫斗争中挺身而出,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勇攀高峰,无数劳动者用智慧和汗水建功新时代。\n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n  让劳动者得实惠、享荣光,是激发劳动创造力的必由之路。\n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2020年11月24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n  那一天,每5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2000余名来自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齐聚一堂,接受党和国家给予的至高褒奖。\n  “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劳动者的价值。干一行爱一行,我要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把自我价值发挥到极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方电网贵州六盘水供电局继电保护工王磊说。23年扎根一线、拼搏创造,他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言:熟记118座变电站5000多份二次回路图、发明多项精细化运检工具技术……\n  以崇高礼遇褒奖、致敬先进,劳动模范日益成为全社会最闪耀的群体——\n  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191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国工匠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n  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举行,29人获此殊荣,其中11位是劳模党员。\n  全国总工会定期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评选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5年来,共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926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026名、全国工人先锋号4119个,全国五一巾帼奖2200名。各级工会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大力培养选树宣传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n  以崇高礼遇褒奖功勋人物,以实际行动关爱劳动模范,党中央的深情关爱广泛传递,神州大地奏响新时代的劳动赞歌。\n  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继承发扬劳模精神,努力走好技能成才、奉献报国之路——\n  2022年4月10日,海南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n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南繁田垄上听袁隆平讲稻谷。\n  此次,总书记来到种子实验室同科研人员深入交流。他饱含感情地说:“我们要弘扬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袁隆平同志是一个楷模。实际上像他这样的还有很多人,埋头苦干、默默耕耘、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n  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激发亿万职工群众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n  36岁的李维川清楚地记得,2013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地铁8号线施工工地,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n  “总书记说‘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殷殷嘱托,在当时刚工作一年多的李维川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10年来,李维川扎根一线,凭借“较真”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参与了16条盾构隧道的测量任务。2021年,他一次性通过施工行业最高执业资质一级建造师的考试,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高级技术人员。\n  “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n  谆谆话语,寄望深切。以劳动筑基,以奋斗开路,广大劳动者满怀信心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n  “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n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听取货车司机、快递小哥、餐馆店主等基层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n  听到发言说快递小哥压力太大,为赶时间无法休息,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做快递小哥也不容易,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方便。”\n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也为新时代工会改革创新指明方向。\n  发布《深入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累计投入超20亿元,建成“暖心驿站”“歇歇吧”“爱心接力站”等各类服务站点13.08万个……聚焦劳动者新需求,回应职工群众新期盼,各级工会不断补齐服务短板,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n  根据全国总工会的调查,目前我国职工总数4.02亿人左右,职工平均年龄38.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3.8年。\n  作为具有优良传统的群众组织,工会如何适应新形势?\n  “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展、也要创新”;\n  “要积极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努力把工作做到所有职工群众中去,使工会工作更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更符合职工群众意愿”;\n  “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n  ……\n  新思想引领新行动,新理念指导新实践。\n  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会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工会改革创新。\n  加大城市困难职工帮扶解困力度,工会系统建档立卡的549.87万户城市困难职工家庭实现解困脱困;构建常态化帮扶机制,5年来,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筹集资金218.7亿元,慰问职工4250.6万人次。\n  完善联系职工群众的制度机制,深入基层一线。截至2023年9月,全国县级以上工会机关累计选派4.5万余名干部赴基层蹲点。\n  推动顺丰、饿了么等6家快递和网约送餐行业头部企业、平台企业建立工会。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227万人。\n  “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靠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广州市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何丽敏,准备了一份关于强化网络配送员劳动安全保障协同共治的提案。她说,希望为奋斗者创造更好环境,也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能。\n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n  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广大劳动群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更加绚丽的华章。"} {"title": "国务院安委办约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10月8日,针对内蒙古鄂尔多斯亿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9月7日发生的重大高压气体泄漏事故,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约谈了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n  约谈指出,亿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9·7”重大高压气体泄漏事故影响恶劣、教训深刻,暴露出事故企业和地方在贯彻安全发展理念、辨识安全风险、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响应处置、汲取事故教训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同时也反映出内蒙古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安全生产存量与增量风险交织、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化工园区基础薄弱等深层次矛盾。\n  约谈要求,要严肃事故查处与责任追究。内蒙古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提升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强化异常工况安全风险管控,织密织牢重大安全风险防控网;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配齐配强专业力量,运用好专家指导服务;要利用现代手段,提升安全管理质效和本质安全水平;要严格安全监管执法,提升监管穿透力和执法震慑力;要加强冬季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title":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31场举办 宣讲云冈文化的多元与融合",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太原10月8日电(记者马晓洁)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31场活动10月8日在山西大同开讲。云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作题为《交融与互鉴:云冈文化的多元与融合》的演讲。\n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围绕文化传承发展这一主题,策划了系列宣讲。本场活动是这个系列的第四讲。\n  杭侃从云冈石窟建造的历史背景出发,详细阐述了石窟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n  杭侃通过列举云冈石窟的多尊造像,指出“昙曜五窟的造像融合了中亚的犍陀罗艺术和印度本土的秣菟罗艺术风格”“云冈石窟第18窟主尊大佛两侧的十位弟子,相貌、神态各异,具有西方人种的显著特征”“云冈石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n  杭侃指出云冈石窟当前面临的风化、冻融、渗水等问题,强调了云冈石窟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n  本场活动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山西广播电视台、大同市委宣传部、云冈研究院协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 {"title": "国家医保局就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征求意见",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国家医保局官网。\n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彭韵佳)为加强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的监管,国家医保局8日就《关于加强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17日。\n征求意见稿对管理对象和管理要求进行了明确。管理对象为定点医药机构涉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的相关人员,主要包括两类: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医药服务的医疗类、药学类、护理类、技术类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定点零售药店为参保人提供使用基金结算的医药服务的药师(含执业药师、中药师)。相关人员按照其注册执业的定点医药机构与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签订的服务协议,即获得医保支付资格,为参保人提供医药服务,并纳入医保监管范围。\n征求意见稿提出,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相关人员违反服务协议、违背服务承诺的行为,可参照记分标准对相关责任人员记分,及时将记分情况通报相关责任人员所在定点医药机构(含多点执业的定点医药机构)。当年度内记分累计达到一定分值后,按照服务协议约定,中止或终止相关责任人员支付资格和医保费用结算。\n征求意见稿提出,各级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应当畅通异议申诉渠道,受理定点医药机构对本机构相关人员对记分结果、登记备案状态动态维护异议提出的陈述、申辩。"} {"title": "李强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理阿里波夫",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  新华社杭州10月8日电(记者王宾、黄筱)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8日下午在杭州会见来华出席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闭幕式的乌兹别克斯坦总理阿里波夫。\n  李强表示,中乌是休戚与共的近邻。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米尔济约耶夫总统举行富有成果的会晤,商定构建中乌命运共同体,为两国关系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中方愿同乌方一道努力,把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不断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果,持续充实新时代中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n  李强指出,中方将一如既往坚定支持乌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方愿同乌方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充分发挥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作用,推进发展战略对接,扩大经贸合作规模,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拓展能源合作格局,全面深化两国各领域互利合作。中方鼓励中国企业赴乌投资兴业,支持乌方打造创新经济区。双方要加强教育、文旅、体育、医疗卫生等人文交流合作。中方愿与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各国携手努力,落实好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推动投资、经贸、互联互通等重点领域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n  阿里波夫祝贺中方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表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乌方高度珍视同中方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愿借鉴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在平等友好、互利共赢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推动中国-中亚合作,把乌中关系提升到新水平。\n  吴政隆、谌贻琴等参加会见。"} {"title": "陈文清在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上强调 充分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 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8日在京联合召开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在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好调解的基础性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n  陈文清向辛勤工作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第一线的广大调解员、基层法官和司法行政工作者表示慰问。他指出,调解工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制度优势,是促进新征程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矛盾纠纷规模较大,不能都进入诉讼,要充分发挥调解作用,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n  陈文清要求,要进一步推动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强化预防在前、调解优先、依法调解、实质调解的理念。要进一步完善调解工作格局,做好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做强司法调解,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促进各类调解协调联动。要进一步加强党对调解工作的领导,强化工作指导,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关心关爱广大调解员队伍。\n  会议表彰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张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title":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n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n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n蔡奇出席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并讲话\n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n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n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n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n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n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n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n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李书磊作工作布置。\n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n铁凝、谌贻琴出席会议。\n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部分企业、高校,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title":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脉丨以博大胸怀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敦煌,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据《敦煌市志》记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立敦煌郡,开拓河西,经营西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盛,这座偏居大漠的边陲之城,逐渐成为多元文明交融荟萃之地,孕育出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丝路宝藏。\n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记录下历史的变迁、艺术的演进,流传下包罗万象的史料。\n千古匠心,造就艺术宝库;代代守望,绵延文脉气韵。近年来,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敦煌文化以更加年轻的面貌进入大众生活。\n不断创新发展的敦煌文化也滋润着万象生活。人行道的花砖纹样,取自唐代遗址中的莲花纹、石榴纹;盘旋路中央,是反弹琵琶雕塑;沙州夜市,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如千年壁画中热闹非凡的酒坊食肆……开放、包容、创新的气质,让敦煌别具魅力。\n新时代,敦煌将进一步发挥多元文化交流荟萃的特点,深入推进国际合作,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有力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同走进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欣赏流光溢彩的敦煌文化。"} {"title": "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n一、免去王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富汗特命全权大使职务;\n任命赵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富汗特命全权大使。\n二、免去农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n任命姜再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n三、免去齐大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匈牙利特命全权大使职务;\n任命龚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匈牙利特命全权大使。\n四、免去唐松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基里巴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n任命周立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基里巴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n五、免去邹肖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根廷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n任命王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根廷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n六、免去王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乌拉圭东岸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n任命黄亚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乌拉圭东岸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n七、免去李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特命全权裁军事务大使职务;\n任命沈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特命全权裁军事务大使。\n八、免去李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爱沙尼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n任命郭晓梅(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爱沙尼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n九、任命于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洪都拉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n十、免去蓝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哥伦比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n任命朱京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哥伦比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title": "五集政论片《新时代文化》第四集《精神之帆》",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是什么力量,唤醒灵魂,塑造人生,激扬梦想?\n每一次追寻、每一种表达,都萌生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成长经验,自身气质与生命直觉。\n一个人因文化自信自强,一个国家也是如此。\n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n在古代,曾经“洛阳纸贵”;如今,河南洛邑古城里汉服成风。\n这几年,“同袍”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杨静就是其中之一。她穿着汉服,穿梭在古城和都市之中,为汉服模特比赛奔走,完成100场汉服公益课的“小目标”……\n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古风汉服、国潮文创成为时尚,传统文化沁入了现代生活。\n7月,旅游旺季,井冈山分外“红”。像江西干部学院教师易晗菲一样的授课者们,用心用情讲述革命故事,将红色能量传得更远更广。\n传承至今的井冈山精神,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感受到特别的力量。\n进入新时代,革命文化中熔铸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惧艰险、一往无前。\n宁夏闽宁镇是热播电视剧《山海情》的拍摄地。“山海情”IP盘活了闽宁镇的旅游资源,文化产业正成为这座小镇的新标签。\n走出小镇、走出国门,海外观众也对这部剧“上了头”,该剧的播放覆盖了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n《山海情》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一个缩影。一部部优秀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n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融为一体。\n精神之帆正在助推东方巨轮,逐梦新的航程。\n出品人:傅华"} {"title":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脉|千年弦歌贯古今",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湘江西岸,临橘子洲头,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的尾峰,故得名“岳麓”。北宋开宝九年,岳麓书院正式创建。那之后,作为历史上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虽经数次兴衰,却终得以赓续绵延、弦歌不绝。\n苍松翠柏间,走进古朴雅致的岳麓书院庭院,“实事求是”匾额高悬于书院讲堂。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了解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情况。凝望匾额,总书记感叹,“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n从1917年时任校长宾步程手书“实事求是”匾额起,这四个字一直作为校训,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崇尚科学、追求真理。\n从宋代的“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到清代的“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再到今天的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学脉绵延赓续,岳麓书院至今仍行使教学、藏书、育人的功能。\n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千年学府,细细感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 {"title":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牢记总书记嘱托,我国广大劳动者以高昂的劳动热情和忘我的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崭新篇章。\n不久前,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34台机组全开并网运行,实现今年首次满负荷运行,单日发电量超过5亿度,为华东、华中和南方等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也为正在举行的杭州亚运会提供电力保供工作。\n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三峡工程时指出,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总书记的嘱托让当时在场的每个人至今难忘。\n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总书记特别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n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如今,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他们主动对接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以锐意创新、勇于拼搏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n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新时代,我国技能人才突破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的指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扎实推进;一批劳模工作室、工匠学院建立,“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平台”已累计培训职工2亿人次;国家“新八级工”制度的出台,打破成长“天花板”,给技能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title":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共建“一带一路”·权威访谈)", "date": "2023-10-08 00:00:00", "text": "\n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承东启西,区位居中,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河南省副省长张敏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十年来,河南以做优做强物流枢纽为突破口,创新推动“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个方面协同发展。迈上新征程,河南将继续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构建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n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开新局\n  十年来,河南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度、影响力稳步上升。\n  国际交通物流枢纽能级不断增强。“近年来,河南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28万公里,基本形成‘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公路、铁路、航空运载能力居全国前列。”张敏说,河南已形成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个方面协同发展的开放格局。\n  “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2013年,卢森堡国会高票通过河南航投收购卢森堡货航35%股权议案。从开航到今年9月20日,卢森堡货航郑州航线已累计执飞航班6062班,贡献货运量超过100万吨;卢森堡货航常态化运营8条以郑州为中心的洲际货运航线,触角延伸至全球200多个城市。\n  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方面,张敏介绍,河南发展河海联运、铁海联运,连通“海上丝绸之路”。周口港、信阳淮滨港开通20多条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开通至青岛、宁波等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2022年全省铁海联运班列运输集装箱18.9万标箱,成为豫货出海的“快速通道”。\n  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文明互鉴日益开放。作为文化大省,河南已与51个国家建立125对友好城市关系,友城数量稳居中部地区前列。成功举办8届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累计有近500个国外城市市长或市长代表参加。\n  “我们充分发掘利用历史文化、根亲文化、武术文化、丝路文化等资源禀赋,精心打造中国功夫、天下黄河、老家河南等知名国际文旅品牌,讲好中国故事,融入‘一带一路’。”张敏说。\n  多举措推进对外开放提质扩容\n  近年来,河南加快开放载体平台建设,持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n  以制度创新培育新优势。张敏介绍,作为引领河南制度型开放的“火车头”,近年来,河南自贸试验区持续推进制度创新,释放政策红利,已累计形成546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16项被国家推广,多式联运、商品期货等领域创新走在全国前列。\n  推进开放通道和枢纽建设。张敏介绍,河南正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推动中欧班列(中豫号)形成21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境外网络覆盖欧亚40个国家140余座城市,打造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和“运贸一体化”等特色名片。截至今年8月底,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9224列,年底前预计突破10000列。\n  优化服务促进贸易便利。“我们通过畅通进出口物流、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服务外贸创新发展等创新举措,持续优化河南外贸营商环境。”张敏说,目前,河南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69.1%和94.9%,空运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全国领先。\n  内外连通开拓国际市场。张敏介绍,河南正高质量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构建“优进优出”贸易发展格局。2022年河南对东盟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4.6%,东盟成为河南第2大贸易伙伴。在豫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98家,600余家河南企业走进100多个国家和地区。\n  新起点上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n  当前,河南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张敏表示,河南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继续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充分发挥市场规模、人力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开放通道等优势,推动对外开放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创新,构建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n  在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支撑方面,张敏表示,河南将加快推进郑州机场三期工程、高速铁路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辐射全国的立体集疏网络,打造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枢,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n  未来,河南将着力构建坚实的全域开放体系。“河南将进一步健全空、陆、网、海‘四路协同’立体开放通道体系,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门户枢纽,高水平实施河南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一步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开放通道和载体平台支撑体系。”张敏说。\n  开启新征程,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面临新要求。对此,张敏受访时表示,河南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畅通国际投资贸易合作渠道,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在高水平开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n  (新华社郑州10月7日电记者张兴军、孙清清、翟濯、刘怀丕)\n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8日 02 版)\n相关报道:\n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n发挥独特优势 加快“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n为“一带一路”提供高水平开放平台、高能级服务支撑\n为绘好共建“一带一路”工笔画增添江苏色彩"} {"title": "习近平: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应展现大国胸怀 视野和担当",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10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率领的美国国会参议院两党代表团。\n习近平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美两国如何相处,这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我也多次讲过,跟几任总统都讲过,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应展现大国胸怀、视野、担当,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n舒默说:“习主席谢谢,感谢您对我们的欢迎。很高兴再次见到您,我们上次见面是在2011年。上海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我们对这座大都市的活力、力量和未来印象深刻。我听说您在当地执政时,把城市建设得十分出色。中美作为两个超级大国,我们在贸易、技术、外交等领域处于竞争关系是很自然的,但是我们并不寻求冲突,美国不希望脱钩,中美两国应该共同塑造这个世纪。”"} {"title": "赵乐际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一行",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率领的美国国会参议院两党代表团。\n赵乐际表示,中美关系对两国、对世界都很重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是发展中美关系的根本遵循。希望美方同中方共同努力,多做增进了解互信与互利合作的事情,增加正能量,消除负面因素,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轨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n赵乐际强调,中国全国人大愿同美国国会加强交往,坚持理性、客观、公正原则进行沟通交流,求同存异,促进合作,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n舒默等表示,美方不寻求同中方冲突,愿就双方关心的重大问题同中方开展坦率交流。"} {"title": "蔡奇:在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n  奋力书写我国工人阶级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n  ——在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词\n  (2023年10月9日)\n  蔡奇\n各位代表,同志们:\n  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我受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委托,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致以诚挚的问候!\n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勇担重任、拼搏实干,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我国工人阶级信念更加坚定,素质全面提高,面貌焕然一新,充分展现了主人翁的豪迈姿态。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不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愧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n  中国工会十七大以来,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履行维权服务职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同全国人民同步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n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关心看望职工群众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改善广大劳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念兹在兹,亲自指导谋划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改革,多次通过座谈、贺信、回信、指示批示等方式为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把关定向,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对工人阶级的深厚情谊和对工会工作的殷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怎样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发展和做好工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工会工作的蓬勃发展,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n  迈上新征程,党的二十大鲜明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主题和方向。我国工人阶级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发扬优良传统,强化使命担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顽强的奋斗、更加智慧的创造,全身心投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用劳动书写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n  以忠诚可靠赓续工人阶级政治本色。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新征程上,工人阶级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n  以劳动创造担当工人阶级使命任务。新征程上,工人阶级要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进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中攻坚克难、拼搏奉献,在千帆竞发的经济建设洪流中干事创业、奋楫争先。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勤勉敬业,敢为人先、争创一流,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奏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铸就工人阶级新辉煌。\n  以过硬本领展现工人阶级时代风采。新征程上,工人阶级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打牢扎实的知识根基。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勤学苦练、深入钻研,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要锐意创新、勇于创造,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让更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奋力跑出工人阶级创新创造的“加速度”。\n  以团结奋斗弘扬工人阶级崇高品格。新征程上,工人阶级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争当弘扬社会风尚的表率。要坚定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勇于迎接各种风险挑战,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退缩,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增进团结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n  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承担着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的历史使命。新征程上,各级工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勇于担当,奋发进取,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工会系统落地见效,奋力谱写党的工运事业崭新篇章。\n  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工会组织首先是政治组织,工会工作首要是政治工作。各级工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职工当中,教育引导亿万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n  要广泛凝聚团结奋斗伟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会组织的光荣传统。各级工会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化群众性创新活动,激发亿万职工建功立业、创新创造的智慧和力量。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落实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等各项措施,健全技能形成和职业发展体系,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要做好劳模评选表彰和服务工作,选树宣传“大国工匠”、“最美职工”,引导广大职工争当劳动模范、能工巧匠,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n  要切实提高维权服务质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各级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完善以普惠性服务和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体系,为职工群众提供贴心服务。要高度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城市困难职工等群体,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要突出企业工会主体作用,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要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工作机制,夯实和谐劳动关系基础,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n  要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各级工会要坚持改革创新,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更大功夫,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有效激发基层工会活力。要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依法建会、管会、履职、维权。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工会系统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n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把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更多地交给工会去办,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工会履职创造有利条件。\n  各位代表,同志们!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n  最后,预祝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title":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在加快数字化转型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新华社杭州10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7日至9日在浙江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从战略全局高度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在加快数字化转型中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n李强首先来到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察看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产品以及数字化赋能情况,勉励企业锚定目标、锐意创新。李强指出,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要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共同发展。\n在钱塘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李强听取浙江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情况,与前来办事的企业人员和中心工作人员交流,对浙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做法表示肯定。李强强调,要从企业需求出发,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调动社会资源,做好科创、金融等增值服务文章,主动推送政策,精准高效服务,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n李强考察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在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听取公司创新发展情况,观看针对残疾、孤独症、睡眠障碍等脑机接口产品演示。李强指出,这些产品的造福于民,更加彰显了科技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希望企业进一步加强产品研发应用,更好地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n在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李强听取浙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了解公司技术研发情况。李强强调,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加强协同攻关,提高自主可控水平。\n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浙江有关部门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发言。李强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正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要大力推进数字科技创新突破,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大数据和计算产业、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等战略前沿,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努力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争先领跑。加快网络、算力、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平台经济国际竞争力,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支撑能力。\n李强强调,数字化浪潮也是一种变革性力量,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赋能。当前特别是要以数字化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重点领域,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突出关键变量,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n李强充分肯定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希望浙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数字化转型上勇当先锋、走在前列,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n吴政隆陪同调研。"} {"title":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一行",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记者杨依军)10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率领的美国国会参议院两党代表团。\n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如何相处,决定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竞争对抗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本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方始终认为,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从对方的发展中获益。全球疫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都需要中美协调和合作。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应展现大国的胸怀、视野和担当,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处理好中美关系,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增进两国人民福祉,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n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五千多年,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合作交流的和平理念。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原因是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期待、得到人民支持拥护的成功发展道路。中国将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不动摇,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欢迎更多美国国会议员访华,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希望两国立法机构多来往、多对话、多交流,增进彼此相互了解,为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作出积极贡献。\n舒默等表示,很高兴访问美丽的中国,感谢中方热情接待,使我们通过此行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活力和潜力。舒默等介绍了对中美关系有关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表示,美中关系稳定发展不仅对美中两国至关重要,也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发展繁荣有利于美国人民。美方不寻求同中国发生冲突,不希望同中国脱钩,愿同中方本着开放坦诚、相互尊重的精神加强对话沟通,负责任地管控两国关系,推动美中关系稳定发展。美方期待同中方加强双边贸易投资合作,就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毒品贩卖、解决地区冲突等问题加强沟通合作。\n王毅参加会见。"} {"title": "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李希到会祝贺
蔡奇代表党中央致词",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李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蔡奇代表党中央致词。\n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象征着中国工会和中国工人阶级团结统一的工会会徽熠熠生辉,10面红旗分列两侧。二楼眺台悬挂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动员亿万职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巨型横幅。\n近2000名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和50余名特邀代表,肩负着亿万职工的重托出席大会。\n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步入会场,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n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王东明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高唱国歌。\n蔡奇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题为《奋力书写我国工人阶级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的致词,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致以诚挚问候。\n蔡奇在致词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勇担重任、拼搏实干,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会十七大以来,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履行维权服务职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同全国人民同步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n蔡奇表示,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主题和方向。工人阶级要以忠诚可靠赓续工人阶级政治本色,以劳动创造担当工人阶级使命任务,以过硬本领展现工人阶级时代风采,以团结奋斗弘扬工人阶级崇高品格。各级工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广泛凝聚团结奋斗伟力,切实提高维权服务质量,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奋力谱写党的工运事业崭新篇章。\n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先后代表人民团体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向大会致贺词。\n王东明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届执行委员会作了题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组织动员亿万职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分为3个部分:新时代我国工运事业的发展和过去五年的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会工作;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n大会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代表提交了《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届执行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请代表审议。\n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n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人民团体、军队有关单位和北京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工会界的朋友,首都各界职工代表等参加开幕式。"} {"title":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奔驰在潘帕斯的列车",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位于南美洲大陆东南部的阿根廷,是世界上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家之一。\n2023年7月,一列火车行驶在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上,搭载着阿根廷农产品驶向港口,然后销往世界各地。这条铁路所使用的机车、钢轨、轨枕,都来自两万公里之外的中国。它的改造,帮助“世界粮仓”阿根廷打通运输大动脉,也让地球两端的国家不再遥远。\n阿根廷物产丰富,有“世界粮仓和肉库”的美称。但因铁路交通落后,昂贵的公路运输成本,让阿根廷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失去价格优势。始建于1876年的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是覆盖阿根廷农作物种植区的重要运输通道,但由于年久失修,原本7000多公里的铁路,大部分路段荒废,只有数百公里勉强运营。\n2014年7月,首次访问阿根廷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抵达的当天就以视频连线的方式,见证了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改造项目开工仪式。这是中阿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交通领域的重要合作项目。\n2023年6月,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改造项目一期圆满完工。这条“重获新生”的百年铁路,连接了阿根廷农作物种植区和港口,将原本需要三天三夜的行程缩短至一天之内,为铁路沿线带来超过4800个直接就业岗位。\n2022年2月,中阿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同阿根廷正式签署共建“一带一路” 谅解备忘录。如今,越来越多来自阿根廷的牛肉、新鲜水果、海产品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中国已成为阿根廷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农产品主要出口目的地国。\n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拉美谚语则说,“真正的朋友能够从世界的另一头触及你的心灵”。这场跨越山海、携手同行的友好之约,将不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凝聚前进的力量。"} {"title": "贵州省纪委监委原派驻第十八纪检监察组副厅长级专职纪检监察员、一级巡视员徐健生被开除党籍",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新华社贵阳10月9日电(记者李惊亚)据贵州省纪委监委9日通报,日前,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贵州省纪委监委原派驻第十八纪检监察组副厅长级专职纪检监察员、一级巡视员徐健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n经查,徐健生理想信念缺失,私欲膨胀,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组织观念淡薄,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廉洁底线失守,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违规放贷获取大额回报;毫无纪法底线,大搞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财物。\n据通报,徐健生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廉洁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党的十九大后仍不知止,性质严重,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贵州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贵州省委批准,决定给予徐健生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title": "千里共此卷|文明如是绘",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编者按: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年时间,笔锋回转之间,一幅由多国人民共同绘就的“一带一路”美妙画卷徐徐展开。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千里共此卷》特别策划,与您一起感受大国领袖“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的天下情怀。\n丝路重镇敦煌,四大文明交汇点。\n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中原的商队经敦煌、出玉门、穿戈壁、过荒漠……有人扬鞭西行,有人驻足落脚。多元文明在此交汇,孕育出莫高窟的华光璀璨,诉说着浩浩丝路外来文化与中华本土文化的水乳交融。\n2017年5月14日,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谈及古丝绸之路,将敦煌等古城比作“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n文明,可以穿越时空,在交融中涤荡心灵。\n历史上,先人们在大漠戈壁“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丝路精神”遗产。\n如今,源自中国、惠及全球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建成一条文明之路,引发全球共鸣,汇聚起各国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n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n“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在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n“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n“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n…………\n环顾当今世界,“文明冲突论”“种族优越论”等论调沉渣泛起。如何找到不同文明以及各国人民和谐共处之道,习主席始终思索并关注。\n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只有心怀自信的民族,才能在历史潮流激荡中屹立不倒,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n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场合深刻阐释中国的文明观,到出访期间身体力行促进文化交流;从亲自倡议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习主席念兹在兹、亲力亲为,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n不以意识形态划界线,不以大小强弱论亲疏。“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n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等相继成立。孔子学院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驿站”。鲁班工坊等10余个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品牌逐步形成。\n开放的姿态,务实的举措,让“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之桥加速成形。在学校、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广阔舞台上,多元多彩的交流方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了解。\n“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座谈,习主席鼓励大家进一步发挥孔子学院作用,加大语言交流合作和中西方比较研究。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习主席为“英国有这么多老师和学生在教授和学习汉语”感到高兴。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师生,习主席发出诚挚邀约,欢迎师生们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n志愿教师萨内莱·恩图利是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参与者,更是获益者。“林森”是他的中文名。他说:“之前我没有出国,所以对我来说,世界就是我的家乡。孔子学院给我机会去中国,做我没想到我会做的事情,真的开放了我的思想。”\n2023年4月12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鲁班工坊内,塔方教授向学生讲解绿色电能展示平台的功能与使用方法。\n“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以百工之祖“鲁班”命名的鲁班工坊,采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向世界分享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技术、教育标准。\n2018年9月,习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郑重承诺,“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我国已在亚、非、欧三大洲20个国家建成21个鲁班工坊。中国的职业教育在海外熠熠生辉。\n“鲁班工坊很不一样,除了为我们提供传统的学术研究平台,还帮助我们掌握了就业所需要的动手能力。”肯尼亚马查科斯大学电信与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彼得·卡里乌基这样感叹。\n国度有别,文明无界。习主席以文化为纽带,点亮了“一带一路”上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思想明灯,也找到了国与国之间民心相通的“金钥匙”。\n2023年5月18日晚,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为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国家元首夫妇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n2023年维夏之月,芙蓉湖畔。十三朝古都西安盛情迎接远道而来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五国贵宾。\n舞台之上,六国歌手齐唱《美美与共》。礼乐交融、文韵悠悠。这一刻,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璀璨的文化携手中亚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n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n2017年5月,一场中西文化交融的盛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欢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及嘉宾。各国艺术家欢歌曼舞,优美和声激扬悦耳,为这场历史的盛会拉开序幕,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n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承古拓今,生生不息。\n“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n穿越时间的长河,新时代中国,不断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携手绘就新画卷。\n新的文明历史正在续写。"} {"title": "一场重要会议在京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中秋国庆长假刚过,一场重要会议——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n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了什么?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n01\n“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n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n总书记已经不止一次用“极端重要”一词来评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10年前,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n201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强调“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n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主持召开或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每一次都重点强调相关领域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n在今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n在这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又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n02\n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n今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标定目标、明确任务:“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n从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到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注定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n△中国国家版本馆。(总台央视记者刘岳拍摄)\n这次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n在“文化篇”之前,已有多个领域的重要思想在重要场合被总结和阐述。它们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n△中国国家版本馆内的国家书房。(总台央视记者韩锐拍摄)\n2017年金秋,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n当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n201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n一个月后,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n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n△中国历史研究院。(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n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n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文化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n△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节目《灯火耀古今》。(总台央视记者魏帮军拍摄)\n03\n“明体达用、体用贯通”\n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什么?如何学习领会?怎样贯彻落实?\n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n△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于近日开播,节目以“文化丝路”为主题,讲述文明互鉴的故事。\n从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到党的二十大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从今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对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刻阐述,到这次重要指示中“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积淀着越来越深入的思考。\n△浙东运河文化园。(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n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还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n会议要求,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n△江苏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n04\n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n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针对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着重强调了3点,正是“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n“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正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承担的职责使命。\n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干在实处。\n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n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对于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n从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到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每一项都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每一项都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n△北京育英学校内的“攀登”雕塑。(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n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n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曾经创造人类文明奇迹、有着高度文化自信的中华儿女,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title": "【央视快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成就,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任务目标和着力点,为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必将有力指引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人员积极作为、开拓进取,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n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从不同维度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明确行动方向。总书记深刻总结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n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持凝心铸魂、高举旗帜,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全体人民始终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n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着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七个着力”——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我们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n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成立以来,坚持不懈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中,找启迪找思路找答案,坚持以领袖的高度就是宣传报道追求的高度为标准,聚力打造“头条工程”,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魅力风范春风化雨、飞入寻常百姓家。精心培育《央视快评》《国际锐评》《玉渊谭天》《日月谭天》等评论言论品牌,旗帜鲜明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指示精神,以“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策划打造了《寻古中国》《文脉春秋》《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等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文化节目。面向未来,我们将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新的文化使命,奋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在新征程上展现新的担当作为。\n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央视评论员"} {"title": "原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杜国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纪检监察组、福建省纪委监委消息:原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杜国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纪检监察组和福建省泉州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n  杜国盛简历\n  杜国盛,男,汉族,1956年10月出生,辽宁庄河人,研究生学历,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技术员、车间主任、厂长助理、副厂长、厂长,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等职。\n  2010年4月,任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n  2010年5月,任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兼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n  2010年6月,任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兼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n  2015年1月,任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兼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油中心主任,中化石油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化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n  2016年9月,任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n  2017年10月,退休。\n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纪检监察组 福建省纪委监委)"} {"title": "中国光大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n  经查,李晓鹏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宴请;违反组织原则,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为他人谋利;违规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利用职权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利;泄露尚未公开的干部选拔任用事项;治家不严,家风不正;既想当官又想发财,长期以权谋私,“靠金融吃金融”,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融资、业务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n  李晓鹏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李晓鹏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title": "山东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孙述涛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山东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孙述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n  经查,孙述涛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长期欺骗组织,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金、消费卡,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疗养安排和宴请;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违规为他人谋利;通过私营企业主获取高额理财收益,利用职权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利,大搞权色、钱色交易;政绩观扭曲,为谋求个人进步搞经济数据造假;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职务调整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n  孙述涛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孙述涛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终止其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title": "第一观察丨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与以往相比,这次会议的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n(一)实践总结、理论结晶\n进入新时代,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充分凸显。\n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网信、文艺、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思政、文化传承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统筹谋划、分类指导、部署推进,倾注了巨大心血,投入了大量精力。\n聚焦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书记鲜明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n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n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n从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n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n……\n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n这一重要思想,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理论成果在体系化、学理化方面日益完善的实际,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n(二)明体达用、体用贯通\n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n如何才能展现新气象新作为?\n明确首要政治任务,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n聚焦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指明基本遵循原则,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n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n一系列重要内容,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充分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彰显了这一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n(三)思想武器、行动指南\n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n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的重要职责。\n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更要科学把握新的形势和任务:\n从内部环境看,踏上新征程,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n从国际局势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n从技术发展看,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增量,汇聚网上网下同心圆。\n从自身发展看,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迫切需要坚持守正创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推动事业发展迈向新天地。\n因此,面临这样的形势任务,必须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这是时代所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面临的一道必答题。\n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n面向未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唯有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持续加强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才能答好必答题,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title": "军强国安护和平(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13)",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  中国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开篇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纵观历史,战争与人类发展进程总是如影随形,几乎没有一天停止过。据不完全统计,过去50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共发生过战争14500多次。战争作为最高的斗争形式,一定程度上塑造着地区版图乃至世界格局。比如,秦统一六国基本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疆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诞生了新中国,两次世界大战对当代全球经济政治秩序的确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可以说,战争关乎着民族的生死存亡,关乎着国家的兴衰荣辱,也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和人类历史的走向。\n  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历史启示我们,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后盾,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今天,面对这样一个大争的时代、大变的世界,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会是一帆风顺、轻轻松松的,必然会面临来自各方面包括军事方面的严峻挑战。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筑起“钢铁长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n  强军目标击鼓催征\n  “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人民军队因党的事业而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战,在捍卫社会主义中国发展成果中不断强大,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n  全面走向现代化,是我们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人民军队始终为之努力的方向。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从战争中走来的人民军队武器装备十分落后,开国大典上受阅部队的武器来自24个国家,参加阅兵的17架飞机没有一架“中国造”,可见当时军队发展的基础相当薄弱。1954年,我们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构想中,其中一个就是“现代化的国防”。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党先后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重大思想,引领人民军队现代化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n  新时代的嘹亮号角,开启了人民军队强军兴军的崭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要求,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确立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明确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构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事政策制度,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国防科技创新全面推进,国产航母、新型核潜艇、歼—20、运—20、东风系列导弹等大国重器列装,人民军队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n  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我们党制定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提出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清醒看到,虽然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总体上距离世界一流军队还有不小差距。到底有多大差距,很难从单一方面来进行比较,也很难用具体标准来衡量。战争无法预设,战场没有亚军。打仗不是纸上谈兵,最终较量的是实力、意志、精神,“钢多”“气多”方能胜多。只有锚定目标,不懈努力,把克敌制胜的硬实力搞上去,把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提起来,才能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军队行列,才能在未来全球军事博弈中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n  现在,距离建军100年还有不到4年时间。时不我待,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对“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作出了新的部署,要求人民军队以新的成绩迎接百年华诞的到来。\n  党指挥枪不可动摇\n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军队作为阶级统治最强大的暴力工具,对于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至关重要。谁掌握了军队,谁就对国家政权拥有控制权。无数事实表明,军队领导权问题处理得好,是国家和人民之福;处理不好,是国家和人民之祸。\n  军队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建党初期,由于我们党没有认识到建立和掌握军队的极端重要性,遭遇了大革命失败等惨痛教训。在付出了无数鲜血和生命代价之后,我们党开始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建立和发展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此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推翻反动统治、夺取政权并守好红色江山,最根本的就在于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党的手里。党的绝对领导,造就了人民军队对党的赤胆忠心,造就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鱼水情意,造就了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冲锋陷阵的坚定意志,确保人民军队在任何时候都坚决执行党的政治任务,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前进保驾护航。\n  面向未来,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生命线”,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压舱石”。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军委主席负责制。这是宪法和党章规定的重大制度,在党领导人民军队的制度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居于统领地位。全军必须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n  【特别关注】\n  “烟台峰英雄连”红色精神代代传\n  第72集团军某旅“烟台峰英雄连”诞生于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70多年来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转战南北、功勋卓著。2017年军队调整改革,“烟台峰英雄连”千里换防至新驻地。连队官兵以绝对听党指挥、随时走上战场的备战思想,直面武器装备更新、体制编制调整、战场驻地变换带来的挑战,始终瞄准两栖作战的重难点问题,持续探索新训法、新战法,在一场场实战化演训中打头阵、当先锋,展现了新时代的军人风采。\n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关键是在“绝对”两个字上,确保全军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所谓“绝对”,就是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唯一性、彻底性和无条件性,必须是纯粹的、百分百的忠诚,不掺杂任何杂质,没有任何水分。无论在任何时候,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做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衡量我军是不是政治上合格,可以讲很多条,但归根到底要看这一条。\n  要不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是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一个焦点。长期以来,敌对势力大肆鼓吹“军队国家化”“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等错误论调,妄图对我军官兵拔根去魂,想方设法让军队“改变颜色”,脱离党的领导。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认清敌对势力的险恶用心,旗帜鲜明地加以批驳和抵制,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不动摇,把听党指挥深深融入血脉和灵魂,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军史学习教育,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真正做到“炼就金刚身,不怕百毒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n  使命任务有效履行\n  人民军队一路走来,紧跟着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步伐,忠实履行党赋予的使命任务。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同各种敌人作殊死斗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形成中国大国地位、维护中华民族尊严提供了坚强后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改革开放后,人民军队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为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与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强大力量支撑。\n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党的主要任务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即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为有效履行这一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n  【特别关注】\n  “黑河好八连”:国界线上的忠诚守护者\n  北部战区陆军边防某部“黑河好八连”作为全军唯一一个冬季24小时在界江冰面执勤的连队,每年的很多日子都驻守在极寒之中,忠诚守卫着祖国的北大门。近年来,该连着眼于提升科技控边效能,创新了“视频监控全域覆盖、防阻设施全线封控、报警器材全面预警、重点地段全时把守、执勤车辆全程机动、划区联段全员定责、快反分队全天应急”的立体管控新模式,不断提升边境管控质量。\n  军人生来为战胜。军队首先是战斗队,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我军素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打了400多场战役,赶走了侵略者、消灭了反动派,朝鲜战场上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在多次边境自卫作战中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但打得赢的标准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变化的,过去能打赢并不等于现在能打赢,更不代表未来能打赢。当前,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形态加速到来,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都与传统战争大相径庭。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不断增强练兵备战针对性实效性,切实提高我军威慑和实战能力,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n  一支强大的军队,是打出来的,也是治出来的。治军从古至今都是很重要的事。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就提出,“兵不在众,以治为胜”。我国历史上许多英勇善战的军队,比如岳家军、戚家军等,都是以治军有方而著称的。我们人民军队在革命年代的许多战争中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军严于治军、善于治军。现在,我军要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也必须把治军这件大事摆在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全面加强军事治理的重大任务,从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加强战建备统筹、加强依法治军、改进战略管理等方面,着力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n  【特别关注】\n  中国海军参加“科莫多—2023”多国海上联合演习\n  “科莫多—2023”是2023年6月上旬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多国海上联合演习。中国海军派出改进型052D导弹驱逐舰湛江舰、054A型导弹护卫舰许昌舰参演,主要参加国际海事安全会议、海事展览、国际阅舰式、民事医疗、民事工程、文化交流、联合演习等活动,以过硬的军事素质和良好的作风形象,展示了我军应对自然灾害、海事威胁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军事能力,传递了热爱和平、珍惜友谊的真挚意愿。\n  现代战争越来越表明,战争的对抗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比拼,更是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恩格斯讲,“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只有把富国和强军统一起来,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融入国家现代化,最大限度实现国家整体实力系统整合,才能最大程度形成军事竞争优势。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着力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促进了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工程,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实现国家战略能力最大化。\n  列宁曾说,“革命军队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只有靠暴力才能解决伟大的历史问题”。锻造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坚强保证,也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征途上,人民军队必将以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坚决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n  【特别关注】\n  中国维和部队“蓝盔”铁肩担道义\n  中国维和部队,是中国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国际法准则派出的军事部队,主要任务是制止冲突,恢复和平。自1990年以来,中国维和部队共派出5万余人次,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年来,中国维和部队忠实履行维和使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彰显了和平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形象。\n  【深度阅读】\n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2年第15期。\n  2.《习近平在出席军队领导干部会议时强调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5日。\n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9日 06 版)"} {"title":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n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  ■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n  \n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张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n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n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n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n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n  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n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n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李书磊作工作布置。\n  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n  铁凝、谌贻琴出席会议。\n  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部分企业、高校,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n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9日 01 版)"} {"title": "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圆满闭幕 李强出席闭幕式", "date": "2023-10-09 00:00:00", "text": "\n10月8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圆满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闭幕式。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n新华社杭州10月8日电 亚运聚欢潮,璀璨共此时。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8日晚在杭州圆满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闭幕式。\n在过去16天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在这里团结交流、收获友谊,奋勇拼搏、超越自我,累计15次打破世界纪录、37次打破亚洲纪录、170次打破亚运会纪录,共同创造了亚洲体育新的辉煌和荣光。中国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以一流的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赢得了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01枚金牌、383枚奖牌,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第11次蝉联亚运会金牌榜榜首。\n钱塘江畔,夜幕下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流光溢彩,宛如一朵美丽的“大莲花”。场内欢声笑语、歌舞飞扬。来自亚洲各国各地区的运动员相聚于此,分享属于他们的体育文化盛宴。\n欢快的乐曲声中,李强同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等步入主席台,向观众挥手致意。\n20时整,以“最忆是杭州”为主题的闭幕式开始。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n大屏幕上播放的开场短片《亚运聚欢潮》开启了欢歌之夜。节目《璀璨共此时》营造出“Asia”标识从江面涌出,立于钱塘江上空,连同潮水“自天而来”、落入现场的视效。数控草坪上,19朵巨型桂花、周围的璀璨之花、“Asia”字样车台构成蓬勃生长的“亚洲花园”。街舞少年、车台演员踏歌起舞,体育运动演员展现各项运动姿态,吉祥物“江南忆”欢快跃动,点燃全场激情。\n各代表团旗帜和运动员代表入场。全场观众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向体育健儿们表达祝贺和敬意。\n短片《亚运精彩瞬间》再现亚运赛场上一幕幕充满体育之美的场景。节目《荷桂共生辉》上演,凝结着拼搏与荣耀的“亚运记忆之花”升腾、绽放,传达“攀花赠友”的隽永情谊与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短片《亚运感动瞬间》将胜利与失败、激动与遗憾、团结与友爱、欢笑与泪水等动人画面一一呈现。\n杭州亚运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高志丹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对成功办赛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兑现了举办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亚运盛会的庄严承诺。让我们以体育促和平、促团结、促包容,合力续写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n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在致辞中说,本届亚运会精彩绝伦、令人难忘,取得了空前成功。感谢中国政府、中国奥委会、杭州市民与杭州亚组委的精心筹备。辛格宣布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闭幕,并发出邀请,三年后相聚爱知·名古屋第二十届亚运会。\n伴着亚奥理事会会歌,亚奥理事会会旗缓缓降下。\n随后举行交接仪式。杭州亚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杭州市市长姚高员将第一届亚运会火炬和会旗、亚奥理事会会旗交给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辛格将第一届亚运会火炬和会旗、亚奥理事会会旗交给下届亚运会举办城市日本爱知县知事大村秀章和名古屋市副市长中田英雄。\n升日本国旗、奏日本国歌后,爱知县和名古屋市呈现了8分钟的精彩文艺表演。\n江南好,情久长。短片《最忆是杭州》以“告别”为主线,以外国游客、亚运志愿者、杭州市民为主要人物,展现他们对这段时光依依不舍,挥手道别、互致祝福。\n21时16分,开幕式上出现的“数字火炬手”跑入现场。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小青荷”代表、各行各业亚运会参与者代表走上前来,与“数字火炬手”一起见证熄灭主火炬。随着火焰缓缓熄灭,“数字火炬手”迈向远方,幻化为漫天星辰、洒向亚洲、照亮万家……\n璀璨灯光点亮夜空。体现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6个办赛城市特色元素的花车在场内巡游。歌声、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全场气氛一次次达到高潮。欢乐的海洋中,人们心心共相融,期待再相见。\n出席闭幕式的国际贵宾有:乌兹别克斯坦总理阿里波夫、东帝汶副总理黎发芳。\n吴政隆、谌贻琴出席闭幕式。\n亚奥理事会官员等出席闭幕式。"} {"title": "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全文如下:\n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n(2023年10月)\n中华人民共和国\n国务院新闻办公室\n目录\n前言\n一、源自中国属于世界\n(一)根植历史,弘扬丝路精神\n(二)因应现实,破解发展难题\n(三)开创未来,让世界更美好\n二、铺就共同发展繁荣之路\n(一)原则:共商、共建、共享\n(二)理念:开放、绿色、廉洁\n(三)目标: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n(四)愿景:造福世界的幸福路\n三、促进全方位多领域互联互通\n(一)政策沟通广泛深入\n(二)设施联通初具规模\n(三)贸易畅通便捷高效\n(四)资金融通日益多元\n(五)民心相通基础稳固\n(六)新领域合作稳步推进\n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n(一)为共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n(二)为经济全球化增添活力\n(三)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n(四)为人类社会进步汇聚文明力量\n五、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n结束语\n前言\n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交融新时期。\n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和一些国家先后提出欧亚大陆桥设想、丝绸之路复兴计划等,反映了各国人民沟通对话、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n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n1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n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n为介绍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的认识理解,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让“一带一路”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特发布此白皮书。\n一、源自中国属于世界\n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中国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和整体利益,因应全球发展及各国期待,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这一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连接着历史、现实与未来,源自中国、面向世界、惠及全人类。\n(一)根植历史,弘扬丝路精神\n公元前140年左右的中国汉代,张骞从长安出发,打通了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中国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发展,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商道。15世纪初的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商贸往来。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犹如川流不息的“大动脉”,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集地,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n作为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千年古丝绸之路深刻昭示: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丝路精神与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万国咸宁的美好理念相契合,与中国人一贯的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立己达人的处世之道相符合,与当今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相适应。\n中国共产党是胸怀天下的大党,中国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大国。共建“一带一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丝路精神,唤起人们对过往时代的美好记忆,激发各国实现互联互通的热情。共建“一带一路”既是向历史致敬,再现古丝绸之路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更是向未来拓路,从古丝绸之路和丝路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沿着历史的方向继续前进,更好地融通中国梦和世界梦,实现各国人民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n(二)因应现实,破解发展难题\n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500多年前,在古丝绸之路中断半个多世纪后,大航海时代来临,根本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格局。近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促进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少数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实现普遍普惠的发展,而是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很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利甚微甚至丧失自主发展能力,难以进入现代化的轨道。个别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不完善、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世界经济发展由少数国家主导、经济规则由少数国家掌控、发展成果被少数国家独享的局面,必须得到改变。\n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也是为了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各国不可能退回到彼此隔绝、闭关自守的时代。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面临新的调整,应该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中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成功开辟和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维护者。共建“一带一路”在理念、举措、目标等方面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既是中国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旨在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也是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旨在推动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推进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n(三)开创未来,让世界更美好\n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地区冲突、军备竞赛、粮食安全、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能源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人工智能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叉叠加,人类共同生活的这颗美丽星球面临严重威胁。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人类社会需要新的思想和理念,需要更加公正合理、更趋平衡、更具韧性、更为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类社会如何走向光明的未来,攸关每个国家、每个人,必须回答好这一时代课题,作出正确的历史抉择。