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test/2010-2022_History_MCQs.jsonl" "b/test/2010-2022_History_MCQs.jsonl" new file mode 100644--- /dev/null +++ "b/test/2010-2022_History_MCQs.jsonl" @@ -0,0 +1,287 @@ +{"year": "2010",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1.( 4分)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n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n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n", "answer": ["C"], "analysis":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鲁齐燕卫宋晋 。A项河南的简称是豫 ,河北的\n简称是冀; B项湖南的简称是湘,湖北的简称是鄂; D项广东的简称是粤,\n广西的简称是桂。其简称都不是源自西周封国国名, 故排除 ABD三项。 \nC项山东的简称是鲁 ,山西的简称是晋 ,其简称都是源自西周封国国名 。故C项\n正确。 \n故选: C。\n", "index": 0, "score": 4} +{"year": "2010",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2.( 4分)柳宗元在(封建论 》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 “其为制,公\n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 “公天下 ”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n) \n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n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n", "answer": ["D"], "analysis": "材料中的 “封建 ”实指西周 “分封制 ”。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n、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 \n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郡守、县令有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 ,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n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 “公天下 ”。材料主\n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 “公天下 ”,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n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 故D项符合;A项与史实不符 ,\nB、C项与题意不符, 故排除 ABC项。 \n故选: D。\n", "index": 1, "score": 4} +{"year": "2010",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3.( 4分)王安石提出 “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nA.“心外无物 ” B.“天地为万物之本 ” \n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n", "answer": ["A"], "analysis": "王安石认为 ,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活动和人的形体联系在一起 ,突出\n了“形”的存在; B、C、D三项均突出了 “天地 ”或“万物 ”这一 “形”的存在。 A\n项是宋明 “心学 ”的观点,“心学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这明显与王安石的思\n想相对立。 \n故选: A。\n", "index": 2, "score": 4} +{"year": "2010",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4.( 4分)如表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 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n况表 \n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n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 23、银1、布1 \n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 4、银27、布42、稻谷 4 \n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 1 \n表中反映了(   ) \n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n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n", "answer": ["A"], "analysis": "从表格信息看 ,宝钞使用数量逐步减少并最终消失 ,说明其信誉越来越\n低,并最终被白银所取代, 故A项的说法正确; \n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社会经济的大幅度衰退, B项错误; \n从表格看,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生活资料主要是布和稻谷, C项错误; \n从表格看 ,白银的使用量越来越大 ,但白银不是从开始就是主要货币 ,D项错误\n; \n故选: A。\n", "index": 3, "score": 4} +{"year": "2010",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5.( 4分)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n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n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根据上述观点 ,通常所说的 “分数面前人人\n平等 ”应该是(   ) \n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n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n", "answer": ["B"], "analysis": "“数量相等 ”的意义是你所得与他人所得的相同事物在数目和容量上相\n等;“比值相等 ”的意义是根据各人的真实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n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是指依据个人不同的能力水平给出相应的分数,所以\n这是一种更接近于比值平等的做法, 故B项正确。 \n故选: B。\n", "index": 4, "score": 4} +{"year": "2010",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7.(4分)19世纪中期 ,许多与西学相关的 “日本新词 ”来自中国 。而在 20世纪\n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 “日本新词 ”,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n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 \n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n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n", "answer": ["C"], "analysis": "题干从 19世纪中 ﹣﹣ 20世纪初 “日本新词 ”的变化,反映了 “日本新词 ”\n由来自中国到影响中国,说明这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日本自身的发展并为亚\n洲邻国提供启迪和经验, 故C项正确。 \n甲午之役是近代中国由学习英德转向学习日本的转折点 ,这个可从甲午前后中国\n留学生的流向可以看出 。且20世纪初大量 “日本新词 ”传入中国 ,主要也是这\n些留日学生的功劳, 但AB两项不是决定性因素,应排除。 \nD项“先于 ”说法错误,应排除。 \n故选: C。\n", "index": 5, "score": 4} +{"year": "2010",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8.(4分)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 512人,其中举人 62人\n、贡生 48人、生员 232人、监生 84人。这表明此时(   ) \n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n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n", "answer": ["D"], "analysis":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京师大学堂是维新\n变法时期创建的近代新式学堂,教学内容包含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但学生\n成员中却有大量科举士子,这说明近代中国教育的产生中任然保留了大量传\n统教育因素,这体现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在制度转型中的突出特征,故答案\n选D.A B C三项,材料无法直接表现。 \n故选: D。\n", "index": 6, "score": 4} +{"year": "2010",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9.( 4分)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 “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 、\n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 ……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 ‘为饥\n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 ”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n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n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 “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 ”可知,此时正处于三\n年国内革命战争( 1918 ﹣1921)时期,国内外敌人对苏维埃政权发动了进攻 ,\n为了保障战争的胜利,苏俄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A项应该发生在三年国内战\n争结束后由于战时共产主义的继续推行所带来的后果; C项是斯大林执政时\n期的措施; D项发生在二战时期。 \n故选: B。\n", "index": 7, "score": 4} +{"year": "2010",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10.( 4分)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 “其上\n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n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 ”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n) \n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n", "answer": ["C"], "analysis": "太原会战、武汉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结束,不符合题干中 “遭到中\n国军队打击 ”这一要求, 排除 A、D两项。 \n平型关战役 、百团大战都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并且都对日军造成打击 ,但从战争\n的规模、战果来看,百团大战要远远超过平型关战役,故百团大战更符合材\n料要求, 故C项符合题意。 \n故选: C。\n", "index": 8, "score": 4} +{"year": "2010",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11.( 4分)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n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n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l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n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n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n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n", "answer": ["D"], "analysis": "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变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体现了建\n国初期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改革开放后,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坚定\n不移地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方针,即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n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D项符合题意 。AB项材料不能\n体现,故错误。C项发生于 1991年苏联解体后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故错\n误。 \n故选: D。\n", "index": 9, "score": 4} +{"year": "2010",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12.( 4分)中日双方对 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n远航海日志 》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n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 3 000米\n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 ,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n说明(  ) \n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n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n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n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n", "answer": ["A"], "analysis": "中日双方之所以对丰岛海战的记述各异 ,是由研究者的立场决定的 。故\n本题应选 A项; B项中 “模糊不清 ”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日方的记录很\n明显与史实不符, 故C、D两项的表述错误。 \n故选: A。\n", "index": 10, "score": 4} +{"year": "2011",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1.( 2分)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 》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 “大\n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 ,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n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n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n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n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n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n", "answer": ["C"], "analysis": "A项错在有效控制,因为分封制下受封者享有较强独立性; \nB项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 \n分封制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 ,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n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n影响深远。 故选 C项; \n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 D项错误。 \n故选: C。\n", "index": 11, "score": 4} +{"year": "2011",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3.( 2分)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 》中说: “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n,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n不敢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n) \n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n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n", "answer": ["C"], "analysis": "从题中可知黄宗羲的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以 “天下之法 ”取代皇帝\n的“一家之法,限制君权,从教材可知, A项属于顾炎武的思想, 排除 A; \n本题材料没有强调君民关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地位 ),故排除 B、D两项; \n材料主要强调学校教育 (或人民大众 )有判断是非的权利 ,体现了 “天下之法 ”取\n代皇帝的 “一家之法、 “天下为公 ”的思想, 因此选 C。 \n故选: C。\n", "index": 12, "score": 4} +{"year": "2011",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4.( 2分)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 ,\n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 ……我要让你们知\n 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n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n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n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n", "answer": ["B"], "analysis":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 “唤醒你们 、说服你们 、指责你们 ”体现了狂放不羁的\n自由思想 ,“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 ”指对当时民主政治的破坏 ,“对我的残害\n”显然指生存权利的破坏 。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n利, A项排除; 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 D\n项不符合史实。 \n故选: B。\n", "index": 13, "score": 4} +{"year": "2011",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6.( 2分)洪秀全尊奉 “皇上帝 ”,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n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n孟“妖书 ”;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 “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n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n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n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n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n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n", "answer": ["A"], "analysis": "解题关键是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核心。洪秀全受西方宗教影响 ,\n创立拜上帝教 ,宣传 “皇上帝 ”是唯一的 “真神 ”;人们都是上帝的 “赤子 ”,在上\n帝面前人人平等。太平天国运动由初期的反孔到尊孔,是因为反孔、推行拜\n上帝教的思想遭到人们的反对,影响其政权,因此不得不调整。 \n故选: A。\n", "index": 14, "score": 4} +{"year": "2011",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7.( 2分)甲午战争后的 “公车上书 ”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n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n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n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n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n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n", "answer": ["A"], "analysis": "本题主要是对 “公车上书 ”和五四运动的规模和影响比较, “公车上书 ”是\n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少数进京的举人联合起来向清朝上书,\n反对和谈。其规模较小,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影响有\n限;而五四运动则对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n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影响全国。通过比较可看\n出,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 BCD三项虽然也是\n影响因素,但并非主要因素, 故A项最符合题意, BCD排除。 \n故选: A。\n", "index": 15, "score": 4} +{"year": "2011",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8.( 2分)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 “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两\n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n规定 “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 ,长江及苏 、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 ,两不相\n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表明(   ) \n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n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n", "answer": ["B"], "analysis": "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n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此事件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n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也使清政府威信扫地,说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n临危机, 故选 B; \nA项与材料不符,互保是相互妥协; \nC项地方实力派旨在维护地方利益,进而维护国家利益,并非列强走狗; \nD项夸大了当时地方实力派的实力。 \n故选: B。\n", "index": 16, "score": 4} +{"year": "2011",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10.(2分)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 ,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n本核算单位, 至少 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n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nC.消除了 “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n", "answer": ["A"], "analysis": "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n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而调整的重点在农业,由此看出\n确保生产基本单位的稳定 ,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恢复经济 。BC项表\n述与史实不符, D在材料信息中不能体现。 \n故选: A。\n", "index": 17, "score": 4} +{"year": "2011",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11.( 2分)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n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 ,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 1%,工资总\n额增长 0.3%~0.7%,最多不得超过 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n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n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n", "answer": ["C"], "analysis":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1985年《关于国有企业工\n资改革问题的通知 》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 ”进行思考。根据教\n材相关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而国有企业\n工资改革的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强企业活力。 \n故选: C。\n", "index": 18, "score": 4} +{"year": "2011",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12.( 2分)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n的共同之处是(   ) \n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n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n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n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n", "answer": ["B"], "analysis": "日心说是一个学说 ,在证明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同时也有错误 ,如太阳\n并非宇宙中心,而是太阳系的中心等等,因为这些错误,所以日心说只能算\n是学说,但是也引起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巨大变革和思想变革,是对于宇\n宙认识的巨大转折点, A项不正确 ;“日心说 ”未推动技术的重大突���, C项不\n适合哥白尼;哥白尼的 “日心说 ”有缺限,不能算科学地概括出物质的规律,\n排除 D项; B项强调这三人的天文学和物理学贡献对人类认知的推动作用,\n他们的成就从不同角度改变和影响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n故选: B。\n", "index": 19, "score": 4} +{"year": "2012",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1.( 2分)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 “田宅逾制 ”作为\n重要的监察内容, 各地财产达 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n表明(  ) \n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n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n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n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n", "answer": ["C"], "analysis": "将豪强大族 “田宅逾制 ”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 “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n住”的原因是 “各地财产达 300万钱 ”、“田宅逾制 ”,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n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 故C项正确。 \n“经济支柱 ”说法错误, 故A项排除。 \nB项材料无从反映,应排除。 \n题干的是政治手段,不是经济手段, 故D项错误。 \n故选: C。\n", "index": 20, "score": 4} +{"year": "2012",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2.( 2分)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n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n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n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n", "answer": ["D"], "analysis": "僧人在故事中只是一个意象 ,两个故事表达的是市民争取自由 、伸张正\n义的愿望,无关乎对僧人的爱憎交加, 故A项不正确; \nB项未能反映出要表达的本质意图 ;C项这两个故事都在杭州流行,没有其他地\n域作对比,不能反映出地域性, 故C项不正确。 \n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杭州一带商\n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队伍扩大,向往自由,追求正义正是市民阶层文化生\n活的价值取向 ,材料所含的 “自由 ”“正义 ”诉求,这正是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n的前景下市民文化生活中反映的价值取向。 \n故选: D。\n", "index": 21, "score": 4} +{"year": "2012",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3.( 2分)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n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n手趁食(谋生 )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n此可知(   ) \n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n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n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n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n", "answer": ["B"], "analysis": "题干关键信息 :“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今去农而游手趁食 (\n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 ”。说明明代农业从业人口减少,农民\n中有许多人改为从事工商业生产和发展,明代社会人员的结构成分也因此发\n展很大变化,反映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故B项正确。 \n材料反映的是从事农业的人大量减少,并没有反映农业的衰退, 故A项错误。 \nC项与题意信息无关,应排除。 \nD项说法本身错误,应排除。 \n故选: B。\n", "index": 22, "score": 4} +{"year": "2012",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4.( 2分)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n就其资之所近 ,力之所及者而业焉 ,以求尽其心 ,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 (民)\n之道,则一而已 ……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 \nA.重申传统的 “四民 “秩序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n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n", "answer": ["D"], "analysis": "材料中王阳明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注重修养 ,农民提供粮食供养社会的发\n展,商人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每个阶层的人都力所能及地促进本业的发展,\n以求尽到自己的心意,故四个阶层的人虽然从事的行业不同,但本心是一样\n的。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即正心诚\n 意就是得道,就是明理。 故D项正确。 \n材料强调 “四民异业而同道 ”,而不是维护传统 “四民 ”的秩序, 故A项不正确。 \nB项不符合题意信息,应排除。 \n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应排除。 \n故选: D���\n", "index": 23, "score": 4} +{"year": "2012",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5.( 2分)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 “积成样本四巨册 ”,官员 “惟揣摹此样本为\n急”,时人称之为: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n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   ) \n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n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n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n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n", "answer": ["B"], "analysis": "题干中的 “惟揣摹此样本为急 ”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n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 故B项符合;ACD项内容在题干中都无从反映\n,故排除。 \n故选: B。\n", "index": 24, "score": 4} +{"year": "2012",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6.( 2分)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n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n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nA.君主专制是国家统一的决定因素 \nB.分裂动荡导致专制权力产生 \nC.武力夺取政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nD.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n", "answer": ["D"], "analysis": "A.从材料可以看出,专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统一,但不能看出是\n决定因素。 \nB.选项表述和材料正好相反,材料的意思是专制能够促进统一。 \nC.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武力统一和夺权斗争。 \nD.从材料可以看出 ,专制程度的发展和国家统一的程度成正比 ,体现了专制程\n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n故选: D。\n", "index": 25, "score": 4} +{"year": "2012",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7.(2分)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 ,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 “捐弃\n所恃,舍身喂虎 ”。这反映出张謇(   ) \n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n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n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n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冒险精神\n", "answer": ["A"], "analysis": "“状元实业家 ”发出的 “舍身喂虎 ”的感叹,实际上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n农抑商意识,体现了 “实业救国 ”精神与 “重农抑商 ”传统的冲突。 故选 A。 \nB项错误,舍身喂虎并不是指的民主工业之间的竞争; \nC项体现不出 “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 \nD项错误,民族实业家是以实业救国作为己任。 \n故选: A。\n", "index": 26, "score": 4} +{"year": "2012",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8.( 2分)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n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n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n(  ) \n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n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n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n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n", "answer": ["C"], "analysis": "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联系相关重要历史事件,知道 “俄国式的革\n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 ,由题干中的 “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可知,中国\n民主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 C项正确;从时间信息上看, AB项与题\n干的历史阶段特征不符,排除, D项的改革主张与题干观点相背,排除。 \n故选: C。\n", "index": 27, "score": 4} +{"year": "2012",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9.( 2分)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 “二五 ”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n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n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n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n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n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n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n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n", "answer": ["D"], "analysis":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1958年”是解题的\n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58年在经济上的 “左”倾错误影响下,出现了 “大\n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中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而不是高速发展\n,经济上的 “左”倾错误是造成当时中国工农业遭受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由\n此可得出作者的判断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ABC项材料不能体现。 \n故选: D。\n", "index": 28, "score": 4} +{"year": "2012",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10.( 2分)据统计, 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 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n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 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 “下海潮 ”。这反映了 (  ) \n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n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n", "answer": ["A"], "analysis": "下海经商 ,从事的是私营商业 ,下海潮体现了大家顺应改革潮流的一面\n,A项题干意思符合; \n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强调的是所有制结构, B项题干意思不符合; \n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有两个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按劳分配为\n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项也不符合题干的意思; \n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从 1978年后就开始了, D项与题干意思不符合。 \n故选: A。\n", "index": 29, "score": 4} +{"year": "2012", "category": "(新课标)", "question": "11.( 2分)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 ,\n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n论中把 “葡萄树 ”说成了 “葡萄 ”而《十二铜表法 》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 “树木 ”\n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n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n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n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n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n", "answer": ["B"], "analysis": "罗马法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A项不符合史实; \n所谓形式主义 ,就是说做事情流于表面 ,着重于形式而非内容 ,虽然葡萄和葡萄\n树在案例中的差别几乎没有 ,但由于罗马法的形式主义而只注重表面的解释 ,\n也就是树木,所以被判败诉。根据所学知识,知晓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n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故本题选 B; \n材料中把 “葡萄树 ”说成了 “葡萄 ”造成原告败诉 ,从情理上很容易让人误认为这不\n公正,但是,这是法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造成原告败诉,并没因为法官\n个人意志故意偏向被告,这并不是不公正, 故C项说法不正确; \n材料中的 “葡萄树 ”说成了 “葡萄 ”造成原告失败 ,很容易误认为是法律解释 ,其实\n不然,这不是法官对法律的解释,而是法律原本就是这样规定的, D项说法\n不正确。 \n故选: B。\n", "index": 30,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 4分)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n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n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n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n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n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n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n", "answer": ["C"], "analysis": "题干通过设定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这一历史事实为前提 ,提\n供了战国秦国和东方六国中有无等级差别现象的对比,说明这些现象反映的\n历史变化。 A项与随着经济发展,各国进行改革废除井田制从而使分封制崩\n溃这一历史事实相悖,故排除。 \nB选项中分封制下的等级关系的发展 ,分化了周王的权力 ,使周王室不再被诸侯\n尊重,这与君主集权是对立的,故排除。 \n秦国的墓葬显示在东方六国还维护着以等级为突出特征的分封制度的时候 ,而秦\n国君主独尊之外无明显等级差别的时代,说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n权统治。 故C项正确。 \n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 ,因为早在春秋时期 ,东方六国中的齐国已经有不尊重周\n王而称霸一时的行为,这已经违反了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要尽的义务。故排\n除。 \n 故选: C。\n", "index": 31,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2.( 4分)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 “周(公)孔之道 ”,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 “\n孔孟之道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n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n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n", "answer": ["C"], "analysis": "宋代朱熹将《论语 》《孟子》《大学》和《中庸 》合称四书并为此作注\n解有密切关系,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学说,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n必考书目,孟子的地位也迅速上升, “孔孟之道 ”也成为理学的标志。 故C项\n符合; \nA选项明显违背历史事实 ,中国的宗法��缘关系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维系统治的\n主要纽带而不是逐渐瓦解,故排除; \nB项仁政的理念深入人心 ,只能说明儒学的一脉相承的延续性 ,而不能说明它的\n变化,因此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nD项中陆九渊的心学产于南宋 ,陆王心学作为一个学派兴起于明代 ,所以 D项晚\n于这个变化。故排除。 \n故选: C。\n", "index": 32,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3.(4分)有学者说 ,在古代雅典 ,“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n现象是雅典(   ) \n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n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n", "answer": ["A"], "analysis": "在分析 A项时学生要把选项中的表达转换为 “民主政体的产物 ”,这样学\n生就能把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与选项建立起关联,认识到在古代雅典为\n了争取自己的观点被更多的人赞成,并在各级民主机构的投票中获得通过,\n政治领袖们要千方百计的通过演说阐明自己的想法,必修三中智者学派宣扬\n的诡辩术就是适应了这一政治需求而产生的。 