\n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从人类共同命运和整体利益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人类未来勾画了新的美好愿景。共建“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了实践平台、提供了实现路径,推动美好愿景不断落实落地,是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和社会制度差异,推动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同繁荣,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塑造了人们对世界的新认知新想象,开创了国际交往的新理念新范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n二、铺就共同发展繁荣之路\n共建“一带一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并践行适应时代发展的全球观、发展观、安全观、开放观、合作观、文明观、治理观,为世界各国走向共同发展繁荣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实践路径。\n(一)原则:共商、共建、共享\n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与正确义利观,坚持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推动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n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原则,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倡导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充分尊重各国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强调平等参与、沟通协商、集思广益,不附带任何政治或经济条件,以自愿为基础,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平等参与,都可以在双多边合作中积极建言献策。各方加强双边或多边沟通和磋商,共同探索、开创性设立诸多合作机制,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开展对话合作、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共商合作平台。\n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建原则,不是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和地缘政治工具,而是联动发展的行动纲领;不是现有地区机制的替代,而是与其相互对接、优势互补。坚持各方共同参与,深度对接有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掘和发挥各方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共同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各施所长、各尽所能,优势互补、联动发展。通过双边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多边合作等多种形式,鼓励更多国家和企业深入参与,形成发展合力。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企业是主体,政府主要发挥构建平台、创立机制、政策引导的作用。中国发挥经济体量和市场规模巨大,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装备制造能力强、质量好、性价比高以及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了引领作用。\n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享原则,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寻求各方利益交汇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对接各方发展需求、回应人民现实诉求,实现各方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共建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各方聚力解决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化程度低、资金和技术缺乏、人才储备不足等短板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坚持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共建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同时,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n(二)理念:开放、绿色、廉洁\n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守开放的本色、绿色的底色、廉洁的亮色,坚持开放包容,推进绿色发展,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n共建“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行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面的私家小路,不排除、也不针对任何一方,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也不搞基于意识形态标准划界的小团体,更不搞军事同盟。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无论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发展阶段,只要有共同发展的意愿都可以参与其中。各方以开放包容为导向,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共同推进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格局,探索开创共赢、共担、共治的合作新模式,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n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国际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各方追求绿色发展的权利,响应各方可持续发展需求,形成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共识。各方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政策对话,分享和展示绿色发展理念和成效,增进绿色发展共识和行动,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绿色低碳的丝绸之路,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充分发挥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优势,运用中国技术、产品、经验等,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蓬勃发展。\n共建“一带一路”将廉洁作为行稳致远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始终坚持一切合作在阳光下运行。各方一道完善反腐败法治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深化反腐败法律法规对接,务实推进国际反腐合作,坚决反对各类腐败和其他国际犯罪活动,持续打击商业贿赂行为,让资金、项目在廉洁中高效运转,让各项合作更好地落地开展,让“一带一路”成为风清气正的廉洁之路。2019年4月,中国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工商学术界代表共同发起了《廉洁丝绸之路北京倡议》,呼吁各方携手共商、共建、共享廉洁丝绸之路。中国“走出去”企业坚持合规守法经营,既遵守中国的法律,也遵守所在国当地法律和国际规则,提升海外廉洁风险防范能力,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打造良心工程、干净工程、精品工程;中央企业出台重点领域合规指南868件,制定岗位合规职责清单5000多项,中央企业、中央金融企业及分支机构制定和完善境外管理制度1.5万余项。2020年11月,60余家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方企业共同发起《“一带一路”参与企业廉洁合规倡议》。\n(三)目标: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n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n共建“一带一路”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推动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执行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以高标准推动各领域合作和项目建设。倡导对接国际先进规则标准,打造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畅通人员、货物、资金、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实现更高水平互联互通和更深层次交流合作。坚持高标准、接地气,对标国际一流、追求高性价比,先试点、再推广,倡导参与各方采用适合自己的规则标准、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成立高规格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机构,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务实举措不断落地。\n共建“一带一路”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根源和障碍,增强共建国家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各国实现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项目选择、实施、管理等各个方面。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不断完善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了稳定、透明、高质量的资金保障体系,确保商业和财政上的可持续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因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而陷入债务危机。\n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各方深化公共卫生、减贫减灾、绿色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卫生健康等领域合作,促进政党、社会组织、智库和青年、妇女及地方交流协同并进,着力打造接地气、聚人心的民生工程,不断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国积极推进对外援助和惠及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建设,足迹从亚洲到非洲,从拉丁美洲到南太平洋,一条条公路铁路,一座座学校医院,一片片农田村舍,助力共建国家减贫脱贫、增进民生福祉。\n(四)愿景:造福世界的幸福路\n作为一个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目的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进而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n和平之路。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共建“一带一路”超越以实力抗衡为基础的丛林法则、霸权秩序,摒弃你输我赢、你死我活的零和逻辑,跳出意识形态对立、地缘政治博弈的冷战思维,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永久和平和普遍安全问题。各国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国作为发起方,积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推动各方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构建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n繁荣之路。共建“一带一路”不走剥削掠夺的殖民主义老路,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不搞“中心-边缘”的依附体系,更不转嫁问题、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目标是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繁荣。各方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发挥各自资源和潜能优势,激发各自增长动力,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共同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推动形成世界经济增长新中心、新动能,带动世界经济实现新的普惠性增长,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n开放之路。共建“一带一路”超越国界阻隔、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超越发展阶段区别、超越社会制度差异、超越地缘利益纷争,是开放包容的合作进程;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各方坚持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共同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n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探索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助力各方实现跨越式发展。各方共同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加强科技前沿领域创新合作,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格局,缩小数字鸿沟,为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n文明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文明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学互鉴。各方积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密切各领域往来,推动不同国家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更好地凝聚思想和价值共识,实现人类文明创新发展。\n三、促进全方位多领域互联互通\n共建“一带一路”围绕互联互通,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以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以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为重要基础,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n(一)政策沟通广泛深入\n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中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组织积极构建多层次政策沟通交流机制,在发展战略规划、技术经济政策、管理规则和标准等方面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共同制订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为深化务实合作注入了“润滑剂”和“催化剂”,共建“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框架。\n战略对接和政策协调持续深化。在全球层面,2016年11月,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上,193个会员国一致赞同将“一带一路”倡议写入联大决议;201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44号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先后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推动完成《投资便利化协定》文本谈判,将在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协调统一的投资管理体系,促进“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在区域和多边层面,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东盟印太展望、非盟《2063年议程》、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有效对接,支持区域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发展事业。在双边层面,共建“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库曼斯坦“复兴丝绸之路”战略、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构想、菲律宾“多建好建”规划、越南“两廊一圈”、南非“经济重建和复苏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沙特“2030愿景”等多国战略实现对接。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n政策沟通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政府间战略沟通为支撑,以地方和部门间政策协调为助力,以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项目合作为载体,建立起多层次、多平台、多主体的常规性沟通渠道。中国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往、增进互信、密切来往提供了重要平台。2017年的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参会,形成了5大类、279项务实成果。2019年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38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等40位领导人出席圆桌峰会,超过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6000余名代表参会,形成了6大类、283项务实成果。\n多边合作不断推进。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能源、金融、税收、环保、减灾、智库、媒体等领域,参与成员数量持续提升。共建国家还依托中国-东盟(10+1)合作、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拉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世界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等重大多边合作机制平台,不断深化务实合作。\n规则标准对接扎实推进。标准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巴基斯坦、俄罗斯、希腊、埃塞俄比亚、哥斯达黎加等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以及国际和区域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文件,促进了民用航空、气候变化、农业食品、建材、电动汽车、油气管道、物流、小水电、海洋和测绘等多领域标准国际合作。“一带一路”标准信息平台运行良好,标准化概况信息已覆盖149个共建国家,可提供59个国家、6个国际和区域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题录信息精准检索服务,在共建国家间架起了标准互联互通的桥梁。中国标准外文版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发布国家标准外文版近1400项、行业标准外文版1000多项。2022年5月,亚非法协在香港设立区域仲裁中心,积极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多元纠纷解决路径。中国持续加强与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会计审计监管合作,为拓展跨境投融资渠道提供制度保障。\n(二)设施联通初具规模\n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为促进经贸和产能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n经济走廊和国际通道建设卓有成效。共建国家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打造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中巴经济走廊方向,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喀喇昆仑公路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段)、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竣工通车,萨希瓦尔、卡西姆港、塔尔、胡布等电站保持安全稳定运营,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卡洛特水电站并网发电,拉沙卡伊特别经济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方向,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段于2022年3月开通运营,匈牙利布达佩斯-克莱比奥段启动轨道铺设工作;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迎来通车一周年;双西公路全线贯通;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方向,中老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且运营成效良好,黄金运输通道作用日益彰显;作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开通运行;中泰铁路一期(曼谷-呵叻)签署线上工程合同,土建工程已开工11个标段(其中1个标段已完工)。中蒙俄经济走廊方向,中俄黑河公路桥、同江铁路桥通车运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通气,中蒙俄中线铁路升级改造和发展可行性研究正式启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方向,中吉乌公路运输线路实现常态化运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运行稳定,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粮油专线与中欧班列并网运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方向,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中缅铁路木姐-曼德勒铁路完成可行性研究,曼德勒-皎漂铁路启动可行性研究,中孟友谊大桥、多哈扎里至科克斯巴扎尔铁路等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非洲,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先后通车运营,成为拉动东非乃至整个非洲国家纵深发展的重要通道。\n海上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共建国家港口航运合作不断深化,货物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年货物吞吐量增至500万标箱以上,跃升为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地中海领先集装箱大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共建取得重大进展,正朝着物流枢纽和产业基地的目标稳步迈进;缅甸皎漂深水港项目正在开展地勘、环社评等前期工作;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散杂货年吞吐量增至120.5万吨;意大利瓦多集装箱码头开港运营,成为意大利第一个半自动化码头;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中西非地区重要的现代化深水港。“丝路海运”网络持续拓展,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海运”航线已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个港口,300多家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港口企业、智库等加入“丝路海运”联盟。“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系统”持续业务化运行,范围覆盖共建国家100多个城市。\n“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显著。共建国家间航空航线网络加快拓展,空中联通水平稳步提升。中国已与104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57个共建国家实现空中直航,跨境运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巴基斯坦、尼泊尔、多哥等共建国家民航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助力当地民航事业发展。中国民航“一带一路”合作平台于2020年8月正式成立,共建国家民航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更加健全。新冠疫情期间,以河南郑州-卢森堡为代表的“空中丝绸之路”不停飞、不断航,运送大量抗疫物资,在中欧间发挥了“空中生命线”的作用,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n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持续拓展。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西部陆海新通道、连云港-霍尔果斯新亚欧陆海联运等国际多式联运稳步发展。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86条时速120公里的运行线路穿越亚欧腹地主要区域,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截至2023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多种,涉及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3大门类,合计货值超3000亿美元。中欧陆海快线从无到有,成为继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之外中欧间的第三条贸易通道,2022年全通道运输总箱量超过18万标箱,火车开行2600余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覆盖中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货物流向通达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n(三)贸易畅通便捷高效\n贸易投资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共建国家着力解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问题,大幅消除贸易投资壁垒,改善区域内和各国营商环境,建设自由贸易区,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拓展相互投资和产业合作领域,推动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续的贸易体系,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共同做大做好合作“蛋糕”。\n贸易投资规模稳步扩大。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中国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达到2万亿美元、1.3万亿美元。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近2.9万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45.4%,较2013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中国民营企业对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超过1.5万亿美元,占同期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的53.7%。\n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共建国家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努力营造密切彼此间经贸关系的良好制度环境,在工作制度对接、技术标准协调、检验结果互认、电子证书联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3年8月底,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1个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是世界上人口规模和经贸规模最大的自贸区,与共建“一带一路”覆盖国家和地区、涵盖领域和内容等方面相互重叠、相互补充,在亚洲地区形成双轮驱动的经贸合作发展新格局。中国还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中国与135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安排、协议);与35个共建国家实现“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与14个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中国与新加坡、巴基斯坦、蒙古国、伊朗等共建国家建立了“单一窗口”合作机制、签署了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文件,有效提升了口岸通关效率。\n贸易投资平台作用更加凸显。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约2000个首发首展商品亮相,参与国别与参与主体多元广泛,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平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中俄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等重点展会影响不断扩大,有力促进了共建国家之间的经贸投资合作。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举办了8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举办了14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在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经贸投资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n产业合作深入推进。共建国家致力于打造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有力促进了各国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优化布局。共建国家共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深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汽车、工程机械、资源能源、农业等传统行业合作,探索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核能与核技术、5G等新兴产业合作,与有意愿的国家开展三方、多方市场合作,促进各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同4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文件,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等成为共建国家开展矿业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发展,促进国家间农业领域经贸合作。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建设的卡拉奇核电站K2、K3两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建成投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资的乌里宾核燃料元件组装厂成功投产,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为共建国家开展核技术产业合作、助力民生和经济发展建立了桥梁和纽带。中国企业与共建国家政府、企业合作共建的海外产业园超过70个,中马、中印尼“两国双园”及中白工业园、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中埃(及)·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稳步推进。\n(四)资金融通日益多元\n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共建国家及有关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丰富投融资主体、完善投融资机制,大力推动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努力构建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n金融合作机制日益健全。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推动成立中国-中东欧银联体、中国-阿拉伯国家银联体、中国-东盟银联体、中日韩-东盟银联体、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中拉开发性金融合作机制等多边金融合作机制,中国工商银行推动成立“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截至2023年6月底,共有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共建国家设立145家一级机构,131个共建国家的1770万家商户开通银联卡业务,74个共建国家开通银联移动支付服务。“一带一路”创新发展中心、“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能力建设中心相继设立。中国已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数量、业务量、影响力逐步提升,有效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监管合作和交流持续推进,中国银保监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与境外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签署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建立区域内监管协调机制,促进资金高效配置,强化风险管控,为各类金融机构及投资主体创造良好投资条件。\n投融资渠道平台不断拓展。中国出资设立丝路基金,并与相关国家一道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专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6个成员,批准227个投资项目,共投资436亿美元,项目涉及交通、能源、公共卫生等领域,为共建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投融资支持。中国积极参与现有各类融资安排机制,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国际金融机构联合筹建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加强第三方市场投融资合作,与国际金融公司、非洲开发银行等开展联合融资,有效撬动市场资金参与。中国发起设立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中拉合作基金、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等国际经济合作基金,有效拓展了共建国家投融资渠道。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设立“一带一路”专项贷款,集中资源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融资支持。截至2022年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已直接为1300多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有效发挥了开发性金融引领、汇聚境内外各类资金共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融资先导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覆盖超过130个共建国家,贷款项目累计拉动投资4000多亿美元,带动贸易超过2万亿美元。中国信保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职能,积极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综合保障。\n投融资方式持续创新。基金、债券等多种创新模式不断发展,共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水平持续提升。中国证券行业设立多个“一带一路”主题基金,建立“一带一路”主题指数。2015年12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境外机构在交易所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熊猫债”)试点,截至2023年6月底,交易所债券市场已累计发行“熊猫债”99只,累计发行规模1525.4亿元;累计发行“一带一路”债券46只,累计发行规模527.2亿元。绿色金融稳步发展。2019年5月,中国工商银行发行同时符合国际绿色债券准则和中国绿色债券准则的首只“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绿色债券;截至2022年底,已有40多家全球大型机构签署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2023年6月,中国进出口银行发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主题金融债。中国境内证券期货交易所与共建国家交易所稳步推进股权、产品、技术等方面务实合作,积极支持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孟加拉国达卡证券交易所等共建或参股交易所市场发展。\n债务可持续性不断增强。按照平等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中国与28个国家共同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推动共建国家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重视债务可持续性,提升债务管理能力。中国借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低收入国家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结合共建国家实际情况制定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工具,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鼓励各方在自愿基础上使用。中国坚持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导向,根据项目所在国需求及实际情况为项目建设提供贷款,避免给所在国造成债务风险和财政负担;投资重点领域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共建国家急需的民生项目,为共建国家带来了有效投资,增加了优质资产,增强了发展动力。许多智库专家和国际机构研究指出,几乎所有“一带一路”项目都是由东道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而发起的,其遵循的是经济学逻辑,而非地缘政治逻辑。\n(五)民心相通基础稳固\n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共建国家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合作、民间交往等,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夯实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n文化旅游合作丰富多彩。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创建合作平台,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和美术馆联盟,成员单位达562家,其中包括72个共建国家的326个文化机构。中国不断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启动实施“文化丝路”计划,广泛开展“欢乐春节”“你好!中国”“艺汇丝路”等重点品牌活动。中国与文莱、柬埔寨、希腊、意大利、马来西亚、俄罗斯及东盟等共同举办文化年、旅游年,与共建国家互办文物展、电影节、艺术节、图书展、音乐节等活动及图书广播影视精品创作和互译互播,实施“一带一路”主题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推广项目、“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和文化睦邻工程,扎实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国在44个国家设立46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其中共建国家32家;在18个国家设立20家旅游办事处,其中共建国家8家。\n教育交流合作广泛深入。中国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进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国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地方省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高校、科研机构也面向共建国家设立了奖学金。中国院校在132个共建国家办有313所孔子学院、315所孔子课堂;“汉语桥”夏令营项目累计邀请100余个共建国家近5万名青少年来华访学,支持143个共建国家10万名中文爱好者线上学习中文、体验中国文化。中国院校与亚非欧三大洲的20多个共建国家院校合作建设一批鲁班工坊。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连续7年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及相关活动;合作设立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计划,已资助24个青年学者研究项目。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项目已为26个共建国家培养了近200名和平利用核能相关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共建国家还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等示范带动作用,深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n媒体和智库合作成果丰硕。媒体国际交流合作稳步推进,共建国家连续成功举办6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建设“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中非媒体合作论坛、中国-柬埔寨广播电视定期合作会议、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澜湄视听周等双多边合作机制化开展,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等国际组织活动有声有色,成为凝聚共建国家共识的重要平台。中国与共建国家媒体共同成立“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积极推进国际传播“丝路奖”评选活动,截至2023年6月底,联盟成员单位已增至107个国家的233家媒体。智库交流更加频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于2018年成立,“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已发展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合作伙伴合计122家,16家中外智库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n民间交往不断深入。民间组织以惠民众、利民生、通民心为行动目标,不断织密合作网。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上,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等中外民间组织共同发起“丝路一家亲”行动,推动中外民间组织建立近600对合作伙伴关系,开展300余个民生合作项目,“深系澜湄”“国际爱心包裹”“光明行”等品牌项目产生广泛影响。60余个共建国家的城市同中国多个城市结成1000余对友好城市。72个国家和地区的352家民间组织结成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开展民生项目和各类活动500余项,成为共建国家民间组织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n(六)新领域合作稳步推进\n共建国家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健康、绿色、创新、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际合作空间更加广阔。\n卫生健康合作成效显著。共建国家积极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立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卫生合作协议,发起和参与中国-非洲国家、中国-阿拉伯国家、中国-东盟卫生合作等9个国际和区域卫生合作机制。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医院合作联盟、卫生政策研究网络、中国-东盟健康丝绸之路人才培养计划(2020-2022)等,为共建国家培养数万名卫生管理、公共卫生、医学科研等专业人才,向58个国家派出中国医疗队,赴30多个国家开展“光明行”,免费治疗白内障患者近万名,多次赴南太岛国开展“送医上岛”活动,与湄公河流域的国家、中亚国家、蒙古国等周边国家开展跨境医疗合作。新冠疫情暴发以后,中国向120多个共建国家提供抗疫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38批抗疫专家组,同31个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向共建国家提供20余亿剂疫苗,与20余个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提高了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中国与14个共建国家签订传统医药合作文件,8个共建国家在本国法律法规体系内对中医药发展予以支持,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投入建设,百余种中成药在共建国家以药品身份注册上市。\n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建立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携手推动绿色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先后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提出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的宏伟目标。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2017-2022)》,与3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环保合作协议,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超过40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32个国家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承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积极构建绿色金融发展平台和国际合作机制,与共建国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研究,共同维护海上丝绸之路生态安全,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和“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与39个共建国家签署47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老挝、柬埔寨、塞舌尔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与30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70余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培训了120多个国家3000多人次的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2023年5月,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信保等10余家金融机构发布《绿色金融支持“一带一路”能源转型倡议》,呼吁有关各方持续加大对共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领域支持力度。\n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推进。共建国家加强创新合作,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积极开展重大科技合作和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2016年10月,中国发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2017年5月,“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实施,通过联合研究、技术转移、科技人文交流和科技园区合作等务实举措,提升共建国家的创新能力。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员单位达58家。2013年以来,中国支持逾万名共建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工作和交流,累计培训共建国家技术和管理人员1.6万余人次,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非洲、拉美等区域建设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累计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0余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及修订与延期补充协议,共同主办两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并发布加强知识产权合作的《共同倡议》和《联合声明》;与50余个共建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知识产权合作关系,共同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创新和营商环境。\n“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亮点纷呈。共建国家加强数字领域的规则标准联通,推动区域性数字政策协调,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30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与1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提出并推动达成《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中国+中亚五国”数据安全合作倡议》《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等合作倡议,牵头制定《跨境电商标准框架》。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数字交通走廊,多条国际海底光缆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构建起130套跨境陆缆系统,广泛建设5G基站、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智慧城市等,对传统基础设施如港口、铁路、道路、能源、水利等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化中欧班列”、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等重点项目全面推进,“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平台”实现多语言数据共享。空间信息走廊建设成效显著,中国已建成连接南亚、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卫星电信港,中巴(西)地球资源系列遥感卫星数据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家和领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中欧班列、船舶海运等领域提供全面服务;中国与多个共建国家和地区共同研制和发射通信或遥感卫星、建设卫星地面接收站等空间基础设施,依托联合国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为共建国家培养大量航天人才,积极共建中海联合月球和深空探测中心、中阿空间碎片联合观测中心、澜湄对地观测数据合作中心、中国东盟卫星应用信息中心、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利用高分卫星16米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一带一路”典型气象灾害分析及预警平台、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等服务于更多共建国家。\n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n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显著成效,开辟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搭建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新平台,提升了有关国家的发展能力和民生福祉,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拓展了新实践,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共建“一带一路”,既发展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n(一)为共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n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建“一带一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为共建国家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创建新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增强了共建国家的发展能力,提振了共建国家的发展信心,改善了共建国家的民生福祉,为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推动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作出贡献。\n激活共建国家发展动力。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着力解决制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实施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共建国家在铁路、公路、航运、管道、能源、通信及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造血功能。一些建设周期长、服务长远发展的工程项目,就像播下的种子,综合效益正在逐步展现出来。基础设施的联通,有效降低了共建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成本,提高了接入世界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激发了更大发展潜力、更强发展动力。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表明,内陆国家基础设施贸易成本每降低10%,其出口将增加20%。产业产能合作促进了共建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工业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增强了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更大发展空间。中国积极开展应急管理领域国际合作,先后派出救援队赴尼泊尔、莫桑比克、土耳其等国家开展地震、洪灾等人道主义救援救助行动,向汤加、马达加斯加等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和专家技术指导。\n增强共建国家减贫能力。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粮食问题。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与相关国家发布《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与近90个共建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余份农渔业合作文件,与共建国家农产品贸易额达1394亿美元,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向多个国家推广示范菌草、杂交水稻等1500多项农业技术,帮助亚洲、非洲、南太平洋、拉美和加勒比等地区推进乡村减贫,促进共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就业是减贫的重要途径。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与相关国家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通过开展高水平产业合作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岗位,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非洲雇员本地化率达89%,有效带动了本地人口就业。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n民生项目成效显著。维修维护桥梁,解决居民出行难题;打出水井,满足村民饮水需求;安装路灯,照亮行人夜归之路……一个个“小而美”“惠而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帮助当地民众解决了燃眉之急、改善了生活条件,增进了共建国家的民生福祉,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0年来,中国企业先后在共建国家实施了300多个“爱心助困”“康复助医”“幸福家园”项目,援建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巴基斯坦瓜达尔博爱医疗急救中心,帮助喀麦隆、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解决民众饮水难问题,等等。“丝路一家亲”行动民生合作项目涵盖扶贫救灾、人道救援、环境保护、妇女交流合作等20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n(二)为经济全球化增添活力\n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动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实现世界的互联互通和联动发展,进一步打通经济全球化的大动脉,畅通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既做大又分好经济全球化的“蛋糕”,努力构建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发展格局。\n增强全球发展动能。共建“一带一路”将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联系起来,进一步拉紧同非洲、拉美大陆的经济合作网络,推动形成一个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全连接、陆海一体的全球发展新格局,在更广阔的经济地理空间中拓展国际分工的范围和覆盖面,扩大世界市场,最终促进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同时,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了国际投资的催化剂效果,激发了全球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兴趣和热情,既有利于共建国家经济成长和增益发展,又有效解决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n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依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各国全方位多领域联通,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放大发展辐射效应,推动各国经济政策协调、制度机制对接,创新合作模式,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提升国家和地区间经济贸易关联性、活跃度和共建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整体位置。各国充分运用自身要素禀赋,增强彼此之间产业链的融合性、互动性、协调性,推动产业优势互补,提升分工效率,共同推动产业链升级;打破贸易壁垒和市场垄断,释放消费潜力,推动跨境消费,共同扩大市场规模,形成区域大市场;通过产业合作中的技术转移与合作,建立技术互动和彼此依存关系,共同提高创新能力,推动跨越式发展。\n促进全球贸易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消除了共建国家内部、跨国和区域间的交通运输瓶颈及贸易投资合作障碍,极大提升了对外贸易、跨境物流的便捷度和国内国际合作效率,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贸易畅通网络,推动建立全球贸易新格局,对全球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增强了参与国家和地区对全球优质资本的吸引力,提升了其在全球跨境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其中,2022年东南亚跨境直接投资流入额占全球比重达到17.2%,较2013年上升了9个百分点;流入哈萨克斯坦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同比增速高达83%,为历史最高水平。世界银行《“一带一路”经济学:交通走廊的机遇与风险》研究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六大经济走廊的贸易低于其潜力的30%,外国直接投资低于其潜力的70%;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仅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8%,使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上的贸易成本降低10%,为全球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9.7%、全球贸易增长1.7%-6.2%、全球收入增加0.7%-2.9%。\n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设高效互联的国际大通道,对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具有重要作用。新冠疫情期间,港口和物流公司纷纷取消或减少船舶和货运的服务,以海运为主的全球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拳头产品,有效提升了亚欧大陆铁路联通水平和海铁、公铁、空铁等多式联运发展水平,开辟了亚欧大陆供应链的新通道,叠加“关铁通”、铁路快通等项目合作及通关模式创新,为保障全球经济稳定运行作出重要贡献。多个国际知名物流协会公开表示,中欧班列为世界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缓解全球供应链紧张难题、增强国际物流保障能力的可靠物流方案。\n(三)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n治理赤字是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共建“一带一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为国家间交往提供了新的范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n全球治理理念得到更多认同。共商共建共享等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组织及机制的重要文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中老命运共同体、中巴命运共同体等双边命运共同体越来越多,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等多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不断落地生根。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海外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理念和主张,超七成海外受访者认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个人、国家和全球治理带来的积极意义。欧洲智库机构布鲁盖尔研究所2023年4月发布《“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认知趋势》报告指出,世界各国对共建“一带一路”整体上持正面评价,特别是中亚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感情非常深厚。\n多边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共建“一带一路”恪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则,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坚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持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益,是多边主义的生动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着力巩固和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多边治理平台的地位和有效性,为完善现有多边治理机制注入强劲动力。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治理机制建设,加快与合作方共同推进深海、极地、外空、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治理机制建设,丰富拓展了多边主义的内涵和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世界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了其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关切和诉求被纳入全球议程,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意义重大。\n全球治理规则创新优化。共建“一带一路”充分考虑到合作方在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状况、文化宗教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不预设规则标准,不以意识形态划线,而是基于各方的合作诉求和实际情况,通过充分协商和深入交流,在实践中针对新问题共同研究创设规则。共建国家实现战略对接、规划对接、机制对接、项目及规则标准对接与互认,不仅让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则得到优化,促进了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制度型开放转变,更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强普适性的规则标准,有效地填补了全球治理体系在这些领域的空白。\n(四)为人类社会进步汇聚文明力量\n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个别国家固守“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思维、炮制“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大搞意识形态对抗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交流互鉴之路,推动形成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n人文交流机制日益完善。人文交流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涉及政党、文化、艺术、体育、教育等多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各种多双边政党交流机制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党际高层交往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增进民心相通汇聚了共识和力量。“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丝绸之路博物馆联盟等各类合作机制集中涌现,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有力促进了各国民众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伊朗等中亚西亚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搭建了亚洲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国际合作机制,共同保护文化遗产这一文明的有形载体,所实施的希瓦古城修复项目等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n共同打造一批优质品牌项目和活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一带一路”青年故事会、“万里茶道”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活动品牌,吸引了大量民众的积极参与。“丝路一家亲”“健康爱心包”“鲁班工坊”“幸福泉”“光明行”“爱心包裹”“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中医药风采行”“孔子课堂”等人文交流项目赢得广泛赞誉。不断涌现的精彩活动、优质品牌和标志性工程,已经成为各方共同推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增强了各国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亲切感和认同感。\n青春力量广泛凝聚。共建“一带一路”的未来属于青年。10年来,共建国家青年以实际行动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和民生合作,为促进民心相通、实现共同发展汇聚了磅礴的青春力量。“中国青年全球伙伴行动”得到全球广泛响应,100多个国家青年组织和国际组织同中国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一带一路”青年故事会活动连续举办16场,1500多名各国青年代表踊跃参加,围绕脱贫减贫、气候变化、抗疫合作等主题,分享各自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进步方面的故事和经历,生动诠释了如何以欣赏、互鉴、共享的视角看待世界。“丝路孵化器”青年创业计划、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创客国际论坛等活动顺利开展,成为共建国家青年深化友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n五、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n1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是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之路,也是人类通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路,具有强劲的韧性、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n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大国博弈竞争加速升级,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全球经济复苏道阻且长,冷战思维、零和思维沉渣泛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甚嚣尘上,民粹主义抬头趋势明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竞争空前激烈,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持续加重,全球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显著增加,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去风险”为名行“脱钩断链”之实,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危害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阻塞国际人文、科技交流合作,给人类长远发展制造障碍。在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中,各国迫切需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团结反对分裂、以合作促进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愈发彰显、前景更加值得期待。\n从长远来看,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没有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没有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变,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的势头没有变,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责任没有变。尽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各国都能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共同管控风险、应对挑战、推进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未来就充满希望。\n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继续把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作为中国与世界实现开放共赢路径的顶层设计,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尽己所能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为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真诚欢迎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乐见一切真正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促进共同发展的倡议,共同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和全球可持续发展。\n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道路上,每一个共建国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继续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巩固合作基础,拓展合作领域,做优合作项目,共创发展新机遇、共谋发展新动能、共拓发展新空间、共享发展新成果,建设更加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开放包容伙伴关系、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廉洁共建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强大动力。\n结束语\n一个理念,激活了两千多年的文明记忆;一个倡议,激发了150多个国家实现梦想的热情。\n共建“一带一路”走过10年,给世界带来引人注目的深刻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n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10年只是序章。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共建“一带一路”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n面向未来,共建“一带一路”仍会面临一些困难,但只要各方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能不断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商、共建、共享,让共建“一带一路”越来越繁荣、越走越宽广。\n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共同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 {"title": "一见·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意义重大",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n“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n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意义重大。\n领航掌舵,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n燕山脚下,古色古香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气势恢弘。\n“这些雕版、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6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从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n“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为民族复兴凝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n从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从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到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对各方面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n科学理论彰显真理力量,伟大实践展现思想伟力。\n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n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n凝心聚力,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n历史的指针拨回到10年多前。\n2013年8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n“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n高远的视野、深邃的思考,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劈波斩浪、勇毅前行。\n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新征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n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如何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n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任务要求,如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n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如何主动抢抓发展机遇、有力有效应对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重大考验?\n……\n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七个着力”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n谋篇布局,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n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深入推进的关键时刻,高瞻远瞩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n在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n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n……\n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n这一重要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n这一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n这一重要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n首次提出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n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n“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n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源自历史的深刻洞察,也是昭示未来的卓识远见。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倍增!"} {"title": "奋进新征程 劳动最荣光——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分组讨论党中央致词",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题:奋进新征程 劳动最荣光——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分组讨论党中央致词\n新华社记者\n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业。\n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进行分组讨论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情厚谊。党中央的致词情真意切,催人奋进。代表们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n旗帜引领 勇毅前行\n分组讨论的会场上,大家发言踊跃。福建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祝荣亮说:“致词为广大职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洪流中奋楫争先鼓舞士气,为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指明了航向。”\n铜陵港华燃气公司工会主席李菁表示:“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国工运时代主题,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奏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n“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工人阶级。”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表示,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n“信念更加坚定、素质全面提高、面貌焕然一新,致词全方位描绘了新时代工人阶级的豪迈姿态。”华北空管局管制员白剑坚守管制一线18年,安全护送超4000万名旅客出行。他说,致词鼓舞动员广大劳动者立足岗位、拼搏奋斗,以主人翁的意识、奋斗者的姿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n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二十一局钢筋工班长马小利表示:“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见证者、受益者,我要继续发挥技术优势,用行动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n勇担重任 拼搏实干\n党中央致词提出“以劳动创造担当工人阶级使命任务”,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东方对此有很真切的体会。他说:“新时代为想干事、愿奋斗的劳动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我们要更好树立主人翁意识,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干事创业、奋楫争先。”\n云南云天化云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制造中心硝铵厂操作大班班长冯伟珍表示,致词中提出工人阶级要“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打牢扎实的知识根基”,这是对广大劳动者技能成长提出的新要求。“我将把会议精神落实到本职工作中,通过劳模工作室带领更多产业工人学习成长,推动企业创新进步。”冯伟珍说。\n“以团结奋斗弘扬工人阶级崇高品格”,党中央的致词让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备受鼓舞。从事电力服务工作30多年,钱海军被称为“万能电工”。他带领1000多名志愿者用技能服务社会,服务范围远至雪域高原。“我们在劳动中收获快乐,在奉献中实现价值。”他说。\n这次来京参会,辽宁阜新彰武县美团外卖配送员、“90后”青年王哲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失去右臂的他,用左手一笔一画记下了党中央致词中的这句话:“要高度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城市困难职工等群体,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n“作为外卖骑手,能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便利,很有成就感。”王哲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一位劳动者都有出彩的机会。只要诚实劳动、勤勉敬业,就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n牢记使命 团结奋斗\n“要广泛凝聚团结奋斗伟力”“要切实提高维权服务质量”“要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致词中,一句句殷殷期望为工会工作明方向、强信心、鼓干劲、聚活力。\n“我们要把党中央的厚望重托、关心关怀转化为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牢工运时代主题、服从服务中心大局,在新征程上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广东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伟东说。\n北大荒农垦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楼中梁表示,党中央致词是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将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动员职工掀起学技能热潮,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使命,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n“致词指出,各级工会要‘为职工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对于基层工会来说尤为如此。”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总工会副主席杜丽颖表示,基层工会干部要不断探索服务新模式,特别是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城市困难职工等群体,进一步提高工会工作针对性和精准度,真正做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贴心人。\n迈上新征程,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主题和方向。\n“作为一名工会人,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职工服务工作,持续提高工会人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让幸福成为工会最温暖的底色。”深圳市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孟漫说。(记者樊曦、姜琳、周圆、丁怡全)"} {"title":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n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n《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和《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n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和《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n会议强调,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更加精准、及时、有效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得更密、扎得更牢。要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受灾等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保障金,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n会议指出,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重要民生工程,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要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采取倾斜性措施支持农村地区扩大服务供给。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取得实效。\n会议强调,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充分挖掘专利价值,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要从提升专利成果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方面发力,更加注重从现实需求中凝练科研问题并进行攻关,建立健全有利于专利成果转化运用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政策,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进一步优化市场服务、培育良好生态,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n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title": "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部署要求 以有力有效政治巡视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希10日出席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并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中央第一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巡视中管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作出安排,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重要部署要求,总结运用第一轮巡视经验,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科学务实的举措推动政治巡视深化发展,督促被巡视党组织认真履行职能责任,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n李希指出,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对巡视工作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引领新时代巡视工作持续发力、纵深推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聚焦重点,勇于亮剑,精准监督,不断提高巡视震慑力和针对性。准确把握“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履职担当上的重要要求,深入查找被巡视党组织履行职能责任中存在的偏差,督促被巡视党组织把主责主业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的重要要求,深入查找重大风险隐患,督促被巡视党组织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层层筑牢安全防线。准确把握管党治党要将严的基调一贯到底的重要要求,深入查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国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准确把握加强班子建设要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的重要要求,着力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准确把握发挥巡视利剑作用要在整改上较真碰硬的重要要求,推动落实整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确保巡视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n李希强调,要加强统筹谋划和组织实施,高质量完成第二轮巡视任务。要把加强理论武装摆在首要位置,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始终保持巡视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坚守政治巡视职能定位,严守职责边界,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巡视。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审计、财政、统计、信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增强监督合力。要深入分析影响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推动标本兼治。要落实教育整顿要求,严明纪律作风,切实加强巡视队伍建设,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巡视铁军。\n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姜信治宣布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组长授权任职和任务分工决定。"} {"title": "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对象公布",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经党中央批准,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将对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等31家单位党委(党组)开展常规巡视;对国家铁路局党组、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开展巡视“回头看”。"} {"title":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定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n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广大同志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n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n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认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七个着力”的要求,切实扛起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转化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文化建设更加丰富的实践成果。"} {"title":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全部对外公开",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生态环境部10日发布,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河北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开督察整改情况。至此,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全部向社会公开。\n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9年至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分六批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国务院部门和6家中央企业的督察。\n  督察整改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环节,是检验督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截至2023年6月底,第二轮督察整改方案明确的2164项整改任务,已完成1398项,完成率为65%,其余整改任务正在积极有序推进。\n  5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督察整改取得明显成效,一大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n  督察整改期间,河北省积极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雄安新区容城县、安新县、雄县三县城区已累计完成雨污分流管网改造79公里,新建片区雨污分流建设随片区开发建设进度同步推进实施。江苏省启动新一轮太湖治理,太湖蓝藻水华平均面积、最大面积分别下降10.3%、46.8%,沿江生态岸线占比提高到64.1%。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一湖两海”及察汗淖尔保护治理项目64项,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水质保持稳定,察汗淖尔流域生态环境稳定向好。西藏自治区实施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3大类10项工程,2022年共治理水土流失942.88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117.9万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再生水利用,共建成投运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102座,已建成“冬储夏灌”中水库(中水池)56座,2022年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43.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切实保障重点河湖流域生态用水补水,2022年奎屯河新渠首下泄生态水量15425万立方米。"} {"title":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丨中国医生在非洲",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刚果(布),位于非洲大陆中西部,是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首都布拉柴维尔西郊,坐落着中国援建的中刚友好医院。10年来,它已成为刚果(布)最受欢迎的医院。\n地处赤道地区的刚果(布),紫外线强,百姓眼科疾病多发,但当地能做手术的医生寥寥无几。在中国“对口医院”项目支持下,中刚友好医院成立中刚眼科中心,这里很快成为医院最繁忙的科室,慕名前来的患者络绎不绝。\n2013年3月30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刚果(布)时,正是在中刚友好医院,他专门看望了正在当地执行援外任务的中国医疗队,并用16个字首次提出中国医疗队精神,“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n时隔10年,2023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给第19批援中非共和国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时,再次提到中国医疗队精神。\n援外医疗,是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0年来,中国累计向58国派出6000余名医疗队队员,服务受援国民众2200万人次,开展近千次巡诊义诊活动。艰苦条件下,中国医生一次次成为“创造奇迹的人”,凭借一颗医者仁心,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人”。\n此时此刻,中国医疗队正在遍布全球56个国家的115个医疗点辛勤工作。"} {"title": "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书记这样亲自部署",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n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让我们一同回顾刚刚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以及2018年、2013年召开的两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看看总书记通过这三次会议,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划出了哪些重点。"} {"title": "国家统计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2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魏玉坤、张树志)为准确、及时地监测和反映我国人口发展变化情况,为党和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人口有关政策提供基础依据,国家统计局10日对外发布公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2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n  根据公告,调查范围是被抽中的我国大陆地区的城镇和乡村地域。调查内容为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迁移流动、工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调查标准时点是2023年11月1日零时。现场工作时间是10月10日至11月30日。\n  公告明确,由政府统计调查机构派调查员到住户家中进行登记,或调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方式进行登记。调查员入户登记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资料。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及其统计人员,对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title": "时政微观察丨从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感受这些力量",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2005年8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写下这样一段话。\n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n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n2023年10月7日至8日,一场重要会议——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n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今天,我们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可以读懂什么?《时政微观察》为你解读。\n真理的力量\n“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n几个月前,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两个结合”意味着不仅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运用条件融会贯通,还要对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然于胸、运用自如。\n△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前,到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n“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的一番话,揭示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n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并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聚焦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书记鲜明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n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等。\n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在接受《时政微观察》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还充分运用、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并使之持续生长,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n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n实践的力量\n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出明确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n这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再次强调这一要求,并对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提出了“七个着力”。\n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n从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到党的二十大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再到“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n刚刚落幕的杭州亚运会上,从吉祥物“江南忆”、会徽“潮涌”、奖牌“湖山”,到洋溢江南韵味的亚运场馆,从亚运村“文化小屋”的非遗体验,到累计推出30条城市采风路线……传统文化底蕴汇聚成“中国式浪漫”,传递着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与时代内涵。\n透过北京冬奥会、中非合作论坛、上海进博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一个亘古亘今、日新月异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n△2023年10月8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闭幕。\n实践充分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n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还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n洪向华教授认为,“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会随着时代发展与实践深化而不断发展和深化,并以此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进而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n人格的力量\n“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n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视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n△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n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步入殷墟博物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文物,总书记点明此行深意:“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n到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调研,强调要“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从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n△福建南平武夷山朱熹园\n福建武夷山朱熹园,在印有朱子名句“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的墙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良久。他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回答“为了谁”这个根本命题。\n为了“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带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他推进改革,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他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因为“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他号召全面从严治党……\n“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他曾引用诸葛亮的《出师表》表达自己的心情。\n“5000年的历史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认清了5000年,我们就会自然地形成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自信的底蕴、底气也是这么形成的。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我们才能更深刻理解现在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201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来到濠江中学,与同学们谈古论今。\n古与今、回顾与展望,文化犹如一条纽带,连接了过去和未来,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明与朴素的现实奋斗。\n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更加感受到了大国领袖的人格力量。正如多年前,习近平在一篇序文里写道:\n“今天,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n△2023年9月23日,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出席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合影留念。\n思想与时俱进,文化代代传承。\n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文化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照亮民族复兴的前行之路。\n新征程上,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们的事业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title": "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即将播出",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为深刻阐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全面梳理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的重要进程和重大成果,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实践平台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摄制大型纪录片 《通向繁荣之路》。全片共分六集,分别为“大道同行”、“跨越山海”、“轻关易道”、“心手相连”、“向新而行” 和“和合共生”。 该片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表达逻辑,从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制度“软联通”、民心相交“心相通”等不同角度,聚焦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互利共赢,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n《通向繁荣之路》将于2023年10月11日至1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新闻频道、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纪录频道等重播,敬请关注。(CCTV-1 20:00档、CCTV-13 次日13:00档)"} {"title": "五集政论片《新时代文化》第五集《和合之美》",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没有人是一座孤岛。\n我们枝蔓相连,我们唇齿相依,我们互为人间,我们汇成星河。\n一个人不能停止交流,一个国家也是如此。\n天地同和,美美与共。文明交流融合的力量,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让人类社会共同迈向美好的未来。\n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传承,始终在兼收并蓄中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2023年,大唐芙蓉园推出一组“壁画再现”演艺,盛唐舞乐,回响穿越千年。\n导演团队里多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踏遍古都,他们从典籍、壁画、陶俑里寻找千年文脉,结合科技、创意、互动等表现方式,打造“爆款”。\n秉持文化自信,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n景德镇,“千年瓷都”。素色瓷胎为幻想驰骋提供了广阔疆域。500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洋景漂”汇聚于这座小城。在这座“巨窑”里,各种奇思妙想都能浴火成器。\n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交流互鉴,丰富了文明的色彩,千年窑火,因新时代的八方来客,闪耀文明交流的熠熠光辉。\n以游戏为载体,打造充满东方意趣和传统意蕴的虚拟宇宙,2020年,《原神》甫一上线就在全球市场走红。如今,数字科技让“国风”吹向世界,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扬帆出海。\n文化传播,引领时代潮流。灿烂多姿的中华文化、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气象万千的中国答卷……世界舞台上,人们领略着文明大国的魅力与风采。\n从西安出发,循着张骞的足迹,由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师生组成的考古队走出“象牙塔”,走进了弥漫千年的历史风烟里。联合考古,促进了人文交流,让“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化上与共建国家有了更深的交融。\n以交流合作,促进文明共同发展。路相通,情相牵,心相近,梦相连。\n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文明必将以更加开放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阔步前行。\n出品人:傅华"} {"title":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陈炜伟、邹多为)为介绍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的认识理解,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让“一带一路”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n白皮书说,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n白皮书指出,1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n白皮书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n白皮书指出,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共同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n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铺就共同发展繁荣之路;促进全方位多领域互联互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n相关新闻:\n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title": "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  10月9日,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主席台向与会代表致意。  新华社记者 鞠 鹏摄\n  10月9日,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新华社记者 申 宏摄\n  本报北京10月9日电(记者李昌禹)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李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蔡奇代表党中央致词。\n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象征着中国工会和中国工人阶级团结统一的工会会徽熠熠生辉,10面红旗分列两侧。二楼眺台悬挂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动员亿万职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巨型横幅。\n  近2000名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和50余名特邀代表,肩负着亿万职工的重托出席大会。\n  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步入会场,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n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王东明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高唱国歌。\n  蔡奇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题为《奋力书写我国工人阶级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的致词,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致以诚挚问候。\n  蔡奇在致词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勇担重任、拼搏实干,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会十七大以来,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履行维权服务职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同全国人民同步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n  蔡奇表示,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主题和方向。工人阶级要以忠诚可靠赓续工人阶级政治本色,以劳动创造担当工人阶级使命任务,以过硬本领展现工人阶级时代风采,以团结奋斗弘扬工人阶级崇高品格。各级工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广泛凝聚团结奋斗伟力,切实提高维权服务质量,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奋力谱写党的工运事业崭新篇章。(致词全文见第二版)\n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先后代表人民团体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向大会致贺词。\n  王东明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届执行委员会作了题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动员亿万职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分为3个部分:新时代我国工运事业的发展和过去五年的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会工作;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n  大会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代表提交了《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届执行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请代表审议。\n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n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人民团体、军队有关单位和北京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工会界的朋友,首都各界职工代表等参加开幕式。\n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0日 01 版)"} {"title": "同心共圆中国梦(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14)",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  神州板荡,山河破碎,在中华民族衰微之时,香港、澳门、台湾先后被分离出去,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那一段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所有中华儿女对此刻骨铭心。100多年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强烈渴望,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伴随着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步伐,祖国统一大业迎来光明前景。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以此为指引,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n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祖国统一势不可挡。中国式现代化大步向前,民族复兴进程不可逆转,“一国两制”必将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必将引领祖国统一事业取得更大发展。党的二十大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深刻总结“一国两制”实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阐释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擘画了推进祖国统一的宏伟蓝图。这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决心,也充分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n  “一国两制”来龙去脉\n  近代以后,中国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苦难历史,被西方列强野兽猛禽般轮番瓜分,陷入四分五裂、支离破碎的境地。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赢得了革命胜利,赶走了蚕食中国领土的侵略者,这一悲惨状况才得以真正改变,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香港、澳门、台湾与祖国还处于分离状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实现港澳和台湾回归祖国怀抱,付出了不懈努力,积累了宝贵经验。\n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领导人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一国两制”,概而言之,就是在统一的国家之内,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个别地区依法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经过同英国、葡萄牙外交谈判,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饱经沧桑的香港、澳门先后顺利回归祖国,开启了香港、澳门历史新纪元。