故A项正确。 \n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正因为社会矛盾尖锐雅典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 ,最\n终古代雅典也在矛盾丛生中走向衰落。 \n政治领袖与演说的结合不是改革的结果 ,这种结合推动着改革产生和发展 ,如梭\n伦改革前就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故C项不正确。 \nD项中思想文化的繁荣与 “政治领袖和演说家 ”的结合没有必然的关联 ,政治领袖\n与演说的结合体现出的是政治的需要。应排除。 \n故选: A。\n", "index": 33,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4.(4分)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 ,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 (\n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n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n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n", "answer": ["D"], "analysis": "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议会赶走了詹姆士二世之后,需要一种合法\n的力量填补王位空缺 ,以体现政变的合法性 ,主要为了维护英国革命的成果 ,\n因此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拥立他的妻子玛丽为女王。 所以 D项体现了\n主题; \nA项没有反映出这一事件的真正目的,故排除; B项本身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n英国防止独裁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君主立宪制,以议会来制约国王的权力,故\n排除 C项。 \n故选: D。\n", "index": 34,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5.(4分)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他\n指的应是(   ) \nA.哥白尼的 “日心说 ”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 “地心说 ” \n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n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n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n", "answer": ["A"], "analysis": "题干以恩格斯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评价为情境,引导语是 “他指的应\n 是”,这意味着学生要根据恩格斯的这一评语分析各选项 。在分析选项之前学\n生先要了解清楚《独立宣言》的特点,它涉及到英国殖民者与北美殖民地关\n系,也涉及到旧体制与新兴力量发展的关系,《独立宣言》是比较早提出北\n美大陆从英国殖民统治的体制中脱离出来这类要求的文件。时间早和从旧体\n系中脱离是《独立宣言》的两个特点。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 A项符合这两个方\n面特征, B、C、D三项不能兼顾两个方面的特点。 \n故选: A。\n", "index": 35,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6.( 4分)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nA.洋务运动 ﹣戊戌政变 ﹣清末新政 \n B.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nC.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nD.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n", "answer": ["B"], "analysis": "现代化(近代化 )的含义:经济方面工业化、政治方面的民主化、法制\n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理性化、科学化。 \nA项中的 “新政 ”实际上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继续 ,虽与现代化相关 ,但缺乏\n政治现代化方面实质性表现,故排除。 \nB项中晚清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线索是从器物现代化到制度现代化再到观念的现\n 代化,与这一线索吻合。 \nC项虽然可以说明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 ,但不能说明中国自身现代化的\n���展趋势,因此排除。 \nD项中太平天国运动有自己的反封建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后期《资政新篇 》\n带有资本主义色彩,明显有近代化特点,而义和团运动则除了反帝外,带有\n封建迷信和盲目排外色彩,没有近代化特点,因此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n来看,无法体现近代化趋。故排除。 \n故选: B。\n", "index": 36,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7.( 4分)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n战争,只有和 “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 “全\n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n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n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n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n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n", "answer": ["B"], "analysis": "学生在进行选择之前要理解清楚题干所给材料的含义 。从农民游击战争\n只有和城市无产阶级革命结合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n。 \n这里有五层意思 :一是农民斗争只有与城市斗争联合才有胜利的可能 ;二是农民\n斗争与城市斗争的 “联结 ”后是从属于城市斗争的,以城市斗争为中心,而不\n是两者并行各自独立发展的 ;三农民斗争与城市斗争的联结是为了推动 “城市\n 的新的革命高潮 ”;四农民斗争与城市联结之后的斗争方式是 “暴动 ”;五农民\n斗争与城市斗争的联结是为了在 “1928年”迎接 “全国胜利 ”,从这里面我们可\n以感受到 “左”倾思想的浓浓气息。 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排除 A、C、D三\n项。 \n故选: B。\n", "index": 37,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8.( 4分)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n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n的干预措施是(   ) \n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nB.通过霍利 ﹣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n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n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n", "answer": ["D"], "analysis": "在经济大危机中 ,胡佛虽然采取的一定的干预经济的措施 ,但非常有限\n,基本在自由放任政策的框架下,与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大规模全面干预有明\n显区别,但题中要求胡佛的干预措施 ,题中 A项“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n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和C项“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属于\n 自由放任政策,故排除。 B项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故排除。 只有 D项是胡\n佛为了大选,采取的对经济有限干预措施。 \n故选: D。\n", "index": 38,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9.( 4分)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n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n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n) \n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n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n", "answer": ["A"], "analysis": "本题引导语是 “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 ”,从实际情况看在当时的\n背景下六国联合或欧洲煤钢联营的直接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战争\n导致欧洲衰落,衰落的欧洲又面临美苏对峙的威胁,欧洲国家感到联合的必\n要性;二从起因上看是法德为消除两国之间的战争恐惧由法国提议建立的;\n当时只所以提议成立煤钢联营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三\n个角度对六国联合的直接原因进行解释:一是联合自强,一是避免再次卷入\n战争,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故排除 B、C、D三项,只有 A项比\n较符合要求。 \n故选: A。\n", "index": 39,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0.( 4分)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 “今年\n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 80亿普特, 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 1940\n年增加了 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 ﹣﹣谷物问题,就这样顺\n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这一论断(   ) \n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n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n", "answer": ["D"], "analysis": "1952年正是斯大林执政的后期���这时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已经产生严重\n后果,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所以 A项表述是错误的; \n从1928年起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已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所以 B项错误; \n在斯大林时期农业改革尚未进行, C项错误; \n马林科夫在报告中的论断明显是要掩饰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掩盖农业方面出现的\n问题,维护斯大林模式, 所以 D项正确。 \n故选: D。\n", "index": 40,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2.( 4分)有俄罗斯学者认为, 中国 20世纪 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n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n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n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n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n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n", "answer": ["B"], "analysis": "苏俄新经济政策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只有苏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处于\n 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包围之中,而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是美、苏冷战,两种\n社会制度并存, 因此 A项不符。当时苏俄经历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利用\n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时期, 而中国在 20世纪 80年代\n也在经历着从原有的计划经济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时期, 因此 B项理解是\n正确的;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没有出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 C项错误;在苏\n俄时期还没有提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D项错误。 \n故选: B。\n", "index": 41,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 4分)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n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 ,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n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 “择其言尤雅者 ”,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n一撰述过程表明(   ) \n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n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n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n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n", "answer": ["B"], "analysis": "根据材料所述,司马迁根据游历各地时听到的人们传颂的黄帝的事迹 ,\n从文献中 “择其言尤雅者 ”即选择记述可靠的内容,编成黄帝的事迹, \n这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治世态度 ,同时也说明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n实,所以 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叙述错误,均应排除。 \n故选: B。\n", "index": 42,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2.( 4分)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 “不抑\n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n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n", "answer": ["D"], "analysis":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节度使权力,加强\n了中央集权。 \nB.不抑兼并可以改变土地所有权 ,但不会使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削弱 ,所以,\n不一定会使流民问题严重。小农经济破产会加剧流民问题的严重性。 \nC.不抑兼并是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放任,一定会加剧土地兼并。 \nD.兼并加剧,自耕农小土地私有制不稳定,往往成为兼并的对象而逐渐减少 。\n失去土地的自耕农沦为佃农。 \n故选: D。\n", "index": 43,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3.( 4分)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n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n这表明当时(   ) \n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n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 ,明朝时期由于大庾岭以南和大庾岭以北物产的差异\n,使得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故D项正确。 \nAC两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应排除。 \nB项结论片面,应排除。 \n故选: D。\n", "index": 44,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4.( 4分)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n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 ,以至儿童 、妇女不识字者 ,亦皆\n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 \n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n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n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n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n", "answer": ["C"], "analysis": "A.选项认为儒释道是中国古代的三种宗教,小说传播了儒释道三家的\n思想就是传播宗教思想 ,材料片面的理解 ,因为儒家思想不不属于宗教思想 。 \nB.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小说冲击封建等级观念,而主要是说,他满足了士农工商\n妇女儿童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nC.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促成了小说这种世俗文学形式的\n繁荣。小说成了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材料说明的正是这一点。 \nD.材料的意思是指小说是儒释道以外的又一宗教 ,是把四者并立而论 ,并没有\n体现出小说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整合。 \n故选: C。\n", "index": 45,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5.( 4分)“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n,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n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n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n", "answer": ["B"], "analysis": "A、京剧不是客观历史史实的再现,排除; \nB、这句京剧脸谱的描绘使得人们加深了对京剧的认知,熟悉了有关的历史知识\n点,正确; \nC、京剧是对历史人物戏剧性的描绘,而不能是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断,排除; \nD、材料未涉及提升历史人物价值的信息,排除; \n故选: B。\n", "index": 46,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7.( 4分)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n村推行以 “减租 ”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n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n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n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n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n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n", "answer": ["D"], "analysis": "抗战时期,以 “减租 ”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是对\n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但该做法并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说明当时国民\n党中央不愿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故D项符合题意。 \n材料信息仅能说明国民党中央对湖北 “减租 ”的态度, 并不能说明 AB两项,故排\n除AB。 \nC项表述太绝对,故排除。 \n故选: D。\n", "index": 47,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8.( 4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n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n还举办了以 “从猿到人 ”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 。其主要目的是 (  \n) \n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n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n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n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n", "answer": ["A"], "analysis": "A.马列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宣传马克思 、\n \n 恩格斯的著作及其思想是新生国家巩固政权的需要,材料正是这种需要的体\n现,。\nB.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 B项;\nC.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用科学文化知识来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结合近代史是我们\n知道这应该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n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应该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手段 ,而不\n是主要目的。 \n故选: A。\n", "index": 48,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9.( 4分)公元前 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n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 :“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n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 ”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n。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n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n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n", "answer": ["A"], "analysis": "由材料可知 ,辩护人打动陪审团 ,说明辩护人得到了多数票的支持 。雅\n典民主政治下设立陪审法庭,陪审团投票,以多数原则决定罪责及惩罚,该\n女子获无罪符合民主、法律程序, 因此正确答案为 A项。其他三项都无从体\n现。 \n故选: A。\n", "index": 49,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0.( 4分)华盛顿在 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 “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 ,\n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n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 “彻底变革 ”是指(  ) \n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n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n", "answer": ["D"], "analysis": "结合材料信息 “1787年3月”,当时 1787年宪法尚未颁布,联邦制尚未\n建立,故A错误; \n联系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 故D正确; \n B项不符合材料中的 “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 ”,故B错误; \nC项不符合历史史实,美国从未建立过君主制度, 故C错误。 \n故选: D。\n", "index": 50,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1.(4分)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 ,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n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n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n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n", "answer": ["A"], "analysis":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 、理解德国在 19世纪晚期的政治经济形势 。1871\n年初,普鲁士王国完成德国的统一 ,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经济迅速发展 。 \n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在帝国内延续 ,使得德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n发展缓慢, 故A项符合题意。 \nA项,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 \nB项,德意志已经统一,排除; \nC项,资本主义经济越发展政治改革诉求越强烈,排除; \nD项,并非主要原因,排除。 \n故选: A。\n", "index": 51, "score": 4} +{"year": "2013",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2.( 4分) 1931年,斯大林说: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 50﹣100年,我们应\n当在 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这一思想(   ) \n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n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n", "answer": ["B"], "analysis": "结合材料中的时间 “1931年”“应当在 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联系 1936\n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 、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建立 ,\n故B项正确; \n后来此模式僵化,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故A错误; \n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故CD错误。 \n故选: B。\n", "index": 52,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4分)中国古代 ,“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 ,以“天子 ”自居的皇帝举行\n祭天大典 ,表明自己 “承天 ”而“子民 ”,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n了秦汉以后(   ) \n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n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n", "answer": ["B"], "analysis": "A、君主专制从思想上看始于战国韩非子,从制度上看始于秦朝,而当\n时的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更谈不上宗教权威, A不正确; \nC、项错误,祖先崇拜在原始社会就有,与皇权至上不够形成因果关系, C不正\n确; \nD、项需联系西周的宗法制度去判断 ,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n在西周以后的整个中国长期存在,从秦朝到清朝,宗法制度突出表现在皇位\n的继承上仍是主要沿用嫡长子世袭,故与题干不相符,排除; \n通过排除法 ,可知正确项为 B.此外,还可借助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 ﹣﹣统治者\n的文化行为实质是为维护其政治统治服务的, 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 B。 \n故选: B。\n", "index": 53,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2.( 4分)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n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 “灭佛 ”。\n这反映出唐代(   ) \nA.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佛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n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n", "answer": ["C"], "analysis": "A项表述太绝对,如本题中尽管皇帝灭佛,但佛教在中国并没有因此而\n消亡。故A项错误。 \n汉武帝始 ,儒家思想获得正统地位 ,并延续整个传统中国 ,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n最大。故B项不符合史实。 \n佛教在魏南北朝时期就盛行,社会基础并不薄弱, 故D项排除。 \n联系教材知识点 “三教合一 ”,即儒、道、佛三种思想相互吸收 、相互渗透 ,儒学\n虽然面临挑战,但最终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宋明得以成熟,从而进一步巩固\n了自己的正统地位。这说明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可�� C项正确。 \n故选: C。\n", "index": 54,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3.( 4分)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n家主张 “存天理,灭人欲 ”,他们认为人性(   ) \n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n", "answer": ["D"], "analysis": "A项是战国时的孟子的人性观, B项为战国时荀子的人性观,这说明它\n们都是古已有之的对人性的认识,不是 “新的认识 ”,可排除 A、B; \n材料中关键信息是有 “宋明 ”,可排除 C,可举出一反例 ,即明朝理学家 (心学也\n是理学)王阳明就继承了孟子的人性善的观点, 可排除 C; \n那么正确选项为 D.此外,可联系宋明理学的所学知识 ﹣﹣宋明理学家把伦理道\n德上升为宇宙哲学的高度,在方法论上,程朱理学主张向外(格物致知),\n陆王心学主张向内(发明本心),但目标都指向伦理道德,而伦理道德的本\n质是善, 可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 D。 \n故选: D。\n", "index": 55,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4.( 4分)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 “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n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n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n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n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n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n", "answer": ["A"], "analysis": "注意本题中的时间信息 “清初 ”,那时的中国仍处于传统社会,不存在资\n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是近代社会的产物), 故排除 B项。 \n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可联系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n的变动 ”这一知识点帮助判断), 故排除 C项。 \n题干材料反映外国货币涌入中国,并没有涉及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朝统治内容 ,\n故D项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n外来货币涌入 ,这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出超明显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n位,可知正确选项为 A项。 \n故选: A。\n", "index": 56,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5.( 4分)据研究, 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 棉布 9.09便士,而中国\n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n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n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n", "answer": ["D"], "analysis": "根据材料 “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 、棉布 9.09便士,而中国是 0.94便士\n”说明中国对英国的棉纱的消费量很低,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n 故D项正确。 \n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有两方面作用 ,同时中国小农经济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鸦片\n战争不会使中国棉花的消费量瞬间减少, 故A项错误。 \n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 ,开始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民族企业受到封\n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故B项错误。 \n该时期中国的经济水平整体上是高于印度的, 故C项说法排除掉。 \n故选: D。\n", "index": 57,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6.( 4分)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n试的近万名举人 ,“闻启超此举 ,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 ,遍播谣言 ,几被殴击\n”。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n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n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n", "answer": ["B"], "analysis": "根据材料 “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n殴击 ”说明当时的大部分读书人认为废除八股 ,断了自己的生路以此加以阻挠\n,说明此时梁启超等请求废八股取士的改革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群\n众缺乏认知,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 故B项正确。 \nA选项 “断送 ”的说法过于武断,应排除。 \n梁启超等维新派不属于保守的知识分子, 故C说法不准确。 \n康有为的变法思想的突出特点便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n家思想相结合, 故D项错误。 \n故选: B。\n", "index": 58,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7.(4分)20世纪 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 ,当时上海放映的各\n种影片中, 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 2:1;而北京和天津, 这一比例高达 5:\n1甚至 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n) \nA.外国电影制作水平较高 \n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n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n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n", "answer": ["C"], "analysis": "本题的信息是 “作为中国电影制作中心的上海,放映的外国影片要比北\n京和天津少,放映的国产片要比北京和天津多 ”,这说明国产片(电影拷贝 )\n征收的国内流通税要比进口外国片征收的关税重, A、B、D三项不能从材料\n中体现。 \n故选: C。\n", "index": 59,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8.(4分)“一五 ”计划期间 ,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n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制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n实行(  ) \n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nC.缓解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n", "answer": ["B"], "analysis": "本题可明显排除 C、D两项,因为 C项中的 “灾害 ”应发生于 1959 ﹣1961\n年,不符合题干中的 “一五计划 ”(1953 ﹣﹣ 1957),D项的时间是 “一五 ”计划\n之前的事情 ﹣﹣ 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而这恰恰是 “一五 ”\n 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 A项与题目无关,如果更改为 “有利于农业的社会主义\n改造 ”,则是正确选项 。计划供应对于扩大积累 ,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建设发挥\n了重要作用。 \n故选: B。\n", "index": 60,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0.( 4分)根据美国 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n人口数 “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 《\n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n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n", "answer": ["B"], "analysis": "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 “自由人 ”主要指白人, “其他人口 ”指的是黑人和\n印第安人等,这样的规定显示它们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显然不是州的不\n平等,而是种族的不平等。 故排除 D项。 \n主权在民强调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 ,国家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n的权利与自由, A项显然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n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应该怎么做 ,强调的是中央集权 ,而非各州自治原则 ,\n故C项应排除。 \n材料中规定 “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其中的 “自\n由人总数 ”实际上对人的权力划了等级 ,有了歧视 ,违背了天赋人权原则 。故\nB项正确。 \n故选: B。\n", "index": 61,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1.(4分)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 ,一个\n由苏联自主建设 ,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 \n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n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n", "answer": ["D"], "analysis": "A两项均以偏盖全,没有反映题干中的 “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的这一信\n息,故排除。 \nB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苏联还没有形成计划经济( 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1936年\n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故排除。 \nC项与事实明显不符 ,苏联的工业化主要是牺牲本国农业和轻工业积累资金来发\n展重工业,故排除。 \n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在工业方面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由全面没收私人\n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因此正确选项\n为D项。 \n故选: D。\n", "index": 62,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2.( 4分)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 它的问世成为 21世\n 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n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n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n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n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n", "answer": ["A"], "analysis": "B项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 “贸易壁垒 ”只能减少,不可能真正消除\n,故排除; \n欧元主要是欧盟内部流通的货币 ,欧盟与欧盟之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 (对外贸易\n)的结算主要是用美元,所以,它的作用更突出的是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n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而不是欧盟对外贸易方面, 故C排除; \n D项表述错误,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不能因此说是领导地位 ,\n今天处于领导地位的是美国, 故D排除。 \n故选: A。\n", "index": 63,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3分)周代分封制下 ,各封国贵族按 “周礼 ”行事,学说统一的 “雅言 ”,促进\n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 “雅言 ”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n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n", "answer": ["C"], "analysis": "本题以西周时期 “周礼 ”与“雅言 ”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n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 “周代分封制 ”“周礼 ”与“雅言 ”等信息说明是西周时期实\n行分封制,西周最初统治范围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 \n故选: C。\n", "index": 64,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2.( 3分)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n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n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n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n", "answer": ["D"], "analysis": "A项为无关项 ,材料涉及的应该是父亲的权利 ,不是儿子的权利 。B项\n与史实不符合,宗法观念到现在都还很深。 C项为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涉\n及到有关内容。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独尊的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变化\n 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之纲。 \n故选: D。\n", "index": 65,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3.( 3分)北宋中期, “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n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 ,不能偿所负 ,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  ) \n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n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n", "answer": ["A"], "analysis": "材料反映出的商业纠纷是在交子使用之后出现的 ,B项明显错误 。C、D\n两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所以排除这两项。材料中的 “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 ,\n谓之交子 ”表明交子的出现是民间的行为,其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 “私为券 ”。 \n故选: A。\n", "index": 66,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4.( 3分)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n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n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n", "answer": ["B"], "analysis": "A项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 ,所以排除 A\n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n皇帝统领,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D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中的所说的首\n 辅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的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n强。 \n故选: B。\n", "index": 67,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5.(3分)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 “欲更官制 、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n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 “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n要原因是(   ) \n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n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n", "answer": ["B"], "analysis": "从材料信息看,宋恕认为 “易西服 ”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 ”的前提\n,即 “易服 ”可以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故B项符合题意。 \n作者旨在强调 “易服 ”与变革之间的关系, 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n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排除 D项。 \n故选: B。\n", "index": 68,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6.( 3分)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n,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 ,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 (爱国、爱民、爱敌)\n,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n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n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n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n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n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n", "answer": ["C"], "analysis": "各界思想趋同的表述不符合事实, 排除 A项。标榜主义不是军阀自保\n的主要手段, 排除 B项。他们只是 “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可知这些人\n根本不接受三民主义,并非各地军阀对三民���义理解存在差异, 排除 D项。\n本题意在强调为什么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也要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辛亥革命\n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民主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n时代的潮流影响下,也不得不抬出 “民主 ”这块牌子。 \n故选: C。\n", "index": 69,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7.( 3分)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目前远东和\n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n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 “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n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n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n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n", "answer": ["A"], "analysis":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注意材料的时间 ,从时间入手分析出顾维钧言论的背\n景,这个背景是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与八 •一三事变后,国联继续\n姑息纵容日本侵华,所以顾维钧有此言论。其次材料中的关键词 “远东 ”分析\n出其背景 ,最后依据题干中备选项的内容进行比较 ,然后结合题干中要求的 “\n主要目的 ”来解决。材料中只涉及到了远东问题 ,并不涉及到世界大战的问题\n,并且 B项内容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批评的态度 ,所以 C\n项错误。 D项也是无关项,材料中并未有涉及到。 \n故选: A。\n", "index": 70,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8.(3分)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 ,在\n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n的统购统销(   ) \n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n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n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n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n", "answer": ["C"], "analysis": "1953年10月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经济已经恢复完成, 所以\nA项错误。 B项为无关项,粮食的统购统销与政权建设无关。 D项也是无关\n项。1953年至 1956年是中国三大改造时期 ,材料中内容正是这个时期的现象\n反映, C项内容符合改造时期的内容。 \n故选: C。\n", "index": 71,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9.( 3分)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n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n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n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n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n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n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n", "answer": ["B"], "analysis":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十二铜表法 》是由贵族主导制定\n的,并且这部法律也主要维护贵族利益的, 所以排除 A项。材料内容表明法\n律制定的关键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所以排除 C项。平民和贵族的利益\n不一致,他们的政治诉求不可能一致, D项明显错误。 \n故选: B。\n", "index": 72,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0.( 3分)有人描述 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n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n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   ) \n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n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n", "answer": ["A"], "analysis": "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材料中内容的\n时间是在 19世纪初的英国 ,这个信息十分的关键 ,是解题的决定因素 ,透露\n出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 B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n有涉及妇女解放的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为主导的 ,不是重工业 ,\n所以 C项错误。 D项“已不复存在 ”既是无关项也是错误项。 \n故选: A。\n", "index": 73, "score": 4} +{"year": "2014",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1.( 3分) 20世纪 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n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n人。这一现象(   ) \n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n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n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 \n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n", "answer": ["C"], "analysis": "材料中的时间是 20世纪 30年代,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 “经济大危\n机”时期,这次大危机是一战后二战前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最大 、影响范围最\n广的一次危机,其影响也十分大,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出现了危机,人们对\n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质疑 ,对资本主义失去了信心 ,所以 ABD三项错\n误。 \n故选: C。\n", "index": 74,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 3分)《吕氏春秋 •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n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n业收益的增加(   ) \n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n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n", "answer": ["C"], "analysis": "据材料可知农夫通过耕种土地即可养活家人 ,这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n展即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故C项正确; \n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增加, A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 故A排除; \n战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速度较快,不存在抑制之说, 故B项错误; \n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问题, 故D项错误。 \n故选: C。\n", "index": 75,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2.( 3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n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 “安宗庙,重社稷 ”的“汉家之制 ”。汉\n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n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 ”观念根深蒂固 \n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n", "answer": ["C"], "analysis": "题中 “若皇帝幼小 ,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说明君主主要依\n靠外戚执政,况且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信息不\n符,故A项错误; \n“家天下 ”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 ,与皇帝的母戚或妻族等外戚干政无关 ,故B\n项错误; \n外戚属于母族或妻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n故C项正确; \n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 故D项错误。 \n故选: C。\n", "index": 76,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3.( 3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n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n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n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n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n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n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n", "answer": ["C"], "analysis": "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 故A项错误。 \n 宋代受理学影响 ,女性社会地位低下 ,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 ,并不意味着\n女性地位的提高, 故B项错误。 \n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 ,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n,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故C项正确。 \n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 ,是维护统治的需要 ,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n众观念趋向一致, 故D项错误。 \n故选: C。\n", "index": 77,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4.( 3分)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n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n 唐 宋 明 清 \n河南 15 16 2 1 \n江苏 7 8 17 49 \n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n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n", "answer": ["B"], "analysis":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不能解释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减少 ,故A\n项错误; \n江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增加 ,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n,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 故B项正确; \n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有急剧衰退, 故C项错误; \n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政治重心逐渐北移, 故D项错误。 \n故选: B。\n", "index": 78,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5.( 3分)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n丝是以 “无用的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n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n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n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故A项\n错误; \n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 故B项错误; \n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 故C项错误; \n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 “无用的 ”,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英国\n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 \n故选: D。\n", "index": 79,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6.( 3分)《申报》“时评 ”栏目曾评述说: “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n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n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   ) \n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n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n", "answer": ["D"], "analysis": "题中 “皖直交斗 ”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 ,这是在北洋军\n阀统治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 故A项错误, D项\n符合; \n 义和团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 故B项错误; \n辛亥革命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 ,袁世凯死后才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 ,故C\n项错误。 \n故选: D。\n", "index": 80,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0.( 3分)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诸位都知道,\n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 ……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n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n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n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n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n", "answer": ["D"], "analysis": "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 》使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但并未\n完全夺国王的权利,国王拥有行政等权利,因此国王 “有权不让议会 ”,与光\n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无关, 故A错误; \n题中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表明国王已不可能专权 ,\n故B项错误; \n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故C错误; \n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后,国王尽管 “统而不治 ”,但仍保留 “媾和与开\n战”等名义权力, 故D项符合。 \n故选: D。\n", "index": 81,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1.( 3分)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 其中规定凡年满 65岁的退休人\n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n的是(  ) \n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n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n", "answer": ["B"], "analysis": "题目反映出罗斯福新政中, 通过 1935年《社会保险法》建立职工养老\n金制度。 \n 《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章程,属于调整工业生产的措施。 故A项错\n误; \n1935年《社会保险法 》还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属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内容 ,\n与材料中的养老金,同属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内容。 故B项正确; \n《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属于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 故C项错\n误; \n《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属于调整工业生产的措施。 故D项错\n误。 \n故选: B。\n", "index": 82,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2.( 3分)世界银行在 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 62个,贷款总额为 9.5亿美元;\n1981年贷款项目为 266个,贷款总额为 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n) \n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n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n", "answer": ["A"], "analysis": "1981年世界银行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n和技术援助。随着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需要从世界银行获得更多发展需\n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故A项正确; \n世界银行属于世界金融机构,与贸易体系中关税税率的降低无关, 故B项错误; \n20世纪 80年代随着西欧联合的深入,经济实力显著上升, 故C项错误; \n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年,不���合时间限制, 故D项错误。 \n故选: A。\n", "index": 83,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3分)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 ,往往称颂夏 、商、周“三代 ”之美,甚至\n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n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n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n", "answer": ["C"], "analysis": "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 ,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 ,故A项错\n误; \n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 故B项错误; \n从“称颂夏、商、周“三代 ”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 、舜一样圣明 ”,可知儒学家\n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n要求,故C项正确; \n儒者称颂 “三代 ”之美,希望君主像尧 、舜一样圣明 ,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 、德\n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 故D项错误。 \n故选: C。\n", "index": 84,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2.( 3分)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 )乎! ”后来\n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n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n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n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n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n", "answer": ["A"], "analysis": "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 ,后被历代\n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 故A项正确; \n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和矛盾, 故B项错误; \n“良二千石 (郡太守) ”意思是称职的郡守 ,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n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故C项错误; \nD项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不符,故D项错误。 \n故选: A。\n", "index": 85,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3.( 3分)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n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n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n", "answer": ["C"], "analysis": "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 ,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n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故A项错误; \n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 ,\n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 故B项错误; \n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 ,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 ,带来商品经济发\n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 故C项正确; \n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 ,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不是促\n 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 故D项错误。 \n故选: C。\n", "index": 86,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4.(3分)明成祖朱棣认为 ,北京 “山川形胜 ,足以控四夷 ,制天下 ”,将都城从\n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n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n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n", "answer": ["B"], "analysis": "从“北京 “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 ”可知明成祖定都北京目的是\n促进国家统一, 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 故A项错误。 \n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 ,\n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 故B项正确。 \n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发展受到限制, 故C项错误。 \n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形成的 ,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n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D项错误。 \n故选: B。\n", "index": 87,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5.( 3分)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 “鬼子六 ”;洋务派官\n员丁日昌被称为 “丁鬼奴 ”;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n这反映了(   ) \n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n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n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n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n", "answer": ["A"], "analysis": "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的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n反对态度,体现出传统观念对外来事物的排斥, ���A项正确。 \n倡导洋务和出使国外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 故B项错误。 \n 材料中没有体现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学制度而受到批判, 故C项错误。 \n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n故D项错误。 \n故选: A。\n", "index": 88,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6.( 3分)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n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n书旨在(   ) \n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n", "answer": ["C"], "analysis":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 》不是为了考据历史,而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n维新思想,其内容不一定具有真实性, 故A项错误; \n 《新学伪经考 》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 ,不是介绍西方理论 ,故B\n项错误; \n《新学伪经考 》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动摇了顽固派反对\n变法改革的根基,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因而不能被顽固派占主体的清政府\n所容忍, 故C项正确; \n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没有否定颠覆孔孟儒学 ,而是利用儒学为其服务\n,托古改制, 故D项错误。 \n故选: C。\n", "index": 89,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7.( 3分)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发行 “联银券\n”,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 “军用\n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n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n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n", "answer": ["B"], "analysis": "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 “国统区 ”与史实\n不符,故A项错误。 \n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 ,\n故可知其发行 “联银券 ”、“军用票 ”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 ,故B项正确\n。 \n流通 “联银券 ”、“军用票 ”的地区是敌占区, 故C项错误。 \n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理, 故D项错误。 \n故选: B。\n", "index": 90,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8.( 3分)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n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n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n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n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n", "answer": ["D"], "analysis":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 “一边倒 ”外交政策,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n直到中苏关系破裂。因此中国外交政策没有转变, 故A项错误。 \n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 ,需要大量俄语人才 ,因此导致全国各地学习俄\n文的现象,但计划经济建立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故B项不如 D项表\n述更全面, 故B项错误。 \n文化教育改革是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会引发 “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n俄语的热潮 ”,故C项错误。 \n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 ,效仿苏联经验 ,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 ,为\n顺利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培养大量懂俄文的人才, 故D项正确。 \n故选: D。\n", "index": 91,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9.( 3分)17世纪 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 ;到18世纪末,\n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n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n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n", "answer": ["D"], "analysis": "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和不同人群这两个信息 。茶叶的普及属于社会经\n济和文化现象,体现不出等级观念淡化这一结论, 故A项错误; \n中英两国文化差异较大 ,对东方生活方式向往不会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认识 ,不\n是对材料中茶叶逐渐普及现象的合理解释, 故B项错误; \n随着 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贫富差距不是缩小 ,而是日益拉大 ,故\nC项错误; \n由于英国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 ,加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使茶叶大量流入英国 ,导\n致茶叶价格下降,成为普通民众也可消费的产品,故出现材料变化, 故D项\n正确。 \n故选: D。\n", "index": 92,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0.( 3分)由下表可以推知, 19世纪 70年代到 20世纪初(   ) \n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n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n比例 78% 74% 72% \n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n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n", "answer": ["B"], "analysis": "从表 1可以看出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n 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n盛极而衰与表 1不符,故A项错误。 \n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 ,反映出其他地区\n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故B项正确。 \n从表 1四国工业生产总和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 故C项错误。 \n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但与表 1内容无关, 故D项错误。 \n故选: B。\n", "index": 93,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1.( 3分)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 4亿千克, 1931年降至 694. 8亿千克;\n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亿千克, 1931年增至 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n) \n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n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n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n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n", "answer": ["A"], "analysis":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工业化建设,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而出\n口增多,反映人民为支持国家出口粮食来换取外汇,支持当时国家工业化建\n设。因此 A项符合; \n从材料中无法从粮食出口增加中看到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 故排除 B项; \n从粮食出口增加来有利于工业化建设,而不是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故C排除; \n材料中多出口粮食无法体现现农民生产积极性问题。 故排除 D项。 \n故选: A。\n", "index": 94, "score": 4} +{"year": "2015",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2.( 3分)如果以 “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 ”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n 该是,美苏两国(   ) \n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n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n", "answer": ["C"], "analysis": "各国的根本利益是维护本国利益 ,美苏两极格局出现是两国的国家根本\n利益矛盾导致,而不是根本利益出现趋同, 故A项错误; \n两极格局下以冷战为主 ,世界局势虽然紧张 ,但由于两国军事力量相当 ,谁也不\n敢进行军事上大的冲突,实际上也维持了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以军事冲突\n的加剧为主要趋势,不符合史实, 故B项错误; \n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到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瓦解等事件 ,体现\n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 故C项正确; \n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紧张对抗和缓和交替出现 ,敌对意识的淡化不是贯穿两极格\n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 故D项错误。 \n故选: C。\n", "index": 95,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 4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n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却不在 “五经 ”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nA.“五经 ”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n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n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n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n", "answer": ["C"], "analysis": "“五经 ”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 》\n、《春秋》,由孔子编订的是《春秋》,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奠基。 故A项错\n误。 \n儒学传统并没有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而且还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n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 故D项说法明显错误。 \n汉代儒学是吸取了道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而形成的一种与时俱进的\n新儒学,是对孔子的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n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 ,不是孔子编订 ,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 ,故C\n项正确, B项错误。 \n故选: C。\n", "index": 96,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3.( 4分)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n易行事耶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 \n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n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n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n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n", "answer": ["A"], "analysis": "材料中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n也”,说明君主害怕自己不利的言行留在史书中。 因此 A项符合; BC项不符\n合史实故排除;材料中体现宋太祖只是不高兴自己的 “误失 ”被史官记载,而\n不是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排除。 \n故选: A。\n", "index": 97,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4.( 4分)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n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n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n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n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n", "answer": ["B"], "analysis": "材料中明朝初期 ,地方分设三司 ,直属六部 ,即由六部掌管地方 ,这样\n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对于地方控制过严过死。后地方在三司之上又增设\n 了巡抚,管理地方,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不必事事经过\n六部,能够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故B正确; \n增设巡抚管理地方说明集中了地方权力,但并没有增加权力, 故A错误; \n巡抚的出现主要是集中地方权力 ,并没有减少六部原有的权力 ,谈不上削弱六部\n权限,故C错误; \n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地方接受中央的领导,更不存在地方与中央对立的情况 ,\n故D错误。 \n故选: B。\n", "index": 98,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5.(4分)19世纪中期以后 ,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 ,火柴、洋布等用品 “\n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 \n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n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n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n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n", "answer": ["C"], "analysis": "材料反映中国的生活用品都被外国市场占领 ,说明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n本主义世界市场。 故A项说法错误, C项正确。 \nB项时间点与历史不符,应排除。 \nD项材料体现不出,应排除。 \n故选: C。\n", "index": 99,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6.( 4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n势, “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n据应是,中国(   ) \n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n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n", "answer": ["C"], "analysis":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建成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 ,从实力对比上来讲\n中国相对于日本是占据上风的。由 “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 ”可知西方人士\n判断中国最终取胜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受到较大成效,所以本题\n的正确答案为 C项。 \n洋务运动中虽然对中国军队进行了西式改革 ,但也局限于部分 ,并没有对全部军\n 队实现西式改革, 所以 A项不符合题意。 \n集权制度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虽然能够提高决策效率 ,但不利于调动全体\n的积极性,所以集权制度对中国的影响不全是积极的, 所以 B项错误。 \n当时中国是列强侵略掠夺的主要对象之一 ,所以中国不可能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n,所以 D项说法错误。 \n故选: C。\n", "index": 100,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8.( 4分)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 由\n1957年的 17.9%上升到 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n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n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n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n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n", "answer": ["B"], "analysis": "题干限定时间是 “1965年”,中苏两国从 1959年开始破裂 ,60年代中苏\n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 故B项正确。 \nC项的外交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故排除 C项。 \n60年代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也就谈不上与西方国家外交\n关系正常化和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故AD三项应排除。 \n故选: B。\n", "index": 101,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9.