这彻底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取得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性进展。随着交流交融越来越频繁充分,港澳台同胞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不断增强。\n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关于“一国两制”的科学理论,深刻总结“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经验,系统阐发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基本立场和重大原则,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有力推动了“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在科学内涵上,明确“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坚持依法治港治澳。在制度安排上,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的制度,推动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等重要制度。这些重要理念和重大举措,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充分表明,“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n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在过往的人类政治实践中,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兵戎相见、大动干戈,这几乎成为一个定势。“一国两制”包含了中华文化中的和合理念,体现了尊重差异、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彰显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政治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中国思路、中国方案,是解决类似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好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的一大贡献。\n  保持港澳繁荣稳定\n  斗转星移,岁月为证。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有祖国作坚强后盾,香港、澳门无论是经受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是面对非典疫情、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都一次次战胜风险、转危为安,独特地位和优势不断巩固,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n  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离不开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深入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了香港、澳门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面对一个时期香港局势的动荡变化,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止暴制乱、恢复秩序,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有力打击了反中乱港势力,中央全面管治权得到有效落实,国家安全得到有力捍卫,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港澳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广阔空间和强劲动能,港澳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稳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步。比如,香港男女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83.2岁、87.9岁,澳门分别达到81.3岁、87.1岁,均名列世界前茅。\n  港澳回归20多年来不容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一国两制”是个好制度,其方针原则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没有任何理由改变。面向未来,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才能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继续谱写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华彩篇章。\n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一国两制”首先是“一国”,这是根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情况下都要作为最高原则。在此基础上,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坚持行政主导,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提升全面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n  【特别关注】\n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按下“加速键”\n  伶仃洋碧波万顷,珠江口风云激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随着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先后开通,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超级工程有序推进,广汕铁路、深茂铁路、佛莞城际铁路等一批项目先后开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n  加快港澳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好港澳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失衡、发展动力不足、住房困难、贫富悬殊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关键靠发展。香港、澳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未来5年是港澳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时期,两地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巩固提升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航空、创新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地位,深化同各国各地区更加开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不断增强本地发展的动力活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港澳居民。\n  【特别关注】\n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助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n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将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设定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合作区成立以来,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全力推进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点项目落地落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澳门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新动能。\n  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我的中国心》《东方之珠》《中国人》《黄种人》……这一首首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金曲,唱出了港澳同胞拳拳爱国之心、浓浓赤子之情。港澳同胞是伟大祖国的一分子,是建设香港、澳门的主体力量,要在港澳同胞尤其是青少年心中深植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在爱国爱港爱澳旗帜下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政权必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世界通行的政治法则。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会允许不爱国甚至卖国、叛国的势力和人物掌握政权。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坚持“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把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n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共同之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必将行稳致远,香港、澳门必将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更好发展,为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香港、澳门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n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n  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水之隔、咫尺天涯,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两岸迄今尚未完全统一,这是历史遗留给中华民族的巨大创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n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把握两岸关系时代变化,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历史大势和时代变化,丰富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和对台方针政策,就对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张,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指明了方向。在这一总体方略的指引下,我们推动两岸政治交往取得新突破,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直接对话沟通,开展两岸各界对话协商,出台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举措并形成叠加效应,坚决反制“台独”分裂活动和外来干涉挑衅行径,牢牢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n  海水悠悠,情思绵绵。一湾浅浅的海峡,割不断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血脉之缘,阻止不了两岸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扶持的手足之情。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余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n  【特别关注】\n  海峡论坛奏响两岸融合发展最强音\n  “凤凰花又开,鹭岛再相聚”。作为两岸交流的品牌活动,第十五届海峡论坛于2023年6月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自2009年创办至今,历经15载的海峡论坛已经成为两岸民众畅叙乡情、交流互鉴、洽谈合作的重要平台,见证并推动着两岸民间交流走深走实,也不断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n  夯实共同政治基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最初就是针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本来就是为了照顾台湾现实情况,维护台湾同胞利益福祉,具有最大的宽容度和适应性,为两岸求同存异、和平统一指明了正确道路。无论是从过去和现在看,还是从未来长远发展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都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大业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向前。\n  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两岸一家亲,越走越亲近。多往来、多走动、多交流、多合作,才能拉近距离、增进互信、改善关系。展望未来,我们将始终尊重、关爱和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让台湾同胞分享更多发展机遇,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是两岸和平统一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有责任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促进心灵契合,打造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n  坚决遏制“台独”逆流。“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在历史大势面前,“台独”是倒行逆施,无异于螳臂当车,注定是穷途末路、死路一条。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决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n  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福祉所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犹如江河汇入大海,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人心所向,是滚滚向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就一定能够汇聚起促进祖国统一的磅礴伟力,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n  【深度阅读】\n  1.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1日。\n  2.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2年7月2日。\n  3.《习近平向第十五届海峡论坛致贺信》,《人民日报》2023年6月18日。\n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0日 06 版)"} {"title": "思想旗帜引领方向 实干笃行开创新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date": "2023-10-10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题:思想旗帜引领方向 实干笃行开创新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n  新华社记者\n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n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n  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使命、踔厉奋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n  与会同志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这些年来,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之密集、作出的决策部署之全面,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之丰富系统、深刻厚重,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n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n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党委书记、馆长吴向东表示:“这次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必将载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光荣史册,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视野宏大,贯通古今,论述深刻,蕴含着伟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n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陶文昭表示,作为一名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者、传播者,对做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责无旁贷。\n  “我要努力阐释好蕴含其中的原理性理论成果,同时创新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更好学习把握我们党这一新的思想成果。”陶文昭说。\n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闻舆论工作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总书记引领下,党的新闻事业正能量更加强劲充沛,主旋律愈发奋进昂扬。”中国记协国内工作部副主任王佳表示。\n  正在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下岐村开展“四下基层”活动的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此次会议精神。\n  “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就提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并将其置于‘四下基层’首位。此次在重要指示中更进一步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梁伟新表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要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领悟,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走深走实。\n  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n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n  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n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首要政治任务。这让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刘梅茹对今后工作重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n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策划组织、创作推出《思想的田野》《思想耀江山》等一批质量上乘的电视理论节目,广受群众好评。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创新理论节目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把‘有意义’的道理讲得‘有意思’,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飞入寻常百姓家’。”刘梅茹说。\n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丙辉对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专门提出“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感触尤深。\n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路丙辉带着学生们行程100余公里,边走边看边思考,开展了一次“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们在深入实际中认识国情,不断增强对新时代中国发展成就的自豪感。\n  “思政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者、捍卫者。我将和同事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深深扎根青年学子心田。”路丙辉说。\n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让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张善强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n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群众身边的‘精神加油站’,引导居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张善强表示,将开展更多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宣传宣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n  走进位于浙江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浙东运河文化园负责人傅秀美倍感振奋。\n  “前不久,总书记到文化园考察,专门叮嘱‘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我们要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谆谆嘱托转化为奋进动力。”傅秀美表示,下一步,将在园内集结与“运河”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持续推动运河文化的开发利用、活化创新,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n  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n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对各级党委(党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提出明确要求,激励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书写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新篇章。\n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时,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委宣传部长宋常颖在“勇于改革创新”等内容上作出重点标记。“这就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直接面对群众,要找到老百姓喜爱、易懂的宣传方式,就必须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宋常颖表示,将充分发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好声音传递给更多人。\n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敢于善于斗争”。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员李仁见对此深有感触。\n  “当前,思想舆论领域主旋律是团结鼓劲、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同时也有一些喧嚣刺耳的杂音、噪音,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依然存在,需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李仁见表示,将为在军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培养出更多听党指挥、敢打必胜的“先锋利剑”而不懈努力。\n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要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让人民日报社记者张烁觉得工作动力更足了。\n  “作为一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我要继续发扬‘脚底板下出新闻’的好传统,采写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贡献力量。”张烁说。\n  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工作人员朱文鸿看来,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要求,就必须建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部人才队伍。“我们将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课堂,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着力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本领高强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部人才,以本职工作助力激发正能量、护航新征程。”"} {"title": "思想之光照亮前路 凝心聚力再谱新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题:思想之光照亮前路 凝心聚力再谱新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n新华社记者\n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n大家一致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各项要求部署不折不扣落细落实,书写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新篇章。\n持续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研究阐释\n“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到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再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领域一系列关键性举措,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谋划,有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方向。”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司长蔡萍说,新征程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做好文化和旅游工作、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n“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王凤翔说,我们将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为推动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n“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重大文学活动的推动下,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成为了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鲜活写照。”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付秀莹表示,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强理论学习、推动实际工作,矢志为人民写作、为新时代讴歌,推动新时代文学再攀高峰。\n转发链接、共读新闻……天津市委宣传部党员干部们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展开了深入研讨。\n“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责无旁贷。”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中说,我们将发挥社科理论研究的优势,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加强梳理研究阐释,有针对性地开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调查研究,扎实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n着眼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新任务新要求\n新时代新征程,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n“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为我们接下来的研究与实践指明了方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张军表示,接下来要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展开深入的梳理、研究、总结,深刻把握“七个着力”的内涵,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n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委书记朱少辉对其中“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的要求感触颇深。\n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朱少辉也有了清晰的思路:“我们将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挖掘文化资源、提升能力本领,全面加强文化强县建设。”\n这个中秋国庆假期,甘肃敦煌迎来旅游高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古迹中领略先人的妙手匠心,感受数千年不断的中华文脉。\n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刚刚结束海外敦煌学研究相关调研的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倍感振奋:“敦煌文化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开放包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敦煌研究院将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敦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n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副总编辑、英语中心副主任刘聪深感重任在肩。\n刘聪说,CGTN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实践苦练国际传播本领,与时俱进打造高水平专业平台和人才队伍,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应有贡献。\n不折不扣落实各项要求部署\n“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邓务贵表示,湖北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为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大精神力量。\n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原创情景党课、“初心之旅”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红色精神进一步弘扬。\n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讲解主管张欣怡说,作为一名“90后”党史教育工作者,自己将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创新方式方法、讲好红色故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培育、深度传播、扎实践行,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时代强音持续奏响。\n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东城榆社区,伴着民族乐器的高昂曲调,乌兰牧骑队员表演的舞蹈《马背情韵》引得现场各族群众连连叫好。\n“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更加坚定了我们建强‘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决心信心。”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团长邢力莉表示,下一步将有计划地安排创作人员和业务骨干到农村牧区、工厂社区等一线,寻找灵感、积累素材,吸收传统文化艺术的养分,以各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出寓教于乐的作品,让更多根植于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n“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少不了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宣传思想文化干部人才队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书记黄汝生说。\n黄汝生表示,作为革命老区,百色市将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培养选树“黄文秀式好干部”,激励大家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增强“四力”,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百色落地生根,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title": "韩正会见瑞典银瑞达集团董事会主席瓦伦堡",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国家副主席韩正11日在北京会见瑞典银瑞达集团董事会主席瓦伦堡。\n  韩正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全年增长预期目标有望实现。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会变,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中欧、中瑞经贸合作带来更大发展空间。中方愿同瑞方在互尊互信、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妥处分歧,推动双边关系朝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行。希望以瓦伦堡先生为代表的瑞典工商界,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加强中欧务实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应有贡献。\n  瓦伦堡表示,支持瑞典、欧盟与中国建立良好稳定关系,希望找到更多方式推动欧美中对话,助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title":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鲜明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n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大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n  大家表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内涵丰富,蕴含着伟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n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着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七个着力”,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n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大家表示,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 {"title": "新闻多一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浔阳江头焕新颜",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n  在江西省九江市考察了\n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n  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n  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等情况\n  \n  九江旧名浔阳\n  长江流经九江段古称浔阳江\n  江西152公里长江岸线全部在九江境内\n  这是4月26日拍摄的长江九江段(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n  九江自古便是我国重要的水运枢纽\n  大量文化名人往来九江\n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n  因白居易名作《琵琶行》得名的琵琶亭\n  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内的文化地标\n这是6月14日拍摄的琵琶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n  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建设正式启动\n  九江市传承千年文脉\n  以琵琶亭为主体\n  串起锁江楼、浔阳楼等\n  建设“最美长江岸线”\n  彰显“诗意长江”\n  这是6月14日拍摄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n  走进琵琶亭\n  音乐奏起\n  可沉浸式体验浔阳江畔琵琶亭之美\n近日拍摄的琵琶亭一角。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  从琵琶亭出发沿江漫步\n  来到锁江楼景区\n  站在锁江楼观景台\n  蓝天大江,尽收眼底\n  溯江而上,可见浔阳楼\n  登浔阳楼,可观长江、望庐山\n近日,游客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内留影。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总长度约11公里\n  从琵琶亭沿滨江路到抗洪广场岸线\n  串联古今历史文化景点\n  九江市民和外地宾朋\n  纷纷到此观赏长江恢宏壮阔景象\n  体验浔阳江畔千年文化传承\n  "} {"title":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赴江西九江考察,有两个重要关注点",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九江市考察调研。这是时隔四年,总书记再赴江西。\n  2019年5月到江西时,总书记说,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n  今年这次到江西,总书记重点关注的是什么?从九江的行程来看,至少有两个重要关注点。\n  01\n  千年古城 诗意九江\n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最北端,地处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省的交界地带。长江南岸,庐山脚下,鄱阳湖畔,这里自古就被称为“众水汇集的地方”。\n  “九江”称谓的来历之一,就是“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n  △江西省九江市。(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n  九江有着2200多年历史,古时又称浔阳、江州、柴桑。从历史坐标来看,九江也是一座“文库”。\n  这里既有江州司马白居易笔下的《琵琶行》,也有苏轼赞叹“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还诞生了田园诗人陶渊明、书法名家黄庭坚……\n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总台记者刘阳拍摄)\n  文化浔城,诗意九江,不少在这里创作的诗词、歌赋被列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也坐落在九江市,朱熹、陆九渊等都曾在此讲学。\n  如今,沿着江边漫步,芦花飘飘,芦苇荡漾,穿越千年的文化气息伴着江风浸润整座城市。临滔滔江水,琵琶亭、浔阳楼、锁江楼“亭亭玉立”,既有着“浔阳江头”的古雅,也尽展“大江东去”的豪迈。\n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n  因《琵琶行》而得名的琵琶亭,是九江最吸引人的文化地标之一。\n  长江流经九江段古称浔阳江。唐代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夜,白居易来到浔阳江头送客,遇到舟中夜弹琵琶者。听闻遭遇之后,诗人感同身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挥笔写下《琵琶行》。后人为纪念白居易,在送客处建起琵琶亭。\n  △琵琶亭。(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n  02\n  第一个关注点:长江文化 赓续文脉\n  翻开地图,可以看到,江西全省152公里长江岸线,全部在九江境内。\n  在九江,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考察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长江文化,是他的第一个重要关注点。\n  △俯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总台记者李海峰拍摄)\n  2020年11月,总书记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n  他说,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n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战略部署。“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n  今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总书记就要求江苏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n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n  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建设范围综合考虑长江干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13个省份。江西被列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7个重点建设区之一。\n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九江段于去年4月启动建设,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坚持“还江于民、便民利民,生态优先、文化铸魂”原则,先行启动九江城区段浔阳江美丽长江岸线提升改造项目。项目全长10.9公里,分三期推进。\n  △长江九江段。(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n  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考察时,总书记重点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等情况。\n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实地考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之后,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文化传承发展项目和重大文化工程。\n  03\n  第二个关注点: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n  九江,既是文化高地,也是经济重镇。\n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了解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情况。\n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总台记者刘阳拍摄)\n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于1980年10月建成投产,原油加工能力每年1000万吨,是江西唯一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n  去年,九江石化建成投产89万吨/年芳烃项目,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自主掌握第三代石化芳烃生产技术的国家。科技创新、低碳转型、智能制造……已经成为这家能源企业发展的关键词。\n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n  《时政新闻眼》注意到,2021年10月,总书记赴山东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曾专门来到胜利油田考察,重点了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应用等情况。\n  在胜利油田,总书记指出,要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n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生产的产品展示。(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n  今年7月以来,从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到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多次对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明确要求。\n  总书记这次在九江考察石化企业,除了指引产业发展方向,还有一个重要考量:企业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n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土壤地下水监测监控情况。(总台央视记者周倜、王子杭拍摄)\n  2016年1月,总书记在首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就曾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n  两年后,在第二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他再次强调,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n  2020年11月,在第三次召开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新目标: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n  这次在九江考察,无论是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了解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情况,还是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了解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情况,都传递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这也正是总书记赴九江考察的第二个重要关注点。"} {"title": "丁薛祥会见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11日在北京会见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n  丁薛祥表示,中德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巨大。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两国应携手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治理作出贡献。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德两国在汽车领域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我们愿为包括大众集团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环境和条件,欢迎大众集团继续发挥优势,扩大对华投资,在合作共赢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n  奥博穆感谢中方对大众集团在华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大众集团珍惜与中国及中国人民的友谊,将加大对重点领域投入,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title": "携手拓展造福世界的幸福路——“一带一路”大道同行十年间",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国庆节期间,北京长安街沿线布置了各具特色的创意立体花坛。其中一处名为“幸福之路”的花坛吸引不少路人驻足。海豚欢腾跃起,货轮满载远航,中欧班列驶向前方,满满的“一带一路”元素周围,缀满各色鲜花,寓意各国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n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10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描绘了一幅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n10年来,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共建国家共同将这份宏伟蓝图绘制成一幅壮丽多姿、精彩纷呈的“丝路画卷”: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货轮繁忙进出,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站点亮万家灯火……放眼望去,壮丽的“丝路画卷”上,展现的是各国民众携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共同建设更加和平繁荣世界的动人前景。\n十年有成 书写互联互通“大文章”\n“四海之内若一家”“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千百年前,中国先人就如此憧憬贸易畅通、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努力让愿景变成现实。\n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10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以互联互通为主线,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实现更加深入的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n中国与共建国家推进战略规划对接,政策沟通不断深化。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分别于2017年、2019年成功举办首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建各方不断加强政策沟通,达成合作共识,凝聚起携手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合力。\n这是在埃及开罗以东拍摄的建设中的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9月11日摄)。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摄)\n共建“一带一路”在设施联通方面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一项项重大工程顺利竣工,一个个标志性设施启用:马尔代夫的跨海大桥通行流量已达上亿人次,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的“非洲第一高楼”拔地而起,雅万高铁将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两地间的通行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到40多分钟……10年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不断完善。\n这是在印度尼西亚普哇加达拍摄的一列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9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n“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贸易畅通水平不断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和工程车辆、家用电器等“中国制造”对共建国家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泰国香米、肯尼亚牛油果、乌兹别克斯坦巧克力等共建国家的优质食品越来越多摆上中国人的餐桌。统计数据显示,2013至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近2.9万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45.4%,较2013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n“一带一路”金融交流合作不断向纵深拓展,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可持续的强大动力。在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撒马尔罕,撒马尔罕旅游中心2022年顺利建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就在旅游中心内的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座丝路古城的新地标,是在丝路基金向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对外经济银行提供的专项人民币贷款支持下开发建设而成,是共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的一个缩影。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6个成员,批准227个投资项目,共投资436亿美元,项目涉及交通、能源、公共卫生等领域。\n这是航拍的连接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和机场岛的中马友谊大桥(2019年8月30日摄)。新华社发(王明亮摄)\n“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不断丰富和深入,各国民心相通的桥梁更加通畅。几年前,黎巴嫩影片《何以为家》在中国上映,打动无数中国观众;近年来,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人世间》《山海情》等作品在几十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热播。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人文交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合作有声有色,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拉近了共建各国民众心与心的距离,将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不断推向深入,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夯实民意基础。\n“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从10年前的一个倡议,到今天成为惠及各国亿万民众的幸福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速度之快、取得成果之丰,令世界赞叹。塞尔维亚前总统博里斯·塔迪奇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初期,我们完全没有预想到它会给世界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能够引发如此深远的影响。”\n携手同心 奏响和平发展“协奏曲”\n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和平,不要战乱;要发展,不要贫困,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心声。共建国家携手齐心,将“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向深入,不断为消弭“四大赤字”作出巨大贡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打下更加坚实根基。\n“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让和平发展的理念在国际社会更加深入人心,让共建国家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更加坚定。\n“复兴号”列车通过中老铁路元江特大桥(2022年11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n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们的主题不是掠夺与争战,而是文化和贸易、交流和友谊。今天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继承着“和平”“友好”“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因,谱写着各国共同维护和平、促进交流的时代新篇。\n不少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冲突动荡和贫困落后的代名词。在和平、合作的国际环境中实现发展,是越来越多国家尤其是常年遭受动荡国家民众的共同期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带动越来越多国家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壮大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n伊拉克曾饱受战争摧残,而在如今的伊拉克,重建家园、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是伊拉克人民最大的心愿。中国和伊拉克2015年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近年来,中企承建的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巴比伦省希拉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顺利落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众生活的改善正从根本上消除动荡的根源,巩固近几年好转的安全局势。\n阿联酋经济部次长阿卜杜拉·萨利赫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地区的和平稳定带来机遇,为实现共同发展创造了典范。\n“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让全球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让各国致力于共同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n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蒙内铁路对肯尼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中欧班列“钢铁驼队”开辟了亚欧大陆供应链的新通道……共建“一带一路”,始终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推动共建各国实现更加强劲的发展。\n这是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拍摄的蒙内铁路内罗毕站(9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n习近平主席强调,“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共建“一带一路”十分重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一带一路”建设搭建起共同发展的全球网络,让经贸合作的血液流向那些需求最迫切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正努力帮助许多国家摆脱贫穷的困境,迎来发展的春天。\n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说,老挝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良多”,从减贫脱贫到建设基础设施、实现联动发展,中国倡议为老挝经济复苏作出了重大贡献。约旦前副首相、经济学家贾瓦德·阿纳尼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亚洲和非洲的国家,“有机会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n2021年8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中)为非洲留学生讲解菌草鹿角灵芝的栽培情况。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n近年来,一些国家内顾倾向抬头,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剧,给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带来巨大阻力,国际社会对此十分担忧。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方位开放合作,推进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也为继续推进构建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提供了新的路径。\n委内瑞拉作家、国际问题专家罗德里格斯·格尔芬施泰因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一个个合作项目将亚洲、非洲、欧洲和拉美等区域连接起来,促进各国贸易和投资,有助于营造和平健康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n天下一家 走向和合共生“幸福路”\n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共商共建共享,促进互联互通,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包容发展、命运与共等理念,为助力世界走出发展困局、迈向持久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n共建“一带一路”注重以人为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有宏大擘画,也有细处关照,因地制宜筹划项目,注重参与个体的现实需求。马拉维600眼水井成为润泽当地15万民众的“幸福井”,“鲁班工坊”帮助塔吉克斯坦等国众多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民众称赞中国菌草是“致富草”“幸福草”……许多“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项目扎实推进,不断增进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n4月12日,学生们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鲁班工坊内学习与实践。新华社发(奥斯帕诺夫摄)\n共建“一带一路”注重包容发展,走的是一条各方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在团结新兴经济体力量的同时增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互动,凝聚和平衡了推动全球发展的各方力量,弥补了既有全球治理体系的不足。\n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深入推进,也带来了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各国携手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让合作共赢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让真正的多边主义得到弘扬,为更加民主、公正的全球治理提供良好示范;“一带一路”建设跨越政治制度、发展方式、文化传统等差异,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政治互信、超越文明隔阂,促进不同文明走向和合共生。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在反复思考世界各国应如何在千差万别的利益和诉求中实现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赢。”\n新时代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创造性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理念和倡议,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汇聚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盼稳定的最大公约数。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实现更好相处,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说,他从一开始就赞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因为我们必须换个角度看世界、看问题”。\n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遵循“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交往原则,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新时代中国提出并不断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正是基于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中美洲议会议长阿马多·塞鲁德说,维护和平、为人类创造发展机遇和幸福生活才是光明正道,中国是助力世界稳定前行的重要力量。\n“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必将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展,进一步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让各国民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不竭的动力。"} {"title": "学习语|“七个着力”指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党建网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提出的“七个着力”,梳理了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大家一同学习领会。\n  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n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把握了这个立足点,党和文艺的关系就能得到正确处理,就能准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n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n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n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n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n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  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n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n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n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n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n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n  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n  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n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n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n  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n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n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n  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n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n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title": "【非凡新时代】文明中国",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n  十年来,我们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n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联合推出18集微纪录视频《非凡新时代》,与您一起回望过去十年,共同感受日新月异的伟大祖国。"} {"title": "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启动",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白瀛)第十届 “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10日在京启动。由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的124名优秀记者,集中参加选拔赛复赛和决赛。\n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思扬说,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新闻工作者的真情讲述,充分反映新闻战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展示广大编辑记者不断增强“四力”、创新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成效。\n据介绍,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将以“新时代·好记者”为主题,打造“好记者讲好故事”核心品牌,举办《好记者故事汇》每周沙龙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title":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维率团访问新加坡",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新华社新加坡10月11日电(记者蔡蜀亚)应新加坡国会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维10月9日至11日率团访新,分别同新国会议长谢健平、副议长迪舒沙等会见会谈。\n何维表示,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新关系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今年习近平主席同李显龙总理共同宣布将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中方愿同新方一道,增进政治互信,扩大互利共赢,不断深化包括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在内的各领域务实合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中国全国人大愿同新加坡国会加强交流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何维介绍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三大倡议”重要内涵以及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情况。\n新方表示,新中关系近年来持续巩固和深化,具有前瞻性。新方愿同中方一道,加强包括立法机构在内的各层级交往,落实好既有合作项目,推动新中关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n何维一行还参访了新加坡资源永续展览馆,考察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等机构。"} {"title": "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n《实施意见》强调,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政策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安全发展,在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努力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更加普及、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加有力、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更加有效、普惠金融配套机制更加完善的目标。\n《实施意见》提出,要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聚焦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完善中小银行治理机制、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工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提升普惠金融法治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治理协同,健全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补偿等机制,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生态。\n《实施意见》明确,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有效落实到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强化监测评估,建立健全评价体系。要推进试点示范,积极稳妥推广成熟经验。要加强组织协调,优化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强化中央与地方联动,因地制宜、协同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title":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脉丨为有源头活水来",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九曲溪畔、隐屏峰下,绿竹随风摇曳,簇拥着古朴雅致的朱熹园。\n  朱熹,南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朱子”。朱熹园,又名武夷精舍,建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晨窗林影开,夜枕山泉响。”在临溪傍岩的武夷精舍,朱熹率一众弟子荷锄挑担、著书立说,“琴书五十载”。\n  2021年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平武夷山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看到墙上印有朱熹的名言“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时,他驻足凝视良久。\n  早在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借用这句话,诠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n  鉴往知来,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n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跨越千年,朱子余音犹在。\n  文明的长河奔流不息,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恰如“有源之水”,滋养着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充沛生机,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和底气。\n  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同走进南平武夷山朱熹园,深入了解正在“活”起来的朱子文化,领略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的风采神韵。"} {"title": "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新华社长沙10月11日电(记者董博婷、谢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11日在湖南长沙联合举办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50名优秀少年的先进事迹。\n  发布仪式通过视频播放、现场采访、嘉宾寄语等形式,重点推介了8名好少年的事迹,并对其他42名好少年事迹进行集中发布。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探索科学奥秘、践行生态理念、热心公益活动、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貌。\n  活动现场,“时代楷模”万步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施金通等嘉宾与好少年们面对面交流互动,勉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长成才,长大后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n  发布仪式上,好少年代表向全国青少年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共同争做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n  发布仪式后召开了“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要深度挖掘、多角度展示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感人故事,不断发现和推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身边榜样,更好示范引领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title": "时政微视频丨瞰江西",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n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n泉清堪洗砚 山秀可藏书\n妙手瓷中生 光影舞千年\n江西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n常住人口4527.98万人\n2022年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上3万亿元台阶\n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19元\n守护绿色生态底线\n激活绿色产业发展\n构建立体交通体系\n书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江西答卷”\n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n红色印记 荣光辉映\n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老区建设新路径\n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n鱼米之乡 江南粮仓\n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n全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保持在430亿斤以上\n深入推进乡村振兴\n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n稀土王国 有色金属之乡\n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n促进重要矿产品安全供应\n产业升级 项目带动 科教强省\n省会引领 治理强基\n推动“五大战略”见行见效\n切实以战略引领增强发展动力活力\n吴头楚尾 粤户闽庭\n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n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n满怀豪情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n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title":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丨马尔代夫梦之桥",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市中心最热闹的花园里,阳光在墙面洒下斑驳树影,一座大桥跨海而立。这是画家阿米尔在2016年创作的一幅大型壁画。\n作为全球富有盛名的海岛度假地,马尔代夫却有自己的烦恼——没有桥。岛屿间唯一的通行方式就是乘船,一旦遇到极端天气,交通就会中断。\n拥有一座跨海大桥,将首都马累与机场岛及临近岛屿相连,是马尔代夫人民世代的梦想。但在承载力不均、地质酥脆的深海中建造跨海大桥,在世界范围内也从未有过先例。\n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马尔代夫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马两国共同商定修建马累-机场岛跨海大桥,并将大桥命名为“中马友谊大桥”。\n为了记录这座大桥的诞生,画家阿米尔萌生了在墙上画下大桥的想法,他要将来自中国的“工笔画”定格在 50 米长的壁画上。\n而此时,在两公里外的嘎杜海峡上,中国建设者正与惊涛骇浪斗、 与高温高湿斗、与复杂地质斗……\n2018 年 8 月 30 日,历时两年零八个月,马尔代夫首座跨海大桥建成了。大桥正式通车的那天早晨,成百上千辆摩托车聚集在桥头,人们兴奋地等待着“首航”体验。\n中马友谊大桥串联起马尔代夫的三座岛屿,打通了马尔代夫首都经济发展的交通大动脉。\n中马友谊大桥通车5周年,阿米尔再次拿起画笔,他要为大桥画幅新画。"} {"title": "时政微观察丨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从这个角度看,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是必不可少的,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n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关心看望职工群众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改善广大劳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念兹在兹。\n  10月9日,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到会祝贺。\n  总书记的深切关怀,激励亿万劳动者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奏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n  △2023年10月9日,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到会祝贺。\n  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n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2012年11月15日,面对中外记者,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质朴的话语宣示奋斗决心。\n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广大劳动者,一次次走到劳动人民中间,鼓励大家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n  201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的一个会议室里,习近平总书记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代表,一起围桌而谈。\n  对于劳动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n△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胜利油田,看望慰问石油工人。\n  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公用码头,总书记同现场作业的工人亲切握手,勉励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树立和展示当代工人阶级良好形象。\n  在北京市考察时,总书记专门到一个快递服务点看望“快递小哥”。听说大家年三十才能回家,总书记说,“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n  在山东东营的胜利油田,总书记沿着铁梯登上10多米高的钻井平台,察看设备运行情况,走进司钻室同正在作业的石油工人亲切交流。他鼓励大家“再创佳绩、再立新功”。\n  一幕幕场景,一句句寄语,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情谊,激励着广大劳动者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n  始终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n  “你的职称走的是哪个序列?”“现在收入怎么样?”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询问来自广西汽车集团的郑志明。\n  在一线干了20多年的郑志明向总书记汇报:“咱们国家出台了打破天花板的政策,我刚评上特级技师,还评上了高级工程师。”“我是年薪制,和公司的中层干部一个级别。”\n  “我们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在添砖加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的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温暖了广大产业工人的心。\n△郑志明正在对衬套自动压装设备进行检测调试。\n  党的十八大以来,到一线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总会专门安排时间,与一线职工坐一坐、聊一聊,关心大家生活,倾听大家心声。\n  201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总书记在新疆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他叮嘱当地干部和企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挥职工群众主人翁作用,越要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和职业发展,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实好。\n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前,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听取农民工、快递小哥、网店店主等基层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都处在改革发展和生产一线,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最直接,同群众联系最经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感知最真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更加贴近基层实际、反映群众心声。”\n  推动崇尚劳动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造福劳动者,让他们感到光荣,得到社会尊重。\n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话语谆谆。\n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n  “今天我们看到群星灿烂,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都在这里了……一切都历历在目,我们这些人都是经历者、见证者。看到大家,对劳模肃然起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情怀油然而生。”\n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说道。真挚的话语,饱含对劳动模范的尊崇之情。\n△李志强(左二)与班组成员在研究工作。\n  “希望你们牢记使命责任,坚定航空报国志向,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今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寄予厚望。\n  “李志强班”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李志强的名字命名。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沈阳黎明公司考察时,握着李志强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工作很光荣,很重要!”\n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n  2022年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隆重开幕。这是一场致敬劳模工匠、交流创新成果、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的盛会。\n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n  这是对工人阶级、广大劳动者的真诚褒扬,更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殷殷期待。\n△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一重集团,同工人亲切交流。\n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n  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因为劳动创造,我们也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n  "} {"title": "热解读|从这八个字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近日,一场重要会议——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以往相比,此次会议的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n  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作出总结。\n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也具有丰富的现代意义。“体”指本体,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优秀文化,亦指科学的思想理论;“用”指实践。这八个字旨在将经义与治事有机结合,阐明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正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n  2013年8月,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n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n  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n  202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两个结合”重大论断首次正式提出,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n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n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对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进行了深刻阐述;\n  …………\n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正如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n  在这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n  从理论层面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n  从实践层面看,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对文化工作布局的各个方面作出了详细的部署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n  从现实层面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体现我国更加重视文化发展,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国之大者”。“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钱包越来越鼓、饭碗越来越稳,具备了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成为现实需求。\n  思路清,则方向明。\n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下,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n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印发;\n  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中国互联网大会、“净网”“清朗”治理行动等让网络健康文化加速培育;\n  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向全球展现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n  中非合作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北京文化论坛等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经验;\n  …………\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国家形象不断提升,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n  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要求,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时也对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提出明确要求:从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到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从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从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到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每一项都要以钉钉子精神落到实处,每一项都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n  循大道,至万里。\n  面向未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儿女必将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力量,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title": "《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发布",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陈炜伟、邹多为)为介绍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的认识理解,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让“一带一路”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n  白皮书说,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n  白皮书指出,1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n  白皮书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n  白皮书指出,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共同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n  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铺就共同发展繁荣之路;促进全方位多领域互联互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n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1日 01 版)"} {"title": "天下为公行大道(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15)",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人类社会走向世界历史,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伴随着人类社会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都被卷入世界发展体系中,世界历史的趋势和特征越来越明显,但全球范围内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凸显。过去具有全球性特点的现代化模式,都试图用一种统一的样板去改造别人,看似是为其他国家好,实质是“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是狭隘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事实证明最终是行不通的。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以新的文明形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人类前途命运之问的中国方案,是引领世界大局大势的光明坦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这突出反映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高度统一,集中体现了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格局和高远追求。\n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n  外交作为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必须同国家的整体实力、对外战略和安全需求等相匹配,最大限度为国家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弱国无外交”,卑躬屈膝、丧权辱国的旧中国外交,深深刺痛了无数国人的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扫旧中国外交的屈辱,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在国际上树立起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大国必须有大外交,一个国家要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强国,其外交理论和实践必须跟上强起来的步伐。\n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变得空前紧密,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外交事业的分量和地位愈加凸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悉世界大势,准确把握时代潮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主动谋划,努力进取,不断推动外交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外交如鲲鹏展翅,在国际风云激荡中翱翔,尽显大国特色、大国风范、大国气度,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奏响中国最强音。\n  “正义旗”越举越高。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类前途终归光明。但天下并不太平,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抬头,给世界和平与发展蒙上了阴影。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引领国际秩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n  “朋友圈”越来越大。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40多次,足迹遍及五大洲70多个国家,在国内接待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新冠疫情发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开展“云外交”,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达180多次,以视频方式出席重大外事活动80多场。精彩纷呈、气势恢宏的元首外交,为我国外交布局全面拓展提供了战略引领,推动形成更为全面、更为坚实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截至2023年8月,我国已经同18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国际上铁杆朋友越来越多。\n  “大国范”越来越足。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累计向近1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在全球抗疫进程中,中国第一时间开展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同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34个国家派出38支医疗专家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这些实实在在的善行义举,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带去了福祉,彰显了中国负责任、讲道义、有担当的大国形象。\n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这一时代发展潮流,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深入推进,这一重大理念日益转化为实际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将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这是我国晋代思想家傅玄的一句名言,精辟阐释了公心公道的作用。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一年多来,乌克兰危机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中国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始终站在和平和正义一边,主张彻底摒弃冷战思维,呼吁各方坚持政治解决的大方向,通过对话协商寻求乌克兰问题的全面解决。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同世界各国一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美好世界。\n  【特别关注】\n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7.5万列\n  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快速货物班列,共有东中西3条运行线路。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欧班列成功开行,截至2023年7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7.5万列。中欧班列以其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点,以及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的优势,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重要方式。\n  【特别关注】\n  进博会成为世界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n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是我国举办的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进博会从2018年开始,目前已举办5届。进博会的影响不断扩大,促进了世界各国经贸交流合作,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了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n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2000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里对大国有这样的描述:“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说的是大国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天下河流才能交汇于此。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以“四海一家”的宽广胸怀,广交天下朋友,推动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n  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85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5.2%,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6.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7.2%。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推动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全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n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当今世界,受国际力量消长变化的影响,全球治理赤字现象突出。发达国家一方面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让渡更多权力,造成了全球治理的供需失衡。破解全球治理赤字,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n  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n  “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解决共同的问题呼唤共同的价值。这种共同价值一定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超越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差异,具有最大包容性和认可度的价值公约数。正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n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都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作了深刻阐述。这一重大理念,蕴含着中华文明四海咸辉、协和万邦的和合智慧,体现着不同文明价值追求的共通点,给动荡变革的世界画出最大同心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价值根基。\n  【特别关注】\n  “中法文化之春”搭起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n  “中法文化之春”创立于2006年,旨在推动中法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对话,增进两国民众的友谊和对彼此文化的了解。经过17年的发展,“中法文化之春”已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2023年的“中法文化之春”,超过65个文化项目在中国20多个城市开展,涵盖音乐、戏剧、电影以及沉浸式数字创作等领域的200多场交流活动。\n  全人类共同价值内容丰富、系统全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价值体系,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犹如空气和阳光;发展是各国的第一要务,是增进人类福祉的重要前提;公平、正义是国际秩序的基石,事关国际关系的道义基础;民主是人类不懈追求的政治理想,其本意是要求实行多数人的统治;自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这3个“共同”,集中体现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企盼,也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正确方向。\n  我们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要搞价值观输出,与某些国家鼓吹的所谓“普世价值”有着根本区别。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体现了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普世价值”仅代表部分西方国家的利益,依靠强行输出。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自由民主”,不存在唯我独尊的“普世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和行为准绳的,其理论基础是共识性的、不是独断的,实践基础是包容性的、不是排他性的,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从根本上符合世界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前进方向。从现实看,某些国家打着“普世价值”的幌子,肆无忌惮推行干涉主义,热衷颠覆别国政权,培植地区代理人,在别的国家和地区制造混乱,导演了一系列“颜色革命”,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导致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政治动荡、经济凋敝、社会混乱、民生困苦。这充分说明,所谓的“普世价值”只是某些国家的一厢情愿,给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并不是什么“福音”,而是无穷无尽的深重灾难。只有建立在广泛共识、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价值观,才能真正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和认同。\n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以充分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为前提的,主张在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找到共同点,在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共生共存的过程中发现共通性。中国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最大限度汇聚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力量,为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事业燃起更加炽热的奋进之火。\n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当今时代,我们也前所未有地身处一个矛盾集中的世界之中,既面临巨大的挑战,又充满无限的希望。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一道,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n  【深度阅读】\n  1.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23年3月16日。\n  2.习近平:《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23年5月20日。\n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1日 06 版)"} {"title": "学思践悟创新理论 担当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date": "2023-10-11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题:学思践悟创新理论 担当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n  新华社记者\n  连日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领会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表示要在本职工作中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n  在实践中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n  “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肖贵清表示,这一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国内与国际的统一,具有高度的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n  深入领会新时代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四川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张雄表示,这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n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开展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以巴蜀文化之光为中华文明添彩。”张雄说。\n  “新时代以来,我国网络空间气象一新,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网络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这些成就的取得,生动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强大伟力。”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新闻处处长李斐表示,将立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以技术创新赋能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创新,持续打造网宣品牌,不断创作传播精品,努力以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n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这次会议精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政策研究处处长张鑫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有了进一步理解。\n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张鑫表示,将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把这一重要思想的研究宣传阐释工作做得更接地气,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精品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文艺力量。\n  深刻把握新形势落实新要求\n  在谈到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提出的“七个着力”的理解时,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委书记陈石说:“‘七个着力’的第一点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这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遵循。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快形成以区属新闻媒体为龙头、政务新媒体参与、自媒体联动的传播矩阵,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n  秋高气爽,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殷墟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n  “我们将聚焦‘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增强沉浸式体验等让古老殷墟‘活起来’,推动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新光彩。”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n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虹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感触颇深。\n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千年驿站’、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霍尔果斯通过常态化开展中外媒体沙龙等国际媒体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国际传播‘朋友圈’。”周虹说,将继续创新传播理念和方式、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霍尔果斯故事,让世界看见一个真实、生动、开放、团结的美丽新疆。\n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处处长胡传耸表示,将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聚焦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关键问题联合攻关,做好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n  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效能\n  延河之畔,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教师们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n  “学院教学工作将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借助当地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将原著导读、案例教学、实地走访相结合,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进一步引导学员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政治担当。”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建教研室主任王涛说。\n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新华社记者朱基钗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更加明晰:“我们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在增强‘四力’中提升业务本领,努力推出更多服务国家大局、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人民心声的新闻佳作,让党的主张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让主旋律成为聚人心的正能量。”  \n  “一段时间以来,邵阳市推出身边好人‘微讲堂’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湖南省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张映梅说,将不断改革创新,运用新技术手段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进基层、上网络、入人心,让群众更好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n  “总书记提出‘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出版工作者重任在肩,大有可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徐海表示,将加快数字化建设,聚焦“兴文化”、坚持“出精品”、着力“育新人”,打造服务于全民阅读与智慧教育的数字出版平台,推出更多富有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title":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陶韵传千年,瓷路行万里",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景德镇古称昌南,一条昌江穿城而过。这里,因“瓷”而生、因“瓷”而名、因“瓷”而兴。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情况。\n  位于景德镇中心地带的陶阳里,曾有着“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繁华景象。如今,这条老街讲述着“千年瓷都”怎样的文化故事?\n  千年瓷都 匠心传承\n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n  土与火的交融,不仅淬炼出光洁温润的瓷器,也刻写出一座城市的独特基因,孕育出瑰丽的中国陶瓷文化。\n  景德镇拥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这里出产的瓷器“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被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延续至今。\n  陶阳里是景德镇瓷业的中心,明清时期手工制瓷技艺达到巅峰,故宫95%的藏瓷烧制于此。行走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千年老城里弄、古窑遗址公园、明清窑作群落、陶瓷工业遗产,无不诉说着“千年瓷都”的辉煌传奇。\n  △景德镇工匠在进行陶瓷雕刻。(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n  历史,在这里定格,又在这里“复活”。\n  非遗传承人展示世代相传的手工陶瓷技艺;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徐家窑复烧开窑;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挂牌成立,以现代技术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n  △有着300余年历史的柴窑——徐家窑。(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n  窑火千年,生生不息;陶瓷文化,薪火相传。\n  新旧碰撞 焕发新生\n  数百年前,产自阿拉伯地区的矿物颜料苏麻离青被带到中国,景德镇的能工巧匠大胆创新,将其与陶瓷相结合,晕染出惊艳世界的元青花。\n  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参加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文物展时,看到一个距今700多年的元青花花瓶,他介绍说:“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n  景德镇,是文化传承的城市,更是不断创新的城市。\n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里,工匠将陶瓷工艺品放到架上晾干。(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n  一代代匠人勇于创新,才有了宋青白、元青花、明色釉、清粉彩这些耀古烁今的传世经典。如今,科技赋能助力陶瓷制造走上工业化、智能化之路,3D打印技术让人们的创意想法以“加速度”变成一件件陶瓷作品;业态创新催生陶瓷生产由传统工业向创意产业转型,古老的瓷器化身为时尚的“国潮”,传统的老街成为“夜经济”发达的文旅融合新地标。\n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n  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景德镇在新与旧的碰撞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n  中外交融 续写丝路精神\n  千百年来,丝路古道上的驼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将景德镇瓷器及制瓷技艺传到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由最朴素的泥土烧制而成的瓷器,深受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人们的共同喜爱,甚至被称为“白色黄金”。大批身怀绝技的匠人也慕名而来,绘就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n  景德镇陶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是丝路精神的见证。