( 4分)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 “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n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n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n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n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n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n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n", "answer": ["A"], "analysis":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 ,罗马法的\n制定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故A项正确。 \nBCD三项的表述不符合罗马法的影响,应排除。 \n故选: A。\n", "index": 102,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0.(4分)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 ,安妮女王继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n两个党派 ,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 ,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 ,\n 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 \nA.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成 \n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n", "answer": ["B"], "analysis":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 》,王权受到限制,并通过一系列法\n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故A项错误。 \n内阁制的基本确立在 1721年,故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n 《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还在实行,所以说遭到破坏错误 ,\n故D项错误。 \n安妮女王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法律规定 ,说明君主立宪制尚\n未发展完善。 故B项正确。 \n故选: B。\n", "index": 103,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1.( 4分) \n成立时间 名称 \n1955 国际茶业委员会 \n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n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n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n推动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n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n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n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n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n", "answer": ["B"], "analysis": "由表格中的 “茶叶 ”、“石油 ”、“可可 ”、“天然橡胶 ”等可知这些国家都是\n资源和原材料的出口国,属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这些国际组织的出现\n主要是新兴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为。 故选 B。 \nA项的主题是发达国家,材料反映的是发展中国家, 故A项排除。 \n材料只是反映国际组织出现 ,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经济区\n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故CD两项排除。 \n故选: B。\n", "index": 104,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2.(4分)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 ,并督促欧洲国\n家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n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n策(  ) \n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n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n", "answer": ["A"], "analysis": "A.“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 ”可知马歇尔计划实施有助于欧洲的联合 ,\n西欧部分国家为促成煤炭和钢铁工业一体化而成立的经济联合体。 1950年法\n国外长舒曼提出 “欧洲煤钢联营计划 “(即“舒曼计划 ”),建议愿将本国经济中\n的煤钢部门管理权委托给某一独立机构的国家成立煤钢共同市场 。此后,法、\n西德、意、比、荷、 卢等 6个西欧国家开始在此计划基础上进行谈判。 1951\n年4月18日上述 6国在巴黎签订为期 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标\n志着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 \nB.马歇尔计划并未促成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nC.二战后西欧各国逐步走向联合 ,1967年,欧共体成立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n。 \nD.二战后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n故选: A。\n", "index": 105,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4分)19世纪中期以后 ,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 ,火柴、洋布等用品 “\n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 \n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n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n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n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n", "answer": ["C"], "analysis": "材料反映中国的生活用品都被外国市场占领 ,说明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n本主义世界市场。 故A项说法错误, C项正确。 \nB项时间点与历史不符,应排除。 \nD项材料体现不出,应排除。 \n故选: C。\n", "index": 106,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3.( 4分)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n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n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n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n", "answer": ["D"], "analysis": "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最重要的就是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n垄断,使教育变成全民的教育,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故D项正确。 \nC项错在 “排除 ”,不应该是排除而是避免垄断, 故C项排除。 \n道德水平是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所要考察的,所以科举不具备优势。 故B项错\n误。 \nA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 \n故选: D。\n", "index": 107,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4.( 4分)宋代,有田产的 “主户 ”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n种土地的 “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n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兼并严重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材料 “有田产的 ‘主户 ’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n种土地的 ‘客户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采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n地兼并严重, B项正确。 \n宋代经济没有严重衰退, A项排除。 \n坊市制度崩溃,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与材料中的土地政策调整无关, C项排除。 \n宋代政府管理没有失控, 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n故选: B。\n", "index": 108,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5.( 4分)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n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n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n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n", "answer": ["B"], "analysis": "材料 “族谱 ”“祖先牌位 ”可知,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情结是中国思想中\n的重要一部分,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说明他们已经在台湾定居下\n来了。故B项正确, C项错误。 \n 材料没有反映族谱编修的信息, 故A项错误。 \n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n故选: B。\n", "index": 109,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6.( 4分)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n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 “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 ”\n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n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n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n", "answer": ["A"], "analysis":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转向农村,开展土地革命 ,\n进行 “打土豪,分田地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因此获得土地的农民,\n生产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出现农业产量提高的局面。 故A项符合; \n红军保卫农民生产 ,但如果不是农民自己的土地 ,或不为自己生产 ,农民的种地\n积极无法调动,产量也不会大幅度提高, 故B不符合; \n当时红军主要精力在武装斗争, 故C错误; \nD项在材料中没体现,故排除。 \n故选: A。\n", "index": 110,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8.( 4分)“一五 ”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 ,\n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n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n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n", "answer": ["A"], "analysis": "“一五 ”计划主要内容是 “一化 ”、“三改造 ”,重点发展重工业。因此为了\n 重点投资重工业,在国家经济还很困难时期,其它方面的投资必然不足或减\n少。故A符合; \n当时大力发展重工业 ,工业发展远远超过农业 ,所以国民经济结构肯定不是平衡\n。故B排除; \n重工业发展同样需要基本建设, C项与史实不符合,故排除; \nD项中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有悖史实 ,当时东北三省的许多工业城市得到迅\n速发展。 故D排除。 \n故选: A。\n", "index": 111,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9.( 4分)公元前 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n能的���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n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n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n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参政丧失民众信任\n", "answer": ["C"], "analysis": "题干时间限定在 “公元前 5世纪 ”。雅典三个改革家 ,公元前 6世纪梭伦\n改革,公元前 6世纪后期 ,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 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 。\n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期,公民大会不会形同虚设。而且伯利克里采取很多办\n法激发公众参与热情,比如发放津贴,当公务员可以有补贴,所以失去政治\n热情,参政丧失民族信任,不符合那个年代史实, 故ABD三项错误。 \n“用染成红色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n将被处以罚款 ”反映的是必须参与政治 ,否则处以罚款 ,说明参政是公民的义\n务,故C项正确。 \n故选: C。\n", "index": 112,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0.(4分)英国 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 ,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n~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6上升到 27.2,利物浦由 21\n上升到 34.8.造成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nA.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B.城市环境日益恶化 \nC.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n", "answer": ["B"], "analysis": "当时的生产水平足以供养人口的增长。 故排除 A。 \n材料中介绍了英国 18世纪人口死亡率下降 ,但是到了 1831 ﹣1841年却反而上升\n。结合题干信息可知 ,这主要是工业革命导致城市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的 。故B\n正确。 \n材料给出的时间是 1831 ﹣1841,这个期间是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期间,化学工业\n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结果, 故排除 C。 \nD选项与 18世纪人口死亡率下降这一情况矛盾。故排除。 \n故选: B。\n", "index": 113,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1.( 4分)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n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n 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n是(  ) \n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n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n", "answer": ["B"], "analysis": "从题干中的时间看, 当时美国正经历着 1929 ﹣﹣ 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n重打击之中,当时的苏联正在进行一五计划的建设。 \n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济危机之下 ,苏联没有影响 ,特别是苏联通过五年计划在\n工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引起美国人的关注, 故B项符合; \n由于苏联被外国资本主义封锁,所以受到经济危机打击基本上没有, 故A排除; \nC项与题意不符; \n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的公有制经济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要求 ,故D排除。 \n故选: B。\n", "index": 114,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2.( 4分) 20世纪 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n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n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n) \n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n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n", "answer": ["D"], "analysis": "题干中的时间表明当时美苏两极格局下正进行冷战 ,美苏争夺的焦点是\n欧洲,还存在亚非拉广大中间地带,材料中美国政府支持的黑人爵士乐演唱\n会到美洲其它地区巡演,其目的很明显是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故D符合;\n 在美洲地区巡演不是针对美国国内的选民, 故A排除;以演唱会形式展示经\n济实力不符合史实, 故排除 B;当时不结盟运动还没有出现, 故排除 C。 \n故选: D。\n", "index": 115,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4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n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n()\n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n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n", "answer": ["B"], "analysis": "题干材料所说铭文有字数、语句的变化,未见字体的变化,A可排除。\n从“追颂祖先功德”“记述��人业绩”“希冀子孙保用”看,周人重视周人的历史传承,\nB正确。\n题干中“追颂祖先功德”属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与宗法制互为支撑,C可排除。\n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功用多数属于礼乐器,同当时的礼乐制度密不可分,另外有少\n量兵器、工具、生活用器等,到战国秦汉时期逐渐脱离商周那种礼制,越来\n越日用化了,也就是说,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当在战国秦汉时期,同\n时从题干材料看,也未提及青铜器的功用问题,自然也谈不上变化,D可排\n除。\n故选:B。\n", "index": 116,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2.(4分)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n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n治,是因为汉初()\n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n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n", "answer": ["B"], "analysis": "汉初实行黄老学说,道家思想,故A项错误。\n材料反映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是继承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故B\n项正确。\n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故C项应排除。\n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故D项错误。\n故选:B。\n", "index": 117,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3.(4分)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n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n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n是因为()\n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n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n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n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n", "answer": ["C"], "analysis": "艺术的价值需要自身来体现,还要符合时代需要。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n就价值和唐太宗时代相符,朝廷特别推崇他,因而两相作用奠定了王羲之在\n中国书法史地位。故C项正确。\n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朝代更替影响艺\n术评判标准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故ABD三项应排除。\n故选:C。\n", "index": 118,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4.(4分)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n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n这一变化反映了()\nA.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D.奢靡风气瓦解传统伦理\n", "answer": ["C"],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是市镇和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n义萌芽出现并有所发展,雇工需求增加,导致出现“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n粥”的现象,故C正确。\n明朝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排除A。\n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B。\nD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n故选:C。\n", "index": 119,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6.(4分)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n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n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n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n", "answer": ["D"], "analysis": "这些词都是外来词,禁止使用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n故D正确;\n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故B错误;\n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学习西方,也不抵制维新思想传播,\n故AC错误。\n故选:D。\n", "index": 120,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8.(4分)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n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n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n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n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n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n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n", "answer": ["A"], "analysis": "抓住题干时间“1980”,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n责任制,农民有了经营的自主权,粮食产量增加,农业发展。故A项正确。\n农业生��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材料并没有涉及,故排除B项。\n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才完成,故排除C项。\n1980年并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D项。故选:A。\n", "index": 121,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9.(4分)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n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n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n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n", "answer": ["D"], "analysis": "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n尺度”,强调人的价值。材料“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反映的是反对神,\n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正确。\n古希腊雅典并没有宗教,崇拜的古希腊神话诸神,故排除AB两项。\n注重物质生活材料并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n故选:D。\n", "index": 122,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0.(4分)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n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n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当时美国()\n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n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n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n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n", "answer": ["A"], "analysis": "抓住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当时发生了南北战争。不同宽度的铁轨,\n说明尚未形成成熟的同一国内市场,故A项正确。\n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并不符合史实,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向美国扩\n展。故C项错误。\n铁路部门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材料并没有涉\n及,故排除BD两项。\n故选:A。\n", "index": 123, "score": 4} +{"year": "2016",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2.(4分)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n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利。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n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定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n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n", "answer": ["A"], "analysis": "题干反映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n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n了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总统权说明\n权力增大,这有利于维护政局稳定。故A项正确。\nBCD三项材料未体现,应排除。\n故选:A。\n", "index": 124,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 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n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n今北京).分封(   ) \n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n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n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n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n", "answer": ["A"], "analysis": "A.题目的引导语是 “分封 ”,而不是 “材料反映了、说明了、体现了 ”由\n此可知,这个题目中的材料只是引出考察的对象分封,及其的作用,结合分\n封制的内容,我们可知,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形成了众星\n捧月的政治格局,也强化了周边地区对西周的文化认同,促进了各地区的文\n化交流。 \nB.分封制主要是地方官制,不可能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另外,西周时期,没\n有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权力在当时不是非常突出,西周主\n要强调以德治国。 \n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分封制地方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王朝就是\n不能够直接操控地方,所以实行分封,选项表述是错误的。 \nD.分封制的实施 ,确实是体现了世袭的贵族特权 ,但不能说明 ,贵族的世袭特\n权是由分封制确立的,在西周之前,世袭贵族就拥有特权。 \n 故选: A。\n", "index": 125,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2.( 4分)读表: \n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n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n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n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n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n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nA.诸��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n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n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n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n", "answer": ["C"], "analysis": "A.从材料可知,郡国的数量不断增多,结合所学知识,这应该是汉朝\n削弱封国设置郡县的结果,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使诸侯国的面积越来越小,\n诸侯国的实力也越来越小,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日益削弱,中央与地方权力之\n间的矛盾逐渐缓和。 \nB.材料反应的是地方郡国并行制,不是中央官制。 \nC.结合汉武帝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当时匈奴对边境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汉武\n帝通过推恩令缓解了内部王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 ,国家综合国力明显上升 ,\n有利于解决对外抵御匈奴侵略的问题。 \n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汉朝汉景帝时期就开始削弱藩国 ,地方王国控制的区域\n 只可能越来越小,不会越来越大。 \n故选: C。\n", "index": 126,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3.( 4分)读表: \n记述 出处 \n“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n绩。 ” 《旧唐书 •高祖本纪》 \n“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 )率众讨之,不利而\n旋。 ” 《旧唐书 •太宗本纪》 \n“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 ……刘文静(唐朝将领)及 《新唐书 •高祖本纪》 \n 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 \n“薛举寇泾州 ,太宗为西讨元帅 ,进位雍州牧 。七\n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 《新唐书 •太宗本纪》 \n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n是(  ) \n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n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n", "answer": ["C"], "analysis": "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四则材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n因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故C项正确。 \nABD三项不全面,应排除。 \n故选: C。\n", "index": 127,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4.( 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n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n这一变化反映了(   ) \n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n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 ,明前中期 ,朝廷严格规定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n,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n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等级秩序受到冲击,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n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故B项正确。 \n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n故选: B。\n", "index": 128,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5.( 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n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 每吨税金达 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n税多 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 1钱。这一举措 (  ) \n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n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n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n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n", "answer": ["A"], "analysis": "A.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国内民营煤矿企业较之外国,煤矿企业的税\n收要重,洋务运动在开办民用工业的时候,为了减少受到外资企业的压力,\n故而李鸿章奏请政府减轻税收,这是利用行政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n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nB.材料中没有看出加强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主要涉及到的是对税收制度的调整 。 \nC.开平煤矿,有利于抵制洋煤对中国的影响,但选项说摆脱了列强对中国煤矿\n的控制,太绝对,不准确。 \nD.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开平煤矿的个例,不能说明整个煤矿业的发展情况。 \n故选: A。\n", "index": 129,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6.( 4分)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 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n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人\n,山西、 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n的主要因素是(   ) \n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n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n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n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 ,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及华北的直隶 ,留日学生较多\n;而西北等十几处较少可知,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时期的中国长江流域与东\n南沿海及华北的直隶由于列强入侵较早,经济水平较高,因此长江流域与东\n南沿海及华北的直隶留日学生较多,西北等地受列强侵略较晚,经济水平较\n低,因此留日学生较少 ,即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故A项正确。 \nBC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n故选: A。\n", "index": 130,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7.( 4分)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 “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n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n 决定的依据 ……现在则工人 、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这一\n精神的贯彻(   ) \n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n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n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n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n", "answer": ["B"],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 ,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n据地,根据题干材料 “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 ”、“现在则工人 、农民、\n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 ”可知,这一精神的贯彻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n切力量抗战, 故B项正确。 \n 题干材料与土地革命无关, 故A项错误。 \n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与国民革命无关 ,\n故C项错误。 \n题干反映的抗日战争,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 故D项错误。 \n故选: B。\n", "index": 131,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8.( 4分)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n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n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n是(  ) \n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n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n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n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n", "answer": ["C"], "analysis": "A.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混合制经济 ,\n逐渐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可知,报告的主旨不可能是肯定干预经济\n的模式。 \nB.材料内容重点不是强调经济全球化,而是讨论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nC.结合美国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我们可知 ,当时美国布什\n政府和克林顿政府,都减少了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故而可以看出本报告的主\n旨是主张摆脱 ,传统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束缚 ,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 ,\n经济调节手段。 \nD.从材料中并没有看出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只能看出西方经济体制的手段特\n 征。 \n故选: C。\n", "index": 132,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9.( 4分)在公元前 9至前 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n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n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n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n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n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n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n", "answer": ["B"], "analysis": "根据材料 “…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n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 \n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人文主义是指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古希腊神具有人的\n情感,即古代雅典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nACD项均不符材料。 \n故选: B。\n", "index": 133,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0.( 4分)读表: \n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n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n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n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 1851年为 100) \n年份 1755 1797 1835 \n指数 42.74 42.48 78.69 \n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n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n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n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n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n", "answer": ["D"], "analysis": "A.从材料可知,英国国民收入总量, 1793年,比较, 1770年有较大\n增长,而工人实际工资, 1797年比 1755年,有��降,选项错误。 \nB.1793年到 1835年,全民收入增长超过一倍,而工人工资这一时段也大有增\n长,说明经济快速发展,没有完全依赖廉价劳动力。 \nC.从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可以看出,工人生活整体上应该是不断改善 \nD.从第一个表格可以看出,你收入增加了两倍多,而工资水平增长不到一倍 ,\n说明,工人收入增长的速度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说明资本家财富的增\n长速度,远远超过工人收入增长,故而可以得出结论,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n拉大,结合所学知识,这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符。 \n故选: D。\n", "index": 134,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2.(4分)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 ,协调经济政策以解\n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n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n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n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n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n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n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n", "answer": ["A"],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n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n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故A项正确; \n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n故选: A。\n", "index": 135,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2.( 4分)《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n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n) \n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n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n", "answer": ["C"], "analysis": "A.材料没有涉及到官修撰史书的真实性。 \nB.私家著述和官修史书,看不出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nC.由私人修史转向政府官修史书,可以看出政府对修史的重视和控制,体现了\n史书修撰的政治性,也就是说史书修撰要为政治统治服务。 \nD.官修史书和私人撰写史书,都不能够准确把握和保障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n故选: C。\n", "index": 136,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3.