\n  2018年,由景德镇始发的“中欧班列”正式开通,为当地陶瓷出口打开了一条新通道。景德镇日用瓷、艺术瓷已出口3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2022年全市出口额同比增长244.6%。\n  △景德镇的先进陶瓷展示。(总台央视记者朱超拍摄)\n  以瓷为媒,以瓷会友。景德镇与70多个国家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联系,吸引了5000多名“洋景漂”常年在此创新创业。\n  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n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依托“千年瓷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景德镇正不断书写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title": "韩正会见出席中美知名人士论坛第五次会议的美方代表",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国家副主席韩正12日在北京会见出席中美知名人士论坛第五次会议的美方代表。\n  韩正表示,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在经贸、科技、应对气变等领域都需要加强互利合作。中方始终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在当前形势下,中美加强各层次的沟通、对话尤为重要,有利于增进了解和互信,凝聚共识,妥处分歧,为各领域务实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希望论坛双方代表坦诚交流,积极为中美关系发展建言献策。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n  美方代表表示,美中关系对两国乃至世界都很重要,期待通过论坛对话,共同探讨合作,达成务实成果,为推动美中关系重回健康稳定轨道贡献智慧。"} {"title": "王沪宁出席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开幕式",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12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表示,新征程上,要坚定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扩大两岸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广大台湾同胞,携手共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n  王沪宁表示,台胞社团论坛是加强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以“服务乡亲,沟通两岸——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促民族复兴伟业”为主题,表达了海内外中华儿女期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将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n  王沪宁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奋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需要两岸同胞携手努力。希望广大台胞社团看清历史大势,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助力两岸融合发展,让更多台湾同胞共享大陆现代化建设的广阔机遇和发展成果,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历史的认同。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要坚守民族大义,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n  石泰峰、郑建邦、苏辉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和团体负责同志,海内外台胞代表,全国台联理事、名誉理事,中共二十大台湾省籍党代表、台湾省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四届全国政协台联界委员,各省区市台联负责人等,共约300人参加。\n  全国台联会长郑建闽致开幕词。台湾新党主席吴成典、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海外台胞社团负责人代表潘玲荣、常住大陆台胞青年代表孙志全在会上致辞。"} {"title": "习近平同北马其顿总统彭达罗夫斯基就中北马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北马其顿共和国总统彭达罗夫斯基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n习近平指出,中国同北马其顿建交30年来,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传统友谊历久弥新,在基础设施建设、文明互鉴、卫生等领域积累宝贵合作经验,取得丰硕成果,我对此深表赞赏。我高度重视中北马关系发展,愿同彭达罗夫斯基总统一道努力,持续加强政治引领,深化双方互信、友好、合作,以两国建交30周年为新起点,共同开辟中北马关系美好未来,更好造福两国人民。\n彭达罗夫斯基表示,北马其顿同中国建交30年来,双方相互尊重彼此发展战略选择,各领域合作日益密切。两国利益契合,合作潜力巨大。北马方愿同中方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title": "主播说联播丨总书记考察九江,为何来到这些地方",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九江市先后考察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点击视频↓↓↓\n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九江市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情况。\n  相信很多人对九江都不陌生。这座位于浔阳江畔、庐山脚下的千年古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更因江而得名。大家留心可发现,总书记在九江考察的两个地方都与生态修复、与长江大保护等密切相关。拿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来说,九江城区段去年4月启动建设,立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落脚于“还江于民、便民利民,生态优先、文化铸魂”。\n  总书记一直关心长江生态保护,他曾走遍长江沿线11个省市,并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要求抓好长江大保护。如今,人们徜徉于长达约11公里的九江城区段,可看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和谐,还可看到琵琶亭、锁江楼、浔阳楼,在恢宏景象中感受壮阔长江,在诗意景观中坚定文化自信。\n  长江大保护是国家战略,保护好长江不只是九江的事。总书记说过:“‘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上中下游共进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些年,长江沿线11个省市自觉落实中央部署,激发上游意识、勇担中游任务、发挥下游作用,取得积极进展。各省市各尽其责,共同发力,就能更好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title": "综合消息:巴以冲突伤亡人数持续增加 中东多国加大外交努力以防局势升级",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12日,新一轮巴以冲突造成的双方死伤人数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埃及、土耳其、伊朗等地区主要国家继续加大外交努力以防局势升级,同时呼吁确保平民尽快获得人道主义援助。\n  以色列媒体12日报道说,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至少1300名以色列人丧生。以卫生部消息说,以方受伤人数超过3200人,目前有443人在医院接受救治。以媒体同时报道称,预计有200人被挟持进入加沙地带,至今下落不明。\n  另据以军方12日消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海军高级官员穆罕默德·阿布·沙马拉在以方对加沙地带发动的空袭中身亡。同日,一位要求匿名的哈马斯消息人士向新华社记者确认了该消息,称沙马拉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拉法的家11日夜间遭以军空袭,其至少10名亲属也在空袭中遇难。\n  另据巴卫生部12日消息,以色列已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打死1448名巴勒斯坦人,另有6868人受伤。\n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2日在特拉维夫发表联合电视讲话。布林肯强调美国对以色列的明确支持,透露第一批美国军事援助物资已经抵达以色列,更多物资正在运送途中。美政府将与国会合作确保满足以方需求。布林肯同时称,美方正采取措施力争使被挟持进入加沙地带的人质获释。\n  埃及总统府12日发表声明说,总统塞西当天与英国首相苏纳克通电话时表示,有必要“确保正常向加沙地带被围困巴勒斯坦人提供人道主义和救济服务及援助”。塞西表示,应继续努力解决“危机的深层次原因”。\n  埃及外交部12日发表声明说,埃及敦促以色列避免袭击加沙地带和埃及边境的拉法口岸,以便使其成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命线。声明说,拉法口岸仍然开放,但由于以方频繁袭击,口岸巴勒斯坦一侧基础设施遭到破坏,阻碍其正常运行。埃及要求将国际援助物资运送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机场。\n  过去24小时,伊朗总统莱希分别与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通电话,呼吁他们在支持巴勒斯坦问题上统一立场。另据伊朗媒体12日报道,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将访问伊拉克和黎巴嫩,讨论巴以最新局势。\n  土耳其总统府说,总统埃尔多安12日与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通电话时,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地区国家为结束巴以当前冲突采取积极措施。另外,土国防部一名消息人士12日说,土军方已做好向巴以冲突地带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准备。\n  据约旦佩特拉通讯社报道,经与埃及充分协调,约旦政府运营的哈希姆慈善组织12日向加沙地带派出一架满载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飞机,为当地提供急需的医疗物资。此前一天,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分别与土总统埃尔多安、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挪威首相斯特勒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就巴以局势通话。\n  约旦公共安全部门11日发表声明,确认该国与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之间的侯赛因国王桥陆路口岸已暂时关闭,约旦与以色列之间的南北两个过境点仍照常运行。侯赛因国王桥口岸是巴勒斯坦人离开巴以地区的重要通道,目前由以色列实际控制。\n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11日在白宫例行记者会上说,美国“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将于未来一周左右穿越大西洋并抵达地中海,并称这是冲突爆发前作出的既定部署,美军尚未作出让该航母打击群在此轮冲突中进行威慑的决定。柯比同时表示,美国正与以色列和埃及“积极讨论”为加沙地带平民建立安全走廊。\n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在俄能源周国际论坛全会上说,俄罗斯始终支持建立独立、拥有主权的巴勒斯坦国。他敦促冲突各方不要伤害平民,并为平息局势做出努力。\n  叙利亚军方12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当天空袭了位于叙首都大马士革的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和位于叙北部阿勒颇市的阿勒颇国际机场,造成机场跑道受损并停运。声明未提及人员伤亡情况。\n  另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以色列11日上午袭击了黎南部边境村镇,造成3人受伤,部分房屋和农田受损。在以色列发动袭击前,黎巴嫩真主党当天用制导导弹袭击了黎边境附近的以色列军事基地,并称炮击造成以军多人伤亡。\n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发言人安德烈·泰嫩蒂11日说,联黎部队正在与黎以当局联系,希望遏制事态升级。"} {"title": "全总负责人就《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题:全总负责人就《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有关问题答记者问\n  新华社记者樊曦、王聿昊\n  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2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就此次工会章程修改有关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负责人。\n  问:章程修正案增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这一修改有何重大意义?\n  答:“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反映了包括亿万职工群众在内的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新时代我国工运事业的发展和过去五年工会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章程修正案增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对于各级工会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履行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n  问: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章程修正案还作了哪些修改?\n  答:章程修正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党章修改,在总则中增写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内容。\n  问:章程修正案根据近年来工会工作成功经验主要作了哪些修改?\n  答:章程修正案认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成功经验,充分反映工会改革实践成果,在有关条文中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权利,明确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组织形式,规范基层工会委员会名称和任期,明确工会干部能力本领要求,有利于各级工会持续深化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n  问:章程修正案决议对贯彻落实章程提出哪些要求?\n  答:章程修正案决议强调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自觉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工会章程,发挥工会章程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title": "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n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李强蔡奇丁薛祥出席\n  新华社南昌10月1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座谈会。\n  习近平在江西调研期间专门召开这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江西省委书记尹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先后发言,就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参加座谈会的其他省份主要负责同志提交了书面发言。\n  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起势;区域融合实现重大提升,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形成。总的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同时也要看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n  习近平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沿江各地生态红线已经划定,必须守住管住,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准入清单。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划定的本地重要生态空间要心中有数,优先保护、严格保护。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扎实推进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更加注重前端控污,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n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加强科教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技创新协同配合,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吸引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接续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n  习近平指出,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在产业发展上,沿江省市既要各展优势,又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要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更好发挥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作用,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促进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n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从整体上谋划和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强交通网络的相互联通和“公水铁”等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联互通,深化政务服务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n  习近平指出,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沿江省市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提高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集成推广,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坚持全国“一盘棋”,继续深化上游地区同中下游地区的能源合作。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注重水电等优势传统能源与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努力建设安澜长江,科学把握长江水情变化,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统筹推进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跨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n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中央有关部门对符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项目要给予支持,在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大改革。要压实沿江省市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确保工作落实落地。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要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定期开展对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检查评估和监督,督促各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n  李强在讲话中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共抓大保护的战略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强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等制度,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经济合理布局,立足比较优势,找准功能定位,发挥好长三角龙头作用,带动中上游地区共同发展。纵深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区域内“软”“硬”联通水平,积极融入国际循环,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n  丁薛祥在讲话中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以高水平协同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整体合力。\n  李干杰、何立峰、吴政隆、穆虹、姜信治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地方、有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title":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 第一集《大道同行》",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序】\n  【解说词】\n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注定成为永恒。\n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书写了上古至西汉三千年的历史风云。翻开这部巨著现存最早的宋刻本之一,在第123卷《大宛列传》中,西汉史官司马迁记录了中国与世界最早的一次交流。\n  公元前138年,27岁的张骞率领使团,穿过河西走廊,一直进入中亚。司马迁在文中这样评价道:“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张骞的“凿空之旅”,让地处亚洲东部的汉王朝,视野得以越过巍峨的崇山峻岭,看到西域,中亚,南亚,一直到罗马帝国。\n  张骞“凿空之旅”后的1500年,明代的《瀛涯胜览》,记录了郑和多次下西洋的见闻。公元1405年,郑和从南海出发,穿过马六甲海峡,最终到达遥远的红海和索马里海岸。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从海上连通了东西方,也拉开了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n  一陆一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英雄气概的探索,也是中国和世界文明一次又一次的交流。它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n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n  【推出片名:第一集 大道同行】\n  【字幕】2013年9月7日 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n  【解说词】\n  2013年9月的这一天。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一所大学礼堂里,一大早就挤满了来自各界的听众和众多媒体记者。\n  【同期】习近平\n  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顾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n  【解说词】\n  在这次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n  【同期】习近平\n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n  【解说词】\n  千里之外,马六甲海峡。地处这个世界上最长、最繁忙的海峡边,2013年10月,印度尼西亚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时刻。\n  【字幕】2013年10月3日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n  【同期】习近平\n  大家好!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n  【解说词】\n  印尼归来后不久,这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称为“一带一路”。\n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这个时代的发展印章。\n  这个伟大的构想,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n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走到了十字路口。\n  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大步向前。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发展鸿沟日益突出,恐怖主义、难民危机、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n  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亿人口,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足30个、人口不到10亿。\n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历史的十字路口,人们对未来,既满怀期待,又充满困惑。\n  【同期】联合国前秘书长 潘基文\n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政治意识形态问题、宗教问题、政治界线正在分裂这个世界,将其碎片化。因此我们真的需要一种全球视野,去实现全球的繁荣、和平与安全。\n  【解说词】\n  此时的中国,也在跋涉探索。\n  如何以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实现更好发展?如何能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现代化之路?\n  人类历史前行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点上,用穿越历史和未来的眼光,在关键节点作出关键抉择,并付诸行动。\n  【字幕】2013年3月23日 俄罗斯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n  【同期】习近平\n  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n  【解说词】\n  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n  从历史看现实,从中国看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国领袖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深邃思考,是对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n  以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n  【同期】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 陈理\n  总书记在这个时候之所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确实是有很深刻的现实考虑,也是有很深刻的历史依据的。你必须在考虑自身发展的同时,你要考虑其他国家一起来合作,一起来实现共赢,来实现大家的共同发展,这才是人间的正道。体现了一种非常宽阔的全球视野,世界眼光。\n  【解说词】\n  在大英图书馆研究中国历史近四十年的学者吴芳思,透过浩瀚的历史书卷,看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之于这个时代的意义。\n  【同期】大英图书馆中国馆原馆长 英国著名汉学家 吴芳思\n  我认为中国现在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放眼外界,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新的出发点,这可能基于古老的思想,但这是全新的起点。\n  【同期】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 格雷厄姆·艾利森\n  我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的一项卓越的倡议,是他提出的第一个重大全球性倡议,其中蕴含了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伟大思想,是一种积极的想法。\n  【解说词】\n  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时代的鲜明印记,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球视野,它会如何改变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n  【片花】\n  【解说词】\n  2014年,美国的《外交官》杂志中,一篇文章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尽管有广阔的目标,但目前仍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将“一带一路”国家联系在一起?相对于雄心勃勃的言论,如何实施这一愿景,细节仍然很少。\n  【同期声】(外媒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n  该计划将成为中国在这方面最大的一笔投资。\n  新丝绸之路是一个非凡的雄心勃勃的举措。\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会成功?会破产?还是只是一个口号?\n  【解说词】\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外界众说纷纭。“一带一路”到底靠什么能把不同国家联系在一起?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n  【同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 郑永年\n  任何这样一个大的项目,肯定是不同的国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都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政治制度,有不同的理解。这种不同的视角看“一带一路”是不可避免的。\n  【同期】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 刘卫东\n  所以从哪个角度讲,这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去借鉴和搬用,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不是铺满鲜花的平坦大道,而是充满荆棘的这样一条路,需要去探索的。\n  【解说词】\n  走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积淀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增长,更是对世界全新的理解与认知。\n  这是一次全新的出发。\n  2014年盛夏,一个月里,从北到南,由陆到海,沿着古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走访了五个国家,寻找并对接双方发展合作的共同点,以此来诠释求解合作最大公约数的诚意。\n  【字幕】2014年8月21日 蒙古国 乌兰巴托\n  【解说词】\n  抵达蒙古国时,这个国家刚刚提出自己的发展规划——“草原之路”。\n  古老草原之路上的国家,虽然矿产等资源丰富,却受困于地理条件,缺少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n  这次“走亲戚”式的访问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草原之路”对接,并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中蒙双方一共签署了26项合作文件,蒙方发展经济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次访问中得到了妥善解决。\n  “草原之路”与“一带一路”迈出了相向而行的第一步。\n  【同期】蒙古国总统 乌赫那·呼日勒苏赫\n  这不仅有力促进了我们的双边合作关系,还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发展,巩固了各国间的合作关系,为实现我们提出的远大目标,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n  【解说词】\n  这是一场关于发展的双向奔赴。\n  印度洋上的千岛之国马尔代夫,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15世纪初,郑和的船队曾两次来到这里。\n  在首都马累的国家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来自中国的古老瓷器和钱币,这些珍贵的文物是中马两国千百年来历史交往的见证。\n  瓷器、丝绸、茶叶,古老的中国以此来表达善意。而今天的中国,以共同繁荣的愿望和真诚务实的行动,书写新的合作。\n  【字幕】2014年9月14日 马尔代夫 马累\n  【解说词】\n  2014年9月,中国国家元首自中马建交以来首次访问马尔代夫。访问中,习近平主席和时任马尔代夫总统亚明共同商议,建一座跨海大桥,把首都马累和机场所在地胡鲁马累岛连接起来。曾经连接各方的海上丝路驿站,如今亟需一座大桥,架起发展的通途。\n  【同期】马尔代夫马累市市长 穆罕默德·穆伊兹\n  我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但习近平主席目光远大,他用真正的友谊为两国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说他来马尔代夫,就是为了促进中马友谊大桥的建设。\n  【解说词】\n  高温湿热,强劲的海风、数米高的涌浪,加上特殊的地质结构,眼前的这片海域一度被认为是“建桥禁区”。\n  而此时的中国,大型桥梁工程已经占据世界一半以上,手握先进的建造技术,具备了向“建桥禁区”发起挑战的实力。\n  印度洋上,600多名建设者,不断探索新技术方案,一个个世界级难题相继被攻克。历经974天,架起了这个国家第一座跨海大桥,马尔代夫人民梦想成真。\n  【同期】马尔代夫当地居民\n  有了这座桥,各种车辆开始通行,客车、货车、通勤车都来了,所有的生意都从这座桥开始的。\n  【同期】马尔代夫当地居民\n  以前去胡鲁马累得用一个小时,现在只花10分钟,非常方便。\n  【同期】马尔代夫马累市市长 穆罕默德·穆伊兹\n  所以大桥连接的不只是两个岛,还连接着马尔代夫人的未来。\n  【解说词】\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底靠什么连接不同国家?中国和共建国家用行动回应世界,携手合作打开新的发展空间。\n  数据描绘出这样的轨迹。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三年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出访行程近6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飞行了近15圈。\n  这足迹,勾画出一个新时代伟大开拓者的宏大梦想。\n  从蒙古国到塔吉克斯坦,从斯里兰卡到马尔代夫,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到联合国发展峰会,每一次出访,每一个国际场合,习近平主席都会与各国领导人就“一带一路”进行深入交流。\n  而梳理这三年出访的33次公开演讲文本,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些高频词:平等相待、交流互鉴、务实合作、持续发展、共赢。高频词里,映射着大国领袖的世界观。而“一带一路”与“共同发展”,这两个彼此呼应的词汇,在所有演讲中,出现的频次并列第一。\n  【同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 宁吉喆\n  各国不论社会制度怎么样,意识形态怎么样有区别,它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都要发展经济,都要改善民生。咱们“一带一路”就是抓住了这个共同点,我们要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求同存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这个战略性的思考、谋划和先进的理念,而且务实地行动,身体力行,把理念跟行动结合起来。\n  【解说词】\n  这是一次真诚沟通、共商共建的全体总动员。\n  当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与相关国家增信释惑、推动务实合作时,国内各个层面也加快协同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n  2014年1月的北京,寒冬之中,一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调研小分队从北京出发,飞往更寒冷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n  出发,是为了更好地了解。\n  从2014年到2015年,由部委和专家组成的多支联合调研组,走访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调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需求,也寻找彼此发展的契合点。\n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倡议背后,中国以高效务实的国家行动,为共建“一带一路”写下生动注解。\n  2014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着手推动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确定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且明确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n  一个月后,为了更好协调推进这项前所未有的宏大倡议稳步向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n  【字幕】2015年3月28日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n  【解说词】\n  2015年3月28日,海南博鳌。17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企业家和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n  【同期】习近平\n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n  【解说词】\n  共商、共建、共享,一个“共”字,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和国家交往之道,是在彼此的互相信任与支持之下,筑牢人类共同的家园。\n  就在同一天,中国正式向全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近九千字的文件,饱含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诚意,系统勾勒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清晰轮廓。\n  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指导下,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为各国合作的重点。\n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以此为基础,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对接各自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n  搜索2013年以来的全球媒体报道数据,可以看到,《愿景与行动》白皮书发布的当月,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外媒报道量猛增273%。\n  共建“一带一路”,被世界广泛关注,它又将如何持续深入发展?\n  【字幕】2016年8月17日 北京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n  【解说词】\n  2016年夏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首次召开。扎实推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各国人民,成为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n  习近平总书记从规划落实、关键项目落地、金融创新、民心相通等八个方面,明确了未来工作的重点。\n  【同期】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 刘卫东\n  总书记“八个推进”就是为“一带一路”建设立柱架梁,是后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这么大成功的一个最基础的一个基础。这次座谈会之后大家知道,“一带一路”建设开始走入一个新的阶段了。\n  【解说词】\n  跨越国界、时空和不同发展阶段,连接陆地与海洋,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多领域互联互通,写下一个个携手发展的故事。\n  【字幕】刚果(布)\n  【解说词】\n  在刚果(布),从首都布拉柴维尔到港口城市黑角之间,曾经只能靠这样的路连接。现在,穿越人迹罕至的山区丘陵,一条高等级公路横贯东西。这条交通大动脉,全线通行时间从过去的两周左右缩短到7个小时。\n  【同期】刚果(布)当地居民 李飞\n  路况变好了,我现在盖了房子,有了车子,谢谢,谢谢,非常感谢中国!\n  【字幕】中哈物流合作基地\n  【解说词】\n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借助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也让中亚国家与世界的经贸连接更加便捷。\n  【字幕】柬埔寨\n  【解说词】\n  在柬埔寨,奔流的桑河之上,一座全长6500米的大坝横跨而立,中国工程人员在这里建设了柬埔寨最大的水电站,彻底扭转了这个国家电力严重依靠进口的局面。\n  【字幕】塞内加尔\n  【解说词】\n  以摔跤运动为国粹的塞内加尔,中国建设者们帮助这里建起了第一座现代化的摔跤场。\n  【现场同期】当地青少年在新场馆里的摔跤比赛现场\n  【解说词】\n  聚焦共同发展,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书写发展奇迹。共建“一带一路”收获实打实、沉甸甸的早期成果。\n  【字幕】2017年5月15日 北京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n  【解说词】\n  2017年初夏,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n  【同期】习近平\n  我宣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开幕!\n  【解说词】\n  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140多个国家、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云集北京。\n  【同期】习近平\n  “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n  【解说词】\n  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40多分钟的演讲,响起了27次掌声。这掌声,是对一个东方大国思想力与行动力的积极回应。\n  世界看到了中国真诚的行动,也用行动回应着中国的邀约。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达成了279项具体成果。《纽约时报》惊呼:“‘一带一路’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令人吃惊,远远超出了科幻作家的想象”。\n  马丁·雅克,长期研究中国。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热烈回应,在他看来,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n  【同期】英国剑桥大学前高级研究员 中国问题专家 马丁·雅克\n  西方历史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殖民史。西方对贫困地区,也就是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地方,本质上一直是剥削的。贫穷国家如何发展、实现现代化和转型?这并非西方世界的当务之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世界,它将发展引入全球议程的中心,将发展中国家带到全球变化的中心,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就。\n  【同期】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教授 中国问题专家 伊利亚斯·贾博尔\n  中国作为千年文明古国,从未入侵过其他国家,既不殖民,也不建立帝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了机会,是新型全球化的起点,提供了新的价值观和新方案。\n  【解说词】\n  彼此的沟通与互信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织就一张共同发展的网络。\n  向北,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向西,对接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向南,对接老挝“陆联国”战略、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找到发展机遇。更有联合国、东盟、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也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对接。\n  【字幕】2019年6月7日 俄罗斯 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n  【解说词】\n  在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当被问到“一带一路”朋友圈何以不断扩大时,习近平主席这样说道:\n  【同期】习近平\n  这个是它是有一种相互之间的这种吸引力、凝聚力,我们叫做共商、共建、共享,也就是说是相互之间的事情,不是我中国一家有这个想法,一厢情愿就可以做的事情,它自然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n  【解说词】\n  习近平主席再一次向世界阐明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中国人怀柔远人、协和万邦的天下观。\n  【现场同期】(掌声)\n  【片花】\n  【解说词】\n  2018年,“一带一路”建设走过五年时间。经过前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n  这一年,超过60个国家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合作共赢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n  然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往往并不会一帆风顺。\n  这一年,美国以301调查报告为开端,发起了一波又一波贸易制裁。商品、人员、资本、技术、信息,自由流动被不断增多加高的壁垒阻隔。\n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脱钩断链的杂音不时响起。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n  变局加速演进,有人在拼命筑墙,有人在努力拉手。\n  共建“一带一路”,如同一面旗帜,指引着合作方向,传递着信心希望。\n  【字幕】2018年8月27日 北京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n  【解说词】\n  2018年8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身处变局之中,“一带一路”建设开始从最初的“大写意”,进入到了聚焦重点、精雕细琢的“工笔画”阶段。\n  【同期】习近平\n  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n  【解说词】\n  不盲目乐观,也不操之过急,更不为各种鼓噪所动,共建“一带一路”按照既有的节奏走深走实。在这场座谈会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n  【同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陈文玲\n  这样一个关键时点上,总书记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定向、把舵,要把共建“一带一路”这个伟大事业要能够做下去,既要解决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问题,也要解决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问题。共建“一带一路”作为真正的全球的公共产品,能够更好地造福于人类,造福于更多的国家,造福于中国长周期的发展。\n  【字幕】2019年4月27日 北京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n  【解说词】\n  几个月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面向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与会嘉宾,习近平主席阐明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内涵。\n  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目标。九个字、三个词里,凝结着过往的探索经验与智慧,更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面向未来的行动指南。\n  在这届高峰论坛的成果清单中,高质量共建的成色更加鲜明。合作中,出现了汽车制造、医疗诊断、科技创新这样的新领域;而关于绿色发展的成果从第一届的4项增长到了12项,涉及生态环保、绿色金融、可再生资源等;关于标准、规则、制度的项目,也从第一届的26项增加到第二届的71项。\n  【字幕】印度尼西亚\n  【解说词】\n  红色列车呼啸而过,印尼迈入高铁时代。从首都雅加达到万隆,通行时间从原来的三个半小时缩短到了40分钟。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是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也为印尼培养出自己的动车司机、机械师等高铁技术人员。\n  【字幕】埃塞俄比亚 亚的斯亚贝巴\n  【解说词】\n  “咖啡之乡”埃塞俄比亚,在中国科技人员帮助下,这里不但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遥感卫星、建起地面站,还培养出了自己的卫星工程师。传统的农业国家用上了卫星技术预警气象灾害,咖啡种植也多了未雨绸缪的底气。\n  【字幕】泰国 曼谷\n  【解说词】\n  泰国首都曼谷,从5G救护车入院、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再到患者出院后的远程医疗,中国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正在帮助这里的医院实现全面的智能化转型。\n  理解并付诸于实施,在一项项合作中,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正在变为现实。\n  长期关注中国的美国学者,从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试图揭示出背后的发展逻辑。\n  【同期】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教授 芝加哥大学中国研究小组成员 卡里·托克\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从一个成功领域向另一个成功领域推进。它始于基础设施,现在更加强调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等,这些项目规模可能不是很大,但对于提升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却非常重要。我们看到,中国正在帮助这些国家实现梦想。\n  【解说词】\n  一波三折,往往是历史前进的轨迹。2020年,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侵袭全球。\n  【同期声】(一组全球疫情报道)\n  ……医院挤满了更多的病人……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n  【解说词】\n  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全球经济面临二战以来的最大衰退,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n  变局中,世界期待着新的动力。而危机中,也总是孕育着新的机遇。\n  【现场同期】中欧班列发车\n  【解说词】\n  全球货物流动不畅,中欧班列却开出了加速度。自2020年以来,开行量年平均增速超过50%,成为一条纵贯亚欧大陆的“生命线”。\n  与此同时,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贸易方式,相比全球投资贸易的大幅度萎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贸易投资显示出强大韧性。\n  【字幕】2021年11月19日 北京 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n  【解说词】\n  2021年11月,疫情尚在全球肆虐,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面对新的形势,共建“一带一路”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新的方向。\n  【同期】习近平\n  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开辟共同发展新空间。要适应全球发展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新要求,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点。\n  【解说词】\n  不断向前开拓,不断挑战自我,百年变局的惊涛骇浪中,命运与共的大船扬帆蓄力,一往无前。\n  时间,见证“一带一路”强大的生命力。\n  2014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一年,马来西亚、科威特、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1个国家成为首批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n  一年后,匈牙利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政府间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这一年,“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还第一次扩展到了非洲。\n  此后,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地球不同地区的国家纷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到目前为止,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吸引了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有关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和主张还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重要国际机制的成果文件当中。\n  【同期】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 罗思义\n  英国有句谚语,叫“布丁好不好,吃了才知道”。人们愿意加入,就是“一带一路”成功的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必然是双赢的,不仅中国想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其他国家也愿意加入。它顺应了时代潮流,所以特别成功,而且确实比其他倡议更加成功。\n  【同期】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 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n  古丝绸之路复活了,以现代化的方式复活,这将对地区经贸合作产生积极影响。\n  【同期】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意味着中国走向世界,也意味着世界联通中国。\n  【解说词】\n  十年间,“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共建“一带一路”将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联系起来,进一步拉紧同非洲、拉美大陆的经济合作网络,推动形成一个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全连接、陆海一体的全球发展新格局。\n  十年间,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支持联合研究项目超过1000项,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0多家联合实验室。\n  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使共建国家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n  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十年时间,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最受关注、最具影响力的合作带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n  【同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郑栅洁\n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深刻洞察世界百年变局大势,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开创性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宏伟倡议。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化、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世界经济,特别是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为完善全球治理、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n  【解说词】\n  有人说,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n  中国,把发展置于全球议题的核心位置,用一条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路作答,而关于这条通向繁荣的大道,探索还在继续。\n  【同期】习近平(2017年5月14日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致辞)\n  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们的事业会像古丝绸之路那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 {"title":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和江西的故事",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新华网记者 潘子荻 张芮绮\n  【学习进行时】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九江市考察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江西考察调研,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擘画蓝图。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梳理讲述。\n  赣鄱大地,红色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n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九江市先后考察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情况。\n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三次赴江西考察调研,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擘画蓝图。\n  “革命理想高于天”\n  江西,一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红色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前往当地的红色旧址,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n  201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县,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察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原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n  纪念碑前,总书记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深深鞠躬;纪念馆内,他在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前,驻足察看……\n  总书记动情地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当年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n  “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习近平总书记说,“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n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总书记说,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n  中国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n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n  “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n  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对老区的发展建设、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思虑长远。\n  “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看望当地群众时这样说道。\n  在赣州市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大棚里,习近平总书记握着乡亲们的手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日子会更好!”\n  2015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动老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总书记还当场拿出百岁老红军王承登写给他的一封信,老人家在信中希望国家加大对赣南茶油等扶贫产业的支持。\n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崎岖山路来到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在贫困户张成德家中,总书记一间一间屋子察看,坐下来同夫妇俩算收入支出账,问家里种了什么、养了什么,吃穿住行还有什么困难和需求。总书记说,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我在内,所有领导干部都是人民勤务员。\n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n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n  江西山清水秀、生态优美。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鄱阳湖等闻名天下。\n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015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诵读了多首古诗文。他说,这些千古绝唱都是对江西自然美景的真实写照。\n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会场上,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n  总书记同时严肃指出:“生态等到污染了、破坏了再来建设,那就迟了。对于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绝不能手软,不能搞下不为例,要防止形成破窗效应。”\n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西考察时,再谈生态。他指出,江西生态秀美、名胜甚多,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n  2019年5月,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要求: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n  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n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n  “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n  对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他多次赴赣考察,深入企业、高校,为江西高质量发展定向指路。\n  位于赣州市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稀土永磁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乘机抵达赣州,首先考察了这家企业。他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n  2016年2月,在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方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更多的合格人才、创新人才。\n  “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西高质量发展,绘蓝图,出实招。\n  “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2019年5月,在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这样要求。"} {"title": "习近平江西考察第二天,聚焦四个关键词",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10月11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考察的第二天,他先后来到景德镇、上饶调研。\n  一片街区、一家企业、一个村庄。当天,总书记考察三个地方,重点聚焦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企业技术创新、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推进乡村振兴四个关键词。《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n  01\n  一片浓缩瓷都文脉的街区\n  11日上午,继前一天在九江考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情况。\n  此次江西之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之后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再看文化保护传承,意味深长,信号鲜明。\n  △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俯瞰。(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n  一个景德镇,半部陶瓷史。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出景德镇灿烂辉煌的陶瓷文化。这份珍贵的文化积淀,应当如何保护传承?总书记念兹在兹。\n  总书记曾就景德镇古窑厂遗址保护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四年前,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叮嘱,“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n  △位于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龙珠阁。(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n  △陶瓷画师正在绘制瓷器。(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n  总书记当天考察的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涵盖108条历经千年的老城里弄、400余年的明清窑作群落和70余年的陶瓷工业遗产,自古以来就是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中心。\n  △当地现存最大的柴窑——徐家窑。(总台央视记者朱超拍摄)\n  “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窑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古籍里生动记载了这里制瓷的火热场景。位于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遗址,是中华陶瓷文明的重要基因库,是陶瓷文化的“活化石”,曾发掘出土元明清各时期瓷器残片多达数十吨、近1000万片。据考证,故宫95%的藏瓷烧制于此。\n  △非遗传承人正在绘制瓷器。(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n  △非遗传承人正在制作镂空瓷瓶。(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n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纵观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史,与“中国”同名的“陶瓷”,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n  十年前,2013年10月,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说,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陈列了大量中国古代瓷器,这是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动例证,是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实诠释。\n  △匠人正在晾晒陶瓷制品。(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n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前,总书记同外方领导人共同参观文物展,欣赏了9件中外文物珍品。其中一件来自新加坡的珐琅彩盖盅,就是19世纪晚期新加坡的华人专门从中国景德镇订制的。\n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都谈到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文化名片”和“交流使者”。\n  △街区内的博物馆,借鉴了景德镇清代独创的蛋形柴窑构造特点。(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n  如今,景德镇日用瓷、艺术瓷已出口到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n  因瓷而生的景德镇,正因瓷而变、因瓷而新,谱写“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的新时代篇章。\n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n  02\n  一家聚焦技术创新的企业\n  因“瓷都”闻名于世的景德镇,还是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这里的直升机制造撑起了中国直升机工业的半壁江山。\n  习近平总书记11日考察的第二站,就来到景德镇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n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n  1969年,全国“三线建设”期间,在景德镇建起了昌河飞机制造厂,并发展至今。\n  目前,昌飞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昌飞造”多次在阅兵、航展中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并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救援行动。\n  △昌飞制造的AC313直升机正在进行护林灭火演练。\n  当天,总书记在昌飞重点了解企业技术创新情况。《时政新闻眼》注意到,总书记此前两次江西考察也都聚焦了技术创新问题。\n  2019年5月,总书记在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n  △昌飞制造的直升机。\n  去年2月、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第二十七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总书记在这两次会议上都强调,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n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n  03\n  一处弥足珍贵的“地球之肾”\n  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考察,重点关注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推进乡村振兴两件大事。\n  △位于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中心地带的石门村。(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n  石门村位于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中心地带。这个湿地公园面积300余公顷,全部为天然湿地。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湿地公园,2020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重要湿地名录》。\n  △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总台央视记者郁振一拍摄)\n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绝佳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里成为国际鸟类红皮书极危物种——蓝冠噪鹛在全球仅剩的栖息地。\n  蓝冠噪鹛,是一种蓝冠、黄喉、黑脸、褐腰,啼声清脆悦耳的稀世鸟类,全球种群数量仅有250余只,有“鸟中大熊猫”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对生态环境的“苛刻要求”,也让蓝冠噪鹛成为婺源的“生态名片”。\n  总书记心系湿地保护。杭州西溪湿地、云南滇池等全国多个重要湿地生态区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两个多月前,总书记在陕西省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考察,强调“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责任重大、意义深远。”\n  在去年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总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将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n  △石门村里的蓝冠噪鹛雕像。(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n  04\n  一个乡村振兴的珍贵样本\n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如今,石门村的百姓吃上了“生态饭”。村里打造了蓝冠噪鹛科普馆、湿地公园研学基地、樱花休闲步道等一批生态景观。\n  去年,这个人口仅有512人的村庄,接待了30多万游客。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4000元左右提升到去年的2.65万元。\n  △晒秋农俗成为婺源乡村的一道美丽风景。(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n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同学在石门村写生。(总台央视记者郁振一拍摄)\n  “江西生态秀美、名胜甚多,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这是2016年1月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嘱托。\n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现代化越往前走、物质生活越丰富,人民群众越喜欢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农业除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其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的功能就越能发挥积极作用。”\n  △石门村村民种植的茶叶。(总台央视记者贾林拍摄)\n  △石门村农家晾晒的辣椒。(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n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n  今年以来,从盛产荔枝的广东柏桥村,到大陆北端的黑龙江北极村,从堪称“千万工程”缩影的浙江李祖村,再到此次江西之行的石门村,总书记始终关注着推进乡村振兴这项重点工作。\n  △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n  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战略论断,到“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部署,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的殷切期待,总书记在考察中始终谋划着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n  石门村的青山绿水间,一幅大美画卷为乡村振兴留下生动注脚。从石门村这个珍贵样本,可以预见中国乡村更加美好的未来。\n  △石门村农家小院里硕果累累。(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title":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王东明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10月12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主席团委员。王东明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n  根据《中国工会章程》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团由主席、副主席和主席团委员组成。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主席团委员。\n  徐留平、孙菊生、杨宇栋、魏地春、吴秀章、木合亚提·加尔木哈买提、朱建平、马璐、林怡、钟洪江、苟坪、金善文、郭明义、巨晓林、高凤林等15位同志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王纯等57位同志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n  随后举行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推选徐留平为书记处第一书记,杨宇栋、魏地春、朱建平、马璐、钟洪江、金善文、邹震、王娇萍、张新武、潘健为书记处书记。"} {"title": "张国清在福建出席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开幕式并调研先进制造业发展时强调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新华社福州10月1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11日至12日在福建出席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开幕式并致辞,调研先进制造业发展。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n  张国清指出,航海装备是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国际贸易、密切人员往来的关键支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航海装备产业快速发展,设计建造能力和装备质量性能跻身世界前列。新征程上,中国将聚焦海洋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前沿方向,顺应航海装备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发挥用户企业和链主企业双带动作用,强化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动传统航运与海洋油气装备升级,促进先进高端装备发展,努力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现代航海装备。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加强航海装备产业技术合作,推动完善全球海事治理,维护航海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共同开发利用海洋、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n  在闽期间,张国清还到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现场察看实验室和生产线,向企业负责人、研发人员和一线职工详细了解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进展和应用情况。他强调,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力加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积极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要紧盯产业技术变革新趋势进行前瞻布局,努力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力争在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实现领跑,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title": "时政镜距离丨千年瓷都再出发",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2000多年的冶陶史\n  成就“千年瓷都”景德镇\n  延绵千年的窑火,孕育瑰丽陶瓷文化\n  ↑ 1978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技术人员(左二)和工人一起研究堆花技术。\n  ↑ 1978年,景德镇为民瓷厂工人生产日用瓷。\n  ↑ 1997年拍摄的景德镇一瓷厂内的彩绘车间一角。\n  目前,景德镇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6项\n  国家(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90人\n  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多达15万人\n  接近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n  ↑ 景德镇一处柴窑。(2020年7月13日摄)\n  ↑ 2020年12月23日,手工陶瓷制作者在工作室检测成品。\n  ↑ 在景德镇,手工匠人吹去坯内的泥土(2021年7月14日摄)。\n  2022年,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在景德镇挂牌成立\n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等院校和机构的\n  专家齐聚景德镇\n  以当地海量古瓷片为研究对象\n  以现代技术解析\n  古代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n  展示景德镇深厚文化底蕴\n  让古陶瓷“活起来”\n  ↑ 工作人员展示瓷片标本的配方研究数据(2023年5月16日摄)。\n  ↑工作人员在古陶瓷基因库里工作(2023年5月16日摄)。\n  复活文化遗存、传承不朽匠心、解析古瓷基因\n  既是守护“千年瓷都”的根与魂\n  也是景德镇肩负的新使命\n ↑ 景德镇文创街区。\n  近年来\n  景德镇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持续深入\n  让它们成为焕发瓷都新生命的名片\n  ↑这是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内景(2023年5月16日摄)。\n  ↑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一景(2023年5月15日摄)。\n  十年间\n  诸多老厂房\n  变身孵化青年创客的邑空间\n  培养手艺人的工作室\n  展示陶瓷产品的直播基地\n  现在,景德镇与世界的联系以全新的方式展现\n  ↑在景德镇,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直播推介陶瓷产品(2023年2月22日摄)。\n  这些年,3万多名“景漂”聚集于此\n  其中“洋景漂”高峰时达5000多名\n  与此同时,景德镇陶瓷匠人不断走出去\n  与国内外相关业界展开各种交流、合作\n  ↑ 在1978年的广交会上,意大利客商在洽谈选购景德镇瓷器。\n  ↑在江西景德镇,美国青年丹尼斯在工作室内整理陶瓷作品(2023年5月30日摄)。\n  ↑2021年12月15日,来自安徽的王文化在制作微型陶瓷作品,他来景德镇已有十多年时间。\n  瓷都景德镇正在以全新的姿态重塑辉煌\n  在传统瓷文化“原料”中\n  加入时代化“配方”\n  文化自信的窑火\n  在传承和创新中燃起新的生命\n  "} {"title": "《通向繁荣之路》第二集《跨越山海》今晚播出 亮点抢先看",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隧贯山河,道通天下。我们一定要把它打通。”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洪开荣说。\n  “我们的祖先和铁路工人都对此梦寐以求。”乌兹别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长阿克茂·卡德尔扎诺夫说。\n  这是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跨越山海阻隔,连接彼此。\n  肯尼亚散粮运输公司部门经理卡米卢斯·翁德戈:“我早上打一个电话,货物从蒙巴萨发出,晚上就到这儿了,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的。”\n  这是普惠平衡的“一带一路”,填补基础设施的短板,点亮发展的希望。\n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通伦·西苏里:“铁路一通,两国之间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让我们把这条铁路当作一条金路、银路。”\n  这是紧密合作的“一带一路”,开辟国际交通大动脉,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n  一张基础设施的联通网络,不断延伸拓展,孕育出那些关于梦想与希望的故事。\n  敬请收看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二集《跨越山海》。"} {"title": "学习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新时代新征程,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领会。\n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n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重点推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n  ——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  各级党委要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掌握意识形态形势和动态,对各种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要敢抓敢管,对各种错误思想必须敢于亮剑,帮助人们明辨是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特别是要防止各种敌对势力借机干扰和破坏,避免一些具体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性事件,避免出现大的意识形态事件和奥论漩涡。\n  ——2016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n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n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共产党人的初心,不仅来自于对人民的朴素感情、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更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之上。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n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  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n  ——2020年6月2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每次党内集中教育也都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为全党团结统一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今天,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要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n  ——2023年4月3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n  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n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n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n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n  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这一点,全党同志特别是新闻舆论战线的同志要时刻牢记。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n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人寻常百姓家”。\n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n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  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n  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要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制度体制优势,坚持管用防并举,方方面面齐动手,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n  ——2015年5月20日,习近平在中央国安办一份报告上的批示\n  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n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要高度重视网上舆论斗争,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消除生成网上舆论风暴的各种隐患。要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对外宣传,把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宣传好,把我国发展为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宣传好,批驳各种针对我国的无端质疑和不实攻击,为国内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供有力支持。\n  ——2016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  监制:苗遂奇\n  审核:古丽娟 王群星\n  责编:陈 蓉\n  校对:王孟秋\n  制作:穆 菁"} {"title": "习近平江西行丨薪火相传 瓷韵千年——走进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景德镇市考察调研,到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情况。\n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是集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休闲购物、餐饮住宿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消费主题街区。核心游览区约1.28平方公里,涵盖108条历经千年的老城里弄、400余年的明清窑作群落和70余年的陶瓷工业遗产。\n街区内保留景德镇特有的明清传统坯房,是景德镇老城区保存较好的地面工业遗存和地标性历史遗迹。陶阳里出土元明清各时期瓷器残片多达数十吨,坚持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并举,已修复出千余件精品瓷器。\n匠从八方来 器成天下走\n一瓷载古今 一景融中外"} {"title": "总书记江西考察这些细节,折射出共同主题",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n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长江生态环境,多次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他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n10月10日,总书记在江西省九江市考察调研的诸多细节,贯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主题。\n展板中的今昔对比\n江西省拥有长江岸线152公里,全部在九江市境内。2018年4月,江西省提出将江西段岸线打造成长江“最美岸线”,沿江码头建设与自然相结合,做到水美、岸美、产业美。\n考察当天,在“江西省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展板前,总书记看到了这样几幅照片:荒滩江堤变公园绿地,原本“灰头土脸”的排土场如今一片青绿,江水滔滔豚跃鸟翔……各项喜人的数据背后折射出江西全流域生态向好之变。\n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n漫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绿道,秋雨霏霏。眼前荻花摇曳柔美多姿,远处长江大桥挺拔宛若巨龙,一刚一柔相辅相成,人类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交织。\n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于2022年4月启动建设,坚持“还江于民、便民利民,生态优先、文化铸魂”原则。沿江绿道充分利用长江岸线的自然风光,同时串联起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人文景点,不仅能够满足市民健步休闲的需要,同时也成为重要的文化纽带。\n会“呼吸”的生态化护岸技术\n了解长江岸线生态修复问题时,总书记特别察看了河道岸坡和滩涂水系生态化护岸改造中常用到的石笼网箱技术工艺。\n石笼网箱是将抗腐蚀、耐磨损、高强度的低碳钢丝制成网箱,填充石料,形成柔性的、自透水的、整体性的防护结构,覆土后可生长植被,实现工程措施和自然生态相结合,提高岸坡的亲水性 。\n这种生态化的护岸优点非常多,既可以让雨水通过石笼网箱降低径流速度,对雨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净化,还可以让鱼虾在石缝筑巢产卵,同时让水生植物在石缝扎根生长。\n2021年3月,我国首部流域性综合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将长江流域视为一个有边界范围的空间,确立了具有空间特点的长江流域国土空间开发管控的法律制度;同时,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作出明确规定,确立了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治理原则。\n企业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转变传统旧思维,跟上发展新步伐,成为每一个企业的责任。\n走进长江畔的九江石化绿色智能炼化工厂,随处都能颠覆人们对传统石化行业的认知。在这里,有两项考察细节内容格外引人注意:\n环境在线监测情况\n一项是环境在线监测实时数据,各项排放物监测指标实时值远远低于国家标准。\n水质监测监控情况\n另一项是清澈见底的外排水水质,九江石化外排废水达标率为100%。\n2022年,九江石化建成投产89万吨/年芳烃项目,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自主掌握芳烃生产技术的国家。科技创新、低碳转型、智能制造……已经成为这家能源企业发展的关键词。\n“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今年以来,总书记多次对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明确要求,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n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承担起“主战场、主动脉、主力军”的新历史使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落地生根。\n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生产总值达到27.59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46.8%,经济增速同比增长5.8%。\n“长江和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n“推动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n“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n“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盛景正在稳步重现。"} {"title": "《通向繁荣之路》第一集《大道同行》速览",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这是一条从历史中走来的路。\n不同时空里,中国人于陆海之中,开辟通道,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n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n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n共建“一带一路”,植根历史,更是中国直面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响亮回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n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陈理:“你必须在考虑自身发展的同时,你要考虑其他国家一起来合作,一起来实现大家的共同发展。”\n大英图书馆中国馆原馆长、英国著名汉学家吴芳思:“这是一个新的出发点,这可能基于古老的思想,但这是全新的起点。”\n这是一次全新的出发。\n每一个重要国际场合,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阐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理念;每一次出访,他亲自推动契合彼此发展需求的务实项目落地。\n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n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n今天,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坚定前行。\n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特别是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为完善全球治理、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n十年时间,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跨越海洋、连通岛屿,穿梭群山峡谷,蓝色星球上书写下发展的奇迹。一个个铁路、桥梁、机场、港口,编织互联互通的网络,一个个工厂、产业园区、农业园,交织希望与信心。\n英国剑桥大学前高级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世界,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就。”\n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吸引了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有关合作理念和主张更是被写入了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重要国际机制的成果文件当中。\n面向未来,关于这条通向繁荣的大道,探索还将继续。\n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指出:“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们的事业会像古丝绸之路那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 {"title":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脉|盛世修文,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典籍版本,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n“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按照全面覆盖、门类齐全、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中国国家版本馆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文化符号、文脉信息的十大类版本资源纳入保藏范围。\n远古遗存的吉光片羽,千载典籍的一纸一页,百年复兴的坚定步伐,汇集相聚,建构起一座赓续中华文明的“基因库”。\n盛世修文,汇流澄鉴,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看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 {"title":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古今一脉传唱长江之歌",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浩浩长江万古流,阵阵涛声歌不休。\n  从雪山上冰川滴落的序曲,到川江号子回荡峡谷的壮歌,至崇明岛奔流入海的尾声……长江用千百种旋律滋养着中华大地,也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多样性。\n  在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的江西九江,古曲雅韵从浔阳江头穿越千年,正在演绎新的时代乐章。\n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情况。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长江岸边,寻文脉中的历史记忆,观水脉里的万里山河,听民族血脉里代代相传的长江之歌。\n \n  文脉里的历史文化印记\n  长江之长,不仅在空间上的长度,也在时间上的跨度。\n  海陆更替、沧海桑田,漫长岁月里,长江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演变为文明摇篮。长江上游的宝墩、三星堆、金沙遗址,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遗址,下游的河姆渡、凌家滩、良渚遗址……“满天星斗”汇聚成文明的曙光。\n  沿江回溯,诗词为舟,江水中有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释怀,有杜甫“月涌大江流”的感叹,也有张若虚“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哲思。仅《全唐诗》中,就有一万多首与长江有关,占全部诗歌的五分之一。\n  近代以来,长江边响起了辛亥革命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红军在长征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前赴后继、血洒长江。渡江战役中,长江又见证了人民军队“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磅礴。\n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n  今年7月,《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公布,用长江文化蕴含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本培元。一脉承古今,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愈发凸显。\n  水脉里的山水人文画卷\n  从王勃登临滕王阁远眺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的岳阳楼之大观,长江的水脉,沁润了诗意的文脉,串联起万千自然景观。\n  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从这个角度看,长江的水脉,亦是沿岸的命脉,滋养着多彩的人文图景。\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n  作为江西省唯一濒临长江的城市,九江揽长江之壮美、鄱阳湖之瑰丽、庐山之奇秀。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九江在2200多年建城史中积淀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山水形胜与人文风韵交相辉映,是九江厚重的“家底”,也是文旅融合的“富矿”。\n  走在九江的长江生态岸线,江面烟波浩渺,江岸绿意葱茏,琵琶亭、锁江楼串珠成链。今年9月底,“悠游浔城”旅游公交专线正式开通,山水人文不止于观,更可深度游览、沉浸式体验。位于九江的黄庭坚故里,修水县双井村聚力建设“旅游+产业+文化”名村,在山水间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留得住青山绿水,也记得住乡愁。\n  生态兴则文明兴,守护好一江碧水,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画卷在长江两岸绘就。\n  血脉里的民族精神力量\n  展现上善若水的智慧,融汇至柔至刚的力量,滔滔长江水,增进了文化认同、赓续着民族精神。\n  横向看,长江是包容的。一级支流有700多条,流域面积超180万平方公里,长江绵延6300余公里,不改东流入海之志。\n  纵向看,长江是创新的。古老的河床上奔腾着新鲜的水流,长江不停歇,创造不止步。\n  “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负重前行的纤夫,还有三峡工程等国之重器背后的建设者、奋斗者……古往今来,长江儿女不仅共饮一江水,也同筑一片精神家园。\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n  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之后,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13个省区市。一年多来,从建立工作机制到制定方案、规划,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推进,从深入挖掘到系统阐发,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n  今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n  由点及面,协同推进,浩荡前行的长江,也是民族复兴的血脉。"} {"title": "新闻多一点丨走进长江畔的九江石化绿色智能炼化工厂",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n  在江西省九江市考察了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n  了解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情况\n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n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前身为九江炼油厂\n  1980年10月,在江西九江长江畔建成投产\n  是江西唯一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n  \n  历经43年发展\n  九江石化拥有年均1000万吨原油一次加工能力\n  600万吨成品油供应能力\n  承担江西市场70%以上的油品\n  \n  2016年1月\n  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n  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治理开出了治本良方\n  提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n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n近日拍摄的公司检验计量中心。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  \n  作为传统化工企业\n  九江石化选择做好转型实现绿色发展\n  2016年以来,九江石化投资20余亿元\n  上马近30个环保隐患治理与提标改造项目\n  构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环保管理体系\n  呵护一江清水向东流\n近日拍摄的公司炼油厂。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  \n  降低燃煤硫含量、废气排放浓度\n  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n  九江石化从源头控制污染物\n近日拍摄的公司管控中心。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  \n  探索智能工厂深化应用\n  聚焦数字化转型攻坚\n  九江石化正在加快打造绿色智能工厂"} {"title": "第一观察·瞬间|又见长江",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2023年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九江市考察调研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n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n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南岸,自古便是重要的水运枢纽。江西152公里长江岸线全部在九江境内,构成了九江的生态基底、文化根基和经济形态。\n秋日江畔,细雨绵绵。习近平总书记冒雨在江边察看,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等情况。\n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母亲河应走怎样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n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踏遍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长江经济带发展多次成为总书记地方考察调研的重点,他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谋篇布局。\n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n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n“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书记的话语振聋发聩、掷地有声。\n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长江岸边。\n在湖北宜昌调研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以及码头复绿情况,了解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在荆州乘船沿江察看两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深切思考着长江发展的现在和未来。\n在被誉为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情“晴雨表”的湖南岳阳城陵矶水文站,习近平总书记凭栏眺望,久久深思。\n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n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n“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这是我这次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n问题导向、深度剖析、统筹谋划,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向更加清晰。\n两年后,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来到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考察当地推进长江岸线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长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况。\n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n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赋予长江经济带发展新的使命任务。\n7年多时间,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寄予深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指引长江经济带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n总书记对长江饱含深情,对长江经济带每一步发展高度关注。在国内考察中,他多次实地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n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马鞍山市考察期间来到江边察看长江水势和岸线生态环境。\n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n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宜宾考察,在三江口眺望长江、金沙江、岷江三江交汇处,听取当地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实施长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况介绍。\n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n……\n动真碰硬、持续攻坚、久久为功。\n2022年,长江经济带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为94.5%,比2015年上升27.5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6.5%,比2015年增加1.4个百分点,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n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长江考察调研,必将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title": "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16)", "date": "2023-10-12 00:00:00", "text": "\n  世界进入近代以来,政党政治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人类现代化的进程应运而生。现代化催生政党政治,政党政治主导现代化,这已成为几百年来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一条大逻辑。作为现代化事业的引领和推动力量,政党的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精神风貌、意志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漫漫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像“擎天玉柱、架海金梁”,是当代中国取得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保证,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n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领导14亿多中国人民实现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现代化,这项世所罕见的艰巨事业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出了重大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使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以党的二十大为新起点,中国共产党整装再出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将迈出更加铿锵的步伐。\n  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n  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团体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随着成长时间的不断延续、组织规模的逐步扩大,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组织和团体的生命活力,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帕金森定律”“熵增定律”等困境。遍观人类社会几百年的政党政治,许多大党老党也曾经朝气蓬勃、生机盎然,但经过岁月的侵蚀和世事的消磨,有的早已折戟沉沙,有的则是日薄西山,还有的沉疴难起,令人唏嘘也发人深省。\n  【相关链接】\n  帕金森定律\n  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提出帕金森定律,指的是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帕金森定律也被称为组织麻痹病,与墨菲定律、彼得原理并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最杰出的三大发现。\n  熵增定律\n  熵增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的热力学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的孤立系统中,热量总是从高温流向低温,从有序走向无序,且这一过程不可逆转,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最终将达到熵的最大状态,也就是系统的最混乱无序状态。但是,对开放系统而言,由于它可以将内部能量交换产生的熵增通过向环境释放热量的方式转移,所以开放系统有可能趋向熵减而达到有序状态。\n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102个春秋,党员数量从50多人增加到9800多万人,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业绩,创造的历史功勋足以彪炳史册。在这一伟大历程中,如何让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使我们党从内外两个方面不断警醒自己、革新自己,永葆旺盛生命力。\n  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执政,历史久、人数多、规模大,既有办大事、建伟业的巨大优势,也面临着治党治国的特殊难题。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了“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重大论断,随后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进行了系统阐释,用“六个如何始终”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面临的突出难题。这“六个如何始终”各有侧重,但内在统一,着眼坚定理想信念,着力维护团结统一,紧扣提升治理能力,聚焦振奋精神状态,注重纠正错误偏差,强调做到激浊扬清,点明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最为紧迫、最为关键、最为根本的大问题。解决好这些难题,是我们党在新的长征路上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必须啃下的硬骨头。\n  【知识要点】\n  六个如何始终\n  2023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用“六个如何始终”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具体指:\n  一、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n  二、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n  三、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n  四、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n  五、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n  六、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n  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解决大党独有难题,面临着许多现实情况。虽然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党内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可能始终存在,稍有松懈就会死灰复燃,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这些都是阻碍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绊马索”,必须对此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认识。\n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必须以愚公移山的恒心、滴水穿石的韧劲,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党的二十大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作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重要论断,就是鲜明宣示我们党坚决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意志,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n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n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并且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和方针,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也是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一大法宝。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把这一任务称为“伟大的工程”。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n  回顾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党的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最鲜明的亮点。面向未来,党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部署,强调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n  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从党的建设实践来看,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只有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大局把握住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才能铸魂扎根。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格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发挥着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领导权威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全党同志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n  【经验分享】\n  广东潮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n  红色引领,“潮”向未来。广东省潮州市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融入全市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典型、传经验、谋发展,推进党建业务工作互促互进,为奋力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n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我们这么大一个党,领导着这么大一个国家,只有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才能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对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说,思想建设具有凝心铸魂、固本培元的作用。从2023年4月开始,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n  “尚贤者,政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从当前干部队伍状况看,总体素质是好的,战斗力是强的,但与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不适应的地方。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并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干部在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增长才干,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干部支撑。\n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高度重视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我们党建立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其中,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地方组织是“躯干”和“四肢”,基层组织是“神经末梢”。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党的二十大突出强调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就是要使党的各级组织强筋健骨,让党的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保证党的组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n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毛泽东同志曾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加强党的建设,既要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来指导,也要靠铁的纪律来约束。新时代以来,党的纪律规矩已经鲜明地立起来、严起来,广大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大为增强。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使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贯彻严的要求,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推动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n  中国古人讲,“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加强党的建设要靠思想教育,更要靠制度保障,靠制度是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这是一条重要经验。新时代十年,是党的历史上制度成果最丰硕、制度笼子最严密、制度执行最严格的时期,坚持依规治党、加强自我革命制度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之治”的独特密码。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党的二十大把“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突出出来,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把规矩立起来,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以制度的力量保证我们党始终勇立时代潮头、立于不败之地。\n  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n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焕发出更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n  【经验分享】\n  吉林延边打造“清风金达莱”新时代廉洁文化品牌\n  文化润心,养德固本。近年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元素,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着力打造“清风金达莱”新时代廉洁文化品牌,使廉洁内化为一种思想自觉和内在修养。\n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定按照既定的方向继续前进,咬定青山不放松,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n  【特别关注】\n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取得丰硕成果\n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张反腐败“国际天网”不断织密,大批外逃分子被缉拿归案。“天网行动”于2015年3月正式启动,截至2023年6月,“百名红通人员”已有62人归案。党的十八大至二十大期间,“天网行动”共追回外逃人员10668人,追回赃款447.9亿元,新增外逃腐败分子数量大幅下降。\n  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以钉钉子精神抓作风建设的决心和韧劲。应该说,在正风肃纪的高压之下,普遍性的作风问题得到了有效纠治,但“四风”问题出现新变种新表现,愈发趋于隐性隐蔽。坚持以严的基调抓作风,就是对老问题长抓长治的同时,对新问题也要露头就打。党的二十大突出强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提高党性觉悟和人生修为,从思想上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n  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据统计,2012年10月至2022年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64.8万余件,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虽然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但我们对腐败的顽固性和危害性绝不能低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党的二十大充分估计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和长期性,提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战略任务,并根据腐败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提出了一系列精准化的有力举措,为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供了根本遵循。\n  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在严的基调下,少数党员干部出现了懒政怠政、不思进取、明哲保身等不担当不作为现象。对此,有人认为是全面从严治党捆住了党员干部的手脚,影响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其实,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说法站不住脚。我们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使党员干部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如果说全面从严治党捆住了手脚,那么捆住的就是任性用权者的手脚,是蛮干乱干者的手脚。对那些真正想干事、想干成事的党员干部来说,全面从严治党让他们方向更明确、底线更清晰,也为他们排除了许多外在的干扰因素,更有利于干事创业。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督促党员干部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的“紧箍咒”,也是鼓励他们建功立业、敢闯敢为的“护身符”。同时,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从而使党员干部打消顾虑、轻装上阵,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n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为了民族的新生而生,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兴。100多年来,我们党在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进程中,成为了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推进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是历史和人民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责任。使命在身、重托在肩,不可不自强。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更加辉煌的业绩,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n  【深度阅读】\n  1.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求是》2023年第3期。\n  2.习近平:《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求是》2023年第12期。\n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2日 06 版)"} {"title":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江西行",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金秋十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开启今年第11次国内考察。\n  1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九江市考察调研。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习近平登上琵琶亭远眺长江,冒雨沿江堤步行察看沿岸风貌,听取当地崩岸治理、航道疏浚、岸线生态恢复等工作进展介绍。随后,习近平乘车来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走进生产管控中心控制大厅和检验计量中心实验室,详细了解企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智能工厂等情况。\n  11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景德镇市考察调研。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他先后走进南麓遗址、陶瓷博物馆、明清窑作群,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等情况,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随后,习近平来到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考察了直升飞机总装车间和试飞站,详细了解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的情况。\n  11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详细了解当地蓝冠噪鹛保护等情况,同村民、游客和正在采风写生的美术学院师生等亲切交流。\n  12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  13日上午,习近平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他强调,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title": "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3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专家企业家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n  座谈会上,刘元春、黄群慧、黄益平、高瑞东、朱震敏、钟宝申、张天任、陈四清等先后发言。大家认为,下半年以来,我国加强逆周期调节,出台实施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企业生产经营改善,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从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展优势等各方面综合考量,我国发展前景长期看好。大家还就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以及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n  在认真听取专家企业家发言后,李强指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在固本培元中持续回升向好。从经济形势新变化看,三季度以来我国实际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从经济发展大趋势看,我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各方面发展优势没有变而且在持续提升,新动能在加快成长壮大。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国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要坚定信心、精准施策、沉着应对。\n  李强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要保持定力、稳中求进,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都要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同时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更加注重有力有效实施宏观政策调控,进一步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政策举措的组合性、协同性、精准性,推动各项政策加快落地见效,加强政策预研储备,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找准发力方向,谋划载体抓手,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n  李强指出,我国的投资机会之多、市场空间之大,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希望广大企业家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经济学家的使命是经世济民,希望专家学者多研究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多提建设性意见。\n  吴政隆参加座谈会。"} {"title": "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强调\n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n蔡奇陪同考察\n  新华社南昌10月1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江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立足江西的特色和优势,着眼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新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n  10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和省长叶建春陪同下,先后来到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深入长江岸线、企业、历史文化街区、农村等进行调研。\n  1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九江市考察调研。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习近平登上琵琶亭远眺长江,冒雨沿江堤步行察看沿岸风貌,仔细询问长江水位、水质、航运、防洪、禁渔等情况,听取当地崩岸治理、航道疏浚、岸线生态修复等工作进展介绍。习近平指出,长江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无论未来长江经济带怎么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可能离开长江的哺育。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n  习近平随后乘车来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他走进公司生产管控中心控制大厅和检验计量中心实验室,详细了解企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智能工厂、推动节能减污降碳等情况,对企业开展科学检测、严格排放标准等做法表示肯定。习近平强调,破解“化工围江”,是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要再接再厉,坚持源头管控、全过程减污降碳,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n  实验室外,企业员工们围拢过来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亲切地对大家说,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希望你们按照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n  11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景德镇市考察调研。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习近平先后走进南麓遗址、陶瓷博物馆、明清窑作群,饶有兴趣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情况,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不时赞赏他们的手上功夫和工匠精神,鼓励他们秉持艺术至上,专心致志传承创新。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n  随后,习近平来到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考察了直升飞机总装车间和试飞站,详细了解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的情况。他指出,航空装备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点。要坚持创新驱动,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上下更大功夫,面向未来需求出新品,努力构建先进制造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n  11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这里是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中心区,也是极度濒危鸟类蓝冠噪鹛自然保护小区,植被多样、生态良好。习近平详细了解湿地公园和蓝冠噪鹛保护等情况。村广场上正在“晒秋”,一排排晒盘盛满红豆、玉米、辣椒等,格外喜人。美术学院师生正在采风写生,习近平驻足观看,同他们亲切交流,鼓励他们打好扎实基本功。得知当地发展特色旅游、茶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习近平十分高兴。他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n  离开村子时,村民们热情欢送总书记。习近平亲切地说,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很关注乡村振兴。希望你们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n  13日上午,习近平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江西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n  习近平指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n  习近平强调,江西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要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做大做强都市圈,主动对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的吸引力。发挥生态优势和传统农业优势,打造区域性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巩固传统商路,积极开拓新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推进促进公平竞争的政策实施,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n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森林食品,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更多依靠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整治、乡风建设,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抓好办成一批实事,让群众看到新变化。\n  习近平强调,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着力稳岗扩岗,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强化城乡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帮扶。\n  习近平指出,要总结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砥砺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作为。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n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陪同考察。\n  李干杰、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主题教育中央第八巡回指导组负责同志参加汇报会。"} {"title": "韩正会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国家副主席韩正13日在北京会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n  韩正表示,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没有地缘政治矛盾,双方共识远大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在经贸、科技、人文、应对气变等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发展潜力巨大。中方愿与欧方加强高层对话和各级别交往,对共同关心的问题真诚、深入地开展沟通,进一步增进双方理解和互信,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n  博雷利表示,中国是伟大的国家,并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使全世界从中受益。愿通过此访进一步加强欧中关系,确保年底欧中领导人会晤圆满成功。"} {"title": "刘国中强调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扎实稳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杭州10月13日电 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13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持续走深走实。\n  刘国中表示,“千万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整省全域成功实践样本,蕴含的理念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旺盛实践活力,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在于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效。要坚持一以贯之、狠抓落实,久久为功、稳扎稳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农民期盼中找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培育壮大乡村产业。要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不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n  刘国中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动农民参与,落实落细重点任务,注重规划引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努力形成梯次推进、逐步扩容、迭代升级的工作格局。\n  会前,刘国中调研了宁波、绍兴、杭州、湖州等地“千万工程”实施现场。"} {"title": "千余名少先队员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入队建队仪式",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队歌嘹亮、宣誓铿锵、红领巾迎风飘扬……今年10月13日,正值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4周年,北京小学1400余名师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传承红色基因 树立理想信念”入队建队仪式。少先队员们在庄重的入队仪式和党史主题展览参观过程中,不断增强时代新人的使命感责任感。\n  上午10时30分,充满激情的诗歌朗诵《红色的十月》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在党旗、团旗和队旗下,新老少先队员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高年级队员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友谊中队为新中队授旗;全体新队员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词响彻广场……约1小时的仪式中,现场的少先队员们神情专注、站姿挺拔。\n  能够和所有同学一起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完成自己的入队仪式,让二年级的新队员张采谊倍感自豪:“正式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我的心怦怦直跳。我会永远记得那种激动的感觉,我要牢记誓言,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用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添光彩。”\n  10月13日,北京小学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入队建队仪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供图)\n  入队建队仪式后,全体师生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n  新中队辅导员吕游表示,此次活动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很有意义,“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地践行育人初心,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红色的种子播撒在少先队员心中。”\n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负责同志表示,开馆两年多来,馆内已接待30多万名大中小学生学习参观,成为学党史、悟思想、立志向的重要阵地。今后还将继续探索把红色资源融入教育实践,把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充分发挥红色场馆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记者董博婷)"} {"title":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丨惠民生 利天下——“一带一路”中的人民至上理念",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惠民生 利天下——“一带一路”中的人民至上理念\n  新华社记者刘健\n  “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时这样说。\n  共建“一带一路”,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各国人民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为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n  助减贫·授人以渔\n  “在中国农业专家组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种植杂交水稻获得丰收,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东非国家布隆迪43岁的农民夏尔从2018年开始跟着中国专家学习杂交水稻种植技术,连续5年获得丰收。\n  2015年以来,中国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一直致力于在布隆迪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2018年,专家组将夏尔所在村子确定为水稻减贫示范村,许多当地农民因此成为受益者。从2020年开始,专家组把减贫示范村的范围扩大到22个村庄。截至2023年6月,布隆迪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4000公顷,稻谷产量增加1.9万吨,农民收入增加910万美元。\n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这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也在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消除贫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n  在共建国家合作推广水稻、玉米、菌草、水果等的种植以及禽畜养殖,推动当地减贫事业发展;从非洲的亚吉铁路、蒙内铁路,到东南亚的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向共建国家员工传授从铁路项目建设到运营维护的专业知识;创办鲁班工坊,促进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n  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努力实现援助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助力共建国家加快发展,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越来越多共建国家民众通过“一带一路”合作获得自我“造血”能力,改善了生活。\n  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感言:“中国坚持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我们希望在中国的帮助下自己学会钓鱼。”阿拉伯投资者联盟主席贾迈勒·巴尤米说,中国提出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一系列倡议,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减贫,有效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稳定。中国付出的巨大努力值得国际社会尊重。\n  送健康·生命至上\n  怀里抱着刚出生没几天的宝宝,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妇产科医生张茜动作轻柔。“他是这次地震中诞生的宝宝,妈妈被救护车直接拉到手术室紧急剖宫产,术前发生大出血,幸好手术及时,保证了安全。”这台剖宫产手术在摩洛哥9月8日晚强烈地震后半小时开始,冒着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的风险,中国医生成功接生了“地震宝宝”。\n  在南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以外岛屿的健康中心里没有医生,只有医务助理、护士和护士助理,药物也非常匮乏。中国援基里巴斯医疗队多次送药上岛并开展义诊,被基里巴斯《新星报》称为“太平洋岛屿上的健康守护者”。\n  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同样积极践行这一重要理念:“光明行”“健康爱心包”“中医药风采行”,建设医院、疾控中心,开展草药种植及加工合作……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为构筑全球健康防线作出积极贡献,书写了一个个守护健康的生动故事。\n  新冠疫情暴发以后,中国向120多个共建国家提供抗疫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38批抗疫专家组,同31个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向共建国家提供20余亿剂疫苗,与20余个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提高了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n  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穆尼尔·阿克拉姆说,中国从全球疫情暴发初期就开始向国际社会提供抗疫物资,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无偿帮助,向很多国家提供了新冠疫苗。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说,中国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在“健康丝绸之路”等合作框架下推进可持续发展,让坦桑尼亚等国的民众受益。\n  惠民生·以人为本\n  “中国人帮助我们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我们再也不用天不亮就到3公里外的河里去取水了。”谈起中国企业修建的供水项目,安哥拉卡宾达省卢哥拉社区居民佩德罗·乔斯充满感激。\n  2022年6月,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卡宾达供水项目竣工。一年多来,项目运行顺利,日供水能力达5万立方米,可保障当地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应自来水,覆盖卡宾达省92%的人口居住区域,让60万当地居民喝上了“放心水”。\n  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的建成使用缓解了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面临的城市污水处理危机,普特拉姆电站点亮了斯里兰卡的万家灯火,中国企业修筑的一座便桥解决了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民众的出行难题,“万村通”项目为千万非洲民众打开了解外界信息的窗口……\n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以人为本的中国理念,在让共建国家民众获得实实在在好处的民生项目中得以充分体现。\n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长佐哈里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有利于帮助共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领域的投资在增加就业的同时,助力提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他举例说,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联通、增进民生福祉有着重要作用,马来西亚人民期待该项目早日完工。\n  纳米比亚经济分析师约瑟夫·希哈马说,非洲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拓展务实合作,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给非中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n  十年耕耘,“一带一路”合作给共建国家民众带来的是路、是桥、是水、是电,是高铁、是机场、是学校、是医院,更是值得期待的明天。承载着各国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同共建国家一道,让一个个理想变为了现实,让“一带一路”真真切切成为造福中国同共建国家的“发展带”、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title": "新闻多一点|婺源晒秋",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上饶市考察调研\n  他来到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n  了解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n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n  婺源县位于江西东北部\n  与皖、浙两省交界\n  全县2967平方公里,人口37万\n  这里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深厚\n  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n  近日拍摄的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晒秋场景。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  金秋十月,风吹稻香\n  果实缀满枝头\n  处处是“秋忙”的身影\n  洋溢着丰收的喜悦\n  近日,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的村民正在晾晒农作物。新华社记者 刘佳敏 摄\n  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的农家小院里\n  房前屋后的晒架、竹扁上\n  满是新采摘的红辣椒、胡萝卜、绿豆、红豆……\n  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n  近日,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村民晾晒的农作物。新华社记者 刘佳敏 摄\n  阳光下\n  五颜六色的农作物\n  与白墙黛瓦的传统民居相映成景\n  构成一幅诗意的秋日丰收图\n  近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拍摄的马家柚。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  依托月亮湾旅游公园\n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及茶叶种植和加工\n  2022年石门自然村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n  百姓人均年收入达2.65万元\n  2021年3月15日拍摄的婺源月亮湾旅游公园,石门自然村坐落于此。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  “晒秋”\n  这一独具特色的民俗\n  在今天的婺源有了新的时代演绎\n  走进篁岭古村\n  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n  灰白相交的传统建筑间\n  点缀着辣椒、南瓜、玉米等\n  近日拍摄的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篁岭村晒秋画面。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  这一乡村振兴的丰收画面\n  “晒”的是春华秋实\n  也是村里老百姓的幸福劲儿\n  近日拍摄的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  婺源“晒秋”展开的是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n  这幅图里\n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n  "} {"title": "陈文清在河南调研时强调 政法干警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在新时代新征程忠诚履职担当作为",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郑州10月1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10日至13日在河南郑州、开封、三门峡调研时强调,河南政法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锻造政法铁军、维护安全稳定、加强法治建设、化解矛盾纠纷上奋勇争先、争创一流,在新时代新征程忠诚履职、担当作为。\n  在兰考县,陈文清拜谒焦裕禄纪念园,参观焦裕禄生平事迹展览。他指出,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令人感动。政法干警要结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重要指示,在红色血脉赓续中滋养初心,淬炼灵魂。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核心要求,把清正廉洁作为刚性底线,把履职担当作为基本素养,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n  在基层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陈文清详细了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处置突出涉稳风险等情况。他指出,政法机关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推动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责任,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要做好“晴天修屋顶”的工作,及时预防风险、排查风险、化解风险。对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等违法犯罪,要依法从严打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n  在基层法院、检察院调研时,陈文清要求,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针对犯罪的具体情况,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确保每一个案子都办成铁案。\n  在市县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基层司法行政机关,陈文清调研矛盾纠纷化解情况。他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于预防、立足于调解,认真推进矛盾纠纷化解这项“民心工程”。要加快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做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要把调解工作和普法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title":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二集《跨越山海》",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序】\n  【解说词】\n  今天的世界,连接的努力从未停止,在雪域高原筑路,在深邃海底架缆,人类互联互通的极限被不断突破。\n  今天的世界,连接的断点依然存在。大量地区道路不足、铁路空白、电力匮乏,发展的鸿沟难以跨越。\n  如何才能打通互联互通的阻塞,让世界迈上普惠平衡的发展之路?\n  【同期】习近平\n  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动发展。\n  【解说词】\n  十年间,跨越江海阻隔、凿穿群山屏障,一项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上的基础设施,正在延伸拓展,将你我紧密相连。\n  【推出片名:第二集 跨越山海】\n  【解说词】\n  两千一百多年前,当西行的张骞,穿越茫茫大漠、飞沙戈壁,一片富饶美丽的土地,即将出现在他的眼前。这片水草丰美、绵延上万里的绿洲,就是大宛国所在之地。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也被称作费尔干纳盆地。\n  如今的费尔干纳盆地,分属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个国家。仅乌兹别克斯坦,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于此。\n  然而这一千多万居民,在出行上却面临着一个长久以来的难题:盆地群山环抱,海拔落差接近3000米,他们前往自己国家的首都塔什干,要么乘坐火车中转其他国家,绕行150公里;要么长途驱车,翻越天山山脉。\n  【字幕】乌兹别克斯坦\n  【解说词】\n  今年44岁的阿克茂,已经从事铁路工作18年了。此前,他每周都要跟随货运列车,频繁往返于塔什干和费尔干纳两地。每一次来回,都要花60个小时在火车上。冬天大雪封山,旅途则更加艰险莫测。\n  【同期】乌兹别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长 阿克茂·卡德尔扎诺夫\n  乌兹别克斯坦冬天特别寒冷。以前,由于降雪量过大,经常雪崩,乘客不得不在此滞留,有时甚至要等5到6个小时,直到(人们用)所有设备将积雪清除。\n  【解说词】\n  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天山之中打穿一条隧道。\n  从高空俯瞰,天山山脉沟壑纵横,积雪常年不化,在这里穿山凿隧的计划,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启动过。\n  然而,经过反复勘测,当时的专家却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打通这条20公里长的隧道,施工期竟然需要长达25年。修建计划被迫长期搁置。\n  急切盼望,但有心无力,如何突破基础设施的瓶颈,畅通经济发展的血脉,成为众多国家的渴求。\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能否为他们破解难题?作为倡议的提出方,中国也在思考这个问题。\n  2014年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八次会议,聚焦“一带一路”规划,推动和有关共建国家开展基础设施规划合作,针对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不足的痛点,会议提出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n  【字幕】2014年11月8日 中国 北京\n  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n  【解说词】\n  这次会议四天之后,一场“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与多个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同商讨全方位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n  【同期】习近平\n  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们的祖先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许多互联互通的奇迹。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典范。\n  【解说词】\n  习近平主席说:“丝绸之路首先得要有路,有路才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面对阻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重挑战,他借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呼吁各国与会者坚定信念,攻坚克难。\n  【同期】习近平\n  山不会加大增高,人却是子孙无穷,只要持之以恒,总有一天会把大山搬走。\n  【解说词】\n  在这次会议上,由中国倡导并起草的,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获得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n  中方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一年之后,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n  加强互联互通的决心转化为一项项务实举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很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n  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期盼已久的卡姆奇克隧道,建设全面提速。这条中亚最长且技术难度最高的隧道,乌方要求三年打通。在众多国家的竞标队伍中,只有中国的一家施工单位,敢于面对这场挑战。\n  【同期】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洪开荣\n  我们做了很多的工程,而且隧道工程的各种各样地质条件,我们都遇到过了,而且我们的专业技术队伍,以及我们的装备技术能力都有提升,所以我们有底气去冒这个险。\n  【解说词】\n  此时的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铁路、公路、水利等各类隧道里程已接近3万公里。\n  仅洪开荣的团队就成功攻克了南水北调穿越黄河工程、狮子洋隧道工程等众多超高难度工程。手握先进的建造技术,洪开荣相信,这是中国隧道技术走出去的一个良好机会。\n  【字幕】2015年12月 卡姆奇克隧道\n  【解说词】\n  现代版“愚公移山”的故事,在费尔干纳盆地上演。\n  这是一次岩爆造成的小规模塌方,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中等强度以上的岩爆一共发生了3000多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坍塌近2000立方米。\n  【同期】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洪开荣\n  隧道是一米一米往前打,每一米可能都要发生一些变化。因为地下几十亿年形成的看不见的东西。这个不确定性的因素需要你有能力,我们的技术人员是有这个能力。\n  【解说词】\n  为了保障一线工人的生命安全,建设团队在现场摸索出一套岩爆监测系统,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岩爆发生带来的危险。\n  【解说词】\n  零下40多度的工作环境,数千次的岩爆、涌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乌两国的建设者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彻底打通了隧道。用中国技术、中国经验,创造了世界隧道建造史上的新奇迹。\n  【同期】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洪开荣\n  隧贯山河,道通天下。我们一定要把它打通,无论是祖国的还是国际上的(隧道),更多的是希望天下大道,咱们都能够走到一起。\n  【字幕】2016年6月22日 卡姆奇克隧道通车\n  【解说词】\n  2016年6月22日,对于很多乌兹别克斯坦人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下午的塔什干会展中心,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车身上绘制着乌兹别克斯坦国旗蓝白绿三色的列车驶出隧道,卡姆奇克隧道正式通车。\n  也是在这一天,阿克茂迎来了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时刻。\n  【同期】乌兹别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长 阿克茂·卡德尔扎诺夫\n  这可能是命运(的安排),我迎接了第一列客运列车。我们的领导人、外交官、大使馆代表和客人都在这列火车上。这也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我觉得自己像是被派往卡姆奇克隧道的先锋。\n  【解说词】\n  卡姆奇克隧道的贯通,将塔什干至费尔干纳盆地之间的客运时间由9小时缩短至3小时,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主要城市紧密连在一起,彻底改变了居住在费尔干纳地区一千多万居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n  【同期】乌兹别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长 阿克茂·卡德尔扎诺夫\n  铁路是经济的火车头之一,我们的祖先和铁路工人都对此梦寐以求。现在整个乌兹别克斯坦的道路网络联通了,我非常积极地看待这一切,对未来也满怀希望。\n  【解说词】\n  十年间,贯穿高山荒漠的新通道不断涌现,中亚这个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正以多种形式与四面八方连接在一起。\n  【字幕】中吉乌公路\n  【解说词】\n  跨越常年雪崩、滑坡的山区,全长950多公里的中吉乌公路,衔接起三国国际运输大通道。\n  【字幕】塔吉克斯坦 瓦亚铁路\n  【解说词】\n  在“高山之国”塔吉克斯坦,由中方参建的塔吉克斯坦瓦亚铁路,架桥穿隧,为打通这个国家南北铁路运输干线发挥重要作用。\n  【字幕】双西公路\n  【解说词】\n  全长8000多公里的双西公路,穿越沙漠、高原,打通一条连接中国西部和欧洲西部的大通道。\n  这是世界银行评估的全球交通基建水平,颜色越深,代表区域基建水平越高。2014年,在全球多个主要区域中,基建水平相对落后的就是中亚地区。当时间来到2023年,我们再度聚焦中亚,数据显示,它的指数增幅达到了12.7%,成为了全球交通基建水平增长最快的区域。\n  【同期】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 阿利莫夫\n  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实现的交通互联互通,不仅为中亚提供了通往欧洲的通道,也为其提供了通往亚洲其他地区的通道。这极大地提高了中亚地区7000万人口的生活水平。\n  【片花】\n  【解说词】\n  非洲,幅员辽阔,但欠发达地区仍普遍存在。\n  十年前,非洲大陆面临着这样的现实:铁路里程仅占全球的7%;高速公路的密度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不仅如此,这个人口众多的大陆,贸易额却只占到全球的3.1%。\n  全球化的这张网络中,非洲长期徘徊在边缘地带。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借助基础设施的腾飞,向工业化大踏步迈进,在全球价值链中拥有一席之地。\n  【字幕】肯尼亚 蒙巴萨港\n  【解说词】\n  肯尼亚蒙巴萨港,东非第一大港。这里不仅是肯尼亚的出海口,还承接着乌干达、卢旺达等非洲内陆国家的海上贸易。\n  然而,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货船拥堵、货物滞留,一直困扰着这座港口。在蒙巴萨港工作多年的张爱军,深有体会。\n  【同期】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副总经理 张爱军\n  蒙内铁路开通之前,这儿的拥堵是非常严重的,有时候汽车8天进不了港,船平均时间是5天才能卸完。时间就是金钱,但是我在这儿等着,那一点收入也没有。\n  【同期】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副总经理 张爱军\n  这是我们三条标轨(标准轨距)铁路线,再往远处看到的,那就是米轨(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n  【解说词】\n  静静地躺在码头旁的这条米轨铁路,就是港口拥堵的症结所在。作为英国殖民时代的产物,这条米轨铁路早已年久失修,基本丧失了一条铁路应有的功能。\n  铁路运力不足,这就意味着蒙巴萨港的货运重担,只能依靠这条拥挤不堪的公路,脆弱地维系着。\n  打通陆路交通的阻塞,重振蒙巴萨港,成为肯尼亚的世纪梦想。\n  期盼的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东方大国。这个热爱和平交往的国度,曾在六百多年前,就与蒙巴萨开启了首次友好往来。\n  【字幕】中国国家图书馆\n  【解说词】\n  中国国家图书馆,浩繁卷帙中镌刻着历史的细节。在馆藏的300万册件古籍善本中,我们找到了目前已知存世的、最古老的越洋航海图。\n  在明代茅元仪编辑的《武备志》中,一幅宏大的《郑和航海图》呈现在眼前。这幅浩瀚的画卷,长度超过了5米,图上地名更是多达500个。按照图上的信息,郑和第六次航海最远的到达地,是非洲的“慢八撒”,也就是今天的肯尼亚蒙巴萨。\n  【字幕】蒙巴萨 耶稣堡博物馆\n  【解说词】\n  而在蒙巴萨耶稣堡博物馆里,几十件中国明清时期的花瓶、盘子和茶具整齐陈列。这些东非海岸出土的文物,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蒙巴萨与中国的不解之缘。\n  六百多年后的今天,中非关系翻开了历史新篇。东非大港的再次繁荣,终于被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点亮。\n  【解说词】\n  2015年12月,南非约翰内斯堡,在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把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宣布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支持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n  【同期】习近平\n  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拥有助力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装备、人才、资金等物质优势,更拥有支持非洲发展强大的政治优势。中非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优势互补,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n  【解说词】\n  带着过来人的经验,中国毫无保留、以诚相待,为非洲大陆的发展伸出援手。作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的重要成果,一条全长480公里,连接起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蒙巴萨的现代化铁路,进入快速建设阶段。\n  蒙内铁路的近三千名中国建设者,与四万多名肯尼亚员工携手攻坚,用一千多个日夜,将一个百年梦想变成现实。\n  【字幕】2017年6月1日 蒙内铁路首个运营日\n  【解说词】\n  2017年6月1日,蒙内铁路终于迎来了通车后的首个运营日。\n  这一天,正是肯尼亚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自治权的纪念日。肯尼亚人民选择在这一天开启蒙内铁路,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他们要用崭新的蒙内铁路向百年前那条殖民铁路告别。\n  也是在这一天,卡米卢斯接到了一项特别的任务:前往首都内罗毕,建立一个大型粮食筒仓。\n  【同期】肯尼亚散粮运输公司部门经理 卡米卢斯·翁德戈\n  我身后的筒仓都是因蒙内铁路而建。如果没有蒙内铁路,这个(筒仓)项目不可能实现。过去,米轨铁路速度慢、用时长,运输存在很多问题。一切的改变都源于蒙内铁路。现在,我们一共建造了13.4万吨容量的筒仓。\n  【解说词】\n  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粮食,可以从蒙巴萨港的货轮上直接装入蒙内铁路粮食专线列车,运抵这座粮食筒仓,再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如今,这套粮食运输系统,能够填补肯尼亚每年200万吨的粮食缺口。\n  【同期】肯尼亚散粮运输公司部门经理 卡米卢斯·翁德戈\n  现在,我早上打一个电话,货物从蒙巴萨发出,晚上就到这儿了,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的。这让人激动。蒙内铁路是一个新项目,(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交通方式,更快、更高效。\n  【解说词】\n  蒙内铁路的贯通,加速着人员与货物的流动,也终于重新激活了千年大港蒙巴萨。\n  【同期】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副总经理 张爱军\n  我们港务局的集装箱不再堆积如山。从1号码头到现在建成了22号码头,全部能实现铁路的运输,这是对港口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n  【解说词】\n  对比2013年和如今的影像,我们发现,毗邻蒙内铁路的地方,多出了一大片区域,这是新的装卸区和泊位,进港货物可以通过铁路直通非洲腹地,大大提升了效率。《港务报告》显示,近五年,船只在繁忙月份的平均进港时间,比上一个五年缩短了近27个小时,仅为原来的一半。\n  通过对比十年来全球主要港口的海运航线分布,我们将真实的航线轨迹变化,还原到三维地球上。数据追踪到这样的变化:从2017年起,来自蒙巴萨的船只,第一次抵达了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西澳大利亚、南美洲的哥伦比亚。而在这些轨迹里,连接中国的趋势更加明显,此前来自蒙巴萨的航线只联通中国的10个主要枢纽,而在2017年—2020年间,又新增加了南通、日照等11个港口。\n  五年来,蒙巴萨港联通非洲以外的港口数量增长了约40%,蒙巴萨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加紧密地连接世界。\n  新生的不只是蒙巴萨港。夜幕降临,利用夜光遥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这条延伸的光丝带,就是蒙内铁路。\n  在它的沿途,十年间暗淡的灯光逐渐亮起,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铁路边的沃伊小镇亮度增加了26%;首都内罗毕的夜间灯光上升了近18%;再往西看,一个城市群逐渐被点亮。\n  这条交通大动脉,推动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n  【同期】肯尼亚铁路局前运营总监 詹姆斯·塞勒\n  中国与肯尼亚的关系是最好的国家关系之一,这份友谊将我们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期待东非地区近2亿人口都能通过蒙内铁路获益。\n  【同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杰弗里·萨克斯\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连接(各国)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它通过陆路运输、高速铁路、互联网和清洁电力将各国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是互惠互利的。当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连接在一起时,这个地方就会繁荣起来。这一切对非洲国家,尤其是对低收入非洲国家来说极为重要。\n  【解说词】\n  “连接国家,走向繁荣”,印在蒙内铁路车身上的这句口号,正在非洲的大陆上成为现实。\n  今天,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大陆上,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众多基础设施项目,带来了近十万公里的公路、超过一万公里的铁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n  与此同时,近60个由中国企业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工业园破土而出,并被广为效仿,带动了非洲国家自建或与其他国家共建各类工业园区超200个。\n  新兴的工业园区,正在给非洲带来改变。\n  【字幕】埃塞俄比亚 信息产业园\n  【解说词】\n  尼布雷特是埃塞俄比亚传音手机制造中心的第一批非洲本地管理人员。过去十年,在中方技术人员的带动下,他和数百名当地百姓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管理人才和产业工人。\n  【同期】传音埃塞工厂埃方厂长 尼布雷特·阿亚莱乌\n  我们招募的员工,在校期间很少接受与制造业相关的教育与培训。(中方)带来的一大进步是,(员工们)接受了内部和外部的培训;另一大进步是,我们借鉴了中国人的一些管理方法。我们也为行业制定了一些标准。认真上进的工作人员能拿到可观的薪酬,带动了全厂员工努力工作的风气,大家也能获得更多机会。\n  【解说词】\n  工业园的建立不仅为埃塞俄比亚培养了一批现代产业人才,还带动了一个庞大产业链的诞生。现在,仅传音手机就在非洲建立了上千个售后服务网点。中国企业打开了广阔的非洲市场,而埃塞俄比亚迎来了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手机出口覆盖了赞比亚、坦桑尼亚、刚果(金)、塞内加尔等17个国家。\n  新时代的中非合作,不断开创着互利共赢的新局面。\n  【同期】埃塞俄比亚国家重振委员会委员长 特肖梅·托加\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有十年,我们完成了一些重要项目,取得了工业化进展,建成了工业园区。毫无疑问,这些项目对埃塞俄比亚的转型、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我们的国家愿景是使埃塞俄比亚成为一个繁荣、发达、民主的国家,这一愿景正在成为现实。\n  【解说词】\n  这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非洲大陆诞生了很多工业史上的“第一次”。\n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州,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糖厂拔地而起,每天可处理甘蔗12000吨,结束了当地白糖短缺的历史。\n  马里首都巴马科,西非第一座现代化药厂的出现,不仅让当地基础药品的价格下降超三成,还让周边八个国家都用上了质优价廉的非洲制药。\n  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中非六国第一条玻璃生产线在这里搭建,摆脱了玻璃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困境。\n  过去十年,伴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深入推进,37个非洲国家工业水平获得提升。非洲大陆正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网络中。\n  【片花】\n  【字幕】老挝 万象\n  【解说词】\n  清晨,城市正在苏醒,老挝万象站已经聚集了一百多名老挝师生,他们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即将启程前往中国。\n  2019年老挝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师生代表致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表达老方对中国援建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的真诚谢意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意愿。同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给老挝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说道:“欢迎你们早日乘上中老铁路列车来到北京。”\n  这一份等待了三年的邀约,在今天成为了现实。\n  【同期】老挝小学生 因提达·因它翁\n  这是我第一次乘坐(中老铁路列车),能够乘坐火车我觉得很开心,也很震撼。我看到了很多有美丽树林的地方。\n  【同期】老挝小学生 苏松巴·苏婉纳腊\n  我想去中国的很多地方旅游。中国文化是灿烂辉煌的,要去旅游就需要了解(中国文化)。\n  【同期】老挝小学生 吉尔达·西沙瓦迪\n  我想到中国(看一看)的地方有:第一是香港,第二是北京,第三是长城。\n  【同期】老挝小学生 杨文英\n  我们坐火车要去中国学校,跟中国小朋友一起玩一下,(参加)手拉手活动,我们要一起过“六一”儿童节。\n  【解说词】\n  在火车里画画的孩子们并不准确地知道,他们正以什么样的速度在大山大河中穿行。\n  中老铁路开通之前,老挝全国仅有一段长约3.5公里的铁路与泰国相连。从起点到终点,全程用时仅15分钟。\n  火车,是孩子们极为陌生的交通工具。\n  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交通桎梏让老挝的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为此,老挝提出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向而行。\n  2015年12月,中老铁路项目正式启动。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这是中老两国建设者共同铺就的、老挝历史上第一条准轨普速铁路,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n  【字幕】2021年12月3日 中老铁路通车\n  【解说词】\n  2021年12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老挝国家主席通伦,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这条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世代友谊的列车,即将飞驰在希望之路上。\n  【同期】\n  万象站列车驾驶员:C82次中老铁路首列列车准备完毕!请您下达指令!\n  老挝国家主席 通伦·西苏里:发车。\n  昆明站列车驾驶员:报告习主席,中老铁路首发旅客列车C3次准备完毕,请指示。\n  中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发车。\n  【同期】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 通伦·西苏里\n  我还记得习近平主席同我一起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时说的话。铁路一通,两国之间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让我们把这条铁路当作一条金路、银路。习近平主席的话非常重要。我认为,中老铁路不会止步于老挝。未来,它还将延伸到东盟各国。到那时,中国和老挝的互利共赢关系将迎来更大发展。\n  【解说词】\n  中老铁路由北向南,不仅打破了老挝“陆锁国”的困境,同时也开辟了一条辐射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道路。\n  共通一条路,命运紧相连。总人口超20亿的中国和东盟,也因这条铁路而无缝对接,超级大市场的经济潜力加速激活。\n  【字幕】老挝 万象\n  【解说词】\n  集拉德是泰国一家旅行社的老板,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列车开通以来,他当即决定拓展中国境内的旅游业务。这一天,集拉德来到位于老挝万象的合作旅行社确定前往中国的行程和细节。\n  【同期】泰国旅行社老板 集拉德\n  我们这个旅游团来自泰国普吉岛。选择这条火车线路,第一是因为团里都是老年人,年纪大了,想坐一下快速列车。\n  【同期】泰籍游客 巴实\n  我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乘坐中老铁路列车从老挝出发去昆明。\n  【同期】美籍游客 扎克尔·马利马尔\n  我认为(中老铁路的合作)是最好的,中国帮助改善了老挝(的交通)。\n  【同期】泰国旅行社老板 集拉德\n  (中老铁路)效果很好,订单多得接不完。泰国人也希望在2027年之前,也就是五年之内,能够通过铁路与中国实现互联互通,从而增进双方文化交流,促进中泰一家亲。\n  【解说词】\n  沿线旅游业迎接春天的同时,一个高效便捷的国际货运通道也悄然形成。\n  现在,从昆明出发,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可以一路向南,在万象南站换装米轨铁路后,直达泰国林查班港。运输时间比过去用汽车换装倒运,缩短了一天左右,运输成本减少20%以上。\n  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也从开通初期的日均2列,增加到目前的日均14列,货物运输服务了十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n  一张遍及东盟的铁路网,还在不停生长。如今,中泰铁路的建设如火如荼,工程完工后,将与中老铁路实现贯通。跨越马来西亚、泰国和老挝3国的货运列车“东盟特快列车”已经投入运行;建设中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横穿马来半岛,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发展进程,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n  一个充满竞争力的中南半岛,活跃在世界经济版图上。\n  【片花】\n  【解说词】\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由最初的铺路架桥、建港修仓,不断向全新的领域拓展。\n  【字幕】巴基斯坦 喀喇昆仑公路\n  【解说词】\n  这是一条令人敬畏的山地公路。它如同一条飘带,穿行于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西端。\n  全长1224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经红其拉甫山口进入巴基斯坦。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工程建设者历经千辛万苦,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才修通了这条天路。崇山峻岭见证着中巴友谊的历久弥新。\n  【解说词】\n  2015年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年度首访来到巴基斯坦。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为连续37年志愿守护中国烈士陵园的阿里·艾哈迈德老人,颁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n  在这座公墓里,长眠着88位为修筑喀喇昆仑公路而牺牲的中国建设者。曾经,穿越冰封雪原和悬崖峭壁的天路,连接着中巴两国,见证着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n  如今,这次历史性的访问,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掀开了中巴关系新篇章。\n  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提出: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合作布局。在这次出访中,51项双边合作文件接连签署。以中巴跨境光缆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了中巴经济走廊上优先实施的项目之一。\n  【同期】习近平\n  走廊规划和布局要兼顾巴基斯坦各地区,让发展成果惠及巴基斯坦全体人民,进而惠及本地区各国人民。\n  【解说词】\n  会场内,人们以传统的鼓掌方式表示热烈的回应。\n  【同期】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 阿里夫·阿尔维\n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时,我正在国民议会担任议员,他当时的讲话令我记忆犹新。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这些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下的重要努力。巴基斯坦是中国非常可靠的伙伴,两国之间是“铁杆”兄弟的情谊,巴中友谊比山高、比海深。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我们两国应该携手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驶入快车道。\n  【解说词】\n  2018年,在喀喇昆仑公路不远处,一条与之并行的数字天路建成运行,长达820公里的通信光缆,从中巴边境红其拉甫口岸延伸到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巴基斯坦小伙万伟的老家帕苏村,第一次接入了4G网络。\n  【同期】巴基斯坦帕苏村村民 万伟\n  喀喇昆仑公路途经巴基斯坦北部,那里非常贫穷。我第一次从巴基斯坦去中国的时候,是在上海落地的,可以说我感觉就像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n  【字幕】河南省 新乡市\n  【解说词】\n  2017年,万伟来到苏州职业大学留学,上学期间他遇到了兰州姑娘王娜娜。如今,万伟成了中国女婿,在河南新乡安家。\n  【字幕】巴基斯坦 帕苏村\n  【解说词】\n  4G网络的到来,让万伟的家乡帕苏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此番回乡,他带着几个中国朋友,决定抓住机会开展新的事业。\n  【同期】巴基斯坦帕苏村村民 万伟\n  在中国的帮助下,(我们)有了光纤网络,之后一切都变得简单了,可以随时用微信给家里人打电话。这次跟我一起回来的(有)一些中国朋友。我们的计划是做点中巴旅游的生意,就是在喀喇昆仑公路沿线,像中巴边境红其拉甫口岸、帕苏、罕萨、吉尔吉特,都可以去,可以沿着这条公路一直深入,去巴基斯坦探索游玩。\n  【同期】视频通话\n  万伟:你想我了没?\n  王娜娜母亲:想爸爸了没?\n  万伟女儿 热丽雅:不想要爸爸。\n  王娜娜:你不想要爸爸了?\n  王娜娜母亲:热丽雅下次去的话能看见牦牛吗?\n  万伟:能啊。\n  王娜娜母亲:你看爸爸都说能看见。\n  【解说词】\n  十年间,一万四千个来自中国的4G基站,组建起巴基斯坦最大的4G网络。\n  耸立在峭壁和雪山上的通讯塔,在无形的空间里架设起了新的通道。而在它的不远处,险峻壮美的喀喇昆仑公路,蜿蜒上千公里。两条不同年代的友谊之路,在同一时空里交汇,接续改变着这个区域和世界的连接方式。\n  从交通基建到数字基建,如今的中巴经济走廊,正让中巴两国在新时代形成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让连接无处不在。\n  【字幕】卢森堡\n  【解说词】\n  早上九点,来自郑州的货物,飞抵卢森堡国际机场。每天,有超300吨的中国货物,将从这里转运到欧洲各地。\n  这条横跨郑州和卢森堡的“空中丝绸之路”,目前已在全球15个航空枢纽城市设立通航点,货运范围覆盖全球200多个城市。“空中丝路”运输的货物种类,也由单一的传统轻工业品,逐步发展到精密仪器等200多个种类。\n  十年来,“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宽,我国已与104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57个共建国家实现空中直航。\n  一条条丝路航线,一架架空中桥梁,正绘就着“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崭新图景。\n  在海上,绵延的现代化港口群,逐渐勾勒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恢弘轨迹。\n  斯里兰卡科伦坡,正在建设中的港口城,已为当地提供了8000多个就业岗位,并将为斯里兰卡吸引超过97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n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昔日濒临破产的港口,如今不仅成为地中海上的重要枢纽,更成为了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n  尼日利亚莱基港,西非地区第一大深水港,预计将创造近3600亿美元总体经济效益,尼日利亚的对外贸易将从这里腾飞。\n  港口焕发活力,货轮川流不息,“丝路海运”航线已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个港口,织出了一张联通世界的贸易网络。\n  今天,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n  从更高的视角俯瞰,你也许更能够体会,世界正在变成一个超级网络。十年间,“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上,一个个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穿越天堑、通江达海,它们横跨亚欧大陆,贯通非洲东部,联通中南半岛,将散落在不同板块上的地区连成一个整体。\n  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每一条隧道、每一根管道,和无数人命运相连。从隔绝之地走向广阔天地,全新的机遇触手可及;从发展末梢迈入繁荣之路,梦想的彼岸终将抵达。\n  世界,正在日渐通达的连接中,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title":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32场举办 宣讲大运河文化的构建与传承",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南京10月13日电(记者朱筱、邱冰清)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32场活动13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办。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博物馆》主编刘曙光作题为《大运河文化的构建与传承》的演讲。\n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围绕文化传承发展这一主题,策划了系列宣讲。本场活动是这个系列的第五讲。\n  刘曙光从历史的运河、现实的运河、申遗的运河三方面梳理了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并强调在世界遗产的语境下提炼中国大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他认为,不断研究和认识大运河,对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的连续性、统一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n  刘曙光表示,从古迹到文物保护单位,再到世界遗产,大运河经历了一场重获新生的文化整治和疏浚。大运河申遗成功了,有关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仍在继续。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生了四个方面的转变:由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和防护转变,由“运动式”、突击式向长效化、常态化的保护机制转变,由保护为主向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等工作并重转变,由文物部门的保护利用向各行各业对大运河文化积极主动的传承弘扬转变。\n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 {"title": "【讲习所·“一带一路”十周年特刊】携手共创通往多极化世界的和平之路",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本期导读】\n  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十年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建各方将这条造福世界的光明之路拓展得越来越宽广。\n  国际在线特别制作《讲习所·“一带一路”十周年特刊》系列报道,与您一起回顾、展望这条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之路。\n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所追求的目标,是各国人民幸福之所在。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契合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景和共同期待,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与塑造力,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title":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丨聚焦主题主线 坚持学用结合——各地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综述之三",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题:聚焦主题主线 坚持学用结合——各地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综述之三\n  新华社记者\n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各地把主题教育同中心工作统筹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抓好衔接联动,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n  紧扣主题主线 筑牢思想根基\n  各地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贯通起来、一体推进。\n  在广东,各地区普遍采取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方式,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以更实更细的举措全面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n  井冈山脚下,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区委党校多次举办专题读书班及主题学习活动。青原区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肖敏说,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当地在开发红色教育培训课程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发挥好党校在主题教育中的作用,讲好江西红色故事。\n  深入一线,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燕山东路的顺丰快递网点,威县县委工作人员与快递员共同装卸、扫描、分拣快递,并采取“人跟车”的方式,和快递员一同工作。威县县委书记崔耀鹏说,通过一线调研,有关部门深入了解快递行业发展的瓶颈和问题,未来出台措施将更有针对性,助力解决企业深层次的痛点。\n  务实推动求质量 精准发力抓落实\n  各地锲而不舍、精准发力抓落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n  新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荣说,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企业抓住生产创新关键环节狠下功夫,以实干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庆节前夕,中国宝武新钢集团生产出无取向电工钢领域“手撕钢”,其厚度仅为0.08毫米,约为一张A4纸的厚度,主要应用于高端医疗、高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这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企业带来了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提质升级,接下来就是稳定的批量生产。”刘建荣说。\n  9月中旬,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各乡镇(街道)党委,村居、国有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分别结合本单位实际召开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乡镇重点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村居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问题检视整改;街道、社区重点围绕强化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提供良好公共环境,提高社区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n  上海市静安区以“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作为在主题教育中开展调查研究的重点课题。静安区区委书记于勇说,静安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全力推动消费环境质量实现更大跃升。\n  靶向整治问题 出实招办实事\n  主题教育的效果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各地切实推动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真正惠及民生。\n  立足实际,田间找问题,地头解难题。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是中药材“邢枣仁”的道地产区,野生酸枣资源25.62万亩,辐射全区140多个村、2万余农户。但酸枣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信都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润国说:“在主题教育中,我们先后深入30多个酸枣种植村,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剖析原因、寻找出路。目前,打算继续在当地推广优良酸枣品种,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补齐产业链条,努力研发推出新产品。”\n  “建议构建数字产业发展生态圈,推动本地数字化中小企业与国企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近日,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会客厅”企业接待日活动中,安徽小马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相关建议。会后,马鞍山市多部门积极对接,谋划推动建议落地落实。\n  马鞍山市营商环境办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蔡飞介绍,主题教育中马鞍山市创新实施“企声响应”专项行动,明确开展“采石会客厅”企业服务集成改革、企业服务中心功能升级等工作,全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记者姚子云、刘杨、戴威、陈尚才、岳文婷、郭敬丹)"} {"title":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各地开展纪念少先队建队74周年活动",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各地开展纪念少先队建队74周年活动\n  新华社记者董博婷\n  今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4周年纪念日。连日来,各地少先队组织以多种方式集中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队日活动。\n  实地寻访、观看展演,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各地少先队员通过丰富多样的队日活动感受新时代伟大成就。\n  在江苏,少先队员们跟随护渔队队员寻找江豚踪迹,参观渔文化科普馆,了解长江生物多样性知识,感受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的大变化。\n  在浙江,少先队员们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体验织布、扎染等传统非遗项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n  广东的少先队员们与来自马来西亚、刚果(金)等国家的小朋友们,共同绘制“一带一路”十年发展成就画卷,携手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憧憬。\n  各地少先队员通过实践活动,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为国家栋梁。\n  在河南,少先队员们在学农耕中,知农事、惜农食,感知劳动乐趣和价值。\n  少先队员们走进湖南省长沙隆平水稻博物馆,在打稻子、扎稻草中感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学家精神。\n  齐唱队歌、庄严宣誓……一批新队员在建队纪念日光荣地加入少先队。在庄重的仪式中,少先队员们不断增强时代新人的使命感责任感。\n  在江西赣州,4万多名新队员完成入队仪式,走进革命纪念馆缅怀先烈,立志传承红色基因,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n  200多名新队员在北京市青年宫观看文艺展演,学习了解一代代少先队员在党的关心关怀下茁壮成长的生动故事。\n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高年级队员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新队员在队旗下庄严宣誓,坚定传承红色精神,努力争当社会主义接班人。\n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3位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全国少先队员讲授主题微队课,向队员们发出共同探索更深更远星辰大海的邀约。\n  在10月13日少先队建队纪念日当晚,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还举行主题云队课直播活动,各地少先队员齐聚云端,以少年儿童视角生动讲述新时代伟大成就,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 {"title": "第1视点|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上饶市考察调研。他来到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了解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n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整体推进秀美乡村建设,深挖徽州古村古建、晒秋等特色元素,白墙黛瓦的古朴徽派建筑与晒匾里的辣椒红、南瓜黄等相映成趣,展现出喜庆的丰收景象。\n  俯瞰婺源县王村石门自然村(2023年10月11日摄)。\n  婺源县王村石门自然村一角(2023年10月11日摄)。\n  婺源县王村石门自然村一角(2023年10月11日摄)。\n  这是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的晒秋景象(2019年11月7日摄)。\n  游客在婺源县石城村游玩(2019年11月8日摄)。\n  总监制:任卫东\n  监制:孙承斌"} {"title": "赵乐际主持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委员长会议 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0月20日至24日在京举行",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委员长会议1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赵乐际委员长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0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n  委员长会议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慈善法修订草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关税法草案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授权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哥伦比亚共和国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毛里求斯共和国引渡条约》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打击非法制造和贩运枪支及其零部件和弹药的补充议定书》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秘书处及其人员、成员国代表特权与豁免公约》的议案和关于提请审议加入《国际航标组织公约》的议案。\n  委员长会议建议的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议程还有:审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关于2022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关于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关于检查湿地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审议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分别提出的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审议有关任免案等。\n  委员长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奇就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议程草案和日程安排作了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副秘书长,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就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有关议题等作了汇报。\n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会议。"} {"title": "《通向繁荣之路》第二集《跨越山海》速览",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今天的世界,连接的努力从未停止,在雪域高原筑路,在深邃海底架缆,人类互联互通的极限被不断突破。\n  今天的世界,连接的断点依然存在。大量地区道路不足、铁路空白、电力匮乏,发展的鸿沟难以跨越。\n  如何才能打通互联互通的阻塞,让世界迈上普惠平衡的发展之路?\n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动发展。”\n  心怀“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一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蓝图,从构想变为现实。\n  这十年,跨越江海阻隔、凿穿群山屏障。面对阻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重挑战,来自中国的建设者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与所在国的同行一起,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n  中铁隧道局集团总工程师洪开荣:“隧贯山河,道通天下。我们一定要把它打通。”\n  曾经山高路远,如今畅通相连。昔日隔绝之地,正在告别闭塞,于广阔天地之中扬帆启航。\n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阿利莫夫:“因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实现的交通互联互通,这极大地提高了中亚地区7000万人口的生活水平。”\n  这十年,疏通货运堵点,提振经济发展。千年大港蒙巴萨,因为蒙内铁路的到来而焕发新生,成为通达世界的海上枢纽。\n  在蒙内铁路沿途,暗淡的灯光逐渐亮起,经济活力不断增强。这条交通大动脉,推动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n  这十年,联动区域合作,再续友谊之路。总人口超20亿的中国—东盟大市场加速激活。一张遍及东盟的铁路网,还在不停生长。\n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通伦·西苏里:“我认为,中老铁路不会止步于老挝。未来,它还将延伸到东盟各国。”\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让连接无处不在。“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n  在高空,“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宽,我国已与104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57个共建国家实现空中直航。\n  在海上,“丝路海运”航线已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个港口,织出了一张联通世界的贸易网络。\n  在日渐通达的连接中,世界正在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title": "潮头观澜丨大江奔流 时代交响",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奔流不息的万里长江滋养着亿万中华儿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n  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相关的座谈会,体现出总书记对这一“国之大者”的高度关注、念兹在兹。\n  战略引领绘宏图\n  长江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连接沿海与内陆,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之称。依江而建的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11个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n  但一段时期以来,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导致长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习近平总书记痛心地形容“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n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他强调,长江和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总书记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拉开了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大幕。\n  随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规划图景初步显现。\n  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阐释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考量。\n  万里长江起宏图。在长江两岸的广袤土地上,一场新的巨变正在发生。\n  生态优先 绿色蝶变\n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为了诊治“长江病”,沿线省市和有关部门扛起共抓大保护的责任,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n  破解“化工围江”、整治非法码头、加强城镇污水垃圾等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十年禁渔”、制定我国第一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一场场生态保护攻坚战接连打响,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发生绿色蝶变。\n  今年上半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6.8%。作为长江流域独有的旗舰物种,江豚的数量在2022年达到1249头,较五年前增长超过20%,成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的缩影。\n  如今,水清岸绿、江豚逐浪的生态美景在长江重现,越来越多的蓝天碧水绿荫描绘在万里画卷上。\n  奏响新时代长江之歌\n  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长江经济带绕不开的“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n  思想引领前行,沿江各地发展观念悄然转变。做“减法”,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做“加法”,以创新为驱动,一批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加快形成。畅通黄金水道,规划建设沿江高铁,推进铁水联运……随着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持续推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n  今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59万亿元,在全国占比46.8%,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n  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千秋,奏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title": "【央视快评】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充分肯定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从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为新征程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深情牵挂,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盼,必将鼓舞沿江省市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久久为功,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n  长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近8年先后主持召开4次座谈会。从“推动”到“深入推动”,从“全面推动”,再到“进一步推动”,总书记在每个关键节点作出重要部署,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步步深入、提质升级。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今天的长江生机勃勃。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万里长江犹如腾飞的巨龙,展现出新时代的新气象。\n  长江经济带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人文荟萃,生态地位突出,对于我们实现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巩固取得的成效,发挥好独特优势,直面困难和问题,奋发进取、积极作为,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为新征程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这些重要指示内涵丰富,既是对过往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精细谋划;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擘画,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既着眼外界的联通,又强化内部的协同;既突出发展的重要,又强调安全的保障。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扎扎实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n  大江奔流向前,发展永不止步。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立足比较优势,找准功能定位,协调行动、苦干实干、开拓前进,奋力谱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团结奋斗。\n  央视评论员"} {"title": "习近平总书记的长江故事",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九江市先后考察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情况。\n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大江上下,登大坝、乘江船、访农家,情牵母亲河保护,指引高质量发展……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体现出总书记对长江长久的牵挂、至深的情怀。\n  (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n  2016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彼时,正是沿岸一些地方快马加鞭上项目之际。\n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振聋发聩:“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n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沿江省份和有关部门着力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转型发展,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n  心系长江之变,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再启长江之行,宜昌、荆州、岳阳、武汉,一路望闻问切,进一步开出药方:\n  “治好长江之病还是用老中医的办法,追根溯源、分类施策。开展生态大普查,系统梳理隐患和风险,对母亲河做一个大体检。祛风驱寒、舒筋活血、通络经脉,既治已病,也治未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n  念之行之,只为大江焕新颜。\n  2016年,上游重庆;2018年,中游武汉;2020年,下游南京——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多场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守护一江澄碧。\n  (二)“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搞没了”\n  “我2007年去过一次崇明,都快10年了。”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听到有关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回忆。\n  “崇明岛现在是什么保护级别?”“有没有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会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问得细致,关注和牵挂溢于言表。\n  上世纪90年代,由于非法捕猎、产业污染等原因,崇明东滩这一鸟类迁徙的“国际加油站”一度面临生态危机。近年来,当地先后关停近千家污染企业,修复生态环境,候鸟数量连年攀升。崇明绿色转型发展持续加快,2023年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n  崇明之变是长江生态治理成效的缩影。\n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流域的生态保护,反复强调“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搞没了”。\n  一项项有力举措相继出台: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实施;长江保护法实施……\n  2020年以来,长江干流水质连续3年保持Ⅱ类。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恢复向好,“微笑天使”江豚频频露脸;在长江消失多年的鳤鱼出现频次快速增加;“长江三鲜”之一的刀鲚重回洞庭湖产卵。\n  三峡集团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桂云至今难忘那一刻:\n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峡大坝左岸坝首考察。她和同事向总书记汇报了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和珍稀植物保护情况。\n  “你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总书记的肯定,让坚守长江珍稀植物抢救保护一线20多年的黄桂云激动不已。\n  “我向总书记承诺,到‘十三五’末,我们保护的特有珍稀资源性植物品种将达到1000种。”黄桂云说,如今这一数字已达1380种2.98万株。\n  (三)“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n  “2013年7月21日,星期天,中到大雨”——退休快十年的顾强生,一直保留着当年的这本笔记。\n  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码头上风大雨急,总书记卷着裤腿,撑着雨伞,边走边问:“内地港口是不是发展潜力很大,到东南沿海的集装箱多吗?”\n  “60%是外贸箱,40%是内贸箱,内地港口很有潜力。”时任武汉港务集团总经理顾强生回答。\n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n  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向,阳逻港如今已开通各类集装箱航线20余条,实现“航运向东入海、班列向西入欧”,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n  沿江而上,重庆。\n  俯瞰两江新区果园港,江岸线上,16个5000吨级泊位依次排列,130万平方米的堆场上一片忙碌。\n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要求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n  仅几年时间,这个传统内河港口变身“世界的中转站”,货物通达100余个国家和地区300余个港口,大大拉近了我国西部内陆与世界的距离。\n  通江达海,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化视野擘画出新时代万里长江图:\n  深化向东开放、加快向西开放,统筹陆海开放,扩大沿边开放,打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开放走廊,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长江潮、中国潮、世界潮交融激荡,新时代长江气象万千。\n  (四)“让渔民们稳得住、能致富”\n  保护长江,十年禁渔。2019年,长江干流、重要支流的渔民退捕转产工作启动,安徽马鞍山渔民陈兰香就是其中之一。\n  上岸干点啥?“靠江吃江”20多年的她,一度十分迷茫。\n  民生最关情。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马鞍山市薛家洼考察,强调“长江禁渔也不是把渔民甩上岸就不管了,要把相关工作做细做实,多开发就业渠道和公益性岗位,让渔民们稳得住、能致富”。\n  渔民最懂长江,渔民最爱长江。沿江市县创设护鱼员、护豚员、护鲟员等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吸纳退捕渔民协助开展渔政管理,捕鱼人变为护鱼人。\n  如今,陈兰香办起了劳务公司,做得风生水起,仅上半年公司合同金额已超去年全年。这个昔日的渔民“三姑娘”笑得合不拢嘴,直言“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n  搬迁安置,休养生态。包括长江源在内的三江源地区,多年来累计安排约10万农牧民通过易地搬迁等方式过上安居生活。\n  “从前住帐篷、睡地上、点羊油灯,现在住新房、睡床上、家电齐全……”看着窗明几净的客厅,青海格尔木长江源村村民申格总会想起7年前的情景。\n  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申格家,详细了解他们一家的生活情况,申格兴奋地介绍从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沱沱河地区搬迁到新家园后,家里生活的巨大变化。\n  “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总书记的话让他心中更暖。\n  (五)“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n  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俯临长江,景色秀美,是“坝头库首第一村”。今年夏天,这里的家庭旅馆一房难求。\n  “5年前,总书记来过我们村。”村支部书记谢蓉记忆犹新:2018年的春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沿着宽敞的村道进村,在村委会广场边,总书记走到正在便民洗衣池洗衣服的村民中间,高兴地同大家拉起家常。\n  村民们告诉总书记,过去是在江边洗衣服,现在村里建了洗衣池,用上自来水,污水也集中处理,这样既照顾到生活习惯又很环保。\n  “日子过得好吧?”习近平总书记问。\n  一位白发如雪的老人,笑着回答:“非常好!”\n  笑声里,总书记对大家说:“看你们日子过得好,我高兴!”\n  “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许家冲村的群众向着美好生活奋斗,从“移民村”变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一年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8年增加近两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n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n  人民的愿望,总书记牢记在心:“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n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记者邹伟、王立彬、胡璐)"} {"title": "第一观察|关于长江,总书记作出最新论断与指示",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n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区域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四次座谈会。\n8年,4次座谈会,从4次会议名称,就能读出深意——\n2016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n2018年,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n2020年,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n2023年,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n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全面推动”,再到“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谋划、分步推进,指引长江经济带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n这次座谈会聚焦“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以贯之的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坚定决心,释放出“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的重要信号。\n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近8年来我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成功实践,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n——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n——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n——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起势;\n——区域融合实现重大提升,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n——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形成。\n保护的是长江,发展的是长江经济带。实践证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共抓大保护非但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促进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n在肯定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n“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深刻指出生态保护之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n“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将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n聚焦一个区域重大战略,连续召开4次座谈会,体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之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4次座谈会,牢牢牵住“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牛鼻子,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坚持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的工作方法。\n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中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n发展和保护,一体两面、辩证统一。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和保护关系的深刻思考和论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和路径——\n“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讲的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前提;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结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侧重当前和策略方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未来和方向路径,彼此是辩证统一的”“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n时隔3年,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对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谋划部署,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必将指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书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为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title": "《通向繁荣之路》第三集《轻关易道》今晚播出 亮点抢先看",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这曾是沉睡的铁路。\n德国杜伊斯堡港口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库斯·班恩:“我们第一次听说有人坐火车从中国来,我觉得有意思,是疯了吗?”\n但总有人努力将它唤醒。\n十年,中欧班列开行量增长206倍,为五万多种商品打开贸易新通道。\n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总有人逆流而上。\n首个进口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因“一带一路”而生。\n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罗思义:“中国是很负责任的国家,举办进博会,向世界表明开展双边贸易的决心。”\n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十五国贸易规则千差万别,谈判进程难关重重。\n共建“一带一路”,总有人积极寻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n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原产地办公室主任丁楠:“大家都信赖我们中国提出的方案。”\n十年,如何跨越规则标准的阻隔,让贸易更加畅通?\n敬请收看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三集《轻关易道》。"} {"title": "万里长江万里情",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万里长江,从世界屋脊出发,穿过高山峡谷,汇百川终入大海。\n长江的保护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长久的牵挂。\n登大坝、乘江船、访农家……\n一次次深情眺望,一句句殷切叮嘱,总书记情牵母亲河保护,指引高质量发展。\n广阳岛是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生态岛。\n2016年前,这里曾被列为重点开发区域,岛内原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n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后,重庆叫停广阳岛原有的房地产开发,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广阳岛迎来新生。\n湖南岳阳依江傍湖,拥有湖南境内全部163公里长江岸线和洞庭湖50%以上的水域面积。2016年之前,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一度成为砂石转运搅拌站。\n2017年,华龙码头等非法砂石码头被全部取缔并进行江滩复绿。\n四川宜宾依水而建,砂石、煤等资源丰富。过去,这里无序开采严重,一些地方几成“废地”。\n2021年,宜宾市在辖区内扎实推进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变“废”为“宝”。\n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n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n2020年12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年产钢突破1亿吨,成为全球最大规模钢铁企业。一条长江,串起入海口的宝钢、下游的马钢和中游的武钢。\n滚滚长江水见证了老工业基地宝山“由黑变绿”“由重变轻”的转型发展之路。\n承载新使命,长江浩荡前行。\n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新时代的长江正奏响新的澎湃乐章。"} {"title": "时政新闻眼丨第四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习近平作出哪些重要部署?",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专门在南昌主持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主题是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也是近8年召开的第4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n这次座谈会传递了哪些鲜明信息,总书记作出了哪些重要部署?《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n01\n四场座谈会 擘画长江宏图\n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n2016年在长江上游重庆,2018年在长江中游武汉,2020年在长江下游南京,总书记曾三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每次座谈会,都开在关键节点,都作出重要部署。\n2016年1月,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期间,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总书记在会上鲜明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n当年9月,指导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n2018年4月,总书记赴湖北、湖南考察,并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总书记在会上说:“总体上看,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这是我这次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目的。”\n在那次座谈会上,总书记重点阐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五个关系。\n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n半个月后,总书记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五项任务。\n这次在江西考察,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总结成就,分析形势,明确任务,作出部署。\n从上游重庆、中游武汉、下游南京,再到中游南昌;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全面推动”,再到“进一步推动”,透过这4次座谈会不难看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既是步步深入、提质升级,也是稳扎稳打、久久为功。\n△2020年6月,习近平在四川宜宾三江口考察。图为现场展出的《长江水系图》。(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n02\n关键词之一:“生态优先”\n在这次南昌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方面作出重要部署,既一以贯之,又有新的阐发。这些部署鲜明体现为五个关键词。