( 4分)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n期,北方城市中, “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 、\n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 \n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n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n", "answer": ["C"],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 ,结合所学可知 ,唐朝时期国家统一 ,但是材料不能反映\n唐朝中期南茶开始北运, 因此 A项错误在 “开始 ”,应排除。 \n南北方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 故B项错误。 \n唐朝安史之乱之后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随着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 ,南方的习\n俗也被北方人所接受, 故C项正确。 \n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是在南宋,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D项错误。 \n故选: C。\n", "index": 137,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4.( 4分)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 ,\n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n期(  ) \n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n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n", "answer": ["A"], "analysis": "A.材料中有明初和中后期两个明显的对比,明初严禁宦官识字,明中\n后期培养宦官识字,这说明明朝,以皇上为中心的中枢决策发生了明显的改\n变。 \nB.限制宦官读书和强化宦官读书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结合所学知识,我们\n可知明朝皇权一直是在强化,没有削弱和衰落。 \n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内阁的职能变化,而且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太祖朱元璋时\n期没有内阁。 \nD.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宦官识字制度的出现 ,这有可能会让宦官掌握一定的权\n力,但不能肯定宦官一定掌握决策权力。 \n故选: A。\n", "index": 138,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5.(4分)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 “派拨各省 ,并不索取原价分文\n”;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采取 “协造 ”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n映了(  ) \n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 ”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n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n", "answer": ["B"], "analysis": "A.从材料可以看出, 1879年之前,福州船政局造船和用船全部为官府\n控制, 1879年以后,允许用传一方采用斜照方式来生产,这就加入了一些非\n官方因素,但并没有放弃官办,可以看出并没有由官办转为商办。 \nB.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 “协造 ”有缓解经费压力的考虑。 \n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洋务运动的军工企业产品主要是军队和官府消费,\n很少进入市场 。选项说军工厂出现市场化趋势明显 ,不符合洋务运动的事实 。 \nD.材料不能反映出近代轮船业走出困境,选项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 \n故选: B。\n", "index": 139,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7.( 4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n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 成员达 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n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 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n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n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比\n例的增加可知,说明通过抗日战争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 故D\n项正确。 \nA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n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B项错误。 \n故选: D。\n", "index": 140,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8.( 4分)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n生总规模达 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 719万人,在此期间 ,高等职业教育和\n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n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n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n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n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n", "answer": ["C"],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 ,结合所学可知 ,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n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故C\n项正确。 \n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nD项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而且只是反映材料一部分信息,应排除。 \n故选: C。\n", "index": 141,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9.( 4分)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n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n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n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n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n", "answer": ["D"], "analysis": "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 “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 ”,但最\n终下场往往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不是经过民主程序上台\n 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 故D正确; \n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n故选: D。\n", "index": 142,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0.(4分)13世纪后半期 ,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 ,并\n专门发布公告称 ,教堂要与 “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n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n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n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n", "answer": ["A"],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文艺复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工商\n业阶层成长壮大是商业发展的前提, 故A正确。 \nB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出现, 故排除 B。 \nC与题干主旨矛盾, 故排除 C。 \nD与宗教改革有关,故排除。 \n故选: A。\n", "index": 143,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1.(4分)1800年,美国总统 、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n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n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 \n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n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n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n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n", "answer": ["C"], "analysis": "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 ,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 ,因此材料\n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 故C正确; \n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n故选: C。\n", "index": 144,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2.( 4分) 20世纪 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n多种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 ,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 ,\n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n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n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n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n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n", "answer": ["D"], "analysis": "“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说明由于时代的不同而对历史著作的\n内容进行取舍,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故D正确; \n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n故选: D。\n", "index": 145,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2.(4分)《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n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n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n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n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n", "answer": ["C"], "analysis": "A.材料主要是反映商业发展的表现,而没有体现出当时人们的义利观\n发生改变。\nB.材料没有反映出政府对这一商业经营发展所采取的政策。\nC.从材料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开始经济凋敝,政府休养生息,经济\n不断恢复发展,材料是从商业的角度反映出当时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n整体恢复和发展。\nD.选项说地方豪强控制了郡县,对材料片面的理解,材料反映的是当时人们通\n过努力而发家致富的现象,郡县乡里广泛存在。\n故选:C。\n", "index": 146,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3.(4分)表:\n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n20以下 24 17.3%\n20~130 103 74.1%\n131~300 10 7.2%\n300以上 2 1.4%\n小计 139 100%\n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n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n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题干表格可知,土地规模在20~130亩的户数和比例较高,结合所\n学可知,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20亩,一家有几个男丁露田与桑\n田加在一起应当超过20亩,20﹣130亩占74.1%,比重较大,由此可知,\n唐代后期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n土地规模在300以上的户数和比例少,说明大土地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因此没有\n体现土地集中现象突出,故B项错误。\n均田制在唐朝中期就已经瓦解,此时不存在均田制破坏与否的问题,故C项错\n误。\n表格只是反映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D项材料内容并未涉及,故D\n项错误。\n故选:A。\n", "index": 147,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4.(4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n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n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n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n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n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是\n否去过宫中)在《续湘山野录》与《涑水记闻》中记载不同,说明同一历史\n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nAC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n故选:B。\n", "index": 148,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5.(4分)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n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n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n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n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题干“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n开”,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了发展,以天津、湖南等成效较为明显,由此可知,题干材料的时间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结合所学可\n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n制,故D项正确。\n戊戌变法是1898年6月开始的,材料的时间是1897年,此时戊戌变法还没开始,\n故A项错误。\n题干没有涉及官督商办企业,故B项错误。\nC项是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应排除。\n故选:D。\n", "index": 149,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6.(4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n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n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n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n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题干“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n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可以看出中西习\n俗融合成为时尚,故B项正确。\n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n门当户对观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n题干材料中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但是不能说明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n变,故D项错误。故选:B。\n", "index": 150,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7.(4分)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n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n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n()\n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n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n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n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题干“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n领土、领空”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列强在中国的领海、领土等\n特权的否定,故B项正确。\n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中国还没有建立新中国,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n故A项错误。\n题干材料不涉及国民党,故C项错误。\n“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n故选:B。\n", "index": 151,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9.(4分)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n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n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n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题干“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n和义务”可以看出这些宣誓旨在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n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n故选:D。\n", "index": 152,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0.(4分)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n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n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n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n", "answer": ["C"], "analysis": "国民公会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最高立法机构,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初\n期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1792年8月10日,巴黎起义军占领杜伊勒里宫,立\n法议会宣布废黜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普选基础上成立国民公会。这与材料\n“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n是被告”吻合,体现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故C正确。\n三权分立是美国政治制度的特征,故排除A。\n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已经废除,故排除B。D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n故选:C。\n", "index": 153, "score": 4} +{"year": "2017",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1.(4分)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n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n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n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n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题干“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n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以看\n出苏共中央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n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仍然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故B项错误。\n题干只是涉及集体农庄,没有涉及城市,故C项错误。\n依据题干“集体农庄”可知,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已经实行,故D项错误。\n故选:A。\n", "index": 154,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 4分)《墨子》中有关于 “圆”“直线 ”“正方形 ”“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n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n子》(  ) \n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n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n", "answer": ["C"],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代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 “有关于 “圆”“\n直线 ““正方形 ““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n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表明《墨子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故C正\n确; \n材料说的是墨家,没有涉及诸子百家, 故A错误; \n完整的科学体系、贵族阶层的旨趣材料未体现, 故BD错误。 \n故选: C。\n", "index": 155,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2.( 4分)据学者研究,唐朝 “安史之乱 ”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所示 。 \n表“安史之乱 ”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n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n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n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n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n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n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n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n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n", "answer": ["D"], "analysis": "A.表格仅反映了 “安史之乱 ”后百余年间唐朝四种藩镇类型的赋税供纳\n状况,不涉及其与朝廷财政的对比,无法得出这一时期的藩镇控制了朝政财\n政收入的结论,排除; \nB.不能仅根据中原型藩镇的兵额与功能中 “驻重兵防骄藩 ”就片面推断出这一时\n期的藩镇彼此之间攻伐不已的结论,属于片面推断,排除; \nC.藩镇容易造成割据政权,不利于维护中央权威,排除; \nD.表格中四种藩镇功能各不相同,东南藩镇,从财政上支持朝廷;边疆藩镇 ,\n保证了唐朝不亡于外敌;中原藩镇,遏制了河北割据藩镇。他们构成了一个\n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微妙关系,使唐朝的统治又较安稳地维持了一百多\n年,正确。 \n故选: D。\n", "index": 156,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3.( 4分)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n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 “他州别县 ”,以“佣身赁力 ”为生\n,受雇期间,若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n(  ) \n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n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 “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n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 ”可以看出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n故A项正确。 \n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在材料中缺乏有力论据 ,而且古代手工业者地位较低 ,故B\n项错误。 \nC项中的普及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应排除。 \n材料没有涉及盐业专卖制度, 故D项错误。 \n故选: A。\n", "index": 157,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7.(4分)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 ,\n 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考虑 :\n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n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n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n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n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n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n", "answer": ["A"], "analysis": "“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n也可以等一等 ,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表明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n外交政策, 故A正确; \n国民党政权、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独立材料未涉及, 故BC错误; \nD是表面现象,排除。 \n故选: A。\n", "index": 158,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9.( 4分)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n;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n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   ) \n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n", "answer": ["D"], "analysis": "“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 ,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 ,\n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表明梭伦认为道德胜于财富 ,具有人文精神 ,故D正\n确; \n奴隶制度、权利平等、抨击贫富差别材料未体现, 故ABC错误。 \n故选: D。\n", "index": 159,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0.( 4分)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 “全世界无产\n者,联合起来 ”的新口号代替 “人人皆兄弟 ”的旧口号, 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 :“\n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 ,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n明(  ) \n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n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n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n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n", "answer": ["A"], "analysis":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井尽快地求其实\n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表明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故A正\n确; \n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在 1848年,故B错误; \nC错在 “开始 ”,排除; \nD材料未体现,排除。 \n故选: A。\n", "index": 160,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1.( 4分)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n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n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n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n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n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n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n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n", "answer": ["B"], "analysis": "“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 、市场等经济条件 ”“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煤\n铁资源丰富 、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表明人们工业革命首先在英\n国发生的认识由经济到政治再到自然条件,说明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n面,故B正确; \nA太过绝对,排除; \n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材料未涉及, 故C错误; \n后期学者研究与传统观点,都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故D错误。 \n故选: B。\n", "index": 161,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 4分)据《史记 》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 ,\n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 “乃去其三面 ”,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n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n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n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n", "answer": ["A"], "analysis": "“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n杀绝了 ”“乃去其三面 ”表明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故A正确; \n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夏商更替的主因材料未涉及 ,故BCD\n错误。 \n故选: A。\n", "index": 162,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2.( 4分)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n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n机操纵物价 。放高利贷 ,加剧了土地兼并 、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 (  ) \n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n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n", "answer": ["B"], "analysis": "“放高利贷 ,加剧了土地兼并 、农户流亡 ”反映出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受\n阻,故B正确; \n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国时期, 故A错误; \nC材料未体现,排除; \n“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 ”并不能说明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故D错误。 \n故选: B。\n", "index": 163,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3.( 4分)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n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 、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n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n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n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n", "answer": ["C"], "analysis": "A.题干信息只说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提及职权扩\n大的相关内容,排除; \nB.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官员晋升的相关内容,排除; \nC.武则天时期 ,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改为凤阁 、鸾台,且低等级的官员可以\n参与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换频繁 ,这些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n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正确; \nD.材料没有反映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加强,排除。 \n故选: C。\n", "index": 164,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4.(4分)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 “官腔 ”,到清代被誉为 “雅乐 ”“盛世元音 ”\n,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 ,江南地区 “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 ”,甚至 “演\n戏必请昆班 ,以泉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 ,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n行是因为(   ) \n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n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n", "answer": ["D"], "analysis": "“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 ”“演戏必请昆班,以泉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表明\n昆曲很受欢迎,是因为它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故D正确; \n陆王心学、等级观念材料未涉及, 故AC错误; \n京剧比昆曲出现的晚, 故B错误。 \n故选: D。\n", "index": 165,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5.(4分)19世纪 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硫球国向中国进贡 ,有地方督抚在上\n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 “不应阻贡 ”;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n各国驻日公使, “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   ) \n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nB.传统朝贡体系己经解体 \n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n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材料可知 ,反映的是地方督抚上奏 ,在各国公使面前 ,利用国际法\n,与日本进行外交斗争 ,维护自身利益 ,是一种近代外交观念 ,故D项正确。 \n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nB项错在 “已经解体 ”,应排除。 \n地方督抚有向皇帝上奏和建议的职责,并非干预决策, 故C项错误。 \n故选: D。\n", "index": 166,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6.( 4分) 1923年底,孙中山认: “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 ,\n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n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 ,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 ,惟今俄国有之 ,\n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   ) \n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n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n", "answer": ["C"], "analysis": "“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 ”表明孙中山认为国民党组织方法不好,需改善 ,\n“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表明孙中山认为俄国有成功的方法,可以\n学习俄国的方法,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故C正确; \n苏俄革命的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而国民党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故A错\n误; \nBD材料未体现,排除。 \n故选: C。\n", "index": 167,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7.( 4分)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 “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 ﹣﹣他的\n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 ……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n待,征求他的意见 ,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 ……让他自已决定是否减租减息 ,\n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 ,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这\n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n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n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n", "answer": ["A"], "analysis": "“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n府……让他自已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n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表明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n故A正确; \n土地制度、国民革命的任务、国民党材料未涉及, 故BCD错误。 \n故选: A。\n", "index": 168,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9.( 4分)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n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恩格斯曾评论说 :“氏族贵族和\n 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n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n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n", "answer": ["C"], "analysis": "“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氏族贵族和平民不\n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表明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故C正确; \n特权被取消、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材料未体现, 故AB错误; \nD是对材料的误解,排除。 \n故选: C。\n", "index": 169,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1.( 4分)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 》,描写的是\n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n贿。该作品(   ) \n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n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 1836年,俄国不属于资本主义, 1861年农\n奴制改革之后,才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故A项错误。 \n依据材料信息可知 ,这部作品反映了沙皇专制体制之下社会的黑暗 ,是现实主义\n文学,故B项正确, C项错误。 \n该作品讽刺的是专制体制和人们对专制权力的崇拜,拜金主义无从体现, 故D\n项错误。 \n故选: B。\n", "index": 170,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2.( 4分) 20世纪 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n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n是(  ) \n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n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n", "answer": ["B"], "analysis": "“20世纪 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n迅速实现了机械化 ,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 ”主要是因为欧洲经济\n一体化的推动, 故B正确; \n马歇尔计划是在 1947年实行的, 故A错误; \n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n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其瓦解对法国 、联邦德国和意\n大利影响不是很大, 故D错误。 \n故选: B。\n", "index": 171,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2.(4分)表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n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n北宋(71) 南宋(62)\n高级官员 20 8\n中级官员 15 10\n低级官员 12 8\n无官职记录 24 36\n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n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表格可知,两宋时期宰相祖辈任官分布有高级官员、中级官员、低\n级官员以及无官职记录,其中无官职记录人数最多,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进\n行科举制改革,使得做官范围大大扩大,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B项正确。\n南宋时期高级官员的数量大大下降,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n表格反映的是两宋时期宰相祖辈任官分布情况,不能得出宰相权力日益下降,故C项错误。\n宋朝科举制度的功能是强化,故D项错误。\n故选:B。\n", "index": 172,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3.(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n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n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n学的发展()\n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n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n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n可知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正确。\nA项说法片面,排除。\n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n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n故选:B。