\n总书记首先强调的,是“生态优先”。他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n△安徽马鞍山,地处长江岸边的薛家洼生态园。2020年8月,习近平曾到此地考察。(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n每次座谈会,总书记都强调“两个坚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n在2018年的武汉座谈会上,总书记透彻阐释了“两个坚持”的内在关系:“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讲的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前提;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结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侧重当前和策略方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未来和方向路径,彼此是辩证统一的。”\n△2020年11月,习近平在江苏南通考察,听取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等情况介绍。图为考察现场展板。(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n在今年这次南昌座谈会上,总书记特别指出,要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n就在座谈会之前,总书记在九江分别考察了一个公园、一家企业。从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到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是总书记的关注重点。\n△长江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n03\n关键词之二:“创新引领”\n长江经济带,是绿色发展带,也是黄金经济带。它覆盖沿江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n面对长江经济带这张经济版图,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而创新正是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n在2018年的武汉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长江经济带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n今年这次南昌座谈会,他再次强调,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n△江苏苏州一家科技创新企业的光电实验室。(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n如何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包括: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接续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等。\n近年来,总书记走遍长江沿江11省市,创新是他的重要关注点。\n去年6月,他在武汉考察时说,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起这一光荣使命。”\n△湖北武汉华工激光,1.6Tb/s硅光互连芯片。(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n04\n关键词之三:“战略支撑”\n在这次南昌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支撑作用,重点体现在哪里?作为横贯中国的黄金水道,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板块,长江和长江经济带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大有可为。\n在2020年南京座谈会上,总书记赋予长江经济带新的历史使命,其中就包括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n在今年这次南昌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n对内,长江经济带要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总书记在南京座谈会上曾特别强调,不能搞封闭的内循环,更不能搞省内、市内、县内的小循环。\n对外,长江经济带要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更好发挥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作用。\n△从浙江义乌开出的中欧班列。(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n05\n关键词之四:“协同融通”\n2018年的武汉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阐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五个关系,其中之一就是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n在南昌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n△长江九江段沿岸。(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n协同融通,并非易事。在2020年南京座谈会上,总书记在谈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时指出,下游省份搞产业升级“腾笼换鸟”,不能把“好鸟”换进来,却把“坏鸟”换到中上游省份去。\n从大局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长江经济带才能共同绘就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的宏阔蓝图。\n在这次南昌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06\n关键词之五:“安全发展”\n安全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的大事,而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n在这次南昌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n总书记谈到的“四大安全”,正是长江经济带肩负的重任。\n在2020年南京座谈会上,总书记就强调,“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这次在南昌,他指出,沿江省市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n座谈会上,总书记还重点强调了能源安全和水安全,并提出具体要求。\n△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n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强调,“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n这15个字,承载了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美好愿景和满满信心,也昭示了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 {"title": "Vlog|看长江奔腾 感千年文脉",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漫步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可以感受到长江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交融碰撞,让人忍不住去探寻那些藏在历史背后的辉煌与灿烂。\n请跟随新华社记者刘畅的Vlog镜头一起到江西九江,看长江奔腾,感千年文脉。\n九江于2022年初期开始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建设,按照“千年文化、串珠成链,创意重现”的方式,建设“最美长江岸线”,复原“诗意长江”。\n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让历史场景随着城市的发展一帧帧“活”起来。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的琵琶亭内,人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和白居易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n长江之畔,绿意葱茏,船只穿梭。如今,这里的一景一色中都能让人真切地触摸文化脉动……"} {"title": "微视频丨幸福之路",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n和平之路\n为解决伊拉克儿童“上学难”问题,伊拉克首期招标建设1000所学校,中国电建承建了其中10个省份的679所。“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安宁的期盼。\n繁荣之路\n2008年,中远海运与希腊方面签署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协议,并据此于2010年成立中远海运港口比雷埃夫斯码头有限公司(PCT)。如今,比港已跻身全球前30名集装箱大港。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n开放之路\n在塞内加尔,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捷斯—图巴高速公路,极大推动该国交通发展。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n绿色之路\n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的苏吉吉纳里水电站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体现在水电站项目的很多细节里。加强绿色发展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n创新之路\n中欧班列作为丝路上的“钢铁驼队”驰而不息。跨境电商加中欧班列长安号特色产品,已经成为陕西乃至“一带一路”经济拉动的新引擎。中国正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贸易创新发展。\n文明之路\n“丝路”餐瓷,2017年亮相“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瓷一茶,一次握手一次交流……文明因多样而精彩,因交流而升华。“一带一路”建设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title": "第1视点丨千年瓷都焕新生",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景德镇市考察调研。他来到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情况。\n景德镇以瓷立市。近年来,景德镇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持续深入,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景德镇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景德镇制瓷工艺焕发新生命。\n这是航拍的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景色(资料照片)。\n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一景(2023年5月16日摄)。\n这是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展出的展品(2023年10月11日摄)。\n这是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展出的展品(2023年10月11日摄)。\n手工艺人师徒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展示画坯(2023年10月11日摄)。\n非遗传承人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展示画坯(2023年10月11日摄)。\n“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传统陶瓷文化的积淀,铸就了“千年瓷都”景德镇独特的魅力与艺术气息,景德镇正在以全新的姿态重塑辉煌,在传统瓷文化“原料”中加入时代化“配方”,文化自信的窑火在传承和创新中燃起新的生命。\n总监制:任卫东\n监制:孙承斌 班玮"} {"title":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10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n■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起势;区域融合实现重大提升,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形成。总的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同时也要看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n■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n■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n■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n■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n■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中央有关部门对符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项目要给予支持,在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大改革。要压实沿江省市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确保工作落实落地。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要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定期开展对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检查评估和监督,督促各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n本报南昌10月12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座谈会。\n习近平在江西调研期间专门召开这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江西省委书记尹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先后发言,就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参加座谈会的其他省份主要负责同志提交了书面发言。\n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起势;区域融合实现重大提升,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形成。总的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同时也要看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n习近平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沿江各地生态红线已经划定,必须守住管住,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准入清单。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划定的本地重要生态空间要心中有数,优先保护、严格保护。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扎实推进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更加注重前端控污,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n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加强科教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技创新协同配合,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吸引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接续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n习近平指出,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在产业发展上,沿江省市既要各展优势,又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要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更好发挥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作用,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促进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n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从整体上谋划和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强交通网络的相互联通和“公水铁”等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联互通,深化政务服务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n习近平指出,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沿江省市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提高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集成推广,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坚持全国“一盘棋”,继续深化上游地区同中下游地区的能源合作。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注重水电等优势传统能源与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努力建设安澜长江,科学把握长江水情变化,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统筹推进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跨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n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中央有关部门对符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项目要给予支持,在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大改革。要压实沿江省市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确保工作落实落地。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要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定期开展对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检查评估和监督,督促各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n李强在讲话中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共抓大保护的战略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强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等制度,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经济合理布局,立足比较优势,找准功能定位,发挥好长三角龙头作用,带动中上游地区共同发展。纵深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区域内“软”“硬”联通水平,积极融入国际循环,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n丁薛祥在讲话中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以高水平协同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整体合力。\n李干杰、何立峰、吴政隆、穆虹、姜信治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地方、有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n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3日 01 版)"} {"title": "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n  会议选举产生了由278名委员组成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和由40名委员组成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经费审查委员会,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王东明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n  会议通过了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届执行委员会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n  大会号召,各级工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工会基本职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踔厉奋发、埋头苦干,团结引导亿万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title": "踔厉奋发向未来(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17)",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团结奋斗,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源泉。几千年来,在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用勤劳、智慧和勇敢战胜了数不胜数的艰难困苦,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今天,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令人心驰神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号角让人心潮澎湃,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奋发奋进,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n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团结奋斗,最根本的是要把蕴藏于亿万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激发出来,朝着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看看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神州热土,到处生机勃发、欣欣向荣,9800多万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意气风发、锐意进取,14亿多中国人民昂扬奋发、团结拼搏,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不可逆转之势攀登到新的历史高度。\n  团结凝聚力量\n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人口众多,团结的价值理念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上下同欲者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告诉人们唯有团结一致,所有人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n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团结拼搏的奋斗史。正是“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我们才战胜了各种穷凶极恶的敌人,才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才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闯出一条新路,不断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是团结的力量创造出来的。荣耀已经铸就,未来正在书写。历史永远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团结起来,行动起来,胜利属于英雄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n  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恩格斯指出:“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是我们党拥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只要全党步调一致、团结统一,我们就能一往无前,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强大敌人;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我们党要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全党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共同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n  【知识要点】\n  五个必由之路\n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阐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五个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n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n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n  三、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n  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n  五、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n  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同人民的关系,就像古希腊神话中安泰与大地的关系一样,离开了大地,安泰就失去了力量源泉,脱离了人民,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取得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用小船划出来的”,是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的。现在是和平时期,人民同样是我们党的坚强后盾,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内部是鱼水情深,对外是钢铁长城,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红色江山才能根基永固。\n  中华儿女“画出最大同心圆”。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强大法宝。统一战线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事业。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凝聚共识,全面汇聚力量,形成百川入海、万壑归流的生动局面。\n  斗争赢得主动\n  什么是斗争?就是矛盾双方互相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的过程。我们讲团结,并不是不要斗争,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团结起来就会使斗争更有力量,开展斗争可以促进更大的团结。正如《国际歌》所颂唱的那样,“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150多年来,这首慷慨激昂的战歌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一切进步力量作最坚决、最顽强的斗争。\n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们进行的伟大斗争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叠加出现,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无前例,需要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守正创新、革故鼎新的过程,更需要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大风大浪中增强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n  发扬斗争精神。“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这句古语阐明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越是遇到困难,越要知难而进,这样才能取得常人所不能取得的成就。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更是需要这样的精神。但从现实情况看,由于承平日久,我们当中一些人的斗争意志衰退,贪图安逸、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精神状态与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是不相符的。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不是在风平浪静下的马到成功,也不是在鲜花掌声中的乐享其成,只有保持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才能赢得战略主动、打开事业新局。\n  把准斗争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对于那些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毫不动摇、毫不退缩,敢于亮剑、敢于胜利。\n  掌握斗争规律。自古以来,有勇有谋、智勇双全被人们认为是成大事者的必备品质。但凡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者,不仅有敢打必胜的无畏勇气,而且有克敌制胜的高超智慧,否则要么是软弱懦夫,要么是一介莽夫。斗争是一门艺术,是有规律可循的,必须注重策略方法,做到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相统一、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尤其要准确判断斗争形势、合理选择斗争方式、科学把握斗争火候,把准时度效,在斗争中求团结、谋合作、促共赢,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谋求最大的斗争成果。\n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又要树立机遇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n  实干创造未来\n  伟大的剧总是高潮迭起,一个高峰接着一个高峰。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是历史性的,以后的剧会更加引人入胜、精彩绝伦。在这场伟大历史活剧中,14亿多中国人都是剧中人,一起走过来,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了不起,值得大大点赞。继续朝前走,每个人都是强国建设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是民族复兴的追梦人,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光。\n  每个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我们的牺牲奉献、无怨无悔,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我们是最先被认出来的人,也是坚守到最后的人。\n  每个工人师傅都是大国制造的链接者,在传统产业上坚守初心、精益求精,在现代化车间里勇于突破、争创一流,在超级工程中操控自如、分毫不差,我们是一颗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也是一根根强劲有力的顶梁柱。\n  每个农民兄弟都是播撒希望的耕耘者,守望着“让中国饭碗装中国粮”的丰收田野,建设着“既容得下肉身又安得下灵魂”的美丽家乡,延续着“一抔土、一碗水、一朵云、一生情”的浓浓乡愁,我们是乡土中国的传承者,也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n  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是勇攀科技高峰的开拓者,奋战在攻克“卡脖子”难题的第一线,遨游在探索太空奥秘的寰宇间,埋头在“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基础研究中,我们是微光暗巷中坚毅前行的“孤勇者”,也是星光大道上熠熠生辉的“领风者”。\n  每个解放军指战员都是万家灯火的守护者,边关哨所忍受孤寂寒凉,练兵沙场展现威武雄壮,抗灾救灾做到义无反顾,异国他乡不辱维和使命,我们是战火纷飞时逆行出征的人,也是岁月静好时负重前行的人。\n  每个青年学子都是堪当重任的接班人,有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有着“把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前途命运”的胸怀格局,有着“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创造幸福”的精神状态,我们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赓续者,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者。\n  每个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每个甘当铺路石的人民教师、每个保护一方平安的公安干警、每个助人为乐的爱心志愿者……无数“每个”构成了今天14亿多人的奋斗姿态,绘就出奔跑中国、复兴民族的时代群像。或许我们每个人只是一滴水,但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排山倒海的势能,推动历史洪流朝着胜利的彼岸强劲奔涌。\n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即将开始。我们经历的苦难与辉煌终将成为历史,我们憧憬的光荣与梦想要靠奋斗去实现。我们坚信,党领导人民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n  【深度阅读】\n  1.习近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求是》2023年第1期。\n  2.《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3年1月1日。\n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3日 07 版)"} {"title": "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催人奋进",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题: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催人奋进\n  新华社记者\n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谋篇布局。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保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谱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n  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n  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从长远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n  进入10月,首批越冬候鸟陆续飞抵洞庭湖。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桑湖的一处滩涂上,几只红嘴鸥正在悠闲地觅食。随着天气转凉,预计还会有大批候鸟到此越冬。\n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肯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这让我们基层工作者倍感振奋。”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高大立说,这几年,东洞庭湖保护区实施了沉水植被恢复、候鸟栖息地改善等生态修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稳步恢复,白鹤、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种从“稀客”变为“常客”。\n  总书记提到“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让今年50岁的四川宜宾人肖玉南很有共鸣。他说,自己12岁就跟着父亲和哥哥开始在长江捕鱼,几十年来眼看着鱼越来越小、越来越少。2017年退捕上岸后,他成为长江协助巡护队队员,从捕鱼人变成护鱼人。“这些年,长江水更清了,长江的鱼又回来了,更重要的是,人的观念在变化,保护生态成了我们的自觉行动。”\n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探索出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n  走进位于江西九江长江畔的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只见其污水处理厂的排口处水流清澈。作为江西唯一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九江石化承担了江西市场70%以上的油品。\n  看到总书记提到“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党委书记谢道雄更增强了转型发展的信心。他说,2016年以来,九江石化投资20余亿元,上马近30个环保隐患治理与提标改造项目,构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环保管理体系,未来要聚焦数字化转型攻坚,加快打造绿色智能工厂。\n  长江江苏常州段,曾经集聚了120多家化工企业,经过集中整治,低端化工企业全部退出,腾退的空间留给了绿地和新兴产业。\n  “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常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林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有感触:“这些年,常州破旧立新,腾出发展空间,顺应科技潮流发展新能源产业。今年1月至7月,常州新能源制造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超4000亿元,同比增长23.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9个百分点,为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n  大家普遍认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及时果断作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科学指引这一重大战略实施。\n  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n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要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n  云南丽江所处的“三江并流”区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n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为我们立规矩、划红线、明方向。”丽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和圣军说,未来要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出丽江。\n  在湖北宜昌,位于长江边的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实施“关停、转型、搬迁、治污、复绿”五大工程,不断推进绿色化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n  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说,总书记提出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未来我们要把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作为发力方向,推动企业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转型,更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谐统一。\n  “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强调的这一点,让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党支部副书记李腥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n  化屋村依托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岸的自然风光开发乡村旅游,2021年以来全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亿元。“我们要常态化开展河面垃圾清理,守护河水常清,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端好‘旅游饭碗’。”李腥说。\n  “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重要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发展路径。”江西九江市博物馆原馆长汪建策说,九江处在长江中游地段,历史上这里就是黄金水道,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建设中,我们要保留它的文化性、历史性和记忆性,同时要兼顾生态性和功能性,还江于民、还景于民、还文化于民。\n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n  更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长江经济带这条畅通双循环的主动脉必须更加强壮有力。\n  走进安徽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体验中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吸引着众多参观者驻足体验。\n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更激发了我们自主创新的动力。”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刘聪说,要加大认知大模型等前沿核心技术投入和研发,争取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把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n  不久前,从浙江舟山港域出发的“江海直达19”货轮抵达江西九江港,这是浙江舟山与长江沿岸港口城市开通的又一条江海直达航线,为沿江省市协同合作提供了物流支撑。\n  “总书记强调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这让我们感到莫大的鼓舞。”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信息处处长黄波说,舟山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努力成为服务长江经济带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物流枢纽。\n  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n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朱志明说,余干县是粮食、水产大县,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扛牢粮食安全责任。\n  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n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我们将多措并举优化多式联运体系,持续降本增效,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展现更多作为。\n  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这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上海要发挥“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纽带”效应,提升国际资源对长江经济带的辐射作用,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 {"title":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职责调整",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中国机构编制网12日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相关通知,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职责机构编制,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职责等事项。\n  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职责、机构调整是: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不再保留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相关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承担。\n  关于生态环境部的职责、机构调整是: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生态环境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划入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不再加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管理局牌子。将生态环境部的内设机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更名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并将其职责表述中“承担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修改为“承担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事务”。\n  关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职责、机构调整是: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代管的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n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调整是:不再保留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划入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将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n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职责调整等事项是:不再保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代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职责。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更名为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继续加挂国家方志馆牌子。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代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管理。\n  同时,相关部门的机构设置、行政编制和领导职数等也进行了调整。"} {"title": "2023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聚焦“建设美丽丝路 共促繁荣发展”", "date": "2023-10-13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叶昊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2日,2023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建设美丽丝路 共促繁荣发展”主题,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记者组织负责人、媒体代表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n  此次论坛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孙业礼出席论坛并致辞。\n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何平表示,希望通过“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媒体交流合作的朋友圈,共同讲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好故事,共同唱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旋律。\n  中外嘉宾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各国政策沟通持续深化,设施联通进展顺利,贸易畅通日益拓宽,资金融通稳步提升,民心相通走深走实,为共建国家人民带来了广泛福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各国记者组织依托“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平台,在交流合作道路上坚定前行,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在疫情冲击下守望相助,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氛围、发挥了独特作用。\n  中外嘉宾表示,各国记者组织将继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交流合作,把握时代大势,顺应人民期待,共同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在国际新闻界持续发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响亮声音,积极营造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不同文明和合共生的生动局面,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n  同时,各国记者组织还将拓展“记者之家”的内涵外延,推动构建“国际记者之家”合作网络,更好地把媒体记者团结凝聚起来,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n  此次论坛发布了《携手启航新十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联合宣言》,公布了“不屈的人类”抗疫主题短视频征集活动优胜名单,并宣布启动“共建地球家园”图片和短视频征集活动。"} {"title": "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纪实",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新华社南昌10月14日电 题: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纪实\n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郑少忠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林晖\n江西秋意正浓。九江、景德镇、上饶,再到南昌,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察实情、观进展、谋未来。\n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覆盖沿江11个省市。这一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经济带,占有全国“半壁江山”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它所承载的,不仅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有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时代答卷。\n习近平总书记念之行之,10多年来30多次来到长江沿岸。江水滚滚东逝,江岸黄了又绿,长江的模样也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改变。\n大江东去,长卷万里。\n以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第1次召开于近8年前。此后每隔两三年,第2次、第3次,再到这一次考察期间于南昌第4次召开座谈会。一以贯之的关注,蕴含着党中央“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的治国之道。\n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回顾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历程,颇为感慨:“做就要做好,坚定做下去。笃行不怠,一以贯之,久久为功。”\n保护\n“坚持把共抓大保护摆在第一位”\n九江,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全揽152公里长江江西段岸线。\n习近平总书记冒雨登上琵琶亭,举目远眺。\n大江逶迤,芳草长堤。天高地广,遐思万千!\n10多年来,上游、中游、下游,“含绿量”越来越高,“确实是沧桑巨变啊!”\n昔日的长江之痛,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生态代价。总书记曾经痛心地形容,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n2016年第一次座谈会,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规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n近8年时间过去了,“保护”的成绩单有目共睹。“水质优良比例94.5%,长江干流连续3年Ⅱ类水质。”总书记感慨:“归纳一个个数字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是战略性的效益。”\n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一个生动例证。\n琵琶亭上,一幅今昔对比图摆在总书记面前。治理前,当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江上的采砂船,江边裸露的矿坑给青山挂白、让长江蒙尘。\n望闻问切,分类施策。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长江江西段被列为7个重点建设区之一。九江乘势而上,努力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n习近平总书记细致询问当地治污、治岸、治渔情况,叮嘱说:“长江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无论未来长江经济带怎么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可能离开长江的哺育。”\n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变化的不仅有一江清水、两岸青翠,还有观念:\n“过去我们讲‘以GDP论英雄’,关心‘含金量’。现在思想观念转变了,认识问题可以说解决了。长江经济带因长江而生、因长江而兴,一定要认清这个因果关系。”总书记说道。\n这真是令人感慨的变化!变化背后,是“算大账、算长远账”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远见。\n座谈会上,总书记肯定长江禁渔取得的成绩,并要求禁渔的政策不能动摇,要坚决地继续做下去。\n总书记语重心长:“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抓一阵松一阵,稍有好转又动起歪念头。现在的长江只能说是‘大病初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支撑。”\n发展\n“现在路子是对的,要继续走下去”\n在前几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辩证关系,讲得透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n企业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n北濒长江、南临庐山、东枕鄱湖,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在破解“化工围江”的战役中,压力重重。\n江上的问题,根子在岸上。九江石化有个“环境在线监测实时数据”,每20秒更新一次。大气、水、土壤,一栏是国标,一栏是企业实际排放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一边看,一边听企业介绍是如何“不让一滴油和一滴超标污水进入长江”,是如何力争“臭气不上天,污油不落地”。\n总书记勉励道:“标准定得高,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希望你们按照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n由点及面,着眼的是“既治已病,也治未病”:“在新型工业化建设中,我们要把绿色化、低碳化摆进去,摆到日程上,也希望工业战线有更多实际行动。”\n如果说东部海岸线宛如一张蓄势的长弓,长江经济带就是破空的锐箭。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富集、最具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区域之一,“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n考察第2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的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总装车间,“航空报国 航空强国”标语分外醒目;试飞站,湛蓝苍穹下各类直升机一字儿排开,蔚为壮观。总书记登上一架直升机,细听介绍。\n“要坚持创新驱动,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上下更大功夫,面向未来需求出新品,努力构建先进制造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n“‘不搞大开发’是不要乱开发、低水平开发、粗放开发、破坏性开发,而是走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现在路子是对的,要继续走下去。”\n传承\n“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n大江奔流而磅礴,文明沉厚而隽永。长江文化,在灿若星辰的中华文化中如一条耀眼星河。这其中,长江水浸润着瓷土,景德镇熠熠生辉。\n走进景德镇,这里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繁盛,有“窑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的熙攘。\n南麓遗址旁,总书记仔细端详。\n圆的是辘轳坑,方的是陈泥池。宋元陶瓷在底层,明清陶瓷叠于上,17座马蹄窑一字儿排开,下面还埋藏着更古远的24座马蹄窑、4座蛋形窑。\n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n此地往西400米,昌江穿城而过。江水奔腾180里,注入鄱阳湖,继而通江达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历史的烟波里,景德镇的瓷器踏着海上丝路的浪花,远销世界。\n明清窑作群手工制瓷技艺长廊,陶瓷非遗传承人荟萃于此,正是“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有的白发苍苍,有的风华正茂。他们热情地向总书记展示看家本领。\n踩泥、揉泥、拉坯、印坯、利坯、画坯、施釉、起釉……“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天工开物》的记载,也映照了今天的工匠精神。\n总书记与一位老师傅交谈起来。\n“老师傅好!手上功夫了得啊!有图案吗,还是凭着手感?”\n“都在心里。”\n这位师傅13岁跟着父亲学做瓷,是家中的第四代传人,转眼就已干了40年。\n“你是这块土地孕育的传承人,是工匠精神的写照啊。”总书记赞许道。\n在景德镇,有2万多个年轻人忙碌在制瓷一线,他们的背后,撬动的是庞大的陶瓷产业链。总书记颇为感慨:\n“很高兴看到陶瓷事业有这么多的传承人、继承人,这个事业要不断发展下去。”\n“一辈子做一件事,祖祖辈辈干一件事,不是简单的事。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能见异思迁。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n千年制瓷路,留下的不仅是天青色的记忆,更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古与今。\n振兴\n“老区人民都是我们最牵挂的”\n河流与村庄,相依了千年。饶河在附近发源,穿过村庄,绕过山峦,最终流经鄱阳湖注入长江。考察第2天的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n生态,是村子的名片。村内,古樟、苦槠、枫杨倒影青翠,还有极度濒危鸟类蓝冠噪鹛在枝头嬉闹的照片,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缩影。\n4年多前,也在江西,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n小小的村落,便是样板的一角。\n走到哪里,共同富裕都是总书记关切的事。\n这次到革命老区,总书记强调:“无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还是建设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老区人民都是我们最牵挂的。”\n沿着街巷边走边看。“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家家户户门口张贴着先贤修身治家格言。院墙彩绘,角落花草,生态和人文相映成趣。\n村里,平整的石板路串起大街小巷;村外,宽阔的高速路伸向四面八方。“古村落现在交通方便了,本地产业也发展起来,特别是旅游,很热闹。我很关注咱们下一步的发展振兴,希望芝麻开花节节高。”\n在村民热烈的掌声中,总书记亲切地说:“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很关注乡村振兴。希望你们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n12日召开的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长江经济带很有优势。沿岸既有古村落,又有现代乡村。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n水与村,共隽美。\n融通\n“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n循着逶迤的江岸望去,有平畴沃野,也有峰峦竞秀;有国际门户,也有深山密林。长江经济带体量之庞大,情况之复杂,是挑战,亦是机遇。\n站在更宏阔视角,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思考,着眼于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n向东,是浩渺太平洋;向西,是广袤的亚欧大陆。巨大的发展梯度,叠加一望无垠的延展空间,塑造了长江经济带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n长江经济带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正加速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洪流中,总书记进一步强调:\n“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n是各自为战、以邻为壑,还是“一盘棋”谋篇布局?鉴证着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支队伍的政绩观。\n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求:“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会上,总书记亲切询问来自11个省市的负责同志,他们花了多长时间到南昌。昔日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漫长路途,而今不过两三个小时。“你们之间交通方便,说明这些年建设成绩显著。”\n作为我国纵深最长、覆盖最广的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n发展与安全,不可失之偏颇;一域与全局,还需辩证统筹。\n座谈会上,总书记期许长江经济带“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n四个安全,筑基发展。\n说粮食,责任一以贯之,“沿江省市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n谈能源,谋划高处着眼,“坚持全国‘一盘棋’,继续深化上游地区同中下游地区的能源合作”;\n话安澜,风险未雨绸缪,“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跨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n…………\n大视野统筹兼顾,大思路引领方向。长江的保护与发展,总书记慎而思之、笃而行之,“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n浪千叠,帆千重。大江东,势如虹。"} {"title":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维率团出席第九届二十国集团议长会议",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  新华社新德里10月14日电 10月13日至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维率团出席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二十国集团议长会议并作主旨发言。\n  何维表示,全球发展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要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大支持。二十国集团立法机构应加强沟通交流,坚持发展优先、团结合作、包容开放的合作理念,为全球发展事业注入新动力。中国愿同各方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未来。\n  会议期间,何维分别会见了各国议会联盟主席帕切科、泛非议会代理议长盖约等。"} {"title": "热解读|从量变到质变 总书记为这个区域协调发展明确发力点",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沙鸥翔集,锦鳞游弋,舳舻相继。\n在中国版图上,蜿蜒东流的长江奔腾不息,犹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联结起锦绣中华。\n10月12日,在长江中游省份江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8年来第四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谋划发展之道。\n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长江中游城市群,再到长三角一体化,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n区域协调发展,协调是其理念内核。\n沿江省市如何把自身发展投入协同发展大局,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对沿江省市提出16字鲜明要求——“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n总书记表示,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并要求沿江省市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一域”与“全局”,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同发展的深刻思考和重要论述,为沿江省市融入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n每一次座谈,都凝聚着总书记对协同发展的深邃思考。八年谋篇,因时而动,循势而往,为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把脉定向。\n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走遍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为各省市发展谋篇布局,也为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宏图定策:在上海,要求发挥“在长三角地区合作和交流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在重庆,叮嘱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好;在四川,要求“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n在思想上“一条心”,在行动中“一盘棋”。协同发力、共同起舞。\n时间,沉淀下“全局”与“一域”的空间辩证。\n一场场生态保护攻坚战接连打响,“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区域融合实现重大提升,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n从环境保护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从市场一体化建设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长江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打造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样板。\n望上游,重庆果园港,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渝满俄”班列等四大国际物流通道全面贯通;观中游,武汉阳逻国际港,武汉至东京、武汉至釜山等航线成熟运行,国际物流再添新通道;探下游,宁波舟山港打造全国最大的铁矿石码头、亚洲最大的原油码头以及全球第二大单体集装箱码头,外通五大洲四大洋,内接中国大陆腹地。\n年吞吐量35.9亿吨、建成亿吨大港15个、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通商……长江经济带铁水联运、江海联运,货物通南达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活力横贯东西。\n江海联动,东西互济。千年“黄金水道”,百舸争流。\n长江经济带如同一条巨龙,舞出长三角一体化“龙头”腾飞,长江中游城市群“龙身”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龙尾”摆动的万千气象。\n“‘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上中下游共进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n翻开“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蓝图清晰:\n——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板。\n——围绕建设长江大动脉,整体设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疏解三峡枢纽瓶颈制约,加快沿江高铁和货运铁路建设。\n——发挥产业协同联动整体优势,构建绿色产业体系。\n…………\n协同融通,优势互补,既实现错位发展,又发挥协同合力,实现联动发展。\n“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大江奔流,一曲新时代的交响乐渐入佳境。"} {"title": "一见·总书记再提“长江文化”,有何深意?",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10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这是10日下午,习近平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考察时,冒雨沿江堤步行察看沿岸风貌。\n10日下午,江西九江。冒着绵绵细雨,总书记来到长江之畔,了解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建设等情况。\n“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再一次强调“长江文化”。\n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大江上下,登大坝、乘江船、访农家……走遍了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n“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一次次深情凝望,一句句殷切叮嘱,习近平总书记情牵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n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n万古奔腾的长江,出世界屋脊,穿高山峡谷,过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锦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n“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深刻命题。\n浙江余杭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n“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作出要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作出重要指示。\n印证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良渚古城遗址于2019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让世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n溯江而上,沱江支流鸭子河畔,三星堆遗址“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n“通天神树”上,金乌栖息、游龙蜿蜒;青铜纵目面具,凸眼巨耳、神秘庄严……今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参观“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等展陈,了解三星堆遗址发掘历程和古蜀文明成果。\n“看过以后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华文明啊,而且更期待着更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现发掘。”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n长江之水万古奔流,千年文脉生生不息。\n“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n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n绵延万里,百川归江,长江因此而壮阔。\n羌藏、巴蜀、滇黔、荆楚、湖湘、赣皖、吴越……这些诞生于长江流域的文化区交汇融合、相映生辉,还有那读不尽的雄文翰墨、诗词歌赋,数不清的文化经典、文化遗存,在中华文明长河中留下一颗颗璀璨的明珠。\n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鉴往知来。\n“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今天仍然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n“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n……\n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和合共生、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的长江文化,正闪耀着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光辉。\n“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总书记深刻指出。\n长江上游,四川眉山。三苏祠里的百年银杏、千年黄葛生机盎然。\n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考察。“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n长江下游,江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橹声欸乃,评弹悠扬。\n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见到了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卢建英,苏绣已在她家传承了四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n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n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弦歌浩荡。\n“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n“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n江苏扬州,长江、运河在此交汇。“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沿着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亲水步道一路察看。\n四川宜宾,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作为长江上游城市,要强化上游担当,不能沿江‘开黑店’、排污水”。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三江汇流处,驻足眺望,殷切叮嘱。\n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启动;2023年7月,《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公布……一项项切实举措,推动长江文化赓续不绝。\n日前召开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上,长江沿线各省区市因地制宜,生动作答“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这一时代课题:江苏登记收录长江江苏段文旅资源单体102.4万个,四川进一步彰显巴蜀文化,湖北将打造一批“国家展厅”“长江客厅”……\n赓续千年文脉,弘扬中华文明。\n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title":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三集《轻关易道》",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序】\n【解说词】\n这个世界,充满流动。\n一分钟,数亿元的商品跨越国界,在不同国家间流动,也编织出一张庞大的贸易网络。全球化的海洋中,世界从未像今天这般联系紧密。\n但流动并不总是畅通无阻。\n规则标准的差异,如同无形的门槛,降低流动的效率;人为构筑的贸易壁垒,更像一堵堵高墙,阻碍流动。\n共建“一带一路”,如何能够打破阻隔、打通经贸血脉,让全球化的海洋奔流不息?\n【同期】习近平\n我们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n【解说词】\n轻关易道,相通共进。今天,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加强政策、规则的“软联通”,共同铺就繁荣互惠的经贸“高速路”。\n【推出片名:第三集 轻关易道】\n【字幕】中国 重庆\n【解说词】\n盛夏的重庆,热浪席卷了整个城市的上空。\n下午三点,市郊的团结村站。一列发往欧洲的列车正在轨道上做发车前最后的准备。\n装满货物后,列车即将踏上一万多公里的旅程,驶向欧洲小镇——德国杜伊斯堡。\n这支横跨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叫作中欧班列。\n这样的长途跋涉,曾经是科幻小说里的存在。"} {"title":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丨机遇之路 繁荣之路——“一带一路”中的共同发展理念",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题:机遇之路 繁荣之路——“一带一路”中的共同发展理念\n编者按: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重大倡议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新华社推出“‘一带一路’中的中国理念”系列报道,一组四篇,深入阐释共建“一带一路”中蕴含的共同发展、人民至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下大同等理念,全方位展现中国方案背后的东方智慧与文化底蕴。\n新华社记者朱瑞卿\n“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这样宣示。\n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掀开了中国和世界发展新的一页。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辟发展新空间,搭建发展新平台,培育发展新动能,筑就共同发展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n唱响“最美和声”\n9月,杭州西湖国宾馆,习近平主席会见东帝汶总理夏纳纳。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表示将尽快签署两国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深化高质量和互利共赢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n相互尊重,充分沟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有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充分体现出“大家商量着办”的理念。\n共建“一带一路”不搞强买强卖,不附加政治条件,不设价值观门槛,面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始终追寻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中增强合作意识,在沟通对话中探讨合作方案,无论是规划合作蓝图还是实施具体项目,都由各方商量着办,让“一带一路”成为大家携手前行的阳光大道。\n前不久正式启用的雅万高铁,就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和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的标志性项目。近年来,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的协同效应日益凸显,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1494亿美元。\n“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百花园”。只有深度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加强政策沟通,通过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才能形成“最美和声”。\n在区域和多边层面,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东盟印太展望、非盟《2063年议程》、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有效对接,支持区域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发展事业。在双边层面,共建“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库曼斯坦“复兴丝绸之路”战略、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菲律宾“多建好建”规划、越南“两廊一圈”、南非“经济重建和复苏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沙特“2030愿景”等多国战略实现对接。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n阿联酋趋势研究与咨询中心高级研究员娜吉莱·扎鲁尼说,阿拉伯国家和中国致力于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阿拉伯国家发展愿景的对接,阿中合作在各自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人文交流等领域已然成为互利共赢、务实合作的典范,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n“中国懂得包容和协商之道,这有助于在经济发展项目等方面与相关国家达成共识。”巴基斯坦南方科学和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伊斯兰堡大学副教授阿卜杜勒·萨塔尔·阿巴西说。\n汇聚发展合力\n南亚岛国斯里兰卡,港口一派繁忙景象:在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多艘集装箱船停靠岸边,高耸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忙碌作业;在汉班托塔港,滚装业务蓬勃发展,汽车专用堆场上停满进口车辆。\n“共建‘一带一路’给斯里兰卡航运业带来了繁荣。”回顾这些年来亲眼见证这两个中斯合营项目成功建设和运营的经历,汉班托塔国际港口集团行政人力资源部高级总经理吉万·普雷马萨拉十分感慨。\n这是2021年12月14日拍摄的斯里兰卡南部汉班托塔港堆场。(新华社记者唐璐摄)\n古丝绸之路见证了沿线国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发展繁荣。汲取历史智慧,照亮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复苏曲折、发展失衡加剧、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正是中国以往鉴来找到的当今时代破题之钥。\n从整体上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要素禀赋各异,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互补性很强。有的国家能源资源富集但开发力度不够,有的国家劳动力充裕但就业岗位不足,有的国家市场空间广阔但产业基础薄弱,有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但资金紧缺。共建“一带一路”帮助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把经济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互助力,各施所长,各尽所能。\n在委内瑞拉国际问题专家罗德里格斯·格尔芬施泰因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和平共处、平等对话的原则,立足于各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强调各方取长补短,目的是使各方共同受益。\n世界银行负责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业务的副行长维多利亚·克瓦克瓦表示,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向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多边合作形式。“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改善贸易、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员往来便利性来深化经济一体化,不仅是跨境的,而且是跨大陆的。”\n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朱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多边合作,在全球各地均结出丰硕果实。展望未来十年,越来越多中亚地区的年轻人希望参与中国提出的这一倡议,为实现本地区的现代化和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n同享美好未来\n跨越国与国的距离,“澜沧号”动车组在中国与老挝之间的崇山峻岭中疾速穿行。\n中老铁路作为老挝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自2021年12月开通运营以来已深深融入老挝的经济社会生活:货运发送量快速增长,发送货物品类日益丰富,从开通初期的10余种拓展到2000余种;无论是当地旅客,还是外国游客,很多人都把乘坐体验“澜沧号”列为必选项目之一。老挝资深外交官西昆表示,得益于中老铁路,老挝旅游业复苏较快,货物运输更为顺畅,这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n2023年4月13日,老挝工作人员在D887次国际旅客列车上表演。(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n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共建“一带一路”蕴含中国人自古就有的“兼济天下”情怀,努力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参与共建的各方。\n中国支持建设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扩建项目,显著提高了港口吞吐能力;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尼泊尔、马尔代夫等国实施机场升级扩建项目,为跨境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带来更多便利;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物流通道作用,为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作出了突出贡献……过去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有力促进全球共同发展。\n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这样评价“一带一路”:“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使人们团结的倡议,一种使人们相信自由贸易能够让大家受益的倡议,一种使人们相信有可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到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倡议。”\n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在推动人类进步和全球发展问题上,中国与各国坚定站在一起,共享发展成果,通过技术和资金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title": "一眼千年,青花瓷里看东方神韵",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10月11日\n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n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n2000多年的冶陶史\n1000多年的官窑史\n……\n延绵千年的窑火孕育出瑰丽陶瓷文化\n成就“千年瓷都”景德镇\n景德镇瓷\n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闻名\n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n四大名瓷,各美其美\n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n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n景德镇的城市布局\n几乎每一个空间都和瓷有关\n古人智慧\n涵养着瓷都文化\n蕴含着城市灵魂\n横跨昌江的珠山大桥两侧\n分立72尊人物铜雕\n寓意景德镇制瓷72道主要工序\n也是数以万计陶瓷工匠\n传承技艺的写照\n如今\n景德镇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6项\n城区近四分之一人口从事陶瓷产业\n国家(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90人\n积淀与传承成为景德镇文化自信的底气\n基于近2000万片古瓷片\n建设古陶瓷基因库\n以0.01毫米的精度拼接、补配、打磨\n并绘制古陶瓷基因知识图谱\n复活文化遗存\n传承不朽匠心\n解析古瓷基因\n既是守护“千年瓷都”的根与魂\n也是景德镇肩负的新使命\n今天的景德镇\n既有诗与远方\n亦有诗意栖居的生活日常\n越来越多的年轻人\n在这里学习“抟泥成器”\n络绎不绝的游人驻足欣赏瓷器的温润\n古老的东方美学变身“国潮”\n一“镇”虽小,联通世界\n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n千百年来景德镇瓷器远销海外,名扬天下\n为东西方贸易往来与文明互鉴\n搭建起坚固桥梁\n开放与包容\n是历史赋予景德镇的城市禀性\n如今景德镇瓷器出口数十个国家和地区\n5000多名“洋景漂”在这里安家置业\n千年瓷都成为世界体验中国发展\n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n文越山海兴城魄\n瓷跨千年韵悠长\n景德镇正以新的方式\n再现“文化强磁场”\n不断展现中国文化自信\n出品:李俊 沈锡权\n监制:常爱玲 齐慧杰 李兴文 周宁 令伟家"} {"title": "习语品读|“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n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n育人之本,在于培根铸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n为了办好这门课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教学大纲”。\n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n总书记引用的名句“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出自《周书·卢诞传》,意思是找一个只会传授经学知识的老师很容易,而找一个教学生怎么做人且以自己的行为作为示范的老师却很难。\n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经师”和“人师”的双重素养——既注重“术”和“学”,能“授业”“解惑”;更能达到“传道”的境界,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n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政课教师就像园丁,在学生心灵这方沃土上,播撒求真、向善、尚美的种子。求真就是要追求真理,学会“真”知识、掌握“真”本领;向善是指要明德守矩,见贤思齐;尚美是指涵养“天下大同,美美与共”的思想境界,建立健康美好的价值观。\n办好这门极其重要的“金课”,总书记念兹在兹、言信行果。\n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建设多次作出重要部署,指出思政课的内容“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n在考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时,总书记都对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而细致的要求,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n为了办好思政课,总书记不仅向思政课的“讲者”谆谆叮嘱,还走进思政课堂观摩现场教学,同思政课的“听者”——青年学生们一起认真倾听,并参与讨论。\n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总书记再次为思政课建设把脉定向,指明“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还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锻造更多“金课”。\n…………\n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书记的期许意味深长。\n作为正处于人生拔节成长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为了帮助学生通过思政课“补钙壮骨”、固本培元,习近平总书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更多学生爱上了“真理的味道”。"} {"title": "《通向繁荣之路》第四集《心手相连》今晚播出 亮点抢先看",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非洲北部的萨赫勒地带,是世界上极端干旱的高发地区。\n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这片干旱的土地带来发展新机遇。\n塞内加尔卢加区代阿利市市长阿马杜·索乌:“有中国人跟着来,我们会很有信心。”\n在相遇中相知。\n“谢谢!谢谢!”\n在相知中携手。\n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朱京津:“当我们实现了一个小目标的时候,大家就一起庆祝。有欢笑,有泪水。”\n“中国!”\n共建“一带一路”,人们心手相连,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n布隆迪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署署长恩达伊克基:“他们告诉我,当你富裕的时候,想想让别人也富裕。”\n消除贫困、促进就业、缓解粮食危机、融通教育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n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总统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民相亲对人类来说是最美好的事物。”\n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n恢弘的“一带一路”叙事中,这是最温暖、最动人的故事!\n敬请收看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四集《心手相连》。"} {"title": "《通向繁荣之路》第三集《轻关易道》速览",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一分钟,数亿元的商品在不同国家间流动,也编织出庞大的贸易网络。\n但流动并不总是畅通无阻。规则标准的差异,人为构筑的壁垒,如同无形的门槛,阻碍流动。\n共建“一带一路”,如何打通经贸血脉,让全球化的海洋奔流不息?\n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我们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n轻关易道,相通共进。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加强政策、规则的“软联通”,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n十年,规则联通唤醒沉睡的铁路。中欧班列驰骋不息。旅途万里,不同国家、不同铁路组织规则迥异,曾让这样的跋涉不可想象。\n杜伊斯堡港口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库斯·班恩:“我们第一次听说有人要坐火车从中国来,我觉得有意思,是疯了吗?”\n打通规则,难度不亚于新修铁路。中国与铁路沿线各国建立新的合作机制,为中欧班列发展按下加速键。\n一条条新线路向西次第生长,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0多个城市。向东,联通中国境内110多个城市。古老的亚欧大陆上,一张全新的贸易网络横空出世。\n十年,制度突破带来贸易史上的创举。诞生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博会成功举办。这是世界上首个进口主题的国家级展会。\n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罗思义:“中国是很负责任的国家,举办进博会,向世界表明开展双边贸易的决心。”\n面对数千家企业、上万种展品的入境需求,中国以十多项政策突破主动开放市场,分享发展红利。\n十年,打通经贸规则,推动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落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RCEP成员整合十五国贸易规则,共同开放市场、消除壁垒,为区域带来新繁荣。\n今天,中国人餐桌上的东盟水果,从十年前的53种增加到73种,“一带一路”上瓜果飘香。\n今天,中国新能源车加速驶入东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n泰国网约车司机塔纳提:“我觉得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很合适,也特别适用于接送乘客。”\n轻关易道、推墙入海,共建“一带一路”让贸易更加畅通。2013年以来,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开辟了经贸合作新空间,连接起更多人的美好生活。"} {"title": "卫星视角|在这里,感悟总书记的长江情怀",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九江市考察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等情况。\n长江的保护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长久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大江上下,一次次深情眺望,一句句殷切叮嘱,一项项深远谋划,情牵母亲河保护,指引高质量发展。\n我们选取部分总书记考察过的地方,通过卫星视角,一起领略长江沿岸的生机与活力。\n时间:2016年8月22日至24日\n地点:青海\n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习近平结合多媒体演示,听取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情况和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情况介绍。\n【总书记说】\n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n时间:2022年6月8日\n地点:四川宜宾三江口\n长江、金沙江、岷江在宜宾市主城区交汇,形成了三江汇流的壮阔景象。习近平来到三江口,眺望三江交汇处,听取当地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实施长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况介绍。\n【总书记说】\n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n时间:2016年1月4日\n地点: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n重庆果园港是长江上游第一大港口。习近平来到重庆果园港码头前沿平台,考察长江航运和港口装卸作业。\n【总书记说】\n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好,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好,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好。\n时间:2013年7月21日\n地点:湖北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n阳逻港是长江中游的天然深水港。习近平一下飞机,就前往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他先来到中控室,听取港区建设情况介绍,然后冒着大雨考察作业码头。习近平卷起裤腿,打着雨伞,趟着积水,了解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n【总书记说】\n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n时间:2018年4月25日\n地点:湖南省岳阳市\n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和长江重要调蓄湖泊。习近平走进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站,察看实时监测系统。\n【总书记说】\n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行为。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n时间:2023年10月10日、12日\n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南昌市\n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等情况。\n12日下午,习近平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n【总书记说】\n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时间:2020年8月19日\n地点:安徽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n薛家洼生态园地处长江岸边,曾面临十分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经过综合整治,已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生态岸线和城市生态客厅。\n习近平详细了解马鞍山市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长江十年禁渔等工作落实情况,并走到江边察看长江水势和岸线生态环境。\n【总书记说】\n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n时间:2020年11月12日\n地点:江苏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n南通位于长江入海口北翼,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习近平来到江苏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生态环境,详细了解当地推进长江下游岸线环境综合治理情况。\n【总书记说】\n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n时间:2020年11月12日\n地点:上海\n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总书记说】\n党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强调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要求浦东在扩大开放、自主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 {"title": "人民领袖|读懂总书记这几次驻足的特殊深意",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中秋国庆长假刚过,千年瓷都景德镇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n10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中心地带的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他此行主要目的是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情况。央视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这样几个瞬间——\n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参观展览时,总书记在一件精美的瓷器展品前停下脚步,驻足观赏,还和身旁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交流起来。他们身后不远处,一块写有“瓷都千年”的红色展板醒目矗立。\n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江西景德镇考察。(视频截图)\n在景德镇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总书记看到了瓷上作画等手工制瓷技艺的“活态”传承。56岁的非遗传承人孙立新向总书记展示一个绘有精致图案的瓷碗,总书记再次驻足。\n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江西景德镇考察。(视频截图)\n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n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在林林总总的文化遗产中,陶瓷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符号之一。\n“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引领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n此次江西之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后,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此时再看文化保护传承,意味深长,信号鲜明。\n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江西景德镇考察。\n2023年6月2日,在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总书记在一件陶器展品前的驻足发问让人印象深刻。\n“这是一件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距今大约4800年。”讲解员向总书记详细介绍,“它的特别之处是器物上有着刻画符号,分别是‘日’‘月’‘山’形。抽象的表达和组合,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图画,使我们看到了汉字的雏形。而我国最早的陶器,早在16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n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调研。\n“中国是世界上陶器起源最早的国家吗?”总书记询问道。\n“是的。”\n“不是‘最早的之一’,就是‘最早的’?”总书记又问。\n“是的,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现的早期陶器,基本都是从中国起源之后传播过去的。”\n字字句句,映射的是“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的深邃思考。当天,总书记边走边看,由衷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n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陶瓷文化,薪火相传。\n2017年4月19日,在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里,一尊身着青绿盛装的陶壶在聚光灯下耀眼夺目,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n壶黄白色陶胎,釉呈青绿色,圆唇细颈,姿态清雅……作为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波斯陶壶,这件陶器还是印证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之一。\n“当我讲解完波斯陶壶的历史,准备引导总书记看下一个文物时,发现他还在仔细观看。”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回忆道。\n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n“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n“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n“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n…………\n珍贵陶器见证,思想高屋建瓴,情怀深厚绵长。\n“自己的宝贝还得自己识宝,自己不要轻慢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n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大会开幕式前,习近平主席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一道步入展厅,共同参观文物展。一个清新淡雅的花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都停下了脚步,凝神观看。\n2019年5月15日,中外领导人共同参观文物展。(视频截图)\n这是一个距今700多年的元青花花瓶,图饰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四位才子王羲之、周敦颐、林和靖与陶渊明爱花的故事,故得名青花四爱图梅瓶。\n习近平主席向周围的外方领导人介绍说:“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信手拈来的生动推介,给远道而来的外宾留下深刻印象。\n心系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总书记几次驻足皆令人难忘。\n从珍视一件件陶瓷珍品,到近距离了解手工制瓷技艺;从由衷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到自信展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脉的守护初心不渝,对文化瑰宝的重视一如既往。"} {"title": "第三次赴江西考察,习近平提出这些新要求",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金秋十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考察。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第三次踏上这片红土地。\n在10月13日的江西省委省政府汇报会上,总书记对江西提出新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如何理解这些新要求?《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n01\n立足大局 把握定位\n4年前赴江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了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他在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n“我经常讲,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n△九江琵琶亭。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在九江考察时登上此亭远眺长江。(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n每次到江西考察,总书记都从大局出发,要求江西把握定位,并对江西提出明确要求。\n2016年2月在江西考察期间,总书记希望江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n2019年5月考察江西时,总书记希望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n△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总台记者李海峰拍摄)\n今年这次江西考察期间,继2019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之后,总书记又在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n考察期间,总书记要求江西牢牢把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n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跳出江西看江西,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是江西的使命担当。\n“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总书记此次江西考察中强调的这16个字引人深思。透过总书记的考察行程和他在汇报会上提出的具体要求,可以重点从三个方面来理解。\n△长江。(总台记者刘阳拍摄)\n02\n扬优势:“立足江西的特色和优势”\n“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调研。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在这里实现了良性互动。去年,景德镇陶瓷产业总产值达665亿元。\n在景德镇,总书记要求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n△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n前两次考察江西时,总书记曾赴江中集团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了解中医药产业、稀土产业情况并提出要求。两者正是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重要产业。\n在10月13日的江西省委省政府汇报会上,总书记指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他强调,要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n△陶瓷画师正在绘制瓷器。(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n江西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这也是江西的独特优势和重要机遇。\n在汇报会上,总书记要求江西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要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要主动对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n△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陶瓷博物馆。(总台央视记者朱超拍摄)\n03\n固基本:“我很关注乡村振兴”\n既要“扬长补短”,也要“固本兴新”。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的工作导向。\n10月11日下午,总书记来到上饶市婺源县石门自然村,关注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n△石门村位于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中心地带。(总台央视记者郁振一拍摄)\n在石门村,总书记对乡亲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很关注乡村振兴。\n在13日的汇报会上,总书记重点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n△婺源乡村的晒秋农俗。(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n“固基本”的另一层含义,是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n2019年5月,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说,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n在今年考察期间的汇报会上,总书记指出,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n△婺源乡村的晒秋农俗。(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n“固基本”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n2015年3月,总书记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n这次江西考察,正值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之时。总书记强调,要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砥砺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作为。\n04\n闯新路:“向创新创业要活力”\n“固本兴新”,除了固基本,也要闯新路。\n这次江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和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调研。\n△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n在九江石化,总书记要求企业按照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n在昌飞,总书记要求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上下更大功夫,面向未来需求出新品。\n△昌飞制造的直升机正在进行灭火演练。\n“向创新创业要活力”“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总书记前两次到江西时提出的明确要求。\n在10月13日的汇报会上,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包括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巩固传统商路,积极开拓新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等。\n2019年5月21日,在南昌召开的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n“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这是江西要着力做好的事,也是中国要着力做好的事。"} {"title": "一见·一场重要会议之后,总书记到千年瓷都看文化传承",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景德镇市考察调研前几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次来江西,到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总结当下,启迪未来,引人深思。\n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先后两次对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又提出“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n殷殷嘱托,一字一句,既是为千年瓷都擘画的发展蓝图,也蕴含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邃思想。\n保护传承\n“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因瓷而名、因瓷而兴、因瓷而立的景德镇有冶陶史2000多年,官窑史1000多年,御窑史600多年。光阴流转,千年窑火渐渐熄灭,瓷都该往何处去?\n保护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对瓷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n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二字,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n“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在考察调研中,每到一个地方,习近平总书记总是谆谆告诫。\n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尊崇,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n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坐落于三坊七巷北隅的林觉民故居即将“一拆了之”。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听闻这一消息,立刻叫停拆迁。时隔半年,故居修缮工程悄然动工……\n翻开《福州古厝》一书,可以看到习近平作的序:“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n“保护文物也是政绩”——在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科学理念引领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n创新发展\n如何既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又保留城市文化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宏阔的思想,也有具体的方法。\n2013年对筹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2020年在广东潮州考察时强调,“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2022年在山西平遥古城考察时要求,“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2023年在江苏苏州考察时强调,“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n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方能更好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北京中轴线、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实施,中华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迸发出生机与活力。\n今日的景德镇,在传承与创新、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古老的陶瓷文化不断被“活化”,为千年瓷都赋予新的时代内涵。\n文明互鉴\nChina,大写是中国,小写是瓷器。宋青白、元青花、明色釉、清粉彩,一件件耀古烁今的精美瓷器,凝结着历代工匠的智慧和汗水,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和载体,瓷都景德镇因此成为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金名片。\n“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2019年孟夏时节,面对来自“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的精美文物,习近平主席的妙喻,给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外国领导人留下深刻印象。\n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同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各方宾朋一起观看唐朝传统迎宾礼,邀法国总统欣赏古乐《高山流水》;参观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文明遗址、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埃及卢克索神庙……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述,既展现一个亘古亘今、日新月异的中国,又生动诠释“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n“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n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有五千年中华文明带来的底气,我们正昂扬自信走在自己的路上。"} {"title": "【央视快评】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  “立足江西的特色和优势,着眼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新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西考察并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江西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为新征程上江西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奋进方向。考察期间,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不仅是对江西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更为其他革命老区、中部各省、沿江各省市合力推动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落地见效、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n  江西是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红色沃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江西的发展,特别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关心老区人民生活,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对革命老区和人民群众的赤子深情。前行不忘来时路。新征程上,全党全社会要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把革命老区建设好、发展好。\n  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使命担当提出了“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殷切期望,勉励江西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江西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殷切嘱托上来,发挥好江西“四面逢源”的区位优势、物产丰富的资源优势、门类齐全的产业优势、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多重叠加的战略优势,找准扬长补短、固本兴新的切入点、着力点,完善经济结构,增强产业整体实力,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n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对十四亿多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和运用好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要抓发展、增收入,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革命老区父老乡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齐心协力将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这一底线任务落实落细。中部省份要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沿江各地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n  奋进伟大征程,更加众志成城。在新的长征路上,英雄的赣鄱儿女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永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贡献。(央视评论员)"} {"title": "联播+|孜孜步履雨中行",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九江市调研,首站来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考察。淅沥秋雨中,总书记撑着伞,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等情况。\n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冒雨考察,走上港口码头、走入工人中间、走进百姓家里,不仅拉近了党与群众心与心的距离,也为全党上了一堂生动的调查研究课。\n2013年7月21日,江城武汉,大雨倾盆。\n习近平总书记一下飞机就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雨下得很大,他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向工作人员仔细询问公司生产、设备、物流等情况。\n“雨很大,总书记看到我穿着雨衣,还是一直把伞靠向我。”年逾七旬的顾强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心中温暖依旧。\n2013年8月28日,大连湾畔。自升式石油钻井平台制造现场,大雨滂沱。\n下午5时许,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了解海洋工程装备发展情况。正在施工现场工作的工人们看见总书记来了,纷纷跑了过来。大家还没来得及擦干湿漉漉的双手,总书记已经热情地伸出手来,挨个儿握手。\n“总书记,我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和您合张影。”“好,那就照吧。”总书记高兴地同在场人员合影留念,任凭雨水滴洒在脸上和身上。\n宁夏固原杨岭村地处泾源县城和固原市区的中间地带,三面环山。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这里看望父老乡亲。\n在村民马克俊家里,总书记同贫困户代表拉家常、问民生。“总书记拉着我的手,叫我‘老弟’。”回忆起当天的场景,马克俊记忆犹新。总书记还特意询问了村里淋浴设施建设情况,听说村民家里安了太阳能热水器,总书记很高兴。\n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班彦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n在新村建设工地,总书记冒着蒙蒙细雨,走过尚未完工的泥泞道路,来到村民吕有章的新家,察看房屋格局,了解施工进展。\n班彦村旧村处在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带,山上不通自来水,村民们用的都是窖水。看到新居的院子里两个水桶装上了自来水,总书记说,新村水、电、通信都方便了,希望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n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进行考察。\n从《新闻联播》画面可见,当时雨情不小,路面湿滑。在厂区码头,总书记同围拢过来的工人们一一握手,向作业平台上的工人们挥手致意,衣袖早已被雨浸湿贴在手臂上。\n听说“蓝鲸1号”创造了可燃冰开采时间和产量两项世界纪录,总书记鼓励大家继续努力。\n“寒露”一过,天渐凉,露渐重。2023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九江市调研。\n淅沥秋雨中,总书记撑着伞沿江边察看,远眺滔滔江水。芦花飘飘,芦苇荡漾,穿越千年的文化气息伴着江风浸润整座城市。\n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思考擘画如何“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用心用情推动着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n(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title":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14日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3.96万人。考生可于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4)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26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n本次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主要有3个方面特点:\n一是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把好新录用人员政治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对考生政治素质的测查评价贯穿招考全过程各方面。其中,笔试、面试内容突出公务员的政治属性,重点测查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全面了解考生的德、能、勤、绩、廉,重点了解政治素质、道德品行、遵纪守法等方面情况。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录用。\n二是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录用政策、录用计划向基层一线和高校毕业生倾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部署要求,设置2.6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近2.7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实际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的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等报考条件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设置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积极投身国防事业。\n三是坚持分类分级考试,进一步提高选人的精准性科学性。公共科目笔试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考试内容根据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特点分别设置,对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对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贯彻执行、基层工作等方面能力,对行政执法类职位突出测评依法办事、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面试方式和内容由招录机关根据招考职位的性质、特点等研究确定,注重体现履职要求。部分招录机关对考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测查评价,有9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40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n国家公务员局郑重提醒,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更是成为一名公务员的基本条件,希望广大考生从选择报考的那一刻起,就自觉践行诚信要求,诚信报名、诚信准备、诚信考试、诚信守约。本次招考不出版也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对于社会上有关公务员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请广大考生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国家公务员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监督,打击考试作弊,查处违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 {"title": "一见·打造这个“样板”,大有深意",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九江市先后考察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情况。\n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n努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可推广的经验与借鉴,江西交出了一份成绩单:\n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以上,保持全国第二;\n空气优良天数、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稳步提升;\n长江干流江西段连续5年、赣江干流连续2年达到II类水质;\n…………\n如何让青山更青、碧水更澈?从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领会总书记的几点战略思考。\n “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n“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要从系统性、整体性、结构性的维度,写好生态文明建设“大文章”。\n为了治好水,江西把长江、鄱阳湖流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深化全流域保护治理,让鄱阳湖“一湖清水”入长江。\n为了理好山,江西有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持续实施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深入实施生态示范创建和一体化保护修复,不断巩固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n一系列措施背后,是对生态治理规律的理性思考和科学把握。\n“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2018年,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n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总书记为生态文明建设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引。\n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治山理水,显山露水。\n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n“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语重心长。\n在江西婺源,当地景区与农户成立了农村经济合作社,利用好“千亩梯田,四季花海”的生态资源,实现了企业与农户“共同入股、共同保护、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可持续共建模式,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n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n“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n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近几年,江西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工程,大力创建绿色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打造绿色园区,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生态美”与“百姓富”愈发同频共振。\n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n此次江西行,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考察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n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坚持“还江于民、便民利民,生态优先、文化铸魂”原则,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于去年4月启动建设。\n观长江、望庐山,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和谐的自然生态空间,为的就是真正做到还江于民。\n“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n近年来,不只是江西,上海、浙江、湖北、重庆等地纷纷“还江于民”“还岸于民”,将美好与诗意融入百姓生活。\n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也重塑和改变着人们的认知与思维。“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已然成为社会新风尚。\n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妩媚的青山,浩淼的鄱阳,不仅属于江西人民也属于全国人民”,打造这个“样板”,就是要引领全国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title": "鉴往知来丨景德镇的古与今",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这是一座在中国乃至世界版图上都独一无二的城市——景德镇,千年瓷都。因瓷而生、因瓷而兴,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n今天,古老的景德镇正以独特的方式焕发新意:老瓷厂变身创意街区,一个个文化艺术新地标接连涌现,3万多名来自各地的“景漂”在这里聚集……在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进程中,这座手工艺之都越来越体现出多元的气息。\n有传承,也有创新;是开放,也是包容。秉持对瓷的匠心、延续千年文脉,景德镇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里也守护好这座城市的根与魂。\n这是景德镇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一景。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n 坚守,呵护城市的“烟火气”\n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1000余年前,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延续至今。今天,穿越千年历史,瓷——仍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n漫步于街头巷陌,“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一处处文化遗存讲述着瓷都变迁故事;\n抟泥成器、范土为窑、瓷上作画……步入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手工制瓷技艺在这里“活态”传承。\n廊下,56岁的孙立新手持画笔,寥寥数笔,在素坯上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婴戏图。曾祖父拉坯,祖父配料,父亲将毕生画青花手艺传给了孙立新。13岁开始学艺,他43年来与瓷为伴。“瓷都要有瓷匠的坚守,代代相传才能薪火不断。”\n在景德镇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里,孙立新正在绘制青花。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n一大批能工巧匠、完备的产业链、一个个历史文化园区……因为坚守,在现代工业大发展的今天,景德镇仍保留着最完整的手工制瓷技艺体系和古瓷都独有的魅力。\n划定保护区,将散布全城的150多处老窑址、108条老街区等文化遗存列为“一号工程”进行抢救式保护修缮;成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用现代技术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发展和变迁;老城保护再现千年古镇风韵,新城建设展现国际瓷都魅力……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始终守护着“瓷”的根基。\n这是近日拍摄的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瓷都就像一棵古树,总会在厚重的泥土里不断滋养出新枝。”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翁彦俊说,历史与文化的涵养赋予了这座城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要不遗余力保护传承,为后代留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回忆、可讲述”的景德镇。\n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相关主管部门引导各地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转型发展相结合,景德镇也迎来新机遇。\n根植于陶瓷业,回归于深厚的瓷文化,这座城市走出一条文化引领发展的路径——\n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6项、国家(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90人,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接近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n从日用陶瓷到精细陶瓷、传统制瓷到现代文旅,产业链、文化链不断生长;将生态修复、城市改造和文化复兴相结合,古瓷都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流连驻足……\n这是近日拍摄的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内的部分展品。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2019年8月,《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千年瓷都“种”上传承创新的“国家试验田”。\n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去有瓷儿的地方”成为热搜,景德镇再次彰显浓浓“瓷力”。\n“无论是城市风貌还是发展动力,景德镇还会迎来更多变化。但瓷的基因不会变,以瓷立市不会变,过去如此,今后也一定是这样。”陶瓷考古专家江建新说。\n 创新,探寻发展的“生命力”\n“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融汇与创新是千年瓷都的传统和精神。\n数百年前,景德镇工匠见到阿拉伯商人带来的苏麻离青钴料,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反复试验,创新烧制出惊艳世人的青花瓷。\n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一景。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n因瓷而变,才能因瓷而兴。创新的故事在这座城市绵绵不绝。\n在珠山区1949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90后”张辅元既师从古法,又大胆创新,将釉上彩与“国潮”巧妙融合,系列创意陶瓷作品备受年轻人喜爱。\n在陶溪川,一个个昔日烧炼车间变成美术馆、博物馆,文化与产业的新业态吸引了近2万名年轻的手艺人、艺术家和设计师创新创业,带动上下游就业10万余人。\n从历史文化中挖掘新价值、在保护传承中探寻新动能,景德镇不断释放生命力。\n唤醒沉睡的资源,焕发新生机——\n一座座老窑址、老厂房相继升级为孵化创客的邑空间、培养手艺人的工作室、展示陶瓷产品的直播基地;从练泥、拉坯到刻花、施釉,几乎所有传统手工制瓷工艺环节,都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n景德镇陶瓷手艺人张辅元(右)正在教徒弟学画釉上彩。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n实现动能转换,培育新业态——\n传承千年的陶瓷产业,在新科技与新创意的碰撞中有了更多“打开”方式:瓷刻艺术“牵手”AI技术,画出科技感十足的瓷板画;3D打印运用到陶瓷领域,材料每层精确至0.5mm;智能生产线联合手工作坊,个性化陶瓷“踏”上智能制造的快车……2022年,景德镇陶瓷产业总产值达665亿元,先进陶瓷产值同比增长165.6%。\n推进有机融合,打造新模式——\n窗前赏景,炉边沏茶。景德镇三宝国际瓷谷,艺术家们创作交流,匠人们施展绝技,游客们体验陶瓷工艺。小山村、国际范,这里已累计接待近万名外国艺术家驻场创作。\n让艺术融入生活、将制瓷与乡村振兴结合,产业升级、诗意栖息,传统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焕发生机。立足陶瓷文化优势、整合陶瓷文化资源,景德镇日新月异。\n 开放,书写对话世界新篇章\n10月9日,一辆满载陶瓷餐盘的货柜车从景德镇陶博城向海关报关,发往泰国曼谷。自今年4月启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来,已有47票货物发往17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各地的个性化需求与这里的能工巧匠更紧密连接。\n一“镇”虽小,联通世界。\n千百年来,搭乘各国商旅的马车舰船,“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远销海外、名扬天下。瓷器,为东西方贸易往来与文明互鉴搭建起坚固桥梁。有学者统计,16到18世纪的300年间,约有3亿件中国瓷器在欧洲登岸。\n如今,景德镇日用瓷、艺术瓷等出口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市出口额同比增长147.9%。千年瓷都成为世界体验中国发展、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n沉醉于景德镇的多元、包容,法国女青年开弥在此生活了近10年,拥有两个工作室,她身穿麻布衣,说着中国话,正在为设计更多陶瓷作品乐此不疲;\n法国青年开弥在观看陶瓷匠人创作。新华社记者 程迪 摄\n在景德镇原人民瓷厂旁的一条里弄里,土耳其青年哈肯和他的妻子开设一间工作室,把青花瓷和他本国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n这些年,世界各地的陶瓷爱好者、艺术家慕名来到景德镇,5000多名“洋景漂”在这里安家置业。\n与此同时,景德镇匠人不断走出去,与国内外相关业界展开各种交流、合作,瓷文化更广泛地走向全球。\n在景德镇陶瓷制造商余望龙的工作室里,匠心冶陶与国际前沿的设计理念深度融合。今年,他与海外设计师合作的拼色咖啡杯、青瓷套装等创意产品亮相意大利米兰的家居展,接连斩获国际订单。\n9月初,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成立系列活动在景德镇举办。加大与国外城市的合作,今天的景德镇正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打开一扇新窗。\n“陶瓷是永久的艺术,更是文化的符号。”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看来,景德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口城市,它以文化为核心的创造,“在更有高度、更国际化的层面去树立文化自信,这座城市的前景会更加广阔。”\n千年窑火不熄,文化源远流长。\n今天的景德镇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讲述来自中国的故事。千年瓷都,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title": "时政微观察丨长江文脉 赓续不绝",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从世界屋脊发源、穿高山峡谷,长江在流经江西九江时,有了“浔阳江”的别称。自古以来,大量文化名人往来于此,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江西唯一濒临长江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九江在2200多年建城史中积淀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n10月10日下午,芦花飘飘,绵绵秋雨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浔阳江畔。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总书记详细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等情况。\n△2023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考察。\n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n“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020年11月,在江苏南京,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叮嘱“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n沿江省市该怎样落实?\n在那次座谈会上,总书记给出了方向,其中就有“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n此次江西之行首站,总书记来到九江,也是对当地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成果的检阅。\n2021年底,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之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作为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13个省区市。长江江西段是7个重点建设区之一。\n江西152公里长江岸线全部在九江境内,天然地理优势让九江成为江西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区域。\n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建设正式启动,总长度约11公里。\n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九江市将琵琶亭、锁江楼、浔阳楼等文化景点串珠成链,建设“最美长江岸线”;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规划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围绕白鹿洞书院、濂溪书院等书院文化遗存,全力打造江西千年书院文化遗存保护项目……\n如今,沿江漫步,满目尽是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和谐。人们在恢宏景象中感受壮阔长江,在诗意景观中坚定文化自信。\n△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内的文化地标——琵琶亭\n文化如水,水脉亦文脉。滔滔长江水,增进了文化认同,赓续着民族精神。\n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n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总书记叮嘱要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称这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n今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总书记要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n△江西九江市民在琵琶亭前健身锻炼。\n一部长江文化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它印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熔铸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n水波为曲、桨帆为歌,长江传唱着中华民族奔涌不息的历史壮歌,奏响新时代的澎湃乐章,奔腾东去。\n一次次凝望长江,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擘画如何“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用心用情推动着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n殷殷关切化为一项项切实举措,推动长江文化赓续不绝。"} {"title":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10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这是10日下午,习近平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考察时,同企业员工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n10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这是11日下午,习近平在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n■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江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立足江西的特色和优势,着眼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新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n■长江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无论未来长江经济带怎么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可能离开长江的哺育。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n■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n■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n■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森林食品,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更多依靠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整治、乡风建设,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抓好办成一批实事,让群众看到新变化\n■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着力稳岗扩岗,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强化城乡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帮扶\n■要总结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砥砺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作为。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n本报南昌10月13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江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立足江西的特色和优势,着眼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新要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n10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和省长叶建春陪同下,先后来到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深入长江岸线、企业、历史文化街区、农村等进行调研。\n1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九江市考察调研。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习近平登上琵琶亭远眺长江,冒雨沿江堤步行察看沿岸风貌,仔细询问长江水位、水质、航运、防洪、禁渔等情况,听取当地崩岸治理、航道疏浚、岸线生态修复等工作进展介绍。习近平指出,长江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无论未来长江经济带怎么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可能离开长江的哺育。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n习近平随后乘车来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他走进公司生产管控中心控制大厅和检验计量中心实验室,详细了解企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智能工厂、推动节能减污降碳等情况,对企业开展科学检测、严格排放标准等做法表示肯定。习近平强调,破解“化工围江”,是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要再接再厉,坚持源头管控、全过程减污降碳,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n实验室外,企业员工们围拢过来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亲切地对大家说,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希望你们按照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n11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景德镇市考察调研。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习近平先后走进南麓遗址、陶瓷博物馆、明清窑作群,饶有兴趣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情况,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不时赞赏他们的手上功夫和工匠精神,鼓励他们秉持艺术至上,专心致志传承创新。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n随后,习近平来到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考察了直升飞机总装车间和试飞站,详细了解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的情况。他指出,航空装备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点。要坚持创新驱动,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上下更大功夫,面向未来需求出新品,努力构建先进制造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n11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这里是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中心区,也是极度濒危鸟类蓝冠噪鹛自然保护小区,植被多样、生态良好。习近平详细了解湿地公园和蓝冠噪鹛保护等情况。村广场上正在“晒秋”,一排排晒盘盛满红豆、玉米、辣椒等,格外喜人。美术学院师生正在采风写生,习近平驻足观看,同他们亲切交流,鼓励他们打好扎实基本功。得知当地发展特色旅游、茶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习近平十分高兴。他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n离开村子时,村民们热情欢送总书记。习近平亲切地说,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很关注乡村振兴。希望你们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n13日上午,习近平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江西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n习近平指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n习近平强调,江西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要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做大做强都市圈,主动对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的吸引力。发挥生态优势和传统农业优势,打造区域性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巩固传统商路,积极开拓新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推进促进公平竞争的政策实施,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n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森林食品,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更多依靠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整治、乡风建设,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抓好办成一批实事,让群众看到新变化。\n习近平强调,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着力稳岗扩岗,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强化城乡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帮扶。\n习近平指出,要总结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砥砺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作为。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n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陪同考察。\n李干杰、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主题教育中央第八巡回指导组负责同志参加汇报会。\n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4日 01 版)"} {"title": "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引发展方向、凝聚奋斗力量", "date": "2023-10-14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引发展方向、凝聚奋斗力量\n  新华社记者\n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西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激励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坚定信念、勇毅前行。\n  大家表示,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护传承中华文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崭新局面。\n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n  秋日九江,桂花飘香。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绿树成荫,鸟鸣呈祥。\n  “总书记十分关心长江崩岸治理工作,冒雨在江边仔细询问了长江水位、水质、航运、防洪等情况,让我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回忆起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的场景,江西省九江市水利局局长叶凌志说,“崩岸治理关乎长江黄金水道安全。我们将继续做好治理工作,落实生态护岸措施,加强险情巡查排查,以实际行动守护长江安澜。”\n  “宜春是国家森林城市,也是国内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重要集聚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尤为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让江西省宜春市委书记严允感到重任在肩,“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加快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n  金秋时节,地处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峰峦起伏,黄河蜿蜒而过,两岸牧草丰茂,牛羊肥壮。\n  “达日县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决守牢生态底线,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积极探索与发展相适应的保护机制,切实做好源头治理工作。”达日县委书记詹玉平说。\n  数千里之外,塞罕坝机械林场天高云淡、层林尽染。林场场长于士涛正忙着排查树木成活状况,为开展秋冬抚育作业做好准备。\n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工作注入了信心与动力。”于士涛表示,将加强林业科研,推进针阔混交林建设,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在塞罕坝“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续写绿色传奇,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作出贡献。\n  立足实际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n  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厂区高大的连续重整装置有序运转,工控操作台上显示着环境监测实时数据。\n  “总书记走进生产管控中心控制大厅和检验计量中心实验室,详细询问了企业打造绿色智能工厂、推动节能减污降碳等做法,并予以肯定,这让我们备受鼓舞。”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检验计量中心工艺员桂玉英说,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推进石油石化的数智化改造和绿色化转型,为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作出自身贡献。\n  始建于1969年的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n  “总书记详细了解了公司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的情况。我们将不负总书记期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着总书记指明的‘构建先进制造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方向奋勇进军。”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晓文说。\n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考察中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的重要指示,令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余锡权深受启发。\n  “2022年,深圳首次实现了全部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全国城市‘双第一’,具备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良好基础。”余锡权说,将围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生产的支持力度,奋力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深圳贡献。\n  厂区清新洁净、全程智能控制……在天津新天钢集团,“手撕钢”等高技术产品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n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全国劳动模范、新天钢集团天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刘桂华表示,“目前企业已经成功开发30多个新产品,正在向着产品个性化、定制化、高端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加强前瞻性布局和基础研究,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企业创新活力转化为引领钢铁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动力。”\n  久久为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n  “总书记非常亲切,对我们的生活十分关心,我们心里很温暖。”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江西省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村民王土英格外激动。\n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村里来了不少游客,我家的民宿爆满。”王土英相信,今后的日子会像“晒秋”的辣椒一样,越来越红火。\n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江西上饶市委书记陈云说:“我们将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大力发展马家柚、油茶、茶叶等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n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银山镇血橙基地,果林连绵成片,血橙挂满枝头。\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内江市委书记邹自景表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加强良种繁育力度和果品洗选,努力实现资中血橙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n  秋收时节的松嫩平原上,青纱帐里泛起金黄,黑土地又迎来丰收。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麦朝说:“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是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与要求。我们将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为国家多打粮、多打好粮,让国人的饭碗多装‘吉林粮’,将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n  “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总书记的这句话,令浙江省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杨卫东深有感触。\n  “以横山坞村为例,以前家门口是竹席厂,噪声轰隆隆;如今厂房关了,家乡成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不少村民回乡经营民宿,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杨卫东表示,将不断开辟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有机融合的发展新局面,继续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n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  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延绵千年的陶瓷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交融中,迸发崭新活力。\n  “总书记对陶瓷文化的传承保护非常关心。”回忆起当时场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刘子力说,“我们将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手艺保护传承好,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共同做大做强陶瓷产业,不断擦亮‘千年瓷都’的靓丽名片。”\n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深入历史文化街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江西文化资源禀赋,围绕陶瓷文化、书院文化、阳明文化等,深入发掘研究阐释赣鄱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向世界讲好江西故事。\n  利用工业遗存打造文创设计基地、修旧如旧保留特色文化景点原貌、在历史街区植入新业态……秦淮河畔,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游客不绝。\n  “产业园既有大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又有许多流行时尚的新地标,实现了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江永强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我们将传承千年古都文脉,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推动园区逐步建设成为文化气息浓厚、产业蓬勃发展的国际化文化产业园区。”\n  “专心致志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倍感振奋、明确方向。\n  “今年9月,甘肃简牍博物馆新馆面向公众开放。我们将持续深化研究、加快人才培养、加大国际交流力度,不断推动建立简牍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千年前的简牍文献重续生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朱建军说。"} {"title": "中共中央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n  通知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条例》修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总结干部教育培训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基固本,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n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学习宣传、严格贯彻执行《条例》,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能力支撑。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条例》中的重要情况和建议,要及时报告党中央。\n  《条例》全文如下。\n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n  (2015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 2015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发布\n  2023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修订 2023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布)\n  第一章 总则\n  第一条 为了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n  第二条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本,以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为重点,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能力支撑。\n  第三条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n  (一)政治统领,服务大局。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开展教育培训,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n  (二)育德为先,注重能力。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加强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干部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n  (三)分类分级,全面覆盖。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教育培训,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确保全员培训。\n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围绕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干部加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改造,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n  (五)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继承和发扬干部教育培训优良传统和作风,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n  (六)依规依法,从严管理。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法规制度,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规范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风气。\n  第四条 本条例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其他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结合各自特点执行本条例。\n  第二章 管理体制\n  第五条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在党中央领导下,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n  第六条 中央组织部履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度建设、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管理等职能。\n  全国干部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负责指导本行业本系统的业务培训。\n  第七条 地方各级党委领导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方针政策,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本地区党的建设整体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研究推进。\n  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主管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地方各级干部教育领导小组或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  第八条 干部所在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本单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  第九条 垂直管理部门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由部门负责。\n  双重管理单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由主管单位负责、协管单位配合,根据工作需要,经协商也可以由协管单位负责。\n  第十条 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抽调下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培训,必须报同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审批;抽调下级党委管理的干部参加本系统本行业培训,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前通知下级党委组织部门,避免多头调训和重复培训。\n  第三章 教育培训对象\n  第十一条 干部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n  第十二条 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全体干部,重点是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n  第十三条 干部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参加相应的教育培训:\n  (一)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专题培训;\n  (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集中轮训;\n  (三)新录(聘)用的初任培训;\n  (四)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n  (五)提升履职能力的在职培训;\n  (六)其他培训。\n  第十四条 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四级调研员及相当层次职级以上公务员,经组织选调,应当每5年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脱产培训,以及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集中培训,累计不少于3个月或者550学时。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教育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1年内完成培训。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当作出规划,统筹安排。\n  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一级主任科员及相当层次职级以下公务员,应当每年参加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认可的集中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90学时。\n  干部应当结合岗位职责参加网络培训,完成规定的学时。\n  第十五条 干部在参加组织选派的脱产培训期间,一般应当享受在岗同等待遇,一般不承担所在单位的日常工作、出国(境)考察等任务。因特殊情况确需请假的,必须严格履行手续,累计请假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总学时的1/7,超过的应予退学。\n  第十六条 干部个人参加社会化培训,费用一律由本人承担,不得由财政经费和单位经费报销,不得接受任何机构和他人的资助或者变相资助。\n  第四章 教育培训内容\n  第十七条 干部教育培训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注重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n  第十八条 党的理论教育重点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培训,全面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培训,引导干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适应新时代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领。\n  突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教育引导干部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n  对党外干部,也应当根据其特点,开展相应的政治理论教育。\n  第十九条 党性教育重点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党风廉政教育。突出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强化政治忠诚教育,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教育,坚持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干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开展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n  第二十条 履职能力培训重点开展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重大决策部署的培训,分领域分专题学深学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宪法、法律和政策法规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增强干部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n  第二十一条 知识培训应当根据干部岗位特点和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知识的培训,加强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培训,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养。\n  第五章 教育培训方式方法\n  第二十二条 干部教育培训以脱产培训、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网络培训、在职自学等方式进行。\n  第二十三条 脱产培训以组织调训为主。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调训计划、选调干部参加培训,对重要岗位的干部可以实行点名调训。干部所在单位按照计划完成调训任务。干部必须服从组织调训。\n  第二十四条 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政治学习为根本,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在个人自学和专题调研基础上保证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集体学习研讨。\n  第二十五条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建立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数字化水平,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n  第二十六条 建立健全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干部所在单位应当支持鼓励干部在职自学,并提供必要条件。\n  第二十七条 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行动学习等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n  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引导和支持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开展方式方法创新。\n  第六章 教育培训机构\n  第二十八条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要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部门行业培训机构、国有企业培训机构、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n  各级党委(党组)和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指导,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规范有序的培训机构体系。\n  第二十九条 党校(行政学院)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应当坚守党校初心、坚持党校姓党,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加强履职能力培训,发挥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n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作为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n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是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阵地,应当用好红色资源,突出办学特色,发挥在党性教育中的独特优势。\n  社会主义学院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应当坚持功能定位,承担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统一战线其他领域代表人士、统战干部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人才等培训任务。\n  部门行业培训机构、国有企业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提升办学水平,重点做好本部门本行业本单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  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应当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履职能力培训。\n  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加强交流合作,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n  第三十条 根据工作需要,干部教育培训主办单位可以委托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n  第三十一条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培训内容,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和学制,改进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规范现场教学点管理,提高教学水平。\n  第三十二条 各级党委应当加强对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的领导,履行办好、管好、建好党校(行政学院)的主体责任,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按照实用、安全、有效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n  因地制宜推进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分类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办学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n  第三十三条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调整、整顿办学能力弱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新设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和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审批。\n  第三十四条 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注重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强培养,严格管理,促进交流,优化结构,提高素质。\n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理论研究。\n  第三十五条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必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方针政策和有关党内法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n  第七章 师资、课程、教材、经费\n  第三十六条 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按照政治过硬、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高素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n  第三十七条 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必须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严守纪律、严谨治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具备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不得传播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违反中央决定的错误观点。\n  第三十八条 注重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引才育才机制,完善考核、奖惩和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制度,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逐步建立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审制度。\n  第三十九条 注重邀请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基层干部等到干部教育培训课堂授课,充分发挥外请教师的作用。干部教育培训主办单位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对外请教师的审核把关。\n  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授课。\n  第四十条 中央组织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应当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n  第四十一条 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完善课程开发和更新机制,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务实管用的课程体系。\n  第四十二条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开发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反映各领域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的精品课程。\n  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精品课程库,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n  第四十三条 适应不同类别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开发具有政治性、思想性、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的干部学习培训教材。\n  第四十四条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负责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规划、编写、审定等工作。地方、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可以编写符合需要、各具特色的干部学习培训教材。\n  第四十五条 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严格审核把关,优先选用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推荐的权威教材,也可以选用其他优秀出版物。未经审核把关的教材不得进入干部教育培训课堂。\n  第四十六条 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n  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主办单位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严格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厉行节约,勤俭办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n  第四十七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干部教育培训支持力度,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n  第八章 考核与评估\n  第四十八条 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应当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n  第四十九条 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的内容包括干部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和遵规守纪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n  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结果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反馈组织人事部门。干部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n  第五十条 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应当区分不同教育培训方式分别实施。脱产培训的考核,由主办单位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实施;网络培训的考核,由主办单位和干部所在单位实施。\n  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健全跟班管理制度,加强对干部学习培训的考核与监督。\n  第五十一条 干部教育培训实行登记管理。各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载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n  干部参加脱产培训情况应当记入干部年度考核登记表,参加2个月以上的脱产培训情况应当记入干部任免审批表。\n  第五十二条 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评估,也可以委托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认可的机构进行评估。\n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的内容包括办学方针、培训质量、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学风建设、基础设施、经费管理等。\n  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运用评估结果,指导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改进工作。\n  第五十三条 干部教育培训主办单位负责对干部教育培训班次进行评估。\n  班次评估的内容包括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培训管理、培训效果等。\n  评估结果应当作为评价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作为确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的重要依据。\n  第五十四条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负责对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进行评估。\n  课程评估的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n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将评估结果作为指导教学部门和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n  第九章 纪律与监督\n  第五十五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干部所在单位和干部本人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应当作为领导班子考核、巡视巡察和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的内容。\n  第五十六条 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贯彻执行本条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制止和纠正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并对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n  第五十七条 干部教育培训主办单位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违反本条例和有关规定的,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或者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对负有领导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组织处理、党纪政务处分。\n  第五十八条 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违反本条例和有关规定的,由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或者有关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党纪政务处分。\n  第五十九条 干部因故未按规定参加教育培训或者未达到教育培训要求的,应当及时安排补训。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教育培训的,由干部管理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干部弄虚作假获取培训经历的,由干部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n  第六十条 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学习培训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违反本条例和有关规定的,由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提醒、通报批评、责令退学等处理;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给予组织处理、党纪政务处分。\n  第十章 附则\n  第六十一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定,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条例制定。\n  第六十二条 本条例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n  第六十三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title": "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题: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n——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答记者问\n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公开发布之际,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条例》修订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n1.问:请介绍一下《条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n答:2006年1月党中央颁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15年10月党中央正式颁布的《条例》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党内法规,在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亟需与时俱进对《条例》加以修订完善。\n这次修订的《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和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培训保障、考核评估和纪律监督等作出进一步规范,是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的修订和实施,对于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基固本,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n2.问:请介绍一下《条例》修订的总体考虑是什么?\n答:这次修订《条例》的总体考虑:一是坚持政治站位、思想引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党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二是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遵循和把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律特点,在保持总体框架和主体内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党中央最新精神和现实工作需要,对相关条款进行充实、调整和完善,同时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理论、实践、制度等层面探索形成的创新成果和成熟做法吸收进来、上升为制度规范。三是坚持于法周延、于事有效。强化系统观念,既注重同《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相衔接,又聚焦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实践新情况,从制度层面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措施办法。\n3.问:请介绍一下《条例》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n答:与2015年《条例》相比,修订后的《条例》保持原有框架基本不变,章节新增“纪律与监督”一章,条文新增7条、整合删减6条,共10章63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修改:一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等写入指导思想。同时,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工作需要,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6条原则作了修改完善。二是明确职级公务员的教育培训时间量要求。根据2018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2019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综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情况,对职级公务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量要求作出规定。三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规定干部教育培训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注重知识培训,并对每个部分的重点内容作了完善和调整。四是规范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明确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要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部门行业培训机构、国有企业培训机构、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并对6类培训机构的职责定位作出规范。五是新增“纪律与监督”一章。将原条例中涉及罚则的内容进行整合,单独成章,以进一步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纪律要求。\n4.问:《条例》对职级公务员教育培训时间量是如何规定的?\n答:根据2018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2019年6月1日起,国家施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这次修订的《条例》对职级公务员教育培训时间量作出规定,主要是保证全体干部都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条例》适用培训对象的全面性、完整性。按照2019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对应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最低职级是四级调研员。综合万名干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情况,从鼓励和支持干部提升素质能力以更好适应所承担的职责任务考虑,参照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时间量要求,《条例》规定:四级调研员及相当层次职级以上公务员应当每5年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脱产培训,以及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集中培训,累计不少于3个月或者550学时。同时《条例》规定:一级主任科员及相当层次职级以下公务员,应当每年参加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认可的集中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90学时。\n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同时担任乡科级领导职务的四级调研员及相当层次职级以上的干部,教育培训时间量要求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统筹安排参训,以确保完成规定的教育培训时间量。\n5.问:《条例》对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作了哪些规范和完善?\n答: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价值所在。回顾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百年历程,我们党始终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需要来确定、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教育培训的成熟做法,这次修订的《条例》对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构成作了进一步概括和完善,规定“干部教育培训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注重知识培训”。\n这一规定明确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其中,党的理论教育是根本,党性教育是核心,履职能力培训是关键,知识培训是基础,四者共同构成了特色鲜明、主次分明、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既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遵循,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题主线、重中之重。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贯彻执行《条例》,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突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教育引导干部全面系统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这一重要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n6.问:《条例》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作了哪些新规定?\n答: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是实施培训计划、完成培训任务的主要渠道。这次修订《条例》,总结吸纳党的十九大以来的成熟做法,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作了进一步规定。一是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进行了规范,明确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要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部门行业培训机构、国有企业培训机构、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并根据6类培训机构的各自特点和优势规范了其职责定位。二是对各级党委办好、管好、建好党校(行政学院)提出要求,强调要因地制宜推进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分类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办学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三是对新设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作了限制性规定,明确新设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和机构编制管理权限进行审批。\n7.问:《条例》新增“纪律与监督”一章,有哪些考虑?\n答:2015年10月,党中央颁布的《条例》,罚则内容分拆到了相关联的章节中,没有单独成章。为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进一步严肃干部教育培训纪律,规范干部教育培训行为,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这次修订的《条例》将罚则内容进行了整合、单独成章,并对照近些年出台的相关党内法规、法律法规对条文内容作了补充完善。“纪律与监督”一章共6条,其中:第五十五条明确了《条例》执行主体的责任,第五十六条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第五十七条是对干部教育培训主办单位和培训机构的罚则规定,第五十八条是对干部教育培训教师的罚则规定,第五十九条是对干部未履行教育培训义务的罚则规定,第六十条是对干部参训期间违规违纪的罚则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积极营造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n8.问:中央组织部对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有哪些具体部署?\n答:党中央在印发《条例》的通知中,对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条例》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将召开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也将对学习贯彻工作进行部署。各级党委(党组)及其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切实担负起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条例》的各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一是加强学习培训。中央组织部将出版发行《条例》学习辅导读本,举办专题培训班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的培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统筹将《条例》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内容。二是完善配套措施。《条例》是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遵循,同期印发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是未来5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行动指南。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要求,立足各自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要把已有的制度规定与《条例》相对照,做好立改废工作。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整体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领导班子考核、巡视巡察和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的内容。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条例》的行为,进一步提升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title": "大道共通 |各美其美绘就美美与共",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鲁班工坊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技能人才、菌草成为造福世界的“幸福草”、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赋能中非文明交流……一件件“小而美”的民心工程,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持续推进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央视网“青春大课”栏目推出主题思政课,本期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负责人林占森、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部主任祖晓东,一起分享如何在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架起文明互鉴之桥。"} {"title": "诗画微视频|大道致远",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探寻海底世界的层层谜团。辽阔的西域大漠间,驼铃与风沙将远古的故事代代相传。\n踏在大地上的脚印,飘在碧波上的云帆,在蓝色星球上绘出美妙的风景线。\n历史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见证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n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这份倡议,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古丝绸之路,也唤醒了繁盛丝路的历史基因和文明记忆。\n当悠远的驼铃声穿越历史长空,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颜;当历史的书简翻开崭新的一页,巨轮迎着朝霞出海,破浪向前。\n那些被点亮的灯火,那些铺架起的“幸福路”、“民心桥”,连点成线,织线成网,铺就出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n南来北往,东西融通;内陆沿海,贸易畅达。守护着共同的梦想,创造着共赢的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奏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交响。\n以梦想为管弦,奏响时代之音;把山海相连,让心心相通。一路合作,一路繁荣;一路梦想,一路前行。\n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扬帆再起航。从理念到实践,从愿景到现实,从“大写意”到“工笔画”,这艘驶向远方的时代航船,必将推动中国与世界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title": "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催人奋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n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n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沿江各地正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积极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n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上海,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重大科研基础设施25个,各类服务机构3000余家。在浙江,正在实施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n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从产业生产一线到对外开放前沿,沿江各地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以高水平协同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整体合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n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担当作为、实干笃行,奋力谱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title": "丁薛祥在广东深圳调研时强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新华社深圳10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10月13日至15日在广东深圳调研。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n丁薛祥前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调研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和园区整体规划建设情况,与入驻企业负责人、科研人员进行互动交流。丁薛祥表示,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着力营造高度开放的国际化科研制度环境;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运营管理,促进科技资源深度融合,广泛吸引国际顶尖科技人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n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民用无人机研发和生产企业,近年来不断推出新产品、拓展应用领域。丁薛祥认真听取企业技术研发创新和经营发展情况汇报,了解无人机在农业服务、快递运输、影视传媒等方面应用情况。他说,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打造新的优势产业和经济增长点。\n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不断增强科技和教育的支撑作用。丁薛祥走进鹏城实验室,调研了解实验室建设运行和重大项目攻关情况。他希望实验室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合作,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格局。丁薛祥还来到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调研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等情况。他指出,要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他勉励大学生珍惜时代机遇,不断增长本领和才干,在服务国家发展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n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参加调研。"} {"title": "“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纪实",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  古老的丝绸之路,跨过沙漠海洋,绵亘万里河山,穿越千年时空,闪耀在人类文明持续前进的宏大历史进程中。\n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n  10年,3600多个日夜,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谋篇布局,推动“一带一路”这一植根历史沃土、着眼人类美好未来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走深走实,在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出一条造福世界的发展繁荣之路,铺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画卷。\n  擘画引领,梦想种子长成繁茂大树\n  南非,德阿地区的山地上,一座座白色风力发电机巍然矗立,将丰沛的风能转化为电能,点亮千家万户。由中国企业建设运营的德阿风电项目,2017年并网发电以来,有效缓解了当地电力供应短缺局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n  “南非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非洲国家,连续13年成为中国在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非洲投资存量最多的国家之一……”\n  今年8月,赴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发表署名文章,讲述两国合作“蛋糕越做越大”的生动故事。\n  这是在南非北开普省德阿拍摄的中国龙源电力集团南非公司运营的德阿风电项目风机(2021年1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吕天然 摄\n  在“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的古丝绸之路上,中非互通有无、相知相交。此次会晤,在两国元首见证下,《中南关于同意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意向书》签署,展现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n  “实打实、沉甸甸”,回望10年历程,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厚重而丰硕:\n  ——截至目前,我国已同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遍布全球五大洲;\n  ——引领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化,沿边地区从开放“末梢”变为“前沿”,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开放大格局加快形成;\n  ——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成果文件,“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扎扎实实,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光明、机遇和繁荣,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n  人们清晰记得,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深情讲述:\n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n  此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指出:“几百年来,遥远浩瀚的大海没有成为两国人民交往的阻碍,反而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友好纽带。满载着两国商品和旅客的船队往来其间,互通有无,传递情谊。”\n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n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习近平主席开创性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古代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n  这是着眼历史发展大势,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深邃思考——\n  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阻挡,变革创新步伐持续向前。\n  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摆在全人类面前。\n  习近平主席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n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n  2017年5月,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作前,习近平主席同出席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各国贵宾合影留念。\n  群峰巍峨,山高水长。\n  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凝聚广泛共识:“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共同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n  这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的长远谋划——\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正是改革开放35周年。\n  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为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n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赋予“一带一路”建设清晰的定位——“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n  2016年4月,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n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n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n  源于实践的理论结晶,深刻回答中国与世界发展联系的时代之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新时代中国向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迈出新步伐。\n  这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n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n  汲取“天下观”与“和文化”的思想精髓,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紧紧相连,打造具有更高境界的超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全球公共产品。\n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n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n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国际社会引发共鸣。\n  10年间,中国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流、增进互信、密切来往提供重要平台,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创造发展机遇。\n  10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在相关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在出国访问和国内考察期间关心推动“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在多边国际场合呼吁各方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n  这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标志(2021年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n  流水涓涓,汇为汪洋;星光灿灿,化为银河。\n  从倡议到实践,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10年奋发,“一带一路”这颗梦想的种子,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n  风雨共担,携手并肩应对时代之变\n  关于中欧班列的好消息频传: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2万列;“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开通第19条线路;长三角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逾2万列、运送货物超200万标准箱……\n  驰而不息,这支往返欧亚大陆的“钢铁驼队”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如今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见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极不平凡的推进历程。\n  在西安国际港站,X8489次中欧班列整装待发(2023年9月28日摄)。新华社发(刘翔 摄)\n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面对国际局势中的风风雨雨乃至惊涛骇浪,习近平主席字字铿锵: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n  同舟共济,凝聚共同应对挑战的合力——\n  深夜,河南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郑州站里,工人们正忙着接送航班,将一批批货物发往世界各地。\n  对于卢森堡人来说,这条航线承载着特殊记忆。新冠疫情时期,郑州-卢森堡航线不仅未停飞断航,还加密了航班,为中欧之间物资运输提供有力支持。卢森堡领导人曾表示,这是卢森堡及欧洲地区的生命线,是一条雪中送炭的空中桥梁。\n  运送防疫物资的郑州—卢森堡航线货机在中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装机准备起飞(2020年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n  3年多前,突如其来的世纪疫情暴发,人类面临严峻挑战。是并肩奋战还是隔岸观火?是同舟共济还是以邻为壑?这考验着人类的良知、智慧与勇气。\n  习近平主席以鲜明态度给出答案:“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n  一趟趟防疫物资专列,一架架“疫苗航班”……3年间,中国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疫苗,同31个国家一道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n  携手同行,是休戚与共、命运相连,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内在理念的深刻表现。\n  开放合作,释放贸易投资的活力——\n  今年8月,为期5天的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338个投资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协议投资额达4040亿元。\n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年,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落户“春城”。彼时,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总额不足千亿美元;2022年,这一数据已接近20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等国最大贸易伙伴。\n  人们在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参观(2023年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n  知者善谋,不如当时。\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n  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年均分别增长8.6%和5.8%;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超过1.2万亿美元、8000亿美元。\n  面对外需走弱压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46.5%。\n  10年来,举办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进博会等大型合作交易展会,促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发起成立亚投行、新开发银行等国际合作机制……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更多机遇。\n  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2023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n  “这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习近平主席指明要旨。\n  聚焦发展,为各国繁荣进步注入更强动力——\n  2023年8月3日,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陕乌经贸合作隆基绿能光伏组件产品出口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n  本次发货的光伏组件是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的首批产品。根据协议,中国企业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两座太阳能光伏电站,预计投产后每年发电23亿千瓦时,每年约减少天然气消耗5.88亿立方米。\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n  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统筹我国同共建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调动共建国家积极性……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提升全球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国际投资贸易繁荣发展,为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确定性。\n  习近平主席真诚表明中国态度:\n  “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n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n  “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n  ……\n  数字是最有力的佐证。\n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n  10年来,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共建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加速创新要素对接共享……\n  “随着时间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具象化,像是不断生长进化的自然过程,从没有其他倡议这样有生命力。”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发文说,“这10年,‘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改变了世界。”\n  惠泽天下,共促高质量发展造福人民\n  多瑙河畔,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新投运的烧结机、加热炉等生产工艺改造项目有序运转,助推当地经济驶入绿色发展“快车道”。\n  河钢塞钢的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的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曾因经营问题几近破产。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政府于2016年4月签署收购协议成立河钢塞钢,构建支持支撑平台,仅半年企业就扭亏为盈。运营7年来,河钢塞钢营收超过60亿美元,连续4年蝉联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和代表中国企业形象的“金名片”。\n  2022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时指出,近年来,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双方落实一批基础设施、能源、产能等领域重要合作项目,在中东欧国家中位居前列。同时,习近平主席强调,“将中塞传统友好转化为更多务实合作成果”。\n  守望相助、务实合作,将带来更多民生福祉。从倡议提出之日起,造福人民、惠及民生,就是共建“一带一路”不变的目标。\n  7年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n  5年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  2年前,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n  10年来,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n  时间记录下一个个历史时刻:\n  2014年12月,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泽蒙-博尔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承建的首个大桥工程,结束了近70年来贝尔格莱德市多瑙河上仅有一座大桥的历史;\n  2018年1月,亚吉铁路进入商业运营,这是非洲第一条全线采用中国技术和装备建设的标准轨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物流运输时间和成本大幅降低;\n  2016年10月3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一列试运行列车在亚吉铁路上行驶。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n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作为联系东南亚的陆上快速通道,中老铁路打开老挝“陆锁国”困境,让物流运输变得快捷和成本可控;\n  2023年3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乌干达最大水电站——卡鲁玛水电站首台机组成功发电并入乌干达国家电网,6台机组全部投产后,将增加600兆瓦发电总量,在原基础上提升近50%,为乌干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n  这是2020年7月11日在乌干达基里扬东戈航拍的卡鲁玛水电站项目。新华社发\n  2023年10月2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印尼总统佐科在雅万高铁启用仪式上按下启用键。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n  从历史深处走来,“一带一路”对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来说,是水和电,是路和桥,是学校和医院,是增加的收入、改善的生活和值得期待的明天。\n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n  2021年11月,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一件往事:\n  20多年前,他在福建工作期间接待了来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我向他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很感兴趣。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n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右一)在福建农林大学菌草园让尼日利亚留学生试尝幼嫩菌草的味道(2021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n  林占熺,这位福建农林大学的研究员,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菌草技术。《山海情》剧中的农技专家凌一农,原型正是他。那次会见之后不久,林占熺远赴南太平洋岛国,由此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n  如今,通过举办菌草技术培训班、建设菌草技术示范基地、与联合国有关部门合作召开系列研讨会等交流合作形式,这项技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被广泛应用,不少人因菌草技术走上了摆脱贫困之路。\n  发展的故事中,最动人的是人的改变。\n  “小而美的项目,是直接影响到民众的。今后要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加强统筹谋划,发挥援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n  10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广泛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交流合作,打造一批“小而美”民生工程,铺就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的发展大道:\n  我国援建并于2022年在柬埔寨投入使用的特本克蒙中柬友谊医院,极大改善当地医疗条件,有效降低当地居民看病花销;\n  工作人员在柬埔寨金边国际机场运输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的科兴新冠疫苗(2021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发(批隆摄)\n  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面粉加工厂在我国工艺设计和机电设备加持下重焕生机,产能大幅提高,“中国制造”的面粉成了当地的“紧俏货”;\n  博茨瓦纳东部马哈拉佩镇的水厂在我国企业帮助下升级改造,“村里再也没有停过水”的同时,水质也远远高出了博茨瓦纳生活用水规定的标准;\n  ……\n  这是不断铺就的“人才之路”——我国已成功举办270多期菌草技术培训班,为共建国家培训相关人才1万多人;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42.1万个就业岗位;\n  这是持续加强的“健康之路”——我国积极扩大与共建国家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传染病防治、传统医疗等领域的合作,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治疗救助,提高协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n  这是备受关注的“减贫之路”——我国持续实施乡村减贫推进计划和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预计到2030年可使相关共建国家的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并将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n  ……\n  跨越大洋大陆,人民心心相印。\n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10年来,共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获得感的提升,成为习近平主席这一重要论断最生动的注解。\n  再启新程,把造福世界之路铺得更宽更远\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越来越多伙伴国家同中国双向奔赴,携手开启合作新篇章。