\n", "index": 173,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4.(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n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n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n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n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材料“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老童(生)、\n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n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可以看出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故D项正确。\n材料涉及的是出版个人著作问题,不能说明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故A项错\n误。\n材料没有涉及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的信息,故B项错误。\n经世致用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n故选:D。\n", "index": 174,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5.(4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n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n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n意在()\n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n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n严复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目的是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n觉醒,救亡图存,故D项正确。\n严复并没有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故A项错误。\n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主张维新改良,不主张革命,故B项错误。\n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主张,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其不可能传播“中体西用”\n思想,故C项错误。\n故选:D。\n", "index": 175,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6.(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n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n这表明当时()\n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n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n", "answer": ["C"], "analysis": "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依据题干材\n料“1920年”、“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可知,\n说明马克思主义影响利益增强,故C项正确。\n材料没有体现民主与科学观念,故A项错误。\n材料没有体现实业救国运动,故B项错误。\n材料没有体现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故D项错误。\n故选:C。\n", "index": 176,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7.(4分)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n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n制。”这反映了当时()\n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n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n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n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n", "answer": ["C"],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明确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n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即由\n阶级矛盾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据此依据材料“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n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可知C\n正确。\n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才逐渐开始迈向制度化A。\n1997年中央正式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故排除D。\n故选:C。\n", "index": 177,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8.(4分)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n年份农业 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n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n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n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n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n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nC.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已建立\n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农业行业在建设,农业以外的行业增加迅速;结合\n所学知识可知,与农村经济体制导致剩余劳动力急剧增加关系密切,故A正\n确。\nB项说法不合史实,排除。\n1992年中央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n排除C。\n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n故选:A。\n", "index": 178,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9.(4分)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n“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n典()\n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n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依赖于在大\n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可知,雅典公民参政议政十分活跃,\n故B项正确。A项绝对化,是对材料的误解,应排除。\n依据材料时间“公元前5世纪”可知,处于伯里克利改革时期,当时雅典民主政治\n处于黄金时期,没有出现危机,故C项错误。\n材料无法体现内乱引发思想纷争,故D项错误。\n故选:B。\n", "index": 179,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0.(4分)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n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n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n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18世纪前半期”可知,处于启蒙运动时期;依据材料“开\n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n思想极为活跃”,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思想家、\n文学家、戏剧家们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大大解放,因此出现材料现象,\n故A项正确。\n材料没有体现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故B项错误。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加强,故C项错误。\nD项中的平等不符合史实,应排除。\n故选:A。\n", "index": 180,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1.(4分)表: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n时间\n类别1929~1930年 1930~1931年\n烟煤业﹣12.3 ﹣19.1\n金属矿业﹣6.6 ﹣18.3\n制造业﹣7.2 ﹣11.3\n据表可知,当时美国()\n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n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n", "answer": ["C"], "analysis": "依据表格可知,1929~1930年到1930~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n工资负增长加剧,说明工人生活条件下降,结合其时间和所学可知,说明经\n济危机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nA项中的失效不符合史实,应排除。\n当时处于经济危机时期,产业结构迅速调整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政府财政支出锐减不是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n故选:C。\n", "index": 181, "score": 4} +{"year": "2018",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2.(4分)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n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n经济计划()\n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n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题干材料“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n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可以看出七年经济计划仍然在强调发展重工业,说明没\n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n马歇尔计划提出是在1947年,故B项错误。\n新经济政策强调的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与材料不符合,故\nC项错误。\n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应排除。\n故选:A。\n", "index": 182,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n位王。这反映出()\n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n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n", "answer": ["B"],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宗法制进一步完善,最突出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n制,嫡长子继承保持了王位传承的稳定性;据此依据材料“��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n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可知B正确。\n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在夏朝已经被世袭制取代,故排\n除A。\nC是无关项,排除。\n嫡长子继承制进一步强化了血缘关系,故排除D。\n故选:B。\n", "index": 183,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2.(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n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n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n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n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n", "answer": ["C"], "analysis": "依据材料“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n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可知购买一张“皮币”要花掉近两年的租税收入,表面上是经济“掠夺”,实际上是削弱诸侯的经济实力,故C正确。\n“皮币”并非普通的货币,排除A。\n题干与“思想”统一无关,排除B。\nD项“实现”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排除。\n故选:C。\n", "index": 184,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3.(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n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n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n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n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n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n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n", "answer": ["C"], "analysis": "A.唐朝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并不在南方,以之相适应中国文化中心也不在南方,\n所以江南文化不可能成为主流。\nB.材料没有体现出战争的特点。\nC.从材料中的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以看出对勇气力量,\n身体强壮,非常重视。\nD.材料反映的是民间存在的娱乐形式。\n故选:C。\n", "index": 185,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4.(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n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n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n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n", "answer": ["D"], "analysis": "题干涉及的交通方式主要是水运,谈不上交通方式的变革,故排除A。\n题干没有涉及土地制度的调整,故排除B。\n题干没有体现货币制度变革的相关信息,排除C。\n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江南的棉纺织业发达;据此依据材料“大运河流经的东\n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n后返销棉布”可知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的差异,故D正确。\n故选:D。\n", "index": 186,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5.(4分)表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n黄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n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n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n如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n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n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n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材料“上海招商局”、“朱丽记花米行”、“机器轧棉厂”等信息可以看出反\n映的是近代工业的产生,说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B项\n正确。\n材料不是强调科举制的变化,故A项错误。\n材料没有体现儒家的义利观念,故C项错误。\n近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然经济,故D项错误。\n故选:B。\n", "index": 187,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6.(4分)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n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n种变化可说明()\n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n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n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n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n", "answer": ["A"], "analysis": "材料显示,1919年﹣1922年,“革命”出现的频次大幅度上升;结合五四运动\n后中国革命形势演变的相关知识可知变化说明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故A正确。\n国民革命运动在1926年才出现,故排除B。\nC不合题干主旨,排除。\n当时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主要矛盾并未发生变化,故排除D。\n故选:A。\n", "index": 188,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7.(4分)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n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n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n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n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n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n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n", "answer": ["C"], "analysis": "依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资产阶级的作用,与俄国无产\n阶级革命的不同,旨在说明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革命性质与俄国的不同,不能说明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故A项错误。\n材料没有涉及工农,故B项错误。\n材料没有体现右倾错误,故D项错误。\n故选:C。\n", "index": 189,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9.(4分)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n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n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n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n", "answer": ["B"], "analysis": "A.材料没有体现出法律服从民众的意愿,而是强调陪审法庭在司法审判中的终\n审作用。\nB.从材料可以看出,陪审法庭可以对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律进行终审判决,之所\n以陪审法庭有这样的权利,是因为陪审法庭是由人民组成的,体现了权力的来源。\nC.材料不是强调全体公民都参与政治活动。\nD.材料没有反映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n故选:B。\n", "index": 190,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0.(4分)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n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n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n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n", "answer": ["D"], "analysis": "A.拉美国家在独立以后并没有像美国一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主要是由于独立\n以后,拉美国家没有建立像美国那样的政治体制,奴役掠夺土著居民,是拉丁美洲和美\n国共同受到的打击表现。\nB.建立殖民统治比较早,并不是导致拉美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nC.早期殖民者向拉美进行大量的移民,并不是罪责,也不是导致拉美落后的原因。\nD.早期在拉美知名的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而这两个国家当时主要是封建专制统治,\n所以拉美国家继承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制特点,而美国在独立之前继承的是英国的民\n主传统,所以独立以后,美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拉美国家由于受到封建因素的影响,\n发展比较缓慢。\n故选:D。\n", "index": 191,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1.(4分)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n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n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n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n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材料“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n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成就来源于工匠\n的劳动实践,故A项正确。\nB项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n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n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n故选:A。\n", "index": 192,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2.(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n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n览会。这类作品()\n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n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材料“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n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结合所学可知,达达派通过照片剪接或与纸片、抹布\n拼贴,去追求艺术表现的偶然性,体现了否定理性和传统文化、崇拜虚无主义,表达了\n幻灭反叛的特点,属于现代主义,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nA项是浪漫主义的特点,排除。\nB项是现实主义的特点,排除。C项是古典主义的特点,排除。\n故选:D。\n", "index": 193,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4分)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n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n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n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n", "answer": ["D"],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对社会控制\n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n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n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n铁质生产工具的普及只是水利工程发展的一个因素,并非主要因素,B选项排除。\n交通运输网络畅通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n故选:D。\n", "index": 194,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2.(4分)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n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n要因素是()\n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n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n", "answer": ["C"], "analysis":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稳定\n社会统治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排除。\n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n制,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束,B选项排除。\n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D选项排除。\n故选:C。\n", "index": 195,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3.(4分)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n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n的主旨是()\n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n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n", "answer": ["B"], "analysis": "根据材料“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n豪雄”可知,程颢强调的是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通过探究世间万物来求理,B选项符\n合题意。\n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属于道家的思想,A选项排除。\n材料未涉及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C选项排除。\n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属于老子的思想,D选项排除。\n故选:B。\n", "index": 196,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4.(4分)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n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n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n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n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n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n", "answer": ["C"], "analysis": "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n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n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选项排除。\n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B选项排除。\n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n扩大,D选项排除。\n故选:C。\n", "index": 197,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5.(4分)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n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n()\n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n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n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法活动\n", "answer": ["D"], "analysis": "根据材料“慈禧太后在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可知,体现的是部分\n西方人反对慈禧太后干预变法,支持光绪的变法,D选项符合题意。\n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A选项排除。\n清政府进行排外活动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n列强借口干预中国内政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部分西方人支持变法,C\n选项排除。\n故选:D。\n", "index": 198,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7.(4分)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n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n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n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n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n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n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n", "answer": ["B"],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0月正值国共双方进行战略决战之际,革命胜利的\n曙光乍现,这一时期共产党对干部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统治全国做准确,B选项符\n合题意。推动土改的说法只能体现在经济方面,无法体现政治和文化方面,A选项排除。\n这一时期主要是同国民党进行斗争,与经济建设无关,CD选项排除。\n故选:B。\n", "index": 199,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8.(4分)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n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n社队企业,这些政策()\n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n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n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n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n", "answer": ["A"], "analysis": "结合材料“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产量,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部分地\n方退耕还林还牧”可知,体现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选项符合题意。\n这一时期仍然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B选项排除。\n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n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选项排除。\n故选:A。\n", "index": 200,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1.(4分)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n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n法国大革命()\n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n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n", "answer": ["D"],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有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人民主\n权说、三权分立等,体现的是以社会平等为主要目标,D选项符合题意。\n法国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是在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颁布后,A选项排除。\n以暴力革命为主要方式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实现社会平等的目标,B选项排\n除。\n法国大革命后曾出现多次封建王朝复辟,C选项排除。\n故选:D。\n", "index": 201,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2.(4分)表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n(单位:吨)\n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n钢 1.45亿 1.15亿\n煤 3.9亿 3.35亿\n肉 2500万 1230万\n蔬菜与瓜类 4700万 1300万\n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n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n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n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n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n", "answer": ["A"], "analysis":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制定的煤钢等产量的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但是以肉、\n蔬菜和瓜类为代表的民生指标却远远未达到,这说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已经积重难返,\n轻重比例严重失调,A选项符合题意。\n材料未体现经济政策的连续性,B选项排除。\n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在工业方面,C选项排除。\n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n故选:A。\n", "index": 202,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n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n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n", "answer": ["A"], "analysis":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表明材料强调血缘关系,与宗法\n制有关,故A正确;\nBCD材料未体现,排除。\n故选:A。\n", "index": 203,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2.(4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n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n主要因素是()\n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n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n", "answer": ["D"], "analysis": "“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n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主要是由于儒家思想吸收佛道思想,形成\n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故D正确;\n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n故选:D。\n", "index": 204,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3.(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n多万人。这一制度()\n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n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材料“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n人”,结合所学可知,募兵制下的兵士是职业兵,一切开支和费用均由国家提供,再加上\n士兵人数多,这就扩大政府的财政开支,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故A项正确。\n募兵制能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在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nC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n故选:A。\n", "index": 205,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4.(4分)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n“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n()\n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n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n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n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n", "answer": ["C"], "analysis": "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租佃经济的发展,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营\n方式,故C正确;\n明清时期的土地所有权仍然在地主手里,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的生产利润问题,B选项排除;\n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D选项排除。\n故选:C。\n", "index": 206,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5.(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n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n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n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n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n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n", "answer": ["B"],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始终是民族资本\n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中国民族工\n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中国社会新的阶层的发展,故B正确;\n19世纪六七十年代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A选项排除;\n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选项排除;\n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D选项排除。\n故选:B。\n", "index": 207,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6.(4分)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n陈独秀意在()\n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n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n", "answer": ["B"], "analysis": "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家伦理道德压制中国人的人格发展,进\n而不利于国家巩固,因此材料批判的是儒家伦理道德,故B正确;\n材料不能体现国家至上的说法,A选项排除;\n陈独秀肯定西方的民主、科学,C选项说法错误;\n材料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无关,D选项排除。\n故选:B。\n", "index": 208,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7.(4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n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n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n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n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n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n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n", "answer": ["D"],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封建”或“半封建社���”的术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n的,D选项符合题意。\nA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n材料未涉及官僚资本在中国的膨胀问题,B选项排除。\n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n故选:D。\n", "index": 209,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9.(4分)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n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n此举旨在()\n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n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n", "answer": ["C"],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主要目的是通过思想\n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君主专制的目的,C选项符合题意。\n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信仰自由说法错误,A选项排除。\n君主立宪制是在1689年《权力法案》颁布之后,BD选项排除。\n故选:C。\n", "index": 210,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0.(4分)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n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n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n", "answer": ["C"],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写实,C选项符合题意。\n《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A选项排除。\n《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B选项排除。\n《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D选项排除。\n故选:C。\n", "index": 211, "score": 4} +{"year": "2019",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2.(4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n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n结果()\n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n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n", "answer": ["A"],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西欧国\n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出现滞\n涨的现象。这一时期密特朗进一步实行国有化措施,必然会恶化经济形势,A选项符合\n题意。\n材料强调的是物价上涨,BC选项排除。\n放弃经济自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n故选:A。\n", "index": 212,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4分)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n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n王”。这表明当时周朝()\n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n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n", "answer": ["D"], "analysis": "A.当时是春秋时期,到战国礼乐制度才真正崩溃;\nB.中国封建社会仍然延续了王位世袭制,故排除;\nC.材料主要反映了分封制受到挑战,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nD.根据材料“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n周王的分封权力受到削弱,周王逐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故选D。\n故选:D。\n", "index": 213,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3.(4分)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n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n种麦”。这说明宋代()\n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n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n", "answer": ["A"], "analysis": "A.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南方的占城稻扩大到了北方,而北方的大小麦扩\n大到了南方和四川等地。这体现了根据不同的区域和气候来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有利于\n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正确;\nB.翻车发明是在曹魏时期,而且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nC.仅从水稻、大小麦种植的推广不能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故排除;\nD.水稻、大小麦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根本改变,故D\n项错误;\n故选:A。\n", "index": 214,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4.(4分)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n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nA.反映了��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n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n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n", "answer": ["B"], "analysis": "清代族谱纂修的主要内容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体现了儒家\n修齐治平的理念,故B正确;\n科举制、士族家庭、社会结构在材料未涉及,故ACD错误。\n故选:B。\n", "index": 215,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5.(4分)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n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所示。\n表《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n应用科学、各种技术 自然常识 基础科学 奇异和其他问题\n42.5% 22.8% 17.5% 17.2%\n据此可知,当时()\n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n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n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n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n", "answer": ["C"], "analysis":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中应用科学、各种\n技术所占比例将近一半,说明西学在中国得到传播。结合题干时间可知,当时处于洋务\n运动和民族工业的产生时期,西学的传播有利于促进中国科技和近代企业的发展,因此\n材料说明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故C项正确。\n表格中没有体现中国传统思想,而且反映了西学在中国得到传播,因此不能说明中体西\n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故A项错误。\n维新思想产生在19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n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n故选:C。\n", "index": 216,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6.(4分)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n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n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n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n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n", "answer": ["A"], "analysis": "A.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国内度量衡种类繁多,十分复杂,这种混乱的现象使得\n商品交易需要进行相互间的换算,不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提高了各个领域交易的成本,\n正确;\nB.度量衡的不统一与军阀混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会加剧混战的局面,故排除;\nC.国民经济结构指的是农业、手工业、轻工业以及重工业之间的比例问题,材料与国民\n经济的比例失衡无关,排除;\nD.“阻断了”表述太绝对,排除;\n故选:A。\n", "index": 217,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7.(4分)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n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n根本上相违反的”。这指示有利于当时()\n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n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n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n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中共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合作,这就为中共接管城市\n后生产的恢复发展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n公私合营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与材\n料时间和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n当时处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还没有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在新中\n国成立初期,故C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n故选:B。\n", "index": 218,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8.(4分)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n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n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n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n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n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依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初期,安徽\n国营制药厂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得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获得了较大利润,\n推动了其他小型国营企业也实行承包经营,故D项正确。\n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是在199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n材料只是反映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得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但是不能说明政企职责不\n分弊端得到解决,故B项错误。\n承包经营责任制仍然是坚持公有制前提,所有制并没有发生改变,故C项错误。\n故选:D。\n", "index": 219,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9.(4分)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n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n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n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n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n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n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n", "answer": ["C"], "analysis": "A.在雅典审判权由公民陪审团掌握,排除;\nB.依据材料可知,雅典司法解释的主体是公民,而罗马是职业法官,二者主体不同,排\n除;\nC.依据材料可知,雅典的陪审团成员是直接通过抽签产生的,体现了主权在民;而罗马\n则是由职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这说明在雅典城邦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正确;\nD.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外邦人、妇女、奴隶被排斥在民主之外,因此D\n项中的“所有人”表述有误,排除;\n故选:C。\n", "index": 220,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0.(4分)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n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n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n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n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n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n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材料“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n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可以看出\n蒙田的教育主张强调人的身心、知识以及品质,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结合题干时间和所学可知,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故A项正确。\n16世纪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情况,故B项错误。\n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以理性主义为核心,与材料时间和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n文艺复兴不反对宗教信仰,而且D项说法绝对化,排除。\n故选:A。\n", "index": 221,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1.(4分)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n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悲\n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nA.波旁王朝的苛政 B.资产阶级的贪婪\nC.贸易中心的转移 D.教会统治的腐朽\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材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奢靡之城”、“悲惨之城”,结合所学可知,19\n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完成工业革命,一方面生产力获得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消极影\n响,材料中的“奢靡之城”是指工业革命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实力,获得巨大财富,“悲\n惨之城”是指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对人们的剥削,造成人们贫困,因此材料实际上反映\n了工业革命后法国的贫富差距过大,其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贪婪造成的,故B\n项正确。\n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处于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不是波旁王朝的统治,故A项错误。\n贸易中心的转移早在新航路开辟时期就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n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D项不符合这一时期\n的史实,排除。\n故选:B。\n", "index": 222,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2.(4分)1992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n如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外资不得经营内陆港口、\n海运及空港等。这些规定旨在()\nA.发展国家特色产业\nB.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n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nD.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n", "answer": ["C"], "analysis": "结合所学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墨西哥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尤其对墨\n西哥民族经济发展不利。依据材料“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n的30%,外资不得经营内陆��口、海运及空港等”可以看出墨西哥制定的这些规定实际\n上保障墨西哥国家经济安全,故C项正确。\n材料中的规定不能体现墨西哥在发展国家特色产业,故A项错误。\n墨西哥制定的这些规定是为了保障墨西哥国家经济安全,而非为了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n和环境,故B项错误。\n墨西哥制定的这些规定明显对墨西哥有利,是为了保障墨西哥国家经济安全,而非巩固\n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故D项正确。\n故选:C。\n", "index": 223,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4分)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n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n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n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n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材料可知,角抵表演不仅仅受到皇室的欣赏,还受到百姓和西域人的欢迎,说明角抵拥有广泛\n的社会影响,故B项正确。\n材料没有体现角抵促进川剧艺术的发展,故A项错误。\n材料不能说明角抵推动丝路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n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n故选:B。\n", "index": 224,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3.(4分)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n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n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n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n", "answer": ["C"], "analysis": "题干显示,在省试出现问题后,殿试出现并成常制,说明科举考试录取程序进一步完善,故C正确。\n题干没有涉及世家大族特权,而且选项“否定”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故排除A。\n题干显示,殿试是在否定“省试”结果的基础上出现的,实际上是对省试考试的否定,故排除B。\n题干涉及的是考试程序的变化,并没有涉及考试标准,故排除D。\n故选:C。\n", "index": 225,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4.(4分)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n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n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n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n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n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叶后官府向匠户征收银两,使得官府对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n松弛,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使得民营手工业地位日益突出,势必会影响官营手工业的规模和地位,因\n此材料现象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故D项正确。\n官府向匠户征收银两不能说明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故A项错误。\n材料反映的是官府向匠户征收银两,使得官府对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有利于手工业参与民营手工\n业,但是不能说明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故B项错误。\n材料现象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n故选:D。\n", "index": 226,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6.(4分)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n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n具。”由此,中国共产党()\n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n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n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n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n", "answer": ["B"], "analysis": "A.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中阐明了工农武装割\n据思想,故排除;\nB.根据材料“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n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结合所学可知,这时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共召开“八七”会议,\n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nC.当时中共中央特别是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故排除;\nD.材料没有涉及工农红军转移的问题,故排除。\n故选:B。\n", "index": 227,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7.(4分)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n例如表所示。\n表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n单位:%\n工人 贫农 中农 富农 商人 知识分子 地主\n4 65 25 1 1 2 2\n表反映出当时边区()\n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n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n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n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n", "answer": ["D"], "analysis": "A.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故排除;\nB.从图表可知,工人和贫农、中农所占比例占绝大多数,所以不会改变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nC.材料中只是反映的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的情况,不能说明建立了联合政府;\nD.县参议员中各阶层都占一定比例,体现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的主张,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n到落实。\n故选:D。\n", "index": 228,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8.(4分)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n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nA.增强国营企业活力\n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n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n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12月,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n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结合改革开放这一时代背景和材料中党中央印发的关于战后西欧国家、\n日本及亚洲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讨论来看,这主要是为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服务的,\n故B正确;\nA.国企改革是从1984年开始的,其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排除;\nC.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nD.材料的主旨是强调对外资和技术的引进利用,与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无关,排除;\n故选:B。\n", "index": 229,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9.(4分)有学者认为:“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n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n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nA.雅典民主政治 B.僭主政治\nC.罗马共和政体 D.寡头政治\n", "answer": ["A"], "analysis": "由材料可知,该政体强调少数服从多数,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结合\n所学可知,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故A正确;\nBD强调专制,排除;\n罗马共和国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故C错误。\n故选:A。\n", "index": 230,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0.(4分)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n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n智慧。这一主张()\n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n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n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n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盛行。依据材料可知,西尔维乌斯主张\n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体现了通过教育文\n化来丰富人文主义思想,故A项正确。\n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材料反映的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丰富,而且启蒙运动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故B\n项错误。\nC项中的决定作用说法错误,排除。\n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提倡思想自由,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n故选:A。\n", "index": 231,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1.(4分)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n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n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nC.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n", "answer": ["B"], "analysis": "由材料可知,德意志皇帝是世袭的,宰相是由皇帝任命的,表明皇帝个人权力强大,故B正确;\nAD材料未体现,排除;\nC错在“根本”,���除。\n故选:B。\n", "index": 232,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ⅱ)", "question": "12.(4分)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n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n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n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n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n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n", "answer": ["C"], "analysis": "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文化、技\n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从美苏派出的人员可以看出实际上反映了美苏两国在这些领域的对抗,说明冷战格局\n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故C项正确。\nA项明显不符合冷战时期的特征,排除。\n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n依据材料“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可以看出苏联主要是为了学习美国的先进技\n术,不是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故D项错误。\n故选:C。\n", "index": 233,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2.(4分)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n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n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n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n", "answer": ["D"], "analysis":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屯田制成为了国家政权的钱粮收入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屯田军民本身的生计问题。据此依据材料“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n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可知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故D正确。\nA说法片面,排除。\nB题干不能体现,排除。\n依据材料“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可知C说法片面,排除C。\n故选:D。\n", "index": 234,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3.(4分)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n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n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n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n", "answer": ["B"], "analysis": "材料的意思是开始时,我听说公主与挑夫争着走路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后\n来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的神韵,说明张旭书法具有灵动性,故B项正确。\nA项是楷书的特征,排除。\n材料反映了张旭草书的灵动性,没有体现繁杂性和内敛性,故CD两项错误。\n故选:B。\n", "index": 235,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4.(4分)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n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n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n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n", "answer": ["A"], "analysis": "A.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内阁首府张居正多次限制了神宗使用金钱,反映出当\n时内阁权利对皇权的一定程度的制约,能够体现出当时内阁权利比较大。\nB.材料只是反映出在财政方面对皇帝的制约,并不能充分说明皇权受到严重的制约。C.材料看不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nD.材料并没有反映出明神宗和张居正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n故选:A。\n", "index": 236,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5.(4分)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n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n自筹保险”。这表明()\n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n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n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列强的侵略,垄断中国的轮船生意,因此李鸿\n章主张建立轮船招商局,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由此可以看出材料反映了洋务派准\n备创办民用企业以抵制外国侵略,故D项正确。\n商战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故A项错误。\n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时期,故B项\n错误。\n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以求富为��的,创办民用工业,并没有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n故选:D。\n", "index": 237,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6.(4分)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n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n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n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n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n", "answer": ["B"], "analysis": "A.材料中实际上不管是袁世凯还是孙中山都赞同共和体制。\n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是反对由袁世凯组建共和政府,袁世凯是强调共和政府不\n能由清朝皇帝来委派,所以他们的本质是要求的掌握政府组建的主导权。\nC.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革命的特点。\n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是南北议和达成的一致,而不是分歧。\n故选:B。\n", "index": 238,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7.(4分)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n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n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n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n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n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n", "answer": ["C"], "analysis": "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国民政府统治后期。依据材料“难以维持再生产”、\n“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国民政府统治\n后期,由于内战的爆发使得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经济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n依据材料“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可知,AB项错误。\n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战的爆发,当时没有出现军阀混战局面,故D项错误。\n故选:C。\n", "index": 239,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8.(4分)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n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n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n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n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n", "answer": ["A"], "analysis": "从题干信息可知,合同内容有利于促进百货商场超额完成,体现企业活力逐步\n完成,A正确;\n国企改革全面展开是1984年,排除B;\nC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n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是在1992年,排除D。\n故选:A。\n", "index": 240,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9.(4分)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n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n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n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 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n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n", "answer": ["D"], "analysis": "材料没有体现“人文主义的传播”“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排除AB;\n“决定了”说法绝对,排除C;\n联系所学可知,题干信息体现的是宗教改革时期日内瓦经济的发展,联系所学可知,加\n尔文的先定论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从而有利于日内瓦经济的发展,所以D正确。\n故选:D。\n", "index": 241,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0.(4分)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n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n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n这一主张()\n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n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n", "answer": ["C"], "analysis": "材料“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n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显示建国初期的新宪法的背景下,联邦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有限。\n材料“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结合所学知识\n可知,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有一定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n上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C正确。\n各州只有一定的自治权,排除A。\nB明显错误,排除。\nD项只涉及题干的一个方面即“制衡”,排除。\n故选:C。\n", "index": 242, "score": 4} +{"year": "2020", "category": "(新课标ⅲ)", "question": "12.(4分)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n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n()\n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n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n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n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n", "answer": ["B"], "analysis": "世界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没有确立,排除A;\n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n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n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n共同愿望。B正确;\n“遏制了”“改变了”说法明显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D。\n故选:B。\n", "index": 243,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n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n个。这说明\n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n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n", "answer": ["D"], "analysis":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n期至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n故D项正确;井田制在战国改革变法中被废除,排除A项;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增\n强,传统分封体制受到冲击,天子权威日益削弱,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直接体现对诸\n侯国君权力地位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n", "index": 244,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2.如表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据如表可知,在此期间\n都名 西汉末东汉中期\n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77120123\n太原(今属山西) 16986330902\n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n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587404448\n豫章(今属江西) 67462406496\n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092212284\n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n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n", "answer": ["A"], "analysis": "由材料数据可知,西汉末到东汉中期,长江以南的豫章、零陵等郡的人口成倍增长,\n而长江以北的代郡、太原、汝南等郡的人口却不同程度下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长江\n以南地区经济发展加速有关,故A正确;东汉时期豪强大族势力逐渐增强,故B错误;材\n料数据无法说明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C错误;个体农耕经济衰退不符合材料信息,\n故D错误。\n", "index": 245,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3.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含本逐末”。\n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n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n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n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n", "answer": ["C"], "analysis": "材料信息是,宋代官府强调重农抑商,而苏辙则强调舍农工商贾而为士、郑至道则\n强调士农工商皆本业。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社会阶层流动较为增强,故C正确;这一情况是\n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国家的国策,故B错误;“四民社会\n地位相同”的说法错误,故D错误。\n", "index": 246,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4.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n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n“善书”的流行\n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n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n", "answer": ["B"], "analysis":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善书的内容都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内容,而儒家思想是明清时期\n的主流思想,所以善书的流行是在强化社会主流的���值观,故选B;理学的主导地位在南宋\n就已经得到确立,排除A;儒家思想就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所以“阻碍”的说法错误,排除C;\n善书的流行是强化了儒家思想的地位,没有冲击,排除D。\n", "index": 247,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5.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n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n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n", "answer": ["C"], "analysis": "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时,此时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n所以书上慨叹废除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但戊戌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维新思想受\n到打击,所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又面临亏损。因此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政局的迅速\n变化,故选C;清末儒学的地位尚未被颠覆,排除A;根据该书商的经历并不足以说明列强\n的侵略加剧,排除B;清末西学尚未深入人心,D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n", "index": 248,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6.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n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n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n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 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n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n", "answer": ["A"], "analysis": "1934年是国共两党对峙时期,此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是动员群众拥护共产\n党,从而参加革命战争,故选A;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已经说明中国革命新道\n路的开辟,排除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在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以后,\n1927年随着国民革命的失败已经不复存在,排除C;1934年是局部抗战时期,此时中国社\n会的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间的阶级矛盾,因此他并不是在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排除D。\n", "index": 249,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7.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n“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n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nA.男尊女卑观念消亡 B.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n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 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n", "answer": ["B"], "analysis": "根据材料,土改后,太行山区农民买了驴,要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村中规矩,男人开支一斗米以上须经女人同意,并且男人支配粮食的上限高于女人。女人经过土改分得土地,\n经济地位有所上升,故而家庭地位有所上升,故B正确。土改后,男尊女卑观念并没有完\n全消失,故A错误;在公有制范围内,多老多得少老少得的原则是按劳分配,材料与按劳\n分配无关,故C错误;传统的社会伦理包括父子、君臣、夫妇、朋友等关系,这些在土改\n后并没有颠覆,故D错误。\n", "index": 250,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8.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n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所示,据如表可知\n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n工人劳动农民转业军人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学生资本家\n上海35.5212.952.69 18.75 16.085.94\n天津39.1314.273.27 12.29 19.443.70\n陕西26.2627.998.32 8.67 22.950.52\n新疆16.1625.4723.1918.18 19.050.23\n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n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n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n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n", "answer": ["A"], "analysis": "根据材料1950年及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中上海和天津工人占比大,\n这与上海和天津原有工业基础较好有关;陕西和新疆劳动农民出身多,新疆转业工人多;个\n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一列上海最多;在学生一列中比列基本均衡,资本家一列中上海和天津\n占比大;通过梳理上述表格可知,上海和天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好,内地民族资本主义发\n展较弱,结合近代以来工业发展状况可知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故A正确;通\n过材料得不出西部改造相关信息,故B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n级阶段,与材料涉及的1950年不符���故C错误;材料是静态的数据,看不出工业发展变化,故D错误。