\n  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同上任后首次访华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会谈,中菲续签“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n  7月底,习近平主席先后会见来华访问的格鲁吉亚、毛里塔尼亚领导人,中格、中毛分别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n  8月底,哈萨克斯坦总理斯迈洛夫表示,哈方愿深化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利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n  续写的是友谊与承诺,推进的是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务实行动。\n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关键时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n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欧亚经济联盟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时,这样阐明初心。\n  大国担当,言出必诺。\n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n  今年8月26日,结束出访回到国内,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n  “从实际出发抓好对外开放工作,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一路风尘仆仆,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n  今年5月在陕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强动力、增活力”;今年6月在内蒙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n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把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紧密衔接起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n  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为纽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相互激荡,中国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超大规模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持续释放,为世界创造更多需求、带来更多机遇。\n  今年以来,各国政要密集访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23年服贸会先后举办,国际宾客接踵而至……\n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西入口处(2022年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n  “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的话,道出“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深刻内涵,也揭示了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必然逻辑。\n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n  夜幕降临,孟加拉国帕德玛巴瑞村灯光点点。\n  2018年,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项目资金支持下,帕德玛巴瑞村结束了不通电的历史。这个项目惠及孟加拉国1250万农村人口。\n  “倡议成立亚投行,就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推动完善现有国际经济体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性举动,有利于促进各方实现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阐明这一新举措的深远意义。\n  如今,亚投行已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壮大到106个成员,共批准了218个项目,融资总额超过410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400亿美元,惠及34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n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需要有效弥合。\n  设立丝路基金,推动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面对疾病、贫困、气候变化等诸多发展难题,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协同增效……中国一直在行动。\n  正如习近平主席今年8月会见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时所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倡议,让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加平等的权利。”\n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同谋划好人类的美好家园——\n  今年5月,陕西西安,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齐聚一堂、共商大计,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n  10年前,正是在出访中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n  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推动丝绸之路全面复兴,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深度合作,将双方关系带入一个崭新时代:中吉乌公路横跨天山,中塔公路征服帕米尔高原;中欧班列过境中亚,不断织密中国与中亚货物贸易运输网络;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穿越茫茫大漠向东而来……\n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如今,双方更进一步: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n  命运与共,逐梦同行。\n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n  行动持续推进:中老命运共同体、中巴命运共同体等双边命运共同体越来越多,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等多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n  共识不断凝聚:“一带一路”建设顺应各国人民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符合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内在要求,成为各方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康庄大道。\n  “中方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各方参加论坛活动,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新的“丝路邀约”。\n  又是一个金秋。\n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如约而至。这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的隆重纪念,也将是总结经验、擘画蓝图,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发展的盛会。\n  新的一程即将开启。\n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将携手世界,共同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title": "【讲习所·“一带一路”十周年特刊】凝聚共识携手共进 绿色之路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本期导读】\n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十年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建各方将这条造福世界的光明之路拓展得越来越宽广。\n国际在线特别制作《讲习所·“一带一路”十周年特刊》系列报道,与您一起回顾、展望这条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之路。\n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十年来,中国与合作伙伴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共建“一带一路”各领域、全过程,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共同为地球家园增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title":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四集《心手相连》",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序】\n【解说词】\n蔚蓝壮美的星球,人类共同的家园。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同肤色、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在相遇中相知,在相知中携手,共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推动人类历史滚滚向前。\n【字幕】2013年9月7日 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n【同期】习近平\n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搞好上述(政策、设施、贸易、资金)领域的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的支持,必须加强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n【解说词】\n2013年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就将民心相通作为“五通”之一,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和人文基础。\n“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经典《诗经》里传诵的这句话,体现着中华民族珍重情意永相好的传统美德。如今,心手相连、共建共享的故事,正在“一带一路”上演。\n【推出片名:第四集 心手相连】\n【解说词】\n这里被称作萨赫勒,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与南部稀树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从西向东横贯整个非洲大陆。\n来自北部沙漠的干热风带走了空气中的大部分水汽,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极端干旱的高发地区。\n水,是生命之源。在萨赫勒地带的荒原上,严酷的干旱一次次降临,使这里的人们深陷贫困之中。\n【字幕】塞内加尔 卢加区\n【解说词】\n塞内加尔北部,最为干旱的卢加区,严酷的旱季里,学校无法开学。大人们要想办法谋生,孩子们则负责找水。\n他们的目的地远在20公里外。一来一回,就是大半天的时间。而类似的生活,中国中西部干旱地区的人们也曾经历过。\n【字幕】2013年2月 中国 甘肃\n【解说词】\n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考察,他接过村民递来的一瓢水。他对村民说:“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中国领导人对贫困亮明的态度。\n在中国的中西部,一个个贫困村通水、通电、通路、通网……一步步迈向了全面小康。\n吃过同样的苦,走过同样的路,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让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境遇感同身受。\n【字幕】2016年9月中国 杭州\n【解说词】\n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消除贫困等发展问题是这次会议上的重要议题。\n【字幕】2016年9月3日 中国 杭州 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n【同期】习近平\n消除贫困和饥饿,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也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n【解说词】\n在这次峰会上,第一个抵达杭州的外国领导人是塞内加尔总统萨勒,中塞关系也向前迈出重要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就中国帮助塞内加尔实施乡村打井项目达成了共识。\n半年后,由中国实施的乡村打井工程正式开工。这是解决塞内加尔民生发展的头等大事。\n【同期】塞内加尔卢加区代阿利市市长 阿马杜·索乌\n当其他人来到这里,没有和中国人一起来,我们是没有信心的。但是有中国人跟着来,我们会很有信心。\n【解说词】\n赢得非洲人民的信赖,靠的是中国人高超的技术和顽强的精神。\n塞内加尔地质情况复杂,钻头向地下掘进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红棕色砂层、红砂层、红土层……凭借中国人坚持不懈、日夜不停,穿过31种不同地层,直至地下515米深处终于寻到地下水的踪迹。\n几乎每一口这样的水井,都坐落在偏远、严酷的自然环境中。\n老郭带着他的塞内加尔徒弟们在这里打井已经很多年了,这样的状况对他来说已是司空见惯。\n【现场】\n老郭:垫平一点。\n【解说词】\n打井点已近在眼前,但满载设备的卡车只能依靠两块铁板的铺垫在沙地中艰难行进。几公里的路,有时要走好几天。\n【现场】中地海外集团塞内加尔公司员工 巴巴卡·苏玛雷\n太累了,但完成得漂亮!\n【解说词】\n麦伊卜是老郭的大徒弟,也是中国打井队的一名员工。\n【同期】中地海外集团塞内加尔公司员工 麦伊卜·加内\n刚进公司的时候我没有工作技能。现在我学会了很多技能,比如钻井,还得到了一份钻井的工作。\n【解说词】\n麦伊卜学会了打井,而老郭则跟徒弟们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他总是对徒弟们说,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n【现场】出水、欢呼\n【解说词】\n荒漠地区的人们,盼水已经盼了太久。\n只有经历过干旱的困苦,才懂得这一刻的弥足珍贵。\n【字幕】2018年7月21日 塞内加尔 达喀尔\n【解说词】\n2018年7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塞内加尔,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此时,中方的打井工程已进展过半。\n习近平主席在当地著名报纸《太阳报》上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和塞内加尔团结一致》,文中提到“中方提供融资实施的乡村打井工程将建设251口水井和1800公里管线,解决塞内加尔七分之一人口的吃水用水问题”。\n这是对当地人民将心比心的共情,也是共同发展道路上的携手共进。\n【字幕】2018年8月27日 中国 北京\n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n【解说词】\n访问塞内加尔的一个月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人“怀柔远人、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他说,那些雪中送炭、急对方之所急、能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的“小而美”的民生工程才是不能断供的“家常菜”。\n立足民生,让当地民众真真正正从共建“一带一路”中受益,这次会议以后,一大批急对方之所急的民生项目落地生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走深走实。\n每一个蓝色的标记点,代表着一套供水系统。如今,塞内加尔251套供水系统已全部建成,不仅解决了当地最紧迫的吃水难问题,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n卢加是塞内加尔最大的绵羊产地。2018年,这里的绵羊不到100万只。到了2021年,卢加的绵羊就增加到183万只,三年增长近90%。\n绵羊数量之所以快速增长,水井功不可没。长达6个月的旱季里,98%的家庭是通过井水来饲养绵羊的。\n【字幕】塞内加尔 卢加区耐德村\n【解说词】\n耐德村的水井是2018年建成的。五年过去了,中国人修建的水井依旧运转良好。水槽里荡漾着清澈的井水,在旱季干涸的土地上如宝石一般熠熠生辉。\n当摄制组跟随打井队重回这里时,村民们立刻认出了当年曾在这里挥汗如雨的中国人。\n2018年,无人机的镜头曾经从空中俯瞰这个荒漠上的小小村落。五年过去了,镜头再次对准这里,小村庄里多了些闪亮的东西,那是新房屋顶上的铁皮在烈日下反射的光芒。\n有了水,村民们可以自己做砖了。五年中,耐德村新建了16间新砖房。\n【同期】塞内加尔卢加区耐德村村长 马利克·阿尔提尼\n人口大量增加。从前村庄很小,现在村庄变得很大。牛以前数量很少,现在增加到1万头了。非常感谢这些中国人,给村庄带来了很大的进步。\n【解说词】\n努力奔赴新的生活,这是耐德村人最大的改变。“一带一路”助他们通向美好生活。\n【同期】塞内加尔卢加区耐德村村长 马利克·阿尔提尼\n我想去中国看看,我这个老颇尔人想去中国看看。\n【解说词】\n这是关于水的故事,也是关于水的情谊。\n【现场】\n儿童:谢谢!谢谢!\n【解说词】\n村庄将因水而兴。像这样的减贫故事,十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上演。\n在消除贫困、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共建国家一直在携手探索。\n根据世界银行连续发布的年度报告,2020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出现了二十多年来的首次增长,这意味着全球减贫进程遭遇了巨大挑战。\n将目光聚焦到“一带一路”上,世界银行的另外一份报告则给人们带来希望: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n这十年,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共同建立东亚减贫合作示范点,重点示范“精准扶贫”经验和开发式扶贫模式,为东亚国家减贫、改善民生提供方案。\n从南太平洋到非洲,再到南美洲,中国菌草技术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给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绿色就业机会。\n中国携手共建国家的一个个减贫合作项目,给人民带来的是增加的收入、改善的生活和值得期待的明天。\n【片花】\n【字幕】2023年6月20日 老挝 玛霍索综合医院\n【解说词】\n2023年6月20日,中国医生潘湘斌有四台手术,对他来说,这是寻常的一天,但对于老挝医生和当地百姓来说,这样的手术,并不寻常。\n【同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 潘湘斌\n我们不需要开胸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现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只需要一根针,开一个很小的洞。我们只用了10分钟就结束了整台手术。\n【解说词】\n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还将先进的医疗技术无私传授,这是来自中国的医者仁心。\n【同期】患者家属\n我们住在偏远的地方,很开心能有机会得到他们(的帮助)。非常信赖他们,因为他们是从中国来帮助我们的专家。\n【解说词】\n十年间,中国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卫生管理、公共卫生、医疗科研等专业人才,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中国医疗队奔赴62个国家,累计派出医疗队员6400多人次,救助当地患者近2000万人。中国人的真诚与善意,赢得了不计其数的真朋友、好伙伴。面对重大疫情考验,中国也从未缺席。通过青蒿素治疗疟疾、在非洲抗击埃博拉……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中国更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一起,携手应对巨大挑战。\n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n2020年5月,全球战疫关键时刻,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致辞。\n【同期】习近平\n我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n【解说词】\n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是中国为全世界树立起的坚定信念。\n疫苗,是守护生命的有力屏障。中国新冠疫苗研发争分夺秒,数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与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疫苗研发合作。其中,国药集团研发的关键时刻,有七个国家积极参与,它们是阿联酋、巴林、约旦、埃及、秘鲁、摩洛哥和阿根廷。\n【同期】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刘敬桢\n都是“一带一路”国家。大家达成了共识,紧密地在一起,携手并肩,共同地努力。\n【字幕】2020年 阿联酋 阿布扎比\n【同期】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临床中心主任 杨云凯\n如山的文件堆在会议室里,你就看每一个房间都会有几十个人,中方和外方的人员一起努力做一件事情。\n【同期】中阿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首席研究员 哈雅生物公司高级顾问 纳瓦尔·阿尔·卡比\n我们夜以继日,有时从清晨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一点,中国团队也同我们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无人喊苦喊累,或抱怨睡眠不足。\n【同期】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朱京津\n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了一股绳。当我们实现了一个小目标的时候,大家就一起庆祝。有欢笑,有泪水。\n【解说词】\n四个多月时间,七个国家、近七万人试种。终于迎来全球首支新冠灭活疫苗在阿联酋获批注册上市。\n中国和阿联酋共同给它命名为“哈雅塔”,它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生命之苗”。\n随后,一些国家的新冠疫苗也陆续研发生产上市,但疫苗依然是全球抗疫的稀缺品,一些急需疫苗的发展中国家,病毒变异频繁,却很难得到疫苗。\n严峻形势下,全球健康峰会召开,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呼吁,摒弃“疫苗民族主义”,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n这一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再次迅速行动起来。\n在印度尼西亚,在埃及,在塞尔维亚……中国与这些国家开展联合生产,促进疫苗全球公平分配,共同守护人类健康。\n当一些国家开展疫苗垄断的时候,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合生产的疫苗冲破阻隔、飞越重洋——\n饱受战乱之苦的国家收到了疫苗;\n太平洋岛国、加勒比国家收到了疫苗;\n更多亚非拉国家收到了疫苗。\n【同期】阿根廷共和国总统 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n疫情暴露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新冠疫苗刚研发出来时,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疫苗给了百分之十的人口,表明了世界体系的不公平。中国对拉美国家的帮助,体现出了中国的伟大。\n【同期】巴巴多斯共和国总理 米娅·阿莫尔·莫特利\n我要向中国致敬,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待小国的态度,我之前和习近平主席交流时曾表示,我们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完美,为各国创造机会。我由衷地相信,如果大家齐心协力,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n【解说词】\n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人民正携起手来,把“一带一路”打造成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n【片花】\n【解说词】\n2023年的国际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地区冲突、气候问题、经济衰退……导致粮食危机愈演愈烈。\n2023年5月,《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发布,最新数据让人们格外揪心。报告显示,全球共有2.58亿人处于危机以上级别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这是该报告自2016年发布以来的历史最高数值。处于重度粮食危机的国家由2016年的48个上升到2022年的58个。我们梳理分析报告时发现,多个国家的粮食不安全人口增长十倍不止。然而,有一个国家,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数却不增反降,从2017年的260万人,减少到2022年的140万人。是什么让这个国家发生如此大的变化?\n【字幕】2023年6月1日 布隆迪 布班扎省林格四村\n【解说词】\n2023年6月1日,在东非国家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的林格四村,一场盛大的庆典正在举行。\n【现场】村民表演\n红裙女:我也想要加入合作社。\n黄裙女:我种杂交水稻挣了钱,也买了新衣服。\n红裙女:中国杂交水稻吗?\n黄裙女:是的,我会一直宣传中国杂交水稻。\n【解说词】\n5月到6月,是布隆迪水稻的收获季。中国杂交水稻示范区的平均产量达到每公顷10吨以上,是当地稻谷的3到4倍。但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之前,情况并不是这样。\n从卫星上看,布隆迪共和国坐落在世界大陆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上,由于多高原、山地,布隆迪素有“山国”之称。1200多万人口中,超过一半人常年面临食品短缺。\n艾力斯特从小就生活在林格四村。饥饿,是童年最深刻的记忆。\n【同期】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林格四村村民 艾力斯特\n那时候我们家里很穷,父母也没有钱。\n【解说词】\n因为缺少良种和技术,这里的人们守着大片农田,却依旧吃不饱饭。渴望改变的布隆迪,将目光投向了中国。\n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助力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这让很多面临粮食安全挑战的国家看到了希望。\n2016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并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加强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n非洲,是全球面临粮食安全挑战国家最集中的地区。\n2018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与28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就在这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再一次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同落实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相互对接,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n布隆迪曾是粮食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n【同期】布隆迪共和国总统 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n2021年之前,我和习近平主席通过电话,他知道我的抱负。为民众谋福利,我们对此事的看法是一致的。我的理念是“人人有所食,人人有储蓄”。中国领导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有困难的时候,中国和我们站在一起,我们有了一个患难与共的全天候朋友。\n【解说词】\n英波平原,布隆迪境内为数不多的平原地带。中国派来的高级农业专家组将第一个杂交水稻示范村选在了英波平原的林格四村。\n杨华德是专家组的组长。\n【同期】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 杨华德\n他们需要发展。\n【解说词】\n幼年时杨华德也曾有过饥饿的经历,是一位农业技术人员的到来,让他家吃上了饱饭。成年后的杨华德也成为了农业技术专家,受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中心的派遣,他和同事们来到布隆迪,带领着这里的人们开始了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n【同期】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 杨华德\n他们施肥施得很少,栽培技术很不规范。然后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项逐项研究。\n【解说词】\n以前的林格四村,稻瘟病严重。\n【同期】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学员 恩塔基鲁蒂马纳\n还有虫害。\n【解说词】\n人们插秧总是乱七八糟。\n【同期】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学员 恩塔基鲁蒂马纳\n他告诉我们怎么去插成一条直线。\n【解说词】\n村民们把50公斤的种子,随意播撒在1公顷的土地上。\n【同期】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林格四村村民 艾力斯特\n他说这是浪费钱。他教给我更先进的方法,用15公斤的种子去种1公顷的地。\n【同期】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 杨华德\n有这样一些种子\n【同期】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林格四村村民 艾力斯特\n当我跟中国专家组的人一起工作的时候,我觉得,神给了他们一种很特别的才能。\n【同期】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 杨华德\n哪一个能发芽?\n【解说词】\n在中国专家组的指导下,布隆迪示范地块的水稻产量迅速提升,创造了非洲水稻高产的纪录。\n【同期】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 杨华德\n给他们很大很大的震撼。\n【解说词】\n对布隆迪的农业生产来说,这是划时代的变革。水稻总产量由2018年的5.6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25.9万吨,涨幅高达365%。\n布隆迪再次迎来粮食丰收的喜悦时刻,年轻的艾力斯特也在筹备着自己的人生大事。\n在中国专家组的培养下,曾经家境贫寒的艾力斯特已经成长为当地的水稻专家。他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他们就要成家了。\n【同期】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林格四村村民 艾力斯特\n我觉得我必须得让杨华德来参加我的婚礼。我要让我的父母家人朋友们看到是谁帮我走到今天。\n【现场】艾力斯特婚礼\n【同期】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 杨华德\n我就觉得好像是我参加我孩子的婚礼一样,真的是找到这种感觉。\n【解说词】\n婚礼之后,年轻的艾力斯特受布隆迪总统委托,前往邻国刚果(金),向更多人传授杂交水稻的技术。而中国专家组培养的另一位学员恩达伊克基则去往了更远的地方。\n【字幕】中国 北京\n【现场】恩达伊克基与杨华德视频\n【解说词】\n分隔两地的朋友,总希望把最新、最好的经历分享给对方。\n【同期】布隆迪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署署长 恩达伊克基\n我大女儿叫杨玉兰,为什么?因为我忘不了他(杨华德)。我现在明白他之前说的是真的了。我看到中国不只考虑本国,还考虑别国。让人们有美好的生活,过得更好。他们告诉我,当你富裕的时候,想办法让别人也富起来。那我和周围人都变得富裕了。\n【解说词】\n种子孕育着希望,收获传递着美好。\n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物产的交换曾经深刻影响着世界。在这条通道上,原产中国的稻、茶、牡丹和菊花传播到了欧洲,大豆、柑橘漂洋过海,去到了更远的美洲;而原产欧洲、西亚、美洲的葡萄、石榴、樱桃、辣椒、番茄等,则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n如今,中国的农业合作再次开启了跨越千年的友谊之旅。从越南的湄公河畔、菲律宾的吕宋三岛,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从尼日利亚的丘陵河谷,到马达加斯加的东部高地……中国已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推广示范1500多项农业技术,带动项目增产40%至70%。\n分享农业发展机遇,缓解饥饿和营养不良,中国正努力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打造一条助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的增长之路、幸福之路。\n【片花】\n【画面+音效】多瑙河\n【字幕】塞尔维亚 斯梅戴雷沃市\n【解说词】\n蓝色多瑙河,横穿大半个欧洲,五分之一流经塞尔维亚。多瑙河与摩拉瓦河汇流处,坐落着斯梅戴雷沃钢厂。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钢厂,曾是塞尔维亚的骄傲。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钢厂每况愈下,濒临倒闭。\n随后,钢厂被一家美国企业收购,却连续十年亏损。最终,被这家美国企业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塞尔维亚政府。\n为挽救钢厂,当地政府组织多轮国际招标,可一次一次的希望,都变成了沉重的失望。\n【同期】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市市长 约万·贝茨\n钢厂对于斯梅戴雷沃的影响不仅关乎5000名员工,还有2万多人的工作和钢厂相关。可以说,这个城市几乎一半的居民都跟钢厂有关系。\n【解说词】\n此时,万里之外的中国,河钢集团正在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几番考察后,他们向“一带一路”上的斯梅戴雷沃钢厂伸来了橄榄枝。\n但面对来自中国的合作意向,员工们的心情却有些矛盾。中国人真会关心斯梅戴雷沃钢厂的未来吗?他们会不会只是为了赚钱?会不会大幅裁员、再引进许多中国工人?人们都在紧张地观望。\n2016年4月,他们终于等来了中方团队。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只有9个人。\n【同期】河钢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于勇\n其实他们没想到,中方从收购那天起到现在,一直是9人团队,我们没变过。所以在这个企业上,我们不仅下大力气,我们也用足了智慧。用人本地化、文化本地化和效益本地化。\n【同期】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执行董事 宋嗣海\n我们首先就向塞尔维亚承诺了,5000名员工,岗位我们保住,一个职工我们也不辞退。\n【解说词】\n对钢厂员工们来说,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对中方团队来说,这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n【字幕】2016年6月19日 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n【解说词】\n两个月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塞尔维亚期间,专程来到了这里。\n【同期】习近平\n我们不需要拍胸脯夸海口,但是只需要一份非常诚恳严肃的承诺。中国人讲,言必信,行必果。也就是说我们一诺千金。我们所承诺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兑现。提供先进的技术、管理、设备,开拓更好的市场,改善这里的就业、环境,惠及广大的民生。\n【现场】鼓掌\n【同期】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设备与维修总监 约维察·多布里奇\n最大的变化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参观之后,人民、工人就有了信念,有了对未来的期望。\n【解说词】\n塞尔维亚人民信念和期望的背后,是中国人的诚意和行动。\n这是9个中国人和5000多名塞尔维亚人的共同奋斗。深化技术合作,整合全球资源。半年时间,钢厂扭亏为盈,钢产量持续创下新纪录,成为塞尔维亚最大出口企业。\n【同期】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员工 丹尼尔·格拉瓦斯\n我在这里工作了19年,我经历了这家工厂的起起落落,跟8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意味着我可以和我的一大家子人规划未来了,我们拥有了更安稳、更有保障的生活。\n【解说词】\n如今,以钢厂为经济支柱的斯梅戴雷沃市,财政收入是原来的2倍多,失业率由18%降到了6%,人口出生率位居塞尔维亚第一。\n多瑙河畔的这座城市,因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重现繁荣。\n亲仁善邻,立己达人,这是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广阔胸襟。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并培养了众多青年技术人才。\n【字幕】葡萄牙\n【解说词】\n坐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n里斯本的梅德罗阿尔梅达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明朝嘉靖年间烧制的青花瓷纹碗。当时的中国工匠对于西方的文字和纹章,显然有些陌生,浑天仪上字母简化有误,盾牌也上下颠倒。这种生疏与误写是中葡最初交往中的趣事。\n从生疏走向默契,通过合作走向共赢,正是“一带一路”上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交往的常态。\n【字幕】2018年12月 葡萄牙 里斯本\n【解说词】\n2018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葡萄牙。\n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中葡两国《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鲁班工坊的合作也在其中。\n着眼于职业教育的鲁班工坊,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平台之一。\n这一年,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的卢卡斯教授第一次见到了精巧的鲁班锁。\n【同期】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教授 葡萄牙鲁班工坊负责人 约瑟·卢卡斯\n当我向人们介绍时,我通常将鲁班比作达·芬奇。我理解的鲁班形象是一名工匠,一名建筑师,是个讲方法、重规则的人。\n【解说词】\n中国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大国,葡萄牙是老牌的欧洲工业化国家。中葡两国同行的合作,从一开始便糅杂了欢喜与碰撞的复杂情愫。\n【同期】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教研室主任 姜颖\n中国对装配的速度、工艺是有要求的,可是葡萄牙的学生和老师就认为太难了。\n【解说词】\n葡萄牙的师生更注重理论和编程,中国的师生更强调实践和速度。\n五年之间,双方的理念在磨合中加速融合。\n五年之后,他们迎来了一场赛事的检验。\n【字幕】中国 天津\n【解说词】\n2023年5月16日,一场技能大赛正在紧张地准备中。\n八个国家、八支代表队。“智能产线安装与调试”鲁班工坊国际邀请赛还有不到半小时就要开赛了。\n【现场】\n姜老师:那三个死点之后所有这些都做好了之后再走程序。\n【解说词】\n每一支参赛队都由一名中国学生和一名外国学生联合组队。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与中国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派出两组参赛队员,他们是王博和佩德罗,以及杨少飞和马丁。\n【现场】铃声\n姜老师:开始开始。\n【解说词】\n自动化物料分拣系统被分成前后两个部分,中外学生各自负责一端。他们要各自完成两端的编程,再利用通信连接,将产线合二为一,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全流程运转。\n【同期】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 葡萄牙鲁班工坊学生 佩德罗·库尼亚\nABB机器人系统,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机会使用过的东西。\n【解说词】\n比赛将检验学员的创新能力,编程能力,速度能力,以及不同国家学员之间合作的能力。\n通信连接是最后一步,也是这场比赛中考验双方配合与默契的一个难点。\n【同期】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 葡萄牙鲁班工坊学生 佩德罗·库尼亚\n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策略。\n【现场】比赛、成功、击掌\n【解说词】\n王博和佩德罗的智能产线,在八支参赛队伍中第一个完成了全线运行。但他们的队友杨少飞和马丁却遇到了困难。\n团结与信任,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n【现场】\n老师:重置\n【现场】拥抱\n【同期】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教研室主任 姜颖\n一开始我们认为是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式的一种输出,但随着鲁班工坊的推进,我们会发现,它其实就是一种对职业教育理念的分享。\n【同期】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教授 葡萄牙鲁班工坊负责人 约瑟·卢卡斯\n(学生们)看到了中国的技术,看到了中国的教育模式,也认识了很多中国人,与他们交流互动,这种经历是无价的。\n【现场】比心、拥抱、送礼物\n【解说词】\n在磨合中取得共识,在交流中加深理解,在竞争中共同进步,在合作中走向共赢——这是他们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收获的宝贵财富。\n【同期】葡萄牙鲁班工坊学员 葡萄牙某企业员工 亚历山大\n如果没有鲁班工坊,我永远不可能拥有我现在的这些经历。我现在已经掌握了娴熟的技能,使我可以从事机器人和自动化方面的工作。\n【解说词】\n鲁班工坊漂洋过海,让中国与共建伙伴国加快了各种领域的合作、多种技术的交流和不同理念的融通。\n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在非洲设立10所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三年建成10所鲁班工坊,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加强能力建设、改善民生福祉。\n从亚洲,到欧洲,再到非洲,越来越多的青年,掌握了更先进的实用技能,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n【同期】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副校长 图拉耶夫·巴哈迪尔\n这样的项目(鲁班工坊)确实很有市场,也非常重要。不得不说这给我们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带来了广阔机遇。\n【同期】吉布提鲁班工坊学员\n我从小就想当一名司机,不走寻常路。我很珍惜现在中国给我们的这个机会,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要跟随他们的脚步。未来,我们将是亚吉铁路上的第一代技术工人。\n【解说词】\n从对中国技能的兴趣,到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再到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兴趣……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方古国散发着别样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来到中国。\n【字幕】中国 北京\n【同期】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留学生 阿兰·穆斯塔法\n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把我带到了这里。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发展。\n【同期】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留学生 尤金妮娅·穆伦加\n我的国家大约有13个项目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发的。现在我来实际了解和学习更多关于“一带一路”的知识。\n【同期】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留学生 阿卜杜勒·曼南\n我一直在寻找中国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的。\n【解说词】\n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课堂里正在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摆脱贫困、奔赴小康的发展历程——这是最受各国学生们欢迎的话题之一。\n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村,曾和中国绝大多数农村一样,是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n【现场】\n工作人员介绍:晚上走在这里会看到非常漂亮的夜景……\n【解说词】\n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郑各庄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之路。\n【现场】参观郑各庄、参与活动\n【同期】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留学生 阿兰·穆斯塔法\n我在很多方面都印象深刻。在来到这里之前,我对于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或者说我有关于这个国家的一些设想。当我来到这里,它超出了我的预期。\n【解说词】\n这是鲜活的,且仍在不断变革、不断发展的中国之路,这里涌现的是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都能感同身受的发展喜悦。\n【现场】阿兰和曼南买咖啡\n【同期】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留学生 阿兰·穆斯塔法\n(中文)两杯咖啡\n【同期】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留学生 阿卜杜勒·曼南\n我知道中国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我的国家,有很多技术上的东西需要实施。\n【解说词】\n“一带一路”是一条纽带,将所有对本国发展怀有梦想、愿意携手同行的人们,联结在一起。\n【同期】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留学生 尤金妮娅·穆伦加\n你可以发展自己的国家,就像中国所做的那样,但同时,与其他国家携手,支持他们发展自己的国家。\n【现场】毕业典礼\n胡必亮:今天是你们的重要一天。太棒了,祝贺你们,你们很棒。\n【现场】跳舞、扔帽子、比心\n【解说词】\n从携手应对挑战,到增进民生福祉,从政府间项目合作,到民与民友好往来,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n【同期】厄立特里亚国总统 伊萨亚斯·阿费沃基\n这体现了我们价值观相通相融,在家、国、民层面上的价值体系交融,这是两国人民心连心的基础,我们两国都希望看到,人类走向公平和正义,这将人们团结在一起。\n【同期】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总统 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n我希望青年们进行更多更紧密的交流,这能够进一步拉近人民间的距离,这将造福非洲,造福全人类。民相亲对人类来说是最美好的事物。\n【解说词】\n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n十年来,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更多国家、更多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架起一座座沟通桥梁,打开一扇扇心灵之窗。\n让增长和发展惠及众多国家,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享有幸福安康。\n恢弘的“一带一路”叙事中,这是最温暖、最动人的故事!"} {"title": "【讲习所·“一带一路”十周年特刊】聚焦发展释放潜力 共同铺就繁荣之路",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  【本期导读】\n  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十年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建各方将这条造福世界的光明之路拓展得越来越宽广。\n  国际在线特别制作《讲习所·“一带一路”十周年特刊》系列报道,与您一起回顾、展望这条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之路。\n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过去十年间,“一带一路”全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以贸易畅通为保障,创造出更多经贸合作新机遇,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为共建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世界各国铺就了一条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 {"title": "《通向繁荣之路》第五集《向新而行》 今晚播出 亮点抢先看",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  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n  共建“一带一路”,数字技术开启新生活。\n  中国某电信企业通信工程师奥鲁吉尔·菲利克斯:“当我告诉他们,我们是在帮助他们,改善通信质量的时候,所有人都很高兴。”\n   共建“一带一路”,科技让人们携手探索人类广袤的未知领域。\n  智利大学天文系副教授瑞内·恩德斯:“我最喜欢中国同事的是,当他们有一个目标时,他们是如此坚定果断,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和资源去实现目标。”\n  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在绿色、数字、科技等领域,向新而行,让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展得更广、延伸得更远。\n  敬请收看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五集《向新而行》。"} {"title": "千里共此卷|挥毫抒胸臆",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年时间,笔锋回转之间,一幅由多国人民共同绘就的“一带一路”美妙画卷徐徐展开。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千里共此卷》特别策划,与您一起感受大国领袖“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的天下情怀。\n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年时间,笔锋回转之间,一幅由多国人民共同绘就的“一带一路”美妙画卷徐徐展开。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千里共此卷》特别策划,与您一起感受大国领袖“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的天下情怀。\n2013年,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n这年春天,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面向世界创造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几个月后的金秋时节,他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n有外国领导人把共建“一带一路”比喻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引擎”。用习近平主席自己的话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n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n“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n这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也是他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他主张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n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2019年11月11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n在可以远眺整个比港港口的楼顶平台上,习近平主席和港口员工热情愉快地交流着:“‘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是一家说了算,而是大家共担责任,共享成果。”\n“他的话语充满了智慧和远见。”希方员工瓦姆瓦基季斯对这位东方大国领导人印象深刻。\n当地时间2019年11月11日,习近平主席参观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项目。\n2017年,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阐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务实合作平台”;2021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讲台上,他强调“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同年,在进博会这一主场外交盛会上,他承诺“中国将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使更多国家和人民获得发展机遇和实惠”。\n在南非,习近平主席现场见证中南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在乌兹别克斯坦,他和乌方领导人共同按下中亚第一长隧道的通车启动按钮;在机器轰鸣的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车间内,他详细了解生产情况;在德国杜伊斯堡港火车站的站台上,他见证一列来自重庆的中欧班列在跨越万里、贯穿欧亚大陆之后,满载货物,缓缓抵达终点。\n…………\n习近平主席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者,又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者。十年来,他三次出席“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两次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十年来,他在国内外许多重要场合,不失时机地阐发“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入“一带一路”建设现场考察调研,指导“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n连接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打通土耳其的“中间走廊”、对接波兰的“琥珀之路”、融入沙特阿拉伯的“2030愿景”……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n2023年3月23日,X8489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俄罗斯谢利亚季诺。\n时光如梭,岁月作笔。\n“一带一路”倡议核心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重要文件,获得广泛国际认同。十年来,恢宏磅礴的“大写意”逐渐变成了精谨细腻的“工笔画”。\n看国内,共建“一带一路”让不少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一跃成为新的开放前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看海外,中白工业园、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境外合作工业园区项目“落地生根”,在承接中外企业合作、带动东道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n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前夕,习近平主席收到曾在上海学习铁道工程的9名老挝留学生的联名信:“世界最先进的铁路从中国连进老挝,也连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n2022年,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就世界杯的“中国贡献”向习近平主席表示感谢。他提到的中国企业承建的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被印在卡塔尔发行的纸币上。\n“今年4月,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师生用中文给我写信,表达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感谢中国为非洲青年追求梦想提供宝贵机会,让我感到十分亲切。”2023年,出访南非前夕,习近平主席把这件事写进文章。\n…………\n习近平主席一言以蔽之:今天,“一带一路”建设把共建国家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中方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n2019年9月1日拍摄的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n时间是最伟大的检验者。\n经世致用、推己及人的中国方案,持续为世界注入积极、稳定、建设性力量。\n“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登高望远,习近平主席一语道出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担当。\n明大势,行大道。古老的丝路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激荡交融,跨越山海、跨越时空,绽放出越来越夺目的光芒。"} {"title":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n  习近平\n  今天进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是中央政治局深化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的一项重要安排。\n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以这个题目进行集体学习,目的是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明确理论创新的方位、方向、方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历史的结论。\n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n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n  第一,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坚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我提出守正创新,就是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两条路都是死路。\n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5000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当然,强调坚守好党的理论的魂和根,并不是要封闭、僵化和保守。马克思主义不排斥一切真理,不管它来自何时、来自哪里,只要是真理性认识,都可以作为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养分。我们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n  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这是11日上午,习近平在景德镇市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刘彬/摄\n  第二,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n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也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全球经济发展大格局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命运比较和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考验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n  第三,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曾说他的著作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列宁也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块整钢。恩格斯撰写《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论著,系统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以深刻的学理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完备的体系避免和修正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片段化、庸俗化。这充分说明了体系化和学理化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n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经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概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并总结提炼和深刻阐述“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体系,由若干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如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随着实践进程的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会越来越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教育引导全党全国更好学习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n  2023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结束返京途中,来到山东省枣庄市考察。这是习近平在位于峄城区的冠世榴园石榴种植园了解石榴产业发展情况。 新华社记者 燕雁/摄\n  第四,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亿万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加在一起,谁能比得过?只要我们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经常深入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就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实践力量和理论智慧。\n  事实正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我们的各项工作实践要走好群众路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也要走好群众路线,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在谋划这次主题教育时,我提出大兴调查研究,就是要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树牢唯物史观,强化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走出机关沉到基层一线,广泛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好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同时从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中获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灵感。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n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30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title":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n  文章强调,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以这个题目进行集体学习,目的是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明确理论创新的方位、方向、方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  文章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n  文章指出,要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n  文章指出,要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n  文章指出,要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随着实践进程的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会越来越丰富。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教育引导全党全国更好学习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n  文章指出,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各项工作实践要走好群众路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也要走好群众路线。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 {"title": "《通向繁荣之路》第四集《心手相连》速览",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  在相遇中相知,在相知中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人们心手相连,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n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的演讲:“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搞好上述(政策、设施、贸易、资金)领域的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的支持,必须加强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n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就将民心相通作为“五通”之一,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和人文基础。\n  非洲北部的萨赫勒地带,是世界上极端干旱的高发地区。\n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这片干旱的土地带来发展新机遇。\n  一大批急对方之所急的民生项目落地生根。\n  塞内加尔卢加区耐德村村长马利克·阿尔提尼:“我想去中国看看,我这个老颇尔人想去中国看看。”\n  “谢谢!谢谢!”\n  中国携手共建国家的一个个减贫合作项目,给人民带来的是增加的收入、改善的生活和值得期待的明天。\n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疫苗,成为守护生命的有力屏障。\n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都是‘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并肩,共同地努力。”\n  十年间,中国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卫生管理、公共卫生、医疗科研等专业人才,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中国医疗队奔赴62个国家,累计派出医疗队员6400多人次,救助当地患者近2000万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n  5月到6月,布隆迪的水稻再获丰收。\n  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林格四村村民艾力斯特:“我觉得我必须得让杨华德来参加我的婚礼。我要让我的父母家人朋友们看到是谁帮我走到今天。”\n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正在共同努力,打造一条保障粮食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之路。\n  着眼于职业教育的鲁班工坊,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平台之一。\n  掌握更先进的实用技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n  吉布提鲁班工坊学员:“未来我们将是亚吉铁路上的第一代技术工人。”\n  “一带一路”是一条纽带,将所有对本国发展怀有梦想、愿意携手同行的人们,联结在一起。\n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毕业典礼:“今天是你们的重要一天。太棒了,祝贺你们。你们很棒!”\n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n  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 {"title": "习近平的丝路情缘",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n  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在高质量发展中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n  政策沟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密切政策协调,对接发展战略。十年来,中国与相关国家或区域组织不断加强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的全面深入对接,中巴经济走廊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对接的成果。\n  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到蒙古国“草原之路”,从巴基斯坦“愿景2025”到沙特“2030愿景”,“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共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让中国梦与各国的振兴梦彼此辉映。\n  十年间,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有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的成果文件。\n  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铁路、公路等陆上大通道建设,加快海上港口建设,完善油气管道、电力输送、通信网络。\n  从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开通,到中国和苏丹海上货运直航,和墨西哥、巴西货运航班开通;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迎来新辉煌,到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工程投运……“一带一路”设施联通走深走实,沿线国家经济融合不断深入。\n  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为促进经贸和产能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n  贸易投资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规则和标准体系相互兼容,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机制保障,充分释放互联互通的积极效应。\n  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n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评估,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n  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打通融资这一项目推进的关键环节。\n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有关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努力构建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投融资体系。\n  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n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n  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n  政策沟通更有力,设施联通更高效,贸易更畅通,资金更融通,民心更相通。\n  十年来,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共建国家和地区对美好未来的更多畅想,“一带一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国际组织和企业及个人的支持响应,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n  出品人:傅华 吕岩松"} {"title": "微视频|瞰长江",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n  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n  瞰·生态\n  长江干流水质连续3年保持Ⅱ类\n  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恢复向好\n  瞰·经济\n  东部,长三角一体化腾飞\n  中部,长江中游城市群崛起\n  西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蓬勃兴起\n  瞰·生活\n  搬迁安置,农牧民过上安居生活\n  退捕转产,渔民们稳得住、能致富\n  瞰·文脉\n  一部长江文化史\n  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n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n  通古达今,与时俱进是长江的品格\n  奔腾向海,开放包容是长江的胸怀\n  新时代的长江正奏响新的澎湃乐章"} {"title": "学习笔记|这条经济带,总书记为何如此重视?",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总的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同时也要看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n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长江经济带的每一步发展,足迹踏遍沿线11省市。近8年来,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4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n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title":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义乌开往马德里",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13052公里,这是世界上运行距离最长的货运班列。途经8个国家,60多位中外司机接力驾驶,今年已是“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第10年。\n“义新欧”是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推动下开行的。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向来访的时任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发出邀请,“义新欧”铁路计划从浙江义乌出发,抵达终点马德里,中方欢迎西方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共同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n此次元首会面仅53天后,首列“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鸣笛驶出,分处亚欧大陆两端的中国义乌和西班牙马德里,第一次实现了铁路直通,原本近两个月的货物海运时间缩短至21天。\n也是在2014年,西班牙小伙儿加西亚跨越整个欧亚大陆来到陌生的中国义乌。因为家族都是从事红酒生意,加西亚将西班牙红酒带到中国,开始他在义乌的创业之旅。\n随着中国和西班牙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搭乘“义新欧”而来的西班牙火腿、葡萄酒、橄榄油,成为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明星产品。\n2022年,中国和西班牙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光伏产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机械设备等“中国智造”,也搭乘“义新欧”中欧班列走向世界。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铺画86条线路,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城市。"} {"title": "镜观·领航|擘画万里长江新图景",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10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的保护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长久的牵挂。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主持召开多场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n2016年1月5日,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听取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大江上下,登大坝、乘江船、访农家……一次次深情眺望,一句句殷切叮嘱,一项项深远谋划,情牵母亲河保护,指引高质量发展。\n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藏族村民申格家中同一家人亲切交谈。\n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在三峡大坝坝顶察看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n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在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水文站考察。\n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了解马鞍山市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情况。\n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江苏省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生态环境。\n2022年6月8日,习近平在四川宜宾市三江口考察,听取当地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等情况汇报。\n2023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考察。\n一江碧水浩荡东流,人民群众幸福安康,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至美的图景,也是最深沉的情怀。\n这是2023年4月26日拍摄的长江江西九江段(无人机照片)。\n总监制:任卫东\n监制:孙承斌 班玮"} {"title": "第一观察|习近平总书记江西之行的文化足迹", "date": "2023-10-15 00:00:00", "text": "\n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调研,察看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婺源县千年古村石门自然村。\n  这三个地方都具有显著的文化标识。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不久,我们用文化的眼光观察总书记的这次考察,有新的收获。\n  (一)水脉连接文脉\n  首站,来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总书记曾指出,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n  这是6月14日拍摄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n  长江,一条流动的文化长河,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浩浩荡荡6300余公里,形成了羌藏、滇黔、巴蜀、荆楚、湖湘、赣皖、吴越等各具特色又交融互促的区域文化。\n  对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作出重要指示、考察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总书记一次次深入长江流域,探寻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n  “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在2020年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指明方向——\n  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n  此次在江西,总书记了解当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等情况。\n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不止长江,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都在稳步推进。\n  国家文化公园是有形的文化载体,梳理长江文化脉络,以一个个地标、一段段故事、一句句诗词等揭示水脉背后的文明密码,让老百姓走进公园,感受文化气息,唤醒文明意识。\n  守护水脉,即意味着延续文脉。“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总书记以深沉的文化情怀守护母亲河,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看得见、摸得着、能回忆、能讲述的中华文明。\n  (二)技艺承载文脉\n  第二站,来到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n  这是近日拍摄的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n  总书记在考察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n  千年窑火从未熄断,陶瓷文化从未中断,这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一个例证,是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底气。\n  揉泥、拉坯、修坯、彩绘、施釉……陶瓷文化代代传承,离不开能工巧匠的匠心与创新。\n  在景德镇,总书记饶有兴趣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等,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不时赞赏他们的手上功夫和工匠精神,鼓励他们秉持艺术至上,专心致志传承创新。\n  苏绣、苗绣、加牙藏毯……在地方考察调研中,总书记总会同非遗传承人交流,向他们了解手艺祖传几代、工艺的特点、文化的含义等。\n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总书记珍视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基因,激励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薪火不断。\n  如今,千年陶瓷文化拥抱“年轻态”和“国际化”,形成文化产业,实现了造福人民生活和文化传承发展的共同繁荣。\n  “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通过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生生不息的陶瓷文化,不断赋能中国文化新力量、开创对外交流新通道、丰富百姓生活新图景,绽放着恒久的文明光彩。\n  (三)乡愁汇聚文脉\n  第三站,走进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了解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n  这是近日拍摄的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新华社记者 高敬 摄\n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n  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自然朴实的农业景观、耕读传家的祖传家训、邻里守望的乡风民俗……这些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汇聚在传统村落里。\n  石门自然村留存大量的徽派建筑,这里村落、树林中生活着我国独有的鸟类蓝冠噪鹛,家家户户都有朱子家训等,集聚着徽文化、朱子文化、非遗文化等。\n  面对热情的村民,总书记亲切地说,希望你们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n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传统与现代对接、发展与保护兼顾中,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指引乡土文化的延续振兴、乡愁记忆的永久存储。\n  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五彩缤纷的陶瓷文化、矗立千年的传统村落……以不同的形式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n  正如总书记所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此,才能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title":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date": "2023-10-16 00:00:00", "text": "\n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n《求是》杂志编辑部\n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以这个题目进行集体学习,目的是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明确理论创新的方位、方向、方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要求,结合新的实际,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n  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102周年诞辰之际,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围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这是中央政治局深化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的一项重要安排”。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坚持好、运用好”。总书记从“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4个方面,进一步就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作出深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n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篇重要文章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同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两个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n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n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n  2015年2月,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瞻仰党的七大会址。置身当年会场,感悟历史启迪,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n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图为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摄\n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总书记在历史的回响中思索:“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n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n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n  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n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新征程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随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全面拓展而不断丰富发展。\n  “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n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n  “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我提出守正创新,就是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两条路都是死路。”\n  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着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高扬了理想信念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确保了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同时,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我们党坚持立破并举,以巨大勇气和魄力推进各方面改革创新,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n  “坚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深刻阐明了守正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等重大问题。\n  “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同时,总书记也鲜明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更好地推进实践、指导实践。\n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文明大国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图为2023年5月拍摄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厅。 新华社发\n  “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对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书记明确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5000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n  “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强调坚守好党的理论的魂和根,并不是要封闭、僵化和保守。马克思主义不排斥一切真理,不管它来自何时、来自哪里,只要是真理性认识,都可以作为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养分。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n  “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n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n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比如,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等,都是从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出发,经过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深入思考提出来的,是对新的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n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焕发勃勃生机。图为青年学子在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枫桥经验陈列馆参观学习(2022年8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n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推进理论创新进行了深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n  “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n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也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n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全球经济发展大格局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命运比较和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考验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n  “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n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n  19世纪70年代,在反对杜林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战中,恩格斯撰写了《反杜林论》,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完备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有力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880年,恩格斯应保·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中的部分内容改写成一本小册子,名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巨大的作用。\n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恩格斯撰写《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论著,称赞这些论著系统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以深刻的学理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完备的体系避免和修正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片段化、庸俗化。总书记深刻指出,“这充分说明了体系化和学理化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n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 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n  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总结提炼和深刻阐述“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强调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n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内在贯通、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由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文化思想等若干部分共同构成,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世界性贡献。\n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随着实践进程的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会越来越丰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教育引导全党全国更好学习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n  “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n  “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n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鲜明强调“只要我们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经常深入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就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实践力量和理论智慧”。事实正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n  “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指出“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决策权”。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调研开局开路,在考察中聚焦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比如,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直接到贫困户看真贫、扶真贫,直接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不断推进工作,带着感情去抓,带着践行宗旨的承诺去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比如,总书记2020年在浙江考察时,发现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循环,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由此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这一着眼全局的战略选择,成为把握发展主动权、重塑新竞争优势的先手棋。\n2023年9月28日,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图为一列运行试验车组驶过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9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n  “我们的各项工作实践要走好群众路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也要走好群众路线,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主题教育,从两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大兴调查研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树牢唯物史观,强化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走出机关沉到基层一线,广泛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好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同时从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中获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灵感;二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n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坚持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将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title":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评述", "date": "2023-10-16 00:00:00", "text": "\n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题: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评述\n  新华社记者\n  金秋十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熠熠生辉。\n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中开拓通向真理的道路,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n  迈步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昂扬奋进。\n  (一)\n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n  见证无数中华民族历史时刻的北京天安门广场,铭刻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宣告——\n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n  “第二个结合”甫一提出,迅速在思想理论文化界激荡起强烈共鸣,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已经成熟。\n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的深厚智慧,熔铸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n  关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有着深邃的思考。\n  早在从政之初,习近平同志就格外关心县域文化建设,主导修复正定隆兴寺、保护隋碑、组织编写《正定古今》。\n  在福建宁德,习近平同志也在思索“文化”这个关键命题。《摆脱贫困》中写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经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无论是在民族危亡,还是在民族昌盛时期,这种自信心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成分。”\n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n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却也曾在近代遭受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n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n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如何继往开来,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n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n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n  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清醒勇毅的历史自觉、深沉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对于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n  先后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就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召开会议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n  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一系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发展方面的规划和方案,多次主持以文化为主题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孔庙、敦煌莫高窟、朱熹园、三苏祠、殷墟等100多处历史文化遗产考察,就文物、考古、非遗等作出170余次指示批示……\n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之密集、作出的决策部署之全面,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之丰富、系统、深刻,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n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n  深沉的文化自觉,揭示契合融通的内在机理——\n  2016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n  习近平总书记用博古通今的论述,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行了中国化的理论阐释。\n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n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融合。\n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让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更宽广、更深厚的文明底蕴,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中华大地上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n  强烈的历史自信,指明旧邦新命的历史必然——\n  2015年深秋,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现场有人问道,一个不断发展的中国怎样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n  习近平主席的回答宕开一笔,推本溯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n  历史的厚度,决定了战略的高度。\n  习近平总书记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历史和传统,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贯通古今的思考谋划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我们党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勇立时代潮头。\n  坚定的文化自主,巩固自信自立的文化主体性——\n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n  2022年5月27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n  习近平总书记纵论古今,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n  因为不同,所以独树一帜。\n  在文化的轴线上,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融民族性与时代性于一体,融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于一体,在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逐步展开、渐次升华:\n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创造性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铺就民族复兴的文化底色;\n  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n  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n  水到渠成,正当其时。\n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提出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n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n  (二)\n  龟甲兽骨上的一笔一划,铭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n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考察殷墟遗址。这里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n  穿越风雨,历尽沧桑。中华大地上,人们书写着一脉相承的文字,诵读着先辈著述的经史子集,传承着生生不息的文明。\n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习近平总书记自信地说。\n  站在思想演进最高处、立足实践奔涌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深刻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n  这是立足于自身文明的深刻思考——\n  成都往北,广汉鸭子河畔。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领略“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文明之美。\n  器以藏礼。展厅中的不朽造物,令习近平总书记赞叹“现代人也没有这种想象力、创造力”。\n  三星堆,正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的璀璨星辰,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实证。\n  “看过以后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华文明啊,而且更期待着更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现发掘。”总书记说。\n  何以中国?\n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意蕴深刻,引人深思。\n  合生万物。“结合”是中华民族一贯提倡的思维方法和政治智慧。\n  “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n  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n  这是文脉传承发展的创新实践——\n  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掩映在青山茂林之中,大气恢弘的建筑群彰显中华文化神韵。\n  藏之名山,传之后世。\n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n  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建设国家版本馆,编纂出版《复兴文库》、“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一系列重大举措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脉的珍视与对未来的远见。\n  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n  在山西,来到云冈石窟仔细察看雕塑、壁画,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n  在广东,登上广济楼察看潮州非遗文化作品,要求“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n  在甘肃,走进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嘱托大家“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n  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中华文脉开枝散叶生机勃发,升腾盛世图景,激荡复兴气象。\n  2017年金秋,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入党的根本大法。\n  古老文脉绵延不绝,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n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原则方法,为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n  这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n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n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n  “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n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彰显了我们党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n  坚定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党对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n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  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n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n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n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体现了我们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的战略谋划;\n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n  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鲜明、体系完备、逻辑严密、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n   (三)\n  文脉千秋贯,江河万古流。\n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n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出强大伟力。\n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了党的创新理论——\n  2023年4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全党展开。\n  作为主题教育权威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以专章形式梳理总结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论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党员干部的“案头卷”。\n  鲜明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理论创新的内在需求,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体现了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主动和担当。\n  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出鲜明的文化底色和基调:\n  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n  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法者,治之端也”的智慧;\n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文化传统相得益彰;\n  习近平强军思想中关于“繁荣发展强军文化”的战略部署,契合“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的理念;\n  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世界提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展现“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理想……\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之理”,使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充盈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n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汇于国家治理体系——\n  红毯铺道,红旗漫卷。2021年“七一”前夕,党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标志着我国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全面落地。\n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以国之名铭刻荣光。\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源泉:\n  借鉴“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崇法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定分止争;\n  汲取“和衷共济”“求同存异”等传统智慧,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型政党制度;\n  不断完善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闪耀着“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的自省精神;\n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国家安全体系,凝结着“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的辩证思考……\n  五千多年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让“中国之治”日益彰显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n  习近平文化思想激发精神力量——\n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n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融会贯通、生机勃勃,深厚悠久的中华文明展现出强大的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旺盛生命力。\n  灿烂文化积蓄自信底气,中国精神挺起民族脊梁。\n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回望巨轮启航之时:\n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n  从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到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指明了“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标定了“往哪里去”的精神航向。\n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n  习近平文化思想浸润百姓心田——\n  6600万人次!这是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中,全国博物馆接待的观众总量。\n  在北京,为满足群众高涨的观展需求,今年9月刚刚向公众开放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加倍增加预约名额;在西安,许多年轻人身着传统服饰,流连于大唐不夜城;在山西,云冈石窟前游人如织……人们跟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聆听跨越时空的文明回响。\n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n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新时代的中国,“文博热”“文创风”“观影潮”“诗词热”悄然兴起,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愈发丰富,生活方式与精神风貌为之一新。\n  (四)\n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n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n  面对“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n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新成果:\n  “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n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n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n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n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n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n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n  纵览人类历史,一个文明根本的转型,是文化的转型;一个文明真正的新生,是文化的新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n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深入推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n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n  10月8日晚,钱塘江畔,流光溢彩的“大莲花”汇聚成欢乐的海洋,科技之光与人文之美交相辉映,定格下亚洲体育新的辉煌和荣光。\n  “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亚运盛会,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为世界读懂中国打开又一扇窗口。\n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n  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当国力的强大转化为文明上的兴盛,中华民族必将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n  秉持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n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才能让世界春色满园。”\n  8月22日,南非约翰内斯堡。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直抵人心,启迪未来。\n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n  从大国外交中的文化足迹,到世界舞台上的响亮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重大主张,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n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现代化的新图景。\n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共同挑战提供战略指引、贡献中国智慧、展现大国担当。\n  坚持守正创新,展现新气象新作为——\n  苏州城,一头是古城最高点、始建于南朝梁时的北寺塔,另一头是苏州工业园区高高矗立的新地标“东方之门”,古今同框、新老对望。\n  “我慕名而来”。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n  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是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使命任务。\n  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n  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n  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n  放眼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气象一新、格局一新,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生机勃勃,神州大地升腾起“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气象。\n  蘸满历史的笔墨,继续新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