\n", "index": 251,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9.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n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n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n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n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 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n", "answer": ["D"], "analysis": "16至18世纪,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时期,成立带有殖民性质的特许公司就\n是殖民扩张手段之一。与英国同时,欧洲许多国家在海外创办特许公司,最终在18世纪末\n形成众多特许公司,这说明当时欧洲殖民扩张呈现出竞争格局,D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n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海外扩张形式,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n最终形成,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划分势力范围成为争霸焦点是在垄断\n组织出现之后,时间同样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n", "index": 252,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0.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n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n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n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 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n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 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n", "answer": ["B"], "analysis": "题干中国民议会的相关禁令和规定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子女个人权利,体现了国家肩\n负起保护个人权利的责任,符合社会契约精神,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个人权利的保\n护,A排除;材料主旨并未涉及男女政治地位的内容,排除C;材料中政府强制干预家庭和\n家族内部事务,显然是国家高于家族,排除D。\n", "index": 253,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1.青年时代的普朗克曾被告诫,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n1900年,物理学家开尔文也断言,“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物理学家只能做一\n些零碎的修补工作。”由此可知在当时\nA.物理学领域的问题已全部解决 B.物理学对微观世界的思考尚未开\n始C.经典物理学仍然处于统治地位 D.量子力学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认\n可\n", "answer": ["C"], "analysis": "青年时代的普朗克正处于经典力学流行时期,其被告诫物理学已经是完成的科学,\n而在1900年,即使量子理论已经由普朗克提出,但是开尔文依然认为后辈物理学家做的只\n是修补工作,这意味着当时经典力学在物理学中占据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C正确;A表述\n绝对,排除;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物理学向微观世界延伸,排除B;D错在“普\n遍”,当时量子理论刚刚提出,排除。\n", "index": 254,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新课标ⅰ)", "question": "12.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n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n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n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n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n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n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n", "answer": ["D"], "analysis": "从材料“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祟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n性的表达”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利用纽约画派自由创作的风格,进行对外宣传,意在渗透其\n崇尚自由,民主的思维,反映出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D项正确;材料没有\n体现各国的态度,排除A;纽约画派本身并没有意识形态色彩,只是美国政府利用其进行宣\n传,排除B;美国政府旨在利用其进行冷战对抗,排除C。\n", "index": 255,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甲卷)", "question": "1.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n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n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n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n", "answer": ["A"], "analysis": "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n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n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故选A;老子对礼是持否定态度\n的,他的主张并未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排除B;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主张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会当中\n去,C项不是老子的诉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n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n", "index": 256,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甲卷)", "question": "2.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n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n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n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n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辟召制度是“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n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这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正确;\n分科考试选官制指的是科举制,故A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和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n误;察举制度和辟召制度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n", "index": 257,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甲卷)", "question": "4.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n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n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n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n", "answer": ["D"], "analysis": "材料信息是,明代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地方官员“不胜谄事”,对出身举人的地方官员则随意提出\n要求。这实质上反映出进士的功名比举人的功名更具威望,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n张,故A错误;材料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信息,故B错误;出身等级不可能决定行政能力,故C\n说法错误。\n", "index": 258,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甲卷)", "question": "5.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n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n府。”由此可知\n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n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 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n", "answer": ["A"], "analysis": "1861年,慈禧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说明慈禧主张和英法议和;“在这个特别的关\n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说明英国有勾结清\n政府的意图。由此可知,当时的太平天国将面临中外联合勾结的严峻形势,故A正确;《辛丑条约》签订标\n志着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故B错误;材料无法得出顽固派地位得到加强,故C错误;材料没有外交体\n制变化的信息,故D错误。\n", "index": 259,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甲卷)", "question": "6.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n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n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n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n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n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n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n", "answer": ["C"], "analysis": "由材料“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n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可知,蔡和森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易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n而中国也和农业国俄罗斯一样,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因此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n条件,故选C;蔡和森只是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更容易发生于资本���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其不并没有完全否\n定社会革命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可能,排除A;英美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不等于全\n世界的无产阶级,B项属于过度解读,排除;材料没有提及革命道路的问题,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n", "index": 260,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甲卷)", "question": "7.1931年~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单位:吨,根据如表可知,当时\n年份铁砂产量铁砂及生铁输出量钢铁消费量钢铁输入量\n19311840279831652 804000557625\n19321839212758441 404000430655\n19331903466992521 694000525673\n19342135031864107 770000617726\n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n", "answer": ["D"], "analysis": "根据材料1931年-1934年,中国铁砂产量逐年增加,铁砂及生铁输出量整体呈增长趋势,钢铁消\n费量总体趋势呈下降趋势,钢铁输入量呈上升趋势,综合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出口铁砂和生铁较多,对铁的\n加工能力不足,钢铁进口多,重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故可知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故D正确;\n材料只涉及钢铁行业,并不能代表民族工业,故A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民族企业的规模,故B错误;\n材料与实业政策无关,故C错误。\n", "index": 261,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甲卷)", "question": "8.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n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n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n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n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n", "answer": ["B"], "analysis": "由材料“1982年……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n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责任制的逐步实行\n调动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故选B;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未完全理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90年代的\n南方谈话就是例证,排除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20\n世纪90年代才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80年代不可能已经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排除D。\n", "index": 262,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甲卷)", "question": "9.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n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n明,在古代雅典\n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n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n", "answer": ["C"], "analysis": "由材料“‘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n随即进入法庭”可知,雅典的直接民主有一定的缺陷,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和无用,这无法确保司法的正\n义,故选C;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是从公民中选出来的,这就代表了民意对司法审判的参与,A项说法错误,\n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主政治的缺陷,而非其完善,排除B;材料没有显示法律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D\n项结论,排除。\n", "index": 263,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甲卷)", "question": "10.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n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n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n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n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n", "answer": ["C"], "analysis": "由材料“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可知,巴黎公社加\n深了普通人民群众与政权的联系,它是代表普通大众的新政权,这体现了工人政权鲜明特征,故选C;巴黎\n公社并未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所以它很快就失败了,排除A;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大革命时期就已\n被废除,这不是巴黎公社对历史的贡献,排除B;俄国革命20世纪才发生,故D项说法无从谈起,排除。\n", "index": 264,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甲卷)", "question": "11.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n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n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n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 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n", "answer": ["C"], "analysis": "由材料“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n可知,战时经济政策存在一定的弊端,中央政府的指令并未完全得到地方政府的推行,而是采取了相应的\n变通,故选C;材料只是提及了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苏维埃政权的做法变通,没有提及这一做法施行后的效\n果,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国内战争时期,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在国家层面取消了自由贸\n易,故自由贸易不可能成为当时经济活动的常态,排除B;粮食税完全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做法发生于国内战\n争结束后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中,D项说法不符史实,排除。\n", "index": 265, "score": 4} +{"year": "2021", "category": "(甲卷)", "question": "12.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也成为城市一景。这反映出,当时美国\nA.经济危机持续加深 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nC.新政取得良好成效 D.福利制度已经确立\n", "answer": ["A"], "analysis": "材料信息“1930~1931年”说明这是经济危机期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n说明纽约市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说明吸烟者寻找昂贵雪茄的替代品,\n“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说明失业扩展到白领阶层。由此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出,\n当时美国经济危机在持续加深,故A正确;材料没有社会矛盾趋于缓和的信息,故B错误;新政开始于1933\n年,故C错误;福利制度在罗斯福新政以后逐步确立,故D错误。\n", "index": 266,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乙卷)", "question": "25.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n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n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n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n", "answer": ["B"], "analysis": "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楷书盛行,楷书具有字体方正、笔画工整、遒劲有力的特点,与\n材料形象化的描述相符,B项正确;小篆是秦朝时期的字体,且篆书比较舒朗,具有曲线美,\n排除A项;行书与草书都具有灵活、流动的特点,以适意为主,不要太受法度之限制,与\n材料信息不相符,排除CD项。故选B项。\n【点睛】本题围绕盛唐书法的时代气象和艺术风格创设情境,彰显了书法艺术承载的美学理\n念,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感受力和领悟力,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摘自教育部教育考试院:\n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n", "index": 267,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乙卷)", "question": "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n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n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n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n府权力\n", "answer": ["A"], "analysis": "题干信息重点阐释了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n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行政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化、弥补知州(知府)不足\n之处、避免出现重大失误以及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因此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地\n方行政,A项正确;“干政”是指干预朝政(中央权力),题干信息说的是地方,此外任知州\n的一般是文官,武官担任较少,说通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武人,显得多此一举,B排除;通\n判一般都是文官,且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通判与知州一起行使州府\n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只是分散了,削弱的不是州府,而是知州,排除D项。故选A\n项。\n【点睛】本题围绕宋代官职“通判”的概念展开,通过对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等进行阐\n述,从规范地方行政的角度考查通判设置的目的,学生只有深入理解“通判”这一概念的内涵\n和外延(通判协政理事,任责督察),方能准确作答。本题可尝试从“副��”、“参谋”、“审核\n员”“监督员”等身份理解通判。(改编自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n析)\n", "index": 268,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乙卷)", "question": "27.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n“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n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16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n", "answer": ["D"], "analysis": "结合所学可知,明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镇\n普遍兴起,市镇经济对传统的社会意识、当地风俗产生冲击,形成了“好名喜夸”之风,D项\n正确;“颠覆”表述过于绝对,士大夫传统观念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排除A项;宋朝时期\n甚至更早以前就已有世俗化审美趣味,“初现”表述错误,排除B项;明清时期社会结构总体\n稳定,“解体”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n", "index": 269,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乙卷)", "question": "29.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n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n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n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n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材料“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可知五四之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变化,\n更具理性,说明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17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主张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D项正确;“由此引发”表述错误,排\n除A项;“开始受到批判”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得以消除”表述错误,排除C\n项。故选D项。\n", "index": 270,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乙卷)", "question": "30.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n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n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n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n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n持\n", "answer": ["A"], "analysis": "依据材料“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n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n区政权管理工作”,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给了其他阶级一定的权利,拉拢其他阶级,共同为抗\n战服务,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抗战,不是武装反抗国民党,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党的\n中心工作的变化,排除C项;1944年才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n选A项。\n", "index": 271,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乙卷)", "question": "32.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n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n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n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n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n", "answer": ["D"], "analysis": "依据材料“直系亲属、男性亲属所在村社”结合所学可知,成为雅典官员的先决条件\n是具有雅典籍贯的成年男性公民,D项正确;“信仰、品质、能力、财力、血统”只是成为官\n员的“加分项”,不是“必须项”,排除ABC项。故选D项。\n", "index": 272,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乙卷)", "question": "33.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n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n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n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n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n", "answer": ["A"], "analysis": "根据材料“竞争意识”及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意识”实际上属于民族意识,自从意大\n利文艺复兴以来,法国不断吸收意大利文化,并经历了从模仿到超越的阶段,题干内容属于\n“试图超越阶段”,法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使得法国人处处想要超越意大利文化,学者的行为显\n示出捍卫法国学术尊严的意愿和决心,因此“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的传\n播,A项正确;B项属于人文主义传播带来的影响,题干问的是“发缘于”(起因),且“摆19脱”说法绝对,排除B项;此时尚处工场手工业阶段,19世纪的革命风暴、殖民掠夺、工\n业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排除C项;启蒙运动时期,“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n排除D项。故选A项。(解析参考论文:意大利时刻16世纪法国对意大利文化的接受)\n", "index": 273,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乙卷)", "question": "34.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n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n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n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n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 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材料“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n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可以看出此时德国的航运业发展速\n度非常迅猛,经济的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促使其海外扩张,试图与英国争夺争夺“阳光\n下的地盘”,B项正确;“世界工厂”是对英国的称呼,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航运飞速发\n展的原因,排除C项;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B项。\n", "index": 274,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乙卷)", "question": "35.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n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n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n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n胁\n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 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n发展\n", "answer": ["C"], "analysis": "依据材料可知,此时俄布部分领导人对临时政府的认识还不深刻,有一定的妥协成\n分,对革命形势尚未明晰,对此,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明确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n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计划,C项正确;临时政府主张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排除A项;材\n料未涉及沙皇残余势力,排除B项;一战时期,列强忙于战争,无暇干预俄国革命,排除D\n项。故选C项。20\n", "index": 275,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甲卷)", "question": "24.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n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n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n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n", "answer": ["B"], "analysis": "依据材料“天下太和,百姓无事”“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可14知,反映的是先民过着原始的生活,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所学可知,这与道家\n老子的“无为”“顺应自然”思想接近,B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材料信息没有\n体现,排除A项;韩非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主张法治,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n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n", "index": 276,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甲卷)", "question": "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n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n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n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n宗法制度\n", "answer": ["C"], "analysis": "根据“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n宅’,又仿此建‘百孙院’”可得出唐后期对��子皇孙的安置削弱了皇子的权力与势力,是加强\n专制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针对藩镇,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时期逐步瓦解,\n排除B项;宗法制度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n", "index": 277,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甲卷)", "question": "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n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n()\n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n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n", "answer": ["D"], "analysis": "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商品多为手工业制成品,而输入产品多为奢侈品,最终政府\n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意味着当时贸易出口量较大,说明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nD项正确;进口商品是奢侈品,不是基本生产资料,排除A项;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n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外贸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排除C项。故选D项。\n", "index": 278,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甲卷)", "question": "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n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n的主要目的是()15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n史文献\n", "answer": ["A"], "analysis": "清政府是少数民族政权,康熙年间注重吸纳山林隐逸、博学鸿儒,同时编修明史,\n修撰儒经传注,这些举措集中在文化领域,在本意在于以传承华夏文化传统自居,A项正确;\n疑古辨伪指的是对先前的学说存疑考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举荐山林隐逸,又\n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等举措和弘扬程朱理学并不一致,排除B项;保\n存历史文献与举荐人才不符,而且清初实行“文字狱”,对古代文献多有删改禁毁,排除D\n项。故选A项。\n", "index": 279,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甲卷)", "question": "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n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n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n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n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n", "answer": ["D"], "analysis": "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中心,但是上海进口货物值不断下降,这必\n然会使列强认为并未打开中国市场,因此进口货值的下降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D项\n正确;进口货值的下降不等于外国货物不进入中国,因此其不能阻止自然经济的解体,排除\nA项;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取代了广州贸易中心的地位,这意味着在当时的通商口岸中,\n上海具备更加优越的对外贸易条件,因此上海进口货值的减少并不能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n转移,排除B项;进口货值的下降和传统手工业的恢复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而且外\n国商品进入中国冲击了传统手工业,排除C项。故选D项。\n", "index": 280,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甲卷)", "question": "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n《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n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n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n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16\n", "answer": ["B"], "analysis": "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n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n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绝对,排除C项;\n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n", "index": 281,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甲卷)", "question": "3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n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n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n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n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n", "answer": ["A"], "analysis": "根据材料“由议会选举政府”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n人们的政权”体现了社会各阶级反帝反封建的社会大联合,所以边区政府具备了新民主主义\n的特征,A项正确;1940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行党外合作,边区政府是国民政府\n管辖下的特别政府,排除B项;“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n说明边区政府是抗日力量的大联合,不包括投降分子、汉奸和卖国贼,排除C项;“由议会\n选举政府”“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说明边区政府代表人民\n的意志,是民族矛盾占据主导地位前提下社会抗日力量的大团结,是特殊国情下的产物,排\n除D项。故选A项。\n", "index": 282,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甲卷)", "question": "32.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n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n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n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 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n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 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n", "answer": ["D"], "analysis": "根据材料可知,梭伦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以获取民众支持;某主战派统帅战前战中\n都会说服雅典人也是为了获取民众支持,这说明雅典的事务由雅典公民决定,雅典是直接民\n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D项正确;梭伦等人需要获得民众的支持,说明领袖人物没有\n绝对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平民与贵族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梭伦\n等人争取民众的支持,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n", "index": 283,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甲卷)", "question": "33.\n表1\n进口货物占总货物的价值比(%)\n1664-1670 1731-1740年\n胡椒 20.1 4.3\n茶叶 0.02 9.2618咖啡 0.63 5.35\n棉纺织品 62.59 65.35\n表1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n时期()\n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n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n", "answer": ["C"], "analysis": "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17-18世纪东印度公司进口的胡椒明显减少,茶叶,咖啡\n的数量在增长,棉纺织品稍有减少,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n西欧国家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茶叶,咖啡的增多,表明民众的消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nC项正确;依据材料时间,这一时期仍属于工场手工业时代,生产方式未发生变化,排除A\n项;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时间不符,排除B项;此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发\n生,排除D项。故选C项。\n", "index": 284,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甲卷)", "question": "34.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n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n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n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n加\n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n模\n", "answer": ["A"], "analysis": "根据材料可得出,20世纪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内燃机的使用,使农业的\n机械化的逐步实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人\n口增长,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内燃机的影响,排除C项;农业生产效率依赖于科技,\n排除D项。故选A项。\n", "index": 285, "score": 4} +{"year": "2022", "category": "(全国甲卷)", "question": "35.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n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19指控。这反映出当时()\n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n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n不关心\n", "answer": ["C"], "analysis": "1951年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政府面对黑人团体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指控,认为民\n权大会的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以此来反对民权大会的指控,美国政府对待种族问题\n的做法显然是受到了冷战意识的影响,C项正确;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两极对峙格局正式\n形成,排除A项;美国历史上白人残酷对待黑人,民权大会的指控有事实依据,排除B项;\n战后美国政府关注到了种族平等问题,D项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n", "index